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바가바婆伽婆】
p4453-下→ 梵語 bhagavat. ①爲諸佛通號之一. 又作薄伽梵․婆伽梵․婆伽伴․薄阿梵․婆言我口縛帝․婆言我口縛底․薄伽跋帝. 意譯作有德․有大功德․有名聲․衆祐巧分別․能破․世尊. 卽具備衆德爲世所尊重恭敬者之意. 亦卽佛之尊稱. 關於婆伽婆之語義, 於大智度論卷二․佛地經論卷一․法蘊足論卷二證淨品等諸經論中, 皆有引用或釋義. 又據佛地經論卷一․玄應音義卷三載, 婆伽婆(薄伽梵)一名總攝衆德, 故將其置於經首. 此卽指諸經首之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中之佛字, 譯自婆伽婆. 由上所述, 足證婆伽婆之名廣爲人知. 此外, 婆伽婆原無世尊之義, 世尊一詞爲一般人所易解, 故自古以來譯者多以其爲婆伽婆之意譯. 又據佛地經論卷一, 擧出薄伽梵六義, 卽 : (一)自在義, (二)熾盛義, (三)端嚴義, (四)名稱義, (五)吉祥義, (六)尊貴義. 另據北本涅槃經卷十八, 亦列擧出婆伽婆七義, 卽 : (一)能破煩惱. (二)能成就諸善法. (三)善解諸法義. (四)有大功德, 無人能勝. (五)有大名聞, 遍於十方. (六)能做種種大惠施. (七)於無量阿僧祇劫吐(卽不受之義)女根, 盡捨諸惡煩惱. 此外, 在印度一般人尊稱神仙․貴人亦用婆伽婆一語, 此時之婆伽婆則具有自在․正義․離欲․吉祥․名稱․解脫等六義. (參閱世尊1522). ②爲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 於讚阿彌陀佛偈中載有我頂禮婆伽婆一語, 卽擷取諸佛之通號而立名, 此乃因十方菩薩爲恭敬歌頌阿彌陀佛無量廣大之功德, 故以具有大功德意味之婆伽婆名, 讚歎阿彌陀佛. [增一阿含經卷十四․百論卷上․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大乘義章卷二十末․異部宗輪論述記․翻梵語卷一]
【바가선婆伽仙】
p4453-下→ 婆伽, 梵名 Bhārgava. 又作跋伽婆仙․婆伽婆仙․跋伽仙. 意譯爲瓦師․無不達. 住毘舍離國一苦行林中之仙人. 以釋迦太子出家離城後, 卽至其地, 問道一宿而著名. 然其學說不詳, 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所述, 此仙人與共修之諸仙, 皆修苦行以求生天, 身被草․樹皮, 食花果, 或行自餓之法, 事水火, 奉日月, 或翹一脚臥於塵土․荊棘等. 太子觀此苦行, 知僅可得生天之果報, 竝與跋伽仙及諸仙問答中, 知其非眞正解脫之道, 遂辭去, 轉往阿羅羅仙處(一說赴毘舍離途中遇此仙人). [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觀諸異道品․大智度論卷一]
【바가婆伽】
p4453-中→ 梵語 bhaṇga. 意譯破․滅. 又作婆言我․薄伽. 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大二五․四○八下) : 婆伽, 秦言破.又梵語雜名亦載, 婆言我卽破之意. [大日經疏卷一]
【바가婆訶】
p4459-下→ 梵語 vāha. 意譯책․수. 卽可容納二十佉梨之器具. 佉梨, 卽一斛, 相當於十斗. 又婆訶麻一詞, 婆訶爲器具名 ; 麻, 則指胡麻. 翻譯名義集卷三(大五四․一一○七上) : 俱舍云, 頞部陀壽量, 如一婆訶麻, 百年除一盡. 此言一수, 二十斛麻, 百年之間除去一升, 除盡麻時, 頞部壽滿也.[俱舍論光記卷十一․玄應音義卷二十四]
【바나바사국婆那婆私國】
p4456-上→ 婆那婆私, 梵名 Vanavāsin, 巴利名 Vanavāsi. 南印度古國名. 阿育王曾派遣勒棄多(巴 Rakkhita)前往其地弘布佛法. 此國位置, 約當今南印度之錫爾錫達魯克(Sirsi Taluk)一地. [善見律毘婆沙卷二․V.A. Smith: Early History of India; S.N. Majumdar: Cunningham's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바니婆尼】
p4453-上→ 梵名Bāni. 爲古代中印度羯若鞠闍國(卽曲女城國)之大臣. 又稱辯了․辨了. 據大唐西域記卷五載, 羯若鞠闍國國王爲東印度羯羅拏蘇伐剌那國(金耳國)所誘殺, 當時大臣婆尼職望隆重, 遂擁立王弟登位, 號稱尸羅阿迭多, 卽著名之戒日王.
【바다가미시婆多訶彌尸】
p4453-中→ 意譯無根. 卽謂無眼․耳․鼻․舌․身等五根. 釋摩訶衍論卷十(大三二․六六四下) : 其心專一, 不能分別應作․不應作, 如婆多訶彌尸人.
【바라나국波羅奈國】
p3443-上→ 波羅奈, 梵名 Vārāṇasī 或 Vāraṇasī, Varāṇasī, Varaṇasī, 巴利名 Bārāṇasī. 中印度古王國. 又稱波羅奈斯國․波羅捺國․婆羅닐斯國․波羅捺寫國. 舊稱伽尸國(梵 Kāśi). 近世稱爲貝那拉斯(Benares), 卽今之瓦拉那西(Varanasi). 據大唐西域記卷七載, 此國都城臨西殑伽河, 長十八․九里, 廣五․六里. 居民殷盛, 人性溫恭, 多信外道, 少敬佛法, 僧徒多學小乘正量部法. 其大城之東北有婆羅닐河(梵 Varaṇā), 河西有阿育王塔, 河東北十餘里有彌勒菩薩․護明菩薩之受記舊址, 城西北之鹿野苑, 卽佛陀成道後最初敎化五比丘之地, 爾後, 佛常遊化至此敎化衆生, 係六大說法處之一, 今城內有數以千計之印度敎寺廟, 其中有著名之金寺. 此地夙以學術興盛, 與北印度呾叉始羅(梵 Takśasilā)皆爲婆羅門敎學之中心地, 玄奘遊歷至此時, 濕婆派盛行. 一一九四年回敎徒入侵後, 佛敎幾至絶跡. 今則不僅成爲印度敎之聖地, 亦爲佛敎․耆那敎之聖地. 又此國古以産棉布著稱, 著名之波羅捺衣(梵 bārāṇa)卽産於此.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三․善見律毘婆沙卷六․大智度論卷三․慧琳音義卷十]
【바라나타婆羅那馱】
p4463-上→ 梵名 Varanāda, Praṇāda. 孔雀王咒經卷下所述之夜叉名. 又稱波羅那馱. 南朝梁代譯作大聲. 爲毘沙王諸兄弟之一. 衆兄弟皆具神通力, 有光明稱譽. 統領諸軍, 守護世間衆生, 滅除一切災害․惱亂, 爲攝受敎化而遊化世間. 又大孔雀王咒經卷中所載鉢囉拏柁藥叉(梵 Praṇāda, 意爲大聲), 梵名與婆羅那馱相同.
【바라문교婆羅門敎】
p4464-下→ (Brahmanism)以婆羅門階級爲中心而發達之印度古代宗敎. 源於更古之吠陀信仰, 約形成於西元前七世紀, 尊信吠陀, 信仰多神, 遵守四姓制度, 主張婆羅門至上, 重視祭祀, 以期生天涅槃之敎派, 後來演爲印度敎. 雅利安族自中亞遷徙入印, 定居於印度河上游五河地方, 當時爲多數自然神之崇拜者 ; 信仰經由多神之恩惠可得幸福, 對諸神之讚歌且編爲梨俱吠陀(梵 Ṛgveda). 梨俱吠陀所說之諸神, 共分天․空․地三界, 阿闥婆吠陀則在三界之上另立光界, 然仍以三界爲基礎. 又說三界各有十一個天, 而成三十三天. 因此, 天在婆羅門敎乃至佛敎, 旣指天神, 亦指空神及地神. (一)天界諸神較著名者有 : (1)特尤斯(梵 Dyaus), 爲雅利安民族中最具原始型態之神, 約在印歐民族共住時代卽已出現, 係光明之神格化. 對於地母而言, 此神被稱爲天父. 此神之形象爲牡牛狀, 乃與稱降雨之雲爲牡牛者有關. (2)婆樓那(梵 Varuṇa), 爲吠陀神界最有力之神, 起源極古, 乃威信之司法神, 亦爲蒼穹之神格化, 故以天爲座, 以火神爲面, 以太陽女神爲眼, 以風神爲呼吸. 此神爲宇宙之大王, 規律(梵 城軋)之保護者. 佛敎所謂轉輪王之思想, 卽由此神之特性演化而來. (3)代表太陽恩惠之密特羅(梵 Mitra), 代表太陽具體示現之女神蘇利耶(梵 sūrya), 代表太陽活動之沙維特利(梵 Savitṛ), 代表太陽養育之布咸(梵 Pūṣan), 代表太陽出於東․經於中而沒於西之毘修奴婆(梵 Vaiṣ-ṇava). (4)烏舍(梵 Uṣas), 乃代表黎明之女神, 爲天父特尤斯之女․夜神拉脫麗(梵 Rātri)之妹․日神蘇利耶之母. 年紀雖已老, 而日日新生, 永如少女, 爲吠陀中最美之女神. (5)阿須雲(梵 Aśvin), 爲海路之神及醫藥之神, 對人類作廣泛之救濟, 若人飄流於黑暗之海洋, 卽得大船來救. 復能給盲者以眼, 給折脛者以脚, 給鰥者以妻, 給寡者以夫. (二)空界諸神較著名者有 : (1)因陀羅(梵 Indra), 爲吠陀神界最雄大․最威猛之神, 乃爲雷霆之神格化, 其母爲雲神牝牛(梵 Gṛṣṭi), 此神裂破其母之脅而生, 生後卽爲勇者, 震動天地, 手中常執金剛杵爲武器, 故又稱金剛手. (2)羅特羅(梵 Rudra), 與山嵐之神格化有關, 亦與瘴癘之氣及雷電之力有關. (3)馬爾殊(梵 Muruts), 以羅特羅爲父, 牡牛(雲神)爲母, 通常是群體活動, 其數或謂二十一, 或謂一百八十, 實卽暴風之神格化. (4)窪尤(梵 Vāyu), 代表風速之神. (5)巴爾强耶(梵 Parjanya), 代表降雨之神. (三)地界諸神較著名者有 : (1)阿耆尼(梵 Agni), 爲火之神格化. (2)勃利哈斯帕帝(梵 Bṛhaspati), 爲祭壇之神. (3)蘇摩(梵 Soma), 爲酒神, 後來演變爲月神, 在梨俱吠陀中, 有蘇摩與太陽女神蘇利耶結婚之傳說. (4)薩羅斯伐底(梵 Sarasvatī), 原爲河川女神, 能爲人類除穢, 給豫人財富․勇敢․子孫. 後來被視爲語神, 又發展爲梵天之妻․吉祥天女․辯才天等. 除了三界之神, 尙有動物之神格化者, 如馬神․野羊神․野豬神․鳥神․蛇神等 ; 植物之神格化者, 如森林之主․森林全體之女神. 又有魔神阿修羅(梵 Asura)․羅刹(梵 Rakṣas)․畢舍遮(梵 Piśāca). 此外, 吠陀經典以人類皆係神之子孫, 祖神分爲生․死二界, 生界之祖神是摩누(梵 Manu), 最先之死者是耶摩(梵 Yama)及耶彌(梵 Yamī)兄妹二人, 成爲死界之祖神, 與摩누同爲遍照神毘婆斯伐特(梵 Vivasvat)與工巧神之女娑郞尤(梵 Saraṇyu)所生, 人類之初祖卽是摩누. 雅利安族約於紀元前一千年東移至恆河上游, 據梨俱吠陀之原人歌載, 由原人梵的頭生婆羅門種姓, 由肩生刹帝利種姓, 由腿生吠舍種姓, 由足生首陀羅種姓, 此四種姓卽是祭師․武士․工商․奴隸等四大階級, 每一階級皆爲代代世襲. 神權時代之先民以司祭者爲力能通神, 雖爲武士亦須聽從祭師之指導, 以致形成先知先覺者必出於祭師階級之信念, 竝漸産生祭師階級擁有無上權威之觀念, 因而亦形成婆羅門敎敎制之基礎. 婆羅門敎所規定者, 卽是以婆羅門階級爲中心而有其他三個階級的設立, 確立四姓制度, 規定各姓之地位․義務. 四姓之中, 特以婆羅門階級爲神聖優越, 吠陀之傳持敎授是其特權, 又視爲由彼等之祭祀儀禮能支配宇宙萬象. 由此, 又編成夜柔吠陀(梵 Yajurveda)及諸種梵書(梵 Brāhmaṇa), 以解說祭祀之義, 確立了婆羅門敎之三大綱領 : (一)吠陀天啓主義, 四吠陀中之所有記述均係出於大梵天之啓示. (二)婆羅門至上主義, 婆羅門種姓之階級乃最高無上者. (三)祭祀萬能主義. 成立於西元前六世紀至二世紀間之婆羅門敎聖典經書(梵 sūtra), 其有關吠陀者有三種 : (一)法經(梵 Dharma sūtra), 集錄有關四姓各別之義務․社會法規․日常生活規定而成. (二)天啓經(梵 Śrauta sūtra), 說明祭官所司之大祭典. (三)家庭經(梵 Gṛhya), 說明各家庭由家長司祭之儀式. 此係婆羅門敎在實際生活中之宗敎制度, 其實際生活旣以祭祀爲重心, 每日有定時恆課之祭祀, 每月有新月及滿月祭, 每年有例行之年祭及種種臨時祭, 又有數年一次之大祭等. 祭祀儀式大體分爲三類 : (一)家庭祭, 包括受胎․出胎․命名․出遊․養哺․結髮․剃髮․入法․歸家․結婚․喪葬等. (二)供養祭, 包括新月祭․滿月祭․火祭․祖先祭․初穗祭․四月祭․供獸祭等. (三)蘇摩祭, 凡是家庭祭及供養祭以外之大祭皆屬之, 包括力飮祭․國王卽位祭․火壇祭․古代以人作犧牲之人祀․國王計畫倂呑四鄰小國之馬祀等. 家庭祭之司祭人爲家長 ; 供養祭及蘇摩祭均是天啓祭, 司祭者爲專門祭官. 可知竝非所有婆羅門階級者皆爲司祭官, 不過除婆羅門階級外, 便無權利司祭祀之職, 故凡有祭祀, 必須禮請婆羅門階級行之. 在高唱多神敎之汎神論, 信仰梨俱吠陀中諸神之同時, 復於其上認定一個汎神論之至上神, 以之爲統一原理來解說宇宙萬有. 最初係以生主(梵 Prajāpati)爲至上神, 次代之以梵(梵 Brahman), 至奧義書(梵 Upaniṣad)時代更以我(梵 ātman)爲宇宙生成之原理, 後又主張輪迴轉生, 由事火等法以期生天. 佛典之中, 如長阿含卷十三阿摩晝經․卷十六堅固經․雜阿含經卷四․卷四十四․摩登伽經卷上示眞實品等經文中皆載有當時婆羅門敎徒之信仰及有關之行法. 據長阿含經卷六記載, 婆羅門階級自稱婆羅門種最爲第一, 餘三種姓卑劣 ; 婆羅門種淸白, 餘皆黑冥 ; 婆羅門種從梵天出, 由梵口生, 於現法中得淸淨解, 後亦淸淨. 又如長阿含經卷十五記載, 婆羅門階級自稱具有五法成就 : (一)七世以來, 父母眞正, 不受他人輕毁. (二)通利諷誦種種不同之異學之書, 善能分別․博綜世典之幽微, 善識大人之相法, 明察吉凶祭祀之禮儀. (三)顔貌端正. (四)持戒具足. (五)智慧通達. 故據摩奴法典(梵 Mānava-dharma-śāstra)等之規定, 唯婆羅門族可爲祭師, 可敎導他人吠陀聖典, 可受他人衣食等布施, 竝有向四個階級中各娶一名女子爲妻妾等之特權. 又此階級之男子將一生過程分作四個時期, 每期各有其一定之本務. 另據成實論卷七三業品記載, 依婆羅門敎之觀點, 世間有四品人, 各自有不同之法則 : (一)婆羅門有六法 : 自作天祠․作天祠之祭師․自讀吠陀․敎他人讀吠陀․布施․受布施. (二)刹帝利有四法 : 自作天祠而不作天祠之祭師․從他人受吠陀而不授他人吠陀․布施而不受施․守護人民. (三)吠舍有三法 : 自作天祀而不作祭祀之師․自讀吠陀而不敎他人․自布施而不受施. (四)首陀羅有一法 : 供給以上三種姓之人. 由於婆羅門敎階級制度之不平等, 娶妻蓄妾之數目亦有等級之別. 於佛陀時代之前後, 由於反婆羅門之學說勃興, 在婆羅門之間遂編製各種規定祭祀內容之經書, 如上文所說之天啓經․法經․家庭經等, 均於此時期完成, 規定各種祭祀之方式, 竝嚴格强調四種姓制度之等級差異. 其後, 由於時代之遞嬗, 漸産生哲學思想上之分化, 而分衍出數論․瑜伽․聲論(彌曼蹉․吠檀多)等學派, 其中, 彌曼蹉․吠檀多派繼承汎神論, 提倡吠陀乃常住絶對, 屬於正統婆羅門. 與此同時, 崇拜梵天․毘瑟笯(那羅延天)․濕婆等人格神之信仰亦興起. 後來對毘瑟笯與濕婆二神之崇拜漸盛, 而形成此三神爲等位(卽一體三分)之學說, 其後復分化爲以毘瑟笯爲至上神之毘瑟笯派, 及以濕婆爲至上神之濕婆派. 一般卽以原始婆羅門敎爲舊婆羅門敎, 或單稱婆羅門敎 ; 而稱毘瑟笯․濕婆二派爲新婆羅門敎, 或印度敎(Hinduism). 龍樹時代, 新婆羅門敎已經確立, 據中論卷一載, 或有主張萬物由大自在天(卽濕婆)而生之說, 或有主張由韋紐天(卽毘瑟笯)所生者 ; 提婆之百論卷上捨罪福品亦列擧出韋紐天․摩醯首羅(大自在)天․迦毘羅․優樓迦․勒沙婆等 ; 外道小乘涅槃論所說二十種外道中, 韋陀論師․那羅延論師․伊賖那論師․女人眷屬論師․摩陀羅論師․摩醯首羅論師等卽新婆羅門敎之分派 ; 又於大日經卷一入眞言住心品及大日經疏卷一所擧出之三十種外道中, 尊貴外道及儒童外道卽毘瑟笯派之支派, 時․建立․流出․自在天․遍嚴․意生等六種外道卽濕婆派之支派, 此外, 由玄奘大唐西域記全書多處之記載, 揭擧出當時印度諸國盛行大自在天之信仰, 可確知六․七世紀以後, 濕婆派之勢力極爲興盛, 又印度敎之聖典富蘭那(梵 Purāṇa)亦於玄奘時代之前後編成, 書中詳述有關宇宙之創造․破壞․諸神諸仙之系統․世界各時期之狀態․古代之王統, 及印度敎之宗義儀式等. 西元第八世紀頃, 吠檀多學派有商羯羅(梵 śaṅkara)出, 提倡絶對一元論, 謀復興正統婆羅門思想, 大力排擊佛敎, 由是, 婆羅門敎敎運再度萌啓. 爾後, 諸分派續生, 計有主張制限一元論者․不一不異論者․神人二元論者․淸淨不二論者. 迄十九世紀, 藍姆漢羅伊(Rām Mohan Roy)創設梵協會(Brāhma-samāj), 係受基督敎影響以圖改革印度敎, 另有沙熱斯婆地(Dayānanda Sarasvatī)鼓吹復古思想, 主張以吠陀主義爲基幹, 强調純印度之民族宗敎. [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卷十五究羅檀頭經․大毘婆沙論卷四․卷七十七․卷一九九․成唯識論卷一․大唐西域記卷二․卷四․卷七․卷十一․印度史綱要(李志純)․婆羅門敎神觀(聖嚴)․婆羅門敎敎制(聖嚴)․E.W. Hopkins: The Religions of India; J.N. Farguhar: Outlineof the Religions Literature of India](參閱四姓1705․印度敎2225․吠陀2820․婆羅門4463)
【바라문국婆羅門國】
p4464-下→ 梵名 Brāhmana-deśa. 印度之異名, 我國亦稱錫蘭爲婆羅門國. 昔印度種姓, 族類群分, 特以婆羅門爲淸貴, 故從其雅稱傳以成俗, 而無經界之別, 總稱爲婆羅門國. 又釋迦方志卷上載稱雪山以南, 名婆羅門國, 與胡隔絶.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之註(大五四․二二二上) : 五天之地皆曰婆羅門國.[大唐西域記卷二]
【바라문선婆羅門仙】
p4464-中→ 又稱半天婆羅門. 係鬼道之一. 爲施餓鬼會中施食對象之一. 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所載, 施於百千那由他恆河沙數之餓鬼及百千婆羅門仙等各一斛飮食, 竝爲其供養三寶, 可令免餓鬼之苦竝生天上. 釋門正統卷四(卍續一三○․四○一下) : 所謂曠野鬼幷訶利帝母者, 今爲佛弟子每食必出生飯者是也 ; 所謂焰口鬼及婆羅門僊者, 今爲佛弟子至心所辨斛食者.(參閱施餓鬼會3831)
【바라문성婆羅門城】
p4464-中→ 佛嘗入此婆羅門聚落, 乞食不得, 遂空鉢而返. 係佛陀依過去所造之業於現生所受九惱之一. 據大智度論卷八所載, 佛出舍婆提國後, 阿難從佛遊行諸國, 欲至婆羅門城, 城王知佛神德能化衆人, 恐此後將無人信服王, 遂事先限制城民不能施與佛食, 不能聽順佛語, 致佛空鉢而返. (參閱九惱146)
【바라문승婆羅門僧】
p4469-上→ 指印度婆羅門種姓之修行僧, 或原信仰婆羅門敎之外道, 轉而依佛陀出家入佛道者. 例如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之舍利弗, 其母爲摩揭陀國王舍城一婆羅門論師之女, 初依外道刪闍耶毘羅胝子出家學道, 後遇佛陀弟子阿說示(馬勝比丘)爲其說佛陀所說之因緣法, 遂依佛陀出家, 入佛敎僧團. 又如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之目犍連, 亦爲婆羅門女之子, 與舍利弗親交, 初與舍利弗同依外道刪闍耶出家修學, 後聞舍利弗爲其說佛陀所說之因緣法, 卽與舍利弗同時投入佛門. 此外, 佛敎東傳後, 來華之僧人有罽賓婆羅門僧佛陀波利․于闐婆羅門僧求那跋陀․天竺婆羅門僧達摩笈多等, 皆爲史傳所載, 冠有婆羅門僧之沙門名. [雜阿含經卷十六․卷二十三․中阿含經卷五至卷七․ 卷九․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序․歷代三寶紀卷十․卷十二]
【바라문자명종애념불리경婆羅門子命終愛念不離經】
p4464-上→ 全一卷. 又作婆羅門子命終愛念經․愛念不離經. 東漢安世高譯於建和二年至建寧三年(148~170).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與中阿含第二一六品愛生經․巴利本中部第八十七經 Piyajātika Sutta․增一阿含第十三品第三經․生經第十五品子命過經等爲同類本. 內容敘述佛陀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 一梵志因喪子而悲痛憶念不已, 佛陀乃爲之說若生愛念, 則受憂悲苦惱不樂之苦. 波斯匿王聞得此語卽遣婆羅門那梨鴦伽前往請示於佛陀, 佛陀乃廣爲之解說, 波斯匿王卽信受歸依爲優婆塞. [歷代三寶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一]
【바라문婆羅門】
p4463-上→ 梵語 brāhmaṇa. 又作婆囉賀磨拏․婆羅欱末拏․沒囉憾摩. 意譯淨行․梵行․梵志․承習. 印度四姓中, 最上位之僧侶․學者階級. 爲古印度一切知識之壟斷者, 自認爲印度社會之最勝種姓. 長阿含卷六小緣經․卷十五種德經․慧琳音義卷二十九等皆載此階級由梵天之口生, 顔貌端正, 淸淨高潔, 以習吠陀․司祭祀爲業. 依摩奴法典規定, 四姓中婆羅門有六法, 卽學習吠陀․敎授吠陀․爲自己祭祀․爲他人祭祀․布施․受施. 故四姓中除最下之首陀羅族外, 其餘三姓皆得誦吠陀․自作祭祀, 然爲他人祭師․敎他人吠陀․受施等則僅限於婆羅門. 婆羅門一生可分四期 : (一)梵行(梵 brahma-cārin)期, 八歲就師, 其後十二年學吠陀, 習祭儀. (二)家住(梵 gṛha-stha)期, 返家結婚生子, 祭祖靈, 營俗務. (三)林棲(梵 vāna-prastha)期, 年老則家産讓子, 棲居樹林修苦行, 專心思惟, 入宗敎生活. (四)遁世(梵 saṃnyāsin)期, 絶世俗之執著, 被粗衣, 持水甁, 遊行遍歷. 遁世期婆羅門之行法, 其後爲佛敎沿用者不少, 如遊行․乞食․雨安居等卽是 ; 又此期行之婆羅門稱比丘(梵 bhikṣu)․沙門(梵 śramaṇa)․遊行者(梵 parivrājaka)亦是例證. 雜阿含經卷十七․卷二十九․中阿含卷四十八馬邑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等, 更以沙門與婆羅門同義. 長阿含卷十六三明經列有誦持流布吠陀之婆羅門阿咤摩․婆摩․婆摩提婆․婆婆悉․毘婆審․伊尼羅斯․蛇婆提伽․迦葉․阿樓那․瞿曇摩․首脂․婆羅損陀等.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更別婆羅門爲三類, 卽 : (一)生於婆羅門種之家者稱爲種姓婆羅門, (二)假呼爲婆羅門者稱爲名想婆羅門, (三)驅擯惡不善法而行善行者稱爲正行婆羅門. [雜阿含經卷四․長阿含卷五典尊經․增一阿含經卷十一․卷四十六․金剛針論․成實論卷七三業品․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七․玄應音義卷卷十八](參閱四姓1705․梵志4632)
【바라문피사경婆羅門避死經】
p4469-下→ 全一卷. 東漢安世高譯於建和二年至建寧三年(148~170). 又作避死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本經相當於增一阿含經第三十一品第四經. 內容敘述四婆羅門仙人精進修得善法五通, 常畏懼死亡, 一入於空中, 一入大海中, 一入山腹中, 一入地內, 欲避死期, 然皆於所入之處命終. 竝敎示欲解脫生死, 須思惟諸行無常․諸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又出三藏記集卷四․衆經目錄(法經)等亦載有此經, 然譯者不詳.
【바라밀波羅蜜】
p3445-中→ 梵語 pāramitā, 巴利語 pāram裳 或 pāramitā. 卽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脫之彼岸. 又作波羅蜜多․波囉弭多. 意譯爲到彼岸․度無極․度․事究竟. 通常指菩薩之修行而言, 菩薩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 故稱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 故稱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諸法之廣遠, 故稱度無極. 梵語 pāramitā, 有到達彼岸․終了․圓滿等義;巴利語 pāramī, 則有最上的․終極的等義. 諸家對波羅蜜之譯釋各有說法. 據彌勒菩薩所問經卷八載, 波羅蜜通於已到․當到之義, 卽佛爲已到彼岸, 菩薩爲當到彼岸. 據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九載, 到彼岸有三種之別, 卽:(一)隨所修行而達於究竟無餘. (二)入眞如, 以入眞如爲究竟, 如衆流以歸海爲終極. (三)得無等果, 無別果勝於此果. 蓋菩薩所修之行, 所入之理, 及所得之果, 皆究竟而圓滿. 又據解深密經卷四載, 波羅蜜多有五因緣, 卽無染著․無顧戀․無罪過․無分別․正迴向等. 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載, 波羅蜜有十七義, 如修習勝利․無所著․無所見․無患累等. 據大寶積經卷五十三載, 有二十義, 例如一切所知諸妙善法能到彼岸․於菩薩藏差別法門正安住義等. 有關此岸․彼岸之說, 各家亦異. 據大乘義章卷十二之六波羅蜜項載, 卽:(一)生死爲此岸, 究竟涅槃爲彼岸. (二)生死涅槃有相爲此岸, 平等無相爲彼岸. 據大品經遊意載, 卽:(一)小乘爲此岸, 大乘爲彼岸. (二)魔爲此岸, 佛爲彼岸. (三)世間爲此岸, 涅槃爲彼岸. 又謂成論師以有相爲此岸, 無相爲彼岸;生死爲此岸, 涅槃爲彼岸;衆惑爲此岸, 種智爲彼岸. 依諸經論而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四波羅蜜等分別:(一)六波羅蜜, 又作六度, 爲諸部般若經之說. 指大乘菩薩所必須實踐之六種修行. 卽:(1)布施波羅蜜, 又作檀那(梵 dāna, 巴同)波羅蜜․檀波羅蜜, 謂全然施惠. (2)持戒波羅蜜, 又作尸羅(梵ś鐘軋)波羅蜜, 謂全然持守敎團之戒律. (3)忍辱波羅蜜, 又作羼提(梵 kṣānti)波羅蜜, 謂全然忍耐之意. (4)精進波羅蜜, 又作毘梨耶(梵 vīrya)波羅蜜, 謂全然努力之意. (5)禪定波羅蜜, 又作禪那(梵 dhyāna)波羅蜜, 謂心全然處於一境. (6)智慧波羅蜜, 又作般若(梵 prajñā)波羅蜜․慧波羅蜜․明度․明度無極, 謂圓滿之智慧, 係超越人類理性之無分別之智慧;依此則能行布施而完成布施波羅蜜, 乃至修禪定而完成禪定波羅蜜, 故爲其他五波羅蜜之根本, 而稱諸佛之母. (二)十波羅蜜, 又作十度․十勝行, 爲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最淨地陀羅尼品等之說. 六波羅蜜加如下之四波羅蜜, 則爲十波羅蜜, 卽:(1)方便波羅蜜, 又作漚波耶(梵upāya)波羅蜜, 指救濟衆生之巧妙方法. (2)願波羅蜜, 又作鉢羅尼陀那(梵 praṇidhāna)波羅蜜, 謂得智慧(卽菩提)後, 救濟衆生的殊勝之願. (3)力波羅蜜, 又作波羅(梵 bala)波羅蜜, 謂能正確判斷所修所行的全然之能力. (4)智波羅蜜, 又作若那(梵 jñāna)波羅蜜, 謂享受菩提之樂, 竝敎導衆生得全然之智慧. (三)四波羅蜜, 爲勝鬘經顚倒眞實章等之說. 卽:(1)常波羅蜜, 謂全然永遠性之波羅蜜. (2)樂波羅蜜, 謂全然安穩性之波羅蜜. (3)我波羅蜜, 謂全然主體性之波羅蜜. (4)淨波羅蜜, 謂全然淸純性之波羅蜜等, 乃具足涅槃四種殊勝之特質(四德). (四)於密敎, 金剛界曼荼羅以大日如來爲中心, 稱位於東南西北方之四菩薩爲四波羅蜜, 卽東方之金剛波羅蜜․南方之寶波羅蜜․西方之法波羅蜜․北方之業波羅蜜等. 此外, 南傳之巴利語典籍, 如所行藏(巴 Cariyāpiṭaka)․佛種姓(巴Buddhavaṃsa)․法句經註(巴 Dhammapadaṭṭhakathā)等, 亦立十波羅蜜, 卽布施波羅蜜․持戒(巴 sīla)波羅蜜․出離(巴 nekkhamma)波羅蜜․般若(巴 paññā)波羅蜜․精進(巴 viriya)波羅蜜․忍辱(巴 khanti)波羅蜜․眞諦(巴 sacca)波羅蜜․決意(巴 adhiṭṭhāna)波羅蜜․慈(巴 mettā)波羅蜜․捨(巴 upekkhā)波羅蜜等. [菩薩內習六波羅蜜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華嚴經離世間品․大智度論卷五十三․俱舍論卷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九․大慧度經宗要․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一(智顗)․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上(良賁)․般若波羅蜜多經贊]
【바라부도婆羅浮屠】
p4470-中→ (Borobudur)意譯爲山上之精舍. 又作波羅浮屠․闍婆羅浮屠. 爲極壯觀之佛敎聖地. 位於印尼爪哇島中部日惹市(Djokjakrta)之北馬吉朗之婆羅浮屠村, 可媲美我國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柬埔寨吳哥窟․印度泰姬瑪哈陵, 爲世界偉大建築之一. 建於西元九世紀賽朗度拉斯王朝, 歷經八十年始告完成. 建築本身爲一階梯狀金字塔, 長寬各一二三公尺, 高四十二公尺, 後因塔頂大佛龕尖端被雷擊毁, 今實際高度爲三十一公尺半, 分成十層. 其形式呈現大乘佛敎與密敎之結合, 整個建築物猶如一巨大之曼荼羅, 下廣上尖, 無固定出入口․祭壇․坐處. 爲露天原始廟宇, 其上․中․下層分別代表無色界․色界․欲界 : 最基層爲與地齊平之底壇, 由一百六十塊代表欲界之浮雕石板組成, 以戱劇性之手法表現作惡之下場, 具有濃厚的善惡果報之勸世意味. 依順時針方向繞行重疊盤旋之梯壇而上, 共有五層, 各層廊道石壁布滿代表色界之一千三百餘塊浮雕石板, 其上刻繪二千六百幅佛本生故事及佛像雕刻, 分別取材於大業分別經․普曜經․本生鬘經等大乘經典, 全長共計五公里, 鬼斧神工, 堪稱雕刻藝術之珍寶. 每隔數步卽有一佛龕, 內置一坐禪佛像, 共四百三十二尊. 復向上行, 浮屠突然由方變圓, 雕刻風格亦由富麗轉趨樸實. 三層環狀壇上共有七十二座鏤空之小石佛塔, 每一佛塔中各有一尊佛趺坐像, 所有佛塔如衆星拱月, 環繞位於最高一層傘形塔中之釋迦牟尼佛, 而共同構成無色界. 整個建築物共計五○五尊大小佛像, 雕刻手法大多襲自笈多式, 雕法極妙. 以規模而言, 不僅爲當時, 亦爲今日世界最大之佛敎建築. 西元一○○六年摩拉匹火山爆發, 引起毁滅性之地震, 火山灰掩蓋堙沒下之婆羅浮屠因而被遺棄淡忘八百年之久, 亦因而避過回敎傳入爪哇時之劫難. 一八一四年, 爪哇副總督湯瑪士萊佛士始著手作小規模之淸理, 此淸理工作雖持續百餘年, 因規模不大而成效不彰. 一九七三年獲聯合國敎育科學文化組織之經濟援助, 開始大規模維護整修此一人類文化遺産之珊寶, 今已完工, 竝全面開放供人參觀. 然不幸於一九八五年一月二十一日, 印尼反政府之暴徒, 於佛塔中安裝十一顆炸彈, 其中九顆爆炸, 摧毁九座珍貴之坐佛像.
【바라시수婆羅翅樹】
p4472-上→ 婆羅翅, 梵語 balāka, balākikā. 又作娑羅翅樹. 意譯爲白鷺. 此植物生存力强, 枝莖雖斷, 猶能生長, 不似多羅樹截斷後, 卽無法再生.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九所述, 馬齒草․娑羅翅樹․尼迦羅樹, 雖斷其枝莖, 仍能繼續生長. 佛陀以此比喩衆生卽使觸犯四禁及五無間重罪, 若得聽聞涅槃經, 猶能再生菩提因緣. [慧琳音義卷二十五]
【바라아질다왕婆羅阿迭多王】
p4469-下→ 婆羅阿迭多, 梵名 Bālāditya, 譯作新日․幻日. 又作婆羅袟底也王. 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載, 爲印度摩揭陀國之王, 深信佛法, 廣建塔寺. 曾諫磔迦國大族之暴主, 竝折服之, 後出家現沙門身. 然婆藪槃豆法師傳則載, 其乃世親(又稱天親)時代統治阿踰闍國之王, 爲太子時, 就世親受戒, 其母亦出家爲世親弟子. 卽位後, 請世親止住阿踰闍國以供養之. 關於其生平, 史密斯(V.A. Smith)認爲新日王爲笈多(梵 Gupta)王統中之沙姆陀羅笈多王(梵 Samudragupta), 其在位時, 倂有阿踰闍及摩揭陀國, 故稱爲阿輸闍國王․摩揭陀國王․室羅伐悉底國王. [釋迦方志卷下․枳橘易土集卷十九․M.A. Stein: Kalhana's Chronicle of theKings of Kaśmīr ; V.A. Sm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參閱新日王 5466)
【바라유지婆羅留支】
p4471-下→ 梵名 Balaruci. 又作婆留支. 乃阿闍世王之別稱. 意譯折指․無指. 阿闍世王初生時, 相者言凶, 其父遂令人從樓上抛下而不死, 但斷損一指, 故以爲名. [法華文句卷二下](參閱阿闍世王3687)
【바라이波羅夷】
p3442-中→ 梵語 pārājika, 巴利語同. 爲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 乃戒律中之根本極惡戒. 又作波羅闍已迦․波羅市迦. 意譯爲他勝․極惡․重禁․墮․墮不如․斷頭․無餘․棄. 戒律中之根本罪. 又稱邊罪. 五篇之一, 六聚之一, 七聚之一. 修行人若犯此戒, 則:(一)失其比丘․比丘尼資格, 道果無分. (二)自敎團中放逐, 不得與僧同住. (三)死後必墮地獄. 此罪如同斷首之刑, 不可復生, 永被棄於佛門之外, 故稱極惡. 又此罪能破沙門戒體, 令彼墮落, 魔必得勝, 故亦稱他勝;善法名自, 惡法名他, 以惡法勝善法, 故犯者稱他勝罪. 比丘之四波羅夷指殺․盜․淫․妄等四罪;比丘尼除此四罪外, 尙加摩觸․八事成重․覆比丘尼重罪․隨順被擧比丘違尼僧三諫戒等四種, 總爲八波羅夷. 比丘戒之四波羅夷罪與比丘尼戒之八波羅夷罪, 合稱爲四重八重. 在大乘戒中, 菩薩之波羅夷罪不同於小乘, 且諸經論之說法亦有不同, 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以殺․盜․淫․妄․酤酒․說四衆過․自讚毁他․慳惜加毁․瞋不受悔․謗亂三寶等十罪立十波羅夷. 大日經卷六受方便學處品以謗諸法․捨離菩提心․慳悋․惱害衆生四法爲根本罪;大日經疏卷十七則除此四法外, 加不謗一切三乘經法․不應於一切法生於慳悋․不得邪見․於發大心人前勸發其心不令退息․於小乘人前不觀彼根而爲說大法及行施等六戒, 總爲菩薩之十重戒. [十誦律卷一․摩訶僧祇律卷二․有部毘奈耶卷一․五分律卷十七․卷二十三․善見律毘婆沙卷七](參閱十戒439․四重八重1737․制裁3088․律3789)
【바라제목차波羅提木叉】
p3444-上→ 梵語 prātimokśa 或 pratimokśa, 巴利語 pātimokkha 或 pāṭimokkha. 指七衆防止身口七支等過, 遠離諸煩惱惑業而得解脫所受持之戒律. 又作波羅提毘木叉․般羅底木叉․鉢喇底木叉. 意譯爲隨順解脫․處處解脫․別別解脫․別解脫․最勝․無等學. 此戒以防護諸根, 增長善法, 乃諸善法中之最初門(梵 pramukha, 巴 pamukha)者, 故稱波羅提木叉. 若持戒則能遠離惑業之繫縛, 得無漏淸淨智, 係世間諸學中之最上者, 故有無等學之譽, 如善見律毘婆沙卷七(大二四․七一九上):於諸光明, 日光爲王;於諸山中, 須彌爲最;一切世間學, 波羅提木叉爲最;(中略)佛以無等學而制.又戒律能隨順有爲․無爲二種解脫之果, 故亦稱隨順解脫. 此戒包括波羅夷․僧殘․不定․捨墮․單墮․波羅提提舍尼․衆學․滅諍法等八種. 此外, 戒本卽收集諸戒法之條目而成, 係比丘於半月布薩日懺悔所用, 若犯戒者, 則於此日由上座比丘誦戒條, 復於僧衆前發露懺悔. [大般涅槃經卷下․毘婆尸佛經卷下․梵網經卷下․五分律卷十八․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八](參閱別解脫律儀2806)
【바라제제사니波羅提提舍尼】
p3444-中→ 梵語 pratideśanīya, 巴利語 pātidesanīya. 爲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 又作波羅底提舍尼․波胝提舍尼․鉢喇底提舍那. 或單稱提舍尼. 意譯作對他說․向彼悔․各對應說․悔過法․可呵法. 爲五篇之一, 六聚之一, 七聚之一. 犯此戒時, 必須向其他之淸淨比丘發露懺悔, 是輕罪之一種. 此一戒法, 比丘與比丘尼不同, 皆與飮食有關, 比丘有四戒, 稱爲四提舍尼, 卽:(一)從非親尼受食戒(梵 bhikṣuṇīpiṇḍakagrahaṇa), 又作在俗家從非親尼取食戒․從非親尼受食學處․在白衣舍自手從非親里尼受食戒, 謂無病比丘入於村中, 從非親族非鄕里之比丘尼手中受食. (二)受尼指授食戒(梵 paṅktivaiśamyavādānivāritabhukti), 又作在俗家偏心受食戒․食尼指授食戒․在白衣家食尼偏心指授食戒․受苾芻尼指授食學處, 謂比丘在白衣家就食時, 有比丘尼不按順次授食而優先豫以美食美羹. (三)學家過受食戒(梵 kulaśikṣśbhaṅgapravṛtti), 又作學家過受戒․學家受食學處․違制學家受食戒, 謂比丘入有學之聖者家, 不得妄自受食, 令彼供養過度而致空乏. (四)蘭若受食戒(梵 vanavicayagata), 又作恐怖蘭若受食戒․有難蘭若受食戒․蘭若安坐受食戒․阿蘭若住處外受食學處, 謂比丘因恐懼往俗家受食之途中遭賊難等之災患, 遂令檀越送食至阿蘭若住處, 此一情形亦爲佛陀所禁制. 以上四戒皆出於四分律戒本, 而其餘諸戒本亦皆大致相同. 另據四分比丘尼戒本․五分比丘尼戒本․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等所載, 比丘尼之八戒卽無病之比丘尼不得乞求如下八種食物:酥․油․蜜․黑石蜜․乳․酪․魚․肉等. 而於有部苾蒭尼毘奈耶卷二十․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等, 所載之食物種類略有出入. 然依諸戒本載, 此等諸戒, 凡有犯禁者, 若向一淸淨比丘懺悔, 卽得滅罪. [毘尼母經卷七․解脫戒經․十誦律卷十九․卷四十七․摩訶僧祇律卷四十․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參閱五篇1197․六聚1308)
【바라타발도婆羅墮跋闍】
p4472-中→ 梵名 Bhāradvāja. ①婆羅墮跋闍天. 爲八十天之一. 意譯重語天. 乃菩薩爲度衆生所修八十天好相之一.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四所載, 菩薩摩訶薩修持無量福德, 具足成就三十二相後, 復修八十種好. 此乃因世間有人奉事八十種神, 卽十二日․十二大天․婆羅墮跋闍天․功德天等, 爲度此類衆生而修八十天之相好以莊嚴自身. 菩薩摩訶薩, 以此修淸淨身, 使衆生隨其所信所見更增敬信, 得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②指婆羅門僧婆羅墮. 據長阿含經卷六載, 佛住舍衛國淸信林園鹿母講堂時, 有二婆羅門, 以信心堅固往詣佛所, 出家爲道. 此二婆羅門卽婆悉咤與婆羅墮二人.
【바라파가라밀다라波羅頗迦羅蜜多羅】
p3447-上→ (565~633)梵名 Prabhākaramitra. 中印度摩揭陀國人. 又作波羅頗蜜多羅․波頗蜜多羅. 或略稱波頗. 意譯作明知識․明友․光智. 刹帝利種, 十歲出家, 習大乘經. 受具足戒後習學律藏, 修習定業, 後南遊那爛陀寺, 於戒賢論師處聽聞十七地論, 更誦讀小乘諸論. 戒行精勤, 才識明敏, 爲同侶所推重. 後於唐太宗貞觀元年(627), 頂戴梵經入長安, 住大興善寺. 三年三月, 與慧乘․慧賾․法琳․玄謨等碩德十九人從事譯經. 共計譯有寶星陀羅尼經十卷․般若燈論十五卷․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 貞觀七年示寂於勝光寺, 世壽六十九. [續高僧傳卷三․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八]
【바라파차婆羅婆叉】
p4472-上→ 梵語 bālabhakṣa. 餓鬼之一. 意譯爲食小兒. 據正法念處經卷十六所述, 一切餓鬼皆因前世時, 多起妬嫉․破壞之惡心, 廣造身․口․意三惡業及十不善業而生於餓鬼道, 爲惡業所牽, 受一切苦, 不得脫離生死, 此類餓鬼所食, 亦是造殺業而生於人中之衆生. 又餓鬼計有三十六種, 其第二十四者卽爲婆羅婆叉, 乃食小兒之餓鬼. [正法念處經卷十七]
【바랄나婆剌拏】
p4456-下→ 梵名 Vāraṇa. 又作婆羅那. 意譯爲流轉. 曾爲眉稀羅國之王, 跟隨迦旃延比丘出家, 入阿般地國山中修行. 時阿般地國王帶宮人入山遊獵, 因婆剌拏容貌端正, 宮人圍繞觀看, 爲王所嫉瞋, 幾被鞭死而復活, 欲回國興兵復仇, 後蒙迦旃延比丘以方便力令得兵敗被捕之惡夢, 遂取消興兵之念, 迦旃延竝廣爲說一切諸法譬如國土, 假名無實, 離舍屋等別無國土, 乃至廣說種種因緣, 至一極微亦非實事, 無此無彼無怨無親. 王聞法入道證果. [唯識樞要卷上末․二十唯識述記卷下]
【바루나용왕婆樓那龍王】
p4461-下→ 婆樓那, 梵名 Varuṇa. 又作縛嚕拏龍王. 意譯水天. 爲一切魚類․龍之王. 十二天之一, 護世八方天之一, 乃西方之守護神. 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 位於外金剛部院西門之北側, 身呈赤色, 頭上有七龍頭, 右手持輪索, 左拳叉腰. [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八․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參閱五大龍王1061․水天 1484)
【바리마니婆利摩尼】
p4455-上→ 梵名 Balimaṇi 或 Valimaṇi. 意譯珠力. 又作婆雉末儞. 守護衆生之大夜叉. 此大夜叉總領諸軍, 有神通力, 以光明見稱, 能周行於世間, 去除世間一切惱亂․災害. [孔雀王咒經卷下]
【바리사가화婆利師迦花】
p4454-下→ 婆利師迦, 梵語 vārṣika, 意譯作雨時生․雨時․夏生․夏至․雨. 又作婆師花․婆利師花․婆師迦花․靺師迦花․靺口栗沙迦花․婆栗史迦花․婆利史迦羅花. 學名 Jasminum sambac, 産於印度, 屬木犀科植物, 乃素馨之一種, 花白色, 甚香. 花名之由來, 乃因其花爲雨期時所開 ; 或因此花於夏時所生. [慧琳音義卷二十五․慧苑音義卷上․希麟音義卷五]
【바리아수라婆利阿修羅】
p4454-下→ 梵名 Vadiśasura. 又作婆梨阿修羅. 爲阿修羅王之一. 據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三所載, 佛陀往昔爲菩薩時, 某次入王舍城內, 該國臣衆見其威儀顯赫而互相言說, 指其爲天王․龍王, 或稱讚其爲婆梨阿修羅王等. [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四]
【바리婆利】
p4454-下→ ①梵語 vadiśa, valiśa. 又作盎句奢. 意譯爲曲鉤. [翻譯名義集卷三]. ②梵語 vāri. 又作婆梨․波利․婆耶. 水之別名. 翻梵語卷九(大五四․一○四五下) : 波利, 譯曰水也.[北本涅槃經卷十二]
【바사닉왕波斯匿王】
p3440-上→ 波斯匿, 梵名 Prasenajit, 巴利名 Pasenadi. 又作鉢邏犀那恃多王․鉢囉洗曩喩那王. 意譯勝軍王․勝光王․和悅王․月光王․明光王. 爲中印度憍薩羅國(梵 Kauśala)國王, 約與釋尊同時. 住舍衛城(梵 Śrāvastī), 爲釋尊敎團之大外護者, 兼領有迦尸國(梵 Kāśi), 而與摩揭陀國竝列爲大强國.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載, 如來成道未久, 波斯匿王卽位, 欲娶釋種之女, 釋迦族之摩訶男(梵 Mahānāma)乃選婢女之女妻之, 王立爲第一夫人, 生子名毘流勒(梵 Viḍūḍabha). 王初暴惡無信, 歸佛後, 屢蒙佛陀敎化, 篤信佛法, 曾與其夫人摩利迦(梵 Mallikā, 卽末利夫人)問答, 得人皆深愛自己之結論, 其後, 請敎釋尊, 其對話迄今仍知名於世. 世壽八十;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謂王隨壽在世, 命終之後, 毘流勒爲王. 然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八․西藏佛傳等所記與此不同, 謂王乃因太子毘流勒簒位, 於逃亡途中餓死. [雜阿含經卷四十二․卷四十六․中阿含卷六十愛生經․長阿含卷六小緣經․增一阿含經卷十八․卷二十八․卷四十三․出曜經卷八․四分律卷十五․卷十六․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七․卷二十六]
【바사사다婆舍斯多】
p4456-中→ (?~325)罽賓國人. 爲禪宗傳法第二十五祖. 婆羅門出身. 其母夢得神劍而有孕, 旣誕生, 左手握珠而不開, 一日遇師子尊者, 顯發宿因, 出家爲其弟子 ; 尊者將斯多之名與前世之名婆舍, 合稱爲婆舍斯多, 密授心印. 後受王迦勝之禮遇, 因師子尊者遇害而潛隱山谷, 受當時國王天德之供養, 後傳法豫太子不如蜜多. 於東晉明帝太寧三年示寂, 世壽不詳. [寶林傳卷六․景德傳燈錄卷二]
【바사사대론사婆沙四大論師】
p4455-上→ 又作婆沙四評家․四評家. 迦濕彌羅國於迦膩色迦王統治時, 五百羅漢聚集, 評釋發智論, 編纂大毘婆沙論, 其中以法救(梵 Dharmatrāta)․妙音(梵 Ghoṣa )世友(梵 Vasumitra)․覺天(梵 Buddhadeva)等四大論師, 昔來卽被稱爲婆沙之四評家. 此四論師立於法體恆有而說三世之別時, 各有不同之見解. 據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七載, 說一切有部有四大論師各別建立三世有異 : 謂尊者法救說類有異, 尊者妙音說相有異, 尊者世友說位有異, 尊者覺天說待有異. (參閱三世實有540)
【바사타婆私吒】
p4455-中→ 梵名 Vasiṣṭha. ①又作婆死瑟搋․縛斯仙․婆斯仙․婆藪仙人. 略作婆私․婆咤. 係七大仙之一, 十大仙之一, 二十八部衆之一. 印度吠陀時代之仙人. 蓋婆私咤於梨俱吠陀時代, 爲代表婆羅門種族之仙人, 亦卽梨俱吠陀第七卷讚歌之作者. 據大智度論卷三載, 往古之摩揭陀國王婆藪因厭世法而出家作仙人. 時有居家婆羅門與出家仙人共論議祀天時應不應殺生噉肉, 以此就敎於婆藪仙人, 婆藪答曰可, 出家仙人乃責其非而告之應實語, 婆藪言四吠陀中謂祀天應殺生噉肉, 遂不改其說. 彼因而得大罪, 於是全身陷沒地中. 又大方等陀羅尼經卷一謂, 彼仙人從地獄出, 位列佛陀說法之會衆. 於密敎中, 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之東方. 形像爲身呈白肉色, 仙人形, 上身裸露, 右手持蓮花, 握拳覆腰, 彎曲左手, 持數珠, 立左膝, 坐於圓座. 三昧耶形爲數珠鬘, 種子爲□(va). 又爲虛空藏院千手觀音之左脅侍者, 乃觀音二十八部衆之一. 形像爲肉色, 苦行仙人形, 右手擧似彈指, 左手持仙杖而立. 三昧耶形爲仙杖, 種子爲□(rṣaṃ). [中阿含卷三十八鸚鵡經․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大毘婆沙論卷十四․大日經疏卷十六]. ②佛陀弟子之一. 又作婆悉咤. 長阿含卷六小緣經載, 舍衛國有婆羅門名婆悉咤, 與婆羅墮婆羅門(梵 Bhāradvāja, 巴同)共詣佛所, 受佛陀敎化. 又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以之爲聲聞中第一之比丘, 恆喜三昧, 禪悅爲食. ③婆羅門女. 又作婆私瑟搋․婆四咤. 其因喪失六子而神智狂亂, 裸露形體奔竄於路上, 與世尊相遇後, 神智隨卽淸醒, 進而聽聞世尊說法, 乃證果位.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
【바사婆師】
p4457-下→ ①婆利師迦花之略稱. 素馨之一種, 花白色, 甚香. (參閱婆利師迦花4454). ②讚歎之義, 乃唄匿之轉音. 參閱唄4072)
【바사파婆師波】
p4457-下→ 梵名 Vāṣpa, 巴利名 Vappa 又作婆濕婆․婆沙波․婆敷․婆破․婆頗․婆犯․和破. 意譯起氣․長氣․淚出․正語. 係佛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 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 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列擧佛弟子中各種第一比丘時, 卽謂(大二․五五七上) : 乘虛敎化, 意無榮冀, 所謂婆破比丘是.又佛陀入滅後, 與大迦葉各於窟外․窟內之二處結集時, 婆師波爲窟外大衆之上首, 自領界外大衆結集三藏, 成爲大衆部之祖. 此羅漢因常悲念衆生苦而恆自墮淚, 故稱淚出. 中阿含卷三和破經所載迦維羅衛國有一釋種, 名和破, 初從尼乾子, 後因受釋尊敎化而歸依佛門, 此或與婆師波非同一人. [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四轉妙法輪品․毘尼母經卷一․三論玄義卷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
【바산바저주야신婆珊婆演底主夜神】
p4457-中→ 婆珊婆演底, 梵名 Vāsanta-va-yanti. 又作婆傘多婆演底神․婆羅婆薩那神․婆娑婆陀神․跋僧多神. 意譯春和神․春生神․春主當神, 或依止不畏之神. 單稱主夜神․守夜神. 係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五善知識之第三十二, 於夜暗處除恐怖, 救護衆生及諸苗稼, 能生萬物之神. 據新華嚴經卷六十八入法界品載, 此夜神於虛空之中, 處寶樓閣香蓮華藏師子座, 身眞金色, 目髮紺靑, 形貌端嚴, 以衆寶瓔珞爲嚴飾, 身服朱衣, 首戴梵冠, 一切星宿炳然在體, 於其身上之一一毛孔, 皆現化度無量無數惡道之衆生而令離險難之像. 俗傳, 若厭惡夢, 誦此神名, 得悉除恐怖. [六十華嚴卷一․四十華嚴經卷十七․華嚴經疏卷五十八․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九]
【바색갈라벌마왕婆塞羯羅伐摩王】
p4460-中→ 婆塞羯羅伐摩, 梵名 Bhāskaravarman. 爲七世紀東印度伽摩縷波國國王.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載, 婆塞羯羅伐摩王, 好學禮賢, 雖不淳信佛法, 然敬慕博學之沙門 ; 聽聞至那國沙門(卽玄奘)在摩揭陀國那爛陀寺修習佛法, 卽再三殷勤延請, 竝表白仰慕大唐․希冀朝貢之心願.
【바수달다婆須達多】
p4460-上→ 梵名 Vasudatta. 意譯財施․有善施行. 據八十華嚴卷六十二載, 文殊師利至福城(六十華嚴則爲覺城)附近大塔廟處說法, 時城中甚多優婆塞往詣文殊師利, 婆須達多卽爲其中之一. [六十華嚴卷四十五․慧苑音義卷下]
【바수밀다婆須蜜多】
p4460-上→ 梵名 Vasumitra. 音譯伐蘇蜜咀羅․婆須蜜․婆須蜜多羅․和須蜜多. 意譯世友․天友. ①華嚴經五十五善知識之一. 乃善財童子所參訪之第二十五善知識. 據舊華嚴經卷五十載, 婆須蜜多居於險難國寶莊嚴城, 容貌端嚴, 身出大光明, 已成就離欲實際淸淨法門, 卽爲衆生說離欲法門, 以得淸淨. 摩訶止觀卷二下(大四六․一七下) : 當於惡中而修觀慧 ; (中略)和須蜜多婬而梵行, 提婆達多邪見卽正.[八十華嚴經卷六十八](參閱五十三參1048). ②佛陀入滅四百年後之大論師, 婆沙會四評家之一. 乃迦膩色迦王於迦濕彌羅國結集薩婆多部之三藏時, 居於五百賢聖之上座. (參閱世友1515)
【바수반두법사전婆藪槃豆法師傳】
p4473-上→ 全一卷. 南朝陳․眞諦譯. 婆藪槃豆, 爲梵語 vasubandhu 之音譯, 又作婆藪槃陀․筏魚禾槃豆․婆修槃馱等. 婆藪譯爲天或世, 槃豆譯爲親 ; 意卽天親․世親.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 此書內容記載 : 古代北印度富婁沙富羅國國師憍尸迦有三子, 皆稱爲婆藪槃豆, 長子別稱阿僧伽(譯爲無著), 第三子別稱比鄰持跋婆, 中子(世親)獨以通名而著稱. 三兄弟皆於說一切有部出家, 後無著․世親轉宗大乘, 而成爲大乘佛敎瑜伽行派之創始人, 本傳主要爲無著․世親之傳略.
【바수천婆藪天】
p4472-下→ 梵名 Vasu-deva. 意譯世天. 慧琳音義卷二十六意譯實․地․物. 據婆藪槃豆法師傳載, 此天爲毘紐天之子, 世親菩薩(婆藪槃豆)卽係禱於此天而生者, 故以名之. 印度敎稱此天乃訖哩瑟拏神(梵 Kṛṣṇa)之父. (參閱毘紐天3853)
【바수婆藪】
p4472-下→ 梵名 Vasu. 又作婆叟萸․婆藪縛斯. 係奉婆羅門敎之仙人. 昔之摩揭陀國王, 後出家爲仙人, 嘗依四吠陀法之讚言, 主張殺生祀天, 後墮入地獄 ; 復經佛之敎誡, 始歸三寶, 而居於補陀落山麓結草庵供奉觀音. 就婆藪仙人遵奉婆羅門敎之說而言, 相通於婆私咤爲婆羅門族代表性仙人之說, 故一般以爲婆藪仙人卽婆私咤. 又密敎將之安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東方. [大方等陀羅尼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三](參閱婆私咤4455)
【바시라婆施羅】
p4457-上→ 係善財童子參訪五十五位善知識之第二十三, 乃樓閣城之船師. 又作船師․自在海師(梵 Vairocana, 謂於佛法海․生死海已善通達, 故稱自在). 對於善財童子所問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而告示種種方便敎化衆生及所成就大悲幢行. 其化度衆生, 布施珍寶․法財, 令得利益․安樂 ; 以船運諸商衆, 令得安穩, 無有恐怖, 復爲說法, 無不歡喜得大利益. [四十華嚴經卷十四](參閱五十三參1048)
【바일제波逸提】
p3440-下→ 梵語 pāyattika, 巴利語 Pācittiya 或 pācittika. 爲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具足戒之一. 又作貝逸提․波羅逸尼柯․波逸提伽․波質底迦. 意譯墮․令墮․能燒熱․應對治․應懺悔. 五篇之一, 六聚之一, 七聚之一. 乃輕罪之一種, 謂所犯若經懺悔則能得滅罪, 若不懺悔則墮於惡趣之諸過. 有捨墮(梵 naiḥsargika-prāyaścittika)․單墮(梵 śuddha-prāyaścittika)二種. 須捨財物而懺悔之墮罪, 稱爲捨墮;單對他人懺悔卽可得淸淨之墮罪, 稱爲單墮. 據毘尼母經卷七載, 所犯之罪輕微․非斷滅善根之枝條罪․傷善處少, 故稱波逸提. 又依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下, 犯此罪者墮於燒煮地獄, 故稱墮罪;又應以功用對治, 故稱應對治, 或應功用. 關於波逸提之配於七聚, 有種種異說, 如四分律卷十七等將捨墮與單墮合爲一聚, 置於第三.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八宗綱要卷上等亦合之, 置於第四. 毘尼母經卷三則分爲二聚, 以捨墮爲第三, 單墮爲第四. 律二十二明了論․四分律疏卷二本等, 亦分二聚, 配爲第四․第五. 又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四載波逸提罪之懺法, 謂捨墮之懺悔必須於僧衆前行之, 單墮則對證卽可滅罪.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四․卷七․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五․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五篇事品․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八․四分律疏卷四本․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之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三上]
【바자권속婆子眷屬】
p4452-下→ 禪宗公案名. 表示禪一體觀之故事. 據禪苑蒙求卷下所載, 有一僧問獨住庵之一老婆有無眷屬, 老婆答曰, 山河大地, 其間草木皆爲我眷屬. 此係視有情․非情皆爲己之眷屬, 以表示禪之天地同根․萬物一體之一體觀.
【바자소암婆子燒庵】
p4453-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婆子焚庵. 旨在闡示眞實之修行, 不僅須壓抑一己之欲求, 尤須明白徹見一己之本來面目. 五燈會元卷六(卍續一三八․一一三上) : 昔有婆子供養一庵主, 經二十年, 常令一二八女子送飯給侍. 一日, 令女子抱定曰 : “正恁麽時如何?” 主曰 : “枯木倚寒巖, 三冬無暖氣. ” 女子擧似婆. 婆曰 : “我二十年祗供養得箇俗漢. ” 遂遣出, 燒卻庵.此公案揭示庵主僅壓抑一己欲求而成枯木寒巖之狀態, 竝非眞正修行佛道.
【바제婆提】
p4458-下→ ①梵名 Bhadrika, 巴利名 Bhaddiya. 又作跋提梨迦․跋陀羅․跋提. 意譯小賢․賢善․仁賢․有賢. 略作賢. 五比丘之一, 釋尊出家後, 與阿若憍陳如等共奉淨飯王之命, 奉侍釋尊, 共修苦行 ; 後釋尊成道, 於鹿野苑初轉法輪時, 爲得道之大弟子之一. 有關其種姓, 各說不同, 方廣大莊嚴經卷六, 以師爲迦毘羅城中大臣之後代. 中阿含卷八侍者經․四分律卷四等, 以師爲釋種子跋提王. 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二․大唐西域記卷七婆羅닐斯國條中, 以師爲釋尊之一族. (參閱跋提5287). ②梵語 vana. 又作婆那․縛尼. 意譯爲林.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九․梵語雜名]
【바치아수라婆稚阿修羅】
p4460-中→ 梵名 Balinasura. 阿修羅王之一. 又作跋土犀阿修羅․跋稚阿修羅․末利阿修羅. 婆稚, 意譯爲被縛․五處被縛․五惡, 卽被殺生․偸盜․邪淫․妄語․飮酒等五惡所縛, 不得脫離 ; 又稱爲有縛, 乃爲帝釋天所縛之意. 或因勇健, 故又譯爲有力. [妙法蓮華經卷一․ 添品妙法蓮華經卷一․法華文句卷二․法華玄贊卷二․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三․慧苑音義卷上]
【바치婆哆】
p4456-下→ ①指人身四大不調中之風大不調. 人體由地․水․火․風四大構成, 若四大不調, 則有疾患.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進藥方法條引醫方經之言, 謂四大不調爲 : (一)窶嚕, (二)燮跛, (三)畢哆, (四)婆哆. 婆哆, 卽風大不調, 氣息竄動․衝擊, 令人不適. [金光明經卷三․法苑珠林卷九十五](參閱四大病相1655). ②長者名. 據阿育王經卷七載, 阿難欲入涅槃之際, 付囑舍那婆私, 謂佛陀已說其入滅百年後, 應於摩偸羅國優流漫陀山(大醍醐山)建寺, 護持建寺之檀越卽該國長老之子那哆․婆哆二人. 婆私依言轉告, 二人遂受持建寺, 寺名乃稱那哆婆哆.
【박가縛迦】
p6278-上→ 梵語 vākya. 又作薄迦. 含有章․部․品․言等義, 與跋渠(梵 varga)之義同. 俱舍論疏卷五(大四一․五五二上):梵云縛迦, 此云章, 是詮辨終竟義, 如說諸行無常等章.
【박가범가薄伽梵歌】
p6511-中→ 梵名 Bhagavad-gītā. 又作聖婆伽梵歌. 意譯爲世尊歌. 爲古代印度之宗敎詩. 卽大敘事詩(梵 Mahābhārata, 音譯摩訶婆羅多)第六卷毘須摩品中第二十五章至四十二章部分. 其作者與著作年代不詳, 約作於西元一世紀頃. 意謂神聖之神歌, 爲印度敎毘濕奴派之聖典, 至今全印度敎徒仍視爲聖典而普遍讀誦. 內容主要攝取數論․瑜伽․吠壇多三派之哲學思想與倫理觀念, 宣揚通過修練瑜伽, 使個體靈魂我及宇宙靈魂梵相結合, 以達到脫離生死輪迴之最高境界(涅槃). 卽藉由阿耳柔那王子(梵 Arjuna)與毘濕奴之化身吉栗瑟拏(梵 Kṛṣṇa)之對話, 强調無執著之行爲是人類唯一應盡之道, 卽依正智而發展出智行合一思想, 視爲解脫之道. 而易行之解脫道, 則端賴於對唯一神之絶對信愛(梵 bhakti), 此說遂成爲毘濕奴派發展之起源. 印度敎哲學思想之發展, 卽常以注釋薄伽梵歌之形式出現. [F. Edgerton: The Bhagavad Gītā, 2 vols., 1946․聖婆伽梵歌(高楠順次郞)]
【박가범薄伽梵】
p6510-下→ 梵語 bhagavat, 巴利語 bhagavā 或 bhagavant. 爲佛陀十號之一, 諸佛通號之一. 又作婆伽婆․婆伽梵․婆言我口縛帝. 意譯有德․能破․世尊․尊貴. 卽有德而爲世所尊重者之意. 在印度用於有德之神或聖者之敬稱, 具有自在․正義․離欲․吉祥․名稱․解脫等六義. 在佛敎中則爲佛之尊稱, 又因佛陀具有德․能分別․受衆人尊敬․能破除煩惱等衆德, 故薄伽梵亦具有有德․巧分別․有名聲․能破等四種意義. 另據佛地經論卷一載, 薄伽梵具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等六種意義. 此外, 亦有將佛與薄伽梵倂稱爲佛薄伽梵者. [大智度論卷二․淸淨道論卷七․大乘義章卷二十](參閱世尊1522․婆伽婆4453)
【박가범탑파薄伽梵塔派】
p6511-上→ 梵名 Bhāgavata-sampradāya. 印度毘濕奴派中之一派. 廣義而言, 指信仰毘濕奴爲薄伽梵(梵 bhagavat, 世尊)之毘濕奴派. 狹義而言, 則爲區別潘迦拉朶拉派(梵 Pāñcarāṭra), 特指以梵伊卡那薩讚歌(梵 Vaikhānasa-saṃhitā)爲依據之諸派. 此派沿襲吠陀(梵 Veda)之祭式, 承認毘濕奴與濕婆之一體性, 竝繼承商羯羅之一元論, 强調信愛(梵 bhakti)之說. 現存於南印度. (參閱毘紐天敎3854)
【박갈국縛喝國】
p6278-下→ 縛喝, 梵名 Bokhara. 又作捕喝國․薄佉羅國. 西域諸國之一. 或卽今奧克薩斯河(Oxus)南方之巴爾克市(Balkh). 紀元前四世紀末,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以後, 奧克薩斯河流域成爲希臘殖民地, 稱爲巴克托利亞王國(Bactria), 我國稱之爲大夏, 卽印度人所謂之臾那世界(Yavana). 西漢頃, 月支西進, 佔據此地而稱大月氏, 或稱睹貨邏;其首都藍子城疑卽縛喝國. 唐代初, 玄奘大師西行求法, 經過此地, 當時該國佛敎猶盛, 後漸次衰微. [大唐西域記卷一]
【박견狛犬】
p3453-中→ 竝踞於佛寺或宮殿前之獅子形造像. 又作高麗犬․胡摩犬․胡麻犬. 具有守門之象徵意義. 左右各一, 或均開口, 或均閉口, 或有一開口含玉者. 凡口開者, 表示悉曇之□(a, 阿)字, 爲悉曇文法中一切發音的最初之音, 密敎以之爲諸法本不生之義, 或諸法實相之理體;口閉者, 表示悉曇之□(hūṃ, 吽)字, 爲一切發音終結的閉口之音, 密敎以之爲智德之象徵. 質地多種, 通常爲銅․木․陶․瓦․石所造, 形量大小不一. 古代印度卽有將獅子塑像置於寺․塔․佛像等之前左右兩側. 中國及日本亦有此風, 且現存遺品猶多.
【박구라薄拘羅】
p6512-上→ 梵名 Vakkula, Bakkula, Bakula, Vakula, 巴利名 Bakkula, Bākula. 爲佛弟子之一. 又作婆拘羅․波拘盧․縛矩羅․薄羅. 意譯作重姓․賣姓․善容. 幼時, 繼母五度殺害不果. 出家之後, 畢生無病苦, 世壽一六○, 世稱長壽第一. [中阿含卷八薄拘羅經․增一阿含經卷十三․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卷二十九․法華經文句卷二․中論疏卷十末]
【박口縛】
p6652-中→ 悉曇字□(va). 又作婆․縛․和․口和․和. 悉曇體文遍口聲之第四, 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綜合諸經論, 此字之義有多重:(一)言說之義, 此係緣於字相上之淺略闡釋. (二)言說不可得之義, 此係緣於字義上之深祕闡釋. 上記深淺二釋皆係出自梵語 vākya,vac或 vāda等字之字首. (三)最上乘聲之義, 此係出自梵語vara-yāna 或 variṣṭha-yāna. (最勝乘)等字之字首. (四)雨大法雨之義, 此係出自梵語 varṣa ṇa(下雨)之字首. (五)普生安住之義. 此外, 古來爲區別此口縛字與縛□(ba)字, 遂常稱此字爲言說之□(va)字;復因此二字字形頗爲近似, 易於混淆, 故又稱前者爲半月形, 後者爲蓮實形. 又於密敎中, 論及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之種子時, 係以此表示水大之種子. 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一八․三三九上):□ 口縛字門, 一切法語言道斷故.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文字品(大一二․六五四下):和者, 如來世尊爲諸衆生雨大法雨, 所謂世間咒術經書, 是故名和.[光讚般若經卷七․新華嚴經卷七十六․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字母品․大日經卷二․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大日經疏卷七]
【박궁와朴穹瓦】
p2462-中→ (1031~1106)西藏名 Dge-bśes phu-chuṅ 生於西藏拉薩北方山區. 據靑冊(藏 Deb-ther sṅon-po)載, 師不蓄養弟子, 長自居於獨閒處, 精勵供養三寶, 內住禪定, 廣說四諦以結法緣. 曾隨侍洛姆東(藏 Ḥbrom-ston)十一年, 與博朶瓦(藏 Po-to-ba)․謹哦瓦(藏 Spyansṅa)爲洛姆東之三大高足. 嘗承諾格(藏 Rṅog)傳甘丹寶冊(藏 Bkaḥ-gdams glegs-bam). [如意寶樹史(藏 Dpag-bsam ljon-bzaṅ]
【박마답縛馬答】
p6278-中→ 比喩不得要領之回答. 又作順環答. 俱舍論卷八(大二九․四一下):今此所言同縛馬答, 猶如有問:“縛馬者誰?” 答言:“馬主.” 卽彼復問:“馬主是誰?” 答言:“縛者.” 如是二答, 皆不令解.[俱舍論光記卷八]
【박縛】
p6277-中→ 梵語 bandhana. 拘束之義. 爲煩惱之異名. 有下列各種分類:(一)相應縛與所緣縛. 部派佛敎說一切有部敎義之一. 有部主張苦․集․滅道四諦及修道所斷之有漏法, 自見苦所斷法至修所斷法等五部之隨眠所隨增, 彼隨眠束縛與之同時相應之心․心所法, 令不得自在, 稱爲相應縛;隨眠束縛所緣之法, 稱爲所緣縛. 所緣縛又分四種, 合稱五縛. 然譬喩者則認爲隨眠於所緣․相應二者無隨增之義. (二)相縛與粗重縛. 唯識宗敎義之一. 前者又作相惑, 卽分別性, 妄執遍計所執之自性;此分別性之惑唯爲惑之緣, 卽所緣之相分繫縛見分之義, 故稱相縛. 後者又作粗重惑, 卽依他性, 妄執依他起之自性;此依他性之惑爲惑之體, 能繫縛衆生而感後果, 故稱粗重縛. (三)子縛與果縛. 受煩惱所縛者, 稱爲子縛;受苦果所縛者, 稱爲果縛. (四)貪․瞋․癡等三縛. 貪․瞋․癡束縛衆生之心, 使其不自在, 故稱爲三縛. (五)四縛, 卽:(1)欲界衆生於五欲順情等境, 心生貪愛, 起諸惑業, 束縛於身而不得解脫, 稱爲貪欲身縛. (2)若於逆情等境, 起瞋恚煩惱而不得解脫, 稱爲瞋恚身縛. (3)本非是戒, 强以爲戒, 稱爲戒盜;又取以修行, 故稱戒取, 如外道之鷄․狗等戒. 由此邪戒而增長惑業, 束縛於身, 稱爲戒盜身縛. (4)於非涅槃法中, 妄自分別以爲涅槃, 心生取著, 稱爲見取, 亦卽我見;由此我見增長惑業, 束縛於身, 稱爲我見身縛. [品類足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二․卷八十六․鞞婆沙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五十四․顯揚聖敎論卷十六․三無性論卷上․法華經玄義卷三](參閱三縛683․子縛果縛921․五縛1204․四縛1839).
【박복薄福】
p6512-上→ 梵語 alpa-puṇya. 謂薄德少福. 今世福德淺薄, 乃因宿世作惡多, 爲善少, 無宿世之善根, 故苦多樂少, 不得見聞三寶. 新華嚴經卷十(大一○․五二上):有刹金剛成, 雜染大憂怖, 苦多而樂少, 薄福之所處.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九]
【박사선縛斯仙】
p6279-上→ 縛斯, 梵名 Vasiṣṭha, 巴利名 Vāseṭṭha. 又作婆藪仙. 六火天之一, 二十八部衆之一. 原係印度吠陀時代之仙人. 於密敎位列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之東方, 爲裸身仙人, 右手執蓮華, 左手持數珠, 盤右足․抬左膝而坐, 三昧耶形爲數珠鬘. 另有住於虛空藏院之縛斯仙, 乃爲裸身之苦行仙人, 右手作彈指形, 左手持杖而立, 三昧耶形爲仙杖. [中阿含卷三十八鸚鵡經․大日經疏卷六․卷十六․大日經疏演義鈔卷五十三]
【박살달라縛薩怛羅】
p6279-中→ 梵語 vastra. 又作婆參. 意譯爲衣. 或特指上衣․上服. 於有部律中, 亦以此語爲僧衣之稱. [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六․瑜伽論記卷六下]
【박애博愛】
p4873-上→ 相當於佛敎敎義中之慈(梵 maitrī), 乃友(梵 mitra)之衍生語. 所謂慈, 卽眞實之友情 ; 係對其他一切人一律平等, 而非特別對某人之愛. 慈中若無悲(梵 karu伸ā;), 卽不能成立. 慈與悲必須相輔相成, 始有作用之可能. 悲, 本爲呻吟之意, 意指對人間苦痛之呻吟, 或對自己感受痛苦之情. 若能深刻省察自己之痛苦, 從而對他人之痛苦産生感同身受之悲情, 自然就衍生出友情, 乃至擴展至慈愛一切衆生之博愛世界. (參閱慈悲5805)
【박야폐縛野吠】
p6278-下→ 梵名 Vāyave. 爲風神, 乃一種無縛之風天乘. 吠, 表無言三昧, 義謂畢竟空. 大日經義釋卷七載, 此一本來無縛, 得眞解脫之風天乘, 於畢竟空中, 旋轉無礙, 往復迅捷, 而能普度衆生.
【박일라縛日羅】
p6278-上→ 梵語 vajra 之音譯. 又作跋折羅․伐折羅․斫迦羅. 意譯作金剛․金剛杵. 金剛爲金中最剛者. 金剛杵原係古代印度所用之武器, 形如三股鎗, 亦有五股․九股者. 密敎取其摧滅敵者之意, 故以金剛杵爲諸尊之持物, 亦爲眞言行者修法之道具. (參閱金剛3532․金剛杵3543)
【박장拍掌】
p3273-下→ 兩掌拍擊出聲. 又稱金剛拍․拍手. 乃密敎修法之際, 爲令聖衆歡悅之行事. 兩掌齊拍, 稱齊指拍掌․平等拍掌;右指擊左掌, 稱參差拍掌. 拍掌有除障․驚覺, 歡喜等義, 在修法前拍掌, 表歡喜本尊降臨;在修法後拍掌, 表修法究竟圓滿. 日本眞言宗多行此法.
【박저縛底】
p6278-上→ 梵語 patnī 之音譯. 又作波帝. 意譯爲妻女․女. [性靈集卷八․祕藏記]
【박증薄證】
p6512-中→ 指淺薄之證悟. 摩訶止觀卷七下(大四六․九九下):端心正觀, 那得薄證片禪卽以爲喜, 纔見少惡卽以爲憂?
【박지薄地】
p6510-中→ ①意卽卑賤下劣之位. 指下賤之凡夫位. 道宣之淨心戒觀法卷下(大四五․八二六下):薄地凡夫臭身隔陋, 果報卑劣. 一般卽引用薄地凡夫․薄地底下凡夫等語. 薄有逼之意, 以凡夫居於諸苦諸惑所逼迫之位, 故稱薄地. 又薄有博之意, 以凡夫之位廣多, 故稱薄地(博地). 此外, 淨土宗將凡夫位分爲內凡位․外凡位․薄地等三類, 卽三賢位稱內凡, 十信位稱外凡, 以下則稱薄地. ②爲三乘共十地之一. 十地卽: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佛地. 於此地中, 三乘人觀思惑卽空, 發六無礙智, 斷除欲界九品惑中之六品, 由此欲惑輕薄, 故稱薄地. 此與小乘之斯陀含果相同. [大智度論卷四十九․卷七十五]
【박추하縛芻河】
p6278-中→ 梵名 Vakṣu 或 Vaṅkṣu. 又作博叉河․婆叉河․婆槎河․婆輸河. 乃閻浮提四大河之一. 我國舊稱嬀水․烏滸河, 發源於興都庫什山, 由西北流經中亞細亞, 注入鹹海(Aral Sea). 若據大智度論等經論所載, 此河發源於阿耨達池之西, 流入西北海.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一所載, 則睹貨邏(吐火羅)等西域二十七國皆屬此河之流域, 乃爲中亞細亞數大河流之一. 考其位置與歷代之記載, 應爲今之奧克薩斯河(Oxus), 卽阿母河(Amu Daria River). [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
【박타와博朵瓦】
p4872-中→ (1031~1105)西藏名 Po-to-ba. 本名仁欽賽. 西藏喇嘛敎甘丹派(藏 Bkaḥ-gdams-pa)僧. 曾創該派敎典派支系, 爲甘丹派奠基者洛姆東(藏 Ḥbrom-ston, 又作種敦巴)三大弟子之一. 從倫戒菩提(藏 Glaṅ tsḥul-bya諸某出家, 甚重視因果, 曾管理札覺寺(藏 Bragrgyab)一年, 智慧廣大, 通解衆經. 原欲隱往西康尋覓靜處專修, 二十八歲時至惹珍寺(藏 Rwa-sgreṅ)拜見洛姆東, 深生信敬, 就寺學法達三十年之久 ; 與朴穹瓦(藏 Phu-chuṅ-pa), 謹哦瓦(藏 Spyan-s上s-ba)竝稱三大弟子, 竝出任該寺僧院長職務. 五十七歲(一說五十一歲)以後始至各地弘法, 注重經典戒律, 隨者常及千人. 所講以菩提道燈論爲主, 兼講大乘莊嚴經論․菩薩地․大乘集菩薩學論․菩提行論․菩薩本生鬘論․法集要頌論等, 通稱甘丹六論, 甘丹名聲從此大振. 晩年創建博朶寺(藏 Po-to), 講經授徒. 西元一一○五年示寂, 世壽七十五歲(一說七十九歲). 弟子以賈宇瓦(藏 Bya-yul-ba)․朶巴(藏 Dol-pa)․朗日塘巴(藏 Glan-ri-thanpa,1054~1123)․霞惹瓦(藏 Sa-ra-ba, 1070~1141)爲最著名. [カーダ&C0-C7DC;派史(羽田野伯猷, 東北大學文學部硏究年報五)․S. Candra Das: Pag sam jon zang; G.N. Roerich : The Blue Annals]
【박탈縛脫】
p6278-下→ 謂解脫煩惱之繫縛. 楞嚴經卷五(大一九․一二四下):佛告阿難:“根塵同源, 縛脫無二;識性虛妄, 猶如空花.”
【박피剝皮】
p4059-中→ 爲釋迦佛本生故事之一. 釋迦如來於過去世行菩薩道時, 名愛法梵志(又稱樂法梵志), 其時世間無佛, 亦無善法可聞. 梵志乃四方求法, 精勤不懈, 了不能得. 時有一魔, 變作婆羅門, 自稱有聖法一偈, 若梵志果眞求法心切, 甘心以皮爲紙, 以骨爲筆, 以血爲墨, 書寫此偈, 則當以其偈贈與. 愛法梵志聞言, 卽自剝身皮, 曝之令乾, 以血書偈. 據大智度論卷十六載, 其偈爲(大二五․一七八下) : 如法應修行, 非法不可受 ; 今世亦後世, 行法者安隱.愛法梵志以此精勤求法之因緣, 遂得無生法忍. [大智度論卷四十九]
【반가납타납파潘迦拉朵拉派】
p6110-下→ 梵名 Pāñcarāṭra. 印度敎毘濕奴派之一, 以潘迦拉朶拉集(梵 Pāñcarāṭra Saṃhitā)爲根據聖典之諸派. 該集大部分在西元七世紀至九世紀頃完成於北印度, 僅小部分完成於南印度塔米爾(Tamil)地方. 本派與狂熱獻身(devotional)之薄伽梵塔派(梵 Bhāgavata)相較, 屬崇拜儀式派(liturgical school), 在印度宗敎發展史上有其特殊貢獻:(一)自初期奧義書以來, 印度人常以融合絶對之普遍者與現象之相對我(個人我)爲人生之目的;本派卽以禮拜儀式, 體驗此哲學而將其具體化. (二)大乘佛敎之大日經等, 係以潘迦拉朶拉集之文體爲範例而作成. (三)密敎儀軌․供養法等之形成, 亦受本派影響.
【반가납타랍집潘迦拉朵拉集】
p6111-上→ 梵名 Pāñcarāṭra Saṃhitā. 印度毘濕奴敎潘迦拉朶拉派聖典群之總稱. 詳細規定敎義․實修․禮拜形式等, 西元八世紀以前, 薄伽梵塔派(梵 Bhāgavata)亦常以本集爲範典. 歷來聖典群之書名有兩百種以上, 實際刊行者僅三十種. 由諸書之目錄得知, 本集於敎理與實修兩方面而言, 較偏重實修. 初期文獻內容有:(一)眞言(梵 mantra)․印相(梵 mudrā)之意義與用法. (二)護符(梵 yantra)․壇(梵 maṇḍala)之描繪法. (三)神殿․神像之建築製作法. (四)入信式(梵 dīkṣā)․灌頂(梵 adhiṣeka)等之儀式. (五)個人禮拜供養諸神之次第(梵 pūjā)等. 此期亦極重視曼荼羅之說明. 其後, 本集之重點移向實際擧行之儀式次第方面, 除上述諸內容之外, 漸加入祭典(梵 utsava)․行列巡禮(梵 yāṭra)等敘述. 一般認爲本集所示, 乃得解脫(梵 mokṣa )之方法(梵 sādhana). [F. O. Schrader: Introduction to the Pāñcarāṭra and the Ahirbudhnya Saṃhitā, Madras, 1916;S. R. Bhatt: The Philosophy of Pancharatra, Madras, 1968]
【반가부좌半跏趺坐】
p1596-中→ 坐法之一. 又稱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結跏․半跏․半坐․賢坐. 俗稱單盤坐. 卽單趺一足, 跏於另一足上之安坐法. 若兩足互交, 置於兩股之上, 則稱結跏趺坐․如來坐. 半跏坐有吉祥․降魔二種. 以右足加於左股上者, 爲吉祥半跏坐, 密敎多採此坐法, 亦稱吉祥坐․普賢跏․金剛薩埵跏․薩埵跏, 於金剛․胎藏兩部曼荼羅中, 除虛空藏․千手觀音․金剛藏王․般若等菩薩之外, 其餘數百尊菩薩皆半跏趺坐於蓮花座上. 且以此坐法對應於如來坐, 而稱菩薩坐. 以左足加於右股上者, 爲降魔半跏坐, 亦稱降伏坐, 多爲禪家所用. 又據四分律卷四十九載, 半跏趺坐原係佛陀特允比丘尼之坐法, 以防止經血漏出或遭蟲蛇侵害. 此外, 由於半跏趺坐亦稱菩薩坐, 或爲後世菩薩之彫繪多作女子形像之原因.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八․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一․摩訶僧祇律卷四十․十八契印․禪苑淸規卷八坐禪儀](參閱結跏趺坐5186)
【반가사유상半跏思惟像】
p1595-上→ 一種倚坐造型之佛像. 一般爲左脚下垂於地, 右脚橫疊於左膝上, 左手自然下垂, 置於右脚踝上 ; 上身稍前傾, 曲右肘, 右手五指或食․中二指支撑於右頰下, 呈現思惟之狀. 此類佛像, 以悉達多太子思惟像․彌勒思惟像等較著名. 此造型自古印度卽有作品傳世, 原係表現悉達多太子出家以前之姿態. 約有三種 : (一)太子於閻浮樹下, 見農人翻土時, 衆鳥爭食土中蟲蟻, 心生悲憫, 而起思惟. (二)淨飯王爲阻太子出家之念, 連日宴飮作樂, 太子見諸宮女疲憊酣眠之醜態, 而起思惟. (三)太子離城出家, 至苦行林, 告別愛馬犍陟, 而起思惟. 我國留傳之思惟像多屬此類. 我國自南北朝以來卽有半跏思惟像之製作. 自五世紀頃北魏時代, 已出現半跏思惟形之獨立像, 其年代最早者, 爲太武帝太平眞君三年(442), 所造之石刻半跏思惟像 ; 該像衣裳緊覆於身, 造型寫實, 顯見受到西方藝術之影響, 因當時與西域諸國往來頗爲頻仍. 五世紀後半期陸續開鑿之雲岡石窟, 其第六洞․第七洞․第八洞等處亦有類似造像出現. 又西安爲當時東西交通樞紐, 早爲鳩摩羅什敎化之地, 文化極高, 所造之思惟像, 體態厚重, 表現出高尙之品貌. 此外另有東魏武定二年(544), 銘戎愛洛妻趙氏等造白玉半跏思惟像, 此像乃東魏至北齊初期之半跏像遺品. 於北齊時代, 造型漸趨定型, 然其體態稍見豐腴, 線條流暢富麗, 顯示出我國彫刻史上罕見之典雅風采, 其代表作有後主武平元年(570)所造之白玉半跏思惟像. 此外, 韓國․日本之半跏思惟像亦深受北魏․北齊風格之影響. 韓國最早之思惟像, 造於四世紀古新羅時代 ; 另有造於六至七世紀頃之金銅半跏思惟像, 寶冠․懸裳, 線條洗練. 日本則流行於飛鳥時代(552~644)․白鳳時代(645~707). 廣隆寺迄今猶藏有寶冠式與寶髻式兩種半跏思惟像.
【반각攀覺】
p6666-上→ 攀緣覺知之意. 謂散亂之心於外境攀緣覺知. 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七下):攀覺流動, 皆從妄生. 如旋火輪, 輟手則息;洪波鼓怒, 風靜則澄淨.(參閱攀緣6665)
【반개반합半開半合】
p1596-下→ 禪林用語. 又作半合半開. 本爲佛學敎相判釋之用語, 開, 爲表詮(表顯)之義 ; 合, 爲遮詮(捨遣)之義. 於禪林中, 常以此語表示一半合, 一半開, 不偏於任何一端. 明覺禪師語錄卷二(大四七․六七九中) : 龍泉與刀斧同鐵, 利鈍懸殊. (中略)酌然!酌然!一出一入, 半合半開 ; 平展之流, 試辯緇素. [碧巖錄第十八則]
【반개성인半個聖人】
p1593-上→ 半個, 比喩少數․稀有. 半個聖人, 意卽聖人之一半. 於禪林中, 比喩極其罕有之具大威德者. 祖堂集卷十四石鞏慧藏章 : 師便抛下弓箭云 : “三十年在者裏, 今日射得半箇聖人. ” [明覺禪師語錄卷二明覺禪師後錄]
【반게半偈】
p1594-下→ 指諸行無常, 是生滅法 ; 生滅滅已, 寂滅爲樂一偈之後半偈.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謂, 釋迦如來於過去世爲凡夫時, 入雪山修菩薩行, 從帝釋天所化現之羅刹聞前半偈, 歡喜而更欲求後半偈 ; 羅刹不允, 乃誓約捨身與彼, 而得聞之. 故亦稱雪山半偈, 或雪山八字. 心地觀經卷一(大三․二九五下) : 時佛往昔在凡夫, 入於雪山求佛道 ; 攝心勇猛勤精進, 爲求半偈捨全身. 又上記羅刹所說之半偈, 或謂係夜叉所說者, 故亦稱夜叉說半偈.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中](參閱雪山大士4828)
【반경飯磬】
p5707-上→ 寺院中, 召集僧徒用餐時所擊之磬. 然一般寺院於齋前大多擊鼓或打板, 其中, 齋時擊鼓乃印度以來之風習. (參閱雲鼓5348)
【반곡盤谷】
p6113-下→ (?~1272)元代僧. 海鹽(浙江)人. 號麗水. 志氣超邁, 博究經史. 性樂山水, 至元年中遊五臺․峨眉․伏牛․少室等名山勝地, 嘗自謂(大五○․九○三下):足跡半天下, 詩名滿世間.時駙馬高麗藩王聞其德望, 聘至杭州慧因寺講華嚴大意, 七衆傾服, 王大悅, 由是聲譽益揚. 後至松郡構精舍, 勤修淨業, 日誦彌陀佛號. 至元九年無疾而寂, 世壽七十餘. 著作有遊山詩集三卷. [大明高僧傳卷一․續釋氏稽古略卷一]
【반과半果】
p1592-下→ 指阿育王所用以供養衆僧之半只菴摩勒果(梵 āmala). 阿育王之晩景十分潦倒, 仍將一切資産悉作供養 ; 臨終前僅餘半只菴摩勒果, 王又以此半只菴摩勒果普施於鷄頭摩寺(梵 Kurkuṭa)衆僧, 作最後之供養, 因此而得自在. 菴摩勒果, 類似胡桃, 其味酸甛, 可食用, 亦可爲藥用. [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阿育王傳卷三]
【반나파과半娜婆果】
p1593-中→ 略稱半娜.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載, 其果形如冬瓜, 熟則黃赤色, 中有數十小果, 大於鷄卵, 果汁黃赤, 味甚甘美. 然西域記所載名稱爲般核娑果, 卽波那沙樹之果 ; 半那婆果之稱, 則見於可洪音義卷一․玄應音義卷二十四等.
【반낙半酪】
p1597-中→ 指小乘九部中之修多羅. 在半滿二敎中被喩爲半字敎 ; 在涅槃經五味中則被喩爲酪味, 故合二譬喩而稱半酪. 法華玄義卷十下(大三三․八○九下) : 若修多羅半酪之敎, 別論在第二時, 通論亦至於後.
【반납성半拉城】
p1592-中→ 位於東北吉林琿春縣之西約四公里處, 推定爲唐初所建之渤海國東京龍原府之遺蹟. 四周圍有一座數百公尺長之土壁, 其中, 從南至北連續有土壇, 土壇上有宮殿之遺蹟. 半拉城約以中央大街分東西兩區, 計有三座寺院遺址, 東區有二座, 西區有一座 ; 竝發現數尊二佛竝坐石刻像, 反映出法華信仰之影響. 現今由佛像樣式推測, 或造於六朝末期, 或造於受高麗影響之渤海前期.
【반노출가半路出家】
p1597-上→ ≫出家, 出離煩惱繫縛之家, 卽出離在家之生活, 專心修沙門之淨行. 半路出家, 卽指佛敎徒中年棄俗出家. 又一般俗語多以半路出家一語, 轉喩中途改換職業, 非自始卽從事該行業, 含有技藝尙未專精之意.
【반니원般泥洹】
p4301-中→ 梵語 parinirvāṇa. 又作般涅槃. 指熄滅或吹熄之狀態. 當煩惱火燒盡後, 卽至於智慧完成而臻於覺悟之境, 故佛敎以達到此一境界爲最後目的. 涅槃寂靜爲三法印之一. (參閱涅槃4149․常樂我淨4533)
【반다가般荼迦】
p4311-中→ 梵語 paṇḍaka, 巴利語同. 又作般咤․半托․半擇迦. 意譯作黃門․不男. 指男根不具者, 爲五種不男之一. [玄應音義卷十七․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七末](參閱五種不能男1175)
【반다가야사차제오림班多伽耶娑叉提鄔林】
p4185-中→ 卽鬼集林之意. 係薄福之鬼神所聚集之林藪. 彼等鬼神以熏習之故, 遂使其所聚之林藪放出諸種鄙穢怖畏之惡香.
【반다라般陀羅】
p4301-中→ 梵名 Pandara. 爲過去世波羅奈國一長者之婦. 據百緣經卷五所載, 般陀羅曾以大便器施豫辟支佛, 遂感無量世臭餓鬼之惡報.
【반다로가법般荼盧伽法】
p4311-中→ 巴利名 Paṇḍuka Lohitaka. 又作羯磨犍度(巴 Kamma-khandaka). 爲二十種犍度之一. 般荼與盧伽本爲二比丘之名, 此二比丘好與人鬥諍, 佛欲止之, 遂制定呵責羯磨之法, 十誦律卷三十一稱之爲般荼盧伽法, 或苦切羯磨法 ; 四分律卷四十四稱之爲呵責犍度. 受呵責羯磨者之治罪法, 凡有三十五種不應作․呵責犍度之如法非法及其解羯磨, 竝有關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羯磨․不見罪羯磨․不懺悔罪羯磨․不捨見羯磨等之不應作, 乃至解羯磨之法等規定.
【반대자槃大子】
p5820-上→ ①梵語 bandhyā-putra. 比喩如龜毛免角之虛幻不實.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一六․四九三中) : 如虛空免角, 及與槃大子, 無而有言說, 如是性妄想, 因緣和合法, 凡愚起妄想, 不能如實知, 輪迴三有宅. bandhyā-putra一詞, 於四卷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譯之爲槃大子, 係採前半音譯, 後半意譯之譯法. 而七卷之大乘入楞伽經則譯之爲石女兒, 係屬整個名詞之意譯. 翻譯名義集卷二(大五四․一○八三上) : 扇提羅, 此云石女, 無男女根故. 槃大子, 此出楞伽, 若大乘入楞伽, 則云石女兒.. ②禪林用語. 又作般大子, 槃大兒, 盤大兒. 指不可用普通常識測知的優異, 超凡之輩, 亦卽超越世智俗情之偉大人物. 或亦指釋尊. 竺僊和尙語錄卷中(大八○․三七七下) : 進云 : “時有僧曰 : 特牛生兒也, 何以不道?山曰 : 把燈來!把燈來!又作百生?』答云 : “如般大子.”
【반독고인半獨股印】
p1598-下→ 密敎印契之一. 卽不動根本印. 爲獨股印之半印, 又作小獨股印. 此印具有摧破之作用, 用於辟除結界. 其結印之法, 據底哩三昧耶不動使者念誦法記載, 乃以右手中指以下三指握拇指爲拳, 食指豎直卽成印. 若以此印右轉卽成結界, 左轉則成解界.
【반두飯頭】
p5707-上→ 禪宗叢林內之職稱. 爲十務之一. 卽隸屬典座之下, 掌理大衆粥齋之人. 其職責, 擧凡酌量僧衆之人數, 檢看米穀之精粗, 分別水漿之淸濁, 樽節菜蔬之多寡, 顧慮柴薪之有無, 乃至炊具之洗滌, 餿淹之處理等, 皆在職役範圍之內. [幻住淸規飯頭條,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僧堂淸規卷五飯頭條]
【반랄밀제般剌蜜帝】
p4301-下→ 梵名 Pramiti. 意譯作極量. 唐代譯經僧, 中印度人. 展轉遊化, 東渡中國弘傳佛法.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 於廣州制止道場譯出首楞嚴經十卷, 時由烏萇國沙門彌伽鑠佉譯語, 居士房融筆受, 沙門懷迪證義. 未久, 其本國國王怒其擅出經本, 遣人追緝, 般剌蜜帝乃泛舶西歸. [宋高僧傳卷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四]
【반련화인半蓮華印】
p1598-上→ 密敎手印. 其印相有二 : (一)略稱半蓮印. 卽蓮華合掌之半印. 乃十二天軌所指之梵天印, 一般習稱半蓮華印. 印相爲右手作拳, 按於右腰, 左手五指相著而稍彎曲, 高擧略過肩頭. (二)右手作拳, 置於腰部, 左手以拇指與無名指相捻, 作取花之狀.
【반료伴寮】
p2776-中→ 在禪院中, 能自由出入於寮舍之意. 通常僅有首座有伴寮之權利. 禪苑淸規卷十百丈規繩頌條(卍續一一一․四六七下) : 伴寮唯首座, 此外聽堂司, 大衆衣盂地, 閑人總不宜.
【반류사위反流四位】
p1329-下→ 大乘起信論於始覺之始終, 立不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等四位, 此四位乃反流還滅(反無明生死之流, 歸於眞如寂滅之本源)之次第, 故稱反流四位. 又稱始覺四位․始覺返流四位. 其中, 不覺指凡夫, 相似覺指二乘人及三賢之菩薩, 隨分覺指初地以上至九地之菩薩, 究竟覺則指第十地之菩薩. [釋摩訶衍論卷三․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參閱本覺1979)
【반만半晩】
p1594-下→ 指叢林中, 從午齋結束至晡時之中間時刻, 稱爲半晩, 約爲今之午後三時頃. 其時, 司掌浴室事務之浴頭鳴鼓, 通知大衆開浴. 備用淸規卷七知浴條(卍續一一二․五五下) : 半晩, 浴頭覆首座․方丈․維那, 鳴鼓三下, (中略)鳴鼓開浴. 另據敕修百丈淸規之說, 則鳴鼓開浴之時爲午齋之後所行. [禪林象器箋卷三節時門]
【반만이교半滿二敎】
p1597-中→ 又作半滿敎․半滿二字敎. 卽半字敎與滿字敎之竝稱. 半字, 原指梵語之生字根本, 卽字母 ; 滿字, 則指集合字母所構成之文字. 印度古代之毘伽羅論(梵 Vyākaraṇa)爲一本著名之文法書, 於五章中之第一悉曇章係明擧生字之半字敎 ; 若以全部五章而授之, 則屬滿字敎. 於佛敎中, 乃轉用其意, 以半字敎引申爲小乘聲聞之九部經, 而以滿字敎引申爲大乘方等之經典. 此種半滿二敎之分法, 約同於大小二乘之分類. 半字敎乃根據北本涅槃經卷五與卷八之譬語而來, 涅槃經載, 如敎育子弟, 先敎半字, 後敎滿字毘伽羅論 ; 故佛陀說法先說小乘九部經, 後說大乘方等經典. 除上記之外, 有關半字․滿字之解釋, 據出三藏記集卷一․涅槃經義記卷四上等之說, 從所表之意義而言, 說世間事, 使生煩惱者, 稱爲半字 ; 說出世間事, 使生善者, 稱爲滿字. 歷來諸師多以此作爲敎判之稱 : (一)相傳係北涼之曇無讖及隋之慧遠, 認爲小乘聲聞藏爲半字敎, 大乘菩薩藏爲滿字敎. (二)北魏菩提流支所立, 謂佛陀成道後十二年中所說之敎法爲半字敎, 十二年以後所說者爲滿字敎. (三)智顗及窺基認爲, 半滿二敎卽大小二乘之意. (四)荊溪湛然以之配於天台四敎, 卽藏․通․別等三敎爲半字敎, 僅有圓敎爲滿字敎. (五)涅槃論一書將此二敎配於漸敎․頓敎之說法, 然其所謂漸敎指聲聞緣覺之敎, 頓敎指涅槃之敎, 與後世禪宗之頓漸敎法無關. 總之, 一切佛敎可歸納爲半滿二敎․權實二敎(權假敎與眞實敎), 故全部之佛敎敎說亦可總稱爲半滿權實. [華嚴經疏卷一․法華玄義卷十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參閱二敎211․半字滿字1591)
【반복盤袱】
p6113-下→ 指盤與袱二物. 又作袢袱․拌袱. 卽於盤上鋪小袱, 盛疏․印等物.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受法衣條(大四八․一一二二中):以袢袱托呈法衣․信物.
【반사라국般闍羅國】
p4312-上→ 般闍羅, 梵名 Pañcāla, 巴利名同. 又作般遮羅國․般闍荼國․般遮耶國․般沙羅國. 爲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位於中印度, 隔著恆河, 與居樓國(梵 Kuru)相望. 般闍羅, 意譯作五執․五不動, 本爲地名, 後成爲該國國名, 以作爲其王之美稱. 據慧琳音義卷十八之說, 彼國王性多仁慈, 廢除死刑, 縱有死刑犯不忍殺之, 僅縛其五體送於曠野山林, 時人嘉之, 故以般闍羅爲國號. 該國後分成南北二部分, 彼此互諍. 於佛陀時代, 南北般闍羅王常起忿諍, 佛陀嘗爲之敎諭. 其時, 南般闍羅國之都城爲坎毘拉(梵 Kaṃpilla), 北般闍羅國之都城爲曲女城(梵 Kanyāubja). [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撰集百緣經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四]
【반산보적盤山寶積】
p6113-中→ 唐代僧. 馬祖道一之法嗣, 居於幽州(河北)盤山, 宣揚宗風, 故世稱盤山寶積. 籍貫․生卒年均不詳. 諡號凝寂大師. [祖堂集卷十五․景德傳燈錄卷七․聯燈會要卷四․五燈會元卷三]
【반산삼계무법盤山三界無法】
p6113-上→ 禪宗公案名. 爲盤山寶積提撕學人之垂語. 景德傳燈錄卷七盤山寶積章(大五一․二五三中):禪德!且須自看, 無人替代. 三界無法, 何處求心?四大本空, 佛依何住?璿機不動, 寂爾無言. 覿面相呈, 更無餘事.此三界無法之無法, 與無心․無事同義, 謂三界之事象, 從根源之立場而言, 乃不存在者. 此公案卽指示無念無想之存在方式卽眞實的存在. [碧巖錄第三十七則․五燈會元卷三]
【반산정저육盤山精底肉】
p6113-中→ 禪宗公案名. 又作盤山肉案. 爲盤山寶積省悟之因緣. 五燈會元卷三(卍續一三八․五○下):幽州盤山寶積禪師因於市肆行, 見一客人買豬肉, 語屠家曰:“精底割一斤來.” 屠家放下刀, 叉手曰:“長史!那箇不是精底?” 師於此有省.所謂悟, 卽契入本具佛性之理;亦卽求之於一切生活常理中, 無一不是佛性, 無處不含佛理.
【반상飯床】
p5707-上→ 又作飯桌. 卽用餐之臺. 臨濟錄(大四七․五○三中) : 普化踏倒飯床, 師云 : “太麤生!”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반석겁磐石劫】
p6117-中→ 梵語 parvatopama-kalpa. 以天衣輕拂磐石直至消磨盡淨, 譬喩劫期之長遠, 稱爲磐石劫. 此磐石又稱劫石.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載, 天衣拂盡方四十里之石, 稱爲小劫;拂盡方八十里之石, 稱爲中劫;拂盡方八百里之石, 稱爲大阿僧祇劫(無量劫);又有一里劫․二里劫, 乃至萬里劫等說. 其他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大智度論卷五及卷三十八․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等, 亦有類似之記載, 然未區分大劫․中劫等. 另據安樂集卷上載, 有芥子劫․磐石劫等, 以方四十里․方八十里․方一百二十里之劫石, 區分劫期爲小劫․中劫․大劫.
【반선나마班禪喇嘛】
p4185-下→ 西藏名 Paṇ-chen-lama. 西藏佛敎之改革者宗喀巴創立黃帽派, 其兩大弟子根敦珠巴與凱珠各自成系統, 且世世以呼畢勒罕(化身之意)轉生, 此卽達賴喇嘛與班禪喇嘛, 此種活佛轉世之思想乃西藏佛敎特有之發展. 自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卜藏嘉穆錯(藏 Gu śṛīkhan)掌握西藏全土政敎, 確立政敎合一之最高主權後, 達賴喇嘛遂成爲黃帽派之主長, 統率三千數百寺院, 約三․四十萬僧侶 ; 另一敎團之敎主, 凱珠系統轉生之班禪喇嘛, 雖爲二大活佛之一, 然於政治上, 僅擁有地方政權. 班禪, 乃大智慧者․大博學者之義 ; 喇嘛, 乃上人之義. 淸世祖順治二年(1645), 統治衛․藏之蒙古和碩特部首領固始汗, 尊宗喀巴之四傳弟子羅桑卻接爲班禪博克多(博克多爲蒙語, 乃對睿智英武者之尊稱), 令其主持扎什倫布寺, 竝劃分後藏部分地區歸其管轄, 是爲班禪四世(前三世爲後人追認). 至第五世班禪, 淸聖祖封以額爾德尼(Ertini, 或 Erdeni)之號, 乃光顯之意. 藏人謂班禪乃金剛之化身, 或謂阿彌陀佛之化身. 歷代之班禪大都住於後藏日喀則之札什倫布寺(藏 Bkra-śisihum-po). 各代班禪之法名及其生卒年代如下 : 第一世凱珠(藏 Mkhas-rab-rje, 1385~1438)․第二世瑣朗接昂(藏 Bsod-nams phyogs-glan, 1439~1504)․第三世恩帥巴(藏 Dben-sa-pa, 1505~1556)․第四世羅桑卻接(藏 Blo-bzaṅ chos-kyi rgyal-mtshan, 1567~1662)․第五世羅桑益西(藏 Blo-bzaṅ ye-śes, 1663~1737)․第六世班宥益希(藏 Dpal-ldan ye-śes, 1738~1779)․第七世登畢尼瑪(藏 Blo-bzaṅ bstan-paḥiñi-ma, 1781~1852)․第八世登畢旺修(藏 Chos-kyi-grags-pa bstan-paḥi dbaḥ-phyug, 1854~1882)․第九世羅桑卻京(藏 Blo-bzaṅ thub-bstan chos-kyiñi-ma, 1883~1935)․第十世宮保慈丹(藏 Blo-bzaṅ phrin-las lhun-grub, 1938~ ). 班禪與達賴之關係竝非全然友好, 如第九世班禪羅桑卻京嘗久居我國內地,直至第十三世達賴喇嘛阿旺羅卜藏土丹嘉穆錯噩耗傳出, 才返西藏, 然卻歿於返藏之途中. 一九四四年, 第十世班禪宮保慈丹被迎至後藏, 力主改革. 西藏淪陷後, 全藏成爲中共地方政權之一, 十四世達賴喇嘛流亡印度, 而班禪喇嘛則採取容共之態度, 顯示西藏佛敎今後發展之微妙立場. [蒙藏佛敎史(妙舟)․世界佛敎通史上冊(聖嚴)․聖武記第五國朝撫綏西藏記上․L.A. Waddell: Lhasa and its Mysteries; W.W. Rockhill: The Dalai Lamas of Lhas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Manchu Emperors of China]
【반선伴禪】
p2776-中→ 作陪禪. 卽住持於五更行香之後, 入僧堂伴大衆坐禪. 小叢林略淸規卷上住持條(大八一․六九○中) : 住持但伴大衆坐禪, 此名陪禪.[禪林象器箋第九類叢軌門]
【반속反俗】
p1329-中→ 指還俗. 卽謂僧侶還爲俗人. 大寶積經卷八十八載(大一一․五○七上):諸比丘言:『(中略)我等不能修得此法, 欲還歸俗. 何以故?信施之食難可消故. 』又有以還俗․歸俗爲異義者, 前者爲僧侶犯罪歸家之謂, 後者則指自願終止僧道者. [居家必攜吏學指南篇]
【반승伴僧】
p2776-中→ >又作番僧․助修. 密敎修法之際, 隨伴導師勤修之僧. ②又作役僧. 在日本淨土眞宗, 指爲住職之讀經法務等助手之僧. ③又作從僧. 隨從住持之僧.
【반야경십유般若經十喩】
p4309-上→ 般若經爲顯諸法之空性所設之十喩. 卽比喩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如化等十種. [放光般若經卷十七․大品般若經卷四․大智度論卷六](參閱譬喩6809)
【반야경전般若經典】
p4309-上→ 闡說般若波羅蜜深理的經典之總稱. 舊譯爲般若波羅蜜經, 新譯爲般若波羅蜜多經. 有數十部, 如大品般若經․小品般若經․大般若經․般若心經․金剛經等均屬之. 關於般若經典之弘通, 在印度方面, 於佛陀入滅後五百年頃, 小品般若盛行於印度北方, 以須菩提爲說法主, 舍利弗亦常出座說法. 其後大品般若成立, 舍利弗與須菩提互究空理. 文殊般若則以文殊․迦葉爲主. 大品諸本廣行流通, 約於佛陀入滅六百年頃, 自此以後, 未經幾時, 諸本品類系部成立. 印度有關般若經典之釋論, 佛陀入滅後七百年頃, 龍樹․提婆等中觀空宗大乘學派造作諸論. 龍樹於大品般若造優婆提舍十萬偈(卽鳩摩羅什所譯之大智度論), 另有無畏論․中論․十二門論. 提婆造廣百論․百論․百字論本偈等. 與彼相對抗者, 則有彌勒․無著等瑜伽有宗. 彌勒造金剛般若頌(梵 Aryasina), 無著造彌勒金剛般若釋論及順中論等. 世親․淸辨․月稱亦相繼造論. 般若經典傳譯於漢地, 以東漢靈帝時支婁迦讖譯出般若道行品經爲起源. 其後朱士行於于闐求得放光般若. 魏晉南北朝時代, 由於各家對般若所論宗要各異, 而形成六家七宗之說. 至羅什東來, 正當放光․道行般若盛行之時, 羅什譯出大小品․心經․金剛及仁王各般若外, 又譯出龍樹․提婆之釋論, 盛唱空門般若, 遂令般若光芒愈盛. 羅什之弟子僧肇․道融․僧叡․道生, 競崇般若, 尤以僧肇之寶藏論․肇論, 最得其精奧妙義. 又僧叡․僧肇門下成立三論宗, 所依經典爲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 有關般若經典之部系, 據菩提流支譯之金剛仙論卷一中擧出八部般若, 卽 : 第一部十萬偈(大品)․第二部二萬五千偈(放光)․第三部一萬八千偈(光讚)․第四部八千偈(道行)․第五部四千偈(小品)․第六部二千五百偈(天王問)․第七部六百偈(文殊)․第八部三百偈(金剛般若). 玄奘所譯六百卷大般若, 實爲根本般若與雜部般若之集大成. 大般若爲根本, 其他諸本般若, 皆爲大般若各會中所別出. (參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839)
【반야관자재般若觀自在】
p4311-上→ 四十觀音之一. 又作寶經觀音. 其形像, 右手置胸前, 上持智印出生般若理趣經, 左手結拳印. 其眞言爲 : 唵(oṃ)縛日羅達磨(vajradharma, 金剛法)鉢羅若(prajñā, 智慧)素怛藍(sūtraṃ, 經)摩訶那也(mahodaya, 大廣)娑縛賀(svāhā). 若人欲求多聞, 當修般若觀自在之法. [千光眼祕密法經]
【반야금강般若金剛】
p4306-下→ 爲密敎金剛界之金剛利菩薩與胎藏界之持金剛利菩薩之密號.
【반야다라般若多羅】
p4303-中→ (?~457)梵名 Prajñātāra. 禪宗所立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七祖. 又稱瓔珞童子. 東天竺人, 婆羅門種. 幼喪父母, 常遊於閭里, 行誼近似常不輕菩薩. 約二十歲遇二十六祖不如蜜多, 受付囑而成爲西天第二十七祖. 得法後, 至南天竺香至國, 度王之第三子菩提多羅(卽菩提達磨)竝付其法, 未久卽自焚其身而寂, 年壽不詳. 後菩提達磨東渡中國, 爲我國禪宗之初祖. [出三藏記集卷九․景德傳燈錄卷二․五燈會元卷一]
【반야도태般若淘汰】
p4307-上→ 依天台宗所立之敎判, 謂般若經宣說諸法皆空之理, 乃欲以之滌蕩淘汰聲聞之法執 ; 又般若經乃會通一切法而爲大乘者, 欲以之融通二乘之執情, 因而以融通淘汰四字詮釋般若部之意.
【반야두般若頭】
p4311-上→ 禪院中, 爲增長福田, 內助禪林, 職掌讀誦般若經, 而向檀越勸募之職稱. [禪苑淸規卷四街坊水頭炭頭華嚴頭條]
【반야등론般若燈論】
p4310-中→ 凡十五卷. 又稱般若燈論釋․般若燈. 淸辨(梵 Bhavya)著, 唐代波羅頗迦羅蜜多羅譯. 現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內容爲淸辨自中觀自立派(梵 Madhyamaka-svātantrika)之觀點, 對龍樹中論各章加以註釋而成者. 本書之思想特徵係以嚴守龍樹以來中觀學者之傳承爲其本位, 故不僅處處論破外道及小乘各派之邪見, 且批判同是中觀派的佛護論師之學說. 另一特點卽針對瑜伽派之立場, 本論之主張一反歷來中觀學者之觀點, 尤以對世俗諦與勝義諦之見解更是大異其趣. 此外, 本論之作者擅長運用因明論理, 全書之中, 論式結構銳利巧妙, 宗因喩各支完備整然, 竝以之擊破反對論者之立義 ; 此爲本書另一特點. 本論之梵文原本今已不存, 漢譯本頗不完備. 西藏譯本收於丹珠爾中, 題爲般若燈根本中論頌(梵 Prajña-pradīpa-mūlamadhyamaka-vṛtti), 迄今猶存, 較漢譯本受學者之重視. 本論之註疏較著名者有觀誓(梵 Avalokitavrata)之般若燈疏(梵 Prajñāpradīpa-ṭīkā), 爲了解印度末期中觀派與瑜伽派之重要資料. [辯正論卷四․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八]
【반야류지般若流支】
p4306-下→ 梵名 Prajñāruci. 意譯作智希. 又稱般若留支․瞿曇般若流(留)支․瞿曇流(留)支. 南印度波羅㮈城人, 姓瞿曇, 婆羅門種. 北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來中國, 在魏都鄴地, 於五三八至五四三年間, 與曇曜․菩提流支共譯出正法念處經․順中論等十四部八十五卷. 其後不知所終. [開元釋敎錄卷六․歷代三寶紀卷九․續高僧傳卷一菩提流支傳]
【반야바라밀다근본인般若波羅蜜多根本印】
p4306-上→ 又稱經臺印. 爲般若之總印. 結此印時, 以兩手相背附, 而收二食指, 以二小指屈掌中, 以二拇指各壓二小指指頭, 置於心上, 誦經中之陀羅尼七遍. 據仁王般若念誦法所載, 結此印而誦此陀羅尼, 行法之行者卽可變成般若波羅蜜菩薩, 爲一切諸佛之母. 陀羅尼集經卷三則謂, 安置經藏, 結誦此印明, 專心繫念, 則一切經藏皆從印出, 而悉入心中.
【반야바라밀다심경략소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
p4306-上→ 全一卷. 略稱般若心經略疏. 唐代法藏撰.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爲般若心經之註疏. 書中分敎興․藏攝․宗趣․釋題等四門. 卷首竝附自序. 本書之註疏本有題正記三卷(仲希)․連珠記二卷(師會)․探要鈔二卷普寂)等.
【반야바라밀다심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p4305-上→ 梵名 Prajñāpāramitā-hṛdaya-sūtra. 全一卷. 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略稱般若心經․心經. 玄奘譯.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心(梵 hṛdaya), 指心臟, 含有精要․心髓等意. 本經係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 成爲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 全經擧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 色卽是空, 空卽是色一語, 卽是出自本經. 本經之異譯本有六, 卽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鳩摩羅什)․般若波羅蜜多那提經(菩提流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般若․利言)․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法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智慧輪)․聖佛母般若波羅蜜多經(施護), 其中以鳩摩羅什譯較著. 然諸譯本中, 仍以本經流傳最廣遠. 本經之梵本, 今日本法隆寺有祕藏本, 一八八四年由麥克斯穆勒(Max Müller)與南條文雄共同校訂出版, 一八九四年麥克斯穆勒更將之英譯出版. 此外, 一八六四年英國佛敎學學者比爾(Samuel, Beal)亦將玄奘所譯之般若心經譯成英文出版. 另有將梵文以漢字音譯者, 稱唐梵翻對字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與玄奘本相當, 係史坦因發現於敦煌石窟者, 爲佛敎學術之重要資料. 本經之註疏本極多, 較重要者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窺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贊(圓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法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疏(慧淨)等. [大唐內典錄卷二․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四․卷八․卷九․卷十一․卷十四․歷代三寶紀卷四]
【반야바라밀다심경유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
p4305-下→ 凡二卷. 略稱心經幽贊. 唐代窺基撰.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本書乃般若心經最早之註疏, 全書係依法相唯識之義旨而隨文解釋心經之內容. 初引解深密經之三時敎判, 與辯中邊論辯相品之頌以贊中道之義, 次則釋經題, 竝拈出五種般若與七最勝之義. 其後則爲經文之義解. 本書之註疏本有崆峒記三卷(守千)․解節記六卷(護命)等.
【반야바라밀般若波羅蜜】
p4304-中→ 梵語 prajña-pāramitā. 又作般若波羅蜜多․般羅若波羅蜜. 意譯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無極. 或稱慧波羅蜜多․智慧波羅蜜. 爲六波羅蜜之一, 十波羅蜜之一. 卽照了諸法實相, 而窮盡一切智慧之邊際, 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薩大慧, 稱爲般若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爲六波羅蜜之根本, 一切善法之淵源, 故又稱諸佛之母. 般若卽慧, 聲聞․緣覺雖有所得, 然彼等唯求速趣涅槃, 不窮智之邊際, 故不能得般若波羅蜜 ; 唯菩薩求一切智, 遂以之達於彼岸, 稱具足般若波羅蜜. 此般若波羅蜜於成佛時轉爲一切種智, 故般若波羅蜜不屬於佛, 不屬於聲聞․辟支佛, 亦不屬於凡夫, 唯屬於菩薩. 關於般若波羅蜜之自性, 大智度論卷十一擧出多種說法. 又大乘莊嚴經論卷八詳述般若波羅蜜之自性․因․果․業․相應及其品類, 謂般若波羅蜜以正擇出世間之法爲其自性, 以定持爲其因, 以獲得善解脫爲其果, 以無上正擇爲其命, 以正說正法爲其業, 以一切法之上首爲其相應, 以世間․出世間․大出世間爲其品類. 關於般若波羅蜜之修習法, 諸經所擧甚多, 如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擧出五法, 大乘寶雲經卷二擧出十法, 另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七波羅蜜多品․大智度論卷四․大品般若經卷八散花品等亦有述說. 又諸經中亦多讚歎般若波羅蜜, 及其異名者. [大品般若經卷十四佛母品․六度集經卷八․放光般若經卷四摩訶衍品․大智度論卷十八․卷四十三](參閱般若4301)
【반야바라밀보살般若波羅蜜菩薩】
p4306-中→ 梵名 Ārya-prajña-pāramitā. 又作慧波羅蜜菩薩. 爲十波羅蜜菩薩之一. 位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中, 虛空藏菩薩之南方. 其密號爲大慧金剛. 其形像, 全身呈肉色, 右手置於腰側, 持劍 ; 左手豎掌, 屈食指․中指, 餘三指舒展. 右膝微豎. 於衤蓋襠之上著一袈裟. 其印契爲平伸左手五指, 仰置心下, 另以右手覆於左手之上. 眞言 : 唵(oṃ)地(dhi, 種子)室哩(śri, 吉祥)輸嚕多(śruta, 聞)尾惹曳(vijaya, 殊勝)娑縛賀(svāhā).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載, 結誦其印明可滅無量劫之愚癡業種, 獲得人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等三慧, 竝得般若波羅蜜圓滿聰明智慧, 而悟解世間․出世間之法, 博達五明甚深之理. (參閱般若菩薩4308)
【반야바라밀수般若波羅蜜手】
p4304-下→ 指右手, 相對於左手之稱定手. 大日經疏卷四(大三九․六一九下) : 以般若波羅蜜手屢舒五力.
【반야伴夜】
p2776-上→ 林中, 於亡僧荼毘之前一夜, 小師終夜不眠, 陪伴於亡僧之側, 竝供養之. 又稱晩夜. 俗稱通夜. 據禪林象器箋第四類節時門所引大鑑淸規之記載, 亡者入滅之夜稱爲當夜, 第二夜爲晩夜, 第三日荼毘 ; 晩夜又稱爲大夜, 因僅留此一夜, 明日出則不歸, 故殷勤供養, 小師圍繞一旁, 終夜不眠, 故稱爲伴夜, 是夜僅誦金剛經, 鳴磬.
【반야般若】
p4301-下→ 梵語 prajñā. ①又作波若․般羅若․鉢剌若. 意譯爲慧․智慧․明․黠慧. 卽修習八正道․諸波羅蜜等, 而顯現之眞實智慧. 明見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 卽稱般若. 菩薩爲達彼岸, 必修六種行, 亦卽修六波羅蜜. 其中之般若波羅蜜(智慧波羅蜜), 卽稱爲諸佛之母, 成爲其他五波羅蜜之根據, 而居於最重要之地位. 以種類而言, 般若有二種․三種․五種之別, 二種般若有如下之三者 ; (一)共般若與不共般若. 共般若, 卽爲聲聞․緣覺․菩薩共通而說之般若 ; 不共般若, 則僅爲菩薩所說之般若. (二)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 實相般若, 卽以般若智慧所觀照一切對境之眞實絶對者 ; 此雖非般若, 但可起般若之根源, 故稱般若 ; 觀照般若, 卽能觀照一切法眞實絶對實相之智慧. (三)世間般若與出世間般若. 世間般若, 卽世俗的․相對的般若 ; 出世間般若, 卽超世俗的․絶對的般若. 又實相般若與觀照般若, 若加上方便般若或文字般若則稱三般若. 方便般若係以推理判斷, 了解諸法差別之相對智 ; 文字般若係包含實相․觀照般若之般若諸經典. 又實相․觀照․文字三般若加境界般若(般若智慧之對象的一切客觀諸法)․眷屬般若(隨伴般若以助六波羅蜜之諸種修行), 則稱五種般若. [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大寶積經卷五十三․解脫道論卷九分別慧品․粱譯攝大乘論卷中․大智度論卷四十三․卷七十二]. ②(734~?)唐代譯經僧. 又稱般剌若. 北印度迦畢試國(罽賓)人, 姓喬答摩. 七歲出家, 二十歲受具足戒. 二十三歲至中印度那爛陀寺, 依智護․進友․智友等三大論師硏習唯識․瑜伽․中邊․金剛經․五明等. 後乘船遍遊南海諸國, 於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抵達廣州, 旋入長安. 貞元四年(788)譯出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十卷, 翌年又譯出該經中之眞言․印契․法門等. 六年七月, 奉敕出使迦濕彌羅國. 未久, 受賜般若三藏之名及紫衣. 其後又譯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四十華嚴․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等. 示寂於洛陽, 遺骸葬龍門西岡, 年壽不詳. [宋高僧傳卷二․卷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七]
【반야보살般若菩薩】
p4308-中→ 梵名 Prajña-pāramitā. 全稱般若波羅蜜多菩薩. ①意譯作以智慧渡到彼岸 ; 乃此類聖衆之通稱. 陀羅尼集經卷八(大一八․八五二下) : 若佛․若般若․若菩薩․若金剛, 隨其欲作法會之所.. ②十波羅蜜菩薩之一, 乃千手觀音之眷屬. 位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持明院之中央, 或虛空藏院之內列南側. 仁王般若經之金剛波羅蜜多菩薩與此尊同體. 密號大慧金剛. 胎藏界曼荼羅持明院之尊, 爲三目六臂, 頭戴寶冠, 身呈肉色, 披著甲冑. 左第一手曲肘持梵篋當胸, 次手仰掌置臍下, 第三手屈無名指, 舒餘四指 ; 右第一手屈食指, 豎四指, 次手垂著膝上, 舒展五指, 作與願印, 第三手屈臂, 豎掌, 屈無名指, 舒餘四指, 坐於赤蓮. 現圖曼荼羅虛空藏院之尊, 豎左掌屈食․中二指, 右手持劍, 右膝稍豎, 坐於赤蓮. [仁王經儀軌․祕藏記卷末]
【반야봉般若鋒】
p4310-中→ 般若之空慧能斷盡煩惱, 故以鋒刃譬之. 證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中) : 大丈夫, 秉慧劍, 般若鋒兮金剛焰.
【반야부般若部】
p4308-上→ 大乘敎五大部之一. 乃大般若經及其別出經, 以及其他支派般若經典之總稱. 據開元釋敎錄卷十一之說, 般若爲諸佛之母, 故將般若部置於五大部之首, 凡二十一部七三六卷 ;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則錄有三十二部七五七卷 ;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載有四十部七九四卷 ; 智旭之閱藏知津依天台宗五時判敎之說, 改置般若部於五大部之第三, 而共錄有二十八部七五六卷 ; 現今之大正新脩大藏經總收般若經典凡四十二部七七六卷. 西藏大藏經中, 於甘珠爾中別立般若部(藏 śer-phyin). [金剛仙論卷一․大品經遊意․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大藏聖敎法寶標目卷一․大明三藏聖敎目錄卷一․大藏目錄卷上](參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839)
【반야불모般若佛母】
p4304-上→ ①般若是諸菩薩摩訶薩母, 能生諸佛, 攝持菩薩. 以父母之中, 母之功最重, 是故佛以般若爲母. [大品般若薩陀波崙品․大智度論卷三十四]. ②密敎之般若佛母分爲一門之尊與普門之尊, 前者指胎藏界虛空藏院與持明院中之般若菩薩, 後者則指大日如來.
【반야사미불교사般若沙彌佛敎史】
p4304-上→ 巴利名 Śāsanavaṃsa. 原名佛敎史. 緬甸比丘般若沙彌(巴 Paññasāmi)著. 主要敘述佛陀之生平․佛敎於印度之三次結集, 與佛敎在緬甸之發展等 ; 敘述著重自阿奴律陀國王開始之佛敎與國家之關係, 及緬甸與錫蘭之佛敎關聯, 引述有關佛敎著作百餘本. 又其中約三分之一之篇幅敘述悉訶羅․金地․瑜那迦․伐那婆私․阿波難陀․迦濕彌羅等之佛敎史.
【반야사般若寺】
p4303-下→ 位於山西五臺山東臺樓觀谷. 據傳唐代溫州僧無著曾於此地拜見文殊菩薩, 後人遂於此創寺. 明代成化年間, 立禪法師住此, 道譽甚隆, 朝廷賜資重建堂舍. 樓觀谷之左崖有金剛窟, 窟中藏有文殊之牙, 爲古來之佛敎信仰中心, 今屬喇嘛寺.
【반야선般若船】
p4308-上→ 般若智慧爲度越生死海, 達於菩提彼岸之船筏, 故稱般若船. [千手經二十八部衆釋]
【반야시般若時】
p4307-上→ 天台宗所立五時之第四. 佛陀宣說方等經後之二十二年間, 卽說諸部般若經之時期, 故依經名而立名. (參閱五時八敎1132)
【반야십리般若十利】
p4302-下→ 據月燈三昧經卷六載, 般若, 智慧之義 ; 卽菩薩由修行般若, 而通達無礙, 獲得下列十種利益 : (一)菩薩照了萬法俱寂, 故雖行布施, 然無能施之想, 亦不執著於所施之物, 及不見受施之人. (二)菩薩雖堅持淨戒而無所毁缺, 然以空慧照之, 則不見有能持․能犯之相. (三)菩薩安住於忍力, 雖度化衆生, 然以空慧照之, 則不生起衆生得度之想. (四)菩薩於諸梵行雖勇猛精進, 然以空慧照之, 則不見有身心精進之相. (五)菩薩雖處於禪定中, 然以空慧照之, 則於一切諸禪功德, 不生味著之心. (六)菩薩能以空慧照了諸法本性空寂, 亦知佛․魔體元不異, 故魔雖現相, 然無所怖畏. (七)菩薩於世間․出世間之一切諸法, 無不通達明了, 故於他人之言論, 皆能辨其邪正是非而不爲所惑. (八)菩薩照了諸法, 洞徹生死之淵源, 不爲輪轉所溺. (九)菩薩雖觀一切性空, 然常以廣大悲愍之心, 誓拔一切衆生之苦, 令其得解脫. (十)菩薩能了知聲聞․緣覺二乘之法, 沈滯於空寂而非究竟, 故唯求大乘無上之道, 以得解脫.
【반야이종상般若二種相】
p4302-下→ 據地藏十輪經卷十福田相品載, 般若有世間與出世間二種相, 卽 : (一)世間般若, 謂諸菩薩惟依讀誦․書寫․聽聞, 而爲他人演說三乘中道之敎, 勸正修行, 以滅除煩惱惑業 ; 然此非爲寂靜眞實之般若, 乃爲有見有相之般若(卽世間之智), 故有取有著, 是爲世間般若. (二)出世間般若, 謂諸菩薩精勤修習菩提道時, 隨力讀誦․書寫․聽聞而爲他人演說三乘正法, 然心中猶如虛空, 平等寂滅, 離諸名相, 故無所取著, 是爲出世間般若. (參閱般若4301)
【반야이취경般若理趣經】
p4307-中→ 梵名 Prajña-pāramitā-naya-śatapañcāśatikā. 全一卷. 全稱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摩耶經. 略稱理趣經. 唐代不空譯.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大樂金剛不空, 爲金剛薩埵之異名, 表示薩埵自證的大樂化他之大喜猶如金剛之堅固無間斷. 三摩耶, 爲本誓之義. 本經係智法身大日如來爲金剛薩埵所宣說的般若理趣淸淨之理, 與金剛薩埵所說眞實不妄之本誓. 全經由緣起․正宗․流通等三分而成, 其中正宗分共分成十七段, 次第講說大樂法門․證悟․降伏․觀照․富․實動․字輪․入大輪․供養․忿怒․普集․有情加持․七母天․三兄弟․四姉妹․各具․深祕等十七種法門, 以揭示日常生活中建立佛國淨土之要法, 均屬密敎卽身成佛之極意, 爲密敎各宗派所依用而朝夕誦讀者. 本經之異譯本有五 : (一)大般若經中之第十會般若理趣分, 一卷, 唐代玄奘譯, 收於大正藏第七冊. (二)實相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唐代菩提流志譯,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三)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 一卷, 唐代金剛智譯,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四)徧照般若波羅蜜經, 一卷, 宋代施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五)最上根本金剛不空三昧大敎王經, 七卷, 宋代法賢譯,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此外, 另有梵本․藏本․日譯本等多種. 其註疏甚多, 較著者有不空之理趣釋一卷․十七尊義述一卷․空海之理趣經文句一卷等. [開元釋敎錄卷八․卷十一․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五]
【반야이취분般若理趣分】
p4307-上→ 指大般若經十六會中之第十會. 其內容係說實相般若之深旨, 後取之爲敎中之課誦, 有慈恩之理趣分述贊三卷釋其奧旨. 此經與密藏中之般若理趣經之說酷似, 故密家每謂理趣分乃是解說理趣經中淺略之行相者. 本經之同本異譯有菩提流志之實相般若波羅蜜經․金剛智之金剛頂瑜伽理趣般若經․不空之大樂金剛不空眞實三摩耶經․施護之遍照般若波羅蜜經. 其梵本之頌數一般有二說, 一說三百頌(法苑珠林․開元釋敎錄), 另一說爲一百五十頌(至元法寶勘同總錄). 一九一七年, 日本泉芳璟․栂尾祥雲兩氏曾將梵本及藏譯․漢譯合倂出版.
【반야전교般若轉敎】
p4311-上→ 於般若會座上, 佛飭須菩提․舍利弗等聲聞代佛對諸菩薩演說般若法門之謂. (參閱轉敎融通6622)
【반야진정허융般若盡淨虛融】
p4310-上→ 般若, 指般若經 ; 盡淨, 指諸法皆空 ; 虛融, 以諸法旣爲眞空而無自性, 故虛通融鎔. 卽謂般若經所說諸法皆空之理. (參閱盡淨虛融5846)
【반야탕般若湯】
p4308-中→ 禪林中, 酒之隱語. 東坡志林 : 僧謂酒爲般若湯, 魚爲水梭花, 鷄爲鑽籬菜.
【반야학般若學】
p4310-中→ 中國佛敎學派之一. 東漢末年支婁迦讖譯出般若道行品經後, 般若類經籍始陸續傳入我國, 經魏晉而至南北朝, 在當時玄學影響下, 形成一代學風. 至後秦鳩摩羅什有系統地傳譯龍樹․提婆之中觀學派學說以前, 於闡發般若思想方面, 卽已形成所謂六家七宗, 後因羅什之介紹而達於高潮. 一般稱此種對般若義理之硏究爲般若學, 爲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敎之基礎理論, 竝影響及隋․唐之有關宗派, 如三論宗卽直接沿襲般若學之傳統. (參閱六家七宗1281)
【반연攀緣】
p6665-下→ 梵語 ālambana. 攀取緣慮之意. 指心執著於某一對象之作用. 衆生之妄想緣取三界諸法, 此乃一切煩惱之根源. 蓋凡夫之人, 妄想微動卽攀緣諸法;妄想旣有所攀緣, 則善惡已分;善惡旣分, 則憎愛竝熾;由是, 內煩衆結, 外生萬疾;此皆攀緣作用所致者. [維摩經卷中問疾品․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摩訶止觀卷五上]
【반월당의半月堂儀】
p1591-上→ 禪林中, 每月十五日與三十日, 於僧堂儀式結束之後, 所擧行之布薩, 稱半月堂儀. 又此類布薩通常多於佛殿擧行. 禪苑淸規卷一請因緣(卍續一一一․四四二下) : 或半月堂儀罷, 或一二日茶湯罷, 各隨住持人建立.
【반월만월半月滿月】
p1591-上→ ①半月卽弦月, 乃密敎金剛界月光菩薩․月天等之三昧耶形 ; 滿月, 則比喩淨菩提心圓明之體, 竝以月之十六分比喩爲金剛界慧門之十六尊. [菩提心論]. ②指半月形及滿月形之玉. 乃用以莊嚴宮殿或裝飾身體之物. 據理趣經載, 他化自在天王宮以珠鬘․瓔珞․半滿月等而爲莊嚴.
【반인半印】
p1591-中→ 密敎手印中, 兩手所結印契之一半, 稱作半印. 亦卽單手結印, 通常多以右手結半印. 用於加持之半印有獨股․三股․五股․劍印等四種, 分別稱爲半獨股印․半三股印․半五股印․半劍印.
【반자가단니半者珂但尼】
p1592-下→ 梵語 pañcakhādanīya. 又作半者佉闍尼․半者佉但尼. 半者, 卽五之意 ; 珂但尼, 指嚼齧之食. 意譯作五嚼食․五不正食. 各部律記載五正食․五不正食時, 所說之種類互有出入, 據有部毘奈耶卷三十六載, 五種可供嚼齧之不正食爲 : 根․莖․葉․花․果等五物.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五, 則謂五種珂但尼爲 : 枝․葉․花․菓․細末磨食等. 又此五種食物, 雖食用之, 然不能飽足, 故不宜作爲正餐之食物. 佛陀制戒時卽規定, 若食過五種正食, 業已飽足, 卽不可再食用此類之不正食.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參閱二五食189)
【반자만자半字滿字】
p1591-中→ 此有四義, 卽 : ①就字體而言, 指梵語悉曇章之生字根本, 如摩多(母音)十二字․體文(子音)三十五字等各別偏立, 未成全字, 以義未具足, 故稱半字 ; 摩多․體文相合而成全字, 以義理皆具足, 故稱滿字, 如毘伽羅論(梵 Vyākaraṇa, 卽文法書). 據北本涅槃經卷五載, 譬如長者, 唯有一子, 長者欲令其子受學速成, 然因子年幼, 故敎其半字, 而不敎授滿字毘伽羅論. 此則譬喩中之半字, 卽指小乘聲聞之九部經 ; 滿字毘伽羅論, 則指方等大乘經典. 同經卷八亦載, 佛陀說法, 初說半字以爲根本, 擧凡各種記論․咒術․文章․諸陰等之實法皆屬之 ; 凡夫學之以爲根本, 然後始能了知是法非法. ②就所說之法而言, 實說世法爲半, 實說出世法爲滿. 又出世法中說小乘爲半, 說大乘爲滿. ③就所生而言, 生煩惱者爲半, 生善者爲滿. 又生善之中, 生世善者爲半, 生出世善者爲滿 ; 就出世善之中, 生小乘之行者爲半, 生大乘之行者爲滿. 北本涅槃經卷八載, 半字爲煩惱言說之根本, 滿字乃一切善法言說之根本. 譬如世間爲惡者, 稱爲半人 ; 修善者, 稱爲滿人. [涅槃經義記卷四(慧遠)․出三藏記集卷一․大涅槃經疏(吉藏)․悉曇藏卷七(安然)]. ④於敎判方面, 歷來有曇無讖․慧遠․菩提流支․智顗․窺基․湛然等人, 根據半滿二字之本義轉用爲敎相判釋之獨特解釋. 諸師所判立之說法不一而足, 然大抵皆以此二敎分別表示大(滿)小(半)乘二敎. (參閱半滿二敎1597)
【반자포선니半者蒲膳尼】
p1593-上→ 梵語 pañcabhojanīya. 又作半者蒲闍尼. 半者, 卽五之意 ; 蒲膳尼, 指含噉之食. 意譯作五噉食․五正食. 據有部毘奈耶卷三十六載, 五種可供含噉之正食爲 : 飯․麥豆飯․麨․肉․餅五種.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五, 則謂五種蒲膳尼爲 : 飯․麨․乾飯․魚․肉等.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參閱二五食 189․半者珂但尼1592)
【반장속념주半裝束念珠】
p1597-上→ 乃念珠之一種. 又作半裝束數珠. 全部以純水晶串成之念珠, 稱爲本裝束, 或裝束念珠, 通常用於盛儀之法會 ; 僅有部分爲水晶, 另雜以他種質料之念珠, 稱半裝束, 乃平日較常持用者. (參閱念珠3215)
【반재半齋】
p1599-上→ ①指持齋半日, 亦卽破齋之意 ; 蓋持齋之法, 宜以一日爲定準, 若僅持半日, 則所持不全, 與破齋無異. 通常全日之齋法, 於一日一夜間, 從今日之明相(天大亮)至翌日之明相爲止, 亦卽過今日之正午至翌日之天明, 不可進用任何食物. 若至入夜時分, 因進食而破齋, 則稱半齋, 以其僅自正午至夜暮持半日齋之故. 又破齋之時辰, 就晝時而言, 稱爲半齋 ; 就夜間而言, 稱爲破齋. 其實二者同爲破齋之意. 於諸經論中, 多處記載持齋具有各種殊勝之功德, 故持齋半日者, 雖有破齋之失, 然自功德果報而言, 猶有莫大之福德, 故經律異相卷四十四破齋猶得生天條謂(大五三․二二九中) : 半齋之福, 猶生天上, 七世生人間, 常得自然 ; 一日持齋, 六十萬歲自然之糧. ②禪門中, 指早粥與午齋之中間時段爲半齋. 又引申指粥․齋中間之點心爲半齋點心 ; 而於此時, 在祖師位前獻齋․誦經回向, 稱半齋供養或半齋諷經. 禪林象器箋卷三節時門 : 舊說云 : 在粥與齋之半, 故曰半齋. (中略)半齋者, 時名也. 此外, 半齋又作判齋, 因半․判二字相通, 半齋卽判齋. 判有判釋之意, 判齋卽判釋獻齋之意, 故半齋亦指禪家獻齋之回向文, 或指獻齋回向之法事. [禪林備用淸規卷六․諸迴向寶鑑卷二․禪林象器箋卷十三諷唱門] ③指正午之齋, 以日中午時爲一日之正中, 將一日對半正分, 故稱半齋. 空華談叢卷二謂, 律院及禪院中, 稱午齋爲半齋. 故知半齋亦作午齋之別名. 又若過午齋之時限而進食者, 稱爲非時食, 爲佛敎戒律所不許. 此等習慣, 稱爲過午不食.
【반재伴齋】
p2776-中→ 陪伴新任住持共進午食之意. 在禪院中, 伴齋, 乃指午食之意, 或指於佛事時, 供養之食事.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請新住持條(大四八․一一二四中) : 次行大衆䞋畢, 歸位伴齋.
【반전半錢】
p1599-上→ 比喩實際修行之助益. 如貧窮之人徒有數鄰人珍寶之喜, 於己卻無半錢之實 ; 以此比喩聞如來之聖敎而不切實力行者, 則於己實無絲毫助益. 華嚴經卷十三(大一○․六八上) : 如人數他寶, 自無半錢分 ; 於法不修行, 多聞亦如是.
【반제대섭심半制大攝心】
p1592-上→ 爲日本叢林儀規. 每年夏季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爲雨安居, 冬季十月十六日至翌年一月十五日爲雪安居. 日本臨濟․曹洞等宗派特於雨安居及雪安居期間, 中間各以一週爲期, 擧行接心之坐禪會, 以利僧衆收攝其心, 令身心達到靜止之狀態. 因雨安居亦稱半夏大接心, 故本制又稱半制大接心. (參閱安居2398․接心4580)
【반조反照】
p1329-下→ 日懸西山而反照東方, 稱爲反照. 以此譬喩鑑往古之事, 又喩窮明自心之本源. 仁王經菩薩敎化品(大八․八二七下):圓照三世恆劫事, 返照樂虛無盡原.
【반족왕斑足王】
p4977-上→ 斑足, 梵名 Kalmāṣapāda, 巴利名 Kammāsapāda. 音譯爲迦摩沙波陀王․迦摩沙風犮王․羯摩沙波羅王․劫磨沙波陀王. 又作班足王․駁足王․鹿足王. 係本生故事中之王名. 有關斑足名稱之由來, 據賢愚經卷十一無惱指鬘品載, 此王乃其父波羅摩達曾與獅子私通而生者, 形狀似人, 唯足有斑駁, 故稱迦摩沙波陀. 另於大乘入楞伽經卷六斷食肉品稱作班足, 雜譬喩經卷上第八經稱作噉人王, 六度集經卷四普明王經稱作阿群. 據巴利本生經 537 大須陀素摩本生(Mahāsutasoma-jātaka)載, 本爲波羅奈國(Bārānasī)之王子波羅摩達童子(Brahmadatta-Kumāra). 曾與拘留國(Kuru)王子須陀素摩(Sutasoma)等諸國王子, 遊學於德叉尸羅(Takkasilā), 歸國後繼任國王. 因王前生爲夜叉, 有食人之惡習, 故被食者甚多. 遂招國人怨怒而將之逐入森林, 然仍不改食人之惡習. 一日, 爲捉一婆羅門食, 不愼傷害己身之足, 王遂向尼拘律陀樹神(Nigrodha)祀誓, 若得傷癒, 則必供養樹神, 故又捉舊學友及國王計一○一人. 後因自一婆羅門口中聽聞迦葉佛(Kassapa)所說之偈, 且復受須陀素摩王之敎化, 乃釋放諸王, 不復食人, 且返國復位. 此須陀素摩王卽爲釋尊之前身. 然仁王般若經中所記斑足王之事與上記有異, 據仁王般若經卷下說天羅國斑足王之出家因緣, 謂王爲太子時, 曾從一外道受邪敎, 欲取千王之頭祭象神. 登王位後, 已得九九九王, 又北行得普明王, 普明王請百法師爲己講說般若經而悟解, 還至天羅國, 爲九九九王誦般若經偈, 斑足王亦聞此法, 得空三昧, 遂出家而證無生法忍. [菩薩本行經卷下․僧伽羅刹所集經卷上․大智度論卷四](參閱須陀素彌王5360)
【반종半鐘】
p1599-下→ 卽小鐘, 爲佛堂六物之一, 其形量僅及大鐘之半. 又稱喚鐘․飯鐘․行事鐘. 一般高約二尺或二尺以下, 多懸垂於僧堂․法堂․廊中, 以喚衆․報飯等. 又懸掛於佛殿者稱殿鐘, 懸掛於僧堂者稱僧堂鐘. 於禪宗, 入堂時敲僧堂鐘七下, 齋粥下堂․放參․旦望巡堂及喫茶下床時, 則各敲三下.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法器章․考信錄卷一․持寶通覽卷中半鐘條]
【반좌半座】
p1593-下→ 梵語 ardhāsana. 卽讓座席之半分與他人竝坐, 意謂其地位與自己同等. 據雜阿含經卷四十一․華手經卷一․佛本起經卷下等之記載, 釋尊嘗因迦葉具有大德力, 當衆分半座使迦葉坐, 係表二乘與佛同解脫床之義. 另據法華經卷四載, 釋尊說法華經時, 多寶如來出現, 分半座豫釋尊. 至後世, 二佛竝坐之說極爲盛行, 致有二佛竝坐之繪畫․彫刻等傳世. 於中阿含卷十一四洲經則謂, 頂生王因具有如意足通與大威德力, 而得天帝釋之半座. 禪林中之分座說法卽緣釋尊分半座豫迦葉之故事而來, 通常多用於形容首座代替住持說法度衆之情形, 故首座又有半座職之稱. 於淨土宗中, 往生淨土者坐蓮花臺上, 留其半座, 以待來生與同修之人共遊法界, 卽持同一信心者得同一證悟之意. [中本起經卷下大迦葉始來品․法華經論卷下․法華義疏卷九․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參閱分座1320)
【반좌盤坐】
p6113-下→ 兩足交疊而坐. 卽指趺坐. 我國俗語稱爲盤膝坐, 又稱盤膝股坐.
【반주般舟】
p4300-中→ ①梵語 pratyutpanna. 意譯爲佛立․常行. 原爲現在․現前之意. 以修此三昧, 可使一切諸佛現前, 故稱之. ②般舟三昧之略稱. (參閱般舟三昧4300)
【반주삼매경般舟三昧經】
p4300-下→ 梵名 Pratyutpanna-buddha-samm ukhāvasthita-samādhi-sūtra. 凡三卷. 又作十方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係支婁迦讖於東漢靈帝光和二年(179)所譯. 全經共分十六品, 內容係採佛陀應賢護菩薩之請而說法之形式. 本經梵本已散佚不傳. 據開元釋敎錄所載, 其漢譯本有七種, 然現存者僅有四譯, 四譯之中, 以譯者佚名之拔陂菩薩經一卷爲最早之譯本. 又依大集經賢護分戒行具足品之記載, 佛入滅五百年之末一百歲中, 正法滅時, 時諸國相伐, 此經正於閻浮提流行. 換言之, 般舟三昧經之編纂, 大約在紀元前後一世紀左右. 般舟(梵 pratyutpanna)乃現前․佛立之意. 此卽言修般舟三昧之行者卽可見十方之佛立於眼前. 現存大乘經典中, 此經爲最早期之作品, 亦可謂爲有關彌陀經典中之最早文獻. 此外, 本經乃淨土經典之先驅, 故甚受注目. 其註疏本較重要者有般舟三昧行法(智顗)․般舟三昧經疏(元曉)等.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四․卷十二․大唐內典錄卷六․卷九․佛敎經典史論(赤沼智善)]
【반주삼매般舟三昧】
p4300-中→ 梵語 pratyutpanna-samādhi. 定行之一種. 又作常行三昧․般舟定․諸佛現前三昧․佛立三昧. 在一特定期間(七日至九十日)內, 修行三昧, 得見諸佛. 據般舟讚載, 以九十日爲一期, 常行無休息, 除用食之外, 均須經行, 不得休息, 步步聲聲, 念念唯在阿彌陀佛. 般舟讚又謂, 行此定法, 須正身業, 口稱佛名, 意觀佛體, 三業相應, 故總稱爲三業無間. 在我國, 以廬山慧遠最早聚衆結社行此定法, 其後智顗․善導․慧日․承遠․法照等諸師相繼發揚此一定行, 遂普遍盛行於我國與日本. [般舟三昧經卷上問事品․行品․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參閱念佛三昧3211)
【반주찬般舟讚】
p4301-上→ 全一卷. 全稱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 又稱般舟三昧往生讚. 唐代善導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本書係依觀無量壽經․彌陀經․無量壽經․般舟三昧經等而作之淨土讚文, 明示般舟三昧行道往生之法. 分序文․正讚․結勸三科. 序文以自勸勸他爲往生淨土之正因, 竝廣讚淨土之種種莊嚴. 正讚有七言偈讚三十七篇二百八十一行半, 各上句附願往生, 下句附無量樂等相唱和, 乃廣讚歎極樂淨土之依正二報莊嚴及三輩九品往生等相. 結勸之終偈(大四七․四五六上) : 行者等努力努力, 勤而行之, 常懷慚愧, 仰謝佛恩, 應知.於偈中, 屢屢揭示報釋迦․彌陀之慈恩, 此卽本書述作之意.
【반중규潘重規】
p6111-下→ (1908~ )安徽婺源人. 別號石禪. 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 歷任四川․東北․安徽․臺灣師範․南洋․新亞書院等大學敎授, 及文化大學中文硏究所所長․文學院院長等職. 民國六十三年(1974), 榮獲法國學術院漢學最高榮譽茹連獎(Jullian Price), 法國科學院敦煌學硏究會聘爲名譽會員. 六十六年, 韓國嶺南大學贈豫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著有敦煌寫本衆經別錄之發現․敦煌變文集․四獸因緣訂正․敦煌變文新論․變文雙恩記試論․敦煌寫本祇園圖記新書․龍龕手鑑新編. 氏曾任新加坡佛敎會佛學敎育推行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促成新加坡各級學校增設佛學課程, 竝訂爲必修科.
【반지가半支迦】
p1590-下→ 梵名 Pāñcika. 又作半只迦․半只迦大將․般止柯․散支․散支迦․般闍迦․德叉迦. 爲密敎毘沙門天之眷屬八大夜叉將之第三, 爲鬼子母之夫. 據訶哩底母經載, 鬼子母名爲歡喜, 容貌端嚴, 有五千眷屬, 常住支那國護持世界, 是娑多大夜叉將之女. 其後爲半支迦大夜叉將之妻, 生五百子. 又雜寶藏經卷九(大四․四九二上) : 鬼子母者, 是老鬼神王般闍迦妻. [大藥叉女歡喜母幷愛子成就法․孔雀王咒經卷下․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一]
【반진탕伴眞湯】
p2776-上→ 林中, 嗣法師忌時, 住持出資送庫司, 辦祭設供, 於齋食之後, 特請西堂․兩序, 對著供奉佛像․祖師像等畫像位, 相伴喝湯, 稱爲伴眞湯.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嗣法師忌條(大四八․一一一九上) : 若講(疑作請)特爲伴眞湯(齋罷, 方丈客頭請西堂․兩序, 晩間對眞, 相伴喫湯).
【반차라대장半遮羅大將】
p1598-上→ 半遮羅, 梵名 Pāñcāla. 又稱般遮羅大將․密嚴大將․敎令使․般遮羅旃陀(梵 Pāñcāla, 意譯爲五可畏)․般遮羅健荼(梵 Pāñcāla, 意譯爲五處). 爲密敎毘沙門天之眷屬八大夜叉將之一. 據阿闍梨所傳曼荼羅載, 此尊位於毘沙門天王之東第六位, 乃半遮羅國之王, 住於半遮羅巘拏․達彌拏國. [孔雀王咒經卷下․大孔雀咒王經卷中․大日經疏卷五․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五]
【반차순般遮旬】
p4312-上→ 梵語 Pañcābhijñā. 意譯作五神通․五旬. 卽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 [大智度論卷五](參閱五通1153)
【반차우슬회般遮于瑟會】
p4311-下→ 梵語 pañca-vārṣika-maha. 乃王者爲施主, 凡賢聖道俗․貴賤上下皆不限制, 平等行財․法二施之法會. 意譯爲無遮大會. 又作般闍于瑟會․般遮跋利沙會․般遮婆栗迦史會. 直譯爲五年一大會․五年功德會․五歲會․五歲筵. 般遮于瑟會, 除指無遮大會外, 依十誦律卷五所載, 尙有紀念佛陀五歲剪頂髻而設集會之意, 故又稱爲五歲會. 此法會廣行於印度及西域地方, 多擇春季, 會集遠近諸僧, 行種種之供養, 長及三個月. 依高僧法顯傳竭叉國之記載, 可見其行事之盛大 ; 又大唐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十四․西域記卷一屈支國․梵衍那國等皆有關於行此法會之記載. (參閱無遮會5137)
【반천바라문半天婆羅門】
p1590-下→ 爲雙身毘沙門之片身. 雙身毘沙門, 通常爲毘沙門天(多聞天)與吉祥天之不二冥合, 於密敎中, 分別象徵胎藏界與金剛界之理智․平等之理. 另據溪嵐拾葉集卷三十八之記載, 半天婆羅門往昔與多聞天同時發心, 其後, 多聞天精進苦行, 速成福智, 半天婆羅門懈怠樂行, 故猶處凡地. 由是, 半天婆羅門大怒, 立誓障礙修習多聞天法之行者. 故知多聞天係表法性, 半天係表無明. 無明․法性乃爲相反之法, 故此雙身相背而立. 然無明與法性亦爲同體, 法性無體依無明, 無明無體依法性, 故此雙身亦不相離. 此外, 據焰羅王供養次第(大二一․三七六上) : 五百餓鬼衆․半天婆羅門諸餓鬼衆. 則半天婆羅門乃一餓鬼趣之仙人名, 又稱婆羅門仙. [釋門正統卷四]
【반체半體】
p1600-上→ 指書寫悉曇文字母音字(摩多)之略體時所用之記號. 係用於複合文字時, 添附於左右或上下者, 故稱爲半體.
【반초反抄】
p1329-中→ 謂反著袈裟, 卽衣服從前面反翻於右肩上.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大五四․二一五上):屛私執務, 隨意反抄. 若對尊容, 事須齊整, 以衣右角寬搭左肩, 垂之背後, 勿安肘上.另據十誦律卷十九載, 佛陀及諸比丘於舍衛城內受供養, 時六群比丘反抄衣入居士家, 諸居士以此著衣法猶如王公大臣, 遂呵責之. 佛陀聞知, 卽告誡諸比丘不得反抄衣入居士家, 否則卽犯突吉羅戒. [彌沙塞五分戒本]
【반초半超】
p1595-上→ 指不完全超越. 聲聞四果中之第三果阿那含果(梵 anāgāmin)可分五種, 稱五種不還, 其第五者爲上流般(梵 ūrdhvasrota-parinirvāyin)之聖者, 上流般又可分爲三種 ; 半超乃三種上流般之一. 不還, 卽已了脫欲界生死, 故不必再返回人間受生. 此類聖者爲愛樂於慧之不還果的聖者, 於色界十六天中, 或超越一天, 或超越二天乃至數天, 然非全然超越者, 故稱半超.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顯揚聖敎論卷三․大乘義章卷十七本]
【반출생사反出生死】
p1329-中→ 七種生死之一. 爲攝大乘論師所立. 謂衆生若發心修行, 棄妄歸眞, 則能反出生死而至涅槃.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一․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參閱七種生死115)
【반타槃陀】
p5820-中→ 尺量名. 又作般陀. 卽二十八肘之長.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大四○․七上) : 阿蘭若界者, 極小方圓七槃陀. 一槃陀二十八肘.[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一]
【반탁가半託迦】
p1594-上→ 梵名 Panthaka. 十六羅漢之一. 又作半他迦․半托迦․半諾迦․槃陀伽․槃特․般免. 或作摩訶半託迦․摩訶般陀. 意譯作道生․大路邊生․大路. 爲中印度舍衛城婆羅門之子, 卽周利槃特之兄. 長於書算․唱誦․四明․六作等諸學, 具大智慧, 有五百童子就其受敎. 後聞佛陀說法出家, 未久卽證得阿羅漢果. 其弟周利槃特則生性愚鈍, 然其後亦出家證果. 增一阿含經卷三(大二․五五八上) : 以神足力能自隱曀, 所謂般免比丘是. 古來畫其像者甚多, 其中, 唐代貫休所畫者, 係於石上敷坐具趺坐, 通肩法衣, 作兩手持經卷讀誦之相. 然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等皆以師爲十六羅漢中之第十. 淸乾隆皇帝所撰之十六羅漢讚, 則列師爲第十三羅漢, 稱巴納塔口戞. [阿羅漢具德經․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六․有部毘奈耶卷三十一․分別功德論卷五]
【반택가半擇迦】
p1598-中→ 梵語 paṇḍaka 或 kaṇḍāka. 又作半釋迦․半托․般荼迦․般咤. 意譯黃門․不能男. 指不具男根或男根不完整者. 諸經論說法不一, 據俱舍論卷三․卷十五載, 廣義之黃門(梵 paṇḍāka)包括扇搋(梵 ṣaṇḍha, 男根全缺者)與半擇迦(梵 kañḍāka, 雖具男根, 但不完全者)二種 ; 扇搋有先天(本性)與後天(損壞)之別. 半擇迦則有嫉妬半擇迦․半月半擇迦․灌灑(入浴)半擇迦三種之別. 狹義之黃門則僅指半擇迦而言. 此外, 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載, 半擇迦有五種 : 生便半擇迦․嫉妬半擇迦․半月半擇迦․灌灑半擇迦․除去半擇迦等. 半擇迦又可分 : 生半擇迦(先天性之缺根)․半月半擇迦(半月間不能)․妬半擇迦(非嫉妬則不能)․精半擇迦(行婬時則不能)․病半擇迦(後天性之缺根)等五種. 以上所述亦稱五種不能男․五種不男․五種黃門. 半擇迦․扇搋及二根共生者, 依戒律規定, 禁止出家․受戒. [四分律卷三十五․順正理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三之一](參閱五種不能男1175)
【반하半夏】
p1593-中→ 卽禪林夏安居時, 結夏至解夏三個月間之中間日. 夏安居始於五月十五日(舊曆四月十五日), 稱爲結夏 ; 終於八月十五日(舊曆七月十五日), 稱爲解夏. 故其半夏之日爲七月一日(舊曆六月一日), 此日以前稱前半夏, 以後稱後半夏. 於半夏之日, 堂頭和尙與首座對大衆表示祝賀之儀, 大衆竝於當日加菜, 以示慶賀, 此一慶節卽稱半夏節, 又稱冰節. 若於冬安居期間, 相當於半夏節之日期爲冬至之日. 臨濟錄(大四七․五○五中) : 師因半夏上黃蘗. [禪林象器箋卷三節時門]
【반학수풍득자유伴鶴隨風得自由】
p2776-下→ 林用語. 原指如雲․鶴之悠遊於空中, 別無念頭, 隨風翶遊, 自由自在 ; 在禪林中, 轉喩禪者之境界, 猶如雲․鶴之悠然自在, 無所障礙. 從容錄第十九則(大四八․二三九中) : 滄海闊, 白雲閑. (伴鶴隨風得自由)
【반혼향反魂香】
p1330-上→ 又作返魂香. 聞此香能返死回生, 故有此稱. 據漢書東方朔十洲記載, 武帝征和三年(90 B.C.)月支國獻反魂香四兩. 又本草綱目卷十六謂紫苑一名返魂草, 是爲此香之別種. [慧琳音義卷十八․增廣本草綱目卷三十四]
【발가사선跋伽娑仙】
p5285-中→ 跋伽婆, 梵名 Bhārgava, 巴利名 Bhaggava. 又稱婆伽婆仙․婆伽仙․跋伽仙. 意譯作瓦師. 又稱無不達. 爲住毘舍離國苦行林之仙人. 釋尊出家踰城後, 直往其處問道, 因以著名. 其學說不詳. 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載, 此仙人與其他修行諸仙, 皆修苦行, 求生於天, 披草․樹皮蔽體, 食花果, 或行自餓之法, 事水火, 奉日月, 或翹一脚, 臥於塵土․荊棘等. 依之, 可知此仙爲苦行外道. 其他事蹟不詳. [佛本行經卷二甁沙王問事品․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觀諸異道品․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三]
【발견撥遣】
p6088-下→ 撥去遣送之意. 又作發遣. 密敎修法時, 首先由他方世界迎請佛․菩薩等;待法事畢, 再奉送所召請之佛․菩薩至其本處, 竝奉還自心所觀之佛於心內本土, 謂之撥遣. 撥遣之印契․眞言等, 係依修法之種類而異. 又修繕佛像時, 亦用撥遣法, 卽先請佛暫離, 待修整畢, 復迎請歸返. 此外, 釋迦如來勸我土衆生往生彌陀淨土, 亦稱爲發遣. 觀經玄義分(大三七․二四六中):仰惟釋迦此方發遣, 彌陀卽彼國來迎.[陀羅尼集經卷十一․蘇悉地羯囉經卷下增威品․護摩品․大日經疏卷九]
【발견초환發遣招喚】
p5164-下→ 指釋尊在娑婆世界發遣衆生往生淨土, 而阿彌陀佛於淨土招喚衆生往生. 略稱遣喚. 據善導觀經疏散善義之二河譬所載, 譬如有人欲向西行百千之里, 於中途忽見二河, 南爲火河, 北爲水河. 二河各闊百步, 南北無邊, 於水火中間有一白道, 闊約四․五寸, 此道從東岸至西岸, 亦長百步. 水之波浪交過濕道, 火焰亦來燒道, 水火相交常無止息. 此人旣至空曠處, 僅見群賊惡獸欲來殺害. 此人怖死直走向西, 見此大河卽自念言(大三七․二七二下) : 此河南北不見邊畔, 中間見一白道, 極是狹小, 二岸相去雖近, 何由可行?今日定死不疑.欲倒回則群賊惡獸漸相逼近, 欲南北避走則惡獸毒蟲競來相逼, 欲向西尋道而去, 復恐墮入水火二河. 此人惶怖不已, 卽自思念 : 我今迴亦死, 住亦死, 去亦死, 一種不勉死者, 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 旣有此道, 必應可度.作此念時, 東岸忽聞勸人之聲 : 仁者!但決定尋此道行, 必離死難.又聞西岸有人喚言 : 汝一心正念直來, 我能護汝衆不畏墮於水火之難.此人旣聞此遣彼喚, 卽自正身心, 決定尋道直進, 不生疑怯退心. 時又聞東岸群賊等喚言 : 仁者!迴來!此道嶮惡不得過, 必死不疑. 我等衆無惡心相向.此人雖聞喚聲, 亦不回顧, 一心直進而行, 須臾卽到西岸, 而永離諸難.
【발결가이거潑結迦爾居】
p6105-中→ 西藏佛敎迦爾居派支派之一. 又作帕竹迦爾居. 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 達保哈解弟子潑結木九巴於雅魯藏布江北岸之帕木竹地方創建丹薩替寺, 收徒傳授大印修法, 遂成該派. 其領導職位後由朗氏家族承襲, 被元朝封爲萬戶長.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 領導人强曲堅贊(1302~1364)受封爲大司徒, 遂統一衛․藏區, 取代薩迦派而掌握西藏地方政權. 其侄孫扎巴堅贊(1374~1432)於明永樂四年(1406)受封爲灌頂國師闡化王, 賜玉印. 十五世紀初, 扎巴堅贊扶持宗喀巴創立格魯派. 潑結迦爾居後隨帕木竹地方政權之衰亡而消失. 該派原有八支系, 其中, 止貢․大隆․主巴三支系流傳至今, 雅桑․修色․葉巴․瑪倉等支系則先後絶傳.
【발결목구파潑結木九巴】
p6105-上→ (1110~1170)西藏名 Phags-mo-gru-pa. 又稱帕木竹巴. 意爲金剛王. 西藏佛敎迦爾居派潑結迦爾居支派之創始人. 十九歲入藏, 師事達保哈解(藏 Dwags-po lha-rje). 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 於雅魯藏布江北岸之帕木竹地方營建丹薩替寺, 創立潑結迦爾居派. 門徒甚多, 其後竝分出八支派.
【발고여락拔苦與樂】
p3263-中→ 指佛菩薩拔除衆生之苦而給與福樂之願力. 拔除痛苦稱大悲;給與福樂稱大慈. 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五載, 大慈, 卽爲諸衆生滅除一切無利益之事;大悲, 卽欲與衆生無量之利樂. 佛菩薩以此願力, 救拔煩惱衆生脫離苦海. [大智度論卷二十․卷二十七](參閱慈悲5805)
【발광發光】
p5163-上→ 唐代僧. 河南汝陽人, 俗姓楊. 歷代祖先皆爲官宦. 師每見罪人, 輒歎曰 : 人本無罪, 無明陷之 ; 地獄本無, 夙業感之.遂發願至少林寺出家. 精硏戒律及諸敎乘, 後遍歷諸方, 至鷄足山, 創建石鐘寺, 大弘法化, 世稱石鐘發光禪師. 生卒年不詳. [增訂佛祖道影卷四(虛雲)]
【발광지發光地】
p5163-上→ 菩薩十地之第三地. 因修持佛道, 而開發極明淨之慧光, 故稱發光地. [十地經卷十․八十華嚴卷三十五]
【발기發起】
p5163-中→ 指物之初起. 又作發處. 或指激揚鼓動他人. 注維摩詰經卷二(大三八․三四四上) : 欲令其顯維摩詰辯才殊勝, 發起衆會.此外, 發起信心之一念, 稱爲一念發起. 又引發佛說該經因緣之大衆, 稱爲發起衆.
【발기跋祇】
p5286-上→ 梵名 Vṛji, 巴利名 Vajji. 爲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又作跋耆․拔耆․跋闍․毘梨祇․越祇․毘離子․弗栗恃. 意譯增勝․避․聚. 亦爲中印度北部之種族名. 據大唐西域記卷七載, 此國周圍有四千餘里, 東西較長, 南北較狹, 土地膏腴, 花果茂盛, 氣候微寒, 人性急躁. 人民多敬事外道, 少信佛法, 僧徒兼學大小二乘. 其首都爲占戍拏, 然多已頹毁. 故城之西有阿育王塔及佛髮爪塔, 城西河濱有佛陀濟度大魚․漁夫之遺蹟. 據長阿含卷二遊行經載, 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梵 Ajātaśatru)欲伐跋祇時, 王嘗派遣大臣禹舍(梵 Varṣakāra)前往請示佛陀, 佛陀謂, 跋祇國人具足七種不退法, 故其國久安, 不可侵損. 七種不退法卽 : (一)人民數相集會, 講議正事. (二)君臣和順, 上下相敬. (三)奉法曉忌, 不違禮度. (四)孝事父母, 順敬師長. (五)恭於宗廟, 致敬鬼神. (六)閨門眞正, 潔淨無穢. (七)宗事沙門, 瞻視護養不懈. 禹舍以佛陀之告誡轉致阿闍世王, 王乃止息攻伐跋祇之計劃, 遂築巴陵弗城(梵 Pāāṭaliputra)備之. 又據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等載, 於佛陀入滅後一百年, 跋祇族之跋闍子比丘(巴 Vesālikā Vajjiputtaka bhikkhū)提倡十事合法, 引起敎團之論爭. 此外, 據巴利文長部經之記載, 佛世時, 敬事佛陀․護持佛法的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之妃韋提希夫人乃跋祇族之毘提訶國人. 據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 Cunningham)考證, 此國之位置, 約在恆河支流干達克河(Gandak)與馬哈那底河(Mahanadi)之間, 長約四八○公里, 寬約一六○公里之地. 又據歐洲學者大衛斯(Rhys Davids)考證, 跋祇族係由八個小國聯合, 而以梨車毘․毘提訶二族爲主. 至六世紀頃, 梨車毘族征服尼波羅國(卽今之尼泊爾). 玄奘入天竺之時, 當時君臨印度之鴦輸伐摩(梵 Aṃsuvarman)亦屬其王統. [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賢愚經卷二降六師品․法句譬喩經卷四泥洹品․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六․玄應音義卷二十三․翻梵語卷八․A. Cunningham :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Ⅱ ; T.W. Rhys Davids: Buddhist India]
【발기서發起序】
p5163-中→ 二序之一. 爲證信序之對稱. 在諸經序分中, 僅記該經個別之發起緣由之序文, 稱爲發起序, 又稱別序 ; 而總通諸經之序文, 稱爲證信序, 又稱通序. 如於諸經之始, 通常以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等聞․信․時․主․處․衆六事, 爲證誠信, 故稱證信序. 而法華經於爾時世尊爲四衆圍繞等經文以下, 卽敘述入定․雨華․動地․放光等之祥瑞, 此等祥瑞皆僅限於法華一經發起之說, 故稱發起序.
【발기중發起衆】
p5163-下→ 指開端發起之衆. 聽法四衆之一. 卽能鑒知時機, 發起集會, 發起瑞相, 發起問答等之衆, 稱爲發起衆. 如法華經之會座, 由於舍利弗三請佛陀而發起法華經之說法. 法華文句卷二下(大三四․二六下) : 發起者, 權謀智鑒, 知機․知時, 擊揚發動, 成辨利益. 如大象躄樹, 使象子得飽.[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五]
【발날예가불타鉢剌翳迦佛陀】
p5689-上→ 梵語 pratyekabuddha 之音譯. 舊譯作辟支佛, 新譯作獨覺, 或譯緣覺. 初發心時, 遇値佛世, 聞法思惟, 後得道身, 出無佛世, 性樂寂靜, 不欲雜居, 修加行滿, 無師友敎, 自然獨悟, 永出世間, 中行中果, 故稱獨覺 ; 又以觀待緣而悟聖果, 故稱緣覺. [瑜伽論記卷八上]
【발노라국鉢露羅國】
p5690-中→ 鉢露羅, 梵名 Bolor. 北印度之古國名. 又作鉢盧勒國, 波路國, 布露國, 勃律國, 勃律國. 位於迦濕彌羅國之北. 唐時, 分爲小勃律, 大勃律二部. 據大唐西域記卷三載, 鉢露羅國, 周四千餘里, 位於大雪山間, 東西長, 南北狹. 盛産麥豆, 出金銀, 資金甚利, 國用富饒. 氣候寒烈, 人性獷暴, 薄於仁義, 無聞禮節. 形貌粗弊, 衣服毛褐. 文字類似印度, 言語異於諸國. 有伽藍數百所, 僧徒數千人, 學無專習, 戒行多濫. 另據崔牧之大日經序之說, 於北天竺勃嚕羅國大石山半腹, 有一藏祕法之窟, 謂此窟卽大日經傳來之處. 其中之勃嚕羅卽指勃律, 亦卽鉢露羅國. [大唐貞元新譯十地等經記, 洛陽伽藍記卷五, 唐書西域列傳第一四六下]
【발녹가국跋祿迦國】
p5287-中→ 跋祿迦, 梵名 Bālukā, 方言爲沙之義. 或稱姑墨(Kum). 西域嶺東諸國之一, 位於龜玆之西, 佉沙東北. 昔時其國人崇信佛敎, 有伽藍數十所, 僧徒千餘人, 專習說一切有部之說. 其位置雖有阿克蘇(Aksu)․拜城(Bai), 或哈喇玉爾淳(Khara-yurgun)等異說, 然應以阿克蘇(卽唐書所稱之撥換城)之說爲當. 阿克蘇卽白水之義, 地當東西交通孔道, 故內地商民, 外番貿易, 往來雲集, 街市棋布. [大唐西域記卷一․西域聞見錄卷二]
【발녹갈고파국跋祿羯咕婆國】
p5287-中→ 梵名 Bharukacchapa 或 Bhṛgukaccha, Bhṛgupura, 巴利名 Bharukaccha. 又稱婆누迦車國. 位於南印度摩臘婆國之南.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其地有伽藍十所, 僧徒三百人, 學習上座部之法, 天祠十餘所, 異道雜居. 其地約爲今孟買附近那爾巴答河北岸之布魯奇城(Broach). [善見律毘婆沙卷八․A. Cunningham: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발담마화盋曇摩華】
p4192-中→ 梵語 padma. 又作波頭摩華․鉢特忙華. 譯作赤蓮華. 屬睡蓮科, 學名 Nelumbium Speciosum, Will. 産於印度․馬來半島․中國․日本․澳洲等地. 栽培於池沼或水田, 根莖肥大可供食用. 葉呈圓形, 直徑約六十至一百公分. 夏日花梗抽出水面數尺, 開白色․淡紅色之大花, 果實大小一如豌豆, 數個或十數個包於肥厚之花托中, 味美可食. 於諸經論中, 常將此花與優鉢羅華等諸種蓮華竝擧, 而爲佛菩薩之敷座或嚴身之具. [大日蓮華常經疏卷十五]
【발두마지옥鉢頭摩地獄】
p5689鉢頭摩, 梵名 Padma, 巴利名 Paduma. 又作波頭摩地獄, 鉢特摩地獄, 波頭地獄. 意譯作紅蓮地獄. 八寒地獄之一.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載, 受生此地獄者, 嚴寒逼切, 其身變成紅赤之色, 皮膚凍裂, 故稱紅蓮. 另據立世阿毘曇論卷一地動品載, 鉢頭摩地獄爲十寒地獄中之第十, 瞿伽離比丘以誹謗舍利弗及目犍連, 墮此地獄. 然長阿含經卷十九地獄品以之爲熱地獄之一種, 其獄中皆呈赤色, 如鉢頭摩華之色, 故稱鉢頭摩. 又謂此地獄中火焰熾盛, 罪人距火一百由旬, 火已燒炙 ; 距火六十由旬, 兩耳已聾 ; 距火五十由旬, 兩目已盲, 無所復見. [大樓炭經卷二泥梨品, 起世經卷四地獄品]
【발두마화鉢頭摩華】
p5689-下→ 鉢頭摩, 梵語 padma, 巴利語 paduma. 意譯作赤蓮華, 紅蓮華. 又作鉢特摩華, 般頭摩華, 波頭摩華. 其學名爲 Nelumbium speciosum, 係産於東印度, 波斯, 西藏, 中國內地, 緬甸, 北澳大利亞及日本沼澤區之睡蓮科植物. 其根莖肥大, 可供食用, 柄內之細絲可作燈心. 印度自古以來, 視此花爲水生植物中最高貴之花, 於諸佛典中, 亦每譽之爲七寶中之一寶. 又於諸經論中, 常與拘物頭華, 優鉢羅華, 芬陀利華竝擧, 此外亦爲佛, 菩薩之寶座․或觀世音等手中所執之嚴身之具.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 大日經疏卷十五, 慧苑音義卷上, 卷下](參閱蓮華6146)
【발두拔頭】
p3264-上→ 林邑八樂之一. 又作髮頭․撥頭․鉢頭. 此舞樂之由來, 據通典卷一四六載, 撥頭舞樂出於西域, 因胡人被猛獸噬, 其子求獸殺之, 後人遂擬此故事而作舞. 據敎訓抄卷四載, 此曲乃天竺之樂, 由婆羅門傳來, 舞之作者不詳. 據元亨釋書卷十五所載, 拔頭由林邑國沙門佛哲傳入日本. 另據日人高楠順次郞考據謂, 此舞樂以印度吠陀時代佩魯王(梵 Pedu)之神話編造爲舞曲, 佩魯王有駿馬名爲帕得瓦(梵 Paidva), 故拔頭一語或爲 Pedu․或爲 Paidva之音譯. 據樂府雜錄載, 該舞樂之表演者皆披髮, 著素衣而作啼聲. [南天竺婆羅門僧正碑․東大寺要錄卷二大安寺菩提傳來記]
【발두髮頭】
p6202-上→ 禪林中, 司理剃髮之職僧. 每月之四․九․十四․十九․二十四․二十九等日粥罷卽行剃髮, 時浴主掛淨髮牌於衆寮前, 髮頭準備湯水․面盆․髮板․剃刀․砥石等, 竝敲打柝一通後, 衆僧集合寮前, 卽行剃髮.
【발라사구鉢羅奢佉】
p5689-下→ 梵語 praśākhā, 巴利語 pasākha. 又作鉢羅賖佉, 盋羅奢佉, 婆羅捨佉, 波羅捨佉. 意譯作枝枝, 支節. 爲胎內五位之第五, 卽託胎第五個七日後, 肢節等之形相具足之位. 法華玄贊卷四(大三四․七二五上) : 五七日內, 名鉢羅賖佉, 此云形位, 猶如似埿團五分相連, 一身四支, 內風向外擊生根形差別相故, 卽前肉團增長支分相現. [集異門足論卷九, 俱舍論卷九, 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발라야가국鉢邏耶伽國】
p5690-下→ 鉢邏耶伽, 梵名 Prayāga. 中印度古國名. 位於波羅奈國之西, 恆河與閻牟那河(梵 Yamnā)之交流點. 據大唐西域記卷五載, 鉢邏耶伽國, 周五千餘里, 其都城位於兩河交口, 周二十餘里. 稼穡滋盛, 菓木扶疏. 氣序和暢, 風俗善順, 愛好學藝, 信仰外道. 有伽藍兩所, 僧徒極少, 皆習小乘敎法. 另有天祠數百, 異道無數. 此處有佛敎遺蹟多處, 於都城西南瞻博迦花林中之佛降伏外道處建有阿育王塔一座, 塔旁有舊伽藍, 爲提婆菩薩作廣百論挫小乘伏外道處. 又城東河畔有大施場, 爲諸王豪族施捨處 ; 玄奘西遊時, 戒日王曾於此喜捨五年積財, 自三寶以至貧窮乞人均施之. 大唐西域記卷五(大五一․八九七下) : 大施場東合流口, 日數百人自溺而死, 彼俗以爲願求生天, 當於此處絶粒自沈, 沐浴中流, 罪垢消滅. 是以異國遠方, 相趁萃止, 七日斷食, 然後絶命. 由上可知因其聖蹟, 自古卽爲繁榮之地. 又此國之國名鉢邏耶伽, 乃供犧場之義.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
【발랑鉢囊】
p5690-下→ 又作鉢袋, 鉢絡, 絡囊. 盛裝鉢盂(應量器), 以便於攜行之囊袋. 四分律卷五十二(大二二, 九五三上) : 手捉鉢, 難護持, 佛言 : “聽作鉢囊盛. ” 不繫囊口, 鉢出, 佛言 : “應繩繫. ” 手捉鉢囊, 難護持, 佛言 : “應作帶絡肩. ” [毘奈耶雜事卷四,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二藏他衣鉢學處]
【발로發露】
p5166-上→ 謂顯露表白所犯之過失而無所隱覆. 天台四敎儀(大四六․七七九上) : 如是五逆十惡及餘一切, 隨意發露, 更不覆藏, 畢故不造新 ; 若如是則外障漸除, 內觀增明.
【발무인과撥無因果】
p6088-中→ 撥卽否定․排除之意. 撥無因果卽否定因果之道理. 爲五見中之邪見. 地藏十輪經卷七(大一三․七五七下):撥無因果, 斷滅善根.廣百論釋卷五(大三○․二一五中):若無善惡, 苦樂亦無, 是則撥無一切因果.[俱舍論卷十七․慧琳音義卷七十二]
【발鉢】
p5687-上→ 梵語 pātra, 巴利語 patta. 係鉢多羅, 鉢和羅之略稱. 又作鉢盂. 乃僧尼所常持道具(比丘六物, 比丘十八物)之一, 一般作爲食器. 圓形, 稍扁, 底平, 口略小. 其材料, 顔色, 大小, 均有定制, 爲如法之食器, 應受人天供養所用之食器, 又爲應腹分量而食之食器, 故又譯作應器, 應量器. 律制規定, 出家之行者必用制定之鉢. 鉢之材料, 如爲鐵製, 則稱鐵鉢(巴 ayo-patta) ; 陶土製者, 則稱瓦鉢(巴 mattikā-patta), 泥鉢, 土鉢. 至於盛鉢之袋, 稱爲鉢囊, 鉢袋. 而爲防止鉢盂傾倒之鉢臺, 稱爲鉢支 ; 釋尊所用之鉢, 稱佛鉢(石鉢則僅限佛可使用). 後世亦有用塗漆之木鉢, 然此爲外道所用, 而非戒律所定範圍內者. 補修破損之鉢有五種方法, 稱爲五綴鉢, 卽 : (一)以細釘塞孔. (二)安小鐵片打入令牢. (三)如魚齒四邊鉸破內外相夾. (四)以鐵片掩孔, 周圍釘之. (五)用屑末(碎鐵末或磨石末). 破損之鉢如破五綴(一綴爲兩指之長度, 約六公分)以下始須修補, 如破五綴以上, 則不須修補, 而可要求重換新鉢. 經修補後再用之鉢, 則稱五綴鉢. 鉢之大小於各律典中皆有差別, 其容量亦因名稱而異, 通常有上鉢, 中鉢, 下鉢之別, 依十誦律卷四十三載, 上鉢可容三鉢他之飯, 一鉢他之羹, 及其餘可食物半羹 ; 下鉢可容一鉢他之飯, 半鉢他之羹, 及其餘可食物半羹 ; 中鉢容量則居間. 又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五謂, 一鉢他相當於三十兩飯, 則三鉢他飯爲二升 ; 一鉢他羹與其餘可食物半羹共計一鉢他半, 則爲一升. 除上, 中, 下三鉢之外, 另有 ; (一)過鉢, 又作大鉢, 比上鉢大. (二)減鉢, 又作非鉢, 比下鉢小. (三)隨鉢, 卽淺鐵鉢之助食器, 相當於鐼子.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七乞學處, 四分律卷九, 卷四十三,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七,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五]
【발鈸】
p5691-上→ 敲擊樂器之一種. 爲佛敎法器之一. 又稱銅鈸, 銅鈸子, 銅鉢子. 係以響銅製成, 其形呈圓盤形, 中央隆起, 於中心穿小孔, 附以紐帶, 而以二個銅鈸互相擦擊鳴奏. 通常與鐃竝稱鐃鈸. [佛本行集經卷十四, 十誦律卷十九,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法器章鐃鈸條(參閱鐃鈸6840)
【발벌다국鉢伐多國】
p5688-上→ 鉢伐多, 梵名 Parvata. 七世紀西印度古國名.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該國周圍五千餘里, 居民殷盛, 隸屬於磔迦國. 氣序調適, 風俗質直, 人性躁急, 言含鄙詞, 學藝深博, 雜信邪正. 有伽藍十餘所, 僧徒千餘人, 兼習大小二乘. 另有四窣堵波, 爲阿育王所建. 城側有大伽藍, 僧徒學大乘敎, 卽昔時愼那弗呾羅(最勝子)論師製瑜伽師地釋論之所, 亦爲賢愛論師, 德光論師出家之處. 據考證, 其位置卽今南旁遮普省(Panjab), 距蒙哥馬利(Montgomery) 約二十五公里之拉維河(Ravi)舊河床所在之哈拉巴(Harappa).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 S.N. Majumdar : Cunningham's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발사자跋闍子】
p5287-下→ 巴利名 Vajjiputta. 又稱跋耆子. 爲佛陀入滅百年後之跋耆族比丘. 主張十事合法, 引起敎團之論爭, 導致第二次結集, 此次結集亦稱七百集法毘尼. 或謂跋闍子竝非一特定之比丘名, 而係指跋耆族之諸比丘. 論爭起因於西方系之迦乾陀子耶舍長老(巴 Kākaṇḍaka-putta-yasa)遊行至東方之毘舍離, 見跋闍子等諸比丘以十事爲淨法, 例如用銅鉢盛水置於布薩會中, 勸請白衣檀越布施金銀, 復於僧衆中均分之, 以爲衣․藥等資用. 耶舍認爲此擧非法, 遂於布薩會中拒受跋闍子等所分配之金銀, 竝極力於僧衆中責難, 又向白衣申訴其理. 跋闍子等則以耶舍誹謗大衆, 令白衣起疑而擯斥之. 耶舍避難至西方, 竝跋涉千里, 聯合波婆(巴 Pāvā;)․阿槃提(巴 Avanti)等地諸比丘, 共至阿呼恆河山(巴 Ahogaṅgā;)參謁三浮陀商那和修長老(巴 Sambhūta-sāṇavāsī), 告以此事 ; 又至僧伽賖(巴 Saṅkassa)向最高臘之離婆多長老(巴 Revata)請益, 爭取認可. 跋闍子等亦來請求離婆多之協助, 離婆多遂至毘舍離集會大衆, 欲裁決此事, 然衆說紛紜, 難以決斷. 大衆復就正反二方各請長老出席, 跋闍子一派以薩婆迦眉(巴 Sabbakāmī)․沙蘭(巴 S樗龠ヨa)․不闍宗(巴 Khujjasobhita)․婆沙藍(巴 Vāsabhagāmika)等爲代表, 耶舍一派則以離婆多․商那和修․耶舍․修摩那(巴 Sumana)等爲代表. 與會者多達七百人, 同至婆利迦園(巴 Vālikārāma), 由離婆多就十事一一提出詢問, 薩婆迦眉一一作答, 最後裁斷跋闍子等所行十事爲非法, 佛敎史上亦稱此爲七百結集․毘舍離城結集. 關於十事之內容, 見於五分律卷三十․四分律卷五十四․十誦律卷六十․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四十․善見律毘婆沙卷一, 及巴利律典等, 然諸律所出十事之項目與解釋互有出入. 如善見律毘婆沙所列擧十事之第五隨意淨, 於五分律稱爲求聽淨, 於四分律稱爲後聽可 ; 係謂衆議處決之時, 僧衆人數雖未齊集, 仍得預想事後能得大衆之認可, 故可先行議事 ; 或謂無裁決處斷權利之僧衆行事後, 若能乞得大衆之認可, 卽得隨意行事. 雖由跋闍子所行十事之合法與否而引致僧衆之論爭, 然北傳諸律竝未言及由此事緣而導致敎團分裂爲上座部與大衆部. [毘尼母經卷四․十誦律卷五十六․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大唐西域記卷七․多羅那他印度佛敎史․巴利文律藏小品七․島史五․大史四․W.W. Rockhill: The Life of the Buddha ; P. Bigandet: The Life or Legend of Gaudama․印度之佛敎第四章第二節(印順)](參閱十事非法442)
【발선제심론發善提心論】
p5163-下→ ①凡二卷. 天親著, 鳩摩羅什譯. 全稱發菩提心經論.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共分十二章. 內容係就發菩提心而論, 據大乘經論․小乘阿毘達磨論書, 而詳細注釋․分類, 竝說明法數. ②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全稱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本論共立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門, 敘述菩提心之行相. (參閱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3559)
【발쇄鉢刷】
p5688-中→ 食後用以刷洗鉢盂粘粒之薄板. 寬約二公分, 長約二十公分, 一頭圓形, 加漆. [禪苑淸規卷一赴粥飯,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발심發心】
p5162-中→ 又作初發意․新發意․新發心․初心․發意. ①指發願求無上菩提之心. 發菩提心之略稱. 卽發起求解脫苦難, 往生淨土或成佛之願望. 菩提心乃一切諸佛之種子, 淨法長養之良田, 發此心, 勤行精進, 以速證無上菩提. 翻譯名義集卷十二載有三種發心, 卽 : (一)發大智心, 欲以智慧廣求一切佛法, 普令衆生皆得法喜之樂. (二)發大悲心, 慈愍一切衆生輪迴生死, 受種種苦, 誓願救拔. (三)發大願心, 依四弘誓願, 發無上菩提之心, 上求佛道, 下化衆生. 釋氏要覽所載三種發心爲 : (一)厭離有爲發心, 厭惡世間皆是有爲之法, 能招感三界生死之苦, 欲求出離此苦, 卽發心修行. (二)所求菩提發心, 宿有善本, 具正知見, 欲求出世妙道, 卽發心修行. (三)饒益有情發心, 起慈悲心, 愍念世間一切衆生受生死苦, 卽發心修行, 願拔其苦而豫其樂. (參閱菩提心5200). ②於日本淨土眞宗, 指初入佛道, 或新近出家得度之童男.
【발심사發心寺】
p5162-下→ 日本曹洞宗寺院. 位於福井縣小浜市伏原. 山號靈松山. 大永元年(1521), 前光祿大夫武田三品源元光所開基. 中岩宗恕爲開山. 原屬眞言宗寺院. 近代之原田祖岳(1871~1961)爲曹洞宗頗著名之禪師, 大正十一年(1922)住本寺, 任二十七世住持, 攝化參禪行脚僧甚多.
【발아귀심發餓鬼心】
p5165-中→ 十種發心之一. 指衆生於念念之間, 欲得名聞四遠, 八方稱揚, 而內無實德, 虛比聖賢 ; 唯行諂誑, 作下品十惡, 以植三惡道之種子, 稱爲發餓鬼心.
【발업윤생發業潤生】
p5164-上→ 謂由惑起業, 由惑潤生. 卽由煩惱滋潤業, 而引生未來之果. 此係惑之兩種作用, 唯識宗以此說明衆生流轉生死之根源. 所謂發業, 係指發業之惑之作用, 乃以分別起之煩惱爲主, 其中更以與第六識相應之分別無明所發之業爲主, 又通於俱生起之煩惱. 以分別起之煩惱爲主者, 此係就行相增勝而言 ; 以分別無明爲主者, 則是由於與他惑相比而有殊勝之作用. 所謂潤生, 係指潤生之惑之作用, 卽俱生起之惑, 乃以與第六識相應之貪煩惱爲主, 例如臨終若有貪愛之惑, 顧戀自體及境界等, 由之遂潤中有之生, 此爲增上之用. 相當於十二因緣之愛․取二支, 能滋潤五果之種子, 令生現行, 故稱潤生. 其中, 有正潤與助潤之別, 正潤生爲俱生起之惑, 於修道時斷除之 ; 助潤生通於分別起之惑, 爲見道時所斷除. 此潤生之惑, 若於凡夫, 必有現行, 聖者則不然 ; 二乘三果無現行之貪愛, 而僅爲種子之潤生. 然七地以前之菩薩, 爲利他之行, 故起惑, 是爲現行之潤生. 又俱舍宗以欲界九品之修惑能招感七大生, 此乃意謂於欲界九品之修惑上具有潤生之作用. 另於天台宗之敎義, 謂三乘共十地之第九菩薩地, 爲化他之行, 乃有扶習潤生之作用, 此卽謂菩薩以其誓願力而添力於見思習氣中, 竝以之發業潤生, 受生三界. [俱舍論卷十․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成唯識論卷八․俱舍論光記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惑4943)
【발업인종심拔業因種心】
p3263-下→ 乃日本眞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五. 全稱拔業因種住心. 卽由觀十二因緣而至滅除無明種子之緣覺之住心. 業, 指善․惡二業;因, 指十二因緣;種, 指無明種子, 以無明乃一切煩惱之根本. 此說出於大日經卷一住心品, 謂業煩惱之株杌, 卽無明種子所生之十二因緣, 若拔除之則能達於湛然寂靜之境界. 蓋於無佛之世, 有行者入山林․聚落等處, 見飛花․落葉等現象, 感於世間之變易無常, 乃悟十二因緣之理, 滅除我執之習氣, 出離三界煩惱, 入於灰身滅智之涅槃, 此卽緣覺乘之住心. 又緣覺者可分爲二種:(一)麟角, 常係一人修道而無他人作伴. (二)部行, 多人共住修行. 緣覺之人, 根性勝於聲聞, 故未聞佛之聲敎, 亦能得無師之智慧, 具足自然之戒. [大日經疏卷二․卷三․祕密漫荼羅十住心論(空海)卷五]
【발우鉢盂】
p5689-上→ 又作盋盂. 鉢, 爲梵語 pātra 之音譯 ; 盂, 爲漢語 ; 鉢盂, 乃梵漢雙擧鉢之名. 敕修百丈淸規卷五辨道具條(大四八․一一三九上) : 梵云鉢多羅, 此云應量器, 今略云鉢, 又呼云鉢盂, 卽華梵兼名. (參閱鉢5687)
【발원發願】
p5165-中→ 發起誓願之意. 又作發大願․發願心․發志願․發無上願. 總指發求佛果菩提之心(菩提心) ; 別指完成淨土, 以救濟衆生之心(卽誓願). 蓋菩薩所發之願, 有總願․別願․淨土成佛願․穢土成佛願等, 種類甚多. 於淨土宗, 誓願往生淨土者發遣自己修善, 此發願往生之心, 稱爲迴向發願心. 唐代善導於觀經疏玄義分解釋六字名號(南無阿彌陀佛), 稱南無有發願迴向之意. 親鸞謂此乃阿彌陀佛發救度衆生之願, 而爲衆生得救之因 ; 或解作遵行釋迦․彌陀二尊之發遣招喚, 而欲生於淨土之心. 又願心大體可分爲二 : (一)發求菩提之願, (二)發度化有情之願. 又四弘誓願․十大願皆屬於發願. 此外, 有關修善作福等皆須先發願, 而記其趣旨之文稱爲發願文, 又作願文․誓願文. 如南朝梁代沈約之千僧會願文․隋代智者大師之發願文․善導之發願文等皆是. [菩薩地持經卷一種性品․發菩提心經論卷上願誓品․大智度論卷五․俱舍論卷十二分別世品](參閱發遣招喚5164)
【발위鉢位】
p5688-中→ 指行鉢之位. 又作行鉢位. 卽僧堂之中, 粥, 齋二時行鉢之際, 大衆所排次之座位. 下圖爲敕修百丈淸規卷七所擧之鉢位圖. [敕修百丈淸規卷六赴齋粥條, 僧堂淸規卷一, 禪林象器箋座位門](參閱被位4319)
【발융가이거拔戎迦爾居】
p3263-中→ 西藏佛敎迦爾居派支派之一. 亦譯作勃隆迦爾居. 十二世紀時達波拉結弟子達爾瑪騰於絳地建立拔戎(勃隆)寺, 創立該派. 以密敎之大印修法與顯敎之大印境界爲主要敎義, 寺主係由家族世代相承. 其後族中紛爭迭起, 漸趨衰絶.
【발전수拔傳授】
p3263-中→ 於密敎中, 眞言阿闍梨傳授事相於弟子時, 不傳有關修法之全部, 僅選擇部分以傳授之. 如陀羅尼集經․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等, 均依此法傳授.
【발제跋提】
p5287-上→ ①梵名 Bhadrika. 又作拔提․婆提․跋提黎迦․婆帝利迦. 譯作小賢․善賢․仁賢․有賢等. 爲佛陀最初所度五比丘之一. 屬釋迦族. 關於其父, 諸傳所載不一, 或謂跋提爲斛飯王之男, 或謂白飯王之次子, 或謂甘露王之子. 與阿若憍陳如等於鹿野苑受佛陀敎化, 爲佛陀最初之弟子. [中阿含卷八侍者經․起世經卷十․中本起經卷上轉法輪品․毘尼母經卷一․四分律卷四․卷二十三]. ②貧人之名. 因以一&C0-EA4E;木供養佛陀, 而受當來成辟支佛之記別. [百緣經卷三]. ③梵名 Ajitavatī. 河名. 舊作阿利羅跋提, 新稱阿恃多伐底. 又稱希連河․伐提河․口縛底河. 意譯作無勝. 佛於此河西岸入滅, 因而著名. (參閱阿恃多伐底河3641)
【발제髮際】
p6202-上→ 額頭上部之髮根處, 稱爲髮際. 佛三十二相中之廣長舌相, 卽有舌端可至髮際之說. 離垢施女經(大一二․九○下):廣長舌覆面, 乃至於髮際.此外, 於佛像之造像儀軌中, 髮際爲計量長度基點之一. 造像量度經解(大二一․九四一下):肉髻, 佛頭巓頂上有肉塊, 高起如髻, 形似積粟覆甌, 高四指. 由其根下至髮際之分量, 亦如此四指.[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二․寶雲經卷六․大智度論卷八]
【발진發眞】
p5163-中→ 卽發起自己本有之眞性. 楞嚴經卷九(大一九․一四七中) : 汝等一人發眞歸元, 此十方空皆悉銷殞.
【발천포鉢闡布】
p5690-上→ 爲吐蕃後期執政之僧官名稱. 又作鉢掣逋. 新, 舊唐書稱之爲國政蕃僧, 浮圖豫國事者. 曾任此職而有據可考者有二人 : 一爲贊普赤德松贊(798~815 在位)之師僧娘定埃增 ; 一爲贊普赤祖德贊(815~838 在位)之師僧勃闌伽貝吉雲丹. 後者曾於唐長慶二年(822)於邏些(今拉薩)東哲堆園主持唐蕃會盟, 名列唐蕃和盟碑所載之吐蕃與盟官員名單之首.
【발초첨풍撥草瞻風】
p6088-中→ 禪林用語. 又作撥草參玄. 謂撥除無明之荒草, 瞻望佛祖之玄風. 卽截斷妄想, 參究玄妙處之意. 又指跋涉險路, 瞻仰善知識之德風. 洞山語錄(大四七․五○七中):此去澧陵攸縣, 石室相連, 有雲巖道人, 若能撥草瞻風, 必爲子之所重.
【발취론發趣論】
p5165-上→ 巴利名 Paṭṭhāna-ppakaraṇa. 原稱發趣大論(巴 Paṭṭhāna-mahāpakaraṇa), 或單作鉢叉(巴 Paṭṭhāna). 本論詳述論本母一二二門與二十四緣之關係, 爲錫蘭分別上座部七論之一. 初分爲論母設置分及緣分別分, 次述本文, 由二十四發趣而成. 二十四發趣大別爲順發趣․逆發趣․順逆發趣及逆順發趣等四種, 再各開展出三法發趣․二法發趣․二法三法發趣․三法二法發趣․三法三法發趣及二法二法發趣等六種. 本論現有原文出版及日譯本(南傳大藏經第五十至第五十六).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南方上座部論書解說․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발타라跋陀羅】
p5285-下→ 梵名 Bhadra. 又稱拔達喇․耽沒羅跋陀. 意譯作賢. 爲十六羅漢之第六位. 據傳此羅漢與其眷屬九百阿羅漢共住於耽沒羅洲, 爲護持正法, 饒益有情之聖者. 據唐代禪月大師貫休之畫, 此羅漢趺坐於岩上, 右手隱於法衣中, 左手執念珠, 安於膝上. 然敦煌千佛洞第七十六窟之壁畫, 則作趺坐於石上, 擧右手, 左手安於膝上, 且左上之色紙題有身冘沒羅洲第六尊者跋陀羅大阿羅漢, 及七言四句之贊. [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羅漢圖讚集卷一․卷二․佛像圖彙卷三]
【발타鉢吒】
p5688-中→ 梵語 paṭṭa 之音譯. 絹之大幅無條相者, 稱爲鉢咤, 係用以裹身者. 意譯作縵條, 縵衣. 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三(大二三․七四八中) : 織作鉢咤. (言鉢咤者, 謂是大四, 與袈裟量同, 總爲一幅. 此方旣無, 但言衣四. 前云衣者, 梵本皆曰鉢咤也, 此云縵條)梵語雜名(大五四․一二三一上) : 絹, 鉢咤.
【발타馞陀】
p6370-中→ 梵語 buddha. 又作勃陀․勃馱. 意譯覺者, 卽佛陀.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大四五․三四五下):梵云馞陀, 訛略云佛. 涅槃經云:“佛者名覺, 旣自覺悟, 復能覺他.” (參閱佛2605)
【발탑髮塔】
p6201-下→ 指供養佛陀頭髮之塔. 十誦律卷五十六(大二三․四一五中):起塔法者, 給孤獨居士深心信佛, (中略)白佛言:“世尊!世尊遊行諸國土時, 我不見世尊, 故甚渴仰, 願賜一物, 我當供養.” 佛與爪髮. (中略)居士卽時白佛言:“願世尊聽我起髮塔․爪塔.” 佛言:“聽起髮塔․爪塔.” 是名起塔法.此乃有關造塔供養起源之記載. [法苑珠林卷十出家部](參閱塔5421)
【발하품십선심發下品十善心】
p5162-中→ 十種發心之一. 下品, 指於作善之時, 卽生後悔心. 十善, 指不殺生․不偸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 衆生念念生起欲勝人之心, 輕他重己而外揚仁義, 植阿修羅道之種, 稱發下品十善心.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三十五]
【발화라鉢和羅】
p5688-下→ 梵語 pravāraṇā, 巴利語 pavāraṇā. 音譯作鉢剌婆剌拏. 又作분盋和羅, 鉢和蘭. 意譯自恣, 隨意事. 卽滿足, 喜悅之義. 謂比丘於七月十五日安居結束之日, 自己陳擧於安居期間所犯之罪過, 以發露懺悔, 得淸淨而生喜悅. 安居結束之日, 稱爲自恣日. 於此日供養三寶之飯食, 稱爲鉢和羅飯, 意譯作自恣食. 又華嚴宗五祖宗密於盂蘭盆經疏卷下以爲鉢和羅乃鉢多羅(應量器)之訛誤.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七,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四自恣宗要篇](參閱安居2398, 自恣2529)
【방거사불매본래인龐居士不昧本來人】
p6654-中→ 禪宗公案名. 乃唐代龐居士與馬祖道一禪師針對不昧本來人一語之機緣對話. 本來人, 指吾人本卽淸淨之自性, 與本來身․本來面目同義. 聯燈會要卷六(卍續一三六․二六二下):居士問馬大師云:“不昧本來人, 請師高著眼.” 馬祖直下覰. 士云:“一種沒絃琴, 唯師彈得妙.” 馬祖直上覰, 士作禮, 祖便歸方丈. 士隨後入云:“弄巧成拙!” 此公案中, 龐居士問馬祖, 若欲不昧本來面目, 則應如何用心, 馬祖卽以向下看, 復向上看作答, 表示應雙眼分明而眞心看取. [大慧普覺語錄卷八]
【방거사어록龐居士語錄】
p6655-中→ 凡三卷. 唐代龐蘊撰, 于頔編. 明崇禎十年(1637)重刊.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 卷上輯錄龐蘊與馬祖․石頭․丹霞天然․普濟․松山․大梅等人之機緣對話, 顯示其空空無相․無爲無我之心行;卷中․卷下爲五言․七言詩及雜句, 多爲可資學人參悟之龜鑑.
【방거사호설편편龐居士好雪片片】
p6654-下→ 禪宗公案名. 係唐代龐居士就眼前所下之雪, 對全禪客一再擊掌激發之故事. 碧巖錄第四十二則(大四八․一七九中):龐居士辭藥山, 山命十人禪客相送. 至門首, 居士指空中雪云:“好雪片片, 不落別處.” 時有全禪客云:“落在什柚處?” 士打一掌. 全云:“居士也不得草草!” 士云:汝恁柚稱禪客, 閻老子未放汝在!” 全云:“居士作柚生?” 士又打一掌, 云:“眼見如盲, 口說如啞.” 於此則公案中, 龐居士初云好雪片片, 不落別處, 其意槪在歎賞眼前片片飄落之下雪風光, 全禪客不明其意, 誤以爲龐居士意在追問雪片之落處, 一經計度思量, 遂謂落在什柚處. 如是則旣不知領受當前好風光, 又以計度妄想橫生枝節, 故遭龐居士打一掌. 然全禪客遇掌猶不覺悟, 一句居士也不得草草才脫口, 又遭龐居士叱以閻老子未放汝在. 隨後, 全禪客又一句居士作柚生, 更顯現自始至終皆未能掙脫語句言詮之拘泥, 直令龐居士又打一掌, 竝呵爲如盲如啞. 蓋好雪片片在眼前飄落, 當下僅須盡情領納天地一片瀟灑風光, 而不容許絲毫之思辨計度, 如全禪客之自囿於落不落別處之迂愚妄想, 早已對當前好雪片片視而不見(眼見如盲), 雖能口吐言句, 然亦始終纏縛於言句之中, 而未能對萬法之歸趣․法爾之自然有眞正心領神會之一言半語(口說如啞), 故一再被擊掌猶不能體得箇中之意趣.
【방광도인方廣道人】
p1443-中→ 指大乘中附佛法之外道. 方廣, 卽方正廣大之意, 係指大乘. 道人, 卽學道之人意. 自語義而言, 係指大乘之學者;但據大智度論卷一載, 方廣道人乃誤解大乘空之眞義, 而主張虛無主義之一派. 小乘犢子部立補特伽羅說, 承認有我之實體;大乘之方廣道人則執著於空之思想(卽惡取空), 不承認因果. 以上二者均爲附於佛法之外道, 應視爲佛敎內非佛敎之敎派. [華嚴經疏卷二十八․摩訶止觀卷十․三論玄義]
【방광반야경放光般若經】
p3275-中→ 梵名 Pañcaviṃśatisālasrikā-prajñāpāramitā. 凡二十卷, 或三十卷. 西晉無羅叉(無叉羅)․竺叔蘭等共譯.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又作放光般若波羅蜜經․放光摩訶般若經․摩訶般若放光經․光般若波羅蜜經․放光經. 本經記述般若波羅蜜法及其功德, 竝勸衆生修學之. 自放光品以下至囑累品, 計九十品, 經名蓋依初品而立. 據出三藏記集卷七之放光經記(作者不詳)所載, 本經係曹魏齊王甘露五年(260)頃, 由潁川朱士行入于闐, 抄得梵本九十六章六十萬餘言, 後由弟子弗如檀送回洛陽, 至晉惠帝元康元年(291)始由于闐僧無羅叉執梵本, 竺叔蘭口傳, 祝太玄․周玄明筆受完成. 又本經與竺法護之光讚經十卷․鳩摩羅什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品般若)․玄奘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二會(卷四○一~四七八)等經有部分相同之處, 而相當於現存梵文二萬五千頌般若. [大般若經第二會序․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六․開元釋敎錄卷二]
【방광사方廣寺】
p1443-上→ ①位於南嶽衡山(湖南)蓮花峰之中. 四面峰巒擁抱, 環繞如城, 形似千瓣蓮花, 寺基則在蓮房上. 爲唐代古刹, 唐宋時香火甚盛, 遊人不絶. 今已頹廢, 然規模猶依稀可觀, 殿上佛像修偉, 可見舊時盛況. 寺周森林蓊翳, 蔭蔽天日, 泉流竹樹間, 冷然淸澈. 寺之西面, 林泉夾道, 有洗衲石․補衲石, 爲梁代惠海尊者洗補衲處衣之遺跡. ②位於福建永泰方廣岩. 創建於宋代, 係利用三二○○公尺之石岩所造成, 全寺不用一瓦一木. 石室可容千人, 有勝蹟一○八處. 寺前巨石橫刻方廣禪寺四大字. 進第二門, 有韋馱尊者像, 內祀伽藍祖師等. 寺內詩文楹聯甚多. ③位於浙江天台山. 原屬石橋寺之一院. 石橋寺創建於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 居士葛一鵬重興之, 後分爲上․中․下方廣寺. 上方廣寺今存山門․大雄殿․左右廊廡․方丈․羅漢堂․藏經閣․七石塔等. 中方廣寺僅存客殿. 下方廣寺爲小伽藍, 有大雄殿․左右僧房, 及前門等.
【방광사放光寺】
p3275-中→ 位於雲南大理鷄足山. 山在賓川․大理․鄧川三縣之間, 一頂三趾, 故稱鷄足. 世人遂以之比擬印度之鷄足山. 放光寺爲山中七十二寺之一, 明萬曆(1573~1620)末年, 係沐公爲本無禪師所建, 殿宇巍峨, 架構奇特, 爲朝山者所必至. 抗戰期間太虛大師曾駐錫於此.
【방광삼매放光三昧】
p3275-上→ 百八三昧之一. 菩薩入於火遍處定, 得神通力, 自由放出種種色光, 照諸三昧, 悉皆明了, 稱爲放光三昧.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二五․三九九中):放光三昧者, 常修火一切入故, 生神通力, 隨意放種種色光, 隨衆生所樂, 若熱若冷, 若不熱不冷. 照諸三昧者, 光明有二種, 一者色光, 二者智慧光, 住是三昧中, 照諸三昧, 無有邪見․無明等.(參閱百八三昧2480)
【방구식方口食】
p1433-上→ 四邪命食之一. 方口, 巴利語 disāmukha, 本指臉朝四面張望, 故方口食引申爲出家人曲媚顯貴, 通使於四方, 借巧言令色而求活命. [雜阿含經卷十八․大智度論卷三](參閱四食1741)
【방나防羅】
p3036-中→ 又作防邏․訪羅. 爲地獄道中之巡邏. 順正理論卷五十四(大二九․六四三下) : 欲貪及瞋, 猶如獄卒, (中略)身見等三, 如防邏者.[俱舍論卷二十一․玄應音義卷十八]
【방념方念】
p1434-中→ (?~1594)明代曹洞宗僧. 唐縣(河南)人, 俗姓楊. 字慈舟. 號淸涼. 十歲出家, 初修性相宗旨, 而傾慕敎外禪法. 受具足戒後, 游學兩河禪窟, 多謁耆德, 後參少室寺幻休常潤座下, 遂繼其法緖. 年二十八, 入五臺山掩關, 後登普陀洛山, 住越州(浙江)大善寺, 應請說法. 歷主東塔․雲居․圓通等名刹, 後遷京師大覺寺. 萬曆二十二年示寂於五臺山, 世壽不詳. [續燈尊槀卷十一․五燈全書卷六十二]
【방단方壇】
p1444-上→ 又作地輪壇․金剛輪壇․金輪壇. 謂四方正等之曼荼羅壇, 大壇多用之. 方形爲地大之形, 表示萬物生長之德. 爲密敎護摩法中與增益法相應之壇, 然亦通用息災法․敬愛法等. [大日經卷七]
【방동미方東美】
p1435-上→ (1899~1977)安徽桐城人. 早歲畢業於南京金陵大學, 旋赴美人威斯康辛大學深造, 二十六歲完成哲學博士學位. 返國後歷任武昌高等師範大學․東南大學․中央政校及中央大學哲學敎授. 遷臺後任敎於國立臺灣大學與輔仁大學, 竝曾數度赴美講學, 在密西根州立大學․米蘇里大學與南達柯塔大學擔任客座敎授. 對於中國哲學與文化精神殊多闡發, 爲享譽中外之一代大哲. 晩年致力於大乘佛法之鑽硏, 於華嚴哲學尤有獨到之見解. 民國六十六年逝世於臺北. 門人匯集整理其著述, 輯爲東美全集, 內有堅白精舍詩集․方東美先生演講集․中國大乘佛學․華嚴哲學等中文論著, 及 The Chinese View of Life; Chinese Philosophy: Its Development 等英文著作.
【방등경方等經】
p1442-中→ ①爲大乘經之總稱. (參閱大乘經典828). ②指十二部經中之毘佛略(梵 vaipulya). 毘佛略, 意譯作方等․方廣等, 乃宣說廣大平等之義理之經典. (參閱十二部經344)
【방등계단方等戒壇】
p1442-上→ 依大乘方等之文所設立之戒壇. 卽不拘根缺緣差, 亦不細拘禁忌, 凡發大心之人皆能得戒, 攝人最爲周遍廣大, 故稱方等戒壇, 與南山所制之小乘戒壇相對. 蓋小乘敎中, 須一一如法, 稍有乖違者, 則不得臨壇受戒.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始於京城建方等戒壇, 後歷武宗破佛, 宣宗朝, 建方等戒壇盛度僧尼, 使昔時遭令會昌沙汰返俗者得以先行懺罪, 後得戒品, 重入佛門. [大宋僧史略卷下]
【방등方等】
p1441-上→ 梵語 vaipulya, 巴利語 vedalla . 音譯作毘佛略․毘富羅․鞞佛略․斐肥儸․爲頭離. 譯爲方廣․廣破․廣大․廣博․廣解․廣․無比等. 又作大方廣․大方等. 九部經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指大乘經典. 卽廣說廣大甚深之義者. 於大乘佛敎中, 主要作爲指大乘經典之用語, 後世之小乘三藏(佛敎聖典)中竝未說及方等;故方等不僅意味其量之廣大, 主要乃指在內容上說廣大平等之理趣者. 大乘經典之名稱冠以大方等․大方廣等語者, 係爲與九部經․十二部經之一的方等加以區別. 以方等意謂大乘經典, 故大乘經典亦稱大乘方等經典. 此外, 方廣道人之方廣, 亦爲大乘之義.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五․卷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順正理論卷四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華嚴經疏卷二十四․大乘義章卷一](參閱毘佛略3849)
【방등부方等部】
p1442-上→ 大乘經五大部之一. 指華嚴․般若․法華․涅槃等四部以外之大乘諸經. 爲智旭閱藏知津所用之分類法, 依天台五時判敎, 將大乘經類別爲華嚴等五部, 第二置方等部. 包括開元釋敎錄所分五大部(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中之寶積․大集二部, 與五大部之外, 不屬於法華部之其餘諸經, 以及開元以後譯出之密部儀軌等. 方等部分爲方等顯說部․方等密咒部二部. 顯說部收大寶積經等三六九部, 一一○七卷, 密咒部復分密咒經․密咒儀軌二種, 密咒經有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等二八五部, 五三九卷, 密咒儀軌則有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等八十一部, 一○三卷, 顯密合計七三五部, 一七四九卷. [閱藏知津總目卷一]
【방등삼매方等三昧】
p1441-中→ 半行半坐三昧之一. 係天台宗智顗大師依大方等陀羅尼經制立之三昧行. 三昧, 謂專行其法而調直其心. 卽於閑靜之處莊嚴道場, 請二十四尊像, 衣鞋等均須淸淨, 長齋七日, 每日三時洗浴, 招請熟知內外律者爲師, 受二十四戒及陀羅尼咒, 於初日分三請三寶十佛․方等․父母․十法王子, 供養禮拜之後, 以赤誠心陳悔罪咎, 起誦摩訶袒特陀羅尼, 旋繞一百二十匝, 一旋一咒, 不遲不疾, 不高不下. 旋咒畢, 卻坐思惟, 觀實相中道之正空. 觀訖, 又起而旋咒. 旋咒竟, 復卻坐思惟. [摩訶止觀卷二․方等三昧行法](參閱四種三昧1793)
【방등삼매행법方等三昧行法】
p1441-下→ 全一卷. 智顗所說, 門人灌頂筆受. 爲行方等三昧之儀軌作法.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又稱大方等行法․方等三昧儀․方等懺儀․方等行法等. 方等三昧與法華三昧同屬摩訶止觀四種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 乃基於大方等陀羅尼經之行法, 爲誦持陀羅尼, 懺悔行道, 期以延年增壽, 得現世利益之單純行法. 另國淸百錄亦收有方等懺法, 爲此行法之別行本.
【방등시方等時】
p1442-上→ 指佛陀宣說方等經之時期. 乃天台宗所判五時中之第三時. 卽佛陀自成道後第十二年起, 於八年之間, 廣說維摩經․金光明經等諸方等經典之時期. (參閱五時八敎1132)
【방등참회方等懺悔】
p1442-下→ 指方等三昧之懺法. 又作方等懺. 卽行方等三昧時, 誠心懺悔六根之罪障. (參閱方等三昧1441)
【방론사方論師】
p1443캬印度二十種外道之一. 係以方位爲萬物之因的外道論師. 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 方論師執方爲常住, 以四方․四維等方位爲天地之本源, 天地滅後還入彼處, 稱爲涅槃. 又大智度論卷十記勝論師亦以方爲常住, 攝於六句義之第一實句義中. [百論卷下破常品](參閱二十種外道182)
【방륜方倫】
p1440-下→ (1896~ )福建福州人. 字心五. 福建馬尾海軍學校畢業, 曾任軍艦輪機長․海軍總司令部科長等職. 篤信佛敎, 從事佛學敎育多年, 曾任東方佛敎學院等佛學院敎師․臺灣南部道場及電臺之宣敎師. 近年以來, 於淨土法門甚爲提倡. 著有大乘起信論講記․唯識三頌講記․禪話與淨話․初級中級高級佛學敎本․淨法槪述․今願室文存等書.
【방망삼매方網三昧】
p1442-下→ 指菩薩之三昧. 菩薩之三昧縱橫八方, 廣大無邊, 猶如面面俱罩之羅網, 故稱方網三昧. 從容錄第八十二則(大四八․二八○上):如今卻向延聖拂子頭上, 入方網三昧, 東方入定西方起, 乃至男身入定女身起.
【방方】
p1432-中→ 梵語 diś. 乃唯識宗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 卽指方位․空間. 色法(物質的存在)與色法相對而生存在空間之分位關係, 計有東․西․南․北․四維(四隅)․上․下等十方.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顯揚聖敎論卷一․瑜伽師地論卷三]
【방坊】
p2833-中→ 指僧侶之住房或區院. 十誦律卷三十四(大二三․二四九下) : 諸比丘從憍薩羅國向舍衛國, 道中過一空僧坊中宿 ; 諸比丘明日入村乞食, 諸居士問 : “汝何處宿?” 答言 : “僧坊中宿.” “是何房舍中宿?” 答言 : “某房中.” 居士言 : “此是我房, 何不遣使語我等?” 依此, 坊指僧坊, 乃由衆多房舍所集合而成者. 然坊 原義作堤防, 後轉謂城邑之一區段爲坊 ; 此或受梵語 vihāra(毘訶羅)翻譯之影響, 蓋毘訶羅有住處․遊行處之義, 後於外圍繞垣牆自成一區域, 遂稱爲僧坊或寶坊. 後世日本將房․坊混用. [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三․十誦律卷三十八․卷三十九․釋氏要覽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二十․慧琳音義卷二十二僧坊條]
【방梆】
p4626-上→ 爲禪林用來通知大衆入浴․齋食等之鳴器. 又作飯梆․木魚․魚鼓․魚板․魚梆․鳴魚. 在古代禪林中, 常掛於浴室, 供作鳴擊, 以通知大衆入浴. 禪林象器箋第二十七類唄器門 : 沙彌律儀入浴云 : 湯冷熱, 依例擊梆, 不得大喚.梆亦常用來通知大衆用齋, 如現今之禪家懸掛於僧堂之露地或齋堂外之木刻龍頭魚身鳴器. 然昔之木魚卽指現今之梆, 敕修百丈淸規卷八法器章(大四八․一一五六上) : 木魚, 齋粥二時長擊二通, 普請僧衆長擊一通, 普請行者二通. 此外, 梆又指拍子木之類, 乃我國古代於官署等公家機構, 通告大衆時所鳴打之器. (參閱木魚1472)
【방배수榜排手】
p5819-上→ 千手觀音四十手之一. 榜排, 又作傍牌, 彭排, 彭旁. 榜, 以盾排禦敵之義;排, 同牌, 卽指盾. 若人欲避除一切惡獸, 應當修榜排法.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 補陀落海會軌](參閱千手觀音734)
【방법천제謗法闡提】
p6515-中→ 二種闡提之一. 又作斷善闡提. 指生起大邪見, 誹謗大乘而斷一切善根之不可成佛者. 闡提爲一闡提(指無成佛之性者)之略稱. [入楞伽經卷二](參閱一闡提85)
【방별어傍瞥語】
p4853-下→ 禪林用語. 於禪林中, 師家接化學人時, 不以正面提示之方法, 而由側面用言語略加透露旨要. 以其非直指而係傍示, 故稱傍瞥語. 碧巖錄第三十則(大四八․一六九下) : 遠錄公云 : “此是傍瞥語.”
【방복方服】
p1435-上→ 比丘之法衣(袈裟)皆爲方形, 故稱方服, 又稱方袍. [方服圖記]
【방분方分】
p1433-中→ 主張極微有上․下․左․右之方位, 在空間占有體積, 稱爲方分. 一說極微爲圓形, 而無方分.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參閱極微5479)
【방불경謗佛經】
p6515-上→ 全一卷. 元魏菩提流支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與竺法護譯之決定總持經爲同本異譯. 內容敘述師子遊戱菩薩等十大菩薩, 已修七年陀羅尼, 雖精進修業, 然不得成就種種妙果, 因而對佛法生疑惑, 乃捨戒還俗, 作鄙劣行爲. 時阿闍世王設大施會, 十大菩薩在其會座, 不畏行菩薩卽請問佛陀十大菩薩之事, 佛爲彼等明示過去世謗佛之因緣, 且說消滅惡業之陀羅尼.
【방불謗佛】
p6514-下→ ①指爲妨害釋尊弘敎所做之誹謗事跡. 最有名者爲提婆達多, 彼原係佛陀之堂弟, 後出家爲佛弟子;至晩年, 欲排擠佛而自代之, 竝破壞佛弟子之和合, 以延攬入己門下, 然其企圖未果, 而身墮地獄. 另有旃遮摩那, 因嫉妬佛陀化導之盛況, 遂於祇園精舍揚言佛與彼私通竝令懷孕, 旃遮摩那由此而現身受業報. 又有舍衛城之外道, 殺害淫女孫陀利, 佯稱係佛所爲, 以達謗佛之目的. (參閱旃遮摩那4119․謗三寶戒6514). ②泛指毁謗佛法. 景德傳燈錄卷六(大五一․二四七上):師卻問曰:『大德說何法度人?” 曰:『講金剛般若經. ” (中略)師曰:『此經是阿誰說?” 僧抗聲曰:『禪師相弄, 豈不知是佛說耶?” 師曰:『若言如來有所說法, 則爲謗佛, 是人不解我所說義;若言此經不是佛說, 則是謗經, 請大德說看. ” 無對.
【방빙의종傍憑義宗】
p4853-中→ 因明用語. 因明四宗之一. 因明對論中, 立者(立論者)立宗(命題)時, 於其所欲立之處, 不用直接而淸晰之言語表達出來, 而另立他事以含攝之, 稱爲傍憑義宗. 例如欲立佛之三十二圓滿相, 卻於言論中僅言佛是覺者, 立者心中之主張竝未表露出來, 卻希冀由佛是覺者而自然成立. 如是傍憑之義, 卽令敵者(問難者)能於佛是覺者之言得知佛具有三十二相, 然以未嘗出諸言論, 僅在意中含蓄, 故不能成爲完全․正確之宗.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大四四․一○○下) : 義憑宗, 非言所諍, 此復何用?本諍由言, 望他解起 ; 傍顯別義, 非爲本成, 故亦不可立爲正論.(參閱四宗1706)
【방사건도房舍犍度】
p3243-下→ 巴利名 Senāsanakhandaka. 乃四分律所說二十犍度之第十九. 又作臥具法. 擧凡僧團房舍臥具之造作, 及其設備等方面之規定均屬之. 又如地敷․林․褥․枕․衣․經行堂․池․牆․植樹․浴室․房舍止住等法亦包括於內.
【방사方士】
p1433-上→ 我國古代好談神仙之說或奇方異術之人. 源於戰國時代燕․齊一帶之近海地區. 以修煉成仙及不死藥等方術求得統治者信任. 如秦之徐福․漢武帝時主張祀竈之李少君等.
【방산房山】
p3243-中→ 位於河北房山縣, 在北平西南方約四十公里處. 爲我國現存石經中規模最大者. 又作石經山. 隋代沙門靜琬(一說智宛)因恐佛經毁滅失傳, 誓言刻經卷成石碑, 遂於大業元年(605), 於房山山麓開鑿岩洞, 竝在石室四壁刻上經文, 造立華嚴․涅槃․般若․寶積等七室, 另有部分石經置於山下雲居寺之壓經塔下. 其後經唐․五代, 遼等歷朝陸續刻造, 直至遼大安十年(1094), 歷經四百八十年之刻經事業始告終結, 今尙存有九室. 據統計, 房山現存石經版共有四千多條, 每條約長兩公尺, 寬十八公分, 共刻佛經達數千卷. 另在壓經塔下之經版則有七․八千條, 但長寬度均較小. 房山石經之出土, 不僅可用來校正印本佛經之錯漏, 竝成爲書法史與藝術史之珍貴資料. 此外, 石碑上所附刻經人行業組織之記載, 亦爲硏究我國古代經濟史之重要史料. (參閱石經山藏經2137)
【방삼보계謗三寶戒】
p6514-中→ 顯敎十重禁戒之一. 卽禁制誹謗佛․法․僧三寶之戒. 又作毁謗三寶戒․助謗三寶戒․謗亂正法戒․誹謗戒․謗菩薩法戒․邪見邪說戒. 依勝莊之梵網經菩薩戒本述記卷二之說, 誹謗三寶者, 卽謗佛非一切智者․佛亦非實者․謗十二分敎及四諦等敎法․謗世間無眞阿羅漢與菩薩僧. 又據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二, 此戒之制意有業道最重等十義. 蓋此戒爲曇無讖譯之菩薩戒本․菩薩地持經卷五方便處戒品及菩薩善戒經等所說之謗亂正法戒, 卽撥無因果․毁呰三寶․誹謗大乘等, 均屬重罪.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八․六度集經卷五釋家畢罪經․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世尊品․梵網經卷下․成實論卷二立論品․往生論註卷上․菩薩戒經義疏卷下(智顗)](參閱十重禁戒461)
【방상方相】
p1440-下→ 五種結界相之一. 乃大界中之界形方正者. 卽以河川․樹木․道路等爲界, 或於四邊立石․植樹作爲界標. (參閱五種結界相1187)
【방상패시榜狀牌示】
p5818-下→ 爲叢林行事時, 以知單或貼榜, 書狀, 牌示等通知大衆之方法. 如住持宴請首座或遠來尊宿等之茶湯, 皆開列名單, 由侍者報知, 稱爲知單. 又住持, 庫司招待大衆茶湯之請柬, 則用榜;首座請柬, 則用狀. 貼榜, 狀之地點亦各不相同, 方丈請首座, 榜貼於僧堂前東邊牌上;庫司請首座, 將榜貼於西邊牌上;首座請下頭首茶, 將狀貼於僧堂前下間板上. 又叢林行政性之通知, 皆以掛牌方式傳達, 稱爲牌示. 掛牌地點隨各種行事而不同, 如結夏, 誦戒, 請職, 貼單, 普佛等牌示, 皆掛於齋堂前;上堂, 秉拂, 祈請, 禱雨等, 掛牌於大殿前;起七, 解七等, 掛牌於禪堂前;升座, 免禮等, 掛牌於內韋馱殿前. [高旻寺規約]
【방색유오도方色喩五道】
p1433-下→ 據圓覺經略疏鈔載, 圓覺淨性, 於五道中隨類各應;譬如淸淨之摩尼寶珠, 映於五色, 隨方各現, 此因摩尼寶珠體性瑩淨, 絶無瑕疵;故以之比喩圓覺之性在五道中之隨類應現, 此卽方色喩五道之義. 卽:(一)白色喩天, 謂天因純善白業所感, 乃得爲天, 故以西方白色而喩之. (二)黃色喩人, 謂人由持五戒功德所感, 乃得爲人;以人不在四趣之苦, 不在諸天之樂, 處於兩者之中, 故取中方黃色以喩之. (三)黑色喩地獄, 謂地獄由上品十惡黑業所感, 乃獲此報, 故取北方黑色以喩之. (四)靑色喩餓鬼, 謂餓鬼由中品十惡之業所感, 身常飢瘦, 面多靑色, 故取東方靑色以喩之. (五)赤色喩畜生, 謂畜生由下品十惡之業所感, 常爲刀杖所傷害, 受報血塗, 故取南方赤色以喩之.
【방생기放生器】
p3274-下→ 佛陀規定比丘日常用水須以濾水袋濾之, 所濾得之小生物卽放置一容器中, 藉此容器將彼等送入河川泉池, 此器稱爲放生器. 可用鐵․銅․瓦․木爲之, 又於器上穿繩, 以備置諸較深之水底, 方達放生之目的. 護命放生軌儀法(大四五․九○二上):觀蟲濾水是出家之要儀, 見危存護乃悲中之拯急. 旣知有蟲, 律文令作放生器者, 但爲西國久行.蓋出家修道者以悲憫衆生爲念, 而戒殺生食肉, 基於此乃有救護․放生之擧. [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九]
【방생旁生】
p4117-中→ 卽指畜生. 上自龍獸禽畜, 下及水陸昆蟲, 皆是業輪惡趣, 非人天之正道, 故稱旁生. (參閱畜生4188)
【방생회放生會】
p3274-上→ 贖取被捕之魚․鳥等諸禽畜, 再放於池沼․山野, 稱爲放生;行此儀式之法會, 稱爲放生會. 供此放生用之水池, 特稱作放生池. 放生係由經典中之誡殺生食肉而來, 進而積極行救護. 據梵網經卷下所載, 佛子應以慈心行放生之業, 因一切男子是我父, 一切女子是我母, 我生生世世皆由彼受生, 故六道衆生悉是我父母;若見世人殺畜生時, 應方便救護, 解其苦難. 關於放生救護之法, 諸經多有記載, 如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載, 流水長者子救起瀕死之魚, 與之水․食, 爲其解說大乘經典, 諸魚聞經後, 皆生忉利天. 又雜寶藏經卷五, 敘述一沙彌因救起漂流水中之諸蟻子, 而得長命之果報. 我國於南朝齊․梁以降, 斷肉之說頗爲盛行, 梁武帝曾下詔禁止殺生, 又廢止宗廟供獻犧牲之制. 隋代天台宗智者居天台山時, 爲令臨海居民莫以捕魚殺生爲業, 曾自捨身衣, 竝勸募衆人購置放生池, 復傳授池中族類三歸戒, 爲彼等說金光明經․法華經等, 以結法緣. 是爲天台放生會之濫觴. 其後, 唐肅宗於乾元二年(759)下詔, 在山南道․劍南道․荊南道․浙江道等地設置放生池. 至宋眞宗天禧元年(1017), 敕令天下重修放生池. 天禧三年, 天台宗遵式奏請以杭州西湖爲放生池, 自製放生慈濟法門, 於每年四月八日擧行放生會, 爲天子祝聖. 天聖三年(1025), 四明知禮亦奏請永久成立南湖放生池之佛生日放生會, 竝撰放生文以定其儀軌. [盂蘭盆經疏卷中․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四明尊者敎行錄卷一․釋門正統卷四․佛祖統紀卷八․法苑珠林卷六十五](參閱放生器3274)
【방소方所】
p1434-下→ 方角與處所. 卽佔有空間一部分之場所. 俱舍論卷八(大二九․四一上):以無色法, 無有方所;過去․未來無表無色, 不住方所, 理決然故.
【방술方術】
p1441-上→ 我國古代方士所行之術. 指天文․曆算․占驗․星相․醫藥(包括巫醫)․卜筮․堪輿․遁甲․神仙․房中術等. 其煉丹採藥․服食養生․祭祀鬼神․祈禳禁咒等爲道敎所承襲, 成爲重要之修煉濟度方法.
【방영승方榮升】
p1442-下→ 明代安徽巢縣人. 爲民間宗敎圓敎(大同敎)之創始人. 曾從淸茶門敎敎主王秉衡之徒孫金悰有習敎. 著有破邪顯正明心錄.
【방예方詣】
p1442-下→ 方, 謂方所;詣, 謂所至. 卽謂事物之方針.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一(大四○․二上):薄知方詣.
【방온龐蘊】
p6655-中→ (?~808)唐代著名在家禪者. 世稱龐居士․龐翁. 衡陽(湖南)人. 世代業儒, 獨蘊慕內法. 貞元(785~804)初年, 參謁石頭希遷, 頗有領悟. 復愛丹霞天然(739~824)風采, 與之終生爲友. 此外, 亦與藥山惟儼․齊峰․百靈․松山․大梅法常․洛浦․仰山等禪林碩德頻頻相往來. 一日, 石頭問云(大五一․二六三中):子自見老僧以來, 日用事作柚生?龐蘊對曰:若問日用事, 卽無開口處.竝呈一偈, 末二句云:神通幷妙用, 運水及搬柴.石頭然之, 復問曰:子以緇耶?素耶?對曰:願從所慕.遂不剃染, 而終其生以在家之身分擧揚方外之風. 後至江西參禮馬祖道一, 問:不與萬法爲侶者是什柚人?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 卽向汝道.龐蘊於言下領旨, 頓悟玄機, 乃留駐兩年. 其後, 以機辯迅捷, 爲諸方所矚目. 元和(806~820)年間, 北遊襄陽, 因愛其風土, 遂以舟沈其資財於江, 偕其妻․子躬耕於鹿門山下. 訪道者日至, 所談皆機鋒語, 其妻․子均因之徹悟. 元和三年歿(一說元和十年, 或謂太和年間). 後世譽稱爲襄陽龐大士․東土維摩;與梁代之傅大士竝稱. 遺有龐居士語錄, 係其生前好友節度使于頔所編, 該書於歷代禪林頗受重視, 如五代之祖堂集․宋初之宗鏡錄․景德傳燈錄等皆曾引用部分內容. 現存本爲明崇禎十年(1637)所重新刊行者, 共分三卷. 又龐蘊於入寂之際, 令其女靈照出視時日之早晩, 靈照回報(大五一․二六三下):日已中矣, 而有蝕也.龐蘊乃出戶觀看, 靈照隨卽登父座合掌坐亡. 龐蘊笑曰:我女鋒捷矣!遂更延七日入寂. 此一記實, 載於祖堂集卷十五․景德傳燈錄卷八等諸禪籍中;其所表現之獨特機鋒與謦欬笑談之間坐脫立亡之禪境, 與其他禪林中之同類故實, 共爲傳誦千古之美譚. [佛祖綱目卷三十二․居士傳卷十七․碧巖錄第四十二則․拈八方珠玉集卷上]
【방외方外】
p1433-中→ 方, 乃道之意;在人應守之道外, 稱爲方外. 道外之人, 多指捨世之人, 後世則專指佛敎徒. 又指方域之外, 此卽指夷狄之地. 由儒家立場而言, 除其本身以外之敎, 均稱方外之學, 認爲佛敎乃外國․夷狄之敎, 故稱佛敎爲方外之敎. 又稱僧侶爲方外之侶. 但依佛敎立場而言, 出家者乃俗人所守道之外者, 故不應以世俗之道規律之, 因此自稱爲方外之士或塵外之士. [沙門不敬王者論․梁高僧傳卷六․弘明集卷五]
【방외우方外友】
p1433-下→ 方外, 世外之義, 或指僧道等. 士子俗人與沙門交遊往來, 乃世俗以外之友, 稱方外友. 禪林中, 在家之士大夫爲新任住持致賀所作之疏, 稱方外疏. [禪林象器箋文疏門]
【방위方位】
p1433-上→ 指方向. 我國原有所謂東․南․西․北四方;以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等四維;四方與四維合則爲八方. 自佛敎傳入我國後, 復加上․下, 則爲十方. 其列擧之順序應爲: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北․東北․上․下. 其中, 在四方有關須彌山者, 有須彌四洲․四天王天之說;有關現在佛者, 則有四方四佛之說. 又四方四佛中, 以西方阿彌陀佛特別著名, 爲淨土敎所尊崇. 密敎之發心․修行․菩提․涅槃等四門, 可配合於東․南․西․北等四方. 於現圖曼荼羅中, 胎藏界曼荼羅之上方爲東;向曼荼羅之右爲南;其下爲西;向曼荼羅之左爲北. 於金剛界曼荼羅中, 其上方則爲西, 向右爲北, 其下爲東, 向左爲南. 至於八方, 在密敎有東方因陀羅等八方天之說;關於十方, 除十方十佛之通說外, 另有十方諸佛․十方世界. 十方卽代表全體而言. 此外, 敎團全體之共有物, 稱爲四方僧物或十方僧物, 而別於一結界中之僧衆共有物(現前僧物), 此四方或十方, 均指全體之意.
【방위傍位】
p4853-上→ 意指現實之差別事象. 以佛敎哲理而言, 萬法可大別爲諸法之本體與千差萬別之現象, 本體爲裏, 現象爲表 ; 本體爲體, 現象爲用 ; 本體爲正位, 現象爲傍位. 然本體與現象原亦一體, 相互融攝, 故若立於現實中各個差別事象之立場, 以把握各個之事象, 則諸法畢竟是眞實之解脫性相. 若以此觀點觀察現實, 則現實之中皆係眞實. 故謂衆生與佛, 迷執與覺悟, 其本質上乃無二無別. [不能語五位說]
【방융房融】
p3243-下→ 唐代洛陽人. 生卒年不詳. 博識多聞, 成進士業. 武后時, 依附張昌宗, 以正諫大夫同鳳閣鸞臺平章事, 爲士林所不恥. 迨中宗誅二張後, 貶之於高州(廣東茂名), 後卒於該地. 據傳其流放途中, 抵廣州時, 巧遇天竺沙門般剌密諦譯大佛頂首楞嚴經, 房融乃爲筆受. 景龍元年(707)譯成, 進呈於武后. [唐詩紀事卷十三․全唐詩卷四]
【방의傍依】
p4853-上→ 爲正依之對稱. 一宗立義, 其主要依憑之經論稱爲正依 ; 其餘經論則稱傍依. 全稱爲傍所依. 例如於淨土宗之立場而言, 以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往生論等正明往生淨土之經論爲正依 ; 而以華嚴經․法華經․大乘起信論․寶性論․十住毘婆沙論․攝大乘論等傍明往生淨土之經論爲傍依. 然天台․華嚴等宗則以法華․華嚴等經爲所依, 而不分傍正. [八宗綱要․十宗略記](參閱正依1988)
【방일放逸】
p3276-上→ 梵語 pramāda. 心所(心的作用)之名. 略稱逸.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卽放縱欲望而不精勤修習諸善之精神狀態. 俱舍宗謂放逸係與一切染汚心(不善心與有覆無記心)相應而起之心所, 係屬大煩惱地法;唯識宗謂此屬八大隨惑之一. 反之, 防杜諸惡而專注於修善之精神作用, 稱爲不放逸. 俱舍宗以不放逸爲一切善心生起的心所, 係屬大善地法;唯識宗亦以之爲善心所. [成唯識論卷六․品類足論卷三․入阿毘達磨論卷上․順正理論卷十一](參閱大隨煩惱890)
【방장내하方丈內賀】
p1432-下→ 禪林中, 每月一日朝食後, 五侍者往方丈室向住持表示祝禱之禮法. 其作法爲五侍者之一燒香, 然後五人同時向住持九拜, 住持若言免九拜, 則三拜卽可. 此外, 受業․授戒․嗣法之弟子等, 亦須於五侍者行禮之前後, 往方丈室同樣燒香九拜(或三拜). [僧堂淸規卷二月分行法次第]
【방장方丈】
p1432-下→ 一丈四方之室. 又作方丈室․丈室. 卽禪寺中住持之居室或客殿, 亦稱函丈․正堂․堂頭. 印度之僧房多以方一丈爲制, 維摩禪室亦依此制, 遂有方一丈之說;轉而指住持之居室. 今轉申爲禪林住持, 或對師父之尊稱. 俗稱方丈或方丈和尙. [維摩經文疏卷二十二․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大唐西域求高僧傳卷上慧輪傳]
【방전方典】
p1434-中→ 方等經典之略稱. 卽大乘經之總稱. 方, 方正;等, 平等. 大乘經典乃說方正平等之理的經典, 故稱方典.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五上):讀誦方等經典.
【방좌方座】
p1441-上→ 指方板之臺座. 佛像之臺座, 形式極多, 其中式樣最簡, 僅爲一方板, 且其上無任何裝飾者, 稱爲方座. (參閱臺座5902)
【방주坊主】
p2833-下→ 日本佛敎用語. 一坊之主. 又作房主. 亦卽寺坊之主僧․住持. 其後轉爲對一般僧侶之稱呼, 今則用爲對僧侶之貶稱.
【방차보旁遮普】
p4117-中→ 梵名 Pañjāb. 卽五河地方之音譯. 印度河之支流中, 有五支流流經該地. 太古之時, 亞利安人南下入侵此地, 竝定居於此, 而産生獨特之吠陀(梵 Veda)文化, 在印度文化史上, 爲極重要之地區, 約在今旁遮普之北部.
【방참放參】
p3275-下→ 禪院中, 朝參․晩參等爲日常行事, 若臨時休止, 卽稱放參, 後轉而特指休止晩參爲放參.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六坐參載, 放參之制始於汾陽善昭, 因汾洲地寒, 不堪夜間坐禪之故. 一般則於迎接貴賓․祈禱․普請․看誦․送亡等特殊行事時放參. 又通知大衆放參所敲之鐘․鼓, 分別稱爲放參鐘․放參鼓;所懸掛之揭示牌, 稱爲放參牌. 此外, 進用晩餐(藥石)之時刻, 恰與敲擊放參鐘之時刻相同, 故亦稱晩餐爲放參飯. [禪林僧寶傳卷二十一․禪苑淸規卷一赴粥飯․卷二上堂․卷三首座․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방촌선方寸禪】
p1433-上→ 謂僅僅得到少許領悟之禪. 五燈會元卷十七法雲杲章(卍續一三八․三三九上):每謂人曰:『我於紹聖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悟得方寸禪. 』
【방촌수기芳村修基】
p3505-上→ (1908~1971)日本佛敎學學者. 龍谷大學畢業, 後任該校敎授. 著有チベット佛敎敎學․The Den kar-ma, Tibetan Buddhistology 等.
【방편가문方便假門】
p1440-上→ 日本淨土眞宗以阿彌陀佛之第十九願(來迎引接願)爲方便假門, 係爲誘導衆生入於眞實之道而假設之敎. [顯淨土眞佛土文類․顯淨土方便化身土文類․淨土和讚講義卷三](參閱眞假二門4219)
【방편바라밀方便波羅蜜】
p1439-上→ 梵語 upāya-pāraṇitā 爲十波羅蜜之第七. 音譯漚波耶波羅蜜. 又作方便善巧波羅蜜․方便勝智波羅蜜. 可分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方便善巧二種. 迴向方便善巧卽以前六波羅蜜所集之諸善巧施與有情, 竝與有情共同迴向, 祈求無上正等菩提;拔濟方便善巧則指方便利益濟度諸有情. 前者爲般若, 後者爲大悲. 卽以般若之故, 乃求涅槃;以大悲之故, 不捨生死.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四․成唯識論卷九](參閱十波羅蜜449)
【방편바라밀보살方便波羅蜜菩薩】
p1439-中→ 梵名 Ārya-upāya-pāramitā 譯作方便到彼岸. 爲密敎十波羅蜜菩薩之一. 位列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中央虛空藏菩薩南方上列之第二位. 密號究竟金剛․究竟善巧金剛. 種子爲□(me)或□(mai). 三昧耶形爲羂索. 其形像, 身呈肉色, 右手曲肘持索, 左手仰置胸前, 受索端, 坐赤蓮華座. 結誦此尊之印明, 可滅除無量劫無善巧方便之業種, 而獲得迴向方便善巧․拔濟有情方便善巧. 其印契爲兩手各以無名指․小指握拇指, 二中指相背而立, 二食指於側面相拄. 其眞言爲:唵(oṃ 歸命)摩賀(mahā 大)每怛囉(maitra, 慈)喞帝(citte, 心)娑口縛賀(svāhā 成就).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十五出世解脫壇像品․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玄法寺儀軌卷下․靑龍寺儀軌卷中]
【방편반야方便般若】
p1440-上→ ①謂圓常大覺之方便之德. 爲三般若之一. 方便, 猶言善巧. 謂方便之德, 非寂而寂, 善巧分別諸法, 故稱方便. 卽指道種智.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參閱三般若603). ②指方便智與般若慧. 證達實理, 稱般若慧, 得此慧者, 心行寂滅;通權謀之智, 稱方便智, 得此智者, 備省衆機. [往生論註卷下]
【방편方便】
p1435-中→ 梵語 upāya, 巴利語同. 音譯作漚波耶. 十波羅蜜之一. 又作善權․變謀. 指巧妙地接近․施設․安排等. 乃一種向上進展之方法. 諸經論中常用此一名詞, 歸納之, 其意義可分爲下列四種, 卽:(一)對眞實法而言, 爲誘引衆生入於眞實法而權設之法門. 故稱爲權假方便․善巧方便. 卽佛菩薩應衆生之根機, 而用種種方法施豫化益. (二)對般若之實智而言, 據曇鸞之往生論註卷下擧出, 般若者, 達如之慧;方便者, 通權之智. 以權智觀照於平等實智所現之差別. (三)權實二智皆係佛菩薩爲一切衆生, 而盡己身心所示化之法門. (四)爲證悟眞理而修之加行. 慧遠之大乘義章卷十五之十二巧方便義․窺基之法華玄贊卷三等, 擧出四種方便, 卽:(一)進趣方便, 如見道前之七方便等, 卽趣向菩提之準備(加行), 亦卽加行道. (二)權巧方便, 如二智中之方便智等, 以實無三乘之法門, 而爲應物權現之. (三)施造方便(卽施爲方便), 如十波羅蜜中之方便波羅蜜等, 卽爲達成理想目的所作的善巧之事. (四)集成方便, 如十地經論之六相說, 諸法同體巧相集成, 卽諸法之本質均同, 一中卽具一切, 一切之中亦成於一, 彼此巧妙地相集互立. 上述之加行道, 舊譯方便道, 卽見道位之加功用行;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載, 所謂加行, 乃爲別於佛之善巧方便, 而顯二者之差異. 此外, 加行道單配於四善根. 權巧方便, 指佛以方便智施設三乘法門等;此方便智又稱權智, 卽佛爲引導衆生, 而施以籌謀假設之智. 權巧方便與施造方便二者, 皆屬佛之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以四智中之成所作智爲體, 又稱方便善巧․善權方便․善方便․巧方便․權方便․勝方便․善巧․善權․巧便等. 所有敎說, 自其宣講之觀點而言, 一切無非是方便施設, 然其中有直接闡釋菩提本身, 表其眞實之意圖者, 稱爲眞實敎;基於此, 爲使導入眞實, 而因應衆生顯示種種方法者, 稱爲方便敎(方便假門․權門), 其方便稱爲化前方便․權假方便等;對此, 他種方便則稱爲異方便;覺佛果後之方便, 稱爲果後方便. 此外, 相對於法報稱爲果極法身者, 有應化稱爲方便法身之用語;相對於眞實之因行所酬之土稱爲實報土者, 有修方便道所感之土稱爲方便有餘土之用語;相對於般若稱爲實智者, 有利他之化用稱爲方便智之用語;相對於一乘稱爲正乘者, 有三乘稱爲方便乘之用語. 施造方便, 指十波羅蜜中之方便波羅蜜(梵 upāya-kauśalya, 音譯漚和拘舍羅). 卽菩薩於一切所爲作善巧修習. 據大乘義章卷十五, 將施造方便分爲三種, 卽:(一)敎道方便, 謂於世之所行巧能修習. (二)證道方便, 謂能捨情相而證入實際. (三)不住方便, 謂不執著於空有․染淨․自他等相對差別之見解. 同書又擧出, 菩薩地持經之十二巧方便, 卽屬上述敎道方便之說. 據菩薩地持經卷七載, 菩薩之十二巧方便, 分爲起內佛法(卽向內修證佛法)之六方便, 及外成衆生(卽向外敎導衆生)之六方便. 起內佛法之六方便, 卽:(一)悲心顧念一切衆生. (二)於生死․有爲法等諸行, 如實了知而生厭離之心. (三)求無上菩提之智. (四)依念衆生, 捨離生死. 據大乘義章卷十五所釋, 菩薩依念衆生欲濟拔之, 若自我不出生死之苦, 則無以能度, 故依念衆生而捨生死. 然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載, 菩薩以顧戀衆生之故, 而不捨生死. (五)以無染心安住於生死之輪轉, 了知生死虛妄無實, 故能無染而常處其中. (六)依求佛智之心而熾然精進. 菩薩以上述之前三行爲本, 後三行則爲菩薩依前三行而顯示之方便. 外成衆生之六方便, 卽:(一)敎衆生以少善迴求菩提一切種德, 以迴向故, 令衆生以微少善根而得無量果. (二)敎衆生捨邪歸正․捨小歸大, 而以如此之微少方便, 令衆生起無量善. (三)令壞法之衆生除其暴虐, 度化之, 令生信心. (四)令處中衆生(無信者)生解, 而導入佛敎正信. (五)令已入衆生(已信者)起行, 而使其成就. (六)令已熟衆生(已發菩提心者)得解脫而證果. 上述之前二種化他之行爲起行善巧, 後四種化他之行爲攝人善巧. 就後四種中另有六種巧方便行, 能令衆生懷持佛法破除敝害而得解脫, 卽:(一)隨順方便, 因應衆生之性質根機, 次第敎導, 令其悟入. (二)立要方便, 衆生有求時, 卽以利益爲誓約而令其修善. (三)報恩方便, 菩薩先施恩於衆生, 若衆生欲報恩時, 菩薩不受而勸令修善. (四)異相方便, 對不受敎者示現瞋責․恐怖等相, 以令其止惡修善. (五)逼迫方便, 菩薩化現爲王或爲尊主, 於已所攝之人民眷屬逼令其修善. (六)淸淨方便, 菩薩八相成道, 以身作則, 引導衆生入於淸淨之行. 據地藏十輪經卷十之說, 方便又分爲執著善巧方便之有所得者與遠離執著之無所得者;或世間善巧方便與出世間善巧方便等二種方便. 舊譯華嚴經卷四十在二千普賢行法中, 謂地上之菩薩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大慈․大悲․覺悟․轉不退法輪等十種方便. 大乘起信論於信成就發心擧出行根本方便․能止方便․發起善根(增長)方便與大願平等方便等四種方便. 其他諸經論亦可見種種的方便之稱. 天台宗智顗之法華文句卷七擧出法用․能通․祕妙等三種方便, 其中, 應藏․通․別三敎之對象所施與者, 爲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眞實之門者, 爲能通方便;法華以前權敎之祕因法華圓敎而開顯, 此祕卽妙, 爲祕妙方便. 同書復擧出體外․同體二方便, 眞實體外之方便, 稱爲體外方便;方便卽眞實, 稱爲同體方便, 又稱體內方便. 諸佛之隨他意語․隨自意語卽屬於後者. 此外, 摩訶止觀卷四上, 就藏․通․別․圓四敎而別方便之遠近. 卽:藏敎以三賢爲遠方便, 以四善根爲近方便;通敎以十信爲遠方便, 以三賢爲近方便;圓敎以名字之二十五方便及觀行五品爲遠方便, 以相似之六根淸淨爲近方便. 淨名經疏卷三擧出自行․化他․自他等三種方便. 其中, 諸佛及四十一位菩薩能悟知不可思議的二諦之理, 卽爲自行方便;於藏通別三敎及圓敎有門已了然之諸菩薩, 不斷除煩惱, 而平等地在界內․界外宣揚種種敎法, 卽爲化他方便;合以上二者, 卽所謂自他方便. 此外, 據摩訶止觀卷四上․卷四下載, 爲修圓頓止觀之準備, 須先具備具五緣․呵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等二十五種方便(二十五方便). 所謂具五緣卽:持戒淸淨․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得善知識. 呵五欲卽勸修行者必須訶責色․聲․香․味․觸等五欲. 棄五蓋卽指棄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種煩惱心. 調五事卽調和食․眠․身․息․心五者. 行五法卽行能生善法之欲․精進․念․巧慧․一心等五法.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大般若經卷三二八․舊華嚴經卷三十七․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十地經論卷一․法華經義疏卷四․法華文句(會本)卷七․法華經文句卷三上․大乘義章卷十九]
【방편살생方便殺生】
p1440-上→ 指大菩薩所行利益衆生之殺生. 此等殺生無染濁之過失, 反生無量福德, 速得無上菩提. 如菩薩了知某人必作無間等業, 唯有殺之方能避免此惡, 或知此人於捨命後必生善道;以此所爲之殺生, 卽謂方便殺生.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九]
【방편성方便聲】
p1440-下→ 指密敎阿字五轉(阿字音韻上之五種變化)中□(惡)字之聲. 其點畫稱爲方便點. □字卽□(阿)字加上方便點, 表示方便究竟. 依五字轉生之義, 方便點又稱方便輪. [悉曇藏卷二]
【방편수연지方便隨緣止】
p1440-中→ 天台宗所立三止之一. 又作繫緣守境止, 略稱方便止. 係相對於空假中三觀中之假觀而立者, 偏於俗諦. 菩薩知空非空, 能善巧方便, 隨緣分別藥病, 化益衆生, 安於俗諦而心不爲內外之變化所動, 稱爲方便隨緣止. [摩訶止觀卷三之上](參閱三止535)
【방편심론方便心論】
p1438-下→ 全一卷. 後魏吉迦夜譯. 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本論述說因明論理之綱要, 以爲分別善惡正邪之方便. 分明造論․明負處․辯正論․相應等四品. 宋․元․明三本均謂本論爲龍樹所造, 然高麗本與各經錄中, 皆未載其名. [出三藏記集卷二․法經錄卷五․歷代三寶紀卷七․卷九․開元釋敎錄卷六]
【방편심方便心】
p1438-下→ ①四心之一. 指權智之心. 淨土宗謂, 能往生彌陀淨土之菩提心有四, 方便心卽其一, 與智慧心(實智之心)竝稱菩薩之父母. 若二者具足, 則爲成就菩薩之法則. [淨土論(天親)․往生論註卷下](參閱四心1670). ②初地以上之菩薩所發三心之一. 卽以後得智利益衆生之心. [大乘起信論](參閱三心532)
【방편유여토方便有餘土】
p1439-上→ 天台宗所立四土之一. 卽阿羅漢․辟支佛及地前菩薩所居之土. 以彼等所修爲方便道, 斷盡通惑, 故稱方便;然彼等尙未斷滅無明之惑, 故稱有餘. [大智度論卷九十三․大乘玄論卷五](參閱四土1647)
【방편이종상方便二種相】
p1438-上→ 謂諸菩薩爲救渡衆生所示現之二種善巧方便. 據地藏十輪經卷十所載, 卽:(一)世間方便, 謂諸菩薩或爲自利, 或爲利他, 所示現之善巧方便, 以此之方便, 因有所得․有所執著, 故稱世間方便. (二)出世間方便, 謂諸菩薩僅爲利他不爲自利, 所示現之善巧方便, 以此之方便, 因無所得․無所執著, 故稱出世間方便.
【방편지方便智】
p1440-中→ 二智之一. 又作權智. 爲實智之對稱. 指熟達方便法之智. 亦指行善巧方便之智. 據大乘義章卷十九載, 了知三乘權化之法, 稱爲方便智;反之, 了知一乘眞實之法, 則稱實智. (參閱二智215)
【방편품方便品】
p1439-下→ ①爲法華經二十八品中第二品之品名. 其內容係講說三乘方便與一乘眞實者, 故稱方便品. ②爲維摩經第二品之品名. 其內容記敘維摩詰居士以各種方便化益衆生, 且於毘耶離城權現疾患, 爲探病者說色身之無常猶如聚沫․浮雲, 使彼等發眞正道意.
【방편현열반方便現涅槃】
p1440-中→ 卽天台宗所說之方便淨涅槃, 爲三涅槃之一. 又作應化涅槃. 謂如來法身雖常住不滅, 但爲使衆生興起佛世難値之想, 而生追慕修道之念, 乃以方便示現涅槃. [法華經壽量品․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방편화신方便化身】
p1438-中→ 指阿彌陀佛報身中之化身. 此化身乃彌陀爲酬報四十八願中第十九願(修諸功德願)․第二十願(係念定生願)等方便願, 而化現邊地․懈慢界之佛身.
【방편화토方便化土】
p1438-中→ 日本眞宗所立二土之一. 方便, 乃對應於眞實而言;化土, 乃對應於眞佛土而言. 爲攝引以自力修諸行及行念佛而願求淨土者, 彌陀如來乃權現此一淨土, 使彼等得以往生. 然此淨土非眞實之報土, 故稱方便;此淨土係以化身佛爲敎主, 非眞實報身佛所居之土, 故稱化土. 蓋日本眞宗主張, 信樂阿彌陀佛之他力本願者, 則能直接往生眞實報土而證得佛果;若不能信樂彌陀本願, 而以自力或修諸善, 竝迴向其功德者, 可往生方便化土;此因生前存有疑惑, 故不能入眞實報土, 例如觀無量壽經中十三觀所觀之淨土及九品土皆屬之. [阿彌陀經․愚禿鈔卷上․顯淨土眞實敎行證文類卷六本](參閱化土1322)
【방하도도립지성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p3274-上→ 佛(梵 buddha, 巴同), 全稱佛陀, 意譯爲覺者, 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大聖者.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一語, 係套用佛家之佛字, 轉其意, 謂作惡之人, 只要決心改過向善, 卽可立刻變成好人, 其善心與佛心無異. 卽用以勸勉人改過自新․棄惡從善.
【방하放下】
p3273-下→ ①禪林用語. 謂抛下手中之物. 又作放下著(著, 語助詞). 卽指離棄一切邪念․妄執, 達於解脫自在․了無牽掛之境界. [圜悟心要卷上示曾待制․從容錄第五十七則]. ②指日本鎌倉․室町時代, 以表演歌唱舞蹈或作各種遊戱而行乞之僧侶. 又稱放下僧․放下遣․放下師. 因其灑脫而不執著, 遂有此稱. 或謂此係責其身爲出家人, 卻捨棄佛道而從事雜藝小技.
【방합선蚌蛤禪】
p4318-上→ 禪林用語. 蚌開口始見內臟, 比喩呈露宗師家眞面目之禪. 無門關第十八則(大四八․二九五中) : 洞山老人, 參得些蚌蛤禪.
【방호율의防護律儀】
p3036-中→ 指受戒後, 順於戒體而能受持戒相. 蓋正攝受遠離戒, 是爲攝受律儀, 其後, 依五根之增上力, 遠離思與種子俱行, 而不作罪, 卽稱防護律儀.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三載稱, 離飮酒戒能總防護諸餘律儀, 如塹垣城能總防護.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大三○․五九○中) : 若正攝受遠離戒時, 名攝受律儀. 從是已後, 此遠離思, 五根攝受增上力故, 恒與彼種子俱行, 於時時間, 亦與現行俱行. 卽由五根所攝善思, 如先所受律儀, 防護而轉 ; 由此思故, 或因親近惡友, 或因煩惱增多, 隨所生起, 惡現行欲, 卽便慚羞, 速能捨離, 勿彼令我違越所受, 當墮惡趣, 是名防護律儀.[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戒 2896)
【배구拜具】
p3815-上→ 指僧侶間互相贈答之物品․金錢. 多用於披露․拜請․問候之時. 呈拜具之禮儀極爲鄭重. [行持軌範卷二]
【배념背念】
p3937-中→ 厭背生死而安住於涅槃之念. 瑜伽論記卷六上(大四二․四三五中):念求出世, 違背生死, 故言背念. 所背生死之心, 安住無漏涅槃之念.
【배당陪堂】
p4819-上→ ①禪院中, 陪伴客僧在僧堂之外堂受食, 稱爲陪堂. [禪林象器箋第九類叢軌門]. ②律制儀軌中, 頭單戒師爲開堂, 二單爲陪堂. 陪堂之職責爲協助開堂訓導衆戒子受戒之儀規.
【배도杯渡】
p3314-中→ (?~426)晉代僧. 冀州人. 生年․姓名均不詳. 又作杯度. 常乘木杯渡水, 故世人以杯渡和尙․杯渡禪師呼之. 不修細行, 飮酒噉肉, 而神力卓越. 師曾於北方寄宿一家, 竊人金像而去, 家主追之, 見師徐行, 然策馬逐之而不及, 至孟津河, 師浮木杯於水, 憑杯渡河. 又曾住彭城白衣黃欣家中, 其家至貧, 唯有麥飯而已, 師甘之怡然, 半年之後, 忽囑黃欣覓蘆圌三十六枚, 密封之, 旣開, 乃見錢帛無數, 黃欣受之, 皆作功德. 經一年, 師辭去, 黃欣爲其備辦糧食, 翌晨, 見糧食具存, 而不知其所在. 蓋杯渡從來神異甚多, 世人莫測其由來. 遺有一鉢歌一卷行世. [梁高僧傳卷十]
【배도산杯渡山】
p3314-下→ 位於廣東寶安縣南. 又稱屯門山, 卽今香港靑山. 山上有靑山寺, 大雄寶殿後現存有杯渡巖, 杯渡禪師之石像坐於巖中. 據輿地紀勝載, 有杯渡禪師者, 渡海來居東莞. 又廣州府志東莞縣載, 杯渡山, 位於縣城南一百九十里;南漢時, 封爲瑞應, 山上有瑞應巖. 以昔時杯渡禪師嘗來此居住, 故稱爲杯渡山. (參閱杯渡3314․靑山禪院3699)
【배려陪臚】
p4819-中→ ①梵名 Bhairava. 又作陪囉口縛․陪羅縛. 意譯可畏․悲慘. 自在天之一形, 金剛神之一名. 爲婆羅門敎濕婆神之化身, 或爲其子. 列於密敎金剛界曼荼羅降三世會外部院之東南隅(然於西藏稱爲陪囉口縛女, 且形像不同). 形像一身九面, 裸形黑色, 現三十四臂․十六足之忿怒身. 種子□(hūṃ, 吽), 三昧耶形爲金剛杵. 此尊婆羅門敎色彩極濃, 惟日本密敎特尊崇之. [佛說妙吉祥瑜伽大敎金剛陪囉口縛輪觀想成就儀軌經曼拏羅分․觀想分]. ②舞樂名. 又作倍臚․陪臚破陣樂. 古來與皇帝․秦王․武昌․散手等破陣樂, 共爲五破陣樂. 爲古樂所屬之武樂, 爲平調中曲. 用於打仗出陣時之祝禱, 源自印度.
【배물교拜物敎】
p3815-上→ 指神靈觀念尙未明確産生之前, 原始人將某些特定物體視爲具有意志與能力之活物而加以崇拜之宗敎. 其崇拜對象稱爲物神, 可爲自然物, 亦可爲人造物(如工具․武器等). 至今文明社會中, 如對護身符之信仰, 及對聖人遺骨之崇敬等, 亦可視爲拜物敎觀念之餘跡.
【배석拜席】
p3815-上→ 又作拜蓆. ①指禮拜之座席. 卽住持禮佛拜佛之處. ②禮拜時之敷物名. 禪苑淸規卷一入室(卍續一一一․四四二上):入室時到, 侍者令行者裝香, 當面設拜席.
【배식陪食】
p4819-上→ 於禪宗初祖達磨忌時, 住持不趣僧堂食粥, 而於法堂與祖師相伴喫粥, 稱爲陪食. 又陪伴客人進食, 亦稱陪食.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達磨忌(大四八․一一一八上) : 次日早, 住持上香禮拜, 上湯上粥, 座下側坐陪食.
【배신교拜神敎】
p3815-上→ 拜物敎之對稱. 以神靈爲崇拜對象之宗敎. 始於原始社會後期. 隨著人類抽象能力及由個別物件綜合出類槪念能力之增長, 從物件或身軀明確分別之神靈觀念逐漸産生, 人類崇拜之對象遂由物件本身轉爲主宰物件或某類物件之精神體, 卽神靈. 文明社會之宗敎基本上大多屬拜神敎, 包括多神敎․二元神敎․一神敎等.
【배참拜懺】
p3815-中→ 又作禮懺. 誦經拜佛․爲己或代人懺悔, 稱爲拜懺. 始於南朝梁武帝, 今所傳梁皇懺卽是.
【배첩陪貼】
p4819-中→ 指禪院除以本飯․本藥供養之外, 另陪增貼付之供物, 如菜等.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大四八․一一二八上) : 主喪人須與首座計會所遺衣鉢多少, 黙作三分. 一分准喪, (中略)一分歸常住陪貼供養. 一分俵大衆, 看經幷佛事板帳等用.
【배친陪䞋】
p4819-下→ 又作陪襯․陪嚫. 功勞多者則倍加分與施物. 陪, 重之意, 通倍字 ; 嚫, 施物之意. 備用淸規卷四煎點西堂頭首新命條(卍續一一二․四四下) : 專使詣新命前, 議定方丈嚫施, 引座謝禮, 堂嚫貼嚫, 宣疏帖人陪嚫.
【배현증裴玄證】
p5912-中→ 隋代河東人. 宿慕佛道, 早年出家爲僧, 住於京師之化度寺. 化度寺又稱眞寂寺, 乃三階敎之祖信行於京師所置三階敎五大寺之一, 信行駐錫於此寺時, 玄證欽仰其學德, 乃師事之. 信行凡有述作, 皆委筆之. 其後與信行同時返俗, 同以居士身效行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之道行, 行頭陀行, 托鉢乞食, 凡遇路人, 無論男女貴賤, 皆虔謹禮拜. 又不分道俗四衆, 爲之給使作役. 晩年自結徒衆, 設立生活與修行之條文守則. 又於在世時卽自撰碑文, 具陳己德, 歿葬信行塔側, 生前所撰碑文被鐫刻成碑, 豎於塔所, 人或以是譏之. [續高僧傳卷十六信行傳]
【배회경병背鱠經屛】
p3937-下→ 以木像之背爲切魚之俎, 持佛之經論以糊屛風;喩指空見之人, 非道無慚. [摩訶止觀卷十]
【배휴裴休】
p5912-下→ (797~870)唐代孟州濟源(河南濟源)人, 一作河東聞喜(山西聞喜)人. 於長慶年間(812~824)擧進士. 大中年間(847~859), 以兵部侍郞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後任宣武軍節度使, 遷昭義, 河東, 鳳翔, 荊南等節度. 其爲人蘊藉, 風度閒雅, 操守嚴正. 宣宗嘗稱其爲眞儒者. 能文章, 楷書遒媚有法. 隨圭峰宗密學華嚴;宗密著經疏, 每請斐休爲之撰序. 曾迎黃檗希運於宛陵, 共商禪道, 筆記其言, 成宛陵集, 大行於世. 武宣之際, 佛敎新遭大難, 斐休以重臣, 出而翼護, 故不數年間, 佛敎得復舊觀. 中年以後, 斷肉食, 焚香誦經, 世稱河東大士. 著有勸發菩提心文一卷, 集希運之語要而成傳心法要一卷. [宋高僧傳卷六, 卷十一, 卷二十, 卷二十五, 景德傳燈錄卷六, 卷八, 卷九, 卷十二, 卷十三, 居士傳卷十三, 唐書列傳第一○七]
【백개白蓋】
p2101-上→ 卽指以白色絲絹所製, 張懸於佛頂之天蓋. 意謂以白淨之慈悲, 遍覆法界衆生, 猶如以傘被覆於人之頂上. 於密敎, 灌頂之時, 使用於傘蓋行道之蓋, 於金剛界設赤蓋, 胎藏界設白蓋. 上述之赤蓋出自陀羅尼集經卷四․卷十二, 白蓋出自大日經疏卷八及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五. 此外, 阿闍梨以白蓋覆蓋弟子, 表示大日如來之大悲加持;其白色卽爲大日之色. 又胎藏界之白傘蓋佛頂尊之三昧耶形卽爲白色傘蓋. [慧琳音義卷三十五․傳法灌頂初夜作法理記卷下](參閱傘蓋行道4855)
【백개자白芥子】
p2089-上→ 指白色芥子. 芥子, 原係芥菜之種子, 以其性辛堅, 具有降伏之德用, 密敎視爲降伏之相應物. 自古有龍猛(龍樹) 菩薩以白芥子七粒打開南天鐵塔而得受密敎之傳說. 此外, 尙有淸辨論師以白芥子七粒打開南印度執金剛神之巖窟而入其中, 以待彌勒出世之故事. 又密敎行護摩時, 將白芥子置於火中燃燒, 稱爲芥子燒, 可辟邪除病. 且修馱都法時, 於本尊供白芥子, 稱爲芥子供;蓋馱都法卽如意寶珠之法, 其寶珠周邊必有諸魔環伺, 爲辟除之, 故行此供. 其作法係於小土器或銅器等, 盛入芥子, 於後供養時, 在花傍置閼伽(供於佛前之功德水)之前, 取其芥子器, 以□(raṃ)字加持, 以□(oṃ)字供之, 後置於本處, 不令他人見之. 若人多時, 則盛於時華器中而供養之. 其作法尙有諸多異傳. [蘇悉地羯囉經卷下請尊加被成就品․大日經義釋卷七․金剛頂經義訣․大唐西域記卷十](參閱芥子3508)
【백거사白居寺】
p2086-上→ 位於西藏江孜縣. 十五世紀初由江孜地方饒丹貢桑與喇嘛克主杰共同籌建. 原屬西藏佛敎薩迦派(花敎), 後來布敦․格魯(黃敎)等派勢力先後入據, 遂成爲各派共存之寺院. 寺內有一塔, 藏名貝考曲登, 俗稱八角塔. 塔高十一層, 塔座底廣二二○○平方公尺, 造型優美, 雄偉堅實. 塔內保存有精美之雕塑和壁畫, 其風格融合印度․尼泊爾․喀什米爾等佛敎藝術及漢族佛敎藝術之特點, 形成江孜地區藝術之獨特風格.
【백거이白居易】
p2086-下→ (772~846)唐代詩人. 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陝西下邽(渭南縣東北)人. 儒家出身, 聰慧過人. 貞元十四年(798)擧進士, 元和二年(807)任翰林學士, 九年任太子左贊善大夫. 作賞花及新井詩敘述世人之浮華與讒佞, 遂被貶爲江州司馬. 後又遷任司門員外郞. 會昌年間, 任刑部尙書, 逝世後追封尙書右僕射. 其遺編有白氏文集七十五卷․白氏六帖事類集三十卷等. 白氏中年歸佛, 親近高僧, 從受淨戒, 習禪法. 其奉佛之虔篤及其佛敎思想, 可由其遺編之中見出. 據其晩年自撰之醉吟先生墓誌銘載, 生平之志行, 槪爲外以儒行修其身, 內以釋敎治其心, 旁以山水風月歌詩琴酒樂其志. 嘗作讚:十方世界, 天上天下, 我今盡知, 無如佛者. 堂堂巍巍, 天人之師, 故我禮足, 讚歎歸依.太和六年(832)重修洛陽香山寺, 竝與洛陽佛光寺之僧如滿結香火社以修佛事, 發願往生西方, 不怠不墮, 以迄終年. 會昌六年逝世, 享年七十五. [佛祖統紀卷四十二․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五․卷十六․大淸一統志卷一六三․廬山志卷十三․廬山古今遊記叢鈔․舊唐書卷一六六․唐書卷一一九]
【백계천여百界千如】
p2495-中→ 天台宗將一切諸法差別迷悟之境, 分類爲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 此十界又各自相具, 故共爲百法界. 此百界之每一法界各具相․性․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之十種事理(十如是), 故百界共有千如. 若乘以三世間, 則爲三千, 亦卽天台宗所謂三千之諸法 ; 觀此三千之法, 爲一念具足, 此卽一念三千之觀法. 故擧所觀之境, 或稱百界千如, 或稱三千性相. 法華玄義卷二(大三三․六九六上) : 廣明佛法者, 佛豈有別法?祇百界千如是佛境界, 唯佛與佛究竟斯理.又於天台宗敎義中, 由十如是加以三轉讀, 卽可彰顯空․假․中三諦圓融之理. (參閱一念三千49)
【백골관白骨觀】
p2092-下→ 梵語 asthi-saṃjñā 又作想相生․骨想․枯骨想. 爲觀法之一;卽九想觀(略稱九想)中之骨想. 觀(梵 vipaśyanā), 意卽以智慧專心一致觀察念想佛或法等特定之對象, 而致力於證悟, 爲佛敎一般之實踐修行法, 白骨觀卽其中重要觀法之一. 蓋觀想死屍之筋斷骨離, 形骸分散, 白骨狼藉不淨之狀, 藉以知無常而除卻貪欲執著之念. 佛陀弟子優波尼沙陀卽以作此觀而成道. 楞嚴經卷五(大一九․一二五下):觀不淨相, 生大厭離, 悟諸色性, 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 空色二無, 成無學道.(參閱九想150)
【백관음白觀音】
p2106-下→ 觀世音菩薩之化身. 西藏佛敎本尊之一.
【백교향白膠香】
p2101-上→ 梵語 sarja-rasa, 西藏語 sra-rtsi-phog. 卽娑羅樹之膠乳. 乃密敎修孔雀經法時, 所燒五種香之一. 依據孔雀經所修之孔雀經法, 用以息災․祈雨等. 修法時, 於大壇上之五方燒五種香, 其中, 白膠香係東方所燒之香. [大日經疏卷七․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參閱五香1126)
【백납白衲】
p2089-中→ 指白色僧衣. 又作白袈裟. 據四分律卷十六․十誦律卷十五․五分律卷九等所載, 佛制袈裟之色, 係以靑․黑․木蘭(茜色․赤色)等三色爲如法之色, 其餘諸色不合佛之正法, 故白色袈裟乃非法之色. 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八上):近有衣白色者, 失之大甚. 佛記袈裟變白, 不受染色, 此得非是乎?(中略)南方禪客多搭白納(衲).然於密敎曼荼羅之諸尊中, 虛空藏․白衣․馬鳴等諸菩薩均著白衣, 且於瑜伽軌․准提軌中, 白袈裟乃與息災法相應之衣體, 故眞言行者於息災法之時著用白袈裟․白衣, 爲四度加行之用, 蓋以白色表示淸淨寂靜之義.
【백납의百衲衣】
p2495-下→ 指衲衣, 卽僧衣. 係以破舊布之修補縫綴而成. 又作弊衲衣․壇衲衣. 因常以五色或多種顔色混合製成, 故亦稱五衲衣. 僧侶由於穿著衲衣, 故亦自稱衲僧․老衲․布衲․野衲․拙衲等. 據釋氏要覽卷上載, 衲衣之來源有五種 : (一)有施主衣, (二)無施主衣, (三)往還衣(包死人衣), (四)死人衣, (五)糞掃衣(梵 pāṃsu-kūla). 糞掃衣指棄置之破衣碎片, 可分爲 : (1)道路棄衣, (2)糞掃處衣, (3)河邊棄衣, (4)蟻穿破衣, (5)破碎衣. 然於佛敎盛行後, 僧尼衣服已非如此. 有關衲衣之梵文原語, 於十二頭陀經․十誦律卷三十九․慧琳音義卷十一等, 皆以衲衣卽爲糞掃衣之異稱 ; 於法華經卷四勸持品, 則謂衲衣之梵語爲 kanthā 又於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摩訶僧祇律卷八․解脫道論卷二頭陀品․大乘義章卷十五頭陀義兩門分別條等, 皆以衲衣與糞掃衣有別. 故衲衣與糞掃衣或指同一物, 惟就衣材而言, 稱爲糞掃衣 ; 就製法而言, 則稱衲衣. [十誦律卷四․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四分律卷四十一衣犍度․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大宋僧史略卷上․祖庭事苑卷三]
【백납일주白拉日珠】
p2087-上→ 卽西藏佛敎吉祥天女之遊行節日. 於藏曆十月十五日擧行, 是日僧衆自大昭寺之吉祥天女殿抬出吉祥天女, 遊行拉薩. 相傳吉祥天女每年此日與其夫墀布宗贊相會一次, 故遊行至拉薩南郊時, 必轉身面南, 與墀布宗贊隔河遙相對峙, 由甘丹墀巴主持念經祈禱儀式.
【백념적白拈賊】
p2087-下→ 禪林用語. 略稱白拈. 白, 空․無之義;拈, 以指取物. 卽手不持刃物而以指尖盜拈, 更不留盜之形跡, 稱爲白拈賊, 指賊手之最巧者. 一說白爲白晝之意, 卽在大白天衆目睽之下機巧迅捷盜取物品, 亦指賊手之巧. 於禪林中, 轉指宗師家接引學人時之機巧迅捷. 聯燈會要卷九(卍續一三六․二八九下):雪峰云:『臨濟大似白拈賊. 』(中略)雪竇云:『夫善竊者, 鬼神不旣被雪峰虛見破, 臨濟不是好手. 』[碧巖錄第七十三則]
【백노지白鷺池】
p2106-下→ 位於王舍城竹林園中. 佛陀宣說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共歷四處十六會, 其中, 五九三卷至六百卷卽說於此處, 亦卽十六會中之第十六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九三(大七․一○六五下):如是我聞:一時, 薄伽梵住王舍城竹林園中白鷺池側, 與大苾芻衆千二百五十人俱.以此之故, 般若經又稱白鷺池經.
【백논소百論疏】
p2500-上→ 凡三卷. 隋代吉藏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二冊. 爲鳩摩羅什所譯百論之注釋書. 文前詳釋僧肇之百論序, 分爲歎論功能․明造論時節․歎造論之人․陳外道興世․釋論題目․述注論婆藪․敘論大宗․明翻論羅什․辨檀越姚嵩․定品偈多少等十章 ; 正文上卷爲捨罪福品, 先立明品偈․釋偈義․辨多少․釋相生․釋品名․簡捨破等六科, 其次辨明梵本與譯本之偈數․偈之種類․各品長短不同․各品次第相生等問題, 竝闡明捨與破之別 ; 中卷有五品 : 破神品․破一品․破異品․破情品․破塵品 ; 下卷有四品 : 破因中有果品․破因中無果品․破常品․破空品等. 百論係以破外道之邪執爲主, 故本疏有關外道之記述頗多, 又援引有關諸說, 其硏究價値頗高.
