【라가능羅迦陵】
p6676-上→ 籍貫․生卒年不詳. 上海著名英商哈同之夫人. 由於受康有爲․章太炎․狄楚卿等人之影響, 致力興辨佛敎事業. 曾獨資聘請宗仰法師主持排印頻伽藏, 耗時四年, 爲自龍藏以後, 我國以活字排版之第一部藏經. 又於其所居之哈同花園, 經宗仰法師擘劃, 設計成阿彌陀經等所說之極樂世界, 蔚爲上海之佛敎勝地;竝迎請月霞法師於園中創辨華嚴大學, 後雖因故停辨, 然亦開風氣之先.
【라곡羅縠】
p6686-下→ ①指絲織之羅布與縐紗, 爲天人作衣之材料;轉喩微細煩惱. ②謂菩薩之見佛性, 猶如隔羅縠見物, 雖極細薄, 然猶有所隔. 祖庭事苑卷一(卍續一一三․三下):華嚴疏云:“菩薩智與如來智, 如明眼人隔輕縠睹衆色像.” 此言菩薩與佛見性不同.林間錄卷上(卍續一四八․二九八上):只如十地聖人說法, 如雲如雨, 猶被佛呵見性如隔羅縠.
【라길喇吉】
p4903-下→ 西藏佛敎格魯派寺院中, 磋慶(全寺僧衆大會)之常設機構. 由磋慶赤巴(大法臺)․磋慶協俄(主管僧衆紀律)․磋慶翁則(主管學經)․磋慶吉索(主管財務)及各扎倉之堪布․堪蘇(卸任堪布)組成, 負責管理全寺重大事務.
【라邏】
p6920-上→ 悉曇字□(la). 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羅․扌羅․囉․砢․呵. 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佛本行集經卷十一習學技藝品等經, 以梵語 latā]枝)之語首有邏字, 故均以邏字爲愛支之義, 卽唱邏字時, 斷一切生死愛枝之纏繞. 華嚴經四十二字觀門亦擧出, 若稱扌羅字時, 入無垢般若波羅蜜門, 悟一切法, 出世間, 愛支因緣永不現. 又大智度論卷四十八解大品般若經載, 以梵語 laghu(音譯邏求, 輕之義)之語首有邏字, 故轉釋作輕之義, 卽聞邏字時, 知一切法離輕重之相. 又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日經卷二具緣品等則以梵語 lakṣa ṇa(音譯邏吃灑, 形相之義)之語首有邏字, 而謂邏字爲相之義, 卽邏字門爲一切諸法․一切相不可得. 此外, 依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文字品謂, 羅者名聲聞乘, 動轉不住, 大乘安固, 無有傾動;捨離聲聞乘, 而精勤修習無上大乘之法. [光讚般若經卷七觀品․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大日經疏卷七](參閱悉曇五十字門4573)
【라다羅荼】
p6679-上→ 梵名 Lāṭa. 位於南印度. 又稱羅羅. 卽今印度孟買轄區古加拉特(Gujarat)地方.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玄奘西遊時, 此地分爲南面之摩臘婆與北面之伐臘毘兩國, 同屬南印度, 且相互通婚. 又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玄照法師條載, 玄照曾往西印度羅荼國, 求取長年藥. 此地自古與波斯․阿拉伯等地交通頻繁, 後世回敎徒入侵印度, 卽於此地得大優勢.
【라囉】
p6891-上→ 悉曇字□(ra). 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羅․洛․喇. 據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載, 爲一切法離諸塵染之義;據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載, 爲一切法離垢之義;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八載, 爲隨義知一切法離垢相, 羅闍, 秦言垢. 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五五上):囉字門, 一切諸法離一切塵染故者. 梵云囉逝, 是塵染義, 塵是妄情所行處, 故說眼等六情行色等六塵. 若見囉字門, 則知一切可見聞觸知法, 皆是塵相, 猶如淨衣爲塵垢所染, 亦如遊塵紛動, 使太虛昏濁․日月不明, 是爲字相. 此外, 依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文字品謂, 囉能壞貪欲․瞋恚․愚癡三毒, 而說眞實之法;依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示書品謂, 爲厭離生死․欣第一義諦聲. [放光般若經卷四․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
【라마가羅摩伽】
p6683-上→ 意譯入法界. 卽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梵語音譯. 羅, 遠離垢染之義;摩, 轉變之義;伽, 一合之義. 謂遠離垢染, 轉向淨法界, 一合卽入. 另有羅摩伽經, 凡三卷;西晉聖堅譯, 爲華嚴經入法界品之別譯. [華嚴玄談卷八]
【라마교喇嘛敎】
p4905-上→ 西藏名 Bla-maḥi bstan-pa. 意謂無上敎. 指以西藏爲中心而盛行之佛敎敎派. 主要傳播於我國藏族․蒙古族等地區, 及不丹․錫金, 尼泊爾等地. 敎主爲達賴喇嘛․班禪喇嘛. 喇嘛爲西藏語 bla-ma 之音譯, 係 bla(上)與 ma(人)之複合詞, 直譯爲上人. 上人本爲佛弟子中有大德行者之尊稱, 卽是上德之人 ; 內有德智, 外有勝行, 在人之上, 故稱爲上人. 此與梵語 guru(音譯咕嚕)一詞相當. 然至後期, 喇嘛成爲西藏男女僧人之通稱. 又因在西藏特別尊崇喇嘛, 外人遂以喇嘛敎(Lamaism)呼之. 實則西藏僧人旣非人人皆爲喇嘛, 亦不自稱喇嘛敎. 西藏人稱之爲撒蓋耶基確斯(梵 Saṅs-rgyas-kyi chos), 意爲佛陀之啓示, 或佛之宗敎 ; 又自稱爲南確斯(藏 Naṅ-chos), 意爲正統之宗敎或內道之宗敎, 以別於外道之棒敎. 佛敎自印度傳入西藏後, 因西藏特殊之地理環境, 及與原始棒敎結合, 遂形成風格特殊之喇嘛敎, 與中土所傳之佛敎大異其趣. 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 藏王雙贊思甘普王(藏 Sroṅ-btsan-sgam-po, 卽棄宗弄讚)迎唐室文成公主爲后, 竝由中土․印度請來佛典, 開西藏佛敎之濫觴. 至西元八世紀中葉, 吃口栗雙提贊王(藏 Khri-sron-lde-btsan)時, 寂護(梵 Śanta-rakṣita)與喇嘛敎之開祖北印度僧蓮華生上師入西藏, 摧伏外道, 創建寺宇, 制定敎條, 翻譯梵漢經典, 編成喇嘛敎之經藏, 卽甘珠爾(藏 Kāh-gyur). 其後百年, 至朗達磨王(藏 Glaṅ-dar-ma)時, 以其爲棒敎徒, 對佛敎大肆破壞, 故敎勢大衰. 西元一○三八年, 東印度僧阿提沙(梵 Atiśa)入西藏, 翻譯經典, 復興戒律, 一新喇嘛敎.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 西藏卽成爲其領土之一部. 元代中統元年(1260), 世祖尊八思巴爲國師, 敕封大元帝師大寶法王之尊號, 喇嘛敎遂爲元代之國敎. 西元十五世紀初葉, 西藏佛敎改革者宗喀巴革新喇嘛敎, 依阿提沙之敎旨, 復興戒律, 革新風氣, 是爲新敎. 爲別於舊敎, 新敎將衣帽染爲黃色, 故稱黃衣派․黃派(又稱格魯派․德行派) ; 舊敎用紅色衣帽, 故稱紅衣派․紅派, 兩派對立. 宗喀巴之兩大弟子根敦珠巴(達賴)與凱珠(班禪)世世轉生爲正․副敎主, 稱爲呼畢勒罕. 又有弟子數十人, 轉世爲法王, 分掌敎職, 住於各地之寺院, 稱爲呼圖克圖(Khutuktu). 第一世達賴喇嘛時, 紅敎爲國敎, 其後黃敎大行, 紅敎勢衰, 現以黃敎爲喇嘛敎正宗, 掌西藏政敎大權. 今喇嘛敎有外蒙古庫倫派․薩思迦派․不丹達古巴派․撒母井尼寺派等四派. 又黃敎有布達拉之達賴喇嘛系․札什倫布之班禪喇嘛系․內蒙古多倫諾爾章嘉呼圖克圖系․外蒙古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系等四支. 元世祖尊八思巴爲國師後, 八思巴曾制定蒙古新字, 竝撰著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武宗時, 藏僧法光(藏 Chos-kyi ḥod-zer)增訂八思巴所制定之蒙古新字, 竝與內地及回鶻等學者共譯西藏藏經爲蒙古語. 其後歷經英宗․晉宗․明宗․文宗․順帝各朝, 均優遇喇嘛敎, 保護僧徒, 故敎勢極爲興盛. 元亡之後, 隨蒙古族之退住塞北, 喇嘛敎亦告中輟, 經百餘年後, 始再度盛行於蒙古. 至淸代, 對蒙古採取懷柔政策, 亦優遇喇嘛僧, 時有封賞, 竝爲建立寺廟. 如康熙爲第五世達賴喇嘛之弟子章嘉呼圖克圖建多倫諾爾彙宗寺 ; 雍正亦爲章嘉呼圖克圖之法嗣呼畢勒罕建善因寺, 竝改北京雍和宮爲喇嘛寺等. 現今內外蒙古共有七十餘位活佛. 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察哈爾盟․錫林郭勒盟地方, 多流行喇嘛敎 ; 外蒙古․西部蒙古及東部蒙古則因寺廟多毁於兵火, 又遭回敎徒之入侵, 故敎勢衰微. 唐初, 文成公主齎無著菩薩之瑜伽師地論入藏, 端美三菩提由印度攜回大乘密敎, 其時多傳般若中觀等顯敎之法. 至蓮華生上師入藏, 始傳密敎, 竝融合原始棒敎, 開創喇嘛敎, 而呈現顯密竝行之局面, 至後則演變爲密敎之盛行. 黃派開祖宗喀巴卽融合瑜伽密乘與中觀論之敎義, 依中觀論宏揚八不中道, 立七十種無我說, 據瑜伽師地論闡釋十二因緣․六道輪迴說, 竝說空假中三諦與世俗․勝義二諦, 而以涅槃之唯一勝業爲誦觀音神咒之六字大明咒, 助業則爲不斷轉動祈禱輪, 祈願罪障消滅, 往生極樂淨土. 此外, 西藏佛敎各派所崇奉之本尊․佛․菩薩․鬼神等, 其名稱與形像各異, 而諸佛之本師爲本初佛(梵 Ādi-buddha), 本初佛又生五佛, 稱禪定佛(梵 Dhyāni-buddha). 卽中央爲毘盧遮那佛․東方阿閦佛․南方寶生佛․西方阿彌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與眞言宗之五智如來相當. 五佛各化身現世, 毘盧遮那佛化現拘樓秦佛․普賢菩薩, 寶生佛化現拘那含牟尼佛․金剛手菩薩, 阿彌陀佛化現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 不空成就佛化現彌勒佛. 在禪定佛所現無數菩薩之中, 文殊․金剛手․觀世音等, 稱爲三敎主, 喇嘛敎徒特重之. 禮拜此等諸佛, 口誦六字大明咒, 竝用各種咒法. 蓋喇嘛敎在敎義上爲大小乘兼容竝蓄, 而以大乘爲主 ; 大乘中顯密俱備, 尤重密宗, 竝以無上瑜伽密爲最高修行次第, 形成藏密. 此外, 喇嘛敎亦吸收西藏原有棒敎之神祇與儀式. 西藏旣爲以佛敎信仰爲民族生命之地域, 故一切傳說與歷史均以佛敎爲中心, 各部落酋族間之所以團結, 乃因有相同之信仰, 國家觀念及民族意識則較淡薄, 除佛敎高僧與佛菩薩敎儀之外, 旣無聖賢可敬, 亦無倫理可循, 因而造成絶對之喇嘛崇拜. 故西藏佛敎中有所謂之皈依四寶, 卽於三寶之上更置一喇嘛, 深信喇嘛之前不聞有佛, 雖千劫之佛亦依喇嘛而存在, 故若無喇嘛引導, 則不知有佛, 更無從入佛․成佛, 過去諸佛皆由喇嘛之敎授而得信․解․行․證, 有喇嘛始有三寶. 由是, 喇嘛因而爲萬善萬德之總體, 侍奉喇嘛卽爲供奉三寶, 喇嘛崇拜遂成爲西藏佛敎特色之一. 復因藏人篤信人生虛幻, 五蘊之身無足可貴, 重要的乃是藉此色身修證解脫, 故喪葬觀念淡薄, 行天葬, 藉飛鳥之力而使此身復歸於四大. 正因其不重視物質之色身, 主張利用此肉體之苦修以達精神之解脫, 故深山苦行之僧人甚多, 期求自在無礙之無我解脫, 而成爲有大成就之大喇嘛. 西藏旣爲佛國, 故其寺院之數目極多, 亦有嚴密之寺院組織與學經制度, 及譯爲藏文之完整的三藏敎典. 但民國四十八年(1959)以後, 中共肆意迫害喇嘛敎, 沒收寺産, 寺院及僧衆銳減. 至民國五十七年左右, 據管理西藏宗敎事務之大仲譯然巴氏口述, 西藏全境有寺廟一千七百餘所, 喇嘛人數約五十萬. 喇嘛敎之寺廟及塔之構造極爲特殊, 塔多附屬於寺廟, 有時亦單獨造立, 構造頗類印度之塔. 其基壇爲方形, 積累數層, 塔身作球形, 底部縮小, 其上有七至十三相輪輪盤, 竝冠以寶蓋, 再上更置一小塔形, 多以泥․甎或石築造, 現存於內地者如五臺山之大塔院寺․極樂寺․北平永安寺, 西郊三河橋․瀋陽城外之四寺等, 皆此制式, 其中大塔院寺之塔全高約八十九公尺, 爲現存喇嘛塔中最大者. 其寺廟及宮殿倂用木材, 多築於小丘之上, 居高臨下, 景色宜人, 面向東, 寺前多有一潭湖水, 外觀如同城塞, 屋頂皆扁平. 以拉薩達賴喇嘛及扎什倫布班禪喇嘛之殿堂規模最大. 其他著名寺廟有桑耶寺․大昭寺․小昭寺․甘丹寺․別蚌寺․色拉寺等. 若依其使用性質, 則可分爲崇祀廟與學問廟兩種, 前者專事崇祀, 後者則爲喇嘛硏究喇嘛敎學之寺院, 又有顯敎學部․密敎學部․天文學部․醫學部之分. 喇嘛敎之法會極多, 其重要者有 : (一)傳招大法會, 以每年正月十五日爲中心, 乃全藏全區性之大法會, 自正月初三․初四起, 集合拉薩三大寺僧衆, 擇日誦經․誦戒布薩․擧行格西考選辯論會, 至正月二十日左右結束. (二)小昭寺集會, 於二月擧行, 其儀式․人數․程序皆類似大昭寺之法會, 惟所考取之格西學位, 次於大昭集會, 而屬第二等級. (三)浴佛法會, 於每年四月八日隆重擧行. (四)寶貝佛涅槃大法會, 寶貝佛爲藏人對宗喀巴大師之尊稱, 其示寂紀念日爲十月二十五日, 各寺所擧行之法會盛況更甚於浴佛節, 經巧匠精心設計之奶油燈, 氣象萬千, 家家戶戶亦懸點之, 故又稱燈節. (五)齋月, 以正月․二月爲大齋月, 或稱大祭月. 元旦爲跳舞祭, 二日爲飛繩祭, 三日爲翻杵祭, 六至二十一日爲大施祭, 十五日爲燈祭, 十八日爲趨魅祭, 二十日爲觀兵祭, 二十五日爲競馬祭, 三十日爲驅魔祭, 二月十七日爲舞蹈祭. 當此齋祭之日, 無論男女老幼皆口誦六字大明咒, 身佩護佛․舍利․經卷․念珠․護符等物, 手持摩尼輪(藏 mani-hkhor), 延請僧侶大作佛事. [彰所知論卷上․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二․蒙古游牧記․聖武記․蒙古地誌卷下․元史本紀․明史本紀․大淸一統志․吉林通志․熱河志․近代蒙古史硏究․Pozdneyeff: Mongoliai Mongli; W.W. Rockhill : Journey of Friar William of Rubruck; Howarth: History of Mongols](參閱西藏佛敎2593)
【라마극리수나羅摩克利須那】
p6683-下→ (Ramakrishna Paramahansa, 1834~1886)又作拉摩克利須那. 本名 Gadādhar Chatterji, Cattopādhyāya. 近代印度宗敎改革家. 生於孟加拉貧窮之婆羅門家庭. 氏對伽梨女神(梵 Kālī)有熱烈之信仰, 將之奉爲宇宙與母親, 而融入生活中. 曾於森林中修行, 凡十二年, 體證與神冥合之三昧, 又修習瑜伽, 遂脫離現世, 更名爲羅摩克利須那(意指學識淵博而超俗者). 氏嘗取回敎․基督敎思想與近代西歐思想相較, 結論是殊途同歸. 竝認爲所有宗敎之最高旨趣均爲眞理, 均臻達同一神, 僅形式․名稱及選擇之道路不同. 故若能立於包容․宥和之立場, 自無我無差別之人格發出愛與光, 將能獲得更多民衆信仰. 在印度敎基礎上提出人類宗敎之主張, 其敎說主要有如下六點:(一)一切宗敎均爲眞與善. (二)神爲非人格․不可知․非理論者, 遍於宇宙一切, 人類之靈魂卽爲眞正神聖者. (三)偶像崇拜爲一種健全精神形式之崇拜. (四)印度敎之各要素均有其價値, 不可輕率倡言改革. (五)印度國民繼承最古老之精神文化遺産, 超越現今西歐之無理性, 不久將可領導全世界之精神文明. (六)歐美物欲․利己之文明使人墮落, 印度人民應維護自己之宗敎與文明, 同時廣泛吸收西歐之敎育與文物制度, 共躋於現代世界之林. 氏盡畢生精力於印度敎之確立與實踐運動, 後始由其門弟集錄其生平言行, 作羅摩克利須那語錄四篇. 其高徒維威卡難達(Vivekānanda)承繼師志, 於一八九七年創設羅摩克利須那傳道會(The Ramakrishna Mission), 又稱羅摩克利須那敎會, 總部設於加爾各答. 該會旨在宣揚羅摩克利須那之遺訓, 與印度其他敎派建立親密之情誼, 以實現世界宗敎之崇高理想.
【라마극리수나어록羅摩克利須那語錄】
p6684-中→ (Sayings of Sria Rmakrishna)又稱羅摩克利須那福音. 係近代印度宗敎改革家羅摩克利須那(1834~1886)之言行錄. 由羅摩克利須那傳道會(The Ramakrishna Mission)編輯刊行, 爲硏究克利須那根本思想之唯一文獻. 分爲四篇:人類與世界․人類之向上․人類與神格․箴言與譬喩, 共計一一二○項, 闡述其宗敎體驗與敎理信條. 其思想頗受吠檀多哲學․毘濕奴派諸聖典之影響. 特別値得注意者有二:(一)反對現實世界僅是摩耶(梵 mayā, 幻像)之說法, 而認爲透過個人心靈之自我修煉亦可導致普遍之精神完善. (二)以信仰(梵 bhakti , 卽對神之絶對歸依)爲契機, 導引印度敎趨於一神敎之發展;而歸於一神之途徑則爲知識(梵 jñāna)․信仰․行爲(梵 karma)等三種實踐方式. [Mahendranath Gupta:The Gospel of Sri Ramakrishna(in Bengali)1912; Max Müller:Ramakrishna, his Life and Sayings]
【라마喇嘛】
p4903-下→ 西藏語 bla-ma 或 lama 之音譯. 爲我國藏․蒙兩族對喇嘛僧侶之尊稱. 意譯上師․尙師. 含有最上者․上人之義. 相當於梵語之 uttara(鬱多羅)或 guru(咕嚕). 本爲西藏佛敎中, 長老․上座․高僧之稱號, 而異於對一般僧人札巴(藏 grwa-pa)之稱 ; 後來對一般僧侶亦稱喇嘛. 最著名者爲達賴喇嘛與班禪喇嘛, 卽世居西藏之敎主及副敎主之地位. 以此爲敎主之佛敎(卽以西藏爲中心, 復傳於蒙古․靑海․華北․東北), 稱爲喇嘛敎. 達賴(dalai)爲蒙古語大洋之意 ; 班禪(paṇ-chen)爲梵語 paṇ-ḍita․西藏語 chen-po 合倂之簡稱, 乃大學者之意. 一般相信達賴喇嘛爲觀世音菩薩․班禪喇嘛爲阿彌陀佛之化身. 據傳, 西藏最早之喇嘛爲帕爾班恩斯(藏 Pa-lbans), 其後則爲七喇嘛, 乃蓮華生大師之弟子. 又西藏人稱喇嘛敎徒爲難巴(藏 naṅpa, 意卽道內之人), 而稱異敎徒爲奇巴(藏 chipa, 意卽道外之人). 此外, 漢字中之喇嘛二字, 係自淸初開始流行者. 又喇嘛一稱, 竝不限用於男衆出家人, 無論男女僧人均可被稱爲喇嘛. 佛敎敎理一向以佛․法․僧爲三寶, 然在西藏佛敎, 一般對喇嘛之尊崇更在三寶之上, 是爲喇嘛寶, 於社會上享有最尊․最上之地位. 於西藏․蒙古, 喇嘛之人數極多, 據傳男子有五分之一皆爲喇嘛. 喇嘛之日常生活多在寺廟中進行祈禱․誦讀․禮拜等日課 ; 此外, 學問知識之硏習, 乃至於敎化民衆․推展社會事業等, 皆爲喇嘛之要職. 於寺廟中, 喇嘛一方面持守嚴格之戒律生活, 一方面修學顯密兩敎典籍及天文․醫學等世學, 故高度而嚴謹之喇嘛修習生活, 可謂西藏文化較高層次之典型代表. 然在黃敎敎祖宗喀巴以前, 喇嘛旣被視爲特種階級, 於各方面享有特殊地位․財富及權力, 遂因而日久生弊, 趨於墮落腐化, 於是乃有宗喀巴之宗敎改革. [E. Schlagintweit: Buddhism in Tibet, 1863; L.A. Waddell : The Buddhism of Tibet or Lamaism, 1895; O. Franke: Der Lamaismus, 1925․世界佛敎通史西藏的佛敎(聖嚴)․蒙古學問寺(長尾雅人)](參閱上師718․喇嘛敎4905)
【라마羅摩】
p6682-下→ 梵名 Rāma. ①係古印度大敘事詩羅摩耶那(梵 Rāmāyaṇa)之主角. 爲憍薩羅國(梵 Kauśala)國王達薩拉塔(梵 Daśaratha)之長子, 爲遵守父王之諾言, 放遂南印度森林中十四年, 隨行之妃子私多(梵 Śītā)爲魔王所劫掠, 因而引起戰爭. 後得猴神哈奴曼(梵 Hanumat)之幇助, 夫妻團聚, 返憍薩羅國爲王. 此於雜寶藏經卷一之十奢王緣及六度集經卷五均有記述. 據傳羅摩爲毘濕奴神之第七次化身, 因受諸神之託, 乃誕生地界以降伏惡鬼. 其與愛妃私多共同展開絢爛․勇武之生涯, 充分顯現印度古代浪漫․倫理之理想, 遂成爲廣受膜拜之人格化神. 羅摩尤成爲王族․勇士․武夫之最高典型, 而普遍受到印度民衆狂熱之尊敬. 蓋印度人視羅摩爲民族英雄, 亦卽視爲毘濕奴神之化身而加以崇拜, 爲常住之最高梵, 因而形成印度敎中之一派, 稱爲羅摩派. 此派敎理之確立, 約肇始於西元十三․十四世紀頃之阿底亞特瑪羅摩耶那(梵 Adhyāṭmarāmāyaṇa)一書. 此書係爲解決羅摩耶那史詩中新古兩部分間之矛盾而作, 採取吠檀多學派不二一元說, 兼性力派(梵 Śakti)所說, 主張私多爲羅摩永遠之配偶神, 只要對羅摩有絶對歸依之熱誠, 必定能得解脫. 此書後來被譯爲各種方言, 該派主要盛行於南印度, 後由羅摩難陀將之流布北方. [大乘入楞伽經卷七․佛本行集經卷七]. ②印度敎神名. 爲婆羅門出身之勇士, 使一柄大斧, 稱爲持斧羅摩(梵 Paraśurāma), 傳爲毘濕奴之第六次化身. ③爲吉栗瑟拏(黑天)之兄, 以耕田之犂作武器, 稱爲大力羅摩(梵 Balarāma).
【라마나차羅摩拏遮】
p6685-上→ (1055~1137)梵名 Rāmānuja. 印度吠檀多學派之哲學家, 印度敎虔誠派之先驅者. 生於南印度馬德拉斯. 先受吠檀多學派不一不異說(梵 Bhedābheda), 後因受史利伐依斯那伐派(梵 Śrīvaiṣṅava)之影響, 遂融合奧義書主張梵我一如之哲學思想, 與印度敎絶對歸依毘濕奴神之宗敎思想, 發展爲羅摩拏遮派. 該敎派提倡制限不二說(梵 Viśiṣṭādvaita), 認爲神․世界及我(個體靈魂)皆爲眞實, 世界及我皆依存於神, 竝爲神之身體, 神卽是永恆且完善之梵. 神之人格化表現或化身爲毘濕奴. 宗敎之解脫竝非與梵合一, 而係對毘濕奴之崇信, 神之化身顯示神之仁愛. 其理論爲毘濕奴敎提供哲學基礎, 對近代印度敎諸派均有相當之影響. 代表作爲注釋梵書之 Srī-bhāṣya, 另著有吠陀聖典綱要(梵 Vedārtha-saṃgraha).
【라마난타羅摩難陀】
p6686-中→ 梵名 Rāmānanda. 近世印度敎虔誠派領袖. 爲羅摩拏遮之繼承人. 相傳生於阿拉哈巴, 流浪於印度各地, 約於一四三○年後定居北印貝那拉斯(Benares, 卽今瓦拉那西). 當十三․四世紀頃, 崇拜羅摩(梵 Rāma)之羅摩派於南印盛行時, 氏於北印鼓吹羅摩與其妃私多(梵 Sītā)爲至上神, 應絶對歸依, 樹立羅摩派在北印之發展, 形成羅摩難陀派. 氏反對傳統保守之陋習, 否定種姓制度, 推行以方言․俗語布敎, 影響範圍至廣. 其合理化․近代化之思想被後世改革印度敎者奉爲圭臬, 於近代印度敎之發展, 扮演極重要之角色. 羅摩難陀派屬印度敎毘濕奴派, 信奉羅摩․私多及其眷屬, 主張歸依此最高神卽得解脫. 然竝不排斥偶像崇拜, 亦不背離印度敎之神界, 而於其中取得圓滿之妥協.
【라마묘喇嘛廟】
p4908-下→ 指喇嘛敎之寺院. 寺院之西藏語一般用 dgon-pa(閑寂處, 相當於梵語 arṇya)․gli諸望相當於梵語 dvīpa, 原義洲, 轉義作寺)二字, 其他依各寺廟之性質, 而使用 gtśug-lag-kha諸望學堂, 相當於梵語 vihāra)․chos-sde(法部)․lha-kha諸望神殿․佛殿)等字. 自其機能而分, 大別爲崇祀廟與學問廟二種. 崇祀廟爲活佛(卽呼圖克圖)之住所, 乃專事崇祀之寺廟 ; 由個人或團體供養維持, 有力之活佛常一人兼攝數個寺廟. 喇嘛廟竝無敎團大規模之組織, 惟依其活佛之兼攝數寺, 故有本寺․末寺之關係. 寺廟以活佛之宮殿爲中心, 竝有數倉(藏 tsḥaṅ 或 spyi-sa, phog, 爲各種事務準備工作之事務所). 崇祀廟中, 拉薩之布達拉宮(藏 Po-ta-la)爲活佛達賴喇嘛之宮殿, 乃西藏政敎中心. 內蒙古之多倫, 係以章嘉活佛倉(活佛之宮殿及事務所之總稱)爲中心之大寺廟, 附設十三個活佛倉. 另如北京雍和宮及承德之諸廟, 亦均屬崇祀廟. 小規模之崇祀廟無倉, 多在西藏高原及蒙古草原, 爲信仰之中心與交通據點. 學問廟爲喇嘛硏究喇嘛敎學之寺院. 相對於崇祀廟之禮拜勤行․從事勞役工作 ; 學問廟卽於嚴格戒律之下, 鑽硏喇嘛敎義與修行, 故喇嘛敎之本來面貌實保存於學問廟中. 學問廟亦有活佛, 其中之喇嘛大都終生爲學僧, 從事敎學硏究, 亦兼爲禮拜․法事等. 其寺廟常可容納數百乃至數千喇嘛. 學問廟一般有顯敎學部․密敎學部․時輪學部(天文學部)․藥學部(醫學部)等四學部, 每一學部共分十三學級. 例如甘丹(藏 Dgaḥ-ldan)․色拉(藏 Se-ra)․別蚌(藏 Ḥbras-spuṅs)․札什倫布(藏 Bkra-śis-lhun-po)․金瓦(藏 Sku-ḥdum)․拉卜楞(藏 Bla-bra諸某等寺, 以及內蒙古五當召․貝子廟均爲學問廟之代表. [L.A. Waddell: The Buddhism of Tibet or Lamaism, 1895 ; Ch. Bell: Religion of Tibet, 1931․蒙古學問寺(長尾雅人)․西藏仏敎硏究(長尾雅人)](參閱喇嘛敎4905)
【라마별전羅摩別傳】
p6684-下→ (Rāmcaritmānas)又作羅摩功行錄․羅摩王子英雄傳之湖. 係印度近代宗敎改革家杜西達斯(Tulsī Dās), 於一五八四年頃以興第語所作之敘事詩. 取材自西元前五至三世紀頃, 瓦勒米奇(梵 Vālmīki)所編之大敘事詩羅摩耶那(梵 Rāmāyaṇa). 內分七篇, 敘述毘濕奴神之化身羅摩(梵 Rāma)在人間之種種善行;肯定羅摩與毘濕奴之一體觀, 而奉之爲救世主;竝頌揚對羅摩之絶對歸依, 謂此種歸依能令人成就至上之幸福, 乃至解脫. 本書普受民間喜愛, 被稱爲北印度之聖書, 杜西達斯被稱爲近代之瓦勒米奇. [Sir George Grierson: Notes on Tulsī Dās․トゥルシー․ダースにおける絶對者と神格觀の變遷の問題(大類純)]
【라마야나羅摩耶那】
p6685-中→ 梵名 Rāmāyaṇa. 又作羅摩衍那. 意譯羅摩遊記․羅摩傳․羅摩平生․羅摩所行傳. 爲印度古代之梵文大敘事詩. 與摩訶婆羅多竝稱爲印度兩大史詩, 爲印度敎經典之一. 原爲民間口頭創作, 在長期流傳中屢經增刪. 西元前五至三世紀頃, 由詩人瓦勒米奇(梵 Vālmīki)利用傳奇題材編成, 被稱爲最初之詩, 瓦勒米奇則有詩祖之譽. 全書共七篇, 二萬四千頌, 精校本一萬九千多頌. 每頌兩行, 每行十六個音節. 其中第一․第七兩篇可能爲二世紀頃所附加之僞作. 內容較摩訶婆羅多集中, 主要敘述憍薩羅國(梵 Kauśala)王子羅摩(梵 Rāma)受王后之嫉而被放逐十四年, 因而展開其冒險英勇之生涯;以羅摩與其妃私多(梵 Sītā)之愛情爲中心, 襯以其弟羅什曼那(梵 Lakṣmaṇa)之情誼․靈猿哈奴曼(梵 Hanumat)之忠順․魔王羅伐拏(梵 Rāvaṇa)之暴行等, 充滿神話與傳奇色彩. 其文體華麗典雅, 文字洗練, 成爲後世古典期美文體(梵 kāvya)作品之濫觴. 由於此詩, 羅摩遂成爲印度國民崇拜之英雄, 尤受毘濕奴敎之特別尊崇, 被視爲護持神毘濕奴之化身. 此詩流傳於恆河乃至南印度, 更遠及錫蘭島, 對文學․藝術均有很大影響. 又近代印度方言文學․東南亞各地之民族文學興起, 均爲同類故事與敘事詩, 形成所謂羅摩文學, 足證其影響之鉅. [H. Jacobi: Das Rāmāyaṇa, 1893;Baumgartner: Das Rāmāyaṇa und die Rāmaliteratur der Inder, 1894; V.Fausböll: Indian mythology, 1902; E.W. Hopkins: Epic mythology, 1915]
【라만나파羅曼那派】
p6678-下→ 巴利名 Rāmañña-nikāya. 又稱藍曼匿派․蒙族派. 爲錫蘭三大佛敎派別之一, 屬南傳上座部佛敎. 一八六四年自下緬甸傳入, 約有二千多名比丘. 創始者爲阿摩羅普羅派比丘阿般格訶梵多印陀沙婆(Ambagahawatta indasabha), 因不滿對比丘受戒實行種姓限制, 遂於緬甸羅曼那地區創建本派. 其主要寺院在今斯里蘭卡之卡盧塔拉附近. 設有大長老主席一人, 統領全國派下之僧人, 副主席四人, 下分事務議會及僧伽議會. 本派僧人熱衷硏究學問, 故學者輩出. 本派規定, 比丘終身出家, 不實行短期出家制度, 且出家無種族之差別, 全派團結和合一致. 戒律較嚴, 外出須持多羅葉以遮陽;不得進入印度敎寺廟及參與其儀式;不得至坎底佛牙寺朝聖;不得向其他敎派比丘布施;不信奉釋迦牟尼佛以外之其他神靈等. 其後分裂爲阿古勒沙(Akuressa)․菴爾羯利瓦(Elgiriva)․可倫坡(Colombo)三派.
【라망羅網】
p6682-下→ 連綴衆寶珠所作之網. 係仿佛土․天界等皆有衆寶莊嚴之羅網, 故用以莊嚴佛殿或懸掛於佛像上. 此名稱見於諸經典, 如法華經卷二譬喩品(大九․一四下):眞珠羅網, 張施其上.阿彌陀經亦謂極樂國土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 皆是四寶周匝圍繞. 此外, 顯密各宗之經․論․儀軌等, 多以羅網表示莊嚴物或供養物. [長阿含卷二十世記經․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陀羅尼集經卷三]
【라복장갈늑장가목착羅卜藏噶勒藏嘉穆錯】
p6672-下→ (1708~1758)西藏名 Skal-bzaṅ-rgya-mtsho. 又譯作格桑嘉穆錯. 卽達賴七世之名. 淸聖祖康熙四十五年(1706), 達賴六世入寂, 時諸部爭權, 和碩特部拉藏汗與靑海諸臺吉相持不下. 康熙五十九年(1720), 聖祖遠征西藏, 亂平後敕封爲達賴七世. (參閱羅卜藏仁淸策養嘉穆錯6672)
【라복장인청책양가목착羅卜藏仁淸策養嘉穆錯】
p6672-中→ (1683~1706)西藏名 Tshaṅs-dbyaṅs-rgya-mtsho. 又譯作阿旺伊什嘉穆錯․倉央嘉穆錯. 卽達賴六世之名. 自幼聰慧超人, 於達賴五世入寂後, 爲和碩特部拉藏汗所擁立, 然專斷奢侈․耽於酒色, 造成西藏內鬨, 爲拉薩衆喇嘛及靑海諸臺吉所不服, 又招致準口葛爾兵入寇西藏, 一時情勢動盪, 抗爭激烈. 淸聖祖爲平息西陲之亂, 乃敕促第巴桑結深入探査, 復率軍親征準口葛爾. 其後, 拉藏汗誅第巴桑結, 竝奏廢達賴六世, 聖祖詔諭送京, 拉藏汗乃執之赴京, 然方出西藏卽客死靑海, 時爲聖祖康熙四十五年(一說四十六年). [蒙古喇嘛敎史․康熙東華錄卷十四至卷一○五]
【라부산羅浮山】
p6678-上→ 位於廣東廣州東方博羅縣西北之羅浮山脈中. 長二八○餘公里, 高峰四百餘座, 爲嶺南名勝, 寺院道觀頗多. 此山以瑰奇靈秀著稱. 自漢代以降, 史不絶書. 據太平御覽卷四十一所引載, 此山爲羅․浮二山之合體, 晉代葛洪於此山得仙術, 文人謝靈運作羅浮山賦, 爲世所知. 在佛敎史上, 相傳東晉敦煌沙門單道開爲最初入羅浮山者. 其後僧徒往來漸多, 如支法防․僧景․道漸․慧遠․慧持諸師均曾入山. 南朝劉宋時代, 酒泉僧慧覽住此山天宮寺;梁代智藥亦創建寶積寺. 此外竝有延祥․南樓․龍華․資福․華首․華嚴․大慈․延慶諸寺, 歷代名僧如希遷․惟儼․大顚․行明等均曾留錫於此. 又據淸代宋廣業輯羅浮山志會編卷二載, 其中寶積․龍華․資福․東林․南樓五寺, 已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倂入延慶寺. [羅浮志(明代陳璭撰, 淸代陳伯陶增補)]
【라빙羅聘】
p6679-下→ (1733~1799)淸代畫家. 揚州人(一說歙縣). 字遯夫, 號兩峰, 別號花之寺僧. 爲揚州八怪之一. 幼年喪父, 讀書自勵, 博聞强記, 通畫學十三科, 讀奇書五千卷, 弱冠之年, 已爲靑年詩畫家. 嘗夢作老僧狀, 入花之寺, 該寺方丈往勘之, 因悟其前生, 遂名花之寺僧. 潛心參究禪道, 終得省悟. 氏從金冬心學畫, 工人物․佛像, 兼擅花果․梅竹, 亦作山水, 尤善畫鬼, 所繪鬼趣圖寓含諷世意味, 見稱於當時. 所繪鬼魅多小頭銳面, 如鬼趣圖第六圖中有一鬼, 其頭與身之比例, 約十比一, 較之現代漫畫, 尤爲誇張, 此種極富想像之創作, 乃我國畫壇所罕見者. 相傳氏之雙目呈碧色, 白晝能見鬼物, 生平所睹非一, 故所繪亦不止一本. 此外, 氏著有香葉草堂詩. 嘉慶四年逝世, 享年六十七. 其妻方婉儀, 號稱白蓮居士, 亦擅畫梅竹蘭石. [淸史卷五○三․淸畫家詩史丁下]
【라상각접羅桑卻接】
p6677-中→ (1567~1662)西藏名 Blo-bza消 chos-kyi rgyal-mtshan. 意譯善慧法幢. 又譯作羅桑卻吉堅贊․羅桑瓊結. 卽班禪四世之名. 生於後藏拉甲爾地方. 明隆慶四年(1570)被迎入札什倫布寺坐床. 萬曆二十八年(1600)任札什倫布寺堪布(住持), 竝往前藏與達賴四世會面, 執弟子禮, 從受時輪․金剛鬘敎法, 竝受具足戒. 復至賽擧寺從佛海學曼殊金剛․紅黑兩種大威德․三派能怖威德等無上瑜伽部法․金剛界․吉祥等瑜伽部法, 及毘盧遮那成佛․金剛手灌頂等行部法, 又立三三昧耶․尊勝摧壞․大白傘蓋․光明天女等事部法, 共有四部密法之三十餘種灌頂及多種修法. 迨達賴四世示寂(1616), 迦爾瑪迦爾居派倚恃藏巴汗之勢力, 壓迫格魯派, 師周旋其間, 力撐危局, 兼任色拉․哲蚌二寺堪布, 竝主持達賴五世之尋認․授戒․坐床諸事. 及達賴稍長, 師遂聯合和碩特蒙古固始汗入藏, 推翻藏巴汗, 自此達賴居前藏, 班禪居後藏. 崇德七年(1642)遣使赴京, 朝覲淸太宗, 進貢方物. 淸順治二年(1645), 和碩特蒙古固始汗授豫班禪博克多(意爲大學者․睿智英武者)之稱號, 是爲班禪名號之始. 順治四年, 世祖復授以金剛上師之號. 康熙元年於札什倫布寺示寂, 世壽九十六. 師之學問修證極爲高深, 其著述皆屬發揮經論深義․利益時機之言敎, 現存四函, 包括傳記類十五種․上師瑜伽類四種․顯密敎授類十八種․密法類三十五種․最密法類十種․密法附傳類十五種․雜法類八種.
【라상익서羅桑益西】
p6678-上→ (1663~1737)西藏名 Blo-bzaṅ ye-śes. 卽班禪五世之名. 轉生於後藏托布結珠倉地方. 淸康熙六年(1667)被迎至札什倫布寺坐床, 師事達賴五世. 二十一年, 達賴五世示寂, 主持達賴六世之尋認․授戒諸事. 迨拉藏汗與第巴桑結交惡, 達賴六世被廢, 於奉淸聖祖之詔赴京途中, 示寂於靑海. 其後, 羅桑益西又爲拉藏汗所立之伊西嘉穆錯授戒․命名;至達賴七世羅卜藏口葛勒藏嘉穆錯進藏, 復主持其坐床大典. 康熙五十二年(1713), 淸廷特旨加封額爾德尼, 竝賜金冊․金印․莊田․人戶, 以作香燈之費, 遂確立黃敎第二大活佛系統. 乾隆二年示寂, 世壽七十五.
【라수樂受】
p6097-下→ 梵語 sukha-vedanā,巴利語同. 受, 爲領納對境而覺苦樂之精神作用. 樂受, 卽領受順情之境, 而覺身心適悅之精神作用. 乃三受之一, 五受之一. 在三受中, 謂於身․心有適悅感受. 在五受中, 於身之適悅感受, 稱樂受;於心則稱喜受. 然俱舍論卷三謂, 第三靜慮無身受, 只有心受, 安靜而無分別, 其適悅之受最重, 故稱樂受, 不稱喜受. [增一阿含經卷十二․卷四十二․成唯識論卷五․成實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七]
【라扌羅】
p6891-中→ 梵語 ḷa. 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悉曇字缺. 又作羅․嗏. 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以扌羅字爲五十字門最末一字, 故謂(大一四․四九八中):說扌羅字, 出最後字, 過此諸法不可說聲.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大一二․六五五上):羅者名曰魔義, 無量諸魔不能毁壞如來祕藏, 是故名羅. 復次羅者, 乃至示現隨順世間有父母妻子, 是故名羅.梵語māra(魔羅), 竝未包含 ḷa(扌羅), 但 ḷa 被使用於吠陀中, 且有 la 之變化, 更産生 ra 之轉化, 故立此說.
【라시헌羅時憲】
p6677-上→ (1914~ )廣東順德人. 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1939)及硏究院中國語言文學部(1941). 歷任中山大學哲學系講師․副敎授, 及廣東國民大學與廣州法學院敎授. 先後主講大乘及小乘佛學․佛典翻譯文學等科目. 羅氏少從寶靜法師聽講, 後皈依太虛大師, 廣習天台․唯識․中觀之學. 早年著作有大乘掌中論略疏․唯識學之源流․唐五代之法難與中國佛敎. 一九四九年抵香港, 除敎學外, 更在香海蓮社․三輪佛學社․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校外進修部等機構宣講成唯識論․解深密經․金剛經․因明入正理論, 及佛學專題等, 達數十年之久, 對佛法在香港之流布, 貢獻極大. 一九六二年, 應金剛乘學會之邀, 主編佛經選要. 一九六五年, 創立法相學會, 出版法相學會集刊. 著作除上記外, 另有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纂釋․成唯識論述記刪注等.
【라십만나羅什曼那】
p6672-下→ 梵名 Lakṣmaṇa. 又作羅奇曼. 卽印度史詩羅摩耶那主角羅摩(梵 Rāma)之弟, 爲印度敎羅摩派崇拜之英雄人物之一. 曾跟隨羅摩及其妃私多(梵 Śītā)流放;後因私多遭邏伐拏(梵 Rāvaṇa)所奪, 羅什乃協助羅摩救回私多.
【라십탑羅什塔】
p6673-上→ 又稱倒影塔. 位於甘肅武威城內. 相傳係前秦苻堅之國師鳩摩羅什往中原時, 途經武威之譯經處, 羅什前後在此宣揚佛法十七年. 今僅存孤塔一座, 傳聞葬有羅什之舌.
【라야서희羅耶瑞希】
p6675-中→ (Roerich, Georg Nicolas; 1902~1960)蘇俄籍東方學學者․西藏學學者. 嘗於倫敦․巴黎等地硏究東方學. 一九二三年末至一九二五年初, 停滯錫金, 習得藏語. 後出發探險, 調査中亞, 歷時三年. 一九二八年五月返印, 創立 Urusvati Himalayan Research Institute, 爾後迄一九五七年返俄, 鼓吹當地之佛學․西藏學之硏究不遺餘力. 氏於西藏學之硏究範圍極廣, 兼及美術․考古․歷史․語言․敘事詩․宗敎等各方面. 最初硏究美術, 出版有 Tibetan Paintings(Paris, 1925),The Animal Style among the nomad tribes of Northern Tibet (Prague, 1930)等著作. 後專意硏究西藏方言, 嘗發表有關拉夫爾(Lahul)方言之論文, 更進而硏究阿母度․西藏中部之方言, 發表之論著以 Le parler de l'Amdo, Roma, 1958及 Textbook of Colloquial Tibetan, The Government of West Bengal Education Dept., Education Bureau, 1957二書爲著. 氏又將西藏佛敎史上著名之靑冊(藏 Deb-ther snoṅ-po, Gshon-nu-dpal, 1392~1481)翻譯成 The Blue Annals, pt. I, Calcutta, 1949 pt.Ⅱ, 1953, 此擧乃其畢生重要之貢獻, 豫西藏佛敎硏究極大之便利. 一九三一年, 復與喇嘛僧共同計劃編纂藏語․梵語․英語對照之大辭典, 於一九三四年始告完成, 惜因其去世而未能出版. 著作除上述之外, 竝有 Trails to Inmost Asia, New-Haven-London, 1931; Sur les pistes de l'Asie Centrale, Paris, 1933 等專書及論文約三十種. [Indo-Iranian Journal, vol. V, Nr.2, 1961]
【라오공羅悟空】
p6676-上→ (1442~1527)爲明淸時代民間宗敎無爲敎之開祖, 其後我國東南一帶之齋敎龍華派亦推之爲開祖. 山東卽墨牢山(嶗山)人. 又名羅因․羅淸․羅靜․羅淸庵. 字懷淸․愛泉. 號無爲居士․靜卿․孟鴻․一淸道人. 法號普仁. 自幼孤苦, 三歲喪父, 七歲喪母, 賴其叔羅奎撫育, 以採樵爲生, 備嚐人世酸楚. 十四歲時, 代其叔赴密雲衛從軍. 嘗隨軍征伐巫人之亂. 退伍還鄕後, 有出世之志, 遂皈依佛敎. 初入淨土法門, 念佛八年, 自覺不契, 乃轉學自力敎, 鑽硏金剛般若科儀, 竝四處參訪. 後至池州府九華山白雲洞禮臨濟宗系統之李頭陀爲師, 竝日夜勤修坐禪. 李師乃賜法名爲眞慧, 號悟空. 至羅氏四十一歲時(一說五十二歲, 或謂六十七歲), 自覺徹悟心地法門, 透視宇宙實相. 羅氏根據金剛般若經之思想, 力說無爲解脫之無爲法, 弘傳個人主義傾向之勤學淸修宗風, 當時之禪僧及學法居士追隨者極衆. 羅氏著有苦功悟道卷․嘆世無爲卷․破邪顯正鑰匙卷(上下兩冊)․正信除疑自在卷․巍巍不動泰山深根結果寶卷等, 稱爲五部六冊, 開始無爲敎之弘傳. 初赴北京度化劉木通等人, 法緣甚盛. 曾蒙明武宗敕封爲齊天大德護國眞人, 而於金鑾殿上說法. 未久因信衆過於踴躍, 爲人進讒於官府, 被捕入獄數年. 出獄後, 在北京建立白衣道場. 嘉靖六年歿. 羅氏所創無爲敎之末流至淸代演成江南一帶之羅敎, 傾向祕密傳敎之性質, 常被視爲與白蓮敎同類之邪敎而受査禁. 然大抵而言, 淸代之羅敎結社僅以羅悟空爲信仰上之開祖, 而其組織與結社性質實已異於羅氏所創之無爲敎. 又除上記之外, 羅氏另著有悟道行脚記等文. (參閱無爲敎5113)
【라운羅雲】
p6679-下→ ①指羅睺羅. 爲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參閱羅睺羅6681). ②(542~616)隋代僧. 荊州府松滋縣人, 俗姓邢. 兄弟五人皆剃度出家, 長兄道顒, 師爲幼弟. 師自上東明寺出家後, 隨楊都興皇寺之法朗(師傳中誤作道朗)學大智度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四論. 法朗示寂後, 轉謁福緣寺之亘法師. 未幾應拪禪寺陟禪師之請, 歸鄕弘法, 創建還鄕寺. 後住龍泉寺達五十餘年, 宣講四經․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 化導四方, 嘗稱病婉辭煬帝之召請. 大業十二年示寂, 世壽七十五. 弟子有慧成․道勝等十人. [續高僧傳卷九]
【라의蘿衣】
p6912係薜蘿之衣, 謂僧衆所著陋劣之破衣, 或山林苦行者之衣.
【라재羅齋】
p6686-下→ 禪林用語. 又作囉齋․邏齋. 卽巡遊四方行乞, 接受施主齋食之供養. 爲托鉢․行乞․乞食之異稱. 羅同邏, 巡邏之義, 卽次第行乞;又有網羅之義, 卽乞食於四方而無遺餘. 月江正印禪師語錄卷下羅漢贊(卍續一二三․一四一下):不爲自己邏齋供, 只要衆生破吝慳.[禪林象器箋飮啖門]
【라조의羅皂衣】
p6673-下→ 皀, 卽黑色, 三種壞色之一;此黑色爲淺赤深黑之色, 或混雜靑黑․紫黑․赤黑之不正色. 指以黑色絲織品所作之禪衣.
【라찰국羅刹國】
p6675-上→ 梵名 Rākṣasī-dvīpa. 爲食人羅刹所居之處. 法華經普門品(大九․五六下):入於大海, 假使黑風吹其船舫, 飄墮羅刹鬼國.又慧琳音義卷七亦謂海島中有羅刹女國. 據有部毘奈耶卷四十七․大唐西域記卷十一僧伽羅國條所載, 羅刹女國卽指錫蘭島(又稱楞伽島). 蓋錫蘭爲羅刹住處之說, 係源於古印度史詩羅摩耶那(梵 Rāmāyaṇa), 謂羅摩(梵 Rāma)爲救回其妃私多(梵 śītā), 攻陷楞伽島, 殺羅刹鬼王邏伐拏(梵 Rāvaṇa)之故事而來. [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五百比丘因緣品․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八]
【라찰羅刹】
p6673-下→ 梵語 rākṣa sa. 惡鬼之名. 又作羅刹娑(羅刹婆爲誤寫)․羅叉娑․羅乞察娑․阿落刹娑. 意譯爲可畏․速疾鬼․護者. 女則稱羅刹女․羅叉私(梵 rākṣa sī,又作羅刹斯). 乃印度神話中之惡魔, 最早見於梨俱吠陀. 相傳原爲印度土著民族之名稱, 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後, 遂成爲惡人之代名詞, 演變爲惡鬼之總名. 男羅刹爲黑身․朱髮․綠眼, 女羅刹則如絶美婦人, 富有魅人之力, 專食人之血肉. 相傳在楞伽島(卽錫蘭)中, 卽有羅刹女國, 此於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有部毘奈耶卷四十七․慧琳音義卷七等均有記載. 又羅刹具神通力, 可於空際疾飛, 或速行地面, 爲暴惡可畏之鬼. 此外, 羅刹亦爲地獄之獄卒, 職司呵責罪人. 又稱阿傍․阿傍羅刹․阿防․旁. 其形狀有多種, 或牛頭人手, 或具有牛蹄, 力氣甚大, 或爲鹿頭․羊頭․免頭等. 以上各類惡鬼性質之羅刹, 於諸經中, 偶亦轉變成佛敎之守護神, 稱爲羅刹天, 乃十二天之一. 彼等呈神王形, 身披甲冑, 手上持刀, 跨騎白獅. 又如十羅刹女卽法華經陀羅尼品所說之守護神. 在密敎, 於阿闍梨所傳曼荼羅中, 有羅刹衆及女羅刹;於胎藏現圖曼荼羅之外院西南隅有羅刹天, 左右共有四童子, 右側二位爲羅刹童男․羅刹童女.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六․大智度論卷十六․慧琳音義卷二十五․慧苑音義卷下․大唐西域記卷十一]
【라찰일羅刹日】
p6675-上→ 爲凶日之名. 謂若於是日擧作百事, 必有殃禍. 據宿曜經卷下載, 羅刹日有七, 卽:(一)太陽直日, 於此日, 月與冒合. (二)太陰直日, 於此日, 月與鬼合. (三)火曜直日, 於此日, 月與翼合. (四)水曜直日, 於此日, 月與參合. (五)木曜直日, 於此日, 月與底合. (六)金曜直日, 於此日, 月與奎合. (七)土曜直日, 於此日, 月與柳合.
【라찰천羅刹天】
p6674-中→ 羅刹, 梵名 Rākṣa sa, 一作 Nairṛtī. 音譯作涅哩底․涅哩帝․禰哩底. 卽密敎之羅刹主天, 鬼王之名. 屬八方天之一, 十二天之一, 係西南方之護方天. 位列胎藏界及金剛界曼荼羅外金剛部西南隅. 在胎藏界曼荼羅中, 羅刹天身呈赤肉色, 瞋目著鎧, 左臂向外, 以拇指捻小指․無名指, 立食指․中指, 表示刀印. 右手執劍, 置於腰側, 坐於圓座上. 其左右兩邊各有二位童子, 左側前方之童子左手捧鉢, 右手作添加狀;後方之童子身呈肉色, 左手作拳, 右手執棒, 豎左膝交坐. 右側後方爲羅刹童男, 身呈肉色, 右手執棒, 左手作拳, 擧至耳邊;前方爲羅刹童女, 手作拳, 安於腰前. 又十二天供儀軌載其形像爲身著甲冑, 右手持刀, 乘坐白獅子. 此外, 羅刹天掌管西南方, 故西南方又稱涅哩底方. [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卷十四․供養護世八天法]
【라파羅婆】
p6679-上→ 梵語 lava. 又作臘縛․羅預․羅豫. 爲印度計量時間之單位. 據俱舍論卷十二載, 一二○刹那(梵 kṣa ṇa)爲一怛刹那(tat-kṣaṇa), 六十怛刹那爲一羅婆, 三十羅婆爲一須臾(梵 muhūrta), 三十須臾爲一晝夜. [摩訶僧祇律卷十七]
【라파혜타수羅婆醯陀樹】
p6679-上→ 印度古代之樹名. 據四分律卷十二載, 佛陀曾禁止比丘炒食羅婆醯陀之種子, 若犯者, 卽得突吉羅罪(輕垢罪). 上記四分律雖擧出羅婆醯陀之名, 然迄今未能確定係指何樹. 智首於四分律疏卷九則謂, 羅婆醯陀卽是貝多樹.
【라포림잡羅布林卡】
p6673-上→ 位於西藏拉薩西郊拉薩河北岸. 羅布, 藏語意爲寶貝;林卡, 意爲林園;羅布林卡, 意卽寶貝園, 又譯爲珍珠苑. 淸乾隆二十年(1755), 達賴七世建立此園, 作爲夏季休憩之所, 後迭經擴建, 成爲歷代達賴喇嘛之夏宮. 其庭園建築之面積達三十六萬平方公尺, 內有達旦明久頗章(新宮)․湖心宮等. 達賴喇嘛常於新宮內登座講經.
【라한강羅漢講】
p6680-下→ 卽讚歎羅漢之德, 擧行供養之法會. 又作羅漢供․羅漢會․羅漢拜. 爲四座講之一. 供養羅漢之緣起, 依佛祖統紀卷三十三載, 佛陀入滅時曾付囑十六阿羅漢, 與諸施主作眞福田. 阿羅漢承佛旨意, 以神通力自延壽量. 若施主迎請四方僧, 廣設無遮施, 或於住處, 或詣寺中;此諸尊者及諸眷屬卽分散往赴, 蔽隱聖儀, 密受供具, 使諸施主得勝果報. 中國自古多流行於禪家, 如唐代翠微無學供養羅漢卽爲其例. 日本於鎌倉時代以後, 諸寺盛行之, 如曹洞宗卽於每月初一․十五兩日擧行此種供養法會.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翠微無學條․密菴咸傑禪師語錄卷上臨安府徑山興聖萬壽禪寺語錄建會上堂․禪林象器箋祭供門]
【라한당羅漢堂】
p6680-中→ 指安置十六羅漢或五百羅漢之堂宇. 中國自北宋始, 卽盛行於禪․天台諸宗. 據釋氏稽古略卷四載, 北宋熙寧十年(1077), 將安置於相國寺山門五百羅漢中之第十三尊, 迎入宮中供養. 日本亦設有此種羅漢堂, 或別設堂宇, 置之山門.
【라한혜羅漢鞋】
p6680-中→ 僧鞋之一種. 卽僧衆所穿之鞋, 以麻․草․布․化學皮等編結或縫綴而成, 鞋面除脚尖部分外, 皆縫綴爲若干方孔, 顔色有黑․灰․黃․褐等色. 亦有鞋面全部無孔, 僅在前端縫一硬樑者, 與一般之便鞋無異. 在佛世時, 已允許僧衆著鞋. 據央掘魔羅經卷四載, 比丘可以受持死牛之皮所做之革屣. 據釋門歸敬儀卷下載, 於印度, 僧衆參謁上尊時, 須脫鞋行禮. 另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四載, 鞋․襪等爲比丘百一物之一. 僧衆於僧鞋外, 亦著僧襪. 依釋氏要覽卷上襪條所載, 比丘因天寒而得著襪, 襪亦屬於衣. 我國之僧襪, 卽長筒形之古裝布襪, 一般多稱羅漢襪, 以灰色爲主. [五分律卷十六․四分律卷十六․敕修百丈淸規卷五裝包條․卷六日用軌範條․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라호야록羅湖野錄】
p6679-中→ 凡二卷. 宋代僧曉瑩撰.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二冊. 師爲大慧宗杲之法嗣, 壯年歷遊叢林, 晩年歸憩江西臨川之羅湖, 結湖隱堂, 後集錄叢林見聞․諸方尊宿提唱之語․友朋談說議論之言, 或得於殘碑蠹簡有關典謨之說等, 而成本書, 總計近百篇. 書中詳錄當時禪門公案及機鋒語句․緇徒故實, 頗具歷史之眞實性. 自古爲叢林必讀, 被列爲禪門七部書之一, 誠爲禪徒修道所不可或缺之指南. [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大明高僧傳卷八․續傳燈錄卷三十二]
【라후라羅睺羅】
p6681-中→ ①梵名 Rāhula.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係佛陀出家前之子. 又作羅護羅․羅怙羅․羅吼羅․曷羅怙羅․羅云․羅雲. 意譯作覆障․障月․執日. 以其生於羅睺羅阿修羅王障蝕月時, 又因六年處於母胎中, 爲胎所覆, 故有障月․覆障之名. 關於羅睺羅之生母, 諸經論中說法不一, 或謂瞿夷, 或謂耶輸陀羅. 據未曾有因緣經卷上載, 佛陀成道後六年始還迦毘羅城, 令羅睺羅出家受戒, 以舍利弗爲和尙․目犍連爲阿闍梨, 此卽佛敎有沙彌之始. 其爲沙彌時, 有種種不如法, 受佛訓誡, 後嚴守制戒, 精進修道, 得阿羅漢果, 自古譽稱密行第一. 另據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載, 師列爲十六阿羅漢之第十一, 與眷屬一千一百阿羅漢共住畢利颺瞿洲(梵 Priyaṅgu), 護持正法, 饒益有情. [雜阿含經卷一․卷八․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五․十二遊經․四分律卷十一․註維摩詰經卷三․法華玄贊卷一]. ②付法藏第十六祖羅睺羅跋陀羅之略稱. (參閱羅睺羅跋陀羅6682)
【라후라발다라羅睺羅跋陀羅】
p6682-中→ 梵名 Rāhulabhadra. 略稱羅睺羅多․羅睺羅. 爲付法藏第十六祖. 印度迦毘羅國人, 姓梵摩. 與龍樹爲同時代人. 早年入那爛陀寺, 從尊者黑者(藏 Nag-po)受具足戒, 學聲聞乘. 又依無分別者(藏 Rnam-par mi-rtog-pa)廣學大乘及祕密乘, 竝弘通中觀之宗義. 隨侍十五祖迦那提婆, 證皆空之理, 於那爛陀寺敎化僧徒. 提婆示寂之際, 受其心隨之敎說(藏 sñiṅ-poḥi don-gyi bstan-pa). 又據付法藏因緣傳卷六載, 師從提婆受婆羅門所造之鬼名書, 後以種種方便敎化衆生, 付法豫僧伽難提. [中觀論疏卷三本․景德傳燈錄卷二․寶林傳卷三․印度哲學硏究卷一]
【라후라아수라羅睺羅阿修羅】
p6682-上→ 梵名 Rāhuasura . 略稱羅睺阿修羅. 四種阿修羅王之一. 羅睺羅意爲障月, 以此阿修羅王與帝釋作戰時, 手能執日月, 障蔽其光, 故有此名. 正法念處經卷十八至卷二十一, 詳述四大阿修羅王之住處․宮殿․園林․侍者․婇女․業因及壽命等. 據載, 此王住海底地下第一層(二萬一千由旬), 身量廣大, 如須彌山王. 所住光明城縱廣八千由旬, 園林房舍皆以寶莊嚴. 擧手障日光輪, 卽形成日蝕;以手障月, 形成月蝕. 論其業因, 謂王過去爲婆羅門時, 見火燒塔, 遂滅火而令塔不壞, 欲以救塔之福德爲因, 願得大身. 然雖作此願, 猶不信正法, 不正思惟, 常愛鬥戰, 不修正業, 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起世經卷五阿修羅品]
【라후사羅睺寺】
p6681-上→ 位於山西五臺山臺懷鎭顯通寺東隅. 爲喇嘛廟, 供奉文殊菩薩. 初建於唐朝, 明弘治五年(1492)重建. 淸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均崇奉佛法, 尤信仰喇嘛敎, 曾多次朝禮五臺山, 修飾本寺. 每年農曆六月十四日, 傳爲文殊菩薩誕辰, 寺僧奇裝異服, 戴鬼怪面具, 隨鑼鼓節拍滿寺蹦跳, 自朝至暮, 遊人爭相觀賞. 寺後有西方殿, 內設木製圓形佛壇, 中央置木製大蓮花座, 彫有方形佛龕, 四方佛分坐其中, 竝設有中軸․輪盤․繩索牽制, 可以旋轉, 轉時花朶綻開, 卽見阿彌陀佛․觀世音․大勢至等佛菩薩, 稱爲花開見佛.
【라흘쇄邏吃灑】
p6920-中→ 梵語 lakṣa ṇa 之音譯. 又作邏乞洒․扌羅乞尖拏. 意譯爲相(卽事物之諸相)․特徵. 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五五上):梵云邏吃灑, 此翻爲相. (中略)諸法雖無常․無我, 而有各各相, 如地堅․水濕․火熱․風動等, 捨爲施相, 不悔不惱爲持戒相, (中略)無織爲涅槃相等.
【락과樂果】
p6097-下→ ①涅槃之妙體, 離一切生滅, 謂之樂;此妙樂爲菩提所得之果, 故稱樂果. 觀經玄義分(大三七․二四六上):開示長劫之苦因, 悟入永生之樂果.. ②(1884~1979)東北營口人, 俗姓陸. 法號大聞. 早歲從商, 經常興辨慈善事業, 竝以居士身弘揚佛法. 營口名刹楞嚴寺, 卽師出家前所創建. 民國二十八年(1939), 禮心澈和尙出家. 其後講經於東北各大城市, 所常開講之經典有楞嚴․金剛․般若心經等. 三十八年徙居香港, 參與興辨華南佛學院, 以培植僧才. 繼駐錫九龍寶光山大佛寺, 退院後, 又在九龍設立聞性精舍, 爲一供奉觀世音菩薩之道場. 晩年又常弘法於臺灣及東南亞各地, 竝在臺灣埔里建佛光寺. 師以年高德劭, 故在香港被佛敎界推尊爲東北三老之一, 頗爲當地敎界所欽仰. 六十八年示寂於香港. 著有般若心經講義․金剛經釋要等書.
【락관樂觀】
p6099-上→ (1902~1987)湖北漢陽人, 俗姓劉. 法名有源印․悲觀․樂觀等, 以樂觀之名行世. 民國九年(1920), 依湖北沙市靈一法師剃髮, 同年於章華寺受具足戒. 曾遊學於漢口華嚴大學․武昌佛學院等處, 竝親近太虛大師. 師行跡甚廣, 國內遍及黃河兩岸․大江南北, 及兩廣․雲南等地, 國外則遊蹤遍及日本及東南亞․印度等國. 四十一年, 在緬甸受該國佛敎戒律, 竝駐錫於仰光, 至五十二年始回臺灣. 師生性剛烈, 嫉惡如仇, 凡遇有不利於佛敎之言論, 必撰文批駁;且雖處方外, 而熱愛國家, 抗日戰爭期間, 曾在重慶組織僧侶救護隊, 以救護災胞. 旅居緬甸期間, 竝積極展開國民外交, 時與中共勢力相抗衡, 因此甚受中央政府嘉勉. 師返臺後, 曾主編海潮音月刊多年. 所撰文章, 散見各佛敎刊物. 著有六十年行脚記․中國佛敎近代史論集等書.
【락도樂渡】
p6098-中→ 禮倓虛大師出家. 畢業於香港華南佛學院, 後竝在該院執敎. 民國五十二年(1963)赴美國舊金山弘法. 曾任美國佛敎會住持.
【락방문류樂邦文類】
p6097-中→ 凡五卷. 南宋宗曉(1151~1214)編. 慶元六年(1200)完成.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樂邦乃安樂國, 卽極樂淨土之意. 本書內容乃編集有關淨土宗諸經論之要文, 以及諸師之著述․詩偈․傳記等, 分爲十四門, 計有二百二十餘篇. 後宗曉復作續編樂邦遺稿二卷.
【락생천樂生天】
p6097-中→ 指色界四禪(四靜慮)中之初禪․二禪․三禪等三天. 俱舍論卷十一載, 於三靜慮(共九處)中, 受三種樂(離生喜樂․定生喜樂․離喜妙樂). 卽:(一)於初靜慮三處(梵衆․梵輔․大梵), 離欲界之惡而生喜樂, 故稱離生喜樂. (二)於第二靜慮三處(少光․無量光․極光), 由初禪生二禪安住於喜樂, 故稱定生喜樂. (三)於第三靜慮三處(少淨․無量淨․極光淨), 離第二禪之喜, 受第三禪之妙樂, 故稱離喜妙樂. 初禪雖離苦, 猶有苦依, 謂之長時安住;二禪離苦又離苦依, 故謂之長時離苦;三禪則謂長時受樂.
【락숭휘樂崇輝】
p6098-中→ (1929~ )北平人. 陸軍官校二十四期畢業. 曾任國防部參謀及電臺臺長等職. 退役後熱心弘法. 主編慈雲月刊, 出任大乘精舍印經會會長․慈雲服務隊隊長. 以居士身弘揚大乘佛法, 竝竭力促進出家與在家佛子之團結. 著有慈雲橋, 爲連載於慈雲月刊之弘法文章.
【락욕樂欲】
p6098-中→ 願求欲望. 又作欲樂. 其義有二:(一)指聞法修行方面之樂欲, 卽於一切智及諸法藏, 生志求不怠․欲樂無厭之心. 法華經卷一序品(大九․四上):爾時, 會中有二十億菩薩, 樂欲聽法.(二)指凡夫所求五欲之樂, 此爲一切煩惱之根源. 最勝王經卷一(大一六․四○七上):一切煩惱, 以樂欲爲本, 從樂欲生;諸佛世尊斷樂欲故, 名爲涅槃.[大寶積經卷四․盂蘭盆經疏(宗密)]
【락천樂天】
p60967-上→ 梵語 apsara. 爲天界之有情. 經典記載, 彼等凌空飛行, 奏伎樂, 散天花, 故稱樂天, 又稱飛天. 彼常在樂境界, 然亦有五衰之苦. 又密敎胎藏界外院西邊亦有樂天, 爲風天之眷屬, 其梵名爲 Vādya devatā. vādya, 意爲樂器․音樂;devatā,意爲神;故譯作樂天. 經中載其印言卽爲乾闥婆之印言, 故古來皆視之與乾闥婆同體. [法苑珠林卷十三長干寺佛像條]
【란難】
p6719-中→ ①卽障礙, 特指障礙佛道修行者. 長阿含經卷九擧出障礙修淸淨行以向悟之八種難處, 稱爲八難․八難處․八難解法․八無暇․八不閑․八非時․八惡․八不聞時節. 卽:(一)在地獄難. (二)在餓鬼難. (三)在畜生難, 此三塗衆生, 難遇聖者, 受苦煎逼, 無法修行. (四)在長壽天難. (五)在邊地難, 相對於中國而言, 指邊鄙地之衆生不能聽聞佛法;或指色界․無色界諸天與北俱盧洲(須彌山北側之世界)之人唯耽於享樂, 不求佛法. (六)盲聾瘖瘂難, 卽盲者․聾者․啞者, 卽使生於中國, 亦不得聞法. (七)世智辯聰難, 卽雖有世俗之智, 然因墮於邪見, 致不求正敎. (八)生在佛前佛後(二佛中間)難, 以無佛出世說敎, 難遇佛法.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高貴德王品擧出如下六難:(一)難遇佛世, (二)難聞正敎, (三)難生善心, (四)難生中國, (五)難生人間, (六)難具眼․耳諸根. 此殆與八難之內容相同. 據曇鸞往生論註卷上, 修大乘成佛之難有五, 卽:(一)外道之相善難(執外相之有相善, 或似善而非善之相似善), (二)聲聞之自利難, (三)無顧(不思反省者)之惡人難, (四)顚倒善果(人․天等果報)難, (五)自力難. 竝述及難遇佛法․難得佛果之各種條件. [出曜經卷八․五苦章句經․梵網經卷下․成實論卷二四法品․慧琳音義卷二十八]. ②卽詰責, 如謂論難․非難․難詰․異議․異論等. 於諸經論中常載有敎內對法義之論爭, 或敎內與敎外彼此之問難. 中論卷二(大三○․一四中):若三世無, 卽是無生寂滅, 不應有難;若無本住, 云何有眼等, 如是問答, 戱論則滅.又瑜伽師地論卷十六(大三○․三六五上):頌中四句, 如其次第, 釋此四難.
【랑廊】
p5443-下→ 殿舍之間爲便於通行而設之建築物. 又作細殿․渡殿. 在柱與勾欄間通風之廊, 以上無物覆之而可透見者, 稱爲透廊. 若設於殿堂四周而作橋形者, 稱橋廊, 又稱反渡廊. 若有曲廊則稱臂折廊 ; 曲折多而緜延甚長, 則稱龍尾道.
【래과來果】
p3049-上→ (1881~1953)民國禪宗大德. 湖北黃岡人, 俗姓劉. 號淨如, 法名妙樹. 幼卽不食葷肉, 聰慧善黙書. 七歲, 聞鄰僧誦讀心經至無智亦無得句, 豁然省悟, 有出家之念. 年十八, 割肝療父疾. 十九歲奉父母之命結婚, 與女同房三日而無染, 乃各歸佛堂念佛. 光緖三十一年(1905)至普陀山朝拜, 遇五位苦行僧, 遂私自出家, 擬行頭陀苦行, 十三天未進飮食. 旋赴寶華山受戒, 以不勝寺僧折磨而潛逃下山. 多日未食, 與野犬同臥, 備嚐人情冷暖諸苦, 欲投江自盡, 爲京口彌陀寺僧所救. 不久, 至金山. 以不嫻規矩, 曾一日挨香板四百餘次, 遂發心出外托鉢乞化. 擬直抵中印度禮拜佛陀之聖蹟, 其後行至五臺山, 朝禮文殊塔, 因遇來中國進香之喇嘛, 聞知途中障礙甚多, 不可妄行, 乃改變心意. 光緖三十三年, 師直抵金山, 以悟爲期, 不悟誓不出禪堂, 單參念佛者是誰之話頭. 至三十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晩, 於第六支香後, 聞開靜聲響, 猛然省悟. 後往高旻寺, 一任班首之後, 遁居終南山湘子洞. 民國四年(1915)始返寺, 該寺長老月祖令住持明志擇期傳法於師. 長老臨終之際, 執其手, 堅命其發願曰:願畢生爲高旻盡職.從此, 師矢志恢復高旻舊制. 欲修建寶塔․大殿․禪堂․延壽堂․如意寮等五大工程. 曾派人往南洋募化, 請得玉佛七十八尊․銅佛一尊. 然受阻於中日之戰, 僅完成寶塔基層. 以素志未遂, 不去鬢髮, 用誌煢誠之思. 每謂高旻乃專主禪宗, 所有住衆, 只許坐香, 其他閉關․般舟行․念佛七․持午․講經․學社․學戒堂․大小經懺佛事, 及燄口等悉行禁止. 竝整治叢林規矩, 制定高旻寺規約, 聲明任何人皆不可擅自更動. 故有云:天下叢林不止單, 守禪制者, 獨有高旻寺耳.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示寂於上海, 歸葬寺中, 世壽七十三, 僧臘四十九. 有來果禪師語錄一冊傳世. [來果禪師自行錄]
【래세來世】
p3048-下→ 意指死後將來之世. 爲三世之一. 全稱未來世. 又作來生․後生․後世. 據金剛經載, 世尊於過去世得燃燈佛授記, 竝謂世尊於來世當得成佛. 又法華經卷三藥草喩品有(大九․一九中)現世安隱, 後生善處之語. 此外, 直接將來之世, 特稱順來生;將來之次世, 稱來來生;永遠之未來, 則稱未來永劫, 略稱來劫. 一般則指死後之未來. [勝鬘經如來眞實義功德章․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四]
【래영來迎】
p3049-下→ 謂發願往生淨土之人, 臨終時佛菩薩及聖衆等前來接迎. 又作來迎引接․聖衆來迎. 此係源自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九願之思想, 其願謂, 發菩提心而願生彌陀淨土者, 其人壽終時, 彌陀必現前迎接. 於日本發展出衆多之來迎圖, 稱迎接曼陀羅. 來迎圖中繪有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作來迎之相, 稱爲來迎三尊. 而對將臨終者行來迎之儀式, 則稱迎接會․迎講. (參閱聖衆來迎5583)
【래유萊維】
p5256-下→ (Lévi, Sylvain; 1863~1935)法國之東方學者․印度學者. 又譯烈維. 誕生於巴黎. 西元一八八四年卽爲亞洲協會會員. 曾從事有關印度所藏寫本之調査工作. 西元一八八九年, 任敎於巴黎大學, 敎授梵語․印度學․語言學. 復於尼泊爾發現爲數甚多之梵語寫本, 竝致力於梵書․敘事詩․印度希臘文化交流史․梵文學以及梵藏漢佛敎文獻之比較工作. 尤其對突厥語之硏究, 給豫印歐比較文法學之貢獻甚大. 西元一九一三年後, 被派至俄國․巴基斯坦․美國等地從事硏究工作. 竝於西元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二年, 應泰戈爾之邀請, 至印度演講. 自印度歸國後, 卽任高等硏究學院宗敎學主任, 陸續校訂出版梵文佛典. 竝曾以亞洲協會會長․日佛會館館長之身分, 三度前往日本, 與高楠順次郞博士共同編纂法文佛敎辭典(法寶義林). 晩年則主持附屬於巴黎大學之印度文化硏究所(Institut de Civilisation Indienne). 其主要著作有印度演劇․馬鳴之硏究․梵書之祭祀敎義․伯希和探險隊所發現突厥語文書之硏究․大孔雀王咒中夜叉之地理目錄․唯識論體系硏究資料․尼泊爾等. 至於梵文校訂出版之著作有大乘莊嚴經論․敦煌梵本․稱友之俱舍論釋․唯識二十論與世親釋․唯識三十論之安慧釋(及其梵․巴․藏․漢․龜玆文)․法語譯之分別善惡報應經及其釋論.
【령鈴】
p5692-上→ ①梵語 ghaṇṭāC指在佛前誦經時, 所鳴打之一種法器. 係用靑銅, 紫銅等所製, 呈鉢形, 直徑約十公分. 禪宗最早使用. 密敎稱此爲金錏. ②又作金剛鈴, 金鈴. 呈鐘形, 內繫銅珠, 頂端有柄, 形狀不一. 密敎修法之時, 爲驚覺諸尊, 或使其歡喜, 卽振鈴發聲. 鈴有驚覺, 歡喜, 說法三義. 鳴鈴以供養諸尊, 稱爲振鈴. 又以其柄係採用金剛杵之一部, 故稱金剛鈴. 鈴有獨鈷鈴, 三鈷鈴, 五鈷鈴, 寶鈴, 塔鈴(率都婆鈴)等五類, 稱爲五種鈴, 通常與五種杵共置於大壇上之固定位置. 五乃象徵五智五佛, 鈴卽表說法. 金剛杵爲三十七尊中之第一尊金剛薩埵之三昧耶形 ; 金剛鈴則爲最後一尊金剛鈴菩薩之三昧耶形. ③懸於寶帳及佛堂前椽之莊嚴具, 呈鐘形, 內繫銅珠, 能因風發聲. 彌勒上生經(大一四․四一九中) : 時十方面百千梵王, 各各持一梵天妙寶, 以爲寶鈴, 懸寶帳上.
【로露】
p6882-中→ ①佛經中以朝露之易逝, 比喩萬物之變遷無常. 金剛經(大八․七五二中):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②禪林用語. 顯露之意. 引申爲表示諸法全體現前之相狀. 此外, 亦爲禪宗慣用的擧喝之語, 表示目前分明顯然之事理;多用於引導․法語等場合.
【로당당露堂堂】
p6883-中→ 禪林用語. 爲黑漫漫之對稱. 堂堂, 謂容貌之盛. 卽指全體明白顯現, 從而見其相貌堂皇偉大. 又爲表示公案現成當體之用語.
【로만露幔】
p6883-中→ 露出在堂塔外之幔幕. [法華經序品]
【로명露命】
p6883-上→ 比喩壽命之無常猶如朝露. 鹿母經偈(大三․四五六上):無常難得久, (中略)命如露著草.
【로반露盤】
p6883-中→ 承露盤之略稱. 卽塔之平頭上所立之輪盤形建築物. 又作盤蓋․輪臺․相輪․露槃. 於日本, 以塔頂空輪之基部, 稱爲露盤, 卽相當於印度佛塔覆鉢上之平頭部分. 以日本之五重塔而言, 露盤之上, 依次爲伏鉢(覆鉢)․請華(受華)․九輪․水煙․龍車․寶珠(寶甁). 然依印度古制, 露盤本置於覆鉢之上. (參閱承露盤3254․塔5421․覆鉢6614)
【로주露柱】
p6883-上→ 露在外面之柱, 指法堂或佛殿外正面之圓柱. 與瓦礫․牆壁․燈籠等俱屬無生命之物, 禪宗用以表示無情․非情等意. 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勘辨(大四七․五○三下):師指露柱問:“是凡是聖?” 員僚無語, 師打露柱云:“直饒道得, 也祇是箇木橛.” 又露柱懷胎比喩無心之活動;燈籠露柱意謂以本來面目而呈現者, 卽指無情之物恆常不斷地說示眞理之相.
【로지게露地偈】
p6882-下→ 禪林布薩時, 維那於僧堂內單(修行者之座位)以外處所所唱之偈. 文曰(大八二․四三一下):降伏魔力怨, 除結盡無餘, 露地擊犍椎, 比丘聞當集, 諸欲聞法人, 度流生死海, 聞此妙響音, 盡當雲集此.[瑩山淸規卷上月中行事]
【로지露地】
p6882-中→ ①指屋外. 卽戶外無物被覆於上之所. [雜阿含經卷三十九]. ②指坐於無物覆蔽之所. 爲十二頭陀行之一. ③比喩脫離煩惱之境界. 此喩係引申自法華經譬喩品之火宅喩. 長者之子因從燃燒之家中逃出, 得見露地(屋外)之大白牛車, 由是露地被視作已斷三界煩惱之安然境界. ④指無見惑․思惑之境界. [法華文句卷五下]. ⑤禪宗特指在僧堂內修行者座位以外之經行處所.
【로지백우露地白牛】
p6882-下→ 露地, 爲門外之空地, 喩平安無事之場所;白牛, 意指淸淨之牛. 法華經譬喩品中, 以白牛譬喩一乘敎法, 從而指無絲毫煩惱汚染之淸淨境地爲露地白牛. 從容錄第十二則(大四八․二三四下):我衲僧家慵看露地白牛.
【로지좌露地坐】
p6882-下→ 十二頭陀行之一. 謂於露地坐禪修行. 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三之一引大智度論謂, 露地坐可免於愛著蔭覆涼樂, 易入空定. 又據大乘義章卷十五載, 樹下蔭濕, 久居易致疾患, 故坐於露地.
【로차바라문露遮婆羅門】
p6883-下→ 露遮, 梵名 Lohitya, 巴利名 Lohicca. 又作魯醯遮婆羅門. 據長阿含卷十七露遮經載, 露遮婆羅門心生惡見, 謂了知善法․已證道果之人, 自知卽可, 不應爲他人說法. 佛陀乃爲其解說, 謂若有人因聞法可得沙門四果, 設此人不得聞法, 則無由得道果;故諫人不應爲他人說法者實爲不善心, 當墮惡道. 露遮婆羅門聞法後歡喜信受, 歸依三寶. [雜阿含經卷九]
【로형외도露形外道】
p6883-上→ 又作裸形外道. 爲印度二十種外道之一. 卽指尼犍子外道, 彼等以裸形爲最上之修行法, 能生一切智. 然據外道小乘涅槃論所載, 尼犍子外道分爲白衣派(śvetāmbara)․空衣派(Digambara)二派, 白衣派爲尼犍子外道, 空衣派特稱爲裸形外道.
【록거鹿車】
p4847-下→ 梵語 mṛga-ratha. 係法華經卷二譬喩品所說三車之一. 與羊車․牛車, 合稱三車. 喩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中之緣覺乘, 以其常樂寂靜, 獨居修道, 如鹿之處山林, 不近人衆. 蓋車有運載物品之作用, 故以之比喩佛之敎法, 可度衆生至於涅槃. 若有衆生隨從佛․世尊, 聞法信受, 慇懃精進, 求自然之慧, 獨樂善寂而深知諸法因緣者, 稱爲緣覺乘或辟支佛乘. 此卽如來爲求拔濟衆生, 令離三界之苦, 所施之方便智慧. (參閱三車四車557)
【록계鹿戒】
p4847-下→ 指學鹿之行動, 喫鹿所食之物, 以爲生天之因․解脫之道者, 稱爲鹿戒. 屬五見中之戒禁取見(梵 śīla-vrata-parāmarśa). 又作受持鹿戒. 係印度外道以神通力觀牛․狗․鹿等之死後生天, 而執迷於修習非因非道之行, 以爲升天解脫之因者. 佛敎則視其爲謬見而禁止之.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七](參閱五見1099)
【록녀부인鹿女夫人】
p4846-上→ 據雜寶藏經卷一載, 昔有國名波羅奈, 國中有山名仙山, 當時住有一位梵志, 常於石上小便, 流有精氣, 爲雌鹿舐之, 遂娠, 日月滿足, 生一女子, 端正殊妙, 唯脚似鹿, 及長, 脚蹈地處, 皆出蓮華. 此則鹿女夫人之因緣故事, 與蓮華夫人大同小異, 故或有以鹿女夫人卽蓮華夫人者.
【록鹿】
p4846-上→ 梵語 mṛga. 又作捨麽扌羅(梵 śambara). 爲哺乳類之獸. 蓋佛於鹿苑初轉四諦法輪, 遂以鹿爲轉法輪之三昧耶形. 據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載, 佛於過去世曾爲鹿王, 爲救群鹿而喪失身命. 竝於臨命終時發誓願, 當來得成無上正等覺, 將令諸鹿得度生死羅網. 又九色鹿經․大智度論卷十六亦載有釋尊過去修菩薩行時爲鹿之本生故事. [毘奈耶雜事卷一]
【록도모綠度母】
p5889-下→ 度母, 梵名 Tārā,全稱聖救度佛母, 我國古代稱多羅菩薩, 多羅觀音, 共有二十一尊, 皆爲觀世音菩薩之化身. 綠度母卽二十一尊度母之一, 此尊現少女相, 全身綠色, 一面二臂, 現慈悲相. 頭戴五佛寶冠, 身佩各種珠寶, 著各色天衣, 下身重裙, 以示莊嚴;坐菩薩座於蓮花月輪上, 右足呈蹍踏狀, 左足踡屈. 右手向外置於右膝上, 作施願印, 持烏巴拉花, 左手置於胸前, 亦持烏巴拉花. 修持此尊密法, 能斷生死輪迴, 消除一切魔障, 業障, 病苦等, 竝能消災, 增福, 延壽, 廣開智慧, 凡有所求, 無不如願成就, 且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度母本源記](參閱多羅菩薩2334)
【록두인鹿頭人】
p4850-上→ 意謂雖爲鹿形, 然能辨道, 有如人類. 反之, 雖爲人身, 以不能辨道, 有如鹿類, 則貶稱爲人頭鹿. 出曜經卷十四以此事蹟爲鹿野苑之過去因緣. 出自大智度論卷十六, 內容係述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爲鹿王時, 曾起大悲心爲救待産之母鹿, 自願代其受宰 ; 雖形爲禽獸, 然其慈悲已無異於人, 故有鹿頭人之美譽.
【록보살鹿菩薩】
p4849-中→ 又作九色鹿菩薩. 其角白如雪, 其毛共九色, 故又稱九色鹿. 乃釋尊往昔修菩薩行之本生故事. 釋尊昔爲九色鹿王時, 有一人漂溺水中, 鹿王將其救起. 溺者返家後, 卻聞皇后盼得一隻九色鹿, 以裁製鹿皮大裘, 時王懸重賞, 以獎勵捕獲九色鹿者, 而溺者竟不顧鹿救命之恩, 示鹿之住處. 王將殺鹿, 鹿乃陳述溺者之忘恩負義(大三․四五三下) : 大王!此人本溺在水中, 隨流來下, 或出或沒, 得著樹木, 仰頭呼天 : “山神․樹神․諸天․龍․神, 何不愍傷我?” 我時不惜此命, 自投水中, 負此人出, 本要誓不相道, 人無反覆, 不如水中浮木也.王深受感動, 遂令加以保護.
【록장범지鹿杖梵志】
p4847-中→ 鹿杖, 梵名 Mṛgalaṇḍika, 音譯勿力伽難提․密利伽羅․蜜利伽羅. 又作鹿杖沙門. 係殺佛弟子之外道. 佛在世時, 有比丘因聽聞佛說不淨觀而厭生身, 故令鹿杖殺己. 鹿杖梵志曾至河邊懺悔․洗罪, 然因聽信魔神邪見之語, 以爲是度比丘之大善行. 如是復有衆多比丘求鹿杖殺己. 佛因此而制定殺生戒. [四分律卷二․十誦律卷二․善見律卷十․摩訶止觀卷九]
【록족왕鹿足王】
p4847-下→ 鹿足, 梵名 Kalmāṣapāda, 音譯迦摩沙波陀․劫摩沙波陀, 又作斑足․駁足. 據賢愚經卷十一載, 過去世中有一波羅奈國, 其王名爲波羅摩達, 一日遊山林, 與獅子交而生一子, 其形似人, 唯足有斑, 故名斑足. 及長, 具雄才猛志, 繼承父位. 後以嗜食小兒肉, 爲民所捕, 遂化作飛行羅刹, 止住山間. 嘗欲取一千王之肉, 當斑足捕得九百九十九王已, 最後捕得須陀素彌王(梵 Śrutasoma)時, 因受其感化而悔悟, 遂不再食人. [大智度論卷四](參閱須陀素彌王5360)
【론본모論本母】
p6168-下→ 巴利語 abhidhamma-māṭikā. 爲上座部佛敎所採用的諸法分類之準則. 南傳佛敎七大論書之一之法集(巴 Dhamma-saṅgaṇi), 書中之卷首部分卽揭出一二二門, 稱爲論本母或本母(巴 māṭikā), 以之爲了別諸法之基準. 一二二門可大別爲三聚(巴 tika)二十二門與二聚(巴 duka)百門兩類. 三聚二十二門如下:(一)善法․不善法․無記法. (二)樂受相應法․苦受相應法․不苦不樂受相應法. (三)異熟法․異熟法法․非異熟非異熟法法. (四)已取當取法․不已取當取法․不已取不當取法. (五)已染當染法․不已染當染法․不已染不當染法. (六)有尋有伺法․無尋唯伺法․無尋無伺法. (七)喜俱行法․樂俱行法․捨俱行法. (八)見所斷法․修所斷法․非見非修所斷法. (九)見所斷因法․修所斷因法․非見非修所斷因法. (十)流轉法․還滅法․非流轉非還滅法. (十一)有學法․無學法․非有學非無學法. (十二)小法․大法․無量法. (十三)小所緣法․大所緣法․無量所緣法. (十四)劣法․中法․勝法. (十五)邪定法․正定法․不定法. (十六)道所緣法․道因法․道增上法. (十七)已生法․不已生法․當生法. (十八)過去法․未來法․現在法. (十九)過去所緣法․未來所緣法․現在所緣法. (廿)內法․外法․內外法. (廿一)內所緣法․外所緣法․內外所緣法. (廿二)有見有對法․無見有對法․無見無對法. 其次, 二聚百門可細別爲十三類, 卽:(一)因類六門, (二)小中二聚七門, (三)漏類六門, (四)結類六門, (五)繫類六門, (六)暴流類六門, (七)軛類六門, (八)蓋類六門, (九)取著類五門, (十)大中二聚十四門, (十一)取類六門, (十二)染類八門, (十三)餘二聚十八門. 以上一二二門中, 二聚之大中二聚的內法․外法, 餘二聚之見所斷法․修所斷法․見所斷因法․修所斷因法․喜俱行法․樂俱行法及捨俱行法等九法, 與三聚中之同法重複. 要之, 論本母乃分類諸法之準則, 巴利諸論書大多採用此一準則以分別闡說諸法, 如上記所擧法集(論)之本文, 於第一心生起品及第二色品係基於一二二門之第一善․不善․無記等三法爲基礎, 以此說明心․心所及色, 於第三總說品及第四義釋品, 係依一二二門全體爲基礎來解說一切法;又其後之諸論亦一貫適用此分類法門, 如分別論(巴 Vibhaṅga)之各品末所存在的問難(巴 Pañha-pucchā), 及界論(巴Dhāṭukathā)之各品末置該品所論之名目, 皆以一二二門來分別;發趣論(巴Paṭṭhāna)則說明一二二門與二十四緣相互間之關係. [南方上座部論書解說․B. 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vol. Ⅱ](參閱經本母5550)
【뢰야사분賴耶四分】
p6314-下→ 據翻譯名義集卷十五所擧, 第八阿賴耶識能含藏一切善惡種子, 具有下列四分之義, 卽:(一)相分, 相, 卽形相. 相分有三種:(1)境相名相, 謂第八識能與六識相緣而爲境界. (2)相狀名相, 謂世間有爲之法皆有相狀, 均爲第八識所變現. (3)義相名相, 謂能詮敎下所詮義理之相, 亦皆爲第八識所變現. (二)見分, 見, 卽照了之義. 見分有五種, 卽:證見名見․照燭名見․能緣名見․念解名見․推度名見. (三)自證分, 自證, 卽自證所具之法. 謂第八識能持見分․相分, 而能親證自見分緣於相分之不謬. (四)證自證分, 證, 卽能證之體;自證, 卽所具之法. 謂第八識能持自證分․見分․相分爲其本體, 而親證自證分緣於見分之不謬. (參閱四分1663․阿賴耶識3676)
【뢰야삼상賴耶三相】
p6314-上→ 卽第八阿賴耶識所具之三種相. 唯識宗以阿賴耶識之自體本具諸法之因與果, 爲顯其體․義之差別, 而立三相. 卽自相(初阿賴耶)․果相(異熟)․因相(一切種), 而以自相爲體相, 其餘之二相爲義相. (一)自相, 爲第八識自體之相. 此阿賴耶識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稱爲賴耶三藏), 與雜染(諸有漏法)互相爲緣, 故有情執之爲自內我, 此卽顯示初能變識之所有自相能攝持因與果. 蓋因第八識能攝持雜染法之種子, 猶如庫藏含藏諸物, 故稱能藏;因第八識爲雜染法所薰․所依之場所, 猶如庫藏爲諸物之所依, 故稱所藏;因第八識恆爲第七末那識執爲自內我, 猶如庫藏之堅固執守, 故稱執藏. 故知能藏爲因相, 所藏爲果相, 因果二相爲末那識所執藏而爲賴耶之自相. 若離自相, 則無因相․果相;若離因相․果相, 亦別無自相可言. (二)果相, 爲有情總報之果體. 卽第八阿賴耶識係由過去之善惡業所引生之異熟果;在賴耶三藏中爲所藏, 在賴耶三位中爲善惡業果位. (三)因相, 卽萬法原因之相. 謂第八阿賴耶識能執持一切諸法種子而不失, 爲萬法生起之原因;於賴耶三藏中爲能藏, 在賴耶三位中爲相續執持位. [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參閱阿賴耶識3676)
【뢰야삼위賴耶三位】
p6313-下→ 由因位到果位, 將第八阿賴耶識之變化分爲三段以說明之, 稱爲賴耶三位. 此係唯識宗之說. 卽:(一)我愛執藏現行位, 爲七地以前之菩薩․二乘之有學位, 與一切凡夫等, 自無始以來的第八識之位;於此位時, 第八識係由第七末那識執有實我實法而成. (二)善惡業果位, 乃第八阿賴耶識善惡業之果報相繼生起之位;此爲八地以上至十地之菩薩․二乘之有餘依位, 乃至全部我愛執藏現行位的第八識之位. 於此位中, 第八識稱爲毘播迦(梵 vipāka), 亦卽異熟識. (三)相續執持位, 卽相續執持種子之位;於此位中, 第八識稱爲阿陀那(梵 ādāna), 亦卽執持識. 謂自無始以來至佛果之盡未來際, 在因位時執持善․惡․無記, 與漏․無漏之種子, 在果位時執持無漏最善之種子, 能生起現行諸法. 七地以前之菩薩及凡夫等之第八識兼具此三位, 八地以上菩薩之第八識具有後二位, 達於佛果後, 其第八識僅具最後一位. 通常將第八識稱爲阿賴耶識時, 主要係凸顯我愛執藏之過失及衆生第八識之自相.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參閱阿賴耶識3676)
【뢰야삼장賴耶三藏】
p6314-下→ 第八阿賴耶識具能藏․所藏․執藏三義. (一)能藏, 就阿賴耶與種子之關係而言, 阿賴耶識乃微細任運相續, 無始終亦無間斷, 能攝藏諸法種子而不失, 故謂能藏, 而種子爲所藏. (二)所藏, 就能薰之七轉識與所薰之阿賴耶識之關係而言, 能薰是能藏, 所薰是所藏. 現行之勝用有七轉識, 於現行之刹那必薰附其種子於第八阿賴耶識, 而稱新薰種子. (三)執藏, 謂染汚之第七末那識執其爲內我之義. 我, 爲常一主宰之義. 第八識生滅相續而非常一主宰, 然其相續之相微細, 恰似常一主宰, 故第七末那識誤以爲實我而妄加執著, 此乃我見之根源. 如是執著, 稱爲執藏.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參閱阿賴耶識3676)
【뢰야연기賴耶緣起】
p6315-上→ 爲四種緣起之一. 法相宗之唯識說, 主張一切萬法皆由阿賴耶識緣起. 又作阿賴耶緣起․唯識緣起. 賴耶, 阿賴耶之略, 意譯爲藏, 乃種子之義;意卽微細不可知之一大藏識, 能藏一切諸法之種子, 係一切有情之根本所依. 世間萬象皆爲此藏識所執持之種子所現行, 此稱種子生現行;於此同時, 彼種子所現行之法, 又於藏識中新薰其種子, 此稱現行薰種子. 如是, 由本有種子․現行․新薰種子等三法之輾轉相生, 互爲因果而有種子生現行, 現行薰種子之關係. (參閱阿賴耶識3676)
【뢰음사雷音寺】
p5699-上→ 位於臺灣宜蘭市北門. 爲佛光山之宜蘭分院. 乃蘭陽地區著名之百年古刹, 始建於前淸道光年間. 民國四十一年(1952), 居士李決和, 林長淸等以雷音寺爲共修場所, 多方禮聘佛門大德道源長老及李炳南, 孫張淸揚等居士前往說法. 四十二年正月, 當時執敎於新竹臺灣佛敎講習會之星雲大師應請來寺駐錫, 旋卽籌組宜蘭念佛會, 積極展開弘法度衆之工作, 其後另行興建宜蘭念佛會講堂. 四十四年三月講堂落成之後, 組織佛敎歌詠隊, 弘法隊等, 靑年敎友大增, 遂由廣播弘法, 學校講經, 監獄布敎等多方面展開弘法工作, 竝接辨蘭陽仁愛之家. 本寺於五十五年重建, 六十六年五月竣工, 寺觀一新. 七十四年, 依敏法師繼心平法師之後出任住持. 寺中除設有圖書館, 慈愛幼稚園外, 附建幼敎大樓, 擁有現代化之幼敎設備. 竝定期開辨各種弘法進修活動, 及每年擧辨蘭陽地區之大型佛學講座, 嘉惠地方信衆匪淺.
【뢰차종雷次宗】
p5699-下→ (386~448)南北朝劉宋豫章南昌人. 字仲倫. 少入廬山, 師事慧遠大師, 從之學三禮, 毛詩, 竝修淨業. 其後, 立館於東林寺之東, 爲東林十八賢之一. 長樂隱退, 篤志好學. 元嘉十五年(438), 宋文帝召至京師, 令開館於鷄籠山, 聚徒百人敎授. 二十五年, 帝復强徵至京師, 爲築招隱館於鍾山西巖下. 次宗不入公門, 每自華林園東門入延賢堂爲太子諸王講經. 是年無疾而卒於鍾山, 世壽六十三. [佛祖統紀卷二十六, 宋書卷九十三, 南史卷七十五]
【뢰타화라경賴吒和羅經】
p6313-中→ ①全一卷. 吳․支謙譯. 又稱羅漢賴咤和羅經.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記述賴咤和羅聞佛說法而立志出家, 得證阿羅漢果. 十年後, 返家爲父母說法. 又僧伽提婆所譯, 收於中阿含之賴咤和羅經, 爲本經之同本異譯. ②全一卷. 西晉竺法護譯. 又稱賴咤和羅所問德光太子經․光德太子經.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佛對尊者賴咤和羅說示菩薩所應奉行之淸淨四事法, 竝敘述德光太子學佛之經歷.
【뢰타화라賴吒和羅】
p6313-上→ 梵名 Rāṣṭrapāla, 巴利名 Raṭṭhapāla. 又作賴咤和羅․羅咤波羅․賴咤拔檀. 意譯爲護國. 又稱大淨志. 中印度西北方居樓國(梵 Kuru)蒐蘆咤村(梵 Thullakoṭṭhita)富豪之子. 佛陀至其國敎化時, 跟隨佛陀出家, 得悟後歸國. 父母謀以美女誘其還俗, 該女反受敎誡. 其後, 又度化拘牢婆王(梵 Koravya). 後馬鳴(梵 Aśvaghoṣa )於華氏城(梵 Pāṭaliputra)將尊者一代之事蹟編成戱曲賴咤和羅, 親自公開演出, 頗得民衆好評, 而令五百位王子及衆多市民捨俗出家, 該戱曲因此遭王禁演. [中阿含經卷三十一․撰集百緣經卷九․四分律卷三․付法藏因緣傳卷五]
【루계漏戒】
p5826-中→ 指漏失戒律而不守持. 卽破戒, 犯戒. 持戒比丘一旦破戒, 如盆漏水, 戒體卽毁. 大集經卷九(大一三․五七上) : 從戒而學是初發, 不行漏戒是名作, 無戒之戒善思惟, 從智慧戒如法住.
【루漏】
p5825-下→ 梵語 āsrava, 巴利語 āsava. 流注漏泄之意, 煩惱之異稱. 煩惱滅盡卽稱爲漏盡. 謂衆生因爲煩惱, 常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過患, 又於生死中流轉三界, 故此煩惱, 稱爲漏. 有關其語義,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擧出六種, 卽 : (一)留住, 指能令有情留住三界. (二)淹貯, 指淹貯業之種子於煩惱器中, 引生後有. (三)流派, 指由六處門流派煩惱. (四)禁持, 指被煩惱所禁持而流轉諸趣, 不能自在趣向涅槃. (五)魅惑, 指被煩惱所惑而起三惡業. (六)醉亂, 指飮煩惱之酒, 無慚無愧, 顚倒放逸. 蓋漏之梵語 āsrava, 含有流之義, 故有流派之義;又含有坐之義, 故有留住, 淹貯等義. 關於漏之分類, 諸經說法各異. 長阿含經卷八擧出三漏, 卽 : (一)欲漏, 指欲界之煩惱. (二)有漏, 指色界, 無色界之煩惱. (三)無明漏, 總三界之無明, 稱爲無明漏. 又據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載, 譬喩者唯立無明漏, 有愛漏等二漏. 同書卷四十八載, 分別論者則立欲漏, 有漏, 見漏, 無明漏等四漏. 又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三列擧漏自性, 漏相屬, 漏所縛, 漏所隨, 漏隨順, 漏種類, 稱爲六漏. 另於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列擧七漏, 卽 : (一)見漏. (二)修漏. (三)根漏, 指由六根門漏泄過患. (四)惡漏, 由惡王, 惡國, 惡知識等而生之煩惱. (五)親近漏, 由親近衣服, 房舍等而生之煩惱. (六)受漏, 指由諸受而生之煩惱. (七)念漏, 由邪念而生之煩惱. [俱舍論卷二十, 成實論卷十雜煩惱品, 瑜伽師地論卷八, 卷八十四,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參閱七漏113, 三漏646, 六漏1299, 有漏2452, 無漏5128, 煩惱5515)
【루만외도髏鬘外道】
p6885-上→ 外道之一. 此類外道取人之髏骨爲鬘而懸於頸項. 又彼等通常棲隱於枯木․石堆․塚側等處.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
【루무루漏無漏】
p5826-中→ 有漏法與無漏法之略稱. 漏, 煩惱之異稱. 三界諸法爲有漏法, 三乘之聖道及涅槃界爲無漏法;如四諦之中, 苦, 集二諦爲有漏法, 滅, 道二諦爲無漏法. (參閱有漏2452, 無漏5128)
【루영진무소외漏永盡無所畏】
p5826-中→ 梵語 āsrava-kṣaya-jñāna-vaiaśāradya. 佛四無所畏之一. 又作漏盡無所畏, 一切漏盡智無畏. 無所畏卽自信, 確信之意. 謂佛斷盡一切煩惱而無所懼畏之自信. [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參閱四無所畏1773)
【루타존자淚墮尊者】
p4657-下→ 佛陀入滅後, 大阿羅漢得宿命智, 見自身過去墮三途, 故起大悲心, 常悲三途衆生之苦而啼泣, 故稱淚墮尊者.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一]
【루탄경樓炭經】
p6095-下→ 凡六卷. 全名大樓炭經. 西晉法立․法炬共譯.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敘述世界之成壞情形. 與長阿含之世記經同本. 隋代闍那崛多譯之爲起世經, 隋代梵摩笈多譯之爲起世因本經.
【륵건勒巾】
p4390-中→ 束腰之帶子. 又稱勒帛. 禪苑淸規卷九(卍續一一一․四六四下) : 須繫腰條, 不用勒巾答膊.
【륵나마제勒那摩提】
p4391-上→ 梵名 Ratnamati. 又作勒那婆提. 略稱勒那. 意譯寶意. 爲北魏之譯經僧, 中印度人. 學識優贍, 事理兼通, 尤明禪法. 常志遊化, 北魏宣武帝正始五年(508)抵洛陽, 奉敕與菩提流支共譯世親之十地經論十二卷, 及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一卷等, 其時由沙門僧朗․覺意․侍中崔光等任筆受之職, 未久又於趙欣宅中譯出究竟一乘寶性論四卷. 據歷代三寶紀卷九․續高僧傳卷一菩提流支傳所載, 勒那摩提與菩提流支共同譯出十地經論後, 以意見不合而互不詢訪. 其後, 慧光於相州(卽鄴都, 今河南安陽)南部弘揚地論宗, 祖述師之學說, 其門流稱爲相州南道派, 菩提流支之門人道寵一系則在北部, 遂形成相州南道派與相州北道派之對峙. [法經錄卷五․續高僧傳卷七道寵傳․華嚴經傳記卷二․開元釋敎錄卷六](參閱十地經論425․地論宗2314)
【륵나발미勒那跋彌】
p4390-下→ 梵名 Ratnavarman. 意譯寶鎧. 係佛陀過去世爲迦良那伽梨(意譯善事)太子時之父王. 據賢愚經卷九善事太子入海品所載, 提婆達多常欲加害佛陀, 佛陀卻常懷慈愍心, 阿難疑而發問, 佛陀遂爲說此本生譚, 謂過去世時, 閻浮提有一國王, 名勒那跋彌, 雖有五百夫人婇女, 然久久無子, 後由夢中天神之指示, 感得城外林中二仙士投生王家, 一子爲波婆伽梨(意譯惡事), 另一卽迦良那伽梨. 勒那跋彌王曾聽從太子之言, 將國庫所藏珍寶衣食等, 大部分施豫貧疾孤老. 當時之迦良那伽梨卽後來之釋迦牟尼, 勒那跋彌卽淨飯王, 波婆伽梨卽提婆達多. [翻梵語卷四]
【륵나사야勒那闍耶】
p4391-中→ 爲佛陀過去世行菩薩道時之名. 勒那闍耶曾捨身救助五人, 令免沒入海中. 據賢愚經卷十勒那闍耶品所載, 此五人, 卽佛陀成道後最先化度之五比丘. 勒那闍耶品亦卽佛陀敘說與五比丘之宿世因緣.
【륵사파勒沙婆】
p4390-中→ 梵名 Ṛṣabha 或 Ṛṣabhanātha. 意譯牛仙. 爲中印度憍薩羅國阿踰陀王之子 ; 爲佛出世以前, 盛行於印度之三種外道仙人之一, 卽尼犍子外道(耆那敎)之開祖. 於耆那敎中, 多以此仙人爲過去世二十四佛之初祖. 主張以苦行爲解脫之法, 謂現世之苦若受盡, 樂法自生. 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載, 勒沙婆以算術爲勝法, 造經十萬偈. 又勒沙婆本爲牛之義, 後成爲尊稱聖者之廣義用法 ; 如一百五十佛讚頌․翻譯名義大集等, 皆以之爲佛之異稱. [百論卷上捨罪福品․百論疏卷上之中](參閱尼乾子外道1889․耆那敎4283)
【륵차나勒叉那】
p4390-中→ 梵名 Lakṣaṇa, 巴利名 Lakkhaṇa. 意譯護也. 爲佛陀弟子之一. 勒叉那比丘曾與目犍連共往王舍城, 乞食途中, 目犍連忽然微笑, 勒叉那深覺疑惑, 後目犍連遂於佛前回答, 係因當時見他道衆生受種種苦, 心卽念言(大二․一三五上) : 如是衆生, 受如此身, 而有如是憂悲大苦!如是思惟, 遂發微笑. 佛陀聞言, 乃讚美目犍連善能了見因緣法, 謂其爲(大二․一三五中) : 住實眼․實智․實義․實法, 決定通達.竝謂彼等受苦衆生係由過去世時造作諸種惡業, 已百千歲墮地獄中受無量苦, 以餘罪未了之故, 續受種種苦. [雜阿含經卷十九]
【리구폐타梨俱吠陀】
p5055-下→ 梵名 Ṛg-veda. 意譯讚誦明論․作明實說. 凡十卷. 又作梨俱吠陀․荷力皮陀․億力毘陀. 爲印度最古之典籍, 婆羅門敎根本聖典四吠陀之一. 梨俱, 爲光輝之義. 所載多爲雅利安族頌神之讚歌, 非由一人所作, 亦非一時所成. 其中卷九乃收集蘇摩祭之讚歌而成. 約完成於西元前一千四百年至前一千年左右, 現存之梨俱吠陀約於前一千年至前八百年間形成. 讚歌凡一○一七篇, 後增補十一篇, 合計一○二八篇, 其總數爲一○五八○首. 本書爲最早之吠陀本集, 其他三吠陀中亦有引用本書或由本書改作者. (參閱四吠陀1695․吠陀2820)
【리만다라理曼荼羅】
p4720-中→ 指密敎胎藏界曼荼羅. 智曼荼羅之對稱. 金剛․胎藏二部曼荼羅中, 金剛界表示修生之智德, 胎藏界表示本有之理德, 故稱金剛界爲智曼荼羅, 稱胎藏界爲理曼荼羅.
【림林】
p3311-上→ ①原爲樹木叢生之地;引申指行者修行之所. ②藏語之音譯. 意譯爲洲․島. 其後引申爲西藏佛敎寺院․扎倉之名稱. 例如具喜尊勝洲卽甘丹寺, 色拉大乘洲卽色拉寺.
【립立】
p2146-中→ 因明用語. 於因明論式中, 凡自家有所主張, 皆稱爲立. 此爲雙方對論之先決條件. 蓋若別無主張, 則無論議之必要. 提出主張時, 如果立得住․站得穩而理論圓滿之主張, 不僅證明確切, 且於實質與形式雙方皆無過失之情形, 稱爲能立. 然若爲與似是而非之立論(似能立)區別起見, 則此種圓滿無過而司令敵者(問難者)與證者(在旁證義者)認可竝了悟之言論, 稱爲眞能立. 又提出主張之人, 在因明中稱爲立者;提出一完整論式, 稱爲立量. 量, 卽論式之意.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參閱似能立2774․眞能立4218)
【마가摩迦】
p6073-下→ 梵語 mālikā. 乃藤葛類植物. 又作摩魯迦․摩樓迦․摩利迦. 因貪恚等諸欲能繫縛衆生, 猶如摩魯迦條能纏繞林樹, 故經典中以摩迦比喩貪恚等諸欲. 瑜伽師地論卷十八(大三○․三七七上):貪恚乃至尋思別縛諸欲, 猶如世間摩魯迦條纏繞林樹.瑜伽論記卷五(大四二․四二○下):故貪恚等皆以潤愛而爲共緣, 各自種子而爲別緣. 摩魯迦條者, 藤葛之類, 此喩諸欲;(中略)六種別欲猶如林樹, 貪能纏繞, 故喩藤葛.[玄應音義卷二十二․慧琳音義卷二十六]
【마가연摩訶衍】
p6079-中→ 梵語 mahā-yāna. ①乃摩訶衍那之略稱. 指大乘之敎法. (參閱大乘807). ②爲南朝宋代僧求那跋陀羅之德號. 因師廣演大乘之敎法, 故世稱摩訶衍. (參閱求那跋陀羅2965). ③唐代僧. 又稱摩訶衍那․大乘和尙. 德宗(780~805 在位)時入西藏講經, 力倡禪宗, 認爲直指人心乃得開示佛性, 一時藏地僧人風靡相從. 贊普妃沒廬氏等貴族婦女三十餘人從其出家. 後乞口栗雙提贊(742~797 在位)自尼泊爾迎請寂護之弟子蓮華戒入西藏, 傳印度敎法. 蓮華戒精通中道, 雅善因明, 與師所弘傳之禪旨適相乖違, 諍論囂然, 久莫能決, 藏王乃集衆使兩家辯論, 蓮華戒陳詞破難, 師無以應答, 遂放還漢土, 自此中觀之學遂代禪敎而興, 此事在西藏佛敎史上, 爲有名之拉薩論爭, 又稱爲頓漸之爭. 蓋大乘和尙一若中國傳統型範, 主張大而化之的頓悟直指, 貶斥思慮分別之敎義演繹, 惟此頓悟直指之法門, 只合於心領神會之黙照點破, 用於辯論, 則不免見拙;而印度佛敎自世親․僧護以下, 卽特重辯論之技巧, 蓮華戒又精通因明論學, 師之敗北乃必然之下場, 然禪宗之影響竝未因此在西藏消滅. 現今所傳西藏史書, 仍有對禪宗之記載. [西藏佛學原論․頓悟大乘正理決(王錫)]
【마가지馬加持】
p4343-中→ 加持病馬以祈求平癒之修法, 爲日本中古以來修驗道者所行之法. 祈法之前, 先擇吉日, 於其日馬向吉方, 加持者立馬之北, 依馬頭觀音之法, 或誦法華經藥草喩品而加持之, 如法亙行十七日卽可.
【마갈어摩竭魚】
p6086-中→ 摩竭, 梵名 makara, 巴利名同. 又作摩伽羅魚․麽迦羅魚. 意譯爲大體魚․鯨魚․巨鼇. 爲經論中多處記載之大魚. 被視爲與鰐․鯊魚․海豚等同類. 或爲假想中之魚. 印度神話中, 以之爲水神(梵 Varuṇa)之坐騎, 愛神(梵 Kāma-deva)所執之旗上亦附有摩竭魚圖, 又爲十二宮之一, 稱摩竭宮. 其頭部與前肢似羚羊, 身體與尾部則呈魚形. 又觀自在菩薩阿麽齒來法以之爲阿麽齒來觀音之持物. [舊華嚴經卷五十九․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二․大智度論卷七․十住毘婆沙論卷七․慧苑音義卷下․翻譯名義集卷六]
【마거磨祛】
p6272-中→ 梵名 Māgha. 又作磨伽․莫伽․麽佉․摩伽. 意譯作季冬․星月․七星․七星月. 爲印度曆第十一月之月份名稱. 蓋梵語之 Maghā 原爲星宿之名, 乃二十八宿之一. 印度於十一月之十五日, 月亮値此星宿而滿, 故以此星宿之名爲月份名稱, 相當於我國陰曆十一月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五日. 大唐西域記卷二(大五一․八七六上):冬三月, 謂報沙月․磨祛月․頗勒窶拏月, 當此從十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又寶星陀羅尼經卷四(大一三․五五五下):莫伽(唐言星宿)星生者, 若胸若背而有小疣, 是善丈夫, 能如法行而多財貨.[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二․宿曜經卷上․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
【마게타국摩揭陀國】
p6075-中→ 摩揭陀, 梵名 Magadha, 巴利名同. 中印度之古國. 又作摩羯陀國․摩伽陀國․摩竭陀國․摩竭提國․黙竭陀國․黙竭提國․摩訶陀國. 意譯無害國․不惡處國․致甘露處國․善勝國. 爲佛陀住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位於今南比哈爾(Bihar)地方, 以巴特那(Patna, 卽華氏城)․佛陀伽耶爲其中心. 此國與佛敎之關係甚深. 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摩揭陀國周廣五千餘里, 土地肥沃, 風俗淳樸, 崇尙佛法, 有伽藍五十餘所, 僧徒萬餘人, 多宗習大乘敎法;復有天祠數十, 異道亦多;華氏城附近有阿育王塔․佛足石․鷄園寺舊址․佛苦行處․三迦葉歸佛處等著名佛敎遺蹟. 此國之頻婆娑羅王, 於舊都之北建立新王舍城(卽今拉査基爾, Rajgir), 竝歸依佛陀;此後, 該地成爲佛陀最常說法之處. 至孔雀王朝三世阿育王時, 統一全印度, 國勢大振, 更派遣布敎師至全國及海外各地宣揚佛敎, 建佛塔, 立石柱, 佛敎極一時之盛. 四世紀笈多王朝時代, 佛敎亦極興盛. 五世紀初帝日王創那爛陀寺, 成爲印度佛敎之中心. 至七世紀, 王朝衰亡, 佛敎亦隨之衰微. [法華經文句卷一上․玄應音義卷一․卷二十一․慧苑音義卷一]
【마경魔境】
p6888-下→ 魔障之境地. 西方合論卷五(大四七․四○二下):是故當知, 心外見佛, 卽成魔境. 何以故?以心外無一法可得故.
【마계魔戒】
p6886-下→ 謂爲求名聞利養而持戒. 若因畏懼外力而修忍辱行, 稱爲魔忍;若爲求名聞利養而行精進, 稱爲魔精進;悖於正理之邪禪, 稱爲魔禪;陷於分別見解之邪慧, 稱爲魔慧. 摩訶止觀卷八下(大四六․一一六下):久遠劫來, 爲魔所使, 起於魔檀, 爲有報故;持於魔戒, 要利養故;行於魔忍, 爲畏他故;習魔精進, 求名聞故;得於魔禪, 昧於鬼法;樂於魔慧, 分別見網.此外, 又謂能令人生起病惱․破歡喜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奪人之功德者, 稱爲魔病. [摩訶止觀卷八上]
【마계魔界】
p6887-中→ ①又作魔道. 指惡魔之境界. 首楞嚴三昧經卷下(大一五․六三九下):魔界如卽是佛界如;魔界如․佛界如, 不二不別.. ②指欲界六天中之他化自在天․化樂天․兜率天․夜摩天.
【마곡보철麻谷寶徹】
p4852-中→ 唐代僧. 籍貫․俗姓․生卒年均不詳. 法號寶徹. 出家後參謁馬祖道一, 竝嗣其法. 後居於蒲州(山西)麻谷山(又稱麻浴山)擧揚禪風. 有麻谷振錫․麻谷手巾․風性常住等著名公案流傳於禪林. [祖堂集卷十五․景德傳燈錄卷七]
【마곡사麻谷寺】
p4851-中→ 位於韓國忠淸南道. 號太華山. 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 新羅興德王(826~835)時代所建, 一說爲新羅普照所創. 今有大雄殿․大光寶嚴․靈山殿․大香閣․五重石塔等及八庵, 其中之五重石塔, 細長而立於二重之基壇上, 塔隅吊有風鐸, 頂上安置靑銅製喇嘛式寶塔, 爲硏究喇嘛塔之珍貴遺物. 統轄之寺院計有九十九, 其中甲寺位於鷄龍山, 爲新羅慈藏所開創, 亦爲著名之靈刹. [朝鮮佛敎通史上編․下編․朝鮮寺刹三十一本山寫眞帖]
【마곡진석麻谷振錫】
p4851-下→ 禪宗公案名. 爲唐代之麻谷寶徹與章敬懷惲․南泉普願間之機緣問答. 又作麻谷持錫․麻谷兩處振錫․麻谷振錫遶床. 碧巖錄第三十一則(大四八․二三六下) : 麻谷持錫到章敬, 遶禪床三匝, 振錫一下, 卓然而立. 敬云 : “是!是!” 谷又到南泉, 遶禪床三匝, 振錫一下, 卓然而立. 泉云 : 不是!不是!” 谷云 : “章敬道是, 和尙爲甚柚道不是?” 泉云 : “章敬卽是, 是汝不是. 此是風力所轉, 終成敗壞. ” 麻谷․章敬․南泉等三人皆爲馬祖道一之弟子, 此則公案乃麻谷尙未徹悟之前, 希望獲得法兄章敬․南泉之印可而産生之故事. 於公案中, 章敬對麻谷之振錫․卓然而立等之機用, 雖豫以是之肯定, 實則是章敬立於更高之立場而以放行之接引機法給豫同情之肯定, 亦卽以放任自由․因應隨順之態度及手法來引導麻谷開悟. 然南泉對麻谷同樣的動作之反應, 則以嚴格的把住機法否定之, 亦卽以嚴峻的手法及態度來袪除麻谷心中之妄見․執著. 麻谷對章敬之肯定回答認爲已得到印可, 對南泉之喝以不是遂生迷惑. 若麻谷機緣純熟, 於南泉之不是不是, 言下當得大悟. 故南泉遂言此是風力所轉, 終成敗壞, 槪謂遶床振錫․卓然而立等僅是肉體之運動而已, 而肉體亦無非地․水․火․風等四大所構成之色法, 終有落謝敗壞之日, 而絲毫無關乎開悟解脫之宏旨, 故欲以嚴厲手法提撕麻谷, 期以超越是與不是而體會眞正之禪旨與機用. [從容錄第十六則]
【마교魔敎】
p6888-中→ 宋代地主階級對明敎之貶稱. 明敎爲當時農民起義經常利用之祕密宗敎組織, 由摩尼敎發展而成, 不事鬼神, 崇奉摩尼. 地主階級乃易摩爲魔, 誣摩尼爲魔王, 明敎爲魔敎. 又因其吃素․戒酒, 故又稱之爲吃菜事魔.
【마군魔軍】
p6887-下→ 謂惡魔之軍兵. 以軍譬喩魔衆之勢力, 故稱魔軍. 魔, 乃梵語 māra(魔羅)之略稱, 又作惡魔, 意譯爲殺者․障礙. 佛陀成道之際, 魔王及其眷屬來作種種障礙, 然均爲菩薩所降伏. 普曜經卷五․方廣大莊嚴經卷九載, 魔王於妨礙菩薩成道時, 魔王千子之中, 有歸依菩薩之五百子與妨礙成道之五百子相爭. 普曜經卷六․方廣大莊嚴經卷九亦謂, 魔王命魔女對菩薩行種種媚惑, 更令夜叉與衆惡鬼作多種變化, 以惱亂菩薩, 然菩薩均一一破此魔之軍衆而成道. 有關降魔之故事, 在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佛所行讚卷三等之佛傳經典中, 均有記載. 又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五視煩惱爲魔軍, 謂魔波旬有欲貪․不歡喜․饑渴寒熱․愛著․睡眠․驚怖恐畏․狐疑惑․瞋恚忿怒․競利爭名․愚癡無知․自譽矜高․恆常毁他人等十二種魔軍. 後期大乘經論亦見此說, 如大智度論卷五說欲․憂愁․饑渴․愛․眠睡․怖畏․疑․含毒․虛妄之名聞利養․自高慢他等十軍. 均係以種種煩惱譬喩爲魔之軍勢, 而說菩薩降伏彼等而成道.
【마궁魔宮】
p6888-上→ 卽惡魔之住居. 心地觀經卷五(大三․三一四中):若能發心求出家, 厭離世間修佛道, 十方魔宮皆振動, 是人速證法王身.
【마극당납馬克唐納】
p4343-下→ (Macdonell, Arthur Anthony; 1854~1931)英國梵文學者. 嘗任牛津大學敎授(1899~1927), 復於加爾各答 Stephanos Nirmalendu Ghosh 學院, 講述比較宗敎學(1922). 主要著作有 Sanskrit Grammar for Students,1886; Sanskrit English Dictionary, 1892; Vedic Mythology, 1897, History of Sanskrit Literature, 1900; Vedic Grammar, 1910; A VedicGrammar for Students, 1917; India's Past, 1927; Kātyāyanaś Sarvānukramaṇī of the Rigveda; Vedic Index of Names and Subjects, 2 vois.
【마나라摩拏羅】
p6073-上→ (?~165)印度禪宗第二十二祖. 那提國王之次子, 屬刹帝利種姓. 三十歲時, 遇婆修盤頭尊者, 遂出家, 嗣其法, 行化於西印度. 後至大月氏國, 傳法豫鶴勒那而後示寂. [寶林傳卷四․祖堂集卷二․景德傳燈錄卷二]
【마나사용왕摩那斯龍王】
p6071-上→ 摩那斯, 梵名 Manasvati. 八大龍王之一. 又稱摩那蘇婆帝龍. 意譯作大身龍王․慈心龍王․大力龍王․高意龍王․大意龍王. 此龍身長能繞須彌山七匝, 故稱大身. 又謂此龍主降雨, 將降雨時先起雲, 待七日衆事均畢, 然後降雨;因起雲雨時皆從慈心出, 故稱慈心. 法華文句卷二下(大三四․二四下):摩那斯(中略)修羅排海, 淹喜見城, 此龍영縈身以遏海水.蓋其有威德, 遂爲一切蝦蟆形龍之王. [法華光宅疏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二]
【마나타摩那埵】
p6070-中→ 梵語 mānatta, 巴利語同. 乃犯僧殘罪時, 於六日六夜期間謹愼懺悔之滅罪方法. 又作摩那垜․摩那卑也. 意譯作悅衆意․意喜, 好․下意․遍淨․折伏貢高. 又稱六夜摩那埵․摩那埵羯磨. 指犯僧殘罪時立卽發露懺悔, 限六日六夜別住於他處, 爲衆僧行苦役;包括淸理塔․僧房․大小行處(浴廁)之淸潔工作, 雖入僧中, 不得與他人談論;於此期間, 謹愼懺悔, 令衆僧歡喜.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大四○․四七下):摩那埵者, 翻爲悅衆意, 隨順僧敎, 咸懷歡喜.此謂依懺悔洗除罪染, 自喜亦使衆僧悅故. 毘尼母經卷二(大二四․八一一中):摩那埵者, 前唯自意歡喜, 亦生慚愧, 亦使衆僧歡喜;由前喜故, 與其少日, 因少日故, 始得喜名. 衆僧喜者, 觀此人所行法不復還犯, 衆僧歎者言:“此人因此改悔, 更不起煩惱, 成淸淨人也.” 是故喜耳.慧琳音義中稱摩那埵爲遍淨, 卽是此意. [四分律卷四十五․五分律卷二十三羯磨法․十誦律卷三十二․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五․卷二十六]
【마납납서극납馬拉拉西克拉】
p4345-下→ (Gunapala Piyasena Malalasekera, 1899~1973)錫蘭人. 巴利語佛敎學者. 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 得文學․哲學博士學位. 在世俗職務方面, 曾任錫蘭駐蘇聯之首任大使及駐英國倫敦之高級專員. 在佛敎事業方面, 曾任錫蘭大學敎授及東方學院院長, 一九五○年召集世界二十九個國家之佛敎代表, 在錫蘭可倫坡(Colombo)召開第一屆世界佛敎徒大會, 創立世界佛敎徒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 氏任首任會長. 其後竝蟬聯四屆, 使該佛敎徒聯誼會發展到世界各國. 著作有錫蘭巴利語文獻․巴利語名詞字典․佛敎與種族問題等, 竝主編英文佛敎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未完成而逝世. 氏自公職退休之後, 嘗赴世界各地宣講佛學. 先後曾赴歐洲․英國․印度․泰國․日本․夏威夷․美洲等地. 爲當代錫蘭推動佛敎復興之重要人物.
【마납달박가범탑파瑪拉達薄伽梵塔派】
p5838-下→ 梵名 Marāṭha Bhāgavata. 又作瑪拉達巴克塔派(梵 Marāṭha Bhākta). 爲印度敎毘濕奴派(梵 Viṣṇu)之支派. 南印度之瑪拉達地方, 以薄伽梵塔富蘭那(梵 Bhāgavata-purāṇa(爲聖典, 信仰毘濕奴神而論信愛(梵 bhakti)之宗派. 此派於十三世紀後半, 由詩人喬那內史梵爾(梵 Jñāneaśvar)開始傳布. 此派之文獻除聖典及其注釋外, 主要用馬拉達語(Marāṭī), 亦兼用興第語(Hindī).
【마납磨衲】
p6272-中→ 袈裟之一種. 相傳乃高麗所産, 以極精緻之織物製成. 磨, 卽指紫磨, 屬於綾羅類. 六祖壇經宣詔第九(大四八․三六○上):感荷師恩, 頂戴無已, 幷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鉢.另據東坡全集磨衲贊序所載, 長老佛印大師了元, 遊訪京師時, 天子聞其名, 賜以高麗進貢之磨衲. 又禪林象器箋服章門引用鷄林志之文, 謂高麗僧著磨衲者爲禪法師, 其衲甚精好.
【마납선摩納仙】
p6074-中→ 摩納, 梵名 Māṇava, 巴利名同. 意譯作儒童. 釋迦如來在因位爲摩納仙人時, 於第二阿僧祇劫終, 逢燃燈佛出世, 時摩納仙獻五莖蓮花豫佛, 竝以髮披覆於泥上, 使佛蹈之;由此布髮供養燃燈佛之精進因緣故, 遂受未來成佛之記莂, 超於八劫生死苦海. [心地觀經卷一]
【마납파국摩臘婆國】
p6087-下→ 摩臘婆, 梵名 Mālava. 乃南印度之古國, 位於鄔闍衍那國之西. 又作摩羅婆國․南羅羅國. 此國據莫醯河東南, 土地豐腴, 稼穡殷盛, 伽藍數百所, 僧徒二萬餘人, 學習正量部法. 昔戒日王時, 愛育衆生, 崇敬三寶, 每年設無遮大會, 招集四方僧徒, 修四事供養. 都城西北二十餘里處有一陷坑, 爲昔日大慢心婆羅門陷身之處, 傳說此慢心婆羅門, 爲賢愛比丘屈伏後, 憤而毁謗大乘, 輕蔑先聖, 地遂裂, 身陷其處. [大唐西域記卷十一․孔雀王咒經卷上․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十八․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II; V. A. Smith:Early History of India; S. N. Majumdar: Cunningham's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마납파摩納婆】
p6074-中→ ①梵語 mānava. 意譯勝我. 卽毘紐天外道在有情身中所執著的勝妙之我. [新華嚴經卷十九․大寶積經卷三十五․大日經疏卷二]. ②梵語 māṇava 或 māṇavaka. 又作摩納縛迦․摩納․摩那婆. 意譯爲儒童․少年․仁童子․年少․年少淨行․淨持. 卽靑年, 又特指婆羅門之靑年而言. [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四․五分律卷十五]
【마노瑪瑙】
p5839-上→ 梵語 aaśmagarbha, 巴利語 asama. 七寶之一. 赤色寶之意. 音譯阿濕摩揭拉婆, 阿舍磨揭婆, 阿濕口縛揭波, 遏濕摩揭婆, 阿輸摩竭婆. 又作石藏, 胎藏, 杵藏. 慧琳音義卷二十七瑪瑙條之注釋(大五四․四八三下) : 遏濕摩揭婆, 此云杵藏. 遏濕摩, 杵義;揭婆, 藏義. 或言胎, 取其堅實. 言馬瑙者, 色如馬腦故也.又慧苑音義卷上, 玄應音義卷二十二均載爲馬腦;玄應音義卷二十一則又謂相通於虎魄. 近代字典則多將此梵語譯爲金剛石. [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參閱七寶124)
【마노摩奴】
p6066-下→ 梵名 Manu. 印度神話中之人類始祖. 據傳有十四世, 每世四百三十二萬年. 第一世摩奴名斯婆閻菩婆(梵 Svayaṃbhava), 一說係梵天之孫, 彼創造十位生主, 稱爲大仙(梵 Mahāṛṣi);一說係梵天與舍多嚕波(梵 Śatarūpā)之子. 印度古代著名之摩奴法典卽假托其名. 第七世摩奴名毘婆斯婆多(梵 Vaivasvata), 乃太陽之子, 印度歷史傳說中之甘蔗王(梵 Ik馴將ku)爲其子. 百道梵書․摩訶婆羅多等有關洪水之傳說, 卽其事蹟之描述.
