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가伽】
p2765-下→ ①悉曇字□(gha). 爲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係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 牙聲之第四. 又作口虐․口恒․言我․竭․哈. 爲與□(ga)區別, 古來稱爲一合之伽字 或合相之伽字 . 文殊問經字母品․大莊嚴經示書品等均取梵語 ghana(音譯伽那, 稠密之義), 解釋伽字爲摧稠密無明闇冥之聲 ․除滅一切無明黑闇厚重翳膜聲 (梵 ghaṇa-paṭa-vidyā-moha-andhakāra-vidhāmana). 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與大日經卷二具緣品則取梵語 ghana 或 ghaṭana(意譯作合), 解釋伽字爲一切法一合不可得 ․一切諸法一合相不可得, 卽有合不可得 之義, 此一合 意卽密合.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取梵語 ghoṣa(意譯作音), 轉釋伽字爲如來之常音 . [大日經卷六百字成就持誦品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三․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大日經疏卷七․悉曇字記]. ②悉曇字□(ga). 爲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哦․口卉․口葛․言我․口虐․我. (參閱言我 5918)
【가迦】
p3958-中→ 悉曇字□(ka). 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葛․口戞․揭․柯․羯․箇․各․紺․脚. 係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 喉聲之第一者. 聞迦字時, 表一切法遠離造作之義;蓋稱此字則聯想以迦爲始之迦羅迦(梵 kāraka, 作者)與迦里耶(梵 kārya, 作業), 故有此說. 大日經疏卷七釋爲作者之義, 而謂了知諸法皆由造作所成, 故知其畢竟無作, 乃本不生之眞實義. 方廣大莊嚴經卷四(大三․五六○上):唱迦(上聲)字時, 出入業果聲(梵 karma-vipākāvatāra -śabda).此外, 迦字尙有大慈悲(梵 karuṇā, 悲之義)․普雲不斷等義.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載, 迦字表十一面觀自在之種子, 此尊以大悲深重故, 遂現無量身雲, 興無邊妙土;十面表十界能化之機, 一面卽其本身. 此謂大悲乃諸佛菩薩之作業, 故以作業之字爲種子. 又胎藏界遍知院之大安樂不空眞實金剛薩埵, 亦以迦字爲種子. [大日經卷六之百字成就持誦品․大品般若經卷五․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大方等大集經卷十․悉曇藏卷五]
【가假】
p4376-中→ 無實體之意. 或作虛․權․方便之意. 乃眞․實之對稱. 竝無實體而僅有其名者, 稱爲假名有 ; 不直接就實體而假運想念, 稱爲假想觀 ; 世俗所認空之眞理, 稱爲假諦 ; 內心與外相不符, 稱爲虛假行 ; 權假方便之法門, 稱爲假門 ; 進入凡夫迷妄之世界, 稱爲入假 ; 出於凡夫迷妄之世界, 稱爲出假. 對假之現象界諸法, 復有二假․三假․四假等之別. (一)二假 : 卽窺基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延壽之宗鏡錄卷六十七中所說之無體隨情假與有體施設假二種. (1)無體隨情假, 卽因凡夫之迷情而將本無實體之存在, 錯認爲有實體之執著. (2)有體施設假, 卽一切現象之諸法, 皆由因緣所生而假有, 竝無實體, 此假有乃是聖者證悟諸法實相(眞理)之後而假設之名詞. 此外, 宋代四明知禮之金光明玄義拾遺記卷五擧出生死假(妄假)․建立假(施設假)二假, 與前之二假意義略同. (二)三假 : (1)據大品般若經卷二三假品載, 諸法雖無自性, 但爲破凡夫之妄執, 故設有受假․法假․名假等三假, 三假又稱爲三波羅攝提(梵 prajñapti)․三攝提․三假施設. 晉朝慧遠之大乘義章卷一根據大智度論卷四十一之解釋爲基礎, 再衍生三義, 卽 : 1.受假, 由衆多因緣合成一物, 該物由一切因緣所成, 故無實體. 2.法假, 法由因緣而生, 卽空而無自性․無實體者. 3.名假, 萬物皆無自性而爲空, 故僅有假名而無實體. 智顗之仁王般若經疏卷二解釋仁王經卷上序品之三空觀門爲三假, 卽法假爲色陰, 受假爲受․想․行․識之四陰, 名假是受假與法假二名爲假. (2)成實論假名相品所列擧三假 : 1.因成假, 一切有爲法由因緣成立, 故爲假. 2.相續假, 一切有爲法, 前念與後念相續不斷而存在, 此相續竝無實體, 刹那生滅, 故稱假. 3.相待假, 一切諸法各有對待, 如大小․長短之相對, 竝無一定標準, 故稱爲假. 如此三假皆空幻如夢, 故稱爲三假虛浮. 智顗之摩訶止觀卷五下以爲此是藏․通二敎之說法. (3)成唯識論卷八載, 依他起性之法有假與實之分. 假則有聚集假․相續假․分位假等三假, 大致與成實論之三假同義. 分位假如不相應行法, 視其作用程度之異, 而錯覺有另一物之存在, 故稱爲假. (4)十八空論列擧分別假․依他假․眞實假等三假, 此乃根據三無性而設之說. (三)四假 : (1)普光之俱舍論記(光記)卷二十九等引成實論所擧之因生假․緣成假․相續假與相待假, 此四假實與三假同義, 其分別乃將因成假分爲因生假與緣成假. 又因生假相當於三假中之法假, 緣成假相當於三假中之受假. (2)吉藏之三論玄義․大乘玄論卷五等根據大智度論卷一四悉檀之說, 竝繼承南朝梁代僧法朗之主張而立因緣假․隨緣假․對緣假․就緣假四假之說. 此中所說之假, 有說明法門施設之意, 亦卽指法門隨應機緣而有種種不同. 四假可分別配當於第一義․爲人․對治․世界四種悉檀.
【가가성자家家聖者】
p4084-上→ 家家, 爲梵語 kulaṃkula 之意譯. 係小乘聖者之名. 爲二十七賢聖之一, 十八有學之一. 卽指聲聞四果中之一來向, 已斷欲界三․四品修惑, 而於命終時, 三或二次受生於欲界人天間之聖者. 此類聖者由甲家轉生至乙家, 或三生或二生, 證極果, 入涅槃, 故稱家家. 其受生次數可別爲二 : (一)三生家家, 謂斷欲界三品修惑, 旣滅四生, 猶餘六品者. (二)二生家家, 斷欲界四品修惑, 旣滅五生, 仍餘五品者. 若依受生之種類, 則可分爲 : (一)天家家, 謂於天趣受三或二生而證圓寂者. (二)人家家, 於人趣受三或二生而證圓寂者. 此外, 又有不厭受生之平等家家與厭受生之不等家家等分別. [俱舍論卷二十四․阿毘曇心論卷二․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四](參閱四向四果1683)
【가가조迦迦鳥】
p3964-中→ 迦迦, 梵語 kāka. 又作迦迦迦鳥. kāka 係取其鳴聲而來. 爲佛敎經典中常見之鳥名. 産於印度雪山之外, 頸上羽毛大多爲灰白色. 此種鳥中, 有一類名爲迦迦羅(梵 kākāla, 或梵 kākola)者, 其體型較大, 羽毛純黑, 鳴聲略異, 近似人語.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卷二十三․慧琳音義卷二十六․梵語雜名]
【가견부대색可見不對色】
p1604-中→ 可見, 指肉眼可見者 ; 不對色, 指不具障礙之性者. 於各種色法中, 由極微細物質組成, 肉眼可見, 具有色彩, 而無形體․不能障礙其他物質者. 卽指影․光․明․暗四者.
【가견유대색可見有對色】
p1604-中→ 可見, 指肉眼可見者 ; 有對, 指由極微細物質組成而具有障礙之性者. 可見有對色, 卽指色境. 又作有見有對色. 蓋色法有眼等五根․色等五境及無表色等十一種, 其中, 色境爲可見有對色, 眼等五根與聲等四境爲不可見有對色, 無表色爲不可見無對色. 如山河大地․草木器物等, 具有色彩․形體, 而能障礙其他物質者, 皆爲可見有對色. 大智度論卷二十(大二五․二一二上) : 佛說三種色, (中略)有色不可見無對過色相者, 是可見有對色 ; 滅有對相者, 是不可見有對色 ; 不念異相者, 是不可見無對色.
【가경伽經】
p2769-上→ 指於亡者棺前讀經之儀式. 卽將死者行湯灌等作法後, 竝移入棺內, 於棺前讀誦經文, 稱爲伽經. 然此種儀式之採用與否, 係依亡者身分之尊卑及各地風俗之不同而決定.
【가계성운假雞聲韻】
p4381-下→ 禪林用語. 指模擬鷄叫聲, 試圖以僞裝欺騙之意. 原典故出自史記孟嘗君傳, 書中記述孟嘗君夜半欲通過函谷關時, 其食客馮驩模擬鷄叫, 守關者依憑鷄鳴而開關門, 讓孟嘗君得以安然通過, 免去秦兵追殺之危. 從容錄卷二(大四八․二三九下) : 假鷄聲韻難謾我, 未肯模胡放過關.
【가관可觀】
p1607-上→ (1092~1182)宋代僧. 江蘇華亭人, 俗姓戚(一說傅). 字宜翁, 號解空․竹庵. 十六歲受具足戒, 學天台. 初依止南屛精微, 後聞車溪擇卿禪師聲震江浙, 負笈從之, 得其法. 南宋建炎初, 住持嘉禾壽聖寺. 紹興年間(1131~1162)轉住當湖德藏寺. 講經餘暇, 則補注楞伽經. 其後移住祥符寺, 因染疾退隱至當湖南林之竹庵. 乾道七年(1171), 應丞相魏把之請, 住持北禪天台寺. 淳熙七年(1180), 受魏憲王請, 爲南湖延慶寺之主, 未久, 又歸隱當湖之竹庵. 淳熙九年示寂, 享年九十一. 生前, 大慧宗杲曾由徑山前來相與言談終日, 譽之以敎海老龍. 其法嗣有北峰宗印․智行守旻․神辯淸一等人. 重要著作有 : 楞伽說題集解補注四卷․蘭盆補注․山家義苑各二卷․金剛通論․金剛事說(或金剛事苑)․圓覺手鑑․竹庵草錄各一卷等. [佛祖統紀卷十五․卷二十五․釋門正統卷七․釋氏稽古略卷四․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一]
【가관假觀】
p4382-上→ ①天台宗三觀之一. 爲空觀․中觀之對稱. 卽觀照諸法依假名而存在. (參閱一心三觀23). ②爲眞觀之對稱. 指不就事實, 而就方便施設者以修觀照法. 觀無量壽經所說之觀法中, 日觀․水觀․像觀等均是.
【가교家敎】
p4085-上→ 又作家訓. 爲小參之別名. 指禪林中非時之說法, 以別於上堂說法之大參. 據死心語錄載, 所謂家敎, 卽指小參, 譬如人家有三五兒子, 大的今日幹甚事, 小的今日幹甚事, 有無錯處, 晩間歸來, 父母一一處斷.
【가구加句】
p1570-上→ 指眞言(咒)上下所增加之語句. 隨修法之種類, 所加之句各有不同. 例如修息災法時, 所誦之眞言, 最初加唵(oṃ), 最末加莎訶(svāhā), 或入扇底迦(śqntika)之句 ; 修調伏法時, 以合牛(hūṃ)爲始, 最終加合牛(hūṃ)․發咤(phaaṭ).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大一八․九下) : 等正覺眞言, 言名成立相. (中略)有增加法句, 本名行相應. [大日經疏卷七․不思議疏卷下]
【가구家狗】
p4084-上→ 家狗馴服而不畏人, 藉以譬喩瞋恚等煩惱隨逐於身而難以去除之. 北涼曇無讖譯之大般涅槃經卷十五(大一二․四五三下) : 如家犬不畏於人, 山林野鹿見人怖走, 瞋恚難去如守家狗, 慈心易失如彼野鹿.[往生要集卷中末]
【가구사수迦鳩駛樹】
p3971-下→ 迦鳩駛, 梵語 kākṣi 之音譯. 意譯爲香或香料. 又作迦鳩樹. 屬荳科金雀兒植物之一種, 學名 Cytisus Cajan. 爲佛經中常見之樹名. [僧伽羅刹所集經卷中․翻梵語卷九]
【가구파수迦拘婆樹】
p3962-上→ 迦拘婆, 梵語 kakubha, 巴利語同. 學名爲 Terminalia arjuna, 訶梨勒屬之植物. 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一曾提及此樹.
【가나제바迦那提婆】
p3961-中→ 梵名 Kāṇa-deva. 意譯作單眼提婆. 又稱提婆(梵 Deva)․聖提婆(梵 Ārya-deva)․聖天. 傳法正宗記卷三載其爲禪宗付法藏西天第十五祖. 三世紀頃人, 南天竺婆羅門出身. 或謂執師子國人. 博識淵覽․才辯絶倫. 嘗挖鑿大自在天金像之眼, 後復自挖取隻眼回施大自在天, 故名之. 初謁龍樹, 龍樹令弟子以滿鉢水置於前, 提婆卽以一針投入水中, 兩人欣然契合. 出家爲龍樹弟子, 以智辯著稱, 後遊歷印度各地, 大振破邪之劍, 調伏外道, 度人百餘萬. 後以構怨, 爲外敎之徒所刺, 遺偈:諸法本空, 無我我所;無有能害, 亦無受者.在寶林傳卷三․祖堂集卷一․景德傳燈錄卷二等, 皆有記載其事蹟. 著有百論二卷․廣百論本一卷等. [提婆菩薩傳․佛祖歷代通載卷五․付法藏因緣傳卷六․出三藏記集卷十二]
【가낙가발리타사迦諾迦跋釐墮闍】
p3977-下→ 梵名 Kanakabharadvāja. 十六大阿羅漢之第三. 又作迦諾迦跋黎墮闍․嘎納嘎喇錣襍․羅墮. 與其眷屬六百阿羅漢共住於東勝身洲, 係護持正法, 饒益有情之聖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畫其像, 作瘦骨嶙峋, 瞠目, 眉橫如劍, 右手執拂, 左手按膝之相. 蘇東坡贊曰:揚眉注目, 拊膝橫拂. 問此大士, 爲言爲嘿?嘿如雷霆, 言如墻壁. 非言非黙, 百祖是式.明代眞可贊曰:骨齊枯柴, 物我忘懷. 眼露眉橫, 見人活埋. 右手握拂, 抑揚雌雄. 聳肩竝足, 龍象之宗.[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羅漢圖讚集]
【가낙가벌차迦諾迦伐蹉】
p3977-中→ 梵名 Kanakavatsa. 十六大阿羅漢之第二. 又作嘎納嘎巴薩․那迦跋. 與其眷屬五百阿羅漢共住於北方迦濕彌羅國, 係護持正法, 饒益有情之聖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畫其像, 作左肩負杖, 雙手結印之相. 蘇東坡贊曰:耆年何老?粲然復少. 我知其心, 佛不妄笑. 嗔喜雖幻, 笑則非嗔. 施此無憂, 與無量人.明代眞可贊曰:形如枯木, 忽開面門. 須臾之間, 眼挂鼻掀. 榔栗一條, 拳拳握牢. 有心無心, 筆墨難描.[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羅漢圖讚集]
【가낙오柯諾烏】
p3843-中→ (Konow Sten, 1867~1948)挪威之印度學學者. 曾任奧斯陸(Oslod)․漢堡大學敎授(1908~1919). 一九○六年任印度政府碑文調査委員, 發掘出沙爾那斯(Sārnāth, 鹿野苑遺蹟)一帶. 對印度․中亞等地之古代方言․金石文等有特出之硏究成果. 一九○○年後, 從事學術雜誌之編輯, 先後有:La Norvege,1907~1913; Epigraphia Indica, 另於一九二二年以來編纂 Acta Orientica, 功績甚著. 主要著作有: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 1902~1922; Bashgali Dictionary,1913; Das indische Drama, 1920; Kharoshthi Inscriptions, 1929; Saka Studies,1932; Khotan-Sakische Grammatik, 1941.
【가노녕파절迦盧寧波切】
p3976-上→ (1905~ )西藏人. 寧波切, 又譯作仁波切. 其父爲西藏佛敎迦爾居․寧瑪兩派之在家喇嘛, 初隨父學佛, 十五歲於北蓬大寺追隨迦爾居派上師十年, 曾兩度閉關. 二十六歲時離北蓬, 至康巴郊外修瑜伽行, 經長期遊方參學後, 任北蓬大寺附屬禪習中心住持, 兼第十六代戛爾瓦活佛之禪敎師. 西藏事變發生, 離藏入印. 先後在印度․錫金․不丹及西方國家從事弘法布敎. 畢生之願望在突破地理障礙, 將西藏佛敎弘揚於全世界. 民國七十二年(1983)三月十五日, 由美國來臺, 參訪高雄佛光山, 竝參加信徒大會.
【가능빈가조迦陵頻伽鳥】
p3965-下→ 迦陵頻伽, 梵語 kalaviṅka, 巴利語 karavīka. 又作歌羅頻伽鳥․羯邏頻迦鳥․迦蘭頻伽鳥․迦陵毘伽鳥. 略稱迦陵頻鳥․迦婁賓鳥․迦陵鳥․羯毘鳥․鶡鵯鳥․羯脾鳥․頻伽鳥等. 意譯作好聲鳥․美音鳥․妙聲鳥. 此鳥産於印度, 本出自雪山, 山谷曠野亦多. 其色黑似雀, 羽毛甚美, 喙部呈赤色, 在卵殼中卽能鳴, 音聲淸婉, 和雅微妙, 爲天․人․緊那羅․一切鳥聲所不能及. 在佛敎經典中, 常以其鳴聲譬喩佛菩薩之妙音. 或謂此鳥卽極樂淨土之鳥, 在淨土曼荼羅中, 作人頭鳥身形.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八一․新華嚴經卷七十八․大智度論卷二十八․慧苑音義卷下․翻譯名義集卷六]
【가능빈무迦陵頻舞】
p3966-上→ 迦陵頻, 係迦陵頻伽(梵 kalaviṅka)之略. 又作迦樓頻舞․迦樓賓舞․伽婁賓舞. 係舞樂林邑八曲之一. 由童子四人舞沙陀調(或壹越調), 舞者四人各著天冠․翼衣, 兩手持小鐃鈸子, 擬妙音而舞. 相傳昔時天竺祇園寺供養日, 有迦陵頻來舞, 時妙音天奏此曲, 阿難傳之, 遂流布於世. [龍鳴抄卷上迦陵頻條․舞樂要錄](參閱迦陵頻伽鳥3965)
【가니색가왕迦膩色迦王】
p3976-中→ 迦膩色迦, 梵名 Kaniṣka. 又作罽膩迦王․罽膩伽王․壇罽膩咤王․割尼尸割王․迦膩瑟咤王. 古代印度犍陀羅國(月氏國)之國王. 係貴霜王朝(梵 Kuṣāna)之第三世王, 其年代被認爲是印度政治史上․文化史上之關鍵時代, 然有關其出世․卽位等年代, 衆說紛紜:(一)據僧伽羅刹所集經序․雜寶藏經卷七所載, 王出世於佛陀入滅後七百年頃. (二)毘婆沙經序載, 王出世於佛陀入滅後六百年頃. (三)婆藪槃豆法師傳․彰所知論卷上所載, 其年代爲佛陀入滅後五百年. (四)據大毘婆沙論卷二○○․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載, 約於佛陀入滅後四百年. (五)洛陽伽藍記卷五載, 約於佛陀入滅後三百年. 大唐西域記主張王之年代爲佛陀入滅後四百年頃, 卽西紀一世紀之時, 近代學者大多同意此說. 另有根據三國志魏書卷三明帝太和三年(229), 大月氏王波調(迦膩色迦之孫)遣使至魏之記載, 而主張王之年代爲西紀第二世紀者. 迦膩色迦王繼阿育王之後建設大帝國, 支配全北印度. 於印度佛敎史上, 與阿育王竝稱爲護持佛法之二王. 將首都由中亞遷至古印度西北犍陀羅地區之富樓沙城(今巴基斯坦白夏瓦), 其領土東至瓦拉那西, 南至頻陀山脈, 北及中亞細亞․伊朗等地. 曾與中國․希臘․羅馬文化密切接觸, 造成東西文化之融合. 王初時信奉瑣羅亞斯德敎, 不信罪福, 輕侮佛法, 據聞, 因受馬鳴菩薩之感化始歸依佛敎. 另於大唐西域記卷二․雜寶藏經卷七等, 載有不同之歸依因緣. 後來極力保護佛敎, 建立說一切有部之寺院, 竝召集脅尊者․世友․法救․覺天等五百聖衆, 於迦濕彌羅結集三藏, 而後注釋之;據云, 現存之大毘婆沙論兩百卷卽其中之論藏釋論, 惟此事眞僞殊難確定. 於其治世, 佛敎普遍弘傳, 高僧輩出, 促進了大乘經典之編纂. 而自迦膩色迦王至其子富西色迦王(梵 Huviṣka)時代, 深受希臘文化影響, 故犍陀羅之佛敎美術盛極一時. [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四․付法藏因緣傳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三․Rhys Davids:Buddhism; V.A. Smith: Early History of India]
【가니색가왕위천두어迦膩色迦王爲千頭魚】
p3977-中→ 古印度犍陀羅國迦膩色迦王一生以征伐四方, 多造殺罪, 雖聞馬鳴菩薩說法, 歸依佛敎, 然命終後猶生大海中爲千頭魚, 受劍斬截其首, 隨砍隨生, 輪迴不止. 時有羅漢爲維那, 鳴犍椎, 王聞其聲, 苦痛止息, 而請羅漢以木板長打, 以減其業. [付法藏因緣傳卷五․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參閱迦膩色迦王3976)
【가다벌나가라사지訶多伐那伽羅寺志】
p5271-中→ 巴利名 Hatthavanagallavihāravaṃsa. 凡十一章. 作者不詳. 爲南傳上座部佛敎三藏外之著作, 書成於錫蘭波洛羅摩婆訶二世(巴 Parakkamabāhu Ⅱ, 1236~1270 在位)時期. 其內容主要敘述阿多那迦羅(巴 Attanagalla)地區訶多伐那伽羅寺之歷史, 一至八章載室利僧伽菩提國王(巴 Siri Saṅghabodhi, 251~253 在位)之事蹟, 九至十一章則描述該寺各種建築物之藝術造型等.
【가다연니자迦多衍尼子】
p3959-中→ 梵名 kāeyāyanī-putra. 又作迦陀衍那子․迦氈延尼子․迦陀衍尼․迦旃延子. 意譯作剪剃種․文飾․好肩. 出身於印度婆羅門名門. 爲西北印度佛敎宣揚有部之大論師, 所著之阿毘達磨發智論二十卷, 爲說一切有部之根本論典, 頗爲著名. 其後有五百大阿羅漢編纂大毘婆沙論二百卷, 卽將此書加以註解而成. 其出世年代有異說, 異部宗輪論述記謂於佛陀滅後三百年初, 大唐西域記卷四․俱舍論寶疏卷一均謂三百年中, 俱舍論光記卷一謂三百年末, 婆藪槃豆法師傳謂五百年中. 以上諸說均爲佛滅之後出世, 故可推定爲西元前後之人. 其所出家之部派, 各論亦有異說, 異部宗輪論述記謂於上座部出家, 婆藪槃豆法師傳則謂薩婆多部. [大智度論卷二․三論玄義]
【가담파수加曇婆樹】
p1577-下→ 梵語 kadamba, 巴利語同. 意譯爲條莖. 又稱迦曇婆樹. 係産於印度之喬木. 六月左右開花, 氣味芳香, 花呈球形, 色白略帶黃綠. 隋代闍那崛多等譯之起世經卷一謂, 弗婆毘提訶洲有一迦曇婆樹, 縱廣七由旬, 入地二十一由旬, 高百由旬, 枝葉垂覆五十由旬. 惟此一記載不符今日所見之加曇婆樹. 又印度敎徒以此樹爲吉栗瑟拏神(梵 K剩u駐La)之聖樹, 竝謂吉栗瑟拏與其妃羅達常於此樹下遊居.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一不空見本事品․大樓炭經卷一]
【가담파수迦曇婆樹】
p3975-下→ 迦曇婆, 梵語 kadamba. 産於印度之喬木. 又作迦曇波樹. 意譯雍菜花․條莖․白花. 學名 Nauclea cadamba. 此樹之葉發芽甚速, 葉常不絶, 故經年常靑. 雨季(約六月中旬)開花, 有香氣, 花期至九月. 花爲球形, 宛如圓繸, 白色而帶淡黃綠. 又印度敎徒以此樹爲聖樹. 起世經卷一(大一․三一一中):弗婆提洲, 有一大樹, 名迦曇婆. 其本縱廣亦七由旬, 下入於地二十一由旬, 高百由旬, 枝葉垂覆五十由旬.此乃神話中之記述, 非實在迦曇婆樹.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一不空見本事品․大樓炭經卷一․翻梵語卷九]
【가당칠론迦當七論】
p3967-中→ 卽阿提沙七部論著之合稱. 包括:菩提道燈論․大乘莊嚴經論(莊嚴經論)․菩薩行(菩薩地)․大乘集菩薩學論․入菩提行論(入行論)․菩薩本生鬘論(本生論)․法集要頌論. 爲西藏佛敎迦當派中敎典派宣講之主要經典.
【가당파迦當派】
p3967-中→ 迦當, 西藏名 Bkaḥ-gdams. 又作甘丹派․口葛當派․敎敕派. 西藏佛敎新派中之一. 以阿提沙(梵 Atīśa, 十一世紀)爲開祖, 經洛姆東(藏 Ḥbrom-ston-pa, 又作種敦巴, 1004~1064)奠基, 由朴穹瓦童幢(藏 Phu-chu消-ba Gshon-nu rgyalmtshan)․博朶瓦寶明(藏 Po-to-ba Rin-chen gsal, 1031~1105)․謹哦瓦戒然(藏 Spyan-s上s-ba Tshul-khrimshbar, 1038~1103)等發揚光大. 西藏後弘期佛敎初期, 學法僧人之敎法修行次第混亂, 顯密分歧, 阿里王益希微迎請阿提沙入藏弘法, 阿提沙作菩提道燈論, 闡明顯密敎不相違背之理與修行應遵循之次第. 阿提沙示寂後, 門徒多依止其弟子洛姆東修行. 宋嘉祐元年(1056)洛姆東於中央西藏建魯任寺(藏 Rwa-sgreṅ), 廣佈阿提沙之敎義, 其弟子博朶瓦以阿提沙所著之菩提道燈論爲基本聖典, 加上大乘莊嚴經論․菩薩地․大乘集菩薩學論․入菩提行論․菩薩本生鬘論․法集要頌論等迦當六論, 闡釋祕傳修法之次第, 迦當名聲由此大振. 洛姆東之後, 此派發展爲三系, 第一系爲博朶瓦之宗典派(藏 Gshuṅ-pa), 以阿提沙一切經論均是成佛之方便, 一切敎典都是修行依據之思想爲主旨, 主要經論爲迦當七論, 富顯敎色彩, 爲此派之主流. 第二系爲謹哦瓦․阿提沙之弟子古帕烏(藏 Dgon-pa-ba, 1016~1082)及古帕烏之弟子納烏舒魯帕(藏 Sñeḥu-zur-pa,1042~1118)等之敎授派(藏 Gdams-ṅag-pa), 以菩提道燈論中三士道次第之見行雙運爲主旨, 以四諦․緣起․二諦之敎授以闡明無我義之正見, 正依一切大乘經典, 別依華嚴經․龍樹之寶鬘論․靜天之集學論․入學論等, 修自他相換大菩提心敎授, 故稱敎授派. 此派密敎色彩濃厚. 第三系爲總括其他諸種敎敕傳統相承之敎誡派, 爲朴穹瓦(1031~1106)所傳, 以恆住五念敎授爲主旨, 以十六明點之修法爲心要法門;自戒律至金剛乘, 能於一座中一齊修畢. 所謂迦當, 意卽敎敕, 指三士道次第(藏 Lam-rim)之敎, 乃阿提沙主要著作菩提道燈論之主幹. 阿提沙精通龍樹之中觀․無著之瑜伽行․密敎之攝眞實(梵 Tattvasaṃgraha, 金剛頂經初會), 以及其他瑜伽怛特羅. 阿提沙與洛姆東治學論道之根本, 係在現觀莊嚴論, 故與彌勒五法之關係甚爲密切, 此點, 與後世額爾德派(藏 Dge-lugs-pa)之以龍樹五部聚(尤以必過性空派之論點)爲敎學根據者成爲明顯對比. 又洛姆東․博朶瓦基於顯敎立場, 傳布阿提沙之道次第. 與迦爾居派相比, 此派較具批判態度. 主要供奉釋尊與迦當四尊(觀音․多羅․不動․十六羅漢, 或亦以釋迦佛․觀音․綠度母․不動明王爲本尊者;此四本尊與三藏敎法合稱爲迦當七寶), 故較具顯敎色彩, 然亦不能忽視其存有密敎性格之一面. 其密敎性格之表現, 係以作․行․瑜伽․無上瑜伽爲四種怛特羅, 竝視上樂․密集業諸典爲究竟. 其代表人物爲納烏舒魯帕, 此人與密勒日巴竝稱爲祕密者, 以發揮咒術治病等而傳名於世. 此派活動中心, 在西方爲托定寺(藏 Mtho-ldiṅ), 在中央爲魯任寺, 十一至十二世紀, 敎勢及於全藏. 受此派影響, 逐漸促成薩迦派․迦爾居派․希解派等派之興起, 其後更衍生甚多支派. [西藏佛敎的迦當派(法尊)․世界佛敎通史(聖嚴)第二篇第三章․L.A.Waddell: The Buddhism of Tibet; H. Hoffmann: Die Religionen Tibets(TheReligions of Tibet)]
【가당파원류迦當派源流】
p3968-下→ 西藏佛敎史籍之一. 藏文全名爲:Bkaḥgdams-kyi rnam-par-thar-pa,Bkaḥgdams-chos-ḥbyuṅ gsal-baḥi sgron-me, 意卽迦當派的歷史, 迦當法源明燈, 乃肯口葛監增(藏 Kun-dgan rgyal-mtshan)所撰. 該書藏文原本厚達四百十七頁, 編輯方法與敘述形式類似靑史(藏 Deb-ther sṅon-po), 而引用靑史作者之言亦多. 其成書年代爲一四九四年. 全書分三篇, 共十章. 內容包括迦當派之定義․特性․由來․異說․歷史․傳承․派別等, 爲硏究迦當派之綜合性史書, 亦爲喇嘛敎黃帽派人士必讀之要典. [略述西藏史籍─迦當派源流(林傳芳, 內明雜誌第十六期․第十七期)]
【가도법난加島法亂】
p1577-上→ 又作加島法難․熱原法難. 乃發生於日本駿河國加島庄熱原鄕(靜岡縣富士郡鷹岡町厚原), 日蓮宗敎徒受迫害之事件. 日蓮宗初祖日蓮與其門下在富士郡布道, 皈依者日衆, 而爲岩本天台宗實相寺主嚴譽, 與下方眞言宗瀧泉寺主行智所不喜. 弘安二年(1279), 皈依日蓮之熱原鄕紳彌四郞遭殺害, 日蓮門下之日興遂與瀧泉寺學頭日秀至門注所(地方之轄管單位)爭相起訟, 結果皈依日蓮之神四郞等反遭處刑. 是故, 日蓮乃作聖人御難鈔訓誡門人, 其後日秀至幕府呈瀧泉寺申狀書以說明事實, 事平歸隱.
【가득상사과류可得相似過類】
p1605-中→ 因明用語. 爲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五. 於因明論式中, 敵者(問難者)對於立者(立論者)所擧正確的因(理由), 强加非難其爲過失之過誤. 如對佛弟子所立聲是無常(宗, 命題), 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 猶如甁等(喩, 譬喩)之量(論式), 敵者欲破之, 遂强言電光是無常, 不以勤勇所發爲因, 以可見故無常, 聲亦不以勤勇無間所發爲因. 於上述對論中, 佛弟子以勤勇無間所發之理由證明聲是無常, 蓋勤勇所發者必是無常, 未見勤勇所發而爲常住者 ; 然無常竝非皆以勤勇所發爲因, 無常包含甚廣, 勤勇無間所發僅爲其因之一部分, 如電光非勤勇所發亦不妨爲無常. 敵者不鑑此理而妄加非難, 以相似之理由辯駁之, 如此卽犯可得相似之過誤. 又相似一詞, 指似眞而非眞之道理, 卽一般所謂之似是而非. [因明正理門論本․因明入正理論疏瑞源記卷八](參閱十四過類415․因明2276)
【가등돌당加藤咄堂】
p1578-上→ (1870~1949)日本社會敎育家. 本名熊一郞. 生於京都府. 幼隨其父習漢文, 及長, 上京入英吉利法律學校(中央大學前身)就讀. 後入大槻如電之門, 與島田蕃根․大內靑巒等共同硏究佛法, 竝志於社會敎化. 歷任中央敎化團體聯合會理事․上宮敎會會長. 主編雜誌新修養(大正十三年改稱精神), 竝常赴全國各地演講. 被尊爲社會敎化之功臣, 先後於大正十三年(1924)․昭和三年(1928)受宮內省․文部大臣之表彰. 復任敎於東洋大學․日本大學․曹洞宗大學. 昭和二十四年歿, 壽八十. 著有碧巖錄大講座․修養大講座(各十二卷)․禪學要義․維摩經講話․碧巖錄講話․日本佛敎の槪說․維摩の眞髓․勝鬘經を語る․起信論講話․禪と生活等. [明治佛敎史(靑年佛敎叢書二○)․大正佛敎史(靑年佛敎叢書三一)․明治大正昭和時代佛敎史(佛敎大講座)]
【가등정신加藤精神】
p1578-中→ (1872~1956)日本新義眞言宗豐山派學僧. 早年剃度竝受灌頂, 年長, 專攻眞言學及性相學. 歷任各大學敎授․校長等職. 嘗於東京田端與樂寺, 灌頂開壇. 大正十四年(1925), 被任命爲大司敎大僧正, 於佛敎會․學術界頗多貢獻. 昭和三十一年入寂, 享年八十五. 著有大日如來の硏究․仁王般若經國譯略註․唯識二十論等十餘種.
【가라伽羅】
p2770-下→ ①梵語 tagara 之略譯. 又作多伽羅․伽南․伽藍․奇南香. 意譯作香爐木. 爲香木之一種. 或謂與沈香相異, 或謂二者同類. 然二者相較, 伽羅之性潤澤粘靭, 焚時少脂, 價昂, 不作藥用. 沈香之性乾枯, 焚時多脂, 可供藥用. [陀羅尼集經卷十․本草綱目卷一․本草彙言]. ②梵語 kālāguru 之略譯. 意譯作黑沈香木. 乃由沈香屬香木之花蕊煉製而成之香. (參閱沈香 2967). ③梵語 kalā 極微數量之名稱. (參閱歌羅分 5823)
【가라迦羅】
p3979-下→ ①梵語 kāla, 巴利語同. 又作柯邏. 意譯爲時. 於印度說時之名有迦羅․三摩耶二種. 佛敎中, 於律中所說非時食․時藥․時衣等之時爲迦羅. 因恐與外道所執著爲實在之時(梵 kāla)混同而生邪見, 故除在律中提說之外, 餘多用三摩耶之語. 又有一說將時分爲迦羅時․三摩耶時․世流布時等三種. 又依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二星宿品之說, 謂一迦羅等於一千六百刹那, 相當於現今之四十八秒[大智度論卷一․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卷二](參閱三摩耶672). ②梵語 kalāC極微數量之名稱. (參閱歌羅分5823)
【가라구라충迦羅求羅蟲】
p3980又作迦羅咎羅蟲․加羅求羅蟲. 意譯作黑木蟲. 其梵文原語不明, 如係梵語 kṛkalāsa 之音譯, 則爲蜥蜴之一種. 大智度論卷七(大二五․一一三中):譬如迦羅求羅蟲, 其身微細, 得風轉大, 乃至能呑食一切. 光明亦如是, 得可度衆生, 轉增無限.[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一․翻梵語卷七]
【가라구타가전연迦羅鳩馱迦旃延】
p3980-下→ 梵名 Kakuda-katyāyana. 爲印度古代六師外道之一. 又作迦羅拘陀迦旃延․迦據多迦旃延․脚俱陀迦多演那․婆浮陀伽咤那․羅謂娑迦遮延․波休迦旃. 或單作迦旃. 迦旃延爲姓, 意譯作剪剃;迦羅鳩馱爲字, 意譯作黑領. 此外道謂一切衆生之罪福悉爲自在天所作, 自在天喜, 則衆生安樂;自在天瞋, 則衆生苦惱. 故將一切罪福歸於自在天之主宰, 人不可言有罪福. 又謂若人殺害一切衆生, 心不生慚愧, 終不墮惡道, 猶如虛空不受塵水;若生慚愧卽入地獄, 猶如大水潤濕於地. 自佛敎之立場觀之, 此乃無慚外道之邪見.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慧琳音義卷二十六]
【가라분歌羅分】
p5823-上→ 歌羅, 梵語 kalā,巴利語同. 乃極微數量之名稱. 或指月亮直徑的十六分之一. 又作哥羅分, 伽羅分, 迦羅分. 意譯爲豎折, 計分, 力勝, 分則, 校量分. 慧琳音義卷十之夾注謂(大五四․三六八中) : 如析一毛以爲百分, 一分名歌羅分. 論以義翻, 名爲力勝. 言無漏無量善法一歌羅分勝於有漏千分.又慧苑音義卷上載, 人身上之一毛析爲百分中之一分, 或十六分之一, 稱爲歌羅分. [大寶積經卷三十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菩提流支譯), 玄應音義卷三, 慧琳音義卷十三, 卷二十七]
【가라사迦羅奢】
p3980-中→ ①梵語 kalaśa. 又作羯羅舍․羯扌羅賖. 意譯作寶甁․賢甁․甁. 是盛五寶․五香․五藥․五穀及香水等, 用以供養密敎曼荼羅諸尊所用之甁.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蘇悉地羯囉經卷中․卷下]. ②印度寺塔上之一種裝飾物. 在建築物頂上裝上菴摩羅果(梵 āmalaka), 其上再冠以迦羅奢. 此裝飾物相當於我國所稱之露盤. [大唐西域記卷七]
【가라육왕迦羅育王】
p3980-上→ 迦羅育, 梵名 Kālāśoka. 古代中印度摩揭陀國難陀王朝(梵 Nanda)之始祖. 又作迦羅阿育王․迦羅由伽王․阿須王. 意譯作黑時王. 出生於佛入滅後百年之頃, 初單稱阿育王, 後爲與孔雀王朝(梵 Maurya)之阿育王區別, 改稱迦羅育王. 係修修那迦王(巴 Susunāga)之子, 建都於華氏城(梵 Pāṭaliputra), 在位二十八年, 然北方佛敎多不承認迦羅育王之治世. 據島史所載, 相傳王卽位第十年, 時毘舍離城跋耆子比丘(巴 Vajjiputta)等倡導十事非法, 王初參與其事, 後歸入正法, 竝行第二次結集. 王崩後, 其子十人相次繼位. 然徵之以同時代之王統史及其他諸史, 則闕有關此王之記事.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卷二․阿育王傳卷一․翻梵語卷四․P. Bigandet: The Life or Legend of Gaudama, vol.Ⅱ]
【가라타伽羅陀】
p2771-上→ ①意譯度邊地. 爲鳩摩羅什譯仁王經卷下所說之菩薩修行階位. 此階位位於無相闍陀波羅位 之後, 須陀洹位 之前. 卽明慧圓融之修行菩薩, 常於無相法忍中, 妙觀宿命․天眼․漏盡等三明, 了知三世皆係無來․無去․無住之法, 內心寂滅靜定, 脫離三界之煩惱, 復於六阿僧祇劫中, 廣集無量明波羅蜜, 故得證入此位, 竝以不著相之萬行, 受持一切法. [仁王般若經疏卷五]. ②梵名 Kharādīya. 卽佉羅提耶山. 爲十寶山之一, 七金山之一. 佛陀嘗於此處廣說地藏十輪經, 因而成爲地藏菩薩之住地. (參閱佉羅帝耶山 2762)
【가라파사림迦囉波沙林】
p3981-下→ 迦囉波沙, 梵名 Kalpāsiya, 巴利名 Kappāsika, 或 Kappāsiya. 意譯爲白疊林. 爲摩揭陀國一林藪之名. 依律藏大品所載, 釋尊於鹿野苑度化五比丘, 初轉法輪之後, 由波羅奈國往優樓頻螺村(巴 Uruvelā)途中, 於迦囉波沙林休息. 時有優樓頻螺之貴公子三十人組成之遊樂團體, 名爲跋陀羅跋提(巴 Bhaddavaggiya-kumārā), 各偕婦女遊於林間. 時有一遊女持衣物而逃, 諸公子乃齊追該女, 途中遇見釋尊. 釋尊乃問尋求自己重要或尋求女人重要, 時諸人有所悟而歸投佛座下出家. [四分律卷三十二․五分律卷十五․法句經註(巴 Dhammapada Atthakatha 1)․大事(梵 Mahāvastu Ⅲ)]
【가란타자迦蘭陀子】
p3981-上→ 梵名 Kalandaka-putra, 巴利名 Kalandaka-putta. 又作羯蘭鐸迦子. 爲中印度毘舍離國迦蘭陀村迦蘭陀長者之子. 本名爲須提那(梵 Sudinna, 巴同, 又作蘇陣那․須達多), 又稱耶舍(梵 Yaśa). 曾於重閣講堂(巴 Kūṭāgāra-sālā)聽聞佛陀說法而出家, 後因與其婦行欲行, 佛陀乃制定禁婬之戒. [五分律卷一․摩訶僧祇律卷一․四分律卷一]
【가란타죽림迦蘭陀竹林】
p3981-中→ 梵名 Ve伸uvana-kalandakanivāsa, 巴利名 Veḷuvana-kalandakanivāpa. 又稱迦蘭陀竹園, 或迦蘭多竹林․迦蘭那加竹林․迦陵竹林. 意譯爲栗鼠竹林․好鳥竹林․多鳥竹林․鵲封竹林. 此竹林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北方, 是迦蘭陀鳥棲息之竹林. 據大唐西域記卷九之載, 此竹園爲迦蘭陀長者所有之竹林, 乃王舍城諸園中之最勝者. 長者本信奉外道, 而以之奉豫尼犍外道, 後聞佛說法, 乃改奉爲僧園. 然依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四分律卷五十之載, 則謂此竹園爲摩揭陀國王頻毘娑羅所施與者. [中本起經卷上度甁沙王品․初分說經卷下](參閱竹林精舍2502)
【가란타지迦蘭陀池】
p3981-上→ 梵名 Kalaṇḍamahī, 巴利名同. 據大唐西域記卷九載, 迦蘭陀池位於王舍城竹林精舍北二百餘步之處, 昔時如來常在此說法. 其水淸澄, 具八功德, 然佛涅槃後, 池水枯涸無餘. 池之西北行二三里處有窣堵波, 爲阿育王所建, 高六十餘尺, 傍有石柱, 其上刻記立窣堵波之事蹟, 高五十餘尺, 柱之上端作象形.
【가람伽藍】
p2769-中→ ①梵語 方 禪 丈 經 堂 | 堂 法 堂 鐘 | 樓 佛 殿 東 三 浴 司 門 室 總 門禪宗七堂伽藍配置圖 saṃghārāma 之略譯. 全譯爲僧伽藍摩. 又作僧伽藍. 意譯衆園. 又稱僧園․僧院. 原意指僧衆所居之園林, 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 直至後世, 一所伽藍之完成, 須具備七種建築物, 特稱七堂伽藍. 七堂之名稱或配置, 因時代或宗派之異而有所不同. 通常皆爲南面建築, 就以硏究學問爲主之寺院而言, 須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稱佛殿, 安置本尊佛. 與塔共爲伽藍之中心建築)․講堂(講經之堂屋)․鐘樓(俗稱鐘撞堂, 爲懸掛洪鐘之所在)․藏經樓(一作經堂, 爲藏納一切經之堂)․僧房(又作僧坊, 卽僧衆起居之所在. 分布於講堂東西北三方, 卽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稱齋堂)等. 禪宗伽藍, 則須具有佛殿․法堂(又稱說法堂. 相當於講堂, 位於佛殿後方)․僧堂(或作禪堂․雲堂․選佛場. 僧衆坐禪或起居之所, 中央安置文殊菩薩像)․庫房(又作庫院, 爲調配食物之所)․山門(又作三門. 卽具有三扇門之樓門, 表示空․無相․無願等三解脫門)․西淨(又作東司淨房, 指廁所)和浴室(又作溫室, 爲溫浴之室)等七堂, 其中以僧堂․西淨․浴室爲禁語之所, 故總稱三黙堂. [十誦律卷三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九](參閱寺院 2414). ②梵語 tagara. 爲香木之一種. (參閱伽羅 2770)
【가람개기기伽藍開基記】
p2770-下→ 凡十卷. 日本黃檗宗懷玉道溫著. 乃記述日本著名寺院之創立年代․緣起․開山事蹟等. 以畿內․四國․京都․鎌倉與諸國之禪宗寺院爲主, 且及於各宗有名之寺院. 卷末竝附錄僧綱階․戒壇․放生․禁制等.
【가람당伽藍堂】
p2770-下→ 安置伽藍守護神之堂宇. 在宋代之寺院中, 伽藍堂與祖師堂分建於法堂左右兩側, 伽藍堂內安置伽藍守護神 ; 或謂伽藍堂卽是土地堂, 此蓋以土地神爲伽藍守護神而祭祀之, 故稱土地堂.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念誦條․釋氏要覽卷下]
【가람법伽藍法】
p2770-上→ 爲日本佛敎法系傳承制度之一. 又稱伽藍相續. 在我國禪林, 傳承之方法採用嗣法制, 卽宗派系統皆由師家傳付弟子, 而有世代之延續. 此一傳承法係經由人, 而非經由寺刹 之傳承. 另於寺刹傳承方面, 則於招請新住持時, 竝不問其法系與門派, 而係自由招聘天下名僧以任之, 此一制度稱爲十方住持制. 故於我國禪林, 竝無所謂屬於寺院之法系 . 然於日本, 則法系傳承與寺刹傳承合爲一者, 寺院之住持槪由自派之法系任之, 故法系之傳遞多附屬寺刹之中, 此一傳承制度卽爲伽藍法. 於江戶時代之曹洞宗, 伽藍法之傳承制度産生不少流弊, 其後遂有宗統復古運動應運而起.
【가람신伽藍神】
p2770-下→ 又作伽藍十八善神․護伽藍神․守伽藍神․寺神. 狹義指伽藍守護神, 廣義泛指所有擁護佛法之諸天善神.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四列擧守護寺院之神有美音․梵音․天鼓․巧妙․歎美․廣妙․雷音․師子音․妙美․梵響․人音․佛奴․歎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觀等十八護伽藍神. 我國自唐宋以降, 卽有禪宗奉祀伽藍神之記載. [敕修百丈淸規卷七四節土地堂念誦條․釋氏要覽卷下](參閱護法善神 6867)
【가루라법迦樓羅法】
p3974-中→ 又作迦樓羅大法. 密敎修法中, 以迦樓羅王(金翅鳥)爲本尊, 爲除病患, 止風雨, 避惡雷等所修之祕法. 依迦樓羅及諸天密言經載, 凡持此法門, 天上天下皆能過, 不唯衆人冤敵及鬼神均不敢近, 又爲悉地成就諸法中之最勝者. 據覺禪鈔迦樓羅法諸軌載, 修此法可得末法利益․速疾靈驗․成一切寶鳥王心成寶珠․行人得龍宮寶․得天上甘露․得財寶․降雨雪․龍王來․除蛇難․散軍陣․伏怨家․敬愛法․除病患․喚遠所人․召魚類等功德. [金剛光焰止風雨陀羅尼經․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敎王經金翅鳥王品]
【가루라조迦樓羅鳥】
p3974-下→ 迦樓羅, 梵語 garuḍa, 巴利語 garuḷa. 又作加樓羅鳥․迦留羅鳥․伽婁羅鳥․揭路荼鳥. 意譯作食吐悲苦聲. 或作蘇鉢刺尼(梵 suparṇi), 卽金翅鳥․妙翅鳥. 爲印度古代神話中, 一種類似鷲鳥, 性情猛烈的神格化之巨鳥. 曾爲毘濕奴天之乘物. 據云, 其生之時, 身光赫奕, 諸天誤認爲火天而禮拜之. 於佛敎諸經典均載有此鳥之名, 長阿含經卷十九卽謂, 金翅鳥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四種, 卵生之金翅鳥可食卵生之龍, 胎生之金翅鳥可食胎生․卵生之龍;濕生之金翅鳥可食濕生․卵生․胎生之龍, 化生之金翅鳥可食化生及其餘諸種之龍. 觀佛三昧海經卷一載, 此鳥以業報之故, 得以諸龍爲食, 於閻浮提一日之間可食一龍王及五百小龍. 經律異相卷四十八謂, 此鳥所扇之風, 若入人眼, 其人則失明. 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七載, 金翅鳥王身長八千由旬, 左右翅各長四千由旬. 於大乘諸經典中, 此鳥列屬八大部衆之一, 與天․龍․阿修羅等共列位於佛說法之會座. 於密敎中, 迦樓羅乃梵天․毘紐天․大自在天等之化身, 或謂卽文殊師利之化身, 列位於胎藏界外金剛部之南方. 迦樓羅之形像有多種, 印度山琦遺蹟中之迦樓羅僅爲單純之鳥形, 然傳於後世之形像則大多爲頭翼爪嘴如鷲, 身體及四肢如人類, 面白翼赤, 身體金色. [海龍王經卷四․法華經卷一․起世因本經卷五․立世阿毘曇論卷二․華嚴經探玄記卷二]
【가루자可漏子】
p1606-下→ 又作殼漏子․可漏. ①卽古代禪林之信封或書信袋. 可漏, 原指殼漏․卵殼, 謂書狀或書信封入筒中, 如蟲等之容身殼內.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卷三之迎待尊宿․山門請新命齋․遺書․訃告․新首座特爲後堂大衆茶等各條之式狀皆採用此一名詞, 後世遂用於祭文․疏文․勸請文等. 其格式如下 : [禪林象器箋卷十五文疏門]. ②指人之肉體. 含輕蔑之意. 洞山禪師語錄(大四七․五一五上) : 師問僧 : “離殼漏子, 向甚麽處與吾相見?”
【가류타가迦留陀伽】
p3965-上→ 梵名 Kālodaka. 意譯作時水. 西域人. 東晉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至我國, 譯有十二遊經一卷. 其餘事蹟․年壽均不詳. [歷代三寶紀卷七․開元釋敎錄卷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五]
【가류타이迦留陀夷】
p3964-下→ 梵名 Kālodāya;in, 巴利名 Kāḷudāyin. 又作迦樓陀夷․迦盧陁夷․迦路娜․迦盧. 或作黑優陀夷. 意譯爲大麤(粗)黑․黑曜․時起․黑上等. 爲佛弟子中惡行多端之比丘, 乃六群比丘之一. 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四分律卷十四載, 迦留陀夷其身極黑, 嘗夜行乞食, 時天黑暗, 乞至他家, 彼家婦人身正懷孕, 於閃電中乍見之, 謂鬼神來, 乃驚怖墮胎, 後聞迦留陀夷爲佛弟子, 婦人乃發聲惡罵. 如來知之, 卽制定過午不得乞食之戒. 又迦留陀夷有同名異人數人, 見中阿含卷二十九龍象經․長阿含卷十二自歡喜經․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等諸經. [賢愚經卷十二․大寶積經卷六十一․大智度論卷三十三]
【가릉訶陵】
p5272-上→ 又作波陵. 相當於唐朝南海(今馬來群島)中之闍婆島(今爪哇島). 六朝末期至唐代間, 印度文化普及於印度諸國及馬來群島, 且佛敎亦甚興盛.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載, 據傳唐代麟德年中(664~665), 成都沙門會寧航海至此地, 與南天竺僧若那跋陀羅共譯大般涅槃經後分二卷. 島上之婆羅浮屠(Borobudur)爲現今世界最大之大乘佛敎建築. [大周錄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九](參閱婆羅浮屠4470)
【가리가迦理迦】
p3965-上→ 梵名 Kālika. 爲十六大阿羅漢之第七. 又作迦力迦․嘎禮嘎․迦羅. 與其眷屬千阿羅漢共住於僧伽荼州, 爲一護持正法․饒益有情之聖者. 唐代禪月大師貫休繪其像, 作宴坐石上, 長眉繞身之相. 蘇東坡贊曰:佛子三毛, 髮眉與須. 旣去其二, 一則有餘. 因以示衆, 物無兩遂. 旣得無生, 則無生死.明代德淸亦贊曰:面不盈楪, 五官分職. 聲色香味, 各有法則. 身無一尋, 眉長丈餘. 以此爲舌, 隨時卷舒.[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羅漢圖讚集]
【가리伽梨】
p2768-下→ ①三衣中僧伽梨(梵 saṅghāṭi)之略稱. 指九條以上之衣. (參閱僧伽梨 5723). ②梵名 Kālī 印度敎女神名. 意譯時母. 意謂黑色女神. 雪山神女十化身之一. 爲濕婆(梵 Śiva)之妻, 乃性力派崇奉的主神之一. 信徒主要集中於孟加拉地區. 其形貌凶惡, 遍體黑色, 具四頭四手(一說十頭十手), 額上有第三隻眼, 手執各類兵器, 胸前懸掛髑髏, 腰掛人手. 此神專喝惡魔之鮮血, 象徵强大與新生.
【가리가용왕迦梨迦龍王】
p3967-上→ 迦梨迦, 梵名 Kālika. 屬鬼類之惡龍. 又作迦羅迦龍王․伽陵伽龍王․加梨加龍王. 意譯爲俱時龍王․黑色龍王. 與惡龍金毘羅皆爲佛所調伏. 此龍住於尼連禪河, 兩目皆盲, 後遇佛始重見光明. 據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四載, 此龍因見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多時, 足下千輻輪相大放光明而供養之. [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五․佛所行讚卷四․翻譯名義集卷四]
【가리계라국訶利雞羅國】
p5271-下→ 梵名 Harikela. 約當今緬甸國之阿拉干(Arakan)地方. 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載, 由師子洲向東北, 泛舟一月可至訶利鷄羅國, 此國爲東天之東界, 卽贍部洲之地, 義淨西行求法嘗途經此國, 其地佛敎甚盛.
【가리굴원迦利窟院】
p3960-上→ 迦利, 梵名 Kārlī. 位於印度孟買波那之石窟支提(梵 caitya). 此窟院係由前室與後室構成. 前室廣約八十三公尺, 長達二十四公尺, 前面右半面已有顯著之破損, 柱等闕如, 正面殘存遮蔽壁, 其處有三入口通於後室, 入口上部爲馬蹄形之大拱窗, 作爲後室之採光;側壁之浮雕爲佛像及奉獻者之像等. 後室爲支提之主體部分, 廣約七十三公尺, 長達一九九公尺, 高七十四公尺. 沿著壁面, 約距十六公尺羅列三十七根石柱. 後室內分爲外陣與內陣, 內陣之最深處安置有覆鉢塔一座, 天井呈穹狀, 推測係創建當時之形狀. 塔在二重基壇上置覆鉢, 冠有平頭及傘蓋. 傘蓋爲木製品, 迄今已略有破損, 然或屬創建當時之物, 故被視爲古代塔傘蓋唯一現存之遺蹟. 塔內空洞現已無遺品. 於三十七石柱之中, 遶塔之七柱呈單型之八角柱, 然兩側各有十五支八角柱, 載鐘形及雕刻之柱頭. 雕刻有二頭之跪象, 竝配以男女人物, 刻法頗稱優秀. 窟前方左面, 有冠四頭獅子之獅子柱(梵 siṃha-stambha), 右面有小型獨立僧院(梵 vihāra ), 其屋頂由四柱所成. 此窟院被誤認作獻給濕婆神(梵 Śiva)之祭品, 濕婆敎徒居住於此, 由於廚煙導致內部烏黑, 已無法判明有無壁畫. 該窟院開鑿之年代不詳, 然據毘迦延提(梵 Vaijayantī)之長者布達波羅(梵 Bhūtapāla)記營造緣由之刻文, 及其書體等推測, 約爲紀元初期經營之寺院. 此外, 另有記載第二世紀中葉案達羅王朝室利普魯瑪毘王(梵 Śrīpulumāvī)時, 善歲部者向四方僧衆特爲大衆部奉獻九室之前殿一事之刻文. 此窟院乃印度遺存支提中之最大者, 極具保存之價値. [ Fergusson and Burges: Cave Temples of India;Fergusson: History of Indian and Eastern Architecture, vol. I; Monier Williams:Buddhism; Coomaraswamy: History of Indian and Indonesian Art․印度美術史․印度佛塔巡禮記]
【가리륵수訶梨勒樹】
p5272뱌梵語 haritakī, 巴利語 harītaka. 意譯作天主持․天主苻來. 又又作呵利勒樹․訶梨怛鷄樹․呵梨得枳樹․澀翁樹․苛子樹․呵子樹, 訶子樹․賀口利怛繫樹. 爲産於中國嶺南․中南半島․印度之果樹, 學名 Terminalia chebula. 樹似木槿, 葉長橢圓形, 開白色花, 初秋結果. 果實靑黃色, 呈五․六稜形之卵狀, 可治眼疾․風邪, 且有通便之效. 於古代律典爲五藥之一. [五分律卷二十二․十誦律卷十四․善見律毘婆沙卷一․俱舍論卷十二․玄應音義卷十八․卷二十四]
【가리발마訶梨跋摩】
p5272-中→ 梵名 Harivarman. 單稱跋摩. 意譯師子鎧․師子冑. 西元四世紀頃之人. 爲成實宗之祖. 中印度婆羅門之子, 幼卽慧秀, 及長, 好思索. 初遊於數論之門, 後皈依佛敎, 聽聞說一切有部學者鳩摩羅馱(梵 Kumāralabdha)之發智論, 以覺其論旨卑淺, 非佛化之本源, 乃潛心鑽硏三藏, 後轉入摩訶僧祇部, 專究大乘, 遂徹幽玄之底, 博稽百家衆流之談, 淘汰五部, 商略異端, 著成實論二○二品. 該論爲成實宗之根本聖典. 後奉摩揭陀國王之命, 悉破外道諸論師之言論, 而被任爲國師. [三論玄義․出三藏記集卷十一訶梨跋摩傳]
【가리사발나迦利沙鉢那】
p3959-下→ 梵語 kārṣāpaṇa, 巴利語 kahābaṇa. 又作羯利沙鉢拏․罽利沙盤․迦栗沙鉢拏․迦利沙波拏. 爲古印度之貨幣名. 其價値諸說各異,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四載, 二十貝珠爲一迦枳儞, 四迦枳儞爲一磨灑, 二十磨灑爲一迦利沙鉢那, 故一迦利沙鉢那相當於一千六百貝珠.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六所出之義淨之註亦謂, 一迦利沙鉢那爲一千六百貝珠. 然玄應音義卷二十五․俱舍論寶疏卷二十二均謂, 八十貝珠爲一鉢拏, 十六鉢拏爲一迦利沙鉢那, 卽一千二百八十貝珠. 另據善見律毘婆沙卷八所載, 二十摩娑迦爲一迦利沙鉢那. [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九․慧琳音義卷十三]
【가리왕歌利王】
p5820-下→ 梵名 Kaliṅgarāja, 或 Kalirāja. 佛陀本生譚中所出現之王名. 又作哥利王, 羯利王, 迦梨王, 迦陵伽王, 羯陵伽王, 迦藍浮王. 意譯作鬥諍王, 惡生王, 惡世王, 惡世無道王. 佛陀於過去世爲忍辱仙人時, 此王惡逆無道, 一日, 率宮人出遊, 遇忍辱仙人於樹下坐禪, 隨侍女見之, 捨歌利王而至忍辱仙人處聽法, 王見之生惡心, 遂割截仙人之肢體. 此係菩薩忍辱行滿之著名例子. 大唐西域記卷三載, 北印度烏仗那國瞢揭釐城之東有大塔, 卽世傳忍辱仙人受苦之處. 又玄應音義卷三另擧出歌利王爲中印度波羅奈國國王之說. [賢愚經卷二, 六度集經卷五, 出曜經卷二十三,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智度論卷十四]
【가리용왕迦梨龍王】
p3967-上→ 迦梨․梵名 Kāla. 又作迦羅龍王․加梨加龍王․迦羅迦梨龍王. 意譯黑色龍王․黑龍王. 屬鬼類之龍王. 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一載, 佛成道後, 曾受此龍王之請而止住於其宮殿. 又據阿育王經卷二所記, 佛上菩提道場時, 此王奉上讚歌. 又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四謂, 其與憍曇摩龍王共由大海至蘇波羅城聽聞佛說法.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正法念處經卷十八․阿育王傳卷二]
【가리타강呵梨陀薑】
p3111-下→ 梵語 haridrā, 巴利語 haliddā. 意譯黃薑. 又作阿利陀薑. 屬薑荷科之鬱金類. 學名 Curcuma longa. 花․葉類似生薑, 而香氣稍異. 根(地下莖)乾燥後, 可作藥․調味料․染料(用於塗身)四分律卷十二所說壞生種戒之五種根中, 將之與薑․憂尸羅等竝屬根種之一.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五․四分律疏卷九(智首)]
【가리타사加里陀沙】
p1572-上→ 梵名 Kālidāsa. 印度笈多王朝時代之詩人․戱曲家. 約於五世紀前期, 活躍於笈多王朝犍陀羅笈多二世之宮廷. 在印度古典梵文文學黃金時代, 有詩聖之美譽. 經過吠陀․奧義書․敘事詩時代, 至二世紀頃始高度發達之印度古典文學─美文體(詩), 卽由加里陀沙完成. 被稱爲印度之莎士比亞, 西洋大文學家歌德推崇備至, 譽之爲世界文學之瑰寶. 相傳歌德之浮士德一劇之所以用開場白, 係受加里陀沙劇本之影響. 加里陀沙之作品有抒情詩․敘事詩․戱曲等, 係以優越筆調, 加上典雅之韻律, 運用梵文獨特之修辭技巧所寫成. 主要作品有戱曲莎昆妲羅(梵 Abhijñānaśakuntalam)․天女之戀(梵 Vikramorvaśīya)․敘事詩羅怙系譜(梵 Raghuvaṃśa)․摩羅毘迦與火天友(梵 Mālavikāgnimitra)․童子之出生(梵 Kumārasambhava)․抒情詩時令之環(梵 Ṛtusaṃhāra)․雲之使者(梵 Meghadūta). 其中莎昆妲羅一劇已由糜文開譯爲中文. [印度文學欣賞第十六篇(糜文開)․世界文學史綱第十六章(郭源新)․莎昆妲羅的眞實意義(泰戈爾著, 糜文開譯)]
【가리타사迦里陀莎】
p3961-下→ 梵名 Kālidāsa. 五世紀左右印度古典文學最盛期之文學家. 活躍於笈多王朝旃陀羅笈多二世之宮廷, 爲發達於二世紀之迦毘耶(梵 kāvya)文體古典梵文學之先驅, 於梵文文學有其不朽之地位, 被稱爲印度之莎士比亞. 代表作爲莎昆妲蘿公主傳(梵 Shakuntala)劇本, 另有抒情詩․敘事詩․戱曲, 大多取材自神話․傳說․戀愛․冒險․自然等, 筆致優麗, 韻律典雅, 修辭精純. 詩有四季之環(梵 Ritu-amhara)․雲使(梵 Meghadūta). 史詩有拉格之種族(梵 Raghuvaṃśa).
【가마迦摩】
p3973-下→ 梵名 Kāma. ①印度神話中表愛欲之神. 在梨俱吠陀․阿達婆吠陀等, 均謂此神生於諸天及人間之先, 或謂其乃希望之女神. ②餓鬼名. 正法念處經卷十七載有迦摩餓鬼, 其注云(大一七․九七下):迦摩兩盧波, 魏言欲色.
【가마라병迦摩羅病】
p3974-上→ 迦摩羅, 梵語 kāmalā, 西藏語 mig-ser. 黃疽病之一種. 又作伽末羅病․伽摩羅病․迦末羅病․迦摩病. 譯爲黃病․癩病․熱病․大風病. 西藏語作黃眼. 患此病, 眼根損壞, 見一切色皆如黃色, 頗難治癒. 玄應音義卷二十三謂此爲惡垢, 言腹中有惡垢, 表不可治之義.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十門辯惑論卷上․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翻譯名義集卷六]
【가마랑가국迦摩浪迦國】
p3973-下→ 迦摩浪迦, 梵名 Kāmalaṅka. 又作郞迦國․郞迦戍國. 印度東境之古國.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載, 此國位於三摩呾咤國東南大海隅. 另據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載, 洛陽義輝論師自印度歸國途中, 於此病歿. 成都義朗律師至此國時, 國王以嘗以上賓之禮相待. 其位置約在今緬甸仰光(Rangoon)北部之庇古(Pegu)及伊洛瓦底河(Iravadi)口之三角洲上.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S. Beal: Budd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Ⅱ]
【가마루파국迦摩縷波國】
p3974-上→ 迦摩縷波, 梵名 Kāmarūpa, 巴利名同. 又作迦摩波國. 爲東印度之古國.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載, 該國周萬餘里, 人體卑小, 語言稍異於中印度. 崇奉天神, 不信佛法. 自佛敎興至唐世, 未建立伽藍․招集僧侶, 其淨信之徒惟竊念佛耳. 玄奘西遊之時, 其王拘摩羅(梵 Kumāra , 巴同)聞玄奘三藏在摩揭陀, 頻遣使延請之, 玄奘乃從戒賢論師之勸請而至彼處, 盛頌大唐天子聖德, 與王同行還, 會於戒日王之無遮會. 其地卽今印度孟加拉州(Bengal)東北部阿撒母(Assam)西部之地. [解說西域記]
【가명假名】
p4377-下→ 梵語 prajñapti, 巴利語 paññatti. 意指假他而得之名. 略稱假. 亦卽立於衆緣和合而生之法上假施設之名詞. 成實論卷十三滅盡定品分假名爲二種 : (一)如人乃五陰之因緣和合, 稱爲因和合假名. (二)諸法從衆緣而生, 無定性, 但有名字, 稱爲法假名. 蓋大乘雖有淺深之別, 而人․法竝皆假名無殊. 至如中觀派, 則認爲於緣生之法在俗諦之上雖爲假有, 然於眞諦之上則是皆空. 另瑜伽派主張, 如依聚集之義, 所集成者, 有聚集․相續․分位之性, 故稱爲假有, 而心․心所․色等能集成者, 由緣而生, 則爲實有, 依此實有之法, 得論假有, 故依他起性乃通假․實. 大乘義章卷一假名義就假名設四義(大四四․四七七下) : 言假名者, 釋有四義 : 一․諸法無名, 假與施名, 故曰假名, 如貧賤人假稱富貴, 如是等也. 二․假他得名, 故號假名, 如假諸陰得衆生名, 假棟梁等得屋宅名, 如是一切, 又復大小長短等事, 假他得名, 大假小故, 得其大名, 小亦如是. (中略)三․假之名, 稱曰假名, 世俗諸法, 各非定性, 假他而有, 名爲假法, 樹假之稱, 故曰假名. 四者諸法假名而有, 故曰假名, 是義云何?廢名論法, 法如幻化, 非有非無, 亦非非有, 亦非非無, 無一定相可以自別, 以名呼法, 法隨名轉, 方有種種諸法差別, 假名故有, 是故諸法說爲假名. 此外, 大乘義章同卷又擧出一假․二假․三假․四假之別, 卽 : (一)一假, 謂一切法皆因緣集起, 故爲假名. (二)二假, (1)就生․法分別, 有衆生假名․法假名. (2)就因和․法和分別, 有因和合假․法和合假. (三)三假, 卽名假․受假․法假. (四)四假, 卽因生假․因成假․相待假․相續假. 然摩訶止觀卷五下則僅列擧因成假․相續假․相待假等三假之名. 又假名之法非實有, 故稱爲假名有․假有 ; 其性爲空, 故稱爲假名空 ; 緣假名之法, 則稱爲假名心 ; 觀照之, 則爲假觀․假想觀 ; 主張一切法假有無性, 則稱爲假名宗 ; 無實德, 唯有名號者, 稱爲假名比丘․假名菩薩. [大品般若經卷二․菩薩地持經卷一․卷二․大智度論卷四十一․成實論卷十一立假名品․成唯識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本](參閱假4376)
【가명경假名經】
p4379-下→ 日人將漢文經典譯成日文, 以假名(卽片假名․平假名)或假名間雜漢字寫成之經典. 此類經中, 以日本擦木縣足利市家富町鍐阿寺所藏之紙本墨寫假名法華經八卷較著名. [河海抄卷十二(四辻善成)]
【가명공假名空】
p4379-中→ 爲法空之對稱. 觀假名之衆生, 竝無實在之人․我. 又作人空․我空. 據成實論卷十二滅法心品載, 破裂敗壞衆生是爲假名空, 見色等無常敗壞․虛誑厭離之相則爲法空. 又有二種觀 : (一)空觀, 卽是不見假名衆生 ; 例如人見甁無水, 故爲空, 如是見五陰中無人, 故亦爲空. (二)若觀法空․第一義空, 稱爲無我觀. (參閱人法二空256․我空法有2941․假名4377)
【가명보살假名菩薩】
p4379-中→ 指大乘菩薩五十二階位中之十信位菩薩. 又作名字菩薩․信想菩薩. 五十二階位係指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等覺位․妙覺位等, 其中之十信位卽是具有信心․念心․精進心等之十種修行階段 ; 此十種修行階段, 僅有菩薩之名而未具實質, 故稱爲假名菩薩.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參閱十信454)
【가명유假名有】
p4379-上→ 三種有之一. 多種因緣集合爲一物, 乃假之存在, 稱爲假名有. 如色․香․味․觸四事之因緣和合, 假名爲酪, 此酪無自體, 以假名故有 ; 另如毛氈․林等亦是. 又假名之法非實有, 故稱假名有, 略稱假有. [大智度論卷十二․摩訶止觀卷五下․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三](參閱三種有651․有無2444․假名4377)
【가명유假名人】
p4378-中→ 指無實體而僅有假名之人. 又稱假者․假人. 佛敎不承認有實人之存在, 以人僅爲五蘊假和合而成. 可分二種 : (一)穢土之假名人, 卽由此世有漏染汚之五蘊和合而成之人. (二)淨土之假名人, 卽由無漏淸淨微妙之五蘊而成之淨土菩薩. 淨土菩薩與穢土之人相比, 於五蘊之體雖有染淨之別, 然亦同爲五蘊和合之假名人. 穢土假名人與淨土假名人有不一不異之義 ; 修行之人於臨終往生淨土時, 捨離穢土之假名人, 蓮華化生爲淨土之假名人. 此過程中, 穢土之人於臨終時是以前念爲因, 而成爲淨土之人則是以後念爲果, 故此前念後念之因果相續, 若依捨․受․因․果之別而言則爲不一, 若依因果相續之義而言則爲不異. 另據釋摩訶衍論卷四․卷六․卷九載, 相對於地上親證之人, 稱地前爲假者 ; 對佛果之實人而稱因位爲假者. 就廣義而言, 則不分地前․地上․因果, 而總稱人爲假人. [中論卷三觀業品․大智度論卷十二․往生論註卷上]
【가명종假名宗】
p4379-上→ 主張諸法僅有假名而無實體之宗派. 小乘經部․成實宗卽是. 乃北齊大衍所立四宗, 北齊護身寺自軌法師所立五宗, 南朝陳代耆闍寺安廩法師所立六宗之一. (參閱五宗1108․四宗1706․耆闍六宗4287)
【가목상嘉木祥】
p5760-中→ 卽嘉木祥恊比多吉, 藏語意爲妙語笑金剛. 爲西藏佛敎格魯派轉世活佛之一, 拉卜楞寺之最高座主. 一世根欽嘉木祥恊比多吉爲覺臥尊追恊巴(1648~1721), 甘肅夏河甘家灘人. 於西藏學經, 獲格西學位, 曾任哲蚌寺郭芒扎倉堪布, 淸代康熙(1662~1722)時, 受敕封爲護法禪師額爾德尼諾門汗. 後受靑海蒙古河南親王之請, 返夏河建拉卜楞寺(黃敎第六大寺), 形成黃敎在安木多地區最大之活佛轉世系統. 二世爲居米旺波, 嘗受乾隆皇帝敕封爲護法禪師呼圖克圖. 今之嘉木祥爲第六世.
【가무假無】
p4380-下→ 指捨離有․無二邊之眞諦中道. 又作眞無. 據三論玄義卷一載, 假無不可定無, 假無不可定有, 遠離二邊, 故視之爲正. (參閱中道1030)
【가무보살歌舞菩薩】
p5822-中→ 可分淨土曼荼羅之歌舞菩薩與密敎金剛界曼荼羅之歌舞菩薩兩種. 淨土曼荼羅之歌舞菩薩, 於各種觀經曼荼羅(淨土變相)舞樂會中皆繪有歌舞菩薩. 敦煌千佛洞第一三九A窟壁畫中, 臺子中央有一菩薩擧其足呈舞蹈狀, 左右各有五菩薩相向而坐, 呈現奏樂之相. 於當麻曼荼羅中, 則描繪臺前有裸形白色八童子, 或舞蹈, 或奏樂. 其後方有二菩薩, 呈坐舞之姿, 左右各坐四菩薩奏樂, 共計金色菩薩十人. 此圖意義, 據證空之當麻曼荼羅注卷五載, 此種舞樂, 係表示衆生之貪, 瞋, 以貪爲樂, 瞋爲舞;以智慧爲內供養, 慈悲爲外供養;又以慈悲爲瞋, 智慧爲貪;以慈悲爲舞, 智慧爲樂;而以白新生菩薩八人爲衆生之貪欲, 以金色菩薩十人爲衆生之瞋恚. 卽以一切衆生之貪欲爲樂, 故爲諸種方便譬喩之法門. 又歌舞時之樂器數量極多, 形狀亦有多種. 此外, 密敎金剛界曼荼羅之歌舞菩薩, 乃指金剛歌與金剛舞二位菩薩. (參閱內四供養1233)
【가무삼마지歌舞三摩地】
p5822-上→ 指大日如來之歌三摩地, 舞三摩地. 卽大日如來住此三摩地, 變現出天女, 以歌詠供養西方彌陀如來, 又以舞技供養北方不空成就如來. 此歌舞皆爲大日如來法身內證之德, 一句歌詠, 一曲旋舞, 無非爲深妙之佛事, 因而具法性無盡之德, 故與之相應, 則一切悉地得以成就. 蓋諸佛賢聖皆爲離欲之人, 於一切法心無所著, 於世間法更無所求, 惟因憐愍衆生而出世, 隨應供養者, 應其願而使之得福, 故受供養. 又菩薩欲淸淨佛土, 欲使國土中衆生聞好音聲, 而心得柔軟, 易受敎化, 故以音聲因緣供養佛. [大智度論卷十三]
【가무인歌舞人】
p5822-上→ 指密敎金剛界曼荼羅金剛輪內四供養之西, 北二供養菩薩. 卽金剛歌, 金剛舞二菩薩, 合稱歌舞人. 祕藏寶鑰卷上(大七七․三六三中) : 金寶法業歌舞人.又金剛歌菩薩(又稱金剛歌詠大天女), 係以歌詠供養無量壽如來;金剛舞菩薩, 則以舞戱事業供養不空成就如來. (參閱內四供養1233)
【가문迦文】
p3959-上→ 爲釋迦文佛之略稱. 卽釋迦牟尼佛. 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六(大四七․七八六中):迦文老人久黙斯要, 三百餘會略不明破, 但隨機救拔, 候時節到來.
【가문假門】
p4380-中→ 乃眞門之對稱. 爲日本淨土眞宗敎義. 謂不行念佛法門, 以自力修諸功德而往生者, 則稱爲假門. 假者, 權假而非眞實 ; 門者, 通入(入眞實). 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九願, 謂念佛之外修諸行諸善, 欲往生極樂者, 則臨終之時, 佛來迎接. 蓋假門乃源自觀無量壽經所說定散要門之法, 亦卽以定散乃攝一代敎, 令入弘願念佛要門之方便善 ; 故依據其第十九願而設爲方便假門. 淨土眞宗之祖親鸞於其最重要著作敎行信證中主張 : 彌陀之本願可分眞實與方便兩種, 卽第十八願爲眞實之本願, 第十九․二十爲方便之本願, 方便之中又分爲兩種, 而以第十九願爲方便假門, 第二十願爲方便眞門 ; 行者最理想之修行過程乃出假門而入眞門, 又自眞門而出, 最終歸於眞實弘願之中. 敎行信證卷六(大八三․六三二下) : 久出萬行諸善之假門, 永離雙樹林下之往生.同書又謂(大八三․六二九下) : 漸敎․定散․三福․三輩․九品, 自力假門也.
【가문假問】
p4380-下→ 爲汾陽十八問之一. 宋代之汾陽善昭禪師(947~1024)將歷來禪林中, 學人請敎師家之問題, 依其性質, 分類爲十八種, 此卽著名的汾陽十八問, 假問卽其中之第十四. 卽假借某物以發問, 透過此問而通達眞實體. 人天眼目卷二(大四八․三○八上) : 問徑山 : “這箇是殿裏底, 那箇是佛?” 山云 : “這箇是殿裏底. ” [五家宗旨纂要卷上]
【가박訶口縛】
p5272-下→ 卽悉曇字□(hva). 悉曇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蹉․火婆․嗑縛․沙波․訶婆․訶麽․火. 舊華嚴經卷五十七(大九․七六六上) : 唱訶婆字時, 入般若波羅蜜門, 名觀察一切無緣衆生方便攝受, 令生海藏.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大一九․七○八中) : 訶口縛字時, 入觀察一切衆生堪任力遍生海藏般若波羅蜜門, 悟一切法可呼召性不可得故蓋梵語訶口縛爲呼召之義, 依深祕釋解爲可呼召性不可得. 如地能載一切法, 海能包藏一切法, 佛陀大悲之堪任力能呼召一切法, 以無緣之悲攝受, 令成有緣, 而觀諸法本不生, 能召與所召非隔歷不融, 非生非佛而能現能․所之相, 所謂無可滅之生死法․無可生之涅槃理․無可定之呼召之體, 故謂呼召之性不可得. 若以此顯三般若, 則訶口縛字爲文字般若, 依此字入般若波羅蜜門爲觀照般若, 悟此字之實體本不生之義爲實相般若. [大品般若經卷五․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十三․大智度論卷四十八․慧琳音義卷二]
【가방화주街坊化主】
p5269-下→ 或單稱街坊․化主. 禪林中, 勸化於市井街坊, 以募施物作爲大衆之供養, 或補寺內財物不足之職稱. [禪苑淸規卷八龜鏡文]
【가범달마伽梵達摩】
p2768-下→ 梵名 Bhagavat-dharma. 意譯尊法. 唐代譯經僧. 七世紀西印度人. 永徽․顯慶年間來華, 譯有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一卷. 生卒年不詳. [宋高僧傳卷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二]
【가복길賈卜吉】
p5612-上→ 興第語 Japji. 印度錫克敎經典之一. 爲格蘭特沙哈卜之最初部分. 係錫克敎敎主那那克所創作之三十八首讚歌及首尾兩首頌詩, 共分四部分 : (一)詩七首, 敘述尋求神聖之道路. (二)詩二十首, 敘述引導敎徒虔信最高神. (三)詩四首, 描述享受神之恩賜. (四)詩七首, 槪述獲得神恩之全部過程. 錫克敎第十代祖師哥賓德辛格創立卡爾沙(Khalsa)神權政體後, 賈卜吉乃成爲敎徒晨誦所必吟唱者.
【가부假簿】
p4382-上→ 爲禪林記載有關請假外出․歸省者之簿. 又作請假簿.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維那條(大四八․一一三二中) : 或有他緣, 或暫假出入, 將戒臘簿․假簿․堂司須知簿, 親送過客司令攝之.
【가불매조訶佛罵祖】
p5271-下→ 禪林用語. 斥罵佛祖之謂. 又作殺佛戮祖. 禪宗每有訶佛罵祖之語, 藉罵倒佛祖, 否定權威之法, 爲學人解縛破執, 使其體得自在之境地. [碧巖錄第四則]
【가비라선迦毘羅仙】
p3963-上→ 迦毘羅, 梵名 Kapila. 數論外道之祖. 又作劫比羅仙․迦毘梨仙․緊閉羅仙․迦夷羅仙․柯箄羅仙․迦比羅仙. 全稱迦毘羅大仙. 意譯爲黃頭仙․龜種仙․金頭仙․赤色仙等. 此仙人鬢髮․面色皆黃赤, 故有黃赤色仙人之名. 約生於紀元前六世紀. 生而自然具備法․智․離欲․自在等四德, 見此世間之盲闇․沈迷, 遂起大悲心, 先爲婆羅門阿修利(梵 Asuri)說二十五諦之義, 次爲般遮尸訶(梵 Pañcaśikha)說法, 所說之法達十萬偈, 名爲僧佉論. 然現今學者謂迦毘羅仙乃金胎神(梵 Hiraṇyagarbha)之人格化, 而以爲歷史上竝無其人;然此說迄未有定論. [賢愚經卷十․金七十論卷下․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法華文句科本卷八․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가비라신迦毘羅神】
p3963-中→ 迦毘羅, 梵名 Kapila. 爲伽藍守護神. 又作劫比扌羅神․劫畢羅神. 譯爲黃色神. 係四夜叉之一, 守護東方. 宋代譯經三藏曇摩密多(法秀)往北印度罽賓國時, 以德高而感得迦毘羅神王衛送, 此神至中途欲返, 乃現形告辭密多禪師(大五○․三四三上):汝神力通變, 自在遊處, 將不相隨共往南方.語畢, 卽隱身不見. 密多遂遠從至都返上定林寺(又作祇桓寺), 將其所見神像繪之於壁. 又據常曉和尙請來目錄所載, 知此神司掌世俗之福德, 若人竭誠祈福, 莫不滿其願.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孔雀王咒經卷下․梁高僧傳卷三․釋氏要覽卷下]
【가비라위迦毘羅衛】
p3963-下→ 梵名 Kapila-vastu, 巴利名 Kapila-vatthu. 又作迦比羅番皤窣堵․迦毘羅婆蘇都․劫比羅伐窣堵․婆兜釋翅搜․迦維羅衛. 略稱迦毘羅․迦維. 意譯黃赤城․黃髮仙人住處․妙德城等. 卽今尼泊爾塔拉伊(Ta-rai)之提羅拉冠特(Tilorakot)地方, 爲佛陀出生之處, 亦卽釋迦族之國土. 數論派傳說中之始祖迦毘羅仙人亦居於此, 因此以其名爲國名. 在佛陀晩年, 迦毘羅衛之釋迦族慘遭憍薩羅國毘琉璃王之虐殺而衰亡, 此地亦漸次荒廢. 晉朝法顯至此旅遊時, 已城址荒蕪, 民家僅數十. 唐代玄奘西遊, 尙見伽藍窣堵波及阿育王所建之大石柱. 今遺蹟已不可見, 唯大石柱陷入土中, 於一八九七年始挖掘出土. [長阿含卷二遊行經․佛本行集經卷七․高僧法顯傳․大唐西域記卷六․S. Beal: 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Ⅱ; W.W. Rockhill: The Life of The Buddha]
【가비마라迦毘摩羅】
p3962-下→ 梵名 Kapimala. 爲付法傳第十三祖(一說十二祖). 摩揭陀國華氏城人. 初爲外道師, 領三千弟子, 以神力嬈害馬鳴, 然終屈服於馬鳴之論義, 歸依爲其弟子. 受馬鳴付囑後, 赴南天竺, 大興敎化, 作無我論一百偈, 以摧伏外道. 後至西印度, 有王子名雲自在, 以城北一山窟供養之, 以爲尊者禪寂之處. 未久, 尊者乃付法豫龍樹, 而盡其化緣. [付法藏因緣傳卷五․佛祖統紀卷五․景德傳燈錄卷一]
【가비타수迦毘陀樹】
p3962-上→ 迦毘陀, 梵語 kapittha, 或 kapitthaka;巴利語 kapiṭṭha,kavittha, 或 kapitthaka. 又作迦毘陀樹․迦卑他樹․劫彼陀樹․劫比他樹․劫畢他樹․柯必他樹․迦椑多羅樹. 譯作梨樹.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大二․一九○上):有五種大樹, 其種至微, 而樹生長巨大, 而能映障衆雜小樹, 蔭翳萎悴, 不得生長. 何等五?謂揵遮耶樹․迦椑多羅樹․阿濕波他樹․優曇鉢羅樹․尼拘留他樹.其學名 Feronia elephantum, 英文稱爲 elephant apple, 又作 wood apple. 香橙樹之一種, 爲落葉小喬木, 葉爲互生複葉, 呈楔狀卵形, 有特殊香氣. 花爲暗紅色, 徑一點五公分. 球狀果, 徑三至六公分, 可食用, 亦可治咽喉病. 其材呈黃色或灰白色, 質地堅硬, 可作建材或農具. 其産地北至喜馬拉亞山․旁遮普, 南至錫蘭等乾燥地帶. 雜阿含中謂其爲一大樹, 然其因不詳.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四․大唐西域記卷二․玄應音義卷十一]
【가빈덕신격哥賓德辛格】
p4070-下→ (Govind Singh, 1675~1708, 一說 1666~1708)印度錫克敎第十代祖師. 得格巴哈都爾(Tegh Bahadur, 1621~1675)之子. 建立卡爾薩(Khalsa, 純潔), 卽辛格之神權政體, 其男敎徒稱辛格(singh, 獅子), 女敎徒稱考兒(kaur, 公主) ; 入敎儀式稱帕胡兒(Khandrdi-pāhul), 意爲劍之洗禮, 卽用雙鋒劍攪勻之水洒身. 嚴禁吸煙飮酒․巡禮參拜․寡婦殉夫等舊俗. 曾與蒙兀兒王朝進行長期之抗爭, 後爲一阿富汗人所殺. 生前宣布祖師將於卡爾薩中尋得, 竝以其所編輯注釋之聖典敎書(梵 Granth Sāhib)爲本尊. 世襲相傳之祖師職位自此廢除.
【가빈도나조迦頻闍羅鳥】
p3978-中→ 迦頻闍羅, 梵語 kapi凪Aala 之音譯. 又作迦賓闍羅鳥. 意譯爲鳥鳩或雉. 爲鷓鴣鳥之一種. [四分律卷五十․大智度論卷十二․慧琳音義卷二十六]
【가사袈裟】
p4784-中→ 梵語 kaṣāya, 巴利語 kasāya 或 kasāva. 意譯作壞色․不正色․赤色․染色. 指纏縛於僧衆身上之法衣, 以其色不正而稱名. 又作袈裟野․迦邏沙曳․迦沙․加沙. (一)顔色 : 袈裟之顔色在諸律中各有異說, 然大抵贊同三種壞色之說, 卽以靑․泥(皀․黑)․茜(木蘭色)三種爲袈裟之如法色(或謂若靑․若黑․若木蘭色).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復擧靑․黃․赤․白․黑五方正色與緋․紅․紫․綠․石留黃等五方間色爲不如法色. 然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舍利弗問經等更說五部衣色殊異, 而以靑(化地部)․黃(大衆部)․赤(法藏部)․黑(說一切有部)․木蘭(飮光部)五種爲如法色. 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 解釋袈裟爲混和靑等五色而染成一不正色之意, 然義寂於同疏卷三謂, 小乘五部各用一色, 而大乘菩薩於五無所偏執, 通服不正之五色. 又吉藏金剛般若疏卷二․玄應音義卷十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等皆以袈裟之濁赤色爲佛本制, 所謂靑․黃․木蘭三色之別唯在衣上點印之異, 雖爲有力之傳說, 但似缺妥. 毘尼母經卷八稱, 諸比丘衣色褪脫, 佛聽許染用十種色, 此卽法衣不僅一種赤血色衣之明證. 佛敎傳入中國後, 漢․魏時穿赤色衣(被赤衣), 後來又有黑衣(緇衣)․靑衣․褐色衣. 唐宋以後, 朝廷常賜高僧紫衣․緋衣. 明朝佛敎分禪(禪宗)․講(天台․華嚴․法相宗)․敎(又稱律, 從事喪儀․法事儀式)三種類別, 規定禪僧穿茶褐色衣和靑措玉色袈裟, 講僧穿玉色衣和綠措淺紅色袈裟, 敎僧穿皀衣和黑措淺紅色袈裟, 然後來一般皆著黑衣. (二)衣體 : 袈裟之材質, 稱爲衣體或衣財. 有關衣體之種類,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擧驅磨․古貝․句賖耶․欽婆羅․娑那․婆興伽等六種, 十住毘婆沙論卷十六擧出居士衣․糞掃衣二種,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列七種, 四分律卷三十九擧出十種. 此等皆以作一重爲法, 然若財體細薄時, 亦允作數重, 稱爲重法. 大凡僧衆之法衣, 以避在家竝外道人所用者爲旨, 卽在異於俗. 故四分律卷四十所列繡手衣․草衣․樹皮衣等, 爲外道之法, 僧衆不著用 ;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謂上色衣不異俗人, 所謂丘佉染․迦彌遮染․靑染․華色等, 如是等皆不著一切上色. 但衣體得用紬絹與否, 古有異論, 道宣律師以之爲非法, 義淨三藏反以爲如法. (三)製法 : 袈裟之製法, 先割截成片, 而後縫綴, 以標示田相爲法, 稱爲割截衣, 久之亦成爲袈裟之異稱. 割截係爲旣經裁作袈裟者, 不能再供其他販賣貿易之用. 依之, 弟子等能對衣物捨棄欲心, 竝去除盜人奪取之念. 三衣雖皆以割截爲法, 若財少難辨時, 亦允許以外葉揲於不割截․無田相之縵衣上, 稱爲揲葉. 又安陀會之一種, 特允許疊作葉, 稱爲衤聶葉. 縫法可分爲馬齒縫․鳥足縫二種. 袈裟四周設緣, 以防破損. 緣內邊之四隅設揲, 稱四揲, 俗稱四天王, 有助貼治輕擧之功用 ; 又於左肩內面處設帖, 稱肩揲, 以此處易藏垢膩, 常洗速壞, 故設之. 穿帖置巾句, 胸前緣邊作紐, 以防衣脫落 ; 關於巾句․紐之位置, 亦有不同之說法, 就材料亦有異說, 後世以象牙作圓鐶, 稱鐶, 或哲那環, 代替巾句(鉤)而置於胸前. (四)披著法 : 有通掛左右肩之通肩, 與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兩種. 於對佛及師僧修供養時偏袒右肩, 若外出遊行或入俗舍時, 披通肩法. 又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擧著用法衣之五事, 是亦出行之法. 四分律卷十九․毘奈耶卷十等, 謂僧衆須整齊披三衣. 五分律卷二十謂, 依時宜, 袈裟聽許反翻披著. 復有不披袈裟亦不得罪者, 此有四事, 如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載, 一無塔寺, 二無比丘僧, 三有盜賊, 四國君不樂道. (五)功德及異稱 : 大凡袈裟爲賢聖之幟, 自古爲佛敎敎團所尊重.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擧袈裟十利, 悲華經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經卷六載, 佛之袈裟能成就五聖功德. 袈裟復有種種異稱, 如福田衣, 卽表法衣之田弘四利益, 增三善心, 養法身慧命之意. 以三種壞色爲衣, 令貪心不起, 稱離塵服 ; 入道者身被此服, 則煩惱折落, 稱消瘦衣 ; 借喩體淨無垢類芙蕖, 稱蓮華服 ; 三色相間共成一衣, 故稱間色衣. 以上四者係出自金剛般若疏卷二. 又袈裟被掛於身, 其模樣有如莊嚴之法幢, 稱勝幢衣 ; 不爲外道所破壞, 而稱降邪衣 ; 不爲衆邪所傾, 故又稱幢相衣․解脫幢相衣. 此外復有功德衣․無垢衣․無相衣․無上衣․解脫服․道服․出世服․慈悲衣․忍辱衣․忍鎧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衣等之稱. (六)演變 : 依佛本制, 袈裟包括安陀會(卽五條衣)․鬱多羅僧(卽七條衣)․僧伽梨(卽九條大衣)三種, 稱爲三衣, 其制法一定. 有關顔色, 雖有諸說, 大抵不拘顔色, 而以質素爲要. 然後世流於華美, 至用黃․赤等正色或金襴衣等, 殆失本制. 又搭袈裟, 由於印度屬熱帶地方, 多直接用袈裟襯著其身, 故印度僧團唯擁有三衣. 而在中國․日本等地, 則將袈裟被著在褊衫或僧服上, 袈裟與衣, 合稱袈裟衣. 尤其在日本安陀會出現種種變形, 衍生五條袈裟․小五條․三緖五條袈裟․種子袈裟(或輪袈裟)․疊五條(或折五條)․絡子․威儀細․鈴懸之別. 此外, 另有平袈裟․甲袈裟․衲袈裟․遠山袈裟等種別. 相傳金襴衣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奉施佛者, 中阿含經卷十三․賢愚經卷十二等記其事緣, 然不見於諸律. [慧琳音義卷五十九․毘尼討要卷上末․道宣律師感通錄․釋氏要覽卷上․翻譯名義集卷十八](參閱三衣551․衣體2571)
【가사고賈師古】
p5612-中→ 南宋畫家. 汴京人. 紹興(1131~1162)年間爲畫院祗候, 善畫釋道人物. 或謂其白描人物師法李公麟, 頗得閒逸自在之妙趣.
【가사대袈裟袋】
p4788-中→ 梵語 cīvara-bṛsiikā. 又作衣袋․打包․盛衣․衣囊․三衣袋. 指禪僧行脚時, 裝納三衣及常用之經本․戒牒․引磬․念珠․剃刀等資具, 而懸於頸․掛於胸前之袋囊. 此袈裟袋係由律制之衣囊轉化而來, 究竟起於何時已不詳. [五分律卷二十一]
【가사만다라袈裟曼荼羅】
p4788-上→ 卽於袈裟上繪製諸佛尊像而建立之曼荼羅. 經軌之中竝無此曼荼羅之記載, 依何人傳承亦不詳.
【가사미袈裟味】
p4787-下→ 袈裟, 梵語 kaṣāya, 原有濁․染之義. 又稱迦沙. 草木中有收斂性之味, 難以爲食者, 多煎之以爲液態收斂劑, 卽謂之袈裟味. 與酸․甛․苦․澀․鹹等竝稱六種雜味. 另據大日經疏卷六載, 袈裟味者, 卽是染作袈裟色. [四分律卷十六․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一之一]
【가사변백袈裟變白】
p4788-中→ 謂僧門之袈裟, 變爲與在家之白衣相同, 此乃末世法滅盡之相. 印度之在家者穿著白衣, 佛所制正法中, 出家者應著染有靑․黑․木蘭等不正色之袈裟, 故袈裟變白, 係正法毁滅之象徵. 摩耶經卷下(大一二․一○一三下) : 一千三百歲已, 袈裟變白, 不受染色.佛陀敎法之流傳․變遷可分三期, 一般以佛陀入滅後一千年或二千年爲末法時期, 卽正法絶滅之時期. 摩耶經所載一千三百歲, 約爲末法時期.
【가사십리袈裟十利】
p4787-中→ 謂袈裟有十種功德, 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五. 又作十勝利. (一)以之覆身, 離羞恥而具慚愧. (二)離寒熱․蚊蟲․惡獸. (三)示現沙門之相 ; 見者歡喜, 離邪心. (四)是人天寶幢相, 可生梵天之福. (五)穿著之時, 生寶塔想, 滅除諸罪. (六)染爲壞色, 斷離五欲想, 不生貪愛. (七)袈裟是佛淨衣, 永斷煩惱而作良田. (八)消罪而生十善. (九)如良田, 能增長菩提之道. (十)如甲冑, 煩惱之毒箭不能害. 袈裟有此十利, 故三世諸佛共服之. [正法眼藏袈裟功德]
【가사십이명袈裟十二名】
p4787-上→ 指依袈裟對出家者之不同意義而有之十二種異稱. 據佛制比丘六物圖載, 此十二名卽 : (一)袈裟, 梵語 kaṣāya 之音譯, 意謂壞色․不正色. 係爲異於俗之服, 不著正色, 能令貪心不起之衣. (二)道服, 修道者之衣. (三)出世服, 出離世俗者之衣. (四)法衣, 如法之衣. (五)離塵服, 遠離六塵者之衣. (六)消瘦服, 以此服有損消煩惱之功德, 故稱之. (七)蓮華服, 離染著而得淸淨, 猶如蓮花. (八)間色服, 用不正之間色以避五正色. (九)慈悲服, 行慈悲者之服. (十)福田衣, 卽袈裟之條相如世間田疇, 世間田可長嘉禾以養色身, 法衣之田則弘四利, 增三善心, 養法身慧命. (十一)臥具, 與被褥相似. (十二)敷具, 形似敷物. 又依釋氏要覽卷上則稱 : (一)袈裟, (二)離染服, (三)出世服, (四)無垢衣, (五)忍辱鎧, (六)蓮花衣, (七)幢相, (八)田相衣, (九)消瘦衣, (十)離塵服, (十一)去穢衣, (十二)振越. 此外尙有無上衣․解脫服․無相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衣․功德衣等名稱. [金剛般若疏卷二]
【가사오덕袈裟五德】
p4787-中→ 指袈裟所具有之五種功德. 釋氏要覽卷上載, 釋迦如來昔爲大悲菩薩時, 曾於寶藏佛前, 誓願於己成佛時, 袈裟能成就五種功德. (一)佛弟子雖犯種種邪見, 然若能敬心尊重袈裟, 必可達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之果位, 得不退轉. (二)天․龍․神․鬼․人及非人, 若能恭敬袈裟, 則可於三乘解脫道上, 得不退轉. (三)若有鬼神․諸人, 爲饑渴․貧窮等所迫, 得袈裟小塊乃至四分, 卽可飮食充足. (四)若衆生共相衝突, 起怨賊之想, 如念及袈裟之神力, 便生慈悲之心. (五)若持有袈裟小塊, 恭敬尊重, 則一旦在兵陣, 常得勝於他人. [悲華經卷八․大乘悲分陀利經卷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
【가사초迦奢草】
p3966-下→ 迦奢, 梵語 kāśa 之音譯. 又作加尸草. 意譯細秋草. 學名 Saccharumspontaneum. 草類植物, 可製坐具. 據大唐西域記卷一載, 縛喝國納縛僧伽藍之三寶物中, 以迦奢草作佛所用之掃箒, 長二尺餘, 寬七寸, 其柄以雜寶嚴飾. [五分律卷二十五․翻梵語卷十]
【가사포라성迦奢布羅城】
p3966-中→ 迦奢布羅, 梵名 Kaśapura, 或 Kāśapura, Kājapura. 古代中印度憍賞彌國(梵 Kauśāṃbī)之城名. 據大唐西域記卷五載, 龍窟(憍賞彌)東北, 大林中行七百餘里, 渡殑伽河, 卽可北至迦奢布羅城, 周十餘里, 居民富樂. 城旁有故伽藍, 唯餘其址, 爲昔時護法論師降伏外道之處. 此地又有阿育王所建之窣堵波, 乃佛陀於六月間說法之舊址. 關於其位置, 有種種異說, 今推定爲恆河支流軍提河(Gumti)畔之蘇坦浦(Sultanpur). 此地或爲中阿含經卷十七所載之加赦國, 及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四所記之迦奢國. [A. Cunningham: The Ancient Geographyof India;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I]
【가상可湘】
p1606-中→ (1206~1290)宋元時代臨濟宗楊岐派破菴派僧. 臺州寧海(浙江)人, 俗姓葛. 號絶岸. 爲無準師範之法嗣. 歷住嘉興府(浙江)流虹興聖禪寺․溫州(浙江)雁山能仁禪寺․越州(浙江)九巖慧雲禪寺․天台(浙江)護國廣恩禪寺․臨安府(浙江)崇恩演福禪寺․溫州江心龍翔興慶禪寺. 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住於福州(福建)雪峰山崇聖禪寺, 約十年, 其後, 辭謝院事, 退居杭州寶壽寺, 復受請重住雪峰崇聖禪寺. 至元二十七年示寂, 世壽八十五. 遺骨奉歸雪峰, 於西菴建塔. 遺有絶岸和尙語錄一卷. [繼燈錄卷三․增續傳燈錄卷四․續燈存槀卷四]
【가상家常】
p4085-上→ 日常之事, 如搬材․運水․吃飯․穿衣等事. 若用心體會, 則日常一切無非佛法. [正法眼藏卷九十五]
【가상嘉尙】
p5760-下→ 唐代慈恩寺僧. 生卒年不詳. 爲玄奘門下四哲之一. 慧性天資, 遊學於玄奘之門, 受瑜伽, 唯識要領, 玄奘譯大般若經時, 師任證義, 綴文, 才能出衆. 於則天武后朝, 又與薄塵, 靈辨等預譯場證義, 功績愈繁. 後不知所終. [宋高僧傳卷四]
【가상사嘉祥寺】
p5761-上→ 位於浙江會稽. 係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376~396), 郡守瑯琊王薈因仰慕竺道壹之風範而建立之寺宇, 竝請其居之. 竺道壹博通內外經典, 且律行淸嚴, 四方僧尼咸來依附, 時人號稱九州都維那. 梁時, 慧皎嘗住此, 春夏弘法, 秋冬著述. 隋代時, 吉藏曾於此寺講經八年, 聽者常達千餘人, 該寺遂名聞天下, 世乃稱吉藏爲嘉祥大師. 吉藏弟子智凱亦來此宣講三論, 聚衆八百餘人. 傳王羲之的七代孫智永亦嘗在此讀書. [梁高僧傳卷五, 卷十四, 續高僧傳卷六, 卷十一, 卷十四, 佛祖統紀卷十]
【가석허可惜許】
p1606-中→ 禪林用語. 又作可惜乎. 許與乎均爲語助詞. 碧巖錄第三十八則(大四八․一七五下) : 穴云 : “慣釣鯨鯢澄巨浸, 卻嗟蛙步産泥沙, 陂佇思. ” (可惜許, 也有出身處, 可惜放過)
【가설加說】
p1577-中→ 指蒙佛力加被而說法. 如般若部經典, 係聲聞弟子須菩提等所說之大乘敎 ; 天台宗謂此乃佛之善巧方便, 爲誘引小乘根機入大乘法門而設. 摩訶止觀卷六上(大四六․七三下) : 須菩提空智偏明, 能於石室見佛法身, 故大品中被加說空, 身子被加說般若. 佛欲以大空竝小空, 大智竝小智, 故令二人轉敎.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二闡釋如下(大四六․三三五中) : 大品被加等者, 凡言加者, 加於可加. 以須菩提空與般若空, 相應相似, 是故佛加令其說空 ; 般若是智, 故亦加身子, 所以但加此二人也.
【가섭迦葉】
p3969-中→ 梵名 Mahā-kāśyapa, 巴利名 Mahā-kassapa 音譯之略稱. 全名大迦葉․摩訶迦葉(葉字音攝). 又作迦葉波․迦攝波. 意爲飮光. 爲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付法藏第一祖. 生於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 於佛成道後第三年爲佛弟子, 八日後卽證入阿羅漢境地, 爲佛陀弟子中最無執著之念者. 人格淸廉, 深受佛陀信賴;於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豫半座. 佛陀入滅後, 成爲敎團之統率者, 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 直至阿難(梵 Ānanda)爲法之繼承者, 始入鷄足山入定, 以待彌勒出世, 方行涅槃. 禪宗以其爲佛弟子中修無執著行之第一人, 特尊爲頭陀第一;又以拈花微笑之故事, 至今傳誦不絶. 此外, 過去七佛之第六佛亦稱迦葉佛. 另佛弟子中, 優樓頻羅迦葉․伽耶迦葉等皆有迦葉之稱. 佛陀入滅後三百年之小乘飮光部之祖亦與迦葉同名. [雜阿含經卷四十一․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卷三十五․卷四十四․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五大迦葉因緣品․大迦葉本經․四分律卷五十四․五分律卷三十․毘尼母經卷一․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一](參閱金色迦葉3528)
【가섭도각찰간迦葉倒卻刹竿】
p3971-上→ 禪宗公案名. 爲摩訶迦葉與阿難之間之嗣法因緣. 據無門關第二十二則載, 阿難尊者問迦葉尊者云(大四八․二九五下):世尊傳金襴袈裟外, 別傳何物?迦葉召云:阿難!阿難應諾, 迦葉云:倒卻門前刹竿著!門前之刹竿, 係標示寺塔所在之物, 亦卽表示弘法之所, 故迦葉謂倒卻門前刹竿著卽意味停止弘法. 蓋阿難一生隨侍世尊聽聞說法, 一毫不漏, 然卻未能領會學佛乃學自己本來之面目, 此外更無一物可得. 故阿難詢以別傳何物時, 迦葉乃以倒卻門前刹竿著一語令其省悟. [拈評三百則不能語卷中第六十九則]
【가섭마등迦葉摩騰】
p3971-上→ (?~73)梵名 Kāśyapa-māeaṅga. 我國佛敎之初傳入者. 中印度人. 又稱攝摩騰․竺攝摩騰․竺葉摩騰. 略稱摩騰. 生於婆羅門家, 博通大小乘經典, 嘗至西印度一小國講金光明經, 由此因緣遂使該國免於刀兵之禍. 後漢永平十年(67), 應明帝之請, 與竺法蘭攜經卷與佛像至洛陽, 住於明帝爲其所建之白馬寺, 兩人合譯四十二章經, 爲我國譯經之濫觴, 亦爲東土有佛法之始. 永平十四年正月一日, 五嶽八山之道士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上表, 請帝火驗佛道二敎之優劣. 同月十五日, 帝集衆於壇上, 驗燒二敎經典, 道敎之書盡成灰燼, 而佛經毫無損壞, 摩騰與法蘭乃出而宣揚佛德, 凡見聞者, 皆相率歸依佛門. 永平十六年, 示寂於洛陽, 年壽不詳. 一說此人最早見於北齊王琰之冥祥記, 而未見載於早期文獻道安編纂之經錄及四十二章經序․理惑論等, 故不可信. [梁高僧傳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四․佛祖統紀卷三十五․後漢書卷四十二]
【가섭불迦葉佛】
p3970-中→ 梵名 Kāśyapa Buddha. 又作迦葉波佛․迦攝波佛․迦攝佛. 意譯作飮光佛. 乃釋尊以前之佛, 爲過去七佛中之第六佛, 又爲現在賢劫千佛中之第三佛. 傳說爲釋迦牟尼前世之師, 曾預言釋迦將來必定成佛. 依長阿含卷一大本經載, 迦葉佛出世於賢劫中, 其時人壽二萬歲. 姓迦葉, 於尼拘律樹(巴 nigrodha)下成佛, 有弟子二萬人, 而以提舍(巴 Tissa)及婆羅婆(巴 Bhāra dvāja)二人爲高足, 執事之弟子名善友(巴 Sabbamitta). 父名梵德(巴 Brahmadatta), 婆羅門種;母名財主(巴 Dhanavatī). 有子名集軍. 其時之王名汲毘(巴 Kiki), 其所治之城名波羅㮈(梵 Bāra ṇasī, 巴同). 又四分律比丘戒本所載(大二二․一○二二下):一切惡莫作, 當奉行諸善;自淨其志意, 是則諸佛敎.卽迦葉佛所說之戒經.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佛名經卷八](參閱迦葉3969)
【가섭선迦葉仙】
p3970-上→ 迦葉, 梵名 Kāśyapa. 又作迦葉波仙․迦攝波仙. 古代印度神話中之仙人名. 係阿闥婆吠陀中七大仙之一, 亦爲吠陀誦出者之一. 相傳此仙爲梵天之子摩利支(梵 Marīci)所生, 於佛敎經典中謂其爲十大仙․十二大仙婆羅門等之一. 在密敎中則以之爲火天眷屬. 大日經疏卷六所出之阿闍梨所傳曼荼羅圖位中有其圖像, 但現圖胎藏界曼荼羅火天眷屬中則無其圖像. [雜阿含經卷四十九․長阿含經卷十三阿摩晝經․大毘婆沙論卷十四]
【가섭파迦葉波】
p3970-下→ (Jagdiś Kāśyap, 1908~1976)印度佛敎學者. 生於蘭契地方. 原名闍伽提濕納拉因. 西元一九三三年於錫蘭智嚴佛學院硏習巴利文與巴利文佛典, 翌年受戒. 返國後創辦巴利語硏究所․摩揭陀語硏究所等. 曾任瓦拉那西梵文大學巴利語與佛敎硏究系首任敎授及系主任․新那爛陀大寺住持. 一九七四年發起在鹿野苑修建國際佛敎硏究大學. 將巴利文佛典彌蘭陀王問經․自說經․相應部․長部(與桑克利提亞衍合作)等譯成興第文(Hindī). 另著有巴利語大辭典․阿毘達磨哲學․佛敎槪論等書, 竝主編天城體巴利文三藏四十一卷․巴利語三藏目錄等.
【가송歌頌】
p5821-下→ 讚歎諸佛與歷代祖師功德之偈頌. 法華經法師品(大九․三一中) : 此中已有如來全身, 此塔應以一切華香, 瓔珞, 繒蓋, 幢幡, 伎樂, 歌頌, 供養恭敬, 尊重讚歎.又讚歎他人懿德之偈頌, 稱爲歌偈. 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大二五․三一六下) : 喜德女見太子, 自造歌偈而讚太子, 愛眼視之, 目未曾眴.又以歌謠讚歎佛之功德, 稱爲歌歎, 又作歌嘆. [正法華經卷十, 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四, 佛說無量壽經卷下]
【가수재可睡齋】
p1606-下→ 日本曹洞宗寺. 位於靜岡縣袋井市. 應永十四年(1407), 如仲天□開山建立, 其弟子一遵又建東陽軒. 德川家康被武田信玄追討時, 曾一度隱居此地, 相傳德川曾酣睡於禮盤上, 故改寺名爲可睡齋, 其後寺運騰達, 名僧雲集, 爲東海道首屈一指之曹洞宗名刹. 狀 請 某 處 堂 頭 和 尙 禪 師 俱 位 勤 封
【가습미라국迦濕彌羅國】
p3978-中→ 迦濕彌羅, 梵名 Kaśmīra, 巴利名 Kasmīra. 又作羯濕弭羅國․迦葉彌羅國․箇失蜜國. 位於西北印度, 犍陀羅地方之東北․喜馬拉雅山山麓之古國, 卽我國漢朝時所稱之罽賓. 建國於西元前二千四百年頃, 經四十七代, 阿育王卽位. 阿育王虔信佛敎, 建立無數窣堵波及支提, 此係王統史所載與佛敎有關之最早記事. 另據法句譬喩經卷二惡行品之載, 佛陀曾遣須漫羅漢持佛之髮爪至罽賓之南, 竝於山中建佛圖寺. 由於阿育王之傳道師末闡提(巴 Majjhantika)曾至此布敎, 其後領有此地之犍陀羅王迦膩色迦乃在此召集五百名僧編纂大毘婆沙論, 自此, 此國硏究阿毘達磨之風氣甚盛. 其後佛敎在此曾一度遭受迫害, 再度興隆後成爲大乘佛敎之一大根據地. 於大集經․華嚴經․涅槃經等大乘經典中皆可見到此地名. 由此地入我國從事譯經之名僧有僧伽提婆․僧伽跋澄․佛陀耶舍․求那跋摩․佛陀多羅等. 玄奘西遊至迦濕彌羅時, 爲六三○年, 證之以王統史之記載, 當時乃羯迦咤迦王朝(梵Kārkoṭ)之初祖杜拉巴瓦爾達納(梵 Durlabhavardhana)在位之時, 玄奘甚受禮遇, 且從該國之大德僧稱學習俱舍論․順正理論․因明․聲明等. 其時, 鄰近之僧訶補羅․烏剌尸․半笯嗟․曷邏闍補羅等諸國均隸屬迦濕彌羅國.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 唐僧悟空曾奉敕出使罽賓, 而於此地滯留四年, 其時當地尙有伽藍三百餘所, 靈塔瑞像不計其數. 其後, 烏特帕拉王朝(梵 Utpala, 855 成立)․前羅訶拉王朝(梵 Lohala, 1003 成立)․後羅訶拉王朝(1101 成立)相次在此建立王朝. 十二․三世紀之後, 此地或淪入回敎徒之手, 或爲帖木兒所倂呑, 或受阿富汗所統治, 經歷多番變遷, 而於一八四六年成爲英國之藩屬. [宋高僧傳卷三․大唐西域記卷三․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第五十三․V.A. Smith: 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參閱罽賓國6491)
【가습미라습파파迦濕彌羅濕婆派】
p3979-中→ 梵名 Kashmīra Śaiva. 爲印度敎濕婆悉檀派(梵 Ś iva-siddhānta)之一派. 迦濕彌羅地方敬仰阿笈摩(梵 Āgama)聖典爲天啓, 乃其宗敎思想之本源. 此派之論點, 以濕婆(梵 Śiva)․性力(梵 śakti)․個人我(梵 anu)爲三要素, 主張現世非虛無․幻夢(梵 māya;ā), 乃濕婆依性力所顯現者. 又此派所謂解脫, 乃係了知個人我與濕婆之究極合一卽得再認. 此派根據商羯羅不二一元說之再認識(梵 pratyavijñā)展開獨自之理念, 故又稱布拉提牙維朱那派(梵 Pratyavijñā). 此派頗影響南方之濕婆派. (參閱濕婆悉檀派6449)
【가시加尸】
p1570-上→ 梵語 k註檜a. 又作加私․迦奢․迦尸. 藥物名. 譯作光. 玄應音義卷三 : 加尸, 亦作迦尸. 此譯云光, 言有光澤也. 同書卷十 : 迦私, 此云光. 能發光, 藥名也. 又據五分律卷二十五載, 迦尸草可作爲敷具(坐具). 大唐西域記卷一則載, 以迦奢草編結之, 可作爲佛所用之掃箒.
【가시국迦尸國】
p3958-下→ 迦尸, 梵名 Kāśi. 中印度古國名, 乃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迦尸本爲西域之竹名, 以此國出此竹, 故稱之. 又作伽尸國․伽翅國․迦夷國․迦赦國․伽奢國. 意譯爲光有體國․蘆葦國. 位於憍薩羅國之北. 其都城婆羅날斯(梵Bārāṇasī)卽今之瓦拉那西市(Varanasi), 係佛敎與婆羅門敎之聖地. 在大唐西域記中, 稱此國爲婆羅날斯國. 傳迦葉佛之世, 爲汲毘王(梵 Kiri)所治. 佛陀時代屬於憍薩羅國之統治下. 此國正値佛陀往返於憍薩羅國與摩揭陀國之途, 以佛陀化度五比丘之鹿野苑爲著名.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增一阿含經卷一․慧琳音義卷二十二․翻梵語卷四․卷八]
【가신家神】
p4084-下→ 指家庭之神及家宅之神. 前者爲一家之守護神, 後者爲保護家宅安泰之神. 主要流行於家族社會之家庭. 如我國漢族家中供奉祖先之牌位, 視祖先之靈爲守護家庭之神 ; 廚房則供奉竈君, 祈求保護家宅安泰. 西方如古代之羅馬, 每年戶神節時, 於田産或房舍毘連處祭祠戶神拉爾(Lar 或 Lares), 是爲另一形式之家神.
【가실假實】
p4381-上→ 假與實之竝稱. 又稱虛假眞實. 如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二就極微擧出實․假二種極微, 實極微, 係指極微所形成色等之自相, 於和集之位爲現量所得者 ; 假極微, 乃依分析而爲比量所知者. 於各種色法中, 以智慧漸次分析而至最極之位, 然後於此中辨別色聲等極微之差別 ; 此係經由分析而得最極之位, 故稱爲假極微. 此外, 據成唯識論卷八載, 依他起性亦有實有假, 所謂假, 以其聚集․相性․分位等之性, 故謂之假有 ; 所謂實, 如心․心所․色等, 從緣而生, 故謂之實有. 就實․假二者之關係而言, 若無實法, 則亦無假法 ; 蓋假係依實之因而施設者. [觀無量壽經疏卷四]
【가실이법假實二法】
p4381-上→ 指假法與實法. 法有實體, 稱爲實法 ; 假存立於實法之集合․相續․部分․相對之上而無實體者, 則稱假法. 如五蘊爲實法, 有情立於五蘊和合之上, 則是假法. 法之假實, 依各部派而有異說. 若依華嚴五敎章等所說十宗判之意, (一)於小乘之中 : (1)一切有部以五蘊和合之人爲假,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而成之七十五法體爲實有. (2)大衆部以無爲法及有爲法之現在世爲實有, 過去․未來世之法爲假. (3)說假部主張, 於現在法中, 五蘊雖爲實 ; 而於相對之上言之, 十二處․十八界等乃爲有而假者. (4)說出世部以有漏俗諦之因果(苦․集二諦)爲假, 以無漏眞諦之因果(滅․道二諦)爲實. (5)一說部主張諸法皆僅具其名而無有實體. (6)依成實宗之意, 不僅五蘊和合之人爲假, 五蘊之法亦爲假. (二)大乘之成唯識論卷八就三性而定法之假實而言, 遍計所執乃安立於虛妄上, 故可說爲假, 又無體相, 故非假非實 ; 依他起性有實有假, 以聚集․相續․分位性, 故稱爲假有, 心․心所․色依緣(種子)而生, 故說爲實有 ; 又若無實法, 假法亦無, 以假依實因而施設之故. 由此可知, 唯圓成實性是實有, 以不依他緣而施設之故. 中論卷四四諦品則謂, 由衆因緣所生法, 我說卽是空 ; 衆緣具足和合而物生, 此物屬衆因緣, 故無自性 ; 無自性, 故爲空, 空亦是空, 但爲引導衆生, 故立假名而說. 有宗․空宗卽因對法之假實觀點不同而分爲相互逈異之兩大敎派.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二․大乘掌珍論卷上․成實論卷十二滅法心品]
【가아假我】
p4380-上→ 以佛敎之立場而言, 所謂我者, 實際上竝無我之存在, 僅由五蘊和合所成之身, 假名爲我而已, 故稱假我. 又作俗我. 爲實我之對稱. 就世間法中, 言我之語, 依大智度論卷一載有三根本, 卽 : (一)邪見, 指凡夫未去除我見, 故妄執有眞實的我. (二)慢, 指有學之聖者雖已去除我見, 猶存我慢, 故說我語. (三)名字, 指佛及無學聖者, 我見․我慢雖已去除, 全無我執, 爲隨世間流布, 故說我語. 如佛經中, 所謂如是我聞․設我得佛等皆是, 此等稱呼五蘊和合之人, 僅假借其名而無實體之我, 卽是隨世流布我. 大乘佛敎雖破斥小乘․外道․凡夫等執著五蘊和合之假我爲實體, 然竝不擯除名字之假我. (參閱我2937)
【가야가섭伽耶迦葉】
p2768-上→ 梵名 Gayā-kāśyapa. 又作 言我耶迦葉․迦夷迦葉․竭夷迦葉. ①爲佛陀之弟子. 三迦葉之一, 卽優樓頻螺迦葉及那提迦葉之弟. 生於印度摩揭陀國之伽耶近郊, 爲事火外道(拜火敎徒)之師, 有二百五十名弟子, 後皆皈依佛陀, 成爲佛弟子. [增一阿含經卷十五․佛本行集經卷四十․衆許摩訶帝經卷十․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下․佛所行讚卷四․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七]. ②密敎安置於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之三角智院右方. 密號離塵金剛, 種子爲□(ha), 三昧耶形爲梵篋印. 身呈肉色, 爲比丘形, 右手向外, 左手執袈裟角, 坐於座具.
【가야伽耶】
p2766-下→ 梵語 gayā 之音譯. 意譯作象. 翻譯名義集卷二(大五四․一○八八中) : 伽耶, 或那伽, 或那先, 此云象.
【가야사다伽耶舍多】
p2767-中→ (?~13 B.C.)西元前一世紀印度摩提國人. 又稱僧佉耶舍. 禪宗付法藏第十八祖(景德傳燈錄卷二), 或稱第十七祖(佛祖統紀卷五). 姓鬱頭藍. 母夢大神持一圓鏡, 因而有娠, 七日後誕生, 肌體晶瑩, 自然香潔. 幼好閑靜, 言語擧止異於尋常童子. 一日, 手持圓鏡出遊, 遇十七祖難提尊者得度, 受具足戒. 據景德傳燈錄卷二載, 某日聞風吹殿角銅鈴聲, 尊者問(大五一․二一二中) : 鈴鳴耶?風鳴耶? 師曰 : 非風非鈴, 我心鳴耳. 尊者曰 : 心復誰乎? 師曰 : 俱寂靜故. 遂付以大法. 活躍於大月氏國, 後由鳩摩羅多嗣其法. 西漢成帝永始四年人滅. [寶林傳卷四․增訂佛祖道影卷一(虛雲)]
【가야산伽耶山】
p2766-下→ 伽耶, 梵名 Gayā 又作伽種山․言我耶山․羯闍尸利沙山. 意譯象頭山. 以山頂似象頭, 故有此名. 有二處, 一在菩提道場附近, 一在靈鷲山附近. 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近於菩提道場之伽耶山, 謂此山座落於中印度摩竭陀國伽耶城西南, 卽今之婆羅門優尼(梵 Brahma-yoni), 與該城同負盛名. 唐時印人俗稱靈山, 山頂有石窣堵波, 乃阿育王所建. 另依俱舍論光記卷十八載, 靈鷲山北三․四里處有羯闍尸利沙山, 提婆達多於此破僧 ; 以羯闍 與伽耶 之音相近, 故有謬稱伽耶山爲提婆達多破僧處者. [衆許摩訶帝經卷十․文殊師利問菩提經․佛本行集經卷四十四․四分律卷三十一]
【가야산정경伽耶山頂經】
p276-中→ 全一卷. 有四種譯本, 均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一)姚秦鳩摩羅什譯之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又稱伽耶山頂經. (二)元魏菩提流支譯之伽耶山頂經. (三)隋代毘尼多流支譯之佛說象頭精舍經. (四)唐代菩提流志譯之大乘伽耶山頂經. 本經記述佛陀初成道於伽耶山時, 文殊菩薩請示佛陀發菩提心之深義後, 應諸天子等之交相請問, 而自答種種之菩薩道.
【가야성伽耶城】
p2768-中→ 伽耶, 梵名 Gayā 古代中印度摩竭陀國之都城. 卽今孟加拉巴特那市(Patna)西南九十六公里處之伽耶市, 臨恆河支流之尼連禪河(今 Phalga 河)晉代法顯遊此地時, 城內空荒 ; 唐代玄奘之大唐西域記卷八記載, 此城少人居住, 唯有婆羅門千餘家. 伽耶市分成二部, 一稱舊伽耶, 爲簡別於佛陀伽耶, 稱爲婆羅門伽耶(梵 Brahma Gayā), 住印度敎徒 ; 一爲新市, 稱 Sahibganj, 有英國政府所設之官衙及公共建築物, 多歐洲人居之. 伽耶附近有三迦葉事火處․前正覺山․菩提樹․金剛座等遺蹟, 另有巖窟及阿育王時代之刻銘等. [小品針毛經․A. Cunningham: The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가야시성伽耶始成】
p2767-中→ 又作伽耶近成. 釋迦佛於久遠之過去實已成佛, 然爲示現敎化世人, 乃於印度伽耶城菩提樹下開悟成佛, 此係一種權假方便之化迹, 稱爲伽耶始成. (參閱久遠實成 723․本迹二門 1965)
【가염불歌念佛】
p5821-上→ 日本佛敎用語. 謂念佛時, 其聲細長, 如歌詠一般符於曲調節拍. 又作浮世念佛. 乃從引聲念佛, 或空也上人之踊躍念佛演變而成. 本爲敎化無知識之民衆, 後漸流於卑俗, 乃成爲民謠化之尋常唱詠, 而失其宗敎信仰之意義. [人倫訓蒙圖彙卷七, 嬉遊笑覽卷六上]
【가영歌詠】
p5821-下→ 歌頌, 吟詠之意. 律敎禁止歌詠, 若有比丘歌詠引聲而誦經典, 則得越法罪. 然於大乘則允許歌詠, 如大日經義釋卷六卽謂一一歌詠皆是眞言. 灌頂經卷十二(大二一․五三四上) : 燒香, 散華, 歌詠, 讚歎, 圍繞百匝, 還本座處, 端坐思惟, 念藥師琉璃光佛無量功德.[毘奈耶雜事卷六]
【가오욕訶五欲】
p5271-上→ 天台宗正修觀法二十五方便五科中之第二. 謂訶斥色聲香味觸等五境. 五境本非欲, 然其中有愛味, 能令修行者引生欲心, 牽入魔境, 故稱五欲而訶斥之. 此五欲境之過患, 色如熱鐵丸, 執之則燒 ; 聲如塗毒鼓, 聞之必死 ; 香如憋龍之氣, 嗅之則病 ; 味如沸蜜湯․蜜塗刀, 舐之則傷 ; 觸如臥獅子, 近之則囓. 此五欲得之無厭足, 惡心轉熾如火益薪, 世世爲害甚於盜賊, 無始劫來, 常相劫奪摧折色心, 輪迴三道永無止境, 故應訶之․棄之. 摩訶止觀卷四下記載古德之詩(大四六.四四上) : 遠之易爲士, 近之難爲情, 香味頹高志, 聲色喪軀齡.[天台四敎儀卷下]
【가월珂月】
p3888-中→ 珂, 玉之白者. 以珂與月, 譬指物之鮮白者. 法華經嚴王品(大九․六○下):眉間毫相, 白如珂月.
【가위력加威力】
p1572-中→ 指佛加被於衆生身上之神威力. 又作加被力․加祐力․加備力․加力. 無量壽如來會卷下(大一一․一○一上) : 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由彼如來加威力故, 能得如是廣大法門, 一切如來稱讚悅可. 諸經典中, 常有經由諸佛如來之加威力而得大法門之記載. 又據摩訶止觀卷六上之說, 須菩提嘗於石室見佛之法身, 故能於大品之中, 受加被力而宣說般若之大法. [大智度論卷四十一․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二․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一]
【가유假有】
p4379-下→ 乃實有之對稱. 又作俗有․假名有. 謂諸法皆依因緣和合而存在. 因緣所生之法, 如鏡花水月, 無其實性, 然非虛無之法 ; 卽諸法之存在, 乃由因緣而生之故, 旣非定無亦非定有, 而係假施設爲有者, 故稱假有. [成唯識論卷一․三論玄義卷一]
【가율저가월歌栗底迦月】
p5821-中→ 梵名 Kārttika, 巴利名 Kattika. 指印度曆之第八月. 又作迦剌底迦月, 羯粟底迦月, 迦絺那月, 迦提月. 意譯爲昴宿月. 此月之太陰(月亮)由滿月開始, 直到逢値昴宿(梵 Kṛttikā)之時節, 則又見滿月, 故稱爲昴宿月, 卽相當於陰曆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 [十二緣生祥瑞經卷上, 宿曜經卷上, 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三,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 大唐西域記卷二, 卷六, 慧琳音義卷十一]
【가이거파迦爾居派】
p3971-下→ 西藏名 Bkaḥbrgyud-pa. 又作迦爾修派․喀爾修派․口葛擧派. 爲西藏佛敎新派(藏 Gsar-ma-pa)之一. Bkaḥbrgyud-pa, 意譯聖語相承者, 亦卽依口傳方式, 使祕義與師資相承之宗派. 又因該派僧人著白色僧服, 俗稱白敎. 創始人爲馬爾巴(藏 Mar-pa lo-tsā-ba, 1011~1096)曾留學印度, 於那洛巴(藏 Nāro-pa)學速道瑜伽之六法, 竝隨彌特利(梵 Maitri)學大手印(梵 Mahāmudrā). 歸國後, 傳給密勒日巴(藏 Mi-la ras-pa, 1038~1122). 至密勒日巴之弟子達保哈解(藏 Dwags-po lha-rje, 又稱 Sgam-po-pa, 1077~1152)此派乃大成. 達保先學迦當派敎義, 三十二歲時歸投密勒日巴, 修習那洛六法與大手印, 晩年回鄕里致力於著述, 及僧院之建立. 其弟子潑結木九巴(藏 Phags-mo-gru-pa, 1110~1170)由西藏東部至中央學迦當派及薩迦派之敎義, 後師事達保哈解, 學迦爾居派祕法. 其後分裂許多支派, 通常稱九派. (一)達保哈解自成達布派, (二)達保之弟子求松肯巴(藏 Dus-gsum-mkhyen-pa)開出迦爾瑪派(藏 Karma-bkaḥbrgyud-pa), (三)潑結木九巴(藏 Phags-mo-gru-pa)開出潑結迦爾居派(藏 Phags-gruḥi bkaḥbrgyud-pa), (四)拉馬新(藏 Bla-ma shan)開出新咤兒派(藏 Shan-tshal-pa), (五)林靑(藏 Rin-chen-dpal)開出地康派(藏 Ḅdri-khuṅ-pa), (六)金巴日巴(藏 Stsaṅ-pa-rgya-ras-pa)開出路結派(藏 Ḥbrug-pa), (七)大吉隆壇(藏 Stag-luṅ-dam-pa)開出大隆派(藏 Stag-luṅ-bkaḥbrgyud-pa), (八)達爾馬騰(藏 Dharma-bdaṅ-phyug)開出勃隆派(藏 Hbad-ron bkaḥbrgyud-pa), (九)林普起咤(藏 Rin-po-che-rgya-tsha)開出杜普派(藏 Khro-phu-bkaḥbrgyud-pa). 其中潑結派及迦爾瑪派曾受元․明二朝冊封, 相繼執掌地方政權. 此外, 潑結派其後又分出止貢․大隆․主巴․葉巴等派. 格魯派得勢後, 迦爾居派僅止貢․迦爾瑪․大隆․主巴四支系, 保有一定之勢力. 主要寺院有墨竹工卡之止貢寺, 西康德格之八邦寺等. 此外, 又有以香巴迦爾居派與達布迦爾居派爲迦爾居派之兩大傳承, 然香巴派之創始者瓊波南交又於香地另行建寺傳法, 攝受弟子八萬餘人. 其敎授皆從印度傳來, 故別成一派. 本派之特色, 馬爾巴與密勒日巴均不住僧院, 而以咒術之密敎廣布敎化民間, 與受王侯庇護而向知識階層宣布顯敎之迦當派, 和以僧學爲中心而努力於組織宗團之薩迦派形成强烈對照. 其學說依月稱派中觀思想, 大印傳承, 不重文字, 而特重以證理通達大印之智慧, 以苦修爲特色. 其敎義極重實踐, 認爲人唯有透過實踐始能發揮佛敎本義, 以完成獨立人格爲目標. [世界佛敎通史上集(聖嚴)](參閱西藏佛敎2593․迦當派3967)
【가이마발희迦爾瑪拔希】
p3973-上→ (1204~1283)西藏佛敎迦爾居派支派迦爾瑪迦爾居派第二代祖師, 卽迦爾瑪二世. 舊譯軌範法師. 原名卻吉喇嘛, 藏語意譯爲法師. 生於止壟丹地方. 嘗從求松肯巴再傳弟子崩扎巴學法, 居止粗樸寺. 南宋寶祐四年(1256), 受元憲宗蒙哥供養, 御賜金緣黑帽, 自此其傳承稱迦爾瑪迦爾居黑帽系. 師亦爲建立喇嘛敎肉身轉世制度者. 因久與蒙古人相處, 蒙古語稱軌範法師爲拔希, 故有迦爾瑪拔希之稱.
【가이마파迦爾瑪派】
p3973-上→ 西藏名 Kar-ma-pa. 又作口葛瑪派. 西藏佛敎迦爾居派之分派. 由達保哈解(藏 Dwags-po lha-rje)之弟子求松肯巴(藏 Dus-gsum mk-hyen-pa chos-kyigrags-pa, 1110~1193)開創. 求松肯巴於西元一一五五年至拉薩北方創建迦爾瑪寺(藏 Tshu-mtshur lha-luṅ), 爲該派之根本道場. 至其死後, 又轉世成爲該派之第二祖, 確立西藏喇嘛轉生之觀念, 開創活佛轉世之制度. 二祖曾至中國, 接受元世祖之歸依. 該派頗受蒙古皇帝之禮遇, 迦爾瑪二祖曾受蒙古大汗所賜黑冠一頂, 是爲黑冠派之起源, 迦爾瑪三世則受賜紅冠一頂, 是爲紅冠派與紅敎派之起源. 至明朝, 極盛一時. 第五祖嘗與永樂帝相善, 且曾收宗喀巴爲弟子. 該派頗受寧瑪派(古舊派․大究竟派)之影響, 此爲其特色之一. 又該派活佛司徒卻吉尼瑪著有藏文文法大疏, 巴俄祖拉陳瓦著有賢者喜宴, 均爲名著. [蒙古佛敎史](參閱西藏佛敎2593․迦爾居派3971)
【가이비哥爾比】
p4070-下→ (Richard Von Garbe, 1857~1927)德國印度學學者. 一八七八年以來於哥尼斯德(Königsberg)大學講印度哲學. 對吠陀․印度六派哲學及佛敎之造詣甚深. 主要著作有 Die Sāṅkhya Philosophie, 1894; Sāṅkhya und Yoga, 1896;Sāṃkhyapravaccana-bhāṣya or commentary on the exposition of the Sāṃkhya philosophy of Vijñānabhiksu, 1895; lndien und das Christentum, 1914.
【가이포노극柯爾布魯克】
p3842-下→ (Colebrooke, Henry Thomas; 1765~1837)英國硏究印度學之先驅. 父爲東印度公司總督. 早年隨從其父參與印度各種事業. 其間曾修習梵文, 硏究印度社會法制․文化風俗. 歷任加爾各答法院判事․加拿大福特威廉學院(Fort WilliamCollege)名譽敎授․孟加拉最高委員會委員等. 此外, 一七九四年以來在 AsiaticResearches 雜誌多次發表硏究論文. 一七九七年出版 Digest of Hindu Law onContracts and Successions, 係梵文翻譯的集大成之作. 氏又博通吠陀․梵文學․哲學․耆那敎學․比較語言學․古代法典․天文學․數學․地理學․植物學等, 名聲極高. 主要著作有:A Sanscrit Grammar, 1805; Essay on the Vedas, or SacredWritings of the Hindus, 1805; Miscellaneous Essays, 3vols. 1827; Essay onthe Philosophy of the Hindus, 1833~1837.
【가재迦才】
p3959-上→ 唐代僧. 生卒年不詳. 貞觀年間, 住於長安弘法寺, 勤修淨業, 弘揚淨土法門. 受道綽之影響, 著手整理淨土諸論著, 而撰有淨土論三卷, 主張念佛以觀想爲主. 據續高僧傳卷二十之靜琳傳所載, 弘法寺乃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正平公李安遠所造, 靜琳始住之. 靜琳者, 係攝論之宏揚者, 故於淨土依憑經論章疏目錄中, 遂推定師爲攝論宗僧. 餘事蹟不詳.
【가전린제조迦旃鄰提鳥】
p3964-中→ 迦旃鄰提, 梵語 kācilindi. 又作迦旃鄰陀鳥․迦遮鄰地鳥. 意譯實可愛鳥. 水鳥之一種. 其羽毛可製成柔軟之衣. 據慧琳音義卷十九載, 迦旃鄰提乃瑞鳥之名, 其毛細軟, 輕好如綿, 緝績爲衣或爲絮, 轉輪王方御此服.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往生論註卷上․慧苑音義卷下]
【가정경家庭經】
p4084-中→ 梵名 Gṛhya-sūtra. 古印度吠陀祭儀綱要書, 與隨聞經同屬吠陀輔助文獻─劫經(梵 Kalpa-sūtra)之一部分. 約成書於西元前四○○至二○○年間. 書中詳述家庭祭之過程. 此家庭祭係印度民間傳統風俗, 與印度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擧凡出生․命名․入學․畢業․婚嫁․喪葬等皆有祭儀, 又有臨時及定期祭之分. 通常以一個終年不絶之祭火, 由家長或主婦在家行祭禮, 祭品有穀物․乳品․犧牲等. (參閱隨聞經6354)
【가제家祭】
p4085-上→ 梵名 Saṃskāra. 又作家庭祭. 印度婆羅門敎徒於家中擧行之一種祭儀. 現已成爲民間風俗儀禮, 大別爲兩類, 第一類由投胎至結婚, 共十二種, 稱十二淨法 : (一)受胎禮. (二)成男禮, 祈求胎兒爲男. (三)分髮禮, 祈求胎兒順利出生. (四)出胎禮, 産前除惡魔搗亂. (五)命名禮, 産後十日命名. (六)出游禮, 父母攜嬰兒出游. (七)養哺禮, 求子富貴. (八)結髮禮, 嬰兒期結束, 進入兒童期. (九)剃髮禮, 兒童期結束, 已達成年期. (十)入法禮, 正式成爲婆羅門敎徒. (十一)歸家禮, 離開師家之前, 先沐浴歸家. (十二)結婚禮. 第二類爲婚後所行之祭典, 主要有七種 : (一)新滿月祭(梵 Pārvaṇa). (二)休羅瓦那祭(梵 Śrāvaṇī), 七․八月之望日擧行. (三)阿休瓦尤吉祭(梵 Aśvayujī)祈求家畜興旺. (四)阿古羅哈耶那祭(梵 Āgrahāyanī), 原於十月擧行, 後改爲一月之望日夜, 假想此夜爲一年, 祈求春․夏․秋․雨․冬五季風調雨順. (五)佳義特羅祭(梵 Caitrī), 三至四月之月滿日. (六)阿休他卡祭(梵 Aṣṭakā), 一年之休息時期, 以娛樂爲旨. (七)祖先祭(梵 Śrāddha), 有葬儀.
