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1
歲壬辰秋七月小晦
鶴山書
詩普 坤
0002
詩譜卷之三
詩學評論
抄集諸家作詩論辨以爲下篇
詩道源流
改齋謾錄曰詩三百五篇商周之謌詞也其言止乎禮義
聖人取而爲經周衰鄭衛之音作詩之聲律廢矣漢興劉
氏猶傳其鏗鏘至元成間倡學大成貴戚五侯定陵富平
外戚之家淫侈過度至與人主爭女樂而劉氏所傳遂泯
滅無聞焉文選所載樂府詩晋志所載碣石等篇古樂府
所載其名三百秦漢以下之謌詞也其源出於鄭衛盖一
時文人有所感發隨世俗容態而作也更五胡之亂北方
分裂元魏高齊宇文氏之周咸以戎狄彊種雄處中原故
0003
其謳謠雜糅華夷焦殺急促鄙俚俗下無復節奏而古樂
府之聲律不傳周武時龜玆琵琶工蘇祗婆者始言七均
牛洪鄭譯因以演之八十四調始見萌芽唐張文叔祖孝
孫討論郊廟之樂其數於是乎大備迄於開元天寶間君
臣相與淫樂而明皇尤溺於夷音天下薰然成俗於是才
士始效樂工拍担之聲被之以辭句之長短各隨古之聲
依永之理也溫李之徒率然紓一時情致流爲淫艶猥褻
不可聞之語我宋之興宗工鉅儒文力妙天下者猶祖其
遺風蕩而不知所止四方傳唱可勝惜哉[態去非所著]
晦菴別集曰古今之詩凡有三變盖自書傳虞夏以來下
及魏晋自爲一等自晋宋間顔謝以後及唐初自爲一等
自沈宋以後定著律詩下及今日自爲一等自唐初以前
其爲詩固有高下而法猶未變至律詩出而後詩之與法
始皆大變及至今日益巧益密而無復古人之風矣[答鞏仲至]
晦翁語錄曰詩一變而爲離騷猶近古也二變而爲蘇李
之五言猶高遠也三變而爲唐初之謌行馳騁風物性情
蕩矣四變而爲沈宋之律詩專尙音律義理微矣[朱文公語錄]
五言起於李陵蘇武七言起於漢武栢梁四言起於漢韋
孟六言起於漢谷永三言起於夏侯湛或云五言始於五
子之歌七言始於茅仙之謠至於詩三百篇中有五七四
六三言各體俱備焉
古事撮要曰四言自帝庸作歌勅天之命惟時惟幾而始
五言自李陵携手上河陽遊子暮何之而始七言自韋氏
而始律詩自沈宋而始歌行自陳子昂而著六言自王維
0004
而著
詩出讀書
愚溪書集曰凡文章參之穀羊以厲其氣參之孟荀以暢
其支參之莊老以肆其端參之國語以博其趣參之離騷
以致其幽參之太史公以著其潔成其文然後可以學詩
也[柳子厚]
六一雜著曰學者當取三多多讀書多特論多著述三多
之中持論最難[歐陽脩]
山谷外集曰詞氣不逮律呂不諧初造意時此病只是讀
書未精博耳長袖善舞多錢善賈不虛語也好作奇語自
是文章病但當以理爲主理得而辭順文章自然出群拔
華觀子美到夔州以後詩退之自潮州退潮後文章不煩
繩削而自合矣往年嘗問子瞻作文章之法東坡曰但熟
讀禮記檀弓當得之取檀弓一篇讀數百遍然後知後世
作文章不及古人之病也盖自建安以來好作奇語故氣
萎薾其病至今猶在[黃魯直答王觀復書]
又曰始深經史探其淵源乃可到古人耳用字時自作語
最難老杜作詩退之作文無一字來處盖後人讀書少故
謂韓杜自作此語耳古之能文章者眞能陶冶萬物雖取
古人之陳言入於翰墨如靈丹一粒點鐵成金也文章最
爲末事然學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至於推之使高如泰
山之崇崛如垂天之雲作之使雄如滄江八月之濤海運
呑舟之魚又不可守繩墨令儉陋也[答洪駒父書]
荊公謾錄曰凡文章先體制而後工拙[王介甫]
0005
作詩法度
志林曰詩有體有用本人情該物理體之所以立也長敎
化移風俗用之所以立也置心平易而詩思爲有餘用意
穿鑿而志意反不達[東坡]
古今詩評曰比興相侔哀樂交貫揄揚敍述妙達乎眞機
美刺箴規該具乎衆體是可謂之詩也
詩大序曰詩本人情其言易曉而諷詠之間優遊漸漬又
有以感於人而入於其心故其或邪或正或勸或懲皆使
人志意興起於善而不自已也
后山詩話曰凡文章序事穩實立意渾大遇物寫難狀之
妙紓情出不說之意若江海浩洋風雲蕩汨蛟龍黿鼉出
沒其間而變化莫測[陳無己]
梅氏詩話曰詩以聲律爲竅物象爲骨意格爲髓[梅堯臣聖兪]
晦翁語錄曰繪雪者不能繪其淸繪月者不能繪其明繪
人者不能繪其情然則語文字固不足以盡道矣
學詩有法
滄浪詩話曰禪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學
者須從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義若小乘禪聲聞辟支
果皆非正也論詩如論禪漢魏晋與盛唐之詩則第一義
也大曆以還之詩則小乘禪也已落第二義也晩唐之詩
則聲聞辟支果也學漢魏晋與盛唐之詩者臨濟下也學
大曆以還之詩者曹洞下也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
在妙悟惟悟乃爲當行乃爲本色然悟有淺深有分限有
透徹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漢魏尙矣不可悟也謝
0006
靈運至盛唐諸公透徹之悟也他雖有悟者皆非第一義
也[嚴羽]
漫士詩景曰詩當以漢魏晋盛唐爲師不可作開元天寶
以下人物法度可學神意不可學也苟非窮情闡微超神
入化玲瓏透徹之悟則莫能得其門矣
詩宜學杜
元微之曰效齊梁則不逮於晋魏工樂府則力屈於五言
律切則骨格不存閒暇則纖濃莫備至於子美上薄風雅
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吞曹劉掩顔謝之孤高雜徐庾之
流麗書得古人之體勢而兼昔人之所得專矣至若鋪陳
終始排比聲韻詞氣奮邁而風調淸深屬對律切而奪乘
凡近則李白尙不能歷其著翰矣[子美本誌]
荊公謾錄曰太白之詩豪放飄逸固莫及然其格止於此
而已不知變也至於子美則悲歡窮泰抑揚疾徐縱橫無
施不可故其詩有平淡簡易者有綺麗精確者有嚴重威
武若三軍之帥者有奮迅馳驟若泛駕之馬者有淡泊閑
靜若山谷隱士者有風流蘊藉若貴介公子者盖其詩緖
密而思深觀者不能盡其閫奥未易識其妙處矣豈淺近
者所能窺也
詞宗會盟帖蔡絛嘗謂詩家視淵明若孔門之視伯夷誠
爲確論也然則集大成乎當還子美子美渾涵汪茫千彙
萬像兼古今而有之可謂詩家之祖也且淵明詩意趣眞
古寔淸淡之宗其格極難到苟未能如東坡之深造閫域
者而妄曰我學淵明是猶索隱行恠之士未嘗求仁得仁
0007
徒高論怨誹而已[楊龜山]
蔡夢弼曰子美博極群書馳騁古今周行於萬里觀覽於
謳謠發于歌詩奮于國風雅頌不作之後比興相侔哀樂
相貫揄揚敍述妙達乎眞機美刺箴規該具于衆體自唐
迄今五百年爲詩學之宗師故元微之誌其墓曰詩人以
來未有如子美者信斯言矣[子美本傳]
后山詩話曰蘇子瞻嘗曰子美之詩退之之文皆集大成
者也學者當以子美爲師有規矩故可學退之於詩本無
解處以才高而好耳淵明之爲詩寫其胸中之妙耳學杜
不成不失爲工無韓之才與陶之妙而學其詩終爲樂天耳
山谷曰唐末之詩近於鄙俚無風騷氣味學老杜詩所謂
刻鵠不成尙猶鶩者也學晩唐詩所謂作法於弊其弊猶
貪作法於貪弊將若之何
唐庚曰六經之後便有司馬遷三百篇之後便有杜子美
文當學馬遷詩當學子美也[唐子西]
詩出窮人
昌黎外集曰和平之音淡泊而愁思之聲要妙懽愉之辭
難容而窮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常發於羈旅草
野至若王公貴人氣得志滿非性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爲
工也[退之]
醉翁詩序曰世謂詩人少達而多窮夫豈然哉盖世所傳
詩者多出於古窮人之辭故也凡士之蘊其所有而不得
施於世者多喜自放於山巓水涯之外見虫魚草木風烟
鳥獸之狀類往往探其奇怪內有憂思憤感之鬱積其興
0008
於怨刺以道羈臣寡婦之所嘆而寫人情之難言盖愈窮
則愈工然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而後工也[梅聖愈詩集序]
詩有諸體[餘見上篇]
百家詩話曰以代論體有建安體太康體以人論體有蘇
李體沈宋體
玉屑曰有往體有近體往體卽古詩近體卽律詩又有二
韻四韻二韻近體今絶句四韻近體今律詩也用金石絲
竹匏土革木成八韻者謂之八音用建除滿平等十二字
者謂之建除體用鳥獸草木者謂之演雅體回復押韻者
謂之廻文詩又有卦名藥名州名六甲離合等詩六朝以
前此體最多然類俳不足效也
西淸詩話曰子美以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爲吳體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爲俳體以江上誰家桃
樹枝春寒細雨出踈籬爲新句體雖若爲戱不害其格力
之高也[蔡絛]
石林燕語曰詩有反語體子美詩香稻啄餘鸚鵡粧碧梧
棲老鳳凰枝若正言之當云鸚鵡啄餘香稻粒鳳凰棲老
碧梧枝又云黃鵠高於五尺童化爲白鳧似老翁若正言
之當云五尺童時似黃鵠化爲老翁似白鳧也退之詩舞
鏡鸞窺沼行天馬渡橋亦此體也[葉夢得]
詩眼曰詩有形似之語若詩人之賦蕭蕭馬鳴悠悠旆㫌
是也有激仰之語若詩人之興周餘黎民靡有了遺是也
古人形似之語如鏡取形燈取影也激仰之語如不以文
害辭不以辭害意也余遊武侯廟然後知子美古栢行所
0009
謂柯如靑銅根如石信然決不可以此形似之語霜皮溜
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雲來氣接巫山長月出寒通
雪山白此激仰之語不如此則不見古栢之高大也文章
固多端然警責處往往在此兩處耳[范元實]
詩有句法[餘見中篇]
呂氏童蒙訓曰前人句法各有一種句法如老杜君今起
柁春江流余亦沙邊具小舟同心不減骨肉親每語見評
文章伯如此之類老杜句法也東坡秋水今幾竿之類自
是東坡句法魯直團扇自在搖行樂亦云聊此魯直句法
也[呂居仁]
晦翁語錄曰古人詩中有句今人詩更無句只是直說將
去這般詩一日作百首也得如陳簡齋詩暖雲交翠壁細
日濕靑林暖日薰楊柳濃陰醉海棠也是什麽句法
詩眼曰嘗問山谷子美詩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
者怨山谷云不如千崖無人萬壑靜三步回顧五步坐盖
七言詩三字四字作兩節也此句法出黃庭經開元以下
多此體張子平四愁詩句句如此五言亦有二字三字兩
節者杜詩不知西閣意肯別定留人肯別定留人耶山谷
愛其深遠閑雅之意故其詩滄江鷗鷺野心性陰壑虎豹
雄牙鬚亦效是體也子美詩踈燈自照孤帆宿新月猶懸
雙杵鳴南菊再逢人臥病北書不至鴈無情亦此法也是
謂絶句法[范氏]
葛氏詩話曰詩之句法有以後二句續前二句者如子美
寄張山人詩曹植休前輩張芝更後身數篇吟可老一字
0010
買堪貧喜桂到詩待爾嗔烏鵲抛書示鶺鴒枝間喜不去
原上意曾經晴時詩啼烏爭引子鳴鸛不歸林下食遭泥
去高飛恨久陰臥病詩滑憶雕胡飯香聞錦帶羮溜匙兼
暖腹誰欲致杯甖如此之類多矣李白亦有此格毛遂不
墮井曾參寧殺人虛言誤公子投杼感慈親盖此法起於
謝靈運廬陵王墓下詩延州協心詐楚老惜蘭芳解劍競
何及撫墳徒自傷也[葛常之]
詩宜忠厚
志林曰詩者不可以言語求而得也必將深觀其意焉故
其譏是人也不言其所爲之惡而言其爵位之尊車服之
美而民疾之以見其不堪也君子偕老副笄六加赫赫師
尹民具爾瞻是也其頌美人是也不言其所爲之善而言
其容貌之盛冠佩之華而民安之以見其無愧也緇衣之
宜兮弊予又改爲兮服其命服生<朱>芾斯皇是也
碧溪詩話曰孟子七篇論君與民者居半今觀老杜詩云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又云誰能叩君門下令減征賦