【마노법전摩奴法典】
p6067-上→ 梵名 Manu-smṛti. 爲印度婆羅門敎法典. 係以摩奴法經(梵 Mānava-dharma-sūtra)爲基礎所修補之法典. 爲印度法典中之最古者, 其編成年代約爲紀元前二世紀至紀元後二世紀之間. 據該書自述, 係由梵天著成, 竝傳豫其後代, 卽人類始祖摩奴(梵 Manu), 再由其後代波利怙(梵 Bhṛgu)傳到人間. 全書共十二章, 含二六八五偈, 內容爲關於吠陀習俗․慣例與說敎之法律條文, 其中訴訟法․民法等規則拙劣不全, 適足以顯示該法典之古老程度. 摩奴法典古來卽爲印度人生活法規之基準, 緬甸之佛敎法典(巴 Dhammasaṭṭham)卽依此法典作成, 暹邏法典亦根據摩奴法典而作, 爪哇亦有摩奴法典, 巴里島現在仍實際應用之.
【마노사瑪瑙寺】
p5839-上→ 位於浙江杭縣西湖寶雲山下. 五代吳越王錢氏開創於後晉開運二年(945), 初稱孤山寺. 宋初稱廣化寺, 治平二年(1065) 改稱寶勝寺. 又宋代天台宗山外派之孤山智圓與梵天慶昭曾同住於孤山寺, 與山家派之知禮相互論爭. 乾興元年(1022)智圓示寂, 葬於寺中. 至紹興二年(1132), 奉皇后之命改爲道觀, 智圓之墓移至北山瑪瑙坡, 孤山寺因此稱爲瑪瑙寺. 元末被毁, 明永樂年間重修, 後幾經興廢, 晩近又新建一小宇.
【마니교摩尼敎】
p6068英語 Manicheism, 德語 Manicäpsmus, 法語 Manichéisme. 又作末尼敎․牟尼敎․明敎․明尊敎. 爲三世紀時波斯人摩尼(Mani, Manes, Manichaeus)揉合古代波斯之瑣羅亞斯德敎(Zoroastrianism, 又稱爲祆敎), 及基督敎․佛敎思想而成立之宗敎. 其敎義以瑣羅亞斯德敎之善․惡二元論爲基礎, 將一切現象歸納爲善與惡, 善爲光明, 惡爲黑暗, 而光明必會戰勝黑暗, 人類若依宗敎之眞理與神之志向, 終必走向光明․極樂之世界;而無始以來明暗相交, 惡魔恆於暗界, 紛擾不息, 致今之世界依然善惡混淆, 故人當努力向善, 以造成光明世界. 此敎因之又有明敎之稱. 摩尼敎之神具有愛․信․誠․敬․智․順․識․覺․祕․察等十德. 信徒之修養功夫以禁欲守黙爲主, 素食․齋戒․祈禱(一天四次)爲日常功課. 其簡明直接性, 頗受當時人歡迎, 故能傳播於中亞․羅馬帝國(四世紀頃)․印度․中國等地, 至十三世紀仍極爲興盛. 摩尼敎約於六至七世紀傳入我國新疆地區, 復由新疆傳入漠北之回紇, 而盛行於該地. 唐代宗大曆三年(768), 應回紇之請, 於江淮等地建立摩尼寺.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佛時, 摩尼敎亦遭嚴重打擊, 轉而成爲祕密宗敎, 竝吸收道敎及民間信仰, 從而改稱明敎. 明敎因相信黑暗就要過去, 光明卽將來臨, 故敢於造反, 屢有反政府之擧. 自北宋末年起, 浙江․江西․安徽等地, 皆曾發生明敎造反之事. 其後明敎又與彌勒敎․白蓮社相結合, 而演變成明代末年之白蓮敎. 明敎一詞至淸代雖已不復見於文獻, 但明王出世之說, 猶流傳於民間. [佛祖統紀卷三十九․柳子厚集卷二十八]
【마니기嘛呢旗】
p5761-中→ 爲西藏佛敎祈禱用之法物. 亦稱經幡. 用白布或彩紙製成長條狀小旗, 上寫六字眞言及其他經文, 扎製成串, 以竿揭諸屋頂或豎立於山頭及嘛呢堆上, 以供祈禱.
【마니륜嘛呢輪】
p5761-下→ 西藏佛敎徒祈禱用之法器. 又作摩尼輪. 其形如小桶, 周圍刻唵嘛呢叭口彌吘六字眞言, 中貫一軸, 其內裝有紙印經文, 祈禱時執於手中撥之使旋轉, 同時口念六字眞言.
【마니摩尼】
p6067-中→ 梵語 maṇi, 巴利語同. 又作末尼. 意譯作珠․寶珠. 爲珠玉之總稱. 一般傳說摩尼有消除災難․疾病, 及澄淸濁水․改變水色之德. 又梵語 cintā-maṇi, 音譯爲眞陀摩尼․振多摩尼․震多摩尼, 意譯如意寶․如意珠, 又作如意摩尼․摩尼寶珠․末尼寶․無價寶珠;凡意有所求, 此珠皆能出之, 故稱如意寶珠. 有言摩尼係由摩竭魚腦中所取出;或言爲帝釋天所持物碎落而來;亦有言由佛舍利所變者. 千手觀音之四十手中, 右手卽持日精摩尼, 左手則持月精摩尼. 日精摩尼, 又作日摩尼, 爲可自然發出光熱照明之摩尼;月精摩尼, 又作月光摩尼․明月摩尼․明月眞珠․月愛珠, 可除人熱惱, 而豫淸涼. 經論中載有諸種摩尼,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載, 末尼寶有光明末尼․淸水末尼․方等末尼․無價末尼․如意珠等五種. 舊華嚴經卷四十七載有靑琉璃摩尼․夜光摩尼․日藏摩尼․月幢摩尼․妙藏摩尼․大燈摩尼等. 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七擧出帝釋毘楞伽摩尼․諸天登祚所著摩尼․梵天光幢摩尼․梵天艶光摩尼等. [遺日摩尼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大品般若經卷十․舊華嚴經卷五十九․起世經卷二轉輪聖王品․大智度論卷五十九․慧琳音義卷二十七]
【마니퇴嘛呢堆】
p5761-中→ 西藏佛敎徒於石塊或石片上刻唵嘛呢叭口彌吘六字眞言, 置於山口道旁, 過路之信徒不斷加添石塊於其上, 日久成堆;取六字眞言中之嘛呢二字, 而稱嘛呢堆. 路人過此, 依順時針方向繞轉一周, 以積功德. 山口道旁積石而成之嘛呢堆, 於茫茫曠野, 亦可充路標之用.
【마다라신摩多羅神】
p6068-下→ 又作摩怛羅․摩都羅. 爲日本延曆寺常行三昧堂之守護神, 又爲玄旨歸命壇之本尊. 其來源不明, 傳爲日本天台宗慈覺大師圓仁自唐返日本歸途中, 於船上所感得之神. 念佛之人臨命終時, 受此神守護, 可得正念而往生. 其像爲頭戴唐制之幞頭, 身著日式狩衣, 兩手擊鼓;其左右之童子, 頭頂風折烏帽, 手持笹葉與茗荷, 作舞蹈狀, 又其頂上之雲中描有北斗七星. [摩怛利神記․日本天台史別冊․摩多羅神考(東洋哲學第二十六之十二)] 摩 多 別 摩 多 五 類 聲 遍 口 聲□a阿□ṛ哩□ka迦□ḍha茶□ya野□ā阿□ṝ哩□kha佉□ṇa拏□ra囉□i伊□ḷ口呂□ga言我□ta多□la羅□ī伊□ḹ嚧□gha伽□tha他□va口和□u塢□ṅa仰□da娜□śa捨□ū汙□ca遮□dha馱□ṣa灑□e噎□cha磋□na曩□sa娑□ai愛□ja若□pa跛□ha賀□o汙□jha酇□pha頗□llaṃ-□au奧□ña孃□ba麽□kṣa乞灑□aṃ闇□ṭa吒□bha婆□aḥ惡□ṭha吒□ma분□ḍa拏
【마다리수摩多利首】
p6068-下→ 梵名 Māṭariśvan. 爲印度婆羅門敎根本經典梨俱吠陀中之神名. 婆羅門敎神話傳說其住於空中, 因發現隱藏的火, 而以摩擦之方法自天上取出, 交豫仙人波利怙(梵 Bhṛgu). 因彼爲第一個自天神處取火給人類者, 故摩多利首亦爲火神之別名.
【마다체문摩多體文】
p6069-上→ 爲悉曇字母之總稱. 悉曇(梵 siddhaṃ, siddhāṃ), 指一種梵字字母, 爲記錄印度梵語所用書體之一. 摩多, 爲梵語 mātṛkā 之音譯, 卽母之義, 又作韻, 指母音字, 計有十六字. 摩多分爲兩部分:(一)從□(a, 阿)至□(aḥ, 惡), 爲常用之十二音, 又稱十二韻. (二)□(ṛ, 哩)以下之四音, 性質與前異, 稱爲別摩多. 體文, 爲梵語 vya凪Aana 之意譯, 卽子音字, 計有三十五字. 體文亦分兩部分:(一)五類聲, 共二十五音, 又稱五五聲․相隨聲. 此五類指喉․顎․舌․齒․唇等五音, 乃自□(ka, 迦)以下至□(ma, 麽)諸字. (二)遍口聲, 自□(ya, 野)以下十字, 又稱滿口聲. 唐代不空譯之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所擧之摩多․體文及其漢譯字如上頁之表格所示.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示書品․大般涅槃經義記卷四․悉曇字記․悉曇藏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悉曇4564)
【마단魔檀】
p6889-中→ 佛檀之對稱. 檀, 謂布施. 謂行布施而害正道者, 卽魔人之布施行. 心有煩惱, 行憂惱之布施, 如爲求三有之果報而行布施, 卽謂魔檀. 大智度論卷十二(大二五․一四五中):檀有二種, 一者魔檀, 二者佛檀. 若爲結使賊所奪, 憂惱怖畏, 是爲魔檀. (中略)若有淸淨布施, 無結使賊, 無所怖畏, 得至佛道, 是爲佛檀.[摩訶止觀卷八下]
【마달국摩達國】
p6085-中→ 摩達, 梵名 Madra, 巴利名 Madda. 爲古印度之一王國, 首都沙竭羅(巴 Sāgala). 依長老尼偈經註(巴 Thīg. A. )之記述, 有一名讖摩(巴 Khemā)之比丘尼, 生於摩揭陀國(梵 Magadha, 巴同)之沙竭羅, 爲王之一族. 但如依同註所引用譬喩經(巴 Apadāna)之記載, 因有於摩達國之沙竭羅一語, 或可推定摩達國乃受摩揭陀國保護管轄之一獨立國.
【마달리가摩呾理迦】
p6071-上→ 梵語 mātṛkā, 巴利語 māṭikā. 又作摩怛理迦․摩窒里迦․摩帝利迦․摩呾履迦․摩得勒伽․摩夷. 意譯爲母․本母․智母․行母․論母․行境界. 乃指於諸經論中反覆硏覈諸法性相, 以闡明佛之眞正敎義者. 故摩呾理迦爲十二部經(佛所說之經典, 依其內容․形式不同, 而分爲十二類)中之優波提舍與三藏中阿毘達磨藏之總稱. 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載, 諸經中, 世尊分別諸法性相, 反覆解說其義者, 稱爲摩呾理迦;又諸聖弟子證諦理․闡論諸法性相之論述, 稱爲阿毘達磨藏, 亦稱摩呾理迦. 玄應音義卷十六․卷二十三謂因摩呾理迦可生智與行, 故譯作母. 瑜伽論記卷五上(大四二․四○三中):摩怛履迦云本母, 集諸經義論議明之, 出生諸經別所詮義, 故名本母. 此外, 南傳佛敎之論書中, 置於一論或一章之首, 用以揭示基本綱要者, 亦稱爲摩呾理迦. [摩訶僧祇律卷十三․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四․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參閱阿毘達磨3641․優波提舍6404)
【마대사야압자馬大師野鴨子】
p4343-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百丈野鴨子. 此則公案係敘述馬大師(江西馬祖道一)借物顯性, 以令弟子開悟之過程. 一次, 馬大師與其弟子百丈懷海行路時, 見野鴨子飛過, 大師云(大四八․一八七下) : 是什麽?百丈云 : 野鴨子.大師云 : 什麽處去也?百丈云 ; 飛過去也. 大師遂扭其鼻頭, 百丈作忍痛聲, 大師云 : 何曾飛去?按浩瀚宇宙本無東南西北之別, 若無分別之識, 卽無飛過來․飛過去之別. 野鴨飛過僅爲一象徵而已, 不特野鴨爲虛妄之象徵, 世上一切皆是虛妄 ; 若執妄相, 難以悟道, 故馬大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霹靂手段, 閃擊百丈不悟之心, 使其破妄而見性. [碧巖錄第五十三則․古尊宿語錄卷一․祖庭事苑卷二․卷三․聯燈會要卷四]
【마덕와瑪德瓦】
p5839-中→ (1197~1276)梵名 Madhva. 印度吠檀多派學者. 出生於卡那拉(Kanara). 其學說被視爲二元論(梵 dvaita), 實則近於多元論之實在論. 主張毘濕奴(主宰神), 個我與物質世界乃各別之存在, 然除主宰神以外, 一切均依憑主宰神而存在, 竝主張個我可藉由神之恩寵而得解脫. 其學說之特色爲命運預定說, 有解脫生類, 墮於地獄, 及在此二者間永遠輪迴等三種分類.
【마도魔道】
p6888-中→ 又作魔羅道. 指惡魔之行爲, 或惡魔之世界. 楞嚴經卷六(大一九․一三一下):縱有多智禪定現前, 如不斷婬, 必落魔道.
【마두관음馬頭觀音】
p4352-上→ 梵名 Hayagrīva. 音譯作阿耶揭口利婆․何耶揭口利婆. 爲八大明王之一, 卽密敎胎藏界三部明王中, 蓮華部之忿怒持明王. 位於胎藏現圖曼荼羅觀音院第一行第七位. 又作馬頭大士․馬頭明王․馬頭金剛明王. 俗稱馬頭尊. 密號爲噉食金剛․迅速金剛. 與摩訶止觀所說六觀音之師子無畏觀音相配, 乃畜生道之敎主. 以觀音爲自性身, 現大忿怒形, 置馬頭於頂, 爲觀自在菩薩變化身之一. 以慈悲心重, 故摧滅諸魔障, 以大威輪日照破衆生之暗暝, 噉食衆生之無明煩惱. 其形像有三面八臂․四面八臂․三面二臂․一面四臂等多種. [大日經疏卷五․大日經義釋卷七]
【마두관자재보살진언인馬頭觀自在菩薩眞言印】
p4351-下→ 又作最勝根本印. 十八印契之一, 爲辟除諸魔障之眞言印契. 二手合掌, 屈二食指․二無名指, 於掌內指甲相背, 豎開二拇指. 以此印左轉三匝, 心中觀想辟除諸障, 一切諸魔見此印已, 退散馳走, 以印右旋三匝卽成堅固火界. 據大日經密印品所載, 其眞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namaḥ samanta buddhānām, 歸命普遍諸佛)佉那也(khādāya, 噉食)畔惹(bhaṃja, 打破)娑破咤也(sphaṭya, 破盡)莎訶(svāhā, 成就), 意謂馬頭忿怒尊之空行卽諸法實相之空, 噉食一切障礙菩提之法, 普遍破盡三生之有. 若憶念此尊, 竝結誦其印明, 卽能斷壞一切作障難者, 故修行者所居四十里之內無有魔事及諸鬼神. 此外, 修此法復可令家畜(尤其是馬)平安.
【마두구라산摩頭鳩羅山】
p6086-下→ 摩頭鳩羅, 梵名 Madhukula, 巴利名同. 意譯作蜜種山. 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梵 Magadha, 巴同). 昔世尊敎化迦葉時, 於林中得一糞掃衣, 時帝釋天知佛欲浣此衣, 乃往摩頭鳩羅山, 取一大石置池邊, 以便世尊於此石上浣衣. [四分律卷十一․卷三十三․翻梵語卷九]
【마두금강馬頭金剛】
p4351-中→ 西藏佛敎上下密院護法神之一. 色拉寺馬頭金剛神殿之香火最盛. 爲慈悲觀音之化身, 或謂爲佛及其他菩薩之化身. 其形像, 馬頭人身, 有八頭․六頭及有翅膀者等別. 其中八頭與六頭之馬頭金剛爲格魯派所崇拜, 寧瑪派則崇拜有翼之馬頭金剛.
【마두나찰馬頭羅刹】
p4351-中→ 指人身馬頭之獄卒, 爲冥途通往無間地獄之獄卒. 楞嚴經卷八(大一九․一四四下) : 亡者神識見大鐵城, 火蛇火狗․虎狼師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刹, 手執鎗矟, 驅入城門, 向無間獄.
【마두磨頭】
p6273-中→ 禪林中, 掌管磨院之僧職. 負責碾磨穀․麥等穀糧. 又作磨主.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列職雜務條(大四八․一一三三上):磨主, 兼主碓坊, 米麵供衆, 極有關系, 須擇有道心人, 諳曉舂磨等事者充之.[禪苑淸規卷四磨頭園頭莊主解院主․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마등가摩登伽】
p6076-上→ 梵語 mātaṅga, 巴利語同. 乃印度男性賤民之通稱. 又作摩燈伽․摩鄧伽. 略稱摩瞪. 意譯作有志․憍逸․惡作業. 女性賤民則稱摩登祇(梵 māṭaṅgi, 巴同), 此類賤民以淸掃街路爲業. 瑜伽論記卷二十三上(大四二․八二九下):摩登祇者, 旃茶(疑作荼)羅女名摩登祇, 旃茶羅男名摩登伽, 此二是通名也, 此女但以掃巾爲活․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記載, 有一摩登伽女名鉢吉帝, 曾蠱惑阿難. 該淫女卽爲最下階級賤民旃陀羅種出身. [二十唯識述記卷下․玄應音義卷二十二]
【마등가선인摩蹬伽仙人】
p6088-上→ 又作末蹬伽仙人. 據唯識二十論述記卷下載, 昔時有一摩蹬伽仙人, 形貌極醜陋, 修得五種神通, 常於山中坐禪. 時有一婬女, 本爲王所愛, 因觸忤於王, 爲王所驅. 婬女入山, 見仙人醜陋, 謂此仙乃不祥之人, 恐有不祥之事, 復念自己被王所驅亦是不祥, 若還此不祥則必當吉祥. 念已遂取糞汁令婢澆灌仙人, 仙人忍受, 不生瞋恨, 隨卽有一婆羅門弟子爲仙人洗浣;而彼婬女於日後復爲王所寵愛. 未久, 有一國師亦有哀惱, 彼婬女遂語國師若以不祥事還仙人, 必還己之吉祥. 國師依言亦以糞汁洗仙, 仙人復忍受之, 婆羅門弟子亦復爲仙人洗浣;其後國師復得吉祥事. 事旣皆驗, 人皆知之. 王後欲征伐他國, 國師進諫, 謂以不吉祥與仙人者必獲吉祥. 王乃於山中造屋, 恆取糞汁洗灌仙人, 征遂得勝. 自是若有不稱心事, 則以糞汁洗灌仙人. 仙人不復能忍, 心生瞋恨, 乃下石雨, 國人皆死, 唯有事仙之婆羅門弟子得以倖免, 須臾之間, 國成山林, 遂稱摩蹬伽林.
【마라국摩羅國】
p6087-上→ 摩羅, 梵名 Malla, 巴利名同. 爲佛陀時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又作末羅國․滿羅國․跋羅國․末牢國․末利國. 意譯力士國․壯士國․華國. 位於中印度恆河之北, 迦毘羅衛城之東. 其都城卽拘尸那揭羅(梵 Kuśinagara), 其他城邑尙有波婆城(梵 Pāvā)․阿奴夷城(梵 Anupriyā)等. 摩羅本爲種族名, 在摩訶僧祇律中有釋種女․離車女․摩羅女等名稱. 又據摩奴法典所載, 此種族爲刹帝利族後裔. 此種族自古卽以具有强大力氣而著名, 相傳曾有五百餘力士共擧大石之奇事, 故有末羅力士國之稱. 又釋尊於雙樹間入涅槃時, 拘尸那揭羅城末羅族五百人悲號不止, 遂抬聖棺, 安於天冠寺, 供養七日後再荼毘, 與波婆國末羅族各得一分舍利而建塔供養, 皆爲著名之史實.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長阿含經卷四․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四分律卷四十一․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翻梵語卷八]
【마라란타摩羅難陀】
p6087-中→ 梵名 Mālānanda. 又作摩羅難提. 譯爲童學. 乃胡國之僧. 與高麗之順道․新羅之阿道相同, 於百濟十五世枕流王卽位之年(384, 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由中國至朝鮮, 於百濟弘揚佛敎. 爲百濟有佛法之始. [三國遺事卷三․海東高僧傳卷一․三國史記卷十八․東國通鑑卷四․三國佛敎史]
【마라麽扌羅】
p5954-下→ 梵語 mālā. 意譯爲鬘或花鬘. 又作百羅. 指用一帶子將花串成環狀之首飾. [玄應音義卷十八, 梵語雜名]
【마라忄麽忄羅】
p6436-下→ 禪林用語. 謂恥辱․慚愧之意. 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上):達磨遂渡江至魏(這野狐精, 不免一場忄麽忄羅, 從西過東, 從東過西). 從容錄第七則(大四八․二三一下):雲掃長空巢月鶴(樹下底一場忄麽忄羅). [碧巖錄第二十八則․第四十四則]
【마라유麽羅庾】
p5954-下→ 梵語 malay腎. 又作百囉庾. 指白檀之香料. 學名 Ficus oppositifolia. 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五八中) : 白檀香, 西方名爲百囉庾, 是山名. 卽智論所云, 除摩梨山更無出旃檀處是也.據慧苑音義卷下載, 白旃檀木産於摩羅耶山(梵 Malaya, 卽摩梨山). 慧琳音義卷二十六則載摩羅耶山在南印度, 因其山出白旃檀香, 凡入者必香潔, 故又稱除垢山. [大智度論卷二]
【마랑부관음馬郎婦觀音】
p4347-下→ 觀音三十三相之一. 觀音化爲馬郞之婦, 故稱馬郞婦. 陝右之俗, 習騎射而不知三寶之名, 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 一說四年)有一美女挈籃鬻魚, 人競欲娶, 女云(大四九․八三三中) : 一夕能誦普門品者事之.至黎明, 能誦者二十餘人. 女復授以金剛經, 能誦者猶十數人. 女更授以法華經七卷, 約以三日. 至期, 獨以馬氏子能通經, 依禮迎婦入門, 女稱病求止別房, 須臾便死, 體卽爛壞, 遂葬之. 數日後, 有紫衣老僧至葬所, 命起視之, 唯黃金鎖子骨存. 老僧謂衆人曰 : 此乃觀音大士也, 愍汝等障重, 故方便化汝等耳.語罷飛去. 由此之故, 陝右信佛者多, 且自宋代以降, 馬郞婦觀音之信仰極爲盛行, 然後人每以之與魚籃觀音混同. [法華經顯應錄卷下․佛祖統紀卷四十一]
【마래서아불교馬來西亞佛敎】
p4343-下→ 馬來西亞, 原名馬來亞, 梵名 Malaya, 音譯摩賴耶, 意譯山. 摩賴耶一詞轉用於馬來半島上, 至遲在十三世紀, 惟至英人勢力入侵, 組馬來聯邦(1895)後, 才出現馬來亞․馬來半島之名稱. 西元前四․五世紀, 印度人已向東南亞各地經商, 輸入和移植文化, 阿育王時佛敎大興, 派佛敎徒向各地傳敎, 據傳所遣須那․鬱多羅二僧布敎之金地國, 卽今下緬甸迄馬來亞一帶. 梁書卷五十四扶南傳․舊唐書卷一九七盤盤傳․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等所載虔信小乘之盤盤國疑卽今馬來半島. 此外, 另有丹丹․羯荼․佛羅安․吉蘭丹․蓬豐等諸內外典中所記盛行佛敎之地區, 亦均在今馬來半島上. 十五世紀初, 由於麻六甲王朝興起, 提倡回敎, 馬來西亞早期佛敎遂告衰亡. 一八八七年, 妙蓮法師於檳城創建極樂寺, 開眞正佛法弘傳之先河. 本忠法師組念佛蓮社, 爲南洋群島有蓮社之始. 芳蓮法師創辦菩提學院, 竝設菩提中․小學, 推動佛化敎育事業. 慈航法師曾駐菩提學院講學, 竝創立佛學會, 倡導硏究佛學之風氣. 虛雲老和尙亦曾來馬弘法, 皈依者萬餘人. 美國蘇曼迦羅法師曾倡組佛敎靑年團及佛敎週日學校, 開大馬靑年團及週日學校等佛敎組織之先河. 一九五五年, 竺摩法師組織馬來亞佛敎會, 一九六九年更名爲馬來西亞佛敎總會. 又於一九五六年, 創建三慧講堂. 現任馬佛總會會長之金明法師, 曾於香林覺苑設香林小學及幼稚園, 於敎育上有重大貢獻. 近二十多年來, 馬佛總會領導大馬華裔受華文敎育之佛敎徒, 全國各地華人佛敎寺院及佛敎團體, 皆參加爲附屬團體, 竝於各州設州分會及區支會. 在檳城, 建有一座規模宏大的佛總大廈, 總部卽設於此. 一九七○年成立之馬來西亞佛敎靑年總會, 爲大馬另一重要之全國性佛敎組織, 目前爲全國最活躍之團體, 附屬團體已超過一百個, 分佈於全馬各地. 馬來西亞佛學院出版無盡燈刊物, 竝設施醫贈藥所․圖書館及週日弘法會. 北馬另有檳城佛學院․吉打佛學院 ; 東海岸有吉蘭丹佛敎會․丁加奴佛敎會 ; 東馬則有沙撈越佛敎會․慈雲佛敎正傳會等佛敎機構. 南傳佛敎國家, 如錫蘭․泰國․緬甸等, 皆有僧人駐錫大馬, 宣傳南傳佛敎敎義. 衛塞節於一九六二年得到政府批准, 訂爲全國公共假期, 全國各地佛敎徒, 均大事慶祝此重要之佛敎盛典. [馬來西亞早期佛敎考略(淨海)․獨立後的馬來西亞佛敎槪況(繼程, 普門雜誌第四二期)]
【마래서아불교청년총회馬來西亞佛敎靑年總會】
p4344-下→ 簡稱馬佛靑. 係馬來西亞全國佛敎靑年之領導機構. 共由一七○個會員團體組成, 成立於一九七○年七月. 成立以來, 積極推動國際佛敎靑年運動, 爲世界佛敎靑年會主要會員之一. 其最高決策機構爲全國代表大會, 每兩年召開一次, 會中選出全國理事會以推動會務, 例如成立弘法․敎育․文化․國際事務․領導人才訓練等委員會, 分別推展各種活動. 此外, 各州亦成立州聯絡委員會, 負責協調州內之團體, 推動州內之活動, 爲溝通全國理事會與會員團體間之橋樑. 馬佛靑營辦多元化之活動, 除定期佛學講座․定期巡迴弘法團․弘法人員講習會․佛靑訓練營․高級佛學硏究班․領導人才訓練課程․兒童敎學訓練班․靜修會等之外, 亦常擧辦短期出家法會․萬緣法會․精進佛七․在家五戒菩薩戒法會等. 同時亦設立翻譯局․考試委員會․佛敎視聽圖書館․佛靑文化服務處․印經會․中英文版佛敎文摘及佛敎靑年基金會等. 此外又經常開辦多項專題硏討會, 喚醒華人社會關心佛敎, 主辦展覽會, 推動佛敎文化, 推動千人捐血․捐眼角膜運動, 發起救濟高棉難民․非洲饑民等運動.
【마래서아불교총회馬來西亞佛敎總會】
p4345-中→ 原名馬來亞佛敎會. 創立於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九日, 一九六九年改今名. 會址設於馬來西亞檳城. 爲一全國性之佛敎機構, 目前設有五個分會與四個支會. 首四屆會長爲竺摩法師, 次五屆會長爲金明法師. 其歷年所展開之會務及成就如下 : (一)敎育方面 : (1)一九六六年起開辦星期日幼稚義學園, 一九七○年創辦檳州幼稚園, 提供學前基礎敎育. (2)一九七○年創辦馬來西亞佛學院, 造就佛敎人才. (3)一九七二年開辦佛學函授班, 方便有志人士修學. (4)一九七四年起, 與馬來西亞佛敎靑年總會聯合擧辦全國性各級華文及英文佛學考試. (5)一九七六年起, 設立敎授佛學獎學金, 鼓勵敎授靑少年硏習佛法. (二)弘法方面 : (1)組織弘法團前往世界各地弘法. (2)出版無盡燈季刊. (3)編印佛敎兒童讀本與佛學入門手冊. (三)慈善方面 : (1)一九六六年起, 設立施醫贈藥所, 提供免費醫藥服務. (2)籌募慈善資金, 施助孤貧及病老.
【마록다摩錄多】
p6086-中→ 梵名 Marut. 印度婆羅門敎之風神, 尤特指暴風神. 始見於婆羅門敎根本聖典梨俱吠陀. 常成群而現, 其數有七․二十七․四十九․百八十等諸說. 其出身亦衆說紛紜, 梨俱吠陀謂其父爲魯達羅(梵 Rudra), 史詩羅摩耶那謂其爲底提(梵 Diti)之子. 全身紅色, 髮光如火, 身披金甲, 胸有金色裝飾, 肩扛長槍, 乘金色車. 常跟隨因陀羅攻伐惡魔, 進軍時如猛獸發威, 飛砂走石, 天昏地暗, 山嶽震動, 凶殘可怖;退兵時卻如小兒嬉戱, 十分可親. 或謂此神與降雨有關.
【마론馬論】
p4351-中→ 指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爲馬鳴所造, 故稱馬論. 與釋摩訶衍論(龍樹造)又稱龍論之意義相同. (參閱大乘起信論820)
【마리지천摩利支天】
p6070-上→ 摩利支, 梵名 Marīci. 又作摩里支天․末利支天. 意譯威光天․陽陷天. 或稱末利支提婆(梵 Marīci-deva)․摩利支天菩薩. 此天具有大神通自在力, 擅於隱身, 能爲人消除障難, 增進利益. 此天之形像, 有末利支提婆華鬘經所說之天女形, 及大摩里支菩薩經卷一所說三面六臂乘豬像等. 此天原爲古印度民間崇拜之神, 後爲佛敎所吸收, 而列於天部;今印度那爛陀寺猶存其古像. 以此天爲本尊之修法, 稱摩利支天法, 有護身․隱身․得財․諍論勝利等功德. 於日本, 此天專爲武士所信奉. [摩利支菩薩陀羅尼經․摩利支菩薩略念誦法․阿娑縛抄卷一四五․眞俗佛事編卷一]
【마麽】
p5953-中→ ①悉曇字□(ba). 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摩, 波, 婆. 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一八․三三九上) : □ 麽字門, 一切法縛不可得故.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示書品(大三․五六○上) : 唱婆(上聲)字時, 出解脫一切繫縛聲.卽因梵語 bandhana(婆陀)爲縛之義, 其語首有 ba 字, 故古來稱□字 爲縛之□字. 六十華嚴經卷五十七(大九․七六五下) : 唱婆字時, 入般若波羅蜜門, 名金剛場.[南本涅槃經卷八文字品, 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 放光般若經卷四陀鄰尼品,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 佛本行集經卷十一習學技藝品, 光讚般若經卷七觀品, 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 ②又作磨, 摩, 嗎, 么. (一)爲置於句末之疑問助詞, 語錄多用之. 禪關策進(大四八․一一○一上) : 次後被問 : “日間浩浩作得主柚?』答曰 : “作得. 』又問 : “睡夢中作得主柚?』答云 : “作得. 』又用於文中之疑問語句, 卽含有不定之意味. 或有反問, 反語之語氣. (二)置於條件句之句末, 强調假定等語氣, 卽如果…則……之意. 又用於提示主題之時, 卽關於……而言, 則……之意. 禪關策進(大四八․一○九八下) : 爾諸人要參禪百?須是放下著.(三)接尾詞. 如甚百, 什百, 那百, 恁百, 作百, 與百. [祖堂集卷二六祖慧能章]
【마摩】
p6066-下→ 悉曇字□(ma). 爲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麽․莽․磨․嘛․銘. 金剛頂經釋字母品載, 摩字門表入諸法我所不可得. 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示書品載, 唱摩字時, 能消滅一切憍慢之聲. 舊華嚴經卷三十三載, 唱摩字時, 入般若波羅蜜門. 又佛本行集經卷十一習學技藝品(大三․七○四中):唱摩字時, 說諸生死一切恐怖最爲可畏, 出如是聲.摩字有上述諸義, 蓋因梵語 mamatā(我)․mamakāra(我所)․mada(憍)等, 皆以 ma 爲首, 故有此等說法. [大品般若經卷五廣乘品․放光般若經卷四陀憐尼品․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大日經卷二具緣品]
【마魔】
p6885-下→ 梵語 māra, 巴利語同. 全稱爲魔羅. 意譯爲殺者․奪命․能奪․能奪命者․障礙. 又稱惡魔. 指奪取吾人生命, 而妨礙善事之惡鬼神. 魔字, 舊譯作磨, 至南朝梁武帝時始改爲魔字. 據普曜經卷六降魔品載, 佛陀成道時, 魔王波旬曾遣派欲妃․悅彼․快觀․見從等四女前來擾亂.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載, 魔王係住於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之高處, 爲破壞正敎之神, 稱爲天子魔, 或天魔波旬. 另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七記載, 魔王波旬具有色力․聲力․香力․味力․細滑力等五力. 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五擧出欲貪․不歡喜․饑渴寒熱․愛著․睡眠․驚怖恐畏․狐疑惑․瞋恚忿怒․競利爭名․愚癡無知․自譽矜高․恆常毁他人等十二魔軍. 又由內觀而言, 煩惱․疑惑․迷戀等一切能擾亂衆生者, 均稱爲魔;由自己身心所生之障礙稱爲內魔, 來自外界之障礙稱爲外魔, 二者合稱爲二魔. 大智度論卷五載, 除諸法實相外, 其他一切均爲魔.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列擧四魔之說, 卽:(一)五蘊能生起種種苦惱, 爲奪命之因緣, 稱爲五蘊魔, 又作陰魔․蘊魔․五衆魔․陰界入魔. (二)能招感從生至死之煩惱, 稱爲煩惱魔. (三)死本身稱爲死魔. (四)障礙解脫生死者, 稱爲天子魔, 又作天魔. 又四魔加上罪魔, 則爲五魔;或四魔加上無常․無我等四顚倒心, 則爲八魔.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十九則擧蘊․煩惱․業․心․死․天․善根․三昧․善知識․菩提法智等十魔.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則總括魔爲分段魔․變易魔二種, 前者爲煩惱障, 乃障礙二乘者;後者爲所知障, 乃障礙菩薩者. 分段․變易二魔又各有四魔, 合爲八魔. 其他如摩訶止觀卷八下, 於修禪中所起之魔, 有詳細說明. 對治魔之方法, 或念三歸․五戒等, 或誦治魔咒, 或念佛等均可. 又密敎修法中, 常限制一定之區域修結界法, 來防止魔障進入. [雜阿含經卷三十九․中阿含卷三十降魔經․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六․佛所行讚卷三破魔品․玄應音義卷二十四․慧苑音義卷下․慧琳音義卷十二․卷二十五](參閱惡魔4952)
【마마가라磨磨迦羅】
p6273-上→ 梵語 mamakāra 之音譯. 意譯爲我所. 乃從屬之義, 意指屬於我所有者․不離於我者. 爲執著於我所見的五取蘊之法. 又分爲以下三者:相應我所․隨轉我所․不離我所.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參閱我所2940․我所見2940)
【마마계보살麽麽雞菩薩】
p5954-中→ 百百鷄, 梵名 Māmakī. 又作忙莽鷄菩薩, 忙莽計菩薩, 忙忙鷄菩薩, 摩莫枳菩薩. 意譯爲金剛母. 指密敎金剛部之部母, 位列金剛界曼荼羅金剛手院, 爲一切菩薩之母. 西方陀羅尼藏中金剛族阿蜜哩多軍荼利法(大二一․六五中) : 百百鷄右邊畫不空羂索菩薩, 種種莊嚴, 三眼四手, 把羂索, 頭上火光, 面作端正, 於觀世音菩薩前足胡跪合掌, 面向上作瞻仰勢.[菩提場經卷二, 大日經疏卷十, 慧琳音義卷三十九](參閱忙莽鷄菩薩2422)
【마마麽麽】
p5954-中→ 爲梵語 mama 之音譯, 意譯爲我所, 我的. 爲梵文屬格中第一人稱我之所有格. 然於經典中, 亦有將百百作我解者. 梵語雜名(大五四․一二二九中) : 我, 百百.
【마망魔網】
p6888-下→ 指魔所造作之種種邪業. 網, 喩難以脫離. 卽衆生爲煩惱魔․天魔等所迷惑, 難以脫離, 猶如魚․鳥陷於羅網, 不能脫出. 大智度論卷八(大二五․一一八上):有念墮魔網, 無念則得出.
【마맥馬麥】
p4348-下→ 馬所食之麥. 佛嘗受阿耆達王之請, 至彼國結夏安居, 遇災荒, 穀米昂貴, 受販馬人供養, 與五百比丘共食馬麥三月, 爲佛十難之一. [楞嚴經卷六․善見律毘婆沙卷五]
【마멸磨滅】
p6272-下→ 消滅․消失之義, 謂一切有爲法悉皆無常. 世間之物歷經碾磨, 終至消滅殆盡;準此而知, 有爲諸法必因日漸磨損, 終至消滅, 無有常住者. 如中阿含經卷四十三與無量壽經卷下等所說, 吾人之欲樂․財勢等, 皆無法常存, 隨卽消失. 大寶積經卷九十六(大一一․五四二上):須彌河海盡燋枯, 畢竟磨滅歸虛空.[大乘義章卷九迴向義三門分別]
【마명馬鳴】
p4350-上→ (100~160頃)梵名 Aśvaghoṣa. 付法藏第十二祖. 佛敎詩人. 中印度舍衛國娑枳多城人, 與貴霜王朝迦膩色迦王關係深厚. 出身婆羅門家族, 家學淵源, 爲卓越之論客. 初習外道之法, 後與脅尊者對論, 深有所感而皈依佛門, 受菩薩之稱號. 博學三藏, 明達內外典, 爲古典期梵語文學之先驅者, 開優美文體(梵 kāvya)文學之先河, 在梵文學史上留下不朽之盛名. 將佛陀之生涯以梵語寫成敘事詩佛所行讚(梵 Buddhacarita). 復以難陀之故事(難陀斷卻美妻之愛著, 最後成爲大乘佛敎徒)爲經緯, 襯托以美詩, 卽孫陀羅難陀詩(梵 Saundarananda-kāvya). 此外, 最近從中亞發現之斷片舍利弗之所說(梵 Śāriputra-prakaraṇa)爲古典梵語劇之最古例. 以上之代表作品均洋溢著熱烈的佛敎信仰. 其他著作另有大乘莊嚴經論(梵 Mahāyāna-sūtrālaṃkāra)․金剛針論(梵 Vajrasūcī)․犍稚梵讚(梵 Gaṇḍīstotragathā)等. 後秦鳩摩羅什譯有馬鳴菩薩傳一卷, 記述其生平事蹟, 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 又多羅那他佛敎史中所載之摩咥里制咤亦名爲馬鳴. [雜寶藏經卷七․馬鳴菩薩傳․付法藏因緣傳卷五]
【마명보살馬鳴菩薩】
p4350-下→ 馬鳴, 梵名 Aśvaghoṣa. ①又作馬明菩薩. 或稱蠶神. 守護蠶化, 成就衣服綿絹, 以供裸形無衣之衆生, 爲密敎所供奉之菩薩. 現菩薩像, 身呈白肉色, 兩手合掌, 坐白蓮花, 乘白馬, 著白色衣, 以瓔珞莊嚴其身, 頭戴花冠, 右足下垂. 另據阿娑縛抄卷一一四, 別尊雜記, 尊容鈔所載, 則爲六臂之形, 左第一手當膝持구, 次手仰掌, 以拇指捻中指․無名指之中, 第三手置於肩側, 持絲 ; 右第一手仰掌, 執管, 次手結與願印, 第三手持秤. 坐靑蓮花, 乘白馬. 此菩薩古來爲養蠶機織之神, 其祭祀之法稱爲馬鳴法. [悉曇藏卷一․鼠璞卷下蠶馬同本條]. ②(100~160頃)卽付法藏第十二祖. 爲佛敎史上著名之大論師․詩人. (參閱馬鳴4350)
【마명사馬鳴寺】
p4350-下→ 位於山東博興. 據殘存之魏故根法師碑載, 寺爲根法師(?~523)所創建. 碑文謂, 根法師堪與鳩摩羅什․僧朗等一代高僧齊名, 其門下學徒雲集, 鑽硏義學, 修禪念道. 値得注意者爲本寺之名稱, 蓋眞諦於南朝梁元帝承聖二年(553)譯出馬鳴所著之大乘起信論, 而本寺之建立早於此三十年. 據此推知, 本寺建立之時, 馬鳴之名已由大譯經家佛陀扇多․菩提流支等人傳至中國, 故國人漸知印度大論師馬鳴之名, 非至眞諦譯出大乘起信論後之事.
【마미麻迷】
p4852-中→ 禪林用語. 麻, 與痲同義, 卽無感覺之意 ; 迷爲目迷, 卽砂等異物進入眼中, 以致無法見物. 禪林中, 常以麻迷一詞形容模糊看不淸楚之狀態 ; 或貶指無眼目之人. 東林和尙雲門庵主頌古(卍續一一八․三九九上) : 啞子得夢與誰說?起來相對眼麻迷.[古尊宿語錄卷四十七]
【마박魔縛】
p6889-中→ 卽被心中之妄想․外在之事物所繫著, 不得自由. 北本大般涅盤經卷十七(大一二․四六三中):繫著者名爲魔縛, 若不著者, 則脫魔縛. 譬如世間有罪之人爲王所縛, 無罪之人, 王不能縛.
【마범魔梵】
p6888-中→ 乃竝指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魔與色界之梵天王. 俱舍論記卷三(大四一․六一上):魔, 謂他化自在天魔;梵, 謂梵王.
【마보馬寶】
p4352-中→ 轉輪聖王七寶之一. 據載, 馬王婆羅醯住大海中, 有眷屬八千, 若轉輪聖王出世, 則取最小者爲馬寶. 唐武則天曾仿此而置七寶於廷. [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經․經律異相卷四十七](參閱七寶124)
【마부馬浮】
p4346-下→ 浙江會稽人. 又稱馬一浮. 號湛翁, 別號蠲戱老人. 生性不求聞達, 隱居於西子湖畔, 爲具有醇儒氣象之中國學者. 曾主講於四川復性書院. 其講學立敎․解釋經典, 一本程朱, 而其返本心性․袪習復性則接近陸王之守約. 每能拈取老莊․釋典以闡揚儒家宗旨而不陷於牽强附會. 著有泰和會語․宜山會語․爾雅臺答問正續編․復性書院講錄․蠲戱齋詩集等書. 其爾雅臺答問一書中, 頗多論及佛學者.
【마불魔佛】
p6886-下→ 指天魔與佛陀, 係對擧極惡與極善者. 摩訶止觀卷八下(大四六․一一六中):魔界卽佛界, 而衆生不知, 迷於佛界, 橫起魔界, 於菩提中而生煩惱.
【마사경魔事境】
p6887-上→ 十境之一. 又作魔境. 天台宗立十乘觀法, 其對境亦有十種, 魔事境爲其中之第五. 指修行人於觀察陰境․煩惱境․病患境․業相境等前四境後, 猶未破惑, 而天魔恐懼修行人若破惑度他, 將損失其魔民, 又慮修行人得大神通․大智慧, 必受調伏控制, 故發動種種魔事, 破壞其修行. 此際修行人宜先觀察而訶棄之, 不使進入;其次自頭至足一一諦觀身心了不可得, 令魔無所住;如是三觀之而魔仍不去, 卽當以死爲期, 一心用觀, 使道行成就. [摩訶止觀卷五上)
【마사馬師】
p4346-中→ ①卽唐代江西道一禪師, 俗姓馬, 故稱馬祖, 又稱馬師․馬大師. [景德傳燈錄卷六](參閱馬祖道一4347). ②梵名 Aśvajit. 譯爲馬勝, 乃佛陀最先度化的五比丘之一. [增一阿含經卷三](參閱馬勝4349). ③梵名 Aśvaka. 音譯作阿說迦. 又作馬宿. 爲佛陀在世時, 經常聚黨滋事的六群比丘之一. (參閱六群比丘1297)
【마사魔事】
p6887-上→ 障礙之事. 卽障礙修行․偏離正道之思想行爲. 魔逆經(大一五․一一二中):有所興業而有所作, 則爲魔事. 若使志願有所受取, 而有所奪, 則爲魔事. 假令所欲思想諸著識念求望, 則爲魔事.[摩訶止觀卷四下․萬善同歸集卷上]
【마사산摩師山】
p6074-上→ 梵名 Matsikasaṇḍa, 巴利名 Macchikāsaṇḍa. 爲古印度距舍衛城(巴 Sāvatthī)三十由旬處之都市. 經典中有名之質多長者(巴 Citta)卽居住此城. 一日, 長者至舍衛城, 見五比丘中之摩訶男(巴 Mahānāma), 感其威儀堂堂而供養之, 後聞其說法而證得預流果, 遂將自己林苑果園改建爲精舍, 奉獻豫摩訶男比丘.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聲聞品․法句經注釋二]
【마삼근麻三斤】
p4851-上→ 禪宗公案名. 全稱洞山麻三斤. 又稱答麻三斤․麻三斤話․洞山佛麻三斤. 卽五代宋初雲門宗洞山守初禪師顯示盡大地無一不是佛之當體之公案. 碧巖錄第十二則(大四八․一五二下) : 僧問洞山 : “如何是佛?” 山云 : “麻三斤. ” 蓋麻三斤乃彼時洞山眼前之物, 洞山以此作答, 用以表示佛法之眞實, 意謂身旁無論何物均是佛法. [禪宗無門關第十八則․聯燈會要卷二十六․五燈會元卷十五]
【마선魔禪】
p6889-下→ 又作邪禪. 如爲役使鬼神而修禪定, 是違逆正理之禪, 能損害正道, 稱爲魔禪. 摩訶止觀卷八下(大四六․一一六下):習魔精進, 求名聞故, 得於魔禪, 昧於鬼法, 樂於魔慧, 分別見網.
【마세麽洗】
p5954-中→ 爲梵語 māsa 之音譯, 意譯爲月. 印度曆法, 自陰曆十六日至翌月十五日爲一個月, 從月之開始至終了之前半月, 亦卽月亮由滿月開始逐漸缺損, 終至消失, 稱爲黑分;從月亮開始出現至滿月, 稱爲白分. [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曆6227)
【마쇄磨灑】
p6273-中→ 梵語 maṣa, 巴利語 māsa. 又作磨沙․摩娑迦(梵 maṣaka, 巴 māsaka). 意譯爲錢․銅錢. 爲印度古代通貨之一. 八十貝齒(梵 kaparda)爲一磨灑, 二十(或十二․十六․四十)磨灑爲一迦利沙鉢那(梵 kārṣpaṇa). 在律典中規定, 盜取五(或三․四․十)磨灑(卽四分之一迦利沙鉢那)以上者, 卽犯波羅夷罪, 當擯斥於僧團外. 上記之迦利沙鉢那與磨灑之比例, 依時代與地方之不同而有異. 律典中如四分律卷一等, 多謂一磨灑相當於我國古代之一錢;若以盜取爲數極少之五磨灑(五錢)卽犯重禁言之, 其說或有謬誤. 故唐代慧琳於所撰一切經音義卷六十有所批駁, 指出一磨灑應相當於我國的八十銅錢, 五磨灑則相當於四百銅錢. 又梵語 maṣa, 原爲菽豆之名, 學名 Phaseolus radiatus.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一, 以大豆․小豆與摩沙豆等皆屬於生穀. 同書卷二十九, 以摩沙麨爲八種麨之一. 故推測一磨灑卽相當於一粒菽豆大之金的價値.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二․善見律毘婆沙卷八․十誦律卷五十二․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一]
【마승馬勝】
p4349-上→ 梵名 Aśvajit, 巴利名 Assaji. 又作馬師, 或作阿說示. 爲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 威儀端正, 引人注目. 舍利弗初從外道學法, 然以未能究竟, 迷於所歸, 後遇馬勝於王舍城乞食, 舍利弗遙望其威儀端正, 乃近而問其所師之法爲何, 師事何人, 馬勝謂其乃釋尊之弟子, 竝告以釋尊所說(大三․八七六中)諸法從因生, 諸法從因滅之理. 舍利弗忽開心眼, 隨至竹林精舍, 聞佛說法, 淨諸塵垢, 得法眼淨. [增一阿含經卷三․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五․卷三十四․卷四十八․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九]
【마신타摩哂陀】
p6072-中→ 梵名 Mahendra, 巴利名 Mahinda. 又作摩醯因陀羅. 錫蘭佛敎之開祖, 世稱傳律第六祖. 係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之子, 生於古印度西北鄔闍衍那(梵 Ujayana), 其母戴蜚(巴 Devī)爲卑地寫(巴 Vedisa)富商之女. 年二十出家, 禮目犍連子帝須(巴 Moggaliputta-Tissa)爲師, 從摩訶提婆受沙彌戒, 從末闡提受具足戒, 卽時證得阿羅漢果. 於紀元前三世紀奉父王之命, 赴錫蘭島傳布佛敎. 得錫蘭國王之尊信與保護, 於首都阿누羅陀補羅(梵 Anurādhapura, 巴同)創建大寺(巴 Mahāvihāra), 廣爲弘宣平等心經(巴 Samacitta-suttanta), 竝營造石窟以結夏安居, 奠定錫蘭佛敎之基礎. 其後乃妹僧伽密多比丘尼(梵 Saṃghamitrā,巴 Saṅghamitt偵 )自釋尊成道之地, 持大菩提樹之分枝至錫蘭種植, 竝爲錫蘭比丘尼授戒. 師又於睹波羅糜塔召集比丘大會, 正式創建以阿利多長老爲首之佛敎僧團, 以錫蘭語講釋巴利三藏. 兄妹二人協力闡揚佛敎, 興隆佛法, 凡三十餘年. 示寂於錫蘭塔山(巴 Cetiyagiri), 世壽六十. [分別功德論卷二․大唐西域記卷十一]
【마애摩崖】
p6074-中→ 又作摩崖石刻․磨崖. 將自然之懸崖或大石表面磨光, 刻上文字․佛像或詩賦等之陰刻或半浮彫, 稱爲摩崖. 最古者爲西元前三世紀, 阿育王於印度各地所遺留之法敕. 今所發現者有大摩崖法敕七處․小摩崖法敕八處. 主要內容是佛敎敎說爲基礎之政策․政令, 另有阿育王之事蹟․一般行政管理規定等. 又阿富汗之巴米羊(Bāmiyan)遺有五世紀頃刻於淺龕上之大石佛二尊. 在中國, 如山西雲岡․河南鞏縣․山東歷城黃石崖等處之石窟亦有少數摩崖佛像. 摩崖石經則有山東泰山經石峪之金剛般若經․山東徂徠山映佛巖之大品般若經․山西遼川屋騋嶝之華嚴經等. 日本有擦木縣宇都宮市之大谷摩崖佛․滋賀縣栗太郡栗東町之狛坂摩崖佛․奈良縣五條市之宇智川摩崖碑․大分縣臼杵市之臼杵摩崖佛及豊後高田市之熊野摩崖佛等, 均被指定爲史蹟或特別史蹟. (參閱阿育王刻文3637)
【마야부인摩耶夫人】
p6073-中→ 摩耶, 梵名 Mahāmāyā,巴利名同, 又作摩訶摩耶․摩訶摩邪, 意譯大幻化․大術․妙. 卽釋尊之生母. 爲古印度迦毘羅衛城(梵 Kapilavastu)淨飯王(梵 Śuddhodana)之妃. 臨産前依時俗返回娘家待産, 途中於其父天臂城(梵 Devadaha)主須菩提(梵 Subhūti)之別宮藍毘尼園(梵 Lumbini)休息時, 生下釋尊. 七日後逝世. 據傳其死後生於忉利天(梵 Trāyastriṃśa, 欲界六天之第二), 釋尊曾於某夏, 昇至忉利天, 爲其母說法. [雜阿含經卷十九․中阿含經卷八未曾有法․長阿含卷四遊行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修行本起經卷上降身品․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佛本行集經卷五賢劫王種品․卷八樹下誕生品․衆許摩訶帝經卷三]
【마역경魔逆經】
p6888-上→ 梵名 Mañjuśrī-vikurvāṇa-parivarta. 全一卷. 西晉竺法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本經內容爲大光天子與文殊師利問答魔事, 魔來擾亂, 文殊以三昧力縛魔, 復變魔爲佛身, 與諸比丘論法, 終使魔波旬心懷憂慼, 泣淚而去. 本經之梵本不存, 漢譯無異本, 惟藏本之題意爲聖文殊師利神變品之大乘經, 與漢譯本之經題全然相異.
【마연魔緣】
p6889-中→ 指惡魔之眷屬, 乃妨礙佛道修行者. 一般又用以代稱魔王爲惑亂人而作之種種妨害.
【마왕계馬王髻】
p4343-中→ 馬嘶鳴之時, 其鬣毛逆立 ; 密敎之降三世․大威德等忿怒明王之頂髮大多類此, 稱馬王髻, 係用表忿怒之義. [瑜祇經大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
【마왕魔王】
p6886-下→ 天魔中之王, 卽欲界第六天之他化自在天主. 其名爲波旬, 常率眷屬阻礙修持佛道者. 據楞嚴經卷六載, 若不斷淫, 必落於魔道, 上品爲魔王, 中品爲魔民, 下品爲魔女. 但從大乘之法門言之, 魔王實爲深位之菩薩以大方便力所示現者, 其目的在敎化衆生. 或謂第六天上別有魔之宮殿, 魔王住之, 非他化自在天主.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不思議品]
【마요난경魔嬈亂經】
p6889-上→ 全一卷. 譯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內容敘述魔王波旬化作微小身, 入尊者目犍連腹中, 而目連入定加以看破, 魔王遂從目連口出, 立於其前. 目連乃爲之解說其與魔王過去世互爲冤親之本生故事, 其後竝以善惡果報之敎法誡勸之. 魔王聞言, 憂慼恐怖, 遁形而去. 本經與弊魔試目連經(吳․支謙譯)皆爲中阿含降魔經之別譯. 又巴利文中部第五十經(Māratajjaniya.S.)之內容亦相當於本經. [出三藏記集卷四․歷代三寶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一]
【마우磨牛】
p6272-上→ 原指挽磨之牛, 比喩未具眞修之僧尼. 挽磨碾物之牛, 日日辛勤操作, 然徒爲身勞, 無所用心;遂以此比喩修行佛道之僧尼, 身雖行道, 而心不行道者. 四十二章經註(卍續五九․三九下):沙門行道, 無如磨牛;身雖行道, 心道不行. 心道若行, 何用行道?[萬善同歸集卷二]
【마원馬苑】
p4346-中→ 指漢朝之白馬寺. 相傳爲我國最古之僧寺. 據傳東漢明帝永平年間, 由於天竺(印度)之攝摩騰․竺法蘭二僧以白馬自西域馱經來我國, 明帝遂敕令於洛陽城西雍門外爲之建造精舍, 稱之爲白馬寺. (參閱白馬寺2090)
【마원磨院】
p6272-下→ 又作磨司․磨下․碓房. 在禪林, 有專供舂米磨麵之屋院, 稱爲磨院. 掌理磨院之僧職, 則稱磨頭.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마원魔怨】
p6887-中→ 指惡魔. 因惡魔向人行惡, 爲人之怨敵, 故稱魔怨.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八(大八․九○○上):安處不動, 猶若金剛, 以智慧劍斬煩惱賊․破生死軍․摧伏魔怨․荷負一切, 令諸衆生皆得解脫.[說無垢稱經卷二․卷六]
【마음장삼마지馬陰藏三摩地】
p4348-中→ 除蓋障院三昧之異名. 謂自發菩提心而證自心之實相. 以馬之陽根藏於腹中, 如馬之欲念生時根出, 欲息之時根藏, 譬如自發菩提心而自求證悟, 故稱馬陰藏三摩地. 大日如來嘗住此三摩地而宣說愛染法. [瑜祇經愛染王品․瑜祇經捨古鈔卷上]
【마음장상馬陰藏相】
p4348-下→ 梵語 kośopagata-vasti-guhya. 又作陰馬藏相․陰藏相․馬王隱藏相․勢峰藏密相. 如來三十二相之一. 陰, 男根之意. 卽佛陀之男根隱藏於腹中而不外現, 故稱陰藏. 似馬之陰, 故稱馬陰藏. 據寶女所問經卷四載, 如來之陰馬藏大人相者, 乃往古之世, 爲謹愼己身, 而遠色欲故. 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四下) : 如來陰藏, 平如滿月, 有金色光, 猶如日輪.[觀佛三昧海經卷八․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
【마이벌다파摩爾伐多派】
p6085-中→ (Malwatta-nikāya)錫蘭佛敎暹羅派主要敎派之一. 又作曼爾瓦多派. 屬上座部佛敎, 形成於十九世紀中期. 總部係由坎底(Kandy)之摩爾伐多寺等二十餘寺組成. 比丘屬僧伽羅族瞿維伽姆種姓之佛敎村居派(Gāmavāsinaḥ). 主要從事佛學硏究及佛經注釋, 有大量梵文․巴利文與錫蘭文之佛敎著作. 主辨僧王佛學院等敎育及硏究機構, 參與管理錫蘭智增佛學院與智嚴佛學院, 與阿斯羯利派(Asgiri, 亦譯阿耆梨派)共同管理坎底佛牙寺. 該派僧長稱摩訶那耶迦(大導師)與阿努那耶迦(副導師), 由僧伽理事會選擧産生, 終身任職. 其主要寺廟之住持則皆由瞿維伽姆種姓之上層羅達羅種姓(舊貴族世家)擔任. 印度等國亦建有此派之佛敎中心.
【마이산馬耳山】
p4343-中→ 梵名 Aśvakarṇa. 爲印度古代世界觀中九山之一, 又爲七金山之一. 由山形而得名. (參閱九山八海127)
【마이파馬爾巴】
p4349-上→ (1012~1097)西藏名 Mar-pa. 乃羅拉格(藏 Lho-brag, 位於拉薩與不丹間之南藏地方)人, 爲迦爾居派(藏 Bkaḥ-brgyud-pa)之創始者. 少年時拜八蛇精爲師, 然習性頑劣, 其父乃託之於羅克彌(藏 Ḥbrog-mi)之門下, 時年十五. 因一心欲爲翻譯僧, 故熱心學習梵語, 竝曾至印度留學. 自印度歸鄕後, 便化緣集金, 赴尼泊爾達三年之久, 其間努力學習諸種怛特羅(梵 tantra). 復由尼泊爾之潘達帕提迦(梵 Paiṇḍapātika)之引導, 以那洛巴(藏 Nā-ro-pa)爲師, 成爲其弟子, 竝蒙其面授呼金剛(梵 Hevajra)․成就法․究竟次第(梵 Utpanna-Krama)等之祕義. 此外, 曾與大乘敎授師傑若那噶魯巴(梵 Jñānagarbha)共學祕密集會(梵 Guhyasamāja)之怛特羅 ; 復從那洛巴學得燈作明(梵 Pradīpodyotana-nāma-ṭīkā), 以及大幻輪(梵 Mahāmāyā-cakra)祕義之奧義. 學成後歸返西藏, 創立迦爾居派, 而爲此宗派之創始者. 後聞彌特利(梵 Maitrī)之偉大, 故三度赴印度受敎, 學大手印(梵 Mahā-mudrā)之敎, 而得直觀智. 返西藏後, 又二度至尼泊爾, 訪求衆師, 學得諸種敎義. 歸途中, 夢見沙羅訶(梵 Saraha), 竝得其祕義, 而生全世界乃一味之眞實悟智, 故返回西藏後, 卽至各處巡迴傳敎. 一○九七年歿, 世壽八十六. 嫡傳弟子爲密勒日巴(藏 Mi-la-ras-pa). [J. Bacot: La Vie de Marpa; G.N. Roerich: The Blue Annals, 2 vols;S.C. Das: Pag Sam Jon Zang; Ch. Bell: The Religion of Tibet(橋本光寶譯, 西藏之喇嘛敎)]
【마장魔障】
p6888-下→ 魔, 爲梵語 māra(魔羅)之略稱, 譯作殺者․障礙, 卽能障礙佛道及修善法之魔;爲强調其障礙之意, 故梵漢竝擧稱爲魔障. 佛陀成道時, 有魔衆作種種障礙. 又煩惱能障礙佛道之成就, 亦稱魔障.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一以明闇之譬喩, 謂魔障能障止觀. 大集經卷十五詳述菩薩應遠離能障菩提之魔業, 而在四魔(蘊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外, 又分有四十一種魔業. 有關魔障之能障與所障之關係, 法苑義林章卷六謂, 煩惱障能障二乘人, 稱爲分段魔;所知障能障菩薩, 稱爲變易魔. (參閱魔6885․魔軍6887)
【마전磨甎】
p6273-上→ 謂硏磨甎瓦欲使成鏡, 乃比喩修道有所欲求則終不能成就. 此譬喩出自傳燈錄. 馬祖道一竟日坐禪, 欲圖作佛, 南嶽懷讓禪師遂於彼庵前磨甎欲成鏡;以其終不能成之故, 明示道一, 磨甎若不成鏡, 徒坐禪亦不能作佛. [景德傳燈錄卷五南嶽懷讓章](參閱南嶽磨塼3754)
【마정摩頂】
p6075-中→ 頂, 頭頂. 指佛爲囑付大法, 以手摩弟子之頂, 或爲預示當來作佛之授記. 法華經囑累品(大九․五二下):釋迦牟尼佛從法座起, 現大神力, 以右手摩無量菩薩摩訶薩頂.又傳法室內密示聞記載, 佛以四大海水, 三點於迦葉之頂, 摩頂付囑大法, 而拈華瞬目.
【마정파馬定波】
p4345-下→ 民國人. 生卒年․籍貫不詳. 早歲畢業於黃埔軍校及日本士官學校. 大陸淪陷後卜居香港. 旋赴日本, 入東洋大學硏讀佛學, 獲博士學位. 著有印度佛敎心性說之硏究等書.
【마제馬祭】
p4348-中→ 梵名 Aśvamedha. 印度婆羅門敎蘇摩祭之一. 又作馬祠․馬祀․馬祠祭. 以馬爲犧牲, 故有此稱. 婆羅門常向生主(梵 Prajāpati)與因陀羅擧行之一種大型祭祀, 始於吠陀時代, 後則唯有國王方有資格擧行. 其祭祀之法, 先將選定作爲犧牲之馬一匹或百匹洗淨, 殺四眼狗(跟上有二斑點如眼者)一隻, 投入洗馬脚之水中, 咒云 : 危害馬者, 將受伐樓拿之懲罰.而後將馬放之東方, 使之任意遊蕩一年, 期滿繫於祭柱. 第一皇后來到時, 祭官作法誦咒祭祠, 竝屠馬而焚之, 同時燒一野羊作爲馬見天神之先導. 婆羅門敎認爲此種祭祠可令王成爲王中之王, 經百次馬祭之王可推翻因陀羅之王座, 成爲宇宙之主宰與衆神之主.
【마조도일馬祖道一】
p4347-上→ (709~788)唐代禪僧. 南嶽懷讓之法嗣. 漢州(四川廣漢)人, 俗姓馬, 世稱馬大師․馬祖. 名道一. 容貌奇異, 牛行虎視, 引舌過鼻, 足下有二輪紋. 依資州唐和尙(卽處寂)剃染, 就渝州圓律師受具足戒. 開元年間, 就懷讓習曹溪禪法, 言下領旨, 密受心法. 初止於建陽之佛跡嶺, 未久, 遷至臨川之南康․龔公二山. 大曆四年(769), 駐錫鍾陵(江西進賢)開元寺, 是時學者雲集, 化緣大盛. 馬祖以平常心是道․卽心是佛大弘禪風, 入室弟子有百丈懷海․南泉普願․大梅法常等一百三十九人. 禪門甫啓時, 禪僧皆寄居律院, 法制有限, 不得別住而齟齬時生, 皆以爲苦. 馬祖乃創叢林, 以安禪侶, 由是宗門益盛, 轉化無窮. 貞元四年正月, 登建昌石門山, 經行林中託付後事, 於二月四日示寂, 世壽八十. 唐憲宗諡其號爲大寂禪師. 其派發展甚大, 稱爲洪州宗. 道一之於懷讓, 恰如希遷之於行思, 於禪法之弘揚二者竝稱. 馬祖因於江西闡揚南嶽系禪風, 亦稱江西禪, 故以江西馬祖聞名於世. [宋高僧傳卷十․景德傳燈錄卷六․傳法正宗記․五燈會元卷三]
【마조도일선사광록馬祖道一禪師廣錄】
p4347-中→ 全一卷.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九冊四家語錄卷一. 收錄馬祖略傳․與懷讓之磨磚機緣語要, 以及與西堂智藏․百丈懷海․南泉普願․大珠慧海等諸人之機緣對話․示衆語等. 揭示平常心是道之旨, 平常心卽係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聖之心. 另有馬祖道一禪師語錄一卷, 又稱大寂禪師語錄․馬祖語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古尊宿語錄卷一. 係自廣錄中輯錄馬祖之行業․機緣語要等而成.
【마조媽祖】
p5441-上→ 正稱爲天上聖母. 相傳係宋代福建興化莆田縣湄洲嶼之孝女, 姓林名黙娘. 幼時曾得神人授豫銅符, 能爲人驅邪押煞. 嘗夢見救父兄於海難中, 其兄獲救, 其父則未及救起而被浪捲去. 醒後, 卽有消息傳來, 其父果死於海難, 僅其兄獲救. 黙娘痛不欲生, 遂誓言不嫁, 以奉侍老母. 年二十八, 無疾而終. 死後常顯靈海上, 救人苦厄, 民間尊爲媽祖. 自宋代以後歷代帝王迭有敕封, 有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封號. 此等信仰, 屬於道敎與民間通俗信仰之領域, 而非佛敎.
【마좌馬座】
p4346-下→ 梵語 aśva-āsanam. 爲馬上安置蓮華之臺座, 屬五部座之一. 馬爲世間吉祥貴重之物, 故於臺座中, 馬座屬寶部之座. 南方寶生如來卽坐於此座上. 此外, 金剛智所譯馬鳴菩薩儀軌中之馬鳴菩薩, 與密敎十二天中之日天亦坐此座. (參閱五部座1158)
【마주국馬主國】
p4343-中→ 據釋迦方志卷上載, 雪山以北, 其地寒勁宜馬, 善馬亦多, 稱爲馬主國. 其地風俗凶暴, 民性殘忍, 多著用動物皮毛. [大唐西域記卷一]
【마질리제타摩咥里制吒】
p6072-下→ 梵名 Mātṛceṭa. 爲二世紀後半至三世紀時, 中印度之佛敎學者. 據多羅那他佛敎史及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讚詠之禮條等載, 師原信奉婆羅門敎之大自在天(梵 Maheśvara), 憍慢好諍論, 逮聖多羅母(藏 Sgrol-ma)於夢中爲其授記後, 始悔前非, 歸依佛敎而出家. 著有讚仰佛陀無盡智德之梵語詩. 初作四百讚(梵 Catuḥśatataka), 次作一百五十讚(梵 śatapa ñcāśataka), 總陳六度之行, 彰顯佛世尊之勝德, 文情婉麗. 無著․世親菩薩誦之, 亦讚歎仰止. 故印度初出家者, 除誦五戒․十戒外, 亦須先敎誦此二讚. 此外, 師又作三寶吉祥讚․等正覺者名讚․三十五善逝名寶嚴飾․聖多羅母讚等. 不僅流傳於印度, 且盛行於中亞․中國․日本等地, 爲佛徒所愛. 另依西藏傳說, 或謂師與馬鳴菩薩爲同一人. [南海寄歸內法傳解纜鈔卷四之一]
【마창가이거瑪倉迦爾居】
p5838-下→ 爲西藏佛敎迦爾居派潑結迦爾居支系之一. 係潑結迦爾居派創始人潑結木九巴(1110~1170)之弟子瑪倉喜饒僧格所創立. 後與白玉地方之寧瑪派合流. (參閱潑結迦爾居6105)
【마천魔天】
p6886-中→ 指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爲六欲天中最高位之第六天, 因有天魔之住處, 故亦稱魔天. [大智度論卷五十六]
【마타나과摩陀那果】
p6071-下→ 摩陀那, 梵語 madana, 巴利語同, 又作末達那․摩達那․摩陀羅. 意譯爲醉人果. 摩陀那屬茄科, 學名 Datura metel. 若食此果能令人醉. 其樹皮․樹汁均有毒素, 可供藥用, 多産於印度西部之高原. 慧琳音義卷十八(大五四․四一九下):末達那果, 梵語, 西國果名也. 此國無. 其果大如檳榔, 食之令人醉悶, 亦名醉人果. 堪入藥用也.[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七․翻梵語卷十․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마타麽吒】
p5954-上→ 係由日月定慧之淨眼所成之印明, 爲密敎眞言行者入道場時所用之印明. 又作遍視, 遍觀, 瞻視, 遍視百咤, 遍視瞻睹. 麽□(ma), 爲月之種子, 表示慧;咤□(ṭha), 爲日之種子, 表示定. 眞言行者入道場時, 以右眼觀百字, 左眼觀咤字, 竝觀想柚字變爲月, 咤字變爲日, 以此日月定慧之淨眼而成印明. 蓋此淨眼具有見佛, 除障二用, 故行者以此兩眼瞻睹道場內, 則諸魔悉消散, 諸尊皆顯現.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 蓮華部心軌, 理趣會軌, 金剛界發慧鈔卷上]
【마타파摩陀婆】
p6072-上→ (1197~1276)梵名 Madhva. 爲中世印度宗敎改革家, 印度敎毘濕奴派系中之摩陀婆派開祖. 生於南印度卡納拉(梵 Kānara). 曾注釋梵書(梵 Brahma-sūtra);反對商羯羅(梵 śaṃkara)之不二論, 而倡導二元論, 主張最高神異於個人我, 個人我雖得解脫, 亦不能與神同一. 其論說乃受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及薄伽梵塔富蘭那(梵 Bhāgavata-purāṇa)之影響, 强烈傾向有神論. 所創立摩陀婆派, 讚美歸依吉栗瑟拏(梵 Kṛṣṇa), 承認五神, 五神卽濕婆(梵 Śiva)․毘濕奴(梵 Vi湯鏑u)․杜爾嘉(梵 Durgā)․太陽神(梵 Sūrya)․智慧學問之神(梵 Gaṇeśa), 但不承認濕婆之配偶神羅達(梵 Rādhā). 此派聖典倂用卡納拉語(Kanarese)及梵語. 現今南印度信徒甚多.
【마하가전연摩訶迦旃延】
p6080-上→ 梵名 Mahākāṭyāyana, 巴利名 Mahākaccāyana, Mahākaccāna. 又作摩訶迦多衍那․摩訶迦底耶夜那․摩訶迦氈延. 或稱大迦旃延․迦旃延. 意譯大剪剔種男.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西印度阿槃提國(梵 Avanti)人, 其族姓及出家歸依佛陀之因緣有數說, 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七那羅陀出家品載, 師乃獼猴食聚落大迦旃延婆羅門之第二子, 名那羅陀(梵 Nālāka, 又作那羅迦․那羅摩納). 初入國都優禪耶尼城附近之頻陀山中, 從外舅阿私陀仙人學習吠陀之敎. 後阿私陀仙見釋尊出生時之相好莊嚴, 預言將來必能成佛, 遂於命終遺言令其禮釋尊爲師. 彼出家歸佛後, 從其本姓稱大迦旃延, 勤行不懈, 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滅度後, 師尙存, 仍從事敎化, 屢與外道論戰, 於佛陀弟子中, 稱論議第一. 俱舍論光記卷一謂, 六足論中之阿毘達磨施設論爲師所造. 在密敎中, 安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釋迦牟尼佛之左方上列第六位, 形像爲豎右手掌, 屈無名指․小指, 左手執袈裟之一角置於胸前, 坐於荷葉座上. [巴利文長老偈註(Paramattha-dīp, nī)․雜阿含經卷九․卷十九․卷二十․五分律卷二十一․十誦律卷二十五․法華經文句卷一下․慧琳音義卷八․胎藏界七集卷上]
【마하겁빈나摩訶劫賓那】
p6077-中→ 梵名 Mahākalpina, 巴利名 Mahākapphiṇa. 又作摩訶劫賓寧․摩訶劫比拏․摩訶罽賓那․摩訶迦匹那․摩訶金毘羅. 或稱大劫賓那, 或單稱劫賓那. 意譯作黃色․房宿․大分別時. 佛陀弟子之一. 精通天文曆數, 能知星宿, 爲衆僧中第一. 據賢愚經卷七大劫賓寧品載, 師爲金地國劫賓寧王之子, 稟性聰明, 大力勇健, 於其父王崩後嗣位, 兵衆殷盛, 威風遠振, 欲制壓中印度, 乃遣使至舍衛國向波斯匿王求貢, 時佛陀在祇洹精舍, 自化爲轉輪聖王, 以神通變現而使劫賓那信服;劫賓那遂遠離塵垢, 出家修持, 常勇猛精進, 端住三昧中. 後得法眼淨, 竝證得阿羅漢果. 另據光宅法華義疏卷一․法華玄贊卷一等載, 劫賓那又名房宿, 係因如來預知其成道之因緣, 乃化現爲老比丘, 宿其僧房, 爲之說法, 劫賓那卽於此夜得道. 又據法華文句卷一上載, 因其父母祝禱房星而得子, 故名之爲房宿.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本事經卷六․賢愚經卷六․法華義記卷八․翻梵語卷二․卷四․慧琳音義卷二十三]
【마하남摩訶男】
p6078-上→ 梵名 Mahānāma, 巴利名同. ①爲佛陀最初所度化五比丘之一. 又作摩訶南․摩訶那摩. 意譯大號․大名. 在中本起經作摩男拘利(梵 Mahānāma-koḷiya), 佛所行讚經中作十力迦葉. 乃釋迦牟尼踰城出家之際, 其父淨飯王於族中所選五隨侍之一;佛陀成道後, 於鹿野苑初轉法輪, 彼卽爲最初聞法得道之弟子之一, 後竝護持佛陀之化導. 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讚其(大二․五五七上):速成神通, 中不有悔, 所謂摩訶男比丘是.[中阿含卷八侍者經․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二․法華經文句卷一上․卷五上․大唐西域記卷七]. ②又稱釋種摩訶男(梵 Sakkamahānāma)․摩呵南釋․釋摩男. 屬中印度迦毘羅衛城釋迦種. 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等載其爲斛飯王之子. 大智度論卷三․梵文大事(Mahāvastu)等載其爲甘露飯王之子. 於其弟阿那律入佛門出家後, 卽治理家事, 重佛之敎法, 常布施湯藥․衣食等豫僧衆;中阿含經中之苦陰經卽其請佛所說.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載, 當舍衛城之流離王討伐迦毘羅衛城釋迦族時, 摩訶男爲救釋種族, 自願捨命於水中. 或謂此人與五比丘中之摩訶男爲同一人. [雜阿含經卷二十九․卷三十․增一阿含經卷三․卷三十五․佛本行集經卷十一․卷五十八․五分律卷三]
【마하랄타국摩訶剌佗國】
p6079-上→ 摩訶剌佗, 梵名 Mahā-rāṣṭra, 巴利名 Mahā-raṭṭha. 爲印度之古國, 位於南印度摩臘婆國之南. 又作摩訶羅亻乇國․摩訶勒咤國․摩訶賴咤國. 意譯大國.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此國周廣六千餘里, 土地肥沃, 風俗淳樸, 民性傲逸, 有恩必報, 有怨必復, 兵象甚强, 昔戒日王東征西伐時, 唯此國不臣伏. 國人好學, 兼習大小二乘, 伽藍百餘所, 僧徒五千餘;天祠數百, 異道甚多. 大都城內外有諸多窣堵波. 東境幽谷中有大伽藍, 係阿折羅阿羅漢爲其母所建, 伽藍高百餘尺, 中有七十餘尺之石雕佛像, 昔陳那菩薩多留止於此, 此伽藍卽今著名之阿旃多(梵 Ajantā)石窟. [長阿含經卷五․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五․翻梵語卷八]
【마하摩訶】
p6076-上→ 梵語 mahā,巴利語同. 又作莫訶․摩賀․摩醯. 意譯爲大. 乃大․多․勝․妙之意. 大智度論卷三(大二五․七九中):摩訶, 秦言大, 或多, 或勝.
【마하마야경摩訶摩耶經】
p6084-中→ 凡二卷. 北齊曇景譯. 又稱佛昇忉利天爲母說法經․佛臨般涅槃母子相見經. 略稱摩耶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本經前半部記述佛陀昇忉利天, 爲其生母摩耶夫人說法, 令得初果. 後半部記述佛陀遊化諸國, 後於拘尸那揭羅之娑羅雙樹間入涅槃, 摩訶摩耶由天上降下, 悲號慟絶, 時佛陀開金棺與之訣別;經末記述佛懸記關於法住法滅之情形. [歷代三寶紀卷四․法經錄卷一․開元釋敎錄卷一․卷六․閱藏知津卷二十五]
【마하바라다摩訶婆羅多】
p6081-中→ 梵名 Mahābhārata, 意爲偉大的婆羅多王後裔. 又稱婆羅多書․大戰詩. 爲古代印度之民族大敘事詩. 以梵文書寫, 計有十八篇十萬頌, 附錄一篇一萬六千頌, 爲世界最長之史詩. 與羅摩耶那竝稱印度二大史詩. 相傳作者爲毘耶娑仙人(梵 Vyāsa), 或謂其僅爲編纂者. 紀元前數世紀口耳相傳, 經多次修正補遺, 至西元二百年始得其槪要, 四世紀時, 始完成今日之形式. 其主題爲婆羅多族之後裔德雷陀什陀(梵 Dhṛtarāṣṭra)與龐都(梵 Pāṇḍu)兩王族爲爭奪王位, 展開十八日之戰爭. 其年代雖不明確, 然其戰爭史實則無庸置疑. 其所採用之語言․文體爲平易典雅之梵文. 於主題之外, 另有揷曲. 揷曲之形式很多, 包括神話․傳說․戀愛故事․處世訓等, 對印度當時道德․風俗․社會制度․哲學․宗敎等描述甚詳, 爲印度思想史之珍貴史料. 其中亦有薄伽梵歌(梵 Bhagavad Gita)․莎昆妲蘿(梵 Śakuntalī)與納拉王等著名故事. 在梵文學史上有不朽價値, 提供後代文學諸多題材, 迄今猶爲印度人所愛誦. 自近代印度各地方語文學始, 至東南亞諸國等廣大之印度文化圈, 皆流傳弘揚, 對文學․藝術等有莫大影響. [A. Holtzmann: Das Mahābhārata und seine Teile, 1892~1895; E. W. Hopkins: The Great Epic of India, 1901; V. Fausböll:Indian mythology, 1902; H. Jacobi: Mahābhārata, 1903; E. W. Hopkins:Epic mythology, 1915; A. Holtzmann: Indische Sagen, 1921]
【마하반야摩訶般若】
p6080-下→ 梵語 mahābrajñā. mahā,意爲大;prajñā, 意爲慧. 摩訶般若卽照了諸法實相, 最極最勝之大智慧. 禪苑淸規卷十(卍續一一一․四六五上):若未悟摩訶般若者, 但依佛語修行.[唯識樞要卷上本]
【마하반야바라밀경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p6081①梵名 Pa ñcaviṃśati-sāh, srikā-prajñ綯āramitā. 凡二十七卷(或三十卷․四十卷), 計九十品. 後秦鳩摩羅什譯. 又稱大品般若經․新大品經․大品經․摩訶般若經.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本經卽大般若經之第二分(卷四○一~四七八). 旨在闡明般若波羅蜜之法. 爲大乘佛敎初期闡說般若空觀之基礎典籍. 本經之同本異譯尙有光讚般若經十卷(西晉竺法護譯)․放光般若經二十卷(西晉無叉羅譯). 梵文二萬五千頌般若與本經相當, 分爲八品, 印度稱之爲中般若. 龍樹菩薩之大智度論百卷爲本經之釋論. 此外, 中國․日本對本經所作注釋書亦甚多.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八․歷代三寶紀卷八․開元釋敎錄卷四]. ②梵名 Aṣṭṅsāhasrikā-prajñāpāramitā. 凡十卷, 計二十九品. 後秦鳩摩羅什譯. 又稱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小品般若經․新小品經.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本經卽大般若經之第四分(卷五三八~五五五). 係闡說般若波羅蜜之法. 其同本異譯有道行般若經十卷(後漢支婁迦讖譯)․大明度無極經六卷(吳․支謙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鈔經五卷(前秦曇摩蜱與竺佛念共譯). 梵文八千頌般若與本經相當, 於尼泊爾爲九部大經之一. 本經有師子賢(梵 Haribhadra)作之梵文本釋論. [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敎錄卷四]
【마하범摩訶梵】
p6082-中→ 卽以梵唄誦唱含有摩訶般若波羅蜜文句之偈. 禪林中, 如於楞嚴會, 行道結束後, 楞嚴頭或維那擧唱十方三世一切佛, 諸尊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之文, 大衆亦和唱之, 稱爲摩訶梵. 或於誦唱普賢十大願後, 隨卽誦唱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之文.
【마하보리승가람摩訶菩提僧伽藍】
p6083-中→ 梵名 Mahābodhi-saṅghārāma, 巴利名同. 又作大覺寺․大菩提寺. 位於印度摩揭陀國菩提樹園之北門外. 乃四世紀時錫蘭王所建之寺, 由錫蘭遠遊印度巡禮聖蹟者, 必經此僧伽藍. 唐代玄奘西遊之際, 有僧徒約千人住此, 學習上座部法. 大唐西域記卷八(大五一․九一八中):庭宇六院, 觀閣三層, 周堵垣牆高三․四丈, 極工人之妙, 窮丹靑之飾. (中略)諸窣堵波高廣妙飾, 中有如來舍利.又求法高僧傳卷上(大五一․五中):此寺初基纔餘方堵, 其後代國王苗裔相承, 造製宏壯, 則贍部洲中當今無以加也.
【마하보리회摩訶菩提會】
p6082-下→ (Mahābodhi Society)印度佛敎復興運動團體, 係一國際性組織. 又稱摩訶菩提社․摩訶菩提協會․大菩提會. 原名爲菩提伽耶摩訶菩提會. 一八九一年五月, 錫蘭居士達磨波羅(Dharmapāl, )在美國學者奧爾高特(Colonel Henry Stell Olcott, 1832~1907)等人之支持下所創建. 初時籌組於佛陀成道處菩提伽耶, 未久正式在錫蘭可倫坡設立會址. 其最初目的在於自印度敎徒手中收回聖蹟菩提伽耶大塔, 竝復興印度及世界各地佛敎. 一八九一年十月, 於菩提伽耶首度召開國際佛敎會議, 出席者有錫蘭․中國․日本․緬甸及印度等各國代表. 一八九二年出版摩訶菩提與聯合佛敎世界雜誌, 後改名摩訶菩提, 總部自可倫坡遷往印度加爾各答, 一九二○年於加爾各答建該會總部法芥子寺, 總部設有管理部․執行委員會․財政委員會等部門. 復於鹿野苑․孟買等處興建寺廟․圖書館․學校․施診所等機構, 從事修葺佛塔․保存佛蹟․提供醫療服務․興辨敎育․安排朝聖者之食宿, 以及佛書之整理․翻譯․出版等振興佛敎之事業. 其間, 由於受到近世基督敎傳播之刺激, 錫蘭靑年佛敎徒古拿納達(Guṇānanda)亦發起佛敎擁護運動, 先後於印度․東南亞等各國設立支部, 益使摩訶菩提會之成長更爲茁壯. 目前, 於英國․美國․西德․日本․錫蘭․緬甸․泰國等地, 皆設有分支機構, 乃當代印度佛敎復興運動之核心團體.
【마하비라摩訶毘羅】
p6079-中→ 梵名 Mahāvīr, . 意譯大雄. 卽尼乾陀若提子, 爲印度耆那敎之開祖, 六師外道之一. 約與佛陀同時代. 三十歲出家, 經十二年苦行而大悟. 爲對抗自古因襲之婆羅門敎之弊, 而創立新敎, 稱耆那敎. [參閱尼乾陀若提子1890)
【마하살타摩訶薩埵】
p6084-下→ 梵語 mahāsattva, 巴利語 mahāsatta. ①乃菩薩或大士之通稱. 略稱摩訶薩. mahā,意譯作大;sattva, 乃有情․衆生之義. 摩訶薩埵卽大有情․大衆生. 謂此大衆生係願大․行大․度衆生大, 於世間諸衆生中爲最上, 不退其大心, 故稱摩訶薩埵. [大智度論卷五․法華義疏卷二․法華玄贊卷二]. ②爲釋尊於因位修菩薩行時之名. 又稱薩埵王子. 謂過去世有一王, 名摩訶羅陀(梵 Mahā-ratha, 意譯作大車), 勤修善法. 有三子, 皆相好端正, 第一太子名摩訶波那羅(梵 Mahā-praṇāda), 次子摩訶提婆(梵 Mahādeva), 三子摩訶薩埵. 一日, 三位王子遊竹林, 見一虎産七子, 而七子圍繞母虎周匝, 饑餓憔悴, 身體羸弱, 其命將絶, 三位王子皆生悲愴之念而離去;旣而摩訶薩埵大生悲心, 先使二兄返宮, 獨還林中, 至餓虎所, 爲求無上菩提, 而欲捨此穢身, 遂自脫衣服置竹枝上, 作種種誓已, 卽委身臥餓虎前. 虎畏薩埵慈威之力而不敢食;薩埵見之, 上高處投身於地, 時小神以手捧王子, 故無損傷;薩埵復以乾竹刺頸, 是時大地六種震動, 天華亂墜, 餓虎見薩埵流血, 始漸近, 舐血食肉, 唯留餘骨. 此卽佛本生譚中, 投身餵虎之因緣, 爾時虎之七子卽後來佛世時之五比丘․舍利弗․目犍連. 釋尊亦以此功德而超越十一劫. [賢愚經卷一․金光明經卷四․大寶積經卷八十․菩薩本行經卷下․分別功德論卷二]
【마하승기율摩訶僧祇律】
p6083-下→ 梵名 Mahāsaṅghavinaya. 凡四十卷. 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 略稱僧祇律. 意譯大衆律.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爲部派佛敎大衆部所傳之律藏. 全書分爲比丘戒法(初三十五卷)及比丘尼戒法(後五卷), 前者詳列二百一十八戒, 竝擧雜誦跋渠法․威儀法, 且詳述各戒制戒因緣․戒條釋文及其適用情形. 其中, 雜誦跋渠及威儀二法相當於四分律等之犍度品, 卽有關僧中所行儀式行事․羯磨, 及日常衣食住等規律制條之隨類解說. 比丘尼戒法則列擧二百七十七戒及雜跋渠法. 本書乃大衆部所傳之廣律, 與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共稱古來四廣律. 與其他三律比較之, 則其特色甚多, 包括:(一)四波羅夷制定之年份, 被推定爲自佛成道後第五年冬分第五半月至第六年冬分第四半月期間. (二)於所記七百結集律藏中, 不擧十事非法, 卻提及制限淨等之五淨法, 且跋耆子等否認之主張亦未提及. (三)內中竝載有四十餘種本生譚, 援引二十餘種之本生經. 據本書卷三十二五百比丘集法藏條載, 本書係優波離受摩訶迦葉之命所誦出者, 其次竝記有陀娑婆羅․樹提陀娑․耆哆等二十七人之相承, 是乃本律傳承之記錄. 另據法顯傳載, 法顯西行欲求戒律, 而北天竺諸國之戒律, 皆爲師師口傳, 無本可寫, 乃至中天竺, 於摩訶衍僧伽藍得一部律, 卽摩訶僧祇衆律, 乃佛陀在世時最初大衆所行之律, 於祇洹精舍傳其本. 此外, 出三藏記集卷三․拾毘尼義鈔卷一等載, 僧祇律爲婆麤富羅部(犢子部)所傳之律, 此說恐有訛誤. [大唐西域記卷九․歷代三寶紀卷三․卷四․卷五․開元釋敎錄卷一․卷三․卷十五]
【마하암摩訶庵】
p6082-上→ 北平名刹之一, 位於阜城門外之八里莊. 明代嘉靖二十五年(1546), 趙政建庵, 其時庵不甚大, 但極爲潔淨, 前後多松檜, 四隅各有高臺疊石. 縱目遠眺, 川原如繡, 西山蒼翠. 淸初名流王漁洋․高江村等常載酒流連, 賦詩爲樂. 庵東偏院金剛殿上置有明人重臨之三十二體金剛石刻.
【마하연장摩訶衍藏】
p6080-上→ 指大乘經典. 如來一代聖敎多被判爲大․小乘敎兩類, 而立詮釋聲聞․緣覺二乘道之敎法爲小乘經, 立詮釋菩薩道之敎法爲大乘經. 摩訶衍藏卽指說示大乘敎理之法華․涅槃․華嚴等諸大乘經典. 大智度論卷一○○(大二五․七五六中):雖俱求一解脫門, 而有自利利人之異, 是故有大小乘差別, (中略)三藏是聲聞法, 摩訶衍是大乘法.
【마하지관摩訶止觀】
p6076-中→ 凡十卷(或作二十卷). 天台大師智顗(538~597)講述於隋代開皇十四年(594), 弟子灌頂(561~627)筆錄. 又稱天台摩訶止觀. 略稱止觀.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與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合稱法華三大部. 本書爲智顗晩年所講述, 亦爲其著作中體系最圓熟之論書. 書中詳說圓頓止觀之法, 闡述智顗獨特之宗敎體驗與宗敎實踐. 智顗爲敘說以禪觀思惟體得超常識之宗敎境界之蘊奧─圓頓止觀, 故將其具體實踐法分成總論略說(五略)與別論廣說(十廣), 詳加解說. 五略, 指發大心․修大行․感大果․裂大網․歸大處等五段;十廣, 指大意․釋名․體相․攝法․偏圓․方便․正觀․果報․起敎․旨歸等十章;二者竝稱五略十廣. 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載, 本書原有三種類本, 一爲二十卷, 一爲十卷, 第三種卽今本, 三者皆稱圓頓止觀, 時人傳說第二者爲廣本, 第三者爲略本, 實則第三乃第二之再治本, 而改題爲摩訶止觀. 宋代天聖二年(1024), 依遵式之奏請, 將本書入藏;淳熙三年(1176), 大藏開版時校刊. 本書之注釋書頗多, 有湛然之止觀輔行傳弘決四十卷․止觀義例二卷․止觀大意一卷, 及梁肅之刪定止觀三卷等. [大唐內典錄卷十․佛祖統紀卷二十五․唐大和尙東征傳․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
【마하지관보행수요기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
p6077-中→ 凡十卷. 唐代湛然(711~782)述. 又稱摩訶止觀弘決搜要記․摩訶止觀搜要記․止觀輔行搜要記. 收於卍續藏第九十九冊. 因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一書之內容過於廣泛, 故本書擷取其要點, 竝將該書中之誤字加以訂正, 且將其文義不明之處加以闡釋, 便於止觀修行者之應用. 依作者之序文考據之, 本書係其示寂之前三․四年所作. [智證大師請來目錄]
【마하지관보행전홍결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
p6077-上→ 凡四十卷. 唐代荊溪湛然(711~782)撰. 又稱止觀輔行傳弘決․止觀輔行弘決․止觀輔行․輔行․弘決.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本書係注釋智顗之摩訶止觀, 書題止觀輔行傳弘決卽已揭出全書旨趣, 謂以佛一代之諸敎輔翼止觀之妙行, 復依止觀之妙行以傳弘一代敎旨;故於全書四十卷中, 試圖以咨稟口決․審理要決等諸決來彰顯此敎行相資之旨. 古來凡講摩訶止觀者, 皆以此書爲憑. 書中引用外典之處甚多, 由此可見作者博覽之精. 本書長久以來皆單行, 北宋天聖二年(1024)始入藏. 本書之注釋書有湛然之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有嚴之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助覽四卷․道邃之摩訶止觀論弘決纂義八卷等. [佛祖統紀卷十․卷十一․卷二十五․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七]
【마하지관의례찬요摩訶止觀義例纂要】
p6076-下→ 凡六卷. 又稱纂要․止觀義例纂要. 宋代從義撰. 收於卍續藏第九十九冊. 乃荊溪大師之止觀義例之注釋書. 本書首述止觀義例之大意及撰述之由來, 次釋本文, 復引書中之主要文句以成立自說, 引用諸多內典․外典, 對止觀義例作極詳細之解釋.
【마하파사파제摩訶波闍波提】
p6078-中→ 梵名 Mahābrajātatī,巴利名 Mahābajātatī. 又作摩訶鉢剌闍鉢底․摩訶卑耶和題. 或略稱波闍波提. 意譯作大愛道․大勝生主․大生主․大世主. 又稱波提夫人. 或稱摩訶簸邏闍鉢提瞿曇彌(梵 Mahābrajātatī-gautamī,巴 Mahābajātatī gotamī)譯作大愛道瞿曇彌․瞿曇彌大愛, 或略稱瞿曇彌. 梵語 gautamī,意爲釋迦族瞿曇姓之女. 摩訶波闍波提爲古印度天臂城善覺王之女. 卽佛母摩訶摩耶之妹, 釋迦牟尼佛之姨母. 釋尊出生七日, 母摩耶夫人卽謝世, 由姨母代爲養育. 釋尊成道後第五年, 淨飯王命終, 大愛道率耶輸陀羅及五百釋迦族女, 請求隨釋尊出家, 爲佛門有比丘尼之始. 彼出家後親自統理比丘尼, 住於精舍附近之尼院, 爲請求出家之女衆授具足戒, 助佛陀化導甚多. 後於佛陀入滅之前三月, 由於不忍見佛陀滅度, 乃於毘舍離城結跏趺坐, 由初禪天漸次入於四禪天而捨命, 其時欲界之諸天皆悲泣涕零. [增一阿含經卷九․中本起經卷下․賢愚經卷三․卷十二․四分律卷十二․五分律卷二十九․俱舍論光記卷十四]
【마하필리다법회摩訶畢利多法會】
p6082-下→ (Mahābirita)爲錫蘭佛敎之大祈福法會. 佛敎徒遇有喜喪事或疾病等, 請比丘至家中誦經, 以祈求吉祥平安. 其儀式與毘羅畢利多法會(錫蘭語爲 Veilpirita, 意卽小保護․小祈福法會)相近, 所不同者在於誦經時間較長.
【마향魔鄕】
p6888-中→ 相對於淨土而言, 乃指六道輪迴而汚濁迷惑之娑婆世界. 觀經疏定善義(大三七․二六三上):歸去來, 魔鄕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 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 唯聞愁歎聲.
【마혜하摩醯河】
p6087-上→ 摩醯, 梵名 Mahī, 巴利名同. 又作摩企河․莫醯河. 位於印度恆河之北, 係恆河五支流之一. 卽今貫流西印度孟買地區, 注入印度洋之河流. 經典載此河流之處甚多, 如中阿含卷二七日經(大一․四二八下):諸大泉源從閻浮洲五河所出, 一曰恆伽, (中略)五曰摩企, 彼大泉源皆悉竭盡, 不得常住, 是故一切行無常, (中略)當求捨離, 當求解脫.又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摩臘婆國條(大五一․九三五下):摩臘婆國, 周六千餘里, 國大都城周三十餘里, 據莫醯河東南.
【마호나라摩虎羅神】
p6071-下→ 西藏名 Sgra-ḥdsin. 又作摩呼羅神․摩休羅神․摩睺羅神․薄呼羅神. 意譯爲執言神. 爲藥師十二神將之第九, 乃守護佛法之藥叉神王. 據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載, 摩虎羅神身呈白色, 手執寶斧, 主領七億藥叉衆, 誓願守護如來之敎. 關於此尊之形像, 於修藥師儀軌布壇法․淨琉璃淨土標等尙有不同說法. [灌頂經卷十二․藥師如來本願經․藥師十二神將圖]
【마후라가摩睺羅迦】
p6085-下→ 梵名 Mahoraga. 又作摩睺羅伽․摩護羅․莫呼勒伽․摩休洛․摩伏勒. 意譯作地龍․大蟒神․大蟒蛇․大胸行․大腹行․大胸腹行. 係天龍八部衆之一. 維摩經略疏卷二載, 摩睺羅伽係無足腹行之神, 因毁戒․邪諂․多嗔․少布施․貪嗜酒肉․怠慢持戒, 遂墮爲鬼神;其體內多嗔蟲啃食其身, 痛苦異常. 慧琳音義卷十一載, 摩睺邏伽係樂神之類, 其形爲蛇首人身. 在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安置有三尊摩睺羅伽, 中央之尊乃屈兩手, 握拳舒食指, 置於胸前, 豎左膝而坐;左方之尊頭戴蛇冠, 面向右方;右方之尊則面向左方, 作吹笛狀. [大日經卷二普通眞言藏品․大日經疏卷十․翻梵語卷七․慧琳音義卷一․卷二十五․卷二十七․翻譯名義集卷四]
【막가연적莫訶衍磧】
p4775-中→ 爲大漠的梵漢竝擧之稱. 卽戈壁大沙漠, 舊稱沙河. 又稱莫賀延磧. 據高僧法顯傳及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一載, 此沙漠長八百餘里, 上無飛鳥, 下無走獸, 復無水草. 爲昔時佛敎東傳(陸路)必經之地. (參閱戈壁1411)
【막귀향게莫歸鄕偈】
p4775-中→ 爲唐代馬祖道一(709~788)所作之偈. 馬祖得南嶽懷讓之法後, 於江西一帶弘揚禪旨, 主張平常心是道․卽心是佛, 與當時在湖南弘法的石頭希遷, 被竝稱爲禪林之雙璧. 一日, 馬祖返歸鄕里四川省, 鄕人盛大歡迎, 然識馬祖幼小時之婆子卻謂(卍續一三五․四五四下) : 有何奇特?元是馬簸箕家小子!馬祖聞之, 歎於鄕里難行佛法, 遂作一偈以爲誡 : 勸君莫還鄕, 還鄕道不成, 溪邊老婆子, 喚我舊時名.卽返回江西. 另一說謂此偈乃馬祖歸鄕至途中, 又返回南嶽處燒香禮拜時, 南嶽所贈豫馬祖之偈, 然偈文略有出入. [五家正宗贊卷一馬祖道一章․正法眼藏行持篇卷下]
【막담운莫淡雲】
p4776-上→ (1916~ )原籍湖南長沙. 畢業於武昌高等師範, 曾任中學校長․敎員, 中國國民黨綏遠省黨部婦女運動委員會主任委員․綏遠省婦女會理事長․綏遠婦女月刊社社長․綏遠省地方行政幹部訓練團婦女幹部訓練班主任․立法院敎育委員會召集委員等職. 篤信佛敎, 爲人忠厚誠直, 淡泊名利, 抗戰時期, 領導綏遠婦女從事慰勞․救濟․服務․宣傳等工作, 不遺餘力. 自三十七年(1948)當選立委以來, 無論對政府之建言或法案之審議, 無不持公平․公正之立場與態度, 深獲好評. 五十七年代表國家參加在馬來西亞擧行之世界佛敎徒友誼會第九屆代表大會, 竝當選爲世界佛敎靑年會副主席. 五十八年代表國家出席在西貢擧行之兩個世界性佛敎會議, 會後赴新加坡․泰國․香港․印度等地考察.
【막幕】
p5797-上→ 又稱幔幕, 帳帷. 卽縫合長布, 作爲裝飾或區劃空間之用者. 豎縫而成者稱爲幔, 橫縫者稱爲幕. 陀羅尼集經卷三列擧二十一種供養具, 其中第七種卽寶帳. 經典中常有其名稱, 如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上) : 幢上寶幔, 如夜摩天宮.此外,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條載, 法堂之上間, 中間, 下間, 皆張掛生絹或麻布所做之幃幕, 竝供設素花, 香, 燭等. 今人作佛事時, 多用以覆遮佛堂之前面及兩側.
【막망상莫妄想】
p4774-下→ 禪林用語. 喝令他人勿起妄想之意. 乃嚴厲制止執著於分別意識者所用之語. 不起妄想, 則可直得菩提之果. 此用語盛行於唐代禪林間. 景德傳燈錄卷十長沙景岑章(大五一․二七五下) : 有僧問 : “蚯蚓斷爲兩段, 兩頸俱動, 未審佛性在阿那頸?” 師云 : “妄想作麽!” 聯燈會要卷六亦有同一記載, 而於最後謂莫妄想. [汾陽無德禪師語錄卷中․五祖法演禪師語錄卷中․景德傳燈錄卷十八]
【막배膜拜】
p6143-下→ 卽擧兩手, 伏地跪拜. 爲宗敎頂禮中之主要儀式. 我國古代西北部少數民族對其最尊敬或畏服者, 多行此禮. 今泛指對神靈所行最崇敬之禮拜, 多數敎派中均有此禮.
【막야검鏌鎁劍】
p6711-下→ 禪林用語. 又作莫邪劍. 原爲古代之名劍. 蓋莫邪乃吳(一說楚, 或謂韓)之著名鑄劍匠干將之妻子. 夫妻二人爲協助吳王闔閭, 遂鑄陰陽二劍, 陽劍稱干將, 陰劍稱莫邪. 於禪林中, 鏌鎁劍轉指自身本來具有之智慧, 或師家自由自在接化學人之般若智見. 碧巖錄第九則(大四八․一四九上):明鏡當臺, 姸醜自辨;鏌鎁在手, 殺活臨時.
【막정희莫正熹】
p4774-下→ (1899~1986)廣東中山人. 民國二十五年(1936)皈依慈航法師, 法名淨晞. 氏精通國學, 信仰虔誠, 常撰寫佛敎論述文章. 著有驚奇集․見性成佛․驚奇雜集․楞嚴淺譯等. 民國七十五年十二月去世, 享年八十八. 其女莫佩嫻信佛亦篤, 著有妙哉觀世音, 編譯有世佛等書.
【만갱慢坑】
p5813-中→ 比喩憍慢之心如深坑. 摩訶止觀卷十下(大四六․一三六中) : 勝者墮慢坑, 負者墮憂獄.
【만겁萬劫】
p5542-上→ 劫, 分別世界成壞之時量名, 爲古印度表示時間之最大單位. 萬劫, 經歷世界之成壞一萬次, 卽言時間之極長.
【만견慢見】
p5813-中→ 十種見之一. 與慢同義. 卽心生憍慢, 凡事認爲自己優勝, 而視他人爲低劣. 小乘俱舍宗與大乘唯識宗, 皆以此通於見所斷及修所斷. [瑜伽師地論卷八](參閱十隨眠499)
【만과滿果】
p5832-下→ ①指滿業所招感之果報. 宗鏡錄卷五十(大四八․七一一下) : 前六識, 名爲滿果, 有一分善惡別報來滿故.[俱舍論光記卷六](參閱滿業5834). ②指如來之果位.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大四四․二四五中) : 果亦二種 : 一分果, 謂令得入位; 二滿果, 謂成如來.
【만금강慢金剛】
p5813-下→ 梵名 Māna-vajra. 又作金剛慢, 金剛傲, 意氣金剛, 金剛欲自在. 爲密敎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十七尊之一. 標示慢卽菩提深密之理趣. 位於理趣會中尊金剛薩埵左方之月輪內. 據理趣經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載, 此菩薩以無過上智使一切衆生皆證得毘盧遮那如來之體, 於世間, 出世間皆得自在, 故住於傲誕之威儀, 而現其我, 無我俱幻平等之智身. 是知此菩薩乃表示化他自在之德, 故稱慢金剛. 種子爲□(kha), 三昧耶形爲二金剛拳印. 其形像爲身呈黃色, 二拳各當胯, 頭向左稍傾. 據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載, 此尊以二金剛拳置胯, 表淨五識質礙身, 起大勤勇, 盡無餘有情, 皆頓令成佛, 能淨五識身, 而成就成所作智. [理趣釋卷上,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 普賢金剛薩埵略瑜伽念誦儀軌]
【만긍萬恆】
p5543-下→ (1249~1319)高麗僧. 熊津郡(忠淸南道公州)人, 俗姓朴. 生於儒者世家, 幼年卽出家爲僧. 爲曹溪山天英之法嗣. 及第九山佛選之魁元, 由楓岳移住智理山. 應忠烈王招請, 入住三藏社. 其後歷住朗月社, 雲興社, 禪源社等名刹. 接化弟子多達七百餘人, 其中士大夫亦多不勝數. 宋代之蒙山德異讚歎師之文偈, 賜號古潭. 忠宣王五年(1313), 蒙賜別傳宗主重續祖燈妙明尊者之號. 於忠肅王六年示寂, 世壽七十一, 法臘五十八. 追贈塔號慧鑑國師廣照之塔. 李齊賢撰師之碑銘, 碑立於松廣寺(全羅南道順天郡). [東國僧尼錄, 益齋集卷七]
【만년사萬年寺】
p5540-下→ ①位於四川西南峨嵋山腰. 爲峨嵋山六大古刹之一. 始建於晉代, 原名普賢寺, 唐代慧通改名爲白水寺, 後屢遭火災. 明神宗時, 重建成磚砌之螺旋式無樑殿, 改稱聖壽萬年寺, 凡七殿, 規模之大, 山中少見. 其圓頂形承塵(卽藻井)充滿異國情調, 上有繪於明代之彩色飛天神像. 明末三度大火, 僅存毘盧, 磚, 接引等三殿. 現分爲三部分 : 一爲新殿, 藏貝葉經及舍利子. 二爲磚殿, 殿內有宋代所製之靑銅普賢菩薩坐像, 另藏有佛牙, 珍貴異常. 三爲毘盧殿, 其內供奉明嘉靖年間所製三大銅佛. (參閱峨嵋山4087). ②位於浙江天台縣西北三十五公里處. 爲天台山著名之古刹. 寺爲普岸禪師創建於唐文宗太和年中(827~835), 原名平田禪院. 寺外八峰環立, 巨杉蔽天. 淸代曾大加修葺, 後又屢毁於火, 已不復舊觀. 寺內原藏經甚多, 亦多散失.
【만니滿泥】
p5832-中→ 梵語 vande. 又作漫提. 意譯爲禮拜. 觀自在如意輪菩薩瑜伽法要(大二○․二一一下) : 行人面於西, 漫提自在王, 次禮餘方佛.慧琳音義卷三十六解釋滿泥自在王一詞(大五四․五四九上) : 滿泥自在王, 梵語也, 唐云禮拜自在王者無量壽佛.
【만다길니지曼陀吉尼池】
p4398-中→ 曼陀吉尼, 梵名 Mandākinī. 又作摩陀延池․漫陀耆尼池․曼那吉儞池․曼陀枳尼池․摩那摩池. 位於喜馬拉雅山中七湖之一. 據南傳長老偈經(巴Thera-gāthā)六七三至六八八偈註, 阿若憍陳如嘗於此湖附近之六牙(巴 Chaddanta)森林住十二年, 受諸象供養. 於入滅前, 至竹林精舍拜謁釋尊, 歸返後方入滅. 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一載, 曼陀吉尼池爲梵語, 卽大龍象王浴池名, 依起世經及立世阿毘曇論, 皆說此池在贍部洲大雪山之北, 善住象王所浴處 ; 竝依經意而推測曼陀吉尼池應爲諸天之浴池.
【만다라공曼荼羅供】
p4405-中→ 又作曼陀羅供. 略稱曼供. 卽供養兩部大曼荼羅之法會. 一般於法堂落成․新造佛像開眼, 或諸山開創紀念等, 多修此法會. 法會時, 於壇內懸掛金剛界․胎藏界兩部曼荼羅, 由供養導師修兩部合行之祕法.
【만다라관曼荼羅觀】
p4406-中→ 卽密敎修法時, 於道場觀中, 觀想本尊及眷屬之曼荼羅. 道場觀有廣․中․略三種, 皆行曼荼羅觀. 諸經軌所記載之曼荼羅觀, 雖有出入, 然大致如下 : 作如來拳印, 觀想寶樓閣中大曼荼羅壇場, 壇上有滿月輪, 月輪上有大蓮花(此係就金剛界而言, 若於胎藏界, 則次序相反, 乃觀想蓮花月輪), 於蓮花上觀想本尊之種子․三昧耶形․尊形之轉成, 乃至觀想眷屬聖衆圍繞前後. (參閱道場觀5649)
【만다라曼荼羅】
p4400-下→ 梵語 maṇḍala, 西藏語 dkyil-ḥkhor. 又作曼陀羅․曼咤羅․漫荼羅․蔓陀羅․曼拏扌羅․滿荼邏․滿拏囉. 意譯壇․壇場․輪圓具足․聚集. 印度修密法時, 爲防止魔衆侵入, 而劃圓形․方形之區域, 或建立土壇, 有時亦於其上畫佛․菩薩像, 事畢像廢 ; 故一般以區劃圓形或方形之地域, 稱爲曼荼羅, 認爲區內充滿諸佛與菩薩, 故亦稱爲聚集․輪圓具足. 在律中, 亦有爲避不淨, 而在種種場合作曼荼羅者. 據大日經疏卷四載, 曼荼羅有種種意義 : 自輪圓具足之意而言, 諸尊如輪般環繞於普門之大日如來四周, 協助大日, 使衆生趣入普門 ; 自發生之意而言, 能養育佛種, 而生佛樹王(佛果) ; 又由梵語 maṇḍa 乃精製牛乳爲醍醐之意, 故曼荼羅表佛果之醇淨融妙, 有極無比味․無過上味之意. 但後世密敎認爲, 曼荼羅主要是聚集之意, 亦卽諸佛․菩薩․聖者所居處之地. 印度築土壇, 係於其上圖出諸尊, 事後, 復破壞之, 但我國及日本則專用紙帛圖出諸尊. 日本東密, 係指於金剛界圖出金剛界曼荼羅, 於胎藏界圖出胎藏界曼荼羅等之兩部曼荼羅(兩界曼荼羅). 在臺密, 則以蘇悉地法用雜曼荼羅. 又兩部曼荼羅之圖樣因經及儀軌不同而有異, 現流行之圖示曼荼羅, 稱爲現圖曼荼羅. 曼荼羅有四種, 稱爲四種曼荼羅, 簡稱四曼. 依金剛頂經之說, 卽 : (一)諸尊具足相好容貌之圖畫, 稱爲大曼荼羅(尊形曼荼羅), 相當於金剛界曼荼羅之成身會. (二)諸尊之三昧耶, 卽表示本誓之器杖․刀劍等之持物, 以圖示或於手結印契, 稱爲三昧耶曼荼羅, 相當於三昧耶會. (三)諸尊之種子及眞言, 或書種子之梵字於諸尊本位, 或以法身之三摩地以及一切經論之文義等, 稱爲法曼荼羅(種子曼荼羅), 相當於微細會. (四)將諸尊之威儀事業鑄造成像, 稱爲羯磨曼荼羅, 相當於供養會. 此四種曼荼羅, 又各含有三種曼荼羅, 卽 : (1)都會(都門․普門)曼荼羅, 諸尊聚集一起, 如以大日如來爲中心之兩部曼荼羅. (2)部會曼荼羅, 部分諸尊, 如佛部之佛頂曼荼羅, 蓮華部之十一面觀音曼荼羅等. (3)別尊(一門)曼荼羅, 以一尊爲中心之釋迦曼荼羅․如意輪曼荼羅等. 依大日經之說法, 可歸納於三種祕密身, 卽 : (一)字, 乃法曼荼羅. (二)印, 乃三昧耶曼荼羅. (三)形, 乃大曼荼羅. 此三身各具足威儀事業, 稱爲羯磨曼荼羅. 四曼荼羅雖圓滿具足萬德, 然總歸於一而超越相對, 此謂體大曼荼羅 ; 具備衆相之差別, 稱爲相大曼荼羅 ; 具足三密之業用, 稱爲用大曼荼羅. 又四曼荼羅攝盡一切存在之相狀, 故對六大體大․三密用大, 稱爲四曼相大. 此外, 尙有三種四曼荼羅之說, 卽 : (一)就過去世而言, 集中於法身大日如來說法席之聖衆, 爲自性會四曼. (二)就未來世而言, 影像及書畫, 爲世間住持四曼. (三)就現在世而言, 瑜伽行者爲行者修成四曼. 至於大智印․三昧耶智印․法智印․羯磨智印等四智印(四印)與四曼之異同, 乃是體同而名異 ; 或謂四曼乃通於有情․非情者, 而四印則只限於有情者 ; 或謂四曼對本有之體而得名, 四印乃對修生之用而得名. 金剛界曼荼羅(金剛界, 梵語 vajra-dhātu), 表示大日之智法身. 又作果曼荼羅․智曼荼羅․西曼荼羅․月輪曼荼羅. 此係根據金剛頂經等所作之圖. 日本東密使用自九會形成之九會曼荼羅 ; 臺密則使用成身一會之曼荼羅.西南(五)四印會(六)一印會(七)理趣會(薩埵會) (普賢會)北(四)供養會(大供養會)(一)羯磨會(成身會)(根本會)(八)降三世羯磨會(降三世會)(三)微細會(羯磨會)(二)三昧耶會(羯磨會)(九)降三世三 昧耶會東 九會曼荼羅乃印度隨宜之說, 如左圖所示(括弧內爲別稱). 現圖曼荼羅計收一四六一尊. 羯磨會以下之六會, 相當於金剛頂經金剛界品所說之金剛界大曼荼羅․陀羅尼曼荼羅․微細金剛曼荼羅․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四印曼荼羅․一印曼荼羅等六曼荼羅. 其餘三會之所據則無定說. 金剛界曼荼羅原爲成身一會, 而九會則似是集合九種曼荼羅者. 其圖相之義, 金剛係表示菩提之智慧體, 堅固不壞, 且有摧毁一切之功能. 圖相排列順序係以羯磨會爲首, 最下爲降三世三昧耶會, 此卽表示如來敎導衆生, 起化他之作用, 係從果向因之下轉門, 至羯磨會以下之供養會乃表示各個四曼. 四印會表示四曼相互不離, 一印會則表示四曼乃爲絶對之一實相而容納於六大. 以上六會卽三輪身中自性輪身之曼荼羅. 理趣會爲正法輪身金剛薩埵之曼荼羅, 表示欲․觸․愛․慢之相. 降三世羯磨會與降三世三昧耶會, 則表示由於以上二輪身, 對難以敎化之衆生, 顯示忿怒的敎令輪身之降三世明王之容貌, 而使之折伏. 此外, 降三世三昧耶會以下, 逆向羯磨會, 係表示菩薩之修行順位, 係從因向果之上轉門. 降三世三昧耶會則象徵以大悲之弓箭, 射伏無明之怨敵, 發起上求菩提下化衆生之誓願, 乃至羯磨會係表示完成威儀具足之大日如來(卽羯磨身). 或對前圖依照⑦⑧⑨⑤④③⑥①②之順序, 有種種解釋, 如謂此乃從自證至化他, 又從化他還歸自證之自證化他折伏攝受不二之曼荼羅. 九會之中, 表示羯磨會(成身會)圖相者, 卽於中央畫一大圓輪, 其中現出五月輪, 且於中央月輪中安置大日及四波羅蜜菩薩, 而於四方月輪安置四佛及四親近等十六大菩薩. 其他, 復畫八供養(內四供養․外四供養)․四攝․賢劫千佛․外金剛部二十天․四大神等. 金剛界曼荼羅分爲佛部(理智具足覺道圓滿)․金剛部(智)․寶部(福德)․蓮華部(理)․羯磨部(化他作用)等五部. 大日․阿閦․寶生․阿彌陀․不空成就等五佛, 爲其各部之部主 ; 而大日以外之四佛則自大日四親近之四波羅蜜菩薩出生, 故此四菩薩稱爲部母. 東北外金剛部院南文殊院地藏院釋迦院除蓋障院觀音院遍知院金剛手院中臺八葉院持明院虛空藏院蘇悉地院西 胎藏界曼荼羅(胎藏界, 梵語 garbha-dhātu), 乃表示大日之理法身. 又作因曼荼羅․理曼荼羅․東曼荼羅․大悲曼荼羅. 佛之大悲, 若以胎藏爲譬喩, 卽從此胎藏而生曼荼羅之意, 此乃根據大日經之繪圖而來. 其圖形不一, 如經疏曼荼羅․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胎藏舊圖樣․胎藏圖像․現圖曼荼羅, 而部院之廢立及所列之諸尊皆有差異. 傳說爲日僧惠果所作之現圖曼荼羅立有十三大院, 然於日僧空海之祕藏記中, 省略四大護院, 而僅有十二大院. 其他尙有省略蘇悉地院, 而爲十一大院者. 日本現行之現圖曼荼羅卽屬於十二大院, 其配列如下圖, 計容納四一四尊. 圖相之意, 表示開顯衆生本具之因德, 卽等於果德之蓮花, 亦卽菩提心之佛種由大悲萬行之母胎(卽胎藏)養育, 直至佛果之意. 從佛菩提自證之德, 示現八葉中胎大日之身, 從大日之德, 示現第一重乃至第四重之諸尊, 此皆象徵大日之德的一部分. 其中, 中臺八葉院之圖相 : 大日位於八葉(八花瓣)蓮花中央之花臺, 東方安置一葉寶幢, 南方安置開敷華王, 西方爲無量壽, 北方爲天鼓雷音, 東南方爲普賢, 西南方爲文殊, 西北方爲觀世音, 東北方則爲彌勒. 以上, 大日表示法界體性智, 四佛表示四智, 四菩薩表示四行(菩提․福德․智慧․羯磨). 胎藏界曼荼羅分爲佛部․金剛部․蓮華部等三部. 在衆生心中則表示粗妄執․細妄執․極細妄執等三妄執實相之大定․大智․大悲等三德. 中臺院及其東西等六院, 相當於佛部, 北方之觀音․地藏等二院相當於蓮華部, 南方之金剛手․除蓋障等二院相當於金剛部, 外金剛部院攝屬於三部, 而通稱爲金剛部. 於臺密, 除兩部大日如來以外, 其餘諸尊而爲中尊者之曼荼羅(卽金剛․胎藏兩界曼荼羅以外之曼荼羅)稱爲雜曼荼羅, 又稱作諸尊曼荼羅․別尊曼荼羅. 有如來․佛頂․諸經․觀音․菩薩․忿怒․天等分別. 胎藏界曼荼羅之諸尊, 在本位普遍聚集, 稱爲都會壇曼荼羅․普門曼荼羅 ; 對此, 以藥師․彌陀․觀音等諸尊爲中心所建之曼荼羅, 則稱都外別壇․別尊曼荼羅․一門曼荼羅. 修尊勝法時所畫者, 稱爲尊勝曼荼羅. 以不動明王爲本尊之曼荼羅, 稱爲不動曼荼羅. 將彌陀․觀音通種子之紇利俱字放置於開敷蓮華中之中臺八葉, 稱爲九字曼荼羅. 此外, 畫法華經說經會之聖衆, 稱爲經法曼荼羅. 畫釋迦三尊及傳俱舍論之諸祖者, 稱爲俱舍曼荼羅. 修法之時, 僅以觀想觀諸尊之形像, 稱爲道場觀曼荼羅. 至於觀想自身爲曼荼羅, 而在四肢五體上布列曼荼羅之諸尊, 則稱支分生曼荼羅. 支分生曼荼羅中, 以胎藏界之中臺八葉院配於頭部, 第一重之內眷屬配於咽喉及心臟, 第二重之諸大菩薩配於臍以下之部位, 稱爲三重流現曼荼羅. 地․水․火․風․空等五輪配於膝․腹․胸․面․頂, 稱爲五輪成身曼荼羅. 此外, 金剛界之九會則配於肢體. 灌頂之時, 敷於壇上行者投花得佛所用者, 稱爲敷曼荼羅. 至於一般把曼荼羅作爲禮拜供養之對象, 稱爲曼荼羅供, 略稱曼供, 於諸堂建築落成時之落慶供養多修此曼荼羅. 描畫彌陀之淨土及彌勒之兜率天等相狀, 稱爲淨土曼荼羅, 或兜率曼荼羅, 惟此應稱爲變相. 又圖示法華經敎說內容, 稱爲法華變相及法華曼荼羅. 然於密敎修法華經時, 則另有法華曼荼羅. 又建立曼荼羅, 爲弟子傳授灌頂之傳法阿闍梨, 稱爲曼荼羅阿闍梨.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三․五祕密儀軌](參閱變6912)
【만다라보살曼荼羅菩薩】
p4406-上→ 曼荼羅, 梵名 Mahā-cakra. 音譯摩訶斫羯羅. 意譯大輪. 此尊以成曼荼羅爲本誓, 故稱曼荼羅菩薩. 列於密敎胎藏界現圖曼荼羅虛空藏院下列南方第一位. 密號祕密金剛․大輪金剛․輪圓金剛․集起金剛. 種子爲□(hūṃ), 三昧耶形爲輪. 其形像爲身呈黑色, 面爲忿怒相, 三目六臂, 火髮逆立. 左右第三手作拳, 結小金剛輪印, 安置頭頂上. 右第一手豎拳置於胸前, 持三鈷杵, 第二手向右持劍. 左第二手豎肘向左持輪, 第一手向左垂, 屈食指持獨鈷杵之頭, 坐於蓮座. [靑龍寺儀軌卷中․胎藏界七集卷中․祕藏記]
【만다라사륜曼荼羅四輪】
p4405-上→ 據毘盧遮那成道經載, 有勝義․世俗二諦之修行, 世俗諦修行乃依金․水․火․風四輪以爲曼荼羅, 卽 : (一)本尊爲黃色, 住地輪曼荼羅, 其形爲方, 稱爲金輪. (二)本尊爲白色, 住水輪曼荼羅, 其形圓, 稱爲水輪. (三)本尊爲赤色, 住火輪曼荼羅, 其形爲三角, 稱爲火輪. (四)本尊爲黑色, 住風輪曼荼羅, 其形爲半月, 稱爲風輪. [諸部要目](參閱四輪1837)
【만다라사曼陀羅寺】
p4398-下→ 日本淨土宗西山曼陀羅寺派本山. 位於愛知縣江南市. 元德元年(1329), 爲天眞乘運所創建. 初稱圓福寺. 七世空光改稱爲曼陀羅寺, 後成爲敕願所. 江戶時代, 該寺成爲檀林, 有諸多學徒聚集.
【만다라선曼荼羅仙】
p4404-下→ 梵名 Mandra. 意譯弱聲․弘聲. 又作曼陀羅仙. 南朝譯經三藏. 扶南國人. 生卒年不詳. 梁武帝天監二年(503)來華, 獻貢梵經․珊瑚佛像. 不久, 奉敕與僧伽婆羅從事譯經, 譯出寶雲經七卷․法界體性無分別經二卷․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卷. [歷代三寶紀卷十一․續高僧傳卷一僧伽婆羅傳․佛祖統紀卷三十七]
【만다라신曼荼羅身】
p4405-上→ 卽從身而示現曼荼羅諸尊. 密敎胎藏界之法弟子受灌頂以後, 阿闍梨以□(aṃ, 暗)字加持於弟子頂上, 而流現胎藏曼荼羅諸尊. 卽觀□字於頂上, 爲中胎藏, 由□字生三重火焰, 一重遍繞咽上, 其光所照, 現第一重曼荼羅 ; 次一重光繞心上, 現第二重曼荼羅諸尊 ; 後一重光繞臍上, 現第三重曼荼羅諸尊. [大日經疏卷八]
【만다라종성십주심曼荼羅種姓十住心】
p4406-中→ 日僧空海將衆生發菩提心之過程分類爲十種形式, 而創倡十住心之說, 其後宥快著祕藏寶鑰鈔, 提出橫豎之二雙四重十住心, 曼荼羅種姓十住心卽橫之十住心之一. 乃普門萬德十住心之對稱. 卽顯示衆生本具之心平等而悉與法身同一之十住心.
【만다라통삼대曼荼羅通三大】
p4405-中→ 指曼荼羅通於體․相․用三大. 曼荼羅, 爲密敎用來形容菩提境地萬德圓滿之佛果, 然所含語意與用例不限於此, 如輪圓具足․極無比味․無過上味․聚集, 發生․壇․道場等, 均爲常見之譯語. 大, 周遍法界之義. 密敎之常法, 以六大․四曼․三密依其次第, 配於體․相․用等三大. 卽謂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乃諸法能生之本源, 圓滿周遍於一切法界, 此稱六大體大 ; 大․三昧耶․法․羯磨等四種曼荼羅, 自外界可認知其相狀差別, 且於一法中具足衆相, 此亦圓滿周遍於萬法, 此稱四曼相大 ; 身․語․意三密之業用, 圓滿具足, 周遍於一切萬法, 此稱三密用大. 然據祕藏記卷末之說, 則四曼不惟配於相大, 且亦融通於體․用二大, 其意槪謂曼荼羅亦含三密圓滿具足之義, 故以曼荼羅爲三密之用大 ; 又曼荼羅爲諸法能生之根源, 卽□(a , 阿)字本不生六大體大之位, 故以曼荼羅爲體大. 加上密敎一般說法之四曼相大, 則四曼荼羅一一皆通於體․相․用等三大. (參閱四曼相大1755)
【만다라화曼陀羅華】
p4398-下→ 曼陀羅, 梵語 mānāra, mānārava, mandāraka, 意譯天妙․悅意․適意․雜色․圓․柔軟聲․闃․白. 又作曼陀勒華․曼那羅華․曼陀羅梵華․曼陀羅帆華. 其花大者, 稱爲摩訶曼陀羅華. 曼陀羅華爲四種天華之一, 乃天界之花名. 花色似赤而美, 見者心悅. 其樹與波利質多樹同種. 學名 Erythrina indica(Coral tree), 産於印度, 夏季開花, 六七月頃結實, 葉頗繁茂. 又學名 Calotropis gigantea, 馬利筋屬之植物, 亦稱曼陀羅, 係獻供濕婆神之花. [法華經卷一序品․阿彌陀經․法華義疏卷二(吉藏)․慧苑音義卷上]
【만다滿荼】
p5833-下→ 梵語 maṇḍa. 意譯爲堅固, 不動, 無等比, 遍周法界. 爲金剛座, 菩提座之異稱. 大日經疏卷十二(大三九․七○九下) : 爾時, 諸金剛菩薩卽能現菩提座也. 此座者但以世間意說, 但是座處耳;然西方名此座爲滿荼.
【만당慢幢】
p5814-上→ 比喩憍傲高慢之心, 如說法時高聳之幢. 六祖壇經(大四八․三五五中) : 禮本折慢幢, 頭奚不至地.
【만도구야송滿都佉耶頌】
p5834-上→ 梵名 Māṇḍūkya-kārikā. 又稱聖傳論(梵 Āgama-aśāstra), 高達帕達頌(梵 Gauḍapādīya-kārikā). 爲印度六派哲學吠檀多學派(梵 Vedānt)之經典. 西元六四○至六九○年間由高達帕達(梵 Gauḍapāda)編成, 內分四章二一五頌, 包括聖傳章, 虛妄章, 不二章, 旋火寂靜章等, 各章皆有其特殊之思想與組織, 顯見爲集體創作. 然其內容已融入空觀, 唯識之種子, 二諦說等佛敎敎理, 與若干佛敎特有之術語, 佛敎慣用之譬喩, 同時又尊稱體悟眞理者爲佛陀. 此外, 從本書所揭示之無論諍, 宥和等觀點, 亦可確定其受法華經之影響. 由學術立場而言, 本書乃硏究吠檀多學派及其受佛敎影響之最佳資料. 本書爲吠檀多學派中僅次於梵經(梵 Brahma-s腎tra)之聖典. [V. Bhattacharyya : The Āgama Śāstra of Gaudapāda, 1943]
【만등회萬燈會】
p5546-上→ 卽萬燈供養. 爲懺悔與祈求滅罪, 以萬燈供養佛, 菩薩之法會. 與獻花供養相同. 燃燈供養之功德甚大, 其說散見於諸經之中. 日本極盛行此種法會, 東大寺將之列爲重要年中行事之一. [悲華經卷二, 菩薩藏經, 阿闍世王授決經]
【만慢】
p5812-上→ 梵語 māna, 巴利語同. 心所(心之作用)之名. 俱舍宗以之爲四十六心所中的八不定地法之一, 唯識宗則以之爲五十一心所中的六根本煩惱之一. 卽比較自己與他人之高低, 勝劣, 好惡等, 而生起輕蔑他人之自恃之心, 稱爲慢;亦卽輕蔑, 自負之意. 慢有種種分類,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三, 俱舍論卷十九列擧七慢 : (一)慢, 對劣於自己之人, 認爲自己較殊勝;而對與自己同等之人, 謂與自己同等而令心起高慢. (二)過慢(梵 ati-māna), 對與自己同等之人, 硬說自己勝過對方;對勝過自己之人, 亦偏說對方與自己同等. (三)慢過慢(梵 m樗齟綟i-māna), 對勝過自己之人, 起相反之看法, 認爲自己勝過對方. (四)我慢(梵 āṭma-māna), 乃七慢之根本慢. 於五蘊假和合之身, 執著我, 我所, 恃我而起慢. 內執有我, 則一切人皆不如我;外執有我所, 則凡我所有的皆比他人所有的高上. (五)增上慢(梵 adhi-māna), 於尙未證得之果位或殊勝之德, 自認爲已經證得. (六)卑慢(梵 腎na-māna), 對於極優越之人, 卻認爲自己僅稍劣於其人;或雖已完全承認他人之高勝, 而己實卑劣, 然絶不肯虛心向其人學習. (七)邪慢(梵 mithyā-māna), 無德而自認爲有德. 八慢, 卽指慢, 大慢, 慢慢, 我慢, 增上慢, 不如慢, 邪慢, 傲慢等. 九慢, 又作九慢類. 卽 : (一)我勝慢類, 卽對與自己同等之人, 認爲自己勝過對方之過慢心. (二)我等慢類, 乃對與自己同等之人生起我與彼同等之慢心. (三)我劣慢類, 對勝過自己之人, 生起我爲劣之卑慢心. (四)有勝我慢類, 對勝過自己之人, 生起彼勝我之卑慢心. (五)有等我慢類, 對與自己相等之人, 生起彼與我同等之慢心. (六)有劣我慢類, 係對與自己相等之人, 生起彼劣於我之過慢心. (七)無勝我慢類, 對與自己同等之人, 認爲其人未必勝過我之慢心. (八)無等我慢類, 對與自己同等之人, 認爲其人比我差劣之過慢心. (九)無劣我慢類, 對多分勝於我者, 生起我比其人爲少分劣之卑慢心. 此係俱舍論卷十九根據發智論卷二十所擧出者. 上記之九慢攝於前述七慢中之慢, 過慢, 卑慢三種. 卽我等慢類, 有等我慢類, 無勝我慢類等三項攝屬於慢, 我勝慢類, 有劣我慢類, 無等我慢類等三項攝屬於過慢, 我劣慢類, 有勝我慢類, 無劣我慢類等三項則攝屬於卑慢. 於品類足論卷一載有關於九慢之闡釋, 書中擧出我勝慢之例子, 謂我勝慢係由慢, 過慢, 慢過慢三者而出, 此係依觀境之劣, 等, 勝而分別之 : (一)若觀劣境而謂己爲勝, 此爲慢. (二)若觀等境而謂己勝, 此爲過慢. (三)若觀勝境而謂己勝, 此爲慢過慢. 其餘之八慢亦可準此而別. 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五列擧聰明, 世智, 高貴, 耆年, 大姓, 高門, 解, 福, 富, 寶等十慢;法華經論卷下更以法華七喩配七種增上慢. 此外, 憍慢之妄惑, 稱爲慢惑, 爲十大惑之一;自慢而心擧, 稱爲慢擧.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 卷五十, 俱舍論卷四, 成唯識論卷四, 俱舍論光記卷四, 卷十九, 摩訶止觀卷五上, 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末]
【만물유령론萬物有靈論】
p5543-中→ 乃英國人類學家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 1832~1917)提出之理論. 主張原始人在形成宗敎之前, 先産生萬物有靈之觀念, 而以爲在人類物質身體中含有非物質之物, 使人具有生命, 此物若離, 身體則喪失活動, 生長能力, 停止呼吸. 泰勒以拉丁字 anima 命名之, 認爲原始人推論一切具有生長或活動現象之物, 如動植物, 日月河川等皆具有 anima. 然近代部分宗敎學家則認爲, 原始人, 尤其爲宗敎尙未形成之遠古早期之原始人, 其思維方式未必達到能綜合各種現象而加以抽象推理之地步, 且目前尙無發現任何實例, 足以證明歷史中確實曾經具有此一觀念之現象.