【가종可從】
p1606-上→ (1420~1483)明代曹洞宗僧. 洛陽(河南)人, 俗姓許. 號無方, 世稱無方可從禪師. 從福元芘峰出家. 先後參謁龍潭順密․縣超化宗等諸師, 稍有契入. 復至少室山參禮俱空契斌禪師, 得承印記, 竝嗣其法, 遂隱於郟鄏(洛陽西)定國寺, 不久復開法於菩提寺. 成化九年(1473), 承繼少林法席. 十八年, 應鈞州(河南)之請, 往住觀音寺. 十九年六月示寂, 世壽六十四, 法臘四十. [續燈正統卷三十七․五燈全書卷六十一․五燈會元續略卷一]
【가중可中】
p1604-上→ 禪林用語. 意指假若․恰好, 或謂縱使․縱然․猶若等. 乃唐宋時代之方言, 禪林亦習用之, 爲禪僧言談中之慣用語. 潙山警策(卍續一一一․一四六下) : 可中頓悟正因, 便是出塵階漸. 方言藻謂 : 可中, 正適之辭, 猶俗云恰好也.
【가지加持】
p1572-下→ 梵語 adhiṣṭhāna, 巴利語 adhiṭṭhāna. 音譯作地瑟女它曩. 謂互相加入, 彼此攝持. 原意爲站立․住所, 後轉爲加護之義. 又譯作所持․護念. 佛菩薩以不可思議之力, 保護衆生, 稱爲神變加持. 密敎認爲大日如來以大悲大智隨順衆生․佑助衆生, 稱爲加 ; 而衆生受持其大慈悲, 則稱持. 此一解釋, 與瑜伽(梵 yoga)之義相同. 卽大日如來與衆生相應合一, 如來三密與衆生三業相互相應, 攝己入他, 令其感知如來之慈悲, 則可成就種種妙果以期成佛, 此稱三密加持. 日僧空海卽根據此說, 立卽身成佛義之說. 三密加持有二種 : (一)自行加持, 卽行者手結密印, 口唸眞言, 心住三摩地之修法. (二)阿闍梨加持, 卽灌頂師就曼荼羅阿闍梨, 具足羯磨, 以普賢三摩地引金剛薩埵入己身之修法. 由此二種加持, 現身可證菩提. 又大日經疏卷九擧出法界加持之說, 卽諸佛․眞言․衆生等之實相, 皆是毘富羅法界, 以此更相加持, 故稱法界加持. 因衆生․諸佛菩薩與眞如法界三事平等, 故互相加入, 彼此攝持感應. 大日經要義鈔卷一擧出四種加持, 卽 : 法法加持․法人加持․人法加持․人人加持, 其中法法․人人二種爲同類加持, 人法․法人爲異類加持. 咒禁之作法亦稱加持. 如五處加持, 係行者爲消除過去罪業, 顯現本來具足之五智功德, 以印契或杵鈴等法器加持身體五處(額․兩肩․心․頂及喉). 又有所謂加持香水, 卽心念香水, 使之淸淨, 口誦明咒, 持印契以加持. 此外, 尙有加持供物․加持念珠等, 皆爲淸淨供物或念珠之禁咒法. 其所用之印契․明咒等, 卽稱加持印明. 加持又有祈禱之意, 例如 : 牛黃加持(又作牛王加持. 爲求安産, 以牛黃香水加持於産門)․帶加持(爲求安産, 加持於岩田帶)․土砂加持(爲除病或消除亡者之罪而於墳墓或死骸上撒布土砂, 口唸光明眞言加持)․刀加持(爲除惡魔與鬼靈, 觀想代表不動明王之利劍以加持)等, 係專爲祈禱現世利益者. 加持一般又與祈禱竝稱爲加持祈禱. [大日經疏卷一․卷十五․大日經義釋卷十一]
【가지공물加持供物】
p1575-下→ 密敎行者修一尊法時, 以各部辦事明王之印明加持供物, 除袪汚濁爲淸淨妙供, 以防藥叉․羅刹․毘那夜迦等之盜食觸穢. 辦事明王因三部․五部各異, 故其印明於經軌所說不一. 重要者如下 : (一)小三股印․金剛軍荼利小咒, 出自蘇婆呼經卷上․蘇悉地供養法卷上. (二)小三股印․甘露軍荼利小咒, 出自陀羅尼集經卷三. 加持供物時, 行逆順加持, 卽先逆加持, 以辟除魔障等, 再順加持, 爲悉地成就結界
【가지구加持句】
p1573-下→ 卽具有令法久住功能之眞言(咒), 乃用於密敎胎藏法後供養之後或解界之後所結誦者. 據大日經囑累品載, 卽 : 南麽三曼多勃馱喃(namaḥ samanta buddhānām, 歸命普遍諸佛)薩婆他(sarvathā一切)勝勝怛口稜怛口稜顒顒(śiṃśiṃ traṃ traṃ guṃ guṃ) 達鄰達鄰(dharam dharam, 持持)娑他跛也娑他跛也(sthāpaya sthāpaya, 住住)勃馱薩底也嚩(buddha satya vā 若佛眞實力)達摩薩底也嚩(dharma satya vā 若法眞實力)僧伽薩底也嚩(saṃghasatya, vā 若僧眞實力) 合牛合牛(hūṃ hūṃ 種子)吠那尾吠(vedavide, 明明)莎訶(svāhā). 其意卽謂, 若佛寶爲眞實者, 我法可久住世間 ; 若法寶․僧寶爲眞實者, 我法可久住世間, 此乃世尊之誓言. 誦此眞言時, 須結金剛合掌之印相, 加持於行者之心․額․喉․頂․兩肩等五處.
【가지념송加持念誦】
p1576-上→ 乃正念誦之異稱. 略作念誦. 爲五種念誦中之三摩地念誦. 於密敎修法時, 行者內心安住於定中, 觀想․誦念本尊之眞言. [胎藏界大法對受記卷六](參閱念誦3220)
【가지념주加持念珠】
p1575-下→ 乃密敎行者於修法時, 入正念誦前, 加持念珠之方便行法. 卽先取念珠, 唱囕眞言 ; 次誦淨珠咒, 令念珠淸淨 ; 後頂載三次, 爲五大願等之祈念 ; 再唱旋轉眞言, 旋轉念珠三次(旋轉係表示轉法輪之義). 行者爲成就本尊之身, 乃於本尊加持位時以轉法輪之相表示化他說法(卽正念誦)之義. (參閱念誦3220)
【가지물加持物】
p1576-上→ 卽與本尊或佛菩薩相應之供物. 加持, 意謂相應涉入, 故加持物又稱相應物. 密敎行者修護摩法時, 依所修之法選出與本尊相應之供品, 投入護摩爐中供之, 而觀與本尊相互涉入者. 此觀法爲護摩行法中最重要者. 用以加持之物依修法種類而異, 如息災法用白胡麻, 增益法用染黃之粳米, 調伏法用芥子, 敬愛法用花箭․米團․染紅之粳米, 延命法用屈婁草. 此係以事成理之義, 如胡麻含油, 具光明之因, 故由加持力成光明輪(圓滿月輪), 照十方界, 能破惑業之暗, 且又味甘無毒, 故與息災法相應. 增益法所用之粳米係表示如意寶珠 ; 敬愛法所用之米團․粳米或花箭, 係表示紅蓮華 ; 調伏法用芥子係表示獨股杵. [乳味鈔卷七․護摩次第(空海)]
【가지설加持說】
p1576-下→ 日本新義眞言宗所立, 關於大日經敎主之學說. 此宗立自證極位․加持門․加持世界等三段之說, 而謂極位與加持門乃因位行者所不得視聽者, 且極位無說法, 故大日經係於加持門所說者. 此說乃根來中性院賴瑜所創, 聖憲集大成. 自證之經驗本屬言語道斷․不可言傳之境界, 大日如來若住此位, 則諸衆生不得受益, 故大日如來現加持身, 對四重圓壇之自眷屬, 爲未來諸衆生說大日經.
【가지성불加持成佛】
p1575-上→ 卽依修行之功, 由佛力加持, 而現成佛之相. 爲密敎所說三種卽身成佛之一. 詳稱加持卽身成佛. 乃衆生之三業與佛之三密交互加持感應, 開顯本有證得之覺體. 對本有理具之成佛而言, 雖亦在修生修顯之位, 然衆生本覺之功德與諸佛之加被力感應道交時, 於一念之中覺知諸法實相, 卽開顯衆生本有證得之覺體. [大日經疏卷十四․大毘盧遮那經住心鈔卷四․大日經要義鈔卷一]
【가지세계加持世界】
p1573-下→ 密宗大日如來爲敎化衆生, 由自性法身變現他受用加持身, 竝說三平等句法門所現之世界. 又作海會現前․隨他法界宮․瑞相土․塵道世界. 乃生死凡夫生存之世界, 亦卽佛與衆生感應道交之世界. 以自性法身而言, 竝無迷之衆生, 而衆生自迷, 認爲自己與佛不同, 佛陀爲救度此等衆生, 乃現他受用加持身, 以利敎化. 故密宗謂, 加持世界乃大日如來爲救度衆生而變現者 ; 換言之, 離開佛界, 卽無迷界. [大日經疏卷一․卷六․卷二十․宗義決擇集卷九](參閱加持身1575․本地身1955)
【가지신加持身】
p1575-中→ 卽佛菩薩起大悲心爲化益衆生所現之佛身. 卽密敎行者修身․口․意三密之妙行而與三密相應時, 於其瑜伽觀中來現之佛身. 據大日經疏卷一載, 卽以平等之身․口․意祕密加持爲所入之門, 謂以平等密印․語平等眞言․心平等妙觀爲方便故, 卽可見加持受用身. 此加持受用身卽是毘盧遮那遍一切身, 遍一切身卽是行者之平等智身. 是故住此乘者, 以不行而行, 以不到而到. 其中, 行者之平等智身, 卽行者由三密之妙行於其心中生起感應, 稱爲智法身, 其身卽加持身, 蓋此加持身卽自性法身之分身散影, 不外是行者自心之淨菩提心所發露. 日本古義派與新義派對此各有不同之見解. [大日經疏鈔卷一․大毘盧遮那經住心鈔卷一](參閱本地身1955
【가지음식인加持飮食印】
p1576-下→ 卽加持於飮食之印契, 乃施餓鬼等所用之法. 據不空所譯施諸餓鬼飮食及水儀軌載, 以此印加持, 口誦七遍無量威德自在光明加持飮食陀羅尼, 可令一切餓鬼皆得七斗斛之食(摩揭陀國所用之斗), 食已生天或生淨土, 而行者亦可消除業障, 增益壽命, 於現在․當來二世得無量福德. 結此印契, 先以右手拇指摩中指指甲兩三回, 其他三指直立, 又以拇指捻食指, 彈指作聲, 每誦一咒則一彈指. 其眞言爲 : 曩莫(namaḥ 歸命)薩嚩怛他蘗多嚩嚕吉帝(sarva tathāgatāvalokite, 觀一切如來)唵(oṃ供養)三婆羅三婆羅(sambhara sambhara, 扶助者施與者)吽(hūṃ種子). 此一作法不限於密敎所用.
【가지인명加持印明】
p1574-中→ ①指密敎行者修法前, 爲淸淨供物供具, 消除行者自身過去之罪業, 行加持時所採之印契與明咒. 大日經疏卷十五(大三九․七三四下) : 當以空․水二指頭相捻, 餘三指皆舒散之, 用此印加持諸物, 乃至壇中一切供養之具, 悉用加之, 皆得成也. 空․水二指卽指拇指與無名指. 蓋供物或有汚穢, 若不如此加持, 則不適於供養, 非但行者三業不得淸淨, 更豫魔障難之便, 不能成就悉地行法. 故一般加持印明, 多就供物供具而言, 亦卽結小三股印, 誦軍荼利明王小咒唵(oṃ) 阿蜜哩帝(amṛte)吽(hūṃ)發咤(phaṭ). [阿娑縛抄卷三十七․密敎奧義卷下]. ②不空所譯千手千眼儀軌經卷上載, 密敎行者用以加持自身之心․額․喉․頂等四處, 以避離障難, 成就瑜伽所結誦之印明, 稱爲加持印明. 加持四處時, 每處均須結誦印(印契)․明(眞言)各一次. 結此印相, 二手先作外縛拳, 二食指微屈, 狀如蓮葉, 二拇指伸直竝立. 其眞言爲 : 唵(om 歸命)嚩日囉達麽(vajra-dharma, 金剛法)地瑟女它(adhiṣṭha, 加持)娑嚩牟合(svamāṃ 我). [瑜伽蓮華部念誦法․觀自在王如來修行法]
【가지자신법加持自身法】
p1574-下→ 卽密宗行者加持自身而觀想自身變爲本尊之修法. 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二(大五九․一二八中) : 觀心中有嚩字, 變成五股金剛杵, 杵變成金剛薩埵, 云觀自身卽是執金剛. 如是觀已, 手結薩埵印, 口誦其言, 爲加持法也. 上述乃以金剛薩埵爲本尊, 行者加持自身而觀想自身變成金剛薩埵之修法. 以其餘諸尊爲本尊之各種修法, 其加持自身法皆可準之而行.
【가지장加持杖】
p1575-上→ 卽由三十餘公分長之石榴木或桃木枝削製作成之杖. 誦眞言加持之, 可用以扣打魅女之肩, 或擊打病者痛處. 用桃木, 係源於道家之說, 蓋以桃木爲百鬼所畏 ; 用石榴枝, 則根據止風雨經等密敎經軌所載. [摩訶止觀卷八․事物紀元卷八]
【가지찰加持札】
p1574-上→ 指加持紙札, 卽唱眞言(咒語)而行加持時所用之神聖紙札. 札上有種種眞言或符.
【가지향수加持香水】
p1576-中→ 密敎修法時, 加持香水用以灌灑之作法. 又稱灑淨․灑水. 香, 有遍至之德, 乃表示理 ; 水, 有洗滌之用, 乃表示智. 香․水和合, 故成滿理智不二甘露之平等性智. 若結誦印明, 加持香水二十一次, 竝以散杖(或小束芳草․手指)於水中順逆攪劃□(raṃ)․□(vaṃ) 二眞言各二十一次, 其後灑於自身及壇上供物․壇外道場等處, 得令行者去妄執, 淸淨供具等物而速得悉地. 但所用之印與眞言依修法之別而不定.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上․大日經疏卷四․阿娑縛抄卷三十七]
【가진可眞】
p1604-下→ ①(?~1064)宋代臨濟宗僧. 福州(福建)長谿人. 世稱眞點胸. 爲石霜楚圓之法嗣. 曾住隆興府(江西)翠巖山, 故又稱翠巖可眞. 後遷潭州(湖南長沙)道吾山. 以其辯才無礙, 名聞遐邇. 治平元年示寂. 遺有翠巖眞禪師語要一卷, 收於續古尊宿語要.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七․聯燈會要卷十四․嘉泰普燈錄卷三․五燈會元卷十二․續傳燈錄卷七․禪宗正脈卷十二․佛祖綱目卷三十六]. ②(1543~1603)明代僧. 卽紫柏達觀眞可, 吳江人, 俗姓沈. 四庫提要釋家類存目誤作可眞. (參閱達觀5678)
【가진家珍】
p4084-上→ 自家中之珍寶 ; 禪林中, 轉指人人本具之佛性. 無門關自序(大四八․二九二中) : 豈不見道 : 從門入者, 不是家珍 ; 從緣得者, 始終成壞.
【가진家鎭】
p4085-下→ 爲密敎之息災法. 修法之時, 以不動明王爲本尊, 口誦眞言, 而祈願之. 若由朝廷行之, 則爲國鎭或安鎭國家法 ; 若由民家行之, 則稱家鎭或鎭宅. 後者乃造新宅時, 祈其家宅安穩所修之密法. (參閱安鎭法2410)
【가진점흉可眞點胸】
p1605-上→ 禪宗公案名. 爲宋代翠巖可眞禪師開悟得法之公案. 可眞初投石霜楚圓座下時, 楚圓欲勘驗之, 乃問(卍續一四八․一四○下) : 如何是佛法大意?可眞答 : 無雲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楚圓斥道 : 頭白齒黃, 猶作這見解!可眞聞言, 垂淚求楚圓指示. 楚圓道 : 儞可問我. 可眞卽以前語問之, 楚圓乃不疾不徐答 : 無雲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可眞聞其語, 豁然點胸(明達大法, 了無所滯)而開悟得法. 禪林中遂以此一因緣而稱可眞爲眞點胸. 蓋可眞答楚圓之問, 與楚圓答可眞之問, 其語皆爲無雲生嶺上, 有月落波心, 此語本卽藉大自然雲․月之有無, 或款款生嶺上, 或漫漫落波心, 皆所謂法爾自然之意, 以之直指佛法眞義, 乃用表一切無非諸法實相, 無須些許矯飾造作. 然可眞原雖知此中道理, 奈何自信不足․所見未徹, 待楚圓斥以猶作這見解, 不禁驚惶淚下, 打破從前所知, 以爲佛法另有境界道理. 直至楚圓亦以同語答之, 方才頓明玄旨, 從此了無掛礙, 眞正超越知之層面而入於悟道之境. [禪苑蒙求卷下]
【가차린지의迦遮鄰地衣】
p3975-下→ 梵語 kācalindika 之音譯. 又作劫雜臨時特帛․迦旃鄰提衣․迦眞鄰底迦․迦止栗那綿. 意譯作細錦衣. 慧琳音義卷十三(大五四․三八三上):迦遮隣地, 梵語也, 唐言細耎輕妙, 最上衣也.
【가차마니迦遮摩尼】
p3975-中→ 梵語 kācamaṇi 之音譯. 又作迦遮末尼․迦柘末尼. 迦遮, 謂水晶類;摩尼, 謂寶石. 迦遮摩尼竝非爲最勝之寶石, 其性質略劣於琉璃(鞞琉璃寶). 故諸經論每以無價寶喩指大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經典, 而以迦遮摩尼喩指二乘相應之經典. [菩提資糧論卷四․玄應音義卷二十一․慧琳音義卷三․卷六]
【가천歌天】
p5820-中→ 梵名 Gīta devatā. 爲密敎風天之眷屬. 共有三尊, 兩尊位於胎藏界曼荼羅西方樂天之左側, 一尊位於北方緊那羅之北外側. 於西方二尊之中, 一尊吹簫(一說篳篥), 另一尊吹橫笛;或謂吹橫笛者爲歌天女. 北方之一尊亦吹簫, 與樂天共合奏. 此等之天, 經疏中未記載, 阿闍梨所傳之曼荼羅圖位中亦未曾見, 恐係後代依阿闍梨之意樂而附加者. [靑龍寺儀軌, 諸說不同記卷十, 胎藏界七集卷下]
【가치나의迦絺那衣】
p3968-上→ 迦絺那, 梵語 kaṭhina. 又作迦郄那衣․羯恥那衣. 舊譯作賞善罰惡衣. 意譯堅衣․功德衣. 此乃夏安居終了之後, 凡四․五個月之間所允許著用之便衣;以其間緩和種種戒律之要求․故可著用. 依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衣犍度載, 比丘安居, 十五日自恣竟, 十六日往見世尊, 於途中遇天雨, 衣服皆濕, 僧伽梨重, 疲極, 佛乃許比丘受此功德衣. 又據同經所載, 受此衣有五種利益:(一)得蓄長衣. (二)得離衣宿. (三)得別衆食. (四)得展轉食. (五)食前食後, 不囑比丘, 得入聚落. 此外, 在錫蘭等地, 安居中亦可著用此衣, 然其材料須爲人所布施, 且須於一日間造好. [十誦律卷二十九․翻譯名義集卷十八]
【가타伽陀】
p2766-上→ ①梵語 gāthā 巴利語同. 爲九部敎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又作伽他․偈佗․偈. 意譯諷誦․諷頌․造頌․偈頌․頌․孤起頌․不重頌偈. 係由語根 gai 而形成之名詞. gai 有謠 之意, 故伽陀 一詞, 廣義指歌謠․聖歌, 狹義則指於敎說之段落或經文之末, 以句聯結而成之韻文, 內容不一定與前後文有關. 伽陀與祇夜(卽重頌)二者之差別在於祇夜雖亦爲韻文, 但重複述說長行經文之內容 ; 伽陀則否, 故有不重頌偈․孤起頌等異稱, 其長短或二句, 或三句․四句․五句․六句不等. 但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中, 謂諸經中聯結句而諷誦彼彼所說者, 稱爲伽陀. 大智度論卷三十三亦謂一切偈皆稱祇夜, 句之多寡不定, 又稱伽陀. 此等均以伽陀僅爲諷詠之義, 與祇夜無二. 又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載, 伽陀指除修多羅及戒律以外諸經典中之四句偈等. 另據巴利文長部經註(Sumaṅgala-vilāsinī) 序․善見律(巴 Samanta-pqsādikā)序所載, 法句(巴 Dhamma-pada)․長老偈(巴 Thera-gāthā)․長老尼偈(巴 Therī-gāthā)․經集(巴 Sutanipāta)等書中, 凡不稱爲修多羅之偈頌, 稱爲伽陀. 此外, 成實論卷一謂祇夜(偈)有伽陀․路伽二種, 路伽又分順煩惱․不順煩惱二類, 而將十二部經中之伽陀, 歸屬不順煩惱之類. [顯揚聖敎論卷六․卷十二․順正理論卷四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卷八十一․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一․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參閱十二部經 344․偈 4383). ②阿伽陀(梵 agada)之略. 爲良藥. 六十華嚴經卷十(大九․四六五上) : 譬如伽陀藥, 消滅一切毒. 華嚴經探玄記卷六(大三五․二一四中) : 伽陀, 此云良藥, 謂能除一切毒.
【가타봉伽馱棒】
p2769-上→ 爲密敎胎藏曼荼羅金剛部院之金剛拳菩薩等所持之法器. 伽馱, 梵語 gadā 爲棒之意. 在密敎經軌中, 伽馱棒多指寶棒, 除金剛拳菩薩之外, 亦爲胎藏曼荼羅五大院之閻曼德迦․諸尊之奉敎使者等所持之法器. 又伽馱棒所顯之印契爲 : 二手虛心合掌, 二小指入於掌中相交, 二拇指竝豎, 二食指屈於二中指之指背, 相距約三公分寬. 此外, 胎藏法之多聞天印卽採此印. 據瞿醯經卷中載, 多聞天之契印與三昧耶形卽是伽馱棒. 另據大日經疏卷六載, 北方之夜叉八將亦皆持伽馱印. 此乃寶棒直稱爲伽馱印之例. 室 北 西 講 東 鐘 鼓 室 堂 室 樓 樓 回 金 回 廊 堂 廊 中 門 西 南 東 塔 大 塔 門 唐式七堂伽藍配置圖
【가태보등녹嘉泰普燈錄】
p5760-下→ 凡三十卷, 另有目錄三卷. 宋代僧雷庵正受編, 寧宗嘉泰四年(1204)編成, 進於寧宗, 奉敕入藏. 收於卍續藏第一三七冊. 係正受費時十七年, 繼景德傳燈錄, 天聖廣燈錄, 建中靖國續燈錄之後, 輯錄諸方宗師, 王侯, 公卿, 尼師等禪林緇素之機緣語要. 內容包括示衆機語, 聖君賢臣, 應化聖賢(附拾遺), 廣語, 拈古, 頌古, 偈贊, 雜著等. 目錄卷首附有雷庵受禪師行業, 進聖宋嘉泰普燈錄上皇帝書等.
【가택가訶宅迦】
p5271-下→ 梵語 kāāṭaka. 又作呵咤迦. 全稱呵咤迦阿羅娑(梵 kāṭaka-rasa). 意譯金色水或金光汁藥. 傳說爲鍍金之材料, 或指不老之藥[八十華嚴經卷七十八․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十․慧苑音義卷下]
【가패歌唄】
p5821-中→ 爲梵漢竝擧之詞. 歌, 歌詠之意;唄, 梵語 pāṭa, 意譯爲讚頌, 讚歎, 又作唄匿. 又爲唱唄之意.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九上) : 如是衆妙音, 盡持以供養. 或以歡喜心, 歌唄頌佛德.[法華文句記卷五中]
【가포나향迦布羅香】
p3959-中→ 迦布羅, 梵語 karpūra 之音譯. 又作羯布羅香. 意譯爲龍腦香. 卽樟腦. 學名 Cinamonum camphora, Buds. 爲常綠喬木, 材質堅硬, 木理緻密, 淡黃色. 其葉全邊革質, 有長柄, 葉面有光澤. 五月頃, 開白黃色小花, 其後生黑色果, 大小如豆, 有特異香氣. 臺灣乃世界樟腦之主産地. 印度唯有移植者, 多爲靑樟․黑樟․赤樟等變種. [大唐西域記卷十]
【가포대조迦逋大鳥】
p3965-下→ 迦逋大, 梵語 kapota. 又作迦逋鳥. 鴿․鳩之名. 其大者稱爲斑鳩, 小者稱爲迦布德迦鳥(梵 kapotaka). 或謂此爲鳥類之通稱.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七․般若燈論釋卷十三]
【가피加被】
p1577-中→ 指諸佛如來以慈悲心加護衆生. 又作加備․加祐․加威․加. 佛加被之力, 稱爲加被力或加威力 ; 被其力而說法者, 稱加說. 加被有顯加與冥加二種. 顯加爲可以眼見者, 例如佛菩薩加被說法者, 使其身․口․意三業能如法演說 ; 冥加(又稱冥護․冥祐)爲肉眼不可見者, 惟冥冥中知有佛菩薩之加護. [菩薩瓔珞經卷三․大智度論卷四十一․阿彌陀經疏鈔序(雲棲)․俱舍光記卷一․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一]
【가필시국迦畢試國】
p3965-中→ 迦畢試, 梵名 Kapiśa. 又作迦臂施國. 位於印度西北之古國名, 卽漢代之高附國, 其地相當於現今阿富汗王國之喀布爾谷地. 東對西北印度之犍陀羅國, 北背興都庫什山脈, 餘二方周圍亦連山, 乃自中亞西部通向北印度的要衝之地. 依大唐西域記卷一所載, 異方奇貨多聚此國, 文字同於睹貨羅國, 有伽藍百餘所, 僧徒六千餘人, 竝多習學大乘法敎. 於迦膩色迦王時, 地廣至葱嶺以東, 河西諸部族皆送質子來. 又國內之伽藍有如來頂骨一片․髮及幼時齠齒乙, 每至六齋日, 該伽藍爲王及大臣散華供養之所. 國內有瞿慮薩謗與霫蔽多伐刺祠二城. 玄奘西遊往返皆經過此國, 頗受國王之禮遇. [慈恩傳卷五․續高僧傳卷二達摩笈多傳]
【가합지신假合之身】
p4379-下→ 卽人身. 人身乃衆緣假和合之物, 故稱假合之身. 原人論(大四五․七○九中) : 此身但是衆緣似和合相, 元無我人.(參閱假名人4378)
【가행加行】
p1570-中→ 梵語 prayoga. 舊譯方便. 卽加功用行之意. 乃針對正行之預備行. 據成唯識論卷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之說, 接近見道的四善根之位, 特稱加行, 然亦廣通資糧位,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一之白品與黑品中, 各擧出相應․串習․無倒․不緩․應時․解了․無厭足․不捨軛․正等九種加行之法, 卽爲其意. 加行又指密敎接受灌頂․授戒․宗脈相承等儀式之前, 所須預修之特定行法, 有所謂四度加行, 卽指正式授豫傳法灌頂(正行)之前所傳授之十八道․金剛界․胎藏界․護摩等四法, 爲密敎行者修行之第一階段, 迄今猶頗受重視. 其中, 依次有加行․正行之分別. 所謂加行得, 卽以種種功力修行而證得者, 乃相對於先天卽能見道之生得而言 ; 由此所起之善, 稱爲加行善. 又加行道, 卽指修行者達到涅槃四道中之第一道, 亦卽修戒․定․慧之階位. [俱舍論卷二十五․顯揚聖敎論卷十八․大乘法相名目卷五下]
【가행결원加行結願】
p1571-下→ 謂密法傳授之加行終了. 加行, 指法會之前所須預修之特定行法 ; 結願, 卽修法終了時之最後作法. 加行結願卽指加行修法終了之作法, 乃密敎特行之法, 其行法依派別而異.
【가행과加行果】
p1571-上→ 梵語 prayoga-phala. 卽由加行所起之果. 乃依不淨觀等之加行力所生之無漏智. 爲犍馱羅國諸論師所立九果之一.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大二七․六三○中) : 加行果者, 謂不淨觀, 或持息念, 爲加行故, 漸次引起, 盡無生智 ; 餘加行果, 類此應知. [俱舍論卷六]
【가행대사加行大士】
p1570-下→ 指大乘加行位之菩薩. 日本則稱世親爲加行大士. (參閱加行位1570)
【가행도加行道】
p1571-下→ 梵語 prayoga-mārga. 乃加功力進修之道. 爲四道之一. 又作方便道. 卽爲斷除煩惱而預備加功用行的修行之道, 修此方便加行, 能引後無間道而趣向涅槃之道. 與唯識五位中之加行位相同, 卽見道之前的四善根(煖․頂․忍․世第一法)之位. 據俱舍論卷二十五載, 經由加行道可生起其後之無間道.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大四五․二八二下) : 加行者, 加功用行, 欣求斷道.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成唯識論卷九․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俱舍論卷二十一](參閱加行1570․加行位1570)
【가행득加行得】
p1571-中→ 又作修得․人功得. 乃由加行之力而得者. 指經由聞․思․修等三慧所證得者, 卽由後天努力(加行)始能證得者. 對此, 與生俱來者, 則稱生得(梵 upapatti-prāeilambhika) ; 煩惱完全滅盡之後(卽離染之際)自然而得者, 則稱離染得. 此外, 生得之善, 稱爲生得善 ; 加行得之善, 則稱加行善. [俱舍論卷四․卷五․卷二十二․大毘婆沙論卷一四四․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末]
【가행선加行善】
p1571-中→ 指方便善或修得善. 乃由加行方便所得之善心. 爲生得善之對稱. 卽經由加功用行始了達聞․思․修之覺慧善心, 而非天生卽有之善心. 俱舍論卷七(大二九․三九上) : 三界善心, 各分二種, 謂加行得․生得別故. 又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大四五․三五四中․三五六中) : 若於三藏, 要用功力, 所生明勝覺慧善心, 名加行善 ; 能順出世, 由功力起, 性極明了, 讀解文義, 加行而起, 名爲聞慧. (中略)此三種慧皆非生得, 非闇昧故, 竝加行得․加行善故. [大毘婆沙論卷十一․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二十․顯揚聖敎論卷十八․俱舍論光記卷七](參閱三性563)
【가행위加行位】
p1570-下→ 指加功力進修之位. 爲唯識宗所立五位之第二位. 又作加行道․方便道. 卽在資糧位之第十回向之終, 爲住於眞唯識性(卽制伏能取․所取之分別, 引發對唯識之眞見), 修習四尋思․四如實智所産生之煖․頂․忍․世第一法等四善根之位. 乃入於見道, 正通達於眞理之方便加行. 成唯識論卷九(大三一․四八中․四九上) : 加行位, 謂修大乘順決擇分. (中略)煖․頂․忍․世第一法, 此四總名順決擇分. 順趣眞實決擇分故, 近見道, 故立加行名, 非前資糧無加行義. [俱舍論卷二十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九․百法問答鈔卷五․卷六](參閱五位1087․四尋思1768)
【가호加護】
p1578-下→ 加力助護. 卽佛菩薩以其力加被護持於衆生身上. 八十華嚴經卷二十七(大一○․一四七下) : 常爲一切諸佛加護. 最勝王經卷八(大一六․四四三中) : 由諸天加護, 得作於國王. (參閱加持1572)
【가홍可洪】
p1604-下→ 生卒年不詳. 五代人, 活躍於後唐․後晉之際. 初習儒業, 後皈依佛敎, 博覽經籍. 後唐長興二年(931)著手新集藏經音義隨函錄之著作, 歷時十年而完成, 凡三十卷. 總集玄應音義․慧苑音義․慧琳音義․希麟音義等諸書, 對古字․俗字等字形․點畫, 述說尤爲詳盡.
【가화합假和合】
p4380-上→ 依賴因緣之聚集而形成, 衆緣離散卽不存在. 以無自性․非實有, 故稱爲假和合. 略稱假合.
【가회단만다라嘉會壇曼荼羅】
p5761-上→ 嘉, 歡喜之義;會, 來集之義. 嘉會壇曼荼羅, 卽密敎諸尊集會示現各自之本誓, 而彼此不相涉入之曼荼羅. 此曼荼羅用於受明, 傳法等灌頂之時. 爲大日經所言胎藏曼荼羅四種之一.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載有白壇九位曼荼羅及嘉會壇曼荼羅. 嘉會壇之名卽取自該經中之群機嘉會一語. [大日經疏卷六, 卷十二, 祕藏記鈔卷一, 胎藏界曼荼羅鈔卷上, 溪嵐拾葉集卷五十三]
【각覺】
p6792-中→ ①梵語 bodhi, 巴利語同. 音譯菩提. 卽證悟涅槃妙理之智慧. 舊譯作道, 新譯則作覺. 以區分法與人之故, 而譯 bodhi 爲覺, 譯 buddha 爲覺者. [般若心經幽贊卷下․集古今佛道論衡卷丙․慧苑音義卷上](參閱菩提5198). ②梵語 buddha. 音譯佛․佛陀. 又作覺者. 據慧遠之觀經義疏卷本載, 覺有二義:(一)覺察之義, 係相對於煩惱障而言. 煩惱之侵害如賊, 僅聖者能覺知而不受其害, 故謂之覺. (二)覺悟之義, 係相對於所知障而言. 無明之昏闇如睡眠, 然聖慧一起則明朗了知, 如自睡眠中醒寤, 故謂之覺. 又凡夫之人, 了無覺義;聲聞․緣覺等二乘之人, 僅具自覺;而菩薩雖能自覺․覺他, 然覺行未滿;唯獨有佛, 爲自覺․覺他, 而又覺行圓滿者.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參閱佛2605). ③與不覺相對. 指心性遠離妄念而照用朗然. 據大乘起信論載, 阿賴耶識(萬有之本體)有覺與不覺二義, 而覺又有本覺․始覺之別. 其中, 以萬有之本體本爲淸淨之覺體(本覺), 然無始以來爲無明妄念所覆, 故依現實狀態, 而稱不覺;若依修行觀智卽可達覺了心源, 則稱始覺. 又依覺之程度, 始覺復分爲如下四位:(一)究竟覺, 意謂無上之覺知, 係指菩薩修行階位中第十地菩薩之覺知, 然一般以佛之覺知方爲究竟覺․無上覺․正覺․大覺等. (二)隨分覺, 指初地以上至第九地的菩薩之覺知, 以其不完全究竟之故. (三)相似覺, 指十住․十行․十迴向之菩薩及二乘之覺知, 以其相似於覺, 然非眞覺. (四)不覺, 十信以下之凡夫, 已覺知業果之理, 如知惡業能招感苦果等, 雖不造惡業, 然仍未起斷惑之智慧, 是爲不覺. (參閱本覺1979․始覺3140). ④梵語 vitarka. 新譯作尋. 心所之名. 卽尋求推度之精神作用, 亦卽對事理之粗略思考;僅限於色界之初禪及欲界. 於諸經論中, 因其性質之善․惡, 分爲善覺與惡覺. 如欲覺(貪覺)․瞋覺(恚覺)․害覺(惱覺)等三者, 稱爲三惡覺, 或三不善覺;若再加親里覺․國土覺․不死覺․族姓覺(利他覺)․輕他覺(輕侮覺), 則稱八覺. 反之, 離欲覺(遠離覺․出離覺․出覺)․無瞋覺(無恚覺)․無害覺(無惱覺)等三者, 稱爲三善覺(其中後二者爲安穩覺). 此外, 菩薩․緣覺․聲聞等聖者爲入菩提道而覺知․思念之八種覺, 稱爲八大人覺, 或大人八念, 卽:少欲覺․知足覺․遠離覺․精進覺․正念覺․正定覺․正慧覺․不戱論覺等八者, 皆屬於善覺類.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菩薩地持經卷四․成實論卷十四․俱舍釋論卷三](參閱尋4936). ⑤爲心․心所之總名. 以心․心所乃緣對境而覺知之故. 成唯識論卷二(大三一․六下):如心․心所, 能取彼覺, 亦不緣彼, 是能取故;如緣此覺, 諸心․心所依他起故.[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
【각검覺劍】
p6800-中→ 形容覺悟之力, 能破邪執, 故以劍比喩之. 此外, 類似之比喩如形容佛之妙覺果德, 猶如高山, 稱爲覺山;形容覺性圓融, 周遊不息, 猶如車輪, 稱爲覺輪.
【각견覺堅】
p6798-下→ 六堅法之一. 謂覺了之堅固. 卽指別敎妙覺果佛, 覺了一切法皆爲中道, 其覺了堅固, 無能毁壞. [三藏法數卷二十六](參閱六堅法1290)
【각관覺觀】
p6801-下→ 新譯作尋伺. 覺, 尋求推度之意, 卽對事理之粗略思考;觀, 卽細心思惟諸法名義等之精神作用. 二者皆爲妨礙第二禪以上之定心者, 若持續作用, 則身心勞損, 正念旁落, 故又爲隨煩惱之一. 依此覺觀之有無, 能判別定心之淺深. 雜阿含經卷二十一(大二․一五○上):有覺․有觀, 名爲口行.又覺與觀爲發言語之因, 離覺觀之心, 則無言語. 維摩經弟子品(大一四․五四○上):法無名字, 言語斷故. 法無有說, 離覺觀故.[大智度論卷二十三․往生要集卷中本]
【각관삼종발상覺觀三種發相】
p6802-上→ 粗思爲覺, 細思爲觀. 二者皆爲妨礙第二禪以上之定心者. 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四載, 修禪定者有三種覺觀發相, 卽:(一)明利心中覺觀發相, 謂修禪之人, 宿無善根, 於現修定時, 善法不起, 但覺觀攀緣, 念念不住, 於三毒之中, 或緣貪, 或緣瞋, 或緣癡, 而所緣之事, 分明了了, 如是雖經年累月而不得定, 稱爲明利心中覺觀發相. (二)半明半昏心中覺觀發相, 謂修禪之人於攝念時, 雖了知覺觀煩惱念念不住, 然隨所緣, 或明或昏. 明則覺觀攀緣, 起諸思想, 昏則無記瞪目瞢, 無所覺知, 稱爲半明半昏心中覺觀發相. (三)一向沈昏心中覺觀發相, 謂修禪之人於修禪定時, 心中雖一向昏闇, 猶如睡眠, 然於昏闇之中, 亦切切攀緣而覺觀不住, 稱爲一向沈昏心中覺觀發相.
【각광覺光】
p6796-下→ (1919~ )東北遼寧人, 俗姓谷. 自幼茹素, 不沾葷腥. 十歲依鄞縣(浙江)天童寺淸一和尙出家, 十一歲於天童寺受戒, 十三歲入觀宗寺求學. 其後受寶靜大師賞識, 選爲常隨入室弟子. 抗戰期間, 師目睹國人遭受凌辱, 悲憫世間疾苦, 發願實踐菩薩道, 建立人間淨土, 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工作. 復員返港, 積極組織香港佛敎聯合會, 創辨各種社會事業. 現在香港由師親手創立, 或協助, 或影響而創立的佛敎事業, 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專․佛敎醫院․佛敎安老院․護理安老院․佛敎墓園等. 於香港佛敎之振興, 影響甚大. 現任香港佛敎聯合會會長.
【각교사자卻較些子】
p3757-下→ 禪林用語. 又作卻較些子. 些子, 卽些少․些細․僅有之意. 意謂倒是那樣有幾分對;禪林中, 常用於以一方面貶低之逆說方式來作肯定而讚歎之評語. 碧巖錄第六十九則(大四八․一九九上):由基箭射猿, 遶樹何太直?千箇與萬箇, 是誰曾中的?相呼相喚歸去來, (一隊弄泥團漢, 不如歸去好, 卻較些子)曹溪路上休登陟.
【각근脚跟】
p5591-中→ 禪林用語. 卽脚之後跟 ; 於禪林, 常轉指本來自我. 蓋脚跟著地, 卽以脚跟堅著於大地而絲毫不動搖, 故用以比喩本來自我. 脚跟未點地, 又作脚下未穩在, 係對修行未純熟之用語. 脚跟點地, 指前後際斷, 徹見本來面目, 一切功夫皆有著落. 脚跟下已深數丈, 指跌入煩惱之深淵, 卽迷妄甚深, 又作脚下太泥深. [碧巖錄第一則, 禪苑淸規卷二小參]
【각내卻來】
p3756-下→ 又作卻回․卻來. 爲向去之對稱. 卽指從絶對平等之世界退卻而至相對差別之世界. 反之, 篤信本有之佛性而發心歸向之, 稱爲向去. 又曾經一度任首座位之僧人, 於退位之後, 又被延請就首座位, 稱爲卻來首座, 又稱退位爲人.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前堂首座(大四八․一一三○下):雖大方尊宿, 若住持能以禮致之, 亦請充此職, 謂之退位爲人. 如文殊爲七佛師, 猶助釋迦揚化, 爲衆上首.
【각덕覺德】
p6800-中→ ①佛陀入滅後, 正法住世時之一持戒比丘名. 據大般涅槃經卷三載, 此比丘有徒衆甚多, 能作師子吼, 廣說九部經典, 竝制諸比丘不得蓄養奴婢․牛羊等非法之物. [涅槃經會疏卷一]. ②六世紀之新羅僧. 曾至我國學佛, 梁武帝太淸三年(549), 與梁使共齎佛舍利歸返新羅.
【각도覺道】
p6800-上→ ①指正覺之道. 又作覺路. 卽覺證成佛之大道. 與菩提道同義. 維摩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樹力降魔, 得甘露滅覺道成.禪苑淸規卷七亡僧條(卍續一一一․四五七下):用表攀違, 上資覺路.[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②爲七覺支與八正道之合稱. 七覺支, 卽七種助長開發菩提智慧之方法. 八正道, 卽八種求趣涅槃之正道.
【각도지覺道支】
p6800-中→ 指七覺支與八正道支. 爲幇助覺悟․趣向涅槃之正確方法或途徑. 七覺支卽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八正道支卽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稱讚淨土經]
【각두부脚頭簿】
p5591-下→ 爲化主記錄其行脚各地勸募之簿冊. 禪苑淸規卷五化主(卍續一一一․四五一上) : 化主歸院, 略行人事, 款曲打疊施利竟, 乃封角小疏目錄脚頭簿, 竝具納施利狀一本.
【각력覺力】
p6793-下→ (1881~1933)福建廈門人, 俗姓林. 年十九禮鼓山湧泉寺萬善和尙披剃, 名復願, 字圓通, 號覺力. 嘗親近本忠律師硏習戒律, 竝隨至南洋弘法. 年二十九, 初渡臺灣, 駐錫臺北縣凌雲禪寺, 後歸湧泉寺任首座. 年三十三, 應臺灣信衆之迎請, 於苗栗大湖開創法雲禪寺, 一時四方善信多聞風皈投. 師依叢林體制, 行持百丈淸規;又開辨佛學社․硏究院, 培養弘法人才, 更推動各項社會慈善事業, 於是法務大興, 住衆二百餘人. 年三十七, 與善慧․心源二師於臺北合創臺灣佛敎中學林(泰北中學之前身). 師修持嚴謹, 過午不食, 夜不倒單, 自化化他, 駐臺二十年, 弘宗演敎, 七次傳戒, 度衆無數, 法嗣遍及臺灣各地, 對臺灣佛敎貢獻甚大.
【각료覺了】
p6793-下→ 覺悟了知事理, 指證悟佛道之眞理. 楞嚴經卷五(大一九․一二七下):我於爾時, 觀界安立, 觀世動時, 觀身動止, (中略)諸動無二, 等無差別, 我時覺了此群動性, 來無所從, 去無所至.[正法華經卷九․佛所行讚卷四․無量壽經卷下․楞嚴經卷一]
【각류반좌各留半座】
p2263-上→ 卽先往生淨土者, 將其蓮華座留半座給後來往生者. 表示信心相同, 所得之果報亦相同. 五會法事讚卷末(大四七․四八二下) : 各留半坐乘華葉, 待我閻浮同行人.此源於釋迦牟尼佛在世時, 常將座位留半座給迦葉之事. 此外, 法華經卷四亦擧出釋迦佛與多寶如來二佛竝坐之事. [華手經卷一]
【각마자覺魔子】
p6801-下→ 指西藏出家之女子. 西藏新志:藏民篤信佛敎, 所生子女出家者居多數. 男子爲喇嘛, 女子爲覺魔子, 猶如比丘尼, 其數當以五六萬計. 卽豪富如口葛布倫, 家擁巨資, 其女子亦爲覺魔子.
【각만覺滿】
p6800-中→ 覺行圓滿之略稱. 指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大乘義章卷二十末(大四四․八六四下):旣能自覺, 復能覺他, 覺行窮滿, 故名爲佛.
【각모覺母】
p6796-上→ 又稱佛母. ①指般若菩薩. 此菩薩乃三世諸佛覺悟之母, 故稱覺母. 般若心經祕鍵(大五七․一一上):覺母, 梵文調御師.修習般若軌(大二○․六一二上):入本尊瑜伽三摩地, 觀身爲般若波羅蜜佛母.. ②文殊菩薩之德號. 文殊菩薩於理智二門中專司智慧門, 而諸佛皆從智慧出生, 故稱覺母. [心地觀經卷三]. ③指修行與智慧;爲成佛之因, 故稱覺母.
【각미卻迷】
p3757-上→ 又稱卻迷․大迷. 與悟後卻迷․大悟卻迷爲同類之常用語. 其義有二:(一)卽謂大悟者之境界, 竝無悟之形跡, 仍與凡人無所差別. 此係就迷悟一體之立場而言;蓋迷與悟無二無別, 迷外無悟, 故卻迷之外亦別無大悟可言. (二)謂經由大悟之境界, 趨入現實之衆生界, 進行濟度衆生之事. 蓋爲救度衆生之迷, 大悟之人往往示現與衆生界相似之迷相. 爲別於一般開悟前之迷, 特稱此二類之迷爲卻迷.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華嚴休靜章]
【각병脚絣】
p5591-中→ 裹脚之布條, 旅行時用之. 又作行纏, 脛衣, 脛巾, 護足尃衣. 俗稱脚絆. 禪林寒天時用以禦寒, 行路時則用以護腿. 律典中稱之爲護腨衣. [五分律卷二十, 祖庭事苑卷八,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大衆章亡僧條, 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각색脚色】
p5591-上→ 原指官吏任用考試時, 所提出之履歷文書. 又作脚色狀, 脚根. 宋代應試者於殿試策上必塡具籍貫, 戶頭, 三代名銜, 家口, 年齡, 出身履歷等. 於禪林中, 轉指入叢林時向維那提出之履歷文書. 禪苑淸規卷三維那(卍續一一一․四四六上) : 如係大僧帳, 須候官中指揮告報, 然後出榜曉示, 取脚色驗祠部, 依自體例, 收供帳錢物.
【각생사覺生寺】
p6796-中→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 俗稱大鐘寺. 淸雍正十一年(1733)敕建, 其建築式樣頗異其他諸寺, 尙保有明初建築之風格. 寺內藏有一口大鐘, 名爲華嚴鐘, 係奉明成祖之詔鐫製, 原置於城西之萬壽寺, 後移置此寺. 該鐘爲八角形, 高六點九公尺, 鐘唇厚二十二公分, 外徑三點三公尺, 重約四十六點五噸;銅質精良, 鐘身內外鑄滿佛敎經咒十七種之多, 外鑄諸佛如來菩薩尊者名號集經․阿彌陀經․十二因緣咒, 內鑄妙法蓮華經, 鐘口鑄金剛般若經, 蒲牢處鑄楞嚴經, 總計二十二萬七千餘字. 每字八分四方, 字畫整雋, 傳係出自沈度之筆, 道衍(姚廣孝)所監造, 爲北平名物之一. 鐘聲輕擊圓潤深沈, 重擊渾厚宏亮, 音波起伏, 節奏明快幽雅. 鐘聲傳送距離爲十五至二十公里左右. 據長安客話所記, 晝夜撞擊, 聲聞數十里, 時遠時近, 有異他鐘.
【각선초覺禪鈔】
p6800-下→ 凡一二八卷. 又作百卷鈔․小野百卷鈔․淨土院鈔. 爲日本眞言宗僧覺禪所著. 本書共分諸佛部․佛頂部․諸經部․觀音部․文殊部․菩薩部․明王部․天等部․雜集部等九部, 廣涉經軌章疏及古記古圖等, 詳細記述諸尊法及諸經法, 竝附有諸尊與修法壇等之圖像. 爲硏究東密事相之權威著作. 與臺密之阿娑縛抄同爲名著. 由於部帙甚鉅, 故歷時約四十餘年始告成書. [諸宗章疏錄卷三․金剛頂無上正宗傳燈廣錄續編卷五]
【각성覺性】
p6797-上→ (1575~1660)李氏朝鮮時代僧. 俗姓金. 字澄圓, 號碧巖. 九歲喪父, 師事雪黙, 十四歲出家. 後隨浮休善修入俗離山, 竝隨侍遊歷德裕․伽耶․金剛等名山. 豐臣秀吉入侵時(1592), 曾侍師持劍戰於海中. 宣祖三十三年(1599), 代師於七佛庵安居講經. 三十九年喪母, 潔齋於俗離山迦葉庵, 勤行苦修, 法譽漸高, 求道者接踵而至, 遂撰三箴以誡門徒;三箴卽:思不妄․面不愧․腰不屈. 門下弟子頗多, 入室高足有翠微守初․白谷處能二師. 顯宗元年示寂, 世壽八十六. 著有禪源集圖中決疑․看話決疑․釋門喪儀抄各一卷. 又師寂後, 自其門下衍生翠微․白谷․枕虛․孤雲․慕雲․東林․蓮花․碧川等八派. [報恩郡俗離山法住寺碧嵒大師碑銘幷序․賜報恩闡敎圓照國一都大禪師碧巖碑銘幷序(以上收錄於朝鮮金石總覽下․朝鮮寺刹史料上冊)․朝鮮佛敎通史․李朝佛敎․朝鮮禪敎史]
【각성覺城】
p6798-上→ ①覺悟之心, 衆惑不能入, 猶如城垣能禦外敵, 故以之爲譬. 圓覺經(大一七․九二○上):一切諸衆生, 皆由執我愛, 無始妄流轉. (中略)愛憎生於心, 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 不能入覺城.. ②指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梵 Gayā). 乃佛陀成正覺之都城, 故稱覺城.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
【각세순간覺世旬刊】
p6795-下→ 爲高雄縣大樹鄕佛光山所發行之佛敎文化刊物. 原由張少齊․張若虛父子創刊於民國四十六年(1957)四月, 聘請星雲大師爲總編輯, 五十一年大師接辨發行迄今. 現任發行人爲慈惠法師. 其宗旨爲發揚固有文化, 光大佛敎敎義, 覺人救世, 輔國安民.內容除報導海內外佛敎界動態外, 竝致力於佛敎敎義之宣揚, 二十餘年來, 漸成爲傳播佛敎消息之主要媒體, 不但爲海內外敎內人士搭建了便捷之通訊網, 更將大乘佛敎精神廣宏於社會, 接引無數人信佛․學佛, 乃至出家. 其流通範圍, 遍及東南亞․歐美等五十餘國, 爲目前發行數量最多․弘揚佛法收效最大之中文佛敎刊物.
【각수覺樹】
p6800-下→ ①又作佛樹․道樹. 特指佛陀成道處之菩提樹. 因佛陀於摩揭陀國佛陀伽耶之畢波羅(梵 pippala)樹下證悟菩提, 故稱其樹爲菩提樹(梵 bodhi-druma). (參閱菩提樹5208). ②指功德善根. 因功德善根可開發正覺, 故以覺樹譬喩之.
【각숙角宿】
p3004-下→ 梵名 Citrā二十八星宿之一. 爲位於密敎北斗曼荼羅外院東邊南方第一位之星宿, 或現圖胎藏曼荼羅外院南方之星宿. 在孔雀經․寶星陀羅尼中, 又稱爲質多羅. 質多羅, 卽彩色之義, 故角宿又稱彩畫宿. 其星數有一․二顆等說法. 在現圖胎藏曼荼羅中, 其形像爲 : 豎右掌, 屈食․中․無名指等三指, 左拳置於臍上, 二手持蓮, 蓮上有珠. 豎右膝, 交脚而坐. 其三昧耶形爲蓮上星. 種子爲□(ci). 印契用二十八宿總印. 眞言爲 : 歸命質多羅(citra)那乞叉多羅(nakṣatra, 宿)娑縛賀 ; 或用二十八宿總咒. [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一星宿品․摩登伽經卷上說星宿品․宿曜經卷下]
【각심覺心】
p6794-中→ ①本覺靈妙之心性. 卽覺證本具之眞心(佛性). 圓覺經(大一七․九一四上):一切衆生種種幻化, 皆生如來圓覺妙心, 猶如空花, 從空而有, 幻花雖滅, 空性不壞, 衆生幻心, 還依幻滅, 諸幻盡滅, 覺心不動.. ②(1207~1298)日本臨濟宗法燈派之祖. 信濃國神林人, 俗姓常澄. 號心地. 天性英邁. 十五歲入神宮寺, 十九歲落髮, 二十九歲於東大寺受具足戒. 建長元年(1249)春, 隨商船入宋, 直趨徑山. 翌年, 參謁荊叟珏, 遊四明․育王․五臺山等聖地. 寶祐元年(1253)春, 偶値鄕僧源心, 聞知無門慧開爲一代宗師, 乃共至護國寺參謁慧開, 得其心要, 六年後回國. 先後駐錫西方寺․興國寺․勝林寺. 龜山上皇聞師高風, 曾三度下詔書請師住於洛東勝林寺, 竝親迎至宮中問法, 後又將皇居改爲禪刹, 請師居之. 然師厭帝畿之煩囂而辭之. 從其座下受敎者常達千餘人, 室中多擧狗子還有佛性也無之話頭接引學人. 永仁六年示寂, 世壽九十二. 龜山上皇敕諡法燈禪師. 後醍醐天皇重諡法燈圓明國師. [元亨釋書卷六․延寶傳燈錄卷二]
【각심불생심覺心不生心】
p6795-上→ 日本眞言宗判敎所立十住心之第七. 卽覺知自心本來淸淨․不生不滅之位. 指三論宗所立八不中道之境界. 不生, 卽含有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等八不之意. 在十住心中, 第六他緣大乘心乃法相宗之意, 卽談心識之有, 爲境空心有之說. 而覺心不生心之位, 則更進一步, 爲心境俱空之說;卽修八不之正觀, 觀心識亦是緣生無性, 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 了知生死涅槃․煩惱菩提畢竟是空, 以畢竟空, 故覺悟空宛然而有, 有宛然是空. 亦卽用八不中道之正觀遮遣萬有, 自覺心性之空寂, 稱爲覺心不生位. [十住心論卷七․祕藏寶鑰卷下](參閱十住心431)
【각안覺岸】
p6797-上→ ①迷譬如海, 覺猶如岸, 破迷而開悟, 卽稱爲登覺岸. 卽一般所謂之涅槃․彼岸. ②(1286~?)元代僧. 烏程(浙江吳興)人, 俗姓吳. 號寶洲. 居烏程寶相寺, 學通內外古今, 深究佛祖禪旨, 至正年中(1341~1367), 撰釋氏稽古略四卷, 採編年體, 載佛祖及諸高僧之事蹟;自佛世以降, 凡名師大德之行業出處, 以及塔廟之興廢, 僧侶之衆寡, 無不具載. [續釋氏稽古略卷一․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五]
【각역파覺域派】
p6798-下→ 西藏名 Good-yul-pa. 西藏佛敎派別之一. 覺, 意爲能斷;域, 意爲境. 此派之敎法源於入藏之印度僧人丹巴桑結. 宣說慈悲菩提心和性空見, 認爲能斷除人生之苦惱與死亡之根源. 其敎法後融於其他敎派中.
【각오覺悟】
p6798-上→ 覺醒了悟之意. 卽體得眞理․開發眞智. 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載, 覺悟乃是空無生無二, 離自性之相. 又六十華嚴經卷七(大九․四三七中):又放光明名見佛, 彼光覺悟命終者, 念佛三昧必見佛, 命終之後生佛前.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大四四․二五八中):雖於麤念住相而得覺悟, 猶自眠於生相夢中, 覺道未圓.由此可知, 覺悟有自了悟與從他而覺醒之別, 其覺悟之程度亦有深淺不同. [六十華嚴經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
【각오지覺悟智】
p6798-中→ 卽佛智. 以佛智能了達諸法, 故稱覺悟智. 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卷一(大一八․三四一中):爲一切金剛界覺悟智大士.
【각온황신주경卻溫黃神咒經】
p3757-中→ 全一卷. 譯者不詳, 或謂係唐代不空所譯. 又作卻溫神咒經․卻, 退卻避除之意;溫, 指瘟疫毒氣. 本經明示退卻毒害․消殃之法. 收於卍續藏第三冊. 乃佛陀遊王舍城竹林精舍說法時, 毘耶離國(梵 Vaiśāli)疫氣流行, 會中聽衆染疫者甚多, 阿難因此而問避除瘟疫毒氣之法, 佛陀遂爲其開示. 謂有七鬼神常吐毒氣以害萬姓, 若人得毒, 則頭痛寒熱, 百節欲解, 苦痛難言;如欲平安, 當誦持此經咒, 卽(卍續三․三八八下):南無佛陀耶, 南無達磨耶, 南無僧伽耶, 南無十方諸佛, 南無諸菩薩摩訶薩, 南無諸聖僧, 南無咒師, (某甲)今我弟子所說神咒, 卽從其願, 如是神名, 我今當說沙羅佉. 三說沙羅佉已, 便說咒曰:“夢多難鬼 阿佉尼鬼 尼佉尸鬼 阿佉那鬼 波羅尼鬼 阿毘羅鬼 波提梨鬼” (中略)疾去疾去, 莫得久住.謂能令一切病毒疫氣盡滅. 或書寫七鬼神之名字, 繫五色縷線, 一一結其名字, 安於門戶, 則諸瘟鬼不敢進門, 全家延年益壽, 吉祥如意.
【각와불覺臥佛】
p6797-下→ 覺臥, 西藏語意爲王子, 用以稱釋迦牟尼, 取淨飯王子之意. 相傳以釋迦牟尼佛十二歲時之身量造像, 唐文成公主曾攜之入藏, 今存拉薩大昭寺大殿內.
【각왕覺王】
p6795-中→ 覺者之王. 又作覺皇․覺帝. 爲佛之敬稱. 佛圓滿覺悟一切諸法之眞性, 具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三義. 以其爲覺行圓滿者, 故謂之覺;因覺故, 爲一切法門之主, 最勝自在, 於菩薩等位之上, 故謂之王.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七(大四七․九二九上):佛者, 覺也. 爲其常覺故, 謂之大覺, 亦謂之覺王.[佛本行集經卷二․宗鏡錄卷三十․萬善同歸集卷六]
【각운覺運】
p6799-下→ (953~1007)日本天台宗僧. 京都人. 爲檀那流之祖師. 又稱檀那僧都․檀那僧正․檀那院先德. 出家於比叡山, 師事慈惠僧正, 硏習天台敎學, 天資英敏, 諳誦諸宗之章疏, 後居於東塔南谷檀那院, 大開講席. 與惠心院之源信竝稱於世. 二人雖同以念佛爲宗, 然流派各殊, 故有檀那流與惠心流之別. 師嘗修密敎, 從成信上人受祕密灌頂. 成信示寂後, 更就池上皇慶硏練, 遂達其玄奧, 時皇慶猶未滿三十歲, 師不恥下問之精神, 頗爲世人所稱道. 長保五年(1003)任少僧都, 翌年任大僧都. 寬弘四年示寂, 世壽五十五. 著有觀心念佛․草木成佛論․慈惠大僧正傳等. [續本朝往生傳․扶桑略記卷二十八․東國高僧傳卷五]
【각웅覺雄】
p6799-上→ 佛之尊稱. 又作世雄․梵雄. 於覺道有大威猛力之英雄, 故稱覺雄. 明覺禪師語錄卷五(大四七․六九八中):自西自東, 應排罔象得象, 必須覺雄讓雄.
【각원覺苑】
p6797-下→ ①指佛所居之淨土. 又喩指心. 僧淸珙閒詠詩:心田不長無明草, 覺苑長開智慧花.. ②遼代僧. 山西人. 號鵬耆. 生卒年不詳. 住燕京圓福寺. 博通群經, 復明外典, 尤擅三密之法. 曾從西天竺摩尼三藏深究瑜伽精義, 又受詔開講密乘經典, 發揚眞言敎理, 爲世所崇. 道宗太康三年(1077)奉敕撰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十卷(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七冊). 書成, 賜紫服, 號總祕大師.
【각원覺圓】
p6799-上→ (1244~1306)南宋僧. 西蜀(四川成都)人. 號鏡堂. 日本臨濟禪鏡堂派之祖, 該派爲臨濟禪二十四派之一. 師早年歷參諸方名宿, 後參謁臨濟宗楊岐派下環溪惟一而頓悟玄機. 祥興二年(1279, 卽日本弘安二年)偕無學祖元赴日, 住禪興寺弘法, 受北條時宗之崇敬. 不久遷淨智寺, 復爲奧州興德寺之開山, 此後又住於圓覺․建長等寺. 正安二年(1300)主持京都建仁寺, 歷時七年. 後二條天皇德治元年九月示寂, 世壽六十三. 臨終遺偈:甲子六十三, 無法與人說;任運自去來, 天上唯一月.付法於無雲義天․月堂圓心․伯師祖稜等人, 惜今已中絶. 其遺骨分別由建仁․建長兩寺造塔供奉. 敕諡大圓禪師. 著有四會語錄三卷. [大圓禪師傳․元亨釋書卷七․延寶傳燈錄卷三]
【각위覺位】
p6797-上→ 正覺之位. 卽指成佛之果位.
【각유覺猷】
p6799-中→ (1053~1140)日本天台宗畫僧. 京都人. 初名顯智, 別稱鳥羽僧正․法輪院僧正. 師事園城寺覺圓, 究顯密二敎. 從賴豪受灌頂. 曾受鳥羽上皇召至離宮問祕要, 崇遇甚篤. 初居於園城寺法輪院, 後任四天王寺․證金剛院(京都南部鳥羽離宮附近)․法成寺等別當之職. 保延元年(1135)升任園城寺長吏, 四年十月受命爲延曆寺第四十七代座主, 然爲避開山徒之嫉視, 三日卽退位. 後隱居鳥羽, 善繪畫, 尤長於諷刺畫, 世稱鳥羽繪. 或謂其爲信貴山緣起與鳥獸戱畫之作者, 然無確證. 保延六年示寂, 世壽八十八.
【각의삼매覺意三昧】
p6799-中→ 謂於一切時中, 一切事上, 念起卽覺, 意起卽修三昧. 卽天台宗所立四種三昧中之非行非坐三昧, 於四種三昧中最爲重要. 大品般若經名覺意三昧, 慧思稱爲隨自意三昧. [摩訶止觀卷二上․四敎義卷十一](參閱四種三昧1793)
【각인覺人】
p6793-下→ 指覺悟佛道之人, 卽徹見佛性之修學佛道者. 頓悟入道要門卷上(卍續一一○․四二六上):如來道者, 卽一切覺人解脫也.[佛祖統紀卷四十二]
【각자卻刺】
p3757-上→ 爲縫製袈裟之針法. 又作卻刺. 爲直縫之對稱. 縫製一般衣服時, 常自布之一面, 一針一針, 順固定方向縫起, 如此之縫製方法, 稱爲直縫. 然直縫之衣, 日久易於斷裂, 且斷裂之時, 常因一小處斷線而導致整片綻裂, 佛陀遂制定比丘縫製袈裟時, 應採卻刺之法, 卽每縫一針卽回針返縫, 不令布面有空針或跳針而過之情形, 如此必堅實而耐久.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二(大四六․一九○中):言單縫者, 不許卻刺, 若卻刺者, 卽是大僧受持之衣.
【각자覺者】
p6797-下→ 爲梵語 buddha 之意譯. 又作覺․知者. 卽已捨去迷妄分別, 自徹眞源, 開顯眞理, 具有大慈悲․大智慧․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聖者. 大乘義章卷二十末(大四四․八六四下):旣能自覺, 復能覺他, 覺行窮滿, 故名爲佛. 噵言自覺, 簡異凡夫. 云言覺他, 明異二乘. 覺行窮滿, 彰異菩薩. 是故獨此偏名佛矣.[雜阿含經卷十二․大智度論卷七十․俱舍論卷二十五]
【각장각藏】
p6444-下→ 각, 爲鳥卵之通稱. 人爲無明煩惱所纏覆, 猶如鳥之藏於卵각內, 故有此譬喩. 勝鬘經(大一二․二二一中):此諦如來應等正覺初始覺知, 然後爲無明각藏世間開現演說.
【각종覺鍐】
p6801-上→ (1095~1143)日本新義眞言宗之開祖. 肥前(佐賀縣)人. 號正覺坊. 家中四兄弟皆出家爲僧, 師排行第三. 十四歲入仁和寺, 學於寬助․定寬, 後至南都從喜多院之慧曉硏習唯識, 又就東南院之覺樹學三論. 天永元年(1110)歸仁和寺, 依寬助剃度. 永久元年(1113), 再往南都究性相之奧旨, 翌年於東大寺登壇受具足戒, 又上高野山, 謁最禪院明寂, 受傳密印. 保安二年(1121)回仁和寺受三摩耶戒及兩部祕密灌頂, 又至醍醐寺謁理性院賢覺, 傳五部之灌頂, 究小野流祕奧. 天承元年(1131), 師奏請於高野山建立大傳法院, 而成爲鳥羽上皇之御願寺. 長承三年(1134)任大傳法院座主, 兼金剛峰寺座主. 後辭座主職, 退居密嚴院, 專修密觀;以遭金剛峰寺徒衆之嫌忌, 遂於保延六年(1140)率徒衆避難至紀州(和歌山縣)根來山, 建圓明寺. 於康治二年示寂, 世壽四十九. 元祿三年(1690)諡號興敎大師, 或稱密嚴尊者. 著有五輪九字祕釋․孝養集․一期大要祕密集等, 悉收於興敎大師全集五冊中. 其新義眞言宗係針對高野之門流而創立者, 其事相之傳流, 稱爲大傳法院流․傳法院流. [大傳法院本願上人御傳․撰集抄卷六․本朝高僧傳卷十二]
【각주閣主】
p5946-中→ 閣, 指寺院之殿堂;閣主, 係指管理大寺院七堂伽藍以外重要建築物之職稱, 受維那之監督. 禪苑淸規卷三維那條(卍續一一一․四四六下) : 如堂頭侍者, 聖僧侍者, 延壽堂主, 爐頭, 衆寮寮主, 首座, 閣主, 殿主, 竝維那所請.
【각주인刻舟人】
p3082-下→ 禪林用語. 原指冥頑不知變通之人;於禪林中, 專用於形容學者冥頑愚癡, 執著於迷妄而不自知, 終究無法自由自在的應對師家之機法. 據呂氏春秋察今篇載, 有渡江者, 不愼將劍墜入江中, 遂於舷邊以刀刻痕, 謂痕記處乃墜劍之處, 而欲由此尋劍, 竟不知劍無法隨舟而行, 世人遂有刻舟求劍之譏. 刻舟人一詞卽由此典故引申而來. [槐安國語卷五]
【각지覺支】
p6795-上→ 梵語 saṃbodhyaṅga, 巴利語 saṃbojjhaṅga. 又作覺分․菩提分. 覺, 指菩提․開悟;支, 指成分․要素. 意指構成修行道法之內容. 廣義而言, 泛指三十七道品, 卽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聖道;以此三十七法皆順趣菩提, 故皆稱菩提分法. 於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六中, 分別論者復加四聖種, 總立四十一菩提分法. 狹義言之, 則僅指七覺支(七菩提分), 卽:(一)念覺支, 心明不忘. (二)擇法覺支, 以智慧硏究或辨別敎法. (三)精進覺支, 努力. (四)喜覺支, 喜悅. (五)輕安覺支, 心靈安適輕鬆. (六)定覺支, 精神集中. (七)捨覺支, 心平而不偏. [俱舍論卷二十五․大智度論卷十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九․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
【각책覺策】
p6798-下→ 醒覺警策之意. 謂醒覺妄心, 警策煩惱. [摩訶止觀卷四上]
【각천覺天】
p6794-上→ 梵名 Buddhadeva. 音譯佛陀提婆․勃陀提婆. 爲說一切有部之學者, 婆沙會四大論師之一. 主張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法依前後相待而有異.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七(大二七․三九六上):說一切有部有四大論師, 各別建立三世有異;(中略)尊者覺天說待有異.此外, 師與其他毘婆沙師相比, 思想較爲進步, 如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七所載師之主張(大二七․六六一下):造色卽是大種差別, 心所卽是心之差別.其餘事蹟不詳. [大毘婆沙論卷二․卷十九․俱舍論卷二十]
【각촉覺觸】
p6801-上→ 覺, 覺知;觸, 接觸. 由接觸而認識之意. 又坐禪時, 觸機緣而感得自心之眞實體, 亦稱覺觸. [瑩山和尙傳光錄第四祖優婆毛匊多尊者章]
【각타角馱】
p3005-中→ 於牛角上荷物. 比喩凡夫身心爲妄想執著束縛, 不得自由. 碧巖錄第二十一則垂示(大四八․一六一下) : 脫籠頭, 卸角馱, 太平時節. 意謂透徹自己之本源時, 卸下妄想迷執之角馱, 輕快而自由.
【각타覺他】
p6796-上→ 佛陀所具三覺之一. 謂佛之大悲具有覺悟一切衆生之德. 卽自覺之外, 又說法開悟衆生, 使脫離生死之苦. (參閱三覺705)
【각탑파角塔婆】
p3005-上→ 日本佛塔建築用語. 爲細長之四角柱塔婆. 乃五輪塔婆 之變形. 通常在堂舍落成之供養會或本尊之開帳時, 於堂前樹立之. 塔婆四面所刻寫之書法隨宗派而異, 據行持軌範卷三位牌塔婆書法條載, 正面書寫大圓鏡智, 其下書寫法名 ; 右面書寫平等性智, 經曰, 其下書寫經典偈文 ; 左面書寫成所作智, 銘曰, 其下書寫祖師法語 ; 裡面書寫妙觀察智, 其下書寫建塔之年月日․建塔者之名. (參閱塔 5421)
【각포脚布】
p5591-上→ 入浴時所用之布, 纏於腰部, 後繫浴裙. 又稱脚巾, 律典中稱洗涒. 或指置於浴門外, 防脚滑之布墊. 其後轉指炊事, 掃除時所用之圍裙.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大衆章日用軌範入浴條, 出浴條, 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각하연생脚下煙生】
p5591-上→ 禪林用語. 卽由脚底下生起黑煙, 以致看不見任何東西 ; 於禪林中, 表示向外追求佛法, 猶如脚下生煙, 徒然使本來自我更不淸楚. 從容錄第五十八則(大四八․二六三下) : 鏡外狂奔演若多(脚下煙生), 杖頭擊著破竈墮(百雜碎).
【각해覺海】
p6798-中→ ①指悟界. 覺性甚深, 湛然如海, 故稱覺海.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大一九․一三○上):覺海性澄圓, 圓澄覺元妙.又指佛敎. 佛以覺悟爲宗, 以其敎義深廣, 故以海喩之. ②宋代雲門宗僧. 法名若冲, 號覺海. (參閱若冲3948)
【각행覺行】
p6796-下→ 指自覺覺他之行法.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則稱爲佛. 大乘義章卷二十末(大四四․八六四下):覺行窮滿, 故名爲佛.
【각호집角虎集】
p3004-中→ 凡二卷. 淸代濟能纂輯. 收於卍續藏第一○九冊. 集錄有關禪家論淨土之語要而成. 卷上收錄臨濟宗死心悟新․慧海儀․楚石梵琦․張商英․馮濟川等十四人․曹洞宗眞歇淸了․宏智正覺․萬松行秀․萬安廣恩等十一人, 卷下收錄曹洞宗博山元來․雪關智誾等五人․雲門宗本覺法眞․天衣義懷․楊傑․范仲淹等九人․法眼宗永明延壽一人․潙仰宗文喜無著一人․古尊宿白居易․文彦博等七人, 及廬山慧遠․南嶽慧思․天台智顗․袁宏道等十一人, 計收錄僧俗五十九人之語要. 卷首附選刻之小序及目次, 卷末附起念佛七儀式及編者濟能之小傳․語要. 據選刻之小序所載, 知書名係採自延壽之參禪念佛四料揀偈 : 有禪有淨土, 猶如戴角虎.
【각화覺華】
p6798-下→ ①爲佛名. 據大智度論卷四十載, 華積劫時, 佛皆號覺華. ②比喩眞覺. 覺, 卽智慧. 智慧之開, 如華盛開, 故稱覺華. 長阿含經卷三(大一․二一上):阿難白佛言:“齋(云)何名供養?” “受法而能行, 覺華而爲供.”
【간看】
p3897-上→ 禪林用語. 本指不出聲音之注視, 或謂黙讀, 如看經․看書等. 於禪宗語錄之對話中, 常以看字爲語尾助詞, 置於動詞之後, 含有獎勵對方之意味. 如龐居士語錄卷上(卍續一二○․二九下):靈曰:“還我一掌來!” 士近前曰:“試下手看!” 又看取一詞, 或作語尾助詞, 爲領會․理解之意. 如建中靖國續燈錄卷二(卍續一三六․二八上):見得不在言之, 未見者如今看取!或作語首動詞, 爲留意․持守不二之意, 如看取令行時一語, 卽謂留意遵守祖師之金玉良言, 而不可等閒視之. 此外, 於語錄中, 以看爲語首動詞之同類用語, 尙有看方便一詞, 亦爲提醒對方用心注意之指示語.
【간慳】
p5810-下→ 梵語 māṭsarya. 心所之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卽對財施, 法施慳吝之心理. 俱舍宗以之爲小煩惱地法, 八纏, 十纏, 九結之一, 認爲慳乃貪之等流, 別有實體;唯識宗則以之爲隨煩惱之一, 係以貪愛之一分爲其體, 離於貪則別無慳之相用. 據成實論卷十雜煩惱品擧出五慳, 卽 : 住處慳, 家慳, 施慳, 稱讚慳, 法慳等, 意指對住處, 家宅, 布施, 稱讚, 法義等心存獨占欲. 此外, 財慳, 法慳卽指吝於財物與敎法而不願施捨, 稱作二慳. 又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載, 法慳之人有七種惡報, 卽生盲報, 愚癡報, 生惡家報, 胎夭報, 物恐報, 善人遠離報, 無惡不作報.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 俱舍論卷二十一, 成唯識論卷六,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九,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
【간격間隔】
p5317-中→ 爲根本煩惱之異名. 謂隔諸法平等之理而執著差別之妄念. 由此差別之妄念而起貪瞋等煩惱, 造諸惡業, 輪迴於生死. 蓋一切生死根本皆在一念之間隔, 此妄情乃凡夫之自性, 無始以來卽相續不斷, 故稱無始間隔. 菩提心論(大三二․五七四下) : 旣破人法二執, 雖能正見眞實之智, 或爲無始間隔, 未能證於如來一切智智.[辨惑指南卷二](參閱惑4943)
【간경看經】
p3897-中→ 針對諷經而言, 不發聲而黙讀經典稱爲看經. 與後來之讀經同義. 又禪宗主悟玄旨, 每將看經一事揶揄爲摩弄文字, 此於諸禪籍多處備載. 然至後世, 一般皆以看經一詞轉指日常勤行之異名. 此外, 施主請寺僧看經, 終了時所布施之錢, 稱看經錢;管理看經堂之役僧, 稱爲看經堂首座;寺院揭示看經時日之板木, 稱看經牌. [禪苑淸規卷三藏主․禪林象器箋文疏門]
【간경사看經寺】
p3897-下→ 位於洛陽香山. 爲龍門石窟群之一窟, 建於唐代武則天時, 一說係唐高宗李治所修造. 相傳昔曾爲唐玄奘曬經之處. 窟內洞頂雕有蓮花藻井, 其上有飛天之浮雕, 體態豐潤, 衣帶飄揚, 構圖優美, 頗具凌空飛舞之韻律感. 壁下有二十九尊浮雕, 爲從摩訶迦葉到菩提達摩諸天竺祖師衣鉢相承之形象, 性格刻畫入微, 生動有致.
【간두진보竿頭進步】
p3925-上→ 禪宗公案名. 指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之意. 此語出自無門關第四十六則(大四八․二九八下):石霜和尙云:“百尺竿頭, 如何進步?” 又古德云:“百尺竿頭坐底人, 雖然得入, 未爲眞. 百尺竿頭須進步, 十力世界現全身.” 石霜者, 卽石霜山之慶諸禪師;古德者, 指長沙景岑和尙. 謂百尺竿頭雖高, 樂而穩坐不下者, 智慧反成罪障, 猶非眞悟, 須更進一步, 下至諸趣, 現全身於十方世界, 以攝化萬機. 故無門慧開評曰:進得步, 翻得身, 更嫌何處不稱尊?然雖如是, 且道, 百尺竿頭, 如何進步?嗄!更頌曰:瞎卻頂門眼, 錯認定盤星;拌身能捨命, 一盲引衆盲. [景德傳燈錄卷十長沙景岑條․從容錄第七十九則]
【간량看糧】
p3898-中→ 叢林中, 管理衆僧食糧之職役, 隸屬典座之下. 任此職者, 稱爲看糧師.
【간목竿木】
p3925-上→ 又作干木. 法會時, 師家所用之拄杖, 或指一般步行時之拄杖. 於禪林中, 轉指師家胸中無形之妙棒, 以之爲接化學人之機略. 故禪林中每以竿木隨身一語譬喩自在無礙之機用. 從容錄第十則(大四八․二三三上):有收有放, 干木隨身;能殺能活, 權衝(疑作衡)在手.
【간방看坊】
p3897-上→ 日本佛敎用語. 留守寺院, 稱爲看坊. 此外, 非住持而代理住持職務者, 亦稱看坊.
【간법칠보慳法七報】
p5811-中→ 據成實論卷十二, 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所擧, 慳吝說法而不行布施者, 滅佛法種, 三世十方諸佛視之爲冤賊, 其後世所受之惡報有七種. 卽 : (一)生盲報, 指從母胎出生, 卽不能見日月光明. (二)愚癡報, 指於諸法迷惑而不能了知. (三)生惡家報, 指生於不信三寶, 造作重罪之家, 或生於有冤之家. (四)胎夭報, 指於胎中卽夭死. (五)物恐報, 指爲一切惡物所恐怖. (六)善人遠離報, 指賢善之人皆遠離之, 而不加親近. (七)無惡不作報, 指於一切惡業無所不作.
【간별簡別】
p6587-上→ ①簡擇差別之意. 又作簡異․別異․分異. 略稱簡. 卽簡擇諸法之同異, 以明其差別. 俱舍論卷一(大二九․六上):此爲眼等名所簡別, 雖標總稱, 而卽別名.[成唯識論卷九․無量壽經義疏卷上]. ②因明用語. 又作簡言. 因明對論中, 爲避免論法上之過失, 於宗(命題)․因(理由)․喩(譬喩)之上冠以各種簡別之語, 稱爲簡別. (參閱簡言6587)
【간병看病】
p3897-中→ 又作瞻病. 卽看護病人. 梵網經卷下謂, 布施病人所生之福德最大, 在八福田中屬第一. 在律中亦言, 欲供養佛, 宜先供養病人. 另據四分律卷四十一所載, 看病之法有五:(一)應知病人可食或不可食, 可食之物則與之. (二)不賤惡病人之大小便唾吐. (三)有慈愍心, 然非爲衣食等報酬. (四)應代爲準備湯藥. (五)爲病人說法, 而令病人歡喜.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十誦律卷二十八․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瞻病篇]
【간사나干闍那】
p958梵語 kañcaṭa, 巴利語 kañcaka. 又作建折那․干闍羅. 學名 Commelina salicifolia, 屬於鴨跖草科之一種, 爲盛産於印度孟加拉區之熱帶植物. 葉形如蝶翼, 花有紅․白二種, 皆爲五瓣, 然無香味. 果實如莢豆, 種子扁平而小. 此樹有兩種, 一種爲矮小之灌木, 另一種爲高達六至十公尺之喬木, 然花葉相同.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八․鞞婆沙論卷三․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二十六]
【간색間色】
p5317-上→ 指中間色. 卽緋․紅․紫․綠․石留黃等五間色. 係靑․黃․赤․白․黑等五正色之對稱. 又五間色之外有靑․黑․木蘭三種壞色, 亦稱間色, 此乃袈裟之常色. 五正․五間色皆不可爲袈裟.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一之一]
【간색복間色服】
p5317-上→ 袈裟之別名. 又稱離塵服(斷六塵故)․消瘦服(斷煩惱故)․蓮華服(離染著故). 袈裟如法之色有三, 一黑色, 卽緇色, 爲黑泥之色. 二靑色, 卽銅靑色. 三木蘭色, 卽果實之染色 ; 印度稱爲乾陀色, 日本稱爲香染. 此三種壞色亦稱間色, 故袈裟稱間色服. 然此間色, 非指緋․紅․紫․綠․石留黃等五間色. (參閱袈裟4784)
【간석가훼계慳惜加毁戒】
p5811-中→ 顯敎十重禁戒之一. 又作慳生毁辱戒, 慳惜財法戒, 故慳加毁戒, 慳戒, 不慳戒. 卽制止慳惜財, 法, 不給與他人之所求, 且反加毁辱之戒. 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四下) : 若佛子, 自慳, 敎人慳, 慳因, 慳緣, 慳法, 慳業. 而菩薩見一切貧窮人來乞者, 隨前人所須, 一切給與. 而菩薩以惡心, 瞋心, 乃至不施一錢, 一針, 一草;有求法者, 不爲說一句, 一偈, 一微塵許法, 而反更辱罵者, 是菩薩波羅夷罪.[菩薩戒義疏卷下](參閱十重禁戒461)
【간석룡상干潟龍祥】
p958-下→ (1892~ )日本佛敎學者. 福井縣人. 西元一九一七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 歷任東京大學講師․九州大學副敎授․敎授等職. 自一九二七年始, 曾留學英․法․德․印度等國四年. 歸國後, 歷任九州大學附屬圖書館長․文學院長․敎育學院長․福岡女子大學校長等職. 著有本生經類の思想史的硏究․シセータカ(本生經)槪觀等書.
【간심慳心】
p5811-上→ 又作慳貪心. 爲六蔽心之一. 心爲慳吝貪饜之惑所迷蔽, 而不行布施;又雖行布施, 亦不能以好物與人, 稱爲慳心. [大智度論卷三十三, 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七](參閱六蔽1311)
【간언簡言】
p6587-中→ 因明用語. 卽簡別之言. 又作簡別․簡別語. 卽因明對論中, 爲避免論法上之過失, 於宗(命題)․因(理由)․喩(譬喩)上所冠之自限語. 可大別爲七種, 卽:眞故․眞性․汝執(汝許)․自許․我故․極成․除餘. 其中, 眞故․眞性二語, 多用於共比量, 間亦用於自比量或他比量, 用此二語可免世間相違之過, 亦可離自語相違․自敎相違․現量相違等過失;汝執一語, 用於他比量;自許․我故二語, 用於自比量;極成一語, 用於共比量, 由是能顯示自․他․共之差別, 得免不極成之過失;除餘一語, 三比量俱用, 故得免部分之自語相違與自敎相違等過失.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末(大四四․一二二中):宗因不極, 須置簡言, 不簡立以爲宗, 所別便成不極;說因依立, 卽成因過.同疏卷中本(大四四․一一五中):凡因明法, 所能立中若有簡別, 便無過失. 若自比量, 以許言簡, 顯自許之, 無他隨一等過. 若他比量, 汝執等言簡, 無違宗等失. 若共比量等, 以勝義言簡, 無違世間自敎等失. 隨其所應, 各有標簡.[因明論疏明燈抄卷三末․因明入正理論疏瑞源記卷四]
【간왕경諫王經】
p6297-下→ 梵名 Rājāvavādaka. 全一卷. 劉宋沮渠京聲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此經甚短, 爲平易之散文體. 記述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爲不離先尼王說法, 誡諫彼應以正法․慈心治國.
【간착즉할看著則瞎】
p3897-下→ 禪林用語. 謂有所見則滯於其所見, 故雖言看, 然卻無異於瞎;乃禪林中常用以形容執著於一己見解之語彙. [碧巖錄第六十二則]
【간착천間錯天】
p5317-中→ 爲密敎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南方第十七位之天名. 二十八宿中之張宿(梵 Pūrva-phalgunī). 此天在因位, 降禍於小男女, 或使之至死. 由胎藏大日之加持, 攝取於曼荼羅會中, 爲曼荼羅外護之一尊. 此尊之形像, 據胎藏現圖之描繪, 呈肉色菩薩像, 豎右掌, 屈食․中․無名三指 ; 左手置臍側, 持蓮花, 蓮上有珠 ; 豎右膝, 交脚而坐. 胎藏舊圖像, 則作左手持靑蓮花, 豎右肘仰拳舒小指, 半跏坐於圓座. 其種子□(mi). 印契用二十八宿總印. 眞言爲 : 歸命布盧縛發魯求拏(Pūrva phalguna)那乞叉多羅(nakṣatra, 宿)娑縛賀(svāhā) ; 或二十八宿總咒. [宿曜經․諸說不同記卷十]
【간탐慳貪】
p5811-下→ 梵語 māṭsarya-rāga. 慳吝貪著之意. 卽惜物而不布施與人, 竝貪求而無滿足.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八上) : 若以小乘化, 乃至於一人, 我則墮慳貪.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八一上) : 以知法性體無慳貪故, 隨順修行檀波羅蜜.此慳貪之心, 可以六度中之布施波羅蜜對治之. 又俗稱無情且苛酷爲慳貪, 蓋係由慳吝貪著之義而轉來者. [中阿含經卷三十一, 菩薩本行經卷上, 法華經文句卷四下]
【간택簡擇】
p6587-下→ 卽選擇. 指依智慧力作正確之判斷, 以捨僞取眞. 簡與擇, 均爲選擇․分別之意. 以智慧來簡擇一切諸法之力, 卽稱爲擇力. 又由簡擇力而得滅諦涅槃, 卽稱爲擇滅. 此外, 爲師者從衆弟子中選擇․分別何人堪受敎法․何人不堪受敎法, 則稱爲簡器. 器, 卽根器․根機之意. [雜阿含經卷二十八․俱舍論卷一]
【간화선看話禪】
p3898-上→ 與黙照禪相對稱. 爲臨濟宗大慧宗杲之宗風. 看, 見之意;話, 公案之意. 卽專就一則古人之話頭, 歷久眞實參究終於獲得開悟, 此種禪風稱爲看話禪. 此禪風先慧後定, 與黙照禪之先定後慧大異其趣. 看話禪之起源可追溯至唐代趙州從諗之狗子無佛性爲始, 而於唐末五代, 拈提古則公案以摧破知覺情識之風極爲興盛. 至宋代大慧宗杲則極力主張專門參看一則話頭, 後之臨濟宗皆奉爲圭臬. 爾後其風益盛, 如明代中峰明本特爲揭櫫麻三斤․柏子樹․須彌山․平常心是道․雲門顧․趙州無等古公案, 頗影響一代之禪風. 明․淸以至於今, 此禪風猶未絶. 此外, 宋代以後, 禪淨合習之思潮甚盛, 以阿彌陀佛四字爲公案之風極盛一時, 此亦爲看話禪之一種. [天目中峰和尙廣錄卷一之下․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二]
【간화염불看話念佛】
p3898-上→ 卽以一句阿彌陀佛, 或念佛者是誰爲公案, 拈提參究, 以求開悟;係看話禪之一種. 又稱參究念佛․念佛公案. 如將阿彌陀經一心不亂之語, 分爲事理二義, 憶佛念佛, 稱爲事之一心;超越有無之念心, 且斷除前後際, 僅以阿彌陀佛四字爲話頭, 以此拈提, 卽可速達見性成佛, 此爲理之一心. 在宋代, 大慧宗杲主張看話禪, 以爲心性開發之法門. 當時, 主張禪淨共修之風亦盛. 眞歇淸了等人亦主張以阿彌陀佛四字作爲話頭, 卽可頓悟見性與往生, 稱爲看話念佛. [西方直指卷上一心不亂條․淨土指歸集卷上․諸家念佛集卷四․禪祖念佛集卷上]
【갈가선竭伽仙】
p5877-上→ 竭伽, 梵語 garga, 巴利語 gagga. 又作揭伽, 揭瞿, 伽瞿, 竭羅伽. 印度古仙人名. 爲吠陀誦出者之一. 據大孔雀咒王經卷下載, 此仙人與其他諸仙皆爲古代之大仙, 共造四明論(卽四吠陀), 擅長咒術. 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列其爲火天之眷屬, 位於外金剛部院, 然現圖曼荼羅中竝無其形像. [大日經疏卷十六, 慧琳音義卷三十六]
【갈喝】
p4909-下→ 禪林用語. ①又作口歇. 指叱咤之聲音. 唐代以後, 禪師常以大喝破除學人之謬見邪執, 或發於言語思慮所不及之際. 據古尊宿語錄卷一載, 百丈曾受馬祖大寂禪師一喝, 或卽爲用喝之起源. 其後百丈唱之, 黃檗受其機用而行棒, 臨濟則棒․喝竝用. 據臨濟錄勘辨載, 臨濟之喝有四種作用, 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截破名相言句之執著拘泥), 有時一喝如踞地金毛獅子(破小機小見), 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驗定學人或勘辨師家), 有時一喝則不作一喝用(指收歸一切, 具有各種作用而未作用之向上一喝), 此卽所謂臨濟四喝. 但若不知其用而喝, 則稱爲胡喝亂喝. 此種應機接物之法, 其後成爲臨濟宗風, 盛行於中國及日本, 竝於拈香․引導時亦用之. [宗門統要續集卷九臨濟條․人天眼目卷三](參閱德山棒6007․臨濟四喝6505). ②卽唱之意. 禪林中用之. 喝參卽告知自己已來到 ; 喝散卽宣告解散大衆 ; 喝火指就寢前點檢各寮, 以防火災.
【갈니가수羯尼迦樹】
p6136-上→ 羯尼迦, 梵語 karṇikāra, 巴利語 kaṇikāra. 又稱迦尼迦樹․尼迦割羅樹. 意譯爲耳作樹. 學名 Pterospermum acerifolium. 産於印度.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載, 此樹處處成林, 發萼開榮, 四時無間, 葉呈金色. 一說此樹係學名 Cassia fistula 之植物, 其花與新葉美麗異常, 果肉可作緩下劑. [大唐西域記卷九․慧琳音義卷二十五․翻梵語卷九]
【갈덕납葛德納】
p5595-中→ (Geldner, Karl Friedrich; 1852~1929)德國印度學學者, 爲德國硏究吠陀與印歐語言學之權威. 一九○七年以來, 任馬堡(Marburg)大學敎授. 氏畢生致力於吠陀文獻學及古波斯祆敎聖典阿凡士塔(Avesta)之硏究. 對於梨俱吠陀中之宗敎抒情詩具有獨特之見解與評價, 其後乃成立都賓根學派, 竝成爲該學派之領袖, 頗受學術界重視. 其主要著作有Avesta, die heiligen Bücher der Parsen, 3 vols.,1895; Der Rigveda in Auswahl, 2vols., 1909.
【갈도국羯荼國】
p6137-下→ 羯荼, 梵名 Kaccha. 位於蘇門答臘北端. 卽今之庫塔拉査(Khota-raja).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五之義淨註(大二四․四七七下):從斯兩月汎舶東南到羯荼國, 此屬佛逝. 舶到之時, 當正二月, 若向師子洲西南進舶, 傳有七百驛.[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
【갈두碣斗】
p5848-中→ 禪林用語. 又作竭斗, 磔斗, 傑斗. 其義有二 : (一)比喩黠慧, 狡猾之徒的倔傲爭鬥. 碣, 爲特立之石. 黠慧狡猾之徒, 爲貫徹其說而倔傲巧辯, 如碣石之特立, 故有此喩. 又不肯認輸反妄加强辯者, 亦稱爲碣斗. 淨心誡觀法卷下誡觀晩出家人心行法第二十五(大四五․八二九下)夫晩出家者有十種罪過, 一者健鬥, 世言竭斗, 俗氣成性, 我心自在, 意凌徒衆, 不受呵責. (二)指出類拔萃之人物. 恕中無慍禪師語錄卷三(卍續一二三․四二一下) : 玄沙不出飛鳶嶺, 攪吵叢林事萬端, 只此未爲眞傑斗, 靈雲猶且被他瞞.[虛堂智愚禪師語錄卷六佛事條,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大梵圓條, 五燈會元卷十五]
【갈등葛藤】
p5595-下→ 禪林用語. 指文字, 語言一如葛藤之蔓延交錯, 本用來解釋, 說明事相, 反遭其纏繞束縛. 此外, 又指公案中難以理解之語句 ; 更引申作問答工夫. 玩弄無用之語句, 稱爲閒葛藤 ; 執著於文字語言, 而不得眞義之禪, 稱爲文字禪, 或葛藤禪. 碧巖錄第三十一則(大四八․一七一中) : 古人葛藤, 試請擧看!此外, 出曜經卷三中, 以葛藤比喩煩惱. [古尊宿語錄卷六睦州和尙語錄, 正法眼藏葛藤章]
【갈라나소벌랄나국羯羅拏蘇伐剌那國】
p6142-下→ 羯羅拏蘇伐剌那, 梵名 Karṇa-suvarṇa, 巴利名 Kaṇṇasuvaṇṇa. 譯作金耳國. 爲東印度之古國.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載, 此國周四千四․五百里, 氣序調暢, 風俗淳和, 人民崇尙學藝, 邪正兼信, 有伽藍十餘所, 僧徒二千餘人, 多習正量部法. 另有天祠五十餘所, 異道甚多, 別有三伽藍不食乳酪, 係遵提婆達多之遺訓. 大城側有絡多未知僧伽藍(梵 Raktaviṭi)及無憂王塔. 六世紀末, 國勢盛張, 設賞迦王(梵 śaśāṅka)信受外道, 嫉毁佛法, 破壞伽藍, 砍伐佛陀成道處之菩提樹, 竝曾暗殺曲女城賢主曷邏闍伐彈那(梵 Rājya-vardhana). 逮國勢衰微後, 佛敎始再興隆. 此國位置在今木路西達巴度(Murshidabad), 首府在倫歌木諦(Rungmuti). [大唐西域記卷五․卷八․A. Cunningham: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II]
【갈라람羯羅藍】
p6143-上→ 梵語 kalala, 巴利語同. 指父母之兩精初和合凝結者. 又作迦羅邏․歌邏邏․羯剌藍. 爲胚․胎之義. 意譯作凝滑․和合․雜穢․胞胎․膜. 爲胎內五位之一. 卽託胎以後初七日間之狀態. 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七(大五四․六二二上):羯邏藍(梵語, 舊言歌邏邏, 此云凝滑. 父母不淨和合, 如蜜和酪, 泯然成一;於受生七日中, 凝滑如酪上凝膏, 漸結有肥滑也. ) 瑜伽師地論卷一之中, 以此位爲色與心․心所之共同安危之所依處, 故稱爲依託;書中竝闡明此位乃吾人之識之最初依託處. [雜阿含經卷四十九․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四․卷三十八․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俱舍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二․俱舍論光記卷九․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玄應音義卷二十四․慧苑音義卷下](參閱胎內五位3933)
【갈라미라수羯囉微囉樹】
p6143-中→ 羯囉微囉, 梵語 karavīr, , 巴利語同. 又作羯羅尾羅樹․迦囉毘囉樹. 意譯作羊躑躅樹. 卽夾竹桃. 學名 Nerium odorum. 屬夾竹桃科. 産於印度․尼泊爾等地. 其莖高達丈餘, 葉呈狹長針形, 夏季枝梢常開淡紅或帶黃白色之花. 其葉汁可治眼疾, 據陀羅尼集經卷八載, 若人患眼闇之症, 取迦囉毘囉樹之葉汁, 持咒二十一遍, 塗於眼上, 則可見光明. [蘇悉地羯囉經卷下․蕤呬耶經卷中]
【갈랄리의褐剌縭衣】
p5913-下→ 褐剌縭, 梵語 kārali, 爲毛布名稱, 卽以野獸細毛織成之布料. 玄奘遊印度, 至健馱羅國時, 見一般士人常穿著此類布料所製之衣. 非佛敎沙門所著用者. 大唐西域記卷二(大五一․八七六中) : 褐剌縭衣, 織野獸毛也. 獸毛細耎, 可得緝績, 故以見珍, 而充服用.
【갈륜유덕葛倫維德】
p5594-下→ (Grünwedel, Albert; 1856~1935) 德國考古學學者. 慕尼黑民族博物館館長(1904). 一九○二年開始調査新疆吐魯番, 加拉沙, 庫車(Ku-cha)等地之摩尼敎遺蹟, 蒐集甚多遺物, 古文書, 壁畫, 工藝品類等, 頗有益於佛敎文化之硏究. 其首次探險之論文報告爲 Berichte über archäolgische Arbeiten in Idikutschari und Umgebung, 1906, 第二次探險後則與德國考古學家陸庫克(Albert Von Le Coq, 1860~1930)共同發表報告 Altbuddhistische Kultst障ソten in Chinesische-Turkestan, 1912; Alt Kutscha, 1920. 此外, 其著作尙有 Buddhistische Kunst in Indien,1893 ; Buddhistische Studien, 1897 ; Mythologie des Buddhismus in Tibet und der Mongolei, 1900; Tusca, 1922 ; Die Teuful des Avesta, 1924.
【갈릉가국羯食夌伽國】
p6142-上→ 羯食夌伽, 梵名 Kaliṅga. 爲南印度之古國. 又作迦陵伽國․迦鄰國․麒麟國. 意譯作鬥諍時國․相鬥戰時國. 位於科羅曼德海岸(Coromandel Coast)之北․孟加拉地方之南.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載, 此國周五千餘里, 稼稷豐饒, 林藪連綿數百里, 出靑野象, 氣候暑熱, 風俗躁暴, 少信正法, 多遵外道;有伽藍十餘所, 僧徒五百餘人, 多習上座部法, 另有天祠百餘所. 嘗有五通仙人以惡咒術殘害此國人, 致少長無遺, 賢愚俱喪, 故此國人戶稀少. 城南有阿育王所建高塔, 及過去四佛經行遺蹟. 北境山嶺上有一石塔, 係劫初人壽無量歲時, 一獨覺入定處. 如來涅槃時, 此國之王獲得佛陀左牙. 都城爲彈多補羅(梵 Dāntapura). 此外, 長阿含卷五典尊經稱此國爲檀特伽陵城, 爲大典尊所與七王之七城之一;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謂此國爲牙足藥叉及能摧藥叉之住處. 此國首府之位置, 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認爲係在歌達維利河(梵 Godāvarī)下游東岸之拉加姆德利(Rājamundri);日本學者高桑駒吉則認爲是在歌達維利河與奇爾克湖(Chilka)中間之芝加喀爾(Chica-colc). [雜阿含經卷三十․大堅固婆羅門緣起經卷下․新華嚴經卷六十七․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七․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九․華嚴經疏卷五十七․翻梵語卷四․卷六․A. Cunningham: 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갈리마오사噶里麻烏斯】
p6211-上→ (1384~1415)西藏名 Chos-dpal-bzaṅ-po. 爲西藏口葛瑪派(藏Kar-ma)黑帽系第四世口葛瑪羅巴多傑(藏 Kar-ma rol-paḥirdo-rje)之轉生者. 法吉祥賢之義. 世稱口葛瑪德幸喜巴(藏 kar-ma de-bshin-gśegs-pa, 口葛瑪派如來之義). 略稱哈立麻(藏 Kar-ma), 又作哈立瑪․葛立瑪․葛哩麻․口葛瑪. 西藏人, 四歲時, 隨從法主卡波巴(藏 Mkhaḥ-spyod-pa)習聞金剛鬘灌頂․六法․大印․大行等法. 七歲時, 從大勘布著南札波(藏 Bzod-nams-bzaṅ-po)及雍勒瓦(藏 Yon-blo-wa)出家. 後於口葛瑪等處說法, 至二十歲受具足戒. 當時之明燕王聞知師通達道術, 且國人皆尊其爲師, 故於永樂元年(1403)卽位後(成祖), 卽命使者齎書幣徵請之. 永樂四年, 師入京師, 於鍾山靈谷寺建普度大齋, 爲高帝后薦福, 受封爲萬行具足十方最勝圓覺妙智慧普應佑國演敎如來大寶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故稱師爲口葛瑪派如來或如來大寶法王), 統領天下釋敎, 竝蒙賜印誥․袈裟等, 其弟子亦受封爲國師. 成祖與其弟子曾於靈谷寺觀見塔影及如來大寶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羅漢及觀音像等, 命畫工圖之, 撰御製靈谷寺塔影記. 永樂六年歸國, 垂敎化於各地. 永樂十三年示寂, 世壽三十二. [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三․補續高僧傳卷十九․聖武紀卷五․明史列傳卷二一九․衛藏通志卷一․淸涼山志卷四․卷八․蒙藏佛敎史(妙舟)]
【갈마羯磨】
p6137-下→ 梵語 karman, 巴利語 kamma. ①意譯作業. 意指所作․事․辨事․辨事作法․行爲等. 含有善惡․苦樂果報之意味, 亦卽與因果關係相結合之一種持續不斷之作用力. 業, 原係流行於印度社會之一般性觀念, 對印度思想影響頗大, 後爲佛敎基本敎義之一, 卽是一切萬有基於因果之法而生. 依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三, 業之定義有二說:其一, 以作用․任持七衆法式․能分別愛與非愛之果等三義爲業;其二, 以作用(卽語業), 行動(卽身業)․造作(卽意業)等三義爲業. 業之種類雖多, 不外乎身業․語業․意業三者, 中阿含經卷三以意業最重, 藉此標示佛敎之動機論. 此外, 引一生果報(或生人界, 或生畜生界等)之業, 稱爲引業;若生於人界, 個體之間復以不同方式(如男女․貴賤․賢愚․美醜等)完成, 是爲滿業. 是故, 引業能引總報, 滿業則圓滿別報. 其他, 如山河․大地之器世間, 爲諸生物共通之果報, 稱爲共業;各生物之間復有不同之果報, 卽稱不共業. 又以受報時限之不同, 業亦可分爲順現法受業(於現身受報)․順次生受業(於次生受報)․順後次受業(於次生以後受報)․不定業等. 由業之觀念所産生之輪迴思想, 主要在强調人類對未來應有之努力, 然因此反緣生一宿業之說(卽前世之業招後世之報), 此一宿命論已與業之原始意義相悖. (參閱業5494). ②於受戒․懺悔․結界等有關戒律行事之場合, 意指生善滅惡之作法. 受戒之際, 受戒者因羯磨而得戒體. 羯磨之內容包含法(羯磨之作法)․事(有關羯磨之所有事實)․人(與羯磨有關之人)․界(行羯磨之場所)等四者, 一般稱爲羯磨四法, 分別言之:(一)法, 分爲心念法․對首法․衆僧法三種. (1)心念法, 乃自己獨自心想口念之法, 適用於懺悔微小罪障之情況. 又分三種:1. 但心念法, 卽本來之心念法, 不須對人, 唯得自說, 如懺輕微之突吉羅罪. 共有三種. 2. 對首心念, 本爲對首之法, 但因界內無人, 而以心念秉法. 共有七種, 如說淨․受藥等事. 3. 衆法心念, 本爲衆僧法, 但因界內無人, 故以心念秉法. 共有四種, 如說戒․自恣等事. (2)對首法, 係面對同法者二三人申白之法, 適用於受三衣或一鉢爲自己所有物之情況. 又分兩種:1. 但對首法, 爲當分之對首法, 界中雖有多僧, 僅須對首於一人乃至三人卽可. 共有二十九種, 如受三衣․捨受鉢等事. 2. 衆法對首, 本爲衆僧法, 以界中無人而開對首. 有四種, 與衆法心念相同. (3)衆僧法, 卽指向四人以上(卽僧伽)申白之法, 適用於布薩․自恣或受戒等重要行事之情況, 爲滅罪生善其力最强者. 又分三種:1. 單白法, 又稱白羯磨, 卽一度告知僧衆, 經常施於慣例․事關輕微或已有嚴格規定不得提出異議等情況. 共有三十九種, 如說戒․行鉢․剃髮等事. 2. 白二法, 又稱白二羯磨, 卽一度告知(一白)僧衆․一度問其可否(一羯磨), 經常用於結界等場合. 共有五十七種, 如離衣․受日等事. 3. 白四法, 又作一白三羯磨, 卽一度告知僧衆(一白), 三度問可否(三羯磨), 經常用於受具足戒或懺悔重罪(如僧殘罪等)之情況. 此外, 授具足戒之際, 授白四羯磨作法者, 稱爲羯磨師(羯磨阿闍梨). 依事而計, 以上所擧加以比丘之二法, 羯磨合計一百八十三法(一說一百八十四法), 但一般以百一羯磨稱之, 蓋以百表示滿․衆之數, 意指各一法皆包含一羯磨. 但依十誦律所傳者, 實際僅有百一羯磨. (二)事, 分爲有情事․非情事․二合事等三種. 有情事指有關有情(卽衆生)之事, 如突吉羅罪之責心悔乃至波逸提․四提舍尼․偸蘭遮等之懺悔;非情事指有關三衣一鉢等無生物之事, 如三衣之分別法․鐵鉢之守持法等;若合以上兩方之事, 是爲二合事, 如藥守持法, 藥本身爲非情事, 病患則爲有情事, 卽是二合事. 所謂一百八十三法之事, 皆不出於此三者. (三)人, 分爲一人․二三人․僧人(四人以上). 大凡法係隨人而分別其體. 卽上述所說之心念法爲一人之法. 於界無人時, 方成此法. 若有一人, 卽名非法別衆. 對首法係二人面對, 共同秉法. 又有邊人則要問之, 如三十捨懺必須問於邊人, 九十單墮雖但對亦無妨;此卽二三人之法. 衆法係四人以上方秉法, 此卽僧人之法. 界中有比丘則以全數聚集爲法. 若有一人未參加, 則形成非法別衆. (四)界, 卽指進行羯磨之場所. 有自然界․作法攝僧界之別. 自然界卽指自然成爲僧衆住處之境界, 如寺院等;以非特意劃定․布置而成, 故又稱不作法界. 對首․心念之二法及一人․二三人衆中之雜法․四人之自恣法等, 皆可在自然界進行. 作法界係指局限於一定之境域而施行結界法之三小界․三大界及戒場. 小界係同一界內有不同意之人, 或對法有呵難者時, 另外結界而擧行受戒․自恣․說戒者. 若爲一時之方便而結界者, 則於法事完了卽解除. 如四分律卷三十五所說結已卽解, 非久住之法卽爲其意. 大界係僧衆常行之所, 指人法二同之界, 普通以一二○里爲定量(下品). 戒場原係爲恐因常常集合僧衆而引生困惱, 故允許結之, 用以行受戒․懺悔等法;但在說戒及自恣之時, 則不得行之. [毘尼母論卷八․四分律卷三十三․卷三十九․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三․菩薩戒羯磨文․僧羯磨卷上․關中近出尼二種壇文夏坐雜十二事幷雜事共卷前中後三記(出三藏記集卷十一所收)․受菩薩戒儀․菩薩戒義疏卷上․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卷上二․卷上三․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五․卷上二之一․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一․玄應音義卷十四]. ③在密敎中, 指如來之作業或諸尊之威儀事業, 故有羯磨曼荼羅․羯磨部等語. 此外, 亦可作爲羯磨金剛之略稱. (參閱羯磨金剛6140)
【갈마건도羯磨犍度】
p6141-下→ 巴利名 Kamma-khandaka. 爲二十犍度之第十一. 又稱呵責犍度. 卽說比丘治罰法之篇章. 本行持法起源自佛陀處分好諍鬥之般茶(荼)比丘(巴 Paṇḍuka)與盧伽比丘(巴 Lohitaka), 因對彼二人行呵責羯磨, 而有此法, 故亦稱般茶盧伽法. 此犍度之內容共有七種, 其中規定受呵責羯磨者之治罪法, 例如三十五種不應作(三十五事)․呵責犍度之如法或非法, 及其解羯磨, 及擯羯磨․依止羯磨․遮不至白衣羯磨․不見罪羯磨․不懺悔罪羯磨․不捨見羯磨等各種羯磨, 以及各項之不應作, 乃至解羯磨之法. 其中之呵責, 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二僧綱大綱篇載, 係於僧衆面前呵責犯過比丘, 竝宣告剝奪其三十五事之權利, 如奪其供給․證正他事之權利等. [十誦律卷三十一]
【갈마금강羯磨金剛】
p6140-下→ 梵語 karma-vajra. 爲密敎之法器, 屬於輪寶. 又作十字金剛(十字縛日羅)․十字羯磨․羯磨縛日羅․羯磨杵․輪羯磨. 略稱羯磨. 係以三股金剛杵組合成十字形, 置於大壇四隅, 以此象徵諸佛本具之作業智. 三股在四方, 係三乘以四, 表摧破十二因緣之義. 又將羯磨金剛置於大壇上時, 亦有採用蓮花形之羯磨臺者. 大日經疏卷十六(大三九․七四九上):金剛有二種, 一者智金剛, 二者業金剛. 此梵云金剛羯磨, 謂所作事業也. 以此金剛業而加持故, 得淨除其地.[陀羅尼集經卷四․大日經卷五入祕密漫荼羅品․金剛頂瑜伽護摩軌․一字佛頂輪王經卷五․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
【갈마돈진낭가噶瑪頓臻朗嘉】
p6211-下→ (1901~ )北平人, 俗姓申. 法名覺珠登拍. 民國二十八年(1939), 皈依太虛大師學佛. 二十九年, 由四川入西藏, 尋師參訪, 行脚遍康․藏. 三十一年, 得遇貢口葛山白敎大成就者班智達貢口葛呼圖克圖(貢口葛國師), 遂依止受法. 旋登貢口葛山閉關三年. 相傳曾入禪定六十餘日, 親見本尊, 得大成就. 三十四年秋, 出關, 獲迦爾居派(白敎)不共傳承之灌頂, 成大阿闍梨, 專弘揚白敎密法. 四十七年, 其師貢口葛國師於西康示寂前夕, 親授豫自用法器衣冠, 竝囑來臺弘法. 來臺後, 創辨貢口葛精舍於臺北縣中和鄕, 廣弘白敎密法, 爲著名的在家修持之白敎金剛上師, 信徒多以貢口葛老人稱之. 氏除弘法外, 竝成立大悲利生會, 賑災義診․獎學救貧, 於慈善事業頗爲用心. 六十九年七月, 禮西藏第十六代大寶法王口葛瑪巴讓龔勒拍多傑出家.
【갈마만다라羯磨曼荼羅】
p6141-上→ 梵語 karma-maṇḍala. 譯爲作業輪圓具足. 略稱羯曼. 爲四種曼荼羅之一. 指密敎諸尊之威儀事業. 卽描繪佛․菩薩之威儀(動作)事業之曼荼羅, 以及佛․菩薩之鑄像․畫像․捏像等. 蓋密敎謂一切如來皆具有三種祕密身, 卽字(種子, 卽法曼荼羅)․印(種種標幟, 卽三昧耶曼荼羅)․形像(相好具足之身, 卽大曼荼羅), 此三種身各具威儀事業, 卽是羯磨曼荼羅. 四種曼荼羅中, 羯磨曼荼羅係就體上之相(威儀)及用(事業)而立名, 其餘三者則就體而立名. 又此羯磨曼荼羅能貫通於其他三種, 故稱通三羯磨. 再擴充其義言, 凡衆生之擧止動作, 乃至宇宙一切所作事業, 皆可稱爲羯磨曼荼羅. 又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 供養會之諸尊, 表示供養之事業, 此會亦稱羯磨曼荼羅. [大敎王經卷八․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都部陀羅尼目․卽身成佛義]
【갈마부羯磨部】
p6141-中→ 又作迦嚕摩部. 爲密敎金剛界五部之一. 在金剛界五大月輪中, 北方爲羯磨部. 卽爲衆生垂慈悲, 成種種事業之部分. 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 表示諸尊自受法樂之三昧耶形, 如金剛鉤․金剛鏁․金剛索․金剛鈴, 及諸尊取捨屈伸之威儀․利他之各種事業, 皆攝於此部. 在四佛中, 此部象徵不空成就如來成所作智之德. 若就衆生而言, 擧凡吾人之一切行住坐臥․語黙等, 皆攝於此部之中. 部主爲不空成就如來, 部母爲業波羅蜜菩薩.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卷二․瑜伽瑜祇經卷下]
【갈마승羯磨僧】
p6142-上→ 梵語 karma-saṅgha. 指受具足戒之比丘四人以上, 不論凡聖, 在同一結界內, 行羯磨之作法者. 大乘義章卷七(大四四․六○八下):出家之中, 具戒比丘四人已上, 不簡凡聖, 在一界內, 於彼百一羯磨之法, 同遵不乖, 名羯磨僧.
【갈마신羯磨身】
p6140-中→ 指密敎諸尊之形體. 爲法門身之對稱. 密敎針對顯敎之法․報․應三身, 立種子․三昧耶․尊形三身. 以種子身爲阿等字, 三昧耶身爲獨股等器, 而以羯磨身爲諸尊之形體. 此卽由微赴顯, 法․報․應三身之次第. [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一․性靈集卷六]
【갈마아사리羯磨阿闍梨】
p6140-上→ 梵語 karmācārya, 巴利語 kammāc, riya. 爲受戒三師之一. 卽於戒場爲受戒者指示作禮乞戒等規矩儀式之阿闍梨. 又稱羯磨戒師․羯磨師. 僧羯磨卷上(大四○․五一四中):今請大德爲羯磨阿闍梨, 願大德爲我作羯磨阿闍梨, 我依大德故, 得受具足戒.黃檗淸規梵行章(大八二․七六九中):凡欲開壇弘戒, 頭首知事預白堂頭, 議請羯磨․敎授․尊證․引請諸闍黎幷侍者․直壇.小乘以現前之師(學德與夏臘具備者)作羯磨阿闍梨, 大乘圓頓戒則請文殊菩薩爲羯磨師. [四分律卷三十九․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三․菩薩戒義疏卷上․慧苑音義卷上](參閱受戒3101․羯磨6137)
【갈마타나羯磨陀那】
p6140-下→ 梵語 karmadāna. 司一寺事務之職稱. 意譯作授事․悅衆․寺護․次第. 又稱維那. 維, 綱維之義;那, 羯磨陀那之略.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之夾注(大五四․二二六中):授事者, 梵云羯磨陀那. 陀那是授, 羯磨是事;意道以衆雜事指授於人.(參閱維那5890)
【갈마하사噶瑪霞寺】
p6212-上→ 位於西藏拉薩之東. 因垂仲居此, 故又稱垂仲殿. 垂仲號護法喇嘛, 服裝與喇嘛同, 能施行法術, 會通神意.
【갈목사葛木寺】
p5594-中→ 位於日本大和添上郡木辻村. 又稱葛木尼寺, 妙安寺. 爲聖德太子所建立七伽藍之一. 亦卽葛城氏之氏寺(家祠). 營建平城京時, 與各寺皆隨之遷入位於新都之大安寺寺北. 然重建不久, 卽告衰微. [元亨釋書卷二十八]
【갈삼喝參】
p4910-下→ 禪林用語. 禪林中, 職位身分較低者, 出於尊長之前時, 報道伺候在此.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訓童行條(大四八․一一二二上) : 參頭進前揷香, 退身歸位, 緩聲喝云 : “參!』衆低聲同云 : “不審.” 齊禮三拜.[景德傳燈錄卷十趙州從諗章․卷二十六溫州瑞鹿寺本先禪師章․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갈서이삼葛瑞爾森】
p5595-上→ (Grierson, Sir George Abraham; 1851~1941) 英國印度語言學者. 一八七三年以政府文官身分至印度, 爲印度語言調査會會長. 將分佈於印度各地之一七九種語言, 與其他五四四種地方語言作一歷史之實際調査, 硏究成果極其豐碩. 數年之間(1898~1902)蒐集整理, 著成 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 1903~1928, 共十一卷, 當中其所親自執筆之第一卷 Introductory 爲全書之摘要與精髓, 係硏究印度語言與印度文化史之基礎書. 其他著作有 A Handbook of the Kaithi Character, 2 vols., 1889 ; The Languages of India, 1904; The Piśā. a Languages of North-western India, 1906 ; Bihar peasant life,2 vols., 1925; A Dictionary of the Kashmiri Language, 1932 等, 大多爲有關印度語言之卓越論文.
【갈성葛城】
p5595-上→ 指日本奈良, 大阪交界之金剛山地一帶. 奈良縣之東斜面有南北葛城郡, 該處有金剛山, 葛城山, 二上山等, 皆南北竝列. 此卽日本修驗道之祖役小角所開創之重要道場. 其西方另有同名之葛城山.
【갈수라수渴樹羅樹】
p5065-上→ 渴樹羅, 梵語 kharjūra. 又作朅樹羅樹. 與波斯棗同類, 或謂卽爲波斯棗. 屬棕櫚科, 學名 Phoenix sylvestris. 葉呈櫛齒狀, 宛如椰楡之葉而較粗短, 果實味美, 大如指頭. 其樹之汁液可釀酒, 卽渴樹羅漿(梵 kharjūra-rasa).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五列擧更藥八種漿, 其中第八種爲渴樹羅漿. 據同書之注文所載(大二四․四七八上) : 形如小棗, 澀而且甛, 出波斯國, 中方亦有, 其味稍殊, 其樹獨生, 狀如察櫚, 其果多有漿, 至番禺時, 人名爲波斯棗, 其味頗與乾棗相似.[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慧琳音義卷二十九]
【갈식喝食】
p4910-中→ 禪林用語. 喝, 爲唱之意. ①禪林中, 於僧堂行食事時, 由行者向大衆唱報齋食之類別及進食之方法. 如唱淨粥, 卽分配粥 ; 唱香湯淨水, 卽分配湯 ; 又如於食畢, 淸洗食器後, 則唱折水. ②喝食行者之略稱. 卽司掌喝食之職稱. 禪苑淸規卷一赴粥飯條記載喝食之法, 卽喝食行者進入僧堂後, 向聖僧․住持․首座依次問訊, 待首座施食完畢, 卽行喝食 ; 喝時須言語分明, 名目若有差誤, 則未完成受食之法, 必須再唱. 此外, 喝食行者之職務亦不僅止於唱報食物, 如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兩序章大坐參條載(大四八․一一四三下) : 喝食行者中立問訊, 長聲喝云 : “放參!』鳴堂前鍾三下, 大衆下地, 普同和南.此職務本與年齡無關, 然日本近世多以十歲左右而未得度之童子充任. 又對於已剃髮之沙彌, 而身著喝食之服者, 稱之爲沙喝 ; 亦用以爲沙彌․喝食二者之略稱.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訓童行條․永平淸規卷上赴粥飯法․瑩山和尙淸規․類聚名物考卷一二四․禪林象器箋職位門․器物門]
【갈앙渴仰】
p5064-中→ 熱切仰望之意. 卽指殷切之思慕與敬仰, 如渴者之欲飮水. 經典中常用以形容對佛․法之仰慕. 中阿含卷九郁伽長者經(大一․四七九下) : 爾時, 世尊爲彼說法, 勸發渴仰, 成就歡喜.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大九․四三上) : 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 斯衆生等聞如是語, 必當生於難遭遇之想, 心懷戀慕, 渴仰於佛, 便種善根.又如安樂集卷上(大四七․四下) : 聽者端視如渴飮, 一心入於語議中, 聞法踊躍心悲喜, 如是之人應爲說.亦表示聞法之意, 卽指信前求道之心切. 此外, 由渴仰之念而頷首聞法, 稱爲渴仰首, 爲解脫耳之對稱. [中阿含卷四十八牛角娑羅林經․大般涅槃經卷一․高僧法顯傳]
【갈애渴愛】
p5064-下→ 非常愛慕之意. 比喩凡夫希求愛樂之迷情, 如渴者之求水. 添品妙法蓮華經卷三(大九․一五四上) : 彼丈夫受其義已, 卽行出家, 住空閑處, 專守一心, 斷世渴愛, 得五神通.說無垢稱經卷一方便善巧品(大一四․五六○下) : 是身如陽焰, 從諸煩惱渴愛所生.說無垢稱經疏卷三本(大三八․一○三九中) : 如春陽炎, 遙看似水, 諸熱渴惱鹿, 多奔趣之, 非水水想, 名渴愛生. 諸有爲身, 從諸煩惱渴愛所生, 亦復如是.上引添品妙法蓮華經渴愛之梵語爲 tṛṣṇā(巴 tṇhā, 藏 sred-pa), 有渴․欲望․貪欲․性愛等義, 或譯爲愛, 乃十二緣起之一. [華手經卷七毁壞品․卷八逆順品․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方便品․注維摩詰經卷二](參閱愛5457)
【갈야국도국羯若鞠闍國】
p6137-上→ 羯若鞠闍, 梵名 Kanyakubja, 巴利名 Kaṇṇakujja. 又作葛那及國․迦那鳩闍國․伽那慰闍國․罽饒夷國. 意譯曲女․妙童女. 爲中印度之古國. 據大唐西域記卷五載, 此國都城原名拘蘇磨補羅, 梵授王時, 有大樹仙人慕王女而求之;王之百女中, 唯最年幼者自請當之, 仙人懷怒, 便出惡咒, 使九十九女一時腰曲, 故後名曲女城. 此國周四千餘里, 國之大都城, 西臨殑伽河, 城隍堅峻, 異方奇貨多聚於此;伽藍百餘所, 僧徒萬餘人, 兼習大小二乘, 另有天祠二百餘所. 城西北有無憂王塔․過去四佛之座及經行遺蹟. 東南有高三百餘尺之大精舍, 中有如來立像, 四周石壁雕畫如來前生修菩薩行所經事蹟. 昔玄奘遊此時, 戒日王曾設無遮大會, 佛敎甚爲興盛. 此地現今稱之爲卡娜齊(Kanauji), 位於印度西北恆河支流迦利河(Kālī)之東岸. [佛本行集經卷五․起世經卷十․起世因本經卷十․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一․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五․翻譯名義集卷七․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I]
【갈이단噶爾丹】
p6211-中→ ①西藏佛敎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所建之寺. 位於西藏拉薩之東. 爲黃敎發源地. 淸雍正年中, 賜名永泰寺, 俗稱甘丹寺. (參閱甘丹寺2046). ②(1651~1697)淸初厄魯特蒙古準口葛爾部酋長. 康熙十六年(1677), 殺其姪索諾木阿拉布坦, 自立爲準口葛爾汗. 二十一年, 西藏第五世達賴示寂, 權臣桑節勾結口葛爾丹, 僞立第六世, 後桑節被殺, 口葛爾丹干涉之, 殺拉藏汗, 另立達賴六世. 此外又勾結藏王․俄皇, 起兵攻佔靑海, 勢力擴張至天山南路, 復入侵喀爾喀蒙古, 先後攻掠車臣汗․三音諾顔汗․土謝圖汗等地. 喀爾喀南逾大漠, 托庇於中國. 康熙中葉, 聖祖三度親征, 口葛爾丹兵敗西逃, 索諾木阿拉布坦之弟策妄阿拉布坦奪據伊犂, 阻其歸路, 口葛爾丹進退兩難, 遂自殺身亡.
【갈전발실차박저가羯專鉢失遮薄底迦】
p6137-中→ 意譯作不重受食. 指一時受食, 再度則不受. 其義有二:(一)不作餘法而食. (二)一時受訖, 則不再受. 此爲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五本所揭出之比丘受食法. 然據十二頭陀經所載之受一食法(梵 ekāsanika, 巴 ekāsanikaṅga, 又作一坐食․一受食), 則指每日唯受一食, 而不數次受食, 以免妨礙一心修道, 此與上記之說似不盡相同.
【갈주올기라국羯朱嗢祇羅國】
p6136-中→ 羯朱嗢祇羅, 梵名 Kajūghira, 巴利名 Kajaṅgalā. 又稱羯蠅揭羅國․迦徵伽羅國. 爲中印度之古王國, 位於恆河下流.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載, 此國周圍二千餘里, 土地卑濕, 稼穡豐盛, 氣候宜人, 風俗淳厚, 敦尙高才, 崇重學藝, 有伽藍六․七所, 僧徒三百餘人, 又有天祠十所, 異道雜居. 玄奘來遊以前, 王族絶嗣, 役屬鄰國. 戒日王遊東印度時, 曾於此築宮, 處理國務;至則葺茅爲宇, 去則縱火焚之. 北境離恆河不遠有大高臺, 基址廣崎, 刻有佛像及諸天, 自此東渡恆河, 行六百餘里可至奔那伐彈那國. 又十誦律卷二十五載, 伽郞婆聚落爲在東方之中國與邊國之分界, 或指此國之都邑. 又於巴利文之那先比丘經(Milindapañha)中, 謂此地乃那先比丘之出生地. 關於其位置, 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認爲係在孟加拉州恆河河畔巴加舖(Bhagalpur)之下流一四四公里之拉機瑪哈爾(Rājmahal), 其古名爲坎喀爾(Kankjol). [雜阿含經卷十一․大唐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條․A. Cunningham: 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lndia]
【갈차국竭叉國】
p5876-下→ 係帕米爾高原中之古國. 據高僧法顯傳所載, 此國每五年擧行無遮大會, 會時四方沙門皆來雲集, 王及群臣如法供養, 或一月, 二月, 或三月, 多在春時擧行. 其後, 王復勸諸群臣設供供養, 或一日, 二日, 三日, 五日, 乃至七日. 供養畢, 王以所乘之馬匹令重臣騎乘, 具足種種珍寶與沙門所需物, 共諸群臣發願布施衆僧, 布施之後, 還從僧處贖回. 此國因山高天寒, 不生餘穀, 唯麥能熟. 國中有石製佛唾壺, 色似佛鉢;另有佛齒一枚, 特建塔供養之. 又僧徒千餘人, 盡修學小乘.
【갈치나羯恥那】
p6137-中→ 梵語 khaṭṭika. 又稱羯恥羅․伽絺羅․伽縛那. 意譯作煮狗人․殺狗人․斷獄官. 指屠殺者流. 若比丘衆祈願自己所行圓滿, 則當遠離此類惡人, 莫與之往來.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大三一․七三一下):所行圓滿者, 遠離五種諸比丘衆所不行處故;何等爲五?謂唱令家․婬女家․酤酒家, 王家․旃荼羅羯恥那家.[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八․瑜伽論記卷五下․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二本․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갈타포달나귀羯吒布怛那鬼】
p6136-中→ 羯咤布怛那, 梵語 kaṭa-pūtana. 又作迦咤富單那鬼․迦咤布單那鬼. 意譯作奇臭鬼․極醜鬼. 古印度認爲刹帝利種若有劣行時, 則死後成爲此種鬼形, 住於下界, 受餓鬼之苦. 羯咤(梵 kaṭa), 爲屍體․火葬場之意, 故或指住於葬地之鬼神.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一․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慧琳音義卷十八․翻譯名義集卷六․玄應音義卷二十一]
【갈화喝火】
p4910-上→ 禪林用語. 喝呼警火之意. 指禪林中, 於夜寢前點檢各寮, 呼喝小心火燭. 開福道寧禪師語錄之偈頌(卍續一二○․二三九上) : 夜深聞喝火号聲. 故經曰 : “卽時觀其音聲而得解脫.” 又據瑩山淸規載, 每晩二更二點後, 振動火鈴, 遶寺, 呼照顧火燭, 由三(山)門至方丈, 還至庫下, 打二更三點. [禪林備用淸規卷十日用淸規條․禪林象器箋執務門]
【감각感覺】
p5453-下→ 感覺器官由於內外之刺激而産生之意識作用. 相應於眼․耳․鼻․舌․皮膚․粘膜․筋肉․內臟等器官, 而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溫度感覺․壓覺․有機感覺等作用. 感覺爲知覺之基礎. 感覺是局部的․要素的․肉體的 ; 而知覺則是全體的, 進而能判斷․記憶․思考. 佛敎稱感覺爲識(梵 vijñāna), 而有所謂六識之稱. 蓋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感覺器官(六根), 緣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對象(六境), 故産生六種感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最後之意識又稱第六識或分別事識, 爲全體性之感覺, 幾近於知覺․判斷. 但更深一層言, 或者是根本的, 或者是精神的, 又立有第七識(末那識或阿陀那識)․第八識(阿賴耶識)․第九識(阿摩羅識), 而與六識之感覺作用有所區別. (參閱受3096․識6697)
【감龕】
p6910-中→ ①指掘鑿岩崖爲室, 以安置佛像之所. 據觀佛三昧海經卷四載, 一一之須彌山有龕室無量, 其中有無數化佛. 又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載, 底沙佛至山上, 入吠琉璃龕, 敷尼師檀, 結跏趺坐, 入火界定. 於現今各大佛敎遺蹟中, 如印度之阿旃多․伊羅拉, 我國雲岡․龍門等石窟, 四壁皆穿鑿衆多佛菩薩之龕室. 後世轉爲以石或木, 作成櫥子形, 竝設門扉, 供奉佛像, 稱爲佛龕;此外, 亦有奉置開山祖師像. ②指放置死屍之棺. 又稱龕棺․龕子․龕柩․龕船․靈龕. 釋氏要覽卷下(大五四․三○七下):今釋氏之周身, 其形如塔, 故名龕.收殮屍體入棺木, 稱爲進龕, 或入龕(俗稱入棺);注以香油而鎖之, 稱爲鎖龕․封龕;將龕棺移至葬場, 稱爲移龕;在龕前所讀之文疏, 稱爲龕前疏;設於龕前之臨時屋舍, 稱爲龕前堂.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條․持寶通覽卷中․禪林象器箋喪薦門․器物門]
【감겁減劫】
p5061-下→ 增劫之對稱. 卽人壽每百年減一歲, 由八萬歲減至十歲所需之時間. 佛敎之世界觀, 認爲以人間世界爲中心之宇宙有成․住․壞․空四大劫, 各大劫又由二十中劫所成. 依小乘之說, 住劫二十中劫之第一劫中, 以人積集惡業之故, 人壽每百年減一歲, 由八萬歲減至十歲, 稱爲減劫. 其後十八劫之各劫中, 人壽由十歲增至八萬歲, 復由八萬歲減至十歲, 此時期稱爲增減劫. 第二十劫中, 人壽再由十歲增至八萬歲, 稱爲增劫. 大乘則認爲二十中劫各有增減, 卽以中劫各爲唯一之增減劫.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俱舍論卷十二․法苑珠林卷一](參閱劫2811)
【감과勘過】
p4390-上→ 禪林用語. 卽加以審察試驗, 使眞相明晰. 碧巖錄第二十則(大四八․一六○上) : 龍牙問翠微 : “如何是祖師西來意?(諸方舊話也要勘過)”
【감다甘茶】
p2050-下→ 指黃色․甘味之茶乃以甘茶樹之葉焙乾後, 將其煮沸而成之湯. 於灌佛會時, 甘茶與香湯․水共同作爲甘露之用. 相傳釋迦誕生時, 天界龍王以甘露灌注佛頂, 此後習俗相沿, 遂成風氣. 甘茶, 學名 Hydrangea opuloibes. 屬虎耳草科之灌木, 八仙花之一種. 又作葉甘草. 爲與甘茶蔓區別, 又稱土常山. 花有二種, 外圍之花有大形之花萼. 顔色初爲靑, 後變爲紅色. 六月時開花, 仲夏之頃摘葉, 揉蒸而去靑汁, 待乾後卽可製茶. (參閱甘露2052)
【감단보책甘丹寶冊】
p2047-中→ 西藏名 Bkaḥ-gdams rin-po-cheḥi glegs-bam. 全稱尊者一天吉祥阿提沙傳記及喇嘛之功德法源泉甘丹寶冊(藏 Jo-bo-rje lha-gcig dpal-ldana-ti-śsḥi rnam-thar, bla-maḥi yon-tan chos-kyi ḥbyuṅ-gnas sogs, Bkaḥ-gdams rin-po-cheḥi glegs-bam). 此書以記載甘丹派始祖阿提沙之傳記爲主, 竝及甘丹派主要敎義. 書中有阿提沙直系弟子洛姆東(藏 Ḥbrom-ston)之傳記甘丹子法(藏 Bkaḥ-gdams bu-chos), 而稱此阿提沙傳記爲甘丹父法(藏 Bkaḥ-gdamspha-chos), 兩者合稱甘丹寶冊. 或以作者不詳之阿提沙傳抄本(藏 Jo-bo-rje lha-gcig dpal-ldan Atiśaḥi rnam-thar, Bla-maḥi yon-tan-kyi ḥbyun-gnas)․奈塘寺(藏 Snar-than)第七世基姆一切知者(藏 Mchims-chen-mo, 生於十三世紀)之阿提沙傳廣本(藏 Jo-bo rin-po-che dpal-ldan Atiśaḥi rnam-thar, Rgyas-pa)․洛姆東所作阿提沙傳(藏 Atiśaḥi rnam-thar, Lam-yigchos-kyiḥbyuṅ-gnas), 以及封印祕傳書(藏 Glegs-bam-kyi bkaḥ-rgya)之三部等合計六部, 再加上述二部, 亦合稱甘丹寶冊. 甘丹父法一帙五六六張, 甘丹子法一帙四六五張. 前者分二十九章, 採取洛姆東發問․阿提沙回答之形式. 後者分二十章, 以阿提沙之直系弟子諾格(藏 Rṅog)與庫頓(藏 Khu-ston)問․師答之體裁記載. 內容未必皆爲史實, 含有不少神祕色彩. 記述四種怛特羅及諸種成就法中, 以十六念精(藏 Thig-le bcu-drug)成就法較爲重要. 本書起初傳與額塞拉贊宗(藏 Rṅog-rab rgyal-mtshan), 次傳洛姆東三大弟子中之普裘瓦(藏 Bu-chuṅ-ba)後, 祕傳數代, 均爲單傳. 至奈塘寺第九世尼馬贊宗(藏 障T-ma rgyal-mtshan, 十三世紀後半)時始成爲書籍. 十四至十五世紀間廣布於世, 不僅甘丹派崇奉之, 卽黃帽派亦奉爲重要聖典. 然有將此甘丹父․子法二書構成之甘丹寶冊視爲僞書者, 惟基姆之阿提沙傳廣本, 以倉得金巴(藏 Bya-ḥdul-ḥdsin-pa)所編之阿提沙傳改編而成, 該書成於十二世紀上半期, 不僅甚爲流行, 且可信度頗高.