寄栢學士云幾時高議排金門長使蒼生有環堵茅屋秋
風所拔歎寧合吾廬獨坐受凍死亦足而志在大庇天下
寒士其仁心廣大異夫求穴之螻蟻眞得孟子所存矣東
坡問老杜何如人或言似司馬遷但能鳴其詩耳吾之謂
老杜似孟子者盖原其心也[東坡]
詩貴言外意
溫公詩話曰古人爲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爲戒近世子美最得詩人之體
如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惜別鳥驚心山
0011
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花鳥平時可誤之物
耳見而泣聞而悲則時可知矣他皆類此不可編擧
呂氏童蒙訓曰凡文章有不言而自喩其意如子美詩雕
虫蒙記憶烹鯉問沈綿不說作賦而說雕虫不說寄書而
說烹鯉不說疾病而說沈綿又云頌椒添諷詠禁火卜歡
娛不說歲節而但云頌椒不說寒食而但云禁火此文章
之妙處也
王直方詩話曰司空表聖自論其詩以爲得味外味綠樹
連村暗黃花入麥稀此句最善碁聲花院閉幡影石壇高
吾嘗遊五老峯入白鶴觀松陰滿地不見一人惟聞碁聲
然後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儉有僧態若子美倦夜詩暗
飛螢自照水宿鳥相呼月詩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才
力富健深得言外之味去表聖之流遠矣[表聖名圖]
捫虱新話曰淵明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採菊之際
無意於山而景與意會此淵明得意處也子美詩夜闌接
軟語落月如金盆余愛其意度閑雅不減淵明而語句雄
健過之每詠二詩便覺當時淸景如在目前而二公寫之
筆端殆若天成其無限言外之味幽然可見[陳善]
詩貴釋語
西淸詩話曰作詩用事要如水中著塩飮水乃知塩味此
說詩家秘藏也如子美之詩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
影動搖人徒見其陵鑠造化之工不知乃用故事稱衡撾
漁陽摻其聲悲壯漢武故事星辰動搖東方朔謂民勞之
應盖善如繫風捕影豈有跡耶
0012
又曰子美人日詩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陰時人徒知其一
不知其二東方朔占歲後八日一日爲雞二日爲狗三日
爲豕四日爲羊五日爲牛六日爲馬七日爲人八日爲穀
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陰則灾小陵之意天寶亂離四方雲
擾幅裂人物歲歲俱灾豈書王正月之意耶[此條參看於史法]
詩工在一字
荊公謾錄曰詩工在一字子美詩無人覺來往暝色赴春
愁下得覺字赴字大好若非覺字赴字卽小兒言語耳足
見吟詩要一字兩字工夫也
石林燕語曰詩人以一字爲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
闔出奇無窮殆不可以形迹捕詰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
齊梁其遠數千里上下數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之間吐
呑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也
又滕王享子詩粉墻猶竹色虛閣自松聲若非猶與自兩
字則凡亭子皆可用也
孫氏示兒編曰凡詩只一字出奇便有過人處如子美詩
二月已破三月來一片花飛減却春朝罷香烟携滿袖生
憎柳絮白於綿何用浮名絆此身破字減字携字於字絆
字皆不可及精神繫此一字間耳[孫季紹]
百家詩話曰賈浪仙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之句始
欲着椎字於僧下又欲着敲字於僧下鍊之未定於驢上
吟哦不已引手作敲椎之狀觀之恠之韓退之權京兆尹
車騎方出賈不知回避尙爲手勢未已
成松谷詩話曰古今調格高下較一字如王摩頡泉聲咽
0013
危石日色冷靑松下一咽字則幽靜之狀怳然着一冷
字則深僻之景若見非咽字冷字則非警絶語也昔人所
謂詩眼足矣
呂氏童蒙訓曰鄙邠云七言詩第五字要響如子美詩返
照入江翻石壁歸雲擁樹失山村翻字失字是響字也五
言第三字要響如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浮字落字是
響字也所謂響字致力處也余窃以爲字字當活活則自
響矣[凡一句之中自有致力字是謂響字非獨謂第五第三字也]
醉翁詩話曰陳舍人從易初得杜甫詩集文多脫誤至送
蔡都尉詩身輕一鳥其下脫一字余與數客各以一字補
之或云樂或云落或云下或云起其後得善本乃是身輕
一鳥過也詩下一字盖難矣古今詩話曰詩下一字難子
美詩芹泥隨鷰嘴花蕊上蜂鬚當時板本上字缺昌藜下
襲字東坡下八字其後蜀本出乃上字也雖以退之子瞻
文章下字之難如是矣
堯山詩話曰東坡與山谷及其妹論古詩輕風細柳淡月
梅花內要加一字成五言坡曰輕風搖細柳淡月暎梅花
山谷曰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蘇妹曰輕風抉細柳淡
月失梅花坡谷大稱奇以爲不可及
詩貴點化
范氏詩眼曰詩家有點鐵成金之法沈佺期詩雪白山靑
千萬里幾時重謁聖明君子美詩雲白山靑萬餘里愁看
直北是長安沈又云人如天下坐魚似鏡中懸杜云春水
船如天下坐老年花似霧中看皆雖不免蹈襲亦未易優
0014
劣也
容齋隨筆曰徐陵䲶鴦賦云山雞暎水那相得孤鸞照鏡
影不成天下眞成長會合無勝比翼兩䲶鴦黃魯直題畫
鴨曰山雞照影還自愛孤鸞舞鏡不作雙天下眞成長會
合兩鳧相傍睡秋江專用徐語點化之末句尤精工[洪景盧]
陶氏詩話曰詩惡蹈襲古人之意襲而愈工若出於己者
魏人章䟽云福不盈身禍將溢世韓退之曰歡華不滿眼
咎責塞兩儀盖工於前也故詩家有換骨奪胎之法[陶隱居]
魏氏詩話曰后山詠雪詩遙知吟榻上不道絮因風此敎
人作詩之法也撒塩空中盖可擬此固謝家子弟之拙未
若柳絮因風起未可謂謝夫人此句冠古也詩家盖有翻
案法也[魏衍]
詩貴史法
示兒編曰歐陽公傷五季之辭離故作五代史也序論則
盡以嗚呼冠其篇首老杜傷唐末之辭離故作詩史也於
家行間以嗚呼字結其篇末前此詩大用嗚呼二字寓於
歌詩者稀獨子美有傷今思古之義其惟史筆之餘意乎
少陵本傳曰甫善陳時事律法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號
爲詩史韓退之僅許可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誠
可信也[宋祁著也]
詩宜戀君
容齋隨筆曰憂世愛君詩人例語當流離顚連之際一飯
而不能忘君者近世詩人惟子美而已故其詩萬方頻送
喜無乃聖躬勞至今勞聖主何以報皇天揮涕戀行在道
0015
途猶怳惚獨使至尊憂社稷諸君何以答昇平天子亦應
厭奔走諸公固合思昇平是也
子美本傳曰杜甫少與李白齊名時號李杜爲歌詩傷時
撓弱情不忘君人憐其忠云[觀子美磝舂陵新安吏石壕吏三篇則其憂世愛國之情可知矣]
后山詩話曰東坡作水調歌頭元豊間都下傳唱神宗求
得乙覽讀至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之句上曰蘇軾
終是愛君
詩不厭改
徐師川曰嘗見一士夫家有老杜墨跡桃花細逐楊花落
黃鳥時兼白鳥飛之詩初云桃花欲共楊花語自以淡墨
改三字乃知古人詩不厭改也
呂氏童蒙訓曰老杜詩云新詩改罷自長吟文章頻改工
夫自出近世歐陽公以文先貼於壁時如竄定有終篇不
留一字者黃魯直晩年多改定前作可見其大略也
東方子野談曰萬曆年間天使來篋中出一寶藏而示
之乃杜子美所手藁倚江柟樹草堂前古詩也句句字
字皆點竄無完語只東南飄風動地至一句無點化處
其餘皆濃墨以改子美以詩中之聖必構草筆削不敢
等閑作一語也況後之人下此千百倍而欲隨意揮洒
雖快於一時其於傳後何如也詩者反之精也不可輕
心棹之也
詩戒無實
志林曰司馬相如敍上林曰紫淵丹水㶚滻涇渭分流相
背而異態灝漾蕩漾東注太湖李選註所謂震澤按入水
0016
皆入大河如何得東注白樂天長恨歌曰峨嵋山下少人
行峨嵋在嘉州與幸蜀路全無交涉杜甫古栢詩曰霜皮
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乃是七尺經而二百丈無
乃太細長耶防風氏身橫九畝長三丈九畝乃五丈四尺
如此則防風之身乃一餠餤耳此文章之病也
示兒編曰花香有無香者世所共知也櫻桃初無香退之
云香隨翠籠擎初重以香言之竹與枇杷本無香子美云
風吹細細香枇杷樹樹香皆以香稱之柳絮亦無香李白
云白門柳花滿店香以香言之荊公以爲海棠無香故子
美不咏後之詩人多以香言之此盖詩人習氣也
詩戒貪新務奇
皇甫湜詩評曰今之詩文者或先於奇恠顧其工與否耳
夫意新則異於常異於常則怪矣詞高則出於衆出於衆
則奇矣虎豹之文不得炳於犬羊鸞鳳之文不得鏘於鳥
雀金石之光不得炫於瓦石非有意於先之也乃自然也
詞宗會盟帖曰詩須有爲而作當以故爲新以俗爲雅好
奇務新乃詩之病余謂此東坡救詩之弊猶曰以故爲新
以俗爲雅卽非點新鄙雅區區守故常而流於俗者也學
者宜深思之
后山詩話曰善爲詩文者因事而出奇江河之行順下而
已至於觸山赴谷風摶物激然後盡天下之變惟好奇者
不能奇也
朝野僉載曰徐産伯多求新句以鳳閣爲鳩閣龍門爲虬
戶金谷爲鐵溪玉山爲瓊岳蒭狗爲卉犬竹馬爲篠驂時
0017
人戱謂澁體
詩戒蹈襲
容齋隨筆曰自屈原詞賦假爲漁父曰者問答之後後人
作者悉皆規倣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賦以子虛烏有先生
亡是公楊子雲長楊賦以翰林主人子墨卿卿班孟堅兩
都賦以西都賓東都主人張平子兩京賦以憑虛公子安
處先生左太沖三都賦以西蜀公子東吳王孫魏國先生
皆改名換字蹈襲一律無復超然新意稱出於法度規矩
者晋人成公緩嘯賦無所賓主必假逸群公子乃能遣使
枚乘七發本只是以楚太子吳客爲言而曹子建七啓遂
有玄微子鏡機子張協七命有沖漢公子殉華大夫之名
言語非不工也而皆習根著未之或改此皆文人病處也
文酒詩話曰魏周輔有詩蹈襲古人一聯陳亞見之不爲
禮輔復作一絶曰無所用心惟飽食爭如窓下作新詞文
章大抵多相犯剛被人言愛竊詩亞次曰昔賢自是堪加
罪非敢言君愛竊詩叵耐古人多意智豫先偸字一聯詩
盖譏其剸竊也
西淸詩話曰王元之在商州賦詩云兩樹桃花映籬斜粧
點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鸎吹折數枝花其子
嘉祐曰老杜有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之句
請易之元之忻然曰吾詩精銳能暗合子美卒不易
詩戒陳言俚語
墨客揮犀曰白樂天每作詩令一老嫗解之問曰解之否
嫗曰解則錄之不解則不復習之故唐末之弊至於鄙俚
0018
盖自樂天始也
示兒編曰杜子美善以方言俚諺點化入詩句詞人墨客
口不絶其曰客睡何曾着秋天不肯明棗熟從人打葵荒
欲自鉏一夜水高二尺强數日不可更禁當不分桃花紅
勝錦生憎柳絮白於綿負塩出井此溪女打鼓發船何郡
郞此類甚多若非子美而學此法則自一鄙俚語耳
葛氏詩話曰詩人讚美同志多比珠玉璣璧錦繡花草之