【만법萬法】
p5543-上→ 語同諸法. 總賅萬有事理之語. 卽色, 心所亙卽之一切差別之法. 與一般所說之萬象, 萬事, 萬物等語相當. 往生拾因(大八四․一○○上) : 覺知法界唯眞, 萬法一如, 無煩惱可斷.
【만법일심萬法一心】
p5543-上→ 一切法盡歸入一心, 稱爲萬法一心.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卷上二(大三九․五三七中) : 諸經論俱說萬法一心, 三界唯識. [唐譯華嚴經卷三十一, 般若經卷五六八]
【만법일여萬法一如】
p5543-上→ 萬法指一切諸法, 卽一切所有存在(者)之總稱 ; 一爲不二之義 ; 如爲不異之義. 一切諸法皆由因緣生起, 故無常, 無我, 而無固定不變之實體, 卽無自性, 乃空性平等者. 卽萬法以空爲性而歸於一理, 故稱萬法一如. [往生拾因]
【만복사萬福寺】
p5545-中→ ①我國黃檗山萬福寺. 黃檗山位於福建福淸縣西南十七公里之處, 以山多檗木, 故有此稱. 其上有乳香巖, 巖間有飛瀑懸空, 甚爲壯觀. 本寺建於唐德宗貞元五年(789), 原名般若堂, 後改名建德禪寺, 曾以禪宗道場而名聞遐邇. 該寺之隆盛, 於宋代達於最高峰, 至元代漸趨衰微. 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4), 蒙御賜藏經, 竝敕額萬福禪寺, 重建諸堂, 遂得復興. 明末隱元禪師曾居於此. 民國十七年(1928)因山崩, 寺毁, 今僅存法堂. 然寺後之丘陵上, 尙存黃檗宗歷代僧侶之無縫墓塔, 墓塔係以整塊石頭造成而無縫稜級層, 又稱卵塔. ②日本黃檗宗之大本山. 山號黃檗山. 位於日本京都府宇治市. 係德川家綱爲我國明代僧隱元所建者, 爲日本黃檗宗之根據地, 頗爲興盛. 寺中建築皆採明代之規制, 凡山門, 天王殿, 佛殿, 法堂皆竝列成一直線, 爲寺之中心, 其左右另有諸堂排比一起. 匾額及聯柱有隱元, 木庵等高僧之文字. 背後山腹藏有黃檗版大藏經.
【만부일생萬不一生】
p5540-中→ 謂雜修行者, 萬人中無一人得往生於彌陀之報土. 係表示雜修之錯失之語. [釋淨土群疑論卷四(懷感), 高僧和讚(親鸞)]
【만분계滿分戒】
p5831-上→ ①具足戒之異稱. 相對於在家, 沙彌之五戒, 八戒而言, 比丘, 比丘尼受持之具足戒卽稱滿分戒. 景德傳燈錄卷五慧能章(大五一․二三五下) : 二月八日, 就法性寺智光律師受滿分戒.. ②在家男, 女信者受三歸依後, 再受五戒中之一戒, 是爲一分戒;受二戒, 是爲少分戒;三戒, 四戒是爲多分戒;若更受五戒, 卽爲滿分戒. [優婆塞戒經卷三]
【만분청정자滿分淸淨者】
p5831-中→ 佛爲滿淸淨者, 菩薩爲分淸淨者. 佛與菩薩合稱滿分淸淨者, 此乃傳統之解釋. 原義則指完全淸淨者. 成唯識論卷一(大三一․一上) : 稽首唯識性, 滿分淸淨者, 我今釋彼說, 利樂諸有情.
【만불당萬佛堂】
p5541-下→ 位於遼寧義縣西北約十公里處, 大凌河對岸之凝灰岩崖壁. 爲北魏時所造之石窟寺院, 乃東北地方最古之佛蹟. 石窟有六所, 第一窟規模最大, 內部十平方公尺, 中央有繞方柱之迴廊, 方柱四面作佛龕, 四隅表現須彌山, 上置方塔, 飾以天蓋, 其間有化佛, 其內壁各有佛龕, 惜已遭磨損. 第二, 三, 四窟後來改爲通廊, 壁面之小佛龕, 蓮花及雕刻有飛天之藻井仍留有北魏之色彩. 第四窟有景明三年(502)所刻之銘記, 文中之契冊, 一說屬於契丹. 第五窟較大, 前半窟已崩毁, 內部仍殘存彌勒, 文殊, 維摩, 千佛等像, 根據碑文所載, 係太和二十三年(499)營州刺史元景爲皇帝而造. 第六窟亦毁, 有近世所造之本尊像. [滿洲義縣万仏堂(關野貞, 支那の建築と藝術․一九四一), 遼西義縣の石窟寺(浜田耕作, 東洋美術史硏究․一九四二)]
【만불사萬佛寺】
p5541-中→ 位於臺灣臺中縣霧峰鄕. 爲臺灣中部新興之名刹. 民國六十年(1971), 由聖印法師所創. 設有慈明商工職業學校, 中華佛敎學院等. 曾數次擧辨大專佛學夏令營. 寺中萬佛寶殿高約八公尺, 殿頂塑造約二十二公尺之藥師大佛像, 殿前有九龍獻瑞塑像. 其正殿左右兩側有地藏殿, 大悲殿.
【만불선사萬佛禪寺】
p5542-上→ 位於新竹市東山里. 民國二十五年(1936), 妙義尼師率達果, 達善二徒來此開山, 初規模甚簡, 四十五年陸續增建大雄寶殿, 齋堂, 客房及左右兩廂樓房等. 六十二年妙義示寂, 由達果法師晉任住持.
【만사慢使】
p5813-中→ 十使之一. 慢惑能驅使人之身心, 故稱慢使. 在十使中, 身見, 邊見, 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等五者, 動念卽生, 爲惑性之銳利者, 稱爲五利使;對此, 慢與貪, 瞋, 癡, 疑等, 皆由推求身見等而生, 其性分遲鈍, 稱爲五鈍使.
【만산도백卍山道白】
p2202-上→ (1635~1714)日本曹洞宗僧. 備後(岡山縣)人, 俗姓藤井. 號復古道人․隨時子. 十歲剃髮出家, 後受印可於加賀大乘寺之月舟宗胡. 其後, 嗣宗胡之法, 住持大乘寺. 因鑑於當時法系嗣承之混亂不淸, 爲求改正而投訴於幕府, 經其努力奔走之後, 終獲許可, 世稱復古卍山. 著有宗統復古志二卷等. 正德四年示寂, 世壽八十. [續日本高僧傳卷六․日本禪宗史要)
【만산慢山】
p5813-中→ 比喩憍慢之心高聳, 猶如山一般, 傲視一切. 釋門歸敬儀卷上(大四五․八五六上) : 慢山上聳, 俯視於人物;我室四蒙, 包藏於見愛.
【만산滿散】
p5833-下→ 指法會圓滿日. 卽法會期滿, 衆人散去之意. 爲啓建之對稱. 幻住淸規聖節滿散疏(卍續一一一․四八九下) : 啓建金剛無量壽道場一月, 每日輪僧上殿, 披閱金文, 宣持密號, 今辰滿散.又滿散時所掛之牌, 稱爲滿散牌;所諷誦之經, 稱爲散經.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節臘章楞嚴會條, 僧堂淸規卷三滿散宣疏條, 禪林象器箋諷唱門]
【만삼晩參】
p4614-中→ 朝參之對稱. 指晩間之住持開示法要․參禪或念誦. 敕修百丈淸規晩參條(大四八․一一一九中) : 凡集衆開示皆謂之參. 古人匡徒, 使之朝夕咨扣, 無時而不激揚此道, 故每晩必參, 則在晡時.晩參之所, 或爲寢堂, 或爲方丈, 或爲法堂. 若不擧行晩參則敲僧堂之鐘, 稱爲放參鐘. 禪師傳記․語錄亦記載有關晩參之故事, 如宋代汾陽善昭禪師因北方寒冷, 一度廢止晩參, 曾有異僧勸諫之. 又如宋代方會禪師曾檛鼓請其師慈明禪師擧行晩參. [禪苑淸規卷二迎接條․祖庭事苑卷七․禪林僧寶傳卷三․禪林象器箋垂說門․淸拙和尙語錄․僧堂淸規行法鈔(面山瑞方)](參閱朝參暮請5047)
【만삼사萬杉寺】
p5542-中→ 位於江西星子縣慶雲峰下. 始建於南朝梁代. 至唐代, 稱爲慶雲院. 宋景德年中(1004~1007), 僧大超手植萬杉. 天聖年中(1023~1031)改今名. 爲廬山五大叢林之一. 原寺毁於太平天國之亂, 今寺係淸光緖年中(1875~1908)所重建者.
【만상慢想】
p5814-上→ 憍慢之想.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大四七․一一○上) : 等心起敬, 勿生慢想.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大一二․七五三下) : 其心初無憍慢之想.
【만선동귀집萬善同歸集】
p5544-上→ 凡三卷(或作六卷). 北宋延壽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係廣擧經論, 祖釋等禪家心要之書. 各卷之初, 首敘其槪旨, 而後以問答體解明其意旨. 問答總數有一一四條, 其中第一一二條(大四八․九九二上) : 問 : “此集所陳, 有何名目?” 答 : “若問假名, 數乃恆沙. 今略而言之, 總名萬善同歸, 別開十義. 一名理事無閡, 二名權實雙行, 三名二諦竝陳, 四名性相融卽, 五名體用自在, 六名空有相成, 七名正助兼修, 八名同異一際, 九名修性不二, 十名因果無差. ” 由此可知本書之槪要, 乃逐條解說其意義者. 然實際之記述卻未必依上所述之順序. 卷上之初, 卽說理事相卽, 萬行由心等義, 次則以三十三條問答解說其意 ; 卷中之初, 卽略示波羅蜜等實踐行法, 後復以二十七問答細說之. 卷下之初, 擧示妙行圓滿之趣旨, 再揭以五十四條問答, 論述其意義. 全書雖以宣揚禪旨爲主幹, 而華嚴, 天台, 淨土等諸宗思想之融合, 隨處可見, 所引用之書目亦甚多.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十, 禪籍志卷下, 總淨土依憑章疏目錄]
【만세사萬歲寺】
p5544-中→ 位於福建福州九仙山. 原爲唐末天祐元年(904)瑯琊王王審知所創建之七層塔, 初稱報恩定光塔, 後梁開平(908~910)初年改稱萬歲塔寺. 宋熙寧八年(1075)建立千秋堂, 乾道九年(1173)改爲華峰堂. 王審知曾投入巨資營建伽藍, 竝納入大藏經五千餘卷, 爲佛敎展開文敎政策之設施. 更每日營建盛大齋會, 當時高僧雪峰義存, 玄沙師備, 安國弘王舀, 安國慧球等諸師均曾參與其會.
【만송행수萬松行秀】
p5542-中→ (1166~1246)南宋曹洞宗僧. 河內(河南沁陽)人, 俗姓蔡. 字報恩. 早歲從邢州(河北邢臺)淨土寺贇允出家, 受具足戒後, 至慶壽寺謁勝黙光有省. 不久至磁州大明寺參訪雪巖滿, 未逾月徹悟, 遂留會下二年, 悉盡其蘊底. 未久還邢州, 築萬松軒居之, 潛志自修, 世稱萬松老人, 或報恩老人. 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 帝賜師錦綺大僧衣. 承安二年(1197), 奉詔住西山仰山棲隱禪寺. 後應諸方之請, 歷住淨土寺, 中都萬壽寺, 燕京報恩寺等名刹. 未幾, 退居從容庵, 應耶律楚材之請, 以宏智正覺所評唱之頌古百則爲底本, 著從容錄六卷, 傳曹洞宗禪風, 又著請益錄二卷, 二錄迄今風行於禪林, 爲禪宗語錄之代表作. 另著有祖燈錄, 釋氏新聞, 鳴道集, 四會語錄等. 元定宗元年(一說端平三年, 1236)示寂, 世壽八十一. 遺偈(卍續一四一․一五一下) : 八十一年, 只此一語 ; 珍重諸人, 切莫錯擧![五燈嚴統卷十四, 續燈存槀卷十一, 五燈全書卷六十一]
【만수게제曼殊揭諦】
p4400-下→ 民國初年之留日學僧. 籍貫․生卒年皆不詳. 母爲日本人. 原從禪宗高德微軍出家, 法名妙唵, 後改習密宗, 更名曼殊揭諦. 才華出衆, 不拘小節, 常往來中日間, 博通佛敎各宗, 尤精密宗. 民國十四年(1925), 與居士王弘願同依日僧權田雷斧學密, 後以王氏違反佛戒, 私自於廣州六榕寺爲人灌頂, 而與王氏發生文筆論諍. 曼殊揭諦反復申斥居士不得作阿闍梨, 民國二十二年, 竟因此而於廣州白雲山純仁寺被捕下獄, 迫令離粤. 其後事蹟不詳.
【만수曼殊】
p4399-上→ ①梵名 Mañju. 又作滿濡․曼乳. 譯作妙. 係曼殊室利(梵 Mañjuśrī)之略稱. 亦卽維摩經所謂之文殊師利. 曼殊室利, 卽妙德․妙吉祥之意, 爲四大菩薩之一. 曼殊室利菩薩於佛陀入滅後在印度出世, 宣揚大乘敎義. 於密敎胎藏界示現童子形. 又稱曼殊童子, 卽曼殊室利童子(梵 Mañjuśrī kumārabūta)之略稱. [大毘盧遮那經大儀軌卷中](參閱文殊菩薩1426). ②(1884~1918)廣東香山人. 以詩僧自喩, 擅長詩文繪畫. 生於日本橫濱, 原名蘇戩, 字子穀, 後改玄瑛, 號曼殊. 母名若子, 爲一日本女子. 父名蘇傑生, 爲我國粤籍商人. 自幼卽由其父之妾河合仙撫育, 六歲始歸廣東瀝溪. 歸後曾習英文. 十五歲時就讀於日本橫濱大同學校. 畢業後轉入東京早稻田大學高等預科, 後改入成城學校, 曾參與革命運動. 其後回上海, 孑然一身, 於惠州出家. 從此四處雲遊, 居無定所. 足跡遍及爪哇․印度․泰國․吉隆坡等東南亞一帶. 嘗習梵文於喬悉磨長老, 且爲梵學會之譯師, 主講於祇洹精舍. 民國七年示寂於上海, 享年三十五. 曼殊雖爲僧人, 然平素不作佛事, 性格率眞, 不從流俗. 又因少時坎坷, 一生漂泊, 致多愁善感, 具有濃厚的悲劇性格, 行徑亦不免荒誕, 爲文學家之浪漫典型. 譯著有 : 梵文典八卷․梵書摩多體文․沙昆多邏․法顯佛國記․惠生使西域記地名今釋及旅程圖․埃及古敎考․英譯燕子箋․無題詩三百首․燕子龕隨筆․拜倫詩選․悲慘世界․文學因緣, 及斷鴻零雁記․焚劍記等小說數部. 今有蘇曼殊全集行世. [曼殊大師全集․蘇曼殊年譜及其他]
【만수사리보살주장중일자주왕경曼殊師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
p4400-中→ 全一卷. 唐代義淨譯. 又作曼殊一字咒王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爲雜密經, 文殊一字法. 係釋尊於淨居天, 爲諸天宣說曼殊室利童子之壇場神咒作法. 初揭擧一字咒唵叱洛呬焰, 竝闡述其功德, 其次說明此眞言, 以及詳述求財成就法․安産法․除齒․眼․耳․腹等病痛法, 及除瘧․除鬼等諸法.
【만수사萬壽寺】
p5545-上→ 位於北平西直門外. 爲北平名刹之一, 創建於明萬曆五年(1577), 殿宇宏麗, 門臨大道, 淸康熙, 乾隆皆曾重加修葺. 本寺建築規模極大, 有正殿, 前殿, 後殿, 銅佛, 碑亭. 碑文爲翁同龢撰書. 寺內有千佛閣, 閣七楹, 兩層壁間安置小佛像數千, 寺中各建築均完好無缺.
【만수사화曼殊沙華】
p4400-上→ 曼殊沙, 梵語 mañjūṣaka, 巴利語 mañjūsaka. 又譯作柔軟華․白圓華․如意華․檻花․曼殊顔華. 其花大者, 稱爲摩訶曼殊沙華. 曼殊沙華爲四種天華之一, 乃天界之花名. 其花鮮白柔軟, 諸天可隨意降落此花, 以莊嚴說法道場, 見之者可斷離惡業. 又南朝梁代法雲所著法華義記卷一載, 曼殊沙華譯爲赤團花. 學名 Lycoris radiata, Herb. 爲多年生草本植物. [法華經卷一序品․法華義疏卷二(吉藏)․法華經玄贊卷二]
【만수실리염만덕가만애필술여의법曼殊室利焰曼德迦萬愛袐術如意法】
p4400-中→ 全一卷. 唐代一行撰. 又作大威德萬愛法․焰曼德迦萬愛如意法.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爲雜密軌, 大威德法. 首先細說六面六臂六足․乘水牛之像, 圖示所成就法․一印眞言․曼荼羅及法成就之地符․天符.
【만수실리주장중교량색주공덕경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
p4400-上→ 全一卷. 唐代義淨譯. 又稱數珠功德經․校量數珠功德經․曼殊數珠功德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本經乃說明持數珠之功德, 與唐代寶思惟所譯之校量數珠功德經同本. 首先曼殊師利依數珠之種類, 宣說福分利益之差別, 竝讚歎菩提子之功德最勝, 具有無量之福. (參閱念珠3215)
【만수오자심다라니품曼殊五字心陀羅尼品】
p4399-下→ 全一卷. 唐代金剛智譯. 全稱金剛頂經曼殊室利菩薩五字心陀羅尼品.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爲金剛界儀軌中之文殊五字法. 初說此法之功德, 其次闡明阿․囉․跛․者․娜五字咒及其字義, 詳說此陀羅尼誦持之功德, 竝明示修行法要.
【만승공양萬僧供養】
p5544-下→ 卽邀請萬僧, 以飮食等供養之. 又稱萬僧供, 萬僧齋. 如佛祖統紀卷四十二載, 唐咸通十二年(871), 懿宗於禁中設萬僧齋, 自升座爲讚唄, 時有長眉梵僧(卽賓頭盧)來應供, 受嚫畢陵空而去. 同書卷四十四又謂, 於宋眞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 詔賜黃金三千兩, 增修峨嵋山普賢寺, 設三萬僧齋, 歲度僧四人.
【만업滿業】
p5834-下→ 指圓滿有情之衆同分, 而令各人諸根形量等殊別之善惡業. 又作圓滿業, 別報業. 爲引業之對稱. 凡人之一生中所造善, 惡, 邪, 正等種種業, 其中最爲主要者僅有一業, 此業能招感未來世生於鬼, 畜, 人, 天等諸趣之果報, 稱爲引業;相對於此, 其他一切之諸業, 則於已招感之鬼, 畜, 人, 天等諸趣之果報中, 能決定六根具足與否, 及身體之强弱, 壽命之長短, 及其他貧富貴賤等各各差別之果報, 則稱爲滿業. 譬如畫師畫人體, 先畫輪廓, 作爲人體之總體, 復於其上細描眼眉口鼻等之美醜差別;如是, 則輪廓猶如引業, 細描之衆彩則猶如滿業. [大毘婆沙論卷十九, 順正理論卷四十三, 俱舍論卷十七,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七](參閱引業1393)
【만원滿願】
p5835-上→ ①指願望已滿. 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三五中) : 彼無礙光如來名號能破衆生一切無明, 能滿衆生一切志願. (中略)若稱佛名號便得滿願者, 指月之指應能破闇;若指月之指不能破闇, 稱佛名號亦何能滿願耶?此外, 於預定之期限中, 至神佛處祈願, 日數終了, 稱爲滿願日. ②爲滿願子之略稱. 卽指釋尊十大弟子之一富樓那尊者(梵 P腎rṇa, 巴 Puṇ伸a). (參閱富樓那4929)
【만원사만卍元師蠻】
p2202-上→ (1626~1710)日本臨濟宗僧. 小田原人. 號獨師. 出家於妙心寺. 後遊歷諸方, 歷時三十餘年, 致力於僧傳史料之收集, 後歷住妙心寺․盛德寺․淸音寺. 寶永七年示寂, 世壽八十五. 著有延寶傳燈錄四十一卷․本朝高僧傳七十五卷․東國高僧傳彈誤十卷等. [盛德寺位牌銘․延寶傳燈錄序․本朝高僧傳序]
【만월滿月】
p5831-中→ 唐代譯經僧. 西域人. 精通瑜伽法門及咒術. 開成年間(836~840)來唐, 進奉梵夾, 欲翻傳經典, 未果. 後得悟達國師知玄之請, 與菩薩口縛日羅金剛悉地等重新譯出陀羅尼集四卷, 竝譯出佛爲毘戌陀天子說尊勝經一卷. 其餘事蹟不詳. [宋高僧傳卷三]
【만월존滿月尊】
p5831-下→ 爲佛之德號. 佛德圓滿無缺, 猶如滿月, 故以滿月喩之. 往生拾因(大八四․九八上) : 諸法因緣不可思議, 若定水澄淨, 自見滿月尊;如淨水爲緣, 見空中本月.
【만의滿意】
p5834-中→ 唐朝律僧. 生卒年, 籍貫皆不詳. 風神峭拔, 識量寬和. 受具足戒後專究律學, 旁通經論. 唐高祖武德(618~626)末年, 聞知鄴都日光寺法礪作四分律疏, 且弘通相部宗, 卽前往依投之. 後又受學於長安恆濟寺之道成, 朝夕硏鑽不懈, 遂得其法. 住於長安崇福寺, 如是講說弘律達三十年. 世壽不詳. 與同門東塔律師懷素齊名, 世稱西塔律師. 法嗣有大亮, 定賓, 法藏等十六人. [宋高僧傳卷十四, 律宗綱要卷下]
【만의縵衣】
p6485-中→ 梵語 paṭṭa. 音譯鉢咤. 僧衣之一種. 橫豎割截而縫綴, 有如田畝分畦之袈裟, 稱爲田相衣;整幅而不割截之衣, 則稱縵衣. 亦卽用兩幅布縫製而成之無田相之袈裟. 又作縵條衣․縵條․禮懺衣. 爲沙彌衆及受持五戒․菩薩戒之在家信衆所穿著. 四分律卷四十載, 佛陀聽許僧衆穿著不割截之安陀會. 禪苑淸規卷八誡沙彌(卍續一一一․四六一下):未披剃前, 准備五條(正合披五條縵衣). [十誦律卷四十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釋氏要覽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七](參閱三衣551)
【만자교滿字敎】
p5832-上→ 大乘敎義圓融具足, 猶如字之完成, 稱爲滿字敎. 與半字敎合稱半滿二敎. 半滿二敎之分法, 約同於大小二乘之分類. 蓋梵字之摩多(母音), 體文(子音)相離未成全字, 稱爲半字;二者相合以成全字, 稱爲滿字. 由此引申爲小乘敎義理未遍, 猶如字之不圓滿, 故稱半字敎;大乘敎義理圓滿, 猶如字之完成, 故, 稱滿字敎. 此等分佛敎爲半, 滿二敎, 係始於北涼曇無讖之譯大般涅槃經, 其後隋代慧遠亦持同說. 然據法華玄義卷十上載, 北魏菩提流支謂佛陀成道以後十二年所說有相小乘敎義, 皆屬半字敎;十二年以後, 爲大乘人說五時般若無相空理, 則屬滿字敎. [法華玄義卷十下,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參閱半滿二敎1597)
【만자卍字】
p2202-中→ 梵語 śrīvatsalakṣana. 又作萬字․萬字․膨字. 音譯作室利靺蹉洛刹曩. 意譯作吉祥海雲․吉祥喜旋. 爲佛三十二相之一, 八十種好之一. 乃顯現於佛及十地菩薩胸臆等處之德相.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卷六․大般若經卷三八一等, 均記載佛之胸前․手足․腰間等處有卍字. 於今印度阿摩羅婆提(梵 Amarāvatī) 出土之佛足石, 亦刻有數個卍字. 卍之形, 原是古代印度表示吉祥之標誌. 除印度外, 波斯․希臘均有此類符號, 通常被視爲太陽․電光․火․流水等之象徵. 在古代印度, 佛敎․婆羅門敎․耆那敎均使用之. 最早時, 古印度人認爲此一符號乃存於梵天․毘濕笯(梵 Viṣṇu)吉栗瑟拏(梵 Kṛṣṇa)胸部之旋毛, 而普遍視之爲吉祥․淸淨․圓滿之標相. 在佛敎, 卍字爲佛及十地菩薩胸前之吉祥相, 其後漸成爲代表佛敎之標誌. 卍字之漢譯, 古來有數說, 鳩摩羅什․玄奘等諸師譯爲德字, 菩提流支則譯爲萬字, 表示功德圓滿之意. 另於宋高僧傳卷三則謂, 卍字譯爲萬竝非取其意譯, 而係準其音. 然卍字之音, 初時不入經傳, 至武則天長壽二年(693)始制定此字讀爲萬, 而謂其乃吉祥萬德之所集. 然卍本爲一種記號, 而非一字. 歷來之所以聯讀爲卍字者, 一方面固因習慣使然, 最主要者則因自梵文譯成漢文時之訛誤. 蓋梵語 lak湯鏑a, 音譯作洛刹曩, 爲相之義 ; 另一梵語 akṣara, 音譯作惡刹羅, 爲字之義. 或因洛刹曩․惡刹羅兩音相近, 遂將其字義混同. 準此而言, 則卍字․萬字應作卍相․萬相, 始符其梵語本義. 相當於卍字之梵語不只一字, 以新華嚴經爲例, 全經之卍字共有十七處, 皆讀爲萬, 然以梵本對勘之, 則其原語共有四種 : (一)śrīvatsa, 音譯作室利靺蹉, 意譯作吉祥臆․吉祥犢. 新華嚴經卷四十八(大一○․二五三下) : 如來胸臆有大人相, 形如卍字, 名吉祥海雲.其中, 卍之原語卽爲 śrīvatsa, 係指毛髮等旋轉重疊如海雲之相. (二)nandy-āvarta, 音譯作難提迦物多, 意譯爲喜旋. 新華嚴經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六上) : 其髮右旋, 光淨潤澤, 卍字嚴飾.其中, 卍之原語卽爲 nandy-āvarta, 係指佛髮右旋之相. (三)svastika, 音譯作塞嚩悉底迦․濊佉阿悉底迦, 意譯爲有樂. 新華嚴經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四中) : 願一切衆生得如卍字髮, 螺文右旋髮.其中, 卍字之原語卽爲 svastika, 含有有樂之義, 意指毛髮右旋, 自成紋樣, 令見者咸得欣悅之相. (四)pūrṇaghaṭa, 音譯作本囊伽咤, 意譯爲增長. 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七(大一○․一四八中) : 願一切衆生得輪相指, 指節圓滿, 文相右旋, 願一切衆生得如蓮華卍字旋指.其中, 卍之原語卽爲 pūrṇaghaṭa, 爲滿甁之義, 意指佛之頭部或指節等處圓滿隆起之相. 由是可知, 上擧四相之中, 除 pūrṇaghaṭa 之外, 其餘三者皆與毛髮有關, 然三者之語義亦略有差異, 惟諸經論所譯一槪皆作卍字, 實與梵本語義有所出入. 卍字自古卽有左右旋之別, 於印度敎, 男性神多用膨表示, 女性神多用卍表示. 於佛敎, 現存於鹿野苑之古塔, 其上之卍字全爲卍, 該塔係阿育王時代之建築物, 爲紀念佛陀昔時於此入定而建者. 在西藏, 喇嘛敎徒多用膨, 棒敎徒則用卍. 我國歷代左右旋混用各半, 慧琳音義與高麗大藏經皆主張膨, 日本大正藏亦準之而採用膨, 然宋․元․明三版藏經均用卍. 卍字産生左右旋之紛歧, 主要係由於立場之差異. 蓋經中多處有右旋之說, 且佛眉間白毫亦宛轉右旋, 又如禮敬佛菩薩時亦需右繞而行, 故右旋一詞已成定說, 惟究竟以卍爲右旋, 抑或以膨爲右旋, 則是爭論之關鍵. 若以卍字置於吾人之前, 而以吾人之立場觀望卍字, 右旋則成膨 ; 然若以卍字本身之立場而言, 則卍乃符右旋之方向. [普曜經卷二․十地經論卷十二․毘奈耶雜事卷十三․慧苑音義卷二․經律異相卷五․法苑珠林卷三十五․翻譯名義集卷六․祖庭事苑卷四․曼荼羅の硏究․膨字之變遷及び分布(堀謙德, 東亞之光第六之三)]
【만자滿字】
p5831-下→ 指梵字之摩多(母音)與體文(子音)相合而成之全字, 以義理具足, 故稱滿字. 滿, 成就之意. 據出三藏記集卷一胡漢譯經音義同異記所載, 梵書之製文分爲半字, 滿字. 半字, 以義未具足, 故字體半偏, 猶如漢文之月字, 其傍虧;滿字, 以理旣究竟, 故字體圓滿, 猶如漢文之日字, 其形盈. 故半字, 惡之義, 以煩惱爲譬;滿字, 善之義, 以常住爲譬. 北本涅槃經卷五以半字比喩小乘經, 以滿字比喩大乘經. 此外, 南本涅槃經卷八謂滿字乃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 喩世間之惡行者稱爲半人, 修善行者稱爲滿人. [北本涅槃經卷三, 法華文句卷三下,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 涅槃經義記卷四上(隋代慧遠)](參閱半字滿字1591)
【만재장자滿財長者】
p5833-下→ 爲佛世時印度一長者之名. 據須摩提女經載, 舍衛國王舍城中阿那邠池(給孤獨)長者之女須摩提, 嫁滿富城滿財長者之子. 此女長夜念佛, 奉持齋戒, 終使本信外道之夫家供養佛陀, 改信佛敎.
【만족대비인滿足大悲人】
p5832-中→ 指佛而言. 蓋菩薩雖有大悲, 然未至滿足, 故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載, 菩薩之大慈較佛爲小. 又觀經疏散善義謂, 佛之大慈悲圓滿具足, 故稱爲滿足大悲人.
【만족원滿足願】
p5832-中→ 指阿彌陀佛之願心圓備. 爲阿彌陀佛五種力之一. 卽希求成就圓滿具足一切願之本願. 無量壽經卷上載, 淨土道場樹之利益(大一二․二七一上) : 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 本願力故, 滿足願故, 明了願故, 堅固願故, 究竟願故.[無量壽經義疏卷下(隋代慧遠)](參閱五種力1173)
【만좌滿座】
p5832-下→ 其義有二 : (一)指法會之最終日. 其滿字乃圓滿之意. (二)又作滿坐. 指全體列座之人. 其滿字乃盈滿之意.
【만주불교滿洲佛敎】
p5832-下→ 滿洲, 卽今東北九省, 古名遼東. 四世紀初, 佛敎卽已傳至此地區. 東晉孝武帝太元(376~396)末年, 關中之釋曇始復攜帶經律數十部竝至高句麗宣化佛敎, 而於安帝義熙(405~417)初年返回關中. 前燕慕容皝十二年(345, 卽東晉永和元年), 於首都龍城(熱河朝陽)附近之龍山, 設一和龍宮;又於山上建立龍翔佛寺, 此爲滿洲佛敎寺院最古之記錄. 其後, 北魏將前燕故地收於治下, 竝繼雲崗, 龍門石窟之開鑿後, 於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在今遼寧義縣城外西北之大凌河左岸, 開建萬佛堂石窟. 至唐代, 佛敎於滿洲更爲興盛, 如冊府元龜卷九七一卽載有玄宗, 憲宗時代, 渤海國曾貢獻佛像之事蹟等;此外, 於京城中亦發現有佛寺, 佛物之遺蹟等. 又遼, 金之佛敎, 可由歷代諸帝之熱心信仰, 屢建佛寺, 佛塔, 而令佛敎普及民間等, 窺見一二. 元朝時, 蒙古入侵滿洲, 建立大帝國, 竝將喇嘛敎帶入, 豫滿洲佛敎若干影響. 至於滿洲喇嘛敎之基礎, 於淸朝時始見鞏固, 故各地均建有喇嘛敎之寺廟, 塔, 如承德之溥仁寺, 普樂寺, 安遠廟, 普寧寺, 普佑寺, 須彌福壽廟, 普陀宗乘之廟, 殊像寺, 羅漢堂等, 均甚著名. 此類巨大之寺廟, 與普通中國式建築逈異, 而呈現其特殊之景觀. 又淸朝與喇嘛敎間之密切關係, 據近代學者之說, 係與淸太祖被視爲文殊菩薩有直接關係;竝謂淸朝肇興地之滿洲, 其名稱卽來自文殊菩薩之梵名 Mañjuaśrī(音譯曼殊師利). 另據滿洲源流考部族章之記載, 亦謂淸初西藏獻淸室之國書, 皆稱曼殊師利大皇帝. 此類考據, 學界迄今雖未能有全然一致之結論, 然大抵咸認滿洲一地與佛敎之淵源極深, 此一淵源亦爲淸朝信奉喇嘛敎之一大關鍵. [欽定盛京通志, 遼東志卷一, G. N. Roerich: The Blue Annals, 2 vols.; S. C. Das: Pag Sam Jon Zang;Ch. Bell: The Religion of Tibet]
【만죽晩粥】
p4614-下→ 卽晩間用粥. 或謂晡時(午後二至四時)之粥食. 律法中雖有過午不食之戒, 然佛敎傳入我國後, 因應國情與時代之需, 僧人托鉢乞食之生活方式漸爲自耕自足之叢林制所取代, 由是過午不食亦無法長期支持色身之大量活動 ; 爲長養慧命․滋養色身, 遂有晩間(或午後)進粥進湯之方便作法. [敕修百丈淸規坐參條](參閱藥石6691)
【만지萬指】
p5544-上→ 意謂萬人. 林間錄卷上(卍續一四八․二九三上) : 王公復至寺, 衆橫撞大鍾, 萬指出迎.
【만직림曼直林】
p4398-上→ 巴利名 Maddakucchi-migadāya. 爲曼達庫直(巴 Maddakucchi)之鹿野苑之意. 係位於王舍城之園林. 南傳相應部第一相應四之八, 及第四相應二之三皆載, 釋尊於此, 足受岩石之破片所割傷. 雜阿含經卷四十八記載, 佛陀於王舍城金婆羅山金婆羅鬼神住處之石室, 足爲金鎗所傷. 相應部第一相應四之八之註釋, 說明此園林係韋提希夫人(巴 Vedehī)所建造. 法句經註釋(巴 Dhammapada Aṭṭhakathā Ⅱ), 佛陀被提婆達多所投岩石破片傷足之後, 比丘將之移入此園林, 後更移往名醫耆婆之耆婆林, 受耆婆之治療. [別譯雜阿含經卷二]
【만천의萬天懿】
p5540-中→ 元魏譯經居士. 雲中人, 本姓拓跋. 又稱萬俟氏, 單稱萬氏. 世居洛陽, 故又爲河南人. 少曾出家, 師事婆羅門. 聰慧有志力, 善梵書梵語, 兼工咒術. 迨入齊世, 奉敕參與耶舍三藏譯經. 北齊河淸年間(562~564), 曾於鄴都譯出尊勝菩薩所問經一部. 其餘事蹟及生卒年等不詳. [歷代三寶紀卷九, 開元釋敎錄卷七]
【만치라주술경曼哆邏咒術經】
p4399-上→ 爲自在王菩薩經卷下所列種種外道書籍之一. 係外道仙人所作. 蓋菩薩爲度一切衆生, 而生大悲心, 生一切智心, 爲一切外道論師所不能及 ; 以慧力自在, 雖了知曼哆邏咒術經等種種外道典籍․方術, 然不惱衆生, 亦不以此爲淨妙道.
【만타滿馱】
p5835-上→ 梵語 bandha. 又作縛馱. 卽束縛之意.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上(大一八․六九四上) : 滿馱滿馱句, 卽其兩手三指便作拳把, 所捻小指依舊勿動, 其諸難者便成繫縛.[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八]
【만행원비가호萬行圓備嘉號】
p5541-上→ 阿彌陀佛名號之美稱. 昔法藏菩薩, 於因位時, 代衆生修一切萬行, 悉圓滿具備, 故得此名號. 淨土文類聚鈔(大八三․六四四上) : 萬行圓備嘉號消障除疑. 又其所具之萬行乃異於因人所修之行, 卽指悉能如理體達, 隨順法性.
【만회萬迴】
p5543-中→ (632~711)唐代僧. 河南閿鄕人, 俗姓張. 其兄從征遠調安西, 父母憂思, 萬迴每朝往視之, 暮持兄書返家, 鄕人異之, 因號萬迴. 高宗時, 得度爲僧. 武后詔入內道場, 賜錦衣, 號法雲公. 安樂公主將謀逆, 萬迴遇之, 望塵呼曰(大五○․八二四中) : 腥腥不可近也!未幾, 安樂公主果因謀反受誅. 玄宗在藩, 曾私謁萬迴, 萬迴拊其背曰 : 五十年太平天子. 其神異大多類此. 景雲二年, 忽求閿鄕河水, 飮畢而逝, 世壽八十. 追贈司徒虢國公.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 神僧傳卷七, 太平廣記異僧類]
【말가리구사리자末伽梨拘賖梨子】
p1940-中→ 梵名 Maskarī-gośāliputra, 巴利名 Makkhali-gosālaputta. 爲古印度六師外道之一. 又作末羯利瞿闍離子․末塞羯利瞿賖利子․末伽梨俱舍梨子․末佉梨劬奢離子. 略稱末伽梨, 或末佉梨. 六師外道, 指佛陀時代, 中印度最具勢力之外道論師六人. 末伽梨拘賖梨子爲自然論者, 主張衆生之苦樂不由因緣, 惟爲自然産生者. 末伽梨, 又作末薩羯梨, 乃常行之意 ; 此外道常行不住, 故稱之. 拘賖梨乃其母之名, 故稱之拘賖梨子.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八․注維摩詰經卷三․慧琳音義卷二十六](參閱六師外道1282)
【말가시나末伽始羅】
p1940-上→ 梵名 Mṛgaśiras 或 Mārgaśīṣa. 音譯磨陵言我尸哩沙․摩囉言我始羅. 觜宿之意. 意譯作孟冬․鹿首․觜月. 卽印度曆第九月之名. 約當陰曆九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期間. 此月太陰, 觜宿値滿, 故有此稱. 大唐西域記卷二(大五一․八七六上) : 秋三月, 謂頞濕縛庾闍月․迦刺底迦月․末伽始羅月. 當此從七月十六日至十月十五日. [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二․宿曜經卷上․摩登伽經卷下․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
【말가타하라타末迦吒賀邏馱】
p1944-中→ 梵名 Markaṭa-hrada. 意譯作獼猴池. 位於昔中印度毘舍離城外. 玄應音義卷十四 : 梵言末迦咤, 此云猴 ; 賀邏馱, 此云池. 在毘舍離菴羅園側, 昔獼猴爲佛共集穿池. 大唐西域記卷七吠舍釐國條記載, 如來曾住於此, 池西不遠有塔, 乃昔時諸獼猴上樹取蜜之處 ; 池南不遠有塔, 是諸獼猴以蜜供佛之處 ; 池西北隅猶有獼猴形像. [大智度論卷三]
【말건나末犍拏】
p1945-中→ 又作末建拏. 據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載, 末犍拏與瞿曇仙等, 共爲火天之眷屬. 大日經疏卷十六(大三九․七四四上) : 末建拏(坐禪, 蟻作對遍身, 恐損蟻, 復入定者是). 上引中之對疑作封.
【말겁말견末劫末見】
p1941-中→ 謂對於未來後際起分別見. 反之, 對於過去世起分別見, 則稱爲本劫本見. 古代印度外道所執之錯誤見解, 可大別爲本劫本見․末劫末見二種, 其中之末劫末見, 據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所載, 包括有五類四十四見 : 有想論十六種․無想論八種․非有想非無想論八種․斷滅論七種․現在泥洹論五種. 合本劫本見之五類十八見, 總計爲十類六十二見. [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參閱六十二見1241)
【말교末敎】
p1944-下→ 謂枝末之敎. 指三乘敎․小乘敎. 爲二敎之一. 全稱逐機末敎, 而與稱性本敎相對. 華嚴宗主張華嚴別敎一乘之法門爲契合法性根本之敎說, 故稱爲稱性本敎 ; 而佛爲適應小乘․三乘等根機而說之枝末敎法, 則稱爲逐機末敎. 蓋三乘․小乘等均由別敎一乘流出, 若以究竟․方便加以區分, 則別敎一乘有究竟終極之義 ; 而相對於一乘, 三乘․小乘則爲方便誘引之敎. [華嚴五敎章卷一](參閱二敎211․本敎1968)
【말나식末那識】
p1941-中→ 末那, 爲梵語 manas 之音譯, 意譯爲意, 思量之義. 唯識宗將有情之心識立爲八種, 末那識卽爲八識中之第七識. 爲恆執第八阿賴耶識爲我之染汚識. 爲與第六意識(梵 mano-vijñāna), 意之識, 乃依末那之識)區別, 而特用梵語音譯稱爲末那識. 此識恆與我癡․我見․我慢․我愛等四煩惱相應, 恆審第八阿賴耶識之見分爲我․我所而執著, 故其特質爲恆審思量. 又此識爲我執之根本, 若執著迷妄則造諸惡業, 反之, 則斷滅煩惱惡業, 徹悟人法二空之眞理, 故稱染淨識, 又稱思量識․思量能變識. 且其自無始以來, 微細相續, 不用外力, 自然而起, 故其性質爲有覆無記 ; 乃不引生異熟果, 卻能覆聖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階段之淺深, 而在末那識中立三位, 稱爲末那三位, 卽 : (一)補特伽羅(梵 pudgala, 卽人)我見相應位, 爲末那識緣第八阿賴耶識而起人我見之位. 如凡夫․二乘之有學․七地以前之菩薩等有漏心位. (二)法我見相應位, 爲末那識緣第八異熟識起法我見之位. 此乃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果之菩薩位而言. (三)平等性智相應位, 乃起無漏平等性智之位, 卽菩薩以法空觀入見道, 又於修道位起法空智果及佛果. 以上三位之中, 前二位屬有漏之位, 第三位則屬無漏之位. 又依成唯識論卷五載, 末那識之存在, 可引用入楞伽經․解脫經二種敎說, 及六種道理證明之, 此謂二敎六理. 二敎, 卽 : (一)入楞伽經卷九謂, 思量之性, 名意. (二)解脫經謂, 染汚意恆時與諸惑俱生滅. 六理, 卽 : (一)不共無明證, 謂第六識之作用雖有間斷, 凡夫不共無明, 則恆無間斷而相續, 故須有末那識. (二)六二緣證, 前五識以前五根爲所依, 以前五境爲所緣, 第六意識亦須有末那識作爲其所依之意根. (三)意名證, 末那名意, 因係恆審思量, 故末那識必須恆存. (四)二定差別證, 聖者所入之滅盡定與外道所入之無想定有所區別, 因滅盡定無末那識, 而無想定有末那識之存在. (五)無想有染證, 修無想定而得生之無想天, 雖無第六意識, 但仍有我執, 故須有末那識. (六)有情我不成證, 凡夫行布施等善, 不會成爲無漏, 無法脫離我執, 乃因有末那識之故. [入楞伽經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三․顯揚聖敎論卷一․成唯識論卷四․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末․卷五本․卷五末․成唯識論樞要卷下․大乘義章卷三末]
【말노갈랄타末笯曷剌他】
p1945-上→ 巴利名 Manoratta. 又作摩누羅他․末笯曷利他. 意譯作如意或心願. 據大唐西域記卷二健馱羅國條記載, 師爲北印度健馱羅國人, 於佛陀涅槃後一千年出世. 少好學, 有辯才, 聲譽遠播, 道俗歸仰. 嘗於健馱羅國造婆沙論. 又付法藏因緣傳卷六載, 婆藪槃豆法師之法嗣摩奴羅, 善通三藏, 曾於南天竺盛弘佛法. 師與摩奴羅究爲同一人否, 資料不詳. [成唯識論述記卷八․婆藪槃豆法師傳․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俱舍論法義卷一]
【말달亻末㒓】
p2758-中→ 禪林用語. 又作抹撻․抹搭. 有三義, 卽 : (一)睡眼惺忪之狀. (二)變心之意. (三)憨癡․無分曉․狼藉等之意. 景德傳燈錄卷三十一鉢歌 (大五一․四六二上) : 遏喇喇, 鬧聒聒, 總是悠悠造亻末㒓.[葛藤語箋卷四]
【말대속명열반末代贖命涅槃】
p1939-上→ 卽指涅槃經. 又作贖命涅槃․對治無常涅槃. 天台宗主張 : 佛憫念末代鈍根之機易於毁破戒法․生起惡見(謂如來爲無常)․亡失法身慧命, 故於涅槃經之中講說戒律, 以扶助戒門(戒律), 又談佛性常住之理, 以扶助乘門(敎乘). 如是戒․乘二門竝說, 天台宗稱之爲扶律談常 ; 而涅槃經卽爲此扶律談常之敎, 又以其乃救贖末代法身慧命之重寶, 故稱末代贖命涅槃. [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法華玄義釋籤卷二下․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參閱扶律談常2946)
【말도가과末度迦果】
p1944-中→ 末度迦, 梵語 madhūka, 巴利語同. 又作摩頭(梵 madhu, 巴同). 意譯作蜜果. 據俱舍論卷十八․俱舍論光記卷十八記載, 末度迦之果, 味道極美, 其形如棗, 而樹似皀莢樹. 末度迦, 學名 Bassia latiforia. 屬赤鐵科, 可達十五公尺高, 周圍三公尺餘. 花甘美可食, 可釀酒, 果實之核可榨油, 樹幹可供建築用. [翻梵語卷九․卷十․玄應音義卷二十四]
【말등초末燈抄】
p1945-下→ 全一卷. 日僧從覺編.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冊. 本書係輯錄日本眞宗開祖親鸞致其門徒之書信集, 共分二十二章, 內容分類爲有念無念事․自然法爾事․誓願名號同一事等.
【말라구타국秣羅矩吒國】
p4272-下→ 秣羅矩咤, 梵名 Malakūṭa. 又稱枳秣羅國. 爲南印度古國名. 位於印度半島之南端, 是古潘底亞王朝(梵 Pāṇḍya)所據之地, 約當今日之馬杜拉(Madura)․廷尼弗利(tinnevelly)一帶. 依大唐西域記卷十所載, 秣羅矩咤國周圍有五千餘里, 大都城周圍有四十餘里, 土田貧瘠, 地利不滋, 海渚諸珍多聚於此. 該地人民性情剛烈, 邪正兼崇, 不尙遊藝, 唯善逐利. 伽藍故基實多遺址, 存者旣少, 僧徒亦寡. 天祠數百, 外道甚衆, 多爲裸形之徒. 都城之東有摩哂陀(梵 Mahendra)所建立之故伽藍․無憂王塔. 國之南濱海有秣剌耶山, 崇山峻嶺, 洞谷深澗, 其中産有白檀香樹․栴檀儞婆樹等. 如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大一二․五五二下) : 是身不如摩羅耶山生於栴檀.大乘入楞伽經卷一(大一六․五八七中) : 一時, 佛住大海濱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蓋皆指此山. [正法念處經卷六十八․大智度論卷二․慧琳音義卷二十六]
【말라末羅】
p1946-上→ 梵名 Malla, 巴利名同. 意譯爲力士. 爲住於中印度恆河北方之拘尸那竭城․波婆城等地之種族. 又作摩羅․婆里卑. 乃古代印度十六大種族之一, 屬於刹帝利種. 長阿含卷二遊行經(大一․二四中) : 爾時, 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處, 娑羅園中雙樹間, 臨將滅度, 告阿難曰 : “汝入拘尸那竭城, 告諸末羅. ” [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下․戒壇圖經․翻譯名義集卷二․慧琳音義卷十二](參閱摩羅國6087)
【말라모마승가파末羅姆摩僧伽派】
p1946-中→ 巴利名 Marammasaṅghanikāya. 又稱前宗․緬甸宗派(巴 Marammanikāya). 爲緬甸早期上座部佛敎派別. 形成於十二世紀末, 主要勢力在上緬甸. 本派比丘堅守緬甸早期上座部佛敎儀軌, 而排斥亻孟洶H車波多(Chapaṭa)所傳授之錫蘭大寺戒法. 西元一一八○年, 緬甸國師爲人孟族之高僧鬱多羅耆婆(巴 Uttarajīva), 因欽慕錫蘭佛敎之興盛, 遂攜同僧衆多人前往求法, 後鬱多羅耆婆返國, 僅留一亻孟族沙彌車波多在錫蘭. 車波多於錫蘭之大寺(巴 Mahāvihāra)受比丘戒後, 留學十年, 至一一九○年返回緬甸. 車波多不僅知識廣博, 且擅長辯論, 不久卽得緬王之信服, 於蒲甘北部之讓烏(Chaugu)建立一座錫蘭式塔寺, 稱爲車波多塔, 竝依大寺戒法, 爲人傳授比丘戒, 而不遵守緬甸原有僧團之規定, 因而引起緬甸內部佛敎之爭論. 緬甸原來亻孟族之上座部僧團見車波多受國王之護持, 發展迅速, 爲維護本身地位與前途, 乃極力證明上座部佛敎係源於阿育王時所派遣僧團傳承下來之律法, 拒絶車波多按錫蘭戒律重新豫以受戒, 而堅守早期上座部佛敎之儀軌. 此一爭論, 發展至一一九二年, 緬甸原有之上座部佛敎遂稱緬甸宗派, 以別於車波多之錫蘭宗派(巴 Siṃhaḷanikāya), 緬甸佛敎自此遂告分裂. [緬甸佛敎史(淨海,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83))]
【말라왕경末羅王經】
p1946-上→ 全一卷. 劉宋沮渠京聲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係敘述佛陀顯現神通力, 移去橫於末羅國中道上之大石, 竝爲末羅王及其國中九億人民宣說精進力․忍辱力․布施力․父母力等四力, 以度化之. [歷代三寶紀卷十․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五]
【말랄야산秣剌耶山】
p4271-中→ 秣剌耶, 梵名 Malayagiri. 又作摩羅耶山․魔羅耶山․摩羅延山․摩利山. 大唐西域記卷十秣羅矩咤國(梵 Malakūṭa)條(大五一․九三二上) : 國南濱海有秣剌耶山, 崇崖峻嶺, 洞谷深澗. 其中則有白檀香樹․栴檀儞婆樹(梵 candaneva). 樹類白檀, 不可以別 ; 唯於盛夏登高遠瞻, 其有大蛇縈者, 於是知之, 猶其木性涼冷, 故蛇盤也. 旣望見已, 射箭爲記, 冬蟄之後, 方乃採伐. 羯布羅香樹(梵 karpūra)松身異葉, 花果斯別. 初採旣濕而未有香, 木乾之後, 循理而析, 其中有香, 狀若雲母, 色如冰雪, 此所謂龍腦香也.此地在玄奘之記述中, 乃屬印度最南方之地, 而非玄奘實際所至之處. [正法念處經卷六十八․慧琳音義卷二十六]
【말률자末栗者】
p1944-下→ 梵語 marīca. 又作摩哩者. 卽胡椒.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八(大二四․四九一上) : 佛言有五種果, (中略)四末栗者(卽胡椒也). (中略)此之五果, 若時非時․若病無病, 竝隨意食.
【말리부인末利夫人】
p1940-下→ 末利, 梵名 Mallikā 巴利名同. 又作摩利夫人․摩利迦夫人. 意譯作勝鬘夫人. 中印度迦比羅衛城人. 幼名明月. 父爲摩納婆, 母爲婆羅門種. 於其父歿後, 淪爲摩訶男(巴 Mahānāma)之婢, 嘗受命至園林採花結鬟以呈之, 摩訶男見之大喜, 令住園中日日結鬘, 故又名勝鬘(與勝鬘經所說之夫人同名, 但彼爲此末利夫人之女). 後因以飯食供養佛陀之功德, 而得脫離婢身, 成爲憍薩羅國勝光王(卽波斯匿王, 梵名 Prasenajit)之夫人, 生有惡生太子(卽毘琉璃太子, 梵名 Viḍūḍabha). 以上係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七所傳之說.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則謂波斯匿王求婚於釋種女子, 釋種族遂以摩訶男之婢之女欺瞞而嫁之. 又四分律卷十八則言末利夫人係舍衛城婆羅門耶若達之婢女, 名黃頭, 常守末利園(末羅園). 後値如來入城乞食, 黃頭見佛相好而生信心, 以食施佛, 自誓願脫婢身, 求爲王之夫人. 其後, 適逢勝光王駕兵遊獵, 以天暑而避至園內, 黃頭接引王至涼處, 敷衣使坐, 供奉巧稱王心, 王知其聰明, 乃聘爲夫人. 以其來自末利園中, 故稱末利夫人. 又據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末載, 末利夫人之女, 名摩利室羅, 卽勝鬘. 故知末利夫人乃波斯匿王之后, 生有惡生太子及後來成爲阿踰闍國王妃之勝鬘夫人. [增一阿含經卷三淸信女品․法句譬喩經卷二․賢愚經卷二․四分律卷十六․十誦律卷十六․摩訶僧祇律卷十九․玄應音義卷五](參閱勝鬘夫人4871)
【말마末摩】
p1945-中→ 梵語 marman. 意譯作死節․支節․死穴. 指由身體外部加少許傷害卽會喪命之部位. 瑜伽論記卷一上謂人身體之死節有六十四或一百二十處. 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俱舍論卷十等謂漸命終者, 若有水火風三大中之任一增盛, 而於此時觸其末摩時, 則生極大苦痛, 終斷命根而死, 此稱爲斷末摩. 順正理論卷三十一(大二九․五一四中) : 若水․火․風, 不平緣合, 互相乖反, 或總或別, 勢用增盛, 傷害末摩, 如以利刀分解支節, 因斯引發極苦受生, 從此須臾, 定當捨命 ; 由玆理故, 名斷末摩. [俱舍論卷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말법등명기末法燈明記】
p1943-下→ 全一卷. 據傳乃日僧最澄著於延曆二十年(801). 本書係就正像末三時而說佛化制之不同, 當像法末期, 因接近末法, 此時佛法不按規定通行, 僧綱亦與規制相違. 戒律不被遵守, 惟仍主張僧寶之尊. 本書爲榮西․源空․親鸞․日蓮等鎌倉新佛敎之祖師所引用, 故爲推動日本末法思想之最有力著作, 影響後世頗大.
【말법末法】
p1942-下→ 梵語 saddharma-vipralopa. 正法絶滅之意. 指佛法衰頹之時代. 與末世․末代同義. 乃正․像․末三時之一. 敎法住世有正法․像法․末法三期變遷.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之本以敎(敎法)․行(修行)․證(證果)之具足或不具足, 配於正․像․末三時之說, 謂如來滅度後, 敎法住世, 依敎法修行, 卽能證果, 稱爲正法. 雖有敎法及修行者, 多不能證果, 稱爲像法(像, 相似之意). 敎法垂世, 人雖有秉敎, 而不能修行證果, 稱爲末法. 末法之世卽稱爲末世. 末法時代佛之正法衰頹而僧風濁亂, 其情狀約如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五濁部所載(大五三․一○○五下) : 佛涅槃後當有五亂, 一者當來比丘從白衣學法, 世之一亂. 二者白衣上坐比丘處下, 世之二亂. 三者比丘說法不行承受, 白衣說法以爲無上, 世之三亂. 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現在, 於世間以爲眞道諦, 佛法正典自爲不明, 詐僞爲信, 世之四亂. 五者當來比丘畜養妻子奴僕治生, 但共諍訟, 不承佛敎, 世之五亂. 關於三時之時限, 諸說不一, 有謂佛陀入滅後正法有五百年, 像法一千年 ; 或謂正法․像法各一千年之後, 方爲末法時期, 此時期歷經一萬年後, 佛法則滅盡 ; 或謂正法一千年, 像法․末法各有五千年. 然綜觀諸經論之說, 大多以末法爲一萬年. [雜阿含經卷二十五․卷三十二․佛臨涅槃記法住經․大般若經卷三○二初分難聞功德品․大乘同性經卷下․法華經安樂行品․八十華嚴卷四十五․法滅盡經․無量壽經卷下](參閱正像末2002)
【말법사상末法思想】
p1943-上→ 指末法時代之思想. 釋尊入滅後, 敎法住世歷經正法․像法時代, 而修行證悟者漸次減少, 終於至末法時代, 從此一萬年間, 則僅殘存敎法而已, 人雖有秉敎, 而不能修行證果. 此一萬年間, 卽稱末法, 此種末法思想散見於經典之中. 末法之思想促成此一時期敎徒之反省與奮起, 而使其開始思考․尋求解決挽救之方法. 我國文獻中, 此種思想最早見於北齊慧思(515~577)之南嶽思禪師立誓願文 ; 其次爲隋代信行(540~594)提倡之三階敎, 其以正法住世時爲第一階, 像法爲第二階, 末法爲第三階, 各階各有其相應之法, 一乘爲第一階之法, 三乘爲第二階之法, 普法爲第三階之法. 認爲當時已進入末法時代, 若依前二階之別法來修行實甚困難, 必須修行普法(全佛敎), 歸依一切三寶․斷除一切惡․修持一切善, 始易有成. 唐代道綽(562~645)․善導(613~681)等則主張與末法相應之淨土敎, 强調懺悔․念佛等之實踐生活爲信仰重點. 日本平安時代中期, 源信(942~1017)․源空(1133~1212)等亦繼承此一思想, 而鼓吹淨土宗 ; 日蓮(1222~1282)創立日蓮宗, 亦因順應末法思想而成立. 日本平安末期之末法燈明記一書, 乃推動此思想之最有力著作. [無量壽經卷下․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八․往生禮讚․法苑珠林卷九十八](參閱三階敎634․正像末2002)
【말사末寺】
p1940-上→ 日本佛敎用語. 與本寺相對稱. 指別院, 卽本寺所屬之寺院, 在日本江戶時代本末制度確立以來, 末寺之性質方才固定. 在此以前, 本․末寺之關係完全以政治․經濟爲基礎, 未必是依宗派之關係而連結. 至於規定諸宗之法度必須嚴守本末關係, 則形成本山․本寺․中本寺․直末寺․孫末寺等上下儼然之統屬關係. 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由於宗敎法人令之施行, 統屬體制始告衰微. 自此, 末寺方才打開獨立之道. [百鍊鈔卷七]
【말상末上】
p1938-中→ 最後之意. 景德傳燈錄卷十(大五一․二七八上) : 人問 : “和尙還入地獄否?” 師云 : “老僧末上入. ” 曰 : “大善知識爲什麽入地獄?” 師云 : “若不入, 阿誰敎化汝?”
【말세오법령정법부멸末世五法令正法不滅】
p1939-上→ 爲大明三藏法數根據十誦律卷四十九之說, 所擧末世之時五種令正法不滅之法, 卽 : (一)尊重正敎, 謂諸比丘應依正敎進修, 而遠離小乘及諸外道偏邪之說. (二)止息瞋惡, 謂諸比丘常行忍辱, 不生瞋恚, 則德譽遠聞而令人歸仰. (三)敬事上座, 謂諸比丘應對居上座之大德恭敬順事, 勤求法要. (四)愛樂正法, 謂諸比丘對於由上座處所聞說之妙法, 深生愛樂而歡喜奉行. (五)善誨初習, 謂諸比丘於大乘法方便演說, 令初學者有所依憑而進修於道.
【말자襪子】
p6792-上→ 又作敍畦․韋蔑子. 四分律載佛陀聽許僧侶著襪禦寒. 四分律卷三十九(大二二․八四九上):有比丘從寒雪國來, 脚凍壞. (中略)佛問比丘:“彼國法何所著?” 比丘言:“著富羅菴鞮.” 佛言:“聽著, 若須革蔑, 聽作革蔑” 在印度, 非寒天不用, 我國及日本不用則違例, 且違禮儀, 蓋防鄙醜汚穢之故. [五分律卷二十一․釋氏要覽卷上法衣․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말저末底】
p1942-中→ 梵語 mati. 又作摩提. 卽慧之意. 係般若之別名. 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末(大四三․四四五上) : 末底是慧異名, 與般若無別體. 又表意見․見解之意. (參閱般若4301)
【말전저가末田底迦】
p1939-中→ 梵名 Madhyantika, 巴利名 Majjhantika. 又作末田․末田提․末闡提․末田地․末田地那․末田鐸迦․末彈地․摩禪提. 意譯作中․日中․水中․金地․河中. 印度陀頗羅人. 爲異世五師之一. 相傳爲阿難之最後弟子, 付法藏之第三祖. 曾赴迦濕彌羅國降伏龍王, 宣揚正法. 師名末田地那, 末田, 中之意 ; 地那, 日之意. 師出家於日中之時, 復因受戒於水中, 故時人稱爲日中․水中. 阿育王傳卷四摩訶迦葉涅槃因緣載, 師於阿難入滅時, 在恆河中受戒, 證得阿羅漢, 爲阿難之最後弟子. 又據付法藏卷二所載, 阿難弟子中有末田提與商那和修二人得阿難之付法藏. 然依阿育王經卷七則謂阿難弟子爲末田地, 商那和修則爲末田地之弟子, 準此, 由摩訶迦葉至優婆毛匊多, 師資相傳凡有五人, 故稱異世五師. 師之出世年代, 諸說不同, 據阿育王傳卷三優婆毛匊多因緣․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四十等所載, 師於佛入滅後百年出世. 大唐西域記卷三迦濕彌羅國條載, 師出世於佛入滅後第五十年. 關於師遊化迦濕彌羅國之緣由, 據阿育王傳卷四載, 係因阿難之遺命. 善見律毘婆沙卷二․巴利文大史(Mahāvaṃsa, XII)等載, 阿育王迎帝須行第三次結集後, 派遣諸師至邊境諸國興立佛法. 師至迦濕彌羅國, 降伏龍王, 爲人民宣說讀譬喩經, 令八萬衆生得道․千人出家. [達摩多羅禪經卷上․大悲經卷二持正法品․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師宗相承․大唐西域記卷三烏仗那國條․翻梵語卷二]
【말제제사末睇提捨】
p1945-中→ 梵名 Madhyadeśa. 意譯爲中國, 卽中央之國. 係位於恆河中游地帶. 爲古代印度婆羅門文明之中心地.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之註(大五四․二二二上) : 或云末睇是中, 提捨是國 ; 百億之中心, 斯其事也. (參閱中國1023)
【말차末蹉】
p1945-下→ 梵語 matsya, 巴利語 maccha. 又作麽娑․麻蹉. 爲魚類之總稱. 印度神話以魚爲毘紐天(梵 viṣṇu)十化身之一.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七․六度集經卷六․法句經卷上無常品․梵語雜名]
【말타마末陀摩】
p1944-上→ 爲梵語 madhyama 之音譯. 又作摩陀摩. 不執著於中道之義. 翻譯名義集卷四(大五四․一一二六下) : 末陀摩, 本經注云 : “末者, 莫義 ; 陀摩者, 中義. 莫著中道, 名末陀摩. ” 又文殊問經卷上謂諸法無二爲末陀摩. [法華玄義卷二]
【말타末陀】
p1944-上→ ①梵語 madhya 之音譯. 乃數目單位之名稱, 卽俱胝(千萬)之十倍, 亦卽相當於一億之數. ②梵語 mada 或 madya 之音譯. 亦作末沱․末途․摩偸. 譯作酒. 爲醉樂之意. 卽蒲桃酒. 又醉力甚强之酒類, 皆總稱末陀, 如窣羅․迷麗耶等二酒卽稱爲末陀酒. [順正理論卷三十八․俱舍論卷十四․玄應音義卷二十三․翻譯名義集卷九]
【말토라국秣菟羅國】
p4271秣菟羅, 梵名 Mathurā, Madhurā. 乃中印度之古國, 爲佛陀時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又稱摩偸羅國․摩度羅國․摩突羅國. 位於今朱木那河(Jumna)西南一帶. 其都城爲秣菟羅城, 位於今摩特拉市(Muttra)之南. 據大唐西域記卷四載, 此國氣候暑熱, 風俗善順, 好修冥福, 崇德尙學, 有伽藍二十餘所, 天祠五所, 異道雜居. 過去四佛遺蹟甚多, 亦爲諸菩薩․阿羅漢習定之處, 佛陀在世時, 屢遊此地說法. 佛陀涅槃後, 有優波毛匊多(梵 Upagupta)出世, 大力振興佛敎. 係印度佛敎美術之一大中心地. 今仍存有阿育王所立三塔․優波毛匊多伽藍․舍利子及獼猴塔等遺蹟. 近時又自摩特拉市之南, 發掘許多佛像․孔雀王朝之刻文․笈多王朝之石柱․雕刻․迦膩色迦王像等遺物.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僧伽羅刹所集經卷下․慧琳音義卷二十六․慧苑音義卷下]
【말토라불교예술秣菟羅佛敎藝術】
p4271-下→ 以古代中印度閻牟那河(今朱木那河)流域之秣菟羅國(梵 Mathurā)爲代表之佛敎雕塑藝術. 西元三四○年時, 笈多王朝之沙姆陀羅笈多(梵 Samudragupta, 335~375 在位)領有大部分印度版圖, 獎勵發展固有之文學藝術與宗敎, 吸收犍陀羅佛敎藝術, 形成新藝術風格. 所雕之佛像薄衣透體, 衣紋細密而勻稱, 被稱爲秣菟羅佛敎藝術. (參閱秣菟羅國4272)
【말향抹香】
p3260-下→ 梵語 cūrṇa. 卽呈粉末狀之香. 又作末香․粖香. 指擣碎沈香․檀香等成爲粉末, 用以撒布於佛像․塔廟等. 大寶積經卷六十二阿修羅王授記品列有栴檀末香․優鉢羅末香․沈水末香․多摩羅拔末香․阿修羅末香等. 另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五證勸品列有泥香․末香等諸香之名. 蓋抹香適於撒布, 乾香則適於焚燒, 溼香適於塗拭. [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蘇悉地羯囉經卷上分別功德品․大智度論卷九十三․法華經玄贊卷七]
【말화末化】
p1938-中→ 指枝末之化主. 於鳩摩羅什所譯兩卷本梵網經中, 詳細描繪廣大莊嚴的蓮華臺藏世界, 該世界係由千葉之大蓮花所成, 每一葉中有一世界, 其中復各有百億之須彌山․百億之四天下․百億之南閻浮提. 盧舍那佛乃蓮華臺藏世界之本源, 趺坐於蓮花臺上 ; 又由自身變化出千釋迦, 各據於千葉之世界, 千釋迦復各化出百億之菩薩釋迦, 各各坐於南閻浮提菩提樹下宣說菩薩之心地法門. 天台宗遂根據此一記載來闡明佛性常住一乘之旨, 竝將之歸納爲五時八敎中之頓敎, 而揭出三重本末成佛․兩重本迹等說法. 無論就三重或兩重來說, 皆係就本末․本迹之相對而立名, 卽蓮花臺上之盧舍那佛爲本, 而葉上之釋迦如來佛身爲末․爲迹. 盧舍那佛爲千釋迦之本源․本體, 千釋迦爲盧舍那所垂化之迹用. 傳述一心戒文卷下(大七四․六五二上) : 千花百千億, 盧舍那爲本身, 十重四十八輕, 釋迦文爲末化. (參閱梵網三重本末4641․蓮華藏世界6152)
【말후일구末後一句】
p1944-中→ 卽末後之句. 乃述佛道極妙境地之語句. 謂到達徹底大悟之極處所言之至極語, 更無其他語句能超越者. 景德傳燈錄卷十六樂普元安章(大五一․三三一中) : 師示衆曰 : “末後一句, 始到牢關, 鎖斷要津, 不通凡聖. ” [碧巖錄第九則․無盡燈論卷上]
【망념妄念】
p2340-上→ 指虛妄之心念. 亦卽無明或迷妄之執念. 此係因凡夫之迷心不知一切法之眞實義, 而遍計構畫顚倒之情境, 産生錯誤之思考. 據大乘起信論載, 此妄念能攪動平等之眞如海, 而現出萬象差別之波浪, 若能遠離, 則得入覺悟之境界.
【망료望寮】
p4623-上→ 禪林職稱. 爲候補副寮之職. 輔佐寮主之職, 稱爲副寮, 卽作點檢寮內之掃除及道具之有無等事. 副寮若缺, 望寮一職卽可轉上而候補之, 故稱望. 備用淸規卷七列項職員條(卍續一一二․五七上) : 望寮之職, 先輩深有意焉.[僧堂淸規卷五](參閱衆寮4753)
【망망계보살忙莽雞菩薩】
p2422-上→ 忙莽鷄, 梵名 Māmaki 音譯金剛母․多母. 一切諸佛菩薩之金剛母. 卽表般若智慧之菩薩. 又作忙莫計菩薩․莽摩計菩薩․摩莫枳菩薩․忙莽計菩薩․忙忙鷄菩薩․莽莫枳菩薩․摩磨鷄菩薩․摩莫鷄金剛母菩薩․忙莫計明妃. 此尊爲密敎中金剛部之母, 故諸種曼荼羅列置金剛部諸尊時, 均列置之. 關於其形像, 大日經具緣品載, 持堅慧杵, 以瓔珞嚴身 ; 不空羂索經卷九載, 左手仰伸臍下, 右手執三股金剛杵. 半跏趺坐 ; 菩提場經卷二載, 身淡紫靑色, 以種種瓔珞莊嚴, 坐於蓮華上, 身儀寂靜, 安住般若波羅蜜自性, 右手執梵夾, 左手持眞多摩尼作施願勢. 種子爲□(tri), 取如如無垢三昧, 諸金剛由此生之義 ; 三昧耶形爲三股杵, 表示生堅固之智慧. 現圖胎藏界曼荼羅, 以金剛手院中之金剛手持金剛菩薩與此菩薩同尊. [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一畫像品․陀羅尼集經卷七․大日經疏卷十․大日經義釋卷七](參閱金剛手持金剛菩薩3536)
【망망육도忙忙六道】
p2421-下→ 謂人於世間奔走鑽營, 茫然無定, 一旦無常侵逼, 則受六道輪迴之苦. 往生禮讚偈載(大四七․四四○下) : 日沒無常偈 : “人間忽忽營衆務, 不覺年命日夜去, 如燈風中滅難期, 忙忙六道無定趣. 未得解脫出苦海, 云何安然不驚懼?各聞强健有力時, 自策自勵求常住.”
【망명亡名】
p728-中→ ①北魏僧. 生卒年不詳. 從學於洛陽道辯法師. 博通經論, 辯才無礙, 兼富文藻, 以負才傲俗, 其師道辯聞而杖之. 其後, 亡名遷徙於黃龍, 對師非但毫無恨意, 且晨夕遙禮不輟. [續高僧傳卷六]. ②北周僧. 生卒年不詳. 南郡(湖北)人, 俗姓宗(或謂姓宋). 出身望族, 年少卽事佛而遠絶妻室, 富於才華. 初事梁元帝(552~554在位), 於梁亡之後出家, 投於四川兌禪師門下. 北周武帝(561~577在位)敕爲夏州三藏. 著有息心銘, 至道論, 淳德論, 遣執論, 去是非論, 修空論等, 及文集十卷. [續高僧傳卷七]. ③唐代僧. 生卒年不詳. 住於汾州(山西汾陽)大乘寺, 立志捨身. 貞觀(627~649)末年, 先斷絶穀食, 至期, 由道俗衆等送至西山, 放身懸崖下, 坐地入寂. ④唐代僧. 生卒年不詳. 住漢州(四川廣漢)開化寺. 行持精進, 屢見靈瑞應現, 乃發誓捨身. 一夕見菩薩乘五色雲而下, 寺內地屋皆變琉璃色, 衆皆歎賞. [宋高僧傳卷二十一]. ⑤唐代僧. 生卒年不詳. 鄧州(河南鄧縣)人. 日食雉鳩兩隻, 食畢盥漱時, 雙鳩復從口出, 飛行自在, 人人稱奇. 由是因緣, 世稱南陽雉鳩和尙. [宋高僧傳卷二十一]. ⑥唐代僧. 生卒年不詳. 住褒城西之中梁山寺, 奇行異跡甚多. 以綱紀處理僧務, 人稱興元上座. 德高望重, 遠近歸信. 貞觀年中示寂, 世壽約八, 九十歲. [宋高僧傳卷二十一]
【망명보살網明菩薩】
p5888-下→ 網明, 梵名 Jālinīprabha, 又譯作明網, 光網, 網光. 或稱網明童子菩薩. 賢劫十六尊之一. 此尊係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等之輪壇外西方五尊中, 安於北方之第二位. 密號方便金剛, 普願金剛. 種子爲□(jaḥ). 三昧耶形爲羅網. 此尊於微細會之形像, 爲通身呈白肉色, 左手握拳置於腰, 右手持羅網. 印契爲寶甁印, 或傘蓋印. 眞言爲唵 惹哩儞 鉢羅婆野 娑口縛賀. 此菩薩爲思益梵天所問經之對告衆, 據該經卷二難問品載, 此菩薩受佛之聖旨, 現福報光明, 其右手指間放大光明, 普照十方無量之佛國, 於其中之地獄, 餓鬼, 畜生, 以及盲聾瘖瘂者皆遇其光而得快樂, 故號網明. 又同卷問談品載, 此菩薩過七百六十萬阿僧祇劫將成佛, 號普光自在王如來, 其世界名集妙功德. [持心梵天所問經卷二,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一, 金剛界七集卷下]
【망상妄想】
p2341-中→ 梵語 vikalpa. 又作分別․妄想分別․虛妄分別․妄想顚倒. 與妄念․妄執等語同義. 卽以虛妄顚倒之心, 分別諸法之相. 亦卽由於心之執著, 而無法如實知見事物, 遂産生謬誤之分別. 據宋譯楞伽經卷二擧出十二種妄想 : (一)言說妄想, 謂計著種種妙音歌詠之聲, 而認爲其有自性. (二)所說事妄想, 謂凡所說之事, 窮其自性, 唯聖者所知, 凡愚不了, 僅依彼事而生言說. (三)相妄想, 謂隨事而起見, 於一切法相, 虛妄計著. (四) 利妄想, 謂樂著世間種種財利, 不知其物本爲虛幻而起貪著. (五) 自性妄想, 謂執持諸法, 起自性之見, 以自爲是, 餘皆爲非. (六) 因妄想, 謂於因緣所生之法, 起有․無等見, 妄想分別而形成生死之因. (七) 見妄想, 謂於五陰等法, 妄計有無․一異, 起諸邪見, 執著分別. (八) 成妄想, 謂於假名實法上, 計度我․我所而起言說, 成決定論. (九) 生妄想, 謂妄計一切法, 若有若無, 皆從緣起而生分別. (十) 不生妄想, 謂妄計一切法皆先有自體, 不假因緣而生. (十一)相續妄想, 謂於一切諸法, 執著此與彼遞相繫屬, 無有斷絶. (十二)縛不縛妄想, 謂於一切法, 以情生著之故, 則成繫縛, 若離妄想, 則無繫縛, 凡夫不了, 而於此無縛解中産生計著. 此外, 菩薩地持經卷二眞實義品則擧出自性․差別․攝受積聚․我․我所․念․不念․俱相違等八種妄想.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擧出堅固․虛明․融通․幽隱․罔象虛無等五種妄想. [舊華嚴經卷五․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宋譯楞伽經卷四․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佛性論卷二․注維摩詰經卷三․大乘義章卷三․卷五]
【망승삭명亡僧索命】
p729-中→ 禪宗公案名. 鹽官齊安會下有一主事僧將死, 鬼使來索其命時, 僧告曰(卍續一四八․一二一下) : 身爲主事, 未暇修行, 乞容七日.至七日後, 鬼使來覓僧, 已不見. 後有人擧此事問一僧 : 若來時, 如何擬抵他?洞山代答 : 被他覓得也. 洞山之意, 謂任鬼使捕捉, 卽該死時不逃隱, 乃爲眞道人之道. [禪苑蒙求卷中]
【망시비론亡是非論】
p729-上→ 全一卷. 隋代僧曇遷(542~607)撰. 本書無單行本, 唐代智儼編集之華嚴經孔目章卷四收錄其全文(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續高僧傳卷十八曇遷傳亦收錄一部分. 曇遷爲大乘攝論學者, 又崇尙老莊之學, 本書卽其闡論泯絶是非對立之超然境界. 此類超越是非之論說, 爲佛敎所本有, 然與莊子齊物論萬物齊同之思想仍有密切之關聯. 智儼收錄本書, 槪將亡是非論視爲華嚴宗隨順性起之同類思想 ; 由是, 則吾人可自莊子齊物論, 經由亡是非論, 至華嚴思想, 而略窺彼等思想演進之脈絡.
【망심관妄心觀】
p2339-下→ 與天台宗山外派之眞心觀相對. 乃宋代天台宗四明知禮(屬山家派)所盛倡之觀心法. 謂於一心三觀․一念三千中, 所觀之境若一心一念皆爲凡夫心念情識上之微細刹那心, 稱爲妄心觀 ; 若一心一念皆爲實相眞如之理心者, 稱爲眞心觀. 蓋知禮認爲圓敎之觀心, 必須就凡夫之微細心念來彰顯三千三諦之圓理 ; 亦卽觀迷妄之凡心, 以達實相眞如之理心. 此乃因圓敎雖開顯諸法本眞之妙解, 然尙未離盡無明之妄心, 爲還源復本, 故須達妄以顯眞. 蓋此妄心觀乃就初心修觀之機而言, 山外派之眞心觀則係就利根之機而言. [四明十義書․四明尊者敎行錄卷二․卷三․卷六․金光明經玄義․摩訶止觀卷五上](參閱山家山外949․眞心觀4194)
【망심妄心】
p2339-上→ 指虛妄分別之心. 卽雜染虛假, 生滅轉變之心. 卽指能生起善惡業之妄識. 大乘起信論所擧之四種薰習中, 卽有妄心薰習之說. 由妄心而生之境界, 稱爲妄境界 ; 蓋諸法之本體, 本來無自性而不可得, 然因妄緣之故, 以爲實有, 故妄境界又稱妄法․妄境․妄有. 又由虛妄之因緣所現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乃凡夫有情之煩惱執著, 稱爲妄塵. 此外, 以妄心分別計度事物, 稱爲妄計.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下]
【망어妄語】
p2343-中→ 十惡之一. 又作故妄語․虛妄語․虛誑語․妄舌․虛僞․欺. 特指以欺人爲目的而作之虛妄語. 妄語戒爲五戒․十戒之一. 據四分律卷十一所載, 妄語爲波逸提(必須向衆僧懺悔之罪), 此係小妄語(虛僞不實) ; 另據同書卷二載, 未至菩提而妄言得菩提(卽妄稱證得佛道)者, 卽犯波羅夷(爲敎團驅逐之大罪), 此係大妄語(未得言得, 未證謂證). 此外, 據大智度論卷十三載, 犯妄語戒而無慚愧心者, 自斷於至涅槃及生天之道, 竝有口氣臭․善神遠離等十種罪過, 此稱爲妄語十罪.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優婆塞五戒相經․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順正理論卷三十六․大智度論卷十四․大乘義章卷七․卷十二](參閱律3789)
【망연妄緣】
p2343-下→ 指虛妄不實之緣.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下謂(大二五․八九六下) : 有爲諸法, 亦復如是, 體性本空, 從妄緣有, 有緣旣散, 還復歸無.又內在․外在之事物(緣), 係衆生生起妄情之緣由, 故亦稱妄緣. 景德傳燈錄卷九古靈神贊章(大五一․二六八上) : 靈光獨耀, 逈脫根塵, 體露眞常, 不拘文字 ; 心性無染, 本自圓成, 但離妄緣, 卽如如佛.
【망염妄染】
p2340-上→ 卽煩惱. 妄, 謂虛妄不實 ; 染, 謂染汚不淨. 指一切不善․有覆無記法. 廣義言之, 則以一切生死之法爲妄染之法 ; 或以妄染特指煩惱染法而言. 煩惱自體爲虛妄性, 又因煩惱乃妄取境界, 故稱爲妄染. 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八○上) : 煩惱染法, 唯是妄有, 性自本無.又(大三二․五七八上) : 以有妄境界染法緣故, 卽熏習妄心. 將煩惱視爲染之說法, 乃源於心性本淨客塵煩惱之思想. 蓋染汚無垢淨心之煩惱本源卽無明, 依無明所起之染法極多, 如九十八隨眠․百八煩惱等. 又依此類煩惱染法之性質而分爲二種 : (一)理惑, 指諸惡見及疑. (二)事惑, 指貪․瞋․癡․慢等.
【망염훈습妄染熏習】
p2340-中→ 卽始覺上轉之義 ; 而淨法薰習則與此相對, 爲本覺下轉之義. 妄染薰習包括意識薰․十一末那薰習. 所謂意識薰, 卽指菩薩修行階段中之十信位․三賢位(包括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之凡夫及聲聞․緣覺二乘等, 以意識中本覺之智薰習無明之迷癡, 厭離生死之苦, 欣求涅槃之樂, 漸次轉昇而趨向佛道. 所謂十一末那薰習, 卽由初地至第十地, 依其次第, 以能斷之智品薰習所斷之惑而證入佛道. 蓋吾人阿賴耶識之覺知可分爲本覺․始覺, 本覺卽指吾人本有之覺性, 亦卽如來之平等法身 ; 始覺則指由發心修行而漸次覺知心源. 故始覺所以稱爲妄染之原因, 有二種意義 : (一)就妄染爲所依之義而言, 卽以妄識爲所依而生起始覺之智. (二)與本覺相對而言, 本覺稱爲淨法, 則始覺稱爲妄染. [大乘起信論․釋摩訶衍論記卷五]
【망오중물亡五衆物】
p727-中→ 指五衆死亡後之遺物. 五衆卽比丘, 比丘尼, 沙彌, 沙彌尼, 式叉摩那, 就此五衆之遺物而分輕重, 三衣等之輕物分與現前之僧衆, 金銀, 田園等之重物則歸爲常住.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
【망우존인忘牛存人】
p2885-下→ 爲十牛圖之第七圖所表示之境界. 十牛圖乃宋代廓庵師遠藉牧牛 之十階段表示修行過程之十種次第, 竝附上序․頌以評唱之. 其第七階段卽忘牛存人, 係比喩修行到達圓熟․物我一如․無事安閑之境地. 乃藉牧牛人旣已歸家, 自然忘卻手中之牛, 比喩主觀之人 和客觀之牛 無有對立之境界. 十牛圖頌忘牛存人序七(卍續一一三․四六○上) : 法無二法, 牛且爲宗, 喩蹄免之異名, 顯筌魚之差別. 如金出鑛, 似月離雲, 一道寒光, 威音劫外. 頌曰 : 騎牛已得到家山, 牛也空兮人也閑 ; 紅日三竿猶作夢, 鞭繩空頓草堂間. (參閱十牛圖 403)
【망월불교대사전望月佛敎大辭典】
p4622-中→ 爲日文之佛敎辭典, 十六開本, 凡十冊. 第一冊至第七冊爲望月信亨主編, 歷時三十年, 完成於一九三六年. 八至十冊爲補遺, 先後由望月信亨․塚本善隆主編, 完成於一九六三年. 其中第六冊爲佛敎大年表, 第七冊爲索引, 其餘皆爲辭典本文. 其中所收佛敎敎義․人物․名相․歷史等條目, 廣引經典原文, 詳加解釋. 所附佛敎大年表則自釋迦牟尼佛至今, 依年代分欄記載印度․中國․日本等國之佛敎史實, 年代分帝紀․佛紀․公元, 所記事項皆注明出處(書目․卷數), 査閱簡便而詳實. 此一辭典在綜合性之佛敎辭典中篇幅最大, 引用之資料最多, 所列擧之參考書目亦最爲詳盡, 故頗爲世界各國硏究佛敎者所重用. 尤其對佛敎之專業硏究者, 裨益最大.
【망월신형望月信亨】
p4622-下→ (1869~1948)日本佛敎學者. 新潟縣人. 先後修學於淨土宗大學․比叡山. 歷任淨土宗高等學院敎授․大正大學敎授․校長. 曾參與淨土宗全書․大日本佛敎全書之編輯. 更自明治三十九年(1906)至昭和十一年(1936), 凡三十年, 編纂佛敎大辭典一部與佛敎大年表, 成爲硏究佛學不可或缺之工具書. 其餘著作有淨土敎の起原及發達․支那淨土敎理史等書.
【망월환후望月歡厚】
p4623-上→ (1881~1967)日本佛敎學者. 畢業於日蓮宗大學. 曾任立正大學敎授. 著有觀心本尊鈔講義․法華經講話等. 世壽八十七.
【망정妄情】
p2341-上→ 指凡夫之虛妄情識. 亦卽脫離眞實之認識與見解. 成唯識論卷一(大三一․二上) : 隨自妄情, 種種計度.[順正理論卷二十三]
【망진환원관妄盡還源觀】
p2342-上→ 全一卷. 唐代法藏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全稱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本書分爲六門, 前三門述說圓頓之妙解, 後三門正明觀法 ; 全書乃敎修華嚴之觀法, 而還歸於一心之本源. 據卷末所附宋代淨源之重校記載, 孤山智圓法師依唐中書舍人高郢之北塔銘序, 以本書爲杜順所作, 然淨源依唐丞相斐休所述之妙覺塔記所載, 則認爲本書係賢首(法藏)所作. 蓋從文中屢次引用新譯華嚴經而論, 可知本書當係賢首晩年之作. 賢首認爲華嚴經義富博宏深, 難究至極, 故統收玄奧, 囊括大宗, 敘述妄盡還源觀六門, 以令後學修習觀法, 斷除諸妄, 復歸眞源. 六門爲 : (一)顯一體, 謂顯示一切諸法卽是自性淸淨圓明之體. (二)起二用, 謂依上述之淨體而起二用, 卽 : (1)海印森羅常住用, 謂入於海印三昧, 寂照眞如本性, 妄盡心澄, 衆德竝現. (2)法界圓明自在用, 謂入於華嚴三昧, 寂照法界本體, 衆德具足, 圓融無礙. (三)示三徧, 謂依上述之二用, 而示現三徧性, 一一普周於法界, 卽 : (1)一塵普周法界徧, 謂塵無自性, 依眞理而成立, 於一一塵中, 皆見法界. (2)一塵出生無盡徧, 謂塵依眞理而起, 眞理具足衆德, 故依眞起用時, 萬法繁興而無盡. (3)一塵合容空有徧, 謂塵無自性(卽空), 而幻相宛然(卽有), 於一一塵中, 事理該羅, 容納無礙. (四) 行四德, 謂依上述一塵能徧之境而修行四德, 卽 : (1)隨緣妙用無方德, 謂隨順機緣起萬千妙用, 神變莫測. (2)威儀住持有則德, 謂整肅威儀, 闡揚敎法, 拯物導迷, 以爲軌範. (3)柔和質直攝生德, 謂慈悲平等, 質直無僞, 而以正法攝化衆生. (4)普代衆生受苦德, 謂衆生受苦無量, 常懷悲愍救度之心. (五) 入五止, 謂依上述四德之行而修五止, 卽 : (1)照法淸淨離緣止, 謂觀照眞俗二諦之法, 乃空有不二, 淸淨虛廓, 智境雙亡. (2)觀人寂泊絶欲止, 謂觀五蘊之身本空, 寂然淡泊, 諸欲皆盡. (3)性起繁興法爾止, 謂依體起用, 應用萬化, 任運常然. (4)定光顯現無念止, 謂入於光明炳現, 內外洞徹, 無思無慮之止中. (5)理事玄通非相止, 謂眞性之理, 幻相之事, 隱顯俱融, 性相雙泯. (六) 起六觀, 謂依上述五止而修六觀, 卽 : (1)攝境歸心眞空觀, 謂觀一切諸法唯一心所造, 境本空寂, 無有實體. (2)從心現境妙有觀, 謂依體起用, 具修萬行, 莊嚴佛土, 成就報身. (3)心境祕密圓融觀, 謂心與境圓融無礙, 心境雙融, 了無迫隘. (4)智身影現衆緣觀, 謂智身唯一, 能顯現衆緣, 猶如日輪照現, 衆皆能見. (5)多身入一鏡像觀, 謂以大止妙觀之法力加持, 而能一身變化多身, 多身入於一身, 如鏡現像, 無有障礙. (6)主伴互現帝網觀, 謂以一身爲主, 多身爲伴, 主伴互現, 重重無盡, 如帝釋之珠網, 光光交映, 無有窮盡.
【망진환원관소초보해妄盡還源觀疏鈔補解】
p2343-上→ 全一卷. 宋代淨源撰. 全稱華嚴經還源觀疏鈔補解. 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冊. 本書依淸涼澄觀之華嚴經疏及演義鈔, 匡補解釋法藏之妄盡還源觀一書, 故有此名. 其內容係將妄盡還源觀之六門及序文中諸種觀法, 加以字義及義理之解釋. 本書完成於宋元豐二年(1079), 爲妄盡還源觀現存最早之注釋書. 作者以澄觀之敎義, 解釋法藏之著作, 爲本書之特點.
【망집妄執】
p2340-下→ 謂違背緣起之理, 而迷妄的執著實我․實法或假名言相. 亦卽顯現我執․法執之相. 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七上) : 計名字相, 依於妄執, 分別假名言相故.又(大三二, 五五七中) : 計我․我所種種妄執. 依唯識宗所說, 我執․法執有分別起與俱生起二種 : (一)分別起之我執與法執, 係受邪敎及邪師等說之影響, 由後天而起, 乃吾人經驗上的意識現象之領域, 故此類妄執易斷. (二)俱生起之我執與法執, 乃吾人生起分別意識以前本來具有者, 卽無始以來, 爲執著我․法之虛妄所薰習而與生俱來者, 此乃眞正之妄執. 俱生起之我執與法執其相續分爲間斷․無間斷二種. 前者屬現象的意識作用之第六意識, 後者屬於較第六意識更微細之第七末那識, 故末那識爲妄執之根源, 亦卽其當體. 末那識最顯著之作用, 係以阿賴耶識之見分爲對象, 於見分生起我相及自心相, 以此執著實我․實法. 其本質爲我癡․我見․我愛․我慢等. 又於末那識所起之我執與法執極微細而難斷, 若多修習殊勝之生空觀․法空觀則能斷除.
【매광희梅光羲】
p4651-上→ 民國初年法相學者. 字擷雲. 生卒年不詳. 畢生致力於佛學硏究. 曾遊學於楊仁山之祇洹精舍, 與歐陽漸有同門之誼, 於唯識亦鑽硏頗深. 民國二十年(1931), 發表相宗新舊兩譯不同論一文, 指出菩提流支․眞諦爲舊譯, 玄奘爲新譯, 頗爲當時佛學界所矚目. 著有相宗綱要․相宗綱要續編․相宗史傳略錄․法苑義林章唯識章註․大乘相宗十勝論等書.
【매승賣僧】
p6184-上→ 指禪林中從事買賣之僧侶. 又稱墮落僧. 後轉指阿諛他人․唯念名聞․利養, 而無道心之僧.
【매원맹梅原猛】
p4651-中→ (1925~ )日本哲學評論家. 一九四八年京都大學文學部畢業. 先後任敎於立命館大學․京都市立藝術大學, 及藝術大學校長. 主要論著有佛像─心與形․地獄的思想․佛敎的思想─不安與欣求(中國淨土)․日本與東洋文化等.
【매원진륭梅原眞隆】
p4651-上→ (1885~1966)日本佛敎學者. 龍谷大學畢業. 曾任勸學寮頭․顯眞學苑主要幹部. 著有歎異鈔講義․覺如上人․眞宗提要․聞書選抄․一乘之道․敎行信證新釋及梅原撰集三十五卷等.
【매일삼시풍경每日三時諷經】
p2963-下→ 日本佛敎用語. 卽指在禪林中, 於每日朝(粥前或粥罷)․午(齋前或齋罷)․暮(藥石之前或放參罷)三時擧行誦經之儀式. 我國之古淸規中, 竝無三時諷經之明確規定, 唐代禪院雖有早粥之後誦大悲咒一遍之作法, 且元代以降之諸淸規中, 雖有粥罷․齋罷之諷經法, 然皆無詳載三時諷經之規則. 於日本, 則自寬文․延寶年間(1661~1681)瑩山淸規 刊行以來, 一般臨濟宗․黃檗宗之寺院皆行此儀法.
【매일축찬每日祝讚】
p2964-上→ 卽於禪林中, 每日齋粥之時, 於佛殿誦三遍無量壽咒, 以祝禱帝王之安康及國家之隆盛. [敕修百丈淸規卷一每日祝讚] 金 佛 輪 眼 釋 藥 迦 師 文 觀 殊 音 訶 利 帝 母 行 者
【매자숙야梅子熟也】
p4650-下→ 禪宗公案名. 唐德宗時, 馬祖道一禪師印可法嗣大梅法常之語. 景德傳燈錄卷七(大五一․二五四下) : 大寂聞師住山, 乃令一僧到問云 : “和尙見馬師得箇什麽便住此山?” 師云 : “馬師向我道卽心卽佛, 我便向遮裏住. ” 僧云 : “馬師近日佛法又別. ” 師云 : “作麽生別?” 僧云 : “近日又道非心非佛. ” 師云 : “遮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 任汝非心非佛, 我只管卽心卽佛. ” 其僧迴, 擧似馬祖, 祖云 : “大衆!梅子熟也. ” 法常住大梅山, 馬祖遂以梅子熟也一語暗示其心境成熟. 然於宋高僧傳卷十一․祖堂集卷十五中, 則以梅子熟也一語, 爲法常之同門鹽官齊安所作之評語.
【맥적산麥積山】
p4850-上→ 位於甘肅天水縣東南四十六公里處. 久爲人所忘, 民國四十一年, 其名始彰. 形狀特殊, 山高一百四十餘公尺, 峰頂呈圓錐形, 垂直而下, 宛如鄕間堆積成塚之麥積, 故稱麥積山. 林泉雅緻, 爲我國西北地區棲隱聖境. 歷代味靜禪子, 多來投息, 如玄高․曇弘等. 北朝諸帝, 喜就山摩巖, 造像刻經, 其開窟年代不可考, 約始於十六國晩期, 北魏․西魏․北周間均大規模建造, 及隋․唐․宋時亦不斷經營, 明․淸兩代亦補修之, 其營造時間之長, 僅次於敦煌石窟, 由於歷來之地震與風雨侵蝕, 中間部分斷裂, 石窟分爲東․西二崖. 現存最早之石刻題記爲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張伯元之造像發願文. 此外, 尙存窟龕․摩崖雕刻凡一九四處, 分布於東西兩崖上. 山頂有五層之八角磚塔, 山東麓有瑞應寺. 因山石不宜雕刻, 故造像多爲泥塑. 石窟群及摩崖像群崩壞者不少, 惟窟內仍存塑像千尊, 其製作年代自北魏迄北宋. 又東崖群中, 以涅槃崖․千佛廊․散花樓上七佛閣․牛兒堂․中七佛閣等最受囑目 ; 其中, 千佛廊存石胎泥塑千佛坐像二五八尊 ; 亦有高達十五點六公尺之泥塑大佛像. 西崖群中央有萬佛堂, 壁面有北魏以降各時代之賢劫千佛, 楣上立供養者像及山水浮雕, 惜多被盜剝. 萬佛堂西面有大摩崖三尊立像, 其上小窟多北魏壁畫, 可與敦煌壁畫相媲美, 中有捨身飼虎圖. 此山石窟與甘肅永靖縣炳靈寺石窟均發現於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맹경익孟景翼】
p3142-中→ 南齊時代之道士. 吳興郡(浙江吳興)人. 文宣王蕭子良曾召其禮佛, 拒而不赴. 著有正一論, 旨在倡導佛․道二敎之一致. 生卒年不詳.
【맹구부목盲龜浮木】
p3457-中→ 指盲龜遇浮木甚難, 比喩得人身․値佛聞法之不易. 雜阿含經卷十五(大二․一○八下):爾時, 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大地悉成大海, 有一盲龜壽無量劫, 百年一出其頭, 海中有浮木, 止有一孔, 漂流海浪, 隨風東西. 盲龜百年一出其頭, 當得遇此孔不?』阿難白佛:『不能, 世尊!所以者何?此盲龜若至海東, 浮木隨風, 或至海西, 南․北四維圍遶亦爾, 不必相得.” 佛告阿難:『盲龜浮木, 雖復差違, 或復相得. 愚癡凡夫漂流五趣, 暫復人身, 甚難於彼.” 又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四(大四六․三○三上):生世爲人難, 値佛生信難, 猶如大海中, 盲龜遇浮木. 此譬喩頗爲著名, 經論中記載甚多. 又所謂盲龜, 係指一眼之龜, 竝非兩眼均喪, 故法華經卷七妙莊嚴王品․大乘寶要義論卷一所引之雜阿含經等, 皆稱之爲一眼龜. 又有說此龜之一眼位於腹部者, 其本據不詳. [證契大乘經卷上․大乘同性經卷上․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大寶積經卷五十四](參閱一眼之龜66)
【맹니이위렴사孟尼爾威廉士】
p3141-下→ (Monier-Williams, Sir Monier; 1819~1899)英國之印度學學者, 乃梵語權威. 生於孟買. 後爲牛津大學敎授(1860). 編有梵英辭典(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1872)一部, 爲現今有志於印度學者所必備之梵語辭典. 所著印度之智慧(Indian Wisdom,1875)一書含攝印度古代文化之廣博知識, 對印度文化之了解頗有助益. 此外尙有:English-Sanskrit Dictionary; Story of Nala;Sakoontala; Brālmanism and Hinduism; Buddhism 等.
【맹명盲冥】
p3457-中→ 謂盲昧闇冥, 爲無明煩惱所覆蔽, 則無見理之明, 如盲者之無法見物. 大智度論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五上):舍利弗說:『我師不出者, 我等永爲盲冥.” 法華經卷一偈(大九․九中):以貪愛自蔽, 盲瞑無所見.[大方等大集經卷十六]
【맹인설유盲人說乳】
p3457-上→ 謂盲人妄以一己之印象, 表達對乳色之認識;比喩外道固守偏執, 永遠無法理解佛法眞諦.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載, 諸外道癡迷如小兒, 又無慧方便, 以致難以了達常與無常․我與無我․實與非實․有與非有․苦與樂․淨與不淨等佛敎義理, 竟於佛法中斷章取義, 妄執有常․樂․我․淨, 而實不知常․樂․我․淨(涅槃四德)之眞義;譬如天生盲者不識乳色, 乃向他人請問, 人言乳色白如貝, 盲人卽以爲乳色如貝所發出之聲;人又言乳色如稻米之粉末, 盲人卽以爲乳色柔軟如米末;人又言乳色如雪, 盲人卽以爲乳色冷如雪;人又言乳色如白鶴, 然盲人猶感茫然. 蓋盲人雖聽聞四種譬喩, 依然無法得知乳之眞色;涅槃經乃以之比喩諸外道畢竟無法眞正了悟涅槃常․樂․我․淨之大果德. [摩訶止觀卷五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三]
【맹파신孟婆神】
p3142-上→ 爲我國神話故事與民間傳說中之人物. 相傳生於漢代, 年壽甚高, 終身未嫁. 幼讀儒書, 及長則勤誦佛經, 惟勸世人戒殺․吃素. 因姓孟, 人稱孟婆阿奶. 時有能知前世因緣者, 妄認前生眷屬, 漏洩陰機. 上帝乃敕令孟氏爲幽冥之神造立醧忘臺, 又採世俗藥物合成似酒非酒之湯, 稱孟婆湯, 分甘․苦․酸․辛․鹹五味, 孟婆神卽以此湯使鬼神飮之, 以忘前生.
【맹팔낭孟八郎】
p3141-下→ 禪林用語. 指不依道理行事者. 孟, 孟浪;八郞, 乃排行之次序. 禪林中, 常以孟八郞形容强橫暴戾之粗漢. 景德傳燈錄卷八南泉普願章(大五一․二五七下):孟八郞又恁麽去也![碧巖錄第二十八則]
【면기원緬祇園】
p6123-上→ 梵名 Vaidhanya, 巴利名 Vedhañña. 係迦毘羅衛國菴婆樹之林園名. 依長部經典第二十九淸淨經(巴 Pāsādika-suttanta)之記敘, 釋尊止住於此林園時, 正値耆那敎祖師尼乾陀若提子(巴 Nigaṇṭha Nāṭaputta)在巴瓦(巴 Pāvā)入滅, 其敎團因之分裂爲二派, 竝引起抗爭事件. [長阿含經卷十二]
【면단眠單】
p4193-上→ 臥息時所敷之物. 爲佛制臥具之一. 祖庭事苑卷八(卍續一一三․一二一下) : 時佛在給孤園, 有一比丘赤體而睡, 不護旃褥臥具, 人皆譏嫌, 佛言 : “宜令著臥具. ” 卽今禪家所用眠單是矣!
【면眠】
p4192-中→ 梵語 middha. 又稱睡眠. 心所之名. 七十五法之一, 百法之一. 卽身心昏昧沈重之精神作用. [成唯識論卷七․大乘義章卷二]
【면목열개面目裂開】
p3988-上→ 禪林用語. 面目, 指自己本來之心性. 謂從自己本來之心性獲得解放, 亦卽斷除見惑而得法眼淨.
【면문面門】
p3988-上→ 梵語 mukha. 有三釋:(一)指口, (二)指面之正容, (三)指鼻下與口上之間. 北本涅槃經卷一(大一二․三六五下):從其面門放種種光.華嚴經探玄記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面門者, 諸德有三釋. (中略)今釋依梵語, 稱面及口幷門悉名目佉(梵 mukha), 是故翻此目佉爲面門也. 故知此中通擧其事.[八十華嚴經卷一]
【면벽구년面壁九年】
p3988-中→ 指菩提達磨面壁九年之故事. 又作達磨面壁九年․九年面壁. 據祖庭事苑卷三載, 達磨寓止嵩山少林寺時, 面壁凝坐, 終日黙然, 如是九年, 人稱之壁觀婆羅門. 然曆代法寶記則載其居嵩山唯有六年;九年之語恐係傳法正宗記卷五之說, 謂達磨於梁普通元年(520)寓止嵩山, 至大通二年(528)入滅, 其間共九年. 後世禪宗門人遂自然拈出九年之說, 而有面壁九年之語. [釋氏要覽卷下․從容錄第二則․第二十三則․普濟禪師語錄卷上]
【면수구결面授口訣】
p3988-中→ 略稱面授. 謂當面口授法要. 特指師資(徒)相對時, 師者口授法義上之要旨.
【면수대치법眠睡對治法】
p4193-上→ 爲除滅昏沈․睡眠之法. 又作睡眠對治法. 行者於念誦或觀想之時, 若欲昏眠, 恐致失念, 可起座經行, 或游觀四方以適神思, 或以冷水洗其面目, 或復念誦佛眼眞言一萬遍, 或誦悲生眼咒. 旣得淸爽, 卽得復座, 繼行持誦或觀法. [中阿含長老上尊睡眠經]
【면수상승面授相承】
p3988-中→ 又作面授嗣法․面授正傳. 謂師家與弟子面對契合, 從而行佛法相承之儀. 於禪宗, 特爲强調自釋尊以來, 師資(徒)之傳受佛法, 如一器之水, 經過面授相承, 更傳於一器.
【면승免僧】
p2787-下→ 叢林中, 由於職務在身, 或健康缺佳而免於坐堂之僧, 稱爲免僧. 禪僧在上堂之前, 爲收攝心神, 所行之短時坐禪, 或於僧堂中坐禪, 皆稱坐堂. 行坐堂時, 如管理飯食之飯頭․調理茶點之茶頭․淸掃東廁之淨頭等僧人, 或適逢身體不適者, 特准免於坐堂. [禪林象器箋第七類職位門]
【면와게眠臥偈】
p4192-下→ 眠臥之前所應念誦之四句偈. 毘尼日用切要(卍續一○六․六八上) : (臨睡合掌面西, 觀想念佛十聲, 或百千聲, 或萬聲已, 卽誦偈云) : “以時寢息, 當願衆生, 身得安隱, 心無動亂. ”
【면와시작법眠臥時作法】
p4192-下→ 乃眞言行者於修法期間每夜無懈怠而行之作法. 據蘇悉地經卷上持眞言法品載, 當眠之時, 不臥過大或過小之床榻, 亦不與人同處而臥, 應淸淨而臥, 尋思智慧, 不面地臥, 亦不仰臥, 應如獅子王右脅而臥, 不張目眠. 此外, 諸儀軌所載有關眠臥作法頗有異說, 一說於中夜時分應敷茅草, 以爲四方結界之用. 若修增益法時, 兩足交疊, 頭南面東而右脅, 以手當枕 ; 修息災法時, 頭東面北 ; 修降伏法時, 頭西面南, 觀想身之無常․無我․苦․空․不淨, 口誦唵(oṃ, 歸命)縛日羅(vajra, 金剛)奢底(śanti, 寂靜)吽(hūṃ)之咒而入眠. 眞言行者依此作法而行, 可消除一切惡夢, 早得法驗.
【면원영비免遠迎批】
p2787-下→ 免遠迎, 卽免卻大衆遠迎之勞 ; 批, 批子, 指記載要事之小紙片. 禪林中, 負有使命之專使, 前往某寺時, 先使用簡略之書信, 告知對方勿爲此事而出寺遠迎, 此一簡函卽稱爲免遠迎批.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三入院條載, 專使欲前往某寺時, 須預先稟告住持, 發批致意, 免衆遠迎.
【면인사免人事】
p2787-中→ 於禪林中, 省略大衆陳述賀詞或擧行問候等禮儀, 稱爲免人事. 若將此免人事 之消息揭示於榜, 以告知大衆, 所用之告示板卽稱免人事榜 . 又欲將免人事告知大衆時, 由住持以七言詩․偈或法語作成頌, 稱爲免人事頌. 禪苑淸規卷二冬年人事條(卍續一一一․四四四下) : 節前一日, 堂頭有免人事, 預貼僧堂前, 至晩堂內庫司點湯.[敕修百丈淸規卷七庫司四節特爲首座大衆湯條]
【面牆擔板】
p3988-下→ 禪林用語. 面牆而坐者, 眼目局於一方;擔板而行者, 只見前方, 不能見背後. 於叢林中, 引申爲因無知而墮於偏見. 從容錄第七十一則(大四八․二七二上):埋沒自己也, 飮氣呑聲;帶累先宗也, 面牆擔板.
【면장眠藏】
p4193-上→ 日本禪院方丈內之一間. 卽寢室. 方丈通例以中間(室中)․中後(裏方丈)爲中心, 加上左右各二間, 合爲六間構成方丈. 中後之後壁設有箱, 上設佛壇, 佛壇之後設有小間之眠藏.
【면전불교緬甸佛敎】
p6120-中→ 緬甸(Burma)東北接我國康․滇, 西鄰印․巴, 東毘泰․寮, 南濱孟加拉灣;其巴利語 Maramma(音譯摩羅摩), 係轉訛自梵語 Brahma(意譯梵摩․梵天), 緬甸音近 Maramma-desa(梵天之國土). 最早入居者爲得楞族(Talaing), 次爲緬族(Burman)․撣族(Shan)等. 此國信史始於十一世紀, 其前多係傳聞. 據錫蘭島史載, 西元前三世紀, 印度阿育王曾遣須那(巴 Soṇa)及鬱多羅(巴 Uttara)至金地國(巴 Suvaṇ伸a-bhūmi)傳敎, 或謂金地國卽今下緬甸打端一帶, 五世紀中葉之注釋家佛音(巴 Buddhaghoṣa ), 更由緬人一再强調彼乃出身打端;此外, 佛陀成道時, 最初布施食物之二位商人, 相傳爲緬甸人, 又盛傳佛陀曾親臨蒲甘(Pagan)布敎, 凡此皆待考證. 根據地下挖掘物, 約可推定上緬甸爲北印度文化系統, 下緬甸文化則係自南印度移來. 有關緬甸之宗敎, 首先傳入者爲印度之婆羅門敎, 稍後佛敎亦由孟加拉․奧立沙(Orissa)等地傳入. 佛敎傳入緬甸, 從出土之重要文獻證明, 最初傳入者爲上座部佛敎, 西元十世紀以後, 大乘佛敎及密敎始漸傳入. 在十一世紀以前, 緬甸有一種大乘阿利僧派(Ari)存在, 此派僧衆著藍色法服, 蓄髮, 生活放蕩, 謂若造惡, 僅須念誦救護咒, 卽可不受因果報應, 復分爲林住與村住二支. 此派較印度性力派更極端, 或以之乃是混合了大乘佛敎, 屬於墮落形式之喇嘛密敎. 此一敎派在阿奴律陀王(Anuruddha)之前, 爲蒲甘一帶敎派中勢力最盛者, 其中心地爲沙摩底(Samati). 待蒲甘王朝(1044~1287)興起後, 緬甸早期佛敎各派及阿利僧派先後衰亡. 西元一○四四年, 阿奴律陀王統一全國, 建都蒲甘, 一○五七年, 征服打端, 請入比丘․三藏聖典․佛舍利․寶物等, 又由高僧阿羅漢(Arhan)領導改革僧團, 虔信上座部佛敎, 原先之上座部․大乘佛敎․密敎․婆羅門敎逐漸消失. 未久, 於蒲甘修建瑞德宮佛塔(Shwe Dagon), 歷兩代始竣工. 錫蘭國王毘舍耶婆訶一世(Vijayabāhu I)曾遣使至緬, 求賜三藏, 請派僧團, 一時, 緬甸成爲南傳佛敎中心. 在蒲甘佛敎之全盛時期, 上緬甸共有一萬三千座塔與僧院. 其後, 錫蘭佛敎大盛, 大寺派勢力最强, 緬甸遂有留學錫蘭者, 車波多卽於大寺受戒, 留學十年(1170~1180), 始伴四名比丘返國. 十二世紀時, 僧團分裂爲錫蘭宗派(Sīh, la-saṃgha)與原有之緬甸宗派(Maramma-saṃgha). 前者不久更分爲尸婆利․多摩陵陀․阿難陀三個僧團. 惟雖分裂, 各派仍極努力弘揚佛法, 故佛敎仍頗興盛. 西元一二七七年, 蒙古人南侵, 蒲甘王朝沒落, 十年後政權轉移撣族手中, 此後緬甸不再出現一統王國, 直至十六世紀中葉. 其間二百餘年, 不論北方阿瓦王朝(Ava)或南方庇古王朝(Pegu), 均重視竝發揚佛敎, 名義明燈(Abhidhānappadipikā)․聲韻精義(Saddasāratthajālinī)․迦旃延文法註等多爲此時期作品. 十五世紀中葉, 南方計分六個宗派, 受比丘戒者有一萬五千餘人, 其後經達磨悉提王(Dhammazedi, 1472~1492)之改革, 僧團又告統一. 代撣族而起者仍是緬人, 建立東固王朝(Toungoo, 1531~1752). 編成達磨他憍(Dhammathatkyaw)․拘僧殊(Kosaungchok)兩部律典, 營造摩訶摩尼佛塔(Mahāmani)․耶舍摩尼須羅佛塔(Yasamanisula)․加多奇佛塔(Ngatakyi), 摩尼珠論․法王七事論․阿毘達磨頌․律莊嚴疏․譽增論等亦於此期完成. 高僧則有毘陀羅毘那婆斯(Badaravanavāsī)․雅利安楞伽羅(Ariyāl, ṅkāra)․最勝法(Aggadhammāl, ṅkāra)․智願(Ñāṇavara)等. 十八世紀, 佛敎發生著衣論爭, 形成對立之偏袒派(巴 Ekaṃsika)與通肩派(巴 Pārupana), 百年後始由主張著衣時覆蓋雙肩之通肩派獲勝, 是時, 東固王朝已亡, 貢榜王朝(Konbaung, 1752~1885)代興. 百餘年間, 佛敎仍受王室保護, 陸續有緬文經典之翻譯. 西方勢力亦因此時仰光闢爲通商口岸而不斷入侵, 一八八六年, 緬甸淪爲英國殖民地, 至一九四七年宣告獨立, 其間六十餘年, 英人竝未以政治干涉宗敎, 故有緬甸佛敎靑年會成立(1906), 號召緬甸獨立之事, 此後僧人參與獨立運動者甚多. 今緬甸佛敎僧團主要有哆達磨(Thudhamma)․瑞景(Shwegyin)․達婆羅(Dvara)三派. 此三派在敎學上, 對於三藏聖典所遵奉者皆一致, 惟於戒律上, 特別是所持用物․著衣法及生活儀節有些許差別. 前二者爲傳統之宗派, 組織龐大, 僧衆較多;達婆羅派成立最晩, 於十九世紀末, 對舊哆達磨派加以改革而成, 戒律上主張嚴格實踐, 僧衆最少. 又緬甸佛敎僧衆僅有比丘․沙彌․信士男․信士女, 及少數比丘尼, 而無沙彌尼․正學尼. 一般習俗, 男子於十四․五歲時須入寺短期出家. 佛敎各國中, 以緬甸之測試制最嚴, 通過律藏試者稱持律者(Vinayadhara), 三藏全部通過者稱三藏師(Tipiṭakadhara), 係最高榮譽. 今緬甸於南傳佛敎中佔有極重要之地位. [J. George Scott: Burmese Buddhism; Mabel Bode: The Pali Literature of Burma, London, 1909;G. E. Harvey: History of Burma, London, 1925; Sir Ch. Eliot:Hinduism and Buddhism, London, 1921 vol. III, P. 47ff]
【면전일사面前一絲】
p3988-上→ 禪林用語. 指眼前之一景一物. 碧巖錄第九十則(大四八․二一四下)聲前一句, 千聖不傳;面前一絲, 長時無間.
【면정전免丁錢】
p2787-上→ 卽南宋時代對僧道所課之免役稅. 又作淸閑錢. 免丁, 免除丁役之意. 凡男子於二十歲時(丁年), 須課兵役, 然僧道享有免役之權, 故每年須納稅以代免役. 唐代以來, 僧侶․道士本享有免租․免稅之特權, 宋高宗紹興十五年(1145), 一般官民反對僧道之免擔負身丁錢, 遂課免丁錢以闢新財源. 律僧一年五貫, 禪僧․道士各二貫, 住持․長老․法師․紫衣․知事等次第增加, 以十五貫爲最高. 然此制度之執行情形如何, 竝不明確. 又國家爲證明僧侶已繳納免丁錢而發給之證明書, 稱爲免丁抄(又作免丁鈔), 或免丁由. 凡僧侶遊方諸山掛搭時, 須攜免丁抄掛搭 ; 宋朝時, 不帶免丁抄者, 則不允以掛搭. [佛祖統紀卷四十七紹興十五年條․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宋會要稿卷六十六․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一五三]
【멸도滅度】
p5507-下→ 梵語 nirvāṇa, 巴利語 nibbāna. 謂命終證果, 滅障度苦. 卽涅槃, 圓寂, 遷化之意. 此謂永滅因果, 開覺證果. 卽永遠滅盡分段, 變易等二生死, 而度脫欲, 有, 見, 無明等四暴流. (參閱涅槃4149)
【멸류지滅類智】
p5511-上→ 梵語 nirodhe' nvaya-jñāna. 觀三界之四諦而發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 卽緣色界, 無色界之滅諦所得之無漏智 ; 亦卽照了色界, 無色界滅諦之解脫道智. 又以此智類似於觀欲界滅諦所得之法智, 故稱滅類智. (參閱見道3000)
【멸류지인滅類智忍】
p5511-上→ 梵語 nirodhe 'nvaya-jñāna-kṣānti. 觀三界之四諦而發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 卽證得滅類智之前位, 忍可其法理之無漏心 ; 亦卽照了色界, 無色界滅諦理之無間道智. (參閱見道3000)
【멸滅】
p5507-中→ ①梵語 vyupaśama. 寂滅之略稱. 卽涅槃之意. 度脫生死, 進入寂靜無爲之境地, 稱爲入滅. (參閱涅槃4149, 寂滅4505). ②梵語 anityatā. 滅盡之意. 又作滅相, 無常. 爲四相之一. 謂有爲之諸法, 皆具有刹那間壞滅之性質. 又有情之死, 亦稱爲滅. (參閱無常5109). ③梵語 vinaya 之意譯. 音譯作毘奈耶. 意卽律藏, 毘尼藏. 爲經律論三藏之一. 乃佛所制有關比丘, 比丘尼之禁戒. (參閱毘奈耶藏3850). ④四諦之一. 滅諦(梵 nirodha-satya)之略稱. (參閱四諦1840, 滅諦5510)
【멸멸상滅滅相】
p5508-下→ 指令滅相寂滅之法. 與生生, 住住, 異異等三相竝爲四有爲相之隨相, 小相, 爲四有爲相中滅相之相對用語. 四有爲相又稱四相, 卽生, 住, 異, 滅等四相, 乃一切有爲法所具有之四相. 然因此四相之自體亦爲有爲法, 故須另有令其生, 住, 異, 滅之法, 此卽生生, 住住, 異異, 滅滅等四者, 稱爲隨相, 小相 ; 其相對之生, 住, 異, 滅等四相則稱爲本相, 大相. (參閱四相1732)
【멸법지滅法智】
p5507-中→ 梵語 nirodhe dharma-jñānaṃ. 觀三界之四諦而發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 卽緣欲界之滅諦所得之無漏智 ; 亦卽照了欲界滅諦之解脫道智. (參閱見道3000)
【멸법지인滅法智忍】
p5507-下→ 梵語 nirodhe dharma-jñāna-kṣānti. 觀三界之四諦而發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 卽證得滅法智之前位, 忍可其法理之無漏心 ; 亦卽照了欲界滅諦之無間道智. (參閱見道3000)
【멸빈滅擯】
p5510-下→ 梵語 nāśanīyaṃ, 又作擯出, 驅擯. 略稱擯. 戒律中科罪之名. 卽比丘七種治罰法之一. 或指削除僧籍, 故又稱削籍. 比丘犯重罪(如淫, 盜, 殺, 妄等四重罪)而無悔心者, 滅其僧籍而擯斥之, 與世間死刑相當.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之四, 卷上二之二, 釋氏要覽卷下]
【멸상滅相】
p5507-下→ 四有爲相之一. 又作滅盡, 無常. 謂有爲諸法於刹那之間壞滅而入於過去之相. 又爲眞如三相之一,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眞如寂滅, 無分段, 變易二種之生死, 稱爲滅相. 法華經卷三藥草喩品(大九․一九中) : 如來說法, 一相一味, 所謂解脫相, 離相, 滅相. 此外, 有情之死, 亦稱爲滅. 據成實論卷七不相應行品之說, 於有情之一期相續上, 認其生, 住, 異, 滅之別, 其死曰滅. [增一阿含經卷十二, 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八, 入阿毘達磨論卷下]
【멸쟁滅諍】
p5510-上→ 梵語 adhikaraṇa-śamatha. 卽止滅僧尼諍論之法. 又作止諍. 比丘, 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部分. 因有七種, 又稱七滅諍. (參閱七滅諍111)
【멸제滅諦】
p5510-中→ 梵語 nirodha-satya, 巴利語 nirodha-sacca. 全稱滅聖諦(梵 nirodhārya-satya). 又作苦滅諦, 苦盡諦, 苦滅聖諦, 愛滅苦滅聖諦. 爲佛敎基本敎義四(聖)諦之一. 滅, 滅盡, 息滅之義 ; 諦, 審實不虛之義. 謂人類若能滅息苦之根本(欲愛), 卽可從相續不斷之苦中獲得解脫與自由 ; 如實審察了知此一眞諦而無絲毫虛謬, 卽稱滅諦. 又諸論書對滅諦之詮釋頗有出入 : (一)法蘊足論卷六謂滅諦卽爲涅槃. (二)集異門足論卷六謂擇滅無爲卽是滅諦. (三)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七擧出兩種說法 : (1)認爲滅盡四諦中之集卽爲滅諦, 如譬喩論師及分別論者皆如此主張. (2)認爲滅盡苦及集始可稱爲滅諦, 如說一切有部之大論師妙音(梵 Ghoṣa)及如是說者皆主張之. (四)三無性論卷上以七眞如中之淸淨眞如配上滅諦, 而謂惑之滅盡卽是滅或滅諦. (五)四諦論卷三分別滅諦品認爲愛之滅盡爲有餘涅槃, 苦之滅盡爲無餘涅槃. (六)據成實論卷十一滅諦初立假名品之說, 滅盡假名心, 法心, 空心等三心, 卽是滅諦. (七)辯中邊論卷中則就遍, 依, 圓等唯識三性來區別三種滅諦, 卽 : (1)以遍計所執之自性不生, 稱爲自性滅. (2)由各種外在因緣而生起(依他起)之二取(見取, 戒禁取)不生, 稱爲二取滅. (3)以眞如之本性寂滅, 稱爲本性滅. [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 增一阿含經卷十七, 大智度論卷十九, 解脫道論卷十一, 成唯識論卷八](參閱四諦1840)
【멸종滅種】
p5510-上→ 指滅卻無漏之種子而永不可成佛者. 卽唯識論所說五種性中之無性有情, 楞伽經所說二闡提中之斷善闡提.
【멸죄滅罪】
p5508-下→ 又作除罪. 卽藉懺悔, 觀佛, 念佛, 稱名, 持咒等宗敎行爲, 得以滅罪, 消業障. 如謂念佛能滅除八十億劫之生死罪 ; 懺悔能令衆罪如霜露遇日卽消失. 以滅罪爲目的而儀式化者, 有悔過, 懺法等. 罪有性罪, 遮罪, 輕罪, 重罪等之別, 於戒律中, 輕罪可依懺悔羯磨之法而淨治之, 四重五逆等重罪(卽波羅夷罪)則不許懺悔 ; 然依大乘經典, 重罪亦可用懺悔之法滅除罪障.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觀無量壽經義疏(吉藏), 釋淨土群疑論卷六]
【멸죄생선滅罪生善】
p5509-上→ 滅罪, 卽藉懺悔, 觀佛, 念佛, 稱名, 持咒等宗敎行爲, 得以滅罪, 消業障 ; 生善, 又作作善, 乃積極積功累德. 滅罪, 生善均可種下後世之善根, 以期證得涅槃. 滅罪有賴自力作善之聖道門, 以及依佛力之淨土門二種. 前者特別强調懺悔, 如天台宗之懺悔, 勸請, 隨喜, 迴向, 發願等五悔爲其代表, 稱五悔滅罪. 後者如觀無量壽經所載之下上品往生人, 由一聲之稱名, 卽可滅五十億劫之生死罪而往生淨土. 此外, 下下品之往生人, 以十念念佛則亦可滅八十億劫之生死罪而得以往生 ; 此爲念佛滅罪. 生善通常有四種方式可行 : 誦經, 布施, 寫經, 建塔寺 ; 然在密敎系之宗派, 則通常以護摩之修法生善. [四十二章經, 維摩經不二入品, 無量壽經卷下]
【멸지滅智】
p5508-下→ 梵語 nirodha-jñāna. 十智之一, 或十一智之一. 謂了知滅諦之智, 卽斷滅見思煩惱所得之無漏智. (參閱十智472)
【멸진정滅盡定】
p5509-中→ 梵語 nirodha-samāpatti. 又作滅受想定, 滅盡三昧. 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卽滅盡心, 心所(心之作用)而住於無心位之定. 與無想定竝稱二無心定, 然無想定爲異生凡夫所得, 此定則爲佛及俱解脫之阿羅漢遠離定障所得, 卽以現法涅槃之勝解力而修入者. 聖者遠離無所有處之煩惱, 其定之境地可喩爲無餘涅槃之寂靜 ; 故爲入無心寂靜之樂者, 乃依修此定, 卽可生無色界之第四有頂天. 諸宗派對此定有各種異說, 如說一切有部主張此定別有實體 ; 但經量部, 唯識宗等不認其爲實法, 唯於心, 心所不轉之分位假立此定, 唯識宗且以爲在此定中未斷滅阿賴耶識 ; 分別論者則謂, 入此定之聖者, 其想與受已滅, 然仍有細心未滅. 另據宗鏡錄卷五十五所擧, 滅盡定與無想定有四種不同 : (一)證得者之異, 卽滅盡定爲佛, 羅漢所證出世間之定 ; 無想定則爲凡夫, 外道所證世間之定. (二)祈願之異, 卽滅盡定者唯求出世功德 ; 無想定者則求世間樂果. (三)感果與不感果之異, 卽滅盡定爲無漏業, 不感三界生死果報 ; 無想定則爲有漏業, 能感無想天果報. (四)滅識之異, 卽滅盡定能滅除第六識, 兼能滅第七識之染分 ; 無想定僅滅除第六識分別之見, 其他諸邪見尙未能斷盡. [中阿含經卷五十八, 品類足論卷一, 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二](參閱無想定5124)
【멸진정무위滅盡定無爲】
p5510-上→ 梵語 nirodha-samāpatti-asaṃskṛta. 又作想受滅無爲. 唯識宗六無爲之一. 指禪定進入無色定之無所有處境界, 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皆滅盡, 此時所處之無爲狀態, 稱滅盡定無爲. [成唯識論卷二, 大乘百法明門論疏卷下](參閱六無爲1294)
【멸희선파滅喜禪派】
p5508-上→ 滅喜, 梵名 Vinītaruci. 又稱毘尼多流支禪派. 係越南早期之禪宗派別, 於六世紀頃由禪僧毘尼多流支(?~594)所創. 毘尼多流支爲南天竺人, 於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至長安, 適逢武帝破佛之際, 遂往鄴縣參謁禪宗三祖僧璨. 其後至交州(今越南北部)法雲寺弘法, 以眞如佛性不生不滅, 衆生同一眞如本性等思想爲敎義. 嗣法弟子法賢(?~626)爲第一祖, 俗姓杜, 朱鳶人, 最初參謁法雲寺觀緣禪師, 後入毘尼多流支門下. 流支示寂後, 法賢至北寧慈山創建衆善寺, 以楞伽經爲傳法心要, 據傳弟子有三百餘人. 數傳至淸辨(?~686), 係交州人, 初爲北寧崇業寺惠嚴之弟子, 以金剛經爲傳法心要. 其後, 較著名者有定空(729~808), 萬行(?~1018), 依山(?~1216)等, 自定空爲始, 敎法趨近我國南宗禪之頓悟禪法. 依山之後, 本派漸趨沒落. 有關毘尼多流支之傳略, 諸說有異, 如通辨所撰之對照錄載, 流支受僧璨勸說, 至廣州制旨寺, 住寺六年間譯出象頭精舍經, 大乘方廣總持經. 另據古珠法雲佛本行語錄載, 流支曾由扶南至交州, 然未曾來華. 或謂大南禪苑傳燈輯錄所載法賢之語, 如諸佛心印一定不相賺, 圓同太虛不缺也不餘等, 卽顯示流支之傳承爲古達磨禪, 而非僧璨之系統. [歷代三寶紀卷十二, 海外佛敎事情七の三, 東亞佛敎史(金山正好)]
【명가名假】
p2259-中→ 三假之一. 名, 爲事物之名稱, 能詮顯義 ; 假, 爲虛而不實之意. 於諸法和合上施設種種名稱, 稱爲名假. 此乃因名非爲諸法之本體, 而係爲詮表諸法之一種方便施設, 故一切名, 皆稱爲名假. 若於名假之中, 取能成之義, 卽爲法假 ; 取所成之義, 卽爲受假. [大乘義章卷一․大乘玄論卷一](參閱三假施設604)
【명가冥加】
p4054-下→ ①又作冥應․冥助. 加, 加被之意. 謂冥冥之間蒙佛菩薩等加護. 佛菩薩之感應, 多爲冥加, 而罕有顯加者. 法華玄義卷七謂, 若能自悟必被冥加. [華嚴大疏鈔玄談卷三․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 ②獻納寺院之金銀, 稱爲冥加金․冥加錢․冥加銀. [考信錄卷三(玄智)](參閱冥4054)
【명각선사어록明覺禪師語錄】
p3288-下→ 凡六卷. 宋代僧雪竇重顯(980~1052)撰, 惟蓋竺等編. 又作雪竇明覺禪師語錄.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內容包括:卷一之蘇州洞庭翠峰禪寺․明州雪竇山資聖禪寺之上堂語․小參等;卷二之擧古․勘辯․歌頌等;卷三之拈古百則;卷四之瀑泉集, 集有上堂示衆․眞讚等;卷五․卷六之祖英集, 係重顯之詩文集.