【감단사甘丹寺】
p2046-上→ 甘丹, 西藏名 Dgaḥ-ldan 或 Dge-ldan. 全名爲 Dgaḥ-ldan rnam-par-rgyal-baḥi gliiṅ. Dgaḥ-ldan, 卽兜率天之意. 意謂具足喜或善之最勝寺院. 又作口葛登寺․口葛爾丹寺․口葛勒丹寺. 淸雍正年間(1722~1735)曾賜名永泰寺. 位於西藏首府拉薩東北四十公里之地, 倚大德山(藏 Ḥbrog-ri-bo-che), 與色拉寺(藏 Se-ra)․別蚌寺(藏 Ḥbras-spuṅs)二寺竝列爲西藏密敎黃帽派之三大寺, 或加日喀則之札什倫布寺(藏 Bkra-śis lhun-po), 竝稱爲四大寺. 甘丹寺之規模較其他三寺爲小, 以其爲黃帽派之開祖宗喀巴之靈廟, 故地位特別尊貴. 明永樂七年(1409)宗喀巴(時年五十三)創建此寺, 作爲改革西藏佛敎之據點, 故至其示寂爲止, 皆於本寺爲大衆講經, 竝從事著述, 故黃帽派以格魯派(藏 Dgaḥ-lugs-pa, 意謂順從甘丹敎法之敎派)之名著稱於世. 然以 dgaḥ 卽喜字, 含有暗示性欲歡樂之意味, 故後來格魯派將 dgaḥ 改爲 Dge, 而稱爲德行派(藏 Dge-lugs-pa). 永樂十七年, 宗喀巴六十三歲, 臨終時, 付囑衣鉢豫弟子尊者法王子(藏 Rgyal-tshab-rje, 卽達爾麻仁欽)爲甘丹寺第一代座主, 是爲甘丹墀巴(藏 Dgaḥ-ldan-khri-pa, 卽甘丹之坐床者), 地位較其他寺廟之座主爲高, 除達賴․班禪所化身之活佛外, 乃爲一般喇嘛以自己之才學所能登上之最高地位. 其後, 歷代之甘丹寺坐床者在政敎兩方面皆爲達賴喇嘛之有力助手, 且爲代行者. 目前, 宗喀巴之遺骸安置於中央學堂, 每朝擧行法會, 參謁者不絶. 學堂周圍壇上, 有歷代坐床者之墓. 一九六○年代, 有僧衆三千三百名, 設有絳孜(藏 byaṅ-rtse)․夏孜(藏 śar-rtse)二學部, 皆以修學顯敎爲目標. [蒙藏佛敎史(妙舟)․西藏佛敎硏究(長尾雅人)․Tsung-Lieu-Shen & Shen-Chi-Lieu:Tibet and the Tibetans, 1952]
【감단지파甘丹墀巴】
p2047-上→ 西藏名 Dgaḥ-ldan-khri-pa. 又譯作甘丹法王․座主․坐床者. 西藏佛敎僧職名稱, 爲宗喀巴所創甘丹寺之法座繼承者之專稱. 唯有考取拉然巴格西而進密宗學院深造學密者, 且在上下密院逐級升任法臺後, 才有資格被推選任此職, 於格魯派中地位崇高, 僅次於達賴與班禪二人, 任期七年, 常住甘丹寺.
【감로甘露】
p2052-下→ ①梵語 amṛta, 巴利語 amata. 音譯阿密哩多․阿蜜口栗多. 意譯作不死․不死液․天酒. 卽不死之神藥, 天上之靈酒. 吠陀中謂蘇摩酒爲諸神常飮之物, 飮之可不老不死, 其味甘之如蜜, 故稱甘露. 亦以甘露比喩佛法之法味與妙味長養衆生之身心. 密敎則稱眞言兩部不二之灌頂水爲不死甘露. 注維摩經卷七(大三八․三九五上):什曰『諸天以種種名藥著海中, 以寶山摩之, 令成甘露, 食之得仙, 名不死藥. 』(中略)生曰:『天食爲甘露味也, 食之長壽, 遂號爲不死食也.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八功德水, 湛然盈滿, 淸淨香潔, 味如甘露.[金光明經文句卷五․大日經疏卷十三․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一․玄應音義卷二十二]. ②阿彌陀佛三名(無量壽․無量光․甘露)之一. 密敎稱阿彌陀佛爲甘露王. (參閱甘露王如來2053)
【감로계甘露界】
p2055-上→ 梵語 amṛta-dhātu. 指涅槃境界. 中阿含經卷二(大一․四三一中):於甘露界, 自作證, 成就遊.集異門論卷三(大二六․三七八中):身證甘露界, 無漏不思議.
【감로고甘露鼓】
p2055-下→ 以妙法之聲譬若甘露之鼓. 中阿含經卷五十六(大一․七七七中):我至波羅㮈, 擊妙甘露鼓, 轉無上法輪, 世所未曾轉.
【감로멸甘露滅】
p2055-中→ 指涅槃. 得涅槃卽滅除生死, 故稱甘露滅. 維摩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一九下):始在佛樹力降魔, 得甘露滅, 覺道成.維摩經略疏卷二(大三八․五八六中):見四諦理, 名得甘露;正習俱盡, 故名滅也.[說無垢稱經疏卷二本․維摩義記卷一末]
【감로문甘露門】
p2055-上→ 梵語 amṛta-dvāra. ①卽指如來之敎法. 甘露爲涅槃之譬喩, 故趨赴涅槃之門戶譬之爲甘露門. 又作甘露法門. 長阿含經卷一(大一․八下):吾愍汝等, 今當開演甘露法門.法華經化城喩品(大九․二四下):能開甘露門, 廣度於一切.. ②指五世紀之佛大先與菩提達磨(?~535)共從般若多羅學道, 竝稱爲門下二甘露門. 佛大先爲北印度罽賓國人, 乃說一切有部之一師, 爲禪法之傳持者. 菩提達磨爲南天竺香至國王子, 乃西天第二十八祖, 爲我國禪宗初祖.
【감로미국甘露味國】
p2054-中→ 爲靑蓮花香長者所住之國. 該長者係善財童子所參訪五十三善知識之一.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九(大三五․四六八下):甘露味國等明第一救護衆生(中略). 甘露味者, 救生善巧之勝味也.
【감로미론甘露味論】
p2054-中→ 凡二卷. 印度瞿沙造. 譯於三國時代魏(220~265), 譯者佚名. 又作阿毘曇甘露味論․甘露味阿毘曇․甘露味經. 屬小乘論部之述作. 內容分爲布施持戒品․雜品等十六品, 敘述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之宗義綱要. 又瞿沙, 梵名 Ghoṣa, 新譯作妙音, 爲說一切有部之論師, 與法救․世友․覺天共爲婆沙四大論師. [出三藏記集卷四․法經錄卷五․歷代三寶紀卷五․大唐內典錄卷二]
【감로반왕甘露飯王】
p2055-中→ 甘露飯, 梵名 Amṛtodana, 巴利名 Amitodana. 音譯阿彌都檀那. 又作甘露淨王. 乃迦毘羅城師子頰王之子, 淨飯王之弟, 釋尊之叔父. 其父爲師子頰王之說, 諸經論多一致. 惟五分律卷十五以爲是尼休羅, 衆許摩訶帝經卷二以爲是星賀賀努. 又巴利文島史(Dīpavaṃsa,iii)與大史(Mahāvaṃsa,ii)及緬甸所傳, 王爲師子頰王之五男;梵文大事(Mahāvastu)․佛本行集經卷四․西藏所傳等謂爲四男, 其他諸經或謂三男, 或謂二男. 據佛本行集經卷五載, 王娶天臂城主善覺之女二人爲妻. 又王之子女亦有異說, 或謂有阿難陀․提婆達多二子與細嚩羅一女, 或謂有阿難與提婆達多二子, 或指婆婆及拔提二子, 或阿泥盧豆․摩訶男․拔提三子. [十二遊經․大智度論卷三․彰所知論卷上․釋迦譜卷一]
【감로법甘露法】
p2054-下→ 如來之敎法. 卽法味淸淨, 長養衆生之身心, 譬如甘露之德. 法華經藥草喩品(大九․二○上):我爲世尊, 無能及者, 安隱衆生, 故現於世. 爲大衆說, 甘露淨法, 其法一味, 解脫涅槃.十地經論卷二(大二六․一三○中):如病思良藥, 如衆蜂依蜜, 我等亦如是, 願聞甘露法.[佛地論卷四․注維摩詰經卷七]
【감로법우甘露法雨】
p2054-下→ 指如來之敎法猶如甘露雨.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大一二․三七一下):世尊!我今身有調牛良田, 除去株杌, 唯悕如來甘露法雨.法華經普門品(大九․五八上):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焰.[無量壽經卷下]
【감로사甘露寺】
p2053-中→ ①位於江西永新縣西北約三十五公里之禾山(又稱秋山), 此山連跨二八八公里, 遙接衡潭, 奇峰競秀, 凡七十一峰. 寺在赤面峰下, 有懸瀑數千尺, 爲一方之勝. 寺係六朝創建, 以山爲名, 號禾山寺.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 改稱甘露禪院, 師陰․德普․心鑒諸禪師先後居之, 徒衆每至數千人, 今遺有千僧鍋. ②位於江蘇鎭江之北固山. 相傳爲唐寶曆年間(825~826)澗州刺史李德裕所創建. 據光緖丹徒縣志卷六所引之宋僧文瑩之玉壺淸話載, 北宋熙寧四年(1071), 長老應夫(廣照禪師)自溷廁之地得署有江西浙西道觀察使兼澗州刺史李德裕記刻銘之礎石, 由其文顯示, 唐太和三年(829), 李德裕自上元縣禪衆寺舊塔下得到舍利石棺, 埋之於丹徒縣甘露寺東塔下. 唐乾符年中(874~879), 寺遭焚毁, 鎭海節度使裴璩乃重建甘露寺於山下. 北宋祥符年間, 寺僧祖宣又移建山上. 之後經數次興廢, 至淸末, 堂宇大半毁於兵火. 本寺峙立於長江岸邊之小丘北固山上, 其地風景幽雅, 蔚爲遊覽勝地. 凡有淸代行宮․彭公․楊公․載公․魁公祠等之堂宇, 及水月山房․人天法窟․石馬風樓․祭江亭․北固樓․風價樓․一覽亭等諸勝景. 唯本寺之遺物僅存八角鐵塔, 原係十三層, 於淸同治七年(1868)折損, 僅存二層, 高約四公尺. 其基壇正面鑄有波濤․山岳․龍鳳․天部等圖像, 塔身四面開有入口, 其左右有菩薩像, 隅面有釋迦․羅漢․天部等像, 據推測, 爲北宋時代之建築. [續傳燈錄卷九․嘉慶丹徒縣志卷六․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四]. ③位於陝西華縣東南少華峰之西. 唐代張喬․鄭谷有共遊少華山甘露寺詩. ④位於江西九華山半山腰, 與祇園寺․百歲宮․東崖寺竝稱爲九華四大叢林. 淸康熙六年(1667), 玉琳國師奉旨進香九華, 見此處山水環拱, 遂於此立寺, 動工之夕, 滿山松竹皆滴甘露, 又兼取佛經之義, 而稱爲甘露寺.
【감로성甘露城】
p2055-中→ 指涅槃之城. 諸經論中偶以甘露城譬喩涅槃. 例如大智度論卷三(大二五․八二上):信․戒․捨․定․慧等諸功德, 一切財寶勝, (中略)能到甘露城.
【감로왕여래甘露王如來】
p2053-上→ 甘露王, 梵名 Amṛta. 五如來之一. 係阿彌陀如來之別號. 彌陀化身說法, 適時降甘露法雨, 故藉甘露王之名以稱其德. 其咒稱爲甘露咒, 大咒則稱十甘露明. 甘露王如來之名號, 多於施餓鬼會時, 與其他四如來之名號一起稱之, 先書其名於幡上, 再奉祀於施食壇上, 竝作如是念:南無甘露王如來, 灌法身心, 令受快樂. [菩提心集經卷上․祕藏記․阿娑縛抄卷五十三阿彌陀]
【감로일甘露日】
p2052-上→ 指大善日. 卽七曜與二十八宿相應合之日. 宿曜經卷下(大二一․三九八中):太陽直日, 月與軫合;太陰直日, 月與畢合. (中略)土曜直日, 月與星合. 已上名甘露日, 是大吉祥, 宜冊立受灌頂法․造作寺宇及受戒習學經法․出家修道, 一切竝吉.
【감몽구법설感夢求法說】
p5452-下→ 乃有關佛敎初傳我國, 最著名․最早之說法. 關於感夢求法之記載, 可見於晉代袁宏之後漢紀卷十孝明皇帝紀․南朝劉宋范曄之後漢書卷一一八西域傳․牟子理惑論․四十二章經序․老子化胡經․明佛論․冥祥記等. 據後漢紀對於佛敎初傳我國之記載, 謂東漢明帝嘗夜夢金人, 身材高大, 頂有光明. 明帝疑惑不解, 次日, 以所夢之事問群臣, 臣下答以 : 西方有神, 名佛. 帝遂遣使者前往天竺求法. (參閱白馬寺2090)
【감변勘辨】
p4390-上→ 禪林用語. 禪林師家判別修行者之力量, 或學者探問師家之邪正. 臨濟錄․雲門錄等有勘辨一項, 內容卽記錄師家與學人之勘辨問答. [禪林類聚集卷六勘辨條]
【감보차국甘菩遮國】
p2051-上→ 甘菩遮, 梵名 Kamboja, 巴利名同. 意譯爲可愛․好․勝. 又作劍洴沙國․劍摩耆國․甘謨惹國․劍菩提國․劍浮沙國․劍蒲闍國․紺蒲國․甘菩國. 乃古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以多出美著稱. 在今印度河西岸, 相當於阿富汗地方.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大三五, 三九一中):甘菩國者, 正云劍蒲, 是北印度. 此國多出美女, 故以爲名也.華嚴經疏卷四十七載, 甘菩遮國, 正名紺蒲, 卽是果名, 其果赤白圓滿, 乍似此方林檎(蘋果屬)果;蓋此國多端正女人, 又面似紺蒲, 故以美女名國. 或謂此國之首邑爲多門城(梵 Dvāraka), 據新華嚴經卷四十五諸菩薩住處品載, 此城爲國內最上慈之地, 爲菩薩止住之處. [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翻梵語卷八]
【감사感謝】
p5453-下→ 卽慈悲. 亦卽對所有人皆懷有深厚之友情, 稱爲慈 ; 內斂自身之痛苦, 而處處爲他人設想, 則稱悲, 此卽佛敎最重視的自他一如之精神. 亦可謂爲一種自他協同之世界, 故對他人懷有感謝之心, 竝時時不忘報恩. 然歸根究柢, 感謝或報恩之心乃源自對佛陀加庇吾人之由衷銘感.
【감사監寺】
p5847-上→ 卽總領衆僧之職稱, 爲一寺之監督(與寺主同). 古稱監院, 院主, 主首, 寺主, 後爲特尊住持而改稱此名. 又一般俗稱爲當家. 係禪宗六知事之一, 位置次於都寺. 禪林中, 在唐代設監院一職掌理全寺之事務. 至宋代, 因寺廣衆多, 將其職權分豫都寺及監寺, 未久, 監院之名亦改爲監寺, 多以西堂, 首座, 書記等擔任此職. 據祖庭事苑卷八載, 東晉以後寺主之職方盛, 後世禪門中有內外知事以監寺爲首者, 卽沿襲於此. 據禪苑淸規卷三監院條所載, 監院須負責應對官吏, 參辭謝賀, 吉凶慶弔, 探訪施主, 借貸往還, 籌計一寺歲用, 備辨米麥醬醋等, 乃至營辨年節各大齋會等. 又擔任監寺之僧, 稱爲監寺師;所住寮房, 稱爲監寺寮;其行者, 稱爲監行. 此外, 一般皆以監寺同於監院, 然於百丈淸規與禪苑淸規中皆未列擧監寺之職稱.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兩序章東序知事都監寺條,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中國佛敎人物與制度叢林篇(林子靑, 現代佛學大系(25))](參閱都寺5290)
【감산憨山】
p6220-中→ (1546~1623)明代僧. 安徽全椒人, 俗姓蔡. 名德淸, 字澄印, 號憨山. 十二歲從金陵報恩寺永寧誦習經敎. 十九歲出家受具足戒, 竝至棲霞山從法會受禪法. 以慕淸涼澄觀之爲人, 自字澄印. 萬曆元年(1573)遊五臺山, 愛憨山之奇秀, 遂取此爲號. 歷住靑州(山東)海印寺․曹溪寶林寺等, 宣揚禪宗. 倡導念佛與看話頭(禪宗之古則公案)雙修. 熹宗天啓三年十月示寂, 世壽七十八. 世稱憨山大師. 與袾宏․眞可․智旭, 竝稱明代四大高僧. 著述宏富, 有楞嚴經通議十卷․觀楞伽經記八卷․法華經通義七卷等行世. 弟子福善․通炯等匯編其遺文, 題爲憨山老人夢遊集(又作憨山大師夢遊全集), 凡五十五卷(古本四十卷), 另有其自著之年譜二卷. [憨山老人自序年譜實錄(憨山老人夢遊集卷五十三․卷五十四所收)․釋鑑稽古略續集卷三․五燈嚴統卷十六․高僧摘要卷三․淨土聖賢錄卷五](參閱德淸6013)
【감수監收】
p5847-下→ 卽管理寺院所有地之收入及租稅等雜務之職稱. 設立於元代, 在莊主管轄之下, 職權相當於知庫, 然其弊甚多.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諸莊監收條(大四八․一一三三中) : 古規初無莊主監收, 近代方立此名, 此名一立, 其弊百出, 爲住持私任匪人者有之, 因利曲徇者有之, 爲勤舊執事人連年佔充者有之, 托勢求充者有之, 樹黨分充者有之, 角力爭充者有之, 蠹公害私不可枚擧, 雖欲匡救, 末如之何![禪林備用淸規卷六, 禪林寶訓卷一,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감수이묘甘殊爾廟】
p2049-上→ 位於東北興安海拉爾西南一九三公里之處, 係呼倫貝爾(Hulun Puir)南方唯一中心地之喇嘛大寺. 又稱壽寧寺. 橫跨草原, 極爲壯觀. 淸乾隆四十九年(1784), 爲懷柔蒙古, 以國費建築該廟, 作爲新巴爾虎族左右翼兩旗合祀之所. 每年八月一日至五日, 爲有名之大廟會;七日至十五日, 則誦讀伊魯格勒經;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 則擧行蒙古特有之達拉갈(dalalga)法樂. 在大廟會時, 各地商人雲集, 竝將交易所得, 獻納幾分於廟中, 寺廟卽以此獻金擧行盛大之法樂, 場面頗爲壯觀. [滿漢の民族と宗敎(赤松智城․秋葉隆)․東洋歷史辭典]
【감연감항減緣減行】
p5062-上→ 指聲聞之人於見道以前之中忍位, 次第減所緣之觀境與能緣之行相, 而觀四諦之理. 小乘修道階位上, 忍位共分上․中․下三個階段, 在中忍位以十六行相觀四諦, 依此次第縮觀之觀法, 稱爲減緣減行. 緣, 爲所緣之義, 指觀之對境, 卽謂四諦. 三界分爲上(色界․無色界)․下(欲界)兩界, 於上下兩界中各觀四諦, 合爲八諦, 卽八緣. 行, 爲行相之義, 卽觀四諦之狀態 ; 四諦各具有四行相, 故共計有十六行相. 卽 : 在苦諦有非常․苦․空․非我等四行相 ; 集諦有因․集․生․緣等四行相 ; 滅諦有滅․靜․妙, 離等四行相 ; 道諦有道․如․行․出等四行相. 上下八諦共爲三十二行相. 下忍位與其前之煖․頂二位相同, 須修上下八諦三十二行相, 至中忍位始用縮觀法, 漸減漸略, 直至僅留一行二刹那觀, 稱爲中忍滿. 中忍位以前, 觀猶未成熟, 故不能作縮觀 ; 中忍位以後之上忍位․世第一法, 皆以一行一刹那觀而無間入於正道, 以唯爲一刹那, 故無從修減略之法. 故縮觀法唯有中忍位適用. 在中忍位所以要減緣減行, 卽將作趣入見道之準備(方便加行), 故須漸次縮小觀之範圍, 以使觀智猛利, 而生起無漏眞智, 直達見道之階位. 其減略之順序, 第一周先以非常․苦․空․非我四行相觀欲界之苦諦, 復以此四行相觀上界之苦諦 ; 其次以因․集․生․緣四行相觀欲界之集諦, 復以此四行相觀上界之集諦. 如是觀欲界之滅諦․上界之滅諦, 乃至以道․如․行三行相觀上界之道諦, 至此, 減略出之一行相, 卽爲減行, 爲第一周. 從第二周以下, 同樣以觀欲界之苦諦爲始, 至最後以道․如二行相觀上界之道諦, 再減行之一行相. 如是漸次減一行相, 至第四周又從欲界苦諦開始․再漸次觀至上界道諦時, 減略道之行相. 至此上界道諦下之觀行皆已減除, 故稱減緣. 在減緣時, 原亦有減行, 但以攝於減緣中, 故不稱減行. 如是依序而觀, 於第四․八․十二․十六․二十․二十四․二十八等七周減緣․而於其他之二十四周減行, 此謂七周減緣․二十四周減行. 至第三十一周復可減三十二行相中之三十一行相, 而僅存有欲界苦諦下之非常一行相. 換言之, 第三十一周只觀欲界苦諦之非常行相, 其後則重新觀欲界苦諦下之非常一行相, 而至中忍滿位. 卽於第三十一周, 僅留非常一行相不減. 如苦法智忍․苦法智, 以審慮與決定的二刹那之心, 作非常之行相而觀欲界之苦諦, 稱爲中忍滿. 亦卽中忍之位係至一行二刹那而滿, 自此開始, 無間生起善根, 僅以一刹那之心, 觀欲界之苦行相而入於上忍位, 又於此無間之刹那中, 觀欲界之苦行相, 圓滿忍位而入於世第一法之位, 由是更證成苦法忍․苦法智之位. 是知此上忍與世第一法․苦法忍․苦法智等四位, 皆是同一所緣且同一行相, 亦卽僅留苦之行相. 然大乘義章卷十一․俱舍論頌疏卷二十三․法華玄義釋籤卷三上等諸書以二行二刹那之心來觀欲界之苦而稱之爲中忍滿. 於此, 古來說法紛紜, 或以留非常一項者爲二行二刹那, 而留其餘三行相中之任一行相者爲一行二刹那 ; 或謂正觀․減滿之故, 故稱二行 ; 或謂就習修與得修二者而稱二行. 要之, 一行二刹那之說, 在大毘婆沙論以後, 卽爲小乘之定說, 而所謂二行二刹那則不免誤謬, 其二行一詞, 恐係一行之誤寫, 後人不察, 妄設會釋, 久之, 其說乃益加紛亂.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三․大毘婆沙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三․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一․顯宗論卷三十․法華玄義卷三․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三]
【감원紺園】
p4767-下→ 寺之異名. 又作紺坊․紺殿․紺宇. 由於佛之毛髮如紺琉璃之色(靑色), 佛國土之色相爲紺靑色, 故僧寺亦稱爲紺園. 據祖庭事苑卷四載(卍續一一三․六一上) : 紺園, 梵語僧伽藍摩, 此云衆園. 西域有給孤獨園․祇園․金園․鷄園之名. 園以群生種植福慧爲義, 皆佛祠之通稱. 紺園, 卽紺宇也. 釋名曰紺, 含也, 謂靑而含赤色也, 內敎多稱紺目․紺髮, 取此義也.
【감은사感恩寺】
p5452-中→ 又稱感應寺. 位於韓國大王岩附近之東海岸邊. 乃韓國之第三十一號史蹟. 新羅統一後至第三十一代神文王爲祈求其父文武王之冥福而建. 文武王在位時, 曾藉祈願佛力加被而阻擋倭族, 後乃興起建寺之構想, 但未完成, 其子於西元六八二年爲其建感恩寺. 今已成廢寺, 在舊處遺有三層石塔, 爲新羅石造物之代表作品, 高四公尺餘.
【감응感應】
p5453-上→ 又作應感. 衆生有善根感動之機緣, 佛應之而來, 稱爲感應. 感, 屬於衆生 ; 應, 屬於佛. 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七 : 感卽衆生, 應卽佛也, 謂衆生能以圓機感佛, 佛卽以妙應應之, 如水不上升, 月不下降, 而一月普現衆水. 正法華經卷一(大九․六七上) : 無數佛界, 廣說經法, 世尊所爲, 感應如此. 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五下) : 妙感妙應, 皆不出阿字門.
【감응도교感應道交】
p5453-上→ 指衆生之所感與佛之能應相交之意. 佛陀與衆生之關係如同母子之情, 此旣非衆生之自力, 亦非敎化所致, 乃由於機緣成熟, 佛陀之力量自然能與之相應, 亦卽衆生之感與佛陀之應互相交融. 復次, 衆生之根性有百千之多, 故諸佛之巧應亦有無量之數, 由是而有各種不同之機應, 根據法華玄義卷六上所綜言, 而以下列四句統括之 : (一)冥機冥應, 謂衆生於過去世善修三業, 於現在世未運身口業, 藉於往昔之善根, 是爲冥機 ; 雖不現見靈應而密爲法身所益, 不見不聞而覺知, 是爲冥應. (二)冥機顯應, 謂衆生於過去世植善, 冥機已成, 得値佛聞法, 於現前得利益. (三)顯機顯應, 謂衆生於現在世身口意精勤不懈, 亦能感得利益. (四)顯機冥應, 謂衆生於一世勤苦, 現善濃積, 雖不顯感, 然有冥利. 法華玄義於上之四句後, 更立三十六句之殊以述其分別, 其終復就十法界而詳擧其別. 總計之, 則衆生之感與諸佛之應共有六萬四千八百之機應. [法華文句卷一上․摩訶止觀卷一上․觀音玄義卷下](參閱三十六句516)
【감인堪忍】
p4925-中→ 梵語 kṣama. 堪耐忍受身心之壓迫痛苦之意.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六(大一二․七七九下) : 不惜身命, 堪忍衆難.卽表此意. 又梵語 sahā;]音譯娑婆), 意譯爲堪忍 ; 堪忍世界卽指娑婆世界. 此因娑婆世界之衆生, 忍受貪․瞋․癡三毒及諸苦惱, 且諸菩薩爲敎化衆生而忍受勞倦, 故稱堪忍世界.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五․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悲華經卷五․法華經卷七妙音菩薩品․法華文句卷二下․法華經玄贊卷二․翻譯名義集卷七]
【감인지堪忍地】
p4925-下→ 卽菩薩十地中之初地, 此爲天台宗之說. 爲歡喜地之別名. 據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載, 修行者已得四念處, 則住於堪忍地中, 能堪忍貪欲․恚․癡, 亦能堪忍寒熱․饑渴․蚊虻․蚤蝨․暴風․惡觸․種種疾病, 及撾打楚撻等一切身心苦惱 ; 以其一切皆能忍, 故稱爲堪忍地. [涅槃經會疏卷十一․法華玄義卷四上]
【감입불공교堪入不空敎】
p4924-下→ 爲天台宗所判化法四敎中之第二敎, 卽指通敎. 通敎所談之理爲幻有卽空, 未顯發不空(中道之理)之義. 然通敎有當通․前通․後通等三義. 就其中後通之義, 又稱爲被接, 意謂通敎所對機根中之利根者, 能斷見惑, 去通敎之行位, 而入於其後之別敎或圓敎中. 卽以其能接續於後敎, 故稱被接. 能接之後敎爲中道敎, 稱爲不空 ; 通敎則由於被接而堪能通入不空之中道敎, 故稱堪入不空敎.
【감자왕甘蔗王】
p2051-下→ 甘蔗, 梵名 Ikṣvāku, 巴利名 Okkāka, 音譯作懿摩彌․懿師摩․聲摩․伊摩. 乃中印度阿踰闍之日種最初之王. 又稱善生王(梵 Sujāta)․日種王(梵 Sūryavaṃśwa). 佛敎中, 以此王爲釋迦族之祖. 亦卽釋尊五姓之一. 佛本行集經卷五載, 甘蔗王之前有王稱爲大茅草王, 捨王位出家, 得五神通, 稱爲王仙. 王仙衰老不能行, 諸弟子出外乞食, 恐師有虎狼之患, 遂盛之以草籠, 懸於樹上. 時有獵者, 誤認王仙爲白鳥, 射殺之;其血滴處, 後生二甘蔗, 日曬而剖開, 一生童子, 一生童女. 大臣聞而迎取之, 養育於宮中. 以童子因日光炙甘蔗而生, 故稱善生;以自甘蔗而出, 故稱甘蔗生;又由於日炙, 故稱日種, 稱女爲善賢. 後立善生爲王, 竝以善賢爲其妃. 善賢生一子. 王後納第二妃, 生四子. 善賢妃欲立其子, 勸王放逐四子於國外. 四子在雪山之南建國, 立姓爲釋迦(梵 Śākya), 又號舍夷, 是卽迦毘羅城. 其中三子歿後, 另一子爲王, 名尼拘羅, 生一子名拘盧, 後傳子瞿拘盧, 次傳子師子頰(梵 Siṃhahanu), 復傳子閱頭檀(梵 Śuddhodana), 卽悉達太子之父王. 佛所行讚卷一(大四․一上):甘蔗之苗裔, 釋迦無勝王, 淨財德純備, 故名曰淨飯. 又甘蔗亦譬喩爲物之多者, 維摩詰經法供養品(大一四․五三五中):三千大千世界, 如來滿中, 譬如甘蔗竹蘆稻麻叢林.[長阿含經卷十三․衆許摩訶帝經卷一․大樓炭經卷六․五分律卷十五]
【감재사자監齋使者】
p5847-下→ 指監護僧衆齋食之神祇. 在我國稱爲監齋菩薩, 此菩薩靑面朱髮. 據禪林象器箋靈像門載, 淸代僧寺稱監齋使者爲監齋菩薩. 依剪燈餘話, 聽經猿記等書所說, 有袁秀才者, 喜戱舞跳樑作小兒態, 有時舒兩足坐於龕中, 以靛塗面, 令廚人向其致敬道 : 此洪山大聖監齋也.此後寺廚卽供奉之.
【감정感情】
p5452-中→ 人類的精神活動可分爲知․情․意等三種狀態, 其中, 可分別出快樂與不快樂之要素者, 卽稱感情. 此一作用旣包括感官之感受, 亦包括精神之作用. 佛敎中相當於感情之詞爲受(梵 vedanā). 受由根(感官)․境(對象)․識(感覺)三者之結合․接觸(觸)所産生. 可大別爲苦․樂․捨(不苦不樂)三種受. 又有眼識至身識等前五識所感受的苦樂之感, 此屬肉體上及感覺上之作用, 故稱身受. 而第六意識所感受者, 則係自精神內部所升起之喜悅․憂苦等, 故稱心受.
【감주甘珠】
p2049-中→ (1914~1978)靑海人. 指第十七世甘珠活佛. 甘珠之全名爲甘珠爾瓦黙爾根諾們汗, 乃淸康熙皇帝所敕封, 意爲興敎善知識聰明靈感法王. 其第一世降生於印度, 爲大阿羅漢扎京幹巴尊者. 爲度脫一切衆生, 乘願轉世, 至今爲第十七世, 名爲昂翁羅桑丹彼尼瑪, 意卽上師圓通善慧甘珠爾瓦黙爾根呼圖克圖. 三歲出家於靑海廣惠寺. 其後學習藏文, 硏究顯密二敎及三藏經典. 民國二十二年(1933), 畢業於蒙古廣覺寺佛敎大學, 此後開始宏揚顯密二敎於各地. 三十八年來臺, 曾與慈航․律航等人環島弘法. 亦曾前往香港․泰國․高棉․東南亞等地宣揚佛法. 曾任中國佛敎會理事. 民國六十七年農曆五月, 示寂於臺灣北投甘珠精舍.
【감주이甘珠爾】
p2049-下→ 西藏名 Bkaḥ-ḥgyur 或 Kāh-gyur. 意譯爲敎敕譯典, 爲西藏所編有關佛陀所說敎法之總集, 包括經藏與律藏兩大部門. 西藏學者仁欽札巴(藏 Rin-chen-grags-pa, 卽布頓 Bu-ston)曾參與西藏大藏經策巴目錄之校訂工作, 據以著善逝敎法史語寶藏(藏 Bde-gshegs-bstan-pahi-chos-hbyung, 簡稱語寶目錄), 將藏譯佛典大別爲敎敕譯典(甘珠爾, 又稱正藏)及論述譯典(丹珠爾, Bstan-ḥgyur, 又稱副藏)二部門, 此爲西藏藏經特有之分類法. 布頓主張甘珠爾分爲顯敎經乘與密敎咒乘, 經乘中又依佛陀說法時代之先後, 分初․中․後三次法輪. 初法輪乃佛於鹿野苑所說之四諦法與根本戒律等;中法輪爲佛於靈鷲山所說之無相法, 如般若經等;後法輪爲佛於毘舍離城等處所說之分別法, 如華嚴․寶積等經, 成爲西藏後世刊版編製之定制. 藏文大藏經版本甚多, 內容互異, 其中以德格藏․新奈塘藏․北京藏等三種最具代表性, 尤以德格版爲現存最完好之一部, 內容分兩部(甘珠爾․丹珠爾)二十四類, 其中甘珠爾部包括律部․般若部․華嚴部․寶積部․經部(分大乘經與小乘經)․祕密部(分十萬怛特羅部․古怛特羅)及總目錄等, 凡一百函七百餘部. 新奈塘藏之兩部中, 甘珠爾部又分兩門, 其中因乘般若部包括目錄․戒律部․般若部․華嚴部․寶積部․雜經部․涅槃部, 凡收八十函三百部;果乘祕密部包括無上瑜伽秘經․瑜伽祕經․修祕經․作祕經四種, 凡收二十二函三百部. 兩門總計一○二函六百餘部. 北京藏亦分兩部, 其中甘珠爾包括祕密部․般若部․寶積部․華嚴部․諸經部․戒律部等, 總收一○六函一千部. (參閱西藏大藏經2588)
【감지甘地】
p2048-中→ (Gandhi, Mohandas Karamchand; 1869~1948)乃印度政治家及獨立運動之指導者, 竝爲印度民族獨立之父, 被尊爲偉大的靈魂(梵 Mahātmā). 生於西印度之波班達(Porbandar). 西元一八八六年, 曾渡英攻讀法律, 歸國後執律師業. 一八九三年, 於旅居南非之時, 不滿當地之印度同胞所受苛酷之待遇, 遂大加抗議. 爲爭取基本人權及撤銷人種差別, 展開二十餘年非暴力之鬥爭運動. 一九一四年歸印後, 成爲勞動運動․民族解放等獨立運動之指導者, 繼續與英帝國主義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以參戰爲條件, 換取印度之自治. 戰後, 英國以維持治安爲名, 於一九一八年訂立彈壓法規暴動條例等, 繼續加以彈壓, 一九二○年, 甘地大擧展開反英之不合作運動Non-Cooperation Movement), 提倡自治․種族平等, 獎勵國貨, 抵制英貨, 結果數度入獄, 但始終不懈於履行不合作運動, 以非暴力之原則抵抗到底. 先後入獄十餘次, 竝以絶食抗議而獲得英國政府之讓步. 甘地之根本思想大要爲把握眞理․不流血(無傷害)․保持身心之純潔, 以一種非暴力之正當手段達成令惡勢力撤退之目的, 最後終能於其信條之下, 大獲全勝. 卽由於甘地嚴以律己之情神, 才能以正當手段使其理想得以實現. 其後, 印度之國大黨支持甘地之不合作運動方案, 致使農工階級覺醒與振興, 由是而鞏固民衆在政治上與社會上的自立及解放之基礎. 一九四七年, 終於自英帝國收回失去已久之國家主權, 其後甘地卽傾全力於消弭印度敎與回敎之衝突, 竝爲促進兩大宗敎間之互解與寬容而奔波全國各地. 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九日於新德里被一名印度敎之急進主義政黨黨員暗殺. 聖雄甘地不但受印度全國民衆之崇敬, 亦備受世界推崇, 其畢生以抵抗不公正․侵略․民族歧視及恢復人性爲職志之精神, 而永垂不朽.
【감지甘贄】
p2052-中→ 唐代人. 爲一居家學佛者. 於南泉普願處得法, 且嗣其法. 後居於池州(安徽貴池), 嘗接化巖頭全활與雪峰義存. 家居之中, 常接待往來, 以勘驗行人. 一日僧至, 曰(卍續一三八․七○下):行者接待不易.甘曰:譬如餧驢餧馬.僧卽休去. 又有住庵僧往化財物, 甘曰:有一問, 若道得卽施.乃書一心字, 問甚麽字. 曰:心字.回問其妻, 妻亦曰:心字.甘曰:某甲山妻亦合住庵.其僧無語. [景德傳燈錄卷十甘贄行者章]
【감지금니紺紙金泥】
p4767-中→ 指用金泥書寫經文或繪佛菩薩等像於紺紙上. 其材料, 或以銀泥代替金泥. 紺紙爲靑而含赤色之紙. 除紺紙外, 尙有紫․黃․赤․白等色之紙. 此類以金泥書寫經文․繪製佛像之作法, 起源不詳, 然依佛祖統紀卷三十七, 梁朝中大通三年(531)․五年及中大同元年(546)等條, 皆有金字經, 故可知以金泥寫經之時代頗早, 而當時所用之紙雖不詳, 然或依金字之對照而選配顔色. 此法乃爲表現莊嚴華麗, 故非應用於一般之寫經, 而多用於爲祈願而寫經(願經)之類. 據日僧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所載, 圓仁來華時, 於五臺山金閣寺堅固菩提院之經藏閣, 見有大曆年間(766~779)之願經, 紺碧紙金銀字之大藏經共六千餘卷. 又日本比叡山淨土院相傳有製於唐會昌二年(842)九月之紺紙金銀字金光明經. 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 高麗僧義天送金字書寫之華嚴大經三本一八○卷至杭州慧因寺. 又世所傳之高麗大藏經, 其金泥色彩與一般之金泥稍異, 而近於銀色. 此外, 一般以金泥寫經時, 多附以銀泥之欄界, 反之以銀泥寫經時則附上金泥之欄界.
【감진鑑眞】
p6907-中→ (687~763)唐代僧. 又稱過海大師․唐大和尙. 乃日本律宗之始祖. 廣陵江陽(江蘇江都)人, 俗姓淳于. 早歲出家學律及天台, 又至長安․洛陽參學, 後歸揚州, 於大明寺講律傳法. 開元二十一年(733, 日本天平五年), 日僧榮叡․普照等來唐留學, 見中國戒律之盛況, 遂於天寶元年(742)請師東渡弘傳律法. 師深感日本乃佛法興隆有緣之國, 遂決心赴日弘布戒律, 時請隨往之弟子有祥彦․道興․道航等二十一人. 然五次東渡, 皆因國人不捨高僧東遊, 又遭受海賊․暴風等而未能成行, 其間顚沛長達十一年之久. 後雖雙目失明, 卻不稍減其赴日之志. 天寶十二年, 日本遣唐使藤原淸河等人復請師東渡, 是爲第六次啓航, 時與師同往者有法進․曇靜․思託等十一人, 師年六十六. 日本天皇遣使慰問, 竝詔賜傳燈大法師之號. 遂依道宣之戒壇圖經, 於東大寺毘盧遮那佛前營建戒壇, 師親爲君民上下傳授菩薩戒, 又爲日僧重授戒法, 此爲日本登壇授戒之嚆矢. 其後, 於大佛殿之西創立戒壇院, 又於院北建構唐禪院, 盛化四衆. 日本天平勝寶七年(755), 師受賜新田部之邸, 乃建寺爲結界之道場. 次年, 師受任夏大僧都, 未久, 任大僧正, 然師以敎務繁雜之由請辭. 天平寶字元年(757), 敕賜大和尙之號, 竝賜豫備前國水田一百町, 乃於上園地啓建伽藍. 寺成, 敕賜唐律招提之額. 不久, 詔築戒壇, 竝敕天下入此學律受戒, 乃成爲授戒傳律之根本道場. 此外, 師復奏請於下野藥師寺․筑紫觀世音寺啓建戒壇, 由是, 律法大興. 天平寶字七年, 師面西結跏趺坐示寂, 世壽七十六. 師攜往日本之大量佛敎經像․藥物․藝術品等, 對發展日本醫學․雕塑․美術․建築皆有相當貢獻. [宋高僧傳卷十四․唐大和上東征傳․戒律傳來記卷上․今昔物語卷十一․元亨釋書卷一․本朝高僧傳卷二](參閱東征繪傳3297․唐大和上東征傳4064)
【감집減執】
p5061-下→ 增執之對稱. 卽妄執諸法爲空無之見解. 蓋若自佛敎中道之理觀之, 凡主張諸法爲實有者, 卽稱爲增執, 此乃因此類偏執多由於妄自增益諸法自身原本所具之意義價値, 故視諸法之存在爲絶對者․實有者 ; 反之, 由於妄自減損諸法自身原本所具之意義價値, 則易陷入偏空之執著, 故稱減執. (參閱二執210)
【감청紺靑】
p4767-上→ 卽靑而含赤之色. 又作紺琉璃(琉璃爲靑色). 爲佛陀毛髮及佛國土之色相. 佛陀頂上之毛髮爲紺靑之色, 故稱紺頂․紺髮. 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八一(大六․九六八中) : 世尊首髮脩長, 紺靑稠密不白.又以佛之睫毛爲紺琉璃色, 故稱紺睫. 如同經卷三八○(大六․九六八上) : 世尊眼睫猶若牛王, 紺靑齊整, 不相雜亂.[觀佛三昧海經卷一․廣弘明集卷十三․玄應音義卷三]
【감통사感通寺】
p5452-下→ 位於雲南大理南方蒼山之第四峰中腹. 據雲南通志載, 感通寺在大理府太和縣城南十二里, 漢時, 迦葉摩騰․竺法蘭由天竺入中國時所建. 明太祖有御製詩十八章, 賜豫僧無極, 今尙存.
【감파勘破】
p4390-上→ 禪林用語. 卽看破․識透之意 ; 看透了互相比較․試驗․質問之對手. 亦卽勘定事之是非. 無門關第四十八則(大四八․二九七上) : 撿點將來, 二俱有過. 且道, 那裏是趙州勘破婆子處?[碧巖錄第九十七則]
【감포紺蒲】
p4768-上→ ①梵語 kaṃboja. 又作劍蒲․甘菩遮. 爲産於西域之菓名. 色赤而 形圓, 其上有三道橫紋, 佛頸呈此相, 稱爲紺蒲成就. [慧苑音義卷下]. ②梵名 Kaṃboja. 佛世時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紺蒲原爲菓名, 以此國之人, 面形多如此菓, 故爲國名. 新華嚴經卷四十五稱甘菩遮國. 約在今阿富汗一帶, 古代以多美女稱名於世. [長阿含卷五闍尼沙經․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華嚴經疏卷四十六](參閱甘菩遮國2051)
【감포堪布】
p4925-上→ 原爲西藏佛敎中主持授戒者之稱號, 其後擧凡深通經典之喇嘛, 而爲寺院或扎倉(藏僧學習經典之學校)之主持者, 皆稱堪布. 又爲西藏地方政府僧官系統之職稱, 如達賴․班禪之高級侍從, 亦稱堪布, 基巧堪布卽管理布達拉宮宮廷事務之僧官. 據淸會典事例載, 西陵永福寺設達喇嘛一人․德木齊格斯貴各一人․敎習三人․班第二十人. 又由駐京喇嘛派往伊犂之掌敎堪布一人, 派往四川懋功之廣法寺堪布一人, 其熱河堪布達喇嘛二人․達喇嘛四人․副達喇嘛十一人․閒散喇嘛八人, 盛京達喇嘛八人, 錫哷圖庫倫札薩克達喇嘛一人, 札薩克達喇嘛四人, 西安廣仁寺達喇嘛一人, 五臺山札薩克喇嘛一人․達喇嘛一人, 歸化城札薩克達喇嘛一人, 副札薩克達喇嘛一人․札薩克喇嘛六人, 多倫諾爾札薩克達喇嘛一人․達喇嘛二人․副達喇嘛二人 ; 額缺升轉, 皆照駐京喇嘛之例. 駐京呼圖克圖曾加國師禪師封號者, 有左翼頭班章嘉呼圖克圖․二班敏珠爾呼圖克圖․右翼頭班口葛勒丹錫哷圖呼圖克圖․二班濟隆呼圖克圖等, 皆列於雍和宮總堪布避暑山莊普寧寺總堪布之上.
【감혁서석굴甘赫瑞石窟】
p2051-中→ 甘赫瑞, 梵名 Kaṇhari. 爲南印度沙爾雪德島(Salsette)之巖窟. 距離卡利亞那(梵 Kalyāṇa 或 Kalyāṇī) 約四十公里․孟買東北約三十二公里, 係二世紀時案達羅王朝(梵 Andhra)所開掘之石窟. 石窟之前壁面有高肉彫, 被視爲中印度傳統之樣式. 窟內之中央安置舍利塔, 左右各造有約六公尺之立佛像, 其旁所鄰接之柱․拱輪․拱頂等, 彫有細緻的小佛․舍利供養․飛天․寶相華文等裝飾圖樣, 皆爲七世紀之遺構. [世界美術全集第三․A. Cunningham: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J. Fergusson: Cave Temples of India]
【갑념불甲念佛】
p2077-中→ 卽以高音調唱念佛號, 爲日本佛敎唱念佛號法之一. 卽於例行作法中, 以唐音唱念阿彌陀經之前後, 用高音調來唱念佛號, 先唱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再唱念二聲阿彌陀佛四字, 合爲三聲. 通常由導師獨唱至第一句之第五陀字, 接著由衆僧自第六之佛字同聲誦唱. (參閱合殺2266)
【갑립甲立】
p2076-下→ 爲折成花瓣形之折紙, 通常折挺, 安立於盛裝供物之華足上部周圍. 爲日本佛敎所用. 原稱饗立, 係於饗膳之正式場合中, 立於盛物器具之折紙, 後轉訛稱爲甲立. 其用途, 可使華足盛滿供物而不溢落, 今爲裝飾佛前供物之用.
【갑마甲馬】
p2078-下→ 民間在紙上畫神․佛之像而祭燒之, 稱爲甲馬. 天香樓偶得:俗於紙上畫神․佛像, 塗以紅黃采色, 而祭賽之, 畢卽焚化, 謂之甲馬. 以此紙爲神․佛之所憑依, 似乎馬也.[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갑사甲寺】
p2076-下→ 位於韓國忠淸南道公州郡鷄龍山西側, 故又稱鷄龍甲寺. 相傳西元四二○年代, 高句麗之高僧阿道和尙所創建. 於新羅統一時代(669~917), 本寺成爲華嚴宗之大道場. 至李朝時代(1392~1910), 日本豐臣秀吉曾於一五九二年․一五九七年兩度入侵, 此地更成爲僧兵抵禦外敵之大根據地. 全國民衆受此感化, 亦頻傳捨身救國之事蹟.
【갑을도제원甲乙徒弟院】
p2076-中→ 宋初以降, 寺院住持示寂或引退之際, 順次以上位之弟子繼承其職, 一般寺院皆採用此師徒相傳之法. 與此繼承法相異者, 爲十方住持院, 卽住持之任命不拘師徒關係, 而拔擢自十方之高僧大德.
【갑잡搕잡】
p5463-下→ 禪林用語. 本指糞․糞穢․雜穢, 引申爲無用而不値一顧之穢物. 如禪宗之語錄․公案係爲導引開悟․打破執著所設之方便機法, 故若不知融通無礙, 反執著於語錄․公案之文字語句, 則猶如執取糞穢雜物一般, 此卽禪林每以搕잡堆戱稱語錄․公案之故. 雲門錄卷上(大四七․五四七上) : 若是一般掠虛漢, 食人膿唾, 記得一堆一擔搕잡, 到處馳騁, 驢脣馬嘴, 誇我解問十轉五轉話. [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
【갑주인명甲冑印明】
p2078-中→ 爲密敎印相之一. 係修行人生起化導他人之大悲心, 遂立下大誓, 猶如披著堅固之甲冑, 迴入生死界, 降伏魔界而利益衆生, 此時卽須結誦甲冑印明來加持身上之五處. 此一印明爲金剛界修法時, 於已自證成道後, 爲成就化他之德所結誦者. 與胎藏法之擐金剛甲印同印. 其印相爲:先以二手作虛心合掌, 置於心前, 卽以二食指附於二中指指背之上節, 竝豎二拇指, 捻二中指指側;此印亦卽大三股印, 表示披著心․佛․衆生三平等的金剛甲冑之義. 其眞言爲:唵(oṃ 歸命)縛日羅迦縛制(vajra kavace, 金剛甲冑)縛日哩(vajri, 金剛)矩嚧(kuru, 作)縛日羅縛日隸(vajra vajre, 金剛極金剛)馱鍐鍐(damam, 施我).
【갑찰甲刹】
p2077-中→ 指甲(首位)於諸禪院之刹(寺);又指各州首位之禪刹. 卽南宋末至元初, 官府於五山․十刹之外, 所設禪院之寺格. 據禪林象器箋卷一載, 我國甲刹, 有龍朔山集慶寺․華嚴山顯報寺等;日本甲刹, 有平安山佛心寺․靈龜山景德寺等. 據扶桑五山記․和漢禪刹次第二書中所列擧之甲刹, 及其開山住持․所在地點等爲:(一)華藏毘陵顯報寺, 密印安民開創, 位於常州(江蘇無錫). (二)大龍翔集慶寺(鳳山天界寺), 笑隱大訢開創, 位於建康府金陵(江蘇江寧). (三)仰山太平興國寺, 仰山慧寂開創, 位於袁州(江西宜春). (四)太平龍興寺(廬山東林寺), 東林常總開創, 位於江州南康軍(江西星子縣). (五)承天能仁寺, 傳宗開創, 位於蘇州長州縣(江蘇吳縣). (六)大慈敎忠報國寺, 笑翁妙堪開創, 位於明州寧波府(浙江鄞縣). (七)金山龍遊寺, 斐頭陀開創, 位於潤州鎭江府(江蘇鎭江). (八)焦山普濟寺(定慧寺), 位於潤州鎭江府(江蘇鎭江). (九)何山移忠寺, 佛燈守珣開創, 位於湖州安吉府(浙江吳興). (十)鳳臺山保寧寺, 牛頭法融開創, 位於建康府(江蘇江寧). (十一)報恩光孝寺(嘉禾天寧寺), 位於秀州嘉興府(浙江嘉興). (十二)永福寺, 位於饒州(江西鄱陽). (十三)百丈山大智壽聖寺, 百丈懷海開創, 位於洪州隆興府(江西南昌). (十四)廣惠寺(淸涼寺), 法眼文益開創, 位於建康府金陵(江蘇江寧). (十五)雁山能仁普濟寺, 竹庵士珪開創, 位於鎭江府(江蘇鎭江). (十六)廬山圓通崇勝寺, 道濟開創, 位於江州山北路(位於江西). (十七)廬山開先華藏寺, 開先善暹開創, 位於江州南康郡(江西雩都). (十八)資福顯忠寺, 資福如寶開創, 位於湖州(浙江吳興). (十九)壽山本覺寺, 位於秀州嘉興府(浙江嘉興). (廿)香山智度寺, 慈溪智莊開創, 位於明州慈溪縣(浙江慈谿). (廿一)楓橋普明寺, 興聖國師開創, 位於蘇州平江府(江蘇吳縣). (廿二)鼓山湧泉寺, 鼓山神晏開創, 位於福州閩縣(福建閩侯). (廿三)蓮華峰大覺寺, 高峰原妙開創, 位於杭州臨安縣(浙江臨安). (廿四)疏山白雲寺, 疏山匡仁開創, 位於撫州(江西臨川). (廿五)黃龍山崇恩寺, 黃龍超惠開創, 位於洪州隆興府(江西南昌). (廿六)廣福寺, 智顗開創, 位於婺州(浙江金華). (廿七)長蘆山洪濟寺, 位於眞州(江蘇儀徵). (廿八)東禪寺, 位於福州閩縣(福建閩侯). (廿九)報國寺, 一峰齊開創, 位於杭州(浙江杭縣). (卅)嵩山少林寺, 佛陀禪師開創, 位於洛州河南府(河南洛陽). (卅一)二祖山, 慧可開創, 位於磁州彰德府(河北安陽). (卅二)三祖山山谷寺, 僧璨開創, 位於舒州(安徽懷寧). (卅三)四祖山慈覺寺, 道信開創, 位於蘄州黃梅(湖北黃梅). (卅四)五祖山眞慧寺, 弘忍開創, 位於蘄州黃梅(湖北黃梅). (卅五)六祖山法泉寺, 慧能開創, 位於韶州曹溪(廣東曲江).
【강갈라薑羯羅】
p6513-中→ 梵語 kaṃkara, 或 kaṅkara. 爲古代印度極大數之名稱. 又作矜羯羅․甄迦羅․恆迦羅. 印度古代表示大數之名數單位極多, 其名稱及代表之數目, 於諸經論所說略異. 俱舍論卷十二列擧解脫經所說之六十數, 依十進法, 薑羯羅位列第十六. 又新華嚴經卷四十五列擧一二二個大數, 首以一百洛叉(十萬)爲一俱胝, 俱胝俱胝爲一阿庾多, 漸次轉倍, 薑羯羅卽位列第六. [法華經卷六․道神足經卷四]
【강講】
p6515-中→ 講演․講說之意. 謂聚集衆人, 講演或論議經論等. 依講說之內容, 可大別爲講經․講律․講論. 在印度, 阿育王時代已有講經說法之事. 如阿育王於 Calcutta-Bairāṭ 之小摩崖法敕中, 刻有毘奈耶中之最勝法說(梵 Vinaya-samukase)․聖種經(梵 Ariya-vasāṇī)等七種經典, 期勉僧俗四衆能時時聽聞而憶念之;善見律毘婆沙卷二亦記載阿育王時之傳道師赴各地弘法, 演說經典, 而列擧蛇譬喩經(巴Āsīvisūpama-suttanta)天使經(巴 Devadūta-sutta)等十三種經名. 又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囑累品․法華經卷四法師品等, 皆勸人於受持讀誦經典之外, 竝爲人廣說. 我國之講經, 始於後漢末年. 據釋氏要覽卷下載, 曹魏時, 朱士行開講道行般若經, 爲講經(僧講)之始;東晉尼師道馨開講法華․維摩二經, 爲尼講之始;元魏時, 法聰敷揚四分律, 爲講律之始;姚秦時, 鳩摩羅什授僧嵩法師成實論, 爲講論之始. 又據法苑珠林卷十七敬佛篇第六之五載, 劉宋大明四年(460), 路昭太后造立普賢菩薩乘白象之像, 置於中興禪房, 竝設講於寺. 另據吉藏之大乘玄論卷三謂, 諸師皆依河西道朗法師所撰之涅槃義疏, 講涅槃經, 乃至闡釋佛性義. 此外, 據梁書卷三武帝本紀所載, 大通三年(529), 帝於同泰寺升法座, 爲四衆說大般涅槃經義. 是爲帝王講經之例. 有關講說者之稱謂, 或稱爲講師․講僧, 或稱講主․講士․講匠. 如續高僧傳卷二十六載, 隋代沙門智隱曾任講論衆主;碧巖錄第四則載, 唐代德山宣鑑禪師曾任講僧, 於西蜀講金剛經. 又據大宋僧史略卷中․釋氏要覽卷上載, 宋代設有講經首座․講論首座等;如佛祖統紀卷四十三載, 宋太宗端拱二年(989), 贊寧撰鷲嶺聖賢錄五十卷, 遂受敕任左街講經首座. 另據釋氏要覽卷下載, 與講經說法者對揚之職, 稱爲都講․都講師. 卽於講經之際, 由都講發問, 法師一一作答, 如東晉道安, 每於開講時, 立有都講. 其次, 講說之場所, 稱爲講堂․講席․講筵, 或稱講肆․講座等․如增一阿含經卷五十載, 佛陀住世時, 毘舍離國有普會講堂者卽是;又據廣淸涼傳卷上, 五臺山公主寺卽存有講堂. 又講說之集會, 稱爲講會. 此外, 亦有結社講法者. 如釋氏要覽卷上載, 東晉時代, 廬山慧遠集合僧俗, 組成白蓮社, 講淨土敎義, 共修淨業;佛祖統紀卷四十二載, 唐代龍興寺南操組成華嚴社, 講華嚴經, 力勸衆人持誦. 上擧之外, 講讚, 謂講解讚歎經典之意義;講下, 謂講席之下, 係對知名法師之尊稱;講嚫, 指對講經說法者之謝禮, 嚫爲達嚫(梵 dakṣiṇā. 譯作布施)之略稱. 另據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所記, 唐末之世, 立有講經科․禪定科․持念科․文章議論科等, 以勘驗僧尼. 講說有三種利益, 據釋氏要覽卷下所擧, 三益卽聞時益․修行時益․轉生時益. 又講說者有五種福報, 卽當生長壽․得大富․得端正․得名譽․得聰明. 在日本, 講論法義之形式有多種. 如講法華經, 有源自我國唐代慧明於法華經開八座講讚之法華八講, 另有法華十講․三十講等;講最勝王經, 有最勝講等. 其後講會逐漸流於儀式代, 亦廣泛包含修佛事, 而有往生講․念佛講, 或涅槃講․羅漢講․遺跡講․舍利講等四座講. 更傳至後世, 對參與佛事․神事等之結社, 稱爲講社;參與者稱爲講中. 又以募化供物․社寺所需金錢爲目的, 亦有擧行講會之例. 目的在於金錢之殖利者, 有所謂無盡講․賴母子講等. 對於講解經論之師, 亦稱爲講師, 可分二種:(一)自平安朝以降, 在各國設此職, 稱爲講說師․國講師. (二)於維摩會等敕會中擔任講經者. 卽於南京三會(宮中金光明會․興福寺維摩會․藥師寺最勝會)․北京三會(法勝寺大乘會․圓宗寺法華會․最勝會)中, 受請講明經論者, 又稱三會講師. 此外, 講述佛․菩薩․祖師德行之儀式, 或次第記錄此類儀式而成之書, 皆稱爲講式, 如往生講式. 又臨濟宗於受布施後, 對篤信者所設之齋筵, 稱爲講中齋. [梁高僧傳卷五法遇傳․續高僧傳卷五法雲傳․出三藏記集卷十沙彌十慧章句序․卷十三安玄傳․大宋僧史略卷上僧講條․類聚三代格卷二․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第五章(湯用彤)]
【강거국康居國】
p4536-中→ 西域之古國. 係土耳其系遊牧民族建立之王國. 自錫爾河下游至吉爾吉斯(Kirgiz)平原, 爲其疆域中心地帶. 據前漢書西域傳第六十六上載, 康居有五小王分別治理蘇해城(史國)․附墨城(居霜儞迦國)․窳匿城(石國)․罽城(安國)․奧鞬城(貨利習彌國). 由此可知, 至漢代時, 康居領域已擴張至南方粟特(Sogdiana)․塔什罕(Tashkend)․火尋(Khiva, 卽花剌子模). 又魏書西域列傳第九十等所載康國․舌國, 皆爲康居國之後, 故康居國於南北朝時代可能已滅亡. 此國亦爲我國早期佛敎發源地之一. 據出三藏記集卷二․梁高僧傳卷一載, 東漢以後, 康僧會․康巨․康孟詳․康僧鎧等僧侶先後至我國從事佛經之翻譯. 上記二書皆以諸僧爲康居人或其祖先爲康居人. 然上述諸僧或非游牧民族之康居國人, 而爲屬於南方粟特族之康國人, 亦卽撒馬爾干(Samarkand)地方之康國 ; 蓋因當時西域人每以國名爲姓, 故康居國與康國易産生混淆現象. [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唐書西域列傳第一四六․大唐西域記․西域之佛敎第三章第二節(羽溪了諦)]
【강게리羌揭梨】
p3492-上→ 梵語 śamkarī 之音譯. 意譯小刀. 或指鋸齒狀之小刀. 爲密敎所用法具之一. 據大日經疏卷十六載, 諸奉敎使者皆作小刀印, 而羌揭梨呈鋸齒形, 故譯作小刀乃不正確之翻譯. 然大日經疏演密鈔卷五十三則謂, 羌揭梨非鋸, 而係一種鋸齒狀之小刀. [大日經卷五秘密漫荼羅品․大日經義釋卷十二․慧琳音義卷三十六]
【강격綱格】
p5889-中→ 指佛門規章. 摩訶止觀卷七下(大四六․九七下) : 敎門綱格匡骨盤峙.[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七之四]
【강경康慶】
p4538-下→ 日本七條佛師之第五代佛師, 運慶之父. 以彫造著名. 與運慶及其弟子快慶, 曾於東大寺造佛, 活躍一時. 作品有興福寺南圓堂之不空羂索觀音․四天王像等, 其以傳統加上寫實之彫法, 爲鎌倉彫刻之先驅. [東大寺續要錄造佛篇․元亨釋書卷二十六]
【강경사익講經四益】
p6518-中→ 謂講說金光明微妙經典, 可獲得四種利益. 據金光明經卷一載, 卽:(一)國土吉祥益, 卽軍衆勢力强盛而無怨敵, 疾疫消除而壽命增長, 正法興隆. (二)輔臣和樂益, 卽輔相大臣和悅無諍, 爲國王所敬愛. (三)國人富壽益, 卽沙門弟子及國內人民皆修行正法, 種諸福田而富足安樂. (四)法師自利利他益, 卽講經者於一切時中皆身心調適, 慈悲平等而無傷害之心, 亦令一 切衆生誠心歸仰, 修習菩提菩提之行.
【강곡미絳曲微】
p5193-下→ 西藏名 Byaṅ-chub-ḥod. 十一世紀西藏阿里地方智光王之孫. 又稱菩提光. 西藏佛敎經朗達磨滅法後百年, 雖呈日趨復興之迹象, 然仍一片混亂, 重密輕顯, 重師敎而輕經論, 顯密間形如水火, 修行亦無前後次第, 僅依密法條文作誅戮仇敵等事, 智光王及菩提光爲救此流弊, 不惜身命資財, 遣人至印度求見阿提沙大師, 詳陳西藏佛敎實況, 敦請大師至西藏傳法, 西藏佛敎遂得以復興, 且隆盛一時.
【강당講堂】
p6517-下→ 梵語 prāsāsāda 巴利語 pāsāda. 指供作講經說法之建築. 於印度, 佛陀在世時已設有講堂, 如增一阿含經卷五十載, 佛陀在毘舍離之普會講堂時, 有大比丘衆五百人同住. 又據分別功德經卷二載, 祇洹精舍有七十二座講堂, 其他如忉利天善法講堂․舍衛國東園鹿母講堂․大林重閣講堂等名稱亦散見於諸經論. 關於講堂之始設, 據釋氏要覽卷下講堂制條引用佛本行經之說, 謂佛世時, 一日, 比丘群聚於一堂內, 適有二比丘個別對衆說法, 由於在同一處所, 故彼此互相妨礙, 佛陀遂規定造立二堂, 以利說法. 同書講堂置佛像條引用法炬陀羅尼經之說, 謂法師說法時, 有羅刹女名爲愛欲, 常來蠱惑法師, 令其心散亂;故說法之處, 須供奉佛像, 竝供養香花, 此羅刹女見之卽自行迷亂, 無法爲障. 我國自古卽設有講堂, 如後漢書顯宗孝明帝紀第二載, 孔子宅有講堂. 至於佛敎之講堂, 據洛陽伽藍記卷一載, 北魏普泰元年(531), 於洛陽建中寺設立講堂. 廣淸涼傳卷上載, 五臺山公主寺設有講堂. 唐大和上東征傳載, 鑑眞大師在振州建講堂. 在日本, 法隆寺․東大寺․元興寺等早就有講堂之設置. 於堂內安置本尊, 講師面向本尊, 坐於禮盤(法座)上說法, 大衆分左右聽聞. 今尙存有唐招提寺講堂․法隆寺東院傳法堂․廣隆寺講堂等. 後世禪寺之法堂卽準據講堂之制設置者, 成爲伽藍之中心. 又以講師乃代替佛陀說法, 故講師坐於壇上之椅中. [金光明經卷四捨身品․無量壽經卷下․祇洹寺圖經卷下․南都七大寺日記]
【강독强毒】
p4547-中→ 强結毒鼓之緣, 以殲滅其惡. 又作彊毒. 卽對於不信佛法者强說敎理, 令其聽聞 ; 或指聞謗佛法時, 反而以此爲結佛緣之機. 據法華經常不輕品載, 常不輕菩薩雖遭不信者謗罵, 甚有以杖擊身․投石者, 然仍慈悲虔禮而言汝等皆當成佛. 對此, 天台宗智顗大師於法華文句卷十上解釋該經文謂, 對無善根者, 施以大乘强毒 ; 此乃表示攝受順化之意. (參閱本未有善1950․毒天二鼓3328)
【강량루지彊梁婁至】
p6219-下→ 梵名 Kālaruci. 意譯眞喜. 西晉譯經家. 西域人. 志情曠放, 心懷弘化之志. 於武帝太康二年(281, 一說太始二年)至廣州, 譯有十二遊經一卷, 今已失佚. 其生卒年等均不詳. [開元釋敎錄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六․大唐內典錄卷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四]
【강림한康林罕】
p4536-下→ (Cummingham, Sir Alexander; 1814~1893)英國之工程師․考古學家. 世稱印度考古學之父. 從西元一八三四迄一八五四年, 陸續挖掘出馬尼亞拉(Manikyala)․桑那斯(Sarnath)․比耳沙(Bhilsa)等處之印度遺蹟, 竝從事佛敎史之硏究. 曾發表有關菩提伽耶大塔之論文. 又調査喀什米爾之佛敎建築, 就阿爾雅系之建築式樣發表論文. 又曾考證玄奘赴印度求法之路線. 此外對北印度․中亞一帶之寶玉․印章․古錢等, 皆有獨到之見解. 一八七一年, 受聘於印度考古調査局. 著作有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1871 ; The Stūpa of Bharhut, 1879; Coins of AncientIndia, 1891; The Mahābhodhi, 1892, 及二十四篇考古學報告, 爲硏究印度史學之重要資料.
【강맹상康孟詳】
p4536-上→ 東漢譯經家. 其祖先爲康居國人. 以慧學稱名洛陽. 獻帝興平元年至建安四年間(194~199), 於洛陽譯舍利弗摩訶目犍連四衢經一卷․興起行經二卷․梵網經二卷․四諦經一卷, 竝與竺大力共譯修行本起經二卷, 與曇果共譯中本起經二卷. 生卒年不詳.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三․歷代三寶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一]
【강목綱目】
p5889-上→ 綱, 與網通. 天台以頓, 漸, 祕密, 不定之化儀四敎爲此宗判敎之大綱, 而以藏, 通, 別, 圓之化法四敎爲釋義之綱目. 法華文句記卷一中(大三四․一六○上) : 頓等是此宗判敎之大綱, 藏等是一家釋義之綱目.亦有作網目者, 蓋取網之細目義, 語出妙法蓮華經玄義卷十上(大三三․八○○中) : 絓是法門網目.(參閱五時八敎1132)
【강미농江味農】
p2473-下→ (1873~1938)江蘇江寧人. 寄居湖北. 名忠業, 字味農, 法名妙熙. 自幼卽隨祖父持誦金剛經. 中年喪偶, 了悟人世無常. 民國七年(1918), 禮微軍禪師爲師, 受菩薩戒. 所著金剛經講義一書, 流通甚廣. 又曾校訂敦煌藏書之古寫本經典, 輯成大乘稻芋經隨聽疏一卷, 及淨名經集解關中疏二卷.
【강법랑康法朗】
p4537-上→ 晉代僧. 中山(今河南省內, 或作河北定縣)人. 自幼出家, 持戒精嚴. 立誓前往印度瞻仰佛蹟․探覓遺經, 邀集同學四人, 自甘肅張掖出發, 中途見一故寺, 內有敗屋二間, 屋中各有一人, 一人誦經, 一人患痢, 屎尿縱橫. 兩人雖比房而居, 然各行其事, 不相照料. 師以悲愍之心, 延留數日, 悉心浣洗呵護. 至第七日, 見房中皆是香花, 乃知神人化身. 誦經和尙勸服四人勿須遠遊諸國, 唯當自力行道, 勿令失時. 竝預言法朗遊諸國, 返後當作大法師. 其後同行四人遂不復西行, 師乃獨自往西邁行, 遍遊諸國, 硏尋諸經後, 復返中山開座傳法, 闡揚法相之學, 門人數百. 後不知所終. 其弟子呂韶思頗善禪數, 每入定或數日不起 ; 於師示寂後, 刻木爲像, 朝夕禮拜. [梁高僧傳卷四]
【강복좌降伏坐】
p3986-下→ 又稱降魔坐. 乃結跏趺坐之一. 凡坐皆先以右足壓左股, 後以左足壓右股, 手亦以左居上, 稱爲降伏坐;其反之者稱吉祥坐. 天台․禪宗等顯敎諸宗多傳此坐. [慧琳音義卷八](參閱結跏趺坐5186)
【강사독사고좌講師讀師高座】
p6517-中→ 於法會中, 講師․讀師宜昇之高座. 在佛前左右, 講師座居右, 讀師座居左, 二座相對. 讀師讀經題, 講師講經義. 如日本法隆寺之講堂, 在中央南面築壇, 供奉藥師三尊及四天王等, 壇前之左右卽設二師之高座.
【강삼세갈마회降三世羯磨會】
p3986-下→ 又稱降三世會. 爲密敎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之第八會, 位於成身會之左方. 於此會中, 大日如來現忿怒之相, 係表大日如來以金剛不壞之智來調伏難化之衆生. 其兩足踏大自在天․烏摩妃, 以示斷滅三世之煩惱․所知二障之相, 故此會之諸尊住於降三世明王之羯磨身. 其圖位形像與成身會大致相同, 中央之大日住於智拳印, 顯現降伏四魔之形, 其旁之四佛及十六大菩薩亦皆交拳, 現忿怒形. 此會之尊數乃三摩耶會之七十三尊加上外四隅之四大明王(不動․金剛夜叉․軍荼利․大威德), 合共有七十七尊. [三十卷敎王經卷十․卷十一](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
【강삼세명왕降三世明王】
p3986-上→ 梵名 Trailokyavijaya. 又稱月黶尊․勝三世․三世勝․降三世金剛菩薩. 爲密敎五大明王之第二, 卽五部中金剛部之敎令輪身. 配置於東方. 密號最勝金剛. 降服貪瞋癡三毒與三界, 故稱降三世. 其形像三面八臂, 或四面八臂, 色靑. 手執各種武器, 背負火焰, 足踏大自在天(摩醯首羅)與烏摩妃, 表對治煩惱之意. 於金剛界曼荼羅呈金剛薩埵之忿怒形, 係大日如來所變現者, 居於降三世羯磨會及降三世三昧耶會之東方月輪中. 於胎藏界曼荼羅之持明院中, 安置於般若菩薩與不動尊之間. [三十卷敎王經卷十林僧寶傳一․大日經疏卷五․金剛界曼荼羅尊位現圖鈔私卷三]
【강삼세삼매야회降三世三昧耶會】
p3986-上→ 爲密敎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中之第九會, 位於成身會之左下. 於此會中, 大日如來以降伏大自在天爲本誓, 其餘諸尊亦皆住於降三世明王之本誓. 此會之圖位悉同於前一會降三世羯磨會, 然彼會係表事業具足之身相, 而此會則表彼諸尊內證之德, 故特列其三昧耶形. 其中, 金剛薩埵之三昧耶形爲八輻輪. 乃摧破之具, 用表衆生本具堅固淸淨之菩提心;大自在天則表示根本無明. 此會之尊數共七十三尊. [三十卷敎王經卷十二](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
【강서룡파江西龍派】
p2473-下→ (1375~1446)日本臨濟宗僧. 別號豩庵․續翠. 東常緣之叔父. 早歲卽入建仁寺, 師事絶海中律. 曾住於建仁寺․南禪寺等. 於文安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二. 以詩文著稱於世, 著有詩文集豩庵集․續翠集 ; 另有天馬玉津沫(蘇東坡詩抄)․江湖集抄等.
【강승개康僧鎧】
p4538-中→ 梵名 Saṃghavarman. 音譯僧伽跋摩. 三國時代譯經僧. 相傳爲印度人. 然從其所冠之康姓, 可推測或與中亞康居國有關. 曹魏嘉平四年(252)至洛陽, 於白馬寺譯出郁伽長者經二卷․無量壽經二卷․四分雜羯磨一卷等. 昔來以無量壽經爲康僧鎧所譯, 然無量壽經之譯語與郁伽長者經頗不一致, 故學者之間尙有異說. 又卍續藏經中收有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一卷, 署名爲曹魏康僧鎧譯, 此亦有疑. [梁高僧傳卷一曇柯迦羅傳․歷代三寶紀卷五․開元釋敎錄卷一]
【강승연康僧淵】
p4537-下→ 東晉豫章山寺之僧. 其祖先爲西域人. 生於長安, 容止端正, 志業弘深, 深達空理, 常誦放光․道行二般若經. 東晉成帝時, 與康法暢․支敏度等渡江遊化, 然以淸約自處, 人多不識. 後因殷浩問佛經深遠之理, 師乃答以世書所談之性情之義, 名聲始揚. 又以其鼻高眼深, 曾受瑯琊王茂所戱, 師答以(大五○․三四七上) : 鼻者面之山, 眼者面之淵, 山不高則不靈, 淵不深則不淸.時人遂譽之爲機智名答. 後於豫章山建寺, 地甚幽美, 以常讀梵經, 遍考義理, 特加講說, 學徒來集者衆. 後示寂於此寺. [梁高僧傳卷四]
【강승회康僧會】
p4538-上→ (?~280)三國時代譯經僧. 交趾(越南北部)人, 其先世出自康居國(今新疆北部). 世居印度, 至其父因經商始移居交趾. 十餘歲卽喪雙親, 服喪畢而出家. 精通經律論三藏, 後師事南陽韓林․潁川皮業․會稽陳慧等學僧, 習漢譯佛典. 三國吳赤烏十年(247)至建業, 設像行道, 終日燒香禮拜․誦經․坐禪, 竝至市托鉢, 其矯異之行深惑市人, 遂訴於吳主孫權, 孫權召而詰之, 後應孫權之請, 於三七日內感得舍利, 孫權感其威神, 遂皈依之, 竝爲之建立建初寺, 傳道譯經, 其地稱佛陀里, 建業地方佛敎因此得興, 此爲佛敎傳入我國南方之嚆矢. 梵唄(以一種印度旋律歌誦經典)亦經其傳入. 晉太康元年示寂, 世壽不詳. 號爲超化禪師. 主要譯經有吳品經五卷․雜譬喩經二卷․六度集經九卷(今存八卷), 竝注解安般守意․法鏡․道樹等經. [梁高僧傳卷一․出三藏記集卷十十法句義經序․元金陵新志]
【강양야사畺良耶舍】
p5537-中→ (383~442)梵名 Kālayaśas. 意譯作時稱. 乃劉宋時代之譯經家. 西域人. 博通阿毘曇, 律部, 尤精禪觀. 劉宋文帝元嘉元年(424)赴建業, 居於鍾山之道林精舍, 譯出觀無量壽佛經,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元嘉十九年西遊岷蜀, 所至弘道說法, 禪徒群聚. 後還江陵, 未久卽入寂, 享年六十. [梁高僧傳卷三, 開元釋敎錄卷五, 釋氏六帖卷九]
【강원講院】
p6517-中→ 又作講寺. 與禪院․律院相對. 指專硏天台․華嚴二宗爲主之寺院. 據續釋氏稽古略卷二載, 明洪武十五年(1382), 將全國寺院分爲禪․講․敎三種;講院者, 卽以講明諸經之旨意爲務. 高麗僧義天於北宋元祐年間(1086~1094)來我國學法時, 所住之慧因古寺, 原屬於禪院, 後改爲講院. 日本亦沿襲我國之制, 如山城栗生光明寺卽依此制而改爲光明講寺. [佛祖統紀卷四十八․釋氏稽古略卷四․四明尊者敎行錄卷一第十二]
【강유綱維】
p5889-中→ 負責領導, 維持寺院諸事之職僧. 據義楚六帖卷六師徒敎戒部載, 綱維卽指寺主, 上座, 維那, 餘者但名知事. 依此, 五代時寺之三綱稱綱維. [續高僧傳卷十智琳傳,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 不空三藏表制集卷三](參閱三綱664)
【강유위康有爲】
p4535-下→ (1858~1927)廣東南海人. 原名祖詒, 字廣夏․更生, 號長素. 氏精於孔學, 對佛學之奧旨亦多體會, 其著作中, 每多佛學思想, 尤以大同書一書, 可說完全脫胎於佛敎之十法界觀.
【강전의법岡田宜法】
p3193-下→ (1882~1961)日本曹洞宗學者. 埼玉縣北足立郡共和村人. 號禪林. 嗣法於同村雲祥寺之福田宜範. 明治三十九年(1906)畢業於曹洞宗大學, 歷任兩本山布敎師․駒澤大學敎授及校長, 戰後復致力於新制大學之復興, 及澁谷分校第二商經學部之創設等. 昭和十九年(1944)以日本禪籍史論二卷, 得博士學位. 退休後從事禪宗辭典之編纂企劃, 竝參與正法眼藏成語辭典之編纂計劃, 惜未竟全功而於昭和三十六年逝世. 著有正法眼藏思想大系八卷․禪學綱要․曹洞宗敎理槪說․曹洞宗槪說․修證義編纂史․禪學硏究法等.
【강종講宗】
p6517-上→ 指佛敎禪․律二宗外之其餘諸宗派. 係禪宗所立;以彼等多重講說經典義解, 不似禪宗之强調見性悟道, 故以此名稱之.
【강천사江天寺】
p2472-下→ 位於江蘇鎭江西北, 卽在突出於長江中之金山西麓. 據傳創建於東晉元帝或明帝之時, 初稱澤心寺. 梁武帝於天監四年(505)設水陸大會於此. 至宋代, 眞宗嘗頒賜大藏經. 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稱龍遊寺. 元代以後則稱爲金山寺. 此寺歷代之住僧頗衆, 有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等高僧大德駐錫於此. 其中, 佛印了元住寺期間, 蘇東坡常入寺叩問, 高麗之義天亦曾來此參學. 此外, 楊岐宗之圜悟克勤, 及天台宗山家派之南屛梵臻等亦嘗住於此. 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 奉令改爲道觀, 然未幾復改爲佛寺. 宋․明之際, 迭有興廢. 至淸康熙二十五年(1686)更名爲江天寺, 與高旻寺․天寧寺合稱臨濟三大叢林. 自古以來文人墨客來訪者頗多 : 因地處金山之西, 故一般多稱爲金山寺. 咸豐三年(1853), 於洪楊之亂時焚毁 ; 光緖初年重建, 規模大減. 民國三十六年(1947)又遭火焚. [續傳燈錄卷二․卷四․卷五․佛祖統紀卷十二․卷十三․新續高僧傳卷九․卷二十五․大淸一統志卷六十三․中國佛敎史卷四(蔣維喬)](參閱金山寺3521)
【강촌康村】
p4536-上→ 爲西藏佛敎格魯派寺院中隸屬於扎倉下之一級組織, 依僧人籍貫․地域而爲劃分, 組成僧團. 如哲蚌寺中靑海僧人入堪東康村, 昌都僧人則入買巴康村. 康村之主事者爲吉根(卽長老), 設執事二人, 卽康村格幹․康村翁則. 前者係康村之老師, 凡屬該康村之僧徒, 戒律與學問, 統歸其監督指導 ; 後者乃於康村中之大衆會合誦經時之引導者. 其下復有歐涅․拉岡․卡太格根等基層執事人員. 有屬於康村自己之財産.
【강탄회降誕會】
p3987-上→ 爲慶祝佛陀之誕生所擧行之法會, 依慣例於每年四月八日擧行. 亦稱佛生會․浴佛節․灌佛會. 當日必裝飾花亭, 內安置誕生佛, 以甘茶沐佛, 象徵佛陀誕生時自天降落之雨水甘露. [佛本行經卷一․灌洗佛形像經․佛祖統紀卷三十六]
【강탑기벌나康塔基伐那】
p4537-中→ 梵名 Kaṇṇṭhakīvana, 巴利名 Kaṇṭakī-vana. 爲佛陀時代六大都市中之娑祇多市(巴 Sāketa)之林園. 又稱提康達基伐那(巴 Tikaṇḍaki-vana). 據相應部經典四十七載, 舍利弗(巴 Sāriputta)․目犍連(巴 Mogalāna)․阿那律(巴 Anuruddha)三人同住該一林園. 舍利弗嘗與目犍連往訪阿那律, 竝問及關於有學․無學, 求達上智之道, 阿那律答以依四念處可至等語. 此外, 依增支部經典五․一四四載, 釋尊住於此林時, 曾敎導諸比丘, 於好相起厭想, 於厭相起好想等之五想.
【강파림絳巴林】
p5193-下→ 爲位於西康昌都瀾滄江上游楮惹之寺院. 明代正統二年(1437), 由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之弟子夏江森喜饒桑布興建. 共有二大殿堂․五個扎倉(經學院)․八個康村(學經僧人之地域性組織), 爲格魯派在昌都地區建立之第一座寺院. 夏江森喜饒桑布之弟子德欽多吉卽是第一世帕巴拉活佛, 此寺遂成爲歷世帕巴拉活佛之母寺.
【강호江湖】
p2473-下→ 原指江西與湖南, 或指揚子江(長江)與洞庭湖, 或指三江(湖北荊江․江蘇松江․浙江省浙江)與五湖(江西鄱陽湖․湖南靑草湖․湖南洞庭湖․江蘇丹陽湖․江蘇太湖). 蓋江湖之用語, 最早係出自莊子內篇大宗師中之不如相忘於江湖一語. 然在禪林中, 則稱雲遊四海之僧衆(雲水僧)爲江湖. 蓋於唐代時, 江西有馬祖道一, 湖南有石頭希遷, 此二師同時大樹法幢, 德聲享譽四方, 馬祖道一大振禪風, 其下乃有臨濟․潙仰․黃龍等法流之演化 ; 石頭希遷亦廣布法化, 其下乃有曹洞․雲門․法眼等道法之流布. 當時天下僧衆廣集, 多以參遊二師門下爲要, 故依地名而稱參學之僧衆爲江湖僧․江湖衆, 略稱江湖. 此外, 因參遊之僧衆多爲行脚於三江五湖, 周遊天下者, 因此亦稱之爲江湖. 又雲水僧擧行之結制安居, 稱爲江湖僧會․江湖會, 亦可略稱爲江湖. 又僧堂亦稱爲江湖道場․江湖寮 ; 師家則稱江湖名勝禪師. 另慶賀晉山之疏文, 稱爲江湖疏或江湖友社疏 ; 此疏若由東藏主宣讀, 稱爲東江湖疏 ; 若由西藏主宣讀, 則稱爲西江湖疏. 此外, 江湖一語尙有多種意義 : (一)據禪林象器箋第六類稱呼門載, 江湖, 指長江與洞庭湖. 禪士若散處於名山大刹之外, 而居於江上湖邊者, 稱爲江湖人 ; 不出世爲名山大刹之住持者, 聚會在一處, 稱爲江湖衆. (二)指世間, 如漢書中之甚得江湖間民心. 又對朝廷而言, 則指隱士之所居, 如范仲淹岳陽樓記中之處江湖之遠, 則憂其君. (三)一般通俗之稱呼, 浪迹四方謀生活者, 稱爲走江湖․跑江湖 ; 閱歷豐富之人則稱爲老江湖 ; 亦有轉稱專以詐術斂財爲業者, 如江湖術士․江湖郞中等. [宿曜經卷上定宿直品․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尊祖章․景德傳燈錄石頭章․禪林象器箋第二十二類文疏門]
【강호풍월집江湖風月集】
p2474-下→ 凡二卷. 元代松坡宗憩編. 又稱江湖集. 本書係將宋代之景定․咸淳至元代之延祐․至治年間(1260~1323), 諸方尊宿所作之偈頌, 編錄而成. 內容多爲諸方尊宿將歷參之心得, 以淸風․明月等自然之事, 託顯出所悟之境界, 故書名爲江湖風月集. 本書分爲上․下二卷, 共收七十六人, 二七○首偈頌. 其中, 松坡自作之偈頌有十三首, 收於下卷中. 又書中亦收有松坡以後之人的作品, 故本書爲松坡編集之說, 可能有疑問. 本書亦流傳於日本, 有諸多版本及注釋書.
【개각開覺】
p5315-中→ 開發覺知之意, 亦卽開發自己本具之佛性, 以證悟法之本源. [八十華嚴經卷六]
【개箇】
p5882-上→ 此, 這之意. 如箇裏, 箇人等. 係流行於唐代以後之俗語. 此外, 亦作爲量詞之用, 而置於數詞, 指示代名詞之後. 如三箇, 四箇. 或作强調語之用, 如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一中) : 道箇佛字, 拖泥帶水;道箇禪字, 滿面慚惶![馬祖道一禪師語錄,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鎭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개蓋】
p5910-中→ ①梵語 āvaraṇa, 覆障之義. 指煩惱, 因煩惱覆障善心, 故稱爲蓋. 有五種, 卽 : 貪欲蓋, 瞋恚蓋, 惛沈睡眠蓋, 掉擧惡作蓋, 疑蓋, 合稱五蓋. (參閱五蓋1194). ②梵語 chattra, 巴利語 chatta. 乃遮日防雨之傘. 又稱傘蓋, 笠蓋, 寶蓋, 圓蓋, 花蓋. 用樹皮, 葉, 竹, 絹等所造之幡, 名爲幡蓋. 印度位處熱帶, 彼國人日間在屋外時, 多以蓋遮日. 蓋, 依形狀可分二種, 一般多見柄附於內部中央者, 亦有柄附於外面上部之懸蓋, 稱天蓋. 後世作圓筒形絲帛製品, 高懸於佛座或高座之上, 而成爲佛殿之莊嚴具.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 釋氏要覽卷中, 無緣慈悲集卷上]
【개개원상도箇箇圓常道】
p5882-上→ 爲華嚴宗, 天台宗所說幽遠玄妙之敎. 圓者, 完全圓滿之意;常者, 常住不滅之意. 謂箇箇事物, 如山川, 草木, 乃至一塵一芥之微, 皆具備圓滿常住之道, 無不有眞理之全體, 此卽佛法至極之道理.
【개격이蓋格爾】
p5910-下→ (Geiger, Wilhelm;1856~1943)爲德國印度學學者, 巴利文之專門學者. 一八九一年任埃蘭根(Erlangen)大學敎授, 一八九五年至錫蘭遊歷, 歸國後任慕尼黑大學敎授(1920~1924). 後又至錫蘭, 爪哇作硏究旅行(1925~1926). 特殊硏究極多, 主要著作爲 : Literatur und Sprache der Singhalesen,1900;Mahāvaṃsa, 1908(ed.), 2 vols., 1912(tr.);Pāli Literatur und Sprache,1916;Saṃyutta-Nikāya, 1925~1927(ed.),2 vols., 1929~1930(tr.),2 vols.;Untertropischer Sone,1930.
【개경開經】
p5310-中→ ①於本經之前, 先立序說, 卽稱開經. 而於本經之後, 總括要旨作爲結論, 稱爲結經. 開經․結經竝稱爲開結. 如法華經之開經乃指無量義經, 結經則指觀普賢經. [註無量義經卷一]. ②翻開經文, 稱爲開經. 又稱開題․開軸. 讀誦經文之前, 一般先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眞實義, 此偈卽稱開經偈.
【개계開啓】
p5308-下→ ①又作啓建. 指法會儀式開始.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祝釐章聖節條(大四八․一一一三中) : 某月某日欽遇天壽聖節, 某寺預於某月某日, 啓建金剛無量壽道場, 一月日逐日輪僧上殿, 披閱金文, 今辰開啓.. ②又作開白․啓白․表白. 卽於法會或修法之始, 在本尊面前, 告白所將擧行法會之旨趣․祈願事項․期限等之儀式作法. 亦指法會之首日. 於日本, 特重此類儀式, 然多稱爲開白, 而與結願相對稱.
【개고록慨古錄】
p5814-上→ 全一卷. 又作湛然禪師慨古錄. 明代曹洞宗僧湛然圓澄(1581~1626)撰.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四冊. 圓澄慨嘆當時禪林規矩蕩然而漸趨腐敗墮落, 恐因叢林自身之萎頓, 而引致類於三武之法難, 故列擧六祖以降, 唐, 宋時代活潑生動之機緣實例, 懇切提撕, 以喚起道心, 重振宗風. 由本書亦可略窺明末禪門之槪況.
【개권현실開權顯實】
p5315-中→ 開除權敎之執著, 顯示眞實之義. 開含開除․開發․開拓等義 ; 開除乃除卻權執, 開發乃由內機緣純熟而脫權執, 開拓乃權卽實而廣其體之義. 卽開除三乘之權便, 顯示一乘眞實之義. 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 謂法華經以前之諸經乃應未熟之機根而設, 爲權便之法, 實欲引衆生入眞實之敎 ; 以權便之法顯眞實之義, 故稱開權顯實. 然權實本不異, 若開除此執著, 則權實不二, 趣歸一佛乘之眞義. 以上係就法華經前半部迹門之化儀而說. 而後半部本門化儀之開迹顯本亦稱開權顯實, 卽破除迹權之執著, 顯示本門之實義. 若就法華經全經而言, 前十四品爲開三顯一, 後十四品爲開近顯遠之說, 卽前半部開除三乘敎之方便, 顯示一乘敎之眞實 ; 後半部開除垂迹之近佛, 顯示本地之實佛, 而此二十八品總歸於開權顯實. 又開三顯一係就人․機而論, 相對於此, 開權顯實乃針對理․敎加以闡釋. [法華經玄義卷五上․法華文句記卷八之三․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法華玄論卷三․卷五](參閱本迹二門1965․開三顯一5298․開近顯遠5307)
【개근현원開近顯遠】
p5307-中→ 卽開除執著於佛陀伽耶成道之佛爲近成之佛, 而顯示久遠實成之本佛 ; 卽法華本門之開顯. 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 於法華經二十八品中, 前十四品僅明十界皆成佛, 未說釋尊爲久遠實成之佛, 此垂迹示現之化儀, 稱爲迹門. 次於後十四品(本門)中, 謂能說之釋尊, 自五百億塵點劫之前已成佛 ; 亦卽開除以佛陀伽耶成道之佛爲近成之佛的執著, 而顯示久遠實成之本地本佛, 故稱開迹顯本. 然佛身原無本迹二身之別, 蕩除對於垂迹佛身之情執, 迹門之釋尊卽本地久遠之釋尊, 此稱開近顯遠. 故開近顯遠乃就時而言, 其義卽開迹顯本.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經玄義卷十下․法華經義記卷一․法華玄論卷一](參閱本迹二門1965․開迹顯本5308․開顯5316)
【개기開基】
p5309-上→ 創建寺院稱開基. 又以財物支持寺院開創之人亦稱開基. 開基常與開山互用.
【개납사산開拉沙山】
p5306-下→ 梵名 Kailāsa, 巴利名 Kelāsa-pabbata. 傳說中位於喜馬拉雅山北之靈山. 據敘事詩羅摩耶那(梵 Rāmāyaṇa, Ⅰ. 26)之記載, 於此山中, 有一馬那薩湖(梵 Mānasa), 沙拉憂河(梵 Sarayū)自此湖流出後, 環抱無鬥城(梵 Ayodhyā)而流入恆河. 自古印度文學每敘述該山之壯麗. 馬鳴(梵 Aśvaghoṣa)之佛所行讚(梵 Buddha-carita,Ⅰ. 21)亦云 : 月光照射四方, 一如開拉沙山之光輝. 據經集註(巴 Suttanipāta Aṭṭhakathā, P. 223)之記載, 此山爲喜馬拉雅山五峰之一. 阿拉毘迦夜叉(梵 ĀlāZika)左足置於馬索西拉塔拉山(梵 Massosilatāla), 右足則置於相距六十由旬之此山山頂.
【개노開爐】
p5315-中→ 古代禪宗寺院爲防寒月, 於陰曆十月一日開啓寮房暖爐, 稱爲開爐 ; 該日卽稱開爐日․開爐節. 至次年陰曆二月一日關閉, 稱爲閉爐. 開爐之日, 住持上堂說法, 稱爲開爐上堂. [禪苑淸規卷四聖僧侍者爐頭直堂]
【개단開壇】
p5313-下→ 謂開曼荼羅壇, 行傳法灌頂. 而自開道場, 授弟子灌頂之師, 稱爲開壇阿闍梨․開壇者.
【개당開堂】
p5309-上→ 禪林用語. 原爲古代譯經院之儀式, 每年聖誕(皇帝生日)日, 必譯新經上進, 以祝聖壽. 前兩月時, 諸官皆會集以觀翻譯 ; 又於前一月, 譯經使․潤文官再度會集, 以新經上進, 均稱開堂. 其後, 轉指新任命之住持, 於入院之時, 開法堂宣說大法, 此爲禪刹之重要行事. 其時, 亦祈禱國泰民安․聖壽無疆, 故亦稱開堂祝壽․開堂祝聖․祝國開堂. 開堂之儀式, 先禮請德識卓越之僧一人任白椎師, 迎至法座東單之上位, 是爲照鑑開堂之師. 官員等則對面而坐. 其次迎引住持, 先呈公文, 擧法語畢, 維那宣讀諸疏. 其後住持乃擧手指法座, 宣說法語, 又登座拈香祝聖, 帝師及官員等亦一一拈香畢, 白椎師鳴椎一下云(卍續一一三․一一八下) : 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住持乃提示宗綱, 致謝官員․諸山等. 白椎師復鳴椎唱 : 諦觀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其後住持以拄杖卓地一下, 開始問話(問答折徵). 問答畢, 儀式卽可結束. 又開堂和尙爲我國傳戒法會中重要執事之一, 有關戒子之受戒儀規․生活禮儀規矩等, 皆由開堂和尙敎導. [祖庭事苑卷八․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入院開堂祝壽條․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개도의開導依】
p5313-下→ 爲心․心所産生作用時, 所須依靠的三種緣之一. 係法相宗討論有關心與心所彼此間依存的關係時所立之名相. 又稱開避法․開導根․等無間緣依(梵 samanantara-pratyaya)․等無間依. 心, 又作心王, 卽精神作用之主體, 如眼識․耳識乃至阿賴耶識等八識卽是心王 ; 心所, 卽附屬於心王竝與之相應而起的心理活動或精神現象, 如作意․受․想乃至忿․恨․嫉․慳等六類五十一種精神作用皆屬心所. 吾人之心識作用, 念念相續, 無有間隔, 前一念滅謝時, 後一念隨卽生起, 且於此前後念生滅之間具有密切的互倚關係, 卽前一念之心王成爲後一念之心王․心所生起時所須依靠之條件因緣. 是知前一念之心王於滅謝之同時, 旣避開其現行位, 復引導後念之心王․心所, 故稱開導依. 又以前念具有資助․生長後念心王․心所之功能, 故有開導根之稱. 復以前後念生滅之際, 歷然相望, 緊密相接, 而無有間斷, 故稱等無間緣依. 前念之心王開導․引生後念之心王․心所, 其間有關同異類之引生關係, 自印度之時卽有難陀․安慧․護法等論師各持不同之見解. 所謂同異類之引生關係, 卽於八識心王中, 某一識之心王能否引生與之同類或異類之心王. (一)難陀認爲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必由第六意識所引生, 而第六識自身旣能前後相續, 復能引生前五識, 故第六識乃六識中之開導依 ; 第七末那識及第八阿賴耶識僅能自類相續, 而無法引生其他諸識. (二)安慧之主張, 謂第六識以自類及第七․第八兩識爲開導依, 第七識以自類及第六識爲開導依, 第八識以自類及第六․第七兩識爲開導依. 以上二師之見解雖有出入, 然皆同意異類之心王可以互爲開導依. (三)護法則持相反看法, 謂八識之心王限於各自不同之類, 異類之心王無法互爲開導依, 唯有相同之心王能生滅相續無間. [成唯識論卷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本․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末]
【개루긍蓋樓亘】
p5911-上→ 蓋, 乃廅之誤. 廅樓亘爲梵語 avalokiteaśvara 之音譯, 意譯爲光世. 卽觀世音菩薩. [可洪音義卷二下]
【개목초開目鈔】
p5304-下→ 凡二卷. 爲日僧日蓮五十一歲(1272)時, 因龍口法難被流放佐渡時所著.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 本書係作者於流放期間, 省察其受難之緣由, 竝自外道․儒家而作諸敎․諸學之比較․對照, 而導入法華經究竟眞理之五重相對(制定內外․大小․權實․本迹․種脫等, 及敎觀之五種相對判釋), 爲一比較宗敎學之著作. 日蓮於書中陳述其信仰體驗, 且深刻考察其受難之理由, 竝解答所以受此法難之疑惑, 復就殉難布敎發表激烈之言論. 日蓮係一能忍難捨命之法華經行者, 於其著作特强調以折伏爲實踐方法. 本書與觀心本尊鈔共爲日蓮宗學之雙璧.
【개문절開門節】
p5307-下→ 爲我國雲南瀾滄江下游傣族地區小乘佛敎最盛大之淨居賧齋節日. 傣語原稱豪瓦薩. 傣曆九月十五日至十二月十五日期間爲關門節 ; 關門節結束, 卽稱開門節. 每逢此節日, 信徒與一般群衆盛裝, 以食物․鮮花․銀幣等獻佛, 除慶祝淨齋期結束外, 竝藉以祈福, 迎接豐收.
【개백이애구開伯爾隘口】
p5306-中→ (Khaibar 或 Khyber Pass)位於巴基斯坦西北部蘇里曼山區與阿富汗交界處, 距其東南之白夏瓦(Peshāwar)數十公里. 自古卽爲中亞與印度間重要通道之一, 入印度者多沿庫納河(Kunat)北上進入隘口. 早期移民印度之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之希臘亞歷山大大帝及我國入印度求法之僧衆等多經由此隘口, 而阿育王派遣往西方弘揚佛法之僧衆, 亦多由此而出. 第一次阿富汗戰爭(1838~1842)後, 英軍屢次由此侵略巴基斯坦. 現今有鐵路通過隘口, 達於邊鎭蘭帝寇拓(Landi Kotal). 於隘口附近尙存有阿育王時代之佛敎遺蹟, 如卡菲兒寇特(Kafir Kot)․須普拉史都帕(Shipla Stupa)等.
【개보사開寶寺】
p5315-上→ 位於河南開封. 寺建於北齊天保十年(559), 初名獨居寺. 唐代開元十七年(729), 玄宗東遊至此, 改名封禪寺. 北宋太祖開寶三年(970), 復改今名, 太宗端拱年間於寺內建塔. 今寺已廢. 開封之祐國寺(鐵塔寺)當時卽爲開寶寺之東院.
【개복도령선사어록開福道寧禪師語錄】
p5311-上→ 凡二卷. 宋代僧開福道寧撰, 月菴善果編. 全稱潭州開福禪寺第十九代寧和尙語錄. 又稱潭州開福報慈禪寺道寧師語錄․開福寧和尙語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 輯錄開堂晉院拈香法語․上堂․小參․垂示․偈頌․遺誡等, 竝於卷首․卷末附錄序․疏等文. 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重刊.
【개복사開福寺】
p5310-下→ ①位於陝西西安. 唐代貞觀十九年(645)因設華嚴宗初祖杜順之墓塔, 而建華嚴寺. 明代改稱今名, 嘉靖年間遭天災, 萬曆年間重修. 華嚴寺最初位於城外神禾原, 據明代趙&B5-FE4E;所撰訪古遊記, 謂記錄杜順之傳記杜順和尙行記碑位於城內之開福寺 ; 雍州金石志亦記述該碑存於開福寺. 準此, 則華嚴寺自城外被移建城內當可由此推定, 唯移建之時期不明. ②位於湖南長沙. 五代時楚王馬殷所建. 其子馬希範又建會春園等.
【개봉철탑開封鐵塔】
p5307-下→ 位於河南開封城東北甘露寺側. 鐵塔原稱爲靈感塔, 於宋代仁宗慶曆四年(1044)毁於火災. 其後, 著名建築家兪皓以七色琉璃重建, 稱爲琉璃塔. 塔高三十二公尺, 八角十三層, 由於琉璃顔色似鐵, 故稱鐵塔. 鐵塔之琉璃磚每塊皆刻有飛天․坐佛․立僧․龍鳳․麒麟等各種細緻花紋, 美不勝收, 開封鐵塔乃成爲開封城之標誌.
【개부화왕여내開敷華王如來】
p5313-上→ 梵名 Saṃkusumita-rāja-tathāgata. 音譯三句蘇弭多羅惹怛他言我多. 又稱爲娑羅樹王華開敷佛․開敷華佛․華開敷佛. 乃密敎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南方之如來. 住於離垢三昧, 以菩提心種子, 長養大悲萬行, 成就遍覺萬德開敷, 故稱開敷華王如來. 其形像, 全身呈金色, 普放光明, 通肩披袈裟, 右手仰掌向外, 指端垂下, 左手執袈裟之角, 置於臍側. 密號平等金剛. 種子爲□(a). 三昧耶形爲五鈷金剛杵. 眞言爲曩莫三曼多母馱喃鍐口縛莎訶.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毘盧遮那經廣大儀軌卷上․大日經疏卷四]
【개사開士】
p5298-中→ 梵語 bodhisattva. 音譯菩提薩埵. 又作闡士. 開, 明達之意. 指開正道, 以引導衆生者 ; 特指菩薩. 蓋菩薩明解一切眞理, 能開導衆生悟入佛之知見, 故有此尊稱. 阿毘達磨識身足論卷一(大二六․五三一上) : 開士威力如來藏, 三界照明慧眼道.釋氏要覽卷上(大五四․二六○下) : 經中多呼菩薩爲開士, 前秦苻堅賜沙門有德解者, 號開士.可知開士亦爲高僧之尊號. [玄應音義卷四]
【개사입욕開士入浴】
p5298-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開士悟水因. 本則公案記述跋陀婆羅與十六開士(菩薩)沐浴時, 因水悟道之因緣. 碧巖錄第七十八則(大四八․二○五上) : 古有十六開士, 於浴僧時, 隨例入浴, 忽悟水因, 諸禪德作麽生會?他道妙觸宣明, 成佛子住, 也須七穿八穴始得.上引中之七穿八穴謂逆順縱橫, 自由自在. 此公案乃據首楞嚴經卷五所載, 跋陀婆羅與同伴十六開士於浴漕中沐浴, 因水之浸潤性及透明性, 得妙觸宣明, 成佛子住, 會得七穿八穴, 四面八方攻破敵陣之活手段, 能逆順縱橫, 自由自在, 不爲煩惱所縛.
【개사초改邪鈔】
p2953-中→ 全一卷. 日本淨土眞宗覺如著. 鑑於彼時(十四世紀中葉)宗風大壞, 故應乘專之請, 口述戒規二十條, 編成本書, 旨在內戒宗門, 外揚宗旨.
【개산開山】
p5298-下→ 本指開山建寺而言 ; 因古代寺院多建於山谷幽靜處, 故稱開山. 且取其開闢寺基之意, 又稱開基. 而寺院第一代住持亦以開山尊稱之. 開山又有勸請開山及創建開山之分, 創建開山係親自開創寺院, 竝自任住持. 勸請開山則雖親自開山建寺, 然另請有德之僧任住持. 此外, 宗派之創始者亦稱爲開山․開祖․開山祖․開山祖師. [佛祖統紀卷十四․禪林象器箋靈像門]
【개산기開山忌】
p5299-上→ 寺院於開山示寂紀念日所擧行之法會. 我國自古卽有. 於日本, 自禪宗傳入後, 卽爲各寺院所沿用. 此外, 於宗派開祖忌日所擧行之法會, 稱祖師忌. [敕劫修百丈淸規卷上尊祖章開山歷代祖忌條]
【개산당開山堂】
p5299-上→ 奉祀本寺開山之堂. 又稱祖師堂․祖堂․影堂․影室. 常設於佛殿前面之西方, 與東方伽藍堂相對峙. 宋時, 以禪林尊崇開山, 故祖堂中唯置開山之像. 然至後世亦於堂中安置歷代住持之牌位. [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卷一祖堂綱紀]
【개삼현일開三顯一】
p5298-上→ 謂開除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之權執, 以顯示一乘(佛乘)之實義. 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 法華經前半部爲迹門之開顯, 後半部爲本門之開顯. 開三顯一卽於跡門之化儀中, 開除法華經以前諸經所說三乘權敎之執著, 顯示一乘眞實之敎 ; 卽開三乘敎之方便, 以顯一乘敎之眞實. 然三乘與一乘之差別實由對機之未熟而起. 蕩盡三一差別之妄執, 三乘所行之道, 卽爲佛道 ; 三乘之理敎, 亦卽實相一乘之理敎, 故三乘實皆歸於一乘. [法華經玄義卷九․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法華文句卷四․法華經義記卷一․卷八․法華玄論卷四](參閱本迹二門1965․開權顯實5315․開顯5316)
【개선사開先寺】
p5306-上→ 位於江西星子縣西八點六公里處之廬山南麓. 係南唐李中主所創. 山後有龜背․鶴鳴․雙劍․香爐․黃石巖等奇峰相連. 其間, 北有馬尾水, 南有瀑布泉, 爲廬山諸寺中最幽邃之地. 宋代時, 雲門之門下淸耀曾住此, 同門智寂之弟子照繼之. 太平興國二年 (977), 詔改名爲開先華藏寺. 仁宗時, 善暹開法席, 其門特顯. 門人佛印了元承其席, 後智珣․行英等雲門諸德相繼住之. 明代天順初年恢復舊名. 康熙四十六年(1707), 賜秀峰寺匾額. 其側崖有黃山谷之七佛偈․王陽明紀功之碑石. 西側溪畔有五重之小石塔, 門外有陰刻之觀音像巨碑, 像之相好頗能現示宋代風格. [禪林僧寶傳卷二十九․五燈會元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八六七․第八七○․支那佛敎史蹟評解卷二]
【개선사開善寺】
p5309-下→ ①位於南京市朝陽門外之鍾山. 梁天監十三年(514)寶誌示寂, 武帝詔有司葬於此地, 竝於其上建塔五級. 帝親臨致奠, 忽於雲間見大士, 乃爲之立寺, 令其弟子智藏居之, 是爲開善寺. 南朝陳時, 智遠亦曾居此. 至唐代乾符年中奉敕改稱寶公院. 宋代開寶年中, 更號開善道場. 太平興國五年(980), 與鍾山諸刹, 合稱太平興國寺, 該寺則爲其中之一支院, 而廢其寺名. [梁高僧傳卷十․續高僧傳卷五․卷十六․金陵梵刹志卷三․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佛祖統紀卷三十七]. ②位於廣東潮陽. 俗稱靈山寺. 唐代元和年中, 大顚禪師居之, 名聞四方. 韓愈往訪, 叩問禪法, 讚歎不已, 留衣而別, 今有留衣堂. ③位於臺灣苗栗南庄鄕. 由陳榮盛等信衆發起籌建於民國十七年(1928). 爲獅頭山寺院群之一, 與勸化堂․輔天宮合稱三絶. 寺內珍藏自緬甸請回之二尺玉佛一尊, 皎潔晶瑩, 被視爲鎭寺之寶. 該寺自六十五年開始, 重修大殿, 竝擴增寮舍, 寺觀煥然一新.
【개시오입開示悟入】
p5305-上→ 開, 開發之意 ; 卽破除衆生之無明, 開如來藏, 見實相之理. 示, 顯示之意 ; 惑障旣除則知見體顯, 法界萬德顯示分明. 悟, 證悟之意 ; 障除體顯後, 則事(現象)․理(本體)融通而有所悟. 入, 證入之意 ; 謂事理旣已融通, 則可自在無礙, 證入智慧海. 依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載, 諸佛爲一大事因緣而出現世間, 卽爲令衆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出現於世間. 關於開示悟入之解釋, 法華文句卷四上, 以四位․四智․四門․觀心等四種不同立場, 闡釋開示悟入之理, 竝一一配列之 : (一)就四位而言, 四位係指菩薩修行過程中之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四大階段. (1)以開配當十住位 ; 謂於此階位之初, 能破除無明, 開顯如來藏, 而見實相之理. (2)以示配當十行位 ; 謂於此階位, 惑障旣除, 知見之體亦自彰顯, 此體圓備萬德, 故擧凡法界之衆德, 無不一一顯示分明. (3)以悟配當十迴向位 ; 謂於此階位, 旣已除障顯體, 明了法界衆德, 則必事理融通. (4)以入配當十地位 ; 於此階位, 事理旣融, 故自在無礙, 任運自如, 而入薩婆若(一切智)海. (二)就四智而言, (1)以開配當道慧 ; 謂於實性之中得以開發佛之智見. (2)以示配當道種慧 ; 謂能了知十法界中諸道之種別, 竝了知解惑之相, 一一皆爲佛之知見所顯示者. (3)以悟配當一切智 ; 謂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滅卽了悟佛之知見. (4)以入配當一切種智 ; 謂了知一切法之一相寂滅相而識知種種行類相貌, 此卽入於佛之知見. (三)就四門而言, 四門係指天台圓敎所立之四法門. (1)以開配當空門 ; 謂於空門所詮一空一切空之理中得以開發佛之知見. (2)以示配當有門 ; 謂有門所詮一有一切有之理卽顯示佛之知見. (3)以悟配當亦空亦有門 ; 謂了達一切亦空一切亦有之理卽體悟佛之知見. (4)以入配當非空非有門 ; 謂證得一切非空一切非有之理卽入於佛之知見. (四)就觀心而言, 此係由天台宗所說一心三觀中來直接闡釋此開示悟入之理. 三觀, 指空․假․中三觀. (1)謂了觀心性三諦之理不可思議, 且此觀明淨, 無有疑滯, 故名爲開. (2)又此一觀境雖不可思議, 然能於空․假․中之心中宛然分別而不濫, 故名爲示. (3)謂空․假․中之心, 卽三而一, 卽一而三, 故名爲悟. (4)空․假․中之三觀竝非個別存其空․假․中三者, 而係齊照空․假․中於一心之中, 故名爲入. [法華經論卷下․法華經義記卷三․法華經玄義卷五上․維摩經玄疏卷四․法華義疏卷三(吉藏)․法華經玄贊卷三末․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臺宗二百題卷十五]
【개실開室】
p5307-下→ 禪林用語. 與入室同義. 卽師家開室允許大衆入室參問之意. 入室乃從修行者立場說 ; 開室則從師家方面說. [禪林象器箋垂示門]
【개심사開心寺】
p5304-中→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醴泉郡醴泉面南本洞. 寺中有五重石塔, 乃爲二重基壇․四角五層之石塔, 建於高麗穆宗十二年(1009, 卽遼統和二十七年), 被視爲高麗時代初期之新羅系石塔. 其第一層之正面門上中心刻有仁王像, 其雕刻手法與同時代遼之塼塔一致, 故被推定係受遼之影響.
【개안공양開眼供養】
p5309-下→ 又作開光明․開光․開眼․開明. 開佛眼目時所行之儀式. 卽新佛像․佛畫完成, 而欲置於佛堂時, 所擧行替佛像開眼之儀式. 經過此儀式, 佛像之神聖性乃被人接受. [行持軌範卷二像塔開眼供養法․禪林象器箋垂說門․說法明眼論開眼品]
【개연介然】
p1223-上→ 宋代僧. 明州鄞縣人. 初學於福泉山延壽, 復從明智中立受天台敎觀於南湖. 元豐(1078~1085)初年, 修淨業三年, 建立十六觀堂. 建炎四年(1130), 金兵至明州, 寺衆盡散, 師獨不去. 兵至, 訝其不畏死, 虜師北歸, 後不知所終. 時人遂以去日爲忌, 尊之爲定慧尊者. [佛祖統紀卷十五․淨土聖賢錄卷三]
【개외학開外學】
p5304-下→ 准許學習外典(佛敎以外之典籍). 爲伏邪敎, 及引導世間一切爲目的時, 得允許讀誦外典, 稱爲開外學.
【개욕開浴】
p5308-上→ 禪林用語. 開浴室入浴之謂.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兩序章兩序頭首條載, 凡遇開浴, 齋前掛開浴牌, 寒月每五日一浴, 暑天每日洗浴. 聞開浴之鼓, 衆僧先入浴, 後乃知事及住持 ; 後世則逆轉此順序. 佛制有水湯浴․熱氣浴二種, 禪宗則以溫湯沐浴. 入浴之法, 古時多爲浴槽外汲湯水沐浴之汲湯式 ; 後爲全身入浴槽內沐浴之入湯式. 入浴時, 應靜肅, 禁笑語. 入浴之前向跋陀婆羅像燒香, 唱(大八二․七七六下)若洗足時, 當願衆生, 具足神力 ; 洗浴身體, 當願衆生, 身心無垢, 內外光潔. 唵跋折囉惱迦咤莎訶之偈咒七遍. [禪苑淸規卷四浴主․禪林備用淸規卷七知浴․卷十日用偈章]
【개원사開元寺】
p5299-中→ 唐玄宗於開元二十六年(738), 敕令各郡建立開元寺, 作爲官方之寺院, 主要負責國家之祝典法儀 ; 亦有從已有之寺院轉用爲地方官祈求國運儀式之場所. 此種儀式不僅將佛敎之恩惠賜豫國民, 更有誇示中央政府權威之意圖. 關於玄宗敕命全國建立開元寺之因緣, 今已不可考, 惟據西安府城內元大開元寺興敎碑之碑文所載, 知開元二十八年(疑爲二十六年之訛), 玄宗曾與勝光法師於延慶殿對論佛恩問題, 論後玄宗乃誓爲佛弟子, 遂於天下之州府各置開元寺一所. 然今已無文獻可考察當年全國各州府是否皆奉敕造寺, 僅於舊唐書卷九有天寶三年(744)四月, 敕兩京及天下諸州鑄金銅天尊及佛像各一尊, 置之開元寺之記載. 然於現今所存各種佛敎史文獻, 如唐代鑑眞和尙(曾赴日本, 後成爲日本律宗之祖)之東征傳, 與來華留學之日僧圓載․圓仁․圓珍等人之旅行記中, 則載有較具體之資料, 如諸州開元寺之名稱, 及部分有關之記事. 另據大明一統志所列擧, 當時留存者, 有直隸眞定府冀州開元寺․元氏縣開元寺․永平府開元寺․順德府開元寺․陝西西安府咸寧縣開元寺․福建泉州府溫陵開元寺․福州府閩縣開元寺․山東登州府開元寺․河南歸德府開元寺․寧陵縣開元寺․虞城縣開元寺․南陽府舞陽開元寺等十二處, 已非往日盛況. 各地開元寺於唐宋時代, 高僧輩出, 如蘇州開元寺之元浩․辨秀, 齊州開元寺之義楚, 洪州開元寺之道一․棲隱, 鄂州開元寺之玄晏等. 其中以洪州開元寺之道一尤爲著稱, 自大曆四年(769)駐錫該寺, 闡弘南嶽懷讓之禪法, 而成當代禪道之重鎭, 世人尊稱爲馬大師. 諸州之開元寺歷來興衰不一, 雖經元明之重修, 現存者不多. [佛祖統紀卷三十四․釋氏稽古略卷三․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六十一․第一○四․第一一七․第二○○․第二七八․第三九五․第四五七․第五○七]. ①位於江蘇吳縣西南. 爲三國時代孫權之乳母陳氏所建. 初稱重元寺, 通元寺. 至唐代, 改稱開元寺. 晉代時, 自海中漂來石佛二尊及佛鉢一只, 今珍藏寺中. 歷代以來, 本寺先後有禪宗六祖慧能之法嗣印宗․荊溪湛然․長慶慧稜․黃龍楚南․淸涼澄觀․慈雲遵式等宗門大德棲止之. [開元寺志․大明一統志卷八]. ②位於福建晉江. 建於武后垂拱二年(686), 初名蓮華寺, 後改興敎寺․龍興寺. 開元二十六年(738)奉敕改稱開元寺. 歷五代至宋, 創支院百餘所, 元代賜名開元萬歲禪院. 至正年間(1341~1398)遭祝融之災, 明代洪武․永樂兩朝漸次重建, 明末鄭芝龍又重修大雄寶殿․拜聖亭․山門外紫雲屛殿等, 爲一包括東西兩翼之建築群. 其中以東塔(鎭國塔)․西塔(仁壽塔)馳名遠近, 爲我國聞名世界富有歷史性之建築. 東塔始建於唐咸通六年(865), 初爲木塔, 南宋改爲磚塔, 今之石塔乃南宋紹興二年(1132)至淳祐十年(1250)所重建, 高四十八公尺餘. 西塔始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916), 初爲木塔, 北宋改爲磚塔, 今之石塔爲紹定元年(1228)至嘉熙元年(1237)所重建, 高四十四公尺餘, 二塔均仿木構八角五層樓閣式之石構建築, 上刻佛像, 十分精美. 大雄寶殿又稱百柱殿, 採用重檐歇山式建築, 爲明代遺構, 殿上之斗栱有飛天樂使二十四尊, 雕刻精緻. [福建通志卷二六四․大淸一統志卷三二八]. ③位於江西南昌新建縣之東. 又稱上藍院. 卽唐代馬祖道一弘揚禪風之著名道場. 道一得南嶽懷讓之心法後, 先後駐錫建陽․南康․撫州․虔州等地之道場, 建陽在今福建省, 其餘皆在江西省. 自大曆四年(769)開始, 道一居止於本寺, 繼續其接化生涯, 當代另一禪門龍象石頭希遷則大多弘法於湖南一帶, 世人每將江西馬祖道一與湖南石頭希遷竝比爲禪界雙璧. 由是, 本寺亦成爲當時禪徒輻湊之名刹. 本寺於宋代時改稱能仁寺, 明代改稱永寧寺, 至淸代, 又更名爲祐淸寺(或佑淸寺). [大明一統志卷四十九․大淸一統志卷二三九․江西通志卷一一一]. ④位於陝西西安東大街西首. 建於唐玄宗開元年中. 玄宗於開元二十六年(738)敕令全國各大都市廣建開元寺, 其中以本寺之規模最大, 唯歷代失修, 寺容殘破, 已非舊觀. ⑤位於河南商丘縣城南. 建於唐代. 宋代更名寶融寺, 又稱興隆寺. 寺內有唐代書法家顔眞卿所書之八關齋會報德記石幢. ⑥位於河南虞城縣舊縣城北. 建於宋紹聖三年(1096), 後徙地改建於今縣治之西南隅. ⑦位於廣東潮州. 乃東南一大叢林. 始建於唐開元二十六年(738), 元代稱開元萬壽禪寺, 明代以後稱開元鎭國禪寺. 建築古雅, 香火極盛. ⑧位於山西大同. (參閱善化寺4875). ⑨位於臺灣臺南. 爲著名的佛敎古刹. 原係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嗣子鄭經爲奉養其母董氏所建之北園別館, 創建於明永曆年間(1647~1661). 康熙二十八年(1689), 巡道王唇宗․總鎭王化行等捐俸改建爲寺, 時稱海會寺. 此後, 歷經乾隆年間之重修․擴建, 迭改寺名爲榴環寺․榴禪寺․海靖寺, 終定名爲開元寺, 以迄於今. 寺內有鄭經所鑿之鄭經井一口, 及鑿井時所掘出之海螺化石, 及七絃竹一株, 據云此竹爲明永曆三十四年移自河南臥龍崗, 爲董氏親自種植者. 寺中竝珍藏有鄭成功親筆文件及其所用之餐器. 此外, 尙有臺灣最早鑄造之銅鐘一口, 及後園之圓光三塔. 塔建於民國二十年(1931), 爲寺僧藏骨之所, 今已成爲該寺之標幟. 本寺開山住持爲志中法師. 後代住持之較著名者, 有同治․光緖年間之榮芳․傳芳․玄精諸禪師. 榮芳曾赴福建鼓山受戒, 竝赴少林寺習禪及武技, 且精書畫, 頗爲當時臺省人士所推崇. 傳芳亦曾赴福州等地求法受戒, 返臺後傳戒弘法, 度衆甚多 ; 至今約有末寺八十餘座, 通稱爲傳芳和尙派下. 玄精出家前, 原擅道敎方術, 故任開元寺住持後, 時顯靈異. 臺灣光復後, 繼任住持有證光․印明․眼淨等人. 證光․眼淨二人先後興辨延平佛學院及開元佛學院, 造就不少僧材. 現任(1988)住持爲悟慈法師, 創辨有開元幼稚園․開元育幼院․慈愛醫院, 及慧光圖書室․開元禪學院等.
【개원삼대사開元三大士】
p5299-中→ 指唐玄宗時東來之印度密宗三大師. 卽善無畏․金剛智及不空. 開元四年(716), 善無畏奉其師之命, 經中亞至長安, 唐玄宗禮爲國師. 開元八年, 金剛智率不空至京師, 奉敕居於慈恩寺, 傳揚龍樹菩薩之密敎, 竝築壇度衆 ; 時人稱善無畏․金剛智及不空爲開元三大士. (參閱不空975․金剛智3561․善無畏4892)
【개원석교록開元釋敎錄】
p5303-上→ 凡二十卷. 唐代智昇編於開元十八年(730). 又作開元錄․開元目錄․智昇錄.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全書分成前後兩部分, 前半部稱總括群經錄(卷一至卷十), 相當於代錄, 係以時代別․譯者別, 依序列擧自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至唐代開元十八年, 凡六六四年間, 一七六名譯經僧所譯大小乘經律論, 共計二二七八部, 七○四六卷. 其中有關譯經之資料蒐羅綿密, 包括譯經之異名․略名․卷數․存缺․原著者名․翻譯年代․場所, 及翻譯關係者, 所載譯經又有譯與失譯之別․單譯與重譯之別․大經與別生經之別等. 此代錄部分係繼承歷代三寶紀․大唐內典錄而來. 後半部稱別分乘藏錄(卷十一至卷二十), 係仿自法經錄之分類整理目錄, 相當於標準入藏目錄與現藏入藏目錄. 別分乘藏錄係以經爲主, 又分七類記載, 卽 : (一)有譯有本錄(卷十一至卷十三), (二)有譯無本錄(卷十四至卷十五), (三)支派別行錄(卷十六), (四)刪略繁重錄(卷十七), (五)補闕拾遺錄(卷十七), (六)疑惑再詳錄(卷十八), (七)僞妄亂眞錄(卷十八). 最後兩卷爲大․小乘之入藏目錄, 總計入藏經典一○七六部, 五○四八卷. 蓋歷來所謂一切經五千餘卷之稱卽出典於此. 其中之有譯有本錄, 將大乘經分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五大部, 竝注明單譯․重譯情況, 爲後世之大藏經編目所遵循. 智昇復將本書入藏目錄以千字文編號, 預防混雜, 編定開元釋敎錄略出四卷, 爲北宋以後雕印大藏經編號所依據. 本書記事完備詳實, 故後世經錄皆取爲範本. 後世藏經組織亦大體依據本經錄, 先大分爲經․律․論藏等部, 更一一區別大小乘, 大乘經中又以依五大部順序排列爲常例. 唐代貞元十年(794)圓照作續編三卷, 正名爲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敎錄. [宋高僧傳卷五․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四․卷十九]
【개원쌍탑開元雙塔】
p5302-下→ 卽福建晉江開元寺之東西雙塔, 爲我國聞名於世竝富有歷史性之建築物. 雙塔相距約二百公尺, 全用花岡岩石砌成, 然結構上仍保留宋代木構建築之特徵. 雙塔屹立於風雨中, 已歷時七百多年, 雖歷盡滄桑, 但雄姿依然. 東塔名鎭國塔, 建於唐代咸通六年(865), 歷時十二年竣工, 塔爲八角形, 高四十八點四公尺. 原爲木造, 南宋時改爲磚塔, 後改爲石塊建築. 西塔名仁壽塔, 建於五代梁貞明二年(916), 歷時十年竣工, 塔高四十四點六公尺. 北宋時改爲磚塔, 後亦改爲石塔. 塔之每面有浮雕二幅, 兩塔共一八○幅. 兩塔之建築均受中亞文化之影響, 綜合中西型式, 極具藝術價値, 昔時被譽爲海內第一․世界第一塔. [溫陵開元寺志․釋氏稽古略卷三]
【개이介爾】
p1223-中→ 介, 弱․小之義;爾, 係助辭. 形容至微至小, 卽謂現前刹那之一念心. 介爾之一念․一念介爾之起心等語, 均係天台宗之專用語. 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五四上):此三千在一念心, 若無心而已, 介爾有心, 卽具三千.[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法華玄義釋籤卷二上]
【개자가지芥子加持】
p3509-上→ 卽密敎修法中, 行護摩之時, 加持芥子而散於十方, 以爲降魔結界之用. 眞言行者行此芥子加行時, 觀想打開十方法界塔婆, 而禮請諸尊聖衆之證明聽許. 據蘇悉地經奉請成就品載, 行法之初, 以成辦諸事眞言, 或用軍荼利眞言, 加持於白芥子等物而散之於地, 如是則可辟除諸難. [陀羅尼集經卷七․蘇悉地經補闕少法品]
【개자芥子】
p3508-下→ 梵語 sarṣapa. 音譯作薩利殺跛․舍利娑婆․加良志. 西藏語 yuṅs-kar. 原係芥菜之種子, 顔色有白․黃․赤․靑․黑之分, 體積微小, 故於經典中屢用以比喩極小之物, 如謂芥子容須彌, 毛孔收刹海卽爲常見於佛典中之譬喩. 又因芥子與針鋒均爲極微小之物, 而以芥子投針鋒比喩極難得之事, 如北本涅槃經卷二謂, 佛出世之難得猶如芥子投針鋒. 於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七, 將芥子與菖蒲․沈香等, 共列爲三十二味香藥之一. 又於大日經義釋卷七, 以其性辛辣異常, 多用於降伏障難之修法. 在密敎中, 將白芥子置於火中燃燒, 以爲退除惡魔․煩惱, 及加持祈禱之用. 然以白芥子之不易得, 古來多用罌子粟․蔓菁子或普通芥子代替. 又自古傳說, 龍樹菩薩曾在南天竺以白芥子七粒擊開南天鐵塔, 取得大日經. 一般旣以芥子具有袪除魔障之神力, 故於供養佛舍利之馱都法時, 每以白芥子爲不可少的供物之一. [首楞嚴三昧經卷上․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 大日經卷二息障品․大智度論卷三十․增廣本草綱目卷二十六](參閱白芥子2089․極微5479․馱都法5707)
【개자겁芥子劫】
p3509-中→ 梵語 sarṣapopama-kalpa. 以芥子比喩劫期之悠長. 又作芥城劫. 如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大智度論卷五等均載有此類譬喩, 謂有一由旬方廣之城, 其內充滿芥子, 稱爲芥城, 有一長壽之人, 每百歲來取一芥子;縱令芥子悉數持去, 劫數亦尙未盡. 於佛典中, 形容劫量之悠長者, 除芥子劫外, 亦常用磐石劫之譬喩, 或兩喩竝擧, 而稱爲芥石․芥城劫石. (參閱劫2811․磐石劫6117)
【개장開帳】
p5309-中→ 將佛像․祖師像之幃帳揭開, 供信徒禮拜, 稱爲開帳. 又作啓龕․開扉․啓帳. 我國唐代卽有開帳之例, 後行於日本. 日本一般寺院之佛像竝不公開, 須逢三․七․十․十二․二十․三十三․五十․六十年之週期日擧行法會時, 始開帳供人參拜. 又佛菩薩被迎往外地出巡之風尙, 稱爲出開帳. 日本善光寺古來卽以此行事聞名. [資治通鑑卷二四○․孝經樓漫筆卷四․三養雜記卷三]
【개적현본開迹顯本】
p5308-中→ 又作發迹顯本. 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 天台大師智顗說明法華經旨趣之時, 謂法華經有本迹二門之開顯, 其本門之開顯, 就佛身而言, 乃開迹顯本. 卽開除以釋尊爲伽耶近成垂迹示現之權佛之情執, 以顯示久遠實成之本地本佛. 法華經玄義卷七下(大三三․七七三上) : 開迹中佛界十如, 顯出本中佛界十如.謂於迹門開下九界之權, 以顯佛界之實. 故於本門顯示佛界之本有久遠, 令了知迹門所說, 而明諸佛之本地.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文句卷九下․法華玄論卷一](參閱本迹二門1965․開近顯遠5307․開顯5316)
【개전蓋纏】
p5911-上→ 蓋與纏皆爲煩惱之異名. 蓋, 覆障之義;因煩惱可覆障善心, 故稱蓋. 貪欲蓋, 瞋恚蓋, 惛沈睡眠蓋, 掉擧惡作蓋, 疑蓋等五種煩惱, 稱爲五蓋. 纏, 纏縛之義;因煩惱可纏縛修善之心, 故稱纏. 無慚, 無愧, 嫉, 慳, 悔, 睡眠, 掉擧, 惛沈等八隨煩惱, 稱爲八纏, 再加忿, 覆, 則爲十纏. [維摩經佛國品]
【개전성불改轉成佛】
p2953-下→ 改轉諸惡而成佛之意. 日本日蓮宗用語. 指法華經以外諸經之成佛說. 在其他諸經中, 不說一念三千․性善性惡及諸法實相等妙旨, 故謂惡人須改轉其惡, 女子須改轉女身方能成佛, 此種成佛乃有名無實之成佛. 蓋以此表示非法華不能得眞實證果之意. [法華經文句卷七上․法華疏私記卷八末]
【개정開靜】
p5314-中→ 開, 開覺․開放二義 ; 靜, 靜睡․靜慮(坐禪)二義. (一)開覺靜睡. 禪林晨朝鳴板, 催促僧衆起床. 有大小開靜之分, 小開靜又稱開小靜, 於五更四點之後, 鳴庫前之板, 此時行者先起床. 大開靜又稱開大靜, 於五更五點之後, 庫前及諸堂之板齊鳴, 令全寺之大衆起床. (二)開放靜慮. 禪家停止坐禪, 或於課誦․粥飯․聽講․普請時, 聽許散動, 相對於止靜, 而稱此時爲開靜. 報開靜時, 鳴開靜板. 此開靜亦有大小之分, 大開靜係就朝課․粥飯․晩課及臥單時所稱. 小開靜, 指止靜中之小休憩. 又開靜所用之擊打法器及擊打方式, 各宗派皆不同.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大衆章․禪林象器箋唄器門](參閱止靜1476)
【개제開題】
p5314-下→ ①解釋經論之題而說明該經之綱要者, 稱爲開題. 如大日經開題․金剛經開題等. 與玄談․玄義之義相同. 又重新書寫經文而加以供養講讚, 稱爲開題供養. ②翻開經文. (參閱開經5310)
【개종開種】
p5311-上→ (1912~ )臺灣高雄人, 俗姓李. 民國五十一年(1962)依隆道法師出家, 同年於舊超峰寺受具足戒. 五十七年隨中華佛敎訪問團赴日本訪問, 歸來後, 發願將所住持之義永寺建成佛敎宏法道場和觀光勝地. 師在俗時, 曾活躍於高雄婦女界․金融界, 聲譽卓顯. 義永寺位於高雄市三民區, 寺地由藍淸泰居士所捐贈. 寺前三面環水, 淸溪如帶, 直通愛河, 綠柳翠竹, 夾岸而生, 間以古木果樹, 淸幽雅靜. 寺原僅茅屋數間, 開山住持開證法師, 因在外講學, 曾暫由郭馬居士代管, 後經公議, 聘請開種法師住持. 法師晉山後, 精心擘劃, 興建寮房․殿堂. 寺境有高約十五公尺之觀音聖像, 竝辨有幼稚園一所.
【개주凱珠】
p4855-下→ (1385~1438)西藏名 Mkhas-grub. 意譯作賢善成就. 全名 Mkhas-grub Dge-legs dpal-bzaṅ-po. 或譯凱珠哥魯巴桑保․開魯克主傑. 又作 Mkhas-rab(善巧之意). 係宗喀巴兩大弟子之一(另一爲嘉曹傑), 亦爲第一世班禪喇嘛. 出身于闐, 爲密咒系統昆卡塔西(藏 Kun-dgaḥ bkra-śis)之長子. 年幼卽聰慧多智, 歷訪加姆林(藏 所ケm-ri諸某․薩迦(藏 Sa-skya)諸寺, 硏習諸學. 十七歲受沙彌戒, 廿三歲隨薩迦派僧人仁達哇(藏 Reṅmdaḥ-ba)受具足戒, 竝硏學中觀․量論․戒律․俱舍․般若等根本釋義, 及一切性相之敎說․四部怛特羅之要義等導論, 及眞言之學. 另又跟從達爾麻仁欽(藏 Dar-ma rin-chen)․持律者拉格巴(藏 Grags-pa rgyal-mtshan)․詹喀爾巴(藏 Ḥjam-dkarba)․詹姆安哥母朱歐(藏 Ḥjam-dbyaṅs rgya-mtsho)等人聽聞顯密之法. 明代永樂六年(1408), 拜宗喀巴爲師, 每日聽宗喀巴講說俱舍․量論等性相之學, 秘密集․時輪等之無上瑜伽, 及怛特羅․顯密諸敎之深甚釋․究竟生起之要義等, 前後凡十個月. 四十七歲, 繼根敦珠巴, 成爲第二代甘丹座主(藏 Dgaḥ-ldan khri-pa). 其後八年間, 於此法座上, 普施法語. 一四三八年示寂, 世壽五十四. 師之學德聲譽極高, 尤善辯論, 屢次擧行論諍之會, 致力掃除黃敎內外異端. 嘗將其師宗喀巴敎說中之難解敎義著成綱要書, 另又建立諸多黃敎僧院. 其系統下之化身喇嘛至後代皆稱爲班禪喇嘛, 師則被尊爲第一世班禪喇嘛. 其得法弟子有 : 慧法護․霞爐善幢․堪勤福勝成․遍智勝光․具法善現․拔梭法幢․寶海慧․僅俄慧幢․刹廓瓦法稱․義成祥․漾絨瓦法自在稱․法護等. 著作除顯密之諸論外, 尙有傳記․書簡․聽聞錄․願文․禮贊等, 數量極夥, 合爲六十餘部. 今流通者, 於顯敎方面有 : 宗喀巴大師傳․現觀莊嚴論注疏․釋量論大疏․顯示甚深空眞實義論․三律義建立論等, 皆普遍爲今西藏佛敎學者所重視. 另於密敎方面有關於能怖金剛․勝樂論․歡喜金剛․時輪等各種修法及經典注釋. 又有總貫諸部密敎之續部總建立論等. [西藏撰述佛典目錄․カイドゥブ傳․西藏仏敎硏究]
【개증開證】
p5314-下→ (1925~ )臺灣高雄人, 俗姓黃. 年二十六, 禮高雄元亨寺永達和尙出家. 越二年, 於臺南縣白河大仙寺受具足戒. 未久卽代師主持元亨寺, 竝開創義永寺. 民國四十四年(1955), 赴新竹獅頭山海會庵臺灣律學硏究院, 親炙白聖法師硏習律學及楞嚴諸經. 師熱心於道場之開創和整建, 所開創或整建弘化之道場, 除前述者外, 另有觀音寺․高雄宏法寺․前鎭念佛會․西甲念佛會․佳冬念佛會․臺南妙心寺(開山者爲心覺法師)․臺東金龍山紫雲寺. 目前部分道場已交由弟子傳道․傳孝․傳燈等法師負責. 師又致力於宏法事業, 先後創辨佛學硏究班․僑仁中學(後更名爲能仁工商)․慈恩幼稚園․慈恩圖書館․慈恩出版社․慈恩中醫診所․慈恩兒童之家等. 師目前竝擔任高雄生命線協會常務理事․臺東佛敎支會理事長․高雄佛敎分會常務理事等職.