類至子美則豈肯作此陳腐語耶如寄岑參云意愜關飛
動篇終接混茫夜聽十誦詩云精微穿溟滓飛動摧霹靂
贈盧琚詩藻翰惟牽率湖山合動搖贈陳諫議云毫髮無
遺失波瀾獨老成寄李白云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贈
高適云美名人不及佳句法如何視餘子之言其神芝之
與腐菌也哉
詩戒怨刺
詞宗會盟帖曰作詩者不知風雅之意不可以作詩詩尙
譎陳惟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有戒可以有補若諫而
涉毁諺聞之者怒然而何補之有也[此條參看於史法]
后山詩話曰子瞻始學劉禹錫故多怨刺學不可愼耶晩
學太白至其得意則似之矣然失於粗以其得之易也
葛勝仲詩序曰李白以樂府忤妃子卒致窮阨不振劉夢
得坐種桃詩點刺連州白樂天坐新井篇點佐湓浦孟浩
然賈浪仙俱以詩忤明皇神宗終坎壈州懸學詩者宜戒之
詩戒失景
後村詩話曰宋景文諸公在館嘗評唐人詩云太白仙才
0019
長吉鬼才然長吉有鴈門太守詩曰黑雲壓城城欲摧甲
光耀日金鱗開王荊公曰是言不可相嗣者也黑雲如此
安得耀日之甲光也
百家詩話曰唐詩有袖中諫草朝天去頭上宮花侍宴歸
誠佳句矣但進諫必以章䟽無直用草藁之理唐人有云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之句亦工矣然其如
三更不是打鍾時詩人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語病也
多此類
古今詩話曰李山甫覽漢史詩曰王莽弄來曾半破曹公
將去便平沈高英秀戱曰是破船詩也程師孟知淇州作
靜堂自愛之無日不到作詩曰每日更忘須一到夜深長
是點燈來李元規笑曰此是登溷詩也張仲達詠白鷺詩
曰滄海最深處鱸魚啣得歸東坡戱之曰佳則佳矣爭奈
白鷺嘴脚太長也
和詩法[有依韻用韻法]
劉氏詩話曰唐人賡詩有依韻依其次有用韻同在一韻
中有用韻用彼之韻亦不必次之韓吏部和皇甫湜陸渾
山火詩是也[劉貢父]
誠齋詩話曰古之詩倡必有賡意焉而已韻焉而已矣非
古也自唐元始也
容齋隨筆曰古人聊和之詩必答其來意非若今人次韻
所局也觀文選所編何劭張華盧湛劉琨二陸三謝諸人
贈答可知己唐人尤多姑取杜集略記之高適贈子美云
愧爾東西南北人杜云東西南北更堪論高又云草玄今
0020
已畢此外更何言杜則云草玄吾豈敢賦或似相如嚴武
寄杜云興發會能馳駿馬終須重到使君灘杜則云休沐
旌旗出城府芳艸無徑欲敎鉏韋邵寄杜云相憶無南鴈
何時有報章杜則云雖無南去鴈看取北方魚郭受寄杜
云春興不知凡幾看杜則云藥裹關心詩摠癈皆如鍾磬
在▼(竹+虛)叩之應往來反覆於是乎有餘味矣
集句法
石林燕語曰集句詩前古未有王介甫始盛行之多者十
數韻盖以誦古人詩多或在座中卒然而成往往對親切
其後人多有效之者但取十數部詩聚諸家而集耳東坡
曰古人詩句有美惡工夫拙其初各有意致豈可混爲一
律耶
古今詩話曰集句者摘古人詩句而湊成者也自王荊公
始倡之有曰相看不忍發慘憺暮潮平欲別更携手月明
洲渚生甚可喜黃山谷謂之百家衣體其法貴拙速而不
貴巧遲也
西淸詩話曰集句自國初有之至石曼卿以文爲戱然後
大著下第偶成一生不得文章力欲上靑雲未有因聖主
不勞千里召嫦娥何惜一枝春鳳凰詔下雖添命豺虎叢
中也立身啼得血淚無用處着來驕馬是何人是爲集句
之法也
文章有遲速
西京雜記曰枚乘文章敏疾長卿制作淹滯皆盡一時之
譽而長卿溫麗枚乘有累句故知疾行無善作矣楊子雲
0021
軍旅之際戎馬之間飛書馳檄當用枚乘廊廟之下朝廷
之中高文大冊當用長卿
南史曰顔延之謝靈運俱以詞采齊名遲速懸絶宋希聲
嘗各勅樂府延之受詔便成靈運久之乃就鮑明遠曰謝
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顔如舖錦列繡亦雕繪滿眼
晦翁語錄曰閉門覓句陳無己對客揮毫秦少游陳無己
平時出行有有詩思便急歸擁被臥而思之呻吟如病者
或累日而後起便是閉門覓句秦少游詩甚巧謂之對客
揮毫想他合下得句便巧
東方子類說曰淮南崇朝而賦騷枚乘應詔而成賦子
建如口誦仲宣如宿成阮瑀據案而制書稱衡當食而
草奏范雲下筆立就王勃一筆成書江充拱繫鉢成韻
文琰刻燭賦詩皆神速而得其妙者也長卿濡筆而腐
毫子雲轍翰而驚夢桓譚成疾於苦思王忠起渴於沈
慮張衡硏京十年左思練都一紀道衡蹋壁而臥李建
不願其任孟郊苦思其澁崔浩苦吟病瘦皆淹滯而盡
其才者也遲速雖殊及其成章之妙則一也而古之人
多不取神速者詩者文之精也文者心之著也倉卒之
際頃刻之間安能盡我方才之妙哉隨意揮灑雖快於
一時其於傳後服世末知如何也[芝峯]
文章互有能否
後村詩話曰杜之詩韓之文皆法也詩文皆有體韓以文
爲詩杜以詩爲文故不工耳
后山詩話曰文章互有能否蘇明允不能詩永叔不能賦
0022
曾子固短於韻語黃魯直短於散言子瞻詞如詩秦少游
詞如詩
藝苑雌黃曰秦少游嘗曰人才各有分限杜子美詩冠古
今而無韻者殆不該曾子固以文名天下而有韻者輒不
工未易以理推之也[嚴有翼]
文章各有所好
葛氏詩話曰子美寄身於兵戈騷屑之中感時對物悲傷
係之故作詩多用自字村村自花柳寒城菊自花故園花
自發風月自淸夜虛閣自松聲言人情對物自有悲喜而
初不能累無情之物也朝野僉載楊盈川爲文好以古人
姓名連用如張子平之談略陸士衡之所記潘安仁宜其
陋矣仲長統何足知之時號爲點名簿駱賓王好以數爲
對如秦地重關一百二漢家離宮三十六時號爲筭學士
李義山爲文多檢閱書冊左右鱗次時號爲獺祭魚淵明
詩多用酒字樂天詩二千八百數俱使酒字者九百首亦
見其爲人之樂易也
古今詩話曰許渾句中多用水字時號千首濕王禹玉詩
多用黃金白玉時號至寶丹杜甫好用愁字羅隱多有喜
怒哀樂心志等語諺曰羅隱一生身爲對不若杜甫一生
愁爲偶
文章好點竄
容齋隨筆曰曹子建云世人著述不能無病僕嘗好人譏
彈其文有不善應時改定昔丁敬禮嘗作小文使僕潤飾
之僕自以才不過若人辭不爲也敬禮云卿何所疑難文
0023
之佳麗吾自得之後世誰相知定吾文者耶吾嘗歎此達
言以爲美談子建其言善矣王儉主簿自作文令任昉點
定數字儉歎曰後世誰知子定吾文正用此語
范文正公作嚴先生祠堂記歌曰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
生之德山高水長以示南豊李泰伯泰伯讀之起而言曰
某妄識輒易一字公叩之曰雲山江水之語於義甚大於
詞甚博而德字承之乃似趢趚換作風字如何公凝然頷
首殆欲下拜
五代補曰鄭谷在袁州齊己携詩詣之有早梅詩云前村
深雪裏昨夜數枝開谷曰數枝非早也不如改以一字也
己不覺下拜世謂一字師[陶岳]
文章自許
晦翁語錄曰風雨生於筆札雲赮發於簡牘世之文人未
有不溺於浮華者彼其泚筆點紙鐫肝鏤心孰不舌嚼氷
雪眼染雲烟思所以平步作者之塲潛奪造化之柄哉是
故誇其健則必欲如風檣陣馬闘其艶則必欲如燕歌趙
舞逞其奇則必欲如峻峯激流競其美則必欲如金輿玉
輦甚至刮一字之奇鍊一言之巧自謂可以虎踞詞林鳳
翥文圃價壓機雲香薰賈馬衙官屈宋奴隷離騷施之用
何所補耶
石林燕語曰杜審言病宋之武平一問病審言曰甚爲造
化小兒相苦尙何言然吾在久壓公等今且死矣大慰不
見替人
東坡曰子美自許稷契人未必許至述古許舜擧十六相
0024
身尊道何高秦時任商鞅法如牛毛句法自是稷契輩人
口中語也
西淸詩話曰歐陽公一日被酒語其子棐曰吾詩廬山高
今人莫能惟李白能之明妃曲後篇李白不能爲惟子美
能之至於前篇則子美亦不能爲惟吾能之
附錄
唐詩品彙
習詩之士當先別三唐詩知至次第故今附于此
唐三百年衆體備矣故有近體往體長短篇五七言律絶
句等制莫不興於始成於中流於變而移之於終至於聲
律興象文詞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略而言之則有
初唐盛唐中唐晩唐之不同詳以分之則貞觀永徽之時
虞[世南]魏[徵]諸公稍離舊習王[勃]楊[炯]盧[照隣]駱[賓王]因
加美麗劉[希夷]有閑雅之作上官[儀]有婉媚之製此初唐
之始制也神龍以還洎開元初陳[子昂]古風雅正李巨山
[嬌]文章宿老沈[佺期]宋[之問]新聲蘇[味道]張[說]之大手筆
此初唐之漸盛也開元天寶之問有李翰林[白]之飄逸杜
工部[甫]之沈鬱孟襄陽[浩]之淸雅王右丞[維]之淸緻儲[羲
光]之眞率王[昌]齡之聲俊高[適]岑[參]之悲壯李[頎]常[建]之
超凡此則盛唐之盛者也大曆貞元之中有韋蘇州[應物]
之雅淡劉隨州[長卿]之開壙錢[起]郞[士元]之淸瞻皇甫[冉]
之沖秀秦[公緖]之山林李[從一]之臺閣此中唐之再盛也
下曁元和之際則有柳愚溪[宗元]之超然復古韓昌藜[愈]
之博大其詞張[籍]王[建]樂府得其古實元[稹]白[居易]序事
0025
務在分明與夫李賀盧仝之鬼怪孟郊賈島之飢寒此晩
唐之變也降以開城以後則有杜牧之之豪縱溫飛卿之
綺靡李羲山之隱僻許用晦之對偶他若劉滄馬戴李頻
李群玉輩尙能黽勉氣格將邁時流此晩唐變態之極而
遺風餘韻猶有存者焉則是皆名家擅揚馳騁當世或稱
才子或推詩豪或謂五言長城或謂律詩龜鑑或號詩人
冠冕或尊海內文宗靡不有精麤邪正長短高下之不齊
觀者苟非窮精闡微超神入化玲瓏透徹之悟則莫能得
其門臻至閫奥矣[高棣品彙下仝]
正始上下[初唐時]
五言之興源於漢注於魏汪洋乎兩晋混濁乎齊梁陳隋
大雅之音幾乎不振唐氏勃興文運丕溢太宗皇帝龍鳳
之姿天文秀發延攬英賢首偈斯道若夫世南屬和匡君
以正魏徵終篇約君以禮及乎永徽以還四傑[王楊盧駱]
幷秀於前四友[蘇味道李巨山崔融杜審言]齊名於後劉
庭芝古調上官儀新體雖未遏其微波亦稍變乎流靡足
爲唐世五言古風之始也
神龍以還品格漸高頗有遠調前論沈宋[沈佺期宋之問]
比肩後稱燕許[燕公張說許公蘇頲]大手又如薛少保[道
衡]之郊篇張曲之感遇等作雅正沖澹體合風騷駸駸乎
盛唐矣使學者本始知來溯眞源而遊汗漫也
正宗上下[盛唐時]
唐興文章承陳隋之弊子昂始變雅正夐然獨立超邁時
髦初爲感遇時王適見之曰是必爲海內文宗噫公之高
0026
才倜儻樂交好施學不爲儒務求眞適文不接古佇興而
成觀其音響沖和詞旨幽還渾渾有平大意若公輸氏當
巧而不用者也故能掩王盧之靡韻抑沈宋之新聲繼往
開來中流砥柱上遏貞觀之微波下決開元之正派嗚呼
盛哉
詩至開元天寶間神秀聲律燦然大備李翰林天才縱逸
軼蕩人群上薄曹劉下凌沈鮑其樂府古調若使儲光羲
王昌齡失步高適岑參絶倒況其下者乎朱子嘗謂太白
詩如無法度乃從容於法度之中盖聖於詩者其古風兩
卷皆自陳子昂感遇中來太白去子昂不遠其高懷慕想
如此使學者入門立志取正於斯庶無他岐之惑矣
大家[盛唐時]
元微之曰余讀詩至杜子美而知古人之才有所摠萃焉
唐興學宮大振歷世之能文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硏精
切穩謂爲律詩由是以後文體之變極焉然而好古者遺
近務華者去實放齊梁則不逮於魏晋工樂府則力屈於
五言律絶則骨格不存閑暇則纖穠莫備至于子美上薄
風雅下該沈宋言奪蘇李氣呑曹劉掩顔謝之孤高雜徐
庾之流麗盡得古人之體勢而兼昔人之所獨專矣如使
仲尼考鍛其旨要尙不知貴其多哉苟以爲能所不能無
可無不可則詩人以來未有如子美者矣嚴滄浪曰少陵
詩意章漢魏而取才於六朝至其自得之妙則先輩所謂
集大成者也世稱子美爲大家故略二公之論以冠其端
云
0027
名家[盛唐時]
夫詩莫備於唐莫備於盛唐論者以李杜二家爲尤其間
又可名家者十數公至如子美所讚詠者王維孟浩然所
友善者高適岑參乾元以後劉錢接迹韋柳光前人各鳴
其所長今觀襄陽之[孟浩然]淸雅右丞之[王維]淸緻儲光
羲之眞率王江寧之[昌齡]聲俊高達夫之氣骨岑嘉州之