【명개明槩】
p3286-上→ 唐代僧. 籍貫․俗姓․生卒年均不詳.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道士傅奕上書陳擧富國利民之策, 主張裁減寺塔僧尼;而綿州(四川緜陽)振響寺僧明槩卽提出反論, 作決對傅奕廢佛法僧事竝表. 明槩將道家與道敎加以區別, 且認爲儒家優於道家, 而將儒․道二家列入九流十家之中. 此外, 明槩對於道敎之批判則偏重於傅奕所屬之天師道, 故爲硏究初唐天師道之重要資料.
【명계冥界】
p4055-中→ 又作冥道․冥土. 廣義指地獄․餓鬼․畜生等三道 : 狹義指地獄道. 俗謂冥界乃閻魔王及其眷屬所居之所. [焰羅王供行法次第․金光明文句卷三]
【명공할절明孔割截】
p3278-上→ 明孔與割截均爲袈裟之製法. 據釋氏要覽卷上明孔條載, 明孔, 卽袈裟將完成時, 特留一小孔不豫縫合, 稱爲明孔, 猶如田畦入水之洞. 四分律之衣有之, 有部律之衣則無. 割截, 卽將布割截爲小塊, 再拼合之, 猶如田畦, 最後縫合爲袈裟, 稱爲割截衣. 四分律卷四十(大二二․八五五中):諸如來無所著弟子, 著如是衣, 如我今日刀截成沙門衣, 不爲怨賊所剝.
【명관明觀】
p3290-上→ (1891~1970)湖北武昌人, 俗姓沈. 名覺音. 民國三年(1914), 依九華山開忍老和尙出家, 翌年, 至寶華山受具足戒. 曾先後親近治開․融通․楚泉等大德. 十一年冬, 至終南山住茅蓬修苦行, 親近聖宗․虛雲․月霞等長老. 十五年朝五臺山, 於太原創建雙塔寺. 三十年住持廣州六榕寺, 直至三十八年時局混亂, 遂離粤至香港. 歷任竹林禪院住持․寶蓮寺首座, 竝創建東覺禪林, 宗風大振, 叩門求道者極衆. 五十九年示寂於香港, 世壽八十.
【명관冥官】
p4055-上→ 冥界之官屬. 於地獄輔佐閻王, 對六道有情所犯之罪業, 給豫適當之判決, 與應得之責罰. 如太山府君等卽是.
【명광命光】
p3126-下→ 指人之壽命. 蓋壽命隨光陰而流轉遷謝, 故稱爲命光. 首楞嚴經卷四(大一九․一二四上):縱汝形銷, 命光遷謝. (中略)根塵識心, 應時銷落, 想相爲塵, 情識爲垢, 二俱遠離.
【명광明廣】
p3285-上→ 淸代臨濟宗僧. 河北雄縣人, 俗姓高. 生卒年不詳. 世稱圓通明廣禪師. 母孟氏夜夢一燈入懷, 醒而有妊. 師幼年卽心慕出家, 年十八, 父母相繼亡故, 遂剃髮, 參謁海會溟波, 得其印記. 有語錄行世. [增訂佛祖道影卷二(虛雲)]
【명광明曠】
p3288-中→ ①(?~623)隋代僧. 洛陽人, 俗姓孟. 才智敏捷, 操行貞固. 精硏大智度論及摩訶僧祇律. 居淨土寺多年, 學衆恆逾數百. 武德六年示寂. ②唐代僧. 臺州黃巖(浙江黃巖)人. 生卒年不詳. 初遊東南問道, 年二十住剡邑, 受具足戒後, 入天台山國淸寺, 於荊溪湛然處修學天台, 孜孜鑽硏十餘年. 然因當時不空․一行等盛弘密敎, 遂亦涉及密敎之學. 著有般若心經疏一卷․梵網疏三卷․金錍論科文․天台八敎大意․法華經觀音品科文․法華經大意等. [佛祖統紀卷十․卷二十五․東域傳燈錄卷上]
【명교대사明敎大師】
p3283-上→ ①唐代僧利涉之封號. 師爲西域人, 原屬大婆羅門種, 後隨玄奘出家. 開元(713~741)年中, 於儒․釋․道三敎對論中, 鎭服諸師, 帝乃賜建明敎寺, 封號明敎大師. [宋高僧傳卷十七]. ②宋代僧天息災之封號. 師爲印度迦濕彌羅國人, 太平興國五年(980)至汴京. 七年, 與施護․法天等入居譯經院, 從事譯經工作, 帝乃賜封爲明敎大師, 另賜法天爲傳敎大師․施護爲顯敎大師. [大中祥符法寶錄卷三至卷八․佛祖統紀卷四十三]. ③宋代僧契嵩之封號. 師爲藤州鐔津(廣西藤縣)人. 徧通內外典籍, 善於著述. 仁宗嘉祐七年(1062), 師所著之傳法正宗記․輔敎篇等奉敕入藏, 賜號明敎大師. [鐔津明敎大師行業記](參閱契嵩3768)
【명교明敎】
p3282-下→ ①由摩尼敎發展而成之祕密宗敎組織. 尊張角爲敎主, 敬摩尼爲光明之神, 竝崇拜日月. 敎徒服色尙白, 提倡素食․戒酒․裸葬;强調團結互助, 稱天下一家. 認爲世上光明力量終必戰勝黑暗力量. 於五代․宋․元之世, 農民起義常利用爲組織之掩護, 兩宋時流行於淮南․兩浙․福建等地. 著名者有方臘起義․王念經起義. ②(1852~1932)湖南永豐人, 俗姓蕭. 號道香. 幼卽聰穎, 風骨奇偉, 異相超群, 十七歲時出家, 二十歲於南岳祝聖寺受具足戒, 後遂居於該寺念佛堂, 八年之間專心念佛, 兼習隸․篆, 以順世緣. 二十八歲行脚參方, 偶遇日僧達磨山村, 邀遊日本, 足跡遍及全日, 創設蓮社百餘處, 深得朝野敬重. 返國後, 先後住持麓山․上林․開福三寺, 竝於各處講經說法. 民國二十一年示寂, 世壽七十八. 著有警世嘉言錄․上堂記錄․講經紀錄․戒壇敎授法語․參方遊記․日本遊歷記․蓮社開示錄․荼毘法語․七期念佛開示錄․靈異記․隨緣說法語錄等.
【명권冥權】
p4057-上→ ①指佛菩薩施於人之權巧方便. [維摩經序]. ②指法身佛與應身佛. 理知冥合爲冥, 卽佛之法身 ; 方便度生爲權, 卽佛之應身.
【명근命根】
p3127-上→ 梵語 jīvitendriya. 卽有情之壽命. 俱舍宗․唯識宗以之爲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亦爲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由過去之業所引生, 有情之身心在一期(從受生此世以至死亡)相續之間, 維持煖(體溫)與識者, 其體爲壽;換言之, 依煖與識而維持一期之間者, 卽稱爲命根. 佛敎各派對命根之假實看法不一, 部派佛敎之說一切有部以命根爲實有, 經部及大乘佛敎以命根爲假法, 而非實有. 如成唯識論卷一載, 依於第八識之名言種子上, 由過去世之業所牽引而可賴以執持․維繫此世之身命者, 其功能具有決定色․心等住時長短之差別, 由是之故, 遂假立爲命根. [品類足論卷一․發智論卷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俱舍論卷五](參閱壽5770)
【명기冥祇】
p4055-下→ 冥界之神祇. 如十王經所載之秦廣王․初江王․閻羅王․太山王等冥界十王 ; 閻羅王五天使經中所載之生․老․病․死․刑罰等五天使均屬之. [大唐西域記卷二]
【명기冥機】
p4056-下→ 於過去世曾修三善業, 雖現在世未運身口業, 然藉往昔之善根, 能感佛菩薩之靈應, 故稱爲冥機. [法華玄義卷六上](參閱感應道交5453)
【명당明堂】
p3282-上→ 指僧堂正前明樓左右之空處. 爲採光通風之便, 而於堂前與外堂間所建之樓, 稱爲明樓. [禪林象器箋殿堂門](參閱明樓3286)
【명덕名德】
p2262-中→ 指有名譽․有德行之人. 名德比丘, 則係對有名譽․有德行的比丘之尊稱. 此外, 禪林中選擇有名譽․有德行者任持之職位, 有名德西堂․名德首座等. [釋氏要覽卷上․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住持日用條․禪林象器箋卷六](參閱名德西堂2262․名德首座2262)
【명덕서당名德西堂】
p2262-中→ 名德, 指有名譽․有德行之人. 名德西堂, 爲一職稱, 乃禪林之西堂中, 選擇有名譽․有德行者任持之職位, 稱爲名德西堂. 此乃一名譽職稱.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住持日用條(大四八․一一一九中) : 或有諸山住持名德西堂, 座右設位.[禪林象器箋卷六]
【명덕수좌名德首座】
p2262-中→ 於禪林之前堂首座中, 選擇有名譽․有德行者任持之職位, 稱爲名德首座.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請立僧首座條(大四八․一一三三下) : 如大方西堂名德首座, 行解素爲衆所推服者.[禪林象器箋卷六](參閱首座4003)
【명도공冥道供】
p4056-下→ 供養閻羅王及其眷屬之修法. 又作閻羅王供. 修此法可息病除災. 有關之儀軌有焰羅王供行法次第一卷.
【명도冥途】
P4056-上→ 指死者所往之迷暗世界. 又作冥土․冥府․冥塗․冥界․幽塗․黃泉. 據淨度三昧經․十王經等之記載, 冥途之中, 有閻魔王․多數冥官冥吏或秦廣王等十王, 以懲罰人類之罪過. 我國古代太山府君之冥府信仰亦有類似說法, 日本則於中世以後, 盛行通往冥府之途中有三途河與賽河原之信仰. [盂蘭盆經疏卷上(宗密)․法苑珠林卷六․卷七]
【명도조冥途鳥】
p4056-中→ 俗稱杜鵑. 啼聲淒厲, 能動羈旅者之歸思.
【명도집설鳴道集說】
p5952-下→ 凡五卷(或說一卷). 金代(十三世紀)李純甫(自號屛山居士)著. 本書係針對宋代諸儒鳴道集之排佛論議而評破之著述. 諸儒鳴道集, 略稱鳴道集, 共計七十二卷, 二一七篇, 乃宋儒語錄之集大成, 爲宋代大儒周敦頤, 司馬光, 張載, 程頤, 程顥, 張九成, 楊時, 張栻, 謝顯道, 劉安世等人之排佛論集. 蓋有宋一代, 大儒輩出, 然以專致性理之學, 時有排佛崇儒之言論, 鳴道集卽此類言論中之代表性論集. 本書作者李純甫早年精勤儒業, 二十九歲始發心學佛, 竝於當時之禪宗高僧萬松行秀座下習禪. 晩年因鑒於宋儒之排佛成風, 遂撰鳴道集說一書以破周敦頤等諸子之說. 書中之論述, 雖每擧示儒釋道三家之異同, 然立論根據多以佛學爲主, 於宋代佛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之意義. 此外, 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轉載本書中之有關耶律楚材, 司馬光, 張載等人之十九篇論文及李純甫之自跋. 又元代劉謐之三敎平心論, 明代屠隆之佛法金湯錄中援引宋儒之排佛論時, 主要均轉用本書之見解. [居士傳卷三十五, 翰苑英華中州集卷四, 歸潛志卷一, 卷九, 卷十(劉祁), 元史藝文志]
【명득정明得定】
p3282-中→ 謂於菩薩四加行位(四善根)中煖位所得之禪定. 此禪定爲初步定慧之階段, 能觀察對境之名․義․自性․差別等四法皆自心所變, 皆爲假有. 成唯識論卷九(大三一․四九中):依明得定發下尋思, 觀無所取, 立爲煖位. 謂此位中, 創觀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變, 假施設有, 實不可得. 初獲慧日前行相, 故立明得名. 卽此所獲道火前相, 故亦名煖.[成唯識論述記卷九]
【명람名藍】
p2262-下→ 指有名之寺院. 卽指著名之伽藍. 伽藍, 爲梵語 saṃghārāma 之略譯, 卽指寺院. (參閱伽藍2769)
【명론明論】
p3286-下→ 又作韋陀論․吠陀論. 爲印度古代婆羅門之經典. 韋陀, 梵語 veda, 意譯明;明, 爲智之義. 婆羅門立四明論, 佛敎則立五明論.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勝奚寶窟卷中本](參閱吠陀2820)
【명루明樓】
p3286-上→ 指僧堂正前爲採光通風而架之高樓. 僧堂廣深, 又前有外堂, 堂內昏暗, 乃於堂前與外堂之間, 加高樓開窗以通風取明, 故稱明樓. 樓前左右之空處則稱明堂. [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명리名利】
p2257-中→ 指名聲與利益. 與名聞利養同義. 蓋名利能滿足人之虛榮心及慾望, 故若貪求無厭或過分執著, 則易陷於名利之大海, 而難以自拔, 如此, 心中充滿私心慾望及患得患失等諸多煩惱, 憂苦終日. 故佛敎各宗派皆强調修道者宜深戒名利, 以免喪失淸淨菩提心, 而阻斷成佛之路. [法華經序品․仁王經卷下(不空譯)․大乘起信論](參閱名聞利養2262)
【명리冥利】
p4055-上→ 指冥冥中蒙佛菩薩加被之利益而言. 又作冥益․冥應. 法華玄義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一上) : 此土地土弘經論, 其功德觀文 ; 但明冥利, 不說顯益.
【명림明林】
p3281-上→ (1614~?)明末臨濟宗僧. 四川成都人, 俗姓周. 號秀野. 八歲, 禮九龍寺星天爲師. 崇禎六年(1633)二十歲, 徧參諸方. 翌年, 於金陵講席四年. 十一年抵達姑蘇, 參禮漢月法藏, 又拜謁徑山雪嶠圓信․天童山密雲圓悟. 十二年, 受具足戒. 十三年, 至荊州避亂, 入湖北建始縣永安寺, 刺血書寫法華經․梵網經, 住瓜溪荷桂亭六年. 順治六年(1649)春, 下江南, 參謁南漳雲臺山之奇然超智. 康熙十九年(1680)繼襄州黃龍寺之法席. 世壽不詳. 有語錄三卷行世. [秀野林禪師語錄附行繇]
【명名】
p2254-中→ 梵語 nāṃan. 音譯那摩. 爲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通常指名稱而言, 然在佛學上之解釋, 則爲隨音聲呼召物體, 使人聞其名而心中浮現物體之相, 能令人生起覺慧之義. 據俱舍論卷五載, 名, 作想之義 ; 如說色․聲․香․味等想. 此係將名與主觀印象聯繫起來而論, 故又稱名想 ; 又因名與事物之相狀一致, 故亦稱名相 ; 若就名含有確定之內容而言, 則稱爲名義. 另據俱舍論光記卷五擧出, 名有隨․歸․赴․召等諸義, 意卽名能隨音聲, 歸赴於境, 呼召色等事物. 同書竝擧出, 名能詮顯義, 而使人生覺慧. 關於名之種類, 據俱舍論光記卷五擧出名․名身․多名身三種, 例如, 色字或香字等單一字, 稱爲名 ; 色香二字合倂之複字, 稱爲名身 ; 而三字以上之色香味, 或色香味觸等, 則稱爲多名身. 此係就一字生而論, 若爲二字生時, 則二字稱名, 四字稱名身, 六字以上稱多名身 ; 若爲多字生時, 則準此類推. 另就名․句․文三者之關係而論 : 文(梵 vyañjana, 音譯便膳那), 卽指字, 如阿․伊等字. 文爲名․句之所依, 其自體無義. 名, 卽由文之連續使用始構成事物之名稱, 依此方能表示出事物個別之意義. 句(梵 pada, 音譯鉢陀), 卽連結名成爲一個完整意義之章句, 如花是紅色的一句. 此三者皆爲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文․句之種類與名相同, 若爲兩兩竝列者, 稱爲文身․句身 ; 三個以上竝列者, 稱爲多文身․多句身. 有部主張名․句․文之自體離聲, 故爲實有 ; 然經部․唯識派則主張爲假有. 此外, 大乘般若學把名與實對立起來. 肇論․不眞空論則認爲, 名相槪念係客體而非本體, 以其旣不能反映客觀之眞實性, 亦不能用以表達與把握客觀之眞實性, 故以此否定客觀事物之實在性. [大毘婆沙論卷十四․成唯識論卷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大乘義章卷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參閱文1420․句1625)
【명命】
p3126-中→ ①佛敎所說命根之意. (參閱命根3127). ②梵語 jīva. 爲印度耆那敎之根本學說. 卽指靈魂. 分成受物質束縛與不受物質束縛兩種. 受物質束縛之命, 有動․靜之別, 前者存在於動物․人等有生命體中, 後者存在於地․水․火․風等無生命體中. 不受物質束縛之命, 則指解脫之命. 耆那敎將命視爲宇宙之生命原理, 主張命之中, 具有活動性․感覺, 及思智(梵 mati)․聞智(梵 śruta)․自覺智(梵 avadhi, 又作他界智)․慧智(梵 manaḥparyāya, 又作他心智)․義智(梵 kevalka, 又作絶對智)等五智, 而與無命(梵 ajīva)竝爲構成宇宙之二大要素. [方便心論明造論品](參閱無命5089)
【명明】
p3276-下→ 梵語 vidyā, 巴利語 vijjā. 音譯作費陀․苾馱. 卽灼照透視. 意指破除愚癡之闇昧, 而悟達眞理之神聖智慧. 據佛地經論卷二載, 由於明能除闇, 故以慧爲自性;由於明爲無明之相對者, 故以無癡之善根爲自性. 據原始佛敎經典之三轉法輪經載, 修八聖道, 解四諦理, 成就眼․智․明․覺(皆表智慧之語), 卽得趣入涅槃.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二載, 善之有漏慧固能通達了解, 然於四聖諦無法決擇(決疑․分別理)現觀(覺知․觀照眼前四聖諦), 故不稱爲明;僅無漏之聖慧得稱爲明. 此乃所謂有學(仍殘有所學之聖者)與無學二種之別. 無學之聖者中, 素質能力殊勝者於六神通中之宿住通․生死通․漏盡通等三通能破除過去․未來․現在三際之愚闇, 此稱爲無學之三明. 其中, 漏盡通爲勝義之眞明;而前二者之宿住․生死通亦稱爲明, 係因其能順無漏之眞明(漏盡明), 竝以牽引此而有少許之明相, 故假名爲明. 梵語 vidyā, 由語根 vid(知)轉引而來, 故明又指知識․學問之意. 於印度, 各種學藝可分爲聲明․因明等五明. 此外, 眞言等亦具有除癡闇․拂障難之力, 故亦稱爲明, 據大毘婆沙論卷二載, 世間有支明․事明․獸明․孔雀明․咒龍蛇明․火明․水明․迷亂明等諸咒論. 密敎遂竝稱印契與眞言爲印明. 佛陀圓滿具足三明及身口之行業, 故於十號之中有明行足之尊稱. 初地以上之菩薩觀三世諸法實相而心明了, 故於五種菩提中以明心菩提爲初地以上菩薩所悟之菩提. 據六十華嚴經卷二十八之十明品載, 十地菩薩具有如下十種智明:(一)他心智明, (二)天眼智明, (三)宿命智明, (四)未來際智明, (五)天耳智明, (六)神力智明, (七)分別言音智明, (八)色身莊嚴智明, (九)眞實智明, (十)滅定智明. 然八十華嚴譯爲神通, 故又作十通. [中阿含卷五十六羅摩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俱舍論卷二十七․集異門足論卷三․大乘義章卷二十本]
【명冥】
p4054-上→ 冥, 卽幽冥․無法見聞者 ; 反之, 顯, 卽顯現․可見聞者. 凡人之肉眼所不能見的佛菩薩, 於冥中常見我等, 此稱冥見. 肉眼不能見及之諸天善神, 稱爲冥衆. 佛菩薩暗地豫人之種種方便, 稱爲冥權 ; 暗中常加護信者, 稱爲冥護 ; 添力幇助指導(加被), 稱爲冥助․冥祐․冥應或冥加 ; 佛菩薩之懲罰惡人者, 稱爲冥罰 ; 蒙佛菩薩所與之利益, 稱爲冥利. 對冥加而言, 佛菩薩給與明顯力幇助引導者, 稱爲顯加. 至後世, 引申爲指佛菩薩之照覽, 稱爲冥加. 由於感謝佛菩薩之冥加, 而獻納佛敎敎團之金錢, 稱爲冥加金, 略稱爲冥加. 總稱地獄․餓鬼․畜生等三道爲冥界, 或亦別稱地獄道之世界爲冥界 ; 此肉眼能見之娑婆世界, 稱爲顯界. 衆生死後所至之處爲死後之世界, 故稱冥界, 又稱冥土․冥途․黃泉․冥府. 死後所得之幸福, 稱爲冥福. 死後之生活以旅爲喩, 稱作冥土之旅(意謂人生終必至冥土, 人生行路亦作冥土之旅). 衆生不信奉佛法, 從冥界再流轉入於冥界, 此稱從冥入冥. 俗謂死後第七日至冥途秦廣王(冥府十王之第一)之廳舍, 其間有死出山, 其山險峻, 相傳獄卒執鐵棒打人. 竝須渡所謂三途之川(又作三瀨川, 以其有山水瀨․江深淵․有橋渡等三個渡所, 因此而得名). 三途之川原指人之罪重不能免地獄․餓鬼․畜生等三途(三惡趣․三惡道)之苦, 故以難越河川形容欲過三途而往生淨土之不易. 又死出山爲比喩死後行程第一步之用語, 卽死之意. 閻魔王及其所屬之官僚(冥官)居住於冥界 ; 或謂十王(閻魔王爲其中第五)居住於此. 供養閻魔王以下天曹地府之冥衆, 以祈延壽禳災之齋會, 乃密敎修法之一, 稱爲冥道供. [法華玄義卷七上․華嚴經疏卷一]
【명명조命命鳥】
p3127-上→ 梵語 jīvaṃ-jīvaka. 音譯耆婆耆婆․耆婆耆婆迦․時婆時婆迦. 又稱共命鳥․生生鳥. 屬於雉之一種, 産於北印度, 因鳴叫聲而得名. 此鳥之鳴聲優美, 迅翔輕飛, 人面禽形;一身二首, 生死相依, 故稱共命. 佛典中, 多以命命鳥與迦陵頻伽等, 同視爲好聲鳥. [雜寶藏經卷三]
【명목名目】
p2255-中→ 卽法門之名稱數目. 又集錄名目之書, 亦稱爲名目. 又名目之數, 稱爲名數, 與法數同義, 如三界․九地等.
【명문名聞】
p2261-下→ ①指名聲廣聞於世間. 與名譽同義. 法華經勸持品(大九․三六下) : 爲求名聞故, 分別於是經.因名聞能顯親榮己, 故常令凡夫貪求不已 ; 然以欲求無盡而所冀難得, 故求名聞之心愈强, 則愈易增加苦惱. [菩提心論․大智度論卷十一․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三]. ②梵名 Yaśas. 佛之弟子. 音譯耶舍. 又作耶輸陀. 意譯作名聞. (參閱耶舍3930)
【명문이양名聞利養】
p2262-上→ 與名利同義. 卽名聲遠聞與以利養身之意. 亦卽指欲求名聲遠聞及貪求財富之利益. 菩提心論(大三二․五七三上) : 凡夫執著名聞利養資生之具, 務以安身, 恣行三毒五欲 ; 眞言行人誠可厭患, 誠可棄捨.蓋名聞與利養皆爲修道者之障礙故. [法華經卷五․菩薩善戒經卷四․大智度論卷十一](參閱名利2257)
【명방明方】
p3278-上→ (1593~1648)明代曹洞宗僧. 嘉興府(浙江嘉興)人, 俗姓陳. 字石雨, 世稱石雨明方禪師. 年二十二遊雙塔寺, 得觸宿緣, 遂拜投杭州南高峰之西築宗出家. 萬曆四十三年(1615), 前往嘉興之石佛寺參謁湛然圓澄, 苦修七年方得印證. 崇禎四年(1631), 初主象田寺, 後住紹興天華寺․雲門顯聖寺․杭州寶壽山光孝寺․福州怡山西禪寺․雪峰寺․汀州靈山寺․建寧府(福建建甌)普明寺․考亭靈峰寺․杭州龍門悟空寺․嘉興府東塔廣福寺․杭州皐亭山佛日寺․紹興府蘭萼山寺等諸刹. 淸順治四年(1647), 一日忽語衆等(卍續一四四․四七三上)世界勿寧, 不如歸去.順治五年示寂, 世壽五十六, 法臘三十五. 門人遠門淨柱編輯石雨禪師法檀二十卷行世. [五燈會元續略卷二․續燈正統卷三十九․增訂佛祖道影卷三(虛雲)]
【명범命梵】
p3127-中→ 卽命難與梵難. 凡關於吾人身命存亡之災難, 皆稱爲命難;關於觸犯吾人梵行淸淨之災厄, 則稱梵難.
【명법사明法師】
p3281-中→ 又稱大明法師․炅法師. 隋唐時代之三論學者․修禪者. 曾修學於揚都(南京)興皇寺法朗(507~581)座下, 後入茅山(位於江蘇句容縣東南四十五里), 弘揚中論, 終其一生不再出山. 門下有慧暠․法敏․慧稜․慧璿等, 另有牛頭宗(禪宗之一支派)宗祖法融亦從明法師修學三論. 或謂牛頭法融所從學之炅法師與三論宗學者之大明法師, 竝非同一人. [續高僧傳卷二十牛頭法融章]
【명별의통名別義通】
p2257-上→ 卽借別敎之法門以顯明通敎之義理. 乃天台宗判釋經論中名義相違之文時所用之方法. 如經論之文中, 載有界內三乘行人斷證之階位, 附於界外菩薩之階位一說, 於此文中, 三界內之階位, 雖藉三界外菩薩斷證之階位以顯示之, 然修行人實際之斷證, 仍屬於三界內之因果, 故此說甚難判釋, 往往使人執文而迷義. 然若以名別義通之方法判釋之, 則易釋然了會. 蓋天台宗將通敎判爲界內之理敎, 將別敎判爲界外之事敎, 故上述階位之說, 卽可借別敎之始終五十位!以顯明通敎三乘修行之斷證. 此種借別敎之名, 以作爲通敎階位之名稱者, 有三種形式, 稱爲三借, 卽(一)三乘共借一敎, 亦卽借別敎之始終五十位, 以稱通敎三乘之位. (二)三乘僅借五十位中之十地. (三)三乘中之菩薩, 借別敎之始終五十位.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一]
【명보기冥報記】
p4056-中→ 凡三卷(一說二卷). 唐代唐臨撰. 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 唐臨之傳收錄於舊唐書卷八十五․新唐書卷一一三. 冥報記卷首爲唐臨之自序, 係敘述本書撰述之由來, 尤强調凡有生命者皆有識, 有識則有行, 有行則隨行之善惡而受報, 此乃物之常理而不容置疑者. 序中又擧晉之謝敷․宋之傅高․張演․齊之陸果等均錄有觀世音應驗記, 及齊之蕭子良著宣驗記․王琰著冥祥記等, 皆爲闡明因果報應之實例. [今昔物語集硏究(片寄正義)]
【명복明澓】
p3286-中→ (1590~1642)明代曹洞宗僧. 浙江會稽人, 俗姓王. 字爾密, 號散伊. 或謂爾密爲師之號. 賦性耿介. 二十二歲依止開元寺貞白大師出家, 通曉性相二宗. 二十七歲偶於舟中聞鑼聲, 豁然省悟. 師事越州雲門顯聖寺湛然圓澄, 天啓三年(1623)秉受付法. 曾參謁金陵天界寺之無異元來, 論辯物不遷之旨. 後重興浙江之東山國慶寺, 崇禎九年(1636)移遷梅野之彌陀寺, 十五年六月示寂, 世壽五十三. [五燈會元續略卷二․繼燈錄卷一․五燈嚴統卷二十五․續燈正統卷三十九․五燈全書卷六十三]
【명복明復】
p3283-下→ (1916~ )河南開封人, 俗姓唐. 法號覺中. 幼年多病, 乃入當地之大相國寺爲童侍. 民國十八年(1929)馮玉祥毁寺驅僧, 遂返俗就學. 先後肄業於聖安德烈學院及復旦大學. 抗日戰起, 師乃投身軍旅, 參與抗日活動. 三十七年奉母來臺. 母歿後, 遂於臺北十普寺出家, 禮白聖法師爲師. 竝潛居臺北臨濟寺, 專心著述. 師於我國佛敎藝術史及佛敎藝林高僧故實, 鑽硏甚深, 除常發表於各刊物外, 竝著有石濤原濟禪師行實考, 及中國佛敎人名辭典行世.
【명본明本】
p3279-中→ (1263~1323)元代臨濟宗僧. 浙江錢塘人, 俗姓孫. 號中峰, 又號幻住道人. 其性睿敏, 十五歲立志出家. 於至元二十三年(1286), 參謁高峰原妙於天目山師子院;一日誦讀金剛經, 乃恍然開悟. 至元二十四年, 師年二十四, 依從原妙剃度, 次年受具足戒. 原妙示寂後, 隱於湖州辨山之幻住庵. 嘗留止吳江․廬州六安山等地. 延祐五年(1318)應衆請還居天目山, 僧俗瞻禮, 譽爲江南古佛. 仁宗召聘而不出, 敕號佛慈圓照廣慧禪師, 竝賜金襴袈裟, 又改師子院爲師子正宗寺. 至治三年八月示寂, 世壽六十一. 天曆二年(1329)加諡智覺禪師, 塔號法雲. 元統二年(1334), 追諡普應國師, 敕賜廣錄三十卷收入大藏經. 另有雜錄三卷等遺世. 嗣法者有天如惟則․千巖元長․無照玄鑒․九峰壽等人. 日僧古先印元․復庵宗己․無隱元晦等, 亦入元嗣其法. [佛慈圓照廣慧禪師中峰和尙行錄․佛祖歷代通載卷三十六․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一․五燈嚴統卷二十一]
【명부전冥府殿】
p4055-中→ 又稱十王殿. 冥界十王所居之殿宇. 中韓兩國常於寺廟中附設之, 日本則稱爲閻魔堂.
【명불론明佛論】
p3280-下→ 全一卷. 南朝劉宋宗炳(375~443)撰. 又作神不滅論.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中之弘明集卷二. 本書旨在闡明神識不滅, 謂輪迴之神識不滅, 此乃常住之法身. 若除去神識中之欲情, 還復本來淸淨之神識, 卽可返還法身而成佛. 由此書可窺見宗炳之思想已混合佛敎佛性․法身之觀念, 及道家性․神之觀念. (參閱宗炳3154․神滅不滅論爭4257)
【명사冥使】
p4055-上→ 冥官之使者, 卽閻魔卒. 據大智度論卷十六載, 於地獄中, 作牛․馬․犬昔․羊․衆․鹿․狐․狗․虎․狼․獅子種種鳥獸頭等可怖形相, 依亡者之罪業而給豫呵責․刑罰. [正法念處經卷十七](參閱獄卒5838)
【명사冥思】
p4055-中→ 佛菩薩之思慮, 幽冥難測, 非吾等凡夫所能窺知, 故稱冥思, 或稱冥慮.
【명사여운鳴沙餘韻】
p5952-下→ 全一帙. 日本矢吹慶輝(1879~1939)編. 慶輝自大英博物館所藏史坦因蒐集之數千件敦煌出土古寫本中, 摘選有關佛敎之古逸經典約一百數十件, 編爲正篇;另將若干稀世墨寶及其他卷子四十餘件編爲篇外. 慶輝爲詳釋本書而另作鳴沙餘韻解說一篇.
【명상기冥祥記】
p4056-上→ 南齊之太子舍人王琰撰. 本書爲佛敎故事集, 收錄有關觀世音菩薩之靈驗譚及輪迴地獄․轉生等故事. 由本書可得知六朝時代之佛敎信仰情形. 本書竝無完整之全本流傳, 僅有部分內容散見於法苑珠林․太平廣記等. 至民國, 魯迅收集冥祥記之片斷, 錄於古小說鉤沈一書之中.
【명상名相】
p2259-上→ 爲五法之一. 名, 指事物之名稱, 能詮顯事物之本體 ; 相, 指事物之相狀. 以名能詮顯事物之相狀, 故稱名相. 蓋一切事物, 皆有名有相, 耳可聞者是爲名, 眼可見者是爲相. 然此名與相皆是虛假而非契於法之實性者, 乃係一種方便敎化之假立施設, 而凡夫常分別此虛假之名相, 生起種種妄想執著. 於諸經論中多載有計執名相, 而隨相逐流之事, 如楞伽經卷四(大一六․五一一上) : 愚夫計著俗數名相, 隨心流散.及摩訶止觀卷十載, 學人分別名相, 隨文作解, 心眼不開, 而貢高我慢, 誇耀於他, 求名顯達, 諍論無止. (參閱名2254)
【명상明相】
p3282-上→ 曙光漸明, 天空露白之狀. 律典中規定, 凡比丘於晨朝, 卽現明相時至日中之間, 入衆行乞․齋食;而明相以前或日中以後, 稱爲非時, 不得行乞․齋食等, 若於此時段食之, 稱爲非時食. 又入定․懺悔․自誓得戒等之際, 感白光之照燭, 此亦若明相, 稱之爲好相, 乃聖力感應之瑞徵. [釋氏要覽卷中․禪林象器箋節時門]
【명상明常】
p3282-中→ (1898~1977)江蘇如皐人. 生具善根, 十歲時出家. 二十二歲於寶華山受具足戒. 曾任南京棲霞山寺監院․住持等職, 長於梵唄, 以此結緣甚衆. 抗日戰爭期間, 從事難民救濟工作. 戰後駐錫香港, 竝建鹿野苑於荃灣, 皈依弟子甚多. 民國六十六年示寂於臺北攝山精舍, 法孫悟一․法宗․超塵․達道等爲其建塔於北投法雨寺.
【명색名色】
p2256-中→ 梵語 nāma-rūpa, 巴利語同. 爲名與色之竝稱. 屬十二緣起之第四支. 又作名色支. 一般作爲槪括一切精神與物質之總稱. 自語意而言, 名指心的方面, 色指物的方面. 又名色亦爲五蘊之總稱 ; 此乃因五蘊中受․想․行․識等四蘊爲心法, 無形體可見, 而須藉名以詮顯之, 故稱四蘊爲名 ; 色蘊係極微所成, 爲有質礙之物體, 故稱爲色. 關於名色之意義, 諸宗派有不同之解說 : 有部等由胎生學理解十二緣起, 主張十二緣起之各支皆以五蘊爲體. 其中, 託胎結生時之一刹那位之五蘊, 稱爲識․識支 ; 託胎後, 在眼․耳․鼻․舌四色根未起, 六處未滿之前的胎內五位, 稱爲名色․名色支. 然唯識宗則以名色支爲異熟蘊之種子, 卽識等五支由無明․行二支之資助, 能引生當來之果, 稱爲異熟無記之名言種子, 其中, 除本識․六根․觸․受之種子外, 其餘皆爲名色. 或謂五蘊之種子皆爲名色. 此外, 若將十二緣起由論理之條件與關係來說, 則緣識而有名色, 緣名色而有六處, 卽名色爲識之對象, 依六處之機能, 由識認知一切法. [長阿含卷十大緣方便經․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三․俱舍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九․卷五十六․卷九十三․順正理論卷二十六․大乘義章卷四․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下](參閱十二因緣337)
【명선明瑄】
p3284-下→ (?~1472)明代臨濟宗僧. 江蘇吳江人, 俗姓范. 世稱寶峰明瑄禪師. 在俗時曾爲木匠, 一日, 爲海舟普慈(1355~1450)建造塔院, 因斧傷足, 甚痛, 遂索酒吃, 海舟聞此事而前往探視, 謂汝傷足猶可, 若斫去頭部, 縱有千石酒與之, 能吃否?師聞後若有所悟, 遂求爲僧. 旣爲僧, 乃充火頭, 一日刻意參究之際, 不覺被火燎去眉毛, 面如刀割, 以鏡照之, 乃豁然大悟. 後住金陵高峰寺. 成化八年示寂. 世壽不詳.
【명설明雪】
p3283-中→ (1584~1641)明末曹洞宗僧. 安徽桐城人, 俗姓楊. 號瑞白. 出家於九華聚龍庵, 於雲棲寺受具足戒. 曾參謁湛然圓澄․博山․黃檗․密雲圓悟等諸師. 天啓六年(1626), 受圓澄之印可. 其後歷住浙江辯山․蕺山․護國寺․江西崆峒山等. 以建安王之皈依, 移江西南昌百丈山, 大整淸規, 世稱大智(百丈懷海)再世. 崇禎十四年示寂, 世壽五十八. 有瑞白禪師語錄十八卷行世. 餘大成爲之撰塔銘. [五燈會元續略卷二․五燈嚴統卷二十五․增訂佛祖道影卷三(虛雲)]
【명성名聲】
p2262-下→ 卽聲聞名望之意. 據無量壽經卷上載, 阿彌陀佛願其名聲普聞, 以廣度衆生. [法華經序品]
【명수明壽】
p3285-上→ (1682~1744)淸初臨濟宗僧. 揚州(江蘇江都)人, 俗姓沈. 字文慧. 十歲, 投觀音院怡然出家. 二十歲, 於京師愍忠寺受具足戒. 從金陵寶華山松隱學律後, 康熙四十六年(1707)參謁天目山晦石超琦;翌年, 豁然徹悟, 遂受付囑. 雍正九年(1731), 開法於天目山, 駐錫十年, 退居剔燈庵. 師前後近四十年不出天目山. 乾隆九年示寂, 世壽六十三. 吳樹虛爲之撰塔銘. 有語錄行世. [西天目祖山志卷八]
【명승名僧】
p2261-中→ 指有名聲․有德行之僧人. 又僧人所穿著之衣服稱衲衣, 故亦有稱名僧爲名衲者. 又僧人受戒之年數稱戒⺼葛, 故有名聲之僧人, 又稱爲名⺼葛.
【명승소明僧紹】
p3284-下→ 魏晉南北朝平原(位於山東)人. 字承烈. 又稱明徵君. 博學多聞, 生性高潔, 頗富淸譽. 曾居嶗山, 集聚徒衆授學, 後隱居於金陵攝山(棲霞山)二十餘年, 其間曾師事定林寺僧遠, 竝住於定林寺. 南朝齊高帝曾請僧遠引介, 欲謀一面, 僧紹終不肯. 又齊武帝七次徵召亦皆不就, 未久卽去世. 又於僧紹生前, 有沙門法度至攝山講說無量壽經, 時僧紹曾捨山宅以安之, 僧紹歿後, 於永明(483~493)年間, 法度以其山宅爲寺, 號棲霞精舍, 卽後世之棲霞寺. 著有正二敎論, 以駁斥顧歡夷夏論對佛敎之批判. 生卒年不詳.
【명승전名僧傳】
p2261-中→ 凡三十卷. 梁代寶唱撰. 集錄東漢至齊粱間之高僧․碩德四二五人之事蹟. 本書著成後不久, 慧皎之高僧傳問世, 而世人多用慧皎所著之傳, 故本書流布不廣, 終至散軼. 今卍續藏第一三四冊所收之名僧傳抄一卷, 僅存載本書之目錄, 及本書部分之要文. 本書共分八科 : (一)外國法師, 竺迦攝摩騰以下十八人. 收於初四卷. (二)中國法師, 朱士行以下一六三人. 收於卷五至卷十七. (三)律師, 卑摩羅叉以下二十人. 收於卷十八. (四)禪師, 弗若多羅以下四十人. 收於卷十九․卷二十. (五)神力, 耆域以下十五人. 收於卷二十一. (六)苦節, 惠永以下一三九人. 收於卷二十二至卷二十八. (七)導師, 道照以下十三人. 收於卷二十九. (八)經師, 曇藥以下十七人. 收於卷三十. 據續高僧傳卷一載, 本書係由梁天監九年(510)開始撰集, 至天監十三年完成. 於隋唐之頃, 本書尙存於世, 在隋唐兩代之經籍志中皆著錄之 ; 又續高僧傳卷一中, 亦載有本書之序略, 後始漸散軼. 此外, 本書亦曾流傳於日本.
【명신名身】
p2258-下→ 梵語 nāmakāya. 爲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名, 指表詮自性之名字․名目等 ; 身, 有積聚之義. 卽積集二名以上者, 稱爲名身. 據俱舍論光記卷五所擧, 名有名․名身․多名身三種 ; 又名有多位, 卽一字生․二字生․多字生(指三字生以上者). 若就一字生而論, 則色字或香字等一字, 稱爲名 ; 色香二字合倂之複字, 稱爲名身 ; 而三字以上者, 稱爲多名身. 若就二字生而論, 則二字稱名, 四字稱名身, 六字以上者稱爲多名身. 若就多字生而論, 則三字生時, 三字稱名, 六字稱名身, 九字以上者稱爲多名身. [大毘婆沙論卷十四․成唯識論卷二․大乘義章卷二](參閱心不相應行1396․名2254)
【명심冥心】
p4054-下→ 冥合本有淸淨之佛性如來藏心. 亦卽冥合本有淸淨自性之心. 禪戒篇 : 十戒三聚, 無別體裁, 齊歸三寶誓期, 已歸不欺, 卽冥本有冥心, 戒心無他, 亦唯是等人, 唯是等人冥心, 一切平等.
【명양明暘】
p3284-中→ (1916~ )福建福州人, 俗姓陳. 法名日新. 十歲依圓瑛法師出家, 十三歲, 卽登臺講經, 有神童講經師之美稱. 對日抗戰期間, 隨師赴南洋籌募軍款, 歸國後, 爲日軍拘執入獄, 嚴刑拷打, 師徒二人始終不屈. 大陸淪陷, 居留上海, 其後任中國佛敎協會祕書, 現任龍華寺․圓明講堂住持․上海佛敎協會副會長.
【명양회冥陽會】
p4056-下→ 指施食會. 冥, 卽冥界之餓鬼衆 ; 陽, 卽陽界之婆羅門仙衆. 意卽普施供養冥界與陽界衆生之法會, 故稱冥陽會. [禪林象器箋喪薦門](參閱施餓鬼會3831)
【명언名言】
p2257-中→ 指名字․名目與言句․言說. 大乘密嚴經卷下(大一六․七三九中) : 甁․衣․車乘等, 名言所分別, 色相雖可說, 體性無所有. 世間衆色法, 但相無有餘, 唯依相立名, 是名無實事.由此可見, 名言係假立而無實者. 又大乘起信論所擧之由境界之緣, 引生六種相之說中, 第四相爲計名字相, 卽指由妄執假立之名言所分別之相, 此亦爲名言係假立之一例. 關於名之種類, 大毘婆沙論有二種․四種․六種之說, 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擧出五種, 釋摩訶衍論卷二擧出二種. 就言說而論, 據中論卷四․大乘起信論等所擧, 言說爲俗諦, 能詮顯眞如第一義之義旨. 關於言說之種類, 大智度論卷一擧出邪見․慢․名字三種, 其中, 邪見與慢爲不淨, 名字則爲淨. 又釋摩訶衍論卷二, 擧出相言說․夢言說․妄執言說․無始言說․如義言說等五種, 其中, 前四種爲虛妄之說, 最後一種爲如實之說. 又瑜伽師地論卷二, 擧出有法語言․無法語言․餘語言三種. 綜上所述, 可知名言爲能詮者, 能詮顯眞如本體之眞義, 然以其無有實體, 而係一種方便敎化之權巧施設, 故若執著拘泥於名言, 則易落入捨義求文, 捨本逐末之大患中, 而難以悟知實相中道之理.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入楞伽經卷四․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順正理論卷十四․成唯識論卷二․攝大乘論卷六]
【명언종자名言種子】
p2258-上→ 又作名言習氣․名言薰習․等流習氣. 略稱名言種. 三種習氣之一. 卽指由名言(指名字與言說)所薰成之種子. 爲業種子之對稱. 亦卽將名言薰習於阿賴耶識中, 而形成引生自類各別之法的親因緣種子. 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四載, 眼根․耳根等有爲法皆由言說薰習而生 ; 言說以名爲體, 名又分爲言說名與思惟名二種 ; 此二種名皆以音聲爲本, 卽以音聲呼召諸法之名者, 稱爲言說名, 而後心緣上述之音聲加以分別者, 稱爲思惟名. 第六意識卽隨此名言而變似諸法, 竝數習之而薰附於第八阿賴耶識中, 以薰成其自類各別之法的親因緣種子, 此種子因係由名言薰習而成, 故稱名言種子. 另據成唯識論卷八, 將名言分爲表義名言․顯境名言二種 : (一)表義名言, 卽指能詮義之音聲, 亦卽指詮解諸法之名․句․文等, 第六意識緣之, 隨其名言變似諸法, 而薰成種子. (二)顯境名言, 卽指能了境之心․心所法, 亦卽指前七識之見分等心, 此等心之體雖非名言, 然以其能顯所了之境, 故亦稱爲名言. 若隨此二名言所薰成之種子, 卽稱爲名言種子. 總之, 唯識宗認爲, 名言種子係由七轉識中之善․惡․無記三性薰習而成, 恆常引生自類之果而相續不盡 ; 亦卽爲引生八識․三性之體相差別者. 此外,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載, 由名言所薰之種子, 能引生同性種子之等同流類之結果, 故又稱等流習氣․名言習氣. 此名言習氣與我執習氣․有支習氣, 合稱爲三種習氣․三習氣.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五․三無性論卷上․顯識論․攝大乘論疏卷五․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卷八本](參閱三種習氣658․等流習氣5172)
【명여풍중등命如風中燈】
p3126-下→ 比喩人的生命如風中之燈火. 佛敎謂諸行無常, 瞬息幻滅;人之生命亦逃不出此無常之洪流, 勢必隨波而逝. 據釋門歸敬儀卷上載, 生命猶如風中之燈, 不知何時將被吹滅, 日復一日, 難以覺察死期之將至, 而於冥冥之中隨著業緣轉生, 渾渾茫茫, 不知將投生於何道.
【명왕明王】
p3278-下→ 梵語 vidyā-rāja. 又作持明王․忿怒尊․威怒王. 明, 卽破愚闇之智慧光明, 卽指眞言陀羅尼. 梵語 vidyā-rāja 係文法上之男性名詞, 女性名詞爲vidyā-rājñī, 則稱明妃, 例如虛空藏轉明妃․無能勝明妃等之眞言卽是. 又明王有二義:(一)指眞言陀羅尼之王, 如佛頂一字眞言爲佛部之明王. (二)指一般所習稱之明王, 如降三世明王爲密敎諸尊之一. 降三世明王等爲敎化難調之衆生, 而顯現忿怒之相. 係指三種輪身中, 由如來大智所顯現之敎令輪身. 又文法上此乃屬於男性之眞言, 以其具有能摧破諸難之威力, 故稱明王;如佛眼明妃等, 示現女人之相, 攝受衆生, 卽表示此女性之眞言具有懷柔之功德, 故稱明妃. 此外, 由於眞言在文法上有男女二聲, 故明之主亦有男女二神, 依此, 而具足折伏與攝受二門之功. 於密敎中, 秉受如來之敎令, 爲攝召衆生而示現忿怒形者, 除降三世明王外, 又有馬頭․不動․愛染․軍荼利․大威德․大輪․步擲․金剛夜叉․無能勝․大元帥等, 皆稱爲明王. 其中, 不動․降三世․軍荼利․大威德․金剛夜叉等明王, 稱爲五大明王;又加馬頭․大輪․步擲等明王, 則稱爲八大明王. 又明王之中, 如馬頭明王又爲菩薩名, 另如金剛夜叉․大元帥․不動等, 然大多係指夜叉. 另於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卷下曾列擧蓮華部之八明妃:目睛明妃․妙白明妃․居白明妃․觀世明妃․獨髻明妃․金顔明妃․名利稱明妃․苾口利俱胝明妃. [大日經卷一․蘇悉地羯囉經卷中․菓呬耶經卷上․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一․卷五․大毘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理趣釋卷下․大日經疏卷五․卷九․卷十․卷十二]
【명왕冥往】
p4055-中→ 冥然而往他處, 卽死亡之義. 蓋以佛敎之輪迴思想而言, 肉體之壞滅僅是此生一期生命之終結, 乃待另一因緣之和合, 重新開始另一期之生命, 故死亡卽含有趣往之意味, 而非如世間一般以死亡爲生命滅盡之見解. [成唯識論樞要卷上本](參閱死2466)
【명욕名欲】
p2259-下→ 五欲之一. 指貪求聲名之欲. 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四載, 名, 卽世間之聲名. 因聲名能顯親榮己, 故令人貪求樂著而不知止, 此卽爲名欲. (參閱五欲1149)
【명우明盂】
p3281-中→ (1599~1665)明代曹洞宗僧. 浙江錢塘人, 俗姓丁. 字愚菴, 號三宜, 世稱三宜明盂禪師. 八歲時, 與群童嬉戱, 獨喜歌梵唄. 年十四斷葷食, 喜習定. 二十三歲, 投眞寂院出家, 後參謁雲門湛然圓澄, 天啓三年(1623)得承印記, 竝囑以曹洞宗事. 崇禎八年(1635)出住龍門, 次住化山, 十六年繼席顯聖寺. 十七年, 李自成攻克北京, 煤山(北京景山)事起, 明思宗自縊, 東南罹難, 師輾轉於戎馬之間, 多所拯濟. 淸康熙四年十月示寂, 世壽六十七, 法臘四十五. [續燈正統卷三十九․正源略集卷三․五燈會元續略卷二․增訂佛祖道影卷三(虛雲)]
【명욱明昱】
p3281-下→ 明代法相宗僧. 吳人. 字高原. 萬曆年間爲名儒王肯堂講成唯識論, 旁徵博引, 深入淺出, 竝將當時之講義錄成成唯識論俗詮十卷, 流布於世, 人皆爭相傳習. 另著有相宗八要解, 凡八卷, 內容分別爲:百法明門論贅言․唯識三十論約意․觀所緣緣論會釋․六離合釋法式通關․觀所緣緣論釋記, 因明入正理論直疏, 三支比量義鈔․八識規矩補註證義等各一卷. 同時代之同類著作有智旭之相宗八要直解. 由此可窺知當時法相宗之硏究狀況. 其後, 師示寂於閩中, 生卒年不詳.
【명운命運】
p3127-下→ 佛敎本無命運之詞, 而僅有宿業之說法. 宿, 指過去. 業, 分爲身業(身體之行爲)․口業(言詞)․意業(心所想之事)三種, 係由過去所作之種種因, 而導致現在所得之種種果, 此種因與果相互之連鎖(因緣)卽稱爲業. 由過去到現在, 乃至於未來, 皆受一股極大之力量支配;個人之業, 隨此一力量而流轉, 而無抵抗之餘地. 尤有甚者, 個人之業有時雖小, 然亦可能被逼壓入較大之業流中. 此一說法近似於命運, 然亦有所差異, 卽個人如有强烈之意志, 則可憑此意志帶動自己之業流;甚或若得轉機, 卽可躍出業之果報. 此卽佛敎確認人類意志自由之基本精神. (參閱業5494)
【명의名義】
p2259-下→ 指名稱與義理. 如謂諸行無常, 則諸行爲名, 無常爲義. 蓋呼召表顯諸法之本體者, 稱爲名 ; 而諸法本體之眞實義, 稱爲義 ; 以名能詮顯法體之眞實義, 故稱名義. 然名係假立施設, 雖能詮義, 卻非諸法之本體, 故名與義二者有相卽․不卽之二種關係. 就相卽而言, 如諸佛菩薩之名號․眞言․咒語等皆是, 此乃諸佛菩薩之名號中, 蘊含廣大不可思議之願力及功德, 故其名號與其法體之實義不二, 名卽是義, 義卽是名, 稱爲名義相卽․名義不離․名義不二 ; 與名體不二同義. 若就不卽而言, 如說火時, 無熱之用, 卽爲名義不相卽之關係. [大智度論卷二十五․肇論․往生論註卷下](參閱名2254․名體不二2262)
【명익冥益】
p4055-下→ 又作冥利. 佛菩薩加被於人身之利益, 非凡人所能覺知. 法華玄義卷六上(大三三․七四八中) : 雖不現見靈應, 而密爲法身所益, 不見不聞而覺而知, 是名爲冥益也.
【명인明印】
p3279-下→ (1841~1928)淸末民初僧. 湖南湘陰人, 俗姓周. 名普徹. 年少卽有出家之志, 但念母恩未報, 不忍遠離. 至光緖二年(1876), 慈母棄世後, 始投衡陽羅漢寺不窮法師出家, 時師年三十有六. 受具足戒後專修淨土, 兼習止觀. 其後朝拜四大名山及鷄足山, 遍參海內善知識, 曾棲止揚州高旻寺六年. 後返湖南潙山寺, 摒絶諸緣, 精進修持. 一夕禮佛時, 因跨踰拜鼠, 跌倒於地, 忽然全身飛汗如雨, 覺有涼水灌入頂門, 身心淸冷, 長年滯礙驀然脫落. 師出身竹工, 本不識文字, 由是博通經敎, 善說法要. 師戒德精嚴, 冬夏皆僅一衲. 其接化後學, 棒喝機宜, 念佛參禪, 方便敎人. 生前無著述, 唯手錄無盡燈一書, 臺灣曾影印流通.
【명일冥一】
p4054-下→ 混然而不可區別彼此者, 稱爲冥一. 摩訶止觀卷一下(大四六․九下) : 以無緣智緣無相境, 無相之境相無緣之智, 智境冥一而言境智.
【명자名字】
p2255-中→ 爲名與字之竝稱. 有多種意義 : (一)指一切事物之名稱. (二)指能詮顯事物之義者. 與名同義. 佛典中之名字多屬此義. (三)指人之名與字號. 在佛敎中, 認爲名字係一種假立施設, 藉以詮顯諸法之眞實義, 然其非爲諸法之本體, 故虛假而不實. 依此, 在經論中多用以稱呼僅具名稱而無實際者(卽名與實不相符合者), 如 : (一)名字比丘, 指未受具足戒或破戒之比丘. (二)名字沙彌, 指二十歲至七十歲之沙彌. (三)名字羅漢, 指無羅漢之實, 而冒羅漢之名者. (四)名字菩薩, 指菩薩五十二階位中, 起一念信心之十信位菩薩. (五)名字相, 指由假立之名言所分別之相等. (參閱名2254)
【명자冥資】
p4056-下→ 爲亡人資福, 稱爲冥資. 譬如在親友死亡之日, 延請法師宣講佛法․做法事等.
【명자보살名字菩薩】
p2256-上→ 又稱假名菩薩․住前菩薩. 卽指菩薩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菩薩. 名字, 爲假立施設, 含有假借無實之意.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載, 凡夫於佛菩薩之敎法中, 生起一念信心而發菩提心者, 是爲十信位之菩薩, 然此階位之菩薩, 係初發心者, 以其雖具菩薩之名, 然尙須經過修行․證悟之功夫, 才能達到菩薩之極果, 故稱爲名字菩薩. (參閱名字2255)
【명자비구名字比丘】
p2255-下→ 梵語 saṃjñā-bhikṣu. 又稱名想比丘. 指有名無實之比丘 ; 亦卽指未受具足戒之僧, 或指不持守淨戒之僧. 據釋氏要覽卷上載, 沙彌尙未受具足戒, 而入比丘數者, 是爲名字比丘. 此外, 據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九載, 沙彌隨其年齡之不同, 而有三種稱呼, 由二十歲至七十歲者, 稱爲名字沙彌. 此乃以其年歲已可作比丘, 而仍爲沙彌, 故有此稱. [大方等大集經卷九․十誦律卷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之二]
【명자사미名字沙彌】
p2256-上→ 指由二十歲至七十歲之沙彌. 因此類沙彌之年歲已可作大僧, 然其尙未受具足戒, 而仍爲沙彌, 故稱爲名字沙彌.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九](參閱沙彌2976)
【명자즉名字卽】
p2256-上→ 爲天台宗圓敎修行之位次. 乃六卽中之第二位. 卽從善知識處或經典上, 聽聞一實菩提之說, 而於名字(名言槪念)之中通達解了妙理, 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之行位. [摩訶止觀卷一下](參閱六卽1275)
【명장名帳】
p2259-中→ 日本佛敎用語. 卽名簿. 亦卽指記載歸依者名字之簿冊. 乃融通念佛宗宗祖良忍, 爲勸人念佛而作之勸進帳, 以記載姓名. 後至淨土眞宗時, 則將宗門內之弟子記入名帳中, 竝謂入名帳者, 卽可得他力往生. 然此擧已與名帳之原義相違, 蓋名帳原爲勸人精進念佛而設, 非以此作爲往生與否之依據, 故覺如作改邪鈔以破斥之. 此外, 時宗宗祖智眞亦使用名帳.
【명장明藏】
p3287-下→ 明代開版之大藏經. 全稱明版大藏經, 或稱明本. 可分如下五種:(一)洪武南藏, 又稱初刻南藏. 奉明太祖命, 成於洪武五年至永樂初年(1372~1403)頃, 一說至洪武三十一年. 版式存於南京報恩寺, 萬曆年間曾經追雕. 收一六一二部, 或說一六二五部. 日本山口縣豊浦郡國枝村快友寺所珍藏之大藏經, 卽多屬此. (二)永樂南藏, 通稱南藏. 永樂十年至十五年(1412~1417)於南京刻印, 爲洪武南藏之再刻本, 但略有更動. 收佛典一六二五部, 六三三一卷. 版式爲一紙三十行, 每行十七字之折本. (三)北藏, 又稱永樂北藏. 奉成祖之命, 成於永樂十八年至英宗正統五年(1420~1440), 收一六一五部, 版式爲一紙二十五行, 每行十五至十七字之折本. 後奉神宗母后之命, 追雕華嚴懸談會玄記等三十六部入藏, 故北藏共計六七八函, 六七七一卷. 以上南․北二藏之流傳頗爲罕有. (四)武林藏, 開版約於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 刻於浙江武林(杭縣), 爲歷來各版藏經中最早將梵夾本(卽折本)改爲方冊本者, 惟該藏迄今已全佚失. (五)楞嚴寺版, 又稱萬曆藏․密藏本․嘉興版․明本․徑山版. 萬曆十四年(1586), 密藏道開發願, 與眞可․德淸․幻豫等人於五臺山開雕, 後移至徑山(浙江餘杭)雕版, 最後將經版集中於浙江嘉興楞嚴寺印刷, 而於萬曆末年頃(1620)完成. 計二一○函, 版式爲一紙二十行(一面十行), 每行二十字之方冊, 頗便於閱覽, 遺品亦多. 淸代初葉補雕續藏二三七部, 後開版又續藏一八九部. 此楞嚴寺版爲明藏諸版中流傳最廣者. [大明三藏聖敎目錄․大淸三藏聖敎目錄․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三․英文大明三藏聖敎目錄․明史藝文志第七十四](參閱中文大藏經1001)
【명적冥寂】
p4055-下→ 不見一物謂冥, 泯絶諸相謂寂 ; 乃形容眞空之理.
【명전자성名詮自性】
p2261-上→ 卽以名詮顯事物之自性. 俱舍論․成唯識論等, 以之爲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竝立名身․句身․文身三者. 名(梵 nāman), 指事物之名稱, 相當於單語 ; 句(梵 pada), 指單語所作之章句 ; 文(梵 vyañjana), 指構成單語之文字, 係指音節 ; 身則爲總體․積聚之意. 成唯識論卷二(大三一․六中) : 名詮自性, 句詮差別.卽以名詮顯事物之自性, 以句詮顯事物之差別, 如謂諸行無常, 諸爲名, 卽形容法之衆多之名稱, 此名僅詮顯衆多之自性, 故稱名詮自性. 又諸爲衆多之名稱, 故不分有爲․無爲, 而可通於一切. 又諸加行無常三字而成句時, 則詮表差別之義 ; 此因行乃遷流之義, 爲有爲法之通名, 而凡有爲法皆爲無常, 故稱諸行無常. [俱舍論卷五․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參閱名2254)
【명제冥諦】
p4056-下→ 爲古代印度六派哲學中之數論哲學派所立二十五諦之第一諦. 又作冥性․冥初. 通常多稱自性諦․自性. 數論學派將宇宙萬有區別爲二十五種諦理, 而以冥諦爲第一諦, 爲萬物之本源․諸法之始, 故亦稱冥初. 又爲諸法生滅變異之根本原因, 卽爲諸法之實性, 故又稱冥性․自性. [金七十論卷上․百論疏卷上․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參閱二十五諦177)
【명종鳴鐘】
p5953-上→ 指佛寺之敲鐘. 鐘有大鐘與小鐘之別. 大鐘又分晨鐘, 齋鐘, 昏鐘等;晨鐘, 昏鐘鳴一○八響, 齋鐘鳴十八響. 小鐘則有佛殿鐘, 法堂鐘, 僧堂鐘等, 於上殿入堂時叩之. 禪苑淸規卷六警衆條(卍續一一一․四五五上) : 至晩堂前鳴鐘三下者, 放晩參也.又敲鐘時於心中黙念之偈, 稱爲鳴鐘偈, 聞鐘偈. 此外, 禪宗有鳴鐘佛事, 卽於鑄造大鐘後, 初鳴之時所行之佛事, 俗稱鐘供養. [虛堂錄卷十, 行持軌範卷一日分行持條](參閱鐘6839)
【명주明咒】
p3281-上→ 又作神咒․禁咒. 乃眞言․陀羅尼之別稱. 指修行密法時所念誦之章句. (參閱眞言4201)
【명주아육왕산지明州阿育王山志】
p3280-中→ 凡十卷. 明代郭子章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阿育王寺位於浙江鄞縣阿育王山, 寺中有一舍利塔, 塔內藏置舍利子, 乃釋迦如來眞舍利, 自印度流傳至中國, 僅此一粒, 常放光明. 本寺始創於晉義熙元年(405), 爲宋朝之禪刹. 明萬曆年間, 郭子章撰明州阿育王山志, 沿用普陀山志之例, 條以義類, 立以十門, 門說四偈, 門門各爲一卷. 其十門爲:地輿融結․舍利緣起․塔廟規製․王臣崇事․神明效靈․瑞應難思․福田常住․高僧傳法․提倡宗乘, 玉几社詠. 淸乾隆年間, 山寺住持畹荃復輯其藝文, 纂輯續志, 整理爲六卷. 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正續合刻, 共十六卷.
【명주악림사지明州岳林寺志】
p3280-上→ 凡六卷. 淸代戴明琮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岳林寺位於浙江奉化, 始創於唐宣宗大中年間(847~859), 有一僧遊於該寺, 常攜布袋乞食, 時人稱爲歡喜和尙, 自號長汀子, 後於本寺東廊下端坐磐石而入寂, 衆僧神異之, 此後, 寺遂以彌勒道場而聞名於世, 爲明州三大佛敎聖地之一. 其後興廢屢更, 康熙年間楷公和尙遂重建之. 以舊無志書, 戴明琮乃纂輯明州岳林寺志, 整理爲六卷, 計分十門:寺圖․梵宇․名勝․古蹟, 法産․法系․藝文․詩賦․名釋․塔銘. 本志係集康熙年間以前有關本寺文獻之大成. (參閱布袋和尙1905)
【명중冥衆】
p4055-下→ 指梵天․帝釋․諸鬼神․閻魔王等非人眼目所能見之諸衆. 彼等能護持行善之有情. 信仰彌陀之行者現生可獲十利, 冥衆護持益卽爲其一. [漢光類聚卷二]
【명중호지익冥衆護持益】
p4055-下→ 爲現生十種利益之一. 信仰彌陀者爲四大天王․龍神八部等天神地祗所守護, 故惡鬼神不敢接近. (參閱現世利益4723)
【명찬明瓚】
p3289-中→ ①唐代僧. 氵路州(山西長治)人. 生卒年不詳. 精硏四分律, 著有章鈔, 於法住寺御衆揚化. 韓․氵路․沁․澤四州諸衆, 莫不從範. 晩年染得風疾, 貞觀年間(627~649)猶在, 世壽八十餘. ②唐代僧. 生卒年․籍貫均不詳. 初參謁嵩山普寂, 黙證心契, 竝嗣其法. 然人罕推重, 乃閑居衡巖. 衆僧營作, 師則晏如, 縱被詆訶, 殊無愧恥, 人稱懶瓚․懶殘. 好食衆人之殘食, 逐之則所出言語皆契佛理, 時人疑是彌陀應身. 天寶元年(742)頃, 至南嶽寺執役, 夜止群牛之下, 如是經二十年. 相國鄴公李泌, 避崔李之害, 隱於南嶽, 潛察師之所爲, 謂非常人, 遂於中夜前往拜謁. 師謂李泌(大五○․八三四上):愼勿多言, 領取十年宰相.李泌受敎拜謝而退, 其後果居相位, 一如師之懸記. 敕諡大明禪師, 塔存南嶽. 有南嶽懶瓚和尙歌行世. [宋高僧傳卷十九․景德傳燈錄卷三十]
【명첨明瞻】
p3287-上→ (559~628)唐代僧. 恆州石邑(河北獲鹿)人, 俗姓杜. 少有異操, 十四歲貫通經書, 十七歲通達史學, 被州縣薦擧爲進士;以性慕超方, 不應辟命, 遂投飛龍山應覺寺出家. 其師知其爲異器, 致書令其投鄴都大集寺道場, 專硏大智度論. 後遭周武滅法, 遂潛往東郡. 隋初, 住於相州法藏寺, 內通大小乘, 外達世典群籍. 開皇三年(583), 敕住於大興善寺, 參與譯經. 其後, 受大衆推擧而住持該寺. 大業二年(606), 與帝就僧徒不拜王者之論題, 往來問答, 帝甚爲歎賞, 敕住禪定寺. 未久被推爲知事上座. 貞觀元年(627), 入內殿, 闡論古今君主治國之術, 陳述釋門慈救之事. 帝大喜, 貞觀二年下詔, 普禁屠殺, 又命京城諸寺建齋行道. 師常以每歲所得之施物供養千僧, 又書寫大乘經論, 以圖報母恩. 晩年隱居太一山智炬寺, 就敎問道者不絶. 後還京邑, 知壽命將盡, 延請興善寺諸大德, 設齋訣別. 卽日返回智炬寺, 念寄西方. 告弟子(大五○․六三三上):阿彌陀佛來也!須臾, 又云:二大菩薩亦至. 吾於觀經成就十二, 餘者不了.遂溘然而寂, 世壽七十. 時爲貞觀二年十月二十七日. [續高僧傳卷二十四]
【명체불이名體不二】
p2262-下→ 名, 爲能詮者, 能詮表顯明體 ; 體, 爲所詮者, 卽事物之本體. 蓋名係詮表事物之一種方便設施, 而非事物之本體, 故世間一切事物, 名不卽於體, 體不卽於名, 卽名體各別. 然諸佛菩薩之名號․眞言․陀羅尼等, 除表顯諸佛菩薩之眞如體性外, 更蘊含諸佛菩薩廣大之願力與功德, 故其名號․眞言等與本體不二, 名卽於體, 體卽於名, 稱爲名體不二. 又稱爲名體相卽․名體不離. 此與往生論註卷下․安樂集等所擧之名法相卽之說同義. (參閱名號2260)
【명총明聰】
p3286-下→ (?~1543)明代臨濟宗僧. 禪燈世譜作正聰. 閩中光澤人, 俗姓奚. 字無聞, 號絶學, 世稱無聞明聰禪師. 年十七出家, 最初修學止觀, 兼治唯識, 後又轉慕禪法, 叩求四方. 參究大通智勝佛之四句偈, 數載, 偶聞馬嘶, 豁然大悟. 後參謁金陵天奇本瑞, 得其心傳. 出住隨州關子嶺龍泉寺, 學侶海輳. 本瑞弟子三百四十餘人, 未及百年, 皆先後不存, 僅師得以傳其正脈, 不墜先緖. 嘉靖二十二年示寂, 世壽不詳. [五燈嚴統卷二十三․增訂佛祖道影卷二(虛雲)]
【명탁命濁】
p3127-下→ 梵語 āyu-kaśāya. 又作壽濁. 爲五濁之一. 謂於末世之際, 人的壽命因煩惱․邪見等惡業增長․熾盛, 而次第短縮. 濁, 卽指穢濁. 煩惱與邪見爲濁之本體;壽命短縮卽爲其所招致之結果, 故稱命濁. [妙法蓮華經卷一․菩薩地持經卷七](參閱五濁1201)
【명태조明太祖】
p3277-中→ 明代開國之君. 濠州(安徽鳳陽)人, 姓朱, 名元璋, 字國瑞. 廟號太祖, 諡號高皇帝. 十七歲時雙親亡, 遂入皇覺寺爲僧, 歷時七載. 及元末亂起, 乃投郭子興爲親兵, 升至大將. 郭子興歿後, 繼續率領其部衆, 倂滅群雄, 於金陵稱帝, 國號明, 年號洪武. 後逐元, 統一中國. 爲政初有可觀, 惟晩年流於慘刻多忌, 誅戮功臣豪族, 死者達數十萬人. 在位三十一年歿, 世壽七十一. 帝初爲僧, 頗習佛法, 旣定天下, 有感於元季僧綱蕩然不存, 聖意不彰, 乃羅致高僧, 更張制度, 編訂淸規․懺儀․注疏, 以爲天下依循之準則. 竝設敎僧制度, 分佛敎寺院爲禪․講․敎三等. 洪武四年(1371), 用僧人祖闡, 克勤等八人爲使臣, 護送日使歸國. 於佛敎影響殊鉅. [明史卷一․卷二․卷三․明太祖實錄卷六十八]
【명통冥通】
p4056-上→ 冥, 離諸相而冥寂 ; 通, 通融一切而無礙. 乃讚歎眞理之詞. [戒本疏卷一上․四分律疏行宗記卷一上]
【명파溟波】
p5506-中→ 淸代臨濟宗僧. 生卒年不詳. 河北武淸人, 俗姓郭. 年七歲卽被父母送往天仙廟出家, 及長, 參方至天津, 謁大博行乾, 依止三載, 方蒙印可. 遂結茅西山, 十年始應衆之請, 開法海會. 有語錄行世. [增訂佛祖道影卷二(虛雲)]
【명행족明行足】
p3280-下→ 梵語 vidyā-caraṇa-saṃpanna, 巴利語 vijjā-caraṇa-sampanna. 爲佛十號之一. 音譯鞞侈遮羅那三般那. 又作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圓滿․明行. 依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之說, 明, 卽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行足, 卽戒․定․慧等;佛依戒․定․慧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稱明行足. 又據大智度論卷二載, 明, 卽宿命․天眼․漏盡等三明;行, 卽身․口二業;佛具足成就三明二業, 故稱明行足. [長阿含經卷十三](參閱十號480)
【명허明虛】
p3284-中→ (1932~ )臺北市人, 俗姓游. 民國四十四年(1955)依獅頭山海會庵慧觀法師出家, 後依白聖法師得戒. 嘗參學於中國佛敎三藏學院. 自民國五十五年起擔任彰化縣埔鹽鄕中華寺住持迄今, 重建該寺大雄寶殿. 嘗擔任臺灣歷年傳戒法會比丘尼之引贊師. 竝曾一度出任二部僧中比丘尼受戒三師之一. 師儀表莊嚴, 嚴持律儀. 依止之靑年出家弟子有心航等數十人.
【명현량계冥顯兩界】
p4057-中→ 卽冥界與顯界. 冥界爲死後之世界, 顯界爲娑婆之世界.
【명현冥顯】
p4057-中→ 幽冥不可見聞者稱爲冥, 顯現而可見聞者稱爲顯. [法華玄義卷六上]
【명혜明惠】
p3284-上→ (1173~1232)日本華嚴宗之中興祖師. 又作明慧. 名高辨. 紀伊(和歌山縣)人. 曾師事高雄山文覺. 從諸師學華嚴․密敎, 且於紀伊之白上峰苦修. 其後於高雄山宣講華嚴. 一度欲至印度未果, 遂隨從日本臨濟宗榮西學禪. 後鳥羽上皇敕賜拇尾山以行復興, 稱高山寺, 爲華嚴之道場. 因受朝廷․北條泰時之皈依, 而爲上下所深厚尊信. 日本法然之淨土敎開宗時, 師曾撰摧邪輪一書加以論駁. 貞永元年示寂, 世壽六十. 著有華嚴唯心義釋二卷․摧邪輪莊嚴記一卷․涅槃講式․舍利講式․坐禪次第等七十餘卷. [元亨釋書卷五․本朝高僧傳卷十四]
【명혜明慧】
p3285-中→ ①卽三明與三慧. 三明指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 爲三事通達無礙之智明;三慧指聞慧․思慧․修慧, 爲簡擇事理之三種精神作用, 乃斷除煩惱․證得涅槃之過程. 般泥洹經卷上(大一․一七九下):天下人民, 聞佛經道, 志意開解, 深入思惟, 皆得明慧.[無量壽經卷下](參閱三明569․三慧670). ②(1664~1735)淸代臨濟宗僧. 浙江嘉興人. 擅長詩書, 爲形山超寶禪師之法嗣. 棲隱於秀水, 結茅獨居. 雍正元年(1723)奉旨召入, 蒙賜紫衣, 特加封號悟修禪師, 發公帑建寺, 帝爲之親題覺海寺三字, 命師居之;不久, 又敕遷杭州聖因寺, 弘揚佛法, 德化群迷, 盛極一時. 師在京時, 曾與王公大臣說法, 事載於御選語錄當今法會中. 雍正十三年二月示寂, 世壽七十二. [增訂佛祖道影卷二(虛雲)]. ②(1173~1232)卽日本華嚴宗中興祖師明惠. 名高辨. (參閱明惠3284)
【명호名號】
p2260-上→ 梵語 nāmadheya, 巴利語 nāma-dheyya. 又作名字․名. 主要指佛․菩薩之稱號而言. 此名號因可表彰諸佛菩薩之功德, 及顯示衆生對諸佛菩薩之讚歎․敬仰, 故又可稱爲寶號․尊號․德號․嘉號等. 又以其爲諸佛之菩提之名, 故又稱果名․果號․果上名號等. 又依名號之字數而稱, 則有四字名號․六字名號․九字名號․十字名號等稱呼. 關於名號之字義, 據慧遠之大乘義章卷二十末載, 顯明體者爲名, 表德者爲稱, 名與稱彰於外而號令天下者, 稱爲號. 另據華嚴經探玄記卷四載, 名, 指釋迦等之別名 ; 號, 指十號, 爲諸佛之通名. 又呼召(顯)體者爲名, 表德者爲號. 由上述可知, 名號可表顯諸佛菩薩之眞如體性, 及其廣大圓滿之功德, 除此以外, 名號係從諸佛菩薩而來, 以名體不離故, 所以諸佛之名號, 卽等同諸佛之法體, 故諸經論中, 多載有誠心稱念諸佛之名號, 及思惟憶念諸佛者, 可消除罪障․災難, 或可往生淨土等之說. 如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擧, 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 及受持稱念其名號者, 卽可得福. 又如觀無量壽經所擧, 若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者, 則於念念之中, 可滅除八十億劫之生死罪. 此外, 若稱念釋迦牟尼佛․地藏菩薩․藥師菩薩․彌勒佛․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諸佛菩薩之名號, 亦可滅罪得福. 於諸名號中, 阿彌陀佛隨著淨土宗之流傳, 而普遍於世間, 凡誠心稱念其名, 精勤不懈者, 臨命終時必可往生極樂淨土. 此外, 於稱念中, 一句彌陀在口, 亦可於現世之時淨化身心. 又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之觀世音菩薩名號, 亦廣爲世人所稱念. [雜阿含經卷四十․舊華嚴經卷四如來名號品,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藥師本願經․彌勒上生經․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往生論註卷下]
【명호明護】
p3288-下→ 梵語 paritrāṇa, 巴利語 paritta, parittā 之意譯. 擁護之義. 或譯作咒. 卽明咒擁護之義. 原指擁護佛道修行者之明咒, 引申爲詳說明咒之經典. 宋法天譯之毘沙門天王經(大二一․二一七上):善哉!世尊!所有阿咤曩胝經能爲明護.據載, 受持阿咤曩胝護經(巴 Āṭānāṭiya-rakkha)之四衆, 不被鬼神等惱害. 明護經之種類不一, 彌蘭王問經(巴 Milinda-pañha)難問二之四揭出寶經(巴Ratana-sutta)․蘊明護(巴 Khandha-paritta)․孔雀明護(巴 Mora-paritta)․幢頂明護(巴 Dhajagga-paritta)․阿咤曩胝明護(巴 Āṭānāṭiya-paritta)․鴦掘魔羅明護(巴 Aṅgulimāla-paritta)等六種;淸淨道論(巴 Visuddhi-magga)第十三品揭出五種明護(略去上述的鴦掘魔羅明護);小部經(巴 Khuddaka-nikāya)中之小誦(巴 Khuddaka-pāṭha)收有吉祥經(巴 Maṅgala-sutta)․寶經․慈悲經(巴 Metta-sutta)等. 此等明護經原係存在於增支部(巴 Aṅguttara-nikāya)․中部經(巴 Majjhima-nikāya)或小部經中經集(巴 Sutta-nipāta)之短經. 西藏大藏經甘殊爾中之阿咤曩胝經․慈悲經․大吉祥經卽屬明護經. 此外, 有關明護經之流布, 於錫蘭․緬甸等地, 古來卽普及而冠絶諸經, 以排除個人或國家危害․疾病等爲目的, 而被尊重讀誦. [壺月全集上卷․西藏語文法(寺本婉雅)․西藏大藏經甘殊爾目錄․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vol, Ⅱ; MabelBode: The Pāli Literature of Burma; E.J. Thomas: The History of Buddhist Thought]
【명호부사의名號不思議】
p2260-下→ 名號, 指諸佛菩薩之稱號. 此處則指阿彌陀佛之名號 ; 以其功德廣大無邊, 不可思議, 故稱名號不思議. 蓋至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 而蒙受稱念名號之功德者, 卽得往生淨土. 又阿彌陀佛有無量壽(梵 amitāyus)․無量光(梵 amitābha)之意, 故南無阿彌陀佛亦譯作歸命無量壽如來(七字名號)․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九字名號)․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十字名號)等稱. (參閱名號2260)
【명훈冥薰】
p4057-上→ 又作內薰. 於本覺之眞如內, 冥冥薰習妄心, 使生菩提心.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三(大四六․二六八上) : 自非內熏, 何能生悟?故知生悟, 力在眞如. 故以冥熏爲外護也.[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
【모능운毛凌雲】
p1384-上→ (1910~ )湖北通城人. 號愓園. 北平民國大學法律系畢業. 歷任軍事委員會處長․國防部祕書․主任, 國家安全局副主任及委員等職. 曾任中國佛敎會第二屆監事, 第三屆至第八屆理事․常務理事. 協辦佛學講座及影印大藏經等弘法利生事業. 曾編述淨土叢書․續淨土十要․淨土聖賢錄四編․觀音靈感錄續編․念佛法要․念佛三要․在家戒儀錄要․苦海夢等書.
【모니牟尼】
p2476-下→ ①梵語 muni, 巴利語同. 又作文尼․茂泥. 卽寂黙(止靜煩惱)․寂․賢人․仁․仙之意. 乃謂尊貴殊勝之聖者或仙人. muni 一語, 於古印度梨俱吠陀時代後期已存在, 意謂領受靈感, 或指進入恍惚狀態者․聖者․隱遁者․仙人․寂黙行者等. 至奧義書時代, 以婆羅門四住期(梵 āśrama)中之第三林棲期․第四遊行期之修行者爲牟尼, 特別是指開悟之托鉢遊行的第四期聖者. 佛敎中, 牟尼亦有聖者․仙人․寂黙者等意. 依玄應音義卷十八之解釋, 牟尼, 卽通達內外而久居山林之修心學道者. 如釋迦牟尼(梵 Sākya-muni)․拘那含牟尼(梵 Kanaka-muni)等, 卽指聖者. 阿育王在法敕文中, 勸導僧俗誦讀七經, 其中之牟尼偈(梵 Muni-gāthā), 或爲巴利本經集中之牟尼經(Muni-sutta), 經中以牟尼爲眞實比丘之意. 又巴利本法句經第二六八․二六九, 稱擇善斥惡者爲牟尼. 巴利本小部經義釋, 以具有慧․知解等智者爲牟尼, 竝列擧在家牟尼․非家牟尼․有學牟尼․無學牟尼․辟支牟尼․牟尼牟尼等六種分別. ②梵語 mauna, 巴利語 mona. 又作牟那. 係 muni 之形容詞. 亦指智, 乃牟尼之性質. 依小部經義釋載, 牟尼之智包括 : 慧․知解․簡擇․思察․賢明․善巧․辨別․慧燈․正見等. [巴利本中部優波離經]. ③梵語 mauneya, 巴利語 moneyya. 又作牟尼位․牟尼性․牟尼行․寂黙. 該語在梨俱吠陀後期已出現. 與上述之②意同. 我國與日本, 古來多以 muni 屬事牟尼, mauneya 屬理牟尼. 理牟尼, 自原始佛敎以來, 有所謂三牟尼(巴 tīṇi moneyyāni)之說, 指身牟尼․語牟尼․意牟尼, 又稱三寂黙. 據集異門足論卷六之解釋, 謂無學之身律儀爲身寂黙, 無學之語律儀爲語寂黙, 無學之心爲意寂黙. [俱舍論卷十六․成唯識論卷十․大日經疏卷一․卷十二․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異部宗輪論述記]
【모니실리牟尼室利】
p2477-中→ (?~806)梵名 Muniśrī 之音譯. 唐代譯經僧. 北印度人. 又稱寂黙. 師神宇高爽, 量度眞率. 德宗貞元九年(793)從那爛陀寺出發來唐, 貞元十六年至長安興善寺, 貞元十九年移住崇福寺․醴泉寺. 後又住於大慈恩寺, 於玄奘所攜回之梵本中, 譯出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十卷. 又進奉六塵獸圖, 帝喜悅而檀施極多. 元和元年示寂於大慈恩寺, 世壽不詳. [宋高僧傳卷三]
【모다라母陀羅】
p2009-上→ 梵語 mudrā 又作目陀羅․母捺羅․莫捺羅. 譯爲印相․契印․密印. 略稱印. 卽密敎曼荼羅海會諸尊各標示其內證三昧之印. 未成佛果之修行人與諸尊之本誓相同, 皆爲成就三密涉入之義, 而於手上結密印, 屬於身口意三密中之身密. 蓋印者, 卽所謂標幟之義, 以此方便表顯諸尊內證之德. (參閱手印1412․印相2231)
【모단초牡丹草】
p2983-中→ 卽繪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外緣之牡丹紋樣 ; 因牡丹草原爲敷陳食物之用, 故畫此草以表曼荼羅外緣爲安置供養物之處. 此外, 繪於金剛界曼荼羅外緣之唐草紋樣, 稱爲寶性草 ; 此係以蔓草之無根生長, 表示曼荼羅圓融無礙․重重無盡之義. 或謂曼荼羅象徵城廓, 則寶性草卽象徵郊外之花園. 有關牡丹草․寶性草, 於大聖妙吉祥八字儀軌中均詳載之.
【모도毛道】
p1484-中→ 梵語 vālapatha. ①又作毛端․毛頭. 指極小之場所. ②指凡夫. 又作毛頭. 謂凡夫心行不定, 猶如輕毛之隨風飄盪. 然依梵本, 則有婆羅(bāla)․縛羅(vāla)二音, 前者爲愚之義, 後者爲毛之義. 在菩提流支所譯之金剛般若經中, 將凡夫譯作毛道凡夫, 此係嬰愚凡夫(梵 bāla-pṛthag-jana)之前半誤傳爲 vālapatha 所産生之譯語. 基於此, 金剛經之異譯亦解作小兒凡夫(笈多譯)或嬰兒凡夫(眞諦譯)之意. [成唯識論樞要卷上本․玄應音義卷四․慧琳音義卷十]
【모두毛頭】
p1484-中→ ①卽毛道. 爲凡夫之異稱. 又指極小之場所. ②禪林中爲人剃淨毛髮者之職稱. 又作剃頭行者. [禪林象器箋第七類職位門]
【모륙친母六親】
p2008-中→ 指母方之六種親屬. 又作母親. 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引律典載, 佛陀爲使比丘避於譏嫌, 遂規定比丘不得使非親之女․非親之比丘尼浣洗故衣, 若父母之親則可使浣洗, 遂制定父六親․母六親. 母六親卽:(一)舅, 卽母之舅, 乃外祖母之兄弟, 於己爲舅公. (二)姨, 卽母之姨, 乃外祖母之姉妹, 於己爲姨婆. (三)兄, 卽母之兄, 於己爲舅. (四)弟, 卽母之弟, 於己亦爲舅. (五)兒, 卽母之女, 於己爲姉妹. (六)孫, 卽母之孫, 乃兄弟之子, 於己爲姪女.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參閱父六親1503)
【모방주毛坊主】
p1483-下→ 日本佛敎用語. 指日本邊遠無寺亦無僧之地, 代僧行佛事之俗人.
【모백태자慕魄太子】
p6061-下→ 又作沐魄太子․墓魄太子. 爲釋迦牟尼佛於過去世修菩薩行之名. 謂昔爲波羅奈國之王子時, 端正聰明, 無可與比. 年十三, 閉口不語如啞人, 父母甚憂, 乃請諸梵志占卜, 梵志謂此乃不祥事, 須活埋太子, 國王與王后皆爲太子福薄而悲傷, 惟仍從梵志言, 欲埋太子於山林. 太子立於壙穴邊忽而發聲, 大臣遂派人稟報於國王, 國王與人民聞之皆喜, 然甚覺怪異, 遂見太子. 太子稽首禮拜國王, 竝告知衆人, 彼曾爲該國之王, 名須念, 身奉十善, 慈心育民, 爲民所望二十五年. 然以出遊之際, 隨從過多, 死後遭致地獄苦報. 於此生雖欲發言, 然懼復獲咎, 故縮舌不言. 太子竝欲發心作沙門行乞, 守無欲之行, 終得國王之嘉許, 遂出家. 國王返回王城後, 以正道治國, 人民豐樂, 國運大昌. [六度集經卷四太子墓魄經]
【모산茅山】
p3942-中→ 位於江蘇句容縣. 又稱句容山. 據傳, 西漢元帝(48 B.C.~33 B.C.在位)時, 有咸陽之茅盈․茅衷․茅固三兄弟遊此山, 修道學, 後化爲仙人, 故山名又稱茅君山. 漢末之葛玄․晉代之許邁․葛洪․許長史皆曾入山. 南朝劉宋時, 長沙之景王始以此山爲道敎中心地, 營建道觀. 天監十三年(514), 梁武帝將道觀改名朱陽館(又稱華陽館), 作爲道師陶弘景隱棲之地. 武帝屢次遣使前往山中詢以朝議, 故時人稱山中宰相. 北魏淨土敎高僧曇鸞因染痼疾, 爲求長生之法, 曾入此山訪求陶弘景. 南朝陳隋時代之明法師․唐代之旲禪師亦曾隱棲於此. 至宋代, 劉琨曾住此山. 元․明各朝皇帝亦屢於此山建立宮觀. 然現僅殘留遺蹟.
【모상摸象】
p5815-中→ 又作捫象, 衆盲(群盲)評象. 卽衆盲唯摸象體之一部分, 因而各執異說. 以此比喩外道, 異學之徒不知一切法之實義, 而相互是非;亦用以比喩修學佛道者拘泥於佛經或祖論等文字言句之一端, 而不知佛法之全面. 依長阿含經卷十九龍鳥品所載, 昔鏡面王敕侍者引一象, 令衆盲者摸之, 觸象鼻者言象如曲轅, 觸象牙者言象如杵, 觸象耳者言象如箕, 觸象頭者言象如鼎, 觸象背者言象如丘阜, 觸象腹者言象如壁, 觸象䏶者言象如樹, 觸象膊者言象如柱, 觸象跡者言象如臼, 觸象尾者言象如糸亘, 各各共諍, 相互是非;王見而大笑, 頌云(大一․一二九上) : 諸盲人群集, 於此競諍頌;象身本一體, 異相生是非.卽比喩諸外道, 異學等, 不知苦諦, 習諦, 盡諦, 道諦, 各立門戶, 而彼此爭論是非, 猶如群盲之摸象, 自無從通達實相;若能如實了知四聖諦, 則能相共和合. 又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二亦載同一譬喩(大一二․五五六上) : 善男子!如彼衆盲不說象體, 亦非不說. 若是衆相悉非象者, 離是之外更無別象. 善男子!王喩如來正遍知也, 臣喩方等大涅槃經, 象喩佛性, 盲喩一切無明衆生.此譬喩自來聞名於世, 用以爲書目者頗多, 如明代袾宏之楞嚴經摸象記, 日僧圓智之當麻曼陀羅捫象, 然此均係作者自謙, 與管窺之見同義. [大樓炭經卷三, 義足經卷上, 六度集經卷八, 菩薩處胎經卷三,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六十二]
【모승毛繩】
p1484-下→ 毛繩縛身, 有斷膚截骨之苦;比喩世間利養纏縛於人, 斷壞功德本, 使人不得解脫. [別譯雜阿含卷七․大智度論卷五]
【모연소募緣疏】
p5396-中→ 指爲勸募而撰寫之疏文. 有關橋梁․祠廟․寺塔․經像, 與衣食器用之類, 凡非一力所能獨成者, 必撰疏文以募之. 其文辭大多華麗動人, 此係時俗所尙. 蓋橋梁之建, 本以利人 ; 祠廟之設, 或關祀典, 尤非獨力能盡, 故輒以美辭懇意爲疏, 冀得衆力以共成其事. [文體明辯募緣疏條]
【모자牟子】
p2476-中→ ①姓牟, 名融. 東漢末蒼梧郡人. 初學經傳諸子, 認爲神仙之書皆爲荒誕之虛構. 東漢靈帝崩(189)後, 天下擾亂, 與母避難交趾(今越南北部). 年二十六始歸蒼梧. 後因母喪, 乃志歸佛道, 兼硏老子․五經, 時人頗多非議者, 牟子乃作理惑論一書答辯之, 廣引老子與儒家經書, 論證佛․道․儒觀點一致, 而推美釋氏. 另據弘明集卷一之注文, 謂理惑論作者爲蒼梧太守牟子博. 然牟子博與牟融是否爲同一人, 尙無定論. [佛祖統紀卷三十五](參閱理惑論4721). ②書名. 卽牟子理惑論之略稱. (參閱理惑論4721)
【모자帽子】
p4937-中→ 略作帽. 又稱頭巾․頭袖․禪巾․菩薩巾. 卽冬季僧侶頭上所戴布製之物. 據四分律卷四十載, 佛允許比丘於冬寒時以毳或劫貝(棉類)裹頭 ; 後世襲用之. 我國南朝蕭齊時代, 寶誌始冠布帽, 後世遂稱爲誌公帽, 廣用於禪林中. 有關布帽(卽誌公帽)之制, 據景德傳燈錄卷十七唐代疏山光仁傳載, 頭巾長度爲一尺五寸 ; 另據釋氏要覽卷下送終篇頭巾條載, 布帽全長五尺三寸, 前面長二尺八寸, 背後長二尺五寸. 日本諸宗間普遍使用誌公帽, 又稱噠陀帽, 但其製法略有出入 ; 如淨土宗爲圓筒形, 日蓮宗之角帽子形狀如山, 修驗道用折頭襟等, 均係由誌公帽變化而來. 此外, 竝有水冠(冠帽之一種, 主要爲禪宗所用, 前額部有一水字之襞褶. 又稱蟬帽子․烏帽子), 及天台․眞言․淨土等諸宗之縹帽․禪宗之立帽․密宗之燕尾帽等種類. [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四分律卷四十一․敕修百丈淸規卷一聖節條․南史列傳第六十六陶弘景傳․禪林象器箋服章門](參閱縹帽6484)
【모종삼牟宗三】
p2477-下→ (1909~ )山東棲霞人. 字離中. 歷任華西․中央․金陵․浙江․臺灣師範․東海等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哲學敎授. 氏不僅長於中國儒釋道三家哲學, 對於黑格爾․康德等西方哲學亦有獨到見解. 主要著作有認識心之批判․才性與玄理․心體與性體․佛性與般若等.
【모주母主】
p2008-下→ 又作部母. 於密敎中, 金剛界五部․胎藏界三部各立部主與部母, 部主如國王, 爲各部中心之本尊;部母如國母, 爲産生部主或其他諸尊之本尊, 相對於部主而爲能生之母. [祕藏記卷末](參閱部主部母4813)
【모타마노사母陀摩奴沙】
p2008-下→ 梵語 mṛta-manuṣya. 又作母那摩奴沙. 意譯作死人․死屍. 底哩三瑯昧經(大二一․一一中):黑月八日夜, 於寒林中取母那摩奴沙, 坐其上念誦滿一萬遍, 彼摩奴沙卽動身, 必不得怕;彼便開口出大開敷蓮華, 卽便把取, 能令己身如十六童子, 髮如連環, 昇空遊於梵天, 得大明王主.
【모혜수毛惠秀】
p1484-上→ 南齊佛畫家. 陽武(河南)人. 與兄惠遠俱從顧愷之學畫, 擅繪佛像人物故實等. 嘗本於經意, 作像一堂, 布列佛․菩薩․天人等數百尊, 雍穆生動, 精細典雅, 後世之變相皆倣效之. 齊武帝永明年中(483~493), 待詔祕閣, 後卒於家, 年壽不詳.
【모화募化】
p5396-上→ 又作求化․奉加․勸財. 指勸化信徒, 使其布施, 以供佛堂寺塔之新造․佛具之補充修理等用途. 又以募化乃勸募而結佛法之善緣, 故亦稱募緣․勸緣․化緣. 東晉哀帝興寧元年(363), 沙門慧力奉詔於建業創建瓦官寺, 士庶皆擧財以捐之, 朝賢捐助者不過十萬(一百貫), 時顧長康以素貧而傾財百萬捐之, 世人皆驚歎. [佛祖統紀卷三十六]
【목갈남目竭嵐】
p2109-中→ 梵語 mudgara. 爲密敎法器之一. 乃屬具有鉤之棓․杵․劍․矛․棒․檛․槌․錘․索等類之武器. 又作母訥言我囉․沒蘗藍. [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不空羂羅索經卷二十三․大日經疏卷十二․慧琳音義卷三十六](參閱沒蘗藍2980)
【목건련目犍連】
p2108-下→ 梵名 Maudgalyāyana, 巴利名 Moggallāna 爲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又作摩訶目犍連(梵 Mahāmaudgalyāyana)․ 大目犍連․大目乾連․大目連․目連․目揵連․目伽略․勿伽羅․目犍連延․目犍羅夜那․沒特伽羅․毛伽利耶夜那. 別名拘律陀(梵 Kolita)․拘律․俱哩多․拘離迦․拘理迦․俱離多. 意譯天抱. 被譽爲神通第一. 爲古代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拘律陀村人, 婆羅門種. 生而容貌端正, 自幼卽與舍利弗交情甚篤, 同爲刪闍耶(梵 Sañjaya)外道之弟子, 各領徒衆二百五十人. 嘗與舍利弗互約, 先得悟解脫者必以相告, 遂共競精進修行. 後舍利弗因逢佛陀弟子阿說示, 而悟諸法無我之理, 竝告目犍連, 目犍連遂率弟子一同拜謁佛陀, 蒙其敎化, 時經一月, 證得阿羅漢果. 於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七舍利弗目連緣品․四分律卷三十三等均載有此事. 目犍連與舍利弗歸依佛陀後, 共同精進修道, 遂成諸弟子中之上首, 輔翼佛佗之敎化, 有關其事蹟, 於經典中時有記載. 又於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羅林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大智度論卷四十一等經論中, 皆特稱之爲神足第一. 據載, 目犍連亦曾代替佛陀爲衆經說法. 另據盂蘭盆經載, 目犍連曾爲救母出離餓鬼道, 而於七月十五僧自恣之日供養十方大德僧衆, 遂爲後世盂蘭盆會之由來. 晩年在王舍域內行乞時, 慘遭嫉恨佛陀敎團之婆羅門徒執杖梵志, 以瓦石擊死, 此係佛陀涅槃前之事. 佛陀於竹林精舍門邊建塔弔之;又於大唐西域記卷四․卷九等, 亦有記載. 此外, 於密敎中, 目犍連係安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尊釋迦牟尼佛右方上列之第四位. 其形像爲沙門形, 右手握拳, 舒展食指, 左手執袈裟之角, 面稍向左, 坐於赤蓮華座. [雜阿含經卷十九․卷三十四․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九瞻波經․卷二十長老上尊睡眠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卷十二․卷十八․卷二十八․觀無量壽經․五分律卷十六․摩訶僧祇律卷十六․十誦律卷三十七]
【목건련자제수目犍連子帝須】
p2109-下→ 梵名 Maudgaliputra Tiśya, 巴利名 Moggaliputta-tissa. 單稱帝須. 印度阿育王時代人. 以大梵天帝須自梵天下降, 託生於目犍連婆羅門家, 故稱目犍連子帝須. 年十六, 投沙門私伽婆(梵 Siggava)爲沙彌, 後依旃陀跋闍(梵 Camfavajji)受具足戒, 精通三藏. 竝得私伽婆之付法, 護持律藏, 證得阿羅漢果, 爲阿育王之師, 敎化人民. 阿育王卽位第六年(262 B.C.), 王勸化摩哂陀王子隨從帝須出家硏學三藏. 三年之後, 帝須棲隱阿烋河山(巴 Ahogazgq-pabbata), 由摩哂陀統領僧伽. 當時, 佛敎因阿育王之外護, 而大爲興盛, 故有許多外道爲求衣食而混入僧團, 破壞正法. 阿育王乃禮請帝須復出爲上座, 驅逐外道, 淨化僧團, 竝召集六萬比丘布薩說戒;又自衆中精選知曉三藏而得三達智之比丘一千人結集法藏, 卽所謂第三結集. 結集終了, 竝派遣末闡提等諸長老分赴罽賓等地弘宣佛法. 阿育王卽位第十七年(251 B.C.), 帝須集錄當時之迦他跋偸(Kathā-vatthu, 卽論事)傳世. 示寂時, 法臘八十. 又舍利弗問經所擧之目犍羅優婆提舍, 與帝須恐係同一人.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卷二․佛敎小史卷二]
【목계牧谿】
p3452-中→ 宋末元初之畫僧. 四川人, 生卒年不詳. 依徑山無準師範出家, 法名法常. 於宋末理宗․度宗時(1225~1270), 在杭州西湖長慶寺爲雜役僧. 性情英豪, 嗜飮酒, 醉則寢, 覺則朗吟. 擅長畫佛像․人物․花果․鳥獸․山水․龍虎․猿鶴等, 題材廣泛. 畫風繼承石恪․梁楷之減筆畫, 與中唐以來之逸格山水畫, 風格壯闊, 自由放逸. 其生平畫蹟與作品在國內之流傳甚少, 然日本極早卽流傳其畫蹟, 且因其畫風對日本藝壇産生强烈影響, 故其畫蹟一直爲名流所收藏, 如觀音猿鶴圖․龍虎圖․栗柹圖․芙蓉圖․老松八哥鳥圖․瀟湘八景圖․柳燕圖等, 其中之觀音猿鶴圖三幅, 相傳係日僧聖一於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 由中國帶往日本者, 目前被視爲日本國寶. [圖繪寶鑑卷四․畫史彙傳․淸異錄]
【목구目佉】
p2108-上→ 梵語 mukha 之音譯. 意譯口․面․門. 又作母騫. 華嚴探玄記卷三(大三五․一五一中):依梵語, 稱面及口幷門, 悉名目佉.梵語雜名(大五四․一二二三中):面, 母騫.
【목구포절나木佉褒折娜】
p1471-上→ 梵語 mukha-proñchana. 比丘十三資具之一. 意譯拭面巾. [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三]
【목기수량目機銖兩】
p2110-中→ 禪林用語. 意謂人之機敏․伶俐, 一見卽可分銖兩之細微;亦卽一見卽知輕重. 目機, 以眼測知重量;銖兩, 指極微少之重量. 碧巖錄第一則垂示曰(大四八․一四○上):擧一明三, 目機銖兩, 是衲僧家尋常茶飯.又爲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接化學人時, 所採用之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等三句之一. 而目機銖兩, 卽指學人應斷除煩惱妄想, 超越語言文字, 而於內心求頓悟. (參閱雲門三句5334)
【목난색木蘭色】
p1473-中→ 卽赤黑色. 係比丘染製袈裟所用三種如法色之一. 印度人稱爲乾陀(赤多黑少)色. 據摩訶僧祇律卷十八載, 木蘭色與靑․黑兩色合稱三種壞色. 於生鐵上硏磨呵梨勒․酉卑醯勒․阿摩勒等果, 取其汁作點淨, 則成木蘭色. 又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之一謂, 木蘭樹之皮似桂, 稍有香氣, 其色赤黑而鮮明. 木蘭色卽取自木蘭樹之皮作成, 若以之染製法衣, 則稱木蘭衣. 至後世, 持律者多著木蘭色之袈裟, 故又稱律衣. [四分律卷十六․十誦律卷十五․有部毘奈耶卷三十九․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五分律卷九․本草綱目卷三十七]
【목녹사木鹿寺】
p1472-下→ 位於西藏拉薩大昭寺之北, 小昭寺之東. 宏敞壯麗, 樓高四層, 經殿佛像極嚴整, 爲藏僧習經之所. 寺西有經園, 刊布三藏經文頒行各地.
【목두木頭】
p1473-上→ 以木頭比喩犯戒之人. 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九上):犯戒之人, 畜生無異, 木頭無異.或喩指絲毫不知融通者.
【목란자木欒子】
p1473-下→ 木欒樹之子. 爲木&B5-FAB9;子之一種, 可製數珠. [續高僧傳卷二十](參閱木患子1471)
【목련구모目連救母】
p2108-下→ 佛陀弟子目連之母, 墮餓鬼道中, 目連作盂蘭盆會, 以解救其母所受厄難. 據盂蘭盆經所載, 目連以母墮餓鬼道中不得食, 佛令作盂蘭盆, 於七月十五日, 具足百味五果於盆中, 供養十方大德衆僧, 而後其母始得吃食. 目連告佛(大一六․七七九下):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行孝順者, 亦應奉此盂蘭盆.佛言:大善!至後世, 猶因襲此一作法, 遂爲盂蘭盆會. (參閱盂蘭盆3454)
【목련문계율생오백경중사目連問戒律生五百輕重事】
p2108-中→ 全一卷. 譯者佚名. 又作五百問事經․五百問.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記述佛陀答目連所問末世比丘違犯戒律罪報之輕重. 共分十八品. 本經在開元釋敎錄卷十三中始編入小乘律部. 異本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 凡二卷, 約譯於東晉, 然譯者佚名. 注釋書有明代永海之目連五百問戒律中輕重事經釋二卷, 及性祇著述之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經略解二卷. [開元釋敎錄卷二十․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三․卷三十]
【목련소문경目連所問經】
p2108-上→ 全一卷. 北宋法天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內容敘述佛陀於王舍城竹林精舍回答目連所問, 關於衆生迷醉無慚愧, 犯戒律應墮地獄之年數;罪分六項:行非法行․不依說法․行波逸提․犯吐羅鉢底․犯僧伽婆尸沙法․犯波羅夷法. 本經乃後漢安世高所譯之犯罪戒報輕重經之異譯本. 二者之異, 在於犯罪戒報輕重經無偈文, 且無六項罪報之問辭. 另據出三藏記卷四․法經錄卷三等載, 本經另有一同本異譯本, 亦稱目連所問經, 譯者佚名, 今已不存.
【목록目錄】
p2110-下→ 卽列記書籍之標題․卷數․著者及譯者名等之典籍. 有關佛典之目錄如次: (一)譯經目錄:對漢譯之佛典, 隨著時代之別, 追記譯者, 竝附加上譯者之事蹟. 如唐代靖邁之古今譯經圖紀․南朝梁代僧祐出三藏記集之撰出經律論錄․唐代智昇開元釋敎錄之總括群經錄等卽屬此. (二)入藏錄:正式編入大藏經之典籍的目錄. 隋代費長房歷代三寶紀之入藏目․開元釋敎錄之入藏錄等屬此. (三)分類目錄:依照一定之基準, 分類列擧佛典之目錄. 例如隋代法經之衆經目錄․永超之東域傳燈目錄․安然之諸阿闍梨眞言密敎部類總錄(八家祕錄)等. (四)所藏目錄:收藏在某處之佛典目錄. 例如唐代靜泰之大唐東京大敬愛寺一切經論目(衆經目錄)․日本比叡山山門藏本目錄(天海藏)․建仁寺兩足院藏書目錄等. (五)刊經目錄:北宋以後所刊行之一切經之目錄. 如湖州思溪圓覺禪院新雕大藏經目錄․杭州路餘杭縣白雲宗南山大普寧寺大藏經目錄․大藏目錄(高麗藏)․大明三藏聖敎北藏目錄․日本武州江戶東叡山寬永寺一切經新刊印行目錄等. 已刊行之藏文大藏經亦有刊經目錄. (六)勘同目錄:對不同之目錄或所收集之書, 一一比較其異同之目錄. 如元代慶吉祥等所編之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係勘同漢譯與藏譯之藏經目錄;隨天所編之緣山三大藏經目錄, 係勘同宋․元․高麗三種大藏經之目錄. (七)解題目錄:解說典籍標題․著者․譯者․內容等之目錄. 例如宋代惟白之大藏經綱目指要錄․宋代王古等之大藏聖敎法寶標目․明代智旭之閱藏知津等. (八)請來目錄:主要指自我國請到日本的佛典所編錄之目錄. 例如傳敎大師將來臺州錄․空海之御請來目錄․圓仁之入唐新求聖敎目錄․宗叡之書寫請來法門等目錄. (九)叢書目錄:持某一目標而搜集的書籍之目錄. 如高麗義天之新編諸宗敎藏總錄, 係記述於朝鮮所收集之大藏經以外的佛典;圓超之華嚴宗章疏竝因明錄, 係接受敕命而記述自宗之典籍. (十)著作目錄:列記個人著作之目錄. 如可透之傳敎大師撰集錄․戒檀院國師凝然撰集等. (十一)傳授目錄:密敎之傳法目錄. 如中院流傳授目錄․小野安祥寺流傳受目錄等. (十二)聖敎目錄:於密敎以某流派爲基準之一切(或正統的)典籍目錄. 例如三昧流聖敎目錄․傳法院方竝廣澤通用聖敎目錄等. (參閱大藏經目錄900)
【목률승木律僧】
p1471-中→ 猶如木偶之律僧. 貶稱謹守戒律而不知活用之持律者.
【목륵穆勒】
p6275-中→ (Müller, Friedrich Max; 1823~1900)德裔英國自然主義之語言學家, 爲近代宗敎學創始人之一. 其於印度之語言․文學․宗敎․哲學․神話等各方面具有深厚之基礎. 係詩人威爾赫姆穆勒(Wilhelm Müller)之子, 生於德國德紹(De ssau). 曾師事柏林大學之薛林(Schelling, W.J.V.)․伯普(Bopp, F.)兩位敎授, 以及巴黎大學之語言學․東方學敎授布諾夫(E. Burnouf). 渡英(1847)後, 刊行梨俱吠陀全集六卷(1849~1875);復刊行四卷(1890~1892). 自一八五○年至去世爲止, 歷任牛津大學副敎授․敎授等職. 一八七五年以後, 完成東方聖書(The Sacred Books of the East), 係吠陀聖典․佛經․耆那敎典, 乃至可蘭經․老子․孔子等關於東方宗敎典籍之英譯文集. 藉比較語言學․比較神話學․比較宗敎學等新科學硏究方法, 對解明印度學․東洋學有無比之貢獻;如以比較語言學觀點, 論證印度語系與歐洲語系爲同一源頭. 爲歐洲學術界硏究印度文化之啓蒙學者, 亦可謂英國學術界之梵語學元老. 在日本, 有南條文雄․高楠順次郞開拓其學, 二人卽屬其門下. 重要著作如下:Buddhism and Buddhist Pilgrims, 1857;History of Ancient Sanskrit Literature, 1859;Lectures on the Science of Language, 1861; Sanskrit Grammar for Beginners, 1866;Einleitung in die Vergleichende Religionswissenschaft, 1874;Origin and Growth of Religion, 1878; Dhammapada, 1881;Biographies of Words, 1888;Natural, Physical, Anthropological and Psychi6al Religion, 1889~1893;Contribution of the Science of Mythology, 1897. 又一八八一至一八八五年間刊行之牛津逸書(Anecdota Oxoniensia), 其內所含大無量壽經․阿彌陀經․金剛般若經․般若心經․法數名集經(梵 Dharmasaṃgraha)等書, 卽賴日本留學生南條文雄․笠原硏壽等人之協助而完成者.
【목마木馬】
p1471-下→ 禪林用語. 木製之馬無有思慮念度之作用, 故叢林每以之比喩無心無念之解脫當相. 與泥牛爲同類用語. 南本涅槃經卷十八(大一二․七二九上):木牛․木馬․木男․木女, 嬰兒見已, 亦復生於男女等想, 卽止不啼.又禪宗有木馬游春駿不羈之語, 以游春表活動之意, 引申爲無心之妙用. [從容錄第三則]
【목불木佛】
p1470-下→ 木雕之佛․菩薩像. 於印度, 佛在世時優塡王延請巧匠, 取栴檀香木雕造佛像, 爲木佛製作之始. 晩近由中央亞細亞之龜玆(Kizil)․高昌(Chotscho)等地, 亦發現古代雕像數種. 據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載, 我國之木佛, 以東晉戴逵於會稽山陰靈寶寺雕刻木像爲始, 自後頗爲盛行. 日本則以吉野比曾寺之三尊木像, 傳爲最早之刻像. 平安朝以後爲木像造立全盛時期, 現今山城嵯峨淸涼寺之本尊像, 卽仿印度優塡王之栴檀木像而作者.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大唐西域記卷十二](參閱木雕1472․佛像2739)
【목사木蛇】
p1472-上→ ①指波羅提木叉(別解脫). 朝野群載十二律師敕宣:勤修香火, 堅護木蛇.. ②木雕刻成之蛇形竹篦. 景德傳燈卷錄十七載, 疎山光仁禪師手握木蛇, 有僧問(大五一․三三九下):手中是什麽?師提起曰:曹家女.曹家女, 爲曹溪家之略稱, 卽指禪宗. 一說曹家女爲蛇形之土地神.
【목상좌木上座】
p1470-下→ 指拄杖. 據山堂肆考載, 夾山嘗問佛印:和尙闍黎與什麽人同來?曰:木上座.
【목식木食】
p1471-中→ 謂住山中修苦行者, 絶食五穀, 唯噉果實. 卽遠離世欲, 廢止火食, 專門爲修習菩提而行之苦行. 宋高僧傳卷八智封傳(大五○․七五九下):禁足十年, 木食澗飮.此外, 古代道家之徒, 避食穀類, 專以果實爲食, 以求長生之術, 亦稱木食.
【목어木魚】
p1472-中→ 古稱魚鼓․魚板. 指魚形木製之法器, 中鑿空洞, 扣之作聲. 原係寺院內爲召集大衆而擊鳴之物. 今日誦經時所用之木魚, 爲二首一身之龍, 龍頭相向, 共銜一珠, 作成團圓形. 而集合大衆時所用者, 稱之爲魚梆(飯梆․梆), 係作成長魚形, 平常懸掛於食堂․庫裡之長廊, 飯食時敲打之. 作魚形係緣於晉人張華作桐魚攻石鼓之典故, 或說魚晝夜張目, 故木雕其形敲擊, 以警醒修行者之懈怠心. 後世竝有改魚爲龍者, 此由魚化龍之說, 以表從凡夫成爲聖者之意. [禪林象器箋唄器門․增修敎苑淸規卷下法器門木魚條]
【목요木曜】
p1473-中→ 梵名 Bṛihaspati. 七曜之一. 九曜之一. 又稱歲星․攝提. 在密敎中, 位於胎藏現圖曼荼羅外金剛部院南方. 北斗曼荼羅中, 住於內院東方. 胎藏圖像及胎藏舊圖樣中, 則住於金剛部院西方. 其胎藏現圖曼荼羅之形像, 右掌上仰, 屈中指․無名指, 而與拇指相捻, 左手握拳當腰, 交脚而坐. 胎藏舊圖樣之右掌上仰, 左手持杖, 杖頭有半月, 跏坐圓座. 又依梵天火羅九曜所載, 木曜爲站立之老人形, 戴豬頭冠, 左手持樹枝. 三昧耶形爲甁口星, 種子爲□(bṛ)字. [宿曜經․大日經疏卷四]
【목욕沐浴】
p2970-中→ 又作沐澡․澡浴․洗浴. 卽以水․湯․香水等洗淨身體. 自古以來, 印度人卽認爲以恆河之水沐浴, 能去除汚垢․罪障. 對此, 佛陀於自說經(巴 Udāna, I, 9)曾批判之. 卽 : 佛陀見結髮行者於伽耶河行沐浴, 便告諸比丘, 卽令多人水浴於此, 亦不能藉水得淸淨, 若何人有眞實․法, 卽得淸淨, 彼卽爲婆羅門. 有關水浴, 敎團有嚴格之制規, 使不致放逸. 最初之浴室, 係爲罹病僧侶而設, 一般慣例在浴池水浴. 又行溫浴․香水浴等, 據四十華嚴經卷十一記載香水沐浴具十種功德, 卽 : (一)能除風, (二)能去魑魅, (三)精氣充實, (四)增益壽命, (五)解除勞乏, (六)身體柔軟, (七)淨除垢穢, (八)長養氣力, (九)令人膽勇, (十)能去煩熱. 有關洗浴之時期, 依四分律卷十六載, 除熱時․病時․作時․風雨時․道行時之外, 佛陀規定比丘一般每半月洗浴一次. 我國禪林之制,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兩序章知浴條所記, 寒期五日一浴, 暑期每日入浴. 僧衆入浴前, 須先禮拜僧堂之跋陀婆羅菩薩(梵 Bhadrapāla)像, 此係根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記載, 於威音王佛時, 王舍城有在家信者跋陀婆羅與十六人, 於從僧入浴之際, 因水而豁然開悟之本緣. 在中國․日本之禪院, 於僧堂․西淨(或東司)․浴室等三處須維持完全之沈黙. 於浴室洗浴前, 須唱(大一○․七一下)洗浴身體, 當願衆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之偈. [八十華嚴經卷十四․溫室洗浴衆僧經․摩訶僧祇律卷十八․十誦律卷十六․卷四十一․大唐西域記卷四․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禪苑淸規卷十․禪林備用淸規卷七]
【목욕작법沐浴作法】
p2971-上→ 密敎之修法, 爲淸淨身心, 止息災病障難等, 而作之澡浴法 ; 卽於沐浴之時, 須作觀想, 及結誦印言以加持之, 竝唱誦沐浴偈等, 稱爲沐浴作法. 蓋沐浴之時, 觀想頂上有□(raṃ)字, 左右之脅有□(huṃ)字, 皆由火焰圍繞, 左手作金剛拳, 右手作蓮花拳, 豎拇指, 竝誦眞言(唵矩嚕馱曩吽弱)以加持五處. 又於浴槽之水中, 以軍荼利小心印咒加持之, 觀想水大之種子及天界之歡喜池, 汲取此浴水而以閼伽印言作加持, 如是共行七遍, 復向道場之方向散灑, 供獻本尊, 觀想洗浴聖者之無垢身. 自入槽至沐浴訖, 行淨湯之時, 亦作同法. 沐浴時所唱之偈頌爲(大一○․七一下) : 洗浴身體, 當願衆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목욕절沐浴節】
p2971-中→ 梵名 Snāna Yātra. 爲印度敎紀念札格納特(梵 Jagannātha)降生下界之節日. 札格納特, 意爲世界之主宰, 卽黑天之化身. 每年印曆額沙荼月(梵 Āṣāḍha, 相當陽曆六․七月)擧行, 由祭司將札格納特及其弟大力羅摩(梵 Balarāma)․妹蘇婆特羅(梵 Subhadrā)之神像請出, 於日出前以一百零八罐之水豫以沐浴․塗油.
【목우지가牧牛之歌】
p3452-上→ 梵名 Gītagovinda. 印度之宮廷詩人賈雅狄瓦(梵 Jayadeva)著於十二世紀中葉之抒情詩集. 內分十三章, 取材於印度敎神話, 敘述牧童與牧女之戀愛故事. 作者賈雅狄瓦爲一位熱情的毘濕奴神崇拜者, 故於抒情․寫景之外, 亦有讚頌毘濕奴神之詩句. 書中竝致力於探討神․人關係之神秘意義. 本書爲印度近代毘濕奴文學思潮之先驅, 故於其後, 不斷有仿作及注釋書出現. [世界名詩集大成(田中於菟彌譯)]
【목전체량牧田諦亮】
p3452-上→ (1912~ )日本佛學學者. 滋賀縣人. 京都帝國大學文學博士. 歷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硏究員․京都大學敎授․佛敎大學敎授等職, 現任聖德學園歧阜敎育大學敎授․淨土宗念佛寺住持. 一九六九年曾來臺出席中華學術院會議. 主要著作有中國近世佛敎史硏究․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的硏究․弘明集硏究․唐高僧傳索引․五代宗敎史硏究․策彦入明記的硏究等.
【목조木雕】
p1472-下→ 指木雕佛像. 製作佛像之木材, 以旃檀類最爲貴重, 次爲樟․橡等堅木. 檜木亦爲難得之良材, 不易腐壞, 故後世每多用之;其次則爲楠․杉等. 木雕佛像, 印度自古卽盛行之. 我國之木雕以東晉戴逵於會稽山陰靈寶寺所雕之木像爲最早, 日本則以吉野比曾寺之三尊木像爲木雕之始. 木雕像之造法有二, 一爲一木造, 一爲寄木造. 前者係以單一之材雕刻之, 然因材量之限制, 所造之像每每線條硬直, 缺乏變化;後者則配合所造之像, 而以數材接合之, 故線條活潑, 形態生動, 多存雕木造像之旨趣.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洛陽誓願寺緣起]
【목족目足】
p2108-上→ 目, 喩爲智慧;足, 喩爲行業. 係修行佛道之二要件. 又作智目行足․智行. 亦卽智解和修行兼備之意. 目足具備方可到達淸涼地(佛果). 六波羅蜜中,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前五波羅蜜爲行, 第六之智慧波羅蜜爲智. 法華玄義卷二上(大三三․六九八中):智爲行本, 因於智目, 起於行足.[大智度論卷八十三․摩訶止觀卷五上]
【목주도명睦州道明】
p5537-下→ (780~877)唐代僧. 黃檗希運禪師之法嗣. 又稱道蹤. 江南人, 俗姓陳. 居睦州(浙江)龍興寺, 晦跡藏用. 常織蒲鞋, 密置於道上, 鬻之以奉母. 歲久, 人知之, 有陳蒲鞋之稱. 學人來叩問, 則隨問隨答, 詞語銳不可當. 由是四方歸慕, 號爲陳尊宿. 嘗接引遊方修行中之雲門文偃, 而以痛罵秦時車度轢讚, 傳爲禪林佳話. 唐乾符四年示寂, 世壽九十八.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 五燈會元卷四]
【목주도명선사어록睦州道明禪師語錄】
p5538-上→ 全一卷. 又作陳尊宿語錄. 唐代僧道明(780~877)撰.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古尊宿語錄卷六. 收錄上堂對機, 勘看經僧, 勘講經論座主大師等項, 卷末竝附小序一篇. 由諸問答中, 隨處可見道明峻烈之機鋒.
【목주략허한睦州掠虛漢】
p5537-中→ 禪宗公案名. 又作睦州掠虛, 睦州掠虛頭漢, 睦州問僧甚處, 睦州問僧. 乃顯示唐代睦州道明禪師(陳尊宿)門風嚴峻之公案. 碧巖錄第十則(大四八․一五○上) : 睦州問僧 : “近離甚處?” 僧便喝. 州云 : “老僧被汝一喝. ” 僧又喝. 州云 : “三喝四喝後作麽生?” 僧無語. 州便打云 : “這掠虛頭漢!” 掠虛漢, 又作掠虛頭漢, 意指僅知一味模仿他人行動言句之禪徒, 似是而非之禪徒. 蓋道明欲問一僧來處以勘辨其識見, 然彼僧胡喝數聲後, 竟然無語, 道明察知其爲掠虛漢, 故打之, 以截斷其虛喝. [聯燈會要卷八, 宗門統要續集卷九]
【목지린타룡왕目支鄰陀龍王】
p2107-下→ 目支鄰陀, 梵名 Mucilinda, 巴利名 Mucalinda. 意譯脫王․解脫處. 又作目脂鄰陀龍王․目眞鄰陀龍王․目鄰龍王. 住於金剛座側之池中, 卽中印度摩揭陀國佛成道處東南之目支鄰陀龍池. 又據慧琳音義載, 此龍王於目眞鄰陀窟中, 聞法而得解脫龍苦. 大唐西域記卷八(大五一․九一七中):帝釋化池東林中, 有目支鄰陀龍王池. 其水淸黑, 其味甘美. 西岸有小精舍, 中作佛像. 昔如來初成正覺, 於此宴坐, 七日入定. 時此龍王警衛如來, 卽以其身繞佛七匝, 化出多頭, 俯垂爲蓋.此外, 於玄應音義卷二十一亦擧出目脂鄰陀山之名. [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一․毘奈耶破僧事卷五]
【목차제āk木叉提婆】
p1470-下→ 梵名 Mokṣadeva. 意譯解脫天. ①玄奘三藏之美稱. 玄奘在印度時, 小乘衆尊之爲木叉提婆, 意謂已獲解脫之最勝者. [大唐西域記卷十二]. ②比丘名. 交州人. 曾赴印度求法, 遊經諸國, 至大覺寺, 遍禮聖蹟, 亦歿於此. 年僅二十餘.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
【목촌청효木村淸孝】
p1471-中→ (1940~ )日本佛敎學者. 一九六三年東京敎育大學文學部畢業, 先後任敎於中央大學․東京大學. 一九七五年以初期中國華嚴思想之硏究獲文學博士.
【목촌태현木村泰賢】
p1471-上→ (1881~1930)日本佛敎學者. 岩手縣人, 家貧, 由侍童出身, 東京大學印度哲學科畢業. 先任講師, 後晉陞敎授. 與高楠順次郞合著印度哲學宗敎史, 而以印度六派哲學一書獲得學士院獎. 著有阿毘達磨論の硏究․原始佛敎思想論, 另有解脫への道․眞空から妙有へ等佛學入門書. 全集六冊.
【목한묵덕穆罕黙德】
p6275-上→ (Muḥammad, 約570~632)舊譯爲摩訶末․馬哈麻․謨罕驀德. 爲伊斯蘭敎(回敎)創始人. 生於阿拉伯首都麥加, 父母早亡, 幼年放牧, 曾隨商隊至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 後經商. 其思想受猶太敎․基督敎之影響;又因阿拉伯人信仰多神, 崇拜偶像, 穆氏認爲唯有信仰一神, 始能統一阿拉伯民族. 遂於四十歲時宣稱得到眞主阿拉之啓示, 開始傳敎, 稱伊斯蘭敎. 後遭受迫害, 遂由麥加逃至麥地那, 成爲該地之政敎領袖, 確立各種制度與律例, 如廢除崇拜偶像及殺死女嬰之習俗, 限制娶妻數目, 禁止離婚, 改革繼承權, 取締奴隸制, 幇助窮人;若非防衛及傳敎之目的, 亦反對戰爭. 此後, 穆氏開始與猶太人及部分信仰多神之阿拉伯人展開戰爭. 於西元六三○年攻入麥加城, 不數年阿拉伯半島已全部信奉伊斯蘭敎. (參閱伊斯蘭敎2156)
【목환자木患子】
p1471-下→ 又作槵子․木槵子․無患子. 恐係學名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之落葉亞喬木, 高達丈餘, 初夏之際, 開黃色小花, 其蒴膨大, 裂而爲三, 內出珠狀之種子, 種子堅黑, 可作念珠之用. 印度古來卽以之製爲念珠, 故木槵子經載, 欲滅煩惱和業報之障, 須貫木槵子一百零八顆, 常行攜帶之. 於我國, 初唐之時卽以木欒子(無患子之一種)製成念珠, 以爲稱名念佛之用. 本草綱目列有無患子條, 共擧出七種別名, 卽:桓․木患子․噤婁․肥珠子․油珠子․菩提子․鬼見愁. 另據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之註所載, 阿口利瑟迦柴卽是木患子;而阿口利瑟迦柴或卽梵語 ariṣṭakākṣa 之音譯, 然 ariṣṭaka 之學名乃 Sapindus detergens, 與上記之 Koelreuteria paniculata 爲不同之植物. [陀羅尼集經卷十功德天像法․續高僧傳卷二十道綽傳․慧琳音義卷三十七․增廣本草綱目卷三十五下無患子條]
【몰교섭沒交涉】
p2979-中→ 禪林用語. 又作無交涉. 兩事相悖而不相應, 猶如問越而答楚. 禪錄中多用此語, 如但喜沒交涉 .
【몰량沒量】
p2979-中→ 禪林用語. 卽龐大而不可計量之意. 又作勿量. 量, 計量之意. 於禪林中, 將超越尋常見識氣度而難以一般尺寸度量之大器人物, 稱爲沒量漢, 意卽眞箇徹底之大人物. 又超越凡聖迷悟之佛法大事, 稱爲沒量大事. 徹底大悟而超出凡人所執著之凡聖․迷悟․有無․得失等分別情量之大人物, 稱爲沒量大人. 從容錄第十八則(大四八․二三八中) : 不可以無心得, 不可以有心知, 沒量大人, 語脈裏轉卻.[景德傳燈錄卷九黃檗希運章․大慧普覺禪師書卷上]
【몰벽남沒蘗藍】
p2980-上→ 梵語 mudgara. 爲密敎法器之一, 乃屬具有鉤之棓․杵等之武器. 又作目竭嵐. 據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載, 沒蘗藍係以□(kha, 佉)字作成就法之成就物. 另於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中, 記載焰摩后曾使用沒揭羅印 ; 另於不空羂索經卷二十三中, 亦曾擧出唵沒言我囉鉢頭米 之眞言, 是知沒言我囉․沒揭羅等名稱, 皆指沒蘗藍. 又據慧琳音義卷三十六所載, 目竭嵐乃具有鉤之棓․杵․劍․矛․索等武器. [大日經疏卷十二․大日經義釋卷九․枳橘易土集卷二十五]
【몰의지沒意智】
p2979-下→ 禪林用語. 其義有二 : (一)指不存思量分別等作用之智慧, 乃上上之人所特有之智慧. 而凡夫之人或中上之資, 乃至一般所謂才智之輩, 則縱有黠慧之智․天縱之資, 然以思量分別之作用, 情想紛飛, 往往成爲習禪之障礙. 沒, 卽無之意 ; 意智, 卽思量之意. 六祖壇經行由品(大四八․三四九上) :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上上人有沒意智. (二)指愚鈍之意.
【몰저강沒底舡】
p2979-上→ 禪林用語. 又作沒底船․無底船. 原指無底之船 ; 在禪林中, 轉指遠離一切執著而趨於解脫之禪境. 從容錄第六十三則(大四八․二六六中) : 無星秤上兩頭平, 沒底舡中一處渡.
【몰종적沒蹤跡】
p2979-下→ 禪林用語. 又作沒朕迹․斷消息. 原意卽不留言語和行爲之跡象 ; 在禪林中, 轉指徹底大悟之人. 此等徹悟之人, 無論言語行履․語黙動靜, 皆能自然流露自由自在․悠然無礙之境界. 從容錄第七十四則(大四八․二七四上) : 沒蹤跡, 斷消息 ; 白雲無根, 淸風何色?
【몰파비沒巴鼻】
p2979-上→ 禪林用語. 意謂沒有手可抓之處, 卽無可把持之意. 又作無巴鼻․沒可把. 巴, 同把, 指把柄․根據之意. 巴鼻, 指拴住牛鼻之把環處, 又作把臂 ; 故在禪林中, 以沒巴鼻 轉指無法把持之意. 大慧普覺禪師書卷二十八(大四七․九三四中) : 看來看去, 覺得沒巴鼻․沒滋味, 心頭悶時, 正好著力.
【몰현금沒絃琴】
p2979-中→ 禪林用語. 原指無絃無音之琴 ; 禪門中, 轉指無聲之靈響, 或言外之妙旨. 又常用以表示不立文字․敎外別傳之禪家所特有之宗風. 此語係出自陶淵明以無絃無柱之琴, 與友人之酒宴中所謂但識琴中趣, 何勞絃上聲 之典故. 龐居士語錄卷上(卍續一二○․二八上) : 士曰 : “一等沒絃忘, 惟禪師彈得妙.”