【개차開遮】
p5313-中→ 卽開與遮. 開, 許可之意 ; 遮, 禁止之意. 又作開制․遮開. 爲戒律用語. 卽於戒律中, 時或開許, 時或遮止. 小乘戒之戒法較嚴, 竝無開許 ; 大乘戒法則本慈悲願行, 與活用戒法之精神, 時有開許, 稱爲開遮持犯, 爲大乘戒之特徵. 如安住淨戒律儀之菩薩, 見盜賊欲殺害衆生, 造無間業, 不忍此惡賊死後受大苦, 以慈愍心, 斷彼性命, 此卽開殺戒.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梵網菩薩戒本疏卷一․四分律行事鈔卷中](參閱持犯3816)
【개천개지蓋天蓋地】
p5910-下→ 禪林用語. 又作普天普地, 盡十方世界. (一)謂佛法之眞理, 古今一如而無所不包;又佛法之顯現無所不在, 擧凡草木山河, 飛禽走獸, 乃至吾人之行住坐臥, 生死悲歡, 均爲佛法奧旨之現成詮釋. (二)禪林中形容習禪者於徹悟之後感覺自己意氣滿溢, 磅子於宇宙之狀態. [宗門統要續集卷十六]
【개청介淸】
p1222-下→ (1239~1301)元初臨濟宗楊岐派禪僧. 福州(福建)長溪人, 俗姓王. 號龍源. 出家於雪峰山, 於一峰齊之門下得度, 十五歲卽受具足戒. 吳興道場山東叟仲穎請師爲典賓, 繼掌內記之職. 後辭, 與育王山寂窓有照契合, 爲其法嗣, 司掌藏鑰. 初住浙江壽國寺, 旋遷開壽普光禪寺. 至元二十二年(1285), 浙江道場山罹火災, 師起而自任, 重建大佛寶殿等堂宇, 具備大藏經․鼓鐘等法器. 元世祖賜以金襴袈裟及佛海性空禪師之號. 大德五年示寂, 世壽六十三. 有語錄一卷行世. [增續傳燈錄卷四․續燈存槀卷五]
【개침開枕】
p5307-上→ 禪林用語. 又稱開被安枕. 謂打開寢具就寢. 起床則稱橋枕, 以其使用木質之枕, 故稱橋. 又開枕鐘, 係禪門於初更五點(午後十時)稍後, 首由辰司報告時刻, 繼由堂行於堂前敲板三通, 鐘司隨後卽鳴鐘十八聲, 以報坐禪終了. 此十八響鐘聲, 稱開枕鐘․十八鐘․定鐘․初夜鐘.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大衆章日用軌範條]
【개폐구시開廢俱時】
p5311-中→ 天台宗以開權․廢權同時而無前後之分, 稱爲開廢俱時. 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 蓋天台宗爲明法華開顯之旨, 遂就妙法蓮華經題號之蓮華二字, 開立本門三喩及迹門三喩, 開廢俱時一語, 卽從迹門開會之三喩而來. 所謂迹門三喩, 卽 : (一)爲蓮故華, 比喩爲實施權. (二)華開蓮現, 比喩開權顯實. (三)華落蓮成, 比喩廢權立實. 此三喩中, 第二之華開蓮現與第三之華落蓮成, 若依蓮華開敷之事實, 則華開華落必有前後, 卽華先開而後落, 然就敎法會入之理而言, 則開權․廢權係俱時而無先後. 要之, 開權顯實係就敎法之體, 廢權立實則就化導之用而說, 二者皆開顯出權敎之法體卽是眞實敎法之義, 此卽權實一體之妙法, 故特以開廢俱時一語示顯其義. (參閱蓮華三喩6148)
【개폐회開廢會】
p5311-下→ 指法華經之本迹二門開會之三義. 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 乃天台大師智顗就佛陀之敎說及佛身問題, 於論及眞實與方便之關係時所歸結之三種槪念. 法華經前十四品迹門, 闡明開權顯實․廢權立實․會三歸一之旨, 以釋說一切一佛乘之理 ; 後十四品本門, 闡明開迹顯本․廢迹顯本․會迹歸本之旨, 以釋說久遠本佛之事. 開, 開除, 意爲除權敎․迹門 ; 廢, 廢捨, 意爲捨權敎․迹門 ; 會, 會入, 意指融會權敎及迹門諸行, 使之歸入實敎及本門. 上記之開權顯實․開迹顯本係就敎法之體而言, 廢權立實․廢迹顯本係就化導之用而言, 會三歸一․會迹顯本則就所修之行而論. 法華經之前半部針對敎法, 說明權敎(指法華經以前諸經所說之方便敎)與眞實敎(指法華經)之關係. 約敎之本體而言開權顯實 ; 卽對於實敎(法華經)而言, 權敎乃方便敎, 開除權敎之執著卽可現出眞實敎法. 約引導衆生之方便而言廢權立實 ; 旣以開除權敎之執著卽可進入眞實, 則無權敎之必要, 故稱廢權立實. 由實踐修行方面而言會三歸一 ; 卽聲聞․緣覺․菩薩等三乘, 皆可會入一乘而成佛. 法華本門針對佛身, 亦可以開迹顯本․廢迹顯本․會迹歸本來闡明權實一體之妙法. 又法華經玄義卷九下, 爲闡釋法華經之力用, 於本迹二門各立十重, 迹門十重, 卽 : 破三顯一․廢三顯一․開三顯一․會三顯一․住一顯一․住三顯一․住非三非一顯一․覆三顯一․住三用一․住一用三. 此十重亦可與迹門十妙(智․說法․境․行․乘․感應․神通․位․眷屬․利益)相配當. 本門十重, 卽 : 破迹顯本․廢迹顯本․開迹顯本․會迹顯本․住本顯本․住迹顯本․住非迹非本顯本․覆迹顯本․住迹用本․住本用迹. 此十重亦可與本門十妙(本因妙․說法妙․本果妙․本國土妙․本感應妙․本神通妙․本壽命妙․本眷屬妙․本涅槃妙․本利益妙)相配當. 此外, 本迹二門之十重亦可與四悉檀(爲人悉檀․對治悉檀․世界悉檀․第一義悉檀)相配當. 其配當之情形均詳載於法華經玄義. 天台宗竝爲開顯法華之旨, 就法華經之經題蓮華各立本門․迹門三喩, 以蓮華之花․果同時, 喩權實一體之妙法, 稱爲蓮華三喩. 若就開․廢之關係, 以言蓮華三喩, 花開則將結實, 此稱開 ; 花落果實則熟, 此稱廢 ; 如此以開爲先, 廢爲後. 若立於理之觀點而言, 權卽實, 故開廢乃同時存在, 此卽爲開廢俱時.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卷四法師品․法華經玄義卷五上․卷七下․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法華經義記卷一至卷三․法華文句卷三上․卷三下․卷四上․卷四下․法華玄論卷二․卷四․卷五](參閱本迹二門1965․開廢俱時5311․蓮華三喩6148)
【개현開顯】
p5316-上→ 開, 開除之意, 卽開除執著 ; 顯, 顯示之意, 卽顯示眞義. 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 關於法華開顯之思想, 於大智度論․法華論等印度諸師之述作中竝未詮明, 而我國則早於東晉竺法曠卽倡法華會三歸一之旨, 繼之有鳩摩羅什․吉藏․僧肇․法雲等續倡此義. 天台大師智顗則基於上述諸師之思想, 更倡方便卽眞實, 而成完整之法華開顯思想體系. 天台宗主張, 佛陀講法華經前所說之一切經, 均非眞實之敎法(未開顯), 至法華經時, 始顯示眞實之敎法. 天台宗竝針對法華經, 就敎法與佛身, 分立開權顯實․開三顯一․開迹顯本․開近顯遠等. 另依法華經玄義之說, 法華經有本․迹二門之開顯, 卽 : (一)迹門之開顯, 係就敎法而言, 卽法華經前十四品爲開權顯實․開三顯一. 因有人不知法華經以前之權敎僅爲導入眞實之方便, 而執著於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敎, 爲開除此執著, 故明示三乘乃方便之化導, 以顯示唯一眞實之一乘實敎, 竝說明方便卽眞實, 故揭示三乘皆歸於一乘之理. (二)本門之開顯, 卽法華經後十四品爲開迹顯本․開近顯遠. 係就釋迦牟尼佛之佛身而言, 爲了開除執著於佛陀伽耶菩提樹下成道之佛爲近成之佛, 而明示其乃爲現形垂迹, 顯示其爲久遠實成之佛.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卷四法師品․卷五如來壽量品․法華經玄義卷一上序․卷九下․法華玄義釋籤卷一․法華經義記卷一․卷二․卷三․卷八․法華玄論卷二․卷四․卷五](參閱本迹二門1965․開廢會5311)
【개화사開化寺】
p5303-下→ 位於浙江杭縣. 據咸淳臨安志卷八十二載, 北宋開寶四年(971), 永明延壽爲鎭壓錢塘江之潮水, 應吳越王錢俶之請而建寺, 始稱壽寧院. 據月輪山(開化寺屬之)六和塔下層內巨碑之文載, 六和塔爲延壽初建, 內藏舍利, 後遭焚毁.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 禮部奉聖旨興工重建, 臨安府轉運司協力完成. 二十六年, 僧智曇來此寺住持, 不假官力, 捨己衣鉢募淨財以建七層塔, 成就院宇百間. 隆興二年(1164), 上賜慈恩開化敎寺匾額, 翌年(乾道元年), 以智曇之功績, 帝下聖旨賜與該寺特典. 元明以後亦屢遭災厄, 於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燒毁, 萬曆年間(1573~1619)再事重修, 今存之六和塔乃於淸代雍正十三年(1735)重建, 光緖二十六年(1900)重修所遺存者. 塔係八角十三層, 錢塘之風光, 可於塔上一覽無遺. [浙江通志卷二二六․杭州志卷三十五․西湖勝蹟․杭州與西湖․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四․支那の佛塔(村田治郞)(參閱六和塔1269)
【개회改悔】
p2953-中→ 改過遷善之意. 卽於佛前發露己心, 深自懺悔而生護法之心. 此爲佛敎道德所最重視者, 佛陀在世時卽有此儀式, 故於律中制定, 如有罪過必須懺悔, 自今以後不再犯.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大一二․四五九上) : 是一闡提, 若受苦時 ; 或生一念改悔之心, 我卽當爲說種種法.[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摩訶止觀卷七上․觀經疏散善義]
【개회開會】
p5310-中→ 開, 開除 ; 會, 會入. 開除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之方便敎, 而歸入眞實之一乘敎法, 稱爲開會. 此係天台宗對於法華經所作判釋之語. 開會有法開會與人開會二種. 在理論上, 一切敎法皆爲一致, 此稱法開會. 依此而言, 實際上沒有聲聞․緣覺․菩薩之區別, 凡人均能成佛, 稱爲人開會. 五時說法中第四般若時, 僅示法開會. 第五法華涅槃時才明示人․法二開會. 於人開會中, 有開小善․會大善之同類開會, 與開惡․會善之異類開會. 前者爲種類開會, 後者爲敵對開會.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法華經玄義卷九下․法華經義記卷一․卷二․卷三․臺宗二百題卷十三](參閱開廢會5311․開顯5316․會三歸一5474)
【개훈開葷】
p5310-下→ ①五葷酒肉, 雖爲佛子所禁食, 然如患病, 則許權便食用, 稱爲開葷. [十誦律卷二十六․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四分律卷四十二]. ②茹素者開始改食葷辛之時, 稱爲開葷. 又稱開齋. 然古稱解素․開素, 不稱開葷.
【객두행자客頭行者】
p3775-上→ 禪林職役名稱. 略稱客行. 於禪寺中, 隸屬於知客(接待賓客之職稱), 而受其使令以擔任職務之侍者.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方丈特爲新舊兩序湯․禪林象器箋卷八]
【객비이喀比爾】
p4902-下→ (Kabīr, 1440~1518)印度宗敎改革家․詩人, 爲印度敎虔誠派領袖. 生於波羅奈, 初爲織物工人, 後受宗敎之啓示, 立志改革宗敎, 創立喀比爾派. 喀比爾雖爲羅摩難陀(梵 Rāmānanda)之弟子, 繼承毘濕奴派之羅摩(梵 Rāma)崇拜, 但其學說之特色則在綜合毘濕奴派與伊斯蘭敎蘇非派之一神論, 採取二元論之立場, 認爲一切個我現象皆發衍自同一根本原因, 主張通過虔誠信仰而獲得神思, 否定人種差別與種姓階級, 反對歧視婦女, 號召印度敎徒與伊斯蘭敎徒團結一致, 以普遍之愛消除種姓壓迫. 又排斥梵我一如之冥想的傳統生活態度, 而力倡肯定現實, 認爲一切偶像崇拜․犧牲․巡禮․沐浴․苦行等皆無意義 ; 更進一步主張各宗敎竝無差別․人神二者之關係爲不一不異之說. 其根本思想爲謙虛自省與絶對皈依於唯一之神, 竝賴以得救, 故極力排斥宗敎之儀禮․虛飾․制約等, 而强調人若能全然摒棄我執, 卽可顯出一神. 其以興第語(Hindi)所寫之宗敎詩文, 迄今仍普遍流傳於民間. 著有羅摩尼․大聖典(梵 Khās Granth)二十一卷等. [Jules Bloch: Les mystiques de l' Inde méievale, Kabir, 1931․カビールの詩と宗敎─中世インドの考察試論(大類純)]
【객외이喀畏爾】
p4903-中→ (Cowell, Edward Byles; 1826~1903)英國印度學學者. 初爲印度加爾各答大學敎授(1856~1864), 後任牛津大學第一任梵文敎授(1867~1903), 刊行許多梵語原典(奧義書․古典文學․佛敎聖典等)․巴利文原典, 終身致力於翻譯工作. 又蒐集佛典古寫本․古文書等資料, 對於印度學之發展, 貢獻極大. 主要著作爲 Kauṣītaki Upaniṣad, 1861; Maitrāyṇiya Upaniṣad, 1870; Vikramorvaśīya(梵文戱曲 : 天女之戀)1851; Divyāvadāna(佛敎因緣譚)1886; Buddhacarita(梵文敘事詩 : 佛陀的生涯)1893; Sarvadarśanasaṅgraha(印度哲學集成)1894, 及本生集六卷.
【객위客位】
p3774-上→ 禪宗寺院賓客或新命住職之安息室, 係於旦過寮之外別設之所.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迎侍尊宿(大四八․一一二二中):侍者復燒香點湯, 湯罷, 兩序勤舊同送客位.同書卷下大衆章遊方參請(大四八․一一四○中):住持遇名勝相看, 就送客位回禮.[禪苑淸規卷一․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객진客塵】
p3774-上→ 梵語 akasmāe-kleśa. 又作客塵煩惱. 卽煩惱之義, 此係相對於自性淸淨一詞而立者. 所謂煩惱, 本非心性固有之物, 乃因迷理而起, 故稱爲客;又以煩惱能汚染吾人之心性, 猶如塵埃之染汚萬物, 故稱爲塵. 以佛法眞理而言, 人性本卽淸淨無染, 一無塵垢, 然因外境現象紛沓, 導致對境生迷而心生煩惱. 注維摩經卷五(大三八․三七八中):心遇外緣, 煩惱橫起, 故名客塵. 又以塵之一詞, 本爲色體之極微細者, 故以之喩客塵煩惱如塵埃般微小卻無所不在, 遍佈三千大千世界, 修道者需祛除此客塵方能成聖果. 最勝王經卷一如來壽量品(大一六․四○七上):煩惱隨惑, 皆是客塵;法性是主, 無來無去.此一說法, 於小乘部派時代, 卽爲分別論者所主張, 其後大乘佛敎承襲此一思想, 尤以如來藏系等大乘諸經論特重之, 而强調衆生之心本爲自性淸淨之如來藏, 後受外境之流轉所染, 遂衍生客塵煩惱. 例如首楞嚴經卷一(大一九․一○九下):一切衆生不成菩提及阿羅漢, 皆由客塵煩惱所誤. (中略)譬如行客投寄旅亭, 或宿或食. 食宿事畢, 俶裝前途, 不遑安住. 若實主人, 自無攸往. 如是思惟, 不住名客, 住名主人;以不住者, 名爲客義. 又如新霽, 淸暘昇天, 光入隙中, 發明空中諸有塵相, 塵質搖動, 虛空寂然. 如是思惟, 澄寂名空, 搖動名塵;以搖動者, 名爲塵義.卽謂一切動搖不住之物皆爲客塵, 而非實身實境, 然凡愚之人則必以動者爲實有之身, 以動者爲實有之境, 遂於終始之間, 念念隨其生滅, 一味顚倒行事, 遺失眞性. 旣失其眞, 反認客塵爲自身, 遂於輪迴之中自取流轉. 此外, 佛性論卷四列擧一切客塵煩惱凡有九種, 卽:隨眠貪欲煩惱․隨眠瞋․隨眠癡․貪瞋癡等極重上心惑․無明住地․見諦所滅․修習所滅․不淨地․淨地惑. [楞伽經卷七․維摩經卷中․大毘婆沙論卷四]
【객진이의客塵二義】
p3775-上→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擧客字與塵字, 具有下列之義, 卽:(一)客義, 謂見․思等惑皆由衆生不明外塵之境, 而生種種妄想, 若以智慧觀察惑體本空, 則法性之理自然彰顯, 惑亦無從生起. (二)塵義, 謂微細之惑能染汚淸淨眞性;猶如窗隙光流時, 諸塵現起, 此亦能亂虛空澄寂之性, 然若以智慧光照, 明了惑本空無, 則空理現前, 塵亦無有. (參閱客塵3774)
【갱경사更慶寺】
p2954-上→ 位於西康德格, 爲德格土司家廟之一. 原爲西藏佛敎寧瑪派之寺院, 淸康熙年間(1662~1722)改屬薩迦派, 寺內有著名之德格印經院, 爲藏族之文化中心.
【갱고更鼓】
p2954-上→ 又作更點. 卽指夜裏爲報知時刻而於每更敲打大鼓. 我國古代一般皆實行之, 此法亦行於禪林. 從黃昏至破曉爲一夜, 共分五更, 每更皆由香司(叢林中, 專司報時之職稱)司掌打鼓報時.
【갱생논更生論】
p2953-下→ 全一卷. 東晉羅君章(羅含)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弘明集卷五. 主要論述萬物轉生之觀點, 以爲天地所以運行不止․生生不滅, 乃因萬物反覆再生之故. 謂萬物各有其不變之本體, 神(精神)與質(肉體)亦各有別, 死生僅係質之聚散而已, 視生死如一體之兩面. 其說雖基於道家之自然觀, 然與佛敎神不滅論 頗相吻合.
【갱의更衣】
p2954-上→ 又作改衣. 其義有三, 卽 : (一)更換衣服. (二)轉宗․轉派之意. (三)更換法衣之意, 引申爲進昇和尙之位. [六祖能禪師碑銘(王維)․續洞上諸祖傳卷三金岡用兼章]
【갹차하噱叉河】
p6210-下→ 噱叉, 梵名 Vakṣu. 又作婆輸河․婆叉河․博叉河. 閻浮洲四大河之一. 大唐西域記卷一譯作縛芻河. 卽今之奧克薩斯河(Oxus), 源於帕米爾高原之東南, 西北流入阿拉爾海. 漢史上所謂之嬀水或烏滸水卽指此.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卷四十五․俱舍論卷十一․瑜伽師地論卷二․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參閱四河1713)
【거각생居覺生】
p3191-中→ (1876~1951)湖北廣濟人. 名正, 號覺生, 初名之駿, 別號嶽崧, 又號梅川居士. 早年留學日本, 專攻法律, 竝加入同盟會. 民國締造, 擔任司法院院長達十六年之久. 氏受太夫人影響, 信佛虔誠, 竝極力護持佛敎. 與戴季陶二人共被推爲民國以來, 公卿大夫中, 護持佛法之兩大干城. 其佛學之主要著作有梅川譜偈.
【거간居簡】
p3191-上→ (1164~1246)宋代臨濟宗僧. 潼川府(四川三臺)人, 俗姓王(一說姓龍). 字敬叟. 依同邑廣福院圓澄得度, 後參謁別峰寶印, 一日, 讀卍菴道顔語錄而有所省悟. 次謁育王寺德光, 修學十五年, 遂得其法印. 其後, 歷參江西之羅湖曉瑩․洋嶼菴之大慧宗杲等. 初於臺州報恩光孝寺弘法, 未久, 移住杭州淨慈寺, 大開法道. 於寺之北磵構築一室, 名爲해室, 竝作賦以示己志. 淳祐六年示寂, 世壽八十三, 世稱北磵居簡. 著有北磵集十九卷․北磵續集一卷․北磵和尙語錄一卷. [續傳燈錄卷三十五․增集續傳燈錄卷一․釋氏稽古略卷四․五燈嚴統卷二十]
【거갈擧喝】
p6558-下→ 爲禪宗應機接物之法. 喝, 指發出叱咤之聲音. 卽禪師爲開導學人, 不以言語或文字表示, 而用叱喝之聲以破除其邪見․謬想, 故稱爲擧喝.
【거擧】
p6557-中→ 禪林用語. 擧起․擧出之意. 爲禪錄記載禪師提示祖錄公案或提起拳棒以啓發學人時之用語. 又從提示唱道之意而言, 有擧向․擧示․擧拈․擧唱․擧似․擧著等用語. 此外, 向學人擧示古則, 稱爲擧古․擧則;擧示話頭公案, 稱爲擧話. 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上):擧梁武帝問達磨大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磨云:“廓然無聖.” 又景德傳燈錄卷五智常條(大五一․二三九中):祖曰:“彼有何言, 汝試擧似於吾, 與汝證明.”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節臘章․無門關第十三則․聯燈會要卷七]
【거경居敬】
p3190-中→ 明代僧. 生卒年․籍貫均不詳. 字心淵. 別號蘭雪. 學通內外典籍, 善於爲文, 竝精硏律法. 參禮金陵大報恩寺一雨和尙, 任知客之職. 後參謁杭州集慶寺東源法師, 於懺摩堂居第一座, 常宣講周易. 永樂初年, 奉詔校大藏經, 及參與編修會典. 事成卽住持上海廣福講寺. 又遷住松江普照寺, 於此大開法席十三載, 竝營建大雄殿․海月堂․三解脫門, 重修廊廡重軒․積舍․香積等使全寺煥然一新, 道俗來會, 宗風大揚. [明高僧傳卷三․續釋氏稽古略卷三]
【거경擧經】
p6558-下→ 指讀經時, 始唱讀誦之經名․題號. 又指唱經名之人. 昔時以黙讀爲主, 故無須擧經, 今以維那司此職. 又唱經名之方法, 稱爲擧經法, 卽聞大磬三聲, 維那合掌竝朗聲唱經題. 此外, 擧行法會之際, 維那始唱經․偈等之首句, 以引導大衆唱和之調, 稱爲擧聲․擧腔, 又作經頭․句頭.
【거佉】
p2760-上→ 悉曇字□(kha). 爲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呿․渴․喀․吃. 乃悉曇體文三十五字中, 喉聲之第二. 稱佉字門時, 表入諸法虛空不可得․入般若波羅蜜門及敎拔一切煩惱根本之義. 如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五二上) : 梵音佉字, 是虛空義, 世間共許虛空是無生無作法, 若一切法本不生, 離諸作, 是畢竟如虛空相, 今此空相亦復不可得也. 蓋佉是虛空義, 故於字相釋 時, 爲等虛空之聲 ; 於深祕釋 時, 則爲虛空不可得之義. 凡一切法本不生, 離諸作與作者, 世間無有可以比喩者, 唯虛空有部分相似, 故以法性難解之空, 比喩世間易解之空, 故謂畢竟如虛空相. 然恐世人聞諸法等虛空之說後, 墮於畢竟空之見, 故謂此空相亦不可得, 以顯絶對之大空. 此外, 密敎於其六大中, 以佉字表空大種子.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三十一․佛本行集經卷十一․佛般泥洹經卷五․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方廣大莊嚴經卷四․華嚴經入法界品四十二字觀門․瑜伽金剛頂經釋字母品․大智度論卷四十八]
【거내금去來今】
p1603-上→ 卽指過去․未來․現在之三世. 與過現未一詞同義. 經中常以此類用語泛指一切有爲諸法生滅變化過程之時間.
【거노슬타佉盧虱吒】
p2761-下→ ①梵名 Kharoṣṭha 或 Kharoṣṭī 傳說中印度古代之仙人. 又作佉路瑟咤․佉盧虱底․佉盧咤. 略稱佉盧․迦留․盧咤. 意譯作驢脣․强鵒鴻. 據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一載, 賢劫初, 瞻波城王之夫人貪色欲, 至園中與驢得一兒, 人身驢面, 夫人驚而棄之. 兒以福力故, 止於空中而不墮, 一羅刹婦名爲驢神, 見而憐愍, 乃接取入雪山哺育. 及長, 福德莊嚴, 號佉盧虱咤, 其身端正, 唯脣似驢, 故稱驢脣仙人. 此仙苦行修道, 後爲一切諸天龍神等說星辰日月之運用. [阿毘曇毘婆沙卷五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一․翻譯名義集卷二․翻梵語卷五]. ②古代北印度葱嶺一帶所行之銘刻文字, 傳爲驢脣仙人所造, 故稱佉盧虱咤書. 或作佉盧書․佉樓書․驢脣文字․梵寐書․佉盧虱底書. 此文字約於西紀前五百年頃, 由波斯之阿喇美玆庫體(Aramäische Type)所起, 復由波斯王大流士(Darius)三世强制推行, 紀元前四世紀時傳入北印度. 其時北印度正流行梵書(梵 Brāhmī), 故此文字未爲一般人所應用, 而幾近消滅. 此字母所寫之文書, 係由右向左橫讀. 其遺物方面有石刻․金屬板․容器․貨幣․寶石․樺皮等, 多分布於古代犍陀羅之處(卽今阿富汗東部․北部), 阿育王亦曾使用此種文字. 史坦因(A. Stein)首次於中央亞細亞探險之際, 曾於和闐附近發現此種文字所刻之貨幣․革皮․木片等零星斷片. [大毘婆沙論卷八十二․卷一○一․百論疏卷上之下․玄應音義卷十七․悉曇藏卷一]
【거눌居訥】
p3190-上→ (1010~1071)宋代雲門宗僧. 梓州(四川三臺)人, 俗姓蹇. 字中敏. 年十一, 依漢州(四川廣漢)竹林寺之元昉出家. 年十七, 受法華經試而得度. 後依穎眞律師受具足戒. 初以講學冠於諸方, 其後, 巧遇禪者勸其參禪, 乃參謁襄州洞山之延慶子榮, 留住十年, 修習華嚴敎學而有所省悟, 乃承嗣子榮之法. 初住廬山歸宗寺, 後住四祖山․廬山圓通寺等. 皇祐年間(1049~1054), 仁宗賜號祖印禪師. 熙寧四年示寂, 世壽六十二, 世稱圓通訥. [五燈會元卷十六․佛祖通載卷十九]
【거닉車匿】
p3020-下→ 梵名 Chandaka, 巴利名 Channa. 初爲六群比丘之一. 又作闡鐸迦․闡陀迦․闡特․闡怒․羼陀․孱那․車那․闍那․栴檀. 譯爲應作․樂作․欲作․覆藏. 乃淨飯王之僕役, 悉達太子踰城出家時, 爲太子之馭者, 以太子意堅不返, 遂持太子剃脫之鬚髮․寶冠․明珠還宮. 佛陀證道歸城時, 隨佛陀出家. 初傲慢, 惡口之性不改, 犯罪亦不悔過, 與諸比丘不和, 人稱惡口車匿․惡性車匿. 佛陀欲涅槃時, 阿難請示佛陀, 如何與闡怒等惡行比丘相處, 佛陀謂(大一․二六上) : 我滅度後, 若彼闡怒不順威儀, 不受敎誡, 汝等當共行梵檀罰, 敕諸比丘, 不得與語, 亦勿往返敎授從事. 此卽後世佛弟子與不受敎誡者相處之道. 佛陀入滅後, 弟子依法治之, 車匿比丘始悔悟, 後隨阿難學道, 證阿羅漢果. [長阿含卷四遊行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七․佛般泥洹經卷下․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佛所行讚卷二車匿還品․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五分律卷十五․十誦律卷三十一․大智度論卷二․大唐西域記卷六․慧琳音義卷四十七]
【거래내타국진경去來他國塵境】
p1603-上→ 禪林用語. 謂遠離自己之故鄕而流浪他方, 禪林中以之比喩捨離自心而向外求佛.
【거래실유종去來實有宗】
p1603-上→ 印度古代外道十六宗之一. 又作古來實有宗․去來有實論. 卽主張過去․未來亦如現在之實有者之外道.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大四五․二四九下) : 去來實有宗, (中略)有去․來世, 猶如現在, 實有非假. 印度古代六派哲學中之勝論學派及時論外道皆主張此說. 小乘佛敎中, 如說一切有部宗亦主張此說. [瑜伽師地論卷六․顯揚聖敎論卷九]
【거력작식去曆昨食】
p1603-中→ 日本佛敎用語. 謂去年之曆與昨日之食. 係日本日蓮宗對天台宗敎理之評語. 謂同是根據法華經而立宗, 然天台宗僅能救度像法之世, 無法救度今日末法之世, 使世人蒙受利益, 故有如去曆昨食之無用. [上野殿御返事(日蓮)․觀心本尊得意鈔․法華初心成佛鈔]
【거륜居倫】
p3189-下→ 梵名 Ājñāta-kauṇḍinya, 巴利名 añña-koṇḍañña. 又作阿若憍陳如․阿若多憍陳如․阿惹憍陳如․阿惹憍鄰․阿若拘鄰․阿若俱鄰. 或作憍陳如․憍陳那․拘鄰若․拘鄰․俱鄰․居鄰等. 爲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 Ājñāta(阿若), 了解之義, 或譯爲初知․已知․了敎․了本際․知本際․無智;Kauṇḍinya(憍陳如), 爲其姓, 義爲 Kuṇdin 族者. 居倫成爲比丘後之事蹟不詳, 僅知於敎團中爲最長老, 常居上座之位. [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一․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四․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四十․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三․佛祖統紀卷二](參閱憍陳如6063)
【거리佉梨】
p2761-中→ 梵語 khārī 或 khāra, 巴利語 khāri. 又作佉利․佉梨․佉黎. 譯作斛․十斛․石. 爲物之數量單位. 雜阿含經卷四十八之一二七八經解說阿浮陀地獄中衆生之壽量(大二․三五一下) : 譬如拘薩羅國四斗爲一阿羅, 四阿羅爲一獨籠那, 十六獨籠那爲一闍摩那, 十六闍摩那爲一摩尼, 二十摩尼爲一佉梨, 二十佉梨爲一倉, 滿中芥子. 若使有人百年取一芥子, 如是乃至滿倉芥子都盡, 阿浮陀地獄衆生壽命猶故不盡. 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載有鉢他․阿羅․獨籠那․佉梨等名詞, 於魏譯入楞伽經卷二及唐譯大乘入楞伽經卷一中, 譯爲一升․半升․一斛․十斛, 卽以十獨籠那爲一佉梨, 與雜阿含經五千百二十獨籠那爲一佉梨之說不一致. [小品般若經卷十曇無竭品․大樓炭經卷二泥犂品․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法尙品․俱舍論光記卷十一․玄應音義卷二十四․翻譯名義集卷三]
【거방車坊】
p3020-下→ 租賃車․馬之所. 如唐代寺院, 爲維持寺院本身日常所需․擴建發展, 以及伽藍修護․諸種法會等, 皆需龐大費用, 故以經營車坊作爲經費來源之一.
【거사居士】
p3187-中→ 梵語 gṛha-pati, 巴利語 gaha-pati. 音譯迦羅越․伽羅越. 意譯長者․家主․家長. 指印度四姓中吠舍種(梵 vaiśya)之富豪, 或在家有道之士. 經․律典籍中, 常稱吠舍種之富豪爲居士, 如中阿含卷一水喩經․長阿含卷二十二世本緣品․大品般若經卷一․放光般若經卷一等所載. 而大智度論卷九十八等, 則稱居家有道之士爲居士. 佛敎中之居士常與古來所稱之長者混同, 如慧遠之維摩義記卷一末(大三八․四四一中):居士有二, 一廣積資産, 居財之士名爲居士;二在家修道, 居家道士名爲居士.後者卽爲佛敎中之居士. 如印度之維摩․賢護等常修佛道之在家菩薩, 及我國梁代傅大士․北魏劉謙之․唐代李通玄等能通佛道之在家者. 今則泛指在家修道之男子爲居士, 亦有稱女在家修道之女子爲居士者. 在我國, 居士一詞原出於禮記玉藻篇, 於韓非子一書中, 亦謂有任矞․華仕等居士, 皆指頗有道藝而不求仕宦之處士. 其後, 我國與日本多不依經律所說之本意, 而泛稱有道之處士爲居士, 如首楞嚴經義疏註卷一․法華經演義卷七之一․祖庭事苑卷三等所載.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十誦律卷六․維摩經文疏卷九]
【거사擧似】
p6558-中→ 禪林用語. 似, 猶示. 謂以言語提示古則, 或以物示人. 宋代詩人蘇軾有詩云(卍續一三七․一五九下):溪聲便是廣長舌, 山色豈非淸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 他日如何擧似人?[嘉泰普燈錄卷二十三]
【거사분등록居士分燈錄】
p3187-下→ 凡二卷. 明代朱時恩輯. 書成於崇禎五年(1632).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七冊. 此書倣傚緇門之傳燈錄, 輯錄在家信衆參禪辦道之事緣. 包括西土之維摩居士, 唐代之傅大士․龐居士․韓愈․呂巖眞人, 宋代之蘇東坡․朱熹, 及明代之宋濂等, 計有一一○人.
【거사불교居士佛敎】
p3188-上→ 指佛敎之在家信衆, 於世俗生活中所從事之信仰活動. 於印度, 自佛陀住世以來, 佛敎徒中, 除比丘․比丘尼之出家敎團外, 竝有優婆塞(男)與優婆夷(女)之在家信徒. 依據巴利文如是語經一○七所說, 出家衆由在家衆供給衣․食․住等資具, 在家衆則依出家衆接受敎法與梵行, 兩者互相支持, 共同修行正法. 由於出家․在家之生活型態不同, 行爲之限制亦隨之有異, 卽出家衆有二五○戒或五○○戒等, 在家衆有五戒․八關齋戒等. 初時在家居士以其居處附近之出家敎團爲中心, 從事宗敎活動, 惜當時有關組織之狀況今已不詳, 然依其演變可推知, 敎權由出家敎團掌握. 大乘佛敎勃興的原因之一, 卽在家居士意欲起而排拒出家敎團, 乃著書立說, 開創新局勢. 在諸經典之中, 以在家居士爲主腦人物者, 如維摩詰經中之維摩居士, 勝鬘經中之勝鬘夫人, 皆以居士爲主而宣說佛法. 此外, 如華嚴經中在家之善財童子, 以婆羅門․船師․香商等爲善知識而受其敎示, 聽聞此經之大迦葉․舍利弗等大弟子則如聾若啞, 其他諸大乘經中, 亦强調在家菩薩之存在. 於造像時, 比丘皆爲出家形像, 菩薩則多爲在家形像, 此乃積極顯現在家衆之信仰意識. 然在錫蘭․緬甸․泰國等地, 出家敎團之敎權頗高;另如西藏之喇嘛敎團, 迄今仍由僧團之代表人物掌握政權, 在家信衆不得參與. 我國之情況異於他處. 初期譯經之重要人物, 如後漢之安玄․三國之吳支謙․西晉之聶承遠等皆爲居士. 後秦之鳩摩羅什, 晩年受君主逼迫, 遂行在家生活. 其後, 劉宋之謝靈運․蕭齊之蕭子良․梁之武帝․唐代之王維及白居易․吳越之忠懿王等爲王侯․貴族․文人等之代表人物, 於建齋․造寺或敎學․文學等方面皆頗有貢獻. 有關居士敎團方面, 以東晉廬山慧遠所創立之僧俗同修團體白蓮社最爲重要, 計有劉遺民․周續之․宗炳等一百二十三人建齋立誓, 發願往生西方. 此類念佛結社至唐代依然十分普遍, 如會稽之九品往生社;而以宋代最盛行, 社名尙流傳於今者有二十餘社. 其中, 靈照之淨業社擁有僧俗兩萬人, 若觀之結社則擁有十萬人, 領導者近半數爲居士. 又宋代之朱熹․陸九淵等儒者, 亦博通佛學, 另如道敎之全眞敎敎祖王哲極其推崇禪學, 佛敎僧侶亦起而呼應, 故漸産生儒釋道三敎合一之思想與風習. 至明朝, 居士對於佛敎敎學之硏究大有進展, 如注釋佛典․編集禪宗語錄等. 更有以心泰之佛法金湯編一書爲始, 陸續完成居士分燈錄․居士傳等多種在家敎徒之傳記. 淸末以降, 佛敎步入衰頹之勢. 後以彭紹升․楊文會等居士刊行佛典․開辦佛學院․設立居士林等, 方得延續居士佛敎之命脈. 日本之佛敎以聖德太子爲其發展端緖, 其後皇室․貴族大力推動佛敎建築․美術․文學․行事等, 特別値得注意者, 卽以半僧半俗之身分活躍於其間;如古代山岳敎先驅之修驗道開祖, 亦爲優婆塞. 平安朝中期以後, 所撰諸種往生傳及法華驗記中, 卽收錄敎信沙彌(信奉佛敎卻不滿旣有之敎團, 遂自稱沙彌而畢生過在家生活者), 或類此而稱爲聖․持經者的一群修行者之傳記. 在鎌倉時代之新佛敎中, 眞宗․時宗․日蓮宗等所呈現之强烈半僧半俗色彩, 推測係受到上記之敎信沙彌等的影響. 至於禪宗, 初時尙保持嚴格之出家生活, 其後漸耽溺於文學, 臨濟宗山城天龍寺之開山祖夢窓疎石(1275~1351)譏評彼等爲剃頭俗人. 近代, 一般人之佛敎信仰活動中, 作爲社交組織的各講, 如法華八講等, 極爲發達. 明治維新後, 以新興敎學等爲目的之居士佛敎運動, 日益盛行.
【거사전居士傳】
p3189-中→ 凡五十六卷. 淸朝彭紹升(法名際淸)述.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九冊. 集錄後漢時代至淸乾隆年間, 二百餘位佛敎外護居士之言行而成. 博採史傳․諸家文集․百家雜說․弘明集․廣弘明集․佛法金湯編․傳燈錄․五燈會元․佛祖統紀․佛祖通載等之所述. 起自牟融․安玄․竺叔蘭等, 終於周安士․知歸子(卽著者彭際淸), 竝附錄汪大紳之評語.
【거상巨翔】
p1897-上→ (1662~1695)淸初臨濟宗僧. 陝西陵零人, 俗姓張. 號天翼. 幼時由父母送往靈山寺淨月門下剃髮, 九歲卽受學楞嚴經, 十九歲訪謁西山藤煥, 受具足戒. 二十四歲參禮芙蓉山之古梅定冽, 二十七歲侍奉定冽下洞庭, 定冽示寂之際, 師受其付囑. 康熙三十年(1691)住湖南大潙山密印寺․芙蓉山廣化寺. 三十四年五月示寂, 世壽三十四. 有語錄二卷行世. [天翼翔禪師語錄]
【거상居箱】
p3190-下→ 卽置於座側之置物箱. 係長方形之木箱, 多以金鉑包裝, 或以圖畫爲裝飾. 又稱居筥․據函․接僧匣. 因常放置三衣, 故亦稱三衣筥;另如放置書寫論義之題目(算題)者, 稱爲說相箱. 多用於日本密敎之法會, 以之放置三衣․法具․草稿等, 至近代, 其他諸宗亦見使用. 於法會中, 阿闍梨遣十弟子攜帶居箱․香爐箱․如意等物隨行, 坐定時則置於左方或正前方桌上.
【거수저두擧手低頭】
p6558-上→ 謂於佛前擧一手, 或微低其頭, 表示敬禮;此係禮法中之輕者.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大九․九上):或有人禮拜, 或復但合掌, 乃至擧一手, 或復小低頭, 以此供養像, 漸見無量佛, 自成無上道.
【거승위론據勝爲論】
p6223-下→ 比較兩種以上之主張或事物, 而僅就各自之優點或特徵以敘述要旨者, 稱爲據勝爲論. 在菩薩戒義疏中解釋梵網經之品名所以稱爲心地之原因, 謂卽基於據勝爲論之緣故. 菩薩戒義疏卷上(大四○․五六三上):菩薩律儀遍防三業, 心․意․識, 體一異名. 三業之中, 意業爲主, 身․口居次, 據勝爲論, 故言心地也.相對於此, 不限於論述優點或特徵, 而全盤地詳細敘述其共通之事實者, 則稱據實通論, 又稱剋實通論. [大乘義章卷九](參閱據實通論6224)
【거실통론據實通論】
p6224-上→ 又作據實爲論․據實而論․剋實通論. 比較兩種以上之主張或事物, 若就整個事實而論, 稱爲據實通論;若就其中之多者․勝者而論, 則稱據勝爲論. 如色之名, 若就事實而論, 則五根․五境․無表色等十一法, 悉屬色法, 是爲據實通論;若就其一一之特點而言, 則僅有眼根所對之境始能豫以色之名, 是爲據勝爲論.
【거애擧哀】
p6558-中→ 禪林中, 遇和尙遷化, 於佛事終了後, 衆僧於其龕前同聲擧唱哀!哀!哀!三聲, 此一葬式, 稱爲擧哀, 又稱爲擧哀佛事.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大四八․一一二八中):主喪白云:“堂頭和尙歸寂, 理合擧哀.” 擧佛事罷, 擧哀三聲, 大衆同哭, 小師列幕下哀泣.又擧哀一語及其行事, 亦見於梁書․隋書․通典等我國古代之史書, 故知此一葬式自古亦爲世人所用. [圓悟佛國禪師語錄卷二十․叢林拾遺略淸規․禪林象器箋喪薦門]
【거연巨然】
p1896-下→ 五代南唐畫僧. 生卒年不詳. 江寧(江蘇南京)人. 幼剃髮於本邑開元寺. 南唐李後主歸宋後, 偕之汴京(開封), 敕居開寶寺. 其畫筆墨秀潤, 意境高遠, 善爲煙嵐氣象, 尤擅於山水畫. 師學於董源, 得其眞髓, 世稱董巨, 所謂前有荊關(唐代荊浩與後梁關同), 後有董巨(董源與巨然). 早年畫法多作礬頭(山上成小石塊堆者), 老年則趨於平淡. 平生所畫甚多, 宣和畫譜中所列御府所藏之山水畫, 卽有一百三十六幅之多, 惟傳世者僅數十幅. 宋明以後, 繪山水者, 莫不宗之, 堪稱南宗畫派之代表. 又其所繪僧人咸居主位(左), 與劉道士之以道士爲主位者不同. 有弟子惠崇, 亦擅畫, 尤工小景, 世稱惠崇小景. [圖畫見聞誌卷四․夢溪筆談卷十七․宣和畫譜卷十二]
【거예복去穢服】
p1603-中→ 爲袈裟之別名. 袈裟具有衆多功德, 能令衆生去除婬․怒․癡等塵垢, 令無瑕疵, 故稱去穢服. [大淨法門經]
【거예주去穢咒】
p1603-中→ 又作去穢眞言. 入廁前後所唱之眞言有五, 其中去穢咒爲唵 跋折羅曩伽陀 娑訶. [洞上伽藍雜記]
【거일명삼擧一明三】
p6557-下→ 禪林用語. 謂知解敏銳, 示一卽能知三. 禪宗以此語顯示伶俐之機用. 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上):隔山見煙, 早知是火;隔牆見角, 便知是牛. 擧一明三, 目機銖兩.[碧巖錄第九十七則]
【거일전수擧一全收】
p6557-下→ 又作擧體全收․擧體全攝. 謂擧一法而收一切法. 以此一法卽具有一切法之通性故. 華嚴五敎章卷四(大四五․五○一下):三性一際, 擧一全收.
【거일폐제擧一蔽諸】
p6558-上→ 擧, 明顯提出以揭示其意;蔽, 賅攝․涵蓋之意;諸, 衆多之意. 卽於解說某種義理或表達某種槪念時, 僅擧示其中一項足以作代表性之名相而涵蓋一切同類之語意. 如諸經論常用諸法實相一語來表示一切萬法眞實之體相․平等實在而不變之理, 其實相卽是用來涵蓋實性․實體․實力等諸多之同類語意. 法華文句卷三下(大三四․四三中):故標章云諸法實相也, 例亦應言諸法實性․實體․實力, 乃至應言實究竟等 , 但略擧一而蔽諸耳!
【거점해박去粘解縛】
p1603-上→ 禪林用語. 謂去除身上之粘縛 ; 於禪林中, 轉指解去煩惱執著, 以達自在無礙之境. 碧巖錄三敎老人序(大四八․一三九下) : 若見水卽海, 認指作月, 不特大慧憂之, 而圜悟又將爲之去粘解縛矣!
【거정居頂】
p3190-上→ (?~1404)明初臨濟宗僧. 臺州(浙江臨海)人, 俗姓陳. 號圓極, 別號圓庵. 十五歲, 投鄕里之淨安寺爲沙彌, 就迪元瑀學楞嚴經․圓覺經. 恕中無慍主持瑞巖寺時, 師入門參學而得度, 乃任侍者, 後從恕中移住慈溪永樂. 洪武十六年(1383), 初於鄞縣翠山弘法. 曾固辭蜀王之請, 住金華雙林寺二十八年. 其後, 受敕任僧錄司左講經之職, 未久移住應天府(河南商邱)靈谷寺. 永樂二年示寂, 世壽不詳. 著有靈谷圓極居頂禪師圓庵集十卷․續傳燈錄三十六卷. 此外, 明版大藏經於南京開版時, 師曾贊助開版工作. [居頂圓庵集․增集續傳燈錄卷六]
【거차불원去此不遠】
p1602-中→ 意卽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 言極樂淨土雖離此西去十萬億佛土, 然由法味觀念上觀之, 則去此座不遠.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一下) : 爾時世尊告韋提希 : “汝今知不?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 ” 據懷感之釋淨土群疑論卷六所擧, 去此不遠之義有十 : (一)佛力不遠, 謂若得佛力之加持, 卽可直見淨土. (二) 方便不遠, 謂若觀想方便之定善觀, 卽可直見淨土. (三)應現不遠, 謂阿彌陀佛卽住立空中, 若聞除苦惱法之聲, 則卽刻應化顯現. (四)自心不遠, 謂若了達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理, 則理境相融, 淨土卽自心. (五)守護不遠, 謂佛常至修行者之處. (六)有緣不遠, 謂有緣衆生皆得見佛. (七)本願不遠, 謂依彌陀之本願力, 憶想者必得成就. (八)來迎不遠, 謂臨終時, 佛․菩薩來迎行人, 故於娑婆世界卽可見彌陀. (九)往生不遠, 謂於一彈指間卽可往生. (十)不放逸不遠, 謂專心修行而不放逸, 卽爲近佛. 此外, 善導亦作三種解說, 觀經疏卷二(大三七․二五九上) : 言阿彌陀佛不遠者, (中略)卽有其三, 一明分齊不遠, 從此超過十萬億刹, 卽是彌陀之國 ; 二明道里雖遙, 去時一念卽到 ; 三明韋提等及未來有緣衆生, 注心觀念, 定境相應, 行人自然常見. [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本]
【거찬巨贊】
p1897-中→ (1908~1984)江蘇江陰縣人. 俗姓潘, 字琴朴. 民國二十年(1931)於杭州靈隱寺出家, 法名傳戒, 字定慧, 後改名巨贊. 曾主編獅子吼月刊, 出版佛學書刊, 創辦佛敎學院等, 竝任中國佛敎協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等職. 七十三年示寂於北京, 世壽七十七.
【거찬擧讚】
p6559-上→ 讀誦經典前, 爲讚佛而唱讚文, 稱爲擧讚. 如香讚․結讚等. 黃檗淸規祝釐章一(大八二․七六六下):堂頭陞座, 祝聖下座, 同大衆登大雄殿, 衆擧讚, 堂頭上香, 大展九拜.
【거칙擧則】
p6558-中→ 禪林用語. 又作擧古. 擧, 擧唱之意;則, 指本則․公案. 首座於法戰時, 讀唱本則, 稱爲擧則. (參閱法戰3425)
【거타라佉陀羅】
p2760-下→ 梵語 khadira. 又作佉陀囉․佉達羅․劫陀羅․劫地羅․佉達羅․珂地羅․佉地洛迦․佉提羅迦․呵黎羅․軻黎羅․可黎羅等. 略稱佉陀. 爲木名. 在密敎修法中, 作爲護摩木․金剛橛之用, 材質堅硬. 意譯爲紫橿(畺)․檐(擔)木․堅硬木․王冗樹․空破木. 然慧苑音義卷下稱爲苦楝木, 恐係訛誤者. 又世傳佉陀羅山有地藏菩薩之畫像 ; 長阿含經卷十八․俱舍論光記卷十一等諸經論亦記載有佉陀羅山, 卽因其山多産佉陀羅木而得名, 或因其山寶樹之形狀類似此木, 故以此木之名爲山之名稱. [蘇悉地經卷中․陀羅尼集經卷三․大日經疏卷九](參閱佉陀羅山 2760)
【거타라산佉陀羅山】
p2760-下→ 名 Khadiraka. 又作竭地洛迦山․竭達洛迦山․佉提羅迦山․伽陀羅山․軻犂羅山․軻地羅山. 意譯檐木山․檐林山․空破山․旃山. 七金山之一, 位於須彌山與鐵圍山之間. 山上有寶樹, 其形類似佉陀羅, 故以佉陀羅爲山名. 關於其位置, 長阿含經卷十八世記經閻浮提洲品及其異譯起世經卷十․起世因本經卷十等記載, 爲七金山之一, 位於最近須彌山處. 俱舍論卷十一․順正理論卷三十一記載爲七金山之第三位, 瑜伽師地論卷二記載爲第五位, 梵文大事(Mahāvastu, vol.Ⅱ.p.300)記載爲第四位. 據善見律毘婆沙卷四載, 七金山之第三爲迦羅毘拘山(巴 Karavīka), 或係佉陀羅山之別名. 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四記載佉達羅山(梵 Khadiraka), 此山之梵名與佉陀羅山相同, 然非同指一山. 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一․大方廣十輪經卷一等皆說有名佉羅帝耶山者, 爲牟尼仙之住處. 慧琳音義卷十八將佉羅帝耶山與佉陀羅山視爲同一山, 謂佉羅帝耶山爲七金山之一․十寶山之一, 接近須彌, 高四萬踰繕那, 光味仙人居此. [大樓炭經卷五災變品․舊華嚴經卷二十七․新華嚴經卷五十․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四․俱舍論光記卷十一․翻梵語卷九․瑜伽論記卷一․玄應音義卷一]
【거타망가佉吒網迦】
p2760-中→ 梵語 Khaṭvāṅga. 據唐代不空譯之一字奇特佛頂經卷中所載, 佉咤網迦乃成就物之一種. 另據諸儀軌稟承錄卷十載, 佉咤網迦, 指用以刺戳地之棒. 又陀羅尼集經卷九則以之爲髑髏杖(於頂端串以髑髏之杖). 此外, 大力烏樞瑟摩明王經卷中之佉咤望迦 則爲其同義語.
【거행去行】
p1602-下→ 指離穢土之行, 卽爲往生淨土而修之各種行持 ; 或指以往生淨土爲目的之實踐行爲. 去, 卽行. 善導將衆生往生諸佛淨土之共通行門, 稱爲通去行 ; 而將往生一佛國土之行, 稱爲別去行. [觀經疏卷一․卷二(善導)․觀經玄義分觀門義鈔卷三]
【거향擧向】
p6558-中→ 禪林用語. 指提示․唱道祖錄公案. 他如擧示․擧唱․擧似等, 皆同此意. 景德傳燈錄卷八則川和尙章(大五一․二六一上):居士喝云:“遮無禮儀老漢, 待我一一擧向明眼人在.”
【건남鍵南】
p6524-中→ 梵語 ghana, 巴利語同. 又作伽訶那․健男․健南․羯南․蹇南. 意譯堅․堅厚․凝厚, 或硬肉. 胎內五位之第四. 卽自託胎後, 至第四個七日, 胎兒漸趨堅厚之位. [雜阿含經卷四十九․集異門論卷九․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玄應音義卷二十三](參閱胎內五位3933)
【건다蹇荼】
p6521-下→ 梵語 khaṇḍa. 意譯爲砂糖․白糖. 據大日經疏卷七載, 蹇荼之色甚鮮白, 觸之卽碎. 唐朝玄奘旅印時, 於犍馱羅國見甘蔗可製成砂糖, 歸朝後告知唐太宗, 帝乃詔招通曉其法者, 其後於益州(四川)製造.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大日經義疏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二․增廣本草綱目卷十五]
【건달바乾闥婆】
p4371-中→ 梵語 gandharva, 巴利語 gandhabba, 西藏語 dri-za. 又作健達縛․犍闥婆․彦達婆․乾沓婆․乾沓和․巘沓縛. 意譯爲食香․尋香行․香陰․香神․尋香主. ①指與緊那羅同奉侍帝釋天而司奏雅樂之神. 又作尋香神․樂神․執樂天. 八部衆之一. 傳說不食酒肉, 唯以香氣爲食. 此類神有衆多之王及眷屬, 法華經序品載有四乾闥婆王 ; 大寶積經卷十三律儀會則謂有十億乾闥婆王 ; 新華嚴經卷一世主妙莊嚴品中亦揭出二十餘乾闥婆王之名. 蓋乾闥婆原爲婆羅門敎崇拜之群神, 於夜柔吠陀擧出二十七․阿闥婆吠陀亦擧出六三三三之多. 有關之神話甚多, 其狀貌說法不一, 或謂身上多毛, 半人半獸, 或謂丰姿極美. 印度古神話謂, 吠陀時代之乾闥婆奉侍帝釋天之宴席, 專事歌唱奏樂. 據大智度論卷十所載, 犍闥婆王至佛所彈琴讚佛, 三千世界皆爲震動, 乃至摩訶迦葉不安其坐. 諸經中多以之爲東方持國天之眷屬, 爲守護東方之神. 又爲觀音三十三應化身之一. 補陀落海會軌載, 其形像爲身赤肉色, 如大牛王, 左手執簫笛, 右手持寶劍, 具大威力相, 髮髻有焰鬘冠. [長阿含卷十八世記經閻浮提品․大智度論卷五十四․維摩經玄疏卷五]. ②指欲界中有之身. 多用音譯健達縛. 欲界衆生肉體死後, 神識尙未覓得另一新肉體之中間時期(中有), 唯以香爲食, 故有此稱. 大毘婆沙論卷六十九․俱舍論卷九等載, 入母胎時須有三事合會, 卽 : (一)母體調適, (二)父母交愛和合, (三)健達縛正好現前. 故知其爲入母胎三種條件之一. 其入胎前, 必起顚倒心, 馳於欲境. 卽先憑其業力所起之眼根, 雖在遠方, 能見所將投生處之父母交會, 若此健達縛爲男者, 則緣其母而起男欲, 生愛染心, 若爲女者, 則緣其父起女欲 ; 反之, 若違逆此二緣, 便起瞋恚心. 或謂此類說法, 乃由印度神話中之好色神(常窺新婚夫妻之閨房)轉變而來者. 又健達縛中, 少福者食惡香, 多福者食好香. [中阿含卷五十四嗏帝經․俱舍論光記卷九․唯識二十論述記卷上]. ③西域之習俗, 稱呼藝人爲乾闥婆. 彼等不事王侯, 不營生業, 唯尋諸家飮食之香氣, 便往其門作諸伎樂而乞求, 故有此稱. [法華經玄贊卷二․唯識二十論述記卷上]. ④全稱栴檀乾闥婆神王. 乃束縛彌酬迦等十五鬼神, 守護胎兒及孩童之神. 又以此神王爲本尊所修之法, 稱爲童子經法․乾闥婆法. [護諸童子陀羅尼經․童子經念誦法](參閱童子經法5169)
【건달바성乾闥婆城】
p4372-中→ 梵語 gandharva-nagara. 又作揵闥婆城․健達縛城․巘達縛城. 略作婆城․乾達城․乾城. 意譯尋香城. 指無實體而出現於空中之樓閣․山川․林野. 傳係乾闥婆神於空中所化現之城郭, 故稱乾闥婆城. 或卽指海上․沙漠及熱帶原野中, 空氣之密度産生差異時, 由於光線折射所出現之海市蜃樓, 經典常以之比喩不實之法. 又稱西域樂人爲乾闥婆, 彼等樂人常以幻術幻作城郭, 亦稱爲乾闥婆城. 大智度論卷六(大二五․一○三中) : 可眼見, 無有實, 是名揵闥婆城.[新華嚴經卷四十二․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二․慧苑音義卷下․枳橘易土集卷九]
【건도犍度】
p5520-下→ 梵語 skandha, 巴利語 khandhaka 之音譯. 又作揵度, 建陀, 建圖, 乾度, 塞建陀, 娑犍圖. 意指蘊, 聚, 衆, 分段. 卽分類編集, 而將同類之法聚集一處之謂. 相當於品或節. 係有關受戒, 布薩, 安居等僧團內之儀式作法, 與日常生活之規定條文, 經由分類整理而成者. 據巴利語律典所記載, 共有二十二犍度(漢譯四分律則僅有二十犍度) : (一)規定出家受具足戒法之受戒犍度, 又稱大犍度. (二)說明布薩規定之布薩犍度. (三)說明安居規定之安居犍度. (四)說明自恣規定之自恣犍度. (五)說明持用皮革製品之皮革犍度. (六)說明有關食物, 藥物等制定之藥犍度. (七)說明有關迦絺那衣(巴 kaṭhinadussa)規定之迦絺那衣犍度. (八)說明有關比丘著衣之衣犍度. (九)說明釋尊居於瞻波時所制定有關衆僧會議方法之瞻波犍度. (十)說明在拘睒彌所發生敎團內部紛爭之拘睒彌犍度. 上述十項稱大品, 其次則爲十二小品所組成有關刑罰之規定. 其中, 末兩項卽爲有關王舍城之第一結集與毘舍梨的第二結集之規定, 然漢譯四分律無此部. [四分律卷三十一, 摩訶止觀卷五上, 玄應音義卷五, 卷十八, 卷二十四](參閱二十犍度181)
【건립가建立假】
p3781-上→ 卽別敎從空入假之假觀;爲天台宗所說. 又稱施設假. 其初以空觀蕩破諸法, 更爲大悲, 施化建立假, 故稱建立假, 以別於從假入空之虛妄假. [光明玄義卷下之一․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之一]
【건봉乾峰】
p4369-下→ 唐末曹洞宗僧. 生卒年不詳. 爲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之法嗣, 住於越州(浙江), 以乾峰一路之公案與乾峰二光三病之法語而知名禪林. [景德傳燈錄卷十七․聯燈會要卷二十三․五燈會元卷十三]
【건봉사乾鳳寺】
p4370-中→ 位於韓國江原道高城郡金剛山. 爲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 始於新羅法興王七年(520), 阿度和尙所建, 時稱圓覺寺. 景德王十七年(758), 由發徵(又作八珍)重建, 設念佛萬日會, 有貞信․良順等三十一人勤修淨業, 得信徒一八二○人. 據傳, 元聖王三年(787), 萬日會功成之際, 三十一人以肉身騰空. 高麗太祖二年(919)下詔重修, 改稱西鳳寺. 恭愍王時再修, 改稱乾鳳寺. 自李朝世祖十年(1465)營建定願堂起, 歷睿宗․成宗, 本寺皆爲歷代朝廷之願堂, 免除徭役, 敕贈田産, 頗受崇敬. 宣祖三十八年(1604), 泗溟大師東渡日本, 與豐臣氏媾和, 攜回通度寺舊藏之佛牙, 置於本寺. 後數度火災, 又漸次復興, 今有大雄殿等十一殿․二院․二庵․一堂. 此外, 山內有五庵, 山外有二十二個分寺. [朝鮮寺刹史料卷下․朝鮮佛敎通史․朝鮮寺刹三十一本山寫眞帳]
【건봉이광삼병乾峰二光三病】
p4370-上→ 爲唐末曹洞宗越州乾峰禪師之上堂開示語 ; 謂到達悟境必須捨除․解脫二種光與三種病. 二光, 卽能取光․所取光. 能取光, 係指主觀上所起之微細迷惑 ; 所取光, 則指客觀上所起之微細迷惑. 三種病, 卽 : (一)未到走作, 乃於悟境之前所起種種分別心之病. (二)已到住著, 乃到達悟境而生起住著心之病. (三)透脫無依, 卽到達悟境, 雖離脫一切執著, 然尙不踏實淸晰之病. 五燈會元卷十三(卍續一三八․二四五下) : 越州乾峰和尙上堂 : “法身有三種病․二種光, 須是一一透得始解歸家穩坐, 須知更有向上一竅在!” 其後, 此垂示由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擧出而馳名禪林, 故又有雲門三病․雲門兩病之稱. [五家宗旨纂要卷下]
【건봉일로乾峰一路】
p4369-下→ 禪宗公案名. 爲唐末曹洞宗之乾峰禪師答一僧之問, 指示一路涅槃門不須遠求, 卽在眼前之公案. 又作乾峰一劃. 有一僧至乾峰處, 以首楞嚴經卷五(大一九․一二四下)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之經文, 請問十方諸佛一路涅槃門究竟在何處, 乾峰以拄杖劃一線, 答說在這裏. 此乃表示不須遠求, 事事物物之當體皆爲佛作佛行․涅槃之一道. 此僧後又至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之處, 請示同一問題, 雲門謂其所持之扇子飛至三十三天, 正著帝釋之鼻孔, 打東海鯉魚一棒, 降傾盆大雨. 蓋乾峰明示把定, 雲門明示放行, 雖採不同之機法, 然皆闡明宗旨之奧義. 無門關之評唱(大四八․二九九上) : 把定․放行, 各出一隻手扶竪宗乘.乾峰表面雖明示把定而亦兼有放行, 雲門雖示現放行卻含藏把定, 二人不期從東西兩方顯示相同之路途, 其機用於途中相合一致, 是爲此公案之要旨. [從容錄第六十一則․無門關第四十八則․景德傳燈錄卷十七]
【건성建聲】
p3782-上→ 印度古代外道之種類. 建, 卽大日經所擧三十種外道中之建立淨外道與不建立無淨外道兩種. 前者建立一切法, 依之而修, 竝自謂所作卽是淨法;後者則相反, 謂凡有所建立者, 卽非究竟之法, 遂故行不淨, 遠離於淨. 聲, 卽聲顯外道․聲生外道․非聲外道三種. 聲顯外道, 謂聲之體爲本有而常住者, 以其待緣而顯聲可知. 聲生外道, 謂聲本無, 以緣而生, 生已, 卽爲常住者. 非聲外道, 反對以上聲顯․聲生之說, 而謂聲無常․不遍存. [大日經疏卷一](參閱建爪3780)
【건성파운동虔誠派運動】
p4317-下→ 十二世紀印度敎改革運動之一. 先驅者爲吠檀多派哲學家羅摩拏遮(梵 Rāmānuja). 發生於南印度, 後在北印度廣爲發展. 本派反對偶像崇拜․種姓分離及繁瑣禮儀等, 主張各種姓在神前一律平等, 凡虔誠者皆可獲得解脫, 被視爲印度敎之異端. 其後之繼起者有羅摩難陀(Rāmānanda)․喀比爾(Kabīr)․査伊塔尼亞․達度等. 本派曾以各種方言與民間俗語翻譯梵文之古典著作, 竝創作通俗詩歌․祈禱文形式之故事集.
【건시궐乾屎橛】
p4369-中→ 禪林用語. 原指拭淨人糞之橛(卽廁籌), 臨濟宗爲打破凡夫之執情, 竝使其開悟, 對審問佛者是何物者, 每答以乾屎橛. 蓋屎橛原係擦拭不淨之物, 非不淨則不用之, 臨濟宗特提此最接近吾人之物, 以敎斥其專遠求佛而反不知淸淨一己心田穢汚之情形, 竝用以打破學人之執著. [五燈會元卷十五․無門關第二十一則․臨濟錄上堂]
【건유褰帷】
p6291-中→ 指馬鳴菩薩降伏鬼辯婆羅門之事. 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載, 摩揭陀國波咤釐子城有一婆羅門, 事鬼以求福, 辯談亦借鬼力, 故每不與人對面論談, 唯垂帷酬對. 馬鳴菩薩往見對論, 致使婆羅門在帷中黙然緘口, 師乃疾褰其帷而屈之.
【건인사建仁寺】
p3780-中→ 日本臨濟宗建仁寺派之大本山. 位於京都市, 乃京都五山之一. 建仁二年(1202), 明庵榮西於幕府之保護下創建本寺, 初爲天台․眞言兼修之道場, 至十一世道隆之時始易爲正式修禪之道場. 屢遭大火, 天正年間(1573~1591), 安國寺惠瓊乃再度興建. 本寺之敕使門爲鎌倉建築, 方丈爲室町初期之建築, 佛殿爲江戶建築. 此外尙有鐘樓․開山堂․影堂等. 原有塔頭七十餘座, 今僅餘十餘座.
【건장사建長寺】
p3781-下→ 日本臨濟宗建長寺派本山. 位於鎌倉市山之內. 北條時賴皈依宋僧蘭溪道隆後, 卽模仿我國杭州徑山興聖萬福寺之式樣, 於建長三年(1251)創建之. 建長五年竣工, 遂以年號爲寺名, 成爲將軍家之祈願所, 後敕爲定額寺, 且成爲鎌倉五山之第一道場. 名僧無學祖元․一山一寧等人先後住於此, 遂成爲宣揚宗學與硏究我國各類學問之主要道場, 天下學僧於焉聚集. 至室町時代一度荒廢, 後受北條氏․德川氏之外護, 雖曾數次遭遇大火, 然又一再振復. 今有分院七․八所. 其開山堂(昭堂)爲室町禪宗之建築. 佛殿(本堂)與唐門爲江戶初期之建築. 係一擁有三門․法堂․方丈․禪堂之巨刹.
【건조建爪】
p3780-下→ 印度古代外道之種類. 建, 卽大日經所擧三十種外道中之建立淨外道與不建立無淨外道兩種. 前者建立一切法, 依之而修行, 自謂卽是淨法;後者相反, 謂凡有所建立者, 卽非究竟之法, 遂故行不淨, 遠離於淨. 爪, 卽長爪梵志外道, 乃舍利弗之舅, 嘗自誓盡其一生必讀盡十八種大經, 遂終生不剪爪, 時人稱爲長爪梵志. 以上二者合稱建爪. [大智度論卷一․大日經疏卷一․卷二]
【건중정국속등록建中靖國續燈錄】
p3780-上→ 凡三十卷, 另有目錄三卷. 宋代僧佛國惟白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六冊. 書成於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 故冠以此年號. 本書係繼景德傳燈錄․天聖廣燈錄之後, 依禪門法脈相續之次第, 編列師資略歷․機緣語句․古則公案․偈頌等而成, 全書大別爲正宗․對機․拈古․頌古․偈頌等五門, 而於臨濟․雲門諸師之語所錄較詳備.
【건지健支】
p4376-上→ 卽應量器內三個小鉢中, 最小之鉢. 又稱鍵金咨․建鎡․犍茨. 三鉢總稱鐼子. [釋氏要覽卷中](參閱鐼子6881)
【건지犍坻】
p5520-中→ 梵名 Ghaṇtin. 佛世時, 舍衛國波斯匿王兄之子. 容貌端正, 心性和善, 王之大夫人見之生染心, 私呼之, 欲使從己, 犍坻不聽. 夫人懷恨, 讒於王, 王大怒, 將犍坻節節解體, 棄於間. 命未絶頃, 佛到其邊, 光明照身, 平復如故. 佛爲說法, 卽得第三果. 自言(大二五․一二○上) : 我身已破棄, 佛續我身, 今當盡此形壽, 以身布施於佛及比丘僧. 卽來祇洹, 終身侍奉佛. [大智度論卷八]
【건지보라성建志補羅城】
p3781-中→ 建志補羅, 梵名 Kāñcipura. 古代南印度達羅毘荼國(梵 Drāviḍa)之都城. 又作建志城. 依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所載, 此城卽達磨波羅(唐言護法)菩薩本生之處. 又建志城卽印度南海之口, 向僧伽羅國水路行三日卽到. 此地相當於今之何地不詳, 或謂卽今馬德拉斯(Madras)西方四十八公里帕拉爾河(Palār)畔之康傑維拉姆(Conjeveram), 另一說謂內格巴塔姆(Negapatam)爲昔之建志補羅城. [大唐西域記卷十․解說西域記․A. Cunningham: Ancient Geography ofIndia;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Ⅱ]
【건척犍陟】
p5521-上→ 梵名 Kaṇṭhaka, Kanthaka, 巴利名 Kanthaka. 又作犍德, 乾陟, 騫特, 迦磋迦. 釋尊出迦毘羅王宮向苦行林時所乘之馬名. 據佛本行集經卷二十載, 釋尊出家, 乾陟旣還國城, 受淨飯王苦切呵責, 意甚憂愁, 生大熱惱, 不久命盡, 生三十三天. 後知太子成道, 由彼天沒, 下生中天竺那波城, 爲一婆羅門子, 漸長, 至如來處, 如來知彼往昔爲馬身, 命終生天, 卽爲彼說與該馬之因緣 ; 彼聞法後, 漏盡解脫, 入般涅槃. 古代印度佛傳雕刻中, 描繪出家踰城時, 刻犍陟者甚多. 其中, 以阿摩羅婆提(梵 Amarāvatī, 巴同)所存欄楯之浮雕爲最古. 又加爾各答博物館藏有犍馱羅(梵 Gandhāra, 巴同)地方所出土者, 上繪四天捧持犍陟之四足, 帝釋執蓋披馬上之太子, 有數位天人恭敬隨從. 我國大同靈巖窟寺第二洞亦存有此類構圖.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 修行本起經卷下, 六度集經卷七]
【건초사建初寺】
p3781-上→ 位於建鄴(江蘇江寧)城外之聚寶門外, 爲江南最早建立之寺院. 又稱聚寶山․報恩寺. 吳赤烏十年(247), 康僧會至吳都建業(南京)弘揚佛敎時, 吳王孫權信服其敎法而創建本寺, 竝建阿育王塔, 據傳係阿育王八萬四千塔中之一. 此地亦稱佛陀里. 由此因綠, 江南佛敎遂興. 康僧會曾於此編譯六度集經等經, 竝注安般守意․法鏡․道樹三經. 孫皓大毁佛寺時, 僅存本寺, 號天子寺. 西晉永嘉年間, 西域僧帛尸黎蜜多羅曾於本寺譯出孔雀王經等密敎經典. 後歷經宋․齊․梁․陳等南朝諸國, 隨朝代之更迭, 亦幾經更名爲長慶寺․奉先寺․天禧寺․大報恩寺等, 直至明代皆爲江南佛敎中心道場之一. 東晉孝武帝初年, 支曇籥奉敕住此, 製六言梵唄. 梁代僧祐幼時就本寺僧範出家, 竝住此弘揚律學. 齊永明十年(492), 明徹就僧祐受誦律, 亦住此寺弘諸大乘經論. 此外, 竺慧達․竺法曠, 及禪宗法眼宗匡逸․玄則․法安等高僧皆曾住此弘法. 明成祖曾賜一磁製塔, 塔有八角八稜九層, 五彩燦爛, 炫人眼目, 惜燬於太平天國兵火中, 今僅存遺墟. [出三藏記集卷十三․梁高僧傳卷一․卷十一․卷十三․續高僧傳卷六]
【건치揵稚】
p4957-上→ 梵語 ghṇṭā, 巴利語同. 又作揵槌․揵遲․犍稚․揵植․揵鎚․犍地. 爲報時之器具. 意譯作鈴․鼓․鐸. 本爲木製, 後世多爲銅製. 敲打揵稚之規則, 稱爲鼓儀. 依五分律卷十八載, 諸比丘布薩時, 若到時不集, 荒廢坐禪行道, 佛乃唱時至, 敲打揵稚, 或擊鼓․吹螺集衆. [增一阿含經卷十四․自誓三昧經․四分律卷三十五․敕修百丈淸規卷下東序知事條․玄應音義卷一](參閱犍稚5521)
【건치犍稚】
p5521-下→ 梵語 ghaṇṭā, 巴利語同. 又作揵遲, 揵槌, 揵抵. 爲寺院中敲打用之報時器具. 據五分律卷十八與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所載, 或於布薩, 或於誦經, 或於集會衆僧飯食等諸時皆可敲鳴犍稚, 一如今世寺院中之打板. 然據諸經所譯, 或作板, 或作鐘, 磬, 寶鈴, 鐸等, 所用名稱不一. 其敲打之法, 據四分律疏飾宗記卷八本之說, 初敲時輕緩, 其後漸急漸重 ; 將欲收音時, 亦須漸細漸沒. 如是而鳴擊之, 稱爲一通 ; 前後凡三通. 後通於聲沒之次, 大打三下, 或二, 或一, 以表聲絶, 卽完成犍稚敲打之法. [增一阿含經卷十四, 大智度論卷二, 玄應音義卷一](參閱鐘6839)
【건타곡자가사健陀縠子袈裟】
p4376-上→ 指以健陀色(乾陀羅色)之薄絹所作之袈裟. 又作健陀穀子袈裟․乾陀穀子. 縠子, 卽薄絹. 日僧空海來唐時, 曾從靑龍寺惠果和尙學得此制之袈裟, 將之傳入日本. (參閱乾陀羅色4369)
【건타국왕경犍陀國王經】
p5520-下→ 全一卷. 後漢安世高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敘述犍陀王因牛語而悟知不可暴戾殘忍, 遂捨婆羅門敎而歸依佛. 佛竝說牛與王乃宿世拘那含牟尼佛時爲兄弟之本生譚.
【건타라국犍馱羅國】
p5522-上→ 犍馱羅, 梵名 Gandhāra, Gāndhāra, Gandha-vati, 巴利名 Gandhāra, Gāndhāra. 印度古國名. 又作健陀羅, 犍陀越, 乾陀越, 乾陀衛, 乾陀羅, 揵陀, 犍陀呵, 健馱羅, 乾陀婆那, 惹、Q婆那或業波羅(梵 Gopāla). 意譯香地, 香潔, 妙香, 持地. 位於今西北印度喀布爾河(Kabul)下游, 五河流域之北. 此國領域時有變遷, 亞歷山大東征(西元前四世紀)時, 都城在布色羯邏伐底(梵 Puṣkarāvatī), 約今白夏瓦(Peshawar)東北十九點六公里之處. 西元一世紀時, 貴霜王朝(梵 Kushan)興起於北方, 漸次擴張版圖, 倂有喀布爾河一帶. 至迦膩色迦王卽位時, 定都布路沙布邏(梵 Puruṣapura), 卽今之白夏瓦. 王歿後, 國勢日衰, 至寄多羅王, 遂西遷薄羅城, 而以其子留守東方, 是卽小月氏. 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 此國東西千餘里, 南北八百餘里, 東臨信度河, 都城名布路沙布邏, 王族絶嗣, 隸屬迦畢試國, 邑里空荒, 人煙稀少. 準此可知, 西元八世紀時, 此國已多荒廢, 且臣屬於迦畢試國. 於佛典中有關此國之記載不少, 如巴利文本生(Jātaka), 阿育王傳卷三駒那羅本緣等皆記載其首府呾叉始羅城 ; 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五竝擧出乾陀羅國, 富樓沙富羅國之名 ; 大悲經卷二持正法品, 大莊嚴論經卷一, 卷四別出乾陀羅國, 得叉尸羅城, 富迦羅跋帝城之名 ;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列擧健陀羅, 得叉尸羅, 乾陀羅三名等. 佛敎曾盛行於此國, 阿育王派遣傳道師至此, 是爲其發端. 善見律毘婆沙卷二, 島史第八章, 大史第十二章等, 均記載阿育王卽位十七年第三次結集法藏後, 爲於邊地興立佛法, 乃派遣大德末闡提(巴 Majjhantika)往罽賓, 犍陀羅國, 爲人民講說犢譬喩經(巴 Ātivisopama-sutta), 使八萬人獲得道果, 一千衆出家. 其後, 中印度佛敎分裂爲上座, 大衆二部, 此地原爲上座部, 尤其是說一切有部之中心, 然此國僧徒又吸收大衆部之學風, 大乘思想亦風行. 大毘婆沙論中屢見西方師, 外國師之稱, 卽指此國之學人, 含有異端者之意味. 另依道行般若經卷九及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載, 般若經夙行於此國. 至迦膩色迦王興, 保護佛敎, 於布路沙布邏城創建雀離浮圖, 迦膩色迦僧伽藍等, 前者在城東南七, 八里處, 由高僧法顯傳, 洛陽伽藍記卷五, 大唐西域記卷二之記載, 可知其規模之宏麗, 後者在雀離浮圖西方, 有重閣, 累榭, 層臺, 洞戶, 惟至玄奘西行時已成廢墟, 其他尙有千餘伽藍, 窣堵波, 然皆頹圮. 於迦膩色迦王護持之下, 無著, 世親, 法救, 脅尊者等名僧輩出, 大乘佛敎因此大興. 然自西元第六世紀以後, 佛敎失去王室之護持, 後雖有突厥王一時再興, 然入第十世紀又爲回敎徒所迫, 佛敎終於絶跡. 近代於此地發掘不少遺蹟, 頗雜有希臘美術之風格, 遂成特殊之犍馱羅藝術. [希麟音義卷三, 宋高僧傳卷二十九慧日傳, 翻譯名義集卷三, 慧苑音義卷下, 慧超往五天竺傳箋釋, A. Cunningham: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 V.A. Smith: Early History of India; 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Ⅰ]
【건타라색乾陀羅色】
p4369-中→ 卽黃濁色. 又作乾陀褐色․乾陀色. 乾陀羅, 又作健達․乾陀․健陀穀․乾陀羅耶. 卽規定用來染製此丘三衣之顔色. 三衣稱爲袈裟乃依染色而得名, 蓋袈裟一詞, 卽爲染色之音譯. 乾陀羅, 爲印度所産香料植物之一種, 以此香樹之汁染製三衣, 則稱香染. 一般認爲此色與木蘭色略有不同, 乃黃中稍帶微紅之色, 然亦有說與木蘭色(赤黑色)相同者.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四․菩薩戒本疏紀要卷三(鳳潭)](參閱木蘭色1473․袈裟4784)
【건타라예술犍馱羅藝術】
p5523-下→ 乃印度佛敎藝術之一派. 又稱犍陀羅藝術, 希臘佛敎藝術. 以印度西北部犍馱羅(巴 Gandhāra, 約今西巴基斯坦白夏瓦)地方爲中心而發展, 卽亞歷山大侵入印度後至貴霜王朝滅亡, 盛行於印度河與喀布爾河會合區域之佛敎藝術. 其藝術之表現, 主要爲宮殿寺廟之建築, 佛菩薩像之雕刻, 繪畫, 其內容大多以佛敎題材爲主, 而採用希臘系統之表現方法, 歷史性價値極大, 影響廣及印度, 中亞, 我國, 日本等處. 蓋以印度傳統藝術, 吸收希臘, 波斯, 大夏, 羅馬之風格, 鎔爲一爐而自成一派. 佛像造立之起源及年代不得其詳, 部分學者推測爲紀元前後始行於犍馱羅地方, 然依史實難以確認. 依道行般若經卷九, 卷十載, 可知西元二世紀中葉以前, 犍馱羅地方已盛行造立佛像 ; 又從法顯, 惠生, 玄奘等之著作中, 對於那揭羅曷國之佛影及布路沙布邏城之雀離浮圖等之遺蹟皆有描述. 建築方面, 以佛敎之伽藍, 塔爲主, 式樣以印度傳統建築爲基準, 佛塔沿襲中印度古覆鉢形式, 然由其柱頭可見所受羅馬, 希臘之影響. 佛塔塔身極高大, 伽藍則大致呈方形之高牆, 內有中庭, 四周有房室竝立, 建材均以石塊拼成, 而不使用磚. 至於雕刻方面, 其題材頗多, 有佛, 菩薩, 或取自佛傳, 本生譚, 數量極多, 乃犍馱羅藝術之中樞, 多以浮雕表現, 少有圓雕之作品, 背面削平, 身體比例不够勻稱. 其式樣模仿希臘人之骨相, 一反中印之螺髮, 而呈現波狀髮紋, 面貌亦不同於印度人, 高額, 尖鼻, 薄唇, 人中短, 衣褶厚重. 繼承此風之雕刻爲現今北印度及土耳其斯坦(俄屬中亞). 犍馱羅藝術越過北方葱嶺進入現今新疆地方, 傳至中原, 影響北魏佛敎藝術, 又經由朝鮮傳入日本, 顯著影響飛鳥時代之建築, 雕刻. 另一派則傳及緬甸, 暹羅, 交趾等地. 第五世紀中葉, 印度受-FABF;噠族之侵略, 犍馱羅藝術亦因之衰頹. [大唐西域記卷二, 高僧法顯傳, 洛陽伽藍記卷五, 佛敎之美術及歷史, 西域文明史槪論, Le Coq: Die Buddhistische Sp障ソantike in Mittelasien, Bd.Ⅰ](參閱犍馱羅國5522)
【건타리健馱梨】
p4376-中→ 梵語 gāndhāri, 巴利語 gandhārī. 爲俱舍論卷二十七所說之咒術名. 論中竝謂, 持此咒能騰空自在, 卽具有三示導中神變示導之神通力. 關於此一名稱, 據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七載, 有二說, 一以此咒術源出健馱國, 故稱健馱梨 ; 一以此咒術乃女天健馱梨所說, 故從其名. 健馱國卽指健馱羅國, 女天健馱梨則與東方持國天之妃同名. [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건타리주犍陀利咒】
p5520-中→ 爲大法炬陀羅尼經卷十三所說三種惡咒之一. 與瞿梨咒, 摩登祇咒同爲世尊所禁斷之咒術. 欲修成此等惡咒, 須經十二年方能成業 ; 然一旦持此邪咒法, 乃至一句之咒, 命終之後, 必墮地獄, 畜生, 餓鬼或閻魔界.
【건타수乾陀樹】
p4369-上→ 乾陀, 梵語 gandha, 巴利語同, 意譯香. 又作乾陀羅樹․健陀樹․健杜樹․乾大樹․乾杜樹. 學名 Hyperanthera moringa. 爲産於南海安南一帶之喬木, 皮厚, 葉如櫻桃, 其樹皮可製染料, 佛敎僧團多用於染衣, 染成之色卽稱乾陀色或乾陀羅色, 係黃中稍帶微紅(或謂赤黑)之色. [毘尼母經卷八․薩婆多毘尼摩得勒伽卷六․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九]
【건혜지乾慧地】
p4371-上→ 梵語 śukla-vidarśanā-bhūmi. 卽菩薩修行階位中, 三乘共十地之第一地 ; 此地有慧而無定, 故稱乾慧地. 又作過滅淨地․寂然雜見現入地․超淨觀地․見淨地. 蓋三乘聖人, 初修五停心․別相念處․總相念處等三觀, 雖有觀慧, 然未全得眞諦法性理水, 故稱爲乾慧地. 據大智度論卷七十五載, 乾慧地有二種, 卽 : (一)聲聞, 乃獨求涅槃, 故勤精進․持戒, 或習觀佛三昧․不淨觀, 或行慈悲․無常等觀, 集諸善法, 捨不善法等 ; 雖有智慧, 不得禪定水, 則不能得道, 故稱乾慧地. (二)菩薩, 則爲初發心, 乃至未得順忍. 又據摩訶止觀卷六上載, 將十地配合菩薩五十三位, 而以其中之外凡三賢爲乾慧地, 稱爲十信. (參閱十地419)
【걸가朅伽】
p5817-上→ 梵語 khaḍga. ①又作竭言我. 意譯作刀, 劍. 爲求祈願成就時所用七物之一. 大日經疏卷十一釋之, 謂刀以鑌(利鐵)爲骨柄. 蘇悉地羯囉經卷中成就諸物相品(大一八․六二二下) : 若欲成就刀法, 先取鑌刀, 量長兩肘, 以小指齊, 闊四指, 無諸病疹, 其色紺靑, 如桑施鳥翎.[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 慧琳音義卷三十六, 梵語雜名]. ③譯作犀牛. 經論中以犀牛之一角比喩獨覺. [玄應音義卷一](參閱朅伽毘沙拏5817)
【걸가비사나朅伽毘沙拏】
p5817-中→ 梵語 khaḍga-viṣānLa. 又作佉伽毘沙拏, 佉伽婆沙, 渴伽婆沙, 喝伽毘沙拏. 犀角之義. 據玄應音義卷二十四載, 朅伽, 譯爲犀牛, 毘沙拏, 譯爲角, 卽指犀牛之一角;一卽獨之意, 故用此語比喩獨悟之獨覺聖者. 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一(大一三․三三八上) : 其處無生無滅, 非證非修, 非有非無, 非此岸非彼岸, 非闇非明, 非可測, 非分別非不分別, 是名佉伽毘沙拏劫.[顯揚聖敎論卷三, 大日經疏卷十五, 玄應音義卷一]
【걸람바朅藍婆】
p5818-上→ 又作朅藍波, 呵羅. 譯作强, 伏剛强處. 乃鬼之住處, 爲一大丘壙, 甚可怖畏, 藥叉, 羅刹等多住於其中. 慧琳音義卷十八(大五四․四二○中) : 朅藍婆(上騫謁反, 梵語也. 唐云伏剛强處. 不求字義, 地名也. )[地藏十輪經卷四, 玄應音義卷二十一]
【걸반다국朅盤陀國】
p5817-中→ 梵名 Khabandha. 又作渴槃陀, 喝槃陀, 喝囉槃陀, 漢盤陀. 西域古王國之名. 又稱大石國. 此國周環二千餘里, 都城以大石嶺爲基, 背徙多河. 國人性獷暴驍勇, 然知淳信, 敬崇佛法. 有伽藍十餘所, 僧徒五百餘人, 習學小乘說一切有部之敎說. 此國開國者之父乃自日天而來, 母爲漢土之人, 故其王統稱爲漢日天種. 其王族之容貌與中國相同, 頭戴方冠, 身著胡服. 城中竝有爲經部之祖童受論師所建之僧伽藍, 臺閣高廣, 佛像端嚴, 係此國國王聞童受論師之盛名, 興兵伐咀叉始羅國, 得之以歸, 施阿育王之故宮爲伽藍. 城東南之大石崖有二石室, 各有一羅漢於其中入滅盡定, 形若羸人, 膚骸不朽, 其鬚髮恆長, 故衆僧每年爲之剃髮易衣. 關於此國之位置, 約在新疆省塔什克爾安(Tush-kurghan, Sarikol, 石城)之地, 卽所謂塞勒庫勒(Sariq-gol, 黃谷)處. [大唐西域記卷十二,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五, 洛陽伽藍記卷五, S. Beal: 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Ⅱ;T. Watters: On Yuan Chwang,vol. Ⅱ]
【걸사乞士】
p724-上→ 梵語 bhikṣu 之意譯, 指比丘. 比丘爲杜絶一切生業以淸淨活命, 乃向信徒乞食, 以之維持色身, 故稱乞士. [大智度論卷三, 注維摩詰經卷一, 慧琳音義卷二十七](參閱比丘1479)
【걸쇄乞灑】
p726-中→ 悉曇字□(kṣa). 悉曇五十字門之一, 四十二字門之一. 又作乞叉, 吃灑, 葛叉, 刹, 差, 荼, 羅, 矩. 大品般若經卷五取梵語 kṣaya(音譯乞叉耶, 意譯盡)之義, 解爲諸法盡不可得 ; 大方等大集經卷四, 方廣大莊嚴經卷四解爲忍(梵 kṣānti), 出生無邊門陀羅尼經解爲刹那(梵 kṣaṇika), 無盡(梵 akṣaya), 二者均採聯想法, 卽聞 kṣa 之音時, 則聯想含有此音之如上三字 ; 文殊問經字母品則謂, 稱乞灑(二合)字時, 是一切文字究竟無言聲之義, 此係梵語 akṣara(音譯惡刹羅)之轉釋. [金剛頂經釋字母品, 放光般若經卷四, 大智度論卷四十八, 悉曇字記]
【걸식乞食】
p724-中→ 梵語 paiṇḍapātika, 巴利語 piṇḍapāta. 乃印度僧人爲資養色身而乞食於人之一種行儀. 又作團墮(卽取置食物於鉢中之義), 分衛, 托鉢, 行乞等. 係十二頭陀行之一. 其原始意義有二, 卽 : (一)自利, 爲杜絶俗事, 方便修道. (二)利他, 爲福利世人, 予衆生種福機會. 故乞食屬僧人淸淨之正命 ; 若自作種種生計以養其身, 則爲邪命. 行乞之方法與威儀, 據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七及毘尼討要卷六載, 入城行乞時, 道側而行, 左手持鉢, 次第乞食 ; 以維持生命爲限, 心不貪著, 故得食時不喜, 不得亦不憂, 唯以除舊疾, 養氣力爲要. 另據法集經卷一載, 如來乞食有三意, 卽 : (一)不貪珍味, 美惡均等. (二)爲破我慢, 於富貴貧賤等家皆無揀擇. (三)慈悲平等, 大作利益. 又佛制以過午不食爲律, 此乃源於面貌極黑之迦留陀夷比丘, 曾於日暮雷雨交加之時, 入城乞食, 一孕婦見而驚怖, 誤以爲鬼, 以致胎墮 ; 由此, 佛遂立過午不食之制. 此外, 寶雨經卷八載, 菩薩以成就十種法而行乞食, 稱爲乞食十爲. 卽 : (一)爲攝授諸有情故, 菩薩見一切有情受諸苦惱, 雖能成就微少善根, 但爲時不久, 爲欲攝益諸有情而行乞食. (二)爲次第故, 卽入城邑聚落時, 住於正念, 具足威儀, 諸根寂然, 依次乞食, 不捨貧窮家而入富貴家(唯除惡種類家, 諸外道處). (三)爲不疲厭故, 菩薩次第乞食時, 不生厭離, 亦不疲倦, 於諸有情無所憎愛. (四)爲知足故, 以其不疲厭, 遂能知足. (五)爲分布故, 若得食後, 好壞食物皆當隨應受取, 返己住處, 先於如來像, 或舍利塔前供養讚歎 ; 復以所得食物分爲四分, 三分施與同梵行者, 貧窮之人, 惡道有情, 所餘一分自食. (六)爲不耽嗜故, 謂菩薩雖食, 而於食事無貪, 無染, 亦無愛著. (七)爲知量故, 受食唯爲活命, 不使身體羸弱, 亦不令其過量 ; 若極虛弱則影響修持, 若極重則增長睡眠. (八)爲善品現前故, 菩薩如法行食, 能令善品增長現前. (九)爲善根圓滿故, 以其勤修而無怠惰, 故得圓滿菩提資糧. (十)爲離我執故, 由彼一切之善, 能成熟菩提分法, 遠離我執, 遂能捨身肉, 施與有情. 我國自古則稱乞食爲托鉢, 托鉢時當心念威儀, 專注於道, 若無道心而僅存形式, 則與一般乞者無異. 又據顯揚聖敎論, 比丘乞食, 有五處不可往, 以避嫌疑. (一)唱令家, 歌唱曲令, 但取歡娛, 能亂禪定. (二)婬女家, 其處行止不潔, 聲名不正, 色欲因緣爲障道根本. (三)酤酒家, 酒是起罪因緣, 能生過失. (四)王宮, 乃貴戚之處, 嚴禁之所, 非可干冒, 故不可往. (五)旃陀羅, 卽屠者之家, 此處殺心盛大, 惱害衆生, 見者傷慈, 壞善根本, 故不可往. [中阿含經卷四十八牛角娑羅林經, 五分律卷二十七,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三之二, 卷下三之四, 釋氏要覽卷上]
【걸식사분乞食四分】
p725-下→ 據寶雲經卷八載, 佛制乞食之法, 一日之中, 必以七家爲限, 爲無多貪之故. 又比丘須將乞得之食物分作四分, 故稱乞食四分. 四分卽 : (一)一分奉同梵行者, 同梵行者, 卽同修淨行之人. 凡乞食時, 必有同修之人看守房舍, 或有老病等不便行履者, 比丘得食歸時, 則以一分奉之, 令其飽滿, 亦得安心修道. (二)一分與窮乞人, 謂乞得食物時, 遇有窮苦求乞之人, 當起憐憫心, 作自饑餓想, 而以一分施之, 令其飽滿, 勸他修善. (三)一分與諸鬼神, 卽將乞得之食, 以淨器盛貯一分, 待日晡時, 則燃香諷咒加持, 普施一切鬼神, 令其飽滿, 出離苦趣, 悉得解脫. (四)一分自食, 謂比丘乞食, 除前三分外, 唯留一分, 或多或少則自食之. 食已, 安心行道, 庶不虛受信施.
【걸식십리乞食十利】
p725-下→ 乞食有十種利益, 卽 : (一)所用活命, 自屬不屬他. (二)衆生施我食者, 令住三寶, 然後當食. (三)若有施我食者, 當生悲心, 我當勤行精進, 令善住布施, 作後乃食. (四)順佛之敎行. (五)易滿易養. (六)行破驕慢之法. (七)招感三十二相中無見頂相之善根. (八)見我乞食, 則其餘有修善法者亦當效我. (九)不與男女, 大小有諸因緣事. (十)次第乞食, 於衆生中生平等心. [十住毘婆沙論卷十六,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之三]
【걸안파나문乞眼婆羅門】
p726-上→ 對因位修行中之菩薩乞求施與眼目之惡婆羅門. 賢愚經卷六,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福蓋正行所集經卷七, 巴利本生經, 梵文本生鬘論等均載佛陀於過去因位爲北印度富迦羅拔城(梵 Puṣkarāvatī)之須提羅大王時, 曾應盲婆羅門之乞求, 而施與眼目, 此舍衛城之盲婆羅門卽乞眼婆羅門. 另於大智度論卷十二則記載舍利弗施眼之故事, 舍利弗於六十劫中行菩薩道時, 欲渡布施之河, 有人來乞其眼, 舍利弗初時不與, 其人强索, 舍利弗遂與一眼, 乞者得眼, 嗅之而嫌其臭, 乃棄於地, 並踐踏之, 舍利弗遂自思惟如此人輩不可度, 不如自調早脫生死. 如是思惟, 卽於菩薩道退迴小乘. 此蓋以舍利弗退菩提心之因緣, 顯示菩薩布施行之廣大. [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 撰集百緣經卷四, 六度集經卷四,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
【걸우乞雨】
p724-上→ 乃久旱之時, 以宗敎儀式祈求降雨之事. 又稱祈雨, 請雨. 佛敎中誦讀有關祈雨之海龍王經, 卽爲乞雨之始. 在我國和日本則更加上列隊, 舞蹈等民俗信仰之祈雨儀式, 惟內容仍以誦讀經典(或咒文)及修法等祈願爲主. 祈雨者若是出家比丘, 應具律儀 ; 若俗士應受八戒. 作法之時, 喫三白食, 每日以香湯沐浴, 著新淨靑衣, 於壇西面以靑物爲座. 案上置大雲經, 或二人, 三人乃至七人更替誦讀, 經聲不應間斷. 祈雨法最早行於印度, 中國自黃帝以降便有祈雨之說, 如黃帝時赤將子爲雨師 ; 神農時有赤松子 ; 漢時有沙門竺曇蓋讀海龍王經祈雨 ; 晉時潯陽亢旱, 慧遠法師讀海龍王經祈雨, 俄而洪雨大作 ; 唐貞觀年間大旱, 玉泉寺水竭, 沙門空藏祈請, 泉水湧出, 天雨亦沛然而降. 日本, 高麗等地亦有祈雨之說. [大雲輪請雨經, 大方等大雲經請雨品, 海龍王經]
【걸지라수朅地羅樹】
p5816-下→ 梵語 khadira, 巴利語同. 又作羯地羅, 佉陀羅, 軻黎羅, 軻地羅, 朅達羅, 可梨羅, 竭地洛迦, 佉提羅迦. 譯爲空破木, 檐木, 紫檀木. 屬荳科. 學名 Acacia catechu. 産於印度奧立沙(Orissa), 喜馬拉雅山上五千尺之高處, 緬甸等地. 樹幹稍高, 呈白色, 木皮爲淡褐色, 葉爲羽狀複葉, 花或白或淡黃, 花謝結蒴, 長三, 四寸, 呈紐狀下垂. 樹頗堅硬, 可作護摩(火祭)之薪或護摩壇之橛, 樹脂可製阿仙藥(catechu). 佛敎之須彌說, 謂七金山之第五稱爲朅地羅山, 卽因此山多生朅地羅樹而得名. [陀羅尼集經卷三, 卷十, 有部毘奈耶卷三, 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三, 俱舍論光記卷十一, 慧琳音義卷二十五, 玄應音義卷二十五]
【걸찰杰擦】
p3320-下→ (1118~1195)西藏佛敎迦爾居派綽浦迦爾居支派之初祖. 生於夏卜地方(日喀則與薩迦之間)之拏氏家族. 其母爲一小王之女, 故稱杰擦(意謂王甥). 師事潑結木九巴, 後返鄕傳法, 建綽浦寺, 創立該支派.
【검교撿校】
p6227-中→ 卽於事點撿典校而監察之. 又作檢校․撿挍. 初唐時, 爲一種官職名稱, 其後僧侶中亦有採用此職稱者, 如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十五(大五五․四七五上):都檢校刊定目錄及經眞僞佛授記寺大德僧明佺. 日本亦沿用此職稱, 於寺社中監督一切寺務之職者, 或爲一寺之上首監督衆僧者, 皆稱爲撿校. [四分律卷五十八․金石萃編卷七十三․河洛上都龍門之陽大盧舍那佛像龕記]
【검남회등록黔南會燈錄】
p6374-下→ 凡八卷. 淸代善一如純輯.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五冊. 內容係收錄明淸時代川․滇諸地之禪家語要. 黔, 指四川黔江縣. 計收錄一一六位禪師之上堂․小參․示衆․機緣․拈頌․法語等. 本書卷首有淸康熙四十一年(1702)十二月程春翔之序․翌年八月杜臻之序及自序․凡例․目錄. 卷尾續補編者之機緣․語要, 更追補破山海明之法孫續燈寂常․無瑕性玉及壁林門之法嗣竺崖心性;此卷尾之續補乃後人所添加. 總之, 本書所收錄之禪家, 以臨濟宗天童圓悟之法嗣破山海明之法系最多, 竝含相同之臨濟宗漢月法藏之法系․曹洞宗雲門之法系及不詳法系者若干名. 以上諸家以四川人居多, 亦兼及雲南省及其他地方之人士. [明季滇黔佛敎考(陳垣)]
【검인劍印】
p5959-中→ 密敎表示刀劍之印. 可分 : (一)不動明王劍印, 係劍在鞘中之形, 右手擬劍, 左手擬鞞. (二)大日劍印, 有二種 : (1)金界三昧耶會大日印, 又作毘盧遮那金剛界自在契, 五佛灌頂印, 寶冠印等. 印相作外縛拳而以二中指合立, 屈上指節作劍形, 伸二食指附於二中指背部. (2)開塔印, 二手虛心合掌(手印的印母之一), 屈二食指之中節, 橫相拄, 以二拇指竝壓二食指之上節, 二拇指之間稍開如劍形. (三)文殊劍印, 爲文殊菩薩之三昧耶形利劍之印. 於文殊供養法中, 又稱金剛利劍印, 金剛利妙印, 金剛智劍印. 此外, 大慧刀印, 亦稱劍印, 係如來身會印契眞言之一. [大日經密印品, 聖觀自在觀行軌, 祕鈔問答卷十]
【겁劫】
p2811-中→ 梵語 kalpa, 巴利語 kappa. 音譯劫波․劫跛․劫簸․羯臘波. 意譯分別時分․分別時節․長時․大時․時. 原爲古代印度婆羅門敎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 佛敎沿之, 而視之爲不可計算之長大年月, 故經論中多以譬喩故事喩顯之. 婆羅門敎認爲世界應經歷無數劫, 一說一劫相當於大梵天之一白晝, 或一千時(梵 yuga), 卽人間之四十三億二千萬年, 劫末有劫火出現, 燒燬一切, 復重創世界 ; 另一說則以爲一劫有四時 : (一)圓滿時(梵 kṛtayuga), 相當於一百七十二萬八千年. (二)三分時(梵 tretāyuga), 相當於一百二十九萬六千年. (三)二分時(梵 dvāyuga), 相當於八十六萬四千年. (四)爭鬥時(梵 kaliyuga), 相當於四十三萬二千年. 四者凡四百三十二萬年. 據稱現正處於爭鬥時. 此外, 根據上記一劫四時 之說法, 婆羅門敎竝認爲四時相較, 時間上愈形短少, 人類道德亦日趨低落, 若爭鬥時結束卽爲劫末, 世界卽將毁滅. 佛敎對於時間 之觀念, 以劫爲基礎, 來說明世界生成與毁滅之過程. 有關劫之分類, 諸經論有各種說法. 大智度論卷三十八謂劫有二種, 一爲大劫, 二爲小劫 ; 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分五種劫, 卽夜․晝․月․時․年 ;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以劫有中間劫․成壞劫․大劫三種 ; 俱舍論卷十二謂有壞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種 ; 彰所知論卷上分劫有中劫․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大劫等六種 ;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下載有九種劫, 卽 : (一)日月歲數. (二)增減劫, 卽是饑․病․刀小三災劫, 稱爲中劫. (三)二十劫爲一劫, 卽梵衆天劫. (四)四十劫爲一劫, 卽梵前益天劫. (五)六十劫爲一劫, 卽大梵天劫. (六)八十劫爲一劫, 卽火災劫. (七)七火爲一劫, 卽水災劫. (八)七水爲一劫, 卽風災劫. (九)三大阿僧祇劫. 諸經論中又有小劫․中劫․大劫之名目, 小劫․中劫同爲梵語 antara-kalpa 之譯, 大劫則爲梵語 mahā-kalpa 之譯. 鳩摩羅什譯之法華經中, 皆稱小劫, 而法意所譯之提婆達多品中則稱中劫 ; 二者皆同爲 antara-kalpa 之譯. 又大樓炭經卷五以刀兵等三災爲三小劫, 而起世經卷九稱之爲三種中劫. 立世阿毘曇論卷九以八十小劫爲一大劫,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則以八十中劫爲一大劫 ; 此等差異, 均可視爲 antara-kalpa之異譯. 蓋劫 字原表示時限, 其中雖有多種分別, 但長時之劫 常用於說明世界之成立及破壞之過程. 前述大毘婆沙論中, 分劫爲中間劫․成壞劫及大劫等三種, 俱舍論等分壞劫․成劫․中劫․大劫等四種, 彰所知論分爲中劫等六種, 卽是其例. 依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載, 中間劫亦有減劫․增劫․增減劫等三種 : 減劫者, 從人壽無量歲減至十歲之間 ; 增劫者, 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之間 ; 增減劫者, 人壽十歲增至八萬歲, 又從八萬歲減至十歲之間. 此三種劫在說明住劫二十中劫之差別, 卽住劫二十中劫之中, 第一劫爲減, 第二十劫爲增, 中間十八劫爲增減劫, 各中劫之時量皆相等. 此卽最初減劫中有情福勝, 故下減較緩, 最後增劫中有情福劣, 故上增亦緩, 中間十八劫中, 上下交替間有緩有疾, 故此三劫時量相等. 以上爲小乘之說. 又依瑜伽師地論卷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瑜伽師地論略纂卷一等, 大乘立二十中劫之各劫皆有增減, 故不必如大毘婆沙論所說之三種劫, 卽以各中劫爲唯一之增減劫. 另如優婆塞戒經卷七所說, 從十歲增至八萬歲, 從八萬歲減還至十歲, 如是增減滿十八反, 稱爲中劫. 是爲異說. 中劫中定有刀兵災․疾疫災․饑饉災等三災出現, 稱爲小三災. 關於三災出現之時限, 有不同之說法. 依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四載, 於各中劫中之減劫, 人壽每減至十歲, 三災卽出現. 刀兵災者, 是時人心瞋毒增上, 相見卽興强猛傷害之心, 手所執者皆成利刃, 各逞兇狂, 互相殘害, 經七日七夜方止 ; 疾疫災者, 繼刀兵災之後, 非人吐毒, 疾病流行, 遇輒命終, 難可救療, 都不聞有醫藥之名, 時經七月七日七夜方止 ; 疾疫災後起饑饉災, 天龍忿責, 不降甘雨, 由此饑饉, 人多命終, 經七年七月七日七夜乃止. 上擧小三災, 又稱三種中劫. 若依大毘婆沙論所說, 一劫中三災竝起, 則住劫二十中劫中, 各具小三災. 若依立世阿毘曇論所說, 於別劫中次第起一災, 則第一劫爲疾疫劫(梵 rogāntara-kalpa), 第二劫爲刀兵劫(梵 śastāntastara-kalpa), 第三劫爲饑饉劫(梵 durbhikṣāntara-kalpa), 以至第十九劫爲疾疫劫. 住劫中有如上二十中劫, 壞劫․空劫․成劫亦各有二十中劫, 合爲八十中劫. 壞․空․成三劫中雖無減增之別, 但由於其時量等同住劫, 故準彼而各有二十中劫. 八十中劫爲一大劫, 一大劫卽總括成․住․壞․空等四劫, 是一期世界之始末. 壞劫時, 器世間壞, 有火․水․風等三災, 稱爲大三災, 以別於前說之小三災. 其中, 火災由七日輪出現而起, 風吹猛焰, 初禪以下悉被焚燒. 水災由雨霖而起, 第二禪以下悉被浸沒. 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 第三禪以下悉被飄散. 其次第初以火災壞滅七回, 再以水災壞滅一回 ; 水災之後復有七火. 如此水災滿七次, 更起七火, 之後起一風災, 第三禪以下器世界均被飄散. 總計有八次七火災, 一次七水災, 一次風災, 卽所謂六十四轉大劫. 以故, 初禪以下之器世界, 每經一大劫卽遭一次破壞, 第二禪則每經八大劫遭一次破壞, 第三禪則每六十四大劫遭一度破壞. 色界中, 唯第四禪不爲三災所壞. 故初禪大梵天之壽量爲六十中劫, 卽一大劫(除空劫二十劫), 第二禪天壽量八大劫, 第三禪天壽量六十四大劫. 此中一大劫稱火災劫, 七火災劫稱水災劫, 七水災劫稱風災劫. 又積大劫之數爲十百千, 乃至積數至阿僧祇, 則稱一阿僧祇劫(梵 asaṃkhyeya-kalpa), 累積至三, 稱爲三阿僧祇劫. 但其時量之計算復有多種異說, 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列擧四說, 一說如前, 一說積中劫至阿僧企耶爲一阿僧祇劫, 一說積成劫, 一說積壞劫. 菩薩地持經卷九謂劫有二種, 一者日月․晝夜․時節․歲數無量, 故稱阿僧祇 ; 二者大劫無量, 故稱阿僧祇. 後者與婆沙之正義相同, 前者乃就歲數劫而言. 總之, 劫之時量悠長, 算數所難計量. 雜阿含經卷三十四有芥子劫(梵 sarṣapopama-kalpa)․磐石劫(梵 parvatopama-kalpa)之譬喩, 大藏法數卷三十二有草木․沙細․芥子․碎塵․拂石等五大劫之名, 皆說明劫之時量悠久無限. 又依吉爾得斯(R.C. Childers)之巴利文辭典載, 劫有空及不空二種. 不空劫又有堅劫(梵 sāra-kalpa)․醍醐劫(梵 maṇḍa-kalpa)․妙劫(梵 vara-kalpa)․堅醍醐劫(梵 sāra-maṇḍa-kalpa)․賢劫(梵 bhadra-kalpa)等五種差別. 三劫三千佛緣起․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等, 則說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等三劫, 其中各有千佛出世. 此外, 八十華嚴卷二以大海之水量比喩劫數之多, 稱爲劫海. [中阿含經卷二․長阿含經卷一․起世因本經卷九․立世阿毘曇論卷七․俱舍論卷九․順正理論卷三十二․大智度論卷七․法華玄論卷五․法華經玄贊卷二末․大日經疏卷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二․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瑜伽論記卷一下․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十末․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佛祖統紀卷三十․法苑珠林卷一]
【겁공지후劫空之後】
p2816-上→ 禪林用語. 劫空, 與空劫 同義. 佛敎認爲世界之生滅過程分爲成․住․壞․空等四劫, 其中, 空劫係指世界已壞滅殆盡, 於欲․色二界之中, 唯色界之第四禪天尙存, 其他則全入於長時期之空虛中 ; 於禪林中, 乃以空劫之後 一語表示盡未來際之意. 從容錄第八十三則(大四八․二八○下) : 妙藥何曾過口?神醫莫能捉手. 若存也, 渠本非無 ; 至虛也, 渠本非有. 不滅而生, 不亡而壽, 全超威音之前, 獨步劫空之後. 反之, 劫空之前 一語則表示天地未開以前․父母未生以前 ; 一般多用於形容一切分別對待之情識尙未形成以前之狀態, 卽喩指自己本來之面目․衆生本具之淸淨佛性.
【겁비나왕劫比拏王】
p2814-中→ 古代印度國王. 據玄應音義卷二十三載, 劫比拏王爲南憍薩羅國之王, 與佛陀之因緣極深廣 ; 佛陀嘗爲調伏劫比拏王, 而變現無量轉輪王. [佛地經論卷一]
【겁수劫水】
p2814-中→ 世界壞滅時所起大三災之一. 彼時, 水由地下水輪湧出, 注大洪雨, 雨滴甚粗, 或如車軸, 或如杵, 歷多年而不止, 第二禪天以下, 盡爲浸沒而敗壞. [長阿含卷二十一世記經三災品․觀無量壽經]
【겁초劫初】
p2815-上→ 梵語 kalpāgra. 指成劫之初. 卽欲界有情世界成立之初. 依俱舍論卷十二載, 劫初時, 人皆如色界, 肢體圓滿, 諸根具足無缺, 形色端嚴, 身帶光明, 能騰空自在, 飮食享樂, 得長壽久住. 至地味漸生, 其味甘美, 諸人競食, 稱初受段食. 其後, 身漸堅重, 光明隱沒, 乃生日月衆星. 次有地餅․林藤出現. 復生男女根, 形相殊異, 以宿習力而生非理作意, 人中欲鬼卽初發於此時.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大樓炭經卷六․起世經卷九․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四․彰所知論卷上․法華經文句卷四下]
【겁탁劫濁】
p2816-下→ 梵語 kalpa-kaṣāya. 爲五濁之一. 謂時節之濁亂. 於減劫中, 饑饉․疾病․刀兵等劫生起, 衣食等資具衰損, 是爲劫濁. (參閱五濁 1201)
【겁파배劫波杯】
p2815-下→ 梵語 kapāla. 又稱劫波羅․髑髏杯․髑髏器. 係密敎本初佛(梵 Ādi-Buddha)․伊舍那天(梵 Īśāna)․毘舍闍鬼(梵 Piśāca)等左手所持之器皿. 據略本瑜伽護摩軌․十二天供儀軌等載, 伊舍那天乘坐黃牛, 左手持劫波杯, 杯內盛血, 右手則持三戟槍. 又伊舍那天手持盛血之劫波杯, 意謂欲飮盡生死流轉之血. 或有誤傳, 指劫波杯卽以劫波樹(梵 kalpataru)所造之杯. [大日經卷三普通眞言藏品․H.V. Glasenapp: Der Buddhismus]
【겁파수劫波樹】
p2815-下→ 梵語 kalpataru. 又稱劫樹. 意譯如意樹. 爲生於帝釋天所居喜林園中之樹名. 劫波, 卽時間之義. 關於此樹名稱之由來, 據金剛頂經卷四載, 劫波樹能應時産生一切所需之物, 如衣服․莊嚴之飾物․日常用具等, 故有此稱. 另一說則謂, 由此樹之花開花謝而可測知晝夜時間, 故稱爲劫波樹. 此外, 在印度常有長者將香花․瓔珞等寶物掛於樹上, 普施大衆之風習 ; 所用以懸掛寶物之樹卽稱爲劫樹或寶樹, 此一風習或係模仿喜林園劫波樹能産生種種寶物之說而形成者. 又密敎金剛界法在供養會中, 須結寶樹之印契, 竝誦其眞言, 以示供養劫樹之意. [六波羅蜜經卷三]
【겁패수劫貝樹】
p2815-中→ 劫貝, 梵語 karpāsa, 巴利語 kappāsa. 又作劫波育樹․劫波娑樹․劫貝娑樹․古貝樹․迦波羅樹. 意譯作時分樹. 學名 Gossypium hebaceum, 屬於棉之一種. 原産於東亞細亞, 印度德干地方栽培甚廣, 我國․希臘等地亦有之. 其絮可製成布衣, 其衣稱劫貝衣(梵 karpāsaka), 種子可搾油. 據四分律卷三十九載, 劫貝衣與拘舍衣․欽跋羅衣等, 俱爲十種衣之一. 此衣相當於俱舍釋論卷九所說之毛古貝, 及俱舍論卷十二所說之毛四. [起世經卷一․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玄應音義卷十四․卷十七]
【겁포탄나국劫布坦那國】
p2814-下→ 劫布坦那, 梵名 Kapotana. 西域之古國名. 意譯作曹國. 唐時, 位於颯秣建國(今撒馬爾干)附近, 風俗與颯秣建國相同. 其地勢, 東西長而南北狹, 包括曹․西曹․中曹三部族, 係土耳其族住地. [大唐西域記卷一]
【겁풍劫風】
p2816-中→ 指世界壞滅時所起三災之一. 壞劫時起大風, 稱爲僧伽多. 此風起時, 第三禪天以下皆不能免. (參閱壞劫 6653)
【겁필나야차劫畢羅夜叉】
p2816-中→ 劫畢羅, 梵名 Kapila. 又作劫比羅夜叉․劫比扌羅夜叉. 意譯黃色夜叉. 爲密敎二十八夜叉中東方四夜叉之一. 據大孔雀咒王經卷中載, 劫畢羅與長大夜叉地口栗伽․妙目夜叉蘇泥怛扌羅․圓滿夜叉晡口律拏等, 住於十方世界之東, 護佑東方一切衆生, 遠離憂苦.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中․轉法輪菩薩摧魔怨敵法]
【겁화劫火】
p2814-中→ 梵語 kalpāgni, 巴利語 kappaggi. 又作劫盡火․劫燒(梵 kalpa-dāha). 指壞劫時所起之火災. 於佛敎之世界觀中, 謂世界之成立分爲成․住․壞․空四劫, 於壞劫之末必起火災․水災․風災, 火災之時, 天上出現七日輪, 初禪天以下全爲劫火所燒. 法華經卷四見寶塔品(大九․三四上) : 假使劫燒, 擔負乾草, 入中不燒, 亦未爲難.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大二五․二六一上) : 諸阿羅漢․辟支佛, (中略)智慧力薄, 如世間火 ; 諸佛力大, 如劫盡火. 又火災中燒盡一切物之情況, 稱爲劫火洞然. 禪林中, 常以劫火中是否尙有殘餘未被燃燒之物, 作爲禪話提示之一. 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大隨法眞章(大五一․二八六上) : 益州大隨法眞禪師, 僧問 : “劫火洞然, 大千俱壞, 未審此箇還壞也無?” 師云 : “壞!” [長阿含卷二十一世記經三災品․中阿含卷二七日經,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新華嚴經卷十․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二․俱舍論卷十二](參閱壞劫 6653)
【게偈】
p4383-上→ 有廣狹二義, 廣義之偈, 包括十二部敎中之伽陀(梵 gāthā)與祇夜(梵geya), 兩者均爲偈頌之體, 然兩者之意義互異 : 偈前無散文(長行), 而直接以韻文記錄之敎說, 稱爲孤起偈, 卽伽陀 ; 偈前有散文, 而尙以韻文重複其義者, 稱爲重頌偈, 卽祇夜. 然諸經論中或有混用此二者之情形. 狹義之偈則單指梵語之 gāthā. 音譯伽陀․伽他․偈陀․偈他. 意譯諷誦․偈頌․造頌․孤起頌․不重頌偈․頌․歌謠. 爲九部敎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此文體之語句, 則稱偈語. 梵文文獻中由特定音節數與長短組成之韻文, 通用於佛敎經律論. 偈之種類極多, 佛典中最常用者爲兩行十六音節(兩句八音節)所組成, 稱首盧迦(梵 śloka), 又稱通偈. 另一種爲兩行二十二至二十四音節(兩句十一至十二音節)所組成, 稱爲 triṣṭubh(音律之一種). 此外, 不限音節數者爲兩行八句(四個短音量有七句與一音節)所組成, 稱爲āryā(音律之一種). 以下爲一行首盧迦之例 : anityābata sāṃskārā, urpādavyaya dharṇiṇaḥ(〉記號爲短音節, ─記號爲長音節). 此一偈之漢譯有四字與五字各兩句兩行, 自外形觀之, 如同漢詩, 但無韻律. 長偈中未必爲一頌二行, 而每有一至四行者, 原典中偈之音節數與漢譯後之偈句, 其字數竝無直接關係. 此外, 一般首盧迦不限制音節之長短. 另有爲表示散文之長度, 而將各段散文逐一分別爲三十二音節者. 例如漢譯大般若經最初四百卷相當於四百卷之梵本, 稱作十萬頌般若. 漢譯經典中, 多處提及偈頌, 然各經所說不一, 順正理論卷四十四謂, 偈有二․三․四․五․六句等. 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謂, 一切之偈, 稱爲祇夜, 亦稱伽陀, 有三句․五句․六句等. 成實論卷一謂, 祇夜(偈)有伽陀․路伽兩種, 路伽又分順煩惱․不順煩惱兩種, 十二部經中之伽陀卽屬不順煩惱之類. 百論疏卷上謂, 偈有兩種, 一種稱通偈, 卽首盧迦, 爲梵文三十二音節構成 ; 一種稱別偈, 由四言․五言․六言․七言, 皆以四句而成. 又佛敎之詩文稱爲偈莂 ; 偈卽作詩, 莂爲作文之意. [顯揚聖敎論卷六․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參閱十二部經344․孤起偈3142․祇夜3918)
【게찬偈讚】
p4384-上→ 以偈句讚歎佛菩薩等諸尊或他人之功德. 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五(卍續三七․五八下) : 復以金剛偈讚, 稱歎諸尊.
【격력隔歷】
p5695-上→ 隔離歷別而不融通. 又作隔歷不融, 歷別. 圓融之對稱. 卽事理, 事事各自歷別, 互相隔礙. 天台宗稱隔歷不融之法門爲別敎, 其所詮之空, 假, 中三諦之相, 稱爲隔歷三諦. [法華經玄義卷一下, 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參閱隔歷三諦5695)
【격력삼제隔歷三諦】
p5695-中→ ①又作次第三諦, 歷別三諦. 與圓融三諦對稱. 指天台四敎中, 別敎所詮之三諦. 謂空, 假, 中三諦彼此隔歷不融, 前後互成次第. 三諦卽 : (一)於空諦之中, 但唯能空, 而未能融通於假, 中. 亦卽謂一切諸法別具三諦之理, 漸次隔歷, 不得圓融自在, 必須先空萬法, 演無量之空義, 此卽別敎之眞諦. (二)於假諦之中, 但唯能假, 而未能融通於空, 中. 亦卽謂次有諸法, 唯是假名, 而此假名之中, 具足無量之相, 此卽別敎之俗諦. (三)於中諦之中, 但唯能中, 而與空, 假不相卽. 亦卽謂離空有二邊, 趣入中道之理, 但許不變, 不許隨緣, 此卽別敎之中道. 此三諦爲天台四敎中之別敎所詮, 故又稱別敎三諦. 又謂隔歷三諦乃爲詮顯佛界中道之理而立者, 卽斷破六道之法而成空, 斷破二乘界之法而成假, 斷破菩薩之法而成中道, 如是空假中互成次第, 各自顯別, 故稱隔歷三諦. [法華經玄義卷一上, 卷二下, 卷三上](參閱圓融三諦5415). ②指爾前不融之三諦, 卽從華嚴, 般若, 法華等諸經之意, 判立三諦之融隔. 華嚴, 般若等經爲法華以前所說之經, 故稱爾前. 天台宗謂, 法華以前之諸經具說藏, 通, 別, 圓等四敎, 其中, 藏, 通二敎詮說空, 別敎詮說假, 圓敎詮說中. 此等未經開權會實之爾前諸經爲粗法, 隔別四敎, 其三權一實(藏, 通, 別三敎爲權, 圓敎爲實)竝未相卽, 故相當於次第不融之隔歷三諦. [法華經玄義卷一上, 法華玄義釋籤卷一上]
【격력장원교隔歷長遠敎】
p5696-上→ 指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敎中之別敎. 此敎所斷之三惑, 其體各別, 而能斷能證之智亦未與空假中等三智相互融卽 ; 以其斷惑證理皆經漸漸之次第, 故稱隔歷. 其修行之劫數亙歷久遠, 十住入空之位須經他生始可成就, 十行出假之位須經無量劫始能成就, 故稱長遠.
【격생즉망隔生卽忘】
p5695-上→ 缺乏德行之一般凡夫, 或菩薩中階位較低者, 於降生時卽忘失前生之事, 稱爲隔生卽忘.
【격서格西】
p4143-上→ 西藏語格威喜聯之簡稱. 意譯作善知識. 相當於博士或敎授. 西藏佛敎格魯派之學制, 僧衆循序修學五部要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俱舍, 竝於學程期間, 每年冬季兼學一月因明論), 學至俱舍論時, 由各中部學院之堪布(住持․主持者)量其學力, 而授豫格西之學銜. 以卒業成績之優劣, 分爲四等, 一等爲拉然巴格西, 二等爲曹然巴格西, 三等爲林瑟格西, 四等爲日讓巴格西(度讓巴格西).
【격석화擊石火】
p6439-中→ 禪林用語. 形容極短暫之時間, 亦比喩異常機敏. 蓋擊石發火, 火花瞬間卽逝, 故禪家用此語比喩於刹那間滅絶思慮分別. 碧巖錄第五則(大四八․一四五中):牛頭沒(閃電相似, 蹉過了也), 馬頭回(如擊石火), 曹溪鏡裏絶塵埃. [碧巖錄第三十九則]
【격신구隔身句】
p5695-上→ 禪林用語. 又作隔手句. 指無法以語言文字充分表達之語句. 碧巖錄第二十四則(大四八․一六五中) : 看他兩人放則雙放, 收則雙收, 潙仰下謂之境致, 風塵草動, 悉究端倪, 亦謂之隔身句, 意通而語隔.
【격오格烏】
p4143-上→ 意爲護身佛盒. 指藏蒙佛敎徒所用內裝小佛像或護身佛咒之金屬小盒. 一般掛於胸前, 亦可斜掛身旁或置於衣內. 四品官以上之貴族則可戴於髮髻中, 爲官位品級之標幟.
【격외格外】
p4142-下→ 格, 意指規格․法則․規定等, 引申爲世間之尺度. 敎中每以格外一詞, 用表超出常格之外, 非比尋常之謂. 此類用語甚多, 例如格外句, 卽指超越常格之語句 ; 格外玄機, 指大悟之人超越分別情慮之玄妙機用 ; 格外玄旨, 指超脫常人思慮之自在妙旨 ; 格外力量, 指超越一切對立之偉大生機. 碧巖錄卷四第三十八則(大四八․一七六下) : 垂鉤四海, 只釣獰龍 ; 格外玄機, 爲尋知已.
【격의格義】
p4143-中→ 卽以道家或外敎之義理來解釋佛敎之道理. 佛敎東傳之初, 知識分子常以其類似老莊思想而接受之. 至魏晉時代(三․四世紀), 更以老莊思想來說明般若之空理. 此種過渡時期之學風稱格義, 當時以竹林七賢爲代表人物. 佛敎遂被老莊空理的淸談之風所影響, 擧凡佛敎講述․佛典注釋, 皆常引用老子․莊子․易經之用語. 後世亦有以儒家思想比附佛法者, 此亦可視爲格義之一種. 梁高僧傳卷三之竺法雅傳(大五○․三四七上) : 雅乃與竺法朗等, 以經中事數擬配外書, 爲生解之例. 謂之格義.而竺法雅․康法朗․道安皆於中山(河北定縣)致力以格義弘揚佛敎. 然格義之難達佛敎眞髓, 已爲當時高僧所識, 例如出三藏記集卷八所收僧叡之毘摩羅詰提經疏序(大五五․五九上) : 自慧風東扇, 法言流詠已來, 雖曰講肆格義, 迂而乖本, 六家偏而不卽性空之宗.其所說之六家係指 : 本無宗․卽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 爲東晉之時專門講究般若學之六大家. 道安(312~385)初亦以格義講述佛敎․注釋佛典, 然深自戒懼, 惟恐格義歪曲佛敎敎義, 故主張應以印度佛敎原義正確翻譯佛典, 竝藉由佛典本身探究佛理. 然眞正得以摒除格義之影響, 而弘揚佛敎眞義者, 則爲鳩摩羅什(344~412)及其門下.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第九章(湯用彤)]
【격자문隔子門】
p5694-下→ 寺院住持所居之方丈室, 其面向外庭之小門, 稱爲隔子門, 係用以隔離方丈室與外庭. 明覺錄卷四(大四七․六九五下) : 玄沙與地藏在方丈說話, 夜深, 沙云 : “侍者關隔子門, 汝作百生出得?” 地藏云 : “喚什百作門?”
【격절록擊節錄】
p6439-下→ 凡二卷. 宋代雪竇重顯(980~1052)拈古, 圜悟克勤(1063~1135)擊節;卽雪竇重顯拈提百則古則, 圜悟克勤對之一一著語評唱. 又稱佛果擊節錄․圜悟擊節錄. 今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七冊. 其形式類於碧巖錄(爲圜悟克勤所編). 所謂擊節, 卽相對於拈古而言, 謂擊節其間, 使人不覺手舞足蹈. 全書有百則古則, 卷上凡有三十七則:德山示衆․雪峰普請․百丈拂子․崇壽指凳․永嘉遶錫․仰山指雪․香嚴垂語․魯祖喫飯․雪峰古澗․西堂爛卻․欽山豎拳․睦州苕帚․棗樹漢國․趙州偸筍․保壽開堂․無業妄想․德山作百․保福簽瓜․南泉示衆․馬祖圖相․興化罰錢․長慶淘金․大梅無意․臨濟蒿枝․師祖珠藏․鏡淸問僧․雲門法身․三聖金鱗․伏牛馳書․玄沙過患․報慈問僧․船子絲綸․投子一言․祖師六塵․本生拄杖․安國伊蘭․玄沙見虎. 卷下有六十三則:洞山三頓․大慈示衆․黃檗閉門․鏡淸方便․香林衲衣․本仁示衆․國師三喚․投子抑逼․雲門示衆․智門草鞋․雪峰五棒․徑山一點․睦州擔板․巴陵示衆․則川摘茶․雲門裂破․睦州鉢囊․雪峰三下․南泉出世․欽山恁百․玄沙問僧․長慶羚羊․圓明示衆․南院諸聖․雪峰相見․國師淨甁․茱萸看箭․臨濟赴齋․三角示衆․巖頭跨門․太原顧視․雲門三病․鼓山示衆․睦州毛端․仰山坐次․智門般若․烏臼參堂․雪峰天使․大隨普賢․雲門新羅․北禪資福․睦州示衆․玄沙圓相․南泉賣身․茱萸一橛․夾山生死․保福羚羊․巴陵祖意․趙州答話․耽源辭師․潙仰田中․雪峰覆船․保福扶犂․大梅鼯鼠․趙州般若․德山托鉢․雪峰古鏡․洞山衣鉢․投子三星․洛浦伏膺․香嚴仙陀․風穴離微․古德沙水. [禪籍志卷上․禪學要鑑․禪學思想史卷下(忽滑谷快天)․禪宗編年史(白石芳留)]
【격화조양隔靴抓癢】
p5695-上→ 禪林用語. 又作隔靴搔癢, 隔靴爬癢. 卽隔著靴而抓足之癢, 意謂不能確實把握某事之意. 續傳燈錄卷十二南京寧陵安福子勝條(大五一․五三九中) : 拈拂敲床, 大似隔靴抓痒. 禪宗無門關序(大四八․二九二中) : 掉棒打月, 隔靴爬痒, 有甚交涉?
【견가見假】
p2997-中→ 指見惑. 惑之體虛妄而非實有, 故稱之爲假. (參閱見惑 2997) 貪 ─┐ │ 瞋 ─┤ 迷事惑 │ 俱生起惑 ─┐ (修惑) 癡 ─┤ (修惑) │ │ │ 慢 ─┤ │ │ │ ┌身見─┤ │ 俱舍宗 │ │ ├─唯識宗 ├邊見─┘ │ │ │ ├邪見─┐ │ │ │ │ ├見取─┤ │ 迷理惑─┤ │ │ (見惑) ├戒禁取┼─分別起惑 ──┘ │ │ (見惑) └疑──┘ (表一).
【견가라甄迦羅】
p5841-下→ 梵語 kaṅkara. 古代印度數目之一. 又作矜羯羅, 恆迦羅. 相當於千萬億. 法華經卷六(大九․五三中) : 復聞是法華經, 八百千萬億那由他, 甄迦羅, 頻婆羅, 阿閦婆等偈.[俱舍論卷十二, 法華玄贊卷十, 玄應音義卷六]
【견見】
p2990-下→ 梵語 dṛṣṭi 或 darśana. 音譯達利瑟致. 觀視․推度之義. 指由眼所見或推想, 而對某事産生一定之見解. 意謂見解․思想․主義․主張. 有正見․邪見等. 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五謂見 有觀視․決度․堅執․深入四義, 及照矚․推求二義. 又依俱舍論卷二․卷二十六所載, 見 分五染汚見․世間正見․有學正見․無學正見等八種. 五染汚見指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 ; 世間正見指生得慧․聞慧․思慧․修慧等有漏慧 ; 有學正見指有學身中之各種無漏見 ; 無學正見指無學身中之各種無漏見. 蓋俱舍宗以此等皆爲慧之性, 先審慮而後決度, 故稱爲見. 其中, 五染汚見爲不正見, 其餘皆屬正見 ; 前者係由上擧見之四義及二義, 故稱爲見. 又世友論師以眼取色境, 有觀照之作用, 故主張眼根能見, 稱爲根見家, 是說一切有部之正義. 大衆部及成實論卷四主張眼識能見, 稱爲識見家, 大乘則取根識和合見之義. 復次, 唯識家廣稱八識心王及心所能緣之行相爲見分, 或相當於觀視之義. 經論中多依推度之義, 將見 分爲二見․七見․十見等各種類別. (一)二見 : 有見與無見, 或斷見與常見. 此乃五見中之邊見. (二)七見 : (1)邪見, 否定因果之理. (2)我見, 執實我之見. (3)常見, 執於身心常住不變. (4)斷見, 執於身心斷滅. (5)戒盜見, 又作戒禁取見, 執著不正確之戒律. (6)果盜見, 執著由邪行所得之結果爲正確. (7)疑見, 懷疑眞理. (三)十見 : 五見加貪見․恚見․慢見․無明見․疑見等, 則成爲十見. 此外, 非佛敎之錯誤見解, 有四見․六十二見(梵網經所說)等. 四見, 乃網羅一切外道之說, 卽所謂四句分別. 如 : 世界是常住․世界是無常․亦常住亦無常․非常住非無常等四者, 此皆錯誤之見解. 又主張邪因邪果․無因有果․有因無果․無因無果等四種錯誤之見解, 亦稱四見.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卷二十七․十卷本楞伽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七․大乘起信論․品類足論卷三․大毘婆沙論卷十三․卷四十九․成實論卷十․雜阿毘曇心論卷一․成唯識論卷六․成唯識論述記卷三上․大乘義章卷六․華嚴孔目章卷二](參閱一水四見 27․二見 198․十隨眠 499․五見 1099․因果 2293)
【견결見結】
p2999-下→ 九結之一. 結, 繫縛․結縛之義, 爲煩惱之異名. 見結, 卽指邪見之煩惱. 衆生於身見․邊見․邪見等妄起執著, 廣爲不善之行, 如殺․盜․婬․妄等, 由此遂招感未來生死之苦, 流轉於三界而不能出離. 故稱此類由邪曲見解而來之煩惱爲見結. (參閱結 5179)
【견고경堅固經】
p4447-中→ 後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長阿含經卷十六. 此經敘及佛在那難陀城之時, 有長者子名堅固, 三次乞請於佛, 期佛能敕諸弟子爲不信佛之婆羅門長者子․居士示現神足, 顯上人法, 令此等人信服. 佛則告示(大一․一○一中) : 我但敎弟子, 於空閑處, 靜黙思道, 若有功德當自覆藏, 若有過失當自發露.竝解說爲何不令弟子顯現神足․上人法之原因.
【견고녀堅固女】
p4446-上→ 昔佛在祇樹給孤獨園, 說女人欲發大心, 應離諂曲․嫉妬․貪瞋․邪僞等諸過, 堅固優婆夷卽於佛前合掌, 發願言 : 我欲利益衆生故, 而發大菩提心, 修菩薩行. 佛竝爲之授記. [堅固女經]
【견고녀경堅固女經】
p4446-上→ 全一卷. 又稱牢固女經. 隋代那連提耶舍(517~589)譯於開皇二年(582).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內容引述堅固女優婆夷爲不斷絶佛種與一切智種, 竝爲利益一切衆生, 乃發無上菩提心願, 而非爲無始無際流轉生死之恐怖 ; 故經中基於大乘之立場, 主張修行應以廣利衆生之大丈夫事爲志, 而排斥聲聞․緣覺․辟支佛等小乘羅漢之見地. [歷代三寶紀卷十二․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七]
【견고림堅固林】
p4446-中→ 卽娑羅樹林. 娑羅, 梵語 śāla, 巴利語 sāla, 意譯爲堅固, 於慧苑音義卷下則以爲譯作高遠較正確. 堅固林, 又稱爲堅林․雙樹林․鶴林․四枯四榮樹. 翻譯名義集卷三謂, 此樹冬夏不凋而堅固, 因以爲名. 佛陀在拘尸那揭羅城跋提河邊, 將入涅槃時, 其臥床四周各有同根娑羅樹一雙, 此林卽爲佛陀涅槃之處. [玄應音義卷二](參閱娑羅樹4079)
【견고법신堅固法身】
p4446-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大龍敗壞法身․大龍法身. 爲宋代僧大龍山智洪弘濟答一僧之問, 顯示色身之外, 法身無可覓者. 碧巖錄第八十二則(大四八․二○八上) : 僧問大龍 : “色身敗壞, 如何是堅固法身?” 龍云 : “山花開似錦, 澗水湛如藍. ” 此蓋以山花澗水之當體卽實相, 表示五蘊假和合之身卽金剛不壞之法身. [五燈會元卷八․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三十五]
【견고사리堅固舍利】
p4446-下→ 指不能破壞之佛的眞實法身. 妙法蓮華經憂波提舍卷上(大二六․三上) : 名一切諸佛堅固舍利者, 謂如來眞實法身, 於此修多羅不敗壞故.
【견고의보살堅固意菩薩】
p4447-上→ 堅固意, 梵名 Dṛḍhādhyāśaya, 音譯涅哩荼地也捨也․地利呾地也舍夜. 西藏名 Lhag-paḥi bsam-pa brtan-pa. 又作堅固惠菩薩․堅固菩薩․堅固深心菩薩․堅意菩薩. 密敎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之一. 位於胎藏界曼荼羅地藏院第八尊, 亦卽介於除蓋障菩薩與持地菩薩之間. 其形像, 身呈肉色, 右手持開敷蓮花, 花上有火焰乘載羯磨金剛, 左手握拳向上置膝上, 坐於赤蓮花上. 種子爲□(ṇaṃ), 表示內證堅固不壞. 三昧耶形爲蓮上十字金剛. 又堅固, 名地大 ; 意, 指地大之心德, 合此三字而詮顯地藏菩薩之內證. 此尊利益衆生逾越其他諸尊, 故密號超越金剛. [大日經疏卷五․攝大儀軌卷中․胎藏界曼荼羅尊位現圖鈔]
【견고장자堅固長者】
p4446-下→ 梵名 Muktā-sāra. 又稱堅固解脫長者. 略稱堅固. 爲善財童子遍求法門, 遊行南方所參訪五十五善知識之第四十六位. 華嚴經入法界品(大一○․八七八上) : 爾時, 善財(中略)於一面立, 白言 : “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而未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 願爲我說. ” 長者答言 : “善男子!我得菩薩解脫, 名無著淸淨念. 我自得是解脫已來, 法願充滿, 於十方佛所, 無復悕求. 善男子!我唯知此淨念解脫. ” (參閱五十三參1048)
【견공저설見孔著楔】
p2992-上→ 禪林用語. 卽應機說法之意. 原謂欲塡補孔穴, 需以大小與孔穴相若之楔子打入, 以期相應而允當 ; 於禪林中, 轉指應機說法之意, 卽師家接引學人時, 按照學人各自不同之根機而採取不一之做法. 虛堂錄卷二(大四七․九九八上) : 師云 : “嵓頭雖則見孔著楔, 累他羅山, 坐在起滅不停處.”