[參]奇逸李頎之沖秀常逮之超凡劉隨州[長卿]之閑曠錢
考功[起]之淸澹韋之精而深柳之溫而密皆宇宙山川英
靈間氣萃于時以鍾乎人矣嗚呼盛矣
羽翼[盛唐時]
昔朱晦菴嘗取漢魏五言以盡乎郭景純陶淵明之作以
爲古詩之根本準則又取自晋宋顔謝以下諸人擇其詩
之近於古者以爲羽翼輿衡余於是編正宗旣立名家載
列根本立矣奈何羽翼未成爰自採摭及觀諸家選本載
盛唐詩者惟殷潘河岳英靈集獨多古調潘嘗論曰詩有
氣來神來情來有雅體野體鄙體俗體編紀者能審鑑諸
體委詳所來方可定其優劣論其取舍斯言得之矣若夫
太白浩然儲五常李高岑數公已揭於前他如崔灝薛擧
張謂王季友諸人皆李杜當時所稱許相與發明斯道賡
謌鼓舞以鳴乎盛唐之音者矣外若崔宗之魏萬之願交
於翰林元結孟雲卿見稱於工部張[子容]裴迪賈至岑參
唱和聯翩蕭穎士李華獨孤及馳名前後又如篋中州陽
[沈千運趙微明諸人爲篋中集張潮包瀜諸人爲州陽集]採集不少雖衆君子之全
集罕得詳覽然其言皆足以沒世不忘也
0028
接武
嗚呼天寶喪亂光岳氣分風槩不完文體始變其間劉長
卿錢起韋應物柳宗元後先繼出各鳴一善比肩善人已
列之名家無復異議時若郞士元皇甫冉李端盧綸顧況
戎昱竇參武元衡之屬以及乎權德輿劉禹錫諸人相與
接迹而興起翺翔乎大曆貞元之間其編什諷詠不減盛
時然而近體頗繁古聲漸遠不過略見一二與詩唱和而
繼述前烈提挾風騷尙有望於斯人之徒歟今自郞士元
以下盡乎大曆諸人又自于鵠以及元和之初以紹天寶
諸賢之後始學者知其源委矣
正變[中唐時]
唐詩之變漸矣隋氏以還一變而爲初唐貞觀垂拱之詩
是也再變而爲盛唐開元天寶之詩是也三變而爲中唐
大曆貞元之詩是也四變而爲晩唐元和以後之詩是也
夫元和之際柳公尙矣若韓退之孟東野生平友善動輒
酬唱然二子殊塗文體差別今觀韓昌藜之博大而文鼓
吹六經搜羅百氏其詩聘駕氣勢嶄截崛强若掀電決雷
千夫萬騎橫騖別驅汪洋大肆莫能止者此正中之變也
東野之少懷耿介齷齪困窮晩擢嵬科竟淪一尉[漂陽尉]其
詩窮而有理苦調凄凉一發於胸中而無吝色此變中之
正也所以幸其遺風猶有存也
餘響[晩唐時]
元和再盛之後體制始散正派不傳人趍下學古聲愈微
孟郊已述於前他如張籍王建白居易歐陽詹李賀賈島
0029
諸人各鳴于時猶有貞元之遺韻開成以後馬戴陳陶劉
駕李羣玉輩黽勉氣格尙欲賈前人之餘勇又如司馬禮
于蕡部謁之屬硏精覃思不過歷郊島之藩翰耳雖然詩
有靡興道有隆替文章與時高下與道終始向之君子豈
可泯然其不稱乎爰自王仲初以下盡乎元和諸賢又自
馬與陳以下盡於唐末諸賢以見唐音之盛渢渢不絶雖
非陽春白雪引商泛徵而屬和者不多殆與下俚巴人淫
哇之聲則有間矣庶乎▼(奭+斗)淸酌潦然成江河之沛矣
傍流[方外詩]
唐世詩學之盛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山林韋布以及乎方
外異人閭閻女子莫不願學焉其篇什之多不可勝記若
夫大方名家騷人墨客各以世次收品從彙他若諸集附
載道人衲子宮閨仙怪及有姓氏無世次可考者往往有
述多非全集所得故不收入類若棄而外錄又何以見斯
人之徒歟今略其精者以附餘響之後續編
類集古今詩話以爲續編[附于末]
歷代詩辯[與詩評參看]
中古享國之悠遠莫過於夏商周近古享國之悠遠莫過
於漢唐宋中古之文始開於夏至商積久而盛至於周而
極其盛近古之文大盛於唐至唐極盛而衰至於宋而極
其衰秦周之餘也泰極而否故有焚書之禍元宋之閏也
剝極而坤遂爲陽復之機此古今文運盛衰之大較也
詩與文體逈不類文尙典實詩貴淸空詩主風神文先理
道三代以下之文莊列最近詩後人採掇其語無不佳者
0030
虛故也
世稱楚騷漢賦後世因之名義旣殊體制亦別然屈原諸
作當時皆謂之賦藝文志所謂屈原離䜛憂國作賦而風
者是也自荀卿宋玉指事詠物別爲賦體楊馬而下大演
派流屈氏諸作遂俱係離騷爲名實此賦之一體也
正得失動天地感鬼神莫如詩三百也本之二南以求其
端參之列國以盡其變正之於雅以大其規和之於頌以
要其止察之於性情隱微之間審之於言行樞機之始修
齊治平之道盡在是也
盖作詩大法不過興象風神格律音調四者無一可觀而
至於故實矛盾景物汗漫情事參差則句語雖工驪黃牝
牡之類也
三代以前五言非不創見而體制未純六朝以後五言非
不迭興而格調彌下故兩漢諸篇出而古今廢也
詩三百篇古矣漢魏近古而質矣二晋質變而文矣梁陳
文變而靡矣至于唐則彬彬矣宋則又變而衰矣
漢魏詩至齊梁而衰衰在艶艶至妙而漢魏之詩始亡唐
詩至中晩而衰衰在澹澹至極妙而初盛之詩始亡不衰
不亡不妙不衰艶之害易見而澹之害難知也[鍾惺詩評]
上自蘇李下迄六代漢魏骨氣雖亡而精華不足晋祖玄
虛宋尙條暢齊梁以下但務春華殊欠秋實惟唐作者可
謂大成然貞觀尙習故陋神龍漸變常調開元天寶間神
秀聲律燦然大備學者當以是楷式[林鳴詩評]
詩三百篇以降漢魏質過於文六朝華浮於實得二者之
0031
中備風人之體惟唐詩爲然然以世次不同故其所作亦
異初唐聲律未純晩唐氣習卑下卓卓乎無可尙者又惟
盛唐爲然[高棣詩評]
陳隋五言不足爲律詩之始祗覺其爲古詩之終由其工
整後忽帶哀響氣運所關心手不知[鍾評]
唐之中晩異於初盛者以其俊耳盛唐俊處皆朴中晩朴
處皆俊看晩唐詩但當采其妙處不必問其妙處似初盛
與否也亦有一種高遠之句而不讓初盛氣運幽寒骨響
崎嶔卽在至妙中使人讀而知其爲晩唐其際甚微作者
不自知也[上同]
自古文體變易多矣梁簡文帝及庾肩吾之屬始爲輕浮
綺靡之辭名曰宮體厥後㳂襲務於妖艶謂之摛錦鋪繡
其有欲敦尙風格頗有規正者不復爲當時所重諷興由
是廢缺自唐受命斵雕爲朴開元之際淺薄之氣玆焉漸
革其時作者十數輩頗能以雅參麗以古雜今彬彬焉燦
燦焉近乎建安之遺範矣[杜確詩評]
唐自景雲以前詩人猶習齊梁之氣不除故態率以纖巧
爲工開元以後格律一變遂超然卓越前古[蔡寬夫]
凡爲詩者貴乎自得而格有高下才有分限不可强力至
也唐以上人意趣自欲卑不得宋以下人氣格自卑欲高
不得是知天稟自然不能易也古人以學爲詩今人以詩
爲學以詩爲學者有意於詩以學爲詩者無意於詩也
唐人以詩爲詩宋人以文爲詩唐詩主於達性情故於三
百篇爲近宋詩主於立議論故於三百篇爲遠[高棣]
0032
詩用疊字古人不以爲嫌最忌意疊如蘇子瞻律絶中疊
使數字者多矣至於杜韓兩詩疊押韻字此則不爲病惟
觀作句工拙如何然語其精則恐未免小疵耳
孔融離合鮑照建除溫嶠回文傳咸集句無補於詩而反
爲詩病自玆以降摹倣寔繁宇宙人名鳥獸花木六朝才
士集中不可勝數詩道之下流學者之大戒也
詩有二義或寄懷於景或寓情於諷諭各有指歸世之論
詩者每以附會爲能無論其詩之爲興爲賦爲比必曲爲
之說曰此有爲而言無乃矯誣實甚歟山谷曰子美詩妙
處在無意於文彼喜穿鑿者棄其大旨取其發興於所適
林泉人物草木魚虫以爲物物皆有所托如世間商度隱
語者則子美之詩委地矣斯言也豈堇讀杜者當爲全科
哉[詩人玉屑]
諸有別才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然多讀書多窮
理有不能極其至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荃者上也詩者
吟咏性情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
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
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嚴羽詩話]
夫學詩者以識爲主入門須正立志須高以漢魏晋盛唐
爲師不可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若自退屈卽有下劣詩
詩魔入其肺腑之開由立志之不高也行有未至可加工
力路頭一差愈騖愈遠由入門之不正也[上同]
諸者源於德性發於才情心聲不同有如其面故法度可
學而神意不可學也是以太白自有太白之詩子美自有
0033
子美之詩昌黎自有昌黎之詩其他如陳子昂王摩頡高
岑賈許姚鄭張孟之徒亦可名而爲體不可强而同之也
[詩法源流]
詩最可貴而淸然有格淸有調淸有思淸有才淸者王孟
儲韋之屬是也若格不淸則凡調不淸則冗思不淸則俗
王楊之流麗沈宋之豊蔚高岑之悲壯李杜之雄大其才
不可槩以淸言其格調與思無不淸[詩藪]
絶磵孤峯長松怪石竹籬茅舍老鶴林猿一鍾淸氣固不
逈絶塵囂至于龍宮海藏萬寶具陳勻天帝庭百樂偕奏
金闕玉樓羣眞畢集入其中使人神骨冷然臟腑變易不
謂之淸可乎故才大者格未嘗不淸才淸者格未能必矣
夫詩宜志道和者也故遺宛不貴險貴質不遺靡貴精不
貴繁遺融洽不貴工巧故曰聞樂而知其德故曰言也者
愚智之大防也莊詖簡侈浮孚之界分也至元白韓孟皮
陸之徒爲詩始聯連闘狎累數千百言不相上下此何異
入市攫金登場角戱之類也[李崆峒詩話李夢陽]
詩以意爲主篇中鍊句句中鍊字乃得工耳以氣韻淸高
深妙者絶以格律雅健雄豪者勝元輕白俗郊寒島瘦皆
詩之病也[珊瑚詩話]
詩有正格別格有高調逸調然出口須老押韻須穩琢鍊
宜渾字向宜雅聲音宜長托意宜遠此無二道也[方密之]
夫爲詩眞而不雅則俚朴而不雅則陋艶而不雅則俗一
句之中虛實間用一首之中開合遠近落調老成鄭重而
意致宜委宛悠揚乎自然卽見新刻有時雕琢而不礙流
0034
足動之一字才人之所最貴也[陳臥子詩話]
詩非苦吟不工信矣孟浩然眉毛盡落裴祐衣袖盡穿王
摩詰足入醋甕皆苦吟而工者也[雲仙散錄]
漢人詩氣運所鍾神化所至也無才可見格可尋也魏才
可見格可尋而其才大也其格高也晋宋其格卑矣其才
故尙足也梁陳其才下矣其格故忘機[詩評]
漢詩堂奥也魏詩門戶也入戶升堂固其機也晋氏之風
本之魏焉判跡於魏者何也故知門戶非定程也夫欲極
質必務削文欲反本必資去末是固曰然然玉蘊於石豈
曰無文淵珠露彩亦非無質由質開文古詩所以擅巧由
文求質晋格所以爲衰若乃文質難與本末幷用此魏氏
之失也[徐昌穀詩評]
宋齊自諸謝外明遠延之元長數三公而已梁代體格愈
卑操觚頗衆沈終江淹范雲任昉肩吾希範吳柳陰何至
蕭王劉氏一門之中不啻十輩非晋敵數則倍之陳隋徐
柳外摠持正見思道道衡餘不多得故吾以爲合宋齊不
能當一晋合晋隋不能敵一梁也
甚矣詩之盛於唐也其體則三四五言六七雜言樂府歌
行近體絶句靡不備矣其格則高卑遠近濃淡淺深巨細
精粗拙巧强弱靡不具矣其調則飄逸運雄沈深博大綺
麗幽閑新奇濃鎻靡不詣矣其人則帝王將相朝士布衣
童子婦人緇流羽客靡不預矣詩之觔骨猶木之根榦也
肌肉猶枝葉也色澤神韻猶花蕊也觔骨立於中肌肉榮
於外色澤神韻充溢其間而後詩之美善備猶木之根榦
0035
蒼然枝葉蔚然花蕊爛然而後木之生意完斯義也盛唐
諸子庶幾近之宋人專用意而廢詞若枯卉枯桐雖根榦
屈盤絶無暢茂之象元人專務華而雖實若落花墜葉雖
紅蕊嫣嫚而大都衰謝之風故觀古詩于六代李唐而知
古之無出漢也觀律體于五季宋元而知律之無出唐也
自三百篇以迄于今詩家之道無慮三變一盛於唐再盛
於唐又再盛於明典午創變至於梁陳極矣唐人出而聲
律大宏大曆積衰至於元宋極矣明風啓而制作大備
古風兩漢近體三唐能事畢矣宋元以降世謂無詩自梁
迄周五朝戎馬劻勷文章否韋莊羅隱諸人旣係籍于唐
末徐鉉陶穀輩又接輛於宋初自餘二三雋流或以詞見
或以學稱歷數十百年中遂若玆道中絶無復一綫之存者
登岱者必于岱之麓也不至其巓非岱也故學業貴成也
不至其巓猶岱也故師法貴上也登龜蒙鳧繹者卽躋峯
造極龜蒙鳧繹而岱焉吾未聞也行遠自邇登高自卑造
道之等也立志欲高取法欲遠精執之衡也世之日降而
下也學漢魏猶懼晋宋也學晋宋靡不齊梁矣
嚴滄浪曰漢魏尙矣不暇悟也康樂以至盛唐透徹之悟
也夫漢人直寫胸臆斵削無施建安以後稍屬思惟便應