【몽감호상夢感好相】
p5778-中→ 據法華經安樂行品載, 成就四安樂行之人, 能於夢中感見五種好相, 卽 : (一)夢見佛爲衆生說法. (二)夢見自己爲衆生說法. (三)夢見自己聞法開解, 證得不退智, 竝由佛授豫當來成佛之記莂. (四)夢見自己體得授記之後, 於山林閑處修菩薩之道. (五)夢見自己八相成道, 轉大法輪. 另據出生菩提心經載, 若於夢中感見蓮花, 繖蓋, 月輪, 佛像等, 亦屬好夢之相. (參閱夢5774)
【몽경夢經】
p5778-中→ 指佛典中有關夢之經文. 小乘佛典與大乘佛典對夢之看法, 解釋, 均有不同. 前者非以夢之本身爲對象, 而係意圖假託夢來暗示重大事件及轉變;後者則詳述夢之本質, 竝論及其實體之有無, 善惡之差別等根本問題. 故前者乃屬原始, 自然之觀點, 後者則爲批判性, 形而上之觀點. 如佛母摩耶夫人夢白象自右脅入胎遂懷悉達多太子, 此段經文卽屬前者之例. 至於般若經及其他諸多大乘經典中, 常有一切法如夢之譬喩, 此卽屬後者之例. 又如金剛經(大八․七五二中) : 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此偈卽稱六如偈, 六喩偈;而於大智度論卷六則有十喩之說. 此類般若經典所說者, 皆屬否定夢的實在性之觀點. 佛典中, 最早論述夢之本質與自性之經論爲大毘婆沙論, 該書卷三十七擧出夢爲實有之說法, 論中竝謂(大二七․一九三中) : 若夢非實, 便違契經.如上引文所述, 旣主張夢爲實有, 故認爲對所夢之一切, 應負起道德之責任(業報). 同卷又列擧五種有關夢之自性, 卽 : (一)法救, 覺天等婆沙四大論師揭擧妙音, 世友等之學說以闡論夢, 謂睡眠之時, 心與心所法於所緣之境而轉, 於覺醒之後猶存記憶而能對他人陳說者, 此卽稱爲夢. 蓋心與心所乃人類之意識, 感覺等精神作用之總稱, 故此說係以心, 心所之全部精神作用爲夢之本體. (二)以意爲夢之自性, 卽睡眠前之意識作用忽現於夢中. (三)以念爲夢之自性. 念, 指記憶. 謂由過去至現在, 乃至由現在至未來, 其相續不斷之記憶作用卽爲夢之自性, 故有過去之記憶現於現在夢境之情形. 又夢覺之後能對他人陳述所夢者, 亦藉此記憶之作用. (四)以五取蘊爲自性. 五取蘊, 指色, 受, 想, 行, 識等五種有漏煩惱之積聚. 於睡夢中, 諸蘊輾轉相資以成夢事, 故以之爲夢之自性. (五)以一切法(卽一切心, 物等之萬象)爲夢之自性. 關於夢之種類, 因緣等, 於佛敎之前, 古印度吠陀經典已擧出七因緣之說, 卽經由見, 聞, 受, 希求, 分別, 當有, 諸病等七類原因而引致之七種夢. 佛敎則擧出四因緣, 五因緣, 六因緣等諸說. 據巴利經典彌蘭王問經所載, 夢之原因有六, 卽 : 風病, 週汁病, 痰病, 天神鬼神之誘惑, 習慣, 前兆(象徵), 其中僅前兆一項所夢爲眞, 其餘均是虛妄. 又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七擧出夢之五因緣 : (一)由他力所引, 如天人, 仙神, 聖賢等之神祕力透過夢, 給豫夢者引導敎訓. (二)曾更念, 卽由過去之經驗, 記憶所現之夢. (三)由當有, 卽預告未來吉凶, 命運報應等而現之夢. (四)由分別, 卽由於强烈思考, 希求, 疑慮等之意識作用而相續出現於夜夢中. (五)由諸病, 卽由於四大不調等諸病引發肉體之痛苦, 由是而導致夢. 同論竝謂, 如是五因, 於三界中之欲界, 擧凡異生(凡夫), 聖者, 預流果, 羅漢, 辟支佛等, 皆有此等情狀, 唯有佛世尊諸漏已盡, 遠離一切顚倒, 旣無上述之情形, 故佛唯有睡眠而無夢, 其睡眠亦無別於覺醒. 欲界之外, 其餘之色界, 無色界均無夢. 大智度論卷六亦擧出五夢因 : (一)身體四大不調, 熱氣多則夢中見火, 黃, 赤等. (二)冷氣多則夢中見水, 白等. (三)風氣多則夢中見飛, 黑等. (四)對所見聞之事, 思惟過度, 故夢中復現. (五)天所啓示, 令見未來之事.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二則擧出 : (一)四大不和, (二)先見, (三)天人, (四)想夢等四種夢因. 於上記大毘婆沙, 大智度, 善見律毘婆沙等三大典籍中, 大毘婆沙論成立最早, 乃迦膩色迦王治世時所結集者, 大智度論則約晩二百年, 善見律毘婆沙再晩二百年. 三書成立時代之先後, 及其對夢之自性, 虛實等之看法, 顯然深具關係. 大毘婆沙論謂夢乃眞實者, 大智度論謂上記之五種夢皆無實事而屬妄見, 善見律毘婆沙則採取折中立場, 謂四大不和與先見二者所致之夢爲虛妄不實, 天人與想夢二者則爲眞實, 竝主張一切夢不必受果報, 蓋因夢不屬善, 不屬惡, 乃爲一種無記. 佛典之中, 有關夢之經文極多, 最常見者爲佛托胎之瑞夢與佛入滅之悲夢, 前者散見於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 衆許摩訶帝經卷三, 普曜經卷二,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 法華經普賢勸發品,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摩訶摩耶經,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二, 俱舍論卷九, 異部宗輪論, 摩訶止觀卷二上等, 後者散見於大般涅槃經卷下, 梵文大般涅槃經卷四十, 涅槃經後分卷下, 摩訶摩耶經卷下, 迦葉赴佛般涅槃經, 大智度論卷三, 大唐西域記卷六拘尸那揭羅國條, 法苑珠林卷十, 卷十二等. 此外, 另有關於佛出家之夢, 詳載於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等之佛傳經典中. 另如般若部, 法華部所記敘之夢, 如大般若經卷四五一之夢行品(同經文亦出於大智度論卷七十五之釋夢中入三昧品), 內容記敘釋尊, 舍利弗, 須菩提, 彌勒等四者之間, 硏討有關夢中之業之論點, 此乃般若等大乘經典對夢所表現之批判性, 思索性立場之典型代表. 其結論已進入第一義諦, 而謂若認爲現實與夢境有差別者卽爲妄見, 亦卽採取現實卽夢之觀點, 而徹底契符般若空之思想. 又關於夢之業報究竟應豫以肯定或否定, 端視闡說者之自由, 要之, 其關鍵皆繫於萬法一如的平等觀之第一義空. 又大般若經卷五九六, 大智度論卷六等復以十種譬喩說明般若實相, 卽 : 如幻, 如焰, 如水中月, 如虛空, 如響, 如犍闥婆城, 如夢, 如影, 如鏡中像, 如化等之十種譬喩, 此卽所謂般若十喩, 其中卽有如夢一喩. 另如大品般若經卷一表示諸法皆空之十喩, 亦有夢喩. 又如維摩經卷上表示人身無常之十喩, 亦擧出夢喩. 此外, 大智度論卷七亦載有三淫女之夢, 竝藉之申論諸法實爾, 皆從念生之妙旨. 又如法華經安樂行品則載, 法華行者若修四種安樂行, 必能感得見佛爲衆生說法, 見自己爲衆生說法等五種好夢之相. 此外, 如大方等陀羅尼經卷一,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等之方等部, 祕密部經典等, 則與上記般若經典之夢大異其趣. 其中, 大方等陀羅尼經所載十二夢王(十二神王, 十二大王)之故事, 金光明經所記載金鼓說法之故事, 兩者皆屬天人入夢之情形, 而非藉夢以喩說空旨妙理. 於現存佛典中, 以夢爲全經主題之夢經, 較重要者有 : (一)阿難七夢經, 全一卷, 又稱七夢經, 東晉曇無蘭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內容敘述阿難夢見自陂池生出火炎等七凶夢, 佛乃爲之預言於當來世佛法衰滅之相. (二)迦栴延爲惡生王解八夢緣, 又稱八夢經, 元魏吉迦夜, 曇曜共譯,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雜寶藏經卷九. 內容敘述迦栴延敎化其本國之暴君惡生王, 王深敬服, 欲歸依佛法. 後有婆羅門嫉之, 適逢王夜夢八事, 呼婆羅門占夢, 婆羅門歪曲八夢之意義, 迦栴延指摘其奸計, 竝另爲王解說八夢, 日後一一符合前兆, 王乃懺悔恭禮, 歸依三寶. (三)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全一卷, 又稱十夢經, 無希望經, 譯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異譯本有舍衛國王十夢經, 全一卷, 譯者不詳, 亦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內容敘說波斯匿王於一夜中夢見十事, 憂愁煩悶, 一婆羅門趁機使惡計, 欲離間王對佛陀之虔敬, 後因摩利夫人之請, 佛陀爲王解說其夢, 令其預見未來之社會狀態, 王之憂苦疑念乃一一冰釋, 益加虔篤. (四)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凡三卷, 宋代施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異譯本有吳之支謙所譯之須摩提女經, 全一卷, 亦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內容敘述佛陀爲給孤獨長者之女善無毒(梵 Sumāgadhā,須摩提)解說過去世之因緣, 擧過去世時訖栗枳王(梵 Kṛkin)因十惡夢而怏怏不樂, 後從其女金鬘(梵 Kañcanamālā)之勸說, 往詣迦葉佛, 迦葉佛乃爲之解說其夢, 謂十夢乃當來釋迦牟尼佛出世之前兆. 善無毒女以此聞法因緣而得度. (五)本生經中之大夢本生經(梵 Mahāsupina Jāṭaka), 又稱十六夢經. 內容敘述波斯匿王夢見十六凶夢, 先由一婆羅門占夢, 後經佛陀解說. 與上記十夢經之內容異曲同工. 據學者考證, 十六夢經係由十夢經增廣而成者. [雜阿含經卷七, 增一阿含經卷五十一, 大寶積經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五分律卷二十六, 修行本起經卷上, 大智度論卷六十四,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 開元釋敎錄卷十五](參閱夢5774)
【몽고불교蒙古佛敎】
p5907-中→ 佛敎傳入蒙古最遲在元憲宗蒙哥之世(1251~1259在位), 成爲普遍信仰則始於忽必烈時代, 在此以前, 蒙人仍多信仰薩滿敎, 且有基督敎活動之跡象. 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二十二年(1285)命八思巴等參對勘定漢, 藏兩種藏經, 撰成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元成宗信佛極篤, 故有必蘭納識里代帝出家, 且奉敕翻譯梵經爲蒙文. 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 西藏高僧法光入蒙, 增訂蒙古新字, 又有中國, 回鶻學者譯西藏藏經爲蒙文. 嗣後歷仁宗, 英宗, 晉宗, 明宗, 文宗, 順帝, 歷代皆崇信西藏佛敎. 明太祖興起(1368), 元順帝北退後, 蒙古佛敎一時衰落, 經百數十年, 始有西藏黃敎傳入蒙古, 蒙古佛敎遂再復興. 明代萬曆五年(1577), 內蒙古俺答汗遣使入西藏, 迎請第三世達賴喇嘛巡錫蒙古, 竝於綏遠歸化城, 爲達賴建寺, 此卽黃敎盛行內蒙之始. 而外蒙古開始有黃敎, 則爲阿巴岱汗之功. 阿氏嘗延請三世達賴之大弟子大慈邁達里呼圖克圖於喀爾喀圖拉河邊一寺宣揚佛法, 頗受蒙人之崇仰. 而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藏 Rje-btsundam-pa, 1635~1723)之出現, 益使外蒙佛敎光大. 淸代乾隆二十二年(1757), 第二世哲布尊丹巴(1724~1757)於庫倫創辨札尼特高等宗敎學院, 僧侶雲集, 庫倫遂成外蒙政敎中心, 蒙古喇嘛敎育聖地. 此後, 淸代諸帝對歷世哲布尊丹巴均厚加禮遇, 光緖四年(1878)情況驟變, 庫倫滿洲大臣志剛, 强要八世哲布尊丹巴(1870~1924)對辨事大臣起立相迎, 此後, 淸蒙關係惡化, 淸朝大肆破壞蒙古佛敎勢力, 迨淸朝覆亡, 外蒙遂宣布獨立(1912). 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則於庫倫自稱皇帝, 成立大蒙古國. 與哲布尊丹巴同時之內蒙宗敎領袖爲章嘉呼圖克圖(藏 Lcaṅ-skya), 卽爲應內蒙各部之請而自藏入蒙之五世達賴弟子章嘉呼圖克圖. 章嘉歷世內附淸朝, 民國政府, 常駐錫多倫, 北京, 五臺山三地. 雍正帝更嘗自言其於禪之造詣卽得力於章嘉. 民國四十六年示寂於臺北之十九世章嘉, 曾任蒙藏委員會委員, 蒙旗宣化使, 國民政府委員, 總統府資政等要職. 蒙古佛敎最盛時期, 喇嘛約占住民人口三分之一(二十世紀初), 其重鎭則係距烏蘭貝多(Ulan Bator)二百五十哩處, 建於一五八四年之厄丹尼珠寺(Erdenī Dzu). 由於蒙古佛敎傳自西藏, 故其宗敎儀式, 寺院組織, 活佛轉世等, 多同於西藏. [世界佛敎通史上冊(聖嚴)]
【몽고불교사蒙古佛敎史】
p5908-中→ 西藏名 Hor chos-byuṅ. Ḥjgs-med nam-mkhaḥ 著. 全名爲 Chen-po hor-gyi yul-du dam-paḥi chos ji-ltar byuṅ-baḥi tshul baśad-pa rgyal-baḥi bstan-pa rin-po-che gsal-bar byed-paḥi sgron-me, 意爲敘述大蒙古正法興起次第之勝者敎寶明燈. 本書內容分王統史與佛敎史二篇, 前者復分四章, 後者更分三章. 主要部分爲佛敎史, 係根據西藏之史書, 經典, 傳記等寫成. 第一章記敘蒙古佛敎略史, 初言敎義, 次述佛敎在印度弘通, 傳至中國, 復傳播至蒙古. 第二章記述宗喀巴黃敎之歷史. 第三章敘述著名道場及寺院之略史. 最後竝附記有關輪迴解脫之敎義, 及著作本書之動機等. [印度學佛敎學硏究四之一, G.N.Roerich : Author of the Hor chos ḥbyuṅ, JRAS. 1941]
【몽고불전蒙古佛典】
p5906-下→ 卽蒙譯佛敎聖典之總稱. 蒙古民族自十三世紀歸依佛敎以來, 除將西藏佛典翻譯爲蒙古語外, 更將部分西藏之藏外佛典加以翻譯, 且更以蒙古語注釋或撰述, 蒙古佛典遂粲然大備. 蒙古佛典是以西藏大藏經爲底本, 西藏藏經有其獨特之分類方式, 卽將藏經總分爲甘珠爾(正藏)及丹珠爾(續藏). 而蒙古文大藏經, 依其成立之時間, 可分爲三期. 第一期(1271~1368), 爲於元朝治下所作甘珠爾之翻譯, 此時以古派(藏Rñin-ma-pa)所依經典爲主. 第二期(1368~1627), 蒙古民族回歸朔北故地, 以諸汗爲外護, 改訂甘珠爾, 竝完成部分丹珠爾之翻譯. 第一, 第二期以舊譯爲主. 第三期(1616~1911), 爲改譯與使用木版刊行之時代, 此時期完成同文韻統, 大藏全咒, 蒙文對照翻譯名義集等翻譯用文典, 辭典類, 翻譯之方法, 譯語統一, 對翻譯作通盤之考慮;此時期之翻譯稱爲新譯. 刊本之種類頗多, 譯家之名亦詳知, 今日所見之版本多爲新譯之重版或複刻. 蒙古佛典內容與西藏大藏經大體相同, 然亦非完全一致, 或有出入, 增減處. 蒙古文大藏經, 特別是元代舊譯, 表現了蒙古複雜之文化環境. 又蒙古文佛典中採譯敘利亞, 希臘等中央亞細亞, 近東, 歐洲之語彙, 此亦成爲蒙古文大藏經特性之一. [P. Pelliot : Les Mongols et la papauté, Rev.de 1'Orient chrétien, 1923; d'Ohsson : Histoire des Mongols, 4 tomes,1834~1835; Hor-chos-ḥbyuṅ(橋本光寶刊竝譯, 蒙古喇嘛敎史)](參閱西藏大藏經2588)
【몽고원류蒙古源流】
p5908-下→ (Erdeni yin Tobci)凡八卷. 撒岡賽郡(Sagan Secen)著於一六六二年, 時年五十九. 係一以佛敎思想貫串全書之蒙古民族史話. 卷一從開天闢地敘述至印度之佛敎弘揚史, 爲佛敎思想史上之重要資料. 卷二爲佛敎傳入西藏及興廢之經過. 卷三爲從成吉思汗卽位至開創蒙古帝國之建國史話. 卷四敘述元朝之興亡. 卷五敘述明代之北方蒙古諸汗, 特別是達延汗復興佛敎之事蹟. 卷六, 卷七敘述其孫阿骨打及其復興內外蒙古佛敎之情形. 卷八敘述內外蒙古佛寺建設與譯經之經過. 最後以讚頌佛法爲結語. 本書原本久已佚失, 故歷來僅存漢譯本與滿州語譯本, 然近年來又發現數種蒙古語原本.
【몽골왕蒙骨王】
p5909-上→ (Mongkut, 1804~1868)爲泰國佛敎法相應部(Dhammayuttika-nikāya, 亦譯法宗派)創始人. 曼谷王朝拉瑪二世之子, 年十四受敕出家爲沙彌, 住於大舍利寺;二十一歲受具足戒於摩訶他特寺, 學習禪定及經律論, 精通三藏及巴利文, 梵文, 英文等, 提倡嚴格戒律, 於一八二九年創立法相應部. 自此, 泰國僧團分成兩派;原有之僧衆則稱大宗派(Mahā -nikāya). 一八三六年任菩望尼韋寺住持. 一八五一年還俗卽位, 成爲曼谷王朝第四代國王, 是爲拉瑪四世(Rama Ⅳ). 在位期間, 制定多種管理佛敎僧團規章, 勸令僧人嚴守戒律, 加强僧伽敎育, 對法相應部尤爲熱心護持, 先後修建母旺尼域寺(Wat Bovoranives), 皇冕寺(Wat Mongkut), 叻帕提寺(Wat Rajaphradis), 巴通溫寺(Wat Patumwan)等, 一八五三年復下令修建佛統大塔(Paṭhama Cetiya), 造一大塔層罩著原有之古佛塔, 此塔高一百二十餘公尺, 圓徑二百四十公尺, 至拉瑪六世方完成, 爲泰國最大之佛塔. 一八四○年及一八四三年曾先後派遣僧團往錫蘭, 印度, 取回四十卷本及三十卷本之巴利文佛敎三藏, 組織高僧進行硏究, 竝譯成泰文;又將法相應部傳揚至柬埔寨. 對泰國佛敎之推行改革, 有重大影響. 著有巴利文戒壇決擇論(Sīmāvicāraṇa). [南傳佛敎史第五章(淨海)]
【몽당蒙堂】
p5909-下→ 禪林都寺以下之知事職者, 於退職後所安養之寮舍;或用以指居住於蒙堂之衆人. 蒙有靜養之意. 蒙堂之管理者, 稱作蒙堂寮主. 蒙堂始作於宋代明州阿育王山之大覺懷璭禪師, 後世均傚此而作.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祝釐章聖節條, 卷下兩序章東序知事條, 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禪林備用淸規卷四]
【몽동삼백담懞憧三百擔】
p6436-下→ 禪林用語. 懞憧, 又作矇瞳․懵憧, 謂事理不分, 是非曲直不別;三百擔, 謂背負極重. 以比喩業識茫茫而極其癡鈍闇昧. 碧巖錄第二十五則(大四八․一六六中):眼裏塵沙耳裏土(懞憧三百檐, 鶻鶻突突, 有什麽限, 更有恁麽漢).
【몽夢】
p5774-中→ 梵語 svapna, 巴利語 supina. 於睡眠中, 心, 心所(心之作用)對於對象(所緣之境)所呈現出之種種事相, 猶如見現實般之眞實, 稱之爲夢. 據巴利經典彌蘭王問經載, 見夢之原因有風病, 週汁病, 痰病, 神鬼之誘引, 習慣, 前兆等六種, 其中僅前兆所夢爲眞, 其他皆是虛妄. 另據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七載, 夢醒後尙有記憶, 能告訴他人者, 稱爲完全之夢. 而論其自性(夢之本質), 則有意, 念, 五取蘊, 心, 心所法等種種說法;於見夢之理由, 亦擧出五緣(疑慮, 串習, 分別, 曾更念, 非人所引, 或他力, 曾更念, 當有, 分別, 諸病), 七緣(見, 聞, 受, 希求, 分別, 當有, 諸病)等吠陀以來之諸說. 於三界之中, 夢僅發生於欲界, 不見於色界, 無色界. 而於欲界中, 異生(凡夫), 預流果等之聖者皆有夢, 唯有佛無夢. 依唯識宗之說, 睡眠深時意識全無, 淺時仍有夢中之意識, 遂由其作用而有夢. 此外, 唯識宗又以夢喩顯唯識三性中遍計所執性之空無虛妄. 說一切有部主張夢中所發生之事盡爲實事, 故具有果報之作用;但譬喩師否定此說;大智度論卷六亦稱夢非實事, 盡屬妄見. 然夢亦可能預見未來, 印度自古卽盛行占夢術. 於佛典中, 有關記載夢之經典極多, 據修行本起經卷上,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等佛傳之記敘, 釋尊托胎之際, 摩耶夫人夢菩薩乘白象入於胎內;據摩訶摩耶經卷下,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下等之記載, 皆有關於佛陀入滅之夢兆;據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載, 波斯匿王以十夢預見未來之社會狀態;另據給孤獨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下及俱舍論卷九載, 訖栗枳王所見之十夢亦暗示釋尊入滅後佛敎發展之大勢. 此外, 般舟三昧經卷上亦述及夢中見佛之情形.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二將夢分爲四類 : (一)四大不調之夢, 夢見山崩, 飛騰於虛空中, 或爲群賊, 惡獸所追逐, 係由身體不調和所引起者. (二)先見之夢, 夢見先前經驗之事. (三)天人夢, 隨人之修善或作惡, 夢見天人顯示其善惡之行爲. (四)想夢, 應過去行爲之善惡, 而依各善惡意想, 夢見善惡之事. 同書又謂, 於四者之中, 四大不調與先見二者所致之夢爲虛妄不實者, 天人夢與想夢則爲眞實;竝謂一切夢不必受果報. 另據大方等陀羅尼經卷一載, 袒荼羅等十二夢王爲陀羅尼經之守護者, 將現於受持此經者之夢中而加護之. 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載, 妙幢菩薩於夢中見光明晃耀之大金鼓宣說懺悔品, 此卽金鼓說法之故事. 出生菩提心經則擧出四種善夢之情形, 卽夢中若見蓮花, 繖蓋, 月輪, 佛像等, 均屬善夢. 此外, 佛典中較著名之夢經大多屬於預見未來之先兆, 如阿難七夢經, 阿難曾夢七凶事 : (一)陂池火炎滔天. (二)日月沒, 星宿亦沒. (三)出家比丘轉在於不淨坑塹之中, 在家白衣登頭而出. (四)群豬來觝止栴檀林. (五)頭戴須彌山, 不以爲重. (六)大象棄小象. (七)獅子王頭上有七毫毛, 在地而死, 一切禽獸見而怖畏, 後見身中蟲出, 然後食之. 此等皆爲當來世佛法衰滅之徵兆. 此外, 如雜寶藏經卷九所收載之八夢經, 本生經中之大夢本生經(十六夢經)等, 均載有表面上難以理解而實際皆各有象徵意義之夢兆. 一般而言, 小乘佛典與大乘佛典對夢之看法, 解釋各異其說, 小乘佛典大多透過夢來暗示重大事件及轉變, 如佛陀托胎前, 摩訶摩耶夫人夢菩薩騎白象入胎;佛陀入滅之前, 摩訶摩耶夫人夢須彌山崩, 四海水竭等之五大惡夢;或如上記所擧之波斯匿王十夢, 訖栗枳王十夢, 阿難七夢等, 均爲採取原始, 自然等觀點之小乘經典. 大乘佛典則多詮釋夢之本質, 竝闡論其實體之有無, 善惡等之根本問題, 或藉其性質之虛妄不實以比喩有爲法之如幻如影, 此類譬喩於大乘經典中, 數量之多, 不勝枚擧, 乃屬批判性, 形而上之觀點. [雜阿含經卷七, 大寶積經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大智度論卷六, 卷六十四](參閱十夢482, 夢經5778)
【몽상夢相】
p5777-上→ 卽夢中所現善惡之相. 此處指大方等陀羅尼經(北涼法衆譯)卷一所說十二夢王之夢相. 十二夢王又稱十二神王, 十二大王, 卽 : 袒荼羅, 斤持羅, 茂持羅, 乾基羅, 多林羅, 波林羅, 檀林羅, 禪多林羅, 窮伽林羅, 迦林羅, 窮伽林羅, 婆林羅, 其中第九王與第十一王同名. 據大方等陀羅尼經載, 佛曾對萃聚菩薩等八萬四千菩薩衆宣說摩訶袒特羅陀羅尼(梵 Mahāṭantra-dhāraṇī), 令彼等得大功德, 佛竝謂此一袒特羅不可妄傳, 而須有上記十二夢王爲證, 若能見此十二夢王中之一王, 乃可爲說此袒特羅. 又此十二夢王竝發誓願, 若有受持誦讀陀羅尼經之行者, 十二夢王必現於其夢中而加護之, 令其得證.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二]
【몽암조응夢巖祖應】
p5771-下→ (?~1314)日本臨濟宗僧. 出雲島根縣人. 早年師事潛溪虎謙, 修習禪學, 竝通內外之學, 住東福寺. 著有詩文集旱霖集, 此外竝註講孟子等, 遂開日本新宋學之道. 正和三年示寂, 世壽不詳.
【몽윤蒙潤】
p5909-下→ (1275~1342)元代僧. 嘉禾(浙江嘉興)人, 俗姓顧. 號玉岡. 十四歲於白蓮華寺從古源永淸出家. 就永淸學止觀, 金剛錍論, 十不二門論等, 能了大義. 永淸示寂後, 侍竹堂傳公, 刻苦精勤. 後於南天竺演福寺大振宗風. 居六年後辭去, 至龍井風篁嶺白蓮庵, 專修念佛三昧. 聞風來集者日衆, 仍講說止觀之妙旨. 後依宣政院之命, 繼下天竺靈山寺之席, 經三年復歸白蓮庵養老. 至正二年示寂, 世壽六十八. 著有四敎儀集註三卷, 四敎儀集註科文一卷. 嗣法弟子有大用必才, 印海子實, 雪林延瑞等. [續佛祖統記卷上, 往生集卷一, 大明高僧傳卷一, 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一, 高僧摘要卷四]
【몽중문답집夢中問答集】
p5776-上→ 凡三卷. 日僧夢窓疎石撰. 略稱夢中問答, 夢中集. 光明天皇康永三年(1344)刊行. 內容敘述參禪之要諦與修行之用心. 採問答體書寫, 全書計分九十一條. 上卷記載有關福業, 出離生死, 政道佛法, 魔道魔業等二十二條, 中卷記載有關正智妄想, 敎禪無別, 發菩提心, 坐禪工夫等三十七條, 下卷包含有關色心不二, 眞心妄心, 諸法實相, 大小權實, 敎外別傳等三十二條. 本書係疎石爲足利直義所演說, 由直義親自書記. 明治四十五年(1912), 編入禪學大系祖錄部.
【몽중설몽夢中說夢】
p5776-中→ 夢中再作夢. 譬喩虛無而不實在.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九六(大七․一○八四中) : 善勇猛!如人夢中說夢, 所見種種自性. 如是所說夢境自性都無所有. 何以故?善勇猛!夢尙非有, 況有夢境自性可說?
【몽창국사어록夢窓國師語錄】
p5777-上→ 凡三卷. 全稱夢窓正覺心宗普濟國師語錄. 又作夢窓語錄. 日僧夢窓疎石(1275~1351)撰, 本元, 妙葩等編. 日本文和三年(1354)刊行.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 卷上輯錄南禪寺, 淨智寺, 圓覺寺, 天龍寺等六會之語錄, 卷下之一輯錄陞座, 拈香, 小佛事, 佛祖讚, 自贊, 偈頌等, 卷下之二輯錄普濟國師年譜, 西山夜話, 塔銘, 宋濂所撰之碑銘, 以及拾遺(臨川家訓, 三會院遺誡, 西芳遺訓, 末後垂誡, 偈頌, 祭文, 疏, 梁牌, 法語, 發願文等). 卷下之二所收西山夜話, 係春屋妙葩所編, 別刊於日本元祿十三年(1700), 收錄疎石住於天龍寺, 西芳寺時, 與學人之機緣問答, 敎誡等.
【몽창소석夢窓疎石】
p5777-中→ (1275~1351)日本臨濟宗僧. 伊勢人, 俗姓源. 字夢窓. 爲宇多天皇後裔. 九歲, 投平鹽山寺空阿之室, 學內外典籍. 正應五年(1292)出家, 從戒壇院凝然受戒, 竝巡遊諸國, 修學顯密二敎. 後悟佛法本非義學, 乃參禪於鎌倉諸寺, 師事一山一寧, 高峰顯日諸師, 受顯日印可. 正中二年(1325), 應後醍醐天皇之召請, 住於京都南禪寺, 鎌倉圓覺寺, 大揚禪風. 北條氏滅亡後, 爲避亂移住京都, 受足利尊氏之尊信, 協力建造安國寺利生塔. 爲追悼後醍醐天皇, 創建天龍寺, 爲開山第一世, 對促進派遣天龍船至我國貿易, 居功厥偉. 貞和二年(1346), 弟子無極志玄繼天龍寺法席, 師退隱雲居菴. 觀應二年九月示寂, 世壽七十七. 嗣法弟子五十餘人, 其中以無極志玄, 春屋妙葩, 龍湫周澤, 義堂周信, 古劍妙快, 觀中中諦等人最爲著名. 其法系形成夢窓派(一稱嵯峨門派), 竝締造五山文學之最盛時期. 又其法系竝非單純之禪風, 尙帶有密敎色彩. 此外, 師對造園之指導亦發揮其卓越才能, 尤以西芳寺, 天龍寺, 永保寺(美濃), 吸江寺(高知), 瑞泉寺(鎌倉), 惠林寺(甲斐)等最享盛名. 著作有夢中問答集三卷, 臨川寺家訓, 語錄三卷. 生前敕賜夢窓, 正覺, 心宗等國師號, 後世竝追贈普濟, 玄猷, 佛統, 大圓等國師號, 亦稱七朝帝師. [天龍開山夢窓正覺心宗普濟國師年譜, 夢窓正覺心宗國師塔銘幷序, 延寶傳燈錄卷十九]
【몽첩夢氎】
p5782-上→ 指佛世時, 印度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夢見一四裂爲十八片, 佛陀記爲其示寂之後, 敎團分十八派之徵兆.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參閱頻婆娑羅夢6365)
【몽허夢虛】
p5778-上→ 以夢中出現狼, 虎, 獅等各種幻像比喩虛妄不實之事.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二(大二四․七六○上) : 眠時夢見山崩或飛騰虛空, 或見虎, 狼, 師子, 賊逐, 此是四大不和, 夢虛不實.
【몽환夢幻】
p5776-中→ 夢, 爲睡眠中之妄想;幻, 爲幻術師之化作. 二者皆爲虛假不實之事. 據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七之說, 於睡眠時, 心與心所法於所緣而轉, 而於睡醒之後, 隨所記憶而能對他人轉述睡時所見者, 稱之爲夢. 另據佛說大方等頂王經載, 一切諸法猶如幻化, 幻化本空, 悉無所有, 然迷惑之凡夫妄執有我, 我所及一切萬法, 故沈淪於五趣之中, 輪轉不已. 佛典中, 常以夢與幻比喩一切法之非實有, 如金剛經(大八․七五二中) : 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對於一切法如夢幻之說, 入楞伽經卷四中有所說明(大一六․五三六上) : 諸凡夫癡心執著, 墮於邪見, 以不能知但是自心虛妄見故. (中略)是故我說一切諸法如幻如夢, 無有實體.[修行道地經卷一, 佛本行集經卷七, 入楞伽經卷三, 金光明經卷一, 大智度論卷六, 卷九十五, 百字論](參閱夢5774, 夢經5778)
【몽환포영夢幻泡影】
p5776-下→ 幻, 指幻術家之變幻;泡, 指水泡. 夢幻泡影與露電, 皆用以譬喩世間萬法之虛妄不實, 生滅無常. 金剛經(大八․七五二中) : 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묘각妙覺】
p2857-下→ 爲大乘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之一, 四十二位之一. 指覺行圓滿之究竟佛果, 故亦爲佛果之別稱. 又稱妙覺地. 爲究極理想境地之表現 ; 係由等覺位更斷一品之無明, 而得此妙覺位. 於此位能斷盡一切煩惱, 智慧圓妙, 覺悟涅槃之理. 天台四敎儀一書說明別․圓二敎妙覺位之差異, 謂別敎之妙覺位坐於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 現圓滿報身, 爲鈍根菩薩轉無量四諦之法輪 ; 圓敎之妙覺位則以虛空爲座, 成就淸淨法身, 居於常寂光土.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四敎義卷五․卷六․法華玄義卷四下․卷五上․大乘四論玄義卷二]
【묘감妙堪】
p2854-上→ (1177~1248)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 浙江慈溪人, 俗姓毛. 號笑翁. 參禮臨安靈隱寺松源崇岳, 領得天童無用淨全之玄旨. 後於明州妙勝寺弘法度衆, 歷住光孝․報恩․虎丘․雪峰諸寺後, 受敕住靈隱寺. 因宰相史彌遠之歸依而開創明州大慈寺, 又移臺州瑞巖寺․溫州江心寺, 歷住淨慈․天童․育王等五山. 淳祐八年示寂, 世壽七十二. [無文印卷四行狀․育王寺志卷二行狀․增續傳燈錄卷一․五燈會元續略卷三․南宋元明僧寶傳卷五]
【묘견만다라妙見曼荼羅】
p2846-中→ 卽密敎用以顯示妙見菩薩內證之曼荼羅. 其圖式, 於中央之大月輪中繪妙見菩薩爲中尊, 其周圍繪七小月輪, 月輪中有北斗七星, 此乃內院之衆. 北斗七星依月輪方位順序爲西南貪狼星․西面巨文星․西北祿存星․北面文曲星․東北廉貞星․東面武曲星․東南破軍星等, 妙見菩薩之前置一輪寶. 外院依方位順序繪有東方寅位之甲寅將軍․卯位之丁卯從神․辰位之甲辰將軍, 南方巳位之丁巳將軍․午位之甲午將軍․未位之丁未從神, 西方申位之甲申將軍․酉位之丁酉將軍․戍位之甲戍將軍, 北方亥位之丁亥從神․子位之甲子將軍․丑位之丁丑從神. 又四角四門處以星作界, 四角之空處繪有花甁. [妙見菩薩神咒經]
【묘견보살妙見菩薩】
p2846-下→ 又稱尊星王․妙見尊星王․北辰菩薩. 係北極星神格化之天尊, 密敎視爲衆星中之最勝者, 具有守護國土․消災卻敵․增益福壽等功德. 其修法稱北斗法․妙見法․尊星法, 可禳災․護國․治療眼疾. 此尊之形像, 一般作菩薩形或乘龍於雲中之天女形, 有二臂․四臂之別. 其中, 二臂像爲菩薩形, 左手持蓮花, 蓮上有北斗七星, 右手之拇指․食指相捻, 中指稍屈, 掌向外, 作說法印, 頭戴寶冠, 結跏趺坐於五色雲中.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二․北斗七星護摩祕要儀軌](參閱北斗法 1581)
【묘계妙戒】
p2846-上→ 相對小乘之粗戒 而言, 菩薩之大乘戒稱爲妙戒. (參閱小乘戒 936)
【묘고妙高】
p2851-下→ ①爲須彌山(梵 Sumeru)之意譯. 須彌山乃佛敎宇宙觀中, 聳立於一小世界中央金輪上之高山. (參閱須彌山 5364). ②宋代僧. 因居妙高臺而得名. 師出家後, 爲求悟旨, 勇猛精進, 雖日久功深, 然昏沈依然. 以求悟心切, 遂至寧波府(浙江鄞縣)東之妙高臺靜坐. 臺上僅容一人, 位於峭壁上, 稍一不愼卽有墜毁之虞. 師經長久精進, 終於悟道, 竝感得韋馱天護法. 得悟之後, 端坐於臺上誦經, 其聲深遠, 達於數千里外. 宋太后於深宮中聞其梵音, 竝於睡夢中見其僧相, 乃請畫師繪其形像, 按圖尋人, 終於妙高臺上尋得, 卽敕令爲師修寺, 卽今浙江奉化雪竇寺. 其餘事蹟與生卒年均不詳. ③(1219~1293)元代臨濟宗大慧派僧. 福州長樂人. 號雲峰. 曾參謁癡絶道冲(1169~1250)․無準師範(1178~1249), 後投杭州徑山淨慈寺之偃溪廣聞門下, 竝嗣其法. 後於大蘆寺宏揚禪旨. 師曾因感嘆時人之排斥禪道, 故於元世祖面前, 廣集諸宗之徒宣說禪旨. 至元三十年六月示寂, 世壽七十五. [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二․續傳燈錄卷三十六․五燈全書卷五十四]
【묘고십의유십주보살행妙高十義喩十住菩薩行】
p2852-上→ 妙高卽須彌山, 以其由四寶所成, 出七金山之上, 故稱妙高. 據華嚴經疏卷十七載, 如來說華嚴經時, 以自在神力, 升此山頂, 加被法慧菩薩, 說十住菩薩之法行, 故有此十喩, 卽 : (一)體妙, 謂此山以四寶所成, 其體勝妙, 比喩菩薩由聞․思․修․解四法而爲妙體. (二)相妙, 謂此山有八方四級, 其相勝妙, 比喩菩薩具足四德八聖之妙相. (三)色妙, 謂此山之北爲金色, 東爲銀色, 南爲琉璃色, 西爲水晶色, 一切草木鳥獸, 隨所至處, 則同其色, 自常不變, 比喩菩薩四辯(義辯․法辯․辭辯․說辯), 所解皆同, 而自智不變. (四)德妙, 謂此山八方, 不爲猛風所動, 比喩菩薩不爲八風所動. (五)眷屬妙, 謂七金山七重圍繞, 及七香水海海印旋流, 猶如眷屬, 比喩菩薩七支奉戒如金山圍繞, 七識流轉如海印旋流. (六)依持妙, 謂此山唯諸天及得神通者能依止居住, 比喩菩薩第一義天, 依持而住, 非有情能升. (七)作業妙, 謂此山不離本處而鎭四洲, 映蔽日月而成晝夜, 比喩菩薩不離本處, 徧應十方, 映蔽佛日及菩薩月而成涅槃生死晝夜. (八)生果妙, 謂此山有波利質多羅樹, 能利益天衆而生妙果, 比喩菩薩生敎行果, 猶如妙樹. (九)爲首妙, 謂此山於世界成時, 四洲之中最爲先成, 比喩菩薩於世界初成之時, 先出於世, 爲諸衆生現種種資具. (十)堅固妙, 謂此山於世界壞時, 壞在最後, 比喩若世界將壞, 菩薩最後滅度, 爲諸衆生而說禪定, 令免三災.
【묘공妙空】
p2849-下→ (1826~1880)淸代僧. 江蘇江都人, 俗姓鄭. 名學川, 字書海. 號刻經僧. 初治儒學, 後學佛於紅螺山瑞安. 四十一歲始出家. 同年, 有感於明代方冊藏經板因太平天國之亂而散失, 乃與楊文會等擘劃刊行, 於楊州磚橋․蘇州․常熟․浙江․如皐等五處設刻經處. 前後十五年間, 刊行佛典近三千卷. 竝於磚橋創建接引禪院, 作爲貯藏經板與習禪之所. 著述有求生捷徑․蓮邦消息․地藏寶懺․華嚴大懺․虛空樓閣等二十餘部, 均收錄於樓閣叢書. 光緖六年示寂, 世壽五十五.
【묘과妙果】
p2847-上→ (1884~1963)臺灣桃園人, 俗姓葉. 十八歲皈依於大溪齋明寺, 投覺力上人披剃出家. 於民國元年(1912), 受具足戒於福建鼓山湧泉寺. 後創建苗栗大湖觀音山法雲禪寺․中壢月眉山圓光禪寺, 均爲僧衆修習之道場. 自此法譽日隆, 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曾委之爲臺灣布敎師. 民國三十七年創辦臺灣佛學院, 禮請弘法南洋之慈航法師出任院長. 大陸淪陷時, 大批僧伽逃至臺灣, 師曾不遺餘力爲彼等籌置棲身之所. 師熟諳禪宗公案, 潛究維摩經. 民國五十二年入寂, 世壽八十. 有語錄及經義講註等遺世.
【묘관妙觀】
p2858-上→ ①相對別敎隔歷三觀 而言, 天台宗以圓敎之圓融三觀 爲妙觀. 卽於空․假․中三諦之中, 觀空諦卽爲三諦, 則觀假․中二諦亦各皆爲三諦, 稱爲卽一而三 ; 反之, 觀三諦俱爲空諦, 則觀三諦亦皆各爲假․中二諦, 稱爲卽三而一. 如是卽一而三, 卽三而一, 圓妙融通而一無隔障, 是爲妙觀.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上․祕藏記]. ②日本淨土宗僧. 爲陸奧如來寺之開山. 磐城國石川郡和泉人, 俗姓源. 號高蓮社良山. 初學密敎, 後歸淨土, 師事良慶明心, 稟承名越流奧旨. 著有初學題額集六卷․略論安樂淨土義裏書一卷․阿彌陀佛十劫成佛事等書. 其年壽不詳.
【묘관찰지妙觀察智】
p2858-中→ 梵語 pratyavekṣaṇā-jñāna. 爲顯敎四智之一, 密敎五智之一. 卽巧妙觀察諸法而自在說法之智, 乃轉第六意識所得者. 配於密敎五部中之蓮華部, 以彌陀如來爲主. 又若配以五大, 以此智明辨邪正, 故應配於水大. [成唯識論卷十․菩提心論․祕藏記](參閱五智 1161․四智心品 1771)
【묘관찰지인妙觀察智印】
p2858-下→ 又稱彌陀定印. 爲密敎蓮華部之印相. 卽阿彌陀佛所結之印相, 二手之拇指․食指相捻, 兩手外縛, 仰置臍下.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道場念誦儀軌卷上․成就妙法蓮華經王瑜伽觀智儀軌](參閱九品印 136․定印 3176)
【묘광妙廣】
p2856-中→ (1902~ )臺灣臺中人, 俗姓羅. 別號定道. 圓光佛學院畢業. 承七塔寺法派, 爲臨濟宗第四十二世之法嗣. 民國二十一年(1932)禮大湖法雲寺覺力和尙爲師. 四十四年於臺北之十普寺受具足戒. 此後致力於講經說法, 建設道場, 促進佛敎團體之文化交流, 不遺餘力. 五十九年應聘爲馬來西亞佛學院董事, 竝出席世界佛敎弘法大會. 曾數度訪問東南亞, 了解各國佛敎之發展狀況. 七十年創設中國佛敎臺北慧燈講堂. 現住持臺北湧泉寺․東方寺․豐原妙音寺․彰化花壇常覺寺․高雄法音寺等寺, 竝任臺北市佛敎分會理事․臺中縣佛敎支會理事長․中印緬錫佛敎友誼會監事․中印佛敎摩訶菩提大覺會主任委員等職.
【묘권속妙眷屬】
p2853-上→ 卽指密敎法身如來說法會座中集會聽法之聽聞衆. 於顯敎中, 宣說大法之敎主與聽聞敎法之聽聞衆, 以因果之位而言, 各自殊異, 唯敎主爲果位之人, 其餘之聽聞衆皆爲因位之人 ; 然於密敎中, 聽聞衆乃從法身如來之自身所流出者, 係如來之自性所成之眷屬諸尊, 稱爲自眷屬, 一一之眷屬皆分掌如來之德, 可領解佛境界之法門, 故與說法之敎主共爲主伴, 均爲如來自性會場之果位人. 故若以密敎之觀點而分粗妙劣勝, 則顯敎之聽聞衆爲粗眷屬, 密敎之聽聞衆稱爲妙眷屬 . [大日經疏卷一]
【묘길상유가대교금강배라박윤관상성취의궤경妙吉祥瑜伽大敎金剛陪囉口縛輪觀想成就儀軌經】
p2845-上→ 全一卷. 宋代法賢譯. 屬於密敎雜密經之成就法儀軌.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經軌係由金剛陪囉口縛所宣說之曼荼羅成就法, 全經由曼荼羅分․一切成就分․觀想分․畫像儀軌分․護摩法分․觀想成就分等六分所成. 陪囉口縛, 爲金剛神之名.
【묘길상최승근본대교경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敎經】
p2844-下→ 凡三卷. 宋代法賢譯. 略稱妙吉祥大敎經. 屬於密敎雜密經之大威德法儀軌.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經係妙吉祥菩薩之化身大威德明王所宣說之法. 內容計有上卷五分․中卷二分․下卷三分.
【묘길상평등비밀최상관문대교왕경妙吉祥平等袐密最上觀門大敎王經】
p2844-下→ 凡五卷. 宋代慈賢譯. 略稱妙吉祥觀門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本經敘述佛在舍衛國華林園時, 彌勒菩薩等向佛請益, 除三乘甚深之妙法外, 是否另有別法, 佛答謂成佛以來雖未曾宣說三乘以外之法, 然以其有摩訶三昧耶祕密內法, 故行者若依此法修行, 亦可速成佛道.
【묘당상삼매妙幢相三昧】
p2856-上→ 爲法華經妙音菩薩品所說最上最高之定. 三昧, 爲梵語 samādhi之音譯, 意譯爲定, 卽心住於一境而不妄動之狀態. 幢, 原爲大將軍用以表示威嚴之旌旗, 故以妙幢相三昧喩爲各種三昧中最上最高之三昧. 據法華義疏卷十二載, 所謂得妙幢相三昧, 卽入於諸種三昧中之最尊最上者, 猶如得將軍之幢, 表示其威嚴之大相.
【묘도妙道】
p2855-下→ ①卽最上道․無上道. 通常亦爲佛道․佛陀敎法等語之代稱. ②(1257~1345)元代臨濟宗僧. 臺州寧海(位於浙江)人, 俗姓陳. 號竺元․竺原. 依杭州(浙江杭縣)六和寺正嚴禪師出家, 參謁育王山橫川如珙(1222~1289)而嗣其法. 至元二年(1336)入居臺州慈源寺, 後住臺州紫籜山, 又奉仁宗之敕命, 居黃巖之鴻福寺, 帝竝賜以定慧圓明禪師 之號. 其後又住蘇州之諸山․崑山之薦嚴寺等. 最後歸隱紫籜山, 居十四年, 自稱東海暮翁. 至正五年一月示寂, 世壽八十九. [金華集卷四十二塔銘․增續傳燈錄卷五․五燈嚴統卷二十一]
【묘련妙蓮】
p2856-下→ (1824~1907)淸代僧. 福建歸化人, 俗姓馮. 名地華, 別號雲池. 年二十一禮鼓山量公和尙出家. 咸豐四年(1854)任鼓山寺住持, 其後遠赴南洋行化, 籌資重建寺宇, 竝助監院達本․覺空․古月諸師興建雪峰․崇福․林陽各寺, 又創建檳城極樂寺․遧州南山寺等. 師道德感人, 深得僑胞皈信, 不特使祖國佛敎事業因僑胞之經濟支援, 得以順利開展, 更促使閩省敎內人士相繼前往南洋弘法, 傳播中華文化, 爲拓展南洋佛敎之先驅. 光緖三十年(1904), 師請得龍藏二部, 分別供奉於遧州南山寺․檳城極樂寺, 爲中文藏經流通南洋之始. 三十三年, 於念佛聲中示寂, 面色如生, 體出異香.
【묘륜妙倫】
p2850-下→ (1201~1261)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 浙江黃巖松山人, 俗姓徐. 號松山子․斷橋. 十八歲於永嘉廣慈院出家, 遊歷四方, 參謁瑞巖寺谷源源道, 有所省悟. 後往雪竇山, 禮見無準師範禪師, 竝嗣其法. 淳祐元年(1241)入臺州祇園寺, 其後歷住瑞巖淨土禪寺․天台山國淸寺․臨安淨慈寺等諸刹. 景定二年示寂, 世壽六十一. 侍者文寶․善靖爲編斷橋和尙語錄二卷. [增續傳燈錄卷四․五燈嚴統卷二十一․續燈存槀卷四]
【묘妙】
p2842-下→ 語 sat, su, mañju. 分別音譯作薩․蘇․曼乳. 意譯不可思議․絶待․不能比較者. 殊勝之經典, 稱作妙典(特指法華經) ; 無法比較不可思議之法, 稱作妙法(法華經之美稱) ; 深妙不可思議之道理, 稱作妙理 ; 不可思議之境界, 稱作妙境 ; 依妙因妙行而得之證果(佛果), 稱作妙果. [大日經疏卷一․法華玄義卷一․法華遊意․法華玄贊卷一․梵語雜名․祕藏記卷末](參閱十妙 436)
【묘墓】
p5768-下→ 埋葬死者遺骸或火葬後放置遺骨之處所. 亦有安置石塔及石碑之通例. 古人强烈畏懼亡靈, 懼其靈魂與屍體一起出而活動, 故上置石塊, 深埋土中, 且築塚以防之. 至後世, 築塚設墓之意義已大異其趣, 如我國之重視墓塚, 實含濃厚的愼終追遠, 祀亡如存之深意. 一般在寺院境內或葬場附近, 規劃一定之區域, 設墓所, 至忌日時, 親族帶香花等物上供. 名稱因地而異, 印度稱爲尸陀林(梵 sitavana) 或尸摩賖那(梵 śīmāsyāna), 中國與日本則稱爲墳墓, 塋城, 塚, 墓. 關於其沿革, 中印度摩揭陀國新王舍城之南, 舊王舍城之北有尸陀林(寒林), 將死屍及罪人棄置其處, 而帝王或貴族, 則另建塔安置. 沙門中之高僧亦有設塔之例, 如釋迦種族所居住之迦毘羅衛城西北, 有爲數百千之塔. 釋尊入滅之際, 遺身之舍利分八份, 於各處設塔供養. 我國古籍如史記, 後漢書中皆有關於墓之記載. 一般遺骸之葬法, 乃置於棺內, 送往墓所, 以土覆其上而作笠形, 且依墓之形狀, 大小, 而有陵墓, 墳墓, 丘墓, 冢墓(塚墓)之別. 墓附近種植樹木, 竝作碑銘記, 或與棺共埋, 或立於墓旁, 爲官者之墓碑稱墓表, 無官者稱墓碣. 佛敎東來後, 遂有於墓上建塔之風氣, 稱爲墳塔, 冢塔, 雁塔等. 如洛陽伽藍記卷四所載, 後漢明帝崩, 在陵上建祇桓(寺). 然明帝之陵是否眞有建寺之事, 則不明. 此外, 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八月, 慧遠示寂, 潯陽太守阮侃於廬山之西嶺設墓, 竝有詩人謝靈運爲其作碑記, 銘其遺德. 又玄奘三藏於唐高宗麟德元年(664)二月五日示寂, 四月十四日葬於長安南郊之滻東, 總章二年(669)四月八日, 敕改葬於樊川北原, 竝建立塔宇. 唐代中葉以後, 對高僧沙門之示寂, 或封諡號, 或賜塔號. 如靑原行思禪師之歸眞之塔, 南嶽懷讓禪師之最勝輪之塔, 曹溪慧能禪師之靈照之塔等. 此外亦有尙未死而預先設塔者, 稱爲壽塔, 壽陵. 亦有納衆人之遺骨起塔, 稱之爲普同塔, 海會塔. [中阿含卷十三烏鳥喩經,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二十八灌頂眞言成就品,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 高僧傳卷三智嚴傳](參閱塔5421)
【묘廟】
p5985-上→ 指奉祀佛祖, 聖賢等神靈之所. 又稱靈廟, 塔廟, 祖廟. 法苑珠林卷三十七興造部第三(大五三․五八○上) : 西梵正音, 名爲窣堵波, 此云廟. 廟者, 貌也, 卽是靈廟也.法華經方便品(大九․八下) : 諸佛滅度已, (中略)或有起石廟, 栴檀及沈水, (中略)若於曠野中, 積土成佛廟, 乃至童子戱, 聚沙爲佛塔,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乃佛滅後, 爲表示恭敬尊重, 而造建塔廟禮拜供養. 我國儒家感懷古聖先人之精神, 亦設廟祭祀, 如太廟是爲祀皇祖之靈, 文廟(先師廟)是爲祀祠孔子, 武廟則祭祀關羽等武將. [灌頂經卷六, 慧琳音義卷五十五, 玄應音義卷五, 詩淸廟序箋(佩文韻府所引)](參閱塔5421)
【묘법련화경우파제사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
p2849-中→ 梵名 Saddharma-puṇḍarīka-śāstra Saddharma-puṇḍarika-upadeśa, 凡二卷. 印度大乘佛敎論師世親著, 後魏菩提流支․曇林等合譯. 本書爲法華經之注釋書. 又作妙法蓮華經論․法華經論․法華論.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本書依據引之法華經梵本與鳩摩羅什譯本不符, 而類似現存之尼泊爾梵本. 別譯有元魏勒那摩提․僧朗等之妙法蓮華經論優波提舍一卷, 其譯語雖與本論相同, 然缺歸敬頌, 竝有字句之差異及詳略等不同. 現今發現之敦煌出土本中, 有類似高麗藏本勒那摩提譯之論本. 注疏有隋代吉藏之疏三卷․唐代義寂․義一合著之述記二卷等. [大智度論疏卷二十四․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敎錄卷六․卷十二․彦琮錄卷一․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八]
【묘법련화삼매비밀삼마야경妙法蓮華三昧袐密三摩耶經】
p2847-中→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又作大蓮華三昧祕密三摩耶經․無障礙經․蓮華三昧經. 收於卍續藏第三冊. 本經係以密敎觀點來解說妙法蓮華經, 全經以金剛薩埵之請問及大日如來之答說形式所成. 其內容, 初擧歸命本覺心法身 等二頌八句之本覺讚 ; 此讚偈頗爲著名, 被視爲古來三世諸佛隨身之偈, 又爲一切衆生成佛之文. 次述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之前十四品以文殊爲本尊, 後十四品以普賢爲本尊之義, 竝闡說五重․九重之普賢. 其後又於方便祕密三摩耶品․見寶塔祕密三摩耶品等諸品之中, 分別宣說十如是 與八葉九尊 之配當方法․寶塔與法華經根本一字阿字之深旨․提婆達多之本源․龍女及草木成佛之密咒․久遠實成如來之尊形․心眞言․住所, 與常不輕菩薩禮拜之意義等.
【묘법연화경妙法蓮華經】
p2847-下→ 梵名 Saddharma-puṇḍarīka sūtra. 凡七卷, 或八卷. 後秦鳩摩羅什譯. 略稱法華經․妙法華經. 今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爲大乘佛敎要典之一. 共有二十八品. 妙法, 意爲所說敎法微妙無上 ; 蓮華經, 比喩經典之潔白完美. 據推測, 其原典之成立可溯自紀元前後. 該經主旨, 認爲小乘佛敎各派過分重視形式, 遠離敎義眞意, 故爲把握佛陀之眞精神, 乃採用詩․譬喩․象徵等文學手法, 以讚歎永恆之佛陀(久遠實成之佛). 稱釋迦成佛以來, 壽命無限, 現各種化身, 以種種方便說微妙法 ; 重點在弘揚三乘歸一, 卽聲聞․緣覺․菩薩之三乘歸於一佛乘, 調和大小乘之各種說法, 以爲一切衆生皆能成佛. 其表現雖爲文學性, 然主旨則契入佛陀敎說之眞思想. 各品成立之年代雖互異, 然自整體觀之, 仍不失渾然統一, 在佛敎思想史․佛敎文學史上具有不朽之價値. 漢譯妙法蓮華經有六種, 現存者有如下三種 : 竺法護譯正法華經十卷二十七品(286)․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八卷(406)․闍那崛多與達磨笈多譯添品妙法蓮華經七卷二十七品(601). 其中以正法華最詳密 ; 妙法華最簡約, 然流傳亦最廣, 一般所誦者卽爲此本. 印度早有世親爲作略解, 稱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二卷(菩提流支․曇林等譯). 我國自鳩摩羅什後, 注釋者亦屢有所出, 初有南朝宋代竺道生之法華經疏二卷, 繼之有光宅寺法雲之義記八卷․智顗之法華三大部․吉藏之義疏十二卷與玄論十卷․窺基之玄贊二十卷等 ; 其中, 智顗且基於本經創立天台宗. 日本聖德太子注義疏以後, 此經成爲日本鎭護國家的三部經之一, 古來卽受到尊信. 最澄於日本開天台宗後, 該經更成爲佛敎敎學之中心․新佛敎之主幹, 而支配日本佛敎界. 本經之梵文本近時於新疆之喀什口葛爾(Kashgar)等地發現, 於一八五二年, 法國學者布諾夫(Eugéne Burnouf)自梵文譯成法文本出版. 其後復有英譯本․日譯本(梵和對照). 本經爲古來流布最廣之經, 於大般泥洹經․大般涅槃經․優婆塞戒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大佛頂首楞嚴經等諸經, 及大智度論․中論․究竟一乘寶性論․攝大乘論․佛性論․入大乘論等諸論中皆嘗擧出本經經名竝援引經中文義. 於道敎典籍中, 亦屢盜用本經經文與經說, 然每加糅合竄改. 此外, 敦煌出土本中, 有妙法蓮華經度量天地品第二十九․馬明菩薩品第三十, 皆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書寫法華經之風氣自古興盛, 最早書寫本經而有文字可稽者爲西涼建初七年(411), 卽鳩摩羅什譯出本經六年之後. [法華文句卷八下․歷代三寶紀卷八․出三藏記集卷四․卷八․開元釋敎錄卷十一․卷十四․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二․閱藏知津卷二十四](參閱正法華經 1994)
【묘봉妙峰】
p2851-上→ ①卽須彌山. 係佛敎宇宙觀中, 聳立於一小世界中央金輪上之高山. 華嚴經入法界品中載有善財童子於妙峰山頂上向德雲比丘請示菩薩行之典故. 在禪林中, 用妙峰 一詞形容超絶一切言語․思惟․情識分別之絶對境界, 卽指本分安住之處, 稱爲妙峰孤頂․妙峰頂․孤峰頂上. 碧巖錄第二十三則(大四八․一六四上) : 福以手指云 : “只這裏便是妙峰頂!” (參閱須彌山 5364). ②(1152~1235)卽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妙峰之善. 浙江吳興人, 俗姓劉. 十三歲出家, 受業於浙江德淸之齊政院. 初習敎學, 旣而參謁諸方禪者, 嗣佛照德光(1121~1203)之法. 後歸康廬, 於妙高峰山麓面壁十年, 故世稱妙峰禪師. 在鴈山能仁寺分座說法, 於慧因寺宣揚禪旨, 其後歷住明州之瑞巖寺․蘇州(江蘇吳縣)萬壽寺․常州(江蘇武進)華藏寺․杭州靈隱寺. 晩年足不出山, 晝夜閉門坐禪. 以其垂示之言語皆足以啓發學人, 叢林乃尊稱爲老劉 . 端平二年九月示寂, 世壽八十四, 法臘七十一. [續傳燈錄卷三十五․增續傳燈錄卷一․禪林口實混名集卷下]. ③(1928~ )廣東湛江人. 十一歲出家, 先後親近虛雲․海仁等大德. 民國三十八年(1949)抵臺灣, 復親近慈航․印順等大德, 竝執敎於新竹福嚴佛學院. 五十一年赴美國紐約弘法. 曾任紐約中華佛敎會住持. 擅長散文寫作, 弘法文字散見於各佛敎刊物.
【묘사마타妙奢摩他】
p2854-上→ 卽最高之禪定. 妙, 卽不可思議․絶對․無比之意. 奢摩他, 爲梵語śamatha 之音譯, 意譯止․寂靜․能滅, 爲禪定七名之一, 乃攝心而不被外境所動, 遠離竝止息一切之散亂, 使心寂靜. 首楞嚴經卷一(大一九․一○六下) : 殷勤啓請十方如來得成菩提, 妙奢摩他三摩禪那最初方便.
【묘산흥학廟産興學】
p5985-中→ 指淸末民初以來, 主張利用全國廟産以開辨學校之風潮. 由於部分知識份子及政府官員對佛敎缺乏了解, 以及土豪, 劣紳等野心份子覬覦廟産, 乃藉興學之名, 行倂呑寺廟之實, 遂造成寺産被毁損强占, 僧尼被勒令還俗等迫害佛敎之不良後果. 所謂廟産, 卽指寺廟之一切財産, 如寺田, 寺屋及附屬之法物等. 早在淸光緖二十四年(1898)戊戌變法時, 卽有因敎育經費無著, 而主張將寺廟祠堂改爲學校者, 湖廣總督張之洞所作勸學篇奏摺, 卽力主改寺廟爲學堂, 竝且使用全國廟産作爲興學經費. 其文奏上後, 德宗批准, 遂於百日維新期間卽施行廟産興學, 開風氣之先. 維新失敗後, 慈禧太后雖下令禁行廟産興學, 然寺院所受之威脅未除, 各省土豪劣紳相率藉興學之名兼倂寺田, 地方之軍隊, 警察及各機關團體占據寺院之事件層出不窮. 由於當時佛敎領導階層之素質低落, 致使佛敎在社會上之地位一落千丈, 無法維護佛敎權益. 然佛敎與歷史文化自有其悠久關係, 於是引起名流, 學者之重視, 如章太炎於光緖三十一年發表告佛子書, 一方面喚醒僧衆認淸時代, 須自辨學校迎頭趕上, 一方面忠告士人不應對佛敎行此荒謬之擧動, 更應豫以發揚. 同時, 日本淨土眞宗相繼於上海, 南京, 杭州, 蘇州等地設本願寺, 日僧水野梅曉乘機引誘杭州三十多所寺廟投向眞宗, 凡遇占據廟産事件卽求日本領事出面保護, 遂引起中日外交交涉. 結果日本眞宗取消對我國寺院之保護, 由淸政府下令保護佛敎. 各縣市成立僧敎育會, 俾藉自動興學以自保寺産. 民國元年(1912), 袁世凱頒布管理寺廟條例三十一條, 意欲全國佛敎寺産, 盡納入公益事業. 同年, 寄禪(敬安), 道興等在上海留雲寺發起中華佛敎總會成立大會, 共擬保護廟産之對策. 民國十年修改條例爲二十四條, 惟旨意大致相同. 民國十六年馮玉祥以打倒迷信爲由, 在河南境內沒收白馬寺, 少林寺, 相國寺, 同時驅逐僧尼三十萬衆, 勒令還俗. 江浙, 兩湖等地相繼效尤. 民國十七年北伐成功後, 內政部長薛篤弼建議改僧寺爲學校. 次年, 卽頒布寺廟管理條令二十一條, 旋因太虛, 圓瑛, 諦閑, 王一亭等人集會反對而廢止, 另公布監督寺廟條令十三條;然竝未遏止掠奪廟産之風潮, 各省仍假借該條令, 積極進行沒收寺産政策. 中華佛敎總會爲因應時勢, 於民國十八年更名, 改組, 成立中華佛敎會, 推擧太虛爲理事長. 民國十九年底, 中央大學敎授郃爽秋再度提出其於十七年所倡議之廟産興學方案, 主張打倒僧閥, 解散僧衆, 劃撥廟産, 振興敎育, 全國佛敎徒乃繼十八年, 十九年二次代表大會後, 召開第三次會議於上海, 由太虛撰上國民會議代表諸公意見書後, 始平息該案. 竝由國民政府公布維護寺産訓令, 廟産興學風潮乃告一段落. 變法維新産生廟産興學, 帶給佛敎無限困擾, 亦帶給佛敎僧徒自覺自救之機. 各省縣紛紛成立僧敎育會, 以佛敎寺産興辨佛敎敎育, 各地佛敎領導人物亦深知非興辨學堂不足以保護寺産. 水野梅曉在長沙設辨僧學堂, 文希在揚州天寧寺設普通學堂, 浙江之寄禪, 松風, 華山及北平之覺先等皆設立學堂, 成爲一時興辨僧學之領導人物, 惟初時所設多係國民小學及僧徒小學, 如普陀僧衆小學至民國二十年始改制成普陀佛學院. 由於各省興辨佛學院率以保護寺産爲目的, 竝無意興辨敎育, 故缺乏組織健全, 辨理完善者, 其中僅江蘇省僧敎育會組織較健全, 辨學頗有成績. 文希於光緖三十二年在天寧寺所創立之普通學堂, 爲近代第一所僧學堂, 招收靑年僧衆如仁山, 智光等二十餘人, 除佛學課程外, 竝敎授英, 日文, 經費由鎭江, 揚州各寺負擔, 惟諸山長老囿於保護寺産之本意及頑固守舊之觀念, 致文希遭排擠而難以爲繼. 此外, 楊仁山於光緖三十三年在金陵刻經處以自費成立祇洹精舍, 招集僧俗靑年梅光羲, 歐陽竟無, 邱虛明, 仁山, 太虛, 智光, 觀同等十餘人, 敎授佛學, 漢學, 竝授以英文, 作爲進修梵, 巴文之基礎. 復次, 兩江總督端方在普通學堂停辨後, 令江蘇省僧敎育會繼於宣統元年(1909)在南京開辨僧師範學校, 入學者之程度較以往提高, 聘月霞, 諦閑等主其事, 入學之僧靑年有仁山, 太虛, 觀同, 智光等. 上記三所學校開辨時間雖不長, 然所培育之人才, 多成爲日後中興佛敎之領導人物. [海潮音十五週年紀念號, 太虛大師年譜, 上海縣續志, 中國佛敎近代史(東初)]
【묘색신여내妙色身如來】
p2845-下→ 妙色身, 梵名 Surūpa, 音譯素嚕波. 爲密敎施餓鬼法時所供奉五如來之一, 係與東方阿閦佛同體. 妙色之色, 乃現象․形․形態等義, 而非色彩之色. 蓋此尊係東方金剛部大曼荼羅身, 故能破餓鬼之醜陋形, 而以諸根具足․相好圓滿爲其本誓. (參閱五如來 1075․阿閦佛 3668)
【묘선공주妙善公主】
p2853-下→ 觀音菩薩往昔嘗爲妙善公主. 據編年通論卷十載, 天神答南山道宣律師所問觀音大士緣起時, 謂往昔過去劫有莊嚴王, 夫人名寶應, 生三女, 長女名妙顔, 次女名妙音, 三女卽名妙善, 現千手千眼聖像. [從容錄第五十四則]
【묘수무다자妙手無多子】
p2843-下→ 林用語. 妙手, 卽絶妙之手段․方法 ; 無多子, 卽無特別之意. 意謂雖爲妙手, 卻無任何特別之處. 碧巖錄第七十一則(大四八․二○○上) : 龍蛇陣上看謀略, 令人長憶李將軍. (妙手無多子, 匹馬單鎗, 千里萬里, 千人萬人)
【묘심妙心】
p284-上→ 不可思議, 故稱妙心. 依天台宗之判敎, 別敎係以如來之眞心爲妙心, 圓敎則直以凡夫之妄心爲妙心. [圓覺經․天台四敎儀․五燈會元卷一]
【묘심사妙心寺】
p2843-上→ 本臨濟宗妙心寺派之大本山. 號正法山. 住於京都市右京區花園妙心寺町. 本爲花園天皇(1308~1318 在位)之離宮, 天皇退位後, 歸依禪宗, 招請關山慧玄(1277~1360)爲開山祖師, 而建妙心寺. 天皇則自住於玉鳳院. 至第三世無因宗因之時, 伽藍始逐漸完備, 竝成爲足利義滿之祈願所. 但於大內義弘之亂中, 寺領皆被義滿掠奪侵佔, 一時倂於南禪寺而告廢絶. 直至七世日峰宗舜始又復興, 但於應仁之亂中又告絶亡. 至九世雪江宗深時, 再度興起, 因受豐臣秀吉之外護, 而恢復舊觀. 江戶時代, 與大德寺竝峙爲兩大寺. 本寺主要建築有敕使門․山門․佛殿․法堂․寢室․大方丈․小方丈․庫裡․浴室․鐘樓․經藏等, 多仿唐代建築. 佛殿供奉釋迦三尊像, 大方丈則安置彌陀三尊像. 寺域廣大, 有甚多勝景․塔頭. 文物有日本最古老之銅鐘․海北派之水墨畫等, 俱爲國寶. [妙心寺文書․妙心寺史․日本佛敎史之硏究․花園妙心寺略誌]
【묘연妙然】
p2854-中→ ①(1908~ )臺灣臺中人, 俗姓周. 別號道秀. 民國十二年(1923), 於大湖法雲寺依覺力和尙出家, 十七年於法雲寺受具足戒. 先後於法雲寺․臺中佛敎會館傳授三壇大戒, 竝開辦佛敎學院․佛敎幼稚園. 曾任臺中佛敎會館․大湖法雲寺․大甲永光寺住持. ②(1922~ )江蘇泰州(泰縣)人. 號華嚴關主. 八歲出家, 十九歲依大乘和尙受具足戒. 畢業於泰州光孝佛學院, 後參學於鎭江金山寺. 歷任泰州光孝寺監院․上海靜安寺副寺, 來臺後歷任北投居士林住持․臺北善導寺監院․董事․智光商職副校長․海潮音月刊社長兼主編等職. 所著弘法文字, 散見各佛敎刊物. 有碧雲集行世.
【묘용妙用】
p2844-上→ 587~1642)明末臨濟宗僧. 浙江鹽官人, 俗姓鄭. 字玄微. 號鴛湖. 十二歲禮興善寺濟舟, 十七歲剃髮, 二十二歲嗣無幻性沖之法, 後於雲棲受具足戒. 萬曆四十一年(1613), 南明慧廣掩關坊亭永慶寺, 示寂之際, 師嗣其法. 天啓初年, 參謁金粟寺密雲圓悟, 住鴛水桐月庵數年. 崇禎八年(1635), 住持普明寺之廢址, 後赴閩, 隱於建寧吉陽山. 十五年十月示寂, 世壽五十六. 有鴛湖用禪師住福建建寧府普明禪寺語錄二卷行世. [五燈全書卷六十四]
【묘운자재왕여래妙雲自在王如來】
p2855-上→ 相傳爲龍樹菩薩於過去世成佛之名. 又作妙雲如來․妙雲相如來․妙雲相佛. 遼代非濁之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下馬鳴龍樹師弟感應條(大五一․八五六上) : 金剛正智經中, 馬鳴過去成佛, 號大光明佛, 龍樹名妙雲相佛. 大莊嚴三昧經中, 馬鳴過去成佛, 號日月星明佛, 龍樹名妙雲自在王如來云云. 此如來之名散見於疑僞經論, 爲唐宋時代所流行者. [釋摩訶衍論序․釋摩訶衍論記(聖法)․菩提心論見聞卷一]
【묘운집妙雲集】
p2855-中→ 凡二十四冊. 印順著. 臺北慧日講堂流通. 爲作者自訂之著作集. 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爲經論講記, 包含金剛經․心經․中論․攝大乘論等七篇講經記錄. 中篇爲專著, 包含佛法槪論․中觀今論等六部著作. 下篇爲文集, 包含佛在人間等十一冊. 唯妙雲集竝非作者之全集, 作者另有原始佛敎聖典之集成․中國禪宗史․初期大乘佛敎之起源與開展等書, 皆未收在此集內.
【묘원단복妙圓單複】
p2855-下→ 係指圓覺經中辯音菩薩所修二十五殊妙之定輪法 ; 意謂殊妙之圓修․殊妙之單修․殊妙之複修. 此三觀均爲殊妙之修法, 故竝稱爲妙圓單複 ; 又以此修行乃泯絶言語思慮, 故稱爲妙. 蓋二十五定輪之修法可大別爲殊妙之圓修一輪․殊妙之複修二十一輪․殊妙之單修三輪, 合計爲二十五定輪. 若將二十五定輪法回互․轉換而修, 則得以自由無礙, 故稱妙修. [宏智禪師廣錄卷八]
【묘원妙圓】
p2855-中→ 卽殊妙圓滿之意 ; 亦卽眞實絶對之相. 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 : 帝曰 : “如何是眞功德?” 答曰 : “淨智妙圓, 體自空寂, 如是功德, 不以世求.” 準此, 禪林中形容圓滿微妙之機要語句, 亦稱爲妙圓樞口 . 樞, 原指開閉門扉之軸處 ; 引申爲機要之意. 從容錄第三則(大四八․二二九中) : 英雄力破重圍, 妙圓樞口轉靈機.
【묘월妙月】
p2843-下→ 883~1943)福建晉江人, 俗姓邵. 名騰湖. 號鐵羅漢. 初投龍湫亭出家, 後依朝天宮性堅披剃, 竝禮覺明和尙爲師, 隨卽受具足戒於廈門南普陀喜參禪師, 得法於妙釋寺愿意上人. 因素好拳術, 手練鐵沙, 常袒胸露骨, 重頭黧手, 狀似羅漢, 故有鐵羅漢 之稱. 三十歲時, 出任崇福寺住持. 三十八歲, 赴菲律賓行醫濟世. 後返崇福寺, 重修殿宇. 竝增規制․置寺産, 高擧法幢, 歸依者甚衆. 民國三十二年示寂, 世壽六十一.
【묘음妙音】
p2850-上→ 梵名 Ghoṣa, 巴利名 Ghosa. 又作瞿沙․懼沙․巨沙. 爲印度佛敎說一切有部四大論師之一. 北印度都貨邏國(梵 Tukhāra)人, 與婆須蜜(卽世友)曾至阿守磨波浪多(梵 Aśmāparānta), 受闍提長者(梵 Jāti)之供養. 師由相之差異而立三世之別, 以此稱名於世. 古來由此而尊之爲婆沙會四大論師之一. 著有阿毘曇甘露味論二卷, 該書有漢譯本, 譯者佚名,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五四載, 師主張色界無想天之衆生僅於結生與命終之二刹那有心念作用, 其餘時刻均無起心動念之作用. 所謂結生之心, 乃等無間緣 及四緣 所生起的命終之心. 由於此類見解, 遂有評其說爲不應正理者, 而斥爲異端, 謂其爲說一切有部之異師, 而非婆沙之正統派. [大毘婆沙論卷一․卷七十七․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出三藏記集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十三]
【묘음보살妙音菩薩】
p2850-中→ 妙音, 梵名 Mañju-ghoṣa. 音譯曼殊瞿沙菩薩. 在法華經妙音菩薩品中, 載有此菩薩之功德. 然在密敎中, 此尊與文殊師利(梵 Mañjuśrī 意譯妙吉祥)同尊, 表文殊說法之德. 據大日經疏卷一載, 妙吉祥菩薩又稱妙德․妙音 ; 以其大慈悲力之故, 開演妙法音, 令一切衆生得聞. 在胎藏界現圖曼荼羅中, 此尊位於文殊院中央之北方第五位. 玄法․靑龍二儀軌謂之爲五髻文殊, 表如來之五智. 在現圖曼荼羅中, 其形像爲童子形, 有三髻, 身呈黃色, 右拳豎起, 置於胸前, 持靑蓮花, 左掌向上仰, 橫持梵篋, 跏趺坐於赤蓮花上. 其種子與三昧耶形等均與文殊菩薩相同. (參閱文殊菩薩 1426)
【묘응妙應】
p2857-上→ 指佛․菩薩不可思議之應現. 應現, 又作應化, 卽諸佛․菩薩因應各種機宜而化現種種身相威儀 ; 其隨緣之化現, 不可思議, 可於一佛土中, 身不動搖而遍滿十方, 作種種應化, 故稱爲妙應. 法華玄義卷六上(大三三․七四九下) : 如一月不降, 百水不升, 而隨河短長, 任器規矩, 無前無後, 一時普現, 此是不思議妙應也.[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往生論註卷下․法華經論卷下]
【묘응사妙應寺】
p2857-中→ 位於北平阜成門內阜成門大街. 北平名刹之一. 建於遼壽昌二年(1096). 元至元八年(1271)重修, 改名聖壽萬安寺 . 明代重建, 改名妙應寺, 俗稱白塔寺. 寺由四層殿堂與塔院組成, 規模宏大. 寺後白塔爲喇嘛塔, 與北海公園之白塔遙遙相對. 塔高五十點九公尺, 形如葫蘆, 底部直徑三十餘公尺. 塔基爲三層方形折角之須彌座. 上半部呈圓錐形, 分成十三級. 頂爲圓形華蓋, 上覆四十塊放射狀銅板瓦, 周圍懸有風鈴與流蘇, 華蓋上鑄有一小銅塔, 此係遼代遺留群塔中之最完整者. 內部佈置精巧, 殊爲罕見, 其所藏之經典亦極豐碩.
【묘인妙印】
p2844-中→ >卽甚深微妙之心印. 又形容透過不可思議而絶對之感受, 經由身與心之全面來實證之境界, 稱爲妙印當風 ; 蓋以此一境界乃自在無礙之境界, 故稱之爲當風 . [洞上古轍卷上]. ②(1187~1255)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 豫章進賢(位於江西)人, 俗姓萬. 號竹巖. 依紹曇禪師出家, 歷參江浙名德. 後又參謁癡鈍智穎․浙翁如琰(1151~1225), 入蘇州(江蘇吳縣)萬壽寺月林師觀之室. 得法後, 先後住持諸山名刹, 特別闡揚潭州(湖南長沙)石霜山之道風. 晩年住紫霞庵, 曾與丞相趙葵論道. 南宋理宗寶祐三年八月示寂, 世壽六十九. 道燦禪師(?~1271)爲之撰塔銘. [續傳燈錄卷三十五․增續傳燈錄卷二․五燈嚴統卷二十二]
【묘장엄왕妙莊嚴王】
p2853-中→ 梵名 Śubhavyuha-rājā. 又作嚴淨王. 據法華經卷七莊嚴王本事品載, 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前有佛, 名雲雷音宿王華智佛, 國名光明莊嚴, 劫名喜見. 彼佛之敎法中有王, 名妙莊嚴, 其夫人名淨德(梵 Vimaladatta, 又作離垢施), 有二子, 一名淨藏(梵 Vimalagarbha, 又作離垢藏), 一名淨眼(梵 Vimalanetra, 又作離垢眼), 二王子善神通, 修菩薩行, 勸原信婆羅門之王歸佛, 王終以其國付弟而出家. 蓋此王卽後之蓮華德菩薩(梵 Padmaśrī, 后卽光照莊嚴相菩薩, 二王子卽藥王菩薩(梵 Bhaiṣajya rāja)․藥上菩薩(梵 Bhaiṣajya-samudgata). [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묘정명심妙淨明心】
p2853-上→ 指自性淸淨心. 妙, 卽無上․最上之意 ; 淨, 淸淨之意. 明, 卽遠離無明而達於徹悟之境地.
【묘지墓誌】
p5769-下→ 又作墓志. 將死者生前事蹟, 刻於墓石上之文, 稱爲墓誌. 金石學及考古學上, 則指將死者事蹟刻於金石之上, 且與棺槨共埋者.
【묘집금강妙執金剛】
p2852-下→ 爲密敎十九執金剛之一. 此金剛能爲衆生開示醍醐之妙味 ; 以其司掌祕密曼荼羅最尊最勝之妙德, 故稱妙執金剛. 此金剛具有自利․利他二德. [大日經疏卷一]
【묘청妙淸】
p2852-下→ 高麗仁宗朝(1123~1146)之僧. 生年․籍貫均不詳. 據東國通鑑卷二十二之十年壬子條所載, 妙淸自稱自禪師道詵經康靖和而傳承太一玉帳之步法 . 所謂太一玉帳之步法, 乃高麗朝所盛行的風水圖讖法之一. 妙淸與其法弟白壽翰曉知陰陽之術, 而以詭誕不經之說惑衆. 其法有如宋朝林靈素之左道. 當時高麗仁宗惑於妙淸之言, 曾兩度爲之設立道場, 卽阿咤波拘神道場․無能勝道場. 妙淸又曾建議遷都至西京(平壤), 後因朝臣力反而未果. 仁宗十三年(1135), 妙淸與趙匡等人於西京擧兵叛亂, 國號大爲, 改元天開, 自稱天遣忠義軍, 仁宗命金富軾等人討伐, 未久亂平, 妙淸與趙匡諸人皆伏誅. [高麗史卷十六․歷代朝鮮史略卷二․朝鮮史略卷三․東亞佛敎史(金山正好)]
【묘총妙總】
p2857-下→ (?~1163)宋代比丘尼. 丹徒(江蘇鎭江)人, 俗姓蘇. 婚適毘陵許壽源, 壽源仕於嘉興時, 逢當代臨濟宗高僧大慧宗杲說法, 妙總參與盛會, 會中宗杲大罵諸方, 衆人皆驚, 惟妙總獨喜. 說法畢, 妙總叩請道號, 宗杲豫無著 之號, 竝示偈云 : 盡道山僧愛罵人, 只有無著罵不動. 一日, 正危坐間, 忽大悟, 宗杲爲之印可, 於是名聞四方. 紹興(1131~1162)年間出家. 隆興元年示寂, 世壽不詳.
【묘행삼매妙行三昧】
p2846-上→ 爲百八三昧之一. 此三昧與畢竟空 相應, 而達於諸三昧之不二相. 三昧, 乃禪定․正定之異稱.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二五․四○一中) : 妙行三昧者, 卽是畢竟空相應三昧, 乃至不見不二相, 一切戱論不能破.
【묘행삼인연妙行三因緣】
p2845-下→ 據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載, 欲成就妙行, 有時․處․衆三種因緣, 卽 : (一)時因緣, 謂五濁不增時, 一切有情具大威德, 好修諸善. 於彼時, 無諸濁惡, 其人雖不樂爲妙行, 而亦自然能行. (二)處因緣, 謂人生中國, 其性聰敏, 志意調柔, 能修善業, 不生邪見, 其人雖不樂爲妙行, 亦自然能行. (三)補特伽羅因緣, 補特伽羅, 梵語 pudgala, 意爲衆生. 謂妙行之衆, 其性和雅, 能修善業, 如住律儀. 親近此妙行之衆, 其人雖不樂爲衆善, 亦自然能行.
【묘향림사妙香林寺】
p2850-下→ 位於馬來西亞檳城升旗山麓. 爲檳城大乘佛敎三大道場之一. 福建高僧會泉法師創建於西元一九四二年, 法師示寂後, 由宏船法師繼任住持․廣餘法師任監院迄今. 一九七三年重建, 至一九八四年完成, 殿宇宏偉, 諸堂齊備, 計有大雄寶殿․鐘鼓樓․海會塔及山門等.
【묘현독각妙玄獨脚】
p2844-上→ 佛法之微妙幽玄. 蓋佛法道理之微妙幽玄乃獨立無倚而無任何其他可堪比對之絶待關係. 碧巖錄第十六則(大四八․一五七上) : 不見香嚴道, 子啐母啄, 子覺無殼, 子母俱忘, 應緣不錯, 同道唱和, 妙玄獨脚.
【묘혜동녀경妙慧童女經】
p2856-下→ 全一卷. 須摩提經之異名. 唐代菩提流志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本經旨在列擧菩薩修行之四十事, 竝詮明妙慧(王舍城長者之女, 年僅八歲)所體會之般若空之境界. 全經結構與維摩經類似. [歷代三寶紀卷五․卷十三․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二]
【묘호보거경妙好寶車經】
p2845-中→ 全一卷. 略稱寶車經.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本經旨在勸人勤持三歸五戒, 闡說三乘皆可得涅槃. 現存之經首部分破損, 且其述說頗爲混雜, 旨趣不明. 由各方之資料顯示, 本經或係北魏末期僞作之經典. 又其中與法華經經文一致之處頗多, 則此經與法華經關係之深厚可知. [法華經卷四安樂行品․出三藏記集卷五新集疑經僞撰雜錄․法經錄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十八․支那佛敎史硏究(塚本善隆)]
【묘호인妙好人】
p2845-上→ 爲對念佛行者之美稱. 日本淨土敎稱之爲五種嘉譽 之一. 此係出自觀無量壽經所稱念佛者乃人中之分陀利花 一說而來. 蓋分陀利花(梵 puṇḍarīka)爲一種希有之白色蓮花, 北本涅槃經卷十八․卷三十三曾以分陀利花․大分陀利花比喩佛. 唐代淨土宗之善導大師乃根據上記諸經之說, 而於觀經疏散善義謂, 分陀利花爲美麗․殊勝․罕開之花, 猶如念佛者爲人中之好人․人中之妙好人․人中之上上人․人中之希有人․人中之最勝人. 日本淨土敎卽援引善導之說, 而稱之爲五種嘉譽, 其中尤以妙好人 一詞, 於日本佛敎用語中, 常作爲念佛行者之代稱. [選擇本願念佛集卷下]
【묘호인전妙好人傳】
p2845-中→ 凡二卷. 日僧仰誓撰. 記述淨土眞宗念佛行者之嘉言懿行. 卷上錄八人, 卷下錄十四人. 其後, 僧純又撰續編二卷乃至第五編. 明治三十二年(1899), 濱口惠璋更作新妙好人傳二卷.
【묘화妙華】
p2854-下→ (1830~1906)淸代僧. 湖南長沙人, 俗姓張. 名皓月, 字仁參. 年十四, 投長沙鐵爐寺壽一長老披剃, 後於寶華山受具足戒, 持律精進, 勤修念佛法門. 十七歲時行脚參學, 朝禮四大名山. 後居高旻寺, 參究念佛者是誰, 二十餘年未稍懈怠. 同治九年(1870)移駐金山, 次年返鐵爐寺, 開辦念佛堂, 皈依者衆. 遺有法語一卷行世.
【묘흠妙欽】
p2854-下→ (1921~1976)福建惠安人, 俗姓黃. 名騰莊. 別號白雲, 又號慧菴. 五歲依廈門白鹿洞覺斌和尙披剃, 十五歲於泉州承天寺受具足戒. 先後於南普陀寺養正佛學院․閩南佛學院深造. 旋負笈江蘇, 入淮陰覺津寺, 親近大醒法師. 抗戰軍興, 參加僧侶救護隊. 民國二十九年(1940), 至四川就學於漢藏敎理院, 親近太虛․法尊․法舫․印順等大德. 後受聘爲漢藏敎理院敎師, 編有中國佛敎史略․初機佛學讀本. 之後, 任敎杭州武林佛學院, 講俱舍論頌. 後赴菲律賓弘法. 一九五三年入錫蘭佛敎大學, 專攻南傳佛敎, 然對維護大乘佛法仍不遺餘力, 屢次對南傳上座部之非議北傳佛法, 豫以辯正. 此後仍以弘傳大乘爲志. 一九五八年, 性願法師合倂菲國岷市信願․華藏二寺, 師受聘任法主. 其後二寺創辦能仁學校, 師代任校長, 主持校政. 竝於此一期間, 創辦能仁中學. 畢生致力於佛敎之弘化及敎育之提倡.
【묘희암妙喜庵】
p2853-下→ 位於浙江餘杭西北之徑山. 原稱明月堂. 南宋紹興三十一年(1161), 臨濟宗高僧大慧宗杲自徑山退隱明月堂, 於隆興元年(1163)遷化, 享年七十五, 諡號爲妙喜, 故無盡居士張商英特稱明月堂爲妙喜庵.
【무가無價】
p5135-下→ 梵語 anarghya. 無法計數價値之謂. 如無價衣․無價寶珠等, 皆爲形容該物珍貴之語.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 : 寶香無價衣, 供養無量覺.
【무가타사無價馱娑】
p5136-上→ 馱娑, 梵語 dāsaḥ, 譯作奴. 爲人使役而不取傭資之奴, 稱爲無價馱娑. 菩薩行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 猶如無價馱娑供人使役. 俱舍論卷十八(大二九․九四下) : 如世傳有無價馱娑, 當知此言自彼菩薩.
【무각무관정無覺無觀定】
p5144-上→ 梵語 avitarka-avicāra-samādhi, 巴利語 avitakka-avicāra-samādhi. 又作無尋無伺定. 爲三三昧之一. 指第二禪以上無粗大思惟作用亦無微細思惟作用之禪定. [解脫道論卷二]
【무각소관정無覺少觀定】
p5144-上→ 梵語 avitarka-vicāramātra-samādhi, 巴利語 avitakka-vicāramatta-samādhi. 又作無尋惟伺定․無尋有伺定. 爲三三昧之一. 覺(尋), 粗大之思惟作用 ; 觀(伺), 微細之思惟作用. 已無粗大之思惟作用, 然仍殘存部分微細思惟作用之禪定, 稱爲無覺少觀定, 係介於初禪與第二禪間之中間定. [解脫道論卷二]
【무간도無間道】
p5123-上→ 梵語 ānantarya-mārga, 巴利語 ānantarika-magga. 指開始斷除所應斷除之煩惱, 而不爲煩惱所障礙之修行, 由此可無間隔地進入解脫道. 又作無礙道. 四道之一. 乃正斷除煩惱之位, 生起於加行道之後, 而在解脫道之前. 俱舍論卷二十五(大二九․一三二上) : 無間道者, 謂此能斷所應斷障. 凡煩惱皆於無間道斷除之, 於見道十五心中, 八忍皆屬於無間道. 又修道所斷之惑, 於九地各有九品, 故能治之無間道亦各有九品. 其中, 斷除有頂地第九品惑之最後無間道, 稱爲金剛喩定. 無間道通於有漏․無漏, 然唯有頂之斷惑屬於無漏, 而不通於有漏. 又於有漏之六行觀, 緣上地之諸有漏法, 觀靜․妙․離等三行相之一, 稱爲解脫道 ; 緣下地之諸有漏法, 觀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一, 稱爲無間道. 無間道以斷惑(斷煩惱之種子)爲目的, 解脫道以證得眞理爲目的, 因無間道之斷惑仍殘留習氣, 至解脫道時, 捨此而證寂滅之理, 此稱爲無間道斷․解脫道捨證. 又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二, 於說明了相等七種作意與四道之相攝中, 以遠離․加行究竟果等二作意攝於無間道中. [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俱舍論卷二十三․順正理論卷六十三․成唯識論卷九](參閱六行觀1263․四道1789)
【무간업無間業】
p5122-下→ 梵語 ānantarya-karman. 指犯五逆罪者所作之業, 導致受無間地獄苦果. 蓋犯五逆罪者, 臨命終之際, 必定墮入地獄而無間隔, 故稱無間業. 又地獄稱爲無間, 以五逆罪業能招受無間地獄之果報, 故稱無間業, 此乃從果立名. 又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觀衆生業緣品以五義解釋無間 : (一)日夜受罪, 以至劫數, 無時間歇絶. (二)身形遍滿無間, 一人亦滿, 多人亦滿, 故稱無間. (三)罪器叉棒, 鷹蛇狼犬, 鐵網鐵繩, 饑呑鐵丸, 渴飮鐵汁, 苦楚相連, 更無間斷. (四)不問男子女人, 羌胡夷狄, 天龍神鬼, 罪行業感, 悉同受之. (五)從初入時, 至百千劫, 一日一夜, 萬死萬生, 求一念間暫住不得 ; 除非業盡, 方得受生, 以此連緜, 故稱無間. [俱舍論卷十七․大乘義章卷七]
【무간지옥無間地獄】
p5122-上→ 無間, 梵名 Avīci, 音譯作阿鼻․阿鼻旨. 爲八熱地獄之第八. 位於南贍部洲(卽閻浮提)之地下二萬由旬處, 深廣亦二萬由旬, 墮此地獄之有情, 受苦無間. 凡造五逆罪之一者, 死後必墮於此. 無間之義有五, 卽(一)趣果無間, 命終之後, 直接墮此獄中, 無有間隔. (二)受苦無間, 一墮此獄, 直至罪畢出獄, 其間所受之苦無有間斷. (三)時無間, 一劫之間, 相續而無間斷. (四)命無間, 一劫之間, 壽命無間斷. (五)身形無間, 地獄縱橫八萬四千由旬, 身形遍滿其中而無間隙. 無間地獄與黑繩․等活等諸地獄, 各皆有十六小地獄. 正法念處經卷十三擧出無間地獄之十六小地獄, 卽 : 烏口處․一切向地處․無彼岸常受苦惱處․野干吼處․鐵野干食處․黑肚處․身洋處․夢見畏處․身洋受苦處․兩山聚處․閻婆蹉度處․星鬘處․苦惱急處․臭氣覆處․鐵鍱處․十一焰處. 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觀佛心品載, 阿鼻地獄有十八小地獄, 卽 : 十八寒地獄․十八黑闇地獄․十八小熱地獄․十八刀輪地獄․十八劍輪地獄․十八火車地獄․十八沸屎地獄․十八鑊湯地獄․十八灰河地獄․五百億劍林地獄․五百億刺林地獄․五百億銅柱地獄․五百億鐵機地獄․五百億鐵網地獄․十八鐵窟地獄․十八鐵丸地獄․十八尖石地獄․十八飮銅地獄. [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下․俱舍論卷十一․翻譯名義集卷二](參閱八熱地獄311)
【무견無見】
p5088-下→ ①指斷․常二見中之斷見. 係否定因果之理, 主張無善惡之報, 故稱爲無見. 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八(大二七․一九八中) : 無見法, 生․住․老․無常, 當言無見耶?有見耶?答 : “應言無見.” 又法本不有, 强視無有之邪見, 亦稱無見. 宛陵錄(大四八․三八四中) : 法無凡聖, 亦無沈寂. 法本不有, 莫作無見 ; 法本不無, 莫作有見. 有之與無, 盡是情見.[大智度論卷七](參閱斷見6560) ②(1265~1334)指北宋臨濟宗僧無見先覩, 爲方山文寶之法嗣, 賜號眞覺. (參閱眞覺4229)
【무견정상無見頂相】
p5088-下→ 指佛八十種相好之第六十六種. 爲梵語 uṣṇīṣaśiraskatā(肉髻相)之意譯. 謂佛頂高至不得見之相. 優婆塞戒經卷一(大二四․一○四○上) : 得無見頂相, 何以故?爲菩薩時, 於無量世頭頂禮拜一切聖賢․師長․父母, 尊重讚歎, 恭敬供養, 是故獲得無見頂相.[觀無量壽經․楞嚴經卷七](參閱八十種好268)
【무계無戒】
p5087-下→ 依法領納戒體, 稱爲受戒 ; 受戒後毁壞戒體, 稱爲破戒 ; 自始未受戒者, 稱爲無戒. 無戒之僧, 稱爲名字比丘(梵 saṃjñā-bhikṣu). [十誦律卷一․俱舍論卷十五]
【무공용無功用】
p5077-上→ 梵語 an-ābhoga. 略稱無功. 不借功用之意. 卽不加造作, 自然之作用. 亦卽不假借身․口․意而任運自在之道. 爲有功用之對稱. 八地以前之菩薩, 於眞如之境未得自在, 而八地以上則可續起純無漏而任運自在, 故稱無功用道. 又於八地以上, 得任運無功用智, 自在利生, 稱爲無功用地. 然若就佛果而言, 則八地以上屬有功用, 唯佛果爲無功用.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卷十四․佛性論卷三․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六門敎授習定論․觀經疏玄義分](參閱有功用2429)
【무공용지無功用智】
p5077-中→ 於小乘, 謂發有漏․無漏之智, 非由加行而得任運自在. 爲果圓德(三圓德之一)最初之智圓德所分無師智․一切智․一切種智․無功用智等四種智之一. 於大乘, 指八地以上之菩薩, 不借加用之功, 自然契於眞性之智. 蓋大乘菩薩十地中, 八地以上爲無功用地, 得任運無功用智, 自在利生, 其念無退. [西方要決釋疑通規](參閱三德668․有功用2429)
【무공적無孔笛】
p5074-下→ ①禪林用語. 原謂無法吹鳴的無孔之笛 ; 於禪林中轉指禪宗悟境無法以心思或言語來表達, 猶如無法吹鳴之無孔笛. 嘉泰普燈錄卷三十參玄歌(卍續一三七․二一六下) : 一喝唯言三日聾, 誰憐大辯翻成訥?無孔笛, 最難吹, 角徵宮商和不齊.[碧巖錄第五十一則․第八十二則․信心銘拈提]. ②爲少林無孔笛一書之略稱. 凡六卷. 日本臨濟宗僧東陽英朝(1428~1504)所撰. (參閱少林無孔笛1381)
【무공철퇴無孔鐵槌】
p5075-上→ 禪林用語. 原指無柄之鐵槌 ; 禪林中用以比喩欲引導衆生卻缺乏引導之方法, 猶如無孔不得加柄之鐵槌, 全無著手處. 或比喩拘泥於言敎而失去開悟之機緣. 碧巖錄第十四則(大四八․一五四下) : 對一說, 太孤絶, 無孔鐵鎚重下楔.此例卽針對學人徒然執著於祖師或前人之語句而僵化不知變通之情形, 諷刺以太孤絶, 竝謂實應開啓活潑圓融之法眼來領受當前之機緣.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一․卷二十八․如淨和尙語錄卷上․卷下]
【무관보문無關普門】
p5143-下→ (1212~1291)日本臨濟宗僧. 信濃(長野縣)保科人. 早年出家, 遊諸方學顯密, 後參圓爾, 竝嗣其法, 住越後(新瀉縣)華報寺. 爾後來宋, 十二年後返日, 再侍圓爾, 從事敎化, 移住東福寺. 受龜山上皇皈依, 建南禪寺於其離宮, 竝任開山. 正應四年示寂, 世壽八十. 敕諡佛心禪師․大明國師.
【무괴無愧】
p5125-中→ 梵語 anapatrāpya, 或 atrapā. 指做別人認爲罪惡之事, 而不感慚愧, 亦不害怕. 心所之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與愧對稱. 爲俱舍宗大不善地法之一, 唯識宗二十隨煩惱之一. 卽對現世․未來之惡報不生怖畏 ; 或不顧世法而恣意暴惡, 不生畏懼. 此法爲欲界所繫, 其性唯不善, 爲見․修所斷. 又與一切之不善心相應而現起, 故與無慚共攝於大不善地法. [成唯識論卷六․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四․俱舍論卷四․卷二十一․品類足論卷一](參閱慚愧5810)
【무구광보살無垢光菩薩】
p5100-上→ 無垢光, 梵名 Vimala-prabha. 爲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中尊文殊菩薩右方第三位之菩薩. 又稱無垢光童子. 爲文殊菩薩眷屬八大童子之一. 主文殊畢竟空之理, 以本性淸淨無垢, 外放光明, 故稱無垢光菩薩. 密號離塵金剛. 種子爲□(tra), 三昧耶形爲未敷靑蓮. 形像爲童子形, 右手掌持瑪瑙之寶鉢安於臍下, 豎左手掌, 屈食指․中指二指, 持未開敷之靑蓮花, 趺坐於赤蓮上. 印相爲舒左手之五指, 微屈第三節. 乃表由畢竟空智放五智之光明, 召五道衆生入無垢本性之掌中. 眞言爲 : 歸命係(he, 呼召)矩忙囉(kumāra, 童子)微質怛囉(vicitra, 種種)蘗底(gati, 行)矩忙囉百弩娑百囉(kumaramanusmara, 童子復憶念)莎訶(svāha). 據大日經疏卷十三載, 其眞言係顯示此菩薩以種種本誓願行, 示現童子身․壯年身或老年身等, 以利益一切之義. [大日經卷四密印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大聖妙吉祥菩薩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攝大儀軌卷一․廣大儀軌卷中․玄法寺儀軌卷一․大日經疏卷十六]
【무구륜無垢輪】
p5101-上→ 卽淸淨之法輪 ; 指佛之說法. 佛所說之淸淨敎法能摧破衆生心中之煩惱垢染, 故稱無垢輪. 淨土論(大二六․二三二中) : 安樂國淸淨, 常轉無垢輪.論註卷下解釋此語(大四○․八四一上) : 無垢輪者, 佛地功德也. 佛地功德無習氣煩惱垢, 佛爲諸菩薩常轉此法輪, 諸大菩薩亦能以此法輪開導一切, 無暫時休息.
【무구無垢】
p5099-上→ ①梵語 vigata-mala. 垢(梵 mala), 爲煩惱(梵 kleśa)之異稱, 指汚穢心之垢物 ; 無垢, 指離煩惱之淸淨. 又作無漏. 煩惱有多種, 如貪․瞋․癡之三垢, 惱․害․恨․諂․誑․憍之六垢等, 爲妨礙實現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 [六十華嚴經卷五十七․八十華嚴經卷七十六․有部律破僧事卷六](參閱淸淨4667). ②梵語 nirmala. 卽無垢者. 爲如來之同義語. ③釋尊時代之印度婆羅門僧. 兄弟五人, 排行第二, 曾與兄弟四人等入山學道, 獲得五神通. 其最小之弟名爲弗那, 以耕種爲業, 見佛陀乞食, 卽施以白淨飯滿鉢 ; 一日, 弗那至田中, 見所生苗稼均變成數尺高之金禾, 收割已盡, 還生如初, 國王聞之, 亦前往割禾, 然亦不得盡. 此後聞言而往取者, 均不能割盡. 無垢等四人得知, 遂欲以歡喜團供養佛陀, 願求生天. 於是各持歡喜團, 往詣佛所, 大兄取一團置於鉢中, 佛告以諸行無常 ; 無垢復以團置於鉢中, 佛謂是生滅法 ; 第三亦如法置於鉢中, 佛告以生滅滅已 ; 第四亦置團於鉢, 佛謂寂滅爲樂 ; 兄弟四人遂各參此偈, 得阿那含, 後皆趨佛所, 出家爲僧, 得阿羅漢道. [雜寶藏經卷四]
【무구삼매無垢三昧】
p5099-下→ 梵語 vimala-samādhi. 又作離垢三昧. 指佛․菩薩離煩惱而得淸淨之三昧.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瑜伽處住品第四之二(大三○․五六一下) : 諸菩薩無礙解住, 一切行相遍淸淨已, (中略)得離垢等無量無數勝三摩地, 作彼所作一切智智, 殊勝灌頂後三摩地現在前故, 得一切佛相稱妙座身諸眷屬.三昧, 又作三摩地․等持․定, 指心集中統一於一境 ; 亦指心集中統一於一境而修行之禪定, 及因禪定而得之境界. 於三昧之中, 含有止與觀兩種特性 ; 無垢三昧卽以具有殊勝的止與觀爲其特徵. 此外, 說一切有部將禪定分爲有漏․無漏二種, 認爲異生(凡夫)所成就之禪定屬有漏, 與聖者所成就之無漏禪定不同 ; 其所謂無漏禪定卽相當於無垢三昧. (參閱三昧580)
【무구서보살無垢逝菩薩】
p5100-下→ 無垢逝, 梵名 Vimalagati, 音譯尾摩羅言我底. 爲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中尊虛空藏菩薩南方下列第一位之菩薩. 又稱虛空無垢菩薩. 密號明徹金剛. 種子爲□(haṃ). 三昧耶形爲惠刀印, 或蓮花上靑蓮花. 形像爲右手作施願印, 左手屈食指․中指, 持蓮花索, 坐於赤蓮花上. 印相爲以定(指左手)慧(指右手)二手作刀印. 眞言爲 : 南柚三曼多勃馱喃伽伽娜難多愚者囉莎訶. 此菩薩名, 出於玄法寺儀軌卷二, 與大日經卷一具緣品等所揭虛空無垢菩薩同體. [大日經卷二普通眞言藏品․卷四密印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胎藏界七集卷中․諸說不同記卷六․胎藏界念誦次第要集記卷十二]
【무구의無垢衣】
p5100-中→ 袈裟之美稱. 以其無煩惱之垢染, 故稱無垢衣. 釋氏要覽卷上(大五四․二六八中) : 如幻三昧經云 : 無垢衣, 又名忍辱鎧, 又名蓮華衣, 謂不爲欲泥染故.(參閱袈裟4784)
【무구인無垢忍】
p5100-下→ 指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所說相應於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之第五. 卽等覺菩薩斷除無明惑染, 安住於自性淸淨心而不動之位. 故等覺菩薩又稱爲無垢菩薩. (參閱六忍1265)
【무극존無極尊】
p5125-中→ ①爲諸佛之通稱. 無極, 爲涅槃之異稱. 佛證涅槃, 一切萬德皆無窮極, 故稱無極尊. 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讚歎迦葉佛之德(大二六․四四上) : 眼如雙蓮華, 弱拘樓陀樹, 於下成佛道, 三界無所畏, 行步如象王, 我今自歸命, 稽首無極尊.. ②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 彌陀證無極之涅槃, 接引往生之人, 契自內證, 故特有此號. 法霖之和讚望溟記闡明其十種無極, 卽 : (一)威神無極, 十方諸佛皆共讚歎. (二)名聲無極, 十方世界皆聞其號. (三)光明無極, 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四)壽命無極, 盡未來際無有滅期. (五)身量無極, 身遍法界. (六)拔濟無極, 使人一念往生, 昇道無極. (七)與樂無極, 與人快樂無極. (八)應變無極, 應聲卽現. (九)利益無極, 廣度有情. (十)施德無極, 於一念得無上之功德 ; 或爲衆開寶藏, 廣施功德寶. [讚阿彌陀偈]
【무극체無極體】
p5126-上→ 指證得涅槃妙理之身體. 無極, 爲無盡之意. 因涅槃之妙理周遍法界, 無處不至, 故稱無極.
【무근수無根樹】
p5106-中→ 形容超越情識之境界.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石門慧徹章(大五一․三九六上) : 問 : “如何是和尙家風?』師曰 : “解接無根樹, 能挑海底燈.”
【무근신無根信】
p5106-中→ 初不知恭敬佛․法․僧三寶之無根(無善根)者, 後因蒙佛力而生起信心, 稱爲無根信. 又造五逆極重罪, 無善根可以解救, 命終必趣無間地獄者, 若殷重懺悔, 更不重造, 竝淨信三寶成就信根者, 亦稱爲無根信. 如阿闍世王. [增一阿含經卷三․卷三十九]
【무금착사無禁捉蛇】
p5126-中→ 禁, 禁制之意. 捉毒蛇應有制伏之方法, 卽以鐵杖先壓其頭, 次以手捉拿其頂. 如不依此方法, 隨便捉蛇腰, 則爲蛇螫死. 以此比喩比丘若無觀智之制法, 而漫談空理, 放恣五欲, 將受極苦, 徒自疲勞.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五(大四六․二一○上) : 邪空之人濫稱大乘, 入惡無觀, 故以無禁捉蛇喩之. (中略)貪欲如蛇, 觀法如禁 ; 以觀觀欲如捉蛇, 不善四句如無禁.[中阿含卷五十四阿梨咤經․摩訶止觀卷二]
【무기근無記根】
p5109-上→ 以善․惡․無記(非善非惡)三性來分別二十二根, 其中,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 男․女根及命根, 其性質非善非惡, 故稱無記根.
【무기無記】
p5107-下→ 梵語 avyākṛta. 三性之一. 一切法可分爲善․不善․無記等三性, 無記卽非善非不善者, 因其不能記爲善或惡, 故稱無記. 或謂無記者因不能招感異熟果(善惡之果報), 不能記異熟果, 是故稱爲無記 ; 但此種解釋僅適用於有漏法, 竝非一般通說. 成爲無記之法, 稱無記法 ; 對此, 成爲善或不善之法, 稱有記法. 無記分爲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二種. (一)有覆無記, 以其無記, 故不引生異熟果, 但能覆聖道․蔽心性, 故爲不淨者, 例如上二界之煩惱, 及欲界之煩惱如身見․邊見俱屬此. (二)無覆無記, 又作淨無記, 卽純粹之無記, 絶不覆聖道, 蔽心性, 故不屬不淨. 欲界之無覆無記心分爲四 : (1)異熟無記, 卽指異熟生心․報生心. 依前世業因招感果報之心. (2)威儀無記, 又作威儀路無記. 卽威儀心․威儀路心. 引起行住坐臥之威儀動作或緣此動作之心. (3)工巧無記, 又作工巧處無記. 卽指工巧心․工巧處心. 爲身語工巧(工作․繪畫․詩歌等)或緣此之心. (4)通果無記, 又作變化無記. 卽指能變化心․變化心․通果心. 起入定得神通自在作用之心. 以上四無記更加自性無記(如山河大地之色香味觸)與勝義無記(虛空及非擇滅之二無爲法), 竝有覆無記, 合謂七無記. 同時, 唯識宗將所有之無記法分爲如下四無記 : 能變無記(心․心所)․所變無記(色法與種子)․分位無記(不相應行法)與勝義無記等. 成實論卷八稱隱沒無記性煩惱爲無記. 此外, 對於外道之十四難(卽問難), 釋尊認爲無回答之意義, 故不答以是或非, 此謂十四無記․十四不可記 ; 相當於四記答中之捨置記. 十四問難如下 : (一)世界(及我)有常(時間之無限)?(二)無常(時間之有限)?(三)亦常亦無常?(四)非常非無常?(五)有邊(空間之有限)?(六)無邊(空間之無限)?(七)亦有邊亦無邊?(八)非有邊非無邊?(九)如來(此際意指衆生)死後有?(十)無?(十一)亦有亦無?(十二)非有非無?(十三)命與身爲同一?(十四)異?以上若除去(三)(四)(七)(八), 亦稱作四類十問. [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一․卷九十七․卷一四四․俱舍論卷二․卷七․成唯識論卷三․俱舍論光記卷二․卷十三․卷十五․卷五․卷十․大乘義章卷七](參閱十四無記414․三性563․四無記1775․有覆無記2460․無覆無記5139)
【무기왕생無記往生】
p5108-下→ 無記, 非善非惡之義 ; 往生, 卽往生淨土. 無記往生爲四種往生之一. 謂此人已於平生發得皈命信心, 臨終時雖由於過去業因, 心神衰弱成爲無記而不能念佛, 然以其過去之念佛功德, 得以往生淨土. (參閱四種往生1804)
【무기화화선無記化化禪】
p5108-下→ 指能於自然無礙之中, 作無窮變化之禪定. 法華經玄義卷四上․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皆列擧出九種大禪, 其中之第六種爲一切行禪, 乃含攝大乘一切行法之禪定. 一切行禪又細別爲十三種, 其第二種卽無記化化禪, 爲一種任運自如․無窮變化而又自在無礙之禪定. 四明知禮之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大四六․七一九上) : 豈無記化化禪不, 卽陰不發邪?
【무나삼부노茂羅三部盧】
p3950-下→ 梵名 Mūlasthānapura. 印度古地名. 位於西印度印度河之東岸. 依大唐西域記卷十一․慈恩傳卷四等所載, 謂其地當時隸屬磔迦國, 住民多事天神, 少信佛法, 雖有伽藍十餘所, 然多已圮壞. 少有僧徒, 學無專習. 有天祠八所, 異道雜居, 特別崇祀日天之黃金像, 印度國諸王豪族莫不於此捨諸珍寶, 建立福舍. 現今巴基斯坦之摩耳坦市(Multan)卽爲其都城舊址. 摩耳坦市乃紀元前四世紀, 亞歷山大王征服印度時, 毛利(Mallies)人之都府, 相傳大王曾負重傷於此地附近.
【무념無念】
p5091-中→ ①爲唐代淨衆寺無相․保唐寺無住所擧揚禪宗重要敎義之一. 卽無妄念之意, 指意識未存世俗之憶想分別, 而符於眞如之念. 被視爲八正道中之正念.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載, 覺諸相空, 心自無念, 念起卽覺, 覺之卽無, 此卽修行之妙法, 故雖備修萬行, 唯以無念爲宗. 傳心法要亦謂, 一念不起, 卽十八界空, 卽身便是菩提華果, 卽心便是靈智. 此外, 俗稱失策․遺恨爲無念, 此無念則爲無正念之意. [六祖壇經․出曜經卷七․頓悟入道要門論․曆代法寶記無住章]. ②爲眞如之別稱.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二載, 一切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別, 若捨離心念, 則無一切境界之相, 故一切法本卽離言說相, 離名字相, 離心緣相, 達畢竟平等, 而無變異, 不可破壞, 唯係一心, 故稱眞如. 由於妄念, 遂有世俗世界之形成, 故無妄念卽爲眞如, 此種眞如亦稱無念眞如. (參閱有念2432)
【무념무상無念無想】
p5091-下→ 指修禪定, 遠離妄念․妄想, 而於諸境無礙自在, 亦卽自念․想之執著中解脫, 稱爲無念無想. 念之定義, 於俱舍論卷四爲(大二九․一九上) : 於緣明記不忘.於成唯識論卷三爲(大三一․一四上) : 於曾受境, 恆明記故.乃指心內之印象或記憶之精神作用而言. 想之定義, 於俱舍論卷一爲(大二九․四上) : 能取像爲體, 卽能執取靑黃․長短․男女․怨親․苦樂等相.成唯識論卷三爲(大三一․一一下) : 於境取像爲性.此乃指在心外表象之作用而言. 無念無想竝非否定念想, 而是由念想中解脫之意. 念想所起之虛妄現象, 掠奪心識, 使心動搖, 迷妄於實相, 心受此妄念․妄想之支配, 不能覺悟一切境界之本來一心 ; 若修禪定, 以解除念或想之執著, 覺悟此本來一心, 心外無有別境, 而至無念無想. 此卽離妄念․妄想之執著, 否定想․念之妄起. [大乘起信論]
【무능승명왕無能勝明王】
p5107-上→ 無能勝, 梵名 Aparājitaḥ, 音譯阿波羅爾多. 又稱無能勝菩薩. 爲密敎八大明王之一. 位居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之中尊釋迦牟尼佛左邊. 蓋此明王乃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成道時, 以明咒力降服魔軍, 退治障礙之尊. 無能勝大明陀羅尼經說其本誓及明咒, 卽表示佛成道降魔之德. 密號勝妙金剛. 種子□(dhriṃ), 義爲令法界衆生離塵垢 ; 或□(hūṃ), 表降伏之義. 三昧耶形爲鉞, 或爲黑蓮上大口. 此尊之形像於胎藏界現圖曼荼羅爲身呈靑色, 四面四臂, 四面皆嚬眉瞋怒而有火髮. 右第一手豎拳, 舒食指置於胸前, 第二手之中指․無名指壓於拇指上, 食指伸直, 屈肘向上 ; 左第一手持三戟叉, 第二手持鉞斧. 而大聖妙吉祥菩薩祕密八字陀羅尼修行曼荼羅次第儀軌法所載此尊之形像爲四臂三面像. 眞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地口陵地口陵口陵口陵馹口陵馹口陵莎訶. [大日經卷二眞言藏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無能勝大明王陀羅尼經․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二畫像儀軌品]
【무당산묘武當山廟】
p3327-中→ 位於寧夏平羅縣大武口西北之武當山上. 因山得名. 爲銀川以北著名佛敎寺院之一. 有山門․鐘鼓樓․過殿․塔․後殿等. 前後殿之間有一座五層磚砌樓閣式塔, 高二十餘公尺, 平面方形, 四角略有收進, 其風格類似銀川海寶塔, 但又有獨特之處. 後殿乃廟之主要建築, 單檐木歇頂, 宏偉壯觀, 左右二側山牆磚雕甚爲精美. 始建年代不詳, 據現存淸嘉慶十四年(1809)武當山建立獅子碑記所載, 武當山廟乃山林古刹, 西夏名藍, 乾隆三十年(1765), 省翁禪師駐錫于此, 發願建寺, 大佛殿宇三轉五楹, 巍然壯麗, 矗立雲霄, 更有蒙古人等皈依瞻拜. 可見此廟始建於淸代以前, 爲蒙漢等各族人民頻繁交往․促進思想文化交流之重要場所.
【무대無對】
p5127-中→ 梵語 apratigha. 對, 爲礙之意. 無對, 卽非極微所成之無障礙法. 有對之對稱. 十二處中,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及色․聲․香․味․觸五境等十處有障礙, 故爲有對 ; 意處․法處無障礙, 故爲無對. 然有對分爲障礙有對․境界有對․所緣有對三種. 今十色處爲有對, 意處․法處爲無對, 乃就障礙有對而論.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六․俱舍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參閱有對2451)
【무덕사武德寺】
p3327-下→ 位於山西太原. 隋開皇元年(581)敕建. 北周時, 文帝曾率軍作戰於此, 兵敗, 逃潛澤中, 得免於難. 卽位後, 乃於深幽之處建此寺. 以地唯濕泥, 乃遍舖石塊, 周閭千計, 廊廡九重, 靈塔雲張, 景臺星布. 又詔慧覺法師爲寺僧主. 慧覺大弘華嚴, 僧侶雲集, 乃又造千人講堂, 盛極一時.
【무도대적無刀大賊】
p5071-上→ 不持刀之劫賊. 以此比喩無德之比丘劫掠他人之信施. 凡夫狂癡, 外智內愚, 未有戒定, 示現戒定相, 彰揚善名, 招引利養, 隱匿垢過, 外顯淸白, 常向道俗揚說己身之功德, 此卽無刀大賊. [淨心誡觀法卷下]
【무도지無倒智】
p5105-下→ 爲遠離顚倒之智慧 ; 指佛智. 俱舍論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五上) : 於所欲知境, 無倒智起, 故名一切智.
【무동행無動行】
p5109-中→ 又作不動業. 三行之一. 謂修有漏之禪定而得生色界․無色界之果. 因禪定離心之散動, 故稱無動 ; 又生天之果報決定而不移, 故稱無動. 前義係就因而言, 後義係就果而說. (參閱三行550)
【무등등無等等】
p5116-上→ ①梵語 asamasama. 音譯阿娑摩娑摩․阿娑磨娑摩. 爲佛之尊稱, 或表示佛乘之語. 佛之煩惱淨盡, 且神力廣大, 非其餘之菩薩所能等同, 稱爲無等 ; 佛與佛之果位平等, 故稱無等等. 又佛道超絶, 無有能與等同者, 故稱無等 ; 唯佛與佛道等同, 故稱無等等. 維摩經義疏卷一(大三八․九二二中) : 諸佛無等, 唯佛與佛等, 是故號佛爲無等等也. 又實相無等, 唯佛與實相等, 名無等等.此外, 又形容最尊․最貴而無有與之相等者, 如般若心經於諸部般若經典中乃最爲扼要之精髓, 故古來又稱爲無等等咒․無等等明咒. [法華經普門品․法華文句卷十․注維摩詰經卷一]. ②爲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 讚阿彌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中) : 稽首無等等, 願共諸衆生, 往生安樂國.此乃取佛位之通名爲阿彌陀佛之別號.
【무등無等】
p5116-上→ 梵語 asama. 音譯爲阿娑磨․阿娑摩. 爲佛之尊稱. 諸佛如來之智慧, 於一切法中無可譬類, 亦無法超過, 稱爲無等. 又指衆生․聲聞․菩薩等無法與諸佛齊等, 故稱爲無等. [大智度論卷二․十地經論卷二․大日經疏卷三]
【무라차無羅叉】
p5142-下→ 西晉譯經僧. 于闐人. 又作無叉羅. 與竺叔蘭於陳留倉垣水南寺, 譯出朱士行得自于闐之梵書佛經, 卽放光般若波羅蜜經三十卷. 其餘事蹟不詳. [開元釋敎錄卷二]
【무량광보살無量光菩薩】
p5117-上→ 無量光, 梵名 Amṛta-prabha, 音譯爲阿弭多鉢羅婆野. 又作甘露光菩薩. 賢劫十六尊之一. 爲密敎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微細․供養․降三世等會之輪壇外, 位於西方五尊中南端之菩薩. 此尊以無量之智光降伏三惑, 遍照十方, 故稱無量光. 密號大明金剛或離染金剛. 種子爲□(aḥ). 三昧耶形爲火焰. 於微細會之尊, 形像爲身呈赤肉色, 左手舒掌, 安於左膝上 ; 右手屈臂, 開掌向外, 掌上安置蓮花, 蓮花上有火焰. 眞言爲唵阿彌多鉢羅婆野娑縛賀特鍐.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賢劫十六尊․金剛頂大敎王經疏卷二․金剛界七集卷下]
【무량광천無量光天】
p5117-上→ 無量光, 梵名 Apramāṇābha, 巴利名 Appamāṇābha, 音譯爲阿波摩那阿婆․압波摩那․阿鉢羅摩那婆釜鉢多婆. 又作無量光音天․妙光天․無量水天․水無量天. 係色界十八天之一. 爲第二禪之第二天. 此天之諸天衆, 若說話時, 由口中顯照無量之光明, 故稱無量光. 或謂此天之光明比其前之諸天更爲殊勝․殊妙而難以量測, 故稱無量光. 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彰所知論卷上等謂此天衆生之壽命爲四劫, 身長爲四由旬.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大樓炭經卷四․立世阿毘曇論卷六]
【무량無量】
p5116-下→ 不可計量之意. 指空間․時間․數量之無限, 亦指佛德之無限. 法華義疏卷十(大三四․五九六中) : 六情不能量, 故名無量 ; 又不墮三世, 名爲無量 ; 又言無空․有之量, 故稱無量.[攝大乘論釋卷八․勝鬘經寶窟卷中本]
【무량사無量寺】
p5117-下→ ①位於綏遠歸綏西南隅之大召街, 周圍達二公里餘. 俗稱大召. 蒙古語謂大爲依克, 喇嘛寺爲召, 故又稱依克召. 寺中大雄寶殿黃瓦朱簷, 雕樑畫棟, 極其壯觀. 殿中四壁滿繪佛像, 內供金色大佛, 座前有一銅雕小方城, 城內鑄有佛像, 玲瓏精巧, 令人歎爲觀止. 寺內設有班禪喇嘛之寶座, 藏文藏經甚多, 誦經堂可容納喇嘛數百人同時誦經. ②位於韓國忠淸南道扶餘郡外山面. 號萬壽山. 爲新羅文武王(661~680在位)時之梵日(或謂梵一)國師所創建. 後經戰亂, 破壞殆盡, 現存之建築物乃高麗時代所重建. 相傳李朝時代之重臣梅月堂金時習曾隱居於此.
【무량사제無量四諦】
p5116-下→ 爲天台宗智顗大師所立四種四諦之一. 此係別敎之說, 認爲三界之內與三界之外有恆沙無量之差別相, 此無量法門, 乃菩薩用以度化無量衆生者, 聲聞․緣覺等二乘則以智眼亦不能知見, 而唯有菩薩能通達此法. (一)苦諦, 卽菩薩能知見衆生之苦有無量之相. (二)集諦, 卽菩薩能知見衆生之惑業能招集苦果, 亦有無量之相. (三)滅諦, 卽菩薩依方便正修而證入涅槃寂滅之理, 有無量之相. (四)道諦, 卽菩薩所證得之諸波羅蜜有無量之相, 此無量道法能自利․利他, 救度無量之衆生.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卷下](參閱四諦1840)
【무량수경련의술문찬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
p5121-上→ 凡三卷. 新羅僧璟興撰. 又稱無量壽經述贊.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爲西晉竺法護譯(今已不存)無量壽經二卷之注釋書. 全篇內容分爲來意․釋名․解本文等三門. 解說簡明, 然現存本約有八處脫文. [東域傳燈目錄卷上․諸宗章疏錄卷二․淨土眞宗敎典志附錄卷三]
【무량수경無量壽經】
p5119-下→ 梵名 Sukhāvatī-vyūha. 凡二卷. 曹魏康僧鎧譯. 又稱雙卷經․兩卷無量壽經․大無量壽經․大經. 爲淨土敎三部根本要典之一.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本經敘說於世自在王佛時, 有國王出家爲僧, 號法藏, 誓願度化一切衆生至極樂世界, 如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所云(大一二․三六八上) : 十方衆生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後成佛, 號無量壽, 國土在西方, 名爲安樂, 或稱極樂 ; 經中竝敘及淨土之莊嚴, 又勸發諸天衆生精進修行, 以求往生彼佛國土. 本經之漢譯本極多, 古來卽有五存七缺等十二種譯本之說, 卽 : (一)無量壽經, 二卷, 東漢安世高譯, 今已不存. (二)無量淸淨平等覺經, 四卷, 東漢支婁迦讖譯. (三)阿&C0-EEF6;陀經, 二卷, 三國吳之支謙譯. (四)卽康僧鎧譯之本經. (五)無量淸淨平等覺經, 二卷, 曹魏帛延譯, 今已不存. (六)無量壽經, 二卷, 西晉竺法護譯, 今已不存. (七)無量壽至眞等正覺經, 一卷, 東晉竺法力譯, 今已不存. (八)新無量壽經, 二卷,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今已不存. (九)新無量壽經, 二卷, 劉宋寶雲譯, 今已不存. (十)新無量壽經, 二卷, 劉宋曇摩蜜多譯, 今已不存. (十一)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二卷, 唐代菩提流志譯. (十二)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三卷, 北宋法賢譯. 然近代學者, 如日本常盤大定․望月信亨․中村元等人, 根據歷代經錄之記載․敦煌本之新資料․梵文原本之對照硏究, 乃至敎理史之發展觀點, 而對古來十二譯之說提出質疑之看法, 謂本經前後僅有五種之譯本而已, 卽上記十二譯本中之第三․第五․第十一․第十二譯, 另加上西晉竺法護譯之無量壽經二卷, 其餘多爲重複訛僞之記錄. 此外, 日本野上俊靜更進一步主張本經係竺法護譯於西晉永嘉二年(308)之譯本, 而非康僧鎧所譯. 又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 龍舒人王日休所校輯之大阿彌陀經二卷, 爲各版無量壽經中流通極廣之版本, 然該經僅係將現存四譯本(除去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互相參照, 重新編纂而成, 而非直接譯自梵文本. 本經之梵文原本亦有數種, 一八八三年, 英國學者麥克斯穆勒(Max Müller)與日本南條文雄共同出版原文本, 穆勒又將之英譯, 題爲 The Larger Sukhāvatī-vyūha. 一九○八年, 南條文雄亦將此版譯爲日文. 一九一七年, 日本荻原雲來又根據高楠順次郞․河口慧海兩人自尼泊爾所發現之梵本及藏譯本, 重新改訂穆勒出版之梵文本, 復譯爲日譯本․英譯本. 此外, 寺本婉雅․靑木文敎兩人亦曾先後將西藏本譯爲日文出版. 自本經各種語文版本陸續刊行後, 學者乃逐漸採用異語版本之對照硏究, 其中硏究效果最顯著者爲漢譯諸本與梵文原本之對照比較, 較値得注意者, 如全經章段之出入․願文之多寡․與會之大比丘衆人數․菩薩衆之名稱數目․法藏菩薩所見佛刹土之數目, 乃至經文中彌陀入滅, 觀音補處之說․五惡段之文․過去佛及十二光佛之數․偈頌之有無․位置之差異等, 各譯本與梵本均有所異. 本經旣爲淨土敎之根本聖典, 古來有關之注疏贊述自然不勝枚擧, 較重要者, 有印度世親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一卷(此卽著名之世親淨土論)․北魏曇鸞之往生論註二卷․隋代慧遠之無量壽經義疏二卷․隋代吉藏之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唐代圓測之無量壽經疏三卷․新羅元曉之無量壽經宗要一卷․新羅義寂之無量壽經述義記二卷․唐代玄一之無量壽經記三卷․唐代寂證之無量壽經述義三卷․新羅璟興之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三卷․淸代彭際淸之無量壽經起信論三卷等.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四․卷五․卷七․開元釋敎錄卷一․卷十一․卷十四․樂邦文類卷一․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大無量壽經の敎理史的硏究(池本重臣)․無量壽經諸異本の硏究(明石惠達)․梵文無量壽經批議(荻原雲來)]
【무량수경의소無量壽經義疏】
p5121-中→ ①凡二卷, 或一卷. 隋代慧遠撰. 又稱無量壽經疏․大無量壽經疏․大經義疏․淨影大經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係康僧鎧所譯無量壽經之注釋書. 於文前擧出二藏二敎之敎判, 以無量壽經爲菩薩藏頓敎所攝 ; 次釋經名, 分科經文, 一一解釋文義. 本書爲無量壽經現存最古之注疏, 其分科及三願分類等方法, 爲古來之淨土諸家所引用. ②全一卷. 隋代吉藏撰. 又稱大經義․大經義疏․無量壽義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本書依據三論宗來解釋無量壽經. 初爲序文讚歎西方淨土, 次說無量壽經之宗致, 復論述如來之說法, 最後分科節以釋正文. 謂經之說相, 先示妙果, 後勸往生, 係爲使五濁之衆生捨離穢土而取淨土.
【무량수경초無量壽經鈔】
p5121-中→ 凡七卷. 日僧了慧道光撰. 又稱大經鈔․望西鈔․道抄. 爲無量壽經之注釋書. 內容分爲大意․釋題․解文等三門. 初闡明大意, 立有敎起所因․所說大猷․宗體定判․藏敎所攝等四科, 次辨明經題及譯人, 復次解釋經文, 槪採用慧遠之分科方法, 又廣泛引用我國及日本諸家之疏記, 而主要以日僧良忠相傳之義旨抉擇. 現收入淨土宗全書第十四卷.
【무량수불無量壽佛】
p5119-中→ ①卽阿彌陀佛. 阿彌陀, 意譯爲無量壽(梵 amitāyāus)․無量光(梵 amitābha), 故阿彌陀佛亦稱爲無量壽佛․無量光佛. 惟密敎則以阿彌陀佛之應化身爲無量光佛, 其報身爲無量壽佛. 無量壽經卷上言, 無量壽佛, 威神光明, 最尊第一. 觀無量壽經亦謂, 無量壽佛, 身量無邊, 非是凡夫心力所及. (參閱阿彌陀佛3680). ②爲阿彌陀經證誠段所出之六方恆沙諸佛中住於西方之一佛. 以其方處與阿彌陀佛同位於西方, 又同名無量壽, 故古來有同異之論. [不可思議諸佛所護念經卷下(隋代叉那屈多譯)․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下(窺基)․阿彌陀經義疏(元照)․阿彌陀經要解(智旭)]
【무량수여래회無量壽如來會】
p5119-上→ 梵名 Sukhāvatī-vyūha. 凡二卷. 唐代菩提流志譯. 全稱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 出自於大寶積經第五會之十七․十八兩卷. 爲無量壽經異譯五存本之一. 本書與曹魏康僧鎧之譯本類似處甚多. (參閱無量壽經5119)
【무량의경無量義經】
p5119-上→ 梵名 Amitartha-sūtra. 全一卷. 南朝蕭齊曇摩伽陀耶舍(梵 Dharmagatayaśas)譯於建元三年(481). 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本經之旨趣, 係基於有情之煩惱無量, 故佛陀說法無量 ; 說法無量, 故義亦無量 ; 無量義生自一法, 此一法卽無相. 內容多以法華經爲中心. 與法華經․觀普賢經合稱法華三部經. 注疏有蕭齊劉虫乙之無量義經疏一卷․唐代圓測之無量義經疏三卷等. 異譯本有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之無量義經一卷, 早已佚失. [法華義記卷一․彦琮錄卷一․閱藏知津卷二十四]
【무량의無量義】
p5118-中→ 梵語 mahā-nirdeśa 或 ananta-nirdeśa. ①謂一切諸法各具無量無數之義理, 故稱無量義. ②爲實相之異名. 吉藏之法華經義疏卷二載, 無量義有二種, 卽 : (一)體無量, 實相之體不可限量, 稱爲體無量. (二)用無量, 從實相一法而生出一切法, 稱爲用無量. 此體․用皆有深義, 故稱義. [無量義經]. ③指大乘經典. 法華經序品(大九․四中) : 時佛說大乘, 經名無量義.
【무량의처삼매無量義處三昧】
p5118-下→ 梵語 anantanirdeśapratiṣṭhāna-samādhi. 指佛陀欲說法華經時所入之三昧. 無量, 乃三乘․五乘等無量法門, 卽無量義 ; 義處, 乃無量義之依處, 卽實相. 生出無量法義依處之實相無相三昧, 稱爲無量義處三昧. 佛陀旣已說無量義之後, 將說實相, 則於中間入此三昧, 依所出之無量義, 故爲無量義經之三昧 ; 依所歸之義處, 則爲法華經之三昧. [法華經序品․法華文句卷二]
【무량정천無量淨天】
p5118-中→ 無量淨, 梵名 Apramāṇa-śubha, 巴利名 Appamāṇa-subha, 音譯阿波摩羞․阿波摩首訶․阿波羅摩那․又作無量淨果天․無量善天. 色界十八天之一. 爲第三禪之第二天. 此天天衆所受之樂勝於第一天之寂靜愛樂, 與三禪相應, 故稱無量淨. 或謂意地之樂受, 於此轉增, 難以量測, 故稱無量淨. 彰所知論卷上․雜阿毘曇心論卷二等謂此天衆生之壽命爲三十二劫, 身長爲三十二由旬.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立世阿毘曇論卷六․卷七]
【무량혜無量慧】
p5121-下→ ①爲諸佛之通稱. 諸佛如來具有甚深無量之智慧, 故稱無量慧. 讚阿彌陀佛偈(大四七․四二四上) : 十方三世無量慧, 同乘一如號正覺.[法華經化城喩品․無量壽經卷上]. ②爲阿彌陀佛之別稱.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二願爲 : 願光明無量, 自成無量光之正覺, 照破十方衆生之無明黑闇. 如阿彌陀經載, 彼佛光明無量, 照十方國無所障礙. 其中, 光明卽智慧之相. 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讚歎阿彌陀佛(大二六․四三上) : 無量光明慧, 身如眞金山.