【견과어사방감전수見過於師方堪傳授】
p3002-下→ 禪林用語. 謂弟子之智見超越師家之時, 方具備授豫師法之資格. 禪林中, 師家接引弟子時, 如弟子之見解․智慧不凡, 頗有超越乃師之處, 則師家常以此語表示對此弟子之激賞․首肯. 如潙仰宗之祖潙山靈祐卽曾以此語表示對弟子仰山慧寂之嘉賞. 另如以德山棒 馳名叢林之德山宣鑒與其弟子巖頭全豁之機緣語句中, 亦以此語表示師徒間彼此坦然相對․惺惺相惜之意. 碧巖錄第十一則(大四八․一五一下) : 見與師齊, 減師半德 ; 智過於師, 方堪傳授.[景德傳燈錄卷十六․聯燈會要卷七]
【견관초見管鈔】
p3003-上→ 見管, 卽現在管理之意 ; 鈔, 卽紙幣之意. 卽指現前所有之錢財. 反之, 支出之錢財, 則稱爲支鈔. 禪林象器箋第二十九類錢財門 : 幻住菴淸規, 亡僧唱衣, 云 : “除支外, 見管無.”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唱衣條]
【견농타농見籠打籠】
p3004-中→ 禪林用語. 原意謂一見他人編造籠子, 遂見異思遷, 而尾隨模仿 ; 在禪林中, 轉指修行者毫無主見或謀略, 常附隨對方之作爲而作爲.
【견뇌심堅牢心】
p4445-上→ 指堅固之正信心. 以正信爲堅牢而不破, 故稱爲堅牢心. 本行集經卷六(大三․六八一上) : 正信是法明門, 不破堅牢心故.
【견뇌지천堅牢地天】
p4445-上→ 梵名 Pṛthivī. 音譯比里底毘․鉢羅體吠․畢哩體微. 又作堅牢․堅固地神․堅牢地神․地神天․堅牢地祇․持地神․地天. 色界十二天之一. 乃主掌大地之神. 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載,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 第一地神由地湧出, 降伏諸魔, 第二地神再出, 爲佛明證. 方廣大莊嚴經卷九降魔品亦載, 佛剛成道, 地神爲作證明, 從地湧出, 曲躬恭敬, 捧盛滿香花之七寶甁供養. 密敎胎藏界曼荼羅安列男女二天, 男天身赤肉色, 戴寶冠, 左手捧鉢, 鉢中有鮮花, 右掌向外安置胸前, 坐圓座, 三昧耶形爲寶甁, 種子爲□(pṛ) ; 女天居男天左側(或後方), 身白肉色, 戴寶冠, 右手安置胸前, 左手置於股上, 亦坐圓座. 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則是白色女身形, 開兩臂抱持圓輪, 寶冠中有半月, 種子爲□(aṃ), 三昧耶形爲方形或寶甁. 此神原係印度太古時代崇祀之神, 梨俱吠陀․阿闥婆吠陀等讚頌彼爲具有偉大․堅固․不滅性․群生繁育․土地繁生等諸德之女神, 梨俱吠陀更以之爲諸神之母, 而尊稱爲地母(梵 Bhūmī),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載爲堅牢地神(梵 Dṛḍhā-pṛthivī-devatā), 卽由其堅固之德而來, 其後, 佛敎尊爲菩薩而崇祀之. 新華嚴經卷一世主妙嚴品說微塵數之主地神, 列擧普德淨華主地神․堅福莊嚴主地神․妙華嚴樹主地神․普散衆寶主地神․淨目觀時主地神․妙色勝眼主地神․香毛發光主地神․悅意音聲主地神․妙華旋髻主地神․金剛嚴體主地神等. 密敎爲求福․鎭地․國土豐饒, 而修之供養法, 卽稱地天供或土公供. [雜阿含經卷十五․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九․大日經卷一具緣品․五分律卷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三․大日經疏卷四․靑龍寺儀軌卷下․祕藏記․諸說不同記卷九]
【견뇌지천의궤堅牢地天儀軌】
p4445-上→ 全一卷. 又作地天儀軌. 唐代善無畏譯於開元五年至二十三年(717~734).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內容敘述禮拜恭敬供養堅牢地天及功德天, 竝誦其眞言, 結其根本身印者, 能增益壽命, 精進勤行, 得大辯才․大智慧, 及無量福德, 竝圓滿諸事業. 又列示其他種種能獲得福報之作法. 本儀軌雖將堅牢地天與功德天竝擧, 然主要在述說堅牢地天利益人天之事.
【견대見大】
p2991-下→ 七大之一. 見大, 爲眼根之見性. 色性周遍於法界, 見性與之相同, 亦周遍於法界, 故稱爲見大. [首楞嚴經卷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參閱七大 91)
【견도見道】
p3000-上→ 梵語 darśana-mārga. 又作見諦道․見諦. 爲修行之階位. 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爲三道. 卽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 見照其理之修行階位. 見道以前者爲凡夫, 入見道以後則爲聖者. 其次, 見道後更對具體之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 卽是修道, 與見道合稱有學道. 相對於此, 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 意指旣入究極之最高悟境, 而達於已無所學之位. 依小乘佛敎, 以修三賢․四善根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爲始者, 能生無漏智, 而趨入見道. 大乘則以初地爲入見道, 故稱菩薩之初地爲見道, 第二地以上爲修道, 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 密敎以始生淨菩提心之位, 稱爲見道. 以無漏智明白判斷道理者, 稱爲決擇(決斷簡擇), 見道爲決擇之一部分, 故稱爲決擇分. 又悟入涅槃之境界或欲達到涅槃之聖道皆是正性, 故特稱見道爲正性. 又因所有之聖道皆令離煩惱, 稱爲離生, 見道令離異生(凡夫)之生, 故特稱見道爲離生 ; 是故見道又稱正性離生․正性決定(決定必趣涅槃之意). 見道所斷(又作見道斷․見所斷)之煩惱, 略稱見惑 ; 修道所斷(又作修道斷․修所斷)之煩惱, 略稱修惑. ┌第 一 心-苦法智忍(無間) │ >欲界苦諦─┐ ├第 二 心-苦 法 智(解脫) │ │ │ ├第 三 心-苦類智忍(無間) │ │ >上二界苦諦┤ ├第 四 心-苦 類 智(解脫) │ │ │ ├第 五 心-集法智忍(無間) │ │ >欲界集諦─┤ ├第 六 心-集 法 智(解脫) │ │ │ ├第 七 心-集類智忍(無間) │上 │
【견도록見桃錄】
p2997-上→ 凡四卷. 全稱圓滿本光國師見桃錄. 又作本光國師語錄․靈雲見桃錄. 日本臨濟宗僧大休宗休(1468~1549)撰.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一冊. 集錄正法山妙心寺語錄․大龍山臨濟寺語錄․靑龍山瑞泉寺語錄․偈頌․像贊․道號頌․立地․拈香․秉炬․掩壙․預請秉炬等, 卷末附錄宸翰․同門疏等.
【견련관자재見蓮觀自在】
p3003-中→ 爲密敎四十觀音之一. 又作紫蓮觀音. 卽千手觀音從持紫蓮花之手所化現之菩薩. 據千光眼祕密法經載, 若人欲見諸如來者, 當以此觀音爲本尊而修紫蓮法. 其形像爲右手執紫蓮花, 左手仰上, 置於心前. 其他之相好與與願觀自在 相同. 其契印爲蓮華合掌(手印的印母之一), 作開花之勢. 眞言 : 唵(oṃ)縛日羅達磨(vajra dharma, 金剛法)乳耄羅娑鉢納麽(nīlorasapadma?, 紫蓮花)薩縛勃馱(sarva buddha, 一切佛)枳攘曩(jñāna, 知)娑乞芻毘耶(sākṣibhyas, 見)娑縛賀(svāha). (參閱四十觀音 1647)
【견론見論】
p3003-下→ 二種戱論之一. 爲愛論 之對稱. 指於一切法作決定之見解. 亦卽謬於見解且執著不捨, 稱爲見論. 三論宗嘉祥大師以利根者․出家人․外道․二乘等四類人易起見論, 而以鈍根者․在家人․天魔․凡夫等四類人易起愛論. [中觀論疏卷一](參閱愛論見論 5463)
【견망見網】
p3003-上→ 比喩十六知見․六十二見等諸種邪見, 猶如網羅, 束縛吾人之身. 八十華嚴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三下) : 所謂業爲田, 識爲種, 無明闇覆, 愛水爲潤, 我慢漑灌, 見網增長.[法華文句卷四下]
【견망파론肩亡婆論】
p3492-下→ 爲印度外道所立十八大經中八論之一. 據百論疏卷上之下載, 肩亡婆論乃簡擇諸法是非之論書, 或謂此書卽梵名 Mīmāṃsā 之印度古代論書, 然現代學者乃根據 Prasthānabheda, 而謂肩亡婆實爲眉亡娑之訛誤.
【견명見明】
p2995-中→ (1206~1289)高麗僧. 慶尙北道慶州章山郡人, 俗姓金. 字晦然, 後改名一然. 十四歲從陳田大雄出家受具足戒, 三十一歲, 住包山無住寺得悟, 受三重大師 號, 四十一歲再加禪師號, 後移南海定林社. 五十四歲加大禪師號. 元宗二年(1261), 奉王命於京師禪月社開堂, 後繼仁弘社法席, 住此十一年, 學徒雲集. 忠烈王三年(1277), 奉詔住雲門寺, 大振玄風, 述法要於闕下, 九年受國尊 ․圓徑沖照 等號. 十年入義興華山麟角寺, 叢林之盛, 無可比者. 十五年七月示寂, 享年八十四. 諡號普覺 . 著有普覺國師語錄二卷․大藏須知錄三卷․祖庭事苑三十卷․禪門拈頌事苑三十卷等. [高麗史卷二十九․朝鮮佛敎通史卷下․朝鮮禪敎史]
【견목후비見目嗅鼻】
p2992-中→ 爲傳說中樹立於閻魔王身側之標幟. 杖頭有赤白雙童之首, 係混合閻魔王經常攜帶之檀荼幢與俱生神(察知人間善惡二業之神)之說而來, 用以表示鉅細無遺之探索.
【견문각지見聞覺知】
p3003-中→ 乃心識接觸外境之總稱. 卽眼識之用爲見, 耳識之用爲聞, 鼻舌身三識之用爲覺, 意識之用爲知. 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二上) : 如來五眼, 以菩提心畢竟淨故 ; 以一切種觀一切法, 了了見聞覺知, 無所罣礙, 能持如是金剛印. 又據瑜伽師地論卷二載, 依見聞覺知之別, 言說有依見言說․依聞言說․依覺言說․依知言說四種. [雜阿含經卷十三․中阿含經卷四十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大智度論卷四十․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六․成唯識論述記卷八]
【견문의見聞疑】
p3003-上→ 見, 所見 ; 聞, 所聞 ; 疑, 雖無見聞而心疑其有. 此三者戒律學上稱爲三根. 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之二載, 若有人擧罪者, 不得輒信擧罪人語, 須先喚所告之人對僧訓答, 問爲自己所見或從他人所見․在何處見․犯何種罪等見聞疑三根.
【견법見法】
p2995-下→ ①阿含經典有兩類見法. (一)與現法 同義, 卽於現在世之意. 雜阿含經卷六(大二․四○上) : 出家學道, 增加精進, 修諸梵行, 見法自知作證. (二)指知見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雜阿含經卷十(大二․六六中) : 彼必堪能爲我說法, 令我知法見法.[雜阿含經卷十三․卷三十四․中阿含卷七象跡喩經]. ②指密敎行者對於所願成就之相, 住於無染無著淸淨眞實之心, 諦觀實相, 竝善能通達其實義. 大日經卷三悉地出現品(大一八․一九中) : 爾時, 金剛手白佛言 : “世尊!惟願復說此正等覺句․悉地成就句, 諸見此法善男子․善女人等, 心得歡喜, 受安樂住, 不害法界.” 蓋行者雖口誦眞言, 修眞言行, 然心中了知, 此眞言雖從緣起, 而實無作, 從本以來本是法界, 無生無滅, 非淨非染, 法體如是, 但以方便而自淨其心 ; 又了知眞言之體卽同於法界, 亦同於大空, 自然能得無相三昧. 依此修學而通達種種法門與世間․出世間事乃同一法界, 不可分析使成別體, 卽能得悉地見法成就, 深得法喜, 住安樂行, 現法樂住. 以其與法界無二無別, 亦無增減, 故無妨礙. [大日經疏卷十一․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八]
【견법堅法】
p4447-下→ 指修習捨棄身․命․財三種, 而得堅固不壞之法. 修道者忘卻身命․棄捨財寶等, 而獲得無極之身․無窮之命․無盡之財, 此三種天地焚而不燒, 劫數盡而不盡, 故稱堅法.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一四․五四三上) : 當觀五欲無常, 以求善本, 於身․命․財而修堅法.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列擧六種堅法 : (一)信堅, 別敎菩薩於十住位修習空觀, 知一切法皆爲眞諦而無毁壞. (二)法堅, 別敎菩薩於十行位修習空觀, 知一切法皆爲俗諦而無毁壞. (三)修堅, 別敎菩薩於十回向位修習中觀, 知一切法皆爲中諦而無毁壞. (四)德堅, 別敎菩薩於十地位修習中觀, 破一分無明, 顯一分三德而不毁壞. (五)頂堅, 別敎等覺菩薩居十地之頂, 破惑顯德而不毁壞. (六)覺堅, 別敎妙覺果佛覺了一切法皆爲中道而不毁壞.
【견복堅伏】
p4444-下→ 梵名 Kanpila. 爲佛陀弟子之一, 無量壽經同聞衆中可見其名. 堅伏在大阿彌陀經中稱爲⺼甄脾坻, 在莊嚴經中稱爲緊鼻哩. [淨土三部經音義卷一․無量壽經會疏卷一]
【견분見分】
p2991-下→ 唯識宗所立四種心法(心識之作用)之第二種. 又作能取分. 卽指諸識之能緣作用, 爲認識事物之主體 ; 亦卽能照知所緣對境(卽相分, 爲認識之對象)之主體作用. 見 卽見照․心性明了之義, 謂能照燭一切諸法及解了諸法義理, 如鏡中之明, 能照萬象. 見分有五義 : (一)證見名見, 卽根本智見分. (二)照燭名見, 此通於根․心(卽眼․耳等六根․六識), 以根․心俱有照燭義之故. (三)能緣名見, 此通於內三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能緣自證分), 以內三分俱皆能緣之故. (四)念解名見, 以念解所詮義理之故. (五)推度名見, 以能量之心推度一切境界之故. [佛地經論卷三․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四分 1663)
【견불見佛】
p2993-中→ 依觀佛三昧或口稱三昧, 得見佛之相好色身. 關於所見之佛身, 據大乘起信論所載, 二乘及凡夫依分別事識, 見佛之應身 ; 諸菩薩依業識, 見佛之報身. 八十華嚴經卷五十八更列安住世間成正覺佛無著見․願佛出身見․業報佛深信見․住持佛隨順見․涅槃佛深入見․法界佛普至見․心佛安住見․三昧佛無量無依見․本性佛明了見․隨樂佛普受見等十種見佛. 見佛, 多指感見佛之色身, 然領解佛心․證悟佛法亦可稱爲見佛. 得見佛之益, 必能滅罪生善, 證得妙果. [般舟三昧經卷上行品․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觀無量壽經․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二․釋摩訶衍論卷五․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觀念法門]
【견불관자재見佛觀自在】
p2993-下→ 密敎四十觀音之一. 又稱靑蓮觀音. 卽千手觀音從持靑蓮花之手所化現之菩薩. 據千光眼祕密法經載, 若欲往生十方淨土者, 當以此觀音爲本尊而修靑蓮法. 其形像爲右手執靑蓮花, 左手顯掌, 置於胸前. 其他之相好與與願觀自在 相同. 印契爲蓮華合掌(手印的印母之一), 作開花之勢. 眞言爲 : 唵(oṃ)縛日羅達磨(vajradharma, 金剛法)寧頁羅鉢納柚(nīlapadma, 靑蓮)嗢檗跢(udgāta, 生)勃馱尾灑忙(buddhaviṣaye, 佛國)娑縛賀(svāhā).
【견사득遣使得】
p5942-中→ 十種得戒緣之一. 謂將受戒之比丘尼, 容姿端麗者, 若往精舍受戒之途中, 有遇難之虞, 佛則遣使, 爲授具足戒. [俱舍論卷十四](參閱十種得戒緣492)
【견사혹見思惑】
p2996-上→ 見惑與思惑之竝稱. 三惑之一. 略稱見思. 卽迷於界內事․理之見惑與修惑. 見修二惑爲三界分段生死之因, 天台一家將此二惑竝稱爲見思. 其中, 迷於界內之理者, 稱爲見惑 ; 迷於界內之事者, 稱爲思惑. 藏․通二敎至極果, 別敎至第七住, 圓敎至第七信時盡斷之. 天台四敎儀謂, 見思惑有見修․四住․染汚無知․取相惑․枝末無明․通惑․界內惑等七種異名. 其中, 見思乃稱見道所斷之見惑與修道所斷之修惑, 故稱見修. 見, 指見一處住地 ; 思, 指欲愛等三住地之惑, 總稱四住. 又相對無明等不染汚無知, 稱見思爲染汚無知. 相對塵沙取涅槃之相․無明取二邊之相, 稱見思取六道生死之相爲取相惑. 相對無明之根本惑, 稱見思爲枝末無明. 又以塵沙․無明爲菩薩所斷之別惑, 見思爲三乘人所通斷, 故稱通惑. 相對無明等界外之惑, 見思唯潤增有漏之業, 招三界之生死, 故稱界內惑. 又解釋見思之語, 有從解得名與當體受稱之別. 所謂從解得名, 卽就能斷之智解, 而立所斷之名, 卽能斷之無漏智生起, 照見四諦之理時, 其所斷之惑稱爲見惑 ; 其後再度思惟四諦之理而斷者, 稱爲思惑. 所謂當體受稱, 係就惑之當體而立名, 卽煩惱本無實體, 乃見爲假有之虛妄不實之法, 故稱見惑 ; 貪․瞋等之煩惱緣五塵․六欲之事相, 經思惟而留之於心, 故稱思惑. [法華經玄義卷四上․卷五上․摩訶止觀卷五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五․卷七之一․觀音玄義記卷一․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中․卷下]
【견삼누見滲漏】
p3002-下→ 爲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所立洞山三滲漏(見滲漏․情滲漏․語滲漏)之一. 意謂修行者猶有我見, 法見不空, 則難以去除法執之境地, 而不能徹見諸法實相. 人天眼目卷三(大四八․三一九上) : 一․見滲漏, 機不離位, 墮在毒海, 妙在轉位也. (參閱洞山三滲漏 3868)
【견색羂索】
p6589-上→ 梵語 pāśa, 巴利語 pāsa. 音譯播捨․皤賖․波捨. 又稱金剛索․羂索․羂網․寶索․珠索. 略稱索. 爲戰鬥或狩獵之用具. 據慧琳音義卷六十一載, 羂索, 係於戰鬥之時用以羂取人, 或羂取馬頭․馬脚之繩索, 俗稱搭索. 通常以五色線搓成, 一端附鐶, 另一端附半獨股杵(獨股杵之半形);或兩端均附半獨股杵. 於密敎中, 用以化度剛强衆生及降伏四魔之具, 象徵四攝方便, 爲不動明王․不空羂索觀音․千手觀音․金剛索菩薩等手中之持物. 如不動明王右手持利劍, 左手持羂索, 卽表示先以眞淨菩提心中四攝之索, 繫縛一切衆生而鉤召攝引之, 復以菩提心中之智劍斷滅衆生之根本無明種子. 大日經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三中):所以持利刃以羂索者, 承如來忿怒之命, 盡欲殺害一切衆生也. 羂索是菩提心中四攝方便, 以此執繫不降伏者, 以利慧刃斷其業壽無窮之命, 令得大空生也. 四攝菩薩中之金剛索菩薩亦以右手持羂索, 表示羂取一切衆生, 令解脫二乘實際三摩地智之淤泥, 而安置於覺王之法界宮殿中. 又千手觀音用以持羂索之手, 稱爲羂索手. 此外, 羂索亦有結護之意, 故將之繫於頸項間, 卽可得福滅罪.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卷下․底哩三昧耶經卷上․慧琳音義卷十七․卷二十九․卷六十九]
【견색문성見色聞聲】
p2993-上→ 禪林用語. 詳稱爲見色明心聞聲悟道 . 見色明心, 謂徹見自己本具之心性, 卽藉五官中眼之機緣而透見本性 ; 聞聲悟道, 乃憑耳之機緣而悟道. 此語係源自禪林中之兩則公案 : 唐代靈雲禪師因睹桃花而明心見性, 禪林乃有靈雲見桃明心 之公案 ; 香嚴智閑禪師因偶聞擊竹之聲而豁然悟道, 與靈雲之見桃明心, 同爲禪林中之美談, 故傳之久遠, 甚爲後代禪徒所樂道. 碧巖錄第七十八則(大四八․二○五中) : 莫只守一窠一窟, 一切處都是觀音入理之門, 古人亦有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參閱香嚴擊竹 4019․靈雲 6939)
【견서사자堅誓師子】
p4448-中→ 卽釋尊之本生. 釋尊於因位時, 曾爲一獅子, 名堅誓. 據報恩經卷七․賢愚經卷十三堅誓師子品所載, 堅誓師子, 身毛金色, 見一辟支佛, 威儀淸淨, 常來親近, 聽聞誦經. 時有大獵師, 喜獅子金毛, 欲剝其皮獻豫國王, 遂用計, 僞作沙門, 入山坐一樹上, 獅子見之以爲眞比丘, 來舔舐其足, 獵師趁機以毒箭射之 ; 獅子中箭欲搏之, 忽作是念 : 此是沙門, 披壞色衣(袈裟), 乃三世之佛․賢聖之標幟, 故不可起惡心. 至喪身命, 終不起惡心.
【견성見性】
p2994-下→ 指徹見自心之佛性.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大四八․三八六中) : 卽心是佛. 上至諸佛, 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 同一心體. 所以達摩從西天來, 唯傳一法. 直指一切衆生本來是佛, 不假修行. 但如今識取自心, 見自本性, 更莫別求.[景德傳燈錄卷六中邑洪恩條․續傳燈錄卷十九勝因崇愷條](參閱見性成佛 2994)
【견성공안見成公案】
p2994-上→ 禪林用語. 又作現成公案. 爲不假造作而現成之公案, 卽如實公案之意. 碧巖錄第九則(大四八․一四九上) : 擧僧問趙州 : “如何是趙州?” 州云 : “東門․西門․南門․北門.” 圜悟禪師之著語謂此爲現成公案, 意謂趙州所答之東․西․南․北四門卽是現成公案, 而無須另借其他之指示安排. 蓋一切諸法本法爾自然, 顯現成就佛性, 不待造作工夫, 皆已成公府案牘. 卽謂佛法於山川․草木․萬物之上歷歷現成.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陳尊宿章]
【견성성불見性成佛】
p2994-下→ 禪宗基本思想之一. 提倡成佛作祖或求生淨土, 應不執外修․不假外求, 而以般若智慧, 覺知自心眞性卽可達到目的之一種修行敎義. 卽當下衝破煩惱生死之疑團迷雲, 獨露一己本來面目, 悟得覺體圓明之本源.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機緣品(大四八․三五六下) : 汝之本性猶如虛空, 了無一物可見, 是名正見 ; 無一物可知, 是名眞知. 無有靑黃長短, 但見本源淸淨, 覺體圓明, 卽名見性成佛. 蓋本來之自性, 無形․無相․無根․無本․無住處, 悟得此理, 卽是眞知見, 是時, 已無異於佛, 故稱見性成佛. 禪宗將佛性與智慧均視爲人心所固有, 因而不以讀經․坐禪․禮佛․戒律等修習形式爲重, 而提倡修心爲成佛之行.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圜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六]
【견소단見所斷】
p2995-上→ 梵語 darśana-prahātavya. 於見道所斷者之意. 又作見道所斷․見斷. 與修所斷及非所斷, 竝稱爲三斷. 據俱舍論卷二․卷十九․俱舍論光記卷二載, 八十八隨眠及其相應俱有之法, 與四相․隨行之得等, 皆爲見所斷. 然於見道十五心中, 隨順次見四諦之理的分別, 故所斷者亦不同, 卽 : 見道之苦諦所斷, 稱爲見苦所斷 ; 集諦所斷, 稱爲見集所斷 ; 滅諦所斷, 稱爲見滅所斷 ; 道諦所斷, 稱爲見道所斷. 此外, 唯識家將隨眠分爲分別起․俱生起二種, 見道所斷卽屬於分別起. 另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所載, 分別所起之染汚之見․疑․見處․疑處, 及於見等所發之身語意業與一切惡趣等之蘊․界․處等, 爲見所斷. 此與俱舍論所擧之義稍有不同. 又俱舍家以見所斷之惑爲八十八使(隨眠), 唯識家則認爲見惑有一一二種. [成唯識論卷六․卷八․卷九․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一․卷八十六․俱舍論卷三․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參閱三斷 687․見惑 2997)
【견숙가보甄叔迦寶】
p5841-中→ 甄叔迦, 梵語 kiṃśuka, 巴利語 kiṃsuka. 又作緊祝迦寶, 堅叔迦寶. 意譯爲赤色寶. 寶石之一. 與甄叔迦樹之花相似而美, 因係赤色, 故有此名. 窺基之彌勒上生經疏(卍續三五․三九三下) : 甄叔迦者, 狀似赤琉璃寶珠.琉璃之顔色有多種, 以紅色最殊勝. 又吉藏之法華經義疏卷十二載此寶名鸚鵡, 蓋其赤色如鸚鵡嘴之故. 疑係由於鸚鵡之梵語 aśuka 與甄叔迦之梵語 kiṃśuka 混同而産生之訛誤.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下, 慧琳音義卷十六,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견숙가수甄叔迦樹】
p5841-上→ 甄叔迦, 梵語 kiṃśuka, 意譯赤色, 肉色花. 印度婆羅門敎之聖樹. 又作緊叔迦樹, 堅叔迦樹, 緊祝迦樹. 屬荳科之巨木, 學名 Butea frondosa. 産於印度半島, 自北部喜馬拉雅山至南端之斯里蘭卡皆有生長. 樹幹高度多在十二, 三公尺以上, 葉大花大, 樹汁可製染料, 種子榨油可作殺蟲劑. 據慧琳音義卷十一載, 其花赤紅, 形如人手, 又稱無憂樹, 阿叔迦樹(梵 aaśoka). 阿叔迦樹之學名爲 Joncsia asoka, 屬荳科, 開紅色大花. 此外, 卡那卡樹(梵 kanaka)之各種學名中, 亦有一名爲 Butea frondosa. 而波羅奢樹又稱卡那卡樹. 故有謂上述諸樹皆爲甄叔迦樹之異稱. 然依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九所述, 此樹與阿叔迦樹, 波羅奢樹爲異種.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 大寶積經卷一, 大般涅槃經疏卷一, 玄應音義卷七, 枳橘易士集卷九](參閱波羅奢樹3443)
【견승법계좌堅勝法界座】
p4448-上→ 指密敎胎藏大日如來之法座. 係須彌座之異稱, 爲須彌山形之臺座. 金剛頂義決卷上(大三九․八一四中) : 放雜色寶光成妙顯山, 名堅勝法界座種也, 今人共號爲須彌座者, 從此立名, 非是須彌盧山四寶所成者. 此妙座高顯, 猶如彼山, 故以喩之.
【견실심합장堅實心合掌】
p4448-中→ 梵語 neviṇa. 音譯寧尾拏. 密敎十二種合掌之第一. 略稱堅實合掌. 卽合兩掌, 令掌中心不虛空, 十指端之間稍微相離. [大日經疏卷十三](參閱十二合掌336)
【견심정의경堅心正意經】
p4444-下→ 全一卷. 又作堅意經․堅心經․堅經. 東漢安世高譯於建和二年至建寧三年(148~170).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內容記述佛陀對阿難之十餘項訓誡, 如修持忍辱爲先, 可滅除萬惡 ; 又如在一日半日等較短時間, 乃至刹那間聽聞佛法, 亦可得無量福報等. 又三國吳之支謙亦譯有此經, 惜已佚失. [衆經目錄卷三(法經)․開元釋敎錄卷十五․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四]
【견애번뇌見愛煩惱】
p3000-上→ 見煩惱與愛煩惱之竝稱. 又作見著二法. 見煩惱, 指我見․邪見等一切迷理之惑 ; 愛煩惱, 指貪欲․瞋恚等一切迷事之惑. 蓋見乃分別之煩惱障, 凡以慧之作用推度境者均稱爲見, 如染汚諸見․世間正見․有學正見․無學正見, 其中, 染汚諸見爲見煩惱所攝. 又愛乃俱生之煩惱障, 凡貪染之心均稱爲愛, 迷事之惑中, 以愛著爲一切苦之本, 故以愛總該其餘. [大乘起信論․大智度論卷七․卷二十一․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九․四敎義卷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
【견은관자재見隱觀自在】
p3004-中→ 密敎四十觀音之一. 卽千手觀音從其執寶篋之手所化現之菩薩. 又稱寶篋觀音. 據千光眼祕密法經載, 若欲見地中伏藏者, 應修寶篋法. 其形像爲左手執寶篋, 右手作開篋蓋狀. 其他相好與與願觀自在 相同. 印契爲 : 左手上仰, 右手覆於左手之上. 眞言爲 : 唵(oṃ)縛日羅達磨(vajradharma, 金剛法)斫具數(cakṣu, 本眼)伽口它耶(ghātāya, 開)阿鉢羅底訶哆耶(aprātihātāya, 無障礙)娑縛賀(svāhā).
【견의堅意】
p4448-上→ 梵名 Sthiramati. 音譯悉恥羅末底. 印度人. 著有入大乘論二卷, 其中引用龍樹․提婆․羅睺羅․拘摩羅陀等諸師之說, 北涼道秦法師將其譯爲漢文. 由此可推測師繼龍樹․提婆等後出, 約爲西元第四世紀中人 ; 或認爲乃與堅慧同一人. 又英譯大明三藏聖敎目錄等, 以其梵名與印度之堅慧相同. [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敎錄卷四․華嚴經傳記卷一](參閱堅慧4448)
【견재불見在佛】
p2992-下→ 又作現在佛. 僧侶尊稱帝王之語. 據林間錄卷上所引歐陽修之歸田錄載, 宋太祖初臨幸相國寺, 至佛像前, 問可拜否, 僧錄贊寧奏曰(卍續一四八․二九五下) : 不拜. 問其故, 曰 : 見在佛不拜過去佛. 遂爲定制.
【견제불토원見諸佛土願】
p3004-上→ 爲彌陀四十八願中之第四十願. 又作樹中見土願․隨意得見十方國土願․普見佛土願․隨意照見願. 卽極樂淨土之菩薩, 隨意欲見十方佛土, 由寶樹中皆得明了照見之願. 於現存無量壽經之五種異譯本中, 僅魏譯之無量壽經及唐譯之無量壽如來會尙存本願願文, 而漢․吳․宋三譯本則缺. 此外, 於梵本則將本願列爲第三十八願, 而謂由樹中現出者爲莊嚴之具. [無量壽經卷上]
【견좌堅座】
p4448-上→ 卽兩脚倂攏蹲坐, 而臀不著地. 或爲賢坐之訛誤 ; 蓋賢坐, 卽竝脚蹲坐, 臀不著地. (參閱賢坐6178)
【견지見地】
p2992-中→ 梵語 darśana-bhūmi. 菩薩十地中之第四地. 相當於聲聞乘之預流果. 菩薩乘者於此位斷盡三界八十八使之見惑, 發眞無漏智, 見四諦之眞理, 卽四諦十六心中第十六心之道類智. 據大品般若經卷六發趣品載, 菩薩住此位應受行不捨之十法 : 不捨阿蘭若住處․少欲․知足․不捨頭陀功德․不捨戒․穢惡諸欲․厭世間心順涅槃心․捨一切所有․心不沒․不惜一切物. (參閱十地 419)
【견지見至】
p2992-下→ 梵語 dṛṣṭi-prāpta. 又作見到․見得. 見, 指無漏之智慧. 意謂以殊勝之智慧, 而達至證見眞理. 七聖之一, 十八有學之一, 二十七賢聖之一. 卽俱舍論中, 受敎之利根者, 人於斷情意煩惱位(修道位)時之名稱. 以利根者自見法而得理, 故稱見得 ; 以得由因之見而至果之見, 故稱見至. 反之, 鈍根者依信殊勝, 而得信解.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四․卷九十三․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五․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六․大乘義章卷十七](參閱七聖 111․二十七賢聖 169․十八有學 351)
【견지신見智身】
p3000-下→ 敎金剛界法中所結誦之印明. 智身, 指智法身. 卽於結誦此印明之前, 先結誦現智身之印言, 觀現普門總德之金剛薩埵(卽智法身), 將之引入行者內心, 爲使智法身與五相觀所成之理法身冥會不二, 故於行者自身內, 明確觀見智法身, 卽稱見智身. 其印契爲 : 二手外縛, 二拇指竝入掌中 ; 此印係屬月輪印, 二拇指代表金剛薩埵. 眞言爲 : 唵(oṃ 命)縛日羅薩怛縛(vajrasāttva, 金剛薩埵)涅哩捨也(dṛisya, 見). 卽我見金剛薩埵之意. [諸儀軌稟承錄卷十三]
【견진見眞】
p2997-上→ ①以空慧徹見眞理.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 : 慧眼見眞, 能渡彼岸. 無量壽經義疏卷下(大三七․一一○中) : 慧眼勝也, 照空實慧, 見理名眼, 能見眞空, 故名見眞. 除捨有相, 達到平等無相彼岸, 名度彼岸.[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下․梁書卷四十七江紑傳]. ②(1173~1262)日僧親鸞. 敕諡見眞大師 . (參閱親鸞 6293)
【견차肩次】
p3493-上→ 又作肩下․下肩. 於禪林中, 指身分․資歷․職位等之下位, 卽依上位者之肩而列於下位. 敕修百丈淸規卷五謝掛搭條(大四八․一一四二上):副參趲向前, 接聯參頭肩次, 伺住持至.相對於此, 則稱肩上․上肩. (參閱上肩716)
【견축괴犬逐塊】
p1508-中→ 譬喩無知凡夫但見於果, 而不求其因, 如犬逐於塊, 而不知追投之人.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
【견취견見取見】
p2994-中→ 梵語 dṛṣṭiparāmarśa. 乃執著於身見․邊見․邪見等非理之見. 全稱見等取見. 略稱見取. 係四取之一, 五見之一, 十隨眠之一. 有漏劣法爲聖者所斷, 故執此劣法爲勝者, 稱爲見取. 此以染汚之慧爲體, 唯分別起, 能障苦及不淨之無顚倒解爲業. 另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之七見 項載, 見取見又作戒盜見, 指不知如來之正戒, 妄執牛戒․狗戒等外道․不正之戒法, 而誤以爲可達涅槃之戒行, 此種執著卽稱見取見.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俱舍論卷十九․顯揚聖敎論卷一․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七․瑜伽師地論卷八․成唯識論卷六](參閱七見 98․十隨眠 499․五見 1099․四取 1704)
【견탁見濁】
p3004-上→ 梵語 dṛśṭi-kaṣāya. 五濁之一. 指末世時, 衆生執住於諸惡見, 而濁亂世間. 如有見․無見乃至六十二見等. 其體爲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見. 菩薩地持經卷七以今世若法壞法滅之後, 像法漸起, 邪法轉生, 卽稱見濁. (參閱五見 1099․五濁 1201)
【견토방응見免放鷹】
p2994-上→ 禪林用語. 原謂做事時, 善能見機行事, 靈活運作, 猶如遊獵之時, 一見免之蹤跡, 卽刻放出飛鷹追逐之 ; 在禪林中, 轉指師家之臨機接待學人, 善能應機說法, 隨機應變, 善巧靈活. 碧巖錄第二十七則(大四八․一六七中) : 垂示云 : “問一答十, 擧一明三, 見免放鷹, 因風吹火.”
【견항見行】
p2993-上→ 衆生二種根性之一. 指不隨他人敎語, 任由己意而行者. 反之, 隨順他人敎語而行者, 稱爲愛行. 衆生機品雖有萬差之別, 大抵不過此二類. 又行 乃有爲法之總名, 特取以爲煩惱之別稱, 擧凡身見等五見, 乃至六十二見․九十六見等惡見, 亦稱見行.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大智度論卷二十一](參閱愛行見行 5458)
【견행천자堅行天子】
p4445-上→ 卽牽日輪․月輪二車之天子, 比喩甚爲疾速. 法苑珠林卷一(大五三․二七三中) : 彼天捷疾不及日月二輪, 二輪捷疾不及堅行天子.
【견혜堅慧】
p4448-下→ 梵名 Sāramati. 音譯娑囉末底. 據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疏卷上所載, 爲中印度那爛陀寺之僧, 佛示寂後七百年之刹帝利種, 少聰叡逸群, 遍學世典. 出家學道後, 所習大小乘敎, 慧解踰明, 無不綜練, 然與大乘思想較契合. 所著究竟一乘寶性論․法界無差別論, 皆顯大乘眞實究竟之說. 大唐西域記卷十一伐臘毘國條載, 師遊止伐臘毘國, 與德慧竝稱於世, 共製阿折羅論, 闡揚法理. 然德慧年代比佛示寂後九百年左右之世親還晩, 故與前項所載堅慧之生存年代有出入. 又另有諍論, 卽此堅慧是否與撰法界無差別論之堅慧․撰入大乘論之堅意(梵 Sthiramati, 或作 Sāramati)爲同一人. 關於此諍論, 或謂前二者爲同一人, 或依梵名相同而謂三者爲同一人. [大唐西域記卷九摩揭陀國條․華嚴經傳記卷一]
【견혹見惑】
p2997-中→ 見道所斷惑(梵 darśana-mārga-prahātavyānuśaya)之略稱. 又作見煩惱․見障․見一處住地. 指在見道時所斷滅之惑. 修道時所斷滅之惑, 則稱修惑(或思惑). 俱舍宗以執迷於四諦理之迷理惑爲見惑, 執迷於現象事物之迷事惑爲修惑. 唯識宗以見惑爲後天之煩惱, 稱爲分別起, 係因邪師或邪敎等誘導, 而於心上生起者 ; 修惑爲與生俱來, 而自然産生之先天性煩惱, 稱爲俱生起(表一). 此外, 以見思二惑爲空觀能斷之煩惱, 故天台宗立此二惑, 而與塵沙惑․無明惑竝稱三惑. 其中, 見思惑因對三界內之事物而起, 能招感三界之生死(卽迷的生存), 故稱界內惑. 竝以其共通三乘所斷之煩惱, 故亦稱通惑. (一)據小乘俱舍宗, 見惑凡八十八種, 稱爲見惑八十八使(表二). 苦諦-十 集諦-七(除身․邊․戒禁) 欲界 三十二┐ 滅諦-七(除身․邊․戒禁) │ 見 惑 道諦-八(除身․邊) ├八十八使 (迷理惑) 苦諦-九(除瞋) │ 集諦-六(除瞋․身․邊․戒禁) │ 色界 二十八┤ 滅諦-六(除瞋․身․邊․戒禁) │ 道諦-七(除瞋․身․邊) │ 無色界同色界 ───────────二十八┘ (表二)卽見道所滅之根本煩惱有五利使(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五鈍使(貪․瞋․癡․慢․疑)等十惑. 於見道觀三界之各四諦, 其所斷之見惑各各不同, 卽於欲界苦諦所斷有十使 ; 集․滅二諦所斷各有七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戒禁取見) ; 道諦所斷有八使(除五利使中之身見․邊見), 共斷三十二使. 於色界․無色界各四諦所斷皆如欲界, 然各諦之下又除瞋使, 故各斷二十八使. 色界․無色界共計斷五十六使, 故三界共計斷八十八使. 復次, 十惑中, 小乘以貪․瞋․癡․慢四者通於見修二道所斷, 疑與五見, 則唯爲見所斷, 說修惑有八十一種, 稱爲修惑八十一品(表三). 卽修道時所滅之根本煩惱計有十種, 在欲界有貪․瞋․癡․慢, 在色界․無色界各有貪․癡․慢. 若以此十種配合九地, 更依煩惱之强弱來分, 則由上上品至下下品九種, 共爲八十一品. 見惑八十八使與十種修惑, 合稱九十八隨眠. ┌貪┐┌─一,五趣地──────九品─┐ ├瞋┤│┌二,離生喜樂地(初禪)─九品─┤ ┌欲 界┤ ├┘│ │ │ ├癡┤┌┼三,定生喜樂地(二禪)─九品─┤ │ └慢┘│├四,離喜妙樂地(三禪)─九品─┤ │ ┌貪┐│└五,捨念淸淨地(四禪)─九品─┤ 修 惑┼色 界┼痴├┘┌六,空無邊處地────九品─┼八十一品 (迷事惑│ └慢┘┌┼七,識無邊處地────九品─┤ │ ┌貪┐│├八,無所有處地────九品─┤ └無色界┼癡┼┘└九,非想非非想處地──九品─┘ └慢┘ (表三) (二)大乘唯識宗以十惑中之貪․瞋․癡․慢․身見․邊見六者通於見修二道所斷, 其餘四 ┌欲 界-十 ────四諦─四十┐ 見 惑 ┼色 界-九(除瞋)──四諦─三六┼一一二─┐ (分別起)└無色界-九(除瞋)──四諦─三六┘ │ ├一二六 ┌欲 界-六(除疑․後三見)───┐ │ 修 惑┼色 界-五(除瞋․疑․後三見)─┼十六──┘ (俱生起)└無色界-五(除瞋․疑․後三見)─┘ (表四)者唯爲見所斷, 而說見惑有一一二種, 卽欲界之四諦下各有貪․瞋․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十惑, 共爲四十惑 ; 色界․無色界各四諦下各除瞋, 而爲九惑, 合爲七十二惑, 故三界合計一一二惑. 修惑有十六種, 卽於欲界有貪․瞋․癡․慢․身見․邊見等六惑 ; 色界․無色界則各除瞋而爲五惑, 合爲十惑, 三界合計十六惑. 見思二種, 總計共有一二八根本煩惱(表四). [俱舍論卷十九․成唯識論卷六․雜阿毘曇心論卷四․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六․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六十五․成唯識論述記卷六下․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末․摩訶止觀卷五下․俱舍論光記卷十九](參閱九十八隨眠 126․見道 3000․修惑 4047)
【견환遣喚】
p5942-中→ 爲發遣招喚之略稱. 指釋尊在娑婆世界告示衆生乘阿彌陀佛之願船往生極樂淨土, 而阿彌陀佛亦自極樂淨土直來招喚. [觀經疏散善義](參閱發遣招喚5164)
【견황遣蝗】
p5942-中→ 卽爲除蝗蟲之害, 求五穀豐收之祈禱. 敕修百丈淸規卷一祈禱條(大四八․一一一五中) : 由是謹發誠心, 啓建遣蝗道é, 每日命僧諷誦經咒.
【결가부좌結跏趺坐】
p5186-下→ 梵語 nyaṣmṣīdat-paryaṅkam ābhujya. 坐法之一. 又作結加趺坐․結跏跗坐․跏趺正坐․跏趺坐․加趺坐․跏坐․結坐. 卽互交二足, 結跏安坐. 白傘蓋大佛頂念誦法要之勇健坐, 卽同於此. 諸坐法中, 結伽趺坐最安穩而不易疲倦. 又稱交一足爲半跏趺坐․半跏坐․半跏․賢坐 ; 稱交二足爲全跏坐․本跏坐․全跏․大坐․蓮華坐. 此爲圓滿安坐之相, 諸佛皆依此法而坐, 故又稱如來坐․佛坐. 其坐法卽雙膝彎曲, 兩足掌向上之形式, 可分爲降魔․吉祥二種 : (一)先以右足壓左股, 後以左足壓右股, 二足掌仰於二股之上, 手亦左手居上, 稱爲降魔坐. 天台․禪宗等顯敎諸宗多傳此坐. (二)先以左足壓右股, 後以右足壓左股, 手亦右手壓左手, 稱爲吉祥坐. 密宗亦稱之爲蓮花坐. 如來於菩提樹下成正覺時, 身安吉祥之坐, 手作降魔印. 此多於密敎中行之, 蓋以右足表示佛界, 左足表示衆生界. 以右足壓左足, 乃佛界攝取衆生界, 衆生界歸佛界之意, 卽表示生佛不二之義. 多用於修法中之增益法或息災法.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不空羂索經卷九․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無量壽如來修觀行供養儀軌․大智度論卷七․大乘起信論疏記卷六․敕修百丈淸規卷五坐禪儀條․慧琳音義卷八․禪林象器箋禮則門](參閱吉祥坐2239)
【결結】
p5179-中→ ①梵語 bandhana 或 saṃyojana. 又作結使. 卽使煩惱. 結, 爲繫縛之義 ; 蓋煩惱繫縛衆生於迷境, 令不出離生死之苦, 故有此異稱. 諸經論所說結之類別有多種, 略擧如下 : (一)二結. 據中阿含經卷三十三載, 結有慳․嫉二種. (二)三結. (1)增一阿含經卷十七擧出身邪結(又作身見結)․戒盜結(又作戒禁取見結)․疑結等三結. 五見與疑等六煩惱, 亦包含於此三結之中. (2)阿毘曇甘露味論․俱舍論卷二十一等謂, 愛․恚․無明三者稱爲三結. 若斷滅此三結, 則可得預流果, 能斷一切見惑. (3)光讚般若經卷二則擧出貪身․狐疑․毁戒等三者爲三結. (三)四結. (1)增一阿含經卷二十擧出欲結․瞋結․癡結․利養結等四種. (2)又作四身結․四縛. 卽成實論卷十․鞞婆沙論卷二․大乘義章卷五本等所列擧之貪嫉身結․瞋恚身結․戒取身結․貪著是實身取身結(又作見取身結). (四)五結. (1)中阿含經卷五十六․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三․集異門足論卷十二․俱舍論卷二十一等所說之五結. 分爲五下分結與五上分結兩種. 五下分結, 係將衆生結縛於欲界之五種煩惱, 卽 : 有身見結․戒禁取見結․疑結․欲貪結․瞋恚結等五結. 五上分結, 係將衆生結縛於色界․無色界之五種煩惱, 卽 : 色貪結․無色貪結․掉擧結․慢結․無明結等五結. (2)總攝上記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之五結爲貪結․瞋結․慢結․嫉結․慳結等五項. (五)九結. 雜阿含經卷十八․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三․辯中邊論卷上等列擧愛․恚․慢․無明․見․取․疑․嫉․慳等九種煩惱爲九結. 此係六種根本煩惱(將見分身․邊․邪三見, 稱爲見結 ; 見取見與戒禁取見合倂爲取結)加上嫉結․慳結, 而成九結.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說九結之體(自性)共有一百種. [雜阿含經卷三十二․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卷四十九․成實論卷十雜煩惱品․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參閱九結148․四結1779). ②梵語 nigamana. 因明用語. 爲古因明所立五支作法中之第五支. 卽全部論式之結論, 亦卽宗支(命題)經過論據之肯定後再次加以複述. 印度自古卽普遍流行因明之法, 其時係以宗․因․喩․合․結等五部分組成一論式, 至六世紀之陳那銳意改革古因明之缺點後, 後人稱爲新因明. 陳那以爲結支爲多餘者, 遂將之刪除 ; 蓋其作用, 歸攝於宗支卽可, 而因明組織之嚴密, 至此更趨完備. (參閱五支作法1069)
【결경結經】
p5189-下→ 指於本經之後, 更述要旨所演之經. 爲開經之對稱. 如天台宗以無量義經爲法華經之開經, 以普賢觀經爲結經. 又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下以像法決疑經爲涅槃經之結經. [法華文句記卷八之四](參閱開經5310)
【결계結戒】
p5180-下→ 其義有二 : (一)受戒法後而護持之.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大二五․二二五上) : 衆僧大海水, 結戒爲畔際, 若有破戒者, 終不在僧數. 譬如大海水, 不共死屍宿.(二)制定戒法之意. 五分律卷一(大二二․三中) : 以十利故, 爲諸比丘結戒.[維摩詰所說經卷下]
【결계結界】
p5181-上→ 梵語 sīmā-bandha, 或 bandhaya-sīman(音譯畔陀也死曼). 依作法而區劃一定之地域. ①乃依白二羯磨之法, 隨處劃定一定之界區, 以免僧衆動輒違犯別衆․離宿․宿煮等過失. 有關結界之範圍․方法等, 諸律所說頗有出入, 今依四分律所整理者, 大別爲攝僧界․攝衣界․攝食界等三種. (一)攝僧界, 卽此丘集聚一處, 爲便利布薩(共住而行說戒懺悔之儀式)等行事, 避免境域太廣而疲於奔馳所設之地區. 分爲自然界與作法界二類. 自然界, 又稱不作法界, 係指不須特別加以建立, 而依天然地形所劃定之地區. 略分四種 : (1)聚落界, 有可分別聚落與不可分別聚落兩種. 可分別聚落, 依準十誦律之說, 係指以一聚落爲界. 不可分別聚落, 依準摩訶僧祇律之說, 係以六十三步(六尺爲一步)爲界. (2)蘭若界, 有二種, 若無訶法之人, 則於距離聚落一拘盧舍(一說相當於六百步, 雜寶藏經謂五里)之空靜處爲界 ; 其中若有訶法之人反對之, 則得以五十八餘步爲限(善見律毘婆沙謂七槃陀之量), 彼等反對者則於此範圍之外自行作羯磨等法. (3)道行界, 比丘遊行時, 可隨所住之處以縱橫一拘盧舍爲界 ; 於此範圍內, 則不得有別食․別布薩之情形. (4)水界, 卽於離開陸地之船結界. 上記四界之中, 由於聚落界及蘭若界各有二種情形, 故凡有六相之不同. 作法界分爲三種, 卽 : (1)大界, 有人法二同․法食二同․法同食別(又稱單法同). 其中以人法二同爲主, 其餘二種隨緣別開. 所謂人同, 係指於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之界區內, 僧衆和合共住 ; 所謂法同, 係指每半月集合, 行布薩說戒之法. 大界之範圍, 以一伽藍地之外界爲最小極限, 廣至十里, 乃至百里. 結此大界, 爲欲令說戒等僧事時, 使一聚之僧和集, 無一人乖隔. 又大界宜以其地明顯可見之山․河․樹林等爲界畔, 稱爲界相. 四分律卷三十五擧出樹下․空處․山․谷․村界等十九種界相 ;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七列擧山相․石相․林相․樹相․路相․江相․蟻封相․水相等八種界相. 大界之形狀, 諸律所說亦不一,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七以方形․圓形․鼓形․半月形․三角形等五種爲結界五相. 此外, 結大界時, 界相內衆僧會集後, 久住之僧須宣唱四方之界相(山或石等), 而作同一住處․同一說戒以爲結界之告白, 此卽稱唱相. (2)戒場, 僧中有犯戒之事端, 爲行懺罪, 或行受戒等之法, 須會同四人衆乃至二十人衆, 爲避免僧之疲極, 特結四方形之戒場, 稱爲四方界相. 此戒場最少要容二十一人. 按印度之戒場, 原是露地, 其內不得建僧房, 但得以置佛殿及菩提樹 ; 又因戒場僅係秉受戒法之處所, 故以揀擇精粗爲主. 起初戒場結於大界之外, 後因賊難而聽許在大界內結. 結界之次第爲先結戒場, 後結大界 ; 若已先結大界, 必須解去大界, 再結戒場, 次結大界. 結界圖(出自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於大界內結戒場, 必先豎立三重之標相(見圖). 卽戒場四周, 以自然之空地圍住, 大界以自然界圍起, 外部四週之黑格爲大牆, 內部之黑格爲小牆, 最內部之長方形爲戒場, 內部之東北兩面以小牆爲標相, 卽小牆之下上(下卽牆際, 上謂地面)爲自然界之體 ; 南西兩面之大牆內, 若無標相, 距大牆一尺八寸之遠, 以戒場之東南․西南․西北之三角形以繩連起爲戒場之界. 小牆之外, 大牆之內, 稱爲大界. 以小牆內院及繩標結戒場, 稱爲戒場外相自然界內標 ; 以小牆及大牆結大界, 稱爲自然界外大界內相標 ; 大牆四周, 稱爲大界外相標. 又若大界與戒場竝結, 則於解界時, 須先解大界, 次解戒場, 次第不得顚倒. (3)小界, 恐因惡比丘等之從中作梗而退廢法事, 故特限於某時所結之暫時界區. 亦分三種, 卽爲受戒․說戒․自恣等三種情形而結者. 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二(大四○․一四中) : 明小界者, 此竝因難事, 恐廢法事, 佛隨前緣, 故開結之. 竝無正量, 隨人坐處卽爲界相. 一爲受戒, 開結小界, 舊準戒場身外有界, 今依文取義, 全無外相, 如正加中. 二爲說戒事, 下至四人直坐. 三爲自恣事, 下至五人圓坐. 此三無外量者, 由是難開, 隨人多少, 若限約外量, 終非遮難. 故文云, 今有爾許比丘集者, 止取現集之僧, 坐處有地, 依地結之, 若事作已, 卽制令解, 不同前二以久固作法, 人所依止.亦卽爲遮難而臨時所結之界, 稱爲小界, 無範圍․形狀等之限制, 又非如大界及戒場之久固作法, 完成所作之事卽行解界. 其羯磨結法, 亦準前可知. 總之, 攝僧界之自然界中, 就處所而言, 有四種不同 ; 就範圍大小而言, 有六種差別. 作法界中之大界․小界各有三種, 再加上戒場, 卽成七界. (二)攝衣界, 又作不失衣界․不離衣宿界. 卽劃定一範圍, 避免比丘動輒違犯離宿之過 ; 然亦可視爲以此特定範圍限制比丘不可違犯此過. 離宿, 意指比丘離其三衣而宿 ; 若劃定一特定範圍, 則於此範圍內卽可不須時時攜其三衣, 而免除不必要之羈絆. 波羅提木叉三十捨墮法第二條卽爲離宿之規定. 亦分自然界與作法界二種. (三)攝食界, 卽規定結界食物之貯藏所․許可烹煮食物之界區, 使比丘不犯宿煮之罪. 所指定之地, 稱爲淨地(或稱淨廚) ; 於此區域內煮食, 卽不犯此過. 其實際作法, 分爲通結與別結兩種. 如欲解除上述之結界, 則如結界時, 亦須經白二羯磨之作法方可解除.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二之一(大四○․二○二下) : 衣界者, 攝衣以屬人, 令無離宿罪 ; 食界者, 攝食以障僧, 令無宿煮罪 ; 僧界者, 攝人以同處, 令無別衆罪.[毘尼母經卷二․卷七․卷八․摩訶僧祇律卷八․五分律卷十八․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四分律卷四十三․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卷上二․卷中二․卷下一․卷下二․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二․釋氏要覽卷下](參閱五種結界相1187). ②指女人結界, 卽禁止女性出入之場所. ③佛堂內之內陣(係安置佛像之中央部分)與外陣(指內陣之周圍, 或一般參拜席位之外側), 此兩陣之地區, 以欄杆圈圍, 亦稱結界. ④指密敎之結界法. 密敎於修法時, 爲防止魔障侵入, 劃一定之地區, 以保護道場與行者, 稱爲結界․結護(結界護身之意). 其結界之法有多種, 據不空羂索經卷二․陀羅尼集經卷一等載, 可加持白芥子, 竝散之於四方上下以爲結界. 蘇悉地經卷下供養品謂, 以地方界․空界․金剛牆․金剛城等眞言結界之. 一般密敎修法常用之結界, 多依準陀羅尼集經卷三․軍荼利儀軌等之說, 而行下列之五種結界, 卽 : (一)地結, 又作金剛橛, 立橛於大地. 其橛之根或謂至金輪際, 或謂至水輪際等, 爲十八道契印之第六. (二)四方結, 又作金剛牆, 若無四方之牆, 則以三胡牆爲牆, 爲十八道契印之第七. (三)虛室網, 又作金剛網, 以金剛網張於虛空, 網端垂於金剛壇上, 爲十八道契印之第十四. (四)火院, 又作金剛炎, 以火炎旋遶於彼空網四周, 可退除天魔波旬之障難, 爲十八道契印之第十五. (五)大三昧耶, 爲前火院以外之總結界. 此大三昧耶, 於十八道契印法及如意輪軌均未記載. 上記五種結界, 於修法時各依三部․五部之別而結誦該部部主明王之印明, 卽佛部時用不動明王之印明, 蓮華部時用馬頭明王(或大威德明王)之印明, 金剛部用降三世明王之印明, 寶部用軍荼利明王之印明, 羯磨部則用無能勝明王(或金剛夜叉)之印明. 結界區域之廣狹, 依經軌之說, 極大者可至一千由旬, 其次九百․七百․五百․三百․一百, 乃至一由旬, 小者或七肘․五肘․三肘․一肘等之量, 乃至一手掌․一指甲之量. 要之, 皆以行者自心之廣狹而建立壇場之界區 ; 然實際修法時, 常局限於修法壇之四周, 或以道場之殿堂爲結界之域. 結界之形狀, 多依所修之法而異, 若修息災法, 採用圓相, 修增益法用方相, 修降伏法用三角相, 修敬愛法用蓮花相. 又密敎之結界亦以事․理而別爲二種, 如上記所說劃定區域․結誦印明等之實際作法卽屬於事結界 ; 若行者僅以觀想之法完成結界, 則屬於理結界.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准提大明陀羅尼經․大日經疏卷十․祕藏記鈔卷六․十八道鈔卷上](參閱十八契印354․十八道359)
【결계근본죄結界根本罪】
p5185-上→ 又作四重禁. 指殺生․偸盜․邪淫․妄語四罪. 此四罪爲結界中最重之罪. 因其必招感墮地獄之果報, 故又稱極重感墮罪.
【결계석結界石】
p5181-下→ 標示結界相之石. ①指攝僧界中結大界而標示其外相之石牓. 據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二(大四○․一六上) : 最外一重, 大界外相標.又據同書卷上二(大四○․一五上) : 結已, 卽須牓示顯處, 令後來者, 主客俱委, 無有濫疑.蓋此石標內, 表示攝僧大界. 又於石上書大界外相或攝僧大界. (參閱結界5181). ②爲禁止葷酒等入門內之石牓. 又作禁牌石․葷酒牌. 卽禁止葷酒等入結界內, 以令僧衆道業精進. 黃檗淸規老人預囑語條(大八二․七八○下) : 本山及諸山, 凡稱黃檗法屬者, 槪不許葷酒入山門, 破佛重戒.又同書附錄之法具圖中已有石標之雛形, 石標高六․七尺, 廣一尺二寸, 上刻不許葷酒入山門, 立於山門外. 現今日本黃檗․曹洞等禪院門前多立此碑, 想係沿傳黃檗宗祖隱元隆琦之遺風.
【결공조지승격結貢粗墀僧格】
p5186-中→ (1144~1204)西藏佛敎迦爾居派潑結迦爾居支派修色迦爾居派創始人. 西藏雅隆地方人, 昌珠巴王族後裔.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 從潑結木九巴學法. 淳熙八年(1181), 於涅浦地方建修色寺, 創立該派.
【결루缺漏】
p4283-上→ 因守戒不嚴而犯過之謂. 戒如堤防, 可防過止惡, 故謂不守戒爲缺 ; 因不守戒而過失漏於外稱爲漏.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결발結髮】
p5191-上→ 爲密敎之修行者於澡浴之後, 結頂髮之法. 又作結頂髮․結頂髻. 蘇悉地羯羅經卷上持戒品(大一八․六○七上) : 澡浴旣了, (中略)應結頂髮, 誦眞言之經七遍, 當頂作髮. 若是出家, 應以右手爲拳, 置於頂上, 如前遍數同結頂髮. 頂髮眞言曰“唵 蘇悉地羯哩莎訶』.又日本之應永本蘇悉地經載, 其印相爲舒右手拳印之拇指, 和食指相捻成圓形. 密敎行者結髻髮乃通於出家․在家之法.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上․諸儀軌稟承錄卷二․蘇悉地羯羅經略疏卷二](參閱周羅髮3122)
【결사結使】
p5181-上→ 煩惱之異稱. 諸煩惱纏縛衆生, 不使出離生死, 故稱結 ; 驅役而惱亂衆生, 故稱使. 結有九種, 使有十種, 稱爲九結十使. 大智度論卷一(大二五․五八下) : 一切衆生爲結使病所煩惱, 無始生死已來, 無人能治此病者.[大智度論卷五․大乘義章卷五本](參閱九結148․五利使1096․五鈍使1164)
【결생結生】
p5180-中→ 梵語 pratisaṃdhi. 於輪迴轉生之間, 指由中有而托生於母胎. 其相, 通於大小乘, 凡諸因緣具備, 男女各於異性之父母起愛著而生. 俱舍論卷九(大二九․四六下) : 中有爲至所生, 先起倒心, 馳趣欲境, 彼由業力所起眼根, 雖住遠方, 能見生處父母交會而起倒心, 若男緣母起於男欲, 若女緣父起於女欲, 翻此緣二俱起瞋心. (中略)彼由起此二種倒心, 便謂己身與所愛合, 所憎不淨泄至胎時, 謂是已有, 便生喜慰, 從茲蘊厚, 中有便沒, 生有起已, 名已結生.蓋生此倒想者唯凡夫, 若菩薩則不然 ; 菩薩入母胎時, 心不顚倒, 於父爲父想, 於母爲母想, 俱相親愛, 無有異心. [大毘婆沙論卷六十․瑜伽師地論卷一․卷六十六․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五․成唯識論演祕卷三末](參閱中有1017)
【결선結線】
p5191-上→ 密敎爲調伏而修六字經法時, 捻合十四條白絲, 竝誦眞言, 祈願將怨敵․惡病等結縛之而不令生起的一種咒法. 祈願成就後, 卽行解線之法. 然亦有爲避免怨念再生起, 故不行解線.
【결성령문結城令聞】
p5186-上→ (1902~ )日本佛敎學者, 文學博士. 兵庫縣人. 西元一九二九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 曾任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硏究所硏究員․東京大學敎授. 而於一九六三年退休. 其後卽任本願寺派本願寺傳道院長․東洋大學講師. 主要著作有 : 唯識思想史․唯識思想と歷史․世親唯識の硏究․唯識學典籍志․人間性の探究․劍禪一如․淨土眞宗․淨土について等書.
【결습結習】
p5186-下→ 指煩惱習氣. 結, 煩惱 ; 習, 習氣. 據維摩詰所說經卷中載, 天女於維摩詰之室, 以天花散諸菩薩, 花皆墮落, 至大弟子, 便著而不墮. 以結習未盡, 故花著身 ; 若結習已盡, 則花不著身. 後秦僧肇之注維摩詰經卷六(大三八, 三八七下) : 有二種習 : 一結習, 二佛法中愛習. 得生法忍時, 結習都盡, 而未斷佛法愛習.
【결연結緣】
p5190-上→ 謂今生之修行雖無法獲得解脫, 然亦可作爲他日得果之機緣. 摩訶止觀卷六下卽有(大四六․八○上) : 和光同塵, 結緣之始一語. 於天台宗, 結緣係廣通於藏․通․別․圓四敎. 如法華玄義(會本)卷六下所說, 若作三藏敎之結緣, 則宣說生滅之法 ; 若作通敎之結緣, 則宣說無生之法 ; 若作別敎之結緣, 則宣說不生生恆沙之佛法 ; 若作圓敎之結緣, 則宣說不生不生一實相法. 天台宗又依衆生根機之利鈍或業障之輕重等類別, 而將結緣分爲汎爾結緣與下種結緣二種. 衆生之類別有四 : (一)根鈍障重者, 此類人縱聞圓乘敎法, 然不能悟解, 故屬於汎爾結緣. (二)根鈍障輕者, 此類人先聞權乘敎法, 悟解其義而結緣. (三)根利障重者與(四)根利障輕者, 此二類人聽聞圓乘敎法而發圓解, 佛種乃薰於本識. 其中, 以佛種薰於本識者稱爲下種結緣, 聞敎而不能悟解者稱爲汎爾結緣. 又一般爲造立寺塔․刻印經書等, 而喜捨金錢財物以結法緣之情形, 亦稱結緣. 另如在一會座之中, 共同聽聞佛法之大衆, 則稱結緣衆. 後世敎界中廣用此語, 其涵義亦廣, 要之, 爲彼此交結善緣之意. 此外, 日本佛敎有所謂之結緣五重, 卽結緣灌頂․結緣八講․結緣經․結緣供養․結緣授戒等五種法會之總稱. [大日經疏卷四․法華文句卷二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六之三]
【결연관정結緣灌頂】
p5190-下→ 指爲廣結佛緣而擧行之密敎灌頂. 又作投華三昧耶. 乃三灌頂之一, 五種三昧耶之第二. 卽不分是器非器․持戒破戒或無戒等, 僅爲結緣而引受者入灌頂壇, 授一印一明, 稱爲結緣灌頂. 其儀式頗簡單, 卽阿闍梨先以覆面(遮目之淨帛)覆蓋受者之面, 授印明, 執印之端引入壇中, 越過香象而趣大壇, 於印端揷一花, 投於壇上所鋪之敷曼荼羅上, 依其花所著之尊, 而得不同之佛. 於是阿闍梨除去受者之覆面, 受者視其得佛之所在, 次唱得佛之尊號, 三度以甁水灌受者之頂, 後授豫其所得佛之一印一明. 受者依佛之加持力, 不墮三惡趣, 滅除一切罪障, 得無量功德. 唐玄宗天寶五年(746), 不空三藏由師子國返還, 未久, 受詔入內, 建壇爲帝灌頂, 爲我國行此法之濫觴. [金剛頂經卷三․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一․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十五․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大日經疏卷四․宋高僧傳卷一](參閱灌頂6853)
【결연두結緣豆】
p5190-中→ 古時寺院於法會時, 煮豆施大衆, 其豆稱結緣豆. 卽於陰曆十二月八日(一說四月八日), 若有擧行施豆之佛事, 則先於夜間, 跪在佛前, 每捻一豆, 念佛一聲, 待次晨施與大衆, 以結善緣, 稱爲結緣豆. [津門雜記卷上歲時風俗條]
【결연중結緣衆】
p5190-下→ 爲聽法四衆之一. 謂現世得見佛聞法, 雖由宿世因淺, 未能得證悟之益, 然有未來得度之因緣, 能値佛而見佛聞法者. [法華文句卷二下․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五](參閱四衆1763)
【결요부속結要付屬】
p5185-下→ 又作結要四句․結要付囑. 謂歸結敎法最重要之部分, 而將其傳付於人. 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謂, 釋尊將如來一切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祕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 托付於上行菩薩等, 付囑其留傳於後世. 智顗之法華文句卷十下亦言, 一切法․一切力․一切祕藏․一切甚深事等四句, 表示法華經最殊勝之名․用(作用)․體(本質)․宗(目的), 乃爲一經之宗用(結要四句). 然日本日蓮認爲四句要法之中, 最重要者亦爲妙法蓮華經五字(結要五字), 而自認爲是受佛陀付囑之上行菩薩之再生, 故令末法之惡德衆生念此五字經名.
【결원結願】
p5191-中→ ①卽立下誓願. 灌頂經卷十二(大二一․五三六上) : 若四輩弟子誦持此經, 令所結願, 無求不得.. ②爲開白之對稱. 係於修法或法會之最後一日所行祈願圓滿之作法. 亦指法會之最後一日. 於日本, 特重此類儀式作法.
【결인結印】
p5180-下→ 卽以二手十指之曲折屈伸來標幟如來內證之本誓. 密敎最重其法, 結印契須就師親承稟受, 而不爲他人所見, 且必用塗香. 據一字奇特佛頂經卷上載, 若不遵法而結印, 諸魅及毘那夜迦等作諸障難, 死必墮地獄. 又於未灌頂者或不發菩提心者前, 不應結印. [蘇婆呼童子經卷上․陀羅尼集經卷五․大日經疏卷十三]
【결재潔齋】
p6105-下→ 指按一定之法, 淸淨身心, 使飮食․行爲皆有節制. 卽持齋戒, 止淫事, 斷酒肉․五辛等. 又稱精進潔齋․齋淸淨․物忌. 後漢書卷七十二楚王英傳, 載有佛敎傳入我國之初, 楚王潔齋三月立誓之事, 此係潔齋一詞最早爲人應用之例. 潔齋之行, 通常行於:(一)書寫經文或作畫佛像時, 則斷酒肉․五辛, 沐浴․著淨衣. (二)對神佛祈願時, 齋戒沐浴, 斷身心之不淨. (三)修行者爲持六根淸淨, 於山野修行時亦作潔齋. [類聚名物考卷三十一]
【결정決定】
p2968-中→ 梵語 niścaya. 意指一定不變. 爲不定 之對稱. 又作一定. 略作定. 有決定信․決定業․決定性等語. 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載, 修行六波羅蜜可得六決定, 卽 : 布施可得財成決定․持戒可得生勝決定․忍辱可得不退決定․精進可得修習決定․禪定可得定業決定․智慧可得無功用決定. [俱舍論卷二十三․往生論註卷下](參閱六決定 1267)
【결정성決定性】
p2969-中→ 不定性 ․無性 之對稱. 衆生所具五種天性中之菩薩定性․緣覺定性․聲聞定性等三性, 決定成佛果․辟支佛果․阿羅漢果, 故稱決定性. (參閱五姓 1107)
【결정성불집決定成佛集】
p2968-下→ 凡四卷. 日本淨土宗僧遊樂撰. 日本正德二年(1712)刊行. 其內容包括關於六道․日本淨土宗安心 義等之闡論, 又收錄不少我國與日本往生者之傳記, 可作爲硏究淨土往生之文獻資料.
【결정성취진언決定成就眞言】
p2968-下→ 卽密敎用以表示決定成就諸事之眞言. 通常用於加持姙者. 其眞言爲 : 唵(oṃ 歸命)縛日羅野(vajrāya, 金剛)娑縛賀(svāhā 成就).
【결정심決定心】
p2968-中→ 指決斷安定而不動搖之心. 綜結諸經論所說, 略有如下四義 : (一)據大日經卷一住心品之說, 安於敎命而不動搖之心, 稱爲決定心. (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一以所願不倦 稱爲決定心 ; 卽謂其心不動, 則倦怠之心不生, 是爲決定 之義. (三)法華論卷下謂, 已生恐怖者, 令斷其恐怖, 卽是決定心 ; 此係就決定心之作用而言. (四)日本淨土眞宗主張信仰彌陀本願之信心卽是決定心. 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三五中) : 信心不一, 是無決定之故. 反之, 信心專一, 則係由於有決定心之故.
【결정업決定業】
p2969-中→ 梵語 viniścita-karman. 受異熟果決定, 及受異熟果之時分決定之業. 略稱定業. 爲不定業 之對稱. 俱舍論卷十五擧出四業, 除不定業外, 決定業分爲順現法受業․順次生受業․順後次受業等三種. 順現法受業略稱順現業, 卽於此生造作增長, 於此生受異熟果之業. 順次生受業又稱順次業․順生業, 卽於此生造作增長, 於第二生受異熟果之業. 順後次受業又稱順後業, 卽於此生造作增長, 而於第三生․第四生或以後多生中受異熟果之業.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四載, 譬喩者說一切業皆可轉, 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 卽以上擧順現等三業皆爲不定 ; 但阿毘達磨論師則主張順現等三業皆不可轉, 唯有順不定受業爲可轉. 同論又謂有餘師立五業․八業等說, 前者卽除三種定業之外, 將不定業分爲異熟決定․異熟不決定二種業, 合爲五業, 其中僅異熟不決定業爲可轉. 八業卽順現․順生․順後․順不定之四業各分爲異熟決定․異熟不決定二種業, 其中, 異熟決定業皆不可轉, 異熟不決定業皆可轉 ; 此八業復可分別爲時分決定異熟不定․異熟決定時分不定․時分決定異熟亦定․時分不定異熟亦不定 等四句. [瑜伽師地論卷九․卷六十․顯揚聖敎論卷十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卷七․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俱舍論光記卷十五․俱舍論寶疏卷十五․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末](參閱四業 1782)
【결정왕생집決定往生集】
p2969-上→ 凡二卷. 日本三論宗珍海撰. 述念佛行者決定往生之義. 分爲敎文․道理․信心等三大綱.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 敎文部分, 引觀無量壽經․稱讚淨土經․起信論之說, 謂旣已決定, 勿復猶豫, 已云卽生, 則非別時意. 道理部分, 謂衆生有出離之分, 諸佛有引召之功, 凡愚願生者, 卽得往生, 此乃因小而果大, 內外緣起之常理. 信心部分, 於信心決定中, 開立果決定․因決定․緣決定三種. 後更分此三決定爲十門, 卽依報決定․正果決定․昇道決定․種子決定․修因決定․除障決定․事緣決定․弘誓決定․攝取決定․圓滿決定 ; 此十門中, 初三爲果, 次三爲因, 再次三爲緣, 後一爲釋. 此書竝引用慧遠․吉藏․窺基․道綽․善導․懷感等諸師之疏釋. [圓光大師行狀畫圖翼贊卷六十․蓮門類聚經籍錄卷下]
【결정장론決定藏論】
p2970-上→ 梵名 Vinirṇīta-piṭaka-śāstra. 凡三卷. 陳․眞諦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本論唯有心地品一品, 屬大乘論部, 係瑜伽師地論決擇分中五識身相應地意地品之異譯, 相當其第五十一卷以下四卷, 二者譯語相異處不少. 本論竝無注疏, 若將瑜伽師地論略纂卷十三(乃瑜伽師地論意地品之注疏)方便視爲本論之解說, 依之, 本論上中二卷分十門揭明陰․入․界․四諦․因緣․二十二根等六種勝智, 下卷廣釋之. [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六․開元釋敎錄卷六․瑜伽論記卷二十五]
【결좌結座】
p5186-中→ 原指總結一座之說法, 故法會終了時之說法卽稱爲結座, 此外亦指法會之最後一天. 又法會最後一日常擧行結納與會者所祈願望之行事, 故亦稱結願.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住持日用條(大四八․一一一九下) : 提綱․敘謝, 委曲詳盡, 然後擧古結座.(參閱結願5191)
【결주結冑】
p5185-中→ 密敎金剛界修法之際, 爲速疾成就悉地, 辟除諸魔, 披著金剛甲冑, 於甲冑各處, 結誦堅固印明之作法. 據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載, 眞言行者於有情衆生當興起大悲心, 恆於無盡生死中披大誓之甲冑, 降伏諸天魔, 以成正覺, 故披如來之甲冑. 其結印之法, 二手作金剛拳, 各舒展食指, 手臂稍曲, 置於胸前, 觀想右手食指端有□(oṃ 唵)字, 左手食指端有□(ṭuṃ 砧)字, 又觀想由此二字流出靑色之組紐, 加持心․背․右膝․左膝․臍․腰後․右肩․左肩․喉․頸後․額前․頂後等十二處, 各旋繞三次, 然後徐徐下垂於前方. 散印之時, 先自右手小指․左手小指開始. 如此結冑, 卽能護持一切, 諸天魔不能破壞.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瑜伽蓮華部念誦法, 金剛頂瑜伽三摩地法․金剛頂經蓮華部心念誦次第]
【결집結集】
p5187-中→ 梵語 saṃagīti, 巴利語同. 又作集法․集法藏․結經․經典結集. 乃合誦之意. 卽諸比丘聚集誦出佛陀之遺法. 佛陀在世時, 直接由佛陀爲弟子們釋疑․指導․依止等, 至佛陀入滅後, 卽有必要將佛陀之說法共同誦出, 一方面爲防止佛陀遺敎散佚, 一方面爲敎權之確立, 故佛弟子們集會於一處, 將口口相傳之敎法整理編集, 稱爲結集. 玆列擧如下 : 第一次結集 : 於佛陀入滅之年, 在阿闍世王之保護下, 五百阿羅漢會聚於摩揭陀國王舍城郊外之七葉窟中, 以摩訶迦葉爲上首, 擧行第一次結集, 故稱爲五百結集․五百集法․五百出. 此次結集, 據五分律卷三十․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等載, 係由阿難誦經(修多羅或法藏)․優婆離誦律(毘尼藏), 再由諸長老將所誦出之經․律檢討修訂, 編輯而成. 此一說法, 爲史學界所普遍認爲較可信者. 此外, 另有以下諸種說法 : (一)結集經․律․論三藏. 依四分律卷五十四․十誦律卷六十․大智度論卷二等所擧, 阿難誦經․論(阿毘曇藏)․優婆離誦律. 又付法藏因緣傳卷一謂阿難誦經․優婆離誦律․迦葉誦論. 然據迦葉結經․撰集三藏及雜藏傳等書所擧, 則稱三藏皆由阿難誦出. (二)結集經․律․論․雜集․禁咒五藏. 據大唐西域記卷九․部執異論疏等載, 迦葉召集五百阿羅漢擧行第一次結集之時, 尙有數百千人以婆師婆爲首, 而另行結集五藏, 稱爲窟外結集․大衆部結集, 以別於迦葉之窟內結集․上座部結集. 然學者之間對此說之看法不一, 或謂此說恐係諸部分裂之後, 上座部之徒所虛構之說法, 而豫以否定. (三)大乘經結集. 據菩薩處胎經卷七出經品所載, 迦葉命阿難誦出菩薩․聲聞․戒律諸藏, 共集出八藏, 卽 : 胎化藏․中陰藏․摩訶衍方等藏․戒律藏․十住菩薩藏․雜藏․金剛藏․佛藏. 此外, 據大智度論卷一○○․金剛仙論卷一等載, 迦葉於耆闍崛山結集小乘三藏之同時, 文殊․彌勒等於鐵圍山, 與阿難共同結集大乘經典, 此稱鐵圍山大乘結集. 然此說疑係大乘佛敎興起後之傳說. 第二次結集 : 於佛陀入滅後一百年左右, 印度東部跋耆族比丘對戒律發生異議, 提出十條戒律新主張. 爲此, 七百比丘會於毘舍離城, 以耶舍爲上首, 擧行第二次結集, 稱爲七百結集․七百集法․第二集法藏․第二集. 此次結集以律藏爲主, 訂定跋耆族比丘所行之十事爲非法. 第三次結集 : 於佛陀入滅後二百三十六年, 在阿育王之護持下, 一千比丘會於摩揭陀國華氏城, 以目犍連子帝須爲上首, 擧行第三次結集. 此次結集以經․律․論三藏爲主. 目犍連子帝須竝自撰論事, 對當時外道之各種異議邪說加以批駁 ; 結集後, 選派一批比丘至恆河流域以外之地區, 及印度境外弘布佛敎. 第一․二次結集之說, 北方與南方佛敎皆有流傳, 第三次結集之說則只流傳於南方. 第四次結集 : 有北傳․南傅二說. (一)北傳佛敎有二種記載 : (1)據婆藪槃豆法師傳載, 佛陀入滅後五百年, 說一切有部僧迦旃延子往印度西北之罽賓國, 召集五百阿羅漢及五百菩薩進行結集, 馬鳴菩薩筆之爲文, 撰成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毘婆沙(卽大毘婆沙論)百萬頌. (2)依大唐西域記卷三所載, 佛陀入滅後四百年, 於迦膩色迦王(梵 Kaniṣka)護持之下, 以脅尊者(梵 Pārśva)․世友(梵 Vasumitra)爲上首, 聚集迦濕彌羅國(梵 Kaśmir, 卽罽賓)之比丘五百人造論解釋三藏, 先作鄔波第鑠論十萬頌, 解釋素呾纜(經)藏 ; 次造毘奈耶毘婆沙論十萬頌, 解釋毘奈耶(律)藏 ; 後作阿毘達磨毘婆沙論十萬頌, 解釋阿毘達磨(論)藏 ; 凡三十萬頌․九百六十萬言, 迦膩色迦王以赤銅爲鍱, 鏤寫論文, 石函緘封, 建塔藏於其中. 此二說以後者較爲可信. 但在南傳佛敎中被認爲値得懷疑. (二)南傳上座部佛敎據大史等之記載, 謂第四次結集係於錫蘭國王婆他伽馬尼(巴 Vaṭṭagāmṇi)統治期間, 於馬特列村之阿盧迦洞(阿盧寺)擧行, 羅希多大上座主持, 五百比丘參加. 會中誦上座部佛敎三藏, 修訂三藏注釋, 重新安排經典次序, 寫成第一部巴利文三藏及僧伽羅文注釋. 第五次結集 : 據巴利敎史第六章․緬甸史等之記載, 西元一八七一年, 緬甸國王敏東(Mindon, 1853~1878 在位)召集二四○○位高僧, 於首都曼德勒擧行第五次三藏結集, 國王爲護法人. 此次結集以律藏爲中心, 考訂校對聖典原文之同異, 共同合誦, 經過五個月完成. 更將結集三藏文字, 分別鐫刻於七二九塊方形大理石上, 豎立於曼德勒山麓拘他陀塔寺(Kuthodaw)中, 外有四十五座佛塔圍繞, 今尙存於曼德勒古都. 第六次結集 : 西元一九五四年五月十七日衛塞節(Visākha Day, 世界佛陀日), 緬甸佛敎於國家贊助下, 擧行第六次結集. 此次結集之意義, 在於團結佛敎徒, 增進上座部佛敎之隆盛, 提高緬甸獨立國之地位. 結集地點位於仰光北郊藝固山崗上, 建築仿傚印度第一次結集時之七葉窟. 此次結集以第五次結集所鐫刻之七二九塊大理石刻文爲依據, 竝廣採錫蘭․泰國․高棉․倫敦巴利聖典協會, 以及緬甸各種巴利文版本, 作詳細考訂. 結集完成, 印刷流通. 此次結集竝邀請南傳各國比丘參加, 北傳國家比丘亦受邀觀禮, 費時二年多, 至一九五六年(佛曆二五○○年)之衛塞節完成. [佛般泥洹經卷下․福蓋正行所集經卷三․高僧法顯傳․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本․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之二․原始佛敎聖典之集成(印順)․初期大乘佛敎之起源與開展(印順)․阿毘達磨論の硏究](參閱十事非法442)
【결집사結集史】
p5189-下→ 巴利名 Saṅgītivaṃsa. 泰國伐奈那親王(Somdej Phra Vanarat)著. 書成於西元一七八九年. 一九二三年拉瑪六世(Rama VI)敕令出版. 總結南傳上座部佛敎之九次結集, 內載頭三次結集於印度擧行, 第四至第七次在錫蘭擧行, 後兩次則於泰國擧行. 據考證, 其第一次至第五次結集之內容與錫蘭之大史等所載一致, 後四次結集竝未得其他南傳上座部佛敎國家之承認.
【결찬結讚】
p5192-上→ 於讀經之最後, 以諷誦佛德之讚歎文作結束, 稱爲結讚. 黃檗淸規諷誦章(大八二․七七二中) : 詣靈前, 擧三寶讚․彌陀經(或大悲咒)․心經․往生咒․變食眞言․結讚․回向.
【결태오위結胎五位】
p5185-中→ 指人在胎位中之五種相狀. 卽 : (一)揭邏藍, 卽雜穢之義. 人於胎位中之初七日內受質之相, 狀如凝酥, 稱爲揭邏藍. (二)頞部曇, 卽疱․胞胎之義. 人於胎位中之二七日內形成之相, 狀如瘡疱, 稱爲頞部曇. (三)閉尸, 卽凝結之義. 人於胎位中之三七日內形成之相, 狀如厚肉, 稱爲閉尸. (四)健南, 卽凝厚之義. 人於胎位中之四七日內形成之相, 狀漸堅硬, 稱爲健南. (五)鉢羅賖佉, 卽形位之義. 人於胎位中之五七日後, 四肢及諸根具足, 稱爲鉢羅賖佉.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八․俱舍論卷九․慧琳音義卷十四․卷二十六․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결택決擇】
p2970-上→ 梵語 nairvedhika. 意謂決斷簡擇. 卽以無漏聖智決斷諸疑, 分別簡擇四諦之相等.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列擧諦決擇․法決擇․得決擇․論義決擇等四種 ; 顯揚聖敎論卷十九以下則列擧界事決擇․諦事決擇․依止決擇․諸靜慮決擇․覺分決擇․補特伽羅決擇․果事決擇․功德決擇․依止大乘決擇等. 後世轉用其義, 凡簡別宗義等之正邪或斷定疑問, 稱爲宗意決擇等. [瑜伽師地論卷十二․俱舍論卷二十三․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六․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
【결호結護】
p5191-下→ 結界護身之意. 卽密敎之行者入壇修法時, 爲辟除惡魔等之障難, 先行護身, 次結界之作法. 有關結護之法有三種․五種․七種等異說. 於大毘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擧出祕密三昧耶․淸淨法身․金剛法輪․金剛甲冑․法界淸淨․除障大護․不動威怒等七種祕密結護法. 據蘇悉地軌卷上載, 以大三昧耶爲護身結界之印明, 降三世五重結護以降三世明王之印言爲結護. 然密敎金剛․胎藏兩部諸種經軌次第中, 採用不動威怒法(卽辟除結護)之印明爲最多, 通於一切之結護. 卽入於修禪三昧, 結不動明王之劍印竝誦慈救咒 ; 而首先將印左轉辟除, 次右轉結界, 表示外辟除惡魔, 內護持自身. 此辟除結護威力能擁護十方大界, 又能護身․淨除處所, 行者心念咒․印所及之處, 能使種種異類及難調魍魎之屬皆見金剛威怒熾然, 猶如大火聚週遍. [蘇悉地羯羅經卷下供養品․念誦結護法普通諸部․蘇悉地羯羅經略疏卷六]
【겸단대대兼但對帶】
p4053-中→ 天台宗五時判敎中, 前四時之名目. 第一華嚴時, 圓敎兼別敎而說, 故謂兼. 第二阿含時, 但說藏敎, 故謂但. 第三方等時, 藏․通․別․圓四敎相對而說, 故謂對. 第四般若時, 圓敎挾帶藏․通․別之三者而說, 故謂帶. 法華玄義卷一上(大三三․六八二中) : 當知華嚴兼, 三藏但, 方等對, 般若帶. 此經無復兼但對帶, 專是正直無上之道, 故稱爲妙法也.
【겸리兼利】
p4053-下→ 自利而利人, 是爲人我兼利. 此乃大乘菩薩之基本精神. [無量壽經卷上․摩訶止觀卷五上]
【겸양용중兼兩用中】
p4053-下→ 對於乃至一詞的解釋方法之一. 如擧一至一百之數, 僅取一與百兩端之數, 而省略其中間之數. (參閱乃至125)
【겸익謙益】
p6521-上→ 百濟律宗之鼻祖. 於百濟聖王四年(526), 爲求律典, 乃渡海轉至中印度常伽那大律寺, 學梵文五載, 洞曉竺語, 深究律部, 莊嚴戒體. 後與梵僧倍達多三藏齎梵本阿曇藏五部之律文歸國, 百濟王以羽葆鼓吹迎於郊, 安置於興輪寺, 竝召國內二十八位名僧, 共譯律部七十二卷. 後曇旭․惠仁二法師著律疏三十六卷獻豫王, 王乃作毘曇新律序, 奉藏於臺耀殿, 將欲刻版廣佈, 然未遑而逝. 上記之阿曇藏疑與後世之毘曇同, 或指阿毘曇藏, 而與五部律文之關係則不明. 又依印刷史而言, 當時王欲刻版刊行阿曇藏之說, 恐係訛誤. [朝鮮佛敎通史上編百濟聖王四年條]
【겸전무웅鎌田茂雄】
p6631(1927~ )日本佛敎學者. 鎌倉市人. 一九五五年於東京大學專攻印度哲學. 一九七二年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敎授. 曾發表佛敎思想對道敎敎理的影響․華嚴與道敎․中國佛敎的發展與東亞佛敎圈的形成等. 著有中國華嚴思想史之硏究․中國佛敎思想史硏究․無限之世界觀․原人論․宗密敎學之思想史硏究―中國華嚴思想史․中國佛敎史等, 另編有中國佛敎史辭典等書.
【겸창대불鎌倉大佛】
p6630-下→ 日本最古之阿彌陀佛坐像. 座落於鎌倉長谷高德院(淨土宗). 大佛曾多次改鑄, 初爲八丈餘木像, 遭大風損毁, 復改鑄金銅八丈佛像, 相好圓滿, 充分表現出鎌倉時代優異之造像技術, 堪稱稀世之作. 一四九五年, 大佛殿遭海浪衝擊流失, 遂成露天大佛, 至今猶存.
【겸추鉗鎚】
p5686-下→ 鉗, 鐵鋏 ; 鎚, 鐵鎚. 兩者均爲鍛鍊金屬所必使用之器具. 禪宗用以比喩師家敎導弟子之嚴格.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卷二十七答張提刑(大四七․九二八中) : 師家於逆, 順境中示以本分鉗鎚. 碧巖錄卷五第四十二則載述洞山無寒暑之垂示(大四八․一八○上) : 要明向鉗鎚, 須是作家爐酋. 此外碧巖錄卷五第四十五則錄有趙州萬法歸一之垂示(大四八․一八一下) : 疾焰過風, 奔流度刃. 拈起向上鉗鎚, 未免亡鋒結舌. [碧巖錄卷一第六則, 嘉泰普燈錄卷二十七]
【겸행육도품兼行六度品】
p4053-中→ 指天台觀行五品中之第四品.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就如來入滅後之弟子, 說五品之功德, 其中之第四品卽兼行六度品 ; 蓋此品除修正觀外, 又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以助觀心, 故稱兼行六度品. [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參閱五品弟子位1118)
【경가經家】
p5553-中→ 指誦出佛陀所說敎法, 竝將之結集成經典之佛弟子. 在佛陀諸弟子中, 阿難與迦葉等當其大任. 一般而言, 經典以最初如是我聞等作爲序分, 最終以作禮而去等作爲流通分, 中間之正宗分有佛告阿難等說明語, 此均爲經家所言. 此外, 論家則是著作論書, 宣揚佛法, 闡明經義之人, 如印度之龍樹, 世親等菩薩, 皆爲論家. 又釋家乃指解釋經論文字意義之大德, 如道綽, 善導等人皆是 ; 釋家另有一義, 指佛陀之家姓或入於佛門者.
【경각驚覺】
p6927-下→ 謂驚動覺醒. 有二義, 一謂諸佛令衆生於不覺與昏眠中覺醒, 一謂勸請諸佛從定而起, 以救護衆生. 大日經疏卷九載, 諸佛驚覺衆生, 因一切衆生皆在無明中昏睡不覺, 故如來以誠言感動之, 使得醒悟.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上載, 瑜伽行者由結印․誦驚覺眞言, 請一切如來出定. 同時思惟:我身少慧少福, 沈沒於苦海, 今仗託諸佛威神力, 惟願不捨大悲本願, 慈悲矜愍觀察護念拔濟我. 彼一切如來卽以各神力加持護念, 瑜伽行者自獲無量福聚, 身心自在. 此卽眞言行者驚覺諸佛, 乞請救護之意. 此外, 又有驚覺顯敎之佛菩薩, 令入密敎之義. [金剛頂經卷上․祕藏記]
【경經】
p5548-上→ 梵語 sūtra. 音譯作修多羅, 素怛纜, 蘇怛羅. 一般譯爲契經, 正經, 貫經. 佛敎聖典可總括爲經, 律, 論三藏, 經藏乃其中之一. 又於原始佛敎經典之基本型態中, 經亦爲九部經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關於經(修多羅)之名義, 列擧如下 : (一)釋尊演說之敎理, 本稱法(達磨), 卽敎法之意. 後世以之爲敎理綱要書, 而稱爲經(修多羅). 修多羅原爲婆羅門敎之用語, 後爲佛敎採納, 逐漸演變而指冗長之文, 取其連綴文義不散之意. (二)據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 佛地經論卷一,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 華嚴經疏卷一等所擧, 修多羅原意爲線, 條, 絲等, 引申其義爲貫穿攝持. 以衆生由敎之攝持, 而不散流於惡趣 ; 義理由敎之貫穿, 而不散失隱沒, 故稱聖敎爲契經. 又據雜阿毘曇心論卷八, 擧出修多羅五義 : (1)出生, 卽出生諸義. (2)泉涌, 卽義味無盡. (3)顯示, 卽顯示諸義. (4)繩墨, 卽辨諸邪正. (5)結鬘, 卽貫穿諸法. (三)據注維摩詰經卷一, 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一, 無量壽經義疏卷上等所擧, 經含有貫穿, 攝持, 恆常等義 ; 亦卽經爲貫穿諸法而歷古今恆常不斷之義. 又智顗之法華經玄義卷八上, 擧出修多羅之有翻, 無翻二說. 於無翻(以含義多, 故不翻譯)說中, 引列上述之五義 ; 於有翻說中, 則擧出經, 契, 法本, 線, 善語敎五譯, 而以經爲正譯. 蓋經可分廣義, 狹義兩方面. 先就廣義而論 : 釋尊所說之一切敎法均稱經 ; 經所闡揚, 詮釋之敎, 稱經法, 經敎. 記載經敎之書籍, 稱經典. 然佛典通常所稱之經, 多係就其狹義而言 : (一)經, 律, 論三藏中之經, 一般又分成大乘經, 小乘經二種. 據緣山三大藏總目錄所擧, 大乘經分類爲般若, 寶積, 大集, 華嚴, 涅槃, 重譯及單譯, 麗藏收有五二一部二一六四卷 ; 小乘經分類爲阿含, 單譯二種, 麗藏收有二四○部六一四卷. 又大正新修大藏經總將大小乘經典分類爲阿含, 本緣, 般若, 法華, 華嚴, 寶積, 涅槃, 大集, 經集, 密敎等十部, 共收一四六○部四二二五卷. 上述諸經大多爲佛之自說, 其中亦含有弟子等之所說. 又經之開始有如是我聞一語, 顯示此等經係於釋尊入滅後不久, 由結集而成者. (二)九部經, 十二部經中之契經, 卽以散文記載佛陀直說之敎法. 然九部經, 十二部經之分類, 及契經一詞之含意, 歷來亦有多種說法. 根據我國印順法師所著原始佛敎聖典之集成之說, 認爲 : (1)自意義而言, 契經係指經典結集時之貫穿攝持義. (2)自體裁而言, 契經係指經典結集後, 其中之長行部分. (3)自內容而言, 契經係指雜阿含經(相當於南傳佛敎之相應部)之長行部分. 而近世一般學者多主張九部, 十二部之部類分別, 其一一部類在定義, 性質上之界定難以定準, 其中以契經而言, 較受敎界, 學界所普遍認可者卽如上記之貫穿義, 佛陀直說義, 賅通廣(經藏)狹(九部或十二部經之一)二義義. (三)泛指小乘三藏以外之大乘經, 如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大二五․三○六下)載 : 諸經中直說者名修多羅, 所謂四阿含, 諸摩訶衍經, 及二百五十戒經. 出三藏外亦有諸經, 皆名修多羅. 上引中之三藏卽指小乘三藏. 迄今爲止, 部派佛敎中, 結集編纂一部派之典籍成書者, 僅見於南方上座部之南傳大藏經. 另如北傳之漢譯經典, 則係混合四阿含經與諸部派經典而成者. 除上記部派佛敎經典外, 自西曆紀元前後, 有般若經等諸大乘經典, 由大乘敎徒編成. 至西曆後四世紀左右, 復成立維摩經, 阿彌陀經, 法華經, 大集經, 華嚴經, 涅槃經, 解深密經等. 其後又有大日經, 金剛頂經等密敎經典出現. 上述大乘經亦採用釋尊說法之形式, 卽於經首書有如是我聞之句. 現存大藏經中收存最多經典者, 爲漢譯及藏譯兩種. 又大藏經雖包含經, 律, 論三藏, 然經爲其中之根本, 且經之部帙亦爲多數, 故大藏經又稱一切經. [大智度論卷二, 成實論卷一, 大毘婆沙論卷一, 卷一二六, 四阿鋡暮抄解卷上, 法華經義記卷一,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一(智顗), 觀經疏卷一(善導)](參閱九部經145, 十二部經344, 大藏經893, 修多羅藏4040)
【경境】
p5765-中→ 梵語 viṣaya, 意爲感覺作用之區域;或 artha, 意爲對象;或 gocara, 意爲心之活動範圍. 又譯作境界, 塵. ①卽根與識之對象. 亦卽心與感官所感覺或思惟之對象. 引起眼, 耳, 鼻, 舌, 身, 意六根之感覺思惟作用之對象, 卽色, 聲, 香, 味, 觸, 法六境, 以其能汚染人心, 故又稱爲六塵. 唯識大乘自本質之有無將境分爲性境, 獨影境, 帶質境三種, 以論見相二分種子之異同. 此外, 境又有內境外境, 眞境妄境, 順境違境等分別. 又境或指勝妙智慧之對象, 卽是佛理(眞如, 實相). 如天台敎義之中, 有觀不思議境, 爲一種觀實相之理的觀法. (參閱六根1284, 六境1298, 塵5762, 識6697). ②分限之義. 如佛與衆生, 凡與聖, 各因其所知所覺之程度不同, 而有分限差別. 無量壽經卷上謂, 斯義弘深, 非我境界. [勝鬘經]
【경磬】
p6273-下→ ①中國古代樂器, 以玉石所製, 作板樣中曲, 兩頭垂下(へ)字形, 屬禮器之一. 種類甚多, 有玉磬․銅磬․鐵磬․編磬․笙磬․頌磬․歌磬․特磬等. ②今寺院中以銅製鉢盂形物, 置於佛桌右側, 於法會․課誦時由維那師以棓(木製之棒)擊鳴之法器. 中國自宋代以後禪林多用之. 其形狀有雲形․曲形․蝶形․蓮花形等, 大小不定. 就其性質而別, 則有大磬․圓磬․匾磬․小手磬等. 大磬爲直徑三十至六十餘公分之磬;圓磬乃念誦所鳴, 安置於臺上, 由維那主之, 凡住持或尊宿仕宦等禮佛, 皆鳴三下;匾磬係以石製, 形似雲板, 懸於方丈廊外, 有客見住持, 知客鳴三下;小手磬, 俗稱引磬, 作椀狀, 底部中央貫以紐, 附木柄, 以小鐵枹擊之, 禮佛誦經皆鳴之, 爲起止之節. 日本寺院所用之磬大致同於中國, 惟以手磬稱爲鈴, 或以未滿一尺之磬稱爲鈴. 又以磬字作鏧, 然其原因已不可考. [敕修百丈淸規卷八磬條․禪林象器箋唄器門․考信錄卷一․持寶通覽卷中]
【경鏡】
p6710-上→ 梵語 darpaṇa. 爲鑑照面容之具. 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載, 比丘不得隨意以鏡照面, 然於病癒․新剃頭或頭面生瘡時則允許使用. 後亦用作佛堂或光背之莊嚴具. 於密敎中, 又稱懸鏡․壇鏡․寶鏡. 如陀羅尼集經卷三所列二十一種供養具之中, 卽載有寶鏡一項. 同經卷十二亦載其爲嚴飾道場之具. 或以鏡面鐫刻佛像, 懸掛於佛前供養之. 經典中常以明鏡表示淸淨法身之德;於五智中, 相當於大圓鏡智. 禪宗亦常以鏡或明鏡比喩人人本具之佛性, 蓋因人之本心淸淨明白, 猶如鏡之玲瓏明晰.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引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二之文, 謂坐禪處多懸明鏡, 以助心行.
【경계극성境界極成】
p5767-上→ 因明用語. 因明四種極成之一. 極成, 至極成就之意, 亦卽因明對論中, 立者(立論者)與敵者(問難者)雙方皆共同認可而無異議之情況;境界, 指境界義, 卽言語所指陳之事實. 於進行論議時, 若立者與敵者雙方運用之言語所指陳之事實皆一致, 共爲雙方所認可, 卽稱爲境界極成. [因明大疏蠡測(陳大齊)](參閱極成5477)
【경계반야境界般若】
p5766-下→ 般若, 梵語 prajña, 慧之義. 五種般若之一. 五種般若, 指照了法界, 洞達眞理之五種般若聖智. 其中, 境界般若指般若所緣之一切諸法. 因般若爲能緣之智, 諸法爲所緣之境, 而境無自相, 皆由智所顯發, 故以根本, 後得二智照一切諸法境界爲空寂, 稱爲境界般若.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一上, 般若心經幽贊卷上, 三藏法數卷二十](參閱五種般若1183)
【경계상境界相】
p5766-中→ 爲大乘起信論所說三細之一. 又作現相, 境相, 現識. 依起信論之說, 根本無明動搖無明時所現出生滅流轉之妄法, 其相狀有三細與六粗兩類, 其中, 三細之第三相卽境界相, 乃緣三細之第二相能見相所現之一切境界. 猶如依明鏡而映現諸色像, 則明鏡卽能見相, 諸色像卽境界相. 又如依睡眠中之心識而有夢境, 則睡眠中之心識卽能見相, 夢境卽境界相. 故知於能見相轉起之同時卽妄現所見之境界, 若離能見相, 則亦無所見之境界. 要之, 能見相卽是能緣之作用, 境界相則爲所緣之境界. 此與法相宗所說賴耶三分中自體分所現之相分同義, 亦相當於六染心中之現色不相應染. (參閱三細六粗617)
【경계주의지주境界住依止住】
p5766-中→ 又作境界處依止處. ①佛陀遊化之處稱爲境界住, 例如十六大國等王城聚落之處;而佛陀居住之處則稱爲依止住, 例如給孤獨園等與衆僧共止之處. 此說最早爲梁眞諦所立, 其後爲淨土敎釋經家所採用. [阿彌陀經疏(窺基), 盂蘭盆經疏卷下(宗密), 觀無量壽經疏卷二(善導)]. ②心所證悟之境界稱境界住, 可分爲梵處住, 天處住, 聖處住, 壽命住, 威儀住, 大處住等六種;而現實肉身所住之地則爲依止住. [觀經疏序分義楷定記卷一]
【경계핍박장境界逼迫障】
p5767-上→ 乃修定三障之一. 修定之障礙有三種, 境界逼迫障, 謂行者欲修禪定, 然於身有逼迫之事, 如身體病痛;或於境有逼迫之事, 如遭火焚燒等, 諸惡相逼惱修行者, 使生驚怖, 而成爲修定之障礙. (參閱三障667)
【경곡鏡谷】
p6710-中→ 鏡, 鏡像之意, 謂影像之映現於鏡中;谷, 谷響之意, 謂聲響之回應於山谷中. 鏡中所現之像, 實不可得;谷中之聲響亦非實有. 故鏡谷乃譬喩萬法假有而無實體之意.
【경공양經供養】
p5551-中→ 書寫經典送人, 或書寫經畢, 欲置入經藏時所行之法會. 又作開題供養, 書寫供養, 一切經供養. 又經屬三寶中之法寶, 供養經卽供養法寶. 經供養法會時, 須唱誦如下誓言(大九․三六上) : 我等當起大忍力, 讀誦此經, 持說書寫, 種種供養, 不惜身命. 我國最早擧行經供養者, 乃南朝梁武帝大通五年(531)二月, 武帝幸臨同泰寺, 開金字般若波羅蜜經題, 特設道俗五萬餘人之無遮大會, 其時皇太子竝奉嚫五經及七寶經函以行供養 ; 此一行事遂成後世經供養之起源. [法華經卷四勸持品, 佛祖統紀卷三十七]
【경관부이境觀不二】
p5768-中→ 謂所觀之境與能觀之心相融不二. 天台宗認爲圓敎行者所觀之境與能觀之心大體上雖是相對差別, 然二者之體皆爲圓融無礙之法, 乃互具而相卽者, 故稱爲不二. 蓋萬法之當體皆爲三諦圓融之實相, 其一一之法無不圓具三千, 此乃天台圓敎所詮之要旨. 依天台宗之說, 圓敎行者之觀心雖是境觀, 且存有能, 所之別, 然二者皆爲三諦圓融, 三千圓具之實相, 泯滅能, 所之差別, 故境與觀二者則成相融不二, 此稱常境無相, 常智無緣. 卽境與觀旣相融不二而本爲一法, 是則無可緣之境相可言, 此謂之無相;旣無可緣, 亦無能緣, 此謂之無緣. 又境與觀其體雖爲不二, 然若就其修觀之事相而言, 則於此種能, 所不二之狀態中, 三諦宛然而存, 稱爲無相而相. 此無相而相係指所觀之境相;由此境相所發之智慧, 卽是三觀, 此謂之無緣而緣. 要言之, 雖謂境與觀相融而不二, 然猶須勤行實踐此能修, 能觀之一心.
【경관상자境觀相資】
p5768-下→ 天台宗用語. 謂能觀之一心三觀, 與所觀之三諦圓融實相妙境, 係主客相互資助而顯現成立. 蓋因圓融之一心三觀非藉由妙境不能顯現, 三諦圓融之妙境非藉由妙觀不能成就, 故稱爲境觀相資.
【경교景敎】
p5007-中→ 唐代傳入我國之基督敎. 卽東羅馬異端派之聶斯托里派(Nestorius). 意謂光明之宗敎. 五世紀初, 敘利亞人聶斯托里所創. 又稱大秦景敎.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 波斯人阿羅本等敎士自波斯來華傳敎譯經. 太宗優禮之, 敕於長安興建波斯寺, 玄宗時易名爲大秦寺. 當時有敎士二十一人. 不久更向全國各地發展. 高宗時於各州置景寺, 竝尊阿羅本爲鎭國大法主. 至則天武后, 則保護佛敎與摩尼敎, 鎭壓景敎. 玄宗以後至德宗, 皆於各州置景寺或豫以保護. 德宗建中二年(781), 立大秦景敎流行中國碑, 碑文中有法流十道, (中略)寺滿百城之語, 可知其全盛時期之狀況. 武宗會昌五年(845), 下詔禁止佛敎流傳, 拆毁天下寺廟, 勒令僧尼還俗, 景敎亦遭波及, 敎士二千餘人被逐, 一時絶跡於中原, 但仍流行於契丹․蒙古等地. 元代蒙古族入主中原, 景敎亦隨之而來, 與當時傳來之天主敎被統稱爲也里可溫敎. 據大秦本經之目錄所載, 該敎經典(包括註疏等)共有五百三十部 ; 譯爲漢文者有序聽迷詩所經․景敎三威蒙度讚․志玄安樂經․常明皇樂經․宣元至本經等. 明天啓年間在西安附近掘得景敎流行中國碑, 譯成拉丁文及多種外文. 光緖三十三年(1907), 此碑由金勝寺移至城內碑林.
【경교리행과境敎理行果】
p5767-中→ 指境唯識, 敎唯識, 理唯識, 行唯識, 果唯識. 此係於四法寶(敎法, 理法, 行法, 果法)之外, 別加所觀之境所成者, 法相宗特稱爲五種唯識.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參閱五種唯識1184)
【경구죄輕垢罪】
p5939-下→ 爲重罪(波羅夷罪)之對稱. 其罪雖輕, 然汚黷淸淨之行, 故稱輕垢罪.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輕垢罪篇(大四○․六三四中) : 輕垢者, 簡前重戒, 是以名輕, 簡異無犯, 故亦名垢. 又釋, 黷汚淸淨行名垢, 體非重過稱輕.梵網經卷下列有四十八種輕垢罪. (參閱四十八輕戒1636)
【경권經卷】
p5552-上→ 記載經文之卷帙, 稱爲經卷. 一般指經典, 或佛典. 法華經卷四所謂之經卷係指書籍而言, 爲梵語 pustaka之意譯. 我國至北宋時代始有折本之製作, 在此之前, 佛典皆爲卷帙. 現今仍有將卷帙揷在經卷架上, 或放置佛前, 或置於導師的禮盤上之習慣. 又因佛典爲黃色紙料及塗以赤色之軸所製成, 故又稱黃卷赤軸, 此一名稱自北宋時代開始流行, 然其遺品殊少存留者. 此外, 誦讀經典之桌子, 稱爲經桌. 於石上書寫經文, 稱爲經石 ; 納經卷於中, 稱爲經. 通常將經文書寫入經帙, 而後納進經筥, 經筐, 經筒或經櫃等加以保存.
【경궤經軌】
p5553-上→ 指密敎之經典及儀軌. 密敎中, 師門相承, 口耳相傳, 均須以之爲依據, 故稱經軌.
【경궤經櫃】
p5557-下→ 貯經書, 道具, 衆僧衣服之器. 其在僧堂者, 稱爲函櫃 ; 在衆寮者, 稱爲經櫃. 衆寮是看經之所, 故作經櫃.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大衆章亡僧抄剳衣鉢條, 節臘章衆寮結解特爲衆湯條]
【경당각원鏡堂覺圓】
p6710-下→ (1244~1306)宋末元初臨濟宗僧. 西蜀(四川崇慶)人. 號鏡堂.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 日本弘安二年), 與無學祖元同赴日本, 應北條時宗之請, 住鎌倉諸寺, 後復移住京都建仁寺. 德治元年九月示寂, 世壽六十三. 敕諡大圓禪師之號. 其法系稱鏡堂派(又稱靈光門徒), 爲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之一. 著有四會語錄三卷.
【경당經堂】
p5554-中→ 保存大藏經之殿堂, 卽經藏. 乃收藏經典之府庫. (參閱經藏5557)
【경당經幢】
p5557-中→ 刻有經文之石柱. 又作石幢. 一般多使用八角形之石柱, 其上刻以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此風盛行於唐朝中期至五代遼金之頃, 尤以北部地方更盛, 所傳留之遺品不少. 後再傳至朝鮮, 日本.
【경덕전등록景德傳燈錄】
p5008-中→ 凡三十卷. 宋代道原撰. 略稱傳燈錄. 爲我國禪宗史書之一. 原題名爲佛祖同參集.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本書集錄自過去七佛, 及歷代禪宗諸祖五家五十二世, 共一七○一人之傳燈法系, 內容包括行狀․機緣等. 其中附有語錄者九五一人. 以宋眞宗景德元年(1004)具表上進, 竝奉敕入藏, 故以景德名之 ; 又以燈能照暗, 法系相承, 猶如燈火輾轉相傳, 喩師資正法永不斷絶, 故稱傳燈. 本書係硏究我國禪宗史之根本資料. 卷首有楊億所撰之序. 卷一․卷二敘述過去七佛與第一祖摩訶迦葉至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羅之傳法情形. 卷三敘述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等東土五祖之傳法. 卷四敘述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之旁出法系 : 牛頭禪․北宗禪․淨衆宗等法系, 及牛頭法融․北宗之神秀․普寂等傳記. 卷五敘述慧能及慧能之法系. 卷六收錄馬祖道一與百丈懷海. 卷七收錄鵝湖大義與麻谷寶徹. 卷八列敘南泉普願等五十四人之傳. 卷九列百丈懷海之法嗣三十人. 卷十爲南泉普願之法嗣, 如趙州從諗等人之傳記. 卷十一敘述潙仰宗之祖潙山靈祐之法嗣. 卷十二爲臨濟宗之祖臨濟義玄之傳. 卷十三敘述荷澤宗之法系, 竝收錄華嚴宗之澄觀與宗密之傳. 卷十四收錄石頭希遷及其法系. 卷十五收錄洞山良价. 卷十六爲德山宣鑒等人之法嗣. 卷十七爲曹洞宗之系統. 卷十八․十九爲雪峰義存之法系. 卷二十敘述曹山本寂之系統. 卷二十一爲玄沙師備之法系. 卷二十二․二十三爲雲門宗之法系. 卷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爲法眼宗淸涼文益之法系. 卷二十七敘述不屬任何禪門宗派而較優秀之禪者. 卷二十八收錄特殊優異之禪宗語錄, 包括南陽慧忠․荷澤神會等十二人. 卷二十九題爲讚頌偈詩, 共收錄白居易等十七人之偈頌. 卷三十題爲銘記箴歌, 共收錄二十三種坐禪箴․證道歌. 本書有二種重刊本, 一爲南宋紹興四年(1134), 思鑒重刊 ; 一爲元延祐三年(1316), 希渭重刊. [佛祖統紀卷四十四․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六]
【경도대불京都大佛】
p3048-中→ 日本京都市東山方廣寺之本尊. 天正年間(1573~1592), 豐臣秀吉所立, 係木刻金漆之盧舍那佛坐像, 高約二十公尺. 慶長元年(1596)地震, 佛殿․金像悉皆崩壞;十七年, 秀吉之子秀賴再以銅鑄釋迦坐像. 其後又因地震而破損, 遂以其殘餘部分鑄錢, 世稱大佛錢. 今所安置者, 乃天保年間(1830~1844)中尾張國所造之半身木像, 然已不復舊觀.
【경도멸진經道滅盡】
p5557-上→ 佛陀之敎法稱爲經, 故以經道滅盡喩指佛之敎法衰微滅盡.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九上) : 當來之世, 經道滅盡, 我以慈悲哀愍, 特留此經, 止住百歲.
【경두經頭】
p5557-下→ 禪林中掌管經卷圖書之職稱. 又禪院中, 爲補修大藏經而至街坊誦讀經典, 向人募捐之僧, 亦稱經頭 ; 若所誦讀者爲般若經, 則稱般若頭 ; 誦讀華嚴經, 法華經, 則稱華嚴頭, 法華頭. [禪苑淸規卷四街坊水頭炭頭華嚴頭]
【경량부經量部】
p5555-中→ 梵名 Sautrānika. 又作僧迦蘭提迦(梵 Saṃkrānika), 修多羅論部, 說度部, 說轉部, 說經部(梵 sūtra vādin), 經部. 爲小乘二十部派之一. 係從說一切有部分出之部派, 此派開創者鳩摩羅馱(梵 Kumāralabdha, 又稱童受)爲三世紀末之北印度呾叉始羅國人, 著有喩鬘論, 癡鬘論, 顯了論等. 四世紀之室利羅多(梵śrīlāta)爲此派中興之祖. 一切有部重視論書, 而經量部卻重視經書, 竝將經視爲正量, 故稱經量部. 此部派立心物二元論, 否定有部所主張之萬物實有說, 認爲只有四大與心爲實在, 竝由於四大與心之相輔相成, 而令個體之生死相續不斷. 又主張唯有現在爲實在, 而過去僅屬曾經實在者, 未來則是未來才得實在者, 至於現在不存在者僅爲一種種子之存在而已. 此卽後世唯識種子說之起源. 又此宗派之敎義, 含有許多大乘佛敎之要素, 皆可視爲後來中觀佛敎之基礎. 此派開祖鳩摩羅馱作喩鬘論, 善用譬喩說法, 故被稱爲譬喩師, 此後, 譬喩卽成爲此派之最大特徵, 竝被視爲後來大乘佛敎譬喩文學(梵 aupamya)之基礎. [十八部論, 異部宗輪論](參閱印度佛敎2215)
【경례敬禮】
p5465-中→ 梵語 vandana, 巴利語同. 音譯末捺南․末儞弟․和南․婆南. 恭敬禮拜之意. 又作禮․禮敬. 卽起恭敬心禮拜三寶.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大四五․三一六中) : 言敬禮者, 虔恭曰敬, 軌儀稱禮. 諦發殷誠, 屈儀褒讚, 申虔恭之道, 標敬禮之名, 又起殷淨心, 策殊勝業, 申誠歸仰, 故名敬禮. [梵語雜名․玄應音義卷十八](參閱和南3125․禮6582)
【경론석經論釋】
p5557-中→ 指經, 論, 釋三者. 經爲佛陀所說之敎法 ; 論爲印度學者祖述(或解釋)經所說者 ; 釋則闡釋經論之深義, 而由中國或日本等學者所解釋者. 此外另有經釋(經與釋), 論釋(論與釋)等稱.
【경률리상經律異相】
p5552-中→ 凡五十卷. 寶唱撰. 梁天監十五年(516)成書.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三冊. 本書係將散見於經, 律中之希有異相集錄而成, 屬於百科全書之一種. 梁武帝初命僧旻抄錄異相, 後命寶唱主其事, 復以僧豪, 法生等輔翼之, 增補完成. 書中將內容分爲天, 地, 佛, 菩薩, 聲聞, 國王, 王夫人, 太子, 王女, 長者, 優婆塞, 優婆夷, 外道仙人, 梵志, 婆羅門, 賈客, 居士, 庶人, 鬼神, 雜獸畜生, 地獄等二十一部門, 摘選菁萃, 集錄而成, 爲一部以類相從, 便於索覽之佛敎故事集成. 以下簡述書中各部內容 : (一)天部, 敘述日, 月, 星, 雨等三界諸天. (二)地部, 敘述山, 樹, 河, 海等自然現象. (三)佛部, 計有佛陀出家, 成道, 涅槃及舍利塔等. (四)菩薩部, 又分爲自行, 外化, 隨機現身, 出家諸菩薩. (五)聲聞部, 敘述聲聞無學僧, 聲聞不測淺深僧, 聲聞學人僧, 聲聞現行惡行僧, 沙彌僧, 尼僧等分類. (六)國王部, 收錄修持轉輪聖王, 菩薩道, 聲聞道之國王與王后. (七)太子部, 其分類與國王部相同. (八)長者部, 分爲得道, 雜行等兩部. (九)優婆塞, 優婆夷部. (十)外道仙人部, 分爲外道仙人, 梵志, 婆羅門. (十一)居士, 庶人等部, 分爲居士, 賈客, 男, 女等. (十二)鬼神部, 分爲阿修羅, 緊那羅等. (十三)畜生部, 分爲獸, 蟲, 禽等三部分, 其後竝列擧二十九種動物名稱. (十四)地獄部, 論述八大地獄與十八地獄之情形. [歷代三寶紀卷十一, 大唐內典錄卷四, 開元釋敎錄卷六]
【경마經馬】
p5554-上→ 以般若心經與馬圖竝印於紙上, 而作爲祈安會或盂蘭盆會的供養之用(施於鬼神). 於唐代時, 卽流行以紙馬添加酒脯等, 獻與神廟, 竝火化之, 以供鬼神之用. 至宋, 元以降, 此風愈盛. 明永樂(1403~1424)年間, 蘄水人薛均於巴河鎭任府尹時, 雖平生淸苦, 餘財無多, 猶製成紙馬之版模數副以貽子孫, 所印出者卽名聞一世之巴河薛舖紙馬, 時人咸樂求之. 至後世, 此風多行於禪宗寺院. [博異志(鄭還古), 宋史禮志第七十七](參閱紙錢4277)
【경명사景明寺】
p5006-下→ 北魏宣武帝於景明年間(500~503)建於洛陽. 北魏之崇佛政策, 促成雲岡之開鑿及永寧寺之建立, 文帝復進而大規模促使宗室漢化, 遷都於洛陽. 宣武帝秉承先帝遺風, 開鑿龍門石窟, 竝建本寺. 每年四月佛誕節時, 洛陽諸寺集佛像千餘尊, 於本寺奏梵樂, 竝遊行市中, 其盛況常使西域僧有遊佛國之歎. 當時洛陽共有寺院一三六七所, 迨魏室衰崩, 多歸毁廢.
【경명일景命日】
p5006-中→ 天子卽位之日. 景命, 爲大命之意, 謂皇帝稟天之大命. 元代以後, 禪林每月於此日擧行祝讚諷經之儀式, 稱爲景命日祝讚.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一景命四齋日祝讚條所載, 景命之前日, 堂司行者報衆, 掛諷經牌, 次日早鐘後, 復鳴僧堂前之鐘, 衆集登殿, 維那擧楞嚴咒, 唱藥師佛號畢, 回向云(大四八․一一一四中) : 某日令辰, 某州某寺住持傳法某僧某, 謹集合山僧衆, 恭趨寶殿, 諷誦大佛頂萬行首楞嚴神咒, 稱揚聖號, 所萃洪因, 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 金剛無量壽佛仁王菩薩.[禪林象器箋報禱門]
【경모輕毛】
p5939-上→ 輕毛任隨風吹, 忽東忽西, 比喩心力劣弱而進退不定. 十信位之菩薩, 於佛道有進有退, 故多以此喩之. 釋摩訶衍論卷七(大三二․六四九下) : 十種信品立不定稱, 所謂若値順當因緣, 隨向善趣;若遇逆違因緣, 應趣惡道. 譬如輕毛, 隨風所吹, 東西轉故.法華文句卷二上(大三四․二一上) : 六心已前輕毛菩薩, 信根未立, 其位猶退.又因十信爲外凡之位, 故稱信外輕毛. 此外, 十信以下之凡夫亦稱輕毛, 同於毛道凡夫.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 觀經疏玄義分]
【경목經木】
p5550-上→ ①讀經時用以擊打節拍之木. 又作音木. ②以檜或杉木削成薄片, 其長約三十八公分, 寬約一公分, 其上書寫經文, 下款書寫亡者之名, 通常爲消除罪障或追薦亡靈而用者.
【경목류經木流】
p5550-上→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經流. 於經木上寫亡者之戒名, 法名, 放入水中流走, 稱爲經木流. 係爲日本大阪四天王寺, 於春秋兩祭與盂蘭盆會所擧行之儀式. (參閱經木5550)
【경변經變】
p5558-下→ 全稱佛經變相. 爲描繪經典所記述情景之圖畫. 以唐代寺院壁畫爲主. 唐代張彦遠所著歷代名畫記卷三之長安慈恩寺條 : 塔北殿前山間, 吳畫菩薩 ; 殿內, 楊庭光畫經變. 爲其例. 其種類甚多. 例如 : 維摩變, 千鉢文殊, 金剛經變, 本行經變, 彌勒變, 華嚴變, 除災患變, 法華變, 日藏月藏變, 業報差別變, 十輪經變, 藥師變, 寶積經變, 楞嚴經變相, 智度論色偈變等. 諸書之中, 以歷代名畫記所存有關經變之記事最多. 其他, 除散見於諸書外, 尙有現存遺品若干. 以下略述經變中之較著名者 : (一)維摩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長安薦福寺條 : 西廊菩提院, 吳畫維摩詰本行變. 同書長安安國寺條 : 殿內維摩變, 吳畫. 同書洛陽敬愛寺條 : 大殿內東西面壁畫, 劉行臣描維摩詰, 盧舍那. 同書洛陽聖慈寺條 : 維摩詰竝諸功德, 楊廷光畫. 同書卷六劉宋袁倩條 : 又維摩詰變一卷, 百有餘事, 運思高妙, 六法備呈, 置位無差. 若神靈感會, 精光指顧, 得瞻仰威容, 前使顧陸知閻, 後得張閻駭歎. 此外, 如宋代黃休復之茅亭客談卷四所載, 益州大聖慈寺創興於開元中, 其周迴廊廡皆累朝名畫, 東廊有維摩居士堂, 係李唐之洪度所畫, 其筆絶妙. 又如唐代段成式之寺塔記所載, 平康坊菩薩寺之佛殿內槽東壁有維摩變. 維摩變之遺品留傳迄今者, 有敦煌千佛洞第一, 五十二, 七十四, 八十四, 一一七, 一四九窟之維摩文殊法論壁畫, 以及山西龍門古陽洞之浮彫, 日本奈良縣法隆寺之五重塔內有維摩文殊法論之塑像. (二)千鉢文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長安慈恩寺條 : (塔)西壁千鉢文殊, 尉遲畫. 此變相圖或依據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鉢大敎王經所說而畫者. 遺品有敦煌千佛洞第六, 七十二窟之壁畫, 於同窟出土品中亦有畫軸. (三)淨土經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長安光宅寺條 : (佛)殿內, 吳生, 楊廷光畫, 又尹琳畫西方變. 同書長安淨土院條 : 小殿內, 吳畫神, 菩薩, 帝釋, 西壁西方變, 亦吳畫. 同書長安安國寺條 : (殿內)西壁西方變, 吳畫. 同書洛陽敬愛寺條 : (大殿)西壁西方佛會, 趙武端描. 十六觀及閻羅王變, 劉阿祖描. (中略)(東禪院殿內)東壁西方變, 蘇思忠描, 陳慶子成(色). 同書長安雲花寺條 : 小佛殿, 有趙武端畫淨土變. 同書洛陽大雲寺條 : 佛殿上菩薩六軀, 淨土經變, 閣上婆叟仙, 竝尉遲畫. 同書洛陽昭成寺條 : 香爐兩頭淨土變, 藥師變, 程遜畫. 此外, 李白之金銀泥畫淨土變相讚(大四七․一七九中) : 金銀泥畫西方淨土變相, 蓋憑翊郡秦夫人, 奉爲亡夫湖州刺史韋公之所建也. (中略)八法功德波動靑蓮之池, 七寶香華光映黃金之地. 淸風所拂, 如生五音, 百千妙樂, 咸疑動作. 凡此, 或係指觀經曼陀羅之類 ; 十六觀者, 或指觀經曼陀羅外緣之十六正觀. 遺品有敦煌千佛洞第八, 十四, 十九b, 三十一, 三十三, 三十四, 四十四, 五十一E, 五十三B, 七十, 一一四窟之壁畫與畫軸, 日本法隆寺壁畫, 當麻曼陀羅等畫軸. (四)金剛經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長安淨土院條 : 院內次北廊向東塔院內西壁, 吳畫金剛變, 工人成色, 損. 次南廊, 吳畫金剛經變, 及郗后等, 竝自題. 或係依金剛般若經描繪者. 遺品無. (五)金光明經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長安淨土院條 : (小殿內)東南角, 吳弟子李生畫金光明經變. 遺品見於敦煌千佛洞第一三五窟之壁畫, 日本法隆寺金堂玉蟲廚子密陀繪等之投身餓虎圖, 此係依據金光明經捨身品之經變. (六)本行經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長安菩提寺條 : (佛殿)東壁, 董諤畫本行經變. 同書長安化度寺條 : 楊廷光, 楊仙喬畫本行經變. 同書長安大雲寺條 : (塔)外邊四面, 楊契丹畫本行經. 同書洛陽聖慈寺條 : 西北禪院, 程遜畫本行經變. 此類變相圖或係根據佛本行經或佛本行集經等, 以描繪佛傳或佛本生譚. 於元開所著唐大和上東征傳一書中, 記述餘姚郡育王塔云 : 一面薩埵王子變, 一面捨眼變, 一面出腦變, 一面救鴿變. 於吳越錢弘俶之八萬四千塔, 鑄有尸毘王, 慈力王, 薩埵王子, 月光王之本生, 敦煌千佛洞第十七b之降魔圖, 第六十三, 一三八窟六師外道降伏圖之壁畫, 山西雲崗石窟第六窟佛傳圖之浮彫等, 均係與本生或佛傳有關係之經變. (七)彌勒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長安西塔院條 : 彌勒下生變, 韓幹正畫, 細小稠鬧. 同書卷八隋代董伯仁條 : 周明帝畋遊圖, 雜畫臺閤樣, 彌勒變, 弘農田家圖, 隋文帝上廐名馬圖, 代代相傳. 此類變相可視爲依據彌勒下生經之龍華會圖, 或依彌勒上生經之兜率天宮等圖. 遺品有敦煌出土之下生圖. (八)華嚴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長安懿德寺條 : 中三門東西華嚴變竝妙. 同書洛陽敬愛寺條 : 西禪院北壁華嚴變, 張法受描. (中略)山亭院十輪經變, 華嚴經, 竝武靜藏畫. 另於敦煌千佛洞第八, 一○二, 一一七, 一一八F, 一六八窟之壁畫華嚴七處九會圖亦爲重要之遺品. (九)除災患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洛陽天宮寺條 : 天宮寺三門, 吳畫除災患變. 此或係根據除恐災患經之經變. (十)法華變 : 歷代名畫記卷八隋代展子虔條 : 法華變白麻紙, (中略)朱買臣覆水圖, 竝代代相傳. 遺品有敦煌千佛洞第七十四, 八十一, 一一七, 一二○F, 一六八窟之壁畫以及其他. 又歷代名畫記卷三洛陽敬愛寺條所云 : (大殿內)法華太子變, 劉茂德成者, 是否屬法華經之經變則不詳. (十一)日藏月藏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洛陽敬愛寺條 : 禪院內西廊壁畫, 開元十年(722), 吳道子描日藏月藏經變, 及業報差別變. (中略)其(中門)日藏月藏經變, 有病龍, 又妙於福先寺者. 此經變或與大方等大集經之日藏分及月藏分有關, 其中之病龍或指日藏分三歸濟龍品所說者. (十二)業報差別變 : 卽前項所引歷代名畫記卷三敬愛寺條所述者, 或係佛爲首伽長者說業報差別經之經變. (十三)十輪經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洛陽敬愛寺條 : 東禪院殿內十輪變, 武靜藏描. (中略)殿內則天眞山亭院十輪經變, 華嚴經, 竝武靜藏畫. 此係根據地藏十輪經等所繪之經變 ; 敦煌千佛洞出土等之地藏十王圖, 或係源於此一經變而轉變成者. (十四)藥師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三洛陽昭成寺條 : 香爐兩頭淨土變, 藥師變, 程遜畫. 此係與藥師-FA48;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等藥師如來有關係之經變. 遺品有敦煌出土之畫軸等. (十五)寶積經變 : 歷代名畫記卷七梁儒童條 : 釋迦會圖, 寶積經變, 代代相傳. 此或係舊寶積經(大寶積經之普明菩薩會)之經變. (十六)楞嚴經變相 : 據宋代黃休復所著之茅亭客談卷十小童處士條所載, 宋以前有張, 杜二人善畫佛像, 羅漢, 有童君與前輩不相上下 ; 童君畫有慈氏如來, 十六羅漢於海雲山寺, 於大聖慈寺三學院有楞嚴經變. 其所繪變相是否依據首楞嚴三昧經不詳, 然歷代名畫記卷五晉衛協條 : 詩北風圖, (中略)又有小列女楞嚴七佛. 其圖若屬經變, 則無疑必依據首楞嚴三昧經者. (十七)楞伽變相 : 景德傳燈錄卷三弘忍傅(大五一․二二二下) : 其壁本欲令處士盧珍繪楞伽變相. 此或係楞伽經之經變. (十八)智度論色偈變 : 唐代段成式所著寺塔記之平康坊菩薩寺條 : 食堂東壁上, 吳道玄畫智度論色偈變, 偈是吳自題, 筆跡遒勁, 如磔鬼神毛īC智度論或係大智度論, 色偈一詞則語意不明. (十九)消災經 : 據段成式之寺塔記菩薩寺條所記載, 該寺佛殿內槽後壁面有吳道玄畫消災經之事, 樹石古嶮. 此消災經或指熾盛光大威德消災吉祥陀羅尼經, 然難確定. (廿)地獄變 : 據段成式之寺塔記常樂坊趙景公寺條載, 南中三門內之東壁上, 有吳道玄所畫地獄變相, 構圖陰怪. 又佛祖統紀卷四十亦載該寺之地獄變, 都人咸觀, 皆懼罪修善, 兩市屠沽不售, 而爲之轉業. 敦煌千佛洞亦發現此種變相之斷片.
【경본모經本母】
p5550-中→ 巴利名 Suttanta-mātikā. 錫蘭大寺派巴利七論中之法集論(Dhammasaṅgaṇi), 於卷首所揭出之四十二門, 稱爲經本母. 係與卷首所揭之論本母同爲分別觀察諸法之標準. 四十二門 : (一)明分法, 無明分法. (二)電光喩法, 金剛喩法. (三)愚法, 賢法. (四)黑法, 白法. (五)苦行法, 非苦行法. (六)增語法, 增語道法. (七)詞法, 詞道法. (八)施設法, 施設道法. (九)名, 色. (十)無明, 有愛. (十一)有見, 無有見. (十二)常見, 斷見. (十三)邊見, 無邊見. (十四)前際見, 後際見. (十五)無慚, 無愧. (十六)慚, 愧. (十七)惡言, 惡友. (十八)善言, 善友. (十九)入罪善巧, 出罪善巧. (廿)入定善巧, 出定善巧. (廿一)界善巧, 作意善巧. (廿二)處善巧, 緣起善巧. (廿三)處善巧, 非處善巧. (廿四)質直, 柔和. (廿五)堪忍, 可樂. (廿六)和順, 供養. (廿七)不護根門, 食不知量. (廿八)能護根門, 於食知量. (廿九)失念, 不正知. (卅十)念, 正知. (卅一)思擇力, 修習力. (卅二)止, 觀. (卅三)止相, 勤勵相. (卅四)勤勵, 不散亂. (卅五)缶欠戒․缶欠見(卅六)具戒, 具見. (卅七)淨戒, 淨見. (卅八)見淸淨, 如見精進. (卅九)於順厭處之厭, 厭者之如理精勤. (四十)於善法不喜足, 於精勤不被遮止. (四十一)明, 解脫. (四十二)盡智, 無生智. 法集第三總說品, 卽以上述四十二門解釋一切法. [南方上座部論書解說, B.C. Law: A History of Pāli Literature, vol. Ⅱ]
【경본정신境本定身】
p5765-下→ 爲天台宗所立之詞, 指釋迦丈六之劣應身. 境, 所觀之境;本, 根本;定, 必定;身, 指丈六三十二相之應身. 謂藏, 通, 別, 圓四敎行人, 隨其能觀之智不同, 因而所觀之佛身亦有劣應身, 勝應身, 報身, 法身四種不同, 然四敎行人所對之佛身皆必爲丈六之釋迦應身, 應身爲彼等所觀之境;所觀之境於根本上必爲釋迦丈六劣應身, 故稱爲境本定身, 此係宋代僧四明知禮所盛倡之說. [四敎儀半字談卷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 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
【경분별經分別】
p5549-下→ 巴利名 Sutta-vibhaṅga. 巴利文律藏三大部之一. 又作經分律. 主要內容爲戒之條文, 說明成立之因緣, 條文字句之解釋及條文運用之實例等. 包括說明比丘二百二十七戒之大分別(巴 Mahā-vibhaṅga, 又作比丘分別), 及說明比丘尼三百十一戒之比丘尼分別(巴 Bhikkhunī-vibhaṅga). 大分別係包括四波羅夷, 十三僧殘, 二不定, 三十捨墮, 九十二波逸提, 四波羅提提舍尼, 七十五衆學, 七滅諍 ; 比丘尼分別則總括八波羅夷, 十七僧殘, 三十捨墮, 百六十六波逸提, 八波羅提提舍尼, 七十五衆學, 七滅諍. (參閱巴利律藏1384)
【경사經師】
p5553-中→ ①通曉經典或善於讀誦經文, 諷吟梵唄之僧. 在印度, 原指通曉經典之僧侶. 四分律卷十三第二十九單提法條, 解釋敎化之語中, 列擧讚偈, 多聞, 法師, 持律, 坐禪等五項, 與此文相應之巴利律藏所列擧者爲 : bhāṇaka(說者), bahussuta(多聞者), suttantika(經師), vinaya-dhara(持律者), dhamm-kathika(說法者). 此外, 同書卷三十八自恣揵度載有通阿含, 卷五十房舍揵度載有法師者, 巴利律藏中與此二者相當之處皆載爲 suttantika.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亦擧出學律衆(巴 vinaya-gaṇa), 學阿毘曇衆(巴 abhidhammika-gaṇa), 學修多羅衆(巴 suttantika-gaṇa)之語. 由此可知漢譯之法師, 通阿含, 學修多羅等, 皆相當於巴利語 suttantika, 意指通曉三藏中之經藏者. 然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讚詠之禮(大五四․二二七上) : 令一經師昇師子座讀誦少經. 可推知印度已有用以指善於讀誦經文者. 所謂經師, 在我國專指巧於諷誦經文者. 梁高僧傳卷十三慧忍傳(大五○․四一四下) : 齊文宣感夢之後, 集諸經師, 乃共忍斟酌舊聲, 詮品新異, 製瑞應四十二契. 同書卷十三亦設經師一科, 列擧晉代帛法橋以下, 至南齊慧忍等十一位經師之傳, 竝詳述經師之沿革. [辯正論卷三隋文帝條, 續高僧傳卷三十雜科聲德篇]. ②對於從事書寫經典之人, 亦稱爲經師, 在日本天平時代則稱爲經生, 此種經生竝未入僧籍. 至後世, 轉稱衤表潢經卷者爲經師.
【경사經笥】
p5554-下→ 盛經之箱, 引伸爲通達經典之人. 釋氏要覽卷中(大五四․二九三上) : 經笥, 法將, 竝五印度學人, 稱奘法師. 大唐西域記卷十二(大五一․九四六中) : 聲馳萬里, 印度學人咸仰盛德, 旣曰經笥, 亦稱法將.