懸解非緣妙悟曷極精深吾謂易曰兩漢尙矣不暇悟也
曹劉以至李杜透徹之悟也
宋人詩最善入人而最善誤人故習詩之士目中無得容
易宋人一字此不易之論也然博物君子以一物不知爲
己愧矧二百年間聲名文物其人才往往有瓌瑋絶特者
0036
錯列其中中有可參六代三唐者博觀而愼取之合者足
以法悖者足以懲習詩之士不容盡廢也
國朝以弘永至嘉隆詩有四變吳郡靑田纖穠綺麗一變
也長沙京口典暢和平一變也北地信陽雄深鉅麗一變
也婁江歷下博大高華一變也永樂以後諸子變高陽者
也見謂汰尖纖而就平實其流也庸冗厭觀嘉靖以前諸
子變何李者也見謂略粗重而掇菁華其弊也弱靡不振
[幷詩藪]
古今詩評[與詩辯參看]
唐虞之文大羹玄酒至禹貢而千古文機槖鑰矣唐虞之
詩大音希聲至商頌而百代詩法淵源矣故後世之文鼻
祖於夏而詩胎孕於商也
二典三謨淳雅渾噩無工可見無法可窺禹貢紀律森然
百代敍述之文皆自此出康衢擊壤寥寥數語五子之歌
篇章大衍酹和浸開至商頌玄鳥諸篇宏深古奥實垂典
刑周末莊列屈宋無異後世詞人也
周之國風漢之樂府皆天地元聲運數適逢假人而洩之
體制旣備百世之下莫能違也
詩出於後世而眞出於三代者岐陽石鼓是已書出於後
世而眞出於三代者沒家周書是已石鼓典雅淳深是周
家大手筆宣王中興氣像卽此可觀在三百篇中亦爲翹
楚[幷詩藪]
蒙叟逍遙屈子遠遊曠蕩虛無絶無筆墨畦逕百代詩賦
之源實造端于此屈之離騷雖詭譎不槩諸賢而英辯藻
0037
思宏麗演迤發於忠正蔚然爲古今詞章之祖也
唐山韋孟漢之初也都尉中郞漢之盛也武仲平子漢之
中也蔡邕酈炎漢之晩也
人知大風秋風爲百代七言之祖而不知昭帝黃鵠飛兮
下建章靈帝凉風起兮日照渠二歌皆極工麗也[幷詩品]
昔人言三代無文人六經無文法吾亦以二京無詩法兩
漢無詩人卽李枚張傳一二傳耳自餘樂府諸調十九雜
篇求其姓名可盡得乎吾以卽李枚數子亦直寫胸臆而
已未嘗以詩人自命耳郊祀精深頌也房中之典則雅也
秋風藻艶騷也極盛在前固難繼也惟五言肇自河梁盛
于宛洛敍致繇衷而足以感鬼神動天地謳吟信口而足
以被金石叶管絃如孔雀東南飛一篇章法字法句法才
情格律音響節奏靡不具矣實未嘗有纖毫造作非神化
所至而何
西漢詞人李陵蘇武朱買臣賈太傅河間獻王之徒也東
漢逸士王逸孔融高彪趙壹輩而已[幷詩藪]
漢之媍人蘇伯玉妻廬江少婦王昭君卓文君班婕妤徐
淑趙飛燕烏孫公主蔡文姖詩皆工至合體文士不能過
也若唐山安世房中自當以雅誦目之非漢人語也
文擧自是漢臣與王劉年輩逈絶劉之鄴下其義未安子
建一書云仲宣獨步于漢南孔璋揚鷹于河朔偉長擅名
于靑土公榦振藻于海隅德璉發跡于魏余意以玆五士
上係二曹無七子之稱彼己無慚建安之美於斯焉盛植
書未稱德祖而不及阮生意瑀之才具非諸人比而第脩
之制作今亦寡傳惜乎[詩品]
0038
蘇李諸詩和平簡易傾瀉肺腑何有乎綺靡自綺靡言出
而徐庾造端矣馬楊諸賦古奥雄奇贅澁牙頰何有乎溜
亮自溜亮體興而江謝接迹矣故吾嘗以阮左者漢魏之
流而潘陸者六朝之首也未可槩以晋人也
詩者樂之苗裔漢之蘇李魏之曹劉得其正始宋齊以下
得其浮淫流迭唐之時子昂李杜王孟沈宋之徒或得其
淳古淡泊之聲或得其敍和高暢之節而孟郊賈島之徒
又得其悲恐鬱湮之氣也[詩人玉屑]
晋宋之交古今詩道升降之大限乎魏承漢後雖浸尙華
靡淳朴餘風隱約尙在步兵優遊沖遠足嗣西京而渾噩
頓殊記室豪宕飛揚欲追子建而和平槩乏士衡安仁一
變排偶開矣靈運延之再變排偶盛矣玄暉三變而排偶
愈工淳朴愈散漢道盡矣[詩藪]
蘇李之才不必過於曹劉陸謝之才不必下於公榦而其
詩不同則其世之變也其變之善也則其才之高也
漢魏晋宋齊梁陳隋八代階級森如枚李曹劉阮陸陶謝
鮑江何沈徐庾薛盧諸公之品第秩如也其文日變而盛
而古意日衰也其格日變而新而前規日遠[幷上同]
子建魏邦之傑公榦仲宣爲輔士衡晋室之傑安仁景暢
爲輔康樂宋代之雄延之爲輔然公榦仲宣非魏文比安
仁景暢非太沖比延之非明遠比至於詞宗介魏晋間元
亮介晋宋間品格位置可謂天然無容更議也[詩品]
元亮得步兵之深而以趣爲宗故時與靈運合而于魏離
也明遠得記室之雄而以詞爲尙故時與玄暉近而去魏
0039
遠也
士衡諸子六代之初也靈運諸子六代之盛也玄暉諸子
六代之中也李穆諸子六代之晩也
潘陸俱詞勝者也陸之才富而潘之氣稍雄也陶謝俱韻
勝者也謝之才高而陶之趣遠也
西漢之流而六代也其士衡之責乎六代之變而三唐也
其玄暉之責乎[幷詩藪]
陸才如海潘才如江潘陸之定品也淸水芙蓉鏤金錯彩
顔謝之士衡也以子建爲繡虎而仲宣爲泥鞋以公榦爲
巨鍾而偉長爲小挺太沖之氣勝靈運之韻勝皆其稱也
魏稱曹劉而劉非曹敵也晋稱潘陸而潘非陸敵也宋稱
顔謝而顔非謝敵也梁稱任沈而任非沈敵也非敵而幷
稱也同時同事又同調也百年之後篤以論之子建之才
在魏當獨步士衡居晋宜遜太沖康樂之才無失明遠隱
侯以下寧次文通[幷古今詩話]
鄴下西園詞章雅事惜無蔡中郞孔文擧稱公平其人以
應之者仲宣諸人氣骨文藻事事不敢相敵耳[詩歸]
右漢晋六朝詩摠評
魏武之詩有覇氣而不必其王也有菩薩氣而不必其佛
也子建柔情麗質不減文帝肝腸氣骨時有磊處
二陸才名天下一辭然平重不能運語滯不能淸腹之所
有不暇再擇韻之所遇不能少變安仁之病在情爲辭沒
而不能自出太沖筆舌靈動遠出潘陸上使潘陸作三都
賦有其才決不能有其情思
謝康樂以麗情密藻發其胸中奇秀有骨有韻有色有香
0040
時有字句滯累卽從彼法中帶來如吳越淸華子弟作鄕
語聽者不必盡解口頰間自爾可觀效之則醜矣鮑參軍
靈心妙舌樂府第一手能以古詩聲格作樂府以五言性
情八七言別有奇響異趣謝玄暉靈妙之心英秀之骨幽
恬之氣俊慧之舌一時無對似撮康樂淵明之勝而似皆
有不敵處是康樂以下諸謝以上
帝王詩自魏武非惟作文士氣且有婦女氣矣然就彼法
中亦有神化者梁簡文氣體皆俊聲筆舌足以發之閨奩
妙手後主煬帝不及遠矣
沈休文在梁大家聲價猶宋之康樂齊之玄暉也然其邊
幅位置較二謝梢穿平生少年日一首聲實風雅十九首
中所難似又非康樂玄暉所能措手者也
六朝稱二江二庾子山氣骨欲過肩吾而神秀不如摠持
才情差亞文通而淵博殊遠
江文通心手秀麗而少眞至以陶徵君眞至一路發其思
理則秀麗之筆不爲浮華用而爲情性用夫是以幽細易
妙今人先無此手筆又無此思理而文之以枯槁膚窘曰
此陶體也唐之名家不免失脚況後之庸庸逐逐者乎[幷
詩評]
耳食者多病六朝綺靡予謂正不能靡不能綺耳若使
有眞靡眞者吾將急取之盖人才之綺靡不在詞而在情
此情常留于天地之間則人人有生趣生趣不墜則世界
弄活合素抱朴一朝而尋其根此不易之論也[譚友夏評○右各評]
魏武帝如幽燕老將氣韻雄沈子建如三河少年風流自
0041
賞鮑明遠如飢鷹獨出奇嶠無前謝靈運[康樂]如東海揚
帆風日流麗又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顔延之如鋪錦列
繡雕繪滿眼陶彭澤如絳雲在霄卷舒自如又格高似落
梅逸鶴飄風閒鷗忘海[詩藪宜與下條詩人玉屑參看]
謝靈運如孤鴻決漢高鶴破霜韻勝似海棠王右丞如
秋水芙蓉倚風自笑韋蘇州如園客獨繭暗合音徵孟
浩然如洞庭始波木葉微落杜牧之如銅丸走盤駿馬
駐坡白樂天如山東父老課農事事言言皆着實元微
之如龜年[白樂天子也]說天寶遺事貌悴而神不傷劉夢得
如鏤氷雕瓊流光自照李太白如劉安[淮南王]雞犬遺響
白雲覈其歸存洸無定處韓退之如囊沙背水惟韓信
獨能李長吉如武帝食露盤無補多欲孟東野如埋泉
斷劍臥壑寒松張籍如優工行鄕飮獻酬秩秩時有恢
氣柳子厚如高秋獨眺晩霽孤吹李義山如百寶流蘇
千絲鐵網綺密瓌姸要非適用宋朝蘇東坡如淈注天
潢倒連滄海變眩百怪終歸雄渾歐公如四瑚八璉可
施之宗廟荊公如鄧艾縋兵入蜀要以險絶爲功山谷
如陶弘景入官析理談玄而松風之夢故在梅聖愈如
關河放溜瞬息無聲秦少游如時女步春終傷婉嫋陳
后山[無己]如九皐獨唳深林孤芳沖寂自姸不求賞識
韓子蒼如梨園按樂排比得倫呂居仁如散聖安禪自
能奇逸其他作者未易殫陳獨唐杜工部如周公制作
後世莫能擬議李白如黃帝張樂洞庭之野非墨工槧
人可及
0042
古今文章惟四家左氏簡而和莊生放而玄離騷哀而幽
太公激而雄[玉屑]
六代則公榦之峭嗣宗之遠元亮之沖太沖之逸士衡之
濃靈運之淸明遠之俊玄暉之麗皆其至也兼之者陳思
也唐人則王揚之繁富陳杜之孤古沈宋之精工儲孟之
閑曠高岑之渾厚王李之菁華昌齡之神秀常建之幽玄
獨精名家也具範兼鎔大家也然又當視其短長格調高
下規模宏隘閫域淺深有象體皆工而不免爲名家者王
承嘉州是也有律切微減而不失爲大家者少陵李白是
也淸新秀逸沖遠和平流麗精工莊嚴奇峭名家所擅而
大家所兼也浩汗汪漫錯綜變幻渾雄豪宕閎廓沈深大
家所長而名家所短也[詩藪]
大家如卓程之産膏腴萬頃輪輿百區而磽瘠痺陋時時
有之
名家如李都尉五千兵皆荊楚銳士奇才劍客然只可當
一隊也詩摠不離于才也有天才地才人才太白天才也
子美地才也摩詰人才也太白以氣韻勝子美以格調勝
摩詰以理趣勝太白千秋逸調子美一代規模摩詰精大
雄深之學句句皆合聖敎[歲寒話]
詩人之詩字句不苟王維諸人是也才子之詩字句章法
若罔聞知李白諸人是也困學之詩格調詞意匠心措置
杜甫諸人是也閒適之詩幷詩具忘陶潛諸人是也[玉屑]
沈宋始興之後傑出于江寗閎肆于李杜極矣右丞蘇州
0043
趣味淸敻若淸阮之貫達大曆諸才子抑又次焉元白力
就而氣孱乃都邑之豪佑耳柳夢得楊巨源各有勝會浪
仙無可劉得仁輩時得佳趣足滌煩襟厥後無所聞者
王楊盧駱以詞勝沈宋陳杜以格勝高岑王孟以韻勝詞
勝而後有格格勝而後有韻自然之理也
爲詩欲淸深閑淡者當學孟浩然王摩詰賈長江韋蘇州
柳子厚諸人也
十九首後得其調者古今曹子建而已三百篇後得其美
者古今杜子美而已元亮之高太白之逸自是詞場絶步
但入此二流不得淸者超凡絶俗之謂非專於閑適淡枯
之謂也婉者深厚篤永之謂非一於軟媚纖靡之謂也子
建太白人知其華藻而不知其神骨之淸枯寂閑淡則曲
江浩然矣杜少陵人知其老蒼而不知其意致之軟媚纖
靡則六代晩唐矣
坡公謂陶詩外膏中腴似未讀儲光羲王昌齡古詩且儲
王古詩極深厚處專務彷彿陶詩知此膏腴二字具說不
着古人論詩曰朴茂曰淸深曰雄渾曰積厚日流光不朴
不茂不深不淸不渾不雄不積不厚不流不光了此可謂
讀陶詩人知王[維]孟[浩然]出於陶不知諸王得陶詩淵源
路脉善學陶者寧從儲王入莫從王孟入[鍾評]
靖節淸而遠康樂淸而麗曲江淸而淡浩然淸而曠常建
淸而癖王維淸而秀儲光羲淸而適韋應物淸而潤柳子
厚淸而峭才淸者格未嘗不淸也
唐詩李杜之外孟浩然王摩詰足稱大家王詩豊縟而不
華孟詩却專心古淡而悠遠深厚自無寒儉枯瘠之病儲
0044
光羲有孟之古而深遠不及岑參有王之縟而又以華靡
掩之[幷詩藪]
元和以後詩道駸晩而人才橫絶一世若昌黎之鴻韋柳
州之精工夢得之雄奇樂天之浩轉皆大家具才也今人
槩以中晩束之高閣若根脚堅牢眼目精利泛取讀亦足
充擴靈思贊助筆力也東野之古浪仙之律長吉樂府玉
川歌行其力其工力故皆過人如危峯絶壑深磵幽泉幷
自成趣
俊爽如牧之藻綺若庭筠精深若義山整密若許渾皆晩
唐錚錚者其才則許不如李李不如溫溫不如杜今人於
唐專論格不論才近則專論才不論格皆無中定之過也
[幷滄浪詩話]
正聲於初唐不取王楊四傑於盛唐特取李杜二公於中
唐不取韓柳元白於晩唐只取用晦義山非凌駕千古瞻
識論時政自不能已也
初唐至陳伯玉始覺詩中有一世界無論一世偏安陋幷
開剏草昧之意亦無之燕公曲江諸家所至不同皆有一
片廣大淸明氣像眞正風雅[右唐詩摠評]
王楊盧駱偶然同有此稱耳非初唐至處也王森秀非三
子可到盧稍優於駱楊寥寥數作又不能佳其何稱焉[上仝]
魏自建安以來迄江左詩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
婉對屬精密及之問又加美麗回忌聲約句佳言如錦繡
成文與沈佺期齊名時謂之沈宋[楊士弘詩評]