【무루과無漏果】
p5129-中→ 指由無漏因所證得之果德. 卽四諦中滅諦之涅槃. 又指阿羅漢果.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三(大二七․六四○下) : “頗有業有漏無漏果耶?』答 : “有, 謂離繫果.” [大乘義章卷十五](參閱四向四果1683)
【무루구지無漏九地】
p5128-下→ 指色界四禪天中之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定, 以及四無色定中之下三無色定(不包括有頂天)等九地. 此九地雖皆屬有漏定, 但其境地乃爲生起無漏定之强力依處, 亦爲無漏正智之所依, 故稱無漏. 於小乘, 認爲欲界及無色界之有頂天皆無無漏法, 此因前者爲散地之故, 後者以微細昧劣之故. 又二禪以上之近分定, 所以無無漏法, 乃因其無厭背自地之法. 然大乘於有頂天尙有遊觀無漏之說, 此則異於小乘所說. (參閱九地132)
【무루단無漏斷】
p5132-中→ 梵語 anāsrava-viyoga. 爲有漏斷之對稱. 謂以無漏道斷除煩惱. 無漏道, 指以十六行相正觀苦․集․滅․道等四諦理之智慧. 此觀智全離煩惱之過非, 故稱無漏. 此無漏智生起於見道位之初, 能斷除三界九地之見惑 ; 於修道位復習之, 能斷除修惑. 就其所依之定而言, 依初禪近分之未至定而起, 能斷除九地之煩惱 ; 生起於初禪以上時, 能斷除自地及上地之煩惱, 此時下地之煩惱已斷除, 故不復更斷. 與僅能斷除下一地之煩惱, 而不能斷除自地及上地之煩惱的有漏斷不同 ; 又與止於下八地, 而不能斷除有頂地之惑者有別. 以上乃依俱舍論卷二十四等之意, 爲小乘有部宗之說. 然除非想地之惑外, 見․修二惑通於無漏斷及有漏斷二者, 故修道之斷惑通於有漏․無漏二斷, 此槪由行者之意樂而任用其一. 見道雖亦通於此, 然速疾歷觀三界四諦而斷惑, 爲有漏道所不堪, 必以無漏道方能斷之. 又依經部之說, 則無漏斷以上爲不退, 而有漏斷仍有退轉之時. 若依大乘唯識家之意, 以有漏智可伏住煩惱之現行, 然不能斷其種子, 唯有無漏斷能斷其種子. 其無漏智爲唯識之性(卽證得眞如之根本智), 由此出唯識之相(卽了知因緣現起之萬相之後得智). 其根本智有我法二空之無分別智, 後得智則有三心․十六心等分別. 菩薩於初地見道位之初生起無漏智, 此智旣起, 卽可斷除分別而起之煩惱․所知二障. 進一步於十地悉伏修惑之俱生起煩惱障, 而於金剛喩定之中全然斷盡 ; 所知障則於十地中漸次斷除, 而至金剛喩定現前時方才永遠斷盡. [成唯識論卷十․俱舍論卷二十一]
【무루도無漏道】
p5131-中→ 梵語 anāsrava-mārga. 又作出世間道․聖道. 爲有漏道之對稱. 相當於四諦中之道諦. 卽滅除煩惱․趣向涅槃之聖道. 以四靜慮․未至定․中間定及下三無色(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等九地爲所依而生起. 於四善根位中, 世第一法(於上忍位起無間善根之階位)之無間生苦法忍, 爲無漏之初起 ; 就四沙門果之性而言, 初果及第四果乃修無漏道所得者, 第二及第三果則通於有漏․無漏二道. 無漏道有加行․無間․解脫․勝進等四道. 其中, 無間道爲諸惑能斷之道, 解脫道爲正證解脫之道. 下八地之修惑雖通於有漏斷(以有漏道斷煩惱), 有頂地之染則唯有無漏道能斷之. 蓋有頂地爲三界九地中之最上地, 此地所起之惑, 有見惑․修惑之別, 其中, 見惑雖於見道一時斷之, 而修惑則於修道以六行觀先斷下八地之七十二品, 次以無漏智斷有頂九品中之下八品, 稱爲阿羅漢向, 最後斷第九品, 卽是阿羅漢果. 又俱舍論卷十七謂, 無漏之斷道有等流․離繫․士用․增上等四果, 而無異熟果, 卽說明由無漏道不招感當來愛․非愛之異熟果. [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六․俱舍論卷二十四․順正理論卷五十七](參閱有漏2452․定3171․無漏斷5132․道5620)
【무루無漏】
p5128-下→ 梵語 anāsravaḥ. 有漏之對稱. 漏, 爲漏泄之意, 乃煩惱之異名. 貪․瞋等煩惱, 日夜由眼․耳等六根門漏泄不止, 故稱爲漏. 又漏有漏落之意, 煩惱能令人落入於三惡道, 故稱漏. 因之稱有煩惱之法爲有漏 ; 稱離煩惱垢染之淸淨法爲無漏, 如涅槃․菩提, 與一切能斷除三界煩惱之法, 均屬無漏. [俱舍論卷二十․大乘義章卷五本](參閱有漏2452)
【무루무위무루유위無漏無爲無漏有爲】
p5131-上→ 無爲, 爲眞理之異稱. 無漏無爲, 指遠離有漏雜染之法, 爲無漏有爲之對稱. 無漏無爲與無漏有爲皆遠離有漏雜染之法, 故同稱無漏. 有爲․無爲之區別, 乃從無漏法之本體與作用來分別. 無漏法之本體凝寂湛然不動, 其作用則自在而應用無窮 ; 故以本體觀之, 是爲無爲, 若由作用而言則稱有爲.
【무루법無漏法】
p5129-中→ 梵語 anāsrava-dharma. 爲有漏法之對稱. 指遠離煩惱垢染之淸淨法. 俱舍論卷一(大二九․一下) : 虛空等三種無爲及道聖諦, 名無漏法. 所以者何?諸漏於中不隨增故.卽虛空․擇滅․非擇滅等三種無爲法, 及七覺支․八正道等道聖諦之法, 皆無隨增煩惱, 故稱無漏法. 其中, 擇滅無爲, 爲滅諦涅槃之道果, 以離繫(遠離煩惱之繫縛)爲性 ; 非擇滅無爲, 由於緣缺, 永遠障礙未來法之生起 ; 虛空無爲, 僅以無礙爲性, 皆無作用, 非諸漏隨增之依處, 故皆爲無漏法. 此卽無爲之無漏法. 又道諦三十七品爲有爲法, 其中, 唯有七覺支․八正道屬於無漏法, 其餘之四念住等皆通於有漏與無漏之法. 此外, 說一切有部於十八界中, 以意․法․意識等後三界通於有漏與無漏法, 而以五根․五境․五識等前十五界爲有漏法 ; 此部竝認爲, 佛之生身爲他所緣, 起隨增煩惱, 故爲有漏法, 而非無漏法. 然於大衆部等, 則認爲佛身永斷煩惱習氣, 與十八界同爲無漏法. [順正理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四․卷七十六․卷一七三․俱舍論卷十三․卷二十四․俱舍論光記卷二․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有漏法2453)
【무루법성無漏法性】
p5130-上→ 法性, 指諸法之眞實體性, 爲眞如之異稱. 法性淸淨, 離一切煩惱垢染, 故稱無漏法性. 大乘大義章卷上(大四五․一二七下) : 無漏法性生身, 名爲法身.[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
【무루선無漏善】
p5130-下→ 指遠離煩惱過非之善法. 有漏善之對稱. 爲見道以上之聖者所生起之善. 在小乘指四向三果之聖者所起之有學善․阿羅漢果所起之無學善, 及涅槃之勝義善 ; 在大乘則爲初地以上之菩薩所修六度等之無漏有爲及無爲涅槃法. 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載(大四三․四一八下) : 無漏有爲․無爲亦爾, 此世․他世違越生死, 有得․有證, 及由涅槃獲二世益, 非生惡趣等, 故竝名爲善.(參閱善4873)
【무루연無漏緣】
p5132-上→ 謂證得滅諦與道諦所斷之六煩惱緣無漏法. 爲有漏緣之對稱. 在九十八隨眠中, 與滅․道二諦所斷之邪見․疑相應之無明及不共無明有六惑, 此六煩惱親緣滅․道二諦之無漏法, 故稱無漏緣. 其中滅諦之三惑僅緣自地之擇滅, 而不緣異地之擇滅, 因擇滅異於苦集, 脫離因果之範圍, 故上下地之擇滅互不相緣. 依此, 欲界之三惑僅緣欲界之擇滅, 乃至有頂天之三惑僅緣有頂天之擇滅. 邪見等煩惱亦如是. 又道諦之三惑中, 欲界之三惑緣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靜慮等六地之法智品之無漏道 ; 色界與無色界八地之三惑緣取九地類智品之無漏道. 其所緣範圍異於滅諦時之僅緣自地之情形, 係由於各地之法類智互爲同類因, 故六地․九地皆能通緣. [俱舍論卷十九․順正理論卷四十八․俱舍論光記卷十九]
【무루율의無漏律儀】
p5130-上→ 梵語 anāsrava-saṃara. 指斷盡煩惱之無漏戒. 三種律儀之一. 又作道共戒․道生律儀․無漏戒. 卽聖者入於無漏定時, 所發得防非止惡之戒體, 稱爲無漏律儀. 此無漏律儀與無漏道共生共滅, 故稱道共戒. 此戒屬無表業. 於說一切有部, 以無表業爲實色, 故生於無色界之聖者雖能成就此戒, 然必不現起 ; 於唯識家, 則以一切無表業爲非實色, 而於一切無表業中, 凡能與色․無色界所有無漏道俱轉, 竝具有斷除犯戒之功能者皆爲無漏律儀. [俱舍論卷十四․卷十五․雜阿毘曇心論卷三․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大乘義章卷十]
【무루인無漏因】
p5129-上→ 指能招感無漏果報之業因. 卽能證得涅槃果之無漏淸淨之戒․定․慧. 相當於四諦中之道諦. 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九(大二七․九四八中) : 謂知一切法, 當言苦智. (中略)謂知擇滅作滅等四行相, 當言道智. 謂知無漏五蘊作道等四行相, 不說餘智者, 亦如前釋, 顯自性已.
【무루정無漏定】
p5129-上→ 梵語 anāsrava-samāpatti. 意譯無漏等至. 指於出世間無漏心所得之禪定. 又作出世間定․出世間禪. 出世間, 爲無漏之別稱. 俱舍論等謂於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靜慮(卽四根本定)․下三無色定等九地能生起無漏定. 然唯識家僅以第四靜慮地所起之大乘光明定․集福王定․賢守定․健行定等四定爲無漏定.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五將禪分爲世間禪․亦世間亦出世間禪․出世間禪․非世間非出世間禪四種. 出世間禪有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師子奮迅三昧․超越三昧等. [大智度論卷十七․顯揚聖敎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十二](參閱無漏九地5128)
【무루지無漏智】
p5130-下→ 梵語 anāsrava-jñāna. 指證見眞理, 遠離一切煩惱過非之智慧. 爲有漏智之對稱. 於小乘, 證見四諦理之智, 稱爲無漏智. 有法智․類智之分別. 證得欲界四諦法理之智, 稱爲法智. 證得色․無色等二界四諦法之智, 稱爲類智 ; 蓋其境智與法智相似, 故稱類智. 若由境之差別則分爲苦․集․滅․道等四智. 於無學位又分盡智․無生智, 此二智皆證見四諦之法理. 小乘謂無漏智於見道始生起, 而漸次修習. 於大乘唯識宗則分無漏智爲根本․後得二智, 根本智爲唯識之性, 卽證得眞如理性之無分別智 ; 後得智由根本智所出, 爲唯識之相, 卽了知因緣現起之萬象. 大乘謂無漏智於初地見道始生起, 而漸次修習, 遂證佛果. [法華經方便品․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七․俱舍論卷二十六․順正理論卷七十三](參閱十智472)
【무루통無漏通】
p5130-中→ 指漏盡通. 於六神通中, 前五通爲有漏通, 第六漏盡通則爲無漏通. 前五通於有漏道可得, 漏盡通則非無漏道不能得, 故稱無漏通. 翻譯名義集卷七(大五四․一一七七中) : 無漏通者, 如來莊嚴入一切佛境界. 經云 : “言無漏者, 謂離四漏, 謂欲漏․有漏․無明漏․見漏, 以不取彼四種漏故, 乃名遠離諸漏.” (參閱漏盡智證通5827)
【무루혜無漏慧】
p5131-下→ 梵語 anāsrava-prajñāā. 卽遠離一切煩惱過非, 純眞無垢之智慧 ; 指三乘之聖智. 俱舍論卷二十六(大二九․一三四中) : 慧有二種, 有漏․無漏. 唯無漏慧立以聖名.[阿毘曇八犍度論卷九]
【무루후신無漏後身】
p5130-中→ 指二乘無學果之身. 與無漏最後身同義. 因其遠離煩惱垢染, 爲生死之最後身, 故稱無漏後身. 法華經授記品(大九․二○下) : 諸聲聞衆, 無漏後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計.[法華經方便品]
【무리상사과류無異相似過類】
p5115-中→ 因明用語. 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四. 於因明對論中, 敵者(問難者)對立者(立論者)所立之正確論式强加非難, 謂對方所提出的宗(命題)之主詞與同喩二項槪念皆相同無異, 竝據以推演出一切法法皆相同無異之謬論, 試圖難破對方. 例如佛弟子立聲是無常, 所作性故, 譬如甁等之論式. 外敎徒欲破之, 遂謂 : 聲是無常, 與甁無異, 聲與甁同爲所作性故 ; 聲亦可燒․可見, 而非所聞性, 於甁無異. 又聲是可燒․可見, 非所聞性․所作性故, 猶如甁等. 若聲和甁相同, 可燒․可見而非所聞, 甁亦同於聲不可燒․不可見, 而如所聞性, 則聲․甁一切法同爲一性所成, 甁․聲二物不異.蓋聲之聞性係由現量所得, 外敎徒以甁爲比量, 雖遮遣聲之所聞, 而比量之力比現量爲弱, 故無法遮遣聲之所聞的現量之境, 此乃外敎徒所據以破斥佛弟子之方式實乃違於現量, 而造成似是而非之駁斥作法. 又此過相當於世親如實論道理難品所說之無異難. [因明正理門論․因明大疏瑞源記卷八](參閱十四過類415․因明2276)
【무리원내선사광록無異元來禪師廣錄】
p5114-下→ 凡三十五卷. 明代僧無異元來(1575~1630)撰, 法孫弘瀚․弘裕共編. 淸康熙十年(1671)刊行. 又稱博山大艤和尙廣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五冊. 本書係集無異元來禪師一代語錄之大成, 內容包括無異禪師語錄序․錫類法檀序․賸錄序․禪警語序․宗敎答響序․博山能仁寺等五會之語錄․茶話․普說․拈古․頌古․佛事香語․參禪警語․開示偈․淨土偈․宗敎答響․宗說等錫․書․啓․序․壽言․輓辭․博山和尙傳․塔銘及序等. 其中, 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五所收之宗敎答響, 又稱博山大師宗敎答響, 係集無異元來回答學人諸士之種種質問. 答響之一․之二又分參悟․淨土․止觀․戒律․布施․願力․懺悔․福報․釋疑․回向等十品. 書中所收之賸錄序, 賸錄, 卽道嵩壁如所編之博山老人剩(賸)錄六卷, 相當於元來語錄之補遺, 內容有上堂․茶話․頌古․偈․詩․贊等, 今僅於本書卷首刊錄黃端伯所撰之賸錄序. 又本書卷十三至卷十五之參禪警語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二冊(而於卍續藏第一二五冊省略未收), 亦收於朝鮮僧淸虛堂休靜(1520~1604)所編之禪門撮要卷上. 凡二卷, 詳稱博山和尙參禪警語, 又作博山參禪警語․禪警語․博山警語. 成正編, 明代神宗萬曆三十九年(1611)刊行. 輯錄示初心做工夫警語․評古德垂示警語․示疑情發不起警語․示疑情發得起警語․示禪人參公案警語․示參禪偈十首等.
【무림령은사지武林靈隱寺志】
p3326-中→ 凡八卷. 淸朝孫治撰, 徐增重編.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靈隱寺位於浙江杭縣西湖靈隱山, 其呼猿洞與冷泉亭乃錢塘八景之一. 寺始建於晉咸和五年(330), 爲慧理所建. 元․明兩代, 毁興屢作. 淸順治年間宏禮重建, 康熙三十八年(1699), 賜名雲林寺. 寺志舊有明萬曆白珩所修之稿;淸康熙九年, 孫治重修爲十二卷;十年, 徐增就孫治之志重編爲八卷十四門:開山․重興․山水․梵宇․古塔․古蹟․禪祖․法語․檀越․人物․藝文․詩․遺事․雜記. 故康熙以前之靈隱寺文獻詳載於此寺志.
【무림리안사지武林理安寺志】
p3326-上→ 凡八卷. 淸朝杭世駿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理安寺位於浙江杭縣南山, 五代伏虎逢禪師創建, 原名法雨寺, 宋理宗時改名理安寺. 明弘治四年(1491), 龍井山洪水暴發, 寺遭廢. 萬曆年間, 法雨大師重建. 淸康熙五十一年(1712), 以僧衆多, 生産微薄, 不敷支出, 乃發帑重建, 增寺下千畝, 齋田二百餘畝. 寺位於九溪十八磵中, 而四繞之峰巒, 高接天日, 煙霞鬱勃, 風景殊勝. 關於該寺之寺志, 舊有法雨大師撰寺紀四卷, 然因日久板毁而不存. 康熙年間, 迦陵老人又撰寺志六卷, 稿成未刻而遭火燒毁. 乾隆年間, 僧實月再纂志稿, 亦失於火, 時杭世駿受智朗上人之請而撰寺志, 共計八卷, 分爲八門:恩寵․梵宇․山水․田畝․禪宗․規約․著述․藝文. 志出於名家, 體例嚴謹, 實爲寺志之善本.
【무림범지武林梵志】
p3325-下→ 凡十二卷. 明朝吳之鯨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武林位於浙江杭縣之西約九公里處. 爲靈隱․天竺․韜光․吳山․雲棲等諸山之總稱. 宋室南遷, 偏安江南. 武林梵刹歷經戰亂而衰廢, 至南宋始再重建. 一時梵刹林立, 高僧輩出, 與南朝金陵(南京)先後輝映, 造成佛寺建築之黃金時代. 後雖經元․明兩代戰禍之破壞, 然古寺梵刹之遺留於今日者, 終較南京六朝古蹟爲多. 吳氏鑑於南宋武林梵刹, 至明代而殘頹者頗多, 恐遺蹟漸趨湮沒, 乃博考乘牒, 撰武林梵志, 分爲城外․城內․南山․北山及諸屬縣, 凡得寺院四二六所, 詳載各寺之創置始末及其山川形勝, 繼而又分天朝寵錫․宰官護持․古德機緣․歷代勳績等四門, 分別記載名流勝蹟․高僧支派, 而各編爲小傳, 序錄井然. 本志收羅詳實, 較其他記載武林之諸書爲勝, 不僅爲伽藍增加故實, 爲佛敎流傳收存史料, 亦足爲談藝之資正.
【무명결無明結】
p5096-中→ 梵語 avidyā-saṃyojana. 爲九結之一. 無明能繫縛人, 使之輪迴三界而無法出離, 故稱結. 辯中邊論卷上(大三一․四六六下) : 無明結能障身見事遍知, 由此不知諸取蘊故.(參閱九結148)
【무명루無明漏】
p5096-下→ 梵語 avidyāsrava 或 avidyā-āsava, 巴利語 avijjāsava. 爲三漏之一. 漏, 流注之義, 指令有情流注於三界之煩惱. 無明乃三有生死之根本, 能令衆生輪迴於生死, 無法出離, 故稱無明漏 ; 又漏爲煩惱之別名, 故亦稱無明煩惱. 長阿含經卷二(大二․一二上) : 修智心淨得等解脫, 盡於三漏, 欲漏․有漏․無明漏, 已得解脫, 生解脫智.[雜阿含經卷二․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三․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參閱三漏646)
【무명無名】
p5081-中→ (722~793)唐代荷澤宗僧. 渤海(山東陽信)人, 俗姓高. 移居洛陽. 二十八歲於同德寺出家, 初學律藏, 後從學於荷澤宗祖荷澤神會, 竝嗣其法, 改稱無名. 遊歷四方, 參訪五嶽之羅浮․廬阜․雙峰․撤公․鑪嶺․牛頭․剡溪․若耶․天台․四明等諸山. 據傳德宗(779~804在位)採納鮮于叔明及令狐峘之意見, 欲沙汰僧尼, 僅留高僧. 無名上表進諫, 乃罷. 貞元六年(790)遊五臺山. 貞元九年示寂於佛光寺, 世壽七十二, 法臘四十三. 著有彌陀經疏行世. 澤氵路節度使李抱眞於佛光寺爲其建塔. [宋高僧傳卷十七]
【무명無命】
p5089-下→ 梵語 ajīva. 爲印度耆那敎之根本學說. 卽指命(靈魂)以外之一切總稱, 與命竝爲構成字宙之二大要素. 無命之中, 包括四大類, 卽 : (一)物質(梵 pudgala). (二)法(梵 dharma), 爲運動之原理. (三)非法(梵 adharma), 卽靜止之原理. (四)虛空(梵 ākāśa), 卽萬有存在之場所. (參閱命3126)
【무명無明】
p5094-中→ 梵語 avidyā, 巴利語 avijjā. 爲煩惱之別稱. 不如實知見之意 ; 卽闇昧事物, 不通達眞理與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之精神狀態. 亦卽不達․不解․不了, 而以愚癡爲其自相. 泛指無智․愚昧, 特指不解佛敎道理之世俗認識. 爲十二因緣之一. 又作無明支. 俱舍宗․唯識宗立無明爲心所(心之作用)之一, 卽稱作癡(梵 moha). 就十二緣起中無明支解之, 無明爲一切煩惱之根本. 阿含經謂, 無明乃對於佛敎眞理(四諦)之錯誤認知, 卽無智 ; 且其與渴愛具有表裏之關係. 說一切有部以三世兩重之因果來解說十二緣起, 謂其中之無明係指過去煩惱位之五蘊, 由於該位諸煩惱中, 以無明之作用最强, 故總稱宿世煩惱爲無明. 唯識宗則以二世一重之因果加以解釋, 謂無明與行能牽引識等五果之種子, 故爲能引支 ; 其中, 與第六意識相應之癡, 能起善惡之業, 稱爲無明. 有部與唯識宗又將無明分爲相應無明與不共無明二種. 相應無明, 係與貪等根本煩惱相應共起 ; 不共無明, 則無與之相應而起者, 以其獨自生起, 故又作獨頭無明. 且成唯識論卷五將不共無明更分爲恆行不共無明與獨行不共無明. 恆行不共無明, 係與第七末那識相應之無明, 卽與貪等根本煩惱相應而起, 此無明無始以來恆行, 障礙眞義智, 故稱恆行 ; 又自一切凡夫心常無間之觀點言, 乃與相應於第六意識之無明有異, 故稱爲不共. 獨行不共無明, 係與第六意識相應之無明, 以其與其他根本煩惱不相應, 單獨而起, 故亦稱不共. 此獨行不共無明復依其與隨煩惱俱起與否, 更細分主獨行無明與非主獨行無明. 唯識宗又區分無明爲種子與現行, 其中, 常隨衆生, 隱眠在第八阿賴耶識中之無明種子, 稱爲隨眠無明 ; 對此, 無明之現行, 纏縛衆生, 繫著生死(迷之世界), 稱爲纏無明. 又纏無明有相應與不共, 卽爲隨眠․纏․相應與不共等四種, 稱爲四種無明․四無明. 此外, 無明復可分爲根本與枝末․共與不共․相應與不相應․迷理與迷事․獨頭與俱行․覆業與發業․種子子時․行業果․惑等十五種無明. 據勝鬘經之說, 與見惑及三界之修惑(貪等)相應之相應無明, 稱爲四住地之惑. 所謂四住地卽 : 見一處住地․欲愛住地․色愛住地․有愛住地, 其中, 見一處住地指見惑, 後三住地則指三界之修惑. 又獨行不共之無明爲無始無明住地之惑(若合以上四住地之惑, 則稱五住地之惑), 此無明住地爲一切煩惱之根本, 唯如來之菩提智得以斷之. 據大乘起信論之說, 無明爲不覺, 此不覺分爲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二種. 根本無明, 又作根本不覺․無始無明․元品無明, 忽然念起無明或元初之一念. 卽不了達眞如平等之理, 故忽然起動差別對立之念的元初, 卽爲諸煩惱之元始․迷妄之最初, 皆非由其他煩惱所生者, 故謂忽然. 以其極微細, 故難以區別心王與心所之狀態. 故根本無明卽最細微之動心, 而諸種惑․業․苦等皆以此一念起動之心爲根本, 故稱根本無明. 此卽無始無明住地之惑. 枝末無明, 又作枝末不覺, 卽依根本無明而起之枝末的染汚心, 有三細六粗之惑業. 據天台宗之說, 依空․假․中三觀可斷除見思․塵沙․無明三惑. 此中, 無明卽迷於非有非空之理, 而爲障礙中道之惑. 亦卽中觀所斷之對象. 關於斷除無明者, 在天台所判化法四敎之別敎, 於十迴向伏無明, 在初地以上至妙覺等十二階位, 斷盡十二品無明. 此際, 十迴向中, 最後之第十迴向斷除最初之無明, 進入初地 ; 此最初之無明復分三品來斷, 故稱三品之無明. 在圓敎, 則於初住以上至妙覺等四十二階位斷盡四十二品無明, 此際, 第五十一階位(等覺)之最後心卽顯妙覺智, 由此能斷除最後之無明(稱爲元品無明․無始無明․最後品無明). 然以上爲過去之說, 實則圓敎不立三觀之次第, 而主張持一心作觀, 三惑同體, 同時可斷.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卷三十八․大智度論卷四十三․成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卷五十六․卷五十八․卷六十四․十地經論卷八․俱舍論卷九․卷十九․摩訶止觀卷六上․勝鬘經寶窟卷中末]
【무명무실無名無實】
p5081-中→ 謂虛妄不眞或不辨別眞實之意義. 卽指名實不符之錯誤見解. 蓋名爲能詮表事物之名言語句, 實爲所詮表之眞實事相或道理 ; 能詮與所詮本爲諸法之表與裡, 旣不可截然而分, 視爲不相干涉之兩端, 亦不可混淆眞假, 墮入名實顚倒或名實皆妄之荒誕見解中.
【무명부無明父】
p5096-上→ 無明與貪愛相和而生我, 故以無明喩爲父, 貪愛喩爲母. 天台四敎儀(大四六․七八○上) : 永別無明父母, 究竟登涅槃山頂.[楞伽經卷三]
【무명장無明藏】
p5096-下→ 無明爲無量惑業苦生起之根源, 故稱爲無明藏.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大二四․一○一六中) : 無明者, 名不了一切法, 迷法界而起三界業果, 是故我言, 從無明藏起十三煩惱.
【무명주지無明住地】
p5096-上→ 梵語 avidyāvāsabhūmi. 指一切無知之根源. 爲五住地惑之第五. 無明住地屬根本․枝末煩惱中之根本無明 ; 爲我法二執中之法執. 乃一切煩惱之所依, 爲變易生死之因, 故稱無明住地.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一二․二二○上) : 於有愛數四住地, 無明住地其力最大, 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色力壽命眷屬衆, 具自在殊勝.[勝鬘經寶窟卷中末․唯識述記卷八末․大乘義章卷五本](參閱五住地惑1091․無明5094)
【무명혹無明惑】
p5096-中→ 天台宗所立三惑之一. 指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煩惱. 卽障覆中道之根本無明, 爲一切生死煩惱之根本. 以其不了一法界之微細煩惱, 遂成法性之障. 此無明惑, 聲聞․緣覺不知其名, 僅菩薩能了知․斷盡, 故又稱別惑. 又此惑乃由於受界外生死而有煩惱, 故屬界外之惑. 別敎菩薩從初地起漸斷此惑 ; 而圓敎菩薩則從初住起漸斷之, 而證中道實相之理. [法華玄義卷三․卷五․摩訶止觀卷三上](參閱三惑624․無明5094)
【무無】
p5068-下→ 梵語 a. 意謂非存在. 佛敎認爲所謂有或無之二邊(卽偏有或偏無之一方)皆爲謬誤 ; 唯有超越有與無之相對性, 始屬絶對之眞如. 於原始佛敎經典中, 如雜阿含經卷七․相應部經典二十四之五․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六等, 所顯現無之觀念, 係相對於有之無, 亦卽爲相對於存在之非存在. 大乘佛敎經論更進一步揭示其義, 如中論卷一觀六種品謂, 一切有與無, 本卽不存在 : 若見有․見無之相, 卽是淺智之見. 同論卷四․大智度論卷六等, 則藉超越相對性之有無, 泯絶諸法之假實斷常等, 而以無爲一切皆空之同義語. 蓋以諸法皆由因緣和合所生, 故本性卽是無(空無自性) ; 復以有空義之故, 遂得成一切法. 大般若經卷四更藉無之徹底否定, 而對五蘊․六界․十二處, 乃至四果․獨覺․菩薩․佛等佛道修行各階段之人格發展豫以一無所執之精闢闡論(大五․二二中) :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 色卽是空, 空卽是色. 受․想․行․識不異空, 空不異受․想․行․識 ; 受․想․行․識卽是空, 空卽是受․想․行․識. (中略)如是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 ; 無地界, 無水․火․風․空․識界 ; 無眼處, 無耳․鼻․舌․身․意處 ; 無色處, 無聲․香․味․觸․法處. (中略)無預流, 無預流果 ; 無一來, 無一來果 ; 無不還, 無不還果 ; 無阿羅漢, 無阿羅漢果 ; 無獨覺, 無獨覺菩提 ; 無菩薩, 無菩薩行 ; 無佛, 無佛菩提. 舍利子!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 與如是等法相應故, 當言與般若波羅蜜多相應. 同經卷三十八亦謂, 無性乃是般若波羅蜜多之自性 ; 而所謂般若波羅蜜多, 卽是捨離般若波羅蜜多之自性. 此說與上述引文均可視爲般若經系統對無之核心思想, 乃從透徹之否定來開展大乘佛敎無所滯礙執著之般若大慧. 見於維摩經卷中之入不二法門亦爲詮釋無之著名典故. 據該經記載, 一日, 文殊師利等三十二菩薩與維摩詰居士談論有關何等爲不二法門之究極答案, 諸菩薩均先後提出各種超越生滅․善惡等相對原理之看法, 而以之爲不二法門 ; 文殊則謂無言․無說․無示․無識爲不二法門 ; 對此, 維摩詰唯以沈黙不語顯示之. 由是, 文殊遂歎之爲是眞入不二法門. 要之, 維摩詰之黙不二卽是表現一種透骨透髓․積極活潑的無之精神. 於我國, 如慧遠․僧肇․吉藏․慧思․智顗等諸師對無之槪念, 皆大抵繼承般若系統之思想. 如慧思於所著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謂(大四六․六二八上) : 身本者, 如來藏也, 亦名自性淸淨心, 是名眞實心 ; 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中間, 不斷不常, 亦非中道 ; 無名․無字․無相貌, 無自․無他, 無生․無滅, 無來․無去․無住處, 無愚․無智, 無縛․無解.此一論點, 與上記般若經中之奧義, 旨趣全無二致. 無之思想, 於我國禪宗更有淋漓盡致之發展, 最足代表者爲趙州從諗禪師之趙州狗子公案. 無門關第一則(大四八․二九二下) : 趙州和尙因僧問 : “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 : “無!』無門曰 : “參禪須透祖師關, 妙路要窮心路絶. 祖關不透, 心路不絶, 盡是依草附木精靈, 且道, 如何是祖師關?只者一箇無字, 乃宗門一關也. (中略)將三百六十骨節․八萬四千毫竅, 通身起箇疑團, 參箇無字, 晝夜提撕, 莫作虛無會, 莫作有無會.” 其後之禪林師家, 多藉此則公案之拈提, 强調徹底破除執著, 泯絶念慮分別的無之精神. 另於淨土敎方面, 如唐代道綽有法身無相, 法身無知之說, 謂如來之眞法身乃無色․無形․無言說․無住處․無生․無滅者. 另如飛錫和尙於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下亦提出無心念佛之說, 逈異於一般念佛有念之思想, 而爲淨土門中唱道眞無念之重鎭(大四七․一四一下) : 言理門者, 眞無念也. 釋曰 : 有之與無, 卽此念而本無矣!何者?佛從念生, 心卽是佛, 如刀不自割, 指不自觸, 佛不自佛, 心不自心, 安得佛外立心, 心外立佛?佛旣不有, 心豈有哉?無心念佛, 其義明矣!故世人謂念佛有念也, 吾則謂念佛無念也. 此外, 如眞言密宗以□(a, 阿)字揭示諸法本不生之理. 據大日經疏卷七下載, 一切諸法皆由衆緣而生, 從緣而生者皆有始有本, 然若觀此能生之緣亦復從衆因緣生, 如是輾轉從緣, 則莫可窮究其根本源頭 ; 如此而觀, 卽知本不生際乃萬法之根本, 若徹見本不生際者, 卽是如實了知自心. 此乃密敎從諸法本無․諸法本不生之敎義來具顯無之奧旨. [雜阿含經卷十二․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三․顯揚聖敎論卷十六․成實論卷二․卷十一․中論卷三觀有無品․注維摩詰經卷四․攝大乘論釋卷五․二諦義卷上․大乘大義章卷上․大乘玄論卷二․摩訶止觀卷二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下]
【무문관無門關】
p5098-下→ 全一卷. 宋代僧無門慧開撰, 彌衍宗紹編. 全稱禪宗無門關.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慧開抄錄古來聞名之公案四十八則, 再加頌與評唱而成. 各則先擧本則, 次出評唱, 後附自作之頌. 頌常被視爲另一則公案, 故本書又可計爲九十六則公案. 本書第一則趙州狗子(大四八․二九二下) : 參禪須透祖師關, 妙悟要窮心路絶 ; 祖關不透, 心路不絶, 盡是依草附木精靈. 且道, 如何是祖師關?只者一箇無字, 乃宗門一關也. 遂目之曰禪宗無門關.全書旨在闡明無之境地, 同時, 入悟應以無爲門, 無門卽是門. 古來卽與碧巖錄․從容錄廣行於禪林間, 唯臨濟家特以其屬於正系, 故最重用之. 本書於南宋紹定元年(1228)印行, 淳祐五年(1245, 或謂淳祐三年)重刊, 日本則於應永十二年(1405)始有覆刻本, 其後竝數次刊行. 內容除四十八則公案之外, 卷首有習菴陳塤之序․紹定二年慧開之表文及自序․題號, 卷末有紹定元年之自跋及無量宗壽․孟珙․安晩等人之跋, 禪箴․黃龍三關及無庵所追加之第四十九則. [禪籍志卷上]
【무문도찬선사어록無文道燦禪師語錄】
p5076-中→ 全一卷. 宋代僧無文道燦撰, 法嗣惟康編. 度宗咸淳九年(1273)刊行. 又作無文道璨禪師語錄․無文和尙語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 爲育王山笑翁妙堪之法嗣無文道燦之語錄. 內容包括薦福寺語․開先華藏寺語․再住薦福寺語․小佛事․讚․偈頌․題跋等. 道燦另撰有無文印二十卷, 係詩文集.
【무문비구無聞比丘】
p5135-中→ 巴利語 assutavā-bhikkhu. 缺乏智慧經驗之凡夫比丘. 彼自我臆斷佛之說法, 而修行結果又不符自己所信, 遂謗佛難法. 無聞比丘卽指持此邪見之比丘. 楞嚴經卷九(大一九․一四七上) : 如第四禪無聞比丘妄言證聖, 天報已畢, 衰相現前, 謗阿羅漢, 身遭後有, 墮阿鼻地獄.[正法眼藏四禪比丘]
【무문혜개선사어록無門慧開禪師語錄】
p5098-中→ 凡二卷. 宋代僧無門慧開(1183~1260)撰, 普敬․普通等編, 理宗淳祐九年(1249)刊行. 又作佛眼禪師語錄․無門開和尙語錄․無門和尙語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 卷上輯錄慧開於寧宗嘉定十一年(1218), 自湖州報因禪寺開法以降, 歷天寧寺․黃龍崇恩寺․顯親崇報寺․廣化寺等十會之上堂語 ; 卷下輯錄告香普說․小參․贊佛祖․偈頌․眞贊等. 卷末之後記一文, 或係元代至元十六年(1279)重刊時所增錄.
【무방無方】
p5076-下→ 謂佛攝化衆生, 泯絶方位之區別, 無所際限, 亦無一定之方法. 方, 指方所․方法. 卽縱橫自在, 發揮妙用之意. 臨濟錄序(大四七․四九六中) : 妙應無方, 不留朕跡.蓋如來所立敎法, 遍滿十方, 如同空界, 群生萬類, 普沾其利, 不限一隅, 故稱無方.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之上二]
【무번천無煩天】
p5126-上→ 無煩, 梵名 Avṛha, 巴利名 Aviha, 音譯作阿鞞麗舍․阿浮訶那․阿毘波․阿卑和. 又作無大求天․無廣天․無繁天․無誑天․無所觸天․無希望天. 色界十八天之一, 五淨居天之一. 爲第四禪之第五天(一說第四天). 據順正理論卷二十一載, 繁爲繁雜, 或繁廣. 繁廣天中此天爲最劣, 故稱無繁. 又不求趣入無色界, 故稱無求. 關於此天之壽命, 大樓炭經卷四謂十劫 ; 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彰所知論卷上等則謂一千劫 ; 立世阿毘曇論卷七謂四千大劫. 其身長,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彰所知論卷上等載, 爲一千由旬. [大樓炭經卷一․集異門足論卷十四․瑜伽師地論卷四]
【무변법계無邊法界】
p5143-上→ 梵語 ananta-dhātu. 法界廣大無邊際之意. 法界係成正覺者所見之世界. 又無邊法界乃妙有之世界․無盡緣起之世界. 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大三․二九五上) : 諸佛體用無差別, 如千燈照互增明, 智慧如空無有邊, 應物現形如水月, 無邊法界常寂然, 如如不動等虛空, 如來淸淨妙法身, 自然具足恆沙德.卽常以虛空之廣大無邊來比喩寂然之無邊法界. 成正覺之智慧係以無邊法界爲內容, 故稱爲無邊法界智慧 ; 乃表示無邊無量․無礙智慧之相. [舊華嚴經卷三․卷十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一]
【무변음성불정無邊音聲佛頂】
p5143-上→ 無邊音聲, 梵名 Ananta-svaraghoṣa, 西藏名 Sgra-dbyaṅs mthah-yas-pa. 又稱無量聲佛頂․無量聲轉輪佛頂․無邊聲佛頂․無邊音聲佛頂輪王․聖無邊頂輪王菩薩. 爲三佛頂之一, 八佛頂之一. 爲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尊釋迦牟尼佛右側第五位之尊. 此尊主佛德, 隨衆生之類, 以無邊音聲, 說寂滅妙法, 故稱無邊音聲佛頂. 密號妙響金剛. 種子爲□(hūṃ).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螺貝. 形像爲身呈黃色, 右手豎掌, 屈食指․中指安於胸前, 左手垂於腰側, 持蓮, 蓮上有螺貝. 印契爲以二手虛心合掌, 屈二拇指, 以二食指壓之 ; 卽商佉(螺貝)之印. 眞言爲 : 曩莫三滿多沒馱喃吽惹庾鄔瑟抳灑娑口縛賀. [一字佛頂輪王經卷四․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四密印品․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卷上․胎藏界七集卷中]
【무변제無邊際】
p5143-下→ 梵語 ananta-koṭi. 無邊無際之意. 以此表佛․佛德․佛法等之廣大無邊. 六十華嚴經卷一(大九․三九七中) : 無盡平等妙法界, 悉皆充滿如來身, 無取無起永寂滅, 爲一切歸故出世. 諸佛法王出世間, 能立無上正敎法, 如來境界無邊際.此卽表佛之無邊際, 以及如來境界之無邊際. 又(大九․四○○上) : 佛德如空無邊際, 是名生光妙法門.則說佛德之無邊際. [大般若經卷四二○․卷五五四․無量壽經卷下․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卷三十四․卷五十二․成唯識論卷十]
【무복무기無覆無記】
p5139-下→ 梵語 anivṛtāvyākṛta. 爲有覆無記之對稱. 又作無覆․淨無記. 若以道德之性質爲準則, 一切諸法可大別爲善․惡․無記等三大類. 其中, 無記係指非善非不善, 不能記爲善業或惡業之法, 又可分爲有覆與無覆兩種. 無覆無記, 卽指不覆障聖道的非善非惡之法. 據俱舍論卷七․俱舍論光記卷七․法宗源卷本等所載, 無覆無記可分爲有爲與無爲兩類 : (一)有爲無記, 卽由因緣造作所生之無記法, 更分爲五種, 卽 : (1)異熟無記, 又作異熟生, 爲由過去善․不善之因所生之異熟果體 ; 以其不覆障聖道, 故爲無覆無記. (2)威儀無記, 又作威儀路心, 指行․住․坐․臥等四威儀 ; 因其以色․香․味․觸等四處爲體, 故其性無記. (3)工巧無記, 又作工巧處心, 有身工巧․語工巧二種. 刻鏤等之身工巧, 以色․香․味․觸等四處爲體 ; 歌詠等之語工巧, 以色․聲․香․味․觸等五處爲體, 其性皆爲無記. (4)通果無記, 又作變化無記, 指天眼․天耳二種神通自在及其變化 ; 以色․香․味․觸等四處爲體, 其性亦爲無記. (5)自性無記, 卽前四種以外其餘一切無記性之有爲法皆稱爲自性無記. (二)無爲無記, 卽非由因緣造作所生之無記法, 亦稱勝義無記, 例如三無爲中之非擇滅無爲及虛空等, 皆屬於無爲無記. 俱舍論光記卷二, 就十八界所包含之法加以分別其中之無覆無記法, 先就無記之眼等五根及香․味․觸等共計八界而言, 異熟無記遍通於此八界, 威儀․工巧․通果等三種無記通於香․味․觸等三界, 自性無記通於長養之五根及內外之香․味․觸等八界. 復就色․聲二界而言, 異熟無記僅通於色界, 威儀․工巧․通果․自性等四無記通於色․聲二界. 又就眼識等七心界而言, 異熟․威儀․工巧等三無記遍通於七心界, 通果無記通於眼識․耳識․意界․意識界. 且於此六種無記中, 勝義無記爲無爲法, 自性無記爲長養之五根及得與非得等法, 皆不通於七心界, 故若就唯心與否而區別此六種無記法, 則僅有異熟․威儀․工巧․通果等四項屬之, 稱爲四無記心 於欲․色․無色等三界中, 欲界之無覆無記具有四無記心, 色界具有除工巧無記以外之其餘三項, 無色界則僅有異熟無記一種. 又於四無記心中, 異熟無記能攀緣六根․六境等十二處而起作用, 威儀․工巧․通果等三無記能攀緣色․香․味․觸等四處而起作用, 而工巧無記中之語工巧無記及通果無記亦能攀緣聲處而起作用, 故亦遍通於色․聲․香․味․觸等五境. [品類足論卷二․大毘婆沙論卷八十七․卷九十五․卷一二六․卷一四四․俱舍論卷二․卷三․卷六․卷十三․順正理論卷十一․卷三十六․瑜伽師地論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識論卷三․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
【무봉茂峰】
p3950-上→ 廣西人. 生卒年不詳. 早年曾求學於浙江鄞縣觀宗寺, 爲天台大德諦閑法師之門人. 後赴臺灣, 與斌宗法師共揚天台. 民國十六年(1927)春, 師自臺灣擬返鄞縣祝賀諦閑法師壽誕, 途經香港, 爲該地信徒延請講經, 法緣至盛, 此後乃定居當地. 師在香港盛弘天台敎法, 建立十方叢林千佛山東普陀寺. 講經硏學, 對早期香港佛敎之傳播, 助益甚大. 大陸淪陷之際, 我國僧人流徙香港者甚多, 其時茂師之東普陀寺, 不辭艱辛, 宣布掛海單, 所有僧衆均可留單, 一時南北佛敎俊秀幸得安身之所.
【무분별법無分別法】
p5074-上→ 諸法實相之理, 言語道斷, 心行處滅, 故稱無分別法.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一○上) : 如三世諸佛, 說法之儀式, 我今亦如是, 說無分別法.
【무분별지無分別智】
p5074-中→ 梵語 nir-vikalpa-jñāna. 又作無分別心. 指捨離主觀․客觀之相, 而達平等之眞實智慧. 卽菩薩於初地入見道時, 緣一切法之眞如, 斷離能取與所取之差別, 境智冥合, 平等而無分別之智. 亦卽遠離名想槪念等虛妄分別之世俗認識, 唯對眞如之認識能如實而無分別. 此智屬於出世間智與無漏智, 爲佛智之相應心品. 此智有加行․根本․後得等三種之別 : (一)尋思之慧, 稱爲加行無分別智, 又作加行智, 乃道之因. (二)正證之慧, 稱爲根本無分別智, 又作出世無分別智․根本智, 乃道之體. (三)出觀起用之慧, 稱爲後得無分別智, 又稱後得智, 乃道之果. 另據成唯識論卷十之說, 根本無分別智與後得無分別智屬同一種智, 惟作用不同, 後得智依根本智方能掌握佛敎眞理, 根本智則靠後得智方可於世俗世界之認識中發揮功能. 又據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八謂, 無分別智遠離五種相以爲自性, 卽 : (一)離睡眠等之無作意, (二)離二禪以上之過有尋有伺地, (三)離無心定之想受滅寂靜, (四)離色, (五)於眞實義離有分別之計度. 又無分別智以修慧爲體, 菩薩於十地之位數數修習, 至第八地以後卽可相續任運.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二亦謂, 無分別與菩薩無異, 無分別之自性卽菩薩之自性, 菩薩以無分別智爲體.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八․卷九․卷十一․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四․成唯識論卷九]
【무불세계無佛世界】
p5086-中→ 指現在佛釋迦旣已入滅, 而未來佛彌勒尙未出世之中間時期. 此時期地藏菩薩出世以敎化衆生.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大一三․七七九中) : 汝當憶念, 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 令娑婆世界至彌勒出世已來衆生, 悉使解脫, 永離諸苦, 遇佛授記.
【무비신無比身】
p5076-下→ 佛身微妙相好, 世無比類, 故稱無比. 勝鬘經(大一二․二一七上) : 卽生此念時, 佛於空中現 ; 普放淨光明, 顯示無比身.
【무사독오無師獨悟】
p5106-上→ 謂不待師敎而自覺本具眞性. 一般將辟支佛(梵 pratyeka-buddha)翻譯爲緣覺或獨覺, 卽有不依師敎․現生開悟之意. 四敎義卷六引用大智度論之文謂, 若佛不出世, 或佛法已滅時, 此人由於先世因緣, 能獨生智慧, 因不由他聞, 而以自智慧得道, 故稱之爲獨覺. 一般在大乘立場, 則解爲無師自悟. [增一阿含經卷十四․卷十九․法華經譬喩品․法華義疏卷六․大日經疏卷一․圓覺經大疏卷下四]
【무사巫師】
p2873-中→ 指在原始社會被認爲具有超自然力, 竝能藉此力而行巫術者. 其職能在早期乃靠幻想之超自然力保護氏族․牲畜․農作物不受惡鬼加害, 驅趕作祟致病之妖邪, 故受到普遍愛戴與尊重. 隨著神權主義之擡頭, 巫師之權力逐漸增長, 地位日重. 至中世紀, 某些國家則視之爲通鬼魔․施妖法以害人者, 歐洲基督敎國家常於出現黑死病或其他自然災害時, 指爲女巫作法所致, 而大擧殺害涉嫌之無辜者. 我國漢武帝時亦有巫蠱之禍, 造成皇室骨肉相殘之悲劇. 現今某些民族中仍有巫師存在.
【무사선無事禪】
p5089-中→ 指無所省悟亦不致力於修業求悟之禪法. 此係宋代臨濟宗高僧大慧宗杲自看話禪立場來批判東林常總(照覺禪師)之坐禪法. 大慧宗門武庫(卍續一四二․四六五上) : 蓋照覺以平常無事, 不立知見解會爲道, 更不求妙悟. 又此亦爲宗杲對同時代的宏智正覺所鼓吹黙照禪之貶稱. 由於正覺主張遠離一切造作, 杜絶修證參悟等用心, 而强調以坐空塵慮來黙照靈知, 遂被主張藉古則公案來逗發悟機之宗杲貶稱爲無事禪․枯木死灰禪. [大慧普覺禪師普說卷一․宏智正覺禪師卷五小參語錄․淨土指歸集卷下]
【무사지無師智】
p5106-上→ ①梵語 anupadiṣṭa-jñāna. 指非藉他力, 不待他人敎而自然成就之智慧. 與自然智爲同義語. 碧巖錄第六十二則(大四八․一九三下) : 以無師智, 發無作妙用 ; 以無緣慈, 作不請勝友.[法華經譬喩品․宗鏡錄卷九]. ②梵語 svayambhū-jñāna. 指無師獨悟之智慧. 如佛所證得之智慧, 非由師敎或外力而得 ; 又如緣覺(獨覺)聖者, 觀諸法因緣生滅, 不待師敎而證成覺智. [六十華嚴卷三十五]
【무상각無上覺】
p5074-上→ 無上正等正覺之略稱. 覺, 爲梵語 bodhi 之意譯, 音譯菩提, 指證得佛智․涅槃之妙理 ; 佛所證得之菩提, 爲最上而無有過之者, 故稱無上覺. 菩薩本生鬘論卷三(大三․三三八上) : 自捨己身無所貪惜, 共諸衆生證無上覺.[無量壽經卷上․七佛經․十住毘婆沙論卷一․仁王經疏卷中(良賁)](參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674)
【무상게無常偈】
p5110-下→ 卽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此偈乃闡釋世間萬物無一得以常住不壞, 凡生者必滅 ; 故唯超脫此生滅之世界, 始可得寂靜之眞理.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撰集百緣經卷四․大智度論卷十二記載, 釋尊前生爲雪山童子, 在雪山修行時, 爲求能由釋提桓因所變之羅刹聞無常偈, 而自樹上投身捨命. 然此偈原根據阿含部中之涅槃經而來 ; 卽法顯譯大般涅槃經卷下所記, 佛陀於入滅之際告誡諸弟子(大一․二○四下) : 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
【무상경無常經】
p5110-下→ 梵名 Anityatā-sūtra. 全一卷. 唐代義淨譯於大足元年(701). 又稱無常三啓經․三啓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旨在闡說老病死之難免. 本經原或爲某經之一部分, 未知何時被分出, 而用於送葬之時請僧侶讀誦. 由本經可窺知佛敎徒所行葬法之一斑, 實爲硏究宗敎風俗之珍貴文獻.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三․釋氏要覽卷下送終部]
【무상공덕전無上功德田】
p5071-下→ 佛陀之美稱. 諸福德田中, 以佛爲最上, 故稱無上功德田.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歎佛六句中, 第一卽爲無上功德田. 又爲阿彌陀佛之別稱. 彌陀之敎法, 至捷圓頓, 三根普被, 利鈍全收, 由此利益, 故稱無上功德田. [往生要集卷上]
【무상과無想果】
p5124-中→ 梵語 asaṃj當[a. 指修無想定, 死後升入無想天之一種果報. 又作無想報․無想事․無想異熟. 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謂生無想天者, 其心․心所悉滅, 而呈無意識之狀態. 外道謂此爲眞涅槃界, 故於現世修無想定, 死後則生於彼天. 蓋以無想定爲因, 感得一種非色非心之境界, 使心․心所不生, 此非色非心之境界, 乃無想定之異熟果, 故稱無想果.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十四(大二八․三三三中) : 凡夫人入無想定, 得無想果.[俱舍論卷五]
【무상관無常觀】
p5111-上→ 又作非常觀. 觀法之一種. 觀一切萬物之變化無有常法, 稱爲無常觀. 此觀法乃入佛門第一要門, 古來先聖多以此爲發菩提心之根本. [光讚經卷七]
【무상교無相敎】
p5105-中→ 卽無相空敎. 爲判敎之名. 笈法師立三敎, 笈多立四敎, 而劉虫․慧觀․波頗蜜多羅等各將如來一代聖敎判立爲五敎, 上述諸師皆以講說一切皆空之敎法爲無相敎, 如般若經所說卽爲無相空慧之法門. 相對於此, 而稱小乘經爲有相敎. 法相宗以之爲第二時空敎 ; 華嚴宗以之爲空始敎 ; 天台宗則於所判五時八敎中, 以之爲第四時般若時, 謂於此時挾帶通․別二敎而正說圓敎, 此謂之帶. [法華玄義卷十上](參閱三敎609․五時八敎1132․五敎1146․四敎1759)
【무상대과無上大果】
p5071-中→ 卽佛果. 對於等覺而言, 稱爲無上果 ; 對於二乘小果而言, 稱爲大果. 法華經信解品(大九․一八下) : 法王法中, 久修梵行, 今得無漏無上大果.
【무상도無上道】
p5073-中→ 指最上無比大道之佛道. 蓋如來所得之道, 無有出其上者, 故稱無上道. 具體稱爲菩提. 又與正覺․無上正等覺․無上菩提同義.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 : 我建超世願, 必至無上道 ; 斯願不滿足, 誓不成等覺.又爲無上道心之略稱. 指願求無上道之心. 又稱爲菩提心. 據衆許摩訶帝經卷二載, 敘述菩薩求無上道一事, 在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中, 說明得値遇彌勒而聞法, 求無上道成不退轉. 此種求無上道之心, 卽稱無上道心. [出曜經卷十四․大寶積經卷二十五․彌勒大成佛經․法華經疏(吉藏)](參閱菩提心5200)
【무상론無想論】
p5124-下→ 係認爲衆生於死後生於無想天之見解. 於古代印度外道所執六十二種錯誤見解中, 屬於執著未來所起之常見. 瑜伽師地論卷六共列擧八種, 又稱八種無想論․八無想論. 卽 : 有色無想․無色無想․亦有色亦無色無想․非有色非無色無想․有邊無想․無邊無想․亦有邊亦無邊無想․非有邊非無邊無想. 前四種見解分別順次執著我爲色․命根․色及命根․非色非命根, 死後皆生於無想天. 後四種見解中, 有邊與無邊之別, 係由於執著我爲色法․無色法, 且我之量狹小, 故稱爲有邊 ; 執著我爲色法․無色法, 且遍於一切處, 故稱爲無邊. [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參閱六十二見1241)
【무상륜無上輪】
p5073-下→ ①指無常輪. 係三輪之一. 無常如輪之堅厚, 破之不易 ; 又如輪之無終始, 輪迴不已, 故比喩爲輪. 欲破無常輪, 當明了一切有情․無情皆係無常, 能生此覺悟, 始能捨無常之有爲境相. [往生要集卷上](參閱三輪679). ②謂佛之說法. 乃無上法輪之略稱. 法華經化城喩品(大九․二三上) : 世尊悉知已, 當轉無上輪.
【무상묘각無上妙覺】
p5072-上→ 如來所得之覺體, 不可思議, 最勝而無有過之者, 故稱無上妙覺. 圓覺經(大一七․九一七下) : 無上妙覺, 遍諸十方, 出生如來.
【무상無相】
p5103-中→ ①梵語 animitta. 無形相之意. 爲有相之對稱. 大寶積經卷五(大一一․二九上) : 一切諸法本性皆空, 一切諸法自性無性. 若空無性, 彼則一相, 所謂無相. 以無相故, 彼得淸淨. 若空無性, 彼卽不可以相表示.此卽謂一切諸法無自性, 本性爲空, 無形相可得, 故稱爲無相. 另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師子吼菩薩品載, 涅槃無色相․聲相․香相․味相․觸相․生相․住相․壞相․男相․女相等十相, 故涅槃又稱無相. 此外, 賴寶之眞言名目載, 無相有淺略․深祕二義, 卽 : (一)諸法之體性, 如幻虛假, 自性爲空, 一相不存, 無色無形, 此爲淺略之無相. (二)一相之中雖具一切相, 然不留一相 ; 此非爲無色無形之無相, 乃係具一切之相而無一相之義, 故爲深祕之無相. 前者表示顯敎遮情之意, 後者爲眞言表德之義. 另就敎而言, 可分有相敎․無相敎 ; 就行而言, 可分有相行․無相行 ; 就觀而言, 可分有相觀․無相觀 ; 就土而言, 可分有相土․無相土. [大品般若經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大智度論卷十八․卷六十一, 百論卷上捨罪福品](參閱有相無相2437). ②(684~762)唐代禪僧. 俗姓金, 世稱金和上․東海大師. 原爲新羅王族, 於新羅之群南寺出家受戒後, 開元十六年(728)隨入唐使航海來華. 謁玄宗, 住禪定寺, 未久入蜀, 至德純寺, 欲師事處寂, 時處寂因病不得引見, 然無相燃一指供養, 遂得留止二年. 二十四年, 處寂遣人喚無相, 付囑從智詵所傳之達磨衣, 遂隱山中修頭陀行. 後應請開禪法, 住成都府淨衆寺, 化導二十年. 天寶末年玄宗入蜀曾召見之, 禮錫豐隆. 寶應元年(762)五月, 將信衣付囑豫無住, 十九日坐化, 世壽七十九. 師於每年十二月及正月設道場說法, 先引聲敎念佛, 次說無憶․無念․莫忘三句. 後世之淨衆宗, 卽指無相之法系. 其傳承及敎旨, 見於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 [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下․宋高僧傳卷十九․神僧傳卷七․曆代法寶記․景德傳燈錄卷四․禪學思想史卷上(忽滑谷快天)․支那淨土敎理史(望月信亨)․禪宗史硏究(宇井伯壽)]
【무상無常】
p5109-中→ 梵語 anitya, 或 anityatā, 巴利語 anicca. 音譯阿儞怛也. 爲常住之對稱. 卽謂一切有爲法生滅遷流而不常住. 一切有爲法皆由因緣而生, 依生․住․異․滅四相, 於刹那間生滅, 而爲本無今有․今有後無, 故總稱無常. 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三擧出二種無常, 卽 : (一)念念無常, 指一切有爲法之刹那生滅. (二)相續無常, 指相續之法壞滅, 如人壽命盡時則死滅. 另據辯中邊論卷中所擧, 就遍․依․圓三性而有無性無常․生滅無常․垢淨無常之別. 卽 : (一)遍計所執性, 其體全無, 稱無性無常․無物無常. (二)依他起性, 依他緣生之諸法有生滅起盡, 稱生滅無常․起盡無常. (三)圓成實性, 其位乃由垢轉變成淨, 故稱垢盡無常․有垢無垢無常. 上述之說, 不僅以緣生有爲之諸法爲無常, 且認爲圓成實性之法亦含有轉變無常之義. 又據顯揚聖敎論卷十四成無常品, 擧出無性無常․失壞無常․轉異無常․別離無常․得無常․當有無常等六種 ; 另擧出刹那門․相續門․病門․老門․死門․心門․器門․受用門等八種無常. 又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則明示十二種無常之相, 卽 : 非有相․壞滅相․變異相․別離相․現前相․法爾相․刹那相․相續相․病等相․種種心行轉相․資産興衰相․器世成壞相. 另入楞伽經卷七無常品中載有外道之八種無常. 此外, 觀世相之無常, 稱無常觀․非常觀 ; 說明無常旨趣之偈頌, 稱無常偈 ; 安置病僧之堂院, 稱無常院․無常堂․延壽堂. [雜阿含經卷一․卷十․卷四十七․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法句經卷上․維摩經卷上․大智度論卷十九․卷二十三․瑜伽師地論卷十八․成唯識論卷八](參閱常無常4530)
【무상無想】
p5123-下→ 梵語 asaṃjñāā. 指全無想念之狀態. 或指入滅盡定, 證得無想果者. 或爲無想天之略稱. (參閱無想天5123․無想果5124)
【무상방변無上方便】
p5071-下→ 阿彌陀佛發願, 以方便攝取一切衆生, 往生極樂淨土 ; 蓋一切善巧方便無有過之者, 故稱無上方便.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卷下(大四○․八四二中) : 此中言方便者, 謂作願攝取一切衆生, 共同生彼安樂佛國, 彼佛國卽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무상방변지無相方便地】
p5104-中→ 卽大乘起信論所立菩薩十地中之第七地遠行地. 因此地之無相觀尙有加行方便之功用, 故稱無相方便地. 若至第八地以上, 則於無相無方便功用.
【무상보리無上菩提】
p5073-上→ 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 稱爲菩提 ; 佛之菩提爲無上究竟, 故稱無上菩提. 三菩提之一. 又作諸佛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菩提․大菩提. 大寶積經卷二十八(大一一․一五七上) : 常化諸衆生, 心不生疲惓 ; 於無上菩提, 堅固不退轉.(參閱三菩提631)
【무상보주명호無上寶珠名號】
p5073-下→ 以如意珠比喩阿彌陀佛名號. 如意珠乃珠寶中之最上者, 故稱無上寶珠. 此珠自體淸淨, 而有拂除穢濁․雨萬寶之妙用. 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 乃由阿彌陀佛淸淨業所成就之淸淨果號, 能滅衆生之一切煩惱, 圓滿萬德, 故以如意珠顯之. 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三九上) : 譬如淨摩尼珠, 置之濁水, 水卽淸淨. 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 若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淸淨寶珠名號, 投之濁心, 念念之中, 罪滅心淨, 卽得往生.[淨土高僧和讚]
【무상복전의無相福田衣】
p5105-中→ 爲袈裟之美稱. 簡稱無相衣. 因袈裟爲出世之服, 離有爲世染諸相, 爲生無漏福田之道衣, 故稱爲無相福田衣.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之二](參閱袈裟4784)
【무상사無上士】
p5071-中→ 梵話 anuttara, 巴利語同. 音譯阿耨多羅. 佛十號之一. 又作無上․無上丈夫. 如來之智德, 於人中最勝, 無有過之者, 故稱無上士. 又涅槃法無上, 佛自知之, 如諸法中涅槃無上, 佛於衆生中亦最勝無上. 此外, 相對於菩薩五十二階位中之等覺位(又稱有上士), 佛之妙覺位, 亦稱無上士. [南本涅槃經卷八․大智度論卷二․大乘義章卷二十末](參閱十號480)
【무상상無上上】
p5071-上→ 爲佛之德號. 卽無上無上之意. 與最勝同義. 南本涅槃經卷五四相品之餘(大一二․六三三下) : 無上上者, 卽眞解脫, 眞解脫者, 卽是如來.又爲涅槃․解脫之美稱. 同書又載(大一二․六三三下) : 解脫者, 名無上上, 譬如北方之於東方爲無上上. 解脫亦爾, 無有上上, 無上上者, 卽眞解脫.[諸法最上王經]
【무상신속無常迅速】
p5110-上→ 無常, 謂一切事物之生滅流轉無靜止之時 ; 迅速, 則言其移變之快速. 雜阿含經卷四十七(大二․三四五上) : 諸比丘!命行遷變倍疾於彼導日月神. 是故諸比丘, 當勤方便觀察命行無常迅速如是.御選語錄卷二洞明妙智永嘉覺禪師(卍續一一九․一八一下) : 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以上均是說明歲月不待人, 人之遷謝如此迅速.
【무상심지계無相心地戒】
p5104-中→ 全稱無相金剛心地戒․無相戒. 爲大乘戒, 以離一切定相堅固不壞之佛心爲戒體. 戒相有梵網經之十重四十八輕戒. 此爲禪門正傳之佛戒. 而天台宗所傳之戒, 稱圓頓無作戒 ; 密宗所傳之戒, 稱祕密三摩耶戒 ; 各家皆以其宗義而稱其所傳之戒. [敦煌本六祖壇經]
【무상안락행無相安樂行】
p5104-下→ 爲有相安樂行之對稱. 天台宗以理觀爲無相安樂行, 事誦爲有相安樂行. 此乃天台宗基於普賢觀經之說, 及據南嶽慧思之四安樂行偈文而立. 普賢觀經(大九․三八九下) : 樂得六根淸淨者, 當學是觀, 此觀功德除諸障礙, 見上妙色 ; 不入三昧, 但誦持故, 專心修習, 心心相次, 不離大乘, 一日至三七日, 得見普賢. 由上所述, 可知無相安樂行, 係內在之修法, 如修止觀等, 以入於心相寂滅․畢竟不生之禪定三昧中 ; 有相安樂行, 則不入於禪定三昧中, 而以一心誦念法華經之文字爲修行. 此二者乃殊途同歸之修法, 若精進勤修而不懈怠, 則不論無相或有相, 皆得見普賢上妙之身. [法華經安樂行義․萬善同歸集卷二](參閱安樂行2407)
【무상양족존無上兩足尊】
p5072-中→ 爲佛之尊號. 略稱兩足尊. 如金光明經卷一(大一六․三三七上) : 十方諸佛, 現在世雄, 兩足之尊.法華經方便品(大九․六下) : 無上兩足尊, 願說第一法.此尊號有二義, 卽 : (一)兩足, 謂如人類之有雙足. 佛於兩足衆生中, 乃最尊勝無上者, 故稱無上兩足尊. (二)以兩足喩指權實․戒定․福慧․解行等, 佛卽具足此兩足, 而遊行法界, 無障無礙. 依華嚴經․金光明文句記之意, 謂諸佛平等, 皆具一切行滿, 本願滿, 福慧具足, 方成正覺.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三․法華玄贊卷三](參閱兩足尊3070)
【무상열반無上涅槃】
p5072-下→ 證果之名 ; 以涅槃之果無上, 故稱無上涅槃. 又若對二乘․外道等所證之有上涅槃而言, 則佛所證之果, 稱爲無上涅槃.
【무상의경無上依經】
p5072-上→ 凡二卷. 南朝梁代眞諦(499~569)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本經內容包含 : 校量功德品․如來界品․菩提品․如來功德品․如來事品․讚歎品․囑累品等七品. 敘述雕造佛像之功德, 竝說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六十八法․十八事等功德, 爲繼涅槃經․勝鬘經等經之後, 主張如來藏思想之經典. 世親之佛性論及堅慧之究竟一乘寶性論等, 均多處引用本經, 故於大乘敎理史上, 有關法身論․佛性論等之發達, 本經佔有重要地位. 又東漢時譯者不詳之未曾有經一卷, 爲本經校量功德品之同本異譯. 唐代玄奘所譯甚希有經一卷, 爲本經校量功德品與囑累品之同本異譯. [歷代三寶紀卷九․大唐內典錄卷五․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九]
【무상의無常依】
p5110-中→ 爲如來之德號. 因一切有爲法生滅遷流, 無有常住, 衆生卽隨逐於此無常之有爲法中輪轉不已 ; 而如來乃一切衆生於此無常生滅中之所依, 故稱無常依.
【무상이념無相離念】
p5105-下→ 謂理觀之行, 離名字․心念之相, 卽離一切之念慮思想, 而達眞如之境, 故稱無相離念.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
【무상인無上忍】
p5072-上→ 堪受眞理之智, 稱爲忍 ; 包括有無生忍․寂滅忍等. 無上, 乃歎稱之語. 大寶積經卷二十二(大一一․一二三下) : 菩薩妙智者, 斯道爲淸淨 ; 速至大安隱, 成就無上忍.
【무상정無想定】
p5124-上→ 梵語 asaṃjñā-samāpatti. 指能於定中心想不起, 猶如冰魚․蟄蟲, 但不能斷惑而證入聖果. 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乃心․心所(心之作用)滅盡之定, 卽使一切心識活動全部停止, 以求證得無想果所修之禪定 ; 與滅盡定竝稱爲二無心定. 此定爲凡夫及外道所修, 卽彼等誤信色界第四禪無想天之果報爲眞悟境. 又修此定所得無想天之果報, 稱無想果或無想事. 蓋無想定屬心不相應行法, 依之在五百大劫之間得滅心․心所. 諸宗派對此定有各種異說, 有部主張無想定․無想果皆有實體, 然經部․唯識宗卻稱其爲虛假者. [品類足論卷一․俱舍論卷五․順正理論卷十一․成唯識論卷七](參閱滅盡定5509)
【무상정조無象靜照】
p5116-中→ (1234~1306)日本臨濟宗僧. 鎌倉人. 早年師事東福寺圓爾. 建長四年(1252)來華, 入徑山(浙江)從石溪和尙參禪, 得印證. 後遊歷諸山, 文永二年(1265)回國. 曾歷任諸寺住持, 後住持鎌倉淨智寺, 致力於宗風之宣揚. 德治元年示寂, 世壽七十三, 敕諡法海禪師. 著有興禪記․無象和尙語錄等. 師所傳之法系稱爲法海派․佛心寺派, 爲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之一. [延寶傳燈錄卷三․本朝高僧傳卷二十一]
【무상존無上尊】
p5072-下→ 爲佛之尊稱. 佛乃人天中之最勝者, 故稱無上尊. ①諸佛之尊稱. 佛德尊勝, 非人天乘所可比擬, 故方等大集經卷八有(大一三․四七中)是人能禮無上尊之語. 無上尊與十力尊(如來具十智力)․十力無等尊․正覺․一切勝․世尊爲同義語. 如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五下) : 吾當於世, 爲無上尊.北本涅槃經卷十一(大一二․四二九下) : 惟願無上尊, 哀受我等請.罪業應報敎化地獄經(大一七․四五二中) : 念當勤精進, 頂禮無上尊.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對毘婆尸佛․尸棄佛․迦那含佛等, 稱爲(大二六․四三下)歸命無上尊, 此則與最勝尊․無比尊․無極尊․勇猛第一尊․妙法王同義. ②爲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稽首無上尊, 卽指阿彌陀佛. 故據無量壽經等所載, 無上尊係指諸佛之通稱或彌陀之別號. [南本涅槃經卷九․往生要集卷上․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上(璟興)․六要鈔卷三末]
【무상진실無相眞實】
p5105-上→ 又作眞空妙有․無相眞有․無相如常․情無理有. 卽指法相宗所說三性中之圓成實性. 圓成實性係遠離我․法二執所顯現之眞理, 以此眞如之理具空(無相)․有(眞實)二義, 故稱無相眞實. 無相, 謂圓成實性眞如之理, 離一切妄想, 於增益損減無執著, 而不偏於空, 乃中道之空. 眞實, 謂其理常住不變, 不生不滅, 而不偏於有, 乃中道之有.
【무상천無想天】
p5123-下→ 無想, 梵名 Asaṃjñisattvāḥ. 又作無想有情天․無想衆生天․少廣天․福德天. 色界天之一. 卽修無想定所感之異熟果報. 生此天者, 念想滅盡, 僅存色身及不相應行蘊, 故稱無想天. 此天爲外道婆羅門之最高涅槃處, 亦爲異生凡夫以出離想作意, 修無想定, 所感得的異熟之果報, 稱爲無想果, 或無想異熟․無想事․無想報. 此天之位置, 有部與經部攝之於第四禪天之廣果天, 不另立別處 ; 上座部則於廣果天之上, 別立無想天一處. 此外, 此天衆生之身長有五百由旬, 壽命爲五百大劫(立世阿毘曇論卷七謂一千大劫), 壽終之時, 再生念想, 而墮欲界. [起世經卷八․俱舍論卷五․瑜伽師地論卷四]
【무상풍無常風】
p5110-中→ 以風之壞物比喩有爲法之無常. 人命無常, 瞬時停止, 亦如草露受風吹, 迅卽消散. 大智度論卷二謂, 佛陀涅槃之際, 長老阿泥盧豆卽說如下之偈(大二五․六九中) : 咄世間無常, 如水月芭蕉 ; 功德滿三界, 無常風所壞.
【무상행지無上行持】
p5071-下→ 指最上․最殊勝之修行. 卽於修行佛道時, 日夜六時皆勤勤懇懇, 精進無間, 而無一刻之中斷, 卽稱無上行持. [正法眼藏行持]
【무상호불無相好佛】
p5104-下→ 簡稱無相佛. 指身雖不具佛之三十二相好, 而其德與佛同等者. 如尊者優婆毛匊多, 於佛滅後百年出世, 爲付法藏之第五祖, 時人尊崇其德, 號爲無相好佛. [付法藏傳卷三]
【무색계無色界】
p5084-下→ 梵語 ārūpya-dhātu, 巴利語 arūpa-dhātu. 又作無色天․無色行天. 與欲界․色界共稱三界. 卽指超越物質之世界, 厭離物質之色想而修四無色定者死後所生之天界. 謂此界有情之生存, 固無色法․場所, 從而無空間高下之別, 然由果報之勝劣差別, 則分爲四階級, 卽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空處, 故又稱四無色․四無色天․四無色處․四空天․四空․無色界諸天 ; 若三界分爲九地, 則此四界相當於後半之四地, 而一一附加地字稱呼, 例如空無邊處地等. 復以其屬於天界, 故有時亦一一附加天字, 稱爲空無邊處天等. 關於四天之壽命, 各有異說, 據大毘婆沙論卷八十四載, 空無邊處有二萬劫, 識無邊處四萬劫, 無所有處六萬劫, 非想非非想處八萬劫 ; 長阿含經卷二十則依次爲一萬劫․二萬一千劫․四萬二千劫․八萬四千劫 ; 依立世阿毘曇論卷七, 則將四天各分上․中․下三品, 由空無邊處下品之一萬七千五百大劫, 至非想非非想處上品之八萬大劫, 總有十二品之壽量差別. 此外, 非想非非想處天因位居世界(有情之生存)之最高位, 故又稱有頂․有頂天. 又無色界之有情均爲男身, 但不具男根. [業報差別經․法蘊足論卷十一․俱舍論卷八․卷十一․卷二十八․大毘婆沙論卷八十三․卷九十八․法苑珠林卷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四無色定1772)
【무색계정無色界定】
p5084-中→ 巴利語 arūpa-avacara-samādhi. 又作無色定. 無色界定含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等四無色定. 此四無色定, 係由欲界定․色界定而得之靜寂禪定 ; 於此等禪定中, 對欲․色等悉無想念. 又根據說一切有部之說, 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等三定各又有味定(味等至)․淨定(淨等至)․無漏定(無漏等至)等三種, 非想非非想處定則以定相昧劣之故, 僅有味定․淨定二種而無無漏定. 以南傳佛敎之觀點言之, 則不僅於現世中由於精神極度統一之純粹專一現象可得無色定(屬於善淨之無色定), 若因果報而生於無色界者亦可得無色定(屬於異熟之無色定) ; 除此二類外, 其他另有證成聖道聖果者之無漏無色定, 及現法樂住的阿羅漢之唯作無色定等. [俱舍論卷二十八․淸淨道論第十品․解脫道論卷二](參閱四無色定1772)
【무생계無生界】
p5080-上→ 指契合無爲涅槃之妙理而相卽相入之世界. 蓋無爲涅槃之妙理, 乃永離生滅, 故稱無生. 如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 具二十九種莊嚴相, 直入無爲涅槃之妙理, 無一法非無爲涅槃, 故稱爲無生界. [往生論註卷下]
【무생노모無生老母】
p5078-中→ 爲明淸時民間宗敎中至高無上之女神. 被視爲創世主, 又爲拯救苦海中之人類的救世主, 具有無上之權威. 其傳說頗多, 明末淸初河北士人戴明說所作無生廟碑記, 卽有關於無生老母之靈異記載. 淸代以後, 更增添無數民間色彩, 如道光年間(1821~1850)流傳於河北白陽敎徒間者, 卽謂無生老母於康熙年間(1662~1722)轉世, 出嫁後生一子, 後爲丈夫休棄, 子又被雷殛, 遂開始其習敎傳徒生涯, 顯示其爲受過苦難之婦女形象. 此外, 淸代對無生老母之信仰, 又與農民之反抗組織結合, 而爲農民起義之精神柱石, 如乾隆三十九年(1774)山東淸水敎之王倫․嘉慶時林淸之天理敎․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川靑蓮敎等之起義, 均奉無生聖母, 甚或宣稱聖母降生, 刀槍不入.
【무생무멸無生無滅】
p5081-上→ 略稱無生. 謂諸法之實體無有生滅之相. 與無生滅․無生寂滅同義. 又以無生斷離執著, 故又稱無生無著. 維摩經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一上) : 諸法畢竟不生不滅.仁王經卷上載, 一切諸佛皆於般若波羅蜜多中生, 於般若波羅蜜多中化, 於般若波羅蜜多中滅, 諸佛實生無所生, 化無所化, 滅無所滅. 一切諸法固無生滅, 由因緣和合而成 ; 一切衆生亦無生滅, 實由諸法聚集和合而有蘊․處․界․相等. 又中論卷二載, 衆緣和合而有生, 因緣若散則滅, 故無實在之生滅可言. 又以無生滅之法性爲體之佛身土, 稱爲無生身․無生國. [不增不減經․北本涅槃經卷九․大智度論卷八․卷三十三․卷五十九․往生論註卷上]
【무생無生】
p5077-下→ ①又作無起. 謂諸法之實相無生滅. 與無生滅或無生無滅同義. 所有存在之諸法無實體, 是空, 故無生滅變化可言. 然凡夫迷此無生之理, 起生滅之煩惱, 故流轉生死 ; 若依諸經論觀無生之理, 可破除生滅之煩惱. [圓覺經卷一․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五]. ②阿羅漢或涅槃之意譯. 阿羅漢有不生之義, 卽斷盡三界煩惱, 不再於三界受生之意. 又依彌陀之本願往生淨土者, 乃是契合彌陀之本願, 此因無生爲涅槃之理, 故異於凡夫內心所想虛幻之生. 於此, 曇鸞之往生論註卷下稱之爲無生之生. 自涅槃無生滅之觀點言, 卽指覺悟涅槃, 亦卽證得無生身 ; 極樂爲契合涅槃之世界, 由此義, 故稱爲無生界. [最勝王經卷一․摩訶止觀卷五下](參閱阿羅漢3692․涅槃4149)
【무생문無生門】
p5079-下→ 觀諸法無生之理, 爲入佛道之初門, 卽稱爲無生門. 摩訶止觀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 : 無生門能通止觀, 到因到果, 又能顯無生, 使門光揚, 何者?止觀是行, 無生門是敎, 依敎修行, 通至無生法忍, 因位具足. 淨名三十二菩薩, 各說入不二門, 皆是菩薩從門入位, 而無生爲首.[摩訶止觀卷六下․止觀大意]
【무생법인無生法忍】
p5079-上→ 梵語 anutpattika-dharma-kṣānti. 謂觀諸法無生無滅之理而諦認之, 安住且不動心. 又作無生忍․無生忍法․修習無生忍. 爲三忍之一, 仁王經所說五忍之第四. 大智度論卷五十(大二五․四一七下) : 無生法忍者, 於無生滅諸法實相中, 信受通達, 無礙不退, 是名無生忍.大乘義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一中) : 從境爲名, 理寂不起, 稱曰無生 ; 慧安此理, 名無生忍. 據大智度論卷八十六載, 於聲聞之八人地乃至已辨地․辟支佛地等觀四諦, 一切智斷僅得菩薩無生法忍之部分, 苦集滅道之四諦實乃分別諸法實相之一諦, 以聲聞爲鈍根, 故觀四諦而得道 ; 以菩薩爲利根, 故直觀諸法實相而入道. 由此可知, 無生法忍, 卽聲聞於入見道位時見四諦之理 ; 菩薩則於入初地時諦認諸法無生無滅之理, 以住不退轉地. 據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載, 不退轉地之菩薩依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 得本性․自然․煩惱苦垢三種之無生忍 : (一)本性無生忍, 又作本來無生忍. 謂觀遍計所執之體性均無, 而忍知本性無生者. (二)自然無生忍, 謂觀依他之諸法因緣生, 忍知非自然而生者. (三)煩惱苦垢無生忍, 又作惑苦無生忍. 謂諸法實性之眞如法性, 係安住無爲與一切雜染不相應, 忍知本來寂靜者. 此乃忍知三無性之理, 故稱無生忍. 又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五十地品謂, 第七地之菩薩, 三業淸淨, 修無相行, 得無生法忍, 照明諸法. 另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菩薩行品列擧伏忍․信忍․順忍․無生忍․寂滅忍等五忍, 前四忍分上․中․下三品, 而寂滅忍僅分上․下二品, 信忍之三品配初․二․三地, 順忍之三品配以四․五․六地, 無生忍之三品配以七․八․九地.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四九轉不轉品․無量壽經卷上․大寶積經卷二十六․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入楞伽經卷三․成唯識論卷八․大智度論卷六․卷十五․卷七十三․淨土論卷上․大乘義章卷十四](參閱三法忍571․五忍1097)
【무생사제無生四諦】
p5078-上→ 我國天台宗智顗所立四種四諦之一. 又作無生滅四諦. 天台宗判立藏․通․別․圓四敎, 無生四諦係通敎之說, 認爲因緣諸法, 悉皆幻化, 當體卽空而無有生滅, 以此觀苦․集․滅․道四諦, 故稱無生四諦, 以別於藏敎之生滅四諦. (一)苦諦, 謂觀一切生死皆空, 而無逼迫之相. (二)集諦, 謂觀一切惑業皆空, 無有和合, 不生苦果. (三)滅諦, 謂觀因緣諸法皆空, 昔本無生, 今亦無滅. (四)道諦, 道, 卽戒定慧之道. 謂觀一切道行皆空, 能治之道泯亡不存. [法華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卷下](參閱四諦1840)
【무생상사과류無生相似過類】
p5080-上→ 因明用語. 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十一. 於因明對論中, 立者(立論者)已提出宗(命題)與因(理由), 敵者(問難者)欲駁斥之, 强指於立者所說之因未發生之前, 其宗不能成立, 如是則敵者自身招致此一過失. 例如於聲是無常(宗), 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之論式中, 敵者欲破斥之, 遂發難謂 : 聲爲所依, 因是能依 ; 未說所依之聲, 不可言能依之因. 如是汝犯無因之過失. 又無常之宗旣不可成立, 聲則非勤勇無間所發, 故應爲常.竝另擧一論式 : 聲未發生前, 卽無如是之因, 故聲非無常, 此乃因無勤勇所發之因故, 如空.事實上, 聲發生後固可成立宗, 然未發生之時, 其體亦無, 故不得視爲無常之過. 此乃敵者妄自增益非勤勇之因, 而成立常住之宗, 以非難立者所招致之過誤. 又此一過誤相當於世親如實論道理難品中之未生難. [因明正理門論本․因明論疏瑞源記卷八․因明十四相似過類略釋(惟賢,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21)](參閱十四過類415․因明2276)
【무생생無生生】
p5078-中→ 全稱無生之生. 無生, 指法性眞如之理無生無滅 ; 生, 指捨此而往彼處. 如佛菩薩以應化身示現於娑婆, 衆生往生於淨土, 乃離六道四生之生, 此生因契於無生, 故稱無生生. 據曇鸞往生論註卷下載, 極樂淨土爲阿彌陀如來淸淨本願無生之生, 非如三有虛妄之生. 卽彼淨土隨順法性無生之妙理, 故往生者能契合自然之土德, 而得無生之生, 與三界之生不同.
【무생신無生身】
p5078-下→ 指證果之身. 以佛之法身無有生滅, 故稱無生身. 觀經疏玄義分(大三七․二四六上) : 定散等迴向, 速證無生身.無生, 爲涅槃之異稱. 蓋涅槃之妙理, 無生無滅, 證悟無生之理, 卽得無生身. 然無生身有分․圓之別, 證悟體達圓者爲佛果 ; 得分者則爲菩薩位, 卽無上忍之菩薩. 二者皆稱無生身.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
【무생지無生智】
p5080-中→ 梵語 anutpādajñāna, 巴利語 anuppāda-ññāṇa. 二智之一, 十智之一. 指了知一切法無生之智. 亦卽滅盡一切煩惱, 遠離生滅變化之究極智慧 ; 於四諦已自知苦․斷集․修道․證滅, 復更遍知無知․斷․修․證之無漏智. 又已遍知斷盡欲․有․無明之三漏及結縛․隨眠等不再生起, 故稱無生智.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卷三(大二六․三七六上) : 無生智云何?謂如實知我已知苦, 不復當知 ; 我已斷集, 不復當斷 ; 我已證滅, 不復當證 ; 我已修道, 不復當修. 此所從生智․見․明․覺․解․慧․光․觀, 是名無生智. 蓋此智於無學位圓滿完成, 獲得盡智後, 更以一切之聖道爲因, 圓滿無學果, 故爲與非擇滅之得俱生之無漏正智, 此唯利根之聖者能成就. 除欲界及有頂地之外, 以其他之四根本定․未至定․中間定․下三無色定等九地爲依地.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五廣乘品․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九․俱舍論卷二十四․卷二十六․辯中邊論辯無上乘品․異部宗輪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五․品類足論卷一․顯揚聖敎論卷二](參閱二智215․十智472)
【무설상사과류無說相似過類】
p5135-中→ 因明用語. 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十. 於因明對論中, 敵者(問難者)假設立者(立論者)之因(理由)未說以前, 其宗亦未能成立, 如是則敵者自身招致此過誤. 例如佛弟子立聲是無常(宗), 勤勇無間所發故(因)之量(論式), 外敎徒欲破斥之, 遂謂 : 因若是勤勇所發, 聲卽無常 ; 然未說勤勇所發之前, 一切都無所有, 卽非勤勇所發, 其時聲應是常, 而非無常. 蓋立者係依因明規則來立量, 敵者若欲破斥之, 亦應於因明規則中揀擇過誤, 而今敵者妄作立者未說因以前之種種設詞, 卽已違犯無說相似之過 ; 且敵者旣已設定未說勤勇所發之前的無因狀態, 自身復於無因之中妄加非勤勇所發之因來成立聲爲常之宗, 如此更造成無因增益過. 又此一過誤相當於世親如實論道理難品中所說之未說難. [因明正理門論本․因明論疏瑞源記卷八․因明十四相似過類略釋(惟賢,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21))](參閱十四過類415․因明2276)
【무성無性】
p5092-上→ ①梵語 niḥsvabhāvatva, niḥsvabhāva, asvabhāva. 與無自性同義. 成唯識論卷九(大三一․四七下) : 若有三性, 如何世尊說一切法皆無自性?頌曰 : “卽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中論卷三․唯識三十論頌․轉識論]. ②梵語 asad-bhāva. 指諸法無存在之實體. 性, 體之意. 一切諸法因緣和合而生, 緣散則滅, 無有實體, 故稱無性. [因明正理門論]. ③梵語 a-gotra. 法相宗所立五性之第五. 指不具三乘無漏種子之有情. 全稱無性有情. 又作無有出世功德種性․人天乘性․無種性. 以其唯具人天有漏種子, 故不起出世無漏之智以解脫生死, 而永遠沈淪六道不能出離. 然彼能修人間之善業, 遂得人天之善果, 此卽所謂無性闡提. (參閱五姓1107). ④指無性菩薩(梵 Asvabhāva). 生卒年不詳. 著有攝大乘論釋十卷, 該書爲印度大乘諸論釋部之典籍, 由書中引用陳那(五․六世紀頃)之掌中論判斷, 無性係陳那之後輩. (參閱攝大乘論釋6844)
【무소구행無所求行】
p5093-下→ 菩提達磨二入四行說中, 四行之一. 謂旣已發心, 卽不求一切世間欲樂․名聞利養, 除上求菩提․下化衆生之外, 別無所求之態度與行爲, 稱爲無所求行. 若有所求, 則處處貪著, 必有求不得之苦 ; 若無所求, 則無諸苦, 得大自在. (參閱二入四行167)
【무소득無所得】
p5093-下→ 梵語 aprāptitva. 又作無所有. 略稱無得. 爲有所得之對稱. 謂體悟無相之眞理, 內心無所執著, 無所分別. 反之, 執著諸法差別之相, 墮入有無邊邪之見, 則稱有所得. 諸法均由因緣所生, 本無自性, 以無自性, 故無決定相可得, 稱爲無所得. 此卽不墮於生滅․常斷․一異․來去等四雙八計之中道正觀. 大智度論卷十八(大二五․一九七中) : 諸法實相中, 受決定相不可得故, 名無所得. 又菩薩永斷一切生死, 出離三界, 住於一切智, 乃無所得大乘之至極, 故菩薩亦稱無所得.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七(大一二․四六四中) : 有所得者名生死輪, 一切凡夫輪迴生死, 故有所見. 菩薩永斷一切生死, 是故菩薩名無所得.[大品般若經卷六․卷二十一․大般若經卷四八九․維摩經卷中․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智度論卷八十四․中觀論疏卷二末](參閱有所得2433)
【무소부지인無所不至印】
p5092-下→ 卽密敎胎藏界大日如來最極祕印. 又作遍法界無所不至印․無所不至塔印․佛部率都婆印․大率都婆印․理塔印․毘盧遮那印․大日劍印․大慧刀印. 以兩手作未敷蓮華合掌(十二合掌之一), 小指․無名指․中指三指端相捻, 二拇指稍微彎曲, 置於中指之根處, 彎曲二食指之中節, 橫置其端而使二指端互相頂拄. 此心印表阿字本不生之理, 依如來之法界力․無等力․正等覺之信解, 遍一切法界, 與虛空等, 無所不至. 眞言爲 : 南無薩婆怛他蘗帝弊(namaḥ sarva tathāgatebhyaḥ, 歸命一切如來等)微濕口縛目契弊(viśva mukhebhyaḥ, 種種巧妙門)薩縛他(sarvathā, 一切皆)阿(a, 因)阿(a, 行)闇(aṃ 證)噁(aḥ, 入). 然其印相原由師師口傳, 大日經及大日經疏均無記載. 其印相依口傳而有差異, 如印母, 或爲虛心合掌, 或爲金剛合掌 ; 又二拇指與二中指間或相離一麥左右, 而不相附著 ; 或二拇指開而不相附著, 或二拇指竝入掌中等諸種說法. 又此印古來以口傳表示六大四曼三密, 卽左右兩手之小指․無名指․中指等六指表六大, 左右之拇指․食指等四指表四曼, 以左右之拇指․食指․中指之六指間所形成之三圓形, 表三密. [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攝大儀軌卷三․大日經疏卷十一․四卷鈔卷上(俊然)]
【무소유처無所有處】
p5093-上→ 梵語 ākiñcanyāyatana或 ākiṃcanya-āyatana, 巴利語 ākiñcañña-āyatana. 謂厭患識無邊處, 修無所有處定, 所感之異熟果 ; 卽超越識無邊處定, 觀所緣皆無所有, 思惟無所有之相, 依此行力所生之處. 又稱無所有處天. 四無色界之第三. 無所有處分爲二種, 卽 : (一)定, 係修證所得之無所有處定. (二)生, 乃由彼定所感之異熟果, 卽無所有處天. 與其餘之空無邊處等, 同以所繫無覆無記之受想行識四蘊爲體. 又據大毘婆沙論卷八十四載, 此處衆生壽六萬大劫. 同論卷一八五載, 佛弟子生於九地之最後一地有頂地(卽非想非非想地), 以該地無聖道, 故必依鄰近之無所有處定得阿羅漢果, 是以此地爲有聖道之最後地.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七․俱舍論卷八․品類足論卷七․立世阿毘曇論卷八․集異門足論卷六](參閱四無色定1772)
【무소착無所著】
p5094-上→ 爲佛十號之一. 異譯爲應供(梵 arhat, 巴 arahant, 音譯阿羅漢), 意指應受人天之供養 ; 蓋佛不著塵染, 故稱無所著. 長阿含卷二遊行經(大一․一三中) : 歡喜信佛․如來․無所著․等正覺, 十號具足.又與無著(梵 anabhiniveśa)同義, 卽無所執著之意. [中阿含經卷三十六․灌頂經卷十二․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三之二]
【무수무증無修無證】
p5105-下→ 指究極之境界. 於此境界, 已然超越修行(修)與體悟(證)等之對立分別. 亦卽證無所證․修無所修的無爲眞人之境界. [四十二章經․臨濟禪師語錄]
【무수승無羞僧】
p5111-下→ 四種僧之一. 僧侶依其品位可分爲四種僧, 無羞僧指破戒而無慚之僧. 又稱無慚愧僧. 據大智度論卷三載, 無羞僧卽破戒, 身․口不淨, 無惡不作之僧. [十誦律卷三十․法苑珠林卷十九](參閱四種僧1817)
【무술巫術】
p2873-中→ 爲準宗敎現象之一. 起源於早期原始社會. 乃幻想依靠超自然力或特定之主觀行動, 以影響或控制客觀之事物. 此一階段之社會, 已具備超自然力之觀念, 但不以客體爲崇拜對象, 亦未涉及神靈觀念, 爲介於法術與宗敎間者. 各種宗敎産生後, 在部分宗敎中仍有巫術之存在.
【무시공無始空】
p5090-上→ 梵語 anavarāgra-śūnyatā 或 anagra-śunyatā. 十八空之一. 與無際空同義. 萬法由因緣而生, 亦由因緣而滅, 由此理推之, 則世間一切法, 實爲無始. 萬法因緣生, 故無自性, 無自性故, 諸法皆空 ; 因無始以來存在之一切法皆屬空, 故稱無始空. [大品般若經卷三․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四․十八空論․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參閱十八空353)
【무시무명無始無明】
p5090-中→ 謂無始以來卽恆常存在之無明. 爲生死流轉之根本惑體. 平等法界之理不達, 妄隔平等之理性, 稱爲無明 ; 又如是闇惑之心, 隔離理性, 故又作間隔. 依此無明之間隔而生種種煩惱, 造種種業, 受種種果報. 故勝鬘經․大乘起信論等諸經論稱爲無始無明, 菩提心論則稱爲無始間隔. 關於無始之名, 有如下三種解釋 : (一)就因緣生之理而言, 謂凡一切有爲法, 乃因緣和合而生, 現世之果, 由前世之因而生 ; 前世之果, 更由前世之因而生, 如是推究, 故知無初始, 若以爲有初始, 卽是無因生之外道, 而非佛法. (二)就惑體相依之義而言, 謂枝末無明依根本無明, 根本無明依眞如, 此乃緣起法自然之理. 此時無明爲惑之根本, 無明之先更無初始之惑法, 故稱爲無始. 依此釋, 則無始爲根本之異稱, 以成無明有始之義. 依此義, 大乘起信論以忽然念起爲無明 ; 天台家稱爲元品無明, 大乘起信論之注疏家則稱爲根本無明. 故如忽然․元品․根本等, 皆爲有始之異稱. 大乘經論所說, 多依此義. 此爲去妄歸眞之一種敎法. 乃權大乘之義. (三)就眞妄同體之義而言, 謂眞如與無明, 乃一法之異稱, 如水與冰, 冰之自性卽爲水, 無明之自性卽爲眞如. 非先爲水而後爲冰, 如言先爲水, 則僅爲敎法之方便說而已. [圓覺經․勝鬘寶窟卷中末․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參閱無明5094)
【무시無始】
p5090-上→ 梵語 anādikāla, anādikālika. 一切世間如衆生․諸法等皆無有始, 如今生乃從前世之因緣而有, 前世亦從前世而有, 如是輾轉推究, 故衆生及諸法之原始皆不可得, 故稱無始. 萬法均從因緣生, 亦由因緣滅, 言無始卽是顯因, 若有始則無因, 以有始則有初, 有初則無因. 以其無始, 則是有因, 所以明有因者, 卽顯佛法是因緣之義. 四十華嚴經卷四十(大一○․八四七上) : 我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恚癡.[勝鬘寶窟卷中末]
【무시무종無始無終】
p5091-上→ 謂生死之世界, 自無始以來, 至未來永劫, 由於惑業苦之輪迴而無停止之時. 或表示法性不變而泯絶對待之關係. 關於無始無終, 經典之記載諸說紛紜 : 如菩薩善戒經卷一(大三○․九六二下) : 云何名性?性有二種, 一者本性, 二者客性. 言本性者, 陰․界․六入, 次第相續, 無始無終, 法性自爾, 是名本性.正法念處經卷五亦謂, 衆生爲生死所縛而不斷次第流轉, 無始無終 ; 又謂衆生在五道迷界中, 樂著種種業, 因而過著無始無終之生死遊戱 ; 又同書卷七十亦謂, 爲生死根本之貪瞋癡三毒所煩惱, 無始又無終, 因此墮於地獄․餓鬼․畜生之網, 不得解脫其繫縛, 而流轉於生死. 阿含經則謂輪迴無始, 衆生之苦無際. 然輪迴由悟而可解脫, 故有終時 ; 對此, 法性․法界․眞如乃斷離一切差別障礙, 法爾自然, 不常不斷․不生不滅․不去不來, 故以無始無終表示之. 此外, 通常亦以生死之法性─如來藏爲無始無終者 ; 又北本涅槃經卷十八論衆生始終之有無 ; 五苦章句經記載有關化生之無始無終之說法 ; 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二謂大梵天之時間的屬性, 爲永遠性, 卽表示無始無終. [方廣大莊嚴經卷十․法集經卷五]
【무신론無神論】
p5106-下→ 爲否定有神存在之思想. 自樹立人格性創造神之基督敎立場而言, 其他視一切爲神, 或言世界與神一體化之泛神論, 皆可作爲無神論加以非難. 否定神之思想爲十八世紀之法國唯物論者所倡, 繼承此說而集大成者爲馬克斯主義 ; 主張神․靈魂․精神等, 凡是理念之存在皆爲物質存在之反映, 且以爲神之觀念是欺瞞大衆, 擁護資本主義之産物. 原始佛敎竝不承認有一絶對神之存在, 基於此, 佛敎被評爲無神論者. 印度神話中諸神被佛敎採用以後, 雖成爲生滅衆生之一部分, 然非居於絶對之地位. 佛敎謂最高之存在者爲佛, 但衆生體悟眞理(法)時, 卽稱爲佛, 故佛與覺者同義, 竝非指絶對神. 考之史載, 釋尊在世時代, 佛唯限於釋尊一人. 釋尊入滅後, 雖釋尊遺言依法不依人, 然其弟子們難抑追慕釋尊人格之情, 欲求代釋尊之佛, 遂興起永遠釋尊與久遠佛之觀念. 此際之佛, 可稱作神之神(天中天), 卽具人格神崇拜之意味. 因此, 信奉對象(本尊)究竟應爲法或佛, 卽成爲重大之爭論. 且佛敎主張佛非在我人之外, 乃在其中, 卽所謂佛性․如來藏之說, 亦有說遍滿一切處者. 故自此觀點而言, 佛敎復被評爲泛神論. 然就佛乃悟法之衆生之根本觀念言, 佛敎實不屬於一神論․泛神論或某種神論, 乃不容置疑之事.
【무신칭명無信稱名】
p5099-上→ 僅口稱念佛, 然無他力眞實之信心. 卽不信自己之念佛爲往生之正因, 亦不知彌陀之願行, 僅口誦名號而已.
【무심도인無心道人】
p5076-上→ 指對於一切無想․無念․無所求之修行者. 傳心法要(大四八․三八○上) : 供養十方諸佛, 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 何故?無心者, 無一切心也.[四十二章經]
【무심론無心論】
p5076-中→ 全一卷. 撰者․刊行年代均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係以十一項問答, 闡論無心之旨 ; 以爲能悟無心者, 卽了脫一切煩惱․了悟生死涅槃. 本論之敦煌古寫本, 現今藏於大英博物館, 編號史坦因第五六一九號, 標題之下有釋菩提達磨製六字. 或謂本論純屬他人僞作, 因其文內有我國固有術語太上二字(大八五․一二七○上) : 問曰 : “何名爲太上?』答曰 : “太者, 大也 ; 上者, 高也. 窮高之妙理, 故云太上也.” 不似來自異邦之達磨所說者. 或以本論之思想內容與形式, 酷似牛頭法融所撰之絶觀論, 而疑係法融之作.
【무심無心】
p5075-中→ ①有多種含義 : (一)指離妄念之眞心. 非謂無心識, 而係遠離凡聖․粗妙․善惡․美醜․大小等之分別情識, 處於不執著․不滯礙之自由境界. 宗鏡錄卷八十三(大四八․八七五下) : 若不起妄心, 則能順覺. 所以云, 無心是道.(二)指無心定之意, 卽一時休止一切意識作用之狀態, 如五位無心. (三)指迷失本性之心, 與亂心同義. [道行般若經․光讚經卷三․摩訶般若鈔經․金剛經․瑜伽師地論卷十三․碧巖錄第六十五則․傳心法要卷下](參閱五位無心1090). ②明代臨濟宗僧. 湖南平江人, 俗姓舒. 生卒年不詳. 自幼隨母住燕京(北平), 年十六於法海寺出家受具足戒, 復往參謁南明慧廣, 得證心印. 萬曆十七年(1589), 詔賜紫衣, 復受慈聖太后懿旨, 與妙峰同送龍藏至鷄足山華嚴寺, 衆等因之迎師駐錫於大覺寺, 開法弘化, 滇南禪風因而盛極一時. [增訂佛祖道影卷二(虛雲)]
【무심삼매無心三昧】
p5075-下→ 梵語 niścinta. 謂滅絶分別思量之三昧. 爲百八三昧之一. 指滅盡定․無想定等無心之禪定.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二五․三九九下) : 無心三昧者, 卽是滅盡定, 或無想定. 何以故?佛自說因緣, 入是三昧中, 諸心心數法不行 .(參閱百八三昧2480)
【무심위無心位】
p5076-上→ 指任何心識不起時. 爲有心位之對稱. 依瑜伽師地論卷十三載, 除無心睡眠位․無心悶絶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減盡定位․無餘涅槃界位等六位外, 其餘皆爲有心位. 然無餘涅槃界之位一旦若斷盡卽不復再生起, 前五位則爲暫時中止之狀態, 一般稱爲五位無心位. 唯識宗認爲八識俱起, 然因七․八二識恆常相續不斷, 而前五識起作用時, 必與第六識俱起, 故僅就第六識之起與不起, 而說有心或無心. 俱舍宗僅立六識, 不許二心竝起, 故六識中任何心識均不起時, 稱爲無心位. [成唯識論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參閱五位無心1090)
【무아관無我觀】
p5088-中→ 又作界分別觀. 爲五停心觀之一. 謂觀想身由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界所假合, 以捨去我執之觀法. [成實論卷十二滅法心品](參閱五停心觀1144)
【무아無我】
p5087-下→ 梵語 anātman 或 nir-ātman, 巴利語 anattan. 又作非身․非我. 我, 卽永遠不變(常)․獨立自存(一)․中心之所有主(主)․具有支配能力(宰), 爲靈魂或本體之實有者. 主張所有之存在無有如是之我, 而說無我者, 稱爲諸法無我 ; 觀無我者, 稱爲無我觀. 無我係佛敎根本敎義之一, 於三法印中, 卽有無我印. 通常分爲人無我․法無我二種 : (一)有情(生者)不外是由五取蘊(卽構成凡夫生存的物心兩面之五要素)假和合而成, 別無眞實之生命主體可言, 稱爲人無我, 又稱我空. (二)一切萬法皆依因緣(各種條件)而生(假成立者), 其存在本來卽無獨自․固有之本性(自性)可言, 稱爲法無我, 又稱法空. 此外, 尙有以下幾種說法 : (一)據阿含經典之說, 一切萬法之存在皆賴於各種條件之相互依存, 此依存關係一旦有所變化, 卽産生幻滅․無常之現象 ; 由於無常, 故爲苦 ; 由於苦而不得自在, 故爲無我. (二)說一切有部主張我空法有, 卽一方面認爲人無我, 另一方面又主張構成存在之要素各有其自性, 故不說法無我. (三)據成實論之說, 五蘊中竝無實在之自我, 準此而觀人無我者, 稱爲人空觀 ; 又五蘊之法盡是無常, 竝無實在之自性, 準此而觀法無我者, 稱爲法空觀. (四)一般言之, 大乘佛敎主張二無我, 卽我法二空(人法二空), 然唯識宗依三性說而立三無我之說. 卽 : (1)遍計所執之實我實法乃情有理無者, 非爲實在之我相, 故稱無相無我. (2)依他起之似我似法乃如幻假有者, 異於被執之我相, 故稱異相無我. (3)圓成實之自相乃由無我(識之實性)所顯之眞如, 故稱自相無我. [雜阿含經卷一至卷三․卷十․大品般若經卷三․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大毘婆沙論卷九․卷十․俱舍論卷二十九․卷三十․成實論卷三․卷十二․大智度論卷二十二․辯中邊論卷中․唯識二十論](參閱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
【무안無安】
p5083-中→ 謂世間一切悉以苦爲自性, 無安穩之法, 故稱無安. 法華經譬喩品(大九․一四下) : 三界無安, 猶如火宅, 衆苦充滿, 甚可怖畏.又與惛沈(梵 styāna)同義, 爲十纏之一. [仁王經卷下](參閱惛沈4578)
【무안인無眼人】
p5111-下→ 對無信仰者之貶稱. 見佛而不知佛之眞義者, 稱無眼人 ; 聞法而無法體會其眞義者, 稱無耳人. 世稱無眼子․無耳子. 往生論註卷上謂, 眼雖明而不識事, 譏爲盲人 ; 耳雖聰而不解聽義, 故譏爲聾. [目連所問經․碧巖錄第五十六則評唱]
【무앙삭겁無央數劫】
p5077-中→ 梵語 asaṃkhyeya-kalpa. 指無限長之時間. 央, 盡之意 ; 劫, 極長之時間, 原爲古代印度表示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 佛敎亦沿用之. 無央數, 爲梵語 asaṅkhya(音譯阿僧祇)之意譯.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下) : 自行六波羅蜜, 敎人令行, 無央數劫, 積功累德.[法華經見寶塔品․灌頂經卷十二](參閱阿僧祇3666)
【무애광無礙光】
p5142-中→ 爲阿彌陀佛十二光之一. 阿彌陀佛之光明有十二種, 其中, 無礙光謂阿彌陀佛之光明, 能照破人․法諸障, 無論山河雲霧等外障, 貪瞋癡慢等內障, 皆不能障蔽, 故稱無礙光. 由此, 阿彌陀佛又稱無礙光佛. [無量壽經卷上]
【무애無礙】
p5141-中→ ①梵語 apratihata. 又作無閡․無碍․無障礙․無罣礙․無所罣礙. 謂無障礙. 無礙有心無礙․色無礙․解無礙․辯無礙等區別. 品類足論卷五載有四無礙解, 法無礙解․義無礙解․詞無礙解․辯無礙解. 大寶積經卷十四擧出三種無礙, (一)總持無所罣礙, 略作總持無礙. 謂菩薩得大總持(大陀羅尼), 不失善法, 不生惡法, 於一切言語諸法分別知悉無礙. (二)辯才無所罣礙, 略作辯才無礙. 謂菩薩得大辯才, 能隨機說大小乘法, 悉皆通達. (三)道法無所罣礙, 略作道法無礙. 謂菩薩得大智慧, 能通達大小乘法與世間語言文字. 新華嚴經卷五十六載, 如相迴向位(十迴向之第八)之菩薩有衆生無礙用乃至力無礙用等十種自在作用(十無礙用) ; 同經卷四十六說諸佛具十種無障礙住. 此外, 華嚴經疏卷一載, 毘盧遮那佛身具如下十無礙 : 用周無礙․相遍無礙․寂用無礙․依起無礙․眞應無礙․分圓無礙․因果無礙․依正無礙․潛入無礙․圓通無礙. 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載, 蓮華藏世界具如下十無礙 : 情事無礙․理事無礙․相入無礙, 相卽無礙․重現無礙․主伴無礙․體用無礙․隱顯無礙․時處無礙․成壞無礙. 華嚴法界玄鏡卷上有四法界之說, 詳述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之相, 謂無礙有圓融無礙(萬法圓融, 互不障礙)與自在無礙(對一切障礙能自在衝破)二義. 又佛之智慧稱無礙智 ; 阿彌陀佛之光明稱無礙光(十二光之一) ; 佛稱無礙人 ; 一乘法稱無礙道. [大品般若經卷十六․大智度論卷六․卷七十二․華嚴經疏卷四․卷十一․卷五十六]. ②(552~645)唐代僧. 俗姓陳, 生於成都. 十歲至長安, 依道安法師出家. 天和三年(568)受具足戒. 建德三年(574), 北周武帝興法難, 師遂隱遁. 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復出, 住永寧寺. 後聽超法師講大智度論, 又至長安學十地․阿毘曇等. 大業二年(606), 至洛陽四方館敎授經論. 五年, 移住莊嚴寺. 武德八年, 返故居, 修無相觀. 貞觀十九年示寂, 世壽九十四. ③(1590~1643)明代僧. 歙州人, 俗姓王. 出家於黃山, 依匡廬敬堂學經敎. 偶謁湛然澄公, 悟別傳密旨, 乃入湘鄕荊紫山隱居. 崇禎十六年示寂, 世壽五十四.
【무애인無礙人】
p5142-上→ 爲佛之德號. 諸佛如來證知煩惱卽菩提․生死卽涅槃, 其智融通無礙, 故稱無礙人. [舊華嚴經卷六․讚阿彌陀偈]
【무애해도無礙解道】
p5142-中→ 巴利名 Paṭisambhidā-magga. 音譯波致參毘陀. 爲巴利小部經(Khuddaka-nikāya)之一. 本經內容係分類解說有關修道解脫諸事, 全經可大別爲三品, 卽大品․雙結品․慧品, 而各品皆附有十論, 其中, 大品爲全經之中心. 本經固屬經藏, 但其內容形式亦有論書之格式, 僅大品之第四․雙結品之第一․六․七․十及慧品之第九等六論之初, 具如是我聞等字爲始之經典形式. 其所揭論目主要採自巴利律藏及經藏之長․增支․相應諸部經, 被視爲輪藏七論中最早成立之法集論(巴 Dhammasaṅgṇi)及分別論(巴 Vibhaṅga)之先驅. 本經已有原文出版及日譯(收於南傳大藏經第四十․四十一卷), 注釋書有摩訶那磨之顯揚正法論.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南方上座部論書解說․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 G.P. Malalasekera: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무언통無言通】
p5089-上→ (?~826)唐代越南禪宗無言通派初祖. 原籍我國廣州, 俗姓鄭. 自幼慕道, 稍長出家於浙江雙林寺. 以其性情恬靜寡言, 而見解通達, 故時人稱爲無言通. 師曾參學於百丈懷海座下, 開悟後回廣州住持和安寺. 唐憲宗元和十五年(820), 師赴越南, 駐錫於夫董村建初寺, 終日面壁坐禪. 數年後, 弟子感誠嗣其法. 輾轉相傳, 遂成禪宗一大派, 是爲無言通派. 該派主張佛性無所不在, 以及心․佛․衆生三無差別等思想, 實行面壁禪觀, 運用我國禪宗現成公案及體驗方法. 爲越南早期重要宗派之一. 據傳燈輯錄記載, 無言通禪派之傳承於無言通之後爲感誠․善會․雲峰․眞流․多寶․定香․圓照․通辨․道惠․明智․廣嚴․常照․通禪․息慮․應順․逍遙, 歷經十六世. 十六世後敎團組織漸弱, 終至滅絶. [景德傳燈錄卷九․越南佛敎略史(善議, 菩提樹二四八期)]
【무여無餘】
p5138-下→ 梵語 niravaśeṣa. 爲有餘之對稱. 達到完全窮盡, 一無殘餘之謂. 乃無餘依之略稱. 依, 卽依止之意, 又作依身, 意謂肉身. 煩惱與肉身完全滅盡之狀態, 稱作無餘依涅槃, 或稱無餘涅槃. 又佛對諸弟子當來成佛之國土劫數及稱號等了了而記, 稱爲無餘記. [中阿含卷二七車經․大智度論卷二十三․卷三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三․俱舍論卷二十七․大日經疏卷四]
【무여수無餘修】
p5139-上→ 爲四修之一. 四修, 指四種修行方法與規範. 俱舍論及往生禮讚所說四修皆含無餘修, 其義不同. (一)俱舍論卷二十七所擧無餘修, 謂福德與智慧二種資糧具修無遺. (二)往生禮讚所擧無餘修, 又作專修. 謂專念․專想․專禮․專讚阿彌陀佛及一切聖衆, 而不雜餘業.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七․卷八․順正理論卷七十八․念佛名義集卷下․往生要集卷中本](參閱四修1745)
【무여열반無餘涅槃】
p5139-上→ 梵語 nirupadhiśeṣa-nirvāṇa. 爲有餘涅槃之對稱. 四種涅槃之一, 九諦之一. 新譯爲無餘依涅槃. 依, 指依身, 卽人之身體. 無餘依涅槃係指斷煩惱障, 滅異熟苦果五蘊所成之身, 而完全無所依處之涅槃. [中阿含卷二七車經․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二․大智度論卷三十一․瑜伽師地論卷十三․卷二十一․卷八十六․成唯識論卷十](參閱有餘涅槃2459)
【무여환생無餘還生】
p5139-中→ 謂一度入於無餘涅槃界之二乘人再度發大菩提心而迴向大乘. 此爲天台․華嚴等法性宗所說, 唯識等法相宗之主張則異於此. 蓋法相宗依據楞伽經而主張五姓各別之說, 認爲一切有情本來具有之種姓有五類, 此五類各各別異而不可轉變更易 ; 又認爲於五姓之中, 有定性二乘與不定性二乘之別. 定性, 係謂其種姓已然決定, 卽不會退轉, 又不能藉漸修或頓超而迴心向大 ; 反之, 種姓尙未決定者則爲不定性. 基於此, 又主張欲入無餘涅槃者爲定性之二乘, 此類人若一旦入於無餘涅槃, 則必形成不再還生而迴向大乘佛果之定局. 然法性宗根據眞如緣起之思想而主張一性皆成, 認爲佛性遍通於一切衆生, 故雖已入無餘涅槃之二乘, 遲早亦必起動如來藏而迴向大乘. 準此, 法性宗遂認爲無餘涅槃者僅爲滅盡定之一種. 又據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起信論義記卷上等所載, 由於根機利鈍之別, 已入無餘涅槃之不定性二乘, 其起心迴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心)之時間, 有七種遲速不等之位, 稱爲迴心七位, 卽 : (一)須陀洹果經八萬劫, (二)斯陀含果經六萬劫, (三)阿那含果經四萬劫, (四)阿羅漢果經二萬劫, (五)辟支佛經一萬劫, (六)前面五類人中之利根者未滿一萬劫, (七)最利根者於一念之迴心卽可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心. [楞伽經卷二․華嚴五敎章卷二․卷三․大乘義章卷十七末](參閱五果迴心1114)
【무연無緣】
p5136-下→ ①卽無遇佛․聞法之機緣. 係有緣之對稱. 無見佛聞法之機緣者難證菩提, 故謂無緣之衆生難度. 後世轉指無親戚․故舊等之緣者爲無緣. 無人祭祀之靈魂稱無緣佛 ; 其墓稱無緣墓․無緣塚․義塚等. 又過去世未曾與我結緣之佛, 亦稱無緣佛. ②無對象之謂. 佛觀一切皆空, 而不以特定之人爲對象, 故佛之慈悲特稱無緣大慈 ; 其慈心遍及一切衆生, 乃爲慈悲中之最尊者. [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經․景德傳燈錄卷四](參閱慈悲5805). ③指無因論者主張人所爲之一切皆無因․無緣 ; 此屬於邪見. [中阿含卷三度經]
【무연자비無緣慈悲】
p5137-上→ 慈悲分三種, 無緣慈悲爲其一. 龍樹之大智度論卷四十(大二五․三五○中) : 慈悲心有三種, 衆生緣․法緣․無緣. 凡夫人衆生緣 ; 聲聞․辟支佛及菩薩, 初衆生緣, 後法緣 ; 諸佛善修行畢竟空, 故名爲無緣.此卽大乘佛敎所言空之思想, 完全無自他之對立 ; 乃絶對之慈悲, 眞實之慈悲, 亦爲最高之慈悲. [俱舍論卷十八․佛地經論卷五․大乘義章十四信等十行義․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參閱慈悲5805)
【무연탑無緣塔】
p5136-下→ ①多人合葬之墓, 稱爲無緣塔. ②指無人弔祭之墳塔. 義同於無緣塚.
【무열천無熱天】
p5136-上→ 無熱, 梵名 Atapa, 巴利名同, 音譯阿答波․阿陀波․阿答和. 又作不熱天․不惱天․無惱天․不燒天․無熟天․無燒天. 色界十八天之一, 五淨居天之一. 位於第四禪之第四天. 此天已伏除雜修靜慮之上中品諸障, 意樂調柔, 離諸熱惱, 故名無熱天. 或以熱爲熾盛義, 以未證上品之修靜慮及果, 故稱無熱. 關於此天衆生之壽量, 據大樓炭經卷四載, 爲二十劫 ;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彰所知論卷上謂二千劫 ; 立世阿毘曇論卷七則謂八千大劫. 其身量爲二千由旬. [大樓炭經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八․集異門足論卷十四․瑜伽師地論卷四․卷三十七]
【무염無染】
p5101-中→ ①染, 染汚․不淨之意, 指煩惱․執著之妄念, 及所執之事物等. 超越一切之煩惱․執著, 而保持淸淨之心性, 卽稱無染. ②(800~888)新羅禪僧. 俗姓金. 入唐, 於終南山至相寺學華嚴, 後從學於五臺山佛光寺馬祖門下之如滿, 又參學於山西麻谷山寶徹門下, 寶徹傳其心印. 文聖王七年(845) 歸返新羅, 大振禪風. 受憲安王․景文王等之欽重, 住於聖住寺, 爲王師. 後移尙州(慶尙北道)深妙寺. 憲康王竝詔賜廣宗禪師之號. 眞聖女王元年示寂, 世壽八十九, 法臘六十五. 門人多達二千之衆. [朝鮮金石總覽上․海東金石苑卷二․祖堂集卷十七]
【무예茂蕊】
p3950-中→ (1903~1976)廣東開平縣人, 俗姓簡. 二十歲依融衍法師披剃, 旋依佐山法師受具足戒. 民國十七年(1928), 受法於順德大良寶林寺, 嗣禪宗大德翹芬所傳之臨濟宗法, 爲該宗第四十四世. 二十一年, 至香港開建南天竺寺. 三十年, 聯合香港僧俗組香港佛敎聯合會, 竝籌建佛敎醫院. 三十九年發起成立世界佛敎友誼會港澳地區分會, 先後擔任副會長及董事長等職.
【무온無慍】
p5125-上→ (1309~1386)明初臨濟宗僧. 浙江臨海人, 俗姓陳. 字恕中, 號空室. 壯年登徑山, 投元叟行端剃髮, 未久於昭慶律寺受具足戒. 後歷參淨慈寺之靈石如芝․資福寺之一元靈. 復至四明(浙江)天童山, 侍奉平石如砥, 司掌藏鑰, 參究十年. 後與同學木庵聰․大宗興等共至臺州紫籜山參禮竺元妙道, 一日欲問狗子無佛性之語, 擬開口, 妙道乃一喝. 師直下大悟, 遂呈一偈, 受印可. 先後弘化於靈巖廣福寺․瑞巖淨土寺, 江湖俊彦來參者頗多, 師乃設三問以接禪客, 不契則逐, 世稱瑞巖三關. 後隱居於松巖之頂. 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 日本遣國使欲請師弘化, 師以老病而固辭. 十七年弟子於鄞州翠巖山結草堂, 迎師養老. 十九年罹微疾, 七月十日端坐示寂, 世壽七十八. 著有恕中和尙語錄六卷․山庵雜錄二卷․淨土詩一卷․重拈雪竇拈古百則等. [天台空室慍禪師行業記․五燈嚴統卷二十一․增集續傳燈錄卷六]
【무외無畏】
p5101-下→ 梵語 vaiśāradya, 巴利語 vesārajja ; 或梵語 abhaya, 巴利語同. 又作無所畏. 係無所怖畏之意. 謂佛․菩薩說法時具有無所怖畏之自信, 而勇猛安穩. 佛․菩薩之無畏皆有四種, 稱四無畏․四無所畏. 佛之四無畏卽諸法現等覺無畏․一切漏盡無畏․障法不虛決定授記無畏․爲證一切具足出道如性無畏. 佛所具有之十八種功德法(十八不共法), 卽十力․四無畏․三念住․大悲. 而四無畏與十力中之處非處智力․漏盡智力․業法集智力․遍趣行智力相配. 十力復一一攝四無畏, 故總爲四十無畏. 菩薩之四無畏, 卽能持無畏․知根無畏․決疑無畏․答報無畏. 而華嚴經疏卷五十二記載菩薩十種無畏, 卽聞持無畏․辯才無畏․二空無畏․威儀無缺無畏․三業無過無畏․外護無畏․正念無畏․方便無畏․一切智心無畏․具行無畏. 又密敎行者發菩提心之時有六種功德, 卽善無畏․身無畏․無我無畏․法無畏․法無我無畏․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六種, 稱爲六無畏. [增一阿含經卷十九․卷四十二․大日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五․卷二十五․大日經疏卷三․大乘義章卷十一](參閱六無畏1294․四無所畏1773]
【무외산사無畏山寺】
p5103-上→ 巴利名 Abhayagiri. 音譯阿跋耶祇釐. 全稱阿跋耶祇釐毘訶羅(巴 Abhayagiri-vihāra). 係位於錫蘭舊都阿누羅陀補羅城(巴 Anurādhapura)北之古寺院. 本寺建於西元前一世紀中, 相當於當時錫蘭敎團統一中心大寺(巴 Mahā-vihāra)建造後之二百十七年. 乃錫蘭王婆他伽馬尼(巴 Vaṭṭagāmṇi abhaya)破壞尼乾子之園而建, 獻與當時大寺之長老摩訶帝須(巴 Mahātissa), 後摩訶帝須被大寺擯出, 其門徒遂與大寺分離而據此寺, 號稱無畏山寺派(阿跋耶祇釐住部). 錫蘭佛敎因而分裂爲大寺派(摩訶毘訶羅住部)與無畏山寺派. 兩派常爲爭取佛敎之領導權而相互傾軋. 西元二世紀頃, 葛加巴乎卡伽馬尼王(巴 Gajābāhukagāmṇi)曾擴建本寺, 未久, 卡尼塔蒂薩卡王(巴 Kaniṭṭhatissaka)亦增建寶殿牆壁及大房舍. 後至摩訶勝軍王(巴 Mahāsena)時, 嘗破壞大寺之銅殿, 竝將其堂舍移建至本寺. 據高僧法顯傳記載當時之情形(大五一․八六四下) : 王於塔北跡上起大塔, 高四十丈, 金銀莊挍 衆寶合成. 塔邊復起一僧伽藍, 名無畏, 山有五千僧. 起一佛殿, 金銀刻鏤, 悉以衆寶, 中有一靑玉像, 高三丈許, 通身七寶焰光, 威相嚴顯.五世紀中葉, 達休聖那王(巴 Dhātusena)復興本寺, 竝祀佛牙. 又高僧法顯傳中所指大塔卽今之金粉塔(Ruwanweli Dagoba)之北約二公里處之逝多林塔(巴 Jetavana Dagoba), 旁有大僧院址. [島史(巴 Dīpavaṃsa) XIX ; 大王統史(巴 Mahā-vaṃsa)XXXIII ; R.S. Copleston: Buddhism primitive and present in Magadha and Ceylon ; G.E. Mitton: The Lost Cities of Ceylon․大唐西域記卷十一](參閱錫蘭佛敎6327]
【무외산사파無畏山寺派】
p5103-上→ 巴利名 Abhayagirivihāranikāya. 又作阿跋耶祇釐住部(梵 Abhayagirivāsin)․法味派(巴 Dhammarucika). 乃錫蘭第一個兼習大乘之上座部部派, 因以無畏山寺爲中心, 故稱爲無畏山寺派. 該寺於西元前一世紀由婆他伽馬尼王(巴 Vaṭṭagāmṇi)所建, 獻豫大寺(巴 Mahā-vihārā;)之長老摩訶帝須(巴 Mahātissa). 後摩訶帝須被大寺擯出, 其門徒遂與大寺分離, 據守無畏山寺, 號稱無畏山寺派. 錫蘭佛敎遂分爲大寺派(摩訶毘訶羅住部)與無畏山寺派.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佛敎傳至錫蘭後二百餘年, 各擅專門, 分成二部, 一爲摩訶毘訶羅住部, 斥大乘而習小乘, 一爲阿跋耶祇釐住部, 學兼二乘, 弘演三藏. 於三世紀頃, 大乘佛敎傳入錫蘭, 本派成爲大乘之重鎭 ; 四世紀中葉, 曾經分裂爲二 ; 然據高僧法顯傳所述, 法顯到錫蘭時, 無畏山寺派正當隆盛中. 六至十一世紀, 因政治因素, 本派遭嚴重破壞. 至十二世紀時, 國王波洛羅摩婆訶一世(巴 Parakkamabāhu Ⅰ)下令取締, 敕令破戒比丘還俗, 本派遂滅絶. (參閱錫蘭佛敎6327)
【무운천無雲天】
p5123-中→ 無雲, 梵名 Anabhraka, 音譯作阿那婆伽․阿那婆迦․阿那婆訶. 又作無陰天․無罣礙天․無陰行天. 色界十八天之一. 爲第四禪之第一天. 此天無苦․樂․憂․喜等四受, 僅有捨受, 故稱無雲. 或謂此天以上爲無雲地, 此天卽在無雲之初, 故稱無雲. 據立世阿毘曇論卷七載, 此天衆生之壽命三百大劫 ; 彰所知論卷上則謂壽命一二五劫, 身長一二五由旬. [中阿含卷九地動經․大品般若經卷十二․雜阿毘曇心論卷八․俱舍論卷八]
【무위계無爲戒】
p5113-中→ 西藏語 ḥdus ma byas kyi tshul khrims. 指密敎之三昧耶戒. 此戒雖依阿闍梨之加持而受得, 然僅暫借外緣, 以顯本來自身所具者, 爲本不生之戒, 非世俗戒, 故稱無爲戒. 大日經住心品(大一八․二上) : 爲法界衆生, 不辭勞倦, 成就住無爲戒, 離於邪見, 通達正見.(參閱三昧耶戒583)
【무위교無爲敎】
p5113-下→ 明淸兩代之民間宗敎. 明正德․嘉靖年間由羅因(1442~1527)創立. 我國明淸時代之民間宗敎有兩大系統, 一爲主張彌勒信仰之白蓮敎, 可說屬於淨土系統 ; 另一則是講究無爲․强調眞空之無爲敎, 可說屬於禪宗系統. 無爲敎宗旨近於禪宗南派, 不立文字, 否定佛像․寺廟, 故亦稱悟空敎. 又以絶對․永恆的眞空作爲宇宙之根本, 而創眞空家鄕․無生父母八字眞訣. 羅因又被尊稱爲羅祖, 其思想乃基於金剛般若經, 而主張無爲解脫之無爲法, 故極力闡揚個人主義傾向之勤學淸修宗風, 然無爲敎之末流則傾向祕密結社之性質, 此卽淸初時流傳於冀․魯․皖․蘇․浙等省之羅敎, 又稱羅祖敎․羅道敎, 此敎亦以羅祖爲信仰上之開祖, 其基本群衆爲漕運水手, 以運河兩岸爲活動中心. 大體而言, 其結社組織之性質與原來無爲敎之單純信仰風格已全然逈異, 故通常被視爲與白蓮敎同類之邪敎而被嚴厲鎭壓査禁, 如雍正五年(1727)至乾隆十八年(1753), 浙江․江蘇․江西等地之會堂大多被査禁. 其餘緖於淸末傳入東南亞及朝鮮, 其中傳入福建․臺灣者爲齋敎中之龍華派, 此敎亦推羅祖爲開祖. 此外, 如觀音敎․大乘門․三乘敎․大成敎․長生敎等皆屬羅敎敎派或其旁支之流. 羅敎於各地均有會堂(又稱齋堂․經堂․庵堂․菜堂), 爲躱避官府取締, 會堂地點常須掩蔽. 會堂中通常供奉羅祖像, 竝常案奉羅祖所著之五部六冊等經卷, 會堂亦多成爲漕運水手宿脚之地. 敎徒依入信修行情形分爲九階位, 初信者稱爲小乘, 其上依次爲大乘․三乘․小引․大引․書記․淸虛․太空․空空, 空空爲敎主, 係最高之指導者. 於九階位之敎徒中, 小乘至書記皆可婚娶, 故多爲擁有俗務家業之一般信徒, 上面三階位則爲專任傳道師. 此外, 另有負責管理齋堂之人, 稱爲菜頭, 乃實際掌管齋堂所有信徒, 竝負責一切祭祀及儀式者. 羅敎之其他流派, 如佔有臺灣早期民間宗敎最大勢力之龍華派, 其信仰性質․敎徒階位等皆與羅敎大體一致. (參閱龍華派6390․齋敎6549․羅悟空6676)
【무위無爲】
p5112-上→ 梵語 asaṃskṛta. 無造作之意. 爲有爲之對稱. 卽非由因緣所造作, 離生滅變化而絶對常住之法. 又作無爲法(梵 asaṃskṛta-dharma). 原係涅槃之異名, 後世更於涅槃以外立種種無爲, 於是産生三無爲․六無爲․九無爲等諸說. 於小乘各部派中, 說一切有部立擇滅無爲․非擇滅無爲․虛空無爲, 合爲三無爲. 大衆部․一說部․說出世部於三無爲之外, 立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等四無色處, 及緣起支性(十二緣起之理)․聖道支性(八聖道之理)等, 總爲九無爲. 化地部則以不動․善法眞如․不善法眞如․無記法眞如取代四無色處, 亦作九無爲之說. 大乘唯識家於三無爲外, 別立不動․想受滅․眞如, 合爲六無爲 ; 或開立眞如爲善法․不善法․無記法, 而爲八無爲. 然無論開立爲六無爲或八無爲, 非謂無爲有多種別體, 而係斷除我․法二執所顯之一種法性 ; 復以此一法性從所顯之諸緣而稱種種之名. 準此而言, 眞如․法性․法界․實相等亦皆爲無爲法. 又以涅槃而言, 上記三無爲中之擇滅無爲․六無爲中之眞如無爲卽涅槃 ; 而涅槃乃一切無爲法中之最殊勝者. 又關於無爲法之體, 說一切有部主張其爲有體, 經量部及大乘唯識家以其爲無體, 不承認其實相. 其中, 唯識家依識變與法性假立六種無爲, 卽 : (一)指遠離煩惱所知障之眞如, 以其無有障礙, 恰如虛空, 稱爲虛空無爲. (二)指遠離一切有漏之繫縛而顯之眞理, 稱爲擇滅無爲. (三)指本來自性淸淨之眞如, 以其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而來, 稱爲非擇滅無爲. (四)指顯現於第四靜慮(第四禪)之眞如, 以第四靜慮已滅苦․樂二受, 寂靜不動, 稱爲不動無爲. (五)指顯現於滅盡定之眞如, 以滅盡定已滅六識心想與苦․樂二受, 稱爲想受滅無爲. (六)指眞實如常, 無有絲毫虛妄變異之法性眞如, 稱爲眞如無爲. [品類足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一․卷三十九․俱舍論卷一․卷六](參閱有爲2445)
【무위법신無爲法身】
p5113-下→ 又作無爲法性身. 卽無爲之佛之本體. 法身, 卽無形無色, 遍滿宇宙, 顯絶對眞理之佛身. 因佛所證之法身湛然寂靜, 離一切因緣造作, 故稱無爲法身. [金剛仙論卷二․淨土論註卷下]
【무위사無爲寺】
p5112-下→ 位於韓國全羅南道康津郡城田面月下里. 係新羅眞平王十九年(597), 元曉所創建, 原名觀音寺, 後衰微. 憲康王元年(875), 先覺大師道詵再興, 改稱葛屋寺. 高麗定宗元年(1399), 詵覺再建先覺大師之靈塔․塔碑, 改稱茅屋寺. 朝鮮明宗十年(1555), 太甘營造堂舍, 改爲今名. 後因戰火, 漸次衰頹, 英宗之世, 唯存彌陀․千佛․十王堂等殿. 現存極樂寶殿, 係於明宗十年所建, 爲天竺之建築式樣, 乃朝鮮唐式建築中之特例. 又有先覺大師遍光靈塔及塔碑. 碑爲高麗初期之傑作. [無爲寺記(朝鮮英祖十五年克岺作)․東國輿地勝覽卷三十七]
【무위사탑無爲寺塔】
p5112-中→ 位於江西安遠縣城西門外. 唐代長慶四年(824)建無爲寺, 明代改稱大興寺. 北宋紹聖四年(1097), 建無爲塔, 計六面九層, 高五十公尺, 塔壁係用黃泥拌穀糠, 將長方形․三角形․菱形․正方形等不同形狀之靑色火磚交錯砌成 ; 以杉木爲樑, 杉板爲樓板, 上覆琉璃瓦. 迄今已近九百年, 原寺早廢, 然塔猶完好.