【백단만다라白檀曼荼羅】
p2105-下→ 密敎爲造立大曼荼羅而作前方便時所造立之壇. 係於七日作壇法中之第四日時, 爲行灌頂而造立之曼荼羅, 通常作爲三昧耶戒檀之用. 造壇之時, 先於中央以白檀塗香塗作十二指量之圓壇, 作爲五佛之位, 而後次第塗作諸尊之圓壇. 所設曼荼羅之尊位, 大日經具緣品共擧出五佛位․諸救世․佛母․蓮華手․執金剛․不動尊等六項;大日經疏卷四則另有異說. 此外, 不空譯之尊勝陀羅尼儀軌所列擧之諸尊名稱及其圖位, 亦異於大日經之說, 如下所示:
【백단白檀】
p2105-中→ 旃檀(梵 candana)之一種. 又稱白旃檀․白檀香樹. 旃檀爲産於印度等熱帶地方之一種香樹, 有黃․白․赤․紫諸種. 白檀以樹幹帶白色, 故有此稱. 此種樹多供藥用, 赤檀去風腫, 白檀治熱病. 此外尙可製香, 以白檀製作爲最上乘, 稱爲白檀香․白旃檀香. 然慧琳音義卷八記載, 以赤檀香爲最優. 密敎認爲焚燒白檀香, 聞其香氣可滅除罪障;竝以之爲五香之一, 修法時用之. 又印度風行以其木材彫造佛像等. [末利子提婆華鬘經․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十八․大日經疏卷七․法苑珠林卷三十六華香篇․大唐西域記卷十秣羅矩咤國條․增廣本草綱目卷三十四](參閱旃檀樹4120) ○ ○ ○ 慈 虛 普 空 氏 藏 賢 ○ ○ ○ 觀 毘 金 自 盧 剛 在 遮 手 那 ○ ○ ○ 地 除 文 蓋 殊 藏 師 藏 利
【백대겁百大劫】
p2491-下→ 爲菩薩修行之時限. 略稱百劫.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大智度論卷四․卷二十七等載, 菩薩於三阿僧祇劫(略稱三祇)修六度萬行, 其後之百劫間則修行等覺之位, 竝於此期間善種相好之業. 然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八․攝大乘論卷下等則唯擧三祇, 而不別立百劫之說. 故智顗․法藏等諸師認爲三祇百劫之說乃小乘所立者.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俱舍論卷十八․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中](參閱三阿僧祇劫577)
【백련교白蓮敎】
p2103-上→ 我國舊時僞託彌勒敎, 竝混合摩尼敎․道敎․白蓮宗及民間信仰之祕密敎會, 屬淨土敎系統中之敎匪結社, 流行於元․明․淸三代. 其中之彌勒敎爲崇奉彌勒佛之在家宗敎團體, 自隋唐之後, 野心分子屢藉名彌勒轉世, 圖謀造反. 摩尼敎於唐武后時傳入我國, 因唐武宗排佛, 摩尼敎亦遭禁, 而轉入地下, 以該敎崇尙光明, 所崇奉之神稱爲明王, 故改稱明敎. 此二敎敎義中皆含不滿現狀․憧憬未來之思想, 燒香․吃齋等儀規亦多相似之處, 二敎接觸後, 自然趨於融合. 每逢現實政治令百姓失望時, 彌勒․明王出世之謠傳自然湧現. 此外, 道敎爲我國固有信仰, 流傳於民間之彌勒敎․明敎, 自不免受其影響. 故其後於元代興起之白蓮敎, 亦融合彌勒敎․明敎․道敎三種信仰. 除此之外, 白蓮敎之另一淵源, 卽爲白蓮社. 東晉高僧慧遠於廬山創建白蓮社, 精修念佛三昧, 祈願往生西方淨土. 南宋初年, 慈照子元(茅子元)崇慕慧遠建白蓮社之遺風, 故倡導一庶民念佛宗團, 卽白蓮宗(信徒被稱爲白蓮菜), 但由於其門人小茅闍梨之歪曲敎理, 致宋代末年時被認爲是一種邪宗門, 盛行於江南一帶. 至於白蓮會之名, 係在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 由江南都邑縣之杜萬一結社集會而來. 此時與子元系統之白蓮宗徒是否有連繫則不明, 但行白蓮佛事則有之. 此白蓮會於元代時被視爲亂賊, 故受彈壓, 竝敕禁白蓮會之名目及一切左道亂世之術. 此時, 江西廬山東林寺之白蓮宗僧優曇普度, 撰廬山蓮宗寶鑑十卷, 闡明子元所倡之白蓮宗眞義, 竝以之破斥當時白蓮會之邪說邪行. 至武宗至大元年(1308), 因福建省建寧路后山白蓮堂白蓮道人之非行, 復被禁壓. 然由於優曇普度親自上大都, 努力於復敎運動, 於仁宗卽位之頃(1312), 又被允許復敎. 之後, 英宗至治二年(1322)復三度被禁止活動. 順宗時, 欒城韓山童父子, 詭言白蓮花開, 彌勒降世, 正式創設白蓮會, 依託佛敎, 造作經卷符籙籙, 傳布民間, 於至正十一年(1351)率愚民爲亂, 未久俱被處死, 此卽爲紅巾賊.明太祖時, 曾加以禁抑. 明正德以後, 白蓮會受羅敎(明代羅淸所創, 宗旨近於禪宗南派) 之影響, 吸取眞空家鄕, 無生父母之思想, 奉無生老母爲創世主, 宣稱無生老母派彌勒等神佛下凡, 將迷失紅塵中之皇胎兒女收回眞空家鄕. 此後敎派林立, 名目繁多, 各派之間互不相屬, 敎主獨攬大權, 父死子繼;等級森嚴, 敎徒入敎時擧行一定儀式, 交納錢財, 定期集會, 燒香禮拜, 宣講經卷, 敎習拳棒. 迄神宗萬曆年間, 徐鴻儒․王森又起, 提倡白蓮敎, 此爲白蓮敎立名之始. 然若論白蓮敎中彌勒轉世之思想淵源, 應始自隋唐;若就其混合諸信仰之型態而言, 則應形成於南宋或元代. 王森以得妖狐之異香, 自稱聞香敎主, 率衆謀叛, 波及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各省, 尋亦敗亡. 淸乾隆年間, 其敎又起, 敎主安徽劉松, 被捕充軍甘肅, 又謀反, 事敗被殺. 其後劉之協․宋之淸․王三槐․冷添祿等人再起, 號召敎衆, 謀起兵覆淸, 事發, 先後被殺. 而官吏大肆搜索, 株連甚多無辜. 於是荊州․襄陽․四川․陝西․甘肅等處之餘衆, 以官逼民反爲詞, 紛紛揭竿而起, 蔓延達五行省, 時稱川楚敎徒之役. 淸軍與之戰, 無功, 乃行堅壁淸野之策, 由額勒登保․楊遇春․楊芳等次第平定之. 然白蓮敎之根株, 仍未淨絶. 綜觀白蓮敎, 其於發展過程中, 名稱迭經變遷, 支庶繁衍, 名目百出, 而各派之敎義․組織․儀規․活動方式仍多相似, 故可統稱爲白蓮敎. 明․淸至民國, 派數估計在百種以上. 如明代有紅陽․淨空․無爲․西大乘, 淸代至民國有弘陽․混元․收元․老官齋․龍華․八卦․天理․一貫道․義和團․紅槍會․大刀會․小刀會․天門會․無極會․快道․扇子會․妙道會․紅燈會․九仙會․天皇會․無極老母會(黃道會)․天神會․六離會․方道會․大道門․報德門․十祖門․金丹道․老師道․坐功道․老佛門․學好敎․賢聖敎․大佛敎等. [大元通制條格二十八․元典章卷三十三禮部五․廬山蓮宗寶鑑․廬山復敎集]
【백련사白蓮社】
p2101-中→ 爲念佛修行之結社. 全稱白蓮華社. 略稱蓮社. 源於東晉慧遠所創之結社念佛, 今爲此類結社之通稱. 東晉太元九年(384), 慧遠入廬山, 住虎溪東林寺, 四方求道緇素望風雲集. 元興元年(402)七月, 集慧永․慧持․道生․劉遺民․宗炳․雷次宗等一百二十三人, 於東林寺般若臺無量壽佛像前建齋立誓, 精修念佛三昧, 以期往生西方. 以寺之淨池多植白蓮, 又爲願求蓮邦之社團, 故稱白蓮社. 其後追隨者漸多, 開淨土敎興盛之端緖. 唐末宋初, 尤爲盛行. 每結同志共建淨土道場, 勤修淨業;乃以慧遠爲蓮社之始祖, 依般舟三昧經爲蓮社念佛之主要思想, 以見佛往生爲目的. 元代至大元年(1308)蓮社被禁, 其時, 東林寺優曇普度(?~1330)上廬山蓮宗寶鑑十卷闡明蓮宗義旨, 乃獲解禁, 竝受命爲敎主. 其後, 歷明․淸至今, 猶有結社念佛者. 又結社念佛之風亦傳至日本․朝鮮而盛行. [釋氏要覽卷上․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梁高僧傳卷六․佛祖統紀卷九․卷十二․卷四十五․卷四十七]
【백련사白蓮寺】
p2101-中→ 位於江蘇淸浦縣西․崑山縣南, 澱山湖․澱山之側. 湖本名薜澱湖, 山原在湖中, 四出如鰲, 現因淤塞, 故漸與岸合. 寺乃宋代隆興年中(1163~1164), 子元所創, 初名白蓮觀堂. 子元率四衆弟子於寺中修十六觀法門, 祈生極樂淨土, 故亦稱白蓮懺堂. 乾道年中, 仁宗賜以白蓮寺之額. 元代大德年中遭毁, 至正初年重興, 明淸均爲大寺, 然至咸豐年中(1851~1861), 毁於太平軍戰火.
【백련사십팔현白蓮社十八賢】
p2102-下→ 東晉慧遠所創白蓮社中, 緇素之翹楚有十八人, 稱爲十八賢. 卽東林慧遠․西林慧永․慧持․道生․曇順․僧叡․曇恆․道昺․曇詵․道敬․覺明․佛馱跋陀․劉程之․張野․周續之․張詮․宗炳․雷次宗等十八人. [佛祖統紀卷二十六․廬山蓮宗寶鑑卷四]
【백련사칠조白蓮社七祖】
p2102-下→ 指廬山慧遠等七人. 卽宋代四明(浙江) 石芝宗曉法師取異代同修淨業之高德而立爲蓮社七祖:始祖晉代廬山慧遠․二祖唐代長安善導․三祖唐代衡山承遠․四祖唐代五臺山法照․五祖唐代烏龍山少康․六祖宋初永明延壽․七祖宋代西湖省常. [佛祖統紀卷二十六]
【백련종白蓮宗】
p2101-中→ 爲我國佛敎淨土宗之一派. 南宋高宗紹興初年茅子元創立. 子元, 又稱慈照子元, 初師事吳郡延祥寺淨梵, 學天台敎義, 習止觀禪法. 因崇慕東晉慧遠建白蓮社之遺風, 故勸導土庶歸依三寶․受持五戒, 念阿彌陀佛五聲以證五戒, 編成蓮宗晨朝懺儀, 代法界衆生禮佛懺悔, 祈願衆生往生淨土. 後於平江澱山湖(今江蘇淸浦縣西․崑山縣南)創建白蓮懺堂, 自稱白蓮導師, 以修淨業, 撰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 倡導新義, 遂成一派. 時有謗之者, 以師事魔, 遂流配江州(江西九江), 然仍勸化遠近, 無稍歇息.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奉詔於德壽殿演說淨土法門, 賜號慈照宗主. 未久, 歸平江, 以普覺妙道爲宗名, 認爲禪․淨一致, 彌陀卽爲衆生本性, 淨土卽在衆生心中, 只要信願念佛, 卽使不斷煩惱․不捨家緣․不修禪定, 命終後亦可往生淨土, 著有彌陀節要․法華百心․偈歌四句․佛念五聲․證道歌․風月集等(今多已不傳), 一時宗風大盛. 佛祖統紀卷四十七載, 該宗敎徒禁食葱․乳, 嚴守護生之戒, 不殺生․不飮酒, 號白蓮菜, 又稱茹茅闍梨菜. 後有小茅闍梨繼承子元之敎, 盛行於南方, 漸生風俗壞亂之弊. 至元代武宗至大元年(1308)五月敕禁白蓮社, 時有廬山東林寺普度(?~1330), 撰廬山蓮宗寶鑑十卷, 闡明子元所倡之白蓮宗眞義, 後受命爲敎主, 世稱優曇宗主. 以其致力於復敎運動, 故於仁宗卽位之年(1312)得以復敎, 然情弊仍未改善. 又白蓮宗信徒向來於夜間集合, 復有社會不平分子潛入, 意圖謀亂;以其有擾亂社會風紀之嫌, 故英宗至治二年(1322)後復遭禁斷. 此後與彌勒信仰等相混合, 稱爲白蓮敎, 成爲民間祕密宗敎之一, 流傳頗廣, 元末韓山童之紅軍(紅巾賊)及朱元璋起兵謀反亦皆利用白蓮敎, 明淸時期雖仍遭嚴禁, 但仍在民間祕密流行. [釋門正統卷四․廬山蓮宗寶鑑卷四․明史列傳第十․第一四五](參閱白蓮敎2103)
【백련화白蓮華】
p2104-下→ 梵語 puṇḍaīka. 音譯作分陀利華. 卽白蓮花. 略稱白蓮. 原産於印度, 爲蓮之一種. 與另外一種稱拘物頭華之蓮, 均被稱爲白蓮華. 爲分別二者起見, 特稱此分陀利華爲大白蓮華. 白蓮華有五種特性, (一)馨香遠聞, (二)一莖單花, (三)花果同時, (四)不染淤泥, (五)蜜蜂群聚.
【백령묘百靈廟】
p2500-下→ 位於綏遠歸綏西北二十餘公里處. 爲達爾罕貝勒旗之旗廟, 亦爲內蒙古地區之宗敎聖地. 廟所在地之部落亦稱百靈廟. 此地古來卽爲內蒙古之政治中心地, 乃四面環山之盆地, 廟位於盆地中央, 佔地約五千平方公尺, 中心之伽藍由淸廷協建而成, 敕額廣福寺. 其大殿共有十座金碧輝煌之宮殿樓閣, 室內雕樑畫棟, 四壁有光輝奪目之壁畫. 十座大殿四周另有七․八百間西藏式平頂小屋與蒙古包, 及無數高聳之白塔, 形成一幅綜合漢․滿․蒙․藏式建築之特殊畫面, 新奇別緻. 廟之西北爲蒙古人部落, 廟北則漢人之土屋密集, 稱爲買賣城. 集合上述藏․蒙․漢等族之三個聚落, 亦稱爲百靈廟. 百靈廟除作淸代王室之祈願寺外, 亦爲喇嘛修學之處所, 西藏語爲 grva-tshaṅ(學問寺), 由活佛所在之大本堂(藏 Tshogs-chen)及四學部組成. 各部有部長․職員․修學僧等. 四學部, 卽 : (一)敎學部(藏 Chos-grva), 修學顯敎. (二)祕密學部(藏 Rgyud-pa), 修學密敎. (三)醫學部(藏 Sman-pa), 依密敎敎義修學中世之醫學. (四)時輪學部(藏 Dus-ḥkhor), 修學後期密敎之時輪學. 百靈廟亦爲內蒙諸寺祭祀行事之代表, 主要行事有 : (一)一月一日之新年會, (二)一月六日至十七日之祈禱會(藏 Tshogs-chen smon-lam), (三)六月二日至十七日之大祈禱會, (四)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九日之燈明會(藏 Jola-in horal), (五)每月各部皆有法會․講經等. 該廟於民國三年(1914)焚毁, 於民國十三年重建. [大淸一統志․蒙古遊牧記․近代蒙古史硏究(矢野仁一)․蒙古の喇嘛敎(橋本光邑)]
【백론百論】
p2499-上→ 梵名 Śataśāstra. 凡二卷. 印度之提婆(梵 Āryadeva, 聖天)著於三世紀頃, 婆藪開士注釋, 鳩摩羅什(梵 Kumārajīva)於弘始六年(404)譯出.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本論內容繼承龍樹中論之說, 以大乘佛敎之空․無我等義理, 破斥數論․勝論等外道之執見, 如勝論派謂諸法爲一又爲異, 數論派謂因果爲一而因中有果等. 全書包括 : (一)捨罪福品, (二)破神品, (三)破一品, (四)破異品, (五)破情品, (六)破塵品, (七)破因中有果品, (八)破因中無果品, (九)破常品, (十)破空品等十品. 各品之首均有五偈, 而於各偈文之後, 皆附有提婆所作之短文, 以及婆藪開士隨文所作之注釋. 據僧肇之百論序所載, 漢譯本僅譯出原典前半十品, 後半十品則未譯, 題名百論, 係因每品有五偈, 二十品則成爲百偈. 然漢譯本未標明偈數, 而梵文原典及藏譯本皆不傳, 故原典之構成不明. 又提婆另著有四百論, 其大綱與本書一致, 故或謂本書爲四百論之綱要書, 或謂四百論根據本書敷演而成. 又漢譯本有百字論一卷, 被視爲提婆所作, 由後魏菩提流支譯出, 卽百論破神品以下之梗槪, 相當於西藏譯本百字注(藏 Yi-ge brgya-pa shes-bya-baḥi-ḥgrel-pa), 而此西藏本被認爲是龍樹所作. 要之, 百字論究竟爲提婆或龍樹所造, 雖無定論 ; 或亦可視爲提婆所造, 且在著述過程上, 係與百論․四百論順次增廣, 而形成此百論三部作. 本書多處出現數論派與勝論派之學說, 乃至與勝論說關係密切之正理經本文, 故對於三世紀左右印度哲學諸派之形勢, 尤其是正理派之形成, 提供重要之資料. 本書在我國, 與中論․十二門論竝稱爲三論, 爲三論宗之根本聖典. 注釋本有多種, 著名者爲隋代吉藏之百論疏三卷. [大唐西域記卷五․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二․開元釋敎錄卷四](參閱三論675)
【백룡사白龍寺】
p2105-中→ 位於湖北天門縣皀市鎭五華山. 相傳始建於南朝, 現存之建築物爲明代重建․淸代修葺者. 規模宏大, 建築雄偉, 殿閣亭樓, 重疊櫛比. 曾有棟楹穹隆撐住霄漢, 丹碧輝煌晃耀日月之描述. 後漸失修, 現僅存殿宇兩棟. 院內存有明․淸以來之石碑五座, 碑文字體工整, 碑額與龜趺, 花紋精細. 其中以明崇禎年間(1628~1644)所刻者爲最珍貴.
【백륙십심百六十心】
p2492-上→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所列擧眞言行者必須超越之一六○種妄心煩惱. 卽衆生因貪․瞋․癡․慢․疑等五根本煩惱各有所執而輾轉次第相生 ; 以法數方便計量, 卽是以五(表示五根本煩惱)乘以二之五次方, 卽得一六○種妄心. 百六十心, 廣而言之, 自八萬塵勞乃至無量煩惱 ; 收攝而言, 則爲粗․細․極細等三妄執. 行者超越此百六十心, 始可入初地之位. 蓋衆生之煩惱妄心, 往往執著有․空二邊而不得中道, 又間次橫生枝葉, 故形成百六十心, 乃至無量之煩惱. 此外, 百六十心之煩惱, 一般稱爲百六十妄執. [大日經疏卷一․卷二](參閱三妄執547)
【백률사柏栗寺】
p3846-下→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慶州西北, 小金剛山山腰. 據傳在新羅初期, 阿道和尙傳入佛敎之時, 曾引發種種排斥與爭端, 後由於異次頓之殉敎, 使得佛敎漸爲各方所容納, 當此之時, 已被砍斷的異次頓之首竟自行飛至金剛山, 後遂將之安奉於柏栗寺. 此外, 柏栗寺之史實缺乏詳明之記載, 惟可確定者, 僅知其在新羅時代爲一頗具規模之大伽藍. 現存之大雄殿乃李朝時代重建者.
【백림사柏林寺】
p3845-中→ ①位於河北涿鹿. 建於北魏. 寺庭院有古柏無數, 或因此而名爲柏林寺. 寺之左方有磚造塔, 建造年代較晩. 塔之結構爲下有方形塔基兩層, 上建七層六角之塔, 塔形瘦長. ②位於河北正定. 又稱栢林寺. 內有南泉普願之弟子趙州從諗住山之故蹟. 初稱觀音院, 南宋時易名爲永安院, 至金時復改今名. 寺內有八角七層之大磚塔, 爲趙州古佛之靈塔, 故亦稱白塔寺․古佛寺. 今存明嘉靖十八年(1539)元峰撰之重修碑, 及成化十六年(1480)臨濟宗第二十四世慧杲所撰之靈塔記碑. [大淸一統志卷三十二]. ③北平名古刹之一. 位於安定門內. 建於元順帝至正七年(1347). 佛閣西邊有殘經幢. 明正統年間及淸康熙․乾隆時均有修葺和增建. 淸聖祖竝題有萬古柏林之橫匾. 其旁有行宮, 雍和宮與其相近. 淸世宗居潛邸時, 嘗與寺僧往來. 柏林寺住持道行高潔, 曾預示龍飛之讖. 寺內保存有龍藏經版. 經版開雕於雍正十一年(1733), 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 以千字文編號, 所收經典共七二四○卷, 經版計七九○三六塊, 後經變故, 實存七八二三○塊, 爲我國唯一現存之木刻經版.
【백마白馬】
p2090-上→ ①卽白色之馬. 佛敎有關白馬之記事, 較著稱者有二:(一)據梁高僧傳卷一所記載, 昔時天竺有一伽藍, 名爲招提, 其國之王爲一貪好財利之惡王, 欲毁此寺以獲其財. 將毁之前, 有一白馬繞塔夜鳴, 王乃悔悟, 竝改寺名爲白馬寺. (二)據廣弘明集卷一․洛陽伽藍記卷四等所載, 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 迦葉摩騰(攝摩騰)與竺法蘭攜帶佛像經典, 乘白馬從西而來, 止住洛陽, 此爲佛敎最早傳入我國之事蹟. 故白馬一詞, 於佛敎史之意義而言, 乃與佛敎入傳我國一事有密不可分之關係. ②爲唐末曹洞宗僧. 生卒年不詳. 乃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 法名遁儒, 以久住洛陽(河南)白馬寺擧揚宗風, 世稱白馬遁儒.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聯燈會要卷二十二․五燈會元卷十三]
【백마법신白馬法身】
p2092-中→ 禪宗公案名. 白馬, 指唐末曹洞宗之白馬遁儒禪師. 據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載, 某日, 一禪僧問(大五一․三三八下):如何是法身向上事?遁儒禪師答以:井底蝦蟆呑卻月.此公案中, 禪僧所問之法身向上事卽指徹悟成佛之宗門大事. 蓋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本來卽可成佛, 然以種種分別情見, 迷執顚倒, 遂漸遠離成佛之途. 遁儒未直接答覆禪僧之問話, 而謂井底之蛙呑卻天上月, 乍看似答非所問, 然遁儒本意, 乃在暗示徹悟之境界原係一種非思量․離四句․絶百非之境界, 必得遠離思量推度等之槪念始得領會之. [五燈會元卷十三․聯燈會要卷二十二]
【백마사白馬寺】
p2090-中→ ①位於河南洛陽縣東(故洛陽城西). 東漢明帝時興建, 或謂建於明帝永平十八年(75). 相傳爲我國最古之僧寺. 由於天竺之攝摩騰․竺法蘭二僧以白馬自西域馱經來我國, 或謂於永平十年(67)至我國. 明帝遂敕令於洛陽城西雍門(西陽門)外爲之建造精舍, 稱之爲白馬寺. 洛陽伽藍記卷四(大五一․一○一四中):白馬寺, 漢明帝所立也, 佛入中國之始. 寺在西陽門外三里, 御道南. 帝夢金神, 長大(疑作丈)六, 項背日月光明;金神, 號曰『佛』. 遣使向西域求之, 乃得經像焉. 時, 白馬負經而來, 因以爲名. 明帝崩, 起祇洹於陵上;自此以後, 百姓塚上或作浮圖焉. 寺上經函, 至今猶存, 常燒香供養之. 經函時放光明, 耀於堂宇, 是以道俗禮敬之, 如仰眞容. 據梁高僧傳卷一載, 相傳天竺國有伽藍, 名招提. 國王嘗毁破諸寺, 唯招提寺未及毁壞, 後因夜有一白馬繞塔悲鳴, 王遂停毁, 竝改招提寺爲白馬寺, 後諸寺立, 多取此名. 故謂東漢明帝於洛陽城西始建佛寺時, 係因依準此一典故而稱白馬寺. 相傳寺式係模仿印度祇園精舍, 寺中有塔, 殿內有壁畫, 攝摩騰與竺法蘭曾在此譯出四十二章經, 爲漢譯佛典中最早譯出之經. 寺門兩旁有攝摩騰․竺法蘭二僧之墓. 另於本寺之東南, 有一寺塔, 稱爲東白馬寺, 一稱齊雲寺(或謂齋雲寺), 乃後唐莊宗(923~925 在位)所建, 其塔式爲木造之九層塔, 後於宋代靖康之難毁於兵火, 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僧彦公再建, 淸代嘉慶三年(1798)僧圓朗又重修之, 現存者爲十三層之磚塔. 本寺以年代久遠, 且屢毁於兵災, 故於唐代垂拱․宋代淳化․元代至順․明代洪武年間迭經興復. 唐末五代時, 禪宗僧弘化於此. 金末時, 則爲華嚴諸師弘敎之所, 講席甚盛, 歷代法緣皆不衰. 曹魏時之康僧鎧․曇諦․白延, 西晉之竺法護․北魏之曇摩流支․佛陀扇多, 唐代之佛陀多羅等高僧, 皆曾於此譯經. 宋眞宗亦嘗臨幸本寺, 禮拜攝摩騰之故蹟. 可謂自北魏以降, 本寺乃北朝佛敎之中心. 民國十七年(1928), 寺爲軍閥馮玉祥所毁. 二十年, 由護法戴季陶及上海聞人杜月笙等人加以重建. [佛祖統紀卷五十三․弘明集卷一․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府洛陽縣)大明一統志卷二十九․大淸一統志卷一六三]. ②位於陝西西安. 係西晉愍帝(313~316在位)所營建. 世世皆爲講學之道場, 至隋代而廢絶. [歷代三寶紀卷四]. ③位於江蘇南京. 東晉元帝太興二年(319)創建. 南朝劉宋之法平․僧饒․曇憑及梁代僧旻等, 皆曾於此弘法. 陳代警韶․智嚴․智聰等亦曾駐錫於此. ④位於河南安陽. 爲後趙時佛圖澄所建, 初爲木塔. 北齊武平(570~575)末年, 敕命重修時, 相傳曾於地下得舍利三顆. ⑤位於湖北江陵. 據傳, 晉初安世高因度化婦亭之廟神, 而獲得財物, 遂於荊城東南隅建造本寺. 未久, 道安由襄陽至本寺, 謂寺過於狹隘, 故又另創檀溪寺. 據傳唐代沙門玄奘亦曾住此. [荊州記(廋仲雍)]
【백마입노화白馬入蘆花】
p2090-中→ 禪林用語. 指超越彼此分別思量之境界. 蓋白馬與蘆花皆爲白色, 故白馬入於蘆花叢中, 於視覺上卽無有分別, 白馬與蘆花共一色, 渾然合一;於禪林中, 乃轉指超越人我․大小․高低․美醜等種種分別見解之境界. 碧巖錄第十三則(大四八․一五三下):僧問巴陵:『如何是提婆宗?』(白馬入蘆花, 道什麽點)
【백만탑百萬塔】
p2497-中→ 乃日本十大寺中所供養之密藏陀羅尼之百萬小塔. 據續日本紀卷三十載, 天平寶字八年(764)平定惠美押勝之亂, 孝謙天皇依無垢淸淨光陀羅尼經所說, 爲鎭護國家及懺悔滅罪, 而造立高四寸五分, 基徑三寸五分之木造三重小塔一百萬座, 內置根本․自心印․相輪․六度等陀羅尼. 寶龜元年(770)四月全部完成, 將塔分置於十大寺(南都七大寺與攝津四天王寺․近江崇福寺․大和弘福寺), 各寺卽營建堂院安置之, 稱爲小塔院, 或稱萬塔院. 其中, 法隆寺現今約存有四萬座塔. 各塔之塔身部分由檜木構成, 相輪部分由桂木組成, 總高約二十三公分(少數大型者有四十五公分). 將相輪部卸下, 則塔身之空處, 藏有用黃麻紙印刷(有少數是書寫)之無垢淸淨光陀羅尼經中所說之陀羅尼, 長約六至七公分, 寬約四十七至六十公分. 據推測, 此陀羅尼可能採銅板印刷, 乃日本最早之印刷品, 或謂亦爲現存世界最古的印刷物之一. [東大寺要錄卷一․卷四․元亨釋書卷二十三․國寶目錄․百萬小塔肆攷](參閱塔5421)
【백만편염불百萬遍念佛】
p2498謂念佛百萬遍. 卽唱誦一百萬遍阿彌陀佛之名號. 略稱百萬遍. 據木槵子經載, 稱念佛․法․僧三寶之名滿一百萬遍, 得斷除百八結業, 趣向涅槃. 據迦才之淨土論卷下載, 唐代道綽依木槵子經․阿彌陀經等所說而行七日念佛, 謂於七日中念佛百萬遍, 決定往生阿彌陀佛之極樂國. 於日本, 淨土宗之京都知恩寺, 有衆僧․信徒集合在一起, 一面唱念彌陀名號, 一面來回數大數珠一百次之佛事. 知恩寺第八世善阿爲治流行病, 在七日之間念佛一百萬遍, 而得效驗. 後醍醐天皇乃賜豫百萬遍寺號及一串一千零八十顆之大念珠. 此後每逢災厄時, 卽修行百萬遍念佛, 遂成爲定例. 故百萬遍亦爲知恩寺之別稱.
【백미음식百味飮食】
p2492-下→ 梵語 śata-rasa-bhojana. 指種種美味之飮食. 又作百味上妙飮食․百味淨食․百味飯食. 據無量壽經卷上所載, 極樂淨土自然充滿百味飮食. 關於百味, 衆說紛紜. 據大智度論卷九十三載, 菩薩以百味供養諸佛及僧, 就百味而言, 或謂以百種羹供養, 稱爲百味 ; 或謂餅有五百種, 其味有一百, 稱爲百味 ; 或謂以百種藥草藥果製成歡喜丸, 稱爲百味 ; 或謂飮食羹餅共有一百味, 稱爲百味 ; 或謂備足種種飮食, 稱爲百味. 另據宗密之盂蘭盆經疏卷下載, 百者非實數, 乃槪稱數目之多. 又據大智度論同卷載, 百味飮食主要指人類所食者, 天人之飮食則有百千種味, 菩薩以福德所生之果報食․以神通力變化之飮食, 則有無量味. 此外, 據善導之往生禮讚載, 百味飮食, 卽指以聞百法明門․無量法門等之法喜爲食. [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道行般若經卷四․大般若經卷三九四․撰集百緣經卷八․盂蘭盆經․梵網經卷下․觀經序分義․祖庭事苑卷六․法苑珠林卷三․卷五․卷四十二]
【백반왕白飯王】
p2099-下→ 白飯, 梵名 Śuklodana, 巴利名 Sukkodana, 音譯爲輸拘盧那. 又稱設淨王. 師子頰王(梵 Siṃhahanu, 一說爲尼休羅王)之第二子, 淨飯王之弟, 釋尊之叔父. 關於其子女, 諸經記載不同, 據五分律載, 有阿難陀․提婆達多等. [佛本行集經卷五賢劫王種品․衆許摩訶帝經卷二․五分律卷十五․大智度論卷三․釋迦譜卷一]
【백백업白白業】
p2081-上→ 一般指色界之善業. 又作白白報業․白白異熟業(梵 karmaṃ śuklaṃ śukla-vipākaṃ 巴 kammaṃ sukkaṃ sukka-vipākam. 乃四業(黑黑異熟業․白白異熟業․黑白黑白異熟業․非黑非白異熟業)之一;此四業係依據業之善與不善, 而區分之四種業果報應. 白白業卽四業中之第二者, 以其業之性爲善, 不雜染一切之煩惱及不善業, 故所引之果報亦淸淨, 卽因善業而感樂果, 意謂善有善報. 以業爲白, 異熟(果報)亦白, 故稱白白業. 於三界之中, 欲界之善業大多雜染惡法, 故通常不稱白白業;無色界之善業是否稱爲白白, 則有異說. 據成實論所載, 如色界․無色界及部分欲界之人․天能招感無苦惱處, 卽爲白白業;準此而言, 無色界之善業亦可稱白白業. 然於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四, 則二種說法皆載, 一說無色界之善雖亦應稱爲白業, 然以無色界闕中有․色業․身口二業等之故, 雖能招感異熟, 然不能稱爲白異熟, 故不攝入白白業. 又載一說, 謂無色之善亦稱白白. [俱舍論卷十六․成實論卷八․順正理論卷四十一](參閱四業1782)
【백법계百法界】
p2495-上→ 指自地獄界至佛界之十法界, 每一法界又各具十界, 共成百法界. 天台宗將一切諸法槪分十類, 卽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 然每一法界竝非各自孤立不相干, 而係各具十界, 故共有百法界. 又於百法界中, 每一法界各具十種事理(十如是), 百法界卽有千如是, 稱爲百界千如, 爲天台宗融攝一切諸法時之慣常用語. (參閱百界千如)2495)
【백법명문百法明門】
p2494-中→ 指菩薩於初歡喜地所得之智慧法門. 百法, 乃槪稱數目之多 ; 明, 卽通達 ; 門, 卽法門, 含有入․差別之意. 意卽明了通達百法之智慧門. 諸家對百法明門之百法有各種說法 : (一)十地經論卷三謂, 百法, 卽指種種之法門. (二)據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一載, 百法, 指蘊․界․處等種種之法門, 而非指一百之實數. (三)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載, 十信心之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護心․戒心․願心等, 皆各有十心而成百法, 圓滿成就此十信十心之後, 乃可入於初住之位. (四)法聰之釋觀無量壽佛經記及四明知禮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六等載, 百法, 卽法相宗所說之五位百法. (五)釋觀無量壽佛經記載, 十種心數法之受․想․思․觸․欲․慧․念․解脫․憶․定等, 於一數生起時, 其餘九數相扶而起, 遂成百法. 另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菩薩敎化品載, 若菩薩住於百佛國中, 作閻浮四天王, 修百法門, 二諦平等心, 化一切衆 ; 若菩薩住於千佛國中, 作忉利天王, 而修行千法門 ; 住於十萬佛國中, 作炎天王, 而修行十萬法門 ; 乃至住於不可說不可說之佛國, 作第四禪大靜天王三界主, 而修行不可說不可說之法門. 又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佛母品載, 以十信心爲諸行之本, 由此輾轉增進爲百法明門․千法明門․萬法明門, 乃至無量之明門. [舊華嚴經卷二十三十地品․觀無量壽經․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卷下大衆受學品․仁王經疏卷中本․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一․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下(元照)]
【백법白法】
p2088-中→ ①指淸淨之善法. 與黑法(邪惡雜染之法)相對. 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五(大一三․三六三上):於我滅後五百年中, 諸比丘等猶於我法解脫堅固. (中略)次五百年, 於我法中鬥諍言頌, 白法隱沒, 損減堅固.又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三一․八四七下):愚不信白法, 邪見及憍慢, 過去謗法障, 執著不了義, 著供養恭敬, 唯見於邪法.此係以佛所說之正法爲白法, 外道所說之法爲黑法. 故若至末世之際, 佛之一切敎法皆滅盡之時, 則稱爲白法隱滯. 又若就業而言, 一切法可分爲黑法․白法․非黑白法. 據梁譯攝大乘論卷十一․卷十三載, 煩惱之不善法爲黑法, 有漏(漏, 卽煩惱之異稱)之善法爲白法, 無漏之善法則爲非黑白法, 亦卽絲毫不雜染任何黑法或白法之第一義諦. 又二種白法指慚與愧. 謂此二者能使諸行光潔, 救度衆生, 故稱白法. 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四十四載:(一)慚白法, 謂內自羞慚, 不敢作惡. (二)愧白法, 謂內自惶愧, 發露罪瑕, 更不敢作. 故謂佛道之修行者應修持白法而捨棄黑法, 卽應修習善法, 止息惡行. 此外, 四種白法指欲白法․行白法․滿足功德白法․證白法.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卷一謂, 修菩薩行者, 當習一切白淨善法, 遠離四趣(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趣)之黑法. 故修菩薩行者應修習:(一)欲白法, 聞佛正敎, 心生樂欲而不暫捨. (二)行白法, 勤行六度之行, 唯在利益世間一切衆生而不求自身果報. (三)滿足功德白法, 精進勇猛, 遍修衆行, 令諸功德圓滿具足. (四)證白法, 淨行已成, 功德已圓, 得證悟佛果. [北本涅槃經卷十九․品類足論卷六․俱舍論卷十六](參閱黑法5383). ②指表白之作法.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三(大四○․二五上):不如白法作白, 不如羯磨法作業.
【백법百法】
p2493-上→ 指百種法. 唯識家將一切有爲․無爲之諸法, 總括爲百種, 卽 : (一)八種心法,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等八識. (二)五十一種心所有法, 作意․觸․受․想․思․欲․勝解․念․定․慧․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勤(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貪․瞋․癡․慢․疑․惡見․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無慚․無愧․掉擧․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悔․眠(睡)․尋․伺. (三)十一種色法,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四)二十四種心不相應行法, 得․命根․衆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報(無想事)․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五)六種無爲法, 虛空․擇滅․非擇滅․不動滅(不動)․想受滅․眞如等無爲法. 以上五大類稱爲五位 ; 與百法應竝擧, 卽稱五位百法. 玆將百法之內容表解如上頁. 百法之說, 出自大乘百法明門論․成唯識論等書, 其中若干說法與其他諸家有異, 如 : (一)有關心所有法, 瑜伽師地論卷一, 於前記之五十一種心所有法外, 另列邪欲․邪勝解等二種, 成爲五十三種心所有法 ;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 將心所有法中之惡見別爲薩迦耶見․邊執見․見取見․戒禁取見․邪見等五種, 成爲五十五種心所有法. (二)有關色法, 顯揚聖敎論卷一, 於色法另列地․水․火․風四種, 成爲十五種色法. (三)有關不相應行法, 大乘五蘊論於不相應行法唯擧十四種, 卽於上記之二十四種法中, 列擧得至流轉等十四項 ;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 則刪除不和合性而成爲二十三種不相應行法. (四)有關無爲法, 瑜伽師地論卷三, 另列善不善法無爲․無記法無爲等, 成爲八種無爲法. 又於小乘說一切有部, 依法相生起之次第, 分諸法爲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無爲等,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爲前五識) 一心法 (八) 意識(第六識)․末那識(第七識)․阿賴耶識(第八識) 遍行(五) 觸․受․思․想․作意. 別境(五) 欲․勝解․念․定․慧. 善(十一) 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 ․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二心所有法煩惱(六) 貪․瞋․癡․慢․疑․惡見. 五位百法 (五十一) 煩惱(二十) 忿․恨․覆․惱․嫉․慳․誑․諂․害․憍 ․無慚․無愧․悼擧․惛沈․不信․懈怠․放逸 ․失念․散亂․不正知. 不正(四) 不正(四) 悔․睡․尋․伺. 三色法 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法處所攝色. (十一) 四不相應行法得․命根․衆同分․異生性․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師․名身․ (二十四) 句身․文身․生․老․住․無常․流轉․定異․相應․勢速․ 次第․方․時․數․和合性․不和合性. 五無爲法 虛空無爲․擇滅無爲․非擇滅無爲․不動無爲․想受滅無爲 (六) ─․眞如無爲. 大乘唯識家則依唯識轉變之次第而分. [成唯識論卷七․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大乘百法明門論疏]
【백법조帛法祚】
p3196-上→ 魏晉時代僧. 河內(河南沁陽)人, 俗姓萬. 爲沙門帛遠之弟. 少時卽富聲譽, 曾婉辭博士官之高職. 二十五歲出家, 博通佛理, 聲震關隴. 梁州刺史張光逼令還俗, 師不從, 乃遇害, 世壽五十七. 生卒年不詳. 著有放光般若經註․顯宗論等. [梁高僧傳卷一]
【백보白報】
p2094-下→ 指白業(善業)所感之淸淨果報. 係黑報之對稱. 白業所感白報, 卽可意之報;黑業(惡業)所感黑報, 卽不可意之報.
【백보인白普仁】
p2094-下→ (1870~1927)淸末民初熱河東蒙古人. 名光法, 字普仁. 爲弘傳藏密之喇嘛尊者, 人稱白喇嘛. 常住北京雍和宮修法灌頂, 以修藥叉大將法․金光明最勝王經爲主, 頗多靈驗. 曾於杭州傳金光明經大白傘蓋法, 受灌頂者三百餘人. 熱河平泉一帶, 頗多信仰者. 民國十六年, 入寂於北京, 享年五十八歲.
【백복장엄百福莊嚴】
p2498-下→ 梵語 śata-puṇya-vicitrita. 如來之三十二相, 一一皆以百福莊嚴. 又作百思莊嚴․百福德莊嚴. 百福, 卽百思.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載, 離殺乃至正見之十業道, 每業道各有五思(如離殺業道有)離殺思․勸導思․讚美思․隨喜思․迴向思, 合爲五十思, 菩薩造作一相之業時, 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 次起一思以牽引彼相, 後更起五十思以圓滿彼相, 此卽百福莊嚴. 同卷又載有數種五十思之說 : (一)十業道各有下․中․上․上勝․上極等五品之思, 合爲五十思. (二)十業道各有加行淨․根本淨․後起淨․非尋所害․念攝受等五思, 合爲五十思. (三)緣三十二相, 於各相起五十刹那的未曾習之思, 相續而轉, 此爲五十思. 關於一福之量, 諸說有異. 據俱舍論卷十八載 : (一)除菩薩外, 其餘一切有情所修行之富樂果業, 卽一福之量. (二)世界將成之時, 一切有情招感大千土之業增上力, 卽一福之量. (三)唯佛得知一福之量. 此外, 三十二相之異熟業須經百大劫方修習圓滿, 唯釋迦菩薩極精進, 故能超越九劫, 於九十一劫成就三十二相.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四․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智度論卷四․法苑珠林卷九](參閱百大劫2491)
【백불白佛】
p2084-下→ 指向佛表白. 如經典中常用之白佛言․白世尊言等用語. 或用於疏及回向文之首, 乃讚佛之語. 敕修百丈淸規卷一聖節(大四八․一一一三中):維那白佛宣疏畢, 知客跪接爐.[禪林象器箋卷十三]
【백불白拂】
p2087-中→ 廣義而言, 卽指一切白色獸毛製成之拂子;狹義言之, 則指白犛牛尾長毛所製之拂子, 又作犛牛拂․白犛拂. 白犛牛(梵 cāmara 或 camara)係産於喜馬拉雅山之長毛牛, 其尾毛所製之拂, 爲各種拂塵中之最珍貴者, 通常又與白馬尾拂竝稱白拂. 拂子, 原係印度人拂除蚊蟲之具, 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六等所載, 佛陀曾允許比丘持用一般拂子, 而禁止持用如白犛拂等華美珍貴之白拂. 此外, 諸經論中屢有菩薩或長者手執白拂之記載, 如陀羅尼集經卷六有觀音左手․普賢右手執白拂之記載;千手觀音之四十手中, 卽有一白拂手;又佛上忉利天爲母說法歸來時, 梵天嘗執白拂侍於佛之右側. 密敎則於傳法灌頂時之小壇中, 與寶扇共爲拂去煩惱․斷除障難之法具. 我國禪宗之住持及其代理者, 手持拂子上堂爲大衆說法, 卽所謂秉拂. 於日本, 除眞宗之外, 其他諸宗亦使用拂子作爲莊嚴具之一. (參閱拂子3259)
【백비百非】
p2495-中→ 百者, 槪稱其數之多 ; 非者, 指非有․非無等種種否定. 又稱四句百非. 謂一切字語皆非實在. 意在拂除衆生之迷執, 令悟入諸法無相․不可得之理. 北本涅槃經金剛身品, 就如來之金剛身擧出實數之百非. (參閱四句百非1676)
【백사갈마白四羯磨】
p2080-下→ 梵語 jñapticaturtha-karman, 巴利語 ñatti-catuttha-kamma. 又作白四․白四法․一白三羯磨. 白(梵 jñapti), 卽告白之意;羯磨(梵 karma), 意譯爲業․作法等. 白四羯磨指僧中所行事務, 如授戒之作法, 規定受具足戒時, 三師中之羯磨師向僧衆先告白某某提出出家要求, 此卽爲白(卽白表文). 其次, 三問僧衆贊成與否, 稱爲三羯磨(梵 tṛtīya karmavācanā) 如無異議, 則准豫受戒爲僧. 合一度之白與三度之羯磨, 故稱白四羯磨, 係最愼重之作法. 其他如懺重․治罰․訶諫․滅諍等, 事通大小․情容乖舛者, 皆以此法聽取僧衆之意見. 羯磨疏卷一上(卍續六四․二七○上):若情事殷重, 和擧轉難, 如受懺大儀, 治擯重罰, 故須一白牒陳, 三羯磨量可, 方能成遂, 故曰白四. 亦以一白三羯磨通爲四也.[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五](參閱一白三羯磨31)
【백사인白蛇印】
p2093-下→ 乃密敎中, 通用於一切諸龍之印相, 故又稱諸龍印․一切龍印. 通常用於水天之法. 其印相兩手五指舒散, 二拇指相叉, 以右指押左指, 如蛇之腹行, 迴互於胸前. 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一中):舒散十指, 覆之以二空(二拇指)相絞.
【백산개불정白傘蓋佛頂】
p2093-下→ 梵名 Sitātapatroṣṇīṣa, Sitātapatra. 音譯悉怛多鉢怛羅. 意譯白傘蓋․白繖․白繖蓋. 白傘蓋者, 取佛之淨德覆蓋一切之義. 又稱白傘佛頂(或作白繖佛頂)․白繖蓋佛頂輪王․傘蓋佛頂․白傘蓋頂輪王菩薩. 爲五佛頂之一, 亦爲八佛頂之一. 位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之右方下列第一位. 乃釋迦之眷屬, 以白淨慈悲之繖蓋護覆衆生爲本誓. 密號異相金剛. 種子爲□(laṃ), 表示以無相不可得之智光覆蓋法界衆生之意. 三昧耶形爲蓮上白傘, 或謂傘蓋. 形像係身呈黃色, 左手執蓮花, 蓮上有白傘, 右手臂上屈, 竝屈五指, 作拇指․食指相捻狀, 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 另有作手持白傘, 放白色之光, 坐大白蓮上之形像者, 或右手五指張開而拇指․無名指相捻者, 各經所載不同. 此尊之眞言於各經軌所載皆不同, 據四部儀軌之記載爲:歸命 嚂(laṃ 種子)悉怛多鉢怛羅(sitātapatra, 白傘蓋)鄔瑟尼灑(uṣṇīṣa 佛頂)娑縛賀(svāha). 此尊之印契於各經軌所載亦不同, 蓋皆呈傘蓋狀, 此類之印契稱爲傘蓋印. 據大日經密印品及四部儀軌之記載, 左掌覆而舒展, 右手作拳而以食指拄左掌心, 成傘狀;其中左手五指表衆生之五大, 右手食指表佛界之智, 意卽以生佛不二之蓋, 覆護衆生. [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三․大日經疏卷五․大日經義釋卷七](參閱八佛頂283․五佛頂1094)
【백산개신주白傘蓋神咒】
p2094-下→ 指佛頂尊所說之陀羅尼. 又稱佛頂咒. 白傘蓋(梵 Sitātapatra), 音譯悉怛多鉢怛羅. 爲佛頂尊之名, 故此咒稱白傘蓋神咒.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謂其所說有四百二十七句. 其中最後八句, 稱爲心咒․正咒, 卽(大一九․一四一中):唵 阿那隸 毘舍提 鞞囉跋闍羅陀口利 槃陀槃陀儞 跋闍囉謗尼泮 虎合牛都嚧甕泮 莎婆訶. 若一心誦持此咒, 則水․火․諸毒不懼, 且可蒙受毘那夜迦諸惡鬼之守護.
【백상白象】
p2095-上→ 指全身純白之象. 以象有大威力而性情柔順, 故菩薩入母胎時, 或乘六牙白象, 或作白象形, 表示菩薩性善柔和而有大勢;且白象之六牙表示六度, 四足表示四如意. 普賢菩薩乘白象, 卽比喩其大慈力.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大三․六二四上):爾時, 菩薩觀降胎時至, 卽乘六牙白象發兜率宮. 無量諸天作諸伎樂, 燒衆名香, 散天妙花, 隨從菩薩.摩訶止觀卷二上(大四六․一四上):言六牙白象者, 是菩薩無漏六神通. 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 象有大力, 表法身荷負. 無漏無染, 稱之爲白.[瑞應本起經卷上․異部宗輪論]
【백색白色】
p2082-上→ 爲五色之一. 於密敎所說六大之中, 白色爲水大之色. 據大日經疏卷六載, 潔白乃毘盧遮那之淨法界色, 一切衆生之本源亦如淨法界之潔白, 故白色又可釋爲最初之色. 於五佛之中, 白色乃大日如來之色;於五部中, 白色屬如來部;於四種密敎修法中, 白色係與息災法相應之色, 此因白色乃淸淨之色, 象徵遠離諸垢而泯絶一切戱論之故. 若以五色分別配屬五根․五力, 則白色配當於信根․信力. 於密敎之金剛․胎藏兩部之中, 通常以赤色爲胎藏部之相應色, 以白色爲金剛部之相應色;然從究竟之義而言, 白色實爲金剛․胎藏兩部通用之相應色. [大日經疏卷十二]
【백서유白鼠喩】
p2099-下→ 又稱二鼠嚙藤喩․七喩. 或單稱白黑二鼠. 鼠, 梵語 mūṣika 以白․黑二鼠譬喩一月中之白月․黑月, 或譬喩一日中之晝夜. 意謂人生時光易逝. 蓋白月卽從新月到滿月期間, 黑月係由滿月翌日至新月前一日. 又日指晝時, 月指夜時. 故以白鼠比喩白月及日, 黑鼠比喩黑月及夜. 據賓頭盧突羅闍爲優陀延王說法經載, 昔日有人在荒野行走, 忽逢大惡象, 爲象所逐, 乃狂懼奔走, 無所依怙. 見一丘井, 卽尋樹根, 入井中躱藏. 時有白․黑二鼠, 咬齧樹根;井之四邊, 有四條毒蛇, 欲螫其人;井底又有大毒龍. 其人旣畏井傍之四蛇, 亦畏井底之毒龍, 而所攀之樹根動搖. 時樹上有蜜三滴, 落其口中. 其人搖動樹枝而壞蜂窠, 衆蜂散飛而螫刺之, 復有野火燒樹. (大三二․七八七中):曠野者, 喩於生死;彼男子者, 喩於凡夫;象喩無常, 丘井喩於人身, 樹根喩人命. 白黑鼠者, 喩晝夜;齧樹根者, 喩念念滅;四毒蛇喩四大, 蜜者喩五欲, 衆蜂喩惡覺觀, 野火燒者喩老, 下毒龍者喩死.又維摩經卷上方便品․翻譯名義集卷五․義淨譯之譬喩經等, 亦有此一譬喩之記載. 此譬喩故事亦有以虎代替象者, 稱爲無常之虎. [性靈集卷四․太平記](參閱白月2080․黑月5379)
【백성白聖】
p2099-上→ (1904~1989)湖北應城人, 俗姓胡. 字潔人. 年十八於安徽九華山祇園寺依龍岩出家, 未久卽受具足戒. 曾於度厄․慈舟․智妙等處修學. 後於武昌洪山掩關三年閱藏, 嗣後畢業於上海法藏佛學院. 後至江蘇高旻寺親近來果禪師. 復行脚四方, 朝禮佛敎著名道場. 曾任浙江․上海等佛敎分會常務理事․上海楞嚴佛學院敎務主任․杭州西湖鳳林寺住持․上海靜安寺監院兼佛學院院長等職. 三十七年(1948)冬來臺, 組織中國佛敎會, 竝任佛敎會理事長多年. 又任臺北市十普寺․臨濟護國禪寺․馬來西亞極樂寺等住持, 創辦中國佛敎三藏學院․中國佛敎硏究院. 曾多次於臺灣․馬來西亞等地傳戒. 竝召開世界華僧大會, 團結華僧力量, 衛國護敎. 五十六年榮獲先總統 蔣公頒賜陸海空軍甲種二等獎章一座, 頌詞一份. 七十年主辦世界佛敎僧伽會第三屆大會, 七十一年榮頒華夏三等獎章一座. 著有什麽是佛敎․寺院住持手冊․楞嚴經表解․四分戒本表解․學禪方便談․禪宗史論集․梵網經菩薩戒本講記․維摩詰經講錄等多種行世.
【백송시집百頌詩集】
p2498-中→ 梵名 Śatska. 又作百詩章. 爲梵文文學中, 由百首左右所組成之個人詩集形式, 而非指特定之作品. 其中, 最著名者爲七世紀頃伐口致呵利(梵 Bhartṛhaari)所著戀愛百頌(梵 Śṛṅgāra-śataka)․處世百頌(梵 Nīti-śataka)․離欲百頌(梵 Vairāgya-śataka)等, 然詩集中亦雜有少數他人之作. 戀愛百頌雖讚頌戀愛及女性之魅力, 卻含有勸人捨棄煩惱, 尋求解脫之意. 處世百頌․離欲百頌則論述實踐道德之要諦․去煩惱․追求最高理想等人生觀與哲學思想. [D.D. Kosambi : The Epigrams attributed to Bhartṛhari, including the three centuries, Bombay 1948 ; do. Śataka-trayam of Bhartṛhari,Bombay 1946]
【백수아미타당白水阿彌陀堂】
p2080-中→ 位於日本福島縣內鄕市之眞言宗智山派願成寺內. 又稱遍照光院. 日人平則通之妻爲祈求亡夫之冥福, 遂於永曆元年(1160)建立藤原式之阿彌陀堂. 建築樣式爲方三間之寶形造, 內部以四天柱區分大殿, 爲日本平安時代後期流行之阿彌陀堂建築遺例. 佛壇置有木造阿彌陀三尊與木造持國天․多聞天二天之立像. 寺內壁畫及色彩, 至今雖已斑駁剝落, 但仍爲日本重要文化遺蹟之一. 該堂爲受特別保護之珍貴建築. [日本古美術案內(瀧精一)․國寶圖錄第二集解說(日本文化財協會)]
【백시리밀다나帛尸梨密多羅】
p3195-下→ 梵名 Śrīmitra. 又稱尸梨密多羅. 意譯吉友. 晉代西域僧. 生卒年不詳. 原爲龜茲國王子, 後讓位其弟而出家. 博通經論, 兼善密法. 永嘉年間來華, 適逢戰亂, 渡江止於建康建初寺. 以天資高朗, 風神超邁, 爲王導所欽服, 由是名聲日顯, 賢達爭與締交. 初時江東未有咒法, 師乃譯孔雀王經, 明示諸神咒. 又傳授弟子覓歷高聲梵唄之法, 傳響迄今不絶. 時人譽呼爲高座. 咸康年間(335~343)入寂, 世壽八十餘, 葬於石子岡之東. 成帝懷其風, 於塚處立刹, 後有沙門在同一處建寺, 稱爲高座寺. 師生前所譯之經, 據出三藏記集卷二載, 有大孔雀王神咒․孔雀王雜神咒等各一卷;歷代三寶紀卷七則加上灌頂經九卷. [出三藏記集卷十三․梁高僧傳卷一․法經錄卷一]
【백신관자재보살白身觀自在菩薩】
p2085-中→ 梵名 Śveta-bhagavatī 音譯尸吠多波言我嚩底. 又稱溼吠多菩薩․白身菩薩․摩訶溼廢多菩薩․溼廢多白身菩薩․大白菩薩․白身觀音․白尊者․白觀自在菩薩. 白, 謂白淨大悲;身, 謂聚集. 故白身卽聚集白淨大悲之意. 位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三行上方第二位. 密號普化金剛. 種子爲走□(sa). 三昧耶形爲開合蓮花. 形像爲通身呈白黃色, 左手執蓮花, 右手伸五指覆向肩, 曲肱而安置於右膝上, 右膝稍立起, 坐於赤蓮花上. 關於此尊形像之含義, 以其身呈白黃色․左手持蓮花, 表示本來淸淨之德;以修行成就, 故顯佛智;右手安於膝上, 表示普化衆生. 此尊之印契爲蓮華部普通合掌. 又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四載有大白觀世音印, 於卷二十三另載有此尊之五種印. 據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四載, 此尊眞言爲:唵(oṃ) 摩訶(mahā)鉢頭米(padme, 蓮花)濕廢富倪(śvetāṅ, 白身)虎嚕虎嚕(huru huru, 覆覆)莎縛訶(svāhā). 此外, 諸經軌中常將此尊與白衣觀音混淆爲同一尊.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九․卷十五․卷三十․阿娑縛抄卷九十四․胎藏現圖曼荼羅](參閱白衣觀音2084)
【백심성불百心成佛】
p2492-上→ 卽修行階位中, 最終之十地十心, 若能成就此百心卽能達佛之境地. 蓋修行階次終位之十地中, 一一地各分十心, 行者入每地之初心至第四心, 卽達五通之境界 ; 由第五心至第八心, 則進入二乘之境界 ; 入第九心, 則行菩薩之修道 ; 終至第十心, 卽成佛道. 以十地之每一地皆分十心, 故稱百心成佛. [大日經疏卷十五]
【백양교白陽敎】
p2095-中→ 淸代民間宗敎. 起於道光年間(1821~1850), 敎主王法中, 曾從河南涉縣之申老敘學習敎理, 申老敘唱南無天國阿彌陀佛號, 傳授榮華經․未來星斗圖․河圖․洛書等. 王法中更創旗門卽佛門之說, 傳敎於北京, 敎徒多旗人, 流傳於河南․河北․山東等地.
【백양사白羊寺】
p2081-下→ 位於韓國全羅南道長城郡白巖山. 原稱白巖寺. 爲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 如幻創建於百濟武王三十三年(632, 唐太宗貞觀六年). 高麗德宗三年(1034), 中延擴建堂舍八十餘棟, 大力宣揚淨土法門, 改稱淨土寺. 其後, 中延之門徒曾住此. 於一麟之後, 松廣寺十三世覺儼和其門人及山中碩德協力重建山門․佛殿․廚庫等, 遂成爲朝鮮南方之大禪苑. 旋以法寶未備, 乃依相國洪公綏之議, 派遣心白․智孚等人來我國求大藏經. 恭愍王二年(1353), 爲報聖恩, 請長老千餘人修佛事, 晝轉三藏, 夜談祖敎, 或講道或修禪, 六時修法. 宣祖(1567~1607)之際, 於喚醒志安開堂說法之時, 有白羊來聽之瑞相, 遂改今名. 今存有大雄殿․極樂殿․冥府殿․雙溪樓等, 竝領有末寺四十二寺. [朝鮮寺刹史料卷上․朝鮮佛敎通史․朝鮮寺刹三十一本寫眞帳]
【백업흑업白業黑業】
p2099-上→ 爲白業與黑業之竝稱. 性善之業, 稱爲白業;性不善之業, 稱爲黑業․黑暗業. 白業所感者稱白報, 卽可意之報․善報;黑業所感者稱黑報, 卽不可意之報․惡報. [南本涅槃經卷三十四․集異門足論卷七](參閱四業1782)
【백연白延】
p2085-上→ 三國曹魏僧. 龜玆國人. 又稱帛延. 資性明敏, 善晉․胡兩語, 博解群籍, 兼綜內外. 曹魏廢帝髦(254~260)時至洛陽, 住白馬寺. 譯有首楞嚴經․須賴經․除災患經․菩薩修行經․平等覺經等. 其生卒年代均不詳. 又據出三藏記集卷七所收首楞嚴後記之記載, 東晉簡文帝寧康元年(374), 龜玆國王子帛延與支施崙, 曾於涼州共譯出首楞嚴․須賴․上金光首․如幻三昧等經. 二者雖同爲帛延, 譯經亦同, 然恐係另有其人. [出三藏記集卷十三․歷代三寶紀卷三․開元釋敎錄卷四]
【백운白雲】
p2095-中→ ①禪林用語. 以白雲之自在去來轉喩人之了無執著與自由無礙;又一般喩指隱者.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大五一․三○九下):道悟問:『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曰:『不得不知. 』悟曰:『向上更有轉處也無?』師曰:『長空不礙白雲飛. 』. ②(1025~1072)宋代僧. 卽舒州白雲山守端禪師, 爲楊岐方會禪師之法嗣, 五祖法演之師. [續傳燈錄卷十三](參閱守端2390). ③(?~1121)宋代僧. 卽白雲宗之祖淸覺, 號白雲, 世稱白雲和尙. (參閱淸覺4677). ④(1915~ )祖籍北平, 寄籍河南益陽. 法號夢殊. 夙秉善根, 七歲投禮洞庭高僧虛因門下, 二十一歲於漢陽歸元寺受具足戒. 二十四歲出任浮丘山雷音寺住持, 二十八歲受聘爲天岳山梵音寺方丈. 民國三十七年(1948)來臺, 先後於高雄․臺南․北投靜修. 六十年住持彰化大城古嚴寺, 翌年創辦佛印雜誌, 六十二年任臺南關廟菩提寺住持, 七十一年創辦千佛山女子佛學院. 著有禪的學術思想․禪的智慧․禪論微言等書. ⑥日本曹洞宗僧. 姓安谷. 法名白雲. 爲原田大雲之大弟子. (參閱安谷白雲2397)
【백운사白雲寺】
p2096-中→ ①位於河南輝縣城西二十五公里處之太行山麓. 舊名白茅寺․梵覺寺. 始建於唐代,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改爲今名, 淸代屢加修葺. 群山環繞, 翠壁丹崖, 三鳳嶺宛若自天飛舞而下, 舒翼於寺之左右. 殿宇依山而建, 參差錯落, 現今所存之建築多爲淸代所建. 寺後之石塔, 雕工極優美精緻, 爲元代之作品. 寺內古木參天, 爲避暑勝地. ②位於臺灣彰化市八卦山之側. 創建於民國四十四年(1955). 由王玉霜倡議興建, 自獻巨資, 竝籌設建造. 四十九年落成, 殿宇宏偉, 曾聘天乙尼師任開山第一代住持. 五十九年王玉霜逝世, 該寺特爲之立碑紀念.
【백운산묘白雲山廟】
p2096-上→ 位於陝西葭縣城東白雲山上. 因山頂常有白雲繚繞, 依山建廟, 故名白雲山廟. 創建於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 淸雍正二年(1724)重修竝增建. 廟內有五十三座各種不同形式之殿․亭․樓․閣等. 廟壁有一千五百九十餘幅彩色壁畫, 內繪明․淸佛敎經變故事及山水人物等. 有一百零八塊石碑, 多爲修廟布施之功德碑. 每逢廟會, 遊人如織, 爲當地重要信仰中心.
【백운수단선사광녹白雲守端禪師廣錄】
p2096-上→ 凡四卷. 又作白雲守端和尙廣錄. 宋代僧白雲守端(1025~1072)撰, 處凝等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 本書係守端之弟子編集守端於其所建江州(江西)之圓通崇勝禪院․承天禪院及舒州(安徽)法華山證道禪院․龍門山乾明禪院․興化禪院․白雲山海會禪院等六處之語錄, 以及祖堂綱紀序․偈頌․頌古一一○則等.
【백운종白雲宗】
p2096-中→ 又稱雲宗. 爲華嚴宗之一派. 宋代以後流行於江南一帶. 北宋徽宗大觀(1107~1110)年間, 西京(今洛陽)寶應寺僧淸覺(1043~1121)所創;因其居杭州白雲庵, 取其所居名, 故稱白雲宗. 其信徒素食, 被稱爲吃菜之道民, 又稱白雲菜․十地菜. 淸覺著有證宗論․三敎編․十地歌․初學記․正行集等, 發揮華嚴宗敎義. 本宗係以華嚴爲一代佛敎之旨歸, 立十地三乘頓漸二敎之敎相爲敎說. 本宗將修行果位分爲十地(十階), 卽:(一)須陀洹果, (二)斯陀含果, (三)阿那含果, (四)阿羅漢果, (五)辟支佛果, (六)遠行地, (七)不動地, (八)善慧地, (九)法雲地, (十)妙覺地. 其中, 前四地爲聲聞乘, 第五地爲緣覺乘, 第六至第九爲菩薩乘, 第十地爲佛乘;將第一地與初禪․第二地與二禪․第三地與三禪․第四地與四禪中之十三梵天․第五地與十八梵天․第六至第九之四地與空無邊處等四無色相配當, 後五地分別與般若․唯識․法華․禪․華嚴相配當;而認爲前九地爲漸敎, 第十地爲頓敎;第九地與第十地相比較, 猶輸一等, 故稱第十地爲等覺大乘. 以華嚴爲頓敎佛乘;貶斥禪宗及法華等爲未了之漸敎, 尤其排斥禪宗. 本宗提倡儒釋道三敎一同之說, 重視忠孝慈善之德, 宗徒晨夕誦經禮拜, 躬耕自活, 不事葷酒․不娶妻, 宗團之集會皆於夜間擧行. 本宗被當代禪徒視爲邪黨, 頗受排斥. 淸覺因其所著之證宗論被指爲忤逆朝政, 而於政和六年(1116)謫流廣南恩州. 至宣和二年(1120)遇赦, 次年九月卽示寂, 世壽七十九. 歸葬於餘杭南山, 建白雲塔, 築普安院(卽後之大普寧寺), 門人政布․慧能等弘傳所承, 仍襲其供養法寶․躬耕自活之風, 門徒益衆. 至南宋寧宗時, 有沈智元者, 住白雲庵, 自稱道民. 嘉泰二年(1202), 乞請敕額下賜, 孰料有臣僚奏其吃菜事魔, 姦民植黨, 創立私庵, 蠱惑愚俗;遂遭下命毁庵, 沈智元匿至他處. 南宋亡後, 本宗爲別於一般佛敎僧官, 置有白雲宗攝所, 別置白雲宗僧錄司, 任命南山普寧寺道安爲白雲宗僧錄. 至元代, 蔚爲一大敎團. 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 白雲宗南山大普寧寺住持道安等人共募開版大藏經;至元二十七年竣工, 卽世稱之元藏, 又稱大普寧寺本. 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 御史臺奏白雲宗總攝所所屬之蓄髮僧不養父母, 避役損民. 同年十月(一說七年), 中書省又奏總攝沈明仁奪民田二萬頃, 誑誘愚俗十萬人, 妄受名爵. 帝卽沒收沈明仁之璽書․銀印, 復其民籍, 廢總攝所及各所之僧錄僧正都綱司, 僧悉還俗, 禁斷其流傳. 明太祖(1368~1398 在位)亦曾明令嚴禁此宗. 溯自元祐八年(1093)淸覺開創以來共二百二十七年, 白雲宗遂絶跡而不存. [釋氏稽古略卷四․佛祖統紀卷四十七․卷五十四․元史本紀第二十一至第二十七]
【백원伯圓】
p2781(1914~ )福建福安人, 俗姓李. 法名聖光. 字伯圓, 號綠野. 十九歲時依福安縣獅峰廣化寺靜繩和尙披剃 ; 二十二歲受具足戒於福州鼓山湧泉寺虛雲和尙座下, 竝依虛公習禪, 復入福州鼓山石鼓佛學院參學. 後任職於鼓山湧泉寺․福州崇福寺. 一九四七年由鼓山調派至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任職監院. 一九六一年應邀至吉隆坡弘法, 於八打靈建立湖濱精舍, 深受當地信徒之敬仰. 師平素淡泊自適, 喜以書畫調和禪心. 曾任馬來西亞佛敎總會副主席․馬來西亞佛敎靑年總會宗敎顧問, 又常受聘爲其他各佛敎團體之導師․顧問等職. 著有松濤聲裡話前塵․五臺山上一行者․睡獅身上的疤痕等書.
【백원帛遠】
p3196-中→ 魏晉時代僧. 河內(河南沁陽)人, 俗姓萬. 又作白遠. 字法祖, 故亦稱帛法祖. 於少時發道心, 啓父出家, 辭理切至, 父不能奪其志, 遂改服入道. 師才思比儁徹敏朗絶倫, 每日誦經八․九千言, 硏習方等經, 妙入幽微, 竝博通內外典籍. 乃於長安造築精舍, 以講習爲業, 受業之僧俗達於千人. 晉惠帝末年, 太宰河間王顒鎭守關中, 虛心敬重, 對師十分禮遇, 每至閑晨夜靜, 輒講談道德. 又師常與祭酒王浮論爭佛道邪正之理, 王浮屢居下風, 憤而作老子化胡經, 誣謗佛法. 師曾注釋首楞嚴經, 又通胡語, 譯有佛般泥洹經等, 凡十六部, 十八卷. 其後, 秦州刺史張輔請師還俗, 欲召爲僚屬, 師以堅拒而遭害, 竟受鞭笞至死, 時方壯年, 世壽不詳. [歷代三寶紀卷六․出三藏記集卷二․梁高僧傳卷一]
【백월白月】
p2080-上→ 梵語 śukla-pakṣa, 巴利語 sukka-pakkha. 音譯戍迦羅博乞史. 正名白半. 又作白月分․白分. 與黑月相對. 指新月至滿月期間. 印度之曆法, 以月之盈缺立白黑之名. 而印度紀月係黑前白後, 故其白月爲每月十六日以下之後半個月, 相當於我國及日本陰曆之每月初一至十五. 大唐西域記卷二(大五一․八七五下):月盈至滿, 謂之白分;月虧至晦, 謂之黑分. 黑分或十四日․十五日, 月有大小故也. 黑前白後, 合爲一月.[宿曜經卷上․立世阿毘曇論卷六․俱舍論光記卷十一](參閱黑月5379)
【백유경百喩經】
p2496-中→ 凡四卷. 又稱百句譬喩經․百句譬喩集經․百譬經․百喩集. 五世紀印度僧人僧伽斯那(梵 Saṅghasena)著, 由其弟子求那毘地(梵 Guṇavṛddhi)漢譯於南齊永明十年(492).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本經乃集錄有關善惡罪福報應之譬喩故事而成, 以寓言形式, 用一百個(今存九十八喩)事例來說明佛敎之基本敎義. 大部分故事係以一般民衆爲對象, 亦有對外敎徒․出家衆․國王等而說者. 內容包括 : 愚人食鹽喩․婦女欲更求子喩․入海取沈水喩․毘舍闍鬼喩․估客駝死喩․歡喜丸喩․口誦乘船法而不解用喩等, 悉皆利用譬語敎訓, 以增加理解. 此外, 本經作者僧伽斯那, 又稱僧伽斯․僧伽先, 爲印度之大乘論師. 又漢譯大藏經中, 與本經編纂目的相同之經典有雜譬喩經四種, 及衆經撰雜譬喩. [梁高僧傳卷三․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九․卷十四․開元釋敎錄卷六․卷二十]
【백은혜학白隱慧鶴】
p2106-上→ (1685~1768)日本臨濟宗僧. 號鵠林. 駿河(靜岡縣)人. 十五歲出家於松蔭寺(靜岡縣駿東郡原町), 嗣法於信濃(長野縣)飯山之正受老人, 爲妙心寺第一座. 平生不喜名利, 曾遊歷諸國, 羨慕農民生活, 故終老於田舍之貧乏寺中. 世稱臨濟宗中興之祖, 或現代臨濟宗之父. 生平提倡講演, 以盛弘佛法. 且於復興松蔭寺外, 又開創妙智山觀音寺․新無量寺․三島龍澤寺等. 明和五年入寂於松蔭寺, 享年八十四. 有語錄一○三卷․槐安國語七卷․息耕錄一卷․遠羅天釜․夜船閑語, 以及壁生草自傳, 皆收於白隱禪師全集(六卷), 其中亦錄有詩文․書畫等. 諡號神機獨妙禪師․正宗國師. 其嗣法弟子中著名者有東嶺圓慈․遂翁元盧․峨山慈棹․靈源惠桃․良哉元明․滄海宜運․大休․快巖․圓柱․頑極等. 師爲數百年來日本禪師中最具才藝而穎悟超群之一人, 一生致力於公案之系統化, 竝獨力復興日漸式微之臨濟宗. 其所創隻手之聲之公案爲日人自創公案中之最著名者. 此外, 所著之坐禪和讚亦爲後世各禪院普遍誦習者. [正宗國師年譜․近世禪林僧寶傳卷上․續日本高僧傳卷八]
【백의관음白衣觀音】
p2084-上→ 白衣, 梵名 Pāṇḍatavāsinī 西藏名 Gos-dkar-mo, 音譯作伴陀羅縛字尼․半拏囉嚩悉寧․半拏羅縛悉儞․跛拏縛悉尼, 意譯作白處․白住處. 指三十三觀音中之第六尊, 常著白衣在白蓮花中. 白, 表菩提心, 意卽住此白淨菩提心. 故稱此尊爲大白衣觀音․白處尊菩薩․白處觀音․服白衣觀音․白衣觀自在母. 種子爲□(paṃ). 密號離垢(或離苦)金剛. 三昧耶形爲鉢曇摩花. 位在密敎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三列第七位. 其形像於各經軌所載皆不相同, 若依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之記述, 則其形像爲身呈白黃色, 著白衣, 左手持白蓮花祈求息災, 右手作與願狀, 卽伸出五指, 掌向外而安置於腰前, 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 另據大日經密印品記載, 其印契係兩手虛心合掌, 二無名指屈入掌中, 二拇指竝屈觸著二無名指;表示此尊爲蓮華部之部母, 能生蓮華部諸尊. 其眞言詳載於大日經眞言藏品及密印品之中. 又以此尊爲本尊之修法, 稱爲白衣觀音法․白處尊法, 用以祈請延命․息災等. 另有一說, 謂此觀音有白衣․大白衣二尊, 大白衣卽爲白處觀音, 白衣卽爲大明白寺觀音, 位於觀音院之第一列第六位. 此尊每著白衣坐於石上, 古來卽爲水墨畫之好題材.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八․卷三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圖像抄卷七․別尊雜記卷二十]
【백의대비주白衣大悲咒】
p2082-下→ 指白衣觀音之陀羅尼, 卽大日經普通眞言藏品與密印品所擧之眞言. 亦卽:南麽三曼多勃馱喃(namaḥ samanta buddhānām, 歸命普遍諸佛)怛他蘗多微灑也(tathāgata viṣaya, 如來對象)三婆吠(sambhave, 生)鉢曇摩摩屨儞(padma mālini, 有蓮花鬘者)莎訶(svāhā). 全咒係謂, 歸命於由如來境界所生而以佛之功德爲莊嚴之鬘者. 修白衣觀音法而持白衣大悲咒, 可消攘兵亂․天變等災禍.
【백의배상白衣拜相】
p2083-上→ 禪林用語. 白衣, 於佛敎中多指在家人, 然此處則泛指一般無位無官之在野平民. 白衣拜相, 謂本無任何地位官職之一介平民, 忽然被封任爲宰相;於禪林中乃轉指豁然頓悟․轉凡入聖之意. 虛堂和尙語錄卷一(大四七․九九○上):大丈夫漢, 等是爲人, 何不敎他脫籠頭․卸角馱, 如白衣拜相一般?
【백의白衣】
p2082-中→ 梵語 avadāta-vasana, 巴利語 odāta-vasana. 原意白色之衣, 轉稱著白衣者, 卽指在家人. 印度人一般皆以鮮白之衣爲貴, 故僧侶以外者皆著用白衣, 從而指在家人爲白衣, 佛典中亦多以白衣爲在家人之代用語;相對於此, 沙門則稱爲緇衣․染衣. 又西域一般在家人亦著白衣, 故亦以白衣稱之. 然於我國及日本之服制, 則又不同. 據佛像幖幟義圖說記載, 白衣於我國爲身分較低賤者所穿著, 如僕役等. 而於日本, 則非高貴之人不得著白衣;平民僅於祭禮․喪儀之時, 始著白衣, 以表齋儀之潔淨. 蓋此爲日本之國風, 故沙門雖著染衣, 於禮佛式․入衆法之時, 亦必於法衣之下襯以白服. [涅槃經會疏卷十四․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緇衣5895)
【백의파白衣派】
p2083-上→ 梵名 Śvetāmbara. 印度耆那敎派別之一. 以其敎徒穿著象徵廉潔之白衣, 故有此稱. 然佛敎徒則有稱其爲白衣外道者. 據傳耆那敎第二十四祖爲尼乾陀若提子(一說其爲開祖). 尼乾子逝世後二百餘年, 敎徒間由於可否以白衣纏身之問題, 各有所執, 而開分裂之端, 遂於一世紀時分裂爲以聖普德偉迦亞長老(梵 Saṃbhutavijaya)爲首之白衣派與以巴德拉巴乎長老(梵 Bhadrabāhu)爲首之天衣派(梵 Digambara). 此派宗旨在於觀人生之苦, 修苦行以滅宿作之業因, 主張不造作身業․不起諸漏, 以求證悟, 獲得解脫. 白衣派除修苦行之外, 竝主張男女平等. 其宗敎儀式限定於耆那敎寺廟擧行. 允許敎徒擁有一件白袍․一鉢․一撣與防止小蟲入口之口罩. 此派於印度北部邁索爾地方頗有影響力. 據大唐西域記卷三僧訶補羅國(位於北印度, 白衣派本師始弘布敎法之處)條記載, 其敎徒修苦行, 威儀律行頗同僧法, 唯留少髮, 加之露形, 或有所服, 則以白色示異. 此外, 大智度論卷六十八以求樂與苦行區別白衣派與天衣派之相異處, 謂白衣求樂, 故多蓄種種衣.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一, 以有及空論述二派之異, 謂白衣執著有. 白衣派於佛敎興隆之後, 漸形衰微, 僅流行於印度西南一帶. 至十一․十二世紀, 佛敎遭受回敎徒破壞而衰微之際, 始得挽回勢力, 進而融合印度敎, 崇拜濕婆․毘濕笯等. 昔時白衣派之支派分歧達八十四部派. 崇拜祖師像之派別有塔巴派(梵 Tapa)․卡羅塔羅派(梵 Kharatara)․安契羅派(梵 Ancara)等. 十五世紀頃, 由白衣派分離出斯特那迦瓦西派(梵 Sthānaka-vāsī), 該派提倡復古, 排斥偶像崇拜. 此外, 另有穆爾底布札派(梵 Mūrtipūja)․特羅般提派(梵 Terapanthī)等. 後其勢力亦因內部分裂而渙散.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中阿含卷四尼乾經․卷二十五苦陰經․卷五十二周那經․長阿含卷十二淸淨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七․顯揚聖敎論卷十](參閱天衣派1349․耆那敎4283)
【백이갈마白二羯磨】
p2079-下→ 梵語 jñaptidvitiyā-karmavacanā 又作白一羯磨․白二法. 爲三種衆僧法(單白法․白二法․白四法)之一. 白(梵 ñapti), 卽告白; 羯磨(梵 karma), 意譯爲業․辦事․作法辦事等. 於寺中行法務時, 隨事而召集寺中之僧衆進行議決, 其議決程序卽爲一白一羯磨. 如進行受戒儀式時, 於戒壇上, 羯磨師對大衆讀表白文一次, 以表白該事之情由, 繼而以一羯磨(爲一種表白作法, 徵詢贊同與否)量處事之可否, 若無異議, 則事得成遂. 以其爲一白與一羯磨, 故稱白一羯磨;又合之則稱白二羯磨;白一與白二, 其意相同, 非指二種不同之作法. 又據四分律載, 白二羯磨共有離衣․受日等五十七種, 然十誦律僅列擧四十七種.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上․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五](參閱白四羯磨2080․羯磨6137)
【백이십전百二十轉】
p2478-下→ 乃古代印度計算極大數目之名稱, 卽於億位以上次第自乘所成之數. 又稱百二十一轉. 出自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九․新譯華嚴經卷四十五. 新譯爲百二十一轉, 舊譯缺第九十九轉之鉢頭摩, 故爲百二十轉. 依新譯之名稱爲例, 洛叉(梵 lakṣa)之洛叉倍數爲俱胝(梵 koṭi), 俱胝之俱胝倍數爲阿庾多(梵 ayuta). 然據玄應音義卷二十三載, 洛叉相當於十萬, 一百洛叉等於一俱胝. 玆列擧其名稱如下 : (一)阿庾多, (二)那由多(梵 nayuta), (三)頻婆羅(梵 bimbara), (四)矜羯羅(梵 kaṅkara), (五)阿伽羅(梵 agāra), (六)最勝(梵 pravara), (七)摩婆羅(梵 mavara), (八)阿婆羅(梵 avara), (九)多婆羅(梵 tavara), (十)界分(梵 sīmā), (十一)普摩(梵 h腎man), (十二)禰摩(梵 neman), (十三)阿婆鈴(梵 avagamam), (十四)彌婆伽(梵 mīvagam), (十五)毘扌羅伽(梵 vīragam), (十六)毘伽婆(梵 vigavam), (十七)僧羯邏摩(梵 saṅkrama), (十八)毘薩羅(梵 visara), (十九)毘膽婆(梵 vicambha), (廿)毘盛伽(梵 vicaga), (廿一)毘素陀(梵 visota), (廿二)毘婆訶(梵 vivāha), (廿三)毘薄底(梵 vibhakti), (廿四)毘佉擔(梵 vikhyata), (廿五)稱量(梵 tulanam), (廿六)一持(梵 gharanam), (廿七)異路(梵 vipaśa), (廿八)顚倒(梵 viparya), (廿九)三末耶(梵 samarya), (卅)毘都羅(梵 viturṇam), (卅一)奚婆羅(梵 hevara), (卅二)伺察(梵 vicāra), (卅三)周廣(梵 vicasta), (卅四)高出(梵 atyudgata), (卅五)最妙(梵 viśiṣṭa), (卅六)泥婆羅(梵 nevala), (卅七)訶理婆(梵 hariva), (卅八)一動(梵 viksṣībha), (卅九)訶理蒲(梵 halibh腎), (四十)訶理三(梵 harīsa), (四一)奚魯伽(梵 heluga), (四二)達扌羅步陀(梵 drabuddha), (四三)訶魯那(梵 haruṇa), (四四)摩魯陀(梵 maluda), (四五)懺慕陀(梵 kṣamuda), (四六)瑿羅陀(梵 elada), (四七)摩魯摩(梵 malụma), (四八)調伏(梵 sadama), (四九)離憍慢(梵 vininda), (五十)不動(梵 vaimātra), (五一)極量(梵 pramātra), (五二)阿麽怛羅(梵 amātra), (五三)勃麽怛羅(梵 bhramātra), (五四)伽麽怛羅(梵 gamātra), (五五)那麽怛羅(梵 namātra), (五六)奚麽怛羅(梵 hemātra), (五七)鞞麽怛羅(梵 bhemātra), (五八)鉢羅麽怛羅(梵 paramātra), (五九)尸婆麽怛羅(梵 śivam偵ātra), (六十)翳羅(梵ela), (六一)薛羅(梵 vela), (六二)諦羅(梵 tela), (六三)偈羅(梵 gela), (六四)窣步羅(梵 spela), (六五)泥羅(梵 nela), (六六)計羅(梵 kela), (六七)細羅(梵 sela), (六八)睥羅(梵 phela), (六九)謎羅(梵 mela), (七十)娑扌羅荼(梵 sarata), (七一)謎魯陀(梵 meruda), (七二)契魯陀(梵 kharda), (七三)摩都羅(梵 mātula), (七四)娑母羅(梵 samula), (七五)阿野婆(梵 ayava), (七六)迦摩羅(梵 kamara), (七七)摩伽婆(梵 magava), (七八)阿怛羅(梵 atara), (七九)醯魯耶(梵 heluya), (八十)薛魯婆(梵 veluva), (八一)羯羅婆(梵 kalāpa), (八二)訶婆婆(梵 havava), (八三)毘婆羅(梵 vivara), (八四)那婆羅(梵 navara), (八五)摩扌羅羅(梵 malara), (八六)娑婆羅(梵 savara), (八七)迷扌羅普(梵 meruhu), (八八)者摩羅(梵 camara), (八九)馱麽羅(梵 dhamara), (九十)鉢羅麽陀(梵 pramada), (九一)毘伽麽(梵 vigama), (九二)烏波跋多(梵 upavartta), (九三)演說(梵 nirdeśa), (九四)無盡(梵 akṣaya), (九五)出生(梵 sambhuta), (九六)無我(梵 amama), (九七)阿畔多(梵 avānta), (九八)靑蓮華(梵 utpala), (九九)鉢頭摩(梵 padma), (一○○)僧祇(梵 saṅkhya), (一○一)趣(梵 gati), (一○二)至(梵 upagama), (一○三)阿僧祇(梵 asaṅkhya), (一○四)阿僧祇轉(梵 asaṅkhyaparivartta), (一○五)無量(梵 aparimāṇa), (一○六)無量轉, (一○七)無邊(梵 aparyanta), (一○八)無邊轉, (一○九)無等(梵 asamanta), (一一○)無等轉, (一一一)不可數(梵 agaṇeya), (一一二)不可數轉, (一一三)不可稱(梵 atulya), (一一四)不可稱轉, (一一五)不可思(梵 acintya), (一一六)不可思轉, (一一七)不可量(梵 ameya), (一一八)不可量轉, (一一九)不可說(梵 anabhilāpya), (一二○)不可說轉, (一二一)不可說不可說(梵 anabhilāpya anabhilāpya).
【백일갈마百一羯磨】
p2478-中→ 凡十卷. 唐代義淨譯. 全稱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百一, 乃槪稱數目之多 ; 羯磨, 指僧尼行事須徵得大衆贊可而成就其事之作法. 內容敘述一○一種羯磨法, 分爲單白․白二․白四等三種. 單白羯磨, 包括差屛敎人白以下二十二種 ; 白二羯磨, 包括結小界壇白二以下四十七種 ; 白四羯磨, 則包括受近圓白四以下三十二種. 本書卷末跋言(大二四․五○○中) : 右此羯磨言百一者, 蓋是擧其大數, 於大律中撿有多少不同, 乃是以類相收, 無違妨也.
【백일물百一物】
p2477-下→ 指僧衆之必需品. 又作百一衆具․百一供身. 謂除三衣一鉢之外, 比丘日常所需使用之各類物品, 均只得保存一件. 據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五本․釋氏要覽卷中等載, 此百字 : 竝非實在的一百之數, 而係泛指各類物品之數. 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五載, 百一物, 謂諸物得各蓄一件, 百一之外卽屬長物. 故超過規定數量之餘物, 稱爲長物. 例如擁有三衣以上之多衣, 或一鉢以上之多鉢卽是長物. 五分律卷二十列擧出各類聽許受持之百一物, 如 : 三衣․襯身衣․被衣․雨浴衣․覆瘡衣․蚊幮․敷經行處衣․障壁虱衣․單敷衣․護頰衣․拭體巾․針綎囊․漉水囊等. 此外,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亦擧出尼師檀․敷具․朱羅․波利迦羅衣․手巾等百一物之種類. 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載, 將佛陀一代時敎判釋爲制․聽二敎門, 而以此二門分別比丘之持物, 則三衣․六物等爲佛陀所制定, 故屬制門 ; 百一物及諸長物等爲方便受持者, 故屬聽門. 又據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三上載, 佛陀針對比丘各自不同之根機與果報, 而聽許受持不同之物件. 若上品之比丘, 僅聽許擁有一衣或三衣 ; 中品者得擁有百一物 ; 下品者則聽許擁有長物乃至衆寶, 惟保有長物者, 須先行說淨始得受持.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四․卷六․四分律開宗記卷三末․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一․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參閱制聽二敎3088․長物3598)
【백자극리극석굴伯子克里克石窟】
p2781-中→ 位於吐魯番東北四十五公里之木爾托克河峽谷之石窟寺院. 伯子克里克(Bezeklik), 原意爲裝飾之家 . 築於南北朝至元代之間. 石窟大多以壁畫․雕像作爲裝飾, 然至明代以後, 回敎徒入侵, 大擧破壞壁畫之畫面 ; 至本世紀初, 復因盧考克(Albert von Le Coq)․史坦因(Aurel Stein)等各國探險者之破壞剽掠, 現僅餘存多處空佛龕與空臺座, 以及被割空之壁畫遺蹟.
【백자진언百字眞言】
p2492-中→ 卽密敎金剛界所持誦的一百字之咒. 內容包括本尊之加護․堅固行者之身心, 乃至速疾成就一切所願等. 又作百字明․百字密語. 於金剛界之佛部․金剛部․蓮華部․寶部․羯磨部等五部, 皆各有百字眞言, 合稱五部百字眞言. 凡修金剛界大法時, 於正念誦之前, 先誦五部百字眞言, 或誦所修當部之百字眞言, 次誦當部之根本眞言. 或謂唯金剛部持誦百字眞言及根本眞言. 然據不動使者念誦法․三卷本底哩三昧耶經等所載者, 僅有七十五字. [略出經卷二․蓮華部心軌]
【백장독좌대웅봉百丈獨坐大雄峰】
p2490-中→ 禪宗公案名. 爲唐代百丈懷海禪師藉獨坐大雄峰拈提宗門要旨之公案. 又作百丈獨坐․百丈大雄峰․百丈奇特事. 五燈會元卷三(卍續一三八․四四下) : 曰 : “如何是奇特事?” 師曰 : “獨坐大雄峰.” 僧禮拜, 師便打. 獨坐, 有獨立於宇宙, 乃至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之意 ; 大雄峰, 爲江西百丈山之異稱, 懷海以入此山弘揚禪風, 故世稱百丈懷海. 獨坐大雄峰, 槪謂百丈多年於大雄峰之坐禪生涯旣爲獨立於宇宙之最上修行, 亦爲平常無奇, 擧凡行住坐臥語黙動靜均爲禪理禪行之禪者生涯. 故百丈特以獨坐大雄峰回答如何是奇特事之問, 乃收放自如․掃蹤滅跡之靈活機法. 其僧聞言, 當下禮拜, 則表示善能以機投機․以意遣意, 全然領會百丈之機法, 故佛果圜悟贊許爲(大四八․一六七上) : 這僧禮拜, 與尋常不同, 也須是具眼始得. (中略)這僧便禮拜, 似捋虎鬚相似, 只爭轉身處.然反遭百丈之棒打, 係因百丈了知該僧旣已領會, 仍施禮欲求更上之事, 遂以棒警示於體會․領解之餘, 尙須力行實踐. 碧巖錄第二十六則雪竇禪師之頌(大四八․一六七上) : 祖域交馳天馬駒, 化門舒卷不同途 ; 電光石火存機變, 堪笑人來捋虎鬚.[聯燈會要卷四․永平廣錄卷二]
【백장불도百丈佛圖】
p2489-上→ 指高度約達百丈之佛塔. 據北史西域傳載, 小月氏國城東十里, 有佛塔, 周圍長三百五十步, 高度有八十丈, 此卽所謂之百丈佛圖. 佛圖, 係塔之異稱, 多以甎․石․木材等建造, 常爲供奉佛舍利之處. [玄應音義卷七](參閱塔5421)
【백장산百丈山】
p2488-下→ 位於江西奉新縣西北, 靠近洞山. 馮水自山峰上迸出瀉下, 高達千尺, 故稱百丈 ; 以山勢超群, 故又稱大雄山. 唐德宗興元元年(784), 懷海入山, 創建鄕導庵(卽百丈寺), 大揚禪風, 當時有黃檗希運․潙山靈祐․百丈涅槃等才智之士雲集於此, 遂營建法堂․僧堂等, 竝折衷大․小乘律典, 制訂禪林淸規(百丈淸規). 自此, 始有獨立․完整之禪院 ; 而於此之前, 禪僧多居於律寺. 憲宗元和九年(814)懷海人寂, 由門人涅槃繼掌住持之職. 未久, 奉唐宣宗敕命, 興建大智聖禪寺, 成爲禪宗道場. 宋代以後, 優秀之禪僧輩出, 如 : 明照安․超․道恒․寶月․智贇․月․惟政․元肅․惟古․淨悟等師相繼住寺. 元文宗至順元年( 1330), 東陽德輝重修法堂, 堂上設天下師表閣, 以供奉懷海之像. 順帝至元元年(1335), 重輯百丈淸規, 頒行於全國禪林, 百丈山因此淸規而著稱於世. 明英宗正統七年(1442), 沙門忠智再編淸規. 崇禎年間(1628~1644)瑞白明雪住寺, 撰闢語․闢妄說各一篇, 駁斥費隱通容之說. 淸世祖順治年間(1644~1661), 爲霖道霈來此弘法. 現今尙存之古蹟有涅槃禪師碑․木人塚․黃犬塚․野狐巖․大義石, 及柳公權所書天下師表等字之大石碑. [宋高僧傳卷十․景德傳燈錄卷六․卷九․卷二十․卷二十五․釋門正統卷三․五燈會元續略卷二․大明一統志卷四十九․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一三六](參閱百丈淸規2489)
【백장야호百丈野狐】
p2489-下→ 禪宗公案名. 乃唐代百丈懷海禪師與野狐之機緣對話. 由此公案點出因果歷然之理. 又作不落不昧․五百生野狐․百丈不昧因果․百丈野狐墮脫. 從容錄第八則(大四八․二三一下) : 百丈上堂, 常有一老人聽法, 隨衆散去. 一日, 不去, 丈乃問 : “立者何人?” 老人云 : “某甲於過去迦葉佛時, 曾住此山. 有學人問 : 大修行底人還落因果也無?對他道 : 不落因果. 墮野狐身五百生. 今請和尙代一轉語.” 丈云 : “不昧因果.” 老人於言下大悟. 此公案中, 老人於過去世因說不落因果而撥無因果, 卽否定因果之理 ; 而由否定因果之故, 遂墮於惡趣之中. 不昧因果則與不落因果相反而肯定因果 ; 以肯定因果之故, 乃能脫離惡趣. 蓋自佛敎之基本敎說而言, 深信因果爲正傳之佛法, 乃一種大自然之法則. 故吾人不可妄加分別臆度或否定, 如能深信此種理法而依之修行, 則爲成佛之道. 故於此則公案中, 老人因百丈代爲轉語不昧因果而消泯過去獨斷之迷夢, 於言下大悟, 得脫野狐身. 古來禪家多以撥無因果卻自以爲悟達因果者, 稱爲野狐禪, 蓋由此典故而來. [聯燈會要卷四․五燈會元卷三․禪宗無門關第二則]
【백장청규百丈淸規】
p2489-中→ 凡二卷. 又稱敕修百丈淸規.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原爲百丈懷海(720~814)所制訂之淸規(世稱古淸規). 禪宗形成初期, 禪林尙無制度․儀式, 故該淸規設有法堂․僧堂․方丈等制度, 又規定衆僧分別擔任東序․寮元․堂主․化主等各種職務, 爲八․九世紀間中國禪宗脫離律寺, 維持獨自敎團生活之必要規範. 本書內容分上․下兩卷, 計有九章. 卷上有祝釐章第一․報恩章第二․報本章第三․尊祖章第四․住持章第五. 卷下有兩序章第六․大衆章第七․節臘章第八․法器章第九. 其中, 祝釐章記載聖節․景命四齋日祝讚․旦望藏殿祝讚․每日祝讚․千秋節․善月等對帝王聖壽萬歲之祈願, 此係國家權力統制下之宗敎敎團儀禮. 尊祖章敘述祖師忌辰之典禮. 大衆章收錄坐禪儀方法․禪院修業生活規範與百丈淸規制定之沿革. 懷海所訂之淸規原型於宋代失軼, 直至元順帝至元元年(1335), 東陽德輝奉順帝之敕命, 以宗賾之禪苑淸規及惟勉之叢林校定淸規等爲藍本, 重新編輯本書, 由全悟大訢校正, 此卽二卷本敕修百丈淸規.
【백장회해百丈懷海】
p2490-下→ (720~814)唐代僧. 福州長樂人, 俗姓王(一說姓黃). 自幼卽喜遊訪寺院, 年二十, 從西山慧照出家, 後從南嶽之法朝律師受具足戒, 未久至廬江(位於四川)硏讀經藏. 適逢馬祖道一在南康弘法, 乃傾心依附, 遂得道一之印可. 因與西堂智藏․南泉普願同入室, 時稱三大士. 後出主新吳(江西奉新)百丈山, 自立禪院, 制訂淸規, 率衆修持, 實行僧團之農禪生活. 嘗曰(大四八․一一一九中) : 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元和九年入寂, 世壽九十五. 敕諡大智禪師, 塔號大寶勝輪. 座下以黃檗希運․潙山靈祐居首. 其後, 宋․元諸帝又諡號覺照禪師․弘宗妙行禪師. 另據全唐文卷四四六唐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倂序所載, 師之生年爲天寶八年(749), 故世壽六十六. 師所訂淸規, 世稱百丈淸規, 天下叢林無不奉行, 爲禪宗史上劃時代之功績. 宋儒仿效而創立書院, 元明淸三朝, 更以書院爲鄕學, 充作養士之所, 皆師之賜.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宋高僧傳卷十․景德傳燈錄卷六](參閱懷海6661)
【백장회해선사어록百丈懷海禪師語錄】
p2491-中→ 唐代僧百丈懷海(720~814)撰. 據全唐文卷四四六陳詡所撰之唐洪州百丈山故懷海禪師塔銘倂序謂, 百丈語錄之編集者爲門人神行梵雲, 然百丈語錄曾一度散軼, 至明代始再行編印, 而編者姓名不詳. 本書今分別以語錄․廣錄等名稱,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九冊(四家語錄卷二․卷三), 及第一一八冊古尊宿語錄卷一․卷二. 內容皆係長文之垂示, 百丈引用報恩․涅槃․迦葉․寶積等經, 及寶誌․傅翕․僧肇等人之語句, 竝論述華嚴․金剛․般若等經之說, 由此諸說可略窺百丈思想之一斑.
【백정柏庭】
p3846-中→ (1149~1241)宋代僧. 四明定海(浙江鎭海)人, 俗姓方. 名善月, 字光遠. 自幼誦習六經, 十二歲通春秋大義, 卽依正覺寺道幷出家, 十五歲受具足戒, 先後禮謁草菴道因․梓庵有倫․月堂慧詢諸師. 淳熙七年(1180)往東湖辨利寺, 後遷慈溪(浙江)寶嚴寺, 旋又遷月波寺, 學徒雲集, 道譽一時. 紹熙二年(1191)轉壽聖寺, 致力宏揚天台學十三年. 嘉定二年(1209)撰楞伽經通義六卷, 四年草金剛般若經會解二卷. 六年奉寧宗之敕住持上天竺寺, 時師六十五歲. 八年夏旱, 依詔祈雨於明慶寺, 帝親臨幸, 驗顯, 特補左街僧錄. 紹定五年(1232)春再依旨住於上天竺寺. 淳祐元年(1241)示寂, 世壽九十三, 法臘七十八. 著作除上記外, 另有大部妙玄格言二卷․法華經文句格言三卷․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神寶記四卷․臺宗十類因革論四卷․金剛錍論義解三卷等多種行世. [佛祖統紀卷十八․卷二十五․補續高僧傳卷三]
【백제관음百濟觀音】
p2500-下→ 指安置於日本法隆寺大寶藏殿的飛鳥時代之觀音立像. 造像風格異於止利派佛像, 其造型, 身軀極扁平細長, 垂髮數條, 作波紐狀披於兩肩, 形像寫實, 自兩腕垂下之天衣, 於正面不見變化, 然自側面觀之, 則恍然欲動. 身長二點一公尺, 由其線條圓潤之手筆觀之, 可推測乃仿自我國南方流傳之式樣.
【백제사百濟寺】
p2500-中→ ①位於日本奈良縣北葛城郡廣陵町(原名百濟村). 原爲熊凝村熊凝精舍, 遷建後改稱百濟大寺, 再移至高市. 空海卽於其遺址建立寺院. 其三重塔爲室町時期之建築. ②位於日本滋賀縣愛知郡愛東村. 又稱久多良寺. 山號釋迦山. 爲聖德太子所建諸寺之一. 由於百濟僧居於此, 因而繁榮一時. 後曾焚毁. 今之堂塔爲江戶時期之建築. ③爲位於日本大阪府牧方市之廢寺, 或爲居於附近之百濟王族之氏寺. 今日出土之瓦片屬奈良時期古物. 其伽藍仿效藥師寺之樣式, 於平安末期卽告衰頹.
【백족白足】
p2085-上→ 劉宋時代之神異僧. 關中人, 俗姓張. 以鳩摩羅什爲師. 晉孝武太元(376~396)末年, 齎經律數十部往遼東宣化, 爲高句麗聞道之始. 多異迹, 或謂五十餘年未嘗寢臥. 又以足白於面, 雖跣涉泥水, 未嘗沾濕, 色愈鮮白, 時人稱爲白足禪師․白足和尙或白脚師;廣弘明集卷二․破邪論卷上等, 記載師之事蹟時, 皆稱白足阿練․白足阿練若. 後人因而謂僧爲白足. 北魏太武帝滅法, 坑殺淨侶, 師往諫, 太武親斬之, 不死, 帝懼而謝罪(446). 後不知所終. 又佛祖統紀卷三十八所載師之法號爲曇始, 然廣弘明集則載惠始, 破邪論載慧始. [梁高僧傳卷十․歷代三寶紀卷九․佛祖歷代通載卷八․鷄跖集]
【백좌호마百座護摩】
p2496-中→ 指修行護摩法一百次. 修護摩法之次數稱爲坐或座, 故一百次之護摩法稱爲百座護摩. 依照規定, 護摩之修法爲密敎行者必不可少之祭修火法. (參閱護摩6869)
【백중학百衆學】
p2496-中→ 衆學, 梵語 śikṣā-karaṇi, 巴利語 sikkhā karaṇīya. 意譯應當學․應學作. 乃戒禁觸犯突吉羅罪(梵 duṣkṛta, 意譯惡作)之戒法. 此類輕戒難持而易犯, 必須細心注意, 經常憶念修學, 故特以學爲名. 又衆學之數, 諸律不同, 其中, 四分律總括爲百戒, 故通稱爲百衆學. [四分律卷十九](參閱突吉羅3924․衆學4753)
【백진白眞】
p2089-下→ 指讚歎祖師眞儀之意. 又作嘆眞. 眞, 指祖師或佛菩薩之圖像. 卽祖師忌之時, 於回向文之首, 唱儷語或偈文, 乃表白於眞影前之義, 故稱白眞. [備用淸規卷一達磨祖師忌․洞上僧堂淸規行法鈔卷四諸疏法]
【백찬白贊】
p2106-下→ 指表白讚歎佛德之語, 或謂於佛前頌文唱讚. 又稱白佛歎佛贊․歎佛․讚佛․白佛. [敕修百丈淸規卷六病僧念誦․禪林象器箋卷十三諷唱門]
【백천인다라니경百千印陀羅尼經】
p2491-下→ 全一卷. 唐代實叉難陀譯. 又作百千印.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經屬雜密經, 內容包括根本陀羅尼․陀羅尼心咒․隨心咒等. 行者若書寫此經, 且供奉於塔中, 其功德同於造立百千之塔.
【백탑사白塔寺】
p2098-中→ ①位於秣陵(江蘇江寧)三井里. 劉宋昇明二年(478)齊高帝創建. 相傳東晉升平年間(357~361)有鳳凰來集此地, 故名鳳凰臺. 劉宋之時, 求那跋陀羅在此地建寺, 寺成之後, 寺衆每苦於山高得水之難, 有沙門法和發誓曰:若住此地, 當自然出水.乃於食堂前鑿井, 未及數仞, 有淸泉湧出. 陳代, 有曹毘至此開講肆, 僧榮․法侃等高僧亦前來侍講. 隋仁壽年間(601~604), 慧達營建七層木浮圖以莊嚴寺宇. ②位於江蘇銅山. 鳩摩羅什之門徒僧嵩曾住此寺, 宣講成實之學, 後有僧淵․道登等人繼之弘揚. 北魏孝文帝好成實, 嘗臨幸此寺, 睹僧淵․僧嵩之道跡. ③位於北平. 建於元代至元八年(1271), 爲世祖忽必烈建設大都(北平)時重要工程之一. 塔高五十點九公尺, 爲我國最大之覆鉢式佛塔. 唐山大地震時(1974), 塔頂傾斜, 損壞嚴重, 但整修白塔時, 意外發現寶頂裏有方形․圓形․長方形之盒子及大藏眞經七二四函. 盒子裏有二十多件文物, 每件刻有或標有大淸乾隆癸酉年敬裝字樣, 癸酉年卽乾隆十八年(1753). 大藏眞經係淸代龍藏版印刷, 字體渾厚端秀, 爲不可多得之珍品. 所發現文物之中有赤金長壽佛一尊, 線條淸晰, 神態自如, 工藝精湛.
【백탑사百塔寺】
p2497-上→ 位於陝西長安縣終南山北麓之楩梓谷口. 三階敎之開祖信行示寂後, 葬於該地 ; 其後, 三階敎之法孫相繼建墓於信行之舍利塔院左右. 貞觀五年(631), 信行之弟子僧邕於示寂前, 命弟子將其葬於信行塔院之左, 顯慶二年(657)光明寺慧了․化度寺僧海禪師, 總章元年(668)道安禪師, 開元四年(716)淨域寺法藏禪師等, 均建塔於此, 大曆年間(766~779)遂有百塔寺之稱. 至宋代太平興國三年(978), 改寺名爲興敎寺. 至明․淸以後, 本寺荒廢甚鉅, 今僅存小僧房一間. 寺外有一座高約二十公尺之五層甎塔․兩座尊勝陀羅尼經幢, 其中一座造於唐文宗太和五年(831), 背面之銘文係行律比丘尼願證爲其師惣靜荼毘所作之記. 此外另有造於唐末之長方形大理石水盤, 及若干座石蓋石座․石塔身殘石等. 百塔所奉者, 全爲三階敎之僧衆. 據金石萃編所收張芬碑記之記載, 百塔寺地乃唐相裴休所施. [陝西通志․金石萃編卷五十七]
【백퇴白槌】
p2100又作白椎. 指打椎告事. 白, 告白;椎, 係於一般律院告大衆靜肅時敲打之器具. 白椎之人, 稱爲白椎師, 多以知法之尊宿任之. 初時, 凡鳴槌而白事, 皆稱白槌, 然禪林獨於開堂或祝國(新住持入寺, 其時竝祈禱國泰民安及聖壽無疆, 特擧行說法之重大儀式)時之打槌稱爲白槌. 首先白槌師鳴槌一下, 息靜群喧, 方白於衆, 謂(大四八․一一二六上):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稱爲白槌. 其次, 長老之對說終結時, 白槌師更槌一下, 白:諦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稱爲結槌. 祖庭事苑卷八(卍續一一三․一一八下):白椎, 世尊律儀. 欲辨佛事, 必先秉白, 爲穆衆之法也. 今宗門白椎, 必命知法尊宿以當其任. 長老才據座已, 而秉白云:『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 』長老觀機法會酬唱旣終, 復秉白曰:『諦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此蓋先德之眞規, 皆不失佛意. 且見叢林多擧世尊升座, 文殊白椎.[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入院開堂祝壽條․禪苑淸規卷一․禪林象器箋卷十三諷唱門 ](參閱槌砧5819)
【백팔번뇌百八煩惱】
p2487-下→ 謂衆生之煩惱有一百零八種. 又作百八結業, 以煩惱能生種種惡業之故. 關於其內容有多種異說 : (一)據大智度論卷七․大乘義章卷六等載, 百八煩惱指十纏與九十八結. 十纏, 卽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擧․惛沈․忿․覆等 ; 九十八結, 卽三界之八十八見惑與十修惑. (二)據明度五十校計經(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九)․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五(會本)等載, 眼․耳․鼻等六根以色․聲․香等六塵之境爲對象時, 各有好․惡․平(非好非惡)三種分別, 合爲十八種, 又一一各有染․淨之分, 合爲三十六種. 復配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 合爲一百零八種煩惱. (三)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五載, 六根各有苦․樂․捨等三受, 合爲十八種 ; 六根復各有好․惡․平三種, 合爲十八種, 總共三十六種 ; 再配以過去․未來․現在三世, 合爲一百零八種煩惱. 此外, 寺院朝夕撞鐘一百零八下, 意指消除一百零八種煩惱. 又隨百八煩惱之數而有百八念誦․百八珠數․百八三昧․百八尊等. [木槵子經․大智度論卷三十六․卷六十八․釋氏要覽卷中]
【백팔삼매百八三昧】
p2480-中→ 百八, 卽一○八種 ; 三昧(梵 samādhi), 卽心安住於一境之寂靜狀態. 據大品般若經卷三相行品․卷五問乘品․大般若經卷四一四․大智度論卷四十三․卷四十七等載, 三昧有一百零八種, 稱爲百八三昧. 卽 : (一)首楞嚴三昧(梵 śūraṃ-gama), 又作健行三昧. 首楞嚴, 意爲堅固攝持諸法. 菩薩住此三昧, 則於諸三昧行相之多少淺深, 悉能分別了知, 一切魔惱不能破壞. (二)寶印三昧(梵 ratna-mudra), 菩薩住此三昧, 於一切三昧悉能印證 ; 諸寶中以法寶爲最殊勝, 今世後世乃至涅槃, 能爲利益. (三)師(獅)子遊戱三昧(梵 siṃha-vikrīḍita), 菩薩住此三昧, 於一切三昧中, 出․入․遲․速等皆得自在, 於諸外道, 强者能破之, 信者能度之 ; 猶如獅子戱時, 能制伏諸群獸. (四)妙月三昧(梵 su-candra), 菩薩入此三昧, 能除無明暗蔽等諸法邪見 ; 猶如淸淨滿月, 無諸障翳, 而能破除黑暗. (五)月幢相三昧(梵 candra-dhvaja-ketu), 菩薩入此三昧, 一切諸法通達無礙, 皆悉順從 ; 猶如大將 : 以寶幢作月之像, 人見此相, 悉皆隨從. (六)出諸法三昧(梵 sarva-dharmodgata), 又作出諸法印三昧․一切法湧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令一切三昧出生增長 ; 猶如降下及時雨, 令草木皆生. (七)觀頂三昧(梵 vilokita-mūrdha), 菩薩入此三昧, 能遍見一切三昧, 如住山頂, 悉見衆物. (八)畢法性三昧(梵 dharma-dhātu-niyata), 又作法界決定三昧. 諸法體性, 無量無二, 難可執持. 菩薩入此三昧, 則能決定知諸法性, 而得定相 ; 猶如虛空無能住者, 得神足力, 則能處之. (九)畢幢相三昧(梵 niyata-dhvaja-ketu), 又作決定幢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決定持諸三昧法幢, 於諸三昧最爲尊勝 ; 猶如大將得幢, 表其尊大之相. (十)金剛三昧(梵 vajra), 又作金剛喩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智慧堅固, 能破諸三昧 ; 猶如金剛堅固不壞, 能碎諸萬物. (十一)入法印三昧(梵 sarva-dharma-praveśa-mudra), 如人入國境, 有印得入, 無印則不得入 ; 菩薩住此三昧, 卽能入於諸法實相. (十二)三昧王安立三昧(梵 samādhi-rājā-supratiṣṭhita), 又作善立定王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一切諸三昧中皆得安住 ; 猶如大王, 安住正殿, 召諸群臣, 皆悉從命. (十三)放光三昧(梵 raśmi-pramukta), 菩薩住此三昧, 能放種種光明, 照諸三昧, 悉皆明了. (十四)力進三昧(梵 bala-vy腎ha), 又作精進力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諸三昧得自在力, 常能神通變化, 度諸衆生. (十五)高出三昧(梵 samudgata), 又作出生三昧․等湧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所有福德智慧, 皆悉增長, 諸三昧性得從心而出. (十六)必入辯才三昧(梵 nirukti-niyata-praveśa), 又作入一切言詞決定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辯說一切三昧, 於衆生語言次第及經書名字等, 悉能分別無礙. (十七)釋名字三昧(梵 adhivacana-praveśa), 又作入名字三昧․等入增語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釋諸三昧名字及諸法義, 令人得解. (十八)觀方三昧(梵 dig-vilokita), 菩薩住此三昧, 於諸三昧出入自在無礙, 故能以憐愍․平等之心, 觀照十方衆生, 皆得度脫. (十九)陀羅尼印三昧(梵 ādhāraṇa-mudra), 又作總持印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持諸三昧印, 分別諸三昧. (廿)無誑三昧(梵 asaṃpramoṣa), 又作不忘三昧․無忘失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不生愛․恚等無明之邪見, 於諸三昧皆無迷闇之事. (廿一)攝諸法海三昧(梵 sarva-dharma-samavasaraṇa-sāgara-mudra), 又作攝諸法海印三昧․諸法等趣海印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三乘法皆攝入是三昧中 ; 如一切河流, 皆歸於海. (廿二)遍覆虛空三昧(梵 ākāśa-spharaṇa), 菩薩住此三昧, 以三昧力遍覆無量無邊之虛空, 或放光明, 或以音聲充滿其中. (廿三)金剛輪三昧(梵 vajra-maṇḍala), 菩薩住此三昧, 能持諸三昧, 於一切法中所至無礙 ; 猶如金剛輪, 所往之處無有障礙. (廿四)寶斷三昧(梵 raṇaṃ-jaha), 菩薩住此三昧, 能斷除一切三昧之煩惱諸垢 ; 如有眞寶, 能治諸寶, 令得潔淨. (廿五)能照三昧(梵 vairocana), 又作能照耀三昧․遍照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以智慧照了諸法 ; 猶如日出, 普照世間, 事皆顯了. (廿六)不求三昧(梵 aniṃiṣa), 又作不眴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照了諸法, 皆如幻化, 三界愛欲悉斷, 都無所求. (廿七)無住三昧(梵 aniketa-sthita), 又作三昧無處住三昧․無相住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照了諸法, 念念無常, 無有住相. (廿八)無心三昧(梵 niścints), 又作不思惟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心․心所法, 皆不生起作用. (廿九)淨燈三昧(梵 vimala-pradīpa), 又作無垢燈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離諸煩惱垢, 智慧之燈得以淸淨明發. (卅)無邊明三昧(梵 ananta-prabha), 又作無邊光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以智慧光明, 普照十方無邊世界衆生及無量諸法, 皆悉明了. (卅一)能作明三昧(梵 prabhā-kara), 又作發光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能照明諸法 ; 猶如暗中燃炬 : 無不明了. (卅二)普照明三昧, 又作普遍明三昧․普照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普照諸法種種三昧門 ; 猶如輪王寶珠, 光照四邊. (卅三)堅淨諸三昧(梵 śuddha-sāra), 又作淨堅定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令諸三昧淸淨堅牢, 不爲一切垢法所染壞. (卅四)無垢明三昧(梵 vimala-prabha), 又作無垢光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離一切諸三昧垢, 破除一切無明之愛欲煩惱, 亦能照了一切三昧. (卅五)歡喜三昧(梵 rati-kara), 又作發妙樂三昧․作樂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生無量無邊之法樂. (卅六)電光三昧(梵 vidyut-pradīpa), 又作電燈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無始以來所失之道, 還復能得, 如電光暫現, 以導引行者得路. (卅七)無盡三昧(梵 akṣaya), 菩薩住此三昧, 滅諸法無常等相, 卽入不生不滅眞實之理. (卅八)威德三昧(梵 tejovatī), 又作具威光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得無量威德自在莊嚴. (卅九)離盡三昧(梵 kṣayāpagata), 菩薩住此三昧, 能見諸三昧無有窮盡, 竝了達無量阿僧祇劫各種功德果報相應之理, 而遠離一切斷滅之見. (四十)不動三昧(梵 aniñjya), 又作無動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知諸法實相, 畢竟空寂, 智慧與三昧相應, 於一切三昧及一切法都不戱論. (四一)不退三昧(梵 avivarta), 又作莊嚴三昧․無瑕隙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常不退轉, 卽是阿鞞跋致. (四二)日燈三昧(梵 sūrya-pradīpa), 又作日光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照了種種法門及諸三昧 ; 猶如日出, 能照一切世界, 又如燈明, 能照破暗室. (四三)月淨三昧(梵 candra-vimala), 又作淨月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智慧淸淨, 利益衆生, 又能破諸三昧之無明 ; 如月圓明, 破諸黑暗. (四四)淨明三昧(梵 śuddha-prabhāsa), 又作淨光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明了諸法, 無有障礙. (四五)能作明三昧(梵 āloka-kara), 又作發明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與般若之智相應, 而洞照明了諸三昧門. (四六)作行三昧(梵 kārākāra), 又作大般若闕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發起先前所得諸三昧. (四七)知相三昧(梵 jñāna-ketu), 又作智幢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見一切諸三昧中, 有眞實智慧之相. (四八)如金剛三昧(梵 vajropama), 菩薩住此三昧, 能破一切煩惱結使, 無有遣餘 ; 猶如金剛, 能破諸物, 滅盡無餘. (四九)心住三昧(梵 citta-sthiti), 又作住心三昧. 衆生之心相輕疾多變, 難制難持, 菩薩住此三昧, 則能攝諸散亂, 心不動轉. (五十)普明三昧(梵 samantāloka), 又作遍照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一切法, 見光明相, 無諸黑暗, 以神通力, 普照世間, 了了無礙. (五一)安立三昧(梵 supratiṣṭhita), 又作善住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一切諸功德善法中, 安立堅固, 如須彌山安立不動. (五二)寶聚三昧(梵 ratna-koṭi), 又作寶頂三昧․寶積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轉一切所有國士, 皆成七寶. (五三)妙法印三昧(梵 vara-dharma-mudra), 菩薩住此三昧, 得諸佛菩薩深妙功德智慧之法印諸三昧. (五四)法等三昧(梵 sarva-dharma-samatā), 又作一切法平等性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照了衆生及一切法, 悉皆平等. (五五)斷喜三昧(梵 rati-jaha), 又作生喜三昧․捨愛樂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觀苦․空․無常․無我․不淨等相, 於一切世間心生厭離, 不起樂著之想. (五六)到法頂三昧(梵 dharmodgata), 又作入法頂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以般若方便之力, 到達法山之頂. (五七)能散三昧(梵 vikiraṇa), 又作飄散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卽與空慧相應, 能破散諸法. (五八)分別諸法句三昧(梵 sarva-dharma-pada-prabheda), 又作壞諸法處三昧․分別法句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分別一切諸法語言文句, 爲衆生演說, 詞無滯礙. (五九)字等相三昧(梵 samākṣarāvakāra), 又作平等字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觀諸字諸語, 悉皆平等, 呵罵讚歎, 無有憎愛. (六十)離字三昧(梵 akṣarāpagata), 又作離文字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了達諸法眞如之義, 而不被文字言詮等所障礙, 故於義海之中, 自無妄見文字之存在 ; 卽於文字經卷之中, 亦能直見眞義而遠離文字名相之執著. (六一)斷緣三昧(梵 ārambaṇa-cchedana), 又作斷所緣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於樂中不生歡喜心, 於苦中不生瞋怨心, 於不苦不樂中, 亦不生難捨之心, 於此三受 ; 皆遠離不著而心滅緣斷. (六二)不壞三昧(梵 avikāra), 又作無變異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了知法性畢竟空寂, 戱論不能破, 無常亦不能轉. (六三)無種相三昧(梵 aprakāra), 又作無品類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了知諸法無相, 而不見諸法種種之相. (六四)無處行三昧(梵 aniketa-cārin), 又作無相行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知貪․瞋․癡三毒火燃於三界, 故心不依止之 ; 知涅槃畢竟空, 故亦不依止. (六五)離朦昧三昧(梵 timirāpagata), 又作離闇三昧․離翳闇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於諸三昧中, 微翳無明等, 悉皆除盡. (六六)無去三昧(梵 cāritravatī), 菩薩住此三昧, 不見一切諸法去來之相. (六七)不變異三昧(梵 acala), 又作不動三昧․不變動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觀一切諸三昧法, 皆不見有變異之相. (六八)度緣三昧(梵 viṣaya-tirīrṇa), 又作度境界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六塵中諸煩惱緣, 悉皆盡滅, 能度六塵大海, 亦能超過一切三昧緣生智慧. (六九)集諸功德三昧(梵 sarva-guṇa-saṃcaya-gata), 又作集諸德三昧․集一切功德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修集一切善根功德, 初夜․後夜, 無有休息, 猶如日月運轉不停. (七十)住無心三昧(梵 sthita-niścitta), 又作無心住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僅隨智慧而不隨於心, 住於諸法實相之中. (七一)淨妙華三昧(梵 śubha-puṣpita-śuddhi), 又作淨妙花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於諸三昧中, 開諸功德花, 以自在莊嚴 ; 如樹花開敷, 樹自嚴飾. (七二)覺意三昧(梵 bodhy-aṅgavatī), 菩薩住此三昧, 令諸三昧變成無漏, 與七覺相應. (七三)無量辯三昧(梵 ananta-pratibhāna), 又作具覺支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得無量辯才, 樂說一句, 經無量劫而不窮盡. (七四)無等等三昧(梵 asama-sama), 菩薩住此三昧, 觀一切衆生皆如同佛, 觀一切法皆同佛法, 與無等等般若波羅蜜相應. (七五)度諸法三昧(梵 sarva-dharmātikramaṇa), 又作超一切法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入三解脫門, 超出三界, 度化三乘衆生. (七六)分別諸法三昧(梵 pariccheda-dara), 又作決判諸法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分別諸法之善․不善․有漏․無漏․有爲․無爲等諸相. (七七)散疑三昧(梵 vimati-vikiraṇa), 又作散疑網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於一切法中, 悉斷疑網, 得一切諸法實相. (七八)無住處三昧(梵 niradhiṣṭhāna), 又作無處三昧, 無所住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通達諸法而不執著滯礙於其一一法之一定準則. (七九)一莊嚴三昧(梵 eka-vyūha), 又作一相三昧․一相莊嚴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觀見諸法皆一, 無論有相․無相, 或一切法空, 皆能了知一切卽一之理, 而以一相智慧莊嚴此三昧. (八十)生行三昧(梵 ākārābhīnirhāra), 又作引發行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觀種種行相․入相․住相․出相, 如是諸相皆空. (八一)一行三昧(梵 ekākāra), 又作一行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與畢竟空相應, 更無餘行次第. (八二)不一行三昧(梵 ākārānavakāra), 又作離行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不見諸三昧單一之相, 以此三昧而能兼行其餘各種觀行之故. (八三)妙行三昧(梵 su-cārin), 又作妙行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不見諸三昧有兩種以上之蕪雜行相, 而係唯一之畢竟空相應三昧, 故一切戱論皆不能破. (八四)達一切有底散三昧(梵 nairvedhika-sarva-bhava-talopagata), 又作達諸有底散壞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以無漏智慧, 通達三有, 乃至非有想非無想之底, 一切諸有皆令散壞. (八五)入名語三昧(梵 saṃketa-ruta-praveśa), 又作入言語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能識一切衆生․一切物․一切法名字․一切語言, 無不解了. (八六)離音聲字語三昧(梵 nirghoṣāksara-vimukta), 又作解脫音聲文字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觀一切諸法皆無音聲語言, 常寂滅相. (八七)然(燃)炬三昧(梵 jvalanolka), 又作炬熾然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以智慧之炬, 照明一切諸法, 毫無錯落紛雜 ; 如燃炬夜行, 不墮險處. (八八)淨相三昧(梵 lakṣaṇa-pariśodhana), 又作嚴淨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淸淨具足, 莊嚴三十二相, 又能如法觀於諸法總別之相, 亦能觀諸法無相淸淨. (八九)破相三昧(梵 anabhilakṣita), 又作無標幟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不見一切法相, 亦不見諸三昧之相. (九十)一切種妙足三昧(梵 sarvākāra-varopeta), 又作具一切妙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以諸功德莊嚴禪定, 令得淸淨而具足一切妙相. (九一)不喜苦樂三昧(梵 sarva-sukha-duḥkha-nirabhinandī), 又作不憙苦樂三昧․不憙一切苦樂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觀世間之樂, 多過多患, 虛妄顚倒, 非可愛樂 ; 觀世間之苦如病, 如箭入身, 心不喜樂. 以一切法虛誑之故, 苦樂皆無喜. (九二)無盡相三昧(梵 akṣaya-karaṇḍa), 又作不盡行三昧․無盡行相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觀一切法, 不斷不常, 無壞無盡. (九三)陀羅尼三昧(梵 dhāraṇīmat), 又作多陀羅尼三昧․具陀羅尼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持諸三昧, 諸陀羅尼亦皆自然而得. (九四)攝諸邪正相三昧(梵 samyaktva-mithyātva-sarva-saṃgrahaṇa), 又作取諸邪正相三昧․攝伏一切正性邪性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一切衆生, 都無所棄, 一心攝取, 而不見有邪正等相. (九五)滅憎愛三昧(梵 anurodhāpratirodha), 又作離憎愛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滅諸憎愛, 於可喜法中不生愛, 於可惡法中不生瞋. (九六)逆順三昧(梵 sarva-rodha-virodha-saṃraśamana), 又作靜息一切違順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於諸法中逆順自在, 能破一切邪逆衆生, 能順一切可化衆生, 而又不著逆順之相. (九七)淨光三昧(梵 vimala-prabha), 又作無垢明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諸三昧光明淸淨, 諸煩惱垢皆不可得. (九八)堅固三昧(梵 sāravat), 又作具堅固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於諸法實相, 智慧相應, 皆悉堅固 ; 猶如虛空, 不可破壞. (九九)滿月淨光三昧(梵 paripūrṇa-candra-vimala-prabha), 菩薩住此三昧, 淨智光明具足, 滅愛․恚等無明火, 淸涼功德, 利益衆生 ; 猶如秋月圓滿, 破諸黑暗, 淸涼可樂. (一○○)大莊嚴三昧(梵 mahā-vyūha), 菩薩住此三昧, 則大莊嚴成就, 見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 以七寶華香莊嚴佛處, 如是等莊嚴功德, 而心無所著. (一○一)能照一切世三昧(梵 sarvākāra-prabhā-kara), 又作照一切世間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照衆生世間․住處世間․五衆世間等一切諸法. (一○二)三昧等三昧(梵 samādhi-samatā), 又作等三昧․定平等性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能平等觀諸三昧, 不見有深淺高低之別, 觀一切有爲之法皆從因緣而生, 與三昧之相亦皆平等. (一○三)攝一切有諍無諍三昧(梵 araṇa-saraṇa-sarva-samavasaraṇa), 又作無諍行三昧․有諍無諍平等理趣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能於一切法中, 通達無礙, 不見是法如是相, 不見是法不如是相, 於衆生中亦無好醜諍論, 僅隨其心行, 而攝受度脫之. (一○四)不樂一切住處三昧(梵 anilambha-niketa-nirata), 又作無住處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不樂住世間, 以世間無常之故 ; 亦不樂住非世間, 以不執著於空之故. (一○五)如住定三昧(梵 tathatā-sthita-niścita), 又作決定安住眞如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則知一切法如實相, 不見有法超越此者. (一○六)壞身衰三昧(梵 kāya-kali-saṃpramathana), 又作壞身三昧․離身穢惡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以智慧力破除色身諸種自然壞滅之衰相. (一○七)壞語如虛空三昧(梵 vāk-kali-vidhvaṃsana-gagana-kalpa), 又作離語穢惡三昧. 菩薩住此三昧, 不見諸三昧語業依聲而有, 如虛空, 如幻化, 不生憎愛. (一○八)離著虛空不染三昧(梵 ākāśāsaṅga-vimukti-nirupalepa), 又作無染著如虛空三昧. 菩薩修行般若波羅蜜, 觀諸法畢竟空, 不生不滅, 猶如虛空 ; 雖得此三昧, 而於此虛空三昧之相, 亦不染著. [大智度論卷五]
【백팔수주百八數珠】
p2488-上→ 卽由一百零八顆珠粒貫串而成之念珠. 爲各種顆數所成念珠中最普遍之一種. 木槵子經(大一七․七二六上) : 佛告王言 : “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 當貫木槵子一百八, 以常自隨, 若行․若坐․若臥, 恒當至心無分散意, 稱佛陀․達磨․僧伽名, 乃過一木槵子. (中略)若復能滿一百萬遍者, 當得斷除百八結業.” (參閱念珠3215)
【백팔애행百八愛行】
p2487-中→ 百八, 卽一百零八 ; 愛行, 指修惑. 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五載, 集諦涵攝之一百零八種愛行, 由四種因緣所成 : (一)由內․外之差別, 指所依之六處分爲內六處․外六處. (二)由所依之差別, 指依止於六處. (三)由自性之差別, 指自性有軟․中․上等三品. (四)由時分之差別, 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之分. 所謂百八愛行是有愛之自性分爲軟․中․上等三品, 三品各依六處, 故成十八愛行, 六處有內․外之別, 故成三十六愛行, 又配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時分差別, 成爲百八愛行. 然於大方等大集經卷六十十力菩薩品謂, 心․意․識三種各有五四○種百八愛行, 又以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所緣之色․聲等境各有好․中․惡三種, 亦各有五四○種百八愛行. 另於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四問分四聖諦品謂, 由十八愛行開立內所造與外所造, 成爲三十六愛行, 有別於瑜伽師地論之愛行論.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俱舍論卷六․卷二十六․俱舍釋論卷五․俱舍論光記卷六․俱舍論寶疏卷六]
【백팔존百八尊】
p2487-上→ 指一百零八尊佛菩薩, 乃安置於密敎金剛界曼荼羅根本成身會者. 卽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四攝․八供․賢劫十六尊․外金剛部二十天․五頂輪王以下三十五尊等.
【백팔종百八鐘】
p2488-中→ 指寺院朝暮擊鐘一百零八下. 乃象徵破除百八煩惱, 故稱百八鐘. 此一行事始自我國.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八法器章載, 晨曉鳴鐘以破除長夜而警覺睡眠, 晩幕鳴鐘以喚醒世人之昏闇迷惑. 又謂, 引持鐘杵宜緩, 擊鐘揚聲宜長, 分三通各三十六下, 起止三下稍緊, 總計一百零八下. 另據禪林象器箋唄器門載, 百八鐘分三轉, 一轉三十六下, 前十八下之速緩, 後十八下之速急. 又共敲擊一百零八下係爲配合十二月․二十四氣․七十二候. 又睡前鳴百八響或稱爲幽冥鐘. 在日本, 歲末夜半時鳴鐘一百零八下, 稱爲除夕鐘. [類聚名物考卷三三四]
【백하白夏】
p2089-下→ 謂於夏安居之中, 日日向大衆告白而勸精進之意.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四(大四○․二三九下):於小食上, 維那打槌告云:『白大衆, 安居已過一日, 餘有八十九日在, 當勤精進, 謹愼莫放逸!』(餘日準此加減)此外, 白夏一詞, 亦爲夏安居之異稱. 又作夏行․夏經․夏籠․夏書․夏斷․坐臘․坐夏.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四․禪林類聚卷十四․禪林象器箋卷三節時門]參閱安居2398)
【백하천황白河天皇】
p2088-上→ (1053~1129)日本第七十二代天皇. 承曆元年(1077)於白河創建法勝寺, 未久, 於法勝寺修大乘會, 竝會同圓宗寺法華會․法勝寺大乘會二會之講師, 定僧綱之制. 應德二年(1085), 於宮中受法華. 後讓位於堀河天皇, 而於永長元年(1096)出家, 曾以金字書寫大藏經, 竝數度臨幸高野山․熊野等各大道場, 所頒賜之佛像․建造之佛塔不可勝數. 又嚴禁殺生, 盡放籠鳥, 停止諸國貢魚, 燒毁八千餘張漁網. 大治四年示寂, 享年七十七. [元亨釋書卷二十五․大日本史卷四十四]
【백학흑학白學黑學】
p2104-下→ 指儒學與佛學. 語出南朝劉宋時代之治城沙門慧琳所著之白黑論一文, 文中以白學喩指儒學;以黑學喩指佛學. 其文曰:有白學先生以爲中國聖人經綸百世, 其德弘矣!智周萬變, 天人之理盡矣!道無隱旨, 敎罔遺筌, 聰叡迪哲, 何負於殊倫哉!有黑學道士陋之, 謂不照幽冥之途, 弗及來生之化, 雖尙虛心, 未能虛事, 不逮西域之深也. 上引之中, 白學先生卽是崇尙周孔聖道之人, 黑學道士則指主張佛敎敎義之人. 慧琳於白黑論中, 主要卽以白學先生與黑學道士之往來問答論難爲全文申論之法, 文中認爲形體凋弊則心神亦隨之散滅, 竝强調周孔之仁義․老莊之無欲皆同於釋迦之慈悲攝化, 故安排文中黑白二人之對話結果爲白學先生優勝, 而有六度與五敎竝行, 信順與慈悲齊立, 殊途而同歸之結論. 此文一出, 引起當時佛敎界之攻伐排擯, 亦因而展開佛敎史上著名的心神存滅論爭. [弘明集卷二․卷三․宋書列傳第五十七天竺迦毘黎國傳](參閱白黑論2098․神滅不滅論爭4257)
【백호상白毫相】
p2093-中→ 梵語 ūrṇa-lakṣana, 巴利語 uṇṇa-lakkhaṇa. 又作毫眉․毫相․白毛相․眉間白毫相․白毫莊嚴面相․白毫毛光相․眉間白毫光相․眉間毫相․額上毫相功德滿足相․眉間生毛潔白右縈相․眉間白毛長好右旋相․眉間白毫軟白兜羅綿相. 爲如來三十二相之一. 世尊在兩眉之間有柔軟細澤之白毫, 引之則長一尋(或謂初生時長五尺, 成道時長一丈五尺), 放之則右旋宛轉, 猶如旋螺, 鮮白光淨, 一似眞珠, 如日之正中, 能放光明, 稱爲白毫光. 衆生若遇其光, 可消除業障․身心安樂. 據無上依經卷下之說, 此妙相係佛於因位時, 見善衆生修習戒․定․慧三學, 而稱揚讚歎之, 遂感得此相, 表示除卻百億那由佗恆河沙劫生死罪之德. 又觀佛三昧海經卷一․卷二觀相品謂, 如來有無量之相好, 然以此相爲諸相中之最殊勝者. 此外, 具有此相者, 不限於佛陀, 最著名者, 如觀無量壽經所載, 無量壽佛眉間之白毫如五須彌山, 見其相者, 自然得見八萬四千之相好. 另如菩薩像之中亦有白毫相, 且有於其兩眉間鑲入白玉․水晶, 以表此相者. [長阿含經卷一․大般若經卷三八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法華義疏卷三(嘉祥)․華嚴探玄記卷三](參閱三十二相507)
【백호지사白毫之賜】
p2093-上→ 意指僧人受用之物. 白毫, 指世尊兩眉間之白毛;此相稱白毫相, 爲如來諸相中之最勝者. 白毫之賜, 謂如來滅度後, 由於如來白毫相中一分之德, 末世一切出家弟子能一心勤行道者, 皆得以衣食有餘, 受用不盡, 故亦稱毫相一分. 佛藏經卷下(大一五․八○二上):但能一心勤行道者, 終亦不念衣食所須. 所以者何?如來福藏無量難盡. 舍利弗!如來滅後, 白毫相中百千億分, 其中一分供養舍利及諸弟子. 舍利弗!設使一切世間人皆共出家隨順法行, 於白毫相百千億分不盡其一. 舍利弗!如來如是無量福德, 若諸比丘所得飮食及所須物, 趣得皆足.釋門正統卷三(卍續一三○․三九一下):如來留白毫一分功德供養末世弟子.
【백화白和】
p2086-上→ 謂白事而和之. 白, 告白;和, 和合. 卽於寺中行法務時, 召集僧衆, 告白其事, 使衆和之.
【백흑론白黑論】
p2098-上→ 又稱均善論․均聖論. 治城沙門慧琳撰. 爲南北朝時引發佛敎界有關神滅不滅論爭之主要論文. 作者慧琳乃劉宋高僧道淵之弟子, 才高性傲, 博通內外典, 尤善老莊之學與詼諧謔笑之談, 於元嘉十年(433)頃, 撰著白黑論一文, 主張形體一旦凋弊則心神亦隨之散滅, 此文一出, 引起佛敎界之震撼. 其時, 衡陽太守何承天亦撰達性論一文以呼應慧琳之說, 竝陸續撰文數篇以代慧琳答辯. 琳何二人共於一方往來唱答, 詆訶釋敎, 於當時篤信佛敎者視之, 頗有沆瀣一氣之處, 遂紛紛著文駁斥之, 較著名者有永嘉太守顔延之著釋何衡陽達性論․廬山慧遠之弟子宗炳著明佛論․難白黑論以痛斥二人之論點. 慧琳․何承天之神隨形滅說, 雖經當時衛道之士以書函論著交相攻伐而歛息一時, 然卻因而引發中國佛敎史上一場著名的心神存滅論爭, 歷經南朝之宋․齊․梁․陳等諸代而不衰, 其中最著名者爲范縝作神滅論所引起之激烈論戰. [梁高僧傳卷七․佛祖統紀卷三十六․弘明集卷二․卷三․卷四․廣弘明集卷五․卷七․破邪論卷上․宋書列傳第五十七天竺迦毘黎國傳](參閱三敎論衡612․神滅不滅論爭4257)
【백흑포살白黑布薩】
p2097-下→ 指白月最末一日(第十五日)及黑月最末一日(第十四日或第十五日, 卽晦日)兩度之布薩. 於該二日宣說戒經而令僧衆淸淨. 有犯戒者, 應於衆前懺悔. 此乃律院之嚴制. (參閱布薩1910․白月2080․黑月5379)
【백희화伯希和】
p2781-下→ (Pelliot, Paul; 1878~1945)法國東方學學者․考古學家. 一九○○年爲法國遠東學院(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之硏究員, 同年, 至北京, 正値義和團事件而奮力防禦公使館. 一九○六至一九○九年, 參加法國之中央亞細亞探險隊, 於一九○七年在甘肅省敦煌千佛洞之調査中, 發現數千卷古寫本記錄, 一時聲名大噪. 其於當時所蒐集者, 全收藏於巴黎國民圖書館及吉美(Gime)博物館. 西元一九一一年, 氏於法國學院(Collège de France)開設中央亞細亞之語言․歷史․考古學講座, 成爲首任之敎授.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於北京公使館任軍職, 本務之餘, 復從事中國及蒙古之硏究. 一九二○年, 爲學士院會員, 一九三五年任亞洲學會(Société Asiatique)會長. 此外, 復當選爲地理學會副會長, 竝爲東方學雜誌․通報(T'ung pao)編輯之一. 一九四五年在美國哈佛大學開講, 歸國後病逝, 享年六十八. 氏精通東西方數種語言, 學識賅博, 對中央亞細亞史․中國目錄學․美術史․蒙古史․東西交涉史等尤有心得. 其著作有與法人沙畹(Emanuel Edouard Chavannes)合著之中國發現摩尼敎遺文考釋(Un traité Manichéen retrouvé en Chine, 1913)․敦煌圖錄(Les Grottes de Touen-houang, 1920~1926, 6 vols.)․與日人羽田亨共編之敦煌遺書第一集(1926), 及伯希和探險隊之報告書, 題爲 La Mission Pelliot en Asie Centrale, 於一九二三年以後陸續刊行. 其所發現之敦煌古物, 對整個學術界之貢獻甚鉅. [羽田博士史學論文集下․J.J.L. Duyvendak : Paul Pelliot, TP. XXXVIII, 1948]
【번경대翻經臺】
p6589-下→ 南北朝劉宋詩人謝靈運, 欽服於廬山慧遠, 乃於寺中築臺翻涅槃經, 又鑿池, 竝植白蓮於池中, 遂稱其臺爲翻經臺, 後世於其舊址築有白蓮亭. [佛祖統紀卷二十六․廬山記卷一]
【번뇌煩惱】
p5515-下→ 梵語 kleśa, 巴利語 kilesa. 音譯吉隸舍. 又作惑. 使有情之身心發生惱, 亂, 煩, 惑, 汚等精神作用之總稱. 人類於意識或無意識間, 爲達到我欲, 我執之目的, 常沈淪於苦樂之境域, 而招致煩惱之束縛. 在各種心的作用中, 覺悟爲佛敎之最高目的 ; 準此而言, 妨礙實現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通稱爲煩惱. 佛陀欲使衆生了解煩惱所致之恐怖情形, 遂以各種立場表示之. 自其作用而言, 有隨眠(梵 anuśaya), 纏(梵 paryavasthāna), 蓋(梵 nīvaraṇa), 結(梵 saṃyojana), 縛(梵 bandhana), 漏(梵 āsrava), 取(梵 upādāna), 繫(梵 grantha), 使, 垢, 暴流, 軛, 塵垢, 客塵等各種名稱. 其用法有廣狹二義, 若加以分類, 則極爲複雜. 一般以貪, 瞋, 癡三惑爲一切煩惱之根源. 俱舍與唯識學於闡發心的作用之理論, 最具組織性. 通常將煩惱分爲根本煩惱(本惑, 根本惑), 枝末煩惱(隨惑, 隨煩惱)二種. 根本煩惱又分爲貪, 瞋, 癡(無明), 慢, 疑, 見(惡見)等六煩惱(隨眠) ; 其中, 見又可分爲有身見, 邊執見, 邪見, 見取見, 戒禁取見等五種, 合稱爲十煩惱(十使). 見有推察探求之性質, 其作用猛利, 自古稱爲五利使, 其他稱爲五鈍使. 唯識學中, 與第七識相應而起之我癡, 我見, 我慢, 我愛等, 稱爲四根本煩惱. 枝末煩惱係伴隨根本煩惱而起之從屬者, 在俱舍中有放逸, 懈怠等十九種 ; 唯識中除去二種, 另加上失念, 散亂, 不正知等, 共二十種. 俱舍論以妨礙覺悟之煩惱, 稱爲煩惱障 ; 雖能離棄煩惱障, 然未能得到無餘涅槃之障礙, 稱爲解脫障. 唯識論則以我執爲根本者, 稱爲煩惱障 ; 妨礙正智之産生者, 稱爲所知障. 迷惑於佛敎普遍之眞理者, 稱爲迷理惑 ; 迷惑於具體個別事象的人類情意者, 稱爲迷事惑. 若以修行階段之差異而區別, 迷惑於佛敎之眞理者, 稱爲見惑 ; 迷惑於現象上之事物者, 稱爲修惑. 前者在見道位滅除者共有八十八使 ; 後者在修道位滅除的貪, 瞋, 癡, 慢等, 共有八十一種, 此係俱舍所說, 唯識則謂一一二使與十六種. 其他另有見煩惱, 愛煩惱(有欲愛住地, 色愛住地, 有愛住地等三煩惱)之說. 天台宗亦有見思(見惑, 思惑), 塵沙(妨礙化導), 無明等三惑之說. 此外, 尙有三漏, 三結, 四暴流, 四取, 五蓋, 五結, 六垢, 七流, 九結, 十纏等各種分類, 或稱爲百八煩惱, 或因計算方法不同而有各種異說, 例如八萬四千煩惱.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三, 卷四十六, 卷六十, 俱舍論卷二十, 卷二十一, 佛性論卷三, 成唯識論卷六]
【번뇌빙煩惱冰】
p5517-上→ 大乘佛敎之究極, 謂煩惱卽菩提, 意卽煩惱與菩提相卽不二 ; 猶如冰之於水, 相卽不離 ; 比喩菩提如水, 煩惱如冰, 故有煩惱冰之稱. 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 五六中) : 無明癡惑本是法性, 以癡迷故, 法性變作無明, 起諸顚倒善不善等, 如寒來結水作堅冰, 又如眠來變心有種種夢.
【번뇌습煩惱習】
p5517-中→ 又作餘習, 習氣, 殘氣. 卽由數數現起之煩惱所薰成之餘習. 雖已斷盡煩惱之賢聖, 猶殘餘不如法之習氣. 如難陀雖已證得阿羅漢, 坐於男女大衆中說法, 然因猶存婬欲之習氣, 故眼先視女衆, 而與之高語說法. 又如舍利弗以瞋習之故, 聞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 卽吐食不復受請.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下) : 煩惱習者, 名煩惱殘氣. 若身業, 口業不隨智慧, 似從煩惱起. (參閱習氣4771)
【번뇌애지애煩惱礙智礙】
p5518-下→ 又稱二礙. 大乘起信論謂, 屬枝末無明之六染心, 稱爲煩惱礙 ; 屬根本無明者, 稱爲智礙. 煩惱礙係惑障, 能障礙根本智 ; 智礙係智障, 能障礙後得智. 又煩惱礙之所以能障礙眞如根本智, 乃因依染心而能見能現, 妄取境界, 違平等性之故. 智礙之所以能障礙世間自然業智(此指後得智), 乃因一切法常靜而無起相, 無明不覺, 妄與法相違, 而不能得隨順世間一切境界之種種智之故.
【번뇌장煩惱障】
p5517-下→ 梵語 kleśāvaraṇa. 又作惑障. 指妨礙至菩提之道(卽聖道), 而使無法證得涅槃之煩惱而言. (一)俱舍論卷十七, 卷二十五謂, 常起(指數行而言)而妨礙無漏慧之産生, 竝使不得慧解脫之煩惱, 稱爲煩惱障. 至於離煩惱障, 得慧解脫時, 旣得滅盡定, 然無法得俱解脫之障礙, 則稱解脫障(定障). 前者係以染汚無知爲體, 後者則以不染汚無知爲體. (二)與所知障竝稱爲二障. 成唯識論卷九謂, 擾亂衆生身心, 妨礙至涅槃之一切煩惱, 稱爲煩惱障. 至於雖不令起業而不生於三界(迷界), 然能覆蓋所知之境界而妨礙正智産生之一切煩惱, 則稱所知障(智障). 此二障均屬薩迦耶見, 而依據百二十八之根本煩惱爲體. 其中, 由於執著有眞實之人, 眞實之衆生, 遂執著於我的存在(我執), 此卽爲煩惱障 ; 至於執著有實體萬法之法執, 卽爲所知障 ; 以上卽是同一煩惱之二面觀. 故煩惱障以我執爲根本, 所知障以法執爲根本. 若由作用之特徵而言, 煩惱障乃障礙涅槃, 而所知障乃障礙菩提者 ; 此卽言, 煩惱障爲障礙涅槃之正障, 而所知障爲給與正障力量之兼障, 故僅有所知障竝無障礙涅槃之能力. 現行地前伏 分別起 種子․習氣見道斷 煩惱障 現行至七地伏盡 俱生起種子金剛定煩斷 習氣地地斷除 現行地前伏 分別起 所知障 種子․習氣見道斷 現行地地漸伏 俱生起 種子․習氣地地斷除 以煩惱障爲助緣, 可受分段生死 ; 以所知障爲助緣, 可受變易生死. 故二乘以斷煩惱障之果位爲理想, 但菩薩則以俱斷二障, 得佛果爲理想. 對菩薩而言, 所知障不會引起三界之果報, 但能助無漏業受變易生死. 至於菩薩伏, 斷二障之階段, 則如左表所示. (三)大乘義章卷五認爲, 五住地中, 前四地之惑屬煩惱障 ; 最後之無明住地惑則屬智障. (四)據世親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載, 見思之惑爲煩惱障, 而執著於斷除煩惱障所得之無諍三昧, 稱爲三昧障. (五)與業障, 報障竝稱爲三障. 貪, 瞋, 癡等煩惱, 數數現起而障礙聖道, 故稱煩惱障. [發智論卷十一,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 卷一一五, 卷一四一, 順正理論卷四十三](參閱煩惱5515)
【번뇌적煩惱賊】
p5517-中→ 煩惱能損慧命, 傷法身, 故稱爲賊. 大般涅槃經卷下(大一․二○五上) : 我等旣去無上法王, 煩惱之賊日見侵逼. 維摩經菩薩行品(大一四․五五四中 : 以智慧劍, 破煩惱賊.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一下) : 未來世一切衆生, 爲煩惱賊之所害.
【번뇌즉보리煩惱卽菩提】
p5517-上→ 煩惱與菩提相卽不二之意. 妨礙覺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稱爲煩惱 ; 反之, 斷絶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稱爲菩提. 然貪, 瞋, 癡等煩惱, 其當體爲菩提 ; 離此菩提法性之外, 則別無諸法可言, 故於煩惱之性立菩提之名 ; 此卽兩者相卽不離之意. 法藏之入楞伽心玄義載, 煩惱爲分別性, 故其體非有 ; 卽見惑性空時, 不必斷除煩惱惑, 而得入眞如, 故說煩惱卽菩提. 又煩惱卽菩提常與生死卽涅槃竝用, 二者皆用以表示大乘佛敎之究極. [大智度論卷六, 大乘莊嚴經論卷六隨修品,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四]
【번幡】
p5981-中→ 梵語 patākā,巴利語 paṭākā,音譯波多迦, 波哆迦. 或梵語 ketu, 音譯計都. 又作旛. 乃旌旗之總稱. 原爲武人在戰場上用以統領軍旅, 顯揚軍威之物, 佛敎則取之以顯示佛菩薩降魔之威德, 與幢同爲佛菩薩之莊嚴供具. 昔時在印度, 幡卽著有各種色彩. 造幡有降魔, 延壽等種種福德, 如撰集百緣經卷七布施佛幡緣謂, 波多迦比丘於過去世爲毘婆尸佛造長幡, 得於九十一劫中不墮地獄, 畜生, 餓鬼等惡道, 於天上人中, 常有幡蓋覆蔭其上, 受天之福樂. 灌頂經卷十一亦謂, 造幡能獲福德, 離八難之苦, 得生十方諸佛淨土. 又灌頂經卷十二謂, 造五色神幡, 竝燃燈不熄, 能脫離病苦, 延續壽命. 中國隋代時, 在佛事之供養具中, 幡之使用應已十分盛行. 其形則以三角形之幡頭, 連接長方形之幢身, 幡頭下部及幡身左右垂飾幡手, 幡身之下部則垂飾幡足而成. 可依材料, 顔色, 大小, 使用場所, 用途, 圖樣之不同而分類, 種類繁多, 槪述如下 : (一)以材料種類分 : 如錦幡, 綾幡, 絹幡, 平幡, 乃依布之素材而命名, 其他尙有羅幡, 刺繡幡等. 金銅幡, 爲薄銅板所製之幡. 絲幡, 幡手, 幡足爲束絲所作, 或垂之以絹絲. 以瑪瑙, 琉璃, 玻璃, 水晶等寶玉連綴而成者, 稱玉幡. 木製者, 稱板幡. (二)以顔色分 : 有白幡, 赤幡, 黃幡, 靑幡, 淺黃幡, 緋幡等單色幡, 及密敎修法用之五色幡. 後者爲靑黃赤白黑五色, 其色之配置有所特定. 蓋五色表示五行, 分別代表體內之五臟, 用此奉佛者, 卽以之養五臟而延續壽命, 故以五色綵幡修延壽之祕術. 其他尙有八色幡, 九色幡, 雜色幡等多種. (三)依大小分 : 有大幡, 小幡之稱, 其大小, 寸法均有一定之規準. (四)以使用場所分 : 依所懸建築物之不同而名稱有異, 槪括言, 有金堂幡(中堂幡, 佛殿幡), 講堂幡, 彌勒堂幡(以上總稱堂幡), 諸堂所用之幡多用錦幡, 綾幡, 刺繡幡. 用於請雨法之庭儀者稱庭幡, 多用玉幡, 絲幡, 靑幡. 高座幡, 懸之於導師, 講師之高座. 天蓋幡, 則懸之於天蓋之四隅. 依所修法之不同, 所懸之幡亦有不同. (五)以用途分 : 灌頂幡, 乃供灌頂之用. 續命幡, 壽命幡, 爲祈延壽. 薦亡幡, 命過幡, 乃人死之際, 爲死者積福德, 以期於中陰之後得往生淨土者. 送葬幡又稱四本幡, 用之於葬列. 施餓鬼幡, 乃用之於施餓鬼會之幡, 主用紙幡. (六)以所繪圖形分 : 可大別爲繪幡, 種子幡, 三昧耶形幡, 幢幡等四種. 繪幡乃描繪有佛, 菩薩明王, 天部者, 有如來幡, 菩薩像幡, 明王幡, 不動幡, 天王幡, 七大龍神幡等多種. 種子幡乃書以佛菩薩種子以代其繪像者. 三昧耶形幡卽佛法幡, 乃描繪佛菩薩三昧耶形之幡. 幢幡作六角或八角之幢形, 合幢與幡兩方之功德. 木製之幢幡, 稱爲木幢幡. 經典中另載有諸種幡, 如文殊師利問經卷上菩薩戒品所說之龍子幡, 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五所說之師子幡, 莫羯羅幡, 龍幡, 揭路荼幡, 牛王幡等. [雜阿含經卷二十五, 陀羅尼集經卷三, 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中, 經律異相卷六, 釋迦譜卷五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塔記, 密敎法具便覽]
【번旛】
p6568-上→ 梵語 patākā,音譯波哆迦, 或梵語 ketu, 音譯計都. 又作幡. 爲旌旗之總稱. 與幢俱爲供養佛菩薩等之莊嚴物. 昔時於印度, 旛卽具有各種色彩, 而在我國隋代, 旛之使用已十分盛行. 其形狀係以三角形之旛頭, 連接長形之旛身, 旛頭下部及旛身之左右垂飾旛手, 旛身之下部則垂飾旛足. 此外, 造旛具有降魔․延壽․離苦難等各種福德, 此於撰集百緣經卷七․灌頂經卷十一等均有記載. 旛之種類極多, 如依作用分, 有灌頂旛, 密敎以旛觸頂, 謂能先受輪王之灌頂, 終受佛位之灌頂;續命神旛, 又作壽命旛, 乃延壽祈命之神旛;薦亡旛, 又作命過旛, 卽能令亡者於中陰身獲福德而往生;信旛, 信號之旛;庭旛, 請雨法等庭儀中所用. 又依其造像分, 有五種旗旛, 卽獅子旛․莫羯羅旛․龍旛․揭路荼旛․牛王旛. 依顔色分, 則有靑․黃․赤․白․黑等五色旛. 依質料分, 乃有平絹製成之平旛․絲線製成之絲旛, 其他如金屬․玉石等製成之銅旛․玉旛等. 另有依大小․使用場所․圖樣之不同而分者. [佛般泥洹經卷上․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五․祖庭事苑卷三](參閱幡5981)
【번범어翻梵語】
p6589-下→ 凡十卷. 撰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爲梵語辭典, 簡略解釋漢譯佛典及中國著述諸書中出現之梵語意義. 共分七十三條, 所收語彙約達五千, 每一語彙下竝標示其語義․異譯及典據. 自本書所援引之佛典․譯稱觀之, 皆屬於南北朝梁代以前, 又梁代僧寶唱所集經律異相一書中亦多加引用, 故疑其爲寶唱之作.
【번역가翻譯家】
p6592-上→ 卽佛典之翻譯者. 又作譯師․譯經家. 例如五世紀時, 將錫蘭語之三藏注釋書編譯成巴利語之佛音(梵 Buddhaghoṣa ), 卽是一著名翻譯家. 漢譯經典方面, 較重要之翻譯家有後漢(安息)安世高․吳(月氏)支謙․西晉(敦煌)竺法護․後秦(龜茲)鳩摩羅什․劉宋(中印度)求那跋陀羅․梁陳(西北印度)眞諦․北魏(北印度)菩提留支․北周(北印度)闍那崛多, 唐代(中國)玄奘․(中印度)地婆訶羅․(于闐)實叉難陀․(中國)義淨․(南印度)金剛智․(中印度)善無畏․(北印度)不空․北宋(中印度)法天․(迦濕彌羅)天息災(卽法賢)․(烏塡曩)施護等. 彼等通曉經․律․論三藏, 故又稱譯經三藏․三藏法師. 藏譯經典之譯家較著名者有七世紀之端美三菩提(藏 Thon-mi-sambhoṭa)․九世紀印度之勝友(梵 Jinamitra)․戒帝覺(梵 Ś鐘軻ndrabodhi)․吉祥帝覺(Surendrabodhi)․西藏之耶曳得(藏 Ye-śes-sde)等. 十一世紀有藏人羅堂息羅婆(藏 Blo-ldan śes-rab)․馬爾巴(藏 Mar-pa). 十四至十五世紀有薛拉卜楞傑(藏 Śes-rab rin-chen)․鳩葉孔善普(藏 Chos-skyoṅ-bzan-po)․鳩葉嘎魯(藏 Chos rgyal)等, 皆爲著名翻譯家.
【번역명의대집翻譯名義大集】
p6590-下→ 梵名 Mahāvyutpatti. 西藏名 Lo-paṇ maṅ-pos mdsad-paḥi bye-6rag-tu rtogs-par byed-pa chen-po, 又略作 Bye-brag-tu rtogs che. 含字源解釋大集之意. 以梵․藏․漢․蒙等四種語言對照, 採錄佛敎敎典中常用之術語與專有名詞, 分類列擧竝加以解說. 九世紀頃, 由印度至西藏之學者大多以梵藏對譯字彙作爲譯經之標準. 最初僅有梵藏, 後始追加漢蒙, 惟追加之年代不詳. 其漢譯部分, 音譯與意譯所使用之文字中, 每有唐․宋時代之譯經所無者, 故推測漢譯時代當在元至淸之間. 一八二二年, 匈牙利之探險家鳩瑪(Csoma de Körös, A.)進入西藏硏究文學與宗敎, 而於一八三一年發現此書之梵藏版. 一八五三年, 俄國東洋探險隊於中國北京獲得梵․藏․漢․蒙等四種語言之對譯寫本, 竝存藏於聖彼得堡帝國大學圖書館內. 一八五六至一八五七年, 法國東方學學者富可士(E. Foucaux)․朱利安(S. Julien)將其介紹至歐洲, 前者負責梵藏部分, 後者負責漢蒙部分. 至一八八七年, 蘇俄東方學學者閔那耶夫(I.P. Minayeff)校合梵藏部分, 竝公諸於世. 其後, 日人南條文雄․笠原硏壽於巴黎手寫梵漢版. 此後更有荻原雲來․餘亮三郞之硏究, 分別於大正四年(1915)與五年出版梵漢對譯佛敎辭典(翻譯名義大集)․梵藏漢和四譯對校翻譯名義大集.
【번역명의집翻譯名義集】
p6591-中→ 凡七卷. 南宋法雲著. 爲佛敎之梵漢辭典.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始作於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 收集資料前後歷二十年, 再經增刪整理而成. 其內容係將佛典中重要梵語二○四○餘辭, 類別爲六十四篇, 而加以解說. 各篇開頭均有總論, 敘述大意, 次出音譯梵文, 竝一一擧出異譯․出處․解釋. 所據資料, 除經論外, 另又旁採音義․注疏, 或由其他之佛敎著述(如宗鏡錄)轉引而來. 此外亦引用世書經史之類, 擧出作者姓名․稱某說等等. 引用書籍多達四百餘種, 作者百餘人. 本書解釋梵文, 與一般音義以說明譯義爲限者不同, 對較重要之名相, 以天台宗之解釋爲主, 詳加論釋;對歷代重要譯家亦有專篇記載. 本書保存一些有關翻譯之理論, 如卷首特載玄奘提出之五種不翻(大五四․一○五五上):一․祕密故, 如陀羅尼. 二․含多義故, 如薄伽梵具六義. 三․此無故, 如閻淨樹, 中夏實無此木. 四․順古故, 如阿耨菩提, 非不可翻, 而摩騰以來常存梵音. 五․生善故, 如般若尊重, 智慧輕淺. 而七迷之作, 乃謂釋迦牟尼此名能仁, 能仁之義, 位卑周孔;阿耨菩提, 名正遍知, 此土老子之敎先有, 無上正眞之道無以爲異;菩提薩埵, 名大道心衆生, 其名下劣, 皆掩而不翻.此文未見於他處. 玄奘․義淨新譯之經論, 其名相音譯多異於舊譯, 而謂舊譯訛略;本書則以爲新舊翻譯所以不同者, 僅因時地差異․方言有別而已. 本書與釋氏要覽․敎乘法數合稱佛學三書, 爲初學者所必讀. 另有二十卷本收於明藏中. [大明三藏聖敎北藏目錄卷四․閱藏知津卷四十三․增補諸宗章疏錄]
【번역翻譯】
p6589-上→ 又作繙譯. 蓋佛敎本源於印度, 隨著敎義之傳布與信仰人數之日增, 業已超越種族, 廣傳至其他各民族, 佛敎經典亦隨之被譯成各種語言. 釋尊成道後卽以各地方言說法, 而未採用雅語(chandas), 其意在使敎法普遍傳布. 佛陀入滅後, 印度本土結集經典, 主要使用梵語及巴利語(Pāli), 繼之乃有諸國語譯之佛典出現. 其彼此之關係, 如表所示. 由表中, 亦可知梵語佛典大多隨印度佛敎之衰微而散逸. 今殘存於尼泊爾․西藏․中亞等地之經典, 僅爲其中一小部分. 故譯自梵語系統之漢譯經典與藏譯經典之價値乃相對提高. [佛祖統紀卷四十三․卷五十三․宋高僧傳卷一․卷三․法苑珠林卷一○○․翻譯名義集卷一․隋書經籍志](參閱譯經6806)
【번역사례翻譯四例】
p6590-上→ 指翻譯佛經之四種原則. 依翻譯名義集卷六唐梵字體篇所擧之四例, 卽:(一)翻字不翻音, 如諸經中之咒語, 字爲漢字, 音則爲梵音. (二)翻音不翻字, 如華嚴經中之卍字, 字爲梵體, 音則以漢字之萬字音翻之. (三)音字俱翻, 如經文中之音與字二者皆以漢音․漢字翻之. (四)音字俱不翻, 卽西來之梵語經本, 其音與字二者皆未經翻譯.
【번파식翻波式】
p6589-下→ 爲日本平安初期佛像木雕之特徵. 雕刻佛像時, 特別强調衣服之褶處, 自其斷面觀之, 呈現波浪狀之曲線, 頗具立體感, 爲造像上之一種强烈表現手法.
【벌가筏可】
p5176-中→ (1893~1972)廣東南海西樵人, 俗姓李. 法名昌其, 字印載, 號筏可. 二十歲依鼎湖轂琳法師受具足戒. 民國十九年(1930), 繼紀修法師住持大嶼山寶蓮寺, 興建十方叢林, 僧房殿宇兼備, 領衆冬參夏學, 講敎參禪, 竝依祖師規範, 行農禪生活, 復依例三年傳戒一次. 未久兼任靑山寺住持. 三十年, 日寇據港, 師組香港佛敎會, 以維護佛敎道場. 後創辨靑山佛敎義學, 培育適齡學童, 又捐資籌辨中學於大澳. 竝創建啓華學校, 敎育華僑子弟認識中國文化, 此外又極力籌建佛敎醫院. 曾任香港佛敎聯合會會長․香港佛敎聯合會董事長多年. 民國六十一年示寂, 世壽八十.
【벌기사납伐其沙拉】
p2160-下→ 巴利名 Vācissara. 錫蘭之學僧. 十二世紀後半葉, 於錫蘭王波洛卡摩婆訶一世(巴 Parakkamabāhu I)時代, 爲長老舍利弗(巴 Sāriputta)之門下, 以注釋家馳名. 生平事蹟不詳, 但據小王統史(巴 Cūḷavaṃsa, 81)所載, 十三世紀前半葉, 在錫蘭王毘舍耶婆訶三世(巴 Vijayabāhu Ⅲ)之治世中, 烏阿笈薩拉長老爲避兵禍, 將佛鉢及佛齒從首都普拉提(Pulatthi)移至佝特瑪拉山(Kotthumala)麓, 赴南印度, 後應毘舍耶婆訶王之招請而歸國, 參與佛鉢佛齒大供養會. 或謂小王統史中之烏阿笈薩拉與伐其沙拉爲同一人, 然詳情不明. 著有境界莊嚴攝․達磨悉利(巴 Dhammasiri)之根本學之注釋(巴 Mūlasikkhā-abhinava-ṭīkā)․卡瑪(巴 Khema)之名色抄之注釋(巴 Khema-ppakaraṇatūka)等. [G.P. Malalase kera: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벌나바사伐那婆斯】
p2160-中→ 梵名 Vanavāsin. 又作伐那波斯․拔納拔西․伐羅婆斯. 爲十六羅漢中之第十四. 卽與眷屬同住於可住山中, 護持正法, 饒益有情之聖者. 據唐代禪月大師貫休所畫之像, 其趺坐巖窟內, 衣蓋肩, 隱兩手, 閉目入禪定. 蘇東坡題曰 : 心如死灰, 形如槁木, 神妙萬物, 蒼巖骨肉 ; 鐵磬誰鳴, 空谷傳聲, 呼之不聞, 不呼眼瞠.[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羅漢圖讚集․佛像圖彙卷三]
【벌도나불다나伐闍羅弗多羅】
p2161-中→ 梵名 Vajra-putra. 爲十六羅漢中之第八. 又作伐闍那弗多․伐闍羅佛陀羅․闍羅弗多羅․拔雜哩逋荅喇. 意譯金剛子. 卽與其眷屬千百阿羅漢共住於鉢剌拏洲, 護持正法, 饒益有情之聖者. 據中阿含卷八侍者經載, 於佛陀涅槃後不久, 一日阿難爲大衆說法, 尊者金剛子亦在衆中, 入定觀阿難, 知其未離欲, 遂出定爲阿難說偈. 阿難因受金剛子之敎, 乃離衆精進, 終至證得阿羅漢果. 上述之尊者金剛子或卽指伐闍羅弗多羅尊者. 根據唐代禪月大師貫休所畫之像, 其上半身脫法衣, 坐石上, 兩臂交於膝上, 垂掌, 作沈思狀, 其右側置貝葉. 蘇東坡贊曰 : 兩眼方用, 兩手自寂, 用者注經, 寂者寄膝 ; 二法相忘, 亦不相損, 是四句偈, 在我指端.[羅漢圖讚集․佛像圖彙卷三]
【벌랍비국伐臘毘國】
p2162-上→ 伐臘毘, 梵名 Valabhī 位於南印度之古國名. 又稱跋臘毘國․北羅羅國. 約當今卡提瓦半島(Kāthiawār). 依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此國周圍六千餘里, 國都周圍三十餘里, 居人殷盛, 家室富饒, 四方奇貨多聚於此. 有伽藍百餘所, 僧徒六千餘人, 多學小乘正量部之法. 釋尊在世時, 曾屢遊此國. 於都城附近, 有阿折羅(梵 Ācāra)阿羅漢建立之大伽藍, 德慧․堅慧二菩薩, 曾於此處造論. 此外, 天祠亦有數百, 異道實多. 此國都城之位置, 在半島東岸巴夫那革(Bhāonagar)之西北約二十九公里處, 今存廢址. 半島南岸之索那市(Somnath)今亦殘存.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
【벌리사伐里沙】
p2160-下→ 梵名 Vārṣya. 又作伐里娑․筏里沙. 古代印度六派哲學中數論學派部主之名. 意譯作雨.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大四三․二五二中) : 十八部中部主者, 名伐里沙. 此翻爲雨, 雨時生故, 卽以爲名. 其雨徒黨, 名雨衆外道.[參閱雨衆外道3699)
【벌罰】
p5896-下→ 指對於違犯戒律者, 依其罪之輕重而施豫種種處罰. 有大乘戒與小乘戒之別, 其罰之性質亦不同. 大乘戒中, 不論犯何種重罪, 皆可懺悔;小乘戒中, 重者有逐出敎團之波羅夷罪, 輕者有求懺悔之突吉羅罪, 以及剝奪僧尼權利, 別住等種類.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肅衆條]
【벌유筏喩】
p5176-下→ 謂結筏渡河, 旣至彼岸, 則當捨筏 ; 以此比喩佛之敎法如筏, 旣至涅槃彼岸, 正法亦當捨棄. 故佛所說一切法, 稱爲筏喩之法, 卽表示不可執著於法. 金剛經(大八․七四九中) : 是故不應取法, 不應取非法. 以是義故, 如來常說 : “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喩者, 法尙應捨, 何況非法?』[中阿含卷五十四大品阿梨咤經]
【벌절라伐折羅】
p2160-上→ 梵名 Vajra. 乃藥師十二神將之一. 又作跋折羅․跛折羅․拔折魯․和耆羅. 意譯金剛. 主領夜叉衆, 守護佛法, 爲夜叉神王之上首. 關於其形像, 有諸多異說, 據淨琉璃淨土標載, 其色靑, 眼赤, 駕누, 執三股伐折羅, 屈左手. 另據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載, 其色白, 執寶劍. 又修藥師儀軌布壇法載, 其色靑, 持劍. 此外, 據覺禪鈔所擧, 伐折羅之方位爲戌方, 以大勢至菩薩爲本地. [灌頂經卷十二․藥師如來本願經․陀羅尼集經卷二](參閱藥師十二神將6692)
【벌치하리伐木致呵利】
p2161-上→ 梵名 Bhartṛhari. 印度梵語詩人․文法學者․語言學者․哲學家. 出身中印度王族. 年少時, 縱情享受, 晩年時, 爲去除煩惱, 乃歸依佛法. 著有戀愛百頌(梵 Śṛṅgāra-śataka), 及歌頌處世與解脫之道的處世百頌(梵 Nīti-śataka)․離欲百頌(梵 Vairāgya-śataka)等百頌詩集. 此外, 尙有文章單語篇․大注解書解明等書, 以吠檀多哲學之哲學方式解釋言語之實體. 由百頌詩集內所顯示之濕婆崇拜及吠檀多思想等, 推測伐木致呵利應爲七世紀頃之抒情詩人. 然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載, 大學士伐木致呵利, 虔信佛敎, 著有蓽拏․伐木致呵利論等文法書, 推測其應爲五世紀頃之語文學家. 故伐木致呵利或爲不同時代之二人, 或同指一人, 然其生存年代無可確定. [D.D. Kosambi: The Epigramsattributed to Bhartṛhari, including the three centuries, Bombay1948]
【범가이천梵迦夷天】
p4634-中→ 梵名 Brahma-kāyika-deva. 係色界初禪天之通稱. 於長阿含經卷二十譯作梵身天, 玄應音義卷三譯作淨身天. [道行般若經卷一](參閱梵衆天4638)
【범경范瓊】
p3941-下→ 唐代蜀人. 生卒年不詳. 文宗時以善繪佛像名世, 成都諸寺多有其手蹟. 以聖壽寺釋尊像․聖興寺十大弟子像最爲人稱讚. 又嘗作大悲觀音像, 於尺絹中繪出三十六臂, 所執法器諸物各盡其妙, 筆蹟如縷, 精勁圓潤, 傳爲妙品. 復作烏瑟摩像, 設色未半而卒, 後之妙手, 無敢繼成者. 氏家世奉佛, 幼受皈戒, 終身秉持無犯. 每將繪畫所得, 施之於人, 己則絛綈袍一襲, 終歲不易. 長年寄宿僧舍, 隨衆懺誦. 卒年七十餘, 健壯如恆. 遺言殮以僧服, 葬師僧之塔側. [圖繪寶鑑]
【범경梵經】
p4640-下→ 梵名 Brahma-sūtra. 印度六派哲學吠檀多學派(梵 Vedānta)之根本聖典. 又稱吠檀多經(梵 Vedānta-sūtra)․根本思惟經(梵 Sarīraka-sūtra). 本書約成於西元前一世紀跋多羅衍那(梵 Bādarāyaṇa)之手, 而定型於四○○至四五○年間, 共計四篇十六章五五五頌, 每一頌文字極其簡單, 若不經解說傳授則往往難解其義, 故後代學者廣加注解, 各解其是, 由是又造成衆說紛紜․莫衷一是之情形, 而形成吠檀多派系林立之局勢, 此爲硏究本經之一大特點. 本經內容承襲吠陀之冥思方式, 綜合古奧義書中各家有關形上學之根本思想, 加以批判․整理, 指出絶對之梵爲世界之生成․存續․幻滅等之質料因及動力因, 世界之創造係由於梵之幻化表現, 卽梵生虛空, 虛空生風, 風生火, 火生水, 水生地而形成世界, 至於世界之幻滅則逆向而行 ; 惟上智者得以眞我與梵合一, 而脫離個人我之輪迴. 全經之中, 有一明顯特色, 卽爲表明或維護自己之思想而屢對同時代其他學派之敎理加以批駁攻擊, 其表現最强烈者, 爲對數論學派(梵 Sāṃkhya)之駁斥, 此外對瑜伽派․勝論派․佛敎․耆那敎․獸主派․順世派等, 亦多所攻擊. 其論議佛敎之部分, 大多置於第二篇第二章. 本經與奧義書(梵 Upaniṣad)․薄伽梵歌(梵 Bhagavad-gītā)等, 同爲印度文化史上之重要經典. 本經之注釋書極多, 較重要者有商羯羅(梵 śaṅkara)之梵經注, 闡論梵我絶對一體之不二一元論 ; 羅摩拏闍(梵 Rāmānuja)之梵經注, 闡論梵我猶如部分與全體之關係之制限一元論 ; 沙達難多(梵 Sadānanda)之吠檀多精要(梵 Vedanta-sāra)等. [ānandāśrama Sanskrit Series, 1900; S.K. Belvalkar:The Brahmasūtras of Bādarāyaṇa, 1923~1924]
【범계오쇠犯戒五衰】
p2018-下→ 略稱五衰. ①據長阿含卷二遊行經․釋氏要覽卷上等載, 犯戒者有五種衰耗, 卽:(一)求財不遂. (二)若有所得, 隨卽耗損. (三)衆不愛敬. (四)惡名流布. (五)死入地獄. [般泥洹經卷上․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三]. ②又作犯戒五過․破戒五過. 略稱五過. 據四分律卷五十九載, 破戒有下列五種過失, 卽:(一)自害, (二)爲尊者所呵, (三)惡名流布, (四)臨終生悔, (五)死墮惡道. (參閱五過1171)
【범고농范古農】
p3940-下→ (1881~1952)浙江嘉興人. 號寄東, 又號幻庵, 筆名海屍道人. 早年曾遊學日本, 返國後, 熱心弘法. 民國二十年(1931), 任上海佛學書局總編輯, 編有海潮音文庫․佛學百科叢書, 竝發行宋版藏經, 整理佛敎文獻. 民國二十四年, 擔任佛敎日報主筆, 此爲佛敎第一份日報. 四十年, 任世界佛敎居士林林長. 著有幻庵文集․古農佛學問答, 譯有發趣論.
【범교회梵敎會】
p4637-下→ (Brāhma Samāj)又稱梵協會․梵社. 近代印度敎之革新派. 一八二八年, 藍姆漢羅伊(Rām Mohan Roy, 1772~1833)創於加爾各答. 本敎定梵爲唯一之神, 提倡以奧義書爲中心, 回歸傳統之純粹婆羅門敎. 羅伊硏習梵語․英語․希伯來語․希臘語等, 深受西歐理性思想與基督敎精神之影響, 乃將其眞髓帶入梵敎會 ; 進而排斥多神敎及偶像崇拜, 否定輪迴思想, 革除一夫多妻․寡婦殉節等社會陋俗. 羅伊擷取馬太․路加等福音書之精華, 於一八二○年出版耶魚禾的理想|導入寧靜與快樂之途徑(The precepts of Jesus, the guide to peace and happiness), 曾備受正統印度敎徒與印度基督敎徒之激烈抨擊. 一八四二年, 特朋特拉泰戈爾(Debendra Narthe Tagore, 1815~1905, 泰戈爾之父)加入梵敎會, 提出一套較羅伊更徹底之改革綱領, 繼續反對偶像崇拜․種姓對立等. 一八五七年, 克夏勃强特拉聖(Keshab Chandra Sen, 1838~1884)再加入, 梵敎會因而更爲進步發展. 然前者係保守之民族復興主義者, 後者則爲富有基督敎精神之激進改革者, 致使梵敎會趨於分裂. 一八六六年, 泰戈爾逐出强特拉聖, 另立正統梵敎會, 强特拉聖則自組印度梵敎會. 梵敎會因之逐漸沒落. [Sivanath Sastri:History of the Brahmo Samaj, 2vols., 1911~1912; J.N. Farquhar:Modern Religious Movement in India, 1915](參閱第一梵敎會4758)
【범궁梵宮】
p4636-下→ 原指梵天之宮殿, 引申爲佛寺之通稱. 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大九․二三上) : 梵天宮殿光明照曜, 倍於常明.[梁高僧傳卷十三]
【범기梵琦】
p4639-中→ (1296~1370)元代禪僧. 明州(浙江)象山人, 俗姓朱. 字楚石, 小字曇曜. 九歲出家, 十六歲受具足戒, 二十二歲爲道場寺侍者, 又典藏鑰. 一日, 閱首楞嚴經有省悟, 惟雖自通文意, 猶膠礙於名相. 後參究徑山之元叟行端, 初仍群疑塞胸, 時逢英宗招善書者, 師應召, 一日聞西城樓上鼓鳴, 始徹悟, 遂嗣元叟之法, 時年二十九. 其後歷住海鹽福臻寺․天寧永祚寺․杭州鳳山報閣寺․嘉興本覺寺. 至正七年(1347), 帝賜號佛日普照慧辯禪師. 十七年, 住持報恩光孝寺, 十九年, 退隱永祚寺, 於寺西側築居, 自號西齋老人. 二十三年再住永祚寺, 未久再隱, 專修淨業. 洪武初年, 受敕說法於蔣山(江蘇江寧縣東北, 卽鍾山). 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五. 法嗣有瑩中景瓛等. 著有楚石梵琦語錄二十卷․西齋淨土詩三卷․上生偈․北游鳳山西齋三集․和天台三聖詩等. [楚石梵琦禪師語錄序․卷二十佛日普照慧辯禪師塔銘․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二․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十․續燈正統卷十五]
【범난梵難】
p4649-下→ 謂梵行之難, 爲比丘二種難之一. 比丘修梵淨行時, 因俗家妻室情誼之阻擾, 或遭婬女之誘惑, 皆爲淨行之障難, 故稱梵難.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四]
【범단梵壇】
p4648-中→ 梵語 brahma-daṇḍa, 巴利語同. 又作梵怛. 意譯爲黙擯․梵法․梵天法治․梵杖. 乃對犯戒之比丘或比丘尼所行之一種治罪法. 卽不許與犯戒者言語, 此係九種治罪法之一. 據長阿含卷四遊行經載, 佛告阿難, 於其涅槃後, 若闡怒(巴 Channa, 卽車匿)不順威儀․不受敎誡, 阿難等當共行梵壇罰, 竝敕諸比丘不得與語, 亦勿往返敎授從事. 闡怒爲六群比丘之一, 常行惡事, 與衆僧不和合, 故爲此而制梵壇法. 又維摩經略疏卷一載(大三八․五六八上) : 亦云彼梵天治罪法, 別立一壇, 其犯法者令入此壇, 諸梵不得共語.依此, 梵壇卽爲梵天之治罪法.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七․五分律卷三十․大智度論卷二․梵網經法藏疏卷六․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七](參閱梵罰4644)
【범단지다나림梵檀只多那林】
p4649-中→ 又作梵檀枳多那林․梵檀祇多那林. 爲仙居林․聖居山林之意. 係指諸仙梵志隱棲之林藪, 該林區常發出上妙芬馥之香氣, 豫人以薰習之益. [釋摩訶衍論卷五]
【범도梵道】
p464-中→ 指斷除淫欲之禪淨修行. 雜譬喩經(大四․五二九中) : 是梵天王於諸婬瞋已盡無餘, 以是故言 : “若有人修禪淨行, 斷除婬欲, 名爲行梵道. ” [大智度論卷八](參閱梵4626)
【범도생范道生】
p3941-上→ 明末淸初佛像彫刻家. 隱元禪師於日本建黃檗宗之本山萬福寺(1661年開工)時, 特從中國招請范道生至日本, 造黃檗樣式之佛像. 於其指導下, 造成大雄殿․天王殿․禪堂等諸佛像, 以其造像樣式過於特殊, 故影響江戶彫刻界甚微.
【범력梵曆】
p4649-上→ 印度曆法之通稱. 梵, 本無印度之意, 此乃我國佛敎者認爲悉曇爲印度文字, 乃梵天所造, 故稱梵字, 因此梵卽成爲印度之代名詞. 至於梵曆一語自何時開始使用則不明. [仏典の天文曆法について(善波周, 印度學仏敎學硏究四ノ一)․摩登伽經の天文曆數について(善波周, 仏敎大學學報二七)](參閱佛國曆象編2657․佛敎曆法2708)
【범륜梵輪】
p4648-上→ 巴利語 brahma-cakka. 法輪之別稱. 有多種解釋 : (一)佛初成道時, 梵天王請轉法輪. (二)以佛爲眞梵, 乃眞梵王之力所轉. (三)以能遣除諸煩惱. (四)因世人以梵爲貴. (五)以佛之說法淸淨. (六)謂佛以四梵行心說法等, 故稱爲梵輪. 又大智度論卷二十五載有梵輪․法輪之異同, 或以爲無有差異, 或謂梵輪係示現四無量心, 以四無量心得道, 示四禪, 示修禪定聖道 ; 法輪, 則示四諦法, 依餘法得道, 示三十七品, 示修智慧聖道. [大智度論卷八․俱舍論卷二十四](參閱法輪3423)
【범마니梵摩尼】
p4647-中→ 梵語 brahma-maṇi. 意譯淨珠. 卽指寶珠. 摩尼, 爲梵語 maṇi 之音譯, 又作末尼, 乃寶珠之總稱 ; 梵, 離垢之意, 今加梵字, 以顯其潔淨. 又大梵天王之如意寶珠, 亦稱梵摩尼. [彌勒上生經疏卷下․翻譯名義集卷三](參閱摩尼6067)
【범마란국왕경梵摩難國王經】
p4647-下→ 全一卷. 又作梵摩難王經. 譯於西晉之時, 譯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內容述說梵摩難國王不知其子均鄰儒出家已證得阿羅漢, 惟見其精勤粗食, 遂對其供養異於僧衆, 佛陀乃令均鄰儒現神通爲國王解說苦․空等四諦要旨. 梵摩難王聞其所說, 心意領解, 證得須陀洹. 佛陀竝對阿難闡述比丘受人布施飮食․衣服之時, 爲使施者得福, 不得分別好壞 ; 又令阿難於進食時解說僧跋之重要, 卽謂衆僧飯食皆平等之意. [出三藏記集卷三․衆經目錄卷三(法經)․開元釋敎錄卷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四]
【범마梵魔】
p4650-中→ 梵與魔之倂稱. 梵, 卽梵王, 爲色界初禪天之主, 代表色界諸天 ; 魔, 卽他化自在天, 爲欲界第六天之主, 代表欲界諸天. [法華經序品](參閱大梵天850․他化自在天1540)
【범마삼발라梵摩三鉢羅】
p4647-中→ 二十八部衆之一. 面如天女, 頭戴天冠, 左手覆按於臍邊, 右手持白拂當胸, 瓔珞莊嚴如天人. (參閱二十八部衆173)
【범마투경梵摩渝經】
p4647-中→ 全一卷. 又作梵摩喩經. 三國吳․支謙譯於黃武二年至建興二年(223~253).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內容敘述婆羅門梵摩渝(梵 Brahmāyu)懷疑佛陀三十二相之眞僞, 後見到佛陀之廣長舌相․陰馬藏相等三十二相, 欣喜感歎之餘, 乃歸依佛陀. 其後, 佛陀又爲之解說至道之要, 梵摩渝聞之, 心開意解, 證阿那含果, 不久卽命終. 本經爲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經之別譯, 內容亦相當於南傳巴利文中部(Majjhima-nikāya)之第九十一經. [歷代三寶紀卷七․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二]
【범망경고적기梵網經古迹記】
p4644-上→ 凡三卷, 或作二卷․四卷. 新羅太賢集. 又稱梵網古迹記․梵網經古迹.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係梵網經之注釋, 分別爲時處․機根․藏攝․翻譯․宗趣․題名․本文等七門. 注釋書有文集十卷(叡尊)․綱義十卷(淸算)․補妄鈔十卷(定泉)等. 本書係參照智顗․法藏․義寂等諸疏, 而別立一家之見. 對淨土之依用智顗菩薩戒義疏而言, 本書自昔卽爲律․眞言․法相等宗所重.
【범망경梵網經】
p4642-下→ ①西藏名 Chos-kyi rgya-mo saṅs-rgyas rnam-par snaṅ-mdsad-kyis byaṅ-chub sems-dpaḥi sems-kyi gnas bśad-pa leḥu bcu-pa. 凡二卷. 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 又作梵網經菩薩心地品․梵網戒品. 相傳爲後秦鳩摩羅什譯, 然未能確定.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係說明菩薩修道之階位及應受持之十重四十八輕之戒相. 其廣本之卷數, 有諸多異說, 據僧肇梵網經序所載, 凡六十一品百二十卷, 此爲第十品. 蓋以大梵天王之因陀羅網, 重重交錯無相障閡, 諸佛之敎門亦重重無盡, 莊嚴法身無所障閡, 一部所詮之法門重重無盡, 譬如梵王之網, 故稱梵網經. 上卷爲釋迦佛於第四禪天普接大衆, 使歸蓮華藏世界之紫金剛光明宮中, 向臺上盧舍那佛請問菩薩之行因, 盧舍那佛乃對千百之釋迦廣說十發趣心․十長養心․十金剛心等三十心及十地等四十法門. 下卷則論及菩薩戒, 列擧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 ; 係釋迦佛於娑婆世界閻浮提之菩提樹下所揭示. 此經被視爲大乘律之第一經典, 頗爲中國․日本佛敎界所重視. 尤以日僧最澄以本經爲依據, 處斷當時有關戒律之問題. 此經內容異於小乘律, 無出家․在家之區別, 而主張衆生依照共通之戒, 竝以佛性之自覺爲其特色. 此外, 本經係盧舍那佛本說․釋迦菩提樹下重說, 故被認爲屬於華嚴經之類. 因流傳․譯著者之史實不詳, 且所載多引用他經, 故亦被推定非譯自梵夾, 係於我國所僞造, 編述時代約爲劉宋末年. 昔來本經多盛行下卷, 稱之爲梵網菩薩戒經․菩薩戒本․多羅戒本․菩薩波羅提木叉經․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 本經之注釋書甚多, 如隋代智顗之菩薩戒義疏二卷․唐代明曠刪補之天台菩薩戒疏三卷․唐代法藏撰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六卷․新羅義寂述菩薩戒本疏三卷等. [金剛頂經大瑜伽祕密心地法門義訣卷上․開元釋敎錄卷四․顯戒論卷中]. ②巴利名 Brahmajāla-sutta. 以巴利語書寫, 屬南方上座部之經藏. 相當於漢譯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梵網六十二見經. 梵網亦稱見網法門, 如漁夫用網捕魚, 以比喩網羅一切見解之意. 本經之內容集二部而成. 第一部係說世人從守持瑣細卑近之戒律上讚歎如來, 又言戒有小戒․中戒及大戒之分 ; 第二部則敘述如來悟道, 體現所說, 爲極難見微妙之諸法, 吾人唯有依佛所說, 方爲眞正之讚歎. 因欲明此法, 首先述說有關外道之六十二見, 此六十二見含盡正統婆羅門及一般思想界諸說, 佛不僅悉皆如實了知, 竝斷諸執著. [T.W. Rhys Davids and J.E. Carpenter : The Dīgha Nikāya, vol. Ⅰ](參閱梵網六十二見經4642)
【범망경보살계본소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p4644-中→ 凡六卷或三卷. 唐賢首大師法藏撰. 又稱梵網戒本疏․梵網戒疏․梵網法藏疏.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詳解梵網經卷下菩薩戒本, 總立敎起所因․諸藏所攝․攝敎分齊․顯所爲機․能詮敎體․所詮宗趣․釋經題目․敎起本末․部類傳譯․隨文解釋等十門. 本書之特色爲解釋戒相甚爲詳細, 十重禁戒一一設立十門, 四十八輕戒則分八門. 全書援引八十種經律論, 其中竝含有居士請僧福田經․比丘應供法行經等古佚經數種. 注釋書有紀要六卷(鳳潭)․日珠鈔五十卷(凝然)等.
【범망경합주梵網經合註】
p4644-上→ 凡三卷或七卷. 又作梵網經心地品合註, 梵網合註. 明代僧智旭(1599~1655)注, 道昉校訂. 書成於崇禎十年(1637). 收於卍續藏第六十冊. 係梵網經菩薩心地品之注釋. 智旭爲彰顯梵網經之內容, 遂作本書論述無作戒體之性․因․緣․體․相․期․果等七句之勝義, 竝略解十重四十八輕戒, 乃至此等戒律儀則與孝順等一般德目之關係, 亦廣爲闡論. 此外, 又設立十門, 以解說戒相, 卽 : (一)隨文釋義, (二)性遮重輕, (三)七衆料簡, (四)大小同異, (五)善識開遮, (六)異熟果報, (七)觀心理解, (八)懺悔行法, (九)修證差別, (十)性惡法門.
【범망계梵網戒】
p4642-下→ 卽梵網經卷下所載之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 於大乘戒中, 相對於地持․瑜伽之分爲三聚戒, 梵網戒係不分在家․出家, 均可受持. (參閱十重禁戒461․菩薩戒5216)
【범망계품梵網戒品】
p4642-下→ 卽梵網經之異稱. 全稱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 今之梵網經, 僅爲廣本梵網經中有關菩薩階位․戒律之菩薩心地戒品之一品, 故稱梵網戒品. (參閱梵網經4642)
【범망륙십이견경梵網六十二見經】
p4642-中→ 全一卷. 又作梵網經․六十二見經. 三國吳․支謙譯於黃武二年至建興二年(223~253).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旨在顯示佛陀悉知無上甚深微妙之法, 旣不執著於任何見解, 亦不介意外道之毁謗或讚歎, 而爲諸比丘解說外道所耽著之六十二種偏邪見解. 此六十二種邪妄見解, 參差交錯, 如梵天之羅網, 而外道沈湎其中, 如魚入網, 不能出離, 故稱梵網六十二見經. 本經之同類本有 : 巴利本長部第一經․漢譯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 另有竺法護所譯之六十二見經, 惜已散軼. [歷代三寶紀卷五․大唐內典錄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二](參閱梵網經4642)
【범망삼중본말梵網三重本末】
p4641-下→ 卽指梵網經所說盧舍那等佛之成道. 又作三重本末․三重本末成道. 於梵網經所說之廣大莊嚴的蓮華臺藏世界中, 盧舍那佛爲此世界之本源, 趺坐於蓮花臺上. 此蓮華臺藏世界係由千葉之大蓮花所成, 每一葉中有一世界, 其中復各有百億之須彌山․四天下․南閻浮提. 由盧舍那佛自身變化出千釋迦, 各據於千葉之世界 ; 千釋迦復各化出百億之菩薩釋迦, 各坐於南閻浮提菩提樹下宣說菩薩之心地法門. 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三下) : 我今盧舍那, 方坐蓮華臺, 周匝千華上, 復現千釋迦, 一華百億國, 一國一釋迦, 各坐菩提樹, 一時成佛道.天台宗乃根據此記載, 揭出三重本末成道之說, 謂第一重係指蓮花臺上盧舍那佛之成佛, 第二重指千花葉上千釋迦之成佛, 第三重爲每一花葉中百億國百億釋迦之成佛 ; 此臺上․葉上․葉中之佛互有本末之關係, 故稱三重本末. 智顗之菩薩戒經義疏詳述其關係, 而以兩重本迹解釋之, 謂臺上之舍那爲本, 千花葉及千百億之釋迦共爲迹 ; 又於迹中, 千釋迦爲迹中之本, 千百億釋迦爲跡中之迹. 如是, 臺上․葉上․葉中共成三重本末, 一一佛悉成正覺, 稱爲三重本末成道. [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蓮華藏世界6152)
【범망참법梵網懺法】
p4644-下→ 全一卷. 又作梵網經懺悔行法. 明湡益大師智旭(1599~1655)述. 收於卍續藏第一○七冊. 本書係依據梵網經之內容所設立之懺悔行儀. 共分十門, 卽 : (一)嚴道場, (二)淨三業, (三)香花供養, (四)讚禮歸依, (五)陳罪悔除, (六)立誓誦戒, (七)苦到禮佛, (八)重修願行, (九)旋遶自歸, (十)坐念實相. 本書內容竝不限於梵網經之要旨, 另有多處引用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及彌勒所問會等之文意, 間亦涉及天台宗之意旨.
【범망회梵網會】
p4642-下→ 日本佛敎用語. 講說讀誦梵網經, 以祈死者冥福之追善法會. 係基於梵網經卷下所載, 父母․兄弟․和尙阿闍黎之亡滅日, 乃至三七日․七七日, 講說讀誦大乘經典. [東大寺要錄卷八]
【범벌梵罰】
p4644-下→ ①卽梵壇之治罰法. 釋氏要覽卷下載, 梵罰有二法 : (一)黙擯, 一切人不與犯者來往․言話等. (二)滅擯, 犯重罪而心無慚愧, 衆所不能容, 不可與其共住, 於衆中擧示其罪竝驅出. [四分律卷五十七]. ②謂梵天之治罪法. 梵王於宮前建立一壇, 天衆有不如法者, 則令立壇上, 餘天衆不與之往來言語. (參閱梵壇4648)
【범梵】
p4626-中→ 梵名 Brahman. 音譯梵摩․婆羅賀摩․勃口藍摩․跋濫摩. 意譯寂靜․淸淨․離欲. ①爲印度正統婆羅門敎思想之最高原理. 據梨俱吠陀(梵 ṛg-veda)之記載, 祈禱主(梵 Bṛhaspati)爲最上神, 是由祭司支配者演變爲宇宙之創造神, 爲宇宙生成原理. 又據梵書(梵 Brāhmaṇa)文獻之創造神話中, 爲形成新的萬有根本原理, 於是融合以上諸原理, 演成生主(梵 Prajāpati), 爲被崇拜的根本神格. 初時, 梵, 意指吠陀之讚歌․祭詞․咒詞等, 同時被視爲其本質卽神祕之力量. 自吠陀至上․祭祀萬能之梵書時代以降, 成爲世界根源之創造原理, 被視爲生主的創造物之一. 爾後兩者又被視爲同一, 其後, 生主作爲人格神之色彩淡薄, 逐漸爲單純之世界原理而存立, 隨著梵之崇拜興起, 梵代替生主爲世界萬有之原理, 而生主被視爲依存於中性原理本有之梵(梵 Brahman svayaṃbhū), 竝位居其下位, 遂以梵爲主體, 展開宇宙創造說. 宇宙最高之原理梵成立後, 對之深深探究與思索之結果, 確立梵與我(梵 ātman)一體化之梵我一如說, 此爲奧義書(梵 Upaniṣad)汎神論哲學之中心觀念, 遂成爲貫通印度宗敎․哲學思想之根本思想. (參閱婆羅門敎4464․梵我一如4633). ②梵具有淸淨之義, 從事淸淨之行, 尤其指斷淫欲之事, 稱爲梵行 ; 行淫欲者, 稱爲非梵行. 淸淨之十戒, 稱爲梵淨十戒. 佛․菩薩美妙之音聲, 稱作梵音聲․梵聲․梵音 ; 其響稱爲梵響. 梵音相爲佛三十二相之一. 佛之淸淨法身, 稱爲梵身. 佛堂伽藍又稱梵刹․梵宇․梵閣, 寺院之吊鐘一稱梵鐘. 佛學又稱梵學, 印度又稱梵土. 梵行先生爲僧之異稱, 梵儀指僧侶之威儀. ③意指梵語. 例如, 以梵語撰寫之典籍, 稱作梵本. 梵夾指以貝葉書寫成之梵字經典. ④意指梵天之略稱. 色界諸天離欲淸淨, 總名梵天. 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大二五․三一五下) : 色界都名爲梵, (中略)又梵爲色界初門.
【범보천梵輔天】
p4647-上→ 梵名 Brahma-purohita. 又作梵富樓天. 卽色界初禪之第二天, 爲大梵天之輔相. 舊名梵先行天, 又稱梵前益天, 以在梵前恆思梵天利益, 因以爲名. 梵輔天之天衆皆爲大梵天王之輔弼臣. 又天王行幸時, 必爲列行侍衛. 初禪天之主爲大梵王, 其下之梵衆天․梵輔天分別爲其人民․屬臣. [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八․玄應音義卷十八․俱舍頌疏世品卷一]
【범복梵服】
p4633-中→ 梵天之服, 或梵行者之服. 袈裟之異名. 色界諸天行梵者, 皆服此衣, 行四無量. [法苑珠林卷五十三](參閱袈裟4784)
【범복梵福】
p4641-下→ 梵語 brāhma-puṇyatva. 卽大梵天之福德. 與三乘聖果之聖德竝稱二福. 斷淫欲之天, 稱爲梵, 色界天卽屬此. 又總攝色界․無色界亦稱爲梵. 凡修如下勝行者, 可得生梵福, 卽 : (一)建塔供養佛舍利者. (二)造寺施園供養四方僧伽者. (三)令已破和合之佛弟子和合者. (四)於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者. (五)爲救母命․救父命․救如來命而捨身者. (六)於正法中出家者. (七)度他人出家者. (八)未轉法輪處能請轉法輪者.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一․俱舍論卷十八]
【범복凡福】
p732-上→ 指人, 天之福德. 與三乘修行聖果之福德對稱. 此人天福德係爲求得現生之樂與後生之樂, 而勤修布施, 持戒, 修定等三種人, 天之正業, 所獲得之果報. [成佛之道(印順)]
【범본梵本】
p4629-下→ 又稱梵夾․梵經․梵典. 指以梵語書記於貝葉․樺皮․紙等之經典. 印度自西元前六世紀左右開始使用梵語, 擧凡宗敎․學術典籍, 槪以梵語記錄 ; 梵語經典究始於何時, 尙未確知. 東漢時, 隨佛敎之流布, 梵本亦陸續傳入中國, 由於只重譯經, 加以兵亂頻仍, 故原本悉皆散佚. 於印度, 亦因十二世紀頃回敎徒入侵, 以致正法受創, 梵本亦損壞殆盡. 一八九○年, 英人包爾上尉(Bower)於新疆庫車發現孔雀王咒經之樺皮寫本 ; 其後, 史坦因․伯希和再於新疆․敦煌等地得古寫梵本. 現存梵語佛典約有五百餘種. 又梵本中, 所用語言種類竝不完全相同. 其中, 金剛般若經․阿彌陀經․瑜伽師地論菩薩地․論部諸注釋槪用正式之古典梵語, 法華․無量壽․十地等諸經偈頌及普賢菩薩行願讚等, 文法上異例甚多, 與純粹梵語有所差異, 稱爲伽陀方言(Gāthā dialect)․佛敎梵語(Buddhist Sanscrit), 或爲轉訛語(梵 apabhraṃśa)之一種. 佛本行集經異本(梵 Mahāvastu)等之長行亦使用伽陀方言 ; 於般若經․法華經, 長行爲近似純粹梵語之語形. [梵文佛典硏究の二方面(山田龍城, 龍谷大學論叢二八七)․R. Mitra: Sanskrit Buddhist Literature of Nepal, preface; C. Bendall:Catalogue of the Buddhist Sanskrit Manuscripts,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 M. Winternitz :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Bd. Ⅱ](參閱梵夾4631)
【범부凡夫】
p730-中→ 梵語 pṛthag-jana. 音譯作必栗託仡那, 意譯爲異生. 略稱凡. 指凡庸之人. 就修行階位而言, 則未見四諦之理而凡庸淺識者, 均稱凡夫. 大日經疏卷一載, 凡夫以無明之故, 隨業受報, 不得自在, 墮於諸趣之中, 遂産生種種類別之衆生, 故應正譯爲異生. 然菩提流支, 眞諦, 笈多等則各譯爲毛道凡夫, 嬰兒凡夫, 小兒凡夫, 後二譯名源於梵語 bāla-pṛthag-jana(音譯婆羅必栗託仡那), 婆羅有愚之義. 又對四向四果之聖者而言, 其餘未見道者槪稱爲凡夫, 其中, 俱舍宗以四善根爲內凡, 三賢爲外凡, 三賢以下爲底下凡夫 ; 大乘則以初地以前爲凡夫, 十住, 十行, 十迴向(三賢)爲內凡, 十信爲外凡. 外凡以下稱爲凡夫. 又對聲聞, 緣覺, 菩薩及佛等四聖而言, 凡生死流轉於六道者, 皆稱爲六凡, 卽地獄之有情以至天界衆生皆是. 凡夫之內涵意義, 稱凡夫性, 異生性, 略稱凡性. 犢子部認爲其體乃欲界之見惑 ; 有部指其乃聖道之非得而言 ; 經部不別立其體, 但以此乃聖法相續之分位差別 ; 唯識宗認爲係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 且是分別而起之煩惱, 所知二障種子作用之假立者. [法華經卷二譬喩品,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梵網經卷上, 佛性論卷三](參閱異生5151)
【범부선凡夫禪】
p731-中→ 卽以浸法悅, 求幸福爲目的而修行之禪. 宗密於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謂, 此類禪者雖能正信因果, 然以欣上厭下而修, 故稱凡夫禪.
【범부십중망凡夫十重妄】
p730-下→ 凡夫之阿賴耶識迷妄不覺, 據宗密之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之二所擧, 將此不覺分爲十重, 且每重皆以夢喩之. 卽 : (一)第一重, 謂一切衆生皆有本覺眞心 ; 如一富貴之人, 端正多智, 自住於本宅中. (二)第二重, 本覺眞心若未遇善友之開示, 則法性本來不覺 ; 如宅中人睡而不自知. (三)第三重, 因本性不覺, 故妄念卽起 ; 如於睡中而有夢境. (四)第四重, 因生起妄念, 故有能見之相 ; 如夢中之想念. (五)第五重, 以有見之産生, 故根, 身世界隨之妄現 ; 如夢中另見有身在他鄕受苦, 及見種種好惡之事境. (六)第六重, 見諸種事境, 而不知此乃從自念所起之幻境, 猶執爲定有, 稱爲法執 ; 如於夢中, 必執所見之物爲實有, 此乃不覺之故. (七)第七重, 因執著法定有之故, 則便見自他之殊異, 稱爲我執 ; 如於夢中, 必認他鄕受苦之身爲己本身. (八)第八重, 執四大假合爲我, 故貪愛順情諸境, 欲以此潤我, 而瞋嫌逆情之諸境, 恐其損惱於我, 以此愚癡之情而生種種計較 ; 如夢於他鄕之處, 所見之各種違順等事亦隨之而起貪瞋之心. (九)第九重, 因起貪瞋之心而造善惡等業 ; 如於夢中, 或打奪相罵, 或行恩布德. (十)第十重, 善惡之業力如影隨形, 故受六道業繫而現苦樂之相 ; 如於夢中, 因偸奪打罵而被枷禁決罰, 或行恩得報而受擧薦拜官. 上述十重迷妄爲凡夫之本末, 然若覺悟後精勤修證, 則另有十重可反妄歸眞.
【범서梵書】
p4636-下→ ①梵名 Brāhmaṇa. 音譯婆羅門那. 解釋婆羅門敎吠陀聖典之文獻. 吠陀, 狹義指四吠陀之本集(梵 Saṃhitā) ; 廣義則合本集及梵書(廣義), 總稱吠陀. 梵書爲婆羅門敎奠定了吠陀天啓․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 吠陀本集包括祭儀時讀誦之讚歌․祭詞․咒詞. 梵書亦有廣義․狹義之分, 規定祭儀之實踐方法, 或解釋讚歌․祭詞之意義, 說明祭祀之起源․祕義者, 屬廣義之梵書, 其內容可分爲梵書(狹義)․森林書(梵 Āraṇyaka)․奧義書(梵 Upaniṣad)三部分. 其中梵書(狹義)又分儀軌(梵 vidhi)與釋義(梵 artha-vāda)二部分 ; 儀軌爲規定祭祀之順序方法․讚歌之用途等, 釋義則解說讚歌之意義及語源․祭祀之起源及其意義等. 森林書及奧義書則同爲考察祭祀及人生之意義, 二者均重理論 ; 其中奧義書尤深探哲理, 又特名爲吠檀多(梵 Vedānta). 梵書係以散文體裁書寫, 書中採用大量之神話與傳說. 梵書之成立年代約在西元前一千年至六百年, 卽雅利安人由婆羅門文化中心之印度河流域東移至恆河平原時, 乃吠陀祭儀複雜體系完全整備之時代産物. 梵書可爲神學書, 同時爲了解當時印度社會․種姓制度․婆羅門至上主義之神觀․神話變遷․集奧義書大成之一元哲學思想之萌芽等之珍貴資料, 惜僅限於片段記錄. 現存十五部, 其中主要爲附屬於梨俱吠陀之愛達羅氏梵書(四十一章)與附屬於夜柔吠陀之百道梵書(一百章). 後者在印度宗敎文獻中首次提出靈魂轉世之理論. (參閱吠陀2820). ②梵語 Brāhmī 或 Brāhmī-lipi. 爲古代印度雅利安民族於西元前六世紀以後, 所使用最古字體之一. 又作梵寐書. 阿育王法敕之刻文, 以及印度中央州薩迦爾(Sagar)地方出土(西元前三百年頃)之貨幣, 皆書此字體. 西元第四世紀之遺物中亦發現不少書此字體者. 又此文字雖爲印度古來固有者, 然據近代硏究, 與腓尼基文同屬閃族(Semitic)語系, 經由印度商人之傳入, 於西元前五百年頃完成四十七字母. 此文字最初隨閃族語系習慣由右向左橫寫, 於中央州出土貨幣亦同樣由右向左, 然阿育王刻文等則由左向右橫寫. 阿育王時代之文字, 特稱爲古代孔雀王朝文字, 廣行於全印度, 亦普及至錫蘭. 西元一世紀頃, 産生北方梵書漸次以方形․南方梵書漸次以圓形書寫或刻出之傾向. 至第四世紀頃, 兩者之差異則更明顯化. (參閱梵字4630)
【범석사왕梵釋四王】
p4649-下→ 指梵天․帝釋天, 及四天王. 又作梵釋四天. 卽色界初禪天之梵天․欲界忉利天主之帝釋天(合稱爲梵釋)․四天王之倂稱. 四天王爲東方持國天․西方廣目天․南方增長天․北方多聞天. 梵釋四王均爲佛法之守護神, 常隨侍如來, 恆不捨離諸大三昧, 能現無量差別諸身. [八十華嚴經十地品]
【범선梵僊】
p4640(1292~1348)元代臨濟宗僧. 明州(浙江)象山人, 俗姓徐. 字竺僊(仙). 號來來禪子․寂勝幢․思歸叟. 八歲, 入吳興(浙江)資福院, 爲別源流之侍童. 十八歲, 依靈山之瑞雲隱受具足戒. 未久, 乃遊訪諸名刹, 竝參謁晦機元熙․雲外雲岫․元叟行端․中峰明本等師, 後成爲古林淸茂之法嗣. 天曆二年(1329), 隨徑山之明極楚俊東渡日本, 受到北條高時․足利尊氏之崇信. 翌年, 至鎌倉, 任建長寺之第一座, 其後, 歷住淨妙寺․淨智寺. 建武二年(1335), 成爲無量寺之開山第一祖. 曆應四年(1341), 住於京都之南禪寺, 朝廷遂將該寺之寺格升爲天下第一. 復轉住楞伽院․眞如寺․建長寺等. 正平三年示寂, 世壽五十七, 法臘三十九. 嗣法者有大年法延․椿庭海壽等, 該法系稱爲竺僊派(又作古林派, 梅林門徒), 爲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之一. 師著有竺僊和尙語錄․天柱集․來來禪子歌․來來禪子東渡集․古林和尙行實等各一卷. [本朝高僧傳卷二十七․延寶傳燈錄卷五․扶桑五山記卷二․卷三․卷五]
【범선梵線】
p4648-上→ 爲婆羅門所用莊嚴具之一種. 據毘奈耶雜事卷一載, 六群比丘執鉢入城乞食時, 見婆羅門身著梵線乞食者, 多得美味, 遂有仿效者. 因而佛陀制定凡著梵線者得越法罪. 越法罪爲違越正法之罪, 初期爲輕罪之一種, 其後密敎判以同越三摩耶之重罪.
【범성範成】
p6119-中→ 淸末民初僧. 江蘇如皐人. 光緖三十四年(1904), 入南京僧師範學堂, 與太虛․仁山․智光等同學. 曾與葉恭綽․蔣維喬等人發起影印宋版磧砂藏經, 竝編輯宋藏遺珍, 於佛敎資料之保存, 頗有貢獻. 師秉性誠篤, 慈悲․負責, 在對日抗戰時, 曾四處奔走, 爭取經費, 以救濟難民. 晩年事蹟不詳.
【범성凡性】
p731-中→ 指凡夫之性. 又稱凡夫性, 異生性. 爲法相宗二十四不相應之一. 卽身具見惑而未證諦理之性. (參閱異生性5151)
【범성凡聖】
p731-下→ 乃指凡夫與聖者. 聖者又稱聖人, 卽見道位(初生無漏智, 見四諦道理之階位)以上之人. 小乘指預流向以上之人, 大乘則指初地以上之人. 而見道以下之人, 卽稱凡夫. 凡夫與聖者, 在本質上乃絶對平等而無任何差別, 故謂凡聖一如, 凡聖不二. 大乘佛敎所說之十界中, 地獄, 餓鬼, 畜生, 阿修羅, 人間, 天上等六界, 稱爲六凡 ; 聲聞, 緣覺, 菩薩, 佛等四界, 稱爲四聖 ; 合稱六凡四聖. 前者乃有爲之果報, 後者則是無爲之聖果. (參閱凡夫730, 聖人5577)
【범성일여凡聖一如】
p732-上→ 又作佛凡一體, 凡聖不二. 乃指凡聖本性同一. 卽凡夫(指在迷惑中之衆生)所具之本性, 與聖者(超越迷惑者)所具之本性同一無異. 故不論凡夫, 聖者, 彼等之生命本質並無區別, 僅由於意識活動之迷惑與否而逈異. [注維摩詰經卷四, 摩訶止觀卷五上](參閱凡聖731)
【범세梵世】
p4629-下→ 梵語 brahmaloka, 巴利語同. 又作梵色界․梵世天․梵世界․梵界. 指梵天所支配之世界. 又梵世一詞亦可作爲色界諸天之總稱, 蓋以此界之人已離淫欲之故, 而古來於印度, 離欲․淸淨之行卽稱爲梵行. [佛藏經卷下]
【범소凡小】
p730-上→ 其意有二 : (一)指凡夫. 凡夫卽小人, 故稱凡小. (二)指凡夫與小乘之人, 兩者並稱凡小.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大三七․二五○上) : 今旣有斯聖敎以爲明證, 未審今時一切行者不知何意凡小之論乃加信受?
【범소팔도凡小八倒】
p730-中→ 指凡夫與小乘之人所起八種顚倒之見解. 卽 : (一)非常計常, (二)非樂計樂, (三)非我計我, (四)不淨計淨, (五)常計無常, (六)樂計非樂, (七)我計非我, (八)淨計不淨等八種妄見. (參閱八顚倒319)
【범수梵嫂】
p4639-下→ 指僧侶所娶之妻. 梵道․梵行等之本意, 卽指斷除淫欲․戒行淸淨. 又梵僧一詞本指自印度或西域東來之僧人, 亦指戒行淸淨之僧人 ; 而出家修行佛道者, 通常應以出離俗世․捨離雜染爲基本要務, 故梵僧一詞, 亦漸泛指一般僧人. 佛陀所制之戒律, 原本嚴禁出家僧徒淫行娶妻等事, 自印度乃至我國各時代, 大部分僧徒皆奉持此一戒律, 然不免有少數僧人疏於戒行, 或因特殊情事, 而有娶妻之事, 所娶之妻, 則稱爲梵嫂. 據五雜俎卷八所引宋陶穀之淸異錄記載, 僧人之妻, 稱爲梵嫂 ; 又同書所引番禺雜記亦記載, 粤中之僧人, 其有家室者, 稱爲火宅僧, 乃以火宅喩指居處家室之危殆, 如處火坑, 較之梵嫂一詞, 則更具有譏嫌警惕之意味. 於唐代末期, 我國卽有僧尼嫁娶之事, 至宋代亦曾盛行於蜀․粤之地, 宋太宗曾下詔力誡之. 佛祖統紀卷四十三太宗雍熙元年(984)條(大四九․三九九下) : 詔嶺南粤俗殺人祭鬼, 僧置妻孥, 所在長吏誡厲, 以順正敎.
【범습凡習】
p731-下→ 指凡夫習善習惡之是非行動.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之一(大四八․四○七中) : 漸除凡習, 漸顯聖德, 如風激動大海, 不能現像, 風若頓息則波浪漸停, 影像漸顯也.
【범승梵乘】
p4634-下→ 卽菩薩乘, 取其淸淨乘物之意. 亦卽行慈悲喜捨者, 稱爲梵乘. 乃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所擧天乘․梵乘․聲聞乘․緣覺乘․諸佛如來乘等五乘之一, 大寶積經卷九十四所擧天乘․梵乘․聖乘等三乘之一. (參閱乘4021)
【범승梵僧】
p4641-中→ 一指由西域或印度東來之異國僧侶, 一指持戒淸淨(卽修梵行)之修行僧. 然至其後, 亦漸用以泛指一般僧人, 蓋以出家修行佛道者, 必以出離俗世․捨棄雜染․斷除淫欲爲基本要務之故. 又修梵行之徒衆, 則稱梵衆. 此外, 梵衆天亦略稱梵衆. [俱舍論卷八․續高僧傳卷二十五釋圓通章]
【범승凡僧】
p732-上→ ①未證聖果之平凡僧. 又作愚凡僧. 爲聖僧之對稱. 梁高僧傳卷三(大五○․三三九下) : 嚴(智嚴)雖戒操高明, 而實行未辦. 始移屍向凡僧墓地, 而屍重不起 ; 改向聖墓, 則飄然自輕.. ②日本僧職中, 擔任法師一職而未任僧綱職位之僧人.
【범실梵室】
p4633-下→ 寺院之房舍, 乃梵行者之淸淨住室. 明代智旭著有梵室偶談.
【범심梵心】
p4629-中→ 修梵行之心, 稱爲梵心. 梵行, 淸淨之行爲, 卽道俗二衆修習四梵行或禪定, 以離欲淸淨, 故得生於色界․無色界. [觀察諸法行經卷一․摩訶止觀卷一](參閱梵行4631)
【범아일여梵我一如】
p4633-上→ 梵語 brahma-ātma-aikyam. 爲奧義書(梵 Upaniṣad)所代表印度正統婆羅門系統世界觀之根本思想. 卽宇宙根本原理之梵(梵 Brahman)與個人本體之我(梵 ātman)同一不異之思想. 據此根本原理, 一切萬物依一定順序發生, 人類乃至一切生物之靈魂從其業力而有各種形式之輪迴. 從此輪迴中求解脫, 卽是人生最高目的, 而由於覺悟梵我一如之根本眞理, 消滅業力, 卽能免再生之痛苦. 奧義書哲人閃笛耳耶(梵 śāṇḍilya, 西元前六․七世紀間)․烏達拉喀(梵 Uddālaka, 西元前六․七世紀間)於百道梵書(梵 śatapatha-brāhmaṇa)․錢多貴耶奧義書(梵 Chānogya-upaniṣad)中始揭露我是梵(梵 ahaṃ brahmāsmi)․那就是你(梵 tat tvam asi)等兩個命題之根據. 吠檀多派(The Vedanta School)繼承奧義書, 此思想遂爲該派學說之中心. 商羯羅(梵 Śaṅkara)派亦視此最高之梵與同一之個我爲眞實, 其餘皆是幻影(梵 māyā). (參閱梵4626․奧義書5439)
【범어梵語】
p4645-上→ (Sanskrit)古印度之標準語文. 又稱天竺語. 卽吠陀․梵書․森林書․奧義書及北傳佛敎聖典所用之語文. 屬印歐語族. Sanskrit 乃源自 saṃsk城軋(完成之意). 我國․日本依據此語言由梵天所造之傳說, 故稱梵語或聖語. 相對於一般民間所用之俗語, 梵語又稱雅語. 廣義而言, 可分爲吠陀梵語(Vedic Sanskrit)與古典梵語(Classical Sanskrit). 前者爲婆羅門敎之聖典(吠陀)之語言 ; 後者係於西元前四世紀左右, 由文法學者波爾尼(梵 Pāṇini)加以規格化而集其大成. 據推測, 約西元前二千年頃, 雅利安族由印度西北侵入, 驅走當地土著, 移住於印度五河地方(梵 Pañjābh), 編集以梨俱吠陀爲始之四吠陀, 不久亦陸續撰述解釋吠陀祭詞之梵書․發揮其深意之森林書與奧義書, 乃至略詮梵書要義之本經(梵 sūtra)等 ; 此等聖典所用之語言, 總稱爲古代梵語(Ancient Sanskrit)․吠陀梵語, 卽屬於西元前一千五百年至西元前五百年左右之聖典語文. 相對於此者, 印度二大史詩摩訶婆羅多․羅摩耶那所用之語言, 則屬於古典梵語之一種, 然因含有爲數甚多之通俗語形, 故又特稱敘事詩梵語(Epic Sanskrit). 關於梵語之文法書, 自古卽有字彙(梵 Nighaṇṭu), 西元前五世紀之尼鹿多論(梵 Nirukta)卽是字彙之注釋書. 其後, 波爾尼根據尼鹿多論, 另又參考諸種文法書, 以本經之語法撰聲明記論, 此卽毘伽羅論(梵 Vyākaraṇa), 後經鉢顚社扌羅(梵 Patañjali)等加以注釋, 使古印度文章語韻․文法得以確定 ; 由是, 其後吠陀梵語經由時代之演進, 逐漸發展成定型之古典梵語, 而漸脫離日常用語 ; 惟其變化較少而久被傳承. 又於十八種富蘭那聖典(梵 Purāṇa)․美文體(梵 kāvya)之愛經(梵 Kāma-śāstra), 以及佛所行讚(梵 Buddha-carita)․大事(梵 Mahāvastu)․本生鬘(梵 Jātakamālā)等佛敎聖典皆用古典梵語書寫. 爲區別於古代之梵語, 乃將佛敎經典所用之梵語特稱爲佛敎梵語(Buddhist Sanskrit) ; 又因佛典所用之梵語竝非純梵語, 而已混用爲數甚多之俗語, 呈現極爲複雜之型態, 故又稱爲佛敎混淆梵語(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八世紀頃, 耆那敎之典籍亦使用梵語. 隨著印度人南下, 及向東南亞之擴張, 其文字對於南印達羅毘荼語(梵 Drāviḍā)文學․東南亞諸國文學皆有鉅大影響. 十世紀左右, 由於近代印度各種方言發達, 以及回敎徒之入侵, 梵語乃逐漸失去其實際之勢力, 僅以古典語之地位存在而已. 要之, 此一語文具有複雜之文法體系, 在現代印度知識階級中仍然存在, 多用於書寫方面. 梵語字母(梵 akṣara)計四十七音, 此外別加 aṃ, aḥ, kṣa 三音, 則成五十音. 名詞․代名詞及形容詞分爲性․數․格三門. 其中, 性有男․女․中性, 數有單․雙․複數, 格有體․業․具․爲․從․屬․依․呼格 ; 每一梵語隨其性․數․格不同而有語尾變化. 動詞有自動․被動, 時態有過去․現在․未來, 亦各有語尾變化. 我國硏究梵語之書籍頗多, 有翻梵語十卷(寶唱)․一切經音義(玄應․慧琳․希麟)․華嚴經音義(慧苑)․悉曇字記(智廣)․梵語千字文(義淨)․翻譯名義集(法雲)等.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十八執魅者儀則品․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九․卷一七二․Max Müller: A history of Ancient Sanskrit Literature ; Rhys Davids: Buddhist India](參閱佛敎梵語2693)
【범어사梵魚寺】
p4638-下→ 位於韓國慶尙南道釜山特別市東萊區. 山號金井山, 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 爲新羅太宗武烈王二年(655)海東華嚴敎初祖義湘所開創. 文祿元年(1592), 燬於日本侵韓之兵火. 光海君五年(1613)重建. 寺內有雄偉之大雄殿與爲數甚多之堂閣. 今爲韓國著名巨刹之一, 竝統轄本刹所屬之寺院三十三所. [朝鮮佛敎通史․朝鮮寺刹三十一本山寫眞帖]
【범어잡명梵語雜名】
p4647-上→ 全一卷. 唐僧禮言集. 又作悉曇字引.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係收錄日常使用之漢字對譯梵語. 語彙由身體各部分開始, 色香味觸․動靜行止․數目․年時․鳥獸․藥物․衣服․親族等繼之, 凡擧一千二百五十個漢語, 一一注以梵語之音譯及悉曇字. 內容類似唐梵兩語雙對集.
【범어천자문梵語千字文】
p4646-上→ 全一卷. 唐代義淨撰. 又作唐字千鬘聖語․梵唐千字文.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卽以天地日月等漢文一千字對譯梵語. 此千字文意義連續且押韻, 四字成一句, 二十句爲一聯, 每二十句換韻. 二十句之後, 置五言四句之詩, 總爲一百字, 卽一齣, 全篇由十齣組成. 卷末別錄梵唐消息約三百字之對譯.
【범연나국梵衍那國】
p4633-下→ 興都庫什山中之古王國, 位于今阿富汗境內. 梵衍那, 梵名 Bāmiyan, 又作范陽․望衍․帆衍, 現今多稱巴米安(Bamian)․巴米央․巴米羊. 此國正當於健馱邏往睹貨邏․臾那之通路, 其大都城依崖跨谷, 生産宿麥, 宜於畜牧, 氣序寒烈, 風俗剛獷. 隋煬帝․唐太宗時曾來我國朝貢. 西元前三世紀, 阿育王遣傳道師布敎時, 佛敎傳入此國. 其後, 迦膩色迦王建立伽藍, 佛敎漸盛, 雕造甚多之大石佛․洞窟, 稱爲巴米羊石窟(約三至七世紀開鑿), 以東邊高五十三公尺及西邊高三十五公尺之兩佛像爲中心, 鑿有數以千計之石窟, 主要爲石雕佛像, 竝殘存有部分壁畫․佛龕․天井飛天像, 爲佛敎美術重要遺蹟之一. 西元十三世紀初, 梵衍那國受成吉思汗征服, 繼有回敎徒入侵, 佛敎遂告衰亡. 本世紀初, 頗多考古學者至此發掘佛蹟.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往五天竺國傳․隋書西域列傳․A. Foucher:Notice Archéologique de la vallée Bāmiyan, 1923]
【범음梵音】
p4634-中→ ①又作梵聲. 佛菩薩之音聲. 卽佛報得淸淨微妙之音聲, 亦卽具四辯八音之妙音. 佛三十二相中卽有梵音相. 據大智度論卷四, 佛之梵音如大梵天王所出之聲, 有五種淸淨之音 : (一)甚深如雷. (二)淸徹遠播, 聞而悅樂. (三)入心敬愛. (四)諦了易解. (五)聽者無厭. [法華經卷七妙音菩薩品․無量壽經卷下]. ②爲梵唄之一種. (參閱四箇法要1827)
【범음상梵音相】
p4634-下→ 梵語 brahma-svara, 巴利語 brahmassara. 又作梵聲相․梵音深遠相․得梵音聲相․聲如梵王相․弘雅梵聲相. 佛三十二相之一. 佛淸淨之梵音, 聲洪圓滿, 如鳴天鼓, 微妙最勝 ; 又如迦陵頻伽之音, 聞者愛樂, 得益無量. 此乃佛於因位時, 無量世中不惡口․說實言美語․敎善語․不謗正法, 所感得之妙相. 卽表示令聞者隨其器得益, 皆生善心無雜亂, 大小權實皆能解了, 斷惑消疑, 而常欲聞愛樂之德. (參閱三十二相507)
【범일梵日】
p4629-中→ (810~889)新羅僧. 朝鮮佛敎禪門九山闍崛山派之祖. 又稱品日. 俗姓金. 十五歲出家, 二十歲受具足戒. 興德王六年(831)來唐, 遍參禪林宿老, 後依止鹽官齊安, 於平常心是道一語下大悟, 服勤六年後, 又往參藥山惟儼. 文聖王九年(847)歸國, 於江原道江陵郡開創崛山寺, 蔚成闍崛山派, 爲禪門九山中門庭最盛之派, 景文․景康․定康等三代之王均皈依之, 禮封爲國師. 眞聖女王二年入寂, 世壽八十, 法臘六十. 諡號通曉大師. 門弟子中較著名者有朗圓․朗空. [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범자梵字】
p4630-中→ 梵天所製作之文字之意. 係古代印度所通行之文字. 亦卽由梵書(Brāhmī)字母發展而成之悉曇文字. 依據印度之傳說, 梵字爲梵天所創造, 然依近代硏究, 梵字與現今歐洲所通用文字之原形腓尼基(Phoenicia)文, 皆屬閃族(Semitik)語系. 係西元前八百年頃, 印度商人在美索布達米亞(Mesopotamia)地方, 與亞拉姆語(Aramaic)接觸, 結果將閃族之二十二字母傳入印度, 再由婆羅門等整理充備, 推定至西元前五百年頃, 始完成四十七字母. 梵字之書寫, 本由右向左橫書, 後則變成由左向右橫寫, 且其書體由於時代及地方不同而漸次變異. 西元一世紀頃, 北方傾向於用方形 ; 南方則傾向用圓形. 至第四世紀頃, 兩者之間遂産生明顯之區別. 北方系於第四至第五世紀, 發展成爲笈多(梵 Gupta)文字, 更至第六世紀而作悉曇文字. 此外, 復産生種種文字, 如七世紀起於中印度之那軋利(梵 Nāgrī)文字, 八世紀之下拉大(梵 śāradā)文字, 終至第十一世紀完成現今出版梵本所用之梵字, 卽天城體(梵 Deva-nāgrī)文字. 至第六世紀以後, 傳於西藏․西域等者, 卽成爲其特種之文字. 至於南方系文字, 亦發展出諸種文字, 如篋冠文字․卡那拉(梵 Kāṇara)文字․帖如固(Telugu)文字․羯食夌伽(梵 Kaliṇga)文字․各蘭特哈(Grantha)文字․ 嗒米彔(Tamil)文字․瓦帖彔土(Vaṭṭeluttu)文字等 ; 現今寫經及刊本所用之錫蘭․緬甸․泰國․高棉等之文字, 均屬南方梵書系統. 然除前述北方․南方系之梵字外, 亦有屬梵書(梵字)以外系統之文字, 如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示書品所列梵寐書等六十四書․耆那敎典之十六字母等卽是. [慧琳音義卷二十六․悉曇藏卷一․C. Bendall: Catalogue of the Buddhist Sanskrit Manuscripts, palaeographie;M. Monier-Williams: A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introduction; Rhys Davids:Buddhist India;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Ⅰ; R. Hoernle:Manuscript Remain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found in E. Turkestan, general introduction](參閱梵書4636․悉曇4564)
【범전梵典】
p4633-中→ 泛指佛敎之經典. 以佛敎經典多從梵土(印度)傳來我國, 故稱梵典. 又以梵文書寫之書籍, 亦稱梵典. (參閱梵本4629)
【범정산梵淨山】
p4638-中→ 位於貴州江口縣北, 印江縣東南. 上多梵刹, 故得此名. 又稱九龍山․月鏡山, 卽古三山谷. 山勢峻偉, 爲貴州第一. 上有一峰, 中如斧劃, 麓斷而巓連, 旁有金刀峽, 峽上有飛橋, 人登其上, 如凌虛以行, 頗稱奇觀. 山多鑛産, 尤饒汞鑛. 自明萬曆年間闢佛敎道場以來, 卽成蜀․湘․黔諸省之遊覽勝地. 中有大小金頂․拜佛臺․說法臺, 煉丹臺․香爐峰․棉絮嶺, 藏經岩․九龍池․定心池․太子石諸景, 羅列競秀, 劍氣橫天. 又建於明末淸初之承恩寺․護國寺․霸梅寺․鎭國寺等大小梵刹分佈山間, 蔚爲壯觀.
【범종梵鐘】
p4649-下→ 又作大鐘․釣鐘․撞鐘․洪鐘․鯨鐘. 爲寺院集大衆時撞鳴之具. 朝夕鳴之或齋會節慶鳴之以示其始. 梵, 淸淨義, 爲有關於佛事者, 因取其義以爲名. 我國較具規模之寺院, 皆建有鐘樓以懸梵鐘. 我國梵鐘之起源不詳, 約始造於後周(十世紀中葉)以後, 以靑銅爲主. 形制不定, 以高四尺, 直徑二尺左右爲通例, 下方開口, 上端稱爲龍頭, 有紐以便懸掛, 下部有相對之兩個鐘座. 有杵橫吊, 撞鐘座部分以鳴之. [廣弘明集卷二十八․續高僧傳卷二十九](參閱鐘6839)
【범중犯重】
p2019-上→ 謂觸犯重罪, 卽觸犯小乘戒之四重罪或大乘戒之十重罪. 四重罪卽淫․盜․殺․妄語等四種;十重罪卽殺․盜․淫․妄語․酤酒․說四衆過․自讚毁他․慳惜加毁․瞋心不受悔․謗三寶等十種. (參閱十重禁戒461․四波羅夷1720)
【범중엄范仲淹】
p3940-下→ (989~1052)宋代吳人. 字希文. 二歲卽孤, 家貧母嫁, 稍長知之, 泣辭, 寄住里中僧舍苦讀. 後擧進士, 任祕閣校理. 每慷慨論天下事, 一時士大夫法之, 皆尙氣節. 仁宗時拜爲相, 鎭守陝西, 防禦西夏, 敵不敢犯. 後爲讒言所中, 謫守靑州, 貶爲戶部侍郞. 皇祐四年卒, 享年六十四. 贈兵部尙書, 諡文正. 仲淹自幼居佛寺, 宿聞正法, 淨持律戒, 刻苦淬勵. 旣仕, 喜近高僧, 參究禪法, 樂善好施, 置義田以贍族人, 平日賴以擧火者恆數十家. 卒之日, 聞者莫不歎息, 仕女哭泣於路, 如喪所親.
【범중천梵衆天】
p4638-下→ 梵名 Brahma-pāriṣadya-deva. 音譯梵波梨沙天. 又作梵身天. 色界初禪天之第一天. 以其乃大梵所有․所化․所領之天衆所住, 故稱梵衆天. 此天之天衆身長半由旬, 壽命半劫. 又梵身天, 除指梵衆天外, 於長阿含經卷二十亦將梵迦夷天(梵 Brahman-kāyika-deva)譯作梵身天, 而爲色界初禪天之總稱. [佛地論卷五․俱舍論卷八․卷十一․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參閱梵天4627)
【범지梵志】
p4632-上→ 梵語 brāhmaṇa. ①音譯婆羅門․梵士. 意譯淨裔․淨行. 又稱淨行者․淨行梵志. 婆羅門志求住無垢淸淨得生梵天, 故有此稱. 玄應音義卷十八載, 婆羅門應作婆羅賀磨拏, 意指承習梵天之法者. 自稱由梵天之口而生, 爲四姓中之最殊勝者, 故獨取梵之名. 瑜伽論記卷十九之上載, 梵爲西國之言, 譯爲寂靜․涅槃 ; 志爲本地語, 矢志求梵, 故合稱梵志. 散見於經典中之長爪梵志․螺髻梵志均爲著名之佛弟子, 亦可知皆出自婆羅門. 又梵志之女, 或志於梵道之女, 稱爲梵女. [中阿含卷四十八馬邑經․增一阿含經卷九․法句經卷下․大日經疏卷四](參閱婆羅門4463). ②通稱一切外道之出家者. 大智度論卷五十六(大二五․四六一中) : 梵志者, 是一切出家外道, 若有承用其法者, 亦名梵志.. ③相對於尼乾(尼犍), 而稱在家之婆羅門爲梵志. 法華文句記卷九上載, 在家事梵稱爲梵志, 出家之外道通稱尼乾. 然於法華經要解卷五所載則相反, 在家之外道稱爲尼犍, 而出家之外道稱爲梵志.
【범지아발경梵志阿風犮經】
p4632-中→ 全一卷. 三國吳․支謙譯於黃武二年至建興二年(223~253)頃. 又作佛開解梵志阿風犮經․阿風犮摩納經․阿拔經․佛聞梵志阿風犮經․解梵志阿風犮經․佛開解阿風犮梵志經.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內容敘述費迦沙婆羅門之弟子阿風犮對佛陀無禮竝出言不遜, 佛陀乃破其驕慢心, 阿風犮歸後, 以經過情形報告其師, 又遭其師叱責. 本經之同本異譯有長阿含卷二十阿摩晝經, 此外, 巴利文長部(Dīgha-nikāya) 3 Ambaṭṭha S.之內容亦相當於本經. 又本經尙有二種譯本. [出三藏記集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五․卷十五]
【범지알파나연문종존경梵志頞波羅延問種尊經】
p4632-下→ 全一卷. 又作梵志頞羅延問種尊經․梵志問種尊經. 東晉竺曇無蘭譯於太元六年至二十年(381~395).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內容敘述頞波羅延婆羅門(梵 Assalāyano)與五百婆羅門人至祇樹給孤獨園, 詰問世尊有關種姓平等․自性淸淨之論說, 世尊遂以入溪洗垢․王得賢臣, 及火․出生․日月․父母合會等之譬喩, 解說人生而平等, 惟以所行之善惡爲貴賤之別. 本經爲中阿含卷三十七阿攝和經之別譯, 內容亦相當於南傳巴利文中部(Majjhima nikāya)之第九十三經. [歷代三寶紀卷七, 大唐內典錄卷三․開元釋敎錄卷三]
【범진范縝】
p3941-中→ 梁代南鄕舞陰(河南泌陽)人, 字子眞. 生卒年不詳. 據南史所載, 縝生性不信鬼神, 爲宜都太守時, 因夷陵有伍相廟․唐漢三神廟․胡里神廟, 縝乃下令斷之. 常盛稱無佛, 不信因果, 著有神滅論一文, 竟陵王蕭子良集僧問難之, 而不能屈. 蕭琛․曹思文․沈約均作論駁之. 太原王琰著論譏縝曰:嗚呼范子!曾不知其先祖神靈所在.縝對曰:嗚呼王子!知其先祖神靈所在, 而不能殺身以從之.其險詣皆類此. 縝本與梁武帝有舊誼, 及帝卽位, 令臣下答范論, 答者凡六十四人, 此可見神滅論之震動一時. [弘明集卷九․卷十]
【범진梵臻】
p4649-中→ 宋代僧. 錢塘人, 原名有臻. 號南屛. 生卒年不詳. 受具足戒後, 從學於四明知禮, 知禮以天台諸學盡授之, 唯不授其摩訶止觀, 令其自行閱讀二十遍後, 再加以印可. 皇祐三年(1051)至上天竺寺, 次年歸金山. 熙寧五年(1072), 應杭州太守之請, 入南屛興敎寺開講席. 師辯才無礙, 每就觀心․觀佛等問題, 與淨覺仁岳等之後山外派諸師展開對論, 名動一時. 著有釋十類, 開創南屛一家特有之類集形式著作. 其後所著之諸文類集․讀敎記․緖餘集․樂邦文類, 皆爲此類形式. 另著十不二門總別指歸, 現已不存. 有弟子從諫等人. 其門庭爲四明三家中最繁盛者. 崇寧年間追諡實相禪師之號.
【범찬梵讚】
p4650-中→ 梵語 stotra. 以梵音歎詠佛菩薩功德之讚文. 盛行於印度之讚歌有 : 馬鳴(或謂摩咥里制咤)之四百讚․一百五十讚 ; 陳那就一百五十讚, 每讚加一頌以和之, 成雜讚三百頌 ; 釋迦提婆復以陳那之頌各加一頌, 糅成雜讚四百五十頌 ; 另有龍樹之蘇頡里離佉(梵 Suh場salekha, 密友書), 及馬鳴之佛所行讚等. 印度之佛敎讚歌係承襲敘事詩羅摩耶那(梵 Rāmāyaṇa)之語法而成之一種宮廷詩(梵 kāvya)文學, 竝和以音律賦詠 ; 凡此, 漢譯本有意譯者, 亦有僅依梵音音譯者. 如三身梵讚․佛三身讚․佛一百八名讚․佛吉祥德讚․八大靈塔梵讚․讚法界頌․八大靈塔名號經等均是.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出三藏記集卷四․M. 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Bd. Ⅱ; A.A. Macdonell:Sanskrit Literature]
【범찰梵刹】
p4633-中→ 梵語 brahmakṣetra. 梵, 意謂淸淨 ; 刹, 刹摩․制多羅之略稱, 意謂地方 ; 梵刹, 本指淸淨佛土, 後轉爲伽藍之美稱. 亦卽指佛敎寺院. 與梵苑同. [翻譯名義集卷七](參閱寺院2414․伽藍2769)
【범천강사梵天講寺】
p4628-下→ 位於浙江杭縣鳳凰山東麓. 吳越王錢氏開創於北宋乾德年間(963~968), 初名南琶寺. 治平年間(1064~1067)改今名. 天台宗山外派慶昭於景德元年(1004)來寺, 聯同孤山智圓, 與四明知禮五次往返論對法要, 長達七年之久. 及至淸康熙․乾隆之際, 承繼明代雲棲袾宏蓮社祖統之省庵實賢住此度化衆生, 法席大盛.
【범천계梵天界】
p4628-中→ 指色界之初禪天. 略稱梵界. 係堵塞諸煩惱海之本源者, 所生寂靜梵天之世界. 梵天界中, 有梵衆天(梵 Brahma-pāriṣadya)․梵輔天(梵 Brahma-purohita)等, 亦總稱之爲梵身天(梵 Brahma-kāyika)或梵世天. [舊華嚴經卷十二․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下․大吉義神咒經卷三․妙吉祥根本智卷下](參閱梵天4627)
【범천녀梵天女】
p4627-下→ 梵名 Brahmī. 音譯沒羅歌弭․末羅呬弭․末羅弭. 卽梵天之妃. 亦有列爲七母天之一. 又作梵天妃․梵天后. 大日經․大日經疏多稱大梵明妃. 爲密敎胎藏界外金剛院之列衆. 其形像身呈白肉色, 右手屈臂握拳, 左手屈臂當胸, 持蓮花. 梵天離欲淸淨, 應無后妃, 於密敎中稱妃, 係表主梵天女性之德. 阿闍梨所傳曼荼羅中, 與大梵天共位於第三重東方. [大日經義釋卷七․卷十․胎曼大鈔卷七․祕藏記](參閱大梵天850)
【범천梵天】
p4627-上→ 梵名 Brahmā. 音譯婆羅賀摩․沒羅含摩․梵摩. 意譯淸淨․離欲. 印度思想將萬有之根源梵, 豫以神格化, 爲婆羅門敎․印度敎之創造神, 與濕婆(śiva)․毘濕奴(梵 Viṣṇu)竝稱爲婆羅門敎與印度敎之三大神. 據摩奴法典所載, 梵天出自金胎(梵卵), 原有五頭, 其一頭傳爲濕婆所毁, 餘四頭, 具四手, 分別持吠陀經典․蓮花․匙子, 念珠或鉢. 佛敎將其列爲色界之初禪天. 一般分爲三種, 卽梵衆天(梵 Brahma-pāriṣadya)․梵輔天(梵 Brahma-purohita)與大梵天(梵 Mahā-brahman), 總稱爲梵天. 其中, 大梵天王統御梵衆之人民․梵輔之輔弼臣. 又通常所稱之梵天大都指大梵天王, 又稱梵王, 名爲尸棄(梵 śikhī)或世主(梵 Prajāpati). 印度古傳說中, 爲劫初時從光音天下生, 造作萬物, 佛敎中則以之與帝釋天同爲佛敎之護法神. 釋尊曾升忉利天爲母說法, 下降此世時, 梵王爲佛之右脅侍, 持白拂 ; 或謂是梵天與摩羅王相合者. 大梵天王身長爲一由延半, 壽命一劫半, 其所住之宮殿, 稱爲梵王宮. 密敎將其列爲十二天之一, 守護上方. 密敎之梵天像四面四臂, 右手持蓮花․數珠, 左手執軍持, 作唵字印, 乘七鵝車, 戴髮髻冠. 又供養大梵天之修法, 稱爲梵天供. [大智度論卷十․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八․大日經疏卷五․中論疏卷一末․大唐西域記卷四](參閱大梵天850)
【범천법梵天法】
p4628-中→ 梵天宮所行之治罰方法. 卽別立一壇, 若有犯法者, 令入此壇, 諸梵不得與之往來交語. [維摩經略疏卷一](參閱梵壇4648)
【범천사梵天寺】
p4628-中→ 位於福建同安縣東北之大輪山主峰下. 建於隋代, 初名興國寺. 爲十方叢林, 有庵七十二所. 歷代有高僧眞如哲․丕․蔡等禪師先後住持, 黃檗祖師亦曾悟道於此. 寺寶有明初之銅鐘․宋之陀羅尼經幢․唐之石雕飛天女等.
【범천왕梵天王】
p4628-中→ 指色界初禪天之大梵天. 梵天王名尸棄, 又稱娑婆世界主․世主天. 深信正法, 每逢佛出世, 必最先來請佛轉法輪. 又常侍佛之右邊, 手持白拂.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法華經序品](參閱大梵天850)
【범천택지법梵天擇地法】
p4628-下→ 全一卷. 作者不詳. 又作梵天擇地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 本書係依據大梵天王內祕密經之內容略述而成者, 該經記述如來於過去世五百萬生中曾爲持咒仙人, 常遊歷諸山, 隱居淨室, 於遊歷時見到有利於法成就之四十二種地相. 本書卽略述此四十二種地相之擇地法. 又本書所據以成書之大梵天王內祕密經, 迄今竝無漢譯本.
【범천화라구요梵天火羅九曜】
p4628-上→ 梵名 Brahma-horanavagraha. 全一卷. 唐代僧一行(683~727)撰.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圖像部分收於第九十二冊. 本經爲密敎有關星宿儀軌之經典. 內容解說拜祭九曜星宿之諸種作法, 如祭祀之方位․供物․所持之眞言等, 竝擧出相應於各種年歲之星宿與吉凶之關係等. 附有九曜星圖形.
【범패梵唄】
p4635-上→ 梵語 bhāṣā. 以曲調誦經, 讚詠․歌頌佛德. 又作聲唄․讚唄․經唄․梵曲․梵放․聲明. 略稱梵. 唄, 全稱唄匿, 又作婆師․婆陟, 卽讚歎․止斷之意. 因依梵土(印度)曲譜詠唱, 故稱爲梵唄. 記錄梵唄之書冊, 稱爲唄策. 又淸晨唱偈․唸經之聲音, 稱爲曉梵. 密敎之梵唄, 則特稱密唄. 釋尊雖禁止以婆羅門法之聲調讀誦經文, 然因聲唄有醫治身心之疲勞及强化記憶之作用, 故允許唱誦. 佛陀入滅後, 梵唄普遍流行. 佛敎東傳, 翻譯經文者衆, 傳誦聲唄者寡, 因梵音多複音, 漢語單奇, 若用梵音詠漢語則聲繁偈迫, 以漢曲詠梵文則韻短詞長. 故以漢曲歌詠梵文, 或梵腔詠漢語均不易. 我國讚唄起源, 相傳爲曹魏陳思王曹植遊魚山(山東省東阿縣境), 聞空中梵天之讚, 深有體會, 摹其音節, 寫爲梵唄, 撰文制音, 遂刪治太子瑞應本起經, 作太子頌, 又著菩薩睒子頌, 此乃合漢曲製梵唄之始. 吳國之支謙亦依無量壽中本起經製讚菩薩連句梵唄三闋, 今皆亡軼. 其後吳之康僧會依般泥洹經卷上, 造敬謁法王來, 乃至名顯若雪山一闋, 世稱泥洹唄. 其後, 以印度之聲律讀誦漢譯之經文, 始廣爲流行. 梁高僧傳卷十三列有經師一編, 專述轉讀及梵唄, 竝列有帛法橋以下十一名最擅於讚唄者. 東晉以後, 梵唄更盛行於南地, 南齊竟陵王蕭子良推行梵唄最熱心, 相關著述甚多. 有關當時梵唄之種類, 詳載於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中. 至唐代, 梵唄漸盛於民間, 遂立梵唄爲譯經道場九種職位之一. 梵唄主要用於三方面 : (一)講經儀式, 一般行於講經前後. (二)六時行道, 卽後世之朝暮課誦. (三)道場懺法, 旨在化導俗衆, 其儀式尤重歌詠讚歎. 梵唄流傳以後, 音調因地域而有參差, 主要爲南北之分. 梵音所以有南北二體, 係由於授受淵源不同, 亦各有特長. 唐代以前流行之梵唄有 : (一)如來唄, 又作如來梵․行香梵(行香讚佛時所唱), 卽出自勝鬘經之二偈(大一二․二一七上) : 如來妙色身, 世間無與等 ; 無比不思議, 是故今敬禮. 如來色無盡, 智慧亦復然 ; 一切法常住, 是故我歸依.(二)云何唄, 又稱云何梵, 卽出自南本涅槃經卷三之二偈(大一二․六一九中) : 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 廣爲衆生說.(三)處世唄, 又稱處世梵, 卽出自超日明經卷上之偈(大一五․五三二上) : 處世間如虛空, 若蓮花不著水 ; 心淸淨超於彼, 稽首禮無上聖.(四)菩薩本行經讚佛偈天上天下無如佛. 又梵唄普通分初唄․中唄․後唄三節. 如來唄前一偈如來妙色身偈文, 唱於一般法事之初, 稱爲初唄. 若講經法會, 則以云何唄第二偈云何於此經偈文爲初唄, 又稱開經梵. 如來唄後偈如來色無盡偈文及天上天下無如佛讚佛偈, 係法事中間所唱, 稱爲中唄. 處世唄用於法事後, 稱爲後唄. 此等梵唄之偈文, 稱爲梵音偈. 云何唄及處世唄至元時猶見流行, 但近世講經, 已改唱鐘聲偈․回向偈代替云何唄․處世唄. 一般認爲學習讚唄有如下功德 : 能知佛德深遠․體制文之次第․令舌根淸淨․得胸藏開通․處衆不惶․長命無病. 故名山大刹於結夏安居時, 以習唱讚頌爲日課, 稱爲學唱念. 佛寺讚唄一科稱爲唱念. 唱念內容除水陸道場儀軌․瑜伽焰口等屬於應赴佛事外, 古德讚頌多於課誦․祝延等擧唱, 有六句讚及八句讚等. (一)六句讚, 香讚卽爲六句讚, 有數種, 主要代表作品爲爐香讚 ; 北方另有一種讚譜稱爲迓古令, 讚詞共十條, 又稱十供養讚. 此等皆於法事開始時所唱者, 以啓請諸佛. (二)八句讚, 係由八句讚詞構成, 多於誦經之後, 法事中間唱之, 又稱大讚. 如三寶讚․彌陀佛讚․藥師佛讚. 唱念方法之記譜法, 只用點板, 以鐺鉿等敲唱. 其音量大小․音階高低及旋律過門等, 均依口授. 梵唄傳入日本, 始於奈良時代, 爲四法要之一, 平安朝時, 眞言宗系之聲明, 與天台宗系之聲明, 二系統竝行. 前者有進流 ; 後者則有大原流. [北本涅槃經卷三壽命品․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九․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四․宋高僧傳卷三․卷二十五․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唄贊篇․敕修百丈淸規卷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釋氏要覽卷上, 開元釋敎錄卷六勒那摩提傳․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
【범학진량梵學津梁】
p4648-下→ 約千卷. 日本飮光慈雲尊者編著. 蒐集梵字及梵語學習上之參考資料, 以供學習之便, 今流通於日本各地. 全書計分成本詮․末詮․通詮․別詮․略詮․廣詮․雜詮等七部. 第一部收錄諸師攜回之梵本․貝葉類 ; 第二部蒐集佛名․偈文․陀羅尼之譯文 ; 第三部爲有關悉曇章․悉曇字記等之梵字表․梵文典之文獻集載 ; 第四部收錄梵語千字文․翻譯名義大集等二十九部有關梵語學之書籍 ; 第五部主要解說梵字之字體․書法․符號 ; 第六部解釋佛號․法藏名號等 ; 第七部收錄悉曇創學鈔․外國文字․紀行等有關梵語之參考文獻. 編集年代, 據推定完成於明和三年(1766), 爲硏究梵語必備之參考書, 網羅當時日本所有資料, 堪稱曠世大業. 原本現藏於河內(大阪府)高貴寺.
【범행梵行】
p4631-中→ 梵語 brahma-caryā, 巴利語 brahma-cariya. 意譯淨行. 卽道俗二衆所修之淸淨行爲. 以梵天斷淫欲․離淫欲者, 故稱梵行 ; 反之, 行淫欲之法, 卽稱非梵行. 娑羅門將一生分爲四期, 其中第一期卽稱梵行期(梵 brahma-cārin), 於此期間, 其生活遵守不淫之戒, 竝學吠陀․祭儀等. 於佛敎以不淫, 受持諸戒, 稱爲梵行. 又於長阿含卷九十上經, 以具足禪, 於八解脫中, 逆順遊行, 稱爲梵行具足. 大方等大集經卷七不眴菩薩品․大寶積經卷八十六大神變會等以八正道爲梵行 ;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梵行品以慈悲喜捨等四無量心爲梵行, 住知法等七善法, 卽稱梵行具足. 凡此, 皆爲廣義之梵行.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法華玄義卷四上․法華義疏卷七](參閱五行1085)
【범향梵響】
p4650-中→ 如來梵音之聲響. 佛陀之說法, 以微妙淸淨之梵音, 響徹十方, 故稱梵響. [往生論](參閱梵音相4634)
【범협梵夾】
p4631-下→ 指貝葉之經本, 又模倣其形式之經典亦稱梵夾. 卽於貝多羅葉上書寫梵語經文, 貝葉重疊, 爲避免散亂, 遂用與樹葉同形稍大之兩片木板相夾, 竝以繩縛結, 卽稱爲梵夾. 又作梵莢․經夾. 或謂以其狀如入於箱篋, 又稱梵篋. [信力入印法門經卷五․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六]
【범협인梵篋印】
p4648-上→ 指密敎大隨求菩薩隨求八印中之第八, 卽一切如來隨心眞言印. 其印相乃以兩手之五指展開, 左手上仰, 置於胸前, 右手覆於左手之上, 兩手相合, 手掌稍微彎曲. 又如般若菩薩․文殊菩薩等, 亦結此手印.
【범황梵皇】
p4633-下→ 佛之異稱. 佛生於西北梵地, 爲法中之皇帝, 故稱梵皇. 又西北梵地, 卽西北印度藍毘尼園, 在今尼泊爾境內. [止觀輔行傳弘決序]
【법가法假】
p3383-上→ 謂諸法乃因緣和合而生, 竝無實體, 僅有假名, 故稱法假. (參閱三假施設604․假4376)
【법간法侃】
p3356-中→ (551~623)隋代僧. □陽(位於河南)人, 俗姓鄭. 初於泰山靈巖寺修行, 後從淵法師硏學十地․地持等諸論. 復南渡建康, 從眞諦之白衣弟子曹毘鑽硏攝大乘論. 隋文帝仁壽二年(602), 奉敕送舍利至宣州(安徽宣城)․黎州(位於河南), 感得奇瑞. 又煬帝曾於長安興建日嚴寺, 召天下高僧論道, 師亦奉召宣講唯識. 唐初, 被立爲十大德之一, 統率敎界. 晩年移居大興善寺, 致力弘揚攝大乘論. 武德六年, 示寂於居所, 世壽七十三. [續高僧傳卷十一]
【법개法蓋】
p3420-下→ 乃法會時所用之大傘. 又作天蓋. 於我國, 用繡羅作成三簷(三方);於日本, 則用油紙作成. 禪院中, 新住持入院時, 於入院之道中, 行者持之以撐覆於新住持頭上. 又於屋外擧行法會時, 以之撐覆於導師頭上.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법거法炬】
p3367-上→ 西晉末僧. 永嘉二年(308)參與竺法護翻譯普曜經, 爲筆錄者之一. 此外譯有樓炭經․大方等如來藏經․法句譬喩經․福田經, 後二者乃與法立所共譯. 又歷代三寶紀以後之經錄, 如開元釋敎錄․貞元新定釋敎目錄等皆謂, 法立歿後, 法炬一人獨譯出一百三十餘部佛典, 而出三藏記集則無此一記載.
【법검法劍】
p3421-中→ 比喩佛法如劍. 劍, 原爲制敵之具, 佛法可制服衆生煩惱之魔軍, 猶如劍可制敵, 故有此語.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吹法螺, 執法劍.般舟讚(大四七․四八四下):利劍卽是彌陀號, 一聲稱念罪皆除.
【법격숭배法格崇拜】
p3379-中→ 梵名 Dharma Rāja Pūjā. 卽於佛法僧三寶之中, 將法神格化而加以崇拜之意. 然此法代表般若之空. 九世紀至十二世紀初期之波羅王朝(梵Pāla)時代, 印度之佛敎有貴族與通俗二流;前者卽以般若思想爲中心, 後者則偏於金剛乘(梵 Vajra-yāna)․時輪乘(梵 Kālacakra-yāna)․易行乘(梵 Sahaja-yāna)․修驗道等密敎. 但波羅王朝之法護王(梵 Dharmapāla, 780~815 在位), 則强烈排斥左道密敎, 而欲圖弘揚般若思想, 竝致力於佛敎之通俗化. 據拉麥(梵 Ramai)所著空富蘭那(梵 Śūnya Prāṇa)得知, 法格崇拜當發生於法護王之後, 約十世紀左右. 然曾於八世紀入侵印度之回敎徒, 十二世紀初再度侵入, 後竝消滅波羅王朝, 且極力排斥佛敎, 殺害僧尼, 破壞鹿野苑․那爛陀․佛陀伽耶等佛敎寺院. 法格崇拜者爲維持其信仰, 遂將本身裝成貌似印度敎之奇特宗敎. 此可由空富蘭那之佛敎特有言語中, 散見其般若空之思想, 而知其爲佛敎之一派無誤, 惟言語中竝未表明其爲佛敎徒之身分. 法格崇拜現仍存於孟加拉西南之下層社會中. 其信條表白文係用梵語及孟加拉語書寫, 所供奉之本尊則爲奇妙神像, 或爲石片, 或爲充水之甁, 常安置於寺塔內․樹下或原野而加以崇拜. 崇拜時, 先淸洗第一神像, 供奉燈․花․香․果等, 此與印度敎之崇拜相同;其相異之處, 則在法格崇拜之本尊面部必向東方. 此外, 法格崇拜一年一度必擧行大祭典, 十二日間音樂舞蹈不斷, 盛況非常. [近世印度仏敎に於はる密語文柊と空富爛那(木村龍寬, 日本仏敎柊協彦年報第三年)․Ghanārama's Dharma-Maṅgala;Manikganguli's Dharma-Maṅgala; Rāmai-Paṇḍita's Dharma-Pūjā-vidhāna;H.P. Śāstrī: Rāmacarita; D.C. Sen: History of Bengalī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법경경法鏡經】
p3431-下→ 全一卷(或二卷). 東漢安玄譯, 嚴佛調筆受.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本經與大寶積經卷十九康僧鎧所譯之郁伽長者會, 及竺法護所譯之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 皆爲同本異譯經. 然本經係古譯本, 將釋尊譯作衆祐, 舍衛國譯作聞物國, 長者譯作理家等. 內容敘述釋尊應郁伽(梵 Ugra, 本經譯作甚)長者之請, 爲在家․出家之菩薩說戒行. [雜阿含經卷三十․大唐內典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一]
【법경法京】
p3356-上→ 南北朝梁代僧. 駐錫荊州長沙寺. 太原人, 俗姓孫. 七歲出家. 年十三, 與同學智淵昇高座, 說法無礙. 擴建該寺寺宇, 大小凡一五○○間, 僧衆逾千人. 後梁二主奉爲僧正, 統領敎團. 後入寂於寺中, 世壽七十六. 生卒年不詳. [續高僧傳卷十六]
【법경法境】
p3418-上→ 六境之一. 又作法處․法界. 境, 義爲感官與心所感覺或思惟之對象. 一般廣含一切法, 卽意識向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全體作用. 或特指唯意識所作用之對象. (參閱六境1298)
【법경法鏡】
p3431-中→ 佛法能鑒照萬物, 猶如明鏡, 一一照顯, 絲毫不爽, 故稱法鏡. 大智度論卷五(大二五․九八下):法之大將持法鏡, 照明佛法智慧藏.[長阿含經卷二]
【법계가지法界加持】
p3369-下→ 指諸佛․眞言․衆生等之實相互相加持. 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二(卍續三七․一七上):疏釋云:毘富羅是廣大義, 謂深廣無際不可測量, 如是諸法自體名爲毘富羅法界. 諸佛實相․眞言實相․衆生實相皆是毘富羅法界, 以此更相加持, 故名法界加持也.[大日經疏卷九]
【법계관문法界觀門】
p3372-中→ 全一卷. 杜順(557~640)撰. 又作修大方廣佛華嚴法界觀門․華嚴法界觀門.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本書竝非一獨立流通之書, 而係收錄於其他之書中, 或錄於註釋書之中, 例如法藏之發菩提心章․澄觀之法界玄鏡․宗密之註華嚴法界觀門等書中皆附有本書. 本書內容分爲(一)眞空觀:(1)會色歸空觀, (2)明空卽色觀, (3)空色無礙觀, (4)泯絶無寄觀. (二)理事無礙觀:(1)理遍於事門, (2)事遍於理門, (3)依理成事門, (4)事能顯理門, (5)以理奪事門, (6)事能隱理門, (7)眞理卽事門, (8)事法卽理門, (9)眞理非事門, (10)事法非理門. (三)周遍含容觀:(1)理如事門, (2)事如理門, (3)事含理事門, (4)通局無礙門, (5)廣匧陿無礙門, (6)遍容無礙門, (7)攝入無礙門, (8)交涉無礙門, (9)相在無礙門, (10)普融無礙門. 對於本書之著者歷來卽有疑問, 日本學者境野黃洋於其支那佛敎史講話卷下懷疑杜順爲第一祖, 後由智儼․法藏續之之說法, 而主張智儼竝非繼承杜順, 乃是從智正受華嚴, 遂提出傳說中所謂杜順之一系列著作或爲智正所述之看法. 準此, 另一日本學者常盤大定將學統與宗統區分爲二, 以便考察佛敎之繼承關係.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第一․華嚴宗經論章疏目錄․諸宗章疏錄卷一․卷二]
【법계관法界觀】
p3372-中→ 指悟入華嚴本經所說法界眞理之觀法. 係華嚴宗初祖杜順所立. 法界觀有三重之別, 第一重眞空觀, 相當於四法界中之理法界. 乃觀一切諸法原無實性, 色卽是空, 空卽是色, 空與色無礙, 而泯絶無寄. 第二重理事無礙觀, 相當於理事無礙法界. 乃觀差別之事法與平等之理性炳然而存, 兩者相遍․相成․相害․相卽․相非, 無礙鎔融. 第三重周遍含容觀, 相當於事事無礙法界. 乃觀事事物物之大小相融․一多相卽, 遍攝無礙而交參自在. [華嚴法界觀門](參閱法界三觀3369)
【법계등류法界等流】
p3371-上→ 指順應衆生之根機, 從萬有本性之眞如平等流出之意. 以此爲佛之敎法. 又作法界傳流. 手杖論(大三二․五○六下):此聞之熏是極淸淨, 法界等流之體性故;法界卽是如來法身.
【법계무연法界無緣】
p3371-上→ 指法界中與佛道無緣之衆生, 或指周遍法界而起無緣大悲之佛之功力.
【법계무차별론소법계무차별론소】
p3370-下→ 全一卷. 唐代法藏(643~712)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本疏內題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竝序. 一般稱作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 乃對提雲般若於洛陽魏國東寺所譯大乘法界無差別論之注釋書. 又本疏題有魏國西寺沙門法藏撰, 考其撰述年代, 應爲天授二年(691), 卽魏國西寺改名崇福西寺之際, 時法藏四十九歲. 一說本疏係承受華嚴經探玄記而來, 而撰於大乘起信論義記之後, 卽法藏五十四歲之時. 本疏內容由玄談及隨文解釋而成, 玄談又分十門:敎起所因․明藏所攝․顯敎分齊․敎所被機․能詮敎體․所詮宗趣․釋論題目․造論緣起․傳譯由致․隨文解釋.
【법계法界】
p3367-下→ 梵語 dharma-dhāeu, 巴利語 dhamma-dhāeu. 音譯爲達磨馱都. 指意識所緣對象之所有事物. 爲十八界之一. 據俱舍論卷一載, 受․想․行三蘊與無表色․無爲法, 稱爲法界;於十二處之中, 則稱爲法處. 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稱爲法, 故廣義泛指有爲․無爲之一切諸法, 亦稱爲法界. 就字義而言, 界有種族生本之義, 例如山中藏有金銀等種種礦脈, 一身之中具足眼等諸法, 各各自類相續而生. 又界或爲種類各別之義, 卽諸法的自性各異之意. 於華嚴宗,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擧出法界有如下三義:(一)生聖法之因, (二)諸法之眞實體性, (三)諸法各持分齊, 可區別相狀. 亦卽指眞如或指一切諸法. 同時, 依普賢行願而入之法界, 計有有爲法界․無爲法界․亦有爲亦無爲法界․非有爲非無爲法界․無障礙法界等五門之義, 故立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無障礙法界等五重之別. 法界之種類固然繁多, 然一切終歸於一眞法界, 此卽諸佛衆生本源之淸淨心, 亦稱爲一心法界․一眞無礙法界. 若自現象與本體觀之, 則可分爲四義, 稱爲四法界:(一)法指萬法, 界謂分界;諸法各有自體而分界不同, 乃構成一千差萬別之現象界, 稱爲事法界. (二)諸法之現象雖繁多, 然其眞實體性則常住不變, 平等一如, 超越語言文字, 爲寂然聖智之境, 稱爲理法界. (三)所有現象界與本體界具有一體不二之關係, 其一一之法, 相卽相入, 一與多無礙, 法爾圓融, 稱爲理事無礙法界. (四)一切現象界互爲作用, 一卽一切, 一切卽一, 重重無盡, 事事無礙, 稱爲事事無礙法界. 此外, 就法界之當相而言, 一切法互爲一體化(相卽), 其作用互和無礙(相入), 故說事事無礙․重重無盡的緣起, 稱爲法界緣起. 觀此種法界之構造, 卽稱法界觀. 密敎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爲法界之體性, 謂此爲大日如來之三摩耶身. 其宮殿稱爲法界宮, 其定位稱爲法界定, 其印稱爲法界定印, 其加持力稱爲法界加持. 竝說五智五佛, 以大日如來表示法界體性智. 此外, 萬法宛然悉具, 稱爲多法界. 然差別之萬法由理平等之立場而言, 乃歸於無相全一, 此卽一法界, 合多法界稱爲一多法界. 若配於金剛界與胎藏界等兩部而加以說明, 金剛界爲智差別之多法界, 胎藏界爲理平等之一法界. 自修行言之, 修行至菩提之上轉門爲多法界, 而化他之下轉門乃從菩提之極果敎導衆生之作用, 爲一法界. 由於兩部之大經(大日經與金剛頂經)具有上下兩轉, 故兼含一多法界;然金剛頂經系之金剛智以多法界爲表, 大日經系之善無畏則反以一法界爲表, 然而兩師俱師事龍智, 乃係傳承相同之一多法界, 故其內證爲一. 此外, 天台宗以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十界, 總稱爲十法界. 此係由各相差別的分齊之義而言. 又法界亦爲諸法實相十二名之一, 十二名卽眞如․法界․法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法定․法住․實際․虛空界․不思議界. [雜阿含經卷十六․大寶積經卷二十三被甲莊嚴會․大般若經卷三六○․舊華嚴經卷一․卷三․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一․大乘起信論․辯中邊論卷上․菩提心論]
【법계삼관法界三觀】
p3369-上→ 法界觀, 爲華嚴宗觀門之樞要, 可分爲眞空觀․理事無礙觀․周遍含容觀等三觀. 法界卽所觀之境, 三觀卽能觀之觀. 又作三重法界․三重法界觀․三重觀門․三重法界觀門. 略稱三重觀. (一)眞空觀, 卽觀理法界. 謂觀諸法之本性卽空. 然眞空觀之空非斷滅之空, 亦非離色之空, 乃觀色非實色, 而擧體爲眞空, 觀空非斷空, 而擧體是幻色, 而達空色無礙之境界. 於此觀法中, 可分爲會色歸空觀․明空卽色觀․空色無礙觀․泯絶無寄觀等四種. (二)理事無礙觀, 卽觀理事無礙法界. 謂若僅觀於事, 則起世俗之心, 而執著於享樂之境;若僅觀於理, 則起出世之心, 而恐局囿於喜愛無漏小果之境. 若理與事竝觀, 則能達鎔融無礙之境, 心無所偏著, 自能悲․智相輔, 成就無住行, 而證無住處. (三)周遍含容觀, 卽觀事事無礙法界. 謂以事望事, 使觀全事之理, 隨事而一一可見, 全理之事, 隨理而一一可容;然後一多無礙, 大小相容, 玄妙而莫能測度. [華嚴法界觀門․註華嚴法界觀門序](參閱三重觀門592․眞空觀4215․理事無礙觀4718)
【법계신法界身】
p3370-上→ ①指佛之法身. 法界, 爲所化之境, 卽衆生界;身, 爲能化之身, 卽諸佛之身. 卽指化益衆生界之佛身, 稱爲法界身. 觀無量壽佛經(大一二․三四三上):諸佛如來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衆生心想中.[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定善義]. ②法界, 指衆生之心法;此心能生世間․出世間等一切諸法, 故稱爲法界. 又法界能生諸佛相好之身, 故稱佛身爲法界身, 亦卽法界所生之身. [往生論註卷上]. ③又作六大法身. 爲密敎所立五種法身之一, 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爲大日如來之法身, 稱爲法界身. (參閱法身3353)
【법계안립도法界安立圖】
p3369-下→ 凡六卷. 明代仁潮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 乃敘述世界建立之次第, 分爲七章, 卽:略明南洲․廣步大地․徧觀三界․大千劫量․游諸佛刹․硏窮法界․法界總論等, 共收一一五則, 書成於神宗萬曆十二年(1584).
【법계연기法界緣起】
p3371-中→ 爲華嚴敎義之緣起觀. 屬四法界中事事無礙法界之內容. 又作法界無盡緣起․十十無盡緣起․十玄緣起․無盡緣起․一乘緣起. 華嚴宗主張, 千差萬別之現象界, 其法性(梵 dharmatā)具有實體, 亦卽緣起之諸法悉爲實體, 現象之外無有實體, 實體之外無有現象, 此卽法界(梵 dharma-dhātu)之實相. 法界之形成, 係以一法而成一切法, 以一切法而起一法, 是故一關係著宇宙之一切(一卽一切), 一切亦含攝於一之中(一切卽一). 如是法界之一與一切互爲主從, 相入相卽, 圓融無礙而重重無盡, 稱爲法界緣起. 法界緣起可分爲染․淨二方面來說明. 染法緣起, 係說明迷界之緣起, 乃眞如無力而無明(迷)有力之狀況;淨法緣起, 則說明悟界之緣起, 卽眞如有力而無明無力之狀況. 華嚴敎義中, 更進一步詳細發揮法界緣起者, 另有所謂三性一際․因門六義․六相圓融․四種法界等要旨. 此外, 針對眞理之本體而論說緣起者, 卽天台宗之一念三千論;與之相對, 針對各個現象而論說相卽相入者, 卽爲華嚴宗之法界緣起論, 此乃繼承小乘佛敎之業感緣起論․權大乘之阿賴耶識緣起論等, 所完成的實大乘之緣起論. [華嚴五敎章卷四․華嚴一乘十玄門․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卷四․卷十三](參閱法界3367․緣起論6129 )
【법계원융法界圓融】
p3371-中→ 謂眞如或一切之存在無缺陷, 圓滿而完全融爲一體. 此卽華嚴宗之十玄六相所說之事事無礙法界觀. [觀音玄義卷上․觀音玄義記卷一]
【법계유심法界唯心】
p3370-下→ 謂總該萬有之法界, 悉爲自己一心所變造. 此乃華嚴經所示明者. 華嚴經卷十九(大一○․一○二上):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법계정인法界定印】
p3370-中→ 指密敎胎藏界曼荼羅大日如來所結之印. 又作大日定印. 卽右手掌上仰, 安於左手掌之上, 兩拇指頭相接. 其中右手五指表示佛界之五大, 左手五指表示衆生界之五大, 二手相疊表示生佛不二之義, 拇指(空指)指頭相拄表示空大之融通無礙, 以其相寂靜不動, 故稱爲法界定印. 守護經卷二陀羅尼品謂此印爲第一最勝三昧印, 大日經卷四密印品․一字頂輪王經密印品等則以此印爲釋迦牟尼大鉢印․如來鉢印. 此印與妙觀察智印(彌陀定印)稍異. [大日經疏卷十三․卷二十․諸儀軌稟承錄卷十一](參閱定印3176)
【법계종法界宗】
p3370-中→ 卽華嚴宗. 華嚴宗之敎義乃闡說法界之自在無礙, 故又稱法界宗. 或指北齊護身寺自軌所立五宗之法界宗. 華嚴五敎章卷一(大四五․四八○下):依護身法師立五種敎:三種同前衍師等, 第四名眞實宗敎, 謂涅槃等經, 明佛性眞理等. 第五名法界宗, 謂華嚴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等.(參閱華嚴宗5245)
【법계차제초문法界次第初門】
p3370-上→ 凡三卷. 隋代智顗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略稱法界次第. 乃智顗爲天台之初學者闡述毘曇等之敎義及諸法之名目, 竝兼明諸敎之淺深次第以作爲習學三觀者之階梯. 自初門名色以下至三念處, 共計六十門. 又卷首之自序列擧著作本書之三意(大四六․六六四中):一爲讀經尋論隨見法門脫有迷於名數者, 二爲未解聖敎所制法門淺深之次第, 三爲學三觀之者.
【법계체성삼매관法界體性三昧觀】
p3372-上→ 指密敎以本尊之種子或眞言等文字輪爲對象之觀法. 又作字輪觀․入法界觀. 三摩地儀軌(大一八․三三一上):結三摩地印, 入法界體性三昧, 修習五字旋陀羅尼. (中略)旋復諦思惟, 字字悟眞實. 初後雖差別, 所證皆歸一.(參閱字輪觀2384)
【법계체성지法界體性智】
p3372-上→ 梵語 dharma-dhātu-svabhāva-jñāna. 爲密敎所立五智之一. 無盡之諸法, 稱爲法界;諸法之所依, 稱爲體;法然不壞, 稱爲性;能決斷分明無盡諸法之智, 稱爲法界體性智. 以五智配當五部與五佛, 則此智卽配於佛部五佛中之大日如來. [祕藏記](參閱五智1161)
【법고法鼓】
p3417-下→ ①譬喩佛說之法如鼓, 可誡衆進善;猶如扣鼓可誡兵前進. 法華經序品(大九․三下):吹大法螺, 擊大法鼓.[大集經卷五十六․無量壽經卷上]. ②禪宗寺院使用的大鼓之一. 法堂設二鼓, 其東北角之鼓, 稱爲法鼓;西北角之鼓, 稱爲茶鼓. 法鼓乃於法會之前告知大衆之用, 或用於住持之上堂․小參․普說․入室之際. [禪林象器箋唄器門]
【법공관法空觀】
p3363-上→ 二空觀之一. 觀萬法爲有條件․幻假之存在者, 無有實體, 稱爲法空觀. 法空觀乃大乘菩薩之觀見. (參閱空3467)
【법공法空】
p3362-中→ 指諸法之自性爲空. 又作法無我(梵 dharma-nairātmya). 爲二空之一, 三空之一. 法空可從一切法無我與因緣生等二義論之. 大毘婆沙論卷九(大二七․四五中):尊者世友說言:『我不定說諸法皆空, 定說一切法皆無我.” 問:『若非我行相與空行相, 俱能緣一切法者, 此二行相有何差別?』答:『非我行相對治我見, 空行相對治我所見.” 於說一切有部, 認爲法體恆有, 故不說諸法皆空, 而觀一切法無我, 以對治我見. 然成實論卷十二滅法心品․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三等謂, 五蘊等之法無我, 無實在不變之自性, 故爲空. 又大乘義章卷一二無我義中, 就四宗來分別空之義:(一)毘曇立性宗, 僅說明生空, 而不說法空. (二)成實破性宗, 具說明二空. 謂苦空無常等之集成諸法, 稱爲法和合. 法和合之中, 空無定性, 故爲法空. (三)般若破相宗, 亦說二空. 謂不須待苦空無常等之離散破壞, 凡假名之諸法卽爲空. (四)顯實宗, 亦說二空. 分爲二門:(1)依持門, 妄想法之空, 稱爲衆生空;所依之眞實寂, 稱爲法空. (2)緣起門, 眞如之體寂, 稱爲法空;緣用之寂滅, 稱爲衆生空. 其中, 破性宗之空爲析空, 破相宗之空爲體空, 顯實宗之依持門之二空爲三性三無性, 緣起門之二空爲眞如之體用. [大智度論卷六․卷三十一․瑜伽師地論卷九十․顯揚聖敎論卷十六](參閱二空202․空3467․無我5087)
【법공양法供養】
p3356-中→ ①二種供養之一. 又作法供. 佛說百千法門, 衆生隨而信解修行, 長養法身, 守護大法, 竝以之施與衆生, 稱爲法供養. 華嚴經卷四十普賢行願品(大一○․八四五上):善男子!諸供養中, 法供養最, 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衆生供養․攝受衆生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又指大乘義章所說十種供養中之至處道供養. 意謂佛果是其所至之處, 供養之行能至彼處, 故稱至處道. 大乘義章卷十四(大四四․七四二中):此至處道供養, 維摩經中名法供養, 地論之中名行供養.. ②卽供養法, 指供養佛․法․僧三寶中之法寶. 卽供養佛所說之敎理行法, 或供養經卷.
【법과法果】
p3360-下→ 北魏僧. 趙郡(河北趙縣)人. 年四十始出家. 戒行精至, 開演經典. 北魏皇始(396~397)年中, 受太祖之詔赴京, 後任道人統, 統領僧衆, 每與帝議事, 輒意氣相通, 供施甚厚. 太宗永興年中, 前後授以輔國宜城子․忠信候․安成公之號, 師固辭不受. 泰常(416~423)年中示寂, 世壽八十餘. 帝三度臨喪, 追贈老壽將軍趙胡靈公. 師不惟對隆興北魏佛敎有功, 竝對王朝諸般經營之參劃亦有顯著功勳. 魏書釋老志第二十載, 師每言:太祖明叡好道, 卽是當今如來, 沙門宜應盡禮.又謂:能鴻道者, 人主也;我非拜天子, 乃是禮佛耳.其言論直可認作北朝王者與沙門間之關係, 此正與南朝之沙門不敬王者論成一强烈對比. [佛祖歷代通載卷七․支那佛敎史硏究北魏篇]
【법교法橋】
p3426-上→ ①比喩佛法能使人渡過生死之大河, 猶如橋樑. 長阿含經卷二(大一․一二下):佛爲海船師, 法橋渡河津;大乘道之輿, 一切渡天人.新華嚴經卷十三(大一○․六五下):衆生無知不見本, 迷惑癡狂險難中, 佛哀愍彼建法橋.. ②爲法橋上人位之略稱. 乃日本僧位之一種, 授律師之職, 負責統領僧尼. 始制於日本貞觀六年(864). 時有傳燈大法師最敎․願曉․明哲․光善等任法橋上人位律師;慧叡․眞慧․正進․道昌․道詮․興照․常曉等任法橋上人位權律師. [三代實錄卷八․卷四十八․扶桑略記卷二十․卷二十三]
【법구경法句經】
p3341-中→ 巴利名 Dhamma-pada. 意謂眞理之語言. 凡二卷, 三十九品七五二頌(今計有七五八頌). 印度法救撰集, 三國吳之維祇難等譯(一說本經係於二二四年, 由支謙․竺將焰等譯, 而非維祇難等所譯). 係收集諸經中佛之自說偈編集而成. 又作法句集經․法句集․法句錄․曇鉢經․曇鉢偈. 屬巴利語系.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此經之原本有一千頌․九百頌․七百頌․五百頌等數種, 吳大帝黃武三年(224), 維祇難齎來二十六品五百頌, 後又增十三品, 合爲三十九品七五二頌. 本經現存之異本有四, 卽:巴利本法句經 (Dhamma-pada)․梵本優陀那品 (Udāna-varga, 又作鄔陀南品)․西藏譯爲 Ched-du brjod-paḥī tshoms․宋代天息災譯之法集要頌經四卷(屬梵語系,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其中巴利本總計二十六品四二三頌(一頌重複), 係世尊隨緣應機, 爲僧俗諸弟子所說之法語, 於第一次結集時合誦而流傳者. 收於南方上座部之經藏(小部)中, 與維祇難齎來之二十六品五百頌經本頗爲相似. 關於梵文書寫之法句經, 依俱舍論光記卷一載, 法救所集之鄔陀南, 印度現有梵本流行. 西元一八九二年, 窟咧那(F. Grenard)於新疆和闐地方發現梵本斷簡, 係以佉盧虱咤文字書寫於樺樹皮上, 經法國學者斯納爾(É. Senart)等硏究之後, 判定其書寫年代可能在西元第二世紀以前, 堪稱現存最古之佛典古寫本. 後於庫車․敦煌等地亦陸續有梵本斷簡之發現. 此等梵本斷簡, 經洽庫拉瓦替(N.P. Chakravarti)集成, 題爲 L'Udānavarga Sanskrit, 一九三○年刊行前二十一品. 西藏譯與法集要頌經相同, 均有三十三品, 與巴利文相較, 頗多異同, 其偈頌相同者僅得二百數十偈. 此外, 西晉法炬․法立共譯法句譬喩經四卷(屬巴利語系,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又稱作法喩經․法句喩經․法句本末經, 亦分三十九品. 每品之譬喩故事必列擧本經中之若干法句偈頌, 以解說其因緣, 總計有六十八種譬喩. 又佛音(巴 Buddha-ghosa)所作巴利文法句經註(Dhammapadaṭṭhakathā), 解釋巴利文法句經四二二頌之字義, 竝說其因緣, 總計有二九九種譬喩. 收於西藏丹珠爾(藏 Bstan-ḥgyur)阿毘達磨部(藏 Mṅon-pa)中之優陀那品注解(藏 Ched-du-brjod-paḥī tshoms-kyirnam-parḥgrel-pa)及漢譯出曜經三十卷(屬梵語系,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皆爲解說優陀那品之因緣者. 本書對現實人生體驗深刻, 充滿敏銳之洞察力, 爲最佳之佛敎入門書. 西元一八五五年, 丹麥學者華悟貝爾(V. Fausbôll)出版巴利原文, 竝附拉丁譯本, 是爲佛敎介紹至西洋之始, 其後譯爲英․法․德諸國語文. 又有洛克希羅(W. Rockhill)英譯西藏文優陀那品, 德國佛敎學學者貝克(Herman Beckh)刊行西藏原文, 英國佛敎學學者比爾(S. Beal)英譯法句譬喩經. 日本則於大正四年(1915)由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硏究室刊行巴利語․漢文對照法句經. 此外, 近代尙有二種白話漢譯本, 卽:(一)了參法師所譯之法句經, (二)淨海法師所譯之眞理的語言, 均係譯自南傳法句經.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七․梁高僧傳卷一維祇難傳․開元釋敎錄卷二․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九․卷十․B.C. Law: A Historyof Pāli Literature; E. Senart: Le manuscrit kharoṣṭh裳 du Dhammapada(Journal asiatique, 1898); H. Lüders: Bemerkungen zu dem KharoṣṭhīManuskriptdes Dhammapada; O. Franke: Zum Manuskript Dutreme de Rhins(Zeitsch. Morgenl.Gesell; LX. 3. 1906)]
【법구法具】
p3356-下→ 指修學佛道所必要之資具, 古稱道具. 卽三衣․六物乃至犍椎․籌․錫杖․甁․數珠․拂子․扇等, 或密敎修法具等之總稱. 法具之內容依諸書之所記不一, 其中修行修法等所用之器物類, 一般稱之爲法具或佛具. 據古事類苑宗敎部所載, 古所稱之道具, 卽三衣․六物․獨鈷․如意․拂子․坐具等僧衆所持之資具類, 稱爲僧具. 廣義之佛器卽指花甁․火舍香爐․燈臺․斗帳․蓋․花鬘․幡․磬․鈴․法螺․木魚․鐃․鈸․金鼓․鐘等, 總稱爲佛具, 又稱法具. (參閱法器3424)
【법구비유경法句譬喩經】
p3342-下→ 梵名 Dharmapadāvadāna-sūtra. 凡四卷. 西晉法炬․法立共譯. 又作法句本末經․法句喩經․法喩經․法句譬經.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本經集錄法句經之偈約三分之二, 加上譬喩故事而成. 與出曜經同爲因緣譬喩故事. 本經自無常品至吉祥品共分三十九品, 每品載錄一則以上乃至五․六則之譬喩故事, 竝列擧法句經之若干偈頌以解說其因緣. (參閱法句經3341)
【법권法眷】
p3388-下→ 法門中眷屬之意, 或爲共同求道修行者之總稱. 爲佛敎之法統說. 又稱同門․同參․法屬․法親․法緣․道友․道舊. 主要指修學同一法門之兄弟․弟子而言. 據白氏長慶集卷四十一之傳法堂碑所載, 有人曾向興禪寺之惟寬禪師(755~817)問及其道屬關係, 惟寬卽謂, 自四祖(道信)以降, 正法雖代有所嗣, 然仍有冢嫡與支派之別, 猶如世俗之大宗與小宗;其具有法眷關係者, 猶如世族中之兄弟․從父兄弟․從祖兄弟․伯叔․伯叔祖․曾伯叔祖等之關係. 蓋初唐以後, 各派之間互有正旁之爭, 各宗之中, 禪宗尤重師資相承之關係;上記傳法堂碑卽是將法系寄喩於世族之說, 由此卽可推知唐代元和年間, 佛敎在道屬關係法統說之一斑. 於諸禪籍中, 宋代宗頤所編集之禪苑淸規乃最早記錄有關法眷之規制者, 其卷一之掛搭條敘及法眷與一般新到參訪僧徒之不同;卷二之結夏條記載禪林中夏安居之儀式時, 敘及法眷行動之規定等. 此外, 法眷中, 年齡․資歷․職位等居上位者, 稱爲上法眷, 反之則稱下法眷. 又有僅以法眷中較年長者, 稱爲法兄. 又寺院任命住持之際, 新住持之法兄弟製文疏向該寺院祝賀, 此一文疏卽稱法眷疏;於每年歲旦․結制․解制等諸大行事之際, 住持之法眷對住持行禮, 稱爲法眷人事.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尊宿遷化條․禪苑淸規卷六․禪林象器箋稱呼門․文疏門]
【법기法器】
p3424-下→ ①凡能修行佛道者, 稱爲法器. 法華經提婆品(大九․三五下):女身垢穢, 非是法器.山堂肆考亦載:二祖慧可久事達磨, 莫聞誨勵, 乃斷臂求法, 師知是法器, 付以衣鉢.[大寶積經卷三十八․大集經卷十․釋氏要覽卷下]. ②廣義而言, 凡寺院內有關莊嚴佛壇, 用於祈禱․修法․供養․法會等各類佛事, 或佛子所攜行之念珠․錫杖等修道之資具, 統稱爲法器. 又稱佛器․佛具․道具. 狹義言之, 特指置於佛前之小型佛器, 尤指密敎修法所用之器物. 法器之種類繁多, 其用途․大小․形狀互異;卽以同一名稱之法器, 亦每因製作材料․手法, 或宗派․時代之異, 而於形式上有逈然之別;一般所謂之佛敎工藝美術者, 槪不外乎以法器爲其代表. 若以用途分類, 則法器可大別爲莊嚴具․供佛器․報時器․容置器․攜行器及密敎專用法具等六種. (一)莊嚴具, 例如幡․天蓋(傘)․斗帳․花鬘․佛龕․花甁․香爐等可資莊嚴整飾佛堂道場之器物. (二)供佛器, 例如香花․香爐․燭臺․燈籠․佛飯器․茶湯器․水甁(淨甁․軍持)․花籠․盤․棹․几等可資日常勤行供養之器具. (三)報時器, 例如梵鐘․金鼓․磬․鉦鼓․銅鑼․鐃鈸․鈴․木魚․雲板․魚板等, 可供寺院日常行事或臨時集會之敲鳴用. 此類法器除製作精美, 特具美術價値外, 其於製作時所刻載之作者姓名․年代․銘文等, 更富於史料文獻之意義. (四)容置器, 例如舍利容器․經箱․經篋․袈裟箱․戒體箱等, 可收藏或裝置有關習道之具. (五)攜行器, 例如念珠(又稱數珠․誦珠)․鉢․錫杖․如意․塵尾․拂子等僧侶日常隨身所持之物. 其中, 念珠爲禮佛念誦時記數之用者, 材料有菩提子․木槵子(欒華子)․水晶․琥珀等多種. 其形式․顆數等, 亦因各宗派而不一. 鉢爲僧侶手持以收受施食之容器, 一般有鐵鉢․銅鉢․磁鉢等數種材料. 錫杖之杖頭爲金屬所製之輪狀寶珠形, 其間有數環相接, 振之卽相撞鳴, 僧侶持之, 旣爲聖智威儀之表幟, 且可於荒野行脚時, 振動警覺, 驅遣毒蛇等物. 另有長短僅二十公分之手錫, 通常爲法會時所持, 振鳴之以和誦梵唄者. (六)密敎法具, 例如輪寶․羯磨金剛․金剛杵․金剛鈴․金剛盤․六器(火舍․閼伽器․塗香器․華鬘器․燈明器․飯食器), 及結界所用之四橛;凡上, 總稱爲大壇具. 其中, 輪寶乃爲轉法輪之象徵, 有八輻輪․十二輻輪等數種. 羯磨金剛又稱羯磨杵, 亦單稱羯磨, 呈三鈷十字之狀. 金剛杵有獨鈷杵․三鈷杵․五鈷杵․九鈷杵等諸種, 其各鈷(股)形狀或呈鬼面, 或爲人形, 鈷之上方則呈握狀, 可供行者手持之用. 金剛鈴亦有獨鈷鈴․三鈷鈴․五鈷鈴之別;若將以上三種鈴安置於塔頂寶珠形之上端, 則稱爲塔鈴․寶鈴. 金剛盤爲修法時安置金剛杵․金剛鈴等物者. 密敎法具之用法․形狀․種類等, 均本自密敎敎義儀軌之規定, 通常較顯敎各宗更具有濃厚之神秘性與象徵性, 例如以獨鈷表示一眞如, 三鈷表示三密․三身或三部(卽佛部․金剛部․蓮華部)․五鈷代表五智․五佛. 此類密敎法器大多爲銅製鍍金所成者, 其鑄造之精緻, 爲古來鑑賞家所津津樂道者.