【경산徑山】
p4103-上→ 位於浙江餘杭西北約二十九公里處. 高約九六○公尺, 周圍約二十九公里, 在天目山之東北峰, 因以小徑通於天目山而得名. 四面七峰爲凌霄․御愛․天顯․堆珠等, 如手指高聳, 登至頂上, 浙江勝景集於一眸, 實爲天下奇景. 山麓之興聖萬壽禪寺, 乃我國五山之一, 爲臨濟巨刹. 唐代天寶元年(742), 牛頭宗之道欽(法欽)禪師入此山結庵, 學者輻輳. 大曆四年(769), 代宗慕其爲人, 賜國一禪師之號, 下詔, 卽於其庵址建徑山寺. 其後, 鑑宗․洪諲 皆住此. 至宋代, 圜悟克勤․維林․了一等高僧亦住此山. 高宗紹興七年(1137), 圜悟之門人大慧禪師來住此寺, 弟子來集者多達一千七百餘人. 顯仁皇后(高宗之母)․高宗皇帝皆常行幸於此, 孝宗皇帝親書興聖萬壽禪寺, 竝賜圓覺經解. 其後又有無準師範․虛堂智愚等臨濟龍象住此, 可謂歷代皆有名德住之, 爲天下叢林之冠. [宋高僧傳卷九․景德傳燈錄卷四․卷十․卷十一․徑山志․大明一統志卷六十八․大淸一統志卷二一六]
【경산불감徑山佛鑑】
p4103-中→ (1178~1249)宋代僧. 四川梓潼人, 俗姓雍. 名師範, 號無準. 年九歲就陰平道欽出家, 於紹熙五年(1194)受具足戒, 慶元元年(1196)於成都正法寺坐夏. 年二十投育王山秀巖師瑞, 時育王山有佛照德光居東庵, 宗叟宗印任分座, 法席人物之盛, 爲東南第一. 師貧, 無剃髮之資, 時人常以烏頭子稱之. 後至杭州靈隱寺, 參謁松源崇嶽, 往來南山, 棲止六年. 時聞破庵祖先住蘇州西華秀峰, 往依之. 未幾, 又至常州華藏寺師事遯庵宗演, 居三年, 復還靈隱. 侍郞張鎡新開創廣惠寺, 請破庵住之, 師亦往侍三年, 又隨登徑山. 破庵示寂之時, 以其師咸傑之法衣頂相付之. 紹定五年(1232)奉敕住徑山. 翌年四月堂舍罹大火, 七月奉召入大內修成殿, 陞慈明殿說法, 帝深感之, 賜佛鑑禪師之號, 且賜銀絹, 充徑山寺之營繕. 淳祐九年三月十五日, 集弟子囑後事, 書遺表十數種, 言笑諧謔如平時, 十八日示寂, 世壽七十二. 有無準師範禪師語錄五卷․無準和尙奏對語錄一卷行世. [釋氏稽古略卷四․大明高僧傳卷八․續傳燈錄卷三十五]
【경산지徑山志】
p4104-上→ 凡十四卷. 明代宋奎光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徑山位於浙江天目山之東北峰, 因有小徑通於天目山, 故稱爲徑山. 唐天寶元年(742), 國一禪師隱居於此, 竝行開山. 經宋․元․明歷代高僧經營, 佛敎史蹟林立, 其較著者有接待寺․大安禪寺․萬壽禪寺․徑山寺․安樂寺․法華寺․萬壽正續寺․廣化禪寺․順慶禪寺․妙濟禪寺等十餘座. 明天啓初年(1621~1627), 宋奎光撰著徑山志十四卷, 分門十八 : 列祖․法侶․制敕․序文․塔銘․碑記․遊記․書啓․偈咏․名什․外護․殿宇․靜室․名勝․下院․古蹟․寺産․紀事. 條理井然, 搜羅完備, 集明代天啓以前徑山佛敎史蹟之大成.
【경상景祥】
p5008-上→ (1062~1132)宋代臨濟宗僧. 江西南豐人, 俗姓傅. 出家後歷參名僧, 嗣大潙慕喆之法. 後閑居臨川達十餘年, 五十四歲時, 住隆興泐潭寶峰, 從學修行僧常達五千人, 宗風大振. 宣和年間住金陵蔣山, 後移住九江圓通寺. 建炎末年歸泐潭. 紹興二年(1132), 住福建鴻福寺, 十月示寂, 世壽七十一, 法臘五十二. [僧寶正續傳卷四․宗門統要續集卷二十一․嘉泰普燈錄卷八․續傳燈錄卷十七․五燈會元卷三]
【경상鏡像】
p6710-下→ 梵語 ādarśa,pratibimba. 鏡中之影像. 般若經十喩之一. 以諸法之見有而實無, 譬喩鏡中之影像. 大智度論卷六(大二五․一○四下):諸法如鏡中像, 復次如鏡中像, 實空不生不滅, 誑惑凡人眼. 一切諸法亦復如是. 空無實不生不滅, 誑惑凡夫人眼. (中略)諸法從因緣生, 無自性, 如鏡中像.(參閱十喩470)
【경상원융鏡像圓融】
p6711-上→ 天台宗以鏡像爲譬喩, 顯示空․假․中等三諦圓融無礙之義. 摩訶止觀卷一下(大四六․九上):譬如明鏡, 明喩“卽空” , 像喩“卽假” , 鏡喩“卽中” , 不合不散, 合散宛然, 不一二三, 二三無妨. 此一念心, 不縱不橫, 不可思議, 非但己爾, 佛及衆生亦復如是. 日本天台宗之祖最澄亦依準此說, 而以之喩顯三身三德之圓融無礙;卽以明比喩法身, 以像比喩應身, 以體比喩報身. 其後, 此類以鏡像來喩顯圓融無礙之譬喩, 成爲日本天台宗所重視之口傳法門;卽以鏡比喩凡聖本具一實之理性, 以像比喩此理性中所圓具之三千諸法, 而謂一念卽具三千三諦, 猶如鏡之映照萬象而圓融無礙. [註金剛錍論․止觀微旨掌中譜]
【경상자하敬上慈下】
p5464-中→ 謂恭敬供養父母尊長, 慈愍憐念一切衆生. 觀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三四一下) : 孝養父母, 奉事師長, 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卽敬上之行, 慈心不殺爲慈下之行.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二(善導)․觀無量壽經義疏卷上(慧遠)]
【경생성자經生聖者】
p5551-上→ 指小乘聖者, 彼等須經欲界, 色界之生, 方能臻至涅槃之境. 此類聖者可分欲界經生, 色界經生兩種. (一)欲界經生, 例如預流果之極七返有, 一來向之家家, 一來果等聖者均屬之. 此等聖者猶須經歷欲界之生, 然目睹欲界苦惱多生, 乃起强烈之厭離心, 因而得不還果, 不必再生於色界, 無色界, 卽可直接般涅槃. (二)色界經生, 此等聖者猶須經歷色界之生, 例如七種不還中之上流般之樂定聖者, 然因不覺色界之苦, 其厭離之心亦低落, 故仍須再生於無色界始可般涅槃.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三, 俱舍論卷二十四]
【경석적유집徑石滴乳集】
p4104-中→ 凡五卷. 淸代僧山鐸眞在編, 石源機雲續編, 康熙二十一年(1682)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七冊. 係臨濟宗無準師範之道脈傳統之叢傳. 自無準師範, 及其法嗣第一世徑山淨慈寺之斷橋妙倫至第十七世, 除去別收於語錄之九人外, 共計二三八人, 記述其本錄及語要. 眞在示寂後, 由門人機雲續成此集.
【경소慶昭】
p6018-下→ (963~1017)北宋僧. 錢塘(浙江)人, 俗姓胡. 字子文. 幼年出家於開化院, 十三歲於會稽開元寺受具足戒. 二十一歲禮謁奉先寺源淸, 學天台敎法, 凡十七年. 源淸示寂後, 乃繼其講席. 景德元年(1004), 遷至梵天寺, 宣講法華․止觀等, 各百餘遍, 大揚宗風. 初源淸․洪敏等扶其師晤恩之光明玄義發揮記, 作難辭二十條, 四明知禮則撰釋難扶宗記以斥之. 景德三年十月, 師與智圓共撰辨訛, 以支持晤恩之說. 十二月, 知禮更作問疑反詰之. 如此與知禮往復五次, 歷時七年, 相互問難, 此卽世稱之天台宗山家․山外之諍, 師卽山外之代表者. 其戒行淸苦, 深思敏辨, 世所罕見. 天禧元年示寂, 世壽五十五. [佛祖統紀卷十․釋門正統卷五․閑居編卷十五]
【경소警韶】
p6817-上→ (508~583)南朝陳代僧. 會稽上虞(浙江紹興)人, 俗姓顔. 字德安. 十五歲從叔父僧廣出家, 後參謁莊嚴僧旻․龍光僧綽等師, 硏習三藏, 廣攝諸家之學. 二十三歲卽宣講大品般若經. 嘗住建元寺․晉陵寺等地. 因避侯景之亂, 於豫都巧遇眞諦三藏, 眞諦爲譯出金光明經․唯識論․涅槃經中百句長解脫十四音等. 文帝天嘉四年(563)應會稽慧藻․同泰寺道倫等邀請, 住楊都白馬寺講授涅槃經, 凡十餘年. 其後晏居瓦官寺, 天台智顗嘗力請重講經論, 師婉謝之. 宣帝至德元年示寂於開善寺, 世壽七十六. [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續高僧傳卷七警韶傳․卷十七智顗傳]
【경신庚申】
p3196-下→ 指庚申會所祭之神靈. 我國古來卽以十干十二支記日, 自甲子至癸亥, 凡六十日爲一循環, 民間每逢庚申日所祭之神, 卽稱庚申. 本屬道敎信仰, 後亦混同佛敎之帝釋天․靑面金剛等, 而成爲民間信仰之一. 據道敎典籍之抱朴子內篇卷六載, 該日人體中之靈魄鬼神三尸(三彭), 於人類熟眠時上天向司命道人報告人類之罪過, 其罪重者, 減壽三百日, 罪輕者, 減壽三日. 此說强調人之命數, 可由現世行爲之善惡以增減之, 佛敎亦接受此思想, 於四天王經․三品弟子經․藥師琉璃光經․淨度三昧經等, 皆有伺命奪算之說. 中世以降, 庚申成爲我國與日本之民間信仰. 庚申會, 又稱庚申待․庚申祭. 據大宋僧史略卷下載, 爲防止三尸上天呈奏人類罪過, 民間多成立庚申會, 於庚申夜集衆敲擊鐃鈸, 竝唱頌讚佛, 念佛行道, 徹夜不眠. 於日本, 行此儀式時, 中央安置靑面金剛像․三猿像․猿田彦神像等, 召集全村之人共行祭式. 然至後世, 此儀式逐漸成爲民間娛樂. [北斗七星護摩祕要儀軌]
【경안輕安】
p5939-中→ 梵語 prasrabdhi, 巴利語 passaddhi. 心所之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卽身心輕利安適, 對所緣之境優游自適之精神作用. 爲惛沈之對稱. 俱舍宗列爲大善地法之一, 唯識宗列爲善心所之一. 此精神作用, 主要在禪定中升起, 使修習能持續進行. 據說一切有部之說, 輕安有身輕安, 心輕安二種, 心堪忍之性與五識相應者, 稱爲身輕安;與意識相應者, 稱爲心輕安. 說一切有部竝認爲身輕安僅在有漏散位之中, 心輕安則通於有漏與無漏, 定位與散位. 然依經部之說, 身輕安乃輕安之風觸, 而輕安之心所與前五識不相應;心輕安則爲思心所之差別, 僅限於定位中.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六末所載, 輕安分爲有漏輕安, 無漏輕安二種, 有漏輕安遠離煩惱之粗重, 無漏輕安遠離有漏之粗重, 共使身心通暢溫和, 隨所緣之境安適以轉, 共在定位.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 俱舍論卷四, 成唯識論卷六, 品類足論卷三, 俱舍論光記卷四]
【경안궁慶安宮】
p6018-中→ 位於臺灣基隆. 淸嘉慶二十年(1815), 由地方人士發起籌建. 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新修建, 香火日盛. 民國前一年(1911)成立董事會, 二次重建, 後又毁於二次世界大戰. 民國五十二年, 由陳漢周發起第三次重修擴建, 歷時七年餘, 殿內雕樑畫棟, 富麗堂皇, 殿中兼供佛神. 前任住持爲文印法師. 六十四年文印入寂後, 由杜普眞居士主持寺務迄今.
【경암鏡盦】
p6711-中→ (1900~ )福建人, 俗姓李. 法名日初. 民國四年(1915), 於福州慶城寺依常悟法師出家. 七年, 於鼓山受具足戒, 竝入鼓山佛學院就讀. 曾任中國佛敎會福建省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敎會福建省分會代理事長, 爲福建法海中學․福建佛敎醫院․吉隆坡佛敎大廈創辨人之一. 現任吉隆坡觀音亭住持․觀音亭福利基金會主席.
【경애법敬愛法】
p5465-上→ 敬愛, 梵語 vaśīkaraṇa. 音譯作皤施迦羅拏․口縛言我羯囉拏․口縛始迦魯拏或口縛舍․伐施迦囉拏. 密敎修法之一. 又稱慶愛法․敬意法․愛敬法. 爲自身及他人欲得佛菩薩愛護, 或欲得君王衆人敬愛之祈禱法. 爲四種壇法之一. 卽祈禱和合親睦之法. 其中, 祈伏悖己者, 令其隨順, 稱信伏敬愛 ; 祈求令世間夫婦互相敬愛, 稱和合敬愛 ; 鉤召不隨順己心者, 令生敬愛, 稱鉤召敬愛. 至於令違逆本覺之三惡趣者之無明畢竟歸入本覺佛果, 稱悉地敬愛. 諸法所修之本尊各異, 如愛染明王法卽其中一種. 敬愛法通於念誦法․護摩法, 係自息災․增益․調伏等三種法之增益法分離發展而出者. 修此法時, 宜始於後夜寅刻之時, 蓋以此刻爲陰陽和合相應之時. 行者須著赤衣, 面向西方, 一切供具法器槪用赤色. 法壇與護摩爐(稱作敬愛爐)均採赤色之蓮花形. 赤色係表和合敬愛之色, 此法屬三部․五部中之蓮華部. [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羅尼經․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
【경야철境野哲】
p5767-下→ (1871~1933)日本眞宗大谷派學僧. 本名哲海, 後改爲哲, 號黃洋, 世稱境野黃洋. 宮城縣仙臺市人. 幼讀井上圓了之佛敎活論, 而有志於佛學. 明治二十七年(1894), 參與村上專精所發刊之佛敎史林. 三十三年, 與有志之佛敎徒組織同志會, 從事新佛敎刊物之編輯竝參與指導新佛敎運動, 爲新佛敎徒同志會領導人之一. 三十四年, 著日本佛敎史要, 四十年, 著中國佛敎史綱, 頗獲好評. 先後任敎於東洋大學, 豐山大學, 日蓮宗大學, 曹洞宗大學, 竝兼任東京朝日新聞記者. 曾渡美視察各大學, 竝在大谷派開敎地域布敎. 昭和五年(1930), 向駒澤大學提出論文隋唐以前之中國佛敎, 獲文學博士學位. 八年逝世, 世壽六十三. 著作除上記外, 另有印度佛敎史綱, 印度中國佛敎史要, 八宗綱要講話, 佛敎史論, 天台四敎儀講話, 聖德太子之硏究, 中國佛敎史講話, 戒律之硏究, 中國佛敎史之硏究, 日本佛敎史講話, 佛敎硏究法, 日本佛敎發達槪說, 中國佛敎精史等多種.
【경와經瓦】
p5551-上→ 日本佛敎用語. 又稱瓦經. 埋經之一種. 卽刻佛經文字於瓦面, 爲留傳後世而埋置土中者, 有令法久住之意.
【경왕經王】
p5550-上→ 卽諸經中之王. 顯, 密敎經典中, 皆有自稱經王者, 亦有被讚歎爲經王者. 如法華經卷四法師品, 卷六藥王菩薩本事品, 金光明經卷一序品,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囑累品等皆有自稱經王之說. 羅睺羅跋陀羅之法華經讚(梵 Saddharmapuṇḍarṇḍa-stava)則讚歎法華經爲經王. 若於西藏譯大藏經中, 號稱爲怛特羅王(梵 tantra-rāgja)者亦不乏其例, 如吉祥祕密金剛怛特羅王, 吉祥寶鬘怛特羅王, 吉祥智慧心髓大瑜祇母怛特王中王.
【경우신수법보록景祐新修法寶錄】
p5006-下→ 凡二十一卷. 北宋呂夷簡等奉敕撰. 略稱景祐法寶錄․景祐寶錄. 本書爲續大中祥符法寶錄之作, 編次大中祥符五年(1012)以後至景祐四年(1037), 凡二十五年間所譯出之佛典, 竝集錄其奏章․願頒․序引等. 內容計有聖宋翻宣繼聯前式錄上(卷一)․隨譯年代區別藏乘錄中(卷二至卷十九)․復準八例排經入藏錄下(卷二十)及總錄(卷二十一) 本書原已失佚, 僅留其名, 民國二十二年(1933), 於山西省趙城縣廣勝寺所藏之金藏中發現其殘本, 後收錄於宋藏遺珍下集第十二函出版. 宋藏遺珍本缺二十一卷中之卷三․五․七․十一․十五․十九․二十等七卷, 竝殘缺卷八․卷十兩卷. 其後, 南京支那內學院抄出宋藏遺珍本之要文, 另由本書之總錄․大中祥符法寶錄․天聖釋敎總錄․至元法寶勘同總錄等補入原缺部分, 題爲景祐法寶錄略出, 於民國二十三年刊行. [佛祖統紀卷四十五․大藏聖敎法寶標目卷一․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十․宋史卷二○五藝文志․佛敎史料としての金刻大藏經(塚本善隆, 東方學報京都第六冊)]
【경유발擎油鉢】
p6440比喩持守正念猶如執持油鉢, 務必盡心堅持, 乃至不潑灑一滴油. 大智度論卷十五(大二五․一七三下):菩薩欲脫生老病死, 亦欲度脫衆生, 常應精進, 一心不放逸, 如人擎油鉢行大衆中. [雜阿含經卷二十四․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二]
【경유식境唯識】
p5767-中→ 五種唯識之一. 法相宗將散見於諸經論中之唯識文義, 總攝爲五種, 其中, 境唯識卽就所觀之境界以闡明唯識之義者. 如阿毘達磨經所說一處四見, 謂對於同一境界, 由於見者心識之不同, 故其所觀之境亦大異其趣, 如鬼, 傍生(畜生道), 人, 天同見一水, 鬼見是膿血, 魚見爲其居所, 人見爲水池, 天見爲寶飾莊嚴之寶池. [攝大乘論釋卷四(無性),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五, 成唯識論卷七](參閱五種唯識1184)
【경유자經帷子】
p5554-中→ 又稱經衣, 經帷衣, 曳覆曼荼羅. 爲死者所穿之淨衣. 在衣上書寫經文, 陀羅尼或佛名, 卽連罪孽深重者, 亦可以得到解脫. 此一風氣流行於日本, 眞言宗約自鎌倉時代開始, 於麻, 木棉, 紙布上書寫眞言(陀羅尼)或種子(悉曇文字), 名號, 經文等, 竝加蓋朱印. 以上作法隨各宗派之習慣而別.
【경윤파耿允派】
p4289-中→ 爲我國小乘佛敎宗派之一. 又單稱允. 敎徒多爲分佈於雲南德宏․鎭康․耿馬等地之傣族. 又分允巴․允損二支派, 二者晉升僧侶之宗敎儀式不同. 允巴派係由荒野中將僧侶領回, 然後擧行儀式 ; 允損派則由園圃裡將僧侶接回, 再擧行儀式. 耿允派僧侶之敎階等級較同爲雲南一帶之傣族小乘佛敎擺莊․多列兩派爲細, 主要有門召․廷召․撒彌召․胡馬召․松列召․阿戛木里召等級. 又本派在敎義與經典方面, 與西雙版納傣族所信奉之小乘佛敎係屬同一系統.
【경음鯨音】
p6731-下→ 比喩梵鐘之聲. 祖庭事苑卷四(卍續一一三․六○下):物類相感志云:海岸有獸曰蒲牢, 而性畏鯨魚, 食於海畔. 鯨或躍, 蒲牢則鳴, 聲如鐘. 今人多狀蒲牢獸形施於鐘上, 斲撞爲鯨而擊之;鯨本無聲, 因鯨躍而蒲牢鳴, 故曰鯨音.
【경잠景岑】
p5006-上→ 唐代禪僧. 生卒年不詳. 幼年出家, 參南泉普願, 嗣其法. 初住長沙鹿苑寺, 其後居無定所, 但隨緣接物, 隨宜說法. 復住湖南長沙山, 大宣敎化, 時人稱爲長沙和尙. 師機鋒峻峭, 與仰山對話中, 曾踏倒仰山, 仰山謂如大蟲(虎)之暴亂, 故諸方稱其爲岑大蟲. 景德傳燈錄卷十(大五一․二七五上) : 仰山云 : “人人盡有遮箇事, 只是用不得.” 師云 : “恰是請汝用.” 仰山云 : “作麽生用?』師乃蹋倒仰山. 仰山云 : “直下似箇大蟲.” 自此諸方謂爲岑大蟲.諡號招賢大師. [祖堂集卷十七․聯燈會要卷六․五燈會元卷四․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
【경장經藏】
p5557-下→ ①指經, 律, 論三藏中之經藏. (參閱經5548). ②又作經樓, 經堂, 經庫, 法藏, 輪藏, 轉輪藏, 藏經閣, 法寶殿. 卽指收藏經文之建築物. 於印度, 中國, 朝鮮等, 早已有建造經藏之事蹟, 例如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之記載, 於杭州一州之內, 卽有十所經藏之設立, 此係由於吳越王篤信佛敎, 乃命匠造立之. 宋代之後, 以大藏經之多次開版, 隨而促成經藏之廣泛設立. 於日本, 造於古代之遺構極多, 如法隆寺之經樓(奈良)及校倉造之經庫等均屬之. 自鎌倉時代, 經藏之構造有所變更, 卽於堂宇中心置放經箱, 竝做一迴轉之設計, 稱爲輪藏 ; 卽從轉法輪或轉讀之意而來者. 經文如此輪轉, 雖未誦讀, 然亦有功德可言. 經藏之制於南北朝時卽已設立, 輪藏之制亦早在梁朝善慧大士傅翕時卽已有之. [大唐西域記卷三, 廣弘明集卷二十二, 釋門正統卷三塔廟志](參閱佛敎圖書館2700)
【경장당주經藏堂主】
p5558-上→ 禪林中管理經藏之職稱. 堂主之上有藏主, 然藏主不居藏殿, 而由堂主守經, 其職責與衆僧之借閱書籍有直接之關係, 故常在藏殿. [禪林象器箋卷六職位門]
【경전敬田】
p5465-上→ 指八福田中之佛田․聖人田․僧田. 由恭敬而生功德猶如田生穀物, 故稱敬田. 卽對於佛․法․僧三寶恭敬供養, 可生無量之福分. 優婆塞戒經卷三稱之爲功德田, 爲三福田之一. 摩訶止觀卷十下(大四六․一三八上) : 上不見經佛敬田, (中略)下不見親恩之德. [像法決疑經․華嚴經探玄記卷八]
【경전經典】
p5551-下→ 卽佛陀所宣說敎法, 經阿難等結集之, 初以口傳, 後以文字記載, 擧凡文句, 書籍, 均稱爲經典.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中) : 菩薩經典, 究暢要妙. 法華經卷一序品(大九․二下) : 聖主師子, 演說經典, 微妙第一.
【경정景淨】
p5008-上→ (Adam)波斯人. 景敎大秦寺僧. 任中國敎父․鄕主敎․長老等職. 爲唐建中二年(781)所立景敎流行中國碑頌幷序之作者. 依敦煌千佛洞出土之景敎三威蒙度讚後記所載, 阿羅本(Olpon)最初傳入中國之景敎經典有一三○部 ; 其中, 常明皇樂經․宣元至本經․志玄安樂經等三十五部卷, 卽爲景淨所譯. 又據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七所載, 般若三藏與景淨曾共譯六波羅蜜經七卷, 但因般若三藏不諳胡語, 又不解漢文, 景淨則不識梵文, 復不明釋敎, 故所譯之經典理昧而詞疏, 其後另行改譯. 其餘事蹟及生卒年等不詳.
【경제經題】
p5558-中→ 卽經典之標題. 又作首題. 一般而言, 梵文佛典不論經, 律, 論, 皆於卷首置歸敬序, 其次爲本文, 至末尾始揭示標題. 西藏譯佛典, 初列梵名及西藏譯名, 次有歸敬序及本文, 終則附有西藏譯名及翻譯校訂等後記. 漢譯佛典則大多省略歸敬序, 而於本文之前置首題及譯題, 後面則設尾題. 在經題中, 不論大小乘, 一般皆冠有佛說二字, 如佛說大集法門經, 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首楞嚴三昧經等. 此外, 吉藏之金剛般若疏卷一謂, 經題有二種, 一爲具足, 一爲不具足. 以金剛般若爲例, 具足者, 應稱爲佛說金剛般若 ; 不具足者, 則謂金剛般若. 在日本, 有以受持經題卽可得功德之說, 如日蓮宗卽是. [淨名玄論卷二(吉藏), 大乘四法經釋(敦煌本)]
【경제慶諸】
p6019-上→ (807~888)唐代僧. 爲禪宗靑原行思之法系第四世. 廬陵新淦(江西)人, 俗姓陳. 十三歲隨從紹鑾出家. 二十三歲至嵩山受具足戒, 學戒律. 後專志於禪, 投潙山靈祐門下, 竝領米頭執, 爲衆服勞, 精勤不懈. 次至潭州雲巖參謁道吾和尙(圓智), 言下契機, 從此洞悟. 遂混俗於長沙, 人莫能識. 後以曹洞宗祖洞山良价遣僧訪尋, 師始露面, 遂住石霜山. 其後道吾將示寂, 以師爲嫡嗣, 乃親至石霜山訪之. 迨道吾示寂, 禪侶雲集石霜山達五百衆, 師避之不得, 由是晨夕與學侶扣擊問答. 師止於石霜山二十年間, 學衆有長坐不臥, 屹若株杌者, 世人稱之石霜枯木衆. 唐僖宗聞師之道譽, 遣使齎賜紫衣, 師固辭不受. 光啓四年示寂, 世壽八十二, 法臘五十九. 敕諡普會大師. [宋高僧傳卷十二․景德傳燈錄卷十五․五燈會元卷五․敎外別傳卷十四․禪宗正脈卷五]
【경종經宗】
p5552-上→ ①經宗卽經典主要之宗旨, 或指根本的主張而言. 而所謂經體者, 係指始終一貫經文之內容. 如以房屋爲喩, 則經宗爲房屋之柱樑, 經體爲其他之構成材料. 例如, 天台宗認爲, 法華經係以因果爲宗, 實相之理爲體. 日本淨土眞宗認爲, 無量壽經以本願爲宗, 以名號爲體. [大乘瑜伽金剛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鉢大敎王經卷一,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 往生論註卷上]. ②根據論所立之宗派, 稱爲論宗 ; 反之, 依據經所立之宗派, 則稱經宗. 例如, 華嚴宗係以華嚴經爲本據, 故稱經宗. (參閱經論釋5557)
【경주탑景州塔】
p5005-下→ 位於河北景縣西北. 據縣志記載, 塔建於北魏, 齊․隋曾重修, 或傳建自隋文帝, 然皆無碑誌可證. 塔高六十三公尺, 凡十三層, 八角, 塔頂有銅製葫蘆形塔刹, 下有石砌塔基, 登塔遠眺, 附近景物一覽無遺. 雖經宋․金․元․明各朝代重修, 迄今猶保留宋代建築風格. 與滄州獅子․趙州石橋․正定府大菩薩合稱爲河北四大古蹟.
【경중이업輕重二業】
p5939-下→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擧出, 輕, 重二業因人之智, 愚差別, 而有下列二種情形, 卽 : (一)重業輕受, 謂有智之人以智慧力修習梵行, 則能使地獄重業於現世輕受. (二)輕業重受, 謂愚癡之人以執著癡迷而增其業力, 故使現世輕業於地獄重受.
【경지境智】
p5768-上→ 境與智之竝稱. 境卽所觀之境界, 智卽能觀之智慧. 境智合一卽稱境智冥合. 四念處卷四(大四六․五七八上) : 如是境智, 無二無異. 如如之境, 卽如如之智;智卽是境. 說智及智處, 皆名爲般若.[法華經玄義卷二上, 卷三上, 法華經文句卷二上, 摩訶止觀卷三上, 天台四敎儀]
【경지구융境智俱融】
p5768-中→ 謂能觀之智慧(智)與所觀之對象(境), 完全泯除主觀客觀之分別意識, 而融合爲一體. 與理智冥合同義.
【경집經集】
p5555-下→ 巴利名 Sutta-nipāta. 屬南方上座部經藏(小部)之巴利語經典. 因其他各經分別有其獨自之特徵, 故均有其特定之名稱, 唯有本集乃是由雜多之經所集成, 故稱經集. 本集之形式, 有長短不同之詩集, 間亦有散文. 內容分爲蛇品, 小品, 大品, 義品, 彼岸道品等五章, 係原始佛敎聖典中最古老之作品. 尤其是義品, 彼岸道品兩章乃最早獨立流通者, 故可謂爲佛敎最古老之聖典. 五章之中, 蛇品(巴 Uragavagga)有十二經 ; 其中之蛇經反覆喩說比丘之修行應如蛇之蛻換舊皮而捨棄彼此兩岸之分別 ; 另一犀角經則收有著名之詩, 喩說修行者應如獨角犀之獨立修行. 小品中收集較短之諸經而成, 計有十四經. 大品則收集較長之十二經, 其中之出家經(大品第一經), 精勤經(大品第二經), 那落迦經(大品第十經)等三經係保存有關佛陀傳記之最早資料者. 又大品第九經說明四姓平等之理, 第十二經則以簡單之形式說明緣起之理. 至於義品(巴 Atthakavagga)之名, 解爲八偈品, 如窟八偈經(第二經), 瞋怒八偈經(第三經), 大部分均爲八偈合成之經 ; 計由十六經構成, 相當於漢譯之義足經(亦有十六經). 彼岸道品(巴 Pārāyanavagga), 全章富有統一性, 內容係十六學童請敎佛陀, 佛陀答覆之十六節, 加前之序偈, 後之結語二節, 計有十八節. 根據日本學者水野弘元在南傳大藏經卷二十四所揭出, 關於經集與其他經, 律, 論及漢譯經典之關係如下 : 經集之偈與漢譯義足經相當者共二三六偈(已扣除重覆者), 此外, 梵文大事, 及雜阿含經, 佛本行集經, 有部律, 中阿含經, 大智度論, 四分律等十餘部漢譯經中, 均各有二十餘偈與經集之偈頌相當. 總計經集一一四九偈中與其他經, 律, 論相當者共有五七○餘偈. 本集迄今已有多種文字之譯本及校訂本, 校訂本有 : Dines Andersen and Helmer Smith (Sutta-nipāta)new ed.(P.T.S.,London 1948), 英譯本有 : S.B.E. vol. X, part Ⅱ(Tr. by V. Fausböll)1881 ; S.B.B. 15(Woven Cadences of Early Buddhist, Tr. by E.M. Hare)1945; Hos. 37(Buddha's Teachings, Tr. by Lord Chalmers)1932, 德譯本有 : K.E. Neumann(Die Re den Gotamo Buddho's)München 1905; Nyāna-tiloka(Das Wort des Buddha) Leipzig 1923, 日譯本則有國譯大藏經經部第十三冊(立花俊道), 釋迦牟尼聖訓集(荻原雲來), 南傳大藏經卷二十四(水野弘元)等多種.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 Nyānatiloka : Das Wort des Buddha; R. Hoernle: The Sutta Nipāta in a Sanskṛit Version from Eastern Turkestan(J.R.A.S. 1916); M. 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Bd. Ⅱ]
【경찬經讚】
p5562-下→ 卽讚歎經典之偈頌. 現存之梵文經讚中, 有法華經讚(梵 Saddharmapuṇḍarṇḍa-stava)及讚般若波羅蜜偈. 其中, 法華經讚存於日本河口慧海自西藏攜回之梵文法華經寫本之首部, 其內容係以首盧迦(梵śloka)調二十頌所組成, 末尾書有阿遮利耶羅睺羅跋陀羅造(梵 kṛtir ā. ārya-Rāhulabhadrasya)等字. 另有存於荻原雲來, 土田勝彌兩位所校之改訂梵文法華經, 與岡敎遂之梵文日譯法華經者. 梵語 stava(藏 bstod-pa)卽讚賞, 讚頌之意. 讚般若波羅蜜偈, 存於拉津陀擸拉密特羅(梵 Rajendralala Mitra)所出版之八千頌般若(梵 Aṣṭasāhasrikā-prajñāpāramitā)之首部, 亦以首盧迦調二十一頌所組成, 其中有一寫本, 其上書有是羅睺羅跋陀羅之作(梵 kṛtir iyaṃ Rāhulabhadrasya)等字. 至於我國及日本之經讚, 在淨土法事讚卷末收有般若讚文, 阿彌陀經讚文, 及法照之新無量觀經讚, 新阿彌陀經讚. 於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則錄有智圓, 淨源, 靈鑑之盂蘭經禮讚文各一卷. 此外, 於東域傳燈目錄卷上, 及諸宗章疏錄卷一中, 亦載有法藏之華嚴讚禮一卷十首, 吉藏之觀世音經贊, 作者不詳之法華經讚頌, 石上大納言之淨名經贊等各一卷. [大智度論卷十八, 中觀論疏卷十末(吉藏)]
【경참經懺】
p5558-下→ 誦經禮懺之略稱. 誦經有種種功德, 禮懺可消除罪業, 故爲佛敎徒常見之修行方式. 今謂出家人專以替信徒誦經禮懺爲業者, 稱之爲趕經懺.
【경창극景昌極】
p5006-中→ 江蘇泰縣人. 曾任東南․東北各大學敎授. 嘗從歐陽漸硏究唯識學. 治學嚴謹, 曾撰見相別種辨一篇, 引起民初二十年間佛學界之論議. 著有佛學論文集一書, 其中收有唯識學論文多篇.
【경책警策】
p6816-下→ ①警覺策勵精進修行之意. 黃檗淸規諷誦章(大八二․七七一下):維那唱警策云:“是日已過, 命亦隨減, 如少水魚, 斯有何樂?大衆!當勤精進, 如救頭然, 但念無常, 愼勿放逸.” . ②警策棒之略稱. 爲禪林所用. 乃糾正僧衆於坐禪時之怠惰․瞌睡․姿勢不正之警醒用具. 爲長扁平形之木板, 大小․形狀․重量不一, 通常長約四尺二寸, 上幅稍寬, 約二寸左右, 柄部圓形. 冬日所用之棒多爲硬木所製, 夏天則用軟木製成, 此係針對冬夏所著衣服之厚薄而別. 警策之法, 師家先輕打瞌睡者之右肩, 以示預告, 後再重打豫以警覺. 受者合掌謝之, 打者則橫持警策問訊. 又晨朝誦經․問答或擯斥掛單之僧侶時亦用警策. 有時師家或以竹篦代替. 此外, 十誦律中所擧禪杖一詞, 亦爲警醒坐禪瞌睡者之用具. 禪杖爲竹枝所製, 杖一端有縛以綿布者. [行持軌範卷一日分行持]
【경천사敬天寺】
p5464-下→ 位於韓國京畿道豐郡扶蘇山中. 創於高麗睿宗八年(1113)九月, 曾得睿宗․仁宗先後臨幸, 寺風大振. 後堂宇頹廢, 今僅存一座十三層之塔, 此塔係造於高麗忠穆王四年(1348), 相傳係依丞相脫脫之祈願而造 ; 以灰色大理石造成, 至今塔形完備, 頗爲秀麗. 所雕刻之佛像人物, 具有各種形態, 迄今無絲毫毁損, 線條極爲鮮明 ; 其製作之精巧, 堪稱全國之冠. [東國輿地勝覽卷十三․高麗史卷十三․卷十四․卷十六․韓國建築調査報告․東洋建築]
【경천화상어록景川和尙語錄】
p5005-下→ 凡二卷. 全稱本如實性禪師景川和尙語錄. 又作景川錄․大龜錄. 日本臨濟宗僧景川宗隆(1425~1500)撰, 古文校正, 日本寶曆八年(1758)刊行.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一冊. 輯錄景川宗隆於興雲寺․大德寺․妙心寺․瑞泉寺․龍安寺等十三會之開堂․上堂․小參․示衆․拈香法語, 以及偈頌․道號․眞讚․佛事․送亡․行狀․附錄等.
【경체삼진經體三塵】
p5562-中→ 指聲塵, 色塵, 法塵三者. (一)聲, 如於佛世時, 聞金口之聲而得道者, 是以聲塵爲經. (二)色, 於佛滅後, 由經卷紙墨而傳持者, 是以色塵爲經. (三)法, 內心思惟自法而契於理, 是不由他敎, 不由紙墨, 唯以法塵爲經. 耳識利者依於聲, 眼識利者依於色, 意識利者依於法. [法華玄義卷八上]
【경총經冢】
p5553-上→ 又作經. 將書寫完成之經典置於筒中埋在地下, 稱爲經冢. 此乃爲保護經典使傳諸永世之意, 亦爲自己祈願或爲祖先亡靈祈福之作法. 方法是在方形石垣中, 以土覆之, 使成一冢, 竝於內部設石室, 其內塞滿木炭, 經筒卽安置於石室內. 經冢之形狀或爲圓形, 或爲方形. 冢上或置寶篋印式, 或置牌位形之石塔. 藏於冢中之物, 除納置經卷之經筒, 或刻寫經文之經瓦, 經石外, 每有懸佛, 水甁, 獨鈷杵, 鏡等竝收於石室中. 所納藏之經文種類不一, 然多爲法華經, 彌勒經, 阿彌陀經, 無量壽經, 般若心經等.
【경탑經塔】
p5557-上→ ①指收藏經書之塔. 塔內所收之經文, 偈頌, 陀羅尼等, 稱爲法舍利. ②卽以經文書寫成之塔形. 又作經曼荼羅. 據書史會要卷六所載, 北宋僧法暉於政和二年(1112)以細字書寫經文, 形成一塔. 其字爲正體書, 每字大小僅如半芝麻粒, 其上共寫法華, 楞嚴等十部經, 自塔頂至底部, 層級鱗次, 毫末不差.
【경통經筒】
p5554-下→ 又作如法經筒. 爲安置經卷之容器, 多以木刳成圓筒形, 八角形, 附上金銀泥繪之花紋, 若埋於地中者, 爲避免腐朽, 每鍍以金銀, 或改以鐵, 陶, 石等製之. 元魏僧慧思惟恐佛敎於末法時期滅亡, 希望五十六億年後彌勒佛出現世間之前, 佛敎經典猶能獲得妥善保存與流傳, 遂有經筒之製作, 相傳此係發現於慧思所作之願文中, 然其詳細事例則未經考證. 日本普遍流行經筒之製造, 其原因乃是爲先靈追祈冥福及與衆生結緣, 其中最著名者, 以藤原道長於寬弘四年(1007)在奈良金峰山所埋者爲最古. 此外, 於日本歷代中, 以鎌倉, 足利時代最爲盛行. 於後世出土之經筒, 形狀不一, 早期之經筒高約二十公分至三十公分, 口徑爲十五公分者很多, 製作精巧 ; 其後被發掘出來者, 外形較小, 形式亦較樸素. 質料有靑銅, 銅, 銅板, 白銅, 鐵, 陶, 石, 瓦, 素陶, 土製等多種, 蓋子有多種形狀, 很多經筒在蓋面加上銘刻. (參閱經冢5553)
【경파남교瓊波南交】
p6668-中→ (1086~?)西藏佛敎迦爾居派分支香巴迦爾居之創始者. 瓊波乃家族姓氏, 南交意譯瑜伽師, 故又稱瓊波瑜伽師. 幼習棒敎, 復學寧瑪派大圓滿法, 曾七度赴印學法, 回藏後從迦當派高僧朗日塘巴受比丘戒. 住盆域覺波山, 建寺弘法. 復於後藏香地(西藏南木林縣)建寺傳法, 攝受弟子八萬餘人, 因稱香巴迦爾居. 其所敎授之法皆從印度傳來, 故別成一派.
【경한景閑】
p5008-中→ (1298~1374)高麗僧. 號白雲, 世稱白雲景閑. 金羅道古阜人. 幼年出家, 後至元都, 參謁天竺僧指空. 復至江南湖州(浙江), 師事石屋淸珙, 於恭愍王二年(1353)徹底大悟. 歸國後, 歷住松都性覺庵․海州安國寺․五冠山願堂興聖寺. 晩年移住京畿金浦望山孤山庵․驪州鷲巖寺. 恭愍王二十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七. 門弟子釋璨輯其語錄, 共成二卷. [白雲和尙語錄]
【경해謦咳】
p6615-上→ ①爲佛演說法華經後所示現的十種神力之一. 謦咳係指欲言說之前, 淸潤喉嗓所發之聲. 表示欲語之狀. 據法華文句卷十下載, 謦咳有二義:(一)謦咳事了, 謂佛四十餘年之隱祕眞實, 由法華經之開權顯實而得伸暢, 了無遺滯, 爲其出世之大事通暢, 故作謦咳. (二)謦咳付他, 謂佛欲以此法付於諸菩薩, 使諸菩薩利導後世衆生, 故作謦咳. [法華義疏卷十一]. ②咳卽欬. 咳聲之輕者謂謦, 重者謂咳. 引申爲談笑之義.
【경행經行】
p5551-中→ 梵語 caṅkramana, 巴利語 caṅkamana. 意指在一定的場所中往復回旋之行走. 通常在食後, 疲倦時, 或坐禪昏沈瞌睡時, 卽起而經行, 爲一種調劑身心之安靜散步. 據大比丘三千威儀經卷上所載, 適於經行之地有五, 卽閑處, 戶前, 講堂之前, 塔下, 閣下. 另據四分律卷五十九所說, 時常經行能得五利 : (一)能堪遠行, (二)能靜思惟, (三)少病, (四)消食, (五)於定中得以久住. [十誦律卷五十七,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 大唐西域記卷八]
【경행과境行果】
p5766-上→ 卽境, 行, 果三者之倂稱. 境, 指觀照, 信或理解之對象;行, 由觀境而起信解之修行;果, 指因其修行而得之證果. 其中, 境, 係就一切法, 審其善, 惡, 無記等三性, 觀察其有體無體, 有爲無爲等. 行, 謂已知境界, 則修習聞, 思, 修三慧, 專致於五重唯識觀. 果, 謂有漏之修, 能招感世間一切妙果;無漏之修, 可永滅諸障, 證得大菩提. 又法藏之大乘起信論義記又將境行果與該論之一心等相配當, 卽 : 境爲法(一心)與義(三大), 行爲行體(四信)與行用(五行), 果爲分果(隨分覺等)與滿果(究竟覺). [般若心經幽贊卷上, 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경현警玄】
p6816-中→ (943~1027) 宋代曹洞宗僧. 湖北江夏人, 俗姓張. 禮金陵崇孝寺智通出家, 後遊化諸方, 至湖南梁山參謁緣觀, 承嗣其法. 又繼湖北大陽山慧堅之法席. 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 爲避國諱, 改名警延, 其後住大陽山. 天聖五年示寂, 世壽八十五, 法臘六十六. 諡號明安大師. 有大陽明安大師十八般妙語一卷傳世.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六․禪林僧寶傳卷三․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七]
【경협經夾】
p5551-中→ 又作梵夾. 刻經文於貝多羅葉, 夾以厚板, 以繩結之, 故稱爲梵筴. 夾, 或爲筴之誤 ; 筴, 同策之義.
【경흥憬興】
p6062-上→ 新羅僧. 又作璟興. 熊川人, 俗姓水. 生卒年不詳. 十八歲出家, 硏究三藏, 望重一時. 文武王臨終時, 遺命神文王以憬興爲國師, 神文王元年(681, 卽唐高宗開耀元年)擧爲國老, 住三郞寺, 專事著述. 嘗臥病彌月, 後從一化尼聽聞華嚴經中善友原病之說, 病遂頓癒. 一日將騎馬入王宮, 感文殊菩薩之冥誡, 遂終身不騎牲畜. 其事蹟備載於玄本所撰之三郞寺碑. 著作頗多, 有大涅槃經疏十四卷(或七卷)․金光明經述贊七卷․藥師經疏一卷․四分律羯磨記一卷․大乘起信論問答一卷等三十多種. [三國遺事卷五․義天目錄卷一․卷二․諸宗章疏錄卷一]
【경희慶喜】
p6019-上→ ①聽聞佛法, 得到喜悅, 稱爲慶喜. 狹義爲歡喜之對稱. 卽念佛者具有信心, 決定此世卽可住於正定聚之不退位, 因此充滿喜悅, 稱爲慶喜. (參閱歡喜6898). ②梵名 Ānanda. 音譯阿難․阿難陀. 爲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於大般若經等處, 多用慶喜之名, 而少用阿難之名. (參閱阿難3694)
【계강나국稽薑那國】
p6117-下→ 稽薑那, 梵名 Kikāṇa. 爲西印度之古國. 位於伐剌拏國之西. 此國地處大山川間, 立大君長爲主. 以盛産羊馬馳名, 馬形殊大, 爲諸國之稀種. 伐剌拏, 卽今之班奴(Pannu);稽薑那, 卽位於其西邊之瓦茲里斯敦(Waziristan). 一說在今阿富汗尼斯坦東部山中, 有稱爲奇康之種族, 該族産良馬, 卽爲稽薑那國後裔. [大唐西域記卷十一]
【계건기우소啓建祈雨疏】
p4410-下→ 遇久旱, 擧行祈願降雨法會時所誦唱之疏. 在祈雨法會期間, 每日二次粥飯時, 諷誦七遍大悲咒以祈求降雨. 而法會之首日稱爲啓建, 特別莊嚴道場, 諷誦楞嚴神咒, 向觀世音菩薩祈禱, 竝宣讀疏文, 此時所宣讀之疏文, 卽稱啓建祈雨疏. [敕修百丈淸規卷一]
【계건탄불啓建歎佛】
p4411-上→ 指授戒會第一日所擧行之讚佛儀式. 係禺中(約上午十時左右)迎聖諷經終了, 卽由敎授師勸請導師(啓請師․啓師)而擧行讚歎佛德之儀式.
【계경이의契經二義】
p3768-下→ 據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載, 契, 上契諸佛之理, 下契衆生之機;經, 法․常之義. 卽如來所說之契經, 具有下列二義:(一)結集義, 謂如來契經攝持衆義, 冠有情之心, 令其無所忘失;猶如結華鬘以冠衆生之首, 久而無遺散. (二)刊定義, 謂如來契經裁斷衆義, 了別是非, 去惡留善;猶如匠人以繩墨治彼衆材, 斲邪歸正, 去曲留直.
【계戒】
p2896-上→ 梵語 śīla, 巴利語 sīla. 音譯尸羅. 意指行爲․習慣․性格․道德․虔敬. 爲三學之一, 六波羅蜜之一, 十波羅蜜之一. 廣義而言, 凡善惡習慣皆可稱之爲戒, 如好習慣稱善戒(又作善律儀), 壞習慣稱惡戒(又作惡律儀), 然一般限指淨戒(具有淸淨意義之戒)․善戒, 特指爲出家及在家信徒制定之戒規, 有防非止惡之功用. 據菩提資糧論卷一所載, 尸羅共有習近․本性․淸涼․安穩․安靜․寂滅․端嚴․淨潔․頭首․讚歎等十義. 其中, 自淸涼 以下爲淨戒之再轉釋. 戒爲實踐佛道之基礎, 故與定學․慧學共稱三學. 又爲五分法身之一, 稱戒身․戒品․戒蘊(身․品․蘊三者係表示複數). 同時, 大乘佛敎擧之爲六波羅蜜․十波羅蜜之一, 而稱爲戒波羅蜜(又作持戒波羅蜜). 戒, 原係佛陀住世時, 擧外道所作之非行來敎誡佛敎徒者. 適用於出家․在家二衆, 竝非如律之隨犯隨制, 故於犯戒時不伴以處罰之規定, 而是由自發之努力爲其特徵. 據此, 則戒與律本應有所區分, 但後人往往將此二者混用. 一般謂戒爲三藏中之律藏所說者, 以戒爲律之一部分, 而以律爲詮說戒之典籍. 小乘佛敎應在家․出家․男女之別, 制定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略稱爲五八十具). 凡此, 大乘佛敎指爲聲聞戒(又作小乘戒), 而另制菩薩戒(又作大乘戒), 合稱爲二戒. 又於佛陀所制定之戒, 其本質若爲罪惡者(卽性罪), 稱爲性戒 ; 反之, 若本質非罪惡, 然易令世人誹謗, 或誘發其他之性罪, 而特別制定者, 稱爲遮戒. 合之亦稱二戒. 犯遮戒之罪惡, 亦稱遮罪. 例如殺生戒․偸盜戒等, 屬於性戒, 飮酒戒多歸於遮戒. 此二戒又有如下異名 : (一)性戒, 又稱舊戒․主戒․性重戒. (二)遮戒, 又稱新戒․客戒․息世譏嫌戒․離惡戒․離戒. 其中, 性重戒爲性戒中罪特別重者, 殺生․偸盜․邪淫․妄語等卽所謂四重禁戒. 息世譏嫌戒簡稱譏嫌戒, 屬佛制之輕罪戒, 旨在制止世間之誹謗, 一般汎指四重禁戒以外之戒. 戒有四別.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載, 四別爲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戒法爲佛陀所制戒之法則, 戒體爲戒之體性, 卽有防非止惡作用之無表, 戒行指持戒(實踐), 戒相意謂持戒之相貌. 戒體係由受戒之儀式作法(卽羯磨)所得之律儀, 以其不可見, 故稱無表. 律儀, 梵語爲 saṃvara, 音譯三婆囉, 意譯亦作等護․擁護․防護․護․禁戒, 卽所謂遮止惡戒, 具有防止身․口․意三惡, 保護六根之作用. 以其律法儀則能産生防非止惡之作用, 故意譯爲律儀. 是故, 俱舍論卷十四載, 律儀防止身․口․意之惡者, 分別稱爲身律儀․語律儀․意律儀(以上總稱遍律儀) ; 保護六根者, 稱根律儀. 其中, 前二者以無表爲體, 後二者以正念․正知爲自性. 但無表不限於律儀. 一切有部認爲, 一般表現於身․語上勢力强烈之善․惡行爲(卽身表業․語表業), 或由定所産生防止造作善․惡之作用, 由此形成一種後天之性格, 此卽無表. 無表屬於色法(物質)之一種, 故稱無表色. 此無表有三種, 其由立誓決意實行善․惡者, 稱爲律儀無表(善心之情形)或不律儀無表(惡心之情形) ; 若隨緣應時而生起善惡心, 稱爲處中無表(又作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 其中律儀無表卽所謂戒體之無表. 成實論以無表屬非色非心之法, 南山律宗卽採此說. 大乘唯識宗則主張戒體爲思心所之種子熏習阿賴耶識所致 ; 天台宗以其爲假色, 而對戒體(無表)賦與種種說明. 此外, 小乘佛敎主張戒體無相續, 但大乘佛敎主張一度得戒卽永久不失. 一切有部類別律儀無表(卽戒體)爲三種律儀․四種律儀. (一)別解脫律儀, 又作別解脫戒․別解律儀․波羅提木叉律儀․律儀戒․欲纏戒(意指繫屬欲界之戒). 乃得自受戒作法時. 復分爲八 : (1)苾芻律儀, (2)苾芻尼律儀, (3)正學律儀, (4)勤策律儀, (5)勤策女律儀, (6)近事男律儀, (7)近事女律儀, (8)近住律儀. 其中, 前二項屬具足戒之體, 第三項屬六法戒之體, 第四․五項屬十戒之體, 第六․七項屬五戒之體, 第八項則爲八齋戒之體. (二)靜慮律儀, 又作靜慮生律儀․定共戒․色纏戒(意指繫屬色界之戒). 乃得自入靜慮(禪)之時. 蓋禪定之中, 自然離過絶非, 亦自然契入法爾律儀, 故能防止欲界不善之過失. 又靜慮律儀卽所謂隨心轉戒, 於入定時與心同起, 於出定時與其無表同時俱滅, 與有漏定共生共滅, 故又稱定共戒. (三)無漏律儀, 又作道生律儀․道共戒. 以上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爲有漏戒, 無漏律儀則屬斷盡煩惱之無漏戒, 係見道以上之聖者所得者, 亦卽入於無漏定中所獲得之律儀 ; 於此間自然遠離過惡, 契於律儀. 無漏律儀亦爲隨心轉戒, 與無漏道共生共滅, 故又稱道共戒. 反之, 別解脫律儀不論心之狀態如何, 僅須無捨戒等緣, 戒卽可永遠相續, 故稱不隨心轉戒. 以上爲三種律儀. (四)斷律儀, 又作斷戒. 卽與未至定之九無間道俱生之靜慮律儀及無漏律儀, 能永斷欲纏之惡戒與煩惱, 故稱斷律儀. 以上四者, 合稱爲四種律儀(又作四戒). 此外,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列擧八種律儀 : 能起․攝受․防護․還引․下品․中品․上品․淸淨. 前七種指受戒(別解脫律儀)時內心決意之狀態, 由其差異所分之層次 ; 後一種則屬靜慮律儀․無漏律儀. 行十善之十善戒(又作十善法戒․十善性戒․十根本戒)中, 除與心意有關之三種, 前七種稱爲七善律儀 ; 同此, 行十惡之前七種稱爲七不善律儀. 此外, 不律儀(又作惡律儀․惡戒)又依職業之分類(如屠殺․狩獵․獄吏等)而有不同, 在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有十六惡律儀 ; 在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中則說十二惡律儀. 別解脫律儀之內容如下 : (一)五戒. 此爲優婆塞(在家之男信徒)․優婆夷(在家之女信徒)所守, 故又稱優婆塞戒(卽近事男律儀)․優婆夷戒(卽近事女律儀). 五戒卽 : (1)不殺生戒, (2)不偸盜戒, (3)不邪淫戒, (4)不妄語戒, (5)不飮酒戒. 印度其他宗敎亦有類似之五戒, 如摩奴法典擧不殺生․不妄語․不偸盜․梵行(不淫)․不貪瞋五者, 耆那敎則說不殺生․不妄語․不偸盜․不邪淫․離欲等五戒. (二)八齋戒. 爲優婆塞․優婆夷於一日一夜中學習出家所守之戒. 受持者稱鄔波婆沙(梵 upavāsa, 意譯作近住․善宿). 八齋戒又作八支齋․八關齋戒․八戒齋․佛法齋․八分戒․八戒․齋戒․一日戒․近住戒․近住律儀. 此爲六齋日所持之戒, 除五戒(其中不邪淫戒在此爲不淫戒)外, 尙有離眠坐高廣嚴麗床座(卽不坐高座․不臥好床)․離塗飾香鬘(卽身不塗香油或裝飾)離歌舞觀聽(卽不觀戱聽歌)․離非時食戒(卽過午不食)等三戒. 六齋日沐浴斷食之習慣, 自古卽爲印度其他宗敎所行, 佛敎沿用之. 此八戒以非時食戒爲中心. (三)十戒. 此爲沙彌(未滿二十歲之男出家衆)․沙彌尼(未滿二十歲之女出家衆)所守之戒, 分別稱爲沙彌戒(又作勤策律儀)․沙彌尼戒(又作勤策女律儀). 內容如下 : (1)不殺生, (2)不偸盜, (3)不淫, (4)不妄語, (5)不飮酒, (6)不塗飾香鬘, (7)不歌舞觀聽, (8)不坐臥高廣大床, (9)不非時食, (10)不蓄金銀寶. (四)六法戒, 略稱六法. 係沙彌尼於受具足戒之前二年間所守之戒, 卽所謂式叉摩那(意譯學法女․學戒女․正學女)所學之六法. 據四分律卷二十七載, 其內容爲 : (1)染心相觸戒, 卽不以愛欲之心觸男子之身. (2)盜人四錢戒, 卽不盜四錢以下. 盜四錢以下爲缺戒, 可重新受戒, 若盜五錢以上, 則應黙擯之. (3)斷畜生命戒, 卽不斷畜生之命. (4)小妄語戒. (5)非時食戒. (6)飮酒戒. 十誦律則列擧淫欲․偸奪․殺生․妄語․摩觸男子裸身․捉男子之手與衣而共語等六種. 有部律則列擧不獨行等六法, 與不取錢等六隨法 ; 摩訶僧祇律則說十八事, 然竝未列擧上記六法. (五)具足戒, 又稱具戒․進具戒․近圓戒․大戒. 此乃比丘․比丘尼所守之戒, 分別稱爲比丘戒(卽作苾芻律儀)․比丘尼戒(卽作苾芻尼律儀), 係守出家敎團所定之一切戒條. 戒條之數目․內容, 男女各異. 具足戒, 梵語爲 upasaṃpanna 或 upasaṃpadā 此語原意指親近世尊之足下(座下)或參加敎團, 但一般譯作具足․進具․近圓, 而解釋爲近涅槃 . 其後更演變爲指受比丘戒․比丘尼戒, 意爲完全圓滿戒. 此乃相對於五戒․十戒等不完全戒而言, 至此, 具足二字之意義已有明顯變化. 據四分律載, 比丘之具足戒共二五○戒, 比丘尼共三四八戒(除七滅諍戒, 則共爲三四一戒, 但一般皆擧槪數, 稱五百戒), 且有五篇․七聚之分. 歸依佛․法․僧三寶, 係參加佛敎敎團之第一條件, 故三歸依(又作三歸․三自歸)特稱爲三歸戒. 此戒爲大․小乘所重視. 惟大乘戒之特色在於知罪不可得, 名爲持戒 (維摩經), 係由空之立場理解戒之精神. 戒可作二種解釋, 卽消極之防惡(止持戒)與積極之行善(作持戒). 擧例言之, 過去七佛通戒偈中, 所謂諸惡莫作 卽止持戒, 衆善奉行 卽作持戒. 依廣律所言, 五篇․七聚均屬止持戒, 犍度分則屬作持戒. 此外, 瑜伽師地論卷四十擧有三聚淨戒(又作三聚戒․三聚淸淨戒), 可作爲大乘菩薩戒之代表. 卽 : (一)攝律儀戒, 又作律儀戒. 指遵守佛制, 防止過惡. (二)攝善法戒, 指進而行善. (三)攝衆生戒, 又作饒益有情戒. 指敎化衆生, 使得利益. 其中, 攝律儀戒與五八十具等小乘聲聞戒是否相同, 尙有異說. 同論卷四十二載菩薩守六種戒, 卽 : 回向戒․廣博戒․無罪歡喜處戒․恆常戒․堅固戒․尸羅莊嚴具相應戒. 一般大乘佛敎稱菩薩戒爲持戒波羅蜜, 卽有勝於聲聞戒之意, 如大智度論卷四十六中, 說戒波羅蜜總攝一切戒法, 而十善爲總相戒, 其他無量戒均爲別相戒. 梵網經(大乘律典)列擧十重禁․四十八輕戒, 共說五十八戒, 此稱梵網大戒. 十重禁又稱十重禁戒․十重戒․十無盡戒․十重․十重波羅提木叉․十波羅夷․十不可悔戒, 乃大乘戒之最重罪, 若大乘菩薩犯此, 則構成破門罪․追放罪(卽波羅夷罪). 十重卽 : (一)殺戒. (二)盜戒. (三)淫戒. (四)妄語戒. (五)酤酒戒, 卽買賣酒. (六)說四衆過戒, 指說在家․出家菩薩, 以及比丘․比丘尼之罪過. (七)自讚毁他戒. (八)慳惜加毁戒, 指吝惜施給財․法. (九)瞋心不受悔戒, 指不原諒他人之懺悔. (十)謗三寶戒, 指毁謗佛․法․僧三寶. 此十重禁戒乃訓誡他行或自行者. 相對於十重戒, 四十八輕戒乃屬輕垢罪(汚垢淸淨行之輕罪, 相對於波羅夷罪). 內容包括不敬師友戒․飮酒戒․食肉戒等四十八種. 關於菩薩之波羅夷罪, 衆說紛紜, 如優婆塞戒經卷三擧出六波羅夷<(一)至(六)>․二十八輕戒 ; 菩薩地持經卷五擧出四波羅夷<(七)至(十)>․四十二輕戒 ; 菩薩善戒經擧出八波羅夷<(一)至(四)․(七)至(十)>․五十輕戒 ; 菩薩瓔珞本業經則擧出十波羅夷<(一)至(十)>, 竝說八萬威儀戒. 依天台宗之說, 戒可分權戒․實戒二種. 法華玄義卷四下載, 五八十具等小乘戒, 及瑜伽師地論․菩薩善戒經等大乘戒, 均爲三乘共通之權戒(粗戒), 至如梵網大戒, 則爲對界外菩薩所說之實戒(妙戒). 此妙戒仍係相對者, 然法華圓敎開三會一 (開說三乘之權敎而會歸一乘之實敎)時, 卻以一切戒律皆爲絶待妙戒. 此外, 摩訶止觀卷四上載, 戒有事戒․理戒二種. 具有具體之形式者, 卽爲事戒(隨相戒) ; 若能不住戒相而安住於空․假․中三觀者, 則爲理戒(離相戒). 前者能得天․人․阿修羅等三趣之果報, 後者必配以三乘及四敎之菩薩. 如是, 我國天台宗說一切戒乃絶對圓頓之妙戒. 於此, 日本佛敎則有進一步之解釋. 日僧最澄據法華開顯 之立場, 以爲梵網經之十重禁與四十八輕戒, 係爲盧舍那佛所說戒, 以利他爲根本, 戒體乃一得永不失, 戒境爲無邊法界, 不限於三千世界, 戒相爲三聚淨戒, 其持戒與犯戒, 竝無一定之法則, 竝允許通別二授(或二受). 通授(以十戒爲例, 各戒不須分別而授, 可作十戒全體之授受)不限出家與在家, 一律以三聚淨戒之作法總授 ; 依一白三羯磨或三歸法, 個別而授之, 卽所謂別授(個別授戒). 此種戒特名圓頓戒, 又作梵網菩薩戒․天台圓敎菩薩戒․菩薩金剛寶戒․一乘戒․一乘圓戒․一心戒․一心金剛戒․大乘圓頓戒․圓頓菩薩戒․圓頓大戒․圓頓無作戒․圓戒․大戒. 法華玄義卷三以北本涅槃經卷十一中之根本業淸淨戒․前後眷屬餘淸淨戒․非諸惡覺覺淸淨戒․護持正念念淸淨戒․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戒等五支戒, 依次分別配以四重禁或十善戒․偸蘭遮等以外之四篇․定共戒․道共戒․大乘戒. 又將同經卷十一所擧禁戒․淸淨戒․善戒․不缺戒․不折戒․大乘戒․不退戒․隨順戒․畢竟戒․具足成就戒等十戒, 配以四敎, 稱爲菩薩護他十戒(又作十種護持․防護十願). 同時依據大智度論等立大論十戒(菩薩所念十戒) : (一)不缺戒, (二)不破戒, (三)不穿戒, (四)不雜戒, (五)隨道戒, (六)無著戒, (七)智所讚戒, (八)自在戒, (九)隨定戒, (十)具足戒. 眞言宗說三昧耶戒(又作三摩耶戒․三戒), 意謂平等戒 . 卽立於三三平等之理, 說佛與衆生之身口意三密絶對平等. 此一眞言祕密戒係以衆生本具之淸淨菩提心爲戒體, 而以法界無量之萬德爲行相. 大日經說四重禁(又作四重戒), 卽 : (一)不應捨正法戒, (二)不應捨離菩提心戒, (三)於一切法不應慳吝戒, (四)勿於一切衆生作不饒益行戒. 又以不退菩提心․不捨三寶․不謗三寶․不生疑惑․不令退菩提心․不令發二乘心․不輒說深妙大乘․不發邪見․不說我具無上道戒․捨一切無利益事等爲十重戒. 接受戒法, 稱爲受戒 ; 戒師授豫戒法, 稱爲授戒 ; 持守戒法, 稱爲持戒. 授戒有一定的儀式作法, 稱爲戒儀. 授戒之際, 以戒和尙(或廣至三師七證)或傳戒師(日本天台宗所傳圓頓戒, 係以釋尊爲戒和尙, 現前授戒之師則稱傳戒師)爲戒師. 受戒有各種形式, 如通受與別受․自誓受與從他受․一分受與全分受. 其中, 自誓受(又作自誓受戒․自誓得戒), 無須三師七證等形式, 唯自己於佛像前誓言受戒 ; 從他受, 則指由三師七證等形式從他而受戒者. 戒體有二, 凡身語經過受戒之儀式行爲(表業), 初受戒時, 稱爲作戒或敎戒. 作戒․敎戒竝無永續性, 但一旦由受戒者之身上發得戒體, 則恒常相續, 能保持戒之作用, 此稱無作戒或無敎戒. 作․敎均是表 之異譯, 意指身語之表業 ; 反之, 無作․無敎意指無表業. 若得戒體, 稱爲得戒(或發戒), 但此時所得到之戒體竝不僅限於別解脫律儀之無表, 而係廣義包含所有之無表 ; 若捨離戒體, 稱爲捨戒(或失戒). 於無表之得捨, 俱舍論卷十四․卷十五有明確之解說, 謂別解脫律儀須以三師七證等緣始得戒, 而因下列五緣捨戒 : (一)意樂(有心犯戒), (二)死亡, (三)兼有男女兩性(二形), (四)斷善根, (五)踰一晝夜期限(適用於八關齋戒). 此外, 得具足戒之緣有十, 稱十種得戒緣 : (一)自然得, 卽覺至而得, 如佛․獨覺. (二)見諦得, 又作見道得. 卽入見道而得, 如五比丘. (三)善來得, 卽與佛善而得, 如耶舍. (四)自誓得, 卽信受佛爲大師而得, 如大迦葉尊者. (五)論議得, 卽與佛問答而得, 如蘇陀夷. (六)受重得, 又作敬重得. 卽受比丘尼八敬法而得, 如摩訶波闍波提. (七)遣信得, 又作遣使得. 卽佛爲遣使授具足戒而得, 如法授尼. (八)邊五得, 又作五人得. 卽邊國僧衆不足定數, 可立五人師而得. (九)羯磨得, 又作十衆得. 卽在非邊國, 依規定由三師七證之羯磨作法而得. (十)三歸得, 卽歸依佛․法․僧三寶而得, 如十六人之賢聖. 復次, 以受五戒․十重禁戒等之多寡, 戒分爲五種, 此稱五分戒, 如受持三歸及五戒中之任一戒, 稱爲一分戒 ; 受三歸及受持二戒, 稱爲少分戒 ; 若受持二戒而破一戒, 則稱無分戒 ; 受持三四戒稱爲多分戒 ; 受持五戒稱爲滿分戒. 受沙彌戒不久者, 稱爲新戒. 若祈望生於諸天等善處而受戒, 稱希望戒 ; 恐懼自他之責罰而受戒, 稱恐怖戒, 又作怖畏戒 ; 欲七覺支(七菩提分法)莊嚴其心而受戒, 稱爲順覺支戒 ; 欲離煩惱垢而受戒, 稱爲無漏淸淨戒. 以上四戒稱爲四種持戒. 一般認爲持戒可生於天․人等善趣, 實則持戒爲六波羅蜜之一, 乃凡夫趨往涅槃的修道資糧. 又以光․香比喩戒德, 稱爲戒光․戒香(卽持戒者之德名將如香熏遠方, 而傳之久遠). 向受戒者解說戒律, 稱爲說戒 ; 或亦指在半月一度之布薩行事中, 由上座比丘誦戒之條文, 僧衆有違犯者, 則在衆人面前懺悔, 由之而將布薩引申爲說戒. 一度受戒者, 若犯戒所制止之罪過, 則稱破戒(或犯戒) ; 反之則爲持戒. 據四分律卷四十六載, 犯波羅夷․僧殘․偸蘭遮等重罪(戒分), 稱爲破戒 ; 犯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惡說等輕罪(威儀分), 則稱破威儀. 受戒後常犯者, 逐漸減弱其戒體之勢力, 但未至完全捨戒, 此一期間, 稱爲戒羸 ; 反之, 發得戒體而受持, 則逐漸强大其勢力, 稱爲戒肥. 一般謂破戒者死後將墮三惡道. 四分律卷五十九亦擧出破戒五過, 卽 ; (一)自害, (二)被智者叱, (三)惡名遍聞, (四)臨死生悔恨, (五)死後墮惡趣. 若對戒律取邪見而執著, 則稱戒禁取見(五見之一). 如牛狗外道之持牛戒․狗戒․鷄狗戒等, 盡屬戒禁取見. 又雖未破戒, 但起煩惱而染汚戒, 稱爲汚戒 ; 若相對於淨戒而言, 此染汚之戒, 亦稱汚戒. [增一阿含經卷一․卷三十․卷四十四․文殊師利問經卷上․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一聖行品․菩薩善戒經卷四․大寶積經卷十七․新華嚴經卷五十三․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四․卷一二三․俱舍論卷十八․大智度論卷十三․卷二十二․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成實論卷九․大乘義章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卷中․華嚴經疏鈔玄談卷三]
【계洎】
p3887-中→ 禪林用語. 又作洎乎․洎合. 幾乎․大體之意. 趙州眞際禪師語錄卷上(卍續一一八․一五四下):師云:“賴遇老僧, 洎合玄殺這屢生.”
【계界】
p3889-下→ (雜阿含經卷ṅ梵語 dhātu之意譯. 音譯爲馱都, 含有層․根基․要素․基礎․種族諸義. ①界爲各種分類範疇之稱呼, 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 而産生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 合稱爲十八界. 又如地․水․火․風․空․識稱爲六界. 此外, 欲界․色界․無色界稱爲三界;此界有接近於境界之意. 唯識宗卽將一切法之種子稱爲界, 有要素․因之意. [雜阿含經卷十二․相應部因緣篇第一․六十華嚴經卷五十八․法苑義林章卷五本]. ②梵語動詞之語根, 稱爲字界.
【계計】
p3953-下→ 計度之意. 卽以自己之妄心分別來推度判斷事物之理. 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謂, 計爲分別心之異名. 部派佛敎時代, 各部派自有其本部之正統見解, 此稱本計, 若違越於自宗者卽稱異計. 此外, 虛妄計度, 稱爲妄計․邪計;週遍計度, 稱爲遍計. [顯揚聖敎論卷六․唐譯攝大乘論釋卷四․卷八]
【계繫】
p6670-下→ 梵語 grantha. 繫屬․繫縛之意. 卽將衆生束縛於迷惑之世界, 使不得自由者. 爲煩惱之異名. 三界之煩惱能將有漏之諸法各別繫縛於三界;因而, 繫屬於三界卽稱爲界繫, 或稱三界繫. 分別言之, 法繫在欲界者, 稱爲欲界繫;繫在色界者, 稱爲色界繫;繫在無色界者, 稱爲無色界繫. 此乃就所繫之法而言.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七就能繫之定障擧出四種繫(又作四結․四身結․四縛), 卽貪欲身繫․瞋恚身繫․戒禁取身繫․此實執取身繫. 蓋貪欲等四者, 能使心神散亂, 障礙定意性之身, 故名爲繫. 又三界有漏之諸法, 皆爲貪等煩惱所縛, 若斷除此縛, 卽爲擇滅涅槃. 此外, 業亦有繫之作用. 衆生由所造善惡之業而得三界之果報, 繫縛於三界中, 稱爲業繫. 繫屬於三界之善惡業, 則稱繫業.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二․卷一四五․俱舍論卷一․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八十四․成唯識論卷五․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本](參閱界繫3893)
【계계界繫】
p3893-下→ 界指欲․色․無色三界;繫乃聯繫․關連之意. 卽繫縛於三界之煩惱.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二(大二七․二七一下):繫在欲, 故名欲界繫;繫在色, 故名色界繫;繫在無色, 故名無色界繫. 如牛馬等繫在於柱或在於栓, 名柱等繫.又同論卷五十謂, 就界繫可分九十八隨眠, 卽:欲界繫有三十六隨眠, 色․無色界繫各有三十一隨眠. 又俱舍論卷二謂, 欲界所繫者具足十八界;色界所繫者, 除香味二境及鼻舌二識外, 唯餘十四界;無色界所繫者唯意根․法境及意識等三界之界繫. 以上爲小乘敎之說. 於大乘敎中, 唯識宗謂, 繫縛三界九地之法者爲與第六識相應俱生之煩惱, 分別諸識之界繫, 而鼻舌二識僅存於欲界, 不通於色․無色二界;眼耳身等三識僅存於初禪, 於二禪以上則無, 故二禪以上唯有六․七․八等三識. 無色界中無色法之故, 於第八識三種境之中唯緣種子而已. [顯揚聖敎論卷十八․成唯識論卷四․百法問答鈔卷四․略述法相義卷上]
【계관세음응험기繫觀世音應驗記】
p6672-上→ 全一卷. 南朝陸杲(459~532)撰. 本書在中國已散佚不傳, 今日本京都靑蓮院所存者爲鎌倉中期之古寫本. 日人牧田諦亮於一九七○年刊行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硏究一書, 其中收有本記, 卽依古寫本校訂而成. 依該書之序, 陸杲欲接續傅亮(374~426)之光世音應驗記(七條)․張演之續光世音應驗記(十條)而撰本記, 於南齊和帝中興元年(501)完成, 共計六十九條, 然卷末二條係後人所添附者.
【계광명戒光明】
p2907-上→ 表受戒之德相, 或形容持戒修善之功德之用語. 又作戒光. 光明, 比喩持戒之德力. 蓋諸佛出現於世, 皆相承傳誦戒文, 一切發心之菩薩, 乃至十住․十行․十地菩薩亦皆誦之, 故非僅是佛, 凡戒德熏習之僧尼, 口中皆出此戒光. 然此光非靑․黃․赤․白․黑等之色光, 非色亦非心, 非有亦非無, 亦非因果之法, 唯於思想上假立, 爲諸佛之本源菩薩道之根本. 又以持戒修善之功德能斷除諸惡․利益衆生, 如陽光平等遍照一切萬象, 故形容持戒修善之功德等, 亦常以此語表示之. [梵網經卷下]
【계구계雞狗戒】
p6643-上→ 鷄戒與狗戒. 印度外道苦行之一. 外道以苦行爲出離解脫之道, 持鷄戒者, 終日一足而立;持狗戒者, 食人糞便.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之一](參閱苦行外道3944)
【계권誡勸】
p5917-下→ 指誡, 勸二門. 佛敎敎義不出誡, 勸二門, 諸惡莫作, 稱爲誡門;諸善奉行, 稱爲勸門. 百論疏卷上之中(大四二․二四八下) : 佛法大宗, 唯誡與勸. 惡止, 明諸惡莫作, 謂誡門也;善行, 則衆善奉行, 明勸門也.[中觀論疏卷一]
【계귀국雞貴國】
p6643-中→ 鷄貴, 梵名 Kurkuṭa-Īśvara , 音譯俱俱咤예設羅. 爲高麗國之別名. 俱俱咤, 譯作鷄;예設羅, 譯作貴. 此國人民敬鷄如神, 首戴鷄羽而爲表飾.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
【계금취견戒禁取見】
p2914-中→ 戒禁取, 梵語 śīla-vrata-parāmarśa 全稱戒禁等取見. 又稱戒取見․戒盜見. 爲五見之一, 十隨眠之一, 四取之一. 指就戒禁(戒律․禁制)等而起之謬見, 以非因爲因, 非道爲道. 如見牛狗死後生天, 乃學牛狗之所爲, 食草噉糞, 修非因非道之行, 執迷此卽生天解脫之因, 此等妄見稱爲戒禁取見. [俱舍論卷十九․成唯識論卷六․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九․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七](參閱十隨眠 499․五見 1099․四取 1704)
【계급승완戒急乘緩】
p2911-上→ 爲戒乘四句之一. 戒, 指佛所制定之諸戒 ; 乘, 指佛所宣說之諸法. 急, 急切之意 ; 緩, 緩慢之意. 謂熱衷於持戒, 而怠慢於聞法. 此類根機雖得生於人․天, 然因執著人․天之樂, 故不樂聞法. (參閱戒乘四句 2911)
【계기戒器】
p2916-下→ 器, 根機之意. 卽指堪受戒律之根機. 又作戒機․戒根․戒根機. 依據戒律種類之不同, 所定戒器之範圍亦有別 : (一)依梵網菩薩戒經卷十下所述, 凡了解法師之語者, 無論身爲國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庶民․黃門․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剛神, 乃至變化人等, 均得受戒. 但若犯出佛身血․殺父․殺母․殺和上(尙)․殺阿闍梨․破羯磨轉法輪僧․殺聖人等七遮罪者, 則不得受戒. (二)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援引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之說而有如下之記載 : 謂有下列六因者不得受苾芻(比丘)․苾芻尼․正學女․沙彌․沙彌尼等之律儀 : (1)意樂損害, 指爲他人所迫或受生活逼迫者. (2)依止損害, 如患有癰腫․白癩․癲狂․大小便道合等疾病者. (3)男形損害, 指扇搋․半擇迦二者. (4)白法損害, 如造無間業․汚比丘尼等極無慚愧而白法(善法)劣薄者. (5)繫屬於他, 如被債主拘執․他人之奴僕․未得父母允許者. (6)隨護他心, 如變化身形者, 若於受戒後恢復本形, 爲他人所見, 必令人産生憎惡比丘之心 ; 爲護他心之故, 此等變化身形者亦不得受戒. 又謂近事男律儀僅限於意樂損害․男形損害者不得受戒, 近住律儀則唯有意樂損害不得受戒. (三)依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所述, 犯邊罪․犯比丘尼․賊心․破內外道․黃門․殺父․殺母․殺阿羅漢․破法輪僧․出佛身血․非人․畜生․二形等十三難者, 不得受具足戒. 此外, 未滿二十歲․不具三衣․未得父母允許者․負債者․官人․癩․癲狂等, 亦不得受具足戒. (四)俱舍論卷十五謂, 人及六欲天中, 除扇搋․半擇迦․二形者外, 皆可受別解脫律儀, 此外, 北俱盧洲者亦不得受此戒 ; 由於此洲之人生活極爲享樂, 而無善惡業之造作, 故戒於彼亦無作用. 據俱舍論卷十五載(大二九․八○下) : 北俱盧人無受及定, 及無造惡勝阿世耶, 是故彼無善戒惡戒. 猛利慚愧, 惡趣中無, 故律不律儀於彼亦非有.
【계나시기불罽那尸棄佛】
p6490-下→ 梵名 Ratnaśikhi. 爲釋迦牟尼佛於過去世修菩薩行, 至最初阿僧祇劫滿時所奉事供養之佛. 又作剌那尸棄佛. 意譯寶髻佛․寶積佛․寶頂佛. 大智度論卷四(大二五․八七上):從過去釋迦文佛到罽那尸棄佛, 爲初阿僧祇, 是中菩薩永離女人身. 從罽那尸棄佛至燃燈佛, 爲二阿僧祇, (中略)是時燃燈佛便授其記, 『汝當來世作佛, 名釋迦牟尼. ” [優婆塞戒經卷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俱, 舍論卷十八]
【계남系南】
p2988-中→ (1050~1094)宋代臨濟宗僧. 汀州(福建長汀)人, 俗姓張. 幼投金泉寺出家, 道業專一, 遍參諸方. 後參謁湘西道林寺之雲居元祐(1027~1092), 竝嗣其法. 後於廬山羅漢禪院宣揚禪旨, 世稱羅漢系南. 師因與臨濟宗黃龍派之祖黃龍慧南禪師(1002~1069)同名, 道譽亦相若, 且慧南乃元祐嗣法之師, 於法系上, 慧南爲系南之祖, 故叢林呼師爲小南, 尊稱慧南爲老南. 紹聖元年示寂, 享年四十五. [建中靖國續燈錄卷二十一․聯燈會要卷十六․五燈會元卷十八․禪林口實混名集卷下]
【계남습엽집溪嵐拾葉集】
p5514-中→ 凡三百卷(現存一一六卷). 日僧光宗(1276~1347)著. 收於大正藏第七十六冊. 本書爲光宗於應長元年(1311)至貞和三年(1347)間之隨筆. 書中除佛法以外, 亦旁及醫學, 歌道, 兵法, 耕作, 算術等多方面之知識. 爲硏究日本一實神道之資料.
【계납戒臘】
p2919-中→ 又作戒輯․法輯․法臘․夏輯․坐輯. 指僧侶受具足戒以後之年數. 據釋氏要覽卷下載, 比丘以夏安居之最後一日(七月十五日)爲受臘日, 自此而有法歲, 十六日則爲新歲歲首. 僧侶之長幼順序卽依戒臘之多寡而定 ; 受戒年數未久者, 則稱淺臘. 另有一說, 謂法臘乃指剃度以後之年數, 戒臘爲受具足戒以後之年數. 又依戒臘記載僧席次序之木牌, 稱戒臘牌. 禪家於入寮之終有寮元茶禮, 若人數衆多時, 卽依戒臘從上位次第請衆寮點茶, 此稱戒臘茶. 又僧侶之生年及戒臘, 合稱爲年戒.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敕修百丈淸規卷七․禪林象器箋簿券門․圖牌門](參閱法臘 3431)
【계납부戒臘簿】
p2920-上→ 記載僧侶戒臘之簿. 又作僧籍簿. 敕修百丈淸規卷五謝掛搭(大四八․一一四一下) : 侍者先期, 取堂司戒臘簿, 檢看新掛搭戒臘, 在上者一人爲參頭.[禪林象器箋簿券門]
【계납패戒臘牌】
p2919-下→ 依戒臘記載僧衆席次之牌. 又作戒牌. 禪門係按堂司․侍司․衆寮之戒臘寫造, 於每年七月十四日午後公佈, 堂司牌置於僧堂上間, 侍司牌置於法堂下間, 衆寮牌則列於寮內, 大衆竝炷香作展拜儀式. [敕修百丈淸規卷七戒臘牌․禪林象器箋圖牌門․禪苑淸規卷三維那條․僧堂淸規卷三結制草單法]
【계내界內】
p3889-下→ (雜阿含經卷ṅ欲․色․無色等三界之內, 稱爲界內;出離三界, 則稱界外. 三界爲苦之世界, 而佛陀已離生死, 得涅槃, 故言佛陀已超出三界之生死. 一般人認爲涅槃係身心歸於死滅, 大乘則認爲, 身心之滅絶, 竝非眞實之涅槃, 涅槃竝不是僅以出三界爲目的, 必須斷除精神上之迷根, 始能獲得眞正之涅槃. 故眞正之涅槃乃不分界內․界外, 此稱無住處涅槃;若以出三界爲目的, 卽稱爲界內敎法. 勝鬘經將生死分爲分段生死與不思議變異生死二種. 分段生死係指界內之生死, 乃衆生之生死, 由於煩惱而輪迴六道. 不思議變異生死, 則指脫離輪迴之佛菩薩, 憑其悲願心, 爲救度衆生而乘願來此娑婆世界. 又阿羅漢懼分段生死, 故欲求出三界. 然變異生死與分段生死相反, 乃不分界內․界外者. 而唯一能自由自在變異生死者, 唯有佛陀. 天台宗將佛敎分爲藏․通․別․圓四敎, 認爲藏敎是界內之事敎;通敎是界內之理敎;別敎是界外之事敎;圓敎是界外之理敎. 事敎係指由因緣生滅而變化有差別相之敎法;理敎則指一貫事理之根本敎法. 此外, 惑亦分三種, 卽界內惑(指見․思惑)․界外惑(指無明惑)及塵沙惑(塵沙惑通於界內․界外). 藏․通二敎僅斷除界內之見․思二惑, 而別․圓二敎則是進一步斷除界內界外一切之塵沙惑. 斷除三界迷惑所生之國土, 乃位於三界外, 故稱爲界外土, 此爲大乘佛敎之說法. 大智度論卷九十三謂, 阿羅漢生於出三界之淨土, 而後聽聞法華經. 天台宗則將淨土分爲四種: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無障礙土․常寂光土四土, 其中, 以凡聖同居土爲界內, 其他三土爲界外. 律宗將修道限定範圍所在之地域稱結界;區域之內, 稱界內(卽界中);區域之外, 稱界外. [法華經卷二譬喩品․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九․梁譯攝大乘論卷下․法華經玄義卷五上․卷六下․天台八敎大意․華嚴五敎章卷一](參閱五時八敎1132․生死2059․結界5181)
【계내교界內敎】
p3890-下→ 界外敎之對稱. 天台宗所立四敎中之藏․通二敎. 此二敎對沈淪三界中之衆生, 敎斷見․思二惑, 使出離解脫三界, 此一敎法稱界內敎. 又小乘敎以出離三界爲修道之究竟, 得解脫三界而證涅槃, 斷界內惑之敎法, 故亦稱界內敎. 其中, 界內事敎指藏敎, 界內理敎指通敎. [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參閱界內事敎3890․界內理敎3891)
【계내리교界內理敎】
p3891-上→ 指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敎之通敎. 此敎談因緣卽空之理, 所談事相少於藏敎, 然窮理稍深, 謂達生卽無生, 空卽不空, 故稱之爲界內理敎. (參閱五時八敎1132)
【계내사교界內事敎】
p3890-下→ 指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敎之一. 卽三藏敎或藏敎, 指小乘敎而言. 卽爲三乘人說阿含經, 以明但空之理, 竝由析空觀而入無餘涅槃之敎. 此一敎義特重色心諸法等之事相差別, 精硏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事項之法門, 然所論唯偏眞之空理, 究理猶屬淺薄, 故被貶稱爲界內事敎. [法華玄義釋籤卷十․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參閱五時八敎1132)
【계내혹界內惑】
p3891-上→ 指天台宗所立三惑中之見․思二惑. 見惑卽於見道所斷之惑, 迷於推度三世道理之煩惱. 思惑, 新譯修惑, 卽於思惟道(修道)所斷之惑, 迷於現在事境之煩惱. 此二者皆迷於界內之事理而招致三界之生死, 故稱界內惑. (參閱三惑624)
【계념繫念】
p6671-上→ 謂將心念繫於一處而不思其他之意. 又作係念․懸念․懸想. 據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二九(大六․六八六中):住空閑處, 繫念思惟先所修行.又觀無量壽經謂, 衆生用心觀想佛時, 應當一心繫念, 諦觀彼佛. 此外, 一般俗稱憂慮爲懸念, 稱戀慕爲懸想, 皆爲轉訛之用法. [雜阿含經卷三十七․卷三十九․大寶積經卷四十七․玄應音義卷三․慧琳音義卷三․卷九]
【계단戒壇】
p2917-中→ 指用以擧行授戒儀式及說戒之壇場, 卽於戒場中特製稍高於平地之土壇. 蓋戒場本無建築屋舍之必要, 隨處空地僅須有結界標示卽成, 然爲防患風雨起見, 古來皆堂內受戒與露地結界受戒竝行. 古代印度初於露天作法, 不另設壇. 戒壇之始建, 據釋氏要覽卷上記載, 係樓至菩薩向佛陀請示, 築一戒壇爲比丘受戒, 佛陀許之, 遂於祇園精舍外院之東南建壇. 關於戒壇之形制, 據義淨於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描述印度那爛陀寺之戒壇, 謂其方大尺一丈餘, 卽於平地四周高築塼牆, 高約二尺, 牆內坐基則高約五寸. 我國最早之戒壇, 相傳爲曹魏嘉平․正元年間(249~256)曇柯迦羅於洛陽所建. 晉․宋以來, 南方立戒壇甚多. 東晉法護於揚都(南京)瓦官寺立壇. 支道林於石城(山西黎城南)․汾州(浙江新昌)各立一壇, 支法存於若耶(浙江紹興)立壇, 南宋智嚴於上定林寺(於南京)立壇, 慧觀於石梁寺(於天台山)立壇. 求那跋摩於南林寺立壇, 南齊僧敷於蕪湖立壇. 復有三吳戒壇, 此壇似與法獻有關. 南朝梁代法超於南澗(於南京)立壇, 僧祐於上雲居․棲霞․歸善․愛敬四寺(皆於南京)立壇. 至唐代初年爲止, 渝州(重慶)以下至江淮(江蘇․安徽)之間, 總計戒壇有三百餘所, 然諸戒壇之形制已不可考. 至唐代乾封二年(667), 道宣律師在長安郊外淨業寺亦曾建立戒壇, 此時戒壇始有定式. 其制凡三層, 下層縱廣二丈九尺八寸, 中層縱廣二丈三尺, 上層畟方七尺. 其高度下層三尺, 中層四尺五寸, 上層二寸, 總高七尺七寸 ; 周圍上下有獅子神王等雕飾. 道宣竝撰有戒壇圖經 一書, 該書對戒壇之起源․名稱․形狀均有詳細記載. 其後, 義淨․一行․金剛智等諸師, 均曾在洛陽附近建立戒壇. 建立戒壇之風氣從此盛行全國, 官設與私設均有. 永泰元年(765), 代宗敕令大興善寺建造方等戒壇, 又命京城僧尼各置臨壇大德 十人 ; 此爲臨壇大德設置之始, 卽後世受戒時之三師七證. 所謂方等戒壇, 卽指大乘戒壇, 壇法雖依準諸律, 但受戒者須發大菩提心, 是與小乘戒壇殊異之處. 日本東大寺大佛殿前所建立之戒壇, 爲該國最早者, 係西元七五四年由我國鑑眞和尙東渡日本所建, 後燬於火災. 該壇建築之藍本, 卽依準道宣戒壇圖經 一書而建.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二之一․佛祖統紀卷三十六․卷三十九․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八․大宋僧史略卷下․釋氏稽古略卷三․卷四․道宣律師感通錄]
【계단契丹】
p3766-下→ 十世紀初, 居於東北興安嶺東邊之黑龍江流域․蒙古中南部, 後來侵入我國東北地方及北方等地, 建立遼帝國之部族名. 其國名亦稱契丹. 該國自西元九○七年耶律阿保機建國至九代天祚帝爲止, 共傳二一九年. 國都爲上京臨潢府(東部蒙古林東)․東京遼陽府(東北遼陽)․中京大定府(熱河大名城)․南京折津府(北京)․西京大同府(大同), 合稱五京. 契丹之固有宗敎爲薩滿敎, 佛敎則於建國之初受到獎勵而漸發達. 遼太祖自我國招請僧侶, 於龍化州建立開敎寺․大廣寺, 另於上京建天雄寺等諸寺院. 此一政策可推測係漢人及其他定居農民遷移至契丹本土後, 爲移民政策上之必要措施. 遼太宗天顯十二年(937)取得河北․山西北部(卽所謂燕雲十六州), 故我國北方佛敎遂傳入契丹. 其後, 世宗․穆宗․景宗之時, 佛敎益加發達. 至聖宗․興宗․道宗三代之時, 爲契丹佛敎之最盛期. 尤以遼道宗在位時, 佛敎興隆達於極點, 道宗爲契丹第一位崇佛之帝, 故遼史道宗紀贊有一歲飯僧三十六萬, 一日度僧三千之記載. 由隋代靜琬開始之房山石經刻造, 經唐末五代亂世而一度中斷, 直至遼聖宗時乃再開板. 興宗․道宗時繼續刻造, 至道宗淸寧三年(1057)爲止, 共完成涅槃․華嚴․般若․寶積等四大部經. 刻造事業悉由朝廷出資, 故可說契丹大藏經之雕造亦爲國家事業. 至淸寧五年終於完成五○四八卷之大藏經. 其後, 此一契丹大藏經傳入高麗, 而豫高麗藏經之影響甚鉅. 契丹之佛敎著作較著名者有行均之龍龕手鑑․希麟之續一切經音義十卷․覺苑之大日經義釋密鈔十卷․道□之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二卷․非濁之隨願往生集二十卷․三寶感應要略三卷. [遼史․契丹國志․宋史新編卷一九二․契丹佛敎文化史考(神尾一春)․石經山雲居寺と石刻藏經(塚本善隆)․遼金の佛敎(野上俊靜)]
【계단당戒壇堂】
p2919-上→ 於日本, 指內設戒壇, 用以擧行授戒儀式之建築物. 又稱戒堂. 於我國無此種堂宇之設施, 僅有壇而已.
【계단석戒壇石】
p2918-中→ 律宗或禪宗寺院門前所立之石碑. 又作結界石. 碑上通常銘刻不許葷酒入山門 字樣. 起源不詳, 惟黃檗淸規有高六․七尺, 廣一尺二寸之記載. (參閱結界石 5184)
【계단원戒壇院】
p2918-下→ 日本天平勝寶六年(754), 唐僧鑑眞抵日時, 於奈良東大寺大佛殿前建築戒壇, 爲聖武天皇以下四百人授菩薩戒, 是爲日本授戒之濫觴. 未幾, 此壇移至大佛殿西側, 竝營建堂宇, 是爲戒壇院之始, 其後燬於火. 現存者爲享保十八年(1733)江戶靈雲寺之惠光所重建, 安置有天平時代之四天王像. [南都東大寺戒壇院略緣起․唐大和尙東征傳․東大寺要錄卷一․卷四]
【계대사戒臺寺】
p2915-上→ 位於北平西郊十七公里處之西山極樂峰. 北平名刹之一. 山麓有石琢牌坊一座, 高九點六公尺, 寬十六公尺, 瓦椽․榱桷․樑柱均白石築成. 建於唐武德五年(622), 初名慧聚寺. 遼咸雍年間有法均大師開山築戒壇, 極爲方廣, 階全以白玉石作成, 雕刻精美, 戒壇上置佛像, 爲全國最大之戒壇, 故亦稱戒壇寺. 金時波羅尊者於此說敎. 明正統年間改稱萬壽寺. 憲宗時, 有道孚法師者, 世稱鵝頭祖師, 益宏殿宇. 正殿爲大雄寶殿, 據云其額爲嚴嵩所題. 其後有千佛閣, 閣東爲戒壇, 壇前有明慈聖太后所鑄銀鼎. 其上爲觀音殿, 閣東有慧聚堂, 係淸朝恭親王斥資所建. 西爲方丈室. 戒壇後面有極珍貴之金天德四年(1152)之碑.
【계덕戒德】
p2916-上→ (1909~ )江蘇江都人, 俗姓馮. 號天成. 民國十二年(1923), 於揚州邰伯福善庵依智文․朗文二位和尙披剃. 十五年春於南京寶華山受具足戒. 常熟法界學院․杭州僧學院․廈門閩南佛學院畢業. 曾任閩南佛學院助敎․常州天寧寺監院等職. 三十八年, 得大醒․慈航二師引介來臺, 隨緣說法. 後代證蓮法師籌建竹林精舍, 復於臺北創建法雲寺, 接管新店妙法寺. 師深硏法相唯識學及因明, 尤精佛敎梵唄, 以熟叢林規範及寶華山傳戒禮法而蜚聲敎界, 錄製有常州天寧寺唱誦 唱片六集, 及南京寶華山大板焰口 卡帶全套流通. 其所撰弘法文字散見各佛敎刊物.
【계도戒刀】
p2903-中→ 梵語 āstraka, 巴利語 satthaka. 又作刀子. 係比丘隨身所常持之道具, 爲比丘十八物之一. 乃用於裁衣․剃髮․剪爪之半月形小刀. 由於佛陀不許斫截一切草木等, 故比丘所畜之刀稱爲戒刀. 大宋僧史略卷上謂戒刀等皆是道具, 表斷一切諸惡, 故戒刀除具有實用價値外, 亦表示精神上之意義. 據十誦律卷三十七․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等記載, 比丘得畜裁衣用之月頭刀子, 其長度與種類有大․中․小三種, 大者可長六指, 小者四指, 長度居於四指至六指之間爲中 ; 其形狀有二, 或彎曲如鳥羽, 或似鷄翎, 不可尖直. 又依四分律卷五十一雜犍度所載, 佛制比丘可畜剃刀․剪爪刀, 竝准許前者作刀鞘, 後者作筒盛之. 晩近在中央亞細亞吐魯番之貝羯克立克(Bäzäklik)發現古代遺留之壁畫, 其中有使用半月形剃刀之圖, 由此可知剃刀與裁衣刀二者形狀相同. 現今印度尙有使用半月形剃刀者. [大乘入楞伽經卷六偈頌品․大寶積經卷五十六․五分律卷二十六․十誦律卷三十九․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一․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釋氏要覽卷中․祖庭事苑卷八]
【계도戒度】
p2909-下→ 南宋律宗僧. 字拙菴. 受業於棲心寺, 從元照學習四分律. 晩年住餘姚極樂寺, 一意西歸, 病中作遺書, 告別士夫道舊, 命衆誦觀無量壽經, 誦至法身觀時, 厲聲念佛跏趺而化, 其餘事蹟不詳. 著作有觀經疏正觀記三卷․阿彌陀經疏聞持記三卷等. 另有觀經扶新論一卷, 破斥草菴道因所著觀經輔正解一書之說, 而彰顯元照之意. [佛祖統紀卷二十八․淨土聖賢錄卷四]
【계도界道】
p3893-上→ 於密敎之曼荼羅中, 任一會曼荼羅與其餘他會曼荼羅分界所畫之道路, 稱爲界道. 爲通道․界境, 故稱界道. 有數種:(一)三股界道, 卽列三股杵爲界道. (二)一股界道, 列獨股杵之界道. (三)五色界道, 描白赤黃靑黑五色之界道. (四)三色界道, 白赤黃三色之界道. (五)一色界道, 卽純白色之界道. [大日經疏卷六․慈氏菩薩儀軌卷下]
【계도분별計度分別】
p3954-中→ 梵語 abhinirūpaṇā-vikalpa. 意卽分別計量推度. 三分別之一. 又作推度分別․分別思惟. 謂於所緣之境計量推度, 係與意識相應的散慧之分別作用. 阿毘達磨俱舍論卷二(大二九․八中):散, 謂非定. 意識相應散慧, 名爲計度分別.[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參閱三分別531)
【계도신박戒盜身縛】
p2913-下→ 梵語 śīla-vrata-parāmarśs-grantha, 巴利語 sīlabbata-parāmāsa-kāya-gantha. 又作戒取身縛․戒取身繫. 爲四縛之一. 指執守外道之邪戒, 起惑業束縛於身, 而不得解脫. 以其本非戒, 而强以戒名之, 故稱戒盜 ; 又取進行之義, 故稱戒取. [鞞婆沙論卷二․華嚴經孔目章卷三](參閱四縛 1839)
【계독雞毒】
p6643-上→ 梵名 Sindhu. 與賢豆․身毒等同義. 皆指天竺, 卽今之印度. (參閱天竺1350)
【계등록繼燈錄】
p6778-下→ 凡六卷, 另有目錄一卷. 明代僧永覺元賢(1578~1657)著, 淸順治八年(1651)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七冊. 元賢廣蒐博採諸方文獻, 繼五燈會元․五燈會元續略等諸種傳燈錄, 編集曹洞宗自靑原行思之系統中第十六世天童如淨以下之四十一人, 以及臨濟宗自南嶽懷讓之系統中第十八世淨慈悟明以下之二一六人, 又附錄潙山太初等法系不詳者七人, 計輯錄二六四位禪林耆宿之機緣略傳․宗乘法語等. 元賢另著有補燈錄一書, 然其傳本所在不明. 據禪籍志所抄錄永覺元賢之補燈錄自序略文記載, 該書共載錄禪僧一八○人之傳記.
【계라다족罽羅多族】
p6491-下→ 罽羅多, 梵名 Kirāṭa. 爲住於印度西北部山中之種族. 一說爲希臘人之吉拉德族(Kirrhadae), 於摩奴法典中則與震旦人․葉婆那人․塞人等竝擧, 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 ta, 大敘事詩)則稱爲吉拉塔珍尼亞族(梵 Kirāṭārjuniya);由此推之, 似指西漢初期侵入北印度, 征服罽賓之塞種族. 大唐西域記卷三迦濕彌羅國條所載之訖利多族, 與此種族同. 或與毘羅多族(梵 Virāṭa)爲同種.
【계려궐繫驢橛】
p6672-上→ 卽指路邊繫縛驢之木棒. 禪家轉喩學人雖領得一句一棒之玄機, 然若執著於一語一句, 則反受其拘束繫縛, 缺缺活用之機法. 臨濟錄(大四七․四九七下):羅漢辟支, 猶如廁穢;菩提涅槃, 如繫驢橛.又喩指不貴重而無益之物. 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上):梁武帝問達磨大師:“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是甚繫驢橛?)[景德傳燈錄卷十四船子德誠條․從容錄第八則․第十一則․第六十一則]
【계론界論】
p3893-中→ 巴利名 Dhāeu-kathā(-ppakaraṇa). 音譯作陀兜迦他. 屬巴利論藏七部論之一. 內容闡述蘊處界等諸法攝不攝及相應不相應之關係. 對於諸法蘊處界攝不攝及相應不相應之論, 在漢譯論藏中品類足論卷三․卷八至卷十․卷十八, 與衆事分阿毘曇論卷二․卷六․卷七․卷十二等均述及. 同時本論第六品所說者頗類於界身足論中所論心․心所與蘊處界等之相應不相應. 本論較重要之註疏本有佛音之本論注(巴 Dhāeukathābpakaraṇa-aṭṭhakathā)․阿難陀論師之 Tatiya-paramattha-ppakāsinī(收於阿毘達磨根本末注之第三篇). 一八九二年, 庫內拉特納(E. Gooneratne)將本論及佛音注之原版校訂出版. 此外, 本論亦有日譯本, 收於南傳大藏經中.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南方上座部論書解說]
【계루고雞婁鼓】
p6643-中→ 又作奚樓子․鷄婁子. 爲鼓之一種. 以皮革製成, 其形如甕, 體正而圓, 兩端可拍擊, 通常自頭部懸於腋下而拍擊. 爲龜茲․疏勒․高昌等地之樂器. [文獻通考卷一三六]
【계리戒羸】
p2919-中→ 又作學羸. 指戒體之勢用衰損羸劣. 比丘等依羯磨作法得戒, 應自奮勵相續, 若屢屢犯戒, 致使戒體勢用衰減, 稱爲戒羸. 反之, 發得戒體後, 念念倍增以防非止惡, 遂生未來之善果, 則稱爲戒肥.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
【계리길나금강녀計里吉羅金剛女】
p3954-上→ 計里吉羅, 梵名 Kelikila. 爲密敎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十七尊之一, 金剛薩埵四明妃之一. 又作髻利吉羅金剛女․髻黎吉羅金剛女․計里計羅金剛女․觸金剛女․春金剛女. 略稱觸女. 意譯爲適悅金剛女. 此尊位於金剛薩埵右後隅. 以其修春金剛瑜伽三摩地, 故得淸淨莊嚴之菩薩位. 理趣釋卷下(大一九․六一七上):欲等調世間, 令得淨除故, 有頂及惡趣調伏盡諸有者, 此是金剛髻梨吉羅明妃三摩地行, 大淨慮義攝也.此菩薩在金剛薩埵五種三摩地中表大定. 關於其形像,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作白色, 抱金剛薩埵. 金剛界七集卷下則作金色而持花鬘. 另據十七聖大曼荼羅義述所載, 謂其能以菩提之覺華, 起供養之雲海, 亦以方便授與衆生作功德之利. 此尊持華作爲印契, 種子爲□(jaī)或□(jra). [佛說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敎王經卷三․理趣經文句愚草卷一․金剛界曼荼羅尊位現圖抄私卷三]
【계리길라髻利吉羅】
p6370-下→ 梵名 Kelikila. 乃髻利吉羅金剛之略稱. 又作計里吉羅․計利枳扌羅. 意譯作金剛喜悅․觸金剛. 乃密敎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十七尊之一, 位列中尊金剛薩埵之右方. 梵語 kelikila 意譯爲觸, 乃男女相觸著之義. 據般若經義述之說, 此尊以不捨衆生, 欲令衆生皆得解脫之故, 遂明示觸性卽菩提. 其形像呈抱持之相, 二臂相交於胸前, 手執三股杵, 全身白色, 頭戴五佛寶冠.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理趣釋卷上]
【계리사반罽利沙盤】
p6490-下→ 梵語 kārṣpaṇa, 巴利語 kahātaṇa. 爲古印度之貨幣名, 或爲重量單位. 又作羯利沙鉢拏․迦利沙鉢那․迦哩沙槃拏․罽利沙槃, 罽利沙股那. 翻梵語卷一解釋罽利沙槃謂(大五四․九八七下):應云罽利沙股那, 譯曰錢數.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四本․經律異相卷二十八](參閱迦利沙鉢那3959)
【계림단애석불桂林斷崖石佛】
p4140-上→ 位於廣西北境之桂林, 歷來卽有山水甲天下之盛名, 於境內之峻峰奇洞中有龐大斷崖石佛群. 灕江流經市區, 西岸有疊綵山․洑波山․獨秀峰․灕山 ; 西北部之西北山區有觀音峰․石魚峰․西峰․老君山 ; 灕江東岸則有月牙山․七星山等. 由上擧諸峰中, 近來陸續發現刻有唐高宗調露元年(679)銘文之阿閦如來坐像․唐宋時代之石佛像與造像記․經碑記․劃刻石, 及騷人墨客留下之題辭和詩文遺蹟. 佛敎傳至桂林之年代已不可考, 而現存最古老之開元寺係建於隋代, 西山之延齡寺建於唐高宗前期, 然由於唐武宗之廢佛, 寺宇石佛大多遭受破壞, 其後佛寺之建築遂移至月牙山. 故灕江西岸地區及西山之石佛, 皆足以說明唐代盛期以迄後期石佛之演變過程. 石佛群中, 最引人注目者爲位於西山觀音峰, 於調露元年雕成之佛像, 像高一點四公尺, 佛像左手安於大腿, 右手伸向膝下, 呈觸地印手勢. 像旁有同年十二月昭州李寔所書之造像記, 故廣受重視. 由偏重北方佛敎和雕佛技巧之唐代雕刻史而言, 此座佛像可謂別具風格. 此一時期, 乃北方龍門奉先寺大佛雕刻完成之時, 雖同爲唐代作品, 然奉先寺之大佛雕像宏偉․厚重 ; 而南方佛像則著重於表現官能性和柔軟性, 穿著貼身之薄裳, 兩肩寬闊, 露出豐腴之胸部. 大體言之, 唐代不但輸入中印度之笈多樣式, 且將此樣式融入唐代雕刻藝術之寫實風格中. 南方雕刻之作品, 可以此爲代表. 除上記外, 洑波山還珠洞中之諸佛像, 亦保存良好. 刻於還珠洞側壁之菩薩立像, 尙存唐宣宗大中六年(852)之造像銘, 因右手持淨甁, 而被認爲是觀世音菩薩像. 由此種密宗雕像之完成, 可將桂林佛像雕刻史追溯至中唐時代.
【계맥戒脈】
p2912-上→ 卽受戒之血脈. 起自釋尊, 經摩訶迦葉輾轉相續, 至現在之戒師及受者, 其系統一脈相承, 稱爲戒脈. 大小乘各派傳承互異, 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載, 由佛․優波離․陀娑婆羅至道力, 二十七人次第相承 ; 善見律毘婆沙卷二擧優波離․馱寫拘․須那拘至私婆, 凡二十四人 ; 出三藏記集卷十二引薩婆多部記目錄, 謂十誦律之傳持者, 自大迦葉․阿難以下至達磨多羅, 凡五十三祖 ; 又四分律宗以曇無德爲始祖, 傳入我國, 曇摩迦羅爲二祖, 經法聰至道宣, 凡九祖 ; 道宣以下至宋代元照, 則爲南山律十五祖. 日本則以鑑眞爲初祖, 法載․眞璟以下次第傳持至今.
【계명戒名】
p2907a-上→ 佛敎徒受三歸戒而歸入佛門時, 由授戒師所命之名字. 又稱法名. 但法名一般不僅爲戒名, 尙包括出家時師父所起之名. 在印度, 四姓入佛門出家, 剃除鬚髮, 身著三衣, 單稱爲沙門․釋子, 不用本姓. 但我國及日本, 出家爲沙彌時, 捨其俗名而稱法名 ; 在家者於受戒時則納受戒名. 然日本淨土眞宗因無授戒之作法, 故無有法名․法號等戒名之稱. [考信錄卷二](參閱法名 3344)
【계명사雞鳴寺】
p6644-上→ 位於江蘇南京鷄籠山之東. 寺向東遙對鍾山, 西隔谿接鷄籠山之北極閣, 南俯瞰南京, 北擁玄武湖, 佔形勢之勝, 蔚爲南京遊覽勝地之一, 於每年觀音誕辰, 進香者絡繹不絶. 相傳該寺原創於西晉永康年間(300~301). 又於劉宋之時, 廬山慧遠之在家弟子雷次宗嘗於山中開館授徒, 後人就其遺址立寺, 名鷄籠山寺. 元代, 唯存小宇, 規模卑隘, 不足入叢林之列. 明洪武十八年(1385), 太祖命崇山侯撤故宇, 重新創建, 造五級塔, 其內埋藏梁寶誌之法函, 竝遣官祭祀. 寺東南隅設施食臺, 以滅妖氣. 明正統十年(1445), 英宗賜大藏經. 淸康熙四十四年(1705), 聖祖賜寺額. 乾隆十六年(1751), 高宗南巡, 曾御書匾額對聯. 現今之寺門題爲古同泰寺, 然據金陵梵刹志載, 梁代同泰寺已被列入廢寺, 別於本寺;且淸代陳作霖在南朝佛寺志亦無有關兩寺同異之論, 由此推測, 或因本寺與同泰寺之舊址接近, 致有此訛傳. 道光年間(1821~1850), 本寺殿宇多毁於太平軍火, 事平復興, 迄今仍存, 然其建築式樣, 雜採西洋款式, 不復昔日大刹之威勢. 今寺域內有古鷄鳴寺牌坊一座. [釋氏稽古略續集卷二․金陵梵刹志卷二․大淸一統志卷五十二․遊鷄鳴寺記(淸代李懿曾)․金陵古蹟圖考]
【계몽서啓蒙書】
p4411-上→ 三藏典籍中, 能啓發蒙昧, 而生般若正智之書. 經典中, 諸如訓示敎徒所須引用的句集之法句經․聚集因緣譚之賢愚經․雜寶藏經等, 以及印度撰述如龍樹之菩提行經․勸發諸王要偈等, 皆稱爲啓蒙書. 我國隋代智顗所著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小止觀)․唐代法藏之華嚴金師子章․宋代淨善之禪林寶訓等亦屬之. 此外, 日本良遍之觀心覺夢鈔․凝然之八宗綱要․三國佛法傳通緣起等, 亦皆爲啓蒙書. 近代以來, 此類著作頗多, 如英國洪飛瑞斯(Ch. Humphreys)之佛敎(Buddhism)一書亦廣受誦讀.
【계문戒文】
p2904-中→ 指戒本之本文. 四分律․五分律等廣律之本文稱爲律文 ; 對此而言, 四分比丘戒本․彌沙塞五分戒本等之本文, 稱爲戒文.
【계문왕생戒門往生】
p2909-中→ 謂以持戒之功德, 往生極樂淨土. 觀無量壽經擧出欲生極樂國土者, 當修三福, 其中第二福爲(大一二․三四一下) : 受持三歸, 具足衆戒, 不犯威儀. 卽解釋戒福之意. 據日僧源空之觀無量壽經釋(黑谷上人語燈錄卷二所收)載, 所謂受持三皈, 卽皈依佛․法․僧, 有翻邪三皈․五戒三皈․八戒三皈․菩薩三皈等, 皆爲入道之初門. 以此法迴向, 以爲往生之業. 又具足衆戒者, 有五戒․八戒․沙彌戒․菩薩之三聚淨戒及十重四十八輕戒等類. 不犯威儀者, 有三千威儀․八萬威儀. 戒爲諸佛之源, 行菩薩道之本. 若志於往生, 宜持此等諸戒, 此卽戒門往生.
【계바라밀보살戒波羅蜜菩薩】
p2908-下→ 戒波羅蜜, 梵名 Śīla-pāramitā 音譯尸羅波羅蜜多, 意譯戒到彼岸. 爲十波羅蜜菩薩之一. 位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中央虛空藏菩薩之左方第二位. 密號尸羅金剛. 三昧耶形爲寶珠. 現圖曼荼羅中, 形像爲身呈肉色, 著羯磨衣, 豎右掌, 食․中二指彎曲, 持一短杖, 杖頭有三枚寶珠, 具光炎 ; 左掌覆於膝上, 目視右下方, 交脚坐於蓮花上. 其印契與功德載於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 卽二手內相叉, 二手拇指直豎, 竝誦眞言唵(oṃ 意譯歸命)試扌羅(śīla, 意譯戒)馱哩抳(dhāraṇi, 意譯總持)婆言我口縛底(bhagavatī 意譯世尊)吽郝(hūṃ haḥ 表示空染汚義之種子), 由結此印與誦眞言三遍, 可滅無量劫破戒之業種, 獲得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種戒之功德, 此卽戒波羅蜜圓滿. 又常以戒香莊嚴身․口․意業, 則所有違犯四重禁, 或比丘․比丘尼犯八重罪等, 悉得淸淨, 當來隨願得生淨妙佛刹. [靑龍寺儀軌卷中․胎藏界七集卷中․祕藏記]
【계박繫縛】
p6671-下→ 梵語 bandhana, 巴利語同. 拘束之意. 又作結縛. 指衆生之身心爲煩惱․妄想或外界事物所束縛而失去自由, 長時流轉於生死之中. 據長阿含卷八衆集經所載, 繫縛衆生之身心者有四, 卽貪欲․瞋恚․戒盜․我見等四煩惱. 此外, 印度數論學派立有自性縛․布施縛․變異縛等三種繫縛. [鞞婆沙論卷二․金七十論卷中․大藏法數卷二十](參閱四縛1839․繫6670)
【계반자界畔字】
p3893-上→ 指悉曇字中之□(aṃ, 暗)․□(aḥ, 惡)二字. 此稱呼來由有二, 一謂此二字存於摩多․體文之間;二謂□表證菩提之義, □表入涅槃之義, 而菩提․涅槃二點之妙果有盡煩惱生死邊際之義. 此外淨嚴之悉曇三密鈔卷上之上, 則以脂□(llaṃ, 灠)與□(kṣa, 乞灑)二字釋爲界畔義. [悉曇字記]
【계벌誡罰】
p5917-中→ 卽對有過失之修行僧, 給豫嚴重之懲罰. 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四○中) : 或有過者, 主事示以拄杖, 焚其衣鉢, 謂之誡罰. [禪林象器箋罪責門]
【계범契範】
p3769-上→ 經典之異名. 契, 卽契理․契機二義. 佛之經典, 契理契機, 乃轉迷開悟之法則規範, 故稱爲契範.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
【계법戒法】
p2908-下→ 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 乃衆生之軌範. 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三聚淨戒․十重戒․四十八輕戒等律法, 通稱戒法. 蓋戒係聖道之根本, 因依此戒, 得生諸禪定及滅苦之智慧, 得免沒溺於生死海, 故爲解脫途徑之一. 南山律宗立此爲戒四別中之一者.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參閱戒四別 2905)
【계보髻寶】
p6371-上→ 指輪王髻中之寶珠, 比喩一乘實理. 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序(大五○․二二○下):解其髻寶, 示以衣珠, 借一以破三, 攝末歸本者也.[釋氏六帖卷七](參閱髻珠喩6371)
【계본戒本】
p2905-下→ 梵語 prqti.okxa, 巴利語 pqtimokkha. 音譯波羅提木叉. 乃彙集比丘․比丘尼所受持之學處(巴 sikkhāpaada, 卽禁戒)條目之書. 係由翻譯而成, 或從廣律(如四分律․五分律等詳說戒律者)中選取戒律各條而集成者, 如四分戒本(卽四分僧戒本)․十誦律․菩薩戒本等. 就巴利文律藏而言, 經分別(巴 sutta-vibhaṅga)之內容卽是說明戒本序文以外之其他部分 ; 其中比丘戒本列擧四波羅夷(巴 pārājika)․十三僧伽婆尸沙(巴 saṅghādisesa)․二不定(巴 aniyata)․三十尼薩耆波逸提(巴 nissaggiya-pācittiya)․九十二波逸提(巴 pācittiya)․四波羅提提舍尼(巴 pātidesaniya)․七十五衆學(巴 sekhiya)․七滅諍(巴 adhikaranasamatha)等二二七條, 比丘尼戒本則列擧八波羅夷․十七僧伽婆尸沙․三十尼薩耆․一六六波逸提․八提舍尼․七十五衆學․七滅諍等, 共計三一一條. 我國戒本之翻譯, 傳說以曹魏嘉平年間(249~254)曇柯迦羅譯出僧祇戒心爲始, 姚秦曇摩持․竺佛念二人繼之, 共同傳譯十誦比丘戒本二六○戒(上二書均已失逸), 此後陸續有姚秦鳩摩羅什譯出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劉宋法穎集出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姚秦佛陀耶舍譯出四分僧戒本․四分律比丘戒本․四分律比丘尼戒本․東晉佛陀跋陀羅譯出摩訶僧祇律大比丘戒本․東晉法顯與覺賢合譯摩訶僧祇比丘尼戒本․劉宋佛陀什等譯出彌沙塞五分戒本․南朝梁代明徽集錄五分比丘尼戒本․唐代義淨譯出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元魏瞿曇般若流支譯出解脫戒經等各一卷. 近年在敦煌出土之寫經中, 有十誦比丘尼波羅提木叉戒本, 被推定爲鳩摩羅什所譯. 另於中亞之土耳其斯坦(Turkeṣtān), 亦發現漢譯戒本之斷片. 又自法人伯希和(P. Pelliot)所發現之梵本戒本, 其內容頗類於十誦戒本, 可能爲漢譯十誦戒本之別本. 西藏藏經甘珠爾(Bkaḥ-ḥgyur)中, 相當於比丘戒本者爲 So-so-thar-paḥi-mdo, 共列擧二五三戒 ; 相當於比丘尼戒本者爲 Dge-sloṅ-maḥi so-thar-gyi-mdo, 共列擧三六四戒. 於小乘佛敎各部派中, 戒本之傳承亦有不同, 如法藏部傳四分比丘比丘尼戒本及巴利戒本, 化地部傳彌沙塞五分比丘比丘尼戒本, 薩婆多部傳十誦比丘比丘尼戒本等, 迦葉毘部傳解脫戒經, 大衆部傳摩訶僧祇比丘比丘尼戒本, 說一切有部則傳根本說一切有部比丘比丘尼戒本. 又今西藏所傳之戒本係屬於說一切有部之傳承. 此外, 於大乘戒中, 有由菩薩地持論抽出之菩薩戒本(曇無讖譯), 以及由瑜伽師地論所抽出之菩薩戒本(玄奘譯)等. [中阿含卷三十六瞿黙目揵連經․梵網經卷下․四分戒疏卷上․出三藏記集卷十一․開元釋敎錄卷十五․R. Hocrnle: Manuscript remains of Buddhist Listerature found in E. Turkestan, vol. I]
【계비戒肥】
p2909-中→ 由秉聖法所發得無作之戒體, 其勢用念念倍增, 防非止惡, 遂生未來善果者, 稱爲戒肥. 反之, 如其勢用漸衰損, 終至失戒, 稱爲戒羸.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戒羸 2919)
【계빈契斌】
p3768-上→ (1383~1452)明代曹洞宗僧. 平陽(山西)垣曲人, 俗姓王. 字俱空, 世稱俱空契斌禪師. 依重興院無相法師出家, 永樂十四年(1416), 至少林寺, 參謁凝然了改禪師, 久而不契. 一日, 睹秦封古槐, 豁然契悟, 得證心印. 正統十三年(1448), 任嵩山院事. 景泰三年示寂, 享壽七十. [續指月錄卷十四․續燈正統卷三十七․五燈會元續略卷一]
【계빈국罽賓國】
p6491-上→ 又作 계賓國․劫賓國․羯賓國. 爲漢朝時之西域國名. 位於印度北部. 卽今喀什米爾一帶之地. 有關其國名, 諸書之記載不一,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七謂爲迦畢試國(梵 Kapiśa)之訛稱, 梵語雜名謂爲劫比舍也(梵 Karpiśaya)之略音, 雷穆沙(A. Rémusat)謂爲喀布爾河(Kabul)之古名喀菲斯(Kophes)之譯音, 萊維(S. Lèvi)及沙畹(E. Chavannes)謂爲迦濕彌羅國(梵 Kaśmīra)之古稱. 蓋此國名自古卽見載於我國正史, 又頻見於佛典中, 依時代之不同, 所指之地亦有差異. 大抵言之, 罽賓爲迦濕彌羅國之古稱. [洛陽伽藍記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一迦畢試國條․漢書西域傳第六十六上罽賓國條․隋書西域列傳第四十八․唐書西域列傳第一四六上罽賓國條․S. Lèvi, E. Chavannes: L' Itinérire d'Ou-K'oung(Jou rnal Asiatique, 1895)](參閱迦濕彌羅國3978)
【계빈국용지罽賓國龍池】
p6491-中→ 據大唐西域記卷三迦濕彌羅國條․善見律毘婆沙卷二載, 昔罽賓國有阿羅婆樓龍王(梵 Aravāḍa)降大雨, 淹流禾稻, 使成爲大池. 至阿育王時, 有阿難弟子末田底迦(梵 Madhyantika), 得六神通, 具八解脫, 遊化至此, 宴坐於林中, 現大神力;龍王見之信服, 請資所欲, 末田底迦遂令其以神力使水盡池空, 奉施土地. 末田底迦旣得其地, 乃運大神通力, 建立五百伽藍;竝爲諸人民闡說譬喩經, 使八萬衆生得道, 千人出家. 此地卽後世之迦濕彌羅國.
【계빈왕비타罽賓王臂墮】
p6491-上→ 傳說罽賓國王殺害師子尊者, 其臂墮地. 據景德傳燈錄卷二載, 禪宗相承系譜西天二十八祖中之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 遊化至罽賓國, 其時, 彼國王名彌羅崛, 邪見熾盛, 毁壞塔寺, 殺害衆僧, 竝以利劍斬殺師子尊者, 尊者頭中無血, 唯涌出白乳, 高達數尺, 而王之右臂亦隨之墮地, 七日之後命終. [付法藏因緣傳卷六․佛祖統紀卷五](參閱師子4090)
【계사나화計娑羅華】
p3954-下→ 計娑羅, 梵語 kesara. 又作計薩囉華․鷄薩羅華. 意譯作蘂․花蕊. 卽指學名爲 Rottleria tinctoria 或 Mimusops elengi 或 Mesua ferrea 等植物所開之花. 然八十華嚴經卷七十六則謂是寶玉之名. 又慧苑音義卷下謂爲獅子身毛之旋紋. 又産於馬來西亞之鐵刀木․鐵棱等樹木之花, 亦稱計娑羅華.
【계사별戒四別】
p2905-中→ 指戒法․戒體․戒行․戒相. 乃爲說明戒之要義而設. (一)戒法, 指佛陀制定不可殺․盜․淫․妄等戒律, 作爲行者規範․禁戒之法. 此卽體, 乃通達出離生死之道. (二)戒體, 謂領受戒法後, 於行者身心發得戒之體性 ; 此乃出生衆行之本. (三)戒行, 乃發得戒體後, 護持身․口․意三業不失之意. 旣受得此戒, 則秉之在心, 廣修方便, 時時檢察身口威儀之行, 克志專崇前聖, 持心而不散. (四)戒相, 隨其持戒, 成就威儀之行, 則一切擧止皆如法, 美德光顯, 故稱戒相.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下(大四○․一八○中) : 聖人制敎名法, 納法成業名體, 依體起護名行, 爲行有儀名相.[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之四․補助儀卷上]
【계살념불戒殺念佛】
p2912-下→ 戒殺生․修念佛之意. 係我國宋末以降特別强調之行儀. 不殺生爲五戒․十戒等之第一戒, 乃佛敎所嚴守者. 南北朝齊梁之際, 學佛者卽依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中不應食肉 之語而斷肉食. 隋唐時代依梵網經及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等, 擧行戒殺放生法會. 其後宋末之眞歇淸了․王日休等, 依據觀無量壽經三福(大一二․三四一下)慈心不殺, 修十善業 之說法, 主張念佛行者須受持殺生戒, 以爲警策. 王日休之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四修持法門八(大四七․二六四上) : 全持齋戒, 又禮佛念佛, 讀誦大乘經典, 解第一義, 以此迴向願生西方, 必上品上生. (中略)能持此五戒, 常不失人身. 若修淨土者不在此限也. 若全持十戒加以如上文所言, 功德固上品上生矣. 若止持五戒而修淨土, 亦不失中品上生或上品下生. 若又不能持五戒, 豈可以不戒殺生乎?殺生爲五戒之首, 亦爲十戒之首, 亦爲比丘五百五十戒之首. 是不殺則爲大善, 殺則爲大惡. (中略)若止能持此不殺之一戒以修淨土, 已不在下品生矣. 故知, 不肉食是爲大善. 若因疾病而食三種淨肉時, 須對所食衆生, 念誦南無西方極樂世界三十六萬億一十一萬九千五百同名同號阿彌陀佛 四十九遍, 以祈彼等往生極樂. 此一說法, 爲明代以後居士行法之軌範. 又歸元直指集卷上揭載眞歇等之戒殺文, 雲棲袾宏製戒殺放生文, 鼓山元賢撰淨慈要語, 均强調念佛與慈悲戒殺放生兼修. [龍舒增廣淨土文卷六․歸元直指集卷下․中國淨土敎理史(望月信亨)]
【계상戒相】
p2911-中→ 謂持戒表現之相狀差別. 如持五戒․十戒, 乃至二百五十戒, 一一戒中各有差別, 按其持犯之輕重, 各有不同之相狀. 一般指切切實實遵守戒律之相狀. 此乃南山行事鈔所立戒四別之一.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下(大四○․二七四下) : 相有形狀, 覽而可別. 前明戒法, 但述功能 ; 次明戒體, 唯論業性 ; 後明戒行, 略示攝修. 若非辨相, 則法․體․行三, 一無所曉, 何以然耶?法無別法, 卽相是法 ; 體無別體, 總相爲體 ; 行無別行, 履相成行 ; 是故學者於此一門深須硏考. (參閱戒四別 2905)
【계상대啓霜臺】
p4411-下→ 指設置戒壇. 霜臺, 原爲執掌法律之處, 卽爲御史臺之異稱. 禪苑淸規卷九(卍續一一一․四六四上) : 謝大戒詞(萬歲天寧之節, 特啓霜臺).
【계서戒序】
p2907-中→ 指梵網經菩薩戒之序文(大二四․一○○三上) : 諸佛子等!合掌至心聽, 我今欲說諸佛大戒序. 於大布薩會, 戒師誦讀戒文時, 必先誦讀戒序, 其次方誦讀戒之本文.
【계성繼成】
p6777-下→ 宋代臨濟宗僧. 生卒年不詳. 江西宜春人, 俗姓劉. 字蹣菴. 崇寧年間(1102~1106)參禮仰山普得度, 不久, 又參禮雲蓋智本. 嗣開封智海禪院普融道平之法. 宣和六年(1124)春, 奉詔住右街顯忠寺. 宋高宗潛邸時, 嘗書扇面下賜. 建炎初年(1127), 入天台山華頂峰;紹興年間(1131~1162), 入福建秀峰. 師嘗受徽宗之皈依, 賜號佛慈禪師. [嘉泰普燈錄卷十二․五燈會元卷十二․釋氏稽古略卷四]
【계수稽首】
p6117-中→ 爲佛敎禮法之一. 卽以頭著地之禮. 我國周禮所載之九拜中, 稽首爲最恭敬之行禮法. 佛敎之稽首, 彎背曲躬, 頭面著地, 以兩掌伸向被禮拜者之雙足, 故又稱爲接足禮(接著對方之足). 此種以頭額觸地之禮拜, 爲印度之最高禮節. 所謂接足作禮․頭面禮足․五體投地等卽指此而言. 在佛敎中, 稽首與歸命同義, 若區別之, 則稽首屬身, 歸命屬意.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大乘義章卷四․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釋門歸敬儀卷下․玄應音義卷二十四․釋氏要覽卷中]
【계숭契嵩】
p3768-中→ (1007~1072)宋代雲門宗僧. 藤州鐔津(廣西藤縣)人, 俗姓李. 字仲靈. 自號潛子. 七歲出家, 十三歲得度剃髮, 十九歲遊方. 常頂戴觀音像, 日誦其名號十萬聲. 後得法於洞山曉聰禪師. 師遍通內外典籍, 善爲文, 曾就宗密之敎禪一致論加以闡述, 而更强調儒佛一致說. 針對韓愈等儒者之排佛, 著有原敎․孝論等輔敎篇. 此外, 關於禪宗之法脈, 撰有傳法正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等書. 仁宗時, 呈其著書, 仁宗乃詔令入藏, 竝賜紫方袍與明敎大師之號. 熙寧五年於杭州靈隱寺示寂, 享壽六十六. 門人收其著作輯成鐔津文集二十卷. 因契嵩居錢塘佛日山, 故又稱佛日禪師. 以師曾止於永安山之精舍, 後人遂以永安稱之. [傳法正宗記卷一․續傳燈錄卷五․鐔津明敎大師行業記]
【계승사구戒乘四句】
p2911-下→ 戒, 指佛所制之輕重諸戒 ; 乘, 指佛所說之大小乘諸法. 由持戒․聞法之先後緩急, 而生乘急戒緩․戒急乘緩․乘戒俱急․乘戒俱緩等四種之別, 稱爲戒乘四句. 此係天台․華嚴諸宗, 爲區別不同之根機而設. 卽 : (一)乘急戒緩, 又作戒緩乘急. 急, 卽急切 ; 緩, 卽寬緩. 謂懈怠持戒, 故墮於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等四趣之中 ; 然以乘急而熱衷聞敎, 故仍得聞法. 如八部衆中之龍․鬼等, 皆得與會聞法. (二)戒急乘緩, 謂因急於持守戒法, 故得生於人․天 ; 然以乘緩之故, 懈怠於聞法. (三)乘戒俱急, 又稱戒乘俱急. 謂因戒急, 得生於人․天 ; 亦由乘急之故, 得聞法悟道. (四)乘戒俱緩, 又稱戒乘俱緩. 謂旣不持戒, 亦不聞法, 而喪失人身, 永墮四趣.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六․摩訶止觀卷四上․法華經文句卷二下․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六․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二․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
【계신戒身】
p2907-下→ 梵語 āīla-skandha. 五分法身之一. 又作戒衆․戒蘊․戒品. 指無漏之身․語二業. 卽於無學身中, 與無漏道俱起, 而以道俱戒(具有防非止惡之功能)之無表爲體者, 稱爲戒身. (參閱五分法身 1066)
【계암현수桂庵玄樹】
p4141-中→ (1427~1508)日本臨濟宗僧. 長門(山口縣)人, 號島陰. 早歲於京都五山硏習內外典, 長於宋學. 應仁元年(1467)奉敕來華. 曾入燕京, 謁明憲宗, 爲帝賦詩, 深受嘉賞. 隨後遊學蘇杭之間, 師事碩德, 潛心於詩書經釋及朱子之學. 七年後歸日本, 遍遊九州. 文明十年(1478), 應島津忠昌之請而至薩摩, 任國守侍讀之職. 另又刊刻四書新注(爲日本四書注本之最早者), 形成江戶時代朱子學勃興之基礎. 永正五年示寂, 享年八十二. 著有島陰漁唱․島陰雜著. [漢學紀源卷二․卷五․五山歷代]
【계어독경季御讀經】
p3143-中→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年御讀經. 日本宮中每逢春秋(二月․八月)二季, 各擇吉日四日, 依例召請一百僧人, 誦讀大般若經, 以祈求國家安泰․天皇健康. 屬日本敎界每年的重大行事之一.
【계업繫業】
p6671-中→ 指繫屬於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之善惡業. 大乘義章卷七三界繫業義謂繫業有四義:(一)就業體而言, 有漏之業體屬於三界, 故稱三界繫業. (二)就得果而言, 有漏業受報之處必在三界, 故稱三界繫業. (三)就業果相對而言, 於三界中, 業與果相縛, 故稱三界繫業. (四)對惑而言, 三界之善惡業爲其當界之煩惱所緣縛, 故稱三界繫業.
【계업繼業】
p6778-中→ 北宋入竺僧. 陝西耀縣人, 俗姓王. 居洛陽天壽院. 乾德二年(964), 宋太祖詔沙門三百人入天竺求舍利及貝多葉書, 其時, 師亦受薦入竺, 歷十三年, 於開寶九年(976)歸國, 將所得之梵經․舍利等進呈太宗. 太宗詔擇名山修習, 乃於四川峨眉山牛心築庵居住, 稱牛心寺. 師西域之行程, 分見於該寺所藏涅槃經一函四十二卷各卷之末, 其記事雖不詳, 然在地理方面仍屬珍貴之資料. 世壽八十四. 其生卒年不詳.
【계연繫緣】
p6671-下→ 謂心廣於世間諸事物懸繫思索. 反之, 一念乃一思而止. 摩訶止觀卷一上(大四六․一下):圓頓者初緣實相, 造境卽中, 無不眞實, 繫緣法界, 一念法界, 一色一香, 無非中道.
【계외界外】
p3891-中→ 界內之對稱. 卽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外之國土. 三界乃凡夫生死往來之世界, 於此三界外, 尙有諸佛菩薩之淨土, 此卽稱爲界外. 法華經卷二譬喩品(大九․一三下):以佛敎門, 出三界苦;怖畏險道, 得涅槃樂.[大智度論卷九十三]
【계외교界外敎】
p3892-中→ 界內敎之對稱. 指天台宗所立四敎中之別․圓二敎. 此二敎之法身菩薩已斷見․思二惑, 出離三界, 於界外淨土受變易生死, 斷無明而成佛, 不以解脫三界爲究竟之果, 故稱爲界外敎. 其中, 界外事敎指別敎, 界外理敎指圓敎. 反之, 以解脫三界爲究竟之果的藏․通二敎則被斥之爲界內敎. [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參閱界外事敎3892․界外理敎3892)
【계외리교界外理敎】
p3892-下→ 指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敎中之圓敎. 此敎之菩薩迷理輕, 故不借事事之方便, 而直談一切萬法爲中道實相之妙理, 稱爲界外理敎. 此敎說圓融無礙之妙理, 故稱理敎. 法華經玄義卷三上(大三三․七一○下):圓敎佛與菩薩, 俱觀界外十二因緣理.(參閱五時八敎1132)
【계외사교界外事敎】
p3892-中→ 指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敎中之別敎. 此敎之菩薩迷中道之理重, 故分別無量之事法, 以之爲方便而使悟理, 稱爲界外事敎. 法華經玄義卷三上(大三三․七一○下):別敎佛與菩薩, 俱知界外十二因緣事.(參閱五時八敎1132)
【계외토界外土】
p3891-下→ 指三界外之國土. 乃斷盡三界之惑者所生之國土. 在小乘中不言三界外之國土, 但大乘經論則敘說不少. 佛地經(大一六․七二○中):無量方所, 妙飾間列, 周圓無際, 其量難測, 超過三界所行之處, 勝出世間善根所起, 最極自在, 淨識爲相, 如來所都, 諸大菩薩衆所雲集.大智度論卷九十三(大二五․七一四上):得阿羅漢時, 三界諸漏因緣盡, 更不復生三界. 有淨佛土出於三界, 乃至無煩惱之名. 於是國土佛所, 聞法華經, 具足佛道.攝大乘論釋(梁譯)卷十五(大三一․二六三中):論曰:出過三界行處. 釋曰:三界集諦爲行, 三界苦諦爲處, 淨土非三界苦集所攝, 故言出過三界行處.此皆指界外之淨土. 然仁王般若經卷上(大八․八二六下):一切衆生煩惱不出三界藏, 一切衆生果報二十二根不出三界, 諸佛應化法身亦不出三界. 三界外無衆生, 佛何所化?是故我言, 三界外別有一衆生界藏者, 外道大有經中說, 非七佛之所說.此則說明三界外無土. 智顗之仁王般若經疏卷四․柏庭之仁王般若經疏神寶記卷三等, 皆就有無而會通如下:主張界外無衆生者, 乃謂受分段生死之衆生者無;主張有者, 則謂受變異生死之衆生之有而不相違. 若斷界外衆生之有, 乃外道之見;若謂無, 則無異於二乘之見而不盡共;若依菩薩之見, 乃爲不有不無. [大智度論卷三十八․法華玄義卷六․卷七․法苑義林章佛土章]
【계외혹界外惑】
p3892-下→ 卽天台宗所立三惑中之塵沙․無明二惑. 界, 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 迷於三界內外恆沙塵數之法而障於事智, 稱爲塵沙惑;可以假觀對治之, 而令證得道種智, 成就解脫之德. 迷於中道第一義諦之理而障於理智, 稱爲無明惑, 乃純屬三界外之惑. 此惑唯有菩薩能斷除, 故又稱別惑;可以中觀對治之, 而令證得一切種智, 成就法身之德.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摩訶止觀卷四上․法華玄義釋籤卷三](參閱三惑624)
【계요이국罽饒夷國】
p6492-上→ 罽饒夷, 梵名 Kanyakubja. 爲中印度之古國. 又作羯若鞠闍國․葛那及國. 意譯曲女城․妙童女城. 卽今印度西北殑伽河支流迦利河(Kālī)東岸之卡娜齊(梵 Kanauji). 此國都城原稱拘蘇磨補羅(梵 Kusumapura, 意譯華宮), 於梵授王(梵 Brahma-datta, 巴同)時觸怒一仙人, 以惡咒使九十九婇女一時腰曲, 故有曲女之名. 續高僧傳卷二達磨笈多傳中又作鞬拏究撥闍(梵 Karṇakubja), 意譯爲耳出城. 七世紀頃, 玄奘留印時, 嘗參與戒日王(梵 Śīlāditya)於曲女城所設之無遮大會. 又大唐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條敘述該國經濟富庶, 人民信仰邪正二道者各半, 有伽藍百餘所, 僧徒萬餘人, 兼習大小二乘;另有天祠二百餘所, 異道數千餘人. [八大靈塔名號經․高僧法顯傳]
【계원戒源】
p2913-下→ 戒法之本源, 卽指信德. 蓋戒法乃衍生自衆生心性本具之信德 ; 此一信德爲一切行爲之首, 更爲衆德之本, 故謂信爲戒法之本源. 又於授戒會中, 得戒師之本師卽稱爲戒源師.