【무위열반계無爲涅槃界】
p5113-下→ 涅槃爲不生不滅, 離一切有爲之相, 而達絶對不變覺悟之境界, 故稱無爲涅槃界. 淨土宗之極樂世界, 卽無爲涅槃界. [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下]
【무위진인無位眞人】
p5085-上→ 指徹見本來面目者. 卽不墮於菩薩四十二位․五十二位等品位, 竝超越凡聖․迷悟․上下․貴賤等分別, 而無所滯礙, 已得解脫之人. 於禪林, 轉指人人本具之眞如佛性. 臨濟錄(大四七․四九六下) : 上堂云 : “赤肉團上有一無位眞人, 常從汝等諸人面門出入, 未證據者看看.” 時有僧出問 : “如何是無位眞人?』師下禪床把住云 : “道!道!』其僧擬議, 師托開云 : “無位眞人是什麽乾屎橛?』
【무의無依】
p5089-下→ 梵語 anālambya. 猶言無著. 謂雖處於萬境而一無所依, 卽不被任何外在條件所左右. 或指遠離煩惱繫縛之境界. 又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縛之佛道修行者, 稱爲無依道人. 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四七․四九八下) : 唯有聽法無依道人, 是諸佛之母, 所以佛從無依生, 若悟無依, 佛亦無得.[傳心法要]
【무이숙無異熟】
p5115-下→ 梵語 avipāka. 無異熟果之意. 爲有異熟之對稱. 指無記法․無漏法等不招感當來異熟果報者. 相對於此, 能招感當來之異熟果者, 稱有異熟. 於二十二根中, 眼․耳․鼻․舌․身五根, 及男․女二根與命根等八根爲無記性, 未知當知․已知․具知等三無漏根爲無漏性, 共攝於無異熟. [發智論卷三․大毘婆沙論卷十五․卷二十四․卷五十․卷一四四․俱舍論卷三](參閱有異熟2448)
【무이역무삼無二亦無三】
p5070-下→ 謂成佛之道唯一而無二道或三道.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七中) :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 爲衆生說法 ; 無有餘乘, 若二若三. (中略)汝等當一心信解受持佛語, 諸佛如來言無虛妄, 無有餘乘, 唯一佛乘.對此, 諸師解說互異. 天台宗就藏․通․別․圓四敎, 成立唯一圓敎 ; 餘乘, 指別敎 ; 若二, 指通․別二敎 ; 若三, 指藏․通․別三敎. 卽謂今之法華時爲唯一之圓敎, 旣非如前華嚴時(第一時)之兼別敎, 亦非如般若時(第四時)之帶通․別二敎, 更非如方等時(第三時)之對待藏․通․別三敎. 三論宗之嘉祥․法相宗之慈恩, 則就三乘成立唯一佛乘 ; 餘乘者, 總指緣覺與聲聞, 若二者, 指緣覺, 若三者, 指聲聞. 是以佛乘爲第一, 緣覺乘爲第二, 聲聞乘爲第三. 卽僅有唯一佛乘, 無第二之緣覺乘, 亦無第三之聲聞乘.
【무인無因】
p5082-上→ 全稱無因有果. 指將一切之存在視爲果, 若追求其原因則不可得. 蓋釋尊說因果, 外道否定佛敎此種人生觀而主張無因, 故稱爲無因外道, 爲一種自然外道. (參閱自然外道2531)
【무인상사과류無因相似過類】
p5082-下→ 因明用語. 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九. 於因明對論中, 敵者(問難者)爲破立者(立論者)之能立(因, 理由), 遂對正確無誤之宗(命題)與因, 進行時間先後關係之分析, 謂因無論在宗前․宗後, 或與宗同時, 皆不得成立, 强欲令立者之論式陷於無因, 而加以非難之, 敵者自身反而招致此一無因相似之過失. 例如佛弟子立聲是無常(宗), 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之量(論式), 敵者欲破斥之, 遂謂 : 汝所說勤勇所發之因, 究竟於無常之前?或無常之後?或同時?若謂在前, 則汝所立之宗由舊而成, 乃對宗而立因, 義在無常之先, 卽非勤勇所發 ; 若謂在後, 無常未成, 非勤勇所發之資, 而所立宗之義旣已先成, 何更勞立因?若謂同時, 兩者俱時生, 不得論因果, 蓋二立一時, 如牛二角, 何辨果因?如是之難破, 乃敵者不知宗於立․敵之間具有一許一不許之性質所引起之過誤. 於因明之基本法則中, 應以立․敵共許(共同認可)之因來證成宗, 而在未證成之前, 宗原本卽應處於一許一不許之立場. 敵者不辨此理, 不知去論究因三相是否具足, 而妄難宗與因之前․後․俱時, 企圖令立者無因可立, 故稱無因相似過類. 又此一過誤相當於世親如實論道理難品中之無因難. [因明正理門論本․因明論疏瑞源記卷八․因明十四相似過類略釋(惟賢,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21)](參閱十四過類415․因明2276)
【무인생론無因生論】
p5082-下→ 卽主張世間爲無因之見解. 爲印度古代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中, 依前際(過去)而起之分別見解. 有兩大類, 故又稱二種無因生論․二無因生論. 卽 : (一)先生於無想天, 命終後又轉生人間, 此類人雖有宿世通, 能憶知彼出於無想天及其後之情形, 但卻不能憶知彼生於無想天以前之所有情形, 遂妄以爲其本時乃無因而生, 諸法亦無因而生. (二)自以捷疾智分別觀察, 虛妄推求, 而以爲世間無因, 一切皆自然而有. 相當於外道十六宗之中, 諸法無因宗之見解. [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中觀論疏卷十末](參閱六十二見1241)
【무인외도無因外道】
p5082-上→ 爲主張萬物係無因而生之印度外道之一. 又稱諸法無因宗․無因見論․無因論師․無因生論. 外道十六宗Z之一, 二十種外道之一. 此派論師以萬物乃無因無緣, 自然而生, 爲一種自然外道. 古來印度卽盛行無因論. 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 諸法係非因而生, 無因無緣生一切物, 無染因, 亦無淨因. 如棘刺之針不待人作而自尖, 孔雀無待人畫色而自然美. 六師外道中之末伽梨拘賖梨子卽屬此派. 此外, 有關無因論之思想, 於諸經論中多有列擧, 例如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所說六十二見外道中, 無因論有初見․第二見之別, 初見係萬物由無而生, 第二見係主張唯自然而生, 別無他因. 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載, 破十種之外道中, 第二爲自然外道, 第四爲無因果外道. 又於三論玄義所擧外道之四執中, 第二爲無因有果, 第四爲無因無果. [雜阿含經卷三․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瑜伽師地論卷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外道哲學](參閱自然外道2531)
【무일물중무진장無一物中無盡藏】
p5070-下→ 菩提境中無有生死․涅槃之別, 亦無迷悟․凡聖之別, 更無取捨․執著之一切事物, 故稱之爲無一物 ; 然於對應人生一切之差別變化, 持有自由自在之作用力, 故稱無一物中無盡藏. (參閱本來無一物1961)
【무자비無慈悲】
p5127-下→ 缺乏慈悲心之意. 指五趣中之一切有情. 蓋慈悲與智慧可說同爲最高之德性, 且佛心卽以大慈悲表現之. 慈與悲均以無瞋善根爲本性. 小乘說一切有部將心與心所分開, 認爲佛之大悲(慧)與慈悲(無瞋)之法體爲個別, 此係有部特殊之解釋. 在大乘佛敎則認爲心所無別體, 卽竝無另一本質存在. 慈悲一語, 就給豫衆生樂而言, 稱爲慈(梵 maitrī) ; 就拔除衆生苦而言, 稱爲悲(梵 karuṇa). 慈․悲與喜․捨, 合稱四無量心(又作四梵住). 慈悲係以無量之衆生爲對象, 而能愛念憐愍無量之衆生, 進而根本救度之, 此種慈悲則爲佛․菩薩所獨具之德性. 二乘有學之聖者, 側重自利之行, 遂被稱爲無慈悲. 大毘婆沙論卷一四○謂, 有學之聖者, 不論現在修與未來修, 皆無法成就無量之慈悲. 然二乘至阿羅漢位, 因修四無量, 以四無礙智而得利他之口業力 ; 因修願智, 而知衆生之一切念願希望 ; 因修無諍智, 而能消弭一切衆生心中之諍執以及衆生間之鬥爭 ; 故不可謂爲無慈悲. 凡夫雖有慈悲之對象, 然卽使行慈悲亦不完全, 故謂其無慈悲. 天趣之衆生, 爲有漏善之異熟果, 僅享受樂淨之境界, 缺乏利他之行, 故亦無慈悲. 又地獄․餓鬼․畜生等三趣之衆生, 爲苦所逼迫, 談不上慈悲, 故亦無慈悲. (參閱慈悲5805)
【무자성無自性】
p5083-中→ 梵語 asvabhāva, asvabhāvatva, asvabhāvya, niḥsvabhāvatā. 指無實在之自體. 又作無本性․無性. 謂諸法皆因緣所生, 故無自性. 凡山河大地皆由四大假合而成, 四大相離, 物卽滅盡 ; 人亦爲四大所成, 四大不調卽成病, 四大相離則亡. 中論卷一(大三○․二中) : 如諸法自性, 不在於緣中 ; 以無自性故, 他性亦復無.[成唯識論卷九․唯識三十論頌]
【무작계無作戒】
p5087-中→ 無作, 又作無敎․無表. 戒體有作戒․無作戒兩種. 作戒, 謂受戒時如法動作之身․口․意三業, 卽可見聞之業體 ; 無作戒, 謂依此時作戒之緣而生於身中不可見聞之業體. 此業體初發之緣, 雖由身口意之動作(卽作戒), 而一旦生起, 則不假身口意之造作, 而恆常相續, 故稱爲無作. 作戒於身口意動作止息之時亦隨之而滅, 無作戒則一生之中恆常相續, 具有防非止惡之功能, 故稱爲無作戒體. 此戒體對外境外緣而言, 可防非止惡, 如十戒․二百五十戒等. 故特就能防之體, 立此無作戒之名 ; 就所防之外境外緣, 則判別爲二百五十等相. 爲發此無作戒, 故行作戒. (參閱戒體三種2920․無表色5097)
【무작無作】
p5086-下→ 梵語 akarmaka 或 akṛtima. 指無因緣之造作. 又指心無造作物之念, 如無作三昧 ; 或謂不假身口意之動作而自然相續之法, 如無表色․無作戒等. 維摩詰所說經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下) : 修學無相無作, 不以無相無作爲證.[維摩詰所說經卷上․無量壽經卷下](參閱無作三昧5087․無作戒5087․無表色5097)
【무작사체無作四諦】
p5087-上→ 爲天台宗智顗大師所立四種四諦之一. 此係圓敎之說, 主張迷悟之當體卽爲實相 ; 認爲大乘菩薩圓觀諸法, 事事卽理而無有造作. (一)苦諦, 謂觀五陰․十二入等法皆卽眞如, 實無苦相可捨. (二)集諦, 謂觀一切煩惱惑業, 性本淸淨, 實無招集生死之相可斷. (三)滅諦, 謂觀生死․涅槃, 體本不二, 實無生死之苦可斷, 亦無涅槃寂滅可證. (四)道諦, 謂觀諸法皆卽中道, 離邊邪見, 無煩惱之惑可斷, 亦無菩提之道可修.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敎儀集註](參閱四諦1840)
【무작삼매無作三昧】
p5087-上→ 指於一切生死法中, 離願求造作之禪定. 卽對一切諸法無所願求, 爲與苦諦之苦․無常二行相, 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 又作無願三昧(梵 aprṇihita-samādhi)․無作解脫門․無願解脫門. 係三三昧之一, 三解脫門之一. [增一阿含經卷十六․大品般若經卷一․無量壽經卷上](參閱三三昧521)
【무작삼신無作三身】
p5086-下→ 謂天台圓敎之法․報․應三身皆爲本有自爾之性佛, 不藉因行等造作而存. 卽法華經所說久遠實成之釋尊, 不藉因行之造作, 本有自爾之三身相卽之性佛. 全稱本有無作三身․本地無作三身. 天台宗首立此無作三身, 係針對權敎所論之三身而說, 標示其本有無作三身之旨. [法華經文句卷九下]
【무재아귀無財餓鬼】
p5109-上→ 餓鬼趣之衆生常苦於饑餓, 復因果報不同, 而分無財․少財․多財等餓鬼. 無財餓鬼全無食物, 常陷於饑渴之苦惱, 雖偶獲食物, 然於將食時, 又化作火燄, 難以下嚥. (參閱餓鬼6366)
【무쟁념왕無諍念王】
p5137-中→ 係阿彌陀如來於因位爲轉輪聖王時之名. 據悲華經卷二載, 往昔善持劫時, 有轉輪王名無諍念, 有一大臣名寶海梵志, 其子名寶藏, 後出家證菩提, 號寶藏如來. 如來廣爲無諍念王說法, 王供養如來及諸聖衆. 時寶海梵志勸王及王之千子發菩提心, 王卽發菩提心, 願求淸淨國土, 寶藏如來遂與之授記, 卽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무쟁無諍】
p5137-上→ 梵語 araṇā. 音譯阿蘭那. 諍, 卽諍論, 爲煩惱之異名. ①爲能令諸有情不生貪瞋癡等煩惱之智, 竝具有止息他人煩惱之力 ; 唯有佛及阿羅漢具此, 爲其他有情所不能及之殊勝德力. [俱舍論卷二十七]. ②指無漏, 卽離煩惱之法. 相對於此, 有漏卽稱有諍, 乃有煩惱之法. [俱舍論卷一]
【무쟁삼매無諍三昧】
p5137-中→ 梵語 araṇa-samādhi. 謂住於空理而與他無諍之三昧. 在佛弟子中, 解空第一之須菩提最通解空理, 故於弟子中所得之無諍三昧, 最爲第一. 金剛經(大八․七四九下) : 佛說我得無諍三昧, 人中最爲第一, 是第一離欲阿羅漢.元賢之金剛經略疏釋之謂, 無諍三昧者, 以其解空, 則彼我俱忘, 能不惱衆生, 亦能令衆生不起煩惱. 又天台宗所說圓敎初門之行者, 於修一切無漏對治觀練薰修之禪定時, 卽證聖果, 爲大力羅漢, 具足六通․三明, 同時證得無諍三昧. [大智度論卷十一․注維摩經卷三]
【무쟁지無諍智】
p5137-下→ 諍, 煩惱之異名. 無諍智, 卽能令諸有情不生貪瞋癡等煩惱之智. 唯有阿羅漢及佛具有此智. [俱舍論卷二十七]
【무정설법無情說法】
p5111-中→ 謂山川草木等無情(無情識者), 亦住於各自之本分, 而有說法之義. 說法不僅限於有情識之有情, 卽如無情識之無情亦能說法, 以心耳卽得聽聞無情說法. 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大四七․五○七下) :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 若將耳聽終難會, 眼處聞時方可知.蘇軾亦有偈云(卍續一四七․四五一下) : 溪聲便是廣長舌, 山色豈非淸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擧似人?[景德傳燈錄卷十五]
【무정유성無情有性】
p5111-上→ 爲天台宗荊溪湛然所提出之佛性論. 佛敎一般咸認有情(卽一切有情識之生物)方具佛性, 湛然據大乘起信論所說眞如緣起, 而認爲山川․草木․大地․牆壁․瓦石等無情亦具佛性. 其所著金剛錍(大四六․七八二下) : 應知萬法是眞如, 由不變故 ; 眞如是萬法, 由隨緣故.主張此眞如卽一心, 或稱本覺 ; 萬物由一心․本覺隨緣所生, 故萬物亦體現一心․本覺. 竝駁斥反對者, 而謂 : 子信無情無佛性者, 豈非萬法無眞如耶?故萬法之稱, 寧隔於纖塵, 眞如之體, 何專於彼我?主張一塵一心卽一切生佛之心性, 唯通過對眞如之認識, 始可成佛, 而悟及無情亦具佛性.
【무제난공덕無諸難功德】
p5138-下→ 極樂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 屬於十七種國土莊嚴之一. 卽謂彼淨土離身心之諸難, 安樂相續之功德. 天親之淨土論(大二六․二三一上) : 永離身心惱, 受樂常無間.無諸難, 卽畢竟安樂之義, 涅槃常樂爲無諸難之極致 ; 而娑婆世界之樂, 或初樂後苦, 或初苦後樂, 縱初後俱樂, 然安樂無常, 故身心不離諸難.
【무주無住】
p5085-中→ ①梵語 aniketa. 住, 所住之意, 意爲住著之所. 指無固定之實體 ; 或指心不執著於一定之對象, 不失其自由無礙之作用者. 又稱不住. 將無住引申爲否定固定狀態之用語, 故謂一切諸法無自性, 故爲無所住. 蓋事物不會凝住於自身不變之性質, 人之認識亦不應以固定槪念作爲其固有本質. 般若理論據此作爲諸法性空之重要內容. 摩訶般若波羅蜜序品載, 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 不應色中住, 不應受․想․行․識中住. 此因諸法均處於因緣聯繫與生滅無常中, 故不應住. 又大智度論卷四十七闡釋無住三昧(大二五․三九九下) : 無住三昧者, 是三昧名無住三昧, 住是三昧中, 觀諸法念念無常, 無有住時.故無住實爲現象之共性, 但於理論之運用上, 亦常作一切現象之本源, 成爲眞如․法性之另一稱謂. 維摩詰所說經觀衆生品中之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僧肇於注維摩詰經卷六詳釋之(大三八․三八六下) : 法無自性, 緣感而起, 當其未起, 莫知所寄 ; 莫知所寄, 故無所住 ; 無所住故, 則非有無, 非有無而爲有無之本.中觀學派竝以無住之空性作爲因果報應一切法得以成立之證明, 六祖壇經更進一步認爲於諸法念念不住, 卽可使思想不受束縛, 而得解脫. [大寶積經卷四․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大品般若經卷五․卷二十一․卷二十六․成唯識論卷十․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 ②(714~774)唐代禪僧. 鳳翔郿縣(陝西)人, 俗姓李. 又稱李僧․李了法. 初修儒術, 武藝絶倫. 年二十, 遇嵩山慧安禪師弟子陳楚璋, 黙傳心法, 遂改歸佛. 天寶初年(742頃), 往太原參謁自在禪師, 從之剃髮, 八年受具足戒. 乾元二年(759), 參謁無相禪師於四川成都淨衆寺, 竝嗣其法. 無相示寂後, 師於永泰二年(766)入空慧寺, 十月與杜鴻漸問答, 開演頓敎之法, 後住保唐寺開法, 敎化大行, 世稱保唐無住. 大曆九年六月三日坐化, 世壽六十一. 後世稱師之法系爲保唐宗. [禪源諸詮集都序․景德傳燈錄卷四․龍興佛法編年通論卷十七․五燈會元卷二․禪宗史硏究(宇井伯壽)](參閱保唐宗3723)
【무주물無主物】
p5077-上→ 指無一定所有主之物. 有主物之對稱. 取無主之物雖不成盜罪, 若作有主想, 或存疑而取之, 亦犯輕罪. [善見律毘婆沙卷九․十誦律卷一․四分律卷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法藏)](參閱有主物2429)
【무주조산원증선사어록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
p6089-中→ 全一卷. 唐代僧曹山本寂(840~901)撰, 日僧指月慧印(1689~1764)校訂. 又稱曹山大師語錄․曹山本寂禪師語錄․曹山元證禪師語錄․曹山錄.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輯錄本寂之行業․問答․示衆語要, 竝收錄慧印之法嗣瞎道本光重編之解釋洞山五位顯訣․逐位頌竝注別揀․五位旨訣․四種異類․三然燈等. 大正藏第四十七冊於本語錄之後, 又收錄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二卷;卷上係明代郭凝之所編, 內容卽五家語錄所收之曹山本寂禪師語錄, 卷下則係日僧宜黙玄契所編有關曹山之拾遺錄. 歷年來, 曹山語錄迭有刊行, 版本互異, 故卍續藏第一一九冊收錄之曹山語錄, 與大正藏所收者略有出入. (參閱曹山錄4617)
【무주처열반無住處涅槃】
p5086-上→ 梵語 apratiṣṭhita-nirvāṇa. 又作無住涅槃. 爲唯識宗所說四種涅槃之一. 卽不住於生死․涅槃之涅槃, 稱爲無住處涅槃. 菩薩以大悲憐愍有情, 故不住涅槃 ; 又以般若濟度有情, 故不住生死, 此無住處涅槃, 卽指菩薩之涅槃而言. 據成唯識論卷十載, 此爲大乘之最高佛果, 無住處涅槃, 卽爲眞如, 斷離所知障, 大悲般若常爲輔翼, 由此不住生死․涅槃, 利樂有情, 窮未來際, 用而常寂, 故稱涅槃. [入楞伽經卷四․大乘莊嚴經論卷二․攝大乘論釋卷十三(眞諦譯)](參閱涅槃4149)
【무준사범선사어록無準師範禪師語錄】
p5126-中→ 凡六卷. 又作佛鑑禪師語錄․佛鑑錄․無準和尙語錄․無準禪師語錄. 宋代僧無準師範撰, 宗會․智折等編, 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一冊. 卷一至卷二輯錄淸涼寺․普濟寺․資聖寺等五會之語錄 ; 卷三至卷六輯錄小參․法語․普說․拈古․偈頌․自讚․小佛事․祭佛鑑禪師文․入內引對陞座語錄(奏對錄)․行狀等․其門人中之兀菴普寧․無學祖元․日僧東福圓爾等, 對日本之禪宗有極大之影響.
【무증無證】
p5142-下→ 謂忘卻證果, 全然自由無礙. 亦卽修行得證果, 又不執著於證果之謂. 四十二章經指南(卍續五九․一七三下) : 飯百億辟支佛, 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 飯千億三世諸佛, 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
【무지無知】
p5096-下→ 梵語 ajñāna. ①謂內心昏闇, 不明事理. 小乘有部立有染汚無知與不染汚無知二種. (參閱二無知216). ②謂眞智寂靜而不動, 泯絶一切分別, 稱爲無知. 實相無相, 眞智無智, 以其無智, 故能無所不知. 若心起見, 則有不見之相, 心性離見, 卽遍照一切法界之義. 淨土論註卷下(大四○․八三九下) : 凡心有知, 則有所不知 ; 聖心無知, 故無所不知. 無知而知, 知卽無知也.[注維摩經卷一幷序]
【무진등無盡燈】
p5134-上→ 乃以燈火之無盡喩敎化之無盡. 謂以一人之, 輾轉開導百千人而無盡, 猶如以一燈燃百千燈, 光明終不盡, 故稱無盡燈. 後世用爲長明燈之別名. [維摩經卷上菩薩品](參閱無盡5133)
【무진無盡】
p5133-上→ 梵語 akṣaya. 謂無窮無際. 無爲法離生滅之相, 謂之無盡 ; 有爲法之緣起, 一多相卽, 亦謂之無盡. 又無爲法之無盡係權敎所說, 有爲法之無盡則實敎所說. 於華嚴宗則以無盡爲圓融無礙之意, 主張一切存在之自身皆可爲主體或客體, 而不論主體或客體皆融通無礙而了無矛盾, 此卽所謂主伴無盡 ; 由此形成一切法相卽相入重重無盡之法界緣起(或無盡緣起)思想. 卽如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五敎章卷一所載, 於華嚴一乘圓敎, 一切法主伴具足, 緣起無礙而重重無際, 謂之無盡佛法. 又以無盡之寶藏稱爲無盡藏, 乃比喩含藏無限之功德, 如新華嚴經卷十八明法品說菩薩能得善見諸佛等十無盡藏, 同經卷二十一十無盡藏品亦說得信藏等十無盡藏, 卷二十五迴向品說得見佛等十無盡藏, 皆依無盡法界之義而說. 此外寺院蓄積金錢貸與他人, 依複利法所生之利息作爲供養三寶之用, 稱爲無盡財 ; 於我國稱爲長生錢或庫質錢. 日本所行之無盡講(又稱無盡)卽淵源於此. 又一人聞法後, 以所聞之法開導多數人, 復由多數人開導更多人, 此猶如一燈一燈遞移, 點燃無數之燈, 於維摩經卷上菩薩品稱此爲無盡燈. [新華嚴經卷三十四․卷三十九․卷四十․大智度論卷八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三․華嚴五敎章卷四․宋高僧傳卷十五․卷二十․禪林象器箋錢財門․佛敎經濟思想硏究](參閱無盡藏5134)
【무진無瞋】
p5136-中→ 梵語 apratigha. 又作不瞋․不瞋恚. 爲瞋之對稱. 心所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逢違緣而心不瞋恨之謂. 卽於有情非情無恚害之意, 爲能對治瞋煩惱之精神作用. 其恆與諸善心相應, 故說一切有部立其爲十大善地法之一, 唯識家攝之於十一種善心所. 以其能生善法, 故與無貪․無癡共稱三善根. 又四無量心中之慈無量心以無瞋爲體. [成唯識論卷六․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俱舍論卷二十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參閱三善根622)
【무진법계無塵法界】
p5127-中→ 塵者, 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 卽三界諸法. 法界, 爲眞理之異名, 理體淸淨, 一切三界諸法唯由理緣起, 理外無塵境, 故稱無塵法界. 觀經玄義分(大三七․二四六上) : 無塵法界, 凡聖齊圓.
【무진의보살無盡意菩薩】
p5133-下→ 梵名 Akṣayamatir bodhisattvaḥ. 又作無盡慧菩薩․無量意菩薩. 賢劫十六尊之一. 爲密敎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外壇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薩. 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爲無盡, 而發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 下度無盡之衆生, 故稱無盡意菩薩. 密號定惠金剛․無盡金剛. 種子爲□(vi), 三昧耶形爲上雲澤五色雲. 其形像呈白肉色, 左手握拳置腰間, 右手持花雲. 依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七無盡意菩薩品載, 此菩薩出現於東方不眴國普賢如來之世界.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寶積經卷一一五․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阿差末菩薩經․法華玄贊卷十二末]
【무진장無盡藏】
p5134-上→ ①意謂含藏無窮之德. 又作無盡藏海․無盡法藏. 卽眞如法性之理海廣闊無邊, 包藏一切萬象. (參閱無盡5133). ②寺院將信徒奉獻之財物或剩餘之財物貸與他人, 以所得之利息充作伽藍之修繕․維持等費用. 又稱無盡財․長生錢․庫質錢. 釋氏要覽卷下寺院長生錢條(大五四․三○四中) : 律云無盡財, 蓋子母展轉無盡故. 此風源自印度, 據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二出納求利學處之記載, 比丘爲修補伽藍而接受無盡施物, 然因佛陀曾禁止比丘轉售施物, 遂將受施之物置於房庫中, 後施主發現寺院未作修繕, 卽有所責難, 比丘將此事稟告佛陀, 佛陀遂指示 : 若爲修補伽藍, 可將無盡施物輾轉生利. 我國在南北朝時代, 信衆基於福田思想亦行無盡藏法. 隋代之三階敎徒盛倡無盡藏法, 唐高祖武德年間(618~626), 信義在長安化度寺設置無盡藏院, 以統一經營無盡藏. 太宗貞觀年間(627~649), 無盡藏院集蓄錦帛金玉等無盡財, 提供天下諸寺院修繕之用. 貞觀二十三年(649), 無盡藏院擧行無盡藏施, 普施供養全國僧俗. 則天武后如意元年(692), 又於大福先寺行無盡藏施. 長安年間(701~704)․景龍二年(708)及四年, 化度寺分別擧行無遮大會. 然唐玄宗於開元元年(713)敕命破壞化度寺之無盡藏院, 十三年, 禁斷三階敎. 初時, 借貸無盡藏之手續十分簡便, 不須文件限制, 僅要求在約定之日期歸還. 然至宋代, 諸大寺院或經濟富裕之寺院, 爭相設置長生庫(無盡藏院)以圖利, 形成高利貸.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宋高僧傳卷十五․卷二十․松屋筆記卷六十七․禪林象器箋錢財門](參閱長生庫3591). ③唐代比丘尼. 韶州(廣東)曹侯村人, 俗姓劉. 生卒年不詳. 師常誦大涅槃經, 時値六祖欲往黃梅參謁五祖弘忍而途經韶州, 聽師誦經, 遂爲解說. 師乃執經卷問字, 以爲若不識字, 卽無法會義, 六祖則謂諸佛妙理非關文字. 師極感驚異, 乃遍告里中耆宿大德, 推崇六祖爲有道之士, 宜供養之. 其時寶林古寺因隋末之兵火戰亂, 已頹圮不堪, 遂於故基重建梵宇, 延請六祖居之, 說法弘化, 未久復成寶坊. [釋氏稽古略卷三六祖慧能大士尊者傳․傳法正宗記卷六震旦三十三祖慧能尊者傳․增訂佛祖道影卷四(虛雲)]
【무진천녕사지武進天寧寺志】
p3327-上→ 凡十一卷, 卷首另一卷. 民國濮一乘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江蘇武進天寧寺, 肇基於唐永徽元年(650)牛頭法融禪師之築室. 五代天福年間(936~943)維亢禪師重建寺宇. 寺名屢更, 元至元年間, 始定名天寧, 以迄於今. 梵宇巍峨, 宗風峻整, 高僧輩出. 淸末曾仿楊文會(1837~1911)之金陵刻經處而創毘陵刻經處, 所刊方冊經藏, 卷帙無遜於金陵刻經處;曾先後設立佛學院, 造就僧才. 惜無寺志, 民國十六年(1927), 繆乾初乃撰寺志, 以倉促成書, 閱者詬病之. 三十年, 乃由濮一乘重行編撰, 歷時五年, 乃成此武進天寧寺志十一卷, 分爲八門:建置․僧伽․法語․著作․貞石․藝文․規約․志餘. 著作一門乃天寧寺於民國間所刊方冊大藏之目, 法語一門多錄專集所無․流通不廣或久佚者, 堪供硏究佛敎史與佛學者之參考.
【무집수無執受】
p5109-中→ 梵語 anupātta. 又作非執受. 爲有執受之對稱. 執受, 感覺之意. 無執受, 卽對外境無有執著覺受者. 如眼等五根及色香味觸四境, 於現在位墮有情處是有執受 ; 於過去未來爲無執受. 總之, 無感覺者卽無執受.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八․俱舍論卷二․順正理論卷四]( 參閱有執受2440)
【무차별無差別】
p5106-上→ 謂諸法本性眞如, 而無差別. 蓋有爲法之外相雖有種種差別, 然其本性不異, 如水波之相雖異, 而其水性則一, 謂之無差別.
【무차수茂遮樹】
p3950-上→ 梵語 moca. 屬 Moringeae 科, 學名 Moringa Pterygosperma, Gat.. 爲印度喜馬拉雅山林間之野生植物, 世界熱帶地區各處皆有栽培. 樹幹矮低, 材性柔, 樹皮呈軟木性, 根極辛辣, 可食用. 葉橢圓, 長三十二至六十四公分, 爲四葉至六葉小葉排列之羽狀複葉. 花徑約有一寸, 色白. 子房有莢, 莢長約一尺餘, 有九陵下垂. 又名爲山葵․蔊菜(Horse raddish tree). 乃八種漿之一. 或卽百一羯磨卷五註所說之(大二四․四七八上):毛者漿, 卽熟芭蕉子是.
【무차회無遮會】
p5137-下→ 梵語 pañca-vārṣika maha. 音譯般遮于瑟會. 無遮, 寬容而無遮現之謂. 不分賢聖道俗貴賤上下, 平等行財施及法施之法會, 稱爲無遮會. 五年行一度者, 特稱五年大會. 此風始於印度阿育王. 七世紀時戒日王曾邀玄奘參加於曲女城擧行之無遮大會 ; 西域及我國亦盛行. 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條謂, 五年一度設無遮大法會, 傾竭府庫, 惠施衆生, 唯留兵器不豫布施. 可知設此會當耗巨資. 我國梁武帝於中大通元年(529)十月, 曾於同泰寺行四部無遮大會, 召集僧俗五萬人. 日本推古天皇亦曾行之. [大莊嚴論經卷八․摩訶僧祇律卷三․阿育王傳卷二․高僧法顯傳竭叉國條․玄應音義卷十七](參閱般遮于瑟會4311)
【무착계無著戒】
p5127-中→ 爲菩薩所持十戒之一. 又作不住戒. 謂菩薩受持戒時, 不著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之戒, 亦卽不求於三界受生而住.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三․舊華嚴經卷十二菩薩十無盡藏品](參閱十戒439)
【무착無著】
p5126-下→ 梵名 Asaṅga. 音譯爲阿僧伽. 生於西元四․五世紀頃. 爲古代印度大乘佛敎瑜伽行派創始人之一. 又稱無障礙. 北印度健馱邏國普魯夏普拉(梵 Puruṣa-pura, 布路沙布邏)人. 依婆藪槃豆法師傳, 父名憍尸迦(梵 Kauśika), 爲國師婆羅門. 有兄弟三人, 皆稱婆藪槃豆(梵 Vasubandhu). 師初於小乘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出家, 因思惟空義, 不能得入, 欲自殺, 時東毘提訶(梵 Videha)有賓頭羅(梵 Piṇdola)前來爲說小乘空觀. 師初聞悟入, 然對此猶不滿意, 乃以神通往兜率天從彌勒菩薩受大乘空觀, 歸來如說思惟, 遂達大乘空觀. 後又數往兜率天學瑜伽師地論等大乘之深義, 竝集衆宣說之. 由是大乘瑜伽之法門傳至四方. 師致力於法相大乘之宣揚, 又撰論疏釋諸大乘經. 其弟世親本習小乘, 後依其勸遂歸大乘, 竭力擧揚大乘敎義. 著有金剛般若論․順中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顯揚聖敎論頌․六門敎授習定論頌等. [金剛仙論卷十․瑜伽師地論釋(最勝子)․大唐西域記卷五阿踰陀國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長髮有無條․往五天竺國傳]
【무착행無著行】
p5127-上→ 無著, 無礙之意. 爲菩薩十行之第七. 謂諸行圓融而無執著障礙. [舊華嚴經功德華聚菩薩十行品](參閱十行429)
【무참無慚】
p5128-上→ 梵語 āhrīkya 或 ahrī. 指做壞事不感羞恥. 與慚對稱. 心所之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俱舍宗大不善地法之一, 唯識宗隨煩惱之一. 卽對諸功德不崇敬, 又對有德之師長忌難不服 ; 或對己過無羞恥心. 此法爲欲界所繫, 其性不善, 爲見․修所斷. 又與一切之不善心相應而現起, 故與無愧共攝於大不善地法. [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六](參閱慚愧5810)
【무참외도無慚外道】
p5128-中→ 爲古代印度外道之一. 此外道計執一切衆生之罪福皆爲大自在天所作, 非人之業報所招感. 自在天喜, 則衆生安樂 ; 自在天瞋, 則衆生苦惱. 人間之罪福, 歸於大自在天之主宰, 人不必爲己之行業負責, 犯罪而不生慚愧, 不墮惡道, 猶如虛空不受塵水 ; 生慚愧心, 反而墮於惡趣, 猶如大水之潤濕於地.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
【무창불학원武昌佛學院】
p3325-中→ 我國近代佛學院之一. 民國十一年(1922)太虛大師創辦於武昌, 自任院長, 梁啓超爲首任董事長. 第一屆爲專修科性質, 二年制, 學僧八十餘人. 敎師除太虛大師外, 另有北京大學敎授數人. 後改專修科爲大學部, 竝增設硏究部. 十五年以北伐戰事而停辦, 十八年恢復. 二十一年於該院成立世界佛學苑圖書館. 二十二年及二十四年皆曾分別招生.
【무측천武則天】
p3326-下→ (624~705)唐代許州(河南許昌)人, 名붕. 十四歲, 被選入宮, 爲太宗才人, 以黠慧獲寵. 帝崩, 依制削髮爲尼. 高宗卽位後, 召入宮爲昭儀, 未久立爲后. 於高宗晩年, 專決政事. 帝崩, 先後廢中宗․睿宗. 天授元年(690)改國號爲周, 自稱則天金輪皇帝, 爲中國歷史上唯一之女皇帝. 富於權略, 善於用人, 執政達四十餘年. 與比丘曇慈造大雲經, 以爲符讖. 然師事高僧神秀․法藏․義淨等, 頗能屈己盡禮. 又度僧․造寺․塑像․寫經, 歷年爲之, 從不厭倦. 晩年恣肆專橫, 朝政日壞. 神龍元年十一月薨, 世壽八十二. 諡則天皇后. [唐書卷六․新唐書卷七十六]
【무치無癡】
p5141-上→ 梵語 amoha. 心所名. 唯識百法之一. 爲癡之對稱. 又作不癡. 卽明解諸事理․對治愚癡之精神作用. 唯識家攝爲善之一. 成唯識論卷六(大三一․三○上) : 云何無癡?於諸理事明解爲性, 對治愚癡作善爲業.上引之中, 理者爲苦․空․無常․無我等理, 事者現前見聞等五境. 故無癡能明了解知諸理事, 能生一切善, 竝有對治愚癡之作用. 俱舍․唯識等皆立無貪․無瞋․無癡爲三善根, 以之爲生出一切善之根本. 然俱舍論所立之無癡以慧爲體, 而非另有別體, 故不別立一心所. 婆沙論․雜心論等所說亦同. 而唯識以其與無貪․無瞋同爲三善根所攝取, 故主張彼等同爲實體. (參閱三善根622)
【무칭불無稱佛】
p5135-上→ 爲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 阿彌陀佛之莊嚴功德, 無量無數, 一一皆微妙難思議, 故有此稱. 讚阿彌陀偈(大四七․四二二中) : 稽首無稱佛.阿彌陀佛另有無稱光佛之名, 係就其光明而稱 ; 今謂無稱佛係就其一切莊嚴而稱.
【무탐無貪】
p5111-下→ 梵語 alobha. 爲心所之名. 又作不貪․不貪欲.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係貪之對稱. 爲於諸境界無愛染, 能對治貪煩惱之精神作用. 此心所恆與一切善心相應, 故說一切有部將之列爲十大善地法之一, 唯識家則攝之於善心所中. 又此根能生餘之諸善法, 故與無瞋․無癡共稱爲三善根. 又四無量中之捨無量, 以此心所爲體, 能對治欲界之貪及瞋. [品類足論卷三․順正理論卷十一․成唯識論卷六](參閱三善根622)
【무퇴타법無退墮法】
p5109-上→ 指小乘聲聞四果中最初之預流果 ; 以此階位之聖者不再退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趣, 故稱無退墮法. 俱舍論卷二十三擧出稱爲無退墮法之五義(大二九․一二三中) : 以不生長退墮業故 ; 違彼生長業與果故 ; 强盛善根鎭彼身故 ; 加行意業俱淸淨故 ; 諸有決定墮惡趣業尙不起忍, 況得預流!
【무표색無表色】
p5097-下→ 梵語 avijñapti-rūpa. 又作無表業․無作色․假色. 或單稱無表․無作․無敎. 爲表色․表業之對稱.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卽於身中恆轉相續, 具有防非止惡或與之相反的障妨善德之功能, 而又爲不可見, 且無障礙性之色法. 此爲小乘說一切有部之宗義, 卽認爲無表色係以身業與口業爲緣, 生於吾人身內的一種無形色法 ; 以其具有防非或妨善之功能, 故以之爲受戒之體 ; 然因不顯於外, 故稱無表 ; 又以其乃身內之地․水․火․風等四大所生, 故謂之色 ; 然雖屬色法, 卻不如其他色法之具有可見性․物質性․障礙性等.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大二八․九八一上) : 無表色者, 謂能自表諸心心所轉變差別, 故名爲表 ; 與彼同類而不能表, 故名無表. 又說一切有部以無表色皆由四大種所造, 故爲實色, 含攝於十一種色之中. 俱舍宗之看法類似, 認爲無表色係由四大種所造, 以色業爲性, 故名爲色 ; 然非由極微所成, 無見無對, 故與五根五境等之色法相異. 成實家則以之爲非色非心, 攝於不相應行蘊. 經量部及大乘唯識家不認其爲實有, 於强勝之思的心所所發善惡表業而薰成之種子上假立. 又菩薩瓔珞本業經等以心法爲戒體, 故不別立無表色. 其他古來異說甚多. 據俱舍論卷十三․卷十四載, 無表色之類別有三 : 與善心等起之無表色, 稱爲律儀, 能遮滅惡戒之相續 ; 與不善心等起之無表色, 稱爲不律儀, 能遮滅善戒之相續 ; 又非此二者, 稱爲非律儀非不律儀. (一)律儀又可分爲三種 : (1)別解脫律儀, 爲欲界之戒, 卽由作禮乞戒之身表業․語表業所得之無表業, 共有比丘․比丘尼․正學․勤策․勤策女․近事․近事女․近住等八種律儀. 各以盡形壽或一日一夜爲要期, 隨僧伽等受得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 因受戒之初刹那, 表色․無表色各別棄捨諸惡, 故稱別解脫, 又稱根本業道 ; 第二念以後, 唯有無表色相似相續, 故特稱爲別解脫律儀或後起. 俱舍論卷十四(大二九․七三上) : 謂受戒時, 初表․無表, 別別棄捨種種惡, 故依初別捨義, 立別解脫名, 卽於爾時所作究竟, 依業暢義, 立業道名 ; (中略)從第二念乃至未捨, 不名別解脫, 名別解律儀 ; 不名業道, 名爲後起.(2)靜慮律儀, 爲色界之戒, 乃由靜慮地之心所得之無表色. (3)無漏律儀, 卽所謂之無漏戒, 亦卽已得無漏之聖者所成就之無表色. 上記三種律儀中, 靜慮律儀與無漏律儀皆與心共生滅, 故爲隨心轉之戒. (二)不律儀, 又稱惡律儀, 卽生於不律儀之家, 依其家法, 行殺生等惡法時所生起之無表色 ; 或生於餘家, 爲求活命, 發殺生業等之誓心所生起之無表色. 此種惡律儀具有妨善止善之作用. (三)非律儀非不律儀, 又稱處中, 卽非如律儀受五․八․十․具等戒, 亦非如不律儀以活命爲要期而生惡戒, 但由用或重行等而得之無表色, 其體不生善或不善者. [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俱舍論卷一․順正理論卷二․成實論卷八九業品․品類足論卷一․大乘義章卷七]
【무학과無學果】
p5138-上→ 梵語 aśaikṣa-phala. 卽阿羅漢果. 以其學道圓滿, 不更修學, 故稱無學果. [集異門足論卷四]
【무학도無學道】
p5138-中→ 梵語 aśaikṣa-mārga. 又作無學位․無學地. 爲佛敎修行階位之一. 與見道․修道合稱爲三道. 係盡證眞諦之理, 解脫一切煩惱, 學道圓滿, 而不更修學勝果之道. 卽指阿羅漢果. 大小乘規定無學道之內容有所不同, 小乘以阿羅漢果位爲無學道, 以其餘四向三果爲有學道. 大乘則以菩薩修行階位之第十地最後所得之佛果爲無學道. 又無學之阿羅漢有利․鈍之別, 鈍根者必須待時而解脫, 故稱時愛心解脫․時解脫 ; 利根者不須待時卽得解脫, 故稱爲不動心解脫․不時解脫.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一․卷六十六․卷六十八․卷九十四․卷一○一․俱舍論卷二十四․卷二十五․成唯識論卷六․大乘義章卷十七](參閱九無學 147․阿羅漢3692․解脫5602)
【무학無學】
p5138-上→ 梵語 aśaikṣa. 爲有學之對稱. 雖已知佛敎之眞理, 但未斷迷惑, 尙有所學者, 稱爲有學. 相對於此, 無學指已達佛敎眞理之極致, 無迷惑可斷, 亦無可學者. 聲聞乘四果中之前三果爲有學, 第四阿羅漢果爲無學. [俱舍論卷二十四․法華玄贊卷一](參閱九無學147․有學2458)
【무한여신無限女神】
p5105-下→ 無限, 梵名 Aditi 或 Āditya, 音譯阿底提․阿提緻. 印度最古女神之一. 據梨俱吠陀載, 無限女神能賜福豫兒童與牛, 竝豫人自由. 據傳爲達刹(梵 Dakṣa)之母(一說爲其女), 乃衆神之母. 又據夜柔吠陀所記, 此神爲天與地之支撐者, 爲世界之主.
【무합과無合過】
p5081-下→ 無合, 梵語 ananvaya. 因明用語. 因明三十三過中, 同喩五過之一. 卽於因明對論中, 所擧之因(理由)與宗(命題)缺乏同法喩體, 致使彼此不相聯接所犯之過失. 例如於聲是無常(宗), 所作性故(因), 猶如甁等(喩)之論式中, 僅具有同法喩依之甁等, 以見其兼具能立法之所作性及所立法之無常性, 亦卽於甁等雖雙現能立․所立二法, 然仍不能證明聲之所作性必定是無常. 故無合卽是僅具同法喩依, 而未擧示同法喩體, 以明白表示所作性與無常性兩者間所應具有相屬不離之關係. 若於猶如甁等之同法喩依上, 加上諸所作性者無常也之同法喩體, 使宗與因之間, 關係明確, 便不致産生無合之謬誤. 無合雖爲過失, 然此過僅係就比量之法式而言, 至於實際立量(論式)時, 常省略同法喩體, 乃因明之通例.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七․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
【무행無行】
p5084-下→ 唐代入竺僧. 荊州江陵(湖北江陵)人. 其梵名爲 Prajñādeva, 音譯作般若提婆, 意譯作慧天. 曾師事三論宗吉藏之高足大福田寺慧英, 修習定慧, 受具足戒後, 更隱於幽巖誦法華經, 參訪名師, 立志開啓定門. 曾遊歷九江․衡岳․嵩岳等地, 又參硏南山律宗道宣之法, 聽聞新舊經論. 其後遊學天竺, 入那爛陀寺(梵 Nālandā), 硏習瑜伽․中觀․俱舍․律典等, 竝依羝羅荼寺之學僧硏習大論師如陳那․法稱等之論著, 餘暇時則將一切有部律中敘述如來涅槃事之部分譯成漢文, 共有三卷, 寄送唐朝. 曾與當時亦入天竺之義淨共遊靈鷲山, 唐垂拱元年(685)義淨歸國時, 師年五十六. 後不知所終. 現存之漢譯大日經, 卽根據無行從印度所收集之梵本譯成.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釋氏六帖卷九]
【무행반無行般】
p5085-上→ 梵語 anabhisaṃskāra-parinirvāyāin. 全稱無行般涅槃. 爲聲聞四果之第三, 五種不還之一. 謂於欲界命終後, 生於色界, 不加勤修之功力, 經久自然斷上地之惑而般涅槃者. [俱舍論卷八](參閱四向四果1683)
【무후생사無後生死】
p5101-中→ 七種生死之一. 謂等覺位之菩薩, 破最後一品無明, 入妙覺位, 不再受後身, 故稱無後生死. [翻譯名義集卷六․摩訶止觀卷七上](參閱七種生死115)
【묵랑도가黙朗道嘉】
p6373-下→ 爲西藏佛敎儀式之一. 藏語道嘉, 意爲除祟. 指每年藏曆正月二十四日, 於拉薩傳大召法會圓滿時, 所擧行之大規模送鬼儀式. 擧行儀式時, 甘丹墀巴․布達拉宮朗杰扎倉․哲蚌寺鄂巴扎倉密宗院等之僧衆, 齊集拉薩, 竝由五百人化裝成蒙古古代騎士列隊遊行, 燃燒草堆, 火槍齊鳴, 以驅除本年內之一切災禍.
【묵리黙理】
p6373-下→ 卽指黙然無言之妙理. 謂維摩詰居士以黙然無語來表示言詮所不及之深理. [華嚴五敎章卷一](參閱黙不二6373)
【묵매의墨梅衣】
p5974-中→ 墨梅, 爲梅花中之變形者. 墨梅衣卽指變形之袈裟或有違袈裟形式者. 墨梅之生成, 係於苦楝樹上嫁接梅枝, 所開之梅花卽呈墨色. 以此比喩變形之物.
【묵보墨譜】
p5974-下→ 記錄梵唄之音譜. 又作博士. 因此類音譜係明示五音之區別, 故稱五音墨譜. 又以其爲紅筆譜成, 故稱朱墨譜, 或朱博士. 於日本, 自顯, 密敎之聲明集乃至朗詠, 催馬樂等大多記入墨譜.
【묵불이黙不二】
p6373-上→ 又作黙然無言. 謂維摩詰居士黙然無言, 以示菩薩之入不二法門. 據維摩詰所說經卷中之入不二法門品載, 文殊師利等三十二菩薩與維摩詰居士談論有關入不二法門之問答. 其中, 諸菩薩對生滅․善惡等相對原理, 各提出超越此類相對問題之答案, 而以之爲入不二法門;文殊菩薩則認爲一切法無言無說, 無示無識, 離諸問答, 如是始爲入不二法門;面對文殊等諸菩薩之詮釋, 唯獨維摩詰黙然不語(黙不二), 無言以對, 藉之顯示入不二法門之最高諦理, 文殊遂歎之爲眞入不二法門. 故有維摩一黙之稱.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入不二法門品(大一四․五五一下):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 仁者當說, 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 時維摩詰黙然無言. 文殊師利歎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 是眞入不二法門.” (參閱入不二法門259)
【묵빈黙擯】
p6374-中→ 梵語 brahma-daṇḍa, 巴利語同. 音譯梵壇․梵怛. 謂對於非理違犯, 不受調伏之比丘, 所有七衆皆不與其往來交談之懲戒方式. 釋氏要覽卷下(大五四․三○三上):黙擯, 謂一切人不與來往言話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二之二](參閱梵壇4648)
【묵선墨禪】
p5974-下→ 淸末民初僧. 浙江人. 生卒年不詳. 武昌佛學院學僧. 民國二十年(1931)以後, 曾留學日本大正大學, 爲佛敎留學僧中第一位領得庚子款者. 二十四年, 嘗與日本佛敎人士共同發起中日佛敎學會. 竝譯有日文佛學名著三階敎之硏究, 刊載於海潮音月刊. 晩年事蹟不詳.
【묵여黙如】
p6373-中→ (1905~1991)江蘇東臺人. 民國三年(1914)出家於江蘇東臺如來菴. 受戒於南京寶華山, 學禪於高旻寺與天童寺, 肄業於杭州佛敎師範․閩南佛學院等校. 其後, 講學於閩南佛學院․金陵寺佛學院․常州天寧佛學院等地. 三十八年渡海來臺, 講學弘法於各大寺院. 現住臺北法雲寺. 師於唯識法相之學, 鑽硏頗深, 著有大乘三系論叢․唯識學槪論․筆說八識規矩頌等書.
【묵적墨跡】
p5974-中→ 一般謂之墨迹, 書跡, 手跡. 又作墨蹟. 指用墨筆直接書寫於紙, 絹之筆跡而言. 在日本茶道中, 特指禪僧之墨寶. 初時, 村田珠光至大德寺參謁臨濟宗奇僧一休宗純(1394~1481), 由茶室內所懸掛中國宋代臨濟宗僧圜悟克勤之墨跡, 悟及茶禪一味之理. 其後, 大慧宗杲, 密庵咸傑, 癡絶道冲, 虛堂智愚, 淸拙正澄, 古林淸茂等宋元時代禪僧之墨跡, 及日本榮西, 道元, 夢窓疎石, 宗峰妙超, 一休宗純等之墨跡, 皆備受珍視.
【묵전黙傳】
p6373-下→ 與黙傳心印之義相同. 於禪宗, 師家敎導弟子不以言語或文字直言明示, 而以心傳心, 令其自悟佛法奧義, 見性成佛. 所謂黙, 唯黙知解, 非謂絶無一言. 六祖壇經(大四八․三五一中):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黙傳分付, 不得匿其正法.[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
【묵조선黙照禪】
p6374-上→ 爲宋代曹洞宗之宏智正覺禪師所倡導之禪風. 黙, 指沈黙專心坐禪;照, 卽以慧來鑑照原本淸淨之靈知心性. 正覺認爲實相卽是無相之相, 眞心卽是無心之心, 眞得卽是無得之得, 眞用卽是無用之用, 故主張以坐空塵慮來黙然靜照, 兀兀坐定, 不必期求大悟, 唯以無所得․無所悟之態度來坐禪. 此一禪風, 被同時代之臨濟宗名德大慧宗杲强烈抨擊, 貶稱其禪法爲黙照邪禪․無事禪․枯木死灰禪. 蓋宗杲之禪風, 原卽逈異於正覺, 而强調藉古則公案來契入心性徹悟之機, 故極力批評正覺派下人人黙黙面壁坐禪․放棄參悟修證之作法. 對此, 正覺作黙照銘一文(全篇四言七十二句, 共二八八字)加以反駁, 提出黙坐禪能使慧的作用活潑, 能自然照徹心性之源底, 乃佛祖正傳之眞禪;文中竝譏諷宗杲之禪法僅是拘泥於公案之看話禪而已. [宏智禪師廣錄卷五․卷六․卷八․大慧宗門武庫]
【묵치기黙置記】
p6374-中→ 梵語 sthātanīya-vyākaraṇa, 巴利語 ṭhapanīya-vyākaraṇa. 四記之一. 又作捨置記․黙然記․止記論. 指對於所問, 若屬於不應答․不値得答者, 則黙而不答. 佛於非理之問時, 爲免增長無謂之戱論, 乃黙置而不答. 如有人問:石女之兒, 爲復黑色?爲復白色?則捨置此一問題, 黙而不答. [佛地經論卷六․俱舍論卷十九](參閱四記答1753)
【묵호자墨胡子】
p5974-上→ 新羅僧. 又作黑胡子. 據海東高僧傳卷一阿道傳載, 新羅訥祇王(417~458在位)時, 墨胡子自高句麗來到一善郡(慶尙北道善山), 住於毛禮家中, 宣化有緣. 嘗因王女病重, 胡子爲之焚香祈求, 遂得痊癒, 胡子辭王之酬贈, 竟不知去向. 另據同傳所述, 阿道於新羅毘處王(479~500 在位)時, 與侍者三人來到毛禮家中止住, 儀表似爲胡子, 數年後無疾而化. 或謂阿道與墨胡子爲同人之異名. [三國史記卷四, 朝鮮佛敎通史上, 朝鮮禪敎史]
【문각文覺】
p1432-上→ 日本眞言宗僧. 生卒年不詳. 原係北面武士, 因誤殺源渡之妻而悲痛出家. 後欲興復荒廢之高雄山神護寺, 乃至後白河上皇之離宮强訴, 引起騷亂, 被流放至伊豆. 於此地, 受源賴朝之知遇, 助滅平家, 後經源賴朝之援助而復興神護寺, 竝完成東寺之修復. 及源賴朝歿, 圖謀不軌, 事發, 被流放於佐渡, 入寂於九州. [神護寺緣起․元亨釋書卷十四]
【문강文綱】
p1431-下→ (636~727)唐代律僧. 會稽(浙江紹興)人, 俗姓孔. 十二歲出家, 勤奮好學, 潛心律部, 兼及禪那. 永徽末年受具足戒, 從京兆道成學四分律諸章疏, 該通南山之敎. 中宗嗣聖二十一年(704), 奉敕於歧州迎佛舍利. 景龍年中, 又敕於乾陵宮, 爲二聖內尼講四分律. 先天元年(712), 睿宗從受菩薩戒. 後於開元十五年八月十五日入寂, 享年九十二. 師畢生弘通南山․相部兩宗, 受戒者千餘人, 世有尊爲南山第二祖者. [釋氏稽古略卷三․宋高僧傳卷十四]
【문경門經】
p3606-下→ 有二說:(一)指出棺(出殯)時, 當棺木要抬出戶外時於屋前誦經. (二)雲水僧立於門前, 接受喜捨時於屋前誦經.
【문과文果】
p1423-下→ 淸代臨濟宗僧. 法名超揆, 號輪菴, 乃長洲文徵明之孫. 年十七, 以白衣參退翁弘儲於江蘇靈巖寺. 永曆四年(1650)受菩薩戒, 後剃染. 歷住越州(浙江)大能仁寺․成都昭覺寺․雲南文殊院․吳江靈巖寺. 康熙年中, 朝廷召住玉泉山普陀寺, 又遷澄心園古華嚴寺, 晩年返南中, 未久入寂, 年壽不詳. 曾校閱霽崙超永編集之五燈全書. [五燈全書卷八十六]
【문과問過】
p4413-中→ 禪林用語. 卽師家提出質問以試驗對方之境地. 碧巖錄第四十一則(大四八․一七九上) : 藥忌何須鑒作家?(若不驗過, 爭辨端的?遇著試與一鑒, 又且何妨?也要問過)
【문광력聞光力】
p5898-下→ 聞, 聽聞而信解之;光, 光明;力, 威力. 聞光力, 謂聞信佛之光明有攝取衆生的作用. 如聞阿彌陀如來之智慧光明, 有超世希有之願力, 及攝取不捨之威神力, 而正信之.
【문광탑文光塔】
p1422-上→ 位於廣東潮陽縣城. 舊爲千佛塘, 建於宋咸淳二年(1266), 爲道士趙汝箎所創, 當時規模較小. 明崇禎八年(1635)興工重建, 改稱文光塔. 全塔爲磚石結構, 高約二十九公尺, 寬三十八點四公尺, 八面七級, 每層設石欄, 中有銅鑄佛像. 文光塔之故基藏有石函, 其中三點二公尺刻曰天下太平. 另有玉像三尊․銅像三尊․銀瓷像各十六尊, 及細如豆粒之珍珠數百顆, 捶擊不碎. 塔下尙藏有各種文物․銅版․方尺等.
【문교問橋】
p4413-下→ 指徒然無益之發問. 此語典故係佛陀爲勸說莫多問於身無利益之事, 而敘述過去世曾爲一比丘, 因常生無窮疑問, 終誤失眞正之利益. 據大方等陀羅尼經卷三所載, 此一比丘因甚貧窮, 欲往大布施會所, 於途中就所見而生種種愚問, 如橋何人所作等, 作七千八百問, 因此耽誤至會所之時間, 以致所需物品蕩然無餘, 終無所獲而歸. 摩訶止觀卷十下(大四六․一三七上) : 方等云 : “種種問橋, 智者所呵. ”
【문구文句】
p1421-下→ ①指解釋經文. 又稱章․疏․述義․記․釋解等. 以文句爲題之書名有天台智者之妙法蓮華經文句․金光明經文句等. 一般文句係以釋者之句, 分別解析本經經文之義. ②凡十卷, 或作二十卷. 爲妙法蓮華經文句之略稱, 通稱法華文句. 隋代智顗說, 灌頂筆錄. 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爲法華三大部之一. (參閱法華文句3399)
【문다라니聞陀羅尼】
p5899-上→ 又作聞持陀羅尼, 法陀羅尼. 爲四陀羅尼之一.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將陀羅尼分爲法, 義, 咒, 忍四種, 其中, 聞陀羅尼指聞持佛之敎法而不忘. [大乘義章卷十一末](參閱四陀羅尼1725)
【문단問端】
p4413-下→ 卽問題․問話之意. 係指依質問而得論議之端緖. 碧巖錄第二十九則(大四八․一六九中) : 劫火光中立問端, 衲僧猶滯兩重關, 可憐一句隨他語, 萬里區區獨往還.(參閱問話4413)
【문답만問答鬘】
p4413-上→ 梵名 Upadeśa-sāhasrī. 爲八世紀頃之印度吠檀多派哲學家․宗敎改革家商羯羅(梵 śaṅkara)撰, 以問答方式闡論其敎說. 內容由韻文篇(梵 Padyabandha)․散文篇(梵 Gadyabandha)組成 ; 若以三十二音節爲一單位(卽 śloka, 首盧迦)計算散文節數, 加上韻文篇, 全書共約有一千詩節. 注釋家對兩篇先後次序之安排各有說法, 一說韻文篇應列於前, 一說散文篇應列於前. 韻文篇有十九章, 以大聖句祂卽你(梵 tat tvam asi)爲主題, 反覆解說不二一元論之各種基本問題. 散文篇有三章, 闡述以聽聞(梵 śravaṇa)․思惟(梵 manana)․冥想(梵 nididhyāsana)爲到達解脫之三階段, 此外, 竝討論無明(梵 avidyā)․附託(梵 adhyāropaṇā)等各種哲學重要問題. 本書爲硏究商羯羅思想之入門書. [Swāmi Jagadānanda: A Thousand Teachings in Two Parts─Prose andPoetry─of Sri Sankarāchārya, Madras 1949]
【문답問答】
p4412-下→ 卽往返答覆以闡明法門之義理. ①質問者與解答者分別相對交換議論. 經典之體裁多爲佛應答他人請問而說法之形式, 論․注釋或釋義之書則以採用問答體爲多, 此法具有明確顯示論旨之優點. ②禪林中, 弟子問․師家答之方法. 爲敎育․接引門徒的重要方法之一, 竝成爲禪宗獨特之宗風, 盛行於中唐以後. 師家回答時, 多不用理論或邏輯答覆之, 而往往以看似怪異․荒謬不可解之語句或姿勢來觸發弟子之悟性. 古尊宿語錄卷十三趙州眞際禪師語錄幷行狀上(卍續一一八․一五五下) : 問 : “凡有問答, 落在意根 ; 不落意根, 師如何對?” 師云 : “問. ” 學云 : “便請師道. ” 師云 : “莫向者裏是非. ” . ③論義或宗派間之論諍, 亦多稱爲問答. (參閱論義6173)
【문도門徒】
p3606-中→ 又作門輩․門葉. 指一門之後輩, 或指受師敎誨之弟子. 據大乘金剛髻珠菩薩修行分經所說, 具德業者, 衆皆從之, 門徒雲集, 時受其敎. 鴦掘摩經(大二․五○八中):國老諮諏, 群儒宗焉, 門徒濟濟, 有五百人.於日本, 主要指淨土眞宗一門, 稱爲門徒宗. [梵摩渝經․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三․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後漢書卷三十鄭玄傳]
【문두門頭】
p3601-上→ 於禪林, 指守門僧之職稱. 全稱門頭行者. 卽看守山門, 司掌開閉․淸掃等工作. 通常山門之上層供奉十六羅漢;中層供奉戴寶冠之釋迦或觀音菩薩, 而立月蓋長者或善財童子爲脅侍. [羅湖野錄卷下]
【문류文類】
p1432-上→ 指集成之書. 卽蒐集整理經․論․釋重要文章所成者. 例如宋代宗曉所編之樂邦文類․日本親鸞之集敎行信證(全稱顯淨土眞實敎行證文類)等. 文類雖非闡述自說, 然編輯之同時, 亦可披瀝一己之信仰於其中. 此外, 以敬虔信順之態度從事, 書名附集․抄等, 亦具同樣之旨趣.
【문리文理】
p1430-上→ 文句及義理. 文句爲能詮者, 義理爲所詮者, 文理融會貫通, 經義乃明.
【문명聞名】
p5898-下→ 謂聞佛之名號, 特指聞阿彌陀佛名號而言.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四十七願爲聞名不退願. 無量壽經卷上載其願文爲(大一二․二六九中) : 設我得佛, 他方國土諸菩薩衆聞我名字, (中略)不能卽得不退轉者, 不取正覺.
【문文】
p1420-下→ 梵語 vyañjana. 音譯便膳那. 爲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七十五法之一, 百法之一. 卽字, 爲名與句之所依. 據俱舍論卷五․俱舍論光記卷五載, 文爲字(梵 akṣara, 音譯惡刹羅)之同義詞, 具有能彰顯之義, 或顯名․句, 或顯義. 卽가(a)․阿(ā)․壹(i)․伊(ī)等字稱爲文, 其體無詮表, 但爲名․句二者所依, 攝於不相應行, 與我國之書法文字不同. 乃爲彰顯本有之가․阿等字而製作紙上書分, 非爲彰顯紙上書分之文字而製作諸字, 故諸字非爲書分之名. 文有三種, 說一字時稱爲文, 說二字時稱爲文身, 說三字或四字則稱多文身. 小乘說一切有部主張文別有自體, 經部及唯識家則認爲文僅爲名․句之所依, 故離聲卽別無自體, 而視其爲分位假立之法. [大毘婆沙論卷十四․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成唯識論卷二․大乘義章卷二](參閱名2254)
【문門】
p3604-下→ ①梵語 dvāra. 設於王宮․寺院․居宅等出入口之建築物. 據大毘婆沙論卷八載, 在家菩薩進入佛寺時, 在寺門外卽須五體投地, 應念此是善人住處. 伽藍精舍古來卽行結界, 於四面造立垣牆, 必經由門而入界內, 如印度山琦之大塔四方皆設門. 一般中國式之寺院建築多在正南面開立中門. [修行本起經卷下․法華經卷二譬喩品]. ②區別法相義理等名目之用語. 例如平等門與差別門, 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與非有非空門(四門), 聖道門與淨土門(二門)等種種分類. 蓋佛敎之敎化乃應對象而有種種差別, 然皆爲導人趣入菩提之入口, 故稱爲法門. ③依一法門而立宗旨之一宗一派, 稱爲宗門;屬其宗門者意卽門下之徒弟, 故稱爲門徒․門弟;或以枝葉爲譬喩, 而稱門葉․門末等.
【문聞】
p5898-中→ 耳聽. 與思, 修合稱三慧. 對於根據經典而來之敎說, 聽聞而信解之, 稱爲聞法, 聞信. 佛陀之弟子常聽聞聲敎, 稱爲聲聞;後世之行人唯依經卷而知佛法, 或遇善知識而得聞法. 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六迦葉菩薩品載, 僅信仰佛之敎說一半者, 不能爲他人解說者, 及爲議論或爲得名譽利益而身持敎說者, 凡此皆爲聞不具足. 又據無量壽經卷下載, 聞其(阿彌陀佛)名號, 而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卽得往生淨土, 住於不退轉之位. 又深信佛之光明有攝受救度衆生之作用, 則稱爲聞光力.
【문문견불門門見佛】
p3605-中→ 謂行者修習任何一法門, 均可見佛成就. 據般舟讚之說(大四七․四四八上):說種種方便, 敎門非一, 但爲我等倒見凡夫;若能依敎修行者, 則門門見佛, 得生淨土.
【문법聞法】
p5899-上→ 又作聽法, 聞經. 謂聽聞佛之敎法. 凡從佛直接聞法, 從高僧聞法, 從經典聞法等, 均通稱爲聞法. 聞法乃信敎入道之第一步, 非易期得, 諸經論多說聞法爲世間難事, 故稱爲聞法難, 由聞法所得之智慧, 稱作聞慧;係三慧(聞, 思, 修)之一. 有關聞法之功德利益, 正法念處經卷六十三列擧心生歡喜, 隨所思惟等三十二種, 毘尼母經卷六列擧生信心, 因信心歡喜等九種. [無量壽經卷下,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 舊華嚴經卷十八, 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參閱三慧670, 四難1851)
【문법학파文法學派】
p1423-下→ 在古代印度, 語言係作爲一種思考之對象, 然在吠陀(梵 Veda)神學中, 有關祭典上實際之補助文獻中, 有所謂吠陀六支分(梵 Vedāṅga)者, 其中卽有音聲學(梵 śikṣa)․韻律學(梵 chandas)․文法學(梵 vyākaraṇa)及語源學(梵 nirukta)等. 至波爾尼(梵 Pāṇini)․迦旃延(梵 Kātyāna)․巴丹闍梨(梵 Patañjali)等文典家輩出, 對語言機能亦作綿密之思考, 後世分爲數派, 其中伐木致呵利(梵 Bhartṛhari)究明語言之本質, 確立有關語言哲學之吠檀多(梵 Vedānta)哲學體系. 屬於此一學說者, 卽稱爲文法學派. 該學派之特色, 乃在於史波達說(梵 Sphota). 卽在語言內在之本質中, 顯示其常住不滅之意義, 謂與宇宙最高原理之梵爲同一, 個個所生之差別相係根據添性(梵 upādhi)之說而來. 又主張了悟此一最高梵(梵 brahman)與個人我(梵 ātman)爲一如, 而滅除無明時, 卽得解脫. [E.B. Cowell and A.E. Gough: The Sarvadarśanasaṃgraha by Mādhava Ācarya, 1882․哲學的思索の印度的展開(中村元)]
【문사門師】
p3606-上→ 門, 卽三寶眞淨濟世之法門. 門師, 卽指居家之善信男女皈依三寶時之證明師. 法苑珠林卷八十四(大五三․九○五下):時有涼州沙門釋慧崇, 是僞魏尙書韓萬德之門師.
【문사수聞思修】
p5899-中→ 聞, 指聽聞敎法;思, 指思惟義理;修, 指修行. 而聞慧, 思慧, 修慧等三慧, 卽爲經由聞, 思, 修而成之智慧. 此三慧乃佛法修行之次第, 聞慧者, 聞他人說敎法而得之智慧;思慧者, 自我思惟而得之智慧;修慧者, 實地修行而得之智慧. [大乘義章卷十, 佛遺敎經](參閱三慧670)
【문선問禪】
p4414-上→ 卽參禪問答之意. 又作問話. 宋代以後之禪院, 逢檀越及官人來向住持求陞座說法時, 有選派一特定僧人向住持質問之慣例, 此質問僧稱爲禪客.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 蓋官人入寺, 屢請陞座說法, 及時禪客出衆問答, 名之曰問禪.此外, 一般問者以對句之韻語求問, 有時亦有用頌叩問之通例. 爾後, 此種問禪漸次傾向口頭之形式, 而脫離本來禪問答之領域. [楊岐方會禪師語錄․古尊宿語錄卷二十二․黃海東山演和尙語錄․禪林寶訓卷三]
【문성공주文成公主】
p1423-上→ 爲西藏佛敎史上極力護持佛法的重要人物之一. 姓李, 爲唐宗室女. 生卒年不詳. 貞觀十四年(640), 吐蕃(西藏之古名)棄宗弄贊請和親, 唐以公主嫁之. 臨行, 選文士技工數百人․高僧經像千數而去. 至其國, 建立佛寺, 廣布敎化, 以佐其政, 百姓大治, 視之如神. 後唐僧西行求法者, 經其國, 皆優禮之. 曾出兵助王玄策平天竺. 永徽初年, 棄宗弄贊卒, 立其子, 國賴以安. 一生作爲, 對西藏佛敎之發展, 具有重大之影響. [舊唐書卷一九六上․新唐書卷二一六上]
【문성취聞成就】
p5898-下→ 爲六成就之一. 每一經典首端均有如是我聞 : 一時, 佛在某處, 與大比丘衆等數言, 順次以如是, 我聞, 一時, 佛, 在某處, 與大比丘衆, 爲信, 聞, 時, 主, 處, 衆等爲六成就. 此乃爲使後世聞經者信解, 故列此六事, 證明其非虛謬. 聞成就卽其中之我聞二字. (參閱六成就1266)
【문소文素】
p1430-上→ 唐代僧. 德宗建中二年(781)應吐蕃(西藏)贊普赤松德贊之請, 受遣與良琇入藏弘法.
【문수文守】
p1423-上→ (1608~1646)日本臨濟宗僧. 爲山城靈源院之開山. 俗姓源. 字一絲. 十四歲出家, 十九歲受具足戒, 後入愚堂寔之室, 竝蒙其印可, 時與妙心寺之雲居膺․雪&B5-FA5F;崔等相往來, 道契甚深. 於後光明天皇正保三年三月入寂, 享年三十九. 遺有緇門寶藏註垂誡․童行談苑等行世. [正法山志卷四]
【문수文琇】
p1430-中→ (1345~1418)明代臨濟宗僧. 江蘇崑山人, 俗姓李. 號南石. 從同邑紹隆院智興出家. 洪武四年(1371)聞行中至仁於虎丘山演法, 參之, 師資證契而爲侍司, 繼爲記室. 其後歷住蘇州普門寺․靈巖寺․萬壽寺. 永樂四年(1406)春, 奉詔與修永樂大典, 遂留京三年. 永樂七年住浙江興聖寺, 擧揚宗風. 晩年歸萬壽松院, 編集增集續傳燈錄四卷. 十六年示寂, 世壽七十四. [增續傳燈錄卷五․續燈存槀卷六․五燈嚴統卷二十二․五燈全書卷五十六]
【문수文遂】
p1431-下→ 宋代法眼宗僧. 浙江杭州人, 俗姓陸. 自幼出家, 十六歲遊方, 禪敎俱修. 謁大法眼文益禪師, 文益以八還義勘之, 不能對, 乃服膺請益, 後嗣其法. 初住吉州(江西)止觀院, 乾德二年(964)遷長慶寺, 更歷淸涼․報慈諸刹. 署雷音覺海大導師, 年壽不詳.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聯燈會要卷二十七․五燈會元卷十]
【문수門首】
p3606-上→ ①又作門主. 指一門之上首, 亦卽一寺之住持. ②指寺門之前. 碧巖錄第四則(大四八․一四四上):德山遂出到門首, 卻要拔本, 自云:『也不得草草.”
【문수반야경文殊般若經】
p1425-下→ 凡二卷. 扶南人曼陀羅仙譯, 書成於梁天監二年(503). 全稱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又稱文殊說摩訶般若經․文殊師利般若波羅蜜經.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曼陀羅仙示寂後, 扶南人僧伽婆羅復譯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一卷;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其中第七會曼殊室利分, 亦爲本經之同本異譯. 內容敘述文殊室利․佛如來及有情界之一相不可得․福田相之不可思議, 及一相莊嚴三摩地等之說法. [開元釋敎錄卷八]
【문수법왕文殊法王】
p1424-下→ (1379~1448)西藏名 Ḥjam-dbyaṅs chos-rje. 音譯甲養曲吉․江樣曲吉. 其名爲拉西佩典(藏 Bkra-śis dpal-ldan), 卽吉祥德之意. 係西藏喇嘛敎黃帽派開祖宗喀巴之高足. 奉宗喀巴之命, 創建別蚌寺(藏 Ḥdras-spuṅs), 該寺位於拉薩西方約八公里之丘陵, 係黃帽派四大寺院之一. 別蚌寺完成後, 至達賴喇嘛五世爲止, 皆爲法王之宮殿, 文殊法王卽住於此硏究佛法, 凡三十餘年. 與第一世班禪等六人同被尊爲事業虛空平等之七子.
【문수보살文殊菩薩】
p1426-中→ 文殊, 梵名 Mañjuśri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 意譯爲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 又稱文殊師利童眞․孺童文殊菩薩. 爲我國佛敎四大菩薩之一. 與般若經典關係甚深. 或謂其爲已成之佛, 如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載, 過去久遠劫有龍種上如來, 於南方平等世界成無上正等覺, 壽四百四十萬歲而入涅槃, 彼佛卽今之文殊師利法王子. 或謂其爲實在人物, 如文殊師利般涅槃經謂, 此菩薩生於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 生時屋宅化如蓮花, 由其母之右脅出生, 後至釋迦牟尼佛所出家學道. 此外, 亦有說文殊菩薩爲諸佛菩薩之父母者. 一般稱文殊師利菩薩, 與普賢菩薩同爲釋迦佛之脅侍, 分別表示佛智․佛慧之別德. 所乘之獅子, 象徵其威猛. 有關文殊菩薩之淨土, 於經典記載說法不一. 據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下․大寶積經卷六十文殊師利授記會載, 此菩薩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來, 發十八種大願, 嚴淨佛國, 當來成佛, 稱爲普現如來, 其佛土在南方, 號離塵垢心世界․無垢世界․淸淨無垢寶寘世界. 悲華經卷三諸菩薩本授記品․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等亦有相同之說法. 又據新華嚴經卷十二如來名號品載, 過東方十佛刹微塵數之世界有一金色世界, 其佛號爲不動智, 此世界之菩薩, 卽稱文殊師利. 華嚴宗稱東方淸涼山爲其住所, 而以我國山西五臺山(淸涼寺)爲其道場. 於密敎胎藏曼荼羅中臺八葉院中, 呈金色童子形, 頭有五髻, 左手捧靑蓮花, 上立五股杵, 右手持梵篋. 密號吉祥金剛, 三昧耶形爲靑蓮花上金剛杵. 胎藏界曼荼羅另設文殊院, 以文殊菩薩爲中尊, 又稱五髻文殊, 密號吉祥金剛․般若金剛, 三昧耶形爲靑蓮上三股或梵篋. 形像爲童子形, 身呈紫金色, 頂有五髻, 右手仰掌, 指端向右, 左手執靑蓮花, 上立三股杵. 由其眞言字數之不同, 有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等區別. 在印度․西域等地, 有關文殊信仰之記載甚少. 我國自東晉以來, 崇信文殊之風漸盛. 據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六載, 唐代宗大曆四年(769)由不空三藏之奏請, 敕令天下佛寺, 食堂中除賓頭盧尊者像外, 另安置文殊菩薩像, 以爲上座. 現今敦煌千佛洞中存有文殊維摩變․文殊普賢像․千臂千鉢文殊師利等之壁畫及絹本畫. [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阿闍世王經卷上․菩薩瓔珞經卷四四諦品․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一․舊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二普通眞言藏品․卷四密印品․大智度論卷一․卷一○○․大日經疏卷五](參閱文殊信仰1425)
【문수사리문경文殊師利問經】
p1425-中→ 凡二卷. 梁․僧伽婆羅譯. 略稱文殊問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係佛應文殊師利菩薩之發問, 而答以種種問題者. 全經計分十七品, 卷上十四品, 卷下三品. 內容包括菩薩戒․佛身․無我․涅槃․般若․有餘氣․來去相․中道․三歸․十戒․無垢․無所著無漏․發菩提心․字母及部派分裂等問題. 唐代不空譯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一卷(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卽本經第十四品之別譯. [歷代三寶紀卷十一․大唐內典錄卷四․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九]
【문수사리보살급제선소설길흉시일선악숙요경文殊師利菩薩及諸仙所說吉凶時日善惡宿曜經】
p1425-下→ 凡二卷. 略稱宿曜經. 唐代不空譯, 楊景風修注. 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經共分八品, 內容係詳敘二十七宿․七曜等事, 及吉凶占卜之法. 高麗藏與明藏中收之.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五](參閱宿曜經4512)
【문수살가반선文殊薩迦班禪】
p1428-上→ (1182~1251)西藏名 Sa-skya paṇ-chen. 又稱孔迦嘉贊(藏 Kun-dgaḥ rgyal-mtshan). 爲薩禪之第四子巴爾煎火普(藏 Dpal-chen ḥod-po)之長子. 生後一年餘, 卽能寫字, 讀梵語, 且知西藏與中國文字之讀法. 初於薩迦派第四世寶尊者(其伯父)之座下, 受梵行優婆塞之戒, 次依二流之儀軌門而發菩提心, 入大悲空智金剛曼荼羅, 受灌頂, 又受眞言之戒, 在寶尊者之下, 掌下僕之勞役. 以其能恭敬信解, 故尊者授豫喇嘛瑜伽. 自少時, 卽宣說成就法海生(梵 Sādhana-saroruha)․小祕密眞言․分別․瑜伽․怛特羅等法, 迄七十歲示寂爲止, 對於經․眞言․諸明處之說示不絶. 當其十八歲時, 在夢中聽聞阿闍梨世親講俱舍論, 夢醒後, 對俱舍論皆了悟無遺. 又於迦濕彌羅之大班底達修學量論, 從僧伽師利等學僧習量․般若․聲明․詩․音韻, 歌舞等, 通達諸明處. 二十五歲, 以釋迦師利爲勘布, 以須巴普伊哈巴(藏 Spyi-bo-lhas-pa)爲阿闍梨, 以須拍拉巴(藏 Shu-ḥphrad-pa)爲祕密敎主, 後受具足戒. 六十五歲(1246), 應蒙古哥旦汗之招請而至蘭州大城. 次年, 面謁蒙王, 傳授大乘經․大悲空智金剛等頗多深廣之法, 此後王與蒙古人民多數歸依三寶, 又重新製訂蒙古文字, 在蒙七年之間, 從事敎法與利益衆生之業. 西元一二五一年, 於蘭州入寂, 享年七十. 其著作範圍甚廣, 有三戒律分別(藏 Sdom-pa gsum-gyi bar-dudbye-ba)․量明藏(藏 Tshad-ma rig-paḥi gter)七部․善說寶藏(藏 Legs-par bśad-pa rin-po-cheḥi gter)․牟尼意趣明(藏 Thub-po dgons-gsal)等多種論著, 以其通達五明處, 故被譽爲無擬慧之最上大班底達. [蒙藏佛敎史․蒙古佛敎史․Deb-ther sṅon-po(The Blue Annals);L.A. Waddell: The Buddhism of Tibet; H.Hoffmann: Die Religionen Tibets(The Religions of Tibet)]
【문수삼매文殊三昧】
p1424-下→ 發得無相妙慧之三昧. 爲文殊菩薩及其眷屬所住之三昧. 大日經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中):各作一奉敎者, 皆跪向使者, 如承受音告之形, 悉是文殊三昧, 故經云侍衛無勝智也.
【문수삼명文殊三名】
p1424-中→ 文殊, 指文殊師利菩薩. 據翻譯名義集載, 文殊師利(梵 Mañjuśrī) 又作滿殊尸利․曼殊室利. 意譯作妙德․妙首․妙吉祥, 故稱文殊三名. 卽:(一)文殊師利(妙德), 謂具不可思議種種微妙功德, 故稱妙德. (二)滿殊尸利(妙首), 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 在諸菩薩之上, 故稱妙首. (三)曼殊室利(妙吉祥), 謂具不可思議微妙功德, 最勝吉祥, 故稱妙吉祥.
【문수신앙文殊信仰】
p1425-上→ 以山西五臺山爲中心, 傳播遍及西藏․蒙古․關外等地. 此係基於六十華嚴菩薩住處品所稱, 文殊菩薩住於東北方淸涼山之說而來者. 唐大曆四年(769), 依大興善寺三藏沙門不空等之奏請, 敕令天下食堂中, 於賓頭盧尊者像外, 另安置文殊師利形像以爲上座;七年更敕令天下僧尼寺內各選一勝處, 設置大聖文殊師利菩薩院, 安置文殊塑像. 此外, 據古淸涼傳卷上載, 北魏文帝遊五臺山, 於中臺建造一寺, 安置菩薩像. 宋高僧傳卷四亦載, 窺基曾於五臺山造立文殊菩薩玉像. 類此之記載, 不勝枚擧. 今敦煌千佛洞存有多種文殊維摩變․文殊普賢像, 及千臂千鉢文殊師利等之壁畫及絹本畫等.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六․法苑珠林卷十四․山西通志卷二十九](參閱文殊菩薩1426)
【문수원文殊院】
p1426-上→ ①爲密敎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之一. 位於上方第三重, 卽釋迦院之東方. 以文殊師利菩薩爲主尊. 文殊之右方, 次第安置觀音菩薩․髻設尼等文殊五使者․五使者之眷屬, 左方則依次置有普賢菩薩․光網童子及其眷屬四位等等, 合之共二十五尊. [大日經義釋演密鈔․胎藏界大法對受記]. ②位於四川成都. 其前身爲創建於唐代之信相寺, 於明代曾因戰火而荒廢, 至淸康熙三十年(1691)始大事重建, 竝更改寺名爲文殊院. 有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寶殿及藏經樓等大殿堂. 大雄寶殿內, 供奉釋迦如來及文殊․普賢菩薩像, 皆爲淸末作品. 藏經樓除收藏經典外, 另有一座放置玄奘法師頭蓋骨之寶塔.
【문수회文殊會】
p1427-下→ 指日本每年七月八日祭祀文殊菩薩, 爲祈求諸人化益, 或孤獨者得養育所行之法會. 於會期前後三日禁斷殺生, 至該日, 則授豫會衆三歸五戒. 又於是日, 施給貧者卽同於供養文殊菩薩. 此外, 又於每年此日兼修堂塔經藏等之破損.
【문숙文淑】
p1430-上→ 生卒年不詳. 於唐武宗在位時(840~846), 每於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長齋宣講法華經, 爲俗講之第一人. 然與假託經論而說淫穢之事之文淑是否同一人, 則不得而知. [因話錄卷四(趙璘)]
【문승文勝】
p1430-中→ (?~1026)宋代之法眼宗僧. 世稱慈濟禪師. 婺州(浙江)人, 俗姓劉. 自幼卽出家受戒, 其後參謁洪州(江西)雲居山道齊禪師, 竝嗣其法. 據天聖廣燈錄卷二十九載, 雲居道齊一日上堂, 擧示:龐居士問馬祖道一(卍續一三五․四四四上):不與萬法爲侶者是什麽人?之公案後, 隨卽轉問師:不與萬法爲侶者, 且道是阿誰?師從此契悟, 遂留雲居山, 不再外遊. 後住於杭州靈隱山之南院, 大弘法化, 晩年退隱於杭州興慶庵. 仁宗天聖四年, 朝廷特以故額馬吳元扆宅捨爲精舍, 親筆御書賜額爲慈孝寺, 肇建禪林, 是年春, 詔師往住. 師奉詔之後, 行至楚州(安徽), 病發而示寂, 年壽不詳. [五燈會元卷十]
【문신問訊】
p4412-上→ 梵語 pratisaṃmodana. 敬禮法之一. 卽向師長․尊上合掌曲躬而請問其起起居安否. 大智度論卷十, 載有二種問訊法, 若言是否少惱少患, 稱爲問訊身 ; 若言安樂否, 稱爲問訊心. 至後世之問訊, 僅爲合掌低頭. 禪宗所用之作法有九種 : (一)三巡問訊, 於方丈小座湯(衆僧坐於方丈室慢吮湯)之際, 行揖坐․揖香․揖湯(揖卽行禮)之三回問訊. (二)四處問訊, 對僧堂之四板頭(四板之頭首)燒香問訊. (三)七處問訊, 就僧堂內七處之爐燒香問訊. (四)座下問訊, 在法堂之須彌座前問訊請法. (五)借香問訊, 當維那於出班上香之際借住持香時, 先向住持問訊, 待燒香之後, 再向住持行問訊禮, 其時則稱謝香問訊. (六)趺坐問訊, 秉拂人(持拂子代住持上法座向大衆開示說法者)請住持趺坐, 令侍者問訊. (七)請座問訊, 於方丈行茶禮時, 先由侍者行至住持前問訊. (八)普同問訊, 又作普問訊․普通問訊, 卽普向大衆問訊, 或大衆一時問訊. (九)略問訊, 又作小問訊, 僅爲合掌低頭. 此外, 一般所行之問訊法, 以兩手相屈, 曲腰至膝, 操手下去, 合掌上來, 兩手拱齊眉. 我國佛敎徒多於拜佛將結束時, 以問訊作結. [中阿含卷六敎化病經․法華經卷五從地踊出品․大智度論卷十․大宋僧史略卷上․釋氏要覽卷中]
【문신聞信】
p5899-中→ 謂聞阿彌陀佛之名號而生信.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中) : 諸有衆生聞其名號,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至心迴向願生彼國.聞信一語爲日本眞宗宗學之樞要, 卽聞彌陀名號, 依如來之他力而決定往生. [淨土見聞集]
【문열文悅】
p1424-中→ (998~1062)宋代臨濟宗僧. 江西南昌人, 俗姓徐. 七歲時剃髮於龍興寺, 十九歲遊歷諸方. 參謁筠州(江西)大愚守芝, 開悟後承其法, 竝隨侍守芝八年. 守芝入寂後, 師再遊方, 參謁同安院慧南, 爲首座. 歷住翠巖寺․南嶽法輪寺等, 後又住南嶽雲峰, 故又稱雲峰文悅. 嘉祐七年示寂, 世壽六十五. 有語錄二卷行世.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八․禪林僧寶傳卷二十二․五燈會元卷十二․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八]
【문왕노사작십마問王老師作什麽】
p4411-下→ 禪林用語. 意卽自己本來面目原本具足, 何必向外四處尋問師家. 碧巖錄第二十一則(大四八․一六二中) : 江北江南問王老. (主人公在什麽處, 問王老師作什麽?爾自踏破草鞋)主人公卽指自己本來面目 ; 王老師, 則指諸善知識.
【문율門律】
p3605-中→ 全一卷. 張融(444~497)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弘明集卷六. 乃吳郡名族張融於南齊永明(483~493)年間爲其家族所定之家訓. 張融感嘆佛․道之對立, 而主張二敎竝修, 合而爲一, 故作此文以訓示族人, 此外又送豫何點․何胤․孔稚珪․孔仲智․周顒等人, 徵其意見. 諸人之中, 周顒立於佛敎爲主, 儒敎爲次之立場批判之, 是故展開論爭. 兩者往復論難之書簡, 俱收於弘明集中.
【문의사용文義四用】
p1431-上→ 法華文句記將衆生應用文字․義理之情形分爲四種, 卽:(一)有文有義, 常人用之. 謂凡立言立論, 有文字可資證據, 有義理可以依憑者, 此尋常之人皆能用, 故稱常人用之. (二)無文有義, 智人用之. 謂凡立言立論, 雖無文字可資證據, 但有義理可以依憑者, 此唯智者能用, 故稱智人用之. (三)有文無義, 暗者用之. 謂凡立言立論, 雖有文字可資證據, 但無義理可以依憑者, 此暗昧之人不明義理而强自用, 故稱暗者用之. (四)無文無義, 迷者用之. 謂凡立言立論, 旣無文字可資證據, 又無義理可以依憑, 此愚迷之人不了文義而强自用, 故稱迷者用之.
【문익文益】
p1429-下→ (885~958)五代僧. 餘杭(浙江餘杭)人, 俗姓魯. 七歲出家, 初依明州希覺攻毘尼. 後投長慶慧稜學禪法, 久之不契. 偶遇羅漢桂琛於漳州, 遂嗣其法. 出世於臨川崇壽院. 南唐國主李氏禮敬有加, 竝迎至金陵, 住報恩院, 事以師禮, 賜號淨慧大師. 後主且從之受戒, 爲建淸涼伽藍. 高麗․日本等國渡海來學者, 相望於途. 顯德五年秋閏七月示寂, 世壽七十四. 諡大法眼, 爲法眼宗之開祖. 著有宗門十規論․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各一卷. [隆興佛敎編年通論卷二十八․宋高僧傳卷十三․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禪林僧寶傳卷四]
【문인文印】
p1422-中→ (1909~1975)臺灣臺中人, 俗姓何. 幼隨慈母出入寺廟齋堂, 深受薰陶. 十七歲投月眉山靈泉寺出家, 禮德玄和尙爲師. 曾負笈東瀛, 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日本書道學院. 二十一歲於福州鼓山湧泉寺受具足戒, 參訪各地名山古刹. 二次世界大戰中, 師隨善慧長老掛錫上海, 救濟苦難, 設義學, 幇助失學靑年, 促進中日民間友誼, 貢獻甚多. 曾任靈泉寺第五代住持, 基隆市佛敎支會理事長․中國佛敎會理監事等職, 竝受聘爲慶安宮住持, 對該宮重建工程, 厥功至偉.
【문자반야文字般若】
p1422-下→ 三種般若之一, 五種般若之一. 指般若波羅蜜經等. 文字雖非般若, 但能詮般若, 又能生般若, 故稱之爲般若. [大乘義章卷十](參閱三般若603․五種般若1183)
【문자법사文字法師】
p1422-下→ 禪林中, 對專習敎相而不修禪行者之蔑稱. 又禪門修行之人, 無坐禪修行之實際體驗, 僅於文字上解釋禪之文字禪者, 亦稱文字法師.
【문자선文字禪】
p1422-下→ ①凡三十卷. 石門文字禪之略稱. 又稱筠谿集. 乃宋代石門寺僧慧洪覺範禪師之詩文集, 爲門人覺慈所集錄. 有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刊行本(四部叢刊景明本). [宋詩鈔初集第四帙․四部叢刊第一○八帙](參閱石門文字禪2116). ②又作葛藤禪. 謂以文字言語解說禪法. (參閱葛藤5595)
【문자인文字人】
p1422-下→ 暗禪者之對稱. 指拘泥執著於文字之學問, 而無眞修實行之修業者. 與文字法師爲同類用語.
【문재文才】
p1421-上→ ①(1241~1302)元代僧. 俗姓楊. 字仲華. 博通古今墳典史籍, 尤精性理之學. 壯年出家, 遍遊講肆, 專究華嚴. 曾隱於成紀, 築室植松, 人稱松堂和尙. 後奉敕領洛陽白馬寺, 聲譽日隆. 成宗時, 受帝師迦羅斯巴之推擧, 爲大萬聖佑國寺開山第一世, 賜號眞覺國師. 大德六年示寂, 世壽六十二. 著有肇論新疏三卷․肇論新疏游刃三卷․惠燈集二卷傳世. [佛祖歷代通載卷三十五․大明高僧傳卷二]. ②(1273~1352)元代曹洞宗僧. 平陽府(山西)臨汾人, 俗姓姚. 號淳拙. 從福巖普公受業, 初閱證道歌欣然有省, 謁還源福遇, 呈所解, 得其印可. 於龍門閱藏經三年, 泰定元年(1324)住少林寺, 五年退隱香嚴寺, 詮釋佛典. 至正五年(1345)再住少林寺, 建立鐘樓等. 於十二年四月示寂, 世壽八十. [續指月錄卷十一․五燈全書卷六十一․續燈存槀卷十一]
【문재文載】
p1431-中→ (1452~?)明代曹洞宗僧. 蔚州廣寧人, 俗姓王. 字月舟. 號虛白. 十二歲禮白菴空入道, 後參無方從禪師, 發明己見, 得其印可. 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開法於登封華嚴寺. 武宗正德元年(1506), 奉敕繼席少林祖庭, 參徒雲集. 後於世宗嘉靖三年(1524)隱退, 結菴煙霞峰側. 著有洞山緖餘. 後人稱之爲嵩少祖. 卒年不詳. [五燈續略卷一․釋氏疑年錄卷十]
【문저문상文底文上】
p1423-中→ 日本日蓮宗用以解釋法華經意義之二種方法. 謂文字除了文上明顯的意義外, 尙有隱寓之深義, 稱爲文底祕沈. [開目鈔卷上․錄內啓蒙卷四]
【문적門跡】
p3606-下→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御門跡. 爲日本寺格名稱之一. 原指一門之法跡(祖跡), 意謂統領門徒一跡, 卽寺院之主僧, 轉指皇家或貴族出家後所住之特定寺院. 宇多天皇於昌泰二年(899)在仁和寺出家, 仁和寺乃被稱作御門跡, 此後門跡卽用作寺格之稱呼. 其住持亦稱門跡或門主. 門跡通常又分爲如下數類:親王居住之寺院稱宮門跡, 攝家子弟入室之寺院稱攝家門跡, 淸華家出身之住持寺院稱淸華門跡, 準門跡之寺院稱准門跡(或脅門跡). 以上稱號均廢於明治初年, 其後僅准私稱.
【문정門庭】
p3606-中→ 在禪林中有三義:(一)指禪宗之叢林․修行道場․師家住處․庵等處所. (二)比喩引導進入堂奧之前階段, 卽方便法. (三)指禪宗之宗旨․宗風等. 景德傳燈錄卷十九雲門`文偃章(大五一․三五六下):且向古人建化門庭, 東觀西覰看, 是箇什麽道理, 汝欲得會麽? 此外, 門庭施設, 指師家接化學人所使用之方便機法. 禪林中常說之第二義門卽係權假施設, 相對者, 第一義門卽入理深談. 又門庭之說卽指方便說. [碧巖錄第八十八則]
【문주文珠】
p1429-中→ (1930~ )廣東湛江人, 俗姓詹. 十歲依福壽山果敬尼師出家, 十六歲受具足戒, 同時開始硏究法華․楞嚴及天台敎觀. 後入香港中文大學及東京大正大學深造. 四十二歲創辦美國羅省美西佛敎會, 往返於港美之間敎學及弘法. 四十五歲於美國羅省創建圓覺寺. 歷任香港佛敎靑年會會長․香港佛敎靑年會學校校監兼校長․香港佛敎聯合會董事․世界佛敎友誼會港澳分會執行委員․美國美西佛敎會會長. 著作有人性之覺悟․佛學與敎育․正信與迷信․般若心經講義․金剛經講義․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義․大佛頂首楞嚴經筆記․妙法蓮華經講義․人間佛敎與現代靑年等.
【문차問遮】
p4413-下→ 卽授菩薩戒時, 戒師問受戒者, 過去是否曾犯七重罪. 七重罪卽 : 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尙․殺阿闍梨․破羯磨僧․殺聖人. [禪門授菩薩戒規]
【문초文超】
p1431-上→ 華嚴宗三祖法藏之弟子. 生卒年及其生平均不詳. 其著作亦僅存隨聞要科自防遺忘集(又稱華嚴經義鈔)․華嚴關鍵之部分, 雖係斷簡, 猶可自此窺得其獨具之十觀組織.
【문취問取】
p4412-上→ 卽與問著同爲詢問之意.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二(大四七․九○四上) : 石頭云 : “爾往江西問取馬大師去!” 又如(大四七․九○六中) : 十回被師家問著, 九回祗對不得.
【문태文泰】
p1428-下→ (?~1289)宋末曹洞宗僧. 太原(山西)汾州陽城人, 俗姓魏. 字&C0-B15D;山. 少卽穎悟過人, 篤好宗乘, 禮本鄕智禪師剃髮受業, 潛心禪修, 傾慕別傳之法, 遂辭師遊學, 經太行入東魯, 初習敎乘於演三藏․德律師之法席;復參臨濟宗之雪峰恒, 參請累年, 得蒙授記;次參曹洞宗太原深之丈室, 復蒙印證;後詣燕京(北平)大萬壽寺, 參雪庭福裕, 得契玄旨竝嗣其法. 當時雪庭之高弟中有稱二泰一肅者, 師居其首. 侍錫十年, 迨福公將入寂, 特囑師開堂於少林祖刹, 遂繼席少室. 至元二十六年正月示寂, 世壽不詳. [五燈會元續略卷一․續指月錄卷九․續燈存槀卷十一․五燈全書卷六十一]
【문파門派】
p3605-下→ ①卽某一宗某一門之法脈系統, 多指禪宗之派別. ②巴利名 Dvāranikāya. 音譯達婆羅尼柯耶. 又稱達婆羅派. 爲緬甸上座部佛敎之支派. 西元一八五五年由奧波法師(原名吳奧干薩, 1817~1905)創建於興實塔地區. 以三門敎義(身門․語門․意門)代替三行敎義(身行․語行․意行), 竝用以皈依佛․法․僧三寶;僅承認戒律之權威, 不承認世俗政權之權威. 最高首領稱爲摩訶那耶迦(大導師), 其次分別爲阿努那耶迦(副導師)․中心寺住持․伽那(比丘會議)等. 戒律甚嚴, 如嚴禁與別派比丘接觸或共餐․不許持傘․禁止接觸金錢與觀聽歌舞等. 奧波死後, 該派曾分裂爲興實塔派及英加布派, 一九四四年重新合倂. 該派有嚴格之師徒傳承體系, 其主要代表有奧干薩․馬拉․科拉塔溫塔等.
【문해복취文海福聚】
p1429-中→ (1686~1765)淸代僧. 爲律宗千華派第七祖. 浙江義烏人. 受戒於江蘇寶華山, 深究律藏. 未久, 繼承珍輝實詠之法嗣. 雍正十二年(1734), 世宗召見, 住北京大法源寺傳戒, 遂開千華派弘於國都之端緖. 後歸寶華山, 受戒者達數十萬. 乾隆三十年示寂, 享年八十. 著有南山宗統․瑜伽補註․施食儀軌等.
【문향교聞香敎】
p5899-下→ 爲明代民間宗敎之一. 又稱東大乘敎. 萬曆(1573~1619)年間, 河北灤州石佛口之王森所創立. 自稱曾救一狐, 狐自斷其尾贈之, 有異香;以此號召徒衆, 人多歸附, 故稱聞香敎, 自號聞香敎主, 敎徒遍及冀, 魯, 贛, 晉, 豫, 秦, 川等地. 信奉燃燈佛, 釋迦佛, 未來佛, 宣揚三期末劫, 返本歸源等思想. 萬曆四十一年(1613)二度入獄, 後死獄中. 其子好賢與徒弟徐鴻儒繼續傳敎, 天啓二年(1622)組織起義, 徐鴻儒自稱中興福烈帝, 建元大乘興勝, 不久敗亡. 王森之子孫復將聞香敎改爲淸茶門, 代代傳習, 嘉慶年間始趨衰微.
【문협文夾】
p1423-上→ 收置書札之手箱, 禪林稱之爲文夾.
【문화門火】
p3605-上→ 我國自古以來在冠․婚․喪․祭之時, 起火於庭院, 稱爲庭燎․門燎, 日本佛敎亦沿用之. 卽於盂蘭盆會或送葬時, 在門前焚燒麻殼等物, 稱爲門火. 民間則在盂蘭盆會之首日傍晩, 於門前焚火, 以迎接祖先靈魂到來, 稱爲迎火;當盂蘭盆會圓滿時亦焚火送靈, 稱爲送火. 如日本京都在八月十六日夜晩時, 所焚起之大字形火, 卽爲大規模之送火. [周禮․詩小雅庭燎․顔氏家訓․和漢三才圖繪]
【문화問話】
p4413-中→ ①禪林中, 修行者向師家請問疑惑之語句. ②又作問禪. 卽禪客對師家之參禪問答. 臨濟錄上堂(大四七․四九六中) : 此日法筵爲一大事故, 更有問話者麽?速致問來!又古來學人常以學習問話爲能事, 産生不少弊病. 故瑞鹿寺本先禪師曾謂, 學問話未必是參學佛法. (參閱問禪4414)
【문화재보호법文化財保護法】
p1421-下→ 日本爲保存及應用各種文化資産所制定之法律. 昭和二十五年(1950)年五月公布, 法律第二一四號. 內容包括:(一)總則. (二)文化財保護委員會. (三)有形文化財․無形文化財․民俗資料. (四)埋藏文化財. (五)史跡名勝天然紀念物. (六)補則. (七)罰則․附則. 其有關之律令條文亦包含古社寺保存之規定. 此法律類似我國之文化資産保護法.
【물괴物怪】
p3451-中→ 肉體死亡後, 靈魂從肉體分離, 而繼續存在, 能豫人災害․疾病與恐怖;此多由人類之想像所建立之物怪. 若行加持祈禱, 則能除物怪之作祟.
【물기物忌】
p3451-上→ 指祭祀佛神前所做之預備行爲, 如潔淨身心․謹愼飮食․不近諸穢等. 然一般多流於迷信之作法.
【물상物相】
p3451-中→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盛相․盛糟. 卽分配定量米飯之器具, 或指盛裝佛飯之器具. [雍州府志卷六․下學集卷下]
【물아物我】
p3451-上→ 指我與物, 亦卽人․法, 人․境. 物, 卽客觀之境;我, 卽主觀之人. 宋朝延壽冲玄(904~975)之註心賦卷三:夫大乘法體, 爲一爲多?(中略)若是多法, 卽非一體, 非一體故, 物我各別.另物我一如同於物我無差, 亦卽人境不二․人法一如等意;槪謂主觀․客觀本非對立, 而同爲生命活動之要素.
【물외物外】
p3450-中→ ①謂超越世間事物, 而達於絶對之境界. 楞伽師資記大通神秀章(大五一․一二九○中):禪師亦遠俗塵, 神遊物外, 契無相之妙理, 化有結之迷途.[景德傳燈錄卷八]. ②(813~885)唐代天台宗十二祖. 候官(福建閩縣)人, 俗姓楊. 初依廣修, 習止觀. 後爲衆講說, 又自習不懈. 唐宣宗大中年間, 天下大饑, 緇徒行乞艱難, 師遂跏趺一室, 妙入正定, 竝謂弟子曰(大四九․一九○中):汝若不死, 至五穀登時, 可擊磬引我出.越歲餘, 弟子如所敎而行, 果從定出. 因號正定尊者. 僖宗中和五年, 示寂於國淸寺, 世壽七十三. 葬於智者塔院之側. 上首弟子如元琇․敬休․慧凝, 皆傳道於世, 以紹家學. [佛祖統紀卷八]. ③(?~1351)日本臨濟宗鎌倉建長寺僧. 號物外. 法名可什. 師事大應國師. 元應二年(1320)來元, 歷訪諸師. 元德二年(1330)東返, 入住崇福寺, 又應鎌倉幕府之請, 住建長寺. 觀應二年(1351)示寂於天源庵. 敕諡眞照大定禪師. ④(1795~1867)日本曹洞宗僧. 伊豫松山人, 俗姓三木. 字物外. 法名不遷. 十二歲出家, 學修內外, 且及劍術. 十六歲遊大阪, 晝行乞, 夜讀書, 耽於修禪. 後得磨磚和尙知遇, 從其至興聖寺, 與京燦․回天等專心參究. 後任備後御調郡栗原村濟法寺住持. 慶應三年(1867), 自大阪乘船歸濟法寺途中, 疾發而寂, 世壽七十三. 師爲人精悍, 禪餘, 好武藝, 精通擊劍․相撲(角力)․弓術․馬術․和歌․俳句․漫畫等. [近世禪林言行錄]
【물질物質】
p3451-中→ 卽佛敎所稱之色. 色(梵 rūpa), 有變壞及質礙(占有一定之空間, 與他者不相容)二義. 廣義之色, 乃物質所有存在之總稱, 卽指物質之屬性․作用․能力等, 相當於五蘊中之色蘊․五位中之色法. 經論中對於色有諸種分法, 據俱舍論卷一載, 色包含五根․五境․無表色. 狹義而言, 指物質屬性中之顯色․形色․表色等眼根所取之境, 相當於五境中之色境. 印度對物質要素之考察, 始自遠古的梵書時代, 而至奧義書時代始確立地․水․火․風四大爲物質構成之要素, 或再加上空(虛空․空間), 而成五大. 且上述諸元素, 尙能分析至極小不可分之分子(極微 para-māṇu). 俱舍․唯識兩宗採用四大說. 密敎採用五大說, 復有更於五種物質要素(色法)之上, 再加精神要素(心法)之識大, 而形成六大說, 以此說明構成萬有之要素. 另外, 就物的要素與心的活動間關係之闡釋, 有六根․六境․六識(十八界)之說.
【미가彌伽】
p6416-中→ 梵名 Megha. 意譯爲雲․能降伏. 善財童子所參五十三善知識之一. 爲一良醫, 住於自在國咒藥城, 以其能施法雨潤益衆生, 故稱彌伽. [晉譯華嚴經卷四十六․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慧苑音義卷下](參閱五十三參1048)
【미가彌迦】
p6419-中→ 梵名 Mekā. 爲佛世時之牧牛女. 佛陀初成道時, 來獻乳糜. 大寶積經卷十一(大一一․六一中):有彌迦女, 名善蔭, 搆千頭牛而取其乳. (中略)菩薩受善蔭彌迦女乳糜服食. [慧琳音義卷十二]
【미가실리迷伽室利】
p4331-上→ 梵名 Meghaśri 之音譯. 意譯作德雲․功德雲․吉祥雲. 爲善財童子所參訪的五十三善知識之一. 住於南方勝樂國(梵 Rāmāvarānta), 善財童子次第參訪至此國時, 得以聽聞憶念一切諸佛平等境界無礙智慧普見法門. [華嚴經入法界品․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
【미간백호상眉間白毫相】
p3895-中→ 梵語 bhrū-vivarāntarorṇā-keśa. 又作眉間毫相․眉間白毛長好右旋相․潔白右縈相. 略稱毫相․白毛相․白毫相. 三十二相之一, 卽如來和菩薩眉間生白毛之相. 法華經卷一序品載, 佛眉間白毫相放光, 照東方萬八千世界, 靡不周遍. 是知佛眉間之白毫相柔軟淸淨, 宛轉右旋, 發放光明. 又優婆塞戒經卷一(大二四․一○四○上):爲菩薩時, 於無量世宣說正法, 實法不虛, 是故次得白毫光相.此乃得白毫相之緣由. 而古來佛像彫造, 多於眉間嵌入白玉․水晶等, 以表示此相. 我國大同雲崗石窟之諸大佛像, 都嵌入巨大寶石, 然大都爲人所盜取. [佛本行集經卷九․無上依經卷下․往生要集卷中]
【미계迷界】
p4331-下→ 又作迷境. 不知事物之眞實, 執著謬誤之境地 ; 卽指有情衆生輪迴轉生的三界六道之世界. 三界卽欲界․色界․無色界 ; 六道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미광彌光】
p6416-上→ (?~1155). 宋代臨濟宗僧. 號晦庵, 別號禪狀元․光狀元. 閩州(福建)長樂人, 俗姓李. 十八歲受戒出家, 曾謁圜悟克勤․黃檗景祥․高庵善悟諸師. 於廣因大慧宗杲門下頓悟, 竝嗣其法, 禪狀元之號卽由大慧所立. 初於鼓山弘法, 未幾, 任泉州敎忠寺住持, 歷十年, 移住福州龜山, 後因疾而歸返雲門庵. 高宗紹興二十五年示寂. 撰有晦庵光狀元和尙語要傳世. [嘉泰普燈錄卷十八․聯燈會要卷十七]
【미국불교美國佛敎】
p3928-上→ 佛敎在美國爲一新興宗敎. 一八八九年, 由日僧曜日蒼龍傳入夏威夷, 再輾轉傳入美國. 最早的佛敎組織爲美國佛敎會, 係一日美佛敎團體, 日本名稱爲眞宗西本願寺派, 擁有六十餘寺․百多位聖職人員. 一八九三年, 美國邀請各國宗敎領袖, 在芝加哥召開世界宗敎會議, 日僧宗演出席會議之後, 卽派鈴木大拙赴美, 出版英文佛敎書籍. 一八九九年, 日本淨土宗在美建立美式佛敎堂, 但迄今仍限於日僑之活動. 一九三○年, 宗演在家弟子佐佐木指月, 創建美國第一禪堂(First ZenInstitute of America). 一九四五年後, 許多美國人前往日本, 接觸日本佛敎, 正式修行者日增. 一九五○年至一九五八年間, 鈴木大拙在哥倫比亞大學開講禪學, 影響深遠. 亦有不少美國人從日本學禪, 回美傳授禪之修行. 由此影響五十年代末期出現之披頭族(Beat Generation), 許多作家․畫家․音樂家不滿西方傳統, 而對禪産生興趣, 形成披頭禪(Beat Zen)之狂潮. 一九六五年又有嬉皮禪(Hippis Zen), 崇拜寒山之自然風光. 此二派均與正統之禪有別, 惟許多嬉皮後來成了正統禪之修行者. 六十年代, 日本臨濟與曹洞合流之安谷白雲禪師, 數度至美敎禪, 一九六六年其弟子卡普留(Philip Kapleau)創立禪中心於紐約州之羅契斯特城(Rochester). 另一日僧前濟太善於一九五六年創立洛杉磯禪中心, 其猶太籍弟子亦在紐約市成立禪團契. 目前日本禪人數最多者爲加州之 Zen Mountain Center 及 Tassajara HotSprings, 乃鈴木生隆所創. 臨濟宗之島野榮道, 一九六四年到紐約主持紐約禪堂(鈴木大拙所創), 一九六八年又創立大本山金剛寺於紐約州. 一八五三年中國佛敎初到美國, 美國人初對中國之天台及禪有興趣. 一九二九年太虛大師抵美弘法, 其後有陳有道․鄧燮榮居士等. 迄今中國僧尼到美國者日益增多, 分布於加州及紐約等地, 對象多爲華僑, 其中能深入美國社會者有:(一)宣化法師, 一九五九年成立中美佛敎會, 一九七五年於萬佛城創辦法界大學. (二)星雲法師, 一九七七年於加州洛杉磯哈西安達創立西來寺, 每週定期擧行聚會共修及其他講經弘法活動. (三)聖嚴法師, 一九七七年於紐約創立禪中心, 接引中美知識靑年, 出版英文禪雜誌. 此外以在家身分在美宏法者有沈家楨․應金玉堂等居士. 越南佛敎於一九六六年由天恩法師傳到美國, 一九七○年成立禪中心, 一九七三年創立東方大學. 一九七○年, 南韓禪僧崇山行願到美國, 對象以美國人爲主, 現有五個中心分布於美加各地. 南傳上座部佛敎, 一九六六年有錫蘭比丘, 於華盛頓創立 Vihara Society of Washington D.C., 目前在加州及紐約等地, 有數座小規模之泰國寺院. 另有緬甸之 U Genka 及 UBakhin, 向美國人傳授止觀法門. 西藏佛敎, 自一九五九年中共統治西藏後, 高僧及喇嘛紛紛逃亡印度及歐美各地. 把佛敎傳到美國之喇嘛, 主要有三位:(一)川巴(Chogyan Trungpa)一九七○年到美國, 於佛蒙特州(Vermont)之 Barnet 成立 Tail of the Tiger, 於科羅拉多(Colorado)之 Boulder 創立 Karmadyong Meditation Center, 目前已有數十個分支中心, 爲發展最快之一派, 除了傳授佛法, 竝設有敎育及社會福利機構. (二)土庫爾庫(TarthangTulka)一九六八年到美國, 翌年於加州創立第一所供美國人修行之西藏佛敎道場. 一九七三年成立非宗敎性之學院, 提供西藏文化藝術及醫術等硏究服務. 一九七五年開辦 Odiyan Tibetan Nyingma Culture Center, 擁有九百英畝土地, 提供西藏難民住處, 竝供美國人修行, 亦爲一生産農場. (三)口葛瑪巴(Kamapa), 乃白敎之領袖, 一九七四年率弟子到美國, 後由數位喇嘛在紐約市建立道場, 竝在加拿大創辦一所學院. 西藏佛敎之設施, 對象多爲美國人. 目前西藏密宗發展迅速, 而中國和日本之禪則深富潛力. 加州柏克萊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威斯康辛大學等均有佛學科系. 今日廣泛的爲美國人所硏讀之佛學書刊有:Warren 之佛法譯叢․Edwin Arnold 之亞洲之光․Paul Carus 之佛陀的敎說․Irving Babbit 之法句經․Christmas Humphrey之佛敎․Burtt 之大悲佛陀之敎義, 以及鈴木大拙各類有關禪學之著作. [美洲佛敎(聖嚴)․歐美佛敎之發展(現代佛敎學術叢刊(84))]
【미근난득가명왕尾覲難得迦明王】
p2869-下→ 尾覲難得迦, 梵名 Vighnāntaka, 意譯爲征伏障礙. 爲密敎諸明王之中, 用以對治毘那迦夜(意譯障礙者)之尊. 與軍荼利同尊. 據瑜伽大敎王經所載此尊之形像, 全身呈大靑雲色, 具三面六臂, 每面各有三目, 正面作笑容, 右面白色, 左面黃色, 均作忿怒相, 咬唇, 右脚踏諸魔, 左脚踏蓮花, 右手持利劍․鉞斧․箭, 左手執羂索․般若經․弓. 據妙吉祥平等祕密最上觀門經載, 其種子爲□(hūṃ). 印契爲降伏自在印, 卽兩手之無名指․中指․食指相鉤, 二小指之指峰相拄, 伸二拇指相合. 眞言爲 : □(oṃ)阿蜜哩多軍拏里(amṛitakṇḍali, 甘露甁)尾覲難得迦(vighnāntaka)吽(hūṃ). [忿怒明王經]
【미금강味金剛】
p3111-中→ 梵名 Rasa-vajra. 又作金剛味菩薩. 相當於密敎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之鈴菩薩, 居於外院之北門. 據不空三藏之十七尊義述所載, 金剛味菩薩以味淸淨智, 持瑜伽三摩地無上法味, 以爲歡樂之事, 故持鈴爲印契. 又鈴有說法․歡喜之意, 表示法喜禪悅:而美味最令人歡喜, 猶如法喜禪悅, 故以味爲鈴菩薩. 其眞言爲:唵(oṃ)嚩日囉(vajra, 金剛)囉細(rase, 味)穀(hoḥ, 歡喜之種子). 手印爲通常之四明印, 卽二拳相背, 二小指․二食指鉤結, 二食指之面相合.
【미기라대장迷企羅大將】
p4330-下→ 迷企羅, 梵名 Mihira. 又稱彌佉羅大將․迷佉羅大將. 爲藥師十二神將之一. 其形像諸說不一, 依淨琉璃淨土標所載, 第三迷企羅阿揭拏方護法大將, 其色帶炎, 上有靑煙, 由龍所駕. 大將手中執鉾, 上有炎旗, 以二手調之. 而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下念誦儀軌說藥叉大將迷企羅, 其身黃色, 執寶棒, 主領七億藥叉衆, 誓願守護如來之敎. [灌頂經卷十二]
【미도迷倒】
p4331-下→ 迷惑而顚倒事理之謂. 八十華嚴經卷四十九(大一○․二六一中) : 菩薩離迷倒, 心淨常相續.[有部毘奈耶卷四十七]
【미도迷途】
p4332-中→ 迷之境界. 指衆生輪迴轉生的三界六道之世界. 三界, 卽衆生所居之欲界․色界․無色界 ; 六道, 卽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等六道. [菩提心論](參閱三界584․六道1298)
【미두인영迷頭認影】
p4332-下→ 比喩不理解眞實而追求幻想. 爲首楞嚴經卷四所載之譬喩, 室羅城有一狂人演若達多, 不見其頭而於鏡中認其頭中之眉目.
【미득위득未得謂得】
p1936-中→ 指未得聖法而謂已得, 由此而起慢心, 爲一種增上慢之心. 其同類用語尙有未見謂見․未知謂知․未獲謂獲․未觸謂觸․未證謂證等, 經論中常以此類用語形容尙未完成修行境地, 卻生起自大自是的傲慢心之修行人.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九․七上) : 增上慢, 未得謂得, 未證謂證. [十誦律卷二․品類足論卷一辯五事品․大乘義章卷五末](參閱慢5812․增上慢5965)
【미란다왕彌蘭陀王】
p6428-下→ 彌蘭陀, 梵名 Milinda, 巴利名同. 意譯作慈王. 又稱畢鄰陀王․旻鄰陀王․彌蘭王. 係指紀元前二世紀後半葉希臘人大夏王彌蘭多羅斯(Menandros). 該王曾統治阿富汗之喀布爾地方, 竝入侵印度, 一時勢力及於西北印度五河一帶, 使印度深受希臘文化之影響. 據巴利文彌蘭王問經載, 王與比丘那先(巴 Nāgasena)討論敎義, 終歸依佛敎. 漢譯之那先比丘經(彌蘭王問經之異譯)卷上所述王之事蹟, 與彌蘭王問經所載大同小異. 謂王少時卽聰明過人, 博學異道, 後經人進言, 欲求高僧. 沙門野和羅受推薦與王對論, 而爲王駁倒. 沙門那先復受推薦論法, 終令王敬服. 又雜寶藏經卷九稱王之名爲難陀, 俱舍論卷三十則稱畢鄰陀王. 王曾鑄貨幣, 流通極廣, 幣上繪輪寶, 竝刻隨法者(梵 Dharmikasa)之字, 由此知王對佛敎之關心. [阿毘達磨俱舍釋論卷二十二․海案內記(Periphus of the Erythreean Sea)․Rhys Davids: The Milinda Questions, 1930․インド的思惟(中村元)]
【미래未來】
p1935-下→ 梵語 anāgata, 巴利語同. 三世之一. 又作當來․將來․未來世(梵 anāgatādhvan, 巴 anāgataddhan). 卽未起作用時之法, 如事物之作用․衆生之果報等之當來而尙未來者. 一切有爲諸法之生滅變化過程可分三種時限, 卽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三世, 略稱過去․現在․未來, 或過現未. 此係就現在之一刹那爲中心, 及其前後, 而立爲三世. 另有就一個人之現世․前世․來世, 而說三世. 或以劫爲單位, 建立三世者. 茲就現在卽是一刹那之說, 以法之作用爲衡量標準, 謂未起作用時之法, 稱未來法 ; 現在正起作用者, 稱爲現在法 ; 而已起作用者, 則稱過去法. 又無論就時間或諸有爲法之體性而言, 未來本無邊際, 然爲言詮思辨之方便, 遂假說爲有邊際, 卽稱盡未來際. [集異門足論卷三․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六․卷七十七․俱舍論卷二十․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三](參閱三世536)
【미려거彌戾車】
p6417-上→ 梵名 Mleccha. 指邊地之卑賤種族. 又作彌離車․篾隸車․蜜列車․宜例車․畢口栗蹉. 意譯邊地․邊夷無所知者․卑賤․下賤種․垢濁種․惡中惡․奴中奴. 梵語原意爲言語不分明者, 如我國所謂南蠻鴃舌之人;引申指頑愚卑賤․憎惡佛法之種族, 相傳該族居於印度西方或北方. 如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及卷一八三謂, 此族居於印度西方.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謂, 此族在北印度濫波國以北. [十誦律卷二十六․瑜伽師地論卷二十․瑜伽論記卷六上․續高僧傅卷四․慧琳音義卷二]
【미려마라迷黎麻羅】
p4332-下→ 禪林用語. 又作迷裡麻羅․瞇目黎目麽目羅․迷黎忄麽忄羅․瞇目黎忄麽忄羅․迷留沒亂. 謂眼目之迷亂. 碧巖錄第五十一則(大四八․一八六上) : 若忽眼目迷黎麻羅, 到處逢問便問, 逢答便答, 殊不知鼻孔在別人手裏.
【미려야迷麗耶】
p4332-下→ 梵語 maireya 之音譯. 又作迷隸耶․昧娜也, 意譯作木酒. 卽以植物之根․莖․花․果等所釀造之雜酒. 窣羅(由穀物製之酒)之對稱. 迷麗耶甚具酒色․酒香․酒味, 飮之令人惛醉. 迷麗耶之種類, 據四分律卷十六所載, 有梨汁酒․閻浮果酒․甘蔗酒․舍樓伽果酒․蕤汁酒․蒲桃酒等. [十誦律卷十七․法蘊足論卷一]
【미로迷盧】
p4332-下→ 梵名 Sumeru(蘇迷盧)之略稱. 卽指須彌山. 須彌山高八萬由旬, 故又有迷盧八萬之稱. (參閱須彌山5364)
【미로彌盧】
p6428-中→ 梵語 meru. 意譯高. 新譯華嚴經卷四十八(大一○․二五三中):如來口右輔上牙有大人相, 名寶焰彌盧藏雲. 慧苑音義卷下亦載, 彌盧意謂高, 以在佛上牙之故.
【미로지이보살弭路枳儞菩薩】
p3787密敎阿闍梨所傳曼荼羅之觀音部中有毘路迦那, 梵名爲 Vilokana(其中, vi 爲廣大之意, lokana 爲觀見之意), 意譯作遍觀菩薩, 或謂卽爲弭路枳儞菩薩. 於胎藏圖像則稱弭路枳儞爲勝世. 據不空羂索經卷九載, 其形像爲:左手握虛拳, 執蓮花, 按於腿部, 右手揚掌, 半跏趺坐. 與胎藏圖像所載大致相同. 又同經卷十五載爲執蓮花半跏趺坐.
【미루산彌樓山】
p6428-上→ ①位於印度王舍城北方. 爲阿羅羅迦羅摩仙人居住之所在. ②七金山之一. 又稱尼民陀羅山․持地山. 此世界以須彌山爲中心, 周圍有七金山, 最外圍之山卽彌樓山. 七金山之外圍更有鐵圍山, 與須彌山合爲九山;九山之間復有八海, 此稱九山八海. 法華玄義卷二上(大三三․六九三上):又經但以父母所生眼卽肉眼, 徹見內外彌樓山卽天眼, 洞見諸色而無染著卽慧眼. 然據吉藏之法華經義疏卷十一․慧琳音義卷十五等所說, 彌樓山卽須彌山. 須彌山之梵名爲 Sumeru, 略作 Meru, 音譯彌樓山․彌盧山.
【미륵대성불경彌勒大成佛經】
p6420-下→ 全一卷. 彌勒三部經之一, 六部經之一. 略稱彌勒成佛經. 姚秦鳩摩羅什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在彌勒經中具有最完整之型態, 內容亦最豐, 故冠以大字. 內容記述佛陀因舍利弗之問, 在摩伽陀國波沙山說彌勒出世之時代及國土. 與彌勒下生經大同小異.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八]
【미륵래시경彌勒來時經】
p6421-中→ 全一卷. 彌勒六部經之一. 譯於東晉. 譯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與竺法護所譯十七紙之下生經(已佚)․鳩摩羅什譯之下生經爲同本異譯. 本經之說法中肯, 尤以最初及最後之敘述方式異於其他諸經, 頗堪注意. 經初無如是我聞之句, 以舍利弗者, 是佛第一弟子爲始, 終於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萬歲當來下. 或謂本經係節錄自他經, 故有此型態出現. [開元釋敎錄卷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五](參閱彌勒下生經6419)
【미륵론사彌勒論師】
p6425-上→ 彌勒, 梵名 Maitreya. 意譯作慈氏. 佛陀入滅後九百年頃之印度人, 爲瑜伽大乘之始祖. 於現存漢譯藏經中, 造立者註名爲彌勒菩薩者, 有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頌․辯中邊論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等;於西藏大藏經中, 除上述諸論外, 尙有現觀莊嚴論․法法性分別論․大乘究竟要義論. 相傳彌勒爲無著之師, 創倡瑜伽唯識之敎理, 後傳授豫無著. 另據婆藪槃豆法師傳所載, 無著嘗上兜率天, 向彌勒菩薩諮問大乘空觀之理, 而因其師亦名彌勒, 後世遂將之視同爲當來成佛之彌勒. 然究竟彌勒是否爲歷史上實在之人物, 至今未有定論. 至於上記所擧爲彌勒之著作者, 實際上或爲無著綜合諸先賢之學說, 而假託爲彌勒所作者. 俄國佛敎學者歐帕米勒(E. Obermiller)認爲, 傳說龍樹因文殊菩薩啓發而著諸論, 無著則蒙兜率天彌勒之神力而作諸論. 日本學者山口益承此說, 將彌勒所作之中邊分別論․大乘莊嚴經論․法法性分別論等之註釋者․論說者, 均視爲無著一人, 而認爲彌勒僅爲靈感之啓發者, 乃一生補處之將來佛. 學者拉莫特(E. Lamotte)同意此說, 竝補充說明之, 認爲成立時期稍遲的大乘經典每每具有藉託聖言以爲權威之傾向, 故懷疑彌勒之歷史實在性. 日本學者宇井伯壽則反對此派說法, 主張彌勒論師爲眞實歷史人物, 旣創倡瑜伽大乘之敎, 且造立上擧諸論, 而由無著筆錄之. [瑜伽師地論後序․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目錄序․印度哲學硏究卷一(宇井伯壽)․中邊分別論釋疏序論(山口益)․E. Obermiller: The Sublime Science of the Great Vehicle to Salvation]
【미륵보살彌勒菩薩】
p6424-上→ 彌勒, 梵名 Maitreya, 巴利名 Metteyya. 又稱梅呾麗耶菩薩․末怛口利耶菩薩․迷底屨菩薩․彌帝禮菩薩. 意譯作慈氏. 依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所載, 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 後爲佛弟子, 先佛入滅, 以菩薩身爲天人說法, 住於兜率天. 據傳此菩薩欲成熟諸衆生, 由初發心卽不食肉, 以此因緣而名爲慈氏. 大日經疏卷一, 謂慈氏菩薩係以佛四無量中之慈爲首, 此慈從如來種姓中生, 能令一切世間不斷佛種, 故稱爲慈氏. 釋尊曾預言授記, 當其壽四千歲(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盡時, 將下生此世, 於龍華樹下成佛, 分三會說法. 以其代釋迦佛說敎之意, 稱作一生補處菩薩․補處菩薩․補處薩埵;至彼時已得佛格, 故亦稱彌勒佛․彌勒如來. 據此而有二種造像. 據法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平等覺經卷四等所說, 彌勒與佛陀之另一弟子阿逸多爲同一人;然據中阿含卷十三說本經․出曜經卷六及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等所說, 則以彌勒與阿逸多爲不同之二人. 在密敎中, 彌勒菩薩爲胎藏界曼荼羅中臺九尊之一, 位居大日如來東北方;於金剛界曼荼羅則爲賢劫十六尊之一. 關於其形像有種種異說, 如八大菩薩曼荼羅經及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載, 身呈金色, 左手持軍持, 右手掌向外上揚, 作施無畏之勢. 三昧耶形爲甁或塔, 密號迅疾金剛. 中國一般寺廟供奉之笑口常開胖彌勒像爲五代時之契此和尙, 因傳說爲彌勒化身, 故後人塑像供奉之. 而往生兜率天之信仰, 自古與阿彌陀信仰同爲佛敎徒所重. 此外, 彌勒菩薩之本生譚詳見於一切智光明仙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長阿含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雜譬喩經․賢愚經卷十二波婆梨品․舊華嚴經卷六十․慈氏菩薩修愈言我念誦法卷上入法界五大觀門品․大智度論卷二十九․維摩經略疏卷五․俱舍論光記卷十八․大唐西域記卷四․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十八](參閱阿逸多3664․彌勒信仰6422)
【미륵사彌勒寺】
p6421-上→ 位於韓國全羅北道益山郡金馬面. 七世紀初, 百濟武王(600~640)所創建, 又稱王興寺. 一說始建於武王之父法王時, 初名王興寺, 於武王時完成, 改稱彌勒寺. 據朝鮮禪敎史載, 武王及王妃, 行幸師子寺, 路經龍華山麓大池側, 親見彌勒三尊顯現, 遂欲於此地創建大伽藍. 與知命法師會商塡池之法, 師遂顯神通力, 一夜之間山崩落石, 將池塡爲平地, 卽於此建大伽藍, 創彌勒寺. 寺分三院(東塔院․中塔院․西塔院), 爲朝鮮半島首屈一指之大伽藍, 今舊址尙存二石幢支柱․西塔及礎石等. 其西塔一稱大塔, 石造, 有六層, 高十三點五公尺, 損毁甚鉅, 爲韓國現存石塔中最大․最古之遺構. [三國遺事卷二․卷三․三國史記卷二十七]
【미륵삼존彌勒三尊】
p6419-上→ 指以彌勒佛居中, 法音輪菩薩居左, 大妙相菩薩居右之三尊佛像. 據唐代金剛智譯之吽迦陀野儀軌卷中載, 作隨心曼荼羅, 中央爲彌勒, 兩側各爲法音輪與大妙相, 四方則有四大天王.