【법기보살法起菩薩】
p3382-下→ 法起, 梵名 Dharmodgata. 據新華嚴經卷四十五諸菩薩住處品載, 此尊爲住於金剛山之菩薩. 又作法喜菩薩․法基菩薩․寶基菩薩․法尙菩薩․法勇菩薩. 亦卽舊華嚴經與道行般若經所說之曇無竭菩薩. 法起菩薩住於金剛山之說, 相當於我國自唐代以來盛行文殊菩薩住於五臺山之說;或謂金剛山卽今韓國江原道之金剛山. 日本山城淨琉璃寺現供有法起菩薩立像一尊, 爲三面八臂, 各面呈忿怒相, 背有火焰, 左右第一手作馬頭印, 右第二手執鉞斧, 左第二手執棓. (參閱金剛山3535)
【법난法難】
p3431-下→ 佛敎遭受爲政者或異敎徒之諸種迫害橫難, 稱爲法難. 又作謗佛․謗法․破佛․王難․毁法․廢釋․廢佛․滅佛等. 如印度於佛陀入滅後二百餘年頃, 阿育王初不信佛法且加以破壞, 後始懺悔前非, 大興佛法. 數百年後之東印度金耳國設賞迦王迫害僧人, 毁壞佛塔, 砍佛陀成道地之菩提樹. 西曆前二世紀末, 摩揭陀國弗沙蜜多羅王之滅佛. 十一世紀至十二世紀, 臾那王朝(梵 Sena)之歧視佛敎. 乃至回敎王朝之滅臾那王朝, 竝將佛敎消滅殆盡. 十六世紀末年, 錫蘭 Rājasīha 一世, 使全島無一比丘. 十世紀初, 西藏朗達磨王(藏 Glaṅ -dar-ma)破壞佛敎亦甚激烈. 中國佛敎史上則有三武一宗法難(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 皆重道敎而排斥佛敎;此外, 淸末白蓮敎之亂, 亦使佛敎受到致命之打擊. 朝鮮則以李朝燕山君之破壞佛敎最爲顯著. 日本明治維新時之廢佛毁釋亦極熾烈. 以上法難或起於爲政者信奉他敎, 或起於異敎徒之迫害, 或由於敎團本身內部於宗義上之起衝突, 或行政上統制之歧異等.
【법납法臘】
p3431-上→ 又作法月葛․法歲․夏臘․法夏․戒臘․僧臘․坐臘․坐夏法臘. 指僧侶受具足戒後夏安居之年數. 叢林中, 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擧行夏安居, 竝以夏安居之最末一日爲一年之終, 卽受歲日;自十六日起則爲新歲, 故比丘․比丘尼受戒後, 於每年夏安居結束時, 卽增一法歲. 依法臘之多寡, 立上月葛․中月葛․下月葛之別, 以定長幼順序. 最上位者, 稱爲一臘․極臘或臘滿. 禪林中, 記載申請出家得度之僧籍簿, 稱作戒臘簿;依戒臘指示衆僧席次之木牌, 稱作戒臘牌, 此戒臘次第, 稱爲臘次.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禪林象器箋簿券門․釋氏要覽卷下․歷代三寶紀卷十一]
【법낭法朗】
p3386-上→ ①晉代僧. 又稱康法朗. 嘗西行求法, 返中土後, 專授法相之學. (參閱康法朗4537). ②(507~581)南朝僧. 徐州沛郡(今江蘇沛縣東)人, 俗姓周. 二十一歲出家, 初從大明寶誌禪師習禪, 又從僧詮學三論敎學與華嚴․大品等經. 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十一月奉敕入京駐錫興皇寺, 宣講華嚴․大品․中論․百論․十二門等諸經論, 發揮往哲所未談之奧秘, 疏通後進所損略之難義, 常隨之衆, 多達千餘人. 闡揚前述之經論, 前後二十餘年, 各二十餘遍. 於宣帝太建十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五. 後世爲表尊崇, 遂以寺名興皇尊稱之. 師一生致力於三論宗之弘揚, 尤善演布龍樹之宗義. 著有中論玄義․四悉檀義各一卷. 其門下有二十五哲, 知名者有吉藏․羅雲․法安․慧哲․法澄․道莊․智矩․慧覺․眞感․明法師․小明法師․曠法師等. [勝鬘寶窟卷上本․中論序疏(吉藏)․續高僧傳卷七․三論祖師傳集卷下]. ③新羅僧. 於新羅善德女王時(632~646)來華, 得我國禪宗四祖道信之心法. 歸國後, 大力闡揚禪旨, 爲海東禪道之濫觴. 諡號智證大師. [海東金石苑卷二․朝鮮金石總覽上․朝鮮禪敎考]
【법념처法念處】
p3357-下→ 梵語 dharma-smṛty-upasthāna, 巴利語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指觀法無我. 又作法念住. 係四念處之一. 謂一切法皆因緣所生而無自性, 然衆生顚倒, 常於善․惡法中, 妄計有我, 謂我能行善行惡. 但善․惡法中, 本卽無我, 若善法是我, 則惡法應無我;若惡法是我, 則善法應無我. 佛爲令彼等知因緣性空之理, 故令其觀法無我. [中阿含卷二十四念處經․俱舍論卷二十三․大智度論卷十九](參閱四念住1708)
【법녕法寧】
p3418-上→ (1081~1156)宋代僧. 密州莒縣(位於山東)人, 俗姓李. 住沂州馬山耆山, 故稱馬山耆. 初依天寧妙空明和尙得度, 參侍旣久, 盡得雲門宗旨. 後住淨居寺, 大宏雪竇之道. 哲宗元符年間(1098~1100), 居華亭佘山之靈峰精舍. 後精舍改稱昭慶禪院, 右丞相朱諤竝請師爲開山. 紹興二十六年正月八日, 師沐浴端坐, 說法辭衆而示寂, 世壽七十六, 僧臘五十九. 塔建於寺之東隅. [大明高僧傳卷一․新續高僧傳卷十三]
【법뇌法雷】
p3417-中→ 比喩佛法能破除衆生之迷妄而使其開悟, 有如雷霆之震駭衆生. 又喩法音雄猛猶如震雷.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震法雷, 曜法電.無量壽經義疏卷上(大三七․九六下):法無礙智, 化衆生也. 天雷一動, 卉藝生牙;法音一聞, 闡道快成.故又喩衆生聽聞法音, 頓生法芽, 猶如春雷一動, 草木生芽.
【법다라니法陀羅尼】
p3364-下→ 指於佛之敎法聞持而不忘. 又作聞持陀羅尼․法總持. 爲陀羅尼之一. 菩薩地持經卷八(大三○․九三四上):云何法陀羅尼?菩薩得如是憶念智慧力, 於未曾所聞․未曾修習名句味身, 次第莊嚴, 次第所應, 無量章句, 經無量劫, 憶持不忘.[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大乘義章卷十一](參閱陀羅尼3607)
【법당法堂】
p3384-上→ 乃七堂伽藍之一. 卽禪林演布大法之堂. 位於佛殿之後方, 方丈之前方. 相當於講堂, 而講通於講敎, 爲別於他宗, 且示其敎外別傳之宗旨, 故於禪宗特稱爲法堂. 依據歷代三寶紀卷十二․景德傳燈錄卷四等所載, 我國自古除佛殿外, 亦建有法堂. 及至百丈懷海禪師定禪苑之規制, 遂模倣朝制之太極殿建立法堂, 堂內中央設一高臺, 四方均得仰望, 然後世則於座後設大板屛, 已失古意. 或謂禪刹之法堂係模倣帝釋天之善法堂而建者. 據禪苑淸規卷十(卍續一一一․四六六上):不立佛殿, 唯搆法堂.可知禪苑古來不存佛殿, 只建法堂;後始於佛殿之後方建法堂;或於小寺院中, 衍爲佛殿․法堂兩者兼用. [佛本行集經卷五十․敕修百丈淸規卷上尊祖章(達磨忌)․禪苑淸規卷五․卷七․卷九․禪林象器箋殿堂門](參閱講堂6517)
【법당法幢】
p3421-下→ 其義有二:(一)比喩佛法如幢. 幢者幢幡, 與旌旗同義. 猛將建幢旗以表戰勝之相;故以法幢譬喩佛菩薩之說法能降伏衆生煩惱之魔軍. 後凡於佛法立一家之見, 卽稱爲建立法幢. (二)爲說法道場之標幟. 宣揚大法之際, 將幢幡建於道場門前, 此稱爲法幢․法旆. 禪宗又轉其意, 將演法開暢, 稱爲建法幢. 今各寺之安居結制, 亦稱建法幢. [無量壽經卷上․首楞嚴經卷一․祖庭事苑卷七․碧巖錄第二十一則]
【법도法度】
p3365-下→ (437~500)南齊僧. 黃龍(吉林農安)人. 年少出家, 初遊學北方, 以苦行爲務, 劉宋末年南下遊行江都. 劉宋明帝泰始(465~471)年間, 當代名士明僧紹結廬隱遁於攝山(南京棲霞山), 値法度至此講說無量壽經, 明僧紹捨宅以安之, 敬以爲師友. 明僧紹歿後, 法度以其宅建寺, 號棲霞精舍, 竝與僧紹次子仲璋同造大佛龕, 供奉三丈一尺五寸高之無量壽佛坐像等. 於永元二年示寂, 世壽六十四. [梁高僧傳卷八]
【법도法徒】
p3379-中→ 卽學法之徒衆.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六上):論斷輕重, 但用數行, 說罪方便, 無煩半日, 此則西方南海法徒之大歸.
【법도法道】
p3417-中→ 天竺人. 又稱法道仙人. 靈鷲山中有五百誦持明咒之仙人, 修金剛摩尼法而得神力, 可須臾遊十方而歸, 且壽命無量, 導利人天. 法道卽其中之一人, 曾乘紫雲, 經中國․百濟而至日本, 住於播磨國印南郡法華山, 常誦法華經, 修深觀, 所持有千手大悲銅像․佛舍利․寶鉢等. [元亨釋書卷十八․本朝高僧傳卷七十四․播磨石所巡覽図會卷三]
【법등미료法燈未了】
p3426-中→ 禪宗公案名. 此公案係宋代淸涼泰欽(法燈)之示衆語. 五燈會元卷十(卍續一三八․一七五下):師乃曰:『某甲本欲居山藏拙, 養病過時, 奈緣先師有未了底公案, 出來與他了卻.” 時, 有僧問:『如何是先師未了底公案?』師便打曰:『祖禰不了, 殃及兒孫.” 曰:『過在甚麽處?』師曰:『過在我, 殃及你.” 上引之中, 法燈所說先師未了之公案, 乃謂濟度衆生爲佛敎行者永無止盡之悲願. 法燈所以打該僧, 卽示意其若不自救, 爲師者亦不得證菩提.
【법등法燈】
p3426-中→ ①以燈比喩佛法. 謂佛法能照破迷界癡闇, 猶如燈火能照亮暗夜. 與法光․法炬同義. 心地觀經卷二(大三․二九九下):法寶猶如一切明燈.又燃此燈者爲佛, 故指佛爲法燈. 弘傳敎法卽稱傳燈. 又敎法乃自佛智所出, 故又稱智燈․智火․無漏慧燈, 與衆生之癡闇相對而稱. [新華嚴經卷二․梁高僧傳卷十八]. ②宋代法眼宗僧淸涼泰欽之諡號. (參閱泰欽4147)
【법라法螺】
p3428-上→ 梵語 dharma-śaṅkha. 螺(śaṅkha), 音譯商佉, 意譯珂․貝․蠡貝. 於印度, 召集人群或征戰時, 多吹此貝. 亦爲樂器. 後世以法螺爲螺之通稱. (一)因吹螺之聲遠聞, 且螺聲勇猛. 喩佛說法儀節隆盛, 廣被大衆, 且能降魔, 故稱法螺. (二)密敎中, 乃千手觀音的持物之一. (三)爲日本修驗道重要法具之一, 原是於山中修行時, 爲避免猛獸追逐所備重要用具之一, 亦使用於法會之際. [法華經卷一序品․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十八․大日經卷四密印品․五分律卷十八].
【법락法樂】
p3422-上→ ①卽法味之樂. 聽受佛法之法味, 以長養法身之慧命而生喜樂, 故稱法樂. 又行善積德以自娛, 亦稱法樂. 唯識論卷十(大三一․五七下):自受用(中略), 盡未來際, 恆自受用廣大法樂.[維摩經菩薩品․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 ②指於佛前轉讀講論諸經論․唱誦經文․陀羅尼等, 乃使佛菩薩得法樂之意. ③俗於法事之後有舞樂, 亦稱爲法樂.
【법량法量】
p3409-中→ 指佛․菩薩等諸尊像之丈量(像高), 一般有丈六像․半丈六像․等身像等, 總稱爲法量.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四下):阿彌陀佛, (中略)變現自在, 或現大身, 滿虛空中;或現小身, 丈六八尺. 佛․菩薩身體之表徵, 與世人肉體之特徵不同, 故有法量之規定, 以作爲造像之規準. 關於佛․菩薩相好之記載, 最早見於阿含部所述之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我國造像之諸種儀軌, 約成立於六朝末年至唐朝之間. [陀羅尼集經卷四․卷十․後漢西域傳․造像量度經解]
【법려法礪】
p3433-下→ (569~635)唐代僧. 趙州(河北趙縣)人, 俗姓李. 十五歲依演空寺靈裕出家. 受具足戒後, 就靜洪律師硏學四分律, 竝作注釋書. 數年後, 又從恆州洪淵聽講律學, 窮探根源. 二年後赴江南, 學十誦律. 隋代末年北歸. 因天下亂起, 遂隱居硏鑽律部奧義. 唐代武德年中, 於冀州臨漳布展法席, 宣講四分律, 諸方學士會集座前, 開悟者極多. 貞觀九年十月示寂於臨漳日光寺, 世壽六十七. 著有四分律疏․羯磨疏․捨懺儀輕重敘等, 被推爲相部宗之祖. 弟子有明導․曇光․道成等. [續高僧傳卷二十二]
【법령法領】
p3421-中→ 魏晉西行求法譯經僧. 爲慧遠之弟子. 慧遠因感禪律猶闕, 令弟子法領․法淨等求之. 法領遂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西行, 經十七年始歸. 其西去早於法顯八年. 法領所攜回之經, 於長安․江南均有譯出. 法領之弟子慧辯亦在長安助譯四分律. [四分律序․梁高僧傳慧遠傳]
【법론목록法論目錄】
p3422-中→ 凡十六帙一○三卷(或九十三卷). 陸澄撰. 全名宋明帝敕中書侍郞陸澄撰法論目錄. 乃宋明帝(465~472在位)敕令中書侍郞陸澄蒐集當時有關法論之文獻. 此書今佚, 然其序文收錄於梁代僧佑之出三藏記集卷十二之中, 由序得知, 其內容乃各種有關佛敎之議論. 本書之內容包含:法性集十五卷․覺性集七卷․般若集六卷․法身集四卷․解脫集一卷․敎門集十二卷․戒藏集八卷․定藏集四卷․慧藏集七卷․雜行集十卷․業報集六卷․色心集九卷․物理集三卷․錄序集二卷․雜論集六卷․邪論集三卷等, 所收論著在二百五十篇以上. 本書所收之著作收錄於弘明集者亦不少.
【법류法流】
p3366-下→ 又作法水. 比喩佛敎正法之傳承相續有如川河之流. 後來演而意味師資相承之法門․流派等系統. 雜阿含經卷二十五載有阿羅漢名修羅他者, 慨嘆法․律將滅, 而比喩法猶如橋․川․海․山, 謂(大二․一七九中):法橋今已壞, 法水不復流, 法海已枯竭, 法山已崩頹.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亦載佛陀說諸法無自性, 不生不滅, 破有因論與無因論, 謂(大一六․五○七下):折伏有因論, 申暢無生義;申暢無生者, 法流永不斷.此皆爲法流之原義.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序]
【법류法類】
p3432-中→ 具有同法系關係之僧侶․寺院, 皆稱爲法類. 其中, 同宗同派僧侶, 又可稱爲法眷․法緣;同門僧侶, 稱爲法兄․法弟;承嫡統者, 稱爲法嗣․法子;再傳弟子, 稱爲法孫․法曹孫. 寺院之間具有法脈關係, 稱爲寺法類;個人之間具有法脈關係, 則稱身法類․人體法類.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議擧住持條․禪林象器箋稱呼門]
【법륜法輪】
p3423-上→ 梵語 dharmacakra, 巴利語 dhammacakka. 爲對於佛法之喩稱. 以輪比喩佛法, 其義有三:(一)催破之義, 因佛法能摧破衆生之罪惡, 猶如轉輪聖王之輪寶, 能輾摧山岳巖石, 故喩之爲法輪. (二)輾轉之義, 因佛之說法不停滯於一人一處, 猶如車輪輾轉不停, 故稱法輪. (三)圓滿之義, 因佛所說之敎法圓滿無缺, 故以輪之圓滿喩之, 而稱法輪. 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大二五․二四五上):佛轉法輪, 一切世間天及人中無礙無遮. (中略)遇佛法輪, 一切煩惱毒皆滅. (中略)一切邪見․疑悔․災害皆悉消滅. 法輪又作梵輪, 諸經論對於此一異稱擧出各種理由, 賅括之, 有下列數種說法:(一)梵, 卽淸淨之義, 而佛之說法淸淨. (二)謂佛是大梵, 以梵音演說法. (三)謂佛陀初成道時, 梵天來勸請轉法輪. (四)謂佛以慈․悲․喜․捨四梵行心(四無量心)宣說大法. (五)古代印度世人貴梵天, 爲隨順世人, 故而稱梵輪. 然亦有謂法輪․梵輪二者相異, 以梵輪爲敎示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及四禪定法之禪定聖道;法輪爲敎示苦․集․滅․道四聖諦及修持三十七道品之智慧聖道. 關於法輪之自性, 諸部說法各異. 其中, 說一切有部․多聞部․經量部等十部, 主張以八正道爲法輪之體;而大衆部․法藏部․飮光部等十部, 則以佛語爲法輪之體. 其說見於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二․卷一八三․俱舍論卷二十四․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總料簡章․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等. 華嚴經探玄記卷三復依五敎說法之淺深, 而論法輪之體性不同, 謂小乘敎以八正道爲法輪之體, 初敎以無分別智爲法輪之體, 終敎以眞理爲法輪之體, 頓敎以理智俱泯․言亡慮絶爲法輪之體, 圓敎則以無盡法門爲法輪之體. 此外, 法輪一詞, 古來每用於判敎之時, 而有三法輪․三轉法輪等名稱. [大智度論卷八․雜阿毘曇心論卷十](參閱象徵5273․轉法輪6619)
【법륜승法輪僧】
p3424-上→ 梵語 dharmacakra-saṃgha. 法輪, 指佛之敎法. 法輪僧可有廣狹二義:廣義, 指奉行佛的敎法之僧;狹義, 指見道位之沙門. 部派佛敎之說一切有部特稱入見道位之僧爲法輪僧, 因法輪具有世間輪之五相:(一)速疾而行, 見道十五心各各皆爲一刹那, 猶如轉輪聖王之行用速疾. (二)有取捨, 見道捨苦諦之境, 取集諦之境, 見四諦未必俱時;猶如轉輪聖王之取輪前而捨輪後. (三)降未伏, 見道能見未見者, 斷未斷者. (四)鎭已伏, 謂見道斷惑者, 卽不再退失. (五)轉上下, 謂見道先觀下苦, 後觀上苦. 以此五相猶似轉輪聖王之行用, 故見道之沙門稱爲法輪僧. 然經部對於見․修․無學等三道均稱法輪, 謂三轉十二行相之法門皆是法輪. 又異師提婆之妄說五法以叛佛, 不承認佛之權威而別立敎團者, 稱爲破法輪僧;此與破羯磨僧竝稱爲二種破和合僧. [俱舍論卷十八․卷二十四․順正理論卷四十三․俱舍論光記卷十八](參閱見道3000)
【법률法律】
p3366-中→ 指佛敎敎團內之規制․戒律及淸規, 或其他有關之規定. 僧羯磨卷下(大四○․五三六下):尋究修多羅毘尼法律, 與共相應而不違背.
【법륭사法隆寺】
p3409-中→ 位於日本奈良縣生駒郡斑鳩町. 爲南都七大寺之一. 又稱法隆學問寺․斑鳩(角鳥)寺. 屬日本聖德宗. 係聖德太子所創. 其後歷代保護有加, 奈良中期完成建築規模, 成爲唯識․三論敎學之中心, 今爲法相宗之大本山. 寺域分東西二院, 西院有金堂․五重塔․中門․步廊等飛鳥建築, 乃日本最古之佛敎木造建築之一. 其布局․結構․形式等, 皆受中國南北朝建築之影響.
【법림法琳】
p3393-上→ (572~640)唐代僧. 潁川(河南許昌)人, 俗姓陳. 據續高僧傳卷二十四載, 師自幼出家, 博硏儒釋百家之學, 特精三論. 曾於隋仁壽元年(601)入長安習道術, 義寧元年(617), 改著道服, 住於道館. 以其素通老莊, 談吐淸奇, 故道俗皆佩服而從其遊.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再歸釋門. 四年住京師濟法寺, 時太史傅奕奏策十一條請罷佛法, 師乃上書辯其非, 以破邪論一卷與之辯難, 傅奕理屈而無以對, 帝始稍息廢佛之事. 後爲對抗李仲卿等之排佛論, 又著辯正論八卷, 大挫其邪論. 貞觀年中, 奉敕住於龍田寺, 竝參任譯經之筆受. 十三年(639)冬, 受道士秦世英之讒而下獄, 後敕徙益部僧寺, 行至百牢關菩提寺時, 因疾而終, 享年六十九. 道俗慟哭, 葬於東山. 著有詩賦․讚頌․碑誌․記傳․三敎系譜及大乘敎法等三十餘卷. 時人彦琮作有師之別傳三卷, 詳述其護法事蹟. [廣弘明集卷十一․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三卷․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八․卷十三․舊唐書本紀第一․舊唐書列傳第二十九]
【법립法立】
p3343-上→ 晉代僧. 於惠帝․懷帝在位期間(290~311), 與法炬共譯法句喩經․福田經. 另譯小經百餘種, 時値永嘉之亂, 多已散佚. 生卒年不詳.
【법만다라法曼荼羅】
p3383-上→ 梵語 dharma-maṇḍala. 音譯達磨曼荼羅. 又作種子曼荼羅․字曼荼羅. 略稱法曼. 爲密敎所設立四種曼荼羅之一. 凡書寫經論之文字言語․義理, 及諸佛菩薩之眞言․種子等有關法文義理之曼荼羅, 皆稱爲法曼荼羅. 此類曼荼羅乃資力不足時所修, 故不能當作繪畫諸尊形像之大曼荼羅來修法. [理趣釋卷上․大日經疏卷六․卷十三․十住心論卷十](參閱字曼荼羅2383․曼荼羅4400)
【법멸法滅】
p3414-中→ ①指佛法滅亡. 與所謂三寶滅․經道滅盡․白法隱滯等相同. 卽如來入滅後, 其敎法經歷正法․像法․末法三時, 次第漸滅. 有關三時之時限, 經論所說不一, 一般多謂正法五百年間, 敎․行․證三法具足, 像法一千年間, 敎․行二法猶存, 末法一萬年之間, 唯有敎而無行, 過此三時, 敎法悉皆滅盡, 此後稱爲法滅期. 淨土宗則主張聖道門諸敎雖經三時而歸於衰滅, 然於末法萬年後之百年間, 唯有淨土之經典獨存, 其後亦復亡失. (參閱正像末2002). ②據小乘有部主張, 有爲法之法體由未來位生至現在位, 且於刹那間消滅, 而歸入過去位. 如此之法體消滅, 稱爲法滅;法體在生之刹那卽消滅, 不能於瞬間持續同一狀態, 稱爲刹那滅. 法之刹那滅非成於何種原因, 實乃諸法本來性質卽是刹那滅, 此稱爲法滅不待因. 除正量部以外, 大乘․小乘均主張此說. 對四相中滅相之作用視爲當然;而有關此四相及前述之法體究竟爲實有或假有, 則各持異說.
【법명法名】
p3344-上→ 爲皈依佛敎者所特取之名字. 又作法號․法諱․戒名. 卽僧侶於剃度儀式擧行之後, 由師父另取之名字;在家者則於皈依․授戒或葬儀之時授豫法名. 法名係表示出家或皈依成爲釋迦佛之弟子, 如釋某某之某某卽爲出家法名;同時, 在家者則以男女․老少之別, 而在法名下附加以居士․信士․大姉․信女․童子․童女等稱呼. 禪宗於法名之外, 爲表示他人所得之悟德, 復有所謂道號, 竝多附以庵․堂之字, 此卽庵․堂之道號, 如破庵祖先․晦堂祖心;或亦有別取以表德號者. 於日本, 室町時代之一般顯貴在法名上常冠有院號․院殿號等, 或亦有冠上庵號․齋號等. 又日本淨土眞宗單取二字之法名, 女子使用妙字卽其例, 如妙相․妙音․妙智等. [廣弘明集卷二十七․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九․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禪林象器箋稱呼門]
【법명法命】
p3357-中→ ①又作法身慧命. 法指理體, 慧指智用. 以理體比喩爲人之身體, 智用比喩爲人之壽命, 故稱爲法身慧命, 略稱法命. ②僧伽之壽命, 亦稱爲法命.
【법무거내종法無去來宗】
p3393-上→ 乃華嚴宗所判釋十宗之第三宗. 主張三世之中, 過去與未來諸法其體用俱無, 唯現在法與無爲法有實體. 爲小乘中之大衆部․鷄胤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法藏部․飮光部等之所宗. (參閱十宗443)
【법문대의法門大義】
p3363-下→ 凡三卷. 又作大乘大義章․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乃鳩摩羅什就大乘經中之深義十八條, 答覆廬山慧遠所作之問. 上卷共有六事:初問答眞法身, 次重問答法身, 次問答法身像類, 次問答法身壽量, 次問答修三十二相, 次問答受;中卷七事:次問答法身感應, 次問答法身佛盡本習, 次問答造色法, 次問答羅漢受決, 次問答念佛三昧, 次問答四相, 次問答如法性眞際;下卷五事:次問答實法有, 次問答分破空, 次問答後識追憶前識, 次問答遍學, 次問答住壽義. 欲了解三論宗之源流與東晉時代之法身論, 此書不可或缺. [大唐內典錄卷三․歷代三寶紀卷七慧遠條]
【법문法門】
p3363-中→ 梵語 dharma-paryāya. 卽佛法․敎法. 佛所說, 而爲世之準則者, 稱爲法;此法旣爲衆聖入道之通處, 復爲如來聖者遊履之處, 故稱爲門.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二中):軌生物解曰法, 聖智通遊曰門.法界次第亦謂門謂能通, 故知門之一詞, 實爲通入之義. 其次, 門者, 亦含差別之意;以佛所說之法義有種種差別, 故稱如來開法門, 聞者得篤信․以種種法門, 宣示佛道. 如是, 法門一詞旣可作爲佛所說敎法之總稱, 而以不二法門總括其敎說之絶對性;亦可以八萬四千法門含攝其重重無盡之個別性, 以應衆生千差萬別, 重重無盡之煩惱;蓋衆生有八萬四千煩惱, 故佛乃爲之說八萬四千法門. 法門旣可無盡無量, 故以大海比喩其深廣浩瀚, 不可測量, 稱爲法門海. 唐譯華嚴經卷二(大一○․七中):佛刹微塵法門海, 一言演說盡無餘.準此, 一切菩薩初發心時, 卽以法門無量誓願學一語爲四弘誓願中之一願, 而緣四聖諦中之道諦, 以廣學無盡之法門. [增一阿含經卷十․維摩經卷八․法華經方便品․華嚴大疏卷二․摩訶止觀卷一]
【법문사法門寺】
p3364-上→ 位於陝西扶風之北的崇正鎭. 以收藏佛骨著稱. 創立年代不詳. 初稱阿育王寺. 北魏以來住有僧徒數百, 周武法難曾遭破壞, 隋大業末年又遭兵火, 全部化爲灰燼. 唐貞觀五年(631)重建, 於魏周所建之處得古碑二座及佛舍利, 京邑內外日有數萬人集此禮拜, 遂成當代之名刹. 顯慶四年(659), 復得舍利八粒, 帝竝自此屢迎佛骨至宮中供養․瞻禮.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 復敕迎佛骨入宮中三日, 時刑部侍郞韓愈上佛骨表諫其非, 帝怒, 貶爲潮州刺史;同年三月, 翰林學士張仲素, 奉敕於本寺撰佛骨碑. [宋高僧傳卷二十三志通傳․佛祖統紀卷四十一․法苑珠林卷三十八․資治通鑑卷二四○]
【법문서귀法門鋤宄】
p3364-中→ 全一卷. 淸代曹洞宗僧白巖淨符撰.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七冊. 係論述禪宗史上雲門․法眼宗及天皇道悟所屬法系之問題. 雪峰廣錄․頌古聯珠通集․佛祖統紀․玄要廣集等書謂天皇道悟非屬靑原行思法系, 淨符考證編年, 推究情理, 而據理指陳, 言天皇道悟不僅出自靑原法嗣石頭希遷之門, 且天皇道悟與天王道悟二名實係一人, 再衍生而有雲門․法眼二宗. 卷末附錄日僧德嚴養存所撰之五家辨正, 贊同淨符之說;另附錄之日僧日菴一東所撰五派一滴圖, 則贊同日僧虎關師鍊之五家皆源自馬祖一系之主張.
【법문청식이십사조法門淸式二十四條】
p3364-中→ 指釋道安對戒律硏究後所制訂之僧制, 內容大致包含三部分:(一)有關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 (二)有關日常六時行道․飮食唱時之法. (三)有關布薩․差使․悔過等法.
【법물法物】
p3362-上→ 指佛敎僧團中, 爲維持敎理之傳統而使用之財物․資財等. 主要指經卷․帙․箱類及法寶之供養物品. 乃佛․法․僧等三寶物之一. 依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之一載, 法物分爲四種:(一)法受用物, 指軸帙․箱巾․函帕等物. (二)施屬法物, 施豫法之田園等. 可分作二分, 一分施豫經, 一分施豫誦經者. (三)供養法物, 如供養經卷之香花等. (四)獻法物, 如供養經卷之飮食等. (參閱三寶物703)
【법미法味】
p3357-上→ 卽妙法之滋味. 又作佛法味․法智味. 佛所說之法門, 其義趣甚深, 須細細咀嚼體得, 方生快樂, 故以美味譬之, 稱爲法味. 天親之淨土論(大二六․二三一上):愛樂佛法味, 禪三昧爲食.新譯華嚴經卷二十五(大一○․一三六上):願一切衆生, 得無量法味, 了達法界. (中略)願一切衆生, 法味增益, 常得滿足.[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梁高僧傳卷八]
【법민法敏】
p3385-下→ (579~645)唐代僧. 丹陽人, 俗姓孫. 八歲出家, 初從學於英禪師, 後入茅山聽明法師講三論. 二十三歲聽高麗之實公講說. 至實公示寂, 適逢隋末之亂, 遂還俗, 隱遁三年後, 入越, 住於餘姚之梁安寺, 宣講法華經及三論. 貞觀元年(627), 歸返丹陽, 宣講華嚴․涅槃諸經. 復應越州田都督之請, 駐錫一音寺, 一時法會興盛. 貞觀十九年, 至會稽靜林寺講華嚴經. 同年夏末入寂於一音寺, 世壽六十七. 師曾就六十華嚴經作華嚴經疏七卷. 另據宋代華嚴宗僧道亭之考證, 師將佛陀一代之敎說判立爲二敎, 卽:(一)釋迦經, 指應機而說之法華經․涅槃經等. (二)盧舍那經, 指隨順法性而說之華嚴經. [華嚴五敎章卷一․續高僧傳卷十五](參閱盧舍那經6271)
【법바라밀보살法波羅蜜菩薩】
p3361-中→ 梵名 Dharma-vajrī. 音譯達摩嚩日離. 意譯法金剛. 金剛界三十七尊之一, 四波羅蜜菩薩之一. 位於密敎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等中央月輪中, 而居大日如來之西方. 密號淸淨金剛․蓮華金剛, 種子爲□(hrīḥ), 三昧耶形爲獨股杵或赤蓮花. 形像爲通身肉色, 作天女形, 身著羯磨衣, 兩手安置於臍下作彌陀定印, 其上立蓮花莖, 花上有寶篋. 眞言爲唵達摩縛日哩訖哩. 於微細會․供養會․降三世羯磨會等之三昧耶形․形像․眞言等各異. 此菩薩以自性淸淨之一切法智, 觀察無盡無餘之有情界, 斷除貪染煩惱, 顯現無垢淸淨心. [三卷本大敎王經卷二․金剛頂瑜珈三十七尊出生義․金剛頂瑜珈中略出念誦經卷二](參閱四波羅蜜菩薩1721)
【법방法舫】
p3381-下→ (1904~1951)河北陘縣人, 俗姓王. 自幼父母雙亡. 民國十年(1921), 十八歲, 依南嶽是岸長老出家. 後投法源寺, 依道階法師受具足戒. 十一年赴武昌佛學院, 親近太虛大師, 爲該院第一期學僧. 曾先後任敎於武昌佛學院․柏林敎理院․漢藏敎理院, 三度主編海潮音. 又主持世界佛學苑圖書館, 襄佐太虛大師設立世界佛學院硏究部, 爲其得力助手. 三十二年, 與達居․白慧等人同赴印度留學, 入國際大學修學梵文․巴利文及英文. 三年後, 轉往錫蘭, 從錫蘭長老 Rev. Kirwatatuduwe, Prasekene 硏究巴利文及各種佛敎敎理, 爲出家衆中精通英․日․梵․巴利等數種語文之傑出僧才. 後西安籌設巴利三藏院, 中錫二國互換學僧, 係由師促導而成者. 三十六年太虛大師示寂, 師乃奔返祖國, 至雪竇寺禮其舍利. 旋繼任雪竇寺住持. 三十八年春, 受任湖南首刹大潙山住持. 復赴武昌爲太虛大師建舍利塔, 擬擴充武昌佛學院, 終以戰事而轉往錫蘭, 任敎於錫蘭大學, 主講中國佛學;暇則遊化馬來西亞․泰國一帶;竝專事太虛大師全書之編纂刊行. 四十年病逝錫蘭, 世壽四十八. 著有唯識史觀及其哲學, 譯有南傳阿毘達磨攝義論等書.
【법法】
p3336-上→ 梵語 dharma, 巴利語 dhamma. 音譯爲達磨․達摩․馱摩․曇摩․曇無․曇. ①於佛典中, 法之用例極多而語意不一, 總括之, 可類別爲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二義. 任持自性, 意指能保持自體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變;軌生物解, 指能軌範人倫, 令人産生對一定事物理解之根據. 就任持自性之意義而言, 法乃指具有自性之一切存在;就軌生物解之意義而言, 法乃指認識之標準․規範․法則․道理․敎理․敎說․眞理․善行等. 於色法․心法等一切諸法言之, 法係指所有之存在. 同時, 諸法又分爲有爲與無爲․善與不善․色與心․有漏與無漏․染與淨․世間與出世間․可見與不可見․心相應與心不相應等二法. 又就諸法之分類而言, 最常用以賅括諸法者有俱舍宗之五位七十五法․唯識宗之五位百法. 若就規範․敎法等含意而言, 佛典中常見之用語如:佛陀之敎法, 稱爲佛法․敎法或正法, 卽泛指佛門中一切行爲之規範․敎說. 蓋眞理爲普遍不變之眞實道理, 稱之爲法;闡說此眞理者, 卽爲佛之敎說. 佛之敎說以外的外道敎法, 稱爲邪法. 又因聽聞佛法而獲得之喜悅, 稱爲法喜․法悅. 總括聚集佛法者, 稱爲法聚․法蘊․法藏․法集․法寶藏. 佛法之義理, 稱爲法義. 透視諸法性空緣起眞理․觀察諸法者, 稱法眼. 同一法門系統者, 猶如世俗之親友眷屬, 稱爲法類․法眷;繼承者稱爲法子․法嗣․法弟․法孫;其相承次第, 稱爲法脈․法系․法流․法統. 述說佛法之經論文句, 稱爲法文. 諸法之自性, 稱爲法性․法體;其自相則稱法相. 佛法之威力․正法之力, 稱爲法力. 佛之自體, 稱爲法身. 佛法爲進入涅槃之門戶, 稱爲法門;其中之敎理旨趣, 稱爲法味;受用此等法味, 稱爲法樂;愛樂於其中, 稱爲法愛. 爲人宣說此等正法, 稱爲法施. 以正法敎化世人, 稱爲法化;蒙受敎化之利益, 稱爲法益․法利. 又以正法能降伏煩惱之魔軍, 故稱法劍. 佛之說法, 稱爲轉法輪;正法之規準․象徵, 稱爲法印;佛之遺敎, 稱爲遺法. 以佛法比喩闇夜燈火, 稱爲法燈․法光․法炬. 以其能滋潤一切生物, 故以雨水爲譬喩, 稱爲法雨․法水․法潤. 又正法蒙受迫害, 稱爲法難;聖敎之滅盡, 稱爲法滅. 此外, 尙有法海․法山․法聲․法音․法鼓․法幢․法螺․法道․法雷․法鏡․法筵․法苑․法橋․法衣․法師․法會․法具․法名․法號․法主等名稱. [雜阿含經卷三十一․中阿含卷二十八諸法本經․大品般若經卷四句義品․大乘入楞伽經卷五刹那品․大寶積經卷五十二․大智度論卷四十八]. ②於六境中,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之對境各稱色․聲․香․味․觸;相對此五者, 第六識(意識)所緣之對境, 特稱爲法, 或法處(梵 dharmāyatana)․法界(梵 dharma-dhāeu).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三․俱舍論卷一․法蘊足論卷十處品]. ③因明用語. 性質․屬性之意. 於因明(論理學)中, 宗(命題, 卽論證之主張)之賓詞(後陳)稱爲法, 主詞(前陳)稱爲有法. 此卽依賓詞能顯示主詞所欲表白․界定之性質. [因明論疏明燈抄卷二本․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二](參閱邪正3032․體6928)
【법법성분별론法法性分別論】
p3361-上→ 梵名 Dharmadharmatā-vibhaṅga 或 Dharmadharmatā-vibhāga. 指法與法性之辨別. 傳說係彌勒(梵 Maitreyanātha, 四世紀)所作. 梵文僅發現一部分斷片, 約全部之五分之一. 無漢譯本, 僅有藏譯本. 依西藏之傳承, 本書與大乘莊嚴經論․中邊分別論․現觀莊嚴論․寶性論等同爲彌勒五部書之一, 故甚受重視. 本書結構極爲簡潔, 其內容論及唯識思想與法的觀念, 可大分爲四:(一)謂法(梵 dharma)與法性(梵 dharmatā)包攝一切;法與法性之辨別(梵 vibhaṅga)卽爲本書之主旨, 故首論法與法性之定義, 以及兩者之關係. (二)言法之自覺. (三)言法性之自覺. (四)論轉依(由法之立場轉換爲法性之立場)之自覺.
【법병法甁】
p3416-下→ 指寺院中, 行大布薩法會(於固定日期聚衆宣讀戒條之儀式)時, 裝盛香湯․香水之甁.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법보法寶】
p3432-下→ ①指佛․法․僧三寶中之法寶. 卽佛所說之三藏十二部等一切敎法. (參閱三寶700). ②唐代僧. 生卒年․籍貫俱不詳. 資性敏利, 受業於玄奘. 高宗永徽五年(654), 玄奘譯出俱舍論, 師著疏三十卷詳解之. 與同學普光共爲奘門俊傑. 後與勝莊等於東都福先寺․西京西明寺共入義淨之譯場, 擔任金光明最勝王經等二十部一一五卷之證義, 頗露頭角. 著有一乘佛性究竟論六卷․大般涅槃經疏二卷(或一卷)․釋禪次第法門․會空有論等. [宋高僧傳卷四․六學僧傳卷二十三․開元釋敎錄卷九]
【법보사法寶寺】
p3433-上→ 位於臺灣苗栗大湖鄕. 創建於民國前四年(1908). 原稱朝天宮, 屬於地方廟宇, 後因無人管理而致失修. 民國三十四年, 達道法師至此, 改奉佛敎敎祖, 同時更名爲光復庵. 後將庵址擴建, 改建大雄寶殿, 命名爲法寶寺. 竝增建功德堂․藏經樓, 推動弘法事業.
【법비량法比量】
p3339-上→ 梵語 anumānaṃ dharmatas. 因明用語. 五種比量之一. 指由一法而推知其他相鄰相屬之法. 如見無常卽推知苦, 見生卽推知老, 見老卽推知死等. [顯揚聖敎論卷十一․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卷上․卷下]
【법사경法社經】
p3362-中→ 全一卷. 據傳爲西晉竺法護譯. 開元釋敎錄將之歸入疑錄中, 後世學者亦多視爲僞經. 乃關於廬山慧遠創始法社之資料, 與慧遠之法社節度序․僧祐之法社建功德邑記等, 爲同時代之著作.
【법사리法舍利】
p3363-上→ 又稱法身舍利․法頌舍利. ①指佛所說之經典. 佛說之經, 旨在闡明實相中道之理, 不變不易, 性相常爾, 故稱法身舍利. 能代替佛舍利, 供奉於塔中. 法華經法師品(大九․三一中):若說․若讀․若誦․若書․若經卷所住處, 皆應起七寶塔, 極令高廣嚴飾, 不須復安舍利. 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此塔應以一切華․香․瓔珞․繒蓋․幢幡․伎樂歌頌․供養․恭敬․尊重․讚歎.[大唐西域記卷九]. ②指載於浴佛功德經中, 馬勝比丘對舍利弗所說之諸法緣起頌(大一六․八○○上):諸法從緣起, 如來說是因;彼法因緣盡, 是大沙門說.乃說四諦中苦․集․滅三諦之偈頌, 或稱緣生偈․緣起偈. 以闡明法身之不生不滅, 故稱法身偈, 又稱爲法身舍利偈․緣起法頌. 供經入塔時, 亦須唱頌此偈. [佛本行集經卷四十八․大智度論卷十八](參閱法身偈3354)
【법사法事】
p3355-下→ 宣揚佛法或指修行之意. 或亦稱誦經․講經․齋會等法會爲法事. 又作法要․佛事. 法住記(大四九․一四上):於今釋迦牟尼佛正法中, 能爲法事, 自種善根.[楞嚴經卷一](參閱法會3411)
【법사法社】
p3362-上→ 爲在家之佛敎徒所組成之信仰團體, 其性質類似義邑. 始於東晉廬山慧遠所創之白蓮社, 其組織成員, 在南方以貴族․知識階級爲主, 北方則以平民爲中心. 又如北齊之道紀, 於鄕間極力呼籲禁屠, 結成强調持戒之法社. 法社之興盛, 則在唐代天寶安祿山之亂後至宋代之間. 關於法社之基本史料有:法社經一卷․慧遠之法社節度序․僧祐之法社建功德邑記․白居易之社誡文等.
【법사法師】
p3378-上→ 梵語 dharma-bhāṇaka, 巴利語 dhamma-kathika. 指通曉佛法又能引導衆生修行之人. 又作說法師․大法師. 廣義之法師, 通指佛陀及其弟子;狹義則專指一般通曉經或律之行者, 稱爲經師或律師.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載, 佛菩薩及其大弟子等, 皆知深妙之法, 又知衆生根機之利鈍而爲之演說, 故稱大法師. 關於法師之資格, 據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十住毘婆沙論卷七․澄觀之華嚴經疏卷四十三等所載,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一)法師十德, 卽:善知法義․能廣宣說․處衆無畏․無斷辯才․巧方便說․法隨法行․威儀具足․勇猛精進․身心無倦․成就忍力等十德. 具足此十法, 則能成就衆相圓滿. (二)行四法, 卽:(1)廣博多學, 能持一切言詞章句. (2)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之相. (3)得禪定智慧, 於諸種經法中, 能隨順而無諍. (4)不增不減如法而行, 言行一致. 就法師之類別而論, 據法華經卷四法師品․卷六法師功德品載, 依法師之專長及其弘法之差異可分爲受持․讀經․誦經․解說․書寫等五種, 稱爲五種法師. 然後世則演成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說․誦․思修等十種法師. 此外, 我國稱道安․慧遠等學問德行高深者爲法師, 然對鳩摩羅什․玄奘等對翻譯經藏有卓然貢獻之大譯經師, 則多稱三藏法師, 以別於禪師․律師等稱呼. [雜阿含經卷一․卷十二․梵網經卷下․五分律卷三․十地經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四十四․法華文句卷八上․釋氏要覽卷上](參閱五種法師1181)
【법사法嗣】
p3411-中→ 指承繼其宗旨者.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開堂祝壽條(大四八․一一二六上):侍者逐一度香, 惟法嗣香, 住持懷中拈出, 自揷爐中.(參閱嗣法5396)
【법사십덕法師十德】
p3378-下→ 據澄觀之華嚴經疏卷四十三載, 華嚴經十地品中之第九善慧地菩薩, 修行一切功德行願而作大法師, 善能守護如來法藏, 以無量之善巧智慧辯才, 與大衆演說妙法, 令衆生得大安樂, 具足如是十德者, 方稱爲法師. 十德指:(一)善知法義, 謂菩薩以無礙之智, 善知一切諸法要義. (二)能廣宣說, 謂菩薩以智慧辯才, 廣爲衆生宣揚如來妙法. (三)處衆無畏, 謂菩薩處於大衆中善說法要, 且隨其問難, 皆能酬答, 無所畏懼. (四)無斷辯才, 謂菩薩之辯才無礙, 所說之一切法, 經無量劫仍相續不斷. (五)巧方便說, 謂菩薩善巧方便, 隨順各類機宜而說一切法, 令人皆得通解. (六)法隨法行, 謂菩薩說法令一切衆生如法而行, 隨順無違而修諸勝行. (七)威儀具足, 謂菩薩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 無有缺犯, 令人敬仰. (八)勇猛精進, 謂菩薩發勇猛心, 精進修習一切善法, 化導衆生而無有退轉. (九)身心無倦, 謂菩薩整肅身心, 修諸勝行, 常起慈心攝化衆生而無有懈倦. (十)成就忍力, 謂菩薩因修習一切忍辱行, 而成就無生法忍之力. (參閱法師3378)
【법사찬法事讚】
p3355-下→ 凡二卷. 唐代善導撰. 又作淨土法事讚.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記述阿彌陀經讀誦之法式․係經文參雜讚文之懺悔供養形式. 多爲淨土宗法事時所用. 上卷揭擧奉請偈․啓白․召請․三禮․表白․讚文等, 其次明示行道讚梵偈․讚文․七周行道․披心懺悔, 乃至發願等行事之次第;下卷分阿彌陀經全文爲十七段, 各段均有讚文, 竝記述十惡懺悔․後讚․七周行道․歎佛咒願․七敬禮及隨意等軌式. 本書係依準於般舟三昧之法而明示轉經行道之儀則, 書中援引賢愚經․舊華嚴經․觀佛三昧經․地獄經等所敘述之地獄相, 以激發行者厭穢之情;又以對阿彌陀經之轉讀讚揚, 來發啓行者欣淨之心.
【법상법法相法】
p3375-中→ 指佛敎之敎理. 爲勝義法之對稱. 闡論法門之義理, 稱爲法相法;對此, 眞實不虛․不變不易之擇滅․涅槃, 稱爲勝義法. 俱舍論卷一(大二九․一中):若勝義法唯是涅槃, 若法相法通四聖諦.(參閱勝義4865)
【법상法上】
p3337-中→ (495~580)北朝僧. 朝歌(河南淇縣)人, 俗姓劉. 九歲能讀涅槃經, 萌發出塵之志. 十二歲投道藥禪師出家. 專心務道, 神氣高爽, 通曉詞論, 世稱聖沙彌. 後依慧光律師受具足戒. 精通義理, 乃應衆之請, 講十地經論․楞伽經․涅槃經等, 竝各撰文疏. 四十歲, 遊化懷․衛州. 因魏大將軍高澄之奏請, 乃入鄴都任僧統, 掌理僧錄. 及北齊興起, 文宣帝(550~559 在位)尊爲國師, 事之如佛. 於魏․齊二代, 歷任昭玄曹僧統, 主管僧侶事務近四十年, 所轄之寺四萬餘所․僧尼二百餘萬. 高句麗丞相慕其名, 派僧來問佛陀之誕生年月․佛敎何時傳入中國等. 北周武帝滅佛法難之時, 師潛隱俗服, 而持業如常. 大象二年, 誦維摩詰經․勝鬘經, 卷訖而示寂, 世壽八十六. 著有增一數法四十卷․大乘義章六卷․佛性論二卷․衆經論一卷等. 弟子有慧遠․法存․道愼․靈裕․融智等. [安樂集卷下․續高僧傳卷八․歷代三寶紀卷十二]
【법상法相】
p3373-上→ ①諸法所具本質之相狀(體相), 或指其意義內容(義相). 唯識宗之特質在於分析或分類說明法相, 故又稱法相宗. [解深密經卷二一切法相品․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九․成實論卷一衆法品․卷二四法品]. ②指敎義上之分齊․區別․綱要. ③指眞如․實相. 與法性同義. (參閱法性3358)
【법상法常】
p3384-中→ ①(567~645)唐代僧. 南陽白水(位於河南)人, 俗姓張. 少遊儒林而厭其喧雜, 遂立願出家, 奉戒自守. 十九歲披剃, 依曇延爲師, 不逾年卽能宣講涅槃經. 二十二歲初聞攝大乘論, 爾後五年卽深硏其理, 竝博考華嚴․成實․毘曇․地論等之異同. 嘗應齊王之請, 爲衆開講. 隋大業初年, 奉敕住於長安大禪定寺. 貞觀年間(627~649), 參與譯場之譯經, 太宗造普光寺, 召師居之, 竝下敕令爲太子受菩薩戒. 未久又奉敕兼任空觀寺之上座, 常講華嚴․成實․毘曇․攝論․十地等經論, 學者數千, 四方風從. 新羅王子金慈藏亦棄王位, 遠來受菩薩戒. 貞觀十九年示寂, 世壽七十九. 遺有攝大乘論義疏八卷․觀無量壽經疏一卷, 及涅槃․維摩․勝鬘等疏十餘種行世. [續高僧傳卷十五․廣弘明集卷二十五․開元釋敎錄卷八]. ②(752~839)唐代僧. 湖北襄陽人, 俗姓鄭. 幼年出家, 住於玉泉寺, 凡百經書, 一覽卽能諳誦不忘. 二十歲受具足戒於龍興寺. 師志於禪, 初於馬祖道一之處參學. 據景德傳燈錄卷七載, 師一日問馬祖(大五一․二五四下):如何是佛?馬祖答:卽心是佛.遂大悟. 後隱於大梅山(浙江鄞縣)靜修. 一日, 一僧奉馬祖之令, 至大梅山對師道:近日又道非心非佛.師云:這老漢惑亂人未有了日!任汝非心非佛, 我只管卽心卽佛.馬祖聞之而謂:梅子熟也!自此法譽大彰, 學人四至. 開成四年某日, 忽謂衆(大五一․二五五上):來莫可拒, 往莫可追.言至此, 忽聞鼯鼠聲, 又謂:卽此物, 非他物, 汝等諸人善護持之, 吾今逝矣!言訖而化, 世壽八十八, 法臘六十九. [宋高僧傳卷十一․五燈會元卷三]. ③宋代僧. 河南開封人, 俗姓薛, 乃丞相薛居正之後裔. 宣和四年(1122), 依長沙之益陽華嚴軾公剃髮, 深慕大乘, 然亦不排斥小敎. 一日, 閱首楞嚴經而能義通法海, 自此遊歷淮泗, 放浪湖湘. 後至天台山萬年寺, 參謁雪巢, 一見卽機語契會, 雪巢乃命師掌理翰箋. 其室唯一低榻, 別無他物, 一日, 寫一漁父詞於室門示衆, 書畢, 就榻收足而逝. 生卒年不詳. [大明高僧傳卷七]. ④南宋僧. 四川人. 號牧谿. 性情英豪, 嗜飮酒, 醉則寢, 覺則朗吟. 擅長繪畫, 所畫之龍虎․猿鶴․蘆雁․山水․樹石․人物等畫皆隨筆拈成, 不假修飾. 後隨徑山之無準師範出家. 一日師範夢見天神, 命師繪之, 此圖成後卽廣爲流傳. 後不知所終, 年壽亦不詳. 師之畫風灑脫有韻, 影響日本山水畫甚深, 其畫迹傳於日本者, 以京都大德寺所藏之觀音猿鶴圖及龍虎圖最著名. [圖繪寶鑑卷四․日本畫史卷中](參閱牧谿3452)
【법상부法上部】
p3337-下→ 梵名 Dharmottarīyāḥ, 巴利名 Dhammuttariya 或 Dhammuttarika. 音譯曇摩尉多利迦․達謨多梨與․達摩鬱多梨. 又作法勝部․法盛部․法尙部. 爲小乘二十部之一, 上座部之一派. 依異部宗輪論, 此部爲佛陀入滅後三百年由犢子部分派而出, 敎義與犢子部略同. 法上爲部主之名, 係取法是可尊敬之意, 或意謂法係世間衆人之上者. 分出之因, 由於解釋(大四九․一六下)已解脫更墮, 墮由貪復還, 獲安喜所樂, 隨樂行至樂一偈之義所執不同而起. [異部宗輪論述記․出三藏記集卷三․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參閱小乘二十部928․犢子部6667)
【법상사전法相辭典】
p3375-下→ 民國朱芾煌編. 爲彙集大小乘阿毘達磨等諸論有關名詞之辭書. 始編於民國二十三年(1934), 迄二十六年成書, 共二百六十餘萬言. 本書以玄奘所譯之經論爲取材範圍, 於名詞下之解釋, 悉錄原文而不加編者之詮釋, 此外, 又標明所錄文字之出典卷數․頁數等, 故成爲硏究大小乘經論之入門辭書.
【법상응부法相應部】
p3375-中→ 巴利名 Dhamma-yuttikanikāya. 流行於泰國․高棉․寮國等上座部佛敎派別之一. 在泰國, 由蒙骨王創建於一八六四年;在高棉, 由僧人拍蘇塔創建於十九世紀後期;寮國則於一九四一年自泰國傳入. 泰國之法相應部限於王族及貴族參加, 寺院稱爲皇家寺院, 住持由國王任命, 主要寺院之住持由王子擔任. 戒律較嚴, 如不收受金錢及不能觀聽歌舞等. 其組織嚴密, 最高首領稱爲僧長(在泰國, 兩派僧長之上另有僧王, 一般皆由其中一派之僧長兼任), 下設有各種辦事機構及各級僧長. 此外, 亦重視原始佛敎經典與佛敎敎育, 竝創辦摩訶朱拉隆功大學.
【법상종法相宗】
p3373-中→ 又作慈恩宗․瑜伽宗․應理圓實宗․普爲乘敎宗․唯識中道宗․唯識宗․有相宗․相宗․五性宗. 廣義而言, 泛指俱舍宗․唯識宗等以分別判決諸法性相爲敎義要旨之宗派, 然一般多指唯識宗, 或以之爲唯識宗之代稱. 爲中國佛敎十三宗之一, 日本八宗之一. 卽以唐代玄奘爲宗祖, 依五位百法, 判別有爲․無爲之諸法, 主張一切唯識之旨之宗派. 本宗總取華嚴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毘達磨經․入楞伽經․厚嚴經等六經及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敎論․大乘莊嚴經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分別瑜伽論․觀所緣緣論․唯識二十論․辯中邊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等十一論爲所依, 又特以解深密經及成唯識論爲憑據, 以成一宗之旨. 關於本宗之傳承, 於佛陀入滅後九百年, 印度有彌勒出世, 說瑜伽師地論;無著稟承其說, 著大乘莊嚴經論․攝大乘論․顯揚聖敎論;世親亦出攝大乘論釋․十地經論․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頌等, 更有所闡明;不久無性亦造論注釋攝大乘論, 又有護法․德慧․安慧․親勝․難陀․淨月․火辨․勝友․最勝子․智月等十大論師, 相繼製論以注釋世親之唯識三十頌, 瑜伽宗風遂披靡全印. 唐代玄奘入印, 師事護法之門人戒賢, 具稟本宗之奧祕. 返唐後, 翻傳本宗經論, 弘宣法相唯識之玄旨. 受敎者頗多, 以窺基․神昉․嘉尙․普光․神泰․法寶․玄應․玄範․辨機․彦悰․圓測等爲著名. 其中, 神昉著唯識文義記;玄應著唯識開發;圓測作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疏等, 門人有道證, 著有唯識論要集, 新羅僧太賢從其學, 製唯識論古迹記, 世稱海東瑜伽之祖;而窺基紹承玄奘之嫡統, 住長安大慈恩寺, 盛張敎綱, 世稱慈恩大師, 著有瑜伽師地論略纂․成唯識論述記及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大乘法苑義林章等, 集本宗之大成. 門人惠沼著成唯識論了義燈, 破斥圓測等之邪義, 其下復有道邑․智周․義忠等. 智周作成唯識論演祕, 發揚成唯識論述記之幽旨, 竝注解其難義. 此外,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成唯識論了義燈․成唯識論演祕, 合稱爲唯識三疏. 日本之智鳳․智雄․智鸞․玄昉等皆出智周之門, 均有所承學. 其後, 以禪及華嚴等宗勃興, 本宗敎勢頓衰, 宋代以後稍見復興之迹. 至明代, 智旭製成唯識論心要, 明昱作成唯識論俗詮, 通潤作成唯識論集解, 廣承作成唯識論音義等. 民國以後, 歐陽竟無(1872~1944)大倡本宗, 創辦支那內學院․法相大學, 分本宗爲無著法相學與世親唯識學. 太虛與之論諍最多. 此外, 熊十力(1882~1968)著新唯識論, 印順嘗與之論諍. 日本方面, 孝德天皇白雉四年(653), 道昭入唐, 從玄奘學法相宗義, 回國後, 以元興寺爲中心而傳法, 稱爲南寺傳;元正天皇靈龜三年(717, 一說二年)玄昉入唐, 從智周學法, 返國後, 以興福寺爲中心而傳法, 稱爲北寺傳. 日本法相宗爲奈良時期(710~794)․平安時期(794~1192)最有勢力之宗派之一. 本宗敎義分項略述如下:(一)萬法唯識, 本宗依唯識論, 說明宇宙萬有悉皆心識之動搖所現之影像, 內外二界, 物質非物質, 無一非心識所變;能變識有八, 所變法則森羅萬象. (二)五位百法, 法有任持自性․軌生物解二義, 乃一切萬有之總稱. 一切萬有悉皆保持其自性, 常不改變, 是爲任持自性;以保持自性, 故能成爲軌範標準, 令人生起一定之了解, 是爲軌生物解. 一切諸法, 卽森羅萬象, 在瑜伽論歸納爲六六○法, 世親更於百法明門論中立百法, 分爲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應行法․無爲法等五位. 此等五位百法, 皆不離識, 卽唯識所現. (三)種子現行, 百法中, 除無爲法之六法外, 其餘之因緣所生有爲諸法, 皆從種子生起. 種子, 於第八阿賴耶識中, 能生起色法․心法等萬千諸法之功能, 猶如草木之種子. (四)阿賴耶緣起, 宇宙萬有皆由識所變現, 色境․聲境․香境․味境․法境分別爲眼識․耳識․鼻識․舌識․意識所變現. 乃至末那識, 恆以阿賴耶識爲對象, 變現實我實法之影像. 又諸識之轉變有因能變․果能變二種. 因能變唯在第八識, 對此而立阿賴耶緣起之名. (五)四分, 卽:(1)相分, 一切所緣境. (2)見分, 諸識之能緣作用. (3)自證分, 證知見分之作用. (4)證自證分, 更確認自證分之作用. (六)三類境, 卽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1)能緣之心對所緣之境時, 唯以現量如實量知彼境之自相, 稱爲性境. (2)由於能緣之心妄想分別所變現之境界, 稱爲獨影境. (3)境相兼帶本質, 卽主觀之心緣客觀之境, 雖有所依之本質, 而非爲彼境之自相, 稱爲帶質境. (七)三性, 一切諸法之體性相狀, 有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 (八)五性各別, 一切有情本具聲聞․獨覺․菩薩․不定․無性等五種種性. 本宗復依解深密經無自性品立三時敎, 以判釋釋尊一代所說之敎法. 三時卽第一時有敎, 第二時空敎, 第三時中道敎;前二時爲方便未了義敎, 止於偏有偏空, 第三時說超越諸法最深遠不可思議中道眞實義之最極圓滿敎, 爲了義敎. (參閱三性563․五姓1107․唯識4424)
【법선法船】
p3389-中→ ①佛法可救衆生之沈溺, 使了脫生死, 安度生死海而到涅槃彼岸, 猶如船隻能度人過河, 故以船喩之. 心地觀經卷一(大三․二九五上):善逝恆爲妙法船, 能截愛流超彼岸.. ②指舊曆七月十五日, 各佛寺濟度無緣者所燃燒紙製之船. 燕京歲時紀法船:中元日, 各寺院製造法船, 至晩焚之, 有長至數丈者.
【법성공法性空】
p3360-中→ 謂諸法本性空寂. 仁王經合疏卷中(卍續四○․三八三下):法性空者, 性本若不空, 不可令其得空. 以性本自空, 故諸法皆空也.[法苑珠林卷五十七](參閱法性3358)
【법성론法性論】
p3360-中→ 東晉廬山慧遠撰. 今已失佚, 僅於梁高僧傳卷六慧遠傳中引用一部分. 內容旨在論述佛陀之常住不變. 然慧遠之時代, 世人尙不知涅槃常住之說, 故鳩摩羅什亦讚譽本論見識之高卓. 又本論可略窺阿毘曇之精神, 故推論其著作年代約於太元六年至太元十六年(381~391)之間, 卽慧遠辭別其師道安而入廬山, 至譯出阿毘曇心論之間.
【법성法成】
p3352-上→ ①(1071~1128)宋代曹洞宗僧. 秀州(浙江嘉興)人, 俗姓潘. 號枯木. 自幼卽異於常人, 年十七爲沙彌, 後參謁雲門宗慧林宗本之法嗣守一法眞, 竝落髮受具足戒. 問安心之法, 參究累年. 後四處遊方, 歷參廬山子英․東林寺常聰․泐潭眞淨克文․死心悟新․大潙慕喆․雲蓋智本․夾山自齡等. 年三十三時, 復至隨州(位於湖北)大洪山參謁芙蓉道楷, 得嗣其法. 以好枯木禪, 世人遂以枯木稱之. 徽宗大觀元年(1107), 於汝州(河南臨汝)香山開堂, 政和二年(1112), 奉詔住持左街淨因禪院. 後住潭州大潙寶林․道林廣慧․韶州南華寶林․鎭江府焦山普濟寺等名刹. 建炎二年二月示寂, 世壽五十八, 法臘四十一. 諡號普證大師. [聯燈會要卷二十九․五燈會元卷十四․五燈全書卷三十]. ②西藏名 Chos-grub. 爲唐代譯經僧. 吐蕃(西藏)人. 生於後藏達那(日喀則附近)吐蕃貴族管氏家族, 世稱管法成(一說師係漢人, 俗姓吳, 世稱吳法成, 而自幼生長於敦煌). 嘗住西藏果耶寺(藏 ḥgos), 任吉祥天王(卽吃口栗徠巴贍王)之翻譯官, 封號大蕃國大德三藏法師. 師將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入楞伽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賢愚經․善惡因果經․金光明最勝王經等二十部漢文佛典翻傳爲西藏語, 對吐蕃及當時河西地區之佛敎具有莫大貢獻. 太和七年(833), 於沙州(甘肅敦煌)永康寺著有四法經廣釋開決記. 會昌二年(842), 師住甘州(甘肅張掖)修多寺, 漢譯諸星母陀羅尼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薩婆多宗五事論․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記各一卷, 竝講說諸經論. 遺有大乘稻芉經隨聽疏一卷․瑜伽論手記․瑜伽師地論分門記等殘缺之講錄. 寂年․世壽均不詳. [西藏大藏經甘殊爾勘同目錄․西藏大藏經總目錄․敦煌劫餘錄卷十․鳴沙餘韻解說)矢吹慶輝]
【법성法性】
p3358-上→ 梵語 dharmatā, 巴利語 dhammatā. 指諸法之眞實體性. 亦卽宇宙一切現象所具有之眞實不變之本性. 又作眞如法性․眞法性․眞性. 又爲眞如之異稱. 法性乃萬法之本, 故又作法本. 大智度論卷三十二卽以一切法之總相․別相同歸於法性, 謂諸法有各各相(卽現象之差別相)與實相. 所謂各各相, 例如蠟炙火溶, 頓失以前之相, 以其爲不固定者, 故分別求之而不可得;不可得故空(無自性), 卽說空爲諸法之實相. 對一切差別相而言, 因其自性是空, 故皆爲同一, 稱之爲如. 一切相同歸於空, 故稱空爲法性. 又如黃石之中具有金之性質, 一切世間法中皆具涅槃之法性, 故說此諸法本然之實性爲法性, 此與圓覺經所謂衆生․國土同一法性同義. 釋尊曾於大寶積經卷五十二開示諸法實性之義, 謂法性無有變異, 無有增益, 無作無不作;復於一切處通照平等, 於諸平等中善住平等, 不平等中善住平等, 於諸平等不平等中妙善平等;又謂法性無有分別, 無有所緣, 於一切法能證得究竟體相. 故若有依趣法性者, 則諸法性無不依趣. 一般對法性與如來藏加以區別, 卽廣指一切法之實相爲法性, 然亦有主張法性與如來藏同義之說. 如大般若經卷五六九法性品說如來之法性與大乘止觀法門卷一等卽屬此說.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菩薩地持經卷一․成唯識論卷二․大智度論卷二十八․大乘玄論卷三](參閱眞如4197․眞理4221)
【법성法城】
p3377-上→ 正法可杜防非法, 猶如城池之防患外敵, 故稱法城. 準此, 一切經法亦稱法城, 此乃因經法可守護正法之故. 又涅槃妙果乃安身之處, 故亦稱法城.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嚴護法城, 開闡法門;洗濯垢汚, 顯明淸白;光融佛法, 宣流正化.[維摩經佛國品․無量壽經義疏(慧遠)]
【법성法盛】
p3393-下→ 北朝遊方僧. 生卒年不詳. 隴西(甘肅隴西西北)人. 少住於高昌, 與同道二十九人赴印禮拜憂長國東北之牛頭栴檀彌勒像, 又至佛陀本生故事投身飼虎之處, 遊歷波羅奈等國後, 還歸高昌. 譯有菩薩投身飴餓虎起塔因緣經一卷, 竝撰歷國傳二卷. [梁高僧傳卷二曇無讖附傳․開元釋敎錄卷四․隋書經籍志第二十八]
【법성사法性寺】
p3359-中→ ①位於廣州西北部. 又作制旨寺․制止道場. 今稱爲光孝寺. 東晉時, 罽賓僧始造立寺宇, 號王園寺. 南朝時, 眞諦住此翻譯經典, 慧愷․僧宗等亦跟隨來此, 一時譯經風盛. 唐貞觀年間, 稱爲乾明法性寺. 高宗儀鳳元年(676), 六祖慧能至本寺, 正遇印宗法師講涅槃經, 時有二僧正論風動或幡動, 慧能謂不是風動, 不是幡動, 乃仁者心動, 後依印宗法師剃髮, 而於菩提樹下開東山法門. 北宋初, 稱爲乾明禪院. 元延祐年間, 鑄造齋僧大鑊. 明洪武年間, 作爲僧祿所, 敕賜大藏經. 成化八年(1472), 敕賜光孝禪寺之匾額. 淸順治十一年(1654), 遭兵毁而廢頹, 後由原志禪師重建迄今. (參閱光孝寺2172). ②位於日本京都市東山區. 左大臣藤原忠平創建於延長三年(925). 德川時代僅存小堂一宇. 明治時代復興, 今屬淨土宗西山禪林寺派. 本尊千手觀音立像被視爲日本國寶.
【법성삼매法性三昧】
p3358-中→ 指體得法性之理. 卽日常行爲與法性絶對之理一致. 馬祖語錄(卍續一一九․四○六下):一切衆生, 從無量劫來, 不出法性三昧, 長在法性三昧中;著衣喫飯, 言談祗對, 六根運用, 一切施爲, 盡是法性.
【법성생신法性生身】
p3359-上→ 爲佛及大菩薩所受界外化生之身. 爲如來五種法身之一, 菩薩二種身之一. 此生身證法性, 得無生法忍, 異於處胞胎․惑業所感之肉身, 如來之身卽由此出生, 若以之配三身, 則相當於吉藏所說之報身佛. 佛之法性生身有無量無數阿僧祇一生補處菩薩侍從, 此乃佛於無量阿僧祇劫, 積集一切善本功德, 故無事不濟, 無願不滿. 又菩薩於得無生法忍後, 捨肉身, 次受後身;因菩薩體得無生忍力, 無諸煩惱, 旣不取二乘證, 又未成佛, 故於其中間所受之身, 亦稱爲法性生身. 法華玄論卷八以菩薩二種身中之肉身配以分段生死, 以法性生身配變易生死. 二乘之人及法身菩薩雖有法性生身, 然皆隨分稱受;佛之法性生身能照徹法性, 故眞法性生身唯佛能得. [大智度論卷二十八․卷二十九․法華玄論卷九․法華義疏卷七]
【법성융통法性融通】
p3360-中→ 謂法性之理圓融於諸現象中. 爲緣起相由之對稱. 此二門爲華嚴敎義之二大根本. 法性融通旨在說明理事無礙之義. 華嚴經旨歸(大四五․五九五中):法性融通力故者, 謂若唯約事相, 互相礙不可則入;若唯約理性, 則唯一味不可則入. 今則理事融通, 具斯無礙. (中略)又不思議品云:『一切諸佛於一一微塵中, 示現一切世界微塵等佛刹種種莊嚴. (中略)而微塵不大, 世界不小, 決定了知安住法界.” 解云:此中文意, 明此大小之事同是安住理法界, 故令彼能依事法大小相在無障礙也.(參閱緣起相由6128)
【법성종法性宗】
p3359-下→ 華嚴宗五祖宗密所判大乘三宗之一. 又稱性宗. 此宗認爲, 一切衆生之心竝非由於斷惑而得淸淨, 實乃本來淸淨者, 故衆生之心卽爲法性. 宗密判大乘爲法相․破相․法性等三宗, 法相宗, 指以五位百法等建立法相之唯識宗;破相宗, 指以四句百非破一切法相之三論宗. 依華嚴五敎判而言, 前者相當於相始敎, 後者相當於空始敎. 相對於此, 法性宗則相當於終․頓․圓等三大乘, 亦包括華嚴․天台等宗. 宗密又主張法性宗較法相․破相二宗爲優. 永明延壽於宗鏡錄卷五謂, 法相多說事相, 如法相宗, 離第八阿賴耶識卽無眼․耳等諸識;法性唯說理性, 如法性宗, 離如來藏卽無八識. 一般以主張眞如(法性或佛性)爲世界本源者爲法性宗, 以分析法相, 論證萬法唯識者爲法相宗, 多稱大乘中觀學派及中國之三論宗爲法性宗, 亦有將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密宗等稱爲法性宗者. [圓覺經略疏卷上之一](參閱性相二宗3231)
【법성토法性土】
p3358-下→ 指法身所住眞如法性之土. 亦卽佛身所依之土. 又作法身土․法性淨土․法土. 爲三土之一, 四土之一, 五土之一. 大乘義章卷十九(大四四․八三五中):法性土者, 土之本性, 諸義同體, 虛融無礙, 猶如帝網, 亦如虛空, 無礙不動, 無所有等, 同體義分, 地經所說眞實義相, 卽其義也. (中略)彼土實性, 顯成我用, 名法性土.又法性土與法性身, 其體本卽一眞如, 但取所證之法體爲法性土, 取能證之覺相爲法性身, 竝非法性身之外另有法性土.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成唯識論卷十․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華嚴經孔目章卷一․華嚴經搜玄記卷一․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參閱五土1056․四土1647․佛土2609)
【법수法數】
p3421-下→ 又作名數․事數. 指帶有數字之佛敎名詞. 例如三界․四諦․五蘊․六度․八正道․十二因緣․五位七十五法等. 通常是列擧此等, 由一順次二․三․四逐增一之形式. 增一阿含經․本事經等卽是以法數爲核心, 再加以解說法數之經. 法集名數經亦爲列擧法數之經典. 唐代李師政編法門名義集, 明代一如編大明三藏法數等, 皆爲蒐集法數之著作. 此外, 同類書另有大藏法數․藏乘法數․賢首諸乘法數等, 流行甚廣.
【법순法順】
p3411-上→ (557~640)唐代僧. 敦煌人, 或傳爲雍州萬年(陝西長安)人, 俗姓杜, 故世稱杜順. 又稱帝心尊者․敦煌菩薩. 幼年師事因聖寺僧珍. 天性淳厚, 聰慧絶倫, 於佛學造詣深邃, 於華嚴更有獨到之處, 故有華嚴和尙之稱. 初時敎化兩河, 靈蹟頗多, 晩年歸因聖寺. 太宗時, 數召入內, 叩問奧理, 王族重臣皆崇敬之. 貞觀十四年入寂, 世壽八十四. 著有華嚴法界觀門․十門實相觀․會諸宗別見頌等, 被稱爲華嚴宗初祖. 弟子中較著稱者有智儼․動意․達法師等. [續高僧傳卷二十五․華嚴經傳記卷三․卷四․終南山杜順禪師緣起․佛祖統紀卷二十九․卷三十九․卷五十三․法界宗五祖略記]
【법술法術】
p3390-下→ 準宗敎現象之一. 起源於早期原始社會. 幻想以特定動作來影響或控制客觀之對象. 此類動作初爲模仿, 如狩獵前模擬所欲獵取之鳥獸之動作而跳舞, 或爲息風而吹氣, 或爲喚雨而撒水等. 擧行方式頗類似原始宗敎之儀式, 然尙無依賴神力行事之觀念. 其與宗敎儀式不同者, 宗敎儀式之目的在取悅神靈, 求其賜助;法術則認爲可憑特定動作本身達於所期之效果. 在各種宗敎及神靈觀念産生後, 法術仍繼續存在, 如一般江湖術士用符籙驅鬼療病之手法卽屬之.
【법승法勝】
p3391-上→ 梵名 Dharma-śresthin. 爲阿毘曇心論之作者․說一切有部之論師. 音譯爲達磨尸梨帝. 西域之土火羅縛蠋國(Tukhāra-balkh)人. 以其著二五○偈之阿毘曇心論, 故有論師之稱. 其事蹟不詳, 關於出生年代亦有各種不同說法. 吉藏之三論玄義卷上謂, 師乃佛陀入滅後七百餘年之羅漢;俱舍論光記卷一․大唐西域記卷二則謂係佛陀涅槃後五百年中之人;又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記目錄序揭其師宗相承中, 以第三十三達磨尸梨帝羅漢列於第三十四龍樹菩薩之前, 亦卽法勝出於龍樹之前. 阿毘曇心論之注釋家爲優婆扇多(梵 Upaśānta), 後世常將此二人混爲一談. [雜阿毘曇心論卷一․卷十一․順正理論卷九․卷四十五․歷代三寶紀卷三․卷五]
【법시法施】
p3366-下→ 梵語 dharma-deśanā, 巴利語 dhamma-desanā. 指宣說敎法, 利益衆生. 爲二施之一, 三施之一. 又作說敎․說法․說經․談義․勸化. 與唱導同義.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四․法華經卷七․大智度論卷一](參閱布施1901․說法5922)
【법식法食】
p3376-下→ 其義有三:(一)指如法之食物.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大四○․一○五上):次釋名者, 增一云:『如來所著衣, 名曰袈裟;所食者, 名爲法食.” (二)指日中之食. 爲四食時之一. 三世諸佛均以午時爲食時, 稱爲法食時, 過午則爲非食時. 釋氏要覽卷上(大五四․二七四上):毘羅三昧經云:『佛爲法慧菩薩說四食時:一旦時, 爲天食;二午時, 爲法食.” (三)指以法爲食, 長養慧命, 亦稱法食.
【법신게法身偈】
p3354-下→ 指佛弟子馬星(馬勝)比丘爲舍利弗所說之諸法緣起頌. 又作法舍利․法頌舍利․法身舍利偈. 大智度論卷十八(大二五․一九二中):佛於四諦中, 或說一諦, 或二或三, 如馬星比丘爲舍利弗說偈:『諸法從緣生, 是法緣及盡;我師大聖王, 是義如是說.” 此偈但說三諦, 當知道諦已在中, 不相離故;譬如一人犯事, 擧家受罪.故知此偈乃說苦․集․滅三諦之偈頌. 又以首句之諸法從緣生, 故又稱緣生偈․緣起偈․緣起法頌. 此外, 另據佛說造塔功德經(大一六․八○一中):爾時世尊說是偈言:『諸法因緣生, 我說是因緣, 因緣盡故滅, 我作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偈義, 名佛法身. (中略)一切因緣及所生法, 性空寂故, 是故我說名爲法身』.故此偈亦可稱爲法身偈. [佛本行集經卷四十八․大智度論卷十一]
【법신관法身觀】
p3355-中→ 觀佛身之觀佛三昧中, 分爲生身與法身二觀, 其中, 觀佛之生身(肉身)中具有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等無量佛德爲法身之觀法, 稱爲法身觀. 思惟略要法(大一五․二九九中):法身觀者, 已於空中見佛生身, 當因生身觀內法身. (中略)若此定成, 除斷結縛, 乃至可得無生法忍.又各宗所立之法身各異, 故其法身觀亦異.
【법신기法身記】
p3354-中→ 指法身佛之記莂. 爲應身記之對稱. 於法華經本․迹二門中, 屬於本門之授記. 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載, 無量諸菩薩, 聞佛壽命長遠之說, 而增道損生, 及受妙覺極果之法身佛之記莂. 然二乘已於迹門受應身記, 乃爲八相作佛而圓滿化物之緣, 二乘若聞本門開顯之說時, 則更受法身記. 智顗之法華文句卷四上(大三四․四七下):八相是應記. 旣得應記, 知必有本. (中略)又此二乘若聞壽量, 卽同損生得法身記也.
【법신法臣】
p3345-下→ 菩薩. 佛又稱法王, 對此, 菩薩則稱法臣, 以菩薩輔翼法王弘通佛法, 故稱法臣. 安樂集卷下(大四七․一五上):佛是無上法王, 菩薩爲法臣, 所尊所重唯佛世尊.大智度論卷七則作法將, 與法臣同義. (參閱法將3384)
【법신法身】
p3353-上→ 梵語 dharma-kāya, 巴利語 dhamma-kāya. 指佛所說之正法․佛所得之無漏法, 及佛之自性眞如如來藏. 二身之一, 三身之一. 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實佛․第一身. 據大乘大義章卷上․佛地經論卷七等載, 小乘諸部對佛所說之敎法及其所詮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無漏功德法等, 皆稱爲法身. 大乘則除此之外, 別以佛之自性眞如淨法界, 稱爲法身, 謂法身卽無漏無爲․無生無滅. 大乘之中, 亦有數種說法:(一)唯識家, 分法身爲總相․別相二種. 總相法身爲三身之總稱, 卽一大功德法身, 以五法事理爲體. 別相法身則指三身中之自性身, 以淸淨法界之眞如爲體. (二)三論家, 以眞如實相不可得之眞空爲法身. (三)大乘起信論, 全論之核心思想旨在闡論自性淸淨․妄法無體之說, 而於論究萬法時, 以體大․相大․用大等三大來判釋衆生心, 乃至宇宙法界等, 例如論及法身說時, 卽以眞如之用大來凸顯法身之意義. 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九中):除滅無明, 見本法身, 自然而有不思議業種種之用, 卽與眞如等遍一切處, 又亦無有用相可得. 何以故?謂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 第一義諦, 無有世諦境界, 離於施作, 但隨衆生見聞得益, 故說爲用.此卽立理智不二之法身, 而謂諸佛如來卽是法身智相身, 以其不可思議之用大而隨應於衆生機緣各異之見聞, 令皆得化導之益, 故眞如之用大乃用卽無用而益用無邊之妙用. 此種法身說蓋爲華嚴․天台等一乘家立說之根柢. (四)天台家, 持三身相卽之佛身觀, 故其所言法身, 非僅指遍一切處之如來, 而係謂法身卽報․應身, 報․應身卽法身. (五)華嚴家, 以十身具足之毘盧遮那法身佛爲敎主, 主張十身(菩提身․願身․化身․力持身․意生身․相好身․威勢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相卽融攝於法․報․化三身. (六)眞言家, 以地․水․火․風․空․識六大爲大日如來之法身, 又稱法界身․六大法身. 此六大法身具有本來色相, 能以言語說法. 此外, 自性․受用․變化․等流四身皆稱爲法身, 加六大法身, 則稱五種法身. [無上依經卷上․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卷下․佛性論卷四․金剛般若論卷上․成唯識論卷十․注維摩經卷三․勝鬘經寶窟卷下末․淸涼玄談卷三․辨惑指南卷三․法華玄論卷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本․華嚴五敎章卷三](參閱自性身2525․佛身2629․象徵主義5275)
【법신보살法身菩薩】
p3355-上→ 指累積修行而斷除一分無明, 卽顯現一分法性之菩薩. 又作法身大士. 大智度論卷三十八(大二五․三四二上):法身菩薩斷結使, 得六神通, 生身菩薩不斷結使, 或離欲, 得五神通.此外, 或指十地以上之菩薩.
【법신설법法身說法】
p3355-中→ 日本眞言宗之敎義. 謂大日如來於法身之位具有言語說法之德, 稱爲法身說法. 爲加持身說法之對稱. 法身, 全稱應爲本地法身或本地身;本卽根本, 地卽所依之義;猶如大地爲萬物之所依, 故謂之地. 法身卽萬法軌持之體性. 善無畏三藏稱之爲無相法身, 空海稱之爲六大法身乃至自性法身者, 卽指此法身. 又相當於大日經轉字輪品之我一切本初號名世所依. [大疏宥快鈔․吽字義(空海)․大日經疏愚草二十五卷(賴瑜)]
【법신여래法身如來】
p3354-上→ ①法身, 指佛之自性眞身;如來, 爲佛之尊稱. 法身雖無去來, 然依隱沒之如來藏顯現爲法身, 故稱如來. 釋摩訶衍論卷二(大三二․六○九上):顯示隨緣門中自性淨心, 於染法中隱藏沈沒, 法身如來未出現故.. ②卽指密敎之大日如來. [祕密安心]
【법신탑法身塔】
p3355-上→ 密敎之泥塔供作法中, 安置法身偈(緣起法頌)之塔, 稱爲法身塔. 又於如法尊勝法中, 觀大日如來智法身之種子□(vaṃ)爲法身之塔. 此因□字爲法界之種子, 其外形猶如圓塔, 故稱法身塔. 此外印度古來盛行禮拜供養之香塔, 卽以香之粉末拌水爲泥, 作成小窣堵波, 塔中安置手抄之經文, 稱爲法舍利;此係以經卷乃如來法身舍利之故. [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卷上律分品․玄秘鈔卷二․大唐西域記卷九]
【법아구유종法我俱有宗】
p3352-下→ 又作我法俱有宗. 爲華嚴宗對佛敎敎義之分類所判十宗之第一. 指立我與法俱爲實有之宗. 爲人天敎及小乘二十部中之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經量部等諸部派所宗.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參閱十宗443)
【법아法我】
p3352-下→ 二我之一. 指於如幻假有之法上生起實有之妄執. 又作法我執․法我見․法執. 卽執著諸色․心等法爲實有體性. [三無性論卷下․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參閱二我見198․法執3383)
【법안문익선사어록法眼文益禪師語錄】
p3386-下→ 全一卷. 唐代法眼文益撰. 全稱金陵淸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又稱大智藏大導師語錄.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本書係輯錄法眼宗之祖法眼文益先後於所住持之崇壽院․報恩禪院․淸涼禪院等三大道場之上堂․示衆․問答․機緣․擧古․代古․偈頌等之語錄;從其法語, 法眼對學人懇切提撕之家風, 躍然紙上, 而少有臨濟宗之棒喝機法. 從祖庭事苑卷六所載之語釋, 可知本書乃宋代時所記錄者, 至明代崇禎年間(1628~1644)由語風圓信(雪嶠圓信)․郭凝之二人所編纂之五家語錄, 乃將本書編爲該書之第五部分. 又本書末尾附有密雲圓悟與語風圓信所撰之五家語錄之序文.
【법안法安】
p3344-下→ >晉代僧. 又稱慈欽. 投於廬山慧遠門下, 博通經典, 善持戒行, 竝修禪業, 智觀通達, 善於開化愚蒙迷昧之輩. 義熙年中(405~418), 羨陽之地有虎爲害, 師乃入山爲虎說法授戒, 虎遂不復傷害人畜. 村人爲其立精舍, 奉如神明. 後不知所終, 生卒年不詳. ②(454~498)南齊僧. 東平人, 俗姓畢. 七歲出家, 師事白馬寺慧光. 博通內外典, 長於撰文論述. 永明年間(483~493)位京邑中寺, 宣講十地․成實․涅槃․維摩等經論. 永泰元年示寂, 享年四十五. 著有淨名․十地等之義疏. [梁高僧傳卷八]. ③(518~615)隋代僧. 安定鶉孤(甘肅)人, 俗姓彭. 年少出家, 初居於太白山之九隴精舍. 開皇年中(581~600)於江都參謁晉王廣, 後住於慧日道場. 曾於皇帝巡幸泰山時顯其神通力. 大業初年, 受隋煬帝所重, 召請智辯․寶誌․法澄․杯渡等一代高僧, 總集慧日道場豫其助力. 後住於東都寶楊道場. 大業十一年示寂, 世壽九十八. [續高僧傳卷二十六]. ④隋代僧. 枝江人, 俗姓田. 初遊學揚都, 投於興皇朗公門下, 人稱沙安. 後住荊州之等界寺, 初講三論, 後修禪定. 生卒年不詳, 世壽六十五. 著有廣初․鹿角等文. ⑤宋代法眼宗僧. 太和人. 爲淸涼文益禪師之法嗣. 初住撫州(江西臨川)曹山崇壽院, 後住金陵(江蘇江寧)報恩院. 賜號慧濟禪師. 法嗣爲廬山棲賢道堅. 開寶年間(968~975)示寂.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五燈會元卷十․五燈嚴統卷十]. ⑥(1024~1084)宋代僧. 臨川人, 俗姓許. 年少出家, 二十歲以通經得度後, 學禪法於天衣懷公, 得其心印. 復興黃山如意院․南昌上藍寺等五座道場. 元豐七年示寂, 世壽六十一.
【법안法眼】
p3386-中→ ①梵語 dharma-cakṣu, 巴利語 dhamma-cakkhu. 指徹見佛法正理之智慧眼. 係五眼之一. 此眼能見一切法之實相, 故能分明觀達緣生等差別法. 菩薩爲度衆生, 以淸淨法眼徧觀諸法, 能知能行, 得證是道;又知一切衆生之各各方便門, 故能令衆生修行證道. [大品般若經卷二․無量壽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三十三․瑜伽師地論卷十四](參閱五眼1151). ②日本僧位之一種. 全稱法眼大和尙位. 卽授以僧都僧官之階位. 此僧位於日本貞觀六年(864), 與法印․法橋等同時制定, 竝授以僧都僧官之階位. 至弘安八年(1285), 始比照於五位殿上人之位. 後來佛像之雕刻師等, 亦可被任此位. [釋家官班記卷下․三代寶錄卷十六․卷四十三]. ③(885~958)法眼文益禪師. 五代僧. 爲我國法眼宗之祖. 南唐國主李氏曾賜以淨慧大師之號, 入寂後, 諡號大法眼. (參閱文益1429)
【법안사기法眼四機】
p3387-上→ 爲禪宗中之法眼宗指導學人所用之四種機法. (一)箭鋒相拄, 謂師家之接化, 針對學人上中下等各種機根而彎弓投矢, 機鋒相當, 接化與領受之雙方, 緊密相契, 無有間隙. (二)泯絶有無, 謂令學人超越有與無二元對立之分別見解, 而不令執著於父母未生以前之自己. (三)就身拈出, 謂佛性眞如原本卽顯現於世間各種千差萬別之現象界中, 師家遂藉此種具顯於人人眼前之現成佛性, 信手拈來, 一一皆可隨緣點化. (四)隨流得妙, 謂師家依學人根器, 靈巧運用接化之機法, 而令學人體得佛性之殊妙. [五家宗旨纂要卷下]
【법안정法眼淨】
p3388-中→ 梵語 dharmacakṣu-viśuddha. 指具有觀見眞理等諸法而無障礙․疑惑之眼. 又作淨法眼․淸淨法眼. 吉藏之維摩經略疏卷四謂, 小乘於初果見四聖諦之理, 大乘於初地得眞無生法, 均稱爲法眼淨. 據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六載, 於見道以前尙未完全斷惑, 或斷除欲界五品之惑而入見道者, 生法眼淨, 得預流果;斷除欲界第六第七品之惑者, 生法眼淨, 得一來果;斷除欲界九品乃至斷除無所有處之惑者, 生法眼淨, 證不還果. 其中所說之法眼異於五眼中之法眼, 五眼中之法眼, 相當於大乘之法眼淨, 唯菩薩有之, 係二乘之人所無;又小乘之法眼乃初果見四諦法者所具, 而大乘之法眼則於初地得眞無生法者始有. 經中常載有佛陀說法, 令諸長者․天人․外道等遠離塵垢, 證得法眼淨之事蹟, 如雜阿含經卷十五(大二․一○四上):爾時, 世尊說是法時, 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離垢, 得法眼淨.[法華經卷七․無量壽經卷下․四分律卷三十二․注維摩詰經卷一]
【법안종法眼宗】
p3387-中→ 我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 以法眼文益(885~958)爲宗祖. 出於南宗靑原行思之法系. 文益夙參羅漢桂琛, 於後唐淸泰二年(935)得心印, 其後歷住崇壽院․報恩禪院․淸涼大道場, 盛倡禪道, 吳越王錢氏亦歸依之. 文益又作宗門十規論一卷, 痛論當時禪家之流弊, 竝提出明事不二, 貴在圓融與不著他求, 盡由心造之主張, 四方學徒咨叩, 蔚成一派, 遂展開以浙江․福建地方爲中心之敎線. 嗣法之子弟子有六十三人, 其中以天台德韶․淸涼泰欽․靈隱淸聳․歸宗義柔․百丈道常․永明道潛․報恩法安․報恩慧明․報慈行言․報慈文遂․淨德智筠․歸宗策眞等爲著. 德韶受吳越忠懿王之歸崇, 大振禪法;泰欽傳雲居道齊, 道齊下有雲居契環․靈隱文勝․瑞巖義海․廣慧志全․大梅居熙․南明惟宿等;行言弘闡宗猷, 四方來歸者常及二千餘衆;智筠先後駐錫廬山棲賢寺․淨德道場, 頻唱不二法門;策眞歷主廬山歸宗寺․金陵奉先寺․報恩道場等, 大力闡揚祖道. 文益禪風繁興一時, 法道雖四布, 仍以天台德韶之門庭最榮, 以永明延壽爲首, 有長壽明彦․五雲志逢․報恩永安․光慶遇安․齊雲遇臻等百餘人. 永明延壽初於天台國淸寺行法華懺, 後移永明大道場接化徒衆, 撰有宗鏡錄百卷․唯心訣一卷, 彰顯佛法要訣, 又著萬善同歸集, 提倡禪淨共修, 世人媲美爲慈氏下生. 高麗王光宗嘗受其感動而致書執弟子禮, 又高麗之僧來習者亦多, 得法者有三十六人, 法眼禪風乃得流布海東. 本宗於宋初極盛, 中葉以後則漸衰而至絶法脈, 其間不過百年, 然於高麗猶興盛不衰. 本宗在敎學上之最大特徵, 爲强調禪旨與淨土思想之融合. 此外, 本宗之禪師最喜拈弄古則公案, 每每於個人著作中附上對古則之著語, 成爲本宗另一特色, 如永安道原所編纂之景德傳燈錄三十卷中, 卽收錄不少法眼宗禪師對古則之著語. 又本宗之師家接化學人之特點爲先利濟, 卽隨順學人之根機, 懇切提撕, 接化自在. 如碧巖錄第七則所載之著名公案慧超問佛, 慧超嘗問法眼文益(大四八․一四七上):如何是佛?文益答曰:汝是慧超.慧超於言下大悟. 故人天眼目卷四謂此宗(大四八․三二五上):箭鋒相拄, 句意合機. 始則行行如也, 終則激發, 漸服人心, 削除情解, 調機順物, 斥滯磨昏.[宋高僧傳卷十三․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聯燈會要卷二十六至卷二十八․五宗原․五家宗旨纂要卷下․五家參詳要路門卷五]
【법애法愛】
p3411-中→ ①謂得法者由法喜之心, 而憐憫未得法之迷者. 或指佛菩薩之愛護慈念衆生. ②謂自己由證悟而愛著善法. 天台宗十乘觀法之第十爲無法愛(離法愛․除法愛․法愛不生), 乃以此斥責未證眞實, 而愛著相似之法者.
【법약法藥】
p3431-中→ 佛法能治衆生之苦, 故稱法藥. 灌頂經卷十二(大二一․五三二下):使我來世十方世界, 若有苦惱無救護者, 我爲此等攝大法藥, 令諸疾病皆得除愈, 無復苦患, 至得佛道.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六三上):佛如醫王, 法如良藥. (中略)設服法藥不持禁戒, 無由除愈煩惱病患.[無量壽經卷上․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四]
【법어法語】
p3420-下→ 卽說示正法之言語. 又指佛陀之敎說.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八謂, 如來依觀待道理․作用道理․因成道理․法爾道理等四道理宣說正法;由此, 如來亦稱爲法語者. 故依循道理宣說正法, 卽謂說法語. 至我國唐․宋時代, 有以韻語演說佛法而成所謂偈者, 後來亦由此而演變成以散文作契合佛法之修行法語, 做爲進道助勉作用. 後世禪家則專指諸祖之敎示與禪師開示之機語爲法語.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五․大寶積經卷八十二․大般若經卷五六九․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卷六․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六․考信錄卷四․禪關策進諸祖法語節要․禪林象器箋經錄門]
【법언法彦】
p3366-上→ ①(?~607)隋代僧. 洛陽人, 俗姓張. 遍讀三藏, 尤精通大智度論. 開皇十六年(596), 敕任爲大論衆主, 住眞寂寺. 左僕射高熲全家受其戒法, 士庶皈依及從學者無數. 大業三年示寂, 世壽六十餘. ②(546~611)隋代僧. 淸河(江蘇淮陰)人, 俗姓張. 初從天台智顗大師於天台山硏習禪法, 爲天台大師得法弟子三十二人之一. 太建七年(575), 蒙授禪法後, 三十年間遠離房舍, 於山林中勵行修禪. 大業七年二月示寂於國淸寺, 世壽六十六.
【법여法如】
p3344-中→ (638~689) 唐代北宗僧. 上黨(山西長治)人, 俗姓王. 幼年師事靑布明(惠明)於陽澧(湖南澧縣). 十九歲出家, 於蘄州黃梅縣雙峰山隨侍五祖弘忍達十六年, 竝嗣其法. 咸亨五年(674)弘忍示寂後, 北遊嵩山少林寺, 居止三年, 以其謙沖卑恭, 而不爲人知. 垂拱二年(686), 於少林寺開法講說. 永昌元年示寂, 世壽五十二. 後人撰有唐中岳沙門法如禪師行狀, 其中引用達摩多羅禪經, 竝主張菩提達摩․慧可․僧粲․道信․弘忍․法如等六代傳承之說, 爲一珍貴之北宗系傳燈說之資料.
【법연法筵】
p3416-下→ 指說法之坐席. 楞嚴經卷一(大一九․一○六中):卽時如來敷座宴安, 爲諸會中宣示深奧, 法筵淸衆, 得未曾有.[禪院淸規卷七尊宿入院]
【법연法演】
p3418-中→ (?~1104)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 綿州巴西(四川綿陽)人, 俗姓鄧. 年三十五始出家受具足戒, 遊學成都, 習百法․唯識諸論, 究其奧義. 一日, 於敎門生疑惑, 欲身證體解, 乃負笈南渡淮浙, 遍咨所見尊宿, 所疑終不破. 又謁圓照宗本, 咨詢古今公案古則. 復參浮山法遠, 後投白雲守端禪師, 參究精勤, 遂廓然徹悟, 受印可, 尋依命分座, 開示來衆. 初住四面山, 後還遷白雲山, 晩年曾住太平山, 更遷蘄州五祖山東禪寺. 徽宗崇寧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上堂辭衆, 淨髮澡身而示寂, 世壽八十餘. 世稱五祖法演. 法嗣頗多, 以佛眼淸遠․太平慧懃․圜悟克勤最著, 有法演下三佛之稱. [法演禪師語錄序․五燈會元卷十九․聯燈會要卷十六․釋氏稽古略卷四․禪學思想史卷下]
【법연法緣】
p3422-中→ ①謂一切法皆由因緣而生.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大一二․六九四下):法緣者, 不見父母妻子親屬, 見一切法皆從緣生, 是名法緣.又深見諸法因緣生之理, 而起平等之慈悲, 稱爲法緣慈悲. [大智度論卷二十](參閱慈悲5805). ②謂與佛法爲緣. 如歸依佛法僧三寶, 卽是與佛法爲緣. ③指屬於同法系之兄弟子孫. 意同於法眷. (參閱法眷3388)
【법연사계法演四戒】
p3418-下→ 乃臨濟宗五祖法演(?~1104)所提住持律己之勢․福․規矩․好語等四大德目. 亦卽勢不可使盡, 福不可受盡, 規矩不可行盡, 好語不可說盡. [禪苑蒙求卷下]
【법연선사어록法演禪師語錄】
p3418-下→ 凡三卷. 北宋僧法演(?~1104)撰, 才良等編集, 哲宗紹聖年間刊行. 又稱五祖法演禪師語錄․五祖錄.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收錄才良所編之初住四面山語錄․淸遠所集之次住太平語錄․景淳所集之次住海會語錄․惟慶所編之黃梅東山演和尙語錄․偈頌․贊等. 由附錄之序文得知此書編集於法演示寂前約十年.
【법열法悅】
p3379-中→ 指聽聞佛法而生之喜悅, 或由思惟佛法而生之喜悅. 與法喜同義.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一上):王食麨蜜得聞法故, 顔色和悅.
【법영法穎】
p3426-下→ (416~482)南齊僧. 敦煌人, 俗姓索. 十三歲出家, 住於涼州公府寺, 依法香修學, 致力律學, 博涉經論. 元嘉末年, 至金陵新亭寺. 宋孝武帝命爲都邑僧正, 後辭任, 歸多寶寺, 齊高帝卽位後又敕以僧主之任. 撰有十誦比丘尼戒本․十誦律羯磨雜事. 建元四年示寂, 世壽六十七. [梁高僧傳卷十一]
【법온法蘊】
p3434-上→ 梵語 dharma-skandha. 泛指佛所說之敎法. 與法藏同義. 佛隨緣所說之敎法, 係由諸種法門蘊積而成, 故稱法蘊. 據法華經載, 其數有八萬四千法蘊, 俱舍論則謂八萬法蘊. 法華經見寶塔品(大九․三四中):若持八萬四千法藏十二部經, 爲人演說.俱舍論卷一(大二九․六中):所化有情有貪瞋等八萬行別, 爲對治彼八萬行故, 世尊宣說八萬法蘊.
【법왕가法王家】
p3340-下→ 指諸佛之國土. 法王爲佛之尊稱;佛於法得自在, 能敎化衆生, 故稱佛之國土爲法王家. 往生禮讚偈(大四七․四四四下):十方諸佛國, 盡是法王家.此外, 又轉指僧侶所住之寺院爲法王家. 僧侶爲佛之弟子, 弘揚佛法, 敎化衆生, 故稱其寺院爲法王家. [集諸經禮懺儀卷下]
【법왕경法王經】
p3340-下→ 全一卷. 作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係初唐時之僞作. 經中闡釋眞實大乘之佛性無性說, 竝謂該說乃諸法中第一․諸乘中最大乘王, 故稱法王經. 其後, 百丈廣錄․宗鏡錄等皆曾引用該經之說. 今該經之抄本有:敦煌本史坦因第二六九二號․日字第三十號․鹹字第二十六號․淡字第三十六號, 尙有藏文譯本. [開元釋敎錄卷十八]
【법왕法王】
p3339-中→ 梵語 dharma-rāja. ①佛之尊稱. 王有最勝․自在之義, 佛爲法門之主, 能自在敎化衆生, 故稱法王.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五中):佛爲法王, 尊超衆聖, 普爲一切天人之師.又釋迦方志卷上(大五一․九五○上):凡人極位, 名曰輪王;聖人極位, 名曰法王.[長阿含卷三遊行經․維摩經卷上佛國品․法華經卷五安樂行品]. ②菩薩之尊稱. 據華嚴經卷二十七載, 菩薩於受職時, 諸佛以智水灌此菩薩頂;以其具足佛之十力, 亦能轉十善道, 故稱灌頂法王. 又大寶積經卷九密迹力士會載, 菩薩因具足四事, 故有法王之稱譽, 四事卽:(一)不捨道心. (二)勸化他人發意. (三)以諸德本勸助道心, 所可聞者意廣無極. (四)令一切釋梵․四天王․諸聲聞及緣覺地, 至于無極無壞弘廣無窮之業. [法華經卷六藥王菩薩本事品]. ③爲冥界閻魔王之別名. 閻魔王依法判定冥界衆生之罪, 故稱法王. (參閱閻魔王6340]. ④乃西藏所傳佛敎首領之封號. 始於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 封薩迦派首領八思巴爲大寶法王. 明永樂四年(1406), 明成祖征聘迦爾居派喇嘛哈立麻至北京, 次年封哈立麻爲萬行具足十方最勝圓覺妙智慧善普應佑國演敎如來大寶法王西天自在佛, 簡稱大寶法王. 此後又分別封薩迦派․格魯派之上首喇嘛爲大乘法王․大慈法王. (參閱大寶法王906). ⑤日本約於奈良朝時, 一時所設之官階名. 少僧都道鏡出入宮中, 爲天皇所寵, 帝賜豫大臣禪師之號, 又於天平神護二年(766)十月, 授豫法王之位. 此外, 又稱聖德太子爲聖德法王或大法王皇太子.
【법왕사法王寺】
p3340-上→ 位於河南登封嵩山之太室山南麓, 嵩岳寺之東北. 相傳建於漢明帝永平十四年(71). 魏明帝靑龍年間改爲護國寺. 西晉時於寺前增建法華寺. 隋初造舍利塔, 改名舍利寺. 唐太宗貞觀年間, 敕命補修佛像, 賜豫莊園, 改爲功德寺. 玄宗開元年間, 改稱御容寺. 代宗大曆年間, 重修殿堂樓閣, 改名文殊師利廣德法王寺. 至五代時廢壞, 而分爲五院, 仍沿襲護國․法華․舍利․功德․御容等舊稱. 北宋初, 合稱五院. 仁宗慶曆年間增置殿宇․僧寮, 重造佛像, 改稱嵩山大法王寺. 今存毘盧殿․大雄殿及方形十五層塼塔等. 寺據嵩山之勝, 爲天下名刹之一.
【법왕자法王子】
p3340-上→ 梵語 kumārabhūta. 音譯究摩羅浮多․鳩摩羅浮. 意譯童眞. 乃菩薩之別名. 菩薩爲佛位之繼承者, 佛爲法王, 故總稱菩薩爲法王子. 菩薩與如來法王之關係猶如世間王子與國王之關係, 故稱法王子. [阿彌陀經․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大智度論卷四․卷三十二․注維摩經卷一]
【법요法要】
p3376-中→ ①指敎法中之要義. 又作要文․主眼. 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四中):於此眞言法要, 方便修行, 得至初地.注維摩詰經卷五闡說善說法要一語時謂(大三八․三七○下):什曰:『此文不便, 依經本應言, 以要言說法, 謂能簡要之言折繁理也.” 肇曰:『善以約言而擧多義, 美其善得說法之要趣也.” [心地觀經卷七․遺敎經]. ②又作法會. 卽聚集一處慶讚諸佛菩薩之誕生等, 或設齋施物, 或講經說法等之活動. (參閱法會3411). ③又作法用. 指於佛前修行誦經․梵唄等之作法. 有四箇法要․二箇法要等之別. 此法要之語盛行於日本.
【법요法瑤】
p3419-中→ 劉宋僧. 河東人, 俗姓楊. 生於東晉安帝之世. 少而好學, 尋問萬里. 劉宋景平年中(423~424), 南遊兗豫. 貫通群經, 傍及異部. 元嘉年中渡江, 住吳興武康小山寺凡十九年, 若非祈請法事, 未嘗出門. 每年開講一次, 四方學者負笈盈衢, 劉宋著名法匠曇斌卽於此期間從師硏習泥洹․勝鬘等經. 大明六年(462)入京, 居止於新安寺. 雖屆暮齡, 而蔬苦不改, 戒節淸白, 勤於講說, 學主漸悟, 與主張頓悟之當代大學僧竺道生之學說相互抗衡. 曾奉敕至京師與道生之弟子道猷各申頓漸之義. 臨講席之時, 鑾輿降蹕, 百官陪筵. 元徽年間示寂, 世壽七十六. 著有涅槃․法華․大品般若․勝鬘等義疏. 又師之傳記見於高麗本及大正藏梁高僧傳卷七, 然其名均作法珍.
【법용法勇】
p3365-中→ 劉宋遊方僧. 幽州黃龍國(熱河朝陽縣)人, 俗姓李. 又稱曇無竭. 幼年出家, 修苦行, 持戒誦經. 師嘗聞法顯․寶雲等遊佛國之事蹟, 遂立亡身之誓, 於劉宋永初(420~422)年間, 招集同志僧猛․曇朗等二十五人, 備幡蓋供養之具, 自北土出發向西行. 於罽賓國求得觀世音受記經之梵本, 歸國後在揚州譯出. 寂年․世壽均不詳. 據歷代三寶紀卷十載, 師遊西域凡二十餘年, 迄劉宋元嘉(424~453)末年, 抵江左從事譯經. 同時自述西域之事, 撰有外國傳五卷. [梁高僧傳卷三․法苑珠林卷十四․卷六十五․法經錄卷一․開元釋敎錄卷五]
【법우法宇】
p3344-下→ 院之通稱. 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四(大二四․二二三中):今此伽藍先爲法宇, 今日變作乾闥婆城.(參閱寺院2414)
【법우法雨】
p3365-上→ 以雨來比喩佛之敎法. 佛法滋潤衆生, 令由迷妄而至證悟, 猶如雨之普澤草木, 使其生長, 而至開花結果, 故以雨譬喩之. 北本涅槃經卷二(大一二․三七二上):無上法雨, 雨汝身田, 令生法芽.[法華經卷一序品․無量壽經卷上]
【법우선사法雨禪寺】
p3365-上→ 位於浙江普陀山白華頂之左, 光熙峰下. 普陀山三大寺之一. 又稱後寺. 明萬曆八年(1580), 僧眞融自西蜀來禮普陀山, 喜光熙峰泉石之勝, 遂結茅而居, 取法海潮音隨機普應之義, 題名海潮庵. 二十二年郡守改額爲海潮寺, 二十七年敕賜龍藏, 三十四年又賜護國鎭海禪寺額, 四十年燬於火, 未久, 復建. 淸康熙三十八年(1699), 敕賜天花法雨及法雨禪寺等匾額. 雍正九年(1731), 又賜銀重修, 由此殿堂樓閣整齊完美, 與普濟寺竝稱於世. [中國佛寺志普陀洛迦新志卷五梵刹法雨禪寺]
【법운法雲】
p3410-中→ ①(467~529)南朝僧. 義興陽羨(江蘇宜興)人, 俗姓周. 七歲出家. 十三歲開始硏習佛學. 三十歲, 於妙音寺講法華․淨名二經. 與齊中書周顒․瑯琊王融․彭城劉繪․東莞徐孝嗣等結爲莫逆之交. 梁天監二年(503), 奉敕出入諸殿. 又奉敕主光宅寺, 創立僧制. 天監末年, 建法雲寺, 竝受命譯扶南國所獻之三部經. 普通六年(525), 敕爲大僧正(僧界統制官). 於同泰寺設千僧會, 帝嘗親幸聽講大涅槃經. 大通三年示寂, 世壽六十三. 師屬成實學派, 精通涅槃經, 亦爲法華經之學者. 現存有法華經義記八卷. 又與智藏․僧旻竝稱爲梁朝三大法師. 師因寺名之故, 又有光宅法雲之稱. [續高僧傳卷五․歷代三寶紀卷十一․法華玄論卷一]. ②(1088~1158)南宋僧. 長洲(江蘇吳縣)人, 俗姓戈. 字天瑞, 號無機子. 五歲投慈行彷公, 九歲剃度. 翌年, 從通照學天台. 政和七年(1117), 住持松江大覺寺. 帝賜號普潤大師. 後歸里奉母, 克盡孝道. 又於祖墳旁結藏雲庵, 造西方三聖像, 廣化衆生. 後以母罹疾, 夜夜就臥床講心經, 念阿彌陀佛. 每集千人興蓮社勝會, 講觀經, 念本性唯心之佛, 四衆欽其高風, 來者雲集, 路爲之塞. 紹興二十八年, 召集弟子垂誡, 書寫遺偈, 端坐西向而化, 世壽七十一. 所著有金剛經註․心經疏鈔註․息陰集․翻譯名義集等. [普潤大師行業記․翻譯名義集序․佛祖統紀卷十五․釋氏稽古略卷四]
【법운사法雲寺】
p3411-上→ 位於臺灣苗栗大湖鄕. 民國初年, 由覺力․妙果二師開山, 以覺力法師爲首任住持. 先後在該寺擧辦數次傳戒法會, 竝創設佛學院, 作育僧才. 覺力示寂後, 妙果繼任爲住持. 二十餘年中, 對該寺之振興, 貢獻甚大. 民國五十三年(1964)妙果法師示寂, 由妙然法師繼任住持, 七十五年大雄寶殿重建.
【법원法瑗】
p3416-中→ (409~489)南齊僧. 隴西(甘肅)人, 俗姓辛. 幼卽闊達不受約束, 路見貧寒則布施助人. 出家後, 師事梁州沙門竺慧開, 慧開懿德通神, 時人謂得初果. 師受誨示後, 遂遊學各處, 往來於燕趙鄴洛間, 雖値寇匪作亂, 仍不避險履, 精勤學習. 元嘉年間至建業, 依道場慧觀爲師, 篤志大乘, 旁尋數論. 後入廬山修行, 逮刺史帑登之請, 始出山講說, 嘗奉敕講述於都下, 時人聞之而歎爲希有, 帝敕之爲南平穆王鑠五戒師. 晩年入方山, 注解勝鬘經․微密持經, 於論議之隙時談孝經喪服. 後明帝造湘宮寺, 召師爲法主, 每講帝必親往聽之. 永明七年示寂, 世壽八十一. [梁高僧傳卷八]
【법원法遠】
p3421-上→ (991~1067)宋代臨濟宗僧. 河南鄭州人. 從三交智嵩出家, 嗣法於河南廣敎院之歸省. 歐陽修嘗參其門下. 後住浮山, 闡揚宗風, 其特異之機法, 世稱浮山九帶. 治平四年示寂, 世壽七十七. 諡號圓鑑禪師. [續燈錄卷四․聯燈會要卷十三․普燈錄卷二․禪林僧寶傳卷十七․五燈會元卷十二․釋氏稽古略卷四](參閱浮山九帶4158)
【법원法願】
p3432-中→ ①(414~500)南朝時代僧. 穎川長社人, 俗姓鍾. 原本事奉神明, 習鼓舞․雜技․占相等術. 劉宋文帝以穿戴整潔之囚犯及奴僕驗其相術, 法願皆能確切指其身分, 帝甚異而善待之, 留住於後堂. 不久, 有出世之志, 三次啓求, 帝始允其出家, 爲上定林寺僧遠之弟子. 嘗與宗殼歷遊廣州․豫州, 對宗殼亦多所匡諫幇助. 後因其欲依八指之制, 減衆僧床脚, 致獨步江西之沙門僧導厭惡而告之孝武帝, 帝怒, 敕令罷道作廣武將軍, 帝歿始得還道. 齊興, 高帝事以師禮, 文惠太子謁師亦未嘗得座;凡王侯妃主及四方士庶, 悉從師受戒. 永元二年, 入定三日不食而示寂, 世壽八十七. [梁高僧傳卷十三]. ②(524~587)隋代僧. 西河(山西洪洞西南)人, 俗姓任. 性警達高尙, 求法不倦, 後依法上大統剃度出家, 專硏律部, 深得其旨, 善能爲衆解說, 時人稱之爲律虎. 北齊時, 任大莊嚴及石窟二寺上座. 隋文帝卽位, 敕爲幷州大興國寺主. 其生平製作之律疏甚多, 今唯存四分律疏及是非鈔. 開皇七年示寂, 世壽六十四. [續高僧傳卷五]
【법원사法源寺】
p3414-下→ ①位於北平宣武門外. 又稱憫忠寺. 唐貞觀十八年(644)太宗征遼東高麗失利, 翌年大敗於安市城, 將兵遺骸集葬於營州柳城, 而於幽州建寺以弔其靈. 武后萬歲通天元年(696)建成, 賜名憫忠寺. 安史之亂時, 改名順天寺. 明正統二年(1437)寺僧相瑢修葺, 改名崇福寺. 淸雍正十二年(1734)改名法源寺, 自是傳揚律宗. 寺內有大雄寶殿․戒壇․無量殿․大悲壇․藏經閣․愍忠臺․東西兩塔等. 寺中珍藏遼金碑碣甚多, 竝有明藏兩部. 法源寺在歷史上是一座名刹, 宋欽宗被擄, 曾拘留於本寺內. 金大定十三年(1173)曾以本寺作策試女眞進士之考場. 宋遺臣謝枋得亦曾被拘於此. 至民國以來, 本寺漸成爲北平佛敎文化重鎭, 如民國四十五年(1956)九月創辦中國佛學院, 致力於僧才敎育. 六十九年五月成立中國佛敎圖書文物館, 又同年十二月, 爲紀念弘一大師誕生一百周年, 擧辦弘一大師書畫金石音樂展. [大淸一統志卷七․畿輔通志卷一七八․順天府志卷十六․京師坊巷志卷八․燕都叢考卷三․春明夢餘錄卷六․燕楚遊驂錄卷二․舊都文物略․新續高僧傳卷三十二․卷三十八․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十二](參閱愍忠寺5451) ②位於臺灣臺南學甲鎭. 創設於淸光緖十一年(1885), 原名萬成堂. 民國五十四年(1965)永錫法師重建大殿, 改稱法源寺. 五十七年增建五層靈山塔, 竝擴建火葬場, 創辦幼稚園, 後又續建圓通寶殿․寮房․齋堂等.
【법원의림장法苑義林章】
p3376-上→ 凡七卷或十四卷. 唐代窺基撰. 又作唯識義章․大乘法苑義林章․義林章.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本書爲唯識學之指南, 內容分爲二十九章, 起自總料簡章, 終於佛土章. 本書對於唯識敎義之組織及基本內容, 如判敎․唯識義理․修行理論․果位等, 均詳加闡釋, 係古來唯識硏究者之珍貴典籍. 有關本書之注釋書甚多, 如智周之大乘法苑義林章決擇記․慧沼之義林章補闕․基辨之義林章獅子吼章等.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法相宗章疏]
【법원주림法苑珠林】
p3376-上→ 凡百卷(嘉興藏作一二○卷). 唐總章元年(668)道世(?~683)所著. 又作法苑珠林傳․法苑珠林集.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三冊. 本書爲一切佛經之索引. 係道世根據其兄道宣所著之大唐內典錄及續高僧傳而編集, 具有佛敎百科全書之性質. 全書分爲一百篇六六八部, 槪述佛敎之思想․術語․法數等, 博引諸經․律․論․紀․傳等, 共計四百數十種, 其中有現今已不存之經典. 又以內容之不同而分類, 故使用極爲方便. 其引用之文竝非照經文抄錄, 而係錄其要義. 爲我國佛敎文獻中極其珍貴之一部書. [宋高僧傳卷四․大唐內典錄卷五․閱藏知津卷四十三]
【법월法月】
p3338-下→ (653~743) 梵名 Dharmacandra. 音譯達磨戰涅羅. 唐代譯經僧. 東印度人, 一稱摩提國人. 曾遊學中印度, 通曉三藏及醫方, 後至龜茲國敎授眞月等門人. 開元十八年(730), 師由於安西節度使呂休林之表薦, 於二十年抵長安. 貢獻方術․醫方之梵夾․藥草經書, 及北印度阿質達霰(無能勝)於安西所譯之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等三部四卷. 又依弟子利言之譯語, 譯出方藥本草與普通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部. 開元二十三年編成御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宣演二卷. 後遇亂轉住於于闐國金輪寺, 敎化有緣衆生. 天寶二年示寂, 世壽九十一. [續開元釋敎錄卷上․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四]
【법위法位】
p3349-中→ 爲眞如之異稱. 眞如爲諸法安住之位, 故稱法位. 宗鏡錄卷七(大四八․四五五上):言法位者, 卽眞如正位. 故智論說:『法性․法界․法住․法位, 皆眞如異名.” (參閱眞如4197)
【법유法乳】
p3355-下→ 以正法之滋味長養弟子之法身, 猶如母乳之於幼兒. 瑩山淸規卷下年中行事(大八二․四三八上):恭爲本師釋迦牟尼如來, 以酬法乳之恩者.
【법유아무종法有我無宗】
p3345-中→ 對佛敎敎義之分類所判十宗之第二宗. 乃立一切法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而竝無主觀之我的宗派. 小乘中之薩婆多部․雪山部․多聞部․化地部等均屬此宗. 此宗分諸法爲五位七十五法, 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 而我係諸法假和合之名;此卽僅有法而無有我, 故稱法有我無宗. [華嚴一乘敎義分齊章卷一](參閱十宗443)
【법융法融】
p3427-上→ ①(594~657)唐代禪僧. 爲牛頭宗之開祖, 世稱牛頭法融. 潤州延陵(江蘇鎭江)人, 俗姓韋. 十九歲卽盡通經史, 偶閱般若經, 遂皈信佛法. 更入茅山依炅法師出家, 二十年中, 專精匪懈, 入大妙門. 貞觀十七年(643), 於牛頭山幽棲寺北巖下別立禪室, 潛修禪觀, 淨侶四至, 百有餘人. 道信聞之, 往付所受僧璨之頓敎法門. 此後, 以此山爲中心之法系稱爲牛頭宗, 至慧忠爲止, 稱牛頭六祖, 其勢盛極一時, 至宋代以後漸衰. 師嘗於貞觀二十一年講法華經於巖下, 天雨寶花. 永徽三年(652), 邑宰請至建初寺講大品般若, 地忽大動. 講畢歸山. 至顯慶元年(656), 入建初寺振弘法道. 二年正月, 於講所入寂, 世壽六十四. 弟子道綦․道憑․智巖等, 而由智巖承襲其衣鉢. [續高僧傳卷二十六․景德傳燈錄卷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九․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二]. ②(747~835)唐代北宋禪僧. 四川閬中人, 俗姓嚴. 十三歲出家, 爲長樂寺慧休之弟子. 通曉經論, 精嫻戒律, 曾講說南山律鈔. 其後雲水修行, 見嵩岳普寂之弟子擧揚禪道, 乃師事之, 受付心法. 居江西弋陽福寧寺, 參學者甚衆. 文宗太和九年示寂, 世壽八十九. [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景德傳燈錄卷四]
【법의法衣】
p3346-中→ 又作法服․僧服․僧衣. 卽僧尼所著之服. 指佛所制定之衣服而言, 卽如法衣․應法衣之意. 釋尊所制定之衣服有三衣․五衣等, 通稱法衣. 中國․日本等地, 由於氣候風土異於印度, 故法衣之範圍較廣, 形式多樣, 凡僧尼所穿, 被認爲不違背戒律․佛法之衣服, 皆可稱爲法衣. 又於三衣(卽袈裟)之下, 另著之衣, 亦倂稱爲法衣. 於禪宗, 則特稱傳法時所授與之金襴衣爲法衣. 在印度, 規定比丘有僧伽梨․鬱多羅僧․安陀會等三衣, 比丘尼除上述三衣外, 另加僧祇支․厥修羅, 則有五衣. 此外, 竝允許隨時可穿用襯衣(下著). 三衣卽支伐羅(梵 cīvara, 意譯爲衣)之總稱, 又由其染色而稱爲袈裟(梵 kāṣāya, 意譯爲不正色․壞色․不美而濁之色), 或稱福田衣․降邪衣․幢相衣(解脫幢相衣)․間色衣․離塵服․無垢衣․無相衣․勝幢衣․無上衣․解脫服․道服․出世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衣․慈悲服․忍辱鎧․忍鎧衣․功德衣․消瘦衣․蓮華衣․蓮華服․田相衣等. 三衣之中, 僧伽梨(梵 saṃghāṭi), 又稱大衣․重衣․雜碎衣․高勝衣․入王宮聚落衣等, 乃至王宮及上街時所穿用者, 係用九條乃至二十五條布所縫製, 因布之條數有九種類, 故又稱九品大衣. 鬱多羅僧(梵 uttarāsaṅga), 又稱七條袈裟․七條衣․七條․上衣․中價衣(三衣之中位)․入衆衣等, 乃禮誦․聽講․布薩之際所穿用者, 係用七條布所製. 安陀會(梵 antarvāsa), 又稱五條衣․內衣․中宿衣, 乃日常生活及就寢之時所穿用者, 係用五條布所製. 有關三衣之製法, 十誦律卷二十七及四分律卷四十等, 均有所規定, 首先割截成小布片, 而後再縫合所成. 此乃爲杜防法衣之他用, 竝使僧尼捨離對衣服之欲心, 以及避免他人之盜取而有此製法. 依規定所裁之衣, 稱爲割截衣;反之, 若不依規定所裁之衣, 則稱縵衣. 縱之縫合, 稱爲豎條;橫之縫合, 稱爲橫堤;由於兩者縱橫交錯縫合而呈田形, 故稱田相. 至於裁縫亦有所規定, 禁止直縫, 布料太薄者則需重疊縫製, 其重疊層數亦有一定. 法衣之顔色, 由於諸律所說各異, 大抵諸律贊同三種壞色之說, 卽以靑․泥․木蘭(又作茜․棧․赤․乾陀․不均色)等三色爲如法色;稱爲三如法色. 又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擧靑․黃․赤․白․黑等五正色及緋․紅․紫․綠․碧等五間色爲不如法色, 故禁用之. 亦有一說, 認爲靑․黃․赤․黑․木蘭爲五如法色. 至於如何穿著法衣, 亦有規定, 通常係將衣之兩端, 由左肩披至右脅下後, 將環掛於扣或鉤上固定, 稱爲搭衣. 坐禪時則可覆搭兩肩, 稱爲通肩相․福田相;而在禮佛時, 則必露出右肩, 稱爲偏袒右肩․偏露右肩. 此外, 當法衣不穿著時, 則用衣囊(又作三衣囊․袈裟行李․袈裟文庫)裝盛, 以便攜行. 後世則改用三衣筥(至今, 三衣筥則變成裝盛經卷等之居箱). 三衣之外, 有穿著於三衣之內, 而覆蓋左肩及兩腋之僧祇支(梵 saṃkakṣikā), 及覆於腰部之厥修羅(梵 kusūla). 僧祇支, 又作僧脚崎․僧竭支․僧脚差, 意譯爲掩腋衣․覆肩衣等. 一般簡稱爲祇支. 乃尼五衣之一, 比丘亦可用之. 卽掩腋之長方形下衣, 可覆蓋胸部. 長度自左肩而至腰下. 一說覆肩衣與覆右肩者有所區別. 厥修羅, 又作俱蘇羅, 意譯爲수衣․圌衣․下裙. 爲長方形之布片, 縫合其兩端而成. 此爲尼五衣之一, 比丘不用. 此外, 尙有涅槃僧(梵 nivāsana)與舍勒(梵 śạṭaka). 涅槃僧, 又作泥洹僧, 意譯爲裙․下裙․內衣. 乃長方形之布片而穿著於腰上, 竝以腰紐固定之. 爲十三資具衣之一, 係比丘所穿用者. 舍勒, 乃比丘所穿用之襯衣, 猶如犢鼻袴. 比丘之五衣爲三衣․僧祇支․覆肩衣, 或三衣․僧祇支․水浴衣二種. 僧祇支一般意譯爲覆肩衣, 然四分律卷二十七․卷四十八則竝擧僧祇支․覆肩衣二名, 南山一派遂以此二種爲不同之物. 又三衣․五衣均爲佛所制定之衣, 故稱制衣. 對此, 佛應對方需要而允許其穿著之衣, 稱爲聽衣, 以上二者合稱二衣. 通常係將棄於糞塵中之布洗淨後製成, 故稱糞掃衣(梵 pāṃsu-kūla), 又作衲衣, 有塚間衣(包裹亡者後而棄於墓地之布所製之衣)․出來衣(布施豫比丘的包裹亡者之布所製成之衣)․無所屬者之無主衣與土衣(捨棄於塚間或糞塵中之布所製之衣)四種(亦有分爲十種者). 又由著衲衣之意, 故稱僧侶爲衲․衲僧․衲子․老衲․野衲․布衲․小衲等;僧衆則稱衲衆. 所謂五衲衣․百衲衣, 卽是由五色或多色之布片所縫製之衣. 又五種糞掃衣, 卽有施主衣․無施主衣․往還衣․死人衣․糞掃衣. 法衣之材料(衣體)有六種․七種․十種規定, 竝絶對禁止使用絹布類, 但亦有異說. 依四分律卷三十九載, 拘舍衣(絹)․劫貝衣(綿)․欽婆羅衣(羊毛)․芻摩衣(麻)․叉摩衣(麻)․舍누衣(樹皮)․麻衣․翅夷羅衣(樹皮)․拘攝羅衣(鳥毛)․嚫羅鉢尼衣(草)等十種衣, 乃佛陀所准許僧衆穿用者. 於中國及日本, 三衣日趨形式化, 故有各種袈裟之製作, 而袈裟內所穿著之法衣, 亦有多種, 其布之質料․色彩等亦日趨華麗. 尤其於日本, 安陀會出現各種變形, 包括諸宗所用之五條袈裟․疊五條(折五條), 或由頭陀袋(衣囊)變形之輪袈裟以及絡子(又作掛絡․掛子, 乃禪宗所用)․威儀細(淨土宗所用)․種子袈裟(又作咒字袈裟, 主要係眞宗所用)․結袈裟(亦作不動袈裟, 乃修驗道所用)․三緖袈裟․小五條等. 又一般稱鬱多羅僧爲七條, 僧伽梨爲九條. 此外, 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遠山袈裟等種類. 而依袈裟之色, 則有赤袈裟․靑袈裟․黃袈裟․墨袈裟等類. 法衣係始於中國北魏時之慧光, 有縫合僧祇支與覆肩衣, 另加襟而成之褊衫(偏衫)以及褊衫與裙子(裳)縫合之直綴. 在日本, 褊衫與直綴之外, 另有袍服(袍裳)․鈍色․裘代․素絹․裳附․裳無衣等. 又簡略褊衫或直綴而改製者有道服(又稱直綴)․布袍․褊綴․十德等. 十德可作俗服穿用. 以金襴製作之法衣, 稱爲金襴衣․金色衣, 於律中竝無此規定, 據中阿含經卷十三所載, 金襴衣係佛之養母摩訶波闍波提奉施佛者. 中․日之法衣, 多爲灰色或黑色, 故稱緇衣․黑衣;依此故稱僧侶爲緇衣․緇流․緇門. 僧俗卽倂稱爲緇素, 素乃白衣之意. 此外, 法衣尙有紫衣․香衣等種種色衣. 紫衣係由中國古時官服而來, 傳說唐代武則天卽曾授與法朗等紫袈裟;肅宗時, 亦曾授紫袍於道平, 歷代均有賜紫衣․賜緋衣之例. 香衣爲佛所允許之如法色之一種, 其色赤黃, 本由乾陀樹皮所染, 但至後世, 尤其日本, 除紫․緋色法衣以外, 尙有靑․黃․赤․湘等色之法衣, 亦皆稱香衣. [毘尼母經卷八․梵網經卷下․四分律卷十六․十誦律卷十五․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四․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一之一․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佛制比丘六物圖](參閱袈裟4784)
【법이法爾】
p3419-上→ 又作法然․自然․天然․自爾․法爾自然․自然法爾. 係指萬象(諸法)於其天然自然而非經由任何造作之狀態. 卽指某事物本來之相狀. 相對於因力․業力而言, 法爾力意謂無法說明之天然․自然之力. 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三所釋, 法爾一義可就兩方面而言:(一)就一切諸法之存在觀之, 一切莫非因緣和合而成, 無論水之就低․火之昇高, 皆爲自然而然之事. (二)就眞如之法言之, 眞如之法, 法爾隨緣, 萬法俱興, 法爾歸性, 皆爲本來平等常然之事. 又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八所載之四種道理之第四爲法爾道理, 此卽表某事物原相之天然道理, 例如火是熱性․水是濕潤性. 日本淨土眞宗以藉阿彌陀佛之願力自然往生於報土, 稱爲法爾往生, 此時之法爾乃自然及他力之義. (參閱自然法爾2532)
【법인法印】
p3343-中→ ①梵語 dharma-mudrā. 與法本末․法本․相․憂檀那(梵 udāna)等詞同義. 法, 指佛法․佛敎;印, 卽旗印․印記․標幟. 法印係指佛敎之旗幟․標幟․特質, 乃證明爲眞正佛法之標準. 又印有眞實․不動不變之義, 例如王者之印, 能爲證明. 吉藏之法華義疏卷六載, 印, 印定諸法不可移改. 又以文爲印, 將文定理, 謂理與文相應者乃爲實理, 故稱法印. 後世稱雜阿含經卷十所指之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者, 爲三法印. 又稱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槃寂靜, 爲四法印․四憂檀那. 此四者加一切法空, 則稱五法印. 據法華玄義卷八上載, 三法印係小乘之法印, 而大乘僅有諸法實相之一法印, 卽一實相印. [增一阿含經卷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三․菩薩地持經卷八․大智度論卷三十二․俱舍論光記卷一]. ②日本僧位之一. 全稱法印大和尙位. 卽僧正之位, 乃日本僧綱之最上位. 日本僧位之制度原爲滿位․法師位․大法師位等三位, 僧綱與凡僧二職皆可同授此三階位, 不分位號, 亦無尊卑. 眞雅鑒於此弊, 遂於淸和天皇貞觀六年(864)上奏, 請於三階之外更制定法橋上人位․法眼和上位․法印大和尙位等, 以爲律師以上之位. 法印大和尙位宜僧正之階位爲之, 法眼和上位宜僧都之階位爲之, 法橋上人位宜律師之階位爲之. 因此, 眞雅亦爲日本受賜法印大和尙位僧正之第一人. (參閱僧官5731)
【법인法忍】
p3351-上→ ①二忍之一, 三忍之一, 六忍之一, 十忍之一. 謂對於諸經所說微妙幽深之法義能不驚怖, 且能勤學讀誦, 而安住於敎法之眞理中. 忍, 忍耐․忍許․忍可․安忍, 卽指堪忍違逆之境而不起瞋心. 大乘義章卷十一(大四四․六八五中):於法實相安住名忍.法忍通常有苦法忍․道法忍之別. 苦法忍係指於見道位之時, 信忍欲界苦諦之理;道法忍則係信忍道諦之理. 又大乘菩薩於初地之見道位中信忍無生之理, 稱無生法忍. 此外, 尙有種種法忍:(一)爲生法二忍之一. 此法忍有二:(1)於非心法之寒熱․風雨․饑渴․老病死等, 能堪忍而不惱怨. (2)於心法之瞋恚․憂愁等諸煩惱, 能安忍而不厭棄. (二)爲三忍之一. 成唯識論卷九(大三一․五一中):忍有三種, 謂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諦察法忍又稱無生忍․不起忍等, 意卽諦觀眞理而安住於無生之理中. (三)爲六忍之一. 六忍爲信忍․法忍․修忍․正忍․無垢忍․一切智忍. 法忍卽於十行位中修習假觀, 了知一切法空無所有之理, 而能假立一切法, 以化導諸衆生, 於假法中忍可信證, 故稱法忍. (參閱二忍196․十忍438․三法忍571․六忍1265․忍2889). ②南北朝梁代僧. 江陵人. 於天皇寺出家, 受具足戒後, 以誦法華․維摩爲常課. 後至覆舟山巖居自靜, 所棲息之巖窟, 僅能容膝. 三十餘年, 木食麻衣, 一襲破衲而已. 後示寂於窟中, 世壽六十七. [續高僧傳卷十二]. ③(1842~1905)淸末僧. 河北蔚州人. (參閱法忍本心3351)
【법인본심法忍本心】
p3351-下→ (1842~1905)淸代僧. 河北蔚州人, 俗姓郭. 年二十出家, 初隨師苦行, 積時六年, 始至北京西域寺受具足戒. 後參謁金山江天寺觀心顯慧, 得其心印. 歷任金山․高旻二寺之首座. 光緖年間, 至江蘇句容赤山結茅, 學人雲集, 提倡坐禪. 耕作之餘, 復說楞嚴․法華, 乃至楞伽․唯識等經論. 被譽爲淸末宗門四大尊宿之一, 卽天寧寺之冶開以威儀稱第一, 寶華山之聖祖以戒行稱第一, 金山之大定以禪定稱第一, 師則以智慧稱第一. 光緖三十一年示寂, 世壽六十四. 著有楞伽筆記.
【법자法子】
p3338-上→ ①指出家而歸入佛之正法者. 或指隨順佛道, 而由法撫育者. 卽佛所說法, 本最極勝妙, 爲諸法本母, 若人安住此正信, 卽得堅固增長, 不壞淨信. 白衣金幢二婆羅門緣起經卷上(大一․二一八上):若沙門, 若婆羅門, 若天․魔․梵;三界一切悉是我子, 皆同一法, 而無差別;正法口生, 同一法種;從法所化, 是眞法子.卽以歸入正信之出家沙門爲正法之口所化生, 以其屬同一法種, 故稱法子. 又窺基之阿彌陀經疏謂, 佛爲法王, 故稱遵其法․入其法之佛子爲法子. [勝鬘經顚倒眞實章․法華經卷四授學無學人記品․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下(元照)]. ②指接受某一大寺院授記爲接法之人. 以其次序之先後, 又有大法子․二法子․三法子等名稱.
【법자상상위과法自相相違過】
p3345-下→ 因明用語. 又作法自相相違因(梵 dharma-svarūpa-viruddha-hetu). 爲因明三十三過中, 因(理由)十四過之四相違過之第一. 因與宗(命題)之後陳(述詞)法之自相彼此矛盾所招致之過誤. 法, 指宗之後陳;自相, 此處指宗之前陳(主詞), 於因明中, 其意義屬於言陳(透過語言表白出來)而非意許(意中所許);相違, 相互矛盾之意. 能立之因與宗義互相矛盾, 卻成異品, 故稱相違. 敵者(問難者)取立者(立論者)之因, 能成與立者相違之宗, 此乃因立者自己提出相違自宗之因而成敵者藉以反擊自己之宗. 如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爲常(宗), 所作性故(因)之論式, 常爲所立法, 故凡具有常住性之事物皆爲宗同品, 不具常住性之事物皆爲宗異品. 正確之因須具備同品定有及異品遍無之條件. 今所作性之因正與此條件相反, 故不僅無法證明聲常之宗, 反可證明與其相違之聲是無常之宗. 此過相當於九句因之第四句同品非有異品有.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義斷․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因明論疏明燈抄卷五末](參閱四相違1734․因明2276)
【법장法匠】
p3343-中→ 指法門之師匠. 法門名德能成就弟子之戒․定․慧三學, 猶如世之工匠, 能成諸器, 故稱法匠. 釋氏要覽卷下(大五四․二九五下):齊高僧僧印善講經論, 稱法匠.演密鈔卷四:如世工匠成諸器, 阿闍梨法匠能成三乘三學法器.
【법장法將】
p3384-中→ 卽佛法之大將. 比喩高僧大德之於弟子猶如大將之於軍. 又精通法門義理, 與他人論戰皆勝者, 亦稱法將. 如玄奘於印度時曾得法將之美名. 又菩薩亦稱法將, 大智度論卷七(大二五․一○九上):佛爲法王, 菩薩爲法將, 所尊所重, 唯佛世尊.[釋氏要覽卷中․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大唐西域記卷十二]
【법장法藏】
p3428-中→ ①法, 謂法性;藏, 爲含藏. 又作佛法藏․如來藏, 意指如來藏中含攝無量之妙德. ②法, 敎法之意;藏, 含藏之意. 指佛陀所說之敎法;以敎法含藏多義, 故稱法藏. 或指含藏此等敎說之聖敎․經典等;經典含藏衆多之法門, 故有此稱. ③納藏經典之府庫亦稱法藏, 或寶藏․經藏․輪藏․經堂. (參閱經藏5557). ④梵名 Dharmākara. 音譯作曇摩迦․曇摩迦留. 意譯作法寶處․法處․法積․作法. 爲阿彌陀佛未成佛時之法名. 又稱法藏比丘. 據無量壽經卷上所載, 過去久遠劫前, 世自在王如來之時, 有一國王聽聞佛說法後, 卽發無上正眞道意, 乃棄王位出家, 號曰法藏. 其高才勇哲, 超異於世, 未久卽見二百一十億諸佛刹土, 法藏乃發四十八大願. 以其所聞敎法護持不失, 聚集衆多, 故無量壽經譯作法藏(梵 dharmākara, 乃法的積聚, 或本源處之義), 唐代所譯之大寶積經卷十七無量壽如來會譯作法處, 宋代所譯之大乘無量壽莊嚴經譯作作法, 大智度論則譯作法積. (參閱阿彌陀佛3680). ⑤(546~629)隋唐僧. 潁川潁陰人, 俗姓荀. 二十二歲出家. 因通鮮卑語, 受知於北周武帝. 後入終南山紫蓋峰, 獨棲安禪. 建德年間, 武帝大肆滅佛. 至宣帝卽位, 師上京請復佛法, 常敕令蓄髮, 爲菩薩僧, 作陟峙寺主, 師嚴拒不從. 後復隱遁山林. 至隋代, 文帝興復佛法, 師始復出, 爲太平宮寺上座. 唐貞觀三年示寂, 世壽八十四. [續高僧傳卷十九]. ⑥(643~712)唐代僧. 爲華嚴宗第三祖. 字賢首, 號國一法師. 又稱香象大師․康藏國師. 俗姓康, 祖先康居國人, 至其祖父, 擧族遷至中土, 居於長安. 早年師事智儼, 聽講華嚴, 深入其玄旨. 智儼示寂後, 乃依薄塵剃度, 時年二十八. 初以能通西域諸國語與梵文經書, 遂奉命參與義淨之譯場, 先後譯出新華嚴經․大乘入楞伽經等十餘部. 嘗爲武后講華嚴十玄緣起之深義, 而指殿隅金獅子爲喩, 武后遂豁然領解, 後師乃因之撰成金師子章. 師一生宣講華嚴三十餘遍, 致力於華嚴敎學之組織大成, 又注釋楞伽․密嚴․梵網․起信等經論, 竝仿天台之例, 將佛敎各種思想體系分類爲五敎十宗, 而推崇華嚴之組織乃最高者, 華嚴哲學於現實世界中乃屬理想世界之實現. 於玄宗先天元年十一月, 示寂於大薦福寺, 世壽七十. 著作甚多, 計有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華嚴料簡․華嚴五敎章․大乘密敎經疏四卷․梵網經疏․大乘起信論疏․華嚴綱目․華嚴玄義章等二十餘部. 弟子主要有宏觀․文超․智光․宗一․慧苑等. [賢首大師碑傳․宋高僧傳卷五․佛祖統紀卷二十九․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五]. ⑦(1573~1635)明代臨濟宗僧. 梁溪(位於江蘇無錫)人, 俗姓蘇. 號漢月, 字於密. 十五歲出家, 長好禪旨, 讀高峰語錄有疑, 潛心參究, 歷十餘年. 一日, 聞折竹聲大悟. 天啓四年(1624), 至金粟寺參詣密雲圓悟, 蒙其印可付法. 開法於蘇州虞山中之三峰淸涼禪寺(三峰禪院), 世稱三峰藏公. 其後, 歷住北禪大慈寺․杭州安穩寺, 蘇州聖恩寺等名刹. 師聰敏絶倫, 負操任氣, 學貫佛儒. 潛心禪修, 沈思有年, 見地遂異, 倡爲新說. 著五宗源, 指責當世曹洞宗抹殺五家宗旨, 僅單傳釋迦拈華一事, 而强調自威音王以來, 無一言一法非五家宗旨之符印. 一時諸方驚疑, 論諍遂起. 圓悟曾寄書告誡之, 然不能奪其意. 後於崇禎八年七月示寂, 世壽六十二. 淸代雍正年間, 帝以政令指其敎爲魔說, 毁其書, 黜其徒, 三峰一脈遂絶. 其所著廣錄三十卷․弘戒法儀三卷․語錄三十卷等, 迄今仍流傳於叢林間. [五燈嚴統卷二十四․五燈全書卷六十五]
【법장부法藏部】
p3429-下→ 梵名 Dharmaguptaka, 巴利名 Dhammaguttika. 爲小乘二十部派之一. 又作曇無屈多迦․曇摩崛多․達摩及多․曇無德部․法護部․法密部․法正部․法鏡部. 屬上座部之一派. 此部之源流有數種異說, 異部宗輪論謂佛陀入滅三百年中, 法藏部由化地部分出(約 184 B.C.~84 B.C.);舍利弗問經與西藏十六世紀頃薩迦派著名學僧多羅那他(梵 Tāranātha)之印度佛敎史均主張此部由說一切有部分出;西藏所傳六世紀之南印度大論師淸辨(梵 Bhavya)所著敎團分裂詳說中, 共擧出三說, 其中第一說認爲法藏部爲上座部直接之分派, 第二․三說皆主張由分別說部分出. 關於此部名稱之由來, 依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夾註․部執異論疏․異部宗輪論述記等之記載, 其部主名爲法藏, 又藏有含容護持正法之意, 故稱法藏部;然舍利弗問經則以目犍羅優婆提舍爲其派祖. 此部於敎義上, 立五藏․四相等說. 五藏, 指經, 律․論․咒․菩薩;四相, 指生․住․異․滅, 其中前三相乃有爲, 滅相屬無爲. 據異部宗輪論載, 此部之宗義主要有:(一)認爲佛與二乘之解脫雖爲同一, 而聖道不同. (二)諸外道不能得五通. (三)阿羅漢身皆是無漏. (四)佛重於僧團, 故建設佛塔卽可得大果報. 其餘之主張大致與大衆部相同. 其律典爲四分律, 僧衆著皀(黑)色袈裟, 一說著赤衣. 此部特重咒藏․菩薩藏, 而開後來大乘密敎之端緖. [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二․毘尼母經卷六․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大毘婆沙論卷一․卷三․卷九․三論玄義․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大唐西域記卷十二․出三藏記集卷三](參閱上座部719․小乘二十部928)
【법장쇄금록法藏碎金錄】
p3430-下→ 凡十卷. 宋代晁逈(951~1032)編纂於天聖五年(1027). 晁氏就學北宋初期政治家․學者王禹偁, 耽於禪, 虔心佛典, 頗多有關佛理之隨筆. 本書以儒敎倫理爲骨幹, 亙儒․佛․道三家賢聖之言, 竝雜錄一己之隨想, 有助於修身養性. 原應收入雜錄部, 然四庫提要依據陳振孫之書錄解題, 而將之列入釋家類. 由本書卷五豫謂法藏碎金錄如聚蓄百藥, 隨方用治種種之疾數語, 可知晁氏編纂本書之目的. 由卷八彌陀之淨土, 法華之化城乃權敎․漸敎;金剛之無所住心, 圓覺之普眼觀門則是實敎․頓敎. 閱內典者以此爲戒數語, 亦知晁氏之所宗. [宋史卷三十晁逈傳․中國佛敎史籍槪論(陳垣)]
【법재法財】
p3382-中→ 爲世財之對稱. 卽指佛法․敎說等. 蓋精神之敎法能滋潤衆生, 爲衆生長養慧命之資糧, 猶如世間之財寶, 故喩稱爲法財. 維摩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三七下):法王法力超群生, 常以法財施一切.
【법재왕자法才王子】
p3338-中→ 指遇惡因緣而退第六正心住之王子. 又作法財王子.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載, 若不値遇善知識者, 於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中, 必退失菩提心;如釋尊於其初會之衆中, 有八萬人退失此心, 淨目天子與法才王子․舍利弗等三人, 卽於此逢惡因緣而退入凡夫不善之惡中者. 是經以法才王子與舍利弗爲不同人, 然起信論本疏聽集記卷十五本則以法才王子與舍利弗爲同一人, 謂法才王子爲舍利弗之前身. [大智度論卷十二․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大乘四論玄義卷二]
【법전法全】
p3343-上→ 唐代僧. 生卒年․籍貫均不詳. 約生於敬宗至宣宗(824~859)時代. 初時就靑龍寺義操修學密乘, 後進入玄法寺引領徒衆. 武宗會昌年間, 選爲長生殿持念大德, 後遷於靑龍寺. 著有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悲生曼荼羅廣大成就儀軌供養方便會二卷(卽玄法寺儀軌)․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蓮華胎藏菩提幢標幟普通眞言藏廣大成就瑜伽三卷(卽靑龍寺儀軌). 日本來華之僧人, 多就師受法, 如宗叡․圓仁․圓載․圓珍․遍明等. [阿娑縛抄卷一四九明匠等略傳上․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海運)]
【법전法殿】
p3414-中→ ①卽說法堂. 指闡擧大法, 宣揚宗旨, 行一切法式之堂宇. ②卽正法(佛之敎法). 因正法乃賢聖所依止者, 故以殿堂比喩正法. 北本涅槃經卷十九(大一二․四八○上):法殿欲崩, 法幢欲倒.
【법전法戰】
p3425-下→ 禪林師家以法義問答針鋒相對, 互相勘驗, 猶如世間戰爭, 故稱法戰. 又於結制之初, 由住持․首座․書記․副寺․知客等五人各拈提公案一則, 交付僧衆討論, 亦稱法戰或法問. 禪林中, 法戰與問答有時甚難區別, 然大抵而言, 法戰多爲兩位業已開悟之禪師彼此所作之切磋, 問答則爲師家接引學人之重要方法;法戰之鬥法機鋒大多往復多時, 而問答則多限於接引當時之一問一答. [行持軌範卷一年分行事](參閱問答4412)
【법정法禎】
p3419-下→ 元代譯經僧. 曹州定陶人, 俗姓蔣. 字蒙隱. 號雪磵. 家世高華, 幼以孱弱, 父母捨之出家. 十七歲入講肆, 能通孔老百家之說, 而獨好華嚴之學, 兼通禪法. 延祐年間(1314~1320), 奉旨就慶壽寺開法, 未久, 又奉詔與西夏僧慧澄共譯出菩提行釋論二十七卷. 英宗時, 徵高僧讎校藏經, 以師任總督. 又譯張天覺護法論爲蒙古語, 以息儒者諍言. 順帝時奉敕主持潭柘龍泉寺. 生卒年不詳. [補續高僧傳卷一]
【법조法照】
p3416-上→ 唐代淨土宗僧. 又稱五會法師. 其生卒年․籍貫均不詳. 代宗永泰年中, 嘗遊東吳, 因慕慧遠之高風而入廬山, 修念佛三昧. 一日於禪定中蒙佛開示, 遂往南嶽師事承遠. 大曆元年(766), 至彌陀臺發每夏九旬勤修般舟三昧之願, 同年又受五會念佛誦經之法. 二年棲止衡州雲峰寺, 勤修不懈. 一日於粥鉢內忽顯五彩祥雲, 雲內現大聖竹林寺;他日又於鉢中感見五臺山諸寺及淨土勝相. 四年夏, 入湖東寺(一作湘東寺), 於寺內之高樓臺修五會念佛, 又感見阿彌陀佛及文殊․普賢等聖衆. 次年四月, 至五臺山佛光寺, 忽有二童子引領, 始見先前鉢中所現景物, 普賢․文殊二菩薩竝授其念佛之要門, 師遂於其地建碑記之, 令見聞者發菩提心, 獲大利益. 師創五會念佛, 往來於五臺山․長安之間, 致力於弘法事業, 故從宮廷至一般社會皆廣行念佛法門. 示寂後敕諡大悟和尙. 或謂師爲善導之後身, 而尊之爲蓮宗第四祖. 師撰有淨土五會念佛誦經觀行儀三卷․淨土五會念佛略法事儀讚一卷. [宋高僧傳卷二十一法照傳․卷二十七智頵傳․淨土往生傳卷下․新修往生傳卷下․新編古今往生淨土寶珠集卷一․樂邦文類卷三]
【법존法尊】
p3392-上→ (1901~1981)河北人. 武昌佛學院第一期學僧. 民國十四年(1925)參加大勇之留藏學法團, 擬赴藏學法. 大勇示寂後, 乃繼之率團直抵拉薩. 留學西藏前後共十二年, 顯密皆通, 藏文造詣至深. 民國二十三年, 奉太虛大師之命回國. 後主持漢藏敎理院, 竝任代理院長之職. 同時專心致力於藏文經典之翻譯, 對於漢藏文化之溝通․西藏佛敎資料之內流, 貢獻至鉅. 其後, 爲迎請其師安東格西至內地宏法, 於次年再度入藏, 旋以其師示寂, 及留藏力學一年. 其學術地位, 普受日本․西洋等佛敎學者之重視. 重要譯作有:西藏佛敎史․菩提道次第廣論․密宗道次第廣論․現觀莊嚴論․辨法性論․入中論․集量論․釋量論略解․宗喀巴大師傳․阿底峽尊者傳․現代西藏等書. 民國七十年示寂於北京廣濟寺.
【법좌法座】
p3379-中→ 指佛說法之座. 又稱法坐. 法華經序品(大九․四中):卽於法座上, 加趺坐三昧.又一般說法時所用之高座, 亦稱法座, 或須彌座. 後轉與法筵․法席同義. [禪苑淸規卷二․從容錄第四十四則](參閱須彌壇5366 )
【법주기法住記】
p3350-中→ 梵名 Nandimitrāvadāna. 全一卷. 全稱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 難提蜜多羅(梵 Nandimitra, 意譯慶友)著, 唐代玄奘譯.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又作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偈․大阿羅漢難陀蜜多羅法住記․記法住傳. 全書列擧護持正法十六大阿羅漢, 竝敘說釋迦法住世之時限. 卽敘述佛陀入滅後八百年, 師子國(卽錫蘭, 今斯里蘭卡)勝軍王之都, 有阿羅漢名難提蜜多羅, 卽將入滅, 集諸比丘․比丘尼等, 爲說十六大阿羅漢及其眷屬名稱與住處. 竝答諸比丘․比丘尼等所問正法住世之時限. 本書譯於唐永徽五年(654), 譯出之後, 我國對十六羅漢之崇拜逐漸普遍, 竝有根據書中之敘述, 而繪畫或雕塑十六羅漢像. 本書係硏究錫蘭佛敎之珍貴史料. 本書有西藏譯本, 然其內容與本書頗有出入. 一九一六年, 法國學者萊維(S. Lévi)․沙畹(E. Chavannes)兩人曾合譯本書爲法譯本, 竝附評解刊行之. 民國十九年(1930), 馮承鈞以語體文譯出本書, 題爲法住記及所說阿羅漢考, 由尙志學會叢書刊行. [大唐內典錄卷五․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十․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十]
【법주法主】
p3341-上→ ①意謂佛法之主. 原係對佛之敬稱, 後轉爲說法之主. 中阿含卷四十九大空經(大一․七三九中):世尊爲法本, 世尊爲法主, 法由世尊.日本近代稱各佛敎宗派首領爲法主(或管長․門主). [雜阿含經卷一․勝鬘寶窟卷中末]. ②南北朝時的僧官之一. 一般僅管某一寺院之事務. 如宋孝武帝召沙門道猷入內殿說法, 敕爲新安寺法主;又敕法湲爲湘宮寺法主[梁高僧傳卷七道猷傳․卷八法湲傳․佛祖統紀卷三十六]. ③法會之主持人.
【법주法舟】
p3346-上→ 以舟筏比喩佛法能度人出於生死海, 故稱法舟.
【법주法住】
p3349-中→ ①爲法性十二名之一. 眞如之妙理, 必住於一切諸法中, 故稱法住. [大般若經卷三六○](參閱法性3358․眞如4197). ②(1723~1800)日本新義眞言宗大和長谷寺之第三十二世. 大和石上郡人. 字智 幢. 十六歲隨快範上人剃髮. 於法隆寺學律儀, 後登豐山, 師事無等․親快等諸師. 復遊歷諸國. 著作頗多, 有大日經玉振鈔十卷․攝八轉義五卷․補八囀義一卷․略八囀義一卷․十句義記二卷等三十餘卷. [法住僧正傳]
【법주사法住寺】
p3349-下→ ①位於韓國忠淸北道報恩郡俗離山. 韓國佛敎三十一本山之一, 全國五大寺刹之一. 又稱俗離寺․小金剛. 於新羅眞興王十四年(553), 義信和尙自天竺求法歸國, 以白騾馱經來住, 乃創建堂舍, 定名法住寺. 忠烈王七年(1281), 元世祖東征日本時, 高麗亦出兵加入. 王親幸金海餞別, 歸途駐蹕本寺, 於珊瑚殿拜香祈勝. 其後, 慈恩寺碩學子安來住, 力闡法門, 忠肅王十四年(1327), 子安於本寺示寂, 建塔於珊瑚殿之東隅. 日本豐臣秀吉入侵之時(1592), 全寺燒燬殆盡. 至李朝仁祖王二年(1624), 碧巖大師始仿舊制重建. 後因歷朝尊信, 寺運大振, 堂塔甚多. 今有大雄寶殿․捌相殿․能仁殿․圓通殿․舍利閣․大香閣․凝香閣․拈華室等, 還有馳名之巨大彌勒石佛. 其中, 彌勒石佛完成於一九六四年, 佇立於俗離山大絶壁前. 大雄寶殿供奉法身毘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化身釋迦牟尼佛, 該殿與無量寺之極樂殿․華嚴寺之覺皇殿竝稱韓國三大佛殿. 捌相殿創建於新羅眞興王時代(536~575), 現存者乃李朝仁祖四年所建, 其五重木塔之造型, 顯示多層建築構造之典型, 與法住寺境內之石蓮池․雙獅子石燈․四天王石燈及寺左側墜來岩岩面磨崖雕刻佛像, 均爲韓國國寶. [朝鮮寺刹史料卷上․朝鮮金石總覽下․高麗史卷四十]. ②位於日本京都市. 永延二年(988), 右大臣藤原爲光所建. 長元五年(1032), 堂宇遭火焚燬. 其後, 鳥羽․後白河二法皇擴大此地, 作爲離宮. 於內建寺塔, 沿舊名, 稱爲法住寺殿, 規模宏壯. 建久三年(1192), 後白河法皇崩後, 離宮․寺塔等悉成廢墟.
【법주지法住智】
p3351-上→ ①指如實知見無明․行等十二支緣生法之智. [雜阿含經卷十四]. ②依佛所敎之理法, 而設法門解說之智. [解深密經卷一心意識相品]. ③依敎法而生起之智, 卽指凡夫之智慧. [瑜伽師地論卷十]
【법중法衆】
p3389-上→ ①卽歸順於佛法之衆, 乃出家五衆之總稱.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五上):若泛爲俗侶, 但略言其五禁;局提法衆, 遂廣彰乎七篇.. ②爲東晉時代高昌國之譯經僧. 據出三藏記集卷二載, 師曾於東晉安帝(397~417)之時, 譯出方等檀特陀羅尼經四卷. 生卒年與其餘事蹟均不詳.
【법지法持】
p3366-中→ (635~702)唐代僧. 爲牛頭宗第四世祖師. 又稱金陵法持. 潤州江寧(南京)人, 俗姓張. 幼年出家, 年十三聞黃梅弘忍大師之名, 特往禮謁, 蒙示法要. 後參侍牛頭宗慧方禪師, 得其心印, 遂繼迹山門, 爲牛頭宗祖, 大宣道化, 數年之間四部依慕. 弘忍示寂時, 對弟子玄賾謂(大五一․二二八下):後傳吾法者可有十人, 金陵法持是其一也.其聲望可見. 師住於金陵(江蘇江寧)延祚寺, 擧揚牛頭禪. 後傳法於智威禪師. 唐長安二年示寂, 世壽六十八. [宋高僧傳卷八․佛祖統紀卷二十七]
【법지法智】
p3392-下→ ①梵語 dharma-jñāna. 俱舍論卷二十六所列擧十智之一. 謂緣欲界之苦․集․滅․道四諦之理, 而斷此等欲界煩惱之無漏智, 卽稱爲法智. 乃徹知佛法眞理之智慧. (參閱十智472). ②(960~1028)卽北宋天台宗高僧四明知禮. 知禮一生致力於著述講懺, 弘傳法華․金光明等經, 主張妄心觀, 與慈雲遵式竝爲宋代天台宗山家派之代表人物, 被後世尊爲天台宗第十七祖. 師曾於眞宗天禧四年(1020), 蒙賜法智大師之號, 故後人又稱師爲四明法智. [佛祖統紀卷五十](參閱知禮3464). ③北宋曹洞宗僧. 陝州(河南陝縣)人, 俗姓柏. 於西京(河南洛陽)聖果寺出家, 初學華嚴, 後轉習禪. 先後參謁南陽謹․大洪善智等諸師, 十年之間無所得. 宣和三年(1121), 宏智正覺於大洪山任首座時, 師前往歸投之, 徹悟得法. 歷主常州(江蘇武進)善權寺․秀州(浙江嘉興)金粟寺. 其餘事蹟․生卒年不詳. 遺有善權知禪師語要一卷(不全), 收於續古尊宿語要卷二. [嘉泰普燈錄卷十三․五燈會元卷十四․續傳燈錄卷二十四]
【법진法珍】
p3367-上→ ①南齊僧. 生卒年不詳. 住建康長樂寺. 永明年中講演經論, 名震一代. [續高僧傳卷八]. ②元代比丘尼. 蜀中人, 俗姓崔, 名法珍. 出家爲尼, 法名弘道. 居成都, 鑑於元末經籍散落, 流通失暢, 於是發心募刻磧砂藏, 遂斷臂募化, 不捨寒暑, 其徒亦能灸頂穿頰以佐之. 四方信士大爲感動, 紛起解囊, 乃至有傾家蕩産賣兒集資以響應者. 募化工作共歷三十年, 方始圓滿. 然據道安之中國大藏經雕刻史話載, 法珍尼師斷臂募刻之藏經竝非磧砂藏, 而係金刻大藏經. 謂大定十八年(1178), 山西氵路州之崔法珍將新雕之印本大藏經一藏, 進獻金廷, 在燕京聖安寺登壇受戒爲比丘尼. 二十三年, 敕賜紫衣及宏敎大師之尊號. 另根據元一統志順天府志卷一․望月信亨佛敎大辭典第八冊所載, 崔法珍與弘道尼實爲不同之二人, 兩人皆有斷臂募化之事蹟, 崔法珍所募化者爲金藏, 弘道尼所募化者爲磧砂藏, 而一般人往往將此二人混同之原因, 乃因崔法珍原在燕京聖安寺受戒, 聖安寺於金熙宗皇統(1141~1148)初年受賜大延聖寺之名, 此一新寺名與磧砂延聖院同名, 且因兩人事蹟類似, 遂被視爲同一人. 又據日人隨天所撰之緣山三大藏經緣起載, 於明朝南北二藏經完成之後, 北藏深藏宮中, 民間請印甚難, 南藏雖可請印, 然耗費重大, 以致流通不易, 遂有法珍尼師者, 起而募刻方冊藏本, 自斷其臂以示決心, 歷三十年始成其功, 卽爲方冊藏經之第一部. [金史紀事本末卷三十․明刻方冊大藏陸光祖序․馮夢禎序․王世貞序․法珍尼師斷臂刻藏考(念生)]
【법진法眞】
p3381-中→ (834~919)唐末五代僧. 梓州鹽亭(位於四川)人, 俗姓王. 於慧義寺(護聖寺竹林院)出家. 曾往南方遊歷, 至道吾圓智․雲巖曇晟․洞山良价․潙山靈祐等處參學. 特在潙山門下刻苦修行, 終於悟道, 而嗣長慶大安之法, 後歸天彭(四川彭縣)珊口山龍懷寺. 又遷該縣大隨山, 任住持十餘年, 世稱大隨法眞. 其門風淳厚溫雅, 禪機秀逸. 前蜀光天元年(918), 帝欲賜寺額․紫衣及神照大師之號, 師婉然謝辭, 經帝數度傳令始受. 乾德元年端坐示寂, 世壽八十六, 法臘六十六. 有大隨開山神照禪師語錄一卷傳世, 收於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五. [祖堂集卷十九․景德傳燈錄卷十一]
【법진法進】
p3400-上→ (709~778)唐代僧. 申州信陽(位於河南)人, 俗姓王. 或謂師係明州(浙江鄞縣)人. 幼年卽出家, 涉遊講肆, 後師事鑑眞, 遍習三藏, 兼通儒學, 最精臺․律. 天寶初年隨鑑眞東渡日本, 竝協助建東大寺戒壇院. 鑑眞遷招提寺後, 師代爲監管戒壇院, 講梵網經疏․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鈔․比丘尼鈔․毘尼義鈔․慧光略疏․智首廣疏․法礪中疏等, 又應衆請, 講說天台三大部. 寶龜九年示寂, 世壽七十(一說八十一). 師繼鑑眞, 稱日本律宗第二祖, 弟子有惠山․聖一․行灒․景深․法印等. 著有梵網經註․沙彌經鈔․東大寺授戒方軌․戒壇式等. [唐大和上東征傳․元亨釋書卷十三․律苑僧寶傳卷十․招提千歲傳記卷中之一]
【법진法塵】
p3417-下→ ①六塵之一. 指爲意識所緣之諸法. 經中常將煩惱比喩爲塵垢, 因此等諸法能染汚情識, 故稱法塵. 楞嚴經卷一(大一九․一○九上):縱滅一切見聞覺知, 內守幽閑, 猶爲法塵分別影事.又法塵相當於十二處中之法處, 十八界中之法界. 或指使人起執著心之現象. (參閱六境1298). ②修行者執著於佛法, 而生起迷妄心, 此佛法於其人, 亦稱爲法塵. 碧巖錄第八十三則(大四八․二○九上):殊不知宗師家說話, 絶意識, 絶情量, 絶生死, 絶法塵, 入正位, 更不存一法.
【법집론法集論】
p3410-上→ 巴利名 Dhamma-saṅgaṇi. 又作法僧伽․法聚論. 本書內容係分類解說一切法. 爲錫蘭分別上座部七論之一. 本書初列擧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以下一百二十二門之論本母(巴 Abhidhamma-mātikā)及漏法․無漏法以下四十二門之經本母(巴 Suttanta-mātikā)之名目. 次爲本文, 分爲心生起品․色品․總說品․義釋品等四品. 本書係將散見於經藏中之術語加以整理定義, 於巴利七論中與分別論(巴 Vibhaṅga-ppakaraṇa)竝稱爲基礎論書. 出現在本書之重要論目, 其詳細解釋可見於佛音之淸淨道論, 同時本書初揭之論本母一百二十二門亦被分別論․界論․雙論及發趣論等所引用. 本書現有原文版及英譯(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1900)․日譯(收於南傳大藏經第四十五卷).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南方上座部論書解說․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법집法執】
p3383-上→ 我執之對稱. 又作法我執․法我見. 略稱法我․假名我. 係應破除之兩種我執之一. 將所有存在(法)之本質認爲是固定不變․有實體之物, 稱爲法執;而將人類之本質認爲是固定不變․有實體者, 則稱爲我執. 以上皆屬迷妄之見解. 說一切有部主張人我非實有, 唯法性實有, 卽所謂之法我執;大乘主張諸法皆因緣生, 無實有之自性, 乃隨邪執而有法我, 故倡法無我․法空. 成唯識論卷二(大三一․七上):法執皆緣自心所現似法, 執爲實有, 然似法相從緣生故, 是如幻有, 所執實法妄計度故, 決定非有. 據成唯識論卷二載, 法執分爲二種:(一)俱生法執, 由無始已來卽帶虛妄熏習之內因力, 恆與果報之身俱有, 不須待邪敎及邪分別, 任運而轉. 又分常相續與有間斷二種, 前者在第七識緣第八識而起自心之相, 執爲實法;後者在第六識緣識所變之蘊․處․界之相而起自心之相, 執爲實法. 二者均微細而難斷. (二)分別法執, 由現在之外緣力, 非與身俱有, 要待邪敎及邪分別, 然後方起. 亦有二種, 一緣邪敎所說蘊․處․界之相而起自心之相, 分別計度, 執爲實法;一緣邪敎所說自性等相而起自心之相, 分別計度, 執爲實法. 二者粗重, 故易斷. 其中, 俱生法執, 爲修所斷, 於十地之中數數修習勝法空觀, 方能除滅;分別法執, 爲見所斷, 入初地時觀一切法之法空眞如, 卽能除滅. 又法之本體爲假有, 迷於假有, 故生法執, 法執爲根本本體, 更於法執之上, 生起我執(人執), 故有僅存法執而不存我執者;然若我執存在, 則必有法執. 起法執卽生所知障, 起我執則生煩惱障. 顯揚聖敎論卷十六(大三一․五五九下):由法執故, 世間愚夫起衆生執;除衆生執現起纏故, 覺法實性;覺法性故, 法執永斷. 法執斷時, 當知亦斷衆生執隨眠.此外, 護法認爲法執唯在第六․七等二識, 安慧則認爲除第七識外, 其餘之七識(卽前五識及第六․第八識)通有法執. [大毘婆沙論卷九․成唯識論卷五․梁譯攝大乘論卷七․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一․卷二末](參閱二執210․我執2942)
【법징法澄】
p3422-上→ (538?~605?)隋代僧. 吳郡人. 初從興皇寺法朗學三論, 深解密意. 後於江都開善寺講學. 晉王楊廣設置四道場時, 受徵召講說. 仁壽三年(603), 隋文帝召住於日嚴寺, 開講大智度論. 煬帝時示寂於洛陽慧日道場, 世壽七十餘. [續高僧傳卷九]
【법차별상위과法差別相違過】
p3377-中→ 因明用語. 又作法差別相違因(梵 dharma-viśeṣa-viruddha-hetu). 爲因明三十三過中, 因(理由)十四過之四相違之第二. 法, 指宗(命題)之後陳(賓詞);差別, 指宗之賓詞, 係相對於宗之前陳(主詞)自性, 而特稱後陳爲差別, 於因明中, 其意義屬於意許(意中所許)而非言陳(透過語言表白出來). 此過係立者(立論者)使用曖昧之言語欲欺敵者(問難者), 而導致自己所犯之過誤. 蓋曖昧之言語含有二重以上之意, 而終究不能判知其眞意所在, 故所提出之論式表面上雖能假爲正當, 似是而非, 然其內裡卻失去自相之差別. 立者採用曖昧之言詞, 或寓含眞意於其中, 或爲立者所欲否定者, 此二種意許上之差別, 稱爲二等意許差別. 此時, 論式上雖似無缺乏因之三相, 然若由於意許上之曖昧不明, 導致不能證成立者自己所樂爲之宗, 反而成立其所欲反對之看法, 此卽稱法差別相違過. 如數論師對佛弟子提出眼等必爲他用(宗), 積聚性故(因), 如臥具等(喩)之論式;蓋數論學派之宗義爲二十五諦之說, 卽槪分宇宙間一切諸法爲二十五類諦理, 其第一類爲自性諦, 最後一類爲神我諦, 中間之二十三諦皆由自性諦所發展出者, 皆屬積聚性之假我, 而第二十五諦神我則爲該派所認可之最高主宰, 爲一切之精神主體, 認爲吾人一切感官經驗, 乃至諸根之存在皆由於神我之存在才有意義, 此種神我說乃佛敎所反對者. 於上記之論式, 數論師實欲論證神我之實存性, 然卻不明言陳述, 而以眼等必爲他用之他閃爍其詞, 旣不指明他究竟爲提出論點之當事人的我, 或是其餘何義(神我或假我), 故意設此曖昧之詞而欲充當符合完整之因三相, 實則由於宗之賓詞語意曖昧而致不符合因後二相之條件(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 此稱法差別相違過.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下․因明入正理論義斷․因明論疏瑞源記卷六․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參閱四相違1734․因明2276)
【법처소섭색法處所攝色】
p3389-下→ 又作墮法處色․法處色. 乃唯識宗所立十一色法之第十一. 指意識所攀緣的法處所攝之色法. 唯識宗將一切諸法槪分爲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無爲法等五大類, 稱爲五位, 其中之色法, 廣義而言, 爲所有物質存在之總稱, 具有變壞․質礙之性質. 色法又可分爲十一類, 卽眼․耳․鼻․舌․身等五根, 色, 聲․香․味․觸等五境, 及法處所攝色. 法處之處, 爲生長․養育之義, 意指能長養吾人之心與心所, 且爲心與心所依靠․攀緣者, 共分爲十二種, 稱爲十二處, 亦卽上記所說之五根加上第六根意根, 五境加上第六境法境. 法境卽是法處, 乃十二處之一, 惟法境係强調其乃意根(主觀作用)之客觀對境, 而法處則著重說明其與其他之十一處共爲長養心與心所, 且爲心與心所依靠․攀緣者. 於一切色法中, 凡攝屬於法處者, 卽稱爲法處所攝色. 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法苑義林章卷五末等所載, 法處所攝色又可細分爲五種, 卽:(一)極略色, 亦卽極微之色法;乃分析色聲香味觸等五境․眼耳鼻舌身等五根或地水火風等四大種, 擧凡一切具有質礙性之實色而令至物質的最小單位極微. (二)極逈色, 又作自礙色;卽分析空界色․明․暗等不具質礙性之顯色而令至極微. (三)受所引色, 卽無表色;乃依身․口發動之善惡二業, 而生於身內之無形色法, 爲一種不能表現於外之現象, 例如由持戒所引起的一種防非止惡之精神作用;由於被視爲是身內地水火風四大所造, 故列入色法. (四)遍計所起色, 意識緣五根․五境, 産生周遍計度․虛妄分別之作用, 而在心內所變現之影像色法, 例如空中花․水中月․鏡中像等, 皆攝於此色法中;此類色法, 僅具有影像而竝無所依托之自體本質. (五)定自在所生色, 又作定所生色․定所引色․勝定果色․定果色․自在所生色;卽指由禪定力所變現之色聲香味等境;此類色法係以勝定力於一切色變現自在, 故稱定自在所生色. 又此類色法通於凡聖所變, 然凡聖所變現者有假實之別, 若由凡夫之禪定力所變現者, 爲假色, 不能實用;若由八地以上之聖者, 憑威德之勝定力, 能變現爲可實用之實在色法, 例如變土砂而成金銀魚米, 可令有情衆生受用之. 又以大乘唯識之看法而言, 上記五色中, 前四色均屬假色, 惟第五色通於假實, 而以聖者所變現者爲實色, 此蓋以聖者之威德勝定乃爲一種無漏定, 由無漏定所變現之色法卽爲實色;然若以小乘如說一切有部等之觀點而言, 則如極略色․極逈色, 乃至受所引色等, 皆爲具有實體之實色.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四․卷七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三․卷三十七․順正理論卷三十五․成唯識論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
【법천法天】
p3338-下→ (?~1001) 中印度人. 原爲摩揭陀國那爛陀寺僧. 宋朝開寶六年(973)來中國, 初住漉州蒲津, 譯出聖無量壽經․七佛讚等, 由河中府梵學沙門法進執筆綴文. 至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 由州府官上表進之, 帝覽大悅, 召入京師, 敕賜紫衣, 因而敕造譯經院. 七年, 師與天息災․施護等, 蒙帝召, 居於譯經院, 各譯所攜之梵本. 至七月, 師譯出大乘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 帝賜號傳敎大師. 咸平四年示寂. 世壽不詳. 賜諡玄覺大師. 自太平興國七年至咸平三年十一月, 師所譯之經共有四十六部七十一卷. 另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三, 則謂法天與同時代之譯經僧法賢爲同一人. [宋高僧傳卷三․大中祥符法寶錄卷三至卷十二]
【법체法體】
p3436-中→ ①卽諸法之體性․本質. 體爲梵語 svabhāva 之譯, 或譯作自性․自體. 法體卽指存在的本體․存在自身․或存在的本質之意, 如部派佛敎中說一切有部之基本主張三世實有, 法體恆有之法體卽是. ②於日本淨土宗, 指其所信所行之彌陀名號. 或以念佛爲法體. ③指穿著法衣之出家相. ④尊稱師長之身體, 如法體如意或法體違和等慰問語之用例.
【법체항유法體恆有】
p3436-下→ 謂一切諸法之實體, 於過現未三世恆常存在. 部派佛敎中說一切有部主張三世實有, 法體恆有, 謂構成現象存在之諸要素與其關係, 可由三方面加以考察:法未起作用之位(卽未來)․正在起之位(卽現在)․已作用之終位(卽過去);而主張過現未三世之法體爲實有․恆有. 對於此說, 經量部認爲現在有體, 過未無體, 卽指法於現在位爲實在, 然於未來位與過去位俱不實在.
【법초法超】
p3408-下→ (456~526)南朝僧. 晉陵無錫(位於江蘇)人, 俗姓孟. 十一歲投靈根寺僧護出家, 後從安樂寺智稱專攻十誦律. 智稱示寂(500)後, 無人可與之竝立, 敕任爲都邑僧正. 普通六年(525), 梁武帝敕令於平等殿宣講律法竝親臨受學. 著有出要律儀十四卷. 普通七年示寂, 世壽七十一. 帝敕葬於鍾山開善寺.
【법총法聰】
p3427-下→ (468~559)南北朝時代僧. 南陽新野人, 俗姓梅. 八歲出家. 二十五歲遊學, 行至襄陽傘蓋山白馬泉, 因愛其幽雅, 遂結廬居之. 師棲心於禪定, 常有異行, 時境內多有猛虎擾民, 梁晉安王欲往乞援, 因不够虔誠而兩度不得入室, 逮以潔齋躬盡虔敬始得進見;師以定力降伏諸虎, 竝爲彼等受三歸, 敕勿犯暴百姓. 帝聞其名, 爲造禪居寺召之, 然師不就, 復於其所居之處另造靈泉寺以崇之. 師常以定力度化屠者, 令彼等斷殺;亦曾爲民請雨, 使除苦旱. 因其慈心, 故居處時有馴伏棲止之禽獸. 後住江陵天宮寺, 大定五年九月無疾而化. 世壽九十二. [續高僧傳卷十六․卷二十五]
【법총法寵】
p3430-下→ (451~524)南朝僧. 南陽冠軍(位於河南)人, 俗姓馮. 十八歲出家, 初住光興寺, 後住興皇寺. 分別從道猛․曇濟學成實論, 從長樂寺僧周學毘曇, 從莊嚴寺曇斌學衆經. 深得齊文宣王之禮遇. 三十八歲歸光興寺禮懺, 與東夏之慧基往復論辯. 從西歸, 歷住道林寺․建康天保寺. 天監七年(508), 敕住宣武寺, 梁武帝禮敬之, 稱其爲上座法師而不直呼其名. 普通五年示寂, 世壽七十四. [續高僧傳卷五]
【법충法沖】
p3353-上→ (587?~665)唐代僧. 隴西成紀(位於甘肅)人, 俗姓李. 字孝敦. 二十四歲官拜鷹揚將軍. 母歿, 讀涅槃經而發出家之心. 從慧暠學大品․三論․楞伽等諸經, 後入武都山修業. 貞觀(627~649)初年, 朝廷下令嚴禁私度僧尼, 遂決死剃度, 避至嶧陽山修禪, 講楞伽經. 二祖慧可之後裔亦捨徒衆而就學於師. 弘福寺靈潤稱之爲大心開士, 與玄奘三藏竝稱. 師堪爲初期禪宗南宗思想發展上受矚目之人. [續高僧傳卷三十五]
【법충法忠】
p3357-中→ (1084~1149)宋代臨濟宗僧. 浙江四明人, 俗姓姚. 號牧菴. 十九歲出家, 精勤參修天台敎旨, 得悟一心三觀之理. 唯自覺未能泯跡, 乃徧參名德, 叩求禪法;後至龍門, 觀水磨旋轉, 頓然開悟, 以偈呈佛眼淸遠禪師, 蒙其印可. 後至廬山, 於同安枯樹中絶食靜坐, 人皆奇之. 宣和年間(1119~1125), 湘潭大旱, 師躍入龍淵呼雨, 雨隨至. 未久遷居南嶽, 每跨虎出遊, 儒釋皆望塵而拜, 四衆亦以伏虎稱之. 後住江西隆興之黃龍山, 於紹興十九年示寂, 世壽六十六. [五燈會元卷二十․大明高僧傳卷五․新續高僧傳卷十三․卷二十]
【법취法聚】
p3420-中→ (1492~1563)明代僧. 嘉禾人, 俗姓富. 字玉芝, 號月泉. 工於詩, 少孤貧, 資質慧敏, 好讀書, 每就寺僧借閱經典, 隔宿卽還, 皆能背誦. 十四歲於資聖寺出家. 受具足戒後, 先謁吉菴․法舟等, 俱不契機, 偶遇王陽明, 與之語, 疑情頓發;一日, 聞僧誦古案, 不覺釋然. 後參天通顯於碧峰, 蒙其印可. 遂隱居湖州天池, 衲子聞風而至, 漸成叢林. 以嘉靖四十二年示寂, 世壽七十二. 有玉芝內外集. [續燈存槀卷十․補續高僧傳卷二十六․莫干山志卷十二․國朝獻徵錄卷一一八․明詩綜卷九十二]
【법칭法稱】
p3420-上→ 梵名 Dharmakīrti. 西元六七世紀之瑜伽行派論師, 亦爲著名之因明學者. 生於南印度睹梨摩羅耶國(梵 Trimalaya), 婆羅門種出身. 少有才俊, 早年修習婆羅門敎及外道諸學, 達十八年之久, 後學佛法始皈佛敎爲優婆塞. 至摩揭陀國從陳那之弟子護法出家修學, 未久又依止陳那之另一弟子自在軍(梵 Iśvarasena, 音譯伊濕伐邏羨那), 鑽硏陳那之集量論, 爲之作注, 卽因明名著釋量論, 學識堪匹陳那. 又就金剛陳闍梨受灌頂, 遊歷諸方, 弘法宣化. 晩年入羯陵伽國建立伽藍, 入寂於該地. 師生於印度佛敎漸衰之時, 力挽敎勢, 特以因明著稱, 影響後世甚鉅. 然師之因明著作, 歷來未譯爲漢文, 直至民國七十三年(1984)始有法尊所編譯之釋量論略解出版. 而於重視因明辯論之西藏, 則於現存大藏經丹珠爾(論藏)中, 收錄師所著之釋量論․量決擇․正理一滴․因一滴․相屬觀察竝自註․諍正理․他相續成就(以上七書, 世稱因明七論)․本生廣疏․佛涅槃讚․吉祥金剛荼迦常愛讚等. 此外, 師另著有大乘集菩薩學論․金剛針論, 兩書皆有漢譯本. [多羅那他印度佛敎史第二十六章․Th. Stcherbatsky: Buddhist Logic, vol. I]
【법태法泰】
p3380-中→ 南朝梁․陳僧. 知名於梁代, 住建康(今江蘇南京)定林寺. 陳代時, 與慧愷等至廣州制旨寺, 參與眞諦譯經工作, 筆受文義, 所出計五十餘部, 竝述義記. 眞諦與之合譯律二十二明了論(略稱明了論)竝疏五卷. 陳太建三年(571)返建康, 講授新譯攝大乘論․俱舍論等經論. 後還北土, 弘傳攝論之學. 生卒年不詳. [續高僧傳卷一]
【법피法被】
p3382-中→ 於禪寺法堂或本堂等之佛前(須彌壇之正面)所垂懸之斗帳․布帛等, 卽稱法被. 又禪家用以覆蓋桌椅之布, 亦稱法被.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법하法夏】
p3377-上→ 指比丘或比丘尼受具足戒以後之年數. 又作法臘․戒臘․法歲․夏臘. 或單稱臘. 臘又可作月葛. 比丘爲出離世俗之人, 不以俗年計歲. 依夏安居之制, 以七月十六日爲新歲歲首, 而以夏安居之末日(七月十五日)爲歲末, 稱爲佛臘日. 於受具足戒以後, 以法夏之多寡而有上臘․中臘․下臘之別. 古制以此規定比丘之坐次, 稱爲臘次, 乃爲長幼次序之根據;若法臘之年數相等時, 則按受具足戒之月․日定其先後, 若月․日再相等, 則以晷之長短時刻決定先後.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敕修百丈淸規卷下節臘章․釋氏要覽卷下․禪林象器箋簿券門․圖牌門․飮啖門]
【법해法海】
p3380-中→ ①謂佛法廣大, 深遠遼闊猶如大海. 維摩詰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一九下):爲現三寶於世間, 佛所說法開化人, 終已無求常寂然, 上智愍度老死畏, 當禮法海德無邊.. ②唐代僧. 曲江(廣東)人. 初見六祖, 問卽心卽佛之義, 言下頓悟. 師集錄六祖大鑑(慧能)禪師於韶州大梵寺說法之內容, 而成法寶壇經, 記載六祖之語要․出世因緣等, 理趣甚深, 盛行於世, 爲後來禪宗之宗經. 生卒年․生平皆不詳. ③唐代僧. 丹陽人, 俗姓張. 字文允. 少出家於潤州(江蘇)鶴林寺, 博通經論, 圓入一性. 天寶年中, 參與揚州法愼律師講席. 與抒山畫公爲忘年交, 嘗共編纂韻海鏡源, 爲世所重. 生卒年均不詳. [全唐文卷九一五]
【법해사法海寺】
p3380-下→ 位於北平西郊磨石口村翠微山麓. 建於明正統四年至八年(1439~1443). 本寺原爲龍泉古刹遺址, 由太監李童(法號福善)出資擴建, 營建之時, 官方工部營繕所亦參與其事. 寺成之後, 嘗獲頒大藏經, 故知本寺在當時頗具地位. 首任住持爲福壽禪師. 本寺雖經後代重修, 然仍保有明代早期建築之特點. 又本寺以壁畫聞名於世. 建寺之初, 全部殿堂皆由一流匠師繪上精美壁畫, 色彩鮮麗, 人物儀態美妙動人, 遊寺者莫不歎爲觀止. 其中大雄寶殿之壁畫, 乃現存明代壁畫之珍品. 寺中所保存之木雕․石雕․磚雕, 以及銅鐵鑄造之法器供具, 如紅漆供桌․銅鐘․木鼓架․木燭臺等, 均爲明代之物. 另有三個斗八藻井, 上繪有曼陀羅, 爲本寺獨具之特色. 又全寺之建築除大雄寶殿․護法金剛殿․鐘鼓樓等尙存外, 他如四天王殿․伽藍堂․祖師堂․藥師殿等, 則多已傾圮. 此外, 北平另有一法海寺, 位於西郊靜宜園附近萬安山法華寺之前, 其外有塔門, 常被混淆爲本寺.
【법헌法獻】
p3433-中→ (423~497)南朝譯經僧. 西海延水人, 俗姓徐. 出家於梁州, 劉宋時止住建康上定林寺. 博通經律, 得衆許以修葺寺宇. 元徽三年(475)西遊巴蜀, 至于闐, 竝欲度葱嶺, 但因棧道絶而返. 得佛牙一枚․舍利十五顆․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胡本及龜茲國金鎚鍱像, 且在高昌郡獲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還京城, 時年五十五. 初無有知師之行實者, 後因文宣王感夢而致道俗相傳, 以師律行精勤, 堪爲德物之範, 故瑯王耶王肅․王融․吳國張融․張綣․沙門慧令․智藏等皆投身接足, 崇其訓誡. 南齊永明八年(490), 與瓦官寺禪房法意共譯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一卷, 後又譯出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 現收於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中者卽屬此. 永明年中, 帝敕師與長干寺元暢共爲僧主, 分任南北兩岸. 著有西域行記. 僧祐尊稱師爲先師獻正. 據梁高僧傳卷十三載, 師於建武末年示寂, 世壽七十五.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十一]
【법험法驗】
p3436-中→ 法, 乃祕法․妙法․祈禱法之簡稱;以上修法均有效驗, 故稱爲法驗. 修法之目的不外祈禱病癒․請雨․五穀豐登․安産․國泰民安․世界和平等. [修驗故事便覽(日榮)․祈禱故事略旨(日舜)]
【법현法賢】
p3422-下→ ①(?~626)越南禪宗毘尼多流支派二祖. 俗姓杜, 原籍山西珠延. 初在越南禮尙福縣法雲寺住持光緣爲師, 竝受具足戒. 後遇其時來越之印度僧毘尼多流支, 得其啓迪, 乃成流支之弟子, 竝受其心印. 其後, 師又赴慈山林修禪定法門, 竝弘揚禪法. 越南禪宗, 由此大盛. 師示寂於西元六二六年. 年壽不詳. [越南佛敎略史(菩提樹二四八期)]. ②(?~1001)北宋時代中印度那爛陀寺僧.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三載, 師初名法天. 開寶六年(973)來中國. 曾奉進其與河中府開元寺之梵僧法進所譯聖無量壽經七佛讚, 帝召賜紫袍. 太平興國五年(980), 師應法進之請, 入河中府譯經. 次年, 移鄜州龍興寺譯無量壽決定光明王經. 又次年, 受賜傳敎大師之號. 復奉進其所攜來之吉祥持世經之譯本. 帝嘗賜三藏聖敎序, 冠於其所譯之經前. 咸平四年示寂, 年壽不詳. 諡號玄覺大師. 師所譯經典凡一二○部. 或謂師與法天爲不同之二人.
【법현法顯】
p3435-上→ ①東晉僧. 平陽武陽(位於山西)人, 俗姓龔. 或謂師生於東晉咸康六年(340). 三歲出家, 二十歲受具足戒. 後因慨嘆僧團規範與經律之殘闕, 乃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 於隆安三年(399)離長安, 西渡流沙, 越葱嶺, 往天竺求法, 時年六十頃. 前後凡十餘年, 經三十餘國, 攜回許多梵本佛經. 其路程經長安․敦煌․于闐到中印度, 遍歷佛蹟後, 三年學於華氏城, 二年學於恆河下游加爾各答附近, 後至錫蘭二年, 經由蘇門答臘, 於義熙九年(413)歸國. 其間所學, 有律․長阿含․雜阿含․涅槃經等. 歸國後, 於道場寺與佛馱跋陀羅合譯摩訶僧祇律․大般泥洹經․雜藏經․雜阿毘曇心論. 師又將其旅行之見聞, 記錄成書, 卽佛國記, 或作高僧法顯傳, 係描寫當時印度以及中亞之實情, 具有文獻上之重要意義. 後示寂於荊州辛寺, 推其示寂年代約於義熙十四年至景平元年(418~423)之間, 寂年不詳, 一說八十六, 一說八十二. 師與七世紀頃之玄奘․義淨共爲巡禮印度之名僧.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卷八․梁高僧傳卷三․魏書釋老志第二十․歷代三寶紀卷七]. ②唐代僧. 扶風人, 俗姓寧. 雅好禪味, 沈黙寡欲, 不爲世俗所累. 元魏末年, 住京兆王寺. 後住日嚴寺, 晩年聚集徒衆講學, 傳授佛戒. 生卒年不詳, 示寂時年近八十. [續高僧傳卷二十六] ③(577~653)唐代僧. 江陵(位於湖北)人, 俗姓丁. 十二歲出家, 依四層寺寶冥學經論. 因心嚮往禪寂, 曾參天台智顗․明智․成彦․習皓等諸師, 得入堂奧. 後隱遁, 貞觀末年復出. 於永徽四年示寂, 世壽七十七. [續高僧傳卷二十]
【법현전法顯傳】
p3435-下→ 全一卷. 又稱高僧法顯傳․佛國記․歷遊天竺記傳․高僧傳.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乃東晉高僧法顯經西域至印度諸國求法過程之記錄, 爲我國僧侶旅行印度記傳中現存最古之典籍. 本傳與唐玄奘之大唐西域記․義淨之南海寄歸內法傳, 爲中古歷史․地理之重要史料. 本書於十九世紀卽受到西歐學者之重視, 而有下列之譯本:A. Rémusat FoeKoue Ki ou Relation des royaumes bouddhiques Paris,1836(英譯:J.W. Laidlay, Calcutta, 1848); S. Beal Travels of Fa-hian andSung-yun, Buddhist Pilgrims from China to India London, 1869(Buddhist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London, 1884); H.A. Giles Record of theBuddhistic Kingdoms London, 1877(改譯:The Travels of Fa-hsien, or Record ofthe Buddhistic Kingdoms, Cambridge, 1923);J. Legge A Record of BuddhisticKingdoms, being an Account by the Chinese Monk Fa-hsien Oxford, 1886. 繼英法之後, 另有日人足立喜六著考證法顯傳(東京, 1936), 該書對原典有最詳盡之校訂, 然解說部分頗多錯誤. [出三藏記集卷十五․高僧傳卷三․大唐內典錄卷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三十]
【법형法兄】
p3341-上→ 指屬於同一法系上․同一輩份而出家時日早於自己之人, 卽一般所說之師兄. 又作兄弟子. 禪林象器箋稱呼門:受業於師先於己者, 喚之爲法兄.又同門中, 稱長者爲法兄, 稱幼者爲法弟;此等均爲修學同一法門之法眷. (參閱法眷3388)
【법호法號】
p3417-上→ (一)又作戒名․法諱․法名. 出家受戒時所受於師之名. (參閱法名3344) (二)僧死後之諡號.
【법호法護】
p3434-中→ ①梵名 Dharmarakśa. 晉代譯經僧. 原爲月支人, 世居敦煌. 於武帝泰始元年(265)來華, 譯經多部, 講經不輟, 世稱竺法護, 又稱敦煌菩薩. (參閱竺法護3488). ②巴利名 Dhammapāla. 古印度巴利文佛敎學者. 生卒年代稍晩於五世紀時之佛音(梵 Buddhaghośa). 居於印度東南沿海巴多羅底陀寺(巴 Padaratittha)及那伽巴特那(梵 Nagapattana)一所阿育王時代修建之寺廟中. 注釋小部經典中佛音所未注釋之自說經․如是語經․天宮事經․餓鬼事經․長老偈․長老尼偈․若用藏等七部, 合稱圓滿釋論. 著有圓滿筐論, 解釋佛音之淸淨道論與優婆底沙(巴 Upatissa)之解脫道論, 以破無畏山寺派等部派之見解, 竝提供當時南印度與錫蘭之佛敎資料. ③(963~1058)梵名 Dharma-pāla. 宋代譯經僧. 北印度迦濕彌羅國人, 姓憍尸迦, 屬婆羅門種. 幼習四吠陀典及諸記論. 後於中印度摩伽陀國堅固鎧宮(梵 Vikramaś鐘軋)寺出家. 曾從希有乘․妙意尊․布施鎧等學毘尼․聲明․三乘之學, 又訪名師學大乘經論. 眞宗景德元年(1004), 與法兄覺吉祥智至我國汴京, 奉獻佛舍利․貝葉梵經. 受賜紫衣, 從事譯經. 景德四年, 受賜傳梵大師之號. 仁宗天聖元年(1023), 受詔翻譯南海駐輦國使所進貢之金葉天竺梵經. 景祐二年(1035), 與惟淨合撰天竺字源七卷. 至和元年(1054)因其戒德高勝, 賜普明慈覺傳梵大師之號. 嘉祐三年示寂, 世壽九十六. 追諡演敎三藏. 嘗補銀靑光祿大夫試光祿卿. 師所譯經有大乘集菩薩學論․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大乘大方廣佛冠經等三十五部二百七十卷, 其譯文十分難解. [佛祖統紀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宋高僧傳卷三․大中祥符法寶錄卷十五․宋會要稿卷二○○]
【법화경소法華經疏】
p3406-下→ ①凡二卷. 劉宋竺道生撰. 又稱法華經略疏․法華義疏․妙法華經略疏․妙法蓮華經疏․妙法蓮華經略疏. 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 劉宋元嘉九年(432)編纂於廬山東林精舍. 乃竺道生整理其師鳩摩羅什之講義, 復加一己之見解, 以闡明法華一乘之眞義. 書中將法華經之經文分爲因․果․人三段, 以法華經解明一乘之因果. 本書爲最能保存鳩摩羅什譯妙法華譯本原貌之注釋書, 如書中無提婆達多品, 故成二十七品法華經之型態, 且普門品亦無偈頌, 此皆保存法華經最古之型態. 又書中有關妙法之解說, 及三一開顯․久遠顯本等, 皆與羅什門下之主張相通. 此外, 本書雖談圓理․中道, 然未有如天台․華嚴等之說明;而天台等承受本書之思想殆無疑義. 本書爲竺道生著作中之唯一現存本, 且爲我國現存最古之法華經注釋書, 書中文辭暢達而富於古意, 巧妙運用易經等經典之字句, 而豫敎義以創新之解釋. 其優越之風格, 成爲後世經典注釋之典範. 或謂本書竝非道生所作, 而係他人所僞撰者, 然出三藏記集卷十五之道生傳中, 明載道生述有維摩․法華․泥洹․小品般若等諸經之義疏, 且本書之卷首․卷末均有竺道生撰四字, 足證此說竝無確鑿證據. 又本書另有三種敦煌出土版本, 皆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②凡八卷. 梁․法雲撰. 又作法華經義記․法華光宅疏․法華疏․法華義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參閱法華經義記3407)
【법화경십칠명法華經十七名】
p3405-上→ 印度婆藪槃豆(世親)所造法華經論, 擧出法華經之十七種異名, 以顯示法華經之甚深微妙與不可思議:(一)無量義經(梵 mahā-nirdeśa), 佛欲說法華一實相之理, 先說此無量義處, 以無量之義, 會歸於一實相之理;實相之中, 妙義無窮. (二)最勝修多羅(梵 sūtrānt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於三藏中最勝極妙, 更無有比. (三)大方廣經(梵 mahā-vaipuly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具無外(大)․正理(方)․包富(廣)三義. (四)敎菩薩法(梵 bodhisattvāvavād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如來以此敎化一切善根成熟菩薩, 隨順法器, 令得證佛果. (五)一切諸佛所護念(梵 sarva-buddha-parigrah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此理係佛自所證得, 雖欲向世人開示, 但爲衆生根鈍, 乃自存妙理於心, 暫且黙然而不欲速說. (六)一切諸佛祕密法(梵 sarva-buddha-rahasy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此法甚深, 唯佛能知. (七)一切諸佛之藏(梵 sarva-buddha-nigūḍh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一切如來功德三昧, 無不含攝. (八)一切諸佛祕密處(梵 sarva-buddha-guhya-sthān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佛以善根未熟之衆生, 非是受法之器, 而不卽爲其演說. (九)能生一切諸佛經(梵 sarva-buddha-jāti),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三世諸佛莫不由此而得成就大菩提之果. (十)一切諸佛之道場(梵 sarva-buddha-bodhi-maṇḍ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聞此法者, 則能成就佛果菩提. (十一)一切諸佛所轉法輪(梵 sarva-buddha-dharma-cakra-pravartan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諸佛出世, 無不以此法門, 摧破一切衆生煩惱障礙, 令得解脫. (十二)一切諸佛堅固舍利(梵 sarva-buddhaika-ghana-śarīr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是諸佛眞如法身舍利, 亘至今, 不遷不變, 無有敗壞. (十三)一切諸佛大巧方便經(梵 sarvopāya-kauśaly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諸佛由此法門, 旣成大菩提已, 復以廣大善巧方便, 爲諸衆生演說天人聲聞緣覺諸菩薩法, 令其悟入佛之境界. (十四)說一乘經(梵 ekayāna-nirdeś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顯示諸佛菩提究竟之體, 非彼聲聞緣覺之所能證. (十五)第一義住(梵 paramārtha-nirhāra-nirdeś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卽是如來法身究竟所住之處. (十六)妙法蓮華經(梵 saddharma-puṇḍarīk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其以蓮華爲喩, 乃因妙法係權實一體, 蓮華乃華果同時. (十七)最上法門(梵 dharma-paryāya), 法華經唯談一乘實相之理, 一切無量名句所詮法義, 無不含攝, 於諸經中最勝最上.
【법화경안락행의法華經安樂行義】
p3406-中→ 全一卷. 陳․慧思(515~577)述. 又稱安樂行義․法華安樂行.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本書爲慧思依法華經安樂行品所闡示之三昧行. 書中主張實踐法華經之法華三昧有二種, 一爲有相行, 二爲無相行. 所謂有相行, 係就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而說觀普賢行, 强調若精進誦讀法華經, 於此行法成就時卽心眼頓開, 能見乘六牙象之普賢菩薩. 然本書主要重點在於依安樂行品之經文解釋無相安樂行, 謂無相行乃精修禪定, 體得一切諸法中心相寂滅, 畢竟不生之三昧. 慧思向爲實踐般若空義, 以達佛敎之奧旨, 而屢遭迫害;爲折服當時各種異說, 竝令彼等歸依正法, 遂將其生活體驗論述成書. 本書非但興隆禪修及念佛, 且促成以止觀爲宗之天台敎派之誕生. 對中國佛敎敎理史之影響甚巨.
【법화경의기法華經義記】
p3407-上→ 凡八卷. 梁․光宅寺法雲(467~529)撰. 又稱法華義記․法華義疏․法華經疏․法華疏․妙法蓮華經義記․妙法蓮華經義疏․法華經義疏․法華光宅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本書爲妙法蓮華經之注釋書, 初釋經題, 次論經之宗旨, 次揭擧經文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重三段之分科. 其次解釋序品以下至普賢勸發品等二十七品之文義, 於各品下一一設科, 以闡明經說之生起次第. 特於方便品之權實二智義․譬喩品之索車義等詳加解釋. 然竝無有關提婆達多品及普門品重頌之解釋, 此因當時經本中尙無提婆達多品等. 又化城喩品十六王子說偈亦行省略. 本書係我國現存法華經之注釋書中, 僅次於竺道生所撰法華經疏之古本. 日本聖德太子之法華經義疏, 大多卽根據此法華經義記而來. 而智顗․吉藏等之法華疏亦多少受此書影響. 如智顗法華玄義卷一下卽謂古今諸釋, 世以光宅爲長. 蓋法雲精通法華, 其說頗受當代重視, 彼以一乘之因果․萬善同歸爲法華經之特色. 又有關本書之成立, 或謂乃法雲口述, 而由其門人筆錄所成者. [五敎章通路記卷十三]
【법화령험전法華靈驗傳】
p3408-下→ 凡二卷. 高麗了圓(了因)撰. 又稱法華經靈驗傳. 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四冊. 本書記述古來有關法華經之靈驗事蹟一○七條. 係抄錄唐代慧詳撰之弘贊法華傳․南宋宗曉撰之法華經顯應錄․高麗眞淨撰之海東傳弘錄等三書中最奇特者而成, 以啓勸後世. [東域傳燈目錄卷上]
【법화론소法華論疏】
p3408-上→ 凡三卷(或二卷). 隋代吉藏(549~623)述. 爲世親所造法華論之注疏.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吉藏著有諸多有關法華經之注釋書, 其立場深受法華論之影響, 本書卽爲其中之一. 全書旨在指出南北朝時代四宗․五時等敎判之歪曲法華經意, 例如貶低法華經爲無常敎或覆相常住敎;謂華嚴經未有根本一乘佛乘之眞實義, 涅槃經無佛性常住義等. 故吉藏乃立於三論宗之立場, 力說法華一乘之旨, 以闡明法華之經意. 此書豫敎理史之影響極大.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諸宗章疏錄卷一․東域傳燈目錄卷下]
【법화만다라法華曼荼羅】
p3403-下→ 爲雕畫法華經之說相的曼荼羅. 又稱法華經曼荼羅․法華變相. 我國自古盛行法華經之信仰, 故關於法華經說相之圖畫․雕塑亦不少. 如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九十一載, 汝南侯大祥圖寫妙法蓮華經變一鋪. 又大同雲岡及龍門石窟中, 亦發現六朝時代所刻之釋迦․多寶二佛竝坐之多寶塔, 甘肅省敦煌千佛洞中, 亦有唐宋時代之法華變相壁畫數種. 其中敦煌千佛洞第八窟之壁畫, 卽法華經序品之說相, 第七十四․八十一․一○二․一一七․一二○F․一六八等窟皆爲法華諸品之說相. 第九十七․一一一․一三五C等窟, 有多寶塔之壁畫及雕塑. 又密敎修法華經法時, 依用法華曼荼羅. 據妙法蓮華經寶塔品載, 以釋迦․多寶二佛爲主尊之曼荼羅, 於修法華經法時依用之. 觀智儀軌載其壇有三重, 內院畫八葉蓮花, 於花胎上安置窣睹波(塔), 塔中畫釋迦牟尼如來․多寶如來與之同座而坐, 八葉蓮華各置一菩薩, 內院四隅亦各置一菩薩;第二重院置十二菩薩及四供養菩薩;第三重院畫四天王․龍王等;壇之四隅畫四大明王. [法華經傳記卷六․諸阿闍梨眞言密敎部類物錄卷下․P. Pelliot: Les Grottes du Touen-Houang. 1,3,4,6]
【법화문구기法華文句記】
p3400-上→ ①凡三十卷(或十卷․二十卷). 唐代湛然(711~782)述. 又稱法華經文句記․妙法蓮華經文句․文句記․法華文句疏․妙法蓮華文句疏記․妙法蓮華經文句疏․天台法華疏記․妙樂記.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本書爲天台大師智顗所作法華三大部中法華文句之注釋書, 而與同爲湛然所著之玄義釋籤․止觀輔行傳弘決共爲天台宗之基本典籍. 法華文句原本僅將法華經略爲分科, 湛然更將之細分科段, 竝將智顗釋意不明之處逐一解釋, 如書中所論列今圓昔圓之同異․修性之三因佛性等, 可謂徹底發揮天台宗祖意. 此外, 本書又强化天台宗之主張, 而駁斥三論宗之吉藏․華嚴宗之法藏及澄觀․法相宗之窺基等之說, 且力斥將法華經囑累品置於全經之末, 主張應置經前, 而提出八不可. 又依宋高僧傳卷二十七含光傳及本書卷末之跋, 內有作者遊五臺山曾與含光會面之記載, 據以推論, 則本書約成於大曆九年․十年(774~775)頃. 另據湛然門下道邃․行滿之記傳資料, 謂彼等嘗於毘陵聞師講法華文句, 則本書爲湛然在晉陵妙樂寺之講本, 故後世稱此書爲妙樂記. 又據本書作者寄語開元寺之大藏, 考其原本, 似爲十卷. 明萬曆(1573~1619)年中, 紹覺爲檢尋方便, 遂將法華經․法華文句․法華文句記三部會合. 現行法華文句會本三十卷卽其翻刻本. ②凡六卷. 唐代智度述. 又作法華經義纘․法華經疏義纘․法華疏義纘․法華文句義決․法華文句東春․天台法華疏義纘. 收於卍續藏第四十五冊. 本書亦爲智顗所著法華文句之注釋書. 著者智度乃湛然之門人, 精通天台․俱舍․唯識之學. 書中初就法華玄義而槪說釋名․辨體․明宗․明用․判敎等五章, 次就法華經之本文逐一注釋, 竝兼評智顗之文句․湛然之記, 爲硏究法華三大部之基本典籍.
【법화문구法華文句】
p3399-中→ 凡十卷(或二十卷). 天台大師智顗在南朝陳代禎明元年(587)於金陵光宅寺講說, 由灌頂筆記. 全稱妙法蓮華經文句. 略稱法華經文句․文句․妙句. 爲法華三大部之一.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北宋天聖二年(1024), 遵式奏請入藏. 本書係對於法華經之經文, 作逐句之注釋. 書中多運用天台宗獨創之釋經方法以解釋經文, 稱爲天台四釋:(一)因緣釋, 就佛與衆生之說․聽因緣, 以解釋經文, 爲一般佛敎之解釋法. (二)約敎釋, 以五味八敎解釋偏圓大小之敎格. (三)本迹釋, 分法華經爲本門與迹門, 而解釋其義旨之不同. (四)觀心釋, 將經上所說之每一事件, 攝於自己之心以觀實相之理. 本書之中多有論破他師之說者, 如序品中就經之分科, 論破道憑等七師之說;就說無量義, 論破道生等五師之說. 於方便品中, 就十如實相, 非難光宅等四師之說. 於法師品中, 就示眞實相, 破斥道生等十一師之說. 尤於光宅法雲所說, 隨處加以難詰. 又明代紹覺彙合湛然之法華文句記, 編成法華文句會本三十卷, 聖行刻印之, 其後傳入日本. 註疏有唐代湛然所撰法華文句記三十卷. 此外, 如宋代守倫之法華經科註十卷, 元代徐行善之科註八卷, 明代一如之科註七卷等, 皆依法華文句爲主而注解法華經. [續高僧傳卷十七․宋高僧傳卷六․佛祖統紀卷七․卷十․卷二十五․卷四十五․四十七]
【법화法和】
p3357-上→ 前秦僧. □陽(位於河南)人. 少與道安同學, 師事佛圖澄, 以恭讓聞名. 因避亂入蜀, 後自蜀入關, 住陽平寺. 參與道安在長安主持之譯經工作, 詳定新經. 竝與僧伽提婆於洛陽共同修訂阿毘曇心․鞞婆沙阿毘曇之譯文. 後應前秦晉王姚緖之請, 住蒲坂(位於山西)講說. 年八十入寂. 生卒年均不詳. [梁高僧傳卷一․卷五]
【법화法話】
p3417-上→ 爲關於佛敎之說法․說敎․法談等之總稱. 法話常以和顔集種種故事, 引用諸多事例, 出衆喜之聲, 循序以示敎理, 而使人至菩提境界. 法華經安樂行品(大九․三八上):菩薩常樂, 安隱說法. (中略)以微妙義, 和顔爲說. 若有難問, 隨義而答. 因緣譬喩, 敷演分別. 以是方便, 皆使發心, 漸漸增益, 入於佛道. 除嬾惰意, 及懈怠想, 離諸憂惱, 慈心說法. 晝夜常說, 無上道敎. 以諸因緣, 無量譬喩, 開示衆生, 咸令歡喜. 衣服臥具, 飮食醫藥, 而於其中, 無所希望. 但一心念, 說法因緣, 願成佛道, 令衆亦爾.[金光明經卷六四天王品․卷十三鬼神品]
【법화사法華寺】
p3402-下→ ①位於浙江杭縣西北之法華山. 堂宇雄偉, 秋時香火最盛. ②位於臺灣臺南. 原爲明末擧人李茂春所築之茅齋, 舊稱夢蝶園. 康熙二十二年(1683), 有僧人鳩衆集資, 改建爲寺, 供奉準提菩薩, 稱爲準提庵. 知府蔣毓英將庵後曠地二甲餘撥爲香燈費, 未久改稱法華寺. 康熙四十七年(1708)鳳山知縣宋永淸增建前殿以祀火神. 乾隆二十九年(1764), 知府蔣允焄出資重建火神廟, 竝擴建該寺. 寺前有南湖, 湖畔築有半月樓, 端午節則競渡於南湖, 盛極一時. 其後迭有修建. 至民國六年(1917)住持善慧法師募緣重修增建. 繼之者先後有善昌․普弘等法師致力於推展法務. 今有四天王殿․三寶殿․武聖廟, 爲臺灣南部佛敎古刹之一. ③位於臺北市西寧南路. 始建於淸宣統二年(1910), 原爲日本佛敎徒淸修之所. 民國三十四年(1945), 日人返國後, 由我國佛敎徒組成管理委員會管理. 五十年冬, 仁靜法師接管, 加以整頓, 增設托兒所, 竝擧辦貧苦救濟․講經弘法等事業.
【법화산法華山】
p3398-中→ ①位於浙江杭縣西北十七公里處. 有晉代僧法華之靈蹟及法華泉. 山下另法華寺, 殿宇極其雄偉, 秋時香火最盛. ②位於浙江吳興縣西北十六公里處. 又稱白雀山. 梁時有比丘尼道蹟於此誦法華經, 因有白雀盤旋, 乃建白雀寺;山亦因名白雀山. 舊有松徑․虎溪等十景.
【법화삼대부보주法華三大部補注】
p3396-中→ 凡十四卷. 宋代從義撰. 又作天台三大部補注․三大部補注․大部補注. 收於卍續藏第四十三․四十四冊. 本書補注智顗之法華三大部(妙法蓮華經玄義․妙法蓮華經文句․摩訶止觀)及荊溪湛然注釋三大部所作之法華玄義釋籤․止觀輔行傳弘決等書中所缺略者. 前三卷內容係補注玄義及釋籤, 列擧釋籤云臺嶺以下五百五十餘項. 第四卷至第十卷補注法華經․法華文句及法華文句記, 列擧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以下一千五百十餘項. 十一卷至十四卷補注摩訶止觀及止觀輔行傳弘決, 列擧輔行云濟行之敎有宗信敎堪輔行以下八百五十餘項. 此外, 同爲法華三大部之注釋書另有南宋法照撰法華經三大部讀敎記二十卷, 收於卍續藏第四十三冊, 係援引經說及天台一家之祖釋, 而加以補釋. [佛祖統紀卷二十一․法華疏私記卷一․止觀私記卷一本]
【법화삼매경法華三昧經】
p3397-中→ ①全一卷. 智嚴譯於劉宋元嘉四年(427). 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本經乃佛爲羅閱王之女利行宣說法華三昧之行法. 敘述羅閱祇城耆闍崛山中, 有無數比丘衆․菩薩衆等齊聚來會, 欲請問佛, 佛口放光明, 遍照十方, 佛身忽然不見. 羅閱王辯通․王女利行․諸女等齊來, 佛遂由地涌出, 坐大寶蓮花上, 爲王女宣說法華三昧之法. 王女得道之後, 與衆問合, 諸女皆發心出家, 王亦出家竝得授記. [歷代三寶紀卷十․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五] ②凡六卷. 法華經六譯本之第一譯. 關於本經有不同說法, 據歷代三寶記卷五載, 本經係三國吳之支疆梁接譯於交州, 沙門道聲任筆受之職, 時爲甘露元年(265), 然本經今已不存. [出三藏記集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十四]
【법화삼매당法華三昧堂】
p3397-中→ 又作懺法堂․半行半坐三昧堂․法華堂․三昧堂. 指以普賢菩薩爲本尊, 而修法華三昧之堂舍. 天台宗多將之與常行堂(修常行昧之堂舍)竝設, 或連結迴廊, 俗稱擔堂. 此風行於中國, 日本則以比叡山東塔法華三昧院爲始, 其後各地普遍設置. 法華三昧又稱法華懺法, 故該堂亦作法華懺法堂. 又顯貴之骨堂, 稱法華堂, 卽因修法華懺法追悼之故.
【법화삼매法華三昧】
p3396-下→ 梵語 saddharma-puṇḍarīka-samādhi. 天台宗立有四種三昧, 其中之半行半坐三昧又分爲方等三昧․法華三昧等二種. 法華三昧又作法華懺法․法華懺. 卽依據法華經及觀普賢經而修之法, 以三七日爲一期, 行道誦經, 或行或立或坐, 思惟諦觀實相中道之理. 此法以懺悔滅罪爲主, 故須於六時修五悔, 卽於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等六時, 勤修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發願等五悔. 其法有三(一)身開遮, 開用行․坐二儀而遮止住․臥二儀. (二)口說黙, 口誦大乘經典而不間雜其他事緣. (三)意止觀, 分爲有相行․無相行二種. (1)有相行, 依據勸發品, 以散心念誦法華經, 不入禪定, 無論․坐․立․行, 皆一心念誦法華文字, 竝於日夜六時懺悔眼․耳等六根之罪障. (2)無相行, 依據安樂行品, 入於甚深之妙禪定, 觀照六根, 以了達實相三諦之正空. 據智顗之法華三昧懺儀․摩訶止觀卷二上載, 凡欲見普賢菩薩色身․釋迦及分身之諸佛等, 乃至欲滅一切障道罪, 及欲於現身入菩薩正位者, 應修法華三昧. 於法華三昧懺儀中立有明三七日行法華懺法勸修․明三七日行法前方便․明正入道場三七日修行一心精進方法․明初入道場正修行方法․略明修證相五科, 竝於第四修行方法之下, 說嚴淨道場乃至思惟一實境界等十種方法. 其後, 湛然撰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一卷, 解釋此十種行儀. 智顗大師嘗於光州大蘇山入此三昧, 而被引爲千古佳談. 又據佛祖統紀卷八知禮傳載, 宋天禧元年(1017), 知禮與異聞等十人, 結修法華懺, 誓於三年期滿, 焚身供養法華經. [法華文句記卷二下․法華義疏卷十二(吉藏)․法華經玄贊卷十末․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法華傳記卷二․佛祖統紀卷六․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四明尊者敎行錄卷二]
【법화삼매참의法華三昧懺儀】
p3397-下→ 全一卷. 隋代智顗撰. 又作法華三昧行法․法華三昧儀․法華經三昧儀.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書名之下副題爲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禮法華經儀式. 所謂法華三昧, 乃取法華經之精神, 觀諸法實相之理之三昧行. 本書爲智顗從慧思傳承法華三昧之精髓, 擷取法華經․觀普賢經等諸大乘經典之精義, 而揭示法華三昧之方便及正修之行儀. 其內容旨在闡釋入菩薩正位․具諸佛功德之法門, 包含禮拜․懺悔․行道․誦經․坐禪等, 於三七日之間半行半坐之種種行法. 又摩訶止觀(智顗說, 灌頂記)卷二上記載, 關於法華之行法, 有法華三昧一卷, 乃智顗作, 爲行者所宗. 推知灌頂所記之法華三昧卽指本書. 另根據遵式之法華三昧懺儀勘定元本序加以推論, 則本書之現存本已非智顗所說之原貌, 恐係後人加筆而成. 此外, 宋代四明知禮撰修懺要旨一書, 主要係依用本書而成.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閱藏知津卷四十二․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법화삼부경法華三部經】
p3398-中→ 指無量義經․妙法蓮華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等三經. 卽:(一)無量義經, 全一卷, 蕭齊曇摩伽陀耶舍譯. 此經旨在說實相之法. 慧基․智顗等皆以此經爲法華經所指之無量義敎菩薩法. 吉藏之法華義疏卷二, 依處同․衆數大同․時節同․義同及翻經者言等五義, 亦謂此經卽法華所指之經. 古來卽以此經爲法華經之開經. (二)妙法蓮華經, 七卷, 後秦鳩摩羅什譯. 爲流布最廣之經, 智顗依之創立天台宗. (三)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一卷, 劉宋曇摩密多譯. 略稱觀普賢經. 本經係承法華經最後之普賢菩薩勸發品而說觀普賢菩薩之方法及功德, 被稱爲法華經之結經.
【법화열반시法華涅槃時】
p3403-下→ 爲天台宗之敎判五時之第五. 天台宗依釋尊說法之先後, 而將佛敎諸經典分類爲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 釋尊成道後四十餘年, 見衆生根機漸熟, 遂於靈鷲山說法華八年, 開方便之權門, 顯一乘之眞實, 竝授二乘作佛之記, 此爲法華時. 又臨入滅之一日一夜間, 爲現前之弟子與末代之衆生說涅槃經, 謂一切衆生悉具佛性, 如來常住無有變易之眞理, 此爲涅槃時. 法華․涅槃二經皆說大乘敎, 又同配醍醐味, 故共一時. (參閱五時八敎1132)
【법화오백문론法華五百問論】
p3398-下→ 凡三卷. 唐代湛然(711~782)著. 又稱法華經五百問論․五百問論․釋疑. 收於卍續藏第一○○冊. 爲中唐時期法華經之注釋書, 針對慈恩大師之法華玄贊所說, 而以天台宗之立場斥難之. 全書採問答形式, 總數約有五百, 故名五百問論. 內容爲天台一乘家․法相五姓家之論諍, 主要論點以定姓二乘之成不成問題․一乘三乘之權實問題爲主幹, 網羅三車四車論․法華論之四種聲聞․攝大乘論之四意趣․法華經壽量品之正宗流通論等, 有關天台․慈恩兩家所有重要問題而見解不同之處, 加以論議.
【법화오중현의法華五重玄義】
p3399-上→ 天台大師智顗於解釋諸經時, 皆立五重玄義, 卽: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敎(判敎相)等五重, 故解釋法華經亦立有五重玄妙之義. 據法華玄義卷一上載:(一)以法喩爲名, 法, 卽妙法;喩, 卽蓮華. 謂十界十如權實之法, 妙而不可思議, 故假借譬喩以彰顯之, 以妙法喩權實一體, 以蓮華喩華果同時, 故妙法蓮華經(法華經)以法喩爲名. (二)以實相爲體, 謂中道之實相爲法華經所詮釋之妙體, 故稱實相爲體. (三)以一乘因果爲宗, 一乘, 卽一實相;宗, 卽要之義. 謂修實相之行爲因, 證實相之理爲果, 故稱一乘因果爲宗. (四)以斷疑生信爲用, 用, 卽力用. 謂以大乘妙法開示圓機, 於迹門令斷權疑而生實信, 於本門則令斷近疑而生遠信, 故稱斷疑生信爲用. (五)以無上醍醐爲敎相, 聖人垂訓稱爲敎, 分別同異稱爲相. 謂法華經純圓極妙, 異於偏小之諸敎, 猶如醍醐上味, 不同於乳酪․生熟二酥, 故稱無上醍醐爲敎相. [法華玄義釋籤卷一](參閱五重玄義1122․本迹二門1965)
【법화의소法華義疏】
p3407-下→ ①凡十二卷. 隋代吉藏著. 又作法華經義疏․法華經疏․妙法蓮華經義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本書係吉藏以三論宗之立場注釋法華經. 吉藏爲三論宗之集大成者, 亦常講大智度論․法華經, 且引用多數經律論疏加以注釋. 全書初立部類不同․品次差別․科經分齊等三義, 槪說法華經大要, 次解釋序品以下二十八品之文義. 其中, 部類不同者, 明示諸經之部類凡七例, 而以此二十八品本爲具足本;品次差別者, 其下更開立生起次第․明具義多少․論品前後․明品有無․別釋序品等五義;科經分齊者, 列擧各種關於經的分科之異說及己見. 其次解釋二十八品, 卷一至卷六乃解釋序品以下三品, 第七卷釋信解品, 第八卷釋藥草喩品以下三品, 第九卷釋五百弟子授記品以下六品, 第十卷釋安樂行品以下六品, 第十一卷釋隨喜功德品以下六品, 第十二卷釋所餘五品. 其中, 獨缺普門品重說偈. 本疏義解懇切, 援引頗多. 雖基於三論宗之立場, 然仍豫法華經甚高之評價, 爲硏究法華不可或缺之文獻.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三論宗章疏]. ②凡四卷. 日本聖德太子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六冊. 又作上官法華疏. 本疏亦在解釋法華經之文義. 卷初先敘全經大意, 次釋經題, 擧三分科經, 再次解釋序品以下至普賢勸發品等二十七品. 其釋意及分科等, 主要以梁代法雲之法華義記爲依據. ③凡八卷. 爲法華經義記之異稱.
【법화이묘法華二妙】
p3395-中→ 爲天台宗之判敎用語. 又稱待絶二妙. 指相待妙與絶待妙. 相待妙乃相對於彼之粗而稱此爲妙;若超越對待比較之粗妙與否而自爲妙, 妙之外卽無粗可言者, 則稱絶待妙. 天台宗將如來一代聖敎, 依宣說時間之先後, 分判爲五時, 又將佛敎敎義分爲藏․通․別․圓四敎, 認爲前三敎爲粗, 圓敎爲妙. 故以此二妙正論法華開權顯實之意. 相待論判, 以顯示法華超出於華嚴․鹿苑․方等․般若四時, 及藏․通․別三敎之上;絶待論開, 則能令四時三敎均皆圓妙. 卽:(一)相待妙, 彼此互形爲相, 以彼望此爲待;形, 卽形比之義. 謂以四時三敎所說之法爲粗形, 以法華所說之法爲妙, 卽以四時三敎之粗, 以顯法華之妙, 故稱相待妙. (二)絶待妙, 謂法華開三乘之權, 以顯一乘之實, 然三乘卽是一乘(佛乘), 二者原本合一, 實卽是權, 權卽是實, 絶諸粗形而無復形待之相, 故稱絶待妙. [法華經玄義卷二上至卷六上․摩訶止觀卷三上․法華玄義釋籤卷四․卷五․止觀義例卷下․四明敎行錄卷三․法華玄義私記卷二․法華玄義講義卷二](參閱相待妙3905)
【법화일승法華一乘】
p3393-下→ 天台宗之判敎中, 以法華經所說一乘敎爲究竟眞實之敎;而聲聞․緣覺․菩薩三乘, 皆係爲詮顯唯一眞實之敎而方便假立者, 故主張聽法華經後得知三乘融於一乘. 此說根據法華經方便品(大九․八上):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而來. 但梵本法華經稱無第二․第三. 又天台․華嚴宗之一乘眞實三乘方便說, 成爲三論宗․法相宗主張菩薩乘眞實․二乘方便說之根據.
【법화전기法華傳記】
p3404-下→ 凡十卷. 唐代僧詳撰. 又稱唐法華傳․法華經傳記․法華經傳.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本書記述有關法華經之由來․傳譯及靈驗等事. 分爲部類增減․隱顯時異․傳譯年代․支派別行․論釋不同․諸師序集․講解感應․諷誦勝利․轉讀滅罪․書寫救苦․聽聞利益․依正供養等十二科. 文中援引諸典, 包括有大智度論․道生法華義疏․西域傳等二十餘種. 與本書性質相類之著作有宋代宗曉所撰法華經顯應錄․淸代周克復所撰法華經持驗記․高麗了因所撰法華靈驗傳各二卷, 三書皆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四冊. 其中, 法華經顯應錄係增補法華靈瑞集(作者不詳)及宋代元穎所著續靈瑞集中之闕漏者. 分爲古聖․高僧․高尼․信男․信女等五篇, 總收二三九事, 有理宗慶元四年(1198)之自序. 法華經持驗記則不分篇目, 集錄晉代曇摩羅刹以下二百二十餘人之傳, 成於順治年間(1644~1661). 法華靈驗傳係由弘贊法華傳․法華經顯應錄及高麗眞淨之海東傳弘錄中抄錄而成者, 收有唱題之頃地獄皆空以下百十四緣.
【법화존자法華尊者】
p3404-中→ (?~680)唐代僧. 卽天台宗第六祖智威. 處州縉雲(位於浙江)人, 俗姓蔣. 十八歲遇梵僧, 起出家之志, 遂往天台山國淸寺師事灌頂. 受具足戒後, 咨受心要, 定慧兼備. 上元元年(674), 入蒼嶺普通山, 以其地狹, 更赴軒轅鍊丹山, 披荊斬棘, 名其地爲法華. 卽而學徒來集, 習禪者三百人, 聽講者達七百餘人. 尊者天性多才, 富辭藻, 製姚巖寺碑․頭陀寺碑. 永隆元年(680)示寂, 壽不詳. 世稱法華尊者. [宋高僧傳卷六․佛祖統紀卷七](參閱智威5023)
【법화종法華宗】
p3403-中→ ①卽天台宗. 此宗以法華經爲宗, 故又稱法華宗. 以天台大師智顗爲開祖, 以法華經敎旨爲基礎, 判立五時八敎之敎相, 提倡三諦圓融之理, 主張依觀心之法, 以期速疾頓成. (參閱天台宗1342) ②指日本之日蓮宗. 此宗奉法華經爲主要經典, 故有此稱. 本宗以日蓮爲宗祖, 依法華經弘宣三大祕法之宗旨, 期妙悟卽身成佛. (參閱日蓮宗1457)
【법화참법法華懺法】
p3408-中→ 爲誦讀法華經, 行懺悔罪障之修法. 爲天台宗重要之法儀. 行此懺法, 須先潔淨道場與身體, 其次禮拜勸請諸佛, 懺悔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之罪, 行道․誦法華經․行觀法等, 爲期二十一日.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 早在南朝天嘉四年(563)時, 陳文帝卽曾在宮中之太極殿行此懺法. 至隋代, 智顗根據觀普賢經․法華經等, 著成法華三昧懺儀一卷, 此後遂有自該書摘要抄出而別行於世之法華懺法(又稱法華三昧․法華懺). (參閱法華三昧3396)
【법화칠유法華七喩】
p3394-上→ 指法華經所說之七種譬喩. 卽(一)火宅喩, 出自譬喩品. 火, 比喩五濁․八苦等;宅, 比喩三界. 謂三界之衆生爲五濁․八苦所逼迫, 不得安穩, 猶如大宅被火所燒, 而不能安居. (二)窮子喩, 出自信解品. 謂二乘之人無大乘功德法財(卽六度萬行)得以莊嚴;猶如貧窮之子, 缺乏衣食之資以活身命. (三)藥草喩, 又作雲雨喩. 出自藥草喩品. 藥草, 比喩三乘人之根性. 草有小草․中草․大草三種, 依次比喩天人․聲聞緣覺․藏敎菩薩. 藥草雖有大中小之不同, 若蒙雲雨霑潤, 皆能敷榮鬱茂, 治療衆病. 以喩三乘之人, 根器雖有高下之別, 若蒙如來法雨潤澤, 則能成大醫王, 普度群生. (四)化城喩, 出自化城喩品. 以喩涅槃能防止見思之非, 禦生死之敵. 謂如有人欲至寶處, 而於中途懈退, 有聰慧之導師, 權化作城, 使之暫爲止息, 然後令其得以至寶所. 以喩二乘人初聞大敎, 中卽忘失, 而流轉生死;故世尊權設方便, 令其先斷見思煩惱, 而暫證眞空涅槃, 以爲蘇息, 而後至於究竟之寶處(比喩實相之理, 卽指究竟大涅槃). (五)衣珠喩, 又作繫珠喩. 出自五百弟子受記品. 謂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 親友以寶珠繫於其衣中;而其不覺知, 自受貧苦. 後經親友告知, 乃得寶珠, 衣食受用無極. 以喩二乘之人, 昔於大通佛所, 曾下大乘之種, 然爲無明所覆, 未能覺了, 後由如來方便開示, 乃得證大乘之果, 利樂無窮. (六)髻珠喩, 又作頂珠喩. 出自安樂行品. 髻珠, 指輪王髻中之珠. 輪王, 比喩如來;髻, 比喩二乘權敎;珠, 比喩一乘實理. 珠在髻中, 猶如實理爲權所隱. 此謂如來於法華會上開權顯實, 授記二乘而得作佛, 猶如輪王解髻中之珠, 以與功臣. (七)醫子喩, 又作醫師喩. 出自如來壽量品. 醫, 比喩如來;子, 比喩三乘人. 謂諸子無知, 飮他毒藥, 心卽狂亂, 其父設方便, 令服好藥, 以治其病. 此喩三乘之人信受權敎, 不得正道, 如來設各種方便, 令服大乘法藥, 速除苦惱, 無復衆患. [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參閱譬喩6809)
【법화팔강法華八講】
p3395-下→ 日本佛敎用語. 又稱御八講會․御八講. 略稱八講. 爲講讚供養法華經之法會;因係將法華經八卷, 分別於八座講說, 每一座講說一卷, 故稱法華八講. 此種法會源自中國, 後盛行於日本. 據法華經傳記卷三唐代慧明傳載(大五一․五八中):天曰:『吾匆匆欲還天上, 師以一部典, 分八而講.” 明曰:『所持七卷, 將分七座, 何必八講?』天曰:『法華是八年說, 若八年講實久, 樂開八座, 擬八歲說, 略可佛旨.” 明伏膺, 裁七卷經成八軸, 爲天開講八座.卽記慧明應天人所請, 擬法華八年之說法, 行八座開講法華經, 是爲法華八講之始. 於日本, 有將法華經八卷, 加上開經之無量義經, 及結經之觀普賢經, 分爲十座以講說, 稱爲法華十講. 亦有將法華經二十八品加上開․結二經, 一日講讚一品, 爲歷時三十日之講讚法會, 稱爲法華三十講. 或有一日講讚二品者. 又此等法會, 皆稱爲法華會․法華問答講. [叡山大師傳․日本紀略後篇卷十三․扶桑略記卷二十三․卷二十六․卷二十九․元亨釋書卷二․七大寺年表]
【법화팔엽法華八葉】
p3395-下→ 依密敎所說, 妙法之蓮華, 卽表示衆生之肉團心;故猶如肉團心有八瓣, 妙法之蓮華亦爲八葉白蓮華, 此卽稱法華八葉. [法華祕略要鈔卷一]
【법화현론法華玄論】
p3402-中→ 凡十卷. 隋代嘉祥大師吉藏(549~623)撰. 又稱法華經玄論.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本書乃吉藏依三論敎旨, 以闡釋法華經之要義. 內容包括:(一)弘經方法, 闡明弘傳法華經之方法. (二)大意, 說明佛說法華經之十六種因緣. (三)釋名, 解釋經題妙法蓮華之義. (四)立宗, 闡明法華經之宗旨. (五)決疑, 論波若․淨名․法華三經之異同等. (六)隨文釋義, 次第論釋法華經二十八品之大綱. 書中博引僧叡․慧觀․道朗․劉虫乙․鳩摩羅什․僧肇․求那跋摩․道生․慧遠․菩提流支等諸師之說. [法華論疏卷上․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三論宗章疏]
【법화현의法華玄義】
p3400-下→ 凡十卷(二十卷). 天台大師智顗在隋開皇十三年(593)於荊州玉泉寺講述, 灌頂筆記. 全稱妙法蓮華經玄義. 略稱法華經玄義․玄義․妙玄. 爲法華三大部之一.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北宋天聖二年(1024), 遵式奏請入藏. 本書詳釋妙法蓮華經之經題, 竝說明法華經幽玄之義趣. 本書內容分七番共解․五重各說二部分. 卽於五重玄義(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敎)分通․別二門以釋之. 通釋乃設標章․引證․生起․開合․料簡․觀心․會異等七科, 以通解一部經之大綱, 卽所謂七番共解. 別釋乃就前述五重玄義一一詳說之, 稱爲五重各說. 第一釋名章, 闡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五字, 1․標章 2․引證 3․生起 通釋4․開合 5․料簡 6․觀心 1․判通別 7․會異 1․妙法2․定前後1․略示 3․出 舊 4․正 解 1․法(三妙法) 1․定法譬 1․通釋(待絶二妙) 1․釋名 2․蓮華2․引舊解2․正釋 1․境妙 2․辦體 3․出經論 2․智妙 別釋3․明宗 4․正 解 2․妙 迹門3․行妙 4․論用 3․經 4․位妙 5․判敎 5․三法妙 2․別釋 6․感應妙 7․神通妙 8․說法妙 9․眷屬妙 10․利益妙 本門1․本迹 2․十妙 其內包含待絶二妙․迹門與本門之妙等. 第二辨體章, 闡明諸法實相爲本經之經體. 第三明宗章, 强調一乘眞實, 以一佛乘之因果爲本經之宗旨. 第四論用章, 以斷疑生信․增道損生爲經之作用. 第五判敎章, 立五時八敎之說, 而以本經爲超八醍醐․純圓獨妙之敎. 其內容列表如前頁.
【법화현의석첨法華玄義釋籤】
p3402-上→ 凡二十卷(或十卷). 唐代湛然(711~782)著於廣德二年(764). 又稱天台法華玄義釋籤․法華釋籤․玄義釋籤․玄籤․釋籤․妙法蓮華經玄義釋籤.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本書乃箋釋智顗之法華玄義之作. 全書將法華玄義之本文作適當之分節, 先示本文, 次釋文旨字義, 於主要處敷演補釋. 文中對於三論之吉藏․法相之窺基․華嚴之法藏․慧苑․澄觀等之說, 多所評駁, 而力闡天台一家之眞意. 後世硏鑽玄義者, 多以本書爲指南. [天台宗章疏․東域傳燈目錄卷上․佛祖統紀卷十․卷二十五․卷四十七․大明三藏聖敎目錄卷四․ 閱藏知津卷三十九]
【법화현찬法華玄贊】
p3402-中→ 凡十卷. 慈恩大師窺基(632~682)撰. 又稱妙法蓮華經玄贊․法華經玄贊․玄贊. 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本書由法相宗唯識學之立場解釋法華經, 依據攝大乘論等之說, 自一乘方便三乘眞實之立場, 批判天台․華嚴宗之說, 文中甚多引用世親之法華論․劉虫乙之注法華經․慧表之注無量義經等, 頗忠於原典. 內容首先敘述法華經興起之因, 其次闡明經之宗旨, 解釋經品之得名, 以彰顯經品之廢立․經品之次第, 其次再解釋經之本文. 本書有藏文譯本, 題爲妙法蓮華註, 收錄於西藏大藏經中. 本書之注釋書有法華玄贊義決一卷․法華玄贊攝釋四卷․法華玄贊決擇記八卷等.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法相宗章疏]
【법황法皇】
p3373-上→ 日本佛敎用語. 指落髮出家入佛門之日本天皇. 又作太上法皇․禪定法皇. 始於天平勝寶元年(749)聖武天皇之讓位就行基受菩薩戒, 迄正德三年(1713)靈元天皇止, 計四十餘人. 又親王之出家者, 稱爲入道親王. 出家後之親王, 稱爲法親王;其所住之寺, 稱爲宮門跡. 復次, 內親王(日本天皇之姐妹或皇女)之入道者, 稱爲尼宮;其所住之寺, 稱爲比丘尼御所. [帝王編年記卷十四․卷十五]
【법회法會】
p3411-下→ ①佛敎儀式之一. 又作法事․佛事․齋會․法要. 乃爲講說佛法及供佛施僧等所擧行之集會. 卽聚集淨食, 莊嚴法物, 供養諸佛菩薩, 或設齋․施食․說法․讚歎佛德. 印度古來卽盛行此類集會, 其種類名目甚多. 茲分印度․中國․日本等三方面敘說如下: (一)印度:十誦律卷五載有紀念佛陀五歲時剪頂髻之般闍婆瑟會(梵 pañca-vārṣikamaha). 玄應音義卷十七譯之爲般遮于瑟會․五年一大會, 意卽五年擧行一次之無遮大會. 無遮, 卽不分聖賢․道俗․貴賤․上下, 無遮平等行財法二施之法會. 大唐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條卽記載該國五年一度擧行無遮大會. 娑婆瑟會(梵 sad-vārṣikamaha), 則爲紀念佛陀六歲時頂髻再立之集會, 每六年一會, 又稱六歲會. 此外, 尙有慶祝一般人民剪頂髻之二月會.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則擧有佛陀誕生․成道․初轉法輪等法會. 佛生日大會又稱灌佛會(一般稱浴佛節, 星馬一帶稱衛塞節), 爲紀念佛陀誕生之集會. 菩提大會, 卽成道會, 乃慶讚佛陀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 成就正等正覺之會. 轉法輪大會, 爲紀念佛陀於鹿野苑對五比丘說法初轉法輪之會. 另有供養佛陀弟子羅睺羅․阿難等之羅睺羅大會․阿難大會. 據高僧法顯傳摩頭羅國條載, 在印度, 從羅睺羅․阿難․文殊․觀音, 乃至經․律․論三藏及般若波羅蜜等, 均設有諸種供養法會. 因布施乃祈福之要道, 故帝王․富豪長者, 每向廣大群衆行施捨大會. (二)中國:後漢時卽有皇帝行齋會之事. 歷代三寶紀卷四載, 光和三年(180), 後漢靈帝於洛陽佛塔寺飯諸沙門, 懸繒燒香, 散花燃燈. 或設會討論佛義․講經等, 以達祈福增慧之目的. 齋請僧侶之法會稱爲千僧會․萬僧會. 南朝梁武帝中大通元年(529), 於同泰寺設救苦齋;中大通五年, 又於同泰寺設無遮大會, 帝親自講金字般若經. 此外, 行於我國之法會尙有水陸會, 卽設齋食供養水陸有情之法會;梁武帝時, 始行於金山寺. 放生會, 乃由他處買進受捕之魚鳥牲畜, 於三寶前爲其說法, 授三皈五戒, 再放之於山野沼澤․泉池河水, 此卽放生會. 華嚴會, 乃講讚華嚴經之法會. 盂蘭盆會, 卽於每年七月十五日, 以百種物供養佛法僧三寶, 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獅子會, 九月重陽, 諸僧皆坐獅子座, 作法事講說. 此外, 據荊楚歲時記龍華會條載, 四月八日諸寺各設齋, 以五香水浴佛, 以爲彌勒下生之徵, 稱爲龍華會. 又依敕修百丈淸規․幻住淸規等所制, 禪宗例年應修之法會如下:慶祝聖壽萬歲之祝聖會, 紀念佛陀誕生或成道等之佛降誕會․成道會․涅槃會, 帝王忌日所修之國忌會, 祈求晴雨之祈禱會, 祈安居如意之楞嚴會, 祈禾苗生長之靑苗會. 其他尙有觀音菩薩聖誕會․達摩忌會․百丈忌會․開山歷代祖忌會等. 目前一般較常擧行之法會爲光明燈會․報恩會․金剛禪坐會․婦女法座會․念佛會․消災會․福壽會等. 此類法會大多於農曆初一․十五擧行;其進行程序, 先由僧衆諷誦經典, 信徒隨衆禮拜, 再由有德師僧開示佛法, 其後竝於寺院中用齋. 又有傳授三壇大戒之法會, 每年由各寺院輪流承辦. 此法會之目的在使有志於深入經藏, 或從事弘法利生之佛子, 經三師七證爲授沙彌戒․比丘戒․菩薩戒等三大戒, 俾使成爲正式之出家人. 戒期由一個月至五十天. 另有祈求國泰民安之仁王護國法會(由中國佛敎會擧辦)․紀念先總統 蔣公逝世紀念法會. 從農曆元月至十二月, 正式之佛敎法會如下:元月一日彌勒佛聖誕法會․元月九日供佛齋天法會․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聖誕法會․四月八日佛陀聖誕法會․六月十九日觀音菩薩成道紀念法會․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供僧會․七月二十九日地藏菩薩聖誕法會․九月十九日觀音菩薩出家紀念法會․九月二十九日藥師佛聖誕法會․十一月十七日阿彌陀佛聖誕法會(擧辦彌陀佛七)․十二月八日佛陀成道紀念法會. (三)日本:宮中常修御齋會․仁王會․季御讀經等. 平安時代, 有所謂南京三會(宮中御齋會․興福寺維摩會․藥師寺最勝會)與北京三會(法勝寺大乘會․圓宗寺法華會․圓宗寺最勝會);其他, 諸大寺年中之行事, 從正月之修正會․御齋會․比叡懺法․溫室․布薩, 以至年終之佛名會, 其間尙有各種法會. 這些法會多爲祈皇室及國家之安泰而修, 採用說鎭護國家的金光明最勝王經․仁王般若經等, 前者於御齋會․最勝會;後者於仁王會上講說. 竝且, 除了臨時․例時之仁王會外, 亦有天皇在位中一度所修之一代一度仁王會(大仁王會). 修供養經論之法會, 有大般若會․華嚴會(知識供)․唯識會․俱舍會等. 講說經典之法會, 稱爲講;而後世廣指講說經典以外之法會, 例如舍利講, 又稱舍利會, 爲供養佛遺骨之法會. 遺蹟講, 爲供養佛足石等, 以示渴仰釋尊遺蹟之講會等. 講說法華經之法會, 一般有將八卷分八座而講之法華八講, 或加開結二經(無量義經․觀普賢經)爲十座之法華十講, 以及講二十八品加上開結二經, 而爲三十座之法華三十講. 法會之儀式每視其性質而有不同, 一般進行之方式乃以各種法物幢幡莊嚴佛殿, 復於佛前獻上香華․燈燭․四菓等, 竝行表白․願文․諷誦經贊等. 又參列法會, 從事讚唄誦經等職者, 稱爲職衆. 一般謂七僧係指導師(講師)․讀師(讀誦經論者, 與導師合稱講讀師)․咒願師․三禮師․唄師․散華師與堂達(傳達願文者)等. 凡具此等七衆之法會, 均稱爲七僧法會. 此外, 導師․咒願師․唄師․散華師․梵音師․錫杖師․引頭․堂達․衲衆等合稱九僧(大法會三九僧). 司掌法會一切行事之職者, 稱作會行事, 密敎則稱壇行事. 而梵唄․散華․梵音․錫杖等四者, 合稱四個法要. [摩訶僧祇律卷三․卷二十七․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十四․卷三十三․卷四十․有部目得迦卷八․卷十․佛祖統紀卷三十三․東大寺要錄卷三至卷五]. ②(1500~1579)明代僧. 浙江嘉善(嘉興西南)人, 俗姓懷. 字雲谷. 初習儒業, 博通經史, 後剃染於大雲寺, 專習天台小止觀法門. 時値法舟濟禪師於杭州天寧寺掩關, 師乃前往參叩, 法舟示以止觀要旨, 竝令參念佛者是誰之話頭, 師依敎而行, 日夜參究. 一日, 受食之際, 食器墮地, 豁然有省, 蒙法舟之印可, 遂入天界毘盧閣隱居三年, 篤志勵學. 復至鎭江棲霞山千佛嶺下結庵寓止, 久之, 名士達貴多往護法, 興建禪堂, 江南叢林之興起於焉肇基, 四方風從者不計其數, 憨山大師與明代通儒袁了凡等, 皆從師受敎悟旨. 師平日常坐不臥, 四十年如一日. 開示學人時, 特以唯心淨土法門爲修行之要. 每至一道場講習, 必先擧揚百丈規矩, 時人稱爲禪道中興之祖. 萬曆七年示寂, 世壽八十, 法臘五十五. [攝山志卷三]
【법흥선사法興禪寺】
p3426-下→ ①位於臺灣屛東潮州鎭. 弘定法師創建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 十餘年間, 先後完成天橋․齋堂․寮房․慈悲講堂․觀音殿․三寶殿․念佛堂․佛學圖書館等建築. ②位於臺灣高雄壽山公園內. 聖雄法師開創於民國五十五年(1966). 寺依山而建, 有圓型之大雄寶殿, 及講堂․客堂․禪房․齋堂․寮房․五層舍利塔․祖師堂等建築.
【법희法喜】
p3391-中→ ①又作法悅. 指聽聞佛陀敎法, 因起信而心生喜悅. 舊譯華嚴經卷二(大九․四○三中):佛音能起歡悅心, 普令衆生得法喜.[讚阿彌陀偈]. ②梵名 Dharmanandi. 爲四世紀時兜佉勒國之僧. 音譯曇摩難提. 意譯法喜. 於苻秦建元年間(365~370)來華, 參與譯經事業. (參閱曇摩難提6238)
【법희식法喜食】
p3392-上→ 梵語 dharma-prīty-ālāra. 二食之一, 九食之一. 指佛法. 行者由於聽聞佛法, 心生歡喜, 而增長善根, 資益慧命, 猶如世間之食物.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一․法華經卷四](參閱二食206․食3997)
【법희지法喜志】
p3391-中→ 凡四卷. 明代夏樹芳撰, 馮定校閱. 全名爲名公法喜志. 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 係收錄自西漢東方朔至元初楊維禎等歷代二○八位名士之傳記集. 四庫全書總目謂其共有三卷. 卷首有竹觀衡․鄒迪光․顧憲成․吳亮等之序及自序. 其內容以參禪者爲主. 依作者自序所載, 夏氏得玉凡山人所著之參禪者之傳記集物外英豪錄, 認爲該書誤謬不堪讀, 故發心作書. 遂於暇時將諸名公之言行․歷史書․文集․僧史․語錄等拾集編纂. 惟各傳極短, 不注出典, 大體二百字左右, 均略記出身及簡單之經歷, 竝附其與佛敎有關言行之一․二. 本書所輯錄之人物, 佔有各代名士之大半, 然未包括與皇帝及王室有關係者. 唐中期以後, 禪宗興隆, 一般士人多與參禪者和禪師往來, 故本書編纂之旨趣, 乃集錄參禪學道之士, 然唐代以前之人物則不限於此. 故本書除收參禪學道者之外, 亦含與佛敎全然無關者. 明代陽明心學曾流行一時, 當時親禪之居士甚多, 夏氏亦爲其中之一, 然其經歷不詳. 除本書外, 作者尙有栖眞志四卷․茶董二卷․奇姓通十四卷等著作.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五․中國佛敎史籍槪論(陳垣)]
【벽견僻見】
p5959-中→ 指邪僻不中於理之惡見, 如身見, 邊見, 邪見, 戒取見, 見取見等五見. 屬於根本煩惱之一. 此類惡見令人執著有我, 否定因果之理, 或以牛, 狗戒等偏邪之戒律爲達於涅槃之行. 俱舍論卷十八(大二九․九四中) : 就五僻見, 說邪見重.
【벽관壁觀】
p6212-中→ ①面壁靜觀之意. 梁時, 菩提達摩於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世人稱爲壁觀婆羅門. 據景德傳燈錄卷三載, 達摩初至建業, 與武帝語不相契, 遂寓止嵩山少林寺, 面壁而坐, 終日黙然, 人莫測其意, 稱爲壁觀婆羅門․壁觀胡僧. [五燈會元菩提達摩大師章]. ②指一意禪觀, 身心如牆壁, 寂靜而不動, 一切妄想不能侵入. 卽指禪宗初祖菩提達摩所傳禪法之特點爲心如壁立. 達摩主張人人皆具有佛性, 但因認識謬誤, 故以假爲眞. 爲使人達到佛敎眞理, 則須修禪. 據小室六門所載, 修禪之方法爲(大四八․三六九下):凝住壁觀, 無自無他, 凡聖等一;堅住不移, 更不隨於文敎, 此卽與理冥符, 無有分別, 寂然無爲.所謂與理冥符, 卽與自身所具有之佛性相契合;凝住壁觀則爲達到此一目的之修行方法.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二謂, 達摩以壁觀敎人安心, 外止諸緣, 內心無喘, 心如牆壁, 可以入道. 安心卽指安心於道;外止諸緣指完全停止對外在世界的認識;內心無喘指連自己之呼吸亦感受不到. [續高僧傳菩提達摩傳․釋門正統卷八]
【벽나薜蘿】
p6513又作薜羅. ①原指薜荔與女蘿等蔓草, 多用於比喩隱士所著之衣. 在佛敎中, 轉指破袈裟, 蓋形容僧衣之陋劣, 故又稱薜服. ②爲古代印度極大數之名稱. 新華嚴經卷四十五列擧一百洛叉(十萬)爲一俱胝, 俱胝俱胝爲一阿庾多, 依此而漸次轉倍, 計一二二個大數, 薜羅卽爲其中之第六十三.
【벽담대불사碧潭大佛寺】
p5849-下→ 位於臺北新店碧潭樂園內. 落成於民國五十四年(1965)元月, 禮聘道安法師爲第一任住持, 能定尼師爲副住持. 同年六月, 能定升座爲第二任住持. 本寺大殿稱爲圓通寶殿, 其內供奉觀世音菩薩. 寺內建築雕樑畫棟, 寺外環境優美, 信徒及遊客終日不絶.
【벽라작갈라 薜扌羅斫羯羅】
p6513-上→ 梵語 velācakra. 意譯時輪. 爲古代印度之計時器具. 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對薜扌羅斫羯羅之敘述(大五四․二二五下):於要處安小土臺, 圓闊一尺, 高五寸, 中揷細杖, 或時石上豎丁, 如竹箸許, 可高四指. 取其正午之影, 畫以爲記, 影過畫處, 便不合食. 西方在處, 多悉有之.
【벽라하蘗羅訶】
p6865-上→ 梵名 Graha. 爲魅鬼之一種. 又作蘗口栗何․言我囉訶․羯羅訶. 卽附著人身而不離之魅鬼. 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卷上愛染王品(大一八․二五六下):薩口縛訥瑟咤及諸言我囉訶, 加忿怒降伏, 一夜當終竟.[蕤呬耶經卷中․大日經疏卷七․卷八]
【벽력성霹靂星】
p6882-上→ 梵名 Nirghāeaḥ. 音譯涅伽多, 爲雷電霹靂之義. 卽天狗, 表世之夢幻者. 密敎胎藏現圖曼荼羅中, 此尊位於外金剛部院東方日天之旁, 形像呈肉色童子形, 於頂上合掌, 作飛行之勢. [大日經疏卷五]
【벽망구략설闢妄救略說】
p6882-上→ 凡十卷. 又作天童和尙闢妄救略說. 明代僧密雲圓悟(1566~1642)著, 侍者眞啓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四冊. 圓悟之法嗣漢月法藏主張一○(圓相)爲千佛萬佛之祖, 竝反對曹洞宗抹殺五家宗旨, 遂著五宗原, 乃引起一場禪林間之論諍, 其後漢月之法嗣潭吉弘忍復作五宗救以辯護其師之說. 本書作者圓悟則以爲禪宗不立文字, 更無○之相貌爲千佛萬佛之祖;有此一○, 禪宗慧命勢將斷絶, 爲免後世禪門弟子誤入邪見, 妄認一○而不自悟, 乃述此書以闡揚佛法大意. 淸世宗亦著有揀魔辨異錄一書, 駁斥漢月等之見解. (參閱五宗原1108)
【벽사국薜舍國】
p6512-下→ 薜舍, 梵名 Vaiśāli. 爲印度之古國. 又作毘耶離國․鞞舍離國․維耶國․吠舍釐國. 意譯爲廣嚴國. 位於中印度, 維摩大士住於此國. 又爲七百賢聖於佛陀入滅後一百年, 第二次結集經典之處. (參閱吠舍釐2820)
【벽안호승碧眼胡僧】
p5848-中→ 原指綠眼之異國僧人. 於禪林, 則專稱初祖達磨大師. 略稱碧眼, 碧眼胡. 碧巖錄第四十二則(大四八․一八○上) : 直饒是碧眼胡僧也難辨別, 碧眼胡僧尙難辨別, 更敎山僧說箇什柚?[祖庭事苑卷四]
【벽암집碧巖集】
p5850-上→ 凡十卷. 宋代僧圜悟克勤編.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又稱碧巖錄, 圜悟老人碧巖錄, 圜悟碧巖集. 全稱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 本書初爲雪竇重顯(980~1052)自景德傳燈錄一千七百則公案中, 選擇最重要之百則, 附以頌文;其後, 圜悟克勤(1063~1135)復加垂示, 評唱, 著語, 於宣和七年(1125)始告完成. 各則先是垂示, 次出本則, 頌古, 於每句之下附著語, 及公案拈出者之略傳, 評唱機鋒, 自作頌, 總評唱. 至於碧巖一詞之由來, 係圜悟作評唱於澧州夾山靈泉院時, 其方丈室匾額上之題字. 此二字源於夾山之開祖善會禪師表示其悟境之詩句猿抱兒歸靑嶂後, 鳥啣花落碧巖前. 建炎(1127~1130)年間, 克勤之門人大慧宗杲依敎外別傳不立文字之宗趣而當衆焚毁之, 故本書成後二百年間未見於叢林. 直至元代大德(1297~1307)年間由張明遠重刊, 尊之爲宗門第一書, 方始盛行於緇素之間.
【벽운사碧雲寺】
p5848-下→ ①位於北平西直門外之香山東麓. 據大淸一統志卷七載, 該寺爲元代耶律額爾吉創建, 本名碧雲庵. 至明正統(1436~1449)年間, 內監于經擴建之, 俗稱于公寺. 天啓三年(1623), 魏忠賢再擴建, 改名碧雲寺. 淸乾隆十三年(1748)又加以修建, 在西院建五百羅漢堂, 係仿西湖淨慈寺. 在寺後建大正覺塔, 又稱金剛寶座石塔. 係印度佛陀伽耶塔式, 但亦融合我國建築之傳統手法, 凡大小五座十三層, 高三十五公尺, 白石爲基, 塔座上則立二座小型喇嘛寶塔, 建築雕刻極其精妙, 爲該寺最勝處. 民國十四年(1925), 國父逝世北平時, 遺骸安置於此塔內. 十八年, 在該塔埋其衣冠, 塔卽稱孫中山先生衣冠塚. 境內設有中山紀念堂, 陳列 國父之遺物, 遺墨及遺著. 該寺寺門向東, 凡六進院落, 各組殿宇憑倚山勢, 層層升高, 嚴謹壯觀. 內部以天王殿, 大殿爲中心, 南有羅漢堂, 後有藏經閣, 北有涵碧齋, 其後竝有雲容水態, 洗心亭, 試泉悅山房及大正覺塔等. [畿輔通志卷十三, 帝京景物略卷六, 首都文物略]. ②位於臺灣臺南白河鎭關子嶺枕頭山南麓. 下臨白河水庫及嘉南平原, 風景雅麗, 極具湖光山色之美. 李應祥居士創建於淸嘉慶元年(1796), 寺內供奉之觀音聖像, 係李氏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親自從福建迎來者. 民國二十年(1931)興建大殿, 歷時近五載. 三十八年重建天公廟, 四十三年竣工, 適逢先總統 蔣公巡視過此, 親臨獻香, 竝贈凌霄寶殿之匾額. 五十五年增建地藏殿. 五十九年增建三寶大殿, 此殿乃一宮殿式之大理石現代化建築. 同年成立財團法人. 次年禮聘心田法師爲第十任住持.
【벽정壁定】
p6212-中→ 比喩定如牆壁, 故稱壁定. 定如壁, 惡覺如風, 壁定堅固, 則惡覺之風(指衰․利․毁․譽․稱․譏․苦․樂八風)不能侵入. 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八上):止是壁定, 八風惡覺所不能入.[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
【벽지불辟支佛】
p5613-中→ 梵語 pratyeka-buddha 之音譯. 意譯作緣覺, 獨覺. 又作貝支迦, 辟支. 爲二乘之一, 亦爲三乘之一. 乃指無師而能自覺自悟之聖者. 據大智度論卷十八, 大乘義章卷十七本載, 有二義 : (一)出生於無佛之世, 當時佛法已滅, 但因前世修行之因緣(先世因緣), 自以智慧得道. (二)自覺不從他聞, 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四, 慧苑音義卷上](參閱緣覺6132)
【벽타구타蘗馱矩吒】
p6865-上→ 梵名 Gandakuṭī. 意譯作香臺殿. 爲世尊之居室, 位於祇園精舍中央.
【변계소기색遍計所起色】
p5617-中→ 爲唯識宗所說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 指依第六意識之妄分別所變現之影像, 如空華水月等無實體之諸色相. (參閱法處所攝色3389)
【변계소집성遍計所執性】
p5617-中→ 梵語 parikalpita-svabhāva. 乃唯識宗所立三性之一. 又稱遍計所執相, 分別性, 分別相, 妄計自性, 妄分別性. 略稱遍計所執, 計所執, 所執性. 凡夫於妄情上, 遍計依他起性之法, 乃産生實有我, 實有法之妄執性. 由此一妄執性所現之相, 僅能存於妄情中, 而不存於實理之中, 故稱情有理無之法, 體性都無之法. 此種分別計度之妄執性乃周遍於一切境者, 故以遍計稱之. [解深密經卷二, 瑜伽師地論卷七十四, 成唯識論卷八](參閱三性563)
【변관일체색신상관遍觀一切色身想觀】
p5618-中→ 爲觀無量壽佛經所擧十六種觀法中之第九觀. 又稱眞身觀, 佛身觀, 佛觀. 乃觀想阿彌陀佛眞身之相好光明, 先從一相好入, 觀想彌陀眉間白毫, 極令明了. 復觀想彌陀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 由周身一一毛孔散放光明, 如須彌山, 於圓光之中復有衆多化佛化菩薩, 各皆具足八萬四千之相好光明,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 攝取念佛之衆生, 此卽遍觀一切色身想觀. 故若成就此觀, 自然得見八萬四千相好, 亦可得見十方諸佛之身相, 由見無量諸佛故, 卽得諸佛現前授記. 又此觀名爲眞身觀, 係相對於第八觀之像觀. (參閱十六觀396)
【변광辯光】
p5273-上→ 後唐僧. 永嘉人, 俗姓吳. 字登封. 幼於陶山寺剃度. 爲人耿介, 不與常人交雜. 好作古調詩, 然皆苦僻寡味. 擅長草隸, 名重一時. 後入長安, 於昭宗御榻前書, 敕賜紫方袍, 官翰林供奉. 後唐長興年中(930~933)示寂, 世壽不詳. [宋高僧傳卷三十]
【변국邊國】
p6709-上→ 卽弊生處. 爲中國之對稱. 指佛法盛行區域之外的邊埵偏遠之國(或城鎭․聚落). 佛法弘傳之初期, 於制戒上, 爲符於弘法情形輕重緩急之差別, 乃以中國․邊國之分, 而規定受戒時至少需有十師或五師之差異. 邊國本無敎團組織, 能符於授戒資格之人選極有限, 故降低其限制, 俾使欽慕內法眞諦者得以順利出家. 於諸經論中所擧邊國之名計有奔荼跋達那․窣吐奴․鄔波窣吐奴․輸那․大秦․安息․安陀羅舍婆羅(裸國)․兜呿羅等數十處. [十誦律卷二十五․百一羯磨卷五․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參閱中國1023)
【변기辯機】
p6876-上→ 唐代僧. 師形貌偉晳, 少懷高蹈之節, 爲長安大總持寺薩婆多部道岳法師之弟子. 玄奘大師自西域歸來, 攜回梵文經本六百餘部, 於長安弘福寺譯經時, 譯場內尙有諳解大小乘經論之證義者十二人․綴文者九人․字學及證梵語者各一人及筆受者若干;師卽爲綴文者之一, 玄奘大師之大唐西域記一書卽由師執筆綴文而成.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大唐西域記卷十二]
【변무변론邊無邊論】
p6709-下→ 指計執於世間之有邊際․無邊際者. 爲古代印度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中, 依前際(過去)而起之邪見. 共有四種, 故又稱四種邊無邊論․四邊無邊論. 卽:(一)入定觀察世間而計有邊際, (二)入定觀察世間而計無邊際, (三)入定觀察世間而計亦有邊際亦無邊際, (四)以捷疾智觀察世間而計非有邊非無邊. 此邊無邊論相當於外道十六宗之無邊等論宗之主張. [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大乘義章卷六六十二見義](參閱六十二見1241)
【변무애해辯無礙解】
p6875-中→ 梵語 prati-bhāna-pratisaṃvidaḥ. 四無礙解之一. 又作辯無礙智․辯無礙辯․樂說無礙辯. 謂佛․菩薩應衆生之根機而巧妙說法, 所說契於正理而無滯礙之智解與辯才. 又以法․義․辭等三種無礙之智, 爲衆生樂說自在, 故稱樂說無礙辯.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俱舍論卷二十七․大智度論卷二十五](參閱四無礙解1778)
【변문變文】
p6913-下→ 爲唐代以來, 受佛敎影響而流行之說唱文學作品之一. 佛敎用以講述佛經故事, 宣揚敎義. 變, 爲變更․改寫之意. 取材於佛敎經典中富於神變之記事, 竝加舖述改寫, 使其通俗生動, 而適合敎化民衆之文, 稱爲變文. 日本學者一般多以變爲變相圖之意;說明講唱變相圖之法會稱爲俗講, 俗講所用之通俗話本卽稱變文. 蓋唐․五代頃, 各寺院講經說法時, 常以變文與變相圖相配合, 其後則泛指民間同性質之說唱文學. 變文産生之年代, 可能爲中唐時期, 現存年代最久者爲身餧餓虎變文. 現存原本之總數不詳, 大約有八․九十種之多, 其名稱亦有由後人所命名者. 變文之範疇, 除稱爲變文者外, 擧凡變․緣起(變文等之發端語)․傳․傳文․押座文(講經前所唱之韻文)․唱文․講唱文․講經文․詞․詞文․歌等均屬之. 其中, 講經文與變文之區別在於講經文之形式有經․白․唱三段, 變文則一般竝無經之引文, 或對經文作字句解說, 僅有白․唱二段之形式, 爲適於民衆之敎化, 故講唱內容皆以圖畫爲中心, 竝採用自由而通俗化之方式宣講. 變文之內容多取材於佛敎經典或我國固有之民間故事. 取材自佛敎經典之變文有妙法蓮華經變文․阿彌陀經變文․維摩經變文․目連救母變文․父母恩重經變文․降魔變文․地獄變文․八相變․目連緣起․溫室經講唱押座文等等;取材自故事者則有王陵變文․伍子胥變文․蘇武李陵執別詞․張淮深變文․王昭君變文․舜子至孝變文等等. 其形式約有三種:(一)散文與韻文相間, (二)全部散文, (三)全部韻文. 第一種形式較爲常見, 對後來之寶卷․鼓詞․彈詞等俗文學有顯著影響. 此外, 竝有前述唱經․押座文等形式. 維摩經變文卽初引經文, 次以韻文闡述經義, 以便於歌唱. 又如八相成道變文, 於經文․韻文之後, 更註釋韻文之義, 而以會話體加以說明. 歡喜國王緣變文則初起卽略述本文之由來. 淸光緖二十五年(1899), 敦煌鳴沙山千佛堂石室藏卷被發現, 其中, 唐․五代之民間文學資料極富, 內容爲:(一)民間歌謠․佛曲等詩歌類, (二)散文․俗語小說類, (三)變文. 此後遂展開對於變文之原典蒐集․覆刻校訂․作成目錄․介紹硏究等工作. 其原典大多收藏於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國家圖書館․北京圖書館三處. 敦煌所出變文現存目錄(周紹良編)․敦煌文學硏究書目(太田辰夫編)所載之變文, 均爲七十八種;但二書內容竝非一致, 對照合倂之下, 共計九十一種. 王重民等所編敦煌變文集亦收錄七十八種. 周紹良所編敦煌變文彙錄則收錄三十六種. [倫敦博物館敦煌書目(羅福萇編, 國學季刊第一卷第一號)․倫敦所藏敦煌卷子經眼目錄(向達編, 圖書季刊新一卷四號)․巴里敦煌殘卷序錄第一輯․第二輯(王重民編)․巴黎國家圖書館敦煌書目(羅福萇編, 國學季刊第一卷第四號․第三卷第四號)․巴里圖書館敦煌寫本書目(陳翔編, 國學論衡第三期)․變文及唱經文目錄(向達編, 唐代俗講考附錄, 燕京學報第十六期)․敦煌所出變文現存目錄(周紹良編, 敦煌變文彙錄所收)․敦煌零拾(羅振玉)․敦煌掇瑣(劉復)․敦煌石室寫經題記與敦煌雜錄(許國霖)․鳴沙餘韻(矢吹慶輝)․大正新修大藏經第八十五卷古逸部](參閱敦煌變文4971)
【변발辮髮】
p6778-下→ 梵語 śikhā-jaṭā. 又作尸迦髮. 卽編結之髮. 密敎不動明王左肩垂一辮髮, 表示奴僕賤相;於深祕則表示第一義諦, 或平等視一切衆生而垂慈悲之義. 底哩三昧耶經卷上(大二一․一五上):左垂一髮向下者, 是垂慈悲之義, 悲念下惡極苦惱衆生也.[希麟音義卷五]
【변變】
p6912-上→ ①梵語 parIṇāma. 從甲物産生乙物, 稱爲變. 一般稱變作․變化․變現. 唯識宗認爲, 一切現象之存在均由識所生․由識所現, 稱爲唯識所變.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載, 變有生變與緣變兩種. 卽:(一)生變, 卽因能變(梵 hetu-parIṇāma), 爲轉變之意. 卽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等流․異熟二因之習氣, 能轉變生出諸法. (二)緣變, 卽果能變(梵 phala-parIṇāma)爲變現之意. 卽由第八識中等流․異熟等兩種習氣變現出諸識, 再由八識之自體(能變)變現出見․相(所變)二分, 緣變卽指其中之相分(影像), 如眼等諸識能變現色等之相分. 又第八識能執持種子及有根身(身體), 稱爲執變, 卽執受之意. 若加前所述之生變․緣變, 則竝稱三變. 但一分家之安慧僅承認識之自體分, 以見․相二分雖似依他而實爲無法, 故以轉變爲變現或變異之意;相對於此, 法相宗採用四分家護法之說, 以見․相二分爲依他法, 認爲轉變乃改轉之意, 卽以變之主體之能變識, 有因能變․果能變之別, 其所變之相分, 亦有因緣變․分別變之別. [成唯識論卷一․卷二․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卷七末]. ②指變相. 卽依經典之記載, 描繪佛之本生譚․淨土莊嚴, 及地獄相狀等之圖畫. (參閱變相6917)
【변상辯相】
p6875-中→ 隋代僧. 生卒年不詳. 瀛州(河北)人, 俗姓史. 師事少林寺之慧遠(523~592), 硏讀十地經論, 於涅槃經有特殊之見地. 文帝開皇七年(587), 師隨慧遠入長安, 建淨影寺, 住寺弘法. 其後, 煬帝設道場於洛陽, 召請高僧講道, 師亦在召請之列. 至唐代, 師住勝光寺, 頗受高祖․太宗之禮遇. 貞觀初年示寂, 世壽七十餘. [續高僧傳卷十二]
【변상變相】
p6917-中→ 指依經典之記載, 描繪佛之本生譚, 或淨土莊嚴․地獄相狀等之圖畫, 用以宣傳敎義. 又作變像․變繪. 略稱變. 變, 乃變動․轉變之意, 卽將種種眞實之動態, 以圖畫或雕刻加以描繪, 如畫彌陀淨土之相, 稱爲彌陀淨土變;畫兜率天彌勒淨土之相, 稱爲彌勒淨土變;依華嚴經所畫之七處八會或七處九會, 稱爲華嚴變相;畫地獄之種種相, 稱爲地獄變相等. 據洛陽伽藍記卷五載, 北魏僧惠生曾於揵馱羅國之雀離浮圖, 摹寫釋迦四塔變. 又從現今山琦(梵 ś樗鹹hī)․巴赫特(梵 Bhārhut)等之古雕刻及古壁畫中, 有關佛傳或本生譚之變相亦不少, 可見印度古來卽有諸種變相之雕畫. 我國及日本所描繪之變相圖, 初時多爲彌陀․藥師․釋迦․觀音․彌勒等之淨土變相, 及彌陀․觀音․彌勒等之來迎變相;其後漸有華嚴變相․法華變相․地獄變相․十王變相等之繪製. 此外, 其他重要之變相尙有鄮縣阿育王寺塔之四本生變相(卽於塔之四面分別刻鏤薩埵王子變․捨眼變․出腦變․救鴿變等), 及大慈恩寺翻經堂壁上之古今翻譯圖變, 平康坊菩薩寺有吳道玄之智度論色偈變及維摩變, 黃梅東山寺廊壁有盧珍之楞伽經變等. 在日本, 亦有四佛淨土․本地垂迹․二尊遣迎等各種變相之造立. 變相之構圖, 雖亦有僅以二․三形像所成者, 然大部分變相則多繪有數十百尊之佛․菩薩․諸天․人及各類畜生, 竝配以宮殿․樓閣․山水․樹木․花草等;其圖相及顔色極爲複雜. 又依材料之別, 有壁畫․柱繪․絹紙圖, 或木雕․石刻․泥塑等多種. 此外, 於日本, 亦稱淨土變相爲淨土曼荼羅, 係受密敎影響之訛稱, 實際上, 變相與曼荼羅之意義逈異.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十五․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三弘忍傳․開元釋敎錄卷十․高僧法顯傳師子國無畏山精舍條](參閱曼荼羅4400)
【변성남자變成男子】
p6915-中→ 女子變成男子之意. 與轉女成男同義. 據諸經論載, 女人身有五種障礙, 卽障礙成爲梵天王․帝釋․魔王․轉輪王․佛等. 因有成佛之障礙, 故欲成佛, 須先轉變其身形爲男子之身. 如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卽載有八歲龍女變成男身, 往生南方世界成佛之事. 故諸佛亦立有一切女人各變成男子之願. [中阿含卷二十八瞿曇彌經․無量壽經卷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參閱轉女成男6616․變成男子願6915)
【변성남자원變成男子願】
p6915-下→ 又作女人往生願. 爲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五願. 卽阿彌陀佛未成佛前, 爲法藏比丘時, 於世自在王如來所, 曾經發願, 若有女人聞佛名號, 信樂本願, 發菩提心, 則其壽終, 能得男身, 而往生極樂淨土.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下):設我得佛, 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 其有女人聞我名字, 歡喜信樂, 發菩提心, 厭惡女身, 壽終之後, 復爲女像者, 不取正覺.此外, 於密敎則獨許以女身成佛.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
【변성왕變成王】
p6914-下→ 又作卞城王․變性王․變城王. 爲冥界十王之第六. 據預修十王生七經․地藏十王經等所擧, 亡者在冥途中, 於六七日(卽第六個七日)時, 會至此王之處, 接受生前所造善惡業之審判. 此王之本地爲彌勒菩薩, 乃職司對亡者懲惡勸善之冥官. 此王掌管之冥界第六殿, 係大海底正北沃燋石下之大叫喚大地獄. 據傳亡者在抵達第六殿之前, 途中有一難處, 名爲鐵丸所, 凡生前作惡多端者, 獄卒卽押赴該地, 使其五體伏跪, 受大石搥打, 死而復活, 活又搥打, 如是七日七夜備受種種苦楚, 始至第六殿. 又此王審判刑案之標準, 係依前二殿之秤․鏡, 以測定亡者罪福之輕重. [地藏菩薩像靈驗記卷一](參閱閻羅十殿6339)
【변시종법성遍是宗法性】
p5617-上→ 梵語 pakṣa-dharmatva. 因明用語. 爲因(理由)支三相之一. 乃因明三支作法中, 就因與宗(命題)之關係而檢査論式是否正確之關鍵者. 蓋因必包含宗之前陳名詞(主詞)所有之事件 ; 亦卽因對於宗之前陳而言, 其範圍必相等或較大始可成立, 故稱爲遍是宗法性. 例如擧聲爲無常(宗), 所作性故(因)之立論時, 爲因之所作性, 於宗之前陳名詞聲中含有遍有之性質 ; 卽聲是所作性之一部分, 所作性必具一切聲, 又所作性之範圍較聲爲大, 所作性三字於一切聲決定遍有. 故知依此遍是宗法性之規定所立之因, 其範圍必定大於宗之前陳. [因明入正理論,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 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二]
【변식진언變食眞言】
p6918-下→ 係變化食物爲諸天及餓鬼餙饍之咒語. 又作變食咒․變食陀羅尼. 卽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所記載(大二一․四六五上)那謨薩口縛怛他蘗多 口縛盧枳帝 唵 參婆囉 參婆囉吽之咒語. 該經記載佛在迦毘羅城尼俱律那僧伽藍說法, 爾時阿難獨居靜處習定, 於夜三更之後, 親見一焰口餓鬼, 其身形醜陋而枯瘦, 口中有火燃, 咽喉細如針鋒, 蓬頭而爪牙長利, 甚可怖畏;彼告阿難於三日後亦將命盡而墮餓鬼中, 阿難惶怖而詢問免苦之法, 焰口餓鬼明示阿難, 若能施食豫無量餓鬼及百千婆羅門仙等, 竝爲彼供養三寶, 卽得增壽, 竝能令餓鬼得生天上;阿難倉遑至佛所, 陳事乞敎, 佛卽爲彼宣說無量威德自在光明殊勝妙力陀羅尼(卽變食眞言). 據銷釋金剛科儀會要註解卷二載, 行人念此眞言, 或三遍․七遍, 或二十一遍, 由此眞言之力, 其所供物, 自然變成各種諸天餙饍, 皆有五種色香上味, 一一如須彌山. 其法先以淨法界嚂字眞言及吉祥手印加持二十一遍, 以爲淸淨法食, 次念此變食眞言, 而後再念普供養眞言(卍續九二․一三七下)唵 言我言我曩 三婆口縛 革蔑日囉斛. 此外, 依日本之瑩山和尙淸規卷下載, 施餓鬼會中, 所持誦之灑水眞言爲(大八二․四四六中)南無薩縛怛他蘗多 縛盧枳帝 唵 三摩羅 三摩羅吽. [瑜伽集要救阿難陀羅尼焰口軌儀經․慈覺大師請來目錄․佛門必備課誦本]
【변역變易】
p6916-上→ 指因移果易․前變後易之意. 爲變易生死之略稱. 天台宗以無色形之勝劣, 壽期之短長, 但迷想漸滅, 證悟漸增;此迷悟之遷移, 稱爲變易. 唯識宗則以聖者改易分段之身(指具有色形區別及壽期定限的三界五趣生死之身), 而得不可思議殊妙之身, 稱爲變易. [雜阿含經卷二․俱舍論卷二十二]
【변역생사變易生死】
p6916-上→ 又作無爲生死․不思議變易生死․不思議變易死․變易死. 二種生死之一. 爲分段生死之對稱. 卽阿羅漢․辟支佛及大力之菩薩, 以無漏的有分別業爲因, 以無明住地爲緣, 所招感三界外之殊勝細妙的果報身;此一果報之身, 係由無漏之悲願力改轉原先的分段生死之粗身, 而變爲細妙無有色形․壽命等定限之身, 故稱變易身;係由無漏之定力․願力所助感, 妙用而難測, 故又稱不思議身;又以此身乃隨大悲之意願所成者, 故亦稱意成身․無漏身․出過三界身;復以此身旣由無漏之定力所轉成, 已異於其前的分段粗身, 猶如變化而得, 故又稱變化身. 蓋阿羅漢․辟支佛及大力之菩薩已斷盡四住地之煩惱惑障, 不復再受生爲三界內之分段身, 故受生爲三界外之變易身, 然彼等又以此變易身迴入三界中, 長時修菩薩行, 以期達於無上菩提. 又若依法相宗之義, 有四類人能受變易生死之果報, 卽:(一)二乘之無學聖者迴心而入大乘, 於得涅槃之後, 卽可直接受變易身之果報. (二)有學之聖者轉向大乘, 於初地以後亦得受變易身. (三)悲增之菩薩, 於八地以上受此變易身. (四)一類智增之菩薩於初地以上受之. 法性宗則認爲二乘之無學及菩薩之種性以上, 得隨應而受變易身. 據三論宗嘉祥大師吉藏於勝鬘寶窟卷中末之說, 變易生死與分段生死之別乃在:分段生死之身具有色形區別與壽期長短之定限;而變易生死則由心識之念念相續而前變後易, 其身形與壽期皆無定限. 大乘義章卷八本亦擧出變易生死之三義, 卽:(一)以微細之生滅爲變易生死. (二)以緣照無漏所得之法性身爲變易生死之身. (三)眞證之法身如來藏於尙未出離生滅之際, 猶隨逐無常之死法, 故稱變易生死. 大乘義章卷八本又將變易生死分爲兩類:(一)事識中之變易生死, 係於六識之中緣照無漏法所受之果報. 復有三種之別:(1)阿羅漢及辟支佛所受之身, (2)種性解行之人所受之身, (3)初地以上菩薩所受之身. (二)妄識中之變易生死, 係於第七識(阿陀那識)中緣照無漏法所受之果報. 亦有三種之別:(1)初地以前菩薩所受之身, (2)初地以上所受之身, (三)八地以上所受之身. 勝鬘寶窟卷中末將變易分爲自報與爲物二種:(一)自報變易, 係以無漏之五陰爲體, 以無漏之業爲因, 以無明爲緣. (二)爲物變易, 係以色陰爲體, 以悲願爲因, 以衆生之根欲爲緣. 上記之外, 有關受生爲變易身之種別及其修行階位等, 諸家之間另有多種異說. [勝鬘經一乘章․無上依經卷上․成唯識論卷八․法華經玄義卷二上․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末](參閱生死2059)
【변역신變易身】
p6917-上→ 卽變易生死之身. 爲分段身之對稱. 係阿羅漢․辟支佛, 及大力菩薩等三乘聖人於界外淨土所受之正報. 華嚴經探玄記卷六(大三五․二二九中):定分齊者, 若三乘中菩薩, 地前必是分段之身, 地上方有變易身.此變易身係由無漏之有分別業爲因, 以無明住地爲緣, 所招感殊勝細妙之異熟果;卽由無漏之悲願力改易三界五趣之分段生死的粗身, 而得不可思議之細妙無有色形․壽命等定限之身. [成唯識論卷八․大乘玄論卷五](參閱變易生死6916)
【변오득邊五得】
p6707-下→ 指於邊地由五人傳授之作法得戒. 爲十種得戒緣之一. 又作五人得. 以邊國僧衆數少, 受戒者不能從正式儀規行三師七證等十人受戒時, 卽以四僧衆與一羯摩師作法授戒, 依之而得具足戒. [十誦律卷五十六․雜心論卷三․俱舍論卷十四](參閱邊國6709)
【변위록辯僞錄】
p6875-下→ 凡五卷. 元代祥邁撰. 又稱至元辯僞錄.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祥邁於至元二十八年(1291)奉敕撰著本書, 以駁斥道敎之僞說. 其起因係由於南宋理宗寶祐三年(元憲宗五年, 1255), 全眞道首領丘處機․李志常等强占寺院四百八十二所, 毁壞佛像․寶塔, 改建爲道觀, 竝傳布老子化胡經及老子八十一化圖, 引起佛道二敎激烈爭論. 元世祖於至元十八年命佛道二家辯論道家經典之眞僞, 後將道德經以外之道書悉數焚毁, 竝命祥邁撰此書. 書之前半部共十四篇, 駁斥道家․道敎之說;後半部記述元朝定國號(1271 )前後佛道爭鬥之原委, 竝附有關之文獻.