【계원사雞園寺】
p6643-下→ 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波咤釐子城(梵 Pāṭaliputra). 又作鷄園(梵 Kukkuṭārāma, Kurkuṭārāma, 巴 Kukkuṭārāma, 音譯爲屈屈咤阿濫摩)․鷄寺․鷄雀寺․鷄林精舍․鷄雀精舍․鷄頭末寺․鷄摩寺․鷄園僧伽藍. 係阿育王所建. 據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九載, 大天曾於此寺出家, 後於布薩時昇高座, 因說五事之妄言, 致聖凡兩衆終夜鬥諍, 逮王詣寺, 始制止其諍, 上座與大衆二部分裂卽肇始於此. 阿育王嘗召集千僧․聖凡兩衆, 於此行四事供養. 又迎目揵連子帝須(巴 Moggaliputta-tissa)行結集. 王以後經數代, 至沸沙蜜多羅王(梵 Puṣyamitra)時, 不信佛法, 破壞此寺, 殺害僧衆, 唯留佛圖傳世. [雜阿含經卷二十五․中阿含卷六十八城經․善見律毘婆沙卷二․大唐西域記卷八]
【계윤부雞胤部】
p6643-上→ 梵名 Kurkutika, Kaukkuṭika, Gaukulika, Gokulika, 巴利名 Kukkuṭika, Gokulika. 爲小乘二十部派之一. 又作憍矩胝部․高拘梨訶部․拘拘羅部․究究羅部. 又稱窟居部․灰山住部. 傳說創始人爲鷄的後代, 故有此稱. 乃佛陀入滅後二百年頃, 自大衆部中分出者. 該部派主張過未無體論, 且其於三藏之中, 僅以論爲主;而謂經律乃佛陀爲應各種機類所立之方便敎, 故不加重視. 於小乘六宗之中, 該部派屬於法無去來宗. [異部宗輪論述記]
【계율戒律】
p2909-下→ 指防止佛敎徒邪非之戒法規律. 梁高僧傳卷一記述曇柯迦羅譯出僧祇戒心圖, 更請梵僧立羯磨法受戒. 此爲我國戒律之始. 唐代, 鑑眞赴日, 於東大寺設戒壇授戒, 竝建立唐招提寺弘傳戒律, 戒律遂流傳於日本. 我國與日本之佛典, 用戒律 一語之例頗多. 然在印度經律論中缺乏典據, 亦不見其定義. 如長阿含卷十五種德經(大一․九六下) : 捨家財業, 棄捐親族, 服三法衣, 去諸飾好, 諷誦比丘具足戒律. 上引之中, 戒律 原語, 對照南傳長部 Soṇadaṇḍa sutta, 其相當字爲 pātimokkhasaṃvara, 卽梵語 prātiṃokhṣasaṃvrar 此梵語通常譯爲波羅提木叉律儀, 或別解脫律儀. 波羅提木叉譯爲戒律之例, 亦見於雜阿含經卷二十五. 又分別功德論卷一(大二五․三二上) : 此戒律藏者亦如是, 非沙彌․淸信士女所可聞見, 故曰律藏也. 其中, 戒律藏 之原語爲 Vinaya-piṭaka, 然而, 普通 vinaya 僅譯爲律. 由上例, 可見戒律之原語竝不一定. 通常, 戒之原語爲 śīla 或 sīla. 此外, śikṣā sikkhā (譯作學)亦譯爲戒, 又有 śikṣāpada(譯作學處)亦然, 例如二百五十戒之戒字原語卽爲 śikṣāpada. 又 prātimokṣa pātimokkha(音譯波羅提木叉)譯爲戒本․戒經等, upasaṃpadā 譯爲具足戒. 故知戒 之原語, 極爲複雜. 律之原語, 除特殊情形外, 泰半爲 vinaya. 由此, 戒與律之原語, 可視爲 śīla 與 vinaya ; 然而 śīla-vinaya 合成語在巴利三藏中竝未發現, 漢譯之小乘律及大乘經論中均無此語, 故戒律一語實難下定義. 槪言之, 戒, 係以自發之心守規律 ; 律, 則含有他律規範之意義. 蓋佛敎敎團之確立, 須賴敎團秩序之建立, 故有分別制成之規律條文, 與違反時之罰則, 凡此, 皆稱爲律. 若由內心自發遵守一切律文, 則稱爲戒. 或亦有以戒律僅爲一般之規範者, 此一說法甚爲普遍. 要之, 戒之範圍窄, 律則包含一切律儀, 僧人之威儀亦含攝其中 ; 卽就廣義而言, 戒律 一語實有戒․律․律儀等義. [四分戒疏卷一上․大乘義章卷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一․原始佛敎聖典之集成第三章․第四章(印順)](參閱戒 2896․律 3789․律宗 3795)
【계율본논戒律本論】
p2910-下→ 印度功德光著. 主要論述僧人之各種戒律, 分十七事․三科, 逐一敘述僧人得戒․守戒及犯戒後還淨之法. 爲西藏佛敎格魯派僧人必修之論著.
【계율장戒律藏】
p2910-下→ 又作律藏. 爲三藏之一, 八藏之一. 指記載戒律之經典, 以其包含蘊積戒律之文義, 故稱藏. (參閱八藏 315․三藏 690)
【계의戒儀】
p2915-下→ 指授戒時之儀式作法. 大․小二乘所制不同. (一)小乘戒儀, 據彌沙塞羯磨本之說, 正授戒中, 具有九法, 卽 : 請和尙法․安受戒人․差敎師法․敎師檢法․召入衆法․敎乞戒法․戒師問白法․羯磨師問法․正授戒法. (二)大乘戒儀, 據唐代湛然所著授菩薩戒儀載, 正授戒中, 作十二門戒儀, 卽 : 開導․三歸․請師․懺悔․發心․問遮․授戒․證明․現相․說相․廣願․勸持. 此外, 陳代慧思․唐代慧沼․澄照․宋代延壽․遵式․元照及明代智旭諸師, 亦各撰授菩薩戒儀. 我國自古以來多用十二門戒儀. 日本有最澄․源空所編之戒儀, 淨土宗以我國湛然之戒儀稱古本, 源空所撰則稱新本. 又眞言宗傳三摩(昧)耶戒儀, 異於普通授戒, 僅敘述灌頂入壇前加行之法儀. [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卷上․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三․菩薩戒義疏卷上․梵網菩薩戒經義疏發隱․授菩薩戒儀要解]
【계의誡疑】
p5917-中→ 佛法大海, 唯信能入, 故常告誡勿起疑惑, 稱爲誡疑. 據八十華嚴經卷六十載, 如來能永斷一切衆生之疑, 隨衆生各自心之所樂, 皆令滿足.
【계이비이契爾菲耳】
p3769-上→ (Kirfel, Willibald; 1885~ )現代德國印度學學者, 波昂大學敎授. 氏以語言學之立場來闡釋印度宗敎思想․文化史, 成就甚大. 主要著作有 DieKosmographieder Inder, 1920; Das Purāṇa Pañcalakṣaṇa, 1927; Die Religiondes Jainas, 1928; Bhāra tavarṣa(Indien), Textgeschichtliche Darstellung zweitergeographischen Purāṇa-Texte nebst üder-setzung, 1931; Der Hinduismus, 1934;Die drei-köfige Gottheit, 1948.
【계인契印】
p3767-下→ ①與印契同義. 契印有手印與三昧耶形(諸尊所持之物)兩者, 狹義而言, 特指三昧耶形爲契印;廣義言之, 則兩者共稱契印. 菩提心論(大三二․五七四中):身密者, 如結契印, 召請聖衆.. ②指護摩壇上所畫的諸尊之三昧耶形;或指標幟火天內心之三昧耶形. 通常於護摩爐之爐底, 以泥作, 或畫成.
【계인만다라契印漫荼羅】
p3767-下→ 集繪密敎諸尊契印三昧耶形之曼荼羅. 爲四曼中之三昧耶曼荼羅. 大日經疏卷六(大三九․六四二上):契印漫荼羅, 亦於金剛座上置白蓮花, 花上各表其物.
【계일왕戒日王】
p2904-中→ 梵名 Āīlāditya. 音譯尸羅阿迭多. 爲七世紀頃中印度羯若鞠闍國國王․劇作家․詩人, 史稱戒日王第二世, 以大力保護佛敎․獎勵文學著名. 本名 Harṣa-vardhana(音譯曷利沙伐彈那, 意譯喜增․嘉增), 略作 Harṣa(音譯哈薩․哈爾沙). 別名 Harṣadeva Śrüharṣa. 屬吠舍種姓, 爲光增王(梵 Prabhākara-vardhana, 音譯波羅羯羅伐彈那, 五八○年頃在位)之次子, 繼長兄王增王(梵 Rāja-vardhana, 音譯曷邏闍伐彈那, 六○五年頃在位)卽位. 蓋西元五五○年頃, 戒日王第一世(梵 Śīlāditya Pratāpaśīla)在位, 其次爲光增王․王增王. 王增王以德治國, 遭東印度金耳國設賞迦王忌恨而誘殺, 喜增王遂於六一○年頃卽位, 稱戒日王第二世. 王卽位後, 於六年間復兄之讎, 臣服五印度, 擁有象軍六萬․馬軍十萬, 垂三十年兵戈不起, 文治武功均盛. 王歸依佛敎, 竝致力宣揚弘布, 建立數千窣堵波, 竝於五印度城邑鄕聚建立精廬, 儲備飮食醫藥, 施諸貧困, 廣建伽藍. 每年一度集會諸國沙門, 於三七日中四事供養. 又每五年擧行無遮大會, 玄奘大師旅印歸國前, 王卽於曲女城召集無遮大會, 請玄奘大師講論大乘敎義, 到會者有十八國王․大小乘僧三千餘人及外道․婆羅門等. 王於學術文化之提倡, 不遺餘力. 其所作著名之三齣戱曲爲 : 拉塔納瓦利(梵 Rat-nāvalvalī 意譯寶珠胸飾)․淸容婦人(梵 Priyadarśikā․納加難陀(梵 Nāgānanda, 意譯龍喜記․龍王之喜). 其中, 納加難陀爲謳歌佛敎慈悲․犧牲精神之五幕戀愛劇, 係梵語佛敎戱曲中傑出之作. 又作八大靈塔梵讚(原名被推定爲 Aṣṭāmahāśrīcaityastotra), 爲佛敎讚歌, 原作今已散逸, 僅存有宋代法賢之音譯一卷及漢譯八大靈塔名號經一卷. 此外, 描述其生平之著作則有巴納(Bāṇa, 七世紀頃)所撰之傳記小說哈薩王行傳(Harṣa-Carita)․玄奘所撰之大唐西域記, 以及其他印章․碑銘類. 其卒年不詳. 據唐書西域列傳卷一四六上記載, 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48), 唐使王玄策經吐蕃赴中印度, 其時戒日王已歿, 大臣伏帝阿羅那順(梵 Arjuna)自立爲王. 可推知其歿於西元六四七年頃. 又印度史上稱戒日王者, 凡有數人, 而以此王及摩臘婆國戒日王最爲著名.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西元六百年頃, 摩臘婆國戒日王崇敬三寶, 曾於宮側建立精舍, 作佛世尊之像, 開無遮大會, 招集四方僧徒. [大唐西域記卷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卷五․印度佛敎史(多羅那他)]
【계자戒子】
p2903-下→ 卽受戒之弟子. 又稱戒弟․戒徒. 蓋於授戒會中, 爲避免與戒師混稱, 乃特稱受戒之人爲戒子. 又授戒會中, 經常隨侍戒師之側, 以應其所需而設之職稱, 稱爲戒侍者․戒侍. 另有手持香臺, 隨從戒師左側, 於戒師上殿時, 輔佐戒師燃香之侍者, 稱爲戒侍香.
【계자戒資】
p2914-下→ 授戒會期間, 戒子納付金錢或物資, 以充作自己所需之衣食費用. 又作戒金․戒米. 黃檗淸規梵行章五(大八二․七六九中) : 欲受戒者當先就庫司納戒資, 次到書記寮報名, 以便塡牒.
【계자면雞子面】
p6641-下→ 鷄子, 卽鷄蛋. 鷄子面, 指呈鷄子形之菩薩面相. 據造像量度經續補載, 鷄子面之髮攢高八指, 頂尖寶嚴二指, 面形似鳥卵, 具喜悅慈愛之容. 目長三指, 寬一指, 如蓮華瓣. 耳長四指, 兩脾距樞之外邊相有十九指. 作天男之相而無髭.
【계장戒場】
p2913-中→ 指授戒及布薩說戒之道場. 如授三昧耶戒之道場, 稱三昧耶戒場. 在戒場內設戒壇, 行授戒作法. 戒場本無建築屋舍之必要, 僅須於空地有結界標示卽成, 然爲防風雨之故, 古來大抵係堂內受戒與露地結界受戒兼行之. 其與戒壇相異之處, 戒壇乃由平地立一稍高之土壇而成, 戒場則僅限平地. 但亦有稱戒壇爲壇場, 或混稱爲壇場者. 擧辦授戒會道場之人師, 稱爲戒場主, 一般多指該授戒會道場之寺院住持. 又戒場主常兼任引禮師, 亦常兼任授戒會三師之得戒和尙. (參閱戒壇 2917․結界 5181)
【계장戒藏】
p2919-中→ ①謂一戒之中包含收藏一切眞理. 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四上) : 諦聽我正誦, 佛法中戒藏, 波羅提木叉, 大衆心諦信. . ②指說戒律之一切經典類. ③指藏於戒法中, 本來具有之佛心․佛性.
【계저繫著】
p6671-下→ 卽一心繫於事物而執著不離. 凡夫執著於名聞利養資生之具, 猶如爲魔所束縛, 若不執著, 則脫離魔縛. [雜阿含經卷三十四․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七]
【계정혜戒定慧】
p2908-上→ 指戒律․禪定與智慧. 據翻譯名義集卷四謂, 防非止惡爲戒, 息慮靜緣爲定, 破惡證眞爲慧. 學此三法可達無上涅槃, 故稱三學. 此三學在聖者之身爲無漏, 故亦稱三無漏學. (一)戒學, 指防止身․口之惡之戒律. 小乘有五戒․八戒․二百五十戒, 大乘有三聚淨戒․十重戒․四十八輕戒等. (二)定學, 指防止心意散亂以求安靜之法. 小乘有四禪定․四無色定․九想․八背捨等, 大乘更加九種大禪․百八三昧․百二十三昧等. (三)慧學, 指破除迷惑以證眞理之道. 小乘觀四諦․十二因緣, 大乘觀眞如․實相. 佛經通常類別爲經․律․論三藏, 卽各以詮顯定學․戒學․慧學爲主. 又經論中凡有關此三學者, 多冠以增上 二字, 稱增上戒(梵 adhśīla)․增上心(梵 adhicitta, 卽定學)․增上慧(梵 adhiprajñā). 蓋增上 有殊勝之意味. [雜阿含經卷二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大毘婆沙論卷一․大乘義章卷十․大藏法數卷九](參閱三學 683)
【계족산雞足山】
p6642-上→ ①梵名 Kukkuṭapāda-giri, Kurkuṭapāda-giri, 巴利名 Kukkuṭapada-giri, Kurkuṭapada-giri. 又作鷄脚山․尊足山․狼足山․狼跡山. 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 乃摩訶迦葉入寂之地. 大唐西域記卷九(大五一․九一九中):高巒甁無極, 深壑洞無涯. 山麓谿澗, 喬林羅谷. 岡岑嶺嶂, 繁草被巖. 峻起三峰, 傍挺絶崿. (中略)其後尊者大迦葉波居中寂滅, 不敢指言, 故云尊足.其位置相當於今伽耶(梵 Gayā)之北北東二十五餘公里處, 佛陀伽耶(梵 Buddha-Gayā)之東北三十二公里之處.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阿育王經卷七․高僧法顯傳]. ②位於雲南賓川縣西北五十餘公里處. 據大淸一統志卷三七八之山川條載, 鷄足山位於賓川州西北一百里, 太和縣與鄧川州之接界處. 明一統志中有九曲山之稱, 位於洱河之東百餘里. 峰巒起伏, 如蓮之九盤, 故又稱九重岩山. 山中有石洞, 然不能通行. 李元陽之遊記謂, 葉楡水之東, 陸行八十里, 有一山聳出, 平頂向南;餘三方各有山一支, 如頂上之三足, 故稱鷄足山. 山頂有一迦葉石門洞天, 相傳係佛陀大弟子摩訶迦葉於此守護佛衣以待彌勒之地, 故該山亦被視爲摩訶迦葉之道場, 爲雲南敎界之中心地, 聚於此地之僧徒甚衆. 三國時建有小庵, 唐代擴建, 盛時有大小寺院百餘座, 其中最大者計有五所, 卽石淙․悉檀․大覺․華嚴․傳衣. 此外, 寂光․祝聖等亦頗具規模. [滇釋紀卷一․小方壺齋輿地叢鈔第四帙․滇南碑傳集卷三十二․明季滇黔佛敎考(陳垣)]
【계주戒珠】
p2912-中→ ①比喩戒律如明珠之潔白無瑕, 可莊嚴人身, 故當精進勤修淨戒, 護己懷中之明珠. 唐代宗文 : 戒珠在握, 明鏡入懷. 又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四上) : 戒如明日月, 亦如瓔珞珠. . ②(985~1077)宋代僧. 淨土往生傳之作者. 俗姓黃. 字耀之. 幼卽篤學, 日誦萬言. 師事法性子光. 竝嘗試講經. 剃髮後, 好修善根, 博覽群經, 善文詞, 時人以黙書 稱之. 生平雜著泰半爲師焚滅, 僅存淨土往生傳及碑記傳序. 嘗受禪敎於法海懷要. [釋門正統卷八]
【계주사戒珠寺】
p2912-下→ 位於浙江紹興東北約三公里處. 本係晉代大書法家王羲之(321~379)之故宅, 王氏捨宅爲寺, 嘗於寺內橋上爲一姥姥所持之六角竹扇題字, 世人競購之, 其橋遂得題扇橋 之名.
【계주유髻珠喩】
p6371-上→ 爲法華經安樂行品所說七種譬喩之一. 又作頂珠喩. 髻珠, 指輪王髻中之珠. 於此喩之中, 以輪王比喩如來, 以髻比喩二乘權敎, 以珠比喩一乘實理. 珠在髻中之時, 猶如實理之隱於權敎. 此謂如來於法華會上開權顯實, 授記二乘, 謂彼等已出離分段生死皆得作佛;猶如輪王解髻中之珠, 授與功臣. (參閱法華七喩3394)
【계주유繫珠喩】
p6671-中→ 法華七喩之一. 又作衣珠喩․衣內明珠喩. 卽衣裏繫有寶珠而自不覺知, 仍四處奔走求衣食, 比喩有大器者卻甘作小智之人. [法華經卷四五百弟子授記品․法華文句卷八上]參閱衣珠喩2569․法華七喩3394)
【계진戒塵】
p2914-下→ (1878~1948)湖北漢川人, 俗姓邱. 字滌吾. 十九歲出家, 專修苦行, 止於終南山, 棲心禪寂. 後轉持念佛, 專事淨土. 光緖年間, 入雲南鷄足山修般舟法. 民國三年(1914), 入杭州華嚴大學就讀. 後掩關於常熟佛垣寺, 潛修淨業. 九年秋, 與了塵․慈舟等法師續辦華嚴大學於漢口九蓮寺. 圓滿後, 返滇建淨業蓮社, 率衆梵修, 歸依者凡數萬人. 三十七年五月寂於昆明笻竹寺, 世壽七十一, 戒臘五十三. 撰有華嚴一滴․華嚴七處九會圖․蓮社明訓․淨宗要語等書.
【계척戒尺】
p2904-上→ 略稱尺. 於歸依․剃度․傳戒․說法․瑜伽焰口施食․三時繫念佛事等諸法會儀式中, 警覺大衆或安定法會秩序所用之法器. 由兩小木構成, 一仰一俯, 仰者在下, 稍大. 使用之時, 把持上木, 向下擊之使鳴. 近年來所用之戒尺, 已大有改變, 多半僅用一條長約十五公分, 寬厚各約三點五公分之木塊. 一般, 戒尺又作界尺 ; 然據禪林象器箋器物門則有戒尺與界尺不同之說法. 此外, 淨土宗於讀經時爲合經文所使用之拍子, 亦有稱爲戒尺者.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大衆章沙彌得度條․禪林象器箋唄器門]
【계척界尺】
p3891-中→ 又作界方. 劃界線時所使用之定木. 宋姚寬之姚氏殘語(說郛卷三十一所收):太祖, 以柏木爲界尺, 稱隔筆簡.或於講經時, 以文鎭代用界尺, 輕擊桌面, 以示講經卽將結束. 元朝道泰之禪林類聚卷一(卍續一一七․二下):梁武帝請傅大士講經, 大士陞座, 以界尺揮案一下, 便下座. 寫經時, 必先劃一界線, 例如敦煌所出土之經書大多畫有界線. 所謂界線, 通常以薄墨將天地(上下)與行間各畫一線. 或以金銀泥․篦等畫一白線, 稱白界(亦稱押界);以墨筆畫出界線者則稱烏絲欄. [禪林象器箋卷十九․日本書誌學之硏究(川瀨一馬)․古寫經綜鑑(田中塊堂)]
【계첩戒牒】
p2914-上→ 僧尼出家受戒後所發之受戒證件. 據釋氏稽古略卷三載, 唐代宣宗大中十年(856), 曾敕任法師辯章爲三敎首座, 命僧尼受戒給牒, 此爲我國僧尼正式受戒給牒之始. 於其前, 開元十七年(729)玄宗曾下詔, 令天下僧尼每三年造一次籍冊 ; 又於天寶六年(747)下令天下僧尼隸屬兩街功德使, 竝由尙書省祠部出具證明, 稱爲祠部牒. 蓋唐․宋時代僧尼出家時卽須領取度牒(出家僧籍證明書), 受戒後再領取戒牒, 皆由官方頒發. 且受戒時須呈驗度牒, 方准受戒. 明代洪武至永樂年間(1368~1424), 三度敕許僧俗受戒者抄白牒文隨身攜帶, 以爲執照, 凡遇關津把隘之處, 驗實放行. 戒牒之作用遂成爲僧尼旅行護照. 淸雍正廢止度牒, 僧尼出家漫無限制, 各地亦傳戒頻繁, 戒牒則改由傳戒寺院發給. 至民國以後, 已無度牒之頒豫, 而僅存戒牒之制, 係由中國佛敎會統一簽發. 日本自天平勝寶(749~756)以後, 始發給由授戒之三師七證簽字之戒牒. [經律戒相布薩軌儀․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大衆章沙彌得度條․大宋僧史略卷中․釋氏要覽卷上․釋氏稽古略卷四․魏書釋老志第二十](參閱度牒 3779)
【계청啓請】
p4411-中→ 梵語 adhyeṣanā, adhyeṣita. 卽諷經之前, 奉請諸佛. 如擧行楞嚴會之際, 當唱楞嚴會上佛菩薩之名號. 而楞嚴頭擧唱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及所唱之文, 稱爲啓唱. 禪宗之望晦略布薩, 係每月初一․十五日行略式之布薩會, 於懺悔文之後, 擧唱南無過去七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文殊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彌勒尊佛, 南無歷代祖師菩薩等佛名, 此卽啓請, 其後才唱四弘誓願. 然於葬儀中, 誦楞嚴咒時竝不行啓請之儀. 密敎之啓請則是以印明啓白奉請之旨趣. 卽於金剛界法中, 結誦道場觀․大虛空藏․小金剛輪等印言, 具備輪壇後, 爲與道場所觀之本尊冥會一體之故, 而於召請他方淨土之本尊聖衆時, 先以印明啓白奉請之旨趣. [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上․入楞伽經卷一請佛品․禪林象器箋諷唱門](參閱平擧1919․勸請6735)
【계체戒體】
p2920-上→ 戒之體性. 舊譯無作, 新譯無表. 指行者受戒後, 於身所生防非止惡之功能. 亦卽對於戒法之信念與奉持戒法之意志. 戒體雖由作禮乞戒等作用而生起, 但發得之後, 卽不假造作, 恒常相續, 故稱無作 ; 其外相不顯著, 故稱無表. 據智顗之菩薩戒義疏卷上載, 陳隋以前卽有戒體有無之諍論, 智顗認其爲有, 視之爲假色. (參閱戒體三種 2920․無作戒 5087)
【계체삼종戒體三種】
p2920-上→ 防非止惡之功能(卽戒體, 又譯無作․無表), 其性通於大小乘, 古來有三種異說, 卽色法․心法․非色非心法. (一)色法 : 說一切有部認爲戒體乃依四大而生之無見無對之實色, 攝於色蘊之中, 稱無表業或無表色. 如俱舍論卷十三所載(大二九․七○上) : 毘婆沙師說有實物, 名無表色, 是我所宗. (二)心法 : 經部․唯識宗之主張. 謂受戒時有發動思之心所, 由此心所之種子相續而生防非止惡之功能, 故戒體雖依受戒時之表色而生, 附以色名, 然實爲心法. 如成唯識論卷一所載(大三一․四下) : 表旣實無, 無表寧實, 然依思願善惡分限, 假立無表, 理亦無違. 謂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 或依定中止身語惡行思立, 故是假有. 蓋大乘唯識宗主張無表雖非色, 但由其所防與所發, 假名爲色. 又就別解脫戒而言, 謂無表以思心所種子上之功能爲體 ; 若就道共戒與定共戒而言, 則以現行之思爲體. (三)非色非心法 : 成實論之主張. 謂戒體無形質, 故非色 ; 無緣慮, 故非心. 如成實論卷七無作品所載(大三二․二九○中) : 若人在不善․無記心, 若無心, 亦名持戒. (中略)無作法非心, 今爲是色, 爲是心不相應行. (中略)色是惱壞相, 是無作中惱壞相不可得故, 非色性. 道宣亦主此說, 係於四分律之當分, 依準成實宗之所立, 立非色非心之戒體. 但道宣於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三復擧出南山圓宗之戒體說, 卽視四分律分通於大乘, 而以藏識(眞妄和合之現識)中熏習之善種子爲戒體, 此種子戒體說 實爲道宣之正義. 此外, 天台宗智顗大師於菩薩戒義疏卷上謂戒體爲假色, 但據其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摩訶止觀卷四上所載, 則以心性爲戒體. 天台一家雖有色心戒體二說, 但仍以色法戒體爲定準. 密敎亦主張戒體爲心法, 以本有之淨菩提心爲佛性三摩耶戒之戒體. [俱舍論卷一․俱舍論光記卷十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卷中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一․大乘義章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摩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一․授菩薩戒儀․釋氏要覽卷上․梵網經玄義]
【계초례季初禮】
p3143-中→ 禪林於正月一日․四月一日․七月一日․十月一日等每季之初, 住持巡堂, 於坐禪堂觸禮三拜, 竝繞堂一匝, 是爲季初禮. [椙樹林淸規卷下年中行事]
【계충繼忠】
p6778-上→ (1012~1082)北宋天台宗山家派僧. 浙江永嘉人, 俗姓丘. 字法臣, 號扶宗. 八歲於開元寺剃髮. 稍長, 習經律, 後因勞苦得疾, 虔修觀音懺而癒. 不久, 入南湖延慶寺就廣智尙賢受法, 深受器重, 常代講席, 雪竇見而歎賞. 後往杭州天竺寺禮觀音, 豁然心開, 洞徹所學, 於寺講法華經. 其後歷住開元․妙果․慧安諸寺, 復退隱於江心寺, 硏習禪觀. 又住永嘉法明院. 師形貌魁偉, 聲如洪鐘, 說法不喜文飾, 而貫穿經論, 辯才無礙. 每年正月八日授菩薩戒, 常有數萬人來集. 又修法華․光明․彌陀․觀音諸三昧不輟, 誦咒救苦, 神驗無方. 若入市中, 坐者避席, 行者讓路, 時人尊稱爲戒師. 世壽七十一, 法臘六十四. 受其敎化之弟子數百人, 以從義․處元爲著. 著有扶宗集五十卷․二師口義十五卷. 又嘗編纂十諫書․指迷․抉膜․扶宗記․十門析難․解謗書等. [釋門正統卷六․佛祖統紀卷十三․卷二十五․釋氏稽古略卷四]
【계침桂琛】
p4141-下→ (867~928)五代禪僧. 乃靑原行思系統下之第七世. 常山(位於浙江)人, 俗姓李. 夙有出塵之志, 依萬歲寺無相大師剃髮受戒, 專學毘尼. 然以持戒束身非解脫之道, 乃轉志遊方, 參訪南宗諸師. 先謁雪峰義存, 參訊禪要, 惜無所見. 至福州玄沙師備座下, 得一言啓發, 廓爾脫落衆惑. 時漳州州牧於閩城西方石山建地藏院, 請師演法, 駐錫十八年, 學徒集者二百餘人. 師不輕易示法, 然於密學懇請者則開演之. 後住漳州羅漢院, 大闡玄要, 南北參徒臻湊, 契機開悟者不知其數, 世人尊以羅漢桂琛之號. 唐天成三年秋, 至閩州之舊址, 遍遊近城之梵宇. 已俄示疾, 安坐數日告終, 享年六十二, 僧臘四十. 諡號眞應禪師. 弟子有淸涼文益․淸溪洪進․淸涼休復․龍濟紹修․延慶傳殷․南臺守安․天禪院秀等. [五燈會元卷八․宋高僧傳卷十三]
【계칭이문戒稱二門】
p2915-上→ 日本天台眞盛宗之根本敎義. 戒, 指圓頓菩薩戒 ; 稱, 指口稱阿彌陀佛名號. 卽圓戒․念佛二門二而不二, 相卽不離 ; 具足此二門, 則必往生.
【계타국契吒國】
p3768-上→ 契咤, 梵名 Kheḍa 或 Kaccha. 中印度古國名.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此國人口殷盛, 家屋富饒, 無大君長, 擧國隸屬摩臘婆國, 國土物産等遂同其俗. 國內有伽藍十餘所, 僧徒千餘人, 兼習大小二乘, 此外另有天祠數十, 外道衆多. 其位置有下列數說, 一說謂孟買北方之凱伊拉(Kāira), 卽契咤國昔時所在之地;一說指現今之喀基(Cutch), 卽契咤;另有謂康貝(Cambay), 卽契咤國舊地者.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解說西域記․A. Cunningham: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S. Beal: 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Ⅱ]
【계파戒疤】
p2911-上→ 修行菩薩道者爲求受淨戒, 於戒壇內至誠懺摩後, 以香燃燒身體之某部分以供養諸佛․菩薩, 此爲求受淸淨戒體而於身上遺留之燃燒痕跡, 稱爲戒疤. 在家菩薩戒之戒疤燃於手臂 ; 出家菩薩戒之戒疤則燃於頭頂, 戒壇中稱火燒菩薩頭 . 燒戒疤本非佛制, 印度亦無. 佛敎傳至中國, 僧侶甚受國家․社會重視, 唐代時, 爲防止俗人假冒僧衆, 故朝廷敕令僧衆於受戒時應燃燒戒疤以爲識別. 另據談玄中國和尙受戒燒香疤考證 一文所載, 則謂燒香於頂之起源, 相傳係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 沙門志德住持天禧寺時, 與七衆授戒燃香於頂, 以爲終身之誓.
【계품界品】
p3892-上→ 卽俱舍論一部九品中之第一品. 界者, 性之義. 此品用以明諸法之體性, 故稱界品. 俱舍光記卷一(大四一․一下):界者性也, 性之言體. 此品明諸法體, 以界標品.
【계해戒海】
p2912-上→ 比喩戒律淸淨猶如海水. 摩訶止觀卷二下(大四六․一九中) : 戒海死屍, 宜依律擯治.
【계행戒行】
p2907-中→ 謂持戒之行爲. 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 能隨順戒體, 動作身․口․意三業而不違法, 稱爲戒行. 南山律宗立此爲戒四別之一.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一(大四○․五○上) : 戒行, 謂方便修成, 順本受體. (參閱戒四別 2905)
【계향戒香】
p2911-中→ 以香薰於十方, 比喩持戒者之德名遠聞. 蓋持戒之香, 芳馨徧世間, 名聞滿十方, 逆․順風時悉聞之 ; 非如栴檀․沈水或花葉之香, 順風則聞之, 逆風則不聞. 戒香經(大二․五○八中) : 世間所有諸花果, 乃至沈檀龍麝香, 如是等香非徧聞, 唯聞戒香徧一切. 此戒香無欲無所染, 等智而解脫, 遊處魔不知, 故是最妙最勝者. [增一阿含經卷十三․觀佛經卷三]
【계현戒賢】
p2916-中→ 梵名 Śīlabhadra. 音譯尸羅跋陀羅. 西元六七世紀間, 大乘佛敎瑜伽行派論師, 爲印度摩竭陀國那爛陀寺之住僧. 係東印度三摩呾咤國(梵 Samataṭa)之王族, 屬於婆羅門種姓. 少好學, 遊歷諸方, 訪求明哲, 至那爛陀寺遇護法菩薩, 聞法信悟而出家. 年三十, 卽以論退南印一大外道, 獲王嘉賞, 爲建伽藍. 師長期主持那爛陀寺, 弘傳唯識敎義. 其依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等, 將佛敎判爲有․空․中三時, 主張五種姓說. 玄奘西遊時, 師年已百餘, 時爲那爛陀寺大長老, 玄奘師事之, 且傳習其法. 彼時, 衆共尊師, 不直呼其名, 而美稱爲正法藏 .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大唐西域記卷八․卷十․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卷七]
【계화상戒和上】
p2907-下→ 授戒之和尙, 爲授戒之本主. 三師之一. 又作戒和尙․得戒和尙․戒師. 指對出家或在家之佛敎徒授戒之僧人. 所授之戒律有五戒․十戒․具足戒等. 其中新學沙彌受具足戒時, 須有三師及七證師, 戒和上卽爲此十師之首, 於戒壇上, 親自授戒. 此外, 三師七證等諸師亦泛稱爲戒師. 據四分律等之說, 戒和尙須由十夏以上之比丘任之. 但大乘戒中, 擧凡眞佛․像佛․眞聖(十地等之菩薩)․像聖, 及至具足五德之凡師等, 皆可爲戒和尙. 所具之五德爲 : (一)堅持淨戒, (二)年滿十臘, (三)善解律藏, (四)通達禪思, (五)慧藏窮玄. 在日本, 戒師又稱爲臨壇和上․登壇戒師. 又日本天台宗所傳之大乘圓頓戒中, 可不須三師七證, 而以釋迦佛像爲戒和尙, 故僅請一師, 稱爲傳戒師. 又四分律等小乘戒中, 後世亦有自誓受戒之法, 但仍以就現前之師得戒爲原則.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三․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三之一․菩薩戒義疏卷上](參閱三師七證 595․受戒 3101․和尙 3124)
【계환戒環】
p2919-上→ 宋代僧. 越(浙江紹興)人. 住溫陵開元寺, 世稱溫陵大師. 宣和年間, 撰妙法蓮華經解二十卷, 以闡揚天台奧意. 又精通賢首大師法藏之華嚴敎旨, 宏揚講說, 多所開發, 撰述宏富.
【고가타쇄敲枷打鎖】
p5816-中→ 禪林用語. 譬喩打破斷滅頑空之枷鎖, 從煩惱執著之繫縛中解脫而出. 續傳燈錄卷三十四密菴咸傑章(大五一․七○四中) : 將來敲枷打鎖則不無.意卽敲打枷鎖, 使之解脫. [五燈會元卷二十, 五家正宗贊卷二, 續古尊宿語要卷四, 續指月錄卷二]
【고검묘쾌古劍妙快】
p1614-上→ 日本臨濟宗僧. 古劍爲其字, 姓氏不詳. 早年出家, 入夢窓疎石門下, 其後渡海至我國, 遍遊諸山, 先後參謁恕中慍․楚石琦․穆菴康等人. 歸返日本後, 居於京都, 頗受當時之幕府足利義滿之信任, 住建仁寺. 長於文筆, 與絶海中津․義堂周信竝稱於世. 有語錄與了幻集行世. 生卒年與年歲均不詳. [本朝高僧傳卷三十六]
【고경古鏡】
p1615-上→ 鏡之功能, 能映現一切萬物, 無有差別, 故禪宗以之比喩佛性. 景德傳燈錄卷十六雪峰義存章(大五一․三二八上) : 普請往莊中, 路逢獼猴, 師曰 : “遮畜生!一箇背一面古鏡, 摘山僧稻禾. ” 僧曰 : “曠劫無名, 爲什麽彰爲古鏡?”
【고계苦界】
p3946-中→ 有情生存之世界(三界六道), 充滿苦, 故有苦界之稱.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二(大三七․二五八上):閻浮總惡, 未有一處可貪;但以幻惑愚夫, 飮斯長苦. 言此濁惡處者, 正明苦界也.
【고苦】
p3942-下→ 梵語 duḥkha 之意譯. 音譯作豆佉․諾佉․納佉. 泛指逼迫身心苦惱之狀態. 苦與樂乃相對性之存在, 若心向著如意之對象, 則感受到樂;若心向著不如意之對象, 則感受到苦. 淸淨論道謂, 苦具有嫌惡(du)與空虛(khaṃ)二義, 卽嫌惡, 及無常․樂․我․淨之空虛狀態, 稱之爲苦. 在稱苦․樂․捨(不苦不樂)等三受之時, 苦指身心所感之苦(廣義), 配列於五受․二十二根之苦, 而可分爲身感受之苦(狹義)與心感受之憂兩類. 一切行皆苦乃佛敎根本思想之一, 亦爲四法印之一. 苦之分類有多種, 其大別如下: (一)二苦, 起自一己身心之苦, 稱爲內苦;受外界逼迫所産生之苦(如惡賊․天災等), 稱爲外苦. (二)三苦, 對不如意之對象感受其苦, 是爲苦苦. 對所愛者之毁壞感受其苦, 是爲壞苦. 見世間一切無常而感受其苦, 是爲行苦. 以上三者相當於苦․樂․捨(不苦不樂)之順序. 數論外道擧三苦爲:依內苦․依外苦(惡賊等)․依天苦(天災等). (三)四苦, 指生苦(以有生, 故有苦)․老苦․病苦․死苦四者. (四)八苦, 生老病死等四苦, 再加上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 (五)十八苦, 卽老苦․死苦․憂苦․悲苦․苦苦․惱苦․大苦聚等七苦, 再加上無明苦․行苦․識苦․名色苦․六入苦․觸苦․受苦․愛苦․取苦․有苦․生苦等十一苦, 合爲十八苦. (六)老․病․死等三種身苦, 與貪․瞋․癡等三種心苦, 可爲佛敎所立身心之苦的典型代表. 其中, 臨命終時, 其苦有如千百隻刀割裂身子, 稱爲風刀苦. 此外, 諸經論所擧苦的分類甚多, 如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四卽有百十苦之說.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佛地經卷五․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十二․大智度論卷十九]
【고鼓】
p5712-中→ 敲打樂器之一. 由金, 玉, 木, 石等所製, 有各種形狀及大小, 爲寺院中常用之法器. 其種類有 : 羯鼓, 魚鼓, 雲鼓, 搖鼓, 金鼓, 石鼓, 懸鼓等. 其用途則可分爲 ; 齋鼓(食時所用之雲鼓), 浴鼓(浴時所用), 誦經, 梵唄(佛敎聲樂)等. 於印度, 鼓多作爲報時, 警報之用. 我國初時用於儀式, 舞樂, 軍陣等, 唐代以後亦用於僧堂規律, 行事報時. 傳至日本後, 亦多爲誦經唱題之用, 然種類變化繁多, 例如太鼓, 一枚皮(單面鼓), 團扇太鼓等皆爲日本獨有者. 安置鼓之建築物, 稱爲鼓樓. 一般寺院中, 鼓與梵鐘相對安置於大殿前之左右兩方, 故自古有左鐘右鼓之稱. 傳說, 忉利天善法堂之鼓, 不打自鳴, 聞其聲者卽起懼惡生善之心, 故稱爲天鼓. 亦有於鼓上塗毒藥後敲打, 聞其聲者則死, 此鼓稱爲毒鼓. 又天鼓比喩爲能生善, 毒鼓比喩爲破惡. 另有喩信佛法者爲天鼓, 喩謗佛法者爲毒鼓之說. 然謗佛法者, 終亦能成佛, 故有毒鼓結緣之說. 鼓之原語有多種, 其中, 陛哩(梵 bherī, 巴 bheri)卽指鑵鼓(巴 dindima), 犍椎(梵 ghaṇṭā, 巴同)指用於報時之金屬板. 又梵語 dundubhi 爲大鑵鼓, 梵語 mṛdaṅga(巴 mutiṇga)乃指小鼓(tabor). 故知經典中所載之鼓, 竝非皆屬同一種類. 在我國, 自古卽有種種不同之鼓, 有起源於我國者, 有傳自西域者. 其形狀大小不一, 小形者稱爲應鼓, 大形者稱爲藪鼓. 有足者稱爲足鼓, 以柱貫穿者稱爲楹鼓, 高懸以擊者稱爲懸鼓. 以羯戎製作, 形如漆桶, 兩頭皆可擊打者, 稱爲羯鼓.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法器章, 禪林象器箋唄器門]
【고고苦苦】
p3946-中→ 梵語 duḥkha-duḥkhatā. 三苦之一. 有情之身心, 本來卽苦, 更加以飢渴․疾病․風雨․勞役․寒熱․刀杖等衆苦之緣而生之苦, 故稱爲苦苦. [大乘義章卷三․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摩訶止觀卷七上․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二](參閱三苦590)
【고고중생枯槁衆生】
p3844-下→ 以草木於旱時缺乏雨水而行將枯槁, 喩指惑染之凡夫無法益之滋潤, 以致法身慧命瀕臨枯竭之狀態. 妙法蓮華經藥草喩品(大九․二○上):猶如大雲, 充潤一切枯槁衆生.道宣述敎誡律儀(大四五․八六九中):內乖菩薩之心, 外闕聲聞之行;四儀旣無法潤, 乃名枯槁衆生.
【고곤古崑】
p1613-上→ (?~1892)淸末僧. 江西上饒人. 字玉峰, 號戀西. 十餘歲時出家於普寧寺, 閱諸大乘經, 在天台山國淸寺受具足戒. 一日, 聞鐘聲而省悟. 咸豐五年(1855), 在杭州崇福寺閱明代僧幽溪傳燈之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感悟, 自稱幽溪傳法之後裔, 嚴持戒律, 一心誓願念佛往生, 自定每日稱念佛名六萬遍․二時回向. 此外, 又刊刻大乘經律及有關彌陀信仰之典籍, 僧俗皈依者頗多. 光緖十五年(1889)應淨果之請而住明州西方寺. 光緖十八年七月因病入寂. 著有淨土隨學二卷․淨土必求․蓮宗必讀․念佛要語․念佛四大要訣․淨土自警錄․淨土神珠․西歸行儀․永明禪師念佛訣․念佛開心頌․上品資糧等各一卷. [種蓮集(淨土聖賢錄續編卷末)․中國佛敎史卷四(蔣維喬)]
【고공苦空】
p3946-上→ 指有漏果報苦諦四行相(苦․空․無常․無我)之前二者. 有漏之果報, 具有三苦八苦之性, 故稱爲苦;男女一異等皆因緣所生滅, 而無固定不變之實相, 故稱爲空.
【고공무상무아苦空無常無我】
p3946-上→ 爲有漏果報之四相, 卽四諦十六行相中苦諦之四行相, 乃緣觀苦諦之境而起之四種觀解. 又作無常苦空非我․非常苦空非我. 中阿含經卷二十一說處經(大一․五六五下):此因緣起及因緣起法, 思念稱量, 善觀分別無常苦空非我.觀無量壽佛經之第二觀(大一二․三四二上):八種淸風從光明出, 鼓此樂器, 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大乘義章卷三四諦義․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參閱四諦1840)
【고과苦果】
p3945-下→ 從惡業生, 而使身心受苦之果報. 總言之, 生死之果報皆爲苦;分別之, 則如天上者爲樂果, 如地獄者爲苦果, 如人界者則苦樂竝存.
【고과화상화어록苦瓜和尙畫語錄】
p3943-中→ 又作畫譜. 明末道濟(石濤)撰. 全書共十八章, 凡五千餘言, 言簡意賅, 對國畫之理論, 發前人所未發. 然因道濟學問淵博, 才思活潑, 於儒釋道三家之經典術語得心應手, 拈之卽來, 創造了許多屬於他個人之獨特語彙, 故歷來都評之爲晦澀難解.
【고관여高觀如】
p4365-上→ (?~1979)生年․籍貫․事蹟等均不詳. 編著有佛學講義․入佛指南等書, 竝有印度宗敎史等譯作, 均爲重要之佛學入門書.
【고구苦具】
p3945-中→ 卽生起苦之因緣, 乃泛指通於有漏․無漏, 有爲․無爲等, 一切使苦生起或存續之直接因與間接緣. 此外, 亦特指地獄所用之道具. [成唯識論卷六]
【고구상명枯龜喪命】
p3845-上→ 禪林用語. 謂略有才能而愛出風頭, 以致身敗命亡. 枯龜卽老龜. 大禹治黃河時, 從洛水浮出一神龜, 由於背殼有文字, 故被捕殺. 禪林遂根據此一典故, 貶指愛出風頭者反遭喪命之險. 從容錄第十則(大四八․二三三中):枯龜喪命因圖象, 良駟追風累纏牽.
【고귀사高貴寺】
p4361-上→ 屬日本眞言宗寺. 位於大阪府南河內郡葛城山中. 初名香華寺. 爲修驗道之祖役小角所開創. 空海改稱爲高貴寺, 且於此修行. 江戶末期飮光慈雲居於此, 再度振興本寺. 由於提倡正法律, 遂成爲正法律之本山. 此外本寺亦爲一敕願寺.
【고귀사덕지교高貴四德之敎】
p4361-上→ 指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一至二十六之高貴德王品, 內容係佛陀對高貴德王菩薩演說常樂我淨四德之妙理, 與修行涅槃經之十種功德.
【고귀사저枯鬼死底】
p3844-中→ 禪林用語. 謂一切意識泯絶之狀態. 或喩指無想定․滅盡定;二者竝稱二無心定. [傳光錄第四十七祖禪師章](參閱無想定5124․滅盡定5509)
【고금독노은현무방古今獨露隱顯無方】
p1608-上→ 禪林用語. 形容佛法之大道超越時間․空間, 常獨立而顯露. 古今, 卽表示時間 ; 無方, 卽泯絶方所․位置等, 表示空間. 獨露於古今之間, 而或隱或顯, 無有定處, 此卽超越一切時空之意 ; 禪林中常用此類槪念來表示佛法之眞理, 非時空所可干涉局囿者. 圓通大應國師語錄卷上(大八○․九五下) : 古德云 : “若是全擧宗乘, 汝等諸人向甚處領會?” 所以古今獨露, 隱顯無方.
【고금불도논형古今佛道論衡】
p1607-下→ 凡四卷. 唐代道宣撰. 又稱集古今佛道論衡.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敘述佛․道二敎間論爭之事蹟. 始自後漢明帝二敎角試之事, 終於唐高宗時於司成宣范義頵宅內評難莊易義之事, 共計三十三條. 其卷首冠有龍朔元年之自序. 又唐代智昇撰有續集古今佛道論衡一卷. [大唐內典錄卷十․開元釋敎錄卷八․新唐書藝文志第四十九]
【고금역경도기古今譯經圖紀】
p1608-中→ 凡四卷. 唐代靖邁撰. 又稱譯經圖紀.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雖依隋代費長房之歷代三寶紀, 但改定譯經時代及譯者順序, 竝刪除譯經事實不詳者. 列記自漢明帝之迦葉摩騰以下, 至唐代玄奘三藏爲止, 共一百一十七人所譯之經論, 其下一一附載譯者之小傳. 本書原係靖邁題序古今譯經圖變(畫於大慈恩寺譯經堂內壁上)之文. 其後, 開元十八年(730), 智昇撰續古今譯經圖紀一卷, 增補自智通至金剛智等, 共二十一人所傳譯之經論. [宋高僧傳卷四․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十一․卷十三]
【고금해정석古今楷定釋】
p1607-下→ 凡四卷. 又稱觀無量壽經疏․楷定疏. 唐代僧善導(613~681)撰.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本書爲觀無量壽經之注疏. 書之後序謂(大三七․二七八中) : 欲出此觀經要義, 楷定古今. 所謂古, 乃指陳隋之淨影(慧遠)․嘉祥(吉藏)․天台(智顗)等人所作之觀經疏 ; 今則指與善導竝世之淨土宗諸師所釋之觀經疏. 楷定則意謂決定是非, 以爲後世楷模之義. 此書深爲淨土門之流所重視. 蓋淨影諸師主張自力修行, 悟道成聖, 而善導主張藉彌陀本願名號之力以往生淨土, 然聖道之理艱深難悟, 故歷來之淨土家多重善導之說. 全書分爲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等四篇, 每篇各一卷. 玄義分總說觀無量壽經之要義, 兼破古今各家之謬解, 竝疏通經中疑難之處, 其餘三篇則就經文之文句, 逐一解說. [往生要集義記卷五․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一]
【고기게孤起偈】
p3142-下→ 梵語 gāthā, 巴利語同. 爲九分敎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又作孤起頌․伽陀․偈陀. 略稱偈. 偈前無散文(長行), 而直接以韻文記錄之敎說, 稱爲孤起偈. 或偈前已有散文, 然散文所說之內容異於偈文之含意, 此類偈頌卽稱孤起偈. (參閱祇夜3918․偈4383)
【고기苦器】
p3947-下→ 指受苦之身體. 亦卽受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四惡趣苦之衆生.
【고남순차랑高楠順次郎】
p4361-下→ (1866~1945)日本佛敎學者. 廣島縣人, 舊姓澤井, 號雪頂. 屬眞宗西本願寺派. 曾遊學牛津大學, 從穆勒博士(Max Müller) 硏習梵文․印度文學․哲學․比較宗敎學. 復遊歷德․法․義著名大學. 歸國後任東京大學文科講師․敎授, 兼任外語學校校長. 東大退職後, 任東洋大學校長. 大正十年(1921)與渡邊海旭著手出版大正新修大藏經, 共完成百卷. 其後主編南傳大藏經六十五卷, 刊行現代佛敎雜誌, 創立武藏野女子學院. 昭和九年(1944)蒙賜文化勳章. 曾譯觀無量壽經(英譯), 此外著書極夥.
【고념古念】
p1611-下→ (1842~1916)淸末禪僧. 湖北鍾祥人, 俗姓舒. 字淸一, 號幻影. 家貧, 弱冠時, 父母雙亡, 投邑中之文昌閣出家. 行脚至浙江天目山禪源寺, 嗣法於廣福淸. 後遊金山․九華山. 光緖二十年(1894), 結茅於五臺山. 居六年, 至北京龍泉寺遍覽藏經, 時値義和團事變, 北京城內四處騷動不安, 獨師所住之寺兵馬絶跡, 故道聞日高, 請益者日衆. 晩年, 移居廣濟寺, 開講經論, 歸依者千餘人, 北京佛敎因而大振. 民國五年冬, 在寺中建水陸道場, 抱病登壇說法 ; 道場終了時, 端坐示寂, 享年七十四. 建塔於大陽山. 遺著有宗鏡捷要四卷. 世人奉爲近代臨濟宗之高僧. [新續高僧傳卷二十六․中國佛敎史卷四(蔣維喬)]
【고대교高臺敎】
p4363-下→ (Cao Dai)越南之新興宗敎. 越南啓定帝啓定二年至五年(1917~1920)間, 由法印總督府之下級官吏吳文昭首創. 吳文昭令信友膜拜一顆巨眼, 此巨眼象徵至高無上之神(至高無上之神殿)高臺, 竝謂該敎係神第三次化現, 以救度世人. 保大帝保大元年(1926), 第一代敎主黎文忠將信徒組織爲敎團, 設本部於西寧, 融合道敎․佛敎․基督敎․儒敎及傳統民間信仰爲敎義. 保大十年, 范公則(玉石)任第二代敎主, 信徒急遽增加, 約有四十餘萬, 遂仿羅馬天主敎之敎階制度以組織敎團. 該敎具有濃厚之政治色彩, 對當權者常採取批判立場, 於政局之影響至鉅, 如保大十五年在西貢擧行大規模之反法活動(其時法國統治越南), 史稱高臺敎徒之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越南政府成立, 該敎仍擁護業已失勢之保大帝, 吳廷琰乃企圖解散之, 敎中之阮文盛遂率領敎徒軍一萬五千餘人與政府軍戰鬥, 一九五六年終遭瓦解. 或謂高臺敎非佛敎支派, 然依其根本敎義觀之, 其信仰形式實係淨土敎與道敎融合者. (カオダイ敎(大岩誠, 新亞細亞3-2~4) ; G. Gobron : Histoire du Caodaisme,1948]
【고대사高臺寺】
p4363-中→ 屬日本臨濟宗寺. 位於京都市. 山號鷲峰山. 係豐臣秀吉之嫡室北政所出家後, 爲祈求豐臣秀吉之冥福而創建者. 德川氏傾力經營之, 外觀極其壯麗, 然歷來屢遭大火. 寺中堂宇頗多利用山之傾斜形勢所造成, 此卽著名之桃山建築.
【고대종교古代宗敎】
p1608-下→ 指存在於古代文明社會, 而今已不再流傳, 然仍有文獻可考之宗敎. 始於古代而迄今仍存者, 如佛敎․印度敎․猶太敎等不在此列. 最早之古代宗敎首推埃及宗敎及美索不達米亞宗敎, 其他如小亞細亞宗敎․腓尼基宗敎․希臘宗敎․羅馬宗敎等亦皆屬之. 大多出現於文字歷史之早期․國家初現之際, 上承史前宗敎, 然業已超越其自然崇拜與拜物敎之直觀性. 所崇奉之神靈趨向擬人化, 而仍存有半人半獸形象之神. 神靈之社會功能漸多於其自然功能. 涉及之對象, 自生死壽夭․物産豐歉等, 漸擴及倫理․社會․哲學等問題. 宗敎經典開始出現, 法術大行, 祭司僧侶地位漸顯, 人數增多, 宗敎組織與國家政權密切結合等, 爲宗敎演化史中劃時代之特徵.
【고덕古德】
p1614-中→ 乃對古昔有德高僧之尊稱. 或尊稱古佛.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大五一․四四四下) : 先賢古德, 碩學高人, 博達古今, 洞明敎網(疑作綱). (參閱古佛1611)
【고덕난행古德爛杏】
p1615-上→ 禪宗公案名. 古德, 指宋代洪州白兆山之志圓禪師. 一僧問志圓如何是萬行, 志圓答(卍續一四八․一二一下) : 今年桃核也無, 說什麽爛杏?志圓不就對方所問作答, 而答以桃核爛杏云云, 乍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或頗有顧左右而言他之嫌 ; 然其本意, 乃針對萬行之抽象化觀念易導學人入於無用而空玄之分別思量境地而說, 而眞正所謂之萬行, 實則應著重於眼前․當下萬事萬物之境況, 故若能領受足履處卽是佛法, 卽可了知何謂萬行而直下承當. [禪苑蒙求卷中]
【고덕삼멸古德三篾】
p1614-中→ 禪宗公案名. 古德, 指唐代禪師馬祖道一與藥山惟儼 ; 篾, 卽用竹劈成之長薄片, 可用以束物或編物. 一日, 馬祖道一問藥山惟儼近來之悟境․見解如何, 藥山答以已脫落一切煩惱, 而僅存眞實人體, 馬祖乃欣然讚歎(卍續一四八․一一七下) : 所得可謂恊於心體, 布於四肢. 旣然如是, 將三條篾, 束取肚皮, 隨處住去!意謂藥山對佛法之領悟․體會, 已盈遍於全體身心之中, 而無纖毫執著, 故馬祖印可之, 謂其可攜帶三條篾片, 隨處住山, 接引衆生. [禪苑蒙求卷中]
【고덕선사古德禪寺】
p1614-下→ 位於湖北漢口. 淸光緖三年(1877), 隆希和尙開山創建, 時稱古德茅篷. 光緖三十一年及民國初年均曾擴建, 竝改名古德禪寺. 現存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幻覺舍․觀音堂․藏經樓等. 大雄寶殿係仿緬甸阿難陀寺之形式而建造, 布局精巧嚴謹, 頗具藝術價値.
【고덕화초古德火抄】
p1614-下→ 禪宗公案名. 謂住於四川巴州魯祖山之寶雲禪師, 每有學人前來問法, 寶雲卽面壁不語, 故南泉普願以下之諸古德對此事有所評論. 禪苑蒙求卷上(卍續一四八․一一二上) : 羅山云 : “陳老師當時若見, 背上與五火抄, 何故如此, 爲伊解放不解放. ” 玄沙云 : “我當時若見也與五火抄. ” 古德火抄之名卽由此而來. [五燈會元卷三魯祖寶雲章](參閱魯祖家風6203)
【고도苦道】
p3947-中→ 三道之一. 生死流轉之因果(十二緣起)可賅攝於惑道․業道․苦道等三種道類中, 其中, 苦道涵攝識․名色․六入․觸․受․未來之生․老死等七支. 道者, 能通之義. 惑․業․苦三道互立相通, 從惑起業, 從業感苦, 從苦復起惑, 展轉相通, 生死不絶, 故稱苦道. 此卽三界六道生死之果報. [顯揚聖敎論卷一․金光明玄義卷上]
【고독지옥孤獨地獄】
p3143-中→ 梵語 pratyeka-naraka, 巴利語 pacceka-niraya. 指依各人之罪業所招感, 孤散於虛空或曠野之地獄, 非如八寒․八熱地獄之有定處. 又作孤地獄․獨地獄․邊地獄. 據俱舍論卷十一載, 孤地獄有多種差別, 處所不定, 或近江河․山邊․曠野等地. 蓋古來多以溫泉湧出, 或噴火山之地爲孤地獄, 如印度王舍城之熱湯地獄․吐蕃之鑊湯地獄等. [瑜伽師地論卷四․順正理論卷三十一․三法度論卷一]
【고두庫頭】
p4100-下→ 禪林中, 職掌出納者. 本爲東序六知事之一, 後又稱副寺(又稱櫃頭․財帛), 位在都寺之下, 司掌寺內庶務之職, 卽管理日常之穀․錢․帛․米麥等之出入, 職位低而任務重. 據百丈淸規告香圖所稱, 古時於都寺之下有副寺三人, 位於維那上一人, 維那下二人, 前者稱上副寺, 後者稱下副寺. 在副寺之下另設有知庫之職, 後副寺亦兼其職, 掌管山門之財政收支出納等.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兩序章東序知事副寺條․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고란사皐蘭寺】
p4741-下→ 位於韓國忠淸南道扶餘邑扶蘇山. 寺約建於百濟時代. 因本寺金堂之後, 有一靈泉, 其周圍遍生皐蘭草, 故稱阜蘭寺. 皐蘭草該地區所特有之多年生草本, 生存期限可長達三十年至五十年, 故有濟州島不老草之名. 其靈泉之水據傳對胃腸病具有奇效. 百濟威德王(554~597)時代, 日本曾派遣比丘尼數人留學於該寺. 據日本書紀載, 蘇我馬子曾勸請百濟僧, 竝請問受戒之法, 及使善信尼等留學百濟, 卽指此事.
【고려국보조선사수심결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p4364-中→ 全一卷. 又作普照禪師修心訣․修心訣. 高麗僧普照知訥(1158~1210)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知訥以明心修心․頓悟漸修․空寂靈知等三項, 闡論修心之要訣. (一)明心求佛之旨在證得自心卽眞佛․自性卽眞法. (二)參透凡夫卽佛, 是爲頓悟 ; 法力之熏修, 是爲漸修 ; 千聖悟道之軌轍, 不外此二門. (三)淸靜空寂之心卽是諸佛之勝淨明心․衆生之本源覺性 ; 亦卽自性之體(定)․用(慧), 故常知常寂, 體用不離, 必達定慧雙修之境.
【고령개배古靈揩背】
p1615-中→ 禪宗公案名. 爲唐代古靈神贊禪師開悟後顯露其機鋒之公案. 古靈初於福州大中寺受業, 後辭別本師, 四處行脚, 遇百丈懷海始得開悟得法, 乃返本師之處. 一日, 爲其本師澡浴揩背, 而於言詞應對之間, 收放自如, 任運無礙, 顯露其了悟禪法後之機鋒. 五燈會元卷四古靈神贊章(卍續一三八․六三下) : 一日因澡身, 命師去垢, 師乃拊背曰 : “好所佛堂, 而佛不聖. ” 本師回首視之. 師曰 : “佛雖不聖, 且能放光. ” 此則公案中, 古靈初云好所佛堂, 乃以佛堂喩指其師之背而暗示之, 繼云而佛不聖, 則頗有慨歎之意味. 其師無可言說, 僅回首視之. 至此, 古靈把握機緣乃更語佛雖不聖, 且能放光, 如是寓禪法於機錄, 一放一收, 了無滯礙, 於語黙動靜中所顯示之境界顯然業已超越其本師.
【고루鼓樓】
p5715-中→ 懸掛鼓之建築物. 其位置在大殿或講堂之右, 而與鐘樓相對望, 故自古有左鐘右鼓之稱. 鼓乃置於鼓樓最頂之處, 法會之時, 爲僧俗集會之報時器具. 我國現存最古之鼓樓爲河南登封少林寺大雄寶殿前之鼓樓, 係建於元代大德(1297~1307)年間.
【고류지苦類智】
p3948-中→ 梵語 duḥkhe'nvaya-jñānam. 八智之一. 卽觀三界之四諦, 所發十六心之一. 緣觀色界․無色界之苦諦所得之無漏智;以其類於觀欲界之苦諦所得之苦法智, 故稱苦類智. [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一](參閱見道3000)
【고류지인苦類智忍】
p3948-下→ 梵語 duḥkhe'nvaya-jñāṇa-kṣāntiḥ. 八忍之一. 卽觀三界之四諦, 所發十六心之一. 緣觀色界․無色界之苦諦, 得苦類智之前位時, 所起之無間道智. 苦類智屬於果, 卽解脫道;苦類智忍屬於因, 卽無間道. (參閱見道3000)
【고륙高六】
p4355-上→ 高者, 高祖, 卽天台智顗大師 ; 六者, 六祖, 卽荊溪湛然大師. 此爲天台宗徒所用之稱呼.
【고륜苦輪】
p3947-下→ 生死之苦果流轉不息, 迴轉如輪, 故稱爲苦輪. 如勝天王般若經卷一, 卽以苦輪不息喩指衆生由貪愛之故, 遂於六道中流轉不息.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佛遺敎經․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下]
【고륜庫倫】
p4099-下→ 位於圖拉․哈拉二河之間, 地當中俄要衝, 爲蒙古喇嘛敎兼政治․經濟․交通及工業之中心. 庫倫, 蒙古名 Öngö, 城圈之意, 因四周徧植木柵以爲堡壘, 故稱之. 西人稱其爲 Urga(鳥爾戞), 意卽宮殿或貴族之帳幕. 古蒙古人稱庫倫爲大寺廟地. 淸朝時依中俄北京條約, 將庫倫闢爲商埠, 市街分三部, 中爲活佛宮殿所在, 稱宮殿區, 宮殿之建築, 均壯麗宏偉, 膜拜者甚衆 ; 西爲諸寺院所在, 稱喇嘛區, 又名西庫倫, 或西營子 ; 東爲商場所在, 稱買賣城, 又名東庫倫, 或東營子. 庫倫有赤色英雄之都之稱, 初期庫倫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活佛)於淸廷政治․經濟庇護之下, 於貝加爾湖南邊百里之地, 建一石造寺廟. 康熙五年(1666)以該寺爲中心而成爲都市勃興之因. 然民國十年(1921)後, 活佛印璽移交政府, 庫倫宗敎地位遂大爲削減. 反宗敎運動興起, 將寺廟改成工廠․倉庫, 高級喇嘛視同反叛份子, 處以極刑 ; 下級喇嘛則編爲勞民. 近年, 庫倫積極整頓, 有工業․敎育等近代設施, 人口遽增, 從蘇俄之伊爾庫斯有鐵路通此. [蒙古遊牧紀十六卷(張穆)․後出塞錄(龔之鑰)․近代蒙古史硏究(矢野仁一)
【고리庫裡】
p4100-中→ 七堂伽藍之一. 又作庫院․廚院․香積局․庫下․庫堂․庖廚․食廚. 後來遂相對於殿堂, 倂稱廚房․僧房爲庫裡. 庫者, 卽貯物之所 ; 裡者, 卽屋裡之意. 爲調度佛․菩薩之飮食․香花等供養物及住僧食物之房屋.
【고면高棉】
p4360-下→ (Cambodia)東南亞之國名, 舊稱柬埔寨. 位於中南半島西南部. 我國古代(一至六世紀)稱之爲扶南國(Funan), 六至九世紀稱爲眞臘王國, 九至十二世紀之吳哥王朝爲極盛時期, 十四世紀以後衰退, 十四․五世紀曾被泰國侵略, 一八六三年, 成爲法國之保護國, 一九四五年宣布獨立. 南朝梁代時(六世紀頃), 該國之僧人曼陀羅仙․僧伽婆羅等曾至我國從事佛典漢譯工作. 其後千餘年間, 均爲佛敎信仰興盛之地, 一九七五年四月淪入共黨之統治後, 全面禁止宗敎活動. 其居民大半爲吉蔑族(Khmers). 安哥寺(Angkor Wat)與安哥城(Angkor Thom)爲吉蔑族壯觀之文化遺蹟, 經長期埋沒, 於一八五一至一八六一年之間, 爲法國學者亨利莫科(Henri Monkot)所發現. [歷代三寶紀卷十一․大唐西域記卷十三․南齊書東南夷傳第三十九․梁書海南諸國傳第四十八․隋書南蠻傳第四十七․明史眞臘傳第二一二․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第一○一](參閱安哥藝術2401․扶南國2945․南傳佛敎3750)
【고명膏明】
p5901-下→ 爲形容行, 解二者相輔相成之譬喩. 膏, 指膏油, 比喩正行;明, 指燈明, 比喩妙解. 依見聞學習而領解敎理, 屬於解之法門;實踐躬行所領解之敎理, 則屬行之法門. 此二法門, 相輔相成, 缺一不可;猶如膏油無燈明則無從發揮作用, 燈明缺膏油則一旦燃盡, 無以續明. 故以膏油比喩正行, 以燈明比喩妙解, 旨在强調解行相資之重要, 此亦佛敎各宗之初門所持以囑示學人者. 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四八下) : 今依妙解以立正行, 膏明相賴, 目足更資. 行解旣勤, 三障四魔紛然競起.
【고명사高明寺】
p4357-下→ ①位於浙江天台山. 爲天台宗智者大師道場之一.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 改額淨名寺. (參閱淨名寺4695). ②位於臺灣嘉義縣朴子鎭. 初由謝乞居士創建於淸光緖二十二年(1896), 名爲正心堂. 民國十一年(1922)遷至現址, 更名爲淨土宗高明寺. 曾先後增建後殿․庭園․納骨塔等 ; 竝設立幼稚園․耆英會․佛敎班等弘法事業.
【고목枯木】
p3844-上→ 比喩無心之狀態;或只執著坐禪以求開悟, 而無向下化他之功用. 又於叢林中, 對於只知終日坐禪而不飮不臥之禪者貶稱爲枯木衆. (參閱枯木衆3844)
【고목룡음枯木龍吟】
p3844-中→ 禪宗公案名. 又稱枯木裏龍吟. 意謂絶滅一切妄念妄想, 至大死一番處, 便甦生還來, 而得大自在. 景德傳燈錄卷十一香嚴智閑章(大五一․二八四中):問:“如何是道?” 師曰:“枯木龍吟.” 又碧巖錄第二則趙州至道無難頌(大四八․一四二上):髑髏識盡喜何立, 枯木龍吟銷未乾.[宗門統要續集卷八․五燈會元卷十三․禪林僧寶傳卷一]
【고목중枯木衆】
p3844-上→ 乃初期曹洞宗禪者之特色, 指唐朝石霜禪師會下之衆僧. 據宋高僧傳卷十二慶諸傳載, 堂中老宿長坐不臥, 屹若椔杌, 天下謂之石霜枯木衆. 又景德傳燈錄卷十五石霜章載, 師棲止石霜山二十年間, 學衆有長坐不臥, 屹若株杌, 世人稱之爲枯木衆. 從容錄第九十六則(大四八․二八九下):石霜一生置枯木堂, 安枯木衆, 往往常坐不臥, 坐脫立亡者極多.
【고목토나천불동庫木吐喇千佛洞】
p4099-中→ 又作庫木吐拉石庫. 位於新疆庫車縣西南約三十公里渭干河出山口之東岸. 開鑿時代約當唐初至宋初. 共計九十九窟, 窟內塑像泰半損毁, 僅三十一窟壁畫保存較完整, 主要爲盛唐時期之作品. 石窟存有漢文及龜玆文題記, 壁畫內容有西方阿彌陀佛淨土等大乘佛敎故事, 及釋迦․彌勒等諸佛菩薩像. (參閱千佛洞737)
【고민사高旻寺】
p4356-中→ 位於江蘇江都, 南三汊河之西岸. 創建年代不詳. 據大淸一統志卷六十七所載, 寺中有一座天中塔, 地處茱萸灣, 故該灣又稱塔灣. 康熙三十八年(1699)建行宮, 爲聖祖駐驆之所. 四十二年, 賜高旻寺之匾額, 與御製之碑記. 四十四年․四十六年, 帝常臨幸此地, 有額聯御書․御製詩, 及墨寶金佛. 本寺與淸代歷朝關係深厚. 法系屬臨濟宗楊岐宗系統, 承自明末天隱圓修之弟子玉林通琇, 其後四傳至天慧實徹, 乃重興高旻寺. 本寺與金山․天寧二寺同爲臨濟宗之三大叢林.
【고범미괘古帆未掛】
p1610-下→ 禪宗公案名. 爲唐代巖頭全활禪師接引學人之公案. 據五燈會元卷七巖頭章載, 有僧問巖頭(卍續一三八․一一七下) : 古帆未挂時如何?巖頭答 : 小魚呑大魚. 另有一僧亦如前問, 然巖頭答 : 後園驢喫草. 針對同一問題, 先云小魚呑大魚, 蓋違反世間一般之常識, 後云後園驢喫草, 又異於先前所答. 此係巖頭以任運自在之精神, 來破除學人粘縛於尋常事理之執著.
【고법엄顧法嚴】
p6883-下→ (1917~ )浙江紹興人. 名世淦, 字法嚴. 中央大學畢業. 曾服務於農復會及臺灣佛敎譯經院. 目前住美國舊金山. 精通英文․梵文․巴利文等, 爲近三十年來, 佛敎界之著名翻譯家, 譯有禪門三柱․原始佛典選譯․佛陀的啓示等書.
【고법지苦法智】
p3945-下→ 梵語 duḥkhe dharma-jñānam. 八智之一. 緣觀欲界之苦諦所得之無漏智, 稱爲苦法智. 所證得苦諦之法理, 稱法智. 依俱舍論頌疏卷二十三(大四一․九四六中):苦忍無間緣, 欲界苦諦, 次生法智, 名苦法智.(參閱見道3000․苦智3947)
【고법지인苦法智忍】
p3945-下→ 梵語 duḥkhe dharma-jñāna-kṣāntiḥ. 八忍之一. 亦卽觀三界之四諦, 所發十六心之一. 於緣觀欲界之苦諦而得苦法智之前位時, 所起之無漏法智忍(卽無間道智). 忍卽信;信理而不疑之智, 是爲得苦法智之因, 稱爲苦法智忍. (參閱見道3000․苦智3947)
【고봉각명孤峰覺明】
p3142-下→ (1271~1361)日本臨濟宗僧. 會津(福島縣)人, 俗姓平. 初學天台, 後從紀伊․出羽等師學禪. 應長元年(1311)渡海來華(元代), 承嗣中峰明本之法系. 返國後, 於瑩山受菩薩戒. 其後移居出雲(島根縣), 後醍醐天皇亦曾臨幸此地, 後村上天皇則從之皈依受戒. 正平十六年示寂, 世壽九十一, 法臘七十五. 著有徹心錄. 敕號國濟國師, 諡號三光國師. [本朝高僧傳卷二十九․延寶傳燈錄卷十五]
【고봉관삼매高峰觀三昧】
p4358-下→ 指佛所入之三昧. 佛入三昧, 如上高峰, 觀十方而無高低 ; 住此三昧, 觀十法界衆生一相一味.
【고봉원묘선사어록高峰原妙禪師語錄】
p4358-上→ 全一卷. 又作高峰大師語錄. 宋代僧原妙(1238~1295)撰, 元代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二冊. 收錄湖州雙髻庵示衆法語․西天目山師子禪寺開堂語要․拈古․補遺․偈頌․讚佛祖․行狀․塔銘․音釋等. 元代洪喬祖另編有高峰原妙禪師禪要一卷, 又作高峰和尙禪要, 亦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二冊. 收錄開堂普說․示衆法語․除夜小參․書等, 揭示參禪學道之旨要. 本書之注釋書有朝鮮僧白坡亙璇所撰之高峰和尙禪要私記一卷.
【고봉현일高峰顯日】
p4358-中→ (1241~1316)日本臨濟宗僧. 敕諡佛國應供廣濟國師. 後嵯峨天皇皇子. 十六歲隨侍東福寺圓爾, 後又從兀庵普寧, 任建長寺之湯藥侍者. 後隱棲於下野之那須野, 一時衆僧雲集, 故稱雲巖寺. 弘安二年(1279)參禪於無學祖元, 四年從祖元受無準師範所傳之僧伽梨. 屢任鎌倉諸寺監督. 正和五年示寂, 享年七十六. 遺有語錄․和歌集等. [本朝高僧傳卷二十三]
【고불古佛】
p1611-上→ 對先佛或古德之尊稱. 卽指古時之佛․過去七佛, 或指辟支佛․釋迦․盧舍那佛等, 或對有德高僧之尊稱. 大日經卷二(大一八․一一下) : 當廣說灌頂, 古佛所開示. 大宋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中) : 漢末魏初, 傳譯漸盛, 或翻佛爲衆祐, 或翻辟支爲古佛. 又據六祖法寶壇經載, 古佛應世, 數量不可計, 今以七佛始. 故知古佛亦指過去七佛. 禪林中, 用以尊稱有德高僧者, 有趙州古佛․曹谿眞古佛․宏智古佛․先師天童古佛等, 屢見於禪錄. 至於古佛心, 則指佛心一詞.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碧巖錄第十六則․從容錄第四十二則․續佛祖統紀卷一蒙潤傳]
【고불정高佛頂】
p4356-上→ 梵名 Abhyudgatoṣṇīṣa. 又作廣生佛頂․發生佛頂․最勝佛頂․最高佛頂. 爲五佛頂之一, 八佛頂之一. 安置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 中尊釋迦牟尼佛左側下段之第四尊. 其形像, 身呈黃色, 趺坐於赤蓮華上, 右手掌豎起, 無名指彎屈, 左手當腰持蓮, 蓮上有綠珠, 面向右方. 密號爲難都金剛. 常念誦此尊, 於鬥戰․論理․諍訟之時, 皆可得勝. 若書其眞言於頭上, 則可吉祥淸淨, 滅罪得福, 竝獲無礙之辯才. [菩提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二․大日經疏卷五․卷六․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四․胎藏界七集卷上]
【고사高士】
p4354-上→ 菩薩之舊譯. 係指上求佛道, 下化衆生, 修六度萬行之大乘衆. [三敎指歸卷二](參閱菩薩5209)
【고사사보존법古社寺保存法】
p1612-中→ 爲日本於明治三十年(1897)所制訂之法律, 旨在保護古社寺建築及古物. 明治維新掀起西化之風, 舊文物不受重視, 致有神佛分離․廢佛毁釋之擧, 而使古藝術品及寺院遭受甚多毁壞. 經有識之士極力呼頁籥, 政府始設立臨時寶物取調局, 進行探訪․鑑定全國具有歷史及藝術價値之寶物. 然以缺乏法律上之强制力, 故維護古物之效果不彰. 於明治三十年, 公布古社寺保存法, 於內務省(明治四十四年移交文部省)之下設置古社寺保存會, 負責古物之維護․等級鑑定. 又各社寺皆定有監守者, 如有竊取․毁損之事, 則依法處罰. 其費用皆由國庫支付. 此一法律, 附有數款關係法規, 規定古社寺保存會之監督者(內務大臣)․組織編制及各類預算等. 截至昭和三年(1928), 被列入特別保護之建築達一千餘座․國寶三千六百餘件. 此法成立之後, 有關之法規迭經修改, 至昭和四年三月訂立國寶保存法, 始廢止古社寺保存法.
【고사업故思業】
p3826-中→ 梵語 saṃcitanika-karman. 指故意所作之身語業, 與不故思業對稱. 又作故作業․故思造業. 全稱故思所造業. 略稱作業. 意卽對一事之須做與否, 先加審慮, 若決定應作, 方始發動身語而作, 此種作業, 卽稱故思業;反之, 不覺而作之業, 稱爲不故思業. 瑜伽師地論卷九十(大三○․八○七下):故思所造業者, 謂先思量已, 隨尋思已, 隨伺察已, 而有所作. 復或錯亂, 或不錯亂. 其錯亂者, 謂於餘處思欲殺害, 或欲劫盜, 或欲別離, 或欲妄語及欺誑等. 如是思已, 卽以此想別處成辦. 當知此中, 由意樂故, 念名爲重, 不由事故, 說名爲重. 不錯亂者, 當知其相與此相違. 若異此業, 是卽名爲非故思造.而故思業是感善惡之異熟果, 不故思業則不然. 據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七載, 故思業有五種:(一)他所敎敕, 謂雖不欲樂, 因他强力之所敎勒而作. (二)他所勸請, 謂雖不欲樂, 因他勸請, 因他引導, 執爲利益而作. (三)無所了知, 謂不了得失, 無所執著, 隨欲所作而作. (四)根本執著, 爲貪瞋等諸不善根纏蔽其心, 猛利執著而作. (五)顚倒分別, 依不平等, 因見愛樂邪法, 爲求當來可愛異熟而作. 上述前三種, 爲故思輕業, 乃不定業, 未必受異熟果而不決定者, 又稱不增長業. 後二種是重業․決定業, 又稱增長業. [中阿含經卷四十四․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四․瑜伽論記卷五․雜集論述記卷八․百法問答鈔卷三]
【고사총회故事總匯】
p3825-下→ 梵名 Kathā-sarit-sāgara. 凡十八卷. 爲十一世紀印度迦濕彌羅國詩人穌瑪迪巴(梵 Somadeva)所著之故事文學集. 全書係由一二四章二一五○○頌(一說二一三八八頌)之梵語韻文組成之大著作. 係爲舒解査蘭得國(梵 Jullundur)王女之憂煩而作. 內容以有關憍賞彌國優塡王及其王子之行爲․德性等方面之故事爲中心, 共由三五○篇長短不一之故事所構成. 書名之原意爲所有故事河川匯注之大海, 亦卽本書包含所有各類系統故事之意. 故事總匯改作自大故事集(梵 Bṛhatkathā), 歷時約二十年(1036~1081)始完成, 內容與五怛特羅(梵 Pañcatantra, 又作五卷書)․本生經(梵 Jāeaka)共通處不少. 作者之思想背景雖爲印度敎之濕婆神信仰, 然全書包含不少怛特羅式思想與佛敎思想在內. 若就本書與佛敎故事之關係而言, 有關優塡王之故事, 係取自法句經注釋(巴 Dhammapadaṭṭha-kathā). 此外, 本書第六十一章以下之愚者故事, 收集不少與百喩經․雜譬喩經所載相同之故事. 故事題材, 東西諸國相通處不少, 於比較文學上爲一有趣之硏究題目. 本書取材包括神話․傳說․寓言․民間故事, 爲了解古代印度社會狀態之珍貴資料. 原文版本甚多, 現所採用者爲 Paṇḍit Durgāprasad and Kāśīnāth Pāndurang ed.The Kathāsaritsāgara of Somadevabhaṭṭa. Nirṇaya Sāgara Press 1889, 3rd. Ed. 1915, 英譯本有 Kathāsaritsāgara or Ocean of Streams of Story 10 vols., ed. C.H. Tawney, revised by N.N. Penzer, London, 1924, Indian Edition,Motilal Banassidass, Delhi, 1968, 日譯本有岩本裕所譯インド古典說話集カター․サリッド․サーガラ․古典文學大系インド集.
【고산계鼓山系】
p5714-中→ 以明代永覺元賢(1578~1657)禪師爲宗祖之禪宗派系. 明末淸初之際, 元賢住福州(福建)鼓山湧泉寺, 大揚曹洞宗之禪風, 自標爲鼓山禪. 主張調和禪淨與儒釋, 竝力圖調和禪宗內部及臨濟, 曹洞兩派間之對峙, 且提倡師法百丈修持與勞動竝行之精神. 鼓山禪法系之傳承爲永覺元賢, 爲霖道霈, 惟靜道安, 恆濤大心, 圓玉興五, 象先法印, 淡然法文, 堂敏法澹, 遍照興隆, 傳續至淸代末年. 與江西博山能仁寺無異元來所創之博山系, 及以江蘇焦山定慧寺爲中心之焦山系, 皆屬曹洞宗之支派.
【고산孤山】
p3142-中→ 位於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隅之島嶼. 又稱孤嶼․瀛嶼․梅花嶼. 相傳唐代曾於此建有孤山寺, 宋初改稱廣化寺. 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 天台宗山外派之孤山智圓幽居此地之瑪瑙院, 與處士林和靖等交遊, 以詩文自娛, 編有閑居篇五十一卷. 治平二年(1065), 瑪瑙院改稱寶勝院, 其後又改稱延勝觀, 改隸道敎. 南宋紹興二年(1132), 延勝觀改稱瑪瑙寺, 與智圓之全身塔皆移建至湖之北面. 孤山今有林處士之墓, 及元代陳子安所創建之放鶴亭, 乃西湖名勝. [閑居篇卷三十九․卷四十․孤山志(淸代王福禮撰)․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九五○․第九五一](參閱智圓5029)
【고산鼓山】
p5713-中→ 位於福建福州東郊, 閩江北岸. 山勢綿延十七公里, 嶺上有巨石, 其形如鼓, 故稱鼓山. 山由數峰組成, 其最高者稱大頂峰(又稱屴崱峰). 其他尙有白雲峰(俗稱小頂峰), 鳳池山, 香爐峰, 鉢盂峰, 東峰, 雙髻峰, 獅子峰等. 山上原有華嚴寺, 相傳係唐建中四年(783)靈嶠禪師降伏毒龍之地. 會昌法難後, 卽告荒廢. 後梁開平二年(908), 閩主王審知重建, 竝請雪峰義存之法嗣神晏駐錫. 宋眞宗時, 賜鼓山白雲峰湧泉禪院之額. 明永樂五年(1407), 改稱湧泉寺. 嘉靖二十一年(1542)燒燬. 後經永覺元賢, 爲霖道霈, 遍照興隆, 光耀, 空老等諸師之經營構建, 諸殿宇, 堂樓, 山門, 寮舍等漸備. 今所存者皆係元賢, 道霈之後所重建者, 其堂殿樓閣之完備具足, 實爲我國現存佛寺中之罕見者.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一七九, 職方典第一○四○, 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六]
【고산돈설高山頓說】
p4354-中→ 天台宗智顗大師立五時判敎, 謂世尊初成道時, 演說最上之華嚴實義, 猶如日出之時, 先照高山. 高山喩指菩薩之機, 頓說謂不歷次第階級, 頓說大乘之妙法. 新譯華嚴經卷五十如來出現品載, 譬如日光東昇時, 先照高山, 次照高原大地, 而日未始有分別 ; 善光如來亦如是, 先化菩薩, 次化緣覺, 後照聲聞及衆生, 而佛本無分別之念. [天台四敎儀․法華玄義卷一]
【고산사高山寺】
p4354-上→ 屬日本眞言宗御室派. 位於京都市. 又作栂尾. 曾爲華嚴宗道場, 應仁之亂, 遭戰火燒毁, 其後, 豐臣秀吉加以重建, 移自後鳥羽院學問所石水院之五所堂, 屬鎌倉期之寢殿造型. 寺中所藏有名之佛畫及宋版書籍甚多. 本寺與高尾․槇尾等二寺合稱三尾, 以楓林景緻, 馳名遠近.
【고산사鼓山寺】
p5714-上→ 位於臺灣彰化縣田中鎭. 日據時代爲日人創設之神社. 後因戰事, 一度無人管理, 民國四十六年(1957)邱在大居士豫以整修, 完成大殿, 商請常圓尼師率尼衆二十餘人來寺住持, 重興整頓, 寺譽日隆, 爲縣內名刹之一.
【고산성전鼓山聖箭】
p5714-下→ 禪宗公案名. 爲唐代雪峰義存禪師對於弟子鼓山神晏之能力表示讚許與信任之公案. 據禪苑蒙求卷下記載, 一日, 鼓山赴大王之招請, 其師雪峰送行至山門, 回至法堂, 歎曰(卍續一四八․一三九下) : 一隻聖箭直射九重城裏去也. 其聖箭一語係比喩心地開達且能力優秀之人. 其時, 雪峰之另一弟子太原孚上座聞言, 頗不以爲然, 乃趕至半路勘驗鼓山 : 師兄向甚麽處去?鼓山套用其師之語答道 : 九重城裏去. 孚上座又問 : 忽遇三軍圍繞時如何?蓋九重之城雖層層嚴飭, 戒備整然, 然若遭三軍圍困, 亦必險逆難料. 孚上座卽以之比況鼓山之悟境, 暗指其所悟未徹, 臨危必亂. 鼓山不以爲意, 答以 : 他家自有通霄路. 一句輕描淡寫, 旣顯示鼓山胸有成竹, 屆時自能逢凶化吉, 又寓含卽便三軍圍繞, 干卿底事之意. 如此一挨一拶, 孚上座雖漸失機鋒, 猶緊追不捨, 復問 : 恁麽則離宮失殿去也. 鼓山則答 : 何處不稱尊?離宮失殿而無礙於處處稱尊, 則鼓山悟境之如如不動亦可想知, 孚上座聞罷此語, 唯拂袖而歸. 由是益顯先前雪峰對鼓山認可之程度, 不僅徹底信任鼓山之能力, 亦能預知鼓山無論至何處皆能充分發揮其見地.
【고산신안선사어록鼓山神晏禪師語錄】
p5714-下→ 全一卷. 全稱鼓山先興聖國師和尙法堂玄要廣集. 又作興聖國師玄要廣集. 唐末五代僧鼓山神晏撰, 宋紹興八年(1138)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古尊宿語錄卷三十七. 收錄上堂語要, 師勘僧語, 審問諸院老宿語, 前後帝王問訊語, 偈頌及宋代僧士珪之跋等.
【고산지鼓山志】
p5714-上→ 凡十四卷. 淸代黃任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鼓山在福建福州東郊, 南臨閩江, 東望海灣, 風景秀麗. 唐代靈嶠禪師於此創建道場, 名爲華嚴寺, 五代梁洪繼開叢林. 山中有名寺, 名湧泉寺, 爲閩境第一佛刹. 令臺灣佛寺, 甚多由湧泉寺分奉者. 記錄鼓山, 舊有明末僧了心所輯靈源集, 其後黃用中編輯大略, 未成而罷. 又經徐興公與謝方伯續輯, 明代僧元賢再次續修. 乾隆二十六年(1761), 黃任更襪D志十四卷, 卷首冠以圖, 依次分門爲十 : 名勝, 寺院, 橋亭, 禪塔, 古蹟, 沙門, 田賦, 石刻, 藝文, 外紀. 其中藝文篇幅幾佔一半, 足見歷代文人吟詠之盛, 亦可證湧泉寺聲譽之隆.
【고삼론古三論】
p1607-中→ 指姚秦時鳩摩羅什所傳之三論宗. 係自龜茲國之沙車王子傳於羅什, 羅什至中國後, 有道生․曇濟․道朗等傳承之. 爲別於唐代日照所傳之三論宗, 故稱此爲古三論. 另有一說, 卽梁武帝時僧詮於山聶止觀寺弘傳三論之學, 自僧詮以後之三論學被稱爲新三論 ; 相對者, 羅什之門人僧肇․道融等人於關中所弘傳之三論學, 則被稱爲古三論. [參閱三論宗676)
【고상苦想】
p3947-中→ 十想之一. 又作苦思想. 五陰之身常爲諸苦所逼迫, 若能觀一切有爲法之無常, 則智慧生而衆苦得滅, 稱爲苦想. 常與三苦․八苦等相配合. [廣義法門經․大智度論卷二十三]
【고선枯禪】
p3845-上→ ①又作枯槁坐禪. 謂放下一切而無爲無待之絶對坐禪. ②以看話禪立場, 訶罵黙照禪之黙黙坐禪, 一如枯木.
【고선인원古先印元】
p1609-中→ (1295~1374)日本臨濟宗僧. 又稱古先印原. 薩摩(鹿兒島縣)人. 出家於圓覺寺. 文保二年(1318)渡海來我國, 參謁天目山之中峰明本, 而爲其法嗣. 嘉曆元年(1326)隨淸拙正澄歸返日本, 住惠林寺, 又歷住淨智․圓覺․建長等寺. 應安七年示寂, 世壽八十. 敕諡正宗廣智禪師. 其門派稱爲古先派, 爲日本禪宗二十四流之一. [五燈嚴統卷二十三․本朝高僧傳卷三十二]
【고성념불高聲念佛】
p4364-中→ 又作厲聲念佛. 卽大聲唱念佛名. 慈恩阿彌陀經通贊卷中, 謂高聲念佛有十種功德 : (一)能排睡眠, (二)驚怖天魔, (三)聲遍十方, (四)息三途苦, (五)不入外聲, (六)心不散亂, (七)勇猛精進, (八)諸佛歡喜, (九)三昧現前, (十)往生淨土. 大集經卷四十三(大一三․二八五下) : 小念見小, 大念見大.總之, 高聲念佛能止心之馳散, 易成就三昧.
【고세야高世耶】
p4355-中→ 梵語 kauśeya. 又作憍舍耶․憍世耶․憍奢耶․憍尸. 意譯爲蠶․絹. 高世耶本是野蠶名, 此蠶不受豢養, 自生山澤, 西域諸國無桑, 多生於酢果樹上, 而食其葉. 其形皓白, 粗如拇指, 長二三寸, 月餘便老, 以葉自裹, 內化爲蛹, 大如足趾, 極爲堅硬, 採之熬熱, 可製成絹, 其絹極靭, 體細不滑. 若收其蛹, 經一月許, 自繭中出蛾, 其翅兩開, 大如張手, 紋彩煥爛, 如紅錦色, 至宵中每雄雌相偶, 還食其樹, 復生卵於樹上. 以此野蠶絲所作之高世耶衣, 爲十種衣之一. [四分律疏飾宗記卷五末․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
【고세야승실리리高世耶僧悉哩唎】
p4355-下→ 梵語 kauśeya-saṃstara. 意譯爲野蠶臥具. 係以野蠶絲織成之臥具. [四分律疏飾宗記卷五末]
【고수苦受】
p3945-中→ 梵語 duḥkha-vedanā. 三受之一, 五受之一. 受者, 領納外境之義. 境有順․違․俱非三境, 故受有苦․樂․捨三受. 逼迫身心, 領納違情之境而起苦惱之感者, 稱爲苦受. 其爲三受之一者, 係指於身心所領納的逼迫不悅之感受;其爲五受之一者, 僅指於身所領納的逼迫不悅之感受. [成唯識論卷九․四念處卷一](參閱三受559․五受1103)
【고승高僧】
p4362-上→ 指德行崇高之僧伽. 亦爲對佛門比丘之尊稱. 禪苑淸規卷八坐禪儀(卍續一一一․四六○上) : 若得禪定, 其力最勝, 古有習定高僧, 坐常開目.又記載高僧之傳記, 稱爲高僧傳. (參閱高僧傳4362)
【고승전高僧傳】
p4362-上→ ①集錄德高望重之僧伽傳記. 自時代而言, 最古之高僧傳爲梁朝慧皎之高僧傳十四卷, 繼之有唐代道宣之續高僧傳三十卷․宋代贊寧之宋高僧傳三十卷․明代如惺之大明高僧傳八卷. 以上四傳合稱爲四朝高僧傳. 其後有明朝明河之補續高僧傳二十六卷․民國喩謙等人之新續高僧傳六十五卷. 日僧堯如所編僧傳排韻一○六卷係我國高僧傳等四十八種僧傳之索引. 韓國之高僧傳有高麗朝覺訓之海東高僧傳兩卷. 日本則有師蠻之本朝高僧傳七十五卷. 繼之, 有道契之續日本高僧傳十一卷, 性燉之東國高僧傳十卷. 此外, 尙有付法藏因緣傳․天台九祖傳. 各高僧傳中, 有僅限於一宗派之高僧傳, 例如律苑僧寶傳․淨土本朝高僧傳 ; 有僅限於一地方之高僧傳, 例如武林西湖高僧事略․南都高僧傳 ; 亦有僅編錄求法僧之高僧傳, 例如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入唐五家傳等. ②凡十四卷. 又作梁高僧傳․梁傳. 梁朝慧皎(497~554)著. 書成於梁天監十八年(519).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 全書收錄自東漢明帝永平十年(67)佛敎傳入我國以來, 至梁朝天監十八年, 凡四五三年間, 二五七位高僧之傳記, 加上旁出附見者, 實收五百人之傳記. 全書分爲十科, 前三卷爲譯經僧攝摩騰以下三十五人之傳. 卷四至卷八爲義解僧朱士行以下一百零一人之傳. 卷九․卷十爲神異僧佛圖澄以下二十人之傳. 卷十一爲習禪僧僧顯以下二十一人, 與明律僧慧猶以下十三人之傳記. 卷十二爲亡身僧僧群以下十一人, 及誦經僧曇邃以下二十一人之傳. 卷十三爲興福僧慧達以下十四人, 與經師帛法橋以下十一人, 及唱導僧道照以下十人之傳. 卷十四序錄爲撰者慧皎之自序及本書總目錄, 此外又收錄王曼穎與釋君白(慧皎之號)兩人往返文書二篇. 以上十科自第六科亡身至第十科唱導, 集錄直接度衆․致力敎化者之傳, 此爲傳記類中所忽略者, 乃本書之特色所在. 本書所採用之資料, 依自序及與王曼穎之書信得見, 包括現有僧傳類及晉法濟之高逸沙門傳․齊法安之志節․僧寶之遊方․法進之論傳․瑯琊王巾之僧史․僧祐之出三藏記集․郄景興之東山僧傳․治中張孝秀之廬山僧傳․宋臨川康王義慶之宣驗記․幽冥錄, 太原王延秀之感應傳․朱君臺之徵應傳․陶淵明之搜神錄․王琰之冥祥記․劉俊之益部寺記․宋曇景之京師塔寺記․齊文宣王之三寶記傳․中書陸明霞之沙門傳等十數種類. 慧皎在自序中亦稱, 搜撿雜錄數十餘家, 及晉․宋․齊․梁之春秋書史, 秦․趙․燕․涼之荒朝僞曆, 竝涉獵地理雜篇, 孤文片記, 博諮古老先達以收集資料. 又本書將後漢之竺法蘭․曇柯迦羅等人入於本傳, 然在譯經史上佔重要地位之支謙․康僧鎧等反僅置於附傳中, 此爲本書缺點之一 ; 又續高僧傳作者道宣評論其緝裒吳越, 敘略魏燕, 未能廣泛收錄各地僧傳, 亦爲一大缺點. 然本書有關江南者詳密, 而北地者病略, 此因撰者係南朝梁代人物之故. 本書雖有以上之缺失, 仍不失爲我國初期佛敎史最可信賴之資料, 其後唐代道宣之續高僧傳․宋贊寧之宋高僧傳․明如惺之大明高僧傳等, 皆以本書爲範本, 確立了後世僧傳類之典型. [續高僧傳卷六․歷代三寶紀卷十一․開元釋敎錄卷六]
【고신록考信錄】
p2508-下→ 凡五卷. 日僧景耀玄智撰. 收於日本眞宗全書雜部. 係就佛門之日用行事․法式等考究其本據, 詳述其緣由, 計有三七七項.
【고애만록枯崖漫錄】
p3844-下→ 凡三卷. 又作枯崖和尙漫錄. 宋代僧枯崖圓悟編, 度宗咸淳八年(1272)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八冊. 本書撮要補正景德傳燈錄․嘉泰普燈錄等諸傳燈錄諸尊宿之應機接物․入道機緣․示衆法語等, 或紀傳, 或拈讚, 或警語, 隨其見聞而漫錄之, 竝無統一之編列次序.
【고액苦厄】
p3943-中→ 謂苦患與災厄. 般若心經(大八․八四八下):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고야산高野山】
p4359-中→ 屬日本高野山眞言宗寺, 位於和歌山縣. 略稱野山․南山. 其總本山爲金剛峰寺, 係於八一六年由空海創建. 八五三年空海入寂後, 由弟子眞然繼承遺志, 營建寺院. 平安末期, 高野版大藏經開始刊行. 至鎌倉時代有法性․道範, 室町時代有宥快․長覺等學者輩出, 宗學大盛. 高野山僧房初有七千七百所, 今僅存百二十餘所. 主要建築可分爲西院谷․壇場․一心院谷․南谷․五室谷․千手院谷․本中院谷․谷上․小田原谷․蓮花谷․東谷․奧院等十二區. 重要文物有金剛峰寺所藏阿彌陀如來二十五菩薩來迎圖三幅, 爲淨土美術之最佳傑作 ; 大幅佛涅槃圖, 爲藤原佛畫之代表作. 另有石田三成所建之經藏, 藏有高麗版一切經. 此外尙有觀音圖․古寫經․佛具․佛像․高野大師行狀圖繪․五大力吼像等佛敎文物. 著名建築有蓮花定院․成蓮院․大圓院․龍光院․親王院․明王院․普門院․正智院․地藏院等多處.
【고야산대학高野山大學】
p4360-上→ 爲日本高野山眞言宗所設立之大學, 位於日本和歌山縣高野山, 爲空海弟子眞然所創始. 明治九年(1876)改爲大學林, 除敎授顯密諸學, 亦授豫神皇正統記․六國史, 修業年限三年. 明治十八年成立宗制, 次年五月改爲九級制, 七年卒業, 卽古義大學林. 大正十五年(1926), 依大學令, 成爲文學部單科之大學, 增設密敎學科․佛敎學科․佛敎藝術學科․哲學科. 昭和二十四年又增設國文學科․社會學科. 三十一年又設英文學科.
【고야삼방高野三方】
p4359-上→ 指日本高野山眞言宗三派之對立. 大治五年(1130), 覺鍐於高野山制定學頭一人․學侶三十六人, 後被指爲專修學業之派, 稱作學侶方. 另爲幇助佛道與修行, 遂産生專司俗務之行人, 彼等逐漸得勢, 至安土桃山時代, 人數增至二千餘人, 竟因而壓迫學侶方. 平安後期之後, 嫌惡名利之僧人, 群集隱遁於高野之地, 發願不斷念佛, 故世稱高野聖 ; 至鎌倉․室町之時, 彼等巡遊全國, 勸進僧俗, 歸來之後有經營商業者, 故於經濟方面頗具優勢. 至江戶時代, 乃區別爲三方(學侶方․行人方․聖方)統御之, 但三方常相互爭勢. 明治元年(1868), 改學侶方之本寺靑巖寺爲金剛峰寺, 且廢三派名稱而 逐漸統一.
【고야춘추편년집록高野春秋編年輯錄】
p4360-中→ 凡二十一卷. 略稱高野春秋. 日僧懷英撰. 全書分爲序冊一卷․本編十八卷․通考二卷. 此書從古文書․古記錄集錄高野山開創以來至撰者卸除檢校之職之年(1718), 共九百餘年間之史實而編成之編年史. 收於大日本佛敎全書.
【고야판高野版】
p4360-上→ 日本鎌倉中期以來於和歌山縣高野山金剛峰寺所開版之佛典, 近代稱爲高野版. 現存最古之遺典爲建長五年(1253)之三敎指歸. 高野版大半開版於鎌倉時代, 直至江戶初期仍繼續開版. 其內容大致以密敎經典及其注疏․眞言宗典․悉曇書等爲限, 裝釘成摺本樣式.
【고언苦言】
p3945-中→ 勸勉․告誡他人之言語, 卽苦口婆心之言. 法華經信解品(大九․一八上):如是苦言, 汝當勤作. 又以軟語, 若如我子.
【고영소高永霄】
p4355-下→ (1924~ )廣東三水人. 出生於香港, 畢業於香港華仁書院, 曾任三輪․世佛․法相․明珠佛學班講師․香港菩提學會佛學硏究班講師. 爲世界佛敎徒友誼會港澳分會之推動者. 所撰學術論文及弘法文字, 散見於香港佛敎等刊物.
【고왕관세음경高王觀世音經】
p4355-上→ 全一卷. 又稱高王白衣觀音經. 略稱高王經. 收於卍續藏第八十七冊. 此經爲東魏天平年間(534~537), 孫敬德所感得之觀音經, 然明代蓮池大師以之爲僞經. 據法苑珠林卷十七所載, 魏天平年中, 定州募士孫敬德造觀音像, 自加禮敬, 後爲劫賊所引, 不勝拷楚, 妄承其罪. 將斬決之前夕, 夜夢一沙門令誦救生觀世音經千遍卽可得脫. 翌日, 有司執縛向市, 孫敬德且行且誦, 臨刑滿千遍, 刀斫自折, 皮肉不傷, 三換其刀, 終折如故. 視像項上, 有刀三跡. 有司以狀奏聞, 丞相高歡表請免死, 敕寫其經廣布於世, 今謂高王觀世音經. 淸朝智敬有高王觀世音經註釋一卷, 收於卍續藏第九十三冊.
【고운회장孤雲懷奘】
p3143-上→ (1199~1280)日本曹洞宗僧. 京都人, 俗姓藤原. 號孤雲. 又作孤雲懷장. 早年出家於比叡山橫川, 修學止觀․俱舍․三論與淨土等. 其後從道元參學, 遂皈依禪宗;由於長期隨從, 故能究極奧義. 後協助道元創立永平寺, 且繼任該寺第二世住持, 弘安三年示寂, 世壽八十三, 法臘六十三. 著有正法眼藏隨聞記․懷奘錄. [三祖行業記․洞上聯燈錄卷一]
【고웅만다라高雄曼荼羅】
p4361-中→ 日本最古之兩界曼荼羅. 藏於日本京都高雄山神護寺. 係以金銀泥描繪於紺色綾上之大幅圖繪(金剛界圖縱四公尺, 橫三點七公尺. 胎藏界圖縱四點五公尺, 橫四公尺). 據神護寺之寺傳, 此係空海自我國請去之曼荼羅, 至後世, 成爲曼荼羅製作之圭臬.
【고웅의견高雄義堅】
p4361-下→ (1888~1972)日本富山縣人. 佛敎大學畢業, 竝曾入京都大學專攻東洋史. 曾任龍谷大學敎授. 氏以中國近世佛敎史の硏究論文, 得文學博士學位. 著有中國佛敎史論․三論玄義解說․宋代佛敎史の硏究等書.
【고월古月】
p1608-下→ (1843~1919)淸末曹洞宗僧. 福建福州人, 俗姓朱. 字圓朗. 十八歲持齋, 二十歲至鼓山出家, 參究心要. 曾於靈嶠巖坐禪, 據云入夜時, 可見其於巖上放光 ; 能降伏巨蛇․猛虎, 竝能爲人治病. 故福建士大夫多參謁之, 僧俗歸依者數千人, 鼓山湧泉寺因而隆盛. 此道場與當時代表臨濟宗叢林之金山․高旻等規制相同, 且兼修淨土法門. 晩年居崇福寺, 或隱於巖洞中, 或結茅屋, 隱顯不定. 民國八年七月, 沐浴焚香, 以念佛坐寂, 享年七十七. [中國佛敎史卷四(蔣維喬)]
【고위신高位神】
p4356-上→ 被視爲地位特別崇高․能力超越其他一般神靈之神. 始於後期原始宗敎及古代宗敎. 如蒼天神․天父神․地母神等. 最早之文獻例證見於距今四․五千年前之美索不達米亞宗敎與埃及宗敎. 類似跡象亦見於近代所殘存之原始社會中.
【고은庫恩】
p4100-中→ (Kuhn, Adalbert; 1812~1881)德國之印歐語言學․神話學學者. 其代表著作爲 Zuräḷtesten Geschichte der Indogermanischen Völker, 1845, 透過印度․日耳曼語族語言學解釋之考古學硏究方法, 而對印度古代文化․比較神話學․印度學․佛敎原典等硏究, 有極重大之貢獻. 一八五二年以來有 Zeitschrift für Vergleichende Sprachwissenschaft 雜誌之編纂刊行. 此外尙有 Die Herkunft desFeuers und des Gottesgedankens, 1859; Mythologische Studien, 1886~1912 等名著問世.
【고음苦陰】
p3946-下→ 又作苦蘊. 其義有二:(一)苦之所集, (二)指個人之存在. 因個人之有情身心乃由三苦․八苦等所集而成, 故稱爲苦陰. 釋門歸敬儀卷上(大四五․八五五上):形則縛於俗習, 苦陰常纏.
【고의방항故意方行】
p3827-中→ 菩薩故意令煩惱生起, 以濟度衆生之意. 極喜地等十地菩薩之中, 住於第一極喜地至第七遠行地之七地菩薩, 於第二阿僧祇劫修行之際, 故意起煩惱而墮惡趣, 以救濟住於惡趣之衆生. [成唯識論卷九․唯識論同學鈔卷六十四]
【고인도조기불교예술古印度早期佛敎藝術】
p1609-中→ 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前後)之佛敎藝術. 今日殘存之遺蹟有阿育王之摩崖石刻及石柱之雕刻等. 當時所立石柱現存十處, 其中以藏於鹿野苑博物館之獅子柱頭爲最著名, 柱頭高七尺, 上部雕四隻獅子, 獅下爲一鼓, 鼓邊有浮雕之獅․馬․象․牛四獸, 神態生動, 琢磨光滑, 居世界藝術史上重要地位. 當時竝建有許多石塔以藏佛舍利, 塔外圍以雕有浮雕之石欄, 今存者以北印度山琦(Sānchī)大塔較完整, 包括三座塔及祠堂․僧院等, 各塔門均刻有佛本生及佛傳故事 ; 菩提伽耶(梵 Buddhagayā)大塔近代已重建, 但外繞之石欄仍爲古代雕刻之舊物 ; 另一大塔在巴赫特(Bhārhut), 除東部塔門外, 已殘毁, 其殘餘石欄今藏於加爾各答之印度博物館. 熏迦王朝(梵 Śuṅga, 187B.C.~75B.C.)時, 更將早期巴雅․貝德薩․巴赫特․山琦等地之佛敎藝術推展至更高境界, 主要表現於塔․寺及窟殿中. 由於當時佛敎徒認爲佛陀乃超人化者, 無法具體表現其容貌, 故凡代表佛者, 均無具體形象, 而以塔․菩提樹․佛座․法輪․佛足迹․佛髮及其他如佛鉢․佛衣․三寶標誌等圖像象徵之, 如以象․蓮花象徵佛誕生, 馬象徵出家, 佛座象徵降魔, 菩提樹象徵成道, 法輪象徵說法, 塔婆象徵涅槃等, 而形成此一時期佛敎藝術之特色.
【고인명古因明】
p1610-中→ 指因明之集大成者陳那以前之因明. 因明在印度發源甚早, 據傳爲六派哲學中尼夜耶學派(梵 Nyāya)之祖足目(梵 Akṣapāda)所創, 乃硏究因(理由)等之正(眞確無誤)似(似是而非)之學問, 爲破斥敵者(問難者), 建立自家學說之方法. 其興起後, 爲各派所重視․運用. 因明初創時成立五分作法, 卽 : 宗(命題)․因․喩(譬喩)․合(相反理由)․結(相反命題), 又設立九句因․十四過類等規定, 體系繁雜, 而內容竝不完備, 至西元五世紀左右, 佛敎學者陳那改革當時之因明, 確立因三相說, 竝改五支作法爲宗․因․喩三支作法, 簡化體系, 整備內容, 使因明理論嚴謹周全, 因明至此成爲一完整之理則學. 因明學家稱陳那以前之因明爲古因明, 稱陳那改革以後之因明爲新因明. [瑜伽師地論卷十五․顯揚聖敎論卷十一․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一․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一](參閱因明2276)
【고자庫子】
p4099-上→ 又作庫司行者. 爲禪家司掌會計事務之行者. 此職須擇有心力․能書算․律己嚴謹者任之.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兩序章東序知事副寺條․禪苑淸規卷四庫頭條]
【고장姑臧】
p3138-下→ 位於甘肅省武威縣. 姑臧之名或得自姑臧山, 或係匈奴所築蓋藏城之訛稱. 五胡十六國中, 前․後․南․北涼均以此地爲都. 南北朝時, 後魏置武威郡, 唐朝平定李軌之後, 於其地置涼州, 其後陸續爲吐蕃․宋․西夏所據. 此地位當東西交通要衝, 常有譯經三藏留住於此. 據出三藏記集卷十四佛陀耶舍傳載, 耶舍受鳩摩羅什之敎而至姑臧. 同書曇無讖傳載, 東晉安帝(397~418)時, 曇無讖於此地譯出大般涅槃經. 另據法經錄卷一․卷五載, 曇無讖於此地譯出悲華經․大方等大集經․菩薩戒經等. [梁高僧傳卷二․開元釋敎錄卷四․通典卷一七四姑臧條]
【고전古典】
p1611-中→ 指佛經或祖師先德之著作. 佛敎具有遠非其他宗敎所能比較之浩瀚聖典, 其中大多具有永遠保存之價値 ; 此外, 祖師先德著作能比擬聖典者亦極豐富. 凡此, 皆可稱爲佛敎古典. 通常佛敎徒都很重視佛․菩薩․祖師․先德之著作, 一般稱聖敎. 唐朝湛然之法華文句記卷十下(大三四․三五九下) : 一句染神, 咸資彼岸. 日僧空海在梵網經開題中亦言(大六二․二中) : 一一句句, 一一字字, 皆是諸尊法曼荼羅身. 言下自有尊重古典之意. 維摩詰所說經卷下法供養品則謂(大一四․五五六下) : 依於義不依語, 依於智不依識, 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依於法不依人. 此卽所謂法四依. 在因明中, 依從聖賢之言敎而量知義理, 稱爲聖敎量, 此係自另一觀點來尊重古典. 禪宗標榜不立文字, 强調拘泥文字之弊害, 然絶非排斥文字所表達之法意. 故於叢林中, 極其尊重古佛先德所傳下之佛典祖錄, 習禪者如能嫻熟佛陀或高僧之言敎, 竝以之鑑照一己之靈心, 則捨邪歸正, 捨執歸眞, 稱爲古敎照心, 或照心古敎.
【고전소흠古田紹欽】
p1609-上→ (1911~ )日本佛敎學者. 一九三六年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畢業. 歷任東京敎育大學․北海道大學․茶之水女子大學․日本大學敎職. 長期從事東洋哲學史․佛敎學等之硏究. 曾先後編輯鈴木大拙選集․東洋名著─中國篇․中國佛敎名著. 著有佛敎與印度思想․絶觀論校註․禪論․近世の禪者たち等.
【고정관해高井觀海】
p4354-下→ (1884~1953)日本眞言宗智山派學僧. 生於和歌山縣那賀郡. 十二歲時, 隻身登高野山, 從赤井寶壽剃髮得度, 改名爲觀海. 師夙志向學, 先後就學於智積院中學林․東京哲學館. 本科畢業後, 返智積院, 從池田眞明硏究俱舍․唯識. 大正元年(1912), 任私立大學智山勸學院敎授, 至昭和六年(1931)卽任該校校長之職, 對敎學之發展貢獻甚鉅. 嘗專硏顯密二敎․事敎二相, 迨智山專門學校與大正大學合倂, 則致力於提挈後生. 主要著作有 : 小乘佛敎槪論․卽身成佛義講義․國譯法苑義林章․不動尊與護摩祕法․密敎事相大系等.
【고정선사어록집략古庭禪師語錄輯略】
p1613-上→ 凡四卷. 明代臨濟宗僧古庭善堅撰, 陶王延重編, 崇禎六年(1633)刊行. 內容包括卷一之行脚․法語․說戒․心要․三昧玄章․警徒․訓徒, 卷二之三昧禪定․華嚴幻住略跡․華嚴大意․示一宗頭陀․無字直說․火爐頭話․牛首日錄, 卷三之論․書․跋․頌, 卷四之偈贊․歌․七絶․五律․七律․雜體等.
【고제苦際】
p3947-中→ 巴利語 dukkhassanta. 卽苦的最終之際, 亦卽受生死苦最後之身. 法華經序品(大九․二下):若人遭苦, 厭老病死, 爲說涅槃, 盡諸苦際.[中阿含經卷十五]
【고제苦諦】
p3947-下→ 梵語 duḥkha-satya, 巴利語 dukkha-sacca. 四諦之一. 又稱苦聖諦(梵 duḥkhārya-satya). 指聖者如實審察三界有漏之苦果(有情及器世間), 如三苦․五取蘊苦․八苦等. 在婆沙諸論中謂, 此有漏諸果中, 或生樂, 或生非苦非樂(未必所生皆苦);此卽說一切有部之諸師以樂受爲實有, 而以苦多樂少爲苦諦之義;然經部則謂, 諸蘊中全無樂受可言. 成實論卷六行苦品第七十九(大三二․二八二中):此三受皆苦諦攝, 若實是樂, 苦諦云何攝?又苦爲眞實, 樂相虛妄. 何以知之?以觀苦心能斷諸結, 非樂心也, 故知皆苦.此卽主張三界皆苦之說. 另據顯揚聖敎論卷十五載, 由於苦受․樂受․捨受等三受之相各有差別, 故建立三苦之相, 卽苦苦之相․壞苦之相․行苦之相. 亦卽就有漏法非可意的苦受之運轉而言, 其體性爲苦, 故苦受必然卽是苦;就可意的樂受之運轉而言, 於其壞滅之時, 必感受苦, 故樂受亦爲苦;就不可意非不可意的捨受之運轉而言, 亦不免有生滅遷流之時, 聖者觀之, 生起苦怖之心, 故捨受亦爲苦. 由此三苦之相觀之, 是知一切有漏之法皆爲苦. 又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大三一․七一九下):所謂生苦乃至怨憎會苦, 能顯苦苦, 順苦受法, 苦自相義故. 愛別離苦․求不得苦, 能顯壞苦, 已得未得, 順樂受法, 壞自相義故. 略攝一切五取蘊苦, 能顯行苦, 不解脫二無常所隨不安隱義故. (中略)生苦乃至求不得苦, 是世俗諦苦, 世間智境界故, 略攝一切五取蘊苦, 是勝義諦苦.又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 於順苦樂․不苦不樂諸行中, 由自相差別而建立世俗諦, 由共相一味之苦而建立勝義諦. [增一阿含經卷十七․順正理論卷五十七․顯揚聖敎論卷二․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二]
【고제납考提拉】
p2508-下→ 梵名 Kauṭilya, 或 Cāṇakya, Chāṇakya, Viṣṇugupta kauṭaly 紀元前三․四世紀間之印度政治家. 爲孔雀王朝(梵 Maurya)旃陀羅笈多王(梵 Chandragupta)之宰相, 信仰婆羅門敎, 長於權謀策術, 王得以稱霸, 其功不可沒. 著作流傳至今者僅考提拉實利論(梵 Kautiliya Arthaśāstra), 主要探討政治問題, 內容廣泛, 計有 : 學問․敎育之意義․祕密偵探․都城․稅收․行政諸官․司法․諸法制․相續․國際政治․開戰與同盟․戰鬥․占領與和平․富國策等篇. 爲硏究當時政治․社會狀態之珍貴文獻.
【고조高祖】
p4359-上→ 指一宗一派之開祖, 卽創始宗義敎說之祖師. 高爲尊崇之詞. 例如天台宗以龍樹爲高祖, 淨土宗之高祖爲善導大師, 日本眞宗高祖爲親鸞.
【고조해탈孤調解脫】
p3143-上→ 係貶稱習小乘者之解脫. 卽指僅顧及調度自己身心, 以從迷境解脫;與自了漢爲同類用語. [摩訶止觀卷三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
【고존숙어록古尊宿語錄】
p1613-下→ 凡四十八卷. 宋代賾藏主(僧挺守賾)集, 靈谷寺淨戒重校. 今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 內蒐羅南嶽懷讓以下, 馬祖․百丈․臨濟․雲門․眞淨․佛眼․東山等四十餘家禪宗名德之語錄, 多爲景德傳燈錄所未載者. 乃硏究南嶽以下禪風之至要典籍. 明萬曆年間北藏重修時, 曾收入大藏經中, 然缺其序․目次․撰號等. 繼本書之後, 宋代師明撰續古尊宿語要六卷. 然仍以本書爲較卓越之古尊宿語要, 迄今猶著稱於世. 又賾藏主原撰有古尊宿語要一書, 僅有四卷, 刊於紹興年間, 其內收集唐宋期間禪宗二十家之語錄, 爲本書(古尊宿語錄)編輯之基本資料. [閱藏知津卷四十二․大明三藏目錄]
【고졸미소古拙微笑】
p1612-上→ 英語 archaic smile. 指同於埃及․希臘初期之古雕像所呈現具有特殊風格之微笑. 如六朝之雲岡石窟, 日本之飛鳥雕像․白鳳雕像(建於天平時期)等, 其口之兩端, 微微上揚, 呈現微笑之面容, 爲古代民族表達感情之共通方式.
【고좌高座】
p4358-下→ 仿自釋尊成道時所坐之金剛寶座, 而於說法․講經․說戒․修法時, 設置一個較通常席位爲高之床座. 其形狀依律之規定, 大小各異. 大多爲一․二公尺平方, 三十至五十公分高. 我國講經法師, 依古式, 必登高座講經或說法, 稱開大座. [善見律毘婆沙卷一․類聚名物考卷二十七]
【고좌사高座寺】
p4358-下→ 位於江蘇南京聚寶山之山腰. 晉永嘉年間(307~313)北方遭亂, 西域僧帛尸梨密多羅渡江至此, 專修苦行, 以其善於咒術及梵唄, 時人美稱爲高座. 帛尸梨密多羅示寂後, 成帝賜建墓塔, 沙門關佑於其地建寺, 稱高座寺. 據傳, 南朝梁時光宅寺法雲曾於聚寶山頂講法華經, 而感得從天降花之奇瑞. 後有金陵寶誌禪師入住本寺. 又李白之子李中孚出家竝住於此寺. 宋代之後改稱永寧寺, 明代分爲永寧․高座二寺, 今竝存.
【고주계酤酒戒】
p5292-下→ 酤酒, 買酒或賣酒. 禁制酤酒之戒. 又作沽酒戒. 爲顯敎十重禁戒之第五. 酒係無明之毒, 能令人惛迷, 生顚倒心, 故應戒之. 此戒通於道俗七衆. 大小二乘俱制. 又菩薩本爲利他, 若自酤酒, 或敎人酤酒, 則犯重罪 ; 聲聞犯此戒, 則爲輕微之惡作罪. [梵網經卷下․優婆塞戒經卷三․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慧琳音義卷二十五](參閱十重禁戒461)
【고주庫主】
p4099-下→ 指禪林一般庫司之稱, 亦爲都寺․監寺․副寺三職之總稱. 此外, 亦有只稱都寺爲庫主者. (參閱庫頭4100․都寺5290․監寺5847)
【고지苦智】
p3947-上→ 梵語 duḥkha-j當s緋a. 十智之一. 了苦諦道理之智, 卽緣苦諦而作苦․空․無常․無我之四行相, 其惑斷除時所得之無漏智. 依品類足論卷一(大二六․六九四上):謂於五取蘊, 思惟非常․苦․空․非我, 所起無漏智.又大毘婆沙論卷一○六(大二七․五四八中):緣苦聖諦, 四行相轉, 故名苦智.亦卽入於見道之時, 以世俗智緣苦諦之境, 至第二刹那, 與法智共生之智, 稱爲苦智. 其中, 於第一刹那之後無間, 緣觀欲界苦諦之境, 所生起之無漏法智忍, 稱爲苦法智忍;於其無間, 所生起之無漏法智, 稱爲苦法智. [俱舍論卷二十六․顯揚聖敎論卷二]
【고지중합약故紙中合藥】
p3827-中→ 禪林用語. 合藥, 喩無用․無利益之物. 爲否定執著於諸佛列祖之言語․文字者, 而比喩經典․祖錄之無用, 猶如故紙中合藥. 從容錄第四十五則(大四八․二五六上):一大藏敎, 是拭不淨故紙, 爲已了者, 恐透牛皮也, 千年故紙中合藥者, 爲未了者, 不妨遮眼也.
【고창고성高昌故城】
p4356-下→ 維吾爾語稱亦都護城. 漢稱高昌壁․高昌壘. 位於新疆吐魯番縣城東約四十餘公里之阿斯塔那(漢名三堡)村東, 哈喇和卓(漢名二堡)村南. 其建築和基本規模形成年代, 約在前涼(324~376)至高昌麴氏王朝時代. 總面積爲二百萬平方公尺, 城垣大部分殘存, 略成正方形, 周圍約五公里. 部分城門土建痕跡尙存, 仍可供車輛通行. 全城分外城․內城及宮城三部分, 佈局略似唐代之長安城. 城內建築星羅棋布. 外城西南隅殘存一寺院遺址, 面積約一萬平方公尺, 寺門․廣場․殿堂․高塔․佛龕等猶歷歷可數, 遊人且可穿堂入室. 內城中有一高臺, 其上殘存一座高達十五公尺之建築物, 俗稱爲可汗堡, 曾於其附近發現刻有圖案之基石.
【고창估唱】
p2763-上→ 全稱估衣唱衣. 又稱提衣․賣衣. 亡故比丘之遺物分與現前衆僧時, 須先預估其價, 稱爲估衣 ; 次於大衆前提示競售, 以償該僧生前負債或療養送葬等費用, 則稱唱衣(卽形見分).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條(大四八․一一二七中) : 示寂, 覺沈重, 預請兩序勤舊點對, 封收衣鉢行李, 就留方丈, 差公謹行僕看守, 以俟估唱.[五分律卷二十․四分律卷四十一․有部目得迦卷八․釋氏要覽卷下唱衣條](參閱唱衣 4417)
【고창敲唱】
p5816-中→ 爲禪門曹洞宗之家風. 敲, 指學人叩師家之門以問道;唱, 指師家回答以接引之. 學人, 師家之間親密無隙, 卽稱敲唱俱行, 係洞山良价三種綱要之一. 宗門十規論(卍續一一○․四四○上) : 曹洞則敲唱爲用, 臨濟則互換爲機, 韶陽則函蓋截流, 潙仰則方圓黙契, 如谷應韻, 似關合符.[碧巖錄第四十二則](參閱洞山三種綱要3868)
【고창국高昌國】
p4357-中→ 西域古國名. 位於今新疆吐魯番(Turfan)東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 漢時稱車師前國, 晉時稱高昌郡. 曾一度獨立爲高昌國(420頃), 後爲唐太宗征服, 稱西州(640頃). 曾歸附回鶻(自八世紀末期至元代)後再度歸屬我國, 爲佛敎一大中心地, 曾於此地進行佛經翻譯. 十九世紀以後, 經多次考古探險, 出土無數佛像․佛畫, 與梵語․胡語․回鶻語之經典. 著名之佛敎遺蹟包括高昌故城․交河故城․貝沙克魯克千佛洞․吐峪溝等. 前二者爲建造於地面上之伽藍遺蹟, 貝沙克魯克則爲兩群洞窟組成之石窟洞. (參閱千佛洞737)
【고책우치봉苦責愚癡棒】
p3946-下→ 濟宗八棒之一. 臨濟禪以棒喝爲接化學人之要法, 其中, 師家爲打破修行僧之愚癡迷妄, 乃痛下其棒, 稱爲苦責愚癡棒.
【고청규古淸規】
p1613-下→ 又作古規. 指唐代百丈懷海所編集之各種淸規, 收錄於百丈淸規一書之中 ; 相對者, 則成立於宋代禪苑淸規以後之淸規, 稱爲新淸規․淸規.
【고청량전古淸涼傳】
p1613-中→ 凡二卷. 唐代僧慧祥撰. 書成於高宗永隆元年(680)至弘道元年(683)間.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由於華嚴經菩薩住處品記載文殊師利菩薩住淸涼山說法, 佛敎界遂以山西五臺山爲文殊師利菩薩所在之淸涼山. 有關五臺山之事迹, 除本書外, 另有宋代延一撰廣淸涼傳․張商英撰續淸涼傳, 而以本書爲最古, 故稱古淸涼傳. 書前附金大定辛丑年(1181)沙門廣英之序. 全書分五節, 上卷 : (一)立名標化, 說明五臺山或淸涼山山名之由來, 及佛敎徒以此山爲佛敎聖地之原由. (二)封域里數, 說明淸涼山之地理位置. (三)古今勝迹, 記述此山所存古今佛敎勝迹․寺․石窟等. 下卷 : (四)遊禮感通, 記載五臺山巡禮者靈感之事迹. (五)支流雜述, 收錄在家居士於五臺山之靈異事迹四件. 隋唐時代爲五臺山佛敎全盛期, 由本書可得知五臺山信仰初期之情形.
【고촉루지생처叩髑髏知生處】
p1619-上→ 佛世時, 外道耆域叩打髑髏, 聞聲卽能測知此人所往生之處, 乃至此人是男是女․由於何病而命終等生前事蹟. 然佛陀以一羅漢之髑髏令叩之, 則三叩不能知其往生處. 蓋因羅漢已證無餘涅槃, 不再輪迴受生. 五分律卷二十(大二二․一三四上) : 耆域善別音聲本末之相, 佛將至塚間, 示五人髑髏. 耆域遍叩白佛言 : “第一叩者生地獄, 第二叩者生畜生, 第三叩者生餓鬼, 第四叩者生人道, 第五叩者生天上. ” 佛言 : “善哉!皆如汝說. ” 復示一髑髏, 耆域三叩, 不知所之, 白佛言 : “我不知此人所生之處. ” 佛言 : “汝應不知. 何以故?此是羅漢髑髏, 無有生處. ” 此外,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聲聞品亦有類似記載, 惟外道之名爲鹿頭梵志. [摩訶止觀卷七下]
【고출삼매高出三昧】
p4355-下→ 百八三昧之一. 能令行者生出福德與智慧之三昧. 若菩薩入此三昧, 福德智慧皆悉增長, 諸三昧性亦從心而出.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
【고칙古則】
p1612-下→ 卽古德所示之語句. 於禪宗, 擧凡佛祖之言句․古德所垂示之語句․古德悟道之公案․師家相見彼此勘驗之問答等, 皆爲後世參禪者所尊爲規範之法則, 故稱古則, 或竝稱古則公案. 此外, 古德之言行風格․儀範, 則稱古格․古儀․古轍.
【고학년高鶴年】
p4364-下→ (1872~?)江蘇興化人. 名恆松. 幼卽畏病苦而慕道, 覺悟生死事大, 乃發願行脚, 遍訪名山善知識, 歷經浙․閩․皖․魯․豫․贛․鄂․湘․粤․晉․陝及東北諸省而抵滇南鷄足山. 民國十年(1921), 捨家宅創立貞節淨土安老院. 又民國以來蘇北各縣水旱滷蝗災情頻仍, 尤以十八年旱災奇重, 乃辦粥廠十餘處. 民國三十七年隱於終南山, 卒年不詳. 著有名山遊訪記.
【고한高閑】
p4361-中→ 唐代僧. 浙江湖州烏程人. 幼卽聰敏, 異於常人. 及出家受法. 堅志精勤, 苦學勵修, 從無怠惰. 後入長安, 於薦福․西明等寺勤習經律. 唐宣宗重興佛法, 特召入宮, 頒賜紫衣, 竝預臨洗懺戒壇, 號十望大德. 晩年返故里, 示寂於湖州開元寺, 年壽不詳. 師善書法, 韓愈曾造序一篇贈之, 讚其書法之妙. [宋高僧傳卷三十廣修傳․六學僧傳卷二十․唐宋八大家文卷四]
【고해苦海】
p3946-中→ 指各種苦難之世界, 亦卽生死輪迴之三界六道. 衆生沈淪於三界之苦惱中, 渺茫無際, 猶如沈沒於大海難以出離, 故以廣大無邊之海爲喩. 又以有情生死流轉其中, 無法超拔, 故稱苦輪海, 或略稱輪海. 依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大三․二九八中):一切衆生煩惱業障都不覺知, 沈淪苦海, 生死無窮.[楞嚴經卷四․法華經壽量品․千手陀羅尼經]
【고행苦行】
p3943-下→ 梵語 duṣkara-caryā 或 tapas. 卽斷除肉體欲望, 堪忍諸種難忍之苦行. 主要指印度諸外道爲求生天而行諸苦行. 佛敎之苦行, 稱爲頭陀. 依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載, 諸外道之苦行有自餓法․投淵赴火․自墜高巖․常翹一脚․五熱炙身․常臥於灰土․棘刺․編椽․樹葉․惡草․牛糞等之上;又有受持牛戒․狗鷄雉戒․以灰塗身․長髮爲相等諸多苦行法. 而現今印度敎徒猶有修此類慘痛之苦行, 以期生天者. 釋尊修苦行六年, 日食一麻一麥, 終乃覺悟苦行非聖道, 縱受天報, 仍在輪迴, 未得解脫, 故斷然中止苦行. 然佛本生譚及諸經論所載之種種勤苦修行, 或施捨國城妻子, 或抉眼與人, 或割肉餵鷹, 或投身飼虎, 或截頭首․捐髓腦等, 所謂六波羅蜜之行, 乃屬菩薩利他大悲之聖行, 自不同於外道無益之苦行. 至後世, 佛敎中之布施․慈悲等, 以佛道爲目的之難行․荒行, 均稱苦行. 又寺內之淨人, 亦稱苦行.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大五一․四三三中):本寺廚中有二苦行, 曰寒山子․拾得.[大智度論卷八․卷十六․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法苑珠林卷八十三]
【고행론사苦行論師】
p3945-上→ 印度古代二十種外道之一. 以修苦行爲涅槃之正因者. 此類外道認爲果皆是由過去之罪業所定, 若現世以享樂爲事, 則輪迴不止, 故主張以受苦償罪, 用以換得死後之安樂. 又外道小乘涅槃論竝以裸形外道․尼犍子等爲此類外道之別派. [北本涅槃經卷十六․百論卷上]
【고행림苦行林】
p3944-下→ 梵名 Tapovana, 巴利名同. 佛陀修苦行六年之地. 昔稱優樓頻螺(巴Uruvelā), 卽今印度佛陀伽耶大塔南側五百餘公尺之處, 目支鄰陀村(梵 Mucilinda, 巴 Mucalinda)之東, 然至今僅存雜木一叢. [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五․方廣大莊嚴經卷七․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條]
【고행석가苦行釋迦】
p3945-上→ 畫題, 佛傳畫之一種. 爲佛陀隨婆羅門學者, 於山中修苦行之像. 畫像中之佛陀, 兩眼下陷, 肋骨明晰可見.
【고행외도苦行外道】
p3944-上→ 指印度古代以苦行求取未來樂果之外道. 依彼等之說, 謂於人世必受苦․樂二種, 其因槪由過去所定, 則在現世早受其苦, 死後終享其樂;卽宿作外道之部類. 尼乾子苦行外道爲衆所皆知, 其敎祖勒沙婆又稱苦行仙. 然强調苦行者, 竝不限於尼乾子, 其他有關此類之外道甚多. 外道小乘涅槃論載有四種, 卽裸形外道論師․苦行論師․行苦行論師․尼犍子論師. 苦行之方法亦甚多, 由北本涅槃經卷十六․百論卷上․三藏法數卷二十七等書, 摘出下列六種:(一)自餓外道, 彼等不羨飮食, 長忍飢虛, 執此苦行以爲得果之因. (二)投淵外道, 彼等入寒深淵, 忍受凍苦, 執此苦行以爲得果之因. (三)赴火外道, 彼等身常炙熱, 及熏鼻等, 甘受熱惱, 執此苦行以爲得果之因. (四)自坐外道, 彼等常自裸形, 不拘寒暑, 坐於露地, 執此苦行以爲得果之因. (五)寂黙外道, 彼等以屍林塚間爲住處, 寂黙不語, 執此苦行以爲得果之因. (六)牛狗外道, 彼等自謂由前世牛狗中而來, 故持牛狗戒, 齕草噉汚, 唯望生天, 執此苦行以爲得果之因. 外道六師中之第四阿耆多翅舍欽婆羅․第六尼犍陀若提子均屬苦行外道. [維摩經卷上]
【고행육사苦行六師】
p3944-上→ 指印度古代行自餓․投淵․赴火․自坐․寂黙․持牛狗戒等方法以期得未來樂報之六種外道. (參閱苦行外道3944)
【고향告香】
p2832-上→ 學者揷香以請師家普說或開示之儀式. 對大衆預報告香儀式所懸掛之牌, 卽稱告香牌 ; 然懸掛告香牌前, 應得住持之允許. 又依此儀式之普說, 卽稱告香普說. 此外, 告香時, 人員配置之圖, 稱爲告香圖. 如下表所示.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告香條․禪林備用淸規卷二告香條․禪林象器箋垂說門]
【고현처高顯處】
p4365-上→ 梵語 stūpa 之意譯. 音譯作窣堵波. 又作塔․塚․歸宗等. 爲磚石所構成之建築物, 以安置佛舍利之用. 因其聳出醒目, 故稱高顯處.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之二]
【고호련근고苦瓠連根苦】
p3946-下→ 禪林用語. 苦瓜一物, 從根至莖, 通體皆苦;叢林乃引申事物之徹頭徹尾不變其性. 五燈會元卷九無著文喜章(卍續一三八․一六六下):(文)殊乃說偈曰:“苦瓠連根苦, 甛瓜徹蔕甛;修行三大劫, 卻被老僧嫌.”
【고환顧歡】
p6884-上→ (420~483)南齊道士. 吳興鹽官(浙江海寧)人. 字景怡, 一字玄平. 初從邵玄之學五經, 年二十餘復師事雷次宗. 好黃老之術, 通解陰陽書, 後於天台山開館授徒, 敎黃老之道, 爲村人治病除災. 齊高帝輔政時, 奉召任揚州主簿. 及帝踐祚, 乃自稱山谷臣, 進政綱一卷東歸. 永明元年(483), 齊武帝徵召爲太學博士, 力辭不就. 同年卒於剡山, 享年六十四. 現有文集三十卷傳世. 鑑於當世佛道二敎之互相詆毁, 乃撰夷夏論, 表面上倡言佛敎․道敎實理相符, 實際卻立佛敎於道敎之側, 竝界分夷(印度)․夏(中國]之別以貶黜佛敎, 掀起當世之佛․道論諍, 沙門慧通․僧愍與當世名士袁粲․明僧紹․謝鎭之․朱昭之․朱廣之等均著論駁斥之. (參閱夷夏論2338)
【곡공曲工】
p2426-上→ 西藏佛敎之供燈用具. 一般爲銅質, 亦有金質․銀質․石質者. 拉薩大昭寺釋迦牟尼佛像前陳列之金燈, 不僅刻有精緻之圖案花紋, 竝鑲有藍寶石. 供燈之種類, 有百盞燈供․千盞燈供等.