劉希夷詩淹遠與劉脊虛可稱兩手此前陳隋滯氣被此
君以大江大海挽水洗盡脫出琉璃先世出界[鍾評]
0045
燕公大手筆奇變精出不墮自家氣由其胸中無宿物今
之大家如都門肆中通透才物事事不見成事事不用中
賃去賃來終不我有祗見不情耳
唐人五言古詩惟張曲江有漢魏意脉不使人模索其形
學音響而遽知其爲漢魏所以爲眞漢魏也
六朝帝王鮮不能詩大抵與文士尙纖靡竟長篇襍軟滯
略於文字中窺其治象至明皇骨韻風力一洗殆盡開盛
唐廣大淸明氣眞主筆舌與運隆替相對[譚夏友詩評]
王孟幷稱畢竟王妙于孟王能兼孟孟不能兼王孟浩然
詩當於精深中尋其精遠之趣豈可故作淸態飾其寒窘
爲不讀書不深思人便明若右丞詩雖欲竊其似以自文
不可得矣此王孟別也淸心靈骨不減王孟一片深厚之
氣裝裹不覺人不得直以淸靈品目之者儲光義也所謂
詩文妙用有隱有秀儲盖兼之矣[鍾評]
右丞之詩秀調雅意在泉爲珠在壁爲繪一字一句皆出
常境浩然詩諷之久有金石宮商之音情貌淸淑風神蕭
散學不爲儒務掇菁摛藻文不按古匠心獨妙儲光義之
詩格高調逸趣遠情深削盡常言挾風雅迹浩然之氣者
也[楊評]
王江寗以還四百年來曹劉風骨頓淸與儲光義頗從厥
遊氣同體別王聲稍俊[楊評]
唐人如李杜沈宋王孟錢劉之類雖兩人幷稱皆有不能
强同處雖高岑心手如出一人其森秀之骨深遠之氣旣
皆相適古詩似張九齡宋之問一派五言律只如說話其
極鍊極厚極活極閏往往從倚側歷落中出人不得以整
0046
求之又不得學其整處[鍾評]
高達夫性磊落不拘小節恥預常科詩多胸臆語兼有氣
骨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岑嘉州語逸體後意不造
奇與李杜相頡頏歌行則流出肺肝無斧鑿痕郊島輩旬
鍛月鍊者參談笑間爲之耳
初唐之妙未有不出於厚者常建淸微靈通似厚之一字
不必爲此公設也非不厚也而靈慧之極有所不學見靈
慧而氣不厚則膚且佻矣不可不知也[譚評]
古人雖氣極逸才極雄未有不俱深心幽趣而可入詩者
讀太白當於雄快中察其靜遠精出處有斤兩脉有理今
人把太白只作一粗人看恐太白不粗於今之讀人也[鍾評]
老杜詩有入去不得時出來不得時諸體有之一篇有之
一句有之可謂一代之詩聖[選詩補註]
供俸之癖宣城也以明艶合也工部之癖開府也以沈實
合也然李于謝未足靑氷杜于庾乃勝之倍簁矣
杜李二家本無優劣但工部體制明密有法可尋靑蓮興
褾擧非學可至
元次山深刻直奥有異趣有奇響在盛唐中自爲一調不
讀此不知古人無所不有不知者笑其椎朴知者驚其奇
險若掩其姓名以示俗人決不以爲盛唐人作也[鍾評]
元次山與孟雲卿以調學相友次自直奥雲卿深婉不相
同此古人眞相友處也[譚評]
中晩之異於初盛者以其俊耳文房猶從相入然盛唐人
俊處皆朴中唐人朴處皆俊文房氣有極厚者語有極眞
0047
者直到極快透處便不妨其厚七言以淸老幽進爲勝而
首尾率易待對不精五言朴中帶峭便開中晩諸路[鍾評]
錢仲文詩精出處雖盛唐妙手不能過之亦有秀於文房
者泛覽全集冗易難讀處實多以此知詩之貴選也[譚評]
韋蘇州胸中皆先有一段眞至深永之趣落筆自然淸妙
非專以淺淡擬陶者世人誤認陶詩作淺淡所以不知韋
詩[上仝]
韋蘇州韻高而氣淸王右丞格高而味長皆五言之宗匠
然不無優劣以標韻觀之右丞不逮蘇州詞不迫而味長
蘇亦不及右丞也
有似盛唐者吾自以韋蘇州劉長卿處引辭連類窮精盡
變宮商相宣金石和諧寂寥乎短章舂容乎大篇如是者
閱之累日而無窮焉[楊評]
劉夢得胸中筆下別有所領寄托高逈自是出世偉人
元白之詩淺俚處皆不足爲病正惡其大直耳詩貴言其
所欲言非直之謂也直非詩也二人唱酬似雅恐一語或
異是其大病所謂同調亦不在語語同也今取其詞旨蘊
藉能自出者使人知其元白耳[幷鍾評]
劉夢得詩雄渾老蒼佳處有神明護持白居易推爲詩豪
元微之與白居易齊名天下傳誦爲元和體在越時與竇
鞏酬和時傳爲蘭亭絶唱
白居易詩語平易文體淸駛疑若信手而成者與元微之
劉禹錫齊名時號元白劉[幷選詩補註]
唐文奇碎而退之春瀜志在挽回唐詩淹雅而退之難奧
0048
意專出脫詩文出一手彼此猶不相襲眞特世特議耳至
其樂府諷刺寄托深婉忠厚眞正風雅也[鍾評]
柳州詩精矣不若退之變態百出也使退之收斂而爲子
厚開拓而爲退之則雖意味可學而才氣不能强也
子厚之詩發纖濃於簡古寓至味於淡泊與韋蘇幷稱宜
矣然較其等盖如子厚務求工緻乃不若蘇州之蕭散自
然矣音調外一段寬然有餘處蘇州亦難矣[楊評]
李長吉在唐爲新聲實有從漢魏以上來者有一種刻削
處元氣至此不復可言[譚評]
長吉詩尙奇詭所得皆驚怪絶特翰墨畦逕當時無效之
者樂府數十篇雲韶諸工合之管絃[楊評]
張文昌妙精秀質別有溫夷之氣心緖淸密讀之無深古
之跡在中唐最蘊藉
詩家變化自盛唐諸家妙亡極後來人又欲別尋出路自
不能無東野長吉一派[幷譚評]
東野思苦奇澁高處在无上平處思量到人不到處浪仙
變格八僻以嬌艶爲主行坐寢食吟咏不撤
大曆以後樂府古詩王仲初張文昌而已唐人古詩於此
焉止耳仲初眞閒文昌古淡皆元氣到底[幷楊評]
僧詩有僧詩氣習僧必不作僧詩氣便有不作僧詩氣習
皎然淸淳淹遠當於詩中求之不當於僧中求之[鍾評]
唐人之學老杜者惟李商隱一人而已雖盡造其妙然精
密華麗亦自得其彷彿王荊公嘗曰學詩者未可便學杜
當先學李義山未有不能爲商隱而爲老杜者也[楊評]
0049
飛卿百里名倡義山挾斜娘子紫微綠林傖楚用晦村學
小兒長吉浪仙盧仝鄕老郊島寒衲皆善評也
杜牧之淡然深情蕭然可想義山苦情幽艶寓想纖冷韋
莊苦調幽情悲歡動人鄭谷森遠有高岑風骨趙蝦一氣
流轉讀之落落賈林非不幽非不奇別有本領別有淵源
韓偓淸奧高逈細而慧悟晩唐人不如此不能妙也[鍾評]
曹鄴艶妙手以快情急響爲妙而小含蓄若含蓄則不能
妙選者無着手矣采其妙處則其餘當耐之此看中晩唐
詩法也[譚評 右各評]
李太白詩中龍也矯矯焉不受約束[又如劉安雞犬]韋蘇
州如深山采藥飮泉坐石日晏忘歸[又如園客獨繭]白樂
天如春鶯柳陰[又如東山父老勸課農桑]孟東野如秋蛩
草根[又如斷劍寒松]杜子美如麟遊靈囿鳳鳴朝陽自是
人瑞物[又如周公制禮作樂]石曼卿如飢鷹乍出迅速不
可言歐陽脩如春服旣成春酒旣釃登山臨水竟日忘歸
[又如瑚璉施宗廟川雲嶺月]王介甫如空中有聲相 有
色欲有執着會不可得[又如鄧艾入蜀]梅聖兪如深山道
人草衣葛屨王公大人見之不覺屈膝[又如關河放溜]郭
功父如大排筵席終日揖遜而適口者少陳去非如陶公
用公得法外意蘇子瞻如武庫乍開干戈森然不覺令人
神▼(忄+雙)仔細點檢不無利鈍[又如淈注天潢倒連滄海]陸務
觀如天津橋上朝孫擾亂却爲大耳三莊覷見[餘見上
右三條短評摠論]
詩至唐古調亡矣然有唐調猶足被管絃宋人主理不主
0050
調于是唐調亦亡黃陳詩法杜甫號大家其調艱澁不見
香色流動如入神廟坐土木形骸卽冠服與人等謂之人
可乎
學太白者郭功父也學退之者歐陽永叔也學劉禹錫者
蘇子瞻也學王右丞者梅聖兪也學白樂天者王元之陸
務觀也學李商隱者楊大年也學王建者王禹玉也總之
則不離宋人面目也
宋之爲律者吾得二人梅聖兪之五言淡而濃平而遠陳
去非之七言渾而麗壯而和梅多得右丞意陳多得工部
句
蘇黃初亦學唐但失之耳眉山學劉禹錫得其輕淺而不
得其流暢又時雜以論宗塡以故實山谷學老杜得其抝
澁而不得其沈雄又時參以名理發以詼諧宋唐遂以懸
絶
宋之學杜者無如二陳后山得其骨髓而勁簡齋得杜肉
贍而雄后山多用杜虛字簡齋多用杜實字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四野凍雲隨地合九
河淸浪着天流天開雲霧東南碧日射波濤上下紅此得
杜調者也多事鬂毛隨節換盡情燈火向人明九日淸樽
欺白髮十年爲客負黃花四壁一身長客夢百憂雙鬂更
秋風五年天地無窮事萬里江湖見在身此得杜意者也
湖平天盡落雲斷海橫通搖楫天平渡迎人樹欲來亂雲
交翠壁細雨濕靑林一時花帶雨萬里客憑欄此得杜字
法者也邱原無日起江漢有東流公私兩多事灾病百相
0051
催精爽回長夜衣冠出廣庭此得篇法者也
子瞻極推魯直而魯直不滿子瞻文章妙一世詩句不逮
古人魯直語也魯直盛稱無己而無己時輕魯直過于用
奇不若杜之遇物而奇無己語也
秦少游爲眉山所重而詩名殊藹藹當由詞章掩之耳古
體尙有宗大朝處惜不盡合蘇黃陳間故難自拔也
張文潛在蘇黃陳之間頗自閑淡平整時出唐鄭諸官
之後差可惡之
南渡諸人詩出有可觀者如尤延之楊廷秀范至能陸務
觀時近元和永嘉四靈不失晩季至陳去非閎壯在杜陵
廊廡謝皐羽奇奧得長吉風流尤足稱賞以其才則不如
王蘇黃陳[幷詩藪 右宋詩評]
皇明詩評
唐有王楊盧駱明有高[季迪]楊[風華]徐[邁]唐有工部靑蓮
而明有弇州[世貞]北郡 唐有摩詰浩然少伯李頎岑
參而明有仲默[何]昌穀[徐]于鱗[李攀龍]明卿 敬美
才力悉敵惟宣成際無陳杜沈宋比而弘正嘉隆羽
翼特廣亦唐之所無也 唐歌行如靑蓮工部五律排律
如杜甫王維李頎五絶如右丞供奉七絶如子美摩詰七
律如李太白龍標皆千古絶伎明北郡弇州之歌行仲默
明卿之五律信陽[何啓圖]歷下 吳郡 武昌之
七律元美[王弇州]之五律排律五絶于鱗之七絶可謂
異代同工至於騷不如楚賦不如漢古詩不逮東西京唐
與明一也
國初有五詩派吳詩派高季迪也越詩派劉伯溫也閩詩
0052
派林子羽也嶺南詩派孫仲衍也江右詩派劉子高也
高楊張徐特過諸人同時若錢誠意之淸新汪忠勤之開
爽袁海叟之超拔皆自成一家足相羽翼劉崧[子高]貝瓊
林鴻[子羽]孫蕡[仲衍]抑其次也[幷詩藪]
弘正間詩流特衆皆追逐李獻吉何仲默士選繼之升之
近夫獻吉派也華玉君采望之仲鶡仲默派也
詩譜卷之三
詩譜跋
詩言志者不可以傷其眞也順其志則合於天機合天機
則自是於法律古之巷歌里謠盡合於法律者未必盡知
律而致然也以天機順其志慕夫聖賢之語嘿動靜皆合
於道以自然行當然之事故中於規矩而不踰也故吾曰
詩可以觀政三代之治化之赫然獨隆者以無爲化刑政
也後世之治敎寂然無聞者文具盛而人事勝以刑政賊
無爲也政之盛衰而詩隨以盛衰之觀乎此則信乎詩之
可以順其志全其眞不可以拘於法律喪其天機也然則
後之所謂曰格曰調曰音律者固非文具盛而人事勝以
刑政賊三代無爲之類乎唐之李杜之詩盡不踰於法度
音律者若聖人以自然行當然之事中於規矩也吾未聞
0053
以後曰音律法度者能如李杜之盛也然大匠之造廈屋
也視木之棟樑杗桷門戶之材繩墨以直之規矩以方圓
之盡其上棟下宇之宜夫學詩者若不知法度律令則終
歸於散漫鄙俚之科矣今詩譜之作類於大匠繩墨規矩
之用亦不爲無助也盖詩譜者南紀濟仁叟之所作也歲
丁酉秋孤松翁兪漢龐山民跋
詞譜序
白香山
樂府古詞肇於漢魏六代迄唐皆因之斷題取義合抒天
籟初無定譜宋崇寧中立大成府命周美成諸人討論古
詞協律爲調於是乎八十四調之譜悉有成式其後增演
慢曲引近或移宮換羽爲亡犯四犯詞調日繁而譜之律
亦日嚴矣是故工如美成猶尙有未盡諧律之議況餘子
哉吾友序白香頗留意聲律之學曾選佳詞一百篇篇各
異調於其傍逐字訂譜宜平宜仄及可平可仄之辨一望
犁然上去入雖皆仄聲亦各有音節所宜證以佳詞擧堪
意會於初學不無少補白香山曩贈予一編中馬上偶譜
新聲檢閱良便惜其板乃南士所鋟遠莫能致緣命梓人
仍舊式重鐫合小軒詞韻爲二春抉寸一帙不盈握而百
0054
調四聲胥如指掌用以指贈知音易微雲紅杏之句亦詞
壇一▼(口+篙=嚆)矢也嘉慶戊午春日怡親王訥齋甫書
凡例
楊誠齋作詞五要首重擇腔是選百調皆世所習用一調
或數名亦擇其雅切贈答者分注目下以備卽事寓聲也
樂律本性情中物自來圖譜見名作少有不同輒分數體
罔所適從詞律又過於略文崇法要知前哲各揣當時好
尙獨創新聲似亦可以就諸家異同折衷爲譜元音妙合
天籟斯通會心人不我唾也
是譜凡平仄不可移易者平皆用○仄皆用○可平而本
詞仄者用○可仄而本詞平者用○至詞中句則用○讀