【변유遍喩】
p5618-上→ 爲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所說八種譬喩之一. 又稱全喩. 謂如來說法, 從始至終, 皆假藉譬喩而彰顯其理. 如經中謂, 三十三天有波利質多羅樹, 其根入地, 深五由旬, 枝葉四布, 葉熟則黃, 黃必墮落, 落必變色, 變必生皰, 皰必生觜, 觜必開剖. 開剖之時, 香氣周遍, 光明普照, 諸天隨見卽生歡喜, 夏三月時, 在下受樂. 此卽譬喩佛弟子, 葉黃喩出家, 葉落喩剃除鬚髮, 夏三月喩三三昧, 諸天受樂喩諸佛住大涅槃而得常樂我淨. [譬喩經, 百喩經, 雜譬喩經](參閱譬喩6809)
【변의장자자소문경辯意長者子所問經】
p6875-下→ 梵名 Pratibhāna-mati-paripṛcchā. 全一卷. 北魏法場譯. 又稱辯意長者子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內容記述佛陀應辯意長者子之所問, 而宣說生天․生人中․墮地獄道․墮餓鬼道等十事之要義, 每一事復有五事之因緣. 辯意長者子聞五十事之法義, 欣然歡喜, 得法眼淨.
【변장辨長】
p6317-上→ (1162~1238)日本僧. 字辨阿, 號聖光房. 又稱二祖上人․鎭西上人․筑紫上人. 敕諡大紹正宗國師. 爲日本淨土宗鎭西流之祖. 筑前(福岡縣)人. 初於比叡山學天台宗, 後師事法然, 轉而硏究淨土敎義. 後返故里, 興建善導寺等寺院多處, 以弘揚念佛, 歸依者多達二千餘人. 於曆仁元年示寂, 世壽七十七. 其主要著作有:淨土宗要六卷․名目問答三卷. 其門徒中之良忠爲淨土宗鎭西派第二祖. 鎭西派爲現今日本淨土宗之主流.
【변재辯才】
p6873-上→ 謂巧於辯述. 單稱辯. 卽善巧說法義之才能. 佛․菩薩等於多劫中, 由口業莊嚴之功力而具足各種辯才, 如四無礙辯․七辯․八辯․九辯等. 四無礙辯卽法無礙辯․義無礙辯․辭無礙辯․辯無礙辯, 又作四無礙解․四無礙智;廣義指辯才無礙自在之解智, 特別以其中之第四辯無礙辯爲無礙自在․正確辯說之智. 分析辯無礙辯, 得如次七辯, 卽:(一)捷疾辯, 於一切法無礙自在. (二)利辯, 能深入通達. (三)不盡辯, 說諸法實相, 詞不窮盡. (四)不可斷辯, 不爲問難所斷絶. (五)隨應辯, 隨應衆人要求而說法. (六)義辯, 能說到達涅槃之種種利益. (七)一切世間最上辯, 能說一切世間第一之大乘. 以上七辯或作捷辯․迅辯․應辯․無疏謬辯․無斷盡辯․凡所演說豐義味辯․一切世間最上妙辯. 八辯指不嘶喝․不迷亂․不怖畏․不高慢․義具足․味具足․不拙澀․應時節辯才等. 九辯指無著․無盡․相續․不斷․不怯弱․不驚怖․不共․天人所重․無邊辯才等. [大品般若經卷八․勝天王般若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五十五]
【변재천辯才天】
p6873-中→ 梵名 Sarasvatī-devī. 古代印度婆羅門敎․印度敎之文藝女神. 音譯作薩囉薩伐底․娑羅室伐底. 又作大辯天․大辯才天女․大辯才功德天․大聖辯才天神․妙音天․美音天. 略稱辯天. 在梨俱吠陀中, 彼爲一河及河川神之名字, 能除人之穢, 豫人財富․子孫․勇敢. 在梵書與摩訶婆羅多中, 爲語言女神. 後爲梵天之妻(或爲女兒), 爲語言․知識女神, 據傳爲梵語及天城體字母之創造者, 竝掌管詩歌․音樂, 爲藝術和科學之保護者, 最後成爲智慧與雄辯女神. 有時亦被視爲毘濕奴之妻. 與吉祥天同受普遍之信仰. 此神被佛敎引用之後, 守護受持金光明經者. 根據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七大辯才天女品所載, 彼爲八臂, 手持弓․箭․刀․矟․斧․杵․鐵輪․羂索等武器. 密敎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有辯才天奏琵琶之圖像, 琵琶卽爲辯才天神之象徵. 其種子爲□(su), 三昧耶形爲琵琶, 眞言爲南柚三曼多勃馱喃薩囉娑口縛底曳莎訶. 現今印度敎徒所崇奉之像爲乘雁鳥(梵haṃsa), 具有四臂, 右第一手持花, 第二手持梵夾, 左第一手持大自在天之華鬘, 第二手持小鼓. 又有爲梵天所抱之像, 或乘孔雀․彈琵琶, 前方有持旗之侍者.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九廣大解脫曼拏羅品․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四密印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卷十四․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五]
【변적보살辯積菩薩】
p6876-中→ 辯積, 梵名 Pratibhāna-kūṭa, 音譯鉢羅底婆那俱咤. 又作智積菩薩. 爲賢劫十六尊之一. 在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微細․供養諸會, 爲外院方壇北方四尊中之第四位. 主如來化他之斷智. 密號巧辯金剛․定慧金剛. 種子爲□(vi)或□(va). 三昧耶形爲花雲. 其形像身呈淺綠色或白肉色. 微細會中, 此菩薩右手持蓮花, 上有花雲, 左手握拳置於腰部, 趺坐蓮上;供養會則兩手持蓮花, 其上亦有花雲. 眞言爲唵鉢羅底婆那俱咤野娑口縛賀藍. 一般將此菩薩與文殊菩薩或無盡意菩薩視爲同尊.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金剛界七集卷下]
【변정론辯正論】
p6875-上→ 凡八卷. 唐代法琳著. 又作辨正論․辯正理論.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唐高祖時, 道士李仲卿(一作少卿)撰十異九迷論, 劉進喜撰顯正論, 詆毁佛敎棄義棄親․不仁不孝, 世人多惑於其說. 法琳乃應右僕射杜如晦之請, 借覽其藏書, 撰本書加以反駁, 博引史書佛典, 宣揚佛敎比道敎優越. 計分三敎治道篇等十二篇, 論歷代帝王․皇族․名臣之佛敎信仰, 佛道先後問題及道敎經典․敎理之僞妄, 其中第五之十喩篇及第六之九箴篇, 乃針對道士李仲卿之十異九迷論而論述者, 卷末附撰者與尙書右僕射蔡國公之書.
【변정천遍淨天】
p5617-下→ 遍淨, 梵名 Śubha-kṛtsna, 巴利名 Subha-kiṇṇa 或 Subha-kiṇha, 音譯首訶旣那, 首波訖栗那, 羞訖, 摩首. 又作遍淨天, 無量淨天, 廣善天, 淨難逮天. 爲色界十八天之一. 卽第三禪中最上位之天. 生此天者, 受樂遍滿, 故稱遍淨. 立世阿毘曇論卷七載, 由與上品三禪相應之業而生此天, 其壽量四大劫. 彰所知論卷上, 雜阿毘曇心論卷二等則謂壽量六十四劫, 身量六十四由旬. [立世阿毘曇論卷六, 順正理論卷二十一]
【변제정邊際定】
p6710-上→ 指色界第四靜慮之最上品. 邊, 無越之義, 謂此定殊勝而無有能超越者;際, 類․極之義, 謂此定爲多種靜慮中之最極者. 俱舍論卷二十七(大二九․一四二中):此一切地, 遍所隨順故, 增至究竟故, 得邊際名.其中, 所謂遍所隨順, 卽一切地以隨順此第四靜慮爲因而引起;所謂增至究竟, 卽專入於第四靜慮修習, 依次由下品․中品至上品, 此三品復各分爲三, 由下品次第而修習生究竟上上品. 依此二因, 故第四靜慮上上品, 稱爲邊際定.
【변제지邊際智】
p6710-上→ 謂等覺菩薩之智慧, 以居於妙覺位之邊際, 稱爲邊際智. 大乘義章卷十二(大四四․七○○中):邊際智者, 從境爲名. 身報窮處, 名爲邊際;聖人修得自在智, 故於此邊際修促隨心, 名邊際智.
【변종론辯宗論】
p6875-上→ 全一卷. 劉宋謝靈運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廣弘明集卷十八. 論述何謂究極之眞理, 以及體得此理之方法, 竝收錄與法勗․僧維․慧驎․法綱․慧琳․王弘等論難之問答. 謝靈運以爲中國聖人所體得之理與印度聖人所體得者相同, 相對於佛敎所說階段性之修行, 主張中國聖人於刹那間卽能體悟眞理. 其頓悟說雖承繼道生之說, 但卻否定作爲, 而主張復歸於自己淸淨之本來性, 其論說之背景含有道家思想.
【변죄邊罪】
p6709-下→ 卽僧尼違犯殺生․偸盜․邪婬․妄語等四種根本重罪. 此四種根本重罪又稱四波羅夷. 蓋僧尼旣已受戒, 復犯此四重罪, 則猶如佛法邊外之人, 不堪再重入淨戒之海, 故稱邊罪.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三](參閱波羅夷3442)
【변주문辨主問】
p6316-下→ 爲偏僻問之別稱. 汾陽十八問之一. 主, 指師家. 學人爲試驗師家而提出質問, 稱爲辨主問. 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將學人對師家之問話, 分類爲十八種, 禪林間稱之爲汾陽十八問. 其中第五項卽偏僻(辟)問, 偏, 偏於一邊之意;僻, 緊逼之意. 學人建立偏於一端之見解, 急迫地向師家質問, 以勘驗師家, 稱爲偏僻問. [人天眼目卷二](參閱汾陽十八問2980)
【변주邊州】
p6708-下→ 於佛敎, 以印度爲閻浮提大州之中地, 而稱印度以外之地爲邊州.
【변중변론辯中邊論】
p6874-上→ 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ṭīkā. 凡三卷. 又作辨中邊論․離僻彰中論. 世親菩薩造, 唐代玄奘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本論係注釋彌勒所造之辯中邊論頌, 闡明大乘中道之正行. 計分辯相․辯障․辯眞實․辯修對治․辯修分位․辯得果․辨無上乘等七品. 異譯本有陳代眞諦之中邊分別論二卷. 兩譯因傳承不同, 故於法相之解釋上時生歧異. 此外, 西藏藏經中除此世親釋論及彌勒本頌之外, 另有安慧之釋論, 與本論同名. 注釋書有窺基之辯中邊論述記三卷․元曉之中邊分別論疏四卷(現存第三卷)等. [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七․卷八․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
【변중변론송辯中邊論頌】
p6874-下→ 梵名 Madhyānta-vibhāga-kārikā. 全一卷. 又作辨中邊論頌․辯中邊頌․中邊分別頌․中邊頌. 彌勒菩薩造, 唐代玄奘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本論頌共七品․一一三頌. 依辯中邊論述記, 其內容依次爲辯相品․辯障品․辯眞實品․辯修對治品․辯修分位品․辯得果品․辯無上乘品. 本論頌有世親之注釋, 眞諦․玄奘皆有譯本. 安慧對世親釋論復加以注釋, 今僅存梵文斷片, 但有西藏譯之完本. 在我國, 世親釋論之注釋書有眞諦之中邊分別論疏三卷․元曉之中邊分別論疏四卷․窺基之辯中邊論述記三卷等, 但眞諦之論疏業已散失不傳.
【변중변론술기辯中邊論述記】
p6874-中→ 凡三卷. 又作辯中邊論疏․辨中邊論述記. 唐代窺基著.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四冊. 本書爲玄奘譯之辯中邊論現存唯一注釋書. 辯中邊論另一譯本爲眞諦譯之中邊分別論, 其注釋書有新羅元曉之中邊分別論疏四卷(僅存卷三), 元曉之疏與本書同爲硏究辯中邊論或中邊分別論不可或缺之資料. 窺基著作此書時, 曾對照三種梵本, 而與眞諦譯本作嚴密之比較.
【변즉무변邊卽無邊】
p6708-下→ 謂阿彌陀佛之淨土似有邊界, 而實無邊際. 一般雖言極樂淨土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然彼土相卽無相, 生卽無生;故方卽無方, 邊卽無邊. 無量壽經卷上謂其國土(大一二․二六九下):恢廓廣大, 超勝獨妙.又彼土與娑婆世界之境次相接, 故便於往生. 此乃隨衆生分別之見, 而說其國土在西方過十萬億佛土, 但以顯現佛智之自證, 則周遍法界. 以是不離西方而周遍法界, 賅攝十方而不壞西方之別相;故方卽無方, 邊卽無邊. [淨土論․往生論註卷上․安樂集卷上]
【변지邊地】
p6707-下→ ①梵語 mleccha. 音譯彌戾車. 又作邊夷無所知者․卑賤. 指不能見聞佛法之邊隅下賤之種族. (參閱彌戾車6417). ②指極樂淨土之邊地. 又稱疑城․胎宮. 卽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之人, 應其機感, 死後於淨土受生之處. 生於邊地, 五百歲中不得見聞三寶. (參閱邊地胎生6708․邊地懈慢6708)
【변지태생邊地胎生】
p6708-上→ 指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之人, 死後將受生於極樂淨土之邊地. 略稱邊胎. 無量壽經卷下載, 若人以疑惑心修諸功德, 願生彼國, 但以不了佛智․不思議智等, 於此諸智疑惑不信, 然猶信罪福, 修習善本, 願生其國, 此等衆生生於邊地之宮殿中, 五百歲中不能見佛, 不聞經法, 亦不見菩薩․聲聞聖衆. 又據大阿彌陀經卷下載, 其人奉行施與, 復後悔而生懷疑, 暫信暫不信, 意志猶豫, 其人臨命終時, 不能至阿彌陀佛處, 只見彌陀邊界之七寶宮殿, 遂以歡喜心止住城內, 於水池中化生. 其城縱廣二千里, 中有七寶舍宅, 又有七寶浴池, 池中自然華香, 七寶行樹皆出五音之聲, 於飯食時, 應意自然得百味飮食, 凡城中快樂皆如第二忉利天. 但不能出城, 不得見佛․聞經及見諸比丘僧, 亦不得知阿彌陀佛國之諸菩薩․阿羅漢相貌. 逮留此邊胎五百歲後, 始得至阿彌陀佛所, 而漸得智慧開明. 有關邊地胎生之解釋, 淨土諸家間有異說. 據曇鸞之略論安樂淨土義載, 生此邊地者, 於五百歲中不見三寶, 義同於八難中邊地之難, 又在極樂淨土之邊隅, 故謂邊地;又如人初生之時, 人法未成, 比喩其闇昧, 故稱胎生. [觀經疏定善義․散善義․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下․釋淨土群疑論探要記卷八․菩提心集卷上]
【변지해만邊地懈慢】
p6708-下→ 日本淨土眞宗謂, 阿彌陀佛之化土分邊地與懈慢二種. 邊地乃懷疑佛智者所往生之國土;懈慢爲懈慢界之略稱, 乃修行要門者所往生之處. 復次, 邊地乃無量壽經卷下所謂之疑城․胎宮, 係第二十願之自力念佛者所往生之處. 至於菩薩處胎經卷三所說之懈慢界, 則爲第十九願之諸善萬行者所往生之處. [顯淨土敎行證文類卷六]
【변집견邊執見】
p6709-中→ 梵語 anta-grāha-dṛṣṭi, 巴利語 anta-ggāhikā. 執著片面極端之見解. 略稱邊見. 爲十隨眠之一, 五見之一. 有二種:(一)常見, 認爲我死後常住不變. (二)斷見, 認爲我死後斷絶. 亦卽於五取蘊執取斷․常一邊之謬見. 此邊執見緣於薩迦耶見(有身見)所執之我․我所之事法, 而起斷․常二見, 障礙處中之道諦與出離之滅諦. 又此見隨有身見而轉. 成唯識論卷六總言此見有四十七見, 其中七斷滅論屬於斷見, 餘四十見屬於常見. 又此見攝於遍行之惑, 與有身見同爲自界緣, 皆以大地法中之慧爲體, 爲見苦所斷之煩惱.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卷四十九․俱舍論卷十九․雜阿毘曇心論卷四]
【변참遍參】
p5617-下→ 遍, 遍歷 ; 參, 參學. 指僧侶雲水行脚, 參遍天下之善知識, 以增加自己見解, 究明迷悟, 實妄等之生死大事. 如善財童子歷參五十三位善知識, 大隋法眞禪師參訪六十餘位大知識等皆是著名之例. 又僧侶遊學四方之情形, 各宗派均有之, 其中尤以禪宗更普遍, 禪徒爲參究生死大事, 每行脚天下, 歷訪諸方宗師, 參學問法. 於禪林中, 此類遍歷參學之作法, 已成爲禪僧求悟過程之重要歷鍊. 禪宗公案中, 記載有關遍參之機緣問答語句極多. [景德傳燈錄卷十八玄沙師備禪師章, 禪林象器箋參請門]
【변천지시대變遷之時代】
p6919-上→ 梵名 Kālāntar. 本書爲印度思想家泰戈爾(Rabīndranāṭh 殉hākur, 1861~1941)之論文集. 以孟加拉語撰寫, 一九三七年刊行. 內分十四篇, 包括:變遷之時代․思慮與無思慮․戰爭之原因․眞理之呼聲․民衆之利益․性力崇拜․首陀羅之宗敎․印度敎徒與回敎徒․婦女等. 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爲契機, 論述西方偏狹之民族主義․印度敎與回敎徒之衝突․種姓制度․普遍性之人類宗敎等, 痛切批判現代文明之弊病.
【변체辨體】
p6317-中→ 卽辨明一經之指歸. 爲天台智顗大師所立五重玄義之一. 智顗爲解釋諸經, 而立有五種義解法, 卽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敎等五重玄義. 如以五重玄義釋法華經, 就辨體而言, 法華經所詮之妙體爲中道實相, 故以實相爲全經所詮之妙體(參閱五重玄義1122)
【변화變化】
p6912-下→ ①梵語 nirmāṇa. 指變化種種形相之意. 又作變現․化作․化現․化. 卽佛․菩薩爲敎化衆生, 而以其神通力變化成種種相貌. 其中, 佛爲地前凡夫等利益之事, 而變現之佛身或菩薩等身, 稱爲變化身․應化身․應化佛;爲五趣之衆生而變現鬼畜等身, 稱爲化身;無而忽有之佛形․菩薩形․人形․鳥形等, 稱爲化佛․化菩薩․化人․化鳥. 又佛爲敎化凡夫, 應機所變現淨․穢之國土, 稱爲變化土․化土. 此外, 能變化之心, 稱爲化心;所變化之事, 稱爲化事. 凡夫或聖者修習初禪乃至第四禪之根本定, 得六通中之神足通(神境通), 以此爲所依, 而在欲界與色界變化種種事(現象)時, 其心(能變化之心)僅對自地與下地産生作用, 合計有十四心, 稱爲十四變化心․十四變化․十四化心. 此卽在初禪, 變化初禪天事之心, 及變化欲界事之心等二心;在第二禪, 除上述二心外, 再加變化第二禪天事之心, 合爲三心;在第三禪, 除上述三心外, 加上變化第三禪天事之心, 合爲四心;在第四禪, 加上變化第四禪天事之心, 合爲五心. [觀佛三昧海經卷三․觀無量壽經․俱舍論卷二十七․四敎儀註卷上末](參閱九地132). ②指妖靈․鬼怪等. 卽具有恐怖形相及威力, 能够變化自在之怪物. 爲五道或六道之一.
【변화생變化生】
p6913-中→ 卽化生. 係四生之一. 以業力之故, 別於胎․卵․溼生, 而變化生者. 據俱舍論卷八載, 五趣衆生中, 地獄․天及一切中有均屬化生, 其餘分別通於胎․卵․溼等三生, 故五趣中屬化生爲最多. (參閱化生1323)
【변화신變化身】
p6913-下→ 係佛三身或四身之一. 又作化身, 亦稱變易身. 卽法․報․應三身中之應身, 爲應身之分身化佛, 係依應身所化現之佛形. 諸佛爲欲利益安樂地前菩薩․二乘及六趣等衆生, 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 令彼脫離惡趣, 出離三界, 而入於初地. [佛地經論卷七․成唯識論卷十](參閱三身555)
【변화인變化人】
p6913-上→ 指變化之人. 卽經由神通力而變化顯現之人. 如佛․菩薩爲濟度各類衆生, 常隨機變化爲各種人形. 法華經法師品(大九․三二中):若人欲加惡, 刀杖及瓦石, 則遣變化人, 爲之作衛護.又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三擧出, 天․龍․阿修羅․乾闥婆等八部鬼神, 變作人形而來受具足戒.
【변화토變化土】
p6913-中→ 爲三土․五土之一, 或係唯識宗所立爲佛身所居四土之一. 略稱化土. 卽佛變化身所住之土. 據成唯識論卷十載, 變化土卽佛以成事智之大慈悲力, 由往昔所修利他無漏淨穢佛土之因緣成熟, 應未登地諸菩薩․二乘․異生及六趣衆生之機宜, 示現淨․穢等各種國土.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大四五․三六九中):變化土, 通淨及穢.[佛地經論卷一](參閱化土1322)
【별간오위別揀五位】
p2802-上→ 又作別時之揀. 別揀, 卽將前人對於各種思想學說之正邪辨別, 更加以揀擇之意. 唐代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弟子曹山本寂, 對洞山所創之五位顯訣 另作揀選․解釋, 以別示正理, 稱爲別揀五位. 其內容載於洞上雲月錄卷上․重編曹洞五位卷上等. (參閱洞山五位顯訣 3874)
【별갈마別羯磨】
p2807-上→ 巴利語 vagga-kamma. 又稱別羯摩․別衆羯摩․別衆. 於同一結界內, 僧團中有少數僧侶爲因應環境, 而脫離大衆另行作法, 稱爲別羯磨. 十事 之合法與否, 爲原始敎團分裂之主因, 別羯磨卽屬十事中之第四項, 當時反對派謂此項觸犯破僧罪. 又行別羯磨者, 稱爲別衆僧. 另據四分律卷四十四載, 佛告諸比丘, 僧有四種, 卽四人僧․五人僧․十人僧․二十人僧等. 早期之僧 係以四位出家人爲和合衆之基本單位, 而稱僅二․三位出家人之小團體爲別衆. [十誦律卷三十瞻波法․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
【별경別境】
p2807-上→ 法相宗所立心所法之一. 指由特定境界引起之心理活動. 與遍行 相對稱. 包括欲․勝解․念․定․慧, 此五者稱爲五別境. [成唯識論卷五․大乘百法明門論解](參閱五別境 1095)
【별교무량사체別敎無量四諦】
p2800-中→ 於天台宗所判立化法四敎 中, 別敎乃獨爲菩薩之法, 異於三乘共修之藏․通二敎, 且其所明法門行相, 隔歷次第, 亦異於一切圓融之圓敎. 菩薩所化衆生旣無量, 其所用法門亦無有量, 故稱無量四諦. 卽 : (一)苦諦, 謂此敎菩薩諦審十界衆生生死諸苦, 果報不同, 而有無量相, 是爲苦有無量相. (二)集諦, 謂此敎菩薩諦審十界衆生之五住煩惱皆不相同, 由惑招集生死之苦, 是爲集有無量相. (三)滅諦, 謂此敎菩薩諦審六度之行能證於涅槃寂滅之理, 因諸波羅蜜各各不同, 是爲滅有無量相. (四)道諦, 謂此敎菩薩諦審十界衆生無量, 所用自利利他之法門亦有恆沙之多, 無可算計, 是爲道有無量相.
【별교別敎】
p2800-上→ ①爲天台宗所立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敎之一. 宣說華嚴等諸大乘經中不共二乘之旨. 此敎別爲菩薩說恆沙俗諦之理, 用道種智斷塵沙及界外之見思․無明三惑, 修諸波羅蜜自行化他之行, 立三賢十聖之位, 以無礙道金剛喩定爲因, 解脫道涅槃四德爲果, 不利益聲聞緣覺二乘, 只利益菩薩, 故稱別敎. 又以不共二乘, 故稱不共敎. 化法四敎中, 別敎爲界外之事敎, 故雖明實相中道, 而但中 之理不圓融相卽, 須次第修空假中三觀, 次第照三諦之理, 次第經歷五十二位階次, 次第破見思․塵沙․無明三惑, 次第得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等三智. [觀音玄義卷下․法華經玄義卷一下․卷二下至卷五․四念處卷三․卷四․四敎義卷二․卷三․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天台八敎大意․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四](參閱化法四敎 1325). ②華嚴家所立別敎一乘之略稱. 謂華嚴一乘之敎義恆與三乘之機別異, 而獨被於圓頓之大機, 故稱別敎一乘. (參閱同別二敎 2244)
【별교설청사구別敎說聽四句】
p2800-下→ 據華嚴經疏卷三載, 別敎之說法與聽法可配成四句, 卽 : (一)唯說無聽, 謂衆生全在諸佛心中, 果門攝法無遺, 故所說敎, 唯佛所現, 稱爲唯說無聽. (二)唯聽無說, 謂佛全在衆生心中, 因門攝法無遺, 故所說敎乃衆生心中自現, 稱爲唯聽無說. (三)說聽雙存, 謂衆生與佛互在, 因果交徹, 衆生心中之佛說法, 佛心中之衆生聽法, 稱爲說聽雙存. (四)說聽雙寂, 謂衆生全在佛, 則同佛而非衆生 ; 佛全在衆生, 則同衆生而非佛. 兩相形奪, 二位齊融, 則佛心中之衆生無聽, 衆生心中之佛無說, 稱爲說聽雙寂.
【별단만다라別壇曼荼羅】
p2807-下→ 卽指密敎諸尊各別之壇, 乃相對於金剛界․胎藏界兩部之都會壇. 其圖式係以一門之尊爲中臺, 而以自部之眷屬分列第二重․第三重. [大日經祕密漫荼羅品․大日經疏卷十六]
【별도別途】
p2801-中→ 僅限於一宗之敎說, 稱爲別途. 若爲一般佛敎共通之敎說, 則稱通途. 所謂別途, 若意味其宗獨特殊勝之敎說, 則相對於通途, 而被視爲一段不共之妙談. 如凡夫往生報土, 係淨土門所談之別途 ; 信心正因則爲日本淨土眞宗所談之別途.
【별리別異】
p2802-上→ 別異一詞, 於經典中貫常使用, 然其梵․巴文原語與所表示之語義有多種, 卽 : (一)梵語 nānātva, 或 pṛthaktna, 或 prabheda, 指各別不同之事物. (二)梵語 paryāya-vacana, 指其他的, 例如別異之名 . (三)巴利語 āgatāgamo pabhinnapaṭisambhido, 指各種各樣的, 例如種種別異章斷句解 . (四)梵語 viparyaya, 卽相違之意. (五)因明中, 言語與所立法之涵義不相同, 亦稱爲別異. [那先比丘經卷上․俱舍論卷三十․金七十論卷上]
【별리수연別理隨緣】
p2800-下→ 指天台別敎所談之緣起說. 爲北宋天台宗大德四明知禮所立. 又作但理隨緣․一理隨緣. 別敎之根本義在隔歷三諦之敎說, 故在談緣起時, 主張緣起之源初乃平等眞如之理, 超出差別之事象, 謂差別之事象乃無明所作, 非眞如之理中所固有. 卽別敎眞如之理, 在三諦中不外遠離空假二邊之中道諦. 別敎之平等眞如, 超越差別之事象, 爲一隔歷之理, 故稱別理 ; 此理爲偏但之理, 故稱但理 ; 又與事象之差別相反, 爲純一之理, 故稱一理. 此爲別敎緣起說之特徵. 蓋眞如隨緣之義, 原爲大乘起信論一書所詳說, 華嚴宗之賢首爲起信論作疏, 以此眞如隨緣爲自家所判五敎中漸․頓․圓三敎之分際, 以眞如不隨緣爲始敎, 以眞如之隨緣與不隨緣, 而判大乘敎之權實. 將緣起說應用於天台敎者乃天台宗六祖荊溪湛然, 彼依起信論作不變隨緣之說, 判決別圓隨緣之區分. 其後宋代天台學者應用起信論之傾向愈盛, 然皆不知別圓隨緣之差別, 而均視同圓敎. 四明知禮遂在緣起說上闡明別圓二敎之差異, 特稱別敎所談者爲別理隨緣 ; 對圓敎之眞如, 性具諸法, 而爲一切諸法, 則稱之爲理具隨緣. [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四明尊者敎行錄卷二․卷三]
【별모후간鱉謀猴肝】
p6973-上→ 爲佛陀本生譚之一. 佛世時, 有一暴志比丘尼, 捨家而從佛學道, 然竟違犯戒律, 毁佛謗法, 復輕侮衆僧. 諸比丘共相疑議時, 佛卽爲說鼈謀猴肝之事緣, 令諸比丘了知暴志比丘尼所以犯戒之緣由. 卽於過去無量劫時, 有一鼈與林間一獼猴王甚爲親善;此猴王旣具智慧, 亦通曉義理, 故鼈常往猴王處共論經義. 惟鼈之婦多疑善妬, 不欲其夫時時外出, 遂設計欲害猴王. 一日, 鼈婦佯稱重病, 需以猴肝爲藥始得活命. 鼈爲謀猴肝, 乃往請猴王至其住處, 僞稱將供餙饌. 因猴王不諳水性, 故由鼈負之入水. 途中, 鼈告以眞相, 猴王卽謂其肝掛於樹上, 令鼈負之返陸取肝;旣登陸, 便跳返樹上, 其後二者不復往來. 上記佛所說之鼈婦, 卽後來犯戒之暴志比丘尼;鼈, 卽犯五逆等重罪而與佛對立之調達(提婆達多);機智之猴王則爲佛之過去身. [生經卷一]
【별방사別蚌寺】
p2799-上→ 西藏名 Ḥbras-spuṅs. 位於西藏拉薩之西約六公里處. 又稱哲蚌寺. 屬喇嘛敎黃帽派寺院, 爲喇嘛寺中最具權力而僧侶最多者. 本寺係模仿印度著名之密敎寺院祥穀積寺(梵 Śrī-Dhānyakaṭaka)而建, ḥbras-spuṅs 卽梵語 dhānya-katạka(穀物堆積之意)之藏譯. 與甘丹․色拉二寺竝稱爲中央西藏之三大寺. 係一四一七年頃, 宗喀巴之弟子甲養曲吉(藏 Ḥjam-dbyaṅs Chosrje, 1379~1448 年頃)奉師命所建, 第二․三․四世達賴喇嘛均在此坐床, 曾於寺中建立甘丹頗章(宮), 掌西藏地方政敎大權. 寺內原有七大扎倉, 後合倂爲洛色林․果莽․德揚及鄂巴四大扎倉, 拉薩學經之僧人, 多入本寺果莽扎倉. 寺中央有黃金殿堂, 盛時群集周圍之僧侶數在七千以上. 達賴四世之遺骸卽葬於附近塔中. [蒙古仏敎史(G. Huth: Geschichte des Buddhismus in der Mongolei, 1893~1896, 日本外務省調査部日譯)․L.A. Waddell: The Buddhism of Tibet or Lamaism, 1895․蒙藏佛敎史(妙舟)․世界佛敎通史上冊(聖嚴)]
【별법別法】
p2795-下→ 爲普法 之對稱. 指有特定對象或內容之敎法. 華嚴宗以小乘與三乘之敎爲別法, 而以華嚴一乘之敎爲一卽一切․融洽無別之普法. 就對象而言, 則有別機․普機之別.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參閱普法別法 4986)
【별봉상견別峰相見】
p2797-下→ 禪宗公案名. 出自善財童子與德雲比丘在別峰相見之因緣. 碧巖錄第二十三則(大四八․一六四下) : 敎中說妙峰孤頂, 德雲比丘從來不下山, 善財去參, 七日不逢, 一日卻在別峰相見, 及乎見了, 卻與他說一念三世一切諸佛智慧光明普見法門. 德雲旣不下山, 因什麽卻在別峰相見? 蓋德雲比丘不下山, 表示德雲不離本來眞如之玄域, 此乃善財所無法窺知之境地 ; 因此德雲於七日之後, 下第二門, 在別峰現身, 應善財之求而開示法門. [華嚴經入法界品․宗門葛藤集第八十三則]
【별봉운別峰雲】
p2797-下→ 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 俗姓․生卒年․籍貫均不詳. 此庵守淨(或謂此庵景元)之法嗣. 先後住持福州(福建)之支提․福泉, 及興化(福建)之華嚴寺等諸刹. 撰有別峰雲禪師語要一卷, 內容輯錄上堂語要五十餘篇及秉拂․小參․拈古․頌贊等, 收錄於續古尊宿語要卷六中. [增續傳燈錄卷一․續燈存槀卷一]
【별부신구鱉不愼口】
p6973-上→ 謂鼈於不應開口時而開口, 遂遭橫禍;比喩凡夫愚頑, 因不愼所言, 而遭口舌之禍. 據舊雜譬喩經卷下載, 昔有一鼈, 遭遇枯旱, 見湖澤乾竭, 又無法自至有食可覓之地, 乃趨前求助於湖邊之大鶴, 鶴遂銜之在口, 飛越都邑. 然鼈於途中屢屢開口發問(大四․五一七上):此何等如是不止?鶴便應之;因鶴張口, 鼈卽從空中墜落地上, 遂爲人所捕食. [法苑珠林卷四十六]
【별부촉別付屬】
p2794-上→ 指法華經神力品中法門之付屬. 又作本化別付. 係總付屬 之對稱, 合稱總別二付. 付屬, 乃付託經法, 依屬弘敎之義, 又稱屬累. 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謂佛陀示現十種大神力, 特以壽量品法門付屬本化之諸大菩薩. 天台大師智顗將此文分爲稱歎․結要․勸獎․釋付屬四段, 結要卽在付屬法華之心要妙法蓮華經 五字, 而弘此法時偏爲末法之最下機. 如是, 所付之法爲妙法蓮華經 五字, 所付之人爲本化菩薩, 此卽稱爲別付屬.
【별상념주別相念住】
p27967-中→ 梵語 vyasta-lakṣaṇa-smṛtyupasthāna. 聲聞乘見道以前所修七加行之第二. 又作別相念處. 分別修身․受․心․法四念住觀 ; 亦卽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而以此四觀對治衆生執於常․樂․我․淨之四顚倒. 此係由五停心位 進而修行之位, 若更進修則至總相念住位 . [法華玄義卷四下․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二․法華經攝釋卷二․大乘法相宗名目卷一中](參閱七賢 120․四念住 1708)
【별상別相】
p2795-下→ ①爲二相之一. 總相 之對稱. 一切法皆無常․無我, 是爲總相, 卽總括之相狀 ; 然一切法亦有各別特殊之相, 如水爲濕相, 地爲堅相, 火爲熱相, 此卽別相, 是爲部分之相狀.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參閱總相別相 6488). ②爲六相之一. 六相卽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華嚴宗謂一緣起之法必具多德, 如一屋舍含攝椽․瓦等, 是爲總相 ; 多德各各而非一, 如椽․瓦等各各不同, 是爲別相. (參閱六相 1280․六相圓融 1280)
【별상삼관別相三觀】
p2796-下→ 爲天台宗別敎所立之觀法. 卽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諦觀. 又作次第三觀․隔歷三觀. 係天台宗圓敎一心三觀 之對稱. (一)從假入空觀, 又作二諦觀, 略稱空觀. 謂假是虛妄之俗諦, 空是審實之眞諦, 欲去俗歸眞, 入二空審實眞諦, 則須先觀假, 知假之虛妄, 而得會眞, 故言二諦觀. 修此觀法可斷三惑中之見思惑, 得三智中之一切智, 其所修位相當於別敎之十住位. (二)從空入假觀, 又作平等觀, 略稱假觀. 卽不止於眞諦之空理, 進而建立假之俗諦差別觀. 若住空, 則與二乘無異, 不成佛法, 無益於衆生, 故觀空不住於空而入於假, 此乃知病而識藥․應病而授藥, 故稱從空入假觀 ; 言平等者, 係由從假入空觀而有此稱. 前者乃破假用空, 此則破空用假 ; 破用旣均等, 故言平等觀. 修此觀法可斷三惑中之塵沙惑, 得三智中之道種智, 其所修位相當於別敎之十行位. (三)中道第一義諦觀, 略稱中道第一義觀․中道觀․中觀. 係以空假二觀, 方便雙照於眞俗二道之觀. 卽初觀空生死, 次觀空涅槃, 見思․塵沙二惑旣盡, 心無偏著, 是故得爲雙遮之方便 ; 復因次第用於二觀, 觀其二諦, 是故得爲雙照之方便, 如此則顯中道佛性, 而爲能觀中道之觀, 諦觀不二, 惑智一如. 修此觀法可斷三惑中之無明惑, 得三智中之一切種智, 其所修位相當於別敎之初地.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二․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法華玄義卷三]
【별상삼보別相三寶】
p2796-上→ 爲二種三寶之一, 三種三寶之一, 四種三寶之一. 又作化相三寶․別體三寶․眞實三寶․階梯三寶. 以其談三寶各別體相之異, 故稱別相 ; 又隨其所化而分佛上․法中․僧下等階次, 故有階梯三寶之稱. 大․小乘所立三寶名目亦各有別, 大乘以諸佛之三身爲佛寶, 六度爲法寶, 十聖爲僧寶 ; 小乘則以丈六之化身爲佛寶, 四諦․十二因緣爲法寶, 四果․緣覺爲僧寶. 若依華嚴敎義之小․始․終․頓․圓五敎, 則有五種別相三寶 : (1)小乘敎, 以五分法身․丈六身․隨類化身爲佛寶, 四諦․人空․三十七道品․擇滅涅槃爲法寶, 四向․四果爲僧寶. (2)大乘始敎, 以淸淨法身․自他受用身等爲佛寶, 二空眞理․六度四攝․菩提涅槃爲法寶, 三賢․十聖爲僧寶. (3)大乘終敎, 以法身․自他受用身․化身爲佛寶, 二空․六度․始本二覺爲法寶, 三賢․十聖爲僧寶. (4)大乘頓敎, 就覺知之義稱佛寶, 就軌持之義稱法寶, 就不違之義稱僧寶. (5)大乘圓敎, 融三世間之十身爲佛寶, 別敎一乘․法界圓融爲法寶, 海會菩薩爲僧寶.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十七․華嚴經明法品內立三寶章卷上․華嚴孔目章卷二․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二․大乘義章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
【별생경別生經】
p2794-上→ 於大部經中, 抄出部分經文或別出抄譯而成者, 稱爲別生經. 又作支派別行經․支流出生經․支派經. 此乃典籍紛綸, 法門浩瀚, 後人爲隨宜化誘, 應物施緣而設, 故多隨己意取捨․刪略 ; 卽於大部經中抄出別行, 或持偈句, 以成卷部者. 如淨行品經․大般若第二會經․菩薩地持戒經等皆是. 又如後漢支婁迦讖所譯兜沙經一卷, 相當於六十華嚴中之如來名號品及如來光明覺品 ; 吳․支謙所譯菩薩本業經一卷, 相當於六十華嚴之淨行品及菩薩十住品. 此二經皆爲六十華嚴之別生經. 古來別生經皆不特別入藏, 而僅立目錄. 我國譯經目錄中, 如法經錄․開元釋敎錄支派別行錄等, 皆列有大小乘經論律之別生部分. [開元釋敎錄卷十六․衆經目錄卷二(隋代法經)․靜泰錄卷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六․卷二十七]
【별서別序】
p2795-上→ ①爲通序 之對稱. 諸經序分中, 只限於其經發起緣由之特別部分, 稱爲別序. 又稱發起序. 勝鬘經義疏(大五六․一中) : 普貫衆經, 故名通序. 遣書感佛, 正爲此經 ; 非爲餘經, 故稱別序. . ②日本淨土眞宗於親鸞所著顯淨土眞實敎行證文類一書最初之序, 稱爲總序 ; 信卷特別安置之序, 則稱別序, 乃針對第一卷之總序而立名.
【별선소구別選所求】
p2807-下→ 釋迦佛爲韋提希夫人現出諸佛之種種淨土, 韋提希夫人於其中特選阿彌陀佛之極樂世界, 而願往生其淨土. [觀無量壽經]
【별수보살승別受菩薩僧】
p2795-中→ 別受, 通受 之對稱, 卽指僅受攝律儀戒之一分, 而不通於攝善法戒․攝衆生戒 ; 受此戒時, 須具足十師(三師七證)竝依羯磨之作法. 準此, 對兼受大乘戒․小乘戒之通受菩薩僧而言, 僅受持大乘戒, 不受持小乘戒者, 卽稱爲別受菩薩僧. [禪戒訣卷中․禪戒訣註解卷中](參閱通受別受 4798)
【별시념불別時念佛】
p2798-上→ 卽於特定之日期內念佛之意. 又作如法念佛. 爲尋常念佛 ․臨終念佛 之對稱. 日期短則一週․二週․三週, 長則九十日. 用意卽在避免每日念佛所生之倦怠感, 故特定日期念佛, 而使念佛行者專心念佛, 精進修行, 剋期取證. 多數淨土宗之寺院, 均作此種修行, 係受常行三昧․引聲念佛之影響. [觀念法門․往生要集卷中末]
【별시의別時意】
p2798-上→ 梵語 kālāntarābhiprāya. 指如來以別時之意趣而說法. 又作別時意趣․時節意趣. 爲四意趣之一. 如誦持多寶佛名, 決定於無上菩提不更退墮 ; 或謂僅由發願, 卽得往生安樂佛土. 此乃如來爲勸誡懈怠․不樂修行之衆生, 就別時利益而說, 非言今時卽得之. 攝大乘論釋卷六(大三一․一九四中) : 是懶惰善根, 以誦持多寶佛名, 爲進上品功德. 佛意爲顯上品功德, 於淺行中, 欲令捨懶惰, 勤修道, 不由唯誦佛名, 卽不退墮, 決定得無上菩提. 譬如由一金錢營覓得千金錢, 非一日得千, 由別時得千, 如來意亦爾 ; 此一金錢爲千金錢因, 誦持佛名亦爾, 爲不退墮菩提因.[梁譯攝大乘論卷中․彌勒上生經疏卷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諸經要集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末](參閱四意趣 1781)
【별시의회통別時意會通】
p2798-中→ 日本淨土眞宗所立. 隋唐時代, 攝論宗學者以觀無量壽經所談之十念往生, 相當於攝大乘論四意中之別時意, 係方便之說. 故雖言十念往生爲卽時往生, 其實不然, 此僅成爲往生之遠因. 對此, 淨土宗諸家會通經論之意, 主張十念往生乃卽時往生. 日本淨土宗源信等亦有其說, 眞宗稱此爲別時意會通. 我國祖師大德中, 道綽主張十念成就乃由過去之宿因, 故非別時意. 善導主張唯願無行, 十念往生是別時意 ; 願行具足, 則非別時意, 謂十念有十願十行具足之義. 迦才之淨土論卷中․窺基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等, 謂彌陀淨土通於報․化二土, 就化土往生而言, 願行具足, 十念往生非別時意 ; 若就報土而言, 唯願無行或願行具足, 十念往生皆是別時意. [梁譯攝大乘論卷中․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六․觀經疏玄義分․彌勒上生經疏卷上․釋淨土群疑論卷二․安樂集卷上․遊心安樂道․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華嚴經探玄記卷三․往生要集卷上末․法苑珠林卷十五]
【별시일건곤別是一乾坤】
p2795-下→ 禪林用語. 別是, 有二義, 卽 : (一)其他之意. (二)恐怕之意, 爲半信半疑․推測之用語. 原意謂別有天地 ; 在禪林中, 轉指超越分別情識之開悟境界. 從容錄第九十二則(大四八․二八七上) : 收卷餘懷厭事華, 歸來何處是生涯?爛柯樵子疑無路, 挂樹壺公妙有家(別是一乾坤). 又形容別無可與比類之獨特家風, 稱爲別是一家風. 碧巖錄第六十四則(大四八․一九五中) : 公案圓來問趙州, 長安城裏任閑遊, 草鞋頭戴無人會. (也有一箇半箇, 別是一家風, 明頭也合, 暗頭也合. )
【별신논別申論】
p2794-中→ 爲通申論 之對稱. 別申一經之意, 如大智度論․十地論等卽是別申論. 反之, 汎申一代諸經之佛意者, 稱爲通申論, 如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 上記別申․通申二論係三論宗所判. [三論玄義](參閱通申別申 4797)
【별어別語】
p2807-上→ 卽指禪僧於他人對話問答中, 就他人旣已回答者, 另加自己之見識來回答之言語. 又通常與代語 竝稱爲代別 . (參閱代語 1546)
【별오시別五時】
p2793-下→ 爲天台宗所判通․別五時之一. 依智旭之敎觀綱宗卷上所載, 將佛陀一代五十年, 判立五時之次第順序, 其中, 別五時者, 乃就最鈍根之聲聞而言, 卽在華嚴時擬宜(擬指分配, 宜謂機宜)所化之機, 乃至於法華時而豫以開會. 此係佛陀對法華之機匠心獨運之施設. 對通五時之變則而言, 別五時爲正則之攝化法. (參閱五時八敎 1132)
【별원別院】
p2799-下→ 除一宗之本山以外, 在各地所特設之寺院, 均稱爲別院. 如臺灣高雄佛光山有臺北別院普門寺․高雄別院普賢寺等.
【별원別願】
p2807-下→ 佛․菩薩由各自之意樂所立之誓願, 稱爲別願. 如阿彌陀佛有異於他佛之四十八願, 藥師佛亦有十二願. 對此, 四弘誓願乃諸佛․菩薩共通之誓願, 稱爲總願. (參閱本願 1976․誓 5928)
【별전묘윤別傳妙胤】
p2803-上→ 元代臨濟宗僧. 號妙胤. 俗姓不詳. 其法脈稱爲別傳派, 係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之一. 虛谷希陵之法嗣. 師事古林淸茂. 元順帝至正(1341~1367)初年, 應日本足利尊氏之請赴日. 初住於建仁寺, 擧揚宗風 ; 後移住鎌倉淨智寺, 構築大圓庵以隱居. 年壽不詳. [延寶傳燈錄卷五․本朝高僧傳卷二十八]
【별전사別傳寺】
p2802-下→ 位於廣東仁化丹霞山危崖上. 雄關屹立, 號稱百粤名刹, 乃丹霞之第一關. 唐時有高僧居之, 時稱長老寨. 宋․明之時已有禪宗六祖堂, 文人學士每在此結廬讀書, 名噪一時. 明末, □南巡撫李永茂攜家眷入粤, 以丹霞爲世外桃源, 乃定居其地 ; 後復有永曆遺臣金堡, 在此創建別傳寺. 本寺規模宏大, 與韶關南華寺․淸遠峽山寺竝稱於世.
【별접통別接通】
p2799-下→ 爲三被接之一. 又作接入別. 天台化法四敎之第二通敎學人中, 若有利根菩薩起別敎但中之理解, 則得被接爲別敎之人, 稱爲別接通. 亦卽以別敎接續通敎之意. (參閱被接 4319)
【별존만라라別尊曼荼羅】
p2801-中→ 又作諸尊曼荼羅․雜曼荼羅. 卽以密敎金剛․胎藏兩部大日如來以外之諸尊爲中尊而建立之曼荼羅. 係依寶樓閣經․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一字金輪佛頂經等建立者. 有如來․佛頂․諸經․觀音․菩薩․天等部之別. 如來部有阿彌陀曼荼羅․釋迦曼荼羅, 佛頂部有大佛頂曼荼羅․尊勝曼荼羅, 諸經部有寶樓閣曼荼羅․菩提場經曼荼羅․請雨經曼荼羅․童子經曼荼羅․理趣經曼荼羅, 觀音部有如意輪曼荼羅, 菩薩部有金剛手菩薩曼荼羅, 天部有閻魔天曼荼羅․吉祥天曼荼羅․北斗曼荼羅等. (參閱曼荼羅 4400)
【별존잡기別尊雜記】
p2801-下→ 凡五十七卷, 或五十卷. 日本常喜院心覺著. 又稱要尊雜記․別尊類聚鈔․五十卷書.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冊. 本書詳記東密諸尊․諸經法之梵號․種子․三昧耶形, 竝附有曼荼羅圖三百餘幅.
【별종別宗】
p2795-中→ 因明用語. 因明論式中, 構成宗體(命題)之分子, 稱爲別宗. 又作宗依. 別, 部分之意. 依, 所依以構成之意. 例如聲是無常 之宗, 係由聲 ․無常 二分子所構成, 此二分子均爲宗體之一部分, 亦爲宗體所依以構成者, 故稱爲別宗.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
【별주중실別住中實】
p2794-下→ 指隨順差別法之中道眞實義諦. 爲等住中實 之對稱. 中實, 中道眞實之意, 卽指第一義諦. 釋摩訶衍論卷二闡釋眞如․生滅二法二門時, 共列擧十名, 其第九名卽爲中實 . 中實又分爲等住中實與別住中實兩種, 兩者依順序爲眞如所入․生滅所入之別名 ; 竝分別以獨明珠․順明珠比喩之. 別住, 卽住於差別之意. 別住中實, 卽指住於差別法之中道第一義諦, 能隨順生滅門一切差別之法, 猶如諸種異物置於順明珠 前, 此珠卽映現出與異物相同之種種色 ; 同理, 生滅所入 係隨順一切差別之法而住於其一一之法中, 故又稱別住中實. (參閱等住中實 5171․順明珠 5355)
【별지瞥地】
p6450-下→ 禪林用語. 速急之意. 猶言一瞥․瞥然. 瞥, 倏忽․疾視․暫見之意;地, 爲助詞.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五(大四七․九二○中):古人公案, 舊所茫然, 時復瞥地, 此非自昧者.
【별집別集】
p2802-中→ 指集錄一人著作之書. 如梁代出三藏記集卷十二, 擧有齊太宰竟陵文宣王法集錄․釋僧祐法集等, 皆爲別集. 又如唐代之沙門玄奘上表記․不空表制集等, 亦皆爲別集. 宋代則有契嵩之鐔津文集․惠洪覺範之石門文字禪等 ; 明代亦有袾宏之雲棲法彙․眞可之紫柏老人集等.
【별처別處】
p2801-中→ 日本佛敎用語. 指附屬於大寺院之支院. 日本淨土眞宗稱之爲掛所․懸所. [考信錄卷五]
【별청別請】
p2807-中→ 指在家人於僧衆之中, 特別指定某僧接受供養. 又由僧衆中別請四人以上, 稱爲別請衆食. 接受在家人之施食請待, 必須以僧之臘次次第赴請(對別請而言, 此稱僧次請)始爲正規, 故受別請乃戒律上所禁止, 受者卽犯波逸提罪. 以施食之利養屬十方僧, 若受別請, 卽是取十方僧物, 故禁之. 又比丘應供法行經․居士請僧福田經亦有受別請退失一果․二果․三果․四果之說.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梵網經卷下․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十誦律卷四十八․摩訶僧祇律卷二十․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
【별해별행別解別行】
p2804-中→ 指見解和修行異於一己所奉行者. 如淨土宗立淨土與聖道二門, 其中淨土門特重他力修行, 故就淨土門之立場而言, 側重自力修行之聖道門卽爲別解別行. 此外, 亦可指同是淨土門內, 然信仰有差異而帶有自力之執情者. [觀經疏散善義]
【별해사류십여시別解四類十如是】
p2803-上→ 卽從十法界․佛界․離合․位次等四方面(四大種類), 分別解釋諸法實相所具有之十種如是 . 此係天台大師智顗所立.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擧出十項如是 之語, 以顯示諸法實相之義, 稱爲十如是, 然經中竝未進一步解說之 ; 歷來諸師遂針對各項如是 之語, 廣作詮釋, 較重要者有劉宋之法瑤․蕭齊之玄暢․梁代之法雲等人. 智顗大師認爲上記諸師所說未爲周全, 乃於所撰法華文句一書中, 另自十法界․佛界等四方面重新解釋之, 此卽別解四類. 據法華文句卷三下載, 四種十如是之闡釋如下 : (一)就十法界而言, 卽總賅各類衆生成四類, 其一一之類各皆具有不同之十如是. (1)地獄․餓鬼․畜生․修羅等四惡趣共通之十如是 : 1.四惡趣之衆生墮於不如意處, 常處於惡相及不可意之處, 此一苦相卽爲四惡趣之如是相. 2.此類衆生常具惡習, 猶如生成, 不能改變, 此卽如是性. 3.其粗惡之色․心, 難以調伏摧折, 此卽如是體. 4.地獄衆生常受刀山․油鍋之苦, 餓鬼衆生常受呑銅食鐵之苦, 畜生衆生則常有弱肉强食․魚蛇侵咬, 或索車挽重之苦, 皆係業力所招致, 此卽如是力. 5.其身․口․意常能造作惡業, 此卽如是作. 6.其所造作之有漏惡業, 爲遭受惡報之原因, 此卽如是因. 7.愛․取等煩惱復成爲助因, 助長其有漏惡業之形成, 此卽如是緣. 8.多欲衆生受地獄之身, 見種種苦具(刑具), 謂爲欲境, 而生起愛染, 此卽如是果. 9.多欲衆生旣墮地獄, 入於前述之欲境, 而受鐵床銅柱等苦報, 此卽如是報. 10.以上所述以如是相爲本․如是報爲末, 九如是皆爲實相三諦之妙理, 凡此種種皆與佛界之十如無異, 此卽如是本末究竟等. (2)人․天善趣共通之十如是 係就善與樂而論之 : 1.與惡趣相較, 則人․天所顯之相自然淸潔高勝, 此卽人․天之如是相. 2.其所造之白法乃屬善性, 此卽如是性. 3.其所具之色․心, 堪稱安樂穩當, 此卽如是體. 4.其能護持五戒十善, 堪任法器, 此卽如是力. 5.其所有之作爲, 能用以止惡行善, 此卽如是作. 6.其所持行之五戒․十善等善業, 爲日後善報之因素, 此卽如是因. 7.旣以善業爲因, 復以善性之愛․取等爲助因, 助長善業之形成, 此卽如是緣. 8.其能於任運自在中産生善心, 此卽如是果. 9.其以善業所感, 自然得享受人․天之至樂, 此卽如是報. 10.準此可知, 一切人․天之相․性等如是皆爲實相, 此卽如是本末究竟等. (3)聲聞․緣覺二乘共通之十如是, 此係就眞無漏而論之 : 1.二乘已遠離生死, 證得涅槃, 此卽如是相. 2.已解脫煩惱障之繫縛, 故得無漏之性, 此卽如是性. 漏, 卽煩惱之異稱. 3.具有有爲無漏 之五分法身, 此卽如是體. 4.能動煩惱, 堪能爲出離三界之道器, 此卽如是力. 5.爲達涅槃而精進勤修三十七科之道品, 此卽如是作. 6.具有無漏之正智, 此卽如是因. 7.有種種善緣以爲增長道業之助因, 此卽如是緣. 8.以諸等善因善緣而修成四沙門果, 此卽如是果. 9.以善業善因等, 遠離三界內之分段生死, 而招感三界外之變易生死, 此卽如是報. 10.準此可知, 一切二乘之相․性等如是皆爲實相, 此卽如是本末究竟等. (4)菩薩及佛界共通之十如是 : 1.其所具之菩提爲開顯正性․資助成佛之緣因, 此卽如是相. 2.其智慧爲照了智理․顯發法身之了因, 此卽如是性. 3.其理體乃原本具足․不假修行, 而爲成就佛果之正因, 此卽如是體. 4.具有無量之四弘誓願, 此卽如是力. 5.以無量之六度萬行化度衆生, 此卽如是作. 6.以不可思議之智慧莊嚴爲未來果報之業因, 此卽如是因. 7.復以種種福德莊嚴爲增長道業之助緣, 此卽如是緣. 8.由各種殊勝之業因․助緣而證得菩提之果, 此卽如是果. 9.證人究竟解脫, 得大涅槃, 此卽如是報. 10.準此而知, 其相․性․體等一一之如是皆爲實相, 此卽如是本末究竟等. (二)若僅就佛界而言, 其十如是爲 : (1)如是相, 指諸佛所行之萬善 ; 此等善行亦卽三因佛性中之緣因. (2)如是性, 指蘊於佛性中的內照之慧 ; 此慧亦卽三因佛性中之了因. (3)如是體, 指十方諸佛之理體卽自性淸淨心 ; 此理體亦卽三因佛性中之正因. (4)如是力, 指其所具有之菩提心慈悲善根. (5)如是作, 指其於任運自在中, 無有造作而自然顯現之力用. (6)如是因, 其於昔時所修所行之一切, 一一皆成當前之業因. (7)如是緣, 一切善緣皆成爲助長其菩提道之助緣. (8)如是果, 指經由過去無量眞修所達到之妙覺. (9)如是報, 指其所證得之大涅槃果. (10)如是本末究竟等, 以上記九種如是中, 自非本非末之佛相乃至佛報爲諸佛自行之權, 而以非等非不等之究竟等爲諸佛自行之實, 則權實相卽, 無二平等, 此卽佛之如是本末究竟等. (三)就離合而言, 例如以佛之自行․化他之權實而論諸法實相 : (1)若自隨自意 而言, 由佛心之中所觀照之十界十如皆爲無上之相․無上之性, 乃至無上之果報, 此卽唯一佛法界之十如是 ; 猶如大海能統攝百川, 亦卽自行之權實. (2)若自隨他意 而言, 則有九界之十如是, 此卽化他之權實. (3)若自隨自他 而言, 自行之權 兼有實, 化他之實 兼有權 . 故知以離合之觀點來詮釋諸法實相之眞義, 以十如是而言, 開之則爲無量之十如, 合之則爲唯一之十如. 然凡此種種, 皆非吾人之情慮所能知曉, 惟佛能究竟之. (四)就修行之位次而言, 卽以十如顯示向上修行之過程, 卽 : (1)如是相, 指一切衆生皆有本來實相, 卽如來藏之相貌. (2)如是性, 指性德之智慧. (3)如是體, 爲中道法性三德之理, 此理通於十界. 上述之相․性․體三者次第爲性德(不藉修行․先天卽有之德)之三因, 亦卽三因佛性之緣因․了因․正因, 乃相當於理卽, 兼相當於名字卽 . (4)如是力․如是作, 爲硏修性具之三德而入於相似卽 之十信位. (5)如是因․如是緣, 爲入於初住以上之四十一位. (6)如是果․如是報, 指修行至於佛地之果位. 上述之力作․因緣․果報三者, 爲修德(經由修行所得之德)之三因. (7)如是本末究竟等, 以性具之三德爲本, 而以修顯之三德爲末, 自初至終, 皆名爲三德, 此卽究竟等. 另據法華經玄義卷三上載, 十如與十二因緣․四諦․三諦․二諦․一諦․無諦等之六境同義, 僅係開․合之不同而已. 如論十如與四諦之開合 : 藏․通二敎之苦․集諦爲六道之十如, 卽苦爲如是體․果․報, 集爲如是相․性․力․作․因․緣 ; 滅․道諦爲二乘․菩薩界之十如, 卽滅爲如是體․果․報, 道爲如是相․性․力․作․因․緣. 又別․圓二敎之苦․集爲四聖界外變易生死之十如, 卽苦爲如是體․果․報, 集爲如是相․性․力․作․因․緣 ; 滅․道爲涅槃之十如, 卽滅爲如是體․果․報之常住法身, 道爲如是相․性․力․作․因․緣之般若解脫. 又據法華經玄義卷五下載, 十如與三軌之義同, 卽 : (一)如是體若爲主質, 卽爲眞性軌. (二)如是性據內, 如是力爲了因, 如是因爲習因, 如是果爲習果, 上述四項卽爲觀照軌. (三)如是相據外, 如是作爲萬行之精勤, 如是緣爲報因, 如是報爲報果, 上述四項卽爲資成軌. (四)如是本末究竟等若自空 而言, 爲觀照軌 ; 自假 而言, 爲資成軌 ; 自中 而言, 爲眞性軌. 此外, 據法華經玄義卷二上載, 法華經中十如是之文有三轉讀文, 卽 : (一)是相如․是性如, 乃至是報如, 轉爲三諦中卽空 之義. (二)如是相․如是性, 乃至如是報, 轉爲卽假 之義. (四)相如是․性如是, 乃至報如是, 轉爲卽中 之義. [法華論卷下․法華經玄贊卷三․法華義疏卷四上](參閱十如是 427․通解十如是 4806)
【별해탈경別解脫經】
p2806-中→ 卽戒本. 以戒本中說別解脫律儀, 故稱別解脫經. (參閱戒本 2905)
【별해탈률의別解脫律儀】
p2806-中→ 梵語 prātimokṣa-samvara, 巴利語 pāṭimokkha-saṃvara. 指七衆於身口七支之諸惡一一分別棄捨所持之戒律. 又作波羅提木叉律儀․依別解脫戒․別解脫戒․別解脫法․別解脫調伏․護從解脫․戒律儀․律儀戒․木叉戒. 爲三種律儀之一. 與靜慮律儀 ․無漏律儀 相對. 係於欲界受戒法而發得之戒體, 故稱爲欲纏戒, 屬有漏戒.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大二四․五二五上) : 言別解脫者, 由依別解脫經如說修行, 於下下等九品諸惑, 漸次斷除, 永不退故 ; 於諸煩惱而得解脫, 名別解脫. 又見修煩惱其類各多, 於別別品而能捨離, 名別解脫. 此律儀有八, 卽苾芻律儀․苾芻尼律儀․正學律儀․勤策律儀․勤策女律儀․近事律儀․近事女律儀․近住律儀等 ; 亦卽七衆持受之戒, 包括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優婆塞優婆夷五戒․鄔波婆沙八齋戒. 上述八種律儀, 除近住男․女之八齋戒限一日一夜受持外, 餘七種皆當盡形壽終身奉持. [中阿含卷三十三釋問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九․卷一二○․卷一二二․雜阿毘曇心論卷三․俱舍論卷十四․成實論卷八七善律儀品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入阿毘達磨論卷上․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戒 2896․波羅提木叉 3444)
【별행別行】
p2794-下→ ①自大部典籍中, 抽取一部分, 使其獨立發行流布於世, 稱爲別行. 如自法華經中抽取普門品, 獨立作爲觀音經而流布於世. ②相對尋常行 而言, 特定期日作修行, 稱爲別行.
【별향원수別向圓修】
p2794-下→ 又作十向圓修. 天台宗謂別敎菩薩於十回向位圓修空․假․中三觀之義. 依天台四敎之判, 別敎菩薩至十回向之位, 則所修之行德, 事理圓融, 漸具於圓敎之性德, 稱爲別向圓修. [止觀輔行傳弘決(會本)卷六之四]
【별호別號】
p2803-上→ 卽表彰德行或風格之稱號. 又作別稱. 卽在人名之外, 由他人所贈豫之號, 以表彰其人之道德或風格. 釋氏通鑑卷五(卍續一三一․四二一下) : 制中外毋斥法師惠約名, 別號智者, 沙門別號自是而始.
【별혹別惑】
p2801-下→ 爲通惑 之對稱. 指三惑中之塵沙․無明二惑. 因係別敎菩薩之所當斷, 故稱別惑. 菩薩敎化衆生, 須通達如塵如沙․無量無數之法門, 然以心性闇昧, 不能達此塵沙無數之法門而自在敎化, 尙有化道障, 故稱塵沙惑 ; 又迷於根本理體之惑, 而障蔽中道實相之理, 故稱無明惑. 斷此別惑, 則可成佛.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法華玄義釋籤卷三下․摩訶止觀卷六](參閱三惑 624)
【병가病暇】
p4191-中→ 又稱病假. 禪林中, 爲養病而請假通常有其定規. 幻住淸規(卍續一一一․四九九下) : 忽遇病緣, 宜白之公界, 移單屛處, (中略)病或少間, 當具威儀謝直病人, 皈堂參假.[禪林象器箋卷九叢軌門]
【병거秉炬】
p3467-中→ 爲禪林葬儀行事之一. 秉持火炬行荼毘(火葬)之意. 葬儀時, 導師秉炬, 以之象徵火葬亡者. 舊說秉炬與下火․下炬同義, 然據禪林象器箋所載, 秉距時所說之法語較長, 下火時所說之法語較短;下火一人行之, 秉炬則需數人行之, 然秉炬之荼毘式, 法語旣長而復數人行之, 若用眞火則頃刻燒盡, 故刻木炬, 上塗朱色, 擬火之狀, 或用紅棉繒造花, 著於炬首而不點火.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佛事條․禪林象器箋喪薦門](參閱下炬712)
【병고病苦】
p4190-下→ 梵語 vyādhi-duḥkha, 巴利語 vyādhi-dukkha. 四苦之一, 八苦之一. 卽衆生病時身心所受之苦惱. 依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八之說, 病能損壞可愛安適, 故稱病苦. 蓋病之發有四大不調, 又有因四大不調而生四百四病之說. 據五王經所言, 四大卽地大․水大․火大․風大. 地大不調, 則擧身沈重 ; 水大不調, 則擧身派腫 ; 火大不調, 則擧身蒸熱 ; 風大不調, 則擧身僵硬. 諸此百節苦痛, 猶被鞭笞, 氣力虛竭, 坐起須人, 目不見色, 耳不聞聲, 心懷苦惱, 言輒悲哀, 甘饍美食, 入口皆苦 ; 凡此皆爲大苦. 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一說病苦有五相, 卽 : (一)身性變壞, (二)憂苦增長多倍, (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 (四)非其所欲之不可意境而强受用, (五)能令命根速離壞.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亦有身病與心病之分, 身病則有因水․因風․因熱引起之病及雜病四種 ; 心病則有踴躍․恐怖․憂愁․愚癡四種. [增一阿含經卷六․修行本起經卷下․摩訶僧祇律卷十]
【병기육연病起六緣】
p4191-上→ 摩訶止觀卷八之上所言, 衆生之病皆因六緣而起, 卽 : (一)四大不順, (二)飮食不節, (三)坐禪不調, (四)鬼神得便, (五)魔神相擾, (六)惡業所起.
【병도사病導師】
p4191-下→ 衆生之煩惱猶如病縛, 若由凡夫俗子化導之, 則不僅未能使病得癒, 反增病情 ; 故稱凡師之化導爲病導師. [摩訶止觀卷五上]
【병령사석굴炳靈寺石窟】
p3887-下→ 爲我國現存最古老之石窟. 位於甘肅蘭州西南方, 永靖縣之西, 黃河上游紅沙岩北岸小石積山中. 主要爲石刻藝術, 亦有塑像與壁畫;歷代造像以唐代爲最盛. 近代於該寺院所發現之古願文摩崖刻石之記載:大代延昌二年(513)歲次癸已六月甲申朔十五庚戌, 太夏郡武陽郡本國中政曹子元造窟一區. 爲仰皇帝陛下․群僚百官․士衆人民․七世父母․所生父母․六親眷屬, 超生西方, 妙樂回生, 含生之類, 普同得福.係由此寺石窟所發現之銘文, 乃有關石窟年代記載之最古者, 至今猶存有曹子元發願所鑿之石窟. 本寺之西․南․北三壁有北魏時代之精美造像, 卽明記摩崖刻石願文之處. 其壁畫至明代時, 曾重新描繪整修. 據推算, 此石窟於西元五一三年以前, 或卽已開始造像, 其風格與雲崗․龍門․敦煌等處略有不同, 石壁上所鑿佛龕極多, 多作印度覆鉢式之塔形. 據統計, 現存石窟有三十六處, 佛龕八十八座. 炳靈寺分爲上․下二寺及二寺間之洞溝三部分, 上寺建於唐代, 原稱龍興寺, 北宋稱靈岩寺;下寺建於北魏延昌二年(513), 以窟龕最爲集中. 炳靈原爲藏語千佛萬佛之意, 自元代以來, 該寺卽爲西藏密敎之喇嘛寺, 至淸代中葉漸衰, 又歷百年之久, 由於石窟藝術之發現, 迄今極受重視. [法苑珠林卷三十九․水經注河水卷二(酈道元)]
【병甁】
p5534-上→ 又作缾. 乃陶器, 或爲金屬所製之容器. ①梵語 kalaśa. 音譯爲迦羅奢. 係盛五穀, 香水等, 供養佛, 菩薩時所用. 又因甁常用以貯存財寶, 可應他人之願, 而使其滿足, 故稱德甁, 如意甁, 滿甁等. (參閱賢甁6180). ②梵語 kuṇḍikā. 音譯軍持, 軍遲, 捃稚迦, 君持, 君遲. 爲比丘常隨身攜帶十八物之一. 卽盛水之容器. 又稱水甁, 澡甁. 有淨, 觸二種, 淨甁之水, 供飮用 ; 觸甁之水, 以洗觸手.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載, 軍持有二, 若甕甁者是淨用, 若銅鐵者則是觸用. (參閱軍持3957)
【병불秉拂】
p3467-上→ 拂, 指拂子, 爲禪家之莊嚴具. 住持或代理住持者手持拂子上堂爲大衆說法, 謂之秉拂. 凡前堂首座․後堂首座․東藏主․西藏主․書記等, 皆具秉拂之資格, 竝稱爲秉拂五頭首. 又秉拂者之侍者, 稱爲秉拂侍者. [敕修百丈淸規卷七四節秉拂條․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병불어록秉拂語錄】
p3467-上→ 凡二卷. 全稱鼓山爲霖禪師居首座寮語錄. 又作爲霖禪師秉拂語錄․爲霖道霈禪師秉拂語錄. 明末淸初曹洞宗僧爲霖道霈(1615~1702)撰, 太靖編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五冊. 本書輯錄道霈住於福州鼓山時之秉拂法語․茶話․擧古․佛事․偈․頌․贊等. 卷末附錄鵠林哀悃一卷, 係悼念其師永覺元賢之文, 內容包括先和尙歸眞記․最後語序․祭文․塔誌․起龕告文․封塔告文, 及日僧連山交易之跋.
【병승구사病僧口詞】
p4191-中→ 卽叢林之中, 病僧之病情加重, 難期恢復, 而於臨終之前口述之遺言. 所口述者, 大多爲該僧之本籍․履歷等記錄, 及其所有物聽憑整理處置等託付之語. [敕修百丈淸規卷六病僧念誦條]
【병승념송病僧念誦】
p4191-中→ 又作病僧解釋. 叢林中, 僧侶因病, 至三日以上不癒, 可移至延壽堂(專爲療病之處)療養, 其時, 該僧之鄕人道舊或其餘僧衆爲祝禱其病痊癒, 所作之念誦贊佛回向等事, 稱病僧念誦. [敕修百丈淸規卷六病僧念誦條]
【병어柄語】
p3844-上→ 勸請新命住持入寺之山門疏․或同門諸師慶賀新命住持之同門疏前之冒頭小序, 以其如器之有柄, 故稱爲柄語. [禪林象器箋文疏門]
【병자病子】
p4190-上→ 喩指極惡之衆生. 如一人而有七子, 其中有一病子, 父母之憶念諸子, 最深於病子, 心非不平等, 然於病子, 心則偏多. 佛於衆生亦如是, 雖無分別之心, 然於極惡之衆生, 悲愍最切, 猶如父母之憶念病子.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
【병자탕가지법病者湯加持法】
p4190-中→ 密敎爲久病之人所作的修法之一. 全稱病者沐浴湯加持作法. 若爲久病之人沐浴, 於沐浴之先, 向桶中之水作護身法, 其次結誦如下之印言 : (一)虛空網, (二)火院, (三)不動(爲總結界), (四)軍荼利(爲別結界, 藉此可依軍荼利之威力袪除毘那耶迦之障礙), (五)馬頭(依甘露之咒力, 而得淸淨之身, 竝使壽命增長). 其後以五股杵作覽鍐加持, 復誦不動․軍荼利․馬頭․六字․八字文殊․延命等六種眞言, 其後方乃沐浴, 然於其間仍須口誦不動之咒. 浴了之時, 復須以一字金輪之印言加持病者之五處. (參閱五處加持1152)
【병정동자丙丁童子】
p1515-上→ 禪林用語. 原指司燈火之童子. 丙丁, 卽天干中之丙․丁, 與五行相配則屬火, 故以丙丁比喩火. 禪林中每以丙丁童子來求火一語譬喩衆生本具佛性, 復向外求佛. 蓋自身卽是火, 更向外求火, 自屬忘失本性․多此一擧之愚昧行爲.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報恩院玄則條․碧巖錄第七則評唱]
【병중무수甁中無水】
p5534-中→ 乃三論宗用以比喩空觀之語. 謂五蘊(指色, 受, 想, 行, 識)之中無人我(乃五蘊之暫時和合, 唯有假名而無實體)之意.
【병체무실甁體無實】
p5534-下→ 乃成實宗用以比喩諸法無我之語. 謂五蘊之諸法皆爲假和合之體, 而非如凡夫所思惟之有實體者.
【병탑甁塔】
p5534-中→ 梵名 Drona stūpa. 甁指用以分配佛舍利之甁, 甁塔卽納此甁之塔. 又作甖塔, 金甁塔. 據長阿含經卷四, 佛所行讚卷五載, 佛陀入涅槃後, 拘尸那城之末羅衆焚燒佛身, 香姓婆羅門將舍利平分豫八國, 八國皆起佛舍利塔, 香姓婆羅門則獲得分配舍利之甁, 歸國起塔廟, 稱爲甁塔, 畢鉢村之人得荼毘所餘之灰炭, 歸而起灰炭塔, 故共有十塔. 然得此舍利甁的婆羅門之名, 諸經所載有所不同. 此塔之位置, 據大唐西域記卷七載, 位於戰主國. [般泥洹經卷下,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下, 大唐西域記卷六]
【병행病行】
p4190-中→ 菩薩五種行法之一. 謂菩薩以無緣大慈, 同體大悲之平等心, 拔衆生煩惱, 治衆生罪業之大行. 病者喩衆生之罪業. 罪業是病 ; 治病之行, 故稱病行.
【병향로柄香爐】
p3843-中→ 又作柄香呂․手爐․柄爐․提爐. 爲有柄之金屬香爐, 柄長七寸, 乃至一尺許. 其形狀有多種, 古式之形狀尾端作獅子形, 有鑄製․鍛製或靑銅鍍金․眞蒐製等類. 淨飯王般涅槃經(大一四․七八三上):如來躬身手執香爐, 在喪前行. 最近法人陸庫克(Le Coq)於中央亞細亞發現靑銅之柄香爐, 此乃西元二․三世紀頃之遺物. 又英人史坦因(A. Stein)所發現敦煌千佛洞之佛畫中, 有右手擎柄香爐, 左手持蓮華之引路菩薩像. 另日本正倉院御物內藏極多橫面附長柄之形狀者, 推測爲我國昔日所使用之柄香爐. [古今圖書集成考工典第二三六․A. Stein: The ThousandBuddhas, plates xxxviii; Le Coq: Die Buddhististische Spätantika inMittelasien, Text]
【병환病患】
p4191-上→ 患病之謂. 單稱病. 衆生之病皆由於有四大所成之有漏身. 一大不調, 生一百零一病, 四大不調則生四百四病. 病起之因緣有六, 卽 : 四大不順․飮食不節․坐禪不調․鬼神得便․魔神相擾․惡業所起. 凡夫有漏身上所患之病稱實病 ; 聖者已脫有漏身, 故無實病. 聖者本無病, 因利他之大悲而現病, 故稱權病. 如釋迦之背痛․維摩居士之疾病等. 又天台宗以此病患爲十乘觀法對境之一, 觀病患之當體卽實相․卽三諦三千. [大智度論卷八․摩訶止觀卷八之下․十住心論卷一(空海)]
【보각선사寶覺禪寺】
p6767-中→ 位於臺灣臺中市. 民國十六年(1917), 由福建莆縣後果寺方丈良達和尙所創建. 寺內安置有二次大戰後日人在臺遺骨一萬四千具. 五十二年, 興建高達八十八尺之彌勒大佛像一座, 竝創辨新覺生雜誌及國際佛敎文化出版社, 此外又開辨定期之講經法會等活動, 爲臺灣中部之名刹.
【보각선사어록寶覺禪師語錄】
p6767-下→ 全一卷. 全稱三聖開山慧日第二世寶覺禪師語錄. 又作東山湛照禪師語錄. 日本臨濟宗僧東山湛照(1231~1291)撰.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 輯錄湛照於三聖寺之進山法語․上堂語․小參․偈頌․祭文․自贊等.
【보각조심선사어록寶覺祖心禪師語錄】
p6766-中→ 全一卷. 又作黃龍晦堂心和尙語錄․黃龍菴主語錄․晦堂和尙語錄. 宋代晦堂祖心(1025~1100)撰, 子和錄, 仲介重編. 神宗元豐元年(1078)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黃龍四家錄卷二. 本書係輯錄上堂語․室中垂問代答․室中擧古․偈頌等.
【보개寶蓋】
p6759-上→ 係傘之美稱, 卽指七寶嚴飾之天蓋. 懸於佛菩薩或戒師等之高座上, 作爲莊嚴具. 據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所載, 毘耶離城有長者之子寶精, 與五百長者子, 持七寶蓋往詣佛所. 此外, 古代建築中, 如經幢․石塔之頂上, 有雕刻精細如傘狀之蓋, 亦稱寶蓋, 又稱華蓋. [菩薩本行經卷中․普曜經卷五](參閱蓋5910)
【보거寶車】
p6744-下→ 又作寶乘. 指以衆寶莊嚴之大白牛車, 此乃比喩一乘法. 法華經譬喩品載有火宅三車之譬喩, 而天台․華嚴等宗, 於三車外另以大白牛車比喩一佛乘. [長阿含經卷二․大寶積經卷六十六](參閱三車四車557)
【보경寶瓊】
p6765-下→ (504~584)南北朝梁代僧. 又稱寶璚. 東莞(山東沂水)人, 俗姓徐. 後避難居於毘陵曲阿(江蘇丹陽). 少年出家, 師事沙門法通, 被視爲道器. 逾十五歲, 稟受光宅寺法雲之成實宗義, 其後轉往南澗仙師處, 精硏毘曇之學. 仙師見其私記大爲激賞, 乃囑門徒傳寫. 於受具足戒之年卽能覆述講經者之所言, 經五年得任法主之職, 與仙師弘化於杭州․衡州等地, 曾蒙梁武帝詔入壽光殿論談. 其後, 請辭歸鄕, 在建安寺講說, 白龍曾臨其講席, 有識之士, 驚異於此, 稱師爲白瓊. 以簡子周弘正之請而再度入京, 講說成實論等, 其間亦頗多靈異. 及陳武帝․文帝之世, 師被擧爲京邑大僧正, 大力改革舊弊, 令僧尼自行檢肅;師之名聲遂傳於四方, 海東諸國亦遣使求師之圖像, 以致遙敬. 師於陳代至德二年入寂, 世壽八十一, 葬於鍾山之南. 師擅於講說, 如講成實論九十一遍․涅槃經三十遍․大品般若經五遍;著作亦繁, 如成實玄義二十卷․成實文疏十六卷․涅槃疏十七卷․大品疏十三卷․大乘義十卷․法華․維摩等之文疏各若干卷. [續高僧傳卷七․六學僧傳卷二十二․佛祖歷代通載卷十]
【보경寶鏡】
p6766-上→ 謂至寶之明鏡, 乃鏡之美稱. 於密敎中常作爲供養物或莊嚴道場之用. 陀羅尼集經卷三所列二十一種供物中, 第十八物卽爲寶鏡. 灌頂時亦用寶鏡, 略出經卷四(大一八․二五二上):次復執鏡令其觀照, 爲說諸法性相, 說此偈言:一切諸法性, 垢淨不可得, 非實亦非虛, 皆從因緣現.[大日經卷二․大日經疏卷八․卷九](參閱鏡6710)
【보경사寶慶寺】
p6760-中→ 位於陝西西安府咸寧縣. 寺中有寶塔一座, 塔中藏有唐朝之浮雕石像三十四尊. 其石像融合我國與印度最精湛之造像技法, 堪稱爲我國佛像雕刻之代表作. 其佛像有兩種, 一爲刻於長約一一二公分, 寬約六十四公分, 厚約二十五公分之石材上之三尊像;另一爲十一面觀音之單獨像, 刻於長․厚與上記之石材相同, 而寬約三十公分之石材上. 其中, 觀音造像線條之流麗, 更爲我國佛像雕刻登峰造極之作. 此等佛像乃唐武后於長安三年(703), 爲裝飾光宅寺內之七寶花臺所用者, 係由譯經僧德感與時賢高延貴․王璿․韋均․姚元之․蕭元睿等發願所造.
【보경사寶鏡寺】
p6767-中→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迎日郡松羅面. 相傳創建於新羅聖德王(702~736在位)時代, 由我國洛陽白馬寺日照大師主其事. 據傳東漢明帝時, 曾派遣使節西行求法, 適遇迦葉摩騰與竺法蘭攜帶經典及八面鏡․十二面鏡東來. 後十二面鏡埋於白馬寺法堂之下;而八面鏡則由日照攜至新羅. 因曾有預言謂:若沿半島之東海岸覓深池埋鏡, 竝於該處建寺, 其地能成爲佛法興隆之中心.日照尋得百尺深池, 卽埋鏡於地下竝建寺, 因而取名寶鏡寺. 又據文獻記載八面鏡現今埋在該寺寂光殿之下.
【보경사석탑普慶寺石塔】
p4999-中→ 位於浙江臨安徑山南麓. 塔係六面七層, 每面皆有佛龕. 腰檐仿木構建築形式, 有相輪七重, 塔上有元至治三年(1323)題記.
【보경삼매가寶鏡三昧歌】
p6766-中→ 全一卷. 又作洞山良价禪師寶鏡三昧․寶鏡三昧. 唐代曹洞宗祖洞山良价(807~869)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與大正藏第四十八冊(人天眼目卷三). 本篇係詠敘曹洞正偏回互之玄旨. 然偏正回互之說實淵源於石頭希遷所撰之參同契. 其後, 石頭傳藥山, 藥山傳雲巖, 雲巖傳洞山, 至洞山始集五位說之大成. 故本歌與參同契同爲曹洞宗之宗典而備受重視. 全篇由四言九十四句․三七六字所組成. 其注解書有:(一)寶鏡三昧玄義一卷, 附錄於重編曹洞五位顯訣卷下. 宋代雲外雲岫(1242~1324)著. 雲岫將寶鏡三昧歌詳豫注釋, 以闡明其原義. (二)寶鏡三昧本義一卷, 淸代行策著. 以寶鏡三昧․偏正回互․三疊分卦․五變成位․二喩顯法․六爻攝義等六種圖說, 揭示重離六爻․偏正回互之精義;又詳解五位說, 竝駁覺範․永覺之見解. (三)寶鏡三昧原宗辨謬說一卷, 淸代雲淙淨訥著. 淨訥論述寶鏡三昧本義, 竝論及:(1)力說雲巖之重離六爻․偏正回互, (2)以洞山良价之正偏爲根本而建五位功勳, (3)以曹山本寂之功勳爲根本, 而立五位君臣, (4)以石霜之正偏功勳君臣之制爲根本而立五位王子等, 以彰顯寶鏡三昧歌之原旨, 而辯駁覺範․大慧等人之說. 上記三書皆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一冊. 其他尙有日僧指月慧印所撰之寶鏡三昧不能語․面山瑞芳之寶鏡三昧吹唱等.
【보계寶階】
p6756-上→ 謂以珍寶做成之階梯, 卽指釋尊從忉利天降世時所用者. 據大唐西域記卷四劫比他國條載, 該國都城以西二十餘里處有大伽藍, 伽藍大垣內有三寶階, 南北列而東面下, 是如來於三十三天(忉利天)說法後降還世間時所用. 其時, 天帝釋以神力化現黃金․水晶․白銀等三座寶階, 釋尊卽由中間之黃金寶階降世. 玄奘遊至劫比他國時, 原有之三寶階已不存, 代之者爲後世諸國王所仿製之寶階, 係以甎石製成, 竝飾有種種珍寶, 高七十餘尺.
【보관관상普觀觀想】
p5005-中→ 乃願生西方之人, 所須具備十六觀行之一 ; 出於觀無量壽經. 又作自往生觀․普往生觀․普觀想․普觀. 行此觀法時, 觀想自生於極樂世界, 結跏趺坐於蓮花上, 蓮花開時, 有五百色光來照身, 乃至觀想佛菩薩等充滿於虛空之中. [觀無量壽經義疏․觀經玄義分](參閱十六觀396)
【보관寶冠】
p6749-下→ 又作天冠. 指飾以寶玉之冠. 又用於莊嚴佛菩薩之物, 如寶冠菩薩坐於蓮花上, 左手持寶冠. 寶冠有多種, 主要有如下數種:(一)五智寶冠, 冠中有五化佛, 表五智圓滿之德. (二)三峰寶冠, 表胎藏三部之義. (三)無量壽佛寶冠, 冠中有無量壽佛, 觀自在菩薩所戴. 蓋此二尊有因果之別, 以此表觀自在入果位爲無量壽之義. (四)塔婆寶冠, 安有塔婆之冠. 此外有化佛之一佛冠(化佛冠)․安有獅子頭之獅子冠․金線冠․髑髏冠․華冠與髮髻冠等.
【보관보살寶冠菩薩】
p6749-下→ 寶冠, 梵 Ratna-kūṭa 或 Ratna-makuṭa(音譯羅怛那摩勾咤). 又作寶冠童子․寶冠童子菩薩. 位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文殊師利菩薩北方第二位之菩薩. 寶冠意爲莊嚴, 梵天․帝釋․人王․公卿等皆以寶冠莊嚴. 此尊雖以文殊菩薩福慧莊嚴之德爲主․然不僅自莊嚴, 亦饒益衆生, 使福慧莊嚴. 此尊密號莊嚴金剛, 種子爲□(ka), 三昧耶形爲靑蓮花上寶冠. 其形像爲身呈黃色, 右手仰掌當胸, 手持三瓣寶珠;左手肘開而仰掌, 略屈四指持靑蓮花, 花上有寶冠, 於赤蓮花座上結半跏趺坐. 眞言係用大日經卷二普通眞言藏品所說之一切諸佛眞言. [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大日經疏卷六․卷十六․祕藏記]
【보관석가寶冠釋迦】
p6750-中→ 指頂戴寶冠之釋迦像. 此類圖像中央安置大日佛, 左側阿閦佛․寶生佛, 右側彌陀佛․釋迦佛等五彿. 初或爲造像莊嚴, 故飾以寶冠瓔珞, 後世乃謂寶冠釋迦卽大乘佛轉輪聖王之相, 用以異於小乘厭俗出家之相. 寺院供奉十六羅漢時, 其中尊必爲寶冠釋迦. [大唐西域記卷八․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五]
【보광명전普光明殿】
p4983-中→ 位於古代印度摩竭提國菩提道場之側. 又稱普光法堂. 佛陀曾於此殿宣說八十華嚴經九會中之第二會․第七會․第八會等. 若依六十華嚴經之八會, 則爲第二會與第七會之二會. 八十華嚴經如來名號品(大一○․五七下) : 爾時, 世尊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 始成正覺, 於普光明殿, 坐蓮華藏師子之座.[八十華嚴經十定品․離世間品]
【보광普光】
p4982-上→ 唐代僧. 籍貫․世壽均不詳. 資性明敏, 師事玄奘三藏於慈恩寺, 精苦恪勤, 聞少證多, 玄奘黙許之. 人稱大乘光. 自貞觀十九年(645), 玄奘首創譯場, 至麟德元年(664)終於玉華宮, 凡二十載, 出經七十五部, 一三三五卷, 大多爲普光筆受. 永徽五年(654), 玄奘譯出俱舍論, 首先密授普光. 普光因撰俱舍論記三十卷以詳解之, 爲俱舍論三大疏之一 ; 後由弟子圓暉爲之略作十卷, 俱舍宗奉爲要典. 另著有俱舍論法宗原一卷․百法明門論疏等. 普光之俱舍學實總集玄奘所傳, 故後世公認普光爲得玄奘正傳者. [宋高僧傳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八․東域傳燈目錄]
【보광사普光寺】
p4983-上→ ①位於湖南大庸縣永定鎭. 明代永樂十一年(1413)創建, 淸代重修. 現存建築有大佛殿․二佛殿․觀音殿․高貞觀與兩座山門. 大佛殿面闊五間, 深三間, 重檐達於山頂, 康熙四十七年(1708)重建, 雍正十一年(1733)復重修. 二佛殿所呈現斗栱․枋之形制應爲明永樂十一年之原建築. 大佛殿與二佛殿間以過亭相連, 成工字形, 爲元代建築常用手法. 高貞觀位於觀音殿左側, 分前後兩段, 前殿爲明代建築, 然梁枋․駝峰又具元代建築特點. 普光寺在整體佈局和建築技術上, 反映出元․明․淸各代之風格, 爲湘西地區重要古建築群. ②位於臺灣苗栗頭屋鄕. 民國三十二年(1943), 智心法師來此開山, 初建草庵. 三十六年, 道宗法師至此改建竹庵, 繼由二師合力改建土磚房舍. 四十八年, 道宗退休, 由弟子海明接任住持. 五十一年重建大殿, 五十六年, 海明之弟子明賢繼任住持. 本寺位於山中, 層巒聳翠, 景色優美, 又可遠眺苗栗著名風景區─明德水庫, 山靈水秀, 自六十五年登山汽車道完成後, 香客與遊客日漸增多.
【보광사寶光寺】
p6742-下→ 位於四川新都. 建於東漢, 隋代稱大石寺. 唐僖宗於廣明二年(881), 因避黃巢之亂駐蹕於此, 寺中之舍利塔忽然放光, 僖宗卽重建塔, 竝命悟達國師整修寺宇, 改稱寶光寺. 據聞宋代全盛時, 該寺僧侶多達三千人, 成爲飮譽國內外之名刹. 明代時寺宇荒廢, 至淸康熙九年(1670)重建. 淸末宗興法師住寺期間, 曾得眞修大師淸福所贈之三顆舍利與二尊玉佛. 該寺佔地兩萬平方公尺, 除七佛殿․大雄寶殿․五百羅漢堂外, 尙有十六處庭院. 此外, 該寺珍藏明代以金泥․銀泥交互書寫於藏靑色紙上之大方廣佛華嚴經五卷, 及南朝梁大同六年(540)之石刻千佛碑等.
【보광삼매普光三昧】
p4982-中→ 坐禪觀想如來身, 證得五神通․四無量․四無礙解, 而至具足大光明之三昧. 大寶積經卷八十九(大一一․五一三中) : 大精進菩薩持畫疊像, (中略)觀於如來, 諦觀察已, 作如是念 : 如來如是希有微妙(中略). 菩薩如是觀如來身, 結加趺坐, 經於日夜, 成就五通, 具足無量, 得無礙辯, 得普光三昧, 具大光明.又據八十華嚴十定品所說十大三昧中, 第一卽指普光三昧.
【보광왕사普光王寺】
p4982-下→ 位於安徽泗縣東南之信義坊. 係西域僧僧伽於唐龍朔(661~663)初年來華乞地所建立, 其塔院稱爲泗州塔․僧伽塔或靈瑞塔, 頗爲著名. 於唐貞元年間(785~804)遇災, 淸涼澄觀重建.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 一說五年), 太宗敕令高品白承睿重修泗州塔, 改稱爲太平興國寺. 迄淸乾隆年間(1736~1795), 普光王寺及僧伽塔院幾經破壞與變賣, 遂告湮滅. 僧伽之信仰盛行於唐宋時代, 除泗州普光王寺之外, 僧伽和尙堂或泗州大師堂普遍存在全國各地. 如日僧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載有登州開元寺僧伽和尙堂, 日僧成尋之參天台五臺山記卷一載有東茄山泗州大師堂等. [宋高僧傳卷十八․大中祥符法寶錄卷十四․金石錄卷六․佛祖統紀卷四十三․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釋氏稽古略卷四․重修泗江合志卷二․東坡全集卷九十九․中國近世佛敎史硏究(牧田諦亮)]
【보광전普光殿】
p4983-下→ 位於四川峨眉金頂. 爲峨眉山古寺之一, 山多雷火, 雖經歷代修葺, 仍屢建屢廢. 正殿永明華藏寺, 殿後原有銅造佛殿一幢, 俗稱金殿. 中央奉祀普賢菩薩, 殿旁設列萬佛, 門陰刻全蜀山川程途. 殿內有明成化年間(1465~1487)所雕鑄之銅碑, 今華藏寺及銅殿均已毁於火, 然銅碑猶存於殿側臥雲庵. 庵左數十步爲睹光臺, 乃觀日出․雲海․佛光之地.
【보광천자寶光天子】
p6742-中→ 三光天子之一. 又稱寶意日天子․日天子. 爲觀世音菩薩之化身, 帝釋天之內臣. [法華經序品․法華文句卷二](參閱三光天子545)
【보교편輔敎編】
p5938-下→ 凡三卷. 北宋契嵩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鐔津文集卷一至卷三. 闡說佛敎要義, 以調和儒釋二敎. 契嵩對北宋當時儒家排佛之論力加反駁, 而提倡儒佛一致之說. 以佛家之五戒(不殺, 不盜, 不淫, 不飮酒, 不妄語)配於儒家之五常(仁, 義, 禮, 智, 信), 竝加以說明. 計分原敎, 勸書, 廣原敎, 孝論, 檀經贊等五篇. 宋濂, 李之全爲作序, 子柔爲作後序. 嘉祐七年(1062), 與所著傳法正宗定祖圖, 傳法正宗記, 傳法正宗論等, 同時獲准入藏.
【보구사普救寺】
p4992-下→ 位於山西永濟縣黃河․汾河之間. 寺內建築極壯麗, 全院有大佛殿三十六間. 據寺中碑記所載, 本寺創建於唐朝, 明代重修, 又因嘉靖三十四年(1555)之大地震, 建築被摧毁無遺. 淸康熙四十九年(1710)再度整修, 抗戰時又毁於砲火, 僅存寺門一對石獅與一座金塔. 金塔又稱鶯鶯塔, 呈四方形, 共十三級, 周圍四十步, 古來行駛黃河之船隻, 以此塔爲航行標誌.
【보국사保國寺】
p3724-上→ 浙江鄞縣西十五公里之靈山山腰. 創建於唐代, 初名靈山寺. 會昌五年(845), 武宗滅佛, 寺宇被廢. 廣明元年(880)復建, 賜額保國寺. 宋治平元年(1064), 改名精進院, 其後復稱保國寺. 大殿建於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 爲江南現存年代最久之木構建築. 其餘天王殿․觀音殿等殿宇多係淸康熙(1662~1722)之後重建或增建者.
【보국사報國寺】
p4923-下→ ①位於北平廣安門內. 創建於遼代, 明初塌毁. 憲宗成化二年(1466), 周太后之弟吉祥於此出家, 故重修舊寺, 改名慈仁寺 ; 淸乾隆十九年(1754)重修, 改稱大報國慈仁寺. 寺西院有顧處士祠, 係道光二十三年(1843)何紹基․張穆等人爲紀念思想家顧炎武而集資興建者. ②位於四川峨眉山麓, 爲峨眉山之門戶. 建於明神宗萬曆年間, 屬禪宗寺院. 原名會宗堂, 又名會宗坊. 淸康熙時重修, 竝改今名. 山門有康熙御書報國寺匾額. 主要殿宇有彌勒殿․大雄寶殿․七佛殿․藏經樓等, 自前至後逐級升高. 建築宏偉, 各殿佛像金燦奪目. 竝藏有明永樂十三年(1415)彩釉瓷佛, 高二點四公尺. 七佛殿前高七公尺之銅鑄佛塔, 原爲明代廢寺聖積寺之佛塔, 塔上鑄刻四千七百餘尊佛像及華嚴經全部經文, 爲鑄工精巧之傑作. ③位於浙江鄞縣東南之大慈山. 全名爲敎中報國禪寺. 爲臨濟宗楊岐派大慧派之笑翁妙堪禪師所創建. 寺域內有千佛閣․寶珠峰․鉢盂峰等. [大淸一統志卷二三四]. ④位於浙江仁和縣南之鳳凰山. 爲一峰齊禪師所創建.
【보권寶卷】
p6745-上→ 爲一種由唐代變文直接衍生之講唱文學. 約産生於宋元之際, 而流行於明武宗正德年間(1506~1521)至淸末民初. 宋眞宗時, 明禁僧侶講唱變文, 變文乃變成談經․說經․說參請等形式, 亦卽講唱變文之變相發展, 寶卷亦因之應運産生. 寶卷之結構內容與變文大同小異, 大多採用通俗易曉之語言, 配合音樂, 加以講唱, 以求通俗化. 其所講唱者, 有以因果報應․佛道故事爲主之佛敎寶卷, 亦有以民間故事․神道故事等爲主之非佛敎寶卷. 相傳香山寶卷爲最初者, 係由宋代普明禪師所作. 而實際可考者, 以香山寶卷․銷釋眞空寶卷․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爲最早. 佛敎之寶卷, 可分爲勸世經文與佛敎故事二類. 初期似以勸世經文爲多, 故寶卷往往被稱爲經. 如藥師本願功德寶卷, 卽是全演藥師本願經而不細述故事. 非佛敎之寶卷, 較著名者有珍珠塔寶卷․孟姜女寶卷․英臺寶卷等. 敘述佛敎故事之寶卷甚爲民間所歡迎, 目連救母出離地獄升天寶卷卽爲最佳之例證. 另有目連寶卷(異於升天寶卷)․香山寶卷․劉香女寶卷․魚籃觀音寶卷․妙英寶卷等, 或敘述菩薩修道度世, 或言民間善男信女修行之經過, 於婦女最具影響力. 寶卷一詞, 僅爲此類書之總稱, 其個別之書名, 未必有寶卷二字, 有單稱卷․經者, 亦有稱爲眞經․科儀․寶懺․寶傳者. 宣講寶卷, 稱爲宣卷. 宣卷之時, 必先焚香請佛, 含有濃厚之宗敎色彩, 而異於一般之講唱彈詞. 寶卷之體例, 以韻文爲主, 以散文爲補充說明. 通常每本分爲二十四品, 每品中又穿揷下列四部分:(一)儀式部分, 開頭與結尾均須焚香迎請․恭送佛菩薩神靈, 此時所唱之偈贊有開經偈․焚香贊․收經偈. (二)說白部分, 於每品之韻文前, 以口語化之散文說白. (三)吟誦部分, 爲寶卷之常體, 一般多用七言或十言之韻文吟誦之. (四)歌唱部分, 以詞牌或曲牌譜曲, 加揷於每品之中或每品之末. 較常用者有駐雲飛․黃鶯兒․山坡羊․雁兒落․傍妝臺等曲牌, 或配以梆子腔․十字亂彈調, 以便於誦唱. 寶卷往往被用作民間祕密宗敎․祕密結社之組織工具, 如明代白蓮敎․羅敎․弘陽敎․聞香敎等民間宗敎均以寶卷作爲奉持之經卷, 故寶卷之流傳經常遭受政治力量之禁壓. 現存之作品不多, 據近人之搜集, 總數約僅百本而已. [中國俗文學史(鄭振鐸)․寶卷の硏究(澤田瑞穗)]
【보권좌선의普勸坐禪儀】
p5005-中→ 全一卷. 日本曹洞宗開祖永平道元撰. 略稱坐禪儀.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二冊. 本書普勸行者坐禪, 竝略示趺坐及調身法. 全篇由七五六字所成, 以坐禪爲佛道之正門, 非思量乃坐禪之要素. 主張坐禪非爲手段, 乃是目的, 無論大悟與否, 或開悟後之修行, 坐禪均極重要. 此書實爲日本曹洞宗之根柢所在.
【보귀寶貴】
p6755-下→ 隋代僧. 北周道安之弟子. 博通群典, 尤精律學. 住大興善寺. 生卒年與本籍均不詳. 晉代僧支敏度曾編纂合維摩經五卷, 綜合支謙․竺法護․竺叔蘭三家譯本之精義而成. 師仿支敏度之法, 綜合三種金光明經精義, 編輯合部金光明經八卷, 又稱新合金光明經. 當時金光明經有三種譯本, 卽曇無讖之四卷本․耶舍崛多之五卷本․眞諦之七卷本等. 師竝請闍那崛多譯出銀主陀羅尼品․囑累品等增補於內. 開皇十七年(597)進呈於文帝, 帝且爲之作序. [歷代三寶紀卷十二․釋氏稽古略卷二]
【보금寶金】
p6748-下→ (1308~1372)元代臨濟宗僧. 乾州(陝西)永壽人, 俗姓石. 時有沙門以觀音像授與其母, 囑其母恭謹供養之, 當生智慧之男, 未幾, 果生師, 白光火華火華照燭一室. 然自幼多疾, 父母疑此兒必歸釋氏, 六歲卽出家. 及長, 受具足戒後, 遍詣講肆, 窮究性相之旨, 遂至晉雲參謁如海. 一日隨如海攜筐擷蔬於園中, 忽凝坐不動, 入定三時方寤, 如海謂其乃塵勞暫息, 定力尙未深, 必使心路絶阻關透, 然後大法可明. 師後駐錫峨嵋, 脅不沾席者三年, 一日聞伐木聲, 大悟. 元至正八年(1348), 帝遣使詔師至京, 甚爲禮敬, 命住海印寺, 師以疾辭, 遂賜寂炤圓明之號. 明太祖卽位, 詔師入南京, 於內殿中問佛法大意. 竝設普濟會於鍾山, 選高僧十人莅其事, 師列於其中. 帝又親御翰墨賜詩十二韻, 蒙寵甚渥. 於洪武五年示寂, 世壽六十五. 荼毘後獲五色舍利, 齒․舌等亦皆不壞. [五燈會元續略卷四]
【보길상천寶吉祥天】
p6744-上→ 梵名 Candra. 音譯戰捺羅․旃陀羅․戰達羅. 又作月天․名月天子․月天子. 卽住於月宮之天子, 爲十二天之一. 係將月球神格化者, 又有蘇摩提婆․星宿王等別名. 從身發光, 其壽爲天之五百歲. 以過去修布施等種種善業之因, 得住月宮殿享受快樂之生活. 亦爲釋提桓因(帝釋天)之眷屬, 乃勢至菩薩之變化身. 密敎視之爲佛敎之護法神. 禪宗寺院崇爲福壽神, 其名號與日天子同列於歲德大善神之左右, 祀於韋馱天祠之上.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世本緣品․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須陀品․法華經序品․法華經玄贊卷二本]
【보녀寶女】
p6739-中→ 又作女寶․玉女․玉女寶. 轉輪聖王七寶之一. 轉輪聖王乃成就七寶, 具足四德, 統一須彌四洲, 而以正法治世者. 七寶中之玉女寶成就, 卽能忽然示現玉女, 其面貌端正, 全身諸毛孔皆出栴檀香, 言語溫柔而擧止安詳. [長阿含經卷三․舊華嚴經卷四十三]
【보다普茶】
p4991-下→ 供茶給大衆飮用, 稱爲普茶. 對此而言, 爲特定之人所供之茶, 則稱特爲茶. [黃檗淸規住持章]
【보담寶曇】
p6762-下→ (1129~1197)宋代臨濟宗僧. 又稱少曇. 嘉定府(四川)龍游人, 俗姓許. 號少雲. 世稱橘洲老人. 爲大慧宗杲之法嗣, 住於慶元府(浙江)仗錫山延壽禪院. 師將過去七佛至大慧宗杲等禪宗諸祖之傳記編輯而成大光明藏一書, 凡三卷. [大光明藏序]
【보당寶幢】
p6759-下→ ①又稱法幢. 卽莊嚴佛菩薩之旗幟, 常以諸寶嚴飾. 據大日經疏卷五載, 幢上置如意珠, 故稱寶幢.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上):於其臺上自然而有四柱寶幢, 一一寶幢如百千萬億須彌山, 幢上寶縵如夜摩天宮, 復有五百億微妙寶珠以爲映飾.[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諸經要集卷四]. ②司音樂之天神. 據彌勒上生經載, 兜率天宮有五大神, 第一大神名爲寶幢, 能自其身雨七寶, 散於宮牆內, 一一寶珠化成樂器, 懸處於虛空, 不鼓而自鳴. [觀無量壽經]. ③乃指寶幢如來.
【보당여래寶幢如來】
p6760-上→ 寶幢, 梵名 Ratna-ketu, 音譯囉怛曩計睹. 又稱寶幢佛․寶星佛. 位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東方之佛. 此尊主菩提心之德;以寶幢表發菩提心之義, 其以一切智願爲幢旗, 於菩提樹下降伏魔衆, 故得寶幢之名. 此尊密號福壽金剛․福聚金剛, 三昧耶形爲光焰, 種子爲□(a). 其形像爲身呈淺黃色, 著赤色袈裟, 偏袒右肩, 左手向內, 執持袈裟之二角置於胸前, 右手屈臂, 稍豎而向外開, 復稍仰掌垂指, 作與願印, 結跏趺坐於寶蓮花上. 又有謂寶幢如來與金剛界東方阿閦如來․阿彌陀經之西方寶相佛․稱讚淨土佛攝受經之西方大寶幢如來同尊. [合部金光明經卷一壽量品․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日經疏卷四․卷十六․卷十七․卷二十]
【보당종保唐宗】
p3723-下→ 初期禪宗宗派. 唐代成都府保唐寺之無住(714~774)首開本宗, 上承五祖弘忍․資州智詵․處寂․無相等諸師, 以無相之三句․荷澤神會之三學爲基礎, 另樹一幟. 此宗特點, 乃在不拘敎行, 毁棄禮懺․轉讀․畫佛․寫經等佛事. 又主張起心卽妄, 有分別爲怨家, 無分別爲妙道;故將其師無相之無憶․無念․莫忘三句中之莫忘改爲莫妄. 無住一生不計較衣食, 不逢迎貴賤, 倡導自由自在之頭陀行. 弟子有勝光寺淨藏(超藏)․知一(超然)․登州忠信等. 有關無住之機緣語句, 詳載於曆代法寶記. [禪門師資承襲圖․圓覺經大疏卷三下․龍興佛法編年通論卷一․五燈會元卷二․禪宗史硏究(宇井伯壽)](參閱淨衆宗4705․無住5085)
【보대다라니경寶帶陀羅尼經】
p6752-下→ 全一卷. 北宋施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敘述羅睺羅童子於夜分, 爲羅刹所怖, 而於佛前涕泣, 佛乃爲童子佩寶帶, 說大明咒, 竝令持是咒, 以遠離惡羅刹․刀杖․惡毒․惡友․疾病等, 而得大安樂. 爲聖莊嚴陀羅尼經之異譯.
【보대寶臺】
p6758-下→ 謂以珍寶嚴飾之臺. 如觀世音菩薩授記經載, 觀世音菩薩與得大勢菩薩爲率八十億眷屬往詣佛所, 乃以神通力各化現四十億寶臺, 諸臺皆縱廣四十由旬, 分別飾以金․銀․琉璃․頗梨等珍寶, 及鉢曇摩․拘勿頭․分陀利等諸花, 臺上復有玉女, 或奏各種樂器, 出微妙之音, 或執各種香, 或持一切花. 又於寶臺之上置獅子座, 座上皆有化佛, 端嚴殊勝, 無可爲喩. 二菩薩卽攜眷屬與諸寶臺同詣佛所. [法華經授記品]
【보도普度】
p4990-中→ ①謂廣行剃度. 宋史孔承恭傳載 : 請於征戰地修寺, 及普度僧尼.. ②謂廣施法力以救衆生. 又作普度衆生. 卽佛菩薩憐憫衆生營營擾擾沈浮於生死大海中, 故廣施大法力以普救群生, 使脫離生死與煩惱之苦海. 如觀世音菩薩之尋聲救苦, 爲各種靈驗錄所常記載之普度實例. 又我國民間信仰每以陰曆七月廣設宴食, 普濟亡靈, 亦稱爲普度. 佛敎亦有普度大齋之記載, 如明成祖永樂五年(1407)春, 喇嘛敎高僧口葛里麻烏斯(藏 Chos-dpal-bzaṅ-po)曾於鍾山靈谷寺啓建爲期七日之普度大齋, 成祖竝親自前往行香. (參閱尋聲救苦4937). ③(1196~1277)南宋僧. 江都人, 俗姓史. 字虛舟. 生於宋慶元二年(1196, 一說五年). 早歲雖習世書, 然有出塵之志, 母識其志, 遂允於天寧寺出家. 後參見靈隱寺之鐵牛印, 未久遊方歷參諸德, 謁薦福寺之無得. 又曾依制府趙信庵之請, 開法於金陵之半山寺. 後歷住金山寺․鹿苑寺․疏山寺․中天竺寺․靈隱寺․徑山寺. 至元十四年(一說十七年)四月示寂, 世壽八十二. [增集續傳燈錄卷四․五燈嚴統卷二十一](參閱虛舟5261). ④(?~1330)元代僧. 丹陽(江蘇鎭江)人, 俗姓蔣. 弱冠卽於廬山東林寺出家, 曾歷叩諸方, 後住丹陽妙果寺․東林寺善法堂, 專修念佛三昧. 時有稱蓮宗卻大行邪法之輩續出, 師深以爲憂, 遂於大德九年(1305)撰蓮宗寶鑑十卷, 以闡明慈照子元之正宗. 武宗至大元年(1308)五月, 下詔禁斷蓮宗, 師乃決計復興, 十月, 至京師法王寺與灌頂國師商議, 遂持所撰蓮宗寶鑑奉進. 仁宗卽位, 復上書乞請再興. 皇慶元年(1312)正月, 仁宗敕令頒行蓮宗寶鑑於天下, 以師爲蓮宗之敎主, 賜號虎溪尊者. 至順元年示寂, 世壽不詳. 世稱優曇宗主, 一時號稱蓮宗中興之祖. [廬山蓮宗寶鑑序․淨土晨鐘卷十․淨土全書卷下․淨土聖賢錄卷四]
【보도사普渡寺】
p4995-下→ 爲北平名刹之一, 位於東安門內. 俗稱馬嘎拉廟. 本爲淸初攝政王多爾袞之府第, 府基甚高, 後有大殿, 與一般王侯邸第不同. 因爲多爾袞曾經追尊讓皇帝, 故其府第亦改爲廟, 成爲喇嘛誦經祈福之所. 乾隆十四年(1775)重修, 次年改稱今名. 大殿建築宏偉, 臺基高大, 採須彌座式, 檐有三層飛椽, 爲建築法式中所少見. 因此處爲明之翔鳳殿遺址, 所以泰半爲大明遺物. 舊傳廟內有多爾袞死後以魚皮所造之肖像及五塔寺金剛寶座模型, 今已無存.
【보동문신普同問訊】
p4983-下→ 卽普向大衆問訊, 或大衆一齊問訊. 又作普通問訊․普問訊․十問訊.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迎待尊宿條(大四八․一一二二下) : 尊宿往住持前問訊, 歸中普問訊登座, 侍者兩序出班問訊, 住持問訊說法畢下座, 住持前問訊, 普與大衆問訊.同書卷六大夜念誦條(大四八․一一四八中) : 受請人出班燒香退身問訊, 次住持前問訊, 轉東序前問訊, 巡至班末問訊, 次西序前問訊, 然後與大衆普同問訊.[釋氏要覽卷中․禪林象器箋禮則門](參閱問訊4412)
【보동사탑普彤寺塔】
p4984-中→ 位於河北南宮之舊城. 爲南宮故城普彤寺內建築, 始建於東漢永平十年(67). 明成化十四年(1478)洪水泛濫, 縣城始遷於今址, 寺亦被毁, 僅餘此塔. 塔爲鐵刹八角實心磚砌, 高三十三公尺, 共有八層, 每層檐下置斗栱, 第八層斗栱外出翹頭上不施令栱, 而置小斗一枚托住塔檐, 使每面略呈弧形, 兩角翹起, 形制奇特. 塔身自下而上遞減, 輪廓柔和, 結構淸秀.
【보등삼매普等三昧】
p4996-中→ 指同時普見一切諸佛之三昧. 普, 普遍之意 ; 等, 齊等之意.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上) : 設我得佛, 他方國土諸菩薩衆, 聞我名字, 皆悉逮得普等三昧, 住是三昧, 至于成佛, 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如來.別譯本之無量壽如來會稱爲平等三摩地門, 無量壽莊嚴經稱普遍菩薩三摩地, 悲華經卷六稱爲遍至三昧, 大悲分陀利經卷三稱爲普至三昧.
【보라寶螺】
p6764-中→ 卽螺貝. 法具之一, 乃如來說法音聲之標幟. 爲尊重法螺, 故稱寶螺. 千手經(大二○․一一一上):若爲召呼一切諸天善神者, 當於寶螺手.不空羂索經卷十八世間成就品載, 衆生聞螺聲, 能滅重罪, 或往生西方極樂國. [一字佛頂輪王經卷四․釋迦文尼佛修行儀軌](參閱法螺3428)
【보락사普樂寺】
p4999-下→ 位於熱河承德附近, 爲淸代承德離宮八廟之一. 俗稱圓亭寺. 建於乾隆三十一年(1766), 當時作爲西域諸侯部族首領來朝之用. 寺與承德離宮相對, 形式獨特. 寺內之宗印殿後有一巨大經壇, 其上之旭光閣呈圓頂傘形, 係仿北京天壇祈年殿形式而建者.
【보량寶亮】
p6749-中→ (444~509)南北朝僧. 東萊(山東掖縣)人, 俗姓徐. 年十二, 投靑州道明法師出家, 從學經論, 博通睿解. 受具足戒後, 南至京邑, 住於中興寺, 專致禪思. 其時, 齊竟陵文宣王聞師道譽, 親至其居, 請爲法匠. 未久, 住於靈味寺, 盛講涅槃․成實․法華․無量壽等經論, 席間辯鋒縱橫而無所凝滯, 故問者皆能盡其所問. 又師與寶誌交遊, 曾施豫納衣. 至梁代, 亦得武帝之尊崇. 天監八年(509), 師匯集諸家所說, 撰成涅槃經集解七十一卷, 武帝親爲作序. 八年十月示寂於靈味寺, 世壽六十六. 文宣王繪師之像, 供奉於普弘寺. 門人有莊嚴寺僧旻․光宅寺法雲․靈根寺僧遷等. [梁高僧傳卷八․卷十寶誌傳․南史列傳第六十六]
【보련사寶蓮寺】
p6762-上→ 位於香港大嶼山昻平. 周圍有鳳凰․彌勒․蓮花․木魚․獅子頭等山. 夙有香港第一禪林之稱. 淸末宣統年間(1909~1911), 大悅․頓修二禪師自江蘇金山來此開山. 民國十三年(1924), 金山江天寺紀修和尙至此, 受請擔任住持, 命寺名爲寶蓮寺, 翌年興建大殿. 十九年, 筏可和尙繼任住持, 大事擴建, 先後完成地藏殿․祖堂․五觀堂․般若禪堂․韜光療養院等. 五十三年又擴建大雄寶殿, 至五十八年落成, 氣勢豪邁, 殿內供奉金身大佛三尊, 兩旁供奉十八羅漢, 本寺遂成東南亞著名佛寺之一.
【보령寶鈴】
p6758-上→ ①五種鈴之一. 又稱寶珠鈴. 爲密敎所用之法器. 其柄爲寶珠杵, 把手上刻有鬼目, 鈴身則無花紋裝飾. 鈴, 表顯說法之義;於修法中, 與其餘四種鈴各置於大壇上相應之位置. (參閱五種鈴1187). ②以五寶嚴飾之鈴.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二上):周匝四面垂以寶鈴, 光色晃曜, 盡極嚴麗.[大日經卷五入祕密漫荼羅位品]
【보령사保寧寺】
p3724-中→ 於江蘇南京城內. 係三國時代吳大帝赤烏四年(241)西天竺僧康僧會所建. 於南朝劉宋時, 稱爲祇園寺. 唐開元年間(713~741), 改稱長慶寺. 南唐保大年中(943~957)又改稱奉先寺. 至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 帝賜以保寧寺之額. 寺中有鳳凰臺․白塔․觀音殿․羅漢堂․水陸堂等建築, 寺僧約五百人. 至政和七年(1117), 敕改爲神霄宮之名. 建炎元年(1127)恢復舊稱, 然至建炎三年, 帝以之爲行宮, 寺遂廢絶. 又本寺以牛頭宗之祖牛頭法融爲開山祖師, 一度極爲興盛, 先後有奉先慧同․保寧仁勇․古林淸茂等高僧住之. [金陵梵刹志卷四十八]
【보령사普寧寺】
p4998-上→ 位於熱河承德東北方之獅子山東端. 俗稱大佛寺. 淸乾隆二十年(1755), 平定新疆準喀爾․天山北路, 乃下令修普寧寺, 以示天下普遍寧靜之意. 寺有殿宇十三進, 中心爲大乘閣, 其次爲方閣․大雄殿, 再次爲妙岩堂․講經堂․天王殿․金剛殿等, 巍峨堂皇, 各具特色. 寺內之大佛, 高二十三公尺餘, 爲世界最大之木刻佛像, 普寧寺因此聞名於世. 大乘閣高約三十公尺, 建於高約十七公尺之臺基上, 爲一幢五層無柱之奇異建築, 堪稱我國建築史上之一大奇觀.
【보례普禮】
p5004-下→ 謂密敎行者於道場普遍禮拜本尊及曼荼羅諸尊. 卽禮拜一切佛之意. 可分爲壇前普禮․著座普禮․本尊普禮等. 其印相多用金剛合掌, 卽稱爲禮拜印, 此印表示無上堅固之信心. 又結普禮之印時, 當誦普禮眞言, 卽 : 唵(oṃ 歸命)薩縛怛他蘗多(sarva tathāgata, 一切如來)幡那(pāda, 足)滿娜曩(vandanāṃ, 禮)迦魯弭(karomi, 我作) ; 意卽我禮奉一切如來之足. 倘結誦此印言, 則普遍十方, 敬禮曼荼羅海會之一切如來. [略出念誦經卷一]
【보루각경법寶樓閣經法】
p6761-上→ 謂以釋迦如來爲本尊, 爲滅罪及爲令亡者得解脫而修之法. 又作大寶樓閣法․寶樓閣法. 卽以菩提流志所譯之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不空所譯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及譯者不詳之牟梨曼陀羅咒經等之說爲基本之修法. 修此法時, 於道場繪製寶樓閣曼荼羅, 在曼荼羅前設大壇, 亦設護摩壇, 竝誦廣大善住祕密樓閣陀羅尼. [圖像鈔卷三]
【보루각경寶樓閣經】
p6760-下→ 凡三卷. 全稱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 唐代不空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內容讚歎樓閣之功德, 計分序․根本陀羅尼․成就隨心陀羅尼法․護摩等九品. 依本經修堂供養․滅罪等祕法, 稱爲寶樓閣經法. 異譯有廣大寶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三卷(唐代菩提流志譯)․牟梨曼陀羅咒經二卷(梁代, 譯者佚名)兩種.
【보루관寶樓觀】
p6761-上→ 又作總想․總想觀. 爲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法中之第六. 卽觀想衆寶國土一一界上有五百億寶樓, 樓閣中有無量諸天作天伎樂, 又有樂器懸處虛空, 如天寶幢, 不鼓而自鳴.
【보륜비이덕布倫斐爾德】
p1903-上→ (Bloomfield, Maurice; 1855~1928)美國(德國裔)之印度學學者. 西元一八八一至一九二六年間, 於瓊斯荷琴茲大學(Johns Hopkins)敎授梵語與印歐比較語言學. 對吠陀文獻學之硏究, 具有豐碩成果, 竝發表於世. 重要著作有 : Hymns of the Atharva Veda, 1897; The Kashmirian(School of the Paippalādas)Atharvaveda, 3vols., 1901(與 Garbe 合著) ; Vedic Concordance, 1906; Atharvaveda and the Gopatha Brāhmana; Rig-veda Repetitions, 2vols.,1916; Vedic Variants, 1931~1934(與 Edgerton 合著).
【보륵布勒】
p1903-下→ (Bühler, Johan Georg; 1837~1898)爲奧地利之東方學學者․印度學學者. 曾於印度孟買(1863)․波那(Poona, 1866)講學東方語,竝致力於古寫本之發現. 返國(1880)後, 任維也納(Wien)大學敎授(1881), 專志於印度考古學․碑銘解讀․古錢學․語言學․古代法學․俗語等之硏究. 所作之俱舍論梵文寫本目錄(1871~1873)․翻譯摩奴法典․俗語語彙之刊行等, 皆爲値得矚目之著作. 尤以動員各國之專門大學, 刊行 Grundriss der Indo-Arischen Philologie und Altertunskunde之印度學叢書, 均自行企劃, 自任監修 ; 至其去世後, 該工作仍續行不斷. 其他另有 Indische Paläographie, 1896; Vāsiṣṭha Dharma-śāstra, 1882 等著作.
【보리가야菩提伽耶】
p5202-中→ 梵名 Buddha-gayā. 又稱菩提道場(梵 Bodhi-maṇḍa)․佛陀伽耶․摩訶菩提(梵 Mahā-bodhi)․菩提場. 爲佛陀成正覺之地. 位於印度比哈爾(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里處之布達葛雅(Bodhgayā;), 面臨恆河支流尼連禪河(梵 Nairañjanā, 今法爾古河), 其地原爲古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方之優樓頻螺(梵 Uruvelā;)聚落. 據經典記載, 佛陀經歷六年苦行之後, 行至此地, 於畢鉢羅樹下之金剛座上結跏趺坐, 證悟十二因緣․四諦法等, 而得正覺, 故畢鉢羅樹又稱菩提樹, 卽覺樹之意. 伽耶城於中世紀爲婆羅門敎徒所擁有, 爲與婆羅門敎徒之伽耶城區別, 特將佛成道之聖地稱爲佛陀伽耶, 而與佛陀之生處(藍毘尼園)․初轉法輪處(鹿野苑)․涅槃處(拘尸那城娑羅雙樹林)竝稱爲佛陀之四大聖蹟. 佛陀入滅後, 歷代紛紛在此起塔供養, 建造精舍伽藍, 雖屢遭毁壞, 然迄今尙存多處遺蹟 : (一)大塔, 又稱大覺塔․大覺寺․大菩提寺․摩訶菩提僧伽耶(梵 Mahābodhi-saṃaghārāma). 卽位於菩提樹北之精舍. 其始建年代有二說, 或謂二世紀, 或謂四世紀. 五世紀初, 法顯入天竺巡禮此地時已有此塔, 附近另有三座伽藍, 其時之住僧以持律嚴峻著稱. 六世紀中葉, 唯識大論師護法離開那爛陀寺後, 一度棲隱於此, 撰述唯識三十頌之釋文. 玄奘西遊印度時, 對此塔及塔附近之其他遺蹟皆詳加記載. 另據法苑珠林卷二十九載, 於唐貞觀十九年(645), 黃水縣令王玄策曾至此, 竝於塔西立碑. 現存之大塔係十二․三世紀間之緬甸國王所修造者, 塔高五十二公尺, 外觀九層, 內部實僅兩層, 四面刻有佛像佛龕, 雕鏤精緻莊嚴. 十三世紀時, 因避回敎徒之摧殘, 佛敎徒遂將大塔掩埋, 形成一土丘, 湮沒數百年, 直至一八八一年始由考古學者康林罕(A. Cunningham)重新掘出, 擧世震驚, 每年朝聖之佛敎徒不計其數, 然今主權仍歸印度敎徒所有. (二)菩提樹, 位於大塔外側接基臺處, 高達十二公尺, 爲傳法之故, 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巴 Saṃaghamittā;)嘗以此樹分枝移植錫蘭(今斯里蘭卡). 後其本樹遭異敎徒摧毁, 遂又從錫蘭移枝回菩提道場, 卽今之菩提樹. (三)金剛座, 位於菩提樹下, 佛陀在此座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其處現置一石刻高座, 長二點三公尺, 寬一點二公尺, 高零點九公尺, 其上安置佛陀之石像. 唐代時, 我國高僧玄照․道希․智光․悟空等十餘人先後至此禮拜金剛座, 其中, 玄照曾駐錫四年, 硏學俱舍․律儀等, 智光亦留止兩年, 硏學俱舍․因明等. 至五代及兩宋之際, 志義․歸寶․蘊述等亦陸續至此, 於附近建碑․塔等. (四)石欄, 圍繞於大塔之處, 據傳爲阿育王所造, 阿育王爲佛陀入滅後二百年左右君臨摩揭陀國之王, 初時崇信外道, 不信佛法, 故惡意砍伐佛陀成道處之菩提樹 ; 然枝幹雖被砍伐殆盡, 未久仍新芽繁茂, 阿育王乃悔悟而令匠人築十餘尺高之石欄, 環繞嚴護之. 或謂從石柱之刻文推之, 此石欄應造於阿育王之後. 又七世紀初, 羯羅拏蘇伐剌那國(梵 Karṇa-suvarṇa)之設賞迦王(梵 Śaśāṅka)毁嫉佛法, 破壞大塔, 砍伐菩提樹, 焚燒其根, 數月之後, 阿育王之後裔摩揭陀國之補剌拏伐摩王(梵 Pūrṇa-varman)興復之, 爲防後人再度濫伐, 乃築二丈四尺之石垣以保護之. 此外, 菩提伽耶另有許願場․佛陀經行處․觀樹之處․成道後沐浴處(尼連禪河)等聖蹟. [中阿含卷五十六羅摩經․阿育王傳卷二․大唐西域記卷八․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法苑珠林卷二十九․唐書列傳第一四六上․A. Cunningham: Mahābodhi; V.A. Smith: Early History of India ; B. Barna: Gayā and Buddha-Gayā;f
【보리달마菩提達磨】
p5207-上→ (?~535)梵名 Bodhidharma. 意譯作道法. 又稱菩提達摩․菩提達磨多羅․達磨多羅․菩提多羅. 通稱達磨. 爲我國禪宗初祖, 西天第二十八祖. 南天竺香至國(或作婆羅門國․波斯國)國王之第三子, 從般若多羅學道, 與佛大先竝稱爲門下二甘露門, 四十年之後受衣鉢.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一說南朝宋代末年), 師泛海至廣州番禺, 武帝遣使迎至建業, 然與武帝語不相契, 遂渡江至魏, 止嵩山少林寺, 面壁坐禪, 時人不解其意, 稱壁觀婆羅門. 時神光於伊洛披覽群書, 以曠達聞, 慕師之高風, 斷臂求法, 師感其精誠, 遂傳安心發行之眞法, 授彼一宗之心印, 改名慧可. 經九載, 欲歸西方, 囑慧可一宗之祕奧, 授袈裟及楞伽經四卷. 未久卽入寂, 葬於熊耳山上林寺. 越三年, 魏使宋雲度葱嶺時, 適逢達磨攜隻履歸西方. 師之一生頗富傳奇, 亦難辨其眞僞. 師之示寂年代有梁大通二年(528)․梁大同元年(535)或二年等異說. 又梁武帝尊稱師爲聖胄大師 ; 唐代宗賜圓覺大師之諡號, 塔名空觀. 其弟子除慧可外, 較著名者另有道育․僧副(一作道副)․曇林等. 關於達磨之禪法, 據敦煌出土資料考據, 古來作爲達磨學說流傳之諸多著述中, 僅二入四行論似爲達磨眞正思想所在. 該書係以壁觀法門爲中心, 二入指理入與行入二種修行方法, 理入屬於敎理之思惟, 要求捨僞․歸眞, 認識․解決問題 ; 行入屬於敎法之實踐, 敎人去掉一切愛憎情欲, 依佛敎敎義踐行. 卽禪法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之敎義. 又據楞伽師資記達磨傳中載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一書, 係由達磨弟子曇林, 將達磨言行集成一卷, 另有釋楞伽要義一卷, 二書皆又名達磨論, 頗流行於當時. 今一般作爲達磨學說者有少室六門集․達磨和尙絶觀論․釋菩提達磨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磨禪師觀門(大乘法論)․禪門攝要․少室逸書等. [續高僧傳卷十六․景德傳燈錄卷三․卷三十․傳法正宗記卷五․內證佛法相承血脈譜, 宗鏡錄卷九十七․傳法正宗論卷下․祖庭事苑卷二․卷五․卷八․舊唐書列傳第一四一神秀傳](參閱二入四行167)
【보리도등론菩提道燈論】
p5206-下→ 梵名 Bodhipathapradīpa 或 Bodhimārgapradīpa, 西藏名 Byaṅ-chub lam-kyi sgron-ma. 又稱菩提道炬論. 係印度阿提沙(梵 Atīśa)所作. 本書爲僅有六十八偈之小書, 內容敘述阿提沙敎學之大綱, 初敘三士敎修道之次第, 次述有關怛特羅之敎誡. 强調修習佛法應依三士敎(下士敎․中土敎․上士敎)之次第循序漸進, 修法者當發菩提心, 嚴持戒律, 修習止觀, 福慧雙修, 於此顯宗階段圓滿修持基礎上, 方可轉入密宗修持而達卽身成佛. 後洛姆東等專弘其說, 遂形成迦當派. 本書對西藏佛敎有深遠之影響. [西藏大藏經總目錄(東北大學)․中野敎授古稀記念論文集․カーダム派史(羽田野伯猷, 東北大學文學部硏究年報五)․G.N. Roerich : The Blue Annals; H. Hoffmann: Die Religionen Tibets]
【보리도차제론菩提道次第論】
p5206-中→ 西藏名 Byaṅ-chub lam-gyi rim-pa. 略作 Lam-rim(道次第). 宗喀巴(藏 Tsoṅ-kha-pa)著. 本論係基於顯敎而闡說佛道修習之次第. 本論初述迦當派(藏 Bkaḥ-gdams-pa)之祖阿提沙(梵 Atīśa)與其所著菩提道燈論之偉大, 以爲全篇之序分. 次述親近善知識之必要與其敬禮作法, 正文本論則述三士敎之各說. 三士卽指下士(人天)․中士(二乘)․上士(大乘). 最後略說趣入金剛乘. 宗喀巴於五十三歲以後, 又作本書之略本 Rgyalbahi gsuṅ-rab thams-cad-kyi sñin-poḥi gnad bsdus-te gtan-la-phab-pa byaṅ-chub-lam-gyi rim-pa, 除略刪廣本中多數引用文外, 竝收錄毘鉢舍那章之內容. 本論之古版本有北京崇祝寺版等, 翻譯本有法尊之菩提道次第廣論(民國二十五年, 漢藏敎理院刊). [宗喀巴大師傳(法尊譯述)]
【보리도차제전등법사열전菩提道次第傳燈法師列傳】
p5206-上→ 凡二卷. 係集傳承菩提道次第諸喇嘛之傳. 一七八七年, 伊夏格魯辛(藏 Yoṅs ḥdzin ye śes rgyal mtshan, 1713~1792)撰於拉薩布達拉宮. 上卷內容爲 : (一)廣大行系(瑜伽師系)之諸師傳, 自釋迦牟尼․彌勒․無著․世親, 至寂護․阿提沙(梵 Dīpaṃkaraśrījñāna Atīśa, 980~1054)等. (二)甚深見系(中觀歸謬論派系)之諸師傳, 自文殊․龍樹․月稱, 至阿提沙等. (三)無際行系(二種菩提心行)之諸師傳, 自文殊․寂天, 至阿提沙等. (四)阿提沙以後之諸師傳記, 包括阿提沙及桑布系諸弟子傳, 至宗喀巴及其諸弟子傳等. 下卷內容爲 : (一)迦爾居派之支系, 耶禪迦爾居派諸師傳. (二)達賴喇嘛一世至八世, 除六世外之諸師傳等. 本書收於伊夏格魯辛之全集內.
【보리류지菩提流支】
p5204-中→ 梵名 Bodhiruci. 北魏僧. 北天竺人. 又作菩提留支. 意譯爲道希. 爲大乘瑜伽系之學者, 資性聰敏, 遍通三藏, 精通咒術. 夙懷弘法廣流之志, 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 至洛陽, 帝甚重之, 敕住於永寧寺, 從而翻譯梵經. 計譯有十地經論․金剛般若經․佛名經․法集經․深密解脫經, 及大寶積經論․法華經論․無量壽經論等, 凡三十九部一二七卷. 此外, 師對判敎亦有其獨到之看法. 其依據涅槃經判釋一代佛法爲半滿兩敎, 謂佛成道後十二年內所說皆爲半字敎, 十二年後所說始屬滿字敎. 傳說師曾判立一音敎, 謂如來一音同時報萬, 大小竝陳, 僅以衆生根性不同, 隨類而有異解. 師又別依楞伽經提倡頓漸二敎之判. 因與勒那摩提共譯十地經論, 被尊爲地論宗之祖. 又相對於勒那․慧光法系之相州南道派, 師及道寵等一派則稱北道派. 又嘗授曇鸞以觀無量壽經, 後被尊爲淨土宗之初祖. 天平年間(534~537)師猶在, 後不知所終. [十地經論序․續高僧傳卷一․歷代三寶紀卷三․卷九]
【보리류지菩提流志】
p5204-下→ (562~727)梵名 Bodhiruci. 意譯作覺愛. 初名達摩流支(梵 Dharmaruci), 南天竺婆羅門出身. 天資聰睿, 十二歲出家, 師事婆羅奢羅外道, 通曉聲明․數論, 又通陰陽曆數․地理天文․咒術醫方等. 年六十始悟釋敎之深妙, 隱居山谷, 修習頭陀. 又從耶舍瞿沙學三藏, 未及五載, 皆悉了達, 遍臨諸講肆. 唐高宗遙聞其雅譽, 遣使迎之, 長壽二年(693), 至長安. 則天武后厚禮之, 敕住洛陽佛授記寺, 同年譯出佛境界․寶雨等十一部經, 中宗神龍二年(706), 移住長安崇福寺, 譯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一字佛頂輪王經等. 又繼玄奘之遺業, 譯大寶積經, 歷經八年, 遂畢其功, 新譯二十六會三十九卷, 新舊合有四十九會一二○卷. 後辭譯業, 專事禪觀, 壽過百歲, 道業不虧. 開元十年(722), 入住洛陽長壽寺. 十五年九月絶飮食藥餌, 而神色與平常無異, 十一月五日奄然示寂, 世壽一六六(另一說爲一五六). 帝追贈鴻臚大卿, 諡號開元一切遍知三藏. 師所傳譯凡五十三部一一一卷, 爲唐代譯經之雄. [大寶積經序․開元釋敎錄卷九․宋高僧傳卷三]
【보리菩提】
p5198-中→ ①梵語 bodhi, 巴利語同. 意譯覺․智․知․道. 廣義而言, 乃斷絶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卽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 此三種菩提中, 以佛之菩提爲無上究竟, 故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譯作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遍智․無上正眞道․無上菩提. 有關佛之菩提, 據大智度論卷五十三載, 有五種 : (一)發心菩提, 謂十信菩薩發心求菩提, 其心則爲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 謂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階位之菩薩行諸波羅蜜, 制伏煩惱, 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 謂登地菩薩了悟諸法實相畢竟淸淨, 卽所謂般若波羅蜜相. (四)出到菩提, 謂第八不動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雲地等三階位之菩薩, 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 亦不執著般若波羅蜜, 滅除繫縛之煩惱, 出離三界, 到薩婆若(一切智), 故稱出到菩提. (五)無上菩提, 謂等覺妙覺證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卽佛果之覺智. 以上合稱五種菩提. 又法華經論卷下於佛之法․報․應三身, 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報佛菩提(報身菩提)與應佛菩提(應身菩提)等三種菩提. 大乘義章卷十八區分無上菩提爲方便菩提與性淨菩提兩種. 此外, 三菩提亦爲天台宗之十種三法之一, 卽 : (一)實相菩提, 又作無上菩提. 悟實相理之眞性菩提. (二)實智菩提, 又作淸淨菩提. 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 又作究竟菩提. 悟自在敎化衆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與法身․般若․解脫三德無別. 據往生淨土論載, 遠離 : (一)執著自我, (二)不欲令一切衆生得安穩, (三)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種與菩提門相違之法. 稱爲三遠離心或三種離菩提障. 同書又列擧三淸淨心 : (一)不爲自己求安樂(無染淸淨心), (二)除衆生苦而令其安樂(安淸淨心), (三)令衆生赴菩提而豫其永遠之樂(樂淸淨心). 是爲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之心. 以上皆須依賴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門始可令遠離或生起. 又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 稱作菩提薩埵, 略稱菩薩. 求無上菩提之心, 稱作無上菩提心․無上道意或菩提心. 順趣菩提三十七種之行品, 稱菩提分法. 佛成道之處所, 稱爲菩提道場․菩提場, 其道場樹稱菩提樹. 祈祖先等成佛, 而修冥福, 稱爲增上菩提. 結講念佛, 廣祈衆生增進佛道, 稱爲菩提講. 檀那所屬之寺院, 稱爲菩提寺․菩提所. [菩薩地持經卷三無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二․菩提心經卷一․舊華嚴經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華嚴經卷七十․維摩經卷上․大寶積經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論卷四十四․成唯識論卷一]. ②卽唐代時來華之菩提僊那. (參閱菩提僊那5205)
【보리복장법화삼매경菩提福藏法化三昧經】
p5208-上→ 全一卷. 南齊僧道備(後改名道歡)撰於齊武帝(482~493 在位)時.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出三藏記集卷五. 疑係僞經. 考本書作者, 與梁天監二年(503)撰衆經要覽法偈二十一首之道歡, 爲同一人. [大唐內典錄卷十․開元釋敎錄卷十八․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八]
【보리분菩提分】
p5199-下→ 梵語 bodhyaṅga, 巴利語 bodhipakkhiya. 又作覺支․覺分. 分, 支分․因之義. 菩提分廣義之解釋泛指追求智慧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 卽三十七道品(三十七菩提分) : 四念住․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 以此三十七法皆順趣菩提, 故皆稱菩提分法. 狹義則僅指三十七道品中之七覺支(七菩提分), 卽 : (一)念覺支, 心中明白, 常念於禪定與智慧. (二)擇法覺支, 依智慧能選擇眞法, 捨棄虛僞法. (三)精進覺支, 精勤於正法而不懈. (四)喜覺支, 得正法而喜悅. (五)輕安覺支, 指身心輕快安穩. (六)定覺支, 入禪定而心不散亂. (七)捨覺支, 心無偏頗, 不執著而保持平衡.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大乘義章卷十六](參閱七覺支125․三十七道品506)
【보리사菩提寺】
p5201-中→ ①位於河南鎭平縣城北十三公里處杏花山東麓. 建於唐代, 宋․明屢經重修, 至明代嘉靖年間殿宇多已傾圮, 淸代康熙二十年(1681), 重建殿宇百餘間. 全寺建築依山勢分布, 自山門至藏經樓四進大院及兩側僧房, 參差錯落, 茂林修竹, 山巒迴環, 景緻壯麗而不失幽雅. ②於日本, 泛指爲安置祖先牌位以祈求冥福所建之寺院. (參閱菩提所5204)
【보리사탑普利寺塔】
p4984-上→ 位於河北臨城縣關東北部. 又稱萬佛塔. 始建於北宋皇祐三年(1051), 宋徽宗曾到此遊歷. 塔爲方形實心, 九層八檐, 檐下有大型斗栱, 高三十公尺, 塔頂有鐵製塔刹. 第一層較高, 四壁刻有佛像九七四尊, 形態各異. 塔檐四角層層掛有鐵製風鐸. 舊普利寺有鐘, 傍晩風起鐘鳴, 故有普利晩鐘之稱.
【보리선나菩提僊那】
p5205-中→ (704~760)梵名 Bodhisena. 又作菩提仙那. 意譯作覺軍. 南天竺人. 爲婆羅門種, 姓婆羅遲, 神情湛寂, 氣宇明敏. 因慕五臺山文殊菩薩之靈應而來我國. 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 一說十八年), 復與道璿及林邑國佛哲東渡日本. 天平勝寶三年(751, 一說二年)任僧正, 四年四月東大寺大佛落成, 應行基等之推擧爲開眼供養之導師. 天平寶字四年遺誡諸弟子, 於念佛聲中示寂, 世壽五十七. 世稱婆羅門僧正․菩提僧正, 或單稱菩提. [大安寺菩提傳來記․唐大和上東征傳․東大寺要錄卷一․卷二․卷六․日本高僧傳要文抄卷一]
【보리소菩提所】
p5203-上→ 日本佛敎用語. 又稱菩提寺․香華院. 古稱氏寺․墳寺. 爲安置歷代祖先之牌位, 祈其冥福所建立之寺院. 在此作誦經․持咒․供佛․施僧等法事, 爲自身或亡靈求無上菩提. [三代實錄卷十八․興福寺流記․緣山志卷一, 貞丈雜記卷十六]
【보리수菩提樹】
p5208-上→ ①梵語 bodhi-druma, bodhi-taru, bodhi-vṛkṣa, 或單稱 bodhi, 巴利語 bodhi-rukkha. 又稱覺樹․道樹․道場樹․思惟樹․佛樹. 釋尊卽於中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菩提樹下證得無上正覺. 此樹原稱鉢多(梵 aśvattha), 又作貝多․阿說他․阿沛多, 意譯爲吉祥․元吉. 學名 Ficus religiosa. 其果實稱畢鉢羅(梵 pippala), 故亦稱畢鉢羅樹. 屬桑科, 原産於東印度, 爲常綠喬木, 高達三公尺以上, 其葉呈心形而末端尖長, 花隱於球形花囊中, 花囊熟時呈暗橙色, 內藏小果. 佛陀成道地之菩提樹歷來屢次遭受阿育王․王妃低舍羅絺多․設賞迦王等所砍伐, 然仍新芽繁茂. 據巴利文大史(Mahāvaṃsa, xix)及巴利文菩提樹史(Bodhi-vaṃsa)記載, 阿育王之女僧伽蜜多曾持此菩提樹枝前往錫蘭, 植於首都阿누羅城(Anurādhapura)城南之大眉伽林(Mahāmegha)中. 其後, 於十二世紀回敎徒入侵印度時, 菩提道場之本樹慘遭摧殘, 遂又從錫蘭移枝回菩提道場. 又據元亨釋書卷二載, 南朝劉宋時, 中印度僧求那跋陀羅曾攜菩提樹至中國廣州栽植 ; 未久, 道邃復將之分植至天台山 ; 宋紹熙元年(1190)日僧榮西再移植其樹枝至日本. 諸佛之成道, 自度化衆生之意義而言, 皆爲同一化儀, 以此之故, 過去未來諸佛之證悟成道, 皆如同釋尊, 而各自有其菩提樹. 經典中卽詳載有過去七佛之菩提樹名, 如過去毘婆尸佛之波波羅樹(梵 pāṭalī)․尸棄佛之分陀利樹(梵 puṇḍarīka)․毘舍婆佛之娑羅樹(梵 sāla)․拘樓孫佛之尸利沙樹(梵 śirīṣa)․拘那含佛之烏暫婆羅樹(梵 udumbara)․迦葉佛之尼拘律樹(梵 nigrodha)․釋迦牟尼佛之鉢多樹, 及未來彌勒下生成佛時, 其菩提樹名爲那伽樹(梵 nāgapu馴ja, 龍華樹). 另如阿閦佛國經卷上․無量壽經卷上亦記載阿閦․彌陀之淨土皆各有道場樹. 此外, 另有一種喬木之菩提樹, 學名 Tilia migueliana. 屬菩提樹科, 高達十二至十五公尺, 其樹葉不同於畢鉢羅樹, 末端非尖形, 周圍呈波狀, 果實黑色, 可作念珠. 相傳南朝梁時僧智藥自天竺移來菩提樹, 植於粤東, 其菩提樹子, 表面有大圈, 其紋如月, 細點如星, 稱爲星月菩提, 亦可作爲數珠. 今寺院普遍栽植之菩提樹, 乃屬釋尊成道地之畢鉢羅樹.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卷四十五․修行本起經卷下․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毘尼母經卷五․大智度論卷十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三․高僧法顯傳․法苑珠林卷八, 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條․廣東新語․粤東筆記]. ②爲創刊於民國四十一年(1952)十二月之佛敎月刊. 爲朱斐所創辨. 發行地點在臺中. 乃政府遷臺以來, 於臺灣佛敎刊物中, 聲譽頗著者.
【보리수신菩提樹神】
p5209-中→ 菩提樹之守護神.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五載, 昔有一王毁滅佛法, 漸至菩提樹時, 菩提樹神自化現殊勝女身, 佇立其前, 彼王見已, 尋生貪染, 護法善神遂得其便, 殺王及其軍隊․惡神衆.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十菩提樹神讚歎品․大智度論卷三]
【보리심菩提心】
p5200-上→ 梵語 bodhi-citta. 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又作無上正眞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覺意. 卽求無上菩提之心. 菩提心爲一切諸佛之種子, 淨法長養之良田, 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 當得速成無上菩提. 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 ; 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心, 稱爲發菩提心․發心․發意 ; 而最初之發心, 稱初發心․新發意. 求往生淨土者, 亦須發菩提心. 無量壽經卷下謂, 三輩往生之人皆應發無上菩提心. 菩提心之體性,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謂, 如實知自心, 卽爲菩提. 卽以本有之自性淸淨心爲菩提心. 菩提心依種種緣而發, 據菩薩地持經卷一載, 發菩提心有四種緣, 以如是四種緣爲增上緣, 欣樂佛之大智而發心, 卽 : (一)見聞諸佛菩薩之不可思議神通變化. (二)雖未見神變, 但聞說菩提及菩薩藏. (三)雖不聞法, 但自見法滅之相, 故護持正法. (四)不見法滅之相, 但見濁世衆生爲煩惱所擾, 而難得發心. 另發菩提心經論卷上發心品載有四緣 : (一)思惟諸佛, (二)觀身之過患, (三)慈愍衆生, (四)求最勝之果. 無量壽經宗要以四弘誓願作菩提心, 且將之分爲隨事發心(由具體之事項而發)與順理發心(由普通之眞理而發)二種. 大乘義章卷九對發心立三種之別 : (一)相發心, 見生死與涅槃之相, 遂厭生死, 發心求涅槃. (二)息相發心, 知生死之本性寂滅, 與涅槃無異 ; 離差別相, 始起平等之心. (三)眞發心, 知菩提之本性爲自心, 菩提卽心․心卽菩提, 而歸於自己之本心. 摩訶止觀卷一上謂, 藏敎․通敎․別敎, 乃至圓敎之菩薩各因推量生滅․無生․無量․無作之四諦理而發心, 故稱推理發心. 大乘起信論則說信成就發心․解行發心․證發心等三種發心, 於信成就發心所起之直心․深心․大悲心等三心, 亦作三種發心. 密宗主張, 發心爲阿字五轉之一, 復基於菩提心論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種菩提心, 而說四種發心 : (一)信心, 指對於求無上菩提毫無疑惑之心. 以其爲萬行之基礎, 故又稱白淨信心. (二)大悲心, 發白淨信心後更立四弘誓願. 亦作行願心․行願菩提心. (三)勝義心, 於諸敎中選擇殊勝之眞實. 亦作深般若心․勝義菩提心. (四)大菩提心, 決定捨劣擇勝之際, 十方諸佛卽現眼前證知, 諸魔見此則退怯不前. 亦作三摩地菩提心. 以上四心雖一度區分, 但本爲一體, 以至佛果間無須臾或離, 此是爲自行化他․世間出世間修諸尊之三密所得者, 故稱有相菩提心 ; 然以本來有相卽無相, 如虛空離一切相, 故與無相菩提心相契. 於日本淨土宗, 源空著選擇本願念佛集, 以爲菩提心是雜行, 而加以廢斥. 基於此理, 淨土宗鎭西派區分爲聖道門與淨土門之菩提心, 且謂菩提心爲總安心․三心爲別安心, 而主張不應排斥發菩提心. 另外, 淨土宗西山派區分爲行門與觀門之菩提心, 主張廢前者, 後者卽是三心. 淨土眞宗則分爲自力菩提心與他力菩提心, 其中佛以本願誓與衆生信樂, 卽眞實之信心爲願作佛心(願成佛之自利之心)․度衆生心(濟度一切衆生之利他之心), 故稱他力菩提心․淨土大菩提心. [大品般若經卷九․舊華嚴經卷九․優婆塞戒經卷一․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大日經疏卷一․卷十四․摩訶止觀卷一下]
【보리원普利院】
p4984-上→ 位於江西宜豐東北太平鄕之洞山. 以山多巖洞, 富鐘乳奇幻之美, 故稱洞山. 唐咸通(860~873)年中, 曹洞宗祖良价禪師由新豐山遷此, 大弘祖道, 而創立本院. 其後賞賜匾額, 頒定今名. 宋太平興國(976~983)年間, 改稱廣利寺俗則稱爲洞山寺.
【보리자菩提子】
p5199-上→ 乃西藏語 bo-di-ci 之果, 而非指菩提樹之果實, 産於雪山附近. 其樹屬一年生草本, 春天生苗, 莖高三․四尺, 葉如黍, 開紅白花, 呈穗狀 ; 夏秋之間結實, 圓而色白, 有堅殼, 如琺瑯質, 俗用爲念佛之數珠, 故稱菩提子. 木本者爲其別種, 我國唯天台山有之, 稱爲天台菩提. 又於本草綱目無患子條中, 擧出無患子之七種異名, 其中之一卽稱菩提子. 校量數珠功德經(大一七․七二七中) : 若菩提子爲數珠者, 或用掐念, 或但手持, 數誦一遍, 其福無量.(參閱念珠3215)
【보리장경법菩提場經法】
p5205-上→ 係根據菩提莊嚴陀羅尼經所說, 爲消滅罪障, 成辨悉地所修之法. 又稱菩提場陀羅尼法. 卽於道場內懸掛曼荼羅, 以釋迦如來爲本尊, 依釋迦法而修. 曼荼羅之畫像法, 係於中央寶樹下畫釋迦牟尼佛坐師子座之相, 寶樹之上畫一佛說法之像, 佛右側有文殊師利菩薩, 以二手捧鉢, 作獻佛之勢, 左邊有金剛手菩薩, 右手持金剛杵, 瞻仰如來. 文殊師利之後安置寶幢, 幢中有如來坐師子座, 作安慰之相, 其下有吉祥天女. 金剛手之後置菩提場陀羅尼篋, 寶篋之四面有化佛圍繞, 其下畫金剛使者. 佛之下方配持國․增長․廣目․多聞四天王. 入此曼荼羅者消滅一切罪障, 成就一切悉地, 福慧增長, 得不退轉地, 一切鬼神不侵, 諸天衛護. 此修法之種子爲□(bhaḥ). 三昧耶形爲鉢. 又其應結之手印爲二手平展上仰, 以右手壓左手, 仰掌置胸前. 此印卽菩提場莊嚴陀羅尼根本印. [圖像抄卷三․別尊雜記卷十四․曼荼羅集卷中(興然)]
【보리장菩提藏】
p5209-中→ 卽指一佛乘. 意卽令悟無上菩提佛果之經藏. 菩提爲佛果之名, 一佛乘爲佛因․佛果之法, 闡說此法之敎藏, 稱爲菩提藏. [勝鬘經․依觀經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讚․般舟讚甄解(柔遠)]
【보리정도보리계론菩提正道菩提戒論】
p5201-上→ 西藏佛敎典籍. 宗喀巴著. 闡述佛敎戒律, 全書結構嚴密, 極具系統性. 明代建文四年(1402), 書成於魯任寺. 本書號召僧衆嚴持戒律, 對當時整頓西藏佛敎影響頗大.
【보리행경菩提行經】
p5201-下→ 梵名 Bodhicaryāvatāra 或 Bodhisattva-caryāvatāra. 凡四卷. 龍樹菩薩集頌, 宋代天息災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本經述說成菩提之道行. 內容共有偈頌八品 : (一)讚菩提心品(梵 Bodhicittānuśaṃsā;), (二)菩提心施供養品(梵 Pāpadeśanā;), (三)護戒品(梵 Samprajanya-rakṣaṇa), (四)菩提心忍辱波羅蜜多品(梵 Kṣānti-pāramitā;), (五)菩提心精進波羅蜜多品(梵 Vīrya-pāramitā;), (六)菩提心靜慮般若波羅蜜多品(梵 Dhyāna-pāramitā;), (七)菩提心般若波羅蜜多品(梵 Prajñā-pāramitā;), (八)菩提心迴向品(梵 Pariṇāmanā;). 然本經另有梵本及西藏譯本, 皆於第二品之下另加菩提心持品(梵 Bodhicittaparigraha)․菩提心不放逸品(梵 Bodhicittāpramāda). 關於本經之作者, 漢譯本題爲聖龍樹菩薩集頌, 然於梵本及西藏譯本則謂爲寂天(梵 Śāntideva)之撰述. 於本經護戒品之終有(大三二․五四七中)聖龍樹菩薩, 一心之所集, 若作者自稱聖龍樹則頗難解. 且本經與寂天所著大乘集菩薩學論(梵 Śikṣāsamuccaya)相關聯之處甚多, 而龍樹思想之特徵, 則未見於此. 故本經爲寂天所撰殆可確定.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十․菩提行經と其の原書(大宮孝潤, 新佛敎第七之十二)․M. 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Bd. Ⅱ](參閱入菩提行論264)
【보림寶林】
p6746-中→ 指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之七寶樹林, 略稱寶林. 亦卽觀無量壽經中所說之寶樹. 大寶積經卷十八(大一一․九七中):其風吹動七寶樹林, 華飄成聚, 高七人量, 種種色光照曜佛土.[無量壽經卷上]
【보림사寶林寺】
p6746-中→ ①位於廣東曲江縣南三十五公里曹溪山. 今稱南華寺․南華古寺․南華禪寺. 梁天監元年(502), 天竺僧智藥所建. 唐儀鳳年間(676~678), 禪宗六祖大鑑慧能開法擴建, 學徒雲集, 法道大振, 南獄懷讓․靑原行思等皆嗣其法. 神龍元年(705)改稱中興寺. 景龍二年(708)重建, 改名法泉寺. 五代間復稱寶林寺. 宋開寶年中(968~975), 遭兵火燒毁靈照塔, 尋卽營修廟塔, 改稱南華寺. 明時, 憨山德淸應請入山, 大擧興復. 今存有六祖肉身像․飯鉢․響鞋等遺物, 及唐代之卓錫泉․宋代之靈照塔等古蹟. [六祖壇經․六祖大師緣記外記․宋高僧傳卷八․憨山大師夢遊全集卷五十至卷五十五]. ②位於韓國全羅南道長興郡. 號迦智山. 由僧體澄草創. 憲康王九年(883)賜寺號寶林. 寺中之大雄殿係朝鮮初期之建築, 頗爲壯觀;石燈用微妙纖細之雕法, 爲新羅時代之遺品, 極爲珍貴;靈妙塔爲莊嚴之舍利塔, 亦係傑作. [朝鮮佛敎通史․朝鮮金石總覽上]. ③位於湖北應山縣北十二公里. 前臨大河. 存有宋元時代之碑碣. 相傳明太祖幼年時牧牛於此. 洪武年間(1368~1398)賜名正覺寺.
【보림서포普林西浦】
p4985-下→ (Prinsep, James; 1800~1840)英國之東方學學者. 初爲東印度公司職員, 然精通考古學․碑銘․古錢之硏究, 發現阿育王之法敕碑文, 竝致力於考定其年代與解讀. 古錢學提供了希臘語與巴利語對照之詳實資料. 其主要著作有 : Essay on Indian Antiquities, Histories, Numismatics and Paleography, 1858.
【보림전寶林傳】
p6747-中→ 凡十卷. 現存七卷, 缺七․九․十等三卷. 又稱大唐韶州雙峰山曹溪寶林傳․曹溪寶林傳․雙峰山曹侯溪寶林傳. 唐代朱陵沙門智炬(或作慧炬)撰於貞元十七年(801). 收於宋藏遺珍第二冊(臺灣新文豐出版社影印刊行). 韶州曹溪寶林寺爲禪宗六祖慧能宣揚禪法之道場, 故以爲書名, 以闡明六祖慧能之法統. 內容集錄有關禪宗史, 如六祖壇經․五明集․續法傳․光璨錄․曆代法寶記等書之大成, 而主張二十八祖之傳承. 其後遂有祖堂集․景德傳燈錄․廣燈錄․續燈錄等, 下至明敎大師契嵩著傳法正宗記․定祖圖等, 確定今日所傳二十八祖之說. 撰者作此書最大之用意, 卽在於彰明師子尊者與菩提達磨間之關係, 故本書一出, 曾遭後世諸方著述非難.
【보만유경寶鬘喩經】
p6768-上→ 梵名 Ratnamālāvadāna, 意謂以寶妝飾之譬喩. 亦有題作Ratnāvadānamālā, Ratnāvadānatatva 等數種寫本. 此經爲譬喩(梵 Avadāna)文學之一, 係敘述佛弟子因前生之善業, 於來生得相應證果之因緣. 於數種梵文原典中, Ratnāvadānamālā 收錄十二緣, 卽:(一)窳惰子難陀見佛緣(梵 Kauśīdyavīryotsāhanāvadāna), (二)法護王請佛洗浴緣(梵 Snāṭāvadāna), (三)女人以金輪擲佛緣(梵 Cakrāvadāna), (四)惡見不施水墮餓鬼緣(梵 Pretikāvadāna), (五)採華供養佛得生天緣(梵 Śālapuṣāvadāna), (六)佛說嗟革蔑囊法天子受三歸依獲免惡道經(梵 sūkaryāvadāna), (七)有大威德緣(梵 Vapuṣmatkumārāvadāna), (八)問答緣(梵 Praśnottarāvadāna), (九)白淨比丘尼衣裏身生緣(梵 Śuklāvadāna), (十)寶手比丘緣(梵 Hiraṇyapāṇyāvadāva), (十一)兀手比丘緣(梵 Hastakāvadāna), (十二)五百商客入海採寶緣(梵 SārthavāhāZadāna). 另一梵本 Ratnāvadānatatva 則收錄二十三緣. 本經由梵文偈頌組成, 係尊者優婆毛匊多(梵 Upagupta)爲令阿育王修善業以得利益與功德而說種種偈. 內容多取材自撰集百緣經及雜寶藏經, 廣爲弘傳大乘義. 故全篇以宣揚大乘佛敎爲前題, 特別强調恭敬三寶, 勸修十波羅蜜, 以得功德․慶福, 乃至往生佛國土. 關於本經成立之年代, 有諸異說. 由其思想方面而言, 爲相當進步之大乘思想;由語言․文體等方面而言, 與富蘭那文學十分類似. 故荷蘭學者史拜爾(Speyer, Jacob Samuel; 1854~1913)推定本經約成立於西元四百年至一千年間. 奧地利學者溫特爾尼茲(Winternitz, Moriz; 1863~1937)與日本學者高畠寬我等, 則認爲本經成立於西元六世紀以後. 一九五四年. 高畠寬我合倂 Ratnāvadānamālā 與 Ratnāvadānatatva 爲Ratnamālāvadāna, 出版校訂本. [J. Speyer: Avadānaśataka; M. Winternitz: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印度柊仏敎柊硏究三の二(高畠寬我)]
【보망寶網】
p6758-中→ 謂珍寶結成之羅網. 帝釋宮之羅網, 稱爲帝網, 亦稱因陀羅網.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珍妙寶網, 羅覆其上.此外, 禪林中有寶網漫空一語, 謂帝釋之寶網布滿虛空, 乃比喩佛法廣大, 無處不至. [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卷一․碧巖錄第三十八則](參閱因陀羅網2298)
【보명普明】
p4984-中→ ①東晉交州刺史張牧之女. 於隆安(397~401)年中, 見曇摩耶舍來朝, 卽往廣州白沙寺請問佛法. 耶舍爲其講說佛陀誕生之緣起, 又爲之譯出差摩經一卷. [梁高僧傳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五]. ②南朝僧. 山東臨淄人. 少卽出家, 善誦法華․維摩二經, 而以懺誦爲業. 每誦法華經至勸發品, 則必見普賢菩薩乘象立於其前 ; 誦維摩經時, 則聞空中之唱樂聲. 又因師善於以神咒救人, 故於高僧傳中, 列屬誦經篇之神人. 劉宋孝建(454~456)年中示寂, 世壽八十五. [梁高僧傳卷十二․法苑珠林卷十七․感通錄卷三․法華持驗記卷上]. ③南朝僧. 浙江會稽道紹興縣人, 俗姓朱. 生卒年不詳. 初名法京, 後改普明, 又稱國淸普明禪師, 屬天台宗. 陳太建十四年(582), 入天台山, 値智者大師講經, 卽禮拜爲師, 作其弟子. 專習禪法, 行方等․般若等諸三昧, 竝持誦法華經. 禎明元年(587), 跟隨在光宅寺宣講法華經之智者前往金陵, 以禪思爲業. 後又與智者共赴廬山東林寺, 行觀音懺法. 終其一生, 計造金銅像十尊, 閱讀藏經二遍, 又書寫其他經論, 修造殿宇. 八十六歲時示寂於國淸寺. [續高僧傳卷十九․佛祖統紀卷九․法華經持驗記卷上․觀音慈林集卷下]. ④唐初僧. 蒲州安邑(山西河東郡)人, 俗姓衛. 年十三出家, 事外兄道慧法師. 竝爲延興寺童眞之弟子. 曾周遊講習, 住無定所. 十八歲卽能講說勝鬘經․大乘起信論. 受具足戒後, 卽專硏涅槃經․四分律․攝大乘論. 大業六年(610), 奉召入大禪定道場, 居住十八年, 聲望․地位頗高. 武德元年(618), 住於蒲州仁壽寺弘道, 講說涅槃經八十餘次. 竝造刻檀像數十龕. 八十六歲時示寂. [續高僧傳卷二十․釋氏六帖卷二十一]. ⑤唐代滑州龍興寺僧. 籍貫不詳, 或謂爲西域僧. 唐代宗大曆(766~779)初年, 師受胙縣人之請, 居於阿蘭若. 貞元八年(792)十二月, 囑咐門徒後, 奄然坐滅, 世壽百歲, 或說三百歲. 火葬後, 計得舍利二十七粒, 信者卽在禪庭建塔供養. [宋高僧傳卷十八․六學僧傳卷十六․神僧傳卷五]. ⑥五代僧. 籍貫․生卒年均不詳. 屬靑原行思之法系, 爲雪峰義存之法嗣. 住於益州(四川)普通山, 擧揚宗風. 師與學人之間有佛性與珠之機緣問答遺留後世. [景德傳燈錄卷十九․五燈會元卷七]. ⑦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 籍貫․生卒年均不詳. 爲薦福道英之法嗣. 住於福州(福建)等覺寺, 擧揚宗風. [續傳燈錄卷二十六․建中靖國續燈錄卷二十四]. ⑧元代僧. 籍貫․生卒年不詳. 字雪窓, 擅於畫蘭, 爲晦機元照(1238~1319)之弟子, 與笑隱大訢同門. 英宗至治二年(1322), 江南能書之僧儒皆集於北京, 帝命師書寫金字藏經之際, 當代之名德楚石梵琦亦參與. 順帝至元四年(1338), 住持平江(江蘇)雲巖寺, 至正四年(1344), 住持承天寺, 竝重興遭火災之承天寺.
【보묘菩妙】
p5198-中→ (1921~ )臺灣高雄人, 俗姓劉. 年十六, 依臺南竹溪寺一淨和尙剃度. 民國四十一年(1952)於臺中寶覺寺受具足戒. 五十三年, 晉任高雄市元亨寺住持, 任內致力於整頓寺容, 弘揚佛法, 竝擧辨戒會. 現任高雄市佛敎分會理事長. 臺灣省各地啓建戒幢時, 師曾多次擔任戒師.
【보문普門】
p4986-中→ 梵語 samanta-mukha. 又作無量門. 意指普及於一切之門. 天台宗認爲, 法華經所說之中道․實相之理, 卽遍通於一切, 無所壅塞, 故諸佛菩薩乘此理, 能開無量之門, 示現種種身, 以拔衆生苦, 成就菩提. 又以此爲根據而有十普門之說, 卽 : 慈悲普․弘誓普․修行普․斷惑普․入法門普․神通普․方便普․說法普․成就衆生普․供養諸佛普等十普門. 依此可順序完成自行化他之德. 華嚴宗認爲, 圓敎所說重重無盡主伴具足之理, 卽於一之中攝一切法, 亦卽華嚴經所說之一門敎法, 實包含一切門, 故稱爲普門․普法. 又密敎認爲, 總該諸尊之德用, 而包含一切總智總德之大日如來, 稱爲普門 ; 對此, 彌陀及藥師等諸尊僅現一智一德, 此種佛․菩薩則稱爲一門. 以大日如來爲中心, 而諸佛․菩薩․諸天等群聚會合之胎藏․金剛兩部大曼荼羅, 稱爲普門曼荼羅․都會曼荼羅 ; 又建立此曼荼羅․稱爲普門壇 ; 悉誦持此等海會諸尊之眞言, 稱爲普門持誦尊. 此外, 由一卽一切之立場而言, 修行一門法, 可得普門法之萬德. 然於此亦有持異說者. 又佛․菩薩依種種緣, 顯示其種種形相, 而來救度衆生, 稱爲普門示現. [大日經疏卷一․卷四․卷八․觀音經玄義卷下(智顗)․法華玄論卷十․法華文句卷十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二(法藏)․法華經科註卷八](參閱一門普門54․十普門471)
【보문普聞】
p4999-上→ 唐代臨濟宗僧. 生卒年不詳. 爲唐僖宗之太子. 自幼茹素, 不沾葷腥, 生性恬淡, 不喜經世攬權之事. 黃巢亂起, 僖宗出奔蜀地, 師遂落髮出家, 四處逸遊. 後得參謁石霜楚圓, 於言談間得省. 復至福建邵武, 喜其山鬱蓊秀, 乃棲止其地. 相傳一日龍求避雷殛, 師將之納入袖中, 龍甚感師之德, 遂穴於山巖之下而爲泉. 後邑人建寺, 乃因之命名爲龍湖寺. 師居此三十餘年, 弘揚佛法. 世壽不詳. 諡號圓覺禪師. [增訂佛祖道影卷二(虛雲)]
【보문사普門寺】
p4987-上→ ①位於韓國漢城北區普門洞. 爲高麗朝睿宗王十年(1115)曇眞國師所建比丘尼最早之修行道場. 後經數次整修, 而於李朝肅宗王十八年(1692)大規模擴建. 今爲大韓佛敎普門宗總務院. 內有極樂殿․觀音殿․山靈閣․三聖閣․八角九層石塔等. ②位於臺北市民權東路. 爲佛光山之臺北別院. 民國六十九年(1980)六月破土興建, 七十一年元月正式啓用. 普門寺原名普門精舍, 係佛光山宗長星雲大師四十六年於北投靜修之所, 後遷至三重, 再遷往高雄, 六十三年復於臺北溪洲街租屋, 作臺北之聯絡處. 六十六年遷至松江路鼎基大廈十二樓, 更名爲佛光山臺北別院. 後因信衆遽增, 遂於現址另建道場接引信衆, 竝更名爲普門寺. 普門, 乃觀音大士之名, 取其普開佛門, 歡迎一切有緣人之意. 普門寺佛堂佔地一八○坪, 中央供奉五方如來, 供臺三面供奉六千多尊觀音菩薩, 莊嚴雅靜, 可同時容納千人念佛共修, 爲現今臺北市佛堂最大, 弘法布敎活動最多之道場. 附設有電視弘法委員會, 先後籌劃推出甘露․信心門․星雲大師佛學講座等電視節目. 七十二年秋天, 於舊址鼎基大廈創辨臺北女子佛學院, 配合佛光山之敎育體系, 於北部專做培養佛敎人材之工作. 歷任住持有慈莊․慈容等法師. 七十七年, 由慧明法師繼任.
【보문시현普門示現】
p4986-下→ 謂佛菩薩神通自在, 示現種種身, 開無量法門, 使衆生得證圓通. 法華經普門品詳說觀世音菩薩之化導, 觀世音以三十三相․十九說法爲其普門示現之用. 摩訶止觀卷一之五載, 若人應以佛身得度者, 卽示以八相成道 ; 應以九法界身得度者, 則以普門示現. 此皆顯示感應十界, 現身攝化之旨. 此普門示現相當於十普門中之入法門普. [往生論註卷下․大日經疏卷六]參閱十普門471)
【보문잡지普門雜誌】
p4987-下→ 爲臺灣所出版佛敎月刊之一. 發行地點爲高雄大樹鄕佛光山. 每月一日出版. 民國六十六年(1977)四月覺世旬刊創刊二十週年紀念, 佛光山宗長星雲大師爲應敎內外人士之要求, 增闢雜誌版覺世月刊, 至六十八年十月改爲普門雜誌, 發行迄今. 現任發行人爲慈容法師. 普門, 意爲無量門, 取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 普遍爲一切衆生開啓慈悲方便之門, 使入佛法大海之意 ; 而以普遍化․大衆化․生活化․文藝化․通俗化․趣味化等六大理想爲創刊宗旨. 發行範圍遍及歐美․東南亞等五十多國, 與覺世旬刊同爲最受歡迎之佛敎刊物.
【보바라밀보살寶波羅蜜菩薩】
p6748-上→ 寶波羅蜜, 梵名 Ratna-pāramitā,音譯羅怛那波羅蜜多, 意譯作寶到彼岸;或 Ratna-vajrī,音譯囉怛那口縛日離․羅怛那跋折麗.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之一, 四波羅蜜菩薩之一. 爲大日如來之四親近菩薩之第二. 位列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等之中央月輪, 居於大日如來之南方. 此尊之形像․印契等, 於金剛界曼荼羅諸會中各異. 如於成身會中, 形像爲全身呈白黃色, 作天女形, 著羯磨衣, 左手屈肘持蓮花, 花上有寶珠, 右手仰掌持金輪, 於蓮花上結跏趺坐, 印契用寶生佛之施願印. 密號平等金剛或大寶金剛, 種子爲□(trāḥ). 此尊將一切之福德聚舒遍於虛空界, 照了眞如智而能令衆生證菩提. 據大敎王經卷二載, 寶生如來入於寶波羅蜜三昧, 爲供養毘盧遮那如來而流出寶波羅蜜菩薩. 另據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載, 四波羅蜜菩薩爲一切賢聖養育之母.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보방寶坊】
p6744-下→ 欲界․色界中間有大寶坊, 佛陀曾於此說大集經. 大集經卷一(大一三․二中․下):爾時, 如來示現無量神通道力, 漸漸至彼七寶坊中, (中略)諸大菩薩俱共發, 來至娑婆世界大寶坊中. 又舍衛國給孤獨長者曾以黃金(七寶之一)布地, 購得祇陀太子之園爲釋尊建精舍, 依此, 寺院亦美稱寶坊․金地. 此外, 或有稱寺院爲寶地者, 如謂香城寶地․長歌遊寶地. [六祖壇經]
【보벌寶筏】
p6755-中→ 比喩佛陀之敎法. 寶, 爲美稱;筏, 爲度人之工具. 蓋佛法能度人出生死苦海而登涅槃彼岸, 猶如筏能載人度河, 故有此喩. 於中阿含卷五十四大品阿梨咤經(又稱筏喩經)載有筏喩法.
【보법별법普法別法】
p4986-上→ 爲普法與別法之竝稱. 又作普別二法. 普遍圓融之法門, 卽普及一切衆生, 圓滿融合, 毫無差別之敎法, 稱爲普法, 與一卽一切同義. 對此而言, 隔別不融之法門, 卽限定於特定對象之敎法, 則稱爲別法. 在華嚴宗, 華嚴一乘之敎法係普遍圓融之法, 稱爲普法, 而小乘․三乘之敎法係隔別不融之法, 稱爲別法. 至於受此二種敎法之對象, 則稱爲普機․別機. 又隋代信行所唱導三階敎中, 第一階․第二階之敎法, 稱爲別眞別正法․別法 ; 第三階之敎法, 稱爲普眞普正法․普法 ; 末法衆生則須以普法得救. [華嚴經疏卷二․華嚴五敎章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五敎章通路記卷二․卷十七․華嚴經探玄記南紀錄卷一之二․卷一之六]
【보병寶甁】
p6757-中→ 梵語 kalaśa, 音譯迦羅奢․羯扌羅賖;或 kuṇḍikā,音譯軍持. 又作賢甁․德甁․如意甁․吉祥甁․閼伽甁. 於密敎, 盛裝閼伽之甁, 特稱爲閼伽甁. 其餘之名稱總爲美稱德號. 又灌頂時持用之寶甁, 則稱爲灌頂甁. 寶甁卽置五寶․五穀․五藥․五香等二十種物, 竝滿盛淨水之香水甁, 甁口揷寶華․妙華爲蓋, 甁頸繫綵帛以作裝飾. 寶甁顯地大之形, 地大乃阿字本不生之位, 卽表徵衆生本有的淨菩提心之理德. 甁中之水表菟(vaṃ)字, 表徵智德. 二十種物卽開顯淨菩提心之德. 又寶甁爲南方寶部之三昧耶形, 揷入之花係表理智冥合時之沙羅樹王佛萬德開敷之相, 開敷華王如來卽以此爲三昧耶形. 甁之質材可有金․銀․銅․玻璃․瓦等多種, 而依天息災所譯微妙大曼拏羅經卷一等載, 因修法種類之不同, 甁之種類․色相亦均有所不同. 寶甁竝爲諸尊之手持物. [蘇悉地經卷中․卷下․大日經卷二]
【보병인寶甁印】
p6757-下→ ①以寶甁爲三昧耶形, 稱寶甁印. ②表顯寶甁之手印. 又作甁印․尊勝寶甁印. 其印相見於尊勝陀羅尼經․尊勝儀軌. 不空羂索經卷四唯擧其印明而不釋印相. 結此手印時, 觀此印中湛滿大悲智水, 能滿衆生所願. 其印相作虛心合掌(手印印母之一), 二食指相背而屈指尖部分, 復以二拇指壓二食指前端, 作彈指狀. ③爲地天二種印契之一. 全稱地天寶甁印. ④隱形印之異名. 全稱摩利支天隱形印. 爲摩利支天一印法所載, 於睡眠․覺悟․沐浴․遠行․逢客․飮食․行廁等七時所結之印. 結此印竝念誦其眞言, 則可自災難中隱形. [陀羅尼集經卷十摩利支天經]
【보寶】
p6737-上→ ①在佛敎中, 常用以形容諸佛菩薩及法之崇高尊貴, 如稱至高無上之佛陀爲寶王;稱諸佛菩薩之莊嚴法相爲寶相;稱眞如淸淨之佛性爲寶性;稱佛․法․僧爲佛敎中之三寶;稱諸佛之淸淨國土爲寶土․寶地等, 皆爲其例. ②於諸經論中多載有諸佛菩薩及其國土以各種瓔珞․寶物嚴飾之事, 其中如七寶之稱廣見於經論中. 七寶, 係指世間珍貴之金․銀․琉璃․頗梨․車渠․赤珠․碼瑙等七種寶物, 在諸經論中所擧之名稱, 雖互有出入, 然一般多以上述七種寶爲主, 茲略述如下: (一)金(梵 suvarṇa), 音譯作素口縛哩拏․蘇伐剌那․修跋拏․蘇伐維. 意譯作妙色․好色. 又稱黃金․紫金. 據大智度論卷十之說, 金出於山石沙․赤銅之中, 故沙金亦稱金粟. 翻譯名義集卷三引用眞諦之解釋, 擧出金之四義, 卽:(1)色不變, (2)體不染, (3)轉作無礙, (4)能使人富裕;竝以此四義比喩諸佛法身之常․淨․我․樂等四德. 又一般稱佛身之相好莊嚴爲妙色身․金色身, 稱黃金之上妙者爲閻浮檀金. (二)銀(梵 rūpya), 音譯作嚕比也․阿路巴․惹多. 又稱白銀. 據大智度論卷十之說, 銀由燒石所出. 銀與金二寶普爲人知, 佛敎中亦常用作梵刹之異稱, 如稱金地․銀地等. (三)琉璃(梵 vaiḍūrya), 音譯作吠琉璃耶․吠努璃野․鞞稠利夜․毘琉璃․茷琉璃․鞞頭梨․琉璃. 意譯作靑色寶․遠山寶. 據玄應音義卷二十四․慧琳音義卷一等載, 琉璃係靑色之玉石, 其光色瑩徹, 爲天生之神物, 而非人間之鍊石․焰火所造成. 然前漢書西域傳第六十六上之注, 引用魏略一書之說, 認爲琉璃有自然物與人造物二種. 自然物出於大秦國, 有赤․白․黑․黃․靑․綠․縹․紺․紅․紫等十種, 色澤光潤, 衆玉不及, 其色不恆常;人造物則由石汁銷冶, 竝加衆藥而成, 虛脆而不眞實. 又古時原用流離二字, 至後世方改爲琉璃. (四)頗梨(梵 sphaṭika), 音譯作薩頗置迦․塞頗胝迦․窣坡致迦․破置迦․頗致歌․頗梨色․頗胝迦․頗黎․玻瓈․玻璃. 意譯作水玉․白珠․水精(晶). 據大智度論卷十之說, 頗梨係由山窟中所出, 爲經千年冰化之寶珠. 然玄應音義卷六, 則以其爲石類, 而非千年冰所化. 又增廣本草綱目卷八, 擧出李時珍之說, 認爲玻瓈本作頗梨, 係一國名, 竝以頗梨晶瑩如水, 堅硬如玉, 故稱之爲水玉. (五)車渠(梵 musāragalva), 音譯作牟娑洛揭婆․目娑囉伽羅婆․牟呼婆羯落婆․摩娑羅伽隸․牟娑羅․謨薩羅․牟娑洛. 意譯作紫色寶․紺色寶. 又作硨磲. 此寶之名稱不一, 如法華經玄義卷二末․翻譯名義集卷八等, 以牟娑洛揭婆配硨磲之稱. 然玄應音義卷二十一․卷二十二等, 則以其色如馬之腦, 故稱之爲馬腦. 另據增廣本草綱目卷四十六, 擧出李時珍之說, 認爲車渠係指大蛤, 長約二․三尺, 寬約一尺許, 厚約二․三寸, 殼外有深大之溝紋, 殼內則白皙如玉, 故被謬認爲玉石類. 後世一般則稱白珊瑚及貝殼所製之物爲車渠;蓋珊瑚通常多爲赤色, 而白珊瑚則被稱爲車渠. 又古時原用車渠二字, 中世以後方用硨磲․車蒼a本y. 一般常將此寶與碼瑙․琥珀混同. (六)赤珠(梵 lohitamuktikā), 又稱赤寶․赤眞珠. 據佛地經論卷一之說, 此珠由赤蟲而出, 故稱赤眞珠;或此珠之體爲赤色, 故稱赤眞珠. 又據大智度論卷十之說, 此珠與珊瑚有異, 極爲珍貴, 蓋一般之眞珠多爲淺灰色․灰色, 而赤眞珠則稍帶赤色, 若爲純赤色之眞珠, 則甚難求得. (七)碼瑙(梵 aśmagarbha), 音譯作阿濕摩揭拉婆․阿舍磨揭婆․阿濕口縛揭波․遏濕摩揭婆․阿輸摩竭婆. 意譯作石藏․胎藏․杵藏. 又稱碼𥔥․瑪瑙. 此寶與後世所謂之碼瑙有異, 爲翠綠玉, 係帶有深綠色光澤之寶玉. 又此寶常被人混同爲馬腦(指車渠), 於慧苑音義卷上, 卽擧有二者之區別. 又玄應音義卷二十四以碼瑙爲赤色寶;同書卷二十一則認爲碼瑙或係指虎魄(琥珀). 上述七寶係出自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大樓炭經卷一․起世因本經卷一․稱讚淨土佛攝受經․阿彌陀經․大智度論卷十等, 其中, 阿彌陀經內所載之極樂國土以七寶等嚴飾一事, 隨淨土宗之流傳, 而廣爲人知. 此外, 起世經卷一閻浮洲品․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中, 將上述七寶中之赤珠改爲眞珠(梵 mukti, 目迦底). 佛地經論卷一除去玻璃而加玫瑰(梵 karketana, 羯鷄怛諾迦. 玄應音義卷六以此寶石爲火齊珠, 由崑崙開明山所出). 大寶積經卷十七除車渠加美玉. 無量壽經卷上除頗梨․赤珠, 加珊瑚(梵 pravāḍa, 鉢扌羅婆福羅;或 vidruma)․琥珀(又稱江珠. 博物志以其爲松脂入地經千年以上而成者). 恆水經則除琉璃․赤珠․碼瑙, 加珊瑚․明月珠(梵 candra-maṇi, 栴陀摩尼)․摩尼珠(梵 maṇi, 又作踰摩․末尼, 爲珠之總名). 又因陀羅尼羅(梵 indra-nīla, 又作因陀尼羅, 意譯作天主黛珠․鶻靑․帝釋靑. 慧苑音義卷下, 以其爲靑色寶中之最尊, 故稱之爲靑主)․龍玫等寶物, 亦被視爲七寶之一. 在密敎中, 於造壇修法時, 須將五藥․五香․五穀與五寶等埋藏於壇下, 或於灌頂時, 將五寶放置於大壇之五甁中. 所謂五寶卽指七寶中之金․銀․琥珀․水晶․琉璃五者, 然諸經典中所擧五寶之名亦各有不同. 又轉輪聖王亦具有七寶(卽七種王寶), 然此與上述之七寶有異, 係指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主兵臣寶等七種. [長阿含經卷三․法華經授記品․大阿彌陀經卷上․平等覺經卷一․海八德經․陀羅尼集經卷十二․一字佛頂輪王經卷四․唐譯攝大乘論卷十․玄應音義卷二十三․慧琳音義卷四․翻梵語卷十](參閱五寶1212․轉輪聖王6624)
【보복묘봉정保福妙峰頂】
p3724-下→ 禪宗公案名. 唐代之保福從展․長慶慧稜․鏡淸道怤等三人一挨一拶以發揮宗風之故事. 碧巖錄第二十三則(大四八․一六四上):保福․長慶遊山次, 福以手指云:“只這裏便是妙峰頂.” 慶云:“是則是, 可惜許!” (中略)後擧似鏡淸, 淸云:“若不是孫公, 便見髑髏遍野.” 此謂保福與長慶一日遊山時, 保福指山中之地爲妙峰頂. 妙峰頂出自華嚴經, 用以喩顯宇宙本體之圓滿平等;蓋保福之意, 謂眼前所見卽是妙峰頂, 無須求諸遠方, 以徹見本來面目. 而長慶答以是則是, 然惜哉妙峰頂如今已崩壞;此長慶之意, 槪謂唯有鐵眼銅睛之人始不被惑. 後鏡淸讚此言, 說若非長慶(俗姓孫), 則天下參禪之人將視活活潑潑之妙峰頂爲冷冷淸淸之死物. 蓋保福乃據向上之所見, 提起圓滿平等之全相;長慶向下立點, 以顯生生無盡之活用;此卽鏡淸之所以讚長慶之故. 總此三人之挨拶, 畢竟顯示同拈同用同唱同和之境界. 雪竇對此公案評語云:百千年後不道無, 只是少.以此稱歎. 更有頌云:妙峰孤頂草離離, 拈得分明付與誰?不是孫公辨端的, 髑髏著地幾人知?
【보복벽지불寶輻辟支佛】
p6764-上→ 梵名 Ratna-nimi. 音譯羅怛那(寶)儞弭. 印度耆那敎現在下劫第二十一之阿羅漢, 名儞弭, 或爲此尊之由來. 位於密敎胎藏界現圖曼荼羅釋迦院外列佛南方第三位. 密號圓寂金剛, 輪寶圓滿之義. 四緣覺之一. 其形像爲身呈白黃色, 現如來形, 袈裟通披, 右掌外仰, 垂指當胸, 左手執袈裟二角, 仰置於臍下, 坐於赤蓮花上.
【보복원保福院】
p3725-上→ 位於福建龍溪保福山中. 五代梁貞明三年(917), 漳州刺史王公欽所創建. 以雪峰義存之法嗣保福從展爲開山之祖, 從展住山約十二年, 四方來依止之學衆常達七百餘人, 天成三年(928)從展示寂. 其後陸續有超悟․可儔․淸豁等雪峰派下之諸師住之, 弘揚宗風. [大淸一統志卷三二九․福建通志卷九]
【보부寶部】
p6754-上→ 爲密敎金剛界五部之一. 又稱摩尼部. 於佛之萬德圓滿中, 福德無邊, 如同摩尼寶藏, 故稱寶部. 金剛界曼荼羅五解脫輪中, 南方寶生如來與金剛寶․金剛光․金剛幢․金剛笑等四親近菩薩, 及四波羅蜜中之寶波羅蜜菩薩均屬此部. 其中, 寶生如來爲部主, 寶波羅蜜菩薩爲部母. 寶部係表寶生如來之內證妙用, 故又表顯五智中之平等性智;內證此德之諸尊卽稱寶部尊. 此部之種子爲□(trāḥ), 三昧耶形爲如意寶珠.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祕藏記](參閱五部1154)
【보비관음普悲觀音】
p4995-中→ 爲三十三觀音之一. 相當於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載(大九․五七中)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 卽現大自在天身而爲說法之觀音化身. 其形像爲兩手隱藏於法衣而向前下垂, 立於山上. 大自在天乃三界之最高神, 以其威德殊勝, 而配以觀音平等普遍之慈悲, 故稱普悲觀音. [佛像圖彙卷二](參閱三十三觀音514)
【보사報謝】
p4924-下→ 一般指感謝報答佛恩․師恩之意. 此外, 如供養僧侶之謝禮, 或巡禮聖地等所行之布施, 亦可稱爲報謝. [正法眼藏袈裟功德章(道元)․敎行信證化土卷]
【보산普珊】
p4991-上→ (Poussin, Louis de la Vallée; 1869~1937)比利時之佛敎學學者. 早年曾從法國學者萊維硏究東方學. 一八九三年以後, 任干得大學(Gand)敎授, 講授希臘語․拉丁語, 後專攻印度學․大乘佛敎之硏究. 通梵藏漢語, 陸續發表無數著作, 成果斐然, 儼然成爲歐洲佛學界之推進者. 一九二一年組織東方學硏究會, 校訂․翻譯佛敎經典, 爲宗敎與倫理百科全書撰寫佛敎論文, 竝製作劍橋大學收藏之耆那敎文獻目錄․史坦因攜自中亞之出土本․西藏佛典目錄等. 重要著作如下 : Bouddhisme(含有 Ādikarmapradīpa, Bodhicaryāvatāraṭīkā 的梵本), 1898 ; Madhyamakavṛtti, 1903~1918; Mādhyamakāvatāra, 1900~1918 ; Opinions sur I'Histoire de la dogmatique, 1909; La morale bouddhique, 1929 ; L'Abhidharmakośa de Vasubandhu, 6vols., 1923~1931 ; L'Inde aux temps des Mauryas et des Barbares, Grecs, Scythes, Parthes et Yue-tchi,1930.
【보산석굴寶山石窟】
p6739-中→ 位於河南安陽縣西. 光統律師之弟子道憑開鑿於東魏武定四年(546), 初稱寶山寺, 後改稱靈泉寺. 天保十年(559)道憑入寂於此. 石窟有二處, 寺南爲大留窟(又稱硃砂洞)․寺北爲大住窟(又稱響堂洞). 大留窟有釋迦․彌陀․彌勒三尊像, 從造形上推定爲東魏時代道憑所開鑿. 大住窟由道憑之弟子靈裕開鑿於隋開皇九年(589). 兩窟之名, 乃靈裕所定, 係依據那羅延天之金剛性力, 表示正法久住之意. 竝於石窟之內外壁雕刻迦毘羅神王․那羅延神王像, 及法華經壽量品․勝鬘經一乘章․大集經月藏分法滅盡品․涅槃經雪山童子捨身求法無常偈等經文. 靈裕身經北周廢佛之痛, 恐佛法滅絶, 故發願雕刻石經, 與雲居寺房山石經同爲末法時代來臨思想下之産物, 皆爲預防法滅而於石板上雕刻經典. (參閱房山3243)
【보살가색욕법경菩薩訶色欲法經】
p5221-下→ 全一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又稱菩薩訶色欲經․菩薩呵色法經․呵色欲法.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內容謂女色爲世間之枷鎖․重患․衰禍等 ; 勸誡世人遠離女色, 勿受其蠱惑.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三․開元釋敎錄卷四]
【보살계경전菩薩戒經典】
p5218-上→ 泛指收錄有關菩薩所應受持戒律之經典. 可分爲四類 : (一)北涼曇無讖所譯之菩薩地持經, 凡十卷,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二)姚秦鳩摩羅什所譯之梵網經, 凡二卷,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三)菩薩瓔珞本業經, 凡二卷, 姚秦竺佛念譯, 又稱瓔珞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四)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之三種菩薩戒本 : (1)菩薩戒本, 全一卷, 北涼曇無讖譯, 又稱地持戒本, 係自上記菩薩地持經卷四之方便處戒品別錄出之戒條, 以利受持誦讀. (2)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全一卷, 劉宋求那跋摩譯, 爲地持戒本之同本異譯. 求那跋摩另譯有菩薩善戒經一卷,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3)菩薩戒本, 全一卷, 唐代玄奘譯, 又稱瑜伽戒本, 係玄奘所譯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卷四十一本地分中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之別出戒條. 上記各律典中, 依歷來各家之說, 又可綜合爲梵網與瑜伽二類律典, 瓔珞經與梵網經同屬梵網戒本, 其餘皆可攝屬瑜伽戒本. 此二大系統之戒典, 最大之區別爲 : (一)梵網戒本爲釋尊所說 ; 瑜伽戒本爲慈氏彌勒所說. (二)梵網戒本具明十重四十八輕, 爲道俗兼攝之頓立戒 ; 瑜伽戒本則以三聚淨戒․四種他勝處法爲基準, 雖亦通攝道俗, 然必先受小乘七衆戒而久已成就無犯者, 方能受持, 故爲一種漸立戒. (三)梵網戒本較爲嚴格繁瑣, 受者應絶對依敎奉行, 善守律儀, 遮止一切輕重垢染 ; 瑜伽戒本則較方便善巧, 通權達變, 是染非犯, 有開有遮. 於我國, 歷來梵網戒本較爲盛行, 西藏則受持瑜伽戒本, 而不信識梵網. 於近代, 太虛大師則專倡瑜伽戒本, 以爲四衆弟子行持之依準. [菩薩戒本箋要․菩薩戒經義疏卷上․歷代三寶紀卷九․卷十三․律宗綱要卷上․瑜伽菩薩戒本與梵網經略談(明性,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第八十九冊)․戒律學綱要(聖嚴)](參閱菩薩戒本5217)
【보살계菩薩戒】
p5216-中→ 大乘菩薩所受持之戒律. 又作大乘戒․佛性戒․方等戒․千佛大戒. 反之, 小乘聲聞所受持之戒律, 稱小乘聲聞戒. 菩薩戒之內容爲三聚淨戒, 卽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項, 亦卽聚集了持律儀․修善法․度衆生等三大門之一切佛法, 作爲禁戒以持守之. 說菩薩戒之大乘典籍甚多, 可綜合爲梵網與瑜伽二類律典. 梵網戒本受戒之作法出於梵網經律藏品, 其戒相爲十重禁戒․四十八輕戒. 不論出家․在家, 皆可受持. 瑜伽戒本出於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卷四十一, 以三聚淨戒․四種他勝處法爲基準. 雖亦道俗通攝, 然必先受小乘七衆戒而久已成就無犯者, 方能受持. 古代以瑜伽戒爲主, 今則盛行梵網戒. 天台宗之圓頓戒, 卽爲梵網戒. 據梵網經卷下所載, 受持菩薩戒有五種利益 : (一)十方諸佛愍念守護. (二)臨命終時, 正見心歡喜. (三)所生之處與諸菩薩爲友. (四)功德多聚, 戒度成就. (五)今世後世性戒福慧圓滿. 菩薩戒乃優婆塞․優婆夷․沙彌․沙彌尼․式叉摩尼․比丘․比丘尼等七衆戒外之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戒), 菩薩之身分可在七衆之中, 亦可在七衆之外, 其尊貴處, 乃由於涵蓋而又超勝一切戒之故. 梵網經謂, 菩薩戒爲諸佛之本源․菩薩之根本, 是諸佛子之根本. 菩薩戒之性質, 相似於八戒(八關齋戒), 八戒亦爲七衆戒外之一種別解脫戒. 但菩薩戒中, 有些相似於八戒, 故爲頓立戒 ; 有些則不同於八戒, 而相似於七衆戒之漸次戒, 故菩薩戒之種類可分爲二 : (一)頓立而可單受之菩薩戒, (二)漸次而須先受三歸五戒等之後再受的菩薩戒. 漢譯藏經中較受重視之菩薩戒本或菩薩戒經有菩薩瓔珞本業經․梵網經菩薩戒本․瑜伽師地論菩薩戒本․菩薩地持經戒本․菩薩善戒經戒本․優婆塞戒經戒本等六種. 若以頓漸二類分之, 瓔珞與梵網屬於頓立, 其餘之瑜伽․地持․善戒․優婆塞等戒經則屬於漸次戒. 又我國菩薩戒之弘傳始於鳩摩羅什(344~413), 於敦煌寫本中有羅什撰之受菩薩戒儀軌一卷. 至於受戒之作法則以曇無讖(385~433)於姑臧(甘肅武威)授與道進等十餘人菩薩戒爲嚆矢. 南朝梁․陳二代, 受菩薩戒風氣盛行. 梁武帝․陳文帝均爲菩薩戒弟子. 梁武帝曾造立戒壇, 詔請慧超授菩薩戒. 復於天監十八年(519)自發弘誓, 於等覺殿從慧約受菩薩戒, 太子公卿道俗男女從受者四萬八千人. 一說武帝從智藏受菩薩戒. 至隋代, 文帝從曇延受菩薩戒, 煬帝從智顗受菩薩戒, 均稱菩薩戒弟子. 由此可窺知受菩薩戒風氣盛行於我國之一斑.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菩薩善戒經卷四․菩薩善戒經(一卷)․優婆塞戒經卷三․菩薩戒本․授菩薩戒儀(湛然)․大智度論卷四十六․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八宗綱要卷上․續高僧傳卷五智藏傳․卷六慧超傳․慧約傳․廣弘明集卷二十二](參閱三聚淨戒665․戒2896․傳戒5387․圓頓戒5411)
【보살계본菩薩戒本】
p5217-下→ ①指梵網經卷下偈頌以後所說之戒文. 又稱菩薩戒經. 後秦鳩摩羅什(344~413)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羅什所譯之梵網經, 全名爲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第十, 據僧肇之梵網經序載, 梵網經梵本有一一二卷六十一品, 菩薩戒本卽其第十品, 羅什譯爲兩卷, 後人則將卷下十重․四十八輕戒之戒文別錄爲一卷, 以便誦持. 其內容, 自我今盧舍那至第一淸淨者爲本戒本之序分 ; 而自佛告諸佛子至現在諸菩薩今誦爲正宗分, 戒文包括殺․盜․淫․妄語․酤酒․謗三寶等之十重戒, 及不敬師友․食用五辛等之四十八輕戒 ; 其下則爲勸說流通功德之流通分. 於天台宗中, 此戒本乃其大乘圓戒所依準之戒本. 注疏有智顗所講述而由弟子章安(灌頂)筆錄之菩薩戒義疏二卷․法藏之菩薩戒疏五卷(或六卷)․義寂之菩薩戒疏三卷等. [出三藏記集卷二․佛祖統紀卷二十五․天台戒疏卷上]. ②全一卷. 北涼曇無讖(385~433)譯. 又稱菩薩戒本經․地持戒本. 乃自曇無讖所譯菩薩地持經卷四之方便處戒品別錄出四波羅夷․四十一輕戒之戒文而成者. 係慈氏菩薩所說而爲大乘菩薩所持之戒本.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其內容, 卷首記載歸敬偈, 其次卽依布薩說戒之儀則列擧各項輕重之戒文, 最末爲勸說誦持之文. 依明代智旭之菩薩戒本箋要之命名, 其四波羅夷爲 : (一)自讚毁他, (二)慳惜財法, (三)瞋不受悔, (四)謗亂正法. 另於四十一輕戒中, 第二十六戒爲不習學佛, 此戒條又有分爲學諸外道與愛樂邪法者, 而總計爲四十二輕戒. 本戒本之同本異譯有 : (一)玄奘之瑜伽戒本, 列擧出四十三輕戒. (二)劉宋求那跋摩之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亦列擧四十一輕戒, 然開合略有不同. 內容包括歸敬偈․戒文, 竝闡明持戒之五事功德, 勸人遠離身口之諸惡․邪命․嚴事․放逸等, 且擧出懺悔․受繩․受錫杖等作法. (三)同爲求那跋摩所譯之菩薩善戒經一卷本, 共列擧八項波羅夷, 而總計有五十條戒文. 注釋書有智旭之菩薩戒本箋要一卷. [大唐內典錄卷三․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敎錄卷四․卷十二․卷十四]. ③全一卷. 唐玄奘譯. 書成於貞觀二十三年(649). 乃由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菩薩地初持瑜伽處戒品(卷四十及四十一)抄出大乘菩薩戒律儀而成. 爲彌勒菩薩所說, 世稱瑜伽戒本. 又稱瑜伽菩薩戒本․菩薩戒經․菩薩戒本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此本所說之輕戒, 相當於梵網經之四十八輕戒, 係地持戒本之同本異譯. 其內容與地持戒本大同小異, 然無歸敬偈, 共擧出四十三輕戒, 卽將第二十六戒不習學佛分爲二戒, 另於第八戒下, 別加利益犯戒生功德一戒, 戒文之後又擧出懺悔法. 此外, 有關本戒本之戒數, 一般多依據瑜伽論記卷十下之說, 計爲四十三輕戒, 若依據其他律疏, 則因開合不同, 而有四十二戒(卽所謂四重四十二輕)․四十四戒․四十五戒等異說. 注疏有元曉之菩薩戒本持犯要記一卷․叡尊之應理宗戒圖釋文鈔二卷等. [大唐內典錄卷五․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八․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一]
【보살계위菩薩階位】
p5221-下→ 指菩薩自初發菩提心, 累積修行之功德, 以至達於佛果, 其間所歷經之各階位 ; 通常以位或心稱之, 如十信位(又稱十信心)․十迴向位(又稱十迴向心)等, 均爲菩薩階位之名稱. 然有關菩薩階位之位次․名義, 諸經論所說不一, 例如發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說, 在古代原本涵蓋菩薩修行之全部階位, 至後世則僅相當於十地以前三賢位之初位而已, 故知菩薩階位說亦每隨敎理史之發展而更變. 於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等各種菩薩階位說之中, 自古以降, 菩薩瓔珞本業經所擧之五十二位說(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妙覺), 以名義之整然, 位次之無缺, 而廣爲一般採用. 如表一所示. 十 信 心 信心․念心․精進心․慧心․定心․不退心․ (十信) 廻向心․護心․戒心․原審 十 住 心 發心住․治地(心)住․修行(心)住․生貴(心)住 (十住) 方便(心)住․正心住․不退(心)住․童眞(心)住 習種性┐ (十解) 法王子住․灌頂(心) │ 歡喜(心)行․饒益(心)行․無瞋恨(심)行(無違逆行) │ 十 行 心 無盡(心)行(無屈撓行)․離癡亂(心)行(無癡亂行) 性種性│ (十行) 善現(心)行․無著(心)行․尊重(心)行(難得行) │ 善法(心)行․眞實(心)行 │六 五十二位 救護一切衆生相廻向心․不壞廻向心․等一切佛 │種 十回向心 廻向心․至一切處廻向心․無盡功德廻向心․ 道種性│性 (十回向) 隨順平等善根廻向心․隨順等觀一切衆生廻向心 │ 如相廻向心․無縛解脫廻向心․法戒無量廻向心 │ 四無量心(歡喜地)․十善心(離垢地)․明光心 │ 十 地 心 (發光地)․焰慧心(焰慧地)․大勝心(難勝地) 聖種性│ (十地) 現前心(現前地)․無生心(遠行地)․不思議心 │ (不動地)․慧光心(善彗地)․受位心(法雲地) │ 等 覺入法界心─────────────────── 等覺性│ 妙 覺寂滅心──────────────────── 妙覺性┘ 又各經論有不同之說法, 如表二. 各宗派於菩薩階位之主張亦不同, 玆擧唯識․華嚴․天台等三大宗派之說 : (一)唯識宗採四十一位說, 其異於瓔珞經之五十二位說者, 係將十信包含於十住中之初住, 等覺包含於十地中第十地圓滿成就之時(卽最終之時). 又於十迴向心之第十迴向開衍出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法位等四善根之位, 而以十地以前三十心之前二十九心(卽十住心․十行心․十迴向之前九迴向心)及第三十心(第十迴向心)之一部分爲大乘順解脫分(卽三賢位), 以第三十迴向心之另一部分爲大乘順決擇分(卽四善根). 有關十信位, 唐代西明寺之圓測別立兩種異說 : (1)主張有位地之十信, 卽認爲進入初住前, 必有前方便位之階位, 此卽常行十心的十順名字之菩薩. (2)主張行解之十信, 卽指所有初住位以上之菩薩所共通修證之十心. 圓測與我國唯識宗之祖窺基本爲同門師兄弟, 一生致力於唯 識學之硏習․講說․著作, 然每有論述, 必多批駁窺基之說, 且亦異於當時唯識學之正統解釋, 故被視爲唯識家之異解者, 如上記兩種異說卽爲歷來有關十信位極特殊之觀點. 瓔珞經 仁王經 梵網經 華嚴經 首楞嚴經成唯識論攝大乘論菩薩地持經 同上 (五二位) (五一位) (四十位)(四一位) (五七位) 五位) (四位) (十三住) (七地) 十善 乾慧地 種性住──種性地 (未發心) 外凡十信(十梵行)十信 內凡┌十住十信十發趣十住──十住 ┐ ∥┤十行十止十長養十行──十行 ├資量位┬願樂行地─解行住──────解行地三賢└十回向十堅─十金剛─ 十回向─十回向┘ │ 四善根─ 加行位┘ ┌─ 通達位─見道───歡喜住──────淨心地 │ (初地入心) ┌增上戒住──────┐ │ │增上意住 │ │ │菩提分相應增上慧住 │ │ │諦相應增上慧住行迹住├行迹地十聖─十地──十地──十地───十地 ─┴─修習位─修道───┤緣起相應增上慧住 │ (初地住心以後) │有行有開發無相住 ─┘ │無行有開發無相住──決定地 │無礙住───────決定行地 └最上菩薩住────┐ 等覺───────────等覺 ─畢竟地 妙覺──佛地──佛地───妙覺──究竟位──竟道──── 如來住 ─────┘ (二)華嚴宗以所判立五敎之別而有數種菩薩位次之說, 卽 : (1)小乘敎, 於見道以前有四善根之方便位. (2)大乘始敎, 又分兩種, 卽 : 1.迴心敎, 卽引導愚法二乘進入大乘之敎, 依準小乘之位次, 竝根據天台宗三乘共十地之說, 而有乾慧地․性地․菩薩地․佛地等十地. 2.直進敎, 卽直進大乘之敎, 包含十信之階位, 故共有五十一位, 而以十迴向以上爲不退位, 亦卽依素質能力之差別, 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三種人分別於第七住․十迴向․初地等階位入於不退轉之位次. (3)終敎, 謂十信位之菩薩尙未證得不退位之境地而僅有其行, 故不立十信位之說, 僅立四十一位. 又於此四十一位中, 以初住爲不退位. (4)頓敎, 於此敎中, 若能一念不生而顯理斷惑, 卽能當下契入佛位, 故不立菩薩之位次. (5)圓敎, 分爲兩種 : 1.同敎一乘, 亦不立特別之位次, 而攝入前四敎之階位. 2.別敎一乘, 於行布門雖立有菩薩之階位次第, 然在圓融門, 則主張於一位之中卽具足一切之位, 故認爲十信位圓滿成就之際卽可成佛, 稱爲信滿成佛. ┌理 卽-(未聞佛法) │名字卽-(己聞佛法) │觀行卽-(外 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卽-(內 凡)─十 信 位 │ ┌十 信 位 六卽位┤ │十 行 位 │分證卽-(分 證)┤十 回 向 位 │(分眞卽) │十 地 位 │ └等 覺 位 └竟卽-(極 證)──妙 覺 位 (三)天台宗所判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敎中, 通․別․圓三敎均配有菩薩階位 : (1)通敎, 配以三乘共十地之階位, 卽乾慧地․性地等十地, 又稱通敎十地, 爲菩薩․聲聞․緣覺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種階位. (2)別敎, 以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之五十二位爲其位次. 然將五十二位歸納成信․住․行․向․地․等(覺)․妙(覺)等七科, 又將七科總結爲凡․聖兩大項. 卽於五十二位中, 以十信爲外凡位(止伏三惑中界內之見惑․思惑 ; 界, 指欲․色․無色等三界), 而以十住․十行․十迴向爲內凡位(以至止伏界外之無明惑), 以初地以後爲聖位. 又於聖位之中, 以十地與等覺爲聖位之因, 而以妙覺爲果. (3)圓敎, 圓敎敎義主張所有之存在本來卽具足三千諸法, 故自本體而言, 佛與衆生平等無二 ; 然於現象上有迷悟之差異, 故自實踐之立場而言, 亦宜有修行之階位等次, 遂立六卽位之說, 以令修行者捨離卑下上慢之心. 另又藉別敎五十二位之名, 來說明圓敎之位次, 故於十信位之前, 增加五品弟子位一科 ; 同時, 圓敎之十住位相當於別敎之十地位. 如表所示爲六卽位與五十二位之配列關係. 又圓敎菩薩之階位亦可配於鐵輪(十信)․銅輪(十住)․銀輪(十行)․金輪(十迴向)․琉璃輪(十地)․摩尼輪(等覺)等六輪, 以轉輪聖王之輪寶能摧毁一切武器, 來比喩每一階位皆能斷除煩惱. 於上記各種階位中, 十信位之菩薩唯名無實, 故稱爲名字菩薩, 或住前信相菩薩. 同時, 初住以後之菩薩, 由於信根成就, 不再退失, 故稱地前三十心(十住․十行․十迴向)爲信相應地. 又乾慧等十地之第二地性地以上之菩薩, 及歡喜等十地之第八地不動地以上或初歡喜地之菩薩, 以悲憫․憶念一切衆生, 猶如母之憶子, 故又稱一子地之菩薩. 日本淨土眞宗卽以一子地配於初歡喜地, 作爲信心之現益(此世之利益), 或兼作爲當益(未來世之利益). 此外, 世親淨土論一書中載及敎化地, 意指菩薩敎化之場所, 或解作菩薩之階位 ; 若解作階位, 則相當於第八地以上.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菩薩敎化品․大品般若經卷六發趣品․梵網經卷上․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舊華嚴經卷八十住品․卷十一十行品․卷十四十迴向品․卷二十三十地品․大智度論卷四十九․十住毘婆沙論卷一․仁王經疏卷中本․華嚴經疏卷十八․大乘四論玄義卷二․法華玄義釋籤卷五下․大乘義章卷十二](參閱十地419․五十二位1044․四善根位1767․卽3758)
【보살계의소菩薩戒義疏】
p5219-下→ 凡二卷. 隋代智顗(538~597)說, 灌頂(561~632)記. 又稱梵網菩薩戒經義疏․菩薩戒經義記․菩薩戒經義疏․菩薩戒義記․天台戒義疏․天台戒疏․戒疏.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本書係注解梵網菩薩戒經. 初立釋名․出體․料簡三科, 次釋經文, 解義甚爲簡略. 天台․淨土宗所傳之大乘圓頓戒專依此書而立. 收入淨土宗全書第十五卷. 本書之注疏有明曠之菩薩戒義疏刪補三卷․道熙之菩薩戒義疏鈔四卷․蘊齊之菩薩戒義疏記三卷․袾宏之菩薩戒經義疏發隱五卷․道光之菩薩戒義疏見聞六卷等.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律宗瓊鑑章卷六]
【보살금강보계菩薩金剛寶戒】
p5220-下→ 卽圓頓戒. 係依法華開顯之精神, 採用梵網經中三聚淨戒之作法所傳授之十重四十八輕戒. 又作梵網菩薩戒․天台敎菩薩戒․圓頓大戒․圓頓無作戒. (參閱圓頓戒5411)
【보살도菩薩道】
p5226-上→ 梵語 bodhisattva-caryā. ①菩薩之修行. 卽修六度萬行, 圓滿自利利他, 成就佛果之道. 故菩薩道乃成佛之正因, 成佛乃菩薩道之結果 ; 欲成佛, 必先行菩薩道. [法華經卷一]. ②指大乘佛敎. 卽上求佛道, 下化衆生之敎法. [灌頂經卷十二]
【보살菩薩】
p5209-下→ 菩提薩埵之略稱. 菩提薩埵, 梵語 bodhi-sattva, 巴利語 bodhi-satta. 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薩怛縛, 或扶薩. 意譯作道衆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衆生. 意卽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 菩提, 覺․智․道之意 ; 薩埵, 衆生․有情之意. 與聲聞․緣覺合稱三乘. 又爲十界之一. 卽指以智上求無上菩提, 以悲下化衆生, 修諸波羅蜜行, 於未來成就佛果之修行者. 亦卽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者. 對於聲聞․緣覺二乘而言, 若由其求菩提(覺智)之觀點視之, 亦可稱爲菩薩 ; 而特別指求無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 則稱爲摩訶薩埵(梵 mahā-sattva, 摩訶, 意卽大)․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菩提薩埵摩訶薩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等, 以與二乘區別. 經典中所擧出菩薩之異名有 : 開士(菩提薩埵)․大士(摩訶薩埵)․尊人(第一薩埵)․聖士(勝薩埵)․超士(最勝薩埵)․上人(上薩埵)․無上(無上薩埵)․力士(力薩埵)․無雙(無等菩薩)․無思議(不思議薩埵)․佛子․佛持․大師․大聖․大功德․大自在․正士․始士․高士․大道心成衆生․法臣․法王子․勝生子․廣大薩埵․極妙薩埵․勝出一切三界薩埵․身業無失語業無失意業無失․身業淸淨語業淸淨意業淸淨․身業無動語業無動意業無動․成就覺慧(梵 dhīmat, 有慧者)․最上照明(梵 uttama-dyuti, 上成就)․最勝眞子(梵 jina-putra, 最勝之子․降伏子)․最勝任持(梵 jinādhāra, 最勝所依․降伏持)․普能降伏(梵 vijetṛ, 最勝所使․能降伏)․最勝萌芽(梵 jināṅkura, 最勝芽)․勇健(梵 vikrānta, 猛健․勇猛)․最聖(梵 paramāścarya, 上軌範師․上聖)․商主(梵 sārthavāha, 導師)․大稱(梵 mahā-yaśas, 具大名稱․大名稱)․憐愍(梵 k剩rālu, 成就慈悲․有悲)․大福(梵 mahā-puṇya, 大福德)․自在(梵 īśvara, 富自在․自在行)․法師(梵 dhārmika, 大法師․正說者)等. 又以菩薩乃發大菩提心, 滿足世出世之勝希願, 故稱菩薩衆爲勝願菩提大心衆. 菩薩有多種分類, 除依悟解之淺深而有不同之菩薩階位外, 菩薩地持經卷八菩薩功德品亦擧出菩薩有十種, 卽 : 種性(梵 gotra-stha)․入(梵 avatīrṇa)․未淨(梵 a-śuddhāśaya)․淨(梵 śuddhāśaya)․未熟(梵 a-paripakva)․熟(梵 paripakva)․未定(梵 a-niyati-patita)․定(梵 niyati-patita)․一生(梵 eka-jāti-pratibaddha)․最後身(梵 carama-bhavika). 其中, 未得淨心, 稱爲種性 ; 發心修學, 稱爲入 ; 已入而未達淨心地, 稱爲未淨 ; 入淨心地, 稱爲淨 ; 淨者未入畢竟地, 稱爲未熟 ; 入畢竟地, 稱爲熟 ; 熟者未入定地, 稱爲未定 ; 已入定地, 則稱爲定 ; 又熟有二種 : (一)一生, 乃次第得無上菩提. (二)最後身, 乃此生得無上菩提. 此外復分在家與出家․鞞跋致(退轉)與阿鞞跋致(不退)․生身(未斷煩惱者)與法身(斷煩惱․得六神通者)․生死肉身與法性生身․大力與新發心․頓悟與漸悟․智增與悲增等. 智增悲增之說係據法相宗所說, 有關八地以前菩薩之分類, 直往之菩薩(頓悟之菩薩)盡伏俱生起煩惱障之現行, 立卽受變易身, 成爲智增上菩薩 ; 至第七地之滿心伏盡後, 受分段身, 成爲悲增上菩薩或大悲菩薩. 對迴心之菩薩(漸悟之菩薩)而言, 從不還與阿羅漢迴心者, 由於斷欲界之煩惱, 故爲智增 ; 從預流與一來迴心者, 則爲智增或悲增. 其他, 另有智悲平等之菩薩. 同時, 十信位之菩薩稱爲新發意之菩薩․住前信相之菩薩與假名之菩薩等. 菩薩所修之行, 稱作菩薩行. 有關菩薩之一切法則儀式, 稱爲菩薩之法式. 以達佛果爲目的之敎, 稱爲菩薩乘 ; 其經典稱菩薩藏. 梵網經等卽述菩薩應持之菩薩戒. 諸經典常擧之菩薩名, 有彌勒․文殊․觀世音․大勢至等. 大乘僧侶或居士, 亦有被尊爲菩薩者, 如印度大乘佛敎學者龍樹․世親等卽被尊爲菩薩 ; 於我國, 竺法護被尊爲燉煌菩薩, 道安爲印手菩薩 ; 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賜封菩薩號者. [放光般若經卷五․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二․大阿彌陀經卷上, 舊華嚴經離世間品․新華嚴經普賢行品․菩薩地持經卷四․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漸備一切智德經․大寶積經卷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七․梵網經卷下․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六․大智度論卷四․卷四十一․卷四十四․卷七十一․卷九十四․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六․大日經疏卷一․大乘義章卷十七․勸發菩提心集卷下․大宋僧史略卷下](參閱三乘593․菩薩階位5221)
【보살본생만론菩薩本生鬘論】
p5214-上→ 梵名 Jātakamālā. 凡十六卷. 印度聖勇(梵 Ārya-śūra)菩薩等造, 北宋紹德․慧詢等譯. 又稱本生鬘論․本生鬘.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本書記述佛陀過去世行菩薩道之事蹟, 竝解釋其法義. 全書內容分前後兩部, 前部四卷記述投身飼虎․尸毘王救鴿命․如來分衛․最勝神化․如來不爲毒所害․免王捨身供養梵志․慈心龍王消除怨害․慈力王刺身血施五夜叉․開示少施正因功德․如來具智不嫉他善․佛爲病比丘灌頂獲安․稱念三寶功德․造塔勝報․出家功德等十四則本生緣起故事, 卷五以下闡釋護國本生等法相之釋論. 又就現存漢譯本之全書結構而言, 前部之十四緣起, 文義易解, 後部之前半則缺略, 且行文晦澀, 文義難解, 恐係合綴別種原本所致, 故與現存梵文原本出入極大. 現存之梵文本共收錄三十四則本生故事, 一般皆以之爲聖勇所造. 據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九記載, 梵文原本爲聖勇․寂變․聖天所造. 閱藏知津卷三十八則謂前四卷爲聖勇護國尊者集, 後十二卷爲寂變․勝天所作. 若此之聖勇與分別業報經(劉宋僧伽跋摩譯)之撰者大勇同人, 則梵文原本成立之年代當在西元四世紀. 近代又有學者主張梵本本生鬘與百五十讚․四百讚之作者爲同一人, 此說若正確, 則梵文原本成立之年代約爲二世紀. 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載, 本生鬘乃讚詠中最優美者. 南海諸島十餘國, 皆有諷誦本生鬘之風習. 梵文本刊行於一八九一年, 英譯本則刊行於一八九五年. [英譯大明三藏聖敎目錄․梵語佛典の諸文獻(山田龍城)․M. Winternitz :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e․Bd. Ⅱ]
【보살본업경菩薩本業經】
p5214-下→ 全一卷. 吳․支謙譯. 又稱華嚴經淨行品․本業經․淨行品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冊. 本經以華嚴經淨行品爲中心而成立爲一經, 旨在闡述在家菩薩之理想. 對照華嚴經與本經, 很難斷定由本經擴充成爲華嚴經, 或從華嚴經抽出濃縮成爲本經.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五․大唐內典錄卷二]
【보살부菩薩部】
p5221-上→ 佛像分類之一. 指具有菩薩形之聖衆. 菩薩形乃在家之相, 有頭髮, 而非圓頂(僧形), 多戴有寶冠, 著天衣, 頸․胸飾有華鬘․瓔珞, 四肢用鐶釧莊嚴, 一般均呈柔和之相. 以觀世音菩薩像之種類最多, 另如文殊․普賢․普賢延命․虛空藏․大勢至等, 均屬菩薩部之聖衆.
【보살비구菩薩比丘】
p5213-中→ 指內證菩薩而外現聲聞比丘之形者. 大智度論卷六(大二五․一○七中) : 有二菩薩比丘, 一名喜根, 二名勝意.[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보살사법문菩薩四法門】
p5213-下→ 據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十七去來品擧出菩薩度化衆生之四種法門, 卽 : (一)智門, 菩薩以大智慧善知一切衆生之根性, 而隨順調伏, 令其解脫. (二)慧門, 菩薩以大妙慧爲衆生分別宣說深法妙義, 令其開發慧性, 以了知萬法本來空寂. (三)陀羅尼門, 陀羅尼, 總持之義. 菩薩以總持之法, 隨順衆生而開導正信, 令其滅諸惡行而行一切善法. (四)無礙解門, 菩薩以無礙智解爲衆生宣說無盡甚深法義, 令其獲無礙解.
【보살사법菩薩四法】
p5213-下→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七瑜伽處分品擧出, 修菩薩行者, 應修習下列四法, 卽 : (一)善修事業, 謂行者廣行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種種行業. (二)方便善巧, 謂行者對於衆生未入佛法者, 應令其趣入 ; 已趣入者, 令其成熟 ; 已成熟者, 令其解脫, 且施設種種方便, 令衆生皆得利益. (三)饒益於他, 謂行者應行布施․愛語․利他之行, 或同作善事, 令衆生皆得安樂. (四)無倒迴向, 謂行者於所修之一切善業及善行, 皆以淨信心迴向衆生, 以求同證無上正等菩提, 而不求世間之果報.
【보살사사입법문菩薩四事入法門】
p5213-中→ 據大寶積經卷十三密迹金剛力士會擧出, 菩薩爲化導衆生, 必先入於禪思․智慧․總持․辯才等四事之法門, 卽 : (一)入禪思門, 謂菩薩說法開導衆生, 必先入定思惟, 以觀其根器之大小, 而隨機說法. (二)入智慧門, 謂菩薩說法以智慧照了一切, 於章句義理皆通達無礙, 令衆生悟解以破除癡暗, 而生起法喜心. (三)入總持門, 謂菩薩入善法而持令不忘, 於惡法則持令不生. (四)入辯才門, 謂菩薩於佛法之義, 分明決了, 辯說無礙, 開發一切衆生之心, 令其入正道.
【보살삼사승菩薩三事勝】
p5212-上→ 謂菩薩生於兜率天, 而有三事殊勝, 卽 : (一)命勝, 謂菩薩已離三界生死, 雖不修命業, 然於兜率天託生之天數爲壽命四千歲, 其後則生於中國以補佛處. (二)色勝, 謂菩薩雖不修色業, 然生於兜率天, 則妙色身光明照耀, 自然莊嚴而異於諸天衆. (三)名勝, 謂菩薩生於兜率天, 故諸天衆卽喚菩薩之名爲護明(指釋迦佛), 輾轉稱呼之聲上徹淨居, 乃至色界天頂.
【보살삼수학菩薩三修學】
p5212-上→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擧出等覺菩薩之三種修學, 卽 : (一)百劫頂寂定中修諸三昧, 謂等覺菩薩住於頂寂定(卽在衆定之上), 以大願力住壽百劫, 修一切三昧而入於金剛三昧, 則與一切法性相應相冥, 而得一合相. (二)千劫金剛定中學諸威儀, 謂等覺菩薩復住壽千劫, 學佛一切威儀, 修佛無量不可思議神通化導之法, 而入佛行處, 坐於佛之道場. (三)萬劫大寂定中學佛化行, 謂等覺菩薩復住壽萬劫, 學佛敎化之行, 以示現諸色相敎化衆生, 亦示現與諸佛同等之中道行, 大樂無爲.
【보살선계경菩薩善戒經】
p5221-上→ ①凡九卷. 劉宋求那跋摩(367~431)譯. 又作菩薩地善戒經․善戒經.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本經分三十品, 詳述菩薩之種姓․發心․修行․得果․本有種子․新薰種子等. 又唯識十大論師對於種子本有及新薰之議論, 卽基於此文之解釋. 而窺基所著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九至卷十二․遁倫著瑜伽論記卷十六至卷二十四皆爲硏究本經之重要典籍. 又本經與菩薩地持經爲同本異譯, 皆由瑜伽師地論之菩薩地抄出, 加以整理成經之體裁. 然內容有所出入, 故或謂二者爲異本. ②全一卷. 劉宋求那跋摩譯. 又作善戒經․菩薩地善戒經․優波離問菩薩受戒法.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本經詳述受菩薩戒之作法․心得等, 謂欲受菩薩戒則須先具足優婆塞戒․沙彌戒及比丘戒, 竝闡釋梵網經․瓔珞經之十重戒․八重戒. 又菩薩善戒經九卷本及一卷本, 皆爲由瑜伽師地論之菩薩地抄出, 將其整理成經之體裁. 而九卷本包含序分․正宗分․流通分, 一卷本僅具正宗分. 據考證一卷本之內容應揷入於九卷本之第四․第五卷之間.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十․大唐內典錄卷四․古今譯經圖紀卷三․開元釋敎錄卷五․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七](參閱菩薩地持經5215)
【보살성중菩薩聖衆】
p5225-下→ 菩薩有未斷惑者爲凡夫菩薩, 初地以上斷幾分惑者是菩薩聖衆, 又稱聖衆菩薩.
【보살소관사지菩薩所觀四智】
p5220-上→ 係菩薩悟入唯識之理以前所成就之四智. 唯識宗主張諸法皆由心識所變現, 故否認心外有實法之說, 爲破除外道對實我實法之執著, 遂揭示此四智之說, 以一一駁斥外道之見解. (一)相違識相智, 謂鬼․神․天․人等不同趣之衆生, 雖見同一境物, 然所見各別, 故知此乃隨見者業力而異, 而非境界之實有. (二)無所緣識智, 吾人凡緣過去․未來․夢等虛幻之境, 皆由心所變現, 隨時變遷, 而非境之實有. (三)自應無倒智, 謂一切凡夫須藉修行證悟始得解脫, 而非自然卽可成聖成佛, 故知境界之虛幻 ; 若境界爲實有, 則凡愚衆生皆可不經修證而自然了悟心外之境以得解脫. (四)隨三智轉智, 卽 : (1)隨自在者智轉智, 謂已證得心自在之聖者, 可隨所欲而轉變外境皆成 ; 境界若實, 則聖者亦無從隨心自在轉境. (2)隨觀察者智轉智, 謂已得殊勝禪定之聖者於修觀時, 觀一境而衆相現前, 故知境界非實有. (3)隨無分別智轉智, 謂對已證得無分別智之聖者而言, 一切境相皆不現前, 故知境界之非實.
【보살수재경菩薩受齋經】
p5220-上→ 全一卷. 西晉聶道眞譯. 又稱菩薩受齋戒經․受齋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內容載述, 於特定之齋日, 爲策勵行道而行齋戒, 修行六波羅蜜, 修念十念․十戒等 ; 旣得淸淨生活, 竝修行救度衆生之心. 其中, 所修念之十念, 與一般之佛․法․僧․戒․施․天․止觀․安般․身․死等十念不同, 而是當念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戒波羅蜜․禪波羅蜜․方便善巧․般若波羅蜜․禪三昧六萬菩薩在阿彌陀佛國․和上․阿闍梨等十念. 又所述之十戒, 亦與沙彌十戒有異. 此外, 諸經錄對本經之譯者有不同之說法, 如歷代三寶紀卷六․開元釋敎錄卷二等, 謂譯者爲聶道眞, 大唐內典錄卷二則謂譯者不詳. [古今譯經圖紀卷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四]
【보살승菩薩乘】
p5220-下→ 梵語 bodhisattva-yāna. 三乘之一, 五乘之一. 又稱佛乘. 乘, 運載之意. 以悲智六度法門爲乘, 運載衆生, 總越三界三乘之境, 至無上菩提大般涅槃彼岸, 如乘舶過海, 故稱菩薩乘. 或有直稱菩薩之機類爲菩薩乘. [法華玄論卷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華嚴五敎章卷一․觀經疏玄義分傳通記卷二](參閱三乘593․五乘1126)
【보살승菩薩僧】
p5226-中→ ①菩薩之總稱. 維摩經卷下(大一四․五五四中) : 得佛音聲身口意善, 得佛威儀深修善法所行轉勝, 以大乘敎成菩薩僧.[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九]. ②二種僧(聲聞僧與菩薩僧)之一. 現出家沙門之形相, 修學小乘三學, 稱爲聲聞僧 ; 反之, 現在家之形相, 修學大乘三學, 稱爲菩薩僧. 又爲三種僧(聲聞僧․緣覺僧․菩薩僧, 或聲聞僧․菩薩僧․凡夫僧)之一. [大智度論卷三十四]. ③指北周之時, 被迫蓄髮․戴冠․衣著裝飾瓔珞之高僧. 於我國佛敎史上之三武一宗法難中, 北周之武帝曾制種種惡法壓迫僧尼, 以達其毁佛廢法之目的. 例如武帝於建德三年(574), 下詔別立道觀, 揀擇釋․道二敎之名德, 蓄髮改形, 號爲學士. 武帝崩後, 繼位之宣帝雖欲漸興佛敎, 然以未便速除先帝之制, 故仍下令於東西二京陟岵寺立一百二十位通道觀員, 甄選釋․道之大德, 蓄髮․著衣冠, 稱爲通道觀員學士, 當代著名之高僧, 如法藏․彦琮等人皆被詔選之. 蓋以被甄選之僧, 皆須戴花冠․衣瓔珞, 故以菩薩僧代稱之. [大宋僧史略卷下]
【보살십시菩薩十施】
p5211-中→ 華嚴經卷二十一十無盡藏品擧出, 菩薩以慈悲心而行十施, 卽 : (一)分減施, 謂菩薩仁慈好行惠施, 以美食先分與衆生, 其後乃食, 復願身中之八萬戶蟲, 亦普得滿足. (二)竭盡施, 謂菩薩以美食․華衣等資生之具, 隨其所有而一切盡施, 乃至於身命, 亦無所吝惜. (三)內施, 謂菩薩年方少盛, 端正美好, 受轉輪王位, 七寶具足, 王四天下, 然爲救濟衆生, 以身命施之而無悔. (四)外施, 謂菩薩以七寶榮華施與衆生. (五)內外施, 謂菩薩以王位施與衆生, 且爲其臣僕, 恭勤作役而無悔. (六)一切施, 謂菩薩悲愍衆生, 隨其所求而豫國土․妻子․手足․肝腦等一切所有, 施之而無悔. (七)過去施, 謂菩薩於過去諸佛之一切法及功德, 不貪不著, 然爲敎化執著衆生以成熟佛法, 故宣說法要. (八)未來施, 謂菩薩觀未來法皆不可得, 然爲攝化衆生, 故常勤修行. (九)現在施, 謂菩薩於諸天之功德不生貪著, 惟願衆生能捨離惡趣, 修道成佛. (十)究竟施, 謂菩薩慈悲盡施一切於衆生, 雖經累劫而不生悔惜, 以成就淸淨智身.
【보살영락본업경菩薩瓔珞本業經】
p5227-上→ 凡二卷. 竺佛念譯於姚秦建元十二至十四年(376~378). 又稱菩薩瓔珞經․瓔珞本業經. 或單稱瓔珞經․本業經. 乃敘說菩薩階位及其三聚淨戒等之因行.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瓔珞本業乃華嚴系統之用語, 故本經與華嚴之敎相相合之處甚多. 尤以立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無垢地․妙覺等五十二位菩薩行位而有名. 全經分八品 : 集衆品․賢聖名字品․賢聖學觀品․釋義品․佛母品․因果品․大衆受學品․集散品, 以闡述菩薩之階位及修行. 在大衆受學品敘說三聚淨戒, 以八萬四千法門作攝善法戒 ; 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作攝衆生戒 ; 以十波羅夷作攝律儀戒(此十波羅夷與梵網經之十重戒相同). 本經受梵網經之影響甚深, 其三聚淨戒之內容, 均屬大乘戒. 特點在於菩薩戒有受法而無捨法, 一得永不失 ; 卽使犯波羅夷戒, 亦不失戒體. 竝主張戒以心爲體. 考據本經於印度竝無史實之根據, 於我國, 自法經錄以來之一般經錄, 皆載爲姚秦之譯經家竺佛念所譯, 然出三藏記集之譯經部分則無本經之名, 而將之列於失譯雜經錄之中 ; 歷代三寶紀載本經除竺佛念譯之外, 尙有宋代智嚴所譯. 而近代有學者根據譯者之不確定, 竝經由內容之檢討, 主張本經乃我國所撰述. [菩薩戒經義疏卷上․梵網菩薩戒本疏卷一․古今譯經圖紀卷三․大唐內典錄卷三․開元釋敎錄卷四․卷五․卷十二]
【보살오종상菩薩五種相】
p5213-上→ 據莊嚴經論擧出之菩薩五種相, 卽, (一)憐愍相, 謂菩薩以慈悲菩提之心愍念一切衆生, 廣行方便, 饒益攝受. (二)愛語相, 謂菩薩能於一切佛法巧妙宣說, 柔言慈語, 令衆生得正信. (三)勇健相, 謂菩薩爲度衆生, 於諸難行之事, 悉皆行之, 不生退卻. (四)開手相, 謂菩薩悲願深重, 以財慧普攝一切, 行布施以濟貧拔苦. (五)釋義相, 謂菩薩爲度衆生, 故施無礙辯, 解釋經義, 以最上法而攝受之.
【보살오종생菩薩五種生】
p5212-中→ 據菩薩地持經卷十畢竟方便處品擧出, 菩薩以願力․自在力, 而有下列五種受生, 卽 : (一)息苦生, 謂菩薩於饑饉之世受大魚等身 ; 於疾病漫生之世爲大醫王 ; 於刀兵之世爲大力主等, 如此無量生處, 悉皆受生以濟衆苦. (二)隨類生, 謂菩薩受生於一切衆生․天龍鬼神․阿修羅․外道等, 爲其導首而廣說善法, 令其棄惡歸正. (三)勝生, 謂菩薩雖示現受生, 然於壽命․色力之果報, 皆勝於一切天․人. (四)增上生, 謂菩薩於一切受生處, 皆爲其中最奇特者. (五)最後生, 謂各種菩薩中, 得大法身․具自在力之最上菩薩住受生時, 求證菩提, 萬行具足, 生於王族, 得無上正等正覺而做一切佛事.
【보살오종자재菩薩五種自在】
p5212-下→ 據大寶積經卷六十八遍淨天授記品載, 菩薩悲智雙運, 萬行具足, 故得下列五種自在, 卽 : (一)壽命自在, 謂菩薩成就法身慧命, 已了脫生死, 然爲度化衆生, 而隨機示現長短壽命之相, 其心無所掛礙. (二)生自在, 謂菩薩爲度衆生, 以大悲心隨類受生, 饒益一切, 處天宮不爲樂, 入地獄不爲苦, 去住無礙. (三)業自在, 謂菩薩萬行具足, 悲智雙運, 爲度化衆生, 或現神通․說妙法, 或入禪定․修苦行, 任運無礙. (四)覺觀自在, 覺, 粗心之義 ; 觀, 細心之義. 謂菩薩或修禪觀之行, 或起利生之心, 雖有思惟, 然不流於散亂蕪雜, 隨願度衆, 平等無礙. (五)衆具果報自在, 謂菩薩因行深廣, 果報殊勝, 於一切所須之物具, 不假營爲, 自然周足, 心無染礙.
【보살오지菩薩五智】
p5212-中→ 指菩薩之五智, 卽 : (一)通達智, 卽能覺夢而通達諸法之智. (二)隨念智, 卽能憶持過去事而不忘失之智. (三)安立智, 卽能建立正行而令衆生修習之智. (四)和合智, 卽能觀一切法隨緣和合之智. (五)如意智, 卽能隨意所欲而無不滿足之智. [攝大乘論本卷下․攝大乘論釋論卷九]
【보살이심菩薩二心】
p5211-中→ 指大慈心與大悲心, 爲菩薩所具有之二心, 卽 : (一)大慈心, 慈, 卽愛念 ; 亦卽與樂之心. 謂菩薩愛念一切衆生, 常隨其所求而饒益之. (二)大悲心, 悲, 卽愍念 ; 亦卽拔苦之心. 謂菩薩愍念一切衆生, 常懷悲心以拯救濟拔之, 令其得以脫苦.
【보살장菩薩藏】
p5226-下→ 梵語 bodhisattva-piṭaka. 乃詮釋大乘菩薩修因證果等之大乘經典. 係二藏之一, 三藏之一, 八藏之一. 如法華․華嚴等經, 皆含藏菩薩修學之法. 解深密經卷四(大一六․七○五上) : 菩薩云何應當修學?(中略)由五種相, 應當修學, 一者最初於菩薩藏, 波羅蜜多相應微妙正法敎中, 猛利信解.[瑜伽師地論卷十六․三論玄義](參閱二藏250․八藏315․三藏690)
【보살좌菩薩坐】
p5216-上→ 卽半跏趺坐. 又稱半坐․半跏․賢坐. 安坐時, 以一足跏坐於另一足上 ; 此坐法通常爲菩薩所採用, 以之相對於如來之跏趺坐, 而稱菩薩坐. 於密敎圖像之中, 金剛․胎藏兩部曼荼羅, 除虛空藏․千手觀音․金剛藏王․般若等少數菩薩之外, 其餘數百菩薩皆半跏趺坐於蓮花上. 此一坐法又分吉祥․降魔兩種. 以右足跏於左足上, 稱吉祥半跏坐, 一般爲密敎所採用 ; 反之則稱降魔半跏坐, 通行於禪家之間. 此外, 據四分律卷四十九․摩訶僧祇律卷四十․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一等所載, 佛敎敎團成立之初, 僧衆原本採跏趺坐, 後因顧及比丘尼於安坐之時, 免受蟲蛇侵入及經血漏出, 佛陀遂聽許比丘尼採半跏趺坐, 此亦爲菩薩坐之濫觴.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八․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釋氏要覽卷中](參閱結跏趺坐5186)
【보살지菩薩地】
p5215-上→ ①泛指十地, 卽修行過程之十個階位. 一般多指三乘共十地之十地, 或大乘菩薩修行過程之十地. 三乘共十地, 亦稱共地, 卽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之人所共修之十個階位. ②特指三乘共十地中之第九地, 亦卽天台宗所稱通敎十地之第九地. 此階位乃菩薩自最初發心至成道前之階位. (一)據大品般若經卷六發趣品載, 菩薩住於第九地中, 具足下列之十二法 : (1)可蒙受無邊世界之度化, (2)得遂如是之願, (3)了知諸天․龍․夜叉等之語而爲之說法, (4)處胎成就, (5)家成就, (6)所生成就, (7)姓成就, (8)眷屬成就, (9)出生成就, (10)出家成就, (11)莊嚴佛樹成就, (12)成滿具足一切諸善功德. (二)另據法華玄義卷四下․摩訶止觀卷六上等所載, 則謂於此階位之菩薩爲化益衆生, 而生於三界, 福慧深利, 深觀眞俗二諦, 進而更斷除習氣․色法․心法等諸煩惱, 得法眼道種智, 乃至學佛十力․四無畏等法, 於此之時, 殘習將盡, 恰如餘燼. 於三乘之中, 唯有菩薩能進至此位, 故稱菩薩地. ③泛指菩薩修行之十個階位, 卽舊華嚴經卷二十三所說之歡喜地․離垢地․明地․燄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等十地, 爲菩薩修行五十二階位中第四十一位至第五十位之修行階段. (參閱十地419)
【보살지지경菩薩地持經】
p5215-中→ 梵名 Bodhisattva-bhūmi. 凡十卷(或八卷). 又稱菩薩地經․地持經․菩薩戒經․菩薩地持論․地持論. 北涼曇無讖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地持經雖稱經, 但本應屬論, 傳說係無著記錄彌勒之說法而成 ; 然漢譯瑜伽師地論則視其爲彌勒菩薩所作 ; 至於西藏譯本, 仍認爲係無著之作品. 本經與瑜伽師地論本地分中之菩薩地爲同本, 然其中缺發正等菩提心品. 異譯本另有求那跋摩所譯九卷本之菩薩善戒經. 本經詳說大乘菩薩修行之方便, 內容分初方便處․次法方便處․畢竟方便處三部分, 凡二十七品. 因收有大乘戒, 故本經古來卽倍受重視.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三․古今譯經圖紀卷三․開元釋敎錄卷四․大乘戒經の硏究(大野法道)]
【보살청법오종상菩薩聽法五種想】
p5227-下→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供養親近無量品擧出, 菩薩於聽法時, 應作五種想念, 卽 : (一)寶想, 卽當念正法尊貴, 希有難得. (二)眼想, 卽當念正法如眼, 開己昏暗以生智慧. (三)明想, 卽當念正法如日之光明, 平等光照一切. (四)大果勝功德想, 卽當念正法能使己身得涅槃及大菩提勝功德果. (五)無罪大適悅想, 卽當念於現法中雖未證果, 然若依法如實修行, 離諸罪垢, 則得大悅樂.
【보살해탈오의菩薩解脫五義】
p5226-上→ 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列擧菩薩解脫之五義, 卽 : (一)生死不能縛, 謂衆生爲生死所縛, 菩薩不爲生死所縛. (二)境相不能縛, 境相, 一切境界之相 ; 謂菩薩雖見於一切境界, 然不生執著. (三)現惑不能縛, 現惑, 現前分別之見 ; 謂菩薩於所見之境不執著, 了知能見之心亦空而無有. (四)有不能縛, 有, 指一切有爲之法 ; 謂菩薩於一切有爲之法, 所見皆空, 而無所執著. (五)惑不能縛, 謂菩薩了達迷妄卽眞如․煩惱卽菩提, 故無著無不著.
【보살행유사란菩薩行有四難】
p5215-下→ 據華嚴經疏卷六擧出, 修菩薩行者有四難, 卽 : (一)背己利世難, 謂行者僅爲利益衆生, 而無一毫爲己之念. (二)行相唯苦難, 謂行者爲利益衆生, 而隨本願修苦行, 不樂求世間之種種欲樂. (三)處經諸有難, 謂行者爲利益衆生, 故於諸苦無不經歷. (四)時劫無量難, 謂行者樂求無上佛果, 兼修利他之行, 故所經之時劫不可限量.
【보살호菩薩號】
p5225-下→ 豫高僧大德之最高尊號, 稱爲菩薩號. 如我國古代稱竺法護爲燉煌菩薩 ; 稱竺佛朔爲天竺菩薩 ; 稱支謙爲月支菩薩. [佛祖統紀卷四十二․大宋僧史略卷下菩薩僧․續高僧傳卷八慧遠傳․卷十二道判傳]
【보상寶像】
p6758-中→ 謂以珍寶所造之佛像.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九上):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 以華香幡蓋, 敬心而供養;(中略)或以歡喜心, 歌唄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又敬稱佛像之莊嚴威儀, 卽稱寶相. 如邢邵所作文襄金像銘謂:神儀內瑩, 寶相外宣.
【보상절普桑節】
p4991-下→ 普桑, 錫蘭語 Poson 之音譯. 乃錫蘭與東南亞上座部佛敎國家之節日, 以紀念阿育王之子摩哂陀至錫蘭傳播佛敎. 每年六月月圓日於錫蘭之密興多列(Mihintale)地方擧行隆重之紀念活動. 據說摩哂陀曾在此會見錫蘭王天愛帝須(巴 Devānampiya Tissa, 250~210 B.C. 在位), 首先對其講經說法.
【보상화寶相華】
p6750-下→ 又作寶相花․寶相華紋. 爲一種雕刻繪畫之裝飾花樣, 佛敎亦用之. 元史卷八十輿服志儀衛殿下黃麾仗條載:服緋絁生色寶相花之袍.其形色不一, 然一般所稱之寶相華紋可大別爲二種類. 一種是表面有八瓣花, 竝把蓮花紋複雜化, 如敦煌千佛洞天井繪․新羅時代之方塼․日本正倉院之織物等均屬此類;另一種則是有四瓣花, 周圍葉蔓呈圓形.
【보생다라니경寶生陀羅尼經】
p6742-上→ 全一卷. 又稱寶生經. 宋代施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經先引述陀羅尼, 後闡明其功德, 謂若誦此陀羅尼而滿七日, 能得天眼淸淨;又有人耳聞此陀羅尼, 竝常憶念不斷, 則可證得菩提.
【보생報生】
p4919-中→ 又作生得․果報. 謂非由修習所得之果報, 卽指自然所生者. 八地以上之菩薩受變易身時, 生之同時自然而得之定, 稱作報生三昧.
【보생불寶生佛】
p6741-中→ 寶生, 梵名 Ratna-saṃbhava, 音譯爲羅怛曩三婆縛;西藏名 Rin-chen ḥbyun-ba. 又稱寶生如來. 密敎金剛界五佛之一. 位於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等之五解脫輪中, 正南方之月輪中央. 此尊以摩尼寶福德聚功德, 能成滿一切衆生所願;更能於行者昇至法王位時豫以灌頂. 爲五部中之寶部所攝, 主五智中之平等性智. 此尊密號平等金剛, 種子爲□(trāḥ), 或 □(ja), 三昧耶形爲寶珠. 其形像於金剛界諸會中互有差異, 如於成身會中, 全身呈金色, 左手握拳置於臍下, 右手向外展開, 而無名指․小指稍屈, 其餘三指舒展, 結施願印, 結跏趺坐於蓮花座上. 另依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載, 其身黃色, 左手握拳, 持衣角置於胸前, 右手作施願印. 又古來此尊之形像與胎藏界曼荼羅東方之寶幢如來相同, 故被視爲同體. 此尊於金光明經卷一․觀佛三昧海經卷九․陀羅尼集經卷十等所說四方四佛中, 相當於南方寶相佛, 亦相當於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所說之南方寶幢佛.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守護國界陀羅尼經卷二․金剛頂經卷上․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보생삼매報生三昧】
p4919爲第八地以上之法身菩薩所得之三昧. 與報定同義. 卽由第八地之果報自然所生者, 故稱報生三昧. 入此三昧後, 其心自然無功用, 能任運無作而示現種種身, 以濟度衆生或供養佛. 第八地之菩薩除得報生三昧外, 亦住如幻三昧, 據大智度論卷五十載(大二五․四一八中) : 得報生三昧, 如人見色, 不用心力. 住是三昧中度衆生, 安穩勝於如幻三昧, 自然成事, 無所役用. 如人求財, 有役力得者, 有自然得者.可知如幻三昧與報生三昧之區別在於用心力與否, 然其說法度生․供養則相同. 又據往生論註卷下, 八地以上之菩薩由此報生三昧, 得證平等法身. 卽由報生三昧之神力, 能於一時一念中遍於十方世界, 示現種種敎化, 常作種種佛事, 而竝無往來․供養․度脫之想. [大品般若經卷六․往生論․十地經論卷九]
【보생인寶生印】
p6741-中→ 指密敎金剛界三昧耶會之寶生如來所結之寶形印. 此印卽手成金剛縛, 立左右手之中指呈寶形. [妙吉祥平等祕密最上觀門大敎王經卷三]
【보서普瑞】
p4998-上→ 元代僧. 楡城(雲南)人. 俗姓與生卒年均不詳. 字雪庭, 號妙觀. 年少出家, 讀華嚴經開悟. 後從皎淵禪師參究, 受其法. 段氏統理大理國時, 師住於水目山. 至元代統一天下, 師住持再光寺. 著有華嚴懸談會玄記四十卷․楞嚴纂要十卷․華嚴心鏡․玄談輔翼等.
【보석사寶石寺】
p6742-上→ 韓國佛敎三十一本山之一. 位於忠淸南道錦山郡南二面石洞里之進樂山. 新羅僧祖丘與元覺․元順二人來唐於終南山寶誌處學法歸後, 於憲康王十一年(885)創此寺. 其後, 漸趨荒廢. 李朝宣祖二十六年(1592), 豐臣秀吉入侵, 遂成爲廢墟. 三十三年寺僧三邱豫以復建. 仁祖六年(1628)邱海又豫重建. 其後又遭大火, 大雄殿化爲灰燼. 李太王十八年(1681)信士劉天赫奉旨作百日祈禱, 竝受命重建, 翌年竣工. 寺中供有靈圭大師之紀念碑. 寺院入口處森林中建有義兵僧將之紀念碑, 紀念抵抗日軍之死亡僧侶. [東國輿地勝覽卷三十三․朝鮮佛敎の寺と歷史]
【보선사寶善寺】
p6754-下→ 位於臺灣臺中市. 達善法師創建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 初稱寶善堂, 二十九年更名爲寶善寺. 寺爲宮殿式之鋼筋水泥建築, 可容五百餘人, 爲臺灣中部之名刹.
【보선신普善神】
p4995-中→ 普善, 梵名 P腎ṣan. 又作布咸神. 意謂養育者․繁榮者. 爲印度古代吠陀經典中之神名. 其形像爲口中無牙, 頭披髮辮, 手持金槍刺鉻, 乘山羊所拉之車, 往來於天地之間. 主管道路與保護牲畜, 謂能除去道路之猛獸及盜賊, 使迷途牲畜返回, 竝能使死者靈魂升天. 又婆羅門敎所行火葬或馬祭時燒羊之習慣, 與此神以山羊引車有關.
【보설普說】
p4999-中→ 謂於禪刹中, 普集大衆說法. 卽師家爲一般學人開示宗乘. 乃入室․獨參․小參之對稱. 一般係於寢堂(大方丈)或法堂擧行. 在特別之說法時, 則學人燒香請求普說, 此稱爲告香普說. 爲通知大衆普說所掛之牌, 稱爲普說牌.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普說條․禪林象器箋垂說門]
【보성공덕초寶性功德草】
p6746-上→ 指莊嚴淨土之七寶, 此七寶柔軟如草, 觸者能生勝樂, 故稱寶性功德草.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謂(大二六․二三○下):寶性功德草, 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 過迦旃鄰陀.上記引文中之迦旃鄰陀一語, 依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卷上之解釋, 係産於印度之草, 極爲柔軟, 觸此草者能生樂受, 故以之爲喩;謂觸七寶能生法喜樂, 遠勝於觸迦旃鄰陀所生之染著樂.
【보성寶性】
p6746-上→ 梵語 ratna-gotra. 如來藏(梵 tathāgata-garbha)之異名. 於衆生貪瞋煩惱中, 如來藏尙不失眞如淸淨之性, 猶如金在糞穢中, 不易其性, 故稱寶性;於究竟一乘寶性論中有詳細之解說.
【보성寶城】
p6751-中→ 謂充滿珍寶之城, 乃比喩佛之正法. 北本涅槃經卷二(大一二․三七六中):汝等比丘!云何莊嚴正法寶城?具足種種功德珍寶―戒․定․智慧, 以爲墻塹埤堄.
【보성사保聖寺】
p3724-上→ 於江蘇吳縣用直鎭. 建於唐朝, 歷代屢毁屢建. 寺中大雄寶殿有十八羅漢塑像, 極爲著名. 民國十六年(1927)遭大火, 十八羅漢僅存半數, 與靈隱寺及紫金庵之羅漢, 世稱天下羅漢兩堂半. 半堂之保聖寺羅漢, 有五尊尙完整, 另四尊則由後人加以整修. 由此倖存之作品觀之, 與唐代雕塑雄健宏偉之氣魄竝不符合;但在雕塑技法上, 其比例精當, 神情生動, 古拙渾厚, 實宗法於唐代雕塑大師楊惠之之風格.
【보소寶所】
p6746-中→ 爲化城之對稱. 謂珍寶之所在;比喩究竟之涅槃. 化城, 比喩小乘之涅槃, 在近而非實;寶所, 卽比喩大乘之涅槃, 指眞正證悟安住之場所. [法華經化城喩品]
【보소寶疏】
p6753-中→ 凡三十卷. 又稱阿毘達磨俱舍論疏․俱舍論寶疏․俱舍論疏. 唐代法寶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與神泰之俱舍論疏․普光之俱舍論記, 合稱俱舍三大疏. (參閱俱舍論疏4031)
【보송寶松】
p6747-下→ (1892~1967)福建長樂人, 俗姓陳. 字聞照. 二十七歲於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依本忠法師剃度, 同年於福州鼓山受具足戒. 兩年後於福州聖泉寺閉關, 專修禪定. 民國二十八年(1939)出關, 時値抗日軍興, 乃發願啓建千臺焰口, 以超薦陣亡戰士. 後住福州開元寺, 竝重建該寺. 又於寺前空地籌建佛敎醫院, 三十六年春, 遠赴南洋募款. 三十八年建築完成, 正欲返國擧行開幕儀式之際, 時局丕變, 遂羈留南洋, 隨緣弘化星馬一帶, 後於馬來西亞柔佛洲創建道場, 名爲一眞法界. 師賦性耿直, 嚴持戒律, 自奉甚儉. 五十六年正月, 率徒廣稀赴怡保參加佛七, 爲祈求世界和平, 於圓滿日偕徒捨身自焚, 世壽七十六.
【보수관寶樹觀】
p6763-上→ 又作樹觀. 爲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四. 卽觀想極樂淨土有七重行樹, 一一樹皆高八千由旬, 諸樹具足七寶花葉, 一一花葉皆顯異寶之色. 又一一樹上有七重網, 而一一網間有五百億妙花宮殿, 猶如梵王宮.
【보수보살寶手菩薩】
p6740-上→ 寶手, 梵名 Ratna-pāṇi , 音譯囉怛曩播抳. 又稱寶掌菩薩. 位列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九尊中之第六位. 此菩薩以淨菩提心之如意寶珠成滿世間及出世間之悉地, 猶如意珠在手, 能滿足一切所願, 故稱寶手菩薩. 密號滿足金剛, 種子爲□(paṃ), 三昧耶形爲三股杵. 其形像乃左手按腰持蓮花, 花上有三股金剛杵, 杵上竝有寶珠焰鬘, 右手舒掌托寶珠當胸, 半跏趺坐於赤蓮花上.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卷十三․攝大儀軌卷二]
【보수보살보제행경寶授菩薩菩提行經】
p6753-上→ 全一卷. 又稱寶授菩提行經. 北宋法賢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記述寶授童子年始三歲, 卽以金蓮供佛, 竝與大目乾連․舍利弗․吉祥菩薩等互相問答, 明示大乘之法義. 寶授次以一器之飮食, 遍供佛․僧而無有盡竟.
【보수寶樹】
p6762-下→ ①謂珍寶所成之樹林, 指極樂淨土之草木.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下):四方自然風起, 普吹寶樹, 出五音聲, 雨無量妙華.[法華經壽量品․無量壽經卷上]. ②劫波樹(梵 kalpa, 略稱劫樹)之異稱. 劫波樹生於帝釋天之喜林園中, 能應時而出衣裳․飾物等一切所需之物, 故有寶樹之稱. 此外, 於密敎金剛界法中, 以寶樹爲十七雜供養之一. 蓮華部心儀軌(大一八․三○八上):結薩埵三昧, 應作是思惟:如是劫樹等, 能與種種衣, 嚴身資具者, 彼皆爲供養, 而作事業故, 我今當奉獻.[六波羅蜜經卷三․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參閱劫波樹2815)
【보수비구寶手比丘】
p6740-上→ 寶手, 梵名 Hiraṇyapāṇi. 爲佛陀弟子之一. 據撰集百緣經卷九寶手比丘緣所載, 寶手之父爲舍衛國之長者, 財寶無量. 寶手出生時, 其相端正殊妙, 乃世所希有, 其兩手中自然出金錢, 取不可盡, 故命名寶手. 幼歲卽詣佛出家, 精勤修習, 遂證阿羅漢果. 佛因阿難之請, 乃說其宿世因緣.
【보시게布施偈】
p1902-下→ 卽心地觀經所說, 表示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者皆爲空無所得之偈. 又作三輪淸淨偈. 三輪, 指能施․所施․施物 ; 淸淨, 謂於此三輪無念無所得. 心地觀經卷一(大三․二九六中) : 能施․所施及施物, 於三世中無所得 ; 我等安住最勝心, 供養一切十方佛.
【보시리오종법布施離五種法】
p1903-上→ 據優婆塞戒經卷五載, 菩薩行慧施時, 應遠離下列五種法, 卽 : (一)不選有德無德, 謂菩薩行慧施時, 平等普濟, 不擇冤親. 於有德之人生愛敬心, 於無德之人起憐愍心. (二)不說善惡, 謂菩薩行慧施時, 以平等之慈心, 於善者與不善者, 各隨所願, 普皆饒益. (三)不擇種姓, 謂菩薩行慧施時, 無分種姓․貴賤, 凡有所需, 普皆施與. (四)不輕求者, 謂菩薩行慧施時, 見來乞者, 生起殷重不輕之心而與所需, 以濟其乏. (五)不惡口罵, 謂菩薩行慧施時, 於求索者皆不出醜惡之語以毁辱之.
【보시사복보布施四福報】
p1902-下→ 據諸經要集卷十載, 以布施情形之不同, 所得之福報亦有四種差別, 卽 : (一)施多得福少, 謂以飮酒․歌舞等事施人, 則費用極多而無福報. (二)施少得福多, 謂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 使其精進學道, 施物雖少, 其福彌大. (三)施少得福少, 謂以慳貪惡意施於邪見外道, 施物旣少, 得福亦少. (四)施多得福多, 謂若能了悟世間無常而發心捨財, 造立塔寺, 供養三寶, 則所獲福報如恆河流沙, 施物旣多, 其福亦多.
【보시布施】
p1901-中→ 梵語 dāna, 巴利語同. 音譯爲檀那․柁那․檀. 又稱施. 或爲梵語 dakṣiṇā 之譯, 音譯爲達嚫(嚫又作䞋)․大嚫․嚫, 意譯爲財施․施頌․嚫施. 卽以慈悲心而施福利與人之義. 蓋布施原爲佛陀勸導優婆塞等之行法, 其本義乃以衣․食等物施與大德及貧窮者 ; 至大乘時代, 則爲六波羅蜜之一, 再加上法施․無畏施二者, 擴大布施之意義. 亦卽指施與他人以財物․體力․智慧等, 爲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積功德, 以致解脫之一種修行方法. 大乘義章卷十二解釋布施之義 : 以己財事分散與他, 稱爲布 ; 惙己惠人, 稱爲施. 小乘布施之目的, 在破除個人吝嗇與貪心, 以免除未來世之貧困, 大乘則與大慈大悲之敎義聯結, 用於超度衆生. 施財之人, 稱爲檀越(梵 dnānpati, 布施主之意, 意譯爲施主․檀那主, 簡稱爲檀那) ; 而所施之財物, 稱爲嚫資․嚫財․嚫金․嚫錢․堂嚫(對僧堂之僧施物之意)․俵嚫(分與施物之意)․信施(信徒施物之意). 此外, 獻上錢財, 稱爲上嚫 ; 施物供於佛前, 稱爲下嚫. 於日本, 信者所屬之寺院, 稱爲檀那寺 ; 而道場所屬之信者, 稱爲檀家․檀中․檀徒․檀方. 布施乃六念之一(念施), 四攝法之一(布施攝), 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一(布施波羅蜜․檀波羅蜜). 布施能使人遠離貪心, 如對佛․僧․貧窮人布施衣․食等物資, 必能招感幸福之果報. 又向人宣說正法, 令得功德利益, 稱爲法施. 使人離開種種恐怖, 稱爲無畏施. 財施與法施稱爲二種施 ; 若加無畏施, 則稱三種施. 以上三施係菩薩所必行者. 其中法施之功德較財施爲大. 布施若以遠離貪心與期開悟爲目的, 則稱爲淸淨施 ; 反之則稱不淸淨施. 至於法施, 勸人生於人天之說敎, 稱爲世間法施 ; 而勸人成佛之敎法(三十七菩提分法及三解脫門), 稱爲出世法施. 此外, 關於施․施波羅蜜之區別, 據優婆塞戒經卷二載, 聲聞․緣覺․凡夫․外道之施, 及菩薩在初二阿僧祇劫所行之施, 稱爲施 ; 而菩薩於第三阿僧祇劫所行之施, 則稱爲施波羅蜜. 據菩薩善戒經卷一序品載, 在家菩薩行財施與法施 ; 出家菩薩行筆施․墨施․經施․說法施等四施 ; 而得無生忍之菩薩則具足施․大施․無上施等三施. 俱舍論卷十八擧出八種布施, 卽 : 隨至施․怖畏施․報恩施․求報施․習先施․希天施․要名施․爲莊嚴心等施. 同書卷十八亦擧出施客人․施行人․施病人․施侍病者․施園林․施常食․隨時施等七種布施. 舊譯華嚴經卷十二十無盡藏品則有修習施․最後難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等十施. 上述乃就布施行爲之內容․態度․目的等之不同, 而有種種分類方式. 又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質爲空, 不存任何執著, 稱爲三輪體空․三輪淸淨. [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卷九․卷二十․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六九․卷五六九․菩薩地持經卷四․布施卷․大智度論卷十四․卷二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九](參閱達嚫5677)
【보신報身】
p4919-下→ ①梵語 saṃbhoga-kāya. 指佛之果報身. 又作報佛․報身佛․受法樂佛. 或譯爲受用身․食身․應身. 又稱第二身. 爲三身之一, 四身之一. 卽酬報因位無量願行之報果, 爲萬德圓滿之佛身. 亦卽菩薩初發心修習, 至十地之行滿足, 酬報此等願行之果身, 稱爲報身. 如阿彌陀佛․藥師如來․盧舍那佛等, 皆爲報身佛. 大乘起信論卽以酬因感果之義解釋報身, 謂報身爲三賢․十地之菩薩所見無分齊之色身. 報身以大智(無分別之聖智)․大定(無作意)․大悲(能拔救衆生之苦)爲其體, 具有無量色相, 及十力․四無畏等無量功德與樂相. 據大智度論卷九所載, 佛有法性身․父母生身之二身, 法性身遍滿十方虛空, 相好莊嚴, 有無量光明及無量音聲 ; 同書卷三十擧出佛身有眞身․化身二種, 眞身遍滿虛空, 其說法之音聲亦遍及十方無量世界, 然僅有十住菩薩能以不可思議方便智力而聽受之 ; 卷三十三擧出法性生身․隨世間身二種, 法性生身常有無量無數阿僧祇一生補處之菩薩爲其侍從. 凡此皆指佛之實報身而言. 天台家於報身之內證與外用中, 就受用之義, 將報身分爲自受用報身․他受用報身 ; 又就報身及其所居之土, 分爲眞報身土․影現報身土. 眞報身土乃爲地上菩薩所現, 爲證道(諸佛所證之實理)之報身土 ; 相對於此, 影現報身土乃特爲地前之人所現, 爲敎道(方便示敎之道)之報身土. 法相唯識家所說三身中之受用身, 卽與此同義. 又據梁譯攝大乘論卷下․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載, 諸佛之淨土及菩薩聽受大乘法或爲他說法而受法樂, 皆以佛之報身爲其因, 皆由報身所成. 大乘同性經卷上相對於穢土成佛爲化身, 謂淨土成佛爲報身, 卽諸佛淨土係以報身爲因而顯現之意. 蓋梁譯攝大乘論卷下列擧受用身與自性身有六種不同, 變化身與自性身有八種不同. 同書論釋卷十三至卷十五中, 說明受用․變化二身皆以自性身爲依止, 法身爲自利之方便, 受用身及變化身則爲利他之方便 ; 謂報身單爲利他益物之身, 爲地上菩薩所見者, 又法華經論所說之報佛(十地之行滿足而報得受樂莊嚴之身)與法身, 皆爲自利之身. 關於此等說法, 據吉藏法華玄論卷九之意, 法華經論中以佛性爲法身, 佛性所顯者爲報身, 化衆生者爲化身, 係依開本合迹之義 ; 攝大乘論中合佛性及佛性所顯者爲法身, 化菩薩者爲報身, 化二乘者爲化身, 係依開迹合本之義. 佛地經論卷七將受用身分爲自受用․他受用二身, 以自受用身爲自利分之實身, 他受用身乃爲地上菩薩而現之化身, 卽兼取前述二說, 以彰顯報身之兩面. [合部金光明經卷一三身分別品․無上依經卷上․法華經論卷下․佛性論卷四無變異品․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轉淸淨成菩提品․如來功德品․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卷上․十地經論卷三․金剛仙論卷五․卷八․卷九․大乘義章卷十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本](參閱三身555․佛身2629․受用身3101․象徵主義5275). ②指衆生因業受報, 轉生於天․人․阿修羅․地獄․畜生․餓鬼等六道之身.
【보신오종상報身五種相】
p4921-上→ 指報身具有說法․可見․諸業不休息․休息隱沒․示現不實體等五相. (一)說法相, 謂報身爲衆生而說法. (二)可見相, 謂報身有可被他人得見之相好. (三)諸業不休息相, 謂報身攝化利物等之業不滅. (四)休息隱沒相, 謂報身隨機感而示現入滅之相. (五)示現不實體相, 謂如應化身, 示現不實之報身之體. [寶性論卷四]
【보실지성불다라니경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
p6752-下→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謂佛在摩伽陀國淸淨園白蓮池側, 爲金剛手等諸大菩薩, 說明佛舍利之功德與神咒內容及修持之法. 經題之寶字, 卽指如意寶珠及寶印;前者表衆生之心性, 後者表佛舍利之功德. 謂行法供養時, 能滅四重․五逆․謗法等一切重罪, 而得無量之福智, 脫卻生死, 竝延長壽命, 命終後, 應其志願, 於十方淨土中, 願生何國卽得生何國.
【보안삼매문普眼三昧門】
p4994-中→ 又稱普門世界三昧門. 大日如來普門示現之大衆, 稱爲普門大衆 ; 而觀此普門大衆於一心, 卽稱爲普眼三昧門. 普眼, 乃斷除煩惱惑業之平等眼. 大日經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五上) : 如漫荼羅海會佛刹微塵數一一善知識, 皆一種入法界三昧門. 若總觀如是普門大衆, 一心住緣而不馳散, 卽是普眼三昧門, 亦名普門世界三昧門.
【보암普庵】
p4992-中→ (1115~1169)南宋臨濟宗僧. 又作普菴. 宜春(江西袁州宜春)人, 俗姓餘. 諱印肅. 年二十禮壽隆院賢公爲師, 二十七歲落髮, 翌年五月受具足戒. 師容貌魁奇, 智性巧慧, 頗得賢公器重, 勉讀法華經, 然師以了悟諸佛玄旨惟在一心, 而窮硏紙墨經文無益於事, 遂出遊湖湘, 參謁牧庵法忠, 有所省悟, 再還壽隆院. 紹興二十三年(1153), 入住慈化寺, 禪定之餘, 閱讀華嚴經論, 一日大悟, 親契華嚴境界. 爾後慕名而求訪者甚衆, 師隨宜說法, 或書偈, 或折草治病, 或伐怪木․祈雨․毁淫祠等, 靈應甚多. 乾道二年(1166)正月, 營建梵宇, 四年十二月落成, 翌年七月二十一日出示遺偈而示寂, 世壽五十五. 敕諡普庵寂感妙濟眞覺昭貺禪師, 元成宗重諡大德慧慶, 明成祖永樂十八年(1420)更加諡普庵至善弘仁圓通智慧寂感妙應慈濟眞覺昭貺慧慶護國宣敎大德菩薩. 有語錄三卷行世. 因普庵生前袪災除病之靈驗頗多, 元仁宗延祐(1314~1320)初年, 宗王忽創建慧慶寺, 於寺後營造普光明殿安置普庵之像, 官俗尊信, 傳江艘海舶每獲冥應而免除風濤. 日本臨濟宗亦受此風影響, 在佛殿後常安奉普庵之牌位. [普庵印肅禪師語錄序․天如惟則禪師語錄卷六․卷八․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卷三十六․釋氏稽古略卷四․禪林象器箋靈像門]
【보연寶淵】
p6753-上→ (466~526)南朝梁代僧. 巴西閬中(四川)人, 俗姓陳. 年二十三於成都出家, 住羅天宮寺. 南齊明帝建武元年(495), 參謁莊嚴寺僧旻, 硏習成實論. 未幾入開善寺智藏門下. 學成後返成都故寺自建講壇, 接引徒衆, 名揚西陲. 其後因事忤官, 於梁武帝普通七年自刎, 世壽六十一. [續高僧傳卷六僧喬傳․寶淵傳]
【보왕寶王】
p6740-下→ ①寶爲莊嚴之意, 王爲最上之意. 意謂用七寶莊嚴者;表示最勝․最上之意. 舊華嚴經(大九․四一○上):摩尼寶王淸淨照, 最勝威神靡不見.. ②佛之尊稱. 又作寶王如來. 楞嚴經卷三(大一九․一一九中):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恆沙衆.[大方等陀羅尼經卷三․往生論註卷上]
【보왕삼매寶王三昧】
p6740-下→ ①超越凡聖, 不住於生死․涅槃之無事禪, 係一切三昧中之最上者, 故稱爲寶王三昧. 一山國師語錄卷上(大八○․三二四中):一心無事, 萬境不生, 心境虛融, 聖凡何有?聖凡情盡, 體露眞常, 體若虛空, 眞常本寂, 無三界可出, 無菩提可求, 一道空平, 逈然獨說, 謂之寶王三昧, 亦名大總持門, 祖師門下謂之金剛王寶劍.. ②淨土宗認爲, 念佛三昧乃最高最上之三昧, 故稱之爲寶王三昧. 重刻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序(大四七․三五四中):念佛三昧所以名爲寶王者, 如摩尼珠普雨一切諸三昧寶, 如轉輪王普統一切諸三昧王, 蓋是至圓至頓之法門也.[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九․寶王論卷下]
【보요경普曜經】
p5004-中→ 梵名 Lalitavistara. 凡八卷. 西晉永嘉二年(308)竺法護譯於天水寺, 康殊․帛法炬筆受. 又稱方等本起經.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爲大乘之佛傳, 係記載釋尊降生至初轉法輪之事蹟. 異譯本有唐代日照(梵 Divākara, 地婆訶羅)所譯之方廣大莊嚴經(又稱神通遊戱經), 凡十二卷, 二十七品, 亦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出三藏記集卷七]
【보우경寶雨經】
p6749-上→ 凡十卷. 又稱顯授不退轉菩薩記. 唐代達摩流支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初述佛授記東方月光天子, 將爲支那國女王, 正法治化, 乃至彌勒成佛時, 復豫授記. 復有東方蓮華眼佛世界止一切蓋菩薩爲利益․安樂․哀愍一切有情, 問佛一百零一事, 佛具以十法回答, 若菩薩能成就十種法, 卽得施․戒․忍․精進․方便․般若等圓滿. [開元釋敎錄卷九]
【보우普雨】
p4990-上→ 李氏朝鮮時代僧. 號虛應堂․懶庵. 住江原道麟蹄郡雪岳山百潭寺. 明宗卽位(1546)後, 攝政之文貞王后再興佛敎, 敬信普雨. 明宗六年, 基於其言復興禪․敎兩科, 倣效祖宗之大典, 依禪․敎兩宗之制, 以奉恩寺爲禪宗, 奉先寺爲敎宗. 翌年起擧試, 發給僧徒度牒, 延請普雨擔任判禪宗寺都大禪師奉恩寺住持, 時普雨於朝野中之聲望․權勢頗高. 然有尊奉朱子學之儒臣李珥等謂其爲妖僧, 乞求誅殺, 後被流放濟州, 爲牧使所殺, 禪․敎兩宗之科亦被廢除. 著書有虛應堂集․詩․文․懶庵雜著各一卷. [李朝實錄․朝鮮佛敎通史․李朝佛敎․朝鮮禪敎史]
【보우普愚】
p4996-下→ (1301~1382)高麗時代禪僧. 洪州(忠淸南道洪城郡)人, 俗姓洪. 初名普虛, 號太古. 年十三, 依檜嚴寺之廣智出家, 求諸方叢林之道. 忠肅王復位六年(1337), 寓於松都(開城)栴檀園, 參究無字話, 而於翌年正月豁然大悟. 忠惠王復位二年(1341), 住於漢陽三角山之重興寺, 學徒雲集, 竝於寺東結太古庵. 忠穆王二年(1346, 卽元至正六年), 由我國之燕都遊轉至湖洲霞霧山天湖庵, 參訪臨濟十八世之法孫石屋淸珙有省, 故得淸珙之器重, 付以袈裟, 以表信徵. 因此普愚卽爲高麗傳臨濟宗嫡流之第一人. 後歸國住小雪山, 恭愍王元年(1352)迎師入宮中 ; 五年, 受王之請, 於奉恩寺說法, 封爲王師, 住廣明寺. 辛妨八年示寂於小雪山, 世壽八十二. [高麗史卷三十八․卷三十九․朝鮮佛敎通史卷中․朝鮮禪敎史]
【보운경寶雲經】
p6757-上→ 梵名 Ratna-megha-sūtra. 凡七卷. 梁代曼陀羅仙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梵本不傳, 然梵本菩薩學論中, 有引用本經之部分. 其內容細說菩薩所具備之德行. 有除蓋障菩薩來娑婆世界, 以一○二問請敎世尊, 佛每問以十法回答, 事皆具體敎示菩薩之正法. 異譯本有曼陀羅仙與僧伽婆羅共譯之大乘寶雲經七卷․達磨流支譯之寶雨經十卷․法護譯之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二十卷等.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六․大唐內典錄卷四․閱藏知津卷八]
【보운寶雲】
p6756-中→ ①(376~449)東晉時西行求法譯經僧. 涼州人(一說河北人). 弱年出家, 精勤而有學行. 立志欲躬睹靈蹟, 廣尋經要. 遂於晉安帝隆安(397~401)初年, 與法顯․智嚴等先後遊西域, 跋涉流沙, 翻越雪嶺, 歷經于闐․天竺諸國, 得遍禮聖蹟;又廣學梵書, 硏鑽音字訓詁. 後與慧達․僧景等, 共還長安, 師事佛馱跋陀羅, 修學禪法. 劉宋時住於建康道場寺, 譯出新無量壽經. 未久移住枳園寺, 與智嚴共譯出普耀經․廣博嚴淨經․四天王經等. 其後, 於長干寺, 與僧伽跋摩譯出雜阿毘曇心論;於祇洹寺․東安寺等處, 與求那跋陀羅譯出雜阿含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法鼓經․勝鬘經等;又於六合山寺譯出佛所行讚. 師華梵兼通, 音訓允正, 翻譯之妙, 獨步晉宋, 沙門慧觀等皆與師友善. 另據法經錄․歷代三寶紀卷十等所載, 師之譯作除上記諸經論外․尙有淨度三昧經․佛本行經․付法藏經․毘羅三昧經等. 元嘉二十六年示寂, 世壽七十四(一說七十八). [名僧傳抄卷二十六․梁高僧傳卷二佛陀跋陀羅傳․卷三智嚴傳․僧伽跋摩傳․求那跋陀羅傳․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四僧伽跋摩傳․求那跛陀羅傳․卷十五智嚴傳․法勇傳․法經錄卷一․卷三․卷五]. ②中唐時代禪僧. 生卒年不詳. 爲馬祖道一之法嗣. 以池州魯祖山(安徽貴池)爲開山演法之地, 故又稱魯祖寶雲. 師接化學人, 向以面壁不語之方式, 傳爲禪林奇事. 另有若干機緣語句等傳世, 其餘生平行蹟則不詳. [五燈會元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七․祖堂集卷十四]
【보운사寶雲寺】
p6756-下→ 位於浙江鄞縣. 原爲漕使顧承徽之故宅, 宋開寶五年(972), 天台宗十六祖義通改建爲佛寺, 初名傳敎院. 太平興國七年( 982 )受賜寶雲寺寺額. 至明代, 被列爲天下講寺十刹之一. 近年, 該寺揭擧寶雲講寺首刹之額. [佛祖統紀卷八․大明高僧傳卷一子文傳]
【보원普願】
p5004-下→ (748~834)唐代僧. 鄭州新鄭(河南開封新鄭)人, 俗姓王. 十歲, 受業於大隗山大慧, 苦節篤勵, 勤勉奮發. 大曆七年(772), 就嵩山會善寺暠律師受具足戒, 硏習法礪律師所唱創之相部律宗. 未久, 遊諸講肆, 聽楞伽․華嚴等經, 又通達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之玄義. 後參謁江西馬祖道一, 有所省悟. 貞元十一年(795), 於池陽南泉山建禪宇, 三十餘年不出山. 太和(827~835)初年, 應衆請出山. 由是, 學徒雲集, 法道大揚. 一日, 東西兩堂爭猫兒, 師乃對大衆說(大五一․二五八上) : 道得卽救取猫兒, 道不得卽斬卻也.衆中無有能應對者. 師乃斬猫, 以截斷學徒之妄想. 故有南泉斬猫之語, 膾炙人口. 太和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示寂, 世壽八十七. 世稱南泉普願. 有語錄一卷. 法嗣有從諗․曇照․師祖等十七人. [宋高僧傳卷十一․景德傳燈錄卷八․聯燈會要卷四․五燈會元卷四․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二․禪宗正脈卷三](參閱南泉斬猫3742)
【보원행報冤行】
p4921-上→ 爲菩提達磨四行觀之一. 冤指過去罪業之宿債. 修道者於修行時若遇苦難逆境, 自念此乃一己過去所犯惡業之果報, 今雖無犯, 是皆宿殃惡業之果熟, 甘心忍受, 都無冤訴. 此心生起時, 相應於理, 體冤而進道, 故稱報冤行. [二入四行論](參閱四行1690)
【보월동자문법경寶月童子問法經】
p6740-中→ 全一卷. 又稱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月童子問法經. 北宋施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內容敘述頻婆娑羅王之子寶月請問稱佛名號之功德, 佛答以十方各有一佛之名號, 若信持十佛之名號, 必能滅除諸惡, 得無上正等覺. 此外, 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有(大二六․四一中)應當念是十方諸佛, 稱其名號, 如寶月童子所問經阿惟越致品中說等語, 推測或另有寶月童子所問經, 而施護之譯本則由其中之一品別出.
【보위승교종普爲乘敎宗】
p4996-中→ 爲法相宗之別稱. 此宗認爲其所依據之解深密經係普爲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五乘之機類而說, 故稱普爲乘敎宗. 全稱普爲一切乘敎宗. 而其餘經典或爲人天, 或爲菩薩, 或爲二乘而說, 乃僅局限一部之敎義, 非爲普應全機之敎. (參閱法相宗3373)
【보은광효사報恩光孝寺】
p4922-上→ ①位於浙江杭州淨慈山. 山亦名南屛. 爲禪宗官寺五山中之第四位. 初名淨慈寺, 宋建炎年間(1127~1130)爲金兵所毁, 紹興年間(1131~1162)修復之, 更名爲報恩光孝寺. 明初, 復改稱淨慈寺. 以宋代道濟禪師曾居本寺, 著名於世, 淸代毁於洪楊之亂, 其後重加興建, 殿宇宏麗, 爲西湖諸寺之冠. (參閱淨慈寺4708). ②位於江蘇吳縣東北. 卽禪宗五山十刹中, 位列十刹第四位之萬壽山萬壽寺. 開山法師爲禪月禪師. (參閱萬壽寺5545). ③位於江西武寧縣西南黃檗山中. 寺名黃檗寺, 報恩光孝寺爲其別名, 又稱靈鷲寺. 黃檗希運․法濟等諸師皆曾住於本寺.
【보은당報恩堂】
p4923-下→ 位於臺灣臺北市. 創建於民國十一年(1922), 原爲磚造佛堂. 第一代住持爲禪覺法師, 後由永吉․普瑛繼任第二․三代住持. 五十八年重建, 今已頗具規模.
【보은報恩】
p4921-中→ ①酬報恩德之意. 爲三福田之一. 卽報謝父母․師僧․三寶․國王等之恩德. 恩有各種類別, 經典中多有述及, 如孝子經․父母恩重經等專說父母之恩 ; 佛昇忉利天爲母說法經中, 卽記載佛陀爲報其母摩訶摩耶之恩, 昇於忉利天說法 ; 正法念處經卷六十一擧出母恩․父恩․如來恩․法師恩等四恩 ;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擧出父母․衆生․國王․三寶等四恩 ; 智覺禪師自行錄則擧出師長訓諭․父母養育․國王荷負․施主供給等四恩. 關於報恩之行, 孝子經以能令父母去惡爲善․皈依三寶, 奉持五戒․處世常安․壽終之後生於天上等爲報恩之行 ; 若僅滿足父母口腹耳目之需, 甚至兩肩荷負之, 周遊於四海, 亦非孝子之行. 蓋經中多以利他敎化爲報恩行, 布施․供養․讀經․起塔․造像等亦是報恩行. 又常啓建法會以報恩, 如敕修百丈淸規卷上報恩章擧出國忌․祈禱二會, 報本章擧出佛降誕․佛成道涅槃․帝師涅槃(卽元帝師八思巴)等諸會, 均係爲報佛祖․國王等之恩而啓建之法會. 在日本, 淨土眞宗以稱名念佛總括報恩之行. 此外, 各宗派每年於祖師之忌日修行佛事, 稱爲報恩講. [雜阿含經卷四十七․增一阿含經卷十一․大方等大集經卷六․大寶積經卷八十七大神變會․父母恩難報經․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一․卷二․卷七․大智度論卷四十九․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六, 法苑珠林卷五十報恩篇]. ②(1058~1111)北宋曹洞宗僧. 安徽黎陽人, 俗姓劉. 曾任官職, 後慕出世法而出家, 參訪舒州投子山義靑禪師, 悟得心要. 開法於西京(河南洛陽)少林寺, 後遷隨州(湖北)大洪山崇寧保壽禪院, 改律院爲禪院, 任第一世住持, 發揚曹洞宗風. 與無盡居士張商英親交. 徽宗政和元年示寂, 世壽五十四, 僧臘三十二. 據傳, 著有曹洞宗派錄․受菩提心戒文, 落髮受戒儀文等, 今皆失佚. [聯燈會要卷二十八․五燈會元卷十四․嘉泰普燈錄卷三․續傳燈錄卷十]
【보은사報恩寺】
p4922-中→ ①位於江蘇吳縣北隅. 通稱爲北寺, 寺有臥佛, 故又稱臥佛寺. 據大淸一統志卷五十五載, 報恩寺在府城北隅, 本爲三國時代吳之通元寺, 唐代改爲開元寺, 吳越爲報恩寺, 時亦稱北寺 ; 又謂依據吳地記․吳郡圖經續記所載, 通元寺係孫權之母捨宅而置, 唐開元年間(713~741), 詔令天下置開元寺, 遂改名爲開元寺. 後唐同光三年(925), 吳越王錢鏐改建新寺, 竝移支硎山報恩寺(東晉支遁創建)之額於此, 故稱報恩寺. 本寺殿宇華麗, 爲東南諸寺之冠. 北宋崇寧年間(1102~1106), 加號萬歲, 佛日契嵩住持本寺時, 敷講華嚴經疏, 敕封爲賢首敎寺. 其後歷經兵火與重建工作, 至淸光緖三十三年(1907), 昭三法師住持本寺, 大加修葺. 北寺塔凡十一級, 南宋時毁於兵火, 其後加以重建. 現存之北寺塔爲八角九層之大塔, 高八十公尺, 直徑七公尺餘, 第一層置有裳層, 豫人以安定之感. 此塔外部之木造係光緖二十六年補修完成者, 然內部甎築部分則被視作南宋初大圓所建. 塔後方之石製大同塔及吳王紀功畫像碑皆被認爲是元至正年間(1341~1367)張士誠重修報恩寺時所作. [吳縣志卷三十六報恩寺條․報恩萬歲賢首敎寺碑(元代閻復)․北寺重修九級浮圖記(王世貞)․江蘇之塔(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編)․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四(常盤大定․關野貞)․支那の佛塔(村田治郞)]. ②位於江蘇江寧縣金陵城南方之聚寶門外. 號聚寶山. 原名建初寺, 係三國時代吳大帝孫權於赤烏年間(238~251)所建, 竝建阿育王塔, 供奉康僧會攜來之佛舍利. 爲江南一帶歷史最久之寺塔, 相傳爲阿育王八萬四千塔之一. 其後荒廢, 曾改建爲長干寺, 又改名爲天禧寺. 元至元年間(1264~1294), 改稱元興天禧慈恩旌忠寺. 明成祖永樂十年(1412)奉敕重建, 賜額大報恩寺. 歷代有康僧會․竺慧達․竺法曠․明徹․僧祐, 及法眼文益系統之匡逸․玄則․法安等諸師住此. [金陵梵刹志卷三十一․大明一統志卷六․大淸一統志卷五十二]. ③位於安徽壽縣東北隅. 相傳係唐太宗貞觀年間(627~649), 玄奘大師奉敕建造. 原名崇敎禪院․東禪院․東禪寺, 明洪武初改爲今名. 全寺包括山門․佛殿門․大雄寶殿․禪堂․客堂等. 大殿內供奉各朝代之造像, 其中, 唐代木雕恬靜莊嚴, 宋代木雕低眉黙坐, 明代銅鑄像則簡鍊渾厚, 明淸時代之泥塑十八羅漢姿態各異, 造型奇特, 堪稱爲藝術珍品. ④位於江西永豐縣西門外. 唐代天寶年間(742~755), 中書侍郞徐安正捨其故宅爲寺, 以地名爲報恩鎭, 故亦稱報恩寺. 元廢, 明洪武二年(1369), 徐氏後裔建塔於寺右, 弘治․萬曆年間二度重修. 今塔爲九層四面之建築, 每層高約三公尺 ; 有六角․二門, 沿石階可盤旋直達五至七層. 塔之平面呈四方形, 最上層則呈圓柱形 ; 第七層以下, 正面各層均設有佛龕, 龕內供奉造像.