【곡두穀頭】
p6118-中→ 禪林中, 任職於典座之下, 掌理一寺之米穀者, 稱爲穀頭. 又作米頭․看糧. 據潙山靈祐禪師語錄載, 石霜慶諸禪師卽曾在潙山任米頭之職. [禪林象器箋第七類職位門]
【곡록曲彔】
p2426-中→ 爲僧家所用之椅子․坐床. 又作曲彔木․曲錄․曲祿․曲彔頁․曲木. 蓋我國古代席地而坐, 未嘗有椅, 至漢末兩晉期間, 隨胡人與中原之關係密切而傳入, 時稱胡床. 一般多爲木製, 有四脚, 每兩脚交叉, 竝設有椅背, 以其形狀屈曲, 故稱爲曲彔. 爲胡床之俗稱, 又稱圓椅․交椅․參椅. 大明高僧傳卷六, 有坐曲彔床一語, 可知曲彔亦被用爲床之形容語 ; 而坐曲彔床一語亦於禪林中成爲住持一山一寺․弘揚佛法之代用語. 嘉泰普燈錄應庵曇華禪師章(卍續一三七․一三九下) : 二十年來坐曲彔木, 懸羊頭, 賣狗肉, 知他有甚憑據?雖然, 一年一度燒香日, 千古令人恨轉深.[雲門文偃禪師語錄卷上․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곡목거위曲木據位】
p2426-上→ 禪林用語. 原指安坐於曲木(僧家所用之椅子)禪床上 ; 後轉爲臨住持位, 以指導敎化大衆之意. 祖庭事苑卷三雪竇祖英集上(卍續一一三․三三下) : 韶陽雲門大師云 : “諸方老禿奴, 曲木禪床上坐, 求名求利, 問佛答佛, 問祖答祖, 痾屎送尿也, 三家村裏老婆傳口令相似, 識甚麽好惡?總似者般底水也難消!利刀斬卻百千萬億箇, 有甚麽過!” (參閱曲彔2426)
【곡반왕斛飯王】
p4612-中→ 斛飯, 梵名 Droṇodana, 音譯途盧檀那. 又作穀淨王. 約紀元前六世紀人. 乃師子頰王(梵 Siṃhahanu)之子, 淨飯王(梵 Suddhodana)之弟, 釋尊之叔父. 關於其子, 依各經論所載, 有數種說法 : 或謂阿尼婁馱․跋提梨迦二子 ; 或謂摩訶男․阿尼婁馱二子 ; 或謂加跋㮈黎女共三子 ; 或謂提婆達多․阿難二人等. 其他事蹟則不詳. [起世經卷十․十二遊經․衆許摩訶帝經卷二․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五分律卷十五․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大智度論卷三․彰所知論卷上․釋迦譜卷一]
【곡법문曲法門】
p2426-下→ 指似是而非, 令人迷惑之法門. 或指不正之敎法, 不切實際之法門.
【곡시哭市】
p4072-中→ 指常啼菩薩爲求般若, 東行於一大城中涕泣之事.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常啼品(大八․四一九下) : 爲供養般若波羅蜜, 及供養曇無竭菩薩故, 在市肆上高聲唱言 : “誰欲須人?誰欲須人?誰欲買人?” 賣身不售, 在一面立, 憂愁啼哭上.參閱常啼菩薩4530)
【곡식斛食】
p4612-中→ 斛, 本爲量器名, 古謂十斗, 今容五斗. 以四角形大木盤盛大量飯食以供養三界萬靈, 稱爲斛食. 盂蘭盆會卽行斛食供養. [救拔燄口餓鬼陀羅尼經․釋氏要覽卷上․敕修百丈淸規卷七]
【곡은산谷隱山】
p3008-中→ 位於湖北襄陽東南約七公里之處. 又稱穀隱山. 爲晉代習鑿齒隱遁之處. 山中有谷隱寺, 又稱穀隱寺, 創建於晉代, 道安亦曾居於此. 禪宗鹿門處眞之法嗣智靜․智靜之法嗣知儼․谷隱契崇等皆住於此. [大明一統志卷六十․大淸一統志卷二七○]
【곡정曲丁】
p2426-上→ 西藏佛敎盛水之供器. 卽供水杯. 有金質․銀質․銅質者, 以七個爲一套. 內盛淨水, 供奉於三寶前, 每天換一次. 此杯亦可盛花․果․糧等供品.
【곡천谷泉】
p3008-上→ 宋代臨濟宗僧. 泉州(福建)人. 號大道. 俗姓․生卒年均不詳. 出家後, 參謁臨濟宗汾陽善昭禪師, 竝嗣其法. 後南歸而遊行湖湘一帶, 參謁石霜楚圓 ; 旣而登衡岳頂(湖南)靈峰寺, 居於懶瓚巖. 又遷住芭蕉菴․保眞菴, 世稱芭蕉菴主․泉大道. 晩年, 流配彬州(湖南). 嘉祐年間(1056~1063)示寂, 世壽九十二. 遺著有六巴鼻歌. [禪林僧寶傳卷十五․神僧傳卷九․指月錄卷二十四․五燈會元卷十二․禪苑蒙求卷上]
【곡천파비谷泉巴鼻】
p3008-中→ 宋代臨濟宗谷泉禪師曾作六巴鼻 之歌頌, 用以接化學人, 禪苑蒙求一書乃以谷泉巴鼻 爲題, 錄其頌詞, 爲該書五百餘則中之一則. 又因六巴鼻 頌中之第一頌以大道 爲主題, 禪林遂以大道谷泉 ․泉大道 爲谷泉之代稱. 禪苑蒙求卷下(卍續一四八․一三二下) : 大道巴鼻, 問著瞌睡, 背負葫蘆, 任歌逸戱. 散聖巴鼻, 逢場作戱, 東湧西沒, 南州北里. 禪師巴鼻, 有利無利, 碧嶽崔嵬, 龍行虎視. 納僧巴鼻, 坐具尺二, 休尋短長, 風高雲起. 座主巴鼻, 懸河無滯, 地湧金蓮, 手拏如意. 山童巴鼻, 金將火試, 客問山居, 遠來不易.
【곡향집谷響集】
p3008-下→ ①凡二卷. 日本臨濟宗僧夢窓疎石(1275~1351)述. 夢窓疎石曾著夢中問答一書, 判淨土宗爲不了義, 泉州大經寺澄圓撰松風集斥之, 疎石遂更作本書加以答辯. ②凡十卷. 日本眞言宗僧泊如運敞(1614~1693)述. 全稱寂照堂谷響集. 原名對客談叢. 本書係運敞隱居寂照堂時, 答客所問之內容, 就佛典及一般典籍之各種事項, 一一加以解說, 凡有六百八十餘項. 另有續集十卷, 皆收於大日本佛敎全書第一四九冊.
【곤곡작보袞曲爵保】
p4788-下→ (1034~1102)西藏名 Dkon-mchog rgyal-po, 寶王之意. 西藏舊敎薩迦派之開祖. 或因出身昆族(藏 Ḥkhon), 又名昆貢確嘉卜(藏 Ḥkhon dkon-mchog rgyal-po). 相傳昆族乃光明天(藏 Ḥod-gsal lha)之後裔, 夙繼蓮華生系統之舊怛特羅. 師幼學寧瑪派敎法, 後改從大譯師釋迦智(藏 Śā-kya ye-śes)受學, 兼習顯․密諸典 ; 以受文殊菩薩啓示而兼習新舊怛特羅 ; 其敎義稱深敎(藏 zab-mo-blta), 內觀則稱爲果道(藏 mgon-pogur). 一○七一年左右, 於日喀則西四十餘哩處建立薩迦寺, 聚徒講學, 是爲薩迦派 ; 其學說大要, 乃融會顯․密二敎, 以淸辯一系之立量中觀, 作爲密乘本義之解釋, 又以顯敎之菩薩道五次第及密乘四部(作․修․瑜伽․無上瑜伽)對合而修 ; 於加行位中, 煖․頂․忍三昧耶斷所取惑, 世第一法三昧耶斷能取惑, 同時以菩薩之智慧光明照耀而入大樂定, 則達顯․密融合之境地. 其子孔迦寧保(藏 Kun-dgaḥ sñin-po)爲其法嗣, 曾受元太祖冊封爲王而授以西藏統治權 ; 在家父子嫡胤嗣承, 爲本派特色之一. [衛藏通志卷六․蒙藏佛敎史卷上․蒙古喇嘛敎史](參閱薩迦派6599)
【곤늑문虫昆勒門】
p5911-中→ 虫昆勒, 梵語爲 piṭaka 或 peṭaka, 又作昆勒, 鞞勒, 錍勒, 或作昆勒, 意譯作篋藏. 大迦旃延所造之論部名稱. 大智度論卷十八(大二五․一九二中) : 虫昆勒有三百二十萬言, 佛在世時, 大迦旃延之所造. 佛滅度後, 人壽轉減, 憶識力少, 不能廣誦, 諸得道人撰爲三十八萬四千言. 若人入虫昆勒門, 論議則無窮. 其中有隨相門, 對治門等種種諸門.故知虫昆勒門之內容又分爲隨相門, 對治門等. 其中, 隨相門者, 謂於說示一法一門中, 卽已說示其餘同相同緣之諸法門. 例如, 說四念處, 因不離四正勤, 四如意足故, 佛雖不說餘門, 但說四念處, 則當知餘門之義, 譬如一人犯事, 擧家受罪, 此卽隨相門. 對治門者, 如佛說四顚倒, 雖不說四念處, 當已知四念處之義, 譬如說藥已知其病, 說病已知其藥, 此卽對治門. 又大智度論卷十八主張阿毘曇旨在闡釋有, 空門乃說無, 而虫昆勒門則說有無. 天台及嘉祥等師判此論爲小乘四門中之亦有亦空門. 大智度論所說之虫昆勒與現存巴利文之藏論爲同系統之論書, 然因本論已失佚, 故兩者是否爲同一書則難以斷定. 關於虫昆勒之語義, 恐爲毘勒之誤寫. 然經印順法師之硏究, 有多種理由否定虫昆勒爲毘勒之誤寫. 又巴利佛典中, 除三藏典籍外, 有題爲 Peṭak'opadese 之書, 傳爲大迦旃延所作, 今所言之虫昆勒或指此書. [大智度論卷二, 法華經玄義卷八下, 卷十上, 可洪音義卷十, 虫昆勒とは何ぞや)荻原雲來, 哲學雜誌第二二之二四四), 說一切有部爲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硏究(印順)]
【곤단袞丹】
p4788-下→ (1148~1217)爲西藏佛敎迦爾居派之支派綽浦迦爾居派創始人之一. 又稱袞丹熱巴, 杰擦之弟. (參閱杰擦3320)
【곤륜국崑崙國】
p4520-中→ 南海諸國之總稱. 梵名 Dvīpatala. 又作掘倫國․骨倫國. 原指位於中南半島東南之島國. 至隋唐時代廣指婆羅洲․爪哇․蘇門答臘附近諸島, 乃至包括緬甸․馬來半島. 係隨崑崙人之蔓延移居而擴大. 爲我國廣州與印度․波斯間航路之要衝.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五中) : 南海諸洲有十餘國, (中略)諸國周圍或可百里, 或數百里, 或可百驛. 大海雖難計里, 商舶串者准知. 良爲掘倫初至交廣, 遂使總喚崑崙國焉 ; 唯此崑崙, 頭捲體黑. 自餘諸國, 與神州不殊.種族相當於現今之馬來人種. 又據聞此地, 大臣稱爲崑崙, 如扶南國有一王名爲崑崙. 崑崙人使用之語言, 稱爲崑崙語 ; 以崑崙語言記述之書, 稱爲崑崙書. 又崑崙語, 可能類似現今馬來語之種族語. [宋高僧傳卷一․續高僧傳卷二隋彦琮傳․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運期傳]
【곤륜산崑崙山】
p4520-上→ 又作昆侖山․崑山. 乃一頗具神祕性之山嶽. 相傳, 或爲黃河之源, 或有阿耨達池, 或爲西王母居處, 西周穆王曾訪西王母, 設宴於瑤池. 興起行經序․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八十崑崙山部雜錄等, 皆以此山爲天地之中心, 多産珍寶․黃金, 五百羅漢居於窟中 ; 或謂阿耨達龍王曾居於此, 起世經卷一更以此山卽雪山 ; 或被認爲卽位於西域, 爲傳說中之靈山. 至於其位置, 在新疆之南, 西藏之北, 天山及喀喇崑崙山之間聳立者, 總稱崑崙山脈, 源出帕米爾高原, 向東分出甚多支脈, 此山脈名稱竝未見於淸代官版地圖, 而係出於近代西歐學者探險後所命名. 按, 古之所謂崑崙山, 或係以今之山脈爲始, 喜馬拉雅山․帕米爾高原一帶之總稱, 甚或含括了西藏地區. 此外, 禪宗以之表示佛法內面․根本之意. 虛堂和尙語錄卷三(卍續一二一․三五二下) : 一稱南無佛, 皆已成佛道, 若說到金輪水際崑崙山椒, 功歸何所?[經律異相卷三․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宋史河渠志․元史志第十五地理河源附錄]
【곤륜자崑崙子】
p4519-下→ ①又作崑崙奴. 卽崑崙國(南海諸國)之黑人. 或對來自印度․西域人之蔑稱. (參閱崑崙國4520). ②又作漆道人. 指東晉道安法師, 因其膚色黝黑, 而得綽號崑崙子. [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傳](參閱道安5625)
【곤륜작생철崑崙嚼生鐵】
p4520-下→ 禪林用語. 原謂囫圇嚼生鐵, 旣咬不動, 又索然無味 ; 於禪林中, 轉意爲完全不加分別思索. 虛堂和尙語錄卷一(卍續一二一․三三○下) : 僧問 : “(中略)只如靈山密付, 還許學人咨參也無?” 師云 : “崑崙嚼生鐵. ”
【곤인髡人】
p5708-上→ 卽指僧人. 髡, 去髮之意. 佛敎自敎祖釋迦牟尼自身開始, 凡欲出家, 皆須剃除鬚髮, 象徵誓願斷除一切煩惱與習氣等障難, 故出家又稱爲剃度 ; 而僧人以去髮之故, 遂被稱爲髡人.
【곤잔髡殘】
p5708-上→ ①淸代僧. 武陵(湖南常德)人, 俗姓劉. 字白禿, 一字介丘. 號石溪(石溪和尙), 又號예壤, 殘道者, 菴住行人. 捨科擧之途而剃髮出家, 隱於金陵牛首山. 擅長山水畫. 生卒年不詳. 髡殘, 本作𩫴殘. [淸畫家詩史壬下, 國朝書畫家筆錄卷四, 國朝畫識卷十四]. ②淸代僧. 上元(江蘇江寧)人, 俗姓艾. 字石船. 初習黃老之道, 後遊歷四方. 晩年, 剃髮爲僧, 居不二菴, 世稱明明和尙. 生卒年不詳. [歷代畫史彙傳補編卷四]
【곤충작불虫昆蟲作佛】
p5912-上→ 依圓頓一乘之旨, 謂卽或虫昆蟲亦有佛性, 亦可成佛. 於大乘佛敎, 如華嚴, 天台, 禪宗, 眞言密敎等, 皆主張諸法平等, (衆)生(諸)佛不二, 乃至一切有情, 非情(山河, 大地, 草木等)皆有佛性, 皆可成佛. 故謂虫昆蟲雖遠異於人類, 軀體雖簡單細小, 情識作用雖淺薄闇昧, 然皆同具佛性, 同有成佛之可能. 大智度論卷九十三(大二五․七一三中) : 佛心中一切衆生, 一切法皆畢定, (中略)亦知微細虫昆蟲雖未有善心, 過爾所劫發心, 後當作佛, 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大乘玄論卷三, 卷八,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六, 華嚴一乘成佛妙義]
【골루초骨婁草】
p4352-下→ 又作屈屢草․屈婁草․骨露草. 乃密敎修普賢延命法(延長壽命, 或指得智慧), 於修護摩法時, 所焚燒供佛之草. 爲蔓生植物, 生於深山, 果實黃色, 頗似烏瓜, 味美. 俗稱此草爲長命草. [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希麟音義卷七]
【골산骨山】
p4352-下→ ①骸骨堆積成山之謂. [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七]. ②指草木不生, 地質貧瘠之山. 以占卜而言, 乃爲福德殊少之山. 於日本轉指信衆寥寥無幾, 入不敷出之貧乏寺院. (參閱肉山2510)
【골석경滑石經】
p5512-下→ 於滑石畫線刻經文埋入土中之經. 現存極爲少數, 其形式皆一致, 故可推定約爲同一時代所製作. 埋藏之際, 必配列圓形, 彎曲滑石板四十度乃至一二○度, 其上畫線, 以便刻經.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有法華經序品一板, 日人島地大等亦藏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及普賢菩薩勸發品各一板.
【골쇄관骨鎖觀】
p4353-下→ 又作骨想觀. 爲斷除貪欲之心, 觀想人之身體爲白骨連鎖之修法. 此觀法分三個階段 : (一)初習業位, 卽將注意力置於身體某一點作骨想, 漸次及於全身, 更移至他身, 觀全世界充滿白骨, 後再攝回自己一身. (二)已熟修位, 觀想自己一身之骨中, 先去足骨, 漸次去他部骨, 而僅殘存半頭骨之觀法. (三)超作意位, 將殘存之半頭骨也去除, 而心止於眉間, 湛然作白骨觀. [中阿含卷二十四念處經․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二․俱舍論卷二十二]
【골쇄천骨鏁天】
p4353-下→ 骨鏁, 梵名 Śaṃkara, 音譯作商羯羅. 又作骨瑣天. 爲大自在天之化身. 然於密敎則謂大自在天爲大千世界之主, 商羯羅天爲一世界之主.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大四四․九二下) : 商羯羅者, 此云骨瑣. (中略)外道有言, 成劫之始, 大自在天, 人間化導, 二十四相, 匡利旣畢, 自在歸天. 事者顧戀, 遂立其像. 像其苦行, 悴疲飢羸, 骨節相連, 形狀如瑣. 故標此像, 名骨瑣天.[大日經卷一具緣品․悉曇藏卷一](參閱大自在天783)
【골신骨身】
p4352-下→ 爲梵語 śarīra(舍利)之意譯. 卽依戒定慧而薰修, 圓寂後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 永獲人天供養. (參閱舍利3495)
【골양骨揚】
p4353-中→ 又作收骨․灰寄. 卽火葬之後, 拾取遺骨之意. 人死若干年後, 所化成之白骨, 則喩稱爲骨佛.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
【골인骨人】
p4352-中→ ①人體之皮肉敗壞, 唯有骨存 ; 修九想․八背捨等之不淨觀者須觀此相. 故行者每圖繪枯骨之相, 爲骨觀之對象, 以便成就其觀想. 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二之三謂, 骨人卽今枯骨圖, 假彼之色相以助禪法. [釋氏要覽卷下]. ②指貧相之人. 景德傳燈錄卷九潙山靈佑章(大五一․二六四下) : 和尙是骨人, 彼是肉山, 設居之, 徒不盈千.
【골필骨筆】
p4353-中→ 折骨爲筆, 書寫佛經. 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九上) : 剝皮爲紙, 刺血爲墨, 以髓爲水, 折骨爲筆, 書寫佛戒.
【골호骨壺】
p4353-上→ 又作舍利甁․舍利壺. 遺骸火化後貯藏遺骨之容器. 古時以金屬․陶磁․石類等爲之, 後世多以木刳製而成. 佛陀涅槃後, 以金甖盛佛舍利, 安置於鳩夷國正殿, 未久邊境八國皆發兵來索, 經香姓婆羅門分爲八分, 八國乃各自持舍利甁而歸. 當時八國中之迦毘羅衛國所得之舍利甁, 於一八九八年一月, 在尼泊爾之畢普拉瓦(Piprāwā)扢掘出. 另新疆庫車(古之龜玆國)地方之廢塔中得木製之骨壺一個, 徑約二十公分, 高約十六公分, 外以金箔貼付, 內有白骨及寶玉. 骨壺通常埋於墓表之下, 或安置於殿堂之一角. [長阿含卷四遊行經․佛般泥洹經卷下․敕修百丈淸規卷六]
【공가갈랄사功嘉葛剌思】
p1565-下→ (1230~1303)西藏名 Kun-dgaḥgrags. 梵名 Ānanda-yaśa. 譯作普喜名聞. 又名膽巴(藏 Dampa), 意譯微妙. 元代僧. 西藏突甘斯旦麻人. 幼孤, 爲季父所養. 初侍法王上師, 習得經科․咒式․壇法․明方等. 後至西天竺, 就古達麻室利學梵典, 盡得其傳. 元代中統年間, 以國師八思巴之薦, 入居五臺山壽寧寺. 至元七年(1270), 受詔住仁王寺. 九年, 居留中都, 爲王公授戒. 十八年, 得老子化胡經及八十一化圖, 師奏其妄誕, 竝集合敎界人士與道敎之流辯證於長春宮. 及相哥繼帝師位, 豪橫自肆, 師責之, 相哥猶無悔意, 師遂歸居故里六年. 其後還住中都聖安寺, 復與侍僧昔監藏至潮州, 棲止於開元寺. 師以爲潮州乃大顚與韓愈論道之處, 遂復興城南淨樂寺故基, 創建殿宇. 未久, 相哥伏誅, 召還入京, 帝依師之奏請, 賜潮州寺田二十頃及寶積之額. 又元世祖有疾, 召入內殿, 建觀音獅子吼道場. 次年, 世祖崩, 成宗踐祚, 師奏除僧道賦稅. 元貞元年(1295), 奉詔住大護國仁王寺. 曾於高梁河西北甕山寺建曼拏羅祈摩訶葛剌神加持戰捷, 頗有靈驗, 成宗施供甚豐贍. 大德七年五月示寂, 享年七十四, 僧臘六十二. 荼毘於上都慶安寺, 葬於仁王寺慶安塔. 皇慶二年(1313), 諡號大覺普惠廣照無上膽巴帝師, 又號金剛上師 . [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二․續釋氏稽古略卷一․神僧傳卷九]
【공가녕보孔迦寧保】
p1376-中→ (1092~1158)西藏名 Kun-dgaḥ sñiṅ-po. 全稱 Sa-skya-pa Kun-dgaḥ sñiṅ-po. 簡稱 Sa-chen. 又作貢口葛寧波. 意譯慶喜藏. 爲西藏佛敎薩迦派第二世, 係薩迦派祖師袞曲爵保(藏 Dkon-mchogrgyal-po)之子. 幼有神童之譽, 通曉諸學, 從聖父受大悲空智金剛灌頂. 十一歲時依聖母指示, 隨巴利翻譯官巴利羅窄婆(藏 Ba-ri lo-tsā-ba)學習諸敎. 又從達磨新浦(藏 Darma-sñiṅ-po)等諸學僧習俱舍․中論․因明及祕密眞言法. 亦隨翻譯官瑪羅窄婆(藏 Mallo-tsā-ba)硏習勝樂法․空行法․成就法․作法集等, 而成爲其繼承者. 竝從喇嘛僧苦難卞不巴(藏 Gnam-khaḥu-pa)習得吉祥四面主尊之成就法與祕義. 其後就薩迦派主座, 宣布敎法, 化導衆生. 被尊稱爲薩欽(薩迦寺大師). 一一五八年入寂, 世壽六十七. [蒙古佛敎史]
【공가중空假中】
p3480-上→ 法界之諸法, 理體本來空寂, 謂之空;森羅之諸法係由因緣而生, 謂之假;非空非假, 乃絶對之理, 謂之中. 空假中係天台宗所立之三諦三觀. 就所觀不虛妄實相之理而言, 空假中稱爲三諦;就能觀此理之智而言, 則稱爲三觀. 空以破一切法, 假以立一切法, 中以妙一切法. 此三者爲一法之異名, 故謂卽空卽假卽中. (參閱三諦684)
【공가중삼관空假中三觀】
p3480-中→ 爲從假入空觀․從空入假觀․中道第一義觀之合倂略稱. 乃天台宗所立. 空觀, 乃由常識之立場(假)而入宗敎立場之眞理(空);假觀, 乃不停滯於空(空)而入佛智所照之世俗立場(假);中道觀, 乃不執著空假二觀之大悲菩薩行. 住於從假入空觀者, 定力多, 遂不見佛性;住於從空入假觀者, 慧力多, 雖見佛性而不明了;故此二觀均爲方便觀. 如能住中道正觀, 則定慧力均等, 而了見佛性. (參閱三觀706)
【공간空間】
p3482-下→ ①原始佛敎以來, 佛敎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爲構成一切萬物存在之要素. 其中地․水․火․風等四大爲生成萬物之元素, 空大則爲萬物存在所需之空間. 由於地․水․火․風․空之五大, 一切萬物乃得以存在, 此五大總稱爲色, 具有變壞․質礙之性質. 所謂變壞, 卽不停地變化, 無一瞬間可爲常恆者;所謂質礙, 卽二個物質於同一時間不可能佔有同一空間. 此種空間槪念, 視其根本則無異於今日. 然至大乘佛敎, 産生一種獨特之空間槪念. 華嚴經卽謂, 每一肢節之任何毛孔中皆有不可說不可說之諸佛刹海. 維摩經亦有維摩於狹窄之病室設置三萬二千獅子座之記載. 又說菩薩若處於解脫狀態, 則以須彌山之高廣納於芥子中, 須彌山竝不變小, 芥子亦不變大;以四大海水投入一毛孔中, 亦不使魚․鼈․黿․鼉等任何水中生物稍感騷擾. 上述之空間觀念, 對於已證得不可思議解脫之菩薩, 乃爲可能之事. 此種超越有(梵 asti)․無(梵 nāsti)二元之觀念可使吾人睜開慧眼, 看見上述之空間. 於佛敎, 此一思想之典型代表卽華嚴宗之法界觀. 然此法界竝非由機械之因果法則․目的論之生物因果法則, 或靜的相互關連法則等所支配下之現象世界. 此種空間槪念, 於佛敎特稱爲空․不生․無自性. ②指遠離聚落而適於修行之場所. 又作空閑․空閑處․空屋. 遺敎經(大一二․一一一一下):當捨己衆․他衆, 空閑獨處, 思滅苦本.(參閱阿蘭若3697).
【공갈정사貢噶精舍】
p4321位於臺灣臺北縣中和市. 爲貢噶老人申書文所建之藏密白敎道場. 民國四十八年(1959)春創建於廈門街, 後遷至現址. 五十七年․六十四年曾先後增建. 六十四年冬, 申上師謁第十六代大寶法王於岷市, 獲頒世尊金像與舍利, 像內竝藏有噶瑪巴第一至十五代大寶法王舍利, 乃於六十七年七月鳩工興建大殿及寶塔, 供奉金佛與舍利. 工程於六十九年七月完竣. 七十一年更名爲中華民國噶瑪三乘法輪中心.
【공갈호도극도貢噶呼圖克圖】
p4321-下→ (1893~1957)西藏密敎白敎兼紅敎領袖. 西康人. 民國五年(1916)受比丘戒. 早年赴拉薩, 依法王噶馬巴大師名度松靖巴修學, 竝隨類聽講, 顯密共修, 同時受傳密咒及諸部灌頂. 師初於康藏傳法, 居木雅康松扎寺, 創建律儀, 長淨安居. 民國二十四年, 奉諾那上師之命, 東至成都宏法. 其後往返成都․西康․漢口․南京等地傳法, 曾駐錫玄武湖諾那塔院. 民國三十七年, 移錫大油坊巷, 法會因緣頗爲殊勝. 政府曾頒豫輔敎廣覺禪師之封號. 民國四十六年, 示寂於西康, 享年六十五.
【공거천空居天】
p3477-中→ 梵語 āntarikṣavāsin. 指居止於空中之天, 如欲界六天中之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及色界諸天. 相對於此, 四王天․忉利天等, 居止於須彌山, 稱爲地居天.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四․俱舍論卷十一․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一]
【공건나보라국恭建那補羅國】
p4105-下→ 恭建那補羅, 梵名 Koṅkaṇa-pura. 又作荼建那補羅國․建那補羅國. 爲南印度古國名.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該國周圍五千餘里, 國大都城周圍三十餘里, 土地膏腴, 稼穡滋盛, 氣序溫暑, 風俗躁烈. 人民形貌黧黑, 性情獷暴, 然好學業, 尙德藝, 敬信佛法, 建有伽藍百餘所, 僧徒萬餘人, 兼習大小二乘, 天祠數百, 異道雜居. 王宮城側有大伽藍, 住三百餘僧衆, 竝安置一切義成太子之寶冠. 又城北多羅樹林, 其葉長廣, 其色光潤, 可供諸國書寫之用. 城西南有阿育王所建之窣堵波, 傳有聞二百億羅漢(梵 Śrutaviṃśatikoṭi)曾於此現大神通, 化度衆生.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釋迦方志卷下]
【공겁空劫】
p3475-下→ 四劫之第四. 世界自成立至破壞之間, 分爲成劫․住劫․壞劫․空劫等四 階段, 稱爲四劫. 空劫, 卽謂此時期之世界已壞滅, 於欲界與色界之有情有色身者之中, 唯存色界第四禪天, 其他則全然虛空. 又世界形成以前而萬物未生之時期, 亦稱爲空劫. (參閱四劫1694․劫2811)
【공겁이전空劫以前】
p3475-下→ 禪林用語. 又作空劫已前. 指此世界成立以前空空寂寂之時代. 天地未開以前, 了無善惡․迷悟․凡聖․有無等差別對待;亦卽未分別生起森羅萬象以前之絶對的存在境界. 於禪家, 多用如何是空劫以前自己作爲話頭而參禪, 與父母未生以前․空王以前․空王那畔․朕兆未萌以前․本來面目等, 皆爲同類同語.
【공견空見】
p3476-上→ 梵語 śūnyatā-dṛṣṭi. 指不承認三世因果之理, 或執著於空法而全然否定諸法存在之妄見. 據瑜伽師地論卷七載, 空見有兩種, 卽:(一)外道之空見, 諸外道不明因果有今世․後世等遲速之別, 見行善者招感惡果, 行惡者反得善果, 便謂因果皆空, 而無視於善惡業報之理. (二)敎內之空見, 卽學佛者未明如來所說之甚深道理, 聽聞般若等一切皆空之說, 遂墮於諸法皆無之空見. 執著空見之心, 則起增上慢, 違犯規矩, 恣情縱欲, 破壞正見․威儀․淨命等. 故於無上依經卷上菩提品謂(大一六․四七一中):若有人執我見, 如須彌山大, 我不驚怪, 亦不毁呰;增上慢人執著空見, 如一毛髮作十六分, 我不許可.因諸見之中, 空見之過最重, 能壞一切, 據摩訶止觀卷四上謂, 若墮於此見, 死後墮落三惡道, 永劫沈淪. [顯揚聖敎論卷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瑜伽論記卷二․摩訶止觀卷十下]
【공견외도空見外道】
p3476-中→ 於古代印度外道之中, 有否定因果, 認爲吾人死後一切斷滅, 全無靈魂․意識之存在, 此類外道總稱空見外道, 又稱空見論者. 如六師外道之一的富蘭那迦葉. 彼等所執著之妄見與斷見外道․無因外道等相同. 瑜伽師地論卷七(大三○․三一一上):空見論者, 謂如有一若沙門․若婆羅門, 起如是見, 立如是論:無有施與․無有愛養․無有祠祀, 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眞阿羅漢. 復起如是見, 立如是論:無有一切諸法體相. 此類外道眼見行布施․慈愛等善行者竟招致惡果, 行惡事者反招善果等現象, 遂無視於善惡業報之理, 生起諸法無體相, 或一切皆空無之妄執. [雜阿含經卷七․中阿含卷四十四分別大業經․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
【공경恭敬】
p4106-中→ 梵語 satkāra, 巴利語 sakkāra. 自謙而尊重禮敬於他人. 恭敬通於身口意三業. 十住毘婆沙論卷二(大二六․二九上) : 恭敬, 名念其功德, 尊重其人.此就意業而言. 同論卷二又云(大二六․三○中) : 恭敬, 名尊重禮拜, 迎來送去, 合掌親侍.乃指身業而言. 又同論卷二(大二六․三○中) : 以小乘法敎化衆生, 名爲供養 ; 以辟支佛法敎化衆生, 名爲奉給 ; 以大乘法敎化衆生, 名爲恭敬.此以口業之說法敎化而名恭敬.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記載, 古印度行致敬之儀有九種 : (一)發言慰問, (二)俯首示敬, (三)擧手高揖, (四)平拱合掌, (五)屈膝, (六)長跪, (七)手膝踞地, (八)五輪俱屈, (九)五體投地. 西方要決卷下主張, 淨土之行人須修五種恭敬 : (一)恭敬有緣之聖人, (二)恭敬有緣之像敎, (三)恭敬有緣之善知識, (四)恭敬同緣之伴, (五)恭敬三寶. [佛性論卷一緣起分․大智度論卷三十]
【공경두恭敬頭】
p4106-下→ 梵唄之一種. 又作略梵. 法事之初, 爲讚歎佛德, 表示恭敬信禮之意. 禪苑淸規卷六中筵齋條載有唱誦之文(卍續一一一․四五四下) : 一切恭敬, 信(敬)禮常住三寶.禪林多於中筵齋時唱誦.
【공경시恭敬施】
p4106-下→ 爲法身菩薩三施之一. 又作供養恭敬施. 卽對他人信心淸淨, 恭敬禮拜等. 大智度論卷十二(大二五․一四七上) : 恭敬施者, 信心淸淨, 恭敬禮拜, 將送迎逆, 讚遶供養, 如是等種種, 名爲恭敬施.
【공계公界】
p1314-下→ 禪林用語. 指公共物. 原稱井田中央部分之公田. 禪苑淸規卷一掛搭條(卍續一一一․四四○下):新到兩展三禮, 如在上法眷, 亦兩展三禮, 所以還住持人公界之禮也二.
【공계색空界色】
p3478-中→ 指虛空界之色. 空界, 梵語 ākāśa-dhātu. 據俱舍論卷一載, 虛空之外, 別有空界, 爲眼可見, 如諸門窗及口鼻等內外之竅隙;因係眼可見, 故附色之名, 稱爲空界色. 另據俱舍論光記卷一所說, 空界色以靑․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等十二顯色中之影․光․明․闇爲體;然因影․光․明․闇亦隨靑․黃․赤․白等四顯色而應現, 故空界色亦攝於靑․黃․赤․白中. 又靑․黃․赤․白卽須彌四大洲各現於空中的純一之淨色, 故空界色卽空一顯色. 俱舍論卷一又謂(大二九․六下):故說空界, 明闇爲體, 應知此體不離晝夜, 卽此說名鄰阿伽色.是知, 空界色另有鄰阿伽色(梵 agha-sāmantaka)之譯名, 意指鄰近阿伽之色. [俱舍論釋論卷一․俱舍論光記卷一․俱舍論寶疏卷一下․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參閱空一顯色3470․鄰阿伽色6194)
【공곡집空谷集】
p3476-下→ 凡六卷. 全稱林泉老人評唱投子靑和尙頌古空谷集. 係宋代僧投子義靑集歷代諸師機緣一○○則, 而一一作頌附之. 其後, 丹霞子淳加附示衆及著語. 至元代僧林泉從倫, 又作評唱, 而合倂刊行. 本集與從容錄․碧巖錄等類似, 皆係公案集. 或謂明代僧祖庭景隆, 亦作空谷集三十卷, 然迄今下落不詳.
【공公】
p1314-中→ 指高僧. 據金石要例載, 僧之稱公, 當稱其名(法號)之第二字, 如慧遠法師稱遠公, 道生法師則稱生公.
【공功】
p1564-中→ ①指修行. 禪林有功之初後一語, 意指修行之過程. ②指修行之內容, 或修行之體驗. ③指修行之效果, 相當於功夫一詞. 於禪宗, 稱純一精進修行之坐禪功夫爲功夫坐禪․功夫參究․功夫辦道, 或辦道功夫. ④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所立功勳五位之第三位. 意指修行之功果․功勳. (參閱洞山五位3869). ⑤功德之略稱. 利益或功能福德之意. (參閱功德1566)
【공空】
p3467-下→ 梵語 śūnya. 與有相對. 音譯爲舜若. 意譯空無․空虛․空寂․空淨․非有. 一切存在之物中, 皆無自體․實體․我等, 此一思想卽稱空. 亦卽謂事物之虛幻不實, 或理體之空寂明淨. 自佛陀時代開始卽有此思想, 尤以大乘佛敎爲然, 且空之思想乃般若經系統之根本思想. 空可大別爲人空與法空兩者. 人空, 意謂人類自己無其實體或自我之存在;法空, 則謂一切事物之存在皆由因緣而産生, 故亦無實體存在. 天台大師智顗與嘉祥大師吉藏皆以小乘佛敎所說之空, 係觀察分析一切事物而入空, 故稱析空觀. 相對於此, 大乘佛敎則針對小乘佛敎之析空觀而另立體空觀, 卽觀一切存在事物的理法之當體卽是空之法. 又小乘僅見空, 而不見不空, 故被稱爲但空. 大乘則不僅見及一切存在悉爲空, 且兼及不空之一面, 故稱不但空․中道空. 蓋作一切法皆空之觀者, 稱爲空觀. 空非虛無(偏空), 觀空就是發現眞實之價値, 故眞空就是妙有. 反之, 將空視爲虛無, 則稱爲惡取空. 茲列擧諸家所作空之分類如下: (一)二空:(1)依中論卷四觀邪見品及成唯識論卷一等說, 分爲人空與法空. 人空, 意謂在有情個體之中無實我之存在, 故人空又稱我空․衆生空․生空․人無我等. 法空, 意謂由因緣所生之一切法無實體之存在, 故又稱法無我. 小乘說人空而不說法空, 大乘則主張人法二空(又作人法二無我․我法二空). (2)依成實論卷十身見品之說, 分爲析空與體空. 析空, 意謂將存在之事物分析至最後不可得時, 則爲空. 體空, 則意謂一切存在之本身卽是空, 故不須分析, 當體卽空. 小乘與成實宗主張析空, 大乘則主張體空. (3)依三論玄義之說, 分爲但空與不但空. 但空, 意謂僅偏於空而不知空之眞義與妙有之境. 不但空, 意謂了知空之眞義與承認妙有之境的中道空, 此乃自觀一切法無自性而獲得之空. (二)三空:(1)依辯中邊論卷中及顯揚聖敎論卷十五等, 法相宗認爲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中之每一性均有空義, 故謂之三空. 卽凡夫所妄執之境爲遍計所執性, 該性本來空無, 此卽無性空. 而由因緣所生之法卽依他起性, 與遍計所執性不同而非完全無, 然亦非如衆生妄情所認爲之有, 此卽異性空. 至於眞如爲圓成實性, 係由觀人․法二空所顯之自性, 此爲自性空. (2)依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一之說, 指人空․法空․俱空(人․法二空)等三空. (三)四空:大集經卷五十四及大品般若經卷五等所說, 指法法相空(法相空)․無法無法相空(無法相空)․自法自法相空(自法相空)與他法他法相空(他法相空)等四空. (四)六空:(1)內空, 謂眼․耳等六內處(六根)爲空, 又作受者空․能食空. (2)外空, 謂色․聲等六外處(六境)皆空, 又作所受空․所食空. (3)內外空, 又作身空․自身空. (4)空空, 謂所觀之空亦是空, 故又稱能照空. (5)大空, 十方世界爲空, 又作身所住處空. (6)第一義空, 在諸法之外, 無有所謂實相之自性, 亦作勝義空․眞實空․眞境空. 語出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十六. (五)七空:(1)相空, 謂諸法之自相與共相均空, 又作自相空. (2)性自性空, 謂諸法之自性卽空, 又作自性空. (3)行空, 謂五蘊遠離我及我所, 而由因緣所生. (4)無行空, 謂五蘊之中未曾有涅槃, 又作不行空. (5)一切法離言說空, 謂一切法無法以言語形容而爲空. (6)第一義聖智大空, 由果位聖智所見之第一義空. (7)彼彼空, 謂你我彼此互爲空, 一般所說的無卽相當於此空, 爲淺義之空. 語出四卷本楞伽經卷一. (六)十空:指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爲空․無爲空․散壞空․本性空․無際空․勝義空․空空等十種. 其中, 有爲空, 謂有爲法卽空. 無爲空, 謂無爲法卽涅槃爲空. 散壞空, 謂因緣假和合之物, 終將離散與破壞, 又作散空. 本性空, 謂自性爲空, 又作性空. 無際空, 謂無始以來存在之一切法皆屬空, 又作無始空․無前後空. 語出大毘婆沙論卷八. (七)十一空:指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爲空․無爲空․無始空․性空․無所有空․第一義空․空空․大空等十一種. 其中, 無所有空, 謂由於一切法無自性, 無法求得, 故亦作不可得空. 語出北本涅槃經卷十六. (八)十六空:指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空空․勝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空․無際空․無散空․本性空․相空․一切法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等十六種. 其中, 畢竟空, 謂諸法畢竟是空之窮極空. 無散空, 謂積集之善根不會散失, 然竝非執於善根之空, 又作不捨離空․不捨空. 相空, 謂三十二相與八十種好皆爲空. 一切法空, 謂一切佛法爲空. 無性空, 謂由於人․法二空, 故不可執著任何一物. 無性自性空, 謂無性與自性皆空. 語出辯中邊論卷上. (九)十八空:指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 無法有法空等十八種. 其中, 諸法空, 謂一切諸法皆空. 無法空, 謂過去․未來諸法皆空. 有法空, 謂現在諸法皆空. 語出大品般若經卷三․大集經卷五十四․大智度論卷三十一. 此外, 尙有十二空․十四空․十九空․二十空等諸種分類, 而以十八空爲著. 我國在魏晉時代雖已傳譯道行․放光等諸般若經典, 而尙未譯出中論等論著, 加以當時淸談之風極盛, 故多有附會老莊思想以闡釋般若經所說之畢竟無所得空, 惟立論有失空之實義. 據出三藏記集卷八毘摩羅詰提經義疏序載, 當時成立之本無異宗․卽色宗․心無宗․識含宗․幻化宗․緣會宗等, 皆係以上記之格義方式宣說般若性空之宗派.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十四․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大智度論卷三十八․菩提心論․十八空論․大乘義章卷一至卷四․維摩經義記卷三․華嚴法界觀門․中觀論疏卷二末](參閱本體1983․空有論爭3473)
【공공共功】
p2194-中→ 爲曹洞宗祖洞山良价(807~869)所主張修行功勳五位中之第四. 卽徹見本具佛性之悟境, 而固守已證悟之功位, 稱爲共功.
【공과격功過格】
p1565-中→ 逐日登記自己所行之善惡事, 藉以考査功過之表格或書籍, 稱爲功過格. 卽將人類行爲之功過善惡豫以分類, 竝明定善惡之點數, 依此作爲判定行爲之標準, 竝作爲權衡鬼神降與福禍之依準, 乃屬勸人行善之書. 此種藉善惡之多寡而決定鬼神降福禍之思想, 最早見於東晉葛洪所作抱朴子一書, 爲道敎之根本思想. 近世承繼此思想者很多. 卽以具體現實之善惡行爲, 詳細計算點數, 闡說善因善果․惡因惡果, 此係功過格之特質. 具體制定功過格之條目與內容之作法, 最古者當推金大定十一年(1171)道士淨明道所作之太微仙君功過格, 立有功格三十六條․過律三十九條, 規定治人疾病․救人性命․傳授經敎․爲人祈禳․勸人爲善等, 皆豫記功, 反之行不仁․不善․不義․不軌等事則記過, 逐日記錄, 一月一小比, 一年一大比, 善多者得福, 過多者得咎. 據淸代石成金之傳家寶記載, 宋代之范仲淹․蘇洵等人亦皆作有功過格, 名聞一時. 然至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 雲棲袾宏著自知錄․雲谷禪師授功過格之後, 始普及一般民衆.
【공관空觀】
p3484-下→ 指觀想一切諸法皆空之觀法. 一切諸法, 盡爲因緣所生, 因緣所生之法本無自性而空寂無相;觀此空寂無相之理卽爲空觀. 佛敎各宗派皆闡說空之敎義, 隨之卽立觀空之法門;雖有淺深勝劣之別, 然悉以捨遣對實有之執情爲目的. 槪言之, 小乘佛敎修習我空觀, 斷除煩惱障;大乘佛敎修習我․法二空觀, 離煩惱․所知二障. 於天台宗, 觀空之法有藏․通․別․圓四敎之別:藏敎分析諸法而觀空理, 稱爲析空觀;通敎不加分析, 以諸法之當體如幻夢而直證入空, 稱爲體空觀;別敎於假․中二諦之外觀空, 稱爲偏空觀;圓敎觀假․中二諦卽空, 稱爲圓空觀. 以修行者之機根有利․鈍之差別, 故有此四種不同之觀法, 然皆以空觀爲入理之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四敎義卷一․三藏法數卷十․光明玄義拾遺記卷五](參閱三觀706)
【공교共敎】
p2196-中→ 指般若波羅蜜之法門爲三乘共學之敎. 又作共般若․三乘共敎․共敎大乘. 乃不共敎之對稱. 依天台宗之化法四敎而論, 般若經等諸大乘經之說, 爲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共通之敎法, 屬通敎 ; 反之, 如華嚴經之說, 唯菩薩能知其深義者, 則屬別․圓二敎. 亦卽共敎爲通敎, 不共敎爲別․圓二敎. 共敎亦相當於慧觀五時敎之三乘通敎․元曉四敎之三乘通敎. 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上(大四五․五二二中) : 一乘敎有二種 : 一共敎, 二不共敎. 圓敎一乘所明諸義, 文文句句皆具一切, 此是不共敎, 廣如華嚴經說. 二共敎者, 卽小乘三乘敎, 名字雖同, 意皆別異, 如諸大乘經廣說.[大品般若經卷三․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華嚴五敎章卷一․四敎義卷一]
【공교空敎】
p3480-下→ 與有敎相對. 又作第二時敎․唯說法空宗. 爲法相宗所立三時敎之第二. 卽闡說諸法皆空之理的敎法. 如諸般若經所主張萬法皆空之理卽爲其主要敎說. 於判敎中, 爲慧觀與劉虫乙所立五敎中之無相敎․曇隱與自軌所立五敎中之不眞宗․賢首所立四敎中之眞空無相宗.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大四五․二四九上):諸說空經是第二時敎, 以隱密言總說諸法無自性故.[成唯識論述記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參閱三時敎596)
【공교명工巧明】
p956-上→ 梵語 śilpasthāna-vidya. 又作世工業明․巧業明. 指通達有關技術․工藝․音樂․美術․書術․占相․咒術等之藝能學問. 爲五明之一. 可分爲二, 卽:(一)身工巧, 凡細工․書畫․舞蹈․刻鏤等藝能皆是. (二)語工巧, 指文詞讚詠․吟唱等藝能. 世間諸工巧皆爲無覆․無記法之一種, 故又稱爲工巧無記. 瑜伽師地論卷二將工巧明分爲營農․商賈․牧牛․事工․習學書算計數及印․習學所餘工巧業處等六種. 同論卷十五則列擧營農工業․商估工業․事王工業․書算計度數印工業․占相工業․咒業工業․營造工業․生成工業․防邪工業․和合工業․成熟工業․音樂工業等十二種. 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四則謂, 擧凡文辭讚詠․城邑營造․農田․商賈․音樂․卜算․天文․地理等一切藝能皆屬工巧明. [長阿含經卷六․大日經義釋演祕鈔卷四](參閱五明1112)
【공구供具】
p3062-中→ 又作供物. 指供養佛菩薩或佛․法․僧三寶之物. 卽香花․飮食等諸物之總稱. 亦有特稱盛裝供物之器具爲供具或供器者. 供與具均爲獻供之義. 上供供具, 稱爲供養. 若供奉衣服․飮食․臥具․湯藥等, 稱爲四事供養. 若供以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 稱爲十種供養. 供物一般多用以供養佛․菩薩․僧․死者等. 又安置供物之大桌, 稱供臺. 於佛前供米飯, 稱佛供․佛飯․佛餉等, 此亦爲最簡略之供養. 供於佛前之人造花, 稱常華(或常花). 盂蘭盆供中, 供以核果(棗杏․桃李類)․膚果(瓜梨類)․殼果(胡桃․石榴類)․米曾果(松柏子․蘇荏類)和角果(菱豆․大小豆類)等五種果物, 一般稱五菓(五果). 佛世時, 外護者常供養佛陀及諸弟子衣服․飮食․臥具․湯藥等日常必需之物, 竝供養林苑․精舍等. 佛陀滅度後, 佛․法․僧三寶同受尊重․供養, 佛敎徒更造立佛像, 供養飮食․伎樂及諸種莊嚴飾物, 猶如佛陀在世, 其後漸形成特定之供養儀式. 故廣義而言, 佛堂內所陳設之莊嚴器具․所行之法會, 乃至諷誦․讚唄等, 皆可視爲供物. 於我國, 有關供物之記載, 如洛陽伽藍記卷五所載, 北魏神龜年間(518~519), 胡太后遣沙門惠生(慧生)․宋雲等, 西行天竺求法․取經, 竝託惠生等人攜帶五色百尺幡千面․錦香袋五百只, 王公卿士則託帶彩幡千面, 以便西行途中供養各地之道場. 又據佛祖統紀卷四十三載, 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沙門法遇募得龍寶蓋․金襴袈裟等, 至中天竺後, 以之供養佛陀成道之金剛座. 然自古至今, 花․香․燈火等仍爲最通常之供物. 又據大智度論卷九十三所載有關飮食之供養, 謂以百味之飮食供養諸佛․衆僧, 除米飯外, 尙有餅․果․藥草等. 法會中竝將餅․果分豫信徒, 信徒食之乃結佛緣. 此外, 各宗派日常供於佛前之物雖不盡相同, 然多以米飯爲主, 配以淨水或茶, 此因米食乃亞洲地區之主食. 密敎之供養則有閼伽(淨水)․塗香․花․燒香․飮食․燈明等六種, 一般係隨佛部․蓮華部․金剛部等所供奉之本尊, 及修法目的, 如息災․增益․降伏等, 乃至修法所期望達到上․中․下三種成就之不同, 其供物卽隨之而異. (一)閼伽, 三部皆持淨水, 僅此一項三部皆同. (二)塗香, 供佛部之本尊以諸草․根汁之香及花等三物合製而成者;蓮華部本尊, 用諸香樹之皮․白栴檀香․煎香及香等物和合者;金剛部之本尊則供以香草之根․花․果葉等和合者. 其中, 根果之香氣重, 故通用於三部之本尊. 又修息災法用白色塗香, 增益法用黃色塗香, 降伏法用紫色塗香. (三)花, 佛部供養闍底蘇末那花, 蓮華部供養紅蓮花, 金剛部供養靑蓮花. 息災法用味甘之白色花, 增益法用味淡之黃色花, 降伏法用味辛之紫色花. (四)燒香, 佛部用沈水香, 蓮華部用白檀香, 金剛部則用鬱金香. 息災法用擣丸香, 增益法用作丸香, 降伏法用塵末香. (五)飮食, 凡諸餅․果食․羹臛等皆是, 然以山中所生者供養佛部, 水中所生者供養蓮華部, 苦辛淡味者則供養金剛部. 息災法用甘甛味之果, 增益法用甘酢味之果, 降伏法用辛淡味之果. 又佛部供米粉等食, 可圓滿息災法之上成就;蓮華部供麥麵等食, 可圓滿增益法之中成就;金剛部用油麻․豆子等食, 可圓滿降伏法之下成就. (六)燈明, 三部通用最好之犛牛蘇油. 息災法用香木油或白牛蘇, 增益法用黃牛蘇或麻油․藥油, 降伏法用白芥子油或惡香氣油. 密敎對飮食之供養有特殊之規制, 如陀羅尼集經卷三般若心經軌載, 壇上所供之飮食․餅果等須每日更換, 而所撤下之供養殘食, 咒師及病人等不得食用, 若違規而食之, 其咒力卽失效;反之, 以殘食布施貧者, 是爲第一功德. 蘇婆呼童子經卷中亦謂, 勿食用供養或祭祀鬼神之飮食. 又行供養所專用之桌形密壇, 稱爲供養壇或供壇. 上置金剛盤․六器․飮食器․燈明臺等, 以莊嚴之. 於印度, 佛敎之供養物(梵 dakṣiṇa)卽有施物之意. 又信衆對佛塔之供養物, 稱爲佛塔物․塔物(梵 staupika), 其後漸有別於對僧團之供養物(布施), 而僧團所受之供養物遂成爲僧團經濟之重要來源. [陀羅尼集經卷十二․蘇悉地羯囉經卷上․卷下․蕤呬耶經卷中․大日經疏卷七․卷八․五雜俎卷十五](參閱供養3065)
【공낙생정共樂生定】
p2198-下→ 卽捨離第二禪之喜․樂, 而得離喜妙樂之禪定. 卽色界四禪中之第三禪. [解脫道論卷二](參閱三禪天686․四禪1843)
【공능功能】
p1564-下→ 梵語 samartha. 指功用能力. 卽産生有爲法之果的功用勢力. 義與功用略同. 唯功用限於現在․未來, 功能則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有時將功用或作用認爲是直接之力量, 而將功能視爲間接之力量. 依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十四載, 爲因而能引攝自果之力用, 稱爲作用 ; 爲緣而能攝助異類之勢力, 稱爲功能. 於經部及唯識, 種子生果的力用, 稱爲功能. 對此, 有部之主張雖大致相同, 然大毘婆沙論等無種子之說, 故不就此而論述其功能與功用. 又因種子有生果之功能, 故功能亦爲種子之異稱. 唯識演祕卷二(大四三․八三六上) : 能生果法, 名爲功能. (中略)功能卽是種子異名.
【공당단백준미貢塘丹白准美】
p4321-下→ (1717~1786)西藏拉卜楞寺四大活佛轉世系統(四大賽赤)之一貢塘倉之第三代轉世. 安木多(位於甘肅)人. 著有水樹格言等書, 竝有全集傳世.
【공대空大】
p3471-上→ 指虛空. 又作空界. 爲五大之一, 六大之一. 五大包括地․水․火․風․空等(屬色法), 六大則係於五大之外再加識大(屬心法), 皆爲構成有情或無情世界之基本元素;以其體性廣大, 周遍於一切處, 故謂之大. 空界卽內外之竅隙, 如門窗․口鼻等處, 亦爲能生長之因, 與地․水․火․風四大, 同屬色法. (參閱六大1251)
【공덕功德】
p1566-中→ 梵語 guṇa. 音譯作懼曩․麌曩․求那. 意指功能福德. 亦謂行善所獲之果報. 景德傳燈錄卷三有如下記載, 梁武帝問於菩提達磨(大五一․二一九上) : 朕卽位已來, 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 有何功德?師曰 : 竝無功德. 蓋此僅爲人天小果有漏之因, 雖有非實. 所謂眞功德, 乃淨智妙圓․體自空寂, 不求於世. 往生論註卷上亦詳論虛僞․眞實之二種功德. 大乘義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 : 言功德, 功謂功能, 善有資潤福利之功, 故名爲功 ; 此功是其善行家德, 名爲功德. 勝鬘寶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 : 惡盡曰功, 善滿稱德. 又德者, 得也 ; 修功所得, 故名功德也. 又功德之深廣喩爲海, 稱功德海(梵 guṇa-sāgara), 其貴重如寶而謂功德寶(梵 guṇa-ratna), 其他尙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莊嚴․功德林等多種名稱. [維摩義記卷一(慧遠)․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吉藏)](參閱利益2809)
【공덕단功德斷】
p1569-上→ 密敎以煩惱本無而直下觀達淨菩提心之功德, 稱爲功德斷. 係顯敎過患斷之對稱. 顯敎以斷除煩惱過患爲證佛果之說, 屬遮情之斷. 密敎則談煩惱卽菩提, 謂煩惱之當體乃佛果之功德相, 若棄捨則無煩惱. 此爲理無之斷惑, 故釋摩訶衍論卷三(大三二․六一五中) : 淸淨本覺, 從本已來, 不生不滅 ; 非建立有, 非誹謗無, 或非過患, 或非功德. 言語道絶, 心行處滅. [釋摩訶衍論疏卷上末․釋摩訶衍論開解鈔卷十一․卷二十一]
【공덕무량功德無量】
p1568-上→ 功德, 功能福德之意, 亦指行善所獲之果報. 大乘義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 : 功謂功能, 善有資潤福利之功, 故名爲功. 此功是其善行家德, 名爲功德. 俗謂功德無量, 係引用佛敎中功德二字, 用以表示一個人之立功行善, 豫人諸多恩惠德澤.
【공덕분사功德墳寺】
p1568-下→ 爲已逝王侯貴族作功德而建之寺院, 稱爲功德院 ; 爲守護墳墓而建之寺院, 則稱墳寺. 於日本亦有類此之氏寺. 功德院之興, 始於唐代, 宋時極爲盛行, 如岳飛之功德院稱爲褒忠衍福禪寺․史彌遠之墳寺稱爲敎忠報國寺. 功德墳寺之地位, 僅次於陵寺. 宋代每頒敕額賜豫此類王侯貴族之私寺, 不但免其租稅, 更賜豫任命僧尼及頒衣․賜號之權利. 後來, 此類寺院成爲王侯貴族私有財産之保障, 産生甚多流弊. 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 朝廷本擬改貴族私寺爲官寺, 然因貴族階級間之相互勾結而作罷. [佛祖統紀卷四十七․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九十七․卷一八九․宋史卷一九九張洞傳]
【공덕사功德使】
p1567-上→ 爲管理天下僧尼․道士女冠之官職名稱. 自唐至元各代情形如次 : (一)唐代之功德使 : 據新唐書卷四十八百官志宗正寺崇玄署條所載, 唐初, 天下僧尼․道士女冠, 皆隸屬鴻臚寺. 貞元四年(788), 罷崇玄館․大學士, 後復置左右街大功德使․東都功德使․修功德使, 總管僧尼之籍. 元和二年(807), 以道士女冠隸屬左右街功德使. 會昌二年(842), 以僧尼隸屬主客太淸宮, 置玄元館, 亦有學士. 至會昌六年廢除, 僧尼復隸屬兩街功德使. 據此, 得知統轄僧尼機構之變遷, 以及功德使之種種類別. (二)五代功德使 : 後梁時, 僧尼․道士女冠歸屬祠部管轄. 後唐制度不明. 後晉有楊光遠任天下功德使. 廣順三年(953), 後周世宗未卽帝位時, 被封爲晉王, 任開封尹兼功德使. (三)宋代功德使 : 依大宋僧史略卷中之記載可知, 管轄佛道二敎, 屬於功德使與祠部. 宋代功德使無宦官, 由開封尹領功德使, 令左右街僧錄司分掌事務. 元豐年間改制, 僧道由開封府移交鴻臚寺管轄, 而廢除功德使. (四)元代功德使 : 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設置功德使司, 管理國家修功德之事業. 其後間有中斷, 但大約文宗時代仍存續之. [資治通鑑卷二三七․卷二四○․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五代史卷一一四世宗紀․元史卷十一․卷二十六․唐中期以來の長安の功德使(塚本善隆, 東方學報京都四)․宋代の佛敎諸制度(高雄義堅, 中國佛敎史論)]
【공덕원류功德院流】
p1568-上→ 又稱功德流. 日本臺密十三流之一. 快雅爲其開祖. 快雅本爲三昧流之祖良祐之第四代法孫, 後自創立功德院流一派, 以今比叡山東塔西谷之功德院爲舊址. 然其所傳敎法內容, 今已不詳. [密門雜抄]
【공덕원만功德圓滿】
p1568-中→ 佛家作佛事, 又稱作功德 ; 一場佛事完畢, 卽稱功德圓滿. 今一般口頭常用之功德圓滿一語, 係套用佛家語而轉申其意, 指一個人之功業與德行周全無缺, 或指事情圓滿結束.
【공덕유功德遊】
p1568-中→ 指法事之樂. 卽於法事後, 唱誦梵唄, 朗詠詩歌等之樂. 蓋法事本卽具有殊勝之功德, 而法事後之歌詠唱讚更豫人無比愉悅之感, 猶如暢遊妙樂林苑, 故稱功德遊.
【공덕장功德藏】
p1569-中→ 積聚貯存諸善功德之寶藏. 卽佛之美稱. 佛成就所有功德, 故喩爲藏.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奉持品(大八․八四二下) : 滿功德藏, 住如來位. 又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二下) : 具足功德藏, 妙智無等倫. 於日本淨土眞宗專指阿彌陀佛, 或阿彌陀佛之名號. 又相對於阿彌陀佛第十八願之念佛稱爲福智藏, 第十九願之定散諸行稱爲福德藏, 而第二十願之念佛特別稱爲功德藏. [大乘起信論․敎行信證化身土卷(親鸞)]
【공덕전功德田】
p1566-下→ 卽佛․法․僧三寶. 三寶具有無上功德, 能成就衆生, 使生一切功德 ; 又衆生供養之, 則生無量福報, 故稱功德田. 無量義經(大九․三八四中) : 布善種子, 遍功德田, 普令一切發菩提萌. 俱舍論卷十五(大二九․八二中) : 功德田者, 謂佛․法․僧. 三藏法數卷十一解釋功德福田, 謂若能恭敬供養佛․法․僧三寶, 非但成就無量功德, 亦能獲其福報, 故稱功德福田. [優婆塞戒經卷三․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四]
【공덕주功德主】
p1566-下→ 指施主. 卽供養佛․法․僧三寶之施主․檀越. [虛堂和尙語錄卷一](參閱施主3828)
【공덕지功德池】
p1567-上→ 指極樂世界中盈注八功德水之池. 據無量壽經卷上載, 彌陀淨土內有八功德池,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 八功德水, 卽具有八種殊勝功德之水. 其所具之八種功德爲 : 澄淨․淸冷․甘美․輕軟․潤澤․安和․除饑渴․長養諸根.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一上) : 內外左右, 有諸浴池, 或十由旬, 或二十․三十, 乃至百千由旬, 縱橫深淺, 各皆一等, 八功德水湛然盈滿. (參閱八功德水279)
【공덕직功德直】
p1567-下→ 梵名 Gunabharman. 音譯作求那跋摩. 劉宋時之譯經家. 西域人. 劉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 遊荊州, 寓止禪房寺. 時因沙門玄暢之請, 乃譯出菩薩念佛三昧經六卷․無量門破魔陀羅尼經一卷, 義詞婉密. 後遊成都, 棲止於大石寺(卽阿育王塔), 遂手作金剛密迹等十六神像. 又居荊州數年, 後不知所終. [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五․貞元釋敎錄卷八․翻譯名義集卷一]
【공덕총림功德叢林】
p1569-上→ 指禪法. 蓋因禪法能生起智慧․神通․四無量等功德, 故有此稱. 宋高僧傳卷十二慶諸傳(大五○․七八○下) : 南方謂之叢林者, 翻禪那爲功德叢林也.
【공덕취功德聚】
p1568-中→ 功德積聚之意. ①佛之德稱. 諸佛係由因位永劫之修行, 積聚無量功德而證得之果報, 故有此美稱. 涅槃經卷三十二(大一二․五五九下) : 如來無量功德聚, 我今不能廣宣說. 或專指阿彌陀佛. 讚阿彌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下) : 斯等寶林功德聚, 一心合掌頭面禮. 卽意謂阿彌陀佛係由四十八本願之功德積聚所證. ②塔之德名. 謂諸佛一切功德聚在其中. 性靈集卷九載, 塔又稱功德聚, 幢又稱與願印. 蓋功德聚者, 卽謂毘盧遮那萬德之所集成 ; 與願印者, 則寶生地藏之三昧身. ③幢. 幢爲地藏菩薩之三昧耶形, 以有如意寶珠之功德, 故又稱爲功德聚. ④大日經所說九句中之第六句. (參閱九句對問132)
【공덕탕功德湯】
p1568-上→ 指浴佛所用之湯水. 佛祖統紀卷三十三, 擧有浴佛偈(大四九․三一八中) :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莊嚴功德聚, 五濁衆生令離垢, 願證如來淨法身. [釋氏要覽卷上]
【공덕품功德品】
p1568-上→ 指經中敘述功德之篇章. 例如法華經有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法師功德品等三品, 六十華嚴有初發心菩薩功德品․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等二品,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有如來無過功德品․信功德品等二品.
【공동품共同品】
p2194-中→ 因明用語. 指立(立論者)․敵(問難者)共同許可之同品. 同品係指與宗(命題)之後陳(述語)同類者, 有宗同品與因同品兩種之別. 又同品亦爲宗同品之略稱. (參閱宗同品3147)
【공두행자供頭行者】
p3069-中→ 又作供過行者. 或略稱供頭․供司. 爲禪林行者之一, 職司粥․齋之時, 分配飯羹․茶果, 及掌管僧堂內點燈․裝香․打鐘, 或於佛堂․祠堂, 負責粥飯․茶湯․燈燭․香花․洗米等工作. 又供過一詞源於過堂之行事.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兩序進退條․卷五坐禪條․禪苑淸規卷四․僧堂淸規卷五․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공륜空輪】
p3483-下→ ①日本佛塔建築用語. 指立於塔上之刹柱. 於佛寺建築中, 塔之平頭上有重重輪盤形建築, 通常稱爲相輪․盤蓋或承露盤;然在日本, 於三重․五重之塔中, 僅留相輪之輪廓, 亦卽造立一種中空之輪, 特稱爲空輪. 相輪之輪數若固定爲九個輪相者, 又稱爲九輪, 中心以輪竿貫穿之. 塔有三重․五重之別, 此或緣自密敎三部․五部曼荼羅之說;其九輪之相則緣自胎藏界九尊之說. 又塔之外形, 次第而上, 呈現地․水․火․風․空等五大之形象, 九輪在其最上部, 故稱空輪. (參閱承露盤3254․塔5421). ②四輪之一, 位於風輪之下, 包容器世間. (參閱大地四輪778)
【공리품共異品】
p2197-上→ 因明用語. 指因明論式中, 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共許(共同認可)其不具所立法中所說之義. 共異品與共同品之共字, 在立敵共許上, 其義相同 ; 在所認可之內容上, 其義不同. 共異品不必共許其體爲實有. 此因無論有體․無體皆有用作異品之可能, 而共同品則必須兩俱有體. 兩俱有體, 又同時爲立敵共許其不具有所立法, 固是共異品, 而兩俱無體則一定是共異品, 無須作更進一步之探求. 蓋因兩俱無體旣爲立敵共許爲不實有, 自不具有所立法. 例如龜毛․免角爲兩俱無體, 於立聲是無常宗(命題), 以其不具無常性, 而爲共異品 ; 若改宗爲聲是常, 因其不具有常住性, 故仍爲共異品. 故共異品不須共許實有. 且其所共許爲所立法之不依轉, 與共同品所許, 恰正相反. 事物之具有所立法, 若爲敵者所許而爲立者所不許, 則成自異品, 故自異品卽爲他同品 ; 反之, 若爲立者所許而爲敵者所不許, 則成他異品, 故他異品卽爲自同品.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參閱因異品2300․自同品2518․宗異品3165)
【공마空魔】
p3484-下→ 魔(梵 māra)能奪慧命, 破壞道法․功德․善本等. 空魔卽撥無因果之空見惡魔, 亦卽否定一切善惡因果, 或以爲諸法皆空之惡魔. 楞嚴經卷九(大一九․一四九上):有空魔入其心腑, 乃謗持戒, 名爲小乘;菩薩悟空, 有何持犯?其人常於信心檀越, 飮酒噉肉, 廣行淫穢.
【공무력대연空無力待緣】
p3481-上→ 爲華嚴宗用以說明法界緣起主要原理的因六義之一. 係依準唯識宗種子六義中之待衆緣之義而立. 卽諸法緣起之因, 其體性爲空, 不具有引生果之力用, 而須借助他緣之力以引生果, 稱爲空無力待緣. 華嚴五敎章卷四(大四五․五○二上):是待衆緣義. 何以故?由無自性故, 是空也;因不生緣生故, 是無力也;卽由此義故, 是待緣也.此係以空無力待緣與待衆緣之義相似, 故借待衆緣之義以說明空無力待緣. 蓋緣起之諸法, 皆具空․有二義, 眞如本體隨緣而顯現諸法, 是爲有之義;然此有爲假有, 其體無自性, 是爲空之義;又若以諸法乃因緣和合而生之果, 無緣卽不能生果, 是知生果之力用全部借助於緣, 則因無力而必須待於他緣之助力, 是爲無力待緣之義;又以其體爲空, 故稱空無力待緣. [十地經論卷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下](參閱因六義2272)
【공무변처空無邊處】
p3481-中→ 梵名 Ākāśānantyāyatana, 巴利名 Ākāsānañcāyatana. 又作阿竭禪天․虛空知天․空知天․空無邊處地․空無邊處天․空處. 乃四無色界之第一天, 三界九地之一. 指厭離形色之身, 欣求虛空無邊, 由加行入空無邊處定爲因, 所得定地之果報. 由於厭離形色故無色蘊, 僅由受․想․行․識之四蘊而成異熟生. 無色界雖無處所, 然有果報之差別, 故暫付處之名. 俱舍論頌疏論本卷八(大四一․八六四上):修此定前, 於加行位, 厭有色身, 思無邊空, 作空無邊解, 名空無邊處. 據大毘婆沙論卷八十四載, 初修空無邊處定者先應思惟牆上․樹上․崖上․舍上等諸虛空相, 得此空相後, 假想勝解, 觀察照了無邊空相. 以先思惟無邊空相而修加行, 輾轉引起初無色定之故, 稱空無邊處. [法蘊足論卷八無色品․立世阿毘曇論卷七]
【공무변처정空無邊處定】
p3481-下→ 梵語 ākāśānantyāyatana dhyāna. 乃四無色定之一. 又作空處定. 意指超越色界之第四禪, 滅除與眼識相應之諸色想․與耳․鼻․舌․身等四識相應之有對想及所有不善想, 乃至滅除障礙定之一切想而思惟空無邊之定相. 若於人界修得此定, 死後當生於空無邊處. 法蘊足論卷八無色品(大二六․四八八下):初修業者, 先應思惟, 第四靜慮爲麤苦障;次應思惟空無邊處, 爲靜妙離(中略). 彼若爾時, 攝錄自心, 令不散亂, 馳流餘境, 能令一趣, 住念一緣, 思惟修習空無邊處定相, 如是思惟, 發勤精進, 勇健勢猛, 熾盛難制, 勵意不息, 是名空無邊處定加行, 亦名入空無邊處定. 彼於此道, 生已修習多修習故. (中略)又此定中, 若受若想, 乃至若慧等, 名空無邊處定俱有諸法, 如是諸法, 亦名空無邊處定. 又因四無色定之每一定, 以其自體而言, 皆稱爲根本定;接近根本定前之預備階段, 稱爲近分定, 或加行定. 加行, 事先的加功用行之意. 故知空無邊處定可分爲加行․根本二定, 尙存對有與空無邊之知解者, 卽是加行定;若已發得根本定, 而入於空無邊之境界者, 則無知亦無解. [坐禪三昧經卷下․大智度論卷二十․禪法要解卷下․大乘義章卷十三․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參閱空無邊處3481)
【공문空門】
p3477-下→ ①佛敎敎義以空爲極致, 故稱佛門爲空門. ②三解脫門之一. 諸法依因緣生起而無自性, 謂之空;若證得此空性, 則得解脫而趨入涅槃, 故稱爲空門. 大智度論卷十八, 列擧人空․法空․有爲空․無爲空等觀空相之法門, 以匡正世人對諸法所執持之常․有等固定不變之見解. 又其餘二解脫門爲無相門․無願門. (參閱三解脫門644). ③天台宗所謂進入佛敎眞理的四門之一. 四門卽: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 空門, 乃觀諸法爲空而成就佛道之門. (參閱四門1723)
【공문자空門子】
p3478-上→ 意卽空門之子, 乃世人對出家沙門之稱呼. 釋氏要覽卷上(大五四․二六一下):涅槃有三門:一空門, 二無相門, 三無作門. 何者空門?謂觀諸法無我․無所, 諸法從因緣生, 無作者․受者, 是名空. 今出家人由此門入涅槃宅, 故號空門子. 此外, 我國古代僧人常自謙而稱空桑子. [大智度論卷二十]
【공미供米】
p3061-下→ 指用以供養佛․法․僧三寶之米. 然供奉於佛前者, 須煮熟後另以容器盛之, 稱爲供飯. 又容置供米之袋子, 稱供米袋;而生産供米之田地, 則稱供米田或供米所.
【공발보리심수기共發菩提心授記】
p2197-下→ 乃四種授記之一. 卽菩薩爲度化衆生, 與衆生共發菩提心, 誓願同成正覺, 而蒙佛授記. [菩提資糧論卷三](參閱授記4587)
【공발의전륜보살共發意轉輪菩薩】
p2197-下→ 共發意轉輪, 梵名 Saha cittotpāda dharma cakra. 音譯娑訶質都怛跛陀達磨斫羯羅. 又作共發心法輪菩薩. 與般若理趣經之纔發心轉法輪菩薩同尊. 密號爲法輪金剛. 大日經之胎藏曼荼羅未記載此尊, 然據密印品載, 此尊相當於虛空慧菩薩 ; 祕密漫荼羅品載, 此尊係虛空無垢菩薩. 其形像, 全身呈肉色, 豎右掌, 手持蓮花, 蓮上有輪, 仰左掌, 掌上置一獨股杵, 向左跏趺坐於赤蓮上, 稍下視. 其三昧耶形爲蓮上之金輪. 種子․印言等, 古來多與虛空慧菩薩相同. [大日經疏卷十三]
【공법共法】
p2195-上→ 又作共功德. 爲不共法之對稱. 指佛所具有之無量功德中, 與其他聖者․異生所共通之功德法, 稱爲共法. 如佛無量功德中之無諍․願智․四無礙解三法, 阿羅漢等亦可得之 ; 而五通․四靜慮等法, 凡夫亦可得之. 然此等功德法, 雖與其他聖者等所共通, 但以佛之功德最爲殊勝自在. 此外, 一般共通之法則, 亦稱共法. [俱舍論卷二十七․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七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九]
【공봉승供奉僧】
p3064-中→ 略稱供僧. 有二種, 卽:①爲日本僧官名稱. 有職三綱之一. 卽於宮中司掌佛事之僧, 如御齋會․御修法․法華八講等之十禪師, 包括座主一人․三綱三人․供僧六人. 然供奉僧一稱始自我國, 據大宋僧史略卷下載,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曾敕任子麟爲供奉僧. (參閱內供奉1235). ②日本寺院內, 供奉本尊, 或於佛前供花․點燈․捧香之職稱.
【공부工夫】
p956-上→ 禪林用語. 又作功夫. 多用於指思惟辨道之事. 有程度與時間二義, 卽:(一)指修行之程度或境地. 大慧書卷上(大四七․九一六中):此心雖未嘗一念退屈, 自覺工夫終未純一.(二)指時間而言. 趙州錄卷中(卍續一一八․一六○上):“問如何是大人相?” (中略)師云:“老僧無工夫趨得者閑漢.”
【공부정과共不定過】
p2193-下→ 因明用語. 共, 梵語 sādhārana ; 不定, 梵語 anaikāntika. 因明三十三過中, 因(理由)十四過之第五, 六不定之一. 爲因之範圍太廣, 竟遍通於宗同品與宗異品之過失. 因明入正理論(大三二․一一下) : 共者, 如言“聲常, 所量性故” , 常․無常品皆共此因, 是故不定. 爲“如甁等, 所量性故” , 聲是無常 ; 爲“如空等, 所量性故” , 聲是其常. 因常․無常皆有所量性, 同異雙方共有此因. 甁等是無常品․宗異品, 而有所量性, 則聲音旣是所量, 亦應無常, 然空等是常品․宗同品, 亦有所量性, 則聲音旣是所量, 又應當爲常. 具有所量性之事物中, 包含常與無常, 究應以何者爲準, 不能決定, 故此因爲不定因. 至其所以不定, 起於宗同品與宗異品之共有此因(卽因第三相異品遍無性未能完成), 故稱共不定.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末](參閱六不定過1253)
【공분수삼매共分修三昧】
p2194-上→ 爲成實論所擧之一分修․共分修․聖正等三三昧之一. 指修行禪定時, 定與慧共修之三昧法. 成實論卷十二(大三二․三三五上) : 共分修者, 若修定亦修慧, 是世間三昧, 在煖等法中.
【공불공共不共】
p2192-中→ ①爲共與不共之竝稱. 共, 卽共通之意 ; 不共, 則指特殊而不共通之意. 關於共與不共之分別, 有下列數種 : (一)就敎法而言, 共通於諸乘而說之敎法, 稱爲共敎 ; 反之, 不共通於諸乘之敎法, 則稱不共敎. 例如華嚴宗認爲般若經係共通於三乘之敎法, 故稱爲共敎 ; 而華嚴經則僅爲菩薩而說之敎法, 故稱爲不共敎. (二)就所依而言, 爲二識以上共通之所依者, 稱共依 ; 若僅爲一識之所依者, 稱爲不共依. 例如阿賴耶識爲諸識之根本依, 故稱爲共依 ; 而眼根僅爲眼識所依, 故稱不共依. (三)就功德而言, 於佛所具有之無量功德中, 共通於其他聖者與凡夫之功德法, 稱爲共法, 又稱共功德 ; 而僅爲佛所特有之功德, 則稱不共法, 又稱不共佛法. 此外, 一般共通之法則, 亦稱共法 ; 反之, 獨特而不與他者共通之法則, 則稱不共法. 又引生自己果報之業, 稱爲不共業 ; 而引生衆人共同受用環境之業, 稱爲共業. 例如山河․大地等環境, 卽由共業所成, 爲衆人所共用, 是爲共相 ; 而個人之自身, 則由不共業而成, 是爲不共相. 在共相之中, 如山河․大地等, 爲大家所共用者, 稱爲共中共 ; 而如自己之家園, 不與人共用者, 稱爲共中不共. 又於不共相之中, 自身雖由不共業而成, 但衆人亦可受用(如五根所緣之境, 他人亦能緣而受之), 稱爲不共中共 ; 而個人之精神․人格等, 則不爲衆人所共用, 稱爲不共中不共. (參閱共相2195). ②因明用語. (一)因明稱立論者爲自, 敵者(問難者)爲他, 立․敵合稱爲共. (二)指共不定過, 爲因明三十三過中, 因(理由)十四過之第五, 六不定過之一. 因不盡爲宗同品(命題․賓語之同品類), 且共通於宗異品(異於命題․賓語之品類), 因而無法確定宗之過失. 亦卽因缺乏異品遍無性之條件. (參閱共不定過2193․因明2276)
【공불供佛】
p3061-下→ 以花果時饈等物列置佛前而供養之. 據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所載, 凡誠心․歡喜供養佛者, 必得安樂․大福德等, 竝迅速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九十三]
【공불공사변共不共四變】
p2193-中→ 據宗鏡錄卷四十九載, 阿賴耶識變現根身․器界等相, 依共業․不共業之所感, 可分爲四種, 卽 : (一)不共中不共變, 如眼等五根之勝義根, 乃自己第八識中最初之一念, 於託生時變現, 稱爲不共變 ; 而出生之後, 此等根亦唯自己受用, 故稱不共中不共變. 又如眼識唯依眼根而發, 乃至身識唯依身根而發, 彼此不相混雜, 此爲不共中不共變. (二)不共中共變, 如五根之扶塵根, 初唯自己之第八識所變現, 稱爲不共變 ; 然出生之後, 他人亦可緣而受用, 故稱爲共, 此爲不共中共變. (三)共中共變, 如山河․大地等, 由多人之識共同變現, 稱爲共變 ; 而己與一切人共同用之, 此爲共中共變. (四)共中不共變, 如山河․大地等共變中, 自己之田宅不與人共用 ; 又如一水, 人見是水, 然餓鬼見之則是猛火․膿血等物, 此爲共中不共變.
【공불재천供佛齋天】
p3062-上→ 略稱齋天. 民間俗稱拜天公. 據淸代弘贊所集供諸天科儀(卍續一二九․一二一上):供天一法本出金光明經, 修懺時, 設供三寶․諸天.佛敎徒雖不歸依諸天, 然禮敬諸天, 此因諸天歸命佛, 且奉行正法, 修諸善業, 不作惡業之故. 據金光明經載, 諸天於金光明會上, 一一於佛前發菩提心, 竝親承如來法敕, 常祐護受持․讀誦․書寫金光明經者. 因諸天秉持法王囑累, 巡行人間, 以慈心輔翼有德, 獎善罰惡, 世人乃營建此供佛齋天之法會, 誦經禮懺, 施設淨食, 以供養十方三寶․護世諸天及其隨從. 爲求表示最高之誠心與敬意, 壇場應設三寶․諸天及其侍從之座席, 設施當極盡莊嚴․淸淨, 法會之禮讚唱誦當力求如儀;茶水․果物․菜蔬亦當淨潔新鮮. 宋代慈雲遵式所集金光明懺法補助儀將儀式開合爲十科(大四六․九五七下):一者嚴治淨室, 二者淸淨三業, 三者香華供養, 四者召請持咒, 五者讚歎述意, 六者稱名奉供, 七者禮敬三寶, 八者修行五悔, 九者旋繞自歸, 十者唱誦經典. 近代各寺院齋天法會之儀式未必盡同, 有簡有繁. 有依金光明經齋天科儀者, 有依華山齋天科儀者. 隆重者依華山齋天科儀擧行, 由正表一位․副表二位, 計三大和尙主持;另延請十位引禮分別掌木魚․磬․鐺․鉿․鐘․鼓等, 竝隨同唱和;知客一位, 負責引領齋主入壇禮拜;另有侍席三十二人․捧盤四人․行童三人․司音樂者六或八人. [金光明最勝懺儀․華山齋天科儀]
【공비량共比量】
p2194-上→ 因明用語. 指以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共許(共同認可)之法所構成之比量. 略稱共比. 乃三比量之一. 亦卽宗(命題)․因(理由)․喩(譬喩)三支, 或僅於宗中使用立․敵共同認可之法來進行對論. 細別之, 可分自․他․共三者, 卽 : (一)共之自, 卽宗之前陳(主詞)․後陳(賓詞)雖爲共許, 而因․喩用自許(自己認可)之法. (二)共之他, 卽宗之前陳․後陳雖爲共許, 而因․喩用他許(自己以外之人所認可)之法. (三)共之共, 卽宗․因․喩共用立․敵共許之比量, 亦卽共不定之謂.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本․因明論疏明燈抄卷三末](參閱三比量536․共不定過2193․共許法2196)
【공사생정共捨生定】
p2196-中→ 卽捨離第三禪之妙樂, 而得不苦不樂感受之禪定. 卽色界四禪中之第四禪. [解脫道論卷二](參閱四禪1843)
【공상共相】
p2195-中→ 梵語 sāmānya-lakṣaṇa. ①爲自相之對稱. 卽指共通之相. 亦卽指不囿限於自相, 而與其他諸法有共通之義相者. 若爲自身所僅有之特殊體相, 則稱爲自相. 蓋諸法之自體, 唯證智可知, 不可言喩者, 稱爲自相 ; 而以分別心, 安立施設諸法之能詮․所詮, 以言語行解諸法之體義而爲假智所緣者, 是爲共相. 如一切色法皆有其各自之自相, 然以一切萬有皆是無我來詮解諸法之空性時, 此無我卽是共相. 此乃因無我係一切萬有所共通之義相, 與苦․空․無常等, 皆係用以詮解諸法之體義者, 故爲共相. 一般多以共相爲可言說者, 竝視其爲自相之對稱, 然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本, 則一反此種相對之論說, 而認爲在可言說法之中, 包含自相與共相, 此二相竝有重重之關係, 如色․受等五蘊爲自相, 而五蘊之無常等爲共相 ; 又色蘊中之色處爲自相, 而色蘊則爲共相 ; 又色處中之靑․黃等色爲自相, 則色處爲共相. 如此最終以聖智所證之本眞自性爲自相, 而以其他之假自性(以不離假智及言詮故)爲共相. [佛地經論卷六․俱舍論卷二十三․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 ②爲不共相之對稱. 卽由衆人共同所感, 共同受用之相, 稱爲共相. 如山河․大地等器世界, 係由衆人之共業而成, 爲衆人共同依用, 故爲共相 ; 而個人之身體, 係由自己之不共業而成, 亦唯自身所受用, 故爲不共相. 共相之親因緣種子, 稱爲共相種子, 受共業種子之資助而起現行. 共相可分爲二種 : (一)如依報之山河․大地等, 由共業而成, 竝由人․獸․蟲魚等共同受用者, 稱爲共中共. (二)如田地․房舍等, 不與人共用者, 則稱共中不共. [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不共相966․共不共2192)
【공상空相】
p3479-上→ 指諸法皆空之相狀, 或指眞空之體相. 因緣生法, 無有自性, 卽空之相狀. 大智度論卷六(大二五․一○七上):因緣生法, 是名空相, 亦名假名, 亦說中道.另據玄奘譯之般若心經所說, 諸法之空相乃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又佛典中, 性․相二字常爲同義字, 故亦可作空性.
【공상혹共相惑】
p2196-上→ 梵語 sāmānya-kleśa. 指緣共相而起之惑. 略稱共惑. 乃自相惑之對稱. 卽諸法緣共通之苦․空․無常․無我等相而迷惑之, 産生執苦爲樂․執空爲有․執無常爲常․執無我爲我之煩惱, 稱爲共相惑. 俱舍論卷二十(大二九․一○四上) : 所餘一切見․疑․無明, 去來未斷, 遍縛三世. 由此三種是共相惑, 一切有情俱遍縛故. 若現在世正緣境時, 隨其所應能繫此事.據俱舍論光記卷二十解釋之, 謂未來之見․疑․無明, 隨其所應, 皆具二遍(遍繫三世․遍繫自境), 故立遍行之名. 而過去之意識, 雖亦遍繫三世, 然非遍繫自境, 故不屬遍行. 現緣之共惑, 雖具有二種遍行, 然亦有不具者, 以不定故, 亦不屬遍行. [阿毘曇心論經卷三․大毘婆沙論卷十八](參閱自相惑2528)
【공생空生】
p3471-下→ 梵名 Subhūti 之意譯, 巴利名同. 音譯須菩提․蘇部底. 又稱善現․善業. 爲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譽爲解空第一. 古代印度舍衛國婆羅門之子, 名負梨. 端正殊妙, 智慧聰明無能及者. 初以惡性爲父母親屬所厭患, 遂捨家入山林. 山神引之詣佛, 佛爲其說瞋恚之過患, 師乃自悔責, 懺悔罪咎, 豁然得須陀洹果, 未久證阿羅漢果. [譬喩經卷一․維摩經文疏卷十三․大唐西域記卷四](參閱須菩提5361)
【공성空性】
p3477-中→ 梵語 śūnyatā, 巴利語 suññatā. 音譯作舜若多. 指空之自性․空之眞理, 乃眞如之異名. 依唯識家之說, 眞如爲遠離我․法二執之實體, 故修空觀而離我法二執之處, 眞如實體卽躍然而現, 亦卽依空而顯明實性, 非謂眞如之體爲空. 又梵語之 śūnyatā, 除譯爲空性外, 經論中亦譯作無․空門(三解脫門之一)等. [大日經住心品․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卷七末]
【공성무경심空性無境心】
p3477-下→ 又作一道無爲心. 乃日僧空海所立十住心之第八. 謂於眞如實相之上, 無相亦無境, 故知自心不在內, 不在外, 不在兩中間, 實不可得. [十住心論卷八](參閱一道無爲心74)
【공시교空始敎】
p3477-上→ 詮說空理之敎. 華嚴宗所立五敎之中, 第二爲大乘始敎, 此始敎復分空始敎與相始敎二門. 依般若․三論等經論, 詮說諸法皆空, 揭示眞空無相之義者, 稱爲空始敎. 依解深密․瑜伽等經論, 從現象作用肯定諸法存在之唯識說, 稱爲相始敎. 上記二敎俱爲大乘之初門, 故稱始敎.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參閱五敎十宗1146․始敎3139)
【공심空心】
p3471-中→ ①觀察空理之心, 稱爲空心. ②指否定因果之理而執著於空見之心. 空見, 卽不承認三世因果之理, 或執著於一切法皆空之謬見. 摩訶止觀卷十上(大四六․一三五下):空心無畏, 不存規矩, 恣情縱欲, 破正見․威儀․淨命, 死皆當墮三惡道中.(參閱空見3476)
【공안公案】
p1314-下→ 本義爲官府中判決是非之案例. 禪宗將歷代高僧之言行記錄下來, 作爲坐禪者之指示, 久之亦成爲一種思考之對象, 或修行坐禪者之座右銘. 此種言行錄一如政府之正式布告, 尊嚴不可侵犯, 又可啓發思想, 供人硏究, 竝作爲後代依憑之法式, 故稱公案. 此一風氣倡始於唐代, 至宋代大行. 一般以公案之總數約計一千七百則, 然實際未必眞有一千七百之數, 且通常所用者約僅五百則而已, 其餘或重覆, 或較乏參究價値. 禪宗最初僅有獨家語錄, 其後語錄之書日夥, 遂有編選彙輯成公案之書, 其中以碧巖錄․從容錄․無門關․正法眼藏․景德傳燈錄等五燈錄, 及人天眼目․指月錄․續指月錄等爲著. 此外, 公案中大多有一個字或一句話供學人參究之用者, 稱爲話頭. 如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答:無!此一對話卽爲一則公案, 而無字卽是話頭. 參禪時, 對公案之話頭下工夫, 稱爲參話頭;師家以言語示豫學人之公案, 稱爲話頭公案. 通常而言, 公案不可以邏輯推理或一般常識來解釋, 此蓋因禪家之精神乃超越言詮․思量者, 故師家每藉公案之非邏輯性來觸發學人分別意識之外的深層直覺, 以幇助學人體證眞性. 又公案之重要涵義有五:(一)作悟禪之工具, (二)作考驗之方法, (三)作權威之法範, (四)作印證之符信, (五)作究竟之指點. [天目中峰和尙廣錄卷十一上․碧巖錄三敎老人序․第一則․第四則]
【공야空也】
p3470-中→ (903?~972)日本平安中期之淨土敎布敎僧. 又稱弘也. 籍貫不詳. 二十餘歲入尾張之國分寺剃髮, 自號空也. 天性好遊訪, 曾參詣諸國靈蹟, 四處開路, 架設橋樑, 開鑿井池, 修建寺宇, 刻造佛像, 書寫經文, 竝收山野之屍骸豫以火葬, 常唱彌陀名號以勸化民衆, 故時人稱師爲阿彌陀聖․市聖․市上人. 住播磨國揖保郡峰相寺, 披閱大藏經數年, 金人時來入夢敎說難解之義. 又聞阿波之海中湯島有觀音靈像, 遂前往修行數月, 於腕上燒香, 絶食不眠, 終得拜見聖容. 天曆二年(948)登比叡山, 師事座主延昌, 受大乘戒, 法名光勝. 天祿三年, 於西光寺, 自知入寂之期至, 沐浴著淨衣, 擎香爐而坐, 向西瞑目而寂, 世壽七十(一說七十六, 或六十九, 或八十三). 師於當時之貴族佛敎時代, 將淨土敎弘揚於民間之功勳至鉅, 後人欲紀念之, 遂於寺中造師之立像, 口吐數尊小佛像, 作爲稱名念佛之表徵. [元亨釋書卷十四․日本往生極樂記․空也上人繪詞傳]
【공야념불空也念佛】
p3471-上→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鉢叩. 淨土宗僧空也之弟子平定盛經由其師之指導, 邊叩瓢, 邊念佛, 此種念佛方式稱爲空也念佛. 由於積聚念佛之功德得以往生極樂, 因而心生歡喜. 通常以和歌․和讚․念佛等附和節拍歡喜唱念, 邊叩鉦或瓢簞, 邊拍手相和, 圍成圓形來回舞蹈.
【공양供養】
p3065-上→ 梵語 pūjanā, 巴利語同. 又作供․供施․供給․打供. 意指供食物․衣服等豫佛法僧三寶․師長․父母․亡者等. 供養初以身體行爲爲主, 後亦包含純粹的精神供養, 故有身分供養․心分供養之分. 據遺敎經論載, 飮食․衣服․湯藥等, 屬身分供養;不共心供養․無厭足心供養․等分心供養等, 屬心分供養. 蓋初期敎團所受之供養以衣服․飮食․臥具․湯藥等爲主, 稱爲四事供養. 施豫佛․塔廟․佛像․敎法․比丘(尼)․僧團之房舍與土地爲僧團經濟之重要來源. 所行之供養除財供養外, 尙有法供養, 如以恭敬供養․讚歎供養․禮拜供養等精神之崇敬態度亦稱供養. 密敎則有塗香以洗淸罪業․除去煩惱之說, 竝有供養儀軌(供養法式)之制定. 初時甚而有以塔․廟作爲祭祀對象之供養, 稱塔供養, 至後世, 一般對死者亦行塔供養, 亦有以其他供物作爲回向之情形. 總括供養物之種類․供養方法與供養對象等, 有各種不同之分類:(一)二種供養, 據十住毘婆沙論卷一之說, 有:(1)法供養, 指善於聽聞大乘正法, 或廣或略. (2)財供養, 指飮食等四事供養. 據大日經供養法疏說, 有:(1)理供養, 指以證入眞實之理爲供養. (2)事供養, 指供養香花等. (二)三種供養, 據普賢行願品疏之說, 有:(1)財供養, 指供以世間之財寶․香花等之供養. (2)法供養, 指起菩提心, 而行自利․利他之二利. (3)觀行供養, 指行周遍含融觀․事事無礙觀等華嚴觀行供養. 十地經論卷三說, 有:(1)利養供養, 指衣服․臥具等. (2)恭敬供養, 指香花․幡蓋等. (3)行供養, 指修行信行․戒行等之供養. (三)三業供養, 法華文句卷三之一載, 有身․口․意三業供養, 卽:(1)身業供養, 身至誠禮敬諸佛菩薩. (2)口業供養, 口發言稱美諸佛菩薩功德. (3)意業供養, 端心正意, 想念諸佛菩薩相好莊嚴. (四)四種供養, (1)據大日經義釋卷十一之說, 有香花․合掌․慈悲․運心等四種供養. (2)據理趣釋卷下之說, 有菩提心供養․資糧供養․法供養․羯磨供養等四種瑜伽敎之供養. (五)四事供養, (1)據增一阿含經卷十三之說, 有衣被․飮食․床臥具․病瘦醫藥等四種供養. (2)據無量壽經卷下之說, 有懸繒․燃燈․散花․燒香等四種供養. (3)據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三之說, 有飮食․衣服․湯藥․房舍等四種供養. (六)五種供養, 據蘇悉地羯囉經卷下之說, 有塗香(持戒)․花鬘(布施)․燒香(精進)․飮食(禪定)․燃燈(智慧)等五種供養;另加閼伽(淨水, 忍辱), 卽爲六種供養. (七)十種供養, 據法華經法師品之說, 有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等十種供養. 另據大藏法數之說, 將繒蓋․幢幡合倂爲幡蓋, 而加入合掌, 成爲十供養. 若據菩薩地持經卷七所擧之十種, 則爲:身供養․支提供養․現前供養․不現前供養․自作供養․他作供養․財物供養․勝供養․不染汚供養․至處道供養等. 此外, 佛前之供物稱佛供, 神前之供物稱神供. 供養梵天․帝釋天․功德歡喜天等, 則稱供天或天供. 供於亡者, 稱追善供養. 專供餓鬼者, 稱餓鬼供養. 慶祝佛像開光者, 稱開眼供養. 供養經者, 稱開題供養, 又稱經供養․一切經供養․書寫供養, 如書寫維摩經而供養之, 稱維摩經供養. 叩鐘慶祝者, 稱鐘供養. 又就佛法僧三寶而言, 供養佛, 稱佛供養․供佛;供養法, 稱法供養․行供養;供養僧, 稱僧供養․僧供. 其中, 招請百僧, 設齋以供養者, 稱百僧供養․百僧供;招請千僧, 設齋以供養者, 稱千僧供養, 或稱千僧齋․千僧供․千僧會;傳說此種供養之功德無量. 又供養之施主, 稱供養主. 供養衆僧, 亦稱供衆․供贍. 記載供養意義之諷誦文, 稱供養文. 爲供養求福所造之佛像, 稱供養佛. 以燈明供養佛像․塔廟, 則稱供燈. 於日本, 在書寫經典之後, 以之供養․宣講, 稱爲供講. [佛藏經卷下․無量壽經卷下․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佛本行集經卷一供養品․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五․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供養儀式․大智度論卷九十三․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上․法華經玄贊卷二本․梵網菩薩戒本疏卷二․大日經疏卷八․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三․釋氏要覽卷中․禪苑淸規卷一赴粥飯法․卷三藏主․大明三藏法數卷七](參閱四種供養1803)
【공양법供養法】
p3067-中→ 密敎重要事相之一. 亦爲儀軌之一部分. 爲了修道․祈福․消災․報恩等, 而對三寶․諸天․父母․師長․亡者等, 作供養之儀式軌則, 如曼荼羅供․水天供․聖天供等種種供養之法式均屬之. 其行法包括手印之結法․洗淨之法․供花之法․掬水之法等. 於蘇悉地經卷二供養品․瞿醯經卷中奉請供養品․不空羂索經卷十五最上神變解脫壇品等經, 皆詳載有關之供養作法. (參閱密供4476․儀軌5958)
【공양십이대위덕천보은품供養十二大威德天報恩品】
p3067-上→ 卷. 唐代不空譯. 略稱十二天報恩品. 屬於密敎雜密經十二天法之經軌.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經末題名十二天儀軌. 十二天係指總攝一切天․龍․鬼․神․星宿․冥官等護持世間之諸尊. 本經內容卽依十二天之喜怒而述二利二損, 行者可隨所祈願之種類而行不同之供養法. 此外, 大正藏第十八冊另收有供養儀式一卷, 內容依大日經法摘錄供養儀式之要旨, 略述二十四法, 竝圖示手印及眞言. 然譯者不詳, 或謂亦係不空所譯.
【공양운供養雲】
p3068-上→ 又作供養雲海. 有三義:(一)比喩加持一供養物, 卽爲加持無量之供養物. (二)比喩供物之數量無限, 多如雲海. 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九○中):現種種身語意, 興種種供養雲;以無盡大願, 廣修諸度.(三)謂諸菩薩興起種種雲, 如一切摩尼寶花雲․一切蓮花妙香雲等, 以供養如來, 稱爲供養雲. [八十華嚴經卷五世主妙嚴品․大日經供養法疏卷下]
【공양운해보살供養雲海菩薩】
p3068-中→ 供養雲海, 梵名 Pūjā megha sāgaraḥ, 音譯布惹迷伽娑揭羅. 係密敎胎藏界現圖曼荼羅釋迦院外列南端之菩薩. 其密號爲普覆金剛. 形像呈使者形, 雙手捧荷葉, 葉上置蓮花, 略向右側跪坐於荷葉座上;或持金盤, 盤上盛花. 三昧耶形爲荷葉上之花. 印契爲普通合掌. 眞言則見於大日經供養儀式品. [大毘盧遮那經廣大儀軌卷上]
【공양제供養祭】
p3067-下→ 語 haviryajña. 印度婆羅門敎․印度敎以動植物供奉天神與祖先之各種祭祀儀式之總稱. 共分七種:(一)置火禮(梵 Agnyadheya), 新婚夫婦於結婚滿月日擧行. (二)火祭(梵 Agnihotra), 每日早晩兩次, 投牛酪及其他供物於家主火․供養火․祖先祭火等三火中. (三)新月滿月祭(梵 Darśapūrṇamāsa), 爲供養祭中最大之祭典, 通常在相當於我國農曆之正月十六日擧行. (四)初穗祭(梵 Āgra-yaṇeṣṭi), 又作新嘗祭. 以時令之作物供養天神或祖先, 如秋季獻米, 春季或雨季獻麥, 夏季獻竹. (五)四月祭(梵 Cāturmāsya), 每四個月擧行一次, 春分爲一切神祭, 雨季爲伐樓拿祭, 秋分爲娑迦祭. (六)供獸祭(梵 Nīdhapaśu-bandha), 向因陀羅․阿耆尼․蘇利耶․生主等奉獻羝羊供物. (七)塞達羅摩尼祭(梵 Sautrāmaṇi), 主要對蘇達羅曼(梵 Sūtraman, 卽因陀羅)獻祭, 兼祭雙馬童(梵 Aśvin)與辯才天(梵 Sarasvatī).
【공양풍경供養諷經】
p3069-中→ 又稱施齋諷經. 乃爲追薦亡者所行之誦經儀式. 卽於授戒會等儀式中, 應施主之請, 爲超度亡者而行飮食供養, 竝諷誦經文. 又通常對已故之尊宿亦行供養諷經.
【공양회供養會】
p3068-中→ ①營辦物資以供養佛․法․僧, 及父母․師長․亡者等之法會, 稱爲供養會. ②爲密敎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之第四會, 位於中央之右方, 相當於四種曼荼羅中之羯磨曼荼羅. 又稱大供養會․一切如來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廣大供養羯磨曼荼羅․金剛事業曼荼羅. 此會共包括七十三尊, 卽五佛․四波羅蜜․十六大菩薩․八供養․四攝․賢劫十六尊․外金剛部二十天等. 諸尊以寶冠․華鬘等供養大日如來, 竝相互展現供養之儀. 各尊皆左手作拳, 右手持蓮花, 花上置三昧耶形, 以表示內外相互供養之儀相. 諸尊之形像, 於現圖曼荼羅中, 僅有四波羅蜜呈女子形像, 其餘諸尊均作男子形;另於五部心觀之圖像中, 則諸尊皆呈女子形. 又於此會之曼荼羅中, 共有菩提心․灌頂․法․事業等四種供養. [宋譯敎王經卷八](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 ③爲密敎金剛界修法中, 曼荼羅各會各別而修時之一個節段. 又稱大供養會. 修法之時, 先於三昧耶會結誦三十七尊之內證本誓, 更於此供養會中擧出本誓之標幟, 而行自他平等之供養以長養聖胎. 自他平等之供養卽自供養與他供養兩種竝行. 自供養乃行者供養自心中本覺之諸如來, 依此新薰之力, 速疾照破無明, 以修顯本有之光明. 他供養則供養過去已成之諸佛及一切衆生. 蓋供養過去已成之諸佛, 可藉其加持護念之力而滿足行者自證之行;供養一切衆生(卽未來之佛), 則可令彼等速疾發菩提心, 而滿足行者化他之行. 此外, 此會之尊可分爲能供養與所供養之尊, 於此凡有三說:(一)以大日如來․四波羅蜜爲所供養, 而以十六大菩薩等爲能供養. (二)僅以心王大日如來爲所供養, 而以金剛薩埵以下之諸尊爲能供養. (三)以行者結誦印明爲能供養, 而以曼荼羅之三十七尊爲所供養. [略出念誦經卷三․蓮華部心儀軌]
【공어타국恭御陀國】
p4106-上→ 恭御陀, 梵名 Koṅgoda. 東印度之古王國. 位於烏荼國之南. 依大唐西域記卷十所載, 該國瀕臨海隅, 土地濕熱, 氣候溫暑, 風俗猛烈. 其人形偉貌黑, 略通禮義, 崇敬外道, 不信佛法. 因其臨海之故, 多奇寶 ; 出大靑象, 可供遠乘之用. 玄奘西遊時, 此國爲戒日王所征服. 其都城位於今之坎迦姆市(Ganjam)與喀特克市(Cattack)之間.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解說西域記]
【공업불공업共業不共業】
p2198-上→ 共業, 謂衆生共通之業因, 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之山河․大地等器世界, 此乃依報之業 ; 而個人之業因, 能招感個人受用之五根等正報之業者, 則稱爲不共業. 俱舍宗以因之自體爲共業 ; 唯識宗則以共業爲資助共相種子, 令其起現行之增上緣. 就種子而論, 此共業․不共業爲能感之業種子, 而依․正二報之親因緣種子, 則爲共相․不共相種子 ; 共業․不共業之業種子, 能資助親因緣之共相․不共相種子, 而令其生起現行. 然善惡業所起之現行, 隨起卽滅, 故助他之功能劣弱, 但其所薰之業種子相續流注, 能資助當來之異熟果, 此功能强勝, 故唯識宗專就種子而論共業不共業.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四․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四․阿毘曇心論經卷二․俱舍論卷十一․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親因緣6292)
【공왕空王】
p3471-中→ ①諸佛之別名. 以諸佛親證諸法空性, 寂靜無礙, 聖果無匹而稱空王. 依圓覺經載, 佛爲萬法之王, 故稱空王. [諸經要集卷一三寶部敬佛篇念十方佛緣]. ②古佛名. 又作空王佛. 法華經授學無學人記品(大九․三○上):諸善男子!我與阿難等於空王佛所, 同時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空王佛乃空劫時期出現之佛, 空劫之前則萬物未發生, 故禪林中每以空王以前一語表示超越人類生命意識之境界, 與本來面目․父母未生以前․空劫以前等爲同類用語.
【공용지功用地】
p1564-下→ 指初地至七地之菩薩階位. 於菩薩各種修行階段中, 初地以上, 至第七地之菩薩, 雖已證得眞如, 猶須加行用功, 故稱功用地 ; 而八地以上之菩薩, 無須再藉加功用行, 自然功德增進, 則稱無功用地. 成唯識論卷九(大三一․五三中) : 八地以上, 純無漏道, 任運起故, 三界煩惱, 永不現行.
【공운空雲】
p3483-上→ 又作空中雲. 比喩物之不堅實. 與水月爲同類用語. 蓋空中之雲聚散無常․變幻莫測, 世間諸法亦隨因緣而卽起卽滅, 故以雲比喩之. 維摩經觀衆生品(大一四․五四七中):如智者見水中月․(中略)空中雲. (中略)菩薩觀衆生爲若此.新譯仁王經卷上(大八․八三八下):三世善惡, 如空中雲.
【공위초절功位勦絶】
p1564-下→ 禪林用語. 功位, 指修行階段的初心․後心等之位別. 勦絶, 滅絶之意. 謂修行功夫進入究極之境地, 卽無初心․後心等階位之差別.
【공유각구이의空有各具二義】
p3473-中→ 謂眞空與幻有各具有二種意義. 諸法依因緣生起而無自性, 謂之空;此空非無見․斷見之空, 稱爲眞空. 諸法無性而緣生, 謂之有;此有非常見․有見之有, 稱爲幻有. 據華嚴經疏卷十四載, 卽;(一)眞空之二義:(1)眞空能滅幻有, 若幻有不滅, 卽非眞空. (2)眞空能成幻有, 若滯礙而不成幻有, 亦非眞空. (二)幻有之二義:(1)幻有必遮覆眞空, 幻有若顯現, 眞空則隱蔽. (2)幻有必不礙眞空, 幻有終將自行隱滅而令眞空徹現.
【공유空有】
p3472-上→ 空與有之竝稱. 遮遣謂之空, 建立謂之有. 與有無同義. 諸法依因緣而生, 事屬存在, 故謂有;諸法係因緣和合而生, 本來無自性, 故謂空. 空․有爲佛法兩大門系, 爲破凡夫執相而立因緣生法爲空;再立唯識法相, 勝義爲有. 以凡夫執我․我相爲有, 執無因果․涅槃爲空, 故須空有兩遣方得眞諦.
【공유력대연空有力待緣】
p3473-上→ 爲華嚴宗用以說明法界緣起主要原理的因六義之一. 係依準唯識宗種子六義中之果俱有之義而立. 卽諸法緣起之因, 其體性爲空, 雖具有引生果之力用, 然尙須借助他緣之力, 稱爲空有力待緣. 華嚴五敎章卷四(大四五․五○二上):由俱有故方有, 卽顯是不有, 是空義也. 俱故能成有, 是有力也. 俱故非孤, 是待緣也.此係以空有力待緣與果俱有之義相似, 故借果俱有之義以說明空有力待緣. 蓋諸法皆具空․有二義, 眞如本體隨緣而顯現諸法, 是爲有之義;然此有係假有而非實有, 是爲空之義;又以承認因之法具有引生果之功能, 故謂之有力;然尙須借助他緣之力以引生果, 故謂之待緣. 要之, 以因之法具有空․有力․待緣三義而立空有力待緣之義. [十地經論卷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下](參閱因六義2272)
【공유력부대연空有力不待緣】
p3472-中→ 爲華嚴宗用以說明法界緣起主要原理的因六義之一. 係依準唯識宗種子六義中之刹那滅之義而立. 卽諸法緣起之因, 其體性爲空, 具有引生果之全部力用, 而不須借助他緣之力, 稱爲空有力不待緣. 華嚴五敎章卷四(大四五․五○二上):由刹那滅故, 卽顯無自性, 是空也;由滅故, 果法得生, 是有力也;然此謝滅非由緣力, 故云不待緣也.此係以空有力不待緣與刹那滅之義相似, 遂借刹那滅之義說明空有力不待緣. 蓋刹那滅者, 指刹那刹那生滅之法, 能成爲他法生起之因;以刹那生滅, 故無有自性而其體爲空;然由滅之故, 能爲因以引生果, 故謂之有力;又以此滅爲任運自然而滅, 不須借助他緣之力卽能引生果, 故謂之不待他緣. 蓋諸法皆具空․有二義, 眞如本體隨緣而生諸法, 是爲有之義;而此有係如幻之假有, 非本來恆有, 是爲空之義;承認其法具有生果之全力功能, 是爲有力而不待緣;又以其體爲空, 故稱空有力不待緣. [十地經論卷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下](參閱因六義2272)
【공유론쟁空有論爭】
p3473-下→ 指大乘佛敎在印度卽發生二大敎系, 對於諸法體性究竟爲空或有, 因主張不同而引起之論爭. 龍樹․提婆之敎系, 主張諸法皆空;後之三論宗卽承續此主張. 無著․世親之敎系, 則主張諸法爲有, 後推演成法相宗. 於小乘佛敎亦曾存在空有論爭, 例如毘曇宗主張有, 成實宗主張空. 此外, 其他小乘之分派多達二十餘部, 且每每彼此立義, 互爲論爭, 而大乘佛敎於印度僅此空有二派. 然於此二派祖師龍樹․提婆及無著․世親之時代, 竝未産生正面論爭, 僅係二派之敎義各有異趣而已, 亦卽龍樹․提婆主張消極之空論, 無著․世親主張積極之有論. 龍樹雖於中觀論․十二門論之中敘說眞空․無相, 然亦於十八空論一書中論述方便唯識與正觀唯識之區別, 且於大智度論中述及積極之有論;而無著․世親雖於瑜伽․唯識中論述積極之有論, 然兩人皆曾注解提婆之百論, 而同屬百論十餘家注釋者之列, 且無著亦曾撰順中論一書, 以注釋龍樹之中觀論. 故知, 其時二派對於空․有, 雖各有主張, 然不僅未曾直接衝突, 且兩派每能彼此涵融. 至世尊入滅後一千餘年, 空․有二派各趨於發達, 針對論空之中論․百論, 其注釋家號稱七十師;針對論有之瑜伽論, 其注釋亦多達十支, 而唯識論之注釋者亦發展出十大論師. 至護法與淸辨時, 就依他起性展開空有論爭, 其後戒賢與智光亦就三時敎判而起論爭. 護法於成唯識論卷八主張諸法皆由因緣所生, 而將一切諸法分爲三性, 卽:遍計所執性, 係妄情所現之法, 故爲空;依他起性, 諸法皆由因緣而生, 故爲有;圓成實性, 一切法之本體悉皆眞實, 故爲有. 而淸辨撰大乘掌珍論, 揭示有爲空․無爲空․畢竟皆空之旨. 蓋佛敎哲學於宇宙論方面, 大別有實相論與緣起論兩大觀點, 竝據之拈出觀心門與法相門兩大敎法, 綜上之說, 是知護法係根據緣起論而立法相門, 主張由因緣所生之諸法爲實有;淸辨根據實相論而立觀心門, 主張畢竟空. 二師之主張雖似相破, 實係相成, 益發彰顯眞空妙有之佛敎至理. 故華嚴宗賢首大師法藏乃調和二宗之說, 而於所著華嚴五敎章卷四謂(大四五․五○一上):色卽是空, 淸辨義立;空卽是色, 護法義存. 二義鎔融, 擧體全攝. 又戒賢與智光亦就三時敎判展開論爭, 初時-阿含(心境具有)初時 戒賢所說三時敎二時-般若(心境具空) 二時智光所說三時敎 三時-深密(境空心有) 三時 爭論之點卽爲由護法․淸辨而來之空有論. 關於二師之師承, 戒賢爲護法之弟子, 屬有系;而空系之智光, 其師承則有異說, 有謂係戒賢之弟子, 亦或係同名而相異之二人. 二師於所立之三時敎判, 各執一說, 如表所示. 蓋二師敎判論之爭論重點卽爲空有論, 戒賢以境空心有之中道爲第三時, 而智光則 以心境俱空爲第三時. 就此敎判論, 賢首大師以攝機之寬狹․言敎之具闕․益物之大小․顯理之深淺等四門, 分別批判二師之優劣, 於所著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謂, 前二門以戒賢所判爲優, 後二門以智光所判爲勝:(一)就攝機之寬狹而言, 戒賢之第三時可攝三乘之機, 故較智光之獨攝菩薩乘爲寬. (二)就言敎之具闕而言, 戒賢之第三時具說大․小二乘敎, 而智光僅說大乘, 獨闕小乘, 故以戒賢所說爲勝. (三)就益物之大小而言, 智光之第三時謂一切衆生悉得大乘之益, 而戒賢僅論及二乘之定性及無性有情等問題, 故以智光所說爲勝. (四)就顯理之深淺而言, 戒賢雖謂境空而猶論心有, 故所判立之義未盡未了;而智光判立心境俱空․緣生卽空, 故較爲殊勝. 其後華嚴宗四祖澄觀則針對此敎判論, 作一較强烈之批判, 於華嚴玄談中謂, 就了義之程度而言, 若將攝機之寬狹與益物之大小相比較, 則攝機之寬不及益物之大;若將言敎之具闕與顯理之深淺相比較, 則言敎之具不及顯理之盡;且二師之敎判雖各有二了․二不了, 然若探其究竟深意, 則二種所謂了義亦皆不了. 蓋賢首以性宗․相宗相融會(性相融會)爲主, 澄觀則以性宗․相宗二者爲壁壘分明(性相決判), 故對於二宗之批判有如是逈異之結論. 空有二宗傳入中國後, 亦曾盛行. 論空之三論宗於後秦之鳩摩羅什與隋代之吉藏時極爲興盛, 至唐代後逐漸衰落;論有之法相宗於唐代玄奘時大盛. 然兩派在中國佛敎史上竝無論爭之情形, 此因鳩摩羅什․吉藏與玄奘等人, 各處於不同時代, 故無直接衝突之可能, 且華嚴宗․天台宗之敎理旣主張空有之相卽無礙, 故亦不致産生偏執空有任何一端之固陋. 在日本, 亦曾盛行空有論爭, 於奈良朝時, 三論․法相二宗竝爲盛行, 論爭亦盛. 有關之論爭情形及雙方論點, 可見之於三論大義鈔之記載, 如:空有爭論․常無常爭論․五性爾非爾爭論․有性無性爭論․定不定爭論․變易生死爭論․敎時爭論等. 平安朝後, 天台․眞言等諸宗新興得勢;而三論․法相二宗衰落, 自此亦不復見空有之論爭. [佛地經論卷四](參閱三性563․三時敎596․中觀派1037․瑜伽派5530)
【공유법共有法】
p2194-下→ ①又稱俱有法․俱有. 卽指同時存在之法. 俱舍論卷六(大二九․三○中) : 若法更互爲士用果, 彼法更互爲俱有因, 其相云何?如四大種, 更互相望, 爲俱有因.具體而言, 卽指如地․水․火․風之四大種, 或如本法與本相․心王與心所等, 此種同時竝存, 而成爲一組織, 彼此互不相離者, 稱爲共有法. 一切之俱有因, 皆爲共有法. [俱舍論光記卷六․俱舍論寶疏卷六](參閱俱有因4027). ②因明用語. 因明立論中, 所立之因(理由)必須爲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共同認可其爲實有, 此稱爲共有法. 與共許法․極成法乃名異而實同. (參閱極成5477)
【공유이종空有二宗】
p3472-上→ 指空宗與有宗. 空宗, 乃主張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宗派;有宗, 乃主張諸法爲有之宗派. 小乘佛敎中, 俱舍宗屬於有宗, 成實宗屬於空宗;大乘佛敎中, 法相宗屬於有宗, 三論宗屬於空宗. (參閱有宗2432․空宗3477)
【공유이집空有二執】
p3472-中→ 又作有無二見. 指凡夫因妄想分別所生起之絶對皆有之有執, 或絶對皆無之空執. 二執皆係謬誤見解, 有執, 如執著有實我․實法;空執, 如執著無善因善果與惡因惡果之事法․無涅槃之妙體等. 宗鏡錄卷四援引唯識三性之思想而列擧二種對治空有二執之法門, 卽:(一)以情有理無之空觀對治有執;亦卽觀一切遍計所執性, 於情則實有, 於理則虛無, 二者唯因虛妄而起, 皆無體用, 故應遣除. (二)以理有情無之有觀對治空執;亦卽觀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之法, 於理則實有, 於情則虛無, 然理本爲實, 故應存留有觀, 以爲體用.
【공의共依】
p2195-上→ 指爲二識以上共通之所依者. 若就前七識而論, 則前五識之四依中, 除同境依外, 其餘之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均爲共依 ; 亦卽前五識以第六識爲分別依, 第七識爲染淨依, 第八識爲根本依. 又第六識爲第七識之所依, 第七識爲第六識與第八識之所依, 故第六․第七識亦具有共依之義. [成唯識論卷四․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卷七本․百法問答鈔卷一]
【공일현색空一顯色】
p3470-上→ 顯色, 指顯然可見之色. 空一顯色, 如蒼蒼天空之靑色, 現於空中, 純一而不雜餘色. 蓋於須彌山說中, 謂該山之四面由四寶構成, 卽北面爲黃金, 東面爲白銀, 南面爲琉`, 西面爲頗梨;映照四大洲之天空, 呈現北方之黃色, 東方之白色, 南方之靑色, 西方之赤色, 純一而淸淨, 此稱空一顯色. 唯識家以此色爲十三種顯色之一, 俱舍家有一說以之爲二十一種顯色之一. 俱舍論光記卷一(大四一․一六下):妙高山四邊空中, 各一顯色, 名空一顯色, 故正理三十四云:『空一顯色, 謂見空中蘇迷廬山所現純色.” 此引文中之妙高山與蘇迷廬山皆係須彌山之異稱. 有關空一顯色之體, 諸家所說不一:(一)識身足論卷十一, 以靑․黃․赤․白等四顯色爲其體. (二)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 以空界色爲其體, 而空界色以影․光․明․闇爲其體. (三)俱舍論光記卷一會通上記二說, 謂此空界色雖以影․光․明․闇爲體, 然影․光․明․闇係隨正顯色而應現者, 故亦攝於靑․黃․赤․白中.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一․俱舍論卷一․卷十一․俱舍論寶疏卷一](參閱顯色6922)
【공자진龔自珍】
p6910-上→ (1791~1841)淸代仁和人. 字璱人, 號定盦, 又名鞏祚. 道光年間(1821~1850)進士, 官至禮部主事. 曾從外祖父段玉裁學說文解字, 又從劉逢祿學公羊春秋. 奇才橫溢, 博覽群書, 有經世致用之志, 通達西域蒙古地理․諸子百家․讖緯之學, 竝多引用佛典以詮釋諸家之說, 而自成一家之言, 尤好以禪理爲詩文, 幽渺深邃, 奇境獨闢. 著述甚富, 惜多散失, 現有定盦全集傳世.
【공작경음의孔雀經音義】
p1379-上→ 凡三卷. 日僧觀靜撰. 爲唐朝不空所譯佛母大孔雀明王經之註釋書. 收於大正藏第六十一冊. 全書分成述大意․釋題目․入文解釋等三門. 述大意中簡述經旨, 釋題目再分顯․祕兩種, 以顯密二敎之立場解釋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八字. 其次入文解釋則將附於經首之讀誦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前啓請法與經之本文加以註解. 註解之語凡千四百六十, 解說其字音字義或有關之事項. 全書對各語解釋之精粗差別極其顯著. 所引書目極多, 計百三十部, 擧凡經典․密部․論部․史傳․中國撰述․日本撰述․外典等皆引用之. [釋敎諸師製作目錄卷二․錄內啓蒙卷十五]
【공작명왕경孔雀明王經】
p1378-上→ 孔雀明王, 梵名 Mahāmayūī-vidyārājñī 凡三卷. 全名佛母大金耀孔雀明王經. 唐代不空譯. 又作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孔雀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敘述阿難陀眼見莎底(梵 Svati)新比丘之足被黑蛇所囓而幾將悶絶, 故求佛陀大悲救護. 佛陀乃敎阿難陀口誦佛母明王大陀羅尼, 卽可使之得救. 此外竝謂諸神仙․星宿․藥叉․過去佛等, 亦說依此陀羅尼可遠離一切恐怖, 獲得福德. 同本異譯有梁代僧伽婆羅譯孔雀王咒經二卷․唐代義淨譯大孔雀咒王經三卷. 密敎修法中之孔雀明王經法, 卽依據本經而來.
【공작명왕경법孔雀明王經法】
p1378-中→ 密敎修法之一. 又稱孔雀經法. 卽爲息災․請雨․止雨․消除病惱․安産等, 依據佛母大金耀孔雀明王經或孔雀明王儀軌, 以孔雀明王爲本尊所修之祕法. 修法時, 先於中央安置四臂孔雀明王像, 大壇上安置羯磨杵․梵篋(揷孔雀尾), 中甁揷三或五枝孔雀尾, 竝置金剛盤與火舍(香爐之一種), 內焚環香, 不斷燃薰, 以爲供養. 另設護摩壇․聖天壇․十二天壇. 護摩壇一日三座, 聖天壇後夜․日中二座, 十二天壇初夜一座, 各修其法. [大孔雀咒王經卷下․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阿娑縛抄卷六十九]
【공작명왕孔雀明王】
p1377-下→ 梵名 Mahā-mayūrī-vidyā-rājñī 音譯摩訶摩瑜利羅闍. 又作孔雀王․佛母孔雀大明王. 依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所載, 孔雀明王呈一面四臂之相, 手持蓮花․俱緣果․吉祥果․孔雀尾, 跨乘金色孔雀王. 所持四物中, 蓮花表敬愛, 俱緣果表調伏, 吉祥果表增益, 孔雀尾表息災. 此明王爲毘盧遮那如來之等流身, 具有攝取․折伏二德, 故有二種座, 白蓮座表示攝取慈悲之本誓, 靑蓮座表示降伏之意. 又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 孔雀明王位於蘇悉地院南端第六位, 肉色二臂, 右手持孔雀尾, 左手持蓮花, 坐赤蓮花座. 密號佛母金剛, 三昧耶形爲孔雀羽. [孔雀王咒經․大孔雀咒王經卷上․胎藏界七集卷中]
【공작시孔雀屎】
p1378-下→ 比喩問答乖違, 猶如問天而答地. 百喩經卷三(大四․五五○下):有二小兒入河遨戱, 於此水底得一把毛. 一小兒言:『此是仙鬚. 』一小兒言:『此是羆毛. 』爾時河邊有一仙人. 二小兒諍之不已, 詣彼仙所, 決其所疑. 而彼仙人尋卽取米及胡麻子, 口中含嚼, 吐著掌中, 語小兒言:『我掌中者, 似孔雀屎. 』蓋以此仙人答非所問, 而爲人嗤笑, 後人乃以孔雀屎一詞比喩浮漫虛說或問答乖違.
【공작왕잡신주경孔雀王雜神咒經】
p1377-中→ 全一卷. 又作佛說大金色孔雀王咒經․大孔雀王雜神咒經․大孔雀王神咒經. 東晉帛尸黎蜜多羅重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內容包括:皈依三寶․發願文․吉祥比丘之故事․佛說咒賊經․法華神咒經․毘沙門天․羅刹女等所說之咒․大涅槃經咒等. 本經與唐代義淨所譯之佛說大孔雀咒王經三卷內容略同. 本經收於高麗大藏經者, 譯者佚名, 收於元․明本者, 譯者爲帛尸黎蜜多羅. [開元釋敎錄卷四․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六]
【공작왕조孔雀王朝】
p1377-上→ 古印度王朝. 自西元前三一七年至前一八○年頃, 計歷一三七年. 西元前三二七年, 希臘亞歷山大大帝(Alexandros)遠征印度, 其時, 摩揭陀國(梵 Magadha)之難陀王朝(梵 Nanda)稱霸北印度恆河平原一帶. 旃陀羅笈多王(梵 Chandragupta)趁機而起, 平定北印度, 建都於摩揭陀國巴連弗城(梵 Pāṭaliputra), 創建孔雀王朝(梵 Maurya), 建立印度史上中央集權統一之大帝國. 至其孫阿育王時, 爲該王朝之鼎盛時期, 對外, 與埃及․希臘諸國建交, 對內, 則以法爲治國之政治理想, 竝於國內建設各種福利事業. 阿育王皈依佛敎, 在其保護獎勵之下, 佛敎普及全印度, 竝傳播至叟那世界(中央亞細亞之希臘人殖民地)․楞伽國(錫蘭島)․金地國(緬甸)等地. 此時佛敎敎團分裂爲上座部(梵 Theravāda)與大衆部(梵 Mahāsaṅghika). 阿育王雖厚護佛敎, 然亦未排斥其他宗敎, 故耆那敎與婆羅門敎在其寬容政策下, 亦逐漸興盛發展. 前者又分裂成白衣派․空衣派;後者則整備敎學, 完成作爲吠陀聖典補助文獻之諸經. 阿育王歿後, 孔雀王朝亦因而失勢. 西元前一八○年頃, 將軍弗沙蜜多羅(梵 Puṣyamitra)叛上弑君, 印度旋又陷於分裂之狀態.
【공작좌孔雀座】
p1379-上→ 梵語 mayūrāsana. 五部座之一. 爲密敎佛母孔雀明王及蓮華部主阿彌陀佛等所坐者. 孔雀爲瑞鳥, 形貌嚴麗, 且具種種色, 故以之爲座, 表示轉大法輪之義. 另於現圖兩界曼荼羅中, 鳩摩羅天亦坐於孔雀座. [金剛頂瑜伽略出念誦經卷一․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金剛頂經大瑜伽祕密心地法門義訣卷上](參閱五部座1158)
【공장供帳】
p3064-中→ 又作僧帳․僧籍. 卽僧尼之名籍. 亦卽記錄僧尼之名稱及出家得度等事項之簿冊. 佛祖統紀卷四十開元十七年條(大四九․三七四中):敕天下僧尼, 令三歲一造籍, 供帳始此.[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囑累品․禪苑淸規卷三維那條․大宋僧史略卷中](參閱僧籍5753)
【공적空寂】
p3480-中→ 謂遠離諸法相之寂靜狀態. 依法華經卷二信解品所說, 一切諸法皆悉空寂, 無生亦無滅, 無大亦無小, 無漏亦無爲. 維摩經卷上佛國品(大一四․五三八上):不著世間如蓮華, 常善入於空寂行. 吉藏於維摩經義疏卷二有所解釋, 謂不著世間, 卽善能入於空寂而捨棄其心;亦卽雖處於世間而常入空寂. 又所謂善入, 卽出入自在而不乖離空寂之眞義. 此外, 於禪林, 有空寂靈知心一語, 意指排遣主客對待所顯現的靈妙之心. [雜阿含經卷十․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五․央掘魔羅經卷二․修行道地經卷五神足品․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觀心品․無量義經說法品․摩訶止觀卷四上․修習止觀坐禪法要․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공점空點】
p3484-上→ 指附於梵字上之圓點, 卽․(其音爲ṃ), 有隨韻點畫之意. 爲悉曇十二摩多之第十一. 以□(a, 阿)爲例, 加圓點卽成□(aṃ, 暗). 蓋悉曇之空點, 在梵語文典上稱爲隨韻(梵 anusvāra), 意謂隨母音而鼻音化;而□可解爲梵語aṃbara, 意謂大空, 故由此轉釋而稱該圓點爲空點. 又□阿字五轉之一, 依東因發心之義, 配於發菩提心之位, 故亦稱菩提點. 大日經疏卷十四(大三九․七二三上):此阿上有點, 是大空義, 猶此菩提之心, 離一切諸相, 卽名諸佛, 是成菩提也. 於密敎中, 以悉曇□字在音韻上之五種變化配上五方五佛․五智等, 次第說明修行者之各種修證階次與方向, 比卽阿字五轉之義, 其中, 以東方之阿閦如來爲發菩提心之因位, 循著從因向果之修證方向, 稱爲東因發心. 又於空點之下加畫一半月形, 成爲殉, 此稱仰月點. 其形在梵語文典中屬於隨鼻韻(梵 anunāsika), 意謂隨母韻而鼻音化, 故仰月點之用法與空點相同, 半月形僅係裝飾而已. 密敎對附有空點之字, 皆解釋作大空之義. [理趣釋卷上․大日經疏卷七․卷九](參閱仰月點2170)
【공제空際】
p3483-中→ 涅槃之異名. 涅槃爲空寂之極處, 故稱空際. 又作實際. 所謂空寂, 乃遠離諸法相不生不滅之寂靜狀態. 楞伽經卷三(大一六․五○○中):如如與空際, 涅槃與法界.其下註解:如如卽眞如, 空際卽實際, 涅槃卽究竟大涅槃, 法界卽佛法界;此是一體異名.(參閱實際5791)
【공제空諦】
p3484-上→ 三諦之一, 九諦之一. 空諦․假諦․中道第一義諦之三諦說爲天台宗所盛倡, 其中, 空諦又作眞諦․無諦. 一切法從因緣生而自體不實, 謂之空;諦者, 審實不虛之理. 中論卷四觀四諦品(大三○․三三中):衆因緣生法, 我說卽是無;亦爲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 則立無常諦․苦諦․空諦․無我諦․有愛諦․無有愛諦․彼斷方便諦․有餘依涅槃諦․無餘依涅槃諦等九諦;其中之空諦卽謂諸法之自性本空. (參閱九諦158․三諦684)
【공조功曹】
p1565-上→ 原爲漢代之官職名稱, 司掌書史等務, 隸屬郡吏, 北齊之後設立功曹參軍, 爲防止社會枉非之職官, 相當於今日之警察首腦 ; 於佛敎中, 轉指起諸煩惱之根本無明心. 四十二章經(大一七․七二三中) : 佛謂之曰 : “若斷陰不如斷心, 心爲功曹, 若止功曹, 從者都息. 邪心不止, 斷陰何益?”
【공종空宗】
p3477-上→ 爲有宗之對稱. 指主張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宗派. 大乘之般若思想卽其代表, 以宣揚中道之空觀爲主. 從主張諸法皆空之龍樹․提婆之敎系中, 相對於小乘敎俱舍宗之有宗而言, 指成實宗;相對於大乘法相宗(唯識)而言, 則指三論宗. 成實宗主張人․法皆空, 所說之空義勝於有部宗․俱舍宗等之僅說人空. 三論宗則主張空․有皆無, 以諸法皆無所得之空爲宗義. 又禪宗亦稱空宗, 主張佛․魔皆空, 以言語思辨爲閑葛藤而排遣之. 此外, 有稱佛敎爲空宗者, 以佛敎主張諸法無我之故.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原人論․宗鏡錄卷三十四](參閱空有論爭3473)
【공종자共種子】
p2198-中→ 指共相之種子. 卽生自他共變之境的識變種子. 又作共相種子․共相種. 乃不共種子之對稱. 此共相種子細別之, 有共與不共二類. 如山河․田宅等共相種子中, 山河爲多人․禽獸等所共同受用, 此爲共中之共 ; 至於田宅, 則爲個人所有, 一人受用, 故爲共中之不共. 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大四三․三二一中) : 諸種子總有二種 : 一是共相, 二不共相. 何人(疑作“者” )爲共相?多人所感故. 雖知人人所變各別, 名爲唯識, 然有相似共受用義說, 名共相, 實非自變他能用之. 若能用者, 此卽名緣心外法故. 然我此物爲增上緣, 令多人可共受用名共相, 如山河等.[成唯識論演祕卷三本․唯識論同學鈔卷二之二](參閱共相2195)
【공죽사笻竹寺】
p5175-下→ 位於雲南昆明滇池北方之玉案山. 此寺乃中原佛敎禪宗傳入雲南之第一寺. 相傳唐貞觀年間, 南詔國鄯闡侯高光․高智兄弟狩獵, 追趕一犀牛至玉案山失蹤, 復見雲中有異僧, 近前僅見僧所持筇竹杖植於林下, 遂建寺, 名爲筇竹寺. 元代至元年間, 雄辯和尙任本寺住持, 弘揚禪宗, 寺運興隆一時. 大雄寶殿正中爲元代所塑之三世佛, 殿角有元代延祐三年(1316)之聖旨碑, 陽刻漢文, 陰刻蒙文, 其上記載敕封本寺住持爲頭和尙, 官員軍民應豫護持, 竝賜存大藏經等. 淸光緖九年(1883), 黎廣修(德生)邀集五六百名民間雕塑家, 於寺中塑造五百羅漢像, 費時七年, 成爲名聞海內外之藝術傑作. 塑像不僅尺度精確, 符合解剖原理, 且注重表現人物體態性格之特徵與思想感情之變化. 五百羅漢或坐或立, 或喜或怒, 有竊竊私語者, 有大聲吆喝者, 有黙然沈思者, 有左顧右盼者, 表現出剛毅勇敢․樂觀風趣․謹愼持重․莊嚴肅穆等各類性格. 筇竹寺羅漢不僅是個別人物之雕塑, 且其群體關係彼此呼應, 達於圓滿境界. 世人多以筇竹寺羅漢和唐代大雕塑家楊惠之之作品相媲美.
【공즉시색空卽是色】
p3478-上→ 梵語 śūnyatā va rūpam. 色卽是空之對句. 指人間之物質․身體本係空無實體, 而由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 故稱空卽是色;四大若離散, 則復歸空無, 故稱色卽是空. 空卽是色, 竝非析色見空, 而係體達色之當體卽空之故, 空者亦非意味斷滅, 卽有卽空方是眞空. 此眞空旣爲有, 故必不異於有, 以空卽是有, 而說空卽是色. 般若心經(大八․八四八下):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色卽是空, 空卽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疏(慧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幽贊卷下, 註華嚴法界觀門](參閱色卽是空2544)
【공진空塵】
p3483-中→ 外道觀空, 必存空相而墮於空見, 否定一切善惡因果, 或以爲諸法皆空;此空見如一切世間之事法能染汚眞性, 故謂之塵, 屬於色․聲等六塵中之法塵, 故稱空塵. 亦卽外道之空觀爲法塵而非正觀. 摩訶止觀卷五下(大四六․六五中):觀心推畫, 發一分細定, 生一分空解, 此是空見法塵, 與心相應, 何關無生.
【공천共天】
p2194-上→ 卽釋尊於過去世普守如來時, 作轉輪聖王之名號. 佛藏經卷下(大一五․七九七下) : 我於爾時, 梵世命終, 生閻浮提, 作轉輪聖王, 號曰共天, 人壽九萬歲.
【공청각孔淸覺】
p1376-下→ (1043~1121)白雲宗之創始者. 宋代河南登封人. 自稱孔子後裔. 從汝州龍門山寶應寺海慧出家, 遍歷諸方, 止於舒州浮山, 宴坐二十年, 後至杭州靈隱寺後山白雲庵創白雲新義, 以華嚴經爲根本要典, 主張儒釋道三家一致, 重視忠孝慈善, 晨夕持誦禮拜供養, 躬耕自活, 不沾葷酒. 政和六年(1116), 著證宗論排斥禪宗, 覺海愚禪師訴之於朝, 力論其僞, 遂坐罪流放恩州(廣東). 宣和三年入寂, 弟子慧能歸遺骨於杭州, 建塔於餘杭南山之普安寺. 著有初學記․三敎篇․正行集․十地歌等. [佛祖統紀卷四十六․卷五十四]
【공파요살公巴饒薩】
p1314-中→ (952~1035)西藏拉薩東北彭波人(一說朶康人). 移居靑海丹底地方(今循化縣). 爲西藏佛敎後弘期下路弘法之初祖. 又稱爲喇欽(大師之意). 本名穆蘇薩巴, 法名格瓦饒薩. 依從自西藏躱避朗達瑪滅佛之禍而逃來之僧人藏饒薩․鑰格迴․瑪釋迦牟尼出家. 宋太宗太平興國三年(978), 收授由西藏前來求法之魯梅楚臣喜饒等爲徒, 授戒傳法, 其後魯梅等返