則于字中用○押韻處則用○一一以別之靖安舒夢蘭
白香甫識
憶江南[一夢江南 一望江梅 一望江南 一謝秋娘] 依舊[南唐李後主]
多少服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搗練子[一名澤蘭月] 秋閨
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
花月到簾櫳
憶王孫[一名君王 一豆黃葉 一名闌干萬里心]
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
黃昏雨打梨花空閉門
調笑令[一三臺令 一轉應曲 一宮中調笑] 宮詞[王建]
團扇團扇美人竝來遮面玉顔顦顇三年誰復商量管絃
絲管絲管春草昭陽路斷
0055
如夢令 [一憶仙婆 一比梅 一宴桃源] 春景[秦觀]
鶯嘴啄花紅溜鷰尾點波綠皺指冷玉笙寒吹徹小梅春
透依舊依舊人與綠楊俱瘦
長相思[一雙紅豆 一吳山靑 一憶多嬌] 別情[白居易]
汁水流泗水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
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相見歡[一烏夜啼 一上西樓 一秋夜月 一憶眞妃] 秋閨[李後主]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淸秋剪不斷理
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醉太平[一醉思兄 一四字令] 閨情[劉過]
情高意眞眉長鬂靑小樓明月調箏寫春風數聲思君憶
君魂牽夢縈翠綃香蘭雲屛更那堪酒醒
生査子 元夕[女史朱淑眞]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
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昭君怨[一宴西園 一痕沙] 春怨[萬俟雅言]
南樓春到雪盡驚動燈期花信小雨一番寒倚闌干莫把
闌干頻倚一望幾烟水何處是京華暮雲遮
菩薩蠻[一重疊金 一子夜歌 一巫山片雲] 閨情[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暗色入高樓有人樓
上愁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醜妓兒[一羅敷媚 一采桑子 一羅敷歌] 春暮[朱藻]
障泥油壁人歸後滿院花陰樓影沈中有傷春一片心閑
穿綠樹尋梅子斜月籠明團扇風輕一浥楊花不避人
0056
謁金門[一垂楊碧 一花自落] 春閨[憑延己]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閑引元央芳徑裏手挼紅杏蕊闘
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見不至擧頭聞鵲喜
訴衷情[一名一絲風] 眉意[歐陽脩]
淸晨簾幕卷輕霜呵手試梅粧都緣自有離恨故畫作遠
山長思往事惜流光易成傷未歌欲笑還嚬最斷人腸
更漏子 本意[溫庭均]
柳絲長春雨細花外漏聲迢遞驚寒鴈起城烏畵屛金鷓
鴣香霧薄透重幙怊悵謝家池閣紅燭背繡簾垂夢長君
不知
荊州[一江亭怨] 題柱[吳城少龍女]
簾捲曲欄獨倚江展暮雲無際淚眼不曾晴家在吳頭楚
尾數点雪花亂委撲漉沙鷗驚起詩句欲成時沒入蒼烟
叢裏
淸平樂[一憶蘿月] 晩春[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踪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飛過薔
嶶
誤佳期[一竹香子] 閨怨
寒氣暗侵簾幙孤負芳春少約庭梅開遍不歸來直恁情
惡獨抱影兒眠背看燈花落待他重與畫眉時細數卽輕
薄
阮郞婦[一醉桃園 一碧春] 春景[歐陽脩]
南園春半踏靑時風和聞馬嘶靑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
蝶飛花露重草烟低人家簾幙垂秋千慵困解羅衣畫堂
雙鷰歸
0057
畫堂春 本意[黃庭堅]
東風吹柳日初長雨餘芳草斜陽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損
紅粧寶篆烟銷龍鳳畫屛雲銷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
限思量
攤破浣溪沙[一山花子] 秋恨[南唐李中主]
菡蓞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
堪看細雨夢回鷄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
恨倚闌干
人月圓[一靑衫濕] 有感[吳徹]
南朝千古傷心事還唱後庭花舊時王謝堂前燕子飛向
誰家恍然一夢仙肥勝雪宮鬂堆鴉江州司馬靑衫濕同
是天涯
桃源憶故人[一名虞美人影] 冬景[秦觀]
玉樓深銷多情種淸夜悠悠誰共羞見枕衾元央悶則和
衣擁無端畫角巖城動驚破一番新夢窓外月華霜重聽
徹梅花弄
眼兒媚 秋閨[劉基]
萋萋烟草小樓西雲壓鴈聲低兩行踈柳一綠殘照萬点
鴉棲春山碧水秋重綠人在武陵溪無情明月有情歸夢
同到幽閨
賀聖朝[一秋波媚] 留別[葉淸臣]
滿斟綠醑留君住莫忽忽歸去三分秋色二分愁更一分
風雨花開花謝都來幾許且高歌休訴不知來歲牧丹時
更再逢何處
柳梢靑[一名早春怨] 紀遊
障羞羅扇花時猶記者邊曾見曲彔闌干玲瓏窓戶也都
0058
尋編兩峯依舊靑靑但不比眉梢平遠第一難忘重來崔
護去年人面
西江月[一白蘋香 一步虛詞] 佳人[司馬君實]
寶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粧成紅烟翠霧罩輕盈飛絮遊
絲無定相見爭如不見有情還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微醒
深院月明人靜
惜分飛 本意[毛傍]
淚濕闌干花著露愁到眉峯碧聚此恨平分取更無言語
空相覷斷雨殘雲無意緖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處斷
魂分付潮回去
南歌子[歌作柯 一望秦川 一風蝶令] 閨情[歐陽脩]
鳳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去來窓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
淺入時無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閑妨了繡工夫笑
問元央兩字怎生書
醉花陰 重九[女史李淸照]
薄霧濃陰愁永晝瑞腦噴金獸佳節又重陽寶枕紗廚昨
夜凉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
捲西風人比黃花瘦
浪陶沙[一賣花聲 一過龍門] 懷舊[李後主]
簾外雨遲遲春意闌珊羅衣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
客一餉貪歡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
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鷓鴣天[一思佳客 一於中好] 別情[女史聶勝瓊]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靑靑樽前一唱陽關曲別
箇人人第五程尋好夢夢難成有誰和我此時情枕前淚
共階前雨隔箇窓兒滴時明
0059
虞美人草 感舊[李後主]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
堪回首明月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顔改問君何有
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南鄕子 春閨[孫道徇]
曉日壓重簷斗帳春寒起未忺[悅也]天氣困人梳洗懶眉尖
淡畫春山不喜添閑把繡紗撏認得金鍼又到拈陌上遊
人歸也未厭厭滿院楊花不捲簾
鵲橋仙 七夕[秦觀]
纖雲再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
勝却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
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一斛珠[一醉落魄] 香口[李後主]
晩籹初過沈檀輕注些兒箇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淸歌
蹔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盃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
凭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郞唾
臨江仙 妓席[歐陽脩]
池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小樓西角斷虹明闌干
徙倚處遙見玉華生燕子飛來窺畫棟玉鉤垂下簾凉波
不動簟紋平水晶雙枕猶有墮釵橫
一剪梅 春思[符捷]
一片春愁帶酒澆江上舟搖樓上帘招秋浪容與泰娘嬌
風又蕭蕭雨又瀟瀟
何日雲帆卸浦橋銀字箏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抛
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0060
河轉 贈妓[秦觀]
恨眉醉眼甚輕輕覷着神魂迷辭常記那回小曲闌干西
畔鬂雲鬆羅襪剗
丁香笑吐嬌無限語軟聲低道我何曾慣雲雨未諧早被
東風吹散廋殺人天不管
漁家傲 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鴈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
障裏長烟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盃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錦纏道 春遊[宋祈]
燕子呢喃景色乍長春畫覩林園萬花如繡海棠徑雨臙
脂透柳展宮眉拂行人首
向郊原踏靑姿歌携手醉醺醺尙尋芳酒問牧童遙指孤
村道杏花深處那裏人家有
靑玉案 春暮[賀鑄]