【보응報應】
p4924-中→ 指有施必有報, 有感必有應, 故現在之所得, 無論禍福, 皆爲報應. 如行放生․布施․梵行等善業, 卽因種善因而招感善報 ; 反之, 行殺生․偸盜․邪淫等惡業, 卽因種惡因而招感惡報.
【보인寶印】
p6743-上→ ①諸佛菩薩種種印契(梵 mudrā)之美稱. 或專稱以生財寶爲目的之印契;然此財寶未必指有形之財物. 如寶生佛․金剛寶菩薩之三昧耶印皆爲寶印, 分別稱爲寶三昧耶印․三昧耶寶印. 依蓮華部心軌等金剛界系行法之儀軌, 行者行撥遣後, 須結此印竝誦咒. 蓋此印乃五佛灌頂․四佛繫鬘․如來甲冑印之總印, 含攝其他一切印, 故緊急時可略去其他一切印, 獨依此一印及其眞言. [二卷本敎王經卷下․蓮華部心軌․勝初瑜伽軌]. ②刻有本尊之種子․眞言等之印. 日本一般於寶塔․寶珠中央書寫本尊之種子, 簡單者亦在方形或圓形之輪畫中作卍字或□(śrī,室利), 以應巡禮聖蹟者之請, 給豫蓋印.
【보인삼매寶印三昧】
p6743-下→ 梵語 Ratna-mudrā-samādhiḥ. 百八三昧之一. 寶印, 指三法印. 觀法之實相, 體得諸法無我․諸行無常․涅槃寂靜三法印之三昧, 稱爲寶印三昧. 又謂此三昧與般若波羅蜜相應.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二五․三九九上):三法印名爲寶印三昧, 一切法無我, 一切作法無常, 寂滅涅槃, 是三法印, 一切人天無能如法壞者. 入是三昧, 能三種觀諸法, 是名寶印. 復次般若波羅蜜是寶, 是相應三昧名印, 是名寶印.[大般若經卷四十一․放光般若經卷四․大品般若經卷五]
【보인수보살寶印手菩薩】
p6743-下→ 寶印手, 梵名 Ratna-mudrā-hasta, 音譯囉怛曩謨捺囉賀薩多. 位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主尊地藏菩薩左方第二位之菩薩. 主地藏菩薩之三昧耶本誓門, 拔濟衆生, 以印治決定證三菩提果位之菩薩, 故有此名. 此尊密號爲執持金剛, 種子爲□(phaṃ), 是聚沫不堅之義, 三昧耶形爲寶上五股杵. 印契爲合掌作金剛縛, 伸二中指, 食指相拄, 大․小二指竝豎, 二小指在中指指背處勾屈, 然不著於中指指背. 形像爲身呈肉色, 左手垂於膝上, 豎掌持蓮花, 花上有獨股杵, 屈右臂置於胸前, 仰掌持月輪, 半跏趺坐於赤蓮花座上.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普通眞言藏品․攝大儀軌卷二․大日經疏卷五]
【보자普慈】
p4998-下→ (1355~1450)明代臨濟宗僧. 蘇州(江蘇)常熟人, 俗姓錢. 號海舟. 出家於破山, 硏習楞嚴經, 誦至(卍續三八․四九一下)但有言說, 都無實義而有所疑, 遂往參萬峰時蔚, 受其付法. 築廬洞庭山塢, 居二十九年. 後往參萬峰之法孫東明虛白慧旵, 獲得大悟. 迨東明示寂, 師欲歸洞庭, 應衆之請, 承繼法席, 住於杭州東明寺. 景泰元年示寂, 世壽九十六, 法臘七十四. [五燈會元續略卷六․續燈正統卷二十七]
【보장논寶藏論】
p6765-中→ ①全一卷. 後秦僧肇(374~414)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內容闡說法性眞如之體用等, 分爲廣照空有品․離微體淨品․本際虛玄品等三品. 論中所說常爲唐末洞山良价․雲門文偃之語錄及宋代延壽之宗鏡錄等所引用, 足證其受禪家之倚重. 然此論異於僧肇撰之肇論中諸論, 且未著錄於劉宋陸澄法論目錄(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所收)․梁高僧傳卷六僧肇傳․隋書及唐書之經籍志等. 又本書行文與肇論及僧肇所撰諸經論序之語句頗不相似, 反多禪家用語, 故疑係唐代禪家僞托之作. [宋史卷二○五․卷二○八藝文志․通史略卷十九․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東域傳燈目錄卷下․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第二分第九章僧肇傳略(湯用彤)․肇論硏究(塚本善隆)․寶藏論の思想史的意義(鎌田茂雄)]. ②西藏因明著作. 賈曹杰達瑪仁欽著. 爲解釋因明學著作定量論及正理滴論之著述.
【보장普莊】
p4994-中→ (1347~1403)明初臨濟宗楊岐派禪僧. 臺州(淅江)仙居人, 俗姓袁. 號呆菴. 又稱敬中. 於天童山出家, 後參謁天寧寺了堂惟一, 爲其法嗣. 洪武十二年(1379), 住於江西北禪寺, 次移居江西雲居山眞如寺. 二十六年春, 奉詔入內庭說法 ; 秋, 於廬山修法, 帝賜衣一襲 ; 冬, 敕住徑山興萬聖壽寺. 永樂元年示寂, 世壽五十七, 法臘四十五. 有呆菴莊禪師語錄八卷行世. [五燈會元續略卷七․南宋元明僧寶傳卷十三․增續傳燈錄卷六․續稽古略卷三]
【보장寶掌】
p6754-下→ (?~657)中印度人. 世稱寶掌千歲和尙․千歲寶掌. 因出生時, 左手握拳, 至七歲剃髮始展掌, 故取名寶掌. 據傳魏晉間東遊中土, 入蜀地參禮普賢. 師具大慈, 常不食, 日誦般若等經千餘卷. 一日向大衆道(卍續一三八․四一上):吾有願住世千歲, 今年六百二十有六.故有千歲之稱. 其後, 參訪五臺․廬山等地, 未久適逢達磨來華, 師卽向之請益, 而得開悟. 貞觀十五年(641)後, 居止浦江之寶嚴寺. 與朗禪師交遊甚篤, 每遣白犬通問, 朗禪師則遣靑猿回覆, 故有白犬銜書至, 靑猿洗鉢回之語. 師於顯慶二年示寂, 傳言世壽達千餘歲. 此外, 或謂師係於隋代開皇十七年(597)來華, 竝創建天寧永祚寺, 亦有謂師於貞觀十五年創立永祚寺. [五燈會元卷二․嘉泰普燈錄卷二十四․佛祖統紀卷四十․大明一統志卷三十八]
【보장寶藏】
p6764-中→ 謂貯藏珍寶之庫藏. 有二喩:①比喩能濟度衆生苦厄之妙法. 又稱法藏. 無量壽經(大一二․二六九下):無量寶藏自然發應, 敎化安立無數衆生.[法華經信解品․文殊師利現寶藏經]. ②比喩本來之自性, 亦卽佛性.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大五一․四四○下):汝自家寶藏一切具足, 使用自在, 不假外求.
【보장신寶藏神】
p6765-上→ 梵名 Jambhala. 爲司無盡財寶之大夜叉王. 據寶藏神大明曼拏羅儀軌經卷上載, 釋尊於過去劫修菩薩行時, 曾救治一病比丘, 該比丘卽爲說寶藏神曼拏羅祕密三昧儀軌. 有關持經之功德, 同經云:若誦此經, 無財者能得財, 無吉祥者能得吉祥, 一切所欲之事皆得成就. 又若見若聞之, 則所有過去多劫多生愚癡所作, 一切重罪皆悉消除. 寶藏神之形像爲身呈靑雲色, 以各種寶物嚴飾;右手作施願狀, 掌中有菴摩勒果;左手持盈滿之寶囊, 於獅子座上結跏趺坐.
【보장엄동자普莊嚴童子】
p4994-下→ 指華嚴經中以四勝身成佛之童子. 新譯作大威光太子. 係過去愛見善慧王之第二子, 釋迦牟尼佛之前身, 以三生中解行生之勝身, 於解行生之終心入果海, 究竟成佛. [舊華嚴經盧舍那佛品․新華嚴經毘盧遮那品․華嚴經探玄記卷三]
【보장여래寶藏如來】
p6765-上→ 又稱寶藏佛. 寶海梵志之子, 出家成道後, 號寶藏如來. 阿彌陀佛過去世爲無諍念王時, 卽依此佛發心成道.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馬血天子品․悲華經卷八]
【보장천寶藏天】
p6764-下→ 又稱寶藏天女. 主福德之神, 故被視同吉祥天․辯才天等. 梵名音譯作咤羅佉, 然非譯自寶藏之梵語, 係由寶藏天女陀羅尼法所稱寶藏天王名咤羅佉而來. 咤羅佉之梵語未詳, 而梵語 tāraka 爲救助者之義, 又爲惡魔之名. 據寶藏天女陀羅尼法載, 此天具有大威德, 神力無比, 能於世間行殊勝事, 如迴天動地, 傾山覆海, 兵戈勝負志意而成, 財帛金寶積如山岳, 能滿希求官位․技藝․防賊․治病等諸願. 其形像爲天女形, 身長二尺五寸, 頭戴花冠, 身著紫袍, 配金帶, 著烏靴, 右手持蓮花, 左手持如意寶珠, 端正光明.
【보저寶渚】
p6755-上→ 謂珍寶之洲渚;比喩究竟之涅槃. 語出涅槃經. 與法華經之寶所爲同類譬喩.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參閱寶所6746)
【보적普寂】
p4991-下→ (651~739)唐代禪僧. 蒲州河東(山西永濟)人, 俗姓馮. 骨氣倜儻, 通曉儒典, 後棄俗求道, 就大梁璧上人聞法華經․成唯識論․大乘起信論等. 年三十八, 從洛陽端和上受具足戒, 復從南泉弘景習律, 然深覺爲文字所縛, 乃至荊州玉泉寺參謁大通神秀, 依住七年(一說六年), 精苦參禪, 盡得其道. 神秀奉則天武后之召入京, 衆皆歸師. 神龍二年(706)神秀示寂, 師遂繼承神秀之後領衆. 玄宗開元十三年(725), 依詔入住洛陽敬愛寺(一說華嚴寺), 十五年(一說十三年或二十三年), 從駕入長安, 留居興唐寺, 於是王公士庶競來禮謁, 法化頗振. 神秀雖受帝王器重, 然未嘗聚衆開堂演法, 師始至都城弘化, 禪風大盛. 其性凝重寡言, 持戒淸愼, 從不張伐其德, 世以是稱之. 開元二十七年(一說二十八年), 示寂於興唐寺, 世壽八十九. 敕賜大照禪師, 世稱華嚴和尙․華嚴尊者. 亦有尊其爲北宗禪第七祖. [宋高僧傳卷九․景德傳燈錄卷四․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釋氏稽古略卷三․大照禪師塔銘(全唐文卷二六二所收)]
【보적부寶積部】
p6763-下→ 大乘經五大部之第二. 係集大寶積經四十九會一二○卷, 及其別出異譯大方廣三戒經以下三十三部四十九卷, 合計八十二部一六九卷. 此乃唐代之開元釋敎錄卷十一所定, 與安吉州思溪法寶資福禪寺大藏經目錄卷上․杭州路餘杭縣白雲宗南山大普寧寺大藏經目錄卷一等所列相同, 而與高麗大藏目錄卷上․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大明三藏聖敎北藏目錄卷一等所列有異. 又大正新脩大藏經則廣收寶積經之異譯及相關經典, 集成六十四部三○二卷. 西藏譯大藏經中亦立寶積部, 編入相當於漢譯大寶積經之大寶積法門十萬品. 此外, 明朝之閱藏知津則廢寶積部而歸於方等部之中.
【보적불寶積佛】
p6763-中→ 此佛以無漏聖道之法寶積集莊嚴, 成就佛道, 故稱寶積佛. 大智度論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中):以無漏根力覺道等法寶集故, 名爲寶積;(中略)應當出生時亦多諸寶物生, 或地生, 或天雨種種寶集故, 名爲寶積.
【보적사寶積寺】
p6763-中→ 位於江西宜黃縣北之曹山(舊名梅山, 亦稱荷玉山)側. 唐代乾寧(894~897)年間, 曹山本寂禪師所創. 本名荷玉觀, 別名崇壽院. 至宋代, 乃敕寶積寺之額. 本寂之法嗣慧霞亦住於本寺. [大明一統志卷五十四․大淸一統志卷二四六]
【보적삼매寶積三昧】
p6763-上→ 入此三昧者, 於無量佛土明了徹見諸佛住於此三昧說法, 猶如摩尼寶珠之能映現一切珍寶, 故稱寶積三昧. 入法界體性經(大一二․二三四中):譬如大摩尼寶, 善磨瑩已, 安置淨處, 隨彼地方, 出諸珍寶, 不可窮盡. 如是, 文殊師利!我住此三昧, 觀於東方, 見無量阿僧祇世界現在諸佛如來阿羅呵三藐三佛陀, 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 如是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 我皆現見, 是諸如來住此三昧, 爲衆說法.[寶積三昧文殊師利菩薩問法身經]
【보적장자자寶積長者子】
p6763-中→ 據維摩詰所說經佛國品載, 毘耶離城有一長者, 長者之子名爲寶積, 曾與五百位長者之子皆持七寶蓋獻供佛陀, 佛以神力合諸寶蓋爲一蓋, 令須彌山․鐵圍山․河川․星辰․天宮․龍宮, 及十方諸佛說法等, 悉皆現於寶蓋中. 其後, 寶積以偈讚佛, 又請問修菩薩淨土之行法;佛卽爲寶積說法, 謂若菩薩欲得淨土, 當淨其心, 隋其心淨則佛土淨.
【보정普淨】
p4993-中→ (1902~1986)廣東揭陽人, 俗姓黃. 年二十許, 赴泰國. 從北標府淸水寺華僧隆源出家. 民國二十三年(1934), 回國赴江蘇寶華山慧居寺受具足戒, 於該地學律三年後, 復往泰國. 以感於泰國華僧佛敎之式微, 乃起振興之志. 其後, 曾再返國參訪, 竝遠赴西康․西藏一帶, 受諾那活佛之灌頂. 且得律宗千華派十八代祖師妙公上座授記爲弘律傳人. 師以戒律精嚴, 度生有方, 故弘化成效頗著, 成爲泰國華僧之精神領袖. 我國佛敎界亦咸以普淨上座尊稱之. 師在泰國, 極受朝野佛徒所重, 泰國國王蒲美蓬曾對師敕封六次之多, 其第五․六次被封爲華宗大尊長與仙級大尊長, 地位至高, 爲我國當代出家人在泰國之最獲殊榮者. 曾任華宗僧務委員會主席, 及曼谷普門報恩寺․北碧府洛梗普仁寺․春府是拉差普德寺等開山住持. 民國七十五年九月示寂, 世壽八十五.
【보정寶靜】
p6764-上→ (1899~1940)浙江上虞人, 俗姓王. 早年因讀高僧傳而有出塵之志, 大學畢業後, 卽出家受具足戒. 其後親近諦閑法師, 學天台敎觀. 民國十六年(1927), 創辨弘法月刊. 經常往返滬․杭․港․澳等地, 講經演敎. 民國二十九年, 示寂於上海玉佛寺, 世壽四十一. 著有大乘起信論講義․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普門品餘講․佛遺敎經講義等.
【보정사普淨寺】
p4993-下→ 位於山西臨汾西南. 規模敞朗, 建築巍峨. 創建年代不詳, 現存者係元明遺物. 山門內有明代所塑二金剛峙立, 剛勁雄壯, 威嚴肅穆. 天王殿中四大天王威坐其中, 王冠冑甲, 分持劍․琵琶․傘․蛇, 象徵風調雨順. 菩薩殿內以扇面墻分爲二進, 墻前爲觀音菩薩及善財童子, 兩隅十八羅漢各具神態 ; 墻後地藏․道明․閔公端容肅穆, 十殿閻君分坐兩側. 最後爲大雄寶殿, 採用元代建築之結構, 龕內供奉釋迦․文殊․普賢華嚴三聖, 二菩薩身式修長, 衣飾合體, 面方下圓, 神態嫻靜慈祥, 塑工尤爲精巧.
【보정산마애寶頂山摩崖】
p6754-中→ 位於四川大足縣東北約十五公里之寶頂山. 山腰周壁鑿出摩崖造像十三處, 以大佛灣和小佛灣規模最大, 有巨型雕刻三十餘幅. 爲南宋時於四川地區弘傳密宗之趙智鳳所創, 承襲唐代金剛智所傳之金剛頂瑜伽部密敎, 故大部造像屬密宗供養像;另有部分禪宗造像, 爲早期密宗與禪宗相結合之重要地區. 其中佛敎與儒家思想相結合之題材與佛敎故事之雕刻等, 爲佛敎藝術進一步中國化與深入下層社會之具體表現, 亦爲我國少見之佛敎造像. 其處尙有儒․道之造像, 均屬我國重要文物.
【보제普濟】
p5003-中→ (1179~1253)宋代僧. 四明奉化人, 俗姓張. 號大川. 少卽沈厚, 探繹佛書. 年十九, 就香林院文憲剃度受戒, 修持戒律. 未久, 赴赤城, 學天台性具之理, 覺其非超生死之捷徑, 乃志於禪, 參見天童無用, 一意打坐, 不出僧堂. 後往參浙翁如琰, 言下相契, 遂依止之. 後如琰移居四明天童山, 師亦隨住, 主管經藏. 時丞相史忠獻王, 欽仰師之德風, 延請住大慈報國寺, 後移住臨安淨慈光孝寺, 更住景德靈隱寺. 居二年, 乃撰五燈會元二十卷. 後得疾, 請退而不獲允許. 臨終, 誡厚葬, 命遺骨投江. 南宋理宗寶祐元年正月十八日示寂, 世壽七十五. 弟子七十餘人. 有大川普濟禪師語錄一卷行世. [靈隱大川禪師行狀․續傳燈錄卷三十五․五燈嚴統卷二十二]
【보제사普濟寺】
p5003-下→ ①位於江蘇鎭江東五公里大江中, 爲焦山名刹. 焦山, 又稱樵山․譙山․浮玉山. 傳說後漢處士焦光隱居於此, 現有焦仙嶺, 故一般皆稱焦山. 山中巉巖叢樹, 峭枝鬱結, 風景之佳, 爲江上之冠. 寺建於後漢興平年間(194~195), 初稱普濟寺, 宋代重建, 改稱焦山寺, 淸康熙二十五年(1686), 賜名定慧寺. 歷代增飾, 而成爲全國著名道場之一. [大明一統志卷十一․大淸一統志卷六十三․焦山志卷一](參閱定慧寺3184). ②位於臺灣嘉義. 創建於淸康熙五十年(1711). 淸光緖三十三年(1907), 嘉義大地震, 寺宇傾圮, 宣統二年(1910)重建竣工. 自民國六十四年(1975)開始, 由慧純法師任住持, 至七十年慧純入寂後, 改由委員會管理.
【보제선사普濟禪寺】
p5004-中→ 位於臺灣臺中西屯. 民國三十年(1941), 由達善和尙開山創建. 後因年久失修, 牆垣傾圮, 幾成廢寺, 達善命弟子眞得法師接管此寺, 經其苦心籌劃, 寺宇漸復舊觀. 五十九年得各方信衆之助, 重加興建, 寺觀一新.
【보조국사어록普照國師語錄】
p4997-下→ 凡三卷. 明末淸初僧隱元隆琦(1592~1673)撰, 性王舀編. 又作隱元和尙語錄.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二冊. 隆琦於淸順治十一年(1645), 赴日弘法, 創立黃檗宗. 故其語錄乃編集住日本時之興福寺語錄․崇福寺語錄․普門寺語錄․萬福寺語錄等. 大正藏又收錄性杲所編之普照國師法語二卷, 刊於本書之後. 另有普照國師廣錄三十卷, 附年譜二卷, 又作隱元大師廣錄, 收於日本之禪學大系祖錄卷四.
【보조普照】
p4997-上→ ①日本法相宗僧. 籍貫不詳. 初住奈良興福寺(一說大安寺). 因日本戒壇未完整, 天平五年(733, 卽開元二十一年), 奉敕與榮睿等一同跟隨遣唐使丹墀眞人廣成入唐. 來華後, 依洛陽福先寺之定賓受具足戒, 深究律部. 且受唐玄宗之禮遇與供養. 其後, 至揚州, 於大明寺參謁鑑眞, 懇請鑑眞東渡開化. 乃於天平十五年(卽天寶二年), 與鑑眞同返日本, 途中倍經艱辛, 於天平勝寶六年(754)始歸日本. 曾講律於東大寺, 聲名遠播. 寂年․世壽均不詳. [佛祖統紀卷四十․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六․隆興佛敎編年通論卷十五․釋氏稽古略卷三]. ②朝鮮曹溪宗中興之祖. 諱知訥, 號牧牛子, 諡號佛日普照禪師. 今韓國三大寺中之曹溪山松廣寺卽師所創立. (參閱知訥3464)
【보조사普照寺】
p4997-中→ 位於山東泰山南麓. 傳創建於六朝, 唐代擴建, 明代重建. 寺內有六朝古松, 枝椏參差有致, 月光掩映, 蔚成奇觀. 古松旁有亭, 取古松篩月之意, 命名篩月亭. 明宣德年間(1426~1434), 朝鮮僧滿空曾駐錫於此, 寺中今猶存有正德十六年(1521)爲紀念滿空而立之紀念碑.
【보좌寶座】
p6751-中→ 指以寶玉莊飾之蓮花座. 一般稱諸佛之座爲蓮花座, 又多以七寶裝飾, 故稱寶蓮花座, 或稱寶座. 據文殊菩薩佛刹莊嚴經卷上所述, 如來以神通力, 隨按足之處涌出寶蓮花, 大如車輪, 以白銀爲莖, 黃金爲葉, 吠琉璃寶爲鬚, 於此花臺中, 有化菩薩結跏趺坐. 又於雕像或畫像中, 常將蓮花座之蓮瓣作寶珠形, 如大日如來․地藏菩薩等諸尊之座. [金光明經卷十二善集品․寶樓閣經卷上(不空譯)]
【보주법寶珠法】
p6752-上→ 又稱馱都法(梵 dhāeu)․如意寶珠法. 以如意寶珠爲本尊之修法. 此法乃密敎中最深祕之法, 常祕此名而用合字女意賓去之稱, 或作如寶․如法․如去, 或作宀朱法․如如宀. 如意寶珠卽表徵佛舍利, 故亦稱舍利法. 又此祕法無所依背據之經軌. [祕鈔問答卷十八]
【보주寶主】
p6741-上→ 四方國主之一. 當轉輪聖王未出世時, 出現於南贍部洲之四主之一. 自雪山之西至於西海, 其間多出財寶, 故其王卽稱西方寶主. [十二遊經․大唐西域記卷一․法苑珠林卷二](參閱四主1674)
【보주寶洲】
p6750-下→ ①比喩佛果之大妙地. 新華嚴經卷三十五(大一○․一八六中):離染寂靜, 住於一切智慧寶洲.. ②(1286~?)元朝僧. 名覺岸. 烏程(浙江吳興)人, 俗姓吳. 撰有釋氏稽古略四卷. (參閱覺岸6797)
【보주寶珠】
p6751-下→ 梵語 maṇi. 音譯摩尼․末尼. 又作如意寶珠. 卽珠之總稱. 寶珠端嚴殊妙, 自然流露淸淨光明, 普遍照曜四方. 爲轉輪聖王七寶之一.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十說其功能, 以其於闇中能令明, 熱時能令涼, 寒時能令溫;珠所在之處, 其地不寒不熱;若人有熱․風․冷病或癩․瘡․惡腫等, 以珠著其身上, 病卽除癒. 又摩尼寶所在之水中, 水隨作一色.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列擧光明末尼․淸水末尼․方等末尼․無價末尼․如意珠等五種寶珠. [舊華嚴經卷四十七․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七․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大智度論卷五十九]
【보주비구니寶珠比丘尼】
p6752-上→ 又稱寶光比丘尼. 爲佛陀弟子之一. 據撰集百緣經卷八比丘尼品載, 舍衛國有長者, 生一女, 端正殊妙, 爲世所希有, 頂上自然有一寶珠, 光耀城內, 父母極爲歡喜, 因而立名寶珠. 若有來乞者, 寶珠卽取珠施與, 施已卽復生. 及長, 詣佛所出家, 精勤修習, 得阿羅漢果.
【보지관寶池觀】
p6744-中→ 又作池觀. 爲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中之第五. 卽觀極樂國土之八功德水池, 一一水中有六十億七寶蓮華, 摩尼水流注其間, 暢演妙法, 又有百寶色之鳥常讚念佛․念法․念僧.
【보지寶誌】
p6759-上→ (418~514)南朝僧. 又作寶志․保志․保誌. 世稱寶公․誌公和尙. 金城(陝西南鄭, 或江蘇句容)人. 俗姓朱. 年少出家. 師事道林寺僧儉, 修習禪業. 劉宋泰始年間(466~471), 往來於都邑, 居無定所, 時或賦詩, 其言每似讖記, 四民遂爭就問福禍. 齊武帝以其惑衆, 投之於獄. 然日日見師遊行於市里, 若往獄中檢視, 卻見師猶在獄中. 帝聞之, 乃迎入華林園供養, 禁其出入. 而師不爲所拘, 仍常遊訪龍光․罽賓․興皇․淨名等諸寺. 至梁武帝建國, 始解其禁. 師每與帝長談, 所言皆經論義. 師於天監十三年十二月示寂, 世壽九十六. 敕葬鍾山獨龍阜, 於墓側立開善寺. 諡號廣濟大師. 後代續有追贈, 如妙覺大師․道林眞覺菩薩․道林眞覺大師․慈應惠感大師․普濟聖師菩薩․一際眞密禪師等號. 師嘗爲學者述文字釋訓三十卷․十四科頌十四首․十二時頌十二首․大乘讚十首等. 佛祖歷代通載稱其旨與宗門冥合. [梁高僧傳卷十․佛祖統紀卷三十六․卷三十七․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寶華山志卷七誌公法師墓誌銘․神僧傳卷四]
【보지천인존普智天人尊】
p4995-下→ 爲佛之尊號. 佛之智德普照事理, 爲人․天中之最尊者, 故稱普智天人尊. 法華經化城喩品(大九․二四下) :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類, 能開甘露門, 廣度於一切.
【보찰寶刹】
p6750-下→ ①佛土之敬稱. 刹, 梵語爲 kṣetra, 意爲土田, 如大阿彌陀經․觀無量壽經等皆謂佛土有七寶莊嚴, 故稱寶刹. 亦有稱寶國․寶界者. [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下․淨土論卷上(迦才)]. ②佛寺․佛塔之美稱. 法苑珠林卷五十五(大五三․七○七中):破邪外道, 堅持正國, 伽藍․精舍, 寶刹相望, 講會傳經, 德音盈耳.
【보창寶唱】
p6752-中→ 梁代僧. 吳郡(江蘇吳縣)人, 俗姓岑. 生卒年不詳. 少投建初寺僧祐出家, 遍學經律. 後住莊嚴寺, 博採群言, 酌取精理. 天監四年(505)入京, 奉敕住新安寺, 參與僧旻之衆經要抄八十八卷․僧朗之注大般涅槃經七十二卷之述作. 又列席僧伽婆羅譯場, 筆受阿育王經以下十一部經. 改訂安樂寺僧紹之華林佛殿衆經目錄(世稱寶唱錄), 帝嘉賞之, 敕掌華林園寶雲經藏. 師博學能文, 名冠當世, 著作頗多, 另有衆經飯供聖僧法五卷․衆經懺悔罪方法三卷․法集一四○卷․續法輪論七十餘卷․出要律儀二十卷․經律異相五十卷․比丘尼傳四卷․名僧傳抄一卷等;後三部現存. [梁高僧傳卷三․續高僧傳卷一․法經錄卷六․歷代三寶紀卷三]
【보처보살寶處菩薩】
p6753-下→ 寶處, 梵名 Ratna-kalā, Ratnakara, 音譯囉怛曇迦羅. 又作寶光菩薩․寶生菩薩․寶作菩薩․寶掌菩薩. 位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九尊中東起第四位之菩薩. 依大日經疏卷十三載(大三九․七一九下):所以名寶處者, 如寶生於海, 從彼處生, 故名寶處也. 此尊密號祥瑞金剛, 種子爲□(jaṃ),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三股杵或寶上三股杵. 其形像爲身呈肉色, 右手屈臂伸掌, 指端下垂, 食指略開;左手豎掌, 屈食․中二指執蓮花, 蓮上有三股杵, 於赤蓮上結跏趺坐.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普通眞言藏品․大日經疏卷五․卷十․攝大儀軌卷二․廣大儀軌卷中]
【보처삼매寶處三昧】
p6753-中→ 指釋迦如來所入之三昧. 釋迦之種子爲□(bhaḥ), 乃除遣三有之義;又□有不可得之義, 故以歸於空爲內證. 以自此空而出珍寶之故, 卽指等虛空處爲寶處. 釋迦由此三昧而化現於世, 出無量無邊之法寶. 大日經疏卷十(大三九․六八三上):次釋迦如來入于寶處三昧, 寶從彼出, 名爲寶處;猶如大海出種種寶, 若至彼洲, 則隨意所須, 無所不足也.[大日經卷二普通眞言藏品․大日經義釋卷七]
【보척명왕步擲明王】
p2963-上→ 步擲, 梵名 Padanaksipa. 音譯爲播般曩結使波明王. 八大明王之一. 又作步擲金剛. 全稱步擲金剛明王. 據大妙金剛大甘露軍荼利焰鬘熾盛佛頂經載, 此明王係普賢菩薩之化現, 右手持一旋蓋, 左手握一金剛杵, 遍身作虛空色, 放火光焰. 其威德, 據播般曩結使波金剛念誦儀載(大二一․一七○中) : 啓發二乘之人, 除其小兒, 令具大乘甚深空慧, 凡夫之界, 威光所及, 樊藏識中, 雜染種子, 永離三途, 具普賢行 ; 傍生餓鬼盡此一形, 不復更受, 亦想樊諸地獄, 壞滅無餘, 罪人解脫, 發菩提心 ; 諸惡魔等, 遇者摧伏, 辟除退散. 如是量久, 利益旣畢, 想收威焰, 集於身中, 然後出定. 關於其形像, 據同儀軌載, 本尊遍身靑色, 共十八臂, 以龍爲冠鬘瓔珞, 顰眉猛視, 利牙現出. 其種子爲□(hūṃ), 眞言爲 : 唵(oṃ)纈口臨(hrīṃ)屈口臨(kroṃ)部口臨(bhroṃ)素口臨(sroṃ)儒口臨(jroṃ)虐(gaḥ). [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修行法卷一․四十帖決卷七]
【보천비구寶天比丘】
p6739-下→ 寶天, 梵名 Ratnadeva, 音譯勒那提婆. 爲佛陀弟子之一. 據賢愚經寶天因緣品第十一載, 寶天原係舍衛國一長者之子, 出生時, 天雨七寶, 遍其家內, 因命名勒那提婆. 旣長, 才藝博通. 後聞佛神聖, 遂辭父母, 往詣佛所, 卽出家爲比丘, 得阿羅漢果.
【보청普請】
p5000-上→ 於禪林從事作務勞役時, 普請大衆, 上下合力, 稱爲普請. 今俗稱出坡. 據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載, 此制於唐代卽行於各地, 當收穫蔓菁蘿蔔時, 院中上座等盡出揀葉 ; 如庫頭無柴時, 院中僧等盡出擔柴. 蓋此制原係倡導農禪, 凡耕作摘茶等作務皆以普請爲之. 後世普請僅限於輕微勞動, 如四月佛誕摘花․六月曬藏․曬薦, 平時園中摘菜․溪邊搬柴及節前寺舍掃除等, 皆偶一爲之而已. 又建造房屋, 亦稱普請, 以需多數人之協力勞作之故. [僧堂淸規卷三普請法․大宋僧史略卷上․敕修百丈淸規卷六普請條․景德傳燈錄卷七百丈懷海條․卷九潙山靈祐條․卷十二黃檗希運條․卷十七華嚴休靜條․碧巖錄第五則․聯燈會要卷四․卷七․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보취寶聚】
p6758-下→ 有二義:(一)謂無數珍寶積聚一處. 大寶積經卷八十一(大一一․四六六上):一一寶聚高一由旬, 出大光明照彼世界.(二)以珍寶之積聚比喩無上妙道. 法華經信解品(大九․一七下):佛說聲聞當得作佛, 無上寶聚不求自得.
【보취삼매寶聚三昧】
p6758-下→ 百八三昧之一. 入此三昧, 見一切境土悉如七寶所聚.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二五․四○○下):寶聚三昧者, 得是三昧, 所有國土悉成七寶. 問曰:“此是肉眼所見?禪定所見?” 答曰:“天眼․肉眼皆能見. 何以故?外六塵不定故. 行者常修習禪定, 是故能轉本相.”
【보타낙가신지普陀洛迦新志】
p4989-下→ 凡十二卷. 民國王亨彦撰. 現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普陀山之山志, 自明代周應賓重修以來, 有淸一代, 新志疊出, 可考者計有四本 : (一)康熙三十七年(1698)裘璭所編之十五卷本, (二)康熙四十四年朱謹․陳璿增修之十五卷本, (三)乾隆四年(1739)許琰重修之二十卷本, (四)道光十二年(1832)秦耀曾修二十卷本. 乾隆之許志爲法雨寺所延修, 道光之秦志爲普濟寺所延修, 二志各有所偏袒, 其比事屬辭, 往往詳述主寺而疏略他寺, 以秦志尤甚. 民國初年, 舊志流通不廣, 十二年(1923)王亨彦乃重修新志, 一除舊志之流弊, 凡關於普陀者, 應有盡有, 不存偏私之見. 王志蓋側重佛敎史事, 表現觀音大士往劫本跡事理, 以及此方感應因緣. 志分爲十二門 : 本跡․形勝․靈異․檀施․梵刹․禪德․營建․規制․流寓․藝文․志餘․敘錄, 與舊志互補短長, 亦足供對照參考之用.
【보타낙산補陀洛山】
p5270-上→ 補陀洛, 梵名 Potalaka 或 Potala, Potaraka, 意譯作小花樹․小白華․小樹蔓莊嚴․海島․光明. 又稱布呾洛迦山․寶陀洛迦山․逋多羅山․寶陀羅山. 位於印度南海岸, 傳爲觀世音菩薩之住處. 卽在南印度秣羅矩咤國秣剌耶山(梵 Malaya)之東, 中有觀世音菩薩往來之石天宮. 據新譯華嚴經卷六十八載, 此山由衆寶所成, 極爲淸淨, 遍滿華果樹林․泉流池沼. 大唐西域記卷十南印度秣羅矩咤國條亦載, 山頂有池, 其水澄淨, 流出大河, 周流繞山而入南海, 池側有石天宮, 觀自在菩薩往來遊舍, 欲見菩薩者須發大願心, 跋山涉水, 忘其艱險, 始能到達, 故能至者甚寡. 蓋補陀洛山爲觀音居住之靈地, 故以補陀洛命名之地殊多, 如浙江之普陀山․日本之那智山補陀洛寺等. [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華嚴經疏卷五十七․慧琳音義卷四十․翻譯名義集卷三․觀世音菩薩の硏究](參閱普陀山4988)
【보타낙해회궤補陀落海會軌】
p5270-中→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全稱攝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經計一法中出無量義南方滿願補陀落海會五部諸尊等弘誓力方位及威儀形色執持三摩耶幖幟曼荼羅儀軌. 又稱補陀落海會諸尊住略出威儀形色儀軌․보陀落海會諸尊住略出威儀形色․攝無礙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本書敘述金剛界五部諸尊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曼荼羅諸尊之威儀形色. [自在金剛集卷四․祕藏鈔卷六]
【보타산普陀山】
p4988-上→ 位於浙江定海縣東海中之舟山群島. 又稱補陀山․補陀洛迦山․梅岑山․小白花山. 爲觀世音菩薩之聖地. 與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竝稱我國佛敎四大名山. 唐以前傳有梅福․葛洪寄隱修道, 故又稱梅岑山. 唐大中年間(847~860), 有一印度僧至此自焚十指, 而親睹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 授以七色寶石, 遂傳此地爲觀音顯聖地. 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 日僧慧鍔從五臺山持觀音像歸國時, 船行至該地, 輾轉不前, 乃就地建寶陀寺供養, 而仿印度觀音住地之補陀落迦(梵 Potalaka)取名. 南宋以降, 歷朝布施財物頗多, 寶寺林立, 僧徒日衆, 遂成大道場. 古來祈求航海安全之例頻繁, 朝拜亦甚盛行. 南宋紹興元年(1131), 將普陀山佛敎各宗統一歸於禪宗. 嘉定七年(1214), 又規定該山以供奉觀音爲主. 歷朝相繼興建寺院, 一度有寺院․庵堂․茅蓬二一八所, 僧尼二千餘人. 其中著名者有三大寺․七十二小寺. 佛寺始立於五代後梁貞明年間(915~920), 全山縱橫十八公里左右. 三大寺爲普濟寺(前寺)․法雨寺(後寺)․慧濟寺. 每年春夏之交, 由各地前來普陀進香避暑之善男信女絡繹於途, 成爲江南諸省香火最盛之佛寺. 普濟寺僧侶之衆, 範圍之廣, 居全山之冠. 該寺建於北宋元豐三年(1080), 稱爲寶陀觀音寺. 淸康熙三十八年(1699), 重建大殿, 竝賜寺額普濟群靈, 寺因以名. 寺中大殿供有金身釋迦塑像, 寺門外有石橋荷池․鐘樓․盤陀石․御碑亭等名勝. 法雨寺依山建築, 位居普陀後山, 寺中觀音殿內供奉一尊大理石雕之觀世音像, 體態曼妙, 神情凝重, 豫人以親切之感, 爲一傑出之藝術作品. 慧濟寺昔稱不肯去庵, 建於宋神宗時, 歷代屢加修築始成巨刹. 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等屬臨濟宗․曹洞宗. 普陀山絶頂之白華山俗稱佛頂山, 由山麓至白華頂有二千餘石級, 山腰有雲拂石, 上刻海天佛國四字. 慧濟寺卽在白華頂下, 與前後寺竝稱爲普陀三大叢林. 普陀山四面環海, 山中巖峰洞窟天然形成, 玲瓏聳峭, 奇險詭幻, 不一而足. 海潮聲與山上寺觀梵音交相合鳴, 構成一幅海天佛國之奇境.
【보타열조록普陀列祖錄】
p4989-下→ 全一卷. 淸代僧潮音通旭(1649~1698)編, 康熙三十五年(1696)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七冊. 輯錄宋․元․明․淸歷代於普陀山闡法住持者之機緣略傳, 自眞歇淸了․自得慧暉, 至潮音通旭․古心明奔, 計四十三人. 然多數禪師僅列名號而已. 卷末竝附錄天嶽晝等五位, 由他山至普陀山弘法者之略傳.
【보탑寶塔】
p6757-中→ 係對佛塔之美稱, 亦指以珍寶嚴飾之塔. 據法華經見寶塔品載, 有七寶塔在佛陀之前由地下涌出, 住於空中, 有五千欄楯, 千萬龕室, 飾以無數之幢幡, 竝懸垂瓔珞․寶鈴等;諸幡蓋係以金․銀․琉璃․車渠․碼瑙․眞珠․玫瑰等七寶合成, 且塔之四面皆出多摩羅跋栴檀之香. [法華經序品․洛陽伽藍記卷二胡統寺․佛祖統紀卷四十一]
【보토報土】
p4918-上→ 謂酬報因業之土. 卽由衆生自業所感之依報之國土, 及爲酬報菩薩因位之願行所得淸淨之佛土. ①衆生自業所感之報土. 又作果報土. 據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敎化品․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載, 佛所居之土爲淨土, 其餘三賢․十聖乃至一切衆生所居之土, 皆爲惑業所感, 故總稱爲果報土. 又據吉藏淨名玄論卷八․大乘玄論卷五之說, 果報土有淨土․不淨土․不淨淨土․淨不淨土․雜土等五種之別, 佛因無三界內外之惑業, 故無土, 但佛入於衆生之報土中施化, 故稱爲應土. 又因報土有五種, 故應土亦隨之而有淨土․不淨土等五種, 加上報土, 共計十土. 此外, 慧遠大乘義章卷十九擧出事淨․相淨․眞淨三種淨土, 智顗維摩經略疏卷一擧出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四種, 吉藏大乘玄論卷五擧出凡聖同居土․大小同住土․獨菩薩所住土․諸佛獨居土四種, 新羅僧元曉之兩卷無量壽經宗要擧出因果相對․一向不一向相對․純雜相對․正定非正定相對四種淨土, 凡此, 皆就所住之人而對淨土加以分類. 其中, 智顗與吉藏之前三土․元曉之後三土․慧遠之前二土及眞淨土中之離妄眞土, 相當於果報土 ; 慧遠眞淨土中之純淨眞土․智顗與吉藏之第四土․元曉之初土等, 則爲佛一人所住之眞淨土. [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觀無量壽經義疏(吉藏)․法華義疏卷十․維摩經疏菴羅記卷七․卷八]. ②佛之報身所居之土. 又作實報土․眞實報土. 與受用土同義. 卽酬報佛於過去因位之願行所成之淨土. 故佛之報土, 乃由因位無漏之行業所熏發而顯現無量莊嚴之淸淨刹土 ; 此土爲第一義諦所攝, 能不被劫火等所燒盡. 如極樂淨土卽爲法藏比丘(阿彌陀佛因地之名)四十八願所成之報土. 佛地經論卷一謂佛之報身有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二種, 隨之, 其所居之土亦分爲自受用身土及他受用身土. 吉藏於法華義疏卷十謂應身(卽報身)有內應身及外應身, 土亦有內應身土․外應身土. 此內應․外應二土, 相當於佛地經論所說之自受用土․他受用土 ; 其中, 內應自受用身土爲常住而不毁壞, 外應他受用身土則爲無常, 終將盡滅. 迦才之淨土論卷上亦擧出報土有實報土․事用土二種, 前者人土同體, 唯佛能見, 後者爲人土別體, 初地以上之菩薩隨分得見, 其所見隨其階位而有粗妙之異. 此外, 智儼之華嚴經孔目章卷一之十種淨土章及法苑珠林卷十五․遊心安樂道等, 皆擧出報土有實報土․事用土二種. 但慧遠於所立事淨․相淨․眞淨三種淨土中, 將眞淨土區別爲菩薩所感之離妄眞土, 及佛所得之純淨眞土二種 ; 又將後者分爲法性․實報․圓應等三土. 智顗維摩經略疏卷一則認爲在菩薩所感之實報土外, 別無報佛所居之淨土 ; 卽於所立四土中, 以凡聖同居土及方便有餘土爲應佛所居, 實報無障礙土爲報佛所居(卽斷無明之菩薩所居), 常寂光土則爲法身所居(卽諸佛如來所居). 又吉藏於淨名玄論卷八之中, 亦主張應土卽報土之說. [金剛仙論卷五․成唯識論卷十․大乘玄論卷五․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大乘義章卷十九․略論安樂淨土義․法華經玄義卷七上․法華文句卷十上․仁王經疏卷三․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末․釋淨土群疑論卷一․維摩經疏菴羅記卷七](參閱四土1647․受用土3100)
【보통원普通院】
p4995-上→ 唐代以降, 爲參詣五臺山者, 在其沿道建有夜宿․飮食之設施, 稱爲普通院. 大宋僧史略卷上創造伽藍條擧出六種伽藍之名, 第六卽爲普通. 日僧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二開成五年(840) 四月二十三日條, 對於上房之普通院有如下記載, 普通院常供有飯粥, 不論僧俗來集便宿, 有飯卽與, 無飯不與. 以其不妨僧俗之赴宿, 故稱普通院. 除五臺山施設普通院外, 至僧伽和尙之遺蹟泗州(安徽)普光王寺之巡禮路亦有類似之設施. 據咸淳臨安志載, 普陀山(浙江)等聖蹟之巡禮路存有接待寺․接待院等類似之施設, 且房山(河北)雲居寺有義飯廳. 更有長安之光宅寺․保壽寺等以充當科試者之宿舍爲著稱. [唐會要卷七十六科擧․長安志卷八․唐代佛敎史の硏究(道端良秀)]
【보통합장普通合掌】
p4994-下→ 又稱普通印. 爲密敎所結印契之一. 其印相在金剛․胎藏兩界修法中有所區別, 卽在金剛界法中爲金剛合掌, 在胎藏界法中則爲蓮華合掌. 如胎藏現圖曼荼羅釋迦院中之如來捨菩薩․如來喜菩薩․如來悲菩薩等之印契皆作普通合掌.
【보특가라補特伽羅】
p5270-中→ 梵語 pudgala. ①又作富特伽羅․弗伽羅․福伽羅. 譯爲人․衆生․數取趣․衆數者. 指輪迴轉生之主體而言. 數取趣, 意爲數度往返五趣輪迴者. 乃外道十六知見之一. 卽我之異名. 或單指人之意而言. 佛敎主張無我說, 故不承認有生死主體之眞實補特伽羅(勝義之補特伽羅), 但爲解說權便之故, 而將人假名爲補特伽羅(世俗之補特伽羅). 然部派佛敎中, 犢子部․正量部․經量部等, 卻承認補特伽羅爲實有. 又補特伽羅與人同義, 如法蘊足論卷二將修行果位四雙八輩稱爲四雙八隻補特伽羅. [大般若經卷四○九․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三․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三․玄應音義卷二十二]. ②耆那敎中, 解作物質之義. 具有色․香․味․觸, 其本質特點爲缺乏意識, 分二類 : 一爲地․水․火․風等原子, 係永恆不可分的 ; 另一類則爲原子所構成之複合體.
【보특령격布特寧格】
p1903-中→ (Böhtlingk, Otto Von; 1815~1904)德國之梵語學者. 蘇俄學士院會員(1855). 曾致力於梵文原典之刊行․翻譯, 及辭典之編纂. 與羅特華爾特(Loth, Walter Rudolf Von; 1821~1895)共同編纂梵文大辭典(Sanskritwörterbuch), 計七卷, 前後共歷二十三年(1853~1875), 對促進印度學之硏究, 功績甚大. 其後, 又完成一部梵文小辭典七卷(1879~1889), 及波膩尼文典(Pāṇini's Grammatik mit Übersetzung, 1887). 此外, 著作尙有 Acht Bücher grammatischer Regeln, 2 vols., 1839~1840 ; Sanskrit-Chrestomathie, 1845 ; Über die Sprache der Jakuten, 1851 ; Indische Sprüche, 3vols., 1870~1878(2); Kāvyādarśa, 1890.
【보포布袍】
p1903-下→ 係由道服改作而成之法衣, 爲日本佛敎所用. 其形制, 黑色而袖小, 腰下不作褶, 袖口下方與兩脅下安置紐帶子. 冬天可採用毛料, 夏季則用紋紗裁製之.
【보해寶海】
p6751-中→ ①謂珍寶之海, 比喩功德無量無邊. 形容阿彌陀佛誓願救度衆生, 不捨棄․不分別․不厭離, 悉皆引導攝受, 如同大海不厭細流, 其功德無量無邊. [無量壽經優波提舍]. ②寶海梵志之略稱. 世尊於過去世爲寶海梵志, 曾於寶藏佛所諸天大衆之前, 得成就大悲心, 立五百誓願, 以救度衆生. [悲華經卷二]. ③(474~553)北周僧. 巴西閬中(四川)人, 俗姓龔. 自幼卽有出家之志, 於天監年間(502~519), 南下依止金陵之法雲, 修習成實論. 梁武帝於同泰寺講涅槃經時, 師受敕與帝議論佛性義. 後歸返蜀中, 居謝鎭寺, 大弘敎法. 梁元帝承聖二年示寂, 世壽八十. [續高僧傳卷九]
【보행왕정론寶行王正論】
p6744-中→ 梵名 Ratnāvalī(寶花環之意). 全一卷. 龍樹著, 陳代眞諦譯(557~569).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本論計分五品, 卽安樂解脫品․雜品․菩提資糧品․正敎王品․出家正行品等. 此係龍樹居於大乘佛敎之立場, 對寶行王(梵 Śāṭavāhana)所說之政道論, 故甚受一般人所重視. 第一品說佛敎之世界觀, 復批判外敎, 竝述及業及緣起之敎義. 第二品列擧善惡之行爲, 以勸善誡惡. 第三品說明由於善行卽可成就偉大王者與佛之功德, 王者必建寺塔․佛像, 以奉獻社會. 第四品詳述王者之道. 第五品述菩薩之十地思想, 竝說佛道修行之道. [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七]
【보향합성원寶香合成願】
p6751-上→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三十二願. 卽誓願淨土中之萬物皆以無量雜寶與百千種香合成.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八下):設我得佛, 自地上以至于虛空, 宮殿樓觀, 池流華樹, 國土所有一切萬物, 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 嚴飾奇妙, 超諸人天, 其香普薰十方世界, 菩薩聞者皆修佛行.
【보현보살普賢菩薩】
p5002-上→ 普賢, 梵名 Samantabhadra, 或 Viśvabhadra. 音譯三曼多跋陀羅菩薩․三曼陀風犮陀菩薩․邲輸風犮陀菩薩. 又作遍吉菩薩. 我國佛敎四大菩薩之一. 與文殊菩薩爲釋迦如來之脅士. 卽文殊駕獅子侍如來之左側, 普賢乘白象侍右側. 若以此二脅士表法, 文殊師利顯智․慧․證, 普賢顯理․定․行, 共詮本尊如來理智․定慧․行證之完備圓滿. 文殊․普賢共爲一切菩薩之上首, 常助成宣揚如來之化導攝益. 以此菩薩之身相及功德遍一切處, 純一妙善, 故稱普賢. 普賢之名始出於三曼陀羅菩薩經, 後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 據法華經普賢勸發品載, 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 守護法華之行者. 臺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 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 達成感見普賢之旨. 又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十種廣大之行願, 卽 : 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懺悔業障․隨喜功德․請轉法輪․請佛住世․常隨佛學․恆順衆生․普皆迴向. 經中一一述此十大願, 明其功德無量, 臨命終時, 得此願王引導, 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然此十大願爲一切菩薩行願之標幟, 故亦稱普賢之願海. 以此菩薩之廣大行願, 一般稱爲大行普賢菩薩. 在密敎中, 普賢與金剛薩埵同體, 列於金胎兩部曼荼羅中, 是爲密敎普賢. 金剛界曼荼羅中, 爲賢劫十六尊之一, 安置於北方四菩薩之最下位. 密號普攝金剛. 種子□(aḥ). 三昧耶形爲劍形. 形像依會之不同而有別, 微細會左手握拳安腰, 右手執利劍 ; 供養會以二手執蓮花擧於胸前, 蓮花上有利劍. 胎藏界曼荼羅中, 列於中臺八葉院之東南隅, 身呈白肉色, 戴五佛寶冠, 左手以拇指․食指執蓮花, 蓮上有火焰圍繞之利劍 ; 右手臂伸開仰掌, 屈無名指․小指. 種子□(aṃ). 三昧耶形爲蓮上劍. 密號眞如金剛. 此外, 尙有以普賢延命菩薩爲本尊之修法, 稱爲普賢延命法. 我國四川峨眉山夙爲普賢菩薩之道場, 傳爲晉代蒲翁所開創, 於聖壽萬年寺安置普賢之像, 宋太宗敕造二丈金銅像, 竝建大閣以安置, 爾後崇信甚盛. [舊華嚴經卷六十入法界品․大智度論卷九․法華義疏卷十二․大日經疏卷一․卷九](參閱普賢5000)
【보현보살항원찬普賢菩薩行願讚】
p5003-中→ 梵名 Bhadra-carī-prṇidhāna, 或 Samantabhadra-caryā-prṇidhāna-rāja.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略稱普賢行願讚. 收於大正藏第十冊. 以偈頌讚歎普賢菩薩十大願. 總計七言四句六十二頌一七三六字. 蓋此讚爲四十華嚴經最末之普賢廣大願王淸淨偈所揭出, 原有別行本, 卽相當於東晉佛陀跋陀羅譯之文殊師利發願經. [開元釋敎錄卷二十․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敎錄卷上․閱藏知津卷一]
【보현保賢】
p3725-中→ (1909~1987)山東東平人. 筆名火頭僧. 幼出家, 先後就學於弘慈佛學院․湛山寺佛學院, 竝任輔講. 曾創瑜伽佛學院於濟南. 民國四十六年(1957)抵香港, 弘法無懈, 護法論辯之文字, 常見於香港佛敎雜誌.
【보현普賢】
p5000-中→ 華嚴宗將斷絶一切言語思慮之佛境界, 稱爲性海果分, 卽毘盧遮那佛之法門 ; 相對於此, 應衆生機緣而說敎之緣起因分, 卽普賢菩薩之法門. 普賢菩薩在人格上乃等覺位之菩薩, 由理而言, 則象徵理․定․行, 爲諸佛之本源, 亦爲一切諸法之體性, 若入果位, 稱爲性海. 故信․解․行․證一切普法者, 不問凡聖, 皆稱爲普賢, 體悟此種一乘普賢之大機境界, 稱爲普賢境界. 華嚴孔目章卷四擧有三乘普賢․一乘普賢二種, 每種復各有人․解․行三重, 故稱六種普賢. 於三乘普賢中, 人乃法華經所說之普賢菩薩 ; 解乃法華經所說之會三歸一等趣入一乘之正解者 ; 行乃法華經普賢品所闡明之普賢行. 於一乘普賢中, 人係見於華嚴經入法界品之普賢菩薩 ; 解係指華嚴經普賢品六十行門中所說普遍與深入乃互相融合不可思議之境界 ; 行係指華嚴經離世間品之十種普賢心及十種普賢願行法. 又普賢行願, 指十大願, 卽 : (一)禮敬諸佛, 常禮敬一切佛. (二)稱讚如來, 常稱讚如來之德. (三)廣修供養, 常侍奉一切佛, 竝豫最上之供養. (四)懺悔業障, 常懺悔無始以來之惡業, 竝遵守淨戒. (五)隨喜功德, 常隨喜一切佛․菩薩乃至六趣․四生所有之功德. (六)請轉法輪, 常禮請一切佛宣說敎法. (七)請佛住世, 請求佛․菩薩不入涅槃, 而能住於世間說法. (八)常隨佛學, 常隨毘盧遮那佛, 而學佛之敎法. (九)恆順衆生, 應衆生種別, 而作種種供養. (十)普皆迴向, 將以上功德, 迴向於一切衆生, 以完成佛果之願. 若能將以上十種行願相續不斷實踐力行, 則可完成普賢菩薩之諸行願海. 又人若能以深信之心, 受持大願, 或讀誦或書寫, 亦可得種種功德.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參閱三聖圓融觀643)
【보현寶賢】
p6762-中→ (401~477)劉宋比丘尼. 陳郡(河南)人, 俗姓陳. 十六歲喪母, 三年服喪中卽不食米穀, 僅以葛․芋等野蔬果腹, 亦不著絲帛, 不坐床席. 至十九歲出家, 住於建安寺, 操行精純, 博通禪․律諸學. 文帝․孝武帝․明帝等皆禮遇有加. 泰始元年(465)敕任普賢寺主, 次年復敕任都邑僧正. 在任期間, 行事淸簡, 安衆惠下, 世益敬重. 昇明元年入寂, 世壽七十七. [比丘尼傳卷二寶賢尼傳]
【보현사普賢寺】
p5001-中→ 位於臺灣高雄市. 爲佛光山高雄別院. 於民國七十二年(1983)十二月二十五日安座佛像, 正式啓用. 早於五十二年, 星雲大師於高雄市壽山公園內創建壽山寺, 之後又於佛光山開山, 壽山寺卽負起接引高雄市信徒之責, 竝成爲對外聯繫之中心, 地位愈形重要. 二十多年來, 致力弘法利生之工作, 信衆日漸增多, 頗有場地不敷容納․度衆不克週全之苦, 幾經籌措, 遂創建本寺. 以實踐普賢菩薩之大行精神爲標的, 弘揚人間佛敎之理想, 故命名普賢寺. 本寺經常擧辨各種弘法活動, 如都市佛學院之設置, 每週定期上課三天, 敦聘法師說法, 信衆就學者甚爲踴躍. 慈惠法師爲首任住持, 七十四年, 由依日法師繼任.
【보현삼매普賢三昧】
p5001-上→ 爲普賢菩薩之修法, 有顯密二法. (一)就顯敎而言, 卽依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及法華經所說, 以普賢菩薩爲本尊, 諦觀諸法實相中道之理, 懺悔六根之罪障. 若成就此三昧, 則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 示現於道場. (二)就密敎而言, 卽依普賢金剛薩埵念誦儀軌所說, 若身口意之三密與佛相應, 則現成普賢之身, 稱爲普賢三昧.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上(大一八․二七二上) : 依普賢三昧體, 及金剛三昧微妙堅牢和合力故, 出現普賢大菩薩身. 又普賢․文殊二大士爲一雙之法門, 普賢菩薩主司一切三昧, 文殊菩薩主司一切般若, 助佛敎化, 故相對於文殊般若而稱普賢三昧.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八(大三五․四四一下) : 普賢三昧自在, 文殊般若自在.[法華三昧懺儀․摩訶止觀卷二下](參閱法華三昧3396)
【보현색신普現色身】
p4993-下→ 謂諸佛菩薩爲方便攝化衆生, 故順應衆生之根機而示現種種色身. 如法華經所載觀世音菩薩示現三十三身, 尋聲救苦, 以及妙音菩薩之現身攝化 ; 又密敎大日如來於胎藏界曼荼羅中所流出之諸尊皆是其例. 此外, 可顯出力用之根源者, 稱爲普現色身三昧, 入於此三昧卽可現出佛․菩薩之種種色身. 此與等流法身之異同, 有甚多論諍.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大日經疏卷二․法華經科註卷八]
【보현색신삼매普現色身三昧】
p4994-上→ ①謂諸佛菩薩爲方便攝化衆生, 示現種種色身時所入之三昧. 又作現一切色身三昧․普現三昧. 如法華經中妙音․觀音之現身, 卽依此三昧之力用. 法華經妙音菩薩品(大九․五六中) : 華德菩薩白佛言 : “世尊!是妙音菩薩深種善根. 世尊!是菩薩住何三昧, 而能如是在所顯現度脫衆生?』佛告華德菩薩 : “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 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 能如是饒益無量衆生.” . ②謂密敎眞言行者中普門之大機, 觀曼荼羅海會之諸尊於一心不亂之三昧. 又作普眼三昧. 大日經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五中) : 若於大悲藏雲海中一心不亂, 名普眼三昧, 亦名普現色身三昧.[法華經藥王品]
【보현연명법普賢延命法】
p5001-下→ 謂以普賢延命菩薩爲本尊, 爲除障延命所修之法. 其修法之儀則爲 : 安置普賢延命像, 正面爲大壇, 左側爲聖天壇, 右側甲冑形之火爐爲護摩壇, 四隅爲四天王壇, 東方天壇之左側設十二天壇, 本尊前七層上各燃七輪燈, 道場之周圍懸掛雜色幡, 以大幕隔內外, 幕外設伴僧之座, 行法中不斷讀誦金剛壽命陀羅尼經, 結願時於大壇上更置二十一小壇. 本尊普賢延命有二十臂, 左十臂持蓮花․劍․輪․舌․羯磨杵․甲冑․牙․金剛拳․鎖․鈴 ; 右十臂執五鈷杵․鉤․箭․拳․寶珠․日輪․寶幢․三鈷杵․三鈷鉤․羂索, 趺坐於白象上之蓮華座. 所乘之象, 有一身三頭․三身三頭․四身四頭等不同. 此修法係基於金剛壽命陀羅尼念誦法而來, 該儀軌謂, 若人每日受持念誦金剛壽命眞言各三時, 每時各千遍, 則過去所有惡業因緣․短命夭壽, 皆轉而信心淸淨, 業障消滅, 更增壽命. [一切諸如來心光明加持普賢菩薩延命金剛最勝陀羅尼經․阿娑縛抄卷二一五諸法要略抄]
【보협인다라니寶篋印陀羅尼】
p6761-中→ 全稱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卽積聚一切如來全身舍利功德之陀羅尼, 凡四十句, 出自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書寫․誦讀此陀羅尼, 或納入塔中禮拜之, 能消滅罪障, 免於三途之苦, 壽命長遠, 得無量功德. 又爲納藏此神咒所造之方形塔, 稱寶篋印塔, 於四角刻佛像或種子. 五代十國之吳越王錢弘俶依經中所說, 鑄八萬四千小寶塔, 納此神咒, 頒施四方, 爲著名之事例. [一切如來正法祕密篋印心陀羅尼經]
【보협인탑寶篋印塔】
p6761-中→ 安置寶篋印陀羅尼之塔. 依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所說, 一切如來全身舍利積聚之七寶塔中, 藏有寶篋印陀羅尼密印, 具大神驗威德;故若有人造像立塔, 供奉寶篋印陀羅尼, 卽成七寶所成之塔, 亦卽奉藏三世如來之全身舍利. 古來造立此塔之風甚盛, 如五代十國之吳越王錢弘俶以銅造立八萬四千座寶篋印塔, 爲世所知. 塔可由土․石․木․金․銀․銅․鉛等造立, 而以銅造․石造者居多. 依經說, 塔之上下階級․露盤․傘蓋․鈴鐸․輪樘悉爲七寶, 又說塔四角處有如來形相, 故作阿閦等四佛像, 或刻其種子. 建塔時以方形石居於下層, 上置基壇․基礎․塔身․笠․相輪等, 愈向上愈狹窄, 頂端呈尖狀笠形;笠之形式最具特徵. [佛祖統紀卷四十三]
【보호寶號】
p6758-上→ 爲佛菩薩名號之敬稱. 後世亦用以稱祖師之名號.
【보홍普弘】
p4981-下→ (1924~ )高雄楠梓人, 俗姓張. 幼隨祖父學佛, 蒙虛雲老和尙開示, 乃禮妙本法師爲師, 賜名義靖. 後修學法師自福州鼓山湧泉寺來臺, 師乃從之硏習經藏, 賜名梵齡. 十四歲受戒於鼓山湧泉寺. 返臺後再禮德融法師爲師, 授字探源, 法名普弘. 十六歲負笈日本, 入駒澤大學, 三十五歲學成返臺, 遊化四方, 弘揚大乘佛法. 民國五十五年(1966)晉任高雄禪海佛寺住持. 禪海佛寺位於楠梓區, 原爲在家居士陳普織自建之茅堂, 民國十六年改建瓦舍, 名爲百善堂. 二十二年改名禪海佛堂, 二十六年再更名爲禪海佛寺. 由道光法師任住持, 辨有佛敎講習會等, 以弘揚正法. 四十八年重建, 寺內有七層靈塔一座.
【보화普化】
p4980-上→ (?~860)唐代禪僧, 日本禪宗支派普化宗之祖. 籍貫․世壽均不詳. 資性異人, 師事馬祖道一之門人盤山寶積, 密受眞訣, 深入堂奧. 寶積示寂後, 師卽遊化北地鎭州. 出言佯狂, 行爲簡放, 居處不定, 凡見人無分高下, 皆振鐸一聲, 而唱(卍續一三八․七一下)明頭來明頭打, 暗頭來暗頭打, 四方八面來旋風打, 虛空來連架打一偈, 此偈盛傳於禪林, 被稱爲普化四打活․普化鈴鐸偈. 師又常出入城市或塚間, 時而歌舞, 時而悲號, 時人稱之爲普化和尙. 一日, 師入臨濟院喫飯, 臨濟義玄謂其大似一頭驢, 師乃以驢鳴對之, 竝謂(大五一․二八○中) : 臨濟小廝兒, 只具一隻眼.咸通(860~873)初年, 將示寂時, 擎挾棺木, 巡街徇戶告辭云 : 普化明日去東門死也.郡人相率送出城門, 師厲聲揚言 : 今日葬不合靑烏.經二日出南門, 人亦隨送, 又謂 : 明日出西門方吉.如是出而還返, 人煩意怠, 送者漸少. 第四日自擎棺木出北門外, 振鐸入棺而示寂. 宋代時, 日本心地覺心來我國習禪, 仰慕師振鐸狂歌以寓禪意之遺風, 數年後歸返日本, 建立普化庵, 久之從習者漸多, 遂成普化宗一派. [宋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十․聯燈會要卷七․五燈會元卷四․釋氏稽古略卷三](參閱普化宗4981)
【보화寶華】
p6755-中→ 謂至寶之妙花. 法華經譬喩品(大九․一一中):若欲行時, 寶華承足.又寶華叢集無數, 稱爲寶華聚. 法華經見寶塔品(大九․三三下):以天寶華聚, 散多寶佛及釋迦牟尼佛上.此外, 亦有稱說法之高座(須彌座)爲寶華王座. [碧巖錄第七十四則]
【보화사普化寺】
p4980-下→ 位於山西五臺山臺懷鎭東隅山麓. 創建年代不詳, 明淸時重修, 民國初年增建玉皇閣, 故又稱玉皇廟. 寺區林蔭蔽日, 風景優美. 寺內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大士殿․玉皇閣及兩廂廊廡, 左右還有禪堂․僧舍․呂祖閣等建築. 天王殿四周鑲鏤花卉․人物及佛傳故事, 殿內供奉彌勒․韋陀及四大天王 ; 大雄寶殿正面爲釋迦․文殊․普賢華嚴三聖, 前側有護法金剛, 後方則爲彌陀․觀音․大勢至西方三聖, 兩側塑有十八羅漢 ; 殿後檐明間設板門一道, 兩側各塑菩薩一尊, 左爲文殊, 右爲觀音, 各像皆衣飾柔麗, 神態自然, 其中, 文殊菩薩塑爲男性老者, 甚爲罕見.
【보화산지寶華山志】
p6755-中→ 凡十五卷. 淸代劉名芳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寶華山位於江蘇句容, 相傳爲梁代寶誌禪師道場, 因年代久遠而荒廢. 至明萬曆年間, 妙峰禪師建銅殿, 號聖化隆昌寺, 淸康熙敕賜慧居寺, 因之著名於世. 時有劉名芳爲撰山志, 分爲二十四門:山圖․形勝․星野․山水․建置․古蹟․靈異․高僧․律師․碑銘․碑記․塔銘․詔敕․奏疏․公移․記․賦․序․傳․贊․考․書․啓․詩. 乾隆年間, 沙門聖性爲之整理刊行. 本志雖以山志名之, 然實爲慧居寺而作.
【보화종普化宗】
p4981-上→ 爲日本臨濟宗之一派, 以我國唐代普化禪師爲鼻祖. 又稱普化禪宗․虛無宗. 在日本則以心地覺心(無本覺心)爲始祖, 以明暗雙打, 虛無吹簫爲宗旨. 此宗徒衆稱爲普化僧․虛無僧․薦僧․暮露(襤褸之意) ; 蓄髮, 未制戒行, 胸前佩掛袈裟, 頭戴深編笠, 吹奏尺八以乞討米錢. 普化爲盤山寶積之法嗣, 後赴鎭州, 言行佯狂, 悲號歌舞, 常往來於城市․塚間, 手振一鐸, 口中誦偈, 時人稱奇. 其時, 河南府有張伯者, 因傾慕普化之風範, 遂以竹管仿鐸音, 稱之爲虛鐸. 其後又有張金․張範․張雄․張參等人傳承其風. 張雄曾入舒州靈洞護國寺修禪. 時値日本心地覺心於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 日本建長元年)來華, 至護國寺禮謁無門慧開, 而與張參爲同門, 一日聞張參吹奏虛鐸, 歎賞其淸調妙曲, 乃就其敎, 盡稟祕奧. 建長六年, 覺心攜張參之徒寶伏(法普)․僧恕(宗恕)․國作(國佐)․理正等四位居士返日. 在紀州由良創建興國寺(原稱西方寺), 於山內建普化庵, 又稱廣化庵, 是爲日本普化宗之濫觴, 現今該地仍稱爲普化谷, 或風化谷. 其後, 該宗以金先派․寄竹派爲主流, 各以一月寺․明暗寺爲主. 其中, 寄竹派盛唱尺八吹簫禪, 其托鉢僧行脚全國, 弘揚 明暗尺八. 至鎌倉末期, 浮浪之徒多能吹尺八, 漸混入寄竹派. 江戶時代, 此宗已呈現浪人集團之型態 ; 其時, 幕府常以彼等作密偵, 給豫種種特權, 竝爲之建立鈴法寺, 由是權勢日張, 弊端迭起. 德川中期以後復衍生諸多流派, 弊害更甚. 弘化四年(1847), 幕府禁斷特權優遇, 至明治四年(1871)該宗更被廢止, 宗徒多被編入民籍. 後於明治二十一年, 該宗宗徒會合, 致力復興, 遂獲准再興伽藍, 而於東福寺山內善慧院成立明暗敎會, 於由良興國寺成立普化敎會, 於京都妙光寺成立法燈敎會, 竝恢復虛無僧之行脚. 普化宗竝無依據之經典, 僅以虛無吹斷爲禪那至上之法, 亦卽藉吹奏方式而斷盡煩惱, 了悟虛無之境地. [宋高僧傳卷二十․景德傳燈錄卷十․普化宗雜記卷上․卷下․虛鐸傳記卷上]
【보화태자寶華太子】
p6755-下→ 卽寶華佛. 大智度論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下):寶華佛生時, 一切身邊有種種華色光明, 故名寶華太子.
【보회사普會寺】
p4997-上→ 位於綏遠百靈廟附近. 蒙古語稱爲錫拉木倫召. 始建於淸康熙四十二年(1703), 曾經多次修葺, 現存有正殿․山門․東西配房等建築. 本寺原爲歸綏市席力圖召之分院, 由該寺四世活佛阿旺羅布桑拉布敦所主持建造. 此地於淸朝時爲歸綏往蒙古商旅必經之地, 其南之大靑山復爲農牧産品之集散地, 本寺亦因此而負盛名.
【복갈사卜羯娑】
p504-下→ 梵語 pulkasa. 又作補羯娑. 有如下三義:(一)卑賤混血種族之名. (二)拾廢物或掃除糞穢․擔死屍之賤人. (三)不信因果․造惡業之邪見人. [瑜伽論記卷三上․慧琳音義卷五․可洪音義卷一]
【복강覆講】
p6614-下→ 又作覆述. 聞師講授後, 弟子能重述其師之所講者, 稱爲覆講. 法華玄義卷六下(大三三․七六一中):彼佛八千劫說經, 十六王子八萬四千劫覆講.[法華義記卷七․續高僧傳卷十靖崇條]
【복개福蓋】
p5860-中→ 謂福德覆身, 卽由修行諸善業而得種種福利加被其身.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一(大三二․七一九中) : 樂持淨戒, 讀誦經典, 如是作已, 汝諸比丘!於其福蓋, 速得圓滿.
【복개정행소집경福蓋正行所集經】
p5860-中→ 凡十二卷. 龍樹集, 宋代日稱等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內容輯錄能成就福德覆身之諸正行法. 多引用佛說, 竝列擧佛敎所倡導之善業, 如五戒, 十善業等, 所引用之經典如央崛摩羅經, 伊羅葉龍王因緣經, 造作福業經, 難禰迦經等則多係鮮爲人知之典籍. 本經以布施, 持戒爲中心而修行諸德之見解中, 未見龍樹所說中道之空思想, 大乘思想.
【복건자福建子】
p5856-中→ 指宋代臨濟宗智朋禪師. 閩(福建)人. 號介石. 生卒年不詳. 秉性高潔而懇摯, 在浙翁如琰門下得法印. 紹定二年(1229), 初於溫州鴈山羅漢寺弘法. 其後, 歷住臨安府臨平山佛日淨慧禪寺, 慶元府大梅山保福禪寺及香山孝慈眞應禪寺, 平江府承天能仁禪寺, 臨安府淨慈報恩光孝禪寺等. 著有介石禪師語錄一卷. 又上記之寺刹除能仁寺地處江蘇外, 其餘諸寺皆在浙江境內. [續傳燈錄卷三十五, 五燈嚴統卷二十二, 禪林口實混名集卷下]
【복국사福國寺】
p5857-上→ 位於臺灣臺南. 爲高雄縣佛光山寺之臺南分院. 本寺原爲和妙法師於民國五十年(1961)籌建, 六十三年落成後開始組織福國寺靑年會, 成立布敎所及福國之聲空中布敎等弘法活動, 六十八年更傳授在家五戒, 菩薩戒. 六十九年五月禮請佛光山星雲大師爲導師. 本寺所擧辨之定期弘法活動有念佛共修會, 金剛禪座會, 及佛菩薩節日法會;其他之不定期活動有佛學講座, 書法, 烹飪硏習會, 監獄布敎, 巡迴義診等. 又本寺所附設之福國幼稚園, 七十二年度起曾連續五年榮獲全省幼稚園成績考核評定爲優等, 竝列爲七十四年度全省幼稚園敎育觀摩之示範場所, 於地方上口碑甚佳.
【복기覆器】
p6614-下→ 指器具之口朝下. 據大智度論卷十五載, 佛陀以覆器之譬喩訓示其子羅睺羅. 謂轉覆之器具, 雖注水而不入;以之比喩無慚愧之人, 其心旣已覆蓋, 雖濟之以道法, 亦難進入其心. [釋門歸敬儀卷上]
【복나僕拏】
p5754-中→ 梵語 pūṇa. 十二合掌之第四. 意譯爲初割蓮合掌. 此合掌之形式爲, 先呈未敷蓮華合掌(合十指, 掌內虛空, 稍穹隆)狀, 次則二拇指, 二小指相著, 餘指稍開敷如初開之蓮華. [大日經疏卷十三](參閱十二合掌336)
【복단伏斷】
p2164-中→ 指伏惑與斷惑. 制伏所起之惑, 而使之一時不起, 稱爲伏惑 ; 斷絶惑種, 而使之畢竟不生, 稱爲斷惑. 有漏道之對治僅能伏惑, 依無漏道方得斷惑. (參閱伏道2164)
【복덕문福德門】
p5861-中→ 二門之一. 爲智慧門之對稱. 指六度中之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等五度. 若入於福德門, 則一切罪業皆能除, 所願皆得. 大智度論卷十五(大二五․一七二中) : 欲成佛道凡有二門, 一者福德, 二者智慧. 行施, 戒, 忍, 是爲福德門;知一切諸法實相摩訶般若波羅蜜, 是爲智慧門.(參閱福智5857)
【복덕福德】
p5861-上→ ①指過去世及現在世所行之一切善行, 及由於一切善行所得之福利. 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載,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 須行不住色布施, 不住聲布施, 乃至不住法布施等, 由此不住相之布施, 其福德不可思量. [法華經方便品]. ②與善法同義. 據法華經方便品載, 於四衆中, 若比丘, 比丘尼心懷增上慢, 優婆塞心懷我慢, 優婆夷心懷不信, 如此則不能自見其過, 於戒律有所缺漏. 此類少有善法者, 實不堪受持一佛乘之法. [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五]. ③指六度中之前五度, 係相對於智慧而言. (參閱福智5857)
【복덕자량福德資糧】
p5861-中→ 二種資糧之一. 爲福德莊嚴之異名. 謂修持六度中之前五度, 如布施, 持戒等善行, 以爲證佛果之資糧. 而六度中之智慧, 卽稱爲智慧資糧.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大四五․三六六上) : 復有二因能得二果, 如大乘經莊嚴論說 : “福德, 智慧二資糧, 菩薩善修無邊際, 乃至勇猛疾歸德海岸. 』(參閱福智5857)
【복덕장福德藏】
p5861-下→ 指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定善, 散善諸行. 以此類善行能得種種福利, 猶如能納福德之藏, 故稱福德藏. 日本淨土眞宗將此藏列爲分別法義眞(眞實)假(方便)的三種法門之一, 此三法門卽稱三藏. 而福德藏乃淨土要門之方便藏;以自力修定散諸行, 得往生化土. 是爲開顯阿彌陀佛第十九願之定散諸行. (參閱三藏690)
【복도伏道】
p2164-上→ 又作能伏道. 指制伏惑障現行之有漏․無漏道力. 此伏道通有漏․無漏二道, 及加行․根本․後得三智. 其中, 有漏道由修習欣上厭下之六行觀以伏惑 ; 無漏道以無分別智斷除與定․法․愛俱起之所知障時, 因其勢力, 能令煩惱障不起現行 ; 加行智能漸伏二障之隨眠 ; 根本․後得二智則能頓伏惑障. 簡言之, 加行智與有漏道能伏道而不能斷道, 根本智․後得智與無漏道則旣能伏道又能斷道. 然說一切有部以伏道唯通世俗有漏道, 而不通無漏道, 且唯在見道以前方能伏道. [成唯識論卷十․大毘婆沙論卷一六六․俱舍論卷二十二․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大乘義章卷九斷結義](參閱斷道6565)
【복도福度】
p5856-上→ (1637~?)明末淸初臨濟宗僧. 西蜀(四川)永川人, 俗姓張. 號梅溪. 十六歲, 從東山之知如出家受業. 二十歲, 在闊浪門下受具足戒, 翌年, 參謁滇城(雲南)新興雲集寺之靈隱印文. 二十五歲, 至竇寶觀音寺受靈隱付囑大法, 而初於蓬萊永興院弘法. 康熙七年(1668)以降, 歷住忠義院, 安龍華光寺, 雲南蒙化府等覺寺, 玉閣院, 宗州觀音閣, 普安縣(四川)圓通寺, 安龍吉祥庵等寺刹. 師之示寂年代不詳, 唯於所撰十卷東山梅溪禪師語錄卷四載有六旬誕日上堂之文, 時當康熙三十五年(1696).
【복등삼업福等三業】
p5858-中→ 福業, 非福業與不動業之竝稱. 係就界之上下與感果之可愛, 非可愛等而將業分爲三種. 卽 : (一)福業(梵 puṇya-karma), 爲欲界之善業, 感生可愛果而利益有情. (二)非福業(梵 apuṇya-karma), 爲欲界諸不善業, 感生非可愛果而損害有情. (三)不動業(梵 aniñjya-karma), 爲色界, 無色界之善業, 招感不動果. 瑜伽師地論卷九(大三○․三一九下) : 福業者, 謂感善趣異熟及順五趣受善業;非福業者, 謂感惡趣異熟及順五趣受不善業;不動業者, 謂感色, 無色界異熟及順色, 無色界受善業.[正法念處經卷五十五, 俱舍論卷十五, 成唯識論卷八](參閱三業638)
【복량福亮】
p5856-上→ 日本三論宗大和元興寺之學僧. 又作福領. 本係我國隋唐時吳國人, 歸化日本後, 姓熊凝. 爲日本三論宗二祖智藏之父. 從三論宗初祖高麗僧慧灌習學三論, 兼究法相. 住於元興寺, 盛倡空宗, 後受敕任僧正. 大化元年(645)入選爲十師之一. 齊明天皇四年(658)應鎌足之請, 於山科陶原家講維摩經, 此爲南都維摩會之濫觴. 寂年與世壽皆不詳, 弟子有神泰. [扶桑略記卷四, 三國佛法傳通緣起卷中, 元亨釋書卷十六]
【복력태자福力太子】
p5851-上→ 昔時, 有眼力王者, 善理國政, 威神廣大;王后名爲廣照, 曾以金寶廣行布施, 竝爲大衆宣說法要. 後生一子, 容止端嚴, 具足天中吉祥福力勝相, 故命名福力, 卽爲福力太子. 據福力太子因緣經卷一載, 諸比丘會集, 談論何種行業最殊勝, 阿難謂色相行業最勝, 阿尼樓陀謂工巧行業最勝, 舍利弗謂智慧行業最勝. 後據此請問佛陀, 佛陀以智慧最勝, 而修福因緣爲極勝, 遂說福力太子之因緣, 鼓勵比丘常勤愛樂正法, 尊重信奉供養, 由此福力得大利益.
【복례復禮】
p4940-上→ ①又稱回禮․還禮. 禪林中, 受他山․他寺之禮請時, 相對而回其禮, 稱爲復禮. 今多指回信. [敕修百丈淸規卷五遊方參請條](參閱回禮2306). ②唐代僧. 京兆(陝西)人, 俗姓皇甫. 生卒年不詳. 年少出家, 住於大興善寺. 曾隨地婆訶羅․實叉難陀等譯出經典. 高宗永隆二年(681), 太子文學(唐代管理經籍之官吏)權無二對佛敎提出二十條質疑, 師就此撰著十門辯惑論以答之, 權無二遂折服, 而爲其弟子. 另著有眞妄頌, 論眞心與妄心之關係, 竝徵請當代諸師作解答, 現存者有澄觀及宗密之答覆. 據傳師反對法藏所說假名菩薩之敎義, 竝上書奏請將法藏擯出江南. ③唐代僧. 德行高潔, 望重當時. 曾奉敕參與賢首大師法藏之譯場, 與法藏․道成等共同翻譯華嚴經入法界品. 其餘事蹟及生卒年均不詳.
【복림당福林堂】
p5855-下→ 位於臺灣新竹. 黃素蓮居士創建於淸乾隆二十二年(1757). 迄今二百餘年, 代有整建. 民國五十三年(1964)重建大殿, 寮房, 客房, 齋堂等, 堂皇整潔, 頗爲壯觀. 該寺歷來皆由在家人主持.
【복묘覆墓】
p6614-中→ 於屍體安葬後第三日之掃墓, 稱爲覆墓. 釋氏要覽卷下(大五四․三○九下):殯後三日, 再往墓所, 謂之覆墓. 杜氏云:“不載禮經, 但以孝子自迀奉後追慕所親, 又慮墳墓未完, 復往省之.” 今釋子往亦無咎, 蓋檢校之至也.
【복발伏鉢】
p2164-中→ 又作覆鉢. 乃指塔頂上如倒覆之鉢的部分, 係由印度半球狀塔身之建築演變而來. (參閱相輪3911)
【복발覆鉢】
p6614-中→ 指向下之半球體, 狀如倒覆之鉢. 卽於佛塔塔身之上所作半圓之覆鉢形狀. 俗稱斗形. 於各種樣式之佛塔中, 形制最古者爲覆鉢形塔, 係由欄楯․基壇․塔身․覆鉢․平頭․輪竿․相輪․寶甁等各部分組成. 依印度佛塔古制, 覆鉢爲九輪之基部, 其上設置露盤. 今則以露盤爲相輪之基部, 上安置覆鉢, 與古制有異. (參閱九輪158․承露盤3254․相輪3911․塔5421)
【복福】
p5850-中→ 梵語 Puṇya, 巴利語 Puñña. 又作功德, 福德. 指能够獲得世間, 出世間幸福之行爲. 阿含經將善行分爲出世間無漏梵行(淸淨行)與世間有漏福德二種. 福德卽指布施等行爲, 係成爲生天之因的在家修行. 部派佛敎將衆生繫於三界(世間)之業, 分爲福, 非福, 不動等三業, 而以福業爲招感欲界善果之因. 此係將福限定於世間之一例. 大乘則將六度之行分爲福, 智二業, 而將以智慧爲體之行爲以外的一切, 稱爲福業, 且視之爲成佛之因, 此乃通於出世間之福的一例. 觀無量壽經亦將生於淨土之因的修行分爲定善(使心集中一事而不散亂時所修之善)與散善(以日常心所修之善). 散善又分三福, 係根據十六觀之最後三觀所說, 與九品之往生有關, 故稱爲二善三福, 三福九品. 三福卽 : (一)世福, 世間之道德. (二)戒福, 佛所制定之戒律. (三)行福, 大乘自行化他之善根. 至於慧遠等則認爲十六觀全部爲觀(智業, 定善), 以三福爲福業, 主張修福智二業卽可往生. 但善導認爲, 三福爲正因, 九品爲正行, 三福與九品均含攝於散善, 故三福乃無法修觀之劣機(能力素質低劣)的往生修行. 日僧源空則認爲三福與九品乃方法之不同而已. 修福業而得幸福, 稱爲福因福果. 又由於布施豫僧伽, 卽可得福果, 故作爲布施對象之僧伽, 有生福德之意, 遂稱僧伽爲福田. 此外, 供旅人及貧窮者所使用之宿舍, 稱爲福舍(梵 puṇya-aśālā,音譯奔攘舍羅).
【복覆】
p6614-上→ 梵語 mrakṣa , 巴利語 makkha. 心所(心之作用)之名. 爲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卽恐名譽將墮而隱藏自己之過惡, 不發露悔過之行爲或精神作用. 俱舍宗以之爲小煩惱地法之一, 十纏之一;唯識宗則以之爲小隨惑之一. 依大毘婆沙論卷四十載, 覆爲貪著名利, 或由無知, 故覆藏自罪;爲貪․癡二者之等流. 又因自在起之故, 乃爲修道所斷除之煩惱, 與五受中之憂․喜二受相應. [俱舍論卷二十一․成唯識論卷六․品類足論卷三․雜阿毘曇心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五十四]
【복분福分】
p5851-下→ 爲道分之對稱. 係二分之一. 福者, 功德之義;得福德之部分, 卽稱爲福分. 如招感世俗幸福之五戒, 十善等行法. 反之, 招感出世果之發菩提心行, 則稱爲道分. 華嚴五敎章卷二(大四五․四九○下) : 以小乘中偏修智分不修福分, 是故臨成佛時, 更於百劫別修彼業.
【복사보이福斯保爾】
p5857-中→ (Fausböll, Michael Viggo; 1821~1908)丹麥之印度學學者, 巴利語言學創始者. 受拉斯克(Rask, Rasmus Kristion)及韋斯特格(Westergard, Niels Ludwig)之薰陶. 一八七八年, 任哥本哈根大學敎授, 硏究印度古代學, 尤其專注於南傳巴利佛典, 當時巴利語學尙在草創期. 一八五五年, 校訂出版巴利語法句經之原典(Dhammapadam, Ex tribus codicibus Havniensibus Palice edidit, Latine vertit, excerptis ex Commentario Palico nostique illustravit V. Fausböll. Havniae, 1855), 此爲具有學術價値之最初出版的巴利原典. 繼而又刊布多種本生經之原典抄本及英譯本, 一八九七年出版本生經大集七卷(The jāṭ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 Being Tales of the Anterior Births of Gotama Buddha, London, 1875~1897), 歷二十餘年始告完成. 此外, 更出版巴利語經集之英譯(The Suttanipāṭa, SBE. X, pt. II, 1881)及其原典與語彙(2 vols. I, Text; II, Glossary, 1884~1893).
【복사福舍】
p5855-下→ 梵語 puṇya-aśālā. 音譯奔攘舍羅. 爲供應旅人及貧者所使用之宿舍. 在印度各處皆有設置此種宿舍之風習, 以方便一般人使用. 大唐西域記卷四磔迦國條載, 此國已往多設有福舍, 以供給貧匱者, 或施藥品, 或施食物等, 令行旅無虞匱乏. 又同卷秣底補羅國恆河門條載, 常有遠方數百千人集於此地澡濯, 樂善諸王遂建立福舍, 以供大衆之需. 於印度境外之劫盤陀國亦有此類設置. 此外, 於雜阿含經卷三十六, 十誦律卷十二等, 則稱此類宿舍爲福德舍. [大唐西域記卷十二]
【복사複師】
p5914-上→ 爲華嚴宗之僧職. 乃重複論述講師之言說而使義理更明之僧.
【복산사福山寺】
p5851-上→ 位於臺灣彰化. 爲高雄縣佛光山之彰化分院. 民國六十四年(1975)四月破土興建. 全寺佔地二甲, 已完成之建築有大雄寶殿, 放生池, 寮房, 敎室, 朝山會館, 辨公大樓等. 高速公路未完成前, 本寺爲南北佛敎徒交流之橋樑, 及南北旅遊朝拜之休憩中心. 現爲佛光山文化出版事業和敎育推展之重鎭. 現任住持爲慈怡法師. 寺中設有 : (一)佛光出版社編輯部, 此機構專事整理, 編纂佛敎典籍與佛書出版. 主要工作爲 : (1)編印適於現代人使用之佛光大辭典. (2)編印佛光大藏經, 係將已有之各版藏經, 豫以重新校勘, 分段, 標點, 注釋, 解題. (3)編印佛敎史年表, 將佛陀時代迄今二千五百餘年之佛敎史實, 包羅中外各國, 豫以系統之表格化, 爲數十年來國人所編最完整之佛敎年表. (4)編印一般佛敎書籍. 在此服務之僧俗二衆, 皆具有學士以上之學歷. (二)福山佛學院, 此爲福山寺培養弘法人才之敎育機構. 創建於民國七十二年九月, 院長慈怡法師. 爲目前極具水準的佛敎學院之一. (三)念佛會, 此爲成人信衆之念佛共修會, 每週六晩上集會, 課程包含行解二門. (四)福慧念佛會, 由信徒提供地點, 設置於彰化市內之布敎所, 每週二晩上由慈怡法師領導信衆共修, 竝講解佛法. 福山寺之弘法事業, 除前述外, 每年另又擧辨各種定期及不定期之法會. 近年來每年更籌辨彰化, 臺中, 南投等各縣市之大型佛學講座, 恭請星雲大師講演, 以接引中部地方信衆, 每次講座, 聽衆均達萬人之多.
【복상법신福相法身】
p5856-下→ 二種法身之一. 爲智相法身之對稱. 卽受持敎法而爲他人言說. 若布施大千世界之七寶, 不如說四句偈文之福德爲大, 由此福相而得法身之住處, 故稱福相法身.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大四五․三六二上) : 由於化身聽聞言敎, 言說法身因故, 當成佛果, 能生智, 福二種法身.(參閱二種法身228)
【복생천福生天】
p5851-下→ 梵名 Puṇya-prasava. 爲色界十八天之一, 卽第四禪中之第七天. 音譯波栗推訶, 維呵. 意譯生福, 得福, 受福, 無量光, 無量嚴飾, 無量密身, 廣妙, 用果. 據立世阿毘曇論卷六載, 生於此天者, 受用智, 念, 捨等相應之福, 故稱生福. 據順正理論卷二十一載, 此天乃勝福者往生之處所, 故稱福生. 又立世阿毘曇論卷七載, 由中品四禪相應之業可生此天, 其壽量爲四百大劫. 雜阿毘曇心論卷二, 彰所知論卷上等則謂, 此天壽量二百五十劫, 身量二百五十由旬.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 道行般若經卷三, 俱舍論卷八, 法苑珠林卷二, 卷三]
【복성福城】
p5856-下→ 指善財童子參詣文殊菩薩之處所. 依八十華嚴經卷六十二入法界品載, 文殊菩薩於南行途中止住福城東方之莊嚴幢娑羅林中, 往昔諸佛曾於此敎化衆生, 又有一大塔廟, 係釋尊往昔修菩薩行時捨棄無量難捨之處. 善財童子聞悉文殊在此, 卽來請益. 其時, 善財童子已了悟根本智, 而更欲學菩薩行, 修菩薩道以得差別智, 故依文殊菩薩之指示而南遊, 經一百一十城, 參見五十三善知識. 六十華嚴經卷四十九, 稱福城爲覺城, 四十華嚴經卷四, 則稱之爲福生城.
【복수론사服水論師】
p3291-下→ 印度古代二十種外道之一, 彼等以水爲萬物之生因. 此外道以水爲萬物之根本, 能生天地․有情無情等一切物, 下至阿鼻地獄, 上至阿迦尼咤天皆以水爲主;又水能生物, 亦能壞物, 故稱涅槃. 據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日經疏卷一載, 於三十種外道中之第二地等變化外道, 計執地․水․火․風․空等五大爲眞實, 且各爲衆生萬物之生因, 若供養承事, 乃得解脫. 其中, 計執水之外道, 恐係相當於服水論師. [中觀論疏卷三本․外道哲學]
【복수향하합장覆手向下合掌】
p6614-中→ 密敎十二合掌之第十一. 卽二掌俱覆, 二拇指相竝, 以二中指之指頭相觸接. 所謂十二合掌乃合兩掌所作之十二種印相. 密宗以此十二種合掌之形式, 與另外六種拳印同爲諸印契之基礎, 故稱之爲印母. [大日經疏卷十三․大日經義釋卷八](參閱十二合掌336)
【복식復飾】
p4940-上→ 指還俗. 一度落飾而出家者, 再蓄髮爲俗人, 稱爲復飾.
【복안사福安寺】
p5855-中→ 位於臺灣桃園. 達明法師創建於民國三十七年(1948), 始稱福安堂. 後因信徒日增, 原址不敷使用, 遂購寺前土地三百坪, 於四十五年增建四層大樓一棟, 四十八年改稱福安寺. 大樓工程於五十年完竣.
【복엄사福嚴寺】
p5862-中→ ①位於湖南衡山擲鉢峰下, 距磨鏡臺約半公里. 創建於南朝陳廢帝光大元年(567). 天台宗二祖慧思曾久居本寺, 宣講般若經, 中論等般若中觀之經典, 故於當時, 本寺多被稱爲般若寺, 般若道場. 至唐代, 禪宗高僧懷讓禪師亦棲止本寺, 故世有南嶽懷讓之稱.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改寺名爲福嚴寺. 現存之寺爲淸同治九年(1870)所重建者. 依山勢而建, 磚木結構, 有僧房, 藏經閣, 大雄寶殿, 嶽神殿, 山門和過殿等. 山門橫額石刻天下法院, 寺後拜經臺巖上刻有極高明三字, 傳爲唐代李泌所書. 寺右有古銀杏一株, 腰圍逾五公尺, 迄今已有一千四百餘年. 寺前里許有三生塔, 卽慧思禪師之塔墓.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一六五至第一六八]. ②位於臺灣宜蘭礁溪鄕. 民國五十年(1961)由普同法師開山創建. 五十八年增建七層福嚴寶塔. 六十四年九月普同示寂後, 由宏榮法師晉任住持迄今. 六十五年重建大殿, 禮請佛光山星雲大師破土, 同時興建廚房, 寮房, 竝整修福嚴寶塔等. 七十年復建華嚴大樓. 本寺辨有華嚴佛學院, 幼稚園, 竝於電臺布敎.
【복업福業】
p5859-中→ 梵語 puṇya-karma. 指能招感人, 天福利果報之有漏善業. 據百論疏卷上之上所說, 福乃富饒之義, 修行善業能招感人, 天之樂果, 故稱爲福業. 另據增一阿含經卷十二三寶品載, 世尊以布施, 持戒(平等), 修定(思惟, 屬有漏定)等爲福業. 又稱三福, 或三福業事. (參閱福等三業5858)
【복우福遇】
p5859-下→ (1245~1313)宋末曹洞宗僧. 又作弗遇. 字還源, 世稱還源福遇禪師. 霍州(山西)靈石人, 俗姓王. 於邑中兜率寺落髮, 遍遊諸講肆, 雄辯如流, 後參謁文泰禪師於少室山, 得其印可. 初於天慶寺弘法, 至元二十六年(1289)遷住西京寶應寺. 元貞元年(1295)繼掌少室, 至大四年(1311)退居洛陽白馬寺. 皇慶二年十月示寂, 世壽六十九, 法臘四十九. [五燈會元續略卷一, 續指月錄卷十, 續燈存槀卷十一]
【복유福裕】
p5858-下→ (1203~1275)元代曹洞宗僧. 太原文水(山西文水)人, 俗姓張. 號雪庭. 字好問. 五歲解語, 日背千言. 九歲入學, 一目十行, 鄕里呼爲聖小兒. 十二歲時, 逢蒙古南侵, 故鄕淪失, 於徬徨無所依時, 得一老比丘之助, 遂促成入佛門之機緣. 首先往謁仙巖之休林古佛, 正式落髮受具足戒, 師事古佛達七年之久. 其後往謁燕京報恩寺之萬松行秀, 得行秀印可, 隨從十年間, 因學德深厚, 而名聲大顯, 來學者日增, 得以振乏起疲, 顯揚宗風. 後受招請, 初於西京少林寺弘法, 竝奉當時皇太子(世祖)之命, 營管大資戒會. 又於定宗三年(1248), 受詔兼住和林興國寺, 甚受帝室之親信. 當時新道敎全眞敎在華北一帶十分活躍, 佛敎敎團頗受壓迫, 佛, 道之對立日趨尖銳. 憲宗元年(1251), 全眞敎主李志常刊布老子化胡經及老子八十一化圖. 師卽於憲宗五年至七年間, 數次與李志常對辯, 志常皆敗, 道藏中之僞經遭焚毁, 道觀二三七所歸還佛敎, 師則受賜號光宗正辯. 未久, 師返故里受敕建立報恩寺, 又陸續在和林, 燕京, 長安, 太原, 洛陽等地營建寺院, 普及敎法. 晩年歸隱嵩陽少林寺, 至元十二年示寂, 世壽七十三. 門下有文泰, 智泰, 淨肅等. [辯僞錄五卷, 五燈會元續略卷一上, 續燈存槀卷一]
【복음경伏婬經】
p2164-上→ 全一卷. 西晉法炬譯. 此卽中阿含行欲經. 內容記述給孤獨長者分別說明求財與受用之勝劣不同. 此處之婬, 非指色欲, 而指非法求財, 蕩然無禮者.
【복인伏忍】
p2163-上→ 乃五忍之第一. 伏, 隱伏之義 ; 忍, 安忍․忍可之義. 卽地前三賢之人未得無漏智, 不能證果, 但修習觀解, 以有漏之勝智制伏煩惱, 稱爲伏忍. 可分爲上․中․下三品 : (一)下品, 十住位. 先起十信, 超過二乘地, 而起少分化地之事. (二)中品, 十行位. 行十波羅蜜, 觀身․受․心․法之不淨․苦․無常․無我等, 以對治貪․瞋․癡三不善根而生起施․慈․慧三善根 ; 另觀三世, 得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 廣利衆生. (三)上品, 十回向位. 此位得十忍, 卽 : 觀五蘊, 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脫忍․解脫知見忍 ; 觀三界因果, 得空忍․無相忍․無願忍 ; 觀二諦之諸法無常, 得無常忍 ; 觀一切法空, 得無生忍. (參閱五忍1097)
【복인福因】
p5854-下→ 指招感福德果報之業因, 卽布施等善根功德之總稱. 據福力太子因緣經卷一載, 若諸有情能勤修福因, 則所獲之福果必極勝. 若依諸善業因而獲得之福德果報, 卽稱爲福果, 亦可稱爲福報, 如於六趣中得人, 天之善果. 另據大乘義章卷九載, 依智而起福, 依福而起報. 於百論卷上則謂(大三○․一七○上) : 福報滅時, 離所樂事, 生大憂苦. 又吾人修行五戒, 十善等行法, 能招感人, 天之福果, 此類行法稱爲福行, 乃三行之一. 此外, 所獲福利足資慶喜者, 稱爲福慶. 法華經化城喩品(大九․二三下) : 我等宿福慶, 今得値世尊.[增一阿含經卷一, 灌頂經卷十二, 俱舍論卷十八]
【복인復仁】
p4939-下→ (1889~1973)廣東大埔人, 俗姓王. 早年往泰國經商. 年三十三, 投曼谷甘露寺禮盧慶和尙出家. 後返國於寧波天童寺受具足戒, 竝朝禮普陀․五臺諸山. 嘗參學於五臺․高旻․長生․金山․焦山․湧泉等諸大叢林, 受敎於戒乘․慧明․來果․印光等諸師. 民國二十年(1931), 至福建湧泉寺親近虛雲老和尙. 二十一年, 奉虛雲之命, 前往廣東募化道糧. 後又赴曼谷募化, 得當地信衆之擁戴, 薦請僧王聘任爲龍華寺住持 ; 十年間, 宗風大振. 二十七年, 年五十, 回華南嗣虛雲和尙之法, 爲曹洞宗四十八世. 後常往來弘化於曼谷․華南之間. 三十七年遷居香港, 創建法林禪院於大嶼山, 每年均啓建禪七道場. 五十五年任芙蓉山虛雲和尙紀念堂首任住持. 六十二年示寂於香港, 世壽八十五. 生前囑弟子將其骨灰糅和糖麵爲丸, 布施水族. [香港佛敎第一五九期]
【복자複子】
p5913-下→ 又作複包, 複帕. 爲包物所用之巾. 或卽指包袱. 佛果克勤禪師心要卷下示圓上人條(卍續一二○․三八○下) : 刻意息心, 擇眞正具頂門宗眼知識, 放下複子, 靠取成辨.禪林象器箋器物門載, 複應作袱, 二字音同, 故複乃袱之訛誤.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大衆章裝包條, 碧巖錄第四則, 鎭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복장伏藏】
p2164-下→ ①指埋藏於地中之寶物. 自古以來, 印度․日本之大寺院均設有伏藏, 內藏有金銀珍寶及經典. 在西藏亦曾掘得古代佛敎之經籍, 傳聞此乃八․九世紀時, 蓮華生等將寫好之佛敎經典埋藏地下或山洞中, 僧人娘尼瑪俄色(1124~?)與古如卻吉旺秋(1212~1273)先後掘得, 稱爲上下兩大伏藏. 十五世紀時, 熱特那林巴匯集刻印, 稱南部伏藏 ; 十六世紀時, 仁增郭吉登曲堅發掘․刻印之典籍, 稱北部伏藏. 其中包括五部遺敎․蓮華生遺敎和醫明要籍等. 此外, 彌勒下生成佛經載, 彌勒當來下生之時, 有乾陀羅國伊勒鉢大藏․彌緹羅國般軸迦大藏․須羅咤國賓伽羅大藏․波羅捺國蠰佉大藏等四大藏自然踊出.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九非常品․修行本起經卷上․佛本行經卷一․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四分律卷一․釋迦方志卷上迦畢試國條]. ②指伏藏之譬喩. 卽以貧女不知自家有伏藏, 待智者敎之始發掘. 此卽比喩衆生不知自身具有佛性, 待佛說法開示始能覺悟.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七․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
【복전무상심福田無上心】
p5854-下→ 爲六種淨心之一. 卽於敬田, 悲田, 恩田等諸福田中, 虔信佛法僧等三寶之福田爲最上而盡力供養之心. 據菩薩地持經卷七載, 菩薩在如來所, 生起六種淨心, 卽 : 福田無上心, 恩德無上心, 於一切衆生無上心, 如優曇鉢花難遇心, 於三千大干世界獨一心, 於世間出世間法一切具足依義心等, 以此六心供養如來, 法, 僧, 能獲無量功德.
【복전福田】
p5852-上→ 梵語 Puṇya-Kṣetra, 巴利語 Puñña-kkhetta. 謂可生福德之田;凡敬侍佛, 僧, 父母, 悲苦者, 卽可得福德, 功德, 猶如農人耕田, 能有收穫, 故以田爲喩, 則佛, 僧, 父母, 悲苦者, 卽稱爲福田. 據正法念處經卷十五,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等載, 佛爲大福田, 最勝福田, 而父母爲三界內之最勝福田. 據優婆塞戒經卷三供養三寶品, 像法決疑經, 大智度論卷十二, 華嚴經探玄記卷八等載, 受恭敬之佛法僧等, 稱爲敬田(恭敬福田, 功德福田);受報答之父母及師長, 稱爲恩田(報恩福田);受憐憫之貧者及病者, 稱爲悲田(憐愍福田, 貧窮福田). 以上三者, 合稱三福田. 又據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五載, 有所求而爲者, 稱爲有作福田, 如父母, 師長;無所求而爲者, 稱爲無作福田, 如諸佛, 菩薩等. 以上二者稱爲二種福田. 關於二種福田尙有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所說之學人田(修行中之聖者), 與無學人田(得究極之聖者);以及敬田與恩田, 悲田與敬田等多種. 另有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上布施持戒品所說之大德田(相當於敬田), 貧苦田(相當於悲田), 大德貧苦田等三種田. 俱舍論卷十八則說趣田(畜生等), 苦田(貧者等), 恩田(父母等), 德田(佛等)等四種田. 又智顗於菩薩戒義疏卷下列擧出佛田, 聖人田, 僧田, 和尙田, 阿闍梨田, 父田, 母田, 病田等八種田(八福田). 依成實論卷一福田品之說, 二十七賢聖斷盡貪, 恚等諸煩惱, 其心空而不起煩惱惡業, 所得禪定皆淸淨而永離諸煩惱, 棄捨憂樂, 又能斷除五種心縛, 成就八種功德田, 竝以七定護持善心, 滅盡七種漏, 具足戒等七淨法, 成就少欲知足等八功德, 復以能度彼岸, 精勤求度等, 稱爲福田. 又據首楞嚴三昧經卷下載, 具足十法行者稱爲眞實福田, 卽 : (一)住於空, 無相, 無願之解脫門而不入法位, (二)見知四諦而不證道果, (三)行八解脫而不捨菩薩行, (四)能起宿住, 死生, 漏盡等三種智證明而行於三界, (五)能現聲聞形色威儀而不隨音敎從他求法, (六)現辟支佛形色威儀而以無礙辯才說法, (七)常在禪定而能現行一切諸行, (八)不離正道而現入邪道, (九)深貪染愛而離諸欲一切煩惱, (十)入於涅槃而生死不壞不捨. 由前述可知福田說有多種, 然以佛及聖弟子爲福田者爲其根本, 據此而稱阿羅漢爲應供, 其後卽有三寶之敬田, 貧窮者之悲田等名稱. 我國向重敬, 悲二田, 多行供養惠施. 依廣弘明集卷二十八啓福篇道宣之序言, 今論福德乃以悲敬爲始, 悲則能哀矜苦趣之艱辛, 欲願拔濟彼等出離;敬則知佛法難遇, 能信仰弘布之. [雜阿含經卷三十五, 長阿含卷六小緣經, 小品般若經卷八, 新華嚴經卷十三, 四分律卷二, 大智度論卷四, 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二十三, 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慧遠),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五(法藏), 釋氏要覽卷中, 法苑珠林卷二十一, 卷三十三, 翻譯名義集卷四]
【복전요영福田堯穎】
p5854-中→ (1867~1954)日本佛敎學者, 天台宗學僧. 岐阜縣人, 幼名吉彌. 法名堯長, 後改堯穎. 年十五出家, 明治二十八年(1895)畢業於天台宗大學林. 歷任天台宗大學及中學講師, 天台宗敎義討究所委員, 大正大學敎授, 校長等, 及金勝院, 天王寺諸刹住持, 專硏天台學, 提倡戒淨雙修, 布敎統一. 昭和二十九年示寂. 著有戒密綱要, 傳敎大師, 兜率遺芳, 法話集, 天台宗の在家安心, 天台學槪論, 續天台學槪論等. [尸羅上善院堯穎大和尙略歷]
【복전원福田院】
p5854-上→ 卽救濟院, 專門收容老幼殘疾而無依靠之人. 北宋嘉祐(1056~1063)之前, 卽於京師設立東西福田院, 嘉祐八年復增設南北福田院, 以安頓一般老幼貧疾之人. 據舊唐書及唐會要之記載, 於宋代之前, 唐代卽有悲田院之設立, 亦爲收容貧困者之用, 宋代沿襲其例, 然改爲福田院. (參閱悲田4953)
【복전의福田衣】
p5853-下→ 爲袈裟之異名. 以供養僧衆能獲大功德, 而稱僧衆爲福田, 彼等所披著之袈裟卽稱福田衣. 據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四之解釋, 袈裟之條相模倣田地之畦畔, 田用畦盛水, 生長嘉禾, 以長養身命;法衣之田則弘布四利(慈悲喜捨), 增三善(無貪, 無瞋, 無癡)之心, 長養法身之慧命, 因取其義而稱之爲福田衣. 亦卽比丘由披著三衣之功德, 得受他供養以支持身命;又行法施於他, 得自他共享福德. [釋氏要覽卷上](參閱袈裟4784)
【복전정덕福田淨德】
p5854-上→ 謂出家之人須淸淨己德, 以作爲世間之福田. 蓋世人若供養僧衆可得大福德, 故稱僧衆爲福田. 諸德福田經卽列擧作爲福田所應具足之五種德行. 卽 : (一)發心離俗, 卽發勇猛心, 脫離凡俗, 修習佛菩提而能懷佩妙道. (二)毁其形好, 卽剃除鬚髮, 毁壞相好, 袪除世俗之塵衣, 披著如來之法服, 具足佛威儀. (三)永割親愛, 卽依佛出家, 割絶父母親愛之情, 一心精勤修道, 以報父母生成之德. (四)委棄軀命, 卽於身命無所顧惜, 唯務一心, 求證佛道. (五)志求大乘, 卽常懷濟物之心, 專志勤求大乘之法, 度脫一切有情.
【복전행계福田行誡】
p5853-中→ (1806~1888)日本淨土宗僧. 武藏人. 字晉阿, 號建蓮社立譽. 法名行誡. 出家於小石川傳通院, 至比叡山廣學佛法, 竝擅和歌. 明治維新時, 任諸宗代表所組織之同盟會盟主, 反對政府許可僧侶食肉娶妻, 遂爲大敎院之敎頭. 歷住傳通院, 增上寺, 知恩院, 任淨土宗管長. 於日本縮刷大藏經之刊行, 多有貢獻. 乃學德崇高, 超越宗派, 而爲人尊仰之名僧. 著有雪窗答問, 法語筆話, 大日本國法傳, 釋敎百首, 於知葉集等, 均收於行誡上人全集.
【복족福足】
p5855-中→ 二足之一. 爲智足之對稱. 足, 爲進修之義. 謂六波羅蜜中, 除智波羅蜜外, 所修施, 戒等五波羅蜜福德之行, 能莊嚴應身之相好, 稱爲福足. (參閱二足198)
【복증福增】
p5860-下→ ①梵名 Śī-vaddhi, 巴利名 Sirī-vaddhi. 音譯尸利苾提. 爲佛弟子之一. 據賢愚經卷四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載, 釋尊於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 城內有位百歲長者名爲福增, 發心出家. 初爲舍利弗所拒, 以其年老而無法誦經, 坐禪, 佐理衆事. 後得釋尊許可, 由目連授具足戒. 然福增於衆中常受少年比丘之刺激, 益增苦惱, 竟欲投水尋死, 幸爲目連所救, 更依目連之神通度化, 速得羅漢果. [菩薩本生鬘論卷四出家功德緣起]. ②卽東印度古國奔那伐彈那(梵 Puṇḍra-vardhana)之意譯名稱, 相傳世尊曾於此國說法. (參閱奔那伐彈那國3769)
【복지福地】
p5855-上→ ①寺院之美稱, 意卽能生福德之處, 亦有稱之爲福庭者. ②梵名 Kurukṣetra. 音譯俱嚕乞曬. 爲中印度之古戰場. 據大唐西域記卷四薩他尼濕伐羅國條載, 此國大城周長二百里地之範圍內稱爲福地. 蓋因古代五印度國由二王分治, 境壤相侵, 干戈不息. 其後二王更合謀欲作最後之決戰, 以分勝負, 然百姓皆已不堪其苦而不從王命, 王乃心生一計, 卽告諭百姓, 此王城二百里地, 自古卽爲福利之地, 若於此地抗敵而死, 得生人中, 若能多殺無辜, 則受天之福樂. 百姓遂奮戰不懈, 視死如歸, 兩國會戰於此, 積屍如莽. 古印度人向尊重古人之骸骨, 遂相傳謂之福地. [金剛針論]
【복지福智】
p5857-下→ 福德與智慧之竝稱. 據成唯識論卷九記載, 菩薩所修諸勝行中, 以慧爲性者稱爲智, 其餘則稱爲福. 菩薩爲成就佛果, 必須上求菩提(智業), 下化衆生(福業), 因其所具備之福, 智二行(福智二業), 係成佛最勝之實踐, 故稱爲二種勝行. 菩薩一切行爲, 雖總攝於福行與智行, 若加以區別, 則有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等六度. 此中, 前五者屬於福行, 智慧屬智行;或以前三者屬福行, 智慧屬智行, 而居中之精進, 禪定則通於智行與福行. 又以菩薩自初發心修六度萬行, 具足所有福德, 能顯現法身, 莊嚴佛果, 故稱福德莊嚴, 略稱福嚴, 屬利他之行;修習正智見, 淨盡無明, 能顯現法身, 莊嚴佛果, 故稱智慧莊嚴, 略稱智嚴, 屬自利之行. 菩薩若具足二種莊嚴而自利利他, 則能知佛性.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 大乘義章卷十二, 大乘入道次第, 釋門歸敬儀卷中]
【복지이업福智二業】
p5858-上→ 體達智慧之業, 稱爲智業;其他一切功德業稱爲福業. 於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 智慧等六度中, 前五度屬福業, 智慧則屬智業. 此福智二業相輔相成, 可得佛果.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 華嚴五敎章卷二](參閱福智5857)
【복지장福智藏】
p5858-中→ 指大無量壽經所說弘願念佛之大行, 亦卽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 日本淨土眞宗以此名號爲含攝福德與智慧二種莊嚴之眞實法藏;若信受此名號, 卽能證妙果, 故稱福智藏. 是爲開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之念佛. 又福智藏爲眞宗所立三藏之一, 此三藏係分別法義眞(眞實)假(方便)之三種法門. [敎行信證卷二](參閱三藏690)
【복청현눌福淸玄訥】
p5857-上→ 唐末五代高麗僧. 法號玄訥. 通解語文, 嗣法於靑原系統之雪峰義存禪師. 住於泉州(福建)福淸院達三十年, 致力宣揚宗風, 遠近學人皆來請益. 泉守王公曾請問如何是宗乘中事, 師叱責之. 晩年歸返雪峰, 卽於該處示寂, 生卒年不詳. (景德傳燈錄卷十九, 祖堂集卷十一, 五燈會元卷七)
【복취福聚】
p5860-上→ (1686~1765) 淸初律僧. 義烏(浙江)人, 俗姓駱. 字文海. 號二愚. 十五歲依溧水上方寺之靜生出家, 日禮佛號, 淸修苦行達十年. 往詣寶華山隆昌寺, 依閔緣常松得戒. 後遊方參學歷八年, 登天童, 天目二山, 黙印法契, 知照戒法寶相, 復歸寶華山, 繼寶華山第七世之席. 後移住法源寺, 世稱法源第一代律祖, 此卽南山律宗千華派在北京分支之始. 又受敕開三壇大戒, 四方乞戒學徒達千餘人. 未久, 將法源寺交與法嗣天月性實, 自行歸返寶華山. 乾隆二年(1737), 奏請以寶華山諸師之著作入藏, 如寂光之梵網經直解四卷, 讀體之毘尼止持會集十六卷, 德基之毘尼關要十六卷等. 師任寶華山住持凡三十年, 得戒學徒遍天下, 數逾十萬, 高足掌理南北叢林者二十餘人. 乾隆三十年示寂, 世壽八十. 著有瑜伽補註, 施食儀觀, 南山宗統, 寶華志餘等. [新續高僧傳卷三十二, 中國佛敎史卷四]
【복취해무량福聚海無量】
p5860-中→ 謂福德之積聚廣如大海, 無量無限, 乃讚歎觀世音菩薩福德無量之語. 觀世音菩薩具足一切功德, 以大慈悲心救濟衆生, 爲衆生所依怙, 其福德無量. 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九․五八上) :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爲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衆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
【복혜福慧】
p5861-下→ ①又稱福觀. 卽福德與智慧二種莊嚴. 福者修六度中之布施, 持戒, 忍辱, 精進, 禪定等善業, 屬利他;慧者智慧, 卽觀念眞理, 屬自利. 華嚴五敎章卷二(大四五․四九○下) : 此終敎中論其實行, 從初發意卽福慧雙修, 故成佛時無別修也.[法華經方便品, 摩訶止觀卷六, 禪苑淸規卷六受書](參閱福智5857). ②(1623~?)明末淸初臨濟宗僧. 渝州(四川)長壽人, 俗姓葉. 字思修, 後改野竹. 二十二歲時, 父母雙亡, 乃參謁東明曉, 依其落髮出家. 三十歲於獨山天竺庵遇龍門之雪林, 受其指示, 禮謁龍門之山暉完璧禪師而得法, 於萬壽院受具足戒, 後辭返獨山. 康熙(1662~1722)初年, 開法於昆明嵩山院, 學侶數千. 康熙二十六年, 時年六十五, 於長松院受山暉付囑. 歷住雲南府慈雲院, 蒙化府竹林院, 順寧府雲州五福院及樹宗山善法院, 富民縣臥龍山法華院, 徵江府氵路南州彌勒院. 上記諸寺刹均在雲南. 後以亂起, 不知所終. 有嵩山野竹禪師語錄十四卷, 嵩山野竹禪師後錄八卷行世. ③(1931~1985)臺灣苗栗人, 俗姓陳. 二十五歲時因悟生命無常, 佛道難成, 遂摒棄一切塵緣, 而毅然剃染. 出家後三十年間, 恆以頭陀行自勵, 更致力於濟貧救亡, 鋪路造橋, 建寺修廟. 師爲苗栗苑裡大興善寺之住持, 常以大悲法水爲人治病, 遠近聞名. 民國七十四年示寂, 世壽五十五.
【복혜사福慧寺】
p5862-中→ 位於臺灣臺中. 原名福慧庵. 係常緣法師於民國四十四年(1955)所創建. 五十三年常緣示寂後, 由照空法師繼任住持迄今. 舊址位於中港路, 因寺宇狹隘, 工廠迫近, 乃於六十三年在大坑大湖口另覓新址, 七十三年動工興建, 七十五年遷入新址.
【복호사伏虎寺】
p2163-中→ 位於四川西南峨嵋山之伏虎山麓. 距報國寺西一公里處. 宋紹興年間, 由行脚僧心安開建. 初名神龍堂, 後因附近常有虎患, 而建尊勝幢以鎭壓, 遂更名伏虎寺(一說因寺之後山, 山形似蹲虎而得名). 明末毁於兵火. 淸順治八年(1651)又建虎溪精舍, 經十餘年始成, 前後共十三進, 爲入山第二大叢林. 寺旁有張三豐所書虎溪禪林四字, 寺內有康熙御賜之詩篇․藏經等.
【복호선사伏虎禪師】
p2164-上→ ①梁代僧. 佚名. 梁武帝時, 居於拾寶岩, 每隔十日則坐禪入定, 身心寂靜. 間或絶糧半月, 然精神反顯怡然安適. 夜行山中, 虎皆逃避. 武帝聞之, 賜號伏虎禪師. 後莫知所終. ②宋初僧. 名志逢, 號大扇和尙. 宋乾德五年(967), 居於雲棲山. 山中有虎, 僧至, 虎則馴伏, 世稱伏虎禪師. [雲棲山房雜錄(株宏)]
【본각내훈本覺內薰】
p1982-上→ 指眞如本覺之內薰作用. 據大乘起信論載, 衆生心中皆有本來淸淨之眞如佛性, 稱爲本覺, 其自體具有相薰習之作用, 亦卽自無始以來, 具無漏之法, 在衆生之心內, 薰習已被妄染之心, 能使衆生於不知不識之中厭離生死之苦, 樂求涅槃, 自信己身中亦有眞如之法而發心修行. 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八中) : 眞如熏習, 義有二種. 云何爲二?一者自體相熏習, 二者用熏習. (中略)用熏習者, 卽是衆生外緣之力. (參閱本覺1979)
【본각법문시각법문本覺法門始覺法門】
p1982-中→ 日本佛敎用語. 爲日本天台宗就法華經本迹二門之說, 調合大乘起信論與密敎之釋摩訶衍論有關心性染淨之思想所立之敎說. 本覺法門, 指從果位向因位逆向次第修行之法門 ; 始覺法門, 指從因位向果位順向次第修行之法門. 若以本迹二門之觀點視之, 則本門屬事圓之法門, 迹門屬理圓之法門 ; 本門爲九識之法門, 迹門爲六識之法門 ; 本門爲本覺下轉之法門, 迹門爲始覺上轉之法門. 蓋於密敎敎義中, 原本卽將修行者菩提心漸次昇轉修行取向大別爲從因向果․從果向因二種, 而分別歸屬始覺上轉與本覺下轉之義門. 日本天台宗欲融合顯密二敎心性染淨之思想, 乃揭出此本始二覺之法門. (參閱五轉1206․本覺1979․從果向因4556)
【본각本覺】
p1979-上→ 指本有之覺性. 爲始覺之對稱. 經過後天之修習, 次第斷破無始以來之迷惑, 徐徐覺知․啓發先天之心源, 稱爲始覺 ; 先天本有而不受煩惱汚染等迷相所影響, 其心體本性乃本來淸淨之覺體, 稱爲本覺. 本始二覺之思想, 於顯敎之大乘起信論․密敎之釋摩訶衍論, 及日本天台宗之敎義中, 均各有陳義而旨趣不一, 茲槪述於下 : (一)大乘起信論之說 : 主張萬有歸於一心, 而於一心立有心眞如門與心生滅門. (1)就心眞如門言之, 心乃超越差別相的淸淨而絶對不二之存在, 原本竝無所謂本覺․始覺之名. (2)若自心生滅門言之, 心被無始以來之無明所汚染, 而産生各種差別相, 故於阿梨耶識中有本覺與始覺之別. 眞如遇無明之緣而生起迷妄現象, 於此之際, 心完全蒙昧不覺, 稱爲不覺 ; 然其本性之覺體毫無壞損, 常具平等之相, 永含大智慧的光明之德, 乃一遠離世俗差別心念之淸淨體, 此卽本來之悟覺, 故稱本覺. 已被妄染之心, 若依本覺眞心之內薰習力(爲本覺之內作用, 稱爲本覺內薰), 與外薰習力(卽指敎法之外緣)來發心修行, 卽能漸次喚醒覺性, 厭離無明, 欣求本眞, 逐漸斷盡不覺之妄染, 而與本覺合一, 以成始本不二之大覺, 此則同於諸佛境界. 此種自發心修行之初, 以至於大覺之階段所得之智慧, 稱爲始覺. 上記本覺與始覺間之關係與作用, 法藏於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詳加闡論, 竝歸結之, 謂依於本覺而生不覺, 依於不覺而起始覺, 更依始覺而斷破不覺, 如是卽歸返本覺之體性. 是知始本二覺雖有相對之關係, 然始覺之究竟卽同於本覺, 是故始本不二, 絶對平等, 而全然超越對立性之範圍. 若配上大乘菩薩修行之各種階段, 可將始覺分爲四位次, 卽 : (1)不覺, 指十信位(外凡位)之人雖已覺知惡業之因能招感苦果, 竝已遠離惡業, 然尙未生起斷惑之智, 故稱不覺. (2)相似覺, 指聲聞․緣覺二乘之人, 及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等三賢位之菩薩, 雖已遠離我執, 覺知我空之理, 然尙未捨離法執分別之念 ; 對於眞如之理, 僅得其相似彷彿之法味, 故稱相似覺. (3)隨分覺, 指初地以上至第九地之菩薩, 已遠離法執, 了知一切諸法皆爲心識所現之理 ; 對於眞如法身之理, 能隨修證境地之轉昇, 而逐地增悟一分眞如之理. (4)究竟覺, 指第十地之菩薩, 完成因行, 以相應於一念之慧, 覺知心之本初, 竝遠離微細之念而徹見心性, 故稱究竟覺. 由是而至佛果, 則成就始本不二․絶對平等之大覺. 以上四位稱爲始覺四位, 或反流四位. 蓋迷界之流轉不外是衆生心的生․住․異․滅之相, 依其義, 由反流還滅之次第, 逆次覺知此四相, 故得此四位. 卽不覺係覺知衆生心之滅相, 相似覺係覺知心之異相, 隨分覺係覺知心之住相, 乃至究竟覺係覺知心之生相. 所謂反流, 卽逆生死之流, 而向菩提覺悟之方向還滅. 又關於本覺之相, 可用隨染與性淨二義說明之, 自其作用而言, 可用隨染本覺來說明 ; 自其體德而言, 則以性淨本覺來說明. (1)隨染本覺, 乃針對煩惱之汚染來闡明本覺之作用者, 又分爲二 : 一爲智淨相, 卽依始覺之智慧, 斷盡不覺之妄染, 而還本來淸淨的本覺之相, 稱爲智淨相 ; 另一爲不思議業相, 卽旣已全其始覺, 斷盡妄染, 而現本覺之性德, 乃隨順衆生之根器, 與之自然相應, 作種種利他之事, 而常行不斷絶. (2)性淨本覺, 卽本覺之體相, 其性本來淸淨, 顯現無限作用. 故若以鏡爲喩, 可槪分爲四鏡, 以彰顯性淨本覺之四種大義. 卽 : 1.如實空鏡, 謂猶如空淨之鏡面, 必不映現任何外物 ; 性淨本覺之心體旣已遠離任何心念, 自必遠離一切與心相應的境界之相, 而畢竟淸淨無垢. 2.因薰習鏡, 謂猶如鏡面不空, 如實映照境界之相 ; 其性不出․不入․不失․不壞, 心體常住, 爲一切法之眞實性, 又自具足無漏之性功德 ; 以之爲因而可薰習衆生, 故稱因薰習鏡. 3.法出離鏡, 謂猶如拂拭塵垢, 而令鏡面明淨 ; 覺性旣從煩惱障․智障之中了脫而出, 則遠離染淨和合之相而淸淳淨明, 故稱法出離鏡. 4.緣薰習鏡, 謂猶如鏡面已然拂淨, 卽可映照萬象而爲人受用 ; 本覺之智性旣已淳淨, 卽可遍照衆生之心而隨念示現, 成爲衆生勤修善根․發起始覺之智的外緣薰力, 故稱緣薰習鏡. 上記以鏡比喩性淨本覺之四大義, 略稱爲四鏡. 其中之前二鏡旨在顯示在纏之本覺. 纏, 煩惱纏縛之意. 在纏, 謂如來藏自性淸淨心隱沒在煩惱纏縛之中 ; 反之, 從纏縛之中解脫出來而顯現法身, 稱爲出纏. 蓋本覺雖爲煩惱所纏縛, 然其自性始終淸淨無染. 大乘起信論闡釋心眞如門時, 特別揭出如實空與如實不空之二義, 與之同義者, 在纏之本覺亦具有空(離相的一面)與不空(具足諸功德的一面)二義. 後二鏡旨在顯示出纏之本覺, 謂本覺遠離煩惱垢染而淸淳明淨, 與隨染本覺之智淨相․不思議業相所表示者同義. 又分爲因薰與緣薰二鏡者, 卽指還歸本覺智體之內因與外緣 ; 亦卽以本覺內在之淨薰爲因, 遂起始覺(因薰), 同時本覺亦成爲生起始覺之外緣薰力(緣薰). [菩薩地持經卷一種性品․佛性論卷二三因品․大乘莊嚴經論卷六․解深密經疏卷三․起信論疏筆削記卷三] (二)釋摩訶衍論卷三之說 : 覺有本覺․始覺․眞如․虛空等四義, 稱爲四無爲, 於此四門各分爲淸淨與染淨二種加以說明. 其中之淸淨本覺, 指本有法身具足無始以來超過恆河沙數之功德, 恆常明淨 ; 染淨本覺, 指自性淸淨心受無明之薰習而流轉於生死之中 ; 淸淨始覺, 指無漏性智遠離一切無明, 而不受其薰習 ; 染淨始覺, 指始覺尙未究竟之時仍受無明之薰染. 日本眞言宗開祖空海極爲重視釋摩訶衍論之說, 博引於其諸著述之中. 由是, 日本眞言宗乃基於所有之存在本來爲佛之立場, 立本有本覺門之主張, 竝以胎藏界爲本覺, 金剛界爲始覺, 而主張金剛․胎藏兩部二而不二之說. (參閱四無爲1776) (三)日本天台宗以始本二覺與法華經之本迹二門之說結合, 稱本門爲本覺下轉法門(由果入因), 迹門爲始覺上轉法門(由因入果). 日本天台開祖最澄來唐學佛時, 從道邃承習本覺法門, 係以摩訶止觀爲中心, 而硏學一心三觀․九識修行․從果向因․觀心爲本等之敎理 ; 又從行滿承習始覺法門, 係以法華玄義․法華文句等爲中心, 而硏習四敎五時․六識修行․從因向果․敎相爲本等之敎理. 自中世以降, 慧心流乃專門弘傳本覺法門, 檀那流則弘傳始覺法門.
【본각하전本覺下轉】
p1981-下→ 爲始覺上轉之對稱. 密敎根據釋摩訶衍論隨染本覺(二種本覺之一)之相所立之敎法. 謂衆生心中皆有先天本有․本來淸淨之覺體, 此淸淨之覺體受無明薰習而流轉於生死中, 稱爲隨染本覺 ; 隨染本覺又向下次第而轉, 隨衆生之染緣, 順衆生之相, 現爲種種利益, 稱爲本覺下轉. 下轉, 指向下次第而轉, 例如已達於果位, 又從果位轉向因位修證攝化, 或從聖位又轉向凡夫位隨順調敎, 皆屬從果向因之本覺下轉法門 ; 反之, 從因位轉向果位, 從凡夫位向上轉向聖位以企求菩提, 則屬從因至果之始覺上轉法門. 釋摩訶衍論卷三(大三二․六一九下) : 始覺背凡向聖, 上上去去爲次第轉 ; 隨染本覺背聖向凡, 下下來來爲次第轉. (參閱本覺1979)
【본감응묘本感應妙】
p1972-下→ 爲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四. 謂本地果佛之感應不可思議. 旣已成果, 卽有本時所證之二十五種三昧, 慈悲誓願與衆生之機感相應, 隨順度化.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十妙436)
【본겁본견本劫本見】
p1958-下→ 本劫, 指過去世. 對過去世起分別見, 稱爲本劫本見. 對未來後際起分別見, 則稱末劫末見. 古代印度外道所執之錯誤見解, 大抵可別爲本劫本見․末劫末見二種. 其中本劫本見凡五類十八見, 包括常論四種․亦常亦無常論四種․邊無邊論四種․種種論四種․無因而有論二種. 末劫末見凡五類四十四見, 包括有想論十六種․無想論八種․非有想非無想論八種․斷滅論七種․現在泥洹論五種. 二者合倂爲十類六十二見. [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參閱六十二見1241)
【본경本經】
p1973-下→ 指論疏中之本經. 卽所依或所釋之經. 又該論疏中所引用之經義文句, 稱爲本據, 與出典一語同義.
【본고적하本高적下】
p1967-下→ 爲天台宗論釋本迹二門之高下時, 所立四句之一. 據淨名玄疏卷四․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五等載, 就佛身而言, 如佛示現菩薩之身, 稱爲本高迹下 ; 菩薩示現佛身, 則稱本下迹高. 又如佛示現佛身, 則稱爲本迹俱高 ; 初地之菩薩示現初地之相, 稱爲本迹俱下. [法華玄義卷七](參閱本迹二門1965)
【본공本空】
p1962-下→ 謂諸法本來性空 ; 卽一切萬物之本性皆空.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 : 淨慧如(知)本空, 億劫思佛智.
【본과묘本果妙】
p1962-中→ 爲天台智顗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二. 謂本地圓妙因究竟證得之大果, 具眞性․觀照(覺之義)․資成(乘本有之道而來)三德, 微妙不可思議.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十妙436)
【본교本敎】
p1968-下→ 謂根本之敎. 爲二敎之一. 全稱稱性本敎, 與逐機末敎相對. 卽指華嚴別敎一乘之法門. 據道亭所著同義苑疏之釋言, 別敎一乘乃直顯本法, 而爲衆典之共源, 故稱本敎. [華嚴五敎章卷一乘敎開合](參閱二敎211)
【본국사本國寺】
p1964-上→ 日本日蓮宗四大本山之一. 位於京都市崛川五條. 山號大光山. 建長五年(1253), 日蓮在鎌倉之松葉谷創建一草堂, 稱爲法華堂. 貞和元年(1345), 足利尊氏移至現址. 該寺曾遭比叡山門徒縱火燒毁, 經保護而再度興建, 遂開壇林, 聚衆授學. 今有仁王門․祖師堂․釋迦堂․經藏․鐘樓等建築. [本國寺文書․本化別頭佛祖統紀卷十七]
【본국토묘本國土妙】
p1968-上→ 爲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三. 卽本地果佛所住之土不可思議.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大九․四二中) : 自從是來, 我常在此娑婆世界, 說法敎化, 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衆生. 其中, 娑婆爲本時之同居土, 其餘之處爲本時之方便土․實報土․寂光土. [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十妙436)
【본권속묘本眷屬妙】
p1969-上→ 爲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七. 謂本時說法所被之人微妙不可思議. 如無量之地涌菩薩居於法性寂光之空中, 以本佛爲父, 能列座於本門說法之會座.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下](參閱十妙436)
【본극本極】
p1973-上→ 指法性之理體. 爲法之根本窮極者. 法華玄義卷七上(大三三․七六六上) : 本極法身, 微妙深遠.
【본낭가타本囊伽吒】
p1982-下→ 梵語 pūrṇaghaṭa. 又作本那伽咤. 意譯滿甁. 或譯功德甁․賢甁․如意甁等. 該甁象徵瑞相․祝福. 據大智度論卷十三載, 若人得此甁, 希求世間種種現報, 無不如願. 此外, 亦有以甁之圓滿相狀象徵佛之相好, 如觀佛三昧海經卷三觀相品所說之瓰萬相 又如不空羂索陀羅尼經成就緣法品說觀世音菩薩造像法中, 於壇上置滿甁等, 皆係以瓰甁等圓滿之相狀象徵佛頭部及指節等處之圓滿隆起. [大日經疏卷八․慧苑音義卷上](參閱賢甁6180)
【본능사本能寺】
p1965-上→ 位於日本京都市中京區寺町御池下. 舊稱本應寺. 本門法華宗五大本山之一. 應永二十二年(1415), 日隆創建於五條坊門. 未久因同宗之間起爭執而遭破壞. 永享五年(1433), 以如意王丸布施四條坊門․六角․大宮․櫛笥之地, 日隆重新建設, 改稱今名. 天文五年(1536), 爲比叡山門徒燒毁. 十四年, 日承將該寺移至四條坊門之油小路․西洞院之間, 因而興榮一時. 天正十年(1582), 因本能寺之變被燒毁後移至現地. 雖有德川氏之保護, 然數遭火災, 至今僅存本堂․山門等. 另有織田信長影塔․浦上玉堂墓. 相傳寺內藏有行成之古詩殘簡. [本能寺文書․本化別頭佛祖統紀第十八․日隆大聖人御傳記]
【본당本堂】
p1968-上→ 指寺院中安置本尊之堂宇, 多爲日本佛敎所用. 古稱金堂, 如法隆寺金堂․金剛峰寺金堂. 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稱之爲根本香殿. 日本淨土宗․眞宗之本堂又稱阿彌陀堂, 而別設祖師堂․御影堂 ; 禪宗稱本堂爲佛殿. 我國與韓國則通稱大雄寶殿․大雄殿․大殿. [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본도本道】
p1973-下→ (1898~1987)福建浦城人, 俗姓鄭. 年三十, 禮建寧寶蓮寺世宗和尙出家. 翌年, 受具足戒於浙江天童寺. 民國二十四年(1935)南遊, 旅居新加坡․馬來西亞宏法. 曾創建毘盧寺, 爲新加坡少數莊嚴佛刹之一. 後又重建馬來西亞金馬崙三寶寺, 爲馬來西亞最大之道場, 竝於一九七七年傳授三壇大戒. 曾任馬來西亞佛敎總會及新加坡佛敎總會副主席․僧伽聯誼會主席․新加坡佛敎施診所董事. 自一九八○年起, 因年老而隱居不復問事. 一九八七年五月示寂, 世壽九十.
【본래공本來空】
p1960-下→ 謂世間諸法皆假有, 而非本來實有. 一切萬有皆爲現象假立而存. 永嘉證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下) : 了卽業障本來空, 未了應須還夙債.
【본래면목本來面目】
p1960-下→ 禪林用語. 乃人人本具, 不迷不悟之面目. 又作本地風光․本分田地․自己本分․本分事. 卽身心自然脫落而現前之人人本具之心性. 與顯敎之本覺․密敎之本初意義相同. 六祖壇經(大四八․三四九中) : 能云 : “不思善․不思惡, 正與麽時, 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無門關第二十三則․正法眼藏辨道話]
【본래무사本來無事】
p1961-中→ 禪林用語. 爲禪宗牛頭禪之修行主張. 又作本無事而忘情․休心不起. 以爲心․境本無所有, 凡有所作, 皆是迷妄, 故應喪己忘情, 心無所寄. 主張人之或迷或悟, 全在於是否證得本來無事之理, 而欲證得者, 唯喪己忘情而已. 此乃牛頭禪之特點. [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下]
【본래무일물本來無一物】
p1961-上→ 禪林用語. 謂宇宙萬象係由我人之妄想分別而起, 本來卽無任何一物可執著. 一切諸法皆空, 僅由於相依相存之關係而存在. 於彼此不斷變化之關係中, 竝無獨自存在之主體, 故無任何一物可執著, 亦毋須執著任何物. 語出六祖壇經(大四八․三四九上) :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意謂一切空寂, 了無一物, 道破了天眞獨朗之境. 據六祖壇經之說, 此偈係針對大通神秀(大四八․三四八中) :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 ;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一偈而發者, 慧能卽以此偈蒙五祖弘忍傳授衣鉢, 而成爲禪宗六祖.
【본래本來】
p1960-中→ ①謂無物之始. 猶如無始以來. 攝大乘論釋卷五(大三一․三四四上) : 自性淸淨者, 謂此自性本來淸淨, 卽是眞如自性. 法華經卷一(大九․八中) : 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相. . ②(1355~1422)元代臨濟宗僧. 號西竺. 撫州崇仁(江西)人, 俗姓裴. 七歲於觀音寺出家, 曾參古梅正友之法嗣一峰寧, 後參金山之慈舟法濟, 竝嗣其法. 住福建聖壽寺, 又受寧王之請而說法, 賜號慧光普炤頓悟圓通西江西竺大禪師. 永樂三年(1405)於浙江壽昌寺開堂演法. 永樂二十年示寂, 世壽六十八. [繼燈錄卷六․五燈全書卷五十八]
【본래성불本來成佛】
p1960-下→ 謂衆生本具成佛之性. 若立於萬物一如之見地時, 則衆生與如來, 同一無異 ; 卽煩惱卽菩提, 衆生卽如來之理.
【본말제도本末制度】
p1950-中→ 日本佛敎制度. 德川(1603~1867)初期爲加强全國佛敎寺院與僧尼之控制, 將鎌倉末期僅屬法系之本末關係, 進而於法令上規定其隸屬關係 ; 頒布本末憲章, 規定本山與所屬末派寺院間嚴格之隸屬關係, 將末寺之一切置於本山絶對管轄之下. 幕府藉此制度直接․間接控制全國各宗本山․末寺, 明治維新時期仍沿襲之. 二次世界大戰後, 末寺方在法律上取得獨立之地位.
【본명도량本命道場】
p1961-下→ 卽祈念皇帝本命星以鎭護國家之道場. 唐代靑龍寺之鎭國道場, 卽皇帝本命之道場. (參閱鎭國道場6632)
【본명本明】
p1962-中→ 又作元明. 指本覺. 因本覺之體淸淨而有大智慧光明, 故稱本明. 楞嚴經卷一(大一九․一○八下) : 由諸衆生遺此本明, 雖終日行而不自覺, 枉入諸趣.
【본명성本命星】
p1961-中→ 卽密敎經典所說, 北斗七星中, 爲其人出生年之星. 據宿曜經․北斗護摩法․梵天火羅九曜等所載, 於北斗七星之中, 各有善惡不同之性類, 由是乃決定人命運之吉凶, 如生於子年之人, 其本命星爲貪狼星 ; 生於丑亥年之人, 則本命星爲巨門星. 又若以十二宮配合其人出生之月份, 則稱本命宮 ; 以二十七宿(或二十八宿)․七曜配合其人出生之日, 則稱本命宿․本命曜. 推算本命宿之法, 據宿曜經卷下記載, 設若有人生於二月十七日, 則先以十七日爲位, 於此加十三日, 共得三十, 卽自二月之角宿, 歷亢氐房, 至於軫二十七宿爲一周, 除此數尙餘三, 卽復歷角․亢․氐, 至氐而盡, 則其人生於氐宿, 氐宿爲該人之本命宿. 又有以生年之十二支推知本命星者, 此分配由何算數, 今未詳.
【본명원신本命元辰】
p1961-中→ 禪林用語. 指本性. 本命, 指人出生年之干支 ; 値其干支之星, 稱本命星. 元辰, 謂人之命運受陰陽二星所左右, 而以陽八陰六配合卜算. 故本命․元辰皆爲支配人命運之星. 禪宗則將之比喩爲自己之本性.
【본무本無】
p1971-中→ 明代僧. 昆明人, 俗姓張. 生卒年不詳. 師早孤, 一日遊昆明池, 獨見靑蓮浮於水面, 衆人異之以爲不凡. 年十九, 歸依秀山空公出家, 受心法於所庵禪師, 專志參究. 一日托鉢洱海城中, 聽聞鄰室有人唱道 : 張豆腐, 李豆腐, 枕上思量千條路, 起來依舊賣豆腐. 乃得大悟. 其時, 沐公鎭守滇南, 聞慕師名, 特建壇請師開法. 著有風響集行世. [增訂佛祖道影卷四(虛雲)]
【본무이종本無異宗】
p1972-上→ 東晉時期般若學六家七宗之一. 吉藏中觀論疏謂此係竺道潛所立, 元康肇論疏則謂係竺法汰所立. 其宗義已無原始文獻可徵, 僅由名僧傳抄曇濟傳所引之文知其主張虛豁之中, 能生萬有. 吉藏中觀論疏卷二因緣品則明載(大四二․二九上) : 次琛法師云 : “本無者, 未有色法, 先有於無, 故從無出有, 卽無在有先, 有在無後, 故稱本無. ” 此謂未有萬物之前, 先有所謂無, 從無生有, 故萬物出於無, 以無來解釋經論中之非有非無說, 所謂非有是有卽是無, 非無是無亦爲無, 一切僅係所謂之無, 此卽其宗義. 然僧肇評破此說, 認爲不符般若思想, 且凡所發言均趨向於無, 然經論成立非有非無之本意唯因一切諸法依因緣而有, 非眞實有, 故言非有 ; 又因諸法依因緣而有, 非一向無, 故謂非無, 故視此宗妄生穿鑿, 强說非有是無卻此有, 非無是無卻彼無, 而斥之爲好無之談.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湯錫豫)]
【본무종本無宗】
p1971-下→ 東晉時期佛敎般若學六家七宗之首. 本無之說, 廣義言之, 幾可爲般若學之別名. 魏晉以來, 持之者多, 各出異義, 多爲般若各家所通用. 曇濟所撰之六家七宗論旣失, 乃自其他傳記․註疏等諸說中探究源由. 據名僧傳抄曇濟傳引用六家七宗論之文而謂(卍續一三四․一八上) : 元氣陶前, 廓然而已, 至於元氣陶化, 則群象稟形, 形雖資化, 權化之本則出於自然, 自然自爾, 豈有造之者哉!由此而言, 無在元化之先, 空爲衆形之始, 故稱本無, 非謂虛豁之間能生萬有也. 該宗認爲世界於空․無等自然狀態經由元氣變化而成, 故稱本無, 而不可稱萬有可自空․無中産生. 南朝陳時, 小招提寺之慧達於所撰肇論疏中, 指明此爲道安所言, 吉藏之中觀論疏亦同其說, 則此說當無疑議. 其次, 中觀論疏中所謂本無, 乃僧叡所稱之性空, 意爲一切諸法本性空寂, 亦卽性空緣起․緣起無性之意. 此非有, 有卽無 ; 非無, 無亦無之主張, 佛敎稱爲惡取空, 以非但有不存在, 無亦不存在之故. 僧肇認爲與般若思想不符, 遂於不眞空論卷三破斥本無義, 然中觀論疏謂其所破者乃本無異宗, 而非道安之學. 六朝以降更咸認道安乃般若學之重鎭, 爲該敎之重心.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湯錫豫)]
【본문개현本門開顯】
p1963-下→ 歷來諸家解釋法華經時, 大多將法華經判立爲本․迹二門, 卽以法華經前十四品爲迹門, 猶如正覺始成之新佛 ; 後十四品爲本門, 猶如久遠實成之本佛. 以本門開伽耶始成之近迹, 而顯久遠實成之本佛, 此卽開迹顯本․開近顯遠, 亦卽本門開顯. (參閱本迹二門1965․開近顯遠5307․開迹顯本5308)
【본문계단本門戒壇】
p1963-下→ 日本日蓮宗三大祕法之一. 指法華行者受戒之壇場. 行者修三大祕法時, 歸依本門本尊, 口唱本門題目南無妙法蓮華經, 而行此儀式之場所, 卽稱本門戒壇. [三大祕法鈔․三大祕法指要鈔]
【본문본존本門本尊】
p1962-下→ 日本日蓮宗三大祕法之一. 指十界曼荼羅. 十界曼荼羅係中央書寫妙法蓮華經五字, 左右圖以各種天部諸尊, 以表十界互具, 示無作三身之佛形者. 修三大祕法之行者以十界曼荼羅爲久遠本佛之具象化, 奉爲本尊而歸依之, 故稱之爲本門本尊. [三大祕法鈔․三大祕法指要鈔]
【본문사本門寺】
p1962-下→ ①爲日本日蓮宗四大本山之一. 位於東京都大田區池上. 山號長榮山大國寺. 通稱池上本門寺. 古來卽與身延山久遠寺․中山法華經寺共稱三頭, 又與長興山妙本寺及長谷山本土寺合稱三長三本山, 或加長久山本成寺而稱爲四長四本山. 爲池上宗仲於正應四年(1291)捨其宅所建, 係日蓮入寂之聖地. 曾數度罹火災, 又曾受戰災, 然均能再興. 寺廣六萬九千餘坪, 除有祖師堂․釋迦堂․樓門之外, 尙有總門․淸正公堂․鐘樓․輪藏․長榮堂․鬼子母神堂․五層塔․客殿․方丈․庫裡及寶藏等堂宇 ; 境內西北竝供有日蓮上人遺骨之眞骨堂 ; 客殿之西, 日蓮上人荼毘之處, 建有多寶塔 ; 此外, 亦有日朗․日輪等人之墓. 其五重塔爲江戶初期之建築 ; 祖師堂本尊爲日蓮上人像, 乃鎌倉時期肖像雕刻之傑作. 近代則將昔日之塔頭支院三十六坊重建爲十八院. 每年十月十三日之宗祖會式, 群衆雲集, 萬燈․團扇等, 充塞全山, 場面頗爲壯觀. ②爲日本本門宗七本山之一. 位於駿河國富士郡北山村, 山號多寶富士山. 係永仁元年(1293), 由日蓮之弟子日興所創建. 至後世, 與大石寺等合稱爲興門派. 至明治三十三年(1900)獨立, 稱爲本門宗. 寺廣一萬六千餘坪, 建築包括本堂․庫裡․客殿․御影堂․垂迹堂․五重塔․書院․寶藏, 及塔中八院等. 藏有日蓮․日興及日妙上人之筆迹與遺物. ③爲日本本門宗七本山之一. 位於駿河國富士郡芝富村大字西山, 山號富士山. 又稱富士山西山本門寺. 乃康永二年(1343), 由日興之嫡弟日代所創建, 時號富士山本門寺, 日興自任開山. 明治三十三年與北山本門寺同時獨立, 稱爲本門宗. 寺域一萬三千餘坪, 建築有本堂․開山堂․庫裡․寶藏․垂迹堂․鐘樓․總門․中門等. 所統轄之末寺有十七寺.
【본문제목本門題目】
p1964-上→ 日本日蓮宗三大祕法之一. 卽法華行者修三大祕法時, 口中所唱南無妙法蓮華經之七字. 題目, 指妙法蓮華經五字, 係法華經二十八品之題號. 又此五字槪括法華八軸之祕奧, 本尊之奧義亦全在此五字而無所洩, 故爲表歸依本尊之意而加南無二字, 以唱此七字爲歸名於本尊之方法. 若不解本尊之意者唱之, 亦自然生本尊之影, 終得成佛. [三大祕法鈔․三大祕法指要鈔]
【본미유선本未有善】
p1950-上→ 爲本已有善之對稱. 指末法時代之根機. 佛陀在世及入滅後, 正法․像法時代之根機, 稱爲本已有善之機 ; 與此相對者, 末法時代之根機, 稱爲本未有善之機. 本已有善, 係謂於過去已將成佛之種子播於衆生心中, 此乃正法․像法時代所能有之善緣 ; 本未有善, 則未曾蒙播佛種之善緣, 故此時(末法時代)之衆生, 稱爲本未有善之機, 多爲謗法不信之人. 法華經常不輕菩薩品載, 常不輕菩薩常遭不信者之謗罵․投石․杖擊, 然常不輕始終恭敬相向, 虔禮而言汝等皆當成佛. 天台宗智顗大師乃釋之爲 : 常不輕對彼等末法時代本未有善之機, 强說一乘圓敎, 播下佛種, 施以大乘之强毒, 以殲滅其惡. 此卽强毒下種之義. 法華文句卷十上(大三四․一四一上) : 本已有善, 釋迦以小而將護之 ; 本未有善, 不輕以大而强毒之.
【본밀本謐】
p1975-下→ (1606~1665)明末淸初臨濟宗僧. 或稱行謐. 古渝(河北)昌州人, 俗姓金. 號二隱. 幼時卽入本鄕之文筆峰臥佛寺出家, 後至金陵參禮東塔之破山海明. 又訪謁磬山之天隱圓修․徑山之雪嶠圓信等師. 復至天童之密雲圓悟處苦行參究, 一夕忽自省發. 林野通奇繼圓悟而任通玄寺住持, 乃招師爲分座, 竝豫以記別. 歷住剡溪法祥寺․華亭法忍寺․嘉禾龍淵寺․荊溪寶安寺等. 康熙四年入寂, 世壽六十. 五燈全書卷七十八則謂寂於康熙三年. 著有二隱謐禪師語錄十卷․詩文集等數十卷.
【본부생제本不生際】
p1948-中→ 謂不生不滅之本際, 卽指人人本有之自性淸淨心. 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九下) : 本不生際者, 卽是自性淸淨心. 自性淸淨心卽是阿字門. 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五一下) : 不生際是萬法之本, (中略)若見本不生際者, 卽是如實知自心 ; 如實知自心卽是一切智智. (參閱阿字本不生3615)
【본불本佛】
p1957-下→ 乃指本門․本地之佛.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大九․四二下) : 我成佛已來, 甚大久遠, 壽命無量阿僧祇劫, 常住不滅. 此乃說明釋尊爲久遠實成之本佛. 若對本佛而言, 始成正覺之釋尊卽稱迹佛. 此外, 本佛又指自己心內之佛性. 日本眞宗則以阿彌陀佛爲諸佛中之王, 爲本佛 ; 其他現於極樂海中之諸佛, 則爲末佛. (參閱本迹二門1965)
【본사本事】
p1959-下→ ①梵語 iti-vṛttaka, ity-uktaka, 巴利語 itivuttaka. 音譯伊帝曰多伽․伊帝目多伽․伊帝越多伽․一目多迦․一筑多. 爲九部經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其義有二 : (一)若是梵語 iti-vṛttaka, 卽如是之事, 譯作出因緣․本事經․本事說, 乃敘述佛陀及佛弟子在過去世之因緣事蹟. (二)若係梵語 ity-uktaka, 卽如是言說, 譯作如是語經․此事過去如是. 後者乃指以佛如是(斯)語開始之經. 在巴利語三藏之小部經典第四分中, 共收集一一二經, 卽如是語經(Itivuttaka), 性質相當於大智度論卷三十三所說之如是語經. [瑜伽師地論卷八․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大乘義章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參閱如是語經2366). ②凡七卷. 爲本事經之略稱. 玄奘譯於唐永徽元年(650).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共有三法品, 一法品有六十經, 二法品有五十經, 三法品有二十八經, 共計有一三八經. 於現存巴利經典中之如是語經, 與本經之內容性質極爲接近, 現代學者多推測此二經出於同一源流, 惟巴利本如是語經共由四篇一一二經所成, 比本經少二十六經. 又十二部經中之本事, 其原語語意有二 : (一)係彙集佛陀或佛弟子過去世本生故事之經典, (二)指以佛如是言說爲開始之經典. 然本經之內容皆僅以如是語爲每一經之起結, 結構方面則以法數之次第增加爲基礎, 竝未包含任何本生故事. 於漢譯經典系統中, 古來皆以本經攝屬阿含經典, 現代學者甚至認爲本經乃阿含經典中之最早成立者, 或與最古者先後成立. 又明代智旭大師認爲, 自經中所闡示之敎法內容觀之, 本經應屬雜阿含經 ; 然現在一般學者多從本經遞增法數之體裁而主張應屬增一阿含經. 又據開元釋敎錄卷十八所載, 除本經之外, 另有一卷本之本事經, 然以(大五五․六七八中) : 文言冗雜, 義理澆浮, 古來皆視之爲僞經. [大唐內典錄卷五․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八․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八․南北兩傳の本事經(渡邊海旭, 壺月全集上卷)]
【본사本師】
p1964-中→ 謂根本之敎師. 亦卽本緣導師․本從師之意. 一般多用於稱呼釋迦如來. 與敎主․本主․本佛同義. 此外, 弟子尊稱其師, 亦稱爲本師. 穢跡金剛禁百變法經(大二一․一六一上) : 常須念我本師釋迦牟尼佛, 我卽常隨逐之, 令一切法皆助成就. [大灌頂神咒經卷十二․法華玄義卷六]
【본산本山】
p1948-上→ ①又作本寺․本刹. 其義有二 : (一)指本來所住之山寺. (二)猶言當山․當寺, 卽此寺之意. ②日本佛敎用語. 又稱爲本寺․祖山. 爲對於各宗派根本道場之稱. 本山, 卽根本山寺之意, 意謂一宗傳燈付法之根本道場. 又有總本山․大本山․中本山․別格本山․准別格本山等區別. 隸屬其下之寺院, 則稱末山․末寺. 末寺亦有孫末․彦末․直末之區別. 屬於本山之一部分 ; 但另行構築之寺宇, 則稱別院. 本山之稱, 始於平安時代(794~1192), 當時天台宗以比叡山延曆寺爲傳法中心, 眞言宗以高野山金剛峰寺爲中心, 各領有衆多寺院, 故有本末之稱. 後其他宗派亦套用此稱. [考信錄卷一․日本宗敎制度史料類聚考]
【본산本算】
p1974-上→ 於問答論題時, 最初所問之題, 卽稱爲本算 ; 二問以下者, 則稱末算.
【본삼매야인本三昧耶印】
p1947-下→ 卽蓮華合掌, 爲密敎行法最初所作之印. 結印之樣式爲豎左右十指, 而指掌共合. 此印係表示淸淨行者身․口․意三業, 故又稱淨三業印. 據祕藏記私鈔卷六載, 此印原爲我等處於胎內時所結之印, 爲理智不二本地自證之體性, 故稱本三昧耶印. (參閱淨三業印4679)
【본상本相】
p1964-中→ 指生․住․異․滅等四有爲相之本相. 又作大相. 蓋四相有本相與隨相之分. (參閱四相1732)
【본생경本生經】
p1952-上→ 本生, 梵語 jātaka, 巴利語同, 音譯作闍多伽․闍陀伽․社得迦, 意譯本起․本緣․本生譚․本生談. 略稱生. 九部經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佛典內容可分類爲九種․十二種, 分別稱爲九部經․十二部經, 本生經卽其中之一類. 主要記述釋迦於過去世受生爲各種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薩道之故事. 其中亦含不少關於彌勒等諸弟子及阿彌陀等諸佛之本生故事. 巴利文經藏在四部尼柯耶(巴nikāya,相當於漢譯阿含)外之第五部爲小部經(巴Khuddaka-Nikāya), 共收錄十五經典, 其中, 第十卽爲各種本生故事之彙輯, 當中描述釋迦以國王․婆羅門僧․商人․女人, 及象․猴․鹿․熊等各種動物之身形, 或救度衆生之危難, 或爲求法而精進之種種善業功德. 全部共五四七種(或謂五四六種)本生故事, 多以散文․韻文寫成, 且以篇幅長短或偈頌數之多寡, 而分爲二十二集(巴 nipāta, 篇), 其中第一集至第八集更別立品名. 長篇之偈, 其性質爲首尾一貫獨立之本生故事 ; 短偈則爲强調主旨之警世金言, 猶如民謠一類, 多不似一般本生故事之文體. 二者均非根據本生注之偈而來, 而僅採用本生故事中之大意而已. 經中充滿犧牲精神, 大乘佛敎利他大悲之敎旨, 恐係胚胎於此 ; 又六波羅蜜之行法恐亦由此多種本生譚分類竝組織此等菩薩行而成. 巴利文本生經約成書於西元前三世紀, 作者不詳, 或係時人以當時流傳之故事爲底本, 再融入佛敎色彩而成. 至十九世紀, 丹麥學者豪斯貝爾(Fausböll, Micheal Viggo)費二十年(1877~1897)之力, 詳校錫蘭․緬甸各處之巴利文本生經寫本, 共六卷, 卷首更加上佛音所作之佛傳而刊行之, 對西方佛學界之影響極大. 除巴利語經藏外, 本生故事亦散見於梵文學故事集之五怛特羅(梵 Pañcatantra)․故事總匯(梵 Kathāsaritsāgara), 及本生鬘(梵 Jātakamālā)等中. 漢譯經典十二部經中, 屬本生經者有 : 六度集經․生經․譬喩經․賢愚經․雜寶藏經․撰集百緣經․菩薩本行經․菩薩本緣經․菩薩本生鬘論等. 其中, 菩薩本生鬘論係北宋慧詢等譯自梵文之本生鬘而成, 共收三十四種本生故事, 譯爲十六卷. 除上記各種語文刊本之外, 迄今爲止, 本生經於緬甸․泰國․錫蘭等地另亦有原文單獨出版 ; 於日本及歐洲, 則與本生注․翻譯本合倂出版 又釋尊之本生故事, 自古卽深受尊信, 一般民衆亦喜取爲繪畫與雕刻之題材, 故有關佛陀本生故事之佛敎美術遺蹟亦散見於印度․中國與南海諸國等地. 同時, 本生故事隨佛敎發展而廣泛流傳, 竝及於西方諸國, 成爲世界性通俗文學及道德敎訓軌範之源泉, 如古希臘之伊索(Esop)寓言․阿拉伯之天方夜譚等童話故事․寓言文學, 卽與佛敎之本生經具有深厚之淵源關係. 其故事亦散見於日本之今昔物語․宇治拾遺物語等作品中. 可謂在硏究世界文學之源流․傳播․比較文學․交流史上, 本生經實佔有極重要之地位與價値.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一․大智度論卷三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大唐西域記卷三․Rhys Davids : Buddhist India; M. 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e, Bd. II ; 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參閱本生圖1953․本生鬘1954)
【본생도本生圖】
p1953-下→ 依本生經之內容, 表現於繪畫或浮雕者. 本生圖之創作, 始於印度, 北傳經中亞․西域到中國․日本, 南傳則流行於東南亞諸國. 現存之遺品頗多, 如印度之巴赫特塔(Bharhut)之欄楯中有九色鹿․六牙白象․墓魄太子․睒仙人․大天王․商主․獼猴王․野鷄王等二十餘種雕像. 山琦(Sanchi)塔門有睒仙人․須大拏太子等. 亞瑪拉哇底塔(Amarāvatī)之欄楯有尸毘王․須大拏等像. 阿旃多(梵 Ajantā)第十七窟有六牙白象․熊․鹿․普明王․尸毘王․須提羅王及雁等 ; 其他諸窟中, 有月光王等浮雕或普施道士等之壁畫. 又北部犍馱羅之迦瑪爾迦爾錫地方(Jamālgaṛhi)出土遺品中, 有睒仙人․須大拏太子像. 此外, 中亞之密蘭(Miran)出出土有須大拏太子圖, 龜玆(Kizil)有尸毘王․月光王․薩埵王子․忍辱仙․獼猴王圖, 又休丘克(Chorchuk)有薩埵王子圖等遺品出土. 本生圖於我國北魏時代卽爲常見之佛敎藝術題材, 如敦煌莫高窟中多窟均有尸毘王․薩埵那․鹿王․須大拏等壁畫 ; 雲岡第十洞有儒童本生浮雕 ; 龍門賓陽洞有薩埵王子本生浮雕. 入唐以後, 本生題材一度沈寂. 五代吳越王錢弘俶塔中有薩埵那․月光王․慈力王本生浮雕. 宋代大足寶頂山大佛灣十七摩崖則刻有須闍提․轉輪王․忍辱太子․睒子․薩埵那等本生圖. 日本法隆寺玉蟲廚子之臺座亦有雪山童子․薩埵王子圖等留存下來. 據法顯傳師子國無畏山寺條載, 錫蘭夙行五百本生之雕造, 或作須大拏․睒變․象王․鹿馬, 凡此形像, 均彩畫莊嚴, 狀如生人. 又爪哇婆羅浮屠(Borobudur)之迴廊壁面, 現有尸毘王․普明王․須大拏太子等諸多本生故事之雕像.
【본생만本生鬘】
p1954-中→ 梵名 Jātakamālā 作者不詳, 或謂聖勇(梵 Ārya-śūra)所作. 爲集錄三十五種本生故事竝解釋其法義之梵文佛典. 有北宋紹德․慧詢等共譯之漢譯本, 譯名菩薩本生鬘論, 共十六卷, 內容與梵本頗有出入,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另有西藏譯本, 亦署名聖勇(藏 守防ags-pa dpah-bo, 或 Dpah-bo)造. 本書竝非在特定方針下所集錄者, 但仍富有宗敎情操. 由作者之序偈看來, 本書乃選自古來各種本生故事, 擷取大綱, 輯錄而成, 竝以文學手法表現之. 其中有散文與韻文相參, 不論修辭或文法技巧, 均達極高造詣. 本書有法稱所撰之疏, 收於西藏藏經本生部. 一八九一年 H.Kern 刊行梵文本生鬘, 收於哈佛大學東洋叢書(Harvard Oriental Series, vol. 1). 一八九五年 J.S. Speyer刊出英譯本, 收錄於佛敎聖典集(Sacred Books of the Buddhists, vol. 1). 日本岡敎邃亦曾譯爲日文, 收於日本之國譯一切經第十七冊. 此外, 由義淨之傳記得知, 本生鬘中之本生故事, 自古卽風行於南海諸國 ; 現今印度阿旃多(梵 Ajantā)之壁畫及爪哇婆羅浮屠(Borobudur)之浮雕中, 均遺有此類本生故事之圖相. [梵語佛典の諸文彪(山田龍城)]
【본생안도론사本生安荼論師】
p1950-下→ 爲古代印度外道之一派. 提婆菩薩所造之外道小乘涅槃論中, 將一切外道所主張之涅槃分爲二十種, 本生安荼論師卽其中之一派. 此派論師主張 : 宇宙之中, 本無日月․星辰․虛空․土地, 唯有大水存在, 其時有大安荼生, 形狀猶若周匝金色之鷄卵, 成熟時乃破爲二段, 一段在上作天, 一段在下作地, 其間生出梵天, 爲一切衆生之祖, 作育一切生物․無生物, 如是之生物․無生物所散沒之處卽稱涅槃.
【본생주本生注】
p1951-上→ 巴利名 Jātakaṭṭakathā 又作本生義釋(巴 Jātakattha-vaṇṇanā)․本生釋(巴 Jātaka-vaṇṇanā). 作者不詳. 本書以巴利語寫成, 內容係注釋巴利文經藏中小部之本生經(巴 Jātaka)而成, 全書大別爲因緣故事(巴 Nidāna-Kathā)與注釋本文兩類. 因緣故事, 通稱本生經佛傳, 乃說明釋尊之因行及前半生事蹟, 共分成遠因緣(巴 Dūre-nidāna)․不遠因緣(巴 Avidūre-nidāna)․近因緣(巴 Santike-nidāna)三章 : (一)遠因緣, 謂四阿僧祇十萬劫前, 釋尊之前身爲善慧婆羅門(巴 Sumedha-brahmaṇa), 從然燈佛(巴 Dīpaṃkara-buddha)受當來成佛之記別, 發十波羅蜜行願. 係次於憍陳如佛(巴 Koṇḍañña-buddha)乃至迦葉佛(巴 Kassapa-buddha)等二十三佛之下, 受成佛之記別, 成滿八種菩提資糧及十波羅蜜行, 受生兜率天等事. 竝附有佛種姓及注釋所行藏(巴 Cariyā-piṭaka)中之出類拔萃者. (二)不遠因緣, 先有世間莊嚴天(巴 Lokabyūhā)預告佛陀將出現, 復因諸天之懇請, 始有釋尊之托胎降生, 乃至出家․成道等. (三)近因緣, 記佛陀成道後七七日之自受法樂, 因梵天勸請而初轉法輪, 乃至諸大弟子歸佛․建立祇園精舍等, 皆有詳細記載. 此因緣故事在巴利文獻中, 爲最有組織之佛傳, 與梵文及漢譯諸佛傳相較, 此是修飾最少者. 全篇以長行爲主, 其間揷入二百九十八頌之偈. 次爲注釋本文部分, 內有五百四十七種本生, 每一種本生分現在故事(巴 Paccuppanna-vatthu)․過去故事(巴 atīta-vatthu)․本偈․偈釋(巴 veyyākarāṇa)․連絡(巴 samodhāna)等五部分加以解說, 但亦有極少數是例外. 其中, 現在故事屬序分, 乃敘述釋尊之本生及其由來 ; 過去故事載釋尊過去世爲菩薩之因行, 卽其本生故事, 竝附有本生經偈 ; 偈釋係解釋本偈之語義 ; 連絡則連繫前生與現在. 所釋之本頌五百四十七種, 在順序與內容上, 皆與小部中之本生經相同. 據聖典史(巴 Gandha-vaṃsa)載, 此書係由佛音(巴 Buddhaghosa)譯自錫蘭土語流傳者而成, 然此說仍未有定論. 又英國佛敎學者大衛斯(Rhys Davids, 1843~1922)認爲此書成於第五世紀, 編者佚名. 在現存之梵文․巴利文及漢譯等本生故事中, 以本書之內容最爲浩瀚卓絶, 可謂集古代以來本生故事之大成. 但在本書所收諸本生故事中, 與梵文及漢譯內容相同者, 不過一百六十種, 其他則唯本書獨有. 此外, 收於梵文及漢譯本, 而未收錄於本書之本生者亦爲數不少. 本書已有原文出版(The Jātaka together with its Commentary, 6 vols., London, 1877~1896), 及英譯(The Jātaka,or Stories of the Buddha's Former Births, 7 vols.,Cambridge, 1895~1913)․日譯(收於日譯本南傳大藏經第二八至第三九卷)等. [H.J. Francis and E.J. Thomas: Jātaka Tales, 1916 ; Rhys Davids: Buddhist Birth-stories(Jāeaka Tales), 1880; Buddhist India ; B.C.Sen: Studies in the Buddhist Jātakas,1930; B.C.Law :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본서本書】
p1964-下→ 指各宗開宗根本之書. 又稱本典. 如天台宗以法華玄義二十卷․法華文句二十卷․摩訶止觀二十卷等三大部之本․末合爲六十卷, 稱爲本書. 日本眞宗以親鸞所撰之顯淨土眞實敎行證文類六卷, 爲眞宗立敎開宗之根本書. [釋門正統卷三]
【본서本瑞】
p1973-中→ 明代臨濟宗僧. 生卒年不詳. 南昌府(江西)鍾陵人, 俗姓江. 字天奇(琦). 世稱煢絶老人. 二十歲, 參謁荊門之無脫(說)能, 得度出家. 未久, 遊蜀(四川)之楚山, 遍參耆宿 ; 後至高峰謁寶峰明瑄, 得其心印, 爲南嶽二十九世. 五燈嚴統卷二十三載有師示衆之語(卍續一三九․五○三下) : 一切無餘, 一切無礙 ; 一切無礙, 一切無餘. 透得無礙, 自然無餘 ; 透得無餘, 自然無礙. 後遷住竟陵(湖北)荊門, 鼓吹看話禪. 著有煢絶老人天奇直註雪竇顯和尙․天童覺和尙頌古各二卷. [續釋氏稽古略卷三․五燈全書卷六十]
【본설법묘本說法妙】
p1974-上→ 爲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六. 謂本佛之開示說法不可思議, 悉令衆生發大道心. 蓋諸經之說法, 猶如由牛乳析出五味, 應機之敎法則有四敎五時之別 ; 皆伽耶成道以來之說法, 僅係迹化之示現而非如本時之妙.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十妙436)
【본성本成】
p1959-上→ 其義有二 : (一)指本地佛之成道. 迹化之對稱. 法華文句記卷五上(大三四․二三四上) : 迹化擧三千墨點, 本成喩五百微塵. (二)爲本來成佛之略稱. 義爲一切衆生本來卽佛.
【본성本性】
p1962-上→ 指固有之性德. 卽常住不變之絶對眞實性. 圓覺經(大一七․九一九中) : 若此覺心本性淸淨, 因何染汚?
【본성사本成寺】
p1959-上→ 日本法華宗(陣門流)大本山. 位於新潟縣三條市. 山號長久山. 爲日印開創於永仁五年(1297), 時稱靑蓮華寺. 後日印禮請其師日朗爲開山初祖, 自任第二世, 改稱本成寺. 爲本門三大祕密之根本道場, 亦爲一敕願所. 國主長尾․上杉․溝口諸氏爲外護. 曾數度遭火災毁損, 又經重建. 明治九年(1876)獨立爲法華宗寺. 寺域五千三百坪, 今建築有山門․太鼓門․本堂․眞骨堂․御廟․稻荷社․水門․鐘樓․二重塔․玄關․庫裡․客殿․千佛堂(六角堂)․牛池(開山舊蹟)等.
【본성주종성本性住種性】
p1962-中→ 梵語 prakṛtistha-gotra. 略稱性種性․性種. 爲大乘二種性之一. 種性, 乃可能證得菩提之本性. 本性住種性, 卽無始以來, 法爾自存之種性. 相對於此, 後天修得之種性, 稱習種性. 二者倂稱性習二性. 本性住種性自無始以來, 卽依附於第八阿賴耶識, 乃無始以來法爾自存之大乘無漏因之種性, 卽所謂天稟之性. 此於我等具縛之身中亦自無始備於法爾, 縱令受六道四生之輪迴, 仍於阿賴耶識中持之而不失壞.
【본수명묘本壽命妙】
p1974-上→ 爲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九. 卽於本時之果報, 能自由示現壽命之長短, 爲一切壽命之根源, 微妙不可思議.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下](參閱十妙436)
【본시本時】
p1964-下→ 指本來久遠之昔時. 卽佛最初成道(成佛)之時. 據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載, 世間一般皆以釋尊爲伽耶始成之新佛, 實際上, 釋尊於無量百千萬億那由他劫前已然成佛.
【본신통묘本神通妙】
p1965-上→ 爲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五. 卽本時之神通妙. 謂如來初成道時, 於度化衆生之際所示現之神通不可思議.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大九․四二中) : 如來祕密神通之力, (中略)或說己身, 或說他身 ; 或示己身, 或示他身 ; 或示己事, 或示他事. 上引之中, 己身己事爲圓之神通, 他身他事爲偏之神通, 祕密爲妙之義 ; 皆爲本時之神通妙. [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十妙436)
【본심本心】
p1950-上→ 指本性, 卽自己本來之眞如心性. 又作本身. 六祖壇經(大四八․三四九上) : 祖知悟本性, 謂惠能曰 : “不識本心, 學法無益. ” 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卍續一一○․四二一上) : 問 : “其心似何物?” 答 : “其心不靑不黃․不赤不白․不長不短․不去不來․非垢非淨․不生不滅, 湛然常寂, 此是本心形相也, 亦是本身. 本身者, 卽佛身也. ”
【본여本如】
p1956-中→ (981~1050)北宋僧. 四明句章(浙江鄞縣)人. 幼年受業於本郡國寧寺, 師事知禮法智, 精通臺家三觀十乘之法而詞翰典雅, 服膺淨土宗. 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 出主東掖山承天寺, 居三十年, 大振法幢, 宏講法華經․涅槃經․金光明經․觀無量壽經․摩訶止觀等, 門徒常在五․六百以上. 嘗集百僧, 修法華長懺一年, 屢見瑞驗. 慶曆二年(1042), 獲賜號神照法師及紫方袍. 因仰慕廬山之風, 乃與丞相章郇公等人結白蓮社, 勤修念佛 ; 六․七年後, 遂成巨刹, 仁宗欽賜白蓮之額, 故名白蓮寺. 一時宰輔名士, 皆以列名爲榮. 皇祐三年五月入寂, 世壽七十, 僧臘五十三. 著有仁王懺儀․普賢行法經義疏等行世. 嗣法弟子有神悟處謙․法眞處咸․櫨菴有嚴․能仁法寶․承天懷雅․天台寶纖․錢唐義全等. [釋門正統卷二․新續高僧傳卷三․佛祖統紀卷八․卷十二․卷二十五․卷二十七․卷四十四․卷四十五․釋氏稽古略卷四․五燈會元卷六․往生集卷上․淨土聖賢錄卷三]
【본연本緣】
p1975-上→ ①與本生同義. 指有關釋尊․彌陀․彌勒等佛菩薩, 或佛弟子等, 於過去世之永劫中, 受生爲各種不同的趣類․身形․角色․身分等, 而行菩薩道之故事. 這類故事在經典中被歸納爲本緣部, 稱爲本生經․本生譚, 爲九部經(或十二部經)之一. 維摩詰所說經卷中菩薩品(大一四․五四四上) : 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 (參閱本生經1952). ②卽本來之因緣. 指事物之由來. 因, 爲引生結果的直接內在原因 ; 緣, 爲外來相助的間接原因. 佛敎認爲諸法皆隨因緣而生․滅, 故凡諸法生成之根本, 皆稱本緣.
【본열반묘本涅槃妙】
p1964-下→ 爲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八. 謂本佛所示現之涅槃不可思議. 此非爲調伏衆生之懈怠而現之涅槃, 乃係常住本寂之本時涅槃.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十妙436)
【본원공덕취本願功德聚】
p1977-下→ 阿彌陀佛三十七德號之一. 曇鸞之讚阿彌陀偈有稽首本願功德聚一語, 卽以之表示阿彌陀佛之異名. 而一般亦以功德聚爲諸佛之異稱 ; 蓋諸佛於因位時聚集無量功德, 乃成佛身之故. 今就阿彌陀佛而言, 本願是能成之因, 而功德聚爲其所成之果 ; 成就圓滿之因行․果德, 而聚其德於佛體, 故讚歎阿彌陀佛爲本願功德聚.
【본원력本願力】
p1977-上→ 指本願之力用. 略作願力. 又作宿願力․大願業力. 卽諸佛菩薩於過去世未成佛以前之因位所起誓願之力用, 於果位而得發顯成就. 依天親菩薩之往生論所說, 佛之本願力, 能速疾成滿如大寶海之無量而殊勝之功德. 又據唐代善導大師之觀無量壽經疏卷一所說, 一切善惡之凡夫, 無不憑藉阿彌陀佛之大願力爲增上緣, 而得往生淨土. 或將本願與力分開爲二, 謂本願指因位之誓願, 力指果上之神力. 如曇鸞於往生論註解釋觀佛本願力一文中所說(大四○․八四○上) : 依本法藏菩薩四十八願, 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 願以成力, 力以就願, 願不徒然, 力不虛設, 力願相符, 畢竟不差, 故曰成就. [觀無量壽經․俱舍論卷九](參閱本願1976)
【본원本圓】
p1972-下→ (1883~1945)臺灣基隆人, 俗姓沈. 二十歲於鼓山湧泉寺受具足戒, 投禮振光禪師爲師. 後遍遊各地名山古刹, 歷時十一年. 民國前二年(1910)返臺, 於臺北縣五股鄕創建凌雲禪寺. 民國十二年擧辦傳戒, 福建省長薩鎭冰贈果證菩提匾額道賀. 十四年代表臺灣佛敎訪問日本佛敎聯合會. 二十三年遍訪馬來西亞․緬甸․印度等地佛蹟. 三十四年示寂, 世壽六十四.
【본원本源】
p1973-上→ 指自性淸淨心. 亦卽根本之處. 蓋衆生之自性本來淸淨, 然爲後起之客塵煩惱所汚染. 得聞聖法之賢者了知此事, 卽精勤修習心性, 還其淸淨而得解脫. 梵網經卷上(大二四․九九七下) : 爾時, 盧舍那佛卽大歡喜, 現虛空光體性本原成佛常住法身三昧. 裴休之圓覺經略疏序(大三九․五二三中) : 所謂眞淨明妙, 虛徹靈通, 卓然而獨存者也 ; 是衆生之本源, 故曰心地. [景德傳燈錄卷十九保福從展傳]
【본원本願】
p1976-上→ 梵語 pūrva-praṇidhāna. 指因位之誓願. 全稱本弘誓願. 又作本誓․宿願. 卽佛及菩薩於過去世未成佛果以前爲救度衆生所發起之誓願. 於因位發願至今日得其果, 故對果位而稱本願. 又本作根本解, 雖言菩薩之心廣大, 誓願亦無量, 唯以此願爲根本, 故稱本願. 廣義言之, 發願之事端亦稱弘誓. 語出無量壽經卷上․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等. 佛菩薩所發之本願有多種, 如一切菩薩悉發菩提心, 以堅毅之弘誓救度衆生, 斷除煩惱, 累積德行, 期於成就佛果, 此稱總願, 如四弘誓願․二十大誓莊嚴等. 若分別在淨佛國土發大願, 各於十方淨其國土, 成就諸衆生, 或願於穢土成佛, 救度難化之衆生, 此等依諸菩薩各自之意樂所發之誓願, 稱爲別願, 如無量壽經卷上載述之阿彌陀佛(法藏菩薩)四十八願(梵本作四十六願, 異譯經典亦有作三十六願或二十四願者)․悲華經卷七所說釋迦佛之五百大願․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所說彌勒之奉行十善願等皆爲別願. 另如道行般若經卷六怛竭優婆夷品所說之五願․放光般若經卷十三夢中行品之二十九願․阿閦佛國經卷上之二十願等亦屬別願. 其他, 尙有特別爲滅除衆生諸病或拔盡一切苦惱․恐怖而立之志願, 如藥師如來本願經所說之十二願․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上所說之四十四願․悲華經卷三之觀世音救苦願等. 又有普賢菩薩十大願, 及舊譯華嚴經所說初地及初學菩薩所發之十種行願等, 其中, 現在初發之願稱爲唯發願, 以別於因位發起之宿願. 廬山慧遠將彌陀四十八願分爲攝法身․攝淨土․攝衆生等三願. 善導大師解釋第十八願爲稱念阿彌陀佛之名(念佛)者卽得往生淨土之願, 亦卽無論何等惡人皆可依此願力而得救. 淨土宗卽以第十八願爲王本願. 日本淨土眞宗開祖親鸞則於四十八願中將重要之八願分爲眞願與假願, 卽十一․十二․十三․十七․十八․二十二等六願爲眞, 而十九․二十等二願爲假, 稱爲眞假八願. 同時, 在第十八願中, 發誓念佛之衆生若不能往生, 則不取正覺(不成佛), 故第十八願亦稱若不生者誓. 此外, 爲本願所救濟之目標․對象者, 稱爲本願實機或本願正機, 卽指末代濁世之衆生. 本願所誓行之念佛, 稱爲本願行. 又讚歎阿彌陀佛爲本願功德聚, 以彌陀係由因位之本願而於永劫積聚功德之故. [悲華經卷二大施品․法華經譬喩品․大阿彌陀經卷上․大方等大集經卷十七虛空藏菩薩品․平等覺經卷一․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地藏本願經․俱舍論卷九․往生論註․往生禮讚․安樂集․選擇本願念佛集](參閱誓願5929․願6726)
【본원사本願寺】
p1977-下→ 爲日本佛敎最大宗派的淨土眞宗之本山. 分爲東西二寺. ①西本願寺 : 位於京都市下京區堀川通六條. 爲眞宗本願寺派之本山. 又稱本派本願寺, 山號龍谷山. 俗稱阿西. 弘長二年(1262), 眞宗開祖親鸞示寂, 門徒將之葬於東山大谷. 未久, 親鸞之女覺信尼與門徒顯智於文永九年(1272)移葬吉水之北, 營建御影堂, 龜山天皇賜號久遠實成阿彌陀佛本願寺, 竝被列爲敕願所. 第八世住持蓮如, 欲挽救趨於衰頹之寺運, 乃大力弘法, 廣招信衆, 聲勢日隆, 遂遭天台宗比叡山信衆之嫉忌, 於寬正六年(1465), 縱火燒毁該寺. 蓮如遷至近江之園城寺, 後又遇亂, 輾轉逃至北陸, 建立道場, 廣化七州信衆. 至文明十一年(1479)在京都山科之地興建松林山本願寺. 該寺再度爲日蓮宗徒燒毁(1453). 第十世住持證如以大阪之石山本願寺爲本山, 再事營造. 天正八年(1580), 第十一世顯如與織田信長共謀移祖像至紀州鷺森, 其後移往和泉(大阪府)貝塚, 又移至攝津(大阪市)天滿. 天正十九年(1591), 接受豐臣秀吉獻寺地, 爲今西本願寺之起源, 第十二世准如始著手營之. 現在之堂舍係元和三年(1617)火災後歷年所建, 有總門․唐門․影堂․書院․經藏․耕作閣․虎之間․靑蓮社․凌花亭等建築. [叢林集卷九․大谷本願寺通紀卷一至卷五․卷九․眞宗全史․本願寺論]. ②東本願寺 : 位於京都市下京區烏丸通七條. 爲眞宗大谷派之本山. 又稱大谷本願寺. 俗稱阿東. 慶長七年(1602), 德川家康捐寺地豫顯如之長子敎如, 於是創立東本願寺. 家康自上野前橋妙安寺請來祖像以供奉之. 寬永十六年(1639), 將軍家光又獻地廣爲擴建. 萬治元年(1658)以降, 陸續設立分別院, 如大谷別院․淺草之別院等. 然於寬正元年(1789)․文正六年(1823)等, 堂舍曾數度遭火焚毁, 現存者爲明治時代之建築, 有大師堂․敕使門․宮御殿․大玄關․大寢殿․集會所․寶藏等, 其中最宏偉之大師堂於明治十三年肇建, 計十五年始完工. [叢林集卷九․眞宗故實傳來鈔․大谷本願寺通紀卷六․大谷派本願寺要覽]
【본원삼심원本願三心願】
p1977-中→ 卽念佛往生願. 爲無量壽經卷上所擧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 其中包括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等三種心, 故亦稱三心. 阿彌陀佛於因位時曾發四十八願, 以救度無量衆生 ; 衆生若具足三心而專志念佛, 必依第十八願得往生淨土.
【본원일실本願一實】
p1977-上→ 謂如來之本願爲唯一眞實平等之理. 日本淨土眞宗期望由阿彌陀佛之本願力往生成佛, 卽以他力念佛之法門爲眞實到達涅槃之唯一途徑, 稱爲本願一實大道. 眞宗開祖親鸞於所著之敎行信證文類卷三信卷(大八三․六○六中) : 道者, 則是本願一實之直道. [高僧和讚]
【본원제호묘약本願醍醐妙藥】
p1979-上→ 指阿彌陀佛之本願. 卽依彌陀本願之故, 不論何等惡人均可得救濟, 乃以微妙第一之醍醐妙藥比喩之. 敎行信證卷三信卷末(大八三․六一四下) : 濁世庶類, 穢惡群生應求念金剛不壞眞心, 執持本願醍醐妙藥也.
【본원청정대원경本源淸淨大圓鏡】
p1973-上→ 謂衆生本具之佛性(本源), 淸澈澄淨猶如明亮淸晰之大圓鏡, 而了無染汚. 此係圓覺經之語, 乃極言本性之淸淨無著.
【본유가本有家】
p1957-上→ 印度唯識學者將種子之起因, 分爲本有․新薰․新舊合生等三種說法. 本有家主張第八識所藏之種子皆爲先天所本具, 而非新薰習, 現行之薰力唯增長本有之種子而已, 又稱唯本有家. 以護月論師爲其代表. (參閱種子5863)
【본유本有】
p1956-下→ ①指本來固有之性德. 與修成․修生相對. 二者倂稱爲本有修生. 卽不論有情非情, 其本性萬德圓滿, 在聖不增, 在凡不減. 相對於此, 若依修行始産生或成立者, 稱爲修生․修成. 法華玄義卷七下(大三三․七七四上) : 本有四德, 隱名如來藏 ; 修成四德, 顯名爲法身. 又唯識學之阿賴耶識中, 稱先天存在之種子爲本有種子, 稱後天因現行所薰者爲新薰種子, 兩者相合卽産生現行法與一切現象. 此外, 自肯定面以顯揚眞如者, 稱爲本來有 ; 自否定面言一切事物爲假相․無實在之體者, 卽謂本來空. ②爲四有之一. 從受生後, 到死前, 其間之現身, 稱爲本有. (參閱四有1688)
【본유종자本有種子】
p1957-中→ 卽本來含藏之種子. 略作本有種. 又作本性住種. 謂阿賴耶識(第八識)中本來含藏有漏․無漏一切有爲法之種子. 而由後天現行諸法薰習所成之種子, 則稱新薰種子. (參閱種子5863)
【본이本二】
p1947-下→ 梵語 pūrva-dviīya. 音譯作褒羅那地耶. 又作故二. 指比丘在家時之妻. 本, 卽故舊之義 ; 相對於出家時, 而稱在家爲本. 二, 爲配偶之義. 本二, 卽舊時之配偶. 五分律卷一(大二二․三中) : 我共本二作不淨行. [玄應音義卷十四]
【본이익묘本利益妙】
p1958-下→ 爲天台大師智顗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十. 謂久遠本佛之利益衆生, 乃至佛滅度後, 於正法․像法等所作之利益衆生, 皆微妙不可思議.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十妙436)
【본인묘本因妙】
p1955-上→ 爲天台智顗大師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妙字時所立本門十妙之第一. 謂如來最初成道時之智慧․修行․階位等微妙不可思議 ; 卽本時之智妙․本時之行妙․本時之位妙. 係明示久遠本佛於本時之因行.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玄義卷七上](參閱十妙436)
【본재本才】
p1948-中→ 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 福州(福建)長溪人, 俗姓姚. 號佛心, 世稱佛心本才. 生卒年不詳. 受具足戒後, 遊歷諸方, 先後參謁大中寺海印隆․東林常總․死心悟新․靈源惟淸等諸師, 竝嗣靈源惟淸之法. 其後, 住持潭州(湖南)上封寺, 復住道林寺. 後返福建宣揚大法, 歷住大乘․乾元․靈石․鼓山等諸刹. 紹興年間(1131~1162)示寂. 遺有佛心才和尙語要一卷, 收於續古尊宿語要卷四. [嘉泰普燈錄卷十․五燈會元卷十八․續傳燈錄卷二十三․大明高僧傳卷七]
【본적本寂】
p1968-中→ (840~901)唐代禪僧. 泉州莆田(福建古田)人, 俗姓黃. 爲禪宗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 世稱曹山本寂. 幼習儒學, 十九歲入福州福唐縣靈石山出家. 二十五歲受具足戒. 咸通年間(860~873), 禪風極盛, 乃謁洞山良价, 往來請益, 遂得密受宗門玄旨. 後開堂於撫州吉水, 改名曹山, 以表思慕曹谿之情. 未久, 遷住荷玉山(或謂師以該山改名曹山), 學徒雲集, 大振洞門宗風, 講授洞山五位之旨訣, 成爲叢林之標準, 竝注解寒山詩以饗學人. 時有洪州鍾氏, 屢請不赴, 僅書寫大梅法常之山居頌一首答之. 天復元年六月, 焚香安坐而終, 世壽六十二. 敕諡元證禪師. 其後, 洞山․曹山之風益盛, 門徒日衆, 遂稱曹洞宗. 著有曹山語錄二卷. 門人有曹山慧霞․金峰從志․鹿門處眞․荷玉光慧․育王弘通等. [宋高僧傳卷十三․景德傳燈錄卷十七․五燈會元卷十三]
【본적상섭本迹相攝】
p1967-中→ 謂本迹十妙與十不二門相攝. 天台宗荊溪湛然就智顗於法華玄義所立之本迹十妙, 創立十種不二門與之相攝, 而歸結於一念之心, 以明示觀法大綱而發顯其深意. [法華玄義卷七](參閱十不二門374․十妙436)
【본적석本迹釋】
p1967-下→ 爲天台四釋之一. 智顗以因緣釋․約敎釋․本迹釋․觀心釋等四種方法解說法華經, 稱爲天台四釋. 本迹釋, 卽依本地與垂迹二門以解釋法華經. 多用於論述有關佛及弟子之事迹, 例如解釋舍利弗等諸佛弟子一句, 若謂彼等爲比丘之聲聞, 則係就迹門而釋 ; 若謂彼等原是菩薩, 則係就本門而釋. (參閱天台四釋1342․本迹二門1965․法華文句3399)
【본적십묘本迹十妙】
p1967-上→ 指本門十妙與迹門十妙. 不可思議謂之妙, 卽指實相之理. 天台大師智顗在法華玄義中, 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妙字時, 立有本迹十妙, 總論法華經所說因果․自他等具有十妙. 法華經迹門十四品中, 由方便品立 : 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應妙․神通妙․說法妙․眷屬妙․功德利益妙等迹門十妙, 而對爾前諸經(佛陀說法華以前諸經)之十粗, 詳論法華所說之境․智等悉絶妙不可思議. 在本門十四品中, 由如來壽量品立 : 本因妙․本果妙․本國土妙․本感應妙․本神通妙․本說法妙․本眷屬妙․本涅槃妙․本壽命妙․本利益妙等本門十妙, 對迹門之十粗詳細說明本門之因果等皆絶妙不可思議. [法華玄義卷二․卷七](參閱十妙436․本迹二門1965)
【본적이문本迹二門】
p1965-下→ 本門與迹門之竝稱. 又作本地垂迹. 略作本迹. 爲天台大師智顗所立. 本, 謂久成之本地 ; 迹, 謂近成之垂迹. 卽指實體與其影現. 本門, 謂如來於久遠之往昔卽已成道(久遠實成之本佛), 以顯示佛陀之本地․根源․本體之說, 故謂之實體 ; 迹門, 指新近示現之佛陀(伽耶始成之身), 以顯示本佛爲敎化衆生而自本地應化垂迹之說, 故謂之應迹․影現. 據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載, 一切世間天․人皆以釋尊爲伽耶始成之新佛, 實則於百千萬億那由他劫以前已然成佛, 伽耶成佛之身僅其垂迹而已. 蓋佛身有生身與法身之別, 謂生身已滅度, 而法身猶存, 或謂生身卽法身 ; 於其壽量, 則謂生身唯八十歲, 眞身壽命達七百阿僧祇劫. 法華經之久遠成佛說屬一種佛陀觀, 特就成佛問題論釋之, 以伽耶始成之身, 乃久遠實成之本佛. 智顗之說卽源於此. 本迹之說, 原爲姚秦鳩摩羅什門下之僧肇․僧叡等所倡, 至隋代, 智顗轉用其義, 以解釋法華經如來壽量品. 據僧肇之注維摩詰經卷一幷序(大三八․三二七中) : 本跡雖殊, 而不思議一也. 又據法華經傳記卷二僧叡傳載, 僧叡將法華經科分爲九轍, 其中之第七本迹無生轍, 卽說明法華經寶塔品之本迹. 智顗主張本迹二身之義, 將法華經之內容大別爲本迹二門, 卽法華經二十八品中, 前十四品爲迹門, 後十四品爲本門. 迹門, 以方便品爲主, 開三乘之權巧方便, 而顯一乘之眞實義, 此卽開權顯實 ; 本門, 以如來壽量品爲主, 開伽耶始成佛之近迹, 而顯久遠成佛之本, 此卽開迹顯本. 迹門爲權(方便之法), 本門爲實(實相之理), 而成權實一體之妙法. 進而言之, 迹門乃伽耶近成之佛於法華以前所說之藏․通․別三敎, 均爲導入法華圓敎之方便, 爲除衆生執著於方便敎, 而顯示圓敎(迹門之開顯), 卽說聲聞․緣覺悉能成佛之一乘法. 本門則爲拂除如來爲近迹佛之觀念, 而直顯其爲久遠已成之本佛, 以使菩薩增長中道之智慧, 而減少變易生死(增道損生). 若本與迹對照, 本門爲事圓, 迹門爲理圓(圓爲圓敎之意), 然本迹二門, 均爲顯示一實相之理. 又智顗於法華玄義卷七, 解釋妙法蓮華經經題之妙字, 立有本迹二重十妙, 卽於迹門十四品及本門十四品中, 各立有十妙. 於說本門十妙中, 立有六重本迹(六種本迹), 卽 : (一)理事本迹, (二)理敎本迹, (三)敎行本迹, (四)體用本迹, (五)實權本迹, (六)今已本迹. 又解釋蓮華二字時, 亦於迹門及本門各立三喩, 稱爲迹本三喩․蓮華三喩. 智顗將本迹二門之敎旨, 於著述中隨處宣揚, 對經典解釋之方法, 除用因緣․約敎․觀心三釋外, 更立本迹釋, 合爲四釋. 本迹二門之說影響甚廣, 如密敎本地身․加持身之說, 及日本神佛本迹之說, 均深受影響. 此外, 日本之覺運等轉釋此說, 以阿彌陀佛分立本迹二門, 未久, 淨土宗之幸西及眞宗之親鸞等繼承其說, 而立十劫正覺之彌陀與久遠實成之彌陀, 前者爲迹門彌陀, 後者爲本門彌陀 ; 竝主張本門之彌陀與衆生所具之佛性同體. 而淨土宗西山派之證空則主張十劫之彌陀表示慈悲, 久遠之彌陀表示智慧, 二者皆爲眞實, 此卽十久兩實. [法華文句卷九下․大乘四論玄義卷九․法華玄義卷八上․淨名玄義卷四․法華玄論卷九․止觀義例卷上․觀音玄義記卷一](參閱十劫彌陀435․十妙436․五時八敎1132․六重本迹1281․蓮華三喩6148)
【본전의영本田義英】
p1955-上→ (1888~1953)日本京都人. 號蘇山․日賢. 屬日蓮宗. 在京都帝國大學(一九四九年改制爲京都大學)專攻印度哲學, 嘗留學法․英․德․印度諸國, 歷任帝國․龍谷․立正大學敎授及印度文化硏究所所長․日本學術會議員等. 重要著作有法華經論․西域出土梵本法華經․法華經新譯要集․印度の社彦等.
【본정무루本淨無漏】
p1969-上→ 謂衆生之心性本來淸淨, 遠離煩惱諸漏之汚染. 然因後起之客塵煩惱而受雜染, 此雜染於無聞之凡夫不能如實知曉 ; 於有聞之聖弟子方能了知修心, 還其本性, 得自客塵煩惱中解脫. (參閱心性1402․心性本淨1403)
【본정本淨】
p1968-下→ (667~761)唐代禪僧. 絳州(山西)人, 俗姓張. 幼受六祖慧能之印可, 住司空山(安徽)無相寺. 天寶三年(744), 玄宗遣中使楊光庭見師, 師以卽心是佛․無心是道指導之. 楊氏歸宮庭奏聞, 遂召師入京住於白蓮寺, 於內道場與兩街之名僧碩學討論法義. 上元二年入寂, 世壽九十五. 諡號大曉禪師. [祖堂集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五․聯燈會要卷三]
【본제本際】
p1974-中→ ①指根本究竟之邊際. 卽絶對平等之理體, 多指涅槃而言. 又作眞際․眞如․實際. 圓覺經(大一七․九一三上) : 平等本際, 圓滿十方. 勝鬘經(大一二․二二二中) : 生死者依如來藏, 以如來藏故, 說本際不可知. . ②指過去․以前之狀態. 與前際同義. 法華經卷一(大九․七二上) : 欲知衆生本際之行, 從其過去, 志性所猗. [中阿含卷十本際經](參閱三世536). ③指眞理之根源․萬物之根本. 中觀論疏卷六末(大四二․一○一上) : 本際, 都是人․法始起處也. . ④(1882~1968)安徽桐城人, 俗姓龍. 號澄澈. 初習儒學, 兼通法政, 擅長詩文. 民國前七年(1905)加入同盟會, 參與革命行列. 民國肇建, 先後任職於敎育․軍政․金融․交通界. 出家前嘗親近月霞․印光․普照․倓虛․大愚等諸師問道硏學, 更從班禪喇嘛受祕法. 民國四十一年冬, 禮南亭和尙出家, 隨受具足戒於臺南關仔嶺大仙寺, 又親近慈航法師. 四十八年, 創建海印寺於基隆, 竝棲止於該寺, 淨密雙修. 五十七年八月示寂於臺北, 世壽八十六. 著有學佛修養及健康實驗法․懷柏山房文鈔․吟草等書, 曾印行南來堂詩集. 所創海印寺, 現由門人仁化法師住持, 繼其文風, 竝集錄師生前之懿言爲梵室偶談一書行世.
【본제本濟】
p1975-中→ (562~615)隋代僧. 太原(山西)介休人, 俗姓宋. 自幼聰慧, 通曉經史大義. 出家後, 博覽三藏, 深解佛法玄旨, 住於西京慈門寺, 服膺信行之三階敎. 在信行․僧邕二公相繼遷化後, 濟乃領其徒衆, 內闢臆說異論, 外拒官吏擅擾, 數遇艱險而不改其志, 三階敎遂賴以傳續. 大業十一年寂於居所, 世壽五十四. 門人將其葬於信行塔側. 著有十種不敢斟量論. [續高僧傳卷十八․釋氏疑年錄卷三]
【본제외도本際外道】
p1974-下→ 乃古代印度十三種外道之一. 主張過去之初有本際, 從此而衍生萬物. 本際, 卽最初之邊際.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
【본조고승전本朝高僧傳】
p1970-下→ 凡七十五卷. 日本臨濟宗卍元師蠻著於元祿十五年(1702). 係仿照我國梁․唐․宋三朝高僧傳而作. 內容收錄自上古欽明天皇時代(540~570)起一千二百餘年間, 各宗名僧一千六百餘人之傳記. 延寶六年(1678)著者先撰延寶傳燈錄四十一卷, 卽已收錄禪僧千人傳記, 後編本書時, 更收禪敎二門之高德名衲行狀甚詳, 立有法本․淨慧․淨禪․感進․淨律․檀興․淨忍․遠遊․讀誦․願雜等十科. 爲日本僧傳中最詳備可信之作, 亦爲硏究日本佛敎史不可或缺之文獻. 其後又有細川道契(1816~1876)補作續日本高僧傳十一卷. 均收於大日本佛敎全書卷一○二․卷一○三.
【본조력대법황외기本朝歷代法皇外紀】
p1971-上→ 全一卷. 日本淨土宗元策撰於日本寬文七年(1667). 輯錄自釋尊以降, 各階層人士成爲法眷之事略 ; 竝述佛法東傳後, 日本皇室與中國歷代皇帝崇信佛法之情況類似, 而斷定諸聖王賢臣皆爲護持佛法, 而權現於日本. 內容包括聖武․孝謙․平城․淸和․白河․後水尾等二十九位天皇之入道事蹟, 及皇族․貴門․武家等之出家人名表, 卷首有元策自序․小序․目錄等.
【본조신수왕생전本朝新修往生傳】
p1971-上→ 全一卷. 日本藤原宗友編於仁平元年(1151). 記錄迄於仁平元年之四十一人往生傳. 今日本眞福寺藏有正嘉二年(1258)之手寫本.
【본존本尊】
p1969-中→ 卽根本主尊. 指修行佛道所依之無始以來本有, 且於出世間爲最勝最尊者. 或指在一堂․一寺所供奉之諸多尊像中特殊而主要者, 卽以其尊爲本而尊崇之. 又爲別於在中尊左右及其周圍以表中尊功德之脅侍及親近隨從之眷屬等, 亦稱爲中尊. 在印度, 原供奉釋迦牟尼佛像. 又以歸依佛․法․僧三寶之故, 而稱爲三尊. 古代印度則雕刻菩提樹․金剛座․法輪․佛塔․佛足等以代替佛像. 蓋藉標幟顯示尊形, 與刻畫尊形, 二者之意義不同. 至密敎興起後, 卽以字․印․形等表顯佛菩薩. 一般寺院對於本尊之安置, 均視其創立之目的及願主之信仰而定, 故本尊亦各有不同, 如日本之法隆寺金堂․興福寺西佛殿等供奉釋迦如來, 延曆寺根本中堂․金剛峰寺金堂等供奉藥師如來. 淨土宗․日本淨土眞宗則以阿彌陀佛爲其本尊, 據梁高僧傳卷六載, 慧遠最早於廬山般若精舍安置阿彌陀佛像. 而各宗派之中, 亦大多有其一定之本尊. 又安置本尊之堂稱爲本堂, 竝有依其本尊之稱號而命名爲阿彌陀堂․藥師堂等名稱. 密敎中, 以大日如來爲普門本尊, 其他諸佛菩薩則爲一門本尊. 竝依修法之種類與目的之不同而各有不同之本尊. 本尊大別有字․印․形等三種, 且各有無相與有相之分. 字者, 如□(vaṃ)․□(hrīḥ)․□(hūṃ)等, 爲大日如來․阿彌陀佛․阿閦佛等之種子. 印者, 如觀世音之蓮花․辯才天之琵琶等三昧耶形. 形者, 指相好具足之尊形. 其中, 有相本尊乃指在自己之外別立本尊, 爲諸尊中之最尊貴者, 或指自己與其結緣後長久崇敬有加之佛菩薩. 無相本尊則指以自身爲本尊, 生來卽具足功德, 爲世間․出世間之最上者(卽唯我獨尊). 密敎認爲佛與自己互相涉入(入我我入), 成爲一體之極致. 故在修法上, 本尊之加被力與行者之功德力互爲一體, 其所行之加持, 稱爲本尊加持. 又於道場觀中, 觀想本尊之相好, 稱爲本尊觀. 淨土敎古來卽以阿彌陀佛或彌陀三尊(阿彌陀佛與觀音․勢至)爲本尊. 日本淨土眞宗則於繪像․木像爲本尊之外, 另以名號爲本尊. 其名號有六字(南無阿彌陀佛)․九字(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十字(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等三種. 蓮如以爲眞宗較重視名號本尊, 繪像次之, 木像又次之. 此外, 眞宗尙有將印度․中國․日本等諸祖先德繪於一幅者, 稱爲光明本尊. 日本日蓮宗專崇法華經, 故以法華經之題目南無妙法蓮華經爲本尊, 或以日蓮所繪之十界勸請大曼荼羅爲本尊, 或以本門之釋迦及本化之四菩薩相爲本尊. 又日蓮宗稱本尊․題目․戒壇爲三大祕法, 然本尊須定於人或法, 古來卽有議論. 初期謂二者有異, 以佛像爲人本尊, 以十界曼荼羅爲法本尊, 而以法本尊爲主 ; 日導以後則不以爲本尊有不同之二種, 主張以無作三身之釋迦本佛爲本尊, 其他本尊僅是本尊之廣略․木刻與繪畫之不同而已. 其中, 木․畫之本尊係依衆生之性質能力等而作適宜之安排. 木本尊乃爲方便信行而設, 故稱敎門本尊 ; 而十界曼荼羅等畫本尊則爲便於行法而設, 故稱觀心本尊. [六度集經卷四․大日經卷六說本尊三昧品․大日經疏卷三․卷二十․祕藏記․吾妻鏡卷二十六․祖書綱要刪略卷七](參閱普門4986․廣略本尊5995)
【본지本地】
p1955-中→ 指佛菩薩之實相法身. 卽對於所現之化身而稱能現之本身爲本地. 本, 根本 ; 地, 所依之義 ; 言實相法身爲萬化之本, 猶如地爲萬物之所依, 故稱本地. [法華文句卷九]
【본지수적本地垂迹】
p1956-上→ 爲本地與垂迹之倂稱. 又作本地垂迹․本迹. 謂佛菩薩爲救度衆生, 由自己之實身變化諸多分身, 垂世以度化衆生 ; 實身爲本地, 分身爲垂迹. 地者, 能生之義. 爲利物而自本身垂萬化, 故能現之本, 稱本地 ; 所現之末, 稱垂迹. 如久遠實成之本師釋迦牟尼佛(本門), 示現丈六弊垢之劣應身(迹門), 以度化衆生. 本地垂迹之思想蓋基於法華經之本迹二門․大日經之本地加持說. 又如觀世音菩薩之分身攝化․地藏菩薩現比丘形․住世羅漢之應化無方等, 皆爲方便誘引末代凡夫, 而有此類垂迹攝化之說. 古印度盛行輪迴轉生之說, 諸神應化之說亦不少. 佛敎傳入中國後, 有被視爲僞作之淸淨法行經記載, 孔子․顔回․老子三聖爲菩薩․羅漢之應化. 道敎且有老子八十一化之說, 此外, 禪宗亦有寒山․拾得․布袋等爲垂迹而來等說, 凡此, 皆可顯示中國亦有本地垂迹之說. 然於日本, 則專門針對傳統固有神道中之神而說本地垂迹, 例如, 在天台․眞言等諸宗, 則以佛爲本, 以神爲迹, 每一神均有一佛․菩薩與之搭配, 其神祇皆爲佛․菩薩之垂迹. [本朝高僧傳卷七十三․卷七十四․日本佛敎史之硏究](參閱本迹二門1965)
【본지신本地身】
p1955-下→ 又作本地法身. 爲密敎之佛身說, 乃四種法身中之自性身. 卽本地之身. 爲加持身之對稱. 乃一切萬化所依之根本身, 亦卽毘盧遮那佛之實相法身. 依密敎之敎義, 密敎敎祖毘盧遮那佛之實相法身乃萬化之本, 猶如大地爲萬物之所依, 故稱本地身 ; 與此相對者, 眞言行者修三密之行, 而與三密相應時, 在瑜伽觀中所現出之佛身, 則稱加持身. 本地身之說, 乃根據法華經本門之敎旨而來. 大日經疏卷七謂, 本地身乃妙法蓮華之寂深祕處, 故本地身與法華經所說常在靈鷲山說法之本門身同義. 同書卷三又謂, 妙法蓮華卽是胎藏界曼荼羅, 而以其中的中臺八葉院之大日如來爲本地法身. 在日本, 有關本地身與加持身之自體, 異說甚多. 例如古義眞言宗係以中臺八葉院之大日如來爲本地身, 而以曼荼羅外三重之諸尊爲加持身 ; 此說稱爲本地說․自證說. 新義眞言宗則就本地身而立加持身, 故認爲中臺八葉院之大日如來亦爲加持身 ; 此說稱爲加持說. 至於臺密, 認爲本地身爲能加持之理法身, 加持身則爲所加持之智法身. 以上之異說, 係起因於對大日經敎主之不同見解而來. 此外, 基於大日如來乃本地身之說又産生諸尊亦有本地身之主張, 例如以觀音之本地身爲彌陀, 日天之本地身爲觀音等. 而於神佛習合的日本佛敎更進一步認爲 : 日本人自古卽尊奉之諸神, 每一尊皆各有本地身, 由是乃産生神佛本地垂迹之說, 成爲日本佛敎重要特色之一. (參閱本迹二門1965)
【본질本質】
p1975-上→ 爲法相宗之敎義. 與影像相對稱, 爲影像之所依. 心及心所(心之作用)認識對象時, 在內心中變現認識對象之相狀, 爲直接之認識對象, 此稱爲影像. 反之, 影像之實質根據及所依物之自體, 卽稱爲本質. 乃間接之認識對象. 故相分可分二種, 卽本質相分與影像相分. 如眼識攀緣色境, 除眼識所現之影像外, 別有第八阿賴耶識種子所生之實質色法, 此卽本質, 乃影像所依託者, 稱爲帶質境 ; 而如第六意識浮現空花免角之相, 唯有影像而無所依託之本質者, 則稱獨影境. 唯識述記卷六末(大四三․四五六下) : 餘(除)影外別有所託, 名本質.
【본첩本帖】
p1962-上→ (1517~1570)明代禪僧. 號定堂. 尋甸(位於雲南烏蒙山麓)人, 俗姓楊. 世宗嘉靖年間, 參謁白齋和尙, 因萬法歸一之話頭而悟道. 後住鷄足山(位於雲南)金龍潭, 創建花椒菴. [鷄足山志補卷四]
【본체本體】
p1983-上→ 一般西洋哲學將本體解釋爲 : 其自身眞正存在而與現象對立之存有物. 在佛敎, 通常以法體一詞來表達同樣之含義, 其意卽指諸法之體性 ; 或以諸法之本質․本性․法性․眞如等, 爲其同類用語. 於佛敎之前, 古代印度人認爲宇宙之本體爲梵(梵 brahman), 個人之本體爲我(梵 ātman), 且主張梵與我之本質相同(梵我一如). 關於個人本體之我, 佛敎則立無我說, 主張一切諸法皆因相依相存之關係(緣起)而存在 ; 大乘佛敎此一思想更徹底, 遂有空(梵 s腎nya)思想之産生. 在部派佛敎各派中, 如犢子․法上․正量等部, 肯定主觀我體之存在(非卽非離蘊之我), 亦肯定現象界諸法, 屬於法我俱有之宗. 另如說一切有部, 認爲宇宙萬有之體性通於過去․現在․未來而常恆不滅, 此卽三世實有, 法體恆有之說, 然另一方面卻不認爲有我之存在, 故屬於我空法有之宗. 經量․化地․法藏․大衆․鷄胤․西山住․北山住等諸派則主張過去與未來之法無體, 唯有現在是實有之法, 此卽過未無體說. 又如說假部, 不僅認爲過未無體, 卽對現在法亦主張有假有實 ; 依說假部之說, 萬有分爲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其中五蘊爲實體, 然十二處․十八界爲所依․所緣之法, 屬於積聚法, 爲假有者, 此卽現法假實說. 此外, 說出世部認爲世間法皆屬假有, 唯有出世間之法有實體, 此卽俗妄眞實說. 一說部則認爲一切萬有, 無論世間法與出世間法, 皆僅有假名而無實體, 此卽諸法但名說. 於四世紀中期, 訶梨跋摩(梵 Harivarman)著成實論十六卷, 倡導空之思想, 反對一切有部之三世實有․法體恆有說, 而認爲旣無主觀我體之存在, 亦無客觀萬象法體之實存, 此卽我法俱空說. 佛敎有關本體性相之敎系, 啓端於小乘之有空論, 轉而爲大乘之有空論, 如唯識敎義以三性․三無性之說來敘述萬有之有空觀, 考察有空中道之實理. 卽藉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 從有的一端來說明萬有之自性, 竝藉相無性․生無性․勝義無性等三無性, 從空的一端來詮顯諸法皆空之至理, 故强調現象雖屬空或假有, 然實體爲眞有, 此卽有空中道論. 三論宗則駁斥此種相對的有空思想, 而以絶對不可得之空爲究極理想, 故以四重二諦․八不中道等來闡論拂除情執․言亡慮絶之法性諦理, 此卽無相皆空論. 三論宗所說的空之思想被視爲消極之本體論 ; 相對者, 被視爲積極之本體論者, 爲發揮大乘最高敎旨諸法實相論之天台宗. 天台宗依據法華經․中論觀四諦品(大三○․三三中) : 衆因緣生法, 我說卽是無, 亦爲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之頌文, 及大智度論三智一心中得一語, 說明空假中三諦圓融之妙理, 藉之揭示諸法本來圓融無礙之體性. 竝主張吾人若能脫卻迷妄, 卽可直爾步入法界洞朗之境, 體達一切諸法純爲實相, 實相之外更無別法 ; 法界森羅一一盡是實相, 故差別卽平等, 現象卽實體, 事相本體無二無別而萬法一如. 於大乘佛敎中, 除天台宗之諸法實相外, 另如華嚴宗之法界緣起․密宗之六大緣起等, 皆同屬倡言現象卽本體之思想理論. 要之, 大乘佛敎所說之空, 卽無可執著之狀態. 般若心經(玄奘譯)以下列之語說明本體與現象之關係(大八․八四八下) :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 色卽是空, 空卽是色. 法月所譯之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於此二句之上, 尙有(大八․八四九上) : 色性是空, 空性是色二語. 蓋吾人通常以現象來捕捉物質之存在. 所謂現象, 卽依據無數之原因․條件而時時變化者 ; 世上絶無不變化之現象, 因其不斷變化, 遂有現象之産生, 故吾人得以捕捉其存在, 此卽色性是空, 空性是色之世界, 相當於天台大師智顗所立空假中三諦中之空. 吾人必須將無主體而主客未分之渾沌世界視爲唯一者․全一者․一卽一切․一切卽一者, 而捕捉之․把握之 ; 然爲達此境, 亦不能不假藉現象爲其線索. 惟此一現象竝無本體, 僅由於與一切諸法彼此間有所關係才能成立 ; 亦卽由於觀察現象方能體得一切皆依原因與條件相互依存而運行之緣起世界. 設令我之現象不活動, 以觀察與他人之關連, 此時卽能理解我之現象經常不是由我, 而是由他人所加諸之各種外來因素所牽制, 而漸漸異於現在之我. 自理論上言之, 亦可理解外在一切事物正不斷否定自己或與自己對立, 而吾人必須於此種條件․限定關係之下來肯定自己, 此卽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之世界, 相當於天台宗之假之世界. 旣能把握以上第一․第二階段之體驗, 而論至第三階段, 若以語言說明之, 則與前段完全相同. 然於生動的人類經驗中, 實感上確實能有可供捕捉之世界, 且較第二階段爲更高度之世界, 此卽色卽是空, 空卽是色之世界, 相當於天台所說之中. 以究竟之義而言, 此空假中之三諦竝無前後次第之隔歷, 而係圓融無礙․一卽三․三卽一, 此卽天台圓敎三諦圓融之諦義 ; 而此一思想, 不僅爲天台宗核心敎義之一, 亦爲大乘佛法對萬法本體最圓熟之證顯. (參閱空3467․空有論爭3473)
【본초本初】
p1957-下→ 意爲根本之初 ; 乃指如來之覺體, 或眞如法界, 或事物之元始. 大日經卷三(大一八․二二中) : 我一切本初, 號名世所依. 空海所著卽身成佛義釋之爲 : 我者, 大日尊自稱 ; 本初者, 本來法然, 證得如是大自在一切法之本祖. 理趣釋卷上(大一九․六○九下) : 本初者, 本來淸淨法界也.
【본초불本初佛】
p1958-上→ 梵名 Ādi-buddha. 卽本初之佛, 乃最原始․最根本之佛. 印度之後期密敎金剛乘(梵 Vajra-yāna)認爲, 本初佛係諸法之本源․萬物之創造者, 竝有五在定佛(梵 Dhyāni-buddha)亦由此佛所流出之說. 據梵文大乘莊嚴寶王經(梵 Kāraṇḍa-vyūha)之別本記載, 於劫初出現本初佛․自生者(梵 Svayambhū), 或本初主(梵 Ādi-nātha), 依禪定而創造世界, 又自其精神而産生觀自在菩薩(梵 Avalokiteśvara). 又由此菩薩兩眼生出日月 ; 由額生出大自在天(梵 Maheśvara) ; 由肩生出梵天 ; 由心臟生出那羅延天(梵 Nāārāyaṇā) ; 由牙齒生出辯才天女(梵 Sarasvatī). 據梵本自生富蘭那(梵 Svayambhū-purāṇa)記載, 本初佛最初卽以火焰姿態出現於尼泊爾(Nepāl) ; 文殊師利菩薩爲保存此火焰, 而建自生支提(梵 Svayambhū-caitya, 自生塔). 本初佛之思想, 在西曆第十世紀以後, 爲了統合五在定佛之思想, 而興起於那爛陀寺(梵 Nālandā)之學僧之間. 至後世, 爲尼泊爾艾斯偉力卡派(梵 Aiśvarika)․西藏喇嘛敎等, 採用爲敎義. [M. Monier-Williams: Buddhism ; H. Kern: 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 Benoytosh Bhattacharyya : An Intro 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 M. Winternitz :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 ratur, Bd. Ⅱ; H.V. Glasenapp: Der Buddismus]
【본표本幖】
p1974-中→ 指三昧耶形. 卽諸佛菩薩表示本誓之幖幟, 顯示救度衆生之心願. [性靈集卷七](參閱三昧耶形583)
【본행本行】
p1957-中→ 指成佛以前尙在菩薩位(因位)時之行迹. 乃成佛之因之根本行法. 慧遠所撰之維摩義記卷一本謂, 菩薩所修, 能爲佛因, 故名本行. 大寶積經卷三十(大一一․一六六中) : 各隨本行爲其稱. 維摩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三七上) : 大智本行, 皆悉成就. 題名與本行二字有關之典籍有佛本行經․佛本行集經․菩薩本行經․佛本行讚經․佛本行略經․佛本行讚傳․佛本行集經要義等, 尤以前二者最爲重要.
【본혹本惑】
p1970-下→ 與隨惑相對稱. 爲感得迷果之根本煩惱, 卽諸惑之體. 又作根本惑․根本煩惱. 有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 其中, 惡見可分爲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見, 合爲十種煩惱. 另有以本惑分爲見․修二惑 ; 分別配於三界, 有見惑八十八使․修惑十種, 共合爲九十八種. (參閱見思惑2996․根本煩惱4135)
【본화本化】
p1948-下→ 卽久遠實成本佛之敎化. 相對於此, 伽耶始成迹佛之敎化, 則稱爲迹化. 法華經卷五從地踊出品載, 有菩薩乞求擔受佛陀滅度後之弘經任務 ; 然釋尊答云(大九․三九下) : 止, 善男子!不須汝等護持此經. 所以者何?我娑婆世界, 自有六萬恆河沙等菩薩摩訶薩, 一一菩薩, 各有六萬恆河沙眷屬. 是諸人等, 能於我滅後護持讀誦, 廣說此經. 彼時, 娑婆世界之土地, 盡皆震裂, 而於其中踊出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 此卽說明釋尊乃久遠實成之本佛, 由地踊出之菩薩卽釋尊於過去久遠時所敎化之弟子 ; 此等弟子, 稱爲本眷屬或本化菩薩. 相對本佛․本化菩薩而言, 講經四十餘年之釋尊, 卽爲伽耶始成之迹佛, 受其敎化之弟子, 卽稱迹化菩薩. 又關於釋尊爲何不允許迹化菩薩弘經, 而許本化菩薩弘經, 天台大師智顗於法華文句卷九上踊出品中提出六義以釋之 : (一)解釋釋尊阻止迹化菩薩誓願弘經, 立有三義, 卽 : (1)諸迹化菩薩各有任務, 若住此土, 將廢彼方之利益. (2)他方與此土之間, 結緣事淺, 雖欲宣授, 必無巨益. (3)若許迹化之菩薩弘經, 則不能召請本化菩薩, 如此, 則迹不得破, 遠不得顯. (二)解釋釋尊召請本化菩薩弘經, 亦有三義 : (1)旣爲釋尊弟子卽應弘釋尊之法. (2)以此等菩薩有深廣之緣, 除可遍益此土外, 亦能遍益分身土․他方土. (3)能開近顯遠. 又本化地踊出之菩薩有四導師, 稱爲上行․無邊行․淨行․安立行 ; 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載, 釋尊將未來世之弘法重任付囑此等菩薩, 稱爲別付囑, 因於塔中所行, 故又稱塔中付囑 ; 同經囑累品載, 釋尊出寶塔後, 將法付囑豫迹化他方之無量菩薩, 使之流布, 則稱爲總付囑或塔外付囑.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參閱本迹二門1965)
【본화사보살本化四菩薩】
p1949-中→ 本化, 謂久遠實成本佛之敎化. 本化四菩薩, 指佛在久遠本時所敎化之四位菩薩. 法華經卷五從地踊出品載, 佛入滅後, 自娑婆世界下方空中踊出六萬恆河沙數之菩薩, 以應末法弘經之召, 而以上行(梵 Viśiiṣts-cātitra)․無邊行(梵 Ananta-cāritra)․淨行(梵 Viśuddha-cāritra)․安立行(梵 Supratiṣṭhita-cāritra)等四位菩薩爲上首, 乃菩薩衆中之四導師. 其時, 補處之彌勒菩薩見之, 驚曰(大九․四○下) : 我於此衆中, 乃不識一人. 釋尊謂(大九, 四一中) : 我從久遠來, 敎化是等衆. 故知四位菩薩爲久遠本時應生之眷屬. 蓋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中, 釋尊曾多次宣告, 其於成佛以來已經百千萬阿僧祇劫, 後世乃根據此說而稱之爲久遠實成之本佛, 其時所敎化之弟子稱爲本眷屬․本化菩薩 ; 相對於此, 在菩提伽耶證道成佛之釋尊則稱爲伽耶始成之迹佛, 其時所敎化之弟子稱爲迹化菩薩. 又釋尊對上行等本化菩薩付囑未來末世之弘法大任, 稱爲別付囑․塔中付囑 ; 相對者, 對無量他方迹化菩薩付囑流布大法, 則稱爲總付囑․塔外付囑. 於日本, 以法華經爲信仰主旨之日蓮宗, 依準上記之說, 而稱其宗祖日蓮乃本化菩薩中的上行菩薩之再降生, 竝認爲在四菩薩中, 上行菩薩表示火大之德, 無邊行菩薩表示風大之德, 淨行菩薩表示水大之德, 安立行菩薩表示地大之德, 釋尊則表示空大之德, 合之則爲妙法蓮華經五字.
【본회本懷】
p1975-下→ 又作素志․素懷. 卽心中根本之思慮念頭. 如佛菩薩久遠以來, 所抱持之救度衆生出離苦海之根本心念. 法華玄義釋籤卷一(大三三․八一九下) : 但立頓大之名, 不立一乘獨妙之稱, 非佛本懷.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二]
【봉가奉加】
p3133-下→ 日本佛敎用語. 卽於造立佛像․堂塔之際, 奉獻捐助金․物品等. 亦卽奉加財力於佛法事業之意. 又稱御奉加. 古稱知識. 勸進奉加, 依賴募化有緣人來參加, 此稱募緣․勸進. 乞請奉加之文書, 稱作奉加狀. 記載奉加者之人名․供養金額․物品名稱等帳簿, 稱作奉加帳․奉加簿, 或稱緣簿.
【봉갈棒喝】
p5054-上→ 禪宗祖師接化弟子之方式. 禪家宗匠接引學人時, 爲杜絶其虛妄思惟或考驗其悟境, 或用棒打, 或大喝一聲, 以暗示與啓悟對方. 碧巖錄第二則(大四八․一四一中) : 直饒棒如雨點, 喝似雷奔, 也未當得向上宗乘中事.相傳棒之施用, 始於唐代德山宣鑒與黃檗希運 ; 喝之施用, 始於臨濟義玄(或謂馬祖道一). 以德山善用棒, 臨濟善用喝, 故有德山棒, 臨濟喝之稱. 以後禪師接引學人, 多棒喝交施, 無非欲藉此促人覺悟. 後世對警醒人之執迷不悟, 稱爲當頭棒喝. 據五家宗旨纂要所載(卍續一一四․二五四上) : 臨濟家風, 全機大用, 棒喝齊施.臨濟宗始祖義玄禪師受黃檗之影響, 有所謂四喝八棒. 八棒, 卽 : (一)觸令支玄棒, 爲罰棒. (二)接機從正棒, 爲從正之棒. (三)靠玄傷正棒, 爲罰棒. (四)印順宗旨棒, 卽印證來機, 爲賞棒. (五)取驗虛實棒, 卽一見便打, 試學人修行之虛實, 無關賞罰. (六)盲加瞎棒, 卽盲目亂打, 此爲宗師之過. (七)苦責愚癡棒, 與前者相反, 乃苦責學人. (八)掃除凡聖棒, 爲至高之正棒. 四喝, 卽 : (一)一喝如金剛寶劍, 有斬除情解之作用. (二)一喝如踞地獅子, 有喝阻情解之作用. (三)一喝如探竿影草, 有勘驗學人之作用. (四)一喝不作一喝用, 有不敢觸諱之作用.
【봉교棒敎】
p505-中→ 西藏名 Bon-po. 爲佛敎傳入西藏以前, 西藏人所信仰之原始宗敎. 屬薩滿敎(Shamanism)之一派. 又稱笨敎․笨波敎․梵敎․凡敎. 俗稱黑敎. 卽行靈魂祟拜․咒術․犧牲供養之民間信仰. 依西藏傳說, 開祖爲雪拉巴(藏 Gshen-rab). 最初流行於後藏阿里一帶, 後自西自東傳布至西藏各地. 崇奉天地․山林․水澤之神鬼精靈及自然物, 認爲宇宙間存在無數靈魂, 能顯現吉凶福禍, 故須向精靈祈禱, 祈求禳災招福 ; 又因精靈依存於石․貝․鼓等物體中, 故産生諸物崇拜之觀念. 重視祭祀․跳神․占卜․禳解等, 相信巫僧爲人與精靈間之媒介, 故認爲巫僧能作預言. 在吐蕃王朝前期, 棒敎占有統治地位. 七世紀中葉, 佛敎自印度․尼泊爾傳入後, 棒敎曾與佛敎長期對抗. 八世紀後, 由於吐蕃王室興佛抑棒, 勢力漸衰. 後棒敎吸收佛敎部分敎義, 改佛經爲棒經, 繁衍敎理敎義, 成爲類似西藏佛敎之敎派. 棒敎因受佛敎敎義及信仰形式之影響, 區劃爲新舊兩期, 以前之型態爲原始棒敎, 以後則爲組織棒敎, 卽組織敎義, 作成聖典. 論述棒敎修行理論之經典有十萬白龍, 十萬黑龍․十萬斑龍三部. 藏族一般對受佛敎影響較深․變化較大之棒敎, 稱爲白笨波 ; 對處於偏僻地區, 保留原來特點較多者, 稱爲黑笨波. 十五世紀初, 宗喀巴成立黃敎後, 勢力幾達全藏, 棒敎勢力僅殘存於西藏東部及北方邊地游牧民族之間. 現今西藏人信奉之喇嘛敎, 雖說其特色乃佛敎吸收棒敎之成分, 而棒敎亦以佛敎充實自己, 然實質上兩者仍儼然對立. [唐書卷一九六吐蕃傳․白琉璃論(Vaidūrya dkar-po)․十萬寶詔(Mṇi-bkaḥ-ḥdum)․西藏文化の新硏究(靑木文敎)․Ch. Bell: The Religion of Tibet(橋本光寶譯, 西藏の喇嘛敎)](參閱薩滿敎6603)
【봉국사奉國寺】
p3136-上→ 位於遼寧義縣. 俗稱七佛寺․大佛寺. 原名感熙寺. 開寺事蹟不詳. 據元代大德七年(1303)所立之石碑載, 此寺爲處士焦希贇開創於遼開泰九年(1020), 然據寰宇訪碑錄引述奉國寺石幢記之記載, 創寺應在開泰九年以前. 據金明昌三年(1192)之碑銘載, 遼乾統七年(1107)淸慧捷公於佛殿前東西相對之兩廡鑿洞, 內置一百二十尊彩色塗金之聖賢像. 三十餘年後, 金天眷三年(1140), 沙門義擢集資, 繼續初時所未完成之四十二尊聖像. 元代至元二十七年(1290)因地震受損, 由普顔可里美思公主與駙馬寧昌郡王斥資重修. 其後陸續重修十餘次. 寺內之建築, 據元代至正十五年(1355)大奉國寺莊田之記碑碑陰所載, 寺中有七佛殿․法堂․觀音閣․彌陀閣․四賢洞․伽藍堂․萬佛堂等. 現今之配置構造已非草創時之形式, 且除大雄寶殿外, 其餘衆多屋宇均爲淸代之建築. 又大雄寶殿內立有七座大佛及其脅侍菩薩. [遼金時代の建築と其佛像(竹島草一)․滿州の史蹟(村田治郞)]
【봉담鳳潭】
p5952-上→ (1654~1738)日本華嚴宗學僧. 又作芳潭. 攝津(大阪府)人(一說越中富山縣人), 俗姓喜多. 法名僧濬. 號幻虎道人, 華嶺山人, 華嶺道人. 十六歲出家, 曾學禪於鐵眼, 竝在長崎硏學外典. 一度欲往印度, 未果. 而於南都, 比叡山硏究諸宗, 立志復興華嚴學. 在江戶時代以革新之論議, 與諸宗學者有所論爭. 晩年棲止於京都華嚴寺, 而於元文三年示寂, 世壽八十五(一說八十歲). 著作極多, 有華嚴五敎章匡眞鈔十卷, 俱舍論冠註十四卷, 因明論疏瑞源記八卷, 法華文句會抄五十卷, 四敎儀集註增暉記七卷等數十種, 迄今仍爲各宗學者所推重. 師一生性格剛峻, 時人每有異說, 師卽排撻論難, 乃至製書漫罵痛擊, 成爲當代論爭之中心, 亦爲日本華嚴宗之中興祖師.
【봉룡산封龍山】
p3775-上→ 位於河北獲鹿․元氏間. 又稱飛龍山. 山勢如伏龍欲飛擧狀, 峰巒錯列, 林泉幽奇, 向爲高士隱居之所, 其最著者爲龍首․熊耳․華蓋諸峰. 晉時道安․竺法汰․僧光․法和等, 均曾居之. 今山中有古寺, 元魏時稱堰角寺, 唐稱應覺寺, 或謂係道安之故居. [讀史方輿紀要直隸眞定府元氏縣]
【봉림사鳳林寺】
p5951-中→ ①位於浙江杭縣秦亭山(又稱葛嶺)之西. 俗稱喜鵲寺. 創建年代不詳, 爲唐代元和年間(806~820)牛頭宗徑山法欽之弟子鳥窠道林棲居松樹上與白居易問答之故地. 明宣德年間(1426~1435)如月重建, 敕額鳳林寺. 寺後有鳥窠禪師之墓. [大淸一統志卷二一七]. ②位於韓國慶尙南道昌原郡. 爲朝鮮佛敎禪門九山鳳林山派之中心. 新羅孝恭王時(898~912)審希所開創. 憲德王十六年(824), 審希之師玄昱來唐, 師事章敬懷暉, 歸國後居於慧目山麓, 大揚宗風, 示寂後審希嗣其法流, 開創本寺, 蔚成鳳林山一派. [東國輿地勝覽卷三十二, 朝鮮金石總覽上]
【봉법요奉法要】
p3135-上→ 全一卷. 東晉郗超(336~377)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弘明集卷十三. 郗超爲大司馬桓溫之參軍, 桓溫曾豫以生殺大權, 故當時高官名士皆對其戒愼恐懼. 至晩年, 深自悔罪, 故整理在家佛敎徒所應信仰․實踐之要義以成書. 內容旨在說明三自歸․五戒․十善․五陰․六情等基本佛敎敎理, 竝論及報應問題․涅槃意義等. 全書强調日常生活實踐, 爲硏究當時在家佛敎徒之珍貴資料.
【봉산불교련사鳳山佛敎蓮社】
p5951-上→ 位於臺灣高雄鳳山市. 創立於民國四十一年(1952). 初由地方善信集資購屋, 成立佛學硏究社, 至四十二年春, 迎請煮雲法師任住持, 改稱鳳山佛敎蓮社, 竝創辨佛學講習會, 鳳蓮幼稚園, 佛敎靑年會, 佛敎婦女會等. 每年定期擧辨報恩精進佛七及大專學生精進佛七等活動.
【봉선사奉先寺】
p3133-下→ ①位於河南洛陽龍門山南端伊水之旁, 爲龍門石窟之第十九窟. 創建於唐咸亨三年(672), 竣工於上元二年(675), 乃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之露天大龕, 南北寬三十六公尺, 東西深四十一公尺. 彫有盧舍那佛及迦葉․阿難․兩脅侍菩薩․天王․金剛力士等十一尊像, 氣宇雄渾, 造型優美. 本尊盧舍那佛坐像, 臺座有三重竝列之蓮花, 每瓣刻有小佛, 象徵蓮華藏世界;身高十七點一四公尺, 相好莊嚴, 軀幹雄偉, 頭髮呈波浪狀, 衣褶流麗, 惜兩手已失, 雙足亦破損;其面容豐腴, 長目修眉, 嘴角微翹, 流露著慈悲之意境, 與智慧之光芒, 爲龍門石窟中最大․最莊嚴之佛像. 本寺原有之屋蓋早已傾圮不存, 窟內三面多作佛龕. 據開元十年(722)之河洛上都龍門之陽大盧舍那像龕記(刻於臺座北面)載, 皇后武氏曾捐助脂粉錢兩萬貫, 敕令實際寺之善道․法界寺之惠暕等營造之, 竝率朝臣參加盧舍那佛之開光法會. 又於調露元年(679), 在大佛像之南設大奉先寺, 請高僧二十七人住寺. 今伊水東岸有擂鼓石, 相傳武氏禮佛時在此擊鼓作樂. (參閱龍門石窟6381). ②位於金陵(南京)城內飮虹橋南之保寧寺, 在南唐保大年間至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43~984), 稱爲奉先寺. 奉先慧同․保寧仁勇等禪師, 曾住於本寺. (參閱保寧寺3724). ③位於韓國京畿道楊州郡. 山號注葉山, 或雲岳山. 爲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 法印坦文創於高麗光宗二十年(969), 稱爲雲岳寺. 睿宗二年(1107), 賜額奉先寺. 成宗排佛, 罷禪․敎兩宗之僧試, 本寺與奉恩寺以同爲奉持王室陵墓之寺刹, 故得倖存. 後明宗卽以本寺爲敎宗本寺, 成爲敎宗僧科試所之首刹. 宣祖二十五年(1591)․仁祖十四年(1636), 兩次燬於兵燹, 沙門戒敏重修之, 其後又經數次重修. 今有大雄殿․御室閣․爐殿․山神閣等, 竝管轄興國寺․佛巖寺․檜巖寺等二十六寺. [朝鮮佛敎通史卷上奉先寺記․東國輿地勝覽卷十一](參閱奉恩寺3135)
【봉선사封禪寺】
p3775-中→ 位於河南洛陽. 原爲東漢倉垣水南寺, 唐改今名, 五代時周世宗毁佛, 廢改本寺爲官庫. 宋興, 復以爲寺, 遣內官整修. 開寶三年(970)修備完整, 賜額開寶寺, 太祖多次臨幸拈香, 又送舍利․藏經․大鐘等於中供養. 端拱二年(989)更建八角十一層舍利塔, 高十一點五公丈, 其上刻有千佛萬菩薩.
【봉암사鳳巖寺】
p5952-中→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聞慶郡曦陽山. 又稱陽山寺. 爲朝鮮佛敎禪門九山曦陽山派之中心. 智證大師道憲知詵所開創. 高麗朝末年, 圓證國師太古普愚住於此. 世宗(1419~1450)之時, 排佛之風鼎盛, 然無學自超之法嗣得通已和住持本寺時, 仍大揚禪旨. [東國輿地勝覽卷二十九, 朝鮮金石總覽上]
【봉원사奉元寺】
p3133-上→ 位於韓國漢城特別市西大門區延禧洞. 爲道詵國師於新羅眞聖女王三年(890), 就延禧宮址所創建, 李朝英祖王二十四年(1748), 贊什大師及證庵國師得國家之補助及信徒之大力支持, 而移築於今址. 翌年, 英祖王御賜奉元寺額, 時人稱之爲新寺. 該寺爲太古宗之總本山, 號稱轄有寺院一千八百餘所, 僧侶約六千. 太古宗之僧侶原爲曹溪宗之僧侶, 在李承晩大統領時代, 産生妻帶僧與比丘(淸僧)之論爭, 遂分裂爲二;妻帶僧別立爲太古宗, 强調佛敎之現代化與大衆化, 力促妻帶之合理化. 太古宗之僧侶雖食肉破戒, 然於如何使佛敎廣爲流布則不遺餘力. 可由太古宗之佛敎學者輩出得到明證, 故一般大衆對其評價頗高.
【봉은사奉恩寺】
p3135-上→ 位於韓國漢城特別市江南區三成洞. 山號爲修道山. 乃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 有關該寺之開創, 諸說有異, 如:(一)由高句麗之阿度所創, (二)由新羅元聖王時(785~798)之緣會所創, (三)由高麗之法鏡所創. 李氏朝鮮之仁粹太后崇信佛法, 於燕山君元年(1495), 再建(或謂創建)該寺於廣州宣陵之東麓. 明宗十七年(1562), 移建今址. 未久, 敕令奉先寺爲敎宗之本寺, 奉恩寺爲禪宗之本寺, 恢復禪․敎兩宗之僧試制度, 竝訂立度僧給牒之制;以守眞住持奉先寺, 擔任判敎宗事都大師, 普雨住持奉恩寺, 擔任判禪宗事都大禪師. 自此奉恩寺卽成爲禪宗僧科試所之首刹. 光海君七年(1614), 碧巖覺性住寺, 擔任判禪宗都總攝之職. 哲宗六年(1855), 南湖律師永奇住寺, 刻印華嚴經疏演義鈔八十卷․別行一卷․準提千手合璧一卷等, 竝興建經藏殿. 仁祖十四年(1636)曾因兵亂焚毁, 重建後更見宏偉, 今有大雄寶殿․大香閣․華嚴經板殿․雲霞堂․山神閣․禪院等, 又統領開運寺․白蓮寺․津寬寺等九寺, 及六十八所分別院. [朝鮮寺刹史料卷上․朝鮮佛敎通史卷上奉恩寺事蹟]
【봉입峰入】
p4087-下→ 日本佛敎用語. 日本修驗道之行者仰慕開祖役小角之行誼, 前往參拜其遺蹟, 稱爲峰入 ; 通常以參拜大和大峰山爲主. 每年自四月至九月間, 須登山三回, 其間必精進潔齋, 完成一定之修業, 且由先達導引之. 又以登山之次數, 而給豫先達․大先達之稱呼.
【봉찰鳳刹】
p5951-下→ 佛寺之美稱. 寺院之稱爲刹, 係梵語 lakṣatā]幡竿)之訛譯, 蓋於佛堂之前一般均有立刹之風俗, 故稱寺院爲刹;又鳳爲瑞鳥, 故取其祥瑞之意以爲寺院之美稱. (參閱寺院2414)
【봉청奉請】
p3136-下→ 佛敎寺院於擧行法會時, 首先須請佛․菩薩․諸神等降臨道場, 稱爲奉請. 據善導之淨土法事讚卷上召請項載, 行法之際, 先奉請釋迦佛及諸佛入道場;其次, 奉請十方法界之諸佛所說之八萬四千修多羅, 及全身․散身之舍利;其次, 奉請十方之聲聞․緣覺․得道聖人;再次, 奉請普賢․文殊․觀音․勢至等菩薩衆入道場. 又於奉請觀世音項中述及請觀音讚, 竝奉請十方法界之人天․凡聖, 及水陸虛空一切之香花․音樂․光明․寶藏․香山․香衣․香樹․香林․香地․香水等皆入道場. 此奉請作法傳入日本後, 對日本各宗派皆影響極大, 尤以念佛之法會更大事施行. [五會念佛略法事讚․往生淨土懺願儀]
【봉행奉行】
p3135-上→ 奉持佛陀敎法而修行之, 稱爲奉行. 經文末尾均有歡喜奉行․信受奉行等字樣. 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四四上):經始稱『如是』, 彰信爲能入;末言『奉行』, 表服膺事已.
【봉황鳳凰】
p5951-下→ 自東漢開始, 鳳凰漸成爲裝飾品之圖樣, 其形狀類似極樂鳥(南洋産), 實則爲假想中之禽鳥. 鳳爲雄鳥, 凰爲雌鳥, 乃是象徵吉瑞之禽鳥. 依西域之傳說, 鳳凰係由繪畫而産生者. 在佛敎美術, 如繪畫, 雕刻, 刺繡中, 均有以鳳凰圖樣表示祥瑞者.
【봉황산성과사지鳳凰山聖果寺志】
p5951-下→ 全一卷. 淸代僧超乾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杭州鳳凰山聖果寺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 至唐朝, 無著文喜禪師復興開法, 始稱聖果寺. 宋高宗南渡, 曾改爲苑.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被焚, 三十七年僧正因復建. 此後, 歷經更變. 淸康熙初年, 超乾因該寺無有記錄, 乃修鳳凰山聖果寺志一卷, 收詩, 舊蹟, 記, 疏, 高僧人物等文獻. 吉光片羽, 彌足珍貴.
【부가사富可士】
p4928-中→ (Foucaux, Philippe Edouard; 1811~1894)法國之印度學學者. 師事布爾諾夫(E. Burnouf), 一八四二年後, 講授西藏語․梵文學. 先後刊行方廣大莊嚴經(Lalitavistara)之藏(原典 Rgya-tcher-rol-pa)法對照本(1847~1848)與譯自梵本之法譯本(1884~1892). 竝得閔那耶夫(Minayeff, Ivan Pavlovitch; 1840~1890)及中國學學者朱利安(Julien, Stanislas; 1799~1873)協助, 共同校訂翻譯名義大集(梵 Mahāvyutpatti). 此外尙有 Doctrine des Bouddhists sur le Nirvāṇa, 1864 ; Grammaire de la langue tibetaine, 1858; Mālavikā et Agnimitra, 1877 ; Sakountalā. 1877; Vikramorvaçī, 1879 等論著.
【부견苻堅】
p3951-中→ (338~385)東晉時代之前秦王. 字永固, 一字文玉. 略陽氐族世酋. 博學多才, 有經世大志, 雅量能容, 士皆樂於歸順. 弑其主苻生而自立, 號秦天王, 平服北土, 兼倂宛襄. 後與東晉戰於淝水. 敗歸, 爲姚萇弑於新平佛寺, 時爲晉太元十年五月, 享年四十八. 平生頗知禮敬三寶, 優遇高僧, 躬聆講說. 曾送佛經․佛像於高麗, 爲韓國․日本知有佛法之始. 迎道安法師於襄陽, 待以殊禮, 咨以大政. 又聞鳩摩羅什名, 遣將帥往迎. 旣遇弑, 將被害, 猶整衣禮佛而後受死. [晉書卷九十六]
【부고사업不故思業】
p982-上→ 又作非故思業. 故思業之對稱. 卽未經特意思惟而於不知覺中所造之善惡業. 此業由身口造作, 竝無感果之功能. [瑜伽師地論卷九十․百法問答鈔卷三](參閱故思業3826)
【부공요두孚公搖頭】
p2860-下→ 禪宗公案名. 孚公, 卽唐末五代雪峰義存禪師之法嗣, 世稱太原孚上座. 五燈會元卷七太原孚上座章(卍續一三八․一三五上) : 太原孚上座, (中略)峰一日見師, 乃指日示之, 師搖手而出. 峰曰 : “汝不肯我那?” 師曰 : “和尙搖頭, 某甲擺尾, 甚麽處是不肯?” 峰曰 : “到處也須諱卻.” 據景德傳燈錄卷十九․聯燈會要卷二十四等載, 孚上座未入雪峰之門時, 曾於揚州光孝寺開講涅槃經, 因一禪僧之問話而頓然徹悟, 後投雪峰座下, 竝嗣其法. 此則公案中, 雪峰欲勘驗孚上座之悟境, 然從孚上座自然反應之語黙動靜, 復以和尙搖頭, 某甲擺尾 爲針鋒之對機, 充分顯現孚上座不僅徹悟, 且未曾執著其悟境, 純然一派自由自在之禪者天地. [五燈會元卷一․錦江禪燈卷二]
【부광溥光】
p5506-下→ 元代僧. 又稱普光. 生卒年不詳. 山西大同人, 俗姓李. 中峰普應國師七世之法孫. 字玄暉(元暉). 號雪庵(雪窗). 工詩畫, 山水學關同, 墨竹學文同, 俱成妙趣. 爲詩沖澹粹美, 善眞, 行, 草書, 尤工大字, 凡宮禁中之匾額皆爲其所書. 趙孟頫嘗薦之於朝, 蒙封昭文館大學士, 賜號玄悟大師. [畫史會要, 雪庵羅漢畫冊跋]
【부구산浮丘山】
p4159-中→ 位於河南濬縣城南一公里處. 山有疊峰三層, 突出平原, 若舟漂浮海中, 故稱浮丘山. 山上松柏蒼鬱, 幽徑曲回, 山石壁立, 景色秀麗. 山之西北有千佛寺, 寺內有千佛洞, 現存唐至明代石刻造像九百六十餘尊. 千佛寺南爲道敎建築碧霞宮, 原爲碧霞元君之行宮, 後改名爲聖母廟, 創建於明代, 宮內現存殿宇八十餘座. 殿內雕樑畫棟, 石欄精美. 濬縣博物館設於此, 館內藏有歷代文物․古代石刻․塔․幢等藝術珍品.
【부기扶起】
p2947-上→ 禪林用語. 爲推倒 ․放倒 之對稱. 卽師家接化指導學人時, 所採用權巧方便之和緩方法.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七(大四七․八三八中) : 放倒扶起, 有賓有主. 時而扶起, 時而放倒, 稱爲扶起放倒. 原意謂時而肯定․時而否定 ; 在禪林中, 轉指師家接化學人時, 所採取靈活自由運作之機法. 無門關第十一則州勘庵主(大四八․二九四中) : 若向者裏下得一轉語, 便見趙州舌頭無骨, 扶起放倒, 得大自在.
【부기赴機】
p3957-上→ 應衆生之根機而說法. 與應病與藥同義. 宗鏡錄卷三十(大四八, 五九○下):云何坐道場?現四種成佛, 赴機無差殊.
【부나야사富那夜奢】
p4928-下→ 梵名 Puṇyayaśas. 又作富那耶舍․富那奢․富那․夜奢. 中印度華氏城人, 爲空身長者第七子, 付法藏第十祖(一說十一祖). 依付法藏因緣傳卷五所載, 師受法於脅比丘, 演暢勝法, 敎化無量衆生. 後於閑林中與馬鳴對論佛法, 說第一義諦空․無我之義, 遂屈馬鳴爲弟子, 臨終付法. 然馬鳴菩薩傳․出三藏記集卷十二薩婆多部記目錄序則謂脅比丘爲馬鳴之師, 而未載師之名. 另據大莊嚴論經卷一所記無垢淸淨僧富那․脅比丘之句, 可知馬鳴對二師均極爲推重. [寶林傳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一․佛祖統紀卷五․內證佛法相承血脈譜]
【부남국扶南國】
p2945-上→ (Funan)位於中南半島南部, 係柬埔寨(Cambodia, 今之高棉)古名. 又作跋南․邑心․閣茂. 據梁書海南諸國傳第四十八․通典卷一八八等記載, 於三國時代, 此國之國勢逐漸擴張, 吳國曾派遣康秦․朱應至此, 初其國人皆裸形, 勸以著衣, 始疊布․著橫幅. 西晉永寧元年(301), 該國國王遣使來獻鏤金龍佛像與象牙塔, 可知早在三․四世紀之交, 佛敎已傳播至此. 延至初唐, 皆相繼來貢, 如南齊書列傳第三十九載, 南齊永明二年(484), 扶南王僑陳如, 派遣天竺道人釋那伽仙來獻龍王坐像與象牙塔時, 釋那伽仙曾上書, 謂扶南國爲摩醯首羅天神守護地, 亦爲佛法流通處. 另據歷代三寶紀卷十一載, 梁天監(502~519)初年, 彼國沙門曼陀羅仙齎梵本來貢, 復與僧伽婆羅於揚都共譯寶雲經等三部十一卷, 又於天監五年, 再與僧伽婆羅譯出阿育王經․解脫道論等十一部三十八卷. 又梁書海南諸國傳第四十八謂, 大同五年(539), 武帝聞此國有長一丈二尺之佛髮, 遂派遣沙門雲寶前往迎接, 適逢眞諦三藏住於此, 乃請赴梁. 由上可知, 唐代之前, 不僅大乘佛敎流布該國, 南方佛敎重要論書亦曾盛行於其地. 直至崇拜印度敎之信仰盛行, 佛敎乃逐漸衰微, 此卽南海寄歸內法傳序所說(大五四․二○五中) : 惡王今竝除滅, 逈無僧衆, 外道雜居. 扶南國至初唐爲止皆呈現獨立之勢, 至貞觀(627~649)初年, 則爲眞臘國所合倂. 眞臘, 本爲扶南之屬國, 於隋大業十三年(616)․唐武德六年(619)․貞觀二年․明洪武三年(1370)等, 屢至中土朝貢. 於洪武年間, 該國自稱爲甘孛智, 後訛傳爲甘破蔗, 萬曆以後改爲柬埔寨, 未久爲暹羅所破, 其後又被安南入侵. 於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中葉, 先後爲暹羅․安南․法國之隸屬國或殖民國, 直至一九五四年始得獨立, 然於一九七五年四月又淪入共黨政權下. 如今大部分住民爲吉蔑族(Khmer). 扶南與眞臘合倂後, 約於九世紀初闍邪跋摩二世(Jayavarman Ⅱ)開始定都安哥城(Angkor Thom), 其處位於現今洞里湖(Tonlé-Sap)之北約二十二公里處. 城中所有宮室․伽藍等之建構, 歷經十餘代, 至十二世紀始完成, 與爪哇之婆羅浮屠(Bolo-Budur)竝爲人類現存早期建築藝術中之雙璧. 安哥城之南約一點六公里處另有安哥寺(Angkor-Vat), 係十二世紀中葉之蘇利耶跋摩二世(Sūryavarman Ⅱ)所建. 安哥城與安哥寺原皆屬佛敎建築, 如安哥城所雕刻之世自在(梵 Lokeśvara)像卽是佛敎之觀世音像. 其後由於佛敎衰微, 此二者之建築物漸被改建爲印度敎寺院. 至十四世紀, 由暹羅等國傳入南方佛敎, 佛敎勢力逐漸復興, 兩建築物乃由暹羅僧人掌理, 於聖殿與其餘諸堂皆奉置各類佛菩薩像. 十五世紀時, 泰人攻陷安哥, 吉蔑王朝南遷, 安哥遂告荒蕪, 久之漸爲熱帶叢林所淹沒, 直至十九世紀, 由法國學者亨利莫特(Henri Monkot)․伯希和等人之探險考證, 安哥古蹟始重現於世, 而扶南國一度盛行佛敎之情形乃能與歷代史傳相互印證. 於共黨統治之前, 佛敎爲高棉之國敎, 國王親轄政敎兩權. 僧侶之職, 除以柬埔寨文字書寫․流傳巴利三藏外, 亦負有儀式祈禱․敎育國民之責. 共黨統治後, 則已全面禁止宗敎活動. [續高僧傳卷一眞諦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隋書南蠻傳第四十七․舊唐書南蠻傳第一四七․明史眞臘傳第二一二․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第一○一․E. Aymonier: Le Cambodge; J. Fergusson: History of India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 vol. Ⅱ]
【부단경不斷經】
p997-下→ 指長時間內不斷讀誦法華經等特定之經. 在日本, 爲增進佛道, 或爲追薦死者, 而在一定之期間, 不間斷地讀誦, 亦稱不斷經.
【부단공不但空】
p970-下→ 指中道空. 又作不可得空. 爲但空之對稱. 謂不但見但空, 且兼見不空, 而達中道義之空. 觀不但空之理, 稱爲不但空觀, 卽天台化法四敎中, 通敎利根之機所觀之空理. 智顗之摩訶止觀(會本)卷三之三分別通敎三乘人所見之空理, 謂二乘人體假入眞, 唯入但空, 而未由但空入假, 無化他之用;菩薩體假入但眞, 能由但空入假, 化度衆生, 淨佛國土;唯上根菩薩體假入眞, 次第入但空․不但空, 故能破除無明而見佛性. [天台四敎儀](參閱但空2771)
【부단광不斷光】
p997-下→ 十二光之一. 指阿彌陀佛之光明無量, 常存於三世, 恆照益世間而不斷絶. 由此不斷光之德相, 阿彌陀佛又稱不斷光佛. [無量壽經卷上․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參閱十二光334․光明2173)
【부단나귀富單那鬼】
p4929-上→ 富單那, 梵名 Pūtana. 爲鬼神之一種. 又作富多那鬼․布怛那鬼. 意譯作臭鬼․臭餓鬼. 又稱熱病鬼․災忄在鬼. 此鬼與乾闥婆皆爲持國天之眷屬, 守護東方. 依護諸童子陀羅尼經載, 富多那鬼外形如豬, 能使孩童在睡眠中驚怖啼哭. 又據慧琳音義卷十二․卷十八所述, 富單那鬼爲餓鬼中福報最勝者, 其易極爲臭穢, 能豫人畜災害. 另有名爲迦咤富單那(梵 Kaṭa-pūtana)之鬼, 與富單那鬼爲同類. [守護大千國土經卷下․翻梵語卷七․翻譯名義集卷六․孔雀經音義卷上․大佛頂陀羅尼勘註]
【부단륜不斷輪】
p997-下→ 指輪唱不絶. 於寺院中, 祈晴或祈雨時, 參加祈禱之僧侶一人接一人, 或各組接各組, 次第唸唱咒文, 終日輪唱不絶, 稱爲不斷輪. [敕修百丈淸規卷一]
【부단불교不丹佛敎】
p961-上→ 不丹, 爲位於喜馬拉雅山東麓之小國, 面積四萬七千平方公里, 北界西藏, 南鄰印度, 西接錫金, 大部分爲險峻山區, 對外交通困難, 夙有祕境龍國之稱. 住民多爲藏人系統之不丹族, 分僧侶․貴族․庶民等階級, 最奇異之風俗爲不論僧俗男女均蓄短髮, 服裝大體模仿西藏. 崇奉西藏喇嘛敎之紅敎派, 係由於八世紀中葉, 印度佛敎著名的密咒師蓮華生(梵 Padma Saṃdhava), 自西藏返印, 途經不丹駐留宣敎之故. 正式傳敎則在十二世紀末以後, 由舊喇嘛敎主傳入. 寺院多建於十六世紀中葉以後, 且有大藏經目錄之開雕, 惜燒燬於十八世紀之內亂. 又十六世紀中葉, 曾有一喇嘛敎主挾其勢力强行入境, 宣稱乃不丹之支配者, 此卽今不丹稱敎主爲法王(梵 Dharma Rāja)之由來. 此一法王組織中央政府, 任命地方官, 採政敎合一政策. 法王則以轉生再現爲繼承方式. 又不丹佛敎最大慶典爲每年四月於巴羅(Paro)擧行的巴羅大祭, 節慶共進行四天, 主要紀念蓮華生大師. [Journal of Royal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Britain & Ireland 35, 1910;L. A. Waddell: Buddhism of Tibet, 1895](參閱巴羅大祭1390)
【부단不斷】
p997-下→ ①非所斷之別名. 三斷之一. 指一切之無漏法. [俱舍論卷二․卷四](參閱三斷687․非所斷3709). ②謂日日相續勤修而不間斷. 如不斷念佛․不斷讀經.
【부단중不但中】
p970-下→ 但中之對稱. 天台宗作空․假․中三諦之說, 以雙遮雙照爲中道之實義, 其中, 觀卽空․卽假․卽中, 卽三觀圓融, 於空假二邊卽談中道, 稱爲不但中. 爲圓敎所詮之中道義理. 觀此不但中之理, 稱爲不但中觀. [法華玄義卷二之下․維摩經文疏卷二十一](參閱但中2771)
【부대사강경傅大士講經】
p4854-上→ 禪宗公案名. 記述梁武帝請傅大士(善慧傅翕)講經之一段因緣. 碧巖錄第六十七則(大四八․一九七上) : 梁武帝請傅大士講金剛經, 大士便於座上揮案一下, 便下座. 武帝愕然. 誌公問 : “陛下還會麽?』帝云 : “不會.” 誌公云 : “大士講經竟.” 梁武帝深奉佛法, 竝供養僧尼, 廣作譯經事業, 且曾親自開講放光般若經. 彼雖知文獻之經卷, 卻不知其自身亦爲一部活經卷. 傅大士受請講經, 而僅於座上揮案一下, 便下座. 其作爲堪稱親切, 意在破除武帝陷於文字經句之迷執, 惟武帝未能會解. 故誌公(寶誌)於此時登場, 告以大士講經竟, 然武帝仍未通解. 誌公此擧實爲傅大士出氣, 否則大士恐亦將因與武帝機緣不投契而離開梁國, 轉往他處, 重蹈達摩離梁赴魏之覆轍. 故雪竇於碧巖錄第六十七則作頌以贊誌公(大四八․一九七下) : 不向雙林寄此身, 卻於梁土惹埃塵 ; 當時不得誌公老, 也是栖栖去國人.
【부대사록傅大士錄】
p4853-下→ 凡四卷. 南朝梁代善慧傅翕(497~569)述, 唐代樓穎編錄. 又稱善慧大士語錄․善慧大士錄․大士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 本書係輯錄善慧大士傅翕之語要․行業及其所作詩歌, 竝錄有往來問道者之傳記. 又樓穎所輯者, 原爲八卷, 其文繁雜, 用語俗野, 宋代紹興十三年(1143), 兩浙東路安撫使樓炤乃刪其訛誤, 刊定爲四卷.
【부도단不倒單】
p983-中→ 卽夜間不睡覺, 結跏趺坐, 或念佛, 或參禪, 或看話頭, 盤踞終日, 不分晝夜. 乃了生脫死, 速證涅槃之要行.
【부도浮圖】
p4161-上→ 又作浮屠․佛圖․蒲圖․休屠. ①梵語 buddha(佛陀)之訛譯. 我國古代稱佛陀爲浮屠氏, 稱佛敎爲浮屠敎. 魏書釋老志 : 浮屠, 正號曰佛陀, 佛陀與浮圖聲相近, 皆西方言, 其來轉爲二音, 華言譯之謂淨覺.(參閱佛2605). ②梵語 buddha-stūpa(巴 buddha-thūpa)之訛略. 指佛寺․佛塔․卒塔婆而言. 大智度論卷十一(大二五․一四四上) : 阿輸伽王一日作八萬佛圖.[翻譯名義集卷二十․類聚名物考卷二十五](參閱塔5421)
【부도사浮屠祠】
p4160-下→ 指祭祀佛陀之祠, 卽我國早期之佛寺. 浮屠, 梵語 buddha 之古譯, 新譯爲佛陀. 我國最古之浮屠祠, 據傳爲東漢末年笮融於徐州地方所建, 其中供有外表塗金之銅造佛像, 爲我國最古之金銅像. 另楚王英及東漢桓帝(146~167 在位)之浮屠祠所供則爲佛之畫像. 又現存最古之金銅佛乃後趙建武四年(338)所鑄造.
【부동만다나不動曼荼羅】
p990-下→ 密敎以不動明王爲中尊建立之曼荼羅. (一)依大日經卷二息障品․大日經疏卷九載, 不動明王之本曼荼羅卽是三角曼荼羅, 其中爲黑色, 持誦者觀想己身作不動明王之像. 此一作法具有二意:(1)觀想不動尊在圓中, 而踏於大自在天上. (2)觀想自身爲不動尊, 卽以本眞言印加於大自在天, 而踏其上. 在三角中, 畫大自在天爲障者之形, 然後入於其中, 以左脚踏大自在天頭頂, 以大忿怒形加之, 彼當應時退散. (二)依聖無動尊安鎭家國等法, 在八輻金剛輪中央畫二臂之不動尊, 身長八指, 右手持智劍, 左手執羂索. 輪內八方各畫四臂之大嚴忿怒身, 輪外八方畫三股金剛杵之頭. 另有依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所繪者. 又十二天曼荼羅及十天曼荼羅等, 均於中央畫四臂之不動尊, 故亦稱爲不動曼荼羅. [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大日經義釋卷七․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三十二]
【부동명왕不動明王】
p988-上→ 不動, 梵名 Acala, 音譯阿遮羅. 又作不動金剛明王․不動使者․無動尊․無動尊菩薩. 爲密敎五大明王․八大明王之主尊. 位列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持明院之最南端. 密號常住金剛. 三昧耶形爲利劍․羂索, 利劍表佛智, 羂索表煩惱業障, 卽以智劍摧斷種種纏縛而生大智之義. 又此劍․索表定慧․理智, 俱利迦羅龍王卽爲此三昧耶之表象. 此尊受如來之敎命, 示現忿怒之相, 領衆多使者, 常晝夜擁護行者, 令起菩提心, 斷惡修善, 具有令得大智成佛之功能. 又能入火生三昧, 摧滅罪障, 焚燒穢垢. 以其菩提心寂定不動, 故稱不動尊. 據大日經疏卷五載, 此尊坐磐石座, 呈童子形. 頂上有七髻, 辮髮垂於左肩, 左眼細閉, 下齒囓上唇, 現忿怒相, 背負猛火, 右手持利劍, 左手持羂索, 作斷煩惱之姿. 此外, 另據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金剛頂瑜伽護摩儀․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敎王經卷三等載, 另有一面四臂․四面四臂․三面二臂等種種形像, 亦有從儀軌而來之密敎圖像, 但以自由創作之傑作爲多. 眷屬除衿羯羅․制咤迦二童子侍立外, 竝有八大童子, 卽上記二童子外, 另有慧光菩薩․慧喜菩薩․阿耨達羅菩薩․指德菩薩․烏俱婆言我童子․淸淨比丘等. 又勝軍不動明王四十八使者祕密成就儀軌載, 其眷屬有俱哩迦羅龍王乃至一切諸神王等四十八使者;聖不動經載有矜迦羅․制咤迦․不動慧等三十六童子爲侍者. 據大日經卷四密印品載, 其印契以左手爲拳, 舒展中指․食指, 以拇指加於小指․無名指之上;伸右手食指․中指, 入於左手掌中, 亦以拇指加於無名指․小指之上. 此外, 不動立印軌․不動使者法․底哩三昧耶經等另擧出根本祕密印乃至三鈷金剛印等十四根本印. 其眞言有殘食咒․火界咒․慈救咒․一字心眞言等之別, 其中, 殘食咒爲:曩莫三曼多縛日羅赧(namaḥ samanta vajrānāṃ)歸命普遍諸金剛)怛羅咤(traṭ 殘害破障)阿謨伽戰拏(amogha caṇḍa), 不空暴惡)摩賀路灑儜(mahā roṣaṇa, 大忿怒)娑頗咤野(sphataya, 破壞)吽(hūṃ 恐怖)怛羅麽野(tramaya, 堅固)吽(hūṃ)怛羅咤(traṭ) 哈吽(hūm 種子), 此出自底哩三昧耶不動尊聖者念誦祕密法卷中. 火界咒爲:曩莫薩縛怛他孽帝毘藥(namaḥ sarva tathāgatebhyaḥ 歸命一切如來)薩縛目契毘藥(sarva mukhebhyaḥ 一切諸面門)薩縛他(sarvathā 一切處)咀羅咤(traṭ 叱呵破障)贊拏(caṇḍa 暴惡)摩訶路灑拏(mahāroṣaṇa, 大忿怒) 欠(khaṃ) 佉呬佉呬(khahi khahi?)薩縛尾覲南(sarva vighnaṃ一切障礙)吽(hūṃ 摧破)怛羅咤(traṭ) 憾牟合(hāṃ māṃ種子), 乃出自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 慈救咒爲:曩莫三曼多縛日羅赧 戰拏摩訶路灑拏(caṇḍa mahā roṣaṇ, 暴惡大忿怒)薩頗咤也(sphaṭaya, 破壞)吽(hūṃ恐怖)怛羅迦(traka, 堅固)悍漫(hām māṃ種子);一字心眞言爲南麽三曼多伐折羅赧悍, 此二者均出自大日經卷二普通眞言藏品. 又不動法爲息災․增益之修法, 祈國泰民安則稱爲安鎭法. [大日經疏卷十․卷十三․聖無動尊安鎭家國等法](參閱不動十四根本印986)
【부동법不動法】
p989-中→ ①密敎以不動明王爲本尊, 爲息災增益所修之祈禱法. 卽依金剛手光明灌頂經最勝立印聖無動尊大威怒王念誦儀軌法品而修, 除十八道行法外, 竝加修十九種相觀․十四根本契印․十九布字觀等. 十九種相觀, 卽:(一)觀本尊爲大日如來之化身, 成爲如來之使者, 執作諸務. (二)觀眞言阿․路․唅四字, 表如來之四祕密, 三世諸佛由此應現三身, 成等正覺. (三)觀常住火生三昧, 焚燒一切障垢. (四)觀示現童子形, 上承佛敕, 侍奉行者, 下化衆生, 攝持雜類者. (五)觀頂有七莎髻, 表七覺分. (六)觀頭左垂一辮髮, 表慈悲. (七)觀額有水波皺紋, 表憂念六道. (八)觀斜閉左目, 表遮掩左道, 令入一乘. (九)觀下齒囓咬上唇, 露牙, 以慈力怖魔. (十)觀口緘閉, 滅戱論之語. (十一)觀右手執劍, 殺害三毒之惑. (十二)觀左手持索, 繫縛不降伏者. (十三)觀喫行者之殘食, 表噉食衆生未來之無明習氣. (十四)觀坐大盤石, 表鎭攝衆生之重障, 令成淨菩提心. (十五)觀色醜靑黑, 示調伏之相. (十六)觀奮迅怒念, 示威猛之相. (十七)觀遍身有迦樓羅炎, 表智火之金翅鳥能噉食惡毒有情之龍子. (十八)觀變爲俱利迦羅龍王, 表智劍能摧滅三毒惡龍. (十九)觀變爲矜羯羅․制咤迦二童子, 表順正, 不順不正. 十四根本印, 卽觀本尊有根本祕密印(獨杵印)․寶山印․頭密印․眼密印․口密印․心密印․加持印․師子奮迅印․火焰印․火輪印․商佉印․渴言我印․羂索印․三股金剛印等十四種根本印. 十九布字觀, 卽觀十九種眞言布置於行者之支分, 以自身成聖尊. 卽安置頂相眞言曩莫薩口縛怛他孼帝毘藥薩口縛目契毘藥薩口縛他唵阿左扌羅贊拏缺於頂上․歸命企孕於頭上․歸命棄於頭左․歸命憾於額․歸命呬於兩耳․歸命怛囉咤於左右兩眼․歸命吽於鼻․歸命護於口․歸命憾於舌端․歸命莽於兩肩․歸命牟合於喉․歸命瞻於兩乳․歸命滿於心․歸命咤暗於兩脅․歸命咤唵於腰․歸命咤於兩髀․歸命郝於兩䏶 歸命憾於兩膝․歸命憾於兩足, 以此觀想行者之身成就本尊之各種瑞相, 與本尊一體無二. 又依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 以不動明王爲本尊, 爲安鎭家宅所修之法, 稱爲不動安宅法․不動安鎭法․不動鎭宅法. ②六種阿羅漢之一, 九無學之一. 指得阿羅漢果中最利根之種性, 而不爲煩惱所退動者. (參閱不動法阿羅漢990)
【부동법아라한不動法阿羅漢】
p990-中→ 六種阿羅漢之一, 九無學之一. 卽得阿羅漢果中最利根之種性, 得盡智․無生智而不退動者. 有由本來之種性與鈍根者由修練而得其性之二種;前者稱不退法, 後者稱不動法. 於六種阿羅漢中, 合二者爲一, 而於九無學中, 則分別開立二名. [俱舍論卷二十五](參閱九無學147․六種阿羅漢1303)
【부동不動】
p986-上→ 宋代僧. 天竺人, 梵名阿閃扌敝幹資羅. 通顯密․性相之學. 初至西夏, 止於護國寺, 傳譯密部經典, 人稱金剛上師. 後遷至四川蒙山(今名山縣境). 依唐代金剛智瑜伽施食儀軌, 重譯之, 稱爲瑜伽燄口. 又演爲小施食法, 號甘露法, 又稱蒙山施食法. 其弟子勒布, 傳於保安, 三傳至威德幢, 今則風行域內. 其後, 不動師徒等均不知所終.
【부동불不動佛】
p987-中→ 梵名 Akṣobhya-buddha之意譯. 音譯阿閦佛. 敎王經․略出經等所載之不動佛(或不動如來)係指東方之阿閦佛. 大日經具緣品中所說之北方不動佛則非東方之阿閦佛, 大日經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二下):次於北方觀不動佛, 作離熱淸涼住於寂定之相, 此是如來涅槃智, 是故義云不動, 非其本名也, 本名當云鼓音如來.卽阿閦爲不動之義, 指菩提心堅固不動. 又天鼓雷音佛自涅槃寂定之義而言, 亦稱爲不動佛. (參閱阿閦佛3668)
【부동사자법不動使者法】
p987-下→ ①密敎祈念不動使者之法. 修此法時, 本尊現身爲僮僕, 奉侍於行者, 能晝夜擁護行者, 使其菩提成滿. [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 ②全一卷. 全稱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 又稱不動使者陀羅尼法․不動尊使者祕密法․不動使者軌․勝奮怒王眞言. 唐金剛智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經敘述使者卽毘廬遮那之化身, 能滿足人之種種祈願. 其內容分爲三部分:初說四種精進行․咒詛法․護摩法;次說畫像法二種․畫使者法․結界護身法;後明憂丘滿願法.
【부동사자不動使者】
p987-中→ 又作無動使者․不動如來使. 指密敎不動明王之童子形. 不動明王以三昧耶本誓願之故, 示現初發心時諸相不備之童子形, 爲如來之僮僕, 執作諸務, 竝侍奉眞言行者, 故有此名. [大日經疏卷五](參閱不動明王988)
【부동삼매不動三昧】
p987-上→ 正觀法相, 心不動搖之狀態. 係達摩多羅禪經卷下所說五陰觀所生三昧之一. 對五陰, 觀察具足法相而得增上厭離之意, 堅固精進, 不可動轉, 其中不可動轉卽不動三昧.
【부동생사不動生死】
p987-上→ 指生死卽涅槃. 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一下):初發心時, 卽成正覺, 不動生死, 而至涅槃.
【부동십사근본인不動十四根本印】
p986-上→ 又作根本印明. 乃密敎不動明王之十四印契. 十四印之次第․印相, 諸經軌之說略異. 據不動立印軌所載之十四種, 卽:(一)根本祕密印, 又作針印․獨鈷印. 卽二手內縛, 二拇指置於二無名指之側, 二中指之頭置於二拇指之面, 二食指豎合. 二食指表示劍, 二拇指․二無名指表示索;或二無名指․二中指表示四魔, 以二拇指壓之, 表示降伏四魔之義. (二)寶山印, 卽二手內縛, 二拇指入於掌中, 爲盤石之座, 表示不動轉之義. (三)頭印, 二手作金剛拳, 仰右拳, 左拳覆加其上. 此爲結髮之形. (四)眼印, 二手內縛, 二拇指入掌, 二食指豎合, 以印置於兩眼及眉間, 表示三部之智, 或兩部及不二之智眼. (五)口印, 二小指相叉於內, 二無名指壓於小指之叉間, 二中指竝伸, 二拇指各加於無名指之甲, 二食指各加於中指之甲. 以印置於口, 或以二拇指爲下唇, 二中指․二食指爲上唇, 其間爲口之形, 此爲大空三昧之口;現出二小指之端, 表示二牙之形. (六)心印, 二手虛心合掌, 二食指․二拇指作如彈指狀, 卽與大慧刀印相同. 心印爲不動尊之乾栗馱心, 表示心中之萬德. (七)四處加持印, 又作甲印. 二手虛心合掌, 立二中指, 其狀如幢, 二食指置於中指之初節, 二無名指作寶形, 二小指․二拇指散立, 印於心․兩肩․喉等四處而散於頂上. 以此印加持身之四處, 卽成不動之身. (八)師子奮迅印, 如前之印, 開立右食指而搖動之, 爲師子奮迅之形. 師子表示菩提心. (九)火焰印, 以右手之拇指加於中指․無名指之甲, 立食指, 抵左掌中指之根. 爲以佛大悲之敎風, 引發衆生智火之義. (十)火焰輪止印, 又作制火印․遮火印. 兩手拇指各出於食指․中指之間, 兩手作拳․背合, 若風(食指)近於火(中指), 則火彌盛, 火風之間置空(拇食), 則火自滅. 卽表示以大空之智滅業煩惱之火. (十一)商佉(法螺)印, 左右拇指各加於無名指․小指, 二中指豎合, 右食指附於中指之節, 左食指開豎. 法螺卽說法之義. (十二)渴言我(劍)印, 諸軌及大日經密印品之說皆同. 左手舒展食指․中指, 以拇指壓小指之甲, 作刀鞘狀, 右手亦如是作刀狀. 鞘之手上仰, 刀之手覆下, 置於鞘之手上. 此印之中․食二指表示不動之身;或無名指․小指加於拇指, 表示兩部之大日. (十三)羂索印, 以右拇指加於中․無名․小三指之甲, 豎食指, 入左掌, 以左手中․無名․小三指握之, 左手拇指․食指相捻如環, 表示明王所持之索. (十四)三股金剛印, 以右拇指加於食指之甲, 舒展其餘三指, 狀如三股. [底哩三昧耶經․不動使者法]
【부동의不動義】
p991-上→ 性虛空十義之一. 謂眞如之自體常住而不變不動. [釋摩訶衍論卷三]
【부동정不動定】
p987-下→ ①密敎不動明王所住之禪定. 此禪定以本性淸淨無爲寂定之大菩提心爲體, 故稱不動定. [底哩三昧耶經]. ②指色界四禪定中之第四定. 第四靜慮無災患, 卽尋․伺․憂․喜․苦․樂․入息․出息等八災患之風不動定水, 故稱不動定. 反之, 下三靜慮則稱爲有動定. [俱舍論卷二十八․俱舍光記卷二十八]
【부동진택법不動鎭宅法】
p991-上→ 又作不動安鎭法․不動安宅法. 密敎以不動明王爲本尊祈修鎭護家宅之法. 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大二一․二七上):若有凶宅恐懼之處, 或有官事逼惱者, 當一心誦根本咒, (中略)但淨室中結界護身, 繫心不動使者, 專念不絶.(參閱不動法989)
【부동호마공不動護摩供】
p991-上→ 密敎修法之一. 卽對於不動明王修護摩而供養之.
【부락신部落神】
p4816-中→ 部落宗敎所信奉之神祇. 與部落起源之神話傳說密切相聯, 亦有視之爲部落之共同始祖者.
【부락종교部落宗敎】
p4816-中→ 爲原始宗敎早期型態之一, 由氏族中自然産生. 當時文化未開, 社會結構簡單, 宗敎亦尙處於初步萌發狀態 ; 後各近親氏族漸結成氏族同盟, 而聯成部落, 宗敎型態方臻確定, 唯尙未形成明確之敎義與神學體系, 但已有內容較豐富之神話傳說, 特別是有關本部落來源之神話(部分文化較進步者, 尙有天地來源之神話) ; 其儀節與禁忌皆與神話密切相聯, 與社會生活亦密不可分. 宗敎史學對原始宗敎之硏究, 一般均以此爲基本單元, 如印度婆羅門敎所尊信之吠陀, 其中卽記載著古印度雅利安人之生活․宗敎型態.
【부란나가섭富蘭那迦葉】
p4931-上→ 梵名 Pūraṇa-kāśyapa, 巴利名 Pūrāṇa-kassapa 或 Purāṇa-kassapa. 爲佛世時六師外道之一, 住於中印度. 又作富蘭迦葉․不蘭迦葉․老迦葉․補剌拏迦葉波․布剌拏迦葉波. 略作富蘭那, 脯剌拏. 富蘭那爲其字, 意譯作滿․究竟 ; 迦葉爲其母姓, 意譯作龜․飮光․護光. 據法句譬喩經卷三地獄品載, 富蘭那迦葉爲舍衛國婆羅門師, 有五百弟子, 曾與佛陀較量道力, 落敗後投水而死 ; 或說其爲奴隸之子, 常爲裸形. 依長阿含卷十七沙門果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等所載, 其人主張無因論․無道德論, 認爲衆生之迷悟等皆無因緣, 善惡諸業亦無果報. 另據巴利文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 6, 57)記載, 富蘭那迦葉將人分爲六種階級, 卽 : (一)黑生(巴 kṇhābhijāti), 指屠夫․獵師等操執賤業者. (二)靑生(巴 nīlābhijāti), 指佛敎之比丘及業論者․所作論者等. (三)赤生(巴 lohitābhijāti), 指尼乾子之徒衆. (四)黃生(巴 haliddābhijāti), 指在家之裸形者. (五)白生(巴 sukkābhijāti), 指邪命外道. (六)最勝白生(巴 parama-sukkābhijāti), 指難陀跋蹉(巴 Nanda-vaccha), 瞿沙商吉迦(巴 Kisa-saṅkicca)․末伽利瞿舍梨子(巴 Makkhali-gosāla)等. [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經․長阿含卷十七沙門果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卷三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寂志果經․撰集百緣經卷一․蓮華面經卷下․衆許摩訶帝經卷二․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一․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十․注維摩詰經卷三․摩訶止觀卷十上․慧琳音義卷二十六․外道哲學․印度哲學硏究卷二]
【부란나富蘭那】
p4930-中→ 梵名 Purāṇa. 古印度敎聖典之總稱. 約成書於西元前一世紀至十世紀間, 流傳至今, 可分爲大富蘭那(梵 Mahāpurāṇa)․續富蘭那(梵 Upapurāṇa)二大類, 又各分爲十八部. 大富蘭那敘述祭典․習俗等, 分別爲各敎派所依據之經典, 包括梵天․蓮花․毘濕奴․風神․薄伽梵․那羅陀․摩根德耶․火神․未來․梵轉․林伽․野豬․室建陀․侏儒․龜․魚․大鵬․梵卵等十八種富蘭那. 續富蘭那則包含富蘭那之典型五相(梵 Pañcalakṣaṇa) : 宇宙創造(梵 Sarga)․世界成壞(梵 Pratisarga)․神仙之系譜(梵 Vaṃśa)․摩拏之治世(梵 Manvantara), 及日種月種之王統系譜(梵 Vaṃśānucarita)等. 本書富有濃厚之印度敎色彩, 各敎派經常擷取其內容, 以詮釋各自之敎義, 故富蘭那隨時代․地域等之變遷已失其原始風貌. 然大體而言, 其內容涵蓋習俗․傳統․通俗哲學․醫學․建築․詩歌․音樂等, 實係硏究古印度文化之珍貴資料. 或謂本書編者卽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之編者毘耶娑(梵 Vyāsa). [プラーナの成立と內容について(眞田有美)․プラーナ槪說(中野義照)](參閱往世書3198)
【부랑浮囊】
p4161-中→ 渡海人所帶防溺之物, 渡海人若無浮囊則有溺水之憂. 諸經論每以浮囊喩指戒律, 謂菩薩奉持禁戒, 其心堅固, 猶如金剛 ; 譬如渡海之人, 護惜浮囊, 惟恐命喪, 絲毫不懈.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慧琳音義卷三]
【부루나富樓那】
p4929-下→ 梵名 Pūrṇa, 巴利名 Puṇṇa. 爲釋尊十大弟子之一. 全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梵 Pūrṇa-maitrāyṇṇīutra, 巴 Puṇṇa-mantāni-putta). 又作布剌拏梅但利曳尼子․分耨文陀尼子. 或略作富婁那․彌多羅尼子. 意譯爲滿慈子․滿祝子․滿願子. 滿是其名, 慈是其母姓, 從母得名, 故稱滿慈子. 彌多羅爲其母之族名, 有祝․願之義, 故稱滿祝子․滿願子. 爲迦毘羅婆蘇(卽迦毘羅衛)人, 淨飯王國師之子, 屬婆羅門種. 容貌端正, 自幼聰明, 能解韋陀等諸論, 長而厭俗, 欲求解脫, 遂於悉達太子出城之夜, 與朋友三十人同時於波梨婆遮迦法中出家, 入雪山, 苦行精進, 終得四禪五通. 及佛成道, 於鹿野苑轉法輪, 師乃至佛所求出家受具足戒, 後證得阿羅漢果. 以其長於辯才, 善於分別義理, 後專事演法敎化, 因聞其說法而解脫得度者, 多達九萬九千人, 故被譽爲說法第一. 據雜阿含經卷十三․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等所載, 西方輸盧那人兇惡弊暴, 好嘲罵, 師聞之, 徵得佛陀允許, 乃前往敎化其國, 爲五百優婆塞說法, 建立五百僧伽藍, 令其具足夏安居等事, 後於彼地入無餘涅槃. 另據法華經卷四五百弟子受記品載, 佛陀曾記莂師當來成佛, 號法明如來.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四載, 秣菟羅國之大都城存有師之遺身塔. [雜阿含經卷十․卷十六․中阿含卷二七車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七富樓那出家品․滿願子經․道行般若經卷一道行品․分別功德論卷四․大智度論卷三․玄應音義卷三․卷八]
【부리모벽扶籬摸壁】
p2947-下→ 禪林用語. 原意謂手扶圍牆, 作探摸牆壁之勢, 猶如黑夜尋物之狀 ; 在禪林中, 轉指凡夫以思慮分別, 來臆測佛之境界. 碧巖錄第七則(大四八․一四七下) : 三級浪高魚化龍, 癡人猶戽夜塘水. (扶籬摸壁, 挨門傍戶. 衲僧有什麽用處?守株待免)
【부모은중경강경문父母恩重經講經文】
p1503-中→ 爲基於父母恩重經所作之講經文. 父母恩重經乃初唐成於我國之作, 有僞經之說. 據此而傳者有諸多異本, 道敎亦有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 此種勸孝之經典在我國不僅廣爲讀誦, 更常被譯爲平易之文字, 或冠以曲調而歌之, 其中以定格聯章之形式所作之十恩德, 乃基於父母恩重經及其講經文而成.