【미륵상생경彌勒上生經】
p6420-上→ 全一卷. 彌勒三部經之一, 六部經之一. 全稱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又稱彌勒菩薩般涅槃經․觀彌勒上生經․觀彌勒經․上生經. 劉宋沮渠京聲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爲彌勒經典中最晩成立之作品, 亦爲彌勒淨土信仰所依據主要經典之一. 內容敘述彌勒菩薩命終往生兜率天宮, 爲敎化諸天, 晝夜六時說法. 其中對天宮之描寫遠較彌勒下生經爲精彩, 頗能動人心弦. 又謂, 欲往生天宮, 必修行十善, 念佛形像, 口稱彌勒之名. 以此功德竝可超越九十六億劫生死之罪. 上記之種種觀點, 與觀無量壽經所說相通, 故此二經可視爲同時於四世紀末成立之經典. 且由(大一四․四二○上)如彌勒下生經說之語, 知本經當成於下生經之後. 又有關本經之注疏有多種, 如吉藏之彌勒經遊意一卷․元曉之彌勒上生經宗要一卷․窺基之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贊二卷等. [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五․彌勒三部經解題(小野玄妙)]
【미륵상생경소彌勒上生經疏】
p6420-中→ 凡二卷. 唐代窺基(632~682)撰. 又作觀彌勒上生經疏․彌勒上生經瑞應疏․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本書爲沮渠京聲所譯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之注釋書. 而原經爲彌勒淨土信仰所依據之主要經典. 本書以五門分別解釋經文. (一)佛成權實, 係一種佛身論, 分別闡論佛陀之法․報․應三身. (二)慈氏所因, 解釋彌勒又稱慈氏之因由, 及其成就果位之因緣. (三)時分有殊, 敘述過去․現在所出現千佛之劫名․壽量等, 依時分而有所不同. (四)往生難易, 比較往生阿彌陀佛之西方及彌勒之兜率二者之難易. (五)問答料簡, 以問答之方式闡釋彌勒俗姓等諸問題.
【미륵수결경彌勒受決經】
p6421-下→ 全一卷. 彌勒六部經之一. 姚秦鳩摩羅什譯. 又稱彌勒下生成佛經․彌勒成佛經․下生成佛經․當下成佛經․彌勒當來成佛經․彌勒下生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說彌勒自兜率天下生閻浮提成佛之事. [大唐內典錄卷三․法經錄卷一․開元釋敎錄卷四](參閱彌勒下生經6419)
【미륵신앙彌勒信仰】
p6422-上→ 指以彌勒菩薩爲信奉對象之宗敎信仰. 在印度, 早期卽有此信仰, 如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賢劫經卷七佛興立品等, 皆以彌勒爲未來出現之第一佛.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二十七, 亦載當來彌勒成佛之事. 又據名僧傳抄法盛傳載, 佛滅度後四八○年, 呵利難陀羅漢上昇兜率天繪彌勒之像, 至憂長國(佛國記之陀歷國)東北, 造牛頭栴檀彌勒大像.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靈運傳載, 那爛陀寺供有彌勒像. 大唐西域記卷七․卷八亦載, 戰主國都城西北之伽藍供奉彌勒像. 摩揭陀國佛陀成道之菩提樹東方有精舍, 以白銀鑄十餘尺高之彌勒像. 中國關於彌勒信仰之譯經, 始自西晉, 先後共十餘種譯本, 可歸納爲上生․下生․本願三系統. 玆列擧如下:西晉大安二年(303), 竺法護譯之彌勒下生經․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姚秦弘始四年(402), 鳩摩羅什譯之彌勒大成佛經․彌勒下生成佛經;南朝劉宋時, 沮渠京聲(?~464)譯之彌勒上生經;東晉時, 譯者不詳之彌勒來時經;北魏永平元年至天平二年(508~535), 菩提流支譯之彌勒菩薩所問經;唐代大足元年(701), 義淨譯之彌勒下生成佛經;唐代景龍二年至開元元年(708~713), 菩提流志譯之彌勒菩薩所問經等. 由以上諸多譯經, 可知彌勒信仰之普及. 彌勒信仰又分爲二派, 一派爲上生信仰, 信仰現今於兜率天說法之彌勒菩薩, 而欲往生兜率天;另一派爲下生信仰, 相信彌勒將來下生此世界時, 於龍華樹下, 三會說法, 以救渡衆生, 而自己亦能生此世界, 於龍華樹下聽受說法而成佛, 故有龍華三會之說. 上生信仰者, 始有道安(314~385), 據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傳所載, 前秦苻堅遣使西域, 攜回彌勒結珠像等, 道安開席講法時, 常羅列尊像. 繼有戴顒, 據法苑珠林卷十六記載, 東晉戴顒依據夢告, 造立彌勒像, 後安置於會稽龍華寺. 又據名僧傳抄載, 南朝劉宋元嘉九年(432), 法祥建彌勒精舍. 此外上生信仰者尙有道矯․僧業․慧嚴․道汪․道法․法盛․曇副․曇斌等. 至唐代, 玄奘․窺基亦宏揚兜率上生信仰, 而成爲法相宗之傳統. 下生信仰亦甚爲普及, 據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序載, 劉宋明帝(465~471 在位)撰龍華誓願文, 周顒作京師諸邑造彌勒三會記, 齊竟陵文宣王作龍華會記. 南嶽慧思作立誓願文, 敘述彌勒下生之說. 唐代則天武后於永昌元年(689)命法朗等僞作大雲經, 謂武后係彌勒下生. 五代時之布袋和尙(契此), 更被傳爲彌勒化身. 另據歷代史書所載, 藉彌勒下生信仰, 而曲解經文, 糾衆叛亂者亦不少. 隋代大業九年(613), 宋子賢自稱彌勒出世, 集愚民叛亂, 襲擊煬帝鸞駕而被捕. 又陝西扶風人向海明亦自稱彌勒出生, 號召謀反. 唐代開元(713~755)初年, 貝州(河北)王懷古自稱新佛(解作彌勒佛), 擧事被捕. 唐僖宗(873~888在位)時, 彌勒敎徒於西蜀地方擴展勢力, 組織彌勒會. 北宋仁宗(1022~1063在位)時, 貝州之王則率領彌勒敎徒叛亂. 南宋及元代之白蓮敎亦混入彌勒敎, 假藉彌勒下生之名謀反, 迄至明․淸時代, 尙流行於各地. 由於彌勒信仰之普及, 歷來關於彌勒之造像, 多不勝數. 南齊建武年中, 僧護曾發願於剡縣石城山雕鑿千尺彌勒像, 然願未果而入寂, 後由僧祐於天監十五年(516)完成, 世稱三世石佛․剡縣大佛. 北魏獻文帝時, 鑿造大同雲岡第十三窟彌勒洞, 安置十六公尺高之倚像, 遷都洛陽後, 又造龍門石窟, 內有太和․景明․永平等年間所造之大小彌勒佛像數百尊. 此外, 山東歷城黃石崖․千佛山亦有許多北朝所造彌勒像. 中國彌勒之造像形式, 甚至透過朝鮮半島影響及於日本. 中國彌勒信仰於南北朝時開始, 逐漸盛行;至唐代後, 由於阿彌陀經之譯出, 發願往生西方淨土者亦多, 故彌勒信仰已不如以前盛行. 然十九․二十世紀之民間宗敎社團猶深受彌勒信仰之影響. 又古來韓國․日本之彌勒信仰亦頗爲盛行. [梁高僧傳卷十三․比丘尼傳卷二․廣弘明集卷十六․辯正論卷四․續高僧傳卷十七․卷十九․宋高僧傳卷四․卷二十六․佛祖統紀卷四十․卷四十三․法苑珠林卷二十九․魏書卷九肅宗紀․冊府元龜卷九二一․隋書卷二十三大業九年條․唐書卷一八三․太平廣記卷二八九․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六一․三國遺事卷二․日本書紀卷二十](參閱兜率天4385)
【미륵육부경彌勒六部經】
p6420-下→ 又稱彌勒菩薩六部經. 指敘述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 及自兜率天下生閻浮提成佛時, 其國土․時節․種族․出家․成道․轉法輪等事之六部經典. 皆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六部爲:(一)觀彌勒上生經, 沮渠京聲譯. (二)彌勒下生經, 鳩摩羅什譯. (三) 彌勒來時經, 譯者不詳. (四)觀彌勒菩薩下生經, 竺法護譯. (五)彌勒下生成佛經, 義淨譯. (六)彌勒大成佛經, 鳩摩羅什譯. 其中(一)(四)(六)三部另稱爲彌勒三部經.
【미륵정토彌勒淨土】
p6423-下→ 指欲界六天中第四之兜率天. 其內院常爲補處菩薩所生之處, 當來下生彌勒佛卽生於此, 故以之爲彌勒淨土. 彌勒上生經中載有此淨土諸相, 以勸衆生發願往生彼國. (參閱彌勒菩薩6424)
【미륵정토변彌勒淨土變】
p6423-下→ 卽依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所造之彌勒淨土兜率天宮相之圖畫或雕刻. 又稱彌勒淨土圖․彌勒天宮觀․兜率天曼荼羅. 續高僧傳卷十二載, 隋僧靈幹曾造彌勒天宮觀及蓮華藏世界海觀等. 白氏文集卷六十一․卷七十之畫彌勒上生幀讚幷序及畫彌勒上生幀記亦謂, 太和八年(834), 洛陽長壽寺道嵩等一四○人捨財圖繪兜率陀天宮彌勒上生內外衆一幅, 開成五年(840), 白居易造立同一圖.
【미륵하생경彌勒下生經】
p6419-中→ 全一卷. 彌勒三部經之一, 六部經之一. 又稱觀彌勒菩薩下生經․觀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彌勒當來下生經․下生經. 西晉竺法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古來說彌勒下生之諸經中, 本經爲最受重視者. 內容敘述於未來蠰佉轉輪聖王時, 彌勒自兜率天下生, 以修梵摩爲父․梵摩越爲母. 成道後敎化善財․父母等八萬四千大衆, 竝與今世之釋迦佛同對衆生勸說三乘敎法. 又大迦葉於過去諸佛時, 善修梵行, 修十二頭陀行, 故得佐彌勒勸化衆人. 本經之對告衆爲阿難, 乃本經之一大特色;其他經之對告衆則多爲舍利弗. 異譯本有姚秦鳩摩羅什․唐代義淨所各別譯出之彌勒下生成佛經一卷. 注疏有憬興之彌勒下生經疏一卷․善珠之彌勒下生經義疏一卷, 及作者不詳之彌勒下生經述贊一卷等. 此外, 考證本經實係僧伽提婆所譯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之別生經, 而於唐代誤以竺法護爲譯者. 又竺法護譯出之十七紙下生經早已散佚. [出三藏記集卷二至卷四․歷代三寶紀卷一․靜泰錄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二․卷十四]
【미륵하생성불경彌勒下生成佛經】
p6419-中→ 全一卷. 彌勒六部經之一. 唐代義淨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與鳩摩羅什譯出之彌勒下生成佛經(又作彌勒下生經․彌勒受決經)皆爲竺法護所譯彌勒下生經之同本異譯. 又與羅什譯本相較, 本經具有單獨經之體裁, 且以偈文爲本經主要部分, 然有關大迦葉之事蹟則全無記述.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三]
【미리迷理】
p4332-中→ 迷事之對稱. 又稱迷理惑. 指見惑. 卽迷於四諦等眞理之煩惱. (參閱見惑2997․修惑4047)
【미만차경彌曼差經】
p6425-下→ 梵名 Mīmāṃsā-sūtra. 爲印度六派哲學彌曼差學派(梵 Mīmāṃsā)之根本聖典. 傳爲耆米尼(梵 Jaimini)著於西元前二․三世紀間, 至二世紀頃, 復由後人編纂成十二章六十節二七四二句, 分爲九一五論題, 爲六派哲學中分量最大之聖典. 主要論述吠陀聖典中之敎法(梵 dharma)․敎令(梵 codanā)等, 而與雅利安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蓋彼等之日常言行擧措等皆受此類具有權威性之祭儀所規範. 自形式․性質而言, 本經可分爲神歌(梵 Mantra)與梵書(梵 Brāhmaṇa)兩類;自內容而言, 則可分成五類, 卽:(一)儀規(梵 vidhi), 敘述祭式之規定, 篇幅占本典之大部分, 包括行祭時之神(因陀羅․阿耆尼等)․供物(酥油․酥粥等)․祭主(家長)․祭事之次第順序․祭官等之細則. (二)神歌, 卽讚歌․歌詠․祭詞等三種吠陀本集. (三)名稱(梵 nāmadheya), 如火祭․新滿月祭等各種吠陀典籍中之祭典名稱. (四)禁制(梵 niṣedha), 說明祭式中應禁制之事項. (五)釋義(梵 arthavāda), 解說祭式之由來及其功德. 上述皆爲關於祭事之各種記載, 其知識來源均屬天啓性質(聖敎量), 而竝非人生或思想之主要問題, 故在哲學價値而言, 竝無特殊之意義. 然全經之中, 除去祭式部分, 所餘對於吠陀絶對性之探討, 則爲印度哲學自古以來重要論題之一, 亦卽聲音(梵 ś. bda)常住或無常之議論. 本經主張聲音爲宇宙實在之存在, 一切構成祈禱之語言具有絶對之神祕力量, 此卽聲常住論, 此一論點亦與尼夜耶學派(梵 Nyāyika)․勝論學派(梵 Vaiśeṣika)․佛敎等敎派有所關連. 彌曼差派又基於聲常住說展開五階段之硏究法, 卽硏究對象․疑點․反對論․反駁定說․餘論, 從而確立知識探求之基礎. 就此點而言, 於印度哲學中甚具思想史之意義. 本經最重要之註釋書爲薩跋羅斯馬米(梵 śabarasvāmin)所作之薩跋羅註(梵 śabara-bhāṣya). [印度哲學硏究卷一(宇井伯壽)․彌曼蹉學派が顯示する Dharma の意義(木村日紀)]
【미만차弭曼差】
p3787-上→ 梵名 Mīmāṃsā 之音譯. 又作彌曼蹉․彌息伽. 意譯爲考察硏究. 印度六派哲學之一派. 重祭祀且主張聲爲常住者, 卽所謂之聲顯論師. 古印度硏究吠陀之學說, 可分二派:一派基於梵書前半之儀軌及釋義, 以祭祀之實行爲主, 且論究會通其疑義與異說;一派基於梵書後半之奧義書, 以硏究梵爲主. 此二派合稱彌曼差. 又前者特稱弭曼差․業弭曼差․前弭曼差, 後者稱吠檀多․智弭曼差․後弭曼差. [般若燈論釋卷十三․成唯識論卷一․聲顯論]
【미만차학파彌曼差學派】
p6426-中→ 彌曼差, 梵名 Mīmāṃsā. 考察硏究之義. 印度六派哲學之一. 卽重視祭祀, 主張聲常住之聲顯論師. 又作彌曼蹉學派․彌牟含沙學派․彌息伽學派․弭曼差學派. 蓋於印度, 考究古代婆羅門經典吠陀之所說, 分爲二派. 一爲根據梵書前半之儀軌․釋義, 以實行祭祀爲重心, 兼論究會通其疑義異說, 卽以吠陀行祭品爲硏究對象者;另一派則根據梵書後半之奧義書, 主要以考察梵爲目的, 卽以吠陀智品爲硏究對象者. 此二派皆稱彌曼差學派, 又前者特稱彌曼差學派․業彌曼差學派(梵 Karma-mīmāṃsā)․前彌曼差學派(梵 pūrva-mīmāṃsā), 後者稱爲吠檀多學派(梵 Vedānta)․智彌曼差學派(梵 Jñāna-mīmāṃsā)․後彌曼差學派(梵 Uttara-mīmāṃsā). 兩派關係密切, 皆視吠陀天啓(梵 śruti)爲最高權威, 足以代表正統婆羅門之思想. 今所謂彌曼差學派, 卽指前者, 卽於西元前二․三世紀頃(一說四․五世紀), 耄米尼(梵 Jaimini)硏究吠陀之祭事, 取捨諸種不同學說而組織成之新學派. 經論中所稱之聲顯論․從緣顯了宗卽指此派. 主張吠陀之聲爲絶對常住, 且以吠陀所說之祭祀爲法(梵 dharma)爲其主旨. 西元二世紀頃(一說五․六世紀), 該派聖典編纂完成, 計十二章六十節二七四二句. 相傳爲開祖耆米尼所作, 稱爲前彌曼差經或彌曼差經. 五․六世紀頃, 彌曼差經與吠檀多經之註釋陸續問世, 蓋此時代, 該派與吠檀多派相通, 互補其義之不足, 以顯揚正統婆羅門之思想. 及至六世紀, 薩跋羅斯馬米(梵 Śabarasvāmin)出世, 爲排斥佛敎之無我說, 註釋彌曼差經, 卽所謂薩跋羅註(梵 Śabara-bhāṣya), 爲現存彌曼差經最早且最具權威之作. 七世紀時, 鳩摩利羅(梵 Kumārila, 童中尊)․婆羅拔伽羅(梵 Prabhāk. ra)等相繼而出, 更註薩跋羅註, 且採因明․量論等他派學說, 以敷演該派學說, 共唱諸多新義. 鳩摩利羅極力排擊佛敎, 鼓吹婆羅門思想, 其門流稱巴達派(梵 Bhāṭṭa). 婆羅拔伽羅一派卽稱古魯派(梵 Guru), 繁榮於一時, 後漸次式微, 派祖之註書遂告散佚. 此後彌曼差派與吠檀多派乖離, 甚至兩派互相對峙. 而鳩摩利羅一派至後代仍甚爲活躍, 十四世紀頃, 複註派祖之評註者相繼出現, 亦製有種種註釋, 迄至於今. [成唯識論卷一․金剛針論․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參閱聲論6500)
【미망迷妄】
p4330-下→ 闇於事理者, 稱作迷 ; 虛而無實者, 稱作妄. 衆生迷妄, 故具衆苦. [唐譯華嚴經卷四․仁王經合疏卷中]
【미맥가방米麥街坊】
p2504-下→ 禪林中, 負責至寺外街坊間勸化米麥, 以供養衆僧之職稱. 所募化之米․麥, 各稱化米․化麥. 其他, 尙有菜街坊․醬街坊等, 由於募化類別不同而設立之職稱. 禪苑淸規卷四街坊水頭炭頭華嚴頭(卍續一一一․四四八下) : 粥街坊․米麥街坊․菜街坊․醬街坊(中略), 竝是外勸檀越, 增長福田, 內助禪林, 資持道果. (參閱化主 1322)
【미몰迷沒】
p4331-上→ 因迷情而沒於非理之中.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上) : 不達於道德, 迷沒於瞋怒.(參閱迷情4332)
【미문개糜文開】
p6483-中→ (1908~1983)江蘇無錫人. 曾在印度國際大學哲學硏究院硏究. 歷任香港新亞書院․臺灣大學․師範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硏究所敎授․外交部專員, 及駐印度․菲律賓․泰國大使館祕書. 氏留印十年, 爲我國少數印度文化硏究者之一, 譯著印度名著十餘種, 大力介紹印度文化, 貢獻殊鉅. 譯有印度兩大史詩․印度三大聖典․莎昆妲蘿․泰戈爾詩集․印度小說等名著, 著有印度文學欣賞․印度文化十八篇․文開隨筆等書. 氏亦嫻習佛敎文學, 故於著作中, 經常廣泛介紹之. 此外, 氏每於駐在國從事文化交流, 致力宣揚中國文化, 以輔助外交工作, 成效卓著. 其妻裴普賢敎授亦長於中印文學之比較, 著有中印文學關係一書, 書中詳擧中國文學受佛敎文學影響之實例.
【미문익未聞益】
p1937-下→ 卽未聞之利益. 指希有勝妙之利益. 善導觀無量壽佛經疏中多用此語指觀經之利益. 如序分義中載, 天王衆等, 見佛世尊隱王宮, 必說希有之法, 彼等天人以韋提希之因, 故得聽未聞之益. 定善義中亦謂, 更開三福之因, 以作未聞之益. 散善義謂, 聞所未聞, 見所未見.
【미味】
p3110-下→ 梵語 rasa, 巴利語同. 依感覺器官或感覺機能(卽五根), 所得知對象(五境)之一. 卽由舌根所嘗之味, 亦卽舌根所受用之境. 乃十二處之一, 十八界之一, 七十五法之一, 百法之一. 味之種類, 諸說有異, 如品類足論卷一, 將味分爲可意․不可意․順捨等三種. 法蘊足論卷十, 分味爲根․莖․枝․葉․花․果․食․飮․諸酒․苦․酢․甘․辛․鹹․淡․可意․不可意․順捨等十八種. 大毘婆沙論卷十三․俱舍論卷一等, 將味分爲甘․醋(又作酢․酸)․鹹․辛․苦․淡等六味. 六味之外另加澀․不了, 稱爲八味;六味中, 若除去淡味, 則爲五味.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 以上述之三味․六味, 再加俱生․和合․變異等成爲十二種味. 此外, 攢搖牛乳而有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五味之分別. 須彌山之七內海, 及淨土之浴地等, 其水有甘․冷․軟等八味. 具足多種之好味, 稱百味之飮食. 又愛樂於正法而産生殊妙之味, 稱爲法味, 或禪味. 於涅槃悟境所具足之常․樂․我․淨四德, 可開演爲八味, 卽常․恆․安․淸淨․不老․不死․無垢․快樂等, 此稱八功德水, 又稱八味水. 另依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載, 佛陀說法之順序, 由廣說至要略可分爲五階段, 乃以牛乳之乳․酪等五味比喩層層進階之境界. 天台宗則將釋尊一代之敎說, 分爲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等五時, 以之配合乳․酪等五味, 闡釋佛陀說法之順序與內容. [順正理論卷一․瑜伽師地論卷一․卷三․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七․大乘義章卷八末](參閱五時八敎1132)
【미迷】
p4330-上→ 梵語 bhrānti. 悟之對稱. 不能如實覺知事物之眞實性, 而執著於錯誤之事理者, 稱爲迷 ; 反之, 自迷中覺醒, 體達眞實者, 稱爲悟. 執著假相爲實, 妄念不絶的心, 稱爲迷情․迷心. 執於迷情, 遂不知事物眞實理之境地, 卽三界, 稱爲迷界․迷境. 若以渡河來譬喩, 迷的此岸(卽迷界)稱作迷津 ; 對此而言, 開眞實知見而得證道者, 稱作悟道. 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二之說, 迷中有三惑, 卽無知․疑知․顚倒知 ; 若起此三惑則必生二種邪見, 或執於不平等因, 或執於無因. 此皆因迷於事理, 顚倒妄執所致. [顯揚聖敎論卷十四․大乘莊嚴經論卷四明信品]
【미미심微微心】
p5444-下→ 乃進入滅盡定前刹那極微細之心. 滅盡定之前有三種心, 卽想心․微細心․微微心, 第一想心屬粗想之心, 第二爲稍微細之心, 第三則轉更微細, 故稱微微心. 於如是微微心之後, 滅盡定方才現前. [俱舍論卷二十九]
【미발보리심수기未發菩提心授記】
p1937-下→ 乃四種授記之一. 謂尙未發菩提心卽授與成佛之預記. 蓋有衆生往來五道, 諸根猛利, 好樂大法, 雖然尙未發起菩提心, 但佛預知其經若干阿僧祇劫必成無上菩提, 故先授豫成佛之記莂, 卽稱爲未發菩提心授記. (參閱四種授記1812)
【미방광운梶芳光運】
p4626-中→ (1904~ )日本佛敎學者. 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 任東京水産大學敎授. 著有原始般若經の硏究, 及菩薩の十地思想について․佛敎的思考等論文.
【미부련화未敷蓮華】
p1938-上→ 乃半開而卽將盛開之蓮華. 未敷蓮華合掌則係密敎基本印母十二合掌之一, 呈現蓮華未開而將開之形, 作二掌相合而中虛空且稍穹窿狀, 又稱未開蓮合掌․如來開蓮合掌. (參閱十二合掌336)
【미부尾扶】
p2869-中→ 梵名 Vibhū. 爲佛之別名. 大日經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四上) : 尾扶是佛之別名, 亦是法王義, 謂聲便故, 用此音說也.
【미분팔자眉分八字】
p3895-中→ 禪林用語. 眉毛爲八字形, 此爲當然之事, 禪林每以眉分八字一詞表示當然之意. 碧巖錄第三十則(大四八․一六九下):僧問趙州:“承聞和尙親見南泉, 是否?” (千聞不如一見, 拶!眉分八字)
【미사가산眉沙迦山】
p3895-中→ 巴利名 Missaka. 位於錫蘭島北部, 舊王城阿누羅陀補羅城之東約十二公里處, 爲島中第一靈山. 佛入滅後二百年頃, 阿育王出, 王欲於邊境廣宣佛法, 因遣王子摩哂陀比丘․沙彌須摩那等至此地傳法. 爾時錫蘭之王天愛帝須於此山狩獵, 逢摩哂陀, 深受其敎化而歸之, 迎入都城, 王姬與群臣皆歸佛道. 摩哂陀晩年隱棲此山, 示寂後弟子等追憶師德而改此山爲彌哂陀羅(Mihintale). 東晉法顯遊其地時, 於無畏山寺之東有一山, 名跋提, 存有一精舍, 蓋指此山耳. 海拔三百餘公尺處有一座孤山, 從山麓登一千八百石階可達山頂. 山頂之阿跋沙羅(Ambatthala), 相傳爲摩哂陀初至此國之遺跡. 又於伊毘訶羅(Etvihara)現存有佛髮塔一座, 係西元一世紀初, 跋帝耶王(Bhatia)所建. 天愛帝須王與摩哂陀會見處存有石造之圓塔, 稱阿布斯塔(Ambustella), 以八角形石柵圍之. 斷崖之一面可遙眺舊王城, 其處稱摩哂陀床. 此外, 此山處處之巖面皆有記載歷代君主仁慈事蹟之銘文.
【미사迷事】
p4331-上→ 迷理之對稱. 又稱迷事惑. 指修惑. 卽迷於五塵等事相之煩惱.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一上](參閱見惑2997․修惑4047)
【미사새부오분율彌沙塞部五分律】
p6416-中→ 梵名 Mahiśāsakavinaya. 凡三十卷. 又稱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彌沙塞律․五分律. 劉宋佛陀什․竺道生等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二冊. 爲彌沙塞部(化地部)所傳之律藏. 其梵本乃法顯三藏於師子國(錫蘭)所得, 至劉宋景平二年(424)十二月, 始於建業龍光寺譯出. 本律由五分組成, 故稱五分律. (一)初分, 卷一至卷十, 爲比丘戒法, 包括四波羅夷法․十三僧殘法․二不定法․三十捨墮法․九十一墮法․四悔過法․百衆學法․七滅諍法等, 凡二五一戒. (二)第二分, 卷十一至卷十四, 爲比丘尼戒法, 包括八波羅夷法․十七僧殘法․三十捨墮法․二○七墮法․八悔過法․百衆學法等, 凡三七○戒. (三)第三分, 卷十五至卷二十二, 包括受戒法․布薩法․安居法․自恣法․衣法․皮革法․藥法․食法․迦絺那衣法. (四)第四分, 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四, 包括滅諍法․羯磨法. (五)第五分, 卷二十五至卷三十, 包括破僧法․臥具法․雜法․威儀法․遮布薩法․別住法․調伏法․比丘尼法․五百集法․七百集法等. 其中, 自第三分之受戒法至第五分之比丘尼法等十九法卽爲犍度品, 於僧中所行之儀式行事․羯磨, 乃至日常之衣食住等規律制條, 作分類解說. 近世學者所作有關巴利律藏與漢譯諸律之比較硏究, 咸認本書與巴利律藏最爲近似. 然本律在我國流傳不廣. 又佛陀什除廣律外, 竝譯有彌沙塞五分戒本一卷;粱代建初寺之明徽有五分比丘尼戒本一卷;唐朝開業寺之愛同有彌沙塞羯磨本一卷. [四分律含註戒本疏卷一上․高僧法顯傳․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卷十五․開元釋敎錄卷五․卷六․卷九․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二․法經錄卷五]
【미상응未相應】
p1936-上→ 爲已相應之對稱. 謂修行者之心未與其眞如之自體․業用相互薰習, 或謂修行者未與諸佛之自體․業用相應. 於佛敎各種薰習說中, 大乘起信論主張眞如與無明互爲薰習, 竝以染法薰習與淨法薰習大別此說, 於淨法薰習中, 又分爲妄心薰習與眞如薰習兩種. 眞如薰習, 卽指眞如淨法自能薰習衆生之心 ; 就其作用而言, 又可別爲自體相薰習․用薰習. 爲闡明眞如薰習之自體相薰習與用薰習, 乃就未相應․已相應二門加以區別, 其中未相應者, 指菩薩修行階位中, 初地(乾慧地)以前, 卽凡夫․二乘及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薩等, 依於信力, 雖能修行, 但尙須於具有分別事識之染妄心位中薰習, 此因未得無分別智(卽根本智), 故與眞如之自體不相應, 由是乃無眞如之自體相薰習 ; 又因未得後得智(爲一種善能鑒照諸法差別之智), 故與眞如之業用不相應, 由是乃無眞如之用薰習. 此外,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謂, 修行者因未得根本智, 故與諸佛自體不相應 ; 又因未得後得智, 故與諸佛自在之業用不相應.
【미생迷生】
p4330-下→ 指執迷之衆生. 衆生迷而不覺, 故流轉三界, 永無止期.
【미생원경未生怨經】
p1935-上→ 全一卷. 三國時代吳․支謙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又作未生冤經. 內容係敘說佛陀在世時, 中印度摩揭陀國之頻婆娑羅王爲其子阿闍世(未生怨)太子所害之史實. 頻婆娑羅王於受幽禁期間, 欣喜佛陀之敎法, 雖受幽禁, 然對於阿闍世之惡行亦不慍怒. [歷代三寶紀卷五․大唐內典錄卷二․古今譯經圖紀卷一․開元釋敎錄卷二]
【미세상용안립문微細相容安立門】
p5444-中→ 華嚴宗十玄門之一, 此門乃就相而言. 如琉璃甁, 盛多芥子, 隔甁頓見. 微細有三義 : (一)所含微細, 如芥甁所含之芥子. (二)能含微細, 一毛一塵亦皆能含. (三)微細難知, 微塵․國土而能相容, 其事難知. 一能含多, 法法皆同, 稱爲相容. 一多法相, 不壞不雜, 稱爲安立. 借喩一切門容現於一念正觀心中, 是爲微細相容安立之境. 依相卽相入之理論而言, 固然是一多大小互相容攝, 但此門特示無盡緣起之玄妙不可思議, 小容大․一攝多․一念收多劫, 所含之大不壞小相․一不改多之面目, 而各守自相, 同時齊頭顯現, 以破衆生執一切法旣一時具足, 相互攝入時應各失其本相之疑. [如來不思議境界經․舊華嚴經盧舍那佛品․新華嚴經十迴向品](參閱十玄門416)
【미세생사微細生死】
p5444-中→ 爲變易生死之異名. 大乘義章卷八(大四四․六一五下) : 微細生滅無常, 念念遷異, 前變後易, 名爲變易 ; 變易是死, 名變易死.
【미세신微細身】
p5444-中→ ①爲數論學派所立三種生身之一. (參閱三種生身650). ②密敎立法身有微細之色形, 周遍於法界. 據祕藏記卷末之說, 凡佛者捨有漏五蘊等身, 有無漏五蘊等身 ; 無漏五蘊等微細身, 微細身如虛空.
【미숙尾宿】
p2869-下→ 梵名 Mūla. 爲二十八宿之一. 卽位於密敎北斗曼荼羅外院東方․現圖胎藏曼荼羅外院西方之星宿. 又作牟藍․暮羅․辰天․根元宿. 其星數有二․三․九顆等之不同說法. 在現圖胎藏曼荼羅中, 其形象爲 : 仰右掌向前, 豎左掌, 屈食指․中指, 持蓮, 蓮上有珠, 交脚而坐. 三昧耶形爲蓮上星. 印相採用二十八宿總印. 眞言爲 : 歸命暮羅(mūla)那乞叉多羅(nakṣatra, 宿)婆縛賀 ; 或二十八宿總咒.
【미식부중포인끽美食不中飽人喫】
p3928-上→ 禪林用語. 謂不論何等美味之食物, 對於已經飽食之人則無從引起食慾;叢林中, 轉指修行圓滿之人之境界. 碧巖錄第六十一則(大四八․一九三下):野老從敎不展眉(三千里外有箇人, 美食不中飽人喫).
【미신迷信】
p4331-中→ 佛敎是以轉迷開悟爲目的之正覺的宗敎, 以如實知見一切法, 遠離一切虛僞, 達正等正覺爲理想. 由此, 皆係排除不合理, 本無容許迷信介入之餘地, 卽如密敎之祈禱, 亦是以行者之三密與本尊之三密互相加持, 成就悉地之根源, 絶異於迷信之類. 儘管如此, 隨著時間之變遷, 逐漸有預言․占卜․禁忌․咒法․民間療法等民俗信仰混入, 因此發生危害社會之迷信. 如據宿曜經以卜日之吉凶․據占察經行塔懺之法(隋代盛行)․據瑜祇經卷下而來的阿尾奢法等, 以此等民俗信仰爲起因, 唐代以來盛行假托彌勒下生說之革命, 及拒絶正當治療之護符等, 都屬於此類無知之迷信.
【미심迷心】
p4330-中→ 顚倒事理之妄心. 爲大日經住心品所擧六十種妄心之一. 大日經卷一(大一八․三上) : 云何迷心?謂所執異, 所思異.大乘入道次第(大四五․四六○上) : 迷心不悟, 一行尙不能依.對治之法爲專一審諦之心.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
【미오迷悟】
p4331-下→ 爲惑業所纏縛, 稱作迷 ; 解脫惑業, 了知眞理, 稱作悟. 佛敎旨在引導衆生轉迷成悟, 由凡夫至佛果. 迷則輪迴轉生, 悟則解脫涅槃. 迷與悟實爲一體兩面, 非異非一. 如途中見繩, 誤以爲蛇, 此卽迷 ; 後知所見非蛇, 而係繩索, 此卽悟. 繩初後無別, 只因見者之迷悟, 乃有繩蛇之別, 此卽禪家所謂迷悟不二之理. [古尊宿語錄卷三十․永平廣錄]
【미오인과迷悟因果】
p4332-上→ 謂迷與悟各自有其因果. 就四諦法而言, 迷妄之因爲集諦, 其果則爲苦諦 ; 證悟之因爲道諦, 其果則爲滅諦.
【미오일여迷悟一如】
p4332-上→ 又作迷悟一途․迷悟不二. 迷無自性, 無自性故空 ; 故迷爲空, 悟亦空. 空體同一, 稱爲一如, 此爲空宗之義 ; 又迷如冰, 悟如水, 迷悟同體, 稱爲一如, 此爲性宗之義.
【미유迷乳】
p4331-上→ 北本涅槃經卷十四所擧之譬喩. 謂盲人不知乳色, 雖以若貝․若粖․若雪․若鵠四物而喩, 終不能令識乳之眞色 ; 外道亦如盲人, 終不能識常樂我淨之理. [摩訶止觀卷五]
【미이욕자未離欲者】
p1938-上→ 指未離欲之人. 卽尙未斷欲界修惑者. 反之, 已離欲界修惑者, 稱爲已離欲者․已離欲人. 未離欲者之中, 唯斷盡欲界之見惑者, 稱爲未離欲聖者 ; 卽指已斷三界之見惑, 而未斷欲界修惑之預流果․一來果之聖者. 已離欲者有凡夫與聖者二種之別, 前者爲在凡夫位修有漏六行觀, 已斷欲界之修惑者, 其入於見道卽成爲不還向之聖者 ; 後者於入見道以後斷欲界之修惑, 成爲不還果以上之聖者.
【미인주迷人咒】
p4330-中→ 外道所行, 使人迷亂之咒法. [五分律卷二十六]
【미자迷子】
p4330-中→ 指不明事理之人. 金剛三昧經中載有迷子之譬喩, 謂迷子手執金錢, 而不知利用, 徬徨困苦, 無以爲生, 喩凡夫本具佛性而不自知, 致流轉三界, 受無量苦.
【미정味定】
p3111-中→ 梵語 āsvādana-samādhi, āsvādana-samāpatti. 又作味等至. 味, 有執著․耽溺․玩味之意. 指執著於諸欲․諸禪, 而與愛味相應之禪定;亦卽鈍根貪行之人, 對禪定靜慮功德之味著. 乃相對於淨定․無漏定而稱. 通常以之爲外道凡夫禪定之貶稱. 又味定存在於未定至(欲界定)中, 卽於四禪․四無色, 及初禪以前之階段. 此外, 玩味於佛道, 稱爲味道. [俱舍論卷二十八․三論玄義]
【미정迷情】
p4332-上→ ①指迷惑之心. 與迷心同. 凡夫不知萬有之實相, 而執著客觀界之事物, 因此妄念不絶, 故凡夫之心稱爲迷情. ②指迷惑之衆生(有情). 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下) :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 一華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미제라성彌梯羅城】
p6427-中→ 彌梯羅, 梵名 Mithilā. 巴利名同. 又作彌薩羅城․彌絺羅城․弭癡囉城․彌夷城․無夷城. 意譯作量城․分侄城․金帶城. 中印度之古城. 爲毘提訶(梵 Videha)之首都, 屬跋耆族(梵 Vṛji). 佛陀嘗於此地大天㮈林中說大天王本生. 彌勒下生經載, 此國有般綢大藏(梵 Pāṇḍuka), 乃四大藏之一. 自十四世紀中葉至十六世紀中葉, 此地由婆羅門種王朝統治, 初期有婆羅門大學, 學事隆盛. 關於此城之位置, 據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考證, 在今 Janakpur 地方. 毘提訶又稱尾提訶․鞞陀提, 與南方離車族爲跋祇族中最强之種族. 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五載, 佛過去世爲尾提訶王時, 心常行慈悲. 長阿含卷二遊行經載, 相傳阿闍世王伐此族不果, 仍築華氏城以備戰. 又阿闍世王之生母出於此族, 故稱韋提希(巴Vedehī). 此外, 翻梵語卷九林名第六十一列出彌薩羅林一項, 謂中阿含所述之彌薩羅, 應作彌伽薩羅, 意卽雲杉. [中阿含卷十四大天㮈林經․方廣大莊嚴經卷一勝族品․六度集經卷八․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A. Cunningham: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미제려시리彌帝麗尸利】
p6418-下→ 梵名 Mitraśrī. 罽賓國人. 被認爲係賢劫出現之第七佛之聖者. 又稱彌妬路刀利․沙帝貝尸利․彌帝리刀利. 生時手有網縵, 後與僧伽羅刹同上生兜率, 師事彌勒, 繼婆須蜜之後成佛, 號光炎如來, 僧伽羅刹則號柔仁佛. 據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記目錄序所載, 彌帝麗尸利爲薩婆多部師宗相承之第二十三祖, 僧伽羅刹爲二十九祖;同卷佛大跋陀羅師宗相承略傳則記彌帝麗尸利爲第十九祖, 僧伽羅刹爲二十六祖. 相傳僧伽羅刹於佛陀入滅後七百年出世, 依之, 彌帝麗尸利當在僧伽羅刹之前出世. 又僅知其爲罽賓國說一切有部之大論師, 其他事蹟則不詳. [賢劫經卷七․大智度論卷八十八․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序]
【미증유未曾有】
p1936-下→ 梵語 adbhuta-dharma, 巴利語 abbhuta-dhamma. 譯爲希法․勝法․奇特法․未曾有法․未曾有經. 音譯爲阿浮陀達磨․阿浮多達磨․頞浮陀達磨․阿浮達磨. 乃原始佛敎經典基本型態之一. 佛陀入滅以後, 弟子們取佛陀之言行, 依其性質, 類集爲九部經或十二部經 ; 未曾有卽爲九部經之一, 亦爲十二部經之一. 乃在經典中記錄有關佛之神祕不可思議, 種種向所未有之奇特境界, 或讚歎佛之偉大功德者. 例如佛陀誕生時, 其身放大光明, 燭照三千大千世界及幽闇之處, 復照十方無量諸佛之三千大千世界. 其時於佛母前有淸淨之池, 以浴太子. 又有梵王執蓋․帝釋洗身․二龍吐水等無量希有之事, 凡此種種, 皆稱爲未曾有經. 另據成實論卷一載, 擧凡劫盡之大變異事․諸天之身量․大地之震動等不可思議之事, 皆爲未曾有經所記載者, 竝不限指佛之不可思議事. 又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載, 宣說未曾有法之人, 有如來․聲聞弟子․在家居士等三種之別.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顯揚聖敎論卷六․卷十二․大乘義章卷一](參閱十二部經344)
【미증유인연경未曾有因緣經】
p1937-中→ 又作未曾有經. ①全一卷. 東漢時代譯. 譯者佚名.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未曾有, 意指如來之善根功德廣大․希有. 本經旨在闡明建造佛塔及佛像之功德無量. 又本經與梁代眞諦所譯無上依經之校量功德品爲同本異譯. ②凡二卷. 南齊曇景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內容敘述佛遣目犍連至迦毘羅城, 說服耶輸陀羅, 令其子羅睺羅出家 ; 及佛陀爲波斯匿王與群臣宣說聽法之功德, 爲四石女闡說業報, 爲祇陀王子說五戒開遮之方便等. 竝將此經付囑阿難, 令其宣布敎化, 以度衆生. [歷代三寶紀卷十一․大唐內典錄卷四․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八]
【미증유정법경未曾有正法經】
p1937-上→ 凡六卷(或三卷). 宋代法天譯. 爲阿闍世王經之新譯本. 又作未曾有經․未曾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本經敘述阿闍世王曾幽禁其父, 欲致之死. 後悔悟其弑逆之罪行, 故求佛救度. 佛陀乃與文殊等諸菩薩爲之講說無汚․無著․無畏․無想․無願等般若空之旨. 又本經之同本異譯有 : (一)阿闍世王經. 凡二卷. 東漢支婁迦讖譯. (二)放鉢經. 全一卷. 西晉時代譯, 譯者佚名. 本經相當於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之擧鉢品. (三)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 凡三卷或四卷. 西晉竺法護譯. 又作普超三昧經․普超經․阿闍世王經. 以上三經皆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古今譯經圖紀卷一․開元釋敎錄卷一․卷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一․卷四]
【미지가탑彌遲伽塔】
p6428-下→ 彌遲伽, 梵名 Mṛttika. 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三轉妙法輪品第三十七載, 佛陀初成道時, 欲往波羅㮈城鹿野苑度化五仙人, 遂飛度恆河, 騰向波羅㮈, 落於一龍池邊, 池中龍王名爲商佉, 該龍王卽於佛陀足步所下之處造塔, 稱爲彌遲伽.
【미지정未至定】
p1935-中→ 梵語 anāgaṇya-samādhi. 又作未到定․未到地. 於色界四禪定中, 卽將發得初禪定之前的準備修行之定, 稱爲未至定. 因取其尙未至根本定之義, 故稱未至定. 色界之四禪定與無色界之四無色定, 每一禪定之自體皆稱爲根本定, 每一根本定之前有準備階段之近分定, 故自斷欲界之修惑所發之禪定(初禪之根本定), 乃至斷無所有處之修惑所得之禪定(非想處之根本定), 共有八根本定, 又由伏滅欲界煩惱而發得近似初禪根本定之禪定(初禪之近分定), 乃至伏滅無所有處煩惱而發得近似非想處根本定之禪定(非想處之近分定), 共有八近分定. 然在八根本定與八近分定中, 唯有初禪之近分定與其他近分定有相異之處, 故立別名, 特稱爲未至定. (參閱近分定3517)
【미진겁微塵劫】
p5445-上→ 謂長遠之時劫. 又作大地微塵劫.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中, 爲表示如來成佛以來之長遠, 設一譬喩(大九․四二中) : 譬如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 假使有人抹爲微塵, 過於東方五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 乃下一塵, 如是東行, 盡是微塵.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是諸世界可得思惟校計知其數不?(中略)是諸世界, 若著微塵及不著者, 盡以爲塵, 一塵一劫, 我成佛已來, 復過於此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 由此可知微塵劫之長遠, 非一般算數可知.
【미진迷津】
p4331-下→ 迷妄之渡頭 ; 卽指三界六道衆生之境界. 如大唐西域記序(大五一․八六七下) : 廓群疑於性海, 啓妙覺於迷津.明神宗續入藏經序亦言 : 假筏迷津, 施航覺海.
【미진微塵】
p5445-上→ 梵語 aṅu-raja 或 aṅu-rajas, 巴利語同. 音譯阿拏․阿耨. 單稱微․塵. 卽眼根所取最微細之色量. 極微, 爲俱舍論卷十․卷十二所說色法存在之最小單位. 以一極微爲中心, 四方上下聚集同一極微而成一團者, 卽稱微塵. 合七極微爲一微塵, 合七微塵爲一金塵, 合七金塵爲一水塵. 此外, 諸經論亦每以微塵比喩量極小․以微塵數比喩數極多.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分別功德品․大智度論卷七十․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參閱極微5479)
【미집迷執】
p4332-上→ 迷惑執著之謂. 卽迷於諸法之眞理而顚倒事理.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九(大二七․七一八中) : 此是外道師句, 彼於此中有迷執故.
【미차가彌遮迦】
p6428-中→ 付法藏第六祖. 率有大仙八千, 後逢付法藏第五祖提多迦尊者, 遂與諸仙共發菩提心, 成爲提多迦之弟子. 得法後, 遊化北印度, 得婆須蜜付囑大法, 入於師子奮迅三昧, 身踴虛空, 復回本座而自焚化. [大悲經卷二持正法品․寶林傳卷二․祖堂集卷一․景德傳燈錄卷一]
【미취微聚】
p5445-中→ 謂極小之色聚. 欲界之物質中最單純者爲能生之地․水․火․風四大極微, 與所造之色․香․味․觸四境(聲, 有無不定, 故除之)極微等八種極微, 必以聚合俱生爲法, 蓋無單一極微而生之物. 故謂最小之色聚, 稱爲微聚.
【미타공彌陀供】
p6418-下→ 又稱阿彌陀護摩. 爲追薦及迴向而行供養阿彌陀佛之修法.
【미타두彌陀頭】
p6418-下→ 化主之一. 於禪林, 多擔任勸化讀誦阿彌陀經之職. 現今叢林已不存此職. 禪苑淸規卷四(卍續一一一․四四八下):華嚴頭․般若頭․經頭․彌陀頭, 竝是外勸檀越, 增長福田.
【미타리검彌陀利劍】
p6418-下→ 謂彌陀之聖號猶如利劍, 可以斬除衆罪. 蓋因稱念聖號, 則心淸淨, 不再造業, 故有此說. 般舟讚(大四七․四四八下):利劍卽是彌陀號, 一聲稱念罪皆除.
【미타본원彌陀本願】
p6417-下→ 指阿彌陀佛所立之誓願. 阿彌陀佛在往昔爲法藏比丘時, 立下誓願救度一切衆生, 待成就是願, 方得成佛;此誓願計有四十八項. 另有以第十八願, 稱爲彌陀本願, 或彌陀名願;謂無論何人稱念其名號, 皆可由此稱念之功德而成就.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 十方衆生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미타사彌陀寺】
p6417-下→ ①位於臺灣臺南市.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7~1661), 初稱彌陀室, 迄今已歷三百餘年. 淸康熙五十七年(1718)重興擴建, 始改稱彌陀寺. 嘉慶年間及民國初年均曾再事整修, 寺內藏有重建彌陀寺碑記․彌陀寺重修碑記等文獻古碑. 自民國五十二年(1963)圓斌法師任住持後, 卽致力重建, 全寺悉仿唐宮殿式建築, 宏偉莊嚴, 今爲臺灣南部之名刹. ②位於臺灣嘉義市. 淸乾隆年間周達本初建草菴, 至乾隆三十八年(1773), 由地方信衆創建彌陀寺. 迄至民國二年(1913), 義敏法師豫以重修. 五年妙圓法師加以改建. 三十一年永馨法師再次修建, 竝建靈隱塔. 五十九年, 由如哲․圓哲二尼師同時晉任該寺住持. 六十二年全面拆除重建, 寺貌一新. ③位於臺灣臺北北投. 民國四十二年(1953), 由淨良法師開山創建. 寺址遠離鬧區, 山靑水秀, 綠蔭遍野, 溪畔蒼翠, 幽雅脫俗, 爲一淸修勝地.
【미타삼부彌陀三部】
p6417-中→ 又稱淨土三部. 爲淨土宗依用之重要經典. 卽:(一)無量壽經二卷, (二)觀無量壽經一卷, (三)阿彌陀經一卷.
【미타삼존彌陀三尊】
p6417-中→ 爲淨土宗所祟奉之三聖. 卽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彌陀如來爲中尊, 觀世音菩薩爲左脅侍, 大勢至菩薩爲右脅侍. [觀無量壽經](參閱阿彌陀三尊3679)
【미현진실未顯眞實】
p1938-中→ 謂世尊從成道時起, 至說法華經爲止, 凡四十餘年間, 在法華經以前所說諸經皆爲方便權敎, 未顯眞實, 至說法華經時, 始宣說眞實之敎. (參閱四十餘年未顯眞實1646)
【미혹迷惑】
p4332-中→ 謬於事理, 稱爲迷 ; 不明事理, 稱爲惑. 佛菩薩之境界無迷惑, 凡人則常迷於事理, 起煩惱之業. [唐譯華嚴經卷五․法華經方便品]
【미후강獼猴江】
p6777-下→ 梵名 Markaṭa hrada. 又作獼猴池․獼猴河․猴池․獼猴林․獼猴館. 位於中印度毘舍離國菴羅女園之側. 昔獼猴群集爲佛作此池, 佛嘗於此處說諸經, 爲天竺五精舍之一. [大智度論卷三․大唐西域記卷七吠舍釐國․玄應音義卷十四]
【미후獼猴】
p6776-中→ 梵語 markaṭa. 音譯麽迦咤․摩斯咤. 猿之一種. 其心性輕浮躁動, 難捉難調, 常捨一取一, 故經典中常以之比喩凡夫之妄心. [心地觀經卷八․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
【미후왕獼猴王】
p6776-下→ 卽大猿. 爲佛陀本生故事之一. 據六度集經卷六精進度無極章載, 獼猴王率五百獼猴入國王之宮苑食果, 爲王査知, 猴王爲救衆猴, 以己身作橋盡渡之, 致兩腋俱斷, 墮於水邊, 爲王所捕獲, 願捨身以供餙饌. 王念其仁, 遂赦之, 竝敕國中任猴摘食樹果. 蓋獼猴王卽釋尊, 國王卽阿難, 五百獼猴卽五百比丘之前身. 此本生故事常用爲彫畫題材, 今印度巴赫特塔(Bharhut)之欄楯卽刻其始末, 於圖左右畫大樹, 中有小澗, 苑司張網其間以防獼猴脫逃, 上繪猴王以身架橋渡衆猴, 下繪猴王與國王對坐陳謝之情狀. [賢愚經卷十二․雜寶藏經卷二․卷九․翻譯名義集卷六]
【민권귀실泯權歸實】
p3331-中→ 攬實成權之對稱. 爲華嚴宗判敎之用語. 華嚴宗將如來一代之聖敎大別爲三乘與一乘, 更於一乘之中分判同別二敎, 而以法華經會三歸一之旨判爲同敎一乘, 又於其下設立分諸乘․融本末二門;融本末係謂以一乘爲本, 以三乘爲末, 而融合會通三乘與一乘本末二者, 其下復分泯權歸實與攬實成權二門. 權, 權巧方便之意;實, 眞實究竟之意. 泯權歸實, 卽指泯滅方便敎而歸入眞實敎. 如法華經譬喩品火宅三車之譬喩, 長者次第以羊車․鹿車․牛車等三車來誘引諸子, 令得出離火宅, 此卽以三乘爲方便權敎之譬喩;待諸子皆出火宅, 坐於門外露地後, 長者復授以大白牛車, 此卽以一佛乘爲眞實究竟敎之譬喩. 佛敎各宗如三論․唯識․天台․華嚴等判敎之時, 皆常援引此一譬喩, 惟各家所側重之精神略異, 其中特以華嚴宗別立同別二敎之說, 竝以泯權歸實․攬實成權等語來彰顯衆生根機雖有利鈍之別, 而如來之化導, 或權或實, 皆符契機之妙, 亦卽因緣有別, 名目各異, 然兩相融攝, 其體無二而不一不異. [華嚴經孔目章卷四․華嚴五敎章卷一․五敎章通路記卷三․卷四](參閱三車四車557․融本末6288)
【민기愍忌】
p5451-上→ 指尊宿(德高年長者)之誕生日, 尤指尊宿示寂後之誕生日. 於此日所設之齋供, 稱爲愍忌齋. 禪林象器箋第十六類報禱門 : 善知識爲哀愍衆生, 出生應世, 故其誕生日曰愍忌.
【민나야부閔那耶夫】
p5297-下→ (Minayeff, Ivan Pavlovitch; 1840~1890)俄國之印度學學者. 通曉梵語․巴利語․中國語․滿州語. 以受華西里耶夫(Vasiliev, V.P. 1818~1900)之影響, 而從事古代印度學之硏究, 竝師事韋伯(Weber). 曾編纂巴黎國立圖書館所藏之巴利語寫本目錄. 一八六八年刊行巴利語之波羅提木叉(Pātimokkha)及詩論(Vuttodaya)等原典. 一八七三年任彼得斯堡大學敎授, 曾至印度․錫蘭(1874)․緬甸(1885)等地旅行. 一八八七年, 開始發表佛敎硏究論文及有關梵語․巴利語原典等硏究, 成果豐碩. 曾與朱利安(Julien, Stanislas; 1799~1873)共同擔任翻譯名義大集(梵 Mahāvyutpatti)之梵語部分之校訂. 重要著作有 Nāmasaṃagīti(妙吉祥眞實名經); Bodhicaryāvatāra(菩提行經), 1890; Kathāvatthu; Pali Grammar(巴利文語法), 1872; Grammaire Palie, 1874.
【민남불학원閩南佛學院】
p5946-上→ 我國現代佛學院之一. 創辨於民國十四年(1925), 院址設於福建省廈門市之南普陀寺. 學制三年, 院長由該寺住持兼任, 首任院長爲會泉. 民國十六年, 太虛大師接任後, 曾增設錫蘭(斯里蘭卡)留學團於漳州南山寺, 竝改南山學校爲閩南佛學院第二院. 十九年又增設硏究部, 太虛大師辭去院長職務後, 由常惺(1896~1939)繼任.
【민속民俗】
p2009-上→ 佛敎之敎化滲入一般百姓日常生活中之情形, 可由諸方面加以考察. 如緬甸․泰國等南方佛敎圈, 所有男子必須體驗一次出家生活, 卽爲著例. 一般在亞洲各地, 避諱殺生, 相信有來世, 喜好蔬食, 無論民間信仰․年中行事․社會制度․埋葬儀式等習俗多與佛敎有密切關係. 如中國近代之年中行事, 一月之城隍廟禮佛․演鬼, 二月之仰佛會․觀音聖誕日焚香, 四月之佛陀聖誕浴佛放生․阿彌飯․佛子颶, 六月之楊泗菩薩誕辰, 中秋之兒童堆寶塔, 十二月之臘八粥, 冬季之演目連救母故事等, 亦皆與佛敎有關. 此外, 如久旱時期之斷屠祈雨․親友亡逝之超度薦亡․誦經拜懺․中元之盂蘭盆會, 乃至國家每遇刀兵水災等, 多迎請高僧祈禱禳災等, 皆是佛敎對我國文化民俗之重要影響. 在日本, 例如講․檀那․米․般若湯․對馬耳念佛․佛顔亦三度等語彙․隱語․俚諺, 弘法淸水․笠地藏等傳說, 及路邊之石地藏․庚申塔等, 皆由佛敎之影響所形成之特殊民俗風習. 又如喇嘛敎圈到處能見之達魯就喀(藏dar-lcog), 在屋上․石積塚, 樹立刻錄或書寫經文之旗․竿或觀音六字名號之刻石等, 亦皆爲佛敎入傳後極具普遍性之民俗.
【민원閔園】
p5298-上→ 位於安徽靑陽縣境, 九華山天台峰之北. 爲朝拜天台峰必經之地. 唐代時此處原爲閔讓和之莊園, 閔公善行布施, 每齋百僧, 必虛一席, 遙請山中苦修之新羅國王子金喬覺. 傳說金喬覺係地藏菩薩之應化, 彼於九十九歲坐化, 坐化前夕, 向閔公乞一袈裟地, 袈裟一展遍覆九華山, 閔公遂盡喜捨布施. 其子後亦出家, 卽道明法師, 閔公後亦禮其子爲師. 今地藏菩薩聖座旁, 分立二人, 乃閔公及道明法師.
【민절무기종泯絶無寄宗】
p3331-上→ 爲華嚴宗五祖圭峰宗密所分禪三宗之一. 此宗主張凡聖等法, 皆如夢幻, 故須了脫一切執著, 怨親苦樂一切無礙, 了達本來無事, 遠離顚倒, 證得解脫. 屬此宗者, 有石頭希遷․牛頭法融, 以迄徑山等, 至如一般道士․儒生․閑僧等一類參禪者, 亦有持相同言論者. 另如荷澤神會․江西馬祖道一․天台智顗等之門下則雖說此理, 然不屬此宗.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
【민족신民族神】
p2010-上→ 爲民族宗敎所信奉之神, 常與民族起源之神話傳說相聯結. 在文明發展過程中, 各部落相互融合, 若干大部落原有之神遂漸融合爲一, 或在其中漸形成一位或數位主神. 由於民族宗敎係屬全民性, 不對外傳播, 故常隨民族之滅亡而消失;惟較重要之民族神常被範圍更大之宗敎所吸收而繼續流傳.
【민족종교民族宗敎】
p2009-下→ 指民族成員共同信奉之宗敎, 係由原始部落宗敎發展而來. 其信仰與民族意識緊密結合, 所拜神靈卽該民族之守護神, 甚而更視之爲其源出或祖先. 由於民族文化之發展與國家之出現, 常成爲古代國家宗敎之前身. 在比較統一化與進一步確定化之神話基礎上, 逐漸形成系統化之敎義體系與初步之神學思想, 及以祭司爲核心之禮儀典章․組織體制等, 某些文化達到較高程度之民族則産生若干宗敎經典. 一般而言, 早期民族宗敎係屬全民性, 不對外傳佈, 故常隨民族之滅亡而消逝, 然亦有由於與其他民族長期接觸交融, 在大量保有民族特色而繼續存在之同時, 愈見減弱其全民性, 如婆羅門敎․神道敎等. 又原屬民族宗敎之猶太敎, 於猶太民族流散世界各地後, 其宗敎依舊繼續流傳於受到各所在國相當程度同化之猶太人中, 竝保持其民族宗敎之特色, 此爲民族宗敎之特例.
【민주림사敏珠林寺】
p4612-上→ 敏珠林, 西藏名 Mindollin. 位於拉薩市南方, 貢口葛與澤當間之扎囊. 爲西藏佛敎寧瑪派支派敏珠林派(藏 Mindollin-pa)之祖寺, 係跌達林巴於淸康熙十年(1671)所興建, 寺內著重於藏族文化歷史․曆法․卜算․醫藥等之敎學. 爲藏傳佛敎寧瑪派主要寺院之一.
【민지敏智】
p4612-中→ 江蘇江都人. 爲法相唯識學之權威. 證蓮法師之弟子, 亦曾依止太虛大師. 先後畢業於萬壽寺佛學院及靑島湛山佛學院. 曾任江蘇常州天寧寺住持. 大陸淪陷後, 卜居香港, 致力於佛敎敎育事業, 創設妙法寺內明書院. 曾任香港僧伽聯合會副會長․能仁書院佛學系系主任․妙法寺內明書院院長等職. 民國六十二年(1973), 赴美國弘法, 曾任紐約大覺寺住持及美國佛敎會會長等職.
【민충사愍忠寺】
p5451-上→ 位於北平宣武門外. 又稱法源寺. 唐貞觀十八年(644), 太宗親征高麗, 歸瘞陣亡忠骸於幽州, 爲立此寺以追福. 五代中沒入契丹, 爲其首刹. 明正統(1436~1449)年中重建, 改名崇福寺, 壯麗逾前. 淸雍正九年(1731)再建, 易名法源寺. 咸豐(1851~1861)年間, 遭英法聯軍破壞, 亂定後始重修. 民國初年, 中華佛敎協進會, 及佛敎僧師範學堂均設其中. [順天府志卷十六․燕都叢考卷三](參閱法源寺3414)
【밀가도蜜伽闍】
p5912-中→ 梵名 Mṛtajā. 係釋尊尙爲悉達太子時所娶三位夫人之一. 意譯作鹿子, 鹿王, 鹿養. [有部毘奈耶卷十八]
【밀가삼장密家三藏】
p4482-下→ 指密敎之經․律․論三藏. 又作密敎三藏. 卽金剛․胎藏二部之大經爲經藏, 蘇婆呼童子經及大小乘之律典爲律藏, 菩提心論․釋摩訶衍論爲論藏.
【밀공密供】
p4476-中→ 依據密敎法軌所作供養之總稱. 卽密敎爲實現敎義之理想所逐漸發展出之種種宗敎儀式. 此類宗敎儀式, 均載於敎義經典. 其後, 行軌逐漸複雜化, 遂産生專門詳說規範之經典, 此種經典特稱爲儀軌(梵 kalpa). 供養法乃密敎事相(敎相之對稱)上頗重要之部分, 隨著造像技術之發達, 供養法亦逐漸繁瑣. 原始佛敎禮拜之對象僅爲窣堵波․菩提樹․法輪․佛遺物․佛足跡等, 迨至犍馱羅之希臘式神像美術勃興後, 及受印度敎神像之影響, 佛敎始有佛像之造立. 密敎儀軌原本大部分卽描述佛像之造像法, 伴隨造像法之描述, 於佛像前誦咒․供養等儀法亦漸發達, 而形成密供儀軌之另一部分. 實際上就密供之情形而言, 則僅指供養法, 而有別於造像法. 三國吳之支謙譯華積陀羅尼神咒經(大二一․八七五上) : 若善男子能於此華積神咒, 若讀若誦, 是人當於三月․四月․九月, 從八日至十五日, 一心憶念如來相好, 夜中三誦華積神咒, 日中亦三, 至月圓時, 當以香華․燈燭於形像前而修供養.此係於佛像前修供養法最早之記載. 其後密供逐漸發達, 如譯於南朝梁代之牟梨曼陀羅咒經載, 先令三業極爲淸淨, 又定一有舍利之塔, 揀擇好時月日, 卽從白月一日至十五日爲好時日. 若用一日作法者亦可, 而以每月十五日最爲殊勝. 香湯洗浴, 著新淨衣, 供養諸佛․一切菩薩及金剛等, 燃燈四盞, 取應時之花以爲供養, 當喫三種白食, 遶塔及曼陀羅, 行道一匝, 誦咒一遍, 如是誦滿一百零八遍卽成就此供法. 由此可知密供儀式漸次發展至軌則整備之一斑. 至唐代, 由不空譯之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等, 更見出密供受印度風俗之影響, 法式與敎理亦漸次密合, 因阿闍梨之創意與解釋而産生種種流派.
【밀교강요密敎綱要】
p4493-中→ 凡四卷. 日本權田雷斧著. 民國王弘願譯. 本書共分三編, 首編記述有關印度․中國․日本之密敎. 第二編說明密敎敎理. 第三編解釋密敎行事儀式. 內容提綱挈領, 爲了解密敎敎法之入門書籍. (參閱王弘願1509)
【밀교미술密敎美術】
p4490-中→ 密敎特有之美術. 密敎向以本尊之修法爲重點, 在造像與繪畫方面依據儀軌而有特殊之規定, 故應修法之需要, 於佛像․法器․曼荼羅等方面之美術表現, 最具特色. 佛像因受印度敎多神崇拜之影響, 遂使諸尊種類增多, 且多屬超人類之造型, 如多眼․多面(三面․十一面等)․多臂(四臂․六臂․四十二臂․千手等), 呈忿怒相, 持各類武器等. 蓋此類形像其意義不外乎象徵人類爲達到卽身成佛之境地, 於現世之修行須降伏諸魔, 克服人類內外之障礙, 而表現出力及神祕幽玄之感覺. 至於法器, 一般有金剛杵․金剛鈴․金剛盤․輪寶․羯磨․火舍․花甁․六器․四橛․飯食器․閼伽桶․護摩爐等. 以西藏密敎(喇嘛敎)爲例, 可分六類 : (一)禮敬用, 如袈裟(形式如縛帛之方單, 著時纏身露右肩)․掛珠(修法時掛於頸項)․哈達(以薄絹所製, 長方形)等. (二)稱讚用, 如鐘․鐸(大鈴)․鈴․鈸․篳篥(又作悲栗)․鼓․骨笛(以人骨爲之)․六絃琴等. (三)供養用, 如香爐․鐙臺․水盂․供獻器(甁․盤․盆․鉢等)․幢․旛․華蓋․瓔珞․花鬘(有長․圓圈․條等式)․花籠等. (四)持驗用, 如曼荼羅․念珠․拔折囉(卽金剛杵, 有一股․三股․五股․金寶․香木等之別)․鈴杵(分一股․三股․五股)․者吉囉(卽輪)․鼓․引磬․木魚(形有二, 團圓之魚鱗形․挺直之魚形)․灌頂壺等. (五)護摩用, 如曼荼羅․爐․護身佛․祕密符印等. (六)勸導用, 如摩尼輪․祈禱筒․祈禱壁․祈禱幢․祈禱石等. 上記之中, 胎藏․金剛兩部曼荼羅最足表現密敎美術特有之形式. 曼荼羅(梵 maṇḍala), 意譯爲壇․輪壇, 乃密敎修行時所供奉之佛畫像. 胎藏界曼荼羅與金剛界曼荼羅各象徵理․智二世界, 而諸尊像之集會, 則表現密敎輪圓具足之世界觀, 其樣式, 或方或圓. 胎藏界曼荼羅係於中央畫一佛或一菩薩像以爲本尊, 本尊之上下左右四方以及四隅各畫一佛像或菩薩像, 形成一俯視之蓮花, 其中央蓮臺上爲本尊, 周圍八個蓮瓣上各有一像, 總成爲中院. 在其外圍又畫有一層或二層之諸菩薩或護法諸天像, 而成爲外院. 金剛界曼荼羅則由九個曼荼羅會所組成, 圖相以上端爲西方, 縱橫等分爲三, 正當中爲成身會, 其下向左依順序爲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四印會․一印會․理趣會․降三世會․降三世三昧耶會. 其中理趣會之圖相有如整個金剛曼荼羅之縮影, 一印會則僅由大圓輪中之大日如來所成, 呈現一尊獨坐一會之單純圖樣. 其餘七會之圖式大致相同, 均由中央之主尊及四方四佛(或菩薩․金剛等)․四隅之四供養菩薩所組成. 繪畫曼荼羅畫時, 必須遵照各個本尊之經軌中所規定之儀則. 如胎藏界曼荼羅須依據大日經而繪, 金剛界曼荼羅須根據金剛頂經而繪. 一幅之中, 有衆多佛菩薩層層分布, 稱爲普門曼荼羅, 或都會曼荼羅․普門會曼荼羅. 亦有以藥師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爲中心之曼荼羅, 樣式較簡單, 稱爲一門曼荼羅, 或別尊曼荼羅. 如刻在居庸關石刻洞券頂上之佛畫, 卽屬尊勝佛頂曼荼羅畫. 此外, 修密之行者持誦顯敎經典, 如法華經․仁王般若經等而繪畫成之法華曼荼羅․仁王曼荼羅等, 總稱爲經法曼荼羅. 要之, 密敎認爲其敎理乃法身大日如來內證之祕密法門, 故以具體之兩界曼荼羅來表現敎理. 卽金剛界曼荼羅象徵外現之世界, 胎藏界曼荼羅象徵內在之世界. 結合此二者始成眞理, 而將此二者人格化者, 卽兩界之大日如來, 由此再演化出兩界曼荼羅之諸尊, 故一般密敎寺院皆安置大日如來爲主尊. 然大抵而言, 密敎所常詮顯之妙用乃在於敎令輪身之不動․降三世․軍荼利․大威德․金剛夜叉等五大尊明王, 及愛染明王, 其中不動明王爲大日如來之變身(呈現忿怒相), 各種修法皆以此尊爲中心. 於佛像方面, 其造形特徵在於色․形皆具有重要之意義. 密敎美術爲表現人類經由修行而達卽身成佛之境地․人類所應克服之內外障礙, 及降伏此障礙之能力, 而嘗試種種表現方法. 例如佛像常具有官能肉體之張力, 或誇張的忿怒形相, 或强調現實感等各種强烈凸顯效果之造形. 又密敎之諸尊, 除將尊像神格化之外, 亦呈現鳥獸之神格化. 神格化之表現方法有三目․十一面․八手․六足等特殊造形. 例如十一面觀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孔雀明王及五大尊明王等皆是. 又再進一步, 將此等神格化之姿態․形相․持物等確立規定而製定儀軌. 密敎於繪畫․雕刻, 及表現於工藝方面之法具等, 大都呈現神祕幽玄或詭異迫人之氣氛, 此乃將對神祕力量之畏敬感加以槪念化․組織化, 而顯現爲風格特異之藝術型態 ; 尤以對神祕性的强大壓力之要求與陰闇氣氛之營造, 致使密敎藝術作品常打破均衡對稱之傳統藝術造形法則, 而表現出强碩懾人之氣勢, 與盈溢於內外之力感, 此類傾向之追求, 往往大至無可限量, 且因而喚起富有感召力量之强烈內在感受. (參閱曼荼羅4400․密敎法器4488)
【밀교법기密敎法器】
p4488-下→ 所謂法器, 乃佛敎中修道或法會時之資具, 包括供具與用具. 西藏密乘特色之一, 卽爲其特重繁複之儀軌與特定之法器. 其法器之來源, 主要是晩期印度佛敎吸收印度敎中可取之物而傳入西藏, 竝融合部分棒敎之法器, 故名目極多, 就所使用場合之不同, 可分爲六類 : (一)禮敬時所用者 : (1)袈裟, 式如縛帛之方單, 纏身而露其右肩, 與中國之衣, 義同而式異. (2)掛珠, 凡一○八顆, 有菩提子․金剛子․蓮子․水晶․眞珠․珊瑚․琥珀․瑪瑙․玻璃․靑金․白金․木槵子․人頭骨等, 依所修法之不同而使用不同之珠. (3)哈達, 此爲薄絹所特製之長方形紗帛, 有紅黃藍諸色, 大者丈餘, 小者三․四尺, 送禮․拜客․謁見喇嘛, 乃至與友通信, 均須贈獻哈達, 以表示敬意, 其色別․大小․長短․闊狹等, 須就身分階級之不同而有所定制, 不可混用. (二)稱讚時所用者 : (1)鐘, 有大小各式. (2)鐸, 卽大鈴, 有金舌與木舌兩種. (3)鼓, 有大鼓․腰鼓․羯鼓․銅鼓等類. (4)鈴. (5)鐃鈸, 大者稱鐃, 小者稱鈸. (6)篳篥, 其狀似笛, 其聲悲, 故又稱悲栗․觱栗. (7)骨笛, 以人骨爲之. (8)六弦琴. (三)供養時所用者 : (1)香爐. (2)鐙臺. (3)水盂. (4)供獻器, 如甁․盤․鉢․盃․碗等. (5)幢, 有羽毛․寶石․金飾․絲絹等類, 形式有如旗節. (6)旛, 式如船用風旂, 卽旗幅之下垂者, 有大小․長短各式. (7)華蓋. (8)瓔珞, 爲以珠寶綴成之飾物, 戴於頭上者爲瓔, 掛於身者爲珞. (9)花鬘, 用諸種花寶製成, 有長․圓圈․條等式. (10)花籠, 爲盛花之器具, 以金銀竹木等爲之. (四)持驗時所用者 : (1)曼荼羅, 卽修持密法所用之壇, 又稱道場․壇城․輪壇․輪圓具足, 有方․圓․三角等式. (2)念珠, 又名數珠․佛珠. 珠粒較掛珠爲小, 且其顆數不似掛珠固定爲一○八顆, 而較有伸縮性, 自十四顆至一千零八十顆皆可. (3)金剛杵, 有一股․三股․五股三種, 質料有金寶與香木之別. (4)鈴杵, 亦分一股․三股․五股三種. (5)輪, 又稱者吉囉, 式樣頗多. (6)鼓, 分大鼓․鷄婁二種. (7)引磬, 與我國內地所用者相同. (8)木魚, 與中國式相同. (9)灌頂壺, 喇嘛爲弟子作祕密灌頂時所用之祕密水壺. (五)護摩時所用者 : (1)曼荼羅. (2)爐, 分方․圓․三角等三種, 隨法而用. (3)護身佛, 以銅鑄佛像裝於銀盒內, 或頂戴於頭, 或佩於胸. (4)祕密符印, 分方․圓․三角三式, 又分護身․護家․護國․鎭宅․驅邪․除災․增福等類. (六)勸導時所用者 : (1)摩尼輪, 其形如桶, 中貫一軸, 可旋轉, 上刻六字觀音咒. (2)祈禱筒, 式如摩尼輪而較大, 以風力․水力或器械以旋轉. (3)祈禱壁, 刻六字明咒於版上, 掛之於壁. (4)祈禱幢, 幢上寫有六字明咒, 以竿揭於屋頂. (5)祈禱石, 將刻有六字明咒之石, 置於山麓或途中.
【밀교사무량관密敎四無量觀】
p4488-上→ 四無量觀, 又作四無量心觀. 卽眞言行者觀想佛之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乃跏趺坐, 令身心端正, 結彌陀定印而觀之. 據千手千眼儀軌經卷上載 : (一)慈無量觀, 爲東方普賢菩薩之三摩地. 行者住於慈無量定, 以懃淨之心, 遍觀六道四生之一切有情, 皆具六大四曼之如來, 具身․口․意之三金剛. 竝起大慈念, 修三密之功德, 使一切有情與普賢菩薩等同. 作此觀已, 誦大慈三摩地之眞言 : 唵(oṃ, 歸命) 摩訶昧怛羅夜(mahā-māitraya, 大慈)娑頗羅(sphara, 普遍) ; 意卽 : 令大慈周遍. (二)悲無量觀, 爲南方虛空藏菩薩之三摩地. 行者住於悲無量定, 以悲愍之心, 遍觀六道四生之有情, 沈沒於生死苦海, 不悟自心, 妄起分別, 起種種煩惱, 是以不達眞如平等過虛空恆沙功德, 故願使一切有情與虛空藏菩薩等同. 如是觀已, 誦大悲三摩地之眞言 : 唵(oṃ, 歸命)摩訶迦魯拏夜(mahā-kāroṇaya, 大悲)娑頗羅(sphara, 普遍). (三)喜無量觀, 爲西方觀自在菩薩之三摩地. 行者住於大喜無量定, 以淸淨心, 遍觀六道四生之衆生, 本來淸淨, 猶如蓮華不染客塵, 自性淸淨. 願以我修三密之功德力, 使一切衆生與觀自在菩薩等同. 作此觀已, 誦大喜三摩地之眞言 : 唵(oṃ, 歸命)秫馱鉢羅謨娜(śuddha pramāda, 喜無量)娑頗羅(sphara, 普遍). (四)捨無量觀, 爲北方虛空庫菩薩之三摩地. 行者住於捨無量定, 以平等心遍觀六道四生之衆生, 皆離我․我所, 於法平等, 心本不生, 願以我所修三密之功德, 使一切衆生與虛空庫菩薩等同. 作此觀已, 誦捨無量三摩地之眞言 : 唵(oṃ, 歸命)摩護閉乞灑(mahopekṣa, 捨離)娑頗羅(sphara, 普遍). [祕藏記卷本]
【밀교사바라이密敎四波羅夷】
p4487-下→ 一般比丘戒有殺生․偸盜․淫欲․妄語等四波羅夷罪 ; 於密敎則就佛性三昧耶戒, 別立四種重禁. 卽 : (一)不捨正法戒, 如來之一切聖敎皆當修行. (二)不捨離菩提心戒, 菩提心爲菩薩萬行之幢旗, 若喪失之, 則萬行亦無所依循. (三)不應慳吝法戒, 諸勝法爲大聖之遺財, 若慳悋不與, 則與盜三寶物同. (四)饒益行戒, 於一切衆生不可作不饒益之行, 應普攝一切衆生, 爲入道之因緣. 大日經具緣品說此四波羅夷之偈, 稱爲三昧耶偈, 同經學處品則稱爲四種根本罪, 大日經疏卷九稱爲四波羅夷. 又大日經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七中) : 如前三世無障礙戒中, 先令不捨三寶, 又令不捨菩提之心. 此卽菩薩眞四重禁也.故以不捨三寶爲三, 與不退菩提心合稱爲四波羅夷. 若犯此四種戒, 則失眞言乘之命根, 恰如斷頭首, 斷除根本善業, 則一切功德皆不生, 種種修行遂不得其功. 灌頂時, 於三昧耶戒壇, 由阿闍梨傳授此四重戒. (參閱四重禁1740)
【밀교삼삼매문密敎三三昧門】
p4485-下→ 卽密敎之三解脫門, 亦卽行者於行法之初․中․後作此觀. 三三昧爲吽字之三摩地, 其吽字具有三解脫之德. 據大日經疏卷九所載, 眞言以最後吽(□(hūṃ)字爲體, 具足三密解脫門. 謂吽字上有空點, 卽大空之義, 亦卽空解脫門 ; 本體爲□(ha, 訶)字, 以離因緣, 故爲無相解脫門 ; 下有□(ū, 鄔)字三昧點, 以本不生, 故爲無作解脫門. 如是三門, 一切諸障所不能趨入. 祕藏記鈔卷四載, 先於行法之初作之, 次於行法之中將入字輪觀時再作此觀, 次於行法已, 復作此觀. 空點, 表示遠離有空之所作, 觀諸法平等, 不願生死․涅槃, 故至空解脫門 ; 訶字本體表示無相, 卽空亦空之義, 斷除空之執著 ; 鄔字, 爲本不生之義, 故無所願求, 卽無作解脫門. 三三昧之建立, 顯敎多就遮情去執之觀而說之. 密敎則就深義, 於表德之上而論之 ; 或以空․無相爲遮情去執, 無願爲表德. 若就表德之義而言, 空爲一切諸法無礙涉入之義 ; 無相爲萬德輪圓無盡之義 ; 無願, 卽行者本來具足金剛․胎藏二部曼荼羅之德, 故無所願求. [祕藏記卷本](參閱三三昧521)
【밀교오대密敎五大】
p4486-上→ 卽相對於顯敎所詮釋五大爲有爲無常之法 ; 於密敎則以五大爲諸法之本體所立之法, 係如來之三昧耶身. 三昧耶, 爲本誓․標幟之義 ; 卽以地․水等五大標幟法身如來無相三密之妙境界內容, 以及法身之本誓 ; 此卽所謂密號名字. 密敎胎藏界以五大色法爲大日如來之理法身. 其種子爲□(a, 阿)․□(vi, 尾)․□(ra, 羅)․□(hūṃ, 吽), □(khaṃ, 缺)等, 或 □․□(va, 口縛)․□․□(ha, 訶)․□(kha, 佉)等, 卽五方五佛之種子. 亦卽以此五大配於五方之五佛. 唐代善無畏譯之尊勝儀軌載, 以地․水․火․風․空順次配當東․西․南․北․中, 卽始覺上轉之修生金剛界東因之義. 唐代不空譯之宿曜經, 則以空․風․火․水․地配東․西․南․北․中, 卽依本覺下轉之本有胎藏界中因之義. 此二種說法之圖示․解說如下 : 東西南北中□□□□□地黃水白火赤風黑空靑阿閦彌陀寶生不空大日發心菩提修行涅槃方便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 (一)尊勝儀軌之義 尊勝儀軌之五大乃依東因發心之義 : (1)地大, 配東方阿閦, 爲發心之位 ; 卽以修生之菩提心爲因, 生起大悲之萬行, 猶如地爲生萬物之根本 ; 又菩提心堅固不動如地, 故阿閦之標記爲不動. 其大圓鏡智之任持一切諸法與地之能任持萬物相應 ; 位於東方, 表示修生之始 ; 黃色爲不變色, 卽與菩提心之不變相應. (2)水大, 配西方彌陀, 爲成菩提之位 ; 此菩提心之自性淸淨及無量光之究竟圓明, 猶如水之圓明. 其妙觀察智․說法斷疑之德, 猶如水之能洗滌塵垢 ; 位於西方, 與行證之終極相應 ; 白色與無量光相應. (3)火大, 配南方寶生, 爲修行之位 ; 以其修成萬行, 猶如火熱能成熟萬物 ; 其平等性智, 斷滅一切虛妄差別, 使之平等一如, 猶如火之能燒盡萬物. (4)風大, 配北方不空成就, 爲入涅槃之位 ; 卽表示涅槃之寂滅萬物, 猶如風大之能破壞萬物 ; 位於北方, 與涅槃之高位相應 ; 黑色與涅槃之幽然深妙相應. (5)空大, 配中央大日, 爲方便究竟之位 ; 表示大日圓成四德, 含容自利利他之一切功德, 猶如虛空之含容一切萬象. 其法界體性智之周遍法界, 廣大無邊, 亦同此意 ; 位於中央, 與周遍法界相應 ; 靑色與含容一切相應. (二)宿曜經之義東西南北中□□□□□空靑風白火赤水黑地黃阿閦彌陀寶生不空大日修行涅槃菩提方便發心大圓鏡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體性智 宿曜經之五大乃依中因發心之義 : (1)地大, 配中央大日, 爲發心之位 ; 此乃表示以本有之菩提心, 堅固不動, 爲諸法本源之體性, 其性猶如大地 ; 亦如法界體性智之爲諸法本源 ; 黃色與菩提心之不變相應. (2)空大, 配東方阿閦, 爲修行之位 ; 修萬行, 行行圓具而無缺少, 猶如虛空之含容萬物 ; 亦如大圓鏡智之含容萬象 ; 其爲東方者, 以東方爲萬物之始, 故與萬行之始相應 ; 靑色含容五色, 故與含容萬行相應. (3)風大, 配西方彌陀, 爲涅槃之位 ; 阿彌陀意譯無量光, 乃表示涅槃之德 ; 其妙觀察智․說法斷疑生信之功用, 與風大之能殺能成二德相應 ; 相對於東方爲萬物之起首, 西方則爲萬物之終歸, 意卽涅槃 ; 白色與無量光相應. (4)火大, 配南方寶生, 爲成菩提之位 ; 以其萬行成熟, 開菩提之花, 猶如火熱之於草木 ; 故配於南方爲赤色. (5)水大, 配北方不空成就, 爲方便究竟之位 ; 此以利他之方便成就利他之妙業, 能應衆生之機, 斷除迷妄, 猶如水之方圓隨器, 能洗滌塵垢 ; 北方, 印度之俗爲勝方, 故與究竟位相應 ; 黑色爲染色之至極, 與究竟位之至極相應. [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卷五阿闍梨眞實智品](參閱中因發心1017․東因發心3295․阿字五轉3613)
【밀교참법密敎懺法】
p4493-中→ 卽密敎所行懺悔禮佛法. 有胎藏․金剛等二種法, 胎藏界之懺法爲九方便, 金剛界之懺法爲五悔. 胎藏界之九方便, 係依印明結誦等方便力, 眞實成就之九種事, 或謂此九種爲所修法之前的方便. 九方便爲 : (一)作禮方便, 謂恭敬禮拜歸命十方三世三寶. (二)出罪方便, 謂行者懺悔無始以來所犯之煩惱業衆罪. (三)歸依方便, 謂歸依隨從三寶. 雖作禮․歸依皆屬歸依三寶, 然有前者爲恭敬․後者爲隨從等意義上之差別. (四)施身方便, 謂以行者之身奉獻諸尊. (五)發菩提心方便, 謂發菩提心竝起化益衆生之大悲心. (六)隨喜方便, 諸佛菩薩․二乘․衆生等之修福智善根, 悉皆隨喜. (七)勸請方便, 卽請諸佛菩薩住世, 常轉法輪. (八)奉請法身方便, 令衆生安住法身. (九)迴向方便, 行者所修之善根, 迴向一切衆生. 九方便表示行者轉九識而開顯中臺八葉九尊之內證 ; 或表示三三平等之意. 金剛界之懺悔禮佛法爲五悔, 乃總擧一切佛菩薩之行願, 以表示禮拜懺悔之意趣. 一切諸佛菩薩之行願不出普賢菩薩之十大願, 五悔與十大願開合雖不同, 然法體一味, 故五悔又稱爲普賢行願. 卽 : (一)至心歸命, 謂淸淨三業, 慇懃敬禮歸命三寶. (二)至心懺悔, 謂至心懺悔過去世所造罪業. (三)至心隨喜, 謂於佛菩薩․二乘․一切有情等集聚福智善根福德, 能至心隨喜. (四)至心勸請, 謂至心勸請現在十方一切諸佛, 常久住世不捨悲願, 永轉法輪利益衆生. (五)至心迴向, 謂不失以上四種功德․不退轉菩提心․常隨諸佛學習․常生勝族․得四辯․六通․十自在․諸禪等功德, 普皆迴向無上菩提. 千手千眼儀軌經中所擧五悔之名稱與此稍異, 天台之五悔順序亦稍有不同. 金胎二界懺法之不同, 或以胎藏界爲因曼荼羅, 故依因位之九識而說九方便 ; 或以胎藏界爲三部門所建立, 故依三三平等而說九方便. 而以金剛界爲果曼荼羅, 故表示果位之五智 ; 或因金剛界爲五部門所建立而說五悔. [大日經卷七․要略念誦經․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卷上․卷下․蓮華部心儀軌․如意輪儀軌]
【밀기密機】
p4495-中→ 卽堪於受敎以修祕密眞言之根機. 首楞嚴經卷五(大一九․一二五下) : 退藏密機, 冀佛冥授.
【밀늑일파密勒日巴】
p4485-上→ (1038?~1122)藏名 Mi-la-ras-pa. 爲西藏高僧. 迦爾居派創始者爾巴(藏 Mar pa)之嫡傳高徒. 生於尼泊爾附近之 Kya-上s-tsa, 七歲喪父, 嘗爲報叔父․姑母奪産之仇, 修習咒術殺人及降雹之法, 遂造黑業, 繼而生悔意, 乃學白業正法 ; 上師馬爾巴爲淸淨其罪業, 故意給豫無數大小苦行, 終至罪業淸淨, 受灌頂與修持口訣. 師以苦行聞名, 更善歌詠, 有十萬歌集(藏 Grubum)傳誦於世. 此外, 爲利益衆生, 常巡錫各地敎化, 故被稱譽爲密勒尊者. 師所傳之敎, 極近神祕主義, 弟子頗多, 據傳得大成就者有二十五人, 集學說之大成者, 則爲其高足達保哈解(藏 Dwag-po lha-rje, 1077~1152, 著有菩提道次第隨破宗莊嚴經, 該書融和密勒日巴之大手印法與阿提沙之菩提道次第).
【밀다라密多羅】
p4475-中→ 梵名 Mitra. 意譯朋友. 爲婆羅門敎․印度敎之神名. 乃吠陀中之晝神, 其威力․智慧與婆樓那(梵 Varuṇa)相同, 常與之形成配偶神, 稱爲密多羅婆樓那. 密多羅統治白晝, 婆樓那統治黑夜, 二者共同統治天與地, 保衛世界, 懲罰罪惡, 故有宇宙大王․眞理主宰等稱號. 梨俱吠陀中對其讚頌之詩多與有關婆樓那之讚頌同時竝擧, 單獨歌頌此神者僅第三卷第五十九篇一首.
【밀단密壇】
p4495-中→ 祕密壇之略稱. 卽指修行密法之壇. 廣義而言, 大壇亦稱爲密壇 ; 然一般係指相對於大壇, 置於佛前之長方形的壇爲密壇. 於密壇上放置有莊嚴之物, 如金剛盤․火舍․六器․飮食器․燈明臺․花甁各一對等, 不能如大壇置放四面器.
【밀륵대사전집密勒大師全集】
p4484-下→ 西藏密勒日巴著, 民國張澄基譯. 慧炬出版社出版. 全稱密勒日巴大師全集. 原文爲藏文. 本書包括密勒日巴尊者傳與密勒大師十萬歌集二書. 前者爲張氏就藏文原本所作之編譯, 節略之處甚多. 後者則較接近原典, 絶大部分係依原文逐句譯出. 密勒日巴爲西藏實踐佛法之代表, 亦爲西藏之偉大佛敎詩人. 本書所收, 雖非密勒大師之全部弘法資料, 卻是最能代表密勒大師思想與行持之主要作品.
【밀림산부密林山部】
p4482-上→ 梵名 Śaṇḍāgārikā. 音譯沙那利迦․山拖伽梨柯. 又作密林住部․密山住部․芿山部․六城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 乃佛滅後三百年中, 由上座犢子部所流出之一派. 以住處爲部名. 異部宗輪論述記(卍續八三․二二○上) : 密林山者, 近山林木蓊鬱繁密, 部主居此名密林山, 從所居爲名也. 文殊問經名芿山部.敎義與犢子部略同, 分派之起因乃就已解脫更墮, 墮由貪復還, 獲安喜所樂, 隨樂行至樂一頌之解釋有差異, 而主張退法․思法․護法․安住․堪達․不動等六種無學. 卽謂已解脫爲思法, 更墮爲退法, 第二句之墮由貪爲護法, 復還爲安住, 第三句爲堪達, 第四句爲不動. [舍利弗問經․部執異論․十八部論](參閱部派佛敎4814․犢子部6667)
【밀립密立】
p4474-上→ 卽依循純密敎之法式所組織之法會儀式. 爲顯立之對稱. 所謂顯立係將顯敎法式用於密敎 ; 而密敎之特有法會則稱爲密立.
【밀櫁】
p6568-中→ 梵語 deva-dāru. 又作樒․木蜜․木樒․密香․沒香. 俗稱付. 屬沈香類. 學名 Pinus devadāru, 或 Avaria longifolia, 或 Erythrosylon sideroxyloides. 其樹高三公尺餘, 皮靑白色, 葉似槐而長, 略有椒氣. 六月開細白似橘之花竝結果, 果實如天蓼子, 熟則破裂, 中有子五․六顆, 黑色大如豆, 酸甛可食, 多食則醉. 其根粗厚, 砍伐後, 經四․五年, 取其不腐壞處製成香, 其味辛溫, 可避臭氣及鬼尸惡氣. 樹枝可供佛, 皮及葉於乾後可焚香, 稱爲抹香. 另有日本所産之樒, 屬木蘭科之常綠木. 其學名爲 Ilicium anisatum, 與前者恐不同科. 又有稱茵芋者, 其葉似樒而稍厚, 高約零點五至一公尺. 生於深山之陽地, 四五月頃開花結果.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法華義疏卷四下․玄應音義卷七․和漢三才圖會卷八十二․乳味鈔卷一]
【밀부密付】
p4473-下→ 又作密授․密附. 卽師家親自祕密傳付佛法豫弟子. 亦卽禪宗之以心傳心. 又學人了悟自己本來之眞面目, 竝由其師給豫證明印可, 稱爲密傳密付. 與密傳一詞同義.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寶鏡三昧(大四七․五二五下) : 如是之法, 佛祖密付, 汝今得之, 宜善保護.[圜悟心要]
【밀사백토密師白免】
p4482-下→ 禪宗公案名. 唐代禪師密師(神山僧密)與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對話間, 顯示臨機應變․不拘泥於貴賤高下之靈活機法. 從容錄卷四第五十六則(大四八․二六二下) : 密師伯與洞山行次, 見白免子面前走過. 密云 : “俊哉!” 山云 : “作麽生?” 密云 : “如白衣拜相. ” 山云 : “老老大大, 作這箇語話. ” 密云 : “爾又作麽生?” 山云 : “積代簪纓, 暫時落薄. ” 白衣拜相, 表示平民榮昇爲高官, 乃向上之意. 其後洞山所答則意謂高貴人落魄, 乃向下之意. 整則公案卽表示向上․向下皆同等而能隨機應變, 靈活運用.
【밀성별익密成別益】
p4475-下→ 乃天台宗爲顯示五時中般若時淘汰之益之用語. 謂此時能於冥密間成就融通大小法門, 拂卻執著之利益. 又稱冥成別人. 卽於般若時, 行人自身雖不覺, 他人亦不知, 然冥密之間, 已成熟入實之機且至等齊別敎之成就. 日僧癡空之四敎儀集註半字談卷一詮釋臺宗九祖湛然所說之密成別益, 謂密卽冥密, 自他俱不知之意 ; 成別益, 卽一乘代表佛說大乘之法, 能了知界內外之法門. 因此, 若就內在實機成熟之情形, 相當於詮釋界內外法門之別敎敎義, 故稱爲成別益. 非指修行別敎法門之意. [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蒙潤)](參閱轉敎融通6622)
【밀성통익密成通益】
p4476-上→ 天台宗爲顯示五時中方等時彈訶之益之用語. 乃臺宗九祖湛然所說. 又作密成通人. 天台之藏敎二乘, 於方等時雖遭佛彈訶, 然不知不識中, 入實之機成熟, 而蒙大乘初門的通敎之利益.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之二(大四六․四四六中) : 方等旁用三藏․正用三敎以斥二乘, 令二乘人密成通敎.[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蒙潤)․四敎儀集註半字談卷一]
【밀실密室】
p4482-中→ (一)指四面關閉之室. 摩訶止觀卷七上(大四六․八九中) : 定中觀智, 如密室中燈照物則了.(二)比喩絶對之境界. 景德傳燈錄卷十六(大五一․三三○中) : 問 : “如何是密室?” 師曰 : “緊不就. ” 曰 : “如何是密室中人?” 師曰 : “不坐上牛. ” (三)指密敎修學之室. 此外, 禪林中亦有以密室不通風一語, 表示無有禪的活潑運作之境界, 或比喩師徒之間親密無間. 人天眼目卷六(大四八․三二九上) : 門云 : “密室不通風, 獨自歸家坐. ”
【밀암사분密庵沙盆】
p4485-中→ 禪宗公案名. 卽宋代禪師密庵(密菴)咸傑於其師天童應庵曇華之座下獲得印證之公案. 五燈會元卷二十(卍續一三八․四一四下) : 一日(應)庵問 : “如何是正法眼?” 師遽答曰 : “破沙盆. ” 庵頷之.正法眼, 爲照破迷惑之智慧眼. 破沙盆, 原出自雪峰義存之語, 比喩不通用․無價値之物, 與乾屎橛一語同義. 對於應庵所問, 密庵以所見絶對無限之眞實回答, 故其師不得不頷之.
【밀암화상어록密菴和尙語錄】
p4494-上→ 全一卷(或作二卷). 又作密菴咸傑禪師語錄․密菴錄. 宋代僧密菴咸傑(1118~1186)撰, 松源崇岳․笑菴了悟等編. 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刊行.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編錄乾明禪院․太平興國禪寺․華藏禪寺․天童景德禪寺等七會之語錄, 及小參․普說․頌贊․偈頌․法語․塔銘等. 卷首有張鎡之序文.
【밀어密語】
p4495-上→ ①指佛陀眞實․祕密之言語與敎示. 佛陀眞意自表面之理解而言, 是隱藏的, 稱爲密意. 例如說如來已涅槃, 係隱去如來常住之意所說之語. ②指密敎之陀羅尼眞言. [祕藏記卷本](參閱陀羅尼3607․眞言4201)
【밀엄경密嚴經】
p4496-中→ 凡三卷. 全稱大乘密嚴經(梵名 Ghana-vyūha-sūtra). 譯本有二, 一爲唐代日照(地婆訶羅)譯, 另一爲唐代不空三藏所譯, 兩本皆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本經旨在闡說一切法乃心識所變, 全經計分密嚴會․妙身生․胎生․顯示自作․分別觀行․阿賴耶建立․自識境界․阿賴耶微密等八品. 初, 佛出過三界, 於密嚴國土(大日如來之淨土)應如實見菩薩․金剛藏菩薩之請問, 而宣說法要, 示以如來藏不生不滅之理 ; 金剛藏菩薩復對來會之菩薩衆宣說阿賴耶識之能示現衆法, 染淨諸法恆以此識爲所依, 更闡明阿賴耶識隨迷悟之緣而別凡聖. 於本經中, 揭出十地․華嚴․大樹․神通․勝鬘等經之經名. 又經中闡明五法․八識․三性․二無我之義․阿賴耶識之染淨二分, 復以海比喩阿賴耶識․以風比喩境界․以波浪比喩七風, 以及八識九識之說等, 凡此, 皆同於楞伽經所說. 此外, 本經與法相宗所依六經十一論中之厚嚴經相同, 惟本經說第九識, 厚嚴經則說五性各別. 現今流通者爲日照之譯本. 西藏亦有本經之譯本, 係由四卷九品所成, 與漢譯本略有出入. 本經之注疏有法藏之密嚴經疏四卷. [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一․開元釋敎錄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三․卷四]
【밀엄경소密嚴經疏】
p4496-下→ -中→ 凡四卷. 唐代法藏(643~712)撰. 又作大乘密嚴經疏. 收於卍續藏第三十四冊. 第一卷已散失. 本書爲地婆訶羅所譯大乘密嚴經之注釋書, 約撰於唐武后則天天授元年(690). 法藏之著作可分爲兩類, 一爲闡釋華嚴五敎判之作, 另一爲如來藏經論之四宗判注釋. 本書卽屬後者, 對密嚴經各品細分科段, 竝詳加注解. 然首卷佚失, 難以了解本書之旨趣, 亦難斷定其正確之價値.
【밀엄정토密嚴淨土】
p4496-上→ 指以身語意三密所莊嚴, 爲如來所依止之眞如法性自受用之淨土. 又作密嚴國․密嚴佛土․密嚴佛國․密嚴世界․密嚴道場. 此淨土乃修得之果圓滿, 遠離諸過患, 具足智慧․神通之觀行者所依止之處. 又此淨土以如來藏無垢淨識爲體, 密敎特指爲法身大日如來之淨土, 蓋若以九識擬配五佛, 則第九阿摩羅無垢識相當於大日如來, 故此以無垢識爲體性之淨土爲大日如來之住處. 此淨土爲密嚴經所說金剛界․胎藏界二部法身之依處, 亦相通於華嚴經所說之華藏世界․淨土門所說之極樂世界. [大乘密嚴經卷中顯示自性品․發菩提心論․密嚴淨土略觀․密嚴經疏(法藏)卷三․大日經疏卷三]
【밀엄해회密嚴海會】
p4495-下→ 指以身語意三密莊嚴之諸佛淨土. 海會, 比喩衆多. 大日經疏卷三(大三九․六○八中) : 由三蜜方便, 自心澄淨故, 諸佛蜜嚴海會悉於中現.上引之中, 蜜又作密.
【밀엄화장密嚴華藏】
p4496-上→ 卽密嚴國與華藏世界之合稱. 前者爲密嚴經所說, 後者爲華嚴經所說 ; 皆爲淸淨莊嚴之佛土. 瑜祇經卷上(大一八․二五四上) : 唯此佛刹, 盡以金剛自性淸淨所成密嚴華嚴.(參閱密嚴淨土4496)
【밀왕密王】
p4473-下→ 指密敎敎主大日如來. 大日爲心王, 故稱爲密王.
【밀우궁密牛宮】
p4473-下→ 梵名 Bṛiṣa. 音譯毘梨沙. 十二宮之一. 又作牛密宮․金牛宮․牛宮. 相當於黃道太陽四月之位置. 於密敎胎藏現圖曼荼羅中, 位於外院之東方. 宿曜經卷上(大二一․三八七下) : 第十昴三足, 畢四足, 觜二足, 太白位焉, 其神如牛, 故名牛宮.其形像於諸曼荼羅皆爲伏臥之牡牛形.
【밀운선사어록密雲禪師語錄】
p4494-中→ 凡十三卷. 明代密雲圓悟(1566~1642)撰, 山翁道忞編. 明代刊行. 內容卽 : 卷一至卷四爲上堂語, 卷五爲上堂開示․小參等, 卷六爲問答機緣, 卷七勘辨機緣․法語․書問(上), 卷八書問(下), 卷九擧古․拈古等, 卷十代古․頌古(上), 卷十一頌古(下)․佛祖贊․自贊, 卷十二偈․佛事等, 卷十三收錄塔銘․行狀․年譜.
【밀원密院】
p4484-中→ 西藏拉薩三大寺系統中專修密宗之學院. 又稱擧巴. 有上下兩院, 每院以五百人爲量, 上密院又稱居堆, 下密院又稱居麥. 重視苦修, 主要修習集密․勝樂․大威德三金剛及其他金剛護法等密法. 其中之僧衆可槪分爲二 : (一)未在三大寺考取格西而直入擧巴者, 稱爲吉然巴, 以學習密部之儀軌事相爲主, 對敎理則較少硏究. (二)於三大寺中顯敎學院修習五部十三學級課程後考取格西, 復經寺院考試及格者, 則授豫多然巴學位, 繼經拉薩大法會考試及格者, 復授拉然巴學位. 唯有取得拉然巴格西學位者, 方能於密院中按年資昇遷, 於擔任擧巴之糾察如格貴․翁則等職事之後, 始可望昇爲擧巴之堪布, 再昇法王, 於甘丹寺上下密院之法王尙可候缺昇任甘丹土犀巴.
【밀의密意】
p4494-中→ 隱藏之旨意. 卽指佛特殊之意趣. 蓋佛之眞意與衆生所理解者不同, 故稱爲密. 此卽言, 卽使詳細說明, 衆生亦難以理解測知佛眞實之意, 故佛所說者, 皆爲方便敎說. 此外, 指密意方便敎, 乃對顯了眞實之敎而言. 又以密意所說之語, 稱爲密語. 亦卽指佛陀眞實․祕密之言語與敎示. 例如, 如來說涅槃乃隱去如來常住之意而說, 故稱密語. [最勝王經卷一]
【밀의密義】
p4494-下→ 指深奧祕密之義理. 首楞嚴經卷一(大一九․一○六中) : 欽奉慈嚴將求密義, 卽時如來敷座宴安, 爲諸會中宣示深奧.
【밀인관정密印灌頂】
p4474-下→ 卽不行具支灌頂之一切作法, 而僅傳授印契眞言之灌頂. 係特別針對機性較優之弟子而行者. 或相當於印法灌頂, 或以心灌頂(唯於心想之灌頂). 所謂具支灌頂, 卽指資格較深․能力較强之弟子得無盡福施之果, 具足衆緣支分而受灑水之灌頂. (參閱具支灌頂3076)
【밀인密印】
p4474-上→ ①根據密敎之根本敎義, 諸佛菩薩皆有本誓, 爲標示此一本誓, 常以兩手十指或某一特殊身勢動作, 顯現種種相, 是爲本誓之印相印契, 故稱之爲印 ; 又以其所標幟之義理旨趣極爲祕密深奧, 故稱之爲密. 大日經密印品(大一八․三○上) : 身分擧動住止, 應知皆是密印 ; 舌相所轉衆多言說, 應知皆是眞言.. ②於禪宗, 禪徒一旦徹見本性而了悟生死迷妄之根源, 師家卽於契當之機緣給豫印可 ; 此種印可證明之境地乃師家與學人間直接․親切之心印, 非他人所能窺知者, 故稱密印. ③卽明末淸初之臨濟宗僧眞傳, 號密印, 故世稱密印眞傳. (參閱密印眞傳4474)
【밀인密因】
p4475-上→ ①如來證悟了義之果德名祕密藏, 而達到此祕密藏之因行, 稱爲密因. 密, 乃經上所說之陀羅尼, 非凡小所能知, 故稱密, 密卽因. 楞嚴義疏卷八之二(大三九․九三三上) : 三世果人入祕密藏, 以此爲因, 密之因也. 又此大定具一切行, 而非凡小之所能知, 故名爲密. 密卽因也.[首楞嚴經序․大日經卷五]. ②指佛菩薩之本地. 楞嚴義疏卷六之二(大三九․九一四下) : 眞聖利物, 終不可測, 以承佛制, 不妄漏泄, 此聖眞因, 唯聖自證, 故云密因.[首楞嚴經卷六]
【밀인사密印寺】
p4474-中→ 位於湖南寧鄕縣西之大潙山中. 唐代元和(806~820)年中, 潙山靈祐(771~853)應裴休之請所開創. 潙山弟子仰山慧寂出, 本寺遂成爲潙仰宗之發祥地. 寺中以藏經閣․裴公庵․裴公墓․仰山居室遺蹟․香嚴巖․回心橋․盤陀石等爲著名. 淸康熙年間曾重修, 直至近代毁於兵火. [大淸一統志卷二七七]
【밀인선사어록密印禪師語錄】
p4474-下→ 凡十二卷. 明末淸初密印眞傳(1625~1678)撰. 如暐等編. 收於明藏中. 十二卷之內容卽 : 卷一至卷三爲上堂語, 卷四小參, 卷五․卷六開示, 卷七法語․牧牛頌․十無語頌, 卷八機緣․勘辨․拈問代頌, 卷九頌古, 卷十山居․集詩․水居, 卷十一雜偈․諸贊․眞贊, 卷十二雜偈․疏引․塔錄.
【밀인진전密印眞傳】
p4474-中→ (1625~1678)明末淸初臨濟宗僧. 敘州(四川省)人, 俗姓李. 號密印. 靈隱印文之法嗣. 自幼出家, 聞一老僧言敎外別傳之宗旨而歸禪, 後師事靈隱. 住湖南黔陽縣廣福山勝覺寺, 擧揚宗風. 康熙十七年示寂, 享年五十四. 著有密印禪師語錄.
【밀자密字】
p4475-中→ 指諸尊種子之字. 以其理趣深密, 故稱爲密字. 例如瑜祇經一切如來內護摩金剛軌儀品(大一八․二六五下) : 金剛語言誦, 密字化諸雹, 打破諸修羅, 及一切宿曜.經文中, 密字一語, 乃指金剛語菩薩之種子□(raṃ, 囕囕)字. 密, 卽指語密. 以□火焚燒一切有相之言語, 使歸於無言.
【밀장개선사유고密藏開禪師遺稿】
p4495-下→ 凡二卷. 明代密藏道開撰. 卷上包括上慈聖皇太后․募刻大藏文․刻大藏願文等共五十篇 ; 卷下包括上本師和尙․與徐海觀居士等六十四篇.
【밀장密藏】
p4495-中→ (一)指祕密之敎法. 乃諸法直顯法爾自然所示之敎法 ; 比敎法超越肉身之佛(生身佛)所說之敎法. 二敎論(大七七․三七四下) : 法佛談話謂之密藏, 言祕奧實說.(二)指屬於密敎之經․律․論三藏聖典.
【밀재여변密在汝邊】
p4475-上→ 禪林用語. 意謂佛祖所傳之法, 竝非祕密者, 而係在自己之身邊. 無門關第二十三則(大四八․二九六上) : 汝若返照自己面目, 密卻在汝邊.
【밀적금강력사애련경密迹金剛力士哀戀經】
p4484-上→ 全一卷. 全稱佛入涅槃密迹金剛力士哀戀經. 又作佛入涅槃哀戀經․力士哀戀經. 前秦(351~431)年間所譯, 譯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內容乃敘述佛將入涅槃時, 密迹金剛力士見佛滅度, 而悲哀懊惱, 讚歎如來猶如生死大海中之大船師, 卻將捨彼等而入寂, 哀戀不已以致昏厥, 是時大地震動, 山崩星落, 四方火起 ; 後由帝釋制止, 佛遂宣說(大一二․一一一七下)諸行無常, 無得住者, 不可體信, 是變易法等語.
【밀적금강력사회密迹金剛力士會】
p4484-中→ 凡七卷. 西晉竺法護譯. 又作密迹金剛力士經․密迹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一冊. 卽指大寶積經卷八至卷十四部分. 內容首先闡明菩薩․如來之身密․語密․意密, 最終有祕密主之請求於佛陀入滅後五百年中護持本經. 又本經之別譯爲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 (參閱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2347)
【밀적역사密迹力士】
p4483-下→ 梵名 Guhyapāda vajra, Saṇḍa(音譯散那). 卽守護佛法之夜叉神. 又作執金剛神․密迹金剛․金剛密迹․金剛力士․密迹士․密迹. 據大日經疏卷一載, 其爲夜叉王, 身․口․意等速疾隱祕難了知, 故舊譯密迹. 又以其親近佛, 願聞佛之祕密事迹, 故稱爲密迹. 此神執金剛杵守護佛法, 故又稱金剛神․金剛手․執金剛. 一般於寺院門兩側所安置之二王, 其中之一卽爲密迹力士. [大寶積經卷九密迹金剛力士會․大唐西域記卷六․玄應音義卷一]
【밀종도차제론密宗道次第論】
p4481-中→ 西藏名 Gnags-rim chen-po. 宗喀巴著. 原名勝遍主大金剛持道次第開顯一切密要論. 又稱眞言道次第․密宗道次第. 與菩提道次第竝爲宗喀巴二大論書, 此二書代表宗喀巴對佛敎之完整看法與其思想體系. 菩提道次第乃修習顯乘之次第, 本書則爲修習密乘之次第. 本書成於明永樂四年(1406), 其內容係將修習密乘之次第判分爲五品 : (一)淸淨菩提心, 此與顯乘相同. (二)四類灌頂, 此悉通於四部密典. (三)守護律儀及三昧耶, 律儀爲菩薩共戒, 如菩薩地及集菩薩學處論所說十八重四十六輕等 ; 三昧耶則爲密乘不共戒, 依各種咒典而各有異說. (四)成熟根器之生起次第. (五)悉地解脫之圓滿次第, 主要係以無上瑜伽之時輪․密集等諸法爲指歸. 此論未有略論, 其弟子克主大師, 遂依之而作, 原名續部總建立廣釋, 卽今之密宗道次第略論, 乃密宗必學之要典.
【밀종密宗】
p4477-中→ 又作眞言宗․瑜伽宗․金剛頂宗․毘盧遮那宗․開元宗․祕密乘. 依眞言陀羅尼之法門, 修五相․三密等妙行, 以期卽身成佛之大乘宗派. 我國十三宗之一, 日本八宗之一. 主要以金剛頂經爲經藏, 蘇婆呼經爲律藏, 釋摩訶衍論爲論藏. 統稱密敎之經典爲密經. 此宗派通稱密敎(顯敎之對稱)者, 係顯示自宗所詮解之敎理最爲尊密, 而鄙視其餘諸大乘敎派爲淺顯, 認爲法身佛大日如來所說之金剛界․胎藏界兩部敎法, 方爲佛自內證之境界, 深妙奧祕, 故以密自稱 ; 又不得對未灌頂人宣示其法, 故稱密. 然就詮理之敎而言, 本無顯密之別, 惟其攝理成規所宗尙之行軌特殊, 爲區別其餘宗派, 故稱密宗爲宜. 又密敎之學問與修行, 稱爲密學. 密敎之宗家或修學密敎之僧徒, 稱爲密家. 修行密敎之徒衆, 稱爲密衆. 密敎修學之道場, 稱爲密場. 印度密宗起源於古吠陀典籍, 其後流行於民間各階層, 佛敎在長期發展過程, 逐漸滲入民間信仰, 竝受此等咒術密法之影響, 加以攝取, 作爲守護敎徒․消除災障之用, 古來通常稱爲雜密. 密宗竝將吠陀以來之諸神, 用交換神敎方式重新組織佛敎, 而出現許多明王․菩薩․諸天․眞言咒語. 故後期大乘經典中出現以陀羅尼(梵 Dhāraṇi)爲主之經典, 巴利律藏及經藏中, 有說護身等偈之經典, 錫蘭等地佛敎徒, 將其編集, 稱爲明護經(巴 Paritta), 迄今仍傳誦不已 ; 又有如大會經(收於長阿含經), 爲列出聽法會衆之名的經典 ; 此等被認爲是密敎陀羅尼及曼荼羅之起源. 其後迄四世紀左右, 出現專說咒法之獨立經典孔雀明王經, 認爲口念眞言, 內心統一, 建立方圓之土壇, 供養諸尊, 嚴修儀禮, 卽可産生不可思議之功德. 及至七世紀後半, 印度佛敎進入全盛期, 已有經有敎, 有軌有儀, 眞正密敎方始開展, 以眞言․陀羅尼爲中心而增益大乘佛敎哲學, 以奠定其基礎. 此爲純正密宗, 純密以大日經․金剛頂經爲主. 在七世紀後半時, 成立於中印度之大日經, 將雜密經典所說諸尊以大日如來爲中心, 集大成而成胎藏界曼荼羅. 其理論可能承自華嚴經之說法, 主張在現實之事相上, 直觀宇宙眞相. 金剛頂經成立稍晩, 流行於南印度, 係傳自佛敎瑜伽派之說, 以心識爲中心而言五相成身(在心身中具備五相與本尊同一之觀法). 以此二經爲代表之純密, 在印度不久卽告消滅. 八世紀時, 純密由善無畏傳至我國, 後再傳至日本成爲眞言宗. 密敎興起於七世紀時, 至十一世紀印度佛敎衰亡止, 在中印度頗爲興盛, 融入性力派(梵 Śāktāḥ)敎說之後, 成爲左道密敎, 此派尤其强調散見在純密金剛頂經中之大樂說(梵 mahāsukha-vāda). 八世紀以來, 傳入西藏, 遂成爲喇嘛敎之骨幹. 至十․十一世紀時, 其部分經典已在中國流傳竝翻譯, 但在思想上則未産生影響. 因此從發達史而言, 雜密先興起, 繼而純密集大成, 與純密平行者, 爲融入印度性力派等敎說之左道密敎. 據傳, 謂大日如來越三世之一時, 於色究竟天之法界心殿, 對金剛薩埵等從心流出自內證之內眷屬, 爲自受法樂而宣說大日經, 又於眞言宮殿宣說金剛頂經, 後由金剛薩埵結集之(日本臺密謂阿難亦參加). 後於佛陀入滅後約八百年頃, 龍猛(龍樹)菩薩施咒於七粒白芥子, 以之打開十六丈(表示金剛界之十六菩薩)南天竺之鐵塔, 親從金剛薩埵受兩部大經(臺密則稱大日經係於鐵塔外由文殊菩薩所傳授). 後龍猛傳豫龍智, 復經七百年左右(相傳龍智歲壽七八百年), 再授大經於善無畏. 故密敎以龍猛爲開山祖師, 根本敎典爲大日經及金剛頂經, 信奉之敎主係大日如來(大毘盧遮那佛), 與釋尊之說法不同, 故自稱爲金剛乘. 金剛乘一詞, 於日本係指純密, 於印度及歐人之間則慣指左道密敎, 英文爲 Tantric Buddhism. 廣義之金剛乘分爲二派 : (一)右派 : 以大日經爲主, 卽指純密. 富於穩健之神祕主義, 欲藉咒術實現宇宙與精神之合一, 以支配自然與人事, 此派又稱爲眞言乘(梵 Mantrayāna), 自我國傳至日本, 成爲眞言宗, 稱爲唐密或東密. 另在日本天台宗流傳之密敎稱爲臺密. (二)左派 : 以金剛頂經爲主, 卽左道密敎. 肯定人之本能, 欲於此發現眞實, 稱爲金剛乘․易行乘(梵 Sahaji-yāna)或性力派, 重視雙身法, 以原始佛敎立場言, 此係左道旁門, 九世紀以後與印度敎結合而日趨興隆, 後傳入西藏, 成爲藏密之骨幹. 藏密, 乃西藏佛敎密宗之簡稱, 係八世紀時由蓮華生․寂護等傳入. 前弘期佛敎中, 西藏所行之密法多爲行․事二部, 史稱舊密法 ; 十一世紀初, 仁欽桑波等翻譯多種瑜伽密敎經典, 史稱新密法 ; 而後瑜伽部及無上瑜伽部密法遂盛行於西藏佛敎各派中, 傳承不絶. 而密宗之東傳我國亦有此二階段. 密宗東傳, 當以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大灌頂經․孔雀王經爲嚆矢. 三國吳之支謙所譯八吉祥神咒經․無量門微密持經․華積陀羅尼神咒經․持句神咒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咒經․七佛神咒經等亦頗著名. 唐以前與密宗關係最深者則推東晉竺曇無蘭, 譯有陀鄰鉢咒經․摩尼羅亶神咒經等凡二十五部, 皆屬密宗經典. 唐時譯密經最多者爲義淨三藏, 有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經․曼殊室利菩薩咒藏中一字咒王經․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經等十餘部. 唐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傳來純密之前, 中土業已廣譯密宗經典, 此外, 顯敎經典中之咒文陀羅尼尤不勝枚擧. 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出大灌頂神咒經, 咒術靈驗, 首都建康盛行咒術, 此後雜密更不斷傳譯. 唐玄宗開元年間(713~741), 善無畏․金剛智二純密大師先後於長安譯出根本經典, 建立灌頂道場, 我國密宗於是眞正成熟. 另有不空․一行․惠果․辨弘․慧日․惟上․義圓․義明․空海․義操․慧則等, 傳持純密. 其中, 日本空海(弘法大師)於貞元二十年(804)來唐, 就惠果受法, 返國後, 持弘不絶, 是爲日本眞言宗之祖. 會昌法難之後, 加以唐末五代兵燹不斷, 戰亂頻仍, 密宗經疏銷毁殆盡, 爾後所謂瑜伽, 但存法事而已. 宋代雖有法賢․施護, 法天等, 傳譯密宗經軌, 亦未能光大久遠. 且此時之密宗已異於唐代, 唐代密宗可謂爲有體系之綜合密宗, 宋代則是分化的․通俗的, 以崇拜特定之本尊, 誦持其眞言陀羅尼爲主, 如宣揚寶篋印陀羅尼․觀音六字明咒․準提咒等卽是. 又宋代因輸入時輪怛特羅之印度密宗, 故以威猛之忿怒明王本尊較多. 元代定喇嘛敎爲國敎, 喇嘛敎實卽以密宗爲骨幹之西藏佛敎, 其後以元帝室過分優待喇嘛敎, 導致腐化, 乃有宗喀巴之改革, 而形成新舊之黃敎․紅敎. 顯密二宗最大不同點, 在修持上之傳承與儀軌. 顯宗理論固然有師承傳授, 而修持法門不一定要嚴格之師承․儀軌 ; 如瑜伽之五重唯識觀, 天台之大小止觀, 卽無師承亦可自習. 反之, 密宗之儀禮繁複, 世界諸宗敎中無出其右者, 自初皈灌頂至金剛上師有一定之程序, 不可躐等, 與顯敎之簡易方便逈異其趣. 就敎義而言, 顯敎爲應身佛說法, 密宗則以法身佛說法. 依顯敎修行者, 認爲須經三大阿僧祇劫, 修六度萬行始得證佛果 ; 依密宗者, 則認爲僅修三密之妙行, 現生卽可成佛. 又有六大緣起之說, 六大卽地․水․火․風․空․識, 此六大乃一切諸法之本體, 能造一切佛, 乃至一切衆生之根身器界, 卽自性等四種法身, 衆生國土等三種世間, 皆爲六大所生. 依此六大緣起, 故立生佛平等之義, 大․三․法․羯等四種曼荼羅亦由六大緣起現法身德相. 衆生若依三密妙行修持, 契證性德時, 卽以父母所生身立證大覺位. 所謂三密加持妙行, 卽手結印契, 口誦諸佛眞言, 心住三摩地. 如說修行時, 行者之身口意能與諸佛之身口意相應, 則可速得成佛. 諸佛之身口意, 卽大․三․法․羯等四種曼荼羅 : 大曼荼羅卽諸佛之身密, 三摩耶曼荼羅卽意密, 法曼荼羅卽語密, 羯磨曼荼羅卽其餘三曼荼羅之業用. 要之, 四種曼荼羅具有諸佛之三密而不闕. 又此四種曼荼羅賅攝一切曼荼羅, 依大日經建立之曼荼羅稱爲胎藏界曼荼羅, 依金剛頂經建立之曼荼羅稱爲金剛界曼荼羅 ; 前者表示本覺之理, 故又稱因曼荼羅 ; 後者表示始覺之智, 故又稱果曼荼羅. 又對依餘經所立之別尊曼荼羅而言, 此金胎二部稱爲總德曼荼羅. 此外, 一切佛菩薩等乃從大日如來法身所流出之別尊, 各代表其別德, 爲一門之本尊, 對於此, 大日如來卽是總德普門之本尊 ; 一門之諸尊中, 阿閦․寶生等四佛表大圓鏡等四智 ; 四佛又各有四菩薩, 合爲十六大菩薩, 與四波羅蜜․四攝․八供等, 計三十七尊, 凡此皆不外從大日法界體性智流出者. 行者若常以白淨之信心, 自住金剛薩埵三昧, 修五相成身等妙行, 卽現得契證佛智, 圓滿佛身, 成就利他事業. 本宗又依大日經․菩提心論等創立十住心之說, 從異生羝羊心至極無自性心等九心爲世間․出世間․小乘․大乘․二乘․一乘等之住心, 第十祕密莊嚴心卽眞言密宗之住心. 亦卽本宗以凡聖不二爲宗要, 一塵一法皆住本初之智源, 悉爲三摩地之心地故, 雖上根勝慧之人, 起居動作․開口發聲․心思念想, 皆成無相三密 ; 而下根劣慧之機, 依有相之三密門, 能與三部諸尊之德相應, 以現在身證佛菩提. 要言之, 本宗思想之特質, 自敎主方面觀之, 顯敎爲應化之釋迦所說, 本宗爲法身佛之大日如來所說 ; 自法身立場觀之, 顯敎法身爲理體, 理體法身無形無相, 密宗法身有形有相, 且能說法 ; 自所說法觀之, 三論宗八不之中道寂滅境界․法相之離言勝義諦境界․天台之一念三千不可思議境界․華嚴之性海果分不可說十佛境界等皆畢竟可說 ; 自眞理之表現觀之, 一切諸法皆是眞理象徵, 此種象徵之具體表現, 卽密宗之儀軌 ; 自成佛遲速觀之, 除禪宗外, 其餘諸宗均須經三阿僧祇劫, 密宗則主張卽身成佛 ; 自宗敎之立場觀之, 密宗兩部曼荼羅表現以人格主義思想爲基礎之世界觀, 由無量無數之諸佛菩薩, 構成一卽一切․一切卽一之輪圓具足之世界 ; 自敎義體系觀之, 密宗爲一種理智不二之宇宙人生觀, 大日如來卽具此偉大人格, 智法身之世界稱爲金剛界, 理法身之世界稱爲胎藏界. 由修持之力, 可將智之世界擴大至與理之世界一致, 此卽理智不二. (參閱六大1251․四曼相大1755․卽身成佛3760․眞言宗4204)
【밀주원인왕생집密咒圓因往生集】
p4477-上→ 全一卷. 宋代智廣․慧眞編集.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本書收集金剛幢所譯諸經之神驗祕咒, 包括觀自在菩薩六字大明心咒․阿彌陀佛根本咒․大佛頂白傘蓋心咒等, 共三十三首(一說二十九首). 所列擧之陀羅尼多被認爲具有往生成佛之功用. 旨在倡導如法念誦其中任一陀羅尼, 皆能往生淨土之思想. 與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一書相類似, 此二書乃了解五臺山華嚴密敎之必讀書籍.
【밀첨탑密簷塔】
p4495-下→ 爲古代建築寶塔形式之一種, 佛塔亦採用之. 爲多磚之結構, 一般呈八角形, 亦有十二角形者. 塔下有須彌座. 底層塔身較高, 其上出簷九․十一․十三層等, 兩簷間之塔身極短, 不設門窗, 僅有一小孔, 內部亦多爲實心.
【밀촌密村】
p4476-中→ 爲西藏佛敎格魯派寺院中隸屬於康村下之一級組織, 意爲一戶口․一戶人. 一般以同一地區或同一部落之僧人集合爲一居住單位, 人數由五人至五․六十人不等. 設有密村格幹及密村吉米二執事, 前者爲密村之長老, 監督指導密村中僧徒之戒律與學業, 後者負責管理密村之錢糧等事.
【밀타회密陀繪】
p4482-中→ 爲一種油畫. 卽油中加入各種顔料, 再加上乾燥劑(稱爲密陀僧之一種氧化鉛), 以此種油畫顔料所描繪而成者, 卽稱爲密陀繪, 佛敎圖繪常使用之. 所謂密陀僧, 係波斯語 murdasen 之音譯, 淵源自波斯地方.
【밀특나교密特羅敎】
p4483-上→ (Mithraism)古代波斯(伊朗)之宗敎. 流行於羅馬帝國時期祕密宗敎之一. 屬於祆敎之直系宗敎, 其聖典阿凡士塔(Zend Avesta)中, 擧主神爲直屬馬哲達(Ahura Mazda)之重要神格. 主神爲密特羅(Mithra), 故稱密特羅敎 ; 摩尼敎卽源自此敎. 密特羅原爲上古印度․伊朗神靈之一, 約始於西元前二千年, 可見於梨俱吠陀. 祆敎興起後, 不再被提及. 後又經流布, 由美索不達米亞而西傳. 於西元前三世紀頃, 伊朗․印度等地以密特羅爲天空之主宰神而信奉之, 漸被視爲太陽神․光明神․萬物豐穰之神, 而加以崇拜, 可與印度吠陀神話之密多羅(梵 Mitra)對比, 似爲印度․伊朗之間共通之太陽神. 乃爲印歐比較語言學․比較神話學等有趣之題材. 此敎就敎義及信仰內容而言, 可說直屬祆敎系統. 係倡導平等觀, 有以進聖餐, 使信徒皆能無差別的獲得福音, 而到達復活境地之說. 善․惡二元鬥爭之現實世界, 亦由於有密特羅之降臨, 而有善者復活不死, 惡神死滅之敎法. 西元前六十七年傳入羅馬, 至帝國時期, 以其爲主神而形成密特羅敎. 西元二世紀時, 該敎乘羅馬帝國之盛勢, 而在歐洲流布, 遂有發展爲世界性宗敎之趨勢. 後以基督敎興起, 乃於四世紀頃衰微, 其敎徒或改信基督敎, 或改信摩尼敎. 在密特羅洞穴神壇(mithraea)中留有描繪宰殺聖牛儀式之石雕, 具有古伊朗風格, 可能與求取新生命及祈求豐年有關. 洞穴神壇中亦有獅頭怪神雕像, 具有伊朗古代神靈楚爾凡之形像. 入敎者被分作七個等級. 新參加者需要經過嚴峻考驗, 以確定其膽量和虔誠. 羅馬帝國基督敎化後, 密特羅敎始漸衰微. 所遺碑銘中, 載有該敎之神話故事․敎義․禮儀和制度等, 其中有不少與後來之基督敎相似之處, 如禮拜密特羅之最大祭日爲十二月二十五日(不敗太陽神之誕生日), 被認爲對聖誕節之制定, 有相當大之影響 ; 又星期日亦是來自禮拜密特羅之祭日. 故該敎對早期基督敎之形成, 影響甚深.
【밀행密行】
p4475-下→ 卽微細護持戒行. 亦卽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等, 悉能持守無缺. 一如羅睺羅卽以持戒堅固而爲佛弟子中密行第一. 然依天台宗之意, 密行有大․小乘之別, 微細之護持爲密行者, 爲小乘之意 ; 若據法華之意, 羅睺羅原爲法身之菩薩, 住於圓頓之妙戒, 然今示現聲聞之身, 持小乘之粗戒, 而隱密本地之妙戒, 故稱密行. [法華經卷四授學無學人記品․法華玄義釋籤卷八]
【밀행인선사어록密行忍禪師語錄】
p4475-下→ 凡三卷. 明代密行寂忍撰, 明廣等編. 淸康熙年間(1662~1722)刊行. 全稱衡州開峰密行忍禪師語錄. 本書內容 : 卷一爲上堂語, 卷二爲有關上堂語之機緣․法語․職事榜․安禪榜, 卷三收錄頌古․詩偈․贊等.
【밀호密號】
p4494-下→ ①卽不能以表面文字通解所隱含之眞義之語. 如比喩山有淨菩提心不動轉之義, 或比喩地有穿無明住地且去妄想心垢之義. 此二種深義, 非常情能測知, 故稱密號. 又如殺害三界有情一語, 就隱藏之含意而言, 則爲滅卻受生於三界之因的惑業. 大日經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下) : 此漫荼羅法門亦復如是, 如來以世間因緣事相, 擬儀況喩不思議法界, 以俯逮群機. 若可承攬, 便能普門信解, 勇進修行, 及以蒙三密加被, 自見心明道時, 乃知種種名言皆是如來密號, 亦非彼常情之所圖也. 如言三月持誦, 乃至性淨圓明中三轉方便, 豈可但作九旬解耶?又如東方寶幢佛, 乃是初發淨菩提心義, 豈得但作四方解耶?. ②又稱金剛名․灌頂號. 卽密部佛菩薩所具之金剛名. 如大日如來稱遍照金剛․烏樞沙摩明王稱火頭金剛․阿彌陀佛稱淸淨金剛. 又不限於佛菩薩, 行者受傳法灌頂時, 亦得稱此密號. ③指密敎眞言之異稱. [大日經疏卷一](參閱眞言4201)
'한문 사전, 번역어 사전'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사) - (석) (0) | 2023.04.10 |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ㅂ)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ㄴ) -(ㄷ)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교) - (끽)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가) - (교) (0) | 2023.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