凌波不過橫塘道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月樓
花院綺窓朱戶惟有春知處
感皇恩
騎馬踏紅塵長安重到人面依然似花好舊歡纔展又被
新愁分了未成雲雨夢巫山曉
解佩令 題詞
十年磨劍五陵結客把平生涕淚都飄盡老去塡詞一半
是宮中傳恨幾曾圍燕釵蟬鬂
天仙子 送春[張先]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醒醉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
0061
晩鏡傷流景往事後期空記省
千秋歲
棟花飄砌蔌蔌淸香細梅雨過蘋風起情隨湘水遠夢遶
吳峯翠琴書倦鷓鴣喚南窓愁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脩竹畔踈簾裡歌餘塵拂扇舞
罷風掀袂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
離亭燕 懷古[張昇]
一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蕭洒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
光相射蓼嶼荻花洲掩暎竹裏茅舍
雲際客帆高掛烟外酒旗低亞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
樵閑話悵望倚層樓寒日無言西下
河滿子[一作何] 秋怨[孫洙]
悵望浮生急景凄凉寶瑟餘音楚客多情偏怨別碧山遠
水登臨目送連天衰夜闌幾處踈砧
黃葉無風自亂秋雲不雨長陰天若有情天亦老搖搖幽
思難禁怊悵舊恨如夢覺來無處追尋
風入松 春園[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淸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携路一絲柳
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迷離曉夢啼鶯
祝英臺近[或無近字]
寶釵分桃葉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層樓十月九月風雨斷
腸點點飛紅都無人管債誰喚流鶯聲住
驀山溪 贈妓陳相[黃庭堅]
元央翡翠小小思珍隅眉黛歛秋波儘湖南山明水秀娉
娉䙚䙚恰似十三餘春未透花枝瘦正是愁時候
洞仙歌 夏夜
0062
氷肌玉骨自淸凉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繡簾開一点明
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髩亂
潚湘夜雨 燈火[趙長卿]
斜点銀釭高擎蓮炬夜深不耐微風重重簾幙捲堂中香
漸遠長烟䙚燧光不定寒影搖紅偏奇處當庭月暗吐焰
如虹
水調歌頭 中秋[蘇軾]
明月幾時有挹酒問靑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
欲乘風歸去不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淸月何
似在人間
滿庭芳 春遊
曉色雲開春隨人意驟雨才過還晴古臺芳榭飛燕蹴紅蕊
舞困楡錢自落秋千外綠水橋平東風裡朱門暎柳低按
小秦箏
鳳凰臺憶吹簫 別情[李淸照]
香冷金猊被翻紅痕起來慵自撓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
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
是悲秋
獨影搖紅 惜春[王說]
香臉輕句黛眉巧畫宮粧淺風流天付與精神全在嬌波
輕早是縈心可觀更那堪頻頻顧眄幾回得見見了還休
爭如不見
暗香
凝珠吹黍似早梅乍蕊新桐初乳莫題珊瑚歷亂敲殘石
0063
家樹記得南中舊事金齒屐小鬟蠻語看兩岸樹底盈盈
素手摘新面
聲聲慢 秋情[李淸照]
尋尋覓覓冷冷淸淸悽悽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
將息三盃雨醆淡酒怎敵他晩來風急鴈過也正傷心却
是舊時相識
晝夜樂 憶別[柳永]
洞房記得相遇便只合長相聚何期小會幽歡變作別情
緖況値闌珊春色暮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
伊歸去
陌上花 有懷[張翥]
關山夢裏歸來還又歲華催晩馬影雞聲諳盡倦郵荒館
綠牋密記多情事一看一回斷腸待慇懃寄與舊游鶯燕
水流雲散
解語花 元霄[周彦邦]
風銷焰蠟露浥烘爐花市光相射桂華流瓦纖雲散耿耿
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楚女纖腰一把簫鼓喧人影參差
滿路飄香麝
因念帝城放夜望千門如畫嬉笑遊冶細車羅帕相逢處
自有暗塵隨馬年光是也惟只見舊時衰謝淸漏移飛盖
歸來任舞休歌罷
換巢鸞鳳 春情[史達祖]
人若梅嬌正愁橫斷塢夢繞溪橋倚風瀜漢粉坐月怨秦
簫相思因甚到纖腰定知我今無魂可銷佳期晩謾幾度
淚痕相照
0064
人情天杳杳花外語香時透郞懷抱暗握荑苗乍嘗櫻顆
猶恨侵階芳艸天念王昌武多情換巢鸞鳳敎偕老濕柔
鄕醉芙容一帳春曉
東風第一枝 憶梅[張翥]
老樹渾苔橫枝未葉靑春肯誤芳約背陰未返氷魄陽梢
已含紅蕊佳人寒刼誰驚起曉來梳掠是月斜花外么禽
霜冷竹間幽鶴
雲淡淡粉痕漸薄風細細凍香又落叩門喜伴金樽倚欄
怕聽畫角依俙梦裏記半面淺窺珠箔怎時得重寫鸞牋
去訪舊遊東閣
度春澤 紀恨[朱彛尊]
嬌影流虹湖光暎雪翠簾不捲春深一寸橫波斷腸人在
樓陰遊絲不係羊車住倩何人傳語淸禽最難禁倚徧雕
欄夢徧羅衾
重來已是朝雲散悵明珠珮冷紫玉烟沈前度桃花依然
開滿江潯鍾情怕到相思路盻長堤草盡紅心動愁吟碧
落黃泉兩處誰尋
桂香枝[一踈簾淡月] 金陵懷古[王安石]
登臨縱目正故國晩秋天氣初肅蕭洒澄江似練翠峯如
簇征帆去棹殘陽裏背西風酒旗斜矗綵舟雲淡星河鷺
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豪華競逐歎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
慢此榮辱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烟衰艸凝綠至今商女
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0065
翠樓吟 魂[黃之雋]
月魄荒唐花靈彷彿相携最無人處欄干芳艸外忽驚轉
幾聲啼杜宇飄零何許似一縷遊絲因風吹去渾去據想
應悽斷路傍酸雨
日暮杳杳愁予覺黯然銷魂者別情離緖春陰樓外遠入
梱柳和鸎私語連江暝樹欲打點幽香隨卽黏注能留否只
愁輕絶化爲飛絮
瑤鶴仙 風懷[史逮仙]
杏烟嬌濕鬂過杜若汀洲楚衣香潤回頭翠樓近指元央
沙上暗藏春恨歸鞭隱隱便不念芳痕未穩自簫聲吹落
雲東再數故園花信
十二律
子 黃鍾 天統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白首相知猶
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
動春風寒世事浮雲何足道不如高臥日加餐
宮土音出於坤絃數八十一絲三分損一隔八下生林鍾
長九寸其容子穀秬黍中者一千二百始於一終於二十
有五其義紀之以三故置一得三又二十五分之六凡二
千五置終天之數得八十一以天地五位之合終於十者
乘之爲八百一十分千五百三十九歲之章數
丑 大呂 地統
桃園面面小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到門不敢題
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城外靑山如屋裏東家流
水入西憐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
寅 大簇 人統 陽律
迢遞山河擁帝京參差宮殿接雲平風吹曉漏徑
長樂柳帶晴烟出禁城天淨笙歌臨路發日高車
0066
馬隔雲行獨有淺才甘未遂多慚名在魯諸生
商金音出於兌絃數七十二絲三分損一隔八下生南呂
其長八寸人者繼天順地序氣成物統八卦調八風理八
政正八節以終天地之功故八八六十四其義以天地五
位之合終於十者乘之爲三百六十分以應六十四卦
磬石音出於乾
卯 夾鍾 陰呂
洛城一別四千里胡驅長驅五六年草木變衰行
劍外干戈阻絶老江邊思家步月淸宵立憶弟看
雲白日眠聞道河陽近乘勝司徒急爲破幽燕
辰 姑洗 陽律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悵望千秋一
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江山古宅空文藻雲雨荒
臺豈夢思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角竹音出於震絃數六十四絲三分益一隔八下生應鍾
巳 仲呂
仙官欲往九龍潭毛節朱幡倚石龕山壓天中半
天上洞穿江底出南瀑㳍杉松常帶雨夕陽彩
翠忽成嵐借來迎來雙白鶴已曾衡岳送蘇耽
祝木音出於巽
午 蕤賓 陽律
嬌歌急管雜靑絲銀燭金杯映翠眉使君地主能
相送河尹天明坐莫辭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
深馬去遲寄聲報爾山翁道今日河南勝昔時
未 林鍾 陰呂 地統
竹裡行廚洗玉盤花邊立馬簇金鞍非關使者徵
求急自識將軍禮數寬百年地僻柴門逈五月江
深草閣寒看弄漁舟移白日老儂何有罄交歡
徵絲音出於离絃數五十四絲三分益一隔八下生大簇
其長六寸始於二終於三十其義紀之以兩故置一得二
凡三十置終地之數得六十以地中數六乘之爲三百六
十分當期之數
0067
行狀統論[尤庵]
行狀狀其行死而狀故也賢智書賢智不賢不智不書不賢
不智書賢智賢智書賢智可不賢不智不書不賢不智書賢
智吾不知其可也夫周孔吾吾不周孔吾程朱吾吾不程朱
吾吾不周孔程朱於地上欲周孔程朱於地下悲夫世多誅
剡藤簇楚穎刻畫無鹽唐突西施爭諛墓中人惜哉
0068
'한자 입력과 한문 번역'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방광반야경(放光般若經), 불교경전, 불경, 고려대장경 11-20권 (0) | 2023.06.30 |
---|---|
시보詩譜 건乾, 원문 입력 파일 (0) | 2023.05.10 |
고문서집성 古文書集成 간찰류 簡札類 편지류 옛편지 원문 한문 (3) | 2023.05.10 |
한문 번역 의뢰와 작업비, 한자 입력 단가, 한문 번역 단가와 출판 (0) | 2023.04.11 |
한문 번역 의뢰, 한자 입력비, 한문 번역 단가와 출판 (0) | 2023.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