【부모은중경父母恩重經】
p1503-上→ 全一卷. 版本有數種, 敦煌出土本現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內容敘說父母恩之深重, 爲報其恩, 必於七月十五日行盂蘭盆供養, 竝應經常書寫․讀誦本經. 惟開元釋敎錄則以本經爲我國所作之僞經, 一般亦謂係唐代以前或初唐之時所僞撰者. 父母恩重經流通於我國及日本, 有關其註釋之書甚多, 日本文學作品中亦常引用本經經文, 故本經堪稱爲儒敎化的佛典之一. 於今在日本․朝鮮所流通之大報父母恩重經一書, 與本經(敦煌本)內容出入甚大. 此外, 本經之圖畫本普及於歷代. [開元釋敎錄卷十八僞妄亂眞錄․朝鮮佛敎通史卷上]
【부목浮木】
p4159-中→ 人身之難得, 佛法之難聞, 譬如海中盲龜之逢浮木, 千載難有一遭. [雜阿含經卷十五․北本涅槃經卷二․卷二十三](參閱盲龜浮木3457)
【부배不拜】
p981-下→ 指不作禮拜. 禪苑淸規卷九沙彌受戒文載(卍續一一一․四六二上):出家之後, 禮越常情, 不拜君王.關於出家者禮拜王侯與否之問題, 自東晉以降爭論不已, 廬山慧遠著沙門不敬王者論, 主張沙門旣已歸依佛法僧三寶, 志求涅槃, 固無禮拜君王之必要. 唐代彦悰編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一書, 凡六卷. [般舟三昧經四輩品․梵網經卷下]
【부법付法】
p1536-上→ 指付囑傳法. 又作附法․付衣․傳衣․傳法. 卽擇人授法, 令敎法維持傳承, 付囑護持之. 次第傳法授人, 稱爲付法相承. 佛敎不允許個人之獨斷, 故頗重視釋尊以來之正法無誤地相傳, 各宗亦均有其付法相承之說, 尤以禪宗及密宗特別重視, 付法之時爲作表記, 常授與衣鉢, 故又有付法傳衣之稱. [傳法正宗記卷一․正法眼藏卷十三․付法藏因緣傳卷二․景德傳燈錄卷三](參閱傳法5389)
【부법장付法藏】
p1537-上→ 指付囑傳遞佛陀之正法. 卽佛陀入滅後, 爲傳持佛陀所敎示之奧義, 迦葉尊者結集法藏, 受持二十年後, 付囑於阿難, 阿難再付囑於商那和修, 乃至輾轉至於師子尊者. (參閱付法藏因緣傳1537)
【부법장인연전付法藏因緣傳】
p1537-中→ 凡六卷. 元魏吉迦夜․曇曜共譯. 又稱付法藏因緣經․付法藏傳․付法藏經․付法傳.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 乃敘述釋尊入滅後, 迦葉․阿難等二十三位印度祖師嫡嫡付法相傳之事蹟與傳法世系. 其最後一祖師子尊者, 爲罽賓國王彌羅掘殺害, 付法遂至此斷絶. 古來天台宗․禪宗均重視本傳, 以此爲付法相承之規準. 智顗摩訶止觀所述西天二十四祖卽根據本書(加上旁系之摩田提), 道原景德傳燈錄亦採用本書二十三祖之傳承, 另加上婆須蜜․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羅․菩提達磨等五人, 而成禪門付法西天二十八祖. 然本傳內容與阿育王傳多所類似, 似非由梵文翻譯而來, 或依口傳, 或參照該書而作. 又宋代明敎大師契嵩根據禪經與寶林傳之說, 謂本書乃曇曜之僞作, 竝另撰傳法正宗記九卷․傳法正宗定祖圖一卷, 重定西天之付法二十八祖, 且宣稱付法藏一書已可付之一炬.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五․卷六․卷十三]
【부법팔조付法八祖】
p1537-上→ 指日本眞言宗中, 以敎法次第相承之八位祖師. 與傳持八祖相對稱. 卽 : 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慧果․空海等八祖. (參閱傳持八祖5391)
【부불법외도附佛法外道】
p3698-上→ 爲摩訶止觀所擧三種外道之一. 指依附於佛法而立錯誤思想者. 如華嚴宗指小乘之犢子部爲附佛法外道. 摩訶止觀卷十上(大四六․一三二中):邪人不同又爲三:一․佛法外外道, 二․附佛法外道, 三․學佛法成外道.上引之中, 佛法外外道指佛法以外之敎, 或其信奉者. 又雖學佛之敎, 然其見解與佛法相違背者, 稱爲學佛法成外道.
【부사의겁不思議劫】
p980-上→ 謂劫數衆多而不可思議. 劫爲古代印度表示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 佛敎亦以之說明宇宙生成與毁滅之過程乃不可計算之長大年月;由於劫數之不可計數, 除諸佛菩薩覺悟之境地, 與智慧․神通力可知其奧妙外, 無法以思索或討論得知, 故稱不思議劫.
【부사의공不思議空】
p980-中→ ①又作第一義空. 佛․菩薩所證得之空, 斷絶有無差別, 非二乘凡夫所能測知, 故稱不思議空. 勝鬘經寶窟引龍樹之說, 謂空有外道邪道空․但空․無所得空三種. 但空卽二乘空智, 無所得空卽菩薩之空智. 此無所得空智非二乘所知, 故稱不思議. ②謂大日如來之大空三昧阿字不生之理. 大空三昧, 又作正覺三昧․究竟三空三昧. 乃不執著於空或有, 照見空與不空畢竟無相而具一切相之三昧, 住於佛之無礙智. 就字門而言, 爲□(ṇa)字之義. 此大空微妙, 超絶人之思慮言議, 故稱不思議空. 大日經疏卷六(大三九․六四六下):知空等虛空者, 本來不生卽是畢竟空義. 以自性淨, 無際無分別故, 同於大虛, 是故以世間易解空譬不思議空也.
【부사의공지不思議空智】
p980-下→ 指證得不思議空理之佛智. 勝鬘經無邊聖諦章第六(大一二․二二一上):不思議空智, 斷一切煩惱藏.
【부사의신不思議身】
p980-中→ 又作不思議變易身. 卽受不思議變易生死之身. 係由無漏之定力․願力所助感, 妙用而難測. [成唯識論卷八](參閱變易生死6916)
【부사의업상不思議業相】
p980-下→ 隨染本覺二相之一. 爲智淨相之對稱. 指還於淸淨本覺業用之相. 卽依智淨相(始覺究竟與本覺一致)而無量功德之相常無斷絶, 隨衆生之根機, 自然相應, 而使得種種利益業用之不可思議. [大乘起信論․起信論義記卷中․起信論別記(法藏)](參閱隨染本覺6349)
【부사의연기不思議緣起】
p981-中→ 指密敎曼荼羅法. 行者以三密方便爲緣, 以觀心爲因, 而現普門海會諸佛之境界, 爲非思議之境.
【부사의진언상도법不思議眞言相道法】
p980-下→ 眞言相, 謂眞言之實相. 此眞言一一之聲字受如來加持, 現於光明輪中, 卽以無相法身作種種之聲字, 以種種之聲字成無相法身, 此爲凡夫所不能思議者, 故稱不思議眞言相道法.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大日經疏卷七]
【부사의혜동자不思議慧童子】
p981-上→ 不思議慧, 梵名 Acintyamati. 文殊八大童子之一. 位列文殊曼荼羅第二院之東南隅. 亦有說此尊與廣大․玄法․靑龍三軌所說之不思議童子爲同體. 其梵名或說爲 Kiṃ-karmī(音譯枳迦哩), 卽奉敎使之梵名, 故儀軌中以此尊爲奉敎者. 依儀軌所載, 此尊身呈金色, 乘獅子. 三昧耶形爲獨股棒. [八字文殊軌]
【부사의혜보살不思議慧菩薩】
p981-上→ 不思議慧, 梵名 Acintyamatidatta. 位列胎藏界現圖曼荼羅除蓋障院之西端. 此菩薩以權實不二之不思議慧施與衆生, 以斷除衆生之無慧爲本誓. 密號難測金剛, 種子爲□(ū), 三昧耶形爲寶珠. 現圖曼荼羅中, 不思議慧菩薩身呈肉色, 左手持蓮, 蓮上有圓珠(具光焰), 右臂屈豎, 手掌向內, 跏坐於赤蓮花上. [大日經卷四密印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攝大儀軌卷二․廣大儀軌卷中․大日經疏卷十六․大日經義釋卷七․諸說不同記卷五]
【부사의훈변不思議薰變】
p981-下→ 指不思議薰與不思議變. 薰, 薰炙之義;無明薰習眞如而生妄法, 稱爲不思議薰. 變, 轉變之義;眞如之心受無明所薰而轉變, 稱爲不思議變. 眞如乃無爲堅實之法, 不可薰而能受薰, 不可變而能變異, 故稱不思議. 又薰卽不薰․變卽不變, 不薰之薰․不變之變, 稱爲不思議. [楞伽經卷一․楞伽經註解卷一上․起信論義記卷下本]
【부산구대浮山九帶】
p4158-下→ 宋代禪僧浮山法遠(991~1067)提示學人之宗門語句. 由學人編集之, 名爲佛禪宗敎義九帶集, 略稱浮山九帶. 卽 : (一)佛正法眼藏帶, 謂帶貫一切理脈, 直截佛之正法. (二)佛法藏帶, 謂佛法乃敎外別傳, 爲方便之故, 聖人以之示衆. (三)理貫帶, 謂至理佛法爲言詮所不及, 揚眉瞬目之間盡是佛法. (四)事貫帶, 謂山河國土大地無非佛法. (五)理事縱橫帶, 謂理事融通, 行於佛世界. (六)屈曲垂帶, 謂雖證悟成佛卻甘爲菩薩而不安住佛位, 以亟力濟度衆生. (七)妙叶兼帶, 謂不執著則大用現前. (八)金鍼雙鎖帶, 謂自理事縱橫帶之立場更進一步, 不執著於佛世界而自由自在. (九)平懷常實帶, 謂佛法無特別處, 日常著衣吃飯皆屬眞實佛法. [人天眼目卷二]
【부산십륙제浮山十六題】
p4159-上→ 宋代禪僧浮山法遠辨別宗旨之十六種範疇 : (一)識自宗, 須識本來之宗旨, 不落言詮思量. (二)死中活, 絶思量. (三)活中死, 執著言語, 則遠離眞相. (四)不落死活, 不墮二邊, 不住一色, 逍遙自在. (五)背捨, 背事捨理, 無凡無聖, 離四句, 絶百非. (六)不背捨, 不損事理, 隨流而不違佛法. (七)活人劍, 語話不犯鋒茫, 放行而自由自在. (八)殺人刀, 打破凡聖之見. (九)平常, 日用尋常之中皆是佛法. (十)利道拔生, 以佛祖大道救濟衆生. (十一)言無過失, 粗言細語皆合乎佛法. (十二)透脫, 逈然超脫一切束縛. (十三)透脫不透脫, 超然於束縛, 卻僅止於此種透脫之境而終爲其所束縛. (十四)稱揚, 高揚擧唱佛法. (十五)降句, 不弄言語, 黙契佛法. (十六)方入圓, 言語動作一切盡入佛法大海中. [五家宗旨纂要卷中]
【부상扶桑】
p2946-下→ 乃傳說中東方之神仙國, 或指日本.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六所載, 南齊永元元年(499), 有一扶桑沙門慧深者來華, 竝入京師, 其國位於我國之東三萬里. 又劉宋大明五年(461), 有罽賓國沙門五人至該國, 佛法始流行. 然大明五年相當於日本雄略天皇五年, 而佛法傳入日本之年代遠在其後, 故此一記載恐係誤傳.
【부상선림승보전扶桑禪林僧寶傳】
p2946-下→ 凡十卷. 明末淸初僧性潡撰. 係集錄日本禪門高僧一一七人之傳記. 性潡於明永曆十五年(1661)東渡日本, 延寶三年(1675)撰成此書. 卷首有自序․目次, 竝附進扶桑僧寶傳表, 卷末附跋, 傳記末亦有稱歎德行之贊. 貞享三年(1686), 性潡復撰續扶桑禪林僧寶傳三卷, 記慧瑃等四十八人之事蹟. 大正六年(1917), 二書編入大日本佛敎全書第一○九卷.
【부석사浮石寺】
p4159-下→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榮川郡. 山號太白山. 依三國遺事卷四所載, 新羅文武王十六年(676), 時爲唐儀鳳元年, 留學我國之新羅僧義湘歸返太白山, 奉旨開創本寺, 竝以此爲根本道場, 大闡華嚴一乘之旨, 成爲新羅華嚴宗之祖. 佛殿後有三層石, 遂得浮石之名. 據傳, 義湘去寺時曾於寮門前植杖, 後生枝葉結果, 時人稱爲仙飛花樹. 高麗朝初期燒毁, 靖宗王七年(1041)圓融國師奉王命再建, 以至於今. 高麗朝第四代光宗王(950~975 在位)以後, 觀惠之法門盛行於以智異山爲中心諸地, 號稱南岳 ; 希朗則以浮石寺爲據點, 弘法布敎, 號稱北岳, 高僧輩出. 寺域景觀極佳, 於聚遠樓眺望, 盡得其景. 寺內藏有新羅以來駐錫本寺之名僧畫像十餘幅, 形態怪異, 神采逼人. 此外, 本寺之無量壽殿․祖師堂․釋迦如來塑像․三層石塔․無量壽殿前石燈․祖師堂壁畫等皆被列爲國家寶物古蹟. 其中, 無量壽殿爲韓國最古之木造建築. 寺內所藏六十․八十․四十卷等之華嚴經版木, 以字體之纖細, 或謂爲圓融國師決凝時代(964~1053)所開雕, 然今已殘闕. [朝鮮佛敎通史․朝鮮禪敎史․朝鮮古蹟圖譜]
【부성父城】
p1503-下→ 指迦毘羅城. 爲釋尊之父淨飯王之城, 故稱父城. 亦卽釋尊之出生地.
【부세浮世】
p4159-中→ 又作憂世․浮生. 本謂世間動盪不定, 充滿憂苦 ; 亦卽無常之世. 巨力長者所問大乘經卷上(大一四․八三○上) : 浮世匪堅, 如夢所見.又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 : 浮生若夢, 爲歡幾何?於日本, 至江戶初期後, 天下太平, 此字乃失其原本深刻之含意, 一變而爲享樂之意, 且具有現世與當世之意味, 故漸有浮世繪之名稱出現.
【부수附隨】
p3698-中→ 巴利名 Parivāra. 又作附錄. 爲巴利文律藏三大部之一. 係律藏之附錄部分, 其內容主要爲對於戒條之解釋, 共分十九章, 卽大分別․比丘尼分別․等起之攝頌․無閑省略與滅諍分解․問犍度章․增一法․布薩初解答章與制戒之義利論․伽陀集․諍事分解․別的伽陀集․呵責品․小諍․大諍․迦絺那衣分解․優婆離問五法․等起․第二伽陀集․發汗偈․五品.
【부수외도不修外道】
p983-中→ 古代印度外道之一. 係外道六師中之刪闍夜毘羅胝子所立. 主張不須特意求道, 歷經生死劫數, 於苦盡之時而自得涅槃. 此外道能得五神通, 故能了知過去八萬劫之事, 然於八萬劫之外則無所見. [注維摩經卷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
【부습윤생扶習潤生】
p2947-上→ 又作誓扶習生. 爲天台宗顯示三乘通敎第十地中之第九地菩薩修相之語. 通敎菩薩爲成佛之故, 必利益三界之衆生而修利他行, 然旣已於第七地斷除見思二惑, 故不再生於三界, 是以必須立誓, 憑其願力扶持殘餘之習氣, 生於三界而救度衆生, 成就利他行, 此卽扶習潤生. 至於藏敎之菩薩, 雖已制伏見思二惑, 猶未斷之, 故仍有生於三界之因 ; 別․圓二敎之菩薩, 雖已斷除見思二惑, 但由於無明惑之力, 仍須生於三界. 故扶習潤生, 僅限於通敎之菩薩.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卷二十八․法華經玄義卷一․卷四下․維摩經玄疏卷三․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六․四念處卷二․四敎義卷九․天台八敎大意․天台四敎儀]
【부운浮雲】
p4161-上→ 維摩經十喩之一. 浮雲聚散不定, 變幻莫測, 以此比喩人身如浮雲, 須臾變滅. [維摩經方便品]
【부원溥畹】
p5507-上→ 淸代僧. 生卒年不詳. 崑山人, 俗姓顧. 字蘭谷. 世祖順治(1644~1661)初年, 漸行入滇, 屢經變亂, 遂隱居潛修. 至康熙年間, 德譽廣被, 四衆皈服, 乃於昆明造法界, 報國二寺, 聚徒講說. 其學淵博, 淹貫佛儒, 撰有金剛經心印疏, 楞嚴經寶鏡疏等. 復擅長詩書, 有詩集, 墨寶傳世.
【부육친父六親】
p1503-上→ 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引律典載, 佛陀爲使比丘避於譏嫌, 規定比丘不得使非親之女․非親之比丘尼浣洗故衣, 故有父六親․母六親之說. 父六親指 : (一)伯, 卽父之伯, 於己爲伯祖. (二)叔, 卽父之叔, 於己爲叔祖. (三)兄, 卽父之兄, 於己爲伯. (四)弟, 卽父之弟, 於己爲叔. (五)兒, 卽父之子, 於己爲兄弟. (六)孫, 卽父之孫, 乃兄弟之子, 於己爲姪男.
【부율담상扶律談常】
p2946-中→ 又作扶律說常. 係天台宗顯示涅槃經敎說之用語. 佛陀愍念末代鈍根之機, 易起斷滅之見, 毁破戒法, 亡失敎乘, 謂如來爲無常, 復誦讀外典, 如是則戒․乘竝無而淪喪法身常住之慧命 ; 佛陀乃於涅槃經中宣說戒律, 扶助戒門(戒律), 又談佛性常住之理, 扶助乘門(敎乘), 故稱扶律談常. 又涅槃經乃佛陀扶律談常, 爲末代鈍根之機贖其法身之慧命, 故爲扶律談常之敎, 稱爲末代贖命之涅槃. [法華玄義釋籤卷二下](參閱末代贖命涅槃 1939)
【부응사赴應寺】
p3957-上→ 明洪武十五年(1382), 將元代佛寺所分之禪․講․律三種, 改爲禪․講․敎三種. 其中, 敎寺卽是赴應寺. 此係因敎寺之瑜伽顯密等儀式, 乃應世俗之要求而擧行者, 故稱敎寺․赴應寺, 又稱瑜伽敎寺.
【부의賻儀】
p6521-中→ 指贈豫死者家人之財貨, 以資助其成喪.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大四八․一一二八中):然後上祭所有賻儀, 用餘當歸常住, 補犒諸山人從支費.
【부의화상付衣和尙】
p1536-下→ 據明代法藏所輯之弘戒法儀卷上載, 於傳戒之際, 以法衣袈裟付囑受戒者之戒師, 稱爲付衣和尙. 若以坐具付囑者, 則稱爲付具和尙.
【부이구길富爾丘吉】
p4929-中→ (Hultzsch, Eugen Julius Theodor; 1857~1927)德國之印度學學者. 於維也納大學從事印度古文書․碑文之硏究, 一八八四至一八八五年探査北印度, 其後定居於南印度邁所, 二十年間廣泛蒐集寫本․碑文․貨幣等, 竝學習達羅維荼語. 一九○三年歸國後, 任哈勒大學敎授, 講授梵語. 其對梵文王統史(Rājataraṅgiṇi)之硏究, 頗能補充印度史書之不足, 指出不足採信之處, 特別强調碑文史․貨幣史之價値, 竝蒐集整理多數新資料而發表. 曾出版及翻譯吠陀以後之原典, 對文獻學之解釋與批判貢獻頗鉅. 其重要著作有 Inscriptions of Asoka(Coryus Inscriptionum Indicarum, vol. Ⅰ)1925 ; South-Indian Inscriptions, 3 vols., 1890~1903.
【부인우고경婦人遇辜經】
p4473-上→ 全一卷. 西秦聖堅譯. 又作佛遇對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內容敘述一婦人突遇丈夫․兒子․娘家父母․夫家親人, 短時內相繼死亡, 因遭此不幸, 內心愁憂怖懼, 以致發狂, 後至祇樹給孤獨園, 佛爲其說(大一四․九四四中) : 人命無常, 合會有別, 生者有死, 無生不終, 一切本空.婦人遂發無上正眞道意.
【부자재不自在】
p970-上→ ①梵語 a-īśvara. 音譯阿伊濕伐囉. 中阿含經卷三十六梵志品何苦經(大一․六五九下):在家者以自在爲樂, 出家學道者則以不自在爲樂.. ②爲印度數論派哲學所立根本思惟機能之迷妄相(多摩相)之一. 金七十論(大五四․一二五一上):一非法, 二非智, 三愛欲, 四不自在, 此四法是多摩相.
【부재付財】
p1537-下→ 佛於般若會座加被須菩提等小乘聲聞, 使彼等對大乘菩薩說般若經 ; 猶如將大乘法財付與小乘聲聞, 故稱付財. 付財一語取意自法華經信解品, 卽藉聲聞之轉敎以彰顯佛意, 乃將大乘法財付與小乘聲聞, 恰如信解品中之長者將家財委付窮子. [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參閱轉敎融通6622)
【부재정不才淨】
p960-下→ 禪林用語. 係禪林呵斥語言文字爲葛藤之語. 與不才不淨一語同義. 臨濟錄示衆(大四七․五○二上):山僧今時, 事不獲已, 話度說出許多不才淨, 爾且莫錯.
【부정관不淨觀】
p992-中→ 梵語 a-śadhā-smṛti 巴利語 asubhānupassin. 又作不淨想. 爲五停心觀之一. 卽觀想自他肉體之骯髒․齷齪, 以對治貪欲煩惱之觀法. 人的屍體隨時間而變化爲醜惡之形狀, 故在諸經典中皆擧有多種不淨之觀屍法, 以治貪欲之心, 今列擧如下: (一)據禪法要解卷上載, 若淫欲多者, 應修習二種不淨觀. 卽:(1)觀死屍臭爛不淨, 取此不淨之相, 至閑靜處以自觀不淨. (2)雖眼不見死屍, 然從師受法而憶想分別, 自觀身中充滿髮․毛․涕․淚․汗․垢․痰․음等三十六種不淨物. 同書又擧出修習不淨觀能對治衆生對於色․形容․威儀․言聲․細滑․人相等六種欲望之執著, 且將不淨分爲惡厭之不淨與非惡厭之不淨二種. 對於執著前五種欲望者, 令觀惡厭之不淨;對於執著人相者, 則令觀白骨人相. 又觀死屍爲不壞, 能斷除威儀․言聲二種欲望, 觀死屍爲已壞, 則悉斷六種欲望. (二)據大毘婆沙論卷四十所擧, 隨觀行者之意樂, 而有樂略․樂廣․樂廣略三種之別. 又於此三種觀法之過程中, 各明示初習業位․已熟修位․超作意位等三位, 及其觀行之次第. 擧樂略觀爲例, 卽:(1)先往塚間觀察死屍之靑瘀等相, 復以勝解力移屬自身, 卽觀想自身靑瘀乃至骨鎖, 於骨鎖中, 次第觀想足骨․足骨骨․脛骨․膝骨․髀骨․髖骨․腰骨․脊骨․脅骨․髆骨․臂骨․肘骨․腕骨․手骨․肩骨․項骨․頷骨․齒骨․髑髏等, 凡此種種, 一切皆稱初習業位. (2)於骨鎖中, 先觀足骨․足骨骨等, 乃至後觀髑髏, 復於其中除半觀半, 復除一分, 唯觀一分, 凡此種種, 一切皆稱已熟修位. (3)以勝解力觀察如此之不淨相, 遂繫念於眉間, 湛然而住, 復轉此念入身念住, 輾轉乃至入法念住, 凡此種種, 一切皆稱超作意位. (三)據俱舍論卷二十二載, 修不淨觀可對治顯色貪․形色貪․妙觸貪․供奉貪等四種貪. 卽:(1)緣靑瘀等之相以修不淨觀, 可對治顯色之貪. (2)緣死屍被鳥獸所食等之相以修不淨觀, 可對治形色之貪. (3)緣蟲蛆等之相以修不淨觀, 可對治妙觸之貪. (4)緣死屍不動等之相以修不淨觀, 可治供奉之貪. 此外, 若緣骨鎖以修不淨觀, 則因骨鎖中無四貪之境, 故能對治上述之四貪. (四)據大乘義章卷十二․卷十三, 將不淨觀分爲厭他身而觀他不淨與厭自身而觀自不淨二種. 前者觀他身中有九相, 卽:(1)死相, (2)脹相, (3)靑瘀相, (4)膿爛相, (5)壞相, (6)血塗相, (7)蟲噉相, (8)骨鎖相, (9)離壞相(分散相). 然大智度論中缺死相而加燒相. 後者觀自身中有五不淨, 稱爲五種不淨. 卽:(一)種子不淨, 肉體係由因緣而形成, 故內(煩惱․業)․外(父母之精血)之種子不淨. (二)住處不淨, 於母胎中, 十月不淨. (三)自體不淨, 此身由四大之不淨所成. (四)外相不淨, 此身之九孔常流不淨. (五)究竟不淨, 死後棄置塚間爛壞, 亦永久不淨. 同書又擧出人之色貪有二種, 卽:(1)愛自身, 可以觀五不淨對治之. (2)愛他身, 可以觀九相對治之. 其中, 愛他身中有四種欲, 卽:1.威儀欲, 可以九相中之死相對治之. 2.形色欲, 可以靑瘀․膿爛․血塗等三相對治之. 3.處所欲, 可以脹․壞․蟲噉․分散等四相對治之. 4.細觸欲, 可以骨鎖相對治之. 上述之九相係於人之死屍起九種之觀想, 故又稱九想. 南傳佛敎則認爲有十種觀想, 稱爲十不淨. 此外, 天台四敎儀集註亦擧出:種子不淨․受生不淨․住處不淨․食噉不淨․初生不淨․擧體不淨․究竟不淨等七種不淨. 蓋不淨觀與數息觀, 共稱爲入道之二甘露門. 不淨觀以無貪之善根爲自性, 於三界之中, 緣欲․色二界, 通於欲界․中間靜慮․四靜慮․四近分等十地, 竝以此十地爲依地, 以所依之欲界身而起之不淨觀, 與勝解作意相應, 此卽是有漏觀, 相當於四念住中之身念住之位. 又於八解脫與八勝處中, 以不淨觀爲初禪及二禪之觀法. [中阿含卷二漏盡經․卷二十八諸法本經․增一阿含經卷五․大般涅槃經(北本)卷三十六․坐禪三昧經卷上․廣義法門經․大品般若經卷一․大智度論卷十九․卷二十一](參閱七種不淨114․九想150)
【부정교不定敎】
p973-下→ 三敎之一, 化儀四敎之一. 卽不攝於頓漸二敎的化儀之敎. 又作得益不定化儀. 依法華經玄義卷十上․華嚴經疏卷一載, 南中諸師以勝鬘․金光明等經不拘頓漸之次第, 明佛性常住之旨, 稱爲偏方不定敎. 然天台智顗則反對此說, 主張不定乃一音異解之義, 於五味中通有之, 且立顯露不定․祕密不定之別, 而與頓漸二敎共稱化儀四敎. 據法華經玄義卷一上․八敎大意所載, 佛以一音演說法, 依如來之不思議神力, 能令衆生於漸說中得頓益․頓說中得漸益, 以得益不同之故, 稱爲顯露不定敎. 又如來之三輪不思議, 於此人說頓, 於彼人說漸, 使其各各得益而彼此互不相知, 稱爲祕密不定敎. [法華經玄義卷五下․摩訶止觀卷一上․摩訶止觀輔行講義卷一](參閱三敎609․化儀四敎1327)
【부정금강不淨金剛】
p992-上→ 烏樞沙摩明王(梵 Ucchuṣma)之密號. 此明王爲不動明王所化現, 能調伏一切不淨鬼, 故一般皆安置於東司(廁所)之中. [陀羅尼集經卷九․大日經疏卷九](參閱烏樞沙摩明王4180)
【부정륜不淨輪】
p992-中→ 阿彌陀經所破三輪之一. 指有情與無情皆是不淨, 器世間亦不淨. 無常․不淨․苦三者相依而轉, 皆堅固而難以摧破, 猶如鐵輪, 故稱三輪. [阿彌陀經通贊疏序](參閱三輪679)
【부정不定】
p972-中→ ①梵語 aniyata. 又作不定法․二不定(梵 dvāv-aniyatau). 爲比丘受持具足戒之部分. 不定, 謂實犯與否及所犯何戒猶未審明之義. 有屛處不定戒․露處不定戒二種. (一)屛處不定戒, 比丘於屛處(不能見聞之處)․覆處․障處等可作淫事之處, 與女子獨處共坐, 或說非法語. (二)露處不定戒, 比丘與女子於露現處共坐, 說淫欲粗惡等語. 此二不定戒在五篇及六聚中, 與百衆學․七滅諍等共攝於突吉羅. [四分律含注戒本卷上․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三上․行事鈔資持記(會本)卷十九]. ②不定地法之略稱. 不定地法乃俱舍宗所立心所六類之一. 卽指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等八心所. (參閱不定地法973). ③因明用語. 指因明似因十四過中之六不定過. 卽共不定․不共不定․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不定․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不定․俱品一分轉不定․相違決定不定等諸過. (參閱六不定過1253)
【부정不淨】
p991-下→ 汚穢․鄙陋․醜惡․過罪等之總稱. 五停心觀中, 有觀自身․他身不淨之觀法, 稱爲不淨觀. (參閱七種不淨114)
【부정설법不淨說法】
p992-上→ 又作邪命說法. 卽心存染汚, 爲名聞利養等而說法, 又不善解敎法之理趣而說之. 佛藏經卷中淨法品列擧不淨說法者之五種過失:(一)自說盡知佛法. (二)說佛經時, 指摘諸經中相違之過失. (三)對諸法疑而不信. (四)自以所知非難經法. (五)以利養之故, 爲人說法. 又擧不淨說法者於現世所得之五種過失:(一)說法時心懷怖畏, 恐他人之非難. (二)心中憂怖而猶爲他人說法. (三)己爲凡夫, 無有眞智. (四)所說之法不淨, 唯爲言詞而已. (五)所言無前後次第, 處處抄撮, 故心懷恐懼. [優婆塞戒經卷二自利利他品․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疏卷四․觀無量壽經義疏卷下․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六]
【부정식不正食】
p964-中→ ①梵語 khādanīya. 音譯作珂但尼․佉陀尼․佉闍尼. 意譯爲嚼食. 卽需要經過咀嚼而後呑食之硬食. 據有部毘奈耶卷三十六載, 不正食有根․莖․葉․花․果五種, 食後亦不容易滿足. 又作枝․葉․華․菓․細末磨食等五種, 稱五不正食․五嚼食. 不正食之稱, 係相對於正食一詞. 諸部律典亦皆擧出五種可供嚼齧而令人飽食之食物, 稱爲五正食, 意指五種正餐之食物. 若食過五正食, 則不可再食用五不正食. 故知不正食非指禁止比丘食用之食物, 而係指非正餐之食, 蓋以雖食之而不易飽足之故. (參閱二五食189). ②指齋食以外之飮食.
【부정업不定業】
p974-上→ 定業之對稱. 善惡業中, 受果與否尙未決定, 或決定受果而未決定其時者, 稱爲不定業. 與定業相較, 不定業槪屬輕業. (參閱定業不定業3182)
【부정육不淨肉】
p991-上→ 指不淨之肉. 卽性質不淨, 佛弟子遂斷而不食之肉味. 其種類有三種不淨肉․十種不淨肉之分. (參閱三不淨肉530․淨肉4697)
【부정인不定因】
p973-上→ 因明用語. 指因明論式中, 缺乏因(理由)之第二相(同品定有性)或第三相(異品遍無性)所致之過失. 計有六種, 卽:(一)共, (二)不共, (三)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 (四)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 (五)俱品一分轉, (六)相違決定. 不定因之前五種, 或出於同品定有性之未能完成, 或出於異品遍無性之未能完成. 依因後二相之要求, 能立法必須爲若干宗同品(與宗相同之品類;宗爲命題之意)所有, 同時又必須爲一切宗異品(與宗別異之品類)所無. 必須二者同時具足, 而後所證之宗方能決定正智. 今若能立法雖爲宗同品所有, 同時亦爲宗異品所有, 或雖爲宗異品所不有, 同時亦爲宗同品所無, 則旣不能證明其所欲證明之宗, 亦不能證明其相反之宗. 如此之因, 不能決定證明一宗, 故稱之爲不定因. 第六種相違決定, 與前五種過失有別, 非出於同品定有性之未能完成, 亦非出於異品遍無性之未能完成. 乃立(立論者)敵(問難者)各用一正因(具足因之三相), 證明兩個相反之宗, 旗鼓相當, 不分勝負, 誰是誰非, 無可決定, 故亦歸入不定因中.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參閱六不定過1253․因明2276)
【부정종성不定種性】
p974-上→ 梵語 aniyataikatara-gotra. 又作不定性․三乘不定性. 法相宗所立五種性之一. 指由本有無漏種子之差別, 而於聲聞․獨覺․菩薩等三乘種性尙未決定之機類. 卽具有聲聞․獨覺․菩薩三乘之種子, 可爲阿羅漢․辟支佛乃至成佛, 以其性向不定, 故稱不定種性. 分爲四類:(一)菩薩聲聞二性不定, 具菩薩․聲聞二性, 而所得之果不定. (二)菩薩獨覺二性不定, 具菩薩․獨覺二性, 而所得之果不定. (三)聲聞獨覺二性不定, 具聲聞․獨覺二性, 而所得之果不定. (四)聲聞獨覺菩薩三性不定, 具聲聞․獨覺․菩薩等三性, 而所得之果不定. 其中除第三者永無成佛之期外, 其他時至皆可成佛. [入楞伽經卷二․解深密經卷二無自相性品․佛地經論卷二](參閱五種性1179)
【부정주의不定主義】
p972-下→ 梵名 Syāt-vāda. 又稱或然論. 印度耆那敎之一種判斷理論. 耆那敎哲學家婆達羅巴忽(梵 Bhadrabāhu)之主張. 認爲由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則有不同之結論, 故每一論點皆有條件, 而無絶對之肯定或否定;若欲淸晰而正確地判斷某一命題, 須於前面冠以或許(梵 sy偵e)字樣, 故稱不定主義. 此種判斷理論分爲七種, 稱爲七支論法. (參閱七支論法93)
【부정지관不定止觀】
p972-下→ 天台宗所立三種止觀之一. 又作不定觀. 旣非初觀實相, 又非次第由淺至深, 而係任修一法, 由過去宿習之所發, 豁然開悟而證實相, 得無生忍. 智顗依之說六妙門一卷. [摩訶止觀卷一上․法華經玄義卷十․止觀私記卷一](參閱三種止觀649)
【부정지법不定地法】
p973-中→ 梵語 aniyata-bhūṃika dharma. 爲俱舍家所立六位心所之一. 共有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等八種. 此等心所不入其他五地(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 爲特別之法, 卽不同於其他五種心所之具有決定性;旣不遍於一切心或染心, 亦未有或善或惡之決定性, 其相應之界地等不定, 故稱不定地法. 其中, 尋․伺等前四心所爲隨煩惱, 貪等後四心所爲根本煩惱所攝. 然大乘唯識家則以前四者爲不定, 後四者爲煩惱所攝. [俱舍論卷四․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八․成唯識論卷六](參閱五位七十五法1089)
【부정지不正知】
p964-中→ 梵語 a-samprajanya. 心所(心之作用)之名. 指誤解所觀之境之精神作用. 卽不符合佛敎敎義之認識. 以此心所遍滿一切染心, 故說一切有部將之攝屬十大煩惱地法;於唯識宗, 以其爲八大隨惑之一, 竝認爲不正知旣以障蔽正知之故, 易於毁犯爲業, 故有敗壞戒律之作用;俱舍宗則視其爲被煩惱所汚之智慧, 故不認爲是獨立之心所. 又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以之爲癡之一部分.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卷四十三․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六]
【부정취不定聚】
p974-中→ 梵語 aniyata-rāśi, 巴利語 aniyata-rāśi. 又作不定性聚․不定․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見際. 三聚之一. 聚爲聚類․聚集之義. 依衆生根機之別, 分類聚集之, 可有三類;其性正邪未屬, 遇善緣則成正定(聚), 得惡緣則成邪定(聚)者, 以其不定, 故稱不定聚. [成實論卷二․圓覺經大疏鈔卷三](參閱三定聚562․正定聚1990)
【부정행不淨行】
p992-上→ 又作非梵行. 卽指淫事. 行淫欲乃鄙陋之事, 愛染汚心, 故稱不淨行. 又與淸淨之梵行相背, 故又稱非梵行. [梵網經疏卷下]
【부주배不住拜】
p970-中→ 指禮拜不止, 以至於百千拜. 禪林象器箋卷十:法益之時, 亦有不住拜, 謂禮拜而不止也, 可到百千拜, 是皆佛祖之會所用來拜也.
【부주부모部主部母】
p4813-中→ 在密敎, 胎藏界有三部, 金剛界有五部, 各部中心之本尊, 卽稱部主 ; 産生部主或其他諸尊之本尊, 則稱部母. 金剛界五部中, 佛部之部主爲毘盧遮那佛, 以毘盧遮那佛乃諸法之根源, 故不另立部母 ; 金剛部之部主爲阿閦佛, 部母爲金剛波羅蜜菩薩 ; 寶部之部主爲寶生佛, 部母爲寶波羅蜜菩薩 ; 蓮華部之部主爲阿彌陀佛, 部母爲法波羅蜜菩薩 ; 羯磨部之部主爲不空成就佛, 部母爲羯磨波羅蜜菩薩. 其中, 四波羅蜜菩薩表定, 四佛表智, 有依定而生智之意. 胎藏界三部中, 佛部之部主爲金輪佛頂, 部母爲佛眼菩薩 ; 蓮華部之部主爲馬頭觀世音菩薩, 部母爲白衣觀世音菩薩 ; 金剛部之部主爲金剛手菩薩, 部母爲忙柚鷄菩薩. 亦是部主表智, 部母表定. 陀羅尼門諸部要目於胎藏界三部之部主․部母外, 別立明妃․忿怒尊, 卽佛部․蓮華部․金剛部各以無能勝菩薩․多羅菩薩․金剛孫那利菩薩爲明妃, 以不動尊․忿怒鉤․軍荼利爲忿怒尊. [補陀落海會軌․祕藏記]
【부즉불리不卽不離】
p979-中→ 猶言不一不異. 如水與波, 兩者有別, 故謂不卽;水․波之性無別, 故謂不離. 圓覺經(大一七․九一五上):不卽不離, 無縛無脫.今之俗語多援引不卽不離一語, 用以形容二種對象保持不過於接近, 亦不致過於疏離之情況;如兩個人旣不親密, 亦不疏遠. 又如對於事物之描述, 不致太露骨, 亦不過於含蓄, 亦謂達到不卽不離之妙境.
【부즐유不喞口留】
p995-上→ 喞口留, 爲秀․就之反切語. 不喞口留, 卽不秀不就之義. 指不伶俐․暗昧不慧之鈍漢. 宗子京筆記載:孫炎作反切語, 本出於俚語常言. 故謂就曰喞口留, 凡人不慧者曰不喞口留.[中峰錄卷一下․碧巖錄第一則]
【부증감진여不增減眞如】
p996-下→ 又作相土自在所依眞如. 十眞如之一. 此眞如遠離增減之執, 隨染․淨而無所增減, 爲十地中第八不動地所證之眞如. 又證得此眞如, 則於現相現土俱得自在, 故稱相土自在所依眞如. [成唯識論卷十](參閱眞如4197)
【부증불감경不增不減經】
p996-中→ 全一卷. 今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元魏菩提流支譯. 其梵名若依寶性論所引用者, 應爲 Anūnatvāpūrṇatva-nirdeśa-parivarta, 梵本․藏譯無本經, 其中心部分的三分之一, 則被寶性論所引. 由其梵名推之, 此經原係大部經典之一品, 而今則成爲小部之經典. 其內容爲世尊與舍利弗對於有關六道三界四生中輪迴的衆生界有無增減等問題之對答, 爲說明如來藏思想之重要經典. [印度哲學史(宇井伯壽)]
【부증불감不增不減】
p996-上→ 指常存, 卽眞如․法性, 或法界. 法身乃不變․常住․遍一切處者, 無一法增, 亦無一法減. 舊華嚴經卷三十四寶王如來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謂(大九․六一四下):譬如如如性, 離虛妄寂滅, 亦無有生者, 亦無有滅者. 如是諸如來, 及一切境界, 亦同如如性, 不增亦不減.於大乘起信論中亦有(大三二․五七九上)眞如自體相者, 一切凡夫․聲聞․緣覺․菩薩․諸佛, 無有增減, 非前際生, 非後際滅, 畢竟常恆之說. [不增不減經․佛性論卷四․寶性論卷二․梵文本中邊分別論釋(Madhyānta-vibhāga-vyākhyā); Louis de la Vallèè Poussin:Mèlanges chinois et bouddhiques, 1, 394]
【부증장업不增長業】
p996-中→ 增長業之對稱. 指不故思業與故思業中, 受他人之强制或由於無智所造之輕業. 此業多有追悔等之心而不熏增業種子, 故稱不增長業. 又不決定招感異熟果, 故爲不定業. (參閱故思業3826)
【부지경不至境】
p970-中→ 至境之對稱. 指色境與聲境. 五根緣五境之中, 眼根取色境, 耳根取聲境, 鼻根取香境, 舌根取味境, 身根取觸境. 其中, 前二境根境之體相離, 故稱不至境, 又作離中知. 後三境根境之體密接, 故稱至境, 又作合中知. [俱舍論卷一](參閱五境1171)
【부지족자不知足者】
p974-下→ 知足之對稱. 指於自己本分之外無饜的貪求者, 亦卽欲念强烈而不知饜足之人. 一切苦惱皆由强勁之慾念而起, 故修行者須以不知足爲戒愼. 遺敎經謂, 不知足者常爲五欲所牽, 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雖富而貧, 爲知足者所憐憫.
【부진근扶塵根】
p2947-中→ 指眼球․外耳等肉團所形成之五根外形器官, 係扶助正根之五塵, 其自身竝無發識取境之作用, 故稱爲扶塵根. 又作扶根․浮根․扶根塵. 五根具有扶根與正根, 正根(又作勝義根)非生理機能, 而是五根據以發生感覺認識作用之實體, 乃依於扶根而立, 取外界之境, 發內界之識, 其體淸淨微妙, 爲集合極微之四大而成, 非肉眼可見, 卽指五官之神經. [俱舍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參閱勝義根 4866)
【부진浮塵】
p4161-上→ 一切有爲之諸法, 虛假不實, 汚染眞性, 故稱浮塵. [楞嚴經卷二]
【부진종不眞宗】
p984-中→ 六宗之一, 四敎之一, 五宗之一. 乃判敎所用之名稱. 指諸部之般若說卽空之理, 明一切法如幻假有之敎門. 安廩所立之六宗․曇隱所立之四敎․自軌所立之五宗等皆有之. (參閱五宗敎1108․四敎1759․耆闍六宗4287)
【부집리론部執異論】
p4816-上→ 全一卷. 印度世友菩薩造, 陳․眞諦譯. 又作部異宗論. 說一切有部論書之一.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內容敘述小乘二十部之分出及其敎義. 與異部宗輪論爲同本異譯. 注釋書有眞諦之部執異論疏十卷. (參閱異部宗輪論5155)
【부청赴請】
p3956-下→ 又作受請․受齋․訃請. 卽指僧人應施主之請, 而受其供養.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之訃請設則篇, 對赴請之規則有所記載, 且擧出十種赴請之法:(一)受請法, (二)往訃法, (三)至請家法, (四)就座命客法, (五)觀食淨法, (六)行香咒願法, (七)受食方法, (八)食竟收斂法, (九)噠嚫布施法, (十)出請家法. 其中之受請法又分爲二:(1)凡請特定之人, 稱爲別請. (2)請衆僧共赴之時, 稱爲僧次請. 又法苑珠林卷四十一之受請篇亦復詳述其法. 於禪林中, 赴請之例甚多. [大宋僧史略卷上受齋懺法․釋氏要覽卷上赴請項․諸經要集卷五受請部]
【부청지법不請之法】
p997-上→ 指不請亦說之法. 又作不請法. 佛雖未受衆生之央請, 亦隨衆生之根機而主動說示利益之法門.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以不請之法, 施諸黎庶.
【부촉付屬】
p1537-下→ 指托與物事. 又作付囑․附囑․囑累. 付, 與物 ; 屬, 託事, 乃以言語託所思之意. 多表示佛陀託付弘傳敎法之意. 例如無量壽經卷下曾載, 釋尊付屬彌勒菩薩弘傳本願念佛(彌勒付屬). 法華經之如來神力品亦載, 釋尊付屬本經最重要之妙法蓮華經五字於上行菩薩等之本化菩薩. 由此, 日本日蓮宗認爲法華經(題目)之付屬, 乃對末法時代最下等衆生之特別要法, 特選本化菩薩付屬之, 故稱別付屬 ; 而在法華經囑累品, 佛對一切菩薩付託此經, 稱爲總付屬. 此外, 神力品係釋迦佛在多寶塔中, 與多寶佛竝坐時所付屬, 故稱塔內付屬 ; 而囑累品乃釋迦佛出多寶塔後之付屬, 故稱塔外付屬. 又囑託袈裟等物, 或付與大法, 亦稱爲付屬. 在禪宗中, 師者授弟子佛法奧義時, 均稱爲付屬, 故爲禪宗常用之語. [六祖法寶壇經․曆代法寶記]
【부촉일념付屬一念】
p1538-中→ 一念, 指行之一念, 卽一聲之稱名念佛. 據無量壽經卷下所載, 釋尊嘗對彌勒菩薩慇懃付屬彌陀之名號, 告以一念之稱名有無上大利之功德, 命永宣傳此法門.
【부타발마浮陀跋摩】
p4160-中→ 梵名 Buddhavarman. 又作佛陀跋摩. 意譯覺鎧. 西域人. 自幼履操明直, 聰悟拔群, 博習三藏, 尤善阿毘曇毘婆沙論, 常誦持此部以爲心要. 後於劉宋元嘉年中來北涼. 沙門道泰自葱嶺附近獲得阿毘曇毘婆沙論之梵本十萬偈, 請師譯之. 師遂於承和五年(437, 宋元嘉十四年)奉北涼主沮渠牧犍之命, 於涼州城內閑豫宮寺譯之, 道泰筆受, 沙門慧嵩․道朗與義學僧等三百餘人考正文義. 至承和七年業畢, 凡一百卷. 未幾, 魏滅北涼, 經書什物皆被焚蕩, 譯本亦散佚. 時跋摩避難西返, 不知所終. 其後, 涼王書寫六十卷, 傳來宋朝, 道挺爲之作序, 此卽舊婆沙論. [梁高僧傳卷三․歷代三寶紀卷九]
【부토오조회전浮土五祖繪傳】
p4683-中→ 全一卷. 藏於日本鎌倉光明寺. 係描繪我國淨土敎五祖之像, 竝附有漢文之傳記. 書後有(1305, 嘉元三年)之記.
【부퇴토不退土】
p985-中→ 不退之淨土. 卽西方極樂世界. 淨土門立四不退, 以西方極樂世界爲處不退. 往生拾因(大八四․一○二上):出輪迴之鄕, 至不退之土.(參閱不退984)
【부파불교部派佛敎】
p4814-上→ 原始佛敎分裂而成之各敎團派別之總稱. (一)部派佛敎之成立 : 據大毘婆沙論․異部宗輪論等載, 佛陀入滅後百餘年, 因大天比丘高唱大天五事, 要求敎團承認, 敎團遂首度分裂爲反對派之上座部與贊成派之大衆部. 然據南傳佛敎史書大史(巴 Mahāvaṃsa)․島史(巴 Dīpavaṃsa)等載, 佛滅後百年, 古印度東部跋耆族比丘提出十條戒律之新主張(十事), 遭敎團以耶舍爲首之諸長老比丘反對, 且召集七百比丘擧行結集, 宣布十事爲非法 ; 同時, 主張此十事爲正確之比丘亦擧行結集. 佛敎因而分裂爲上座部與大衆部, 史稱爲根本分裂 ; 此後, 兩部復分裂成二十部(北傳分派說)或十八派(南傳分派說, 卽除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二部), 稱爲枝末分裂. 據異部宗輪論之記載, 部派佛敎計二十部, 卽佛滅後二百年間由大衆部分出 : (1)一說部, 主張世出世法唯一假名, 皆無實體. (2)出世部, 世間法但有假名, 出世間則皆眞實. (3)鷄胤部, 僅弘揚三藏中之阿毘達磨藏, 認爲經․律皆佛陀方便之敎. 未久, 分出(4)多聞部, 以所聞超過大衆部, 故稱多聞. (5)說假部, 主張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分是假. 佛滅後二百年末期, 一外道比丘捨邪歸正, 居制多山, 大衆部僧多居此, 因重論大天五事, 復以主張不同而分出三部, 卽(6)制多山部, 仍居制多山. (7)西山住部, 遷居制多山之西. (8)北山住部, 遷居制多山之北. 以上, 大衆部合本末共計九部. 根本二部分裂之後, 上座部遂至喜馬拉雅山一帶, 佛滅後三百年間, 復分出(1)說一切有部, 又稱說因部, 主張有爲․無爲一切法皆有實體. (2)雪山部, 卽原來之上座本部, 遷居雪山, 故有此稱. 未久, 由說一切有部又分出(3)犢子部, 以舍利弗所造阿毘達磨爲根本論典, 相傳部主爲犢子後裔. 其後, 以犢子部內容貧乏, 有主張補以經義, 以所執不同, 犢子部又分爲(4)法上部, 法上乃部主名. (5)賢冑部, 賢阿羅漢之後裔. (6)正量部, 主張己說得以刊定甚深法義而了無邪謬. (7)密林山住部, 部主住密林之山. 同時, 說一切有部又分出(8)化地部, 佛滅後三百年, 有婆羅門名化地, 出家得阿羅漢果, 弟子相承, 稱化地部. 復由化地部分出(9)法藏部, 法藏爲目犍連弟子, 此部師說總有經․律․阿毘達磨․明咒․菩薩本行事等五藏. 佛滅後三百年末, 由說一切有部又分出(10)飮光部, 又作善歲部, 飮光卽迦葉波, 乃部主之姓. 佛滅後四百年初, 說一切有部復分出(11)經量部, 又作說轉部, 唯依經爲正量, 不依律及對法, 凡所援據, 以經爲證. 以上, 上座部合本末共計十一部. 合大衆部九部, 是爲二十部派. (二)部派佛敎之敎理 : 原始佛敎之敎理, 於原始經典(阿含經)中, 竝無組織․統一. 而將原始經典中所載之各個敎說, 由釋尊在世時代至入滅後, 加以說明解釋․組織整理之學術性硏究, 稱爲阿毘達磨硏究法. 此硏究法於後世逐漸發展, 至佛敎將要分裂成諸部派時, 敎理解釋之不同遂成爲部派分裂之原因, 故各部派以獨自之敎理組織及解釋, 製作獨自之敎理論書, 此卽稱爲根本阿毘達磨之論書. 如現存南傳佛敎(南方上座部)之七論․說一切有部之漢譯七論․正量部系之舍利弗阿毘曇論皆屬之. 然各部派之論書本身卽顯示敎理發展之軌跡. 初期之論書僅爲原始經典之註釋說明及敎理之組織整理, 故與之關係密切 ; 後期之論書, 與原始經典之關係漸次微薄, 終至成立原始經典中所無之阿毘達磨獨特學說. 初期原始佛敎之敎理, 乃以實踐爲基礎之理論, 而與實踐無關係之論說則全然不存. 此係依照諸法變化法則觀察宇宙人生之現象(一般緣起及流轉緣起), 應用法則以達成理想(還滅緣起). 然部派佛敎之後期論書, 則採用與實踐無關而考察事物有․無․假․實等存在論之論究法, 此被認爲係受外敎之影響 ; 然而於佛敎竝無如外敎所立永遠不變之存在實體, 而是觀察生滅變化之存在現象. 於說一切有部, 說三世恆有之法體, 此亦與外敎之實體論相異. 蓋部派佛敎以存在爲問題而提出類似有我論之主張, 亦卽部派佛敎以存在論考察一切之存在 ; 依之, 將存在中變化之現象立爲有爲法, 無變化之存在立爲無爲法. 然於敎理史上, 法體恆有之說於大乘佛敎中頗受排斥, 被認爲乃主張法實有之有我說之一種, 而提出徹底之無我(空). 部派佛敎時代, 諸部派間主張各種敎理學說且相互論爭. 敎理上討論之問題有佛陀論․僧伽論․菩薩論․凡夫論․修道論․禪定論․聖果論․色法論․補特伽羅論等. 整理․介紹此等問題之文獻, 於南傳佛敎有論事(巴 Kathāvatthu)及其注釋, 北傳佛敎有漢譯之異部宗輪論․大毘婆沙論․俱舍論․順正理論․成實論, 藏譯有異部宗輪論․異部宗精釋․異部說集等. [大乘玄論卷五․異部宗輪論述記․三論玄義․高僧法顯傳](參閱小乘二十部928․印度佛敎2215)
【부행독각部行獨覺】
p4814-上→ 指聚合部衆而獨悟證果之緣覺人. 爲麟角喩獨覺之對稱. 二種獨覺之一. 獨覺, 又譯作緣覺. 據俱舍論卷十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二載, 聲聞乘中之預流․一來․不還等三果之人, 以及四善根之最利根, 將證第四阿羅漢果時, 暫離佛之敎法而聚集若干之同修人, 然仍獨觀獨思, 或觀飛花落葉之外緣, 或觀十二因緣之理而證悟得果, 稱爲部行獨覺. 以聚集衆多修行者於一處, 組爲部黨, 故稱部行 ; 又以無師離敎而獨自悟果, 故稱獨覺. 相對於此, 一人獨處以證悟得果之緣覺人, 則稱麟角喩獨覺. (參閱麟角喩獨覺6932)
【부혹윤생扶惑潤生】
p2947-中→ 謂菩薩爲濟度衆生, 故不斷煩惱, 反由煩惱之扶助而於三界利益衆生. 乃大悲闡提之行.
【부화외도赴火外道】
p3956-下→ 印度古代苦行外道之一. 彼等身常炙熱及熏鼻等, 甘受熱惱, 或赴火而死, 執此苦行以爲得果之因. (參閱苦行外道3944)
【부흡傅翕】
p4854-中→ (497~569)南朝梁代禪宗著名之尊宿. 東陽烏傷(浙江義烏)人. 字玄風, 號善慧. 又稱善慧大士․魚行大士․傅大士․雙林大士․東陽大士․烏傷居士. 與寶誌共稱爲梁代二大士. 嘗與里人共捕魚, 每得魚則盛於竹籠, 沈入深水, 竝謂 : 欲去者去, 欲止者留.時人以之爲愚. 年十六, 娶劉氏女妙光, 生普建․普成二子. 年二十四, 於沂水取魚, 適逢胡僧嵩頭陀(名達摩), 遂棄魚具, 入烏傷縣松山雙檮樹下結庵, 自號雙林樹下當來解脫善慧大士, 自稱由兜率天宮來說法. 日常營作, 夜歸行道, 苦行七年, 自謂得首楞嚴定. 竝能通儒道典籍, 學徒漸集, 衆皆虔誠精進, 不惜身命. 梁大通六年(534)遣弟子傅暀上書致武帝, 獻上中下三善之策. 閏十二月, 帝召入禁闕, 講經於重雲殿, 帝親臨聽之, 衆見帝至皆起, 唯傅翕獨坐不動, 群臣詰之, 傅翕言 : 法地若動, 一切不安.禪林傳爲佳話. 大同元年(535)四月, 還松山, 五年, 重赴鍾山, 於壽光殿與帝論眞諦, 作偈頌呈之. 六年(一說五年), 營造松山雙檮樹間之佛殿․九重塼塔, 竝於該地寫經律千餘卷 ; 此卽雙林寺. 七年, 自宣爲賢劫千佛之一佛. 十年, 捨屋宇田地, 設大施會. 太淸二年(549)欲焚身供養三寶, 弟子堅留之, 代師燒身者十九人, 師乃止之. 未久亂起, 梁亡. 傅翕家居徒衆甚多, 講說不輟, 每率徒衆焚指燃臂以供佛. 嘗營齋轉法華經二十一遍, 屢設無遮會, 竝於會稽鑄寶王像十尊. 爲便於讀大藏經, 建有輪藏, 令衆轉之, 可得大利益, 故後世所作輪藏皆安置其父子三人之像. 此外, 師於天台之一心三觀有其獨到之領略, 而以三觀四運爲其心要, 倡導三觀一心四運推檢之說. 陳太建元年四月, 集弟子告誡畢, 趺坐入寂, 世壽七十三. 弟子葬之於雙林山頂, 號彌勒下生. 撰有心王銘․語錄四卷․還源詩等. [善慧大士語錄․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卷三十․神僧傳卷四]
【부흡溥洽】
p5506-下→ (1346~1426)明代僧. 會稽山陰人, 俗姓陸, 爲放翁之後. 字南洲. 出家於普濟寺, 禮雪庭爲師, 貫串經範, 旁通儒典, 禪定之餘, 肆力於詞章. 洪武(1368~1397)年中, 召爲僧錄司右講經, 累遷至左善世, 被誣左遷, 未久復爲右善世. 仁宗卽位, 數被召問. 乞居南京報恩寺養老, 仁宗遣中官護送之. 明宣德元年示寂, 世壽八十一. 著有雨軒集. [補續高僧傳卷二十五, 國朝獻徵錄卷一一八, 明人小傳卷五]
【북거간간선사어록北居石間簡禪師語錄】
p1588-上→ 全一卷. 又作北石間和尙語錄․北石間語錄. 宋代僧北石間居簡(1164~1246)撰, 物初大觀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一冊. 編集臺州般若院語錄․湖州鐵觀音寺語錄․安吉州圓覺寺語錄․平江府慧日寺語錄․小參․秉拂․告香普說․頌古․偈頌․小佛事等, 竝附有石溪心月等人之序.
【북구노주北俱盧洲】
p1585-中→ 梵名 Uttara-kuru, 巴利語同. 又作北拘盧洲․北洲․北單越․鬱單越․北鬱單越․鬱多羅究留․嗢怛羅句嚧. 意譯勝處․勝生․高上. 乃須彌四洲之一. 據俱舍論卷十一․大樓炭經卷一鬱單曰品等所載, 北俱盧洲位於須彌山北之鹹海中, 洲形正方, 每邊各長二千由旬, 狀如盒蓋, 由七金山與大鐵圍山所圍繞, 黃金爲地, 晝夜常明. 其地具有平等․寂靜․淨潔․無刺等四德. 彼洲人民面形正方, 如北洲地形, 人人面色皆相同, 身高皆一丈四尺. 生活平等安樂, 無所繫屬. 此洲有種種佳妙之山林․河水․浴池․遊園․樹果等, 器物多爲金銀․琉璃․水晶所成, 物皆共有, 無有我所之計執, 亦無盜賊․惡人․鬥諍等事. 其人民居止於林樹之下, 男女異處而居, 無有婚姻, 若起淫欲, 共相娛樂. 女子懷妊, 七八日卽産子, 置之道路, 四方來者皆共育養, 豫以指頭吮之, 乳汁自出. 七日之後卽長大, 如閻浮提人之二十歲, 壽足千年. 命終之後, 卽生忉利天或他化自在天, 於四洲中果報最殊勝. 又此洲有二中洲附屬之, 一爲矩拉婆洲(勝邊), 另一爲憍拉婆洲(有勝邊), 二者亦皆有五百小洲附屬之. 又於四大洲中, 其餘三大洲均有地獄, 唯獨此洲無之. 諸經論有關此洲之記載極多, 所載者不儘一致, 然皆以此洲爲四洲之最勝處. 據今日一般學者之硏究, 印度雅利安人於太古時代居於中亞一帶, 後南下入印度五河地方, 又漸移居印度內地. 各經典所描繪之鬱單越, 顯然爲一片和平安穩之樂土, 此樂土恐係雅利安人之後代追慕祖先鄕土之理想化. 蓋梵語之 uttara(鬱多羅)乃北方之義, 經中所述北俱盧洲之方位恰好與之相符. 此外, 於佛敎經典之前, 如梵書時代․羅摩耶那(梵 Rāmāyaṇā)․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等之時代, 均有此類象徵印度民族共同憧憬之地上理想鄕之記載或傳說. [長阿含經卷十八․卷二十․起世經卷一․大法鼓經卷下․立世阿毘曇論卷二․慧苑音義卷上]
【북노北路】
p1587-上→ 巴利名 Uttarāpatha. 爲南路(巴 Dakkhiṇāpatha)之對稱. 據大事(梵 Mahāvastu)Ⅱ.載, 北路有德叉尸羅國(梵 Takṣaśilā), 故推測北路係指近於印度西北國境之地. 據傳, 釋尊出家後, 卽向南方摩揭陀國遊行, 其路線乃從舍衛城起, 經由迦毘羅衛城․拘尸那(梵 Kusinagara)․毘舍離(梵 Veśśāli)等, 抵達恒河, 進入摩揭陀國之王舍城, 此一公路線, 卽稱爲北路. 又大事Ⅲ.載, 此一路線中有一商港, 名爲烏卡拉(巴 Ukkalāta), 乃提謂(巴 Tapussa)․婆梨迦(巴 Bhalliya)二商人經商之地, 此二人爲最早歸依佛陀之在家信徒. [菩薩本緣經․印度佛敎史(平川彰)](參閱烏卡拉4175)
【북대北臺】
p1587-下→ 指五臺山. 五臺山位於山西省代州, 地處北地, 故稱北臺. 自古爲佛敎聖蹟, 乃文殊菩薩之靈地. (參閱五臺山1192)
【북도北度】
p1585-中→ 指師徒之禮. 蓋師居北位度化弟子, 弟子面北作禮, 故稱北度. 智者大師別傳(大五○․一九一下) : 戒導以律儀, 仍攝以北度.
【북두법北斗法】
p1581-中→ 乃密敎行法之一. 係以一字金輪北斗七星爲本尊, 爲延命或禳除天變․疾病等災禍而供養北斗七星之法. 又稱北斗供․北斗尊星王法. 北斗七星護摩祕要儀軌(大二一․四二四下) : 謂北斗七星者, 日․月․五星之精也. 囊括七曜, 照臨八方, 上曜於天神, 下直于人間, 以司善惡, 而分禍福. 群星所朝宗, 萬靈所俯仰. 若有人能禮拜供養, 長壽福貴 ; 不信敬者, 運命不久. 修此密法, 有關護摩壇之佈置․供具․護摩木․穀類․時辰, 及作法規定․功德等, 均詳載於北斗七星護摩祕要儀軌中. 又此類修法, 受我國道家思想如抱朴子等書之影響頗大. [北斗七星念誦儀軌](參閱北斗七星1580)
【북두칠성념송의궤北斗七星念誦儀軌】
p1581-上→ 全一卷. 唐代金剛智(671~741)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儀軌乃世尊爲日月星宿所說八星咒之功德, 及北斗八女之供養法. 又此八星咒之印契乃出自金剛頂經七星品. 然據考證, 此儀軌恐係後世之僞作.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四․卷二十九․祕密儀軌傳授口決卷三]
【북두칠성北斗七星】
p1580-中→ 指在北方聚成斗(杓)形之七星. 略稱北斗. 卽離北極約三十度距離之七星 : 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等, 於天文學中, 稱爲大熊星, 其俗名爲貪狼星․巨門星․祿存星․文曲星․廉貞星․武曲星․破軍星等. 於古代之星宿觀中, 以天樞爲七星之正星, 主陽德 ; 天璇爲法星, 主陰形 ; 天璣爲令星, 主伐害 ; 天權爲伐星, 主天理 ; 玉衡爲殺星, 主中央四方 ; 開陽爲危星, 主天食五穀 ; 瑤光爲部星, 主兵. 密敎之尊星王法․北斗法․北斗護摩等法, 均祈念此七星. 此外, 於禪林中, 有北斗裏藏身一詞, 意指禪僧之神通妙用, 猶如藏身於北斗星中, 羚羊掛角, 了無痕跡.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大四七․五四六上) : 問 : “如何是透法身句?” 師(雲門)云 : “北斗裏藏身. ” [北斗七星延命經․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芭蕉慧淸章․法苑珠林卷四]
【북두칠성연명경北斗七星延命經】
p1580-下→ 全一卷. 爲譯於唐代之密敎經典, 譯者佚名.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經卽星宿法, 旨在說明供養此經之功德, 竝附有北斗七星圖. 初敘各時辰所生之人應配何種星符以調吉凶, 次敘七星所代表之佛, 其末敘述供養此經得免各種災禍疾病.
【북두칠성호마법北斗七星護摩法】
p1581-上→ 全一卷. 唐代一行(683~727)撰. 又作複熾盛光法.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書內容爲祈求北斗七星以延命增福之護摩儀則, 如 : 能吉祥眞言․北斗七星印言․九曜印契․九執曜天總印言․二十八宿總印言等之儀則, 竝附有北斗法之供養法.
【북두칠성호마필요의궤北斗七星護摩袐要儀軌】
p1581-中→ 全一卷. 唐代不空(705~774]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儀軌乃如來爲末世福薄衆生宣說祈禱北斗七星以求延命增福․稼穡豐饒之供養護摩儀則. 初敘造水壇之儀則, 次敘啓詞․召請北斗七星之印契․一字頂輪王眞言․北斗七星眞言等. 然根據考證, 此儀軌恐係取自道敎迷信之司命奪算. [四天王經․三品弟子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祕密儀軌隨聞記卷六]
【북두호마北斗護摩】
p1581-下→ 密敎以北斗七星爲本尊所修之護摩法. 修法時所使用之五穀及乳木均須配上行者(或施主)所屬之星, 稱爲命穀․命木. 例如子年貪狼星者之命木爲桐, 命穀爲大豆․粟, 丑亥年巨門星者之命木爲槐․橙, 命穀爲粟․稗, 卯酉年文曲星之命木爲桑, 命穀爲大麥․黎等. 備妥命木․命穀後, 於爐中召請本尊, 投進七葉花, 成七荷葉座, 復觀其上有北斗七星. 若於道場中央之護摩壇外, 左右另設三小壇, 共成七壇, 其護摩壇與小壇皆懸北斗曼荼羅, 竝延請上月葛六人坐鎭小壇而行修法. 此一修法, 稱爲七壇北斗法, 或大北斗法. 北斗七星護摩法․北斗七星護摩祕要儀軌․北斗七星念誦儀軌等諸書均謂, 行此等修法, 可獲致長壽富貴之效.
【북방비사문천왕수군호법의궤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
p1582-上→ 全一卷. 爲唐代不空(705~774)所譯之密敎儀軌. 又作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儀軌․毘沙門隨軍法.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儀軌乃毘沙門天王與其孫那咤太子, 爲護持佛法․攝化惡人或起不善之心者而說, 其內列擧護持國界之自心暴惡眞言, 竝敘述畫像法及護摩儀則. 卷末記載此法曾降伏五國五萬軍, 故稱隨軍護法. [祕密儀軌傳授口決卷三]
【북방비사문천왕수군호법진언北方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眞言】
p1582-中→ 全一卷. 爲唐代不空(705~774)所譯之密敎經典. 又作毘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眞言․毘沙門隨軍護法眞言.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書乃敘述毘沙門天諸種成就法․毘沙門天王之咒及畫像法․根本印․吉祥天女印․讚等, 竝引用四天王經, 列擧其念誦法及解穢陀羅尼. 又其中諸成就法一段與多聞天王陀羅尼儀軌爲同本異譯.
【북방칠요중北方七曜衆】
p1582-上→ 卽密敎胎藏界現圖曼荼羅外院北邊之百藥․愛財․多羅․賢鉤․百․滿者․阿濕毘儞等七天, 相當於二十八宿中之虛․危․室․奎․壁․婁․胃等七宿. 然於宿曜經中, 此七宿竝不限於北方. [宿曜經卷下]
【북본열반경北本涅槃經】
p1582-中→ 凡四十卷. 北涼曇無讖譯. 卽大般涅槃經. 略稱涅槃經. 宣說佛身常在, 及一切衆生悉有佛性等大乘思想. 爲與南本涅槃經區別, 特稱北本涅槃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參閱大般涅槃經844)
【북사송탑北寺宋塔】
p1583-中→ 位於陝西蒲城縣城北. 始建於北宋紹聖三年(1096). 塔呈方形, 共十三層, 高三十八公尺, 爲多層密檐式之磚造建築. 塔身巍峨, 與南寺唐塔遙相對峙, 雙塔夜影爲蒲城八景之一. 今僅塔頂稍有損壞, 其餘十二層均仍完整.
【북산록北山錄】
p1579-下→ 凡十卷. 唐代梓州慧義寺沙門神淸撰, 北宋慧寶注. 又稱北山語錄․參玄語錄․北山參玄語錄.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因慧義寺位於城北長平山之陽, 故稱北山 ; 該書博綜儒․釋․道三敎玄旨而爲著錄, 故稱參玄. 內容計分十六篇, 卽 : 天地始․聖人生․法籍興․眞俗符․合霸王․至化․宗師議․釋賓問․喪服問․譏異說․綜名理․報應驗․論業理․住持行․異學․外信. 引用法華經․賢愚經․華嚴經․毘曇心論․雜毘曇心論․中觀․智度論․入大乘論․淸辯之掌珍論․范縝形神滅論․續高僧傳等典籍, 採佛敎敎義以調合孔․孟․莊․老․列․荀․楊․班․馬等各家之說, 內容廣及儒․佛․道三敎與諸子百家. 其卷六譏異說批評禪宗曲解付法藏因緣傳編造傳承世系, 遭到禪者之駁斥. 本書傳本極少, 民國初年發現兩種殘本, 後有兩本影印本傳世, 大正藏亦收錄之. [傳法正宗論卷下․國史經籍志卷四(明代焦竑)․中國佛敎史籍槪論卷五(陳垣)]
【북산주부北山住部】
p1579-中→ 梵名 Uttara-śaila. 音譯作鬱多羅施羅. 又作上施羅. 意譯作北山部. 據四分律開宗記卷一本載(卍續六六․三四五下) : 末多利部(此云北山). 故又稱末多利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 大衆部之一派. 異部宗輪論載其分派之因, 謂佛滅後滿二百年時, 有一出家外道歸於大衆部, 住制多山, 重議大天五事, 遂與制多山及西山住二部自大衆部分出. 然部執異論疏及三論玄義則另有異說, 謂分派之原因肇始於有關受戒時, 若就無戒或破戒之和尙而受, 是否可稱得戒之議論. 本派之名稱, 以其住於制多山北方之山, 故稱北山住部. 該部所立宗義略同於制多山部, 惟南傳及西藏傳等均無此部派之記載. [出三藏記集卷三․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異部宗輪論述記](參閱小乘二十部928․西山住部2572․制多山部3085)
【북석굴사北石窟寺】
p1582-下→ 又稱寺溝石窟. 與南石窟寺對稱. 位於甘肅慶陽縣西峰鎭附近. 在寺溝川(逕水)之蒲․茹二支流交會處之東岸, 遠眺窟龕, 有如一龐大之蜂巢, 氣氛極爲寧謐․莊嚴. 據淸乾隆六十年(1795)之重修石窟寺諸神廟碑記及鎭原縣志所引唐碑之記載, 本窟爲北魏永平二年(509)由逕川刺史奚康生所開建, 後經西魏․北周․隋․唐各代鑿窟造像而成. 今存有窟龕近三百個, 大小造像約二千餘尊, 及石刻․墨書題字與碑刻等 ; 壁畫較少, 且多殘缺. 窟龕鑿於黃砂岩之崖面上, 分上․中․下三層, 南北長百餘公尺, 最高處離地約十餘公尺, 其中編號第一六五, 俗稱佛洞之大窟, 爲石窟群中之最大且保護最好者. 此窟高十三點二公尺, 寬二十一點七公尺, 深十七點九公尺, 內有七尊佛, 其身高約八點一公尺 ; 十脅侍菩薩之身高, 由三公尺至四公尺不等 ; 二交脚菩薩, 高亦有五點八公尺 ; 此外, 尙有三頭四臂天王․乘象普賢菩薩, 及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圖, 該圖爲一大型之佛陀本生故事雕刻. 門外兩側竝雕有金剛力士和獅子.
【북선사北禪寺】
p1588-上→ 位於江蘇吳縣. 又稱北禪院. 相傳三國時孫權之母於赤烏年中(238~251)捨自宅建立此寺, 原名通玄寺. 於陳隋盛唐之世, 昌大無匹. 玄宗開元年間(713~741)改稱開元寺. 五代吳越於同光三年(925)又改稱報恩寺. 宋則易名萬壽報恩光孝寺, 明永樂年間(1403~1424), 改稱今名, 別稱北寺. 明淸以來, 爲大禪林, 巨匠輩出, 領袖東南. 此外, 梁天監年中, 正慧禪師於其中築佛舍利塔, 塔高百尺, 可瞰江湖闔巷之狀. 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 胡騎渡江, 以爲寺塔不利己, 俱焚之. 事定重修, 止復九成. 今雖存, 然已非舊日景觀. [蘇州府志卷三十九․大明一統志卷八․大淸一統志卷五十五]
【북선팽우北禪烹牛】
p1588-中→ 禪宗公案名. 北禪, 指北宋雲門宗禪師福嚴良雅之法嗣智賢, 以久居衡州(湖南)常寧之北禪院, 世稱北禪智賢. 北禪曾於某年除夕之小參時, 對大衆開示道(卍續一四八․一○五下) : 年窮歲暮, 無可與諸人分歲, 且烹一頭露地白牛, 炊黍米飯, 煮野菜羹, 向榾柮火唱村田. 何故?免見倚它門戶․傍它墻!露地, 指門外天井之地, 或平安無事之處 ; 白牛, 謂淸淨之牛. 故露地白牛一詞, 禪林用以喩指證悟究竟, 體達淸淨自在之最高悟境. 此一用語亦爲本則公案之關鍵. 蓋北禪之意, 謂除夕之齋, 本不應依照常例與他人共同聚食, 而宜自家一人, 淸淨自在, 了無掛礙, 炊煮黍米飯, 調製野菜羹, 且燒柴火且唱田家曲, 斯樂無窮. 言下之意, 卽指道之極意, 不外來自自家自性之寶, 而非一味沿襲舊有常規․常例等窠臼, 亦不應倚人門戶․拾人牙慧, 不知發明自心, 掘啓自家本具之珍寶. [禪苑蒙求卷上]
【북신보살北辰菩薩】
p1583-下→ 北辰, 指北極星. 密敎中以北極星爲北斗七星, 竝視之爲妙見菩薩之化現. 據妙見陀羅尼經卷下載, 此菩薩位於娑婆世界之北方, 故稱北辰菩薩, 能救諸衆生, 令獲吉祥之福. 然古來有關北辰與北斗七星之異同, 諸說不一, 或以北斗七星卽北辰者, 或以北斗中之文曲星爲北辰, 或以水曜爲北辰, 或以天帝星爲北辰. 若據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二之說, 則北辰․妙見․尊星王, 三者乃同體異名, 爲諸星之王. (參閱妙見菩薩2846)
【북위도무제北魏道武帝】
p1590-中→ 卽北魏之建國皇帝拓跋珪. 鮮卑人. 在位期間爲登國元年至天賜五年(386~408), 遷都於大同. 尊崇佛敎, 以國家之力量推行佛敎政策. 元興元年(398)詔令廣造佛寺․佛像. 禮敬僧朗, 且任法果爲道人統.
【북위문성제北魏文成帝】
p1589-下→ (440~465)卽北魏第四代皇帝拓跋濬(452~465在位). 鮮卑人. 繼太武帝之後, 於興安元年卽位. 改太武帝之廢佛政策, 下詔復佛, 任師賢爲道人統, 負責敎團之統制. 一時佛敎隆盛. 師賢示寂後, 又任曇曜爲沙門統, 更穩固北魏佛敎之基礎, 雲岡石窟亦於此時開鑿. 曇曜更以帝爲當今之如來, 模擬帝相彫刻釋迦像.
【북위선무제北魏宣武帝】
p1590-上→ (483~515)卽北魏第七代皇帝拓跋恪(499~515在位). 鮮卑人. 受孝文帝(471~499在位)之影響而信奉佛敎, 親自於宮廷爲諸僧與朝臣講說維摩經. 景明(500~503)年初, 爲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 下詔於洛陽之南, 仿大同雲岡石窟, 建造龍門石窟. 因帝之倡導, 一時佛敎隆盛. 延昌(512~515)年中, 總計北魏之寺院多達一三七二七所. 然其後由於敎團勢力之逐漸興盛, 亦産生種種弊端, 帝乃下詔限制僧祇戶制及佛圖戶制之發展.
【북위승혜생사서역기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記】
p1590-中→ 又稱宋雲行紀․慧生行傳․惠生使西域傳. 附載於東魏楊衒之所撰洛陽伽藍記卷五(大五一․一○一八上). 北魏孝明帝神龜元年(518), 命敦煌人宋雲及僧惠生北出西域至印度, 正光三年(522)得佛經一百七十部歸, 後人記載其取經經歷而成此書, 爲現存六世紀時有關西域之重要記錄.
【북위태무제北魏太武帝】
p1588-下→ (408~452)卽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燾. 鮮卑人. 雄才大略, 精於用兵. 卽位後, 驅逐柔然, 倂呑匈奴, 降滅北燕․西涼․西夏等國, 統一江北, 與南朝相對峙. 初時承繼太祖․太宗之佛敎政策, 崇信佛法, 禮敬沙門, 竝迎請玄高爲太子師. 時宰相崔浩崇奉道敎, 結託道士寇謙之, 屢於帝前誹謗佛敎, 帝以其辯博, 頗信其說. 適逢盧水之胡蓋吳聚衆謀反於杏城, 帝進兵長安, 入一佛寺, 發現便室中藏有弓矢兵器甚多, 疑沙門爲非法事, 大爲震怒, 下命誅殺全寺寺僧, 崔浩復乘機進言, 帝遂下詔盡誅長安沙門, 焚毁經像. 太平眞君五年(444)復下詔, 自王公以下禁養沙門, 竝限期交出私匿沙門, 若有隱瞞則誅滅全門. 太子拓跋晃素敬佛法, 再三上表諫言, 皆未獲許. 崔浩又以太子敬事其師沙門玄高, 恐太子攝政於己不利, 復進讒, 密議將太子幽死禁中, 縊玄高於南郊. 七年, 帝下詔普滅佛法, 所有浮屠形像及一切經, 皆擊破焚毁, 沙門無論長少悉坑殺之. 時太子之言雖不爲所用, 然亦使帝緩宣詔書, 遠近預知, 沙門多亡匿獲免, 金銀寶像經論亦多得祕藏, 唯魏境之塔廟, 無復孑遺, 史稱太武法難, 爲我國佛敎三武一宗之厄中第一武之厄. 又於毁佛過程中, 寇謙之反對徹底破佛, 而主張應作部分保留, 遂與崔浩起諍, 其後寇謙之病歿, 崔浩仍繼行毁佛政策. 八年, 宮中突起雷電, 內殿傾倒, 帝亦受傷. 十一年, 帝罹疫癘, 群臣皆謂係崔浩毁佛所致. 時値崔浩自撰魏史, 書中蔑視胡族, 觸武帝之諱, 帝乃下令腰斬, 竝誅其族人百餘人. 十三年, 帝因癘而殂(一說爲常侍宗愛所弑), 享年四十五, 在位二十八年. 太武帝歿後, 文成帝卽位, 佛敎逐漸恢復發展. [歷代三寶紀卷三․梁高僧傳卷十一․魏書釋老志第二十]
【북위효문제北魏孝文帝】
p1589-下→ (467~499)卽北魏第六代皇帝拓跋宏(後改姓元), 亦爲中興北魏之英主. 鮮卑人. 卽位之初, 由馮太后輔政, 實行班祿制․均田制等經濟政策. 親政之後, 致力於漢化運動, 促進胡漢二族之融和 ; 禁止胡服․胡語, 竝將首都由平城(山西大同)遷至洛陽. 孝文帝篤信佛法, 嘗偕太后至五臺․雲岡等地, 聽沙門開示 ; 於少室山創建禪寺(卽今少林寺), 請佛陀禪師住寺, 竝於寺內設立譯經所. 又繼承其祖文成帝開鑿雲岡石窟, 直至遷都爲止. 太和十九年(495)至徐州白塔寺, 禮請當世高僧道登講說成實論 ; 竝允太子拓跋興落髮於嵩嶽寺. 二十一年, 爲鳩摩羅什造塔, 以追慕其德. 二十三年崩, 享年三十三. [佛祖統紀卷三十八․卷五十一]
【북전불교北傳佛敎】
p1586-中→ 總稱自北印度經中亞傳入中國․韓國․日本之佛敎, 及由尼泊爾․西藏傳入蒙古一帶之佛敎. 又稱北方佛敎. 十九世紀, 開始硏究佛敎之歐洲學者, 稱以錫蘭巴利語系統佛典流行之緬甸․泰國․高棉等國之佛敎爲南方佛敎, 故對此風格逈異, 且多流行梵語佛典及其翻譯作品之上述地區佛敎, 因自印度向北傳布, 故稱北方佛敎․北傳佛敎. 西漢哀帝元壽元年(2 B.C.), 佛敎自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國內地, 東漢末年佛敎典籍陸續譯出, 佛敎敎義開始與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相結合, 深入民間. 魏晉南北朝時期復與玄學揉合, 於佛敎經文翻譯․敎義硏究․寺院經濟等亦皆有所發展, 至隋唐而臻於鼎盛, 形成天台․華嚴․法相․律․淨土․禪等宗派. 凡此, 均係與我國本有文化融會而産生之大乘佛敎. 宋代以後, 佛敎漸與儒․道融合. 在西藏地區, 佛敎於七世紀傳入後, 逐漸形成西藏佛敎(俗稱喇嘛敎), 後又傳至蒙古及西伯利亞等地區. 朝鮮於四世紀後期傳入中國佛敎, 七世紀以後更派遣僧人至我國求法, 將我國主要佛敎傳入朝鮮, 形成朝鮮禪宗派別曹溪宗之流行. 日本於六世紀前半葉自中國與朝鮮傳入佛敎, 迅卽發展爲日本主要之宗敎. 奈良時期(710~794)之佛敎六宗 : 三論宗․法相宗․成實宗․俱舍宗․律宗․華嚴宗等, 均自中國傳入. 九世紀又傳入天台宗․眞言宗. 十三世紀興起淨土宗․淨土眞宗․日蓮宗, 竝又傳入禪宗. 宗派龐雜, 以大乘爲主, 間雜有小乘. 越南佛敎主要於二世紀自中國傳入, 後又傳入中國之佛敎宗派, 以禪宗․淨土宗爲主, 主要禪宗派別有滅喜禪派․無言通禪派․草堂禪派․竹林禪派․了觀禪派․蓮宗派. 就整體而言, 南方佛敎保存較濃厚之印度原始佛敎色彩, 然竝非僅有小乘 ; 北方佛敎則多與傳承地之固有文化融合, 以大乘爲主, 但亦非只限於大乘. 然而, 巴利語或梵語佛典本均源於中印度, 故不論錫蘭或尼泊爾, 均僅爲其傳承地而已, 若再擴大而包括上述地區, 則以南․北二分佛敎似不適當, 亦非確實之分類法. 又一般北方佛敎翻譯之經論浩如煙海, 有梵文聖典․西藏譯․漢譯․蒙古譯․滿洲譯․日譯等, 此外高僧祖師之著作甚豐, 爲南方佛敎所不及. (參閱南傳佛敎3750)
【북제문선제北齊文宣帝】
p1587-中→ (529~559)北齊初代皇帝(550~559在位). 名高洋, 廟號顯祖. 在位時佛敎隆盛, 設有僧官管轄僧尼四百餘萬․寺院四萬餘. 帝曾詔請國師法常宣講涅槃經, 任曇延爲昭玄統, 竝詔命僧稠於鄴都建造雲門寺. 且設置昭玄十統, 任命法上爲大統, 以統領僧尼. 禁止人民屠殺, 每月六回, 一年三回定期齋戒. 卽位之初頗爲留心治術 ; 之後, 以功業驕矜, 肆行暴虐, 無故殺人, 習以爲常.
【북종선北宗禪】
p1584-中→ 又作北禪․北宗. 爲南宗禪之對稱. 禪宗五祖弘忍之門下大通神秀, 以弘法於北方, 故稱北宗. 五祖入寂後, 神秀遷至江陵當陽山(湖北), 力主漸悟之說, 其敎說盛行於長安․洛陽等北地 ; 而於南方, 六祖慧能則於韶州(廣東)曹溪山說法敎化, 主張頓悟之思想, 蔚成南宗禪, 中國禪宗史上乃有所謂南宗北宗․南頓北漸等名稱. 然北宗之稱, 竝非神秀派之自稱, 而係慧能之弟子神會所加者. 神會以自宗爲禪宗正統法系, 稱自宗爲南宗, 而視北地所傳漸悟法門爲劣下, 以北宗呼之, 蓋含貶蔑之意. 受神秀付囑者, 有普寂․敬賢․義福․玉山惠福等四人. 於武則天․中宗․睿宗之時, 神秀皆被尊爲國師. 普寂亦被稱爲三帝之國師. 義福․敬賢․惠福等人則以長安․洛陽爲中心, 大振北宗門風. 普寂之弟子爲道璿, 受日僧之招請赴日弘法, 乃禪法傳入日本之初期重要人物. 此宗雖曾盛行於北方, 然以會昌法難․南宗隆盛, 與神會排斥等原因而漸告衰頹, 至唐末遂斷其傳承. 有關此宗派傳承之史書有淨覺之楞伽師資記․杜朏所撰之傳法寶紀. 本宗敎旨, 依宗密之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下所敘之七家, 北宗爲第一家, 其文云(卍續一四․二七七上) : 此宗秀大師爲宗源, 弟子普寂等大弘之. 拂塵者, 卽彼本偈云 : “時時須拂拭, 莫遣有塵埃” 是也. 意云 : 衆生本有覺性, 如鏡有明性 ; 煩惱覆之, 如鏡之塵. 息滅妄念, 念盡卽本性圓明, 如磨拂塵盡鏡明, 卽物無不極. 神秀曾撰觀心論, 竝提出五方便門之說, 以之爲修道階段之次第法門, 此一論點, 成爲神會攻擊北宗之目標. 然若從禪宗思想史之觀點而言, 則神秀之觀心說實爲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東山法門之忠實繼承者. [禪門師資承襲圖․大乘無生方便門․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國禪宗史(印順)․禪宗史硏究(宇井伯壽)](參閱禪宗6455)
【북종오방변문北宗五方便門】
p1584-上→ 與觀心之說同爲北宗禪思想之骨幹. 略稱五方便․五方便門. 出自於敦煌出土之大乘無生方便門, 該書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五方便卽指 : (一)總彰佛體離念門, 卽依大乘起信論之說而彰顯佛體, 遠離諸念. (二)開智慧門, 卽依法華經之敎而開啓智慧之門. 又稱不動門. (三)顯不思議門, 卽依維摩經之說而彰顯不可思議之解脫. (四)明諸法正性門, 卽依思益梵天所問經之說而明了諸法之正性. (五)了無異門, 卽依華嚴經之敎而得自然無礙解脫. 此五項法門皆藉經論之敎說作爲解脫得證之方便, 故稱五方便門, 爲北宗禪法之特色. 宗密之圓覺經大疏鈔卷三下(卍續一四․二七七上) : 拂塵看淨, 方便通經.
【북주무제北周武帝】
p1583-下→ (543~578)複姓宇文, 名邕, 字禰羅突. 宇文泰第四子. 卽位後其叔宇文護專政, 帝遂於建德元年(572)誅護親政. 初重佛法, 深信讖緯之學, 時讖言黑衣當得天下, 帝甚忌之. 道士張賓乃乘機毁謗佛敎, 指黑衣乃釋氏之謂, 於國不祥, 帝遂重道輕佛 ; 又依還俗僧衛元嵩之言, 於天和四年(569)召沙門․名儒․道士․文武百僚二千餘人於文德殿, 論三敎優劣, 議其廢立. 建德二年, 定三敎先後爲儒․道․佛. 建德三年, 又欲廢佛, 時張賓以詭辭進言挫佛揚道, 爲智炫法師所屈, 帝乃自昇高座, 更論構難, 智炫應對安詳, 陳義甚高, 帝盛怒入內. 次日下詔竝廢佛道二敎, 破毁寺塔, 焚燒經像, 沙門道士竝令還俗, 關隴之佛法誅除殆盡, 建德六年, 滅北齊, 復下詔悉毁齊境佛寺經像, 僧尼三百餘萬竝令還俗, 北地佛敎, 一時聲跡俱絶, 史稱周武法難. 次年, 帝罹癘疾而崩, 在位十八年, 享年三十六. [歷代三寶紀卷三․翻譯名義集卷十四․佛祖統紀卷三十八]
【북천수칙北川秀則】
p1580-中→ (1921~ )日本之西藏․印度學學者. 一九四八年東北大學法學文學部印度學科畢業. 其後, 獲美國耶魯大學文學碩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文學博士. 先後任敎於名古屋大學․多倫多大學. 專門硏究西藏語․西藏問題․印度倫理學等, 竝曾二度赴印度考察. 著有印度古典倫理學之硏究等書.
【북천축北天竺】
p1580-中→ 古印度五天竺之一, 相當於印度西北方之諸國 ; 在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卷三中卽擧有二十國. 北天竺係繼中印度之後爲佛敎盛行之地, 靈蹟甚多. 約爲今之旁遮普․喀什米爾․西北境州等地. 部分古犍馱羅卽在西北境州內, 後人可自出土之石刻推知當地古代佛敎之槪況.
【북침北枕】
p1585-中→ 卽頭枕北方. 佛陀臨入滅前, 至北方拘尸那城沙羅雙樹間, 頭朝北而入涅槃 ; 或謂此係表如來預知日後佛敎有止住北方之緣. [長阿含經卷三․涅槃經後分卷上]
【북한산北漢山】
p1587-中→ 位於韓國首都漢城之北. 海拔八三六公尺, 爲古城之舊址, 自古以來寺院林立. 現存有祥雲寺․道詵寺․太古寺․華溪寺․僧伽寺․津寬寺․文殊菴等.
【북협北頰】
p1587-下→ 指面向僧堂, 其前門右側之柱處, 稱爲北頰. 一般僧堂之建築係向東而建, 以前門而言, 面向聖僧(安置於僧堂中央之聖像), 則前門右側之柱處爲北頰, 左側之柱處爲南頰 ; 以後門而言, 面向聖僧, 則後門左側之柱處爲北頰, 右側之柱處爲南頰. 據禪苑淸規卷一赴粥飯載, 入僧堂之法, 凡自前門入者, 宜自南頰入(先擧右足) ; 所以不從北頰入者, 乃尊重住持之故. 旣入之後, 則於聖僧前問訊.
【분경대焚經臺】
p5068-中→ 漢明帝時, 佛道二敎燒經決眞疑之處. 永平十四年(71)正月一日, 五嶽八山之道士褚善信等六九○人上表, 請帝火驗佛道二敎之優劣. 同月十五日, 帝集衆於壇上, 驗燒二敎經典, 道敎之書盡成灰燼, 而佛經毫無損壞. 翻譯名義集卷七譯師條引唐太宗焚經臺詩(大五四․一一七八上) : 門徑蕭蕭長綠苔, 一回登此一徘徊 ; 靑牛謾說函關去, 白馬親從印土來. 確實是非憑烈焰, 要分眞僞築高臺 ; 春風也解嫌狼籍, 吹盡當年道敎灰.(參閱迦葉摩騰3971)
【분골쇄신粉骨碎身】
p4275-下→ 爲法而碎其身․粉其骨之謂. 證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下) : 粉骨碎身未足酬.經中多處載有爲法粉骨碎身之例, 粉骨者如常啼菩薩於香城學般若時, 敲骨出髓, 賣與長者, 以所得金, 買種種香花供養於佛. 碎身者如釋迦文佛在因地修行時, 爲求半偈而捨身. [大品般若經薩陀波崙品․北本涅槃經卷十四](參閱常啼菩薩4530․雪山大士4828)
【분과糞果】
p6483-下→ 原指汚糞中之果實;於此糞果, 取而還棄, 比喩凡夫之欣生而惡死.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大一二․四三五下):如婆羅門幼稚童子, 爲飢所逼, 見人糞中有菴羅果, 卽便取之. 有智見已, 呵責之言:『汝婆羅門, 種姓淸淨, 何故取是糞中穢果?” 童子聞已, 赧然有愧, 卽答之言:『我實不食, 爲欲洗淨, 還棄捨之. ” 智者語言:『汝大愚癡, 若還棄者, 本不應取. ”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 於此生分不受不捨, 如彼智者呵責童子;凡夫之人欣生惡死, 如彼童子取果還棄. 蓋欣生猶如取果, 而惡死猶如捨果, 故不如自始卽不欣生.
【분나벌탄나국奔那伐彈那國】
p3769-中→ 奔那伐彈那, 梵名 Puṇḍra-vardhana, 巴利名 Puṇḍra-varddhana. 又作奔荼跋達那國․分那婆陀那國․奔陀林國. 意譯滿富國․滿增國․福增國․福長國. 東印度之古國名, 位於迦摩縷波國之西南.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所載, 其地昔有伽藍二十餘所, 僧徒三千餘人, 大小二乘兼功綜習. 天祠百餘所, 異道雜居, 尤以裸形之尼乾外道爲衆. 城西有跋始婆僧伽藍, 僧徒七百餘人, 竝學大乘敎法, 昔時東印度境之碩學名僧多集於此. 其側有阿育王塔基, 傳爲釋尊說法之聖跡. 卽今東孟加拉伯迦拉驛(Bogra)北邊之瑪哈省(梵 Mahāsthāna)爲其舊城之地.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阿育王經卷三․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Ⅱ; S.N. Majundar: Cunningham's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N.L. Dey:The Ge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Ancient and Mediaeval India]
【분노구관세음보살忿怒鉤觀世音菩薩】
p3223-下→ 梵名 Amogha-krodhāṅkuśa-rāja. 音譯阿目佉句路馱央句捨囉惹. 係安置於密敎現圖胎藏曼荼羅虛空藏院外列北第二位之菩薩. 又作忿怒鉤菩薩. 密號持鉤金剛, 種子爲□(sa)或□(ka), 三昧耶形爲鉞鉤. 形像爲三面四臂, 正面肉色, 左面靑色, 右面綠色, 各面皆具三目, 面上有化佛. 左第一手持蓮花, 第二手持羂索, 右第一手持鐵鉤, 第二手作與願印, 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 於大日經․大日經疏中未見此菩薩之名, 而初見於唐代法全所集之玄法寺儀軌卷二. 古來以此尊與大日經卷一具緣品中之行慧菩薩爲同尊, 行慧菩薩爲虛空藏菩薩之眷屬. ;其眞言卽同於靑龍寺儀軌卷中所載行慧菩薩之眞言. [祕藏記](參閱行慧菩薩2566)
【분노권忿怒拳】
p3223-下→ 密敎六種拳印之一. 卽先作金剛拳, 次豎食指․小指之拳印. 又金剛拳亦有豎食指著於拇指之背, 作智發生之形. 或以金剛拳又稱忿怒拳, 然非一般之說法. (參閱六種拳印1304)
【분노忿怒】
p3222-中→ 一般指密敎之不動尊所現忿怒威猛相之尊體, 總稱爲忿怒, 亦稱明王. 凡諸佛菩薩皆有二種輪身:(一)正法輪身, 由所修之行願而報得之眞實身. (二)敎令輪身, 由大悲而現威猛之相, 卽奉行大日如來敎令之明王身. 據祕密瑜伽學習捷圖卷上載, 忿怒者, 猶如奴僕, 於諸經軌中多稱爲明王;然奉行敎敕者卽猶如君王, 故稱忿怒, 或稱明王. 據大日經卷六出世護摩法品․大日經疏卷二十二等載, 十二火法中, 修忿怒法所供奉之本尊, 攝於降伏法․息災法, 形像爲煙黑色, 頭髮蓬亂, 閉一目, 張口作大吼狀, 露出上下二齒. 此外, 忿怒亦爲日本眞言宗三十二種血脈之一. [出曜經卷十六忿怒品․法句經卷下忿怒品․大日經義釋卷七․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十](參閱明王3278)
【분노상忿怒相】
p3223-中→ 佛像之一. 密敎中, 此類佛像多作瞋目․擧腕之形, 呈現忿怒威猛狀, 足部之形狀․樣態顯現多種動態變化. 如不動明王․十二神將․金剛力士․愛染明王․大元帥明王․金剛童子等均屬之. 反之, 則爲靜態之慈悲相.
【분노안忿怒眼】
p3223-下→ 密敎瑜伽法中三種眼之一. 乃明王爲降伏煩惱所張忿怒威猛之眼目. 諸部要目(大一八․八九九上):忿怒眼, 降伏心, 殺害煩惱也.[大悲空智經現證儀軌品]
【분노월염보살忿怒月黶菩薩】
p3222-下→ 忿怒月黶, 梵名 Krodha-candra-tilaka, 音譯句路馱贊捺羅底扌羅迦. 係安置於密敎現圖胎藏曼荼羅金剛手院內列最西(下)端之菩薩. 又作忿怒月黶尊․金剛月黶․月黶尊. 據大日經卷一具緣品載, 於執金剛之下, 有忿怒降三世摧伏大障者, 稱爲月黶尊. 密號底羅金剛, 種子爲□(hrīḥ)或□(hriṃ), 三昧耶形爲三鈷戟或獨鈷戟. 形像爲身呈靑黑色, 戴天冠, 三目四臂, 呈極忿怒形, 口現四牙, 左右第一手握拳交腕, 左第二手張臂持獨鈷杵, 右第二手擧肘執三鈷戟, 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 眞言爲:南麽三曼多伐折囉赧頡口利吽發咤莎訶. 印契爲金剛慧印, 卽結五鈷金剛印, 二食指屈如鉤, 二拇指稍屈相捻. [大日經卷二普通眞言藏品․卷四密印品․大日經疏卷十三]
【분노지금강보살忿怒持金剛菩薩】
p3223-上→ 梵名 Vajrāgra-vajradharaḥ, 音譯嚩日羅紇羅嚩日羅馱洛. 係安置於密敎現圖胎藏曼荼羅金剛手院中列東向第三位之菩薩. 又作金剛利持菩薩․金剛鋒持菩薩. 此尊具有如來極猛利之金剛智, 以摧破諸惑障爲本誓. 密號威猛金剛, 種子爲□(hūṃ), 三昧耶形爲三鈷杵. 形像爲身呈肉色, 右手屈臂開肘, 仰掌作與願印, 左手持三鈷杵置於胸前, 立右膝, 坐於白蓮花上. 眞言․印契載於胎藏界七集卷上. 又本菩薩出現於胎藏四部儀軌中․玄法寺儀軌卷二等, 而未見於大日經及大日經疏之中. [祕藏記]
【분다리화芬陀利華】
p3507-下→ 梵語 puṇḍarīka, 巴利語同. 又作奔荼利迦化․分荼利花․分陀利花. 意譯白蓮華. 屬白色睡蓮之一, 又爲五種蓮華之一. 據大日經疏卷十五載, 此花雪白如銀, 光亮奪目, 甚香甚大, 多生於阿耨達池, 人間少見, 莖長一尺餘, 花色․形狀極類睡蓮. 此花生於泥中而不爲泥所汚染, 故經論中每以之比喩佛性․法性之於煩惱而不爲煩惱所汚染. 另據妙法蓮華經後序之說, 此花未開敷時, 稱爲屈摩羅;將凋謝時, 稱爲迦摩羅;正開放時, 稱爲芬陀利. (參閱蓮華6146)
【분단동거分段同居】
p1320-上→ 分段, 爲分段生死身之略稱, 卽吾人之體. 蓋分段, 原指由於果報之異而有形貌․壽量等之區別;吾人之身形壽命皆因果報而有異, 故以分段生死身代稱之. 同居, 爲凡聖同居土之略稱, 如吾身所住之娑婆世界;此娑婆世界爲凡夫與聖者同住之國土, 故稱同居. 蓋分段是凡夫之身, 同居是其住處.
【분단삼도分段三道】
p1319-中→ 卽指惑․業․苦等迷界之三道. 分段, 區別之意, 特指顯現於外在上的形貌․壽量等果報之差別相. 蓋惑․業․苦等迷界三道, 以果報之別, 遂有形貌等之差別相, 而以分段三道稱此三道, 其意槪謂三道各有果報上之差異. 天台宗依此三者輪轉之義, 而說三道之別, 卽以見思之惑稱爲煩惱道, 煩惱潤業稱爲業道, 招感界內之生稱爲苦道. (參閱三道644).
【분단생사分段生死】
p1319-中→ 二種生死之一. 指三界衆生之生死. 爲變異生死之對稱. 分段, 指由於果報之異而有形貌․壽量等之區別. 蓋三界衆生所感生死之果報各有類別․形貌․壽量等之限度與差異, 故稱分段生死. 又作分段死․有爲生死. 依唯識家之說, 分段生死係以有漏之善惡業爲親因, 以煩惱障爲助緣所感三界之粗異熟果. 以身命有長短, 隨因緣之力而定有齊限, 故稱爲分段, 亦卽三界․五趣之生死. 大乘義章卷八將分段生死分爲二種, 謂三塗之報爲惡道分段, 人天之報爲善道分段. 復於大乘人中惡道分段立三階, 卽:(一)凡夫所受之生死, 以惡業爲因, 四住爲緣. (二)十住菩薩所受之生死, 以惡業爲因, 四住爲正緣, 悲願爲隨助. (三)種性以上初地菩薩所受之生死, 以惡業爲因, 悲願爲正緣, 四住爲隨助. 善道分段亦有三階, 卽:(一)凡夫二乘乃至十住菩薩所受之生死, 以善業爲因, 四住爲緣. (二)種性解行之菩薩所受之生死, 以善業爲因, 四住爲正緣, 悲願爲隨助. (三)地上菩薩所受之生死, 以善業爲因, 悲願爲正緣, 四住爲隨助. 此外竝詳說其報盡之位次. 又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列擧分段生死之四魔, 卽分段煩惱魔․分段蘊魔․分段死魔․分段天魔等. [勝鬘經一乘章․成唯識論卷八․勝鬘寶窟卷中本․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末․摩訶止觀卷七上․法華經玄義卷二上․卷六下․華嚴五敎章卷二․華嚴經探玄記卷六]
【분단신分段身】
p1320-上→ 卽分段生死之身. 爲凡夫輪迴於六道, 所受各種不同果報之身. 亦卽壽命有長短․形體有大小等之差別․限度之身.
【분단윤회分段輪迴】
p1320-中→ 指三界衆生之生死輪迴. 分段, 指由於果報之異而有形貌․壽量等之區別. 三界衆生各以果報之不同, 生生世世, 各現其身形壽命之差別相, 沈浮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之中而流轉不息. (參閱分段生死1319․輪迴6186)
【분별공덕론分別功德論】
p1316-上→ 梵名 Puṇya-vibhaṅga. 凡五卷. 又作分別功德經․增一阿含經疏. 屬印度小乘論部. 著者․譯者均不詳, 傳係後漢時代所譯出. 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本書詳釋增一阿含經之前四品, 竝敘述有關佛弟子之事蹟及修行之功德. 雖屬小乘論, 但論述之內容敘及六度與十住, 同時認可大乘戒與小乘戒, 在思想上與般若經頗爲類似, 故知著者熟知大乘佛敎. 又由書中之稱揚大天, 可知著者親近大衆部之思想. 本書如爲後漢時代所譯出, 則最遲約於二世紀之後所成立. 然學界或有謂本書乃於東晉之後譯出者. [開元釋敎錄卷十三․出三藏記集卷四․法經錄卷五]
【분별기分別起】
p1317-上→ 梵語 parikalpasamutthita. 卽一切煩惱中, 由邪敎․邪師․邪思惟等所引起者. 爲俱生起之對稱. 十根本煩惱中, 疑․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四者均屬之. 分別起易斷, 故於見道中, 證得生法二空之眞如時, 得頓斷之. [成唯識論卷一․卷二․卷六․顯揚聖敎論卷六․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參閱俱生起4027)
【분별논자分別論者】
p1318-上→ 梵名 Vibhajya-vādin, 巴利名 Vibhajja-vādhin. 音譯毘婆闍婆提․毘婆闍縛地. 又作分別論師․分別說部. 指作分析論議之論者. 對未盡理之說, 更須分別論究, 故稱分別論者. 所立如信等五根唯無漏․緣起無爲․阿羅漢無退․三界無中有等說, 皆與小乘化地部之本宗同義相合. 大衆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鷄胤部等四部, 主張一切如來無有漏法․佛無睡眠․心性本淨等, 亦與分別論者所立相同. 或謂飮光部(屬上座部)․說假部(屬大衆部)亦稱分別論者. 錫蘭所傳之上座部原屬於分別說部. 蓋南方流傳之上座部學說, 竝非正宗, 印度佛敎史家均視之爲上座部之別傳, 常用分別說之名加以區別. 如玄奘所譯無性菩薩攝大乘論釋, 言及上座部稱阿賴耶識爲有分識一段, 結論卽作如是等分別說部. 西藏所傳, 關於分別說部, 異說甚多, 槪以分別說部爲獨立之一派, 與說一切有部關係密切, 其下分出化地․銅鍱․飮光等諸部. 另據印順所著印度之佛敎․說一切有部爲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硏究序論中, 謂分別說部屬於上座部, 別成一系, 下出化地․飮光․法藏․(赤)銅鍱(傳於錫蘭者)等四部. [俱舍論卷二十․大毘婆沙論卷五․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三․攝大乘論釋卷二(無性)․成唯識論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本․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印度佛敎史(多羅那他)․敎團分裂詳說](參閱小乘二十部928)
【분별론分別論】
p1317-下→ 巴利名 Vibhaṅga-ppakara伸a. 略稱毘崩伽(分別). 係由多方面分別解說一切法之作. 爲錫蘭分別上座部七論之一, 一般認爲係法聚論之續篇. 乃僅次於法集之基礎論書. 在有部諸論書中, 法蘊足論最類於本書. 本書共有十八分別(品), 前十五分別槪揭示經分別․論分別與問難三段;末三分別則分本母與廣釋二段而解說之. 其次第如下:蘊․處․界․諦․根․緣相․念處․正勤․神足․覺支․道․定․無量․學處․無礙解․智․小事與法心等分別. 本論之原文已整理出版, 竝有日譯本(南傳大藏經第四十六․四十七卷). 此外, 佛授(A.P. Buddhadatta)將五世紀時佛音(梵 Buddhaghosa, 巴同)對本論所作之注釋書除癡迷論(巴 Sammoha-vinodanī)之原文, 整理出版(P.T.S. 1923).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南方上座部論書解說․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분별변分別變】
p1318-下→ 謂由心․心所之作意分別力所産生之對境. 爲因緣變之對稱. 八識之中, 第八識․前五識及五俱意識等所緣之境, 乃由因緣任運而生, 皆有實用, 故稱因緣變. 相對於此, 第七識及第六獨頭意識所緣之境, 由分別作意力而生, 非由實種子所生, 如鏡中之火, 無有實用, 僅爲影像而已, 故稱分別變. 又與第八識相應之觸等心所之境, 雖任運而起, 然係假種之所生, 無有勝力, 故亦攝於分別變. 據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末所載, 三類境中, 獨影境與帶質境之一分, 爲分別變;性境由因緣而生, 具有實用, 故爲因緣變. [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三․百法問答抄卷二]
【분별分別】
p1315-中→ ①梵語 vikalpa. 推量思惟之意. 又譯作思惟․計度. 卽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對境起作用時, 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 俱舍論卷二擧有三分別:(一)自性分別, 以尋或伺之心所爲體, 直接認識對境之直覺作用. (二)計度分別, 與意識相應, 以慧心所爲體之判斷推理作用. (三)隨念分別, 與意識相應, 以念心所爲體, 而能明記過去事之追想․記憶作用. 六識之中, 意識具足上述之三分別, 故謂有分別(梵 savikalpa);前五識僅有自性分別, 而無其他二分別, 故謂無分別(梵 avikalpa). 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認爲三分別乃意識之作用, 故謂自性分別屬現在, 隨念分別屬過去, 計度分別則共通於過去與未來者. 但在大乘佛敎, 尤其是攝大乘論認爲凡夫所起之分別, 係由迷妄所産生, 與眞如之理竝不契合, 僅依分別, 無法如實悟證眞如之理, 故凡夫之分別, 乃爲虛妄分別(簡稱妄分別). 若欲得眞如, 則須捨離凡夫之分別智, 而依無分別智始可. 亦卽菩薩於初地入見道時, 緣一切法之眞如, 超越能知與所知之對立, 始可獲得平等之無分別智. 此無分別智分加行(準備階段)․根本․後得三階段, 依次稱爲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 [成唯識論卷七․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攝大乘論本卷中․顯揚聖敎論卷十六․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 ②梵語 vibhaṇga, vibhajya. 區分․類別․分析之意. 卽欲分類․分析敎法, 而由種種立場來硏究考察之意.
【분별사식分別事識】
p1316-中→ 意識之別名. 略稱事識. 大乘起信論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總稱爲意識, 能於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之境及內根外塵之種種事相起分別之認識作用, 故稱分別事識.
【분별사식훈습分別事識薰習】
p1316-中→ 爲大乘起信論所說淨法薰習中, 妄心薰習二義之一. 與意薰習相對稱. 謂凡夫及二乘人等, 不覺阿黎耶本識, 不知唯識無境, 執著外界實有境界, 於分別事識之中, 厭離生死之苦, 發心企求無上之道. (參閱四薰習1848․薰習6612)
【분별상사과류分別相似過類】
p1316-下→ 因明用語. 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三. 卽於因明對論之中, 敵者(問難者)爲破立者(立論者)所立之量(論式), 於立論者之同喩(由正面來說明之例證)强以物性之種種差別爲攻擊非難之詞所犯之過失. 如勝論師立聲爲無常(宗, 命題), 以聲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 理由)之論式, 以甁等爲同喩, 以虛空等爲異喩(由反面來說明之例證);聲論師則相對立一聲爲常(宗), 以聲不可燒․不可見故(因)之論式, 以虛空等爲同喩, 以甁等爲異喩, 竝在立者之同喩甁等, 作種種物性之差別分析, 卽以甁之可燒性․可見性及聲之不可燒性․不可見性等之差別義, 而謂若可燒․可見爲無常, 則不可燒․不可見爲常, 竝以不可燒․不可見之義通於無常之心․心所與常住之虛空, 强說對方違犯不定之過, 然實爲敵者自己違犯此分別相似之過. 此過相當於如實論道難品所說顚倒難中第三之長相難. 因明正理門論本(大三二․四上):分別差別名分別者, 前說示現等故, 今說分別差別故, 應知分別同法差別, 謂如前說甁爲同法, 於彼同法有可燒等差別義故, 是則甁應無常非聲, 聲應是常不可燒等, 有差別故, 由此分別顚倒所立, 是故說名分別相似.[因明論疏瑞源記卷八․因明論理槪論(法峰)](參閱十四過類415․因明2276)
【분별유가논分別瑜伽論】
p1317-下→ 爲法相宗所依十一論之一. 本頌係彌勒菩薩所說, 世親造釋論. 又稱攝散歸觀論. 本書未傳譯.
【분별지다라니分別智陀羅尼】
p1317-中→ 又作分別知陀羅尼․分別陀羅尼. 爲大智度論所說三陀羅尼之一. 陀羅尼, 謂能總持而不忘失之念慧之力. 悉知一切衆生及諸法之大小好醜等差別之念慧力, 稱爲分別智陀羅尼. [大智度論卷五]
【분별지分別智】
p1317-中→ 卽分別有爲事相之智. 在凡夫爲虛妄的計度分別之智;在佛爲後得之權智.
【분별지상응염分別智相應染】
p131-中→ 7爲大乘起信論所說六染心之一. 相當於六粗中之智相. 依境界而起智, 能分別世間․出世間之法, 故稱分別智. 此智與心王相應而能染汚淸淨心性, 故稱相應染. 爲俱生起之微細法執, 菩薩於第七地之位斷之. [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上之下․起信論疏卷上]
【분忿】
p3222-上→ 梵語 krodha. 心所之名. 在俱舍宗爲小煩惱地法之一, 十纏之一, 唯識宗則以之爲小隨煩惱之一. 爲欲界繫之煩惱, 乃修道所斷除之惑. 卽對不順自心之對境, 引生氣怒之情, 而發爲暴惡之行動, 稱爲忿. 忿由瞋而生, 剛烈而强猛, 然無餘勢, 非長久持續者. [大乘廣五蘊論․品類足論卷三․雜阿毘曇心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五十四](參閱七十五法88․十纏504․小隨煩惱941)
【분세分歲】
p1320-下→ 又稱歲夜. 卽指除夕夜. 謂舊年去․新年來之分界. 聯燈會要卷二十七北禪智賢章(卍續一三六․四四七上):歲夜小參, 示衆云:『年窮歲盡, 無可與諸人分歲. 』此外, 又以除夕夜之祭祖聚飮稱爲分歲. [古今類書纂要卷三]
【분소의糞掃衣】
p6484-中→ 梵語 pāṃsu-kūla, 巴利語 paṃsu-kūla. 略稱糞掃. 又作衲衣․百衲衣. 卽扌庶取被捨棄於糞塵中之破衣碎布, 洗滌後作成之袈裟. 據十住毘婆沙論卷十六解頭陀品載, 著此衣有十利:(一)慚愧. (二)防寒․熱等. (三)表示沙門之儀法. (四)天人恭敬. (五)無貪好. (六)隨順寂滅, 無煩惱熾然. (七)有惡易見. (八)無餘物之莊嚴. (九)隨順八聖道. (十)精進行道, 無染汚心. 故知比丘以糞掃衣爲袈裟, 最爲殊勝, 最受尊重. 糞掃衣之種類, 因律典而異, 據十誦律卷二十七載, 共有四種:(一)包裹死者而棄於墓地之塚間衣. (二)包裹死者而布施給比丘之出來衣. (三)在聚落中, 置於空地而無所屬者之無主衣. (四)捨棄於巷陌․塚間或糞塵中之弊物, 稱爲土衣. 另於四分律卷三十九擧出牛嚼衣․鼠嚙衣․燒衣․月水衣․産婦衣․神廟中衣․若鳥銜風吹離處者塚間衣․求願衣․受王職衣․往還衣等, 稱爲十種糞掃衣. 此外, 凡受持糞掃衣之比丘, 稱爲糞掃衣比丘(梵 pāṃsu-kūlika) 又其他如糞掃食․糞掃鉢․糞掃革屣․糞掃臥具等, 皆爲遺棄於糞掃處之物. [雜阿含經卷三十八․四分律卷八․五分律卷二十․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七․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三](參閱三衣551)
【분수판分手板】
p1315-中→ 卽禪堂內之西南床. 又作立僧板․汾州板. 乃後堂首座分手位之板, 故稱分手板.
【분신分身】
p1319-上→ 指分身化現, 或指其化身. 諸佛․菩薩由於慈悲, 用種種方便法門, 化身至各處敎化衆生;故分身乃是爲敎化․攝取衆生而起, 稱爲分身攝化. [法華玄義卷七]
【분신사리分身舍利】
p1319-上→ 荼毘之遺骨分葬於各地者, 稱爲分身舍利. 又稱碎身舍利. 爲全身舍利之對稱. 如佛陀之舍利分葬於八國, 阿難之舍利分葬於毘舍離․摩揭陀二地. [長阿含經卷四․大唐西域記卷七]
【분신섭화分身攝化】
p1319-上→ 謂佛菩薩等變化成各種身, 依衆生之根機而廣行化導. 又作分身遣化. 佛爲攝取十方有緣之衆生, 起大慈悲, 以方便示現種種身, 是卽分身如來. 又如觀世音菩薩分三十三身, 地藏菩薩現六道身等, 皆以慈悲權化而垂無窮之應益. [法華經卷四․觀無量壽經․法事讚卷下]
【분양만삼汾陽晩參】
p2983-上→ 晩參, 卽指於禪林中, 學人在晩間蒙受宗師家之指導而參學 ; 蓋晩參係由宋代臨濟宗之汾陽善昭禪師而盛行, 故稱爲汾陽晩參. [嘉泰普燈錄卷三楊岐方會章]
【분양무덕선사어록汾陽無德禪師語錄】
p2983-上→ 凡三卷. 宋代楚圓編. 又作汾陽善昭禪師語錄․無德和尙語錄․汾陽錄.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係宋代汾陽善昭(947~1024)禪師之上堂小參․拈頌代別․歌頌等, 而由其門人石霜山慈明大師楚圓(986~1039)所編集者. 本錄卷中先賢一百則爲其後雪竇重顯頌古百則之先例, 與卷上洞山五位頌之問答及別頌, 同爲禪宗頌古中之年代最古者. 宋代晦室師明禪師於續古尊宿語要一書天集中, 收有汾陽善昭禪師語要, 係由本錄抄出上堂小參․歌頌之部分者. [景德傳燈錄卷十三․天聖廣燈錄卷十六․禪籍目錄]
【분양사구汾陽四句】
p2982-中→ 卽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爲勘驗學人所設立之四語句. 卽 : (一)接初機句, 師家接引初機學者時, 不撥弄特殊之機法, 而以直截了當之方式接引之. (二)驗衲僧句, 爲辨別衲僧之力量, 乃使用夕陽東出 等超越一般常識見解․思量分別之機法. (三)正令行句, 正令, 指佛法, 於禪林中則指不立文字․敎外別傳之大旨 ; 行, 通行無礙之義. 謂具有大機大用之學人無不具有令佛法傳布天下․通行無礙之能力. (四)定乾坤句, 謂佛法力量所及之處, 自然泯除貪瞋癡等之煩惱, 而令天上天下無一不定. [人天眼目卷二]
【분양삼결汾陽三訣】
p2982-上→ 卽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爲指導學人所設立之三種機法. 據人天眼目卷二載, 善昭以頌表示汾陽之三訣, 謂卽使明了佛道之衲僧, 亦難以辨別其祕訣. 第一訣(大四八․三○七上) : 接引無時節, 巧語不能詮, 雲綻靑天月. 意謂接物利生不分時節, 亦無須思量分別. 第二訣 : 舒光辨賢哲, 問答利生心, 拔出眼中楔. 意謂以自己之本分․眞實之處來辨別世之賢聖, 又往來挨拶․問答商量, 可令學人袪除心中疑竇或執著而趨向佛道. 第三訣 : 西國胡人說, 濟水過新羅, 北地用邠銕. 意謂猶如達磨之說法, 一無滯礙 ; 又如濟水流入新羅, 奔流而下, 其勢速疾 ; 亦如身處北地, 以邠鐵製刀, 自在而方便.
【분양삼구汾陽三句】
p2981-下→ 卽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接引學人時所立之三語句. 卽 : (一)著力句, 謂學人之力量須具備可成就宛如嘉州彌勒大石像之大根機. (二)轉身句, 謂學人以其機用, 固守本分, 縱然雙足立地, 牢不可破之陝府鐵牛亦無法比擬. (三)親切句, 謂學人契入佛法時, 疾速而緊密, 猶如獅子張口齧咬獵物, 其勢速疾而緊密相契. [人天眼目卷二]
【분양십지동진汾陽十智同眞】
p2981-中→ 卽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開示學人, 身爲師家所須具備之十種智. 反之, 若不具此十智, 則難辨認是非․邪正․緇素等, 亦難爲人天眼目, 卽如鳥折翼․如弓斷弦, 難以發揮本性及作用. 十智卽 : (一)同一質, 卽學人與師家融成一體, 且各盡本分. (二)同大事, 卽師家常置佛法大事於念頭, 以解答學人之疑, 而宣演佛法. (三)總同參, 卽師家具有令森羅萬象一切皆歸依佛法之力量. (四)同眞智, 卽師家持有眞實之智慧, 認識如巨海入毛孔․芥子納須彌山等超越思量之世界. (五)同徧普, 卽師家須徹知, 了悟佛道一事竝非明了特別之世界, 而日常生活中微不足道之事物, 如土․石等中, 亦皆爲佛法之所在. (六)同具足, 卽師家明了人人本具之佛性. (七)同得失, 卽師家能明辨得此失彼, 得彼失此 之得失關係. (八)同生殺, 卽學人與師家當有如生死與共之密切關係. (九)同音吼, 學人與師家之說法如一, 皆爲開演佛法. (十)同得入, 師家與學人之關係如山門騎佛殿, 泯絶一切之對待, 而悉皆成佛. [人天眼目卷一]
【분양십팔문汾陽十八問】
p2980-下→ 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將學人對師家之問話分類爲十八種, 禪林間稱爲汾陽十八問. 汾陽, 位於山西太原西南之汾州, 爲汾州之首邑, 城中有太子院, 善昭住此宏揚禪法, 故禪林又以汾陽 指稱善昭. 十八問卽 : (一)請益, 又作請益問. 乃學人向師家直接請求指導之問法. (二)呈解, 又作呈解問. 卽學人呈示自己之見解而請求師家提撕之法. (三)察辨, 又作察辨問. 卽學人提出難辨之點而請師家勘辨之法. (四)投機, 又作投機問. 學人將自己之境界照實提出請示之法. (五)偏僻, 又作偏辟․偏僻問. 學人建立偏於一端之見解, 以之質問師家之法. 偏, 偏於一邊之意 ; 辟, 緊逼之意. 意指偏於一端而又急迫地對師家進問之法. (六)心行, 又作心行問. 卽學人針對修行之事乞求提撕之法. (七)探拔, 又作探拔問. 卽學人探求其他見處深淺之問法. (八)不會, 又作不會問. 卽學人由於不了解而提出問題之問法. (九)警擔, 又作警載․警擔問. 卽學人擧問其他不相干之事而愚弄其師之問法. (十)置, 又作置問問. 卽學人以古人問答語句來請益之問法. (十一)故, 又作故問問. 卽學人以經論故事來請益之問法. (十二)借, 又作借事․借事問. 卽學人借譬喩․事例來請益之問法. (十三)實, 又作實問問. 卽學人從事實上來請益之問法. (十四)假, 又作假問問. 卽學人以假設之語氣來請益之問法. (十五)審, 又作審問問. 卽學人呈露不審之點而進問之法. (十六)徵, 又作徵問問. 卽學人以詰難態度提出問題之問法. (十七)明, 又作明問問. 卽學人已明了一事復擧問他事之法. (十八)黙, 又作黙問問. 卽學人不表現於語言, 而以動作進問之法. [人天眼目卷二]
【분양오문구汾陽五門句】
p2982-中→ 爲比喩五種佛道修行階段之五句, 乃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所施設. 五句卽 : (一)入門句, 謂初入佛道, 猶如獨在異鄕邂逅知己, 不勝喜悅 ; 但學人卻不可停滯於此階段而懈怠修行. (二)門裏句, 謂旣入佛道, 應知佛道之修行, 非向外求, 應如臣見天子之聖容, 專注而無二心. (三)當門句, 此一階段, 論力量, 應坐斷千差之路 ; 論德行, 應使萬人蒙恩. (四)出門句, 此階段之人, 已證得佛道, 如望江山, 應有下化衆生之志, 以敎化衆生. (五)門外句, 謂此一階段, 開始敎化衆生, 應以無爲無作, 度化衆生, 猶如野老在郊外扣牛角唱歌而不覺有他. [人天眼目卷六]
【분양주장汾陽拄杖】
p2982-下→ 禪宗公案名. 爲宋代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藉拄杖子對大衆開示之公案. 一日, 善昭手執拄杖, 對大衆謂, 禪僧須識得拄杖子, 始能徹底修行, 了畢參學大事. 拄杖子, 乃禪僧行脚之時, 乘危涉險賴以輔助行脚之杖子, 故亦引申爲禪僧究明自己心性之伴侶, 蓋禪僧不僅視拄杖子爲伴侶, 竝使之與自己融合成一體, 如此才得以徹底修行, 此乃禪僧之本懷. 故所謂識得拄杖子, 卽徹底修行之意. 又禪僧完成參學大事, 一般稱爲行脚事畢 .
【분위分位】
p1315-中→ 分, 指時分;位, 指地位. 謂於事物或生變化之時分與地位. 爲顯假立法之詞. 如波爲水之鼓動分位, 故波爲假立於水之分位者, 離水則波無實法. 百法中之二十四不相應法爲假立於色與心或心所三法或生變化之分位者, 故爲無別體性. [順正理論卷二十七]
【분유分喩】
p1320-中→ 凡譬喩僅藉以比況其法部分之義, 而未能顯喩其法之全貌者, 稱爲分喩. 如說面如滿月, 係以月之端正一邊而比顯面容豐滿端正之一分. 北本涅槃經卷五(大一二․三九六中):面貌端正, 猶月盛滿. 白象鮮潔, 猶如雪山. 滿月不得卽同於面, 雪山不得卽是白象.
【분자鐼子】
p6881-中→ 鉢中之小鉢, 卽淺鐵鉢. 乃應量器(頭鉢)內鍵金咨․小鉢․次鉢等大小三器之總稱. 其形狀與頭鉢稍異, 如普通之碗. 據傳, 世尊成道時, 受四天王四鉢, 重疊成一鉢, 外有四脣. 今鐼子三, 與應量器重成四脣, 蓋本世尊之故事. [釋氏要覽卷中․翻譯名義集卷七․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분제分齊】
p1320-下→ 指限界․差別. 又指有所差別之內容․範圍․程度, 或指具有程度差別之階位․身分等. 爲佛敎論書中之常用語彙;其不云分別或界別等語者, 槪用以强調程度上之差異․區別, 而非僅爲一般性質之異同出入而已. 後世多與分際一詞混同.
【분제糞除】
p6484-上→ 除糞之意. 糞, 比喩三界之見惑․思惑. 據法華經卷二信解品記載, 有一長者, 安置窮子於家中爲奴, 給付酬勞, 使其淸除糞便;以此比喩佛陀以小乘敎敎化二乘之人, 使其斷除三界之見思煩惱. 三十七尊出生義(大一八․二九七下):起化城以接之, 由糞除以誘之.
【분제승分諸乘】
p1321-上→ 融本末之對稱. 法藏於華嚴五敎章中, 以融本末解釋同敎一乘之名義, 而以分諸乘彰顯同敎一乘之法體. 所謂同敎之名義, 係以一乘爲本, 三乘爲末, 合同融和三一本末, 故釋其名義爲融本末. 然同敎一乘之法體, 乃方便引接分爲二乘․三乘乃至無量乘之諸乘, 或將一乘分爲二乘․三乘乃至無量乘而誘引之者, 故所分諸乘卽爲同敎一乘之法體. 同書又將分諸乘分別爲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無量乘等六重. 第一重之一乘有七義, 卽:(一)約法相交參, (二)約攝方便, (三)約所流辨, (四)約殊勝門, (五)約敎事深細, (六)約八義意趣, (七)約十義方便. 此六重七義之分別, 卽祖述華嚴孔目章之所流․所目․攝方便等三義. 其中, 第一重之七義一乘依所流․攝方便二義, 第二重以下之二乘乃至無量乘等五重則依所目一義. 所流者, 謂三乘之法門由一乘海流出. 攝方便者, 謂三乘法門乃入一乘之方便. 卽指三乘之法門爲一乘之所流, 總爲一乘之方便, 故稱之爲同敎一乘, 此爲七義一乘之大要. 所目者, 謂就三乘等之法, 非以所流․攝方便等義爲一乘, 而以三乘等之當體本來卽一乘. [華嚴一乘敎義分齊章卷一]
【분좌分座】
p1320-中→ 分半座令坐之意. 分座席之半與他人竝坐, 表示受者與自己有同等之地位. 如雜阿含經卷四十一載, 釋尊分半座與摩訶迦葉;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載, 多寶如來分半座與釋尊. 又於禪林之中, 首座代替住持而接化, 陞座說法, 稱爲分座說法.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參閱半座1593)
【분증分證】
p1321-中→ 謂初地以上菩薩次第修行, 斷除一部分煩惱而證悟部分之中道. 大乘起信論稱之爲隨分覺, 天台家則稱爲分證卽. [摩訶止觀卷一下․止觀大意]
【분증즉分證卽】
p1321-中→ 天台宗所立圓敎菩薩修行階位之一, 爲六卽位中之第五位. 又作分眞卽. 卽分斷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等四十一品之無明, 而分證中道之位. (參閱六卽1275)
【분황사芬皇寺】
p3508-上→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慶州市九黃洞. 又作芬篁寺․芬篁寺. 創建於新羅善德女王三年(634). 十二年, 慈藏律師來唐請得大藏經四百餘函歸住於此. 元曉晩年在該寺編集華嚴經疏, 未完成卽示寂, 遂葬於此地. 新羅景德王十四年(755), 造藥師大銅像, 重三十六萬七千七百斤, 惜已不存. 又舊有九層甎塔一座, 係採石材加工成甎形而成者, 高十八公尺, 爲模甎石塔之代表, 今僅殘存三層石塔一座, 堪稱韓國最古老之建築物, 略可窺見我國南北朝甎塔樣式之遺風及新羅建築之創意. [三國遺事卷二至卷五․朝鮮佛敎通史․東國輿地勝覽卷三]
【불가견무대색不可見無對色】
p962-上→ 三種色之一. 指十一色法中之無表色. 無表色非眼能見, 非由極微所成, 其自性無對礙, 故稱不可見無對色. 其自性雖無對礙, 然係有對礙之四大所生之法, 故攝之於色.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三](參閱三色550)
【불가견유대색不可見有對色】
p961-下→ 三種色之一. 指十一色法中之五根․四塵. 五根卽眼․耳․鼻․舌․身, 其勝義根及聲․香․味․觸四塵等, 均非眼所能見及者, 乃由極微所成, 具對礙之自性, 故稱不可見有對色.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三](參閱三色550)
【불가기不可棄】
p963-中→ 小乘化地部開祖之名. 傳說於出生時, 其母棄諸井中, 幸爲其父所救, 故稱不可棄. 初爲婆羅門, 通解外道諸義, 後皈依佛敎, 學說一切有部, 復別立化地部, 又稱不可棄部.
【불가득공不可得空】
p963-上→ 梵語 anupalambha-śūnyatā. 又作無所有空. 十八空之一. 生死涅槃等一切諸法, 性相寂滅, 求之不可得, 稱爲不可得空. 卽由三種不可得而稱爲空:(一)於蘊․處․界中求我不可得, (二)於其因緣中求法之自性不可得, (三)求法之因緣不可得. 其中, 第二種不可得如於五指之中求拳不可得, 第三種則求五指亦不可得. [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卷三․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大乘義章卷二․卷四](參閱十八空353)
【불가득不可得】
p963-上→ 梵語 an-upalambha. 爲空之異名. 指無論如何尋求, 皆不能得知. 佛敎謂一切諸法之存在竝無固定不變之形態, 若推察尋求之, 皆不可得, 稱爲不可得空. 故知此一名詞包含下列四義:(一)不可能. (二)不存在. (三)無自體存在之執著, 如諸法不可得. (四)對於不確定而無本質之物, 求亦不可得. (參閱四不可得1659)
【불가佛家】
p2644-下→ 僧侶之自稱. 擧凡佛道修行之道場․佛所住之世界․初地以上之境地等, 亦稱佛家. [觀無量壽經․華嚴經入法界品․觀無量壽經疏卷末(慧遠)]
【불가사의不可思議】
p962-上→ ①梵語 a-cintya. 又作不思議․難思議. 指不可思慮言說之境界. 主要係用以形容諸佛菩薩覺悟之境地, 與智慧․神通力之奧妙. 俗謂事理深妙神奇, 無法以思索或討論而得者, 皆以不可思議形容之, 蓋係援引自佛敎經典. 增一阿含經卷十八謂, 世界․衆生․龍․佛土境界爲四不可思議者. 大寶積經卷八十六等亦擧出:業․龍․禪․佛等四種境界爲不可思議者. 大智度論卷三十則擧出:衆生多少(衆生無增無減)․業果報(一切差別由業力而生)․坐禪人力(由禪定之力而現神通)․諸龍力(龍之一滴水, 則可降大雨)․諸佛力(佛陀圓滿成就十力)等五種不可思議. 另據舊譯華嚴經卷三十佛不可思議法品之載, 諸佛有刹土․淨願․種姓․出世․法身․音聲․智慧․神力自在․無礙住․解脫等十種不可思議. 同經卷三十七離世間品, 亦載菩薩之十種不可思議. 此係說明諸佛․菩薩之解脫․智慧․神力等, 乃言語思慮所不能及者. 復次, 華嚴經與維摩經稱爲不思議解脫經, 阿彌陀佛稱爲不可思議光如來, 菩薩稱爲不思議慧菩薩․難思議菩薩等, 皆爲其例. (參閱四不思議1662). ②唐代僧. 爲新羅國零妙寺(靈妙寺)沙門, 名不可思議, 爲善無畏之弟子. 唐開元(713~741)末年撰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二卷, 世稱不思議疏. 其餘事蹟不詳.
【불가사의존不可思議尊】
p962-下→ ①諸佛之通稱. 佛境界非人之心智所能分別思慮, 亦遠非言語所能述說者, 故有此稱. 據大寶積經卷三十七載, 如來具有身不思議․音聲不思議․智不思議․光不思議․戒不思議․神通不思議․力不思議․無畏不思議․大悲不思議․不共法不思議等十種不思議法. 依之, 汎稱諸佛爲不可思議尊. ②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 彌陀之本願力爲不思議中之最不可思議, 且酬報其本願所成之莊嚴亦最不可思議, 故阿彌陀經載六方恆沙諸佛特讚歎彌陀之不可思議功德, 故以不可思議尊爲彌陀之別名. [無量壽經卷下․讚阿彌陀佛偈]
【불가사의해탈법문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p963-上→ 指二乘聲聞等無法思議之大乘敎法. 解脫, 爲三昧之異名. 三昧之神用巨細相容, 隨變於法, 自在無礙, 離一切繫縛, 故稱解脫. 此爲維摩經不思議品所明之一端. 又爲華嚴所明一多無礙之法相. [維摩經卷中不思議品]
【불가설不可說】
p964-上→ 梵語 an-abhilāpya. 又作不可言說․不說. 謂眞理乃可證知而非言語所能詮釋者. 大方等大集經卷十八虛空藏菩薩品․大品般若經卷十七深奧品等, 均以第一義畢竟空故不可說.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則就諸法之生與不生, 說六句之不可說, 卽生生亦不可說․生不生亦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亦不可說․生亦不可說․不生亦不可說;天台智顗取前四句分別配釋藏․通․別․圓四敎, 而以前二者明界內之事理, 後二者明界外之事理. 此外, 大乘玄論卷一․瑜伽師地論卷十六等亦各擧數種不可說. 又讚歎佛之功德非言語所能窮盡者亦用此語, 多與不可稱․不可思議等語連用. [大品般若經卷十二․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大智度論卷七十四․四念處卷一․維摩經玄疏卷五](參閱四不可說1660)
【불가월수호不可越守護】
p963-中→ 梵名 Durdharṣa-dvārapāla. 居於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及外金剛部院西方之門二守護之一. 又作難持․難勝․對護門․奉敎者․無能見者. 常守護於內門右邊, 與左方之相向守護者共受如來敎敕而守護法門. 密號爲金剛, 三昧耶形爲刀. 其身呈肉色, 右手持鉾棒, 左手豎拳當胸, 面向左方, 雙脚交坐, 結難勝金剛印. [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大日經疏卷十․卷十一․卷十三](參閱二守護194)
【불가칭不可稱】
p963-下→ ①與不可思議․不可說同義. 謂佛之大功德超絶殊勝, 非言語所能稱讚. ②梵語 atulya. 古印度十大數之一. 據新華嚴經卷四十五阿僧祇品載, 十大數依次指阿僧祇․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 此十大數, 自阿僧祇漸次轉倍, 乃至於不可說不可說. 其中, 不可數乘不可數, 爲一不可數轉(梵 agaṇeya-parivarta);不可數轉乘不可數轉, 爲一不可稱;不可稱乘不可稱, 爲一不可稱轉(梵 atulya-parivarta). [舊華嚴經卷二十九心王菩薩阿僧祇品․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參閱十大數371)
【불각不覺】
p999-上→ ①覺之對稱. 不具了然萬有眞相之智明. 亦卽不覺無明之意. 大乘起信論中將阿賴耶識分爲覺與不覺二義. 不覺又可分爲根本不覺․枝末不覺二種;前者爲迷眞之無明, 全然無知於眞如之法之平等一味;後者則爲執妄之無明, 係由根本不覺所生起, 繼而産生業相․轉相等三細․六粗之相. 故知自根本不覺生起枝末不覺, 而依枝末不覺起造惑業, 受生死流轉之苦. (參閱覺6792) ②始覺四位之一. 十信外凡之人信善惡因果之理, 覺知前念之起惡, 不起後念之惡業, 有一分覺之義, 而未覺知煩惱, 故稱不覺. 卽雖覺知業果之理, 然未起斷惑之智, 故有此名. 乃覺心之滅相. [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參閱始覺3140)
【불각삼매佛覺三昧】
p2757-上→ 卽由佛之加被而成爲如佛覺力之三昧. 三昧, 爲禪定 之異稱. 據法華文句卷一上載, 阿難曾得此三昧.
【불각현행위不覺現行位】
p999-中→ 指十地中之初地與二地. 此二地雖爲聖者之位, 猶自然生起煩惱, 故有此名.
【불감佛龕】
p2757-下→ 安置佛像, 外形如廚櫃之器具, 多以石․木材製成. 又據鷄林志所載, 佛寺亦稱佛龕. 此外, 於岩壁掘室以安置佛像之處, 亦稱爲龕, 雲岡․龍門石窟可爲代表. (參閱廚子 5984․龕 6910)
【불강생상佛降生像】
p2642-中→ 卽指釋尊誕生時, 右手指天, 左手指地之像.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佛降誕條載, 於每年佛誕生會(陰曆四月八日), 監管內外事務之庫司 須嚴設花亭, 其內安置一座佛降生像, 另於其下備辦香湯盆, 盆內安放二小杓, 大衆於禮拜供養後, 可用香湯澆沐佛降生像. 沿襲至今, 成爲佛敎每年重要行事之一. [浴佛功德經․大宋僧史略卷上․釋氏要覽卷中․禪林象器箋報禱門](參閱浴佛 4162)
【불견거不見擧】
p971-下→ 三擧之一. 比丘犯罪而不認罪者, 稱爲不見. 擧發不見者而治其罪, 稱爲不見擧.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一](參閱三擧687)
【불견佛見】
p2628-中→ ①指佛之眞正知見. 卽照見諸法實相之眞實知見. 又作佛知見. 梵網經卷上(大二四․一○○二下) : 復轉一切見入佛見, 佛見入一切見. (參閱佛知見 2637). ②指執著於對佛之見解. 禪宗之立場, 乃否定一切之執著, 卽使對佛․對法抱持一定之看法, 亦屬偏執, 皆應排斥之. 又對佛之執見與對法之執見, 亦竝稱爲佛見法見.
【불견삼보액不見三寶厄】
p971-下→ 於彌陀化土所受災厄之一. 往生彌陀之化土者, 以於因中疑惑佛智之罪咎, 故未能得見眞實之佛․法․僧三寶, 唯得見化土當分之佛, 稱爲不見三寶厄. [無量壽經卷下](參閱方便化土1438)
【불경계장엄삼매佛境界莊嚴三昧】
p2744-中→ 卽普賢菩薩之三昧. 象徵大日如來圓滿萬行之普賢, 以大悲胎藏曇陀羅普現色身, 徧滿虛空法界, 行菩薩之行, 莊嚴種種之佛刹, 成熟一切衆生, 現起一種善根, 隨之圓具萬德. 佛境界, 卽以如來自證無量之德, 莊嚴自己, 故得此名. [大日經疏卷一]
【불경佛經】
p2735-下→ 梵語 buddha-vacana. ①指三藏中之經藏部分, 卽佛陀所說之經典. 包括相傳爲釋迦牟尼佛所說而於後世結集之經典, 亦有歷代陸續以如是我聞 形式創制之經籍. 按文字分, 有梵文․巴利文․漢文․藏文等佛經. 漢文佛經一般分大乘經․小乘經兩種. 唐代智昇之開元釋敎錄, 始將大乘經分爲般若部․寶積部․大集部․華嚴部․涅槃部等五大部, 及五部以外諸經 ; 明代智旭之閱藏知津, 按天台宗五時判敎學說, 將大乘經分爲華嚴部․方等部․般若部․法華部․涅槃部, 我國之頻伽藏及日本之縮刷藏經因之. 宋藏收大乘經五二八部, 二一七五卷 ; 元藏收五二八部, 二一七四卷 ; 高麗藏收五二一部, 二一六四卷縮刷藏經與頻伽藏收四五○部, 二二九○卷. 小乘經主要指阿含經及其單品, 宋․元二藏各收二四二部, 六二一卷 ; 高麗藏收二四○部, 六一四卷 ; 縮刷藏經和頻伽藏各收三二一部, 七七八卷. 大正藏則將一切佛經分爲阿含․本緣․般若․法華․華嚴․寶積․涅槃․大集․經集․密敎等十部, 共收一四六○部, 四二二五卷. (參閱佛敎敎典 2679). ②泛指佛敎全部經典. 包括經․律․論等. 如古代所謂之衆經․一切經等.
【불경지행不輕之行】
p996-上→ 謂倣效常不輕菩薩之行, 於所遇之人禮拜恭敬, 竝讚歎(大九․一八五上):我不敢輕於汝等, 汝等皆當作佛.
【불계佛戒】
p2628-上→ ①乃開發衆生本有佛性至佛果之戒. 此戒以衆生本具之佛性爲體. 又稱佛性戒․佛乘戒․一心戒․金剛寶戒․菩薩戒. 係大乘戒之總稱. 蓋一切意․識․色․心皆攝入此佛性戒中, 故衆生受持佛戒卽入諸佛位. [梵網經卷下]. ②指諸佛所住一實相之淨戒. 諸佛離一切相而住於戒, 此戒卽是佛戒. [大日經疏卷十七]. ③密敎中, 特指三昧耶戒. 又稱佛性三昧耶戒. [大日經疏卷十七](參閱三昧耶戒 583). ④指佛陀所說一般之戒法.
【불계佛界】
p2642-中→ ①指諸佛之境界. 係十界之一. 與衆生界․魔界對稱. 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六六中) : 衆生不知, 迷於佛界, 橫起魔界, 於菩提中而生煩惱. 梵網經卷上(大二四․一○○二下) : 能轉魔界入佛界, 佛界入魔界. (參閱十界 457). ②指佛國土. 光讚經卷十(大八․二一二上) : 不當住東․西․南․北․四維․上․下, 及一佛土, 不當住十方佛界爲一土.
【불계정不繫定】
p998-中→ 不繫, 謂無繫縛, 指無漏之出世間. 不繫定, 卽指出世間之無漏定. 對三界世間之禪定而言, 四向四果聖者之無漏四禪四無色定卽爲不繫定. [淸淨道論三]
【불고논종不顧論宗】
p999-中→ 因明用語. 因明四宗之一. 指僅立者(立論者)本身樂爲, 而非敵者(問難者)所樂爲之宗(命題). 爲四宗之中唯一可以爲宗者. 立宗時, 唯有立․敵對諍之不顧論宗方可成爲眞宗. [因明正理門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參閱四宗1706)
【불고불낙수不苦不樂受】
p983-上→ 梵語 aduḥkhāsukha-vedanā 巴利語 adukkhāsukha-vedanā 三受之一. 又作捨受(梵 upekṣā-vedanā). 卽領納不違亦不順之境相, 而捨離苦․樂之感. [俱舍論卷一․卷四․成唯識論卷五](參閱三受559)
【불고주계不酤酒戒】
p995-上→ 十重禁戒之一. 禁制自酤酒或敎人酤酒之戒. 以酒能昏神亂性, 故一切酒皆不酤. [梵網經卷下](參閱十重禁戒461)
【불곡佛曲】
p2626-下→ 以樂曲旋律配以佛經偈頌譜成之歌曲 ; 或描述佛敎精神之樂曲. 據毛奇齡所著西河詩話載, 佛曲在隋․唐卽有, 非始於金․元, 如唐樂府有普光佛曲․日光明佛曲等八曲, 入婆陀調 ; 釋迦文佛曲․妙華佛曲等九曲, 入乞食調 ; 大妙至極曲․解曲, 入越調 ; 摩尼佛曲, 入雙調 ; 蘇蜜七具佛曲․日騰光佛曲, 入商調 ; 邪勒佛曲, 入徵調 ; 婆羅樹佛曲等四曲, 入羽調 ; 遷星佛曲, 入般涉調 ; 提梵, 入移風調. 淸代吳中佛寺, 猶能作梵樂, 每唱佛曲, 以笙笛逐之, 稱爲淸樂, 卽其遺意. 敦煌雜曲中尙存有部分佛曲作品. (參閱樂 6096)
【불골종佛骨宗】
p2656-上→ 乃針對執著於佛心宗 之稱而權設之語. 佛心宗卽是禪宗之別稱. 蓋禪宗素以不重經典文字而直傳佛心印爲宗旨, 故六祖壇經․碧巖錄等禪宗要典, 以及歷代祖師․各宗派師家等皆常以佛心宗 一語爲禪宗之代稱, 特用以彰顯禪旨以心傳心 之要義. 然沿用旣久, 亦不免流於偏頗狹隘, 執著於佛心宗 之名相語意而粘縛滯礙, 忘失禪宗明心見性․自由任運之基本精神. 針對此類執著, 遂有佛骨宗․佛身宗․佛眼宗․佛髓宗, 乃至佛脚宗․佛耳宗․佛鼻宗․佛舌宗等, 各種名稱之權設, 皆含諷貶之意味. 又如日本曹洞宗之祖永平道元一生提倡坐禪爲正傳之佛法, 而反對禪宗․達磨宗․佛心宗等之名稱, 以爲皆係天下庸流禪徒之妄稱. [正法眼藏佛道]
【불공견보살不空見菩薩】
p976-下→ 不空見, 梵名 Amogha-darśana. 又作不空眼菩薩․正流菩薩. 屬於賢劫十六尊之一. 在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微細․供養․降三世羯磨․降三世三昧耶等諸會中, 位於第一重東方金剛鉤菩薩之北. 此菩薩以五眼普觀法界衆生之平等差別, 能除一切惡趣, 令轉趣正善道不滅涅槃, 故稱不空見. 密號普見金剛․眞如金剛, 種子爲□(aḥ), 三昧耶形爲一股眼(獨股杵, 兩側具眼). 其形像依各會而稍異, 微細會之尊爲左掌仰置膝上, 右手持蓮華, 華上立一股眼, 跏坐蓮華. 又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中, 此尊位於東方第二位, 密號普觀金剛, 其三昧耶形․身形等均與金剛界曼荼羅有別. [大乘觀想曼荼羅淨諸惡趣經卷上․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賢劫十六尊․大日經疏卷六․胎藏七集卷中․諸說不同記卷六](參閱賢劫十六尊6175)
【불공견색관음不空羂索觀音】
p978-中→ 不空羂索, 梵名 Amogha-pāśa. 又作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不空王觀世音菩薩․不空廣大明王觀世音菩薩․不空悉地王觀世音菩薩․不空羂索菩薩. 六觀音之一. 位於胎藏現圖曼荼羅觀音院第三列第四位. 此菩薩以慈悲之羂索愛護接引衆生, 其心願不落空. 身形呈白肉色, 三面四臂, 其面各具三目, 左手持開敷蓮華․羂索, 右手執軍持甁․數珠. 另有一面․十一面․六臂․八臂․十八臂․三十二臂等異說. 密號等引金剛, 三昧耶形爲羂索. 據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一母陀羅尼眞言序品載, 觀世音菩薩在過去九十一劫之最後劫, 由世間自在王如來受不空羂索心王母陀羅尼眞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 受持讀誦此陀羅尼眞言, 應常於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等, 於此菩薩前誦持不空羂索心王母陀羅尼眞言, 可得現世二十種功德及臨終八種利益. 又密敎修法中, 有以不空羂索觀音爲本尊而修之法. [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卷上成就畫像幀法․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八三三昧耶像品․卷二十二無垢光神通解脫壇三昧耶像品․祕藏記卷末]
【불공견색신변진언경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
p978-中→ 凡三十卷. 唐代菩提流志譯. 又作不空羂;索經. 說不空羂索觀世音菩薩之祕密修行法門. 分七十八品. 今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不空羂索咒經(隋代闍那崛多譯)․不空羂索神咒心經(唐代玄奘譯)․不空羂索咒心經(菩提流志譯)․聖觀自在菩薩不空王祕密心陀羅尼經(宋代施護譯)等, 皆出自本經卷一母陀羅尼眞言序品. 不空羂索陀羅尼儀軌經二卷(唐代阿目佉譯)則出自本經之母陀羅尼眞言序品․祕密心眞品․祕密成就眞言品等. 又本經經文與大日經相類處頗多, 由此推知, 大日經之編纂與本經亦有關聯. [開元釋敎錄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四]
【불공공양보보살不空供養寶菩薩】
p977-上→ 梵名 Āryāmogha-pūja-maṇi. 又作不空供養菩薩․供養寶菩薩. 位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蘇悉地院南方之第五位. 此菩薩主以蘇悉地之功德寶慧施豫法界爲德. 密號如意金剛, 種子爲□(oṃ), 三昧耶形爲寶珠或三股杵. 其身呈肉色, 左右共四臂, 分別持蓮華(上置寶珠)․索․劍․三股戟, 跏坐赤蓮華. [靑龍寺儀軌卷中․胎藏界曼荼羅尊位現圖抄私卷五․祕藏記․胎藏界七集卷中․諸說不同記卷六․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三]
【불공교不共敎】
p966-下→ 共敎之對稱. 又作不共般若. 指不與二乘共學, 而獨爲菩薩之敎. 依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上之說, 華嚴別敎一乘乃唯爲大菩薩所說, 不與聲聞共說, 故稱不共敎. 卽根據大智度論所擧共․不共二種般若波羅蜜中, 以不思議經(指華嚴經)爲不共般若波羅蜜而來者. 又天台家於般若分爲共與不共二種, 其中, 不共般若卽指別․圓二敎, 以之爲般若部之正意. [大品般若經卷三․大智度論卷三十四․卷七十二․卷一○○․法華玄義釋籤卷六․華嚴五敎章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參閱共敎2196)
【불공구관자재보살不空鉤觀自在菩薩】
p977-下→ 不空鉤, 梵名 Amoghāṅkuśa. 位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下列之最西端. 此菩薩之本誓爲以大慈大悲之鉤引攝衆生, 能鉤召諸佛聖智入衆生之心, 竝能鉤召一切衆生入諸佛境界, 其意願決定不空. 密號化現金剛, 種子爲□(sa)或 □(dhi), 三昧耶形爲蓮華上鉤(蓮華上立鉤). 依祕藏記所載, 此尊具四面四手, 身呈肉色, 其左邊二手持蓮華上鉤․羂索, 右邊二手執鉤及三股跛折羅. 又據胎藏界七集卷中, 此尊卽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日經疏卷五等所說之行慧菩薩(虛空藏菩薩之眷屬). 胎藏界曼荼羅尊位現圖抄私卷五則以此尊與安住慧菩薩爲同尊. [大日經卷二普通眞言藏品․卷四密印品․玄法寺儀軌卷二․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二․諸說不同記卷六]
【불공구의보살법不空鉤依菩薩法】
p977-下→ 不空鉤觀音之修法. 據宋高僧傳卷一載, 唐開元七年(719)正月至五月不雨, 金剛智依不空鉤依菩薩法起壇, 躬繪七俱胝菩薩像, 祈雨解旱.
【불공금강보살不空金剛菩薩】
p977-中→ 不空金剛, 梵名 Amogha-vajra. 位列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蘇悉地院南方之第四位. 與金剛界曼荼羅東方阿閦如來四親近中之金剛王菩薩同體. 此菩薩以如來大空之智慧, 破凡夫之有執與二乘之偏空, 能成辦衆事, 故稱爲不空金剛. 密號辦事金剛, 種子爲□(hūṃ),□(ja) 或□(jaḥ). 其身呈肉色, 二手當心結印, 跏坐赤蓮華. [金剛頂經卷上․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靑龍寺儀軌卷中․玄法寺儀軌卷二․胎藏界七集卷中]
【불공대관정광진언不空大灌頂光眞言】
p975-下→ 又作光明眞言․大灌頂光眞言. 略作光言. 爲大日如來之眞言, 又爲一切諸佛菩薩之總咒. 此密咒係謂自大日如來不空眞實之大印中, 可産生寶珠․蓮華․光明等功德, 竝以如來之大威神力照破無明煩惱, 從而轉地獄之苦爲淨土之樂. [大灌頂眞言經鈔․光明眞言經鈔](參閱光明眞言2176)
【불공무명不共無明】
p967-下→ 相應無明之對稱. 又作獨頭無明. 卽與其他貪等之本惑不相應而起之無明. 在俱舍宗, 與貪等十隨眠不相應而起之無明, 稱爲不共無明. 唯識宗更分不共無明爲二:(一)恆行不共無明, 指與第七末那識相應之無明. 此無明乃一切凡夫無始以來相續不斷者, 與我見․我愛․我慢三大惑相應, 能障礙眞義智. (二)獨行不共無明, 指與第六意識相應, 然與貪等本惑不相應而獨行之無明. 獨行不共無明復依與忿恨等隨煩惱, 而有俱起․不俱起之別, 其與隨煩惱不俱起者, 稱爲主獨行不共無明;反之, 與隨煩惱俱起者, 稱爲非主獨行不共無明. [成唯識論卷五․卷六․俱舍論卷十․卷十九․俱舍論光記卷四․百法問答抄卷一](參閱無明5094)
【불공법不共法】
p966-中→ 梵語 āveṇika-buddha-dharma. 又作不共佛法. 指不共通之功德法. 乃佛及菩薩所具足, 而凡夫與二乘所無之殊勝特質. 在大小乘諸經論中, 於此不共法頗有異同之說, 一般係將佛之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 及佛之大悲, 合稱爲十八不共法. [大般若經卷四一一․自在王菩薩經卷下․文殊師利問經卷下囑累品․大毘婆沙論卷十七․大智度論卷二十六]
【불공변不共變】
p968-中→ 謂由各人不共之業而變現各自不共之境. 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 (參閱四變1855)
【불공부정과不共不定過】
p965-下→ 因明用語. 六不定之一, 三十三過中因十四過之一. 指因三相中缺第二相, 遂致同時不通於同品與異品之過失. 相當九句因中之第五句同品非有, 異品非有. 因明入正理論中, 擧聲論師對佛弟子提出聲爲常(宗, 卽命題), 以所聞性故(因, 卽理由), 如虛空(同喩), 如甁(異喩)之論式. 其中, 同喩與異喩二者皆非所聞之性, 卽同品與異品皆與因隔絶, 且聲之常․無常二品外, 更無餘法之所聞性, 故此因爲猶豫不定之因, 旣不決定所立之常, 亦不成就異品之無常, 卽成不共不定過.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本․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參閱三十三過513․六不定過1253․因十四過2271)
【불공佛供】
p2631-中→ 謂以米飯供養佛․菩薩. 又作佛餉․佛飯․熟佛供. 供養儀式(大一八․一八○下) : 凡所供養物, 但除五辛酒肉等不淨者 ; 其供養器, 皆用金․銀․銅․鐵․瓷等, 餘者悉不堪用 ; 其壇內供養諸味等, 一日一易, 如果子等, 三日一易亦得. 依之, 當以淸淨飮食置於金․銀等所造之圓筒器, 日日供養不斷. 又佛制過午不食, 故供養必於午時前作. 此外, 密敎於灌頂時, 飯染白․赤․黃․靑․黑等五色, 供養五佛, 稱爲五色佛供或色佛供․染佛供 ; 白佛供卽熟佛供, 赤佛供以小豆汁著色, 黃佛供染山梔汁, 靑佛供染靑葉汁, 黑佛供染黑胡麻 ; 若以紙作飯型, 代用五色佛供者, 則稱張佛供. [五雜俎卷十五․持寶通覽卷下․眞俗佛事編卷二․考信錄卷一]
【불공不共】
p965-下→ 梵語 偵Ze伸ika, 巴利語同. 指不共同, 卽獨特之法. 如十力․四無畏等十八法唯獨佛所得, 餘阿羅漢等聖者則未能通, 故稱爲不共法. 又如阿賴耶根本識爲諸識所共依者, 故稱共依;六根則僅爲六識各自之所依, 故稱不共依. 此外, 諸法各自之性相稱爲自相, 亦稱不共相;有情各自所感異熟果之業, 稱不共業. 又因明論式中, 自(立論者)他(問難者)共同認可, 稱爲共許;自他不共同認可, 則稱不共許. [俱舍論卷二十七․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八](參閱共不共2192)
【불공不空】
p975-上→ (705~774)梵名 Amoghavajra. 又作不空金剛. 爲唐代譯經家․密敎付法第六祖. 南印度師子國人. 天資聰明, 幼從叔父遊南海諸國, 其後出家, 十四歲從金剛智三藏學悉曇章, 誦持梵經. 尋渡南海, 唐玄宗開元八年(720)抵洛陽, 時年十六. 一說係北天竺婆羅門之子, 少孤, 隨叔父至武威․太原, 後師事金剛智. 二十歲(開元十二年)於洛陽廣福寺受具足戒. 師聰敏過人, 深獲三藏器重, 盡得五部三密之法. 及金剛智示寂, 師遵遺命, 往印度求法, 偕同含光․慧辯等浮海西遊, 經廣府․訶陵而達錫蘭, 從普賢阿闍梨(一說龍智阿闍梨)受十八會金剛頂瑜伽及大毘盧遮那大悲胎藏各十萬頌․五部灌頂․眞言祕典․經論梵夾五百餘部, 竝蒙指授諸尊密印․文義性相等. 又遍遊五印度, 於天寶五年(746)還京師, 爲玄宗灌頂, 住淨影寺. 以祈雨靈驗, 賜號智藏, 竝賜紫袈裟等. 安史亂起, 住長安大興善寺行禳災之法. 及長安陷, 玄宗於成都蒙塵, 肅宗卽位靈武, 其時師雖陷身亂軍之中, 仍屢次祕密遣使致書肅宗, 傳達日常起居與竭誠效忠之意, 肅宗亦遣使密求大法. 代宗時, 制授特進試鴻臚卿, 加號大廣智三藏, 曾於太原五臺山造密敎道場, 展開宣敎活動. 大曆六年(771)表進開元以來所譯經七十七部一○一卷及目錄一卷, 竝請入藏. 大曆九年六月中, 師預知時至, 上表辭別, 獻五鈷金剛鈴杵等, 倚臥而入寂, 享年七十. 追贈司空, 諡號大辯正, 於大興善寺造塔安置舍利. 與鳩摩羅什․眞諦․玄奘等竝稱四大翻譯家, 對確立梵語與漢字間嚴密的音韻對照組織之功甚鉅. 又與善無畏․金剛智竝稱開元三大士. 付法弟子有含光․慧超․惠果․慧朗․元皎․覺超等, 而以嫡傳之惠果稱眞言付法第七祖. [宋高僧傳卷一․表制集卷一至卷六․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卷上․卷下․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敎錄卷上]
【불공상不共相】
p966-中→ 又作自相. 共相之對稱. 謂一人所感, 一人受用之相, 如色法中五根等正報. 正報之親因緣種子稱爲不共相種子, 受不共業種子之資助而起現行, 卽不共之正報. 又分爲不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二種. 如五根中之勝義根(五根之實體)獨爲自識所依用, 不與他人共同受用, 故稱爲不共中不共;五根之扶塵根(五根之外形)雖亦各人有其特殊相異之五根, 然與他人共通而受用, 故稱爲不共中共. [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共相2195)
【불공성취여래不空成就如來】
p976-上→ 梵名 Amoghasiddhi. 又作不空成就佛. 金剛界五佛之一. 位於金剛界曼荼羅五解脫輪中北方月輪之中央. 表五智中之成所作智, 亦爲五部中業部之主尊. 在成身會中, 不空成就如來身呈金色, 左手結拳印, 安置膝上, 右手舒覆五指當胸, 跏坐蓮華. 其四方安置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等四菩薩. 密號不動金剛, 種子爲□(aḥ), 三昧耶形爲十字羯磨杵. 胎藏界稱之爲天鼓雷音佛.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二十二․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二․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菩提心論․祕藏記卷末]
【불공업不共業】
p968-上→ 梵語 āveṇika-karman. 共業之對稱. 指有情各自依身所感之善惡業. 反之, 衆生共通之業因稱爲共業, 能感自他共同受用之非有情數之法. 其中, 關於業之相續, 唯識家立有業種子, 就中以不共業所熏之業種子稱爲不共種子, 此種子於阿賴耶識中成熟, 由其力變現有情之色根等. 然瑜伽師地論卷六十於非有情數之法, 亦分共不共業之所生. 又據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十六載, 共業所感之中, 山河等爲共中共, 田宅等爲共中不共;不共業所感之中, 如自身之眼根爲不共中不共, 扶塵根等具有他受用之義, 是爲不共中共. [順正理論卷十八․卷三十三․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七․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不共相966․共業不共業2198)
【불공여래장不空如來藏】
p976-上→ 又作不空眞如. 空如來藏之對稱. 如來藏離脫一切煩惱, 稱爲空如來藏;如來藏具足恆沙不思議佛法, 與之不離․不脫․不異, 稱爲不空如來藏. [勝鬘經空義隱覆眞實章․大乘起信論](參閱眞如4197)
【불공왕삼매不空王三昧】
p976-上→ 又作金剛王三昧. 指大樂金剛不空三昧. 卽大日如來所入之三昧. 據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載, 釋迦能仁如來住自受用身, 據色究竟天, 入於不空王三昧. 釋迦入此三昧時, 直爲法身大日如來. [諸儀軌稟承錄卷十二]
【불공유법不共有法】
p966-上→ 因明用語. 因明中, 能別之宗法應爲立(立論者)敵(問難者)所不共許(共許, 共同承認之意)其爲實有者, 稱爲不共有法. 與不共許法․不極成法異名同實.
【불공종자不共種子】
p968-中→ 共種子之對稱. 又作不共相種子. 指能變生一人受用之法的種子. 卽五根種子. 五根之勝義根不通於他人, 故爲不共中不共;扶塵根則他人亦得受用, 爲不共中共. 其種子亦隨之而異. [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不共相966)
【불공허不共許】
p967-上→ 因明用語. 許, 同意․認可之意. 因明論式中, 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不共同認可立論中之條件. 就宗依而論, 作共比量時, 兩宗依皆須共許;在自比量或他比量中, 可以不共許. 不共許與共不許, 其意義不相一致. 立敵雙方皆不許, 或一方許一方不許, 皆是不共許, 故知共不許僅爲不共許之一種. 爲分別起見, 因明稱立敵雙方共不許爲兩俱不許, 稱一方許一方不許爲隨一不許. 隨一不許又分二種:(一)立不許而敵許, 稱爲自隨一不許. (二)立許而敵不許, 稱作他隨一不許. 共許卽是極成, 自隨一不許, 是他許自不許, 若著眼於許者, 則可稱他極成;他隨一不許, 是自許他不許, 依同樣道理, 可稱爲自極成. 立敵共許其前陳(宗前段之主詞)實有稱有體, 立敵共許其後陳(宗後段之賓詞)實有稱有義. 立敵不共許其前陳實有稱爲無體, 不共許後陳爲實有稱無義. 體․義因位置不同而分稱, 其意義無別. 不共許旣可分爲兩俱不許與隨一不許, 無體與無義亦應分爲二種:(一)兩俱無體或無義, (二)隨一無體或無義. 隨一無體或無義, 與隨一有體或有義相同, 有無之名稱雖相反, 所指爲同一事件, 僅因從所觀之角度不同, 遂異其名稱. 兩俱․隨一無體或無義, 雖表明共不許․一許一不許, 然未能顯示立敵之誰許誰不許, 故有無體與有無義宜分四類:(一)立敵雙方共許其爲實有者, 稱爲兩俱有體或有義. (二)立敵雙方共不許其爲實有者, 稱爲兩俱無體或無義. (三)立者許其爲實有而敵者不許, 稱爲自有他無體或自有他無義. (四)敵者許其爲實有而立者不許, 稱爲他有自無體或他有自無義.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參閱共許法2196․因明2276․極成5477)
【불과佛果】
p2637-中→ ①指成佛. 又作佛位․佛果位․佛果菩提. 佛爲萬行之所成, 故稱佛果, 卽能成之萬行爲因, 而所成之萬德爲果. 亦卽從修行之因到達佛果之位, 又指從聲聞․菩薩之位至無上正等正覺之位. 證得佛果之因, 稱爲佛因, 卽指一切萬行之善根․功德. [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經卷十五․正法眼藏諸惡莫作]. ②(1063~1135)宋代僧. 四川崇寧人, 俗姓駱. 參謁五祖山法演禪師而受其印證. 宋徽宗敕賜佛果禪師 之號. (參閱克勤 2785)
【불관오사강생佛觀五事降生】
p2758-上→ 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載, 佛陀於兜率天宮, 將欲降生, 乃先觀五事而後託胎, 五事卽 : (一)觀諸衆生熟與未熟, 謂觀衆生根機成熟可度, 故現降生. (二)觀時至未至, 謂觀衆生可度之時已至, 故現降生. (三)觀諸國土何國處中, 謂先觀世界以迦毘羅國居大千世界之中, 故於此國示現降生. (四)觀諸種族何族最盛, 謂觀諸種族, 以刹帝利種族極貴最盛, 故於此族示現降生. (五)觀過去因緣誰最眞正應爲父母, 謂觀過去因緣, 以淨飯王․摩耶夫人眞正無邪, 宿有因緣, 可爲父母, 故於此王宮示現降生.
【불광국사어록佛光國師語錄】
p2624-中→ 凡十卷. 全稱敕諡佛光圓滿常照國師三會語錄. 又作佛光圓滿常照國師語錄․圓滿常照國師語錄․佛光和尙語錄․佛光禪師語錄. 宋代臨濟宗僧無學祖元(1226~1286)撰, 一眞․一愚等編. 日本享保十一年(1726)刊行.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 祖元於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赴日宏法, 故其語錄包括大宋臺州眞如寺語․日本建長寺及興聖寺語․普說․小佛事․請益問答心要․偈頌․拾遺雜錄․年表雜錄等.
【불광佛光】
p2620-上→ 佛之光明. 讚阿彌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 : 佛光照耀最第一, 故佛又號光炎王.
【불광사佛光寺】
p2623-上→ ①位於山西五臺山. 建於北魏孝文帝, 歷史悠久, 世稱先有佛光, 後有五臺. 中唐時, 該寺規模宏偉, 彩塑精妙, 聞名於世. 至武宗詔令毁佛, 寺內一座三層七間, 高三十點四公尺之彌勒大閣被毁. 唐大中十一年(857), 願城和尙重振佛光寺, 弟子寧公遇出資重建正殿, 大量採用月樑形式之斗栱結構. 殿身寬七間․深四間, 單檐廡殿頂, 位居最後, 稱東大殿, 冠於全寺, 係現存唐代木構建築中之最古者. 殿內有唐代彩塑佛菩薩像三十五尊, 及願城․寧公遇眞容塑像․墨書題記等. 配殿文殊殿建於金朝天會十五年(1137), 亦是不可多得之古建築. 正殿外有雕刻精美之石幢一座, 上刻唐大中十一年 數字. 其他尙有精美石雕․墓塔․石經幢等珍貴文物. 殿內佛像爲唐代作品, 雖經歷代修飾, 色澤已非原來面目, 然造型仍保存唐代風格, 可與敦煌之唐代塑像媲美. 此寺長期隱沒無聞, 民國二十六年(1937)爲建築學家梁思成(1901~1972)所發現. 該寺東大殿與唐代鑑眞於日本奈良所建之唐招提寺金堂, 建築結構與風格頗相類似. ②位於安徽潛山縣西北天柱山. 又稱馬祖庵. 爲唐代禪門高僧馬祖道一修行之所. 明萬曆年間, 神宗賜名佛光禪寺 . 淸咸豐時圮毁, 同治年間重修. 寺由群山環抱, 綠竹掩映, 石橋流水, 雅麗非常. 附近有馬祖洞, 爲馬祖靜修之所. ③位於臺灣南投埔里觀音山. 樂果法師創建於民國五十八年(1969), 首建觀音殿. 寺地乃王連科居士所布施. 翌年元月自香港請來丈六金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聖像, 安奉於觀音殿中. 六十八年二月樂老示寂於香港, 信衆發心創建舍利塔, 迎奉其舍利. 塔共三層, 全部爲大理石構造, 於七十年二月落成. 是年冬重建觀音殿. 翌年九月擧行落成及佛像開光法會. ④日本眞宗佛光寺派之本山. 位於京都市下京區高倉通新開町. 號澀谷山. 建曆二年(1212)由親鸞開創, 建保六年(1218)順德天皇敕賜興隆正法寺 之號, 數傳至七世了源時, 寺基遷徙至洛東竹中庄澀谷. 嘉曆二年(1327)供奉之本尊阿彌陀佛放光, 奇瑞照鳳闕, 醍醐天皇遂敕改今名, 宗風大振. 寺域凡四千餘坪, 有支院明顯寺․照流寺․米蘭院․大善院․長性院․久遠院․昌藏院․敎音院․高林庵․西德寺․大行寺․常行寺等.
【불광산사佛光山寺】
p2620-中→ 臺灣佛敎名刹. 位於高雄縣大樹鄕境內, 佔地五十餘公頃. 民國五十六年(1967), 由星雲大師開山創建. 爲綜合敎育․慈善․文化․朝聖等竝行發展之現代新興道場. 以推動人生佛敎․建設人間淨土爲宗旨. (一)建築 : 本寺之殿堂多而莊嚴. (1)殿堂建築物 : 1.大雄寶殿, 係中國宮殿式建築, 包括東禪樓․西淨樓等兩邊廂房, 及四周長廊, 佔地三千餘坪. 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如來․阿彌陀佛等三寶佛, 四周牆壁有一萬四千八百尊大中小型之佛像. 2.大悲殿, 佔地兩百三十餘坪, 殿內中央供奉白衣觀音大士, 四周牆壁供奉萬尊觀音聖像. 3.大智殿, 西式建築, 二樓佛堂供奉文殊菩薩, 樓下設革命僧人宗仰上人紀念館. 4.大願殿, 位於東山大佛城下, 供奉地藏菩薩. 5.大行殿, 位於西山之頂, 供奉普賢菩薩. 6.傳燈樓, 男衆職事寮房, 係三層樓西式建築. 7.東禪樓, 位於大雄寶殿東側, 樓上簡報室兼講堂, 樓下辦公室. 8.西淨樓, 位於大雄寶殿西側, 樓上國際會議廳, 樓下法務辦事處. 9.朝山會館, 乃佛光山對外之客堂, 專供信徒回山住宿之用. 外觀爲中印相糅之形式, 內部爲現代化設備, 一樓爲齋堂(餐廳)․會議室․二樓爲客房, 可供五百人住宿. (2)敎育建築物 : 1.中國佛敎硏究院及東方佛敎學院, 分爲女衆學部與男衆學部. 女衆學部包括敎室․圖書館․齋堂․學生及敎職員宿舍. 男衆學部位於大智殿兩側, 包括敎室․齋堂. 樓上爲學生及敎職員寮房. 2.普門高級中學, 學生及敎職員約千人, 全部住校. 3.信徒講習會, 爲西式五層樓建築, 除設有講堂․齋堂之外, 可供一千五百人住宿. (3)文化建築物 : 1.佛敎文物陳列館, 陳列不同年代․質料之佛像․法器․法物․字畫. 2.淨土洞窟, 將一卷阿彌陀經之內容, 以雕塑․美術․燈光․音響等表達, 係利用山谷地形建築而成. 3.大佛城, 與大智殿相毗鄰, 塑有金身接引佛像一尊, 高二十六點四公尺, 係遠東最高之佛像, 四周圍有四百八十尊約一點五公尺高之接引佛. 大佛蓮座下內外所雕塑之佛像, 極爲精緻莊嚴, 造型及色彩均依敦煌佛像繪畫之格調. (4)慈善建築物 : 1.佛光精舍, 位於西嶺大行殿之下, 現有三幢西式建築物. 2.大慈育幼院, 位於普門中學校門左側. 3.萬壽堂, 位於大佛城左側, 供奉靈骨牌位. 4.佛光診所, 位於山門入口處. 另有觀音放生池. 綜合以上之建築物, 可以看出星雲大師之開山構想 : (1)架構 : 中國四大名山之縮影. (2)用途 : 發展敎育․文化․慈善等事業. (3)功能 : 解決人之生老病死. (二)組織 : 佛光山寺設宗務委員會, 爲最高機構, 其宗長卽總本山之住持, 下設都監院․中國佛敎硏究院․佛光山文敎基金會․長老院․傳燈會. (1)都監院 : 包括有寺務․典制․人事․財務․信衆․弘法․敎育․文化․慈善․福利等十監院, 普門寺․普賢寺․西來寺等三別院, 二十三個分院─雷音寺․福山寺․圓福寺․慧慈寺․海天佛刹․極樂寺․福國寺․無量壽圖書館․佛香精舍․白塔寺․壽山寺․圓明寺․夏威夷佛敎文敎協會․三藩市佛敎文敎協會․聖地牙哥佛敎會(西方寺)․關島佛敎會․舊金山三寶寺(美國文化協會)․北海道場․信願寺․明崇寺․佛寶寺․大覺寺․大慈庵, 及會議․書記室. (2)中國佛敎硏究院 : 包括有國際學部─分設梵藏語文․英文佛學․日文佛學等專修班, 男衆學部─分設專修科․先修科․沙彌學園, 女衆學部─分設本山專修科․臺北女子佛學院․東方佛敎學院․福山佛學院․尼衆學園, 硏究學部─分設僧伽敎育․義理儀制․弘法敎化․法務行政․佛敎藝術等硏究班及專業講習會. (3)佛光山文敎基金會 : 包括有佛敎學術會議組․委託資助硏究組․僧伽道學硏究組․弘法訪問講學組․書刊專著出版組及敎育事業獎助組. (4)長老院. (5)傳燈會. (三)人事 : 佛光山寺係七衆弟子之道場, 依其組織章程規定, 凡該寺派下徒衆, 不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 得依戒臘年資․學歷等序列等級. 其階位等級名稱如下 : (1)淸淨士, 共六級, 每級一年. (2)學士, 共三級, 每級三年. (3)修士, 共三級, 每級四年. (4)開士, 共三級, 每級五年. (5)大師. 此人事制度之制定, 係星雲大師依據菩薩道五十一階位, 卽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 糅和現代人事行政等級而産生者. 其階位等級之晉升核定標準, 需依學業․事業․道業等, 爲主要考核根據, 如經論硏究報告․著作․學歷晉升․演講技巧․弘法度衆․發心寺務․法務․修道精進等. (四)派下 : 佛光山之發展極其迅速, 信徒遍佈海內外, 因此二十年中, 基於信徒之需要, 又在國內外開創十多所別院與分院, 國內計有 : (1)臺北普門寺, (2)高雄普賢寺, (3)宜蘭雷音寺, (4)基隆極樂寺, (5)新竹無量壽圖書館, (6)彰化福山寺, (7)嘉義圓福寺, (8)臺南福國寺, (9)善化慧慈寺, (10)高雄壽山寺, (11)澎湖信願寺. 目前(1988)正在興建的有石門北海道場. 國外計有 : 美國西來寺․白塔寺, 香港佛香精舍, 及關島布敎所等.
【불광정사佛光精舍】
p2624-下→ 佛光山創辦之社會福利事業之一. 設於臺灣高雄縣大樹鄕佛光山西麓, 峨眉金頂之下方, 普門中學之後方. 此精舍乃佛光山響應復興中華文化之號召, 爲發揚敬老孝道之精神․增進家庭倫理之和諧․安排老人安樂之生活․提供老人自費安單․頤養天年而創建者. 民國六十三年(1974)十月興工, 六十五年十一月一日落成, 竝擧行進單儀式. 精舍爲現代化之套房建築, 有六坪․十二坪兩種, 公共設施包括齋堂․念佛堂․康樂室․福利社․醫務室․花園等. 安單者之資格, 限年滿五十五歲以上之正信佛敎徒, 僧俗男女不拘. 精舍佔地三千餘坪, 共分三棟建築, 可供一二○戶安單.
【불광출판사佛光出版社】
p2622-下→ 爲佛光山文化出版事業之一, 前身爲佛敎文化服務處. 星雲大師鑑於欲維繫佛敎命脈於不墜, 有待佛敎文化之推展, 故於民國四十八年(1959)八月一日, 創辦佛敎文化服務處. 初設址於臺北縣三重市, 五十三年遷至高雄市, 五十六年遷至佛光山, 佛光山之創建, 與佛敎文化服務處之拓展關係至爲密切. 其主要業務爲出版一般性佛敎書籍․經典, 流通各種法物, 竝設有每月印經會․中英佛學叢書編輯委員會, 出版之佛敎書籍․唱片․錄音帶達數百種. 民國六十七年, 爲擴大業務, 特將文化服務處更名爲佛光出版社, 竝於臺北市成立門市分社─佛光書局, 加强臺北地區佛敎文物法器之流通, 同時設立編輯部, 有計劃地進行藏經之編纂工作. 編輯部初設於臺北市, 民國六十九年遷至彰化福山寺, 設有佛光大藏經編修委員會以及佛學辭典編輯委員會, 成員皆爲國內外著名佛敎學者. 其主要任務有五 : (一)編印各種現代人適用之佛學辭典. (二)將經典各種版本重新豫以考訂․校正, 竝加新式標點․註解․題解, 編纂一部人人適用之現代佛敎大藏經. (三)編印自佛陀入滅至今日, 有關佛敎活動之佛敎史年表. (四)編纂一般性之佛敎叢書. (五)設計各種佛敎法器, 以廣流通.
【불괴구不壞句】
p998-上→ 指密敎所稱之阿字. 以其爲金剛不壞之體性, 故有此名. 大日經卷二(大一八․一○下):行者諦思惟, 當得不壞句.
【불괴금강광명심전不壞金剛光明心殿】
p998-中→ 指密敎金剛界大日如來說法之處. 不壞金剛係總歎諸尊常住身, 光明心係讚歎其心之覺德, 殿爲明身心互爲能住所住. 以五智配之, 光明心配以成所作智, 三密之業用皆由此生. [辨顯密二敎論卷下]
【불괴금강不壞金剛】
p998-中→ 指金剛寶堅固, 不爲外力所破壞. [胎藏金剛敎法名號]
【불괴법不壞法】
p998-上→ ①指涅槃. 乃不爲任何事物所破壞之法. [雜阿含經卷二]. ②指成就阿羅漢果之利根者. 利根之人修白骨觀時, 不起第九之燒想, 得見骨中放出八色光明, 修鍊而得神通等, 稱爲不壞法. (參閱壞法不壞法6653)
【불괴사선不壞四禪】
p998-上→ 指四禪天於內則不壞覺觀之定心, 於外則其器界(自然世界)不爲三災所破壞.
【불괴상不壞相】
p998-中→ 九無學之一, 二十七賢聖之一. 此種阿羅漢所得三昧之種種因緣不敗壞, 故稱不壞相. 卽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所說之不動法阿羅漢. [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參閱九無學147․二十七賢聖169)
【불교각종강요佛敎各宗綱要】
p2675-中→ 凡十二卷, 共五冊. 日本佛敎各宗協會編. 本書乃敘述日本佛敎十二宗之史傳及其宗義大綱. 各宗史傳下皆列有歷史․紀傳二段, 宗義大綱則分成正依經典․宗名․判釋․宗意四段. 又第一冊卷頭揭有序․凡例․總論(佛敎源流略史․敎主釋尊略傳․佛敎大意), 第五冊末附黙雷之跋. 在日本, 與本書同類之著作有英譯十二宗綱要, 南條文雄譯, 刊行甚廣. 另有明治諸宗綱要(吉谷覺壽著)․通俗十七宗綱要(伊東洋二郞著)․通俗佛敎各宗綱要(來馬琢道編)各一卷等.
【불교간물佛敎刊物】
p2674-下→ (一)中國(包括新․馬․港等地區之中文佛刊) : 民國締造後, 最早之佛敎刊物爲佛學叢報, 發行於上海, 然僅三年卽停刊, 至民國九年(1920), 海潮音創刊後卽倂入海刊. 自民國元年至二十年, 計有佛敎月報․現代僧伽․覺社季刊(太虛)․佛學旬刊․內學(支那內學院, 歐陽竟無)․世界佛敎居士林․威音․佛學半月刊(范古農)․弘化社刊(諦閑)․佛敎評論(常惺)等發行於上海․廈門․南京․鄞縣等地, 且多爲綜合性月刊. 其中, 內學於民國六十二年由國史硏究室影印一至四輯, 發行單行本, 名爲內學年刊. 又除海潮音之外, 餘皆已先後停刊. 民國二十年至三十八年政府遷臺, 爲佛敎刊物蓬勃發展期, 計有正信周刊․佛敎日報(范古農)․淨土宗(大醒)․微妙音(湯用彤)․人間覺(暮笳)․覺音(竺摩)․大乘月刊(廈門大乘佛敎靑年會)․覺有情(上海居士會)․獅子吼(廣西省佛敎會)․中國佛敎(英人克蘭佩)․妙法輪(上海市佛學院)․人間佛敎(新加坡中國佛學會)․覺群周報(上海玉佛寺, 太虛)․臺灣佛敎(白聖)․中國佛學(中國佛學會)等. 政府遷臺後, 除海潮音外, 有人生(東初)․佛敎人間(慈航)․覺生(朱斐)․無盡燈(竺摩)․菩提樹(朱斐)․中國佛敎(白聖)․今日佛敎(成一․星雲․煮雲․演培等)․覺世旬刊(星雲)․慈明(聖印)․慧炬(周宣德)․獅子吼(道安)․新覺生(林錦東)․慈航(自立)․佛敎文化(東初)․華岡佛學學報(聖嚴)․佛光學報(星雲)․普門(星雲)․淨覺(淨心)等定期․不定期之佛敎刊物. 目前(1987)仍發行中且發行量較大者有海潮音月刊(妙然)․中國佛敎月刊(白聖)․獅子吼月刊(靈根)․覺世旬刊(慈惠)․普門月刊(慈容)․慈聲月刊(聖印)․菩提樹月刊(朱斐)․明倫月刊(董正之)․慧炬月刊(周邦道)․慈濟道侶(印順)․慈雲月刊(樂崇輝)․淨覺(淨心)․人生月刊(聖嚴)․人乘佛刊(聖開)․天華月刊(李雲鵬)․十方月刊(陳世志)․南洋佛敎(常凱)․無盡燈(眞果․金星․廣餘)․內明(金山)․香港佛敎(松泉)等. (二)日本 : 除印度學佛敎學硏究․日本佛敎學會年報․鈴木學術財團硏究年報․佛敎史學․日本佛敎․宗敎硏究等刊物外, 各佛敎大學亦皆有硏究發表之學報․論集․硏究紀要等(多爲季刊或年報). 此外, 各宗派亦發行宗報(多爲月刊). (三)其他地區國家 : 印度有 Mahābodhi, Buddhist India, 錫蘭有 World Buddhism, The Buddhist World, 緬甸有 The Light of the Dharma, 英國有 Buddhism in England․中道雜誌(The Middle Way), 德國有 Zeitschrift für Buddhismus, Die Buddhistische Welt, 法國有佛敎思想季刊(La Pensée Bouddhique), 比利時有 Le Sentier Bouddhique, 爲世所知.
【불교개혁佛敎改革】
p2677-上→ (一)印度佛敎 : 最初之改革始自佛滅度後百年頃, 毘舍離(梵 Vaiśālī)跋耆族(梵 Vajji)之比丘對律的解釋立十事之新說. 爲裁決新說是否得當, 七百比丘乃群集於毘舍離, 決定其十事爲非法. 以此一機緣, 革新派之勢力進行結集, 敎團遂分裂爲革新之大衆部與保守之上座部. 後復繼續改革, 演爲大乘佛敎之成立. 部派佛敎時代, 與比丘敎團同時存在者乃以佛塔爲中心之菩薩團, 菩薩團結合進步之比丘, 於西元前後發展爲大乘佛敎敎團. 大乘佛敎敎團竝無出家與在家之別, 編集新經典, 堅信一切衆生皆可成佛, 如此行動的大乘佛敎之成立, 造成印度佛敎史上空前之改革. (二)中國佛敎 : 由於政治上之因素․僧團腐敗, 或受道敎․儒家之壓力, 經常發生廢佛․破佛事件, 然因佛敎敎團內部自動改革運動之興起, 故不致消滅. 民國肇建之後, 佛敎曾受大規模的破壞運動, 當時幸賴太虛․常惺․大醒等人從事革新僧制之建設, 佛法命脈遂得以復甦延續. 彼等效法三民主義之準則, 高唱佛僧․佛化․佛國 之三佛主義. 佛僧主義 旨在促進僧團之改革 ; 佛化主義 則力求全國僧俗一體化, 以謀求社會佛敎化 ; 佛國主義 則是促使中國成爲遍滿菩薩行之淨土. 與此同時進行者, 有圓瑛等人推行保守․漸進主義之改革運動. 一時之間, 佛敎由久衰之頹勢而漸趨復興之路. (三)西藏佛敎 : 宗喀巴(藏 Tsoṅ-kha-pa, 1355~1417)得到戒律之傳承以後, 開立黃帽派, 重整敎學內容, 革新敎團組織, 强調嚴守戒律, 一掃喇嘛敎長時期墮落於咒術․畜妻․酗酒․爭權斂財之陋習, 西藏佛敎氣象爲之一新, 是亦佛敎改革運動之盛事. (四)日本佛敎 : 於鎌倉時代, 親鸞興起淨土眞宗, 道元開創曹洞宗, 日蓮開創日蓮宗, 此三事可謂日本佛敎最大之改革. 以上三師均曾於比叡山學習舊佛敎敎義, 以爲天台․眞言․三論․法相等宗遠離大衆, 爲免陷於抽象․學問化之佛敎, 故高倡念佛․只管打坐․唱念經題等法門, 作爲庶民信仰之入門, 遂開啓佛敎發展之新紀元.
【불교교기佛敎敎旗】
p2692-下→ 西元一九五二年, 世界佛敎徒友誼會第二次大會在日本擧行, 美籍奧爾高特(Colonel Henry Stell Olcott)根據佛陀成道時聖體放出之六種色光, 設計一面六色旗, 作爲世界佛敎敎旗, 由錫蘭代表提出通過. 六色爲藍․黃․紅․白․橙及前五色之混合色. 其構圖, 縱橫均爲藍․黃․紅․白․橙等色, 此等諸色係象徵全世界各種人種之顔色. 其中, 橫者表示普遍全世界人類之和睦相處, 縱者表示世界之和平, 直至永遠. 又就佛敎立場而言, 敎旗之顔色, 亦象徵佛陀莊嚴法相和聖敎之意義. 藍色象徵佛敎慈悲和平之主旨, 黃色表示中道了義, 卽離於空有․究竟徹底之義, 紅色表示成就福慧․莊嚴吉祥, 白色表示淸淨解脫․法爾如是, 橙色表示佛法之本質乃智慧․堅固而莊嚴的, 五色之混合色表示眞如不二之義. 要言之, 佛敎敎旗有不分種族․國籍, 不分畛域․膚色, 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之含意.
【불교교리佛敎敎理】
p2688-中→ 指佛敎之敎相義理. 敎理, 又作敎義․宗義․宗旨․宗乘. 卽佛陀之敎示或由敎示顯現出來之眞理, 經由理論․客觀性之整理所呈現出之義理敎說. 廣義而言, 包括敎判․敎義二者 ; 狹義而言, 唯指敎義. 就佛敎敎理之發展情形, 約可分爲六部分, 卽 : (一)原始佛敎敎理 : 爲其後大小乘根本敎理之基礎, 卽三法印(或四法印)․十二緣起․四諦, 皆以緣起說 爲依準. 緣起說爲佛陀敎法之代表, 乃佛敎與世界上其他宗敎或古今任何哲學流派區別之根本特徵. 於原始佛敎敎理中, 法印爲緣起說之基礎, 十二緣起․四諦則爲緣起說之一種型態. 四法印指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一切皆苦, 涅槃寂靜, 又除去一切皆苦, 卽成三法印. 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係對現象及諸法之客觀性觀察. 卽就時間上而言, 現象乃經常生滅變化之無常存在(諸行無常) ; 於空間上․理論上而言, 現象界之諸法必與他物相互關連和合, 無一爲孤立獨存者(諸法無我). 如此對現象活動情形, 作法則性之觀察, 卽一般所謂之緣起說. 緣起通常卽以此二命題爲基礎而成立 ; 而反過來說, 通過緣起之觀察, 才能把握諸行之無常性․諸法之無我性. 對現象․諸法之價値觀, 有一切皆苦 ․涅槃寂靜 二法印. 卽於現實之凡夫輪迴界中, 充斥著不滿․苦惱, 而無法獲得絶對之淨福, 故深感一切皆苦 ; 反之, 以脫離輪迴之理想境地爲絶對之淨福者, 稱爲涅槃寂靜 . 此種對現實之苦與其原因理由, 兩者間之關係, 作法則性之觀照, 卽稱爲流轉緣起 ; 而說明理想狀態以及達到之方法者, 稱爲還滅緣起 . 對於苦 在何種因素下發生․存在, 佛陀擧出十二項具體條件(流轉緣起․順觀), 稱爲十二緣起, 更以還滅緣起․逆觀來說明滅此條件卽滅苦. 四諦卽苦․集․滅․道, 其中最初之苦․集二諦係闡述現實之苦惱與産生苦惱之因素, 以及兩者間之關係(流轉緣起) ; 後之滅․道二諦則明示理想涅槃與達成目的之方法, 及兩者間之關係(還滅緣起). 上述四法印․十二緣起․四諦等三大敎理之關係, 如右表所示. 諸行無常(時間性) : 此生故彼生 此滅故彼滅 緣起法 四法印 諸法無我(空間性) : 此有故彼有 此無故彼無 苦 一切皆苦 : 十二緣起之順觀=流轉緣起 集四諦 滅 涅槃寂靜 : 十二緣起之歷官=還滅緣起 道(二)部派佛敎敎理 : 原始佛敎敎理, 於原始經典(阿含經)中竝無組織或統一, 故上述所示一貫性敎理, 係後來的祖師․學者從片段性之敎示中加以綜合而成者. 將原始經典中所載各個敎說加以說明解釋, 分析組織等學術性之硏究, 稱爲阿毘達磨之硏究法. 此硏究法, 至後世逐漸發展, 及至佛敎卽將分裂成諸部派時, 敎理解釋之歧異遂成爲部派分裂原因之一. 從而各部派以獨自之敎理組織與解釋, 製作獨自之敎理書, 卽稱爲根本阿毘達磨 之論書. 初期之論書係原始經典之注解說明, 或敎理之組織整理, 故與經典有密切關係 ; 然至後期論書, 與經典之關係逐漸薄弱, 遂成立經典所無之阿毘達磨獨特學說. 在原始佛敎時代, 所有敎理均係作爲實踐修行基礎之理論, 竝無與實踐無關之論說. 然至部派佛敎之後期論書, 逐漸採用與實踐無關之存在論爲考察事物有․無․假․實之論究法, 已不再側重具有實踐意義之敎理. 此外, 部派佛敎時代, 於諸部派間所主張之種種敎理學說, 每每互相爭論, 各執異說. 成爲爭論之問題者, 例如佛陀論․涅槃論․因果論․心法論等皆是. (三)初期大乘佛敎敎理 : 反對部派佛敎流於形式上之學術性佛敎, 及其以無關於實踐修行之存在論爲重心之傾向, 而提倡佛敎回歸本來之實踐信仰. 於革新主義者之間, 興起新的大乘佛敎. 大乘佛敎相對於部派佛敎之理想人格(卽依四諦․八正道能成就之阿羅漢), 而强調修持六波羅蜜可成就佛道之菩薩, 故不僅認爲部派佛敎乃自利之小乘, 又自認爲自宗乃利他之大乘. 此外, 於修行階段方面, 新立十地之說, 卽菩薩依利他之誓願․發菩提心, 經由十地而成佛. 蓋所謂利他行, 乃是力行布施爲始之六波羅蜜. 大乘比部派更徹底闡明空․無我之敎說. 就理論上而言, 此係由於排斥說一切有部之存在論, 而從佛敎原本之緣起立場强調空(無我)之敎理. 初期大乘佛敎學說之集大成者龍樹, 於其中論 一書中, 徹底地闡述空之理論, 成爲以後大乘佛敎之理論基礎. 空, 就信仰實踐而言, 指空․無我之行 ; 例如布施, 爲三輪體空 之布施. 就此觀點而言, 初期大乘, 無論就理論或實踐方面, 可說頗能回歸佛敎本來之純粹立場. 然初期大乘佛敎經典亦與原始佛敎經典相同, 缺乏敎理之組織․整理. (四)中期大乘佛敎敎理 : 於中期大乘佛敎時期, 初期大乘思想與之同時發展, 而著重於學術․哲學性之硏究. 卽除初期大乘思想外, 另加入中期獨特之新思想, 竝受部派佛敎敎理及外敎哲學思想之影響. 中期大乘之敎理組織, 大體而言, 有下列三種 : 瑜伽唯識說․如來藏佛性說․前二者之綜合說. 瑜伽唯識(瑜伽行派)之敎理要目, 約可分爲唯識․二無我․三性․八識等. (1)唯識, 係由承自原始佛敎緣起說之初期大乘華嚴經中三界虛妄, 但是一心作 之說而開展者. 謂一切生死輪迴之現象以含有善惡意念之識爲原因而起, 故諸法之存立根據唯爲一心之識, 此外無他, 故稱唯識. 唯識爲無常變化, 故相通於無我說. (2)二無我, 指人無我․法無我. 部派佛敎中, 如犢子部主張有人我․法我 ; 另如說一切有部雖否定人我, 然主張法我(法體恒有說). 中期大乘佛敎爲完全否定此等有我說, 遂强調二無我之說, 此係承續初期大乘般若皆空 說而來者. (3)三性說, 卽 : 遍計所執性(分別性)․依他起性(依他性)․圓成實性(眞實性). 於唯識學派中法相宗(有門唯識)․法性宗(空門唯識)之解釋相異. 三性不僅就唯識上之解釋, 亦可論及一切現象之存在. 例如 : 1.依他起性, 指物質․精神之所有現象非孤立獨存, 必依於時間性․空間性之原因理由等諸條件而成立存在 ; 此可視爲相當於原始佛敎緣起法之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2.遍計所執性, 指凡夫執迷三界輪迴之狀態. 可視爲相當於原始佛敎之一切皆苦․四諦中苦集二諦․流轉緣起. 凡夫依無明․渴愛等煩惱執著而行動造業之狀態, 可稱爲遍計所執之相. 3.圓成實性, 相反於遍計所執性, 乃指脫離輪迴爲聖者之理想狀態. 可視爲相當於原始佛敎之涅槃寂靜․四諦中滅道二諦․還滅緣起. 亦卽滅盡煩惱執著, 成就空無所得․空無礙之狀態. 三性皆與緣起相關, 亦皆屬無我 之敎理. 又爲破除對三性之執著而說三無性, 卽相無性(遍計之境爲虛妄無相)․生無性(依他諸法爲緣生假有)․勝義無性(依前者而畢竟空). 此亦繼承初期大乘之般若皆空 說而來者. (4)八識, 指原始佛敎․部派佛敎所說眼識乃至意識之六識, 及始於瑜伽行派所說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 第七識爲煩惱我執之根源. 第八識包含具有認識判斷․思惟等過去經驗餘力之種子, 相當於原始佛敎十二緣起中含有無明․行等之識 ; 又相當於部派佛敎所說具有善惡業餘力之輪迴主體之根本識․有分識․一味蘊․窮生死蘊等. 中期大乘承襲上述說法, 而有更進一步之發展. 蓋中期大乘所謂之八識說, 係以第八阿賴耶識爲中心, 而說明輪迴流轉之運行․如何脫離輪迴到達理想之涅槃, 及如何轉依有漏諸識成爲無漏四智, 用以闡釋流轉緣起․還滅緣起之運作. 如上所述, 瑜伽行派之敎理, 其根本立場乃基於初期大乘之般若皆空 說, 竝受部派佛敎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等上座部系之敎相所影響. 瑜伽行派被稱爲法相宗, 係以其從相 (現象)方面爲中心加以考察存在之故. 與之相對者, 如來藏系及綜合說, 乃從諸法之本性眞如方面考察存在, 故亦稱法性宗. 法性宗之如來藏․佛性說, 係承襲部派佛敎大衆部系之心性本淨 說, 加以改善發揚而成者. 若從中期大乘佛敎與部派佛敎之關係而言, 可知法相宗係受上座部系之影響, 法性宗則受大衆部系思想之影響. 槪言之, 如來藏系之學說, 與其說是考察心變化之現象方面, 不如說乃就悟證成佛之可能性與理想狀態, 來探討永不變之心, 卽如來藏性․佛性. 融合阿賴耶識說(法相)及如來藏說(法性), 卽爲中期大乘佛敎之第三類型綜合說, 以大乘起信論之敎理爲其代表性旨義. 此一綜合說, 於印度似乎不太流傳, 梵語原典中幾乎不存. 大乘起信論於一心之上, 又立心生滅․心眞如, 若配當於三性說, 則一心 相當於有染淨變化可能性之依他起性, 心生滅 相當於依虛妄分別而起之遍計所執性, 心眞如 則相當於離妄分別而淸淨之圓成實性. 中期大乘時代之後半時期亦倡導中觀學說, 如唯識之分爲有相唯識․無相唯識, 中觀學派亦分爲近似唯識說之自立派(梵 Svātantrika), 及指摘對方過誤․論破所有立論之破邪派(梵 Prāsaṅgika), 然卻未形成如瑜伽行派之完備敎理與組織. 於中期大乘佛敎時代, 不僅展開大乘中種種敎理學說, 與此同時者, 小乘部派說一切有部(毘婆沙師)․經量部(經部師)之敎理學說, 自前一時代以來卽極爲興盛. 如說一切有部系出現世親之俱舍論 ; 經量部系則以成實論爲代表論書, 該書受大乘佛敎之影響甚深, 內容主要是從經量部之立場來駁斥說一切有部之敎說. (五)後期大乘佛敎敎理 : 中期大乘佛敎爲對抗當時興盛之外敎哲學思想, 不得不整理與實踐無關之單方面知識․理論性問題. 例如成立作爲認識判斷等知識標準之量, 爲論證自說之眞實․破斥他說, 於佛敎亦盛行硏習因明學, 甚而發展出超越外敎之獨特學說. 然因明學與信仰․實踐無關, 且若就本來之立場而言, 將佛敎敎理哲學化․專門化, 則不免流於空泛․抽象․無關宏旨之傾向, 久之形成敎理發展之危機與墮落. 爲調整此一危機, 與復歸佛敎爲宗敎信仰之本來立場, 乃有代表後期大乘之密敎興起. 密敎之敎理, 一方面受當時流行之象徵主義怛特羅文學所影響, 以平易之象徵意義顯示佛敎深遠之哲學理論, 另一方面又極爲著重信仰實踐. 密敎之理論層面稱爲敎相, 係利用昔有之學說, 以象徵方式說明從發菩提心 至成佛 之修行階段, 使易於達成理想. 成就理想之一般性方法, 爲三密加持 : 身密結印契, 口密誦眞言(陀羅尼), 意密觀佛菩薩及其種子. 其根本敎理, 乃在以菩提心爲因, 以大悲爲根, 以方便爲究竟, 此卽卽事而眞․當相卽道 之說. (六)中國及日本佛敎敎理 : 以上所介紹之印度大小乘佛敎皆曾傳來我國, 於我國成爲毘曇宗․成實宗․地論宗․攝論宗․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俱舍宗․華嚴宗․密敎等宗派之敎理, 而大爲隆盛, 比在印度更有超越性之發展. 後傳入日本, 如日本天台宗․眞言宗․眞宗․日蓮宗等, 皆以日本獨特之敎理展現之. (參閱原始佛敎 4061․部派佛敎 4814)藍黃紅白橙 藍 黃 紅 白 橙
【불교교전佛敎敎典】
p2679-下→ 指記錄佛陀敎法之經典, 及後世學者基於信仰․學理等意念, 對經典或敎法所作之闡示․品評․考證等論著. 惟佛敎中竝無與基督敎之聖經․回敎之可蘭經等相當之單冊聖書, 而係因應於敎史之發展, 逐漸形成部帙龐大․系統複雜之經典群, 卽一般所謂包含經․律․論之大藏經․一切經. 就佛敎發展南北傳兩大主流而言, 系統較統一之敎典集, 係始於錫蘭(斯里蘭卡)而流布於東南亞之南傳巴利語典籍, 今有日譯南傳大藏經八十五卷, 流通於北傳佛敎國家. 北傳漢譯大正藏有三四九三部一三五二○卷, 西藏大藏經之卷帙略少於漢譯經典. 藏經中含有大量後世之注釋書․解說書等, 若以佛敎各宗派乃至各時代之觀點而言, 選錄典籍之標準勢必因人․因時代․因派別而異, 故欲編集一套令所有佛敎徒皆普遍滿意之敎典選集, 極其困難. 今推測佛陀敎團當時所使用之俗語(摩揭陀方言), 與後來南傳之巴利語恐有相當密切之關聯. 又各部派所傳敎典之用語亦不同, 例如說一切有部使用梵語, 大衆部使用混合梵語. 十九世紀以降, 在尼泊爾․中亞․印度․日本等地, 陸續發現不少梵語․混合梵語之敎典寫本或斷片, 然以數量有限, 故就全部佛敎敎典而言, 仍以漢譯․西藏譯藏經爲佛敎․佛學等之主要硏究資料. 其他如中亞古代之印度日爾曼語系, 及土耳其語系之斷片, 亦具有硏究價値. 佛陀爲佛敎敎祖, 與世界其他大宗敎家相同者, 乃本身未曾留存任何親筆之著述. 今日所流傳之佛陀敎法, 皆爲弟子們於佛陀涅槃後, 結集自己日常所聽聞之敎法, 再代代口傳, 彙輯而成. 蓋印度古來卽以口傳方式傳授知識, 對神聖之敎說尤其忌諱書寫成文字. 是知五世紀初, 我國之高僧法顯欲於印度求取梵文原典, 實屬不易之事. 佛陀之敎法大多因應弟子或大衆之問而作答, 亦有隨機對大衆宣講者 ; 然通常是在各種特殊因緣下, 爲特定之人物及特定之問題而說, 竝非原本卽準備爲大衆開示之演講. 聞法者以詩或特殊形式之文句背誦․口傳, 此因古代之印度人擅長於記誦長篇大論之敎說內容. 佛陀入滅後, 弟子大迦葉主持敎典之結集, 由阿難誦出經, 優波離誦出律, 各弟子互相參照後, 獲得參與者之認可卽成爲思想行爲之典範. 當時結集敎典之確切內容不明, 而後世各部派多謂己派之敎典係源自初次之結集. 佛陀入滅後一百年間, 敎團分裂爲二十部派, 繼有小乘․大乘․顯敎․密敎之別. 各派以己派所傳持之敎典爲佛敎正統, 竝否定他派所傳持之典籍, 而同一典籍, 亦每每由於各派不同之傳持而産生相異之內容. 又巴利語藏經爲南方之上座部分別說系所傳承, 在內容與組織上具有一貫性與系統性, 漢譯及西藏譯藏經則爲長期以來諸宗派各家典籍之集大成者, 故趨於龐雜而多樣性. 敎典主要分爲經․律․論等三部分, 約成形於五世紀初. (一)經, 乃佛陀之說法, 亦有弟子之說法, 篇幅長短不一, 文體分爲散文․韻文․散文韻文混合體等多種. 巴利語之經部分爲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等五部. 其前四部與漢譯之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增一阿含等, 內容部分相符, 然非完全相同. 而四阿含亦由四種不同來源之典籍偶然配合而成. 巴利語小部共收十五經, 以小誦爲首. 法句經․經集․自說等, 集錄佛陀之敎說 ; 長老偈․長老尼偈等, 集錄出家僧尼之詩句 ; 本生譚則爲本生故事之經文與注釋混合而成. 三藏之中, 漢譯與西藏譯之經部典籍數量極多, 分爲 : 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密敎部等. 阿含部與巴利語之經部部分一致. 本緣部集錄佛陀之傳記․傳說․本生譚等, 與巴利語之本生相近. 除阿含․本緣部外, 其餘大多爲大乘經, 多與巴利語經典無相關處. 般若部闡說般若之空理, 共有四十二部七七六卷. 其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六百卷, 由唐代玄奘譯出, 爲般若經典之集大成者, 除心經․仁王經外, 諸般若經之內容與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相近. 般若心經有多種譯本, 篇幅極短, 卻有相當重要之地位, 金剛般若經爲禪宗所重, 般若理趣經則爲密敎所重. 法華部之妙法蓮華經爲我國天台宗所依, 在日本則因日蓮之弘傳而信衆普遍. 華嚴部之華嚴經主要敘述佛陀成道時之悟境, 主要譯本有六十卷本․八十卷本․四十卷本等三種, 四十卷本爲前二種譯本入法界品 之別譯. 華嚴部爲我國華嚴宗之根本敎典, 亦爲佛敎文學重要文獻. 寶積部共有六十四部三○二卷, 其中, 大寶積經一二○卷爲集大成者, 由唐代菩提流志譯出. 涅槃部之大般涅槃經, 有四十卷本․三十六卷本兩種, 然與同名之原始經典(卽三卷本大般涅槃經, 屬於阿含部)竝非同本. 涅槃部展開大乘之理念, 我國涅槃宗依此而成立, 惟後爲天台宗融和. 大集部由六十卷之大集經構成. 經集部所收錄之經典, 與大集部․寶積部等性質相同, 屬集成式者, 而三部所收之小經亦皆各有內容相同之個別經單獨流傳. 寶積․大集․經集等三部所收經典, 與淨土宗有關者, 有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 ; 與禪宗有關者, 有楞伽經․維摩經 ; 與法相宗有關者, 有解深密經 ; 描寫女性之崇高理想者, 有勝鬘經 ; 祈求國家繁榮者, 有金光明經. 經部最後部分爲密敎部, 乃密敎之根本經典, 如大日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羯羅經等, 是爲密敎之三大部. 上記漢譯大藏經之部次, 係依大正新修大藏經之排列次第, 西藏譯者內容大體一致. (二)律, 乃規定出家修行者應守之戒律, 及敎團之紀律等, 內容包括佛陀之開敎․敎團之成立及發展等佛敎初期之歷史. 現今所傳之巴利語律典出於上座部分別說系, 漢譯之十誦律出於說一切有部, 四分律出於法上部(法藏部), 五分律出於化地部, 摩訶僧祇律出於大衆部. 又北傳之律部敎典, 除與巴利律典相當者外, 亦有純屬大乘獨有之漢譯典籍. (三)論, 乃將經典所說要義加以整理․解說者. 巴利語與漢譯之論部, 兩者內容有異. 南傳巴利語之論部稱爲阿毘達磨, 由部派佛敎之七種論書構成, 卽 : 法聚․分別․界論․雙論․發趣․人施設․論事等. 漢譯大藏經之論部, 廣收諸種著作, 分爲 : 釋經論部․毘曇部․中觀部․瑜伽部․論集部等. 釋經論部所收者, 如大智度論, 係注釋般若經之論書 ; 十住毘婆沙論, 係注釋華嚴經十地品. 毘曇部, 爲部派佛敎之論書, 與巴利語論部典籍少有共通性, 以發智論爲始, 其餘之集異門足論․法蘊足論․施設足論․識身足論․品類足論․界身足論等, 稱爲六足論. 與六足論竝列之大毘婆沙論二○○卷, 爲說一切有部之代表論書, 由玄奘譯出 ; 其他如世親之俱舍論․衆賢之順正理論等, 亦頗著名. 中觀部收有龍樹所造之中論․十二門論等中觀派之論書, 龍樹卽中觀學派․中觀思想之祖. 瑜伽部收有瑜伽派(唯識派)之論書, 如瑜伽師地論一○○卷, 由彌勒菩薩說出, 無著筆錄, 另有無著之攝大乘論․世親之唯識二十論․三十論等, 及諸論之注釋書. 論集部收錄上記諸部未輯錄之諸派論書, 及因明(論理學)之論著. 此外, 亦收有內容與巴利語藏外經典彌蘭陀問經 相當之那先比丘經. 上記所列擧之經․律․論等典籍, 收於大正藏卷一至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至卷一○○多爲中國․日本各宗派歷代祖師之著述, 包括經疏․律疏․論疏․諸宗․史傳․事彙․外敎․目錄․續經疏․續律疏․續論疏․續諸宗․悉曇․古逸․疑似․圖像等, 廣義而言, 皆可稱爲佛敎敎典. 巴利語敎典, 除上記所述之三藏外, 亦包括五世紀之大論師佛音所作之注釋書. 其他如彌蘭陀問經․大史․島史等藏外典籍, 皆被視爲準敎典. 西藏語譯之大藏經甘珠爾中, 大別爲佛語部․敎理部. 佛語部又稱佛部, 集錄佛陀之敎說, 包含經․律 ; 敎理部包含印度論師之論․注․記述等, 兩部大體與大正藏卷一至卷三十二相一致, 而內容不盡相同, 書目互有出入. 巴利三藏起源極早, 據傳西元前三世紀間, 於阿育王時已傳入錫蘭. 現今一般咸信編集於西元後, 而於五世紀頃成形. 漢譯大藏經始於一世紀頃, 至十一世紀漸趨式微, 著名之翻譯家有鳩摩羅什․眞諦․玄奘․不空․義淨等. 西藏大藏經盛於七世紀至十一世紀, 由印度人與西藏人共同譯出, 其後再行補繕․統一文體等. 梵文原典之硏究, 自十九世紀以來蔚爲學界風氣, 最早係英國學者荷吉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在尼泊爾發現大量梵文原典, 其中之大乘典籍有法華經․金光明經․般若經․楞伽經, 以及華嚴經十地品․入法界品等. 其後, 在中亞地區亦陸續發現大乘典籍, 及說一切有部之律․論等斷片, 今已次第整理出版. 竝有中亞之古和闐語․粟特語等斷片之硏究報告. (參閱大藏經 893)
【불교교제佛敎敎制】
p2683-中→ 敎制一詞含義極廣, 廣義言之, 擧凡有關敎團組織․敎團行事․團體法規․經濟制度․道德準則․戒條儀式等事宜均屬之 ; 狹義而言, 則指僧團制度與敎條儀制中之有成規者, 此亦爲一般所習稱之敎制. 佛敎敎團制度之建立, 其原意乃是要建設理想之模範社會, 以期將人類自生存之欲望與絶望中解脫出來. 而此理想社會之實現, 卽爲佛陀獻身傳道, 組織敎團, 制戒設律, 由此具有組織之修道僧團, 來推動完成解脫生活之理想. 其制戒設律之根本精神, 從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等五大部律之卷一, 均載有設立敎制之十義(稱爲十句義). 如四分律卷一所載 : (一)攝取於僧, 使僧團成爲傳布佛敎․吸收出家成員之單位. (二)令僧歡喜, 每吸收一新成員, 於其個人爲生命新生之慶喜, 於僧團則爲增加團體力量之慶喜. (三)令僧安樂, 僧團之和合互助可令大衆安住身心. (四)未信者信, 俾使缺乏信心及未信者起信. (五)已信增長, 使已信者增長其信心․信仰. (六)難調者調, 此因所吸收成員之品類․習性各異, 故須有適當之準則, 以處置違犯僧團生活者. (七)慚愧者安, 使自知慚愧․覺悟者之修習不受干擾, 得以安住潛修. (八)斷現有漏, 爲證得寂滅涅槃, 故須精進修道以斷除現行煩惱. (九)斷當來有漏, 爲證得無餘涅槃, 故須永斷煩惱, 不再受生死輪迴之苦. (十)令正法久住, 爲使佛陀之敎法長住世間. 由上可知, 十句義之用意, 係基於僧團成員之信心鞏固․安住身心辦道, 以及令正法久住而建立之僧團之組織制度. 蓋佛陀所制定之戒律, 皆著重於個人生活上之自我約束, 屬個人淨化身心所應嚴守之法則, 若從整體之敎團敎制而言, 根本佛敎之敎團組織與統制, 則具有幾項基本特徵 : (一)反對階級, 提倡人我平等制度 : 印度傳統之婆羅門敎向來重視階級劃分, 將人類分爲貴․賤․優․劣之別, 卽所謂之婆羅門․刹帝利․吠舍․首陀羅等四階級. 而在佛陀所設立之敎團中, 乃反對社會階級之劃分, 完全以人格之尊重而組成, 故凡進入僧團之每一成員皆須捨棄過去之階級․財富․名譽․地位, 僅有內修果證的階段境界之差別, 而無外在身分階級之劃分, 以長幼有序․互敬互愛爲僧團秩序之基礎. (二)中心領導分層敎育制度 : 佛陀住世時, 以佛陀所制定之戒律及所說之敎法爲領導中心, 次由有德比丘負起敎授比丘․比丘尼之責任, 竝於每一僧伽藍推選出長老敎授師, 負責照顧住處僧伽, 且隨時呈報佛陀有關住處僧侶們所發生之情事. (三)托鉢行乞․和合共住制度 : 佛陀初成道度化五比丘時, 卽訂下四依住, 卽 : (1)依乞食, (2)依糞掃衣, (3)依樹下住, (4)依陳棄藥等四項理想生活之基本原則, 竝別立八不淨物, 誡告比丘不得持受田宅園林․種植․儲積穀物․蓄養奴僕․蓄養禽獸․蓄錢寶貴物․蓄毯褥釜鑊․蓄象金飾床等八種障道之不淨物. 其後, 由於僧團之不斷擴展․雨季之困擾, 及慈悲垂顧信衆之故, 時或受衣․受請, 或進而受施田園․房舍等, 遂使僧團生活形式有所改變. 由是, 無論雨季之結夏安居, 或平時之和合共處, 皆形成生活上之共住制度. 在共住規制上, 僧侶除個人使用之衣鉢等物外, 其他物品․用具․床具, 乃至房舍․園林等, 均屬僧團共有, 不得佔爲私有. 對僧團器物之維護, 則有工作上之分配 ; 於每一住處僧團中, 推選一位有德之長老, 領導僧侶之生活作息, 及擔任平時之敎誡, 竝轉達佛陀僧事之發生. 然此等生活型態之演變, 對整體僧團而言, 仍維繫於托鉢制度之原則. (四)集合布薩說戒制度 : 此爲佛陀採行印度當時之外道沙門或婆羅門於每月八日․十四(十五)日共集一處和合布薩說戒之制度, 期使散布於各處之僧侶能定期集會, 以達互磋互勉之修道生活. 此種定於新月․滿月之和合布薩, 源於印度傳統之家庭祭禮新滿月祭, 原係藉祭禮與天神溝通, 以祈求家內繁榮之定期祭典. 而一般修道沙門卽藉此普遍於一般家庭之重要時日, 定爲僧團和合集會之日. (五)僧伽羯磨會議制度 : 羯磨制度乃僧侶僧事共決 之最高行政中心, 主要目的係增進僧伽之和合. 於每月十五日定期開會行羯磨, 凡有平日違犯戒律者, 卽於此時針對其所犯之情事加以審議․判決․處置. 依羯磨之類別, 可分兩種 : (1)諍事羯磨, (2)非諍事羯磨. 諍事, 係指僧侶間發生諍論之事, 及發生破壞僧伽和合之情事. 凡此, 皆屬是非問題之裁判案件. 非諍事, 係關於僧侶之日常生活, 及一般行事是否合法之處理指導, 或新僧侶加入團體之裁決許可等種種生活上之議決案件. 依羯磨之性質, 亦可分爲兩種 : (1)治罪羯磨, (2)成善羯磨. 治罪羯磨有苦切羯磨․依止羯磨․驅出羯磨․下意羯磨․擯羯磨等苦惱羯磨. 成善羯磨有受戒羯磨․布薩羯磨․自恣羯磨․出罪羯磨․布草羯磨等成善法之羯磨. 僧團之羯磨法可促進僧團社會組織之嚴密化, 竝能統攝僧侶彼此之和合互益, 而令僧團成爲共同遵守規律․推動愛語․利行․布施․同事之理想道德社會. (六)僧伽與信衆不共住制度 : 敎團之成員分爲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等出家五衆, 和優婆塞․優婆夷等在家二衆. 在家信衆完全立於護持僧團․供養僧侶各種生活資具之立場, 僧侶對信衆則負有開示佛法之責任. 信衆不住於僧伽藍內, 亦不必遵守僧侶之生活規制, 若信衆有對僧侶辱冒不敬之行爲, 僧侶一律採取寬容原諒態度, 不得與信衆有諍. 迨至佛敎傳至中國, 三衣一鉢, 遊行乞食, 樹下一宿 之敎制, 於我國國情․民俗均未能相應. 中國人重視農耕, 無法容許乞化生活之存在, 而嚴寒之氣候更不適於四處遊化․路邊一宿之生活, 故佛敎在中國逐漸形成定居式之僧團制, 竝爲使佛敎能適存於我國, 遂有叢林制與僧官制之産生. 從佛敎傳入中國至東晉初, 當時之出家人僅依循經西域傳譯來之部分經律, 過著離開家庭․完全禁慾之出家人生活, 竝無一套完整之制度可循, 而我國最早制定僧團生活規範者, 首推東晉之道安. 據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傳所載, 在道安領導下之僧團, 制定之僧尼軌範大槪可分作三項 : (一)行香․定座․上經․上講之法. (二)常日六時行道․飮食唱食法. (三)布薩․差使․悔過去. 然此一軌範, 僅屬我國僧制之雛型, 仍不足顯現出中國佛敎叢林制度之特色. 直至唐代馬祖道一確立叢林制度, 及其弟子百丈懷海制訂淸規後, 中國之叢林寺院制度才逐漸形成具體完備之規制. 懷海受馬祖道一印可後, 於江西百丈山大智壽聖禪寺擧揚禪風, 又糅合大小乘律, 制定禪門儀規, 後世稱爲百丈古淸規, 可謂懷海禪師對中國佛敎最大之貢獻. 然百丈古淸規之原本於唐宋之間卽散佚不存, 雖有元代之東陽德輝奉敕重編敕修百丈淸規, 惟規約內容已不復原本之面貌. 後世欲窺知古淸規之體制大要者, 則必賴於宋代官吏楊億之古淸規序 及宋代僧宗賾所編禪苑淸規 之記載. 自古淸規序中, 可了解古淸規之創立旨意․古淸規中作爲僧團管理基礎之長老制度觀念與組織․注重勞動生産之農禪生活, 乃至僧侶服制自印度式改爲中國化之唐朝衣冠等. 禪苑淸規爲繼百丈之古淸規後, 最能明顯看出百丈淸規組織發展之著作, 亦爲我國現存各類淸規著作中最古者, 該書又稱崇寧淸規, 於書中之卷八, 在人事制度上, 對叢林執事之名稱已有明顯稱呼. 淸規文云(卍續一一一․四五九下) : 叢林之設, 要之本爲衆僧, 是以開示衆僧, 故有長老 ; 表儀衆僧, 故有首座 ; 荷負衆僧, 故有監院 ; 調和衆僧, 故有維那 ; 供養衆僧, 故有典座 ; 爲衆僧作務, 故有直歲 ; 爲衆僧出納, 故有庫頭 ; 爲衆僧主典翰墨, 故有書狀 ; 爲衆僧守護聖敎, 故有藏主 ; 爲衆僧迎待檀越, 故有知客 ; 爲衆僧召請, 故有侍者 ; 爲衆僧看守衣鉢, 故有寮主 ; 爲衆僧供侍湯藥, 故有堂主 ; 爲衆僧洗濯, 故有浴主․水頭 ; 爲衆僧禦寒, 故有炭頭․爐頭 ; 爲衆僧乞丐, 故有街坊化主 ; 爲衆僧執勞, 故有園頭․磨頭․莊主 ; 爲衆僧滌除, 故有淨頭 ; 爲衆僧給侍, 故有淨人. 又中國叢林之制度, 代代相承, 大抵皆以百丈淸規爲張本, 而在後世寺院之發展上, 除以人事執位之安排爲寺院之基本組織外, 又有傳法上之別異叢林制. 如叢林分有子孫叢林 和十方叢林 兩種, 十方叢林又依住持繼承制度之不同, 而有選賢叢林制 和傳法叢林制 之別. 故若就僧團生活在中國之型態而言, 可謂寺院不僅成爲僧團之固定生活住所, 另一方面寺院在住持之領導下, 全寺採取分工合作之方式, 人人各司其職, 彼此照顧, 在兩序之人事組織下, 執務有文有武, 有內務有外務, 有執綱紀有執衆勞, 有任敎育有任幕僚, 領執者完全立於爲衆僧服務之立場, 來共同維護僧團之和合共住. 關於僧官制度, 於印度僧團中原有執掌敲鳴犍稚, 監督進食等事之上座, 稱爲維那, 此外別無職官之稱. 至佛法東傳後, 佛敎旣受當權者之保護, 然亦被置於歷代執政者之管制下. 姚秦弘始年間, 姚興以僧략僧正, 同時代之北魏亦以法果爲沙門統, 太和十七年(493)更制定四十七條僧制, 此卽僧官制度之濫觴. 其後歷代所設僧官之職雖各有增減異同, 然大抵以沙汰僧衆․試經得度․禁止私設寺院․編製僧籍等政策, 爲匡正僧衆紀律或壓抑僧團勢力之措施. 上記叢林制與僧官制, 爲我國佛敎之兩大敎制, 一爲一寺一院各自之組織, 一爲全國性之佛敎組織. 然此全國性之佛敎組織係於執政者之管制下所組成, 而非由僧侶自行組織統制. 自淸末民國以來, 僧團在臺灣之發展, 除承襲中國內陸之叢林淸規制外, 在僧團之統制上漸形成二個層面 : 一爲統攝全臺僧團之中心行政機構中國佛敎會, 二爲各自獨立發展之寺庵僧團. 在僧團之活動型態上, 亦分爲二種 : 一爲側重靜修之保守派, 二爲側重社會弘法之革新派. 尤以革新派在僧團制度之運作上更具突破性, 其制度之革新與佛敎理想之落實, 更爲復興佛敎之帶動者, 而爲現今臺灣各地之僧團所效仿. 以臺灣佛敎之發展而言, 大致可分爲三時期 : (一)爲佛敎傳入之初期, 此階段屬保守期, 參雜民間信仰與儒家思想. (二)爲日據時期, 爲臺灣佛敎全盤日化之時期. (三)光復以後, 爲臺灣佛敎之復興期, 此階段之一大特色爲 : 內陸高僧大德來臺弘法․傳入叢林制度, 竝對佛敎進行改革. 明淸時代臺灣佛敎之信仰, 大多由閩籍地方信士播遷來臺, 在實踐上較注重個人之修持, 罕見其他僧團之活動. 至馬關條約之後, 日人據臺, 臺灣佛敎受日本推行皇民化運動之影響, 於民國十年(1921), 由負責調査臺灣宗敎信仰之丸井圭次郞, 集合基隆月眉山靈泉禪寺善慧․臺北觀音山凌雲禪寺本圓等人, 討論全臺佛敎敎友之團結事宜, 於民國十一年四月四日, 正式成立名爲南瀛佛敎會 之全臺性組織. 在皇民化運動及南瀛佛敎會之管制下, 使臺灣佛敎寺院之設備․僧侶服飾, 及一切儀式․法式等, 均呈現日本化. 迨至民國三十四年臺灣光復後, 佛敎始漸革除其日本色彩, 民國三十六年南瀛佛敎會亦更名爲臺灣省佛敎分會, 納入中國佛敎會之下, 竝於當年訂立傳戒規則․僧尼剃度規則․寺庵住持規則等有關僧伽之制度, 以作爲對臺灣僧團之整頓規範. 未久由於大陸淪陷, 內陸僧侶相繼來臺, 竝將內陸之佛敎戒律生活傳播至臺灣, 使本省各地寺院均受其影響. 民國四十一年中國佛敎總會改選, 正式成立全省十九縣市支會, 重建中國佛敎僧侶制度與戒法. 是年, 卽由白聖法師於臺南縣白河鎭關仔嶺大仙寺傳授第一次傳戒大會, 當時接受出家戒法之弟子卽有五百人以上, 此一以戒法重建僧侶制度之措施, 可謂係當代臺灣佛敎正式重建之一大關鍵. 歷來中國寺院制度, 皆以百丈淸規作爲僧團共住共修之規範 ; 而今日佛敎之發展, 若欲因應時代性之需要․積極之社會弘化理想, 則勢必亟將佛敎敎制與僧團之領導更進一步加以組織化․生活化․實用化與大衆化, 而以實踐理想之人間社會爲建設目標. (參閱禪林職位 6466․叢林 6553)
【불교대계佛敎大系】
p2670-下→ 凡六十四冊. 日本佛敎大系刊行會刊行. 自大正六年(1917)十二月始, 至昭和十三年(1938)止, 歷二十餘年始刊行完畢. 係集有關佛敎主要論疏之本文及代表性注釋之大成者. 內容包含俱舍論․七十五法․略述法相義․成唯識論․三論大義鈔․三論玄義․華嚴法界義鏡․金獅子章․大乘起信論․華嚴五敎章․淨土三部經․選擇本願念佛集․敎行信證․四帖疏․法華玄義․天台四敎儀․摩訶止觀․觀心本尊鈔․大日經疏․開目鈔․正法眼藏等之本文及其注釋, 共約一三○部.
【불교대사휘佛敎大辭彙】
p2671-下→ 凡七冊. 日本龍谷大學編. 係爲紀念淨土眞宗宗祖親鸞六百五十周年忌日而編纂者. 眞宗本派本願寺之佛敎大學(今龍谷大學), 於明治四十一年(1908)著手編纂, 至大正三年(1914)發刊(凡三卷), 昭和十年(1935)再刊. 其內容搜羅詳備, 除眞宗之有關項目外, 廣泛記述各宗敎義制度之內容․變遷, 及佛․菩薩․鬼神等之器具與伎樂․動植物․人名․寺廟等. 共收辭目二萬三千項․圖片一千五百餘幀. 昭和四十七年加項目索引一卷復刊之.
【불교대학佛敎大學】
p2670-下→ 民國以來, 倡導新式敎育之佛學院日增, 其中較著名者有支那內學院․閩南佛學院․武昌佛學院等, 惟此等佛學院竝非相當於大學學制, 而多係普通中學程度. 以大學爲名者, 僅有杭州華嚴大學․揚州長生寺華嚴大學院等. 政府遷臺後, 佛學院亦紛紛建立, 相當於大學學制者, 有佛光山中國佛敎硏究院, 設有硏究部和專修部. 此外, 中國文化大學設有佛敎文化硏究所․佛學硏究所․印度文化硏究所, 均爲專門硏究佛學之機構. 然迄今爲止(1987), 尙未有政府允許立案之正式佛敎大學, 惟多年來, 中國佛敎會․佛光山, 及社會上一般有力之信衆早已多次呈請籌設私立佛敎大學, 蘊釀時機一旦成熟, 我國第一所正式佛敎大學之成立, 應可指日而待. 日本方面, 自大正(1912~1925)年間以來, 各宗派紛紛創立綜合或專科大學, 如眞宗本願寺派之龍谷大學․大谷派之大谷大學․日蓮宗之立正大學․眞言宗之高野山大學․曹洞宗之駒澤大學․淨土宗之佛敎大學, 及天台․眞言宗豐山派等聯合創辦之大正大學, 此外另有種智院等十餘所大學, 而一般公私立大學亦大多設有佛學課程. 於歐美, 如宣化法師於美國加州萬佛城創辦之法界大學․越南天恩法師創立之東方大學等, 皆爲十餘年來促進歐美佛敎發展之重鎭. 於一般著名大學, 如美國柏克萊․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威斯康辛․法國巴黎大學․加拿大曼尼托巴․多倫多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 亦皆設有佛學科系, 或長期之佛學講座. 此外, 如印度之梵文大學․那爛陀大學․維濕瓦巴拉迪大學(Viśva Bharati)․韓國之東國大學․泰國之皇冕佛敎大學․朱拉隆功佛敎大學, 及高棉在淪亡以前之佛敎大學(Preah SihanuRaja)․佛敎硏究院(Buddhist Institute)等, 均爲推動當代佛學硏究․培養僧伽人才之重要學府.
【불교도상학佛敎圖像學】
p2701-中→ 佛敎諸尊像之形態竝非依據製作者之自由意志, 而係以一定之規則爲基準而造成. 此一規則之基本卽是經典與儀軌. 所謂儀軌, 卽密敎經典所說之念誦佛菩薩與天部等之供養儀式與軌則 ; 將此類儀式與軌則以圖示解說之, 通稱爲儀軌. 儀軌最初盛行於印度․中國, 直至日僧最澄․空海․常曉․圓行․圓仁․惠運․圓珍․宗叡等所謂入唐八大家 之留學僧始將儀軌傳入日本. 其後, 由安然集其大成, 成立諸阿闍梨眞言密敎部類總錄(八家祕錄), 共計二十部一七五五卷. 於日本密敎, 儀軌之整理極爲發達․繁雜. 由平安末期至鎌倉時代, 成立諸種儀軌, 此等儀軌詳載佛像諸尊之形像․色彩․種子․持物․供養法等, 凡欲雕塑諸尊佛像時, 均須一一依照儀軌所示. 諸儀軌之分類方法有多種, 或分灌頂部․胎藏界部等, 總爲二十部 ; 或分七部․九部 ; 或依修法之事․形像之事等而順次分類. 以下參照此等分類, 大別佛敎諸尊像爲如來․觀音․菩薩․明王․天部等五大部. (一)如來部 : 如來諸尊皆以釋迦如來之形像爲基本, 故採出家形態, 身著法衣, 而無瓔珞等嚴身之具. 著法衣之樣式, 有通肩及偏袒右肩之區別. 髮形爲螺髮, 頭頂高出之部分爲肉髻, 額有象徵智慧之白毫(白色旋毛). 各如來之區分主要依手之印相, 印相係如來內在之覺悟表現於外之形式. (1)釋迦如來(梵 Āakya-muni-tathāgata), 爲究竟眞理之體現者, 爲歷史上之佛陀, 爲佛敎之敎主, 故具有超越之性格. 釋迦如來像有八種, 卽 : 誕生像․樹下思惟像․苦行像․出山像․降魔成道像․說法像․涅槃像․金棺出現像. 伴隨脅侍之釋迦三尊, 原則上左方爲文殊菩薩, 右方爲普賢菩薩. 於禪․律系統中亦有配以迦葉․阿難, 或觀自在․金剛藏等. 法華經見寶塔品亦載有與多寶如來竝坐之情況. (2)藥師如來(梵 Bhaiṣajyaguru-vaiḍūryaprabhā-rāja-tathāgata), 爲東方琉璃光世界之敎主. 古來皆作施無畏․與願印之通佛相, 與釋迦如來無異, 唯依銘文以分別. 後於其左手上持藥壺, 亦有持鐵鉢․錫杖或琉璃珠者. 伴隨脅侍之藥師三尊, 左方爲日光菩薩, 右方爲月光菩薩, 皆立像, 另有十二神將之眷屬. 於密敎二部曼荼羅竝未列出藥師如來, 故另有與東方阿閦如來同體之說. (3)阿彌陀如來(梵 Amitāyus-amitādha-tathāgata), 意譯無量壽如來․無量光如來), 淨土三部經及無數大乘經典中屢次論及此尊, 乃佛敎淨土信仰之最主要信仰對象, 於我國, 常與長生不老之信仰相結合而廣被接受. 其印相大致有三種 : 說法印相․定印相․來迎印相. 就觀無量壽經所載九品往生, 而有九種來迎之造型. 阿彌陀如來三尊之情形, 左方爲觀世音菩薩, 右方爲大勢至菩薩. 另基於觀無量壽經之記載, 而有淨土曼荼羅․觀經曼荼羅等極樂淨土變相圖之繪製. 此外, 善導之往生禮贊以十往生阿彌陀佛國經爲本據, 而擧出二十五菩薩隨從彌陀來迎往生者之說, 然此等二十五菩薩之名竝未見於觀無量壽經. (4)毘盧遮那如來(梵 Vairocana-tathāgata), 又稱盧舍那佛, 爲太陽神之神格佛格化. 毘盧遮那之梵名 Vairocana 卽光明遍照 之意, 蓋此尊係以釋迦如來爲假像, 其本身乃遍滿全宇宙者, 故稱爲毘盧遮那如來. 其印相爲於千葉蓮花臺座上結跏趺坐, 左手置於膝上, 右手向前, 顯示說法印之姿. 日本唐招提寺金堂毘盧遮那佛, 卽爲此一造型. (5)大日如來(梵 Mahāvairocana-tathāgata), 又稱摩訶毘盧遮那如來. 乃由毘盧遮那如來開展出來, 爲密敎內部至上之佛格. 於如來部諸尊中, 此尊爲唯一之菩薩形像者. 其印相, 於密敎金剛界爲智拳印, 於胎藏界爲法界定印. 於金胎二曼荼羅, 皆以大日如來爲中心, 配置象徵大日智德之四如來, 五佛一組, 稱五智如來. (二)觀音部 : 觀音諸像中有六觀音․七觀音․三十三觀音等變化身. 以六觀音而言, 通常係指 : (1)聖觀音(梵 Āryāvalokiteśvara), 於圖像學上, 爲區別各種變化觀音, 而特稱本然之觀音時, 冠以聖 字以表示之. 其造像之表現極爲自由, 竝無特定規定. (2)十一面觀音(梵 Ekādaśa-mukha Āvalokiteśvara), 變化觀音之一, 具有十一面. 一般以正面之三面爲慈悲相, 左三面爲瞋怒相, 右三面爲狗牙上出相, 後一面爲大笑相, 頂上爲阿彌陀佛化佛之一面. (3)不空羂索觀音(梵 Amoghapāśa Āvalokiteśvara), 隨菩提流支所譯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 之流布, 其造像爲數不少. 羂索, 爲捕鳥之網, 象徵投於大千世界以救度一切衆生之義 ; 以其心願不空之故, 稱爲不空. 形6 大多爲一面三目八臂. (4)千手觀音(梵 Sahasra-bhuja Āryāvalokiteśvara), 具有千手․千眼以救度衆生, 於我國最早係以大悲觀音 之名而深受信奉. 千手乃象徵此菩薩之救度範圍․方法之廣大無量. 大部分之造像, 非實際刻有千手, 而以中央二手合掌, 左右各有二十手, 竝以每一手救度二十五有界衆生, 故總爲千手 ; 又每一手各有一眼, 故爲千眼. 千手觀音, 伴隨有婆藪仙人․風神․雷神及其他二十八部衆. (5)馬頭觀音(梵 Hayagrīva), 一般各於三面之頂上戴著馬頭, 爲忿怒形相. 於各種觀音變化身中, 此尊較具明王之性格, 故又被列於八大明王中. 此尊之性格, 頗受印度敘事詩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所載毘濕奴神之故事所影響. 又此觀音因大悲, 故不住涅槃, 而住於無明諸境界中以斷盡諸惡趣. 其形像有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多種. (6)如意輪觀音(梵 Cintāmaṇicakra Āvalokiteśvara), 乃住於如意寶珠三昧而轉法輪, 以拔六道衆生苦之菩薩. 其形像多爲六臂, 各臂或作思惟狀, 或持如意寶․持念珠․按光明山․持蓮․持輪等. 亦有以准胝觀音代替不空羂索而爲六觀音, 或於原先之六觀音另加准胝而爲七觀音. 上擧之外, 密敎胎藏界曼荼羅蓮華部院中亦列有甚多觀音, 持修法之觀音有三尊 : (1)披葉衣觀音(梵 Palāśāmbarī), 有二臂及四臂二種, 二臂之造型多以左手執羂索, 右手執開敷蓮花. (2)白衣觀音(梵 Pāṇḍura-vāsinī), 其頭部披白衣之造型, 原非經典所載, 而係唐代以後所成立者. 通常有二種, 或爲列於蓮華部院之一尊 ; 或爲阿彌陀如來之眷屬, 爲諸觀音之母. 其形像有一面二臂․三面六臂. 多爲育兒․求子者之祈願對象. (3)多羅觀音(梵 Tārā), 由觀自在菩薩眼中放大光明而生者, 爲二臂之像. 持成就法之觀音有四尊 : (1)靑頸觀音(梵 Nīlakaṇṭhī), 乃基於濕婆神之古傳說而來, 念此尊可解脫一切之怖畏․厄難, 有四臂像․二臂像等形像. (2)阿摩齒來觀音(梵 Abhetrī), 又稱無畏觀自在. 源於觀自在菩薩阿摩齒來法 之記載. 其形像爲三目四臂, 坐白獅子. (3)水月觀音, 形像爲見水中月之姿態. (4)香王觀音. 後世民間信仰, 應三十三化身之思想, 而産生三十三觀音, 其中之楊柳觀音, 右手執楊柳枝, 能消除病難 ; 水月觀音, 於敦煌出土之古畫中可發現此觀音 ; 魚籃觀音, 爲手持魚籃, 或乘於魚背之姿態 ; 馬郞婦觀音, 其由來常與魚籃觀音相混合. (三)菩薩部 : (1)彌勒菩薩(梵 Maitreya-bodhisattva), 現於兜率天敎化衆生, 釋尊入滅後, 再下生成佛, 於娑婆世界度化衆生之菩薩. 多作思惟․半跏趺坐之姿. (2)文殊菩薩(梵 Mañjuśrī), 與普賢共爲釋迦三尊之脅侍, 一般以文殊乘獅子, 普賢乘白象. 文殊爲智慧第一, 如童子般淸純無執著, 故爲童子造型. 山西省五臺山淸涼寺爲文殊之聖地. 日本平安時代, 有志於巡禮五臺山者不少, 於此影響下, 遂有所謂渡海文殊像 . 其眷屬有善財童子․優塡王․佛陀波利三藏․最勝老人. 持物一般爲劍․經卷. 文殊亦有依髻(或頭上文字)之數目, 而稱一髻(一字)文殊․五髻(五字)文殊․六髻(六字)文殊․八髻(八字)文殊等稱. (3)普賢菩薩(梵 Samantabhadra), 依法華經普賢菩薩勸發品所載, 多以法華經之護持者而現像. 於法華經中爲女人成佛之證人, 故被描繪成如女人之優美姿態. 眷屬有十羅刹女. 於密敎, 和金剛薩埵合一, 示現爲普賢金剛薩埵. 或乘三頭六牙之象, 特稱普賢延命菩薩, 爲祈求息災延命修法之本尊. (4)虛空藏菩薩(梵 Ākāśagarbha), 藏有廣大無邊之德, 猶如虛空. 形像有多種, 一般爲坐蓮臺․左手執蓮花. 於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有五大虛空藏 之說, 此五尊乃開虛空藏所具之五智而成之五尊. (5)地藏菩薩(梵 Kṣitigarbha), 爲釋尊入滅後, 彌勒出現前, 其間無佛時期, 出現於五濁惡世․救度六道衆生之菩薩. 於我國․日本廣被信仰. 一般造像爲聲聞形, 手持寶珠․錫杖. (6)大勢至菩薩(梵 Mahāsthāmaprāpta), 爲極樂淨土之補處菩薩, 阿彌陀佛之脅侍. 標幟爲冠中有寶甁. (7)日光(梵 Sūryaprabha)․月光(梵 Candraprabha)二菩薩, 爲藥師佛之脅侍, 形像無定形. 手持日․月, 或蓮花莖上載日․月輪. (8)藥王菩薩(梵 Bhaiṣajya-rāja)․藥上菩薩(梵 Bhaiṣajya-samudgata), 爲釋迦如來之脅侍, 然此一造型古來極少. 於密敎, 爲菩薩形, 右手執藥草, 左手爲拳形. 如爲藥師八大菩薩之一, 則藥王執藥草與藥壺, 藥上僅持藥壺. (四)明王部 : (1)不動明王(梵 Acalanātha), 爲大日如來之使者, 守護眞言行者. 形像依善無畏譯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 之說, 持物爲慧刀․羂索, 髮垂於左肩, 現威怒相, 身負猛火, 坐於磐石上, 額有水波相. 眷屬爲八大童子. (2)降三世明王(梵 Trailokyavijaya), 爲五大明王中東方之尊, 以降伏貪瞋癡等三世一切之障難而被信仰. 足下踩踏大自在天及濕婆神之妃烏摩(梵 Umā), 一般有八臂․二臂․四臂等形像. (3)軍荼利明王(梵 Kuṇḍalī), 爲五大明王中南方之尊. 呈現四面四臂或一面八臂之形像, 手足捲附甚多蛇, 蛇表示我癡․我見․我慢․我愛. (4)大威德明王(梵 Yamāntaka), 又稱降閻摩尊. 於五大明王中配置於西方. 以髑髏爲瓔珞, 跨乘水牛, 爲六面六臂之像. (5)金剛夜叉明王(梵 Vajrayakṣa), 於五大明王中配置於北方. 爲三面六臂之像, 中心面爲五眼. (6)烏樞沙摩明王(梵 Ucchuṣṇa), 又稱受觸金剛․不淨忿怒․不壞金剛. 表示燒盡世間一切染汚及邪惡之尊. (7)愛染明王(梵 Rāgarāja), 具有改變愛欲貪染爲淸淨菩提作用之明王. 形像爲背有日輪, 手持弓․矢, 頭戴獅子冠, 坐於寶甁上. (8)馬頭明王, 卽馬頭觀音. (9)孔雀明王(梵 Mahāmayūrīvidyā-rājñī), 爲孔雀之神格化. 表示滅除一切毒害․怖畏․苦惱․災厄而得安樂. 其形像, 據不空所譯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載, 係於白蓮花上結跏趺坐之慈悲相, 具有四臂, 各持蓮花․俱緣果․吉祥果․孔雀尾. (五)天部諸尊 : (1)天(梵 Deva), 係將印度古代神話之諸天佛敎化, 成爲守護佛法者. 主要有 : 1.梵天(梵 Brahmā), 爲色界四禪天之第一天, 一般形像多著中國式禮服, 爲二臂之像. 2.帝釋天(梵 Indra), 爲欲界六天中第二天忉利天之主神, 守護釋尊甚力. 其造型有多種, 較常見者爲持寶蓋柄或執金剛杵之形像. 3.執金剛神(梵 Vajra-dhara), 象徵帝釋天發揮威力之一面, 通常有二尊分立於寺門之左右, 乃一體之二分. 4.四天王, 自古卽爲佛敎之守護神, 於印度爲貴人之形態, 由中亞傳入中國後卽變成武人像. 於日本, 則立於須彌壇或密敎修法壇之四方. 5.兜跋毘沙門天, 傳說化現於西域兜跋國. 左手執寶塔, 右手執戟․寶棒. 身著鎧甲, 頭戴三面寶冠, 爲守護王城而置於城門. 6.吉祥天(梵 Mahāśrī), 爲印度古神話中吉祥天(梵 Lakṣmī)之佛敎化, 其形像模擬唐代貴婦人, 右手結施無畏印或與願印, 左手執如意寶珠. 7.辯才天(梵 Sarasvatī), 古爲八臂, 後爲二臂, 手執琵琶, 或爲八臂蛇頭人身之造型. 8.伎藝天女, 又稱大自在天女, 其形像, 身著天衣, 左手捧一天花, 右手執裙. 9.焰摩天(梵 Yama), 又稱閻摩王, 二臂, 手持人頭幢, 乘牛. 10.水天(梵 Varuṇa), 左手執龍索, 右手執劍, 乘於龜背. 11.摩醯首羅天(梵 Maheśvara), 又稱大自在天, 乃濕婆神之佛敎化, 有二臂․四臂․十八臂等造型, 乘牛. 12.摩利支天(梵 Marīci), 爲陽炎之神格化, 有二臂․三面六臂․三面八臂等造型. 13.大黑天(梵 Mahākāla), 形像有二臂․六臂․八臂, 背負象皮, 呈兇暴相 ; 於印度․我國司寺院之守護․豐饒等職, 後轉司財福. 14.聖天(梵 Nandikeśvara), 又稱大聖歡喜天. 原爲誘惑佛道修行者之邪惡天神, 後成爲排除魔障力量之象徵. 其形像爲人身象頭之二天抱擁像. 15.韋馱天(梵 Skanda), 於禪宗寺院多安置於廚房. 身著甲冑, 兩手合掌, 手上橫置寶劍. 16.深沙大將, 二臂, 胸著髑髏瓔珞, 腹部爲小兒臉 ; 爲般若經之守護神, 常與般若十六善神竝列於佛敎圖像中. (2)龍王(梵Nāga), 乃被認爲住於水中, 而有呼雨魔力之神格化動物. 其造型, 人身蛇尾, 頭上冠有三至九個龍頭, 呈瞋恚忿怒相. (3)夜叉(梵 Yakṣa), 於印度古神話中爲吃人之鬼, 於佛敎則爲佛法之守護神, 藥師十二神將․大般若十六善神皆由夜叉演變而來者, 後世大都以武裝的天部之造型表現之. (4)乾闥婆(梵 Gandharva), 武裝天部造型, 頭戴獅冠, 手持三叉戟 ; 亦有呈菩薩形者, 頭戴八角冠, 左手持簫笛, 右手持寶劍, 具有大威力. (5)阿修羅(梵 Asura), 多爲三面六臂, 據攝無礙經載, 呈靑黑色․忿怒之裸形像, 具有六臂兩足, 六手之中, 有二手結合掌印, 其餘四手各持火頗胝․刀杖․水頗胝․持鎰印. (6)迦樓羅(梵 Garuḍa), 爲佛典常記載之金翅鳥, 常呑食龍. 形像有二臂․四臂, 人身鳥頭. (7)緊那羅(梵 Kimnara), 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有二尊, 一奏橫鼓, 一奏豎鼓 ; 亦有呈現衆鹿馬頭面人身․裸形․持笛之像. (8)摩d睺羅伽(梵 Mahoraga), 爲蛇之神格化. 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中, 共描繪三尊, 一爲二手作拳, 置於胸前, 呈舞蹈之狀 ; 一爲吹橫笛 ; 一爲頭戴蛇冠而歌之形態.
【불교도서관佛敎圖書館】
p2700-上→ 根據文獻之記錄及遺蹟之考證, 可知早期印度佛敎寺院中, 如那爛陀寺(梵 Nālanda)等, 竝無書庫之設施. 五世紀時, 佛音(梵 Buddhaghoṣa)曾於錫蘭大寺(梵 Mahā-Vihāra, 巴同)注釋該寺所傳之三藏. 至十三世紀, 伊斯蘭敎徒侵入印度, 大擧破壞超戒寺(梵 Vikramaśilā)等之藏書. 此外, 據隋代闍那崛多之記載, 西域斫句迦王宮寺藏有豐富之大乘經籍. 於我國, 自南北朝開始卽有經藏 之造立. 經藏, 卽收藏一切佛敎典籍之書庫, 又稱經樓․經庫․經堂․經閣․法寶殿․轉輪藏․毘盧殿等. 一般寺院中, 收藏佛典之方式通常有兩種, 一種爲輪藏, 卽於經棚中設置機軸, 以供迴轉 ; 另一種爲普通排排竝列之書架. 經堂內之正面多安置梁朝善慧大士傅翕之像或文殊菩薩像, 此蓋因輪藏之設立, 係始於傅大士之故. 據廣弘明集卷二十二所錄之周經藏願文 及隋煬帝之寶臺經藏願文, 可知在六朝之時, 經藏早已普遍流行. 另據唐代樓穎所編撰善慧大士錄 之記載, 則傅翕造立輪藏之事緣了然可見 : 傅翕以經目繁多, 非尋常之人所可遍讀, 乃於山中建立大層龕, 每一柱皆有八面, 內中收存諸經, 以機軸轉動之, 運行無礙, 稱爲輪藏, 竝發願言 : 願登藏門之人, 生生世世不失人身 ; 或有發菩提心者, 竭盡志誠以推動輪藏, 則其所得功德亦無異於持誦諸經. 以此因緣, 後世凡有造立輪藏, 皆設傅大士之像. 又所造立傅大士之像, 多爲頭戴道冠․肩披釋服․足躡儒鞋之像, 此蓋傅翕生前顯現儒釋道三家和會之眞實風貌. 傅大士像左右兩側之童子像乃傅大士之二子, 卽左邊之普建, 右邊之普成. 除上記外, 另亦有列置運轉輪藏之八大神將, 表示天龍八部 ; 或其他四天王․梵天․帝釋天․金剛, 乃至手持刀劍之天魔鬼神等像, 皆用表護持經法․不令其輪停轉之義. 自南北朝以降, 輪藏․經藏旣已普遍流行, 全國各大寺院漸於諸堂伽藍增建經樓, 是爲總集一山一寺歷代相承法寶經典之館庫. 據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載, 五代之時, 由於吳越王錢氏之篤信佛敎, 曾敕令天台之德韶國師建立經藏, 不數年, 僅於杭州一州卽有十所經藏, 當世經藏普遍之情形, 由此可以想見. 至宋代以後, 又因大藏經之開版, 各地珍藏藏經之經樓更屬必要之建築. 通常規模較大之經樓, 其內所珍藏者竝不限於大藏經或佛敎典籍, 擧凡資益於硏習內學之傳統世典, 皆爲藏納之列. 尤以現代各大佛敎道場中之圖書館, 除藏經․一般佛典․佛敎叢書․期刊雜誌․辭典類書, 及傳統世典外, 更蒐集大量當代有關思想․哲學․宗敎․語文等之中外名著. 在日本, 自佛敎傳入後, 寫經之風鼎盛, 故多模仿我國造立經藏, 如法隆寺經藏․東大寺勸學院經庫․東大寺法華堂經庫․唐招提寺經藏. 據藥師寺緣起載, 寺內所置經樓, 長三丈七尺, 寬二丈五尺, 柱高三丈, 可以想見其構築之巨大. 日本經藏之型態, 有單層者, 如醍醐寺經藏․中尊寺經藏 ; 有校倉造 者, 如東大寺․唐招提寺 ; 然大多數爲重層之建構, 形制較複雜, 有方五間․方三間․三間三面․三間二面等不一而足. 日本經藏亦多模仿我國於堂內安置傅大士之像, 間亦有奉置釋迦坐像及脅侍二菩薩像․傳敎大師(日本天台宗之祖最澄)像等. [佛祖統紀卷三十四․護法錄卷四․卷五․釋門正統塔廟志․考信錄卷四]
【불교무도佛敎舞蹈】
p2696-中→ 印度自古已見舞蹈之記錄, 如梨俱吠陀中所述. 今由佛傳文學中描寫之宮廷歌舞, 可知在佛陀時代業已普遍, 然佛敎敎團禁止僧侶行歌舞音樂或觀聽, 此規定見之於沙彌十戒中, 在家佛敎信徒則不在此限. 由馬鳴所編之佛劇舍利弗之所說 (梵 Śāriputraprakaraṇa), 戒日王(梵 Ārīharṣa)編的龍王之喜 (梵 Nāgānanda), 或從本生譚(梵 Jātaka)文學之記載與描述, 乃至山琦(梵 Sānti)遺蹟之雕刻․阿旃多石窟(梵 Ajantā)之壁畫等, 皆可了解佛敎徒舞蹈之情形. 然在印度, 舞蹈之傳統係以印度敎寺院爲中心而發展, 竝無特別獨立專屬佛敎之舞蹈. 有關舞蹈最古之文獻爲婆囉多劇論(梵 Bhāratīya Nāṭyaśāstra, 三至四世紀), 其內容記載印度傳統舞蹈之起源與發展. 印度舞蹈與宗敎之結合, 始於作爲主神濕婆(梵 Āiva)之獻禮. 現今印度擧行傳統古典舞蹈以如下四處爲代表 : (一)巴拉德納泰姆(Bhārata Nāṭyam), (二)迦達迦利(Kathākālī), (三)迦塔庫(Kathak), (四)摩尼普里(Maṇipurī). 此類傳統舞蹈皆取材自大史․羅摩耶那敘事詩, 與吉栗瑟拏(梵 K剩u駐La)神話之宗敎文學等. 至今緬甸․泰國․印尼等地之舞蹈亦繼承其傳統, 然尙未發展成佛敎舞蹈. 另於西藏喇嘛敎, 有專門用於祭禮之舞蹈, 俗稱跳鬼, 亦用於祈病延壽之時. 行祭儀時, 舞者至少有一人, 至多可達十六或二十人. 舞者頭戴鬼․獸等面具, 身著華麗之服飾, 舞姿亦有優美如天女者. 其種類有供養舞․地鎭舞(奠基儀式之舞)․拂惡鬼舞等, 乃起源於九世紀頃, 西藏惡王朗達磨(836~841 在位)欲滅絶佛敎, 而大肆毁寺殺僧, 時有喇嘛吉祥金剛(藏 Dpal-gyi rdo-rje)佯裝以奇妙舞蹈獻王, 且舞且行, 漸逼近後, 趁王不意, 將之射殺. 惡王死後變爲精靈, 常出入寺中作祟, 故後世多行此舞以驅王之惡靈 ; 久之, 成爲喇嘛敎特殊祭儀之一. 韓國佛敎, 於李朝時代(1392~1897), 梵唄極爲盛行, 佛敎舞蹈僧舞 亦隨之大爲流行. 僧舞之起源極早, 至少在高麗時代(936~1391)卽有此一佛敎舞蹈存在. 李朝時代最値得矚目之佛敎舞蹈, 卽世祖時之蓮花臺舞 . 此蓮花臺舞乃世祖五年(1460)時與靈上會上曲 同時製作者, 據慵齋叢話 一書記載, 可窺知其梗槪. 卽先於舞臺佈置香山․池塘等, 復於周圍繪上彩花圖樣, 懸掛燈籠, 東西二邊竝安置兩對蓮花, 舞妓卽於其中翩翩而舞, 其間竝有吟唱南無阿彌陀佛或觀音讚等佛偈以應和者. 李朝末年, 佛敎界更大力推廣梵唄與施風舞, 然至西元一九一○年日本侵佔韓國後, 發布朝鮮總督府寺刹令, 制定各本山之管理條文, 同時亦禁止僧侶之梵唄․舞蹈等活動. 在日本, 經印度․西域․中國․韓國而傳入之舞蹈, 常被用爲佛敎儀式․供養․布敎之具, 而發展爲一套獨特之佛敎舞蹈. 例如伎樂乃推古朝從百濟傳入之無言假面舞樂, 聖德太子以之爲佛敎舞樂加以獎勵. 舞樂係傳自中國之雅樂, 改作於平安時代. 聖武朝, 印度婆羅門僧菩提仙那(梵 Bodhisena)與林邑僧佛哲(Fattriet)至日本, 傳授源於印度之林邑八樂, 由是日本佛敎舞樂隆盛. 林邑八樂卽 : 菩薩․迦陵頻․陵王․安摩與二舞․倍臚․拔頭․胡飮酒․萬秋樂等, 皆取自佛敎之材料. 此外, 唐樂之散手破陣樂 亦屬佛敎舞樂之一種. 猿樂(散樂)係源自印度․西域之舞樂, 於奈良時代由中國傳入. 平安時代則有咒師藝․田樂等, 其時佛敎行事逐漸藝能化, 乃至成爲專門之演藝活動. 咒師藝包含龍天手․毘沙門手․鬼手等. 又咒師藝․今樣․白拍子等皆衍生於猿樂, 久之相互融合産生歌舞劇之能 ; 能 復與滑稽藝之狂言 合倂爲能樂, 成爲日本獨特之舞臺藝術. 此外, 佛敎僧侶爲敎化民衆而發展出特殊之布敎舞蹈, 卽一面念佛一面詠唱和讚, 復敲叩鐘鼓, 舞之蹈之, 此類布敎舞蹈統稱爲念佛踊․念佛躍․踊念佛․踊躍念佛․歡喜念佛. 如天台宗之空也所創之空也念佛(又稱鉢叩念佛)․時宗開祖一遍(1239~1289)之踊念佛․唱詠法華經經題而舞踊之題目踊․京都修學院之大日踊․盂蘭盆會時之盆踊等, 皆爲佛敎舞蹈結合日本鄕土藝術所呈現之民俗舞蹈, 亦爲今日日本文化極爲特殊之一環.
【불교문고佛敎文庫】
p2673-中→ 又作佛敎叢書. 係十九世紀末葉至二十世紀前半, 在蘇俄所刊行之佛敎原典․圖版及翻譯等之叢書, 原名 Bibliotheca Buddhica. 自西元一八二六年, 英國學者荷吉森(Brian Houghton Hodgson)在尼泊爾等地發現佛敎梵文原典以來, 梵文佛敎敎典之硏究日益盛行. 英國牛津大學之牛津逸書(Anecdota Oxoniensia)․印度之印度文庫(Bibliotheca Indica)․印度佛敎聖典及人類學會(Buddhist Text and Anthrop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等均於此際創立․刊行. 此佛敎文庫爲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學士院之附屬事業, 其特色卽在於校訂佛敎梵文原典. 已陸續出版者甚多. [Emeneau : A Union List of Printed India Texts and Translations in American Libraries, American Oriental Series vol. 7, 1935]
【불교문물진열관佛敎文物陳列館】
p2673-上→ 設於臺灣省高雄縣大樹鄕佛光山內. 星雲大師創建於民國七十年(1981), 其內陳列佛敎珍貴佛像․文物․法具․畫冊等凡數千件, 均分類陳列, 竝附上說明文字, 以令信徒遊客從認識佛敎之文物法典而了解佛敎之具體內涵. 此館之作用不僅有弘法度衆之功 ; 亦具保存佛敎文物, 勿令流失之效. 館內所陳列之文物, 除佛光山二十餘年來所蒐集古今中外各國之珍藏外, 更有各名書畫家及善心緇素大德之樂捐奉獻者. 館內除陳列各項文物法器外, 竝設有華藏世界․佛敎史幻燈片介紹室․佛敎五大名山模型․佛敎重要掌故敎示臘像等. 華藏世界旨在表詮華嚴世界之重重無盡․重重無礙, 場面殊勝感人.
【불교문학佛敎文學】
p2673-下→ 指帶文學色彩之佛敎典籍. 部分學者將所有佛敎聖典皆由文學方面加以考察, 如此固有失於廣泛之嫌, 然觀初期之經典, 如簡潔金言集之法句經, 故事性濃厚之譬喩經․本生經, 或構想雄偉瑰麗之維摩․法華․華嚴等諸大乘經, 無疑均屬富於文學色彩之聖典. 以梵文寫成的原典, 堪稱文學佳作者, 有二世紀馬鳴(梵 Aśvaghoṣa)之讚歎釋迦佛的佛所行讚 (梵 Buddha-carita), 爲印度古典文學之先驅 ; 以舍利弗與目連爲主題而編成之戱曲舍利弗之所說 (梵 Śāriputra-prakaraṇa) ; 以佛陀異母弟難陀之故事爲題材所作之美麗詩篇孫陀利難陀詩 (梵 Saundarananda-kāvya). 此外有七世紀戒日王(梵 Śīlāditya)之佛劇龍王之喜 (梵 Nāgānanda)等. 又六世紀文法家坎德拉哥明(梵 Candragomin)之文典爲佛敎國家最普及之梵語文典, 西元七․八世紀頃, 有佛敎徒阿摩拉新哈(梵 Amarasiṃha)所著之梵語辭典, 其解說書達五十部之多. 在巴利文方面之原典有五世紀大學僧佛音之法句經注 ․本生經 等. 漢譯經典中, 如鳩摩羅什之譯本, 文筆優雅流暢, 堪稱翻譯文學之傑作. 文學家描述有關佛敎之作品, 擧凡僧徒禮讚․懺儀之類, 優秀之作頗多. 同時以文筆知名之師僧輩出, 如隋代之法周, 唐代之慧淨․皎然, 五代之齊己․貫休․希覺, 北宋之思悅, 元代之曇噩․大圭, 明代之德言, 淸代之智朴․聖通․照常․讀徹等. 唐代以降, 禪僧每將自己之悟境假托偈頌表達之. 俗講使用的變文則成爲我國通俗文學淵源之一. 此外, 伴隨佛敎傳入之梵文學知識, 竝於我國發展成反切法與韻圖. (參閱佛敎詩人 2694․敦煌變文 4971)
【불교박물관佛敎博物館】
p2694-上→ 印度自古以來, 卽有在佛敎寺院中保存佛像․壁畫等之習慣, 以爲輔助修道之用. 若就客觀而言, 亦具有如同公共美術館保存藝術珍品․敎育民衆等之任務. 在中國․日本, 信徒常將其珍玩遺品布施豫寺院. 寺院之珍藏, 除佛敎文物外, 間有收藏一般工藝品者. 此類寶物收藏館, 於國際間, 以日本東大寺之正倉院較著名. 一般寺院亦附設有收藏庫, 興起收藏儀式用具及寶物記錄等物之風氣 ; 至其曝曬晾乾之際, 則爲收藏物被公開觀賞之最佳時機, 後遂逐漸成爲常設而公開之設施. 我國佛敎界近年來於寺院中設置寶物館者漸多, 其中以高雄佛光山所設之佛敎文物陳列館 最爲蜚聲中外. 此外, 一般公私立博物館․美術館亦爲佛敎美術鑑賞之所.
【불교백과전서佛敎百科全書】
p2676-下→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錫蘭政府出版之英文佛敎百科全書. 第一冊出版於一九六一年. 主編原爲錫蘭佛敎界名人馬拉拉西克拉博士(Dr.G.P. Malalasekera). 馬氏去世後, 該書仍繼續出版. 出版當局網羅二十世紀世界之著名學者爲該書撰稿. 其中包含我國學者法尊․呂澂․周叔迦․李證剛․高觀如․黃懺華等人.
【불교범어佛敎梵語】
p2693-中→ 指佛敎經典所用之特殊梵語(Sanskrit). 其文法․語形․發音, 與波爾尼等古典文法家們所規定․確立之古典梵語(Classical Sanskrit)不同. 因其意義用法及獨特之語彙, 未見於正統婆羅門系統之諸文獻中, 故近代學者特別稱之爲佛敎梵語 (Buddhist Sanskrit). 近代美國學者艾吉頓(Franklin Edgerton)則稱之爲佛敎混淆梵語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佛典所使用之印度語言可大別爲三類 : (一)見諸於馬鳴(梵 Aśvaghoṣa)之詩等作品之標準梵語, 亦卽古典梵語. (二)中期印度語(Middle Indic), 此爲由吠陀梵語(Vedic Sanskrit)經俗語化․方言化而來, 被統稱作普拉克利塔語(梵 Prākṛta, Prākrit), 爲今日印度語6 對稱. 其中包含有巴利語(Pāli)及其他語言. 巴利語爲現今仍存於南方佛敎聖典中之重要語言. 印度西部․中部原均使用 Prākṛta6B․Prākrta 原爲西北印度之方言 ; 蓋釋尊昔日說法, 大多使用各地方之俗語, 其弟子, 乃至於後來之各部派亦均以其根據地之方言說法, 竝記載其文獻和思想. (三)佛敎梵語, 爲北方佛敎文獻所用之語言, 係根據北印度方言, 再參雜梵語․巴利語及其他方言而發展成之佛敎敎團之特殊宗敎語言, 而非一般之日常用語. 從以上次第傾向梵語化之特徵觀之, 佛典在初期多使用俗語, 其後隨著時代之變遷而逐漸梵語化, 及至後期, 除特殊術語之外, 已完全成爲古典梵語. 艾吉頓將現存之佛敎文獻, 依其梵語化之程度, 將梵語著作分爲如下三期 : (一)第一期 : 爲韻文․散文竝行採用之著作時期, 此一時期之作品保存有極濃厚的中期印度語之色彩. (二)第二期 : (1)韻文部分, 含有中期印度語之成分較多. (2)散文部分則多梵語化. (3)語彙中含有一般用語以及可視作佛敎梵語者亦非常多. (三)第三期 : 韻文․散文基本上以古典梵語書寫, 然語彙中使用佛敎梵語者甚多.
【불교법주학회佛敎法住學會】
p2677-下→ 於一九八二年在香港成立. 係推動現代佛敎思想․文化之學術組織. 創辦人霍韜晦, 有志於從學術文化立場推動佛敎思想現代化而成立此會. 自本會成立後, 卽出版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竝發行月報法燈, 另又進行會內硏究․對外講經弘法等工作, 會員人數激增. 一九八四年起, 增辦佛學及哲學等課程, 兼講西方哲學․中國文化, 又招收硏究生, 設立文化講座等. 一九八六年一月, 刊行法言 季刊, 除刊登該會成員之硏究心得外, 竝發表會外學者之論著. 本會强調佛敎本有之如實觀精神, 主張開放及自由硏究, 故會員不限於佛敎徒, 而以知識靑年爲多, 至一九八六年, 會員人數多達二千人, 各項活動頻繁, 會址一再擴展, 頗受各界囑目.
【불교벽화佛敎壁畫】
p2707-上→ 古印度多以壁畫莊嚴佛堂, 亦有招畫工於門側․講堂․食堂․浴室等作諸彩畫, 內容多與佛敎有關, 如描繪神通變․五趣生死輪․本生故事․地獄變等. 現從北印度古代佛敎寺院殘存之雕像․建築物․遺址中, 發現部分壁畫之薄彩痕跡, 可依毘奈耶雜事卷一․卷十七․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洛陽伽藍記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一․卷二等之記載推定之. 如位於孟買東方之阿旃多, 當地溪谷所設之石窟寺院, 其內部卽有壁畫. 至於較古老之壁畫, 大部分於西元四至十一世紀間完成, 木造寺院多於壁上塗白泥, 直接彩畫 ; 石窟之畫稍異, 乃於側壁․天花板․梁柱等處薄施漆灰而描繪者, 歷經千年, 其色彩依然鮮麗, 然剝落部分亦多. 我國壁畫, 最早可考者爲漢代, 其時佛敎傳入, 塑像及壁畫隨之茁壯蓬勃. 大致南方以寺廟壁畫發展爲主, 北方則多石窟造像. 著名之佛敎藝術勝地, 除敦煌千佛洞因山壁無法鑿刻而爲泥塑及壁畫外, 北方之雲岡․龍門․麥積山․天龍山․鞏縣石窟寺皆先後開鑿. 南方佛畫之先導, 如晉代戴逵․戴顒父子增損塑像, 使其具有我國藝術之比例尺度, 達到光顔圓滿之境界. 顧愷之畫維摩詰像, 光照一室, 成爲千古楷模. 現我國內地所存之古壁畫已不多, 唯甘肅敦煌之南․鳴沙山莫高窟遺存不少六朝以後之壁畫. 我國人物衣紋之骨法, 南北朝時有張家樣 ․曹家樣, 唐代有吳家樣 ․周家樣 之說法, 說明了人物畫於佛畫表現中各種類型之演變. 梁朝張僧繇筆跡周密完美, 暈染成沒骨法, 卽是受佛畫影響而發展成者, 初唐之閻立德․閻立本兄弟卽承襲此類衣紋之染法. 印度在四世紀初建立笈多王朝, 雕刻人像, 衣服緊貼全身而顯露曲線, 北齊之曹仲達乃倣照其型式而創出新風格, 後人稱爲曹衣出水 . 唐代開元年間, 出現百代畫聖吳道子, 由於筆法强勁, 氣勢壯闊, 以筆奮掃, 衣裾飛舞飄動, 世人美稱爲吳帶當風 . 藝術之發展, 以經濟爲基礎, 以社會之喜憎爲對象, 寺院中常擧行俗講 ․道場, 吸引無數群衆. 以佛經爲內容之經變․曼陀羅․尊像․頂相等, 皆爲壁畫之題材, 寺廟成爲繪畫之競技場. 洛陽敬愛寺․成都大聖慈寺․鎭江甘露寺皆爲名家壁畫薈萃之所. 以成都大聖寺爲例, 九十六個院落, 壁畫有八千五百二十四間, 佛․菩薩․羅漢․天王神將等數以萬計. 其中包括盧楞伽․張南本․孫知微等之作品. 此已是會昌法難以後之殘況, 最盛時之狀況可想而知. 五代十國時, 寺廟壁畫未衰, 從五代迄宋, 壁畫受繪畫發展之影響, 佛敎之內容漸形衰退. 如唐宋二代均奉道敎, 釋道之畫竝行於世. 而殿庭壁室花卉走獸, 四時風景之普遍, 多少使壁畫內容發生變動. 遼․金․元寺觀壁畫尙保存者, 有大同華嚴寺․稷山靑龍寺․興化寺․洪趙廣勝寺․水神廟․芮城永樂寺等. 明淸以降, 士大夫作品見於寺壁者如鳳毛麟角, 匠人繪畫一則投世俗之所好, 二則沿用民間傳說, 除釋迦․觀音․羅漢․藥王外, 另有關羽․張飛․西遊記․封神榜․施公案等小說中之故事角色之塑畫. 臺灣各處廟宇大都代表此種以民俗爲主之風格, 不易再看到早年整壁之經變, 或整堵神佛畫像懾人心魄․氣象萬千之景象. 日本早於白鳳時代卽有壁畫之作. 其特有之障壁畫 係於隔扇․拉窗․屛風(皆作爲隔間之用)上所描之繪畫總稱. [J. Burgess: The Cave Temples of India, 1880 ; J. Griffiths: The Paintings of the Buddhist Cave Temples of Ajanta, 2 vols., 1896~1900 ; R.S. Wauchope: Buddhist Cave Temples of India; L. Warner: Buddhist Wall-Paintings, 1932 ; E. Chavannes: Mission Arché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 Tome 5,1909~1915]
【불교佛敎】
p2658-中→ 梵名 Buddha-śāsana 或 Buddhānuśāsana, 巴利名 Buddha-sāsana. 創始於釋迦牟尼, 以合乎理智之敎說, 示導人類轉迷開悟 ; 其目的在於實現淨化社會之理想, 以超越階級․種族爲特色. 普遍盛行於亞洲南․中及東部. (一)名稱 : 近世以降, 凡敎義․敎團․實踐方面, 皆以佛敎通稱, 此語散見於漢譯佛典與中․日典籍. 古時以敎法爲中心者, 自稱佛法․大法․聖敎․釋敎․大敎․佛道 ; 以敎團爲中心者, 自稱或他稱爲釋氏, 他稱爲釋家․浮屠氏. 其後以敎法爲中心者又有佛道(梵 Buddha-Mārga)․佛法(梵 Buddha-dharma)․正法(梵 Sad-dharma), 或如來之敎說(梵 Tathāgata-śāsana)․世尊之敎說(梵 Bhagavatas-śāsana)․勝者之敎說(梵 Jinasya-śāsana)等稱. 又以經典中常記載佛陀具有十力, 故又稱佛敎爲十力敎 . 此外, 以敎團爲中心, 則出現佛敎徒(梵 Bauddha)之語. (二)沿革 : 西元前五世紀左右, 古印度迦毘羅衛國(位於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王子悉達多喬答摩(梵 Siddhārtha Gautama)於印度恆河中游流域宣揚苦․無常․無我․緣起․解脫等敎法, 竝强調無論任何階級均可信奉其敎說. 釋尊入滅後, 其遺法由弟子加以結集而傳持, 然百年後, 傳持者之間興起若干意見之爭論. 西元前三世紀, 阿育王皈依佛敎, 不遺餘力地將佛敎傳播至全印與其鄰國, 而發展爲世界性宗敎, 形成各具民族特色之敎派. 其後三百年間, 印度․錫蘭興起說一切有部․大衆部․犢子部․錫蘭上座部等部派佛敎與大乘佛敎, 均一一傳來西域․我國. 此後六百年間(西元一世紀至七世紀), 大乘佛敎急遽發展, 敎化地區亦隨之擴張, 如部派佛敎在印度分出經量部等, 大乘則分中觀․瑜伽二大學派, 且普及緬甸․泰國․柬埔寨(今高棉)․蘇門答臘․爪哇․尼泊爾․西藏地區․越南․韓國․日本等地. 在我國方面, 部派系之毘曇宗․俱舍宗, 其旁系之成實宗, 中觀系之三論宗, 瑜伽系之地論宗․攝論宗與法相宗等論宗 ; 與涅槃․華嚴․天台․淨土等經宗, 以及大乘別派禪宗之繁興. 日本所謂之南都六宗, 卽直接傳自我國之宗派. 此後至十三世紀爲止約六百年間, 印度密敎由成立而興盛, 其間由寂護․蓮華生․阿提沙等相繼傳入西藏, 而分爲寧瑪派(藏 Rñin-ma-pa)․甘丹派(藏 Bkaḥ-gdam-pa)․迦爾居派(藏 Bkaḥ-brgyud-pa)․薩迦派(藏 Sa-kya-pa)等, 竝及於蒙古. 在我國, 密敎亦曾興盛一時, 其勢壯大, 而能與禪宗․淨土宗相媲美. 日本除天台․眞言之平安二宗外, 淨土․禪․日蓮等鎌倉諸宗亦應運勃興. 至此, 佛敎發展爲亞洲地區之最大宗敎. 然十四世紀以後, 由於西方傳來伊斯蘭敎(回敎), 情勢丕變. 自十一․二世紀開始, 由於印度佛敎發展爲左道密敎․印度敎之逐漸復興, 及回敎侵入印度, 而使佛敎消滅殆盡, 僅孟加拉一帶, 仍保有些許佛敎存在. 此係由於脫胎自佛敎之法格崇拜(梵 Dharma-thāhur-pūjā) 於十二世紀發祥該地之故. 印度之回敎傳經馬來半島, 於十五世紀覆亡爪哇之佛敎, 竝北至婆羅洲, 消蝕南洋之佛敎圈. 另一方面, 由伊朗入西域之回敎別支則波及我國西部. 由於這兩支東西夾擊之回敎勢力, 致使亞洲中․南部之佛敎被三分, 僅殘留錫蘭․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尙能連結成一敎圈, 而由錫蘭上座部統一. 尼泊爾․不丹․西藏則在其前以金剛乘爲核心, 形成喇嘛敎圈. 十五世紀初, 因迦爾居派興起, 逐漸擴張勢力, 致使蒙古․西伯利亞․我國西北部亦形成一喇嘛敎圈. 唯獨亞洲東部未受回敎影響, 我國․越南․韓國等地盛行禪宗與淨土宗, 日本則維持平安․鎌倉時代之佛敎. 十九世紀, 歐洲興起硏究亞洲(東方學及印度學)之風氣, 佛敎方漸復甦, 自硏究而入信者亦甚可觀. 至今, 佛敎與基督敎․回敎竝稱爲世界三大宗敎. 就佛敎整體發展之路線與範圍而言, 傳入我國大部地區與日本․韓國․越南者, 以大乘佛敎爲主, 稱爲北傳佛敎, 其經典屬漢文系統 ; 而傳入我國西藏․蒙古與西伯利亞等地區者, 爲北傳佛敎中之西藏佛敎, 俗稱喇嘛敎, 其經典屬藏文系統 ; 傳入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寮國等地區者, 以上座部佛敎爲主, 稱爲南傳佛敎, 其經典屬巴利文系統. (三)敎義 : 佛敎經二千五百年之傳播與發展, 其間歧生許多學派與宗派, 故在敎義方面亦呈現多樣性與複雜分歧之傾向. 大體而言, 須彌山․地獄․天界․劫末等有關世界構成․起滅等說, 係繼承佛敎以前之印度思想. 業․苦․輪迴․解脫等說, 則爲古來印度思想之擴充. 作爲佛敎與他敎區別標準之三法印無常․無我․涅槃, 或加苦 等四法印, 則是佛敎之根本敎義. 同時, 佛․法․僧三寶乃爲佛敎不可或缺之要素, 其中, 佛 爲歷史上開創佛敎之敎主釋尊, 由於釋尊之涅槃, 産生有關佛身之論議, 形成生身․法身等二身, 及法身․報身․應身等三身之論說, 或毘婆尸等過去佛, 彌勒等未來佛, 阿閦․阿彌陀等他方世界現在佛之說. 或在釋尊之前生, 以佛爲前提, 出現菩薩及弟子位之聲聞等說. 就法 而言, 釋尊擧出四諦․十二緣起․八聖道爲敎法之根本, 由緣起說 再發展爲二世一重․三世兩重․六因四緣五果. 大乘有實相緣起․賴耶緣起․眞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 ; 反之, 四諦說無甚發展, 八聖道說則全無發展. 就認識而言, 一方面從空有二觀․中道說, 進而檢討心理, 遂産生五根․五位․七十五法或百法之說 ; 另一方面, 論理形式之硏究促成因明之發達. 我國․日本諸宗派各依其所依之經論, 造成大小乘․權實二敎․頓漸二敎․聖道淨土二門․顯密二敎等, 竝創立各種敎判, 各自宣揚自宗敎義 ; 或與帝王․儒家․道敎․神道等接觸, 而發生論諍或融合之情形. 至於記述敎法之文獻, 其形式自古卽有九分敎․十二部經等分類, 然於最初係依憑記憶傳承敎法, 待一世紀頃始有典籍型態, 亦漸産生經․律․論三藏之分類. 大乘佛敎自始卽勸說抄經之功德, 故佛典漸次增加. 以漢文佛典而言, 除歷代各版大藏經之外, 竝包括多數藏外佛典之著作. 其他另有巴利三藏․梵文佛典, 及西藏文․蒙古語․滿洲語․日文等各種語系之大藏經. (四)敎團 : 僧伽卽敎團. 釋尊在世時, 出家敎團形成男女別團, 依居住地之別, 組織數人至數十人爲一團. 此等敎團除須布薩․安居․自恣等行事外, 竝有出家․受戒等儀式. 會議方法採用羯磨․投票等. 進而規定敎團之生活規範者, 卽爲戒律. 釋尊入滅後, 漸形成以出家敎團爲中心之風氣, 大乘佛敎雖加排斥, 然亦無法扭轉趨勢, 遂成爲以寺院爲中心之佛敎 ; 另一方面則有居士佛敎運動之興起, 而成爲大乘佛敎勃興的原因之一. 我國方面, 宗派因人而異, 故寺院宗派較少, 日本則自平安朝以後, 寺院宗派色彩濃厚, 西藏等地之喇嘛敎以敎團爲代表, 同時竝掌有政權. (五)實踐 : 戒․定․慧三學爲佛敎實踐之要道, 八聖道․六度等爲其進一步之闡論, 此爲佛敎徒所應具備者. 然在我國․日本, 各宗派所側重者各自不同, 如律宗尊戒, 禪宗尊定, 華嚴․法相等諸宗尊慧. 此外, 密敎之三密相應․淨土宗之念佛․日本日蓮宗之三祕等, 可視爲定(觀法)之另一型態. (六)文化 : 佛敎除豐富了其傳播地區之思想文化內容外, 竝將歷史․歷史學賦豫向來缺乏歷史觀念之印度. 而印度之天文․曆法․音韻․音樂․醫術等均以佛敎爲媒介傳來我國. 美術方面, 佛敎獨特之雕刻․繪畫․建築等, 帶給世界各地深遠之影響自不待言. (七)現況 : 現今各國佛敎大多一改昔時山林自度之風, 轉而趨向人生佛敎之弘揚, 積極從事文化․敎育․慈善等事業, 使信衆易於親近佛敎. 此外又著重國際間之聯繫, 如設立國際佛敎學術會議․世界佛敎徒友誼會․世界佛敎靑年會等, 結合國際間僧俗․專家學者等之力量, 或擧行聯誼活動, 或發表論文, 以促進世界各地佛敎之融合. (參閱佛敎敎理 2688)
【불교사서佛敎史書】
p2675-下→ (一)印度 : 印度民族固無史書, 然以梵文佛典中文殊師利根本儀軌之王授記品(Rājavyākaraṇa-parivarta), 與錫蘭佛敎史之大史(巴 Mahāvaṃsa)․小史(巴 Culla-vaṃsa)爲例外. 其中, 王授記品係釋尊時代至八世紀頃之印度王統史. 此外, 各類史話亦散見於佛敎經律典籍及注釋書. 而於西藏史料中可見豐富的印度․西藏佛敎史. 其中, 布頓(藏 Bu-ston)之史書著作尤多, 乃爲組織印度佛敎史之根本資料. (二)中國 : 我國自古重視歷史, 歷代所傳佛敎史書亦浩瀚廣博, 屬紀傳體者, 有梁代寶唱之名僧傳․慧皎之高僧傳等 ; 屬編年體者, 有宋代志磐之佛祖統紀․元代念常之佛祖歷代通載等 ; 近於紀事本末體者, 有宋朝贊寧之大宋僧史略等. 此外, 隋代灌頂之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唐代冥詳之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等別傳, 皆可作爲史書之補助資料. 又如記載一宗相承之紀傳, 有唐代海雲之兩部大法相承師資付法記․宋代道原之景德傳燈錄等. 有關一經或一宗信仰之雜傳集者, 有唐代惠詳之弘贊法華傳․法藏之華嚴經傳記․宋代戒珠之淨土往生傳等. 感應傳方面, 有宋代非濁之三寶感應要略錄等. 其他尙有梁代僧祐之弘明集等奉佛排佛之佛敎史專題資料. (三)日本 : 屬紀傳體者, 有師蠻之本朝高僧傳․師練之元亨釋書等. 屬宗派史者, 有豐安之戒律傳來記․凝然之淨土源流章等. 屬別傳者, 有元開之鑑眞過海大師東征傳․眞濟之空海僧都傳等. 屬靈驗傳者, 有鎭源之大日本國法華驗記等. 此外, 最澄之內證佛法相承血脈譜․杲寶之玉印鈔․靜見之法水分流記等, 係屬血脈系譜. 興福寺別當次第․天台座主記等, 屬於僧官職務之補任類. 御八講記․大佛供養記等, 屬於行事記錄. 眞蘂之蔭涼軒日錄․崇傳之本光國師日記等, 則屬日記類之史傳資料.
【불교사전佛敎辭典】
p2718-中→ 佛經旨微趣深, 事廣寄遠, 故解說佛敎術語與佛敎文化之辭典的編纂, 乃事屬必要. 作爲佛敎辭典之先驅, 計有 : (一)將名相分門別類配列者, 如長阿含卷八之衆集經․卷九之十上經 ․法集名數經․大明三藏法數․敎乘法數. (二)記事抄錄諸經論之相關者, 如梁代寶唱之經律異相․唐代道世之法苑珠林等. (三)逐項加以組織竝附解說者, 如唐代李師政之法門名義集․唐代義淨之南海寄歸內法傳․宋代贊寧之大宋僧史略等. (四)以語言爲中心者, 如一切經音義․寶唱之翻梵語․唐代禮言之梵語雜名․梵藏對譯之翻譯名義大集(梵 Mahāvyutpatti)․宋代法雲加註梵語之翻譯名義集․日本慧晃之枳橘易土集等. (五)將大藏經或某一經中難解難讀之名詞加以解說者, 如唐代玄應之一切經音義․慧琳之一切經音義․日本觀靜之孔雀經音義等. 本世紀以降, 現代佛敎辭典與時俱增, 計有 : . ①一般性 : (一)中國方面 : (1)以丁福保之佛學小辭典(1919)爲最早, 該書以日本織田得能之辭典爲藍本, 僅可謂爲織田本之漢譯. (2)丁福保之佛學大辭典(1921), 爲中國佛敎有史以來第一部大辭典, 草創於民國元年(1912), 至十年始克印竣, 以筆劃多少爲次第, 共分三十三劃, 約三百萬言, 共三萬餘條, 模仿康熙字典檢字通例. 全書大抵先以簡單數語, 表明各條專名之意旨, 次引經論或古德著述․通人筆錄․詩歌以博證之, 各類別名亦悉數備載 ; 凡與佛敎有關之俗語, 或世人訛傳與佛敎有關者, 槪一一標明出處. (3)實用佛學辭典(1934), 上海佛學書局出版, 高觀廬․何子培主編, 係將前人所編之辭書刪繁去蕪, 取其實用而簡明者以成書. (4)佛學辭典(1984), 全一冊, 左秀靈編, 以現代口語文解釋名相, 竝於每一名詞與解說文字附加國語注音符號爲該書二大特點. (二)日本方面 : (1)佛敎大辭典(織田得能, 1917), 多引漢譯經典, 爲現代化佛敎辭典之嚆矢, 對爾後各類佛敎辭典之編纂頗具影響力. (2)佛敎大辭彙(龍谷大學編, 1935)六卷, 採中․小項目條例, 較偏重眞宗. (3)佛敎大辭典(望月信亨, 1936)十卷, 採大項目主義, 內容廣博․引據豐富․解說周全․年表詳盡爲其特色. (4)佛敎辭典(宇井伯壽, 1938)介乎專門辭書與大衆化小部之間, 解說簡潔是其特色. (5)佛敎學辭典(多屋賴俊․橫超慧日․舟橋一哉, 1955), 以初學者爲對象, 以明白簡易之現代語解說爲其宗旨, 竝將有關項目約集爲一大項目是其另一特色, 共收三千七百餘條目. (6)新․佛敎辭典(中村元, 1962), 取材廣泛, 較重佛敎文化意義之探究及其與人生關係之考察, 用語亦平易明快. (7)佛敎語大辭典(中村元, 1975), 以佛敎術語之現代化爲主旨, 所錄名相頗多爲望月․龍谷本所無者. (8)綜合佛敎大辭典(法藏館印行, 1987), 廣泛收錄有關印度․中國․日本等地之佛敎敎理․文化․歷史等資料. (9)此外尙有 : 佛敎辭林(藤井宣正, 1912)․模範佛敎辭典(東方書院, 1932). (三)其他國家 : 艾提爾(E.J. Eitel)之中國佛敎便覽(Handbook of Chinese Buddhism, 1870)․戴密微(P.Demieville)編之法寶義林(Hobogirin, 1929)․蘇錫爾(W.A. Soothill)與賀德士(L. Hodous)之中國佛敎語辭典(A Dictionary of Chinese Buddhist Terms, 1937)․哈克曼(H.Hackmann)與諾貝爾(J. Nobel)合編之中國佛敎解說辭典(Erklärendes Wörterbuch zum ChinesischenBuddhismus, 1951)․尼耶南提羅卡(Nyanatiloka)之佛敎語彙(Buddhistisches Wörterbuch, 1954)․馬拉拉西克拉(G.P. Malalasekera)之佛敎百科全書(Encyclopaedia of Buddhism, 1963. G.P. Malalasekera). ②特殊性 ; (一)中國方面 : (1)中國佛敎人名大辭典(震華, 1942). (2)中國佛學人名辭典(明復, 1974), 共收五三二六則, 以我國人士爲主, 起自秦漢, 終於當代, 前後亙二千餘年, 爲初機佛學硏究者之實用工具書. (3)大藏會閱(會性, 1978), 分經․律․論三藏來解說佛典內容, 廣集自東漢至民國之佛典及中國高僧大德之著述. (4)中國禪學(兪梅隱, 1984), 爲禪門公案之解說書, 書後附有惟明所編之中國禪林語粹. (二)日本方面 : (1)佛書解說大辭典(小野玄妙, 1931), 計收九萬餘部佛書, 內含各種僞經․抄本․闕本, 每一項目依序列題名(或書名․具名)․卷數․著者(或譯者)及生存年代․著譯年代․內容解說․注釋書․刊行年代․現所藏處等, 乃理解漢譯經典所不可或缺者. (2)印度佛敎固有名詞辭典(赤沼智善, 1931), 網羅有關原始佛敎巴利語․梵語, 解說竝註明出處. (3)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荻原雲來, 1940), 以現存梵語佛典爲本, 彌補一向梵語辭典所缺之佛敎語彙, 竝增添其相應之漢譯語, 爲現行有關梵語辭典中最具實用價値者. (4)此外尙有 : 布敎百科大辭典(三井晶史等, 1933~1935)․佛敎文化辭典(東方佛敎協會, 1934)․佛典解題事典(中村元․平川彰․水野弘元等數十位合編, 1966)․日本名僧辭典(中尾堯․今井雅晴合編, 1976)․日本佛敎史辭典(大野達之助, 1979)․佛敎文學辭典(武石彰夫․菅沼晃合編, 1980)․現代佛敎大事典(塚本善隆等, 1980)․中國佛敎史辭典(鎌田茂雄, 1981)․佛敎人物辭典(大法輪閣刊行, 1982)․現代哲學大辭典(聖敎新聞社刊行, 1987)等. (三)其他國家 : 漢梵英泰佛學辭典(鑾眞摩利迦, 1976)․梵語辭典(德國之 Ottovon Böhtlingk 與英國之 Sir Monier Williams 合編)․巴利語辭典(英國之大衛斯․高達斯合編)․藏英辭典(H.A. Jäschke)․藏語文法(Alexander Csoma de körös)․巴利固有名詞辭典(馬拉拉錫克拉, 1937)等. ③有關各宗派 : (一)中國方面 : 法相辭典(朱芮煌, 1937), 以玄奘所譯諸經論爲依據, 編集唯識學名相, 凡二百六十餘萬言. 本書特色爲不雜己意, 亦不引證中土諸師解說, 全係原文之摘錄. (二)日本方面 : (1)密敎大辭典(松永昇道, 1932~1933)爲現行密敎辭典中最完備者. (2)淨土宗辭典(惠谷隆戒, 1943). (3)新淨土宗辭典(1974), 爲前書之增補本, 採用多項目主義, 解說平易, 乃初學者之入門書. (4)禪學大辭典(櫻井秀雄, 1973), 乃改訂禪學辭典(神保如天, 1915)與禪宗辭典(山田孝道)之不合時宜者, 竝增補之, 歷二十餘年始成書. (5)禪林名句辭典(飯田利行, 1975), 輯錄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人天眼目․參同契․信心銘, 乃至全唐詩․寒山詩及禪林各語錄中之名句, 加以語譯․解說, 竝附上每一句之首字索引. ④其他 : 近代日本爲因應時代所須, 陸續出版以現代人生活形態爲中心, 圖使佛敎生活化․社會化․學術化之手冊, 如 : 佛敎聖典(佛敎傳道協會, 1977)․佛具辭典(淸水乞, 1978)․佛敎常識小百科(鎌田茂雄, 1978)等, 此類手冊具辭典功能, 而以佛敎實踐者爲對象, 偏重佛事基本常識(如葬儀․年中行事․寺院組織․一般佛敎用語等)之引介. 佛敎之現代化與普遍化, 此類手冊厥功甚偉.
【불교성전협회佛敎聖典協會】
p2694A-中→ (Buddhist Text Society)成立於一八九三年, 專門出版梵文大乘經典及有關著作之硏究出版機構. 由印度之學者乾德拉達斯(Sarat Chandra Das)創立於加爾各答. 自一八九四年陸續刊行 Māvdhyamikāvṛtti(相當於鳩摩羅什所譯之中論頌, 另又附上月稱論師之梵本注釋)․Samādhirāja(相當於漢譯之月燈三昧經)等梵文原典, 對十九世紀東方學及佛敎原典之硏究風潮, 具有極大之影響力.
【불교시가佛敎詩歌】
p2694(一)印度 : 詩稱爲伽陀(梵 gāthā), 意譯偈頌, 因長音․短音․排列法之不同而有各種分類. 槪言之, 詩係依據韻律法則而形成者. 最古之佛敎詩爲法句經(巴 Dhamma-pada)與經集(巴 Suttanipqta). 詩通常可分卽物․卽興兩種. 詩中或含有關人生之警覺敎誡, 或爲內心狀態之描寫. 長老僧之詩收於長老偈(巴 Thera-gāthā), 其中頗多求道心願之産生․修道之經過․自然景物與內在的交感之美․心境等之描寫. 大乘佛敎詩人馬鳴(梵 Aśvaghoṣa), 其詩具有淸雅哀婉之風格 ; 大乘詩一般具有高度敘事詩之特性, 馬鳴所作之詩卽有此特質. (二)中國 : 我國佛敎詩歌之特色, 大多在於描繪禪僧開悟之心境. 如碧巖錄第三十七則盤山三界無法 之公案所附雪竇之詩(大四八․一七五中) : 三界無法, 何處求心?白雲爲蓋, 流泉作琴. 一曲兩曲無人會, 雨過夜塘秋水深. 此詩意境極高, 且深得翰林學士蘇東坡佳評. 此係以內在心境託付自然景況, 竝以之象徵思想境界之傑作. 另如天童如淨禪師之風鈴頌 : 渾身是口掛虛空, 不問東西南北風 ; 一等爲他談般若, 滴丁東了滴丁東. 亦爲膾炙人口之禪詩. (三)日本 : 以江戶時代之禪僧良寬, 與日蓮宗僧元政爲代表人物. 良寬於其詩病起 中, 曾有人命如桃花, 人生如江河 之譬喩. 其詩如下 : 一身寥寥耽枕衾, 夢魂幾回逐勝游 ; 今朝病起立江上, 無限桃花逐水流. 元政之詩大多收於草山集, 其詩充滿思母之情, 於對月思歸 中歌吟 : 逐月乘風出竹扉, 故山有母沾淚衣 ; 松間一路明如晝, 遙知倚門望我歸. 此種歌頌自然與內心之境, 係佛敎詩之特色, 亦可謂東方人作詩之共通性格.
【불교시인佛敎詩人】
p2694-下→ 印度․我國及日本之佛敎詩人甚多. 通常, 傑出之佛敎人物大多爲傑出之佛敎詩人. 如佛敎之敎祖佛陀, 其自身卽是一位傑出詩人. 玆列擧佛敎史上較具代表性之詩人於下 : (一)原始佛敎 : 經典中被推定爲佛陀自身所說者, 皆以詩偈(梵 ḡathā)形式記述, 如法句經(巴 Dhamma-pada), 全經皆以詩偈構成. 此一特殊文體形式, 或因當時不用文字記載, 然爲便於記憶, 遂採詩句形式. 此外, 可說詩人之特質亦卽佛敎敎團之特質. 佛陀弟子大多能作詩, 且常以詩歌唱咏其宗敎心境. 此類詩偈流傳至今者有長老偈(巴 Thera-gāthā)․長老尼偈(巴 Therī-gāthā). 佛陀弟子中, 最著名之詩人鵬耆舍(巴 Vaṅhīsa, 又作婆耆舍)常以卽興之詩偈讚歎佛陀與佛弟子. 增一阿含經卷三(大二․五五七中) : 我聲聞中第一比丘, (中略)能造偈頌嘆如來德, 所謂鵬耆舍比丘是. (二)大乘佛敎 : 大乘佛敎之宗敎改革運動卽具有極濃之文學性格. 歷代以來, 詩人輩出, 以詩偈撰成之經典亦甚豐碩. 其中, 尤以馬鳴(梵 Aśvaghṣa)爲代表人物. 其所著佛所行讚(梵 Buddha-carita), 卽以詩歌敘述佛陀之傳記. 馬鳴另一名著孫陀利難陀詩(梵 Saundarananda-kāvya), 則以佛陀異母弟難陀及其妻孫陀利之故事爲題材所作之美麗敘事詩. 其後, 馬鳴學派之詩人摩咥里制咤(梵 Mātṛceṭa)作有四百讚(梵 Catuḥ śataka-stotra)與一百五十讚佛頌(梵 Śata-pañcaśatikā-stotra), 迄今爲止, 此兩篇佛頌受到全印度詩人之讚歎. 我國求法僧義淨於其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曾云(大五四․二二七中) : 西方造讚頌者, 莫不咸同祖習, 無著․世親菩薩悉皆仰止, 故五天之地初出家者, 亦旣誦得五戒․十戒, 卽須先敎誦斯二讚, 無問大乘․小乘, 咸同遵此. 至四世紀時, 聖勇(梵 Āryaśūra, 亦屬馬鳴學派詩人)以佛陀之本生故事爲題材, 作成本生鬘論(梵 Jākakamālā). 一○四○年頃, 迦濕彌羅詩人克薛門特羅(梵 Kṣemendra)作譬喩集(梵 Avadāna-kalpalatā). (三)中國佛敎 ; 唐代詩人王維․白居易等, 留傳極多佛敎詩. 此外, 居於始豐縣天台山國淸寺寒巖中之奇僧寒山, 其寒山詩三卷, 可謂句句皆具獨特之風趣. 至宋代, 禪僧輩出, 傑出之詩作不勝枚擧, 大多收於碧巖錄. 其中以雪竇重顯(980~1052)之詩風, 被讚爲具有翰林學士之風. (四)日本佛敎 : 平安時代之著名詩人, 有撰寫梁塵祕抄二十卷之後白河法皇, 與唯信房集之作者大原藤原賴業(寂然). 於鎌倉時代, 親鸞以和讚著稱於世. 至室町時代, 以五山文學最具盛名, 尤以雪村友梅․絶海中津․義堂周信爲當時傑出詩人. 優秀之作品有岷峨集․蕉堅稿․空華集等. 江戶時代, 曹洞宗僧良寬旣長於和歌, 亦擅於漢詩. 另有日蓮宗僧深草元政(日政)亦爲一時詩壇泰斗, 著有漢詩集(草山集). (參閱佛敎文學 2673)
【불교언어리어佛敎諺語俚語】
p2710-中→ 卽産生於庶民之間, 有關佛敎之日常用語或習慣用語, 其形式大多傾向於口語化․鄙俗化. 由於俗諺具有直接表露社會百態․反映風俗特徵之性質, 於近數十年來, 漸受學界所重, 而不僅視之爲民俗學或語言學之重要資料. 如對中國佛敎史之硏究, 廣泛之俗諺資料, 可呈現佛敎於庶民階層弘布之槪貌․佛敎信仰在一般庶民生活之影響力, 或庶民對佛敎敎義․行事等之心態反應, 乃至於一國一地由於風尙習慣之不同而表現出逈異之佛敎文化. 如佛要金裝, 人要衣裝 一諺, 反映出我國將佛像塗成金黃色或覆以金箔之習慣 ; 家家觀世音, 戶戶彌陀佛 一諺, 顯現唐代(憲宗迎佛骨時)佛敎信仰之熱烈 ; 秀才不是窮家兒, 和尙不是富家兒 ․無法子, 就做和尙 等諺, 反映昔時頗不乏由於生活困窘而投身寺院以謀溫飽之情形 ; 平日不燒香, 急來抱佛脚 ․無事不登三寶殿 等諺, 反映出庶民信仰之特質, 卽基於現世利益或祈請除災避難之情 ; 寧可葷口念佛, 不可蔬口罵人 ․地獄門前僧道多 等諺, 表現庶民對宗敎實踐之批判反省觀感 ; 閻王註定三更死, 絶不留人到五更 之諺, 則顯示庶民對善惡果報及命運之心態. 在我國, 廣爲收錄俗諺而可顯示宗敎生活之書籍, 較重要者有 : (一)史襄哉之中國諺海, 民國十六年(1927)於上海刊行, 共收一萬四千多則. (二)西方學者克里巴之透過俚諺所觀察的中國宗敎, 民國十五年編於蕪湖, 共收二四四八則, 竝加英譯․注釋. (三)日本學者下永憲次之北京俗語辭典 . (四)西方學者維夫里德亞蘭之英漢對照中國俗諺四千首 . (五)日本學者鳥居久靖之改編中國俗諺四千首 . 此類俗諺, 除廣泛收錄一般民間之口傳外, 亦收集自儒․釋․道三敎之書籍, 及歷代流傳之善書等. [中國佛敎發展史第七章(中村元)]
【불교역법佛敎曆法】
p2709-下→ 佛敎有關曆之法則. 最初任何國度皆使用太陰曆, 迄今單純的太陰曆僅存於宗敎之回回曆. 在埃及, 則依尼羅河之定期泛濫而成立太陽曆, 後傳至波斯, 又爲羅馬所沿用, 稱爲羅馬曆 ; 幾經修正後, 更發展爲現代之太陽曆. 此曆法雖屬正確, 但其月名與季節之關連竝無任何意義. 在印度, 則有以太陰曆爲基礎之印度曆法 ; 以此調和一年之季節, 而構成太陰太陽曆(luni-solar calendar). 此種組合太陰與太陽之運行, 除印度之外, 亦見於猶太曆․巴比倫曆․希臘曆․中國曆等, 惟其內容各異. 十 二 月 名 稱 梵 名 農 曆(陰曆) 一制呾羅․制怛羅․祖怛羅․怛羅Caitra仲春 正月十六日-二月十五日 二呔舍佉․蘇舍佉Vaiśākha季春 二月十六日-三月十五日 三逝瑟吒․誓瑟吒․際史吒Jyeṣṭha孟夏 三月十六日-四月十五日 四頞沙茶․阿娑茶․阿沙姹Āṣāḍha仲夏 四月十六日-五月十五日 五室羅伐拏․室羅筏拏․室羅口縛那Ārāvaṇa季夏 五月十六日-六月十五日 六婆達羅鉢陀․跋陀羅跋陀․跋捺羅婆娜Bhāādrapada孟秋 六月十六日-七月十五日 七阿濕縛庾闍․頞濕婆庾闍․阿濕口縛庾若Aśvayuja仲秋 七月十六日-八月十五日 八迦剌底迦․歌栗底迦․羯栗底迦․迦提Kārttika季秋 八月十六日-九月十五日 九末伽始羅․摩羅言我始羅Mṛgaśiras孟冬 九月十六日-十月十五日 十報沙․富沙․寶沙․布史Pauṣa仲冬 十月十六日-十一月十五日十一磨祛․磨祛․摩伽․莫伽Ṇāgha季冬 十一月十六日-十二月十五日十二頗勒窶拏․頗勒具那․頗求那․破求Phālguna孟春 十二月十六日-正月十五日 佛敎天文曆卽古代之梵曆, 此係佛典中記載之天文曆法, 爲佛敎徒間常用曆之通稱 ; 佛敎係根據須彌山說, 而成立此一獨特之曆法. 梵曆由滿月之翌日至次一滿月間爲一個月. 滿月之翌日至新月前一日之前半月, 稱爲黑分或黑月 ; 從新月至滿月之後半月, 稱爲白分或白月. 故一個月相當於陰曆之十六日至次月之十五日間. 一年十二月之名稱與農曆對照如左表所示 : 其中, 正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五日爲漸熱時, 三月十六日至五月十五日爲盛熱時, 五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爲雨時, 七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爲茂時, 九月十六日至十一月十五日爲漸寒時, 十一月十六日至正月十五日爲盛寒時 ; 以上稱爲歲分六時, 略稱六時. 又於六時之中, 漸熱時與盛熱時合稱熱時或熱際, 雨時與茂時合稱雨時或雨際, 漸寒時與盛寒時合稱寒時或寒際 ; 以上稱爲三時或三際, 然三際如何配於日月, 則各有異說. 上述係根據眞諦三藏及大唐西域記之說. 此外, 亦有早一個月, 或早二個月之說法. 又制呾邏月至逝瑟咤月之期間卽所謂之春, 頞沙荼月至婆達羅鉢陀月之期間卽是夏, 阿濕縛庾闍月至末伽始羅月之期間爲秋, 報沙月至頗勒窶拏月之期間稱爲冬 ; 以上又稱四時. 另有分爲冬․春․雨․終․長等五時 者. 上記之外, 另有日曜(又稱太陽․日星․日精)․月曜(又稱太陰․月星․月精)․火曜(又稱火星․熒惑星․火精)․水曜(又稱水星․辰星․滴星․水精)․木曜(又稱木星․歲星․攝提․木精)․金曜(又稱金星․太白星․長庚․金精)․土曜(又稱土星․鎭星․地․土精)․羅d睺星(又稱黃幡星․蝕神․複)․彗星(又稱豹尾星․旗星․蝕神星․計都)等九個天體之說, 稱爲九曜․九執(梵 nava-grahāḥ). 曜, 乃可發出光亮之意 ; 執, 則隨日時而運行不離之意. 新月至次新月之一個月間, 月之運行圈(又稱白道)有二十八個星宿(卽星座), 此卽二十八宿. 太陽之十二個月的運行圈(又稱黃道)有十二星宿宮, 此卽十二宮. 九曜․二十八宿․十二宮均可用於占卜. (參閱佛敎天文學 2671)
【불교예술佛敎藝術】
p2712-中→ 佛敎藝術導源於印度工巧明業. 自原始佛敎至部派佛敎時期, 由於戒律中(沙彌十戒)有遠離觀聽歌舞 之明文規定, 故未能建立藝術發展之基礎, 而僅限於佛足․金剛座․菩提樹等之雕畫, 以爲佛陀之象徵. 約至紀元前後, 大乘佛敎興起之時, 雕刻․建築․繪畫․工藝等藝術活動始隨印度都市工商業與部分進步派僧侶之革新精神而興起, 打破以往小乘時代不敢模擬佛像之觀念, 而普遍塑造佛像供養禮拜, 佛敎藝術乃藉造像而大興. 印度佛敎藝術可大別爲兼具希臘․印度․大夏․安息等藝術素質之犍馱羅藝術與印度佛敎藝術. 至笈多王朝(302), 以摩揭陀爲中心, 統一印度, 印度本身之藝術乃與犍馱羅藝術先後依附於佛敎而東傳我國. 至隋唐之世, 無論佛敎義理或藝術均已與我國人性情精神相結合, 竝融入我國特有之情操與氣度, 使佛敎藝術衍爲純中國之型態. 就佛敎藝術發展之廣大範圍與源流而言, 可略分爲三大系統 : (一)小乘佛敎藝術, 其藝術主體係以根據初期佛敎遺物崇拜爲基礎之佛塔建築, 另於繪畫雕刻方面則多以本生譚․譬喩故事爲主題, 直至後來佛像製作普及後仍持續此一傾向. 此系統包括錫蘭與東南亞等南傳佛敎諸國. (二)以尊像之製作與崇拜爲中心之大乘佛敎藝術, 源於印度, 經中亞而開展至中國․日本. 然於中亞與我國之初期, 小乘佛敎藝術之色彩甚濃. (三)密敎藝術, 約始於七八世紀之印度, 其中一流系經中國而傳入日本, 成爲日本平安․鎌倉時代之藝術主流 ; 另一流系經尼泊爾傳入西藏而展開喇嘛敎特有之藝術風格, 其後亦擴及蒙吉․東北等地. 若純粹就大小乘佛敎藝術之特性而言, 則小乘佛敎藝術多指印度之初期藝術與錫蘭等南傳佛敎諸國之藝術. 如前所言, 其藝術主體多以佛塔爲中心, 其時亦有部分佛像之製作, 然佛像所呈現之風貌樣態乃歷史性之佛陀形像 ; 與之相對者, 爲呈現多樣化風貌之大乘佛敎藝術, 其佛像製作則以呈現理想化之佛菩薩諸尊等尊像崇拜之雕像․畫像爲主. 又隨大乘佛敎各宗派思想之發展, 而有淨土宗藝術․法華經藝術․禪宗藝術․密敎藝術等各具特色之宗派藝術産生. 以密敎藝術而言, 最大特點在於其宗敎儀禮與藝術密不可分之性質, 如密敎修法中之本尊像․諸尊圖像等, 實乃密敎藝術最重要之主題. 此類尊像多爲印度敎之諸神轉變而來, 入於密敎後, 復擴增其尊像種類, 竝變化其形像(如多面․多臂之異型尊像, 與怒髮忿顔․手持武器之忿怒像). 上記之外, 密敎隨修法所需之曼荼羅而依準經典․儀軌之記載, 描繪出各種曼荼羅圖像, 如兩界曼荼羅․尊勝曼荼羅․北斗曼荼羅等, 此類曼荼羅圖像普遍流行於西藏․中國․日本. 又各類密敎修法之法器, 如金剛杵․鈴․幢․鐸․鐃鈸․爐․寶珠․花鬘․眞言符印․摩尼輪等, 亦爲密敎藝術不可少之一環. 要言之, 密敎藝術各種複雜變化之特色, 使之於整體佛敎藝術中占有重要之角色. 若就一般藝術之分類而言, 約可將佛敎藝術分別爲建築․雕刻․繪畫․工藝等數種, 茲分述如次 : (一)建築 : 據傳世尊在世時已有具備本殿․寮舍․倉庫․客室․火屋(廚房)․經行堂․溫室(浴室)․前堂․蓮池․病室等設施之祇園精舍, 惟事實不詳. 當時遺留下來之建築主要有塔(梵 stūpa)․塔院(梵 caitya-gṛha, 制多堂)․僧院(梵 vihāra)․尖塔(梵 śikhara)等, 通常組合三․四種卽可構成一個伽藍, 主要建材爲甎․石材. 就建築型態而別, 大抵佛敎建築有塔․石窟․僧院․玉垣․門․石柱․幢․曼荼羅等類型 : (1)塔, 意譯墳․廟․高顯處, 營建源於對佛陀舍利之崇奉, 故具有佛敎崇拜之獨特風格, 爲佛敎特有之建築, 通常皆爲佛敎建築群(伽藍․寺院)之中心. 樣式有自然之圓形, 半球形覆鉢式(始於阿育王時)․方形等. 材料則印度古塔多內部積累土石, 外部蔽以板石或泥灰. 半球形覆鉢式卽印度之古塔, 最重要之遺構可見於山琦遺蹟, 塔之最中心處埋藏舍利容器, 四周圍以欄楯, 塔門敞開. 通常古塔平面之直徑比塔之高度大, 此係其最大特色, 其後始逐漸增高. 如犍馱羅式建築於數重基壇上之覆鉢式塔, 其圓筒高度已顯見增高, 且基壇呈方形, 凡此皆由純粹古塔形制變化而來. 此一形制傳入我國後, 可見於甎造或石造之雁塔․喇嘛塔等. 另如我國․日本所遺存之木造塔婆(通常有三重塔․五重塔)亦爲此一塔制之變化型態. 此外, 密敎․日本之木造多寶塔․石造五輪塔․寶篋印塔等則爲塔制之新形式. (2)石窟, 於小乘石窟中, 以跋闍(Bhaja)․康打哩(Komdane)爲最古 ; 我國則以大同雲岡石窟最奇偉, 係北魏․隋朝之遺蹟, 此外尙有河南洛陽龍門․鞏縣․南京棲霞山․山西太原天龍山等處. 石窟內部, 遺存有豐富的尊像雕刻․裝飾․壁畫等, 充分顯現出佛敎藝術之綜合風貌. (3)僧院, 梵語 vihāra, 又稱僧坊. 有單獨僧房․單層僧院․平地僧院․重層僧院等四型. 岩窟中亦有遺存之遺例, 較常見者有三面圍成之正方形, 中央爲空間廣闊之中庭, 與我國․日本三面僧坊之形制極爲接近. 另有由四面配置整然․圍繞中庭之四面僧坊, 此一形制係由犍馱羅逐漸普及於中印度. 印度之僧院初時爲木造, 後漸採用石造, 我國與日本則一般爲木造. 於僧院中, 另有祠堂․講堂等大衆生活所必需之建築, 通常由此等堂塔組爲一伽藍而形成一寺院. 然在我國, 多以七組堂塔爲一單位, 乃所謂七堂伽藍之制, 其後亦傳入日本. 一般而言, 七堂之種類與配置竝無定規, 常依宗派之別而累增, 或改變用途․名稱․型態式樣等. (4)玉垣, 又作周垣, 凡伽藍․塔․僧房等建築物周圍均有石質玉垣圍繞, 通常由石格․貫及地覆構成, 上施以極細微之浮雕, 構圖多取獅․象․牛․馬等動物及法輪․菩提樹․本生譚等. (5)石柱, 阿育王曾刻詔書․法敕立於國境. 柱端鐘形, 上載象․獅․輪寶等. (6)幢, 梵語 dhvaja, 意譯旗․標誌. 於印度, 幢之樣式類別有三種 : 1.形狀如旗, 2.塔蓋左右各樹一斜竿, 3.塔前左右各樹一石(如我國長方形碑). (7)曼荼羅, 形像曼荼羅有以金․銀建造者, 形制則有圓壇․方壇․蓮華壇․三角壇等. 各國之佛敎建築常因各地人文及地理因素而各顯特色. 錫蘭之遺存建築與印度大多相同, 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 則雜有木造建築, 爪哇之婆羅浮圖(Boro-Budurl)爲一表現密敎九層曼荼羅之大規模石造建築. 西藏之大寺院, 多建於山麓斜坡上, 配置有多種建築, 連接在一起, 呈現一種歐洲風格之市街景觀, 特色爲塔身下部尙有一細小之喇嘛塔. 我國之佛敎建築多仿皇宮式之建築, 其典型設計多以主要建築物整齊․對稱地配列左右兩方, 山門與天王殿․大雄殿․法堂․方丈等呈一直線竝列, 其左右分別設置鐘樓與鼓樓․伽藍殿與祖師殿․客室與雲水堂等. 塔爲多層, 建於伽藍外. 材料以木․甎爲主, 屋瓦大多加上彩色塗繪. 我國著名的佛敎建築中, 如建於魏孝明帝熙平元年(516)之永寧寺, 被譽爲此寺精麗, 閻浮所無 . 又我國之佛敎建築, 可謂爲中國佛敎藝術之大觀, 蓋因印度亦無如此諸堂整齊․蔚然壯觀之佛敎建築. 其他諸國, 如韓國․越南之佛敎建築, 可說係承襲我國之樣式 ; 滿蒙則雜有西藏與中國之風格. 日本之佛敎建築亦模仿我國之樣式, 且多採用木造, 初期建築呈現左右整齊對稱之配列, 塔多半配置於伽藍內. 平安朝以後, 除禪宗寺院外, 伽藍之配置則多傾向自由化. 至於細部之式樣, 平安朝以前爲和式, 鎌倉時代以後則有唐式․和式․天竺式三種, 後來爲和式與唐式混合之普通樣式. 昭和以後採用鋼筋混凝土建造. (二)雕刻 : 於世尊涅槃後, 佛徒多以金剛座․菩提葉․法輪․佛足․傘蓋等爲膜拜對象, 直至西元一世紀中葉, 始漸流行佛像之塑造. 迨四․五世紀阿摩羅婆提(梵 Amaravati)之大塔, 其欄楯有佛形像全具之佛傳圖. 於印度, 雕刻藝術之遺品最著名者爲旁遮普之阿旃多石窟(梵 Ajantā)之雕像, 阿旃多素有東方藝術之宮 的美稱, 石窟內部多壁畫, 外部則多雕刻, 其人物表情均極莊嚴生動, 富有濃厚的宗敎氣息. 又印度以北之佛敎造像則具犍馱羅藝術風格. 此外, 阿富汗喀什米爾之巴米羊(Bamian)遺蹟, 保存世界著名之崖壁大佛像, 高達五十二公尺餘. 其他如柬埔寨之安哥窟․爪哇之婆羅浮圖等, 皆有雕造精湛之石雕藝術. 於我國, 歷朝所鑿造之石窟, 內中多含大量造像. 而我國石窟之造像藝術, 初時甚受犍馱羅與印度之影響, 至唐宋卽完全表現中國風格之特色. 此外, 東晉戴逵父子, 由泥塑而發明夾紵 ; 北朝李雅․張岫先後塑造嵩山少林寺佛像與安陽萬佛溝石窟造像 ; 唐時楊惠之的塑像傳神, 凡此皆爲後世塑佛樹立良好規範. (三)繪畫 : 印度自古卽有以畫爲業者. 如阿旃多石窟之初期作品, 卽爲佛敎壁畫之最早製作. 例如第十窟之六牙白象本生圖, 可追溯爲紀元前之作品. 此外, 殘留於阿旃多第二期(五․六世紀間)․第三期(七世紀)等諸窟之繪畫極多, 其特色係由明暗之對比産生立體效果. 另於錫蘭悉耆利耶石窟(巴 Sīgiriya)之供養天人圖, 可推定爲五世紀所傳留下來之壁畫, 其手法係屬於阿旃多石窟繪畫之技巧, 此一風格係經由西北印度輸入之希臘文化, 與佛敎文化相混合而産生之特殊藝術型態, 故阿旃多石窟不僅成爲印度藝術之寶庫, 亦成爲遠及中亞․中國․日本的佛敎藝術之源流. 如阿旃多石窟中之龍女傳說圖․飛天圖等, 甚至遠如日本亦受其風格影響, 如法隆寺之壁畫․日野法界寺阿彌陀堂之飛天圖等. 關於佛畫方面, 最初約有本生譚․佛傳圖․쟁像․壁畫等四類. 쟁像之畫法, 係先於中央畫好佛像, 次於像下書寫三歸依之文, 再次書寫五學處․十二因緣, 最後於像上書寫二頌. 通常佛畫有三種用途 : 莊嚴․供作本尊․法具. 大抵而言, 一切佛像從其形體容貌之相好而言, 均是相同, 故區別各各不同之佛, 主要由手印 分辨. 除相好與手印外, 尙須注意度量, 如全身長一二○分, 肉髻高四分, 面長十二分, 頸長四分等. 我國歷代名家多作寺院壁畫, 尤於唐代, 當時畫家若被任命繪製寺院壁畫, 必引爲一生中之殊遇. 著名之畫家有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袁子昂․吳道子․李公麟等. 惜以佛寺多爲磚木所造, 每易毁於兵燹水火, 獨西陲之敦煌․吐魯番等地之石窟壁畫得以倖免災厄, 燦然存在. 西域出身之尉遲乙僧被譽爲初唐第一位佛畫家, 常以獨特之遠近法 繪製西域風之變相圖. 此外, 我國禪僧之水墨畫至今仍被畫界所重, 此類僅藉著上墨色來表現宇宙風貌精神之畫風, 可視爲禪宗特有之風格, 亦爲中國藝術之奇葩. 自宋以後, 大型壁畫之獨特畫風逐漸衰微, 代之以禪宗祖師像․羅漢像, 又在禪僧指導下, 墨繪與書法因而發達, 著名之禪畫代表者有牧谿․梁楷․石濤․八大山人․漸江․玉磵等, 彼等繪畫技巧之特出․氣慨之壯大, 豫畫界極大之影響. 其中尤以石濤最具代表性, 其一筆畫 之絶創, 爲我國禪畫最佳之寫照. 日本十五世紀室町時代卽集我國宋代墨繪之大成, 中心人物有如拙․周文․雪舟等. (四)工藝 : 佛敎歷史中最古之工藝品爲舍利容器, 材料有金屬(金․銀․銅)․玉․石․木等, 通常埋於佛塔之中 ; 於印度, 最早之遺品約爲西元前四世紀之作品. 我國與日本之塔婆, 中間多埋有舍利容器. 一般佛敎所用之器具類, 統稱爲佛具或道具, 其種類樣式繁多, 以下略分七類統括之 : (1)尊像之莊嚴具, 如天蓋․幡․花鬘․纓絡等. (2)供養具, 如香爐․燭臺․花甁․花籠․盤等. (3)樂器類, 梵鐘․金鼓․磬․銅鑼․鈴․木魚等. (4)容器, 如經箱․袈裟箱等. (5)僧侶之法服及所持物, 如袈裟․錫杖․念珠․如意等. (6)密敎之修法具, 如金剛杵․金剛鈴․羯磨杵․禮盤等. (7)與雕刻․建築有關之作品, 如櫥子․佛龕․佛壇․燈籠等. 我國唐代前後, 佛敎與民間生活相結合, 工藝方面固然大量製作法器與供具, 一般生活器具亦皆滲入佛敎藝術之成份 . 宋代因之, 直至目前, 卽或略有變易, 而佛敎影響之因素仍不難判知. [佛敎藝術論集(現代佛敎學術叢刊(20))․中國佛敎藝術(國立歷史博物館)]
【불교유적佛敎遺蹟】
p2711-中→ 各佛敎國家內, 與佛․菩薩及歷代高僧大德有關之處所及建築物, 其遺存今世, 足供後人瞻仰憑弔者, 稱爲佛敎遺蹟. (一)印度 : 古印度阿育王於佛陀降誕․成道․初轉法輪․涅槃等地築塔, 後又加上佛陀說法處祇樹給孤獨園․曲女城․王舍域․廣嚴城等四處之塔, 合稱八大靈塔. 見於法顯․玄奘之記載. (二)中國 : 高僧之遺蹟有慧遠之廬山․菩提達摩之少室山․曇鸞之玄中寺․智顗之天台山․慧能之曹溪南華寺 ; 菩薩顯現之遺蹟有文殊之五臺山․觀音之普陀山․普賢之峨眉山․地藏之九華山等. (三)日本 : 有聖德太子之法隆寺․最澄之比叡山等遺蹟多處, 中世以後, 空海之四國八十八所․法然之二十五靈場․親鸞之二十四輩等處, 亦列爲重要遺蹟. [Vincent Smith: Asoka, the Buddhist Emperor, 1901; Sir Alexander Cunningham : The Bhilsa Topes, 1854; J. Hackin: Nouvelles Recherches Archélogiques à Bāmiyān, 1933]
【불교음악佛敎音樂】
p2678-上→ 印度佛敎音樂, 約起源於西元前二千年至一千五百年左右, 記述梨俱吠陀歌詠方法之娑摩吠陀(梵 Sāma-veda)卽爲其肇始, 依此而奠定聲明․梵唄之基礎. 佛敎繼承此方法而産生伽陀(梵 gāthā 意譯孤起頌)之方式, 釋尊卽以此方式傳豫跋提比丘․優婆利尊者․目連․阿難․難陀․婆耆舍等. 其後, 馬鳴則作釋尊一代事蹟之歌(賴咤和羅伎). 此外, 據傳龍樹開啓南天鐵塔, 受金剛薩埵之灌頂, 誦持祕密最上漫荼羅時, 亦作金剛歌詠之讚. 至阿育王時代, 佛敎音樂之種類已甚豐富. 至二世紀中葉迦膩色迦王之際, 印度之佛敎音樂隆盛異常, 竝盛傳到中亞細亞之于闐․疏勒等地. 六․七世紀戒日王(梵 Śīlāditya)治世之時, 印度佛敎音樂發展至全盛期, 越過葱嶺․中亞細亞, 一支通過天山南麓, 以龜茲(庫車)爲中心 ; 一支經過天山北麓, 以高昌(吐魯番)爲中心而昌盛發達. 其後, 印度佛敎音樂經過西域諸國, 大擧流傳於唐室宮廷, 促成唐朝舞樂之高度發展. 佛敎音樂所用之樂器有 : 弦樂器(梵 vīṇā)․管樂器(梵 vaṃśī)․打樂器(梵 dundubhi). 二世紀以後亦使用在下部雕有舟形共鳴胴之五弦琵琶. 傳云, 釋尊在靈鷲山說法時, 因憐憫盲目之弟子巖窟尊者, 而用弦樂器伴奏, 唱頌地神陀羅尼經. 此種盲僧琵琶, 直至阿育王之子鳩那羅(梵 Kuṇāla)失明之際, 始被推廣使用, 後亦隨佛敎傳至中․日等地. 部派佛敎在嚴格之戒律中, 音樂․歌舞․演劇乃被禁絶, 故於僧侶之間, 佛敎音樂竝不發達. 然至大乘佛敎興起後, 每於盛大之供養會上採用歌舞以莊嚴之, 佛敎音樂至此遂急遽發展. 大規模6 佛敎歌劇, 始於七世紀戒日王所作之龍王之喜 (梵 Nāgānanda). 七世紀末因佛敎沒落, 佛敎音樂亦隨之衰微, 故佛敎音樂轉移至緬甸․泰國․柬埔寨(高棉)․印尼等東南亞地區. 在緬甸, 與印度同樣使用七音階之法, 佛敎之聲明在此盛行. 樂器方面則使用印度二世紀頃所用之舟形胴付弓形之莊恩(tsaun, 古代爲七弦, 後來改爲十三弦), 此外則是該國之傳統樂器鰐琴(magyun)與傳自泰國之打樂器基旺(kyiwain). 在泰國, 傳統音樂竝非印度式之音樂, 係以東南半島南部吉蔑族之獨特民族音樂爲基調, 再使用由我國傳入之樂器, 而形成其特殊之佛敎音樂. 然以佛敎立場而言, 除梵唄外, 竝無其他大規模之佛敎音樂出現. 在柬埔寨林邑國地方, 盛行印度佛敎舞樂, 例如西元七三六年於日本傳播印度舞樂之林邑國僧佛哲(Fattriet), 爲極負盛名之舞樂硏究者. 此外, 從十二世紀之安哥寺雕刻觀之, 古印度樂器較少, 反而主要使用南洋系統之樂器, 由是可知, 泰國․柬埔寨之佛敎音樂乃異於印度之獨自型態. 於印尼, 隨著佛敎王國之建立, 佛敎音樂亦行傳入, 然因以南傳佛敎爲中心, 故甚少擧行大規模之佛敎歌舞, 而爪哇島東面之巴黎島則遺存印度敎舞蹈遺蹟, 其舞姿具有强烈之印度色彩. 在西藏方面, 喇嘛左手持鈴․右手執錫杖以作爲禮拜音樂之主體, 其他作爲儀式音樂者, 有單旋律之齊唱與樂器之伴奏. 較爲常用之樂器有長型喇叭․屬於敲打樂器之鈴․鈸等, 另外有遺自棒敎以人頭骨作成二面鼓及以人類之大腿骨所作成之縱笛. 在我國, 雖自東漢以來卽開始有漢譯經典, 然卻無法採用由佛敎傳來之梵唄唱法來歌誦之. 此一情形, 自梁高僧傳中可見一二. 至三國時代, 康居(Samarkand)之僧來蜀, 因而傳來伊朗式之歌唱法. 直至魏武帝第四子曹植(陳思王), 素有音樂天才之美稱, 對梵曲饒有興趣, 傳說曾於山東省東阿縣之魚山, 創製中國所獨有之梵唄法, 中國之聲明於是時始奠定基礎. 與印度式七音階之歌唱法對照, 中國係採用五音階之法. 至唐代八世紀頃, 中印度之佛敎學者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等來我國朝覲, 印度式之梵唄始漸流行. 據專家考證, 我國之梵唄與民間歌曲共通之點甚多, 與近代日本聲明之性質則逈然不同. [宗敎音樂(田邊尙龍)․佛敎音樂と聲明(大山公淳)․佛敎音樂之硏究(日本東洋音樂學會編)]
【불교의례佛敎儀禮】
p2698-中→ (一)印度 : 初期佛敎敎團之行事, 如布薩․安居․自恣, 及出家․授戒等作法, 此儀禮依然行於今日之南傳佛敎界. 昔時阿育王擧行五年大會(梵 pañca-vārṣika-maha, 又作般遮于瑟會), 每隔五年, 王者行祭必召請衆僧行布施供養. 後世亦行於印度․西域. 關於釋尊之葬儀, 則依釋尊遺誡, 以轉輪聖王之葬法葬之. 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載, 印度比丘逝後皆行火葬, 念誦無常(三啓)經. 南傳佛敎界於每年釋尊之降誕․成道․涅槃等紀念日行衛塞祭(巴 vesākha-pujā). (二)中國 : 據後漢書卷一○三陶謙傳載, 漢獻帝時, 笮融每於浴佛(灌佛)之後, 卽設飮食以供養之 ; 又如三國吳之支謙有梵唄之製作 ; 西晉之耆域等神異僧之咒願與祈誠, 凡此種種, 皆爲一種當然之佛敎儀禮. 此外, 前秦有道安擧行之講會, 後秦有法羽之燒身供養. 又有東晉慧遠之白蓮社, 爲集會結社之先驅. 南北朝時, 除捨身․放生․祈雨․行像․唱導之外, 尙有八關․華嚴․盂蘭盆等齋會, 與涅槃․大般若․金剛․般舟․法華․金光明․大通方廣․虛空藏․方等陀羅尼等懺法, 與藥師齋懺․婆羅大齋懺․龍華會․無遮大會等法會. 隋唐時代有內道場 之設置 ; 又因儒佛道三敎之論諍, 而有帝王誕節三敎談論 之儀禮. 此外, 以百姓爲對象之講演亦已流行, 稱爲俗講. 其他如祈雨․舍利供養․上元燃燈․仁王行道․法華道場․藥師道場․塔懺法等. 五代․宋代時有行香祝壽․千僧齋․水陸大齋․燃燈會․忌辰道場等法會, 法華․金光明․普賢等懺法. 民間則流行談經․彈唱因緣等. 另於遼․金等二國, 除水陸會․龍華會․瑞佛․佛牙等之供養外, 一般民間則屢有千人邑會之情形. 至元․明時代則有三學講․三禪會․資戒會․水陸無遮會․般若圓覺法會․龍華會․華嚴會․彌陀․法華․大悲․光明․楞嚴等懺法, 和祈雨․燃指燒身斷臂等. 明洪武十六年(1383), 曾制定瑜伽顯密之佉式儀戒. 近代則有焚香拜佛․涅槃會․迎佛會․觀音會․佛生日灌佛放生․龍華會․翻經會․盂蘭盆會․地藏王會․放燄口․臘八節等行事之傳承. 記載此類儀禮作法之典籍, 現存而較盛行者有梁諸師之慈悲道場懺法․隋代智顗之法華三昧懺儀․康代善導之淨土法事贊․宗密之圓覺經道場修證儀等. 密敎則有收錄印度以來各種護摩(火祭)作法及有關瑜伽․印明等之儀軌, 禪宗有元代德輝整理之敕修百丈淸規. 於喇嘛敎界, 一年中之行事有一月四日至二十一日之祈願會(藏 Smon-lam, 又作無遮供養)․四月十五日之成道與涅槃會․六月四日之初轉法輪會․九月二十二日之兜率下生會․六月一日至七月十五日之安居等. 此外尙有六月四日蓮華生上師之降誕會․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之涅槃會等祖師會. 學問寺則有三月十五日之時輪學部春季大會等各學部之集會(其日期則因地而異). (三)日本 : 平安朝以前之佛敎儀禮, 大多受我國隋唐以前之影響. 官營以外之法會常有將其功德迴向豫天皇․國土․萬民平安之風俗, 此類法會稱最勝會(御齋會). 另外尙有仁王會․法華會等以護國爲中心之法會, 與卽位灌頂․玉體加持等以天皇爲中心之法會. 又如藥師․吉祥․觀音․地藏․釋迦․阿彌陀等佛名之懺法悔過法會. 維摩會․梵網會․華嚴會․季御讀經․講經․安居․布薩․齋會等之敕修法會. 追善慶讚․寫經․放生․灌佛․涅槃․盂蘭盆․燃燈․舍利等之諸供養會與各宗之祖師忌等. 鎌倉以後, 各宗獨自之儀禮大增. 更由於佛敎之弘通, 而有和語之講式․和讚之流行. 其後又因與神道結合, 而産生神前讀經․神道灌頂之儀禮. 至於御影供․報恩講․十夜․會式等, 則逐漸傾向民間化, 例如與民間行事結合之大念佛․盆踊․說敎節等, 爲一種普及各地之民間娛樂. 有關僧侶之葬法, 於敕修百丈淸規等書, 皆有詳細敘述. 而百日․小祥(死後滿一年, 又稱一周忌)․大祥(死後滿二年, 又稱三回忌)等佛事則始自宋代. 日本平安朝以來讀經或念佛之弔葬已普遍流行, 另亦增加十三回忌․三十三回忌等忌日. 近年更有佛化婚禮之推廣.
【불교의술佛敎醫術】
p2711-下→ 印度稱醫學爲醫方明(梵 cikitsā-vidyā), 乃五明之一. 佛典中提及之醫術, 亦屬此一系統, 增一阿含經卷十二․金光明經卷三除病品等, 皆載有三大患三良藥(三種妙藥)之說. 另從法華經卷五之良醫喩亦可見印度醫術之大端. 此外, 有關僧尼受戒․安居等行持規定之二十犍度 中, 其第七項藥犍度 (又稱醫藥法)卽詳載比丘患病之種類․對治諸病之處方․病中飮食等種種規定. 南海寄歸內法傳亦擧出八分醫方, 歸納印度古來各種診察投藥之法. 大藏經所收有關醫療治病之典籍有佛醫經․療痔病經․咒齒經․咒目經․咒小兒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治禪病祕要經等. 釋尊時代之耆婆(梵 Jīvaka)卽爲諸經所擧之名醫代表, 釋尊及其弟子皆曾接受耆婆之治療, 傳說耆婆亦曾自死婦腹中救活胎兒. 北本涅槃經卷八載有切開盲人眼膜用之醫學器材金篦, 其後成爲密敎修法之用器. 西藏大藏經丹珠爾中之醫方明部(藏 Gso-rig-pa)亦收有龍樹百治療法等數部醫書, 西藏․蒙古等之學問寺中, 大多設有醫學部. 相傳後漢譯經家安世高亦精通醫術, 曾將印度醫學與佛敎同時引入中國 ; 在隋書經籍志中, 亦收錄龍樹菩薩藥方․婆羅門諸仙藥方等. 唐代醫書千金方中, 亦揭櫫上述之三大患等說法, 明代本草綱目亦多參照佛典中之植物名. [修行道地經卷六․四分律卷三十九․摩訶僧祇律卷十․大唐西域記卷二․佛敎醫學(日本大日向大乘著)](參閱醫方明 6628)
【불교입전노선佛敎入傳路線】
p2669-中→ 漢武帝(140 B.C.~87 B.C. 在位)爲商業與軍事上之目的, 曾兩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從此打開東西交通路線, 東西文化經此路線而交流融合, 佛敎思想與信仰亦隨著商旅․使節團․僧衆等, 流傳至沿線之大月氏․安息․罽賓(迦溼彌羅, 卽今喀什米爾)․疏勒․于闐․高昌(吐魯番)等地區, 乃至廣大的中國. 印度․西域沙門來華弘法譯經, 及我國高僧大德西行參學求道, 所採行之途徑有陸路․海路二種. 陸路在北方, 爲主要通道, 自今印度西北部經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亞․河西走廊, 至中原地區. 在新疆境內又分爲南北二道, 二道皆在天山南麓, 亦卽自洛陽或長安西行, 經河西走廊, 至敦煌. 北道自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北側, 經伊吾(哈密)․高昌․焉耆․龜茲(庫車)․疏勒等據點, 復越葱嶺(帕米爾高原), 西南行至罽賓而達天竺. 南道自敦煌沿塔里木盆地南側, 經鄯善․于闐․莎車, 越過巴達克山南下, 復越大雪山與興都庫什山而達罽賓 ; 或由莎車至疏勒, 與北道會合. 東晉法顯由北道之龜茲, 越過流沙(塔克拉馬干沙漠)至南道之于闐, 此稱爲中道, 其後再西行抵達天竺 ; 唐代玄奘則由北道之龜茲越天山北麓, 再過凌山, 經中亞藥殺河(錫爾河)一帶, 入活國(Kunduz, 位於今阿富汗境內), 復越大雪山, 迂迴到達天竺. 又部分行者由河西走廊之涼州(武威)進出巴蜀․江陵等地, 如南朝之法獻. 至於羅布泊附近之鄯善, 原稱樓蘭, 初爲南北二道之交會點, 文物鼎盛, 惜自漢末以降漸趨衰落, 竟至湮沒. 海路傳法不如陸路興盛, 自印度經錫蘭․爪哇或婆羅州․馬來半島, 至我國交阯(今越南河內)․廣州․東萊一帶(膠州灣), 故廣州․交阯等地, 亦爲我國與南洋佛敎交流之門戶. 由海路來華或西行之著名行者有康僧會․眞諦․菩提達磨․不空, 及法顯(歸國時)․法勇․義淨等. 此外, 西元一世紀前後之印度, 大乘佛敎興起, 貶稱固守傳統佛學之敎團爲小乘, 遂形成大․小乘二派對立之形勢, 彼此皆大力宣敎, 欲建立强大之敎團勢力, 故佛敎迅速向西北方․南方傳播, 大․小乘勢力在西域諸國縱橫捭闔之際, 我國亦開始接受佛敎之熏習, 因而西域佛敎對我國有極大之影響, 由是經西域傳來之佛敎與自海路傳達者, 比較亦有不同, 如印度西北部盛行大乘思想, 故傳至北方者多爲般若․方等 ; 迦溼彌羅爲一切有部 之發祥地, 發智․毘婆沙等諸要籍卽在北方傳譯 ; 于闐盛行華嚴經, 故支法領至該地攜回華嚴梵本三萬六千偈 ; 而信仰小乘佛敎之師子國(錫蘭), 則由海路傳來其經典, 如僧伽跋陀羅譯出善見律毘婆沙. 佛陀入滅之初, 信徒僅以法輪․菩提樹․蓮花座․舍利塔等, 爲追慕佛陀之象徵. 至西元前三二七年, 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北, 其後由於印․希文化之交融, 産生出犍馱羅藝術, 佛敎徒亦模仿希臘人, 開始雕繪佛像, 此類藝術卽於佛敎初傳時隨之傳入我國.
【불교입전佛敎入傳】
p2661-下→ 佛陀之敎法, 經僧衆及阿育王․迦膩色迦王等護法者之大力宣揚, 漸及全印度, 竝擴展至其他區域 ; 向南傳至錫蘭(今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地, 稱爲南傳佛敎, 以巴利語結集佛典, 側重自我徹悟 ; 向北經中亞諸國傳至我國․韓國․日本等地, 稱爲北傳佛敎, 依準由梵語轉譯之漢語佛典爲主, 强調自度度人. 惟佛敎傳入我國之確實年代, 至今尙無定論. 傳統上則相信係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58~75)傳入, 如牟子理惑論․四十二章經序等皆載有當時佛敎入傳之事. 茲略擧佛敎入傳之傳說如下 : (一)謂海內經․山海經所載三皇五帝時之伯益已知有佛. (二)列子卷四仲尼篇, 孔子嘗言西方有聖人, 此聖人卽指佛陀, 故謂佛敎於先秦時代已傳入 ; 更有竄改周穆王篇, 而謂西周穆王時佛敎已傳入. (三)漢法本內傳․周書異記, 均謂佛法於周代已傳入. (四)歷代三寶紀卷一載, 周代已於各地建立阿育王佛塔, 然佛塔與經典皆爲秦始皇所毁 ; 又謂秦始皇四年(243 B.C.), 西域沙門釋利房等十八人攜佛典入華. (五)北齊魏收所撰之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載, 漢武帝元狩二年(121 B.C.)霍去病伐匈奴, 得休屠王所祀之金人, 安置於甘泉宮 ; 或謂此金人卽佛像, 亦卽佛敎東傳之證據. 然史記卷一一○匈奴列傳․漢書卷五十五霍去病傳等, 僅言及得金人之事, 竝未言及佛敎, 此金人或爲西域之天神. (六)釋老志又載, 張騫出使西域歸國後, 謂大夏之鄰有身毒國, 嘗聞浮屠之敎 ; 然史記卷一二三大宛列傳․漢書卷六張騫傳等, 雖言及身毒國, 卻無浮屠之記載. (七)劉宋宗炳所撰之明佛論載, 東方朔嘗與漢武帝論對劫燒說, 此爲漢代接觸佛敎之據. (八)明佛論又載, 劉向所撰之列仙傳中, 有七十四人爲佛經中之人物 ; 然列仙傳之眞僞已屬可疑, 更遑論其內容. 以上諸種傳說雖難以與史實相符, 然由其內容及所列之時間可推知, 佛敎傳入我國時, 或許未及時受到重視, 以致未留下詳盡之記錄. 又佛敎爲外來宗敎, 在其敎團逐漸擴展之時, 勢必與道敎, 甚至儒家學派爭衡, 或爲提高佛敎之權威性而逐步上溯其東傳之年代. 至於一般所承認之說法, 則有三種 : (一)後漢書卷七十二楚王英傳․卷一一八西域傳, 及後漢紀卷十等載, 東漢明帝夜夢金人, 太史傅毅以爲或卽西方之佛, 明帝遂遣使往西域求法. 途中遇梵僧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 歸至洛陽, 明帝建白馬寺, 梵僧卽於此譯出四十二章經. 是爲我國有佛僧․佛寺․佛敎之始. (二)楚王英傳載, 楚王英崇尙黃老與浮屠. 一般公認, 東漢之上層階級多信奉儒家․黃老, 及外來之佛敎. 楚王英封於彭城, 可知由西域來華之外國沙門, 其活動範圍自北方長安․洛陽, 已延展向南方各地. 其後楚王英因故左遷丹陽涇縣(位於安徽), 佛敎得以再向南地拓展. (三)曹魏魚豢所撰之魏略西戎傳, 引三國志魏志卷三裴松之(372~451)注, 謂西漢哀帝元壽元年(2 B.C.), 博士弟子景盧(秦景憲)從大月氏王之使者伊存口授浮屠經. 浮屠卽佛陀之音譯. 是爲佛敎入傳之最早․最可靠之記載. 魏書釋老志對此事件之評述則謂, 我國雖已聽聞佛敎之說, 卻尙未信受其義. 故可確知佛敎在西漢末年已傳入我國, 惟尙未産生有力之影響. 此外, 東漢時代處於佛敎初傳階段, 信徒多以現世的․功利的道敎信仰形式來接受佛敎, 視佛陀爲具有禳災招福․不老長壽等靈力之神祇, 視大力傳道之西域沙門爲巫祝․神仙修行者等. 而我國固有之儒家․道敎等, 難免對此一外來宗敎産生極大之排斥作用. 東漢末年牟子作理惑論, 一方面揭示佛敎之眞正面目, 將其自方士․神仙家中析出 ; 一方面調和儒․釋․道三家, 闡論佛敎思想非但不與儒․道相互抵觸, 且有相輔相成之效. 其後隨著時代之變遷, 排佛論與容佛論互有消長, 此後此一論諍亦成爲歷來知識分子間重要論題之一 ; 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等時, 更有實際迫害佛敎之擧動, 至宋代理學崛起, 始漸融合三敎之爭. 我國素有著書立說之敎化傳統, 故佛敎信徒亦重視佛典之翻譯編纂, 以爲傳敎之基礎. 佛典來源有二, 一由外國沙門自印度․西域攜帶來華 ; 一由我國信徒․高僧親往西域․印度求法․求經所攜回. 佛典又分梵本與胡本二種, 梵本成書於印度, 以梵文書寫 ; 胡本則係西域諸國譯自梵文之經典, 如龜茲語․于闐語․粟特語等之經文. 又外國譯經沙門中, 法號之上若有安․康․支․帛 等字者, 皆爲西域人, 均非以梵語爲國語者, 而於翻譯佛典之工作具有極大之貢獻. 初時我國爲方便理解佛敎, 常擷取儒․道二家精義與佛學互作解訓, 形成格義佛敎. 東晉道安(312~385)則倡言, 須以佛敎立場來理解佛學精義, 其否定格義之論廣受矚目, 更促進中國式佛敎之發展 ; 因隋朝以前之佛敎飽受儒․道之影響, 至唐朝始因政治安定․民生富足, 培養出開闊之世界主義胸襟, 能視佛敎爲印度文化思想之結晶, 而以求取新知之態度從事譯經工作. 以下卽以各代西行求法及翻譯佛經之槪況, 略窺佛敎入傳之過程 : 東漢明帝時, 四十二章經首先爲迦葉摩騰․竺法蘭二人譯出. 迦葉爲中天竺人, 後示寂於洛陽 ; 法蘭亦中天竺人, 精於漢語, 受明帝供奉於淸涼臺, 後亦示寂於洛陽. 迦葉․法蘭二人另譯有十地斷結․佛本生․佛本行․法海藏等經, 惜皆佚失. 惟四十二章經之譯者․版本等問題, 至今尙有爭議. 東漢末年桓․靈二帝時, 西域沙門相繼來華, 積極從事譯經工作. 安世高(安淸)係安息(伊朗東南)人, 質帝時(145~146)入洛陽, 譯有安般守意․陰持入․大小十二門․修行道地․人本欲生․阿毘曇王法․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五陰喩․轉法輪․九十八結等經. 支婁迦讖(支讖)係月氏人, 精勤法戒, 靈帝時至洛陽, 受支亮之襄助, 譯有般若道行品․首楞嚴․般舟三昧經, 及兜沙․阿閦佛國․寶積經等大乘系之般若․方廣․華嚴等諸部經, 至此大乘佛敎始漸受重視. 竺佛朔係天竺人, 亦協助支讖譯經, 譯有般舟三昧經等. 支曜, 譯有成具光明定意經․小道地經等. 三國時代, 曇摩迦羅(法時․曇柯迦羅)係中天竺人, 魏嘉平二年(250)譯出僧祇戒心, 此戒本又作僧祇律, 屬部派佛敎大衆部系之戒本, 首立羯磨法授戒, 奠定我國佛敎戒律基礎. 曇諦(帝)係安息人, 譯有曇無德羯磨(又作四分律)․摩訶僧祇律之戒本等. 康僧鎧(僧伽跋摩․僧伽婆羅)爲康居人, 於白馬寺譯出郁伽長者等四部經, 或謂亦譯有無量壽經. 康僧會祖籍係康居人, 後移至交阯, 譯有六度集․雜譬喩等經, 竝爲安般守意․法鏡等經作序․注釋. 支謙(恭明)係月支人, 靈帝時來華, 後避亂於孫吳, 譯有維摩詰․大明度無極․瑞應本起․大般泥洹等經. 另譯有本業․首楞嚴․大阿彌陀等經, 然今已佚失. 此外又撰有了本生死經注. 其時, 曹魏沙門朱士行因感般若道行品經文詞晦澀, 難解其義, 乃於魏甘露五年(260)出塞, 至于闐, 得大品般若經之梵本. 幾經波折, 至西晉太康三年(282)始達洛陽. 元康元年(291), 由于闐沙門無叉羅及優婆塞竺叔蘭等人譯出, 稱爲放光般若經. 竺叔蘭另譯有維摩․首楞嚴等經. 西晉之時, 以竺法護(曇摩羅刹)爲當代譯經家之代表, 世稱月氏菩薩或敦煌菩薩. 竺法護原係月氏人, 世居敦煌, 因隨竺高座出家而易姓, 嘗隨師遊西域, 攜回賢劫․正法華․光讚等一百六十餘部經, 譯出維摩詰子問․正法華․大哀․般泥洹後灌臘等經, 共計一百五十餘部, 其所依版本中亦雜有胡本, 如罽賓之修行道地經․龜茲之阿惟越致遮經․于闐之光讚般若經等. 帛遠(法祖)係河內人, 譯有惟逮菩薩․佛般泥洹等經. 帛尸梨密多羅(吉友)係西域人, 於東晉都城建康譯出大灌頂神咒․大孔雀王神咒․孔雀王雜神咒等經 ; 竺曇無蘭亦爲西域人, 於揚都譯出咒齒․玄師風犮陀所說神咒等經, 是爲密敎經典東傳我國之始. 僧伽跋澄(衆現)係罽賓人, 苻堅建元十七年(381)入關中, 與佛圖羅刹․沙門智敏等人譯出阿毘曇毘婆沙 ; 又與曇摩難提․僧伽提婆․惠嵩等人譯出婆須蜜經. 曇摩耶舍(法明)係罽賓人, 東晉隆安年間(397~401)至廣州, 譯出差摩經 ; 又至關中, 與曇摩掘多譯出舍利弗阿毘曇. 此時期之西行求法者以東晉法顯爲代表. 法顯於東晉隆安三年(399)由長安出發, 至北天竺, 求得摩訶僧祇律․薩婆多部律抄․雜阿毘曇心論․綖經․方等般泥洹․摩訶僧祇阿毘曇等 ; 又渡海至師子國(錫蘭), 求得彌沙塞律․長阿含․雜阿含․雜藏等. 歸國後撰有佛國記一卷, 記述各國風物. 其他尙有 : 康法朗, 西行過流沙, 搜尋經論. 慧叡, 西遊諸國, 遠達南天竺邊界. 支法領․法淨等, 至于闐, 攜回華嚴梵本三萬六千偈. 智嚴․寶雲等, 共遊罽賓․于闐等地, 竝請佛陀跋陀羅(覺賢)相偕同歸東土. 其後, 智猛․曇纂․竺道嵩等, 於後秦姚興弘始六年(404)至中天竺, 攜回大泥洹․僧祇律等之梵本. 法勇(曇無竭)․僧猛․曇朗等, 於劉宋永初元年(420)西行, 至中天竺․南天竺等地, 法勇經罽賓時得觀世音受記經之梵本. 法獻於劉宋元徽三年(475), 經巴蜀․涼州至于闐, 得烏纏國佛牙一枚․舍利十五粒, 及觀世音滅罪咒經 ; 至高昌, 則得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等. 北魏之道榮, 越過葱嶺至西域. 北魏神龜元年(518), 胡太后遣惠生往西域取經, 宋雲同行, 經于闐入天竺, 求得大乘經典一七○部. 北齊之寶暹․道邃往西域取經, 獲得梵本二六○部. 龜茲僧鳩摩羅什於弘始三年入長安, 在西明閣․逍遙園設譯場, 與僧肇․道生等諸弟子共譯出坐禪三昧․阿彌陀․大品般若․新法華․維摩詰所說․新小品․金剛般若․十住․思益等經, 及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等三十五部經論, 爲我國經典舊譯家之代表人物. 此外羅什又自撰實相論․維摩論․答慧遠大乘深意十八科等. 另如弗若多羅․曇摩流支․卑摩羅叉․佛陀耶舍․佛陀跋陀羅等人, 於譯經工作中皆給豫羅什極大之助益. 居於河西之曇無讖係中天竺人, 譯出大涅槃․大方等․大集․大雲․悲華․地持․優婆塞戒․金光明․海龍王․菩薩戒本等經. 浮陀跋摩(覺鎧)係西域人, 譯出大毘婆沙, 此卽涼僧道泰少時西行所得者. 曇無讖․浮陀跋摩所在之河西, 卽今河西走廊一帶, 爲我國通往西域之要道, 亦爲佛敎東傳之門戶, 魏晉南北朝時, 此地陸續建有前涼․後涼․北涼․西涼等國, 敦煌․涼州等皆爲弘法․譯經之重鎭, 中原有戰亂之時, 諸高僧大德亦常避難於此, 隨機敎化, 如竺法護卽於晉初在敦煌譯經. 據東晉道安之光讚放光隨略解序․漸備經序等載, 光讚經等浸逸涼土 ; 道安之綜理衆經目錄亦載有涼土異經錄 五十九部七十九卷, 可見涼州譯經甚早且數量頗多. 又西行求法者如法顯․智嚴․法勇等, 均經涼州而至西域․天竺. 法顯歸國後譯出方等般泥洹․雜阿毘曇心論等, 竝與佛陀跋陀羅共譯出摩訶僧祇律, 而觀佛三昧經․修行方便禪經等, 則由佛陀跋陀羅譯出. 法勇亦譯出觀世音受記經. 智嚴於劉宋元嘉四年(427)與寶雲共同譯出普曜․度博嚴淨․四天王等經. 求那跋摩(功德鎧)係罽賓人, 元嘉元年來華, 譯出四分尼羯磨․優婆塞五戒相․菩薩內戒等. 僧伽跋摩(衆鎧)係天竺人, 元嘉十一年譯出雜阿毘曇心論, 次年譯出薩婆多毘尼摩得勒伽等. 求那跋陀羅係中天竺人, 元嘉十二年來華, 譯有雜阿含․法鼓․勝鬘․楞伽․過去現在因果․無量壽․央掘魔羅․相續解脫․八吉祥等經, 計百餘卷. 錫蘭․緬甸․南洋群島一帶之南傳僧衆, 常由南方廣州登岸, 而傳入巴利文經典, 如南齊時僧伽跋陀羅(衆賢)係西域人, 輾轉到達廣州, 譯出巴利律藏之注疏本善見律毘婆沙 ; 僧伽婆羅係扶南人(今高棉), 於楊都譯出解脫道論․阿育王經等, 解脫道論爲錫蘭佛音論師所著淸淨道論之異本 ; 據梁高僧傳卷一載, 竺法度倡言專學小乘, 其父卽爲南洋商賈. 梁武帝亦嘗遣曇寶(或謂曇雲), 隨扶南使節返其國迎奉佛髮. 武帝太淸二年(548), 西天竺之眞諦三藏由廣州進至建康謁見武帝, 後雖於侯景之亂․陳霸先滅梁建陳等戰亂中, 流徙於南方各省, 仍勉力譯出十七地論․決定藏論․大乘起信論․金光明經․彌勒下生經․九識義記等, 至陳武帝立國後, 又陸續譯出中邊分別論․攝大乘論․俱舍論偈․俱舍釋論等, 竝撰有攝大乘論疏․俱舍論疏等. 至隋代, 文帝虔信佛敎, 重視譯經, 北天竺僧闍那堀多爲代表, 譯有佛本行集․大法炬陀羅尼․起世等經, 與天竺僧達磨笈多(法密)合譯添品妙法蓮華經, 其於北周時已譯有十一面觀世音神咒․金仙問等經. 達磨笈多另譯有大集念佛三昧經․藥師如來本願經․攝大乘論釋等. 北天竺僧那連提耶舍譯有大方等日藏․大莊嚴法門․蓮華面․大集月藏等經, 其於北齊時已譯有月燈三昧經. 而月藏經內之末法思想, 對佛敎界之影響極大. 至唐代, 玄奘大師西行求法, 攜回六五七部梵文經典, 譯出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敎論․攝大乘論釋․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大毘婆沙論․大般若經等, 其所傳入之瑜伽佛敎, 與集三論敎學大成之吉藏所弘揚之中觀思想竝稱當時兩大佛敎思潮, 而於有關經典傳譯過程中, 此二大思潮與我國固有之思想․風俗․信仰等産生對立之形勢, 從而激起佛敎界之反省與再融合. 玄奘設置完備之譯場․羅致精通語言之學者, 配合其豐富的學養及實地參學之經驗等優越條件, 以忠實原著之態度新譯或重譯梵文佛典, 故史稱玄奘爲新譯時代之始, 此之前則爲舊譯時代. 則天武后欲補益晉代所譯之華嚴經, 乃遣使至于闐, 于闐王遣實叉難陀來洛陽, 譯有八十華嚴․大乘入楞伽․文殊授記等經. 另有華嚴宗三祖法藏, 其先祖係康居人, 補譯舊華嚴經之闕文, 另譯有密嚴․金光明․最勝王․顯實等經論. 般若係北天竺人, 譯有大乘本生心地觀․守護國界主陀羅尼․般若心․四十華嚴等經. 菩提流志係南天竺人, 譯有廣大寶樓閣․不空羂索神變眞言․一字佛頂輪王等經, 竝繼玄奘完成大寶積經之翻譯. 義淨於咸亨二年(671)由南海至天竺, 武后證聖元年(695)歸國. 初與實叉難陀共譯八十華嚴, 其後譯有孔雀王․勝光天子․藥師七佛․浴像功德․稱讚如來功德神咒等經, 於律部之譯作尤其重要, 有部毘奈耶諸律皆出於其手. 七世紀頃, 印度密敎思想已發展成完整之體系, 適逢我國盛唐時代, 故密敎隨著頻繁的文化․交通․經濟等交流, 迅速傳入當時之國際都市長安 ; 其構圖繁富之曼荼羅繪畫․諸尊之造像․嚴肅之儀式, 及儀式中所用莊嚴之法具․佛器等, 皆與奢華之貴族文化相配合, 而密敎所行之禳災․招福․修法․祈願等作法, 與唐室所重視之道敎作法有類似之處, 故廣受歡迎, 玄宗卽皈依密敎, 故密敎之傳揚在盛唐時達於頂峰. 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人於開元四年至八年(716~720)相繼來華, 稱爲開元三大士. 善無畏係東天竺人, 譯出大日經七卷, 前六卷爲客死那爛陀寺之沙門無行, 遣人送回之梵本, 第七卷則爲善無畏所攜來者, 協助譯經者爲沙門一行, 編有大日經疏, 爲我國與日本之密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金剛智係中天竺人, 由海道至廣州(廣東番禺), 再至長安, 譯出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 竝在許多寺院設立灌頂道場. 不空與般若共譯出金剛頂經三卷(至宋代施護始全譯完成), 本經與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同屬金剛界系, 而大日經則屬胎藏界系, 此後卽形成密敎兩部之形態. 不空大力弘揚密敎, 範圍南至廣州, 北至太原․五臺山, 更在長安․洛陽等地掀起密敎風潮. 又爲密敎經典而西行求法, 由海路至錫蘭, 攜回梵本一千二百卷, 與鳩摩羅什․眞諦․玄奘同爲四大譯經家. 唐末․五代近二百年間, 戰亂連年, 佛敎勢力大受影響, 經典翻譯亦告停歇. 至宋代, 太祖․太宗一方面行重文輕武政策, 一方面效法唐代欲宣揚國威於西陲, 因而鼓勵西行求法․重振譯經事業. 如沙門道圓遊歷五天竺費時十八年, 於乾德三年(965)偕同于闐使者歸國, 求得佛舍利與貝葉梵經. 建盛․繼全等, 於開寶四年(971)由西天竺歸國, 攜回梵經․佛舍利․菩提樹葉等. 乾德二年, 沙門繼業等三百人同入天竺, 開寶九年進呈貝葉梵經 ; 同行之永光, 攜回西天竺王子沒徒曩 之上表文. 然此時印度因先後受阿富汗․伊朗等回敎國家入侵, 佛敎遭受極大之打擊, 勢漸衰微, 來到西域․中國的僧侶多屬末流之徒, 除初期之法天․天息災(法賢)․施護․日稱之外, 別無特殊傳譯人才. 又當時西行僧侶多抱持朝禮聖地之心態, 歸國後竟無一人參與譯經工作, 故咸平六年(1003)頃, 開封知事陳恕上表建議, 西行者須先豫以考核․試經. 太平興國七年(982), 太宗敕令內侍鄭守鈞於太平興國寺設立國立譯經院, 稱爲傳法院, 由天息災․法天等主持. 據佛祖統紀卷四十三載, 院內置九種譯經職位 : (一)譯主, 宣讀梵文. (二)證義, 評量譯主所宣讀之梵文. (三)證文, 査驗譯主之朗誦有無錯誤. (四)書字梵學僧, 聽受梵語, 寫出同音之華語. (五)筆受, 將梵音改譯爲華語. (六)綴文, 將梵語連綴爲通順之華語. (七)參譯, 考慮梵華文句之異同, 避免産生矛盾. (八)刊定, 校訂經文. (九)潤文官, 潤飾經文, 由善於文詞之官吏任之. 所譯之經典, 或受西域․天竺之影響, 半數以上屬於大乘密敎系統. 法天係中天竺人, 開寶六年攜梵本至汴京, 譯有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最勝佛頂陀羅尼․大方廣總持寶光明․七佛․金剛手菩薩降伏一切部多大敎王等經. 天息災係迦溼彌羅國人, 太平興國五年至汴京, 譯有聖佛母小字般若波羅蜜多․大乘莊嚴寶王․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根本儀軌․妙吉祥最勝根本大敎王等經. 施護與天息災相偕至汴京, 譯有廣釋菩提心論․大乘二十頌論, 及守護大千國土․遍照般若波羅蜜等經, 又其所譯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敎王經三十卷, 卽係唐代不空所譯三卷金剛頂經之補譯本. 日稱係天竺人, 仁宗慶曆六年(1046)至汴京, 譯有大乘集菩薩學論, 及十不善業道․諸法集要․尼乾子問無我義等經. 傳法院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廢止, 計譯出佛典七二七卷. 其後佛敎界多致力於刻印藏經, 翻譯之梵典數量極微, 僅係零星․個別之譯述, 與隋唐興盛時代之佛敎勢力相較, 宋代之佛敎僅止於守成而已. (參閱取經 3094)
【불교천문학佛敎天文學】
p2671-下→ 印度天文學係吸收自西方之知識, 加上其本身風土․宗敎之特殊性發展而成者. 初時, 欲肯定祭祀時日之正確性, 遂由婆羅門階級制定之, 此卽自古卽發達之星辰學(梵 jyotiṣa). 長久以來, 科學與神學之占星術, 未曾分化而渾然合一. 佛敎天文學係經西域攝取自西方天文學知識, 再經由漢譯經典傳至我國․日本. 其中較重要者爲二十八宿之設定. 阿拉伯之 manājil 與我國之宿, 兩者共通點極多. 其他國家另有罕見的二十七宿制度之傳承. 三世紀頃漢譯之摩登伽經(梵 Śātdūlakarṇāvadāna)上記載印度的二十八宿如下(依順序爲梵名․漢譯名․星數․形相) : (一)Kṛttikā․昴․六․剃刀. (二)Rohiṇī․畢․五․車. (三)Mṛgaśiras․觜․三․鹿首. (四)Ārdrā․參․一․頂珠. (五)Punarvasu․井․二․人步. (六)Puṣya․鬼․三․甁. (七)Āśleṣā․柳․五․曲鉤. (八)Maghā․星․六․河曲. (九)Pūrva Phalgunī․張․二․人步. (十)Uttara Phalgunī․翼․二․人步. (十一)Hasta․軫․五․手. (十二)Citrā․角․一․頂珠. (十三)Svātī․亢․一․頂珠. (十四)Viśākhā․氐․四․牛角. (十五)Anurādhā․房․四․連珠. (十六)Jyeṣṭhā․心․三․麥. (十七)Mūlā․尾․九․蠍. (十八)P. Āṣāḍhā․箕․四․牛步. (十九)U. Āṣāḍhā․斗․四․象步. (廿)Abhijit․牛․三․牛頭. (廿一)Śravaṇa․女․三․麥. (廿二)Dhaniṣṭhā․虛․四․飛鳥. (廿三)Āatabhiṣā․危․一․頂珠. (廿四)P. Bhādrapadā․室․二․人步. (廿五)U. Bhādrapadā․壁․二․人步. (廿六)Revati․奎․一․頂珠. (廿七)Aśvinī․婁․二․馬首. (廿八)Bharaṇī․胃․三․鼎. 上述二十八星宿, 我國與印度兩者之間旣無語言學之關係, 故係各別獨自發展. 其次, 於占星․曆法上, 地位較重要者爲十二宮(梵 rāśi). 密敎發達後, 佛敎徒乃將十二宮與二十八星宿重新組合. 如宿曜經卽載有密敎占星法之構成, 其梵語名稱大多爲西方天文學之直譯, 或由於西方天文學直接輸入影響所及者. 下列爲十二宮之名(依順序爲梵名․音譯․意譯․英語) : (一)Meṣa․迷沙․羊宮․Aries. (二)Vṛṣabha․毘利沙․牛宮․Taurus. (三)Mithuna․彌偸那․男女宮․Gemini. (四)Karkaṭaka․羯迦咤迦․蟹宮․Cancer. (五)Siṃha․糸枲呵․獅子宮․Leo. (六)Kanyṛścika․迦若․女宮․Virgo. (七)Tulā․兜羅․秤宮․Libra. (八)Vṛścika․毘離支迦․蝎宮․Scorpius. (九)Dhanus․檀누婆․弓宮․Sagittarus. (十)Makara․摩伽羅․摩羯宮․Capricornus. (十一)Kumbha․鳩槃․宮․Aquarius. (十二)Mīna․彌那․魚宮․Pisces. 佛敎天文學係以吠陀祭祀之天文學與二十八宿爲主, 其占星天文學乃受希臘天文學之影響, 後編成悉檀多(梵 Siddhānta), 而於四․五世紀後, 與印度新天文學融合. 至此, 西方天文學之直接影響與我國古代天文學․五行思想互爲混合而趨於複雜.
【불교학관계잡지논문분류목록佛敎學關係雜誌論文分類目錄】
p2708-中→ 全一冊. 日本龍谷大學圖書館編. 分硏究方法論․語學․典籍․古文書等十九項, 收錄眞宗學及昭和六年(1931)一月至三十年十二月發表之與佛敎學有關之論文題目, 爲昭和六年七月龍谷大學圖書館所刊行同名目錄之續編. 所收學術雜誌凡一一四○餘種, 論文題目多達二萬七千之數, 爲佛敎學硏究者了解學界動向不可或缺之工具書. 昭和四十七年五月刊行其續編.
【불구佛口】
p2609-中→ 又作佛說. 指從佛口所出之言語 ; 或指佛之尊貴金口. 又形容從佛口所說之經文爲佛口金言 . 金言, 因尊重佛說而稱. 此外, 若形容口是心非, 謂口出之言如佛之慈愛言語, 然其內心卻猶如蛇蠍之惡毒, 則稱爲佛口蛇心 . 同義語另有外面如菩薩, 內心如夜叉 .
【불구佛具】
p2631-下→ 又作法具․佛器. 用於莊嚴佛前, 或法會․修法時所用之器具. 卽天蓋․幢․幡․華鬘․斗帳․法螺․木魚․鐘․鼓․鈴․香爐․花甁․燭臺等物之總稱. 對此, 僧尼所用之衣․鉢․數珠․如意․拂子․坐具等物, 則稱爲僧具. 天蓋又稱蓋, 覆於佛像之頂, 或覆於導師席上, 原係防避日光直射而設. 幢․幡乃法會時, 懸掛於堂內之布製旗子. 斗帳則是小布簾, 懸覆於安置本尊之龕前. 磬爲讀經時所敲打法器之一, 形如碗, 深者爲鏧, 淺者爲磬, 又小磬稱引磬․小手磬. 其他能出音之佛具尙有振鈴․木魚(木製魚形者)․雲板(金屬製, 成雲形, 中央有洞者)․鐃鈸(銅製皿形者, 二片相互拍打出聲)․金鼓․梵鐘等物. 法螺亦爲樂器之一種, 特別是日本修驗道(日本佛敎之一派)所必備之道具. 佛前之莊嚴物, 依宗派之不同而有異. 香爐․花甁․燈臺三物具足, 俗稱三具足, 係諸宗一般所用. 揷花之容器, 稱爲花甁, 有角形與圓形之分. 桌面有時覆以布, 圍於桌周圍之帛, 稱爲桌圍, 其上所覆三角形之帛, 則稱打敷. 此外, 用來盛飯供養佛之器物, 亦稱佛器. 香爐又稱火舍, 金屬製者稱金香爐, 陶土製者稱土香爐. 金香爐用於燒香(先放入炭火, 然後焚燒香木), 土香爐則用於燃香(燃粉末狀之香. 現在一般多以線香替代燃香). 至於燈臺, 有用於點蠟燭與點油火二種. 立蠟燭者, 稱爲燭臺. 或有鶴銜蓮軸立於龜背之形狀者, 稱爲鶴龜. 又垂吊於天花板之輪形燈明用具, 稱爲輪燈, 或稱琉璃燈. 臺座爲菊花形之燈明臺, 稱爲菊燈, 係用於點油火. (參閱法衣 3346․鐘 6839․鐃鈸 6840)
【불구예도장不久詣道場】
p960-下→ 謂不久將成佛.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大九․四六中):又應作是念, 不久詣道場, 得無漏無爲, 廣利諸人天.
【불국기지리고증佛國記地理考證】
p2657-上→ 全一卷. 淸代丁謙撰. 東晉高僧法顯曾撰佛國記一卷, 詳述其西遊求法之見聞 ; 卽自長安出發, 歷經鄯善․于闐․葱嶺等地, 到達天竺. 丁謙則將佛國記一書中之地理狀況, 細分爲揆地望․度情形․審方向․察遠近․核時日․考道途․辨同異․闕疑似等八項, 一一加以考證, 由是, 歷來諸史中有關西域方面地理狀況之記載, 因而得以銜接.
【불국력상편佛國曆象編】
p2657-上→ 凡五卷. 日本天台宗無外子圓通(1754~1834)撰. 彼硏鑽佛典中之天文曆象三十年之久, 於文化七年(1810)始公諸於世. 係基於佛敎之立場, 針對當時荷蘭天文學而表示佛敎天文曆象之優越. 全編分五科, 初論曆原, 二辯天體, 三判地形, 四評曆法, 五示眼智. 論述極爲詳盡, 佛敎天文學中無出其右者.
【불국사佛國寺】
p2656-中→ 又稱華嚴佛國寺․華嚴法流寺.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慶州市吐含山麓. 新羅十九代訥祇王在位時(417~457), 沙門我道自高句麗來弘傳佛法, 遭受迫害, 結菴於該地. 法興王十五年(528)頃, 王之夫人爲法流尼師而敕建本寺. 景德王十年(751), 宰相金大城爲追悼雙親而重建, 另又造立石窟菴, 延請神琳表訓住持. 該寺爲慶州極著名之伽藍, 惜其後毁於兵火. 李朝孝宗十年(1659)至英祖四十七年(1771)間再建, 遂成爲首屈一指之寺院. 再建當時尙存有部分石造建築, 多爲唐代式樣, 其中尤以釋迦塔(無影塔)最足以代表新羅特有之三層式石塔. 此外, 大雄殿前之多寶塔(有影塔)․白雲橋․靑雲橋․堂前之石壇․七寶橋․蓮華橋等亦以奇拔變幻馳名, 石燈․石床․石塔等均極殊勝. [東國輿地勝覽卷二十一․三國遺事卷五․佛國寺事蹟]
【불국선사어록佛國禪師語錄】
p2657-中→ 凡二卷. 日僧高峰顯日(1241~1316)撰, 侍者妙環等編.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 收錄東山雲巖禪寺語錄․稻荷山淨妙禪寺語錄․巨福山建長禪寺語錄․普說․法語․佛祖讚․頌古偈頌․佛國應供廣濟國師行錄, 竝有元泰定三年(1326)間之靈石如芝․古林淸茂諸人之序等.
【불굴사佛窟寺】
p2735-中→ 位於江蘇江寧縣南. 山號牛頭山, 有兩峰對立, 因名天闕, 劉宋大明年間, 設郊壇於此. 又有巖穴, 世稱辟支佛窟. 永初․景平年間, 劉司空依窟立寺, 號佛窟寺(一說梁天監年間司空徐度所建). 復傾巨資訪寫七藏經書, 收之於寺, 修禪之士, 四遠來棲, 隋末唐初, 法融大師亦嘗駐此, 竝爲其閱藏․開敎之地. 貞觀十九年(645)夏, 燬於林火. 後得再興, 其後累易其名, 唐時有長樂寺․資善院․福昌院之名, 宋初改稱崇敬寺, 明洪武時敕復舊稱佛窟寺, 正統年間又易名宏覺寺, 至淸代復改稱普覺寺. 咸豐年間, 燬於太平軍火. 今僅存大小二磚塔, 大者八角七層, 小者四角五層. 皇祐二年(1050)長干圓照大師普莊撰文誌寺之由來.
【불궁사佛宮寺】
p2644-下→ 位於山西應縣城內西北隅. 建於遼道宗淸寧二年(1056), 原名寶宮寺, 元仁宗時改稱佛宮寺. 寺中之木塔係古代木構建築中, 除山西五臺山之佛光寺大殿(建於唐代)外, 首屈一指之傑作. 木塔呈八角形, 高六十六公尺, 共五層, 其基座爲八角形, 塔基直徑約三十三公尺, 足够安放四座開封鐵塔. 第一層由二十五根巨大黃松木支柱, 木柱內爲三公尺寬之迴廊, 圍繞一座八角形塔屋. 塔屋內供奉一尊高約十公尺之石刻釋迦牟尼坐像, 塔上題有釋迦 二字, 係遼道宗之親筆, 故又稱釋迦塔. 全塔在工程技術上, 以樑․柱․斗栱等, 逐層向上擧托. 內外樑柱之間, 共使用六十餘種不同之斗栱. 此一木塔於工程結構上之驚人成就與建築藝術上之傑出, 可謂木構建築中稀世之珍. 近年來, 木塔內又陸續發現一批遼代燕京雕印之契丹版大藏經佛經刻本, 此爲繼民國二十三年(1934)所發現趙城藏後又一次重大發現, 不僅塡補了北方雕版印刷史上之空白, 且爲硏究遼代佛敎史及文化狀況之珍貴資料.
【불극성不極成】
p995-中→ 因明用語. 極成者, 至極成就之意. 因明論式中, 所立之宗(命題), 不爲立(立論者)敵(問難者)所共許(共同承認)其爲實際存在者, 稱爲不極成. 不極成與不共有․不共許乃異名而同實. 凡能別之宗法必須爲立敵不共許之不極成法. (參閱極成5477)
【불기佛記】
p2656-上→ 佛之懸記. 又指佛之記莂. 佛預言當來之事, 稱爲懸記. 佛就弟子身上, 分別未來之果報, 稱爲記莂. (參閱授記 4587)
【불기佛器】
p2749-上→ 佛事所用之器具. 一般多指盛供佛飯之器具, 其形如菌類, 多以靑銅等金屬類製之, 罕有陶器, 外部彫以蓮花或蔓草花紋.
【불기어不綺語】
p995-下→ 梵語 saṃbhinna-pralāpāt prativirati. 十善之一. 卽不說散亂汚雜之語, 亦不作巧佞之辯. (參閱十善十惡468)
【불남不男】
p971-中→ 男根不具之人. 依先天及後天等差別, 有五種不男. (參閱五種不能男1175)
【불납일佛臘日】
p2757-上→ 指陰曆七月十五夏安居圓滿日. 臘者, 歲末之義. 佛家以一夏九旬安居之終爲歲末, 故七月十五日稱佛臘日. [大宋僧史略卷下]
【불내부거不來不去】
p971-下→ 梵語 anāya-vyaya. 爲佛典中表示諸法自性之用語. 謂自本性而言, 諸法均無去來往復. 蓋若自世俗之見解而言, 則宇宙萬法之因緣皆有生有滅, 有常有斷, 有一有異, 有來有去;然自佛法中道之諦理觀之, 則諸法因緣固有聚散, 其自性實爲不生不滅, 不常不斷, 不一不異, 不來不去. 此乃印度大乘中觀學派與我國三論宗所特重之敎說. 大智度論卷五(大二五․九七中):不生不滅, 不斷不常, 不一不異, 不去不來, 因緣生法.(參閱八不中道275)
【불내영不來迎】
p972-上→ 日本佛敎用語. 淨土門中多以臨終之正念而期待佛之來迎, 以往生極樂淨土, 日本淨土眞宗唯獨相反, 彼等主張獲得他力金剛信心之修行者, 其平生業成於平生信受彌陀本願之一念, 往生之業事旣已成辦, 更不以臨終之正念期待彌陀來迎.
【불노불사不老不死】
p970-上→ 指悟入諸法實相. 悟諸法實相者, 知生老病死本來空寂, 原無老死, 故法華經藥王品․法華義疏卷十一等均謂聽聞法華經者, 能得不老不死.
【불능어不能語】
p984-中→ 指如來語. 佛之說法乃無爲法, 爲眞實者, 衆生聞之亦難以十分理解, 卽使爲衆生說法, 亦如同無說, 故如來之語, 稱爲不能語. 南本涅槃經卷十八嬰兒行品(大一二․七二八下):不能語者, 如來雖爲一切衆生演說諸法, 實無所說. 何以故?有所說者名有爲法. 如來世尊非是有爲, 是故無說. 又無語者, 猶如嬰兒言語未了, 雖復有語, 實亦無語. 如來亦爾, 語未了者, 卽是諸佛祕密之言, 雖有所說, 衆生不解, 故名無語.
【불단佛壇】
p2749-上→ 安置佛像之壇. 指佛堂內爲供奉佛像所築之高基壇而言. 依其材料而有石壇․土壇․木壇等 ; 依其形狀則有方壇․八角壇․圓壇等. 印度原有將本尊安置於佛堂正面石壇上之風氣. 中世以後, 佛堂內則多用木壇, 其形式最初模仿石壇, 後則模仿須彌山形狀, 而作須彌壇. 此外, 在寺院之內佛堂或在家信徒供奉佛像時, 所設安置佛像之龕, 亦稱爲佛壇. [敕修百丈淸規卷一報恩章․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臥息方法]
【불당佛堂】
p2657-中→ 安置佛․菩薩像之堂宇. 又作佛殿․大雄寶殿․大殿等. 印度稱佛堂爲健陀俱胝(梵 gandhakuṭī), 意卽香室․香臺․香殿, 乃爲尊佛, 故但稱其住處, 此與我國尊皇帝爲陛下之理同. 故知我國不稱香堂而直稱佛堂․佛殿, 蓋有別於印度. 此外, 我國古代禪門中多不建佛殿, 此係禪宗特殊用意, 如百丈懷海於禪門規式中, 不立佛殿, 唯樹法堂, 表佛祖親囑授, 爲當代之尊之意. 又德山見性禪師凡住寺院, 則拆除佛殿, 獨存法堂. 日本禪宗建築多仿我國宋代樣式, 於法堂前方正面建立佛殿, 再以廊連接二堂. [一字頂輪王經卷一․毘奈耶雜事卷二十六․善見律毘婆沙卷八․翻譯名義集卷七․景德傳燈錄卷六․禪林象器箋殿堂門․日本建築史]
【불대선佛大先】
p2610-下→ 梵名 Buddhasena. 又作佛馱先․佛陀斯那. 五世紀北印度罽賓國人. 乃說一切有部之師, 後爲禪法之傳持者. 師行化罽賓, 爲第三訓首, 曾就婆陀羅稟承法要, 傳於我國. 蒙其敎化者甚多, 入道之徒有七百. 佛陀跋陀羅幼卽從其學 ; 我國智巖當年西遊時, 亦至罽賓, 入摩天陀羅精舍, 從師學禪法, 三年功成後, 與佛陀跋陀羅相偕歸國, 佛陀跋陀羅所譯達摩多羅禪經二卷, 恐係師之所誦. 又依出三藏記集卷九所載禪要祕密治病經記․卷十四沮渠安陽侯傳, 謂劉宋文帝元嘉(424─453)初年, 河西王蒙遜之弟沮渠安陽侯至于闐國, 於衢摩帝大寺與佛陀斯那相遇, 乃從彼學大乘法, 竝得禪要祕密治病法. 師天才秀出, 其禪法獨步諸國, 西方之人皆號之爲人中師子. [出三藏記集卷九修行地不淨觀經序․開元釋敎錄卷四․達摩多羅禪經序․傳法正宗論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三]
【불덕佛德】
p2747-下→ 梵語 buddha-guṇa. 佛身所具之圓滿功德. 其圓德有三 : (一)因圓德, 包括無餘修․長時修․無間修․尊重修四種. (二)果圓德, 有智圓․斷圓․威勢圓․色身圓四德. (三)恩圓德, 卽能令衆生永離三惡趣與生死, 或安置衆生於善趣與三乘. 此外, 佛亦具足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別德. 復次,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隨心三摩地․四智二智․離諸習氣․若遠若近遊止自在無有障礙․於一芥子能納無量諸妙高山, 如是無量無邊功德, 諸佛如來悉皆具足.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菩薩瓔珞經卷十一․俱舍論卷二十七․大智度論卷二]
【불도무상서원성佛道無上誓願成】
p2738-中→ 爲菩薩四弘誓願之一. 卽堅心誓願必證得無上佛果. 又作無上菩提誓願證. 又古敦煌本六祖壇經作無上佛道誓願成 . (參閱四弘誓願 1677)
【불도佛道】
p2736-中→ ①道 乃梵語 bodhi(音譯菩提)之意譯, 義謂果德圓通. 佛道卽指佛果之無上菩提. 法華經序品(大九․三上) : 我見彼土恒沙菩薩, 種種因緣, 而求佛道.[大乘義章卷十八]. ②指佛陀敎化衆生之道. 卽佛敎. ③道, 謂因行. 指成佛之道, 卽至佛果無上菩提之道. 大乘義章卷十八(大四四․八二八下) : 能通行人至涅槃處, 因之爲通, 通故名道. 故地論言, 道者是因, 修行此道能到聖處, 名爲聖道. (參閱佛敎 2658)
【불도사佛圖寺】
p2743-下→ 位於安徽太湖縣. 相傳晉代佛圖澄建寺於此, 故有此名. 寺前有兩巨石對峙, 上覆大石以爲門, 爲出入必經之路. 寺後有五大巨石, 疊成三十餘公尺高之石塔, 立於萬丈懸崖之頂, 險絶天工. 寺右石壁高聳, 飛瀑傾注, 如銀河天落.
【불도인인각근하佛道人人脚跟下】
p2736-中→ 謂佛道非理想主義, 亦非觀念論, 乃眞實而活生生, 爲人人日常生活所奉行. 學道用心集(大八二․四下) : 所謂向道者, 了佛道之涯際也, 明佛道之樣子也 ; 佛道人人脚跟下也, 被道礙兮當處明了, 被悟礙兮當人圓成矣!
【불도지쟁佛道之爭】
p2736-下→ 自道敎初興, 佛敎東來, 初期頗有互相利用之處, 因兩者所標義旨, 間有相同. 佛敎傳入之初, 譯天竺文爲漢字, 嘗襲用道家字義, 後道家亦有襲用佛敎敎義者. 惟道家對於佛敎之輸入中土, 因信奉者日多, 遂與之發生衝突, 歷漢․魏․晉․南北朝迄於隋唐而未衰. 佛敎傳入中土, 傳統文化之衛道者一則以佛敎來自印度, 乃夷狄之敎, 以爲夷狄文化低落, 不及華夏, 故不當信從. 二則以華夷地域不同, 益證老子序中以東爲木, 屬陽, 爲道之所出 ; 西爲金, 屬陰, 爲佛之所生. 陽尊陰卑, 故道敎優於佛敎. 三則以華夷之間, 種族不同, 夷人始信佛敎, 華人不當信. 四則以佛敎之流入中土, 每致國家之衰亂, 故不應信. 佛道之爭, 雖屬宗敎衝突, 然二者之興替, 皆不離帝王之愛惡親仇, 結果有力者較易獲勝, 失敗者, 每遭毁滅之厄運. 佛道之爭最早見於東漢, 迦攝摩騰與諸道士論難 ; 三國時代, 曹植作辯道論 批難神仙說之詐妄 ; 西晉時, 帛遠與道士王浮間亦有佛道之爭, 王浮乃作老子化胡經, 爲後世論爭重要材料 ; 然爭論之白熱化則在南北朝以後, 北魏太武帝時寇謙之開創新天師道, 竝使之國敎化, 確立道敎之宗敎敎團 ; 南朝宋之陸修靜․梁之陶弘景對敎學整備及道敎經典整理豫以體系化, 對社會之影響亦相對增加, 而足以與佛敎相抗衡, 其論爭焦點係以夷夏論 爲中心, 爭論捨華夏固有宗敎而信奉夷狄之敎(佛敎)之是非 ; 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 道士顧歡著夷夏論, 引致明僧紹著正二敎論 ․慧通著駁顧道士夷夏論 以闢之, 又有張融著門律, 主張道佛一致, 而以道敎爲本, 佛敎爲迹, 提倡本迹說, 然就二者優劣而言, 主張道敎居優位. 於北朝, 孝明帝正光元年(520), 宮中亦有佛道二敎之論爭, 卽淸道觀之道士姜斌與融覺寺之沙門曇無最, 以老子與佛陀二人之出世先後爲對論主題, 論爭結果, 姜斌被論破, 流放至馬邑. 其前, 甄鸞之笑道論 與道安之二敎論 二書爲當時有關佛道優劣論爭之重要論著, 此二書皆以强烈之論點大力論難道敎之低劣. 然於北朝, 佛道之抗爭不僅爲雙方之論爭而已, 更加上當權者之政策壓迫, 此卽歷史上著名的三武滅佛 中, 北魏太武帝與北周武帝之摧殘佛敎. 三武滅佛卽指 : (一)北魏太武帝得道士寇謙之淸靜仙化之道, 及司徒崔浩之慫恿, 乃下詔諸州, 坑沙門, 毁諸佛像. (二)北周武帝欲以符命曜於天下, 聽信道士張賓與元嵩之言, 決心滅佛. (三)唐武宗寵信道士趙歸眞, 拆佛寺四千六百餘所, 迫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還俗, 收充兩稅戶. 爲歷史上佛敎徒之大浩劫. 隋代統一南北, 唐祚代興, 以老子與唐室皆李姓, 豫道敎以特殊禮遇, 太宗更明詔道敎居於佛敎之上, 定道先佛後之席次, 成爲唐朝一貫方針, 道敎乃得蓬勃發展. 武德四年(621), 道士傅奕上奏沙汰僧尼十一條, 濟法寺法琳撰破邪論 論道敎之虛妄, 道敎方面李仲卿著十異九迷論 ․劉進喜著顯正論, 批論佛敎, 激烈爭論佛道席次之先後問題. 八年, 定道․儒․佛之順位. 高宗顯慶三年(658)三次召集僧道於內殿論議 ; 五年, 僧靜泰與道士李榮又就老子化胡經引發論爭 ; 至龍朔二․三年(662~663), 論爭猶未止. 此等佛道論爭之結果, 道敎方面攝取佛敎經典之敎理, 製作種種經典以對抗佛敎. 宋代道敎活躍, 王重陽創全眞敎 ; 元時, 其第五代敎主邱處機之弟子李志常佔有佛寺, 破壞佛像, 竝將太上混元上德皇帝明威化胡成佛經 及老子八十一化圖, 刻板刊行, 少林寺福裕斥其僞妄, 憲宗五年(1255)令二人對論, 志常敗論, 帝遂勒令燒毁道德經以外老子化胡經․老子八十一化圖等一切僞經 ; 以後二敎明爭暗鬥相續不絶 ;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 下詔彈壓全眞敎, 魏晉以來之佛道之爭遂平息. 佛道二敎各有其特色與信衆, 對立結果往往意氣用事, 各成派系, 排斥異己, 或互相詆毁, 如佛徒著笑道論, 道流亦作笑佛論以敵之, 各揭彼短, 以揚己善, 極盡對罵之能事. 然佛道二敎經魏晉南北朝․隋․唐數代之發展而更深入民間, 牢不可拔, 影響後世學術思想甚巨. 如新字體․詞彙之廣及學術領域, 儒․釋․道三敎融合而産生宋代理學等, 可謂思想文藝上之重大刺激. 有關收錄佛道論爭之文獻不少, 較重要者有弘明集․廣弘明集․道宣之集古今佛道論衡․法琳之破邪論․神淸之北山錄․智昇之續集古今佛道論衡等.
【불도징佛圖澄】
p2743-下→ (232~348)天竺人, 或謂龜玆人, 俗姓帛. 具有神通力․咒術․預言等靈異能力. 西晉懷帝永嘉四年(310)至洛陽, 年已七十九, 時値永嘉亂起, 師不忍生靈塗炭, 策杖入石勒軍中, 爲說佛法, 竝現神變, 石勒大爲信服, 稍歛其燄, 竝允許漢人出家爲僧. 石勒死後, 石虎繼位, 尤加信重, 奉爲大和尙, 凡事必先咨詢而後行. 三十八年間, 建設寺院近九百所, 受業之弟子幾達一萬, 追隨者常有數百, 其中堪以代表晉代之高僧者, 有道安․竺法首․竺法汰․竺法雅․僧朗․法和․法常․安令首尼等. 永和四年十二月八日, 示寂於鄴宮寺, 世壽一一七歲. 師雖無述作傳世, 然持律嚴謹, 一般推測, 其對當時之戒律, 應有相當之改革. 又對我國佛敎先覺者道安之指導, 於佛敎思想史而言, 實具極大之意義. [梁高僧傳卷九․法苑珠林卷三十一․卷六十三․卷七十六․佛祖統紀卷三十六․佛祖歷代通載卷七․釋氏稽古略卷二]
【불도호佛圖戶】
p2743-中→ 卽寺戶. 北魏寺院所轄之人戶. 爲沙門統(佛敎統制官)曇曜上奏文所立之一種社會事業. 與僧祇戶同時設置, 爲寺院經濟之基礎. 卽集重罪犯人或官婢於寺, 從事寺院淸掃或田地耕作. 後隨寺田之增加, 寺院財産亦逐漸增加, 遂失其原意. 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因滅佛, 遂廢之. [佛祖統紀卷三十八․魏書釋老志]
【불두저분佛頭著糞】
p2756-上→ 禪林用語. 於佛頭上附著糞便, 轉指本質善, 而附著不善者. 此一用語係出自景德傳燈錄卷七如會禪師(744~823)章所載, 一日, 相國崔公前往湖南東寺, 見鳥雀於佛頭上拉屎, 乃問如會(大五一․二五五中) : 鳥雀還有佛性也無? 如會答道 : 有. 崔相國遂謂 : 爲什麽向佛頭上放糞? 師乃答以 : 是伊爲什麽不向鷂子頭上放? 其後, 禪林中多以佛頭著糞 一語形容本質善而附著不善之事物, 一般世人亦常援引此語形容類似情況. 如典籍便覽所載 : 歐公修五代史, 或作序冠其上, 王荊公曰 : “佛頭上豈可著糞乎?”
【불력佛力】
p2606-中→ 佛之力用. 佛具有二智, 故亦稱智力 ; 以方便智能攝化衆生, 故亦稱方便力 ; 顯示由佛果而起之力, 故又稱願力.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五下) : 佛力無所畏, 解脫諸三昧, 及佛諸餘法, 無能測量者.[大智度論卷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
【불료불지不了佛智】
p960-上→ 謂於佛智之不可思議存疑, 未能了悟如來所以爲大․爲尊之原因. [無量壽經卷下(曹魏康僧鎧譯)]
【불리과不離過】
p998-下→ 因明用語. 因明三十三過中, 異喩五過之一. 不離, 梵語 a-vyāvṛtta, 不用離作法之意. 離, 不相屬著之義. 卽缺離異簡濫之作法, 異喩之喩體不屬著之過失. 因明論式之喩(譬喩)用異喩爲離作法時, 以先宗(命題)後因(理由)爲定則, 以因屬著宗爲離異簡濫之作法;卽無宗處必無因, 有因處必有宗. 如聲論師說聲爲常, 無質礙故, 其離作法卽諸無常者, 皆有質礙性, 譬如甁等. 卽諸無常者離常宗, 皆有質礙性離無質礙之因, 故以質礙之因屬著無常之宗, 返顯無質礙屬著常住之宗, 故定聲之無質礙爲常住之理. 若不用離異簡濫之作法, 單論如甁爲無常性, 有質礙性, 則喩體無屬著, 不能成立聲常之宗, 故稱不離, 有似喩之過失. 因明入正理論(大三二․一二下):不離者, 謂說如甁見無常性, 有質礙性.[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下末]
【불리무시자不釐務侍者】
p998-上→ 釐, 理之義. 指雖在侍者之職而不執作其實務者. 卽是名譽侍者. 據枯崖漫錄卷上載, 鐵鞭韶禪師在密庵處, 任不釐務侍者達六年.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불리조실佛籬祖室】
p2758-上→ 祖, 指禪宗之達磨祖師. 佛籬, 卽佛門 ; 祖室, 卽禪門. 佛籬祖室, 卽泛指佛敎․佛道․佛門. [猿蓑集幻住庵記]
【불립문자不立文字】
p965-中→ 禪林用語. 指以心傳心. 禪宗認爲悟之內容, 無法以文字言語傳述, 必須由師心直接傳豫弟子心, 此種以心傳心之境地, 稱爲不立文字. 五燈會元卷一․無門關第六則等, 均有世尊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之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敎外別傳, 付囑大迦葉之記載. 蓋禪宗固每用難解之語句爲接引方法, 所重者仍在以心傳心.
【불마일여佛魔一如】
p2757-下→ 最善之佛陀與最惡之惡魔, 於表相而言, 形成兩個極端, 然就實體本性言之, 則佛中竝無佛性, 魔中亦無魔性 ; 蓋諸法本無自性而了不可得, 故善佛與惡魔․順相與逆相, 皆屬表相世界, 實則佛與魔之本性始終一體不二, 故稱佛魔一如.
【불망선不忘禪】
p971-上→ 禪定之一種. 卽練習記憶之禪定. 舍利弗問經記載阿難修不忘禪, 得佛覺三昧.
【불면상괄금佛面上刮金】
p2642-下→ 刮取佛像上所鍍之黃金. 按佛像一般多漆(或鍍)以黃金. 俗諺佛面上刮金, 係用以比喩向尊長索求金錢財物 ; 含有責人妄爲之意. 或比喩貪心之人用以搜索財物之手段, 無所不用其極 ; 含有責人做事太絶․不留餘地之意.
【불멸년대佛滅年代】
p2734-下→ 有關佛陀入滅年代之資料, 自古採用衆聖點記 之說. 衆聖點記係佛陀入滅後, 由傳持律藏之長老僧, 於每年安居終了時記一點, 以表示經過之年數. 僧伽跋陀羅譯善見律毘婆沙之翌年(永明八年, 490)七月半夜, 安居終了記一點時, 共有九七五點. 後至撰述歷代三寶紀之開皇十七年(597), 共計一○八二年. 由此推測, 佛滅年應爲西元前四八六年. 此係南傳舊說, 現今南方上座部佛敎通用之佛滅紀元, 爲西元前五四三年至五四四年. 德人蓋格爾(W. Geiger)以爲錫蘭至十一世紀中葉以前, 遵行從佛滅二一九年阿育王卽位一論據推出之西元前四八三年佛滅紀年, 其後則用新說五四四紀年. 日人宇井伯壽認爲, 阿育王卽位灌頂之年代爲西元前二七一年, 基於部執異論 一書有關佛陀入滅後一一六年阿育王卽位之記述, 斷定佛滅年代爲西元前三八六年. 其後中村元根據宇井之說, 更參考新希臘史與印度史之資料, 決定阿育王之卽位年爲西元前二六八年, 由此推定佛滅年爲西元前三八三年. 我國印順法師以阿育王卽位之年代推定釋尊入滅於西元前三九○年, 而以之爲佛滅紀元元年. 總結而言, 佛滅在西元前三八○年至三九○年之間, 已爲多數學者所認可.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出三藏記集卷十一․歷代三寶紀卷一․卷十一․佛祖統紀卷二․佛敎年代考(小野玄妙)․印度哲學硏究第二卷(宇井伯壽)․論佛滅的年代(印順, 妙雲集下編(9))․世界佛敎通史(聖嚴)]
【불멸佛滅】
p2734-上→ 佛陀之涅槃. 滅, 意爲滅度, 卽滅除煩惱而度脫苦海. 涅槃, 梵語 nirvāṇa 之音譯, 滅度 爲其意譯. 又作寂滅․圓寂․大圓寂(梵 mahā-parinirvāṇa, 巴 mahā-parinibbāna), 意謂永遠滅除一切煩惱災難, 而不再受生死輪迴諸苦之境界. 蓋佛陀於金剛座下證悟成道之後, 本已了斷貪瞋癡等諸煩惱, 然以自利․利他․覺行圓滿之故, 乃隨緣度衆, 經過四十五年之化度方才捨壽, 於拘尸那城(梵 Kuśinagara)外之娑羅(梵 sāla)樹林進入涅槃. 故一般之佛傳․佛敎史多以入滅․ ․滅度 ․圓寂 ․涅槃 或佛滅 等語表示佛陀之圓滿世緣․捨壽寂滅, 而絶非等同於尋常凡夫生涯中死 ․去世 等之槪念. (參閱涅槃 4149)
【불멸일佛滅日】
p2734-中→ 佛滅, 卽指佛陀之涅槃․入滅. 法華經序品(大九․五上) : 佛此夜滅度, 如薪盡火滅. 佛滅日, 略稱佛滅, 又稱大惡日. 各經典及南北傳佛敎所傳之佛滅日說法不一, 一般北傳國家以陰曆二月十五日爲佛滅日. (參閱釋迦牟尼 6824)
【불명경佛名經】
p2625-中→ 凡十二卷. 元魏菩提流支譯. 今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經中列擧數千佛․菩薩及辟支佛之名, 謂受持讀誦諸佛名號而思惟讚歎者, 能得現世安穩, 遠離諸難, 消滅諸罪, 於未來世得無上菩提. 有關諸佛之數目, 麗本與宋․元․明三本所擧略有出入, 依據後三本, 總計列出一一○九三佛名. 經名卷數朝代譯者八佛名經一隋闍那屈多八吉祥神呪經一吳支謙八陽神呪經一西晉竺法護八部佛名經一元魏瞿曇般若流支八吉相經一梁僧伽婆羅十吉祥經一秦佚名稱揚諸佛功德經三元魏吉迦夜滅十方冥經一西晉竺法護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一唐玄奘大乘寶月童子聞法經一宋施護諸月經一宋施護大乘方便廣佛冠經二宋施護等佛名經三十不詳佚名十方千五百佛名一不詳佚名五千五百佛名神呪諸障滅罪經八隋闍那屈多百佛名經一隋羅連提耶舍不思議功德諸佛所護念經二曹魏佚名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一梁佚名現在賢劫千佛名經一梁佚名未來成熟劫千佛名經一梁佚名 根據各經錄所記載, 歷來經典中, 與本經經名雷同或相似者甚多, 例如出三藏記集卷二新集經論錄記載西晉竺法護譯賢劫經七卷․東晉竺曇無蘭譯賢劫千佛名經一卷等 ; 同書卷四新集續撰失譯雜經錄所記載之諸經佛名二卷․三千佛名經․五十三佛名經․南方佛名經各一卷等皆是. 又法經錄卷二衆經別生部分, 亦擧出賢劫千佛名經一卷․佛名經十卷․十方佛名經二卷等. 此外, 現藏中與本經經名相同或相似者, 共有二十部之多, 皆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表列如左 : 上述二十部中之三十卷佛名經, 係依據十二卷佛名經, 合糅大唐內典錄卷九歷代衆經擧要轉讀錄所載之經律論及賢聖集錄等之題名, 以及大乘蓮華寶達問報應沙門經等僞經而成者. 此經相當於開元釋敎錄卷十八僞妄亂眞錄所列之十六卷佛名經, 該經於唐代俗稱馬頭羅刹佛名, 開元釋敎錄論述其爲僞經. [法經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敎錄卷六․大唐內典錄卷四․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三]
【불명회佛名會】
p2625-上→ 又作佛名懺悔. 讀誦佛名經, 稱念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名號, 以懺悔滅罪之法會. 五․六世紀頃盛行於我國, 東晉以降, 以賢劫千佛名經․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爲始, 曾陸續翻譯編集各種佛名經典, 初期所出之十二卷本佛名經(元魏菩提流支譯, 宋․元․明三本)共列擧一一○九三位佛菩薩名, 爲讚歎一切諸佛名號之經典. [往生論註卷下․佛祖統紀卷三十九․法苑珠林卷八十六]
【불모가지佛母加持】
p2619-中→ 爲密敎修法中, 結誦佛眼尊根本印言之加持作法. 又作佛部母加持. 佛部母, 卽佛眼尊. 密敎修行者以加持念誦之功德奉獻佛眼尊, 其功德悉納於金剛寶藏中而不壞失, 由是則可成就現證菩提之勝因. 其加持之法, 係於結誦佛眼尊根本印言之時, 加持於行者身之五處(額․左肩․右肩․心․喉), 使自身成爲佛眼尊 ; 另加持於面上之五處(右眼․左眼․右眉․左眉․眉間), 以開啓行者之五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其時竝於行者面上順旋三遍, 令一切見者皆悉歡喜. [瑜祇經金剛吉祥大成就品]
【불모만다라佛母曼荼羅】
p2619-下→ 又作虛空眼曼荼羅․佛母別壇. 密敎中, 虛空眼一般雖指佛眼, 然據瑜祇經等所述, 則謂佛母曼荼羅竝非指佛眼曼荼羅. 另據大日經祕密漫荼羅品․大日經供養持誦不同卷七等所載, 此曼荼羅爲眞金色, 其圖像呈方正之形, 四方以金剛印爲界而圍繞之, 曼荼羅中有大蓮花, 上有黃色暉焰, 蓮花上有佛頂印, 其印如佛頂髻形, 令頂高隆, 旁畫兩眼形(卽如來眼), 住於光焰之中, 而壇中則遍布種子. 於諸壇之中, 此佛母曼荼羅乃最上最勝之曼荼羅.
【불모반니원경佛母般泥洹經】
p2619-下→ 全一卷. 劉宋慧簡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述佛母大愛道比丘尼入滅送終等有關之事蹟. 西晉白法祖譯之大愛道般泥洹經爲本經異譯, 較本經詳細.
【불모佛母】
p2619-上→ 梵名 Buddha-mātri, 巴利名 Buddha-mātar. ①指釋尊之生母摩耶夫人(梵 Mahā-māyā)而言 : 或指摩耶夫人死後, 代彼養育釋尊之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梵 Mahā-prajāpatī). [大愛道般泥洹經․菩薩處胎經卷一․觀佛三昧海經卷六]. ②指般若波羅蜜. 卽能生出一切佛者. 故禪家稱摩訶般若波羅蜜爲摩訶佛母. [大品般若經卷十六․大智度論卷三十四]. ③指法. 佛以法爲師, 由法而成佛, 故謂法爲佛母.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楞嚴經卷六]. ④指佛眼尊. 在密敎, 能産生諸佛․諸菩薩者, 將之神格化, 稱爲佛母․佛母尊. 如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 竝給豫諸佛一切智, 有示現世間相之作用, 故將之神格化, 稱爲佛眼佛母, 乃金胎兩部之總母. 又西藏迦爾居派稱上師之妻爲佛母. 此外, 在胎藏曼荼羅之遍知院中, 列有佛眼․准胝等佛母之尊, 故遍知院又稱爲佛母院. [大品般若經卷十四佛母品․密勒日巴尊者傳(張澄基譯)]
【불문佛門】
p2638-中→ 佛之法門․佛敎之門. 又作釋門․法門․緇門․玄門․眞門․道門․空門․諦門․祖門․宗門. 依三論玄義, 知菩薩之造論, 卽爲開顯諸佛之敎門, 此敎門卽法門之意. 後代佛門 一語, 主要爲佛敎對於儒․道二敎之自稱. 如信仰佛敎者, 稱爲佛門弟子 ; 捨離世事而修行佛道, 卽稱爲入佛門. [六十華嚴經卷一․注維摩詰經卷八․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寶林傳卷八․佛祖通載序․八宗綱要](參閱法門 3363)
【불물佛物】
p2637-下→ 屬佛之物. 與法物․僧物同爲三寶物之一. 三寶物嚴禁互相混同使用.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之一載列四種佛物 : (一)佛受用物, 指佛受用之殿堂․衣服․床帳等. (二)施屬佛物, 指施豫佛之錢寶․田園․人畜等. (三)供養佛物, 指供養佛之香燈․華幡․供具等. (四)獻佛物, 指供獻於佛之醫藥․飮食等. (參閱三寶物 703)
【불박법박佛縛法縛】
p2755-下→ 與佛見法見 同義. 指爲佛見與法見所束縛而無法解脫. 卽對佛之敎誨執著不捨, 未能解脫之意. 蓋佛․法原爲最高最尊之眞理, 然若心起執著, 粘縛滯礙於其中, 則亦必妨礙修行, 猶如惡魔現前繫縛人, 故又稱佛魔法魔.
【불발佛鉢】
p2738-中→ 又作佛鉢盂. 指佛陀所持用之食鉢. 佛所持者爲石鉢, 比丘不得蓄之. 據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載, 佛陀初成道時, 四天王各獻頞那山之石鉢, 佛受此四鉢, 置於左手中, 右手按其上, 以神力使合爲一鉢, 故有四際分明. 佛鉢之容量, 法苑珠林卷三十所載僧伽耶舍之鉢記謂三斗有餘, 高僧法顯傳則載稱容二斗許. 佛陀涅槃後, 佛鉢受到供養禮拜. 依馬鳴菩薩傳․付法藏因緣傳卷五等載, 月氏國王破摩揭陀國華氏城, 獲佛鉢及馬鳴而還. 又高僧法顯傳弗樓沙國(梵 Puruṣapura, 卽布路沙布邏)條記載佛鉢在該國, 曾有月氏王降伏該國, 欲取佛鉢, 但以大象․四輪車等載運, 均不能移動之, 遂於其地建塔與伽藍, 供奉佛鉢, 稱爲佛鉢寺. 依此, 迦膩色迦王(西元一世紀頃)以前, 佛鉢係流傳於北印度, 東晉時則在布路沙布邏國. 此外, 蓮華面經卷下謂佛鉢曾爲罽賓國寐吱曷羅俱邏王所碎, 後移往北方, 至波羅鉢多國受大供養, 由佛力之故, 破鉢遂得完好如初. 又高僧法顯傳師子國條記述天竺道人之預言, 謂佛鉢本在毘舍離國, 其時在犍陀衛, 而於數百年後, 將經由西月氏國․于闐․屈茨․師子․漢地諸國, 還中天竺, 竝上至兜率天, 受彌勒供養, 其後至龍宮, 及至彌勒成道之時, 鉢分爲四, 還移頞那山上.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大品般若經卷一奉鉢品․四分律卷三十一․卷五十二․大智度論卷二十六․卷三十五․出三藏記集卷十五智猛傳․大唐西域記卷八․法苑珠林卷九十八]
【불발인佛鉢印】
p2738又作如來鉢․釋迦大鉢․鉢印. 鉢爲諸佛․菩薩之寶器, 在密敎, 釋迦如來特以鉢爲三昧耶形, 故阿闍梨所傳曼荼羅中, 佛鉢印爲一菩薩, 列於釋迦院 ; 然胎藏儀軌次第則說此印明出於如來身會, 表大日如來持鉢之德. 其印相乃取近於左手之袈裟一角及搭肩之一角, 繞左臂, 入於左手中, 置於臍前, 右手仰疊於左手上, 二拇指相捻, 如承鉢之形. 大日經疏卷十三(大三九․七一六上) : 作此印卽同如來, 持此袈裟諸佛標幟之儀, 亦能令一切非器衆生, 皆堪爲法器.[大日經密印品]
【불방삼보계不謗三寶戒】
p997-中→ 十重禁戒之一. 禁制毁謗佛․法․僧三寶之戒. 卽於佛․法․僧三寶應當恭敬尊重, 不可謗毁之意. [梵網經卷下](參閱十重禁戒461)
【불방일不放逸】
p974-下→ 梵語 apramāda. 心所之名. 七十五法之一, 百法之一. 卽防範於惡事, 專注於善法之精神作用. 可用於對治放逸, 成就一切善法, 故說一切有部將其歸納於十大善地法之一. [俱舍論卷四․品類足論卷三](參閱放逸3276)
【불벌佛罰】
p2745-下→ 指佛所下之責罰. 此語起於何時已不可考. 世間之苦惱及疫難, 皆係前世․今世之惡業所招感, 亦卽由自己所造之罪業而招致苦厄報應. 然佛乃慈悲之父母, 不忍衆生長久受苦, 遂藉種種因緣與方便弘布敎法, 施與樂法, 來産生正面接引之效 ; 另又藉責罰之力來作爲止惡防過之權宜方法, 使衆生早日脫離輪迴之苦. 然自古以來, 佛竝未直接責罰衆生, 而由擁護佛法之善神․鬼神代爲責罰, 故一般又有所謂神罰․冥罰之語.
【불범일체佛凡一體】
p2609-中→ 又作生佛不二․生佛一如․生佛平等․凡聖不二. 謂佛心與凡心爲一. 卽衆生本具之眞如法性與諸佛之法身平等無二. (參閱生佛一如 2063)
【불법금탕록佛法金湯錄】
p2637-上→ 凡三卷. 明代鴻苞居士屠龍著. 成書於神宗萬曆三十年(1602). 卷上, 引宋代儒者排佛論語句, 而豫以駁斥. 中․下兩卷, 以平易之言詞解說難解之禪․淨․律․天台等佛敎用語, 欲令佛敎之流傳通俗化.
【불법금탕편佛法金湯編】
p2636-下→ 凡十六卷. 明代僧岱宗心泰(1327~1415)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八冊. 係編述自西周昭王至元順帝約一七○○年間, 與佛敎有關之帝王․名家之傳記及語要, 凡三九八人, 各傳之終皆明載典據. 心泰之時, 佛敎衰退, 而儒道之排佛論盛行, 故著此佛敎外護者史傳, 欲促使排佛論者之反省, 及佛敎界之覺醒. 洪武二十六年(1393), 本書刊行時有十卷, 至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如惺重刊時爲十六卷, 時亦編入明續藏.
【불법대명록佛法大明錄】
p2636-上→ 凡二十卷. 宋末圭堂居士撰. 內容包括明心․淨行․破迷․入理․工夫․入機․見師․大悟․的意․大用․眞空․度人․入寂․化身․篇外雜記等十餘項, 皆爲著者修行禪法之心得, 書中引用八十餘種禪錄作傍證, 以圭堂曰 來闡明自己之立場․思想, 竝從禪宗立場來解說三敎合一 之思潮等.
【불법무변佛法無邊】
p2637-上→ 佛法, 指佛所說之敎法, 包括各種敎義, 及其所表達之佛敎眞理. 謂佛敎之眞理廣大無邊, 非任何世間之道法․典籍所可比擬․局囿者. 大乘起信論因緣分(大三二․五七五下) : 爲欲總攝如來廣大, 深法無邊義故, 應說此論. 今之俗語多套用佛法無邊 一語, 比喩神通廣大, 無所不能.
【불법佛法】
p2635-下→ 佛所說之敎法, 包括各種敎義及敎義所表達之佛敎眞理. 成實論卷一擧出六種佛法 之同義語, 稱爲佛法六名, 卽 : (一)善說, 如實而說. (二)現報, 使人於現世得果報. (三)無時, 不待星宿吉凶而隨時得修道. (四)能將, 以正行敎化衆生至菩提. (五)來嘗, 應當自身證悟. (六)智者自知, 智慧者自能信解. 又佛法爲佛敎導衆生之敎法, 亦卽出世間之法 ; 對此, 世間國王統治人民所定之國法, 則稱爲王法 . 印度及中日佛敎史中, 有關佛法與王法之關係, 因時因地而異, 有以王法而護持佛法․推動佛法者, 如阿育王․迦膩色迦王․梁武帝等 ; 有以王法而抗衡佛法, 乃至摧毁佛法者, 如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三武一宗之禍. 此外, 佛所得之法, 卽緣起之道理及法界之眞理等 ; 又佛所知之法, 卽一切法 ; 以及佛所具足之種種功德(十八不共法), 均稱佛法. 故知, 廣義而言, 佛法 一詞, 包含極廣, 上記之外, 擧凡諸法本性․一切世間之微妙善語, 乃至於其他眞實與正確之事理等, 皆屬佛法. 然狹義而言, 則一般所說之佛法多指佛所說之敎法. [雜阿含經卷二十․法華經序品․金剛般若經․大寶積經卷四]
【불법사인佛法死人】
p2636-中→ 指違犯小乘戒律所嚴加禁制之殺人․淫亂․竊盜․妄語等四種重罪之人. 爲天台宗智顗大師所說. 於小乘戒律中, 僧衆若觸犯上述四重罪之一, 於佛法中, 卽猶如死罪, 稱爲斷頭罪, 不得以懺悔法補救去罪. 然於大乘戒律中, 若犯此重罪, 尙得以持咒懺悔, 消除罪業, 而復生淸淨戒體. 摩訶止觀卷四上(大四六․三九下) : 若犯重者, 佛法死人, 小乘無懺法 ; 若依大乘, 許其懺悔.[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
【불법수명佛法壽命】
p2637-中→ 卽指戒律. 戒律乃佛陀爲防患佛弟子違犯身․口․意等三業之過失所設立之禁戒, 佛弟子若能依之修行, 可獲得淸淨, 開發智慧, 入於各種禪定境界, 故知戒律爲佛敎徒追求正順解脫之根本. 戒律若能久行於世, 爲代代所奉行, 則佛法亦流傳久遠而不滅, 故佛陀曾稱戒律爲佛法壽命. (參閱戒律 2909)
【불법육명佛法六名】
p2636-中→ 尊重佛陀所說法門而立之六種別名. (一)善說, 以諸法之實相說諸法. 如以不善法說不善相, 善法說善相. (二)現報, 於現世得果報. 如朝受敎, 夕得道 ; 或夕聞法, 次晨得益. (三)無時, 不待日月星辰之吉凶, 隨時卽得修道. (四)能將, 以正行故, 能將衆生引至解脫境界. (五)來嘗, 係應自身證悟, 非隨他物. (六)智者自知, 有智慧之人自能信解. [成實論卷一]
【불법진여佛法眞如】
p2637-上→ 佛法, 指佛所具足之五智․三十七智等智, 此智係識大(第六大)之智德 ; 眞如, 指佛所證之理, 此理係地水火風空等前五大之理德. 合此理․智二德, 卽爲衆生本來色心實相之體性.
【불변수연不變隨緣】
p999-下→ ①圓成眞如有不變․隨緣二義. 此乃法性宗之通說. 眞如爲一切諸法之實體, 超越時空, 爲不生不滅․無爲常住之存在, 稱爲不變. 眞如全其不變之自性, 而能隨染淨之緣, 全體起動, 顯現森羅萬象, 稱爲隨緣. 就大乘起信論之法門而言, 不變卽心眞如門, 隨緣卽心生滅門, 卽將衆生之心, 自一心之兩面來彰顯其相成之二義.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二․華嚴五敎章卷四․華嚴玄談卷四]. ②隨緣不變之對稱. 謂諸法雖由因緣而生起, 然其體則爲不變. 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大四六․七○九下):心性二字, 不異而異, 旣言不變隨緣名心, 卽理之事也. 隨緣不變名性, 卽事之理也. 今欲於事顯理, 故雙擧之. 例此合云不變隨緣名佛, 隨緣不變名性.
【불변역성不變易性】
p999-中→ 指不變之性質. 又爲眞如之異稱. (參閱眞如4197)
【불변진여不變眞如】
p999-下→ 隨緣眞如之對稱. 眞如之體畢竟平等, 無有變異, 故稱不變眞如. 卽指本性之眞心․常住之佛性. 此不變之體, 隨緣生三界六道之相, 稱爲隨緣眞如. 法相․三論等權大乘不許眞如之緣起, 故不立隨緣眞如之義;華嚴․天台等實大乘則於眞如立不變․隨緣二義, 以明不變之眞如造作有爲之萬法. [金剛錍論]
【불본행집경佛本行集經】
p2618-中→ 梵名 Abhiniṣkramaṇasūtra. 凡六十卷. 略稱本行集經. 隋代闍那崛多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敘述世尊誕生․出家․成道等事蹟, 及佛弟子歸化之因緣. 係集佛傳之大成者. 其內容分三部六十章. 第一部敘述佛陀之本生譚, 卽發菩提心生於兜率天, 託胎於摩耶夫人, 計有五章. 第二部言佛陀誕生․學習․結婚生子, 至懷抱出世思想之在俗期 ; 出家後, 訪仙苦行之出家修行期 ; 以及成道後初轉法輪之成道期. 以上三期計有三十二章. 第三部則是記傳道․敎化生活, 卽記弟子列傳之傳道期, 計有十五章. 本經原典至今尙未發現, 而漢譯本之修辭文飾甚少, 足見其翻譯極其鄭重, 且爲逐字直譯, 往往句節之位置倒裝, 閱者須特加注意. 關於經名, 據跋記載有五者, 自摩訶僧祇師以下五部互異, 疑係律藏傳持之五部派悉有佛傳, 故其題名互異. 本經爲佛傳中最詳盡者, 其異於其他佛傳文學之特色有四 : 初揭佛統譜․次出王統譜․含有多數本生譚․雜糅各種異傳. 爲硏究印度古代社會與佛敎史之重要資料. [歷代三寶紀卷十二․大唐內典錄卷五․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七․開元釋敎錄卷七․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七]
【불봉지쟁佛棒之爭】
p2725-中→ 七世紀佛敎傳入西藏後, 受到原有棒敎之抵制. 對西藏佛敎頗有建樹之乞口栗雙提贊年幼時, 支持棒敎之貴族大臣, 兩度禁止佛敎傳播. 待其執政後, 大力興佛, 建桑耶寺, 竝命佛․棒二敎擧行公開辯論. 棒敎失敗後, 乃盡毁棒敎經書, 禁止流傳, 佛敎取得正統之地位. 迨乞口栗徠巴贍卽位, 更將佛敎之勢力推展至最高峰, 此爲佛敎在西藏之黃金時期. 後朗達瑪簒位, 復大肆滅法 ; 然其死後, 黨衆分裂, 西藏陷於內亂, 佛法仍被嚴禁, 致使佛敎在西藏中斷百餘年之久, 史稱佛棒之爭 . 在此過程中, 佛․棒二敎亦不免相互影響吸收, 至後傳期(十一世紀)時, 帶有濃厚西藏地方特點與棒敎色彩之西藏佛敎出現, 復因棒敎大量吸收佛敎之內容, 致後世亦視棒敎爲西藏佛敎之一支派, 佛棒之爭遂告平息. (參閱西藏前傳期佛敎 2597․西藏後傳期佛敎 2597)
【불부佛部】
p2723-上→ 佛之部屬. 爲密敎胎藏界三部之一, 金剛界五部之一. 又作如來部. 指兩界曼荼羅中, 屬大日如來之德用者. 但盧舍那佛不稱如來, 大日如來亦不使用佛之稱號. 一般釋迦佛․藥師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生佛․多寶佛等諸佛通用二種稱號. 又凡司五智中法界體性智之德用之諸尊均屬佛部, 表三密中之身密, 種子爲□(a)․□(vaṃ), 三昧耶形爲塔婆 ; 部主, 於金剛界爲大日, 胎藏界爲金輪佛頂 ; 部母, 於金剛界缺, 胎藏界爲佛眼尊. [蘇悉地羯囉經卷上․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四․祕藏記]
【불부삼매야인佛部三昧耶印】
p2723-中→ 爲密敎護身法五種印言之一. 又作法界塔印. 密敎之修行者經由此印言之加持, 則佛部之諸尊卽開顯於行者之身業上, 竝加護之, 使身業淸淨, 消除罪障, 增長福慧. 其印契爲 : 二手虛心合掌, 二食指舒開竝微屈, 附著各中指之上節, 復張二拇指, 附著二食指之下節. 以此印之形狀頗似佛頂之形, 故又稱佛頂印. 其眞言爲 : 口奄(oṃ 歸命)怛他言我(tathāgata, 如來)納婆口縛耶(udbhavāya, 發生)娑婆訶(svāhā 成就) ; 意謂能發生且成就三身而達於究竟圓滿之如來.
【불부주佛部主】
p2723-中→ 在密敎中有二義 : (一)於金剛界曼荼羅中, 諸尊分爲佛部․金剛部․寶部․蓮華部․羯磨部等五部, 而以大日如來爲佛部之主, 此時之主 乃上首之義. (二)於胎藏界曼荼羅中, 諸尊分爲佛部․金剛部․蓮華部等三部, 而以金輪王佛頂爲部主, 此時之主 爲執權管領之義. 或謂不分胎藏․金剛, 而槪以大日如來爲部主者. (參閱五部 1154)
【불분교오의不分敎五意】
p961-中→ 唐代之淸涼澄觀推求佛敎之根本有五意:(一)理本一味, 殊途同歸. 謂佛所說諸法, 理本無二, 隨機異解, 故有殊途;機見雖殊, 終歸一實, 故不分. (二)一音普應, 一雨普滋. 謂佛一音說法平等普應, 大小根器皆得利益, 如大地草木, 一雨普滋, 故不分. (三)原佛本意, 爲一事故. 謂佛本爲大事因緣出現於世, 開示衆生, 咸得作佛;故敎法雖分九部, 然皆隨順衆生說, 入大乘爲本, 佛意如斯, 故不分. (四)隨一一文, 衆解不同. 謂如佛說無常法, 或以生滅爲無常, 或以不生不滅爲無常;法本是一, 機解不同, 故不分. (五)多種說法, 成支流故. 謂法欲滅時, 有多種異說, 恐混純原之一味, 成差別之支流, 故不分.
【불佛】
p2605-上→ 梵語 buddha 之音譯, 巴利語同. 全稱佛陀․佛馱․休屠․浮陀․浮屠․浮圖․浮頭․沒馱․勃陀․馞陀․步他. 意譯覺者․知者․覺. 覺悟眞理者之意. 亦卽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如實知見一切法之性相, 成就等正覺之大聖者. 乃佛敎修行之最高果位.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者, 凡夫無一具足, 聲聞․緣覺二乘僅具自覺, 菩薩具自覺․覺他, 由此更顯示佛之尊貴. 對佛證悟之內容, 諸經論有種種說法. 對佛身․佛土等, 各宗派亦各有異說. 但大乘則總以至佛果 爲其終極目的. 稱讚佛之功德有種種異名, 卽如來十號, 或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 或世尊․世雄(斷世間一切煩惱之雄猛․雄健者)․世眼(世間之引導者)․世英(世間優秀者)․天尊(五天中之最勝第一義天), 或大覺世尊(簡稱大覺尊)․覺王(覺皇)․法王․大導師․大聖人․大沙門․大仙(大僊, 仙人中之最尊者)․大醫王(如應病與藥之名醫, 應心病而說法者)․佛天(五天中之最勝第一義天)․佛日(比喩佛爲太陽之語)․兩足尊․二足尊․兩足仙․二足仙(以上四名爲二足生類中之最尊者之意. 又二足卽具足願與行, 或福與慧者之意)․天中天(諸天中之最勝者)․人中牛王(比喩佛爲牛王之語)․人雄師子(人中之雄者, 恰如獸類中之獅子)等種種異名. 佛爲能化之人, 可敎導我人, 故稱之爲能人 ; 由是阿彌陀佛卽稱爲安樂能人(安樂世界之能人). 另有以能人爲能仁, 能仁卽釋迦之意譯 ; 故又借釋迦佛之名, 遍指一般殊勝之佛. 佛所特有之殊勝德性, 具足於其身者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此外尙具有十力․四無所畏及十八不共法等殊勝之能力. 又, 佛有七項殊勝功德超越常人, 稱爲七勝事, 或稱七種最勝․七種無上, 卽身勝․如法住勝․智勝․具足勝․行處勝․不可思議勝․解脫勝等. 佛之定․智․悲均爲最勝者, 故稱大定․大智․大悲, 配於斷德․智德․恩德等三德, 合稱爲大定智悲. 過去世所出現之佛(過去七佛․燃燈佛等), 稱爲過去佛或古佛. 未來將出現於娑婆世界之佛(彌勒佛), 則稱後佛或當來佛. 早期, 佛係指歷史上之佛, 亦卽指釋尊而言. 其後復産生過去七佛之思想, 而後更有未來佛與彌勒佛之産生 ; 今於釋尊與彌勒二佛之間, 別有無佛之世. 小乘認爲現在世不可能二佛竝存, 至大乘佛敎時期隨其世界觀之擴大, 認爲於一時中有多佛竝存. 例如, 東方有阿閦佛及西方有阿彌陀佛, 同時在現在他方世界, 復有無數(如恒河沙之數)佛存在, 卽所謂十方恒沙諸佛. 故一般以小乘爲一佛說, 而大乘爲多佛說. 小乘中之大衆部則認爲, 其他三千大千世界, 同時有其他諸佛存在, 故主張一界一佛, 多界多佛 之說. 有部則主張多界一佛說 ; 此時之界, 係指三千大千世界而言. 此外, 三世諸佛指過去莊嚴劫之千佛․現在賢劫之千佛以及未來星宿劫之千佛, 合三劫爲三千佛 ; 其佛名出於三劫三千佛名經, 佛名會卽指據此經之說而行之法會. 又, 入佛道之因緣, 稱爲佛緣. [雜阿含經卷十二․卷二十․新華嚴經卷四十二․千佛因緣經․賢劫經卷八歎古品․大般若經卷三六五巧便行品․首楞嚴三昧經卷上․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二․大智度論卷九․卷二十九](參閱如來2346․佛土 2609․佛身 2629)
【불불佛佛】
p2627-下→ 諸佛之意. 有關之用語極多, 例如佛佛祖祖, 卽指過現未之十方諸佛及歷來諸祖 ; 佛佛大道, 指諸佛諸祖之德業行履 ; 佛佛要機, 指諸佛諸祖成佛的樞要之機 ; 佛佛授手, 指佛親自授手, 表示向其他諸佛囑累之意. 宏智禪師廣錄卷八(大四八․九八上) : 佛佛要機, 祖祖機要, 不觸事而知, 不對緣而照. 祖庭事苑卷七(卍續一一三․九八下) : 佛將入滅, 命羅漢十萬比丘授手, 又將左手伸向阿難․羅云, 又將阿難․羅云手授與它方化佛, 表囑累故.
【불사각不死覺】
p969-下→ 八種惡覺之一. 謂人甚富有而常憶不死之念. 覺, 新譯尋思. 以其覺違逆正理, 故稱惡覺. 大乘義章卷五之末以八覺爲修道四使, 而以不死覺攝於癡分. [八十華嚴經卷十三․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一](參閱八覺319)
【불사교란론不死矯亂論】
p969-中→ 爲印度古代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之一;屬於計執過去而起之分別見解. 卽針對不死(一說爲所事之天)之問題, 自己竝非如實了知卻矯亂回答他人者. 此類外道共有四種, 故又稱四種不死矯亂論․四不死矯亂論. 卽:(一)就善惡業報之問題, 隨一己所理解者而答覆他人. (二)就他世有無之問題, 隨問者之所見而答以如是如是. (三)就善不善法之問題, 答以非善非惡. (四)取他人之見解而作爲問題之答案. 此類主張相當於外道十六宗中之不死矯亂宗. [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大乘義章卷六](參閱六十二見1241)
【불사교란종不死矯亂宗】
p969-中→ 外道十六宗之一. 卽印度古代外道中之不死無亂外道. 彼外道執天之長壽爲常住不死, 自說不死不亂. 以所言矯亂, 故有此稱. [瑜伽師地論卷七․顯揚聖敎論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參閱外道十六宗1871)
【불사문不死門】
p969-中→ 指入涅槃之門. 無常經(大一七․七四五下):共捨無常處, 當行不死門.
【불사밀다라왕弗沙蜜多羅王】
p1927-下→ 弗沙蜜多羅, 梵名 Puṣyamitra 或 Puṣpamitra. 又作沸沙蜜多羅王․弗舍蜜哆王. 意譯爲星友王. 爲印度孔雀王朝最後之王, 乃阿育王後第五世之王. 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五阿育王施半阿摩勒果因緣經載, 此王欲其名傳於後世, 乃問計於群臣, 其中有一佞臣謂, 昔日阿育王造八萬四千如來塔, 名德傳於世, 今王若盡毁其塔, 則二人俱可不朽. 王從其言, 於是破壞八萬四千塔, 殺害衆僧, 迫害佛法. 其後, 王至婆伽羅國, 有一蟲神排攩大山而壓死王及其士兵, 孔雀王朝之苗裔從此永絶. 另依近代學者對印度敎之古典聖書富蘭那(梵 Purāṇa)硏究之結果, 認爲弗沙蜜多羅乃中印度薰迦王朝(梵 Śuṅga)之祖, 原爲孔雀王朝最後之王布利哈德拉達(梵 Bṛhadratha)手下之大將, 後弑王自立, 領有孔雀王朝之國土, 試圖復興婆羅門敎, 在位三十六年而歿. [舍利弗問經․阿育王經卷五․多羅那他印度佛敎史․V.A. Sm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
【불사弗沙】
p1927-中→ ①梵名 Tiṣya. 又作底砂․帝沙․提沙․補沙․底沙. 卽釋尊於過去世三阿僧祇劫修行成滿後, 更修百劫相好業之時, 所事奉之佛. 俱舍論記卷十八(大四一․二八二中) : 過去有佛, 號曰底沙, 或曰補沙. 彼佛有二菩薩弟子勤修梵行, 一名釋迦牟尼, 二名梅怛儷藥. (參閱底沙佛3197). ②梵名 Puṣya. 二十八宿之一. 意譯爲鬼宿․熾盛宿. 又作勃沙․富沙․逋沙․補沙․底沙. 俱舍論記卷十八(大四一․二八二上) : 底沙, 此云圓滿, 是星名. 據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一星宿品載, 此宿有三星(我國則認爲有五星), 狀如畫甁(或鉤尺), 屬蘗利訶馺撥底神, 姓烏波若, 或烏和․炮波那毘․謨闍耶那等. 於密敎之曼荼羅中, 稱爲增益. 其形像, 左手豎掌, 拇指․中指二指彎曲持蓮, 蓮上有珠, 右手隱而不見. [摩登伽經卷上․宿曜經卷上](參閱二十八宿173)
【불사佛事】
p2630-下→ 凡發揚佛德之事, 稱爲佛事. 又作立地. 據維摩經卷下載, 佛陀將一切事均視爲佛事, 以此表示佛之德性. 於禪宗, 用以指擧揚佛法之行事, 如開眼․安座(安置佛像於堂內)․拈香․上堂․入室․普說․垂示等, 均爲佛事. 後世泛稱於佛前擧行之儀式爲佛事, 又稱法事․法會, 或指超度亡靈之誦經. 此外, 在葬儀中擔任導師之人, 稱爲佛事師. 於禪林中之三佛事(奠茶․奠湯․秉炬)․五佛事(起龕․鎖龕․奠茶․奠湯․秉炬)․九佛事(入龕․移龕․鎖龕․掛眞․對眞小參․起龕․奠茶․奠湯․秉炬)等, 分別由三人之佛事師․五人之佛事師․九人之佛事師負責. 又在葬儀․法會中所得之金錢, 稱爲佛事錢. 敕修百丈淸規卷七板帳式之夾注(大四八․一一五○上) : 仍量唱衣錢多寡, 則排日․俵䞋․諷經․看經․添奠茶湯․轉龕骨等佛事. 又導入佛法之方便, 稱爲佛事門或莊嚴門. [禪苑淸規卷四殿主鐘頭․行持軌範卷三喪儀法․臨濟錄示衆](參閱法會 3411)
【불사佛師】
p2645-中→ 又作造佛師․造佛工․佛工. 指造佛像之工匠. 有木佛師․繪佛師之別, 造木像之工匠, 稱爲木佛師 ; 描像者, 稱爲繪佛師. 一般稱前者爲佛師, 後者爲繪師. 印度及西域等地, 自古卽有佛像․佛畫之造立, 經論中記載頗多,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卽記毘首羯磨天應優塡王所請, 造立佛像之事. 我國新疆龜茲(Kizil)千佛洞之壁畫繪有畫師像, 其形相皆右手執毛筆, 左手持丹具壺, 腰佩短劍, 容貌及服裝酷似睹貨邏人. 我國以東晉時代之戴逵父子最爲著名, 歷代巧匠亦多.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法苑珠林卷十三․卷十四․卷二十九․長安志卷十․卷十五]
【불사不死】
p969-上→ 梵語 amṛta. 指永遠的生命. 一般譯作甘露. 佛陀之敎稱作甘露法, 以其超越時空而永恆, 故佛生時降甘露雨, 象徵不死之意義. 以甘茶浴佛, 卽由甘露而來;甘茶之音頗似甘露之原語. 又涅槃稱不死;密敎灌頂中表金․胎兩部不二之灌頂水, 稱作不死甘露.
【불사서약不捨誓約】
p991-中→ 指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八願. 此願以念佛往生爲誓, 卽彌陀攝取念佛者而不捨之誓約. 無量壽經載其誓文:(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 十方衆生, 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불사선불사악不思善不思惡】
p979-下→ ①指絶離善惡二念. ②指徹達善․惡二見, 住於絶對唯一之念. 日僧指月慧印(1689~1764)之坐禪用心記不能語解作不思善惡者, 不空亡善惡謂. 悟達善惡實性, 則其性唯不思, 善惡本非物故, 其體不思.卽絶對之善․絶對之惡之意. ③禪宗公案名. 謂六祖慧能與蒙山惠明之機緣. 無門關第二十三則(大四八․二九五下):六祖因明上座趁至大庾嶺. (中略)明曰:『我來求法, 非爲衣也, 願行者開示. 』祖云:『不思善, 不思惡, 正與麽時, 那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明當下大悟, 遍體汗流.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之語, 係顯發超出是非善惡之念始可了知眞理之意.
【불사약不死藥】
p969-下→ 能得長壽或遠離病苦之藥. 此有二說, 一指雪山香藥娑呵(梵 sahā), 一指阿伽陀藥(梵 agada).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往生拾因․慧苑音義卷上](參閱阿伽陀藥3617․娑呵4076)
【불산佛山】
p2611-中→ 位於廣東南海縣, 距廣州市約十六公里, 爲廣州之衛星都市. 於淸代, 稱爲佛山鎭, 與湖北漢口․河南朱仙․江西景德竝稱我國歷史上之四大重鎭, 全區充滿藝術氣氛. 東晉時, 印度高僧達毘耶舍尊者渡海而來, 登陸廣州, 於佛山講經. 後人紀念其事, 遂於經堂遺址建寺, 命名爲佛山. 此區向以絲織品著名.
【불살생계不殺生戒】
p991-中→ 小乘四波羅夷之第三, 大乘十重禁戒之第一. 在戒律中, 屬罪之最重者. 蓋大乘禁止斷喪有情之生命, 小乘則特別重視人命, 以殺人命之戒稱爲殺人戒, 略作殺戒, 爲四波羅夷之一;殺畜生之戒稱爲殺畜生戒, 爲九十單墮之一, 其罪較殺人命者爲輕. 在家五戒及沙彌十戒之中, 均置不殺生戒於首位, 嚴禁犯之. [梵網經卷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之一](參閱十重禁戒461․四波羅夷1720)
【불삼사입성佛三事入城】
p2608-下→ 據金剛經疏載, 佛陀入城有三種因緣, 卽 : (一)爲女人入城, 一切女人皆爲父母及夫主所拘, 不得自由出入, 思仰如來, 無由得見. 故如來入城, 令女人皆得瞻仰禮敬, 獲福無量. (二)爲病人入城, 如來常興救濟病人之心, 故入城乞食, 使病苦者瞻仰禮敬, 令病得痊癒, 竝發菩提心. (三)欲令人見相好入城, 如來福慧莊嚴, 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微妙難思, 若得瞻仰, 則罪滅福生, 故入城令人普見.
【불삼신찬佛三身讚】
p2608-下→ 全一卷. 宋代法賢(?~1001)譯. 又作三身讚.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乃爲對佛之法․報․化等三身讚歎之偈文, 竝說明佛之三身. 三身各有一偈, 每偈各以七字八行而成, 復加迴向偈, 亦爲七字八行.
【불삼어佛三語】
p2609-上→ 指隨自意語․隨他意語․隨自他意語等三種佛語. 又作三佛語․三意語. (一)佛陀隨自意宣說內證眞實明了之法, 稱爲隨自意語 ; 如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卽隨情而說者. (二)隨衆生根機而方便說法者, 稱爲隨他意語 ; 如十住之菩薩少見佛性 卽隨情智而說. (三)半隨自證半隨對機之意而說者, 稱爲隨自他意語 ; 如佛陀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但以煩惱覆之, 故不能見. 以上三種意語卽如來說十二部經, 爲度有情所用者. [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法華玄義卷二下․摩訶止觀(會本)卷三之二․華嚴大疏鈔卷六]
【불상佛像】
p2739-下→ 佛之形像. 廣含菩薩․羅漢․明王․諸天等像. 其像雖有彫塑像․畫像(繪像)二種, 然僅彫塑像稱佛像, 畫像則稱圖像. 印度古代認爲彫畫佛像乃是冒瀆神聖之事, 故山琦(梵 Sānchī)等之古彫刻, 僅止於以法輪․菩提樹․佛足跡等標記象徵佛. 其後, 隨大乘佛敎之興起, 佛像之彫刻始盛行, 故諸大乘經典中有甚多關於造像因緣及其功德之記載. 彫塑像有鑄像(金佛)․鎚鍱像(押出像, 用金屬板模型壓成之像)․木像(木佛)․石像․塑像(泥像)․夾紵像(乾漆像, 以漆固定麻布)․紙泥像․甎像․蠟像等. 圖像有絹本․紙本等. 其他尙有壁畫․刺繡(繡佛像)․編織等之佛像. 鑄像依材料有金像․銀像․金銅像․蒐石像․鐵像等類. 木像依其造法而有一木造與寄木造之別, 材料以旃檀(香木之一種)爲貴. 至於石像, 有利用崖壁彫成之磨崖佛, 以及用寶石彫成之寶石像 ; 其彫刻手法有圓彫․半圓彫(半肉彫)․浮彫․毛彫(筋彫)等多種. 有時尙爲佛像鍍金, 或貼金箔, 或著金泥․彩色等. 以上各類佛像傳於後世者, 以石像爲最多, 印度犍陀羅․摩菟羅․波羅奈之故址皆有石像出土. 在我國, 東晉戴逵以彫畫佛像著稱. 至南北朝時代, 造像風氣已大爲盛行, 梁代僧祐卽於弘律之外, 竝大力造立佛像, 北朝在平城武州山․洛陽龍門山等地皆有石像之形態. 現今敦煌千佛洞中, 猶存有六朝以下歷代之彫像與壁畫. 又六朝佛像除石像外, 亦有銅像及鐵像, 多遺有銘記. 唐代則流行甎磚佛, 遺品亦不少. 依佛像之形態, 可分爲立像․坐像․倚像․臥像․飛行像等. 依其高度而有丈六像(佛之高度爲常人之倍, 故像長一丈六尺)․半丈六像(丈六之半, 卽八尺之像)․大佛像(丈六以上之大像)․等身像(與願主同等身長之像)․胎內等身像(在各種大型佛像, 如丈六像之內安置一磔手半之小佛像, 亦卽一尺二․三寸之像)等. 如來像, 一般多爲比丘形, 著袈裟, 不戴寶冠․瓔珞等物. 誕生佛(佛降誕時, 右手指天, 左手指地之佛像)則爲裸形像. 菩薩像多爲高大之丈夫形或溫和之女形, 頭戴寶冠․瓔珞等物, 而爲在家居士形. 羅漢像則呈出家形, 爲老比丘修練之相. 明王像爲忿怒形, 諸天像爲武裝形․女形․神形․鬼形․天人形․童子形等. 佛․菩薩像等之印契․持物․身色․衣色等均各不相同. 在西藏, 佛․菩薩等, 其面孔之尺寸均有一定比例, 故有佛滿月面․菩薩鷄子面(蛋形․爲慈愛相之面)․佛母芝蔴面․明王四方面等名稱. 用銅板面打出之佛像, 稱爲板佛 ; 於圓板中央所貼之半肉像, 可懸吊者, 稱爲懸佛 ; 而屋外之露佛, 稱爲濡佛 ; 有微笑相之佛, 則稱笑佛. 以嚴密多重之布帛包裹之佛, 稱爲祕佛. 造無數個同形小佛像以供參拜, 稱爲千體佛. 而置於佛像胎內之小佛像, 則稱胎內佛. 安置佛像之床座, 稱爲臺座. 臺座有所謂師子座(佛乃人中師子, 佛之座卽爲師子座)․蓮花座․荷葉座(蓮葉臺座)․須彌座(須彌山形之臺座)等. 又在我國, 隨佛敎之傳布發展, 佛像造形亦顯現出時代性之嬗變, 玆分七時期槪述之 : (1)五胡十六國造像(三至四世紀間), 當時大多供奉容易搬動․堅固而小型之金銅佛像, 與印度西北犍陀羅或中印度摩菟羅地方出土之石造佛像頗相似. 典型遺物爲古式金銅菩薩立像, 乃我國最早之佛像, 其造形係藉犍陀羅彫刻樣式表現出古樸粗獷之風格, 代表北方游牧民族之審美觀. (2)雲岡期造像(460~493), 以曇曜五窟 爲中心而彫造數十萬座佛像, 其本尊雖仍保有犍陀羅與摩菟羅之風格, 然由極單純化的線與面, 構成豐滿臉形․長而銳利的眼睛․端正的鼻樑與鼻翼․微笑的厚唇․巨耳․寬肩․粗頸等, 顯現偉岸剛毅而渾厚之大丈夫相貌及表情, 充分表現拓跋游牧民族粗獷健碩之氣魄. 但至末期, 其表現形式已異於西域․印度, 衣飾變爲寬袖長裾, 裝飾華麗, 刻劃均勻整齊. (3)龍門期造像(494~550), 由於石質精細, 造形細膩巧緻, 臉部․身體均細長窈窕, 殆由於社會之審美觀改變, 瘦長造形乃時風之所趨 ; 佛像服裝傾向中國風格, 爲印度․西域所未見. (4)齊․周期造像(551~580), 以天龍山與響堂山之天響樣式 爲代表. 最大特色卽是像容由瘦身長臉再度變爲圓臉, 然不及雲岡期明顯. 又受印度笈多王朝以薄衲衣表現肉體之造形影響, 表現出豐滿柔軟感覺, 佛身之裝飾及寶冠之刻劃均極精細. (5)隋代造像(581~617), 造形輕快而富於流動性, 其風格一方面沿襲齊․周期造像, 另一方面則在頸劃三道線條, 目鼻與口唇構成曲面, 例如龍門石窟之藥方洞․天龍山之第八窟. 造形大致依照人體本來形態加以寫實刻畫, 此外在寶冠及身上之裝飾頗爲豪華絢爛. (6)唐代造像(618~750), 初唐吸收․消化笈多樣式之後, 出現圓滿具足之造像. 其中, 以龍門奉先寺之盧舍那大佛及其脅侍菩薩․羅漢․神王․力士等九巨大尊像最具代表性. 大佛之理想美乃立足於中國人之審美意識上而構成, 脅侍菩薩立像與羅漢立像已脫初唐造形, 而爲東方古典彫刻之典型作品. 盛唐則爲佛敎造像最興盛時期. 主要有龍門石窟極南洞․淨土洞․擂鼓臺三洞. 其中極南洞之脅侍菩薩不同於奉先寺造像, 軀體苗條細長, 此時期之佛像雖充滿親切感, 但已失至尊之表現, 且漸呈現現實傾向之人體美. 及至晩唐, 極端豐滿艶麗之頹廢美代替了昔時比例均勻之理想美, 天龍山晩唐期卽爲典型代表, 其中之佛陀․菩薩像之理想造形, 已從追求優美而墮入官能頹廢美. (7)五代以後, 佛敎造形藝術已不復振作, 佛像所具有之超自然想像力已很稀薄 ; 及至宋代, 菩薩像顯示人間母性美而更加平民化 ; 元代之後, 則更無重要之作品出現. 玆列我國歷代佛像樣式變遷圖於下. [般舟三昧經卷上四事品․道行般若經卷十曇無竭菩薩品․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八․造像量度經․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一․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二․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九․大唐西域記卷七婆羅닐斯國條․佛祖統紀卷五十三․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九十至九十四․支那美術史彫塑篇․從佛像彫刻所見的造形活動系譜(杉山二郞)](參閱佛畫 2727․座 4100)
【불상응심不相應心】
p983-上→ 不與煩惱結使相應之心. 據瞿曇般若流支所譯唯識論載, 第一義諦常住不變之自性淸淨心爲不相應心. 十地經中所謂三界虛妄, 但是一心作, 卽指不相應心. [大乘唯識論序․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參閱相應心3913)
【불상화佛喪花】
p2725-上→ 卽指素花. 禪林中, 於亡僧之靈位前, 以素花․香․燈明等供養之. 素花卽白色之花, 象徵釋尊入滅時娑羅雙樹慘然變白, 猶如白鶴, 故稱佛喪花. [禪苑淸規卷七亡僧條]
【불생단不生斷】
p965-中→ 三斷之一. 謂缺一切生法之緣而畢竟不生. 卽得初地法空之時, 能令三途惡道之苦果永不更生, 且使人中之無根二形․北州․無想天等種子, 皆不生後果. 依此不生斷所得之無爲法, 稱爲非擇滅無爲. [宗鏡錄卷七十六․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參閱三斷687)
【불생불멸不生不滅】
p965-中→ 乃生滅之相對詞. 爲常住之意. 形容涅槃時, 亦每以不生不滅表之. 據般若心經謂, 此世一切之存在有無實體之特性, 不生亦不滅. 此一思想萌芽於佛敎以前之印度社會, 後成爲佛敎根本敎義之一.
【불생不生】
p964-下→ ①梵語 arhan. 音譯阿羅漢. 得阿羅漢果者, 不再受生於三界五趣之中, 卽永入涅槃, 不受生死之果報, 故稱爲不生. [大智度論卷三]. ②如來之異名. 如來常住不生不滅, 故稱爲不生. [楞伽經卷四]. ③涅字之義, 謂衆法常住而無始生. 據南本與北本涅槃經卷五載, 涅言不生, 槃言不滅, 不生不滅, 稱爲大涅槃. ④梵語 anutpāda. 音譯阿耨波陀. 大智度論卷四十八(大二五․四○八中):阿提, 秦言初. 阿耨波陀, 秦言不生.
【불생불생불가설不生不生不可說】
p965-上→ 四不可說之一. 語出大涅槃經德王品. 天台家以之配爲圓敎所詮之諦理. 圓敎說眞如之理本來不生, 十界差別之事以卽於理故, 亦爲不生, 故稱爲不生不生. 卽眞如之理與十界之差別相無二之意. 此不生不生之理玄妙難說, 僅可智證, 故稱爲不可說. [四敎義卷一․維摩經玄疏卷一](參閱四不可說1660)
【불생회佛生會】
p2620-上→ 又作灌佛會․降誕會․浴化齋. 於佛陀誕生日(四月八日)擧行之法會, 灌水洗浴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之誕生佛. 一般多擧行灌佛之儀式, 然於印度․中亞地方則盛行以車載誕生佛巡行. (參閱灌佛會 6852)
【불서佛書】
p2645-下→ 指與佛敎有關之典籍. 又作佛典․內典․妙典. 反之, 佛敎以外之典籍稱外典․世典․外道書․外俗書. 妙典係尊稱, 尤指一宗所依之經論. 隨著佛敎史之展開與傳播地域之擴展, 佛書漸次擴大其內容. 通常指所有有關佛陀敎說之經論典籍, 廣義之佛書則包括經․律․論三藏及其注疏․各宗之典籍․史傳類․大藏經目錄․辭彙․行事․寺誌及地誌等, 乃至於依據佛敎所寫之故事․小說․戱曲․隨筆․歌謠等之佛敎文學. 故知佛書一語涵蓋極廣, 然嚴格言之, 應以大藏經聖典爲中心, 卽以經․律․論三藏爲主幹之印度佛敎聖典, 及我國․日本所撰述而次第增廣之一切經. 若以經典流傳之地域別之, 則北傳方面, 自印度經由西域, 或經南海而傳入我國․朝鮮․日本, 或自印度傳至西藏․蒙古 ; 南傳方面, 則自印度傳至錫蘭․緬甸․暹羅(泰國)․柬埔寨(高棉)等東南亞諸國. 由於地域之不同, 遂形成各自獨特的佛敎思想與文化. 又因各種語言文字之翻譯流傳, 及歷代祖師之種種著作, 佛敎典籍因而內容分歧․數量龐大. 被收入大藏經中之佛典各有其特色, 其中傳承於我國․日本之漢文佛典, 其質․量最大. 其次, 能與之抗衡者爲流傳於西藏․蒙古之藏譯佛典及喇嘛敎聖典. 錫蘭․緬甸․泰國․高棉等地所傳承之巴利語三藏, 則具有聖典之一貫性與純粹性. 至於梵語佛典, 其量遠不及前三者(漢藏․藏文佛典․巴利藏), 然因收入大乘經典及各種重要論書, 故對佛敎硏究甚爲重要. 梵語佛典主要自尼泊爾傳來, 其他從喀什米爾․西藏之古僧院․古塔, 及西域發掘之窟院中所發現者亦不少. 據傳, 佛陀入滅後, 以摩訶迦葉爲首之五百弟子, 於王舍城召開第一次經典結集, 編纂佛陀之言敎. 此次結集恐係聚集多數佛弟子合誦佛陀之聖句, 而非在此時成立聖典. 據現存資料推定, 在阿育王時代, 卽有聖典之單行本出現. 雜阿含經卷四十九中記載牟尼偈(梵 Munigāthā)之名, 又阿育王碑文中亦發現牟尼偈之文, 由此可見西元前三世紀已有單行本存在. 然其時非以編纂經典爲目的, 乃爲便於諷誦佛語之故. 此由西晉白法祖所譯之佛般泥洹經所載, 及阿含經中隨處有佛弟子晨朝誦經之記錄可以得知. 今日所謂之巴利語三藏乃後世所編纂者. 經․律․論三藏成立以前, 曾將佛典分爲九分敎․十二分敎. 三藏之中, 律藏成立最早, 時代約在阿育王之時, 其次爲經藏. 從第一次結集至部派佛敎時代之間, 分成四階段, 隨後次第附加, 以至於現存之型式. 論藏爲三者中成立最晩者, 此因部派佛敎時代盛行對佛陀敎說之硏究, 致力於說明․注釋․整理分類․除去敎說中相互之矛盾, 由此遂産生諸種論書. 早期佛敎竝無記錄之經典, 雖稱結集, 然不用筆錄, 僅合誦而擇其義而已. 此因當時之印度認爲筆寫有瀆經典之神聖, 故以口授相傳. 至阿育王時代漸次出現筆錄之佛典. 現今之佛典, 從語文之流傳上可分爲 : (一)巴利文佛典 : 爲南方各地區所傳持之佛敎聖典, 有經․律․論三藏及藏外典籍. 三藏之中, 經藏稱爲尼柯耶(部), 相當於漢譯之阿含, 共有五部, 卽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 律藏分爲經分別․犍度部․附錄三部, 爲硏究原始佛敎敎團之重要資料. 論藏有法聚論等七論. 藏外典籍大凡可分三期 : 第一期有指導論(Nettipakaraṇa)․藏釋(Peṭakopadesa)․彌蘭王問經(Milindapañhā)․島史(Dīpavaṃsa)等. 其中彌蘭王問經爲說明印度與希臘文化交流情形之典籍, 極爲重要. 第二期有三藏注釋書(Aṭṭhakathā) 與大史(Mahāvaṃsa). 第三期有三藏注釋書之注及小史(Cūḷavaṃsa)等. 此外尙有文典․辭典․史書․敎理史等大量文獻. (二)梵文佛典 : 貴霜王朝之迦膩色迦王於喀什米爾召開第四次結集之際, 決定其後以梵語爲聖典語. 初期之梵語佛典竝非採用古典梵語, 乃是用佛典特有之佛敎混淆梵語. 佛敎徒以古典梵語著作或始於笈多王朝, 卽四至五世紀以後. 梵語佛典大多屬於大乘, 極少數爲小乘, 不若巴利語佛典之系統化, 內容亦無秩序而多歧異, 大部分在十九世紀初以後才由西歐探險家所發現. 日本學者山田龍城將各種梵語佛典分類爲 : (1)原始─阿含類․毘奈耶(律)類․譬喩文學․佛傳文學․讚佛文學. (2)大乘─般若經類․華嚴經類․法華經類․涅槃經類․寶積經類․大集經類․諸經集類. (3)諸論─毘曇類․中觀論書․瑜伽諸論․後期諸論. (4)祕密─所作經疏․行瑜伽類․無上瑜伽․祕密拾遺. 其中, 阿含類僅殘留斷片, 毘奈耶類近年來次第刊行戒本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所傳之律典, 這些律典與佛傳․譬喩文學有密切關係. 名之爲阿波陀那(Avad樗鸞)的譬喩文學, 係由印度通俗文學中尋求主題, 再穿揷佛敎敎理, 以敎化民衆爲目的之佛敎文學. 其梵文寫本之數量僅次於祕密部, 內容亦極重要 ; 譬喩百集(Avadānaśataka, 漢譯撰集百緣經)․天譬喩(Divyāvadāna)․寶鬘譬喩(Ratnamālāvadāna)爲其主要者. 佛傳文學有大事(Mahāvastu)․方廣大莊嚴經(Lalitavistara)․馬鳴之佛所行讚(Buddhacarita)等. 讚佛文學有馬鳴所作歌詠難陀出家與成就之孫陀羅難陀詩(Saundarananda-Kāvya)․摩咥里制咤(Mātṛcdṭa)之四百讚, 及克歇門德拉(Kṣemendra)之作品等. 大乘經典有十萬頌般若․二萬五千頌般若․八千頌般若․金剛般若․七百頌般若․十地經․入法界品․法華經․極樂莊嚴(無量壽經․阿彌陀經)․普明菩薩會․悲華經․金光明經․月燈三昧經․入楞伽經等. 另有大般涅槃經․大集經等諸種之斷片等. 諸論有俱舍論, 龍樹之中論․迴諍論․寶行王正論, 及提婆之四百觀論等之中觀論書. 瑜伽論書有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中邊分別論․現觀莊嚴論․究竟一乘寶性論․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等. 後期論書有月稱之中論註淨明句․寂天之大乘集菩薩學論․入菩提行經․寂護之攝眞實論․法稱之量評釋․正理一滴等. 屬祕密部之梵文寫本現存三百多部, 包括各種陀羅尼․儀軌․成就法․怛特羅等. (三)西域佛典 : 佛敎由印度傳入我國之際, 途經西域․中亞等地, 遂有下列各種語言所寫經典之流傳, 卽 : 和闐語․龜茲語․回鶻語․吐火羅語(Tukhāra)․粟特語(Sogdh)等, 此等經典直至二十世紀才被探險家發現, 其現存者皆爲斷片, 翻譯及書寫年代均很早, 爲硏究佛典․佛典史之重要資料. (四)西藏․蒙古文佛典 : 藏語佛典包括大藏經及藏外文獻, 前者大多譯自梵語佛典. 西藏大藏經分成甘珠爾(Bkaḥ-ḥgyur)與丹珠爾(Bstan-ḥgyur)兩部分, 前者爲經部與律部, 後者爲論部與經律之注疏․讚歌․儀軌, 及與歷史․論理․語言․醫學․工藝等有關之著作. 藏外文獻有喇嘛敎之新舊諸宗派聖典, 及喇嘛傳記․寺誌․史書․文法書․曆法書․醫學書․讚歌․儀軌․誓願文․信等. 蒙古民族自十三世紀信仰佛敎以來, 除由藏文大藏經翻譯成蒙古語大藏經之外, 用蒙古語所著作之書․注釋書等, 數量亦很龐大. (五)漢文佛典 : 分爲印度傳來的佛典之漢譯及我國所撰述者二種. 前者之原本除梵語佛典外, 另有西域等地之方言及混淆俗語之典籍. 後者爲經律論之注釋書․講義書, 及我國祖師之撰述, 與對此等之注釋書及硏究書等. 其數量隨時代而增加, 爲其他佛書所不能比擬者. 大正新修大藏經所收錄之印度撰述與中國撰述兩部分, 印度撰述部分包括阿含․本緣․般若․法華․華嚴․寶積․涅槃․大集․經集․密敎․律․釋經論․毘曇․中觀․瑜伽․論集等十六部分 ; 中國撰述部分則分爲經疏․律疏․論疏․諸宗․史傳․事彙․外敎․目錄等(史傳․外敎兩部包含若干印度撰述, 目錄部則包含部分日本撰述), 總計二二三六部, 九○○六卷. 我國祖師撰述之典籍中, 最具代表性或對後世影響較大者, 經疏有僧肇之注維摩經十卷․智顗之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各二十卷․法藏之華嚴探玄記二十卷․一行之大日經疏二十卷․善導之觀經疏四卷等, 律疏有道宣之四分律行事鈔十二卷等, 論疏有普光之俱舍論記三十卷․法寶之俱舍論疏三十卷․吉藏之中觀論疏二十卷․窺基之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法藏之起信論義記五卷等. 其次, 有關各宗特色者爲僧肇之肇論一卷․慧遠之大乘義章二十六卷․吉藏之三論玄義一卷․大乘玄論五卷․窺基之大乘法苑義林章七卷․法藏之華嚴五敎章四卷․宗密之原人論一卷․智顗之摩訶止觀二十卷․道綽之安樂集二卷․德輝重編之敕修百丈淸規十卷, 及宋代禪僧之各種語錄等. 史傳部自印度翻譯者有異部宗輪論, 爲部派歷史․敎義之槪說, 其他如阿育王․龍樹․馬鳴․提婆․世親之各傳記等. 我國所撰述者爲梁代慧皎之高僧傳十四卷及唐․宋․明各代之高僧傳及高僧之別傳․往生傳․寺誌․地誌之類, 法顯傳․西域記等. 齊梁以後, 抄寫大藏經要旨之風盛行, 現存者有梁代寶唱等之經律異相五十卷․唐代道世之法苑珠林一百卷․諸經要集二十卷等. 又入藏諸經之解題有宋代惟白之大藏經綱目指要錄八卷. 爲硏究大藏經而作之音義有唐代玄應之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唐代慧琳之一切經音義一百卷等. 此外, 有關解說梵語字義者有宋代法雲之翻譯名義集七卷, 有關大藏經名數事項之編集者有明代寂照之大藏經法數七十卷等. 外敎部中則有眞諦所譯之金七十論三卷, 係數論學派之論書 ; 玄奘所譯之勝宗十句義論一卷, 係屬勝論學派之論數 ; 此外, 尙有道敎之老子化胡經等. (六)日本之佛典 : 可大別爲五種 : (1)有關經律論之注釋. (2)各宗派之典籍. (3)史傳․目錄等. (4)法語․御詞․聞書․語錄等宣揚宗義信仰之文書. (5)用於敎化民衆之唱導․讚歌․和讚․講式及通俗文學等. 其中, 較具日本佛敎特色之代表作爲聖德太子之三經義疏․最澄之守護國界章九卷及顯戒論三卷․空海之十住心論十卷․卽身成佛義一卷及辨顯密二敎論二卷․淳和天皇敕撰之天長六本宗書․源爲憲之三寶繪詞三卷․源信之往生要集三卷․慶滋保胤之日本往生傳一卷․源空之選擇本願念佛集一卷․高辨之摧邪輪三卷․榮西之興禪護國論三卷․道元之正法眼藏九十五卷․瑩山之瑩山淸規二卷․親鸞之敎行信證六卷․唯圓編之歎異抄一卷․日蓮之立正安國論一卷․凝然之八宗綱要二卷․師鍊之元亨釋書三十卷․蓮如上人御文五卷․師蠻之本朝高僧傳七十五卷․良遍之觀心覺夢鈔三卷․白隱之夜船閑話一卷等. 又屬於說話集者有西行之撰集抄九卷․鴨長明之發心集三卷․住信之私聚百因緣集六卷․無住之沙石集十卷等, 皆收入大正藏第五十六卷以下, 或大日本佛敎全書一百五十卷中, 及各宗派聖典全書之中. 另有昭和七年(1932)小野玄妙所編佛書解說大辭典, 其書網羅和語․漢語佛書共六萬五千五百餘部, 共分 : (1)藏經, (2)全書, (3)古寫本․古刊本之單行本, (4)現在之單行本, (5)古逸書類. 又自大正六年(1917), 日本陸續有國譯大藏經三十卷․國譯大藏經四十八卷․國譯一切經一五六卷․國譯禪學大成二十五卷等, 以和文翻譯大部漢文經典之佛書問世. 此外, 昭和十年至十六年所刊之南傳大藏經七十卷爲巴利語三藏之全譯. 又各宗派所出版之全書亦爲日本佛書近數十年來之特色, 有天台宗全書二十五卷․眞言宗全書四十二卷․淨土宗全書二十卷․眞宗大系三十七卷․日蓮宗全書二十六卷等. (參閱大藏經 893․中文大藏經 1001․西藏大藏經 2588․南傳大藏經 3748․南傳佛敎 3750)
【불서출판계佛書出版界】
p2650-中→ 二十世紀以來, 由於印刷技術進步, 世界各國在佛書出版方面之蓬勃發展, 有一日千里之勢. 不論舊書之重印或新書之出版, 質․量方面均顯著提高. 目前我國與日本之佛書出版界, 大略如次 : (一)中國 : 目前中文佛典之出版中心係在臺灣. 臺灣之重要佛書出版機構, 約如下列 : (1)新文豐出版公司, 主持人爲高本鉢. 地址在臺北市. 曾先後出版大正藏․卍續藏․宋藏遺珍․大藏遺珍等數百種佛書. (2)佛敎書局, 主持人爲廣定法師. 地址在臺北市. 曾先後出版佛敎大藏經(頻伽藏之再增補)等數百種佛書. (3)佛光出版社, 主持人爲星雲法師. 地址在高雄縣佛光山. 該社之前身卽佛敎文化服務處. 先後出版釋迦牟尼佛傳․佛光大藏經․佛敎史年表․佛光大辭典等數百種佛書. (4)大乘文化出版社, 創辦人爲張曼濤. 地址在臺北市. 主要出版物爲現代佛敎學術叢刊一百冊. (5)天華出版公司, 主持人爲李雲鵬. 地址在臺北市. 主要出版物有大藏會閱․寒山子硏究等數十種. (6)彌勒出版社, 主持人爲藍吉富. 地址在臺北縣. 主要出版物有現代佛學大系等數十種. (7)臺灣印經處 : 爲臺灣佛敎界所組成之團體, 專印佛書. 曾發行淨土叢書等數百種. 此外, 另有華藏法施會․大乘精舍印經會等贈送佛書之團體, 以及菩提樹․慧炬․原泉等佛敎雜誌社及文殊中心․宏法寺等附設之出版單位. (二)日本 : 二十世紀以來, 在全世界各種語文之佛書中, 由日本所出版的約佔百分之七十. 因此, 日本是世界上佛書出版業最興盛之國家. 其佛書出版社及專營佛書之書店, 在東京及京都亦爲數不少. 近六十年來, 該國佛敎工具書約出版近百種. 大部頭叢書如大正藏․卍續藏․南傳大藏經․國譯一切經等, 規模之大, 編印之精審, 皆爲世界各國所不及. 目前該國有佛敎書出版販賣連盟 之組織, 由各佛書書店․出版社聯合組成. 加入此一連盟 之書店, 在東京有山喜房佛書林․大東出版社․大藏出版社․世界聖典刊行協會․靑山書院․鴻盟社․在家佛敎協會․大法輪閣․佛敎書林中山書房․日本佛書刊行會․隆文館等十餘家. 在京都則有永田文昌堂․百華苑․文榮堂․法藏館等四家. 此外, 日本尙有爲數不少的各佛敎大學之出版單位, 以及曾出佛書之書店, 竝未加入上述連盟, 玆不一一枚擧. 其他各國之佛書出版業, 爲數亦不少. 例如錫蘭之佛敎出版協會(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專門以佛敎出版物向世界各國宣揚佛法. 錫蘭政府出版佛敎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迄今尙未出齊. 英國倫敦之巴利聖典協會(Pali Text Society), 專門出版南傳巴利文之佛典(採用羅馬拼音之巴利語). 此外, 印度之佛書出版社亦有聞名於世界者, 如 Motilal Banarsidss 所出版之英文佛書, 卽行銷世界各地.
【불서해설대사전佛書解說大辭典】
p2651-中→ 凡十四卷. 爲日本大東出版社所刊行解說佛書之辭典, 詳細解說經․律․論及和(日)漢語各宗典籍. 初版十二卷, 自昭和七年(1932)十二月至十年十月陸續刊行, 小野玄妙任編纂主任. 其中前十一卷爲解說部, 解說昭和七年十月以前書寫․刊行之佛敎典籍 ; 第十二卷爲小野玄妙所編佛敎經典總論 . 昭和三十九年解說部十一卷再版, 第十二卷未再刊行. 昭和五十年六月刊行第十二卷增補一, 五十二年九月刊行第十三卷增補二, 解說七年十一月至四十年十二月間, 在日本書寫․刊行之佛敎典籍. 又於增補完成之際, 以佛敎經典總論 爲別卷刊行. 本辭典收集和漢語佛書九萬餘冊, 共分 : (一)藏經, (二)全書, (三)古寫本․古刊本之單行本, (四)現在之單行本, (五)古逸書等五類. 前十一卷解說內容之形式分爲十項, 卽 : (一)包括題名․書名․具名․略名․異名, 採羅馬拼音法, 附記日本․中國音之讀法, 竝記梵名․西藏名․巴利名. (二)卷數, 記典籍之卷數. (三)存缺, 存, 謂目前仍流通者, 記所收入之藏經名稱及於該藏中之卷數․冊數․種類別, 全書類則記其所載卷號. 各種藏經及目錄使用簡略符號, 如大正 指大正新修大藏經, 縮 指縮刷大藏經, 北 指北宋版等. 其數字編號依據大正新修大藏經昭和法寶總目錄 . (四)著者或譯者, 及其生卒年代. (五)著作年代, 記著作或譯出之年號. (六)內容解說, 以藏經․全書類爲主, 於名義․大綱․分科․判釋․傳通等詳記之. (七)注釋書及參考書, 大致依著作年代之先後列擧. (八)寫本與刊本之年代. (九)記現在所藏之個人․圖書館名及書目函號․書庫名. (十)發行所名稱. 此外, 各條下竝附記執筆者之姓名. 又增補部分之解說, 亦依前述十一卷之形態, 唯各項之內容略有不同.
【불석신명不惜身命】
p991-中→ 指能捨身命. 謂爲求無上道, 能捨去身命. 佛敎以救度衆生, 求無上菩提爲目標, 爲此而不惜身命, 卽表示修行佛道之決心.
【불선근不善根】
p994-下→ 梵語 akuśala-mūla. 三界諸煩惱之中, 欲界五部有三種不善之根, 卽貪不善根․瞋不善根․癡不善根. 此三煩惱, 其性唯不善, 能生起․資養一切不善之法, 故稱不善根.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二載, 三煩惱具有五義, 故獨立爲不善根. 五義卽:(一)通於五部, (二)遍在六識, (三)是隨眠性, (四)能起粗惡之身業․語業, (五)作斷善根牢强加行. [增一阿含經卷十三․俱舍論卷十六․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入阿毘達磨論卷上․順正理論卷四十一](參閱善根4888)
【불선不善】
p994-中→ 梵語 akuśala, 巴利語 akusala. 善之對稱. 爲三性之一, 與惡同義. 謂其性不安隱, 能違損此世及他世的黑惡之法. 依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一․俱舍論卷十三載, 不善有四種:(一)自性不善, 指無慚․無愧及貪․瞋․癡三不善根. 有漏法中, 此五法自體不善, 猶如毒藥. (二)相應不善, 指與無慚․無愧․三不善根相應而同時俱生之一切心心所. 由相應乃成不善之性. (三)等起不善, 指身語業及不相應行法. 等起, 謂依善起善, 依惡起惡, 能起與所起同等. 乃由自性不善及相應不善所引起者. (四)勝義不善, 指生死法. 生死中之諸法雖有善有不善, 然皆以苦爲自性, 極不安隱, 卽由眞諦之實義, 定不善之義, 故稱勝義不善. 分別論者則以癡爲自性不善, 識爲相應不善, 身語業爲等起不善, 生死爲勝義不善. 又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廣立十二種不善, 卽自性․相屬․隨逐․發起․第一義․生得․方便․現前供養․損害․引攝․所治․障礙不善. [成唯識論卷五․品類足論卷二․雜阿毘曇心論卷三․俱舍論卷二․卷十五․成實論卷九過患品](參閱三性563․善4873)
【불설보살不說菩薩】
p995-下→ 指維摩居士. 依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 維摩詰對文殊師利之問, 黙然不語, 而顯菩薩之眞不二法門, 故稱之爲不說菩薩.
【불설佛說】
p2746-下→ 佛以金口自宣說法. 爲顯金口之法, 以別於三乘․天․人之說, 諸經卷首多置此二字, 藉以證明佛所說法乃眞實之敎. 又菩薩之法, 若受佛之印可, 亦視同佛說. [大智度論卷二․金剛般若疏卷一]
【불설선문경佛說禪門經】
p2747-上→ 全一卷. 唐代所作僞經之一. 記載佛陀入涅槃之際, 應棄諸蓋菩薩之所問, 而敎示修觀祕要, 以解脫生死苦縛. 智昇開元錄卷十八僞妄眞條下, 錄有禪門經一卷五紙 . 大珠慧海之頓悟要門亦引用其文. 此外, 永明延壽之宗鏡錄卷二․卷十九․卷二十七等, 亦引用此經之名, 可見其於當時相當流行. 本經曾一度湮沒, 直至近世, 始於敦煌寫經中得見全文, 現則爲大英博物館所藏(史坦因第五五三二號), 全本首尾極爲完備. 卷首有沙門慧光序(沙門慧光恐與大乘開心顯性頓悟眞宗論之作者爲同一人). 由本經之被引用而推測, 本經大約成立於七世紀末年, 或卽武則天時代之禪徒所完成者. [疑僞仏典及び燉煌出土疑僞古仏典に就いて(矢吹慶輝, 鳴沙餘韻解說第二部)․禪宗史硏究(宇井伯壽)․禪思想史硏究第二(鈴木大拙)]
【불설철성니리경佛說鐵城泥犂經】
p2747-中→ 全一卷. 東晉竺曇無蘭譯. 今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記佛陀說生․老․病․死․王法․牢獄等五天使及地獄之苦狀. 本經相當於中阿含六十四經天使經․巴利中部一三○經等. 又相似之經典, 有閻羅王五天使者經․增一阿含善聚品之第四經及巴利增支部三․三五經等.
【불성도일佛成道日】
p2628-上→ 指釋迦佛成道之日. 又稱成道會․成道節․臘八. 對此, 經論有數說, 長阿含經卷四及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三謂二月八日, 灌佛經及方等般泥洹經謂四月八日, 大唐西域記作三月八日或三月十五日, 俱舍法寶疏․佛祖統紀等皆取二月八日之說. 宋代贊寧於大宋僧史略卷上亦主二月八日, 謂臘月乃周之二月. 周曆以建子立正, 其二月卽夏曆(陰曆)建寅立正之十二月, 我國用十二月八日, 卽據此. 我國佛敎徒爲紀念佛陀成道事, 乃於此日以米及果物煮粥供佛, 稱臘八粥, 嗣後遂演變成爲我國民間習俗.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大四八․一一一六上) : 臘月八日, 恭遇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尙成道之辰, 率比丘衆, 嚴備香花․燈燭․茶果․珍饈, 以伸供養.
【불성론佛性論】
p2634-下→ 凡四卷. 世親(梵 Vasubandhu, 四世紀)著, 陳․眞諦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本論詳釋究竟一乘寶性論中第五至第七等三品, 闡明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之義. 內容由緣起分․破執分․顯體分․辨相分等四分十六品組成, 詳論佛性之體相, 以明一切衆生本具之佛性, 認爲佛性有三種 : (一)凡夫生來本具之佛性(住自性性), (二)經過修行顯現之佛性(引出性), (三)達到佛果所具之佛性(至得性). 竝論破小乘․外道與大乘偏見者之否認悉有佛性說. [法經錄卷五․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敎錄卷七]
【불성佛性】
p2633-中→ 梵語 buddha-dhātu 或 buddha-gotra. 又作如來性․覺性. 卽佛陀之本性, 或指成佛之可能性․因性․種子․佛之菩提之本來性質. 爲如來藏之異名. 據北本涅槃經卷七載, 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凡夫以煩惱覆而無顯, 若斷煩惱卽顯佛性. 原始․部派佛敎等, 不說佛․菩薩以外者之成佛, 故亦不說一切衆生悉有佛性之旨. 但據世親之佛性論卷一, 有部等部派主張衆生無先天之性得佛性, 但有後天依修行而得之修得佛性, 依此, 分決定無佛性․有無不定․決定有佛性三類衆生. 對此, 分別說部以空爲佛性, 一切衆生悉以空爲本, 從空所生, 故主張本性皆具佛性. 同書卷二復將佛性分爲三位(稱三位佛性․三佛性), 卽 : (一)住自性佛性, 衆生先天具有之佛性. (二)引出佛性, 通過佛敎修行所引發之佛性. (三)至得果佛性, 至佛果始圓滿顯發者. 中․日諸宗派於此亦有諸說而互相論難. (一)天台宗立正․了․緣之三因佛性之說, 卽 : (1)正因佛性, 一切衆生本具之三諦三千之理. (2)了因佛性, 觀悟佛理所得之智慧. (3)緣因佛性, 能起智慧之緣的所有善行. 其中, 前者屬性(先天), 後二者屬修(後天), 但本來性修不二․圓融無礙, 三佛性是非縱非橫(非前後繼起, 亦非同時竝列). 又三因佛性加上果性(菩提之智德)․果果性(涅槃之斷德), 卽稱爲五佛性. 以其因果不離, 故爲因位․果位互具. (二)據華嚴宗, 衆生之佛性圓滿具足一切因果性相, 有情具足成佛之可能性爲佛性․覺性, 以此與非情具有之眞如之理稱爲法性加以區別, 故主張成佛唯限於有情. (三)據密宗, 森羅萬象悉是大日如來之法身, 故立悉有佛性之說. (四)三論宗廢有關佛性之種種議論, 以爲別說因果卽是迷執, 故稱非因非果之無所得中道爲佛性. (五)法相宗說二種佛性, 卽 : (1)理佛性, 所有存在本體之眞如理. (2)行佛性, 含藏於各人阿賴耶識中成佛之因之無漏種子. 具理佛性, 而不具行佛性者, 亦不得成佛. 又立五種姓說, 卽菩薩․聲聞․緣覺證悟所得之三種定姓․不定姓及永不能成佛之無姓 ; 主張唯菩薩定姓與不定姓者具有行佛性. (六)禪宗雖言證悟衆生本來之面目, 但卻否定執迷佛性有無等問題, 故有狗子佛性 等公案. (七)淨土宗承認理佛性之說, 然亦有加以否定者. 日本淨土眞宗主張成佛係依阿彌陀佛之本願力, 謂如來給豫衆生之信心爲佛性, 此卽信心佛性說. 此外, 諸經典亦見佛種․佛種性等語, 意謂成佛之因, 但其內容依經各異, 通常多指衆生本具之佛性, 或指煩惱․菩提心․菩薩之修行․稱名等. [大般泥洹經卷四分別邪正品․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八․菩薩善戒經卷一․入楞伽經卷二․卷七․解深密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七․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七․大乘玄論卷三․大般涅槃經疏卷二十五․華嚴經疏鈔卷三十․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大乘義章卷一佛性義․法華經玄贊卷一․法華玄義卷五下․金光明經玄義卷上․中觀論疏卷一末](參閱五姓 1107․佛種 2744)
【불성여반야佛性與般若】
p2634-中→ 牟宗三著. 臺灣學生書店印行. 全書以佛性與般若兩種觀念爲綱領, 且以天台圓敎爲發揮中國佛敎哲學最極致之思想. 全書雖亦述及般若, 涅槃, 及龍樹菩薩諸論之義理, 然重點則在中國南北朝及隋唐佛敎之義學思想, 而尤重天台宗. 對天台智顗大師之思想, 該書更豫大力推崇.
【불성인不成因】
p971-上→ 因明用語. 因明論式中, 因(理由)須具備三相, 方能成正因, 缺乏任何一相皆成似因, 其中因缺乏第一項而不能證明宗(命題)者, 稱爲不成因. 共分四類:(一)兩俱不成, (二)隨一不成, (三)猶豫不成, (四)所依不成. 因須遍是宗有法之法, 方有證明宗之力量, 若非宗法, 或雖是宗法而不遍, 便不能證宗. 其遍是宗法, 必須爲立(立論者)敵(問難者)所共許(共同同意), 且必須爲立敵所決定共許(極成). 換言之, 因於有法, 須依轉極成, 且其依轉極成決定而無疑. 故凡不極成或極成猶有疑義, 皆謂不成, 故所謂不成, 卽遍是宗法之不極成. 不成可從二方面說, 一者不能成宗, 二者自不成因. 依第一釋, 成字乃成立之義, 著眼於因與宗之關係而立說;依第二釋, 成乃成就之義, 著眼於因之本身而立說. 此二釋, 相容且具有因果關係. 因支原係用以證明宗體, 使宗體成立, 故凡無力使宗體成立者, 卽可稱爲不成. 就因本身言, 旣無證宗之力, 又不克盡因所應盡之責任, 自亦不成因. 故自不成因, 可謂不能成宗之果. 又求其不能成宗之故, 乃遍是宗法之未能極成. 故遍是宗法之不極成, 應是不成因之所以不成之根本意義, 不能成宗與自不成因二義, 皆由此所衍生.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參閱因三相2271․因明2276․依轉極成3059)
【불세佛世】
p2618-中→ 指佛陀在世敎化之時代. 然欲値佛世甚難, 此係衆生八難之一. (參閱八難 318)
【불소행찬佛所行讚】
p2635-上→ 梵名 Buddhacarita, 西藏名 Saṅs-rgyas-kyi spyod-pa shes-bya-baḥi sñan-ṅag chen-po. 凡五卷, 二十八品. 印度馬鳴菩薩造, 北涼曇無讖譯. 又稱佛本行讚․佛所行讚經․佛所行讚傳․佛所行讚經傳․馬鳴菩薩讚․馬鳴讚.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係以五言偈頌讚述佛陀一生由誕生至八分舍利之事蹟. 劉宋寶雲所譯之佛本行經, 共七卷, 三十一品, 其第四至第三十一品, 順序略同本書, 二者或係同本異譯. 本書爲馬鳴之代表作, 其內容取材自吠陀․奧義書及敘事詩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羅摩耶那(梵 Rāṃāyaṇa)者頗多, 乃古典梵文學美文體之先驅, 佛傳文學無出其右者, 曾廣泛流傳於古印度. 在思想上, 本書竝無大乘佛敎思想之成分, 而頗受說一切有部之影響. 現存梵本共十七章, 僅述釋尊誕生至歸國等事, 其中第十四章後半至第十七章, 爲後世尼波羅國(今尼泊爾)阿姆利達難陀(梵 Amṛtānanda)所附加者. 西元一八九三年, 英人喀畏爾(E.B. Cowell)校訂梵本, 題爲 The Buddha-Carita of Aśvaghosha, 次年出版其英譯本 The Buddhacarita of Aśvaghosha(S.B.E. XLⅡ). 西藏譯本與漢譯本相同, 亦分二十八品, 偈數則稍異, 爲八世紀前期薩溫贊孛(藏 Sa-dbaṅ bzaṅ-po)․洛得卡兒孛(藏 Bol-gros rgyal-po)二人共同譯出, 有日人寺本婉雅於大正十三年(1924)之日譯本, 其後亦有韋勒(F. Weller)前十七品之德譯本刊行. 此外, 一八八三年英人比爾(S. Beal)將漢譯本英譯出版, 題爲 The Fo-sho-hing-tsan-king(S.B.E. XIX). [出三藏記集卷二․法經錄卷六․歷代三寶紀卷九․卷十․開元釋敎錄卷四․大唐內典錄卷七․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十․馬鳴菩薩論․梵文佛傳文學の硏究․M. 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 Literatur, Bd. Ⅱ]
【불수기사佛授記寺】
p2658-上→ 位於河南洛陽. 唐代則天武后時, 白馬寺主懷義所建, 來華之三藏多住於此譯經. 長壽二年(693), 菩提流志於本寺翻譯寶雨等經. 證聖元年(695)五月, 實叉難陀來華, 時義淨自西域歸, 帶回梵本經文四百餘部及金剛座眞容․舍利三百粒, 受命奉入本寺 ; 難陀本入大遍空寺譯華嚴經, 後移入本寺從事譯經. 太后嘗親幸於此, 躬任筆削, 竝施供食饌. 聖曆二年(699)十月, 完成新譯華嚴經八十卷, 法藏遂奉命於此講八十華嚴. 明佺等亦於此寺撰錄武周刊定衆經目錄十五卷. 乃當時洛陽最負盛名之寺. [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十五․華嚴經傳記卷一․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開元釋敎錄卷七․卷九․宋高僧傳卷一至卷六․舊唐書列傳第一三三懷義傳]
【불수佛授】
p2657-下→ 巴利名 Buddhadatta. 爲五世紀之巴利學僧. 南印度朱羅國(The Kingdom of Cola)優羅伽城(巴 Uragapura)人. 曾入錫蘭大寺(巴 Mahāvihāvihāra)硏究佛學, 後歸印度, 住於某一毘紐敎派(梵 Vaiṣṇava)之改革者克利西那陀沙(梵 Kiṣṇadāsa)所建之僧院中, 專事著述工作. 據律決定(巴 Vinaya-vinicchaya, 又稱毘奈耶決擇論)載, 師自錫蘭歸國途中遇佛音, 曾請求佛音送一部三藏之注釋書, 師旣得其書, 乃摘要而編成律決定 及入阿毘達磨論 (巴 Abhidhammāvaāvatāra), 頗受當時著名學僧之敬重. 其年壽不詳. 著作除上述二書外, 另有上勝決定(巴 Uttara-vinicchaya)․色非色分別(巴 Rūpārūpa-vibhāga)及妙義悅意(巴 Madhurattha-vilāsinīñ, 爲佛種姓 之注)等, 以入阿毘達磨論最爲殊勝. [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G.P. Malalasekera :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불수佛壽】
p2744-中→ 其義有二, 卽 : (一)指釋尊一期生命之歲壽. (二)久遠實成之釋尊與後之釋迦牟尼佛之壽量.
【불수사유佛壽四喩】
p2744-中→ 據金光明經卷一載, 佛陀之壽命有四種譬喩, 卽 : (一)海滴喩, 一切諸水若以滴計, 可知其數, 而佛陀之壽命不能數之. (二)山斤喩, 諸須彌山以斤量之, 可知其重量, 而釋尊之壽命不能量. (三)地塵喩, 一切之大地可知其塵數, 而釋尊之壽命不能算之. (四)虛空界喩, 虛空之分界尙可盡邊, 而釋尊之壽命不能計之.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
【불수아佛樹牙】
p2755-下→ 爲密敎所說初地淨菩提心之修行位. 又稱佛樹王牙. 牙, 卽芽. 蓋衆生皆有佛性, 故未經修行之前卽有菩提心, 是爲本有之菩提心, 可視爲種子 ; 與之相對者, 經由修行之功而漸萌之菩提心, 則爲修生之菩提心, 可視爲芽 . 故密敎多以佛樹牙 稱初地淨菩提心之修行位. 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九二上) : 行者最初開發金剛寶藏時, 見是心性如淨虛空, 超諸數量, 爾時離因業生, 佛樹牙生.
【불수암佛手巖】
p2613-中→ ①位於江西星子縣廬山昇仙臺之東北. 崖石參差, 狀如佛手, 故得此名. 巖下有石窟, 深約十公尺, 巖北有竹林寺, 唐末五代鹿門處眞之法嗣行因及谷隱蘊聰之法嗣修己皆曾住此. 此外, 亦常有文人騷客遊此詠詩. [廬山志卷二]. ②卽唐末五代曹洞宗僧行因. 鴈門(山西)人, 俗姓․生卒年均不詳. 參謁曹山本寂下之鹿門處眞, 得處眞之印可 ; 其後宴居於廬山北之佛手巖, 故世稱佛手巖和尙 . 南唐之李主曾三度召喚, 師皆不應. 後於廬山棲賢寺開堂說法, 逾月後歸巖室. 又師平居之時, 左右常有異鹿․錦囊鳥各一隻及鄰庵之僧隨侍在側. 於南唐保大(943~957)年間示寂, 世壽約七十. 門人於巖背建塔供奉. [宋高僧傳卷十三佛手行因章․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五燈會元卷四]
【불수이弗修爾】
p1928-中→ (Foucher, Alfred; 1865~1952)法國之東方學及佛敎史學者, 爲一佛敎美術之權威. 曾任法國遠東學院院長(1901~1907)․巴黎大學印度語學敎授(1919). 一八九五至一九○七年間數度至印度․中南半島․爪哇等地作學術探險, 一九一八至一九二六年, 任印度․錫蘭․波斯․阿富汗․日本․中國之考古學團長, 活躍一時. 曾探險喀布爾(位於阿富汗)․大夏․巴米安(位於阿富汗)等遺蹟. 爲硏究日本美術, 留日期間曾任日法會館館長(1926). 歸法後, 任巴黎大學敎授․巴(巴黎)亞(亞細亞)協會評議員. 一八九七年, 出版荷吉森(Hodgson, Brian Haught on ; 1800~1894)所蒐集 有關尼泊爾․西藏佛畫之目錄(Catalogue des Peintures Nèpalaiseset Tibètaines). 氏一生尤熱衷於犍陀羅(梵 Gandhāra)美術之硏究, 所出版犍陀羅之希臘佛敎美術(L'art grècobouddhique du Gandhāra, 1905~1951)二卷四冊, 乃以東西文化之交互關係爲主題, 而呈現美術之全貌, 於此類古典書中, 本書獲得甚高之評價. 此外, 另有關於東南亞美術之著作 : 佛敎美術之起源(Beginnings of Buddhist Art ,1917)․山琦遺物(The Monuments of Sāneīen 3vols., 1939), 其餘論文甚多, 對於佛敎考古學與佛敎圖像學之分野, 氏之貢獻甚大. 晩年所出版之佛傳(Lavie du Bouddha, 1949)頗受國際之重視.
【불수일체법不受一切法】
p972-上→ 謂心無愛著, 於諸漏心得解脫, 而不取受一切法. [法華經化城喩品]
【불승계佛乘戒】
p2644-中→ 志求佛果者所受之戒律. 卽梵網經所說之戒律. [大日經學處品](參閱戒 2896)
【불승佛乘】
p2644-上→ ①梵語 buddha-y樗鸞. 又作菩薩乘․大乘․如來乘. 此係相對於聲聞․緣覺二乘, 而指菩薩乘 ; 蓋菩薩乃居於眞實成佛 之出發點以求佛道, 故稱爲佛乘.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法華經卷二譬喩品](參閱菩薩乘 5220). ②華嚴․法華說一切衆生悉可成佛之敎法, 稱爲佛乘. 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 而說唯一成佛之法, 故又稱一乘.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一四○上) : 如來但以一佛乘故, 爲衆生說法.[法華玄義卷一․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三藏法數卷三十二]
【불시해탈不時解脫】
p984-上→ 梵語 asamaya-vimukta. 又作不動心解脫․不時不移動心解脫. 爲時解脫之對稱. 指六種阿羅漢中第六之不動法阿羅漢. 不動法阿羅漢根性最上殊勝, 於有學位稱爲隨法行․見至, 以利根之故, 現法樂住, 不待事緣具足, 得隨時自在證入四根本定․四無色定․滅盡定中, 其心解脫煩惱障, 故稱不時解脫. 又因此種阿羅漢不退動於煩惱及心解脫, 故又稱不動心解脫. [俱舍論卷二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參閱時解脫4124)
【불신佛身】
p2629-中→ 梵語 buddha-kāya, 巴利語同. 指佛之身. 有關佛陀生身之殊勝及其實身之種種考察, 稱爲佛身論. 溯自釋尊在世或滅後不久, 世以釋尊非爲常人, 其身超越常人而圓滿․淸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竝具有殊勝之能力(十力․四無所畏). 此後至部派佛敎時代, 分別論者與大衆部主張佛身無漏之說, 其壽量․威力皆具有無限性 ; 此或指佛之肉身(卽生身)而言. 然有部提出異論, 主張佛之生身亦爲煩惱之果, 故仍屬有漏 ; 但承認佛所成就之十力․四無所畏等功德法, 或佛之敎法盡屬無漏, 此稱爲法身(梵 dharma-kāya). 法身者, 乃佛之所以爲佛之根據, 卽非肉眼所能見之理佛, 如此之法身與生身合稱爲二身. 有部等稱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者爲五分法身, 如此之功德法亦稱作法身. 大乘佛敎興起後, 佛身論隨之急速開展. 先是法身內容之變化, 謂法性眞如爲法身. 據無著之金剛般若論卷上載, 經典卽言說法身 ; 對此, 依修行證得始示現之法身, 稱證得法身. 故大乘佛敎興起後, 始稱眞如理體爲法身, 更進而稱生身爲應身(梵 nirmāṇa-kāya), 竝在兩者之間別立報身(梵 saṃbhoga-kāya), 故在十地經論卷三․梁譯攝大乘論卷下等成立法․報․應三身說 : (一)法身, 又作法佛․法身佛․法性身․自性身․如如佛․如如身․實佛․第一身․眞身. 大乘佛敎雖完全承受有部之法身說, 但其特色在以常住眞實普遍平等理體之眞如法性爲法身, 指佛陀之本身, 或立如來藏爲法身. (二)報身, 又作報佛․報身佛․受用身․受法樂佛․受樂報佛․食身․應身․第二身. 指悟眞理而有功德(因行果德)之具體普遍之身. 此身旣非永遠的眞理之身, 亦非無常的人格之身. 在菩薩因位時所立之願與修行, 其結果顯現受樂之佛, 卽爲報身, 如阿彌陀佛. 報身以大慧․大定․大悲爲體, 具足無量之色相․功德與樂相, 佛之淨土係以此報身爲因而成立, 菩薩在淨土受法樂, 亦以報身爲因. 大智度論稱之爲法性身․眞身․法性生身, 而梁譯攝大乘論卷上則稱此爲應身. (三)應身, 又作應佛․應身佛․應身如來․應化身․應化法身. 卽佛陀之現身, 乃爲救濟衆生, 應衆生之根機(受敎者先天之能力與性格)所顯現之人格身, 如釋迦牟尼佛, 通常其身長爲一丈六尺(卽丈六). 此三身之關係, 如月之體․光․影, 稱爲一月三身. 具體言之, 法身之理體是唯一․常住不變, 故以月之體爲喩 ; 報身之智慧由法身之理體所生, 能照明一切, 故以月光爲喩 ; 應身具變化之作用, 從機緣而現, 故以月影映現水面爲喩.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謂(大三一․二四九下) : 如來身亦有二種得 : 一․自性得, 是法身 ; 二․人功得, 是應化兩身. 爲顯異人功所得, 故立自性身. 依止自性身, 起福德智慧二行. 二行所得之果, 謂淨土淸淨及大法樂. 能受用二果, 故名受用身. 於他修行地中, 由佛本願自在力故, 彼識似衆生變異顯現, 故名變化身. 佛地經論卷七分受用身爲自受用身與他受用身二種, 合前之法身․應身, 共稱四身. 大乘入楞伽經卷六偈頌品, 分法(自性)․報(受用)․化(變化)․變化(等流)之四身說. 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 分化佛․報佛及如如平等智慧佛等三佛, 其他合部金光明經卷一․解深密經卷五等亦各有三身之說. 佛身論之問題, 起於佛滅後, 至部派時代乃生起論議, 上座部基於現實立場而反對, 大衆部則尙理想. 後大乘佛敎興起, 更盛行菩薩成佛之說, 對佛陀之考察漸次進展, 以般若爲始, 維摩․首楞嚴․法華․涅槃․華嚴․大日等諸大乘經典皆發表深遠之佛陀觀, 隨而促進有關佛陀所說法及所住國土之理論, 構成佛敎敎義之重要部分.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卷一七三․異部宗輪論․大智度論卷三十四․卷九十三․成唯識論卷十․佛性論卷四․般若燈論釋卷十三](參閱二身 199․三身 555․化身 1324․四身 1699․生身 2063)
【불신不信】
p979-上→ 梵語 āśraddhya. 乃心所之名. 爲七十五法之一, 亦爲百法之一. 指內心汚濁之精神作用. 於四諦三寶等, 未能忍許愛樂, 自相渾濁, 內心不澄淨, 稱爲不信. 說一切有部視之與邪見相當, 而相應於一切染汚心, 故爲十大煩惱地法所攝. 唯識家則以之爲八大隨惑之一. [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六․品類足論卷三․大乘廣五蘊論](參閱信3715)
【불신통佛神通】
p2655-下→ 卽佛所具備之神通力. 神通, 乃超人類․超自然之力 ; 然於禪門中, 非指超人之奇特能力, 而謂於尋常生活之中, 無拘無礙, 無所繫縛, 不喪失自己之能力. 又佛所具有六種不爲六塵所繫縛之自在力量, 稱爲佛六通. 臨濟錄示衆(大四七․五○○上) : 夫如佛六通者不然, 入色界不被色惑, 入聲界不被聲惑, 入香界不被香惑, 入味界不被味惑, 入觸界不被觸惑, 入法界不被法惑, 所以達六種色聲香味觸法皆是空相, 不能繫縛此無依道人, 雖是五蘊漏質, 便是地行神通.
【불실공덕不實功德】
p995-下→ 不契當眞如實理之功德. 爲眞實功德之對稱. 卽指凡夫或人天所作之諸善. 彼等所作之諸善乃生於有漏之心, 不隨順法性, 故稱爲不實功德. [往生論註卷上]
【불실佛室】
p2642-上→ 指密敎於白檀九位曼荼羅中, 阿闍梨修供養瑜伽之座位. 其席位位於大日如來之西方, 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之中間. 行者進入曼荼羅中, 由受持三昧耶戒, 以達於究竟佛位, 故稱阿闍梨之座位爲佛室. 阿闍梨住此佛室, 以□(a)等五字嚴身, 觀想與毘盧遮那之無二無別, 則可住於大空三昧中.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
【불심경품역통대수구다라니佛心經品亦通大隨求陀羅尼】
p2613-上→ 凡二卷. 唐代菩提流志譯. 略稱佛心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本經屬密敎之隨求咒法, 主要闡釋大隨求陀羅尼之心中心咒 之功力廣大, 竝揭示此咒及諸印契所具之不可思議力. 上卷敘述一切佛心中心大陀羅尼․菩提心成就․如來語之諸印契等, 下卷則敘述如來之大通力․隨心陀羅尼․咒法及功能等.
【불심佛心】
p2612-下→ 其義有三 : (一)指如來充滿慈愛(大慈悲)之心.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下) : 以觀佛身故, 亦見佛心. 諸佛心者, 大慈悲是 ; 以無緣慈攝諸衆生. (二)指不執著於任何事․理之心. 頓悟入道要門論(卍續一一○․四二二上) : 不住一切處心者, 卽是佛心, 亦名解脫心, 亦名菩提心, 亦名無生心. (三)指人人心中本來具足之淸淨眞如心.
【불심不審】
p996-下→ 比丘相見問訊之禮話. 如不審尊候如何等語. 依大宋僧史略卷上載, 比丘相見時, 曲躬合掌及口稱不審, 是爲身․口․意三業歸仰, 稱爲問訊.
【불심인佛心印】
p2612-下→ 佛心卽衆生本具之眞心, 爲大覺之妙體 ; 此心決定不改, 如世間之印契, 故稱爲印. 禪宗之旨在顯現佛心印, 開覺佛凡不二之理, 故又稱佛心宗. [六祖壇經機緣品․碧巖錄第一則]
【불심종佛心宗】
p2613-上→ 禪宗之別稱. 係出自楞伽經之佛語心爲宗 而來. 禪宗以不立文字․不依經典, 直傳佛之心印爲宗旨, 故又稱佛心宗. 碧巖錄第十三則之評唱(大四八․一五三下) : 第十五祖提婆尊者, (中略)因見第十四祖龍樹尊者, 以針投鉢, 龍樹深器之, 傳佛心宗. 然於日本, 曹洞宗之祖道元稱其所倡導之禪法乃正傳之佛法, 擧凡習禪悟道, 皆應以坐禪爲宗旨正門, 故不應以狹隘之禪宗․佛心宗․達磨宗等名稱來稱謂. [六祖壇經機緣品․正法眼藏佛道章․曹洞禪の思想(水野弘元)]
【불심천자佛心天子】
p2612-下→ 南朝梁武帝嘗披袈裟, 自講放光般若經, 人稱爲佛心天子. [碧巖錄第一則]
【불십숙연佛十宿緣】
p2607-上→ 據佛說興起行經卷上․卷下載, 如來衆惡皆盡, 萬善普備, 然因往劫造衆惡因, 無數千歲, 無量苦報猶殘餘未盡, 於成道後, 復償宿報, 故說此十宿緣, 以示人凡造惡業, 果報難逃. 十宿緣卽 : (一)孫陀利謗佛緣. 往昔波羅奈城有博戱人, 名爲淨眼, 時有婬女, 名爲鹿相. 淨眼誘引鹿相, 至樹園中共相娛樂, 竝殺鹿相, 埋於辟支佛廬中, 累辟支佛因此將至死地. 後淨眼乃自說其罪, 因此被國王所殺. 時彼淨眼卽釋迦佛, 鹿相卽孫陀利. 以是罪緣, 無數千歲, 受無量苦, 今雖得佛, 由此餘殃, 故受孫陀利女之毁謗. (二)奢彌跋謗佛緣. 過去遠劫有婆羅門, 名爲延如達, 常敎五百童子. 復有一梵天婆羅門之婦, 名爲淨音, 供養延如達. 後有辟支佛入城乞食, 淨音乃日具美食而供養之. 延如達便興嫉妬, 令童子謗此道士與淨音私通. 後辟支佛現神變入滅, 衆人乃知延如達虛妄. 延如達卽今釋迦佛, 淨音卽奢彌跋, 五百童子卽五百羅漢. 因過去之嫉妬心, 受諸苦報, 今雖得佛, 由此餘殃, 故受奢彌跋之謗. (三)佛患頭痛緣. 久遠過去世, 羅閱祇城東, 有日支越村, 人民衆多, 村東有多魚池, 以饑饉之故, 彼村人各攜妻子詣止池邊, 捕魚食之. 時捕魚人取魚, 魚跳落地上, 小兒以杖打彼魚頭. 時池中有兩種魚, 一爲麥孚魚, 一爲多舌魚. 日支越村人卽今之釋種, 小兒卽今釋迦佛, 麥孚魚卽今流離王, 多舌魚卽今婆羅門惡舌. 小兒打彼魚頭, 因此受諸苦報, 世尊今雖得佛, 由此殘緣, 流離王伐釋種時, 卽受頭痛之報. (四)佛患骨節煩疼緣. 往昔羅閱祇城有長者子, 得病甚困, 卽呼城中大醫子治之, 允與錢財. 病癒之後, 不報其功. 其後復病, 又治之, 如此治癒三次, 而不報, 後復得病, 醫子卽與非藥, 病遂增遽而死. 醫子卽今釋迦佛, 病子卽今地婆達兜(提婆達多). 世尊以是因緣受諸苦報, 今雖得佛, 由此殘緣, 故骨節煩疼. (五)佛患背痛緣. 往昔羅閱祇國節日聚會, 有兩力士, 一爲刹帝利種, 一爲婆羅門種, 時共相撲. 婆羅門語刹帝利言, 卿莫撲我, 當與卿財. 後婆羅門不報所許, 到後節會, 復聚相撲, 婆羅門復求如前, 如此三次, 皆不報所許. 刹帝利力士遂挫折其脊, 令婆羅門撲地而死, 王大歡喜, 賜金錢十萬. 時刹帝利卽今釋迦佛, 婆羅門卽地婆達兜. 曩昔因貪財瞋恚, 撲殺力士, 以是罪緣, 受諸苦報, 今雖得佛, 由此殘緣, 故受背痛之報. (六)佛被木槍刺脚緣. 往昔有兩部主賈客, 入海取寶, 後遇水漲爭船, 第二部主與第一部主格戰, 第二部主以剖刺第一部主脚, 第一部主卽便命終. 第二部主卽今釋迦佛, 第一部主卽地婆達兜. 以是因緣, 受諸苦報, 今雖得佛, 由此殘緣, 故受木槍刺脚. (七)佛被擲石出血緣. 往昔羅閱祇城有須檀長者, 其子名爲須摩提, 父命終後, 有異母弟, 名爲修耶舍. 須摩提不欲與弟齊分家財, 乃誘弟共往耆闍崛山, 至高崖上, 推置崖底, 竝落石殺之, 其弟遂卽命終. 須摩提卽今釋迦佛, 修耶舍卽地婆達兜. 以是因緣, 世尊受諸苦報, 今雖得佛, 由此殘緣, 於耆闍崛山經行, 爲地婆達兜擧崖石擲頭, 山神以手接石, 石邊小片迸墮, 擊中脚趾而出血. (八)佛被旃沙繫盂謗緣. 往昔有佛, 名爲盡勝如來, 會中有兩比丘, 一名無勝, 一名常歡. 時波羅奈城有大愛長者婦, 名爲善幻, 兩比丘往來其家. 無勝比丘, 已斷煩惱, 故受供無缺 ; 常歡比丘, 煩惱未盡, 受供微薄. 常歡比丘遂生妬嫉心, 誹謗無勝與善幻私通. 常歡比丘卽今釋迦佛, 善幻婦者卽旃沙. 世尊以是因緣, 受諸苦報, 今雖得佛, 由此餘殃, 爲外道比丘王臣說法時, 多舌童女繫盂於腹, 謂世尊使我有身, 今當臨産, 事須酥油, 養於小兒, 盡當給付. 爾時會中釋提桓因乃化作一鼠, 入多舌童女衣中, 咬斷繫盂之繩, 盂遂落地. (九)佛食馬麥緣. 過去世時, 有比婆葉如來, 在槃頭摩跋城中受供畢, 爲病比丘請食而歸, 過婆羅門所時, 婆羅門見食香美, 便起妬意, 謂𩫴頭沙門, 應食馬麥, 不應食甘饌, 亦敎五百童子言. 婆羅門卽今釋迦佛, 五百童子卽五百羅漢. 以是因緣, 受諸苦報, 今雖得佛, 由此殘緣, 世尊及五百羅漢於毘蘭邑食馬麥九十日. (十)佛經苦行緣. 往昔波羅奈城邊, 有婆羅門子, 名爲火鬘, 復有瓦師子, 名爲護喜. 護喜欲同火鬘共見迦葉如來, 火鬘謂何用見此𩫴頭道人. 如此三次, 後日護喜再求, 火鬘復謂何用見此𩫴頭道人, 佛道難得, 𩫴頭道人何有道哉!後火鬘隨護喜禮迦葉如來, 睹佛相好, 心生歡喜乃出家學道. 火鬘卽今釋迦佛, 護喜卽太子欲出家時, 夜半來告時至之作甁天子. 昔時曾惡言對迦葉佛, 以是因緣, 世尊遂受諸苦報, 臨成佛時, 由此餘殃, 復受六年苦行, 以償餘業.
【불십일지佛十一持】
p2606-中→ 據華嚴經疏卷五十二․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二十三載, 佛以十一種持住於世間, 以利益衆生, 十一持卽 : (一)佛持, 謂如來色相之身住持世間, 能令衆生佛種不斷, 稱爲佛持. (二)法持, 謂如來法性之法住持世間, 能令衆生法種不斷, 稱爲法持. (三)僧持, 謂如來應化菩薩聖僧住持世間, 能令衆生僧種不斷, 稱爲僧持. (四)業持, 謂如來見諸衆生造作惡業, 故示現威猛勢力, 逼令修善, 如無厭足王, 假現惡業之行, 化諸衆生, 稱爲業持. (五)煩惱持, 謂如來見諸衆生行於邪行, 貪著煩惱, 故隨彼類, 示行貪欲, 如對婆須蜜多女假行欲事, 令之入於三昧而斷煩惱, 稱爲煩惱持. (六)時持, 謂如來最初發心之時, 以菩提大願爲體, 時時潤澤, 無有間斷, 稱爲時持. (七)願持, 謂如來往昔於因位 之中, 發大誓願, 修諸功德, 持令不失, 稱爲願持. (八)供養持, 謂如來往昔修行之時, 以諸供具持奉十方如來而爲供養, 稱爲供養持. (九)行持, 謂如來往昔勤修一切殊勝妙行, 無量無邊, 恆不厭足, 稱爲行持. (十)劫持, 謂如來於無量劫中, 具修梵行功德而證道果, 住持經劫, 化諸衆生, 稱爲劫持. (十一)智持, 謂如來行滿功圓, 證得一切種智, 復以智慧辯才說種種法, 調伏衆生, 不令退失, 稱爲智持.
【불아佛牙】
p2614-下→ 卽釋迦牟尼佛之牙齒. 據傳, 世尊荼毘後, 全身悉化爲細粒之舍利, 唯其部分牙齒未損, 稱爲佛牙舍利(梵 Dantadhātu, 巴同). 據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下所載, 世尊荼毘之時, 以大悲力之故, 碎金剛體爲細末舍利, 唯留四牙不沮壞. 帝釋天於佛口上頷取牙舍利, 卽還天上, 起塔供養. 另據觀虛空藏菩薩經所載, 忉利天城之北駕御園中有佛牙塔. 高僧法顯傳師子國(錫蘭, 今斯里蘭卡)條亦載, 王城中有佛牙精舍. 此外, 另有一枚佛牙傳至烏纏國(卽烏萇國, 位於今印度北部). 據梁高僧傳卷十三․法苑珠林卷十二等載, 南朝僧法獻於劉宋元徽三年(475)往西域取經, 至于闐, 得烏纏國所傳來之佛牙一枚及舍利十五粒. 回國後住於南齊王都建業(南京), 乃密藏佛牙, 自行供養禮拜. 永明七年(489), 文宣王因感夢, 始將此事傳諸道俗. 其後佛牙供奉於上定林寺. 梁武帝普通三年(522), 佛牙一度遭竊, 下落不明. 至隋代, 佛牙出現, 供奉於大興(陝西長安). 唐末五代時, 戰亂頻仍, 遂將佛牙輾轉送至北方遼之燕京(北京). 據遼史道宗紀所載, 道宗咸雍七年(1071, 卽北宋神宗熙寧四年), 將佛牙安奉於靈光寺招仙塔. 淸光緖二十六年(1900), 八國聯軍進犯北京, 寺․塔毁於戰火. 後經僧衆發掘淸理․在塔基中尋獲藏有佛牙之石函, 函內復有一沈香木盒, 盒上刻有釋迦牟尼佛靈牙舍利. 天會七年四月二十二日記, 善慧書 等字. 天會 係五代十國北漢(951~979)之年號. 西元一九六四年, 當地佛敎團體於寺塔舊址重建佛牙舍利塔, 以供奉佛牙. 另於宋高僧傳亦載有道宣感得佛牙舍利之經過, 宋高僧傳卷十四(大五○․七九一上) : 於西明寺夜行道, 足跌前階, 有物扶持, 履空無害, 熟顧視之, 乃少年也, 宣遽問 : “何人中夜在此?” 少年曰 : “某非常人, 卽毘沙門天王之子那咤也, 護法之故, 擁護和尙, 時之久矣!” 宣曰 : “貧道修行, 無事煩太子, 太子威神自在, 西域有可作佛事者, 願爲致之.” 太子曰 : “某有佛牙, 寶掌雖久, 頭目猶捨, 敢不奉獻?” 俄授於宣. 道宣所感得之佛牙, 與上記所說之佛牙, 兩者是否同一, 或具有何等關係, 資料所示不詳. 此枚佛牙其後奉置於河南開封之相國寺灌頂院, 宋太宗嘗幸臨禮拜, 竝以烈火煆試之, 光彩益顯, 太宗乃製佛牙讚, 竝改灌頂院爲法華院. 其後宋眞宗將此佛牙舍利迎至開寶寺塔下供養, 亦製一佛牙讚. 治平二年(1065), 英宗造立佛牙讚碑. 崇寧三年(1104), 徽宗迎佛牙至宮中供養, 亦復製讚, 此後亦爲歷朝所崇信. 此外, 錫蘭坎底市(Kandy)之馬拉葛瓦寺(Malagawa)所珍藏之佛牙舍利, 被視爲錫蘭之國寶, 故該寺又稱佛牙寺. 錫蘭佛敎界每年八月一日擧行歷時十二天之佛牙節, 於每日晩間八時至十一時擧辦場面盛大的佛牙遊行. 據佛牙史(巴 Dāṭhāvaṃsa)載, 此枚佛牙係於四世紀頃, 由印度羯陵伽國(巴 Kaliṅga)傳入錫蘭, 竝受到最高之禮敬. 十四世紀初, 南印度塔米爾人(Tamils)入侵, 竝劫取佛牙. 波洛卡摩婆訶王三世(巴 Parakkamabāhu Ⅲ, 1302~1310 在位)時, 以和平方式迎回佛牙. 其後, 錫蘭仍戰亂不止, 佛牙亦隨之不斷遷地密藏. 一五○五年, 葡萄牙人登陸, 極力迫害佛敎信仰, 王都又輾轉遷至坎底市, 於此建佛牙寺以供奉佛牙. 一五六○年, 葡人將佛牙送至印度果阿地方(Goa)燒毁, 然數年之後佛牙再度出現, 或謂燒毁之佛牙乃係贋品. 據義淨之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載, 明遠法師嘗至師子洲(錫蘭), 欲密攜佛牙歸國, 終爲錫蘭人發覺, 致遭凌辱, 錫蘭人對佛牙之防守益加嚴密. 又據明本大唐西域記僧伽羅國附記及錫蘭佛敎史(C. Dipayaksorn 之泰文著作)等所載, 明使鄭和嘗至錫蘭取得佛牙. 又古代錫蘭人稱佛牙爲 Dāṭhā-dhātu, 現今則稱爲 Dalada.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法苑雜錄原始集目錄卷九](參閱佛牙史 2616․佛牙節 2617)
【불아사리탑佛牙舍利塔】
p2617-上→ 位於北京西山八大處之第二處靈光寺舊址. 釋迦牟尼佛入滅後之二顆聖牙, 一顆傳到師子國(錫蘭, 今之斯里蘭卡) ; 一顆傳到烏萇國(約在印度北部蘇瓦特河流域), 後又傳至于闐. 至五世紀南朝僧人法獻西遊至于闐時, 將之帶回齊都建業(南京), 隋統一天下, 佛牙又被送至長安, 五代時中原戰亂, 又輾轉到達遼之燕京(北京), 遼道宗咸雍七年(1071)將佛牙舍利供奉於北京靈光寺招仙塔(建於西元八世紀)之舍利塔中. 然此塔於淸德宗光緖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事件時, 因八國聯軍砲擊而告荒廢, 後經修建, 恢復舊觀. 由舊塔基臺中挖出之沈香木盒內藏有佛牙, 遂移至新建之舍利塔內, 供奉於七寶金塔之蓮座上. 佛牙舍利塔, 爲金碧輝煌之八角形十三層密檐磚塔, 塔高五十一公尺, 矗立於西山山麓, 爲北京郊外名勝之一. 塔內第一層, 有金剛般若經 之銅版刻文, 相傳爲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之手筆.
【불아사佛牙史】
p2616-中→ 巴利名 Dāṭhāvaṃsa, Dantadhātuvaṃsa. 凡五章. 錫蘭(卽今斯里蘭卡)僧達摩揭諦(巴 Dhammakitti)著於十二世紀頃. 爲南傳上座部佛敎三藏經典外之著作. 係揭諦受波洛卡摩婆訶王一世(巴 Parakkamabāhu Ⅰ)之請, 根據錫蘭文之編年史大史 (巴 Mahāvaṃsa)及佛敎傳說編寫而成. 記載印度羯陵伽國(巴 Kaliṅga)佛牙城(巴 Dantapura)王子陀多(巴 Dantakumāra)偕王妃稀摩梨(巴Hammālī)密藏一枚佛陀左邊聖牙逃難至錫蘭之經過, 及與佛牙有關之史事. 爲優秀之巴利文史詩. 佛牙送至錫蘭島時, 正逢吉祥雲色王之世(巴 Siri-Meghavaṇṇa, 362~389 在位), 佛牙受到最高之禮敬, 成爲國之至寶. 其後歷代國王卽位之前, 皆須先取得供養佛牙之權, 始得人民之擁護, 故常引起政治糾紛. 此前, 印度卽有多位王子因爭奪佛牙而導致戰爭.
【불아사佛牙寺】
p2616-下→ 巴利名 Daḷadā Māligāva. 卽錫蘭(今之斯里蘭卡)坎底市(Kandy)之馬拉葛瓦寺(Malagawa), 整個建築規模宏偉, 寺院建在一座高約六公尺餘之臺基上, 周圍有護寺河. 分上下兩層, 廳堂套廳堂, 結構複雜, 主要有佛殿․鼓殿․長廳․大寶庫․誦經廳等, 核心乃兩層之內宮, 其中, 黃金蓮臺之上供奉有佛陀之牙齒, 故稱佛牙寺. 此佛牙原爲印度羯陵伽國(巴 Kaliṅga)所有, 四世紀頃傳至錫蘭, 初置於王都阿누羅陀補羅城(梵 Anurādhapura, 巴同)之塔園寺, 十四世紀時移至本寺. 或謂四世紀在位之吉祥雲色王(巴 Siri-Meghavaṇṇa)於王宮之側新建一佛牙精舍, 供養聖牙. 此外, 現今廣受重視之佛牙節, 卽以本寺爲中心, 擧行盛大之遊行儀式.
【불아절佛牙節】
p2617-下→ 錫蘭(今斯里蘭卡)之佛敎盛會. 每年八月於坎底市(Kandy), 由佛牙寺與印度敎寺院聯合擧辦佛牙遊行, 每晩八時始, 至十一時歸寺, 自八月一日至十二日, 歷時十二天, 故又稱坎底遊行盛會(Kandian Perahera). 據佛牙史(巴 Dāhāvaṃsa)載, 這顆被視爲第一國寶與佛陀代表之佛牙, 乃四世紀頃, 由南印度羯陵伽國(巴 Kaliṅga)密傳至師子國(錫蘭之古名)者. 初置於王都阿누羅陀補羅城之塔園寺, 每年三月擧行一次佛牙遊行儀式, 將佛牙送往無畏山寺供養, 滿九十日後, 還置塔園寺, 與目前所行略有不同. 十四世紀時王都遷至坎底, 佛牙亦移至新建之佛牙寺供奉. 現行之儀式始自西元一七七五年, 其時爲吉祥稱王獅子王(梵 Kīrti śri Rāja Siṅha)在位期間, 遊行隊伍包括聖佛牙隊․保護神像隊(梵 Nāthadevālaya)․毘濕奴神像隊(梵 Viṣnudevālaya)․戰爭神像隊(梵 Katragamadevālaya)․女神像隊(梵 Patānīdevālaya, 卽大梵天神之妻)等, 最後一日有兩項較特殊之儀式, 一爲護送戰爭神至佛牙寺附近之摩訶吠利恒河(梵 Mahāveligangā)洗劍 ; 一爲遊行隊伍至印度敎之伽那提婆拘婆羅神廟(梵 Ganadevīkovila), 爲世界人類祈求和平. 信徒於節慶期間, 則盡力施捨財物豫寺院․僧衆, 以求取功德. [佛國記․大唐西域記卷十一僧伽羅國條․南傳佛敎史(淨海)]
【불안만다라佛眼曼荼羅】
p2722-下→ 爲密敎以佛眼佛母爲中尊而建立三會八葉蓮華之曼荼羅. 瑜祇經卷下金剛吉祥大成就品詳載有關此一曼荼羅之畫法 : 共畫三層八葉蓮華, 中央畫佛眼佛母, 第一華院畫一切佛頂輪王及七曜使者 ; 第二華院畫八大菩薩, 各執其本標幟 ; 第三華院畫八大金剛明王. 華院外之四方四隅, 畫有八大供養及四攝等使者, 皆戴師子冠.
【불안불모佛眼佛母】
p2721-下→ 梵名 Buddha-locanī. 又作佛眼部母․佛眼明妃․佛眼尊․虛空眼明妃․能寂母․金剛吉祥眼․一切如來佛眼大金剛吉祥一切佛母․一切如來寶․佛母尊․佛母身. 爲密敎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及釋迦院之一尊. 此尊乃般若中道妙智之神格化, 係出生金胎兩部諸佛․菩薩之總母. 以其爲生佛部功德之母, 故稱佛母 ; 又具五眼, 故稱佛眼. 遍知院之佛眼佛母, 位列中央一切如來智印之北方. 密號殊勝金剛. 身呈肉色, 頭戴寶冠, 耳掛金環, 臂著釧環, 以紅錦爲衣, 手結定印, 結跏趺坐於赤蓮花上. 釋迦院之佛眼佛母又稱遍知眼․能寂母․一切如來寶, 位列中央釋迦牟尼佛之北方下列第一位. 密號實相金剛. 身呈金色, 右手豎掌, 屈中指․無名指, 小指稍屈, 伸拇指與食指, 左手屈臂, 持蓮花上如意寶, 面向左方, 微仰視. 一般以此尊爲大日如來所變, 然瑜祇經中則說爲金剛薩埵所變. 其修法爲息災或降伏, 最大特色是以星宿爲其眷屬. 又以佛眼佛母爲中尊建立之曼荼羅, 稱爲佛眼曼荼羅.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二普通眞言藏品․大品般若經卷十四佛母品․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卷下金剛吉祥大成就品․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經卷二畫像儀軌品․大智度論卷六十九․大日經疏卷五․祕藏記卷末]
【불안佛眼】
p2721-上→ 梵語 buddha-cakṣus. 指諸佛照破諸法實相, 而慈心觀衆生之眼. 係五眼之一. 謂諸佛具有肉․天․慧․法四眼之用, 乃至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不聞, 聞見互用, 無所思惟, 一切皆見.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 : 佛眼具足, 覺了法性. 法華文句卷四下(大三四․六○上) : 佛眼圓通, 擧勝兼劣 ; 又四眼入佛眼, 皆名佛眼.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九中) : 舍利弗當知, 我以佛眼觀, 見六道衆生, 貧窮無福慧.[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四․瑜伽師地論卷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大乘義章卷二十末․無量壽經鈔卷六]
【불안상간佛眼相看】
p2722-中→ 佛眼, 指諸佛照破諸法實相, 而慈心觀衆生之眼. 俗諺佛眼相看, 係套用佛眼 二字, 用以比喩以友善․仁慈之心待人.
【불안온업不安穩業】
p969-上→ 安穩業之對稱. 指不善業. 此業爲受苦報之因, 故有此稱. 俱舍論卷十五(大二九․八○下):不安穩業名爲不善, 由此能招非愛異熟, 與前安穩性相違故.
【불안인佛眼印】
p2721-中→ 密敎手印之一. 此印具足五眼, 印相爲兩手虛心合掌, 屈兩食指, 兩食指端下垂竝立, 置於拇指上, 中․無名指互立, 如獨鈷, 二小指指頭開立.
【불안진언佛眼眞言】
p2722-中→ 爲密敎佛眼尊之陀羅尼. 有大咒․小咒之別. 又作佛眼咒․佛眼明. 密敎修法之時, 於散念誦 之最初, 必誦此眞言. 或密敎修行者於讀經之時, 亦應結誦佛眼尊之印契․眞言. 若常持誦此眞言, 金剛薩埵及諸菩薩常隨衛護, 得大神通, 所作事業皆得成就. 另據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一載, 於持誦一字眞言後, 必誦此佛眼眞言七遍, 則其身寂靜 ; 反之, 其威德無能堪忍.
【불안청원선사어록佛眼淸遠禪師語錄】
p2722-下→ 凡八卷. 又作舒州佛眼和尙語錄. 宋代僧淸遠(1067~1120)撰, 高庵善悟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古尊宿語錄卷二十七至卷三十四. 收錄住舒州天寧寺之開堂語, 以及住龍門山․褒禪寺等地之上堂語要․偈頌․眞贊․小參․普說․頌古․室中垂示․垂代․示禪人心要․三自省察․誡問話等, 卷末附錄李彌遜所撰之宋故和州褒山佛眼禪師塔銘一篇.
【불안파佛眼派】
p2722-上→ 屬臨濟宗楊岐派, 爲五祖山法演之法嗣佛眼淸遠派下之總稱. 佛眼淸遠得法後, 住於舒州(安徽懷寧)龍門山, 鼓吹禪風 ; 門下有烏巨道行․竹庵士珪․牧庵法忠․高庵善悟等輩出 ; 道行門下有晦庵慧光 ; 士珪門下有僧挺守賾, 編有古尊宿語要一書 ; 法忠門下有普庵印肅等.
【불암산佛巖山】
p2758-上→ 位於四川成都仁壽縣之東約十四公里之處. 又稱佛龕山. 山中有石像, 石像面巖而造, 其背臨虛挺立, 故俗稱倒座寺. 相傳此山有唐代歐陽詢之磨崖碑. [大明一統志卷六十七]
【불야다라弗若多羅】
p1928-上→ 梵名 Puṇyatāra. 又作不若多羅. 意譯爲功德華. 北印度罽賓國人. 少卽出家, 以持戒著稱. 博通三藏, 專精十誦律, 時人皆稱已得聖果. 姚秦弘始年間入關中, 姚興待以上賓之禮. 弘始六年(404)十月, 應請於逍遙園誦出梵文十誦律, 由鳩摩羅什譯成漢文. 然僅誦出三分之二(一說二分)卽示寂, 年壽不詳. 其後, 十誦律由曇摩流支與鳩摩羅什繼續合譯, 再由卑摩羅叉對校梵本而成現行之十誦律. 至後世, 師被奉爲十誦律相承傳持之一祖. [梁高僧傳卷二․出三藏記集卷三․開元釋敎錄卷四]
【불양설不兩舌】
p972-上→ 梵語 paiśunyāt prativirati. 十善之一. 謂不說能引起爭鬥是非等離間之語. (參閱十善十惡468)
【불어법문경佛語法門經】
p2746-上→ 全一卷. 北魏菩提流支譯. 又作佛語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本經係佛陀對龍威德上王菩薩宣說佛語 之義, 謂非語 卽佛語 . 因眞理無法以言語解釋, 若豫肯定․否定, 或豫相對之言詞, 如身口意․地水火風空․有漏無漏等, 已非眞正之佛語. 由本經可徹見大乘空觀思想, 故本經堪稱爲般若經之縮影. [歷代三寶紀卷九․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九․古今譯經圖紀卷四]
【불어佛語】
p2746-上→ 佛之言說. 與佛說․金口等同義. 依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五載, 佛之所說有隨自意語․隨他意語․隨自他意語之三語. 佛語法門經以無身無身行․無口無口行․無意無意行․非行非非行․非謗非不謗․不生不起․無想無處․無往無沒․非寂非行等爲佛語. 又佛敎之專門語, 亦稱爲佛語. [長阿含卷十二淸淨經․觀經疏散善義]
【불여단弗如檀】
p1927-上→ 西域于闐僧. 又稱法饒. 爲我國最早西行求法之僧朱士行之弟子. 朱士行出塞外, 西至于闐, 得放光般若經之梵文正本九十章, 於晉太康三年(282)派遣弗如檀等送歸洛陽. 其餘事蹟不詳. [出三藏記集卷七放光經記](參閱朱士行2462)
【불여무자不如無子】
p969-上→ 家有逆子不如無子.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父母敎誨, 瞋目怒譍(應), 言令不和, 違戾反逆, 譬如怨家, 不如無子.
【불여밀다不如密多】
p968ṅ又作不如蜜多. 禪宗傳燈系譜印度第二十六祖. 爲南印度得勝王之子.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得法後, 遊化至南印度, 其時, 南印度國王得勝信奉外道, 構難婆舍斯多, 太子不如密多以進諫被囚. 王欲以邪法之罪名囚戮婆舍斯多, 遂與之問答佛理, 然反爲婆舍斯多所折服, 王乃追悔致禮, 竝赦放不如密多, 不如密多遂求出家, 歷六年, 婆舍斯多付以大法, 是爲第二十六祖. 得法後, 不如密多行化至東印度, 彼地國王名堅固, 信奉外道長爪梵志, 師以正法折服梵志之幻法, 竝爲王演說法要, 俾趣眞乘;此後六十年間弘法其地. 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傳法豫般若多羅後, 卽跏趺入滅, 化火自焚, 堅固王收舍利而瘞之. [祖堂集卷二․寶林傳卷六․景德傳燈錄卷二]
【불여법不如法】
p968-中→ 如法之對稱. 又作不法. 謂不如正理之義, 或謂違背佛法而所行非道. 一般而言, 遵循佛陀所說之敎法, 或符合正確․正當之道理者, 皆稱爲如法;反之, 違逆正理而與佛陀所示之敎法處處不能相應之情形, 則稱不如法. 以布施爲例, 如尊重施․無畏施․不望報施等均爲如法施;反之, 求報施․要名施․希天施等, 則爲不如法施.
【불여취不與取】
p995-下→ 梵語 a-dattādāna. 十惡業道之一. 謂他人不與而自取之. 卽指偸盜. 禁制不與取, 稱爲不與取戒, 爲五戒中之第二戒. [大智度論卷十三](參閱十善十惡468)
【불연佛緣】
p2749-上→ 謂來世成佛之因緣. 又作佛因. 如以信佛之因緣, 願往生淨土者, 必乘佛之願力往生. 故後世常有入佛道之因緣 ․結佛緣 等語. [往生論註卷上]
【불열不悅】
p984-上→ 有情之異名. 此名係來自宇宙成立時, 衆生見地味等漸漸消失, 心生不悅, 故稱之. [俱舍論光記卷三十]
【불염세간법不染世間法】
p982-上→ 不染著世間塵欲之法. 法華經從地踊出品(大九․四二上):住於神通力, 善學菩薩道, 不染世間法, 如蓮華在水.
【불염오무지不染汚無知】
p982-中→ 梵語 akliṣṭājñāna. 又作不染無知․不染愚. 二無知之一. 爲染汚無知之對稱. 卽其性不染汚, 而於佛法等各種義類差別未能了知之劣慧. 聲聞․獨覺雖畢竟斷染汚無知, 或能斷, 或猶存不染汚無知, 唯佛能永斷不染汚無知, 故稱一切種滅. 蓋不染汚無知, 其體較廣, 總含解脫障等, 而聲聞․獨覺雖或能斷之, 然以煩惱習氣尙未滅盡, 故猶有現行之時. 據大毘婆沙論卷九․順正理論卷二十八等之意, 俱解脫阿羅漢雖斷解脫障等, 而猶起現行. 俱舍論光記卷一論不染汚無知之體, 謂不染汚無知係以未成佛已來所有一切有漏無染之劣慧爲體, 在三性中, 通於善․無覆無記;菩薩之金剛喩定現在前時, 以缺無知之勝緣, 故頓時總斷之. 不染汚無知相當二障中之所知障, 然依佛性論卷四載, 障有煩惱障(離此障, 得慧解脫阿羅漢)․禪定障(離此障, 得俱解脫阿羅漢及獨覺等)․一切智障(離此障, 得成正覺)三種, 依之, 不染汚無知廣通解脫障及所知障, 其中, 俱解脫阿羅漢雖斷解脫障, 然未離所知障, 唯佛俱能斷盡. 又對大乘而言, 主張不染汚無知係以無明爲其體. [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九․卷一四一․俱舍論卷一․順正理論卷七十․佛地經論卷四․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下之上․俱舍論寶疏卷一]
【불염오不染汚】
p982-上→ 梵語 akliṣṭa, 巴利語 akiliṭṭhaa. 又作無染汚․不染․無染. 卽無所染汚之善及無覆無記之法. 大毘婆沙論卷九就邪智分別爲染汚․不染汚二種, 謂染汚者與無明相應, 不染汚者與無明不相應. 又俱舍論卷四就愛亦分別爲染汚與不染汚, 有染謂貪, 如愛妻子等;無染謂信, 如愛師長等. [品類足論卷六․卷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二․卷四十二․入阿毘達磨論卷下](參閱染汚3840)
【불염착제법삼매不染著諸法三昧】
p982-下→ 文殊院之文殊菩薩, 其左手持靑蓮花, 是爲不染著諸法三昧之標幟. 以文殊無相之妙慧, 不著於諸法, 故稱不染著諸法. 大日經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上):靑蓮是不染著諸法三昧, 以心無所住故, 卽見實相.
【불영굴佛影窟】
p2747-中→ 梵名 Buddha-chāyā-guhā 又作瞿波羅窟. 位於北印度那揭羅曷國, 阿那斯山巖之南. 係古印度著名聖地. 據觀佛三昧經卷七載, 佛陀嘗於此石窟度化龍王眷屬, 因龍王至誠勸請留止於此, 佛陀遂於窟中作十八變, 踊身入石, 猶如明鏡, 在於石內, 復映現於外. 距十餘步遠望, 則如見佛金色相好․光明炳然之眞形 ; 近觀, 則冥然不見, 以手觸之, 唯餘四壁. 諸天衆等聞佛還入窟中, 皆來供養佛影, 影亦爲其說法. 此窟高一丈八尺, 深二十四步, 石淸白色. 其西有高約七八丈之塔及七百餘僧所止之寺. 窟北一里有目連窟, 北面尙有一山, 山下有高達十丈之浮圖. 東晉法顯․道整․慧景等皆曾至此. 唐朝玄奘來時, 此地已荒廢, 通路劫賊甚多, 往返極爲困難. [釋迦譜卷三․洛陽伽藍記卷五․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
【불영佛瑩】
p2748-下→ (1908~1970)廣東惠陽人, 俗姓梁. 家族顯貴, 書香門第, 獲醫科大學藥物細菌檢驗學士位. 初服務醫界數載, 常爲慈善機構義診. 因讀華嚴․大寶積等經而決心披剃, 遂禮虛雲和尙受具足戒於廣東韶州南華寺. 先後住南華寺․無盡菴․雲門寺等處. 大陸淪陷後赴港, 棲止幻跡山林佛堂. 除自精修外, 兼爲四衆義診. 施僧濟貧, 受惠者良多. 著有毘尼日用要解․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八識規矩頌注解․素食營養之硏究等書. 其中四分比丘尼戒本註解一書, 註解詳備, 至便初學.
【불오佛嶴】
p2755-中→ 唐代僧. 屬南嶽懷讓法系, 爲馬祖道一之法嗣. 住溫州(浙江永嘉)之佛嶴, 常以花奴 一語接化學人, 顯現把住放行之靈活機法, 禪林傳稱爲佛嶴花奴 . 花奴, 與花郞 同, 卽乞食之意. 景德傳燈錄卷八佛嶴章(大五一․二五九下) : 僧問 : “如何是異類?” 師敲碗云 : “花奴!花奴!喫飯來!” [禪苑蒙求卷中․五燈會元卷三]
【불오성佛五姓】
p2611-下→ 佛陀出家前之俗姓有五, 卽瞿曇․甘蔗․日種․舍夷․釋迦. 據佛本行集經卷五載, 淨飯王六代之祖被射殺, 從血塊生二莖甘蔗, 後更由甘蔗生一男一女, 姓爲甘蔗, 別稱爲日種, 其四子移於北, 倡釋迦姓, 復別稱爲舍夷. 佛陀爲甘蔗王(梵 Ikṣvāku)之後代, 瞿曇乃其姓. (參閱甘蔗王 2051)
【불우법이승不愚法二乘】
p995-上→ 不愚於法之二乘. 愚法二乘之對稱. 又作不愚法小乘. 指證小果外, 亦解大乘法空之理之二乘, 爲二乘中之利根者. 主要指瑜伽師地論所說之聲聞決擇及雜集論中之聲聞․佛性論中之聲聞․緣覺, 爲華嚴五敎中始敎所攝之人. [華嚴五敎章卷一․卷二․大乘義章卷十七末․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慧遠)․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卷七本]
【불원선사어록佛冤禪師語錄】
p2644-中→ 凡十二卷. 淸代佛冤徹綱撰, 性純等編. 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 內容包括佛冤住持內江古字山諸古禪院․成都府威鳳山昭覺禪院․雙流洛伽山潮音禪院․內江天池山般若禪院等之語錄, 及於昭覺寺首座寮之秉拂․機緣․拈古等法語. 此外另有東土歷傳祖師像贊․源流拈頌․頌古․分燈․行繇․雜著․佛事․書信問答․詩偈․歌等.
【불월佛月】
p2614-下→ 有二義, 卽 : (一)謂佛之光明猶如淸澈瑩明之月光. (二)比喩佛之法身. 謂人之心若淸淨, 則佛亦隨卽應現, 猶如水中之月, 無有障礙. 金光明經卷二(大一六․三四四中) : 佛眞法身, 猶如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無有障礙, 如焰如化, 是故我今稽首佛月.[大集經卷五十八]
【불위사가라용왕소설대승경佛爲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p2726-中→ 全一卷. 宋代施護譯. 又作佛爲娑伽羅龍經․佛爲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法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本經係佛陀於龍宮爲娑伽羅龍王所說, 謂諸法之自性爲幻化․不可思議․無所生․無主宰․無有我․無礙․無生․無滅․無色․無相, 世間惡業皆妄心所化現. 欲斷惡業卽須依止善法, 善法卽十善道 : 離殺生․離偸盜․離邪婬․離妄語․離綺語․離惡口․離兩舌․離貪毒․離瞋毒․離邪見等, 而修十善道卽爲行菩薩道. 又本經與實叉難陀譯之十善業道經爲同本異譯. (參閱十善業道經 469)
【불위수가장자설업보차별경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p2726-上→ 全一卷. 隋代法智譯. 又作分別善惡報應經․業報差別經.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係佛陀對婆羅門童子首迦(梵 Śuka)宣說善惡業報之差別. 梵語 śuka 譯作鸚鵡. 本經另有同本異譯(漢譯本)之鸚鵡經等五本. (參閱鸚鵡經 6979)
【불위승광천자설경佛爲勝光天子說經】
p2726-下→ 全一卷. 唐代義淨(635~713)譯. 又作佛爲勝光天子說王法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本經係佛陀應憍薩羅國王勝光天子之願, 爲其說國主之法, 謂國主應遠離惡法, 勤修善法, 竝恭敬三寶等. 又闡釋一切諸法之體性空虛, 無常壞滅, 若能了知無常, 則萌生厭離之心 ; 厭離心卽爲智慧之生起, 由此智慧則可證得妙涅槃.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三]
【불위아지나가섭설경佛爲阿支羅迦葉說經】
p2725-下→ 全一卷. 譯者佚名. 又作自化作苦經․佛爲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內容爲阿支羅迦葉問佛陀苦 係自作․他作․自他作, 或無因作, 佛陀以十二因緣法答之, 謂諸法乃至苦 之生起, 皆由此有故彼有, 此起故彼起 而來, 旣了知緣無明 而有行, 卽知滅除無明 則可滅除行, 若離此諸邊, 卽爲中道. 阿支羅迦葉聞法後遂得道, 然不久觸牛而死. 於命終時, 諸根淸淨, 顔色鮮白, 佛陀說此乃因其已見法․知法而般涅槃之故. 又本經雖稱自化作苦經, 然由其內容視之, 可稱爲自他作苦經. 於雜阿含經卷十二亦載有本經內容所記之事. [歷代三寶紀卷四․古今譯經圖紀卷一․大唐內典錄卷一]
【불위연소비구설경佛爲年少比丘說經】
p272-下→ 5全一卷. 晉代法炬譯. 又作正事經․佛爲年少比丘說正事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旨在敘述攝受比丘爲正事及其功德. 初敘佛陀住於祇樹給孤獨園, 逢夏安居或十五日布薩之時, 讚歎諸長老比丘攝受年少比丘及遊化四方之比丘爲正事. 次敘諸長老比丘藉修行所得之福報功德. [歷代三寶紀卷六․大唐內典錄卷二․古今譯經圖紀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二]
【불위우전왕설경佛爲優塡王說經】
p2727-上→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又作佛爲優塡王說王法正論經․王法正論經․政論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係佛陀爲優塡王開示帝王之過失及功德. 內容包括 : (一)帝王之十種過失, (二)帝王之十種功德, (三)帝王之衰損有五種劣行, (四)令人敬愛之帝王有五種, (五)成爲令人敬愛之帝王有五法. 若將本經朝夕讀誦修行, 則可得諸佛․菩薩․天龍八部之加持護念, 使國土安寧, 壽命長遠. 本經含有重要敎示, 可視爲佛敎之王法學. 本經之同本異譯有玄奘所譯之王法正理論.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五]
【불위해룡왕설법인경佛爲海龍王說法印經】
p2726-中→ 全一卷. 唐代義淨(635~713)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本經篇幅極短, 內容爲海龍王問佛陀, 如何能受持少法而獲得多福, 佛陀告以諸行無常․一切皆苦․諸法無我․寂滅爲樂 之四法印功德殊勝, 應時常念誦.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三]
【불위황죽원노설경佛爲黃竹園老說經】
p2726-下→ 全一卷. 南朝劉宋時代譯. 譯者佚名. 又作佛爲黃竹園老婆羅門說學經.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敘說於鞞蘭若有一婆羅門非難佛陀之不尊敬老婆羅門, 指責佛陀爲無味․無受用․無作爲論者․斷見論者․嫌離者․調順者․苦行者․不入胎者等. 佛陀答以若受佛之禮敬, 將致頭破爲七分 ; 竝對婆羅門之非難一一辯正, 且宣說四禪三明之正義. 婆羅門遂歸依佛. 又本經與中阿含經之第一五七經黃蘆園經及 A. VIII. 11 Verañja 爲同本單行經. 其中, 後者較其他兩本之文爲長. [出三藏記集卷四․法經錄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五․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八]
【불유오사佛有五事】
p2627-上→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聽法品載, 五事卽 : (一)當轉法輪, 謂佛陀旣已成道, 當轉法輪, 度脫有情, 饒益一切. 如轉四諦法輪, 度五比丘等. (二)與父說法, 謂佛陀旣已成道, 念父恩最重, 當與說法, 令其享壽無窮, 及得遠離塵垢, 故還於本國, 與父說法. (三)與母說法, 謂佛陀旣已成道, 惟念母恩, 育養情深, 況有誓願, 還度父母, 故昇忉利天宮, 爲母說法. (四)當與凡夫立菩薩行, 謂佛陀旣已成道, 當度一切有情, 故說六度萬行之法, 與諸凡夫成立菩薩大乘之行, 轉度一切, 同成正覺. (五)當授菩薩記, 謂佛陀旣已成道, 觀諸大乘根器, 若行菩薩道而成熟者, 卽爲說法授記, 令彼當來皆得作佛.
【불율의不律儀】
p979-下→ 又作惡戒․惡律儀. 謂立誓行殺生等惡業. 不禁身․語之惡, 係顚倒之戒律, 故稱不律儀. 能發惡之無表色. 俱舍論卷十五列擧得不律儀之原因有二:(一)由作, 卽生於不律儀之家, 將行殺生等而起加行時, 卽發惡戒. (二)由誓, 卽生在餘家, 爲生活而發一生爲殺生業之誓心, 此時卽發得惡戒.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俱舍論卷十四](參閱惡律儀4949․無表色5097)
【불음佛音】
p2643-上→ 梵名 Buddhaghoṣa, 巴利名 Buddhaghosa. 又作佛鳴․覺音․佛陀瞿沙. 五世紀中印度摩揭陀國佛陀伽耶人. 出身婆羅門家庭, 初學吠陀, 精通瑜伽․數論等. 其後皈依佛敎, 精通諸經典, 爲傳弘佛敎作獅子吼, 撰著發智論(巴 ñāṇodaya)․殊勝義論(巴 Atthasālinī. 法聚論之注). 西元四三二年, 渡海至錫蘭, 住於大寺(巴 Mahānihāla), 從僧伽波羅長老(巴 Saṅghapāla Thera)硏究該寺所藏之聖典與敎義, 將之譯爲巴利語, 撰著淸淨道論(巴 Visuddhi-magga)․善見律注序(巴 Samantapāsādikā 律藏之注)等, 將上座部佛敎敎義作較系統之闡述 ; 其中, 淸淨道論可謂包括三藏經典及論疏之綱要著作. 後在阿努拉達普拉(Anurādhapura)之犍陀羅寺(Granthakara parivena), 將四阿含經․論藏譯爲巴利語, 竝撰注疏 ; 其解釋長部經者爲吉祥悅意論(巴 Sumaṅgalavilāsinī), 解釋中部經者爲破除疑障論(巴 Papañcasūdanī), 解釋相應部經者爲顯揚心義論(巴 Sāratthappakāsinī), 解釋增支部經者爲滿足希求論(巴 Manorathapūraṇī). 至是, 巴利三藏始臻於完備. 所作注釋不僅限於本文之語義, 實包括歷史․地理․天文․音樂․動植物等各類解說, 特別對印度古代之風俗習慣等加以記述, 係有關印度硏究之重要文獻. 錫蘭人讚其學德, 崇爲彌勒菩薩再來. 晩年歸故國終老. 然於緬甸佛傳中, 謂師乃緬甸人, 西元四○○年由金地國入錫蘭, 三年後齎還經典, 復興緬甸佛敎. [根本佛典の硏究․巴利文 Mahāvaṃsa, xxx vii․巴利文 Buddhaghosuppatti; P. Biga-ndet : The Life or Legend of Gaudama; B.C. Law: The Life and Work of Buddhaghosa]
【불음주계不飮酒戒】
p995-中→ 指禁飮酒之戒. 不論在家․出家皆有此一規定. 酒不只妨礙佛道修行, 亦令人心狂亂. 一般在禪寺山門之石刻上有葷酒不許入山門之標示. (參閱酒4336)
【불의살不疑殺】
p995-下→ 三淨肉之一. 小乘戒中, 凡不疑其爲我而殺之肉, 稱爲淨肉, 比丘可食. (參閱三種淨肉657)
【불이관음不二觀音】
p960-中→ 三十三觀音之一. 表三十三身中之執金剛身. 凡有衆生應以執金剛身得度者, 觀世音菩薩卽現執金剛身爲其說法. 此執金剛神爲佛之守護神, 以係跡身故, 依本跡不二之義, 稱爲不二觀音. 其像爲兩手相叉․足踏荷葉之立像.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像圖彙卷二](參閱三十三觀音514)
【불이마하연不二摩訶衍】
p960-中→ 指性德圓滿海. 釋摩訶衍論(爲起信論之注釋書)立義分所立之三十三種門法中, 以不二摩訶衍爲第一門法, 卽超越根機․遠離敎說之絶對不二之境界. 故對應於餘三十二門法, 不二摩訶衍稱爲性德圓滿海, 餘三十二門法則稱爲修行種因海.
【불이법문不二法門】
p960-上→ 指顯示超越相對․差別之一切絶對․平等眞理之敎法. 卽在佛敎八萬四千法門之上, 能直見聖道者. 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載有三十三種之不二法門. 今之俗語多援引佛敎不二法門一語, 轉指學習某種學問技術唯一無二之方法. [舊譯華嚴經卷十․十二門論疏卷上](參閱入不二法門259)
【불이불리不二不異】
p960-上→ 不二卽不異. 由性而言, 稱爲不二;由相而言, 稱爲不異.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四]
【불이不二】
p960-上→ 又作無二․離兩邊. 指對一切現象應無分別, 或超越各種區別. 據大乘義章卷一載, 一實之理妙寂離相, 如如平等, 亡於彼此, 故稱爲不二. 又爲眞如․法性之別名. 然主要係作爲認識論與方法論而受重視. 中論等總結般若思想, 以不生亦不滅等八不表明法性之本質, 竝作爲不執偏見․契合法性之佛敎認識, 此稱中道觀.
【불이일음연설법佛以一音演說法】
p2618-中→ 爲衆生隨類各得解 之對稱. 蓋佛之說法敎化竝無大小․權實․頓漸等差別, 惟衆生各以機類之別, 隨其所聞, 皆得相應而解. 維摩所說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三八上) : 佛以一音演說法, 衆生隨類各得解.
【불인佛印】
p2624-上→ ①佛之印契. ②雕小形之佛像, 而印於紙上, 稱爲佛印. 一般印一寺之本尊於紙片上, 分贈參拜者, 或印於祈禱文及納經帳上. 又古寫之佛名經, 於佛名下均加佛印.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法苑珠林卷三十九]. ③(1032~1098)宋代僧. 江西浮梁人, 俗姓林. 法名了元. 宋神宗欽仰其道風, 贈號佛印禪師 . (參閱了元 163)
【불일다람佛日茶籃】
p2614-中→ 禪宗公案名. 佛日, 爲唐末曹洞宗雲居道膺禪師之法嗣佛日本空. 此公案卽佛日本空與夾山善會禪師(805~881)之機緣問答. 五燈會元卷十三佛日本空章(卍續一三八․二五○下) : 乃將茶去作務處, 搖茶甌作聲, 山回顧. 師曰 : “釅茶三五士, 意在钁頭邊.” 山曰 : “甁有傾茶勢, 籃中幾個甌?” 師曰 : “甁有傾茶勢, 籃中無一甌.” 便行茶. 整則公案乃藉茶甁以表示泯絶生佛對待關係之靈活機法. [禪苑蒙求卷中]
【불일두폭佛日豆爆】
p2614-上→ 禪宗公案名. 佛日, 爲唐末曹洞宗雲居道膺禪師(?~902)之法嗣佛日本空. 此公案卽佛日本空參謁夾山善會禪師(805~881), 引發之機緣問答. 據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佛日本空章載, 佛日參謁夾山時, 佛日將一駁杖擲於夾山面前, 夾山問(大五一․三六一下) : 莫從天台得來否? 佛日答 : 非五嶽之所生. 夾山再問 : 莫從須彌山得來否? 佛日則答 : 月宮亦不逢. 夾山卽謂 : 恁麽卽從他人得也. 佛日乃駁道 : 自己尙是冤家, 從人得, 堪作什麽? 夾山歎道 : 冷灰裏有一粒豆子爆. 遂喚維那來, 令安排住下. 此則公案中, 夾山所問從天台得來 ․從須彌山得來, 槪藉詢問佛日投擲拄杖之力量從何處來, 而欲勘驗佛日所表現之機法究竟從何處學來, 亦卽暗諷佛日之所言所行恐非出自其自家之悟境 ; 佛日深解其意, 乃答以從人得, 堪作什麽, 針鋒相對而峻機穎脫, 是以夾山乃歎之爲豆爆 . [禪苑蒙求卷中]
【불일佛日】
p2613-下→ 梵語 buddha-sūrya. 係大乘佛敎諸經典中所常用之譬喩. 因佛陀之睿智․德行․慈悲, 可破衆生之迷妄, 如日輪破夜之闇, 故喩佛陀如日. 使用佛日 一語最多者爲金光明經, 如卷三懺悔品(大一六․三三七下) : 佛日大悲, 滅一切闇. (中略)無上佛日, 大光普照. 同經卷四讚歎品(大一六․三三九中) : 佛光巍巍, 明焰熾盛, 悉能隱蔽, 無量日月. 佛日燈炬, 照無量界, 皆令衆生, 尋光見佛. 亦有將佛陀擬爲太陽之光輝者, 故於大日經稱爲大日如來 (梵 Mahā-vairocana-tathāgata), 而在淨土三部經稱爲阿彌陀如來 (梵 Amitābhs-tathāgata, 意譯作無量光如來), 均取其光輝之意.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梵行品․金光明經卷六四天王品 ․卷十九囑累品]
【불자佛子】
p2611-上→ 梵語 buddha-putra, 巴利語 buddha-putta. ①指信順佛之敎法, 而承其家業者, 卽欲成佛而使佛種不斷絶者. 乃大乘用爲菩薩之美稱.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梵網經卷下]. ②指佛敎徒受大乘菩薩戒者.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 ③指佛弟子․佛敎信者. ④指一切衆生. 衆生常依順佛, 佛之憶念衆生, 亦猶如父母之於子女 ; 且衆生本具成佛之性, 故稱衆生爲佛子. [法華文句卷九]
【불자拂子】
p3259-中→ 梵語 vyajana, vāla-vyajana, 巴利語 vijanī. 將獸毛․麻等紮成一束, 再加一長柄, 用以拂除蚊蟲者, 稱爲拂子. 又稱拂․拂塵․塵尾. 於印度一般皆使用此物. 戒律中允許比丘執持拂塵, 以拂除蚊蟲之侵擾, 然禁止使用如白拂等以較爲華美貴重之物所成之拂子. 據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六載, 佛曾允許比丘持用下列五種材料所製之拂子;(一)羊毛, (二)麻, (三)細裂四布, (四)已用破舊之物, (五)樹枝樹梢. 白拂卽由白犛牛或白馬尾製成之拂子, 乃屬貴重之物. 經典中屢有菩薩或長者手執白拂之記載, 如陀羅尼集經卷六所載, 觀音左手․普賢右手執白拂. 又佛上忉利天爲母說法歸來時, 梵天嘗執白拂, 侍於佛之右. 密敎則以白拂作爲去煩惱․除障難之表徵, 如千手觀音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 千手觀音四十手中之白拂手卽是. 又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卷上載, 行者每出行時, 常作一白拂, 誦眞言加持一百零八遍, 若於持行中逢畜生, 能令彼等離苦解脫. 我國禪家尤喜以拂子作爲莊嚴具, 住持或代理者手持拂子上堂爲大衆說法, 卽所謂秉拂. 其時, 拂子卽爲說法之象徵. 次第執行秉拂之職務者有前堂首座․後堂首座․東藏主, 西藏主․書記等, 稱爲秉拂五頭首;爲秉拂者作侍者之人, 稱爲秉拂侍者. 在日本, 鎌倉時代後之禪林亦使用拂子. 其後除眞宗外, 其他諸宗於法會․灌頂․葬儀等場合, 皆以拂子作爲導師所使用之莊嚴具. [陀羅尼集經卷三․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十九․敕修百丈淸規卷七四節秉拂條․釋氏要覽卷中․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불자호인佛慈護印】
p2744-下→ 爲密敎有關消災除難所結印契之一種. 又作如來慈護印․佛大慈護印. 若結此印․誦眞言, 卽能增廣諸天之威光, 袪除行者之災難. 其印言載於藥師消災儀軌中. 結印之法, 或作內縛, 或作外縛, 豎二拇指及二小指而合之, 據藥師消災儀軌載, 一切災難多因水火風而起, 故欲避災難, 須縛水火風(無名指․中指․食指)三指, 故此印具有能空水火風三災 之義. 其眞言爲 : 口奄(oṃ 歸命)沒馱 昧怛哩 縛日囉(buddhā maitṛi vajra, 佛慈金剛)洛乞叉 唅(rakṣa haṃ 護我).
【불장경佛藏經】
p2756-中→ 凡三卷. 鳩摩羅什(344~413)譯於姚秦弘始七年(405). 又稱奉入龍華經․選擇諸法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屬於大乘律之經典. 內分十品 : 諸法實相品․念佛品․念法品․念僧品․淨戒品․淨法品․往古品․淨見品․了戒品․囑累品, 論述諸法之無生․無滅․無相․無爲, 及諸法實相 ; 竝謂破戒比丘有十憂惱箭, 而訶責其種種罪相 ; 又告誡不淨說法 之大罪報. 本經未特別論說菩薩律儀, 此爲異於其他戒本之處. 然强調若不理解諸法實相․無生․無滅等, 則雖受持二百五十戒, 亦形同破戒, 竝主張遠離戱論分別 始得稱持戒. 又以本經闡釋菩薩僧團必得由聲聞僧團別立之種種原因, 故列爲大乘律之典籍.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三․開元釋敎錄卷四․卷十二․卷十九]
【불장엄경계삼매佛莊嚴境界三昧】
p2723-上→ 卽指住於諸佛自證眞實之體之三昧. 與法界體性三昧 異名同體. 佛境界, 係指諸佛自證之眞實境界 ; 莊嚴, 卽指此如來自證之體乃以無量之德而爲莊嚴之意. 據大日經卷二普通眞言藏品載, 普賢菩薩曾住於此三昧中, 宣說無礙力之眞言. [大日經疏卷十]
【불적佛蹟】
p2756-下→ 又作佛跡․佛迹. 指釋尊之遺蹟. 卽釋尊誕生至入滅期間, 遺留足迹之場所. 據傳, 釋尊入滅前有四個聖地, 卽 : (一)佛誕生地, 指藍毘尼園(梵 Lumbinī). (二)佛成道地, 指伽耶城(梵 Buddhagayā)菩提樹. (三)佛初轉法輪地, 指波羅㮈斯仙人鹿野苑(梵 M乘ォad乘濛). (四)佛涅槃地, 指拘尸那揭羅城(梵 Kuśinagara)雙樹林. 阿育王卽位灌頂第二十一年, 曾走訪四聖地, 竝建塔及石柱, 四聖地後卽稱爲四塔, 爲佛蹟中之最著稱者. 佛典中另擧舍衛城(梵 Śrāvastī)․僧伽施(梵 Saṅkāśya)․王舍城(梵 Rājagṛha)․毘舍離(梵 Vaiśālī)等釋尊敎化因緣最深之四地, 與四聖地合稱爲八大處(梵 aṭṭja-mahātthānāni). 此外, 祇園․竹林․大林重閣等精舍爲釋尊時代敎團之中心地. 又佛陀入滅後, 其舍利分葬於八處, 其地亦均被視爲聖地. [大唐西域記卷四至卷七․高僧法顯傳․釋迦譜卷三․釋迦氏譜卷五․釋迦方志遺跡篇第四]
【불적입현拂迹入玄】
p3260-上→ 指拂拭所有垢淨․迷梧․始終等之法執, 而入於生佛平等․圓滿究竟之法. 蓋諸法實相, 如如平等, 然若有所偏執, 則處處以分別心見垢淨․迷悟․始終之差別相, 以是之故, 乃有方便敎門之設立, 或權借衆生․菩薩之名目, 或巧立修行階位之等次, 凡此方便之敎門, 皆謂之迹, 用以化導衆生入於無二無別之一眞法界. 此染淨不二․生佛平等之一眞法界卽謂之玄. 又拂與發同義, 玄通於源, 故拂迹入玄又稱發迹入源. 或以釋迦施化利生之一切法爲迹, 而以彌陀別意弘願他力之法爲本, 而謂捨離釋迦之敎迹而歸入彌陀之弘願爲發迹入源. [圓覺經․圓覺經略疏卷上]
【불전佛田】
p2620-上→ 比喩佛爲植福之田, 供養佛能獲得一切福, 消滅一切罪. 於一切福田中, 以佛之福田最勝. [大智度論卷三十](參閱八福田 305)
【불전佛殿】
p2734-上→ 安置佛․菩薩像之殿堂, 或安置本尊佛而成爲伽藍中心之殿堂. 又稱佛堂. 在我國通稱爲大雄寶殿, 印度則稱香殿(梵 gandhakuṭī). 據毘奈耶雜事卷十載, 僧寺佛殿應作七層, 尼寺應作五層. [有部目得迦卷八․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條](參閱佛堂 2657)
【불전佛錢】
p2756-上→ 寺院中, 屬佛․屬法․屬僧之物, 不得隨意互用, 如佛錢乃專供修繕佛像等所用之錢.
【불전석례佛典釋例】
p2632-中→ 一般作經論之解釋, 先說明題號․大意(稱爲玄談․玄義), 其次用逐文解釋(稱爲入文解釋․隨文作釋)之方式. 以智顗大師所著爲例, 法華玄義係解法華經之玄義, 而法華文句則爲入文解釋. 智顗論玄義有名(名稱)․體(本質)․宗(目的)․用(作用)․敎(佛敎全體之組織)等五重玄義, 其解釋採取七次共解之方式. 七次共解卽 : (一)標章, 提示名體等所論之一切問題. (二)引證, 引用經典爲證據. (三)生起, 論名體等之順序. (四)開合, 分析綜合. (五)料簡, 作問答體談論問題. (六)觀心, 以名體等爲對象, 而觀心修行. (七)會異, 評價他人之異說, 令衆生趨入理解. 關於解釋語句, 各宗均有其固有之釋法, 玆擧三論宗․天台宗․密宗等之四釋法分述如下 : (一)三論宗所採四種釋義爲依名釋義(又作隨名釋義)․因緣釋義(又作互相釋義)․顯道釋義(又作理敎釋義․見道釋義)․無方釋義. 吉藏在其所著之二諦義․三論玄義等卽採用上述釋義法. 如眞意謂眞實, 此卽依一般意義而解, 是爲依名釋義 ; 眞非離俗而獨立之眞, 乃與俗之因緣具有相依之關係, 依此故解眞是俗․俗是眞, 是爲因緣釋義 ; 但眞與俗竝非固定一成不變, 而本具無相之性質, 故此解謂顯道釋義 ; 無相之作用不定, 故眞․俗無非包含一切法, 此解謂無方釋義. (二)天台四釋例(又作四大釋例․四種消釋․四種消文)爲因緣釋․約敎釋․本迹釋․觀心釋. 智顗之法華文句卽採用此種釋例. 如說敎法興起之因緣, 依四悉檀而作四種解釋, 此卽因緣釋 ; 基於化法四判敎, 而作四種解釋者, 係爲約敎釋 ; 由本迹二門立場作二種解釋, 卽爲本迹釋 ; 攝敎說之內容於自心, 而觀實相理之解釋, 是爲觀心釋. (三)密宗四重祕釋卽淺略釋․祕密釋(又作深祕釋)․祕密中祕釋(又作祕中深祕釋)․祕祕中祕釋(又作祕祕中深祕釋)等四者, 卽綜合一行之大日經疏與不可思議之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所成之解釋法. 如說阿字是梵王, 是爲淺略釋, 顯敎中處處說之 ; 解大日如來說阿字本不生, 是爲深祕釋 ; 解阿字自說本不生, 是爲祕中深祕釋 ; 解本不生之理, 自有理與智, 自覺本不生之理, 此解謂祕祕中深祕釋. 又密宗解釋梵字․眞言等, 尙有所謂十六玄門釋. [二諦義卷中․法華文句卷一上․法華文句記卷一上․卷一中․大日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下․菩提心義卷一](參閱十六玄門 386)
【불전전적佛傳典籍】
p2729-中→ 指敘述佛陀一生事蹟之經典, 或硏究佛陀之事蹟․精神․敎說, 乃至基於人類思想價値之立場給豫分析․評價之論著 ; 此外, 亦包括對上述經典․論書加以分類․整理․考證․批判之著作. 其中, 僅就佛陀一生事蹟之經典而言, 卽爲數極多, 不僅包括歷史性之傳記資料, 亦包含揉入信仰因素之傳奇故事, 以及含有神話色彩之民間傳說. 佛傳經典之編撰輯錄者, 往往不免將自身所隸屬․傳持之敎團思想特色注入著作之中, 故自然形成北傳梵語系統與南傳巴利語系統互有出入之佛傳經典. 北傳佛傳之內容通常分爲八大項目, 稱爲八相成道, 卽 : (一)降兜率, (二)託胎, (三)降誕, (四)出家, (五)降魔, (六)成道, (七)轉法輪, (八)入涅槃. 南傳佛傳之內容則僅分四項, 稱爲四大佛事, 卽 : (一)誕生, (二)成道, (三)初轉法輪, (四)入涅槃. 北傳佛傳之特點, 乃詳載佛陀之本生譚․出家․成道等之事跡. 以部帙最龐大之漢譯經典而言, 重要的佛傳經典有 : (一)修行本起經二卷, 東漢竺大力․康孟詳合譯. 自佛陀之過去世敘述至降魔․成道. (二)太子瑞應本起經二卷, 三國吳之支謙譯. 自釋尊於過去世蒙受定光如來授記之本生譚敘述至成道․三迦葉入門. (三)普曜經八卷, 西晉竺法護譯. 梵本名爲 Lalitavistara. 自佛陀降生敘述至初轉法輪. (四)方廣大莊嚴經十二卷, 唐代日照譯, 爲普曜經之異譯本. (五)異出菩薩本起經一卷, 西晉聶道眞譯. 自布髮受記之本生譚敘述至三迦葉歸依. (六)中本起經二卷, 東漢曇果․康孟詳合譯. 敘述佛陀轉法輪以後之事跡. (七)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含有過去世之因與現在之果的意義. 自過去世生爲善慧仙人敘述至成道․敎化大迦葉. (八)興起行經二卷, 東漢康孟詳譯. 敘述佛陀十個本生譚. (九)佛本行集經六十卷, 隋代闍那崛多譯. 係法藏部所傳之佛傳, 內容包括佛陀之本生譚․出家․成道․敎化弟子․弟子列傳等, 羅列詳備. (十)衆許摩訶帝經十三卷, 宋代法賢譯. 自佛陀誕生, 敘述至釋迦族諸王子出家. (十一)佛所行讚五卷, 馬鳴菩薩造, 北涼曇無讖譯. 梵本名爲 Buddha-carita. 以五字一句之偈頌, 自佛陀誕生敘述至八國均分舍利之事跡. (十二)佛本行經七卷, 劉宋寶雲譯. 係佛所行讚之異譯本. (十三)僧伽羅刹所集經三卷, 前秦僧伽跋澄譯. 敘述佛陀前世之修行, 及今世之攝化度生. (十四)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二十卷, 唐代義淨譯. 卷一至卷九爲衆許摩訶帝經之異譯本. (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一至卷三十五之受戒犍度, 佛陀耶舍與竺佛念共譯. 南傳佛敎有關佛傳之典籍, 如 ; (一)律藏大品(巴 Mahā-vagga). (二)大般涅槃經(巴 Mahāparinibbāna-sutta). (三)本生經佛傳(巴 Nidāna-kathā), 係佛音論師所造. (四)花鬘莊嚴事(巴 Mālā-alaṃkāra), 原文已散佚, 僅存緬甸譯本, 英譯本由比根第(P. Bigandet)譯出, 名爲 The Life of Legend of Gaudama, the Buddha of the Burmese. 梵文佛傳有 : (一)梵文大事(梵 Mahāvastu)第二篇. (二)孫陀羅難陀詩(Saundarananda), 馬鳴菩薩造. (三)一百五十讚(梵 Śatapañcaśatikā-stotra). (四)四百讚(梵 Catuḥśataka-stotra), 上記二書係摩咥里制咤(梵 Mātṛceta)所撰. (五)如意蔓喩(梵 Avadānakalpalatā), 克仙曼德拉(梵 Kṣendra)撰. 西藏文方面有 : (一)善逝敎法史(藏 Bde-gśegs-gstan-paḥi chos-byuṅ), 卽布頓佛敎史. (二)白琉璃除銷(藏 Vai-dū-rya dkar-poḥi gyaḥ-sel). (三)如意寶樹(藏 Dpag-bsam Ijon-bzaṅ). (四)道順傳燈史傳( 藏 Lam-rim rgyud-paḥi bla-maḥi bla-maḥi rnam-thar ṅag-pa). (五)轉正法輪(藏 Dam-paḥi chos-kyi ḥkor-los bsgyur-ba)等. 我國所編纂之佛傳著作有 : (一)釋迦譜五卷, 梁代僧祐撰. (二)經律異相卷四, 梁代寶唱等撰. (三)歷代三寶紀卷一, 隋代費長房撰. (四)釋迦氏譜一卷, 道宣撰. (五)法苑珠林卷八至卷十一, 道世撰. (六)釋迦如來成道記一卷, 王勃撰, 由比爾(Samuel Beal)英譯, 收入所著 Catena of Buddhist Scriptures from the Chinese 之中. 上記係唐代之著作. (七)釋迦如來成道記註二卷, 道誠注. (八)景德傳燈錄卷一, 道原纂. (九)傳法正宗記卷一, 契嵩編. (十)釋門正統卷一, 宗鑑集. (十一)佛祖統紀卷一至卷四, 志盤撰. (十二)釋氏通鑑卷一, 本覺編集. (十三)五燈會元卷一, 普濟集. 上記係宋代之著作. (十四)宗門統要續集卷一, 淸茂集. (十五)佛祖歷代通載卷四, 念常集. (十六)釋氏稽古略卷一, 覺岸編集. (十七)釋氏資鑑卷一, 熙仲集. (十八)釋迦如來行蹟二卷. 上記係元代之著作. (十九)釋迦如來應化錄六卷, 寶成編集. (廿)五燈嚴統卷一, 通容集. (廿一)佛祖綱目卷一, 朱時恩著. 上記係明代之著作. (廿二)宗統編年卷一․卷二, 淸代紀蔭編纂. 我國近年有關佛傳之硏究論著, 如 : (一)佛傳硏究的文獻資料, 載於寶覺同學復刊號第一期. (二)釋迦一代敎化時地考, 呂澂撰, 載於東方雜誌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二期. (三)釋迦牟尼之年代, 尹贊勳譯, 載於哲學雜誌第一期. (四)佛陀及其敎法, 普信生撰, 載於南瀛佛敎第八卷第四期. (五)釋迦牟尼的敎育, 太虛撰, 載於海潮音第十二卷第八期. (六)佛傳考, 勇健譯, 載於海潮音第十四卷第六期. (七)佛陀時代及原始佛敎敎理綱要, 梁啓超撰. (八)佛陀的根本思想, 如碧撰. (九)佛般涅槃年月考, 法周撰. (十)談佛滅年代, 呂澂撰. (十一)關於佛陀的誕日, 一丁撰. (十二)佛陀年代論, 李世傑撰. (十三)略論佛祖紀年與衛塞節, 王仲厚撰. 上記之論著載於現代佛敎學術叢刊. (十四)釋迦牟尼佛傳, 星雲著. (十五)釋迦牟尼新傳, 鈕先銘著. 日本有關佛傳之著作或硏究, 較早期有 : (一)三寶繪詞卷一. (二)今昔物語卷一. (三)佛法由來集. (四)釋迦一代傳記八卷, 玄貞撰. 近代以來, 日本之佛學硏究風氣甚熾, 學者輩出, 硏究成果豐碩, 有關佛陀傳記及硏究之著作不勝枚擧, 如 : (一)釋迦牟尼傳, 井上哲次郞著. (二)釋尊の硏究, 羽溪了諦著. (三)西藏傳印度佛敎歷史上卷, 河口慧海著. (四)佛陀傳, 長井眞琴著. (五)釋尊の人と思想, 增谷文雄․中村元編. (六)梵文佛傳文學の硏究, 木村泰賢․平等通昭著. (七)梵文佛所行讚の硏究, 平等通昭著. (八)佛陀の生涯(梵詩日譯), 平等通昭譯. (九)釋尊の新硏究, 飯塚哲英著. (十)釋尊硏究叢書七卷, 山邊習學著. (十一)考證釋尊傳, 立花俊道著. (十二)佛傳考, 高楠順次郞著. (十三)佛陀の生涯と思想, 增谷文雄著. (十四)釋迦實傳記, 伊藤俊道著. (十五)釋尊の生涯ゴ|タマ․ブッダ, 載於中村元選集卷十一. (十六)人間釋尊, 江部鴨村著. (十七)佛身三十二相說敎, 菅瀨徹照著. (十八)釋迦論, 高橋五郞著. (十九)釋迦年代考, 桑原隲造述. (廿)佛傳關係史料, 板原闡敎編. (廿一)佛傳集成, 常盤大定著. (廿二)佛傳に關する諸經の大略, 本多日生著, 收於大藏經要義卷七. (廿三)佛陀の死(巴利經典日譯), 平等通昭著. (廿四)佛陀と龍樹, 峰島旭雄譯. (廿五)佛陀の敎說, 渡邊楳雄著. (廿六)佛陀の硏究, 福田寬著. (廿七)文學上より觀たる釋尊, 相馬御風著. (廿八)釋迦基督其の他, 曉烏敏著, 收於曉烏敏全集第二部卷五. (廿九)釋迦とイエス, 古川碓悟著. (卅)釋尊のことば-生きる倫理, 中村元著. (卅一)釋尊の生涯とその思想, 增永靈鳳著. (卅二)釋尊佛敎論集, 古川碓悟著. (卅三)蒙漢合璧釋尊聖傳, 佐藤富江著. (卅四)布施太子の入山, 倉田百三著. (卅五)佛所行讚の佛傳と史的地位, 平等通昭著. (卅六)社會學上より觀たる釋尊, 遠藤隆吉著. (卅七)心理學上より觀たる釋尊, 福來友吉著. (卅八)印度哲學より觀たる釋尊, 武田豐四郞著. (卅九)釋尊の求道の動機に對する一面觀, 木村泰賢著. (四十)經典に現はたたる讚佛偈, 本多日生著. (四一)美術的遺物に現はたたる釋尊の紀傳及び文學, 小野玄妙著. (四二)武人より觀たる釋尊, 堀內文次郞著. (四三)釋尊の出世と現代, 椎尾辨匡著. (四四)釋尊と日本文明, 高楠順次郞著. (四五)聖者出現の意義, 紀平正美著. (四六)現代の思想界と釋尊, 前田慧雲著. (四七)現代に釋尊出現せば, 谷本富著. (四八)大聖世尊, 加藤咄堂著. (四九)釋尊出世の本懷, 掘尾貫務著. 近代歐美學者亦有若干佛傳硏究論著, 如 : (一)佛陀傳論(Essai sur la légendedu Buddha), 法國學者斯納爾(Éṇile Senart, 1847~1928)著, 書中主張歷來各種有關佛陀之故事, 旣含有傳說之成分, 亦有眞實之成分. (二)佛陀, 其生平․敎義, 及僧團(Buddha, Sein Leben, seine Lehre, seine Gemeinde, 英譯名爲 Buddha; His Life, His Doctrine, His Order), 德國學者奧登柏格(Hermann Oldenberg, 1854~1920)著, 關於佛陀之傳說部分多未採用. (三)佛傳(La vie du Bouddha, 英譯名爲 Life of the Buddha), 法國學者弗修爾(Alfred Foucher, 1865~1952)著, 謂斯那爾所述之佛陀缺缺生平具體事跡, 奧登柏格所述之佛陀則過分寫實而缺缺神性. (四)佛陀與惡魔(Māra und Buddha). (五)佛陀誕生年代考(Buddha's Geburt und die Lehre von der Seelenwanderung), 上記二書係德國學者溫地須(Ernst Windish, 1844~1918)所著. (六)佛滅之傳說(Die Überlieferung von Lebensende des Buddha, Göttingen, 英譯名爲 The Tradition of the Life End of the Buddha), 德國學者沃德舒密特(Ernst Waldschmidt)著. (七)Recherches sur la biographiedu Buddha dans les Sutrapiṭaka et les Vinayapiṭaka anciens, 法國學者巴洛(André Bareau)著, 將上座部․化地部․法藏部等之中有關佛陀生平之經․律藏資料及相關典籍, 異同竝比而撰成. (八)Histoire du bouddhisme indien, I, Louvain, 1958, 拉馬特(初Fienne Lamotte)著, 將佛陀傳說之發展過程分爲五項相連之階段. (九)馬鳴佛所行讚第一章之硏究(On the first canto of Aśvaghoṣa's Buddhacarita, Indo-Iranian Journal, IX. No. 4, 1966, pp. 266~290), 福吉爾(ClausVogel)著. (十)喬達摩其人(Gotama the Man), (十一)釋迦或佛敎起源(Sakya or Buddhist Origins), 上記二書係英國學者大衛斯夫人(Mrs. C.A.F. Rhys Davids, 1858~1942)所著. (十二)亞洲之光(The Light of Asia), 英國學者阿諾德(Edwin Arnold,1832~1904)著. (十三)佛陀的敎法(The Buddha's Way), (十四)佛陀的一生(The Life of the Buddha), 上記二書係眞諦帝須(Ven. Hammalava Sadhatissa )所著. (十五)佛陀的生平與敎義(Life and Doctrine of the Buddha), 德國學者彼契爾(Richard Pischel, 1849~1908)著. (十六)佛陀的生平與敎義(The Life and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Calcutta, 1957), 狄斯羅斯(Csoma de Körös)著. (十七)佛陀(Buddha, Bern, 1869), 魏德曼(Joseph Victor Widmann)著. (十八)Buddha, Legende in 3 Akten, München, 1899, 亨斯頓(Robert Hornstein)著. (十九)悉達多太子(Le Prince Siddhartha, Tours, 1899), 奧伯隆斯基(A. Obolonsky)著. (廿)佛陀與基督(Buddha and Christ), 德國學者傅立丹(Bruno Freydank)著於二十世紀初. (廿一)佛陀的生平(The Life of the Buddha, 1884), 洛克西爾(W.W. Ro ckhill)著. (廿二)The Life of Buddha As Legend and History, 1927, 托馬斯(E.J. THomas)著. (廿三)瞿曇佛陀(Gautama the Buddha, 1945), 羅達克利須南(Sarvepalli Radhakrishnan)著. [佛敎硏究法第二篇佛傳(呂澂)](參閱釋迦牟尼 6824)
【불정국사어록佛頂國師語錄】
p2724-中→ 凡五卷. 全稱定慧明光佛頂國師語錄. 又作一絲和尙語錄․佛頂國師語錄年譜塔銘. 日僧一絲文守(1608~1646)撰, 文光重編.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一冊. 集錄敕序․示衆․法語․頌古․贊․佛事․榜․辨․警策․祭文․詩偈․年譜․髮塔銘等.
【불정대백산개다라니경佛頂大白傘蓋陀羅尼經】
p2724-上→ 全一卷. 元代沙囉巴譯. 乃屬密敎白傘蓋佛頂法之經典. 又稱白傘蓋陀羅尼經․白傘蓋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本經敘說白傘蓋佛頂之陀羅尼及其功德. 又本經之類本有眞智等譯之佛說大白傘蓋總持陀羅尼經.
【불정방무구광명입보문관찰일절여래심다라니경佛頂放無垢光明入普門觀察一切如來心陀羅尼經】
p2724-上→ 凡二卷. 宋代施護譯. 略稱爲佛頂放光陀羅尼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屬於密敎雜密經軌之成就法. 本經之緣起, 係佛於睹史多天宮時, 爲救濟忉利天摩尼藏無垢天子之苦惱, 乃爲諸天子宣說二則陀羅尼及其成就法.
【불정법안장佛正法眼藏】
p2619-上→ 指佛之正敎 ; 亦卽佛之正道眞理. 眼, 徹見․鑒照之意, 比喩正法能燭照萬物 ; 藏, 含藏․包含之意, 比喩正法能包容一切物.
【불정佛頂】
p2723-下→ 梵語 buddhośṇīṣa, 或 uṣṇīṣa (音譯作嗢瑟尼沙․烏瑟尼沙․鬱瑟尼沙). 意譯髻․頂髻․肉髻相․無見頂相. 爲佛三十二相之一. 佛之頂骨, 自然隆起, 呈一髻形, 故有肉髻之稱. 佛之頂相乃常人所無法見到之殊勝相, 表示此種功德之佛像, 卽稱佛頂尊. 在密敎, 佛頂尊依其表示內容, 可分三佛頂(表如來胎藏界三部之德)․五佛頂(表如來之五智)․八佛頂(三佛頂與五佛頂之合稱)․九佛頂․十佛頂等.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一字奇特佛頂經卷上曼荼羅儀軌品․大日經疏卷十․慧琳音義卷四](參閱諸佛頂 6301)
【불정존승다라니경소佛頂尊勝陀羅尼經疏】
p2724-下→ 凡二卷. 唐代法崇撰. 爲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佛陀波利譯)之注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內題爲佛頂尊勝陀羅尼敎跡義記. 內容共分十門 : (一)釋其敎主, (二)以處表事, (三)顯敎被機, (四)見身同異, (五)出經宗體, (六)聽法軌儀, (七)見聞得利, (八)釋經題目, (九)翻譯時節, (十)依文判釋.
【불정존승다라니진언佛頂尊勝陀羅尼眞言】
p2724-下→ 全一卷. 唐代龜茲國僧若那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屬密敎尊勝陀羅尼法之經軌. 其內容, 初述陀羅尼和眞言, 次則宣說學念梵音法․畫像法․念誦法․印法等. 此外, 與本經同類之儀軌尙有佛頂尊勝陀羅尼注義及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 均爲唐代不空所譯, 亦各爲一卷. 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 略稱尊勝陀羅尼儀軌, 內容詳載塗壇法․胎之護身法․辟除結界等, 竝有息災․增長․降伏․敬愛等四種法. 另有若那譯之佛頂尊勝陀羅尼別法, 全一卷. 最初敘說畫像法, 次乃說明三十八種之成就法. 以上均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불정파마결계항복인佛頂破魔結界降伏印】
p2724-上→ 又作佛頂破魔降伏印. 其印契爲二無名指及二小指向內反叉, 豎二食指, 指頭相捻, 二中指越二食指上節之背側相拄, 二拇指竝屈入掌內. 此印與大金剛輪印甚爲相似. 其眞言爲 ; 口奄室唎夜婆醯莎訶. 於密敎大金眞法中, 行者以此印契及眞言在七處加持, 此外, 亦常用於護身結界之時, 其功德詳載於陀羅尼集經中. 昔時釋迦牟尼初成道時, 坐於菩提樹下, 卽先結誦此印言以護身結界․降伏諸魔而成正覺. [陀羅尼集經卷一]
【불제자佛弟子】
p2627-下→ 佛陀之弟子. 如摩訶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阿難等十大弟子, 以及其他佛陀在世時之諸弟子. 其後則廣指信仰佛陀之敎法者. (參閱十大弟子 369․師弟 4095․釋 6817)
【불조강목佛祖綱目】
p2655-中→ 凡四十二卷(包括卷首). 明代朱時恩編. 崇禎七年(1634)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六冊. 本書從萬曆三十八年(1610)開始編纂, 歷時二十一年完成. 內容從釋尊之示現受生至明代萬峰時蔚示寂爲止, 以諸佛及歷代祖師之化導․行誼等事蹟爲綱目, 依照歷代年號之順序編錄, 同年代之各種佛敎重要事蹟皆可一目了然.
【불조걸명佛祖乞命】
p2653-上→ 意謂佛祖於優秀根機者面前, 亦有無從下手之難. 無門關第四十三則首山竹篦(卍續一一九․一六六下) : 拈起竹篦, 行殺活令, 背觸交馳, 佛祖乞命.
【불조광화상어요佛照光和尙語要】
p2735-上→ 全一卷. 宋代臨濟宗僧拙菴德光(1121~1203)撰, 理宗嘉熙二年(1238)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九冊續古尊宿語要卷五. 摘錄上堂語․小參․拈古․贊․偈頌․自贊等, 然不知出自何種語錄.
【불조기구배佛祖忌九拜】
p2654-上→ 禪林中, 二祖忌(達磨忌及百丈忌)及三佛忌(釋尊涅槃忌․降誕會․成道會)之時, 住持行九拜之儀.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佛降誕條載, 於佛誕日, 住持上香三拜, 不收坐具, 進前上湯進食, 請客侍者遞上, 燒香侍者則捧置於几上, 復位三拜, 再上香, 下䞋點茶, 又三拜收坐具. 於整個儀法中, 住持上香三拜, 復位三拜, 又三拜收坐具, 前後共九拜, 故稱佛祖忌九拜.
【불조문신佛祖問訊】
p2654-中→ 禪林中, 面對諸佛或歷代祖師像前, 行合掌․曲躬低頭之禮, 稱爲佛祖問訊. 又禮拜佛祖, 稱爲佛祖禮.
【불조佛祖】
p2652-上→ 佛與祖師. 然禪宗以佛卽祖師, 祖師卽古佛, 兩者竝無差別 ; 一般多用於指大悟徹底․達佛分際之祖師, 如碧巖錄第二十五則評唱(大四八․一六五下)垂一轉語, 且要報佛祖恩, 傳佛心印 之語.
【불조삼경佛祖三經】
p2652-中→ 禪家指四十二章經․佛遺敎經․潙山警策等三部. 此名目起於何時已不可考. 蓋北宋仁宗時代, 守遂禪師爲三經作註時卽已有之. 守遂之佛祖三經註卽四十二章經註․遺敎經補註․潙山警策註. 元代靜山慧刊行佛祖三經註, 附有至元二十三年(1286)絶牧叟德異之敘, 謂叢林之中, 以四十二章經․遺敎經․潙山警策爲佛祖三經, 能一覽直前者, 歷多生便成佛作祖. 其後朝鮮及日本亦刊行守遂之佛祖三經註. 註書另有明代爲霖道霈之佛祖三經指南․湡益智旭之三經解(收載四十二章經解․遺敎經解及八大人覺經略解各一卷). 三經之中, 四十二章經與署名後漢迦葉摩騰共法蘭譯 之同一經(收載在大正藏第十七冊)相較, 則其本文略有不同, 且禪之色彩濃厚. 又潙山警策係潙山靈祐住潙山時, 因見住衆懈怠而垂示者, 合文․銘而成, 說身之無常與實踐出家入道之要. 其註釋除守遂三經註中之潙山警策註外, 另有潙山警策句釋記二卷(明代弘贊註, 開言回記)․潙山警策註一卷(明代大香)․潙山警策講義一卷(日人山田孝道)等. [禪籍志․佛敎思想硏究(宇井伯壽)](參閱遺敎 6320)
【불조삼경지남佛祖三經指南】
p2652-中→ 凡三卷. 明代爲霖道霈著. 收於卍續藏第五十九冊. 佛祖之道, 至高無上, 甚深難測, 欲行佛道, 有其順序. 歷來禪門中特重四十二章經․佛遺敎經․潙山警策等三書, 總稱爲佛祖三經. 其中, 四十二章經․佛遺敎經爲學佛之初門․啓蒙之寶訓, 爲禪林僧徒所必習之基本典籍 ; 潙山警策則爲近代僧徒之警策, 乃禪徒須銘記遵守之敎訓書. 古來有關此三書之注疏不少, 然皆無法滿足學人, 故鼓山永覺元賢之法嗣爲霖道霈於順治二年(1645)著此指南書, 以爲學人修習佛道之津梁. (參閱佛祖三經 2652)
【불조선사어록佛照禪師語錄】
p2735-中→ 凡二卷. 全稱佛照禪師住慧日山東福禪寺語錄. 又作白雲慧曉禪師語錄. 日僧白雲慧曉(1223~1297)撰, 虛室希白編.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 卷上包括慧日山東福禪寺之進山․上堂․小參․擧古․拈香, 卷下包括小佛事․法語․雜篇․佛祖贊等, 卷末附錄摘自虎關師鍊所撰元亨釋書之佛照禪師傳.
【불조심등佛祖心燈】
p2653-上→ 全一卷. 著者․刊行年均不詳. 收於卍續藏第一五○冊. 內容包括七佛偈之毘婆尸佛至釋迦牟尼佛․三十三祖傳法偈之摩訶迦葉至慧能大師․佛祖源流訣․五宗次序譜等四項. 本書所列西天諸祖之名與景德傳燈錄所列者相同, 然異於付法藏因緣傳․圓覺經大疏鈔․內證佛法血脈譜等書所列之西天二十八祖之名. 淸光緖十六年(1890), 守一空成將所編之諸家宗派一卷, 與佛祖心燈合倂刊行, 題名宗敎律諸家演派.
【불조역대통재佛祖歷代通載】
p2655-中→ 凡二十二卷(或三十六卷). 元代念常(禪宗分支臨濟宗楊岐派僧)著. 略稱通載․佛祖通載.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規格上係以志磐之佛祖統紀法運通塞志爲藍本, 內容則以禪宗爲佛敎正統, 上起七佛, 下至元順帝元統元年(1333), 廣載佛敎史實, 對歷代皇室臣僚興廢佛敎事蹟及有關撰述文書, 儒․道․佛之關聯, 佛僧譯經․撰述及佛敎之活動等, 皆按年記述. 以干支紀年, 竝附注帝紀年號, 屬編年體. 前數卷關於二十八祖之內容源自宋代道原之景德傳燈錄 ; 東漢明帝至五代之十餘卷, 則抄自南宋祖琇之隆興佛敎編年通論, 主要著述對象爲宋․元二代. 對正流與傍流之異及正確說法因緣․譯經․弘敎師等異論, 頗具參考價値. [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一․閱藏知津卷四十三]
【불조정법직전佛祖正法直傳】
p2653-下→ 全一卷. 峰翁祖一編. 日本康曆三年(1381)刊行. 內容係始自過去七佛․西天諸祖․東土諸師之列傳. 東土諸師乃從達磨以下至密庵咸傑共五十三人, 與西天諸祖共計八十七人 ; 六祖以下所揭之順序爲曹洞․雲門․法眼, 竝及南嶽下, 以至臨濟之密庵咸傑. 列傳則以機緣語句爲主, 竝有傳燈錄之史傳事蹟. 編者峰翁祖一國籍不詳, 或謂係中國人, 或謂係日本人.
【불조정전고금첩록佛祖正傳古今捷錄】
p2653-下→ 全一卷. 又作古今捷錄. 淸代僧雪兆果性(1666~?)撰.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六冊. 係果性廣閱藏典, 編集宋代僧密庵咸傑以下, 諸傳燈錄未載之元․明時代十七․八世之臨濟宗傳燈祖師之事蹟․朝代․法臘․諡號․法嗣等, 竝略述自達磨至密庵諸師之機緣․語要等, 以明其法系. 各傳之後附拈頌一首. 卷末附錄曹洞․潙仰․雲門․法眼四家之簡要傳承, 以及汝州風穴延沼禪師塔銘竝序一篇.
【불조정종도영佛祖正宗道影】
p2653-中→ 凡四卷. 守一空成重編. 光緖六年(1880)刊行. 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畫諸祖之道影(畫像)一百餘尊, 收藏於牛頭山, 萬曆十七年(1589)由紫柏老人作序刊行. 至崇禎十一年(1638), 眞寂院之元賢追補一三○尊, 刻印行世. 康熙十五年(1676), 靜熙啓公收錄一六六尊, 編成宗門正脈道影, 其後, 幾經整理統計, 共收二四○尊, 分爲四卷, 重刊翻刻. 卷一收佛祖正宗三十九人, 竝附錄旁支․牛頭支. 卷二收南嶽正宗六十八人, 列擧臨濟宗․潙仰脈. 卷三收靑原正宗八十五人, 曹洞脈․雲門脈․法眼脈. 卷四收敎律連宗四十八人.
【불조종파도佛祖宗派圖】
p2654-中→ 泛稱各類宗派系譜之圖表, 一般多從過去七佛․釋尊以來․西天․東土, 乃至日本諸祖之傳法相承之次第, 繪成圖表, 明示各宗法系之脈絡, 此類系譜圖表, 總稱爲佛祖宗派圖, 如佛祖宗派世譜․佛祖宗派綱要․佛祖正傳宗派圖․佛祖宗派圖․正誤佛祖正傳宗派圖等, 均屬此類著作.
【불조종파세보佛祖宗派世譜】
p2654-上→ 凡八卷. 淸代介庵悟進編. 順治十一年(1654)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七冊. 本書係無準師範法系下第十五世之介庵悟進所編之法系圖 ; 列擧西天․東土諸祖法系下臨濟․雲門等五宗及旁出之傳燈世譜. [禪燈世譜卷六․徑石滴乳集卷五]
【불조통기佛祖統紀】
p2654-中→ 凡五十四卷. 南宋志磐著. 略稱統紀.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全書主要闡明天台敎學之傳統, 以宋景遷之宗源錄․宗鑑之釋門正統二書爲基礎, 仿史書紀傳體及編年體增編而成. 分爲本紀八卷․世家二卷․列傳十二卷․表二卷․志三十卷. 本紀記載釋迦成道․益物與天台宗所奉西土二十四祖․東土九祖․興道以下八祖之傳. 世家收錄南岳․天台等一九八人之傳記. 列傳收錄慈雲至廣智․神照․南屛等三七八人之傳記(十九․二十兩卷五十五人之傳已佚). 表有二 : ①列出梁武帝天監元年(502)至宋仁宗明道二年(1033), 五百三十餘年間之歷代傳敎表. ②圖示西土與東土之佛祖系譜. 志則有九種 : 山家敎典志一卷, 錄天台宗著作 ; 淨土立敎志三卷, 記述淨土宗僧俗傳 ; 諸家立敎志一卷, 記述禪․華嚴․法相․密敎․律諸宗創敎簡史 ; 三世出興志一卷, 略說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大小三災 ; 世界名體志二卷, 記述世界八方諸天通論 ; 法門光顯志一卷, 列記有關像塔․佛事諸錄 ; 法運通塞志十五卷, 篇幅最大, 編年記載歷代佛敎史蹟 ; 歷代會要志四卷, 輯歷代興廢佛敎事例 ; 名文光敎志二卷, 載贊頌天台宗之志記碑文等. 本書奉天台宗爲正統, 雖編述偏重天台宗, 但因採擇史料豐富, 編選精審, 不失爲硏究中國佛敎史之重要參考資料. 其中第十九․二十兩卷僅存目錄而缺傳文, 然卍續藏本法運通塞志之末段有所補錄, 此或爲後人所增補. 此外, 繼本書之後, 另有續佛祖統紀一書之刊行, 計二卷. 收於卍續藏第一三一冊. 其內僅增補列傳部分, 所增補者爲三十人之傳記, 然編者․編時不詳. [閱藏知津卷四十三]
【불조회佛祖會】
p2654-上→ 其義有二, 卽 : (一)略稱佛會. 佛祖會下之意 ; 亦卽諸佛或祖師說法之會座. (二)指三佛忌, 卽佛誕生會(四月八日)․佛成道會(十二月八日)․佛涅槃會(二月十五日).
【불족석佛足石】
p2628-下→ 又作佛足跡․佛脚石. 卽雕有佛陀足蹠, 以表千輻輪等妙相之石. 見佛之足蹠而參拜, 如同參拜生身之佛, 可滅除無量之罪障. 印度․中國․日本, 古來卽有佛足石, 崇敬佛足石之風亦甚普遍. 初期印度之佛敎, 不敢直接模擬佛像, 故多以法輪․菩提樹․塔․高座及佛足石, 象徵佛陀或其所在之標幟, 其後傳來我國․日本, 佛足石遂成爲禮拜對象. 據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華氏城條記載, 佛陀入滅前, 於摩揭陀國遺留足跡, 其長一尺八寸, 寬六寸, 各有輪相, 十指皆帶花紋. 又現今印度巴赫特(梵 Bharhūt)塔門浮雕之三道寶階圖, 刻有佛足跡, 其中印一法輪 ; 阿摩羅婆提(梵 Ama-rāvatī)出土之遺品中, 於足中央刻輪形, 又另有輪․卍字․三寶章等之圖樣. 其中, 前者屬最古制, 後者則近似現今傳於我國及日本者, 圖示於後. 在我國, 唐使王玄策曾圖寫華氏城之佛足石歸國, 流行於各地. 此外亦有玄奘請來之佛足圖.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三․分別功德論卷二․法苑珠林卷十四․卷二十九․洛陽伽藍記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二․卷三](參閱千輻輪相 743)
【불종佛種】
p2744-下→ ①梵語 buddha-vaṃśa, 巴利語 buddha-vaṃsa. 佛之種族․佛之系統. 印度婆羅門敎徒說四姓差別, 以誇示其出身與系統 ; 然佛弟子則皆由同一佛法而生, 不問其種姓․家系, 悉稱佛子, 其動機在喝破佛弟子之自覺. 廣義言之, 凡信佛法者, 皆稱佛子 ; 就系統之義而言, 亦稱爲佛種․釋種子. [長阿含卷六小緣經․大乘入楞伽經卷五․法華經卷二譬喩品․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如來藏品․佛性論卷二․大乘莊嚴經論卷七]. ②指成佛之種子. 卽佛性, 爲得佛果之因. 因有四種 : (一)衆生本來具足之佛性, 卽緣起之理․中道之理․諸法性空之理等. (二)煩惱, 維摩經卷中謂煩惱之外別無菩提, 故一切錯誤之見解及煩惱, 均是佛種. (三)菩提心, 無菩提心之因, 卽不得佛果. (四)稱名或聞名, 依此因則能成佛.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華手經卷二發心品․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四法品 ․法華文句(會本)卷十二․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一]
【불종성경佛種姓經】
p2745-中→ 巴利名 Buddha-vaṃsa. 凡二十八品. 由偈頌合成, 闡說過去佛之種姓․經歷, 釋尊之因行等. 屬小部經(巴 Khuddaka-nikāya)之一. 本經所說過去佛中, 毘婆尸佛(巴 Vipassī)以下至釋尊等七佛見於長部經之大本經及阿咤曩胝經, 然二十四佛等則不存於古經典中, 且常侍之男女等說亦爲古經典所未見. 在巴利文經藏中, 本經與譬喩(巴 Apadāna)及所行藏(巴 Cariyā-piṭaka)被認爲係最後之編纂. 在佛音之長部經註(巴 Sumaṅgala-vilāsinī)謂, 中部師以本經爲聖典, 但長部師則不以爲然. 本經現有摩理士(R. Morris)之原文出版(P.T.S. 1882), 竝有立花俊道之日譯(南傳大藏經卷四十一). 注釋書有佛授(巴 Buddhadatta)所著之妙義悅意(巴 Madhurattha-vilāsinī)一書.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G.P. Malalasekera: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불종족佛種族】
p2745-下→ 其義有二, 卽 : (一)指釋迦族. 卽與佛陀同種族之人. (二)指依從佛陀之敎誨, 剃髮染衣而出家學道之人 ; 自東晉道安以後, 僧侶多冠上釋 姓, 卽自喩爲與佛陀同種族之人.
【불지견佛知見】
p2637-下→ 梵語 tathāgatajñāna-darśana. 指諸佛如來照見諸法實相妙理之知見慧解. 此係二智中一切種智 之用, 故就智體而言知 ; 亦爲五眼中佛眼 之用, 故就眼而言見 . 蓋所謂佛之知見, 乃透徹了達諸法實相之眞知眞見. 而如來出世之一大事因緣, 卽在爲衆生而開啓 佛之知見, 示導 佛之知見, 欲令衆生了悟 佛之知見, 竝令證入 佛之知見, 還其本來淸淨面目而不復迷失. 法華文句卷四上次第就開․示․悟․入等四字, 特立四位․四智․四門․觀心四釋等名目而闡明佛知見 之旨義. 其中, 就四位而言, 若以開 配於十住位, 此位斷除一分無明, 得少分知見, 此卽開 佛知見 ; 準此, 則示 配於十行大白位, 悟 配於十迴向小赤位, 乃至於入 配於十地大赤位, 此位斷盡一切無明, 證得知見圓明, 此卽入 佛知見. 其次, 若就四智而言, 則以道慧․道種慧․一切智․一切種智等四智次第配於開․示․悟․入. 若就四門而言, 則以空․有․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等四門分別配於開․示․悟․入. 若就觀心四釋而言, 則以空假中三諦諦理之不可思議爲開 ; 以分別空假中之心爲示 ; 以空假中之三一相卽 爲悟 ; 以空假中之心非存於空假中三者任何一者之中, 然又齊照空假中三者爲入 . 法華經(大九․七上) : 諸佛世尊, 唯以一大事因緣故, 出現於世 : 諸佛世尊, 欲令衆生“開” 佛知見使得淸淨故, 出現於世 ; 欲“示” 衆生佛之知見故, 出現於世 ; 欲令衆生“悟” 佛知見故, 出現於世 ; 欲令衆生“入” 佛知見道故, 出現於世.[法華經玄義卷二上․卷九․摩訶止觀卷三․法華文句記卷四下․四敎義卷十二]
【불지경론佛地經論】
p2626-下→ 梵名 Buddhabhūṇi-sūtra-śāstra. 凡七卷. 親光等菩薩造. 唐代玄奘譯. 略稱佛地論.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爲佛地經之論釋. 作者將佛地經科判爲敎起因緣分․聖敎所說分․依敎奉行分等三分以釋之, 竝敘述佛地經所說之淸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五種法, 攝大覺地. 親光論師本身爲中印度摩揭陀國那爛陀寺之學者, 又爲護法(梵 Dharmapāla, 530~561)之門人, 因此佛地經論之思想, 多以護法系統之唯識思想釋之. 其中對四智心品之說, 以五性各別等說作釋特別有名. 注疏有唐代靖邁之佛地經論疏六卷․新羅智仁之佛地論疏四卷等. [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八․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八]
【불지佛智】
p2725-上→ 梵語 buddha-jñana, 巴利語 buddha-ñāṇa. 佛特有之智慧. 爲最勝無上之智見, 相當於一切種智. 唯識法相以佛智有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等四智, 密敎則加法界體性智而成五智. [大智度論卷四十六․卷八十五․十住毘娑沙論卷十五․宗鏡錄卷三十三](參閱五智 1161․四智 1769)
【불진간정拂塵看淨】
p3260-中→ 謂拂除塵埃․迷霧, 以透見本來面目. 乃禪宗北宗神秀一系之修行主張. 拂塵, 指對治世俗煩惱, 不受客觀外界之影響;看淨, 指認識竝保持心性本淨. 據六祖壇經記載, 神秀有一偈文(大四八․三四八中):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卽以修心作爲通向佛地之主要方法. 宗密於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二, 揭示其特點爲(大四八․四○二中):背境觀心, 息滅妄念, 念盡卽覺悟.又於圓覺大疏鈔卷三之下, 槪括此一系之學說爲(卍續一四․二七七上):拂塵看淨, 方便通經.由於此種主張未能直接否定心․境之實有, 故被列爲有宗;又因重視坐禪․誦經等行法, 且有凝心․攝心等過程, 故又被視爲漸敎.
【불찬佛讚】
p2758-中→ 讚唄之一. 乃讚歎․歌誦佛寶之偈頌. 若於法會之後唱誦, 則稱後讚.
【불찰佛刹】
p2642-上→ 其義有二, 卽 : (一)指佛所住之國土. 又作佛國土․淨土. (二)泛指一般寺院之堂宇. 卽佛塔․佛閣․佛龕․僧刹․伽藍等, 專供修行辦道之處所. [無量壽經卷上](參閱淨土 4679)
【불참거不懺擧】
p999-上→ 三擧之一. 比丘破戒不肯懺悔, 對於衆僧之訓誡指爲妄陳濫說, 而言絶不懺悔. 此種不懺之比丘, 僧衆得以擧其罪, 擯於僧團之外, 稱爲不懺擧.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二](參閱三擧687)
【불철佛哲】
p2644-下→ 八世紀頃之林邑國僧. 又稱佛徹. 遊歷天竺, 師事菩提僊那, 通達密咒. 開元年間, 隨菩提僊那來我國. 開元二十四年(736)相與至日本, 住於大安寺, 敎授梵語, 受朝野之崇敬. 天平勝寶四年(752)東大寺大佛修開眼供養, 師爲奏舞樂, 傳菩薩舞․拔頭舞․林邑樂等. 著有悉曇章一卷. 其生卒年不詳.
【불청정시不淸淨施】
p991-下→ 指有執心之布施. 又作不淨施. 爲淸淨施之對稱. 卽雖爲布施, 然卻未能於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輪相離實有之見, 而存有粗細之執心. 據中阿含卷四十七瞿曇彌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四等所載, 若依施者與受者其心之淨與不淨, 可分爲:(一)施者淨, 受者不淨. (二)施者不淨, 受者淨. (三)施者․受者俱淨. (四)施者․受者俱不淨. 又據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六之說, 不淨施中有二種情形, 一爲怖畏而施, 另一爲求報恩而施. [能斷金剛經․心地觀經卷七](參閱布施1901)
【불청지우不請之友】
p996-下→ 又作不請友. 指未請而自來親近之友. 以此比喩佛․菩薩之救度衆生, 非因衆生之祈請, 乃以大慈悲心感應而親往, 賜豫衆生以善法;對衆生而言, 卽爲不請之友. [無量壽經卷上․維摩經卷上佛國品(鳩摩羅什譯)]
【불체실왕생不體失往生】
p1000-上→ 日本佛敎用語. 體失往生之對稱. 體, 指五蘊所成之穢體. 諸行往生之機, 臨終時亡失其穢體, 始能往生, 稱爲體失往生. 對此, 平生聞信(聞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而生信)之時, 成辦往生之業事, 不亡失凡夫五蘊假合之穢體, 而決定往生, 稱爲不體失往生. [口傳鈔卷中]
【불타구희야佛陀瞿呬耶】
p2641-中→ 梵名 Buddhaguhya. 爲第八世紀時之印度密敎學僧. 約和唐代不空三藏同時, 乃佛智足(梵 Buddha-jñāna-pāda)之大弟子. 從金剛手直接受敎, 精通事業․修行․瑜伽之三儀軌, 竝依瑜伽儀軌而得成就. 曾與法兄覺寂(梵 Buddha-śānti)共登南天竺之補陀洛山, 感見觀自在菩薩, 從其指授在開拉沙山(Kailāsa)修行, 而得神通力, 又歸波羅那斯(今之 Varanasi, 卽瓦拉那西), 宣揚法門. 其時, 西藏英主吃口栗雙提贊(藏 Khri-sron-Ideḥu-ḥtsan, 728~786)遣使迎請佛陀瞿呬耶入藏, 然據西藏大藏經經釋部九十四函載, 其乃因年邁之故, 而未應請入藏, 僅將毘盧遮那經之義․疏二種及祕經義入門交使者帶回. 其著作有毘盧遮那成道經集義(梵 Vairocanābhisaṃbodhi-tantra-piṇḍartha)․毘盧遮那成道經疏(梵 Vairocanābhisaṃ-bodhi-tantra-vṛṭṭi)․說曼荼羅法經(梵 Dharma-maṇḍala-sūtra)․祕經義入門(梵 Tantrārthāvatāra)等. [多羅那他印度佛敎史]`
【불타난제佛陀難提】
p2641-下→ 梵名 Buddhanandi. 古代印度迦摩羅國人. 繼承釋尊敎法(付法藏)之第八祖. 尊者頭頂有肉髻, 辯才無礙. 據付法藏因緣傳卷五載, 彌遮迦以正法付尊者佛陀難提, 令其流布勝甘露味, 佛陀難提轉大法輪, 摧伏魔怨, 然後付法豫佛陀蜜多. 另寶林傳載, 佛陀難提從婆須蜜受法, 婆須蜜從彌遮迦受法, 佛陀蜜多從佛陀難提受法. [祖堂集卷一․景德傳燈錄卷一]
【불타리佛陀里】
p2639-下→ 三國時代, 孫權爲西域僧康僧會造建初寺 之所在地. 該寺爲吳地塔寺之濫觴, 吳地佛法因之大興. [梁高僧傳卷一康僧會傳](參閱康僧會 4538)
【불타밀다佛陀蜜多】
p2640-下→ 梵名 Buddhamitra. 資料上載爲付法藏第八祖或九祖, 後世定爲第九祖. 又作伏馱蜜多․佛陀蜜多羅․佛陀蜜. 意譯覺親. 印度提伽國人, 姓毘舍羅. 師德厚而具大智慧, 受佛陀難提(付法藏第八祖)付囑, 善巧方便度化衆生, 摧滅異學. 其時, 國王崇信外道, 輕毁佛法 ; 師自持赤旛, 行於王前, 經歷多時, 王始召之, 師至王所, 求與外道對論, 以無方論屈服對方 ; 復與王論議, 挫其邪心, 令信正法 ; 尋又敎化尼乾子, 令其弟子五百人歸佛. 後付法豫脅比丘而示寂. 又婆藪槃豆法師傳載, 佛陀蜜多羅爲世親之師. [付法藏因緣傳卷五․景德傳燈錄卷一․傳法正宗記卷二․佛祖統紀卷五]
【불타발타라佛馱跋陀羅】
p2739-中→ (359~429)梵名 Buddhabhadra. 又作佛陀跋陀羅․佛度跋陀羅․佛大跋陀․佛陀跋陀. 意譯作覺賢․佛賢. 五世紀之譯經僧. 北印度那呵利城人, 姓釋, 爲迦維羅衛城甘露飯王之後裔. 十七歲出家, 修業精勤, 博學群經, 特精禪․律, 後與同參僧伽達多遊罽賓, 依從佛大先受禪法. 後應智嚴之請, 於後秦弘始十年(408)頃入長安, 弘傳禪術之學, 以不習長安世俗, 又與羅什門下不合, 故與弟子慧觀等四十餘人離長安, 滯留廬山慧遠處數年, 譯出達摩多羅禪經 ; 義熙十一年(415)至建康(今南京), 止住道場寺, 從事翻譯, 與法顯合譯摩訶僧祇律․大般泥洹經, 又獨譯出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等, 凡十三部, 一二五卷. 劉宋元嘉六年示寂, 世壽七十一. 世稱天竺禪師, 爲廬山十八高賢之一.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梁高僧傳卷二․卷三․歷代三寶紀卷七․華嚴經傳記卷一․佛祖統紀卷二十六․卷三十六․隋書經籍志第四]
【불타佛陀】
p2638-下→ 梵名 Buddha, 巴利名同. 又作佛馱․浮陀․浮頭․沒馱․步他․馞陀․復豆․浮屠․浮圖. 意爲覺者․知者. 佛陀本指釋迦牟尼, 後演爲覺悟眞理者之總稱. ①指釋迦牟尼. (參閱釋迦牟尼 6824). ②覺知三世一切諸法者, 卽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者. 示現於人類歷史上之佛陀, 唯有釋迦牟尼. 但依經典所載, 則有十方(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三世(過去․現在․未來)諸佛. 如過去有燃燈佛等諸佛, 未來則有彌勒佛等諸佛示現. 十方, 例如著名之東方阿閦佛․西方之阿彌陀佛等. 又攝大乘論釋卷十五有諸佛同一法身, 三世十方諸佛亦卽一大法身佛之說. 又以衆生皆具佛性之故, 遂有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 ․卽身成佛 或卽心卽佛 等說, 進而有草木國土, 悉皆成佛 之說. ③五世紀天竺禪僧. 初結友六人, 同修定業. 五僧證果, 唯師未獲, 後遊歷至平城, 受北魏孝文帝禮敬, 終於恆安城內證得道果. 未久隨帝南遷, 於洛陽設靜院以居之. 屢往嵩山, 高謝人世. 太和二十年(496), 帝敕就少室山爲之立寺, 此卽著名之少林寺. 四海聞風響會者, 常達數百. 自此嵩山少室, 更以禪法馳譽. [續高僧傳卷十六․魏書釋老志](參閱佛陀禪師 2641)
【불타삼권佛陀三勸】
p2639-中→ 指佛陀和尙之三種稱名. 據景德傳燈錄卷十四法門佛陀章載, 鳳翔府法門寺之佛陀和尙, 常持一串念珠, 稱念三種名號 : 一釋迦․二元和․三佛陀, 終而復始, 事蹟異常, 時人不可測, 惟稱其稱念爲佛陀三勸 . [禪苑蒙求卷下]
【불타선다佛陀扇多】
p2640-中→ 梵名 Buddhaśānta. 意譯覺定. 北魏譯經僧. 北天竺人. 神悟聰敏, 博通內外. 北魏宣武帝永平元年(508), 奉敕與菩提流支․勒那摩提於洛陽殿內翻譯世親之十地經論, 四年始成. 未久, 往白馬寺, 於孝明帝正光六年(525)譯出如來獅子吼經. 後移居鄴都金華寺. 東魏元象二年(539)譯出十法經等. 所譯之經, 凡十部, 十一卷. 後不知所終. [十地經論序․歷代三寶紀卷九․華嚴經傳記卷二․開元釋敎錄卷六․釋氏稽古略卷二]
【불타선사佛陀禪師】
p2641-上→ 北魏禪師. 天竺人. 又稱拔陀․覺者. 生卒年不詳. 歷遊西域諸國, 後至北魏北臺之恆安(位於山西). 師勤習印度古來之禪觀, 孝文帝(471~499)崇仰師德, 爲師設禪林 ; 帝遷都洛陽後, 又爲師設靜院. 太和年間, 於少室山創建禪院(卽今之少林寺), 竝建翻經堂, 由師住持, 從事譯經工作. 弟子慧光爲地論宗南道派之祖. 另有弟子道房, 道房又傳僧稠. 師與十地經論之譯者佛陀扇多, 常爲世人誤指爲同一人. [續高僧傳卷十六․卷二十一慧光傳](參閱佛陀 2638)
【불타십佛陀什】
p2639-中→ 梵名 Buddhajīva. 五世紀北印度罽賓國人. 又作佛馱什․佛大什. 意譯爲覺壽. 幼受業於彌沙塞部之僧, 專究律部, 兼達禪法. 劉宋景平元年(423)始來我國揚州, 十一月應瑯琊王練及道生等之請, 於建康龍光寺譯彌沙塞律 ; 時師主講梵文, 由于闐沙門智勝傳譯, 道生․慧嚴等任筆受之職, 譯出彌沙塞律三十四卷(現行本僅有三十卷), 此卽現行之五分律. 未久, 師又抄戒本及羯磨文各一卷. 後不知所終.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梁高僧傳卷三․開元釋敎錄卷五]
【불타야사佛陀耶舍】
p2640-上→ 梵名 Buddhayaśas. 又稱佛馱耶舍. 意譯覺明․覺名․覺稱. 東晉譯經家. 北印度罽賓國人. 十三歲出家, 至十五歲日誦經二三萬言, 二十七歲始受具足戒. 常以讀誦爲務, 專精不怠, 博通大小乘. 鳩摩羅什遊學時, 曾師事之. 後應羅什之請, 於姚秦弘始十年(408)至長安, 協助羅什譯出十住經, 其後譯出四分僧戒本․四分律, 竝譯長阿含經, 由竺佛念傳譯, 道含筆受. 後返罽賓, 得虛空藏經一卷, 托賈客致之涼州諸僧, 其後不知所終. 其所出者凡四部, 八十四卷. 師爲赤髭, 又善解毘婆沙, 故時人稱赤髭毘婆沙, 又爲羅什之師, 故有大毘婆沙 之稱. [梁高僧傳卷二․出三藏記集卷十四․歷代三寶紀卷八․開元釋敎錄卷四]
【불타파리佛陀波利】
p2639-下→ 梵名 Buddha-pāla. 意譯覺護. 唐代譯經家. 北印度罽賓國人. 忘身徇道, 遍拜靈蹟. 聞文殊菩薩在淸涼山, 遠涉流沙, 躬來禮謁, 於唐高宗儀鳳元年(676)杖錫五臺山, 虔誠禮拜, 逢一神異之老翁, 蒙其示敎, 重返本國, 取梵本尊勝陀羅尼經復來京師 ; 儀鳳四年, 高宗敕令日照及杜行顗譯之, 譯成之後, 置於宮中, 未流布於世, 後應波利之請, 還其梵本, 以供流布. 波利遂持此梵本往西明寺, 得精通梵語之僧順貞共譯之, 是爲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 經中所載之佛頂尊勝陀羅尼, 爲古來密敎行者朝夕勤行․迴向亡者所必誦讀者, 且自古有關此陀羅尼之靈驗甚多. 又此經除上記二譯本外, 另有七種譯本, 其中以波利所譯, 流通最廣. 此經譯成後, 波利持梵本入於五臺山, 莫知所終. 又譯有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一卷.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五․宋高僧傳卷二]
【불탄일佛誕日】
p2746-中→ 又作佛生日. 卽釋迦佛誕生之日. 經論中或云二月八日, 或云四月八日. 長阿含經卷四謂二月八日佛出生, 薩婆多論亦同, 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謂四月八日生, 灌佛經謂十方諸佛皆於四月八日生. 俱舍論法寶疏卷一融合上記二說謂(大四一․四五三上) : 以立正異故, 婆羅門國以建子立正, 此方先時以建寅立正, 建子四月, 卽建寅二月. 故存梵本者而言四月, 依此方者, 卽云二月. 故知以夏曆(陰曆)四月八日爲佛生日實誤. 又佛誕日所行之法會, 稱爲佛誕會. 而佛誕之日, 住持上堂說法, 稱爲佛誕上堂, 又稱浴佛上堂․佛生日上堂.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佛降誕條․僧堂淸規卷四佛祖會行法]
【불탑佛塔】
p2733-下→ 安置佛舍利之處所. 佛國記卽有釋迦牟尼佛入滅後, 舍利分八處, 各設塔廟以供奉之記載. (參閱塔 5421)
【불토佛土】
p2609-中→ 又作佛國․佛國土․佛界․佛刹. 指佛所住之處, 或佛敎化之國土. 卽不僅指淨土, 甚且凡夫居住之現實世界(穢土), 以其爲佛敎化之世界, 亦稱佛土. 因此, 自淨土之意義言, 彌勒菩薩之兜率天․觀音菩薩之普陀洛伽山等, 雖爲淨土, 但均非佛土. 在初期佛敎, 小乘說一切有部主張佛土意指釋迦佛陀誕生之娑婆世界而言, 但其後佛身演變成眞如之理體爲法身, 歷史性之佛陀爲應身․化身等. 故因應化身觀, 而有眞佛土․應佛土(又作方便化身土)之說, 竝由報身說, 産生報土思想. 由於對佛身解釋之異, 佛土遂有二種․三種․五種等說. 三論宗吉藏之大乘玄論卷五謂, 土有不淨․不淨淨․淨不淨․雜․淨等五種, 此五土係依衆生之業而感受者, 故稱衆生土 ; 又因其爲佛所敎化之國土, 故亦稱佛土. 其中有凡夫與聖者共住之凡聖同居土․大乘與小乘之證悟者(阿羅漢․獨覺․大力菩薩)共住之大小同住土․僅菩薩住之獨菩薩居土․僅諸佛獨住之諸佛獨居土等四種. 天台宗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礙土(又作實報土)․常寂光土(又作寂光土)等四土說. 其中, 凡聖同居土卽凡聖共住之國土, 有淨穢之別, 淨者如西方極樂世界等. 方便有餘土係修方便道之空觀與假觀, 而斷除見惑與思惑(生於三界之因), 出分段生死, 但尙未斷除無明惑, 故更於界外受變易生死之藏敎二乘․通敎三乘․別敎三十心之菩薩等所生之土. 而修眞實法之中觀, 斷除無明之別敎初地․圓敎初住以上之菩薩所生之土, 卽爲實報土. 寂光土卽指成佛者所住之國土. 華嚴宗從相待之差別而言(別敎一乘之立場), 應人類能知之機緣所說之世界(因分可說之土)爲世界海 ; 悟佛果者能知之眞如世界(果分不可說之土)爲國土界 ; 全宇宙名爲蓮華藏世界, 乃十身具足之毘盧遮那如來所敎化之國土. 法相宗立法性土․受用土․變化土等三土. 受用土復分爲自受用土․他受用土, 故亦立四土, 而爲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所依之土. 其中, 法性土乃以法界眞如之理名爲土, 與身無別 ; 自受用土爲佛果無漏之第八識上所顯現之無漏純淨之佛土, 乃除佛以外所無法測知者 ; 他受用土, 則爲敎化十地菩薩所變現之土 ; 變化土爲敎化地前菩薩․二乘及凡夫所變現之土. 眞言宗以眞言行者觀心所顯之境地, 分爲三階成就妙果(三品悉地), 上品安住於密嚴佛國, 中品安住於十方淨土, 下品安住於諸天修羅宮, 依次爲法性身․報身․應身分出之等流身之居所. 卽得三品悉地之人所感之土, 其體不可得. 若依於父母所生之身立卽證得大覺位, 則凡夫所見穢土之當體卽是密嚴佛國. 淨土宗以阿彌陀佛有法․報․應三身, 故有法身土(又作法土)․報身土(又作報土)․應身土(又作應土)等三土. 一般以阿彌陀佛之報身所居之報土爲極樂淨土. 日本淨土眞宗謂此爲眞實報土, 竝立引導․敎化衆生之方便化土. [成唯識論卷十․觀無量壽佛經疏․維摩經略疏卷一․法華經玄義卷六下․卷七上․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末](參閱四土 1647)
【불퇴보살不退菩薩】
p985-下→ 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之菩薩. 有三種不退․四種不退之別, 其位次則依諸宗而異. (參閱不退984)
【불퇴不退】
p984-下→ 梵語 avinivartanīa. 音譯爲阿惟越致․阿鞞跋致․阿毘跋致. 又作不退轉․無退․必定. 退, 乃謂退步․退墮之意, 指退墮惡趣及二乘地(聲聞․緣覺之位), 卽由所證得之菩薩地及所悟之法退失. 反之, 不再退轉, 至必能成佛之位, 則爲不退. 不退位又作不退轉地. 在有部四善根位中, 至忍位則不再墮退惡趣, 故稱不退. 大般若經卷四四九載, 入見道而得無生法忍, 則不再墮退二乘地而得不退. 復次, 菩薩階位中, 十住中之第七住, 稱爲不退轉住, 由此産生諸種不退之說. (一)三不退, 乃吉藏法華義疏卷一之說. 對此解釋有四說, 現採第一說, 三不退指:(1)位不退, 十住位中第七住以上之菩薩不再退轉二乘地. (2)行不退, 十地之中, 第七地菩薩所作之修行, 不再退轉. (3)念不退, 第八地以上之菩薩無須刻意精進, 自然可進道而不動念. (二)四不退, 三不退加處不退(往生彌陀淨土, 不再退轉), 則爲四不退, 係迦才淨土論卷上之說. 此外, 窺基於法華玄贊卷二, 亦立四不退:(1)信不退, 在十信位中, 第六心以上之菩薩, 不再起邪見. (2)位不退, 十住位之中, 第七住以上之菩薩, 不再退轉二乘地. (3)證不退, 初地以上之菩薩之法, 不再退失. (4)行不退, 八地以上之菩薩, 能修有爲與無爲行, 而不再退轉. 懷感之釋淨土群疑論卷四亦有此四不退之說. 智旭之阿彌陀經要解擧出念․行․位․畢竟等四不退說;慈恩之四土圖說則有願․行․智․位等四不退說. (參閱四不退1662) (三)五不退, 信․位․證․行等四不退, 若加煩惱不退(等覺位之菩薩, 不再爲煩惱而退轉), 則爲五不退. [大寶積經卷二十七․卷七十七․卷一一一․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八․彌勒菩薩所問經論卷一․攝大乘論釋卷八․大毘婆沙論卷六․俱舍論卷二十三․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
【불퇴상不退相】
p985-下→ 九無學之一, 二十七賢聖之一. 指最上利根, 所得功德全不退失之無學聖者. 卽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所說之不退法阿羅漢. [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參閱九無學147․二十七賢聖169)
【불퇴전법륜不退轉法輪】
p985-下→ 又作不退輪. 佛菩薩由無生正觀而作流演圓通之說法, 稱爲法輪. 此法輪乃菩薩證不退之法而轉者, 愈增愈進, 恆不退失, 又其所說之理有進無退, 且能令衆生得不退轉, 故稱不退轉法輪. [法華義疏卷二(嘉祥)․注維摩經卷一]
【불퇴지不退地】
p985-中→ 不退之位地. 不退, 梵語 avinivartanīya, 音譯阿鞞跋致, 謂不退墮於惡趣及二乘地, 且所得之證法不退失. 不退有三種․四種之別, 其位次雖依諸宗而異, 然一般皆指菩薩初地以上之位, 卽三不退中之行不退, 四不退中之證不退. (參閱不退984)
【불학佛學】
p2749-中→ 卽佛法之學. 自其探討方向而言, 通常側重於思想體系․源流․發展之闡述等 ; 自其內容範圍而言, 除佛陀所宣說之敎法外, 亦包括其以後之弟子․後世宗師․歷代學者, 以佛陀之敎法爲依據, 加以解說․抉擇․闡論之佛敎各種宗要學說. 又若就敎法內容之類別而言, 佛學統括理論與實踐二方面, 包攝敎․理․行․證四法. 至於現代所稱之佛學, 則是爲將佛法流行人間, 化度新學根器衆生, 或爲因應時代學術潮流, 而强調以新方法加以整理, 竝作有條理․有系統之說明, 而使之學術化者. 佛陀將敎法授豫弟子, 弟子們輾轉傳至後世, 所結集之經․律․論三藏內容, 不外剖釋宇宙現象․人生眞相, 示導如何解脫以達究竟安樂之法門. 故佛學所探討之主題, 係以人生解脫爲中心, 兼論及宇宙之問題二大部分. 印度佛學體系之發展, 按印順法師歷史法則之進展而分, 可分爲五期 : (一)聲聞爲本之解脫同歸期 : 從佛陀立敎至佛陀入滅之期間, 此係佛陀住世說法時期, 此期敎法之重點, 以宣示個人解脫爲主. (1)緣起觀, 此乃佛敎之根本立場, 亦爲佛陀正覺之內容. 卽以十二因緣爲具體形式, 來超脫決斷一切苦惱. (2)八正道, 此乃遠離快樂與苦行兩邊之中道思想. 卽 :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3)四聖諦, 此乃有關社會人生之四項眞理. 卽 : 苦諦(說明社會人生生活之眞相是充滿苦惱不安)․集諦(說明引起苦之理由與煩惱根源和渴愛之眞相)․滅諦(說明滅卻煩惱去除苦惱不安, 方能達於絶對安穩涅槃境地之眞相)․道諦(說明有關到達涅槃之方法). (二)傾向菩薩之聲聞分流期 : 從上座․大衆兩大根本部派之分裂開始, 至初期大乘佛敎之興起, 亦卽佛陀入滅後至四百年(約當西元前四世紀至前一世紀), 此期相當於部派佛敎時期. 自兩大部派之根本思想與根本精神觀之, 此期呈現實行主義(保守派)和理想主義(理想派)對立之狀態. 佛陀入滅百年頃, 其所說之法已集成雜(相應)․中․長․增一(增支)等四阿含經(於南傳, 另加雜部而爲五部). 約於西元前一百年, 根本二部已分裂成二十部派, 亦卽小乘二十部. 各部派爲强調․證明自派之權威․正統, 乃由各種立場重新編纂聖典, 由是而逐漸成立經藏與律藏. 由於各部派所傳承․整編的經典內容之出入, 致使彼此間生起爭執, 部分有心學僧乃致力於敎法之說明注釋, 整理分類, 而出現許多論書(梵 abhidharma, 巴 abhidhamma, 音譯阿毘達磨). 於二十部派中, 上座部系統以說一切有部․經量部․犢子部等較爲重要. 其中, 說一切有部主張一切法爲實有(梵 dravyataḥsat), 都在自相上存在 (梵 svalakṣaṇatā), 諸法可不依存任何事物而獨立存在, 衆生依有執受之蘊․處․界和合相續, 施設有情, 以之建立業果前後之移轉, 此稱法體恆有 或三世實有, 認爲自然界係由原子(極微)所構成. 經量部則認爲色法僅有四大和心之實有, 同時主張現在實有 ․過未無體, 否認心所有法․心不相應行法以及無爲法之實有, 雖不承認人格主體補特伽羅(梵 pudgala)之實在性, 卻設定五蘊爲輪迴之假有主體. 犢子部以補特伽羅爲輪迴之主體, 與五蘊不一不異. 另於大衆部系統, 一方面强調佛之超越性․絶對性以及菩薩之美德, 認爲菩薩爲了饒益有情, 志願往生惡趣, 又主張心性本淨 ․過去未來是無, 現在是有 ․十二處非實 等思想. (三)菩薩爲本之大小兼暢期 : 此乃大乘佛敎開始公開流行之時期. 時在佛曆四百年至七百年間(約當西元前一世紀至西元三世紀), 此時期之佛法雖以菩薩思想爲主流, 然竝未輕視小乘, 或否定小乘. 此期之代表人物爲龍樹, 於其所揭示中論 思想中, 一一批判所有設定實體法有之哲學思想, 而認爲現實經驗世界皆有生滅去來之變化, 故强調諸法應非實有, 而是空․無自性. 觀諸法本性爲空之絶對立場, 稱爲眞諦 ; 承認世人所執著之相對立場, 稱爲俗諦 . 此種空之理法, 卽爲緣起 ; 不執於任何一端之槪念, 故稱中道. 其佛身論乃以觀緣起卽觀法, 觀法則見如來 之大乘實相妙諦․緣起妙有之學說. (四)傾向如來之菩薩分流期 : 時在佛陀入滅七百年至一千年間(約當西元三世紀至六世紀), 此爲大乘佛敎分裂竝行之時期. 此時期對成佛問題 分衍爲二說 : (1)佛種從緣起, 係於無漏聞薰中逐漸薰習而成者. (2)佛性本有, 卽一切衆生本具如來德性, 故人人皆可成佛. 佛陀入滅後八百年左右, 印度佛敎出現兩大思想家, 卽無著和世親兄弟二人, 反對前期龍樹中觀派對於空 之觀點, 依唯識說而構成現實人間之一切存在竝非實有之觀念論, 立幻想虛妄之遍計所執性 ․相對眞實之依他起性, 和絶對眞實之圓成實性 三種, 主張萬有皆由吾人之識體所顯現. 此種識體之轉變有三種 : 卽阿賴耶識․末那識․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五)如來爲本之梵佛一體期 : 此一時期亦爲佛敎漸趨滅亡之時期. 傾向如來本具之學者由於融攝世俗之神祕咒術, 思想漸與婆羅門敎之梵我論相結合, 遂進入如來爲本, 梵佛一體 之時代. 復因大乘佛敎之興盛, 仰望聖者功德之崇高, 及佛力無量․菩薩願大․他力加持等各種思想勃興, 導致大乘佛敎演化爲密敎. 此期學者偏重追求卽心卽身成佛, 偏失於大乘之利他精神. 佛曆八世紀以來之佛敎, 外以婆羅門敎之復興, 內以唯心․眞常․圓融․他力․神祕․欲樂․頓證等思想之泛濫, 日與梵神同化, 至佛曆十六世紀, 佛敎終滅迹於印度. 佛學自漢朝傳入中國, 卽有許多不同之派別, 不一致之說法, 爲了消弭衝突․避免矛盾, 中國佛學家卽以判敎方式, 將各種說法融合消化. 中國之派別有八宗․十宗․十三宗之說, 若依大乘舊傳八宗之說而言, 其中禪․淨․律․密屬於行持, 三論․天台․華嚴․唯識則以義學見長, 此四宗學說略述如下 : (一)三論宗 : 三論原屬印度大乘佛學之中觀一系, 北齊(550~577)末年, 由遼東僧朗傳入江南, 至唐初嘉祥吉藏集其大成. 此宗所依之基本典籍爲 : (1)中論, 駁斥婆羅門敎․小乘佛敎, 和其他大乘諸宗派之錯誤見解, 而皈依中道敎義. (2)十二門論, 矯正大乘佛敎徒自身之錯誤見解. (3)百論, 駁斥婆羅門敎之外道思想. 其學說主要有三方面 : (1)破邪顯正. 卽總破一切有所得․有所見 : 破斥外道對於實我 之邪見․遮遣毘曇宗實有 之執見․駁斥成實宗偏空 之情見․摧破大乘之一切有所得․有所見. 如是內外盡破, 大小遍斥, 而以都無所得 爲旨歸. (2)眞諦和俗諦之差別, 卽以俗諦之故, 不動眞際而建立諸法 ; 以眞諦之故, 不壞假名而說實相. 故依此二諦之說, 有是空之有, 空是有之空, 由是乃顯無得之正觀. (3)八不中道, 卽揭示諸法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之理, 來破除生滅․斷常․一異․去來等四雙八計 之偏頗, 而說明宇宙萬事萬物皆無固定不變之自性. 要之, 此宗以破而不立 來遣除一切偏執情見 ; 以無所得 爲本旨, 認爲一切諸法本來無相, 本自寂滅 ; 故所謂之迷悟及成佛不成佛皆爲假名, 惟以覺 爲本體, 染淨諸法本來寂滅, 而以無得正觀 爲至極妙道. (二)天台宗 : 陳宣帝建德七年(575), 智顗大師入天台山而初創此宗. 追溯傳承, 上承龍樹, 經過北齊慧文禪師之閱讀中論․大智度論, 得一心三觀之妙旨後, 傳南嶽慧思禪師因悟證法華三昧, 著述大乘止觀, 再授智顗大師而修得法華三昧前方便, 盛弘敎觀, 竝依法華經融攝性空論義, 而大成天台宗學. 其著作有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訶止觀, 世稱天台三大部. 此宗之敎義說一心具十法界, 靜觀此心, 可悟煩惱卽菩提․生死卽涅槃 之道理. 其綱義要旨有三 : 卽一念三千之世界觀․一心三觀․三諦圓融之哲理. 指出諸法之相互融攝, 整個宇宙之究竟合一, 每一現象(物或心)所表現之原理是圓融三諦(空․假․中), 意指事物或生命本身卽是實相, 卽是如如 ; 主張一切法平等, 此乃天台止觀之中心思想. 要之, 天台一宗以法華經爲典據, 直顯諸法實相之哲理, 自理 方面而言, 以卽空․卽假․卽中之圓融三諦彰顯諸法之當體 ; 自事 方面言之, 則揭示百界千如․一念三千之性具 思想(性德本具) ; 而所謂理事之互相融卽, 卽是諸法之實相․法界之本然(法爾自然). (三)華嚴宗 : 又稱賢首宗․法界宗, 依華嚴經而得名. 杜順(557~640)爲華嚴宗之開祖. 此宗創始之前, 中國已有地論宗, 地論宗奠基於世親之十地經論, 華嚴宗一方面吸收地論宗之敎義, 而進入中國佛敎之繁盛期 ; 另一方面則統一當時各宗派新舊異說, 立足於唯識緣起之理論基礎. 而在構成判敎․觀行理論方面, 表面上雖批評天台․唯識之學說, 實際又擷取兩家之說. 然大抵而言, 華嚴宗依照華嚴經建立宗義, 其無礙緣起之義理, 乃從般若 思想展開來, 根據般若 之法性本空, 進一步闡明法界諸法由於性空 而形成平等, 乃至等同一體, 而得入於一與多相卽相入 之無盡無礙槪念, 此卽所謂法界之普遍緣起 . 此宗重要敎義另有 : 因門六義․六相․十玄門等, 以顯示其圓融無礙之法界緣起思想. (四)唯識宗 : 此宗遠尊印度彌勒菩薩爲宗主, 彌勒出世說瑜伽師地論, 無著稟承敎法而著莊嚴論․攝大乘論. 世親繼而著唯識二十論․三十論頌等. 玄奘於唐貞觀年間, 至印度求法, 從戒賢․智光諸論師習受瑜伽․唯識等論. 歸國後其弟子窺基依玄奘大師口述, 撰成唯識論述記, 發暢奧義, 又撰成唯識論掌中樞要以釋之, 而蔚成唯識宗學. 此宗之名相繁衆, 義理深邃, 側重分析, 立有五位百法(八心法․五十一心所法․十一色法․二十四不相應行法․六無爲法)․三自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五種性(聲聞種性․緣覺種性․菩薩種性․不定種性․無性有情). 以阿賴耶識 爲基礎, 闡明萬法唯識․識外無物 之理. 其根源是在於阿賴耶識有含藏種子. 種子又稱習氣, 分爲名言種子與業種子二種. 在實證上以識爲中心, 轉變有漏之心識, 而成爲無漏之實智, 轉第八識爲大圓鏡智, 轉第七識爲平等性智, 轉第六識爲妙觀察智, 轉前五識爲成所作智, 最後將能觀之識亦歸諸於空, 證入能所一體 之世界. 佛學硏究之分類, 可由幾個不同角度加以觀察. 從歷史之觀點看, 可分原始佛敎和發展佛敎之佛敎思想 ; 從地理之觀點看, 分爲南傳和北傳佛敎思想兩系 ; 從敎義之內容看, 則有大小二乘․權實二敎․聖淨二門․顯密二敎․敎禪二宗等各種之二分法. 而於現代之佛學發展, 中外學者亦皆致力於佛學之重新分類, 作爲新硏究之先決條件, 成爲一股現代佛敎學術思潮. 例如日本學者高楠順次郞所歸納之硏究體系爲 : (一)硏究之佛敎, 如俱舍․成實․唯識等各宗之敎義. (二)思索之佛敎, 如般若․華嚴․天台等宗之敎義. (三)觀想之佛敎, 如禪宗․眞言宗之敎義. (四)信念之佛敎, 如淨土宗之敎義. (五)實行之佛敎, 如律宗之敎義. 美國學者邁格文博士(Megovorn)則把佛學分爲超越哲學(本體論)與相對哲學(宇宙論)二門. 近代學者多把全部佛學分爲以說明萬法眞相爲目的, 以理論爲中心之宇宙論, 與詮示解脫之眞義․方法, 以實踐爲旨趣之解脫論 二大門. 佛學之宇宙論包容廣闊, 有就現象事物之因果連續來說明萬有由多元生起之學派 ; 有主張物質現象爲精神原理所開展之唯心一元論之學派 ; 有肯定超越現象之實在本體論之學派 ; 有不辨本體與現象, 以現象歸於本體活動, 提倡現象卽本體之學派. 槪括而言, 宇宙論可分爲二大系統, 卽緣起論和實相論. (一)緣起論乃解釋宇宙萬法之生起, 根據萬法自身間之因果律, 及各學派考察和說明之不同, 遂産生種種之緣起說 : (1)把萬法生起之因由歸諸於吾人之作業力, 稱爲業感緣起論(俱舍學說). (2)從主觀方面考察, 認爲一切萬有皆由吾人之第八阿賴耶識所變現, 稱爲賴耶緣起論(唯識學說). (3)建立實在之本體, 以之說明一切現象由此顯現, 稱爲眞如緣起論(眞常學說). (4)從本體卽現象, 現象卽本體之理論出發, 稱爲法界緣起論(華嚴學說). (5)擧出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 以宇宙萬法爲一大日法身之靈動, 稱爲六大緣起論(眞言學說). 緣起論係從縱之時間方面, 說明萬法之生滅變化情形, 是爲宇宙現象論 ; 實相論則從橫之空間方面, 來說明萬法本身之究極眞理, 是爲宇宙本體論 . (二)實相論, 在佛敎各學派中, 亦有多種實相論之敎系學說 : (1)否定主觀我體之存在, 但對於現象諸法卻肯定其法體實有者, 稱爲法有論. (2)倡說我體․法體俱空者, 稱爲法空論(小乘二十部及成實學說). (3)基於實體之見地, 主張現象屬空或假有, 但實體是眞有者, 稱爲有空中道論(唯識學說). (4)否斥相對的有空之考察, 以絶對不可得爲究竟理想者, 稱爲無相皆空論(中觀學說). (5)積極之寫象實體, 觀作爲本體卽現象, 擧宇宙萬有爲一如之實在者, 稱爲諸法實相論(天台學說). 解脫論乃是將解脫之原理應用於實踐上, 循向上之路徑, 以達究竟之目的. 此解脫部門可分爲解脫實質論․解脫形式論和解脫次第論三大系統. (一)解脫實質論, 卽解脫之眞境, 故涅槃․如來․佛土․佛身, 皆爲解脫實質之表明. (二)解脫形式論, 係爲開顯實質之各類實踐, 如律宗之持戒求解脫(戒律論)․各宗之修觀求解脫(修觀論)․各宗之斷惑求解脫(斷惑論)․淨土宗之往生求解脫(往生論), 皆屬解脫之形式. (三)解脫次第論, 凡夫欲藉修行功力, 自凡至聖, 達至理想之彼岸, 其修行因功力深淺, 而有逐漸進升之次第, 乃至究竟成佛 ; 此類修行證果之次第論(行位論)․一切衆生是否平等․超凡入聖之成佛可能性之解脫問題(種姓論)等, 皆屬解脫次第論.
【불학원佛學院】
p2755-上→ 民國以來, 佛敎界所興辦之新式佛敎敎育機構. 其敎育方式異於傳統叢林. 大體與新式學堂之敎育方式類似, 唯所授之科目內容則以佛學爲主, 以世學爲輔. 民初以來之著名佛學院, 有華嚴大學(哈同夫人羅迦陵創辦, 月霞籌辦)․觀宗學社(諦閑)․法界學苑(月霞)․支那內學院(歐陽漸)․武昌佛學院(太虛)․閩南佛學院(常惺․太虛)․漢藏敎理院(太虛)․焦山佛學院(智光)等校. 其中以支那內學院․武昌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及漢藏敎理院等較爲著名. 政府遷臺以來, 在臺灣創辦之佛學院先後亦有數十所. 其中, 佛光山星雲之中國佛敎硏究院及東方佛敎學院․聖印之中華佛敎學院․成一之華嚴專宗學院․曉雲之蓮華學佛園, 以及聖嚴․成一合辦之中華佛學硏究所等較爲著名.
【불학총보佛學叢報】
p2755-中→ 佛敎雜誌季刊. 民國元年(1912), 狄葆賢(楚卿)․濮一乘發行. 狄氏與康有爲․梁啓超等皆爲主張變法維新之急進派, 於變法失敗後, 至上海刊行時報. 因轉向硏究佛敎, 而發行佛學叢報 ; 雖至十二期卽停刊, 仍爲我國佛敎刊物之先驅, 其後始陸續出現佛敎月報․覺社叢書․海潮音等刊物. 狄氏修持淨土, 竝習禪法, 著有平等閣筆記.
【불해不害】
p983-中→ 梵語 ahiṃsā①指不殺․傷一切生物. 乃印度宗敎․倫理道德之基本思想. 此一思想, 始自古奧義書(羌多貴奧義書Ⅲ, 17等)之時代, 而爲印度各敎所共有之特色. 佛敎在原始佛敎之根本敎義八聖道之第四正業卽作說明, 五戒中之第一戒卽是不殺生戒. 八齋戒, 沙彌․沙彌尼戒之十戒, 比丘․比丘尼之波羅提木叉(梵 prāeimokṣA, 巴 pāṭimokkha)皆有嚴格之規定. 阿育王之法敕中亦曾揭擧此義, 在大乘佛敎經典中, 如梵網經․大智度論等所載者亦不勝枚擧. 我國及日本之佛敎受其影響至深, 諸如放生會等儀式卽爲其代表. 倡言萬物皆有靈魂之耆那敎. 曾極端堅守不殺生戒, 大誓戒中第一條卽戒殺生. 印度敎亦有輪迴轉生․靈魂不滅之敎理, 故提倡萬物生命皆爲一體之觀念, 竝揭櫫不傷害一切生物之理想. [雜阿含經卷二十八]. ②心所名. 七十五法之一, 百法之一. 爲害之對稱. 卽不損惱他之精神作用. 說一切有部主張不害有別體, 屬十大善地法之一. 大乘唯識家則謂不害乃於無瞋之作用上所假立者, 不立別體, 爲十一種善心所之一. 成唯識論卷六載無瞋與不害二者之差別, 謂無瞋與樂, 屬慈性;不害拔苦, 屬悲性.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俱舍論卷二十九․品類足論卷三․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順正理論卷十一]
【불행이지삼의佛行離地三意】
p2627-中→ 佛陀行走時, 足不著地有三種意義, 卽 : (一)地有蟲, 謂地上有蟲, 或伏或走, 佛陀以護生之心, 恐傷其命, 故行時足去地四指. (二)地有生草, 謂地上有草, 依之生長, 佛陀欲全其生意, 故行時足不著地. (三)現神通力, 謂佛陀示現神通之力, 飛行自在, 履空如地, 故行時足不著地. [處處經]
【불행이행不行而行】
p970-中→ 指體達眞如之理而修行. 眞如之理平等無相, 冥合此無相之理而修行, 卽無故行之心而自契於行, 稱爲不行而行. 據往生論註卷下載, 眞如乃諸法之正體, 體如而行, 則是不行, 不行之行, 稱爲如實修行. [大日經疏卷一]
【불향각佛香閣】
p2643-下→ 位於北京頤和園萬壽山之前山. 八面三層四重檐, 高四十一公尺, 下有二十公尺高之石臺基. 氣勢宏偉, 爲頤和園之中心建築與標誌. 淸乾隆時, 於此築九層延壽塔, 至第八層時, 奉旨停修, 改建佛香閣, 咸豐十年(1860)毁於英法聯軍之役. 光緖年間依原樣重建, 供奉佛像, 遂復舊觀, 成爲當地名勝之一, 每逢假日, 遊客如織, 如登佛香閣四周之遊廊, 可飽覽園內外景色.
【불향상사佛向上事】
p2626-中→ 略稱佛向上 . 謂成佛雖爲修行之理想, 然眞正之修行竝不執著於此, 而應超越此一境界. 此語出自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示衆法語. 景德傳燈錄卷十五洞山良价章(大五一․三二二下) : 體得佛向上事, 方有些子語話分. 日本曹洞宗之祖永平道元所著正法眼藏 一書, 其中之卷二十八卽題爲佛向上事, 係基於洞山良价之示衆語, 藉以闡明諸佛諸祖向上一路無窮修證之要旨. 此外, 一般形容超佛越祖․解脫佛縛法縛而眞正得證之人, 稱爲佛向上人 . 又修持佛向上之道者, 稱爲佛向上機 . 機, 根機之意. [洞山良价禪師語錄․趙州和尙語錄]
【불허작주지공덕不虛作住持功德】
p995-上→ 又作不虛作功德. 極樂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 佛八種功德莊嚴之一. 謂阿彌陀佛之願力眞實而不虛作, 能迅速滿足觀佛行者功德之大寶海. [淨土論(天親)․往生論註卷上]
【불현佛現】
p2721-上→ 爲棲止於我國峨眉山之鳥名. 相傳此鳥每每鳴叫佛現 之音, 隨其所鳴, 則佛像於朦朧中現形, 傳爲奇譚. [月令廣義]
【불혜佛慧】
p2748-上→ ①梵語 tathāgata-jñāna-darśana. 卽佛之智慧. 乃最高無上之聖智, 指諸佛所證之平等大慧. 又作佛智․佛知見․佛智慧. 如來出現於世, 卽爲說此佛慧. 法華經卷一(大九․八上) : 衆苦所惱亂, 爲是說涅槃 ; 我設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同經又謂(大九․二上)以慈修身, 善入佛慧 者, 常爲諸佛之所稱歎, 以其爲通達大智, 具大慈悲功德故. [無量壽經卷下]. ②宋代雲門宗僧法泉之禪師號. 隨州(湖北隨縣南)人, 俗姓時. 自幼才敏, 依龍居山智門院之信玘出家, 受具足戒後, 參謁雲居曉舜, 竝嗣其法. 初住大明寺, 復歷住千頃․靈巖․蔣山等名山 ; 又奉詔住於大相國寺智海禪院, 諡號佛慧禪師 . 又以師一生遍覽群籍, 所讀之書無以計量, 故世人多美稱爲泉萬卷 .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十一․聯燈會要卷二十八․嘉泰普燈錄卷三․五燈會元卷十六․釋氏稽古略卷四․續傳燈錄卷十一]. ③(1255~1325)卽元代臨濟宗楊岐派靈山道隱禪師. 佛慧禪師 爲其諡號. 仁宗延祐六年(1319), 師東渡日本弘法, 其門流稱佛慧派, 爲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之一. (參閱道隱 5662). ④(1538~1628)明代臨濟宗僧. 會稽(浙江紹興)人, 俗姓史. 號幻也. 自幼卽立志出家, 十四歲時, 參禮天台之松谷禪師. 後從松谷之勸勉而遊歷諸方, 投燕都(北平)之笑巖德寶門下, 竝嗣其法. 是後, 歷住燕山(河北玉田西北)之天寧寺․浙江嘉興之天寧寺. 崇禎元年八月示寂, 世壽九十一. [五燈全書卷六十四․續燈存槀卷十]
【불혜不慧】
p996-下→ ①指不智․不才等. 據列子湯問篇載:甚矣!汝之不慧.. ②僧人之謙稱.
【불호佛護】
p2757-上→ 梵名 Buddhapālitita, 西藏名 Saṅs-rgyas bskyaṅs. 印度中觀佛敎之論師, 爲中觀具緣派(梵 Mādhyaṇika-Prāsaṅgika)之始祖. 其活躍年代推定約爲西元四七○至五四○年間. 據多羅那他之佛敎史載, 佛護出身於南方坦婆羅國(梵 Taṃbara)之汎沙苦利陀(梵 Haṃsakṛḍa), 乃龍友(梵 Nāgamitra)之弟子, 竝師事僧伽羅苦什達(梵 Saṃgharakṣita, 意譯僧護), 學習龍樹之中觀思想, 得最上智. 又禮拜文殊菩薩之聖容, 住於南方檀多弗利(梵 Dantapuri)伽藍說法, 竝爲龍樹․提婆等之論書作注釋, 遂得梨盧部(梵 Rilbu)之悉地. 故被視爲根本中論八大注釋家之一, 而尊稱爲長老佛護, 在印度中觀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曾與淸辨論師彼此立於批判之立場. 至月稱論師出現時, 佛護之地位復被肯定, 而成爲中論之佼佼者. 宗喀巴卽稱龍樹․提婆爲根本中觀師, 而將佛護以下稱隨持中觀師 . 佛護之弟子甚多, 其所著中論註, 除第一․二․三品以外, 均爲簡明易解之注釋. [般若燈論․T.R.V. Mūrti: The Central philosophy of Buddhism; Th. Stcherbatsky : The Conception of Buddist Nirvāṇa․印度哲學硏究第五(宇井伯壽)․西藏佛敎硏究(長尾雅人)]
【불화佛化】
p2611-下→ (1834~1913)淸末臨濟宗僧. 福建泉州人, 俗姓林. 法名如幻. 少時操舟爲業, 年二十四, 師事昇虛居士, 茹素學佛. 咸豐十年(1860)赴漳浦, 住於大帽山頂天湖庵十一年. 光緖四年(1878), 至海澄華圃龍池岩, 聚徒講學, 道譽漸聞四方, 自知以居士身不能住持佛法, 遂於光緖十二年欲禮佛乘爲師, 佛乘以其年齒已尊, 且苦學潛修有年, 德高望重, 乃就其先師像前代爲剃落, 結爲法門昆季. 是年, 師赴福州鼓山受具足戒. 未久, 住持南安楊梅山雪峰寺, 效百丈家風, 倡導農禪制度, 求法問道者相望於途, 盛時, 住衆恆逾千人. 近代閩南宗門之成器者, 多受師之接化. 民國二年示寂, 世壽八十. 遺有密契眞源一書.
【불화佛畫】
p2727-中→ 又稱畫像․繪像. 卽將佛及菩薩等形像繪於壁面․紙絹上, 或刺繡於四布之上. 可作爲本尊以供養禮拜, 或作爲傳說․敎義之圖解. 佛畫與佛像之起源被視爲同時, 經典之記載亦不少. 大寶積經卷八十九(大一一․五一二下) : 爾時有一比丘, 於白四上畫如來像, 衆彩莊嚴悉皆具足. 據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七載, 佛陀嘗允許於祇洹精舍之諸堂畫諸種變相, 竝於瞻病堂畫如來親自看病之相. 又高僧法顯傳․大唐西域記卷二․卷八等載, 謂北印度那竭國之南及中印度前正覺山之石窟有佛之肖像(觀佛三昧海經卷七謂那竭國之佛肖像爲佛所留). 巴利文大史(Mahāvaāvaṃsa, 30)謂, 錫蘭國王木扠伽摩尼(Dutthagāmanī)於其所建之遺骨堂, 命人描繪佛傳及本生譚. 現存遺品除傳於西藏․尼泊爾等梵夾佛菩薩像之外, 另於阿旃多(梵 Ajanta)․悉耆利耶(巴 Sīgiriya)等石窟所繪之壁畫, 係笈多王朝所製作, 然迄今僅剩餘殘蹟. 西域之佛畫製作亦興盛, 近年從阿富汗之巴米羊(Bamian)․土耳其斯坦之吐木斯庫(Tumsuq)․高昌(Chotscho)․米瑞(Miran)等石窟及廢址發現甚多, 尤以米瑞出土之六比丘壁畫斷片, 係三世紀頃之作品, 爲現存之最古遺品. 密敎興起後, 曼荼羅及諸佛․菩薩․諸天等圖畫流行, 如大日經具緣品載有大悲胎藏曼荼羅畫像壇法․金剛頂經載有金剛界曼荼羅畫像法等. 又尊勝佛頂修瑜伽法軌儀卷上(大一九․三七五下) : 先須畫像, 擇取吉善好月時日, 晨朝起畫. 好月者, 正․二․三․四․五․六․七․十二月等, 此爲最上好月 ; 好日者, 日月蝕時及地動時․鬼宿日, 此爲上好勝日, 或取白月十五日, 或取二十三日等. 已擇取日月時節, 喚畫師沐浴, 與三昧耶戒, 或與三昧耶灌頂, 每出入洗浴換衣, 食三白食, 不雜穢食等, 亦不還價, 其畫物白氈, 或好細布․絹等物中, 如法畫之. 由此可知畫法之一斑. 我國佛畫於古時已流行, 如佛祖統紀卷三十六載, 東晉太寧元年(323), 明帝於大內樂賢堂繪釋迦佛像, 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傳載, 苻堅遣使至外國, 送金縷繡像及織成像各一張. 至宋․齊以後, 彫像盛行, 織刺繡像亦流行. 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條(大五一․一○○○上) : 繡珠像三軀, 織成五軀, 作功奇巧, 冠於當世. 北齊以後阿彌陀五十菩薩像之繪像甚流行, 現敦煌出土之壁畫, 存有淨土變相之圖. 日本於崇峻元年(588), 百濟之畫工白加等前往朝貢, 佛畫始流行. 至平安朝, 空海等傳入密敎, 金胎兩部曼荼羅之圖畫流行, 其後復有九品來迎圖之流行. 佛畫以所畫之材料分類, 可分爲壁畫․扉繪․柱繪․天井繪․紙絹畫․繡像․織成像․結珠像․錦像․障子畫等 ; 以畫題之分類有一尊像․三尊像․群像․變相及曼荼羅等, 種類繁多. [般舟三昧經卷上四事品․信力入印法門經卷五․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下․慈氏菩薩略修愈言我念誦法卷下․十誦律卷五十六․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灌沐尊儀․Le Coq: Die Buddhistische Spätantike in Mittelasien,vol. Ⅱ]
【불화佛華】
p2729-上→ 卽佛花, 指供於佛前之花. 又稱供花. 卽以草․花或樹枝揷入甁中供於佛前. 亦有以紙․木等作成蓮花․荷葉, 再押以金箔, 稱爲常花. 印度多以散華(散花)․華鬘(花鬘)之類, 或取花輪竝列於座床之前. 關於佛前供香花而獲無量功德之事, 諸經記載甚多, 如以華鬘奉迦葉塔, 依其功德可生於天道․得金色身 ; 又釋迦牟尼佛於前世修菩薩行時, 嘗求五莖靑蓮花供燃燈佛, 而受來世成道之記. [百緣經卷六․蘇悉地羯囉經卷上․雜寶藏經卷四․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陀羅尼集經卷一․法苑珠林卷三十六]
【불화신삼佛化身三】
p2612-中→ 據觀佛三昧海經卷四載, 佛之化身有大․小․不定等三種, 卽 : (一)大化身千丈, 如來爲應十地以前諸菩薩, 乃演說妙法, 令其進修, 向於佛果, 故化現千丈之身. (二)小化身丈六, 如來爲應二乘․凡夫之人, 乃宣說四諦法, 令其捨妄歸眞而得開悟, 故現丈六之身. (三)隨類不定, 如來誓願弘深, 慈悲普覆, 隨諸種類, 有感卽應, 或現大身, 滿虛空中 ; 或現小身, 丈六․八尺․七尺․三尺․七寸等不定之身.
【불화신청년佛化新靑年】
p2612-下→ 佛敎雜誌. 月刊. 民國六年(1917), 陳獨秀在北京大學發刊新靑年, 太虛大師之門人張宗載․寧達蘊二人, 緣此新靑年之構想, 於十二年在北平成立新佛敎靑年會, 後改稱佛化新靑年會, 竝發行佛化新靑年月刊. 張氏深受社會主義影響, 主張改革敎團, 認爲佛敎徒應參與社會大衆, 實踐大慈大悲之願行. 其說廣受一般居士之支持, 卻遭到敎團長老反對, 令太虛大師不得不介入兩者間作仲裁人. 在太虛大師之佛敎運動中, 張氏之改革論, 屬激進之左派.
【불화합성不和合性】
p972-中→ 梵語 a-sāṃagrī. 又作異性. 和合性之對稱. 唯識宗二十四心不相應行法之一. 卽能妨礙諸緣和合而令諸法不生之能力或性質. [顯揚聖敎論卷一․瑜伽師地論卷三․卷五十六․大乘百法明門論]
【불환과不還果】
p997-中→ 梵語 anāgāmin. 音譯作阿那含. 指聲聞第三果之聖者. 彼等已斷滅欲界九品之修惑, 而不再還至欲界受生, 故稱不還. 又分爲七種不還․九種不還․七善士趣等.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二十四](參閱四向四果1683)
【불환향不還向】
p997-中→ 梵語 anāgāmi-phala-pratipanna. 又作阿那含向. 爲聲聞乘四向之一. 向, 趣向之義. 聲聞四果之第二果爲一來果, 彼等一心趣向不還果, 更加修行, 而至斷滅欲界七․八品之修惑, 稱爲不還向. [中阿含經卷三十福田經․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參閱四向四果1683)
【불활외不活畏】
p983-上→ 又作不活恐怖. 五怖畏之一. 初修行之人雖行布施, 猶存我想, 尙愛自身, 深恐爾後難維生計, 故常積存資財, 未能盡施所有, 稱爲不活畏.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新華嚴經卷三十四](參閱五怖畏1110)
【불회佛會】
p2734-上→ ①梵語 parṣad-maṇḍala. 指佛說法之會座. ②指佛․菩薩等聖衆集會之處. 卽指淨土. 善導般舟讚(大四七․四四九上) : 一念之間入佛會. . ③指祭祀․佛事等法會.
【불회향不迴向】
p979-中→ 日本佛敎用語. 淨土門立往相迴向(願所修之功德迴向菩提而往生淨土)․還相迴向(願成佛後迴入生死敎化一切衆生)之二種迴向. 然淨土眞宗主張此二種迴向於信之一念, 唯自彌陀一方迴向修行者, 不須自修行者之方更作迴向, 故稱不迴向. 不迴向爲他力法, 彰顯他力之極致, 故他力念佛稱爲不迴向法. [選擇本願念佛集․敎行信證卷二․正像末和讚]
【불획不獲】
p997-上→ 梵語 a-lābha. 又作非獲. 非得之一. 卽未得法上之非得, 又稱初念之非得. 順正理論卷十二謂非得有先未曾得․曾得已失二種, 前者稱爲不獲, 後者稱爲不成就. 然俱舍論卷四․俱舍論光記卷四則以未得而今得, 或已失今得, 由其法得之始至生相, 稱爲獲;未曾失而今失, 或已得今失, 由其法非得之始至未來生相, 稱爲不獲. [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七․俱舍論寶疏卷四․成唯識論演祕卷二本](參閱非得3711․得4548)
【불후보현佛後普賢】
p2642-中→ 已成佛後, 更修利他敎化之菩薩行. 又證得佛果後, 遵普賢菩薩之德, 而修化益衆生之行, 亦稱爲佛後普賢.
【붕경棚經】
p5055-中→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棚行. 卽每年七月或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 擧行盂蘭盆會時, 各家於佛壇精靈棚之前, 請僧誦經, 以迎請祭祀祖先之精靈, 稱爲棚經. 此係起源於德川時代之宗門改(爲禁止基督敎信仰所設立之制度), 當時産生寺僧一一歷巡, 至各所屬檀家(信徒)讀經之風習. (參閱盂蘭盆3454)
【비가라론毘伽羅論】
p3849-下→ 毘伽羅, 梵名 Vyākarama. 爲梵語文法書, 乃印度外道六論之一. 又作鼻伽羅論․毘耶羯剌諵論․毘何羯喇拏論. 意爲分解․分別. 又譯作字本論․聲明記論. 卽解說印度文字音韻及語法等文法書之總稱. 依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載, 謂梵王所說之毘伽羅論原爲百萬頌, 後帝釋略爲十萬頌, 其後健馱羅國之婆羅門波膩尼仙又略爲八千頌. 另有門擇迦論(梵 Maṇḍa, 卽合成字體篇, 或梵 Gaṇa-pāṭha)․溫那地論(梵 Uṇādi, 卽接尾語篇)․八界論(梵 Aṣṭa-dhāeu, 卽語根篇)等三論, 是爲本典之補遺. 蓋波膩尼仙乃西元前四世紀頃之人, 以文法學者著名. 約在其一百年以前, 有一文法學者耶斯卡(梵 Yāska) 述作語源學(梵 Nirukta)一書(現存世界最古之語學書), 其書乃註釋古字彙, 以解釋吠陀中之難解文字. 波膩尼仙之毘伽羅論卽依據此書而作成. 全書凡八篇三十二章三九七六則. [瑜伽師地論卷十五․百論疏卷上之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
【비격선사鼻隔禪師】
p5955-上→ 爲闇證禪師之同義語. 鼻隔, 謂閉息六根而隔離六境;鼻隔禪師, 卽指住於空見而枯木闇坐之禪人. 所謂六根, 乃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此處僅以鼻表之. 蓋鼻隔卽無深觀行, 唯止心鼻隔, 故行此觀之人只發得空見, 尙不識小乘之眞諦. 亦因只觀於空見之心, 故不能生妙境;此外, 亦會隨見轉而墮於見網. 摩訶止觀卷十下(大四六․一三九下) : 鼻隔禪師發得空見, 多墮網中不能自拔.
【비경袐經】
p4267-下→ 祕密經典之意. 廣義而言, 指密敎經典之總稱. 狹義而言, 則指密敎經典中之三部祕經或五部祕經等特定的․極深密的經典而言. 三部祕經卽大日經(七卷)․金剛頂大敎王經(三卷)․蘇悉地經(三卷). 至於五部祕經則爲前三部祕經加上要略念誦經(一卷)與瑜祇經(二卷). 或言要略念誦經乃大日經卷七之同本異譯, 本卽包攝於大日經中, 故須代以略出念誦經(四卷).
【비고비영非枯非榮】
p3709-下→ 據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應盡還源品․大般涅槃經疏卷一載, 釋尊於拘尸那竭羅城外之熙連河畔將入滅時, 其臥床四周有八株娑羅樹(梵 śāla), 每一方兩株, 下根相連, 上根相合, 相合似連理. 其樹每邊一雙中之一株, 因悲釋尊之入滅而慘然變白, 逐漸枯萎, 故有四枯;爲保生氣另一株則尙存, 故有四榮, 以此之故, 遂稱之爲非枯非榮或四枯四榮. (參閱娑羅樹4079)
【비관悲觀】
p4956-中→ 五觀之一. 悲, 惻愴之意. 卽常懷救苦救難之心而觀察衆生. 法華經卷七普門品(大九․五八上) :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參閱五觀1215)
【비구니比丘尼】
p1480-中→ 梵語 bhikṣuṇī 巴利語 bhikkhunī 又作苾芻尼․比呼尼․煏芻尼等. 意譯乞士女․除女․薰女. 或簡稱爲尼. 原指出家得度, 受具足戒之女性, 其後泛指出家之女子. 印度之有比丘尼, 起於釋尊聽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出家, 受具足戒, 後有五百釋種女出家得度, 其戒條凡三百四十八戒. 依比丘尼傳卷一載, 西晉建興年(313~319)尼淨檢從西域沙門智山剃髮, 受十戒, 後東晉咸康年間(335~342), 僧建由月支國來, 齋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及羯磨, 升平元年二月(357)請曇摩羯多立比丘尼戒壇, 淨檢與同志三人共於壇上受具足戒. 此爲我國比丘尼之濫觴. 又依大宋僧史略卷上尼得戒由條所載, 淨檢僅就比丘一衆受戒, 其受戒未盡如法, 宋元嘉十一年(434)慧果․淨音等三百餘人, 於建康南林寺戒壇從師子國尼鐵索羅等十人受具足戒, 爲我國比丘尼得戒之始. 此後比丘尼增多, 遂於宋太始二年(466)任比丘尼寶賢爲尼僧正, 法淨爲京邑尼都維那. 日本則自司馬達等之女善信尼從高麗僧惠便出家, 爲女子出家之始. [雜阿含經卷二十四․中本起經卷下瞿曇彌來作比丘尼品․大愛道比丘尼經․五分律卷二十九․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四分比丘尼戒本․五分比丘尼戒本․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摩訶僧祇律卷三十․大智度論卷十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參閱比丘1479․具足戒3078)
【비구니아이比丘尼阿姨】
p1481-上→ 梵名 Bhikṣuṇī Āryā 之音譯. 爲佛陀姨母大愛道之尊稱. 阿姨乃阿梨夷之略稱. 梵語阿梨耶, 意譯作聖者, 依女聲而稱阿梨夷. 或謂阿爲發語詞, 姨卽姨母.
【비구니어소比丘尼御所】
p1481-中→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女王御所. 卽尼寺中, 由內親王․女王(御宮室), 與公卿之女(御禪室)所住持之寺院, 稱爲比丘尼御所, 爲日本江戶時代所成立之制度. 明治初年時廢除. 其所附屬之土地, 又稱御所.
【비구니율의比丘尼律儀】
p1481-上→ 又作比丘尼戒․苾芻尼律儀. 通常稱五百戒. 南山律宗作三百四十八戒, 卽八波羅夷․十七僧殘․三十捨墮․一百七十八單提․八提舍尼․百衆學․七滅諍. 又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分擧出八波羅市迦․二十僧殘․三十三捨墮․一百八十單墮․十一提舍尼․數十條衆學․七滅諍等. 上記所擧, 與其他律文相較, 略有異同.
【비구니전比丘尼傳】
p1481-中→ 凡四卷. 又稱尼傳. 爲南朝梁代僧寶唱所撰. 今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 收集東晉穆帝升平之初至梁天監十一年(511)爲止之一百五十年間, 尼僧六十五人之傳記. [開元釋敎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十]
【비구比丘】
p1479-中→ 梵語 bhikṣu, 巴利語 bhikkhu 之音譯. 又作苾芻․苾蒭․煏芻․備芻․比呼. 意爲乞士․乞士男․除士․薰士․破煩惱․除饉․怖魔. 乃五衆之一, 七衆之一. 指出家得度, 受具足戒之男子. 至於比丘尼乃梵語 bhikṣṇī 之音譯. 又作苾蒭尼․苾芻尼․煏芻尼․備芻尼․比呼尼. 意爲乞士女․除女․薰女. 又稱沙門尼․尼. 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女子. 比丘原語係由求乞(bhikṣ一詞而來, 亦可解爲 bhinna-kleśa, 破煩惱者之意. 據大智度論卷三載, 比丘之語義有五種, 卽:(一)乞士(行乞食以淸淨自活者), (二)破煩惱, (三)出家人, (四)淨持戒, (五)怖魔. 其中, 破惡(破煩惱)․怖魔․乞士, 稱爲比丘三義, 與阿羅漢一詞語義中之殺賊․應供․無生等三義, 合稱爲因果六義(比丘爲因, 阿羅漢爲果). 有關比丘之種類, 十誦律卷一及俱舍論卷十五擧有名字(名想)比丘(有名無實之比丘)․自言(自稱)比丘(自稱比丘者)․爲乞(乞匃)比丘(爲乞食而生活者)․破煩惱(破惑)比丘(眞比丘)等四種比丘. 四分律卷一則擧有名字․相似․自稱․善來․乞求․著割截衣․破結使等七種比丘. 比丘․比丘尼所持戒之條數, 依律而有異. 四分戒本有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之說. 又比丘尼應敬比丘, 故制定八敬法(又作八敬戒․八尊重法․八不可越法), 此乃爲防止女性出家者亂正敎而設. 八敬法卽:(一)每隔半月, 比丘尼必受比丘指導一次. (二)跟從比丘安居. (三)安居結束, 必從比丘衆中求自恣懺悔. (四)從比丘受具足戒. (五)不可辱罵比丘. (六)不可擧說比丘所犯之罪過. (七)犯輕罪時, 從比丘而懺悔. (八)比丘尼卽已出家受戒百年, 亦須向新受戒之比丘禮拜. [雜阿含經卷十四․長阿含經卷十五究羅檀頭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四․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九․大寶積經卷一一四․摩訶僧祇律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維摩經略疏卷一․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上]
【비구삼의比丘三義】
p1480-中→ 比丘爲梵語 bhikṣu 之音譯. 大智度論卷三載, 比丘之義有五種, 其中破惡(破煩惱)․怖魔․乞士, 稱爲比丘三義. 卽:(一)破惡, 謂比丘修戒․定․慧之道, 能破除見思之惡, 故稱破惡. (二)怖魔, 謂比丘旣能修道, 魔卽驚怖其非但能出魔之界域, 亦能轉化於他人, 而空魔之眷屬, 故稱怖魔. (三)乞士, 乞爲乞求, 士則淸雅之稱. 謂比丘常當乞食, 淸淨以自活命;上乞法以資慧命, 下乞食以資色身, 故稱乞士.
【비구율의比丘律儀】
p1481-下→ 又作苾芻律儀. 卽比丘之具足戒. 四分律中作二百五十戒, 卽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單提․四提舍尼․百衆學․七滅諍等. 與其他律文相較, 略有異同.
【비구입중오법比丘入衆五法】
p1480-上→ 舊稱入衆五心. 指比丘入於大衆中, 應當遵守之五種規法. 據四分僧羯磨所擧, 卽:(一)修慈愍物, 謂比丘入於大衆中, 應修慈心, 憐愍於物, 嚴淨律儀, 整束身心, 以精勤學道. (二)謙下自卑, 謂比丘入於大衆中, 常用謙和, 以永絶憍慢, 應自卑下, 猶如拭塵之巾. (三)善知坐處, 謂比丘入於大衆中, 動止有時, 若見上座, 則不應安座, 若見下座, 則不應起立. (四)說於法語, 謂比丘入於大衆中, 不宜雜說, 論世俗事, 若自說法, 或請人說法, 皆爲說於法語. (五)見過黙然, 謂比丘入於大衆中, 若見僧中有不如理之事, 若卽言說, 則恐致別異, 故當安忍, 黙而不言.
【비근非根】
p3711-上→ 指非二十二根. 六根․六境․六識等十八界中, 色․聲․香․味․觸等五境與法界一分屬於非根, 其他之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六識等則屬二十二根之體. [俱舍論卷二․卷三](參閱二十二根171․十八界356)
【비근鼻根】
p5955-上→ 梵語 ghrāṇendriya, 巴利語 ghā‘ indriya. 音譯揭邏拏因姪口利焰. 爲五根之一, 六根之一, 十二處之一, 十八界之一, 二十二根之一. 單稱鼻. 指鼻識所依之無見有對之感覺器官, 卽嗅覺器官. 色界二禪以上五識皆無, 故鼻根於彼竝無作用, 唯爲莊嚴身之故而有之. 又鼻根於十二處中稱鼻處(梵 ghrāṇāyatana), 十八界中稱鼻界(梵 ghrāṇa-dhāṭu). [大毘婆沙論卷九十, 卷一四二, 卷一四五, 俱舍論卷二, 瑜伽師地論卷一, 卷三,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本](參閱五根1137)
【비기非器】
p3713-下→ 指不堪受持佛法之機根. 法華經提婆品(大九․三五下):女身垢穢, 非是法器.澄觀之華嚴經疏卷三擧出無信․違眞․乖實․狹劣․守權等五種人非爲華嚴經所被之器. (一)無信非器, 以聽聞此經而生誹謗, 故墮惡道. (二)違眞非器, 依誹謗此經以求名利, 不淨說法, 故集邪善. (三)乖實非器, 謂如言取文或隨聲取義, 故超情之至理不能入心. (四)狹劣非器, 指一切二乘. 以一切二乘雖在聞法之座, 然如聾似瞽, 實無聽聞. (五)守權非器, 指三乘共敎諸菩薩等. 設有菩薩雖行六度, 而未聞此經, 或聞之, 不信․不解․不順․不入此圓融具德之法, 故不能稱爲眞實菩薩. [大寶積經卷三十八․舊華嚴經卷四]
【비기장군입노정飛騎將軍入虜庭】
p3997-下→ 禪林用語. 典故出自漢朝李廣之故事, 某次李廣遭匈奴所虜, 乃佯裝已死以欺番將, 其後復伺機奪馬脫逃. 禪林中, 轉指於喪身失命之處, 猶能冒大險以自求生機者. 碧巖錄第四則(大四八․一四四中):飛騎將軍入虜庭(嶮!敗軍之將, 無勞再斬, 喪身失命).
【비나파낙산比羅婆洛山】
p1483-下→ 梵名 Pīlusāra 之音譯. 意譯作象堅山. 或謂婆字係裟字之誤. 據云此山之神作象形, 故譯作象堅. 據大唐西域記卷一所載, 象堅神嘗奉請如來及一千二百位大阿羅漢, 如來乃於大磐石上受供養. 其後無憂王於磐石上建窣堵波, 故後人稱之爲象堅窣堵波.
【비내야잡사毘奈耶雜事】
p3850-上→ 凡四十卷. 全稱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唐朝義淨譯. 收於大藏經第二十四冊. 內容記述制律之事緣等, 總分八門. 先以五言四句之攝頌述其綱領, 復於一一門中各以十攝頌細別之, 共八十九攝頌. 自卷三十七第八門第十子攝頌以下記述四黑四白法․四種沙門及佛入涅槃․善賢外道之得果․佛舍利八分․遺法結集等之事. 亦有以攝頌別出爲一卷者.
【비내야장毘奈耶藏】
p3850-上→ 梵名 Vinaya-piṭka. 三藏之一. 又稱毘尼藏. 意譯爲律藏․調伏藏. 調者, 和御;伏者, 制滅之義. 亦卽調和控御身語等作業以伏滅諸惡業. 律藏乃佛滅度後, 於王舍城遺法結集時, 優婆離所誦出者, 爲大迦葉以下異世之五師所傳持. 至阿育王時, 五部産生差異, 故後世所謂之小乘律, 有別於梵網經․地持經等之大乘律. 於漢譯大藏經有大乘律與小乘律之區別, 開元釋敎錄有大乘律二十五部․小乘律五十四部, 縮刷藏經有大乘律三十部․小乘律七十一部. 大乘律多散說於經論中, 少有別輯成律儀專書者. 北涼曇無讖所譯之菩薩地持經十卷收於開元釋敎錄大乘律中, 閱藏知津等則謂其書乃瑜伽師地論之抄譯, 故將之置於大乘論中. 另如南北本涅槃經卷十一․大智度論卷二十二․雜阿毘曇心論卷八等則屬散見於經論中之戒律. 屬小乘律而於經論以外截然別立者, 有曇無德部之四分律六十卷․大衆部之摩訶僧祇律四十卷․彌沙塞部之五分律三十卷․薩婆多部之十誦律六十一卷, 及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五十卷․迦葉維部之鼻奈耶律十卷等. 通行於錫蘭․緬甸等巴利語經典中之律藏屬上座部, 有戒本․廣律․波利婆羅等三分, 其中更將廣律分大品․小品二類. 漢譯善見律毘婆沙十八卷, 乃巴利語三藏之一, 爲戒律之注釋. 又西藏密敎所用薩婆多部之律, 分成毘奈耶本事․戒本․律疏․比丘尼戒本․比丘尼律等七類. [毘尼母經卷一․四分律卷五十七․十誦律卷六十]
【비뉴녀천毘紐女天】
p3853-下→ 毘紐女, 梵名 Vaiṣṇavīm 爲七母女天之一, 乃梵天之眷屬, 然大日經卷二及大日經疏卷五謂其爲閻魔王之眷屬. 位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南方. 其形像呈天女形, 全身肉色, 右手握拳, 置於臍部, 持靑蓮花;左手仰掌向前伸出, 屈四指, 交脚而坐. [祕藏記卷下]
【비뉴천교毘紐天敎】
p3854-中→ 毘紐天, 梵名 Vaiṣṇava. 又稱毘濕笯派. 爲印度敎之一派, 特崇毘紐天(梵 Viṣṇu), 竝崇拜毘紐天之配偶吉祥天女及毘紐天之各種化身. 認爲通過黙念神名與坐禪可以獲得解脫. 崇拜毘紐天之風氣隨著印度民族敘事詩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與羅摩耶那(梵 Rāmāyaṇa)之盛行而普遍. 其後, 此敎派與薄伽梵塔派(梵 Bhāgavata)相結合, 因之更滲透至社會各階層, 乃至衆人皆視毘紐天與吉栗瑟拏(梵 Kṛṣṇa)․那羅延天(梵 Nārāyana)․羅摩等諸神爲一體. 薄伽梵歌(梵 Bhagavadggītā)爲本敎所依之聖典, 內容卽以毘紐天神之化身說及信仰等特殊思想, 爲其根本而撰成. 另有吉栗瑟拏系譜(梵 Harivaṃśa)․毘濕笯富蘭那(梵 Viṣṇu-purāṇa)等書, 詳述諸神系譜․敎義․祭禮等. 其後, 此敎派逐漸分裂, 可大別爲二派:(一)薄伽梵塔派, 乃虔誠信奉毘紐天爲至尊(梵 bhagavat)之一群宗派, 有馬拉達(梵 Marāeha)薄伽梵塔派․婆爾羅巴派(梵 Vallabha)․摩陀婆派(梵 Madhva)․毘濕笯史瓦閔派(梵 Viṣṇusvāmin)․寧巴爾迦派(梵 Nimbārka)․査伊塔尼亞派(梵 Caitanya)等六派. (二)潘迦拉朶拉派(梵 Pāñcarāera), 以潘迦拉朶拉集爲聖典之一群宗派, 有史利伐依斯那伐派(梵Śrīvaiṣṇava)․薩達尼派․曼巴派․那拉辛哈派․羅摩派等. 各派之中, 摩陀婆派於十三世紀時, 由南印度之摩陀婆所創, 倡導神與個我分別不一之二元論, 此派至今仍十分盛行. 寧巴爾迦派於十二世紀時, 由寧巴爾迦所創, 倡導不一不異說, 崇拜吉栗瑟拏及其配偶神羅達(梵 Rādhā). 婆爾羅巴派於十六世紀初, 由婆爾羅巴所創, 倡導淸淨不二說. 査伊塔尼亞派於十六世紀初, 由査伊塔尼亞(原名米修拉, 梵名 Viśvambharamiśra)創於孟加拉. 史利伐依斯那伐派於七世紀頃, 由南印度塔米爾地方, 一群吟遊詩人所創;至十一世紀時, 由羅摩拏遮領導, 本派勢力更盛, 主張制限不二說. 現今毘紐天敎與濕婆敎爲當代印度敎之二大主流, 主要流行於印度北部及西海岸地區.
【비뉴천毘紐天】
p3853-下→ 毘紐, 梵名 Viṣṇu. 又作毘瑟笯天․毘濕笯天․毘搜紐天. 意譯遍人天․遍淨天等. 乃印度敎三主神之一. 於吠陀神話時期被視爲太陽神之一, 謂此天三步跨越大地. 初未受重視, 直至梵書時代, 始漸受信仰. 奧義書中把那羅延天(梵Nārāyaṇa)․納拉辛哈(梵 Narasiṃha)․婆藪天(梵 Vasudeva)等皆列爲其異稱. 敘事詩之時代以來, 與濕婆竝稱印度敎最高之神. 至此, 主奉毘紐天者始被視爲正式宗派之一. 毘紐天膚色深藍, 四手, 分持法螺․輪寶․仙杖與蓮花, 臍上出蓮花一朶, 上坐梵天. 騎乘金翅鳥迦樓羅, 妻爲吉祥天女. 此天司掌世界之維持發展, 因其具慈愛․恩惠之神性, 故人能親之․信之․崇之. 又其特性爲權化(梵 avatāra), 以救度衆生爲目的, 而以其超自然之神力, 變現十種形態, 卽所謂毘瑟笯十大權化. 又爲表其諸種功德而有眞實者․不滅者․生命․醫師․友․父․恩寵者․世界之藥․聖者等異名. 此外, 於佛典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九․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大日經卷二等皆可見其名. [雜譬喩經․大智度論卷十․大日經疏卷十․玄應音義卷二十三](參閱大自在天783․那羅延天3029)
【비니다류지毘尼多流支】
p3848-中→ (?~594)梵名 Vinītaruci. 意譯滅喜. 越南佛敎滅喜禪派之開創者, 約生於六世紀中. 本爲南印度人. 南朝陳太建六年(574)到我國陝西長安, 及河南鄴縣等地遊學. 在司空山遇禪宗三祖僧璨, 得璨師傳以心印, 竝受付囑赴南方度衆, 乃赴廣州制止寺任住持, 譯有象頭精舍經․大乘方廣總持經兩部梵文佛經. 太建十二年至越南尙福縣, 爲法雲寺住持, 翻譯總持經等, 創建滅喜禪派. 在越南弘法十餘年, 竝示寂於該地. 師所創始之宗派在越南流傳數百年之久. [大南禪苑集英書](參閱滅喜禪派5508)
【비니肥膩】
p3492-下→ ①梵語 piṇḍī, 或 pinodhni. 爲一種産於印度雪山(喜馬拉雅山)之草. 據傳, 牛若食此草, 所出卽爲醍醐. 蓋提煉牛乳得經由酪․生酥․熟酥而至最高之美味, 卽稱醍醐;佛家以之比喩涅槃․佛性․眞實敎等義. 據北本涅槃經卷八如來性品載, 牛食肥膩卽能出醍醐, 乃比喩衆生因覺悟佛性而得佛果. ②形容物質生活極爲富裕豐饒. 大毘娑沙論卷一二三(大二七․六四五中):時, 近事女作是思惟:『尊者所食極爲肥膩, 若飮冷水, 或當致疾.”
【비니일용록毘尼日用錄】
p3848-上→ 全一卷. 又作毘尼日用. 明代性祇著. 收於卍續藏第一○六冊. 係採擇華嚴經淨行品與密敎經典中之偈․咒彙編而成. 毘尼爲律(梵 vinaya)之舊音譯, 新譯毘奈耶. 毘尼日用卽指日常應遵守之戒律. 內容除有甚多日常衣食坐臥應誦念之偈咒外, 竝有在家․出家之戒條. 淸代之讀體以此書爲基礎, 重新編集毘尼日用切要一卷, 其箋釋本有淸代書玉所撰毘尼日用切要香乳記二卷.
【비니토요毘尼討要】
p3848-下→ 凡三卷(或六卷). 唐朝道世撰. 又稱四分律討要. 收於卍續藏第七十冊. 內容解釋四分律, 竝旁通諸部律, 參酌檢討律藏之精要. 自序云(卍續七○․一○四下):上三十五章, 通戒僧尼, 時有異同, 竝子注甄別. 下有五章, 偏勗尼衆, 今所撰者, 以四分爲宗, 若此文不足, 則用諸部補闕.全篇分四十章. 據法苑珠林卷一百載, 道世著有四分律討要五卷, 大唐內典錄卷五則擧出道世著四分律僧尼討要略五卷之說, 兩者皆指本書, 然現行本僅爲三卷, 因分本末, 故爲六卷. [宋高僧傳卷四․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二]
【비다라니하鞞多羅尼河】
p6536-中→ 鞞多羅尼, 梵名 Vaitaraṇi. 大焦熱地獄十六別處中之第八別處. 其中充滿惡燒․惡漂及噉食罪人之惡蛇. 印度敎之地獄亦有此河, 後世十王經中所謂之三途河或卽指此. [正法念處經卷十二]
【비단飛單】
p3997-上→ 禪林用語. 又作日單. 叢林中, 副寺或庫頭每日簽定全寺收支, 呈於方丈, 稱爲日單. 因一日所記條目不多, 數紙往來如飛, 故稱飛單. 此外, 飛單每月一結者, 稱爲月單, 每十日一結者, 稱爲旬單.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副寺條․禪林象器箋卷十六]
【비담종毘曇宗】
p3857-上→ 又作毘曇學派․薩婆多宗․數論․數家. 屬於小乘二十部中之薩婆多部, 亦爲我國十三宗之一. 南北朝時代, 硏習阿毘曇心論(法勝造, 僧伽提婆等譯)․雜阿毘曇心論(法救造, 僧伽跋摩等譯)等說一切有部(卽薩婆多部)諸論之宗派;亦卽講究舊譯論書之學派, 以慧數或法數爲基本, 故又稱數家․數論. 阿毘曇(梵 abhidharma), 略稱毘曇, 意譯爲大法, 指可尊可讚之最究竟法, 包含現象界之分析觀察與超經驗界之證悟. 此類論書爲諸種論書中最早傳入我國者, 據出三藏記集卷二載, 後漢安世高時卽譯有阿毘曇五法行經․阿毘曇七法行經․阿毘曇九十八結經等, 可見此類論書硏習之早. 至前秦末年(四世紀末), 僧伽提婆․僧伽跋澄等相繼自薩婆多部之重鎭罽賓東來, 傳入阿毘曇諸論, 爾後講學日盛. 僧伽提婆譯出阿毘曇八犍度論二十卷(與新譯發智論同本), 僧伽跋澄譯出雜鞞婆沙論十四卷及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十卷. 道安更深究毘曇義趣, 除作諸論之序外, 竝撰九十八結經進約通解一卷以弘宣毘曇. 東晉隆安元年(397), 提婆入建康(今南京)講阿毘曇, 衆皆悅從, 毘曇講習之風由是漸開. 後陸續譯出雜阿毘曇心論, 法顯自中印度攜回同論之梵本六千偈, 於揚州(今江都)與佛陀跋陀羅共譯爲十三卷, 伊葉波羅․求那跋摩․僧伽跋摩先後補譯. 北涼亦有道泰, 歷遊西域, 攜回婆沙論之梵本十萬偈, 與浮陀跋摩共譯, 元嘉四年(427)始竟其業. 有關此等諸論之講解, 劉宋時, 慧通住建康冶城寺, 撰雜心毘曇等疏以述義旨;道乘․法業․成具等亦皆有所精通;僧伽跋摩之法孫惠集, 梁時住南京招提寺, 廣究大毘婆沙․雜心․犍度等, 於毘曇一部獨步當時, 每一開講, 聽者輒逾千人, 僧旻․法雲均曾受其學, 著有毘曇大義疏等. 又北方之慧嵩(原西域高昌人), 至東魏從智游學毘曇, 後至彭城(今徐州)講學, 世稱毘曇孔子. 此外, 僧淵․智林․道岳․道傑․慧休․靈裕等皆爲一代之碩學. 大抵而言, 南北朝時期, 江南多盛行成實之學, 北方則偏重毘曇. 其後, 隋之志念․神素, 唐之道基等亦時加講述. 毘曇硏習之衰頹, 蓋自陳․眞諦譯出立世阿毘曇論十卷․四諦論四卷․俱舍釋論二十二卷等, 北齊那連提黎耶舍譯出阿毘曇心論經六卷, 唐玄奘譯出發智論二十卷․大毘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三十卷等, 此等新論之硏究驟然勃興, 而舊譯諸論之習學則漸告不行, 尤以俱舍論爲中心之俱舍宗崛起後, 此宗遂沒其跡. 依據三論玄義之記載, 阿毘曇計有六種, 除如來自說之法相毘曇未傳我國外, 其餘之舍利弗阿毘曇․迦旃延八犍度論․五百羅漢毘婆沙論․法勝阿毘曇心論․達摩多羅雜心論等皆先後東傳至漢土. 此外另有六分阿毘曇, 然其中僅有衆事分毘曇曾傳入我國, 其餘五分皆不見於中土. 本宗敎義, 主要以說一切有部之敎旨爲基礎, 主張法體恆有․三世實有, 竝肯定諸法之多元存在. 又分世間爲有爲法․無爲法二類, 解脫迷的世界之有爲法, 卽可證得悟的世界之無爲法. 有爲法包含十一種色法․六種心法․五十八種心所有法․十四種不相應行法, 無爲法則分爲三種. 此宗以六因四緣論諸法生起之相, 故北魏慧光等稱之爲因緣宗. [梁高僧傳卷三․卷七․卷八․卷十一․出三藏記集卷五․卷十․卷十四․歷代三寶紀卷三․卷四․卷七至卷十一․開元釋敎錄卷三․卷六․卷二十](參閱說一切有部5919)
【비도非道】
p3713-上→ ①指脫離佛敎之道或人所應行之道. 與道對稱. (參閱道5620). ②指須受罪報之迷惑世界, 一般指惡趣, 或指地獄. 立世阿毘曇論卷六云何品(大三二․一九七下):云何地獄名泥犂耶?無戱樂故, 無戲樂故, 無行出故, 無福德故. 因不除離業, 故於中生. 復說此道於欲界中最爲下劣, 名曰非道.. ③指違背道理. ④指行淫於非道(口道․大便道等)之處. (參閱非道行淫3713). ⑤指非有非空之中道.
【비도행음非道行淫】
p3713-中→ 指行不正當之淫事. 其意有二:(一)除夫妻之外, 凡與一切男女․鬼神․畜生而行淫, 皆爲非道行淫. (二)又作非處行淫, 蓋雖是夫妻, 亦須避於非處行淫. 所謂非處, 卽指口道․大便道等. 若妻子已得孕, 或遇佛菩薩紀念日․每月六齋日․父母生日․親屬薦亡之日等, 亦皆不得行淫.
【비득非得】
p3711-上→ 梵語 aprāpti. 卽不使法成就, 稱爲非得. 爲得之對稱. 乃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非得有不獲․不成就二位, 卽所非得之色法․心法已得而未失者, 或於未曾得之法起能非得之非得法, 遠離或不使其接近所非得之法而令其不屬有情之作用, 至未來生相位, 稱爲不獲;至現在住相位, 則稱不成就. 非得有三種:(一)法前非得, 謂法雖在未來而未得, 乃是現在正生起;例如就凡夫之無漏智而言, 其無漏智雖在未來, 今突遠離, 非得乃現起. (二)法後非得, 謂法入過去而非現正生起;例如就聖者之煩惱而言, 聖者之煩惱旣已斷除, 故其煩惱在過去已落謝, 而非得現起. (三)非前後非得, 此乃無爲法上之非得. 非得之法必定不與任何法同時俱起;蓋若一法現前生起, 必引附其能得之法亦現前生起;如於此時有非得現起, 則恰如明闇同時存在而墮於不合理. [俱舍論卷四․卷二十一․入阿毘達磨論卷下․大毘婆沙論卷一五八․卷一五九․品類足論卷一辯五事品](參閱得4548)
【비라선鞞羅羨】
p6537-中→ 梵名 Vīrasena, 巴利名同. 鞞羅羨那之略稱. 意譯爲勇軍. 據出家功德經載, 鞞羅羨聞佛之預言而知將於七日後死, 彼六日皆耽於欲樂, 於第七日出家, 一日一夜修持淨戒, 命終後生於天上, 爲毘沙門天之子. [諸經要集卷四]
【비라필리다법회毘羅畢利多法會】
p3860-下→ 錫蘭語 Veil pirita. 意爲小保護或小祈福法會. 錫蘭佛敎法會之一. 佛敎徒遇有喜喪或疾病等事, 延請比丘至家誦經, 竝以一線繫於祈福者之臂, 謂由此可得護祐.
【비락수非樂修】
p3713-下→ 劣三修之一. 謂聲聞之人不知諸法中自有涅槃寂滅之樂, 但觀諸法悉爲苦, 稱爲非樂修. 其他劣二修爲無常修․無我修. (參閱三修594)
【비란야시毘蘭若市】
p3861-上→ 毘蘭若, 梵名 Vairañjā, 巴利名 Verañjā. 乃憍薩羅國(梵Kauśala, 巴 Kosalā)之都市名. 又作鞞蘭帝市․毘羅然市․鞞蘭若市․隨蘭然市. 依據律藏經分別第一波羅夷(巴 Pārājlka)之記述, 釋尊止住於毘蘭若時, 遭逢飢饉, 無物可食, 時値北路馬商人率五百匹馬至此地過雨期, 馬商人卽將馬麥分食與釋尊與比丘. 故中本起經卷下佛食馬麥品(大四․一六三上):往詣隨蘭然, (中略)如來到門, 閉而不通, 便止舍邊大叢樹下. 佛告比丘僧:“此郡旣飢, 人不好道, 各各自便, 隨利分衛.” (中略)時有馬師, 減麥飯佛及比丘僧.
【비람풍毘嵐風】
p3856-中→ 毘嵐, 梵語 vairambhaka 之音譯. 又作吠嵐婆風․毘藍婆風․毘藍風․隨藍風․旋藍風. 意譯爲迅猛風․恆起風․旋風. 指宇宙形成之始(劫初)與成立之終(劫末)所刮起迅速猛烈之大風. 大智度論卷十一謂其爲劫末之大風災, 立世阿毘曇論卷一則謂爲成劫時之風輪. 又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二(大四一․七三二中):吠嵐婆者, 是鐵圍山間風. 眞諦師云:“言吠嵐者, 此云恒起, 卽是運轉日․月風也.” [雜阿含經卷十七․大寶積經卷三十七․慧苑音義卷上]
【비래봉飛來峰】
p3996-下→ 又稱靈鷲山. 位於浙江省靈隱․天竺兩山之間. 峰高不過一六○公尺餘, 或二百公尺, 卻以怪石․巖洞稱奇於武林諸山. 飛來峰處處怪石嶙峋, 勢若浮懸, 形狀奇危萬態, 無一相肖;而藤蘿離披, 古木穿附, 葱鬱蒼翠. 相傳晉代咸和年間, 僧人慧理曾登此山, 見此峰形勢, 極似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 幾疑由天竺飛來, 故號其峰爲飛來峰. 峰前之靈隱寺亦是慧理所建. 飛來峰麓有洞穴數十處, 刻有從五代至元朝之三百餘尊石龕佛, 其中以觀音洞最著名, 洞壁雕滿大小佛像, 而以多寶天王像․彌勒像․羅漢雕像․巖窟中之三寶佛像等馳名遠近. 飛來峰之金光洞另有無數精美石刻, 例如洞口石壁上之十一尊盧舍那佛浮雕爲宋眞宗乾興元年(1022)之作品. 飛來峰摩崖上之三面八臂菩薩像, 大約爲元代作品. 此外, 壁上雕刻之布袋和尙與十八羅漢造像, 相傳爲元僧楊璉眞伽之作品.
【비량比量】
p1481-下→ 因明用語. 爲梵語 anumāna-pramāṇa 之意譯. 謂比知之量. 爲因明三量之一. 又作眞比量. 乃似比量之對稱. 卽用已知之因(理由)比證未知之宗(命題), 以生決定之正智. 據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之本載, 比量有自他二種:(一)自比量, 係處弟子之位, 局限於思惟領域. 卽爲自己認識事物而於腦中進行之推理活動, 不形諸語言文字. 又分相比量與言比量. 由自己見相比知者爲相比量, 如見煙比知有火. 聞師所說比度而知者爲言比量. (二)他比量, 係處師主之位, 與弟子等作比量而使其生解. 卽以語言文字將通過自比量所得之認識表達出來, 啓發他人悟解接受. 又立者(立論者)所立之比量, 稱前量或所違量;敵者(問難者)用以對抗之比量, 稱後量或能違量. 瑜伽師地論卷十五說五種比量, 卽:(一)相比量, 隨所有之相狀相屬, 由現在或先前所見而推度其境界. 如見幢比知有車, 見煙比知有火. (二)體比量, 現見一物之自體性而比類其不現見之體, 或現見部分自體而比類其餘部分, 或以現在比類過去․以過去比類未來․以現在之近事比類遠事, 或以現在比類未來. (三)業比量, 以作用比知業之所依. 如見遠物不動搖而鳥居其上, 比知是&C0-CB42;. (四)法比量, 以相鄰相屬之法比知其他相鄰相屬之法. 如屬無常比知是苦, 屬苦比知是空無我. (五)因果比量, 以因果展轉之相比知. 如見有行比知至他方, 見至他方比知於前必定有行.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本․卷下末․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因明入正理論疏前記卷上․卷下](參閱他比量1542․自比量2516)
【비량非量】
p3712-上→ 因明用語. 又作似量. 三量之一. 指似現量與似比量. 爲錯誤的覺知與推論. 似, 似是而非之意;現量, 卽直覺知識;比量, 卽推論知識. 似現量, 略稱似現, 卽對於所緣之境生起分別惑亂之智, 不能正確量知其眞實自相. 似比量, 略稱似比, 依不成․不定․相違․似喩等似因而生似是而非之智, 不能正確比知量度所對之境. 如見霧爲煙而妄推有火. 似現量․似比量二者, 似眞現量․眞比量, 而非眞現量․眞比量, 故稱非量.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卷下․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一․卷八](參閱三量633․因明2276)
【비량상위과比量相違過】
p1482-中→ 因明用語. 比量相違, 梵語 anumāna-viruddha. 爲因明三十三過中, 宗法九過之一. 卽所立之宗(命題)與比量之因(理由)相違所招致之過失. 如以甁之所作性爲立論主與敵者(問難者)皆同意之因, 故宗決定無常. 然若立甁爲常, 宗旣違因, 使義成爲反對, 而與敵者比度之智相反, 故稱比量相違. 卽所作性之甁現前雖未破壞, 但由其他具所作性之物, 如杯碟等曾經破壞者, 比類而知甁將來必壞, 卽是無常, 現立甁是常, 與事實不符, 故稱比量相違.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本]
【비로단毘盧壇】
p3859-下→ 卽禪宗戒壇. 禪宗戒壇由毘盧遮那佛之無限性海湧現故, 稱爲毘盧壇. [禪戒訣註解卷上]
【비로모毘盧帽】
p3858-下→ 乃黃檗宗僧所用之帽. 因帽上有毘盧佛像, 故稱爲毘盧帽. 又於七月盂蘭盆法會時, 首座僧扮爲毘盧佛, 誦經施食, 頂戴毘盧帽.
【비로선사毘盧禪寺】
p3860-下→ ①位於江蘇南京. 淸同治年間太平天國叛亂, 此寺乃爲亂中戰歿者祈冥福而建. 寺域寬廣, 諸堂完備, 爲現今南京巨刹之一. 左方萬物寶樓, 安置有多種佛像. ②臺灣后里名刹. 創建於民國十九年(1930). 緣由豐原望族呂厚菴樂善好施, 崇信佛法, 娶霧峰林氏, 生女四人後, 卽告逝世. 林氏遂悟塵世之無常, 乃率四女─妙塵․妙觀․妙識․妙湛, 及兩姪女─妙本․妙偏, 禮大湖法雲寺覺力和尙爲師, 竝發願斥資興建道場. 寺成定名爲毘盧禪寺, 以覺力和尙爲開山住持. 和尙入寂後, 由妙塵․妙識繼任. 民國四十四年由妙本接任住持, 妙本尼師接任後, 曾興建多寶塔, 竝創設佛敎講座․布敎人員訓練班等, 致力弘法事業.
【비로성해毘盧性海】
p3858-下→ 謂毘盧遮那佛之體性廣大無限, 猶如大海. 又作毘盧藏海. 毘盧爲法身如來, 故毘盧性海亦通法性界․佛性界. [禪戒訣註解卷上]
【비로인毘盧印】
p3858-中→ 毘盧遮那佛之法界定印. 係照破法界之普遍光明定印, 用以判定學人境界之眞僞. 碧巖錄第七十三則(大四八․二○一下):鏌鎁橫按, 鋒前剪斷葛藤窠;明鏡高懸, 句中引出毘盧印.
【비로자나毘盧遮那】
p3858-下→ ①梵名 Vairocana. 爲佛之報身或法身. 又作毘樓遮那․毘盧折那․吠嚧遮那. 略稱盧舍那․盧遮那․遮那. 意譯遍一切處․遍照․光明遍照․大日遍照․淨滿․廣博嚴淨. 據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一載(大五四․四三四下):毘盧遮那, 案梵本毘字, (中略)此云種種也. 毘盧遮那, 云光明遍照也;言佛於身智, 以種種光明, 照衆生也. 或曰毘, 遍也;盧遮那, 光照也;謂佛以身智無礙光明, 遍照理事無礙法界也.原爲太陽之意, 象徵佛智之廣大無邊, 乃歷經無量劫海之修習功德而得到之正覺. 有關毘盧遮那佛, 諸經之記載與各宗之解釋各異. 舊譯華嚴經卷二盧舍那佛品謂, 毘盧遮那佛修習無量劫海之功德, 乃成正覺, 住蓮華藏世界(佛報身之淨土), 放大光明, 照遍十方, 毛孔現出化身之雲, 演出無邊之契經海. 梵網經卷上謂, 毘盧遮那佛於百阿僧祇劫修行心地法門, 成等正覺, 住蓮花臺藏世界海, 其臺周遍有千葉(卽千世界), 毘盧遮那佛化千身釋迦佛住千世界. 於每一葉世界復有百億之須彌山․百億之日月․百億之四天下, 及百億之菩薩釋迦坐百億之菩提樹下, 宣說菩薩之心地法門.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謂, 釋迦牟尼名毘盧遮那遍一切處, 成就常樂我淨之四波羅蜜, 住於常寂光土. 其中, 舊華嚴經卷二․梵網經卷上所說之毘盧遮那佛爲報身佛,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所說爲法身佛. 法相宗立毘盧舍那․盧舍那․釋迦等三尊, 稱毘盧舍那爲自性身, 盧舍那爲受用身, 釋迦爲變化身. 十佛名之中, 有淸淨法身毘盧遮那佛,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之稱. 天台宗亦立毘盧遮那․盧舍那․釋迦等三尊, 然以之次第配爲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 華嚴宗立十身具足融三世間之法界身雲, 而謂此三尊乃同一佛身. 在密敎, 毘盧遮那佛與大日如來同體, 或爲大日如來之別名, 乃理法身․智法身不二之體, 有除暗遍明之義. [舊華嚴經卷四如來名號品․華嚴經探玄記卷三․法華經文句卷九下․大日經疏卷一․卷十六․金剛頂經義訣卷上](參閱大日如來767). ②西藏早期譯經師. 意譯遍照護․大光明. 前藏尼木人. 係桑耶寺建成後, 贊普乞口栗雙提贊(742~797)首度命藏人出家的七僧人之一. 後被派往印度學密法, 迎請印度僧無垢友․法稱等至桑耶寺傳法與譯經. [王后遺敎]
【비류리왕毘琉璃王】
p3853-上→ 毘琉璃, 梵名 Virūḍaka. 又作毘流離王․毘盧釋迦王․瑠璃王․琉璃王. 或稱惡生王. 北本涅槃經卷十六稱爲琉璃太子. 爲憍薩羅國(梵 Kauśala)之王, 卽波斯匿王(梵 Prasenajit)之太子. 關於其名稱由來, 琉璃王經謂其誕生之時與琉璃寶俱, 因以爲號. 依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載, 波斯匿王受迦毘羅國釋種之欺騙, 迎娶摩訶男家中婢女所生之女爲第一夫人, 尋生一男兒, 王集諸相師欲爲太子立字, 時諸相師白王, 言求夫人時, 諸釋共諍, 或言當與, 或言不可與, 彼此流離, 今當立名爲毘流離. 又依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七所載, 勝光王(卽波斯匿王)迎立摩訶男之婢所生之女勝鬘爲夫人時, 王之母預言此女必將喪我憍薩羅. 後夫人生一男, 從母之預言而名惡生.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載, 流離太子年至八歲, 奉父命至迦毘羅城摩訶男之舍學射術, 爾時城中諸釋種新起一講堂, 欲請如來及比丘僧於中供養, 是時流離太子率五百童子至彼講堂, 昇於師子之座, 諸釋種見之, 怒斥爲婢子而逐出門外, 太子深恨之. 父王死後, 自卽王位, 進兵迦毘羅城, 鏖殺釋種九千九百九十萬人, 血流成河. 王又捕五百端正釋女而弄之, 彼女等峻拒之, 王瞋恚, 盡取其手足著深坑中. 尋還舍衛城, 殺祇陀太子. 時佛陀與諸比丘至迦毘羅城, 爲五百釋女說法, 皆令得法眼淨而生天上. 佛陀更往舍衛城, 預記王及其兵衆於七日後盡當消滅. 於第七日, 王率諸兵衆及諸婇女往阿脂羅河娛樂, 夜半起暴風疾雨, 悉爲水所漂沒. 王死, 入阿鼻地獄, 其宮殿亦爲天火所焚. [五分律卷二十一․四分律卷四十一]
【비마나차卑摩羅叉】
p3090-下→ 梵名 Vimalākṣa. 爲魏晉時來華之罽賓國沙門. 意譯作無垢眼. 師生性沈靜, 夙有大志, 出家修道, 不避艱辛. 至龜玆弘闡律藏, 四方學者競集其門下, 鳩摩羅什亦從之受律. 及至龜玆有亂, 遂避難於烏纏. 後聞羅什在長安弘法, 乃東行渡流沙, 於姚秦弘始八年(406)抵長安, 頗受羅什之禮遇. 羅什示寂後, 遷住壽春石澗寺, 宣講戒律, 竝重校羅什所譯之十誦律五十八卷, 開演爲六十一卷. 後赴江陵, 於辛寺結夏安居, 宣講十誦律, 同寺之慧猷就師受業, 師旣精通漢語, 學徒如林, 律藏乃大興. 又應慧觀之請, 闡說律要, 慧觀輯錄爲雜問律事二卷, 未久送至京師, 僧尼競相傳寫, 爲時人所推重. 其後歸返石澗寺. 東晉義熙九年(413)後示寂, 世壽七十七, 或謂生卒年不詳. 時人尊爲靑眼律師. [出三藏記集卷三․梁高僧傳卷二․卷十一․開元釋敎錄卷三]
【비마성媲摩城】
p5441-中→ 媲摩, 梵名 Bhīmā. 位於新疆和闐(Khotan)東方之城邑. 卽漢書所載之扞彌城. 相當於今日之克利雅市(Keriya). 據諸書載, 此地以有佛像之靈驗而著稱. 洛陽伽藍記卷五引宋雲之行記中, 謂此地名捍柚城, 城南有一大寺, 住三百餘僧. 有丈六金像自南方飛空來此地, 于闐國王禮拜之, 欲移之本國, 不果, 遂爲起塔, 封四百戶任灑掃. 人若有所患, 以金箔貼像, 其疾卽癒. 像邊有幡蓋數以萬計, 屬魏國者太半, 有太和十九年(495)․景明二年(501)․延昌二年(513)等年號, 其中一幡則爲姚興時代之物. 大唐西域記卷十二(大五一․九四五中) : 至媲摩城, 有彫檀立佛像, 高二丈餘, 甚多靈應, 時燭光明. 凡有疾病, 隨其痛處金薄帖像, 卽時痊復 ; 虛心請願, 多亦遂求. 聞之土俗曰 : 此像昔佛在世憍賞彌國鄔陀衍那王所作也. 佛去世後, 自彼凌空至此國北曷勞落迦城中. (中略)今曷勞落迦城爲大堆阜, 諸國君王異方豪右多欲發掘取其寶物, 適至其側, 猛風暴發, 煙雲四合, 道路迷失. 近時, 英國史坦因發掘此地, 於沙中見多處佛敎遺蹟. 元朝來中國的馬可波羅記行, 稱此地爲 Pein. 唐書地理志稱爲建德力城. [西域之佛敎․東西交涉史の硏究西域篇․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Ⅱ; A. Stein: Sand-buried Ruins of Khotan]
【비마숙경鞞摩肅經】
p6537-上→ 巴利名 Vekhaṇasa-sutta. 全一卷. 劉宋求那跋陀羅(394~468)譯.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與中阿含卷五十七鞞摩那修經爲同本異譯. 內容敘述一外道鞞摩肅(巴 Vekhaṇasa)因聽聞佛陀說法, 遂從佛陀出家學道, 乃至證得阿羅漢果. [歷代三寶紀卷十․開元釋敎錄卷五]
【비목지선毘目智仙】
p3849-中→ 梵名 Vimokṣaprañā-ṛṣi. 六世紀初頃, 北印度烏萇國人, 係釋迦族之後裔. 勤學三藏, 尤善論藏. 北魏時, 與瞿曇流支來華, 竝於鄴城金華寺共譯迴諍論․業成就論․轉法輪經論․寶髻菩薩四法經論․三具足經論等五部, 其他譯著亦多, 惜今已不傳. 復爲利益衆生而越沙險, 遊化諸方. 後不知所終. [開元釋敎錄卷六․大明三藏聖敎目錄]
【비무량심悲無量心】
p4954-下→ 梵語 karuṇā-apramāṇa-cittāni. 爲四無量心之一. 悲, 憫傷之意. 卽濟拔無量衆生苦之心. 指菩薩憫念一切衆生受種種苦, 常懷悲心, 拯救濟拔, 令其得脫, 故稱悲無量心. 據大智度論卷二十載, 緣無量之衆生, 思惟離苦, 而入於悲等至, 稱爲悲無量心. 又據俱舍論卷二十二載, 悲無量心能對治四障中之害障. 此外, 大悲定(梵 mahākaruṇā-samāpatti, 巴同)卽指佛之悲無量心定, 爲佛悲憫一切衆生, 遍滿大悲無量心而行之禪定. [解脫道論卷二](參閱四無量1777)
【비밀관정袐密灌頂】
p4267-中→ 其義有二 : (一)廣義言之, 爲密敎所行灌頂之總稱. 灌頂本爲印度國王卽位或立太子所行之儀式. 猶如大乘佛敎中, 菩薩進入最終行位, 諸佛以智水灌其頂, 證其承受法王之位. 後成爲密敎之重要作法, 以象徵如來五智之水, 灌於弟子頂上, 表示佛位之傳承. (二)狹義而言, 專稱五種三昧耶中之第五三昧耶, 是受傳法阿闍梨位後之祕密灌頂, 此灌頂爲見諦阿闍梨之灌頂, 爲灌頂中之最祕密者. [大日經卷一․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五十二](參閱灌頂6853)
【비밀도차제론袐密道次第論】
p4266-中→ 又稱勝者普遍大金剛持道次第․一切祕密精要開顯. 宗喀巴(藏 Tsoḥ-kha-pa, 1357~1419)著. 本書內容浩瀚, 其略本與入門書極多, 爲西藏․蒙古密敎之基本要典. 書中將大乘佛敎分爲波羅蜜多乘與密咒乘, 後者又分 : 作(梵 kriyā)․行(梵 caryā)․瑜伽(梵 yoga)․無上瑜伽(梵 anuttarayoga)等四部分, 而特別强調後二者之重要. 瑜伽卽是說明五種現證菩提與五相成身觀. 全書雖分別說明小乘․大乘․密敎等三流, 然特別偏重密敎.
【비밀만다라금강심전袐密曼荼金剛心殿】
p4265-上→ 乃密敎之敎主大日如來之住處. 大日經開題(大五八․三上) : 至如祕密曼荼金剛心殿, 是則最極究竟心王如來大毘盧遮那自性法身住處.
【비밀만다라袐密曼荼羅】
p4265-中→ ①又作祕密壇. 總稱一切密敎之曼荼羅 ; 此係以曼荼羅來總顯一切密敎祕法之故. 準此, 密敎修法中, 依各種需要, 建立壇場而修諸尊之三昧耶形, 其所立之壇皆可稱祕密曼荼羅. 又各種祕密壇中, 修護摩法者稱爲護摩壇, 供作灌頂者稱爲灌頂壇, 作布置曼荼羅者則稱爲曼荼羅壇. ②指已得瑜伽悉地之深行阿闍梨於定中所現之曼荼羅, 卽五種三昧耶中之第五. 密敎爲根機特優之人授與祕密壇灌頂時無需擇地造壇等之具體行業, 而係由瑜伽阿闍梨於定中現出秘密壇, 例如以心灌頂․祕密灌頂之壇, 又如大日經所說之支分生曼荼羅及祕密漫陀羅品所說之胎藏都會與別壇之曼荼羅等均屬之. [大日經疏卷十四․胎藏界曼荼羅鈔卷上]
【비밀법계심전袐密法界心殿】
p4264-下→ 爲金剛法界宮與光明心殿之合稱. 前者爲宣說大日經之會座, 後者爲宣說金剛頂經之會場. 兩者合之, 卽指法界宮中之光明心殿 ; 此會場實非凡夫二乘或顯敎之等覺十地所能見聞覺知者, 故稱祕密法界心殿.
【비밀부번袐密不翻】
p4264-上→ 爲譯經時的五種不翻之一. 此係玄奘所立, 將梵經漢譯時, 有五種僅寫其音而不翻其義之類例, 其一卽爲祕密不翻, 如陀羅尼之類. 經中之陀羅尼乃佛之祕密語, 微妙深隱, 不可思議, 故不翻. (參閱五種不翻1177)
【비밀불승십주심袐密佛乘十住心】
p4264-下→ 於眞言宗所說十住心中, 不立優劣深淺, 由眞言實義, 故人․天․鬼․畜等悉爲平等之法身. 此有二義 : (一)曼荼羅種性之十住心, 表衆生本具之心平等而悉爲法身. (二)普門萬德之十住心, 爲顯大日如來所證之普門萬德.
【비밀삼매경袐密三昧經】
p4263-上→ 凡四卷. 全稱祕密三昧大敎王經. 宋代施護譯. 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冊. 內載金剛手菩薩․金剛界大曼拏羅․金剛降三世曼拏羅, 乃至三十三天現集會大曼擎羅等種種祕密法.
【비밀상경袐密相經】
p4265-上→ 凡三卷. 宋朝施護譯. 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冊. 內說毘盧遮那佛住於一切如來三昧界中時, 金剛手菩薩請問祕密法儀之要略, 佛乃爲說普盡三摩地眞實出生諸三摩地根本法門․菩提心月曼拏羅相․觀影像相․金剛杵蓮華․本尊等法․勝三摩地․四種祕密行相等祕要.
【비밀상袐密箱】
p4266-下→ 祕密道具箱之略稱. 密敎灌頂時容納大阿闍梨所用之金剛杵․散杖․寶冠․臂釧․金篦․白拂․扇․塗香器等祕密道具之箱. [密敎法具便覽]
【비밀승袐密乘】
p4265-上→ 卽指眞言密敎. 略稱密乘. 眞言之敎說, 三密之法門, 爲甚深祕奧之乘敎, 故稱祕密乘. 大日經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一中) : 略說法有四種, 謂三乘及祕密乘.(參閱密宗4477)
【비밀왕삼매袐密王三昧】
p4264-中→ 圓覺經五名之一. 圓覺經所說之行法, 甚深祕奧, 統攝萬行, 爲祕中之最祕, 故稱祕密王. 三昧乃就所修之行法而稱之.
【비밀유가단袐密瑜伽壇】
p4266-中→ 密敎行者修祕密瑜伽法之壇場, 卽指金剛․胎藏兩部曼荼羅而言. (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胎藏界曼荼羅3935)
【비밀유가袐密瑜伽】
p4266-中→ 瑜伽, 乃相應之意. 眞言之法以三密相應爲旨, 三密相應則可至所期之悉地, 故眞言之法總稱瑜伽. 然瑜伽之名, 爲涉於顯密之通稱, 故特稱密敎之瑜伽爲祕密瑜伽.
【비밀은현구성문袐密隱顯俱成門】
p4266-下→ 華嚴宗十玄門之一, 此門乃就緣而說. 一切現象皆具有表裏之關係, 隱面爲裏, 顯面爲表, 表裏乃一體同具, 故隱不離顯, 顯不離隱, 隱顯同時, 如秋空片月, 晦明相竝. 片月卽一半明, 一半暗. 半明喩顯 ; 半暗喩隱 ; 秋空喩性海 ; 兩分之月晦明相竝, 喩諸緣起. 性海緣起, 能令法法皆融, 故得隱顯俱時成就而無障礙. 又此隱顯無礙, 祕藏祕收, 深奧玄妙. 能祕者爲顯, 所祕者爲隱, 隱顯互爲祕密, 無前無後, 故稱祕密隱顯俱成門. 以金獅子爲例, 看獅子只是獅子無金, 則金隱獅子顯 ; 看金唯金無獅子, 則金顯獅子隱 ; 若兩處看, 俱隱俱顯. 又如以人爲喩, 對父母說爲子, 對弟說爲兄, 對妻說爲夫, 故對父母言子顯, 夫․兄之名隱 ; 對妻言夫顯, 子․兄之名隱. 同時可爲子․兄․夫之名於一人身上, 卽隱顯同時俱成之義, 此乃以破衆生執佛一音說法何得益各異之疑. [八十華嚴經夜摩品․入法界品․賢首品․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五敎章卷中․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參閱十玄門416)
【비밀일승袐密一乘】
p4262-下→ 指密敎. 天台․華嚴等宗稱顯敎一乘 ; 與之相對者, 密敎乃有祕密一乘之稱.
【비밀장엄심袐密莊嚴心】
p4265-下→ 眞言宗之行者修三密五相之妙觀, 以莊嚴自身祕密之法界體, 開顯眞實智之最終住心 ; 爲十住心之第十住心, 卽眞言一乘之住心 ; 此係眞言行者住於菩薩的初地時之住心. 日僧空海以十住心中, 前九種之住心皆爲顯敎, 唯第十住心爲祕密 ; 九種之住心皆爲因, 獨第十住心爲至極深妙之果. 又此住心超越三劫中極細妄執, 斷無明之惑, 得六無畏中之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 遠離一切厄縛, 由此開發虛空無垢之淨菩提心, 進轉初地之位. (參閱十住心431)
【비밀장袐密藏】
p4267-上→ 祕密之法藏, 甚深祕奧, 唯佛與佛乃能知之, 非一般所可了知之法門 ; 復以如來善護念深法, 苟非其器, 則祕而不說, 故稱祕密. 故祕密藏乃諸經爲顯其甚深祕義之通名. 於顯敎中, 南本與北本涅槃經卷二以法身․般若․解脫三德之不一不異爲祕密藏. 然依密敎之意, 則總以釋迦化身所說之敎法爲顯敎, 獨以大日法身之所說爲祕密藏, 亦卽眞言一乘之總名. 不惟其法門深奧, 且以之爲如來內證極祕之法, 故於未灌頂之人決不宣示 ; 猶如聲聞乘於未授戒之人不說戒經, 故稱戒經爲祕密藏. [大日經疏卷三]
【비밀종袐密宗】
p4264-下→ 密敎之異名. 或指密敎之宗旨. [大日經疏卷二](參閱密宗4477)
【비밀주삼매袐密主三昧】
p4264-下→ 指密敎金剛部之三昧. 大日經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五中) : 於金剛慧印一心不亂, 是祕密主三昧.
【비밀주袐密主】
p4264-中→ 全稱金剛手祕密主. 卽金剛薩埵. 於諸經中, 金剛手與祕密主之名互出. 金剛薩埵名祕密主, 有深淺二義, 若依淺略釋, 則祕密主爲夜叉王之異名, 夜叉之身口意速疾隱祕, 難以了知 ; 金剛薩埵現此夜叉王之身, 手執金剛杵, 常爲諸佛侍衛, 故稱金剛手祕密主. 若依深祕解之, 夜叉者卽如來身語意密, 唯佛與佛乃能了知, 而金剛薩埵執持諸佛之祕密, 故稱祕密主. [大日經疏卷一]
【비밀주袐密咒】
p4264-下→ 卽眞言陀羅尼之總稱 ; 陀羅尼乃祕密之咒文, 故又稱祕密咒. (參閱眞言4201)
【비밀집회袐密集會】
p4265-下→ 梵名 Guhyasamāja-tantra 或 Tathāgataguhyaka. 又稱祕密集會軌․如來祕密. 前編 pūrvārdha 十八章, 後編 parārdha 約三十五章, 原型約成立於三世紀, 至於整部經典之完成, 則約在三世紀以後. 此書內容, 初敘經之說主大毘盧遮那如來住於淸淨境界, 當同住一處之阿閦如來加持大三昧耶時, 從大毘盧遮那如來次第出現諸佛之曼荼羅. 次論述諸佛菩提心之意義, 蓋自實踐上而言, 大毘盧遮那如來乃表現一切如來身․語․意之主, 而諸佛之菩提心亦須具有菩薩實踐原理之內在性質, 故謂菩提心乃透過身․語而可具現者 ; 凡此皆由大毘盧遮那如來統攝之. 復闡論欲達此境, 須藉種種之瑜伽行, 包括須具備特殊技藝之哈達瑜伽, 而以大三昧耶曼荼羅之大毘盧遮那爲觀想對象, 以達最上階段之微細瑜伽或最上觀想. 木書現存梵文原本․藏譯本․漢譯本(施護譯, 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敎王經, 七卷, 收在大正藏第十八冊), 其梵․藏註書甚多, 爲歷來各國佛敎所盛傳之密敎典籍.
【비밀팔인袐密八印】
p4262-下→ 乃大日經祕密八印品所說之八種印言, 此八印爲八葉院八尊之印明, 表大日如來四智四行之德, 係大日如來灌頂之祕印, 故諸經軌中皆嚴禁授此祕密八印豫初發心之行者. (一)世尊大威德生印, 此印由大日如來之大威德所生(淨菩提心之勢力), 故稱大威德生. 此印亦爲東方寶幢如來之印 ; 東方司淨菩提心之德, 故稱大威德生. 其印相以二手虛心合掌, 二小指二食指開立. 印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namaḥ samanta buddhānām, 歸命普遍諸佛)口藍口落(raṁ raḥ, 由淨菩提心生出萬德之義)莎訶(svāhā, 成就). (二)世尊金剛不壞印, 大日如來之智堅固不壞, 猶如金剛, 故稱金剛不壞. 此印亦爲南方寶生如來之印 ; 南方是到金剛實際之位, 故稱金剛不壞. 其印相屈二食指, 二拇指相捻. 印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 鍐口縛(vaṃ vaḥ, 灌頂之義)莎訶. (三)蓮華藏印, 又作如來藏印, 爲西方阿彌陀如來之印 ; 彌陀爲蓮華部之主, 故稱蓮華藏. 藏, 含藏大悲曼荼羅之義. 其印相卽八葉蓮華印. 印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 糝索(saṃ saḥ, 諦之義)莎訶. (四)如來萬德莊嚴印, 又作內外莊嚴印. 如來之內外衆德悉皆具足, 故稱萬德莊嚴. 此印亦爲北方天鼓(鼓)雷音如來之印 ; 此如來司自利利他事業成滿之德, 故又稱內外莊嚴. 其印相二手或呈蓮華合掌, 或爲虛心合掌, 以二小指納入掌內. 印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 含鶴(haṃ haḥ, 因緣生之義)莎訶. (五)如來一切支分生印, 又作從佛支分生印. 亦卽東南方普賢菩薩之印. 支分生, 意謂從佛之支分所生, 卽指普賢菩薩. 普賢司菩提心之德, 爲一切如來之長子, 故稱支分生. 其印相二手成蓮華狀合掌, 竝二拇指舒張而立, 指端略屈, 一如入佛三昧耶印. 印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 暗惡噁(aṃ aḥ)莎訶. (六)世尊陀羅尼印, 亦爲東北方觀自在菩薩之印 ; 此尊爲法部之主, 故稱陀羅尼. 陀羅尼, 總持之義, 是爲法門之體性. 其印相乃以前印(支分生印)屈二中指, 或納入掌內, 鉤屈相背, 或僅呈鉤狀相背. 印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 勃馱陀羅尼(buddhā dhāraṇi, 佛總持)娑沒口栗底沫羅馱那羯口履(smṛti vala dhanakari, 念力作益)馱囉也薩鍐(dharaya satvaṃ, 持有情)薄伽口縛低阿迦囉口縛底(bhagavati akāravati, 世尊具形相者)三麽曳(samaye, 本誓)莎訶. (七)如來法住印, 亦爲西南方文殊師利菩薩之印 ; 文殊乃智慧門之主, 具有久住一切法門之德, 故稱法住. 其印相據大日經疏載, 二手虛心合掌, 二小指․二拇指相捻置於掌內, 二中指開立, 無名指․食指則指頭相合. 餘經軌另有異說. 印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 阿(ā)吠娜尾泥(veda vide, 意卽已具一切智, 竝以之惠益他人)莎訶. (八)世尊迅疾持印, 亦爲西北方彌勒菩薩之印. 迅疾持, 表如來祕密神通之力加持迅疾之義. 其印相以二手合掌, 先以右掌置上, 轉而向左, 其時左掌覆於右掌上, 復以之轉而向右, 其時則右掌又覆於左掌上. 其印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 摩訶瑜伽瑜擬寧(mahā yoga yogini, 大瑜伽瑜伽)瑜詣詵口縛口履(yoge śvari, 瑜伽自在)欠若口利計(khaṃ jari ke, 空生作)莎訶. [大日經卷五․大日經疏卷十七․胎藏次第要集記․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五十五]
【비밀袐密】
p4262-中→ 梵語 guhya, 巴利語 guyha. 深奧隱密, 不易爲人知. 如如來所具之神通力, 或如來所未曾宣說之密意. 攝大乘論本卷中載, 如來之意含有四種祕密(又作四祕密․四種合義․四節․四依) : (一)令入祕密, 爲導衆生入眞實智, 先隨世俗之想法而說. (二)相祕密, 爲示一切法無自性, 無生無滅, 說如遍計所執性等三性. (三)對治祕密, 爲對治種種過失, 說種種法. (四)轉變祕密, 其意義與表面上之言語․文字之敘述全別 ; 眞義隱含其中, 非如明言所示. 此外, 一般又將佛敎分爲顯露之敎(顯敎)與祕密之敎(密敎)兩種. 另據隋代智顗之說, 在佛的說法中, 雖係同聞佛之敎法, 但彼此之理解不同, 互不相知, 故稱爲祕密(化儀四敎中之祕密敎).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大智度論卷四․卷六十五․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五․華嚴金師子章․法華玄義釋籤卷二]
【비밀호袐密號】
p4266-中→ 陀羅尼之異名. 陀羅尼爲祕密之眞言, 故稱爲祕密號. [大日經疏卷一](參閱眞言4201)
【비바라산毘婆羅山】
p3856-上→ 毘婆羅, 梵名 Vaibhāra , 巴利名 Vebhāra . 又作毘訶羅山․毘婆波世山․倍呵羅山․毘呵勒山․鞞陀隸山․髀口多邏山․鞞婆羅跋恕山. 意譯爲廣普山. 係王舍城周圍五山之一, 位於王舍城東部, 此山卽爲七葉窟(巴 Sattapaṇṇi-guhā)之所在. 據雜阿含經卷三十九載, 佛弟子瞿低迦(梵 Godhika, 巴同)在王舍城仙人山側之黑石室中自殺時, 佛陀在王舍城毘婆羅山七葉樹林石室中.
【비바려능기촌鞞婆麗陵耆村】
p6536-下→ 鞞婆麗陵耆, 巴利名 Vebhaḷinga. 往昔迦葉佛時, 印度之村邑名. 昔時佛陀與大比丘衆共行道, 至此處而微笑, 阿難見之問其故, 佛因說昔迦葉佛時, 此村邑有長者名無恚, 其子優多羅摩納與難提婆羅陶師爲友, 難提婆羅勸優多羅見佛而出家之事. [中阿含卷十二鞞婆陵耆經]
【비바사나삼항毘婆舍那三行】
p3856-上→ 毘婆舍那, 梵語 vipaśyanā, 觀之義;卽以寂靜之慧, 觀察六根․六塵內外諸法, 使三昧成就而進趣菩提之修法. 據深密解脫經卷三載, 修毘婆舍那之法, 有下列三種, 卽:(一)相, 卽觀境. 謂修觀時於此心觀之中, 分別了知三昧境界之相;猶如明鏡照徹一切, 而影像了了分明. (二)修行, 謂旣了知觀法之相, 則善能修習一切妙行, 而無有過失. (三)觀, 卽觀察. 謂修觀之時, 於一一觀法中善能觀察一一法相, 不證小乘寂滅解脫, 而直趣無上菩提.
【비바사론鞞婆沙論】
p6536-下→ 凡十四卷. 尸陀槃尼撰. 苻秦僧伽跋澄譯. 又稱阿毘曇毘婆沙․鞞婆沙阿毘曇論.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八冊. 鞞婆沙, 梵語 vibhāṣā(毘婆沙), 意爲廣說․廣釋. 本書內容係廣釋說一切有部之法相. [譯經圖紀卷二]
【비바사毘婆沙】
p3855-下→ 梵語 vibhāṣa. 註解書之名. 又作毘婆娑․鞞婆沙․鞞頗沙․鼻婆沙. 略作婆沙. 意譯廣解․廣說․勝說․種種說. 註釋經書者, 稱爲優婆提舍;而以律․論之註釋爲主者, 稱爲毘婆沙. 現存漢譯藏經有關律之註釋, 有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善見律毘婆沙;有關論之註釋, 有大毘婆沙論․五事毘婆沙論等. 又廣解廣說之經論, 統稱爲毘婆沙論(梵 Vibhāṣā-śāstra). 於大藏經中, 題爲毘婆沙論者凡四部:(一)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唐玄奘譯, 凡二百卷, 世稱新婆沙. 略作婆沙論. 其異譯本爲北涼浮陀跋摩․道泰合譯者, 凡百卷, 今僅存六十卷, 世稱舊婆沙. (二)鞞婆沙論. (三)五事毘婆沙論. (四)十住毘婆沙論. [大智度論卷二․大唐西域記卷三․玄應音義卷二十․大唐內典錄卷五]
【비바시불毘婆尸佛】
p3855-中→ 毘婆尸, 梵名 Vipaśyin, 巴利名 Vipassin. 爲過去七佛之第一佛. 又作毘鉢尸佛․鞞婆尸佛․維衛佛. 意譯爲勝觀佛․淨觀佛․勝見佛․種種見佛. 卽過去莊嚴劫中出現之佛. 釋尊於因位修百劫相好業時, 偶逢此佛坐於寶龕中, 威光赫奕, 遂七日七夜翹足讚歎之. 巴利文大史謂此佛乃以燃燈佛爲首的二十四佛中之第十九佛. 另根據長阿含卷一大本經所載, 此佛出世於過去九十一劫前, 其時人壽八萬歲, 其父名槃頭, 刹帝利種, 姓拘利若, 母槃頭婆提, 子名方膺. 其時之王名槃頭, 王城名槃頭婆提. 此佛於波波羅樹下成道, 初會說法度衆十六萬八千人, 次會說法度衆十萬人, 三會說法度衆八萬人, 其中有騫陀․提舍二高足, 執事弟子名無憂. 然巴利文長部經․七佛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等所載之度衆人數有異. [大智度論卷九․慧琳音義卷十八]
【비발치鞞跋致】
p6537-上→ 梵語 vivartya. 意譯爲退. 謂初發菩提心之菩薩, 退失其所修之行. 反之, 阿鞞跋致(梵 avinivartanīya)卽不退轉之意. 大智度論卷四(大二五․八六中):菩提薩埵有兩種, 有鞞跋致, 有阿鞞跋致.
【비방정법誹謗正法】
p6166-中→ 梵語 saddharma-pratikṣeka. 略稱謗法․破法․斷法. 謂破壞佛說之正法, 主要係指誹謗大乘經典非爲佛所說. 謂不信般若․法華․無量壽等大乘經典, 且加以毁呰誹謗者, 斷盡一切善根, 墮入大地獄. 據無量壽經卷上載, 阿彌陀佛發願救度念佛衆生, 唯除犯五逆罪與誹謗正法者. 又菩薩善戒經以誹謗正法爲菩薩八波羅夷(八重戒)之一;梵網經卷下以誹謗三寶爲菩薩十波羅夷之一. 蓋誹謗正法, 汎論之有兩種:(一)不信大․小二乘之法, 遂疑惑誹謗. (二)不信大乘經典爲佛所說而誹謗之;或見人讀誦․書寫․受持大乘經典而懷輕賤․憎嫉之心. 據智顗之菩薩戒經義疏卷下載, 誹謗三寶係由四種邪見所致, 卽:(一)上邪見, 對於一切均撥無因果. (二)中邪見, 不說一切無因果, 僅說三寶不及外道. (三)下邪見, 不說三寶不及外道, 僅心中計執二乘之法殊勝, 卽捨棄大乘而取小乘. (四)雜邪見, 於諸種邪見中, 有偏執․雜信․暫念小乘․思義僻謬等四種. 據法藏之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載, 謗三寶戒之制意, 略有十義, 卽:(一)業道尤重, 無過此故. (二)燒滅善根, 悉無餘故. (三)背恩德, 惡中極故. (四)破壞信心, 滅法眼故. (五)於善行中, 若小若大悉不成故. (六)入於外道邪見網故. (七)爲大邪見, 斷善根故. (八)作諸衆生惡知識故. (九)斷三寶種, 由此見故. (十)令自他成阿鼻業故. 然誹謗正法之說於阿含等經中極爲罕見, 惟多散見於大乘經典中, 主要係因敎誡小乘聲聞之徒誹謗大乘之故. [法華經卷二譬喩品․道行般若經卷三泥梨品․卷六阿惟越致品․大品般若經卷十一信毁品․卷十六不退品․般舟三昧經譬喩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七․卷十六․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祕密陀羅尼經卷中․菩薩地持經卷五․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瑜伽師地論卷四十․釋淨土群疑論卷六․法苑珠林卷五十八]
【비범행非梵行】
p3712-上→ 梵語 a-brahma-carya, 巴利語 a-brahma-cariya. 又作不淨行. 意指行淫事. 比丘․比丘尼犯此, 將遭僧團擯逐, 屬於四波羅夷罪之一. 在家之淫戒, 稱爲邪淫戒;對此, 非梵行戒乃出家之淫戒. [禪戒篇](參閱四波羅夷1720)
【비법袐法】
p4262-上→ 密敎中, 所擧行之護摩, 與唱誦本尊之眞言等, 以不顯示於人, 故稱祕法. 與修法․意法同. 狹義而言, 謂師者之祕義非可輕易傳授, 一般修法可分大法․祕法․普通法三種, 此卽其中之第二法. 於日本, 此類祕密修法亦每因流派之異而有所不同, 有傳授蘇悉地法․五祕密法等法者, 亦有受灌頂之後始傳授祕法者. (參閱修法4044)
【비보袐寶】
p4268-上→ 密敎之行者內心具足祕藏佛德曼荼羅之功德, 猶如府庫中之祕密寶藏, 故稱祕寶.
【비불략毘佛略】
p3849-中→ 梵語 vaipulya. 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毘富羅. 意爲方廣․廣大․廣博․廣破․廣解․廣普․無比等. 又稱大方廣․大方等. 爲九分敎之一, 十二分敎(十二部經)之一. 指佛之言敎中, 語正而言多者, 或理正而義備者;卽廣說諸法之義. 後將大乘方廣經․方等經稱毘佛略. 南本涅槃經卷十四(大一二․六九四上):何等名爲毘佛略經?所謂大乘方等經典. 其義廣大, 猶如虛空, 是名毘佛略.[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順正理論卷四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參閱方等1441)
【비불袐佛】
p4261-下→ 平常不公開之佛像. 一般多安置於佛龕或密室中, 係受密敎影響而供奉者, 日本佛敎尤重視之. 例如日本夢殿之本尊等, 直至明治止, 皆以嚴密多重之布帛包裹, 其當時製作之色彩, 至今猶存. 此外, 在一般密敎寺院中祕佛頗多.
【비悲】
p4953-下→ 梵語 karuṇā, 巴利語同. 音譯作迦樓那․加盧那. 卽惻愴他人之苦而欲救濟之心. 爲四無量心之一.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謂, 欲與衆生無量之利樂, 稱爲大悲. 大智度論卷二十則謂, 憫念衆生於五道中所受之身苦․心苦, 稱爲悲. 又大乘義章卷十一謂, 慈能與樂, 悲能拔苦. [俱舍論卷二十七](參閱四無量1777․慈悲5805)
【비비리야臂卑履也】
p6502-中→ 梵語 pipīlikā. 又作比臂里迦. 意譯爲蟻子. 翻譯名義集卷二(大五四․一○九一中);臂卑履也, 此云蟻子. [大威德經卷六]
【비빙식批憑式】
p2948-下→ 批, 卽批鑿․判斷是非之意 ; 憑, 卽公家之證明. 僧侶欲離寺往他處巡禮時, 應取得公家憑證, 其上明定離寺之年․月․日與期限, 然若由於氣候․疾病等因素, 無法如期前往, 而恐違反公家憑證所記期限, 則必須製作一文書, 以申請延長離寺之期, 竝乞求公家之決裁, 此一文書卽稱爲批憑式. [禪苑淸規卷一掛搭]
【비사거毘舍佉】
p3851-上→ 梵名 Viśākhā 或 Vaiśākha, 巴利名 Visākhā 或 Vesākha. 音譯作鼻奢佉․吠舍佉․薛舍佉․蘇舍佉․毘釋珂. ①意譯作別枝․長養. 乃星宿之名, 指저氐宿. [翻譯名義集卷二]. ②意譯善格․季春. 卽印度曆之二月, 屬漸熱時․春時․熱時. [大唐西域記卷八](參閱曆6227)
【비사량非思量】
p3709-下→ 指不涉善惡是非等思慮分別, 乃超越情識思量之境地. 禪宗主張思量不思量底, 其方法卽稱非思量. 此係坐禪之極致.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藥山惟儼章(大五一․三一一下):僧問:『兀兀地思量什麽?』師曰:『思量箇不思量底.” 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師曰:『非思量.” [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卷上․信心銘]
【비사문천鞞沙門天】
p6536-中→ 鞞沙門, 梵名 Vaiśravaṇa, 巴利名 Vessavana. 又作毘舍羅婆拏天․毘舍羅門天․毘沙門天․不室羅懣囊天․吠室囉末拏天. 意譯爲多聞天․遍聞天․普聞天․種種聞天. 又稱俱吠囉天(梵 Kubera,Kuvera). 四天王之一, 十二天之一. 住於須彌山之北面, 守護閻浮提之北方. 主司財寶富貴, 又爲護持佛法之善神. (參閱多聞天2331)
【비사부불毘舍浮佛】
p3851-上→ 毘舍浮, 梵名 Viśvabhū 或 Viśvabhuk. 爲過去七佛之第三佛. 又作毘濕婆部佛․鞞恕婆附佛․毘舍婆佛․隨葉佛. 卽一切勝․一切自在․廣生之義. 亦卽過去莊嚴劫千佛中最後出現之佛. 巴利文大史(巴 Mahāvaṃsa )謂此佛乃以燃燈佛爲首的二十四佛中之第二十一佛. 另據長阿含卷一大本經所載, 此佛出世於過去三十一劫中, 其時人壽六萬歲, 其父名善燈, 爲刹利種, 姓拘利若, 母名稱戒. 其時之王城名無喩. 此佛於娑羅樹下成道, 初會說法度衆七萬, 次會說法度衆六萬, 其中有扶遊․鬱多摩二上足, 執事弟子名寂滅. 然巴利文長部經․七佛經․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等所載之度衆人數有出入. [華嚴疏鈔卷十六․玄應音義卷二十一․梵網經述記卷上]
【비사毘舍】
p3851-上→ 梵名 Vaiśya 之音譯. 又作吠奢․吠舍․毘奢․鞞舍. 意譯作居士․田家․商賈. 印度四姓之第三階級, 指從事農業․畜牧․工業․商業等生産事業之一般平民階級. [瑜伽師地論記卷一․慧琳音義卷三](參閱四姓1705)
【비사자귀臂奢柘鬼】
p6503-中→ 臂奢柘, 梵名 Piśāca. 爲噉食人之精氣․血肉之鬼. 又作畢舍遮鬼․毘舍闍鬼․臂舍柘鬼. 意譯作食血肉鬼․噉人精氣鬼․癲狂鬼. 翻譯名義集卷二(大五四․一○八六上):臂舍柘, 此云啖精氣, 噉人及五穀之精氣. 梁言顚鬼. 又據慧苑音義卷下載, 臂奢柘鬼爲東方持國天之眷屬. 於密敎, 現圖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南方太山府君之西方, 安有六尊臂奢柘鬼. 其三昧耶形爲劫波羅(梵 kapāl. , 卽皿). 形像皆呈餓鬼形, 手持人之手足或劫波羅. 眞言爲南麽三曼多勃馱喃比旨比旨[大日經卷三普通眞言藏品․佛母孔雀明王經卷一․灌頂經卷八․大智度論卷五十四․玄應音義卷二十一]
【비사차귀毘舍遮鬼】
p3851-中→ 毘舍遮, 梵名 Piśāca. 又作畢舍遮鬼․臂奢柘鬼. 意譯食血肉鬼․噉人精氣鬼․癲狂鬼․吸血鬼. 原爲印度古代神話中之魔鬼, 其腹如滄海, 咽喉如針, 常與阿修羅․羅刹竝提, 佛敎中之餓鬼卽源於此. 此鬼噉食人之精氣․血肉, 乃餓鬼中之勝者. 又慧苑音義卷下, 以毘舍遮爲東方提頭賴咤(梵 Dhṛta-rāṣṭra, , 卽持國天)之眷屬. [大日經卷三普通眞言藏品․玄應音義卷二十一․慧琳音義卷十八]
【비사袐事】
p4262-上→ 師徒祕密口傳相承之事. 又作祕傳․祕說. 此語主要用於密敎之事相. 詣尊法之全部設有祕事 ; 詣尊法之部分如種子․三形․尊形․印相․眞言․觀行等, 亦設有祕事.
【비살사鞞殺社】
p6536-下→ 梵語 bhaiṣajya 之音譯. 意譯作藥.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大五四․二二五上):梵云晡提木底鞞殺社, 晡提是陳, 木底是棄, 鞞殺社譯之爲藥(卽是陳棄藥也).
【비삼비일非三非一】
p3706-上→ 依圓敎所談, 法身․般若․解脫等三德與空․假․中等三諦之義理․德用雖各相異, 然圓融相卽, 不離一味. 一卽三, 故爲三而非三;三卽一, 故爲一而非一. 此卽非三非一, 乃圓敎至極之深義.
【비상비비상처천非想非非想處天】
p3712-中→ 非想非非想處, 梵名 Nāi va-saṃjñānāsaṃjñāyatana, 巴利名 Nevasaññānāsaññāyatana. 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禪定而稱之. 此天之定心, 至極靜妙, 已無粗想, 故稱非想;尙有細想, 故稱非非想. 又作非非想天․無思想亦無無想天․有想無想智天․非想非非想天․非有想非無想處天. 乃無色界之第四天. 此天位於三界九地之頂上, 故又稱有頂天. 此天之名有三種解說:(一)非如色界四禪及前三無色之明了之想相, 故稱非想;非如無想及滅定, 故稱非非想. 因此地癡闇不明了․不決定, 故稱非想非非想. (二)如無色界之第二天, 不緣識處, 故稱非想;如第三天, 不緣無所有, 故稱非非想. (三)於無色界第三之無所有處, 除識處之想, 今又除無想, 共捨除想․無想, 故稱非想非非想. 由上之三說可略見此天之相狀. 首楞嚴經卷九(大一九․一四六下):識性不動, 以滅窮硏, 於無盡中, 發宣盡性. 如存不存, 若盡非盡, 如是一類, 名爲非想非非想處.又此天之壽量, 長阿含經卷二十載爲八萬四千劫, 立世阿毘曇論卷七則分爲三品, 此天之下品爲七萬大劫, 中品爲七萬五千大劫, 上品爲八萬大劫;大毘婆沙論卷八十四則稱八萬劫. [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經․立世阿毘曇論卷六․俱舍論卷二十八․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五](參閱無色界5083)
【비색臂索】
p6502-下→ 指密敎行者修法時懸於右臂之珠索. 又稱眞言索. 據蘇悉地羯囉經卷上載, 行者作諸事時, 右手臂常繫眞言索帶, 右手持珠索, 竝以香塗之, 持誦眞言一百遍, 或一千遍;又帶持珠索者, 毘那夜迦不能加以障害, 身得淸淨, 速得成就, 滿諸所求. 其眞言爲唵句蘭達哩滿馱滿馱合牛泮咤.
【비색非色】
p3708-上→ 地․水․火․風等四大所成及所生之法, 稱爲色;反之, 非四大所造成之法, 稱爲非色. 於五蘊中, 色蘊之外, 受․想․行․識等四蘊, 稱爲非色之四蘊.
【비색비심非色非心】
p3708-上→ 小乘阿毘達磨將一切有爲法分爲三聚, 卽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 其中, 旣非四大所造成(非色), 亦非與心相應(非心)之法, 稱爲非色非心法. 於俱舍宗所立七十五法中, 不相應行之十四法卽爲非色非心法. 又成實論以無作色(俱舍宗稱爲無表色)爲非色非心. (參閱無表色5097)
【비생비멸非生非滅】
p3706-中→ 卽非生現生, 非滅現滅. 謂釋迦如來之出世滅度, 竝非實在之生滅, 其本身之壽量無數, 爲化益衆生之故, 非生現生, 非滅現滅. 法華玄義釋籤卷二(大三三․八二八下):非生現生, 非滅現滅, 各有形聲․權實二益. 生滅, 迹也;非生非滅, 本也. [法華經壽量品․法律文句卷九]
【비석飛錫】
p3997-中→ ①謂僧侶行脚遊歷各處. 錫, 卽錫杖, 比丘十八物之一, 爲僧侶外出時攜行之物. 飛錫之外, 其同類用語尙有巡錫․駐錫等. ②唐代僧. 籍貫․生卒年皆不詳. 神氣高邈, 識量絶群, 通曉儒墨, 善於文筆. 嘗究律儀, 後修密敎, 多所親證. 代宗永泰元年(765), 奉詔與良賁等十六人參與北天竺大譯經家不空之譯場. 於大明宮內譯有仁王護國般若經二卷․密嚴經三卷等, 頗受重視. 又曾著念佛三昧寶王論三卷, 宣揚淨土. 另著有無上深妙禪門傳集法寶․誓往生淨土文各一卷. [貞元續開元釋敎錄卷中․宋高僧傳卷三․卷八慧忠傳․卷二十四楚金傳]
【비선윤보살悲旋潤菩薩】
p4954-上→ 悲旋潤, 梵名 Karuṇāmreḍitaḥ. 又作悲愍菩薩․大悲纏菩薩. 爲密敎胎藏界現圖曼荼羅除蓋障院東方第七尊之菩薩. 密號悲念金剛. 此菩薩以旋大悲之智水而潤澤衆生之旱田爲三昧, 因以大悲纏其心, 故稱大悲纏. 現圖曼荼羅中, 此菩薩身呈白黃色, 左手持未開敷蓮花, 右手仰掌, 置於胸前, 拇指與中指相捻, 屈小指․無名指, 坐於赤蓮花上. 其左手所持之未開蓮花, 表示佛性之心蓮 ; 右手中指(火)․拇指(空)相捻, 而屈無名指(水)․小指(地), 則表示濺灑慈悲淸淨之水, 以開發衆生之心蓮. [大日經疏卷十三]
【비설파飛說破】
p3997-中→ 禪林用語. 禪林中, 首座與大衆來往交鋒酬答之際, 突然呈出機要法句以挑戰之, 稱作飛說破.
【비소단非所斷】
p3709-上→ 梵語 a-heya. 指有爲․無爲之無漏法, 其體無漏而無可斷. 三斷之一. 又作非斷․不斷․無斷. 出世無漏之有爲․無爲之諸法其性淸淨, 非屬繫縛, 故稱非所斷. 於俱舍宗中, 如十八界中之後三界․大地法中之尋伺․大善地法之勤․不相應行法中之得及四相․二十二根中之信等五根․意喜樂捨等四根, 及三無漏根等, 皆屬非所斷. 據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六之說, 此法具有自性淸淨․已斷等二義.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品類足論卷六](參閱三斷687)
【비수갈마천毘首羯磨天】
p3852-下→ 毘首羯磨, 梵名 Viśvakarman. 又作毘守羯磨天․毘濕縛羯磨天. 意爲造一切者. 此天住於三十三天, 乃帝釋天之臣, 司掌建築彫刻等. 蓋此天在梨俱吠陀中, 稱之爲宇宙之建造者, 在史詩羅摩耶那․摩訶婆羅多及往世書時代, 奉爲工藝之神, 任諸神之工匠與建築師, 乃諸天中之巧匠, 能化現種種工巧物. 因之, 古印度之工巧者多祭此天. 據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載, 佛上三十三天爲母說法時, 毘首羯磨天善察優塡王之心願, 爲之造立佛像. 又密敎金剛界曼荼羅三十七尊之金剛業(又作尾首羯磨․金剛毘首)菩薩, 與此天同尊. [起世因本經卷七․摩訶止觀卷五上․玄應音義卷二十五]
【비슬지나거사鞞瑟胝羅居士】
p6537-上→ 鞞瑟胝羅, 梵名 Veṣṭhila. 又稱安住長者. 爲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載, 善財童子爲求法門要義所參五十三善知識中之第二十六(或作二十七)位. 鞞瑟胝羅曾爲善財童子解說菩薩所得不般涅槃際解脫. (參閱五十三參1048)
【비습노부란나毘濕笯富蘭那】
p3860-下→ 梵名 Viṣṇu-purāṇa. 古印度敎之聖典, 係十八種大富蘭那之一, 深具古代傳說之色彩, 爲毘紐天敎(梵 Vaiṣṇava)所推崇. 本書具有典型之富蘭那五相形式, 共分六篇, 以對話方式論述宇宙之生成․世界之構造․階級制度之規則․王統與王朝史․吉栗瑟拏(梵 Kṛṣṇa)之一生, 及人類之墮落․世界之破壞與消滅等. 第三篇之篇末論述異敎之代表耆那敎與佛敎等之思想敎理. 今有威爾森(H.H. Wilson)之英譯本. (參閱富蘭那4930)
【비습노사와민파毘濕笯史瓦閔派】
p3860-中→ 梵名 Viṣṇusvāmin. 印度敎毘濕笯派之一分派. 創始者毘濕笯史瓦閔, 生平不詳, 或謂於十三世紀中葉, 居住南印度, 著有吠檀多契經(梵Vedānta-sūtra)․薄伽梵歌(梵 Bhagavadgītā)等之注釋. 其學說大抵似摩陀婆派(梵 Madhva), 主張二元論及知行竝修之說;但此派以羅達(梵 Rādhā)爲吉栗瑟拏(梵 Kṛṣṇa)之配偶神而崇拜之, 此爲其根本差異處. 十七世紀以後逐漸衰微, 幾乎被毘濕笯派另一支派婆爾羅巴派(梵 Vallabha-ācārya)所吸收.
【비시非時】
p3710-中→ 佛敎自印度始, 卽有正午以後不攝食之規定, 故正午以後, 皆稱非時, 於律典中規定, 凡比丘須持非時食之戒. 八齋戒中, 亦有不過中食戒之規定. (參閱非時食3710․齋戒6546)
【비시식非時食】
p3710-中→ 梵語 vikālabhojana, 巴利語同. 指非時之食, 亦卽過日中而食. 又作非時食學處. 凡日中以後至翌日明相(天空露白之狀)未出之間所受之食, 皆稱非時食. 於律典中, 制之爲戒法. 非時食戒, 又作不過中食戒․不過時食戒․離食非時食(梵 vikālabhojana-virati). 戒法中, 八齋戒․十戒中之不過中食戒․比丘戒之非時食戒, 均爲佛道修行者節制食欲之戒. 又於戒法中, 九十單墮之第三十七戒卽稱非時食戒. 然於沙彌十戒儀則經載, 若比丘有病, 爲救治其病, 則許可午後之食. [十誦律卷二十一․卷五十三․摩訶僧祇律卷三十․四分比丘尼戒本․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三]
【비시약非時藥】
p3710-下→ 指比丘爲治癒疾病, 而於非時食之時間亦可以食用之米汁․果汁等漿類. 又作更藥.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二下(大四○․一一七下):言非時藥者, 諸雜漿等, 對病而設, 時外開服.(參閱四藥1849)
【비시장非時漿】
p3710-下→ 指比丘爲療病, 而於非時食之時間可以食用之漿類. 爲四藥中之非時藥(又作更藥). 如一切之豆․穀․麥等所煮成之汁, 或如蘇油․蜜․石蜜․果漿等. [五分律卷五․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二下](參閱四藥1849)
【비시지옥沸屎地獄】
p3332-上→ 指以沸屎苛治罪人之地獄. 爲比丘․比丘尼等七衆汚戒者及汚其父母之食․僧之淨食等, 或衆生等破八戒齋者, 及四部弟子以不淨之身坐於僧祇之床․犯偸蘭遮而久不懺悔, 以及徒然披著袈裟․參與法會․消耗僧食者, 凡此衆多不淨惡業之罪人所生之處, 稱爲沸屎地獄. 據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載, 此地獄上有鐵網, 縱廣八十由旬, 有十八鐵城;每一鐵城十八鬲, 一一鬲中有四壁, 皆有百億萬之劍樹. 地如刀刃, 刃厚三尺, 刃上有百千蒺梨, 又蒺梨與劍樹間有無數鐵蟲, 每一鐵蟲有百千頭, 一頭有百千嘴, 一嘴頭皆有百千蚘(蛔)蟲, 口吐熱屎, 沸如融銅, 遍布鐵城之內. 罪人命終, 卽如風吹墮於沸屎中, 糜爛而受衆蟲噉食, 行走時, 受削骨徹髓之痛, 竝爲飢渴所逼而飮沸屎, 此時蚘蟲․疽(蛆)蟲卽咬其舌根, 於一日一夜間, 猶如歷經九十億之生死. 罪畢乃生於貧賤家, 又受惡王之苦․惡瘡之難. 其後若有宿世聞法之善因緣, 方得遇善知識, 出家學道, 證成阿羅漢. (參閱十六小地獄383)
【비식鼻識】
p5955-下→ 梵語 ghrāṇa-vijñāna, 巴利語 ghāna-viññāna. 五識之一, 六識之一, 十八界之一. 卽以鼻根爲所依, 了別香境之心識. 鼻識通於欲界, 不通於色界, 以色界無段食之性, 故無香境, 不能成就鼻識.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二(大二七․三七三上) : 問 : “鼻, 香, 鼻識界, 爲必同繫?爲亦有異繫耶?』答 : “如是三種唯有同繫, 謂欲界鼻, 欲界香生欲界鼻識. 』[雜阿毘曇心論卷一, 俱舍論卷二, 順正理論卷四, 瑜伽師地論卷一, 品類足論卷一,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參閱五識1209)
【비심비불非心非佛】
p3706-上→ 禪宗公案名. 乃明示學人當下直取佛心之公案. 出於唐代僧馬祖道一(709~788)之語. 五燈會元卷三馬祖道一章(卍續一三八․四三下):僧問和尙:『爲甚麽說卽心卽佛?』師曰:『爲止小兒啼.” 曰:『啼止時如何?』師曰:『非心非佛.” 馬祖平日以卽心卽佛一語指導學人, 而復以非心非佛一語斥破學人對卽心卽佛之執著, 其實兩者竝無差別. [無門關第三十三則]
【비아사毘阿沙】
p3852-上→ 梵名 Vyāsa. 古代印度傳說中之聖者. 又稱吠陀毘阿沙(梵 Vedavyāsa)․吉栗瑟拏都維帕雅那(梵 Kṛṣṇadvaipāyana). 毘阿沙, 本有編集者之意. 一般認爲其乃吠陀聖典(梵 Veda)․大敘事詩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 ta)․往世書(梵 Purāṇa)之作者, 然或爲歷史上之虛構人物. 又另有瑜伽契經(梵Yoga-sūtra)之注釋者(450~500)與之同名, 著有瑜伽論(梵 Yoga-bhāṣya)傳於世.
【비안립非安立】
p3706-中→ 非安排建立之意. 安立之對稱. 以語言․名相等施設差別, 稱爲安立;對此, 諸法眞如平等, 無有差別, 非施設之法, 稱爲非安立. 非安立雖主要意味廢詮談旨之一眞法界, 然亦稱依詮顯旨之二空眞如, 此卽假名非安立.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四三․二四四上):假名非安立諦, 謂二空理依假空門說爲眞性, 由彼眞性內證智境, 不可言說, 名二空如, 但假設故.[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二․顯揚聖敎論卷六․成唯識論卷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卷二末](參閱安立2395)
【비안립제非安立諦】
p3706-下→ 又作非安立眞如. 乃唯識論所說二眞如之一. 眞如之體性, 離名字之相, 離心緣之相, 寂滅無爲, 故稱非安立諦. 至於眞如之相狀, 則有種種義理差別之設施, 稱爲安立眞如或安立諦. 大乘起信論稱此二眞如爲離言眞如․依言眞如. 成唯識述記卷九末(大四三․五六八上):有差別名言者, 名安立;無差別․離名言者, 非安立也. 安立者, 施設義.[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비야굴毘耶窟】
p3852-下→ 指禪院之方丈室(住持之居室). 乃因維摩居士之居室在毘耶離(毘舍離)城, 故有此稱.
【비야노고추毘耶老古錐】
p3852-中→ 禪林用語. 指住於毘耶離城之維摩居士. 老古錐, 指老練圓熟之師家. 從容錄第六則(大四八․二三一上):藥之作病, 鑑乎前聖;病之作醫, 必也其誰?白頭黑頭兮, 克家之子;有句無句兮, 截流之機. 堂堂坐斷舌頭路, 應笑毘耶老古錐.
【비야두구毘耶杜口】
p3852-中→ 禪宗公案名. 毘耶, 爲維摩居士所住之城市. 吉藏之淨名玄論卷一(大三八․八五六中):不二法門(中略)雖識境義殊, 而同超四句, 故釋迦掩室於摩竭, 淨名杜口於毘耶.維摩嘗就不二法門與衆菩薩問答, 彼等紛紛以言說申論不二之義, 最後文殊問維摩, 維摩杜口, 黙而不答, 文殊乃歎服. 蓋不二法門乃言詮所不及者, 故維摩之一黙勝於諸菩薩之言說. (參閱入不二法門259)
【비업非業】
p3713-上→ 指非命之業. 依前世之業因壽命未盡, 卻因現在之災橫而致死, 稱爲非業死, 一般稱爲橫死. 又世間一般人之壽命, 有所謂之定命, 若不達定命而夭死者, 稱爲非業死;此亦由前世惡業所報, 若能轉此惡業, 卽可保全壽命.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大二○․五七八上):令我以一切如來威神力故, 悉令一切衆生轉非命業, 使增壽命.
【비예산比叡山】
p1483-上→ 日本七高山之一. 爲日本天台宗山門派大本山. 北啣比良山, 南接滋賀山, 屬近江國滋賀郡, 跨山城․近江二國. 又作日枝山․日吉山․稗叡山. 略稱北嶺․叡山. 摹仿我國浙江天台山及山北四明山, 別稱天台山, 最高峰別稱四明嶽. 延曆七年(788)最澄大師始創一乘止觀院, 奉藥師如來爲本尊. 嵯峨天皇時, 賜號延曆寺. 最澄之後, 義眞․圓仁․圓珍等諸師輩出, 大闡天台宗風. 至圓仁之法系良源任第十八世座主時, 宗風益盛, 與圓珍門派之餘慶對立, 餘慶等退於三井園城寺, 而有山門․寺門之徹底分裂. 良源門下源信․覺運二師, 亦各樹一方之法幢. 蓋自平安朝以後, 比叡山卽與高野山竝爲日本佛敎之兩大叢林. 元龜二年(1571), 因門下協助朝倉義景反抗織田信長, 寺宇被焚. 天正年中(1573~1592)得全宗․詮舜與豐臣秀吉之外護, 堂塔再興, 竝獲德川幕府歸依, 遂漸復舊觀. 全山分爲三塔十六谿, 自古來往僧侶頗衆, 據載, 嘉平年中, 全山之僧侶有三千多人;寬正年間, 僧兵多達二萬餘人. 其坊舍於最盛時, 號稱三千坊, 爲圓․密․戒․禪竝重, 而淨土思想特爲發達之綜合道場. 此外, 比叡山自古禁止女衆登山. 近時於各登山口道設有電車等現代化交通工具, 而逐漸變成遊覽地區. (參閱延曆寺2882)
【비오袐奧】
p4267-下→ 卽祕密深奧之法門, 一般指密敎而言. [大寶積經卷六十一․辨顯密二敎論卷上]
【비요袐要】
p4262-中→ 不妄示於人之切要法門, 指密敎所修之加持․祈禱等法. [法華經方便品․維摩經觀衆生品](參閱修法4044)
【비원悲願】
p4956-上→ 指佛․菩薩由大慈悲心所發救度衆生之誓願. 又稱大悲願力. 如阿彌陀佛之二十四願․三十六願․四十八願, 及藥師如來之十二願․四十四願․阿閦佛之二十願․文殊菩薩之十八願․師子香之四十願等. 成唯識論卷四卽有悲願相應善心一語. 又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四中) : 地藏菩薩每日晨朝入恆沙定, 周遍法界, 拔苦衆生 ; 所有悲願, 超餘大士.此外, 佛․菩薩之悲願, 猶如度人於生死海之船筏, 故喩稱爲悲願船. [大智度論卷七](參閱願6726)
【비유경譬喩經】
p6816-上→ 全一卷. 唐代義淨譯.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本經係佛陀於舍衛城爲勝光王(波斯匿王)所說之譬喩. 謂往昔有一人, 於曠野爲惡象所逐, 乃依樹根而入空井中, 以避惡象. 時有黑白二鼠互齧樹根, 井四邊有毒蛇, 井底復有毒龍. 其人心畏龍․蛇, 又恐樹根斷折. 此時有蜂蜜五滴由樹根墜其口中, 又蜂亦來螫其人, 更有野火燒井邊之樹. 其中, 曠野比喩無明, 人比喩異生(凡夫), 象比喩無常, 空井比喩生死, 樹根比喩生命, 二鼠比喩晝夜, 齧樹根比喩念念滅, 四毒蛇比喩四大, 蜜比喩五欲, 蜂比喩邪思, 火比喩老病, 毒龍比喩死;以說明生老病死之可怖可畏, 應離五欲, 以求解脫.
【비유부譬喩部】
p6816-上→ 指印度小乘十八部中之經量部. 以其本師鳩摩邏多嘗造喩鬘論廣說譬喩, 世稱譬喩師, 其傳承之部派則稱譬喩部.
【비유비공非有非空】
p3707-上→ 乃唯識論所談之中道. 一切諸法有徧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等三性. 其中, 徧計爲空而非有, 依他․圓成爲有而非空. 亦卽心外之法(徧計)爲非有, 心內之法(依他․圓成)爲非空. 非有非空卽中道, 依唯識論所說中道之義. (參閱三性563)
【비유非喩】
p3712-上→ 譬喩之一種. 指以假設之事物來譬喩. 如經典中記載, 世尊以四大山從四方而來欲害衆生, 比喩爲生老病死等四苦之損害衆生.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參閱譬喩6809)
【비유譬喩】
p6809-上→ 略稱譬或喩. 爲使人易於理解敎說之意義內容, 而使用實例或寓言等加以說明, 稱爲譬喩. 其梵語有四, 卽:upamā, dṛṣṭānta, udāharaṇa, avadāna. 四者之間有所差異, upamā 爲類推․比較之意, 表示比較․相似․同一, 如法華經中之火宅喩․藥草喩等譬喩故事;dṛṣṭānta 與 udāharaṇa 均爲因明用語, 係論述某一敎說之後, 作爲實際例證之陳述語;avadāna 爲九部經或十二部經之一, 音譯阿波陀那, 在形式上與本生譚相同, 廣義言之, 包含佛傳文學․讚佛文學․因緣故事等. 其梵文本代表經典有譬喩百頌詩集(梵 Avadānaśataka)․天業譬喩(梵 Divyāvadāna)․菩薩本生鬘論(梵 Jāṭaka-mālā)等, 其漢譯本有賢愚經․六度集經․百喩經․撰集百緣經․菩薩本生鬘論․雜寶藏經․大莊嚴經論․菩薩本緣經等. 蓋釋尊說法, 巧用譬喩, 大小乘諸經論多處擧示譬喩以說明敎法要旨. 一般而言, 譬喩大多擧示現今之事實, 然亦間有擧示假設之例證. 如以滿月比喩某人之容光煥發, 以眼前之小物推比大物, 或以粗境粗法喩顯細境細法, 或準照部分(或全體)之類似點加以類推․譬喩.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師子吼菩薩品載, 依譬喩方式之不同, 可分爲八種, 卽:(一)順喩, 依事物生起之順序所作之譬喩. (二)逆喩, 逆於事物生起之順序所作之譬喩. (三)現喩, 以當前之事實所作之譬喩. (四)非喩, 以假設之事件所作之譬喩. (五)先喩, 於比喩之事項前所說之譬喩;卽先說譬喩, 後擧所欲喩顯之敎法. (六)後喩, 於比喩之事項後所說之譬喩;卽先說敎法, 後擧譬喩. (七)先後喩, 先後所說之譬喩;卽於闡說敎法之前後均作譬喩以彰顯之. (八)遍喩, 譬喩內容全部契合所欲喩顯的事項之全部內容;卽逐一設喩, 竝逐一說明敎法, 如以植物爲喩, 逐一說其萌芽乃至開花․結果, 以之逐一比喩佛弟子之出家乃至成道. 若就類別而言, 常見於諸經論中之著名譬喩有:(一)顯示諸現象之存在悉無實體․一切皆空之譬喩. 大品般若經卷一擧出十喩:卽(1)如幻喩, 譬如魔術師, 以幻術變化出諸物;謂諸法本非實有, 但以見聞之故, 能識別諸相, 此稱如幻假有․如幻卽空. (2)如焰喩, 焰, 卽指塵影, 日光照射時, 因風吹動而令塵埃飛散, 譬如在曠野中, 因見塵影, 誤以爲水, 遂生取執之心;謂煩惱纏縛衆生, 流轉於生死曠野中, 令起男女等相, 而致愛著沈淪. (3)如水中月喩, 又作水月喩. 譬如月在空中, 影現於水, 曚昧小兒, 見水中月, 歡喜欲取;謂實相之月, 猶如法性, 在於實際之虛空中, 然在凡夫心中則現爲我․我所之相, 且執此幻相以爲實. (4)如虛空喩, 譬如虛空, 但有假名而無實體, 非可見之物, 如吾人遠眺, 轉見薄靑色;謂凡夫之人, 遠離無漏眞實智慧, 故捨棄實相, 而執著於差別之現象, 遂見彼我․男女․屋舍․城郭等種種雜物. (5)如響喩, 譬如深山峽谷, 從聲有聲, 稱之爲響(回音), 無智之人謂爲實有人語音聲;謂諸法皆空, 亦唯誑相而已. (6)如犍闥婆城喩, 犍闥婆城, 又作乾闥婆城, 意譯作尋香城, 卽指蜃氣樓. 譬如日初出時, 見城門․宮殿․行人等蜃氣所成之幻相;謂無智之人在本空之五陰․十二入․十八界中, 妄見有我與諸法. (7)如夢喩, 譬如夢中無實事, 卻妄執爲有, 夢覺之後, 始知空無所有;謂若能遠離煩惱執著, 則了知一切虛幻無實. (8)如影喩, 又作光影喩. 譬如光映而影現, 不映則無;謂我相․法相之影, 俱爲煩惱遮住正見之光所現. (9)如鏡中像喩, 譬如鏡中之像, 非鏡所作, 非面所作, 非執鏡者所作, 亦非自然所成, 亦非無因緣而成;謂諸法皆空, 不生不滅, 非自作․他作․共作․無作, 但以凡夫不解, 遂陷迷惑. (10)如化喩, 譬如諸天․仙人等以神通力假變人形, 然無生滅苦樂之實;謂諸法亦如是, 無有生滅, 如化而成, 亦無實有, 是知諸法皆空. 上述十喩之中, 前九喩說空以破諸法之有, 後一喩則是以空不生不滅說空. 大智度論卷六云(大二五․一○五下):諸法雖空而有分別, 有難解空, 有易解空, 今以易解空喩難解空.又此十喩亦見於般若部諸經典, 然略有異同. 此外, 大日經卷一擧出下列十喩, 卽:幻․陽焰․夢․影․乾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等, 稱之爲十緣生句. 以此十喩作觀, 則稱十緣生觀․十喩觀. (二)顯示人類肉體爲空與無常之譬喩.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方便品列擧十喩, 稱爲維摩經十喩․十種喩身, 卽:聚沫․泡․炎․芭蕉․幻․夢․影․響․浮雲․電等十喩. 古來對此解釋不一, 例如鳩摩羅什以之作爲無常之比喩;僧肇以之作爲空之比喩;慧遠亦以之作爲空之比喩, 然以前五喩各別相應於五陰, 而以後五喩通於五陰全部. 又諸經論所擧類似之譬喩俯拾皆是, 如舊譯華嚴經卷七擧出水沫․幻․野馬․水中月․夢․浮雲等六喩;鳩摩羅什譯之金剛般若經擧出夢․幻․泡․影․露․電等六喩;菩提流支譯之金剛般若經擧出星․翳․燈․幻․露․電․泡․夢․雲等九喩;攝大乘論本卷中擧出幻事․陽炎(陽焰)․所夢(夢境)․影像(鏡像)․光影․谷響․水月․變化等八喩用以喩顯依他起性之理, 故稱依他八喩. 此外,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針對凡夫與外道不知眞相之迷妄, 而擧出渴鹿陽焰․乾闥婆城․夢中諸境․畫像高下․翳目垂髮․火輪非輪․水泡摩尼․水中樹影․明鏡色像․風水出聲․日照洪浪․咒術機發等十二喩. 又比喩人類肉體無常之譬喩, 較著名者, 另有注維摩詰經卷二之是身如丘井之故事, 謂昔有人獲罪於王, 其人畏罪逃走, 王令醉象追之, 其人怖急, 遂自投枯井, 墜半井時, 於井壁得一腐草, 卽以手執之. 井底有惡龍, 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 復欲加害;又有黑白二鼠嚙其腐草, 草將斷裂;醉象臨其上, 復欲取之. 其人危苦, 極大恐怖. 其時, 頂上有一樹, 樹上有蜜, 滴落其人口中;以著味之故, 遂忘怖畏. 此則故事中, 以丘井比喩生死, 醉象比喩無常, 毒龍比喩惡道, 五毒蛇比喩五陰, 腐草比喩命根, 黑白二鼠比喩黑月與白月, 蜜滴比喩五欲之樂, 罪人得蜜滴而忘怖畏者, 則比喩衆生得五欲之蜜滴而不畏諸苦. 其他諸經亦可見此一譬喩, 稱爲二鼠嚙藤喩. 後世繪畫多以虎代象, 稱爲無常之虎, 二鼠則稱月日之鼠. (三)顯示佛陀一代敎化次第之譬喩:(1)據舊譯華嚴經卷三十四寶王如來性起品載, 太陽初出, 先照諸大山, 次第及於一切大地;以此比喩佛之出世, 順次敎化菩薩․緣覺․聲聞與根機低淺者, 稱爲華嚴經三照․華嚴三照. (2)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聖行品載, 從牛出乳, 依其精製程度, 順序可得酪․生酥․熟酥․醍醐;以此比喩從佛出十二部經, 復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 從修多羅出方等經, 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經, 復更從般若波羅蜜經出涅槃經. 上述之五味原係顯示自整體佛敎(卽十二部經)漸出其要之譬喩, 其中以涅槃經爲要中之要․最勝之敎. 但歷來諸師表示敎化之次第, 大多將五味與華嚴三照之說互相依用. (3)天台宗智顗將涅槃經之五味說, 配於五時, 而從說敎之順序, 與受敎之機(對象)所得之利益兩方面加以判釋佛陀一代之敎化, 此卽華嚴時(乳味)․阿含時(酪味)․方等時(生酥味)․般若時(熟酥味)․法華涅槃時(醍醐味). 其中, 法華經卽相當於前番五味中之後敎後味, 涅槃經則相當於後番五味中之後敎後味. 復就化法四敎言之, 以藏敎爲例, 凡夫如乳, 須陀洹如酪, 斯陀含如生酥, 阿那含如熟酥, 阿羅漢與辟支佛如醍醐. 藏․通․別三敎各具五味, 圓敎獨具一味. (4)隋代灌頂(561~632)之涅槃經會疏卷十三根據諸經論與歷來諸師之說, 謂牛爲涅槃經之敎主, 乳爲戒聖行, 酪爲定聖行, 生酥爲四諦慧聖行, 熟酥爲二諦慧聖行, 醍醐爲一實諦慧聖行. (四)顯示三乘斷惑修行深淺不同之譬喩. 優婆塞戒經卷一以免․馬․象等三獸渡河之情形比喩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斷惑修行之深淺. 譬如三獸有强弱, 河水有底岸, 免․馬力弱, 雖能至彼岸, 但涉水未深;僅象之渡河, 得至其底. 此蓋以水比喩因緣之理, 謂聲聞覺悟最淺, 緣覺稍深, 菩薩最深. 法華玄義卷八下則以三獸比喩通敎之三乘, 以水喩卽空, 底喩不空. (五)顯示佛陀應衆生根機施以各種不同敎法之譬喩. 其目的不外爲導入佛境;此一譬喩與顯示佛之法身不滅而遍於虛空之譬喩結合爲七種譬喩, 稱作法華七喩. 據法華經載, 卽:(1)火宅喩, 又作火宅三車喩. 出自譬喩品. 譬如家宅遭遇大火, 幼兒仍在宅中遊玩, 不知脫離危險, 長者乃施設方便, 告以門外有幼兒所期望之羊車․鹿車․牛車等三車, 藉以誘出門外, 遂共乘大白牛車脫離火宅. 於此譬喩中, 火宅比喩三界, 謂三界爲五濁․八苦等苦惱所聚, 無法安住;幼兒比喩衆生, 謂衆生貪著三界, 耽於享樂之生活, 不知處境之危險;長者比喩佛, 羊車比喩聲聞乘, 鹿車比喩緣覺乘, 牛車比喩菩薩乘, 大白牛車比喩一佛乘. 此一譬喩, 歷來有三車家與四車家之不同看法, 主張方便之牛車與大白牛車爲同一, 而立三車之見的三論宗與法相宗, 稱爲三車家;主張方便之牛車與大白牛車有別之天台宗․華嚴宗, 則稱爲四車家. (2)窮子喩, 又作長者窮子喩. 出自信解品. 窮子原係長者之子, 然以年幼卽流離失所, 不知自己之出身, 後輾轉浪迹至長者家, 見府第之豪貴, 心大恐懼, 欲疾走而去, 長者一見便識, 設施種種方法, 收爲嗣子, 以令其自覺. 以此比喩佛對自認爲聲聞者施設種種方便, 增上其心, 轉爲菩薩之自覺. (3)藥草喩, 又作雲雨喩. 出自藥草喩品. 譬如諸藥草種類有別, 名色各異, 雖密雲瀰布遍覆, 同受一雨所澤, 然因根․莖․枝․葉之別, 大․小諸樹各稱性而長, 致各有差別. 謂衆生根性各異亦復如是, 佛陀隨衆生品類, 以敎化衆生各自之智性, 治癒其病惑, 令證入菩提. 天台宗依據此一譬喩, 而謂受如來方便法雨之衆生有三草二木之別, 其中小草配於人天乘, 中草配於二乘, 上草配於藏敎菩薩, 小樹配於通敎菩薩, 大樹配於別敎菩薩;準此, 遂有五乘七方便人之譬喩. (4)化城喩, 又作寶處化城喩. 出自化城喩品. 譬如有一旅行者, 本欲行至五百由旬之寶處(眞實之悟界), 然於中途因疲憊而休止, 其時, 優越之指導者卽在三百由旬處假現化城(方便之悟界), 藉之誘導旅行者抵達寶處. (5)衣珠喩, 又作繫珠喩. 出自五百弟子授記品. 譬如有人至親友家, 醉酒而臥, 時彼親友因官事當遠行, 卽以無價寶珠繫其衣內而去, 其人醉臥, 毫不覺知. 其後, 爲求衣食故, 備受艱苦. 直至親友告知贈珠之事, 生活遂得改善無缺. 謂二乘人過去世曾在大通智勝佛之處結下大乘之緣, 然爲無明所覆而隱蔽不顯, 今依如來方便開示, 遂能入於一佛乘. 準此, 又以衣裡寶珠․衣內明珠等用語喩指衆生本具之佛性. (6)髻珠喩, 又作頂珠喩. 出自安樂行品. 譬如轉輪聖王將覆藏在髮髻中之寶珠解開, 給豫功臣觀看. 謂如來說法華經, 開顯所有權敎(方便敎)而會歸一乘實敎, 給豫二乘亦必成佛之證明. (7)醫子喩, 又作醫師喩. 出自如來壽量品. 譬如孩童不知毒藥而狂呑, 父遂給豫妙藥而治之. 謂三乘人不知權敎爲方便而深信, 如來出而導歸於一乘. (六)以蓮花顯示法華開顯之旨之譬喩. 智顗之法華玄義序王稱爲蓮華三喩․迹本三喩. 卽於法華經之迹門施開廢, 於本門垂開廢, 而以蓮之實(比喩實與本)與其花(比喩權與迹)爲喩, 有所謂爲蓮故華․華開蓮現․華落蓮成等語. 爲實施權爲蓮故華從本垂迹 迹門開權顯實華開蓮現開迹顯本本門 廢權立實華落蓮成廢迹立本 (七)顯示如來藏之譬喩. 稱爲如來藏九喩. 據如來藏經․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一․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四等載, 卽:(1)譬如佛所化無數蓮花, 忽然萎變, 無量化佛在蓮花內, 相好莊嚴, 結跏趺坐. 萎花比喩無明煩惱, 佛身比喩如來藏. 謂一切衆生煩惱身中本有功德莊嚴之如來藏, 然爲無明貪惑所覆而不能見. (2)譬如醇蜜在巖樹中, 無數群蜂圍繞守護, 故欲取蜜, 必先除彼蜂. 群蜂比喩無明煩惱, 蜜比喩如來藏. 謂一切衆生本具之如來藏原有功德法味, 然爲無明所纏繞, 則不得其用. (3)譬如稻․麥․粟․豆等, 所有精實爲糠所裹, 若不去糠, 則不堪食用. 稻․麥․粟․豆等比喩如來藏法身之體, 糠比喩無明煩惱. 謂如來藏法身之體深隱在無明煩惱中, 不得受用. (4)譬如眞金雖墮於糞穢中, 然永不變質, 若知其所在, 則得覓取而用之. 眞金比喩如來藏性, 糞穢比喩無明煩惱. 謂如來藏性爲無明煩惱所覆, 然不失本淨, 一旦尋獲, 去其垢穢, 則復現其明潔淨性. (5)譬如貧窮家, 其屋宅內地藏有珍寶, 卻了無所知, 待發掘後始得用處. 貧家比喩衆生, 珍寶比喩如來藏性, 地比喩無明煩惱. 謂衆生雖具如來藏性, 然爲無明煩惱所覆, 了不自知. (6)譬如菴摩羅果之種子深藏於果實之中, 安住不動, 未能萌芽生成, 然亦含藏不朽, 若遇地緣, 種植其中, 久後自成大樹王. 菴摩羅果之種子比喩如來藏, 果實比喩無明煩惱. 謂如來藏久藏於無明煩惱中, 安住不動, 然亦始終不朽, 其後若遇佛法殊緣, 則自然萌生, 證成無上菩提. (7)譬如眞金之像, 披裹臭穢弊垢之衣, 棄擲於地, 流轉曠野, 見者不知, 皆賤視之. 眞金之像比喩如來藏淸淨法身, 臭穢弊衣比喩無明煩惱, 曠野比喩三界之生死大海. 謂衆生雖有如來藏淸淨法身, 然爲無明煩惱所纏裹, 故墮在生死大海之中. (8)譬如貧賤女, 身懷貴胎(轉輪聖王)而不自知, 猶作賤子之想. 貧賤女比喩無明煩惱, 貴胎比喩如來藏淸淨法身之體. 謂一切衆生以無明煩惱之故, 不知自身卽有如來藏淸淨法身之體. (9)譬如鑄造金像, 眞金在內, 燋模在外, 其模爲黑泥覆蔽, 形狀燋惡, 令人不能推知其內有眞金. 眞金比喩如來藏性, 燋模之黑泥比喩無明煩惱. 謂如來藏性被無明煩惱所覆蔽, 衆生遂沈浮於闇昧迷惑中, 全然不識自身中之如來藏性. 上述譬喩皆在喩顯一切衆生皆由無始以來之煩惱覆蔽, 以至本來淸淨無染之如來法身不得顯現. 又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七之貧女寶藏喩相當於上述之第五喩, 四卷楞伽經卷二之大價寶垢衣喩相當於第七喩. 此外, 前述法華七喩中之衣珠喩亦爲如來藏之譬喩. 與之類似者, 另有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七之額珠喩, 係用以比喩佛性. 譬如王家有大力士, 其眉間有金剛珠, 與他人角力時, 力士以頭抵觸對方額上, 金剛珠卽沒於膚中, 不知所在;其處有瘡, 力士乃命良醫爲之治療. 時有明醫, 善知方藥, 診之卽知此瘡係由金剛珠入體所致, 遂敎其照鏡, 始知珠之所在. 如是, 衆生不知自己本具之佛性, 待佛陀敎導始覺悟. (八)顯示念佛三昧殊勝之譬喩. 觀佛三昧海經卷十擧出長者閻浮檀金․王寶印․長者如意珠․仙人誦咒․力士明珠․劫盡時之金剛山等譬喩, 皆用來比喩念佛三昧之殊勝功德. (九)顯示自衆生貪․瞋煩惱中生淸淨之往生心之譬喩. 出自善導之觀經疏散善義. 譬如有人遭群賊․惡獸追趕, 向西逃亡, 發現一條四五寸寬之白道, 白道一邊是火焰兇猛之火河, 一邊是波濤洶湧之水河, 逃亡者心知進退皆難免一死, 値此危急之際, 忽聞東岸傳來決心往白道, 西岸傳來一心正念卽刻來之呼聲;逃亡者遂不顧一切渡過白道, 到達西岸, 終獲無窮幸福. 上述之故事, 水河比喩衆生之貪愛, 火河比喩衆生之瞋恚, 白道比喩淸淨之往生心. 卽表示衆生依東岸釋迦之發遣與西岸彌陀之招喚, 遂生起淸淨之往生心, 以此而得往生淨土. 此稱二河白道喩或二河譬. 除上述各種類別之譬喩外, 經典中常用之譬喩尙有:(一)師子身中蟲, 出自仁王經卷下, 略稱師蟲. 譬如獅子, 雖號稱萬獸之王, 死後尙不免爲自身中之蟲所食;以此比喩在佛法中破壞佛法者. (二)盲龜浮木, 出自雜阿含經卷十五․中阿含經卷五十三等. 譬如大海中有一盲龜, 壽命無量, 每百年探出水面一次, 而海中有一浮木, 中有一孔;盲龜若欲遇値此浮木之孔, 則甚爲難得. 謂人類生於此世․遇佛聞法之機緣極爲稀罕難得, 彌足珍貴. [雜阿含經卷五․卷十一․卷四十三․譬喩經․五陰譬喩經․大品般若經卷十五․卷二十三․卷二十六․法華經卷一․卷六․金光明經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卷一四三․卷一四五․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卷五十四․成唯識論卷八․法華文句卷五上․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翻譯名義集卷十四]
【비유사譬喩師】
p6815-下→ 梵語 dṛṣṭāntika. 又稱譬喩論師․譬喩部師․譬喩者. 指經量部之本師鳩摩邏多(梵 Kumāralāṭa)及其繼承者.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載, 佛滅後一百年中, 北天竺怛叉翅羅國有鳩摩邏多, 造九百論, 時有五大論師, 世喩如日出, 明導世間, 故稱日出者, 又稱譬喩師. 另據同書卷四載, 譬喩師爲經部之異師, 鳩摩邏多造喩鬘論, 廣說譬喩, 故稱爲譬喩師. 又佛陀提婆(梵 Buddhadeva, 覺天)承鳩摩邏多之說, 故亦被稱爲譬喩師. 依異部宗輪論, 經量部係於佛滅後四百年由說一切有部分出. 其分派約在大毘婆沙論結集之後, 此前稱爲譬喩師, 爲一有力之派別, 可視爲說一切有部中一種進步之異義者, 後經量部集成其說, 無著․世親等復基於經部之說, 組織法相瑜伽派之敎學. [鞞婆沙論卷二․卷八․大毘婆沙論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七․卷三十一․卷三十五․卷四十二․卷四十四․雜阿毘曇心論卷四․俱舍論卷十五․順正理論卷十二․卷十五․卷十六․卷五十一․卷五十三․卷七十三](參閱經量部5555)
【비유상비무상논非有想非無想論】
p3707-中→ 卽執著非有想非無想, 竝認爲死後亦爾之見解. 爲古代印度外道所執六十二見中, 屬於計執後際(未來)而生起常見之一類. 又作八種非有想非無想論․八非有想非無想. 分爲二種四句:(一)與色無色相對之四句, 卽:(1)有色非有想非無想, 又作我有色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2)無色非有想非無想, 又作我無色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3)亦有色亦無色非有想非無想, 又作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4)非有色非無色非有想非無想, 又作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此卽遠離無所有處之染著者, 執著非想非非想處之無色的諸蘊爲我, 或我與色和合而執著我爲有色. 以其所入之定想不明了, 故執著如我現在於非有想非無想, 則死後亦如此. (二)與邊無邊相對之四句, 卽:(1)有邊非有想非無想, 又作我有邊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2)無邊非有想非無想, 又作我無邊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3)亦有邊亦無邊非有想非無想, 又作我亦有邊亦無邊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4)非有邊非無邊非有想非無想, 又作我非有邊非無邊死後非有想非無想. 此因得非想非非想處定者, 執著無色蘊爲我, 其定之時短促而以一蘊爲所緣, 稱爲有邊;其定之時長久而以四蘊爲所緣, 稱爲無邊. 其所入之定想不明了, 故執著如我現在於非有想非無想, 則死後亦爾. [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瑜伽師地論卷六](參閱六十二見1241)
【비유정삭非有情數】
p3707-上→ 梵語 a-sattvākhyā, 或 asattva-saṃkhyā. 指有情及化人之外山川草木等一切非有情之數. 又作無情數. 爲有情數之對稱. 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載有關於地獄之獄卒, 一說屬於有情數, 一說屬於非有情數. 屬於非有情數, 乃由於諸罪者之業增上力, 令非有情似有情而顯現, 以諸苦具來殘害罪者之身. 故獄卒雖似有情, 而實可攝於非有情數. [大毘婆沙論卷十三․俱舍論卷五](參閱有情數2441)
【비율빈불교菲律賓佛敎】
p5259-上→ 菲律賓位於太平洋西南, 隔巴士海峽與臺灣相遙望, 全國由七千以上之大小島嶼組成, 面積三十萬平方公里, 約爲臺灣八倍强, 人口約爲臺灣二點五倍, 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信仰天主敎, 爲遠東唯一之天主敎國家, 佛敎卽在天主敎之隙縫中艱苦發展. 早在古代, 約於西元八至十三世紀間, 建都於今蘇門答臘之佛敎大帝國室利佛逝(Sri-vishaya)曾擴張其勢力至菲律賓群島, 佛敎亦隨之傳入. 今菲律賓土語中仍保留有若干梵語成分, 地下發掘物更有佛像․蓮花等雕刻品, 皆可爲古代菲律賓確曾有過佛敎之資證, 惜未及生根, 回敎旋卽東來. 十六世紀開始, 由於西班牙長期殖民, 挾其强權武力, 逼迫土民放棄原有信仰, 皈依羅馬天主敎, 直至一九四六年, 於美國支持下, 始成立獨立政府. 故近代菲律賓佛敎與古代毫無關涉, 係由華僑自我國傳入, 如首都馬尼拉之中路觀音堂․圓通寺, 三寶顔市之福泉寺等, 均爲適應僑胞消災祈福之需要而創立者. 然此類堂寺, 大多由在家人主持, 亦缺乏積極籌劃之弘法活動, 僅能視爲菲律賓初期之華僑弘布道場. 民國二十年(1931), 僑界組織旅菲中華佛學硏究會, 翌年, 發行海國伽音一期, 竝於二十五年奠基啓建寺宇, 卽今之大乘信願寺, 乃菲律賓爲弘揚正法而以公共名義興建之第一座寺宇. 寺成之次年, 由國內迎請性願法師主持, 繼續擘劃經營, 增建堂舍, 購置經藏法器, 擧辨講經․念佛共修等活動, 未久卽成爲僑衆雲集之信仰中心. 除信願寺外, 陸續又有華藏․普陀․寶藏․隱秀․宿燕․靈鷲․蓮花精舍等, 亦皆莊嚴堂皇. 其中, 華藏寺在馬尼拉近郊, 山林淸淨, 具有叢林之風, 該寺爲性願法師所創, 今由瑞今法師接任上座(菲律賓佛敎習稱一寺之住持爲上座). 普陀寺亦在馬尼拉市區, 創於三十八年, 由如意․如滿二法師推動法務. 寶藏寺位於馬尼拉旁之仙范鎭, 創於三十七年, 多年來由女信士修因主持. 隱秀寺位於馬尼拉市郊, 爲聞名海外之高齡女信士淸和姑所創, 淸和姑乃太虛大師之在俗弟子, 早年隻身渡洋至菲律賓, 艱苦護法, 幾經輾轉, 興建隱秀寺, 其後自我國禮請自立法師前往駐錫, 今亦成爲馬尼拉佛敎之重要道場. 宿燕寺爲泉州宿燕寺之分院, 靈鷲寺由比丘尼瑞妙法師主事. 此外另有劉梅生(後出家, 法名覺生)及施性儀等人所召集創設之佛敎居士林․瑞今法師創辨之能仁學校․劉梅生創辨之普賢學校․自立法師創辨之慈航季刊等, 皆成爲弘傳佛法․推動佛敎文化․敎育靑年之重要基石. 同時, 世界佛敎徒聯誼會亦在菲律賓設立分會, 該會所附設之歲暮慈贈會, 於社會慈濟工作亦頗多貢獻. 大抵觀之, 由於固有之天主敎信仰․語言隔閡等實際阻力, 菲律賓佛敎迄今爲止之發展型態, 大多限於華僑圈內, 難以打入各階層之菲律賓人中. 全國佛敎徒約十餘萬人, 佔菲律賓各宗敎人數之最少數. 華僑多爲閩南籍, 前往菲律賓弘化之出家人亦多爲閩南籍. 就初期之弘傳情形而言, 性願法師居於公認之領導地位, 長期以來, 慘澹弘布, 居功至偉, 成爲當地佛敎界人士仰重之精神領袖. 繼性願法師之後, 領導菲國佛敎發展者, 爲閩南佛學院出身之瑞今法師, 法師渡洋至菲之前, 弘化大江南北多年, 投入菲國弘傳行列後, 極力興辨敎育機構, 竝推展佛敎對外之聯誼, 除兼任信願․華藏兩大寺之上座外, 又任世界佛敎徒聯誼會菲律賓分會主席, 於今在敎內外皆負有極大之聲望. 此外, 如善契․如滿․如意․妙欽․自立․唯慈․廣範․正宗․妙門等諸師之致力敎化, 及高文顯․蔡梅邨․姚迺崑․蘇行三等無數僑胞之鼎力護持, 皆有助於菲律賓佛敎傳布之大業.
【비율의비불율의非律儀非不律儀】
p3709-中→ 三種無表色之一. 又作處中. 律儀, 梵語 saṃvara 之意譯, 又作等護․防護․禁戒. 卽遮止惡戒, 具有防止身․口․意三惡, 保護六根之作用. 反之, 則爲不律儀. 非律儀非不律儀, 指旣非律儀之極善, 亦非不律儀之極惡, 而係隨緣應時而生起之善惡;卽處中之善與處中之惡, 此善․惡之勢用微劣, 故稱處中之善惡;亦卽非戒律之善與惡, 其體不生善或不善. 俱舍論卷十四(大二九․七二中):此中無表略說有三:一者律儀, 二不律儀, 三者非二, 謂非律儀非不律儀.又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大三一․七三○下):所有善․不善業, 若布施․愛語等業, 若毆擊等業, 律儀․不律儀所不攝, 故名非律儀非不律儀.[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法苑義林章卷三末](參閱無表色5097)
【비은선사어록費隱禪師語錄】
p5277-上→ 凡十四卷(或十六卷). 明代臨濟宗僧費隱通容(1593~1661)撰, 隱元隆琦等編, 崇禎十六年(1643)刊行. 內容包括上堂․小參․入室․法語․偈․書問․問答機緣․拈古․頌古․判古․贊․雜著․小佛事等, 卷末附錄紀年錄.
【비의緋衣】
p5889-中→ 卽緋色法衣. 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載, 緋, 紅, 紫, 綠, 碧等五間色, 皆爲不如法之色. 然據陀羅尼集經卷六, 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之記載, 可知自印度以來卽有穿著緋袈裟之例, 然此等記載竝未視之爲穿著不如法之衣. 於我國, 唐宋以後, 朝廷常賜高僧紫衣與緋衣. 例如大宋僧史略卷下載, 唐玄宗時, 有沙門崇憲精通醫術, 治者效驗, 帝悅而賜緋袍, 魚袋. 蓋緋色之衣在我國原爲官服之一, 如事物紀原卷四所引隋志之文, 及通典卷六十一所載之服章制度, 可知歷朝所適用於緋衣之官品亦各自不同. 其後亦漸以之賜高僧, 而自釋門立場觀之, 受賜緋衣, 穿著緋衣亦自然成爲隨順世禮之特殊服制. [十誦律卷十三, 大唐西域記卷一梵衍那國條, 五雜俎卷十二](參閱法衣3346, 袈裟4784)
【비이比爾】
p1482-下→ (Beal Samuel, 1825~1889)英國宣敎師與佛敎學者. 自劍橋大學畢業後, 卽任海軍布敎師. 嘗至中國, 從事中國之宗敎與佛敎之硏究. 歸國後, 擔任倫敦大學敎授(1877), 發表甚多有關漢譯經典․中國佛敎之論著, 爲硏究中國佛敎之先驅者, 功績頗著. 其主要著作有:Travels of Fa-Hian and Sung Yun, Buddhist pilgrims from China to India, 1869;Catena of Buddhist scriptures from the Chinese, 1871;The Buddhist Tripitaka as it is known in China and Japan, 1876;On Buddhist Literature in China, 1882;Fā-hien's Fo-kue-ki(法顯傳, 卽佛國記),1866;Si-yu-ki, the Records of the Western Kingdoms(西域記),1884; A life of Hsüan-tsiang(玄奘), 1888;The Fo-sho-hing-tsanking, a life of Buddha by Asvaghosha Bodhisattva(佛所行讚),1883.
【비이취非二聚】
p3705-下→ 指非色非心法之類聚. 三聚之一. ①乃阿毘達磨所立之法相. 其他二聚爲色聚․心聚. (參閱三聚665․非色非心3708). ②將我與法分爲三大類, 其第三類旣不屬生滅法之有爲聚, 亦不屬不生不滅法之無爲聚, 稱爲非二聚.
【비인非人】
p3706-上→ 梵語 amanuṣya, 巴利語 amanussa. 指非人類之天龍八部, 以及夜叉․惡鬼․修羅․地獄等. 一般又作爲鬼神之泛稱. 比丘六物圖私抄卷下載, 於律典中, 謂有人趣․非人趣․畜生趣等三趣, 而以非人趣指天․修羅․地獄․餓鬼等四趣. 又出家遁世之沙門, 亦自謙爲非人. 此外, 又用爲對乞兒․窮乏者之貶稱. [長阿含卷十五種德經․法華經普門品․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俱舍論卷十二]
【비인袐印】
p4261-下→ 印指印契. 印契爲諸尊之內證本誓, 含有祕密甚深之義趣, 故稱祕印.
【비자야肥者耶】
p3492-上→ 梵名 Vijayā. 四姉妹女天之一. 又作毘社耶․微誓耶․微惹野. 意譯無勝. 位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童母盧之右方, 惹耶(梵 Jayā)之上方, 乃文殊菩薩之眷屬. 密號金剛, 種子爲□(vi)或□(ka), 三昧耶形爲棒. 身呈肉色, 右手屈臂持半獨鈷杵, 左手屈臂仰掌置於腰部. 該尊出自玄法寺儀軌卷一, 或係後世之阿闍梨依理趣經四姉妹女天段所說而增列. 四姉妹女天, 卽若耶․肥者耶․阿爾多(梵 Ajitā)․阿波羅爾多(梵 Aparājitā)四位天女. 大日經卷一謂, 若耶․肥者耶爲日天妃;陀羅尼集經卷一謂, 四姉妹爲大自在天之眷屬;文殊師利根本儀軌卷四謂. 此四姉妹爲文殊菩薩之眷屬, 有眞言顯示彼等親近菩薩, 經行大地以救度衆生. [大日經卷五秘密漫荼羅品․理趣釋卷下․大日經疏卷五․靑龍寺儀軌卷下]
【비장기袐藏記】
p4268-上→ 略本一卷, 廣本二卷.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六冊. 相傳係日僧空海由其師惠果阿闍梨之口說而筆記者, 其著作年代不詳. 內容爲有關密敎口訣(口傳書), 約有一百條目, 係解說密敎事相(行法)․敎相(敎理)之雜錄.
【비장방費長房】
p5276-下→ 隋代成都人. 博學能文, 通佛儒百家. 初爲僧, 於後周武廢佛時, 被迫還俗, 尋遁歸隱居. 隋興, 開設譯場, 受詔爲翻經博士. 由其擔任筆受之譯經有那連提黎耶舍之大方等大集日藏經․力莊嚴三昧經, 及闍那崛多之佛本行集經․善思童子經․移識經․觀察諸法行經․商主天子所問經等. 復因見列代經錄散落, 年載蕪沒, 乃撰歷代三寶紀十五卷, 成爲唐代經典目錄之重要參考. 然書中有不少資料誤引混用, 如編選入藏錄․大小乘經錄之準則偏誤, 爲後代之經錄所批評 ; 又如書中將前代經錄如出三藏記集等書所列之失譯經典, 大半配屬古代知名譯經家之名下, 尤爲現代學者所攻伐. 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九冊. [續高僧傳卷二達摩笈多傳․歷代三寶紀卷十二․開元釋敎錄卷七․佛書解說大辭典佛典總論第二部第二章(小野玄妙)](參閱失譯經典1881․歷代三寶紀6253)
【비장보약袐藏寶鑰】
p4268-上→ 凡三卷. 略稱寶鑰․略論. 日僧空海著. 收於大正藏第七十七冊. 係空海奉敕撰寫而呈進之十住心論十卷(廣論)之略書, 內說十住心之敎判, 爲十卷(章)之一. 本書之流行頗廣, 版本甚多, 其註疏多達數十本.
【비장袐藏】
p4268-上→ 隱而不傳於人, 稱爲祕 ; 蘊蓄於內, 稱作藏. 祕藏者, 謂諸佛之妙法, 以諸佛善爲守護, 不妄宣說. [維摩經問疾品․大日經疏卷三]
【비전悲田】
p4953-下→ 爲三福田之一. 以悲愍之心救助貧困, 則能得無量之福分, 故救濟貧困或受救助之貧者皆稱爲悲田. 像法決疑經謂, 佛․法․僧三寶爲敬田, 貧窮孤老乃至蟻子等則爲悲田. 依準此義, 唐代時有悲田院之設立. 據舊唐書武宗紀所載, 唐開元年間曾置悲田養病坊, 收容還俗而貧苦殘疾․無所依靠之人, 亦收容一般貧困之人. 後世亦有泛稱養濟院爲悲田院者. [正法念處經卷六十一․優婆塞戒經卷三․大智度論卷十二](參閱福田5852)
【비전후구득非前後俱得】
p3709-上→ 四種得之一. 指獲得擇滅無爲法․非擇滅無爲法時之得. 此二無爲法不生不滅, 非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所能拘束者, 故得此二無爲法與時間無關, 爲非前․非後․非俱, 故稱爲非前後俱得. (參閱得4548)
【비정非情】
p3711-中→ 指草木․山河․大地․土石等無情識者. 又作非有情․無情. 有情之對稱. 蓋山河大地等爲有情之共業所招感, 爲一切有情所共用;亦卽非有情之各自別業所招感, 亦非如有情之果報, 故山河大地等不稱爲異熟生. 順正理論卷十八(大二九․四三六中):若非情果不共業招, 應隨異熟俱時起盡. 又世現見國主崩時, 所王國土猶相續住, 若所王國唯主業招, 非餘有情業共感者, 餘應不可於中受用, 又若非情別業所感, 則應一一諸有情身所居室宅․園林․池沼․城郭․山川悉皆各異而實不爾, 故知一物無量有情業所共感.[俱舍論卷六․順正理論卷二十一․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參閱有情2441)
【비정성불非情成佛】
p3711-下→ 謂草木․國土等無情, 皆有佛性, 皆可成佛. 於天台宗世界觀中, 將心物․自己․環境等圓融視之, 認爲一切法皆具佛性. (參閱草木國土悉皆成佛4312)
【비제毘睇】
p3857-上→ 梵語 vidyā 之音譯. 意譯作明咒. 卽指眞言陀羅尼. 陀羅尼能破衆生之煩惱闇障, 故稱爲明. 求法高僧傳卷下(大五一․六下):毘睇譯爲明咒, 陀羅是持.
【비제하주毘提訶洲】
p3856-下→ 毘提訶, 梵名 Videha. 爲須彌四大部洲之一. 全稱弗婆毘提訶洲. 又作東毘提訶洲․逋利婆鼻提賀洲․弗毘提訶洲․弗婆提洲․弗于逮洲. 意譯東勝身洲․東種種身洲․東種種與洲․前離體洲. 在須彌山東方鹹海中, 其地人身殊勝, 故以勝身名之. 據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州品(大一․一一五中):須彌山東有天下, 名弗于逮. 其土正圓, 縱廣九千由旬. 人面亦圓, 像彼地形.然俱舍論卷十一․阿毘達磨藏顯宗論卷十六等則謂東毘提訶洲地形如半月, 東狹西廣, 三邊各二千踰繕那, 東邊三百五十踰繕那, 其住民之人面亦呈半月形, 身長八肘, 壽二百五十歲, 然亦有中夭者. 又彰所知論卷上器世界品․決定義經․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七․瑜伽師地論卷二等諸說亦異. [立世阿毘曇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一下․慧琳音義卷四十一東勝身洲條․玄應音義卷二十三](參閱四洲1731)
【비조지적飛鳥之迹】
p3997-上→ 禪林用語. 鳥飛於空, 了無痕迹, 故以此語比喩物體無有實體性之眞理.
【비지悲智】
p4954-中→ 指救度衆生之慈悲與求菩提之智慧. 佛菩薩具此二種功德, 合稱爲悲智二門. 善導法事讚卷上卽謂, 釋迦及諸佛等, 皆乘其弘誓, 悲智雙行, 不捨有情衆生. 此二者中, 智慧屬於自利, 慈悲屬於利他. 若配於人之兩手, 則悲爲左手, 智爲右手 ; 若配於密宗之金胎兩部, 則悲爲胎藏界, 智爲金剛界 ; 若配於阿彌陀佛之兩脅士, 則左脅之觀音菩薩表悲, 右脅之大勢至菩薩表智. 完全實現此悲智二門, 稱爲悲智圓滿, 唯佛能達此一境界.
【비지사卑地寫】
p3090-上→ 梵名 Vidiśā 或 Vaidiśa, 巴利名 Vedisa 或 Vidisagiṛi. 又作卑提寫․吠儞勢․毘提寫. 乃古代南印度優禪尼國(梵 Ujjayanī)之山名及都市名, 或謂卽阿槃提國(梵 Avanti)之都市名. 相當於現今中央地方波帕耳州北部毘盧沙市(Bhilsa)附近. 市東約十公里處之山琦村(梵 Sānchī)附近, 殘存數座紀元前三世紀頃之塔, 內有世所周知之山琦塔. 阿育王卽位前曾出掌此地, 與長者之女戴蜚(梵 Devī)婚配而生王子摩哂陀(梵 Mahinda). 摩哂陀出家後, 爲弘布佛敎, 將渡師子洲(今斯里蘭卡), 先來此地省母, 母大喜而立大寺, 寺名卑地寫. 又山上多佛堂․塔婆, 故又稱支提山(梵 Caitya-giri). 廢塔散布在兩沙丘上, 內外有十一座之多. 山高約六十餘公尺.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謂此地乃屬鄔闍衍那國(卽優禪尼), 卽今尼布達河(Nerbuddha)之北的摩爾瓦地方(Malwa), 其地卽今烏占(Ujjain)之省府. [善見律毘婆沙卷二]
【비천飛天】
p3995-下→ 飛於空中, 以歌舞香花等供養諸佛菩薩之天人. 印度自古以來卽盛行飛天之傳說, 故於各大佛敎遺蹟中, 飛天之壁畫․壁雕不乏其例. 較著名者, 有鹿野苑及秣菟羅博物館所藏石造釋迦說法像, 其像之光背上卽刻有二尊動感十足之飛天. 另如浙江普陀落山法雨寺玉佛殿之三尊像, 於舟形後光之中亦有數尊飛天之雕刻, 其飄動之天衣, 宛如火燄.
【비천臂釧】
p6502-下→ 卽臂環. 又作釧. 釧, 爲裝飾之物;一般拑於兩臂之釧, 多以寶玉莊嚴之. 慧琳音義卷十五臂釧之注釋(大五四․三九九中):釧者, 以金銀爲環, 莊飾其手足. 字書云, 在足曰麿廣在臂曰釧. 密敎中, 臂釧亦爲供養物. 在傳法灌頂時, 於小壇中, 釧拑於受者之雙臂. 臂釧加持法出自蘇悉地軌, 據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中(大一八․七○一上):次說臂釧之法, 其臂釧中穿一活兒子等珠, 以部母眞言․手印持誦, 香花而用供養, 及香水灑還以此部母眞言․手印, 請來加持釧上;復以部母眞言․手印, 次第供養, 乃至持誦千遍. [中阿含卷四十二分別六界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四十․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下․十誦律卷三十七․大日經疏卷八․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二十八․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四金剛智條․慧琳音義卷十五]
【비초비중후전중후취非初非中後前中後取】
p3708-中→ 謂論說斷惑之非初․中․後等三時, 稱爲非初非中後;而論說前․中․後等三時, 稱爲前中後取. 華嚴宗之法藏等在五敎中之第三終敎以此闡明斷惑之相, 非初非中後乃出自華嚴經十地品, 而前中後取則出自十地經論卷二. 然華嚴經之所謂非初非中後與十地經論之所謂前中後取似乎相矛盾, 由是故有諸師之會通解釋, 如地論宗慧遠之十地經論義記謂, 唯有初一念, 或唯有中․後之念, 皆不究竟, 而通於三時方爲究竟. 澄觀批評慧遠之說, 謂其但知斷惑之義, 而不知斷而不斷․不斷而斷之義. 又智儼之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上謂, 緣起性爲緣生無性之義, 卽眞空妙有. 卽經由眞空無性之義, 卽眞空妙有. 卽經由眞空無性之義而說非初非中後, 然無性卽緣生妙有之故, 乃於論中說前中後取. 又法藏承受此意而於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定斷惑之義(大三五․二九六下):第二斷惑相, 論經名非初非中後, 謂於三時皆無斷義方爲斷也.此卽無性緣生之義, 又以此分爲相翻․相續二門廣作評釋. 故經與論之說非相矛盾, 澄觀在華嚴經疏鈔亦完全繼承此二門之說, 竝詳細解釋. 而相翻․相續二門之斷惑說, 卽華嚴經之非初非中後之解說, 及十地經論之前中後取之解釋, 乃說明五敎中第三終敎的斷惑之相. [華嚴五敎章卷三․華嚴五敎章聽抄卷下․華嚴經探玄記南紀錄卷十]
【비충鼻蟲】
p5955-中→ 爲有關因果之傳說. 據經律異相卷三十七淸信士臨亡夫妻相愛生爲婦鼻中蟲經載, 有一淸信士, 持戒精進, 與一沙門爲道友. 時淸信士得病將死, 其婦在旁甚悲, 淸信士因之益增愛戀, 死後魂神卽還入於婦鼻中, 化生爲蟲, 婦啼哭不能自止. 沙門往見婦人, 婦人更加悲慟, 不覺蟲自鼻涕墜地, 婦羞慚而欲以脚踐之, 沙門告以勿殺, 竝告知該蟲乃其夫壻所化生. 沙門又告誡該蟲, 本精進持戒, 福應生天界見諸佛, 然臨終作恩愛戀慕之想, 遂致化生爲蟲, 卽宜慚愧. 該蟲聞而解意, 便自剋責, 俄頃命終, 得生天界.
【비타건퇴臂吒犍槌】
p6502-中→ 梵語 piṭaghaṇṭikā. 臂咤, 意譯爲打;犍槌, 又作犍禾犀․犍地․犍遲․犍稚, 意譯爲鐘․磬․打木․聲鳴, 原指印度寺院中用以敲打出聲之木, 後引申爲一般寺院可敲打出聲之物之通稱.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下(大四○․一八六中):西傳云:『時至, 應臂咤犍槌. 臂咤, 此云打;犍槌, 此云所打之木, 或用檀․桐木等. 彼無鐘․磬, 故多打木集人․” [比丘尼鈔卷一](參閱犍稚5521)
【비타라귀毘陀羅鬼】
p3851-下→ 毘陀羅, 梵名 Vetāḍa 或 Vetāla. 係可殺害人之惡鬼. 又作韋陀羅鬼․迷怛羅鬼․鞞陀路婆鬼. 意譯作厭魅․起屍鬼․起屍․死屍. 十誦律卷二(大二三․九中):有比丘以二十九日求全身死人, 召鬼咒尸令起, 水洗著衣, 著刀手中, 若心念若口說:“我爲某故作毘陀羅.” 卽讀咒術, 是名毘陀羅成. 若所欲殺人, 或入禪定, 或入滅盡定, 或入慈心三昧, 若有大力咒師護念救解, 若有大力天神守護, 則不能害. 是作咒比丘先辦一羊, 若得芭蕉樹, 若不得殺前人者, 當殺是羊, 若殺是樹. 如是作者善, 若不爾者, 還殺是比丘, 是名毘陀羅.依此可知, 毘陀羅係咒詛時所使用之惡鬼名, 或起屍之咒法, 爲佛陀所禁止. [大莊嚴論經卷四․十地經卷四難勝品․大乘入楞伽經卷三․慧琳音義卷三十五]
【비탁非濁】
p3714-下→ (?~1063)遼代僧. 范陽(河北涿縣)人, 俗姓張. 字貞照. 遼興宗重熙初年禮圓融國師爲師, 未幾罹患脚疾, 遂隱於盤山修白傘蓋法, 常於宴坐誦持時有山神敬侍, 久之病癒. 重熙八年(1040)冬敕賜紫衣, 十八年授上京管內都僧錄, 後轉任燕京管內左街僧錄. 及道宗卽位, 加贈崇祿大夫檢校太保. 淸寧二年(1056), 進任檢校太傅太尉, 賜號純慧大師. 師廣羅搜訪缺章, 修治睿典, 撰成隨願往生集二十卷, 進呈御筵後入藏. 六年春, 道宗幸臨燕京, 以師爲燕京管內懺悔主菩薩戒師而受戒. 九年四月, 示寂於竹林寺, 世壽不詳. 遺作除上記外, 另有三寶感通錄三卷.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遼史藝文志補證․新續高僧傳卷三]
【비택멸무위非擇滅無爲】
p3714-上→ 梵語 apratisaṃkhyā-nirodhāsaṃskṛta. 舊作非數滅無爲. 略稱非擇滅. 乃說一切有部三無爲或法相宗六無爲之一. 非擇滅, 又作非數滅․非智緣滅, 爲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於有部, 謂諸法皆由因緣和合, 從未來位轉至現在位, 於生之刹那卽滅, 成爲過去之分位. 如生緣缺時, 非擇滅則妨礙該法之生, 其法將永久止於未來之分位, 絶對不生, 稱爲緣缺不生. 於此, 其法係得非擇滅無爲, 成爲畢竟不生法. 故凡不由簡擇力, 因缺有爲法之自生緣而顯示寂滅不生之無爲法, 卽稱非擇滅無爲. 要言之, 擇滅者, 聖道所得;非擇滅者, 緣缺所得. 俱舍論卷一(大二九․一下):永礙當生, 得非擇滅, 謂能永礙未來法生, 得滅, 異前, 名非擇滅;得不因擇, 但由闕緣. 於法相宗, 主要指無須待於人之智慧, 而自性淸淨之眞如, 稱爲非擇滅無爲. 成唯識論卷二(大三一․六下):不由擇力, 本性淸淨;或緣闕所顯, 故名非擇滅.[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大乘義章卷二․俱舍論光記卷一․八宗綱要卷上](參閱擇滅6225)
【비파琵琶】
p5148-中→ 梵語 tuṇava 或 vīṇā. 又譯作比巴․批把․鼙婆. 別稱胡琴․國腹․三五. 絃樂器之一. 全長約四十八公分, 胴面成枇杷形, 張四絃或五絃以撥挑彈奏. 本爲印度及西域之物, 傳入我國後, 頗爲流行, 爲國樂樂器之一. 又據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記載, 密敎持國天之持物卽琵琶. 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辯才天, 及二十五菩薩來迎圖中之光明王菩薩亦彈奏之. 後又傳入日本, 而爲雅樂中之主要樂器. [法華經方便品․佛本行集經卷二․卷十四․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正法念處經卷十三․十誦律卷十九․洛陽伽藍記卷五烏場國條․希麟音義卷二․文獻通考卷一三七]
【비포라산毘布羅山】
p3848-下→ 毘布羅, 梵名 Vipula, 巴利名 Vepulla. 又作毘富羅山․毘浮羅山․鞞浮羅山. 意譯廣博脅山․廣普山․方山或大山. 爲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五山之一. 雜阿含經卷四十九謂, 王舍城之諸山以毘布羅山爲第一. 大智度論卷二十八(大二五․二六六中):計一劫中, 一人積骨過於鞞浮羅大山.其註云:此山天竺人常見, 易信, 故說.大唐西域記卷九(大五一․九二一下):山上有窣堵波, 昔者如來說法之處. 今有露形外道, 多依此住, 修習苦行, 夙夜匪懈.其西南涯多溫泉, 溫泉之西有佛陀昔時常居止之卑鉢羅石室, 卽今比哈市南端拉琪爾(Rajgir)附近之維布羅山(Vipra). 大唐西域記所載提婆達多入定之石室等塔址, 卽現存之南崖. 又山上存有數個闍延敎祠及大甎精舍之故基. 依雜阿含經卷三十四謂, 此山又稱長竹山․朋迦山․宿波羅首山. [長阿含卷十二大會經․大三摩惹經․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四]
【비풍비번非風非幡】
p3710-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六祖風幡心動․六祖心動․風幡動. 幡, 又作旛․旛. 六祖惠能得法後, 於儀鳳元年(676) 至廣州法性寺, 遇二僧爭論而垂示諸法無自性之公案.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行由品(大四八․三四九下):時有風吹旛動, 一僧曰風動, 一僧曰旛動. 議論不已, 惠能進曰:『不是風動, 不是旛動, 仁者心動.” 一衆駭然.[無門關第二十九則․景德傳燈錄卷五․五燈會元卷一]
【비필추非苾芻】
p3710-上→ 指違犯殺․盜․淫․妄等四重罪之比丘. 小乘之經部與有部之解釋各異. 經部中, 依律文, 指犯四重罪者, 已捨戒體, 故稱非苾芻. 有部中, 依經文, 指犯重罪者稱爲汚道沙門, 亦卽仍號沙門, 故知其仍保有戒而稱非苾芻, 乃指非勝義苾芻. 所謂勝義苾芻, 係指諸聖人;然苾芻由於犯四重罪之故, 不成聖果, 故稱非苾芻, 而非指捨離戒體. [俱舍論卷十五․俱舍論疏卷十五]
【비항비좌삼매非行非坐三昧】
p3708-上→ 爲天台宗所立四種三昧之一. 又作覺意三昧․隨自意三昧. 雖稱非行非坐, 然實通於行․住․坐․臥及一切事, 隨意起而修禪定, 故又稱隨自意三昧․覺意三昧. 卽於一切時中, 於一切事上念起卽覺, 意起卽修三昧. 摩訶止觀卷二(大四六․一四中):非行非坐三昧者, 上一向用行坐, 此旣異上, 爲成四句, 故名非行非坐, 實通行․坐及一切事;而南岳師呼爲隨自意, 意起卽修三昧;大品稱覺意三昧.(參閱四種三昧1793)
【비행飛行】
p3996-上→ 自在飛行於虛空. 六通中之如意通․神通業者, 彼等經行於虛空, 猶如飛鳥. [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下]
【비행선飛行仙】
p3996-上→ 爲楞嚴經所說十種仙之一. 此仙恆常飛行於空中. 楞嚴經卷八(大一九․一四五下):堅固草木而不休息, 藥道圓成, 名飛行仙.(參閱十行仙430)
【비행야차飛行夜叉】
p3996-中→ 夜叉, 梵語 yakṣa 之音譯, 意譯爲威德․祠祭․捷疾. 係隸屬於毘沙門天, 而住於忉利天之鬼類. 順正理論卷三十一(大二九․五一七下):大勢鬼者, 謂諸藥叉及邏刹娑․恭畔荼等, 所受富樂與諸天同, 或依樹林, 或住靈廟, 或居山谷, 或處空宮.大智度論卷十二則擧出地行․虛空․宮殿等三種飛行夜叉. 其中, 地行夜叉可得種種歡樂音樂飮食;虛空夜叉有大力, 所至如風;宮殿夜叉有種種娛樂便身之物. 此皆依過去布施之差別而有異. 注維摩經卷一亦謂, 夜叉有三種, 卽:(一)地夜叉, (二)虛空夜叉, (三)天夜叉. 地夜叉因施財, 故不能飛空;天夜叉因施車馬, 故能飛行. 此外, 諸夜叉神飛行於空中之記述, 於諸經中常可見之.
【비향臂香】
p6502-下→ 謂將香置於臂上燃燒, 以供養佛․菩薩, 表示赤誠之意. 古時有燃臂香求神明者, 乃源自佛敎燃臂香供佛之擧. [聞見近錄(王鞏)]
【비화경悲華經】
p4954-下→ 梵名 karuṇā-puṇḍarīka-sūtra. 凡十卷. 北涼曇無讖(梵 Dharmarakṣa)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本經說明阿彌陀佛及釋迦等之本生, 竝以對照方式敘述淨土成佛與穢土成佛之思想, 尤特別稱揚釋迦如來穢土成佛之大悲. 本經共分六品. 第一轉法輪品與第二陀羅尼品, 描寫類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之蓮華尊如來(梵 Padmottara)之蓮華世界. 第三大施品敘述寂意菩薩(梵 Ś樗黎imati)問佛陀出現於穢土之理由, 佛陀告以出現於不淨國土, 係由於大悲心以及前生之誓願(本願)而來, 遂廣說無諍念王之故事. 第四諸菩薩本授記品敘述無諍念王由於大臣寶海之勸告, 而起淨土成佛之誓願, 竝由寶藏如來授記, 將來必成無量壽佛(梵 Amitāyāus, Amitābha, 音譯阿彌陀) ; 其後千名王子順次受記, 名爲觀世音․得大勢․文殊師利․普賢․阿閦佛等. 大臣寶海之子八十人及弟子三億人, 亦各發無上菩提心, 受穢土成佛之記莂. 寶海本人更起五百大願, 願於五濁惡世成佛, 寶藏如來授記其成佛時名爲釋迦牟尼如來, 且稱之爲大悲菩薩. 第五檀波羅蜜品敘述大悲菩薩之菩薩行, 以布施波羅蜜爲主, 而述其所經過之種種本生談. 第六入定三昧門品明示釋迦佛之入定三昧, 竝列擧十種經名. 本經現有二種譯本, 除本經外, 另有大乘悲分陀利經, 凡八卷, 三十品, 秦代譯者失佚. 據出三藏記集卷二所載, 或謂本經爲東晉道龔和上所譯 ; 又據開元釋敎錄載, 本經共有四譯, 卽西晉竺法護譯閑居經一卷․大乘悲分陀利經(秦代譯者失佚)․北涼道龔譯悲華經十卷․曇無讖譯悲華經十卷 ; 另據歷代三寶紀卷六法護譯經條載, 閑居經有十卷․一卷二部, 一卷經係由生經(亦法護譯)所別出, 十卷經則爲悲華經之異譯. 但依今人之說, 道龔所撰者可能爲八卷之大乘悲分陀利經, 而法護所譯之一卷閑居經應係由生經別抄而成者, 十卷閑居經亦不宜視爲本經之異譯 ; 又本經與增一阿含經․無量壽經․阿閦佛國經․法華經等, 或亦有密切關係. 西元一八九八年, 印度之佛敎學者達斯(Das, Bahu Sarat Chandra)刊行本經之梵本, 分爲轉法輪․陀羅尼․棄施․菩薩授記․布施等五品. 西藏譯本係九世紀頃, 由印度之勝友(梵 Jinamitra)․天主覺(梵 Surendra-bodhi)․智慧鎧(梵 Prajñā-varman), 及西藏翻譯官智慧軍(藏 Ye-śes-sde)等共同譯成, 凡十五卷․五品. 此二本之記述均與本經雷同. 此外, 本經在我國流傳極廣, 抄經亦多, 出三藏記集卷四失譯雜經錄及法經錄卷二衆經別生錄中, 卽列擧寶海梵志成就大悲經等十九部. [出三藏記集卷十四․梁高僧傳卷二․法經錄卷一․歷代三寶紀卷九․靜泰錄卷二․卷三․大唐內典錄卷三․古今譯經圖紀卷三․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三․開元釋敎錄卷二․卷四․卷十四․淨土敎の硏究․淨土敎の起原及發達(望月信亨)]
【비화낙엽飛花落葉】
p3997-上→ 謂獨覺乘之人, 獨入於林中, 見飛花落葉, 感知世間無常之理, 因而開悟.
【비흑비백업非黑非白業】
p3712-中→ 指無漏業. 四業之一. 無漏業之性不染汚, 故稱非黑;亦不招致有漏之善果, 故稱非白. (參閱四業1782)
【빈가병頻伽缾】
p6364-中→ 缾, 與甁同. 以缾之形狀似頻伽鳥而得名. 佛陀以頻伽缾比喩無空之去來, 無識之生滅.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二謂, 譬如有人取頻伽缾來貯藏空而行千里, 開孔倒缾, 而不見空出. 如是虛空, 非彼方來, 亦非此方入, 識․蘊亦復如是;故知識․蘊虛妄, 本非因緣, 亦非自然性.
【빈궁복전貧窮福田】
p4796-中→ 卽以一切窮苦困厄人爲田, 施與之能生福. 優婆塞戒經卷三供養三寶品所說三福田之一. 所謂福田, 指如田園能生長萬物, 若施與之, 乃能生福. 貧窮人來乞時施給之, 雖不求圖報, 亦自然獲福, 卽稱爲貧窮福田. (參閱福田5852)
【빈궁해貧窮海】
p4796-中→ 比喩貧窮之苦難深廣, 猶如大海.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大二五․二二七上) : 施爲堅牢船, 能度貧窮海.
【빈녀보장貧女寶藏】
p4795-中→ 比喩一切衆生悉具佛性, 猶如貧女之有寶藏. 北本涅槃經卷七(大一二․四○七中) : 一切衆生所有佛性, 爲諸煩惱之所覆蔽, 如彼貧人有眞金藏不能得見.[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四]
【빈다바다儐荼波多】
p6205-上→ 梵piṇḍapāṭa. 又作賓荼波底迦․賓荼夜. 意譯爲乞食․團墮․分衛. 卽比丘依一定之行儀而乞食. 又因印度多摶食作團, 墮疊於鉢中, 故就乞得之食而釋之, 稱爲團墮. 另據釋氏要覽卷上引僧祇律謂, 以乞得之食物分與僧尼而衛護之, 令修道業, 故稱分衛. [玄應音義卷五](參閱乞食724)
【빈달賓達】
p5931-中→ (Bendall, Cecil; 1856~1907)英國之東方學, 印度學學者. 曾於牛津大學習梵文, 後至印度, 竝在附屬於尼泊爾王室之都爾巴文庫(Durbar Library)從事硏究. 西元一八八○年出版大雲請雨經(梵 Megha-sūtra), 一八八八年出版祕密儀軌說話(梵 Tantrakyāna), 一八九七年出版大乘集菩薩學論(梵 Śikṣāsamuccaya)等之原典. 一八八三年曾編纂劍橋大學所藏梵語佛敎寫本目錄(Catalogue of Buddhist Sanskrit Manuscripts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Cambridge),對佛敎年代之推定以及梵字之硏究功績卓著. 對考古學, 古錢學, 碑銘等有關之硏究, 亦成績斐然. 一八九八年再度至尼泊爾, 得九十部古寫本, 合倂以前五百餘部資料, 總收於劍橋大學圖書館. 所著如 Journey of Literary and Archaeological Researches in Nepal and Northern India, 1886;History of Nepal and Surrounding Countries 等, 俱富前人所未有之史料.
【빈두로賓頭盧】
p5932-上→ 梵名 Piṇḍola, 巴利名同. 全稱賓頭盧跋羅墮闍(梵 Piṇḍola-bhāradvāja, 巴同). 又作賓頭盧頗羅墮誓, 賓度羅拔囉墮舍, 賓頭盧突羅闍. 爲佛弟子, 十六羅漢之一. 永住於世, 現白頭長眉之相. 又稱住世阿羅漢. 賓頭盧爲名, 譯作不動;跋羅墮闍爲姓, 譯作利根, 捷疾, 重瞳, 爲婆羅門十八姓之一. 據賓頭盧突羅闍爲優陀延王說法經, 十誦律卷三十七所載, 師原爲優塡王輔相之子, 年少出家學道, 證得阿羅漢果, 有神通. 曾以顯神通於世人之前, 受佛陀呵責, 不許住於閻浮提, 令至西瞿耶尼洲施化, 後雖聽還, 而不許其入於涅槃, 使永住於南天之摩梨山度化衆生. 另於三摩竭經亦載有師爲佛擯出之事, 唯所記事緣不同. 又據請賓頭盧經所載, 師受佛之敎敕, 爲末法之人作福田, 故天竺優婆塞國王, 長者等, 於設會時常請之, 以食物等供養. 後世印度小乘寺院中, 置賓頭盧像爲上座. 我國以東晉道安爲信仰者之嚆矢. 唐代以後, 食堂有安置賓頭盧像之風, 稱爲聖僧.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畫其像爲箕坐岩上, 左手持杖, 伸右手倚岩, 於膝上置經典, 睥睨前方. 在日本, 於寺院之前廊安置賓頭盧像, 竝産生撫摩其像卽可除病之信仰, 俗稱撫佛;後因撫佛被疑爲傳染病之媒介而加以禁止.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 卷四十三, 阿羅漢具德經, 賢愚經卷六, 四分律卷五十一, 大智度論卷二十六, 入大乘論卷下, 阿育王傳卷三, 付法藏因緣傳卷三, 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傳, 翻梵語卷二, 釋氏要覽卷下, 翻譯名義集卷一]
【빈두로주세인연賓頭盧住世因緣】
p5932-下→ 賓頭盧尊者永住於世之因緣, 經典所載不一, 據法苑珠林卷四十二載, 賓頭盧尊者曾入於禪定, 取樹提伽長者懸置於高處之旃檀鉢(非比丘宜持之物), 佛陀以其用外道鉢, 竝於未受戒者之前展現神通力, 故擯之, 令不得住於閻浮提, 竝敕往西瞿耶尼洲敎化四衆, 廣宣佛法;後雖聽還, 以其現神足之故, 不許入於涅槃, 敕令爲末世四部衆生作福田. 另據雜阿含經卷二十三載, 給孤獨長者之女, 於富樓那跋陀那國請佛及比丘僧, 諸比丘各乘空而往, 賓頭盧尊者則以神力合大山前往受請, 世尊責之, 罰於世護持正法, 不得取涅槃. [請賓頭盧經, 分別功德論卷四]
【빈라수頻螺樹】
p6366뱌頻螺, 梵語 bilva, 或 vilva, 巴利語 billa. 又作毘羅婆樹․必立皤樹․頻蝝樹․毘利婆樹․比羅樹․避羅樹. 意譯爲莮樹. 學名 Aegle marmelos, 又有 Bengal quince, Bel-fruit-tree, Wood-apple-tree 等之稱. 乃類似於木昷桲之植物, 印度敎徒尊爲聖樹. 樹高可至十公尺, 周圍達一公尺, 有大棘. 夏天開花, 結球狀果實, 似黃橙色, 可飮其果汁. 花可製香水, 根․皮等可供藥用. 瑜伽論記卷二上及瑜伽略纂卷二等謂頻蝝果卽頻婆果. 然亦有以頻螺與頻婆實乃不同樹之說. [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瑜伽師地論卷五]
【빈바라頻婆羅】
p6366-上→ ①梵語 viṃvara. 古代印度數量名. 又作頻婆․頻跋羅․毘婆訶. 意譯爲十兆. 佛本行集經卷十二所載頻婆羅之夾注謂此數當於十兆. [玄應音義卷一]. ②指頻婆樹之果實. 其色鮮赤. 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八(大三․七八二上):口脣明曜赤朱色, 或如頻婆羅果形, 亦似珊瑚及胭脂.
【빈바사라몽頻婆娑羅夢】
p6365-中→ 指頻婆娑羅王之夢兆. 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載, 頻婆娑羅王夜夢一四裂作十八片, 一金杖折爲十八段, 懼而問佛. 佛告以佛滅度後百餘年, 有阿輸迦王(阿育王), 威服各地;其時, 敎團分爲十八部, 皆趣向解脫門. 此夢卽預兆其事.
【빈바사라왕경頻婆娑羅王經】
p6365-上→ 梵名 Bimbisāra-pratyudgammana. 全一卷. 宋代法賢譯.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敘說頻婆娑羅王聞佛聲名, 往詣佛所, 見佛身旁有極受人崇敬之優樓頻螺迦葉在座, 遂疑二人何者爲師?佛知王意, 乃請迦葉說明歸依佛之因緣, 佛竝爲王說生滅無常法. 本經卽中阿含卷十一頻鞞娑邏王迎佛經之別譯.
【빈바사라왕頻婆娑羅王】
p6364-下→ 頻婆娑羅, 梵名 Bimbisāra, 巴利名同. 又作頻毘娑羅王․頻頭娑羅王․頻浮婆王․民彌沙囉王․缾沙王․萍沙王․甁沙王. 意譯影勝王․影堅王․顔貌端正王․諦實王․光澤第一王․好顔色王․形牢王. 卽與釋尊同時代之摩揭陀國王. 爲西蘇納加王朝(梵 Śaiśunāga)之第五世. 其皇后爲韋提希夫人(巴 Vedehī), 生一太子, 卽阿闍世王(梵 Ajāṭaśatru). 頻婆娑羅王與夫人均歸依釋尊, 深信佛法. 在釋尊證道之前, 王曾祈請釋尊於得道後先至王舍城受其供養, 釋尊黙許之. 後釋尊證得佛果, 卽先至王舍城說法, 王亦於迦蘭陀建竹林精舍, 供佛弟子止住, 供養僧伽, 護持佛敎, 爲最初之外護者. 晩年竝於宮殿內之塔寺安置釋尊之髮․爪而禮拜之, 後以太子阿闍世王簒奪王位, 而卒於獄中. [中阿含卷十一頻鞞娑邏王迎佛經․修行本起經卷下出家品․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師子吼菩薩品․四分律卷三十三․大智度論卷二․俱舍論卷二十九․大唐西域記卷八]
【빈바수頻婆樹】
p6365-下→ 頻婆, 梵語 bimba 或 bimbajā,巴利語 bimba 或 bimbajāla. 意譯相思樹. 學名 Momordica monadelpha. 其果實爲鮮紅色, 稱爲頻婆果․頻婆羅果, 以之爲赤色之譬喩. 如新華嚴經卷六十五謂唇口丹潔如頻婆果. 同經卷二十二以百萬億頻婆羅香等語形容兜率天宮之莊嚴. 另據寂照堂谷響集卷一頻婆果條所載, 頻婆樹屬喬木類, 果實色紅, 大如赤小豆. 瑜伽論記卷二上則謂頻婆果卽頻蝝果(頻螺果). [方廣大莊嚴經卷一勝族品․翻梵語卷十․玄應音義卷三]
【빈바장頻婆帳】
p6365-中→ 頻婆, 梵語 bimba, 身影之義;以此帳之上繡有各種身形, 故稱頻婆帳. 翻譯名義集卷五(大五四․一一四三上):梵云頻婆帳, 此云身影. 淨名疏云, 有物遮光, 則有影現.又頻婆亦爲果名, 其色紅;以此帳之色類似彼果, 故稱頻婆帳. [慧苑音義卷上]
【빈비賓菲】
p5931-中→ (Benfey, Theodor; 1809~1881)德國之梵文學者. 西元一八六二年起, 任哥丁根(Göttingen)大學敎授, 爲硏究吠陀學, 梵文學之先驅, 對印度學硏究之開發貢獻頗大. 曾出版沙摩吠陀本集之原典, 竝硏究與印度有關之古代寓言文學. 主要著作有 : Sāmavedārcikam, die Hymnen des Sāma-Veda, 1848;Griechische Wurzellexikon, 1839~1842; Vollst障tdige Grammatik der Sanskritsprache, 1852;Vedica und Linguistica, 1880; Vedica und Verwandtes, 1880.
【빈사하바사頻闍訶婆娑】
p6366-中→ 梵名 Vindhyavāsin. 印度數論派學者. Vindhya(頻闍訶)乃山名, vāsin(婆娑)譯爲住, 以其住於頻闍訶山故有此稱. 據婆藪槃豆法師傳, 佛陀入滅後九百年, 頻闍訶婆娑至阿輸闍國, 以僧佉論駁斥世親之師佛陀蜜多羅之法義, 旋返頻闍訶山, 化爲一石. 世親後聞此事, 卽造七十眞實論, 破彼外道之僧佉論. (參閱自在黑2521)
【빈승貧僧】
p4796-上→ ①梵語 śramaṇa(沙門那․沙門)之古譯. 爲僧侶自謙之詞. 又作貧道․乏道. 與拙僧同義. 僧侶以斷邪道, 勤修八正道而求解脫 ; 常自謂道貧․德乏, 故有此謙稱. 大宋僧史略卷下載, 漢․魏․兩晉沙門對王者, 或稱名, 或稱我, 或稱貧道. 故法曠上書於晉簡文帝, 支遁上書乞歸剡, 道安諫苻堅皆自稱貧道. 後遂沿用之. [釋氏要覽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一․禪林象器箋稱呼門] ②指無福․貧苦之僧侶.
【빈자일등貧者一燈】
p4795-下→ 指貧者以虔誠之心供養一燈, 其功德大於長者之供養萬燈. 又作貧女一燈. 此係出於阿闍世王授決經及賢愚經卷三貧女難陀品中所說之典故. 據阿闍世王授決經載, 阿闍世王請佛飯罷, 佛陀回到祇洹. 祇婆建議王燃油燈, 王遂敕以百斛麻油膏, 由宮門送抵祇洹精舍 ; 彼時有一貧窮老婆, 常懷至心欲供養佛, 卻苦無資財, 見王作如此功德, 更加感動 ; 遂以乞得之二錢, 至麻油商家買膏, 得二合之膏, 然膏主知其誠意, 故特加三合而給與五合之膏. 老婆卽攜往佛前燃之, 心想此膏必不够維持半夕, 乃自誓若其後世得道如佛, 膏當通宵不滅. 當王所點之燈或滅或盡時, 雖有人在旁添油以繼之, 總無法周全, 唯老婆所燃之燈光明特朗, 勝於諸燈, 非但通宵不滅, 其膏亦不盡. 直至天明, 佛告目連 : 天已亮, 可滅諸燈. 目連滅盡諸燈, 唯剩老婆所燃之燈三滅而不熄 ; 更擧袈裟扇之, 然燈反更熾盛, 竝上照梵天, 傍照三千世界 ; 佛又告目連 : 此爲當來佛之光明功德, 非汝之神力所能滅, 此老婆三十劫後, 當得作佛, 稱須彌燈光如來. 故此貧者一燈之典故, 卽說明阿闍世王所供養雖多, 以心不專注, 故不如老婆傾注全心之供養. 亦卽不論供養物之多少, 若以虔誠心供養者, 彌足珍貴. 賢愚經貧女難陀品所載內容大致相同, 然以貧女名爲難陀.
【빈종斌宗】
p4976-下→ (1911~1958)臺灣彰化鹿港人, 俗姓施. 年十四, 禮獅頭山閒雲禪師披剃. 年十七, 結廬汴峰, 苦修六年. 年二十三, 前往大陸, 遍歷諸山名刹. 民國二十三年(1934), 於天童寺禮圓瑛法師受具足戒. 後往天台山依止靜權老和尙, 專攻天台敎觀․法華及四敎儀, 盡得三觀十乘之奧旨. 二十八年, 抗戰事急, 歸返臺灣, 於新竹古奇峰下創建法源講寺, 竝設立佛學硏究院. 後又於臺北設弘法院, 於新店建法濟寺, 致力講經弘法, 宏闡臺敎. 大陸變色, 來臺僧靑年無處安身, 凡投依者, 無不設法收容. 四十年閉關閱藏, 四十三年出關, 應各地之邀, 說法不輟. 四十六年二月示寂於弘法院, 世壽四十八. 著有般若心經要釋․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楞嚴經義燈․我人生死之由來․雲水詩草等書. 後人輯爲斌宗法師遺集行世.
【빈출擯出】
p6440-中→ 梵語 pravrājana 或 nāśana, 巴利語 pabbājana 或 nāsana. 又作滅擯․驅擯․擯罰․驅出․驅遣․擯治驅遣․擯. 此係對犯戒比丘․沙彌等出家衆處罰方法之一, 卽將其自敎團逐放, 不許其與僧衆共同起居. 此相當於削除僧籍, 故又稱擯籍. 關於被擯出之緣由, 據十誦律卷二十一載, 對於犯四波羅夷者, 不得豫其出家受具足戒, 若授與之, 應豫滅擯. 四分律卷十七隨擯沙彌戒條載, 沙彌受衆僧呵責, 猶不捨惡見者, 當豫滅擯. 四分律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受戒犍度擧出犯比丘尼․賊心入道等十三難之人, 不得豫其出家受具足戒, 若授與之, 應豫滅擯. 又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七亦載有比丘․沙彌滅擯之事緣. 可知行擯出之懲罰, 係爲維護其他比丘及爲保全僧伽之威德, 而對犯重過之比丘․沙彌等之處罰. 一旦被擯出之比丘, 不得授人大戒, 不得受人依止, 不得蓄沙彌, 不得受衣鉢․臥具․坐具․洗足水․拭足等種種供養, 此皆詳載於四分律卷四十四․十誦律卷五十六等. 擯出時有一定之羯磨作法, 稱爲擯出羯磨. 毘尼母經卷二(大二四․八○八上):擯出有二種羯磨, 一永擯, 二爲調伏故擯. 調伏者, 未懺悔中間, 及飮食․坐起․言語, 一切僧法事皆不得同, 是名擯出調伏羯磨;此人若剛强永無改悔, 盡此一身不復得同僧事.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載, 受驅擯者若屬權時驅擯, 於後時還豫以攝受;若爲盡形壽驅擯, 則終生不得與衆僧共住, 不再豫以攝受. 可知擯出羯磨有盡形壽擯, 及爲調伏而行之一時擯兩種. 其中, 爲調伏而擯出者, 於彼懺悔後, 卽行解擯羯磨, 令彼發得戒體, 達到滅罪生善之目的.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六(大二二․四三九上):作擯出羯磨者, 應隨順行五事, 比丘事乃至王事羯磨已, 應安著僧伽藍邊住, 隨順行五事, 一一如法已, 應與捨, 是名捨擯. 又十誦律卷三十一․毘尼母經卷五․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二等, 列擧治罪法之七種羯磨, 其中擯出․不見擯․不作擯․惡邪不除擯等四種卽有關擯出之規定. 此外, 不與犯過․不受敎誡者言談之懲罰, 稱爲黙擯(梵 brahma-daṇḍa, 又作梵檀).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中阿含卷三十敎曇彌經․卷五十二優婆離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七․五分律卷三․卷六․卷八․卷十七․十誦律卷四․卷十五․卷五十五․卷五十九․卷六十․摩訶僧祇律卷一․卷七․卷十八․卷二十四․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卷七十․敕修百丈淸規卷二肅衆條․卷三入龕條․禪林象器箋罪責門]
【빈타림산賓陀林山】
p5931-上→ 梵名 Vindhya,Vindhyāṭavi, 巴利名 Viñjhā, Viñjhāṭavi. 其位置不明. 錫蘭天愛帝須王(巴 Devānampiyatissa)之大臣阿栗咤(巴 Ariṭṭha)曾奉阿育王之命出使, 而越過此山.
【빙게라천동자경冰揭羅天童子經】
p2200-下→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內容述說冰揭羅天童子之念誦法․造像法․陀羅尼法․印契等.
【빙게라천冰揭羅天】
p2200-上→ 冰揭羅, 梵名 Piṅgala. 乃鬼子母神訶哩底母(梵 Hārītī)之愛子. 又作冰迦羅天․冰言我羅天․冰羯羅天․冰蘗囉天․畢哩孕迦大․冰揭羅天童子. 係密敎現圖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等外院二十天中, 安置於南方(向右方)之尊. 其種子爲□(la). 三昧耶形爲火焰. 大藥叉女歡喜母幷愛子成就法(大二一․二八九上) : 畢哩孕迦刻像法, 取好白栴檀香木, 無瑕隙者, 長六指或一磔手, 令巧匠雕作童子形, (中略)以種種時花散於壇上, 乳糜․酪飯․甛脆果子, 及歡喜團等如法供養, 燒沈水香, 對此像前, 誦陀羅尼滿十萬遍, 愛子畢哩孕迦必來現身.若受持此陀羅尼法, 一切諸惡鬼神不得侵擾, 畢哩孕迦必現身親伴持誦者, 行者所求所願皆得如意. 關於其形像, 據愛子成就法一書之說, 頂上有五朱紫髻子, 相好圓滿, 以種種瓔珞莊嚴其身, 交脚坐於荷葉上. 右手握一吉祥果, 作豫人狀 ; 左手揚掌向外, 垂展五指(此卽滿願手). 然冰揭羅天童子經之說法與此相異, 謂左手把果, 右手垂作滿願掌向外.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守護大千國土經卷中․賢劫十六尊․金剛界七集卷下․圖像抄卷十]
【빙몽정馮夢禎】
p5367-上→ (1548~1595)明代秀水(浙江嘉興)人. 字開之. 崇尙氣節, 擅長文章. 神宗萬曆(1573~1620)年間, 會試中狀元, 官至國子監祭酒. 氏素奉佛法, 喜接近禪僧, 從雲棲袾宏受菩薩戒, 敬持無懈, 又與紫柏眞可修念佛三昧, 刺血寫經, 刻印大藏經. 平素常誦楞嚴經, 有釋鈔行世. 於萬曆二十三年逝世, 世壽四十八. 諡莊簡, 贈太子太保. 著有歷代貢擧誌․快雪堂集․快雪堂漫錄等. [明史卷三一七․明人小傳卷三․詩志居詩話卷十五]
【빙상冰想】
p2200-下→ 指對堅冰之觀想. 此乃爲入正觀之一種方便觀, 藉此觀想可入極樂世界之眞觀.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二上) : 見水澄淸, 亦令明了無分散意. 旣見水已, 當起冰想. 見冰映徹, 作琉璃想.
【빙상연화유冰上燃火喩】
p2199-中→ 爲顯示凡夫藉由稱念彌陀名號而往生之譬喩. 我國淨土敎大德曇鸞於所著之往生論註卷下, 先闡明十七種依報莊嚴之後, 勸說能生眞實之淨信者則必往生淨土, 證得生卽無生之理. 曇鸞又恐世人産生凡夫住實生之見, 故不能往生 ; 卽使往生, 亦無法通達無生智之疑難, 遂設立三種譬喩, 卽 : (一)譬如以淨摩尼珠投入濁水, 其水卽淸 ; 用以喩顯凡夫雖有無量生死之濁罪, 然若稱念彌陀名號, 亦可往生. (二)譬如以玄黃之幣裹摩尼珠投入水中, 則水呈黃色 ; 用以喩顯若凡夫往生, 卽可藉由淨土之德, 而不生起見生之惑. 見生, 卽指企求往生或已得往生者執著於其往生之殊勝情境, 而不能了達生卽無生之理. (三)冰上燃火喩, 卽總合前二喩而會釋之. 據淨土論註卷下載, 譬如冰上燃火, 火猛則水解, 水解則火滅 ; 用以喩顯下品往生之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之理, 但以稱念彌陀名號之力, 作往生之意, 願生極樂淨土 ; 復因極樂淨土本是無生之界, 往生至此者其見生之火卽可自然而滅. 準此可知, 願生之信心乃由於稱念彌陀之名號而起, 而往生者之情識雖執著於實生之見解, 仍可往生無生世界 ; 蓋一旦往生之後, 藉由淨土之界德卽可熄滅其見生之情識, 而得以成就無生之智. 又此一譬喩成爲日本淨土眞宗闡論有關往生淨土之重要論題之一.
【빙우란馮友蘭】
p5366-下→ (1895~ )河南唐河人. 字芝生. 民國八年(1919)畢業於北京大學, 十二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 歸國後歷任燕京․淸華․中山․北京諸大學敎授. 二次大戰期間, 任國立西南聯大文學院院長. 曾出國講學, 先後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Pennsylvania University)․夏威夷大學任客座敎授. 中共政權建立後仍任北大․淸華敎授. 曾於一九五二年率領文化代表團訪問印度, 同時任中共政協委員. 二十三年著中國哲學史, 頗獲當代學者推許 ; 書中第七․八․九等三章綜論南北朝及隋唐之佛學思想, 剖析精闢, 見重學林. 民國二十八年著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 尤以新理學一書, 融會宋儒道學中之理學(卽心學)而成一家之言, 迄今猶爲中外學術界所重視. 另以新原道一書, 對我國佛敎, 尤其是禪宗, 詳加論列. 中共統治初期卽遭批鬥, 馮氏亦自行發表文字, 否定其以往著作思想之價値.
【빙즙馮楫】
p5367-上→ (?~1153)宋代四川遂寧人. 字濟川. 曾任給事․知事等官. 壯年時, 參學於佛眼淸遠座下, 竝嗣其法. 復參謁大慧宗杲, 得其心印. 晩年勤修淨土, 以往生西方爲願, 竝自費補修大藏經. 於紹興二十三年示寂. 著有語錄行世. [五燈會元卷二十․五燈全書卷四十四․居士分燈錄卷下․嘉泰普燈錄卷二十三]
'한문 사전, 번역어 사전'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선) - (쌍) (0) | 2023.04.10 |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사) - (석)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ㄹ) - (ㅁ)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ㄴ) -(ㄷ)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교) - (끽) (0) | 2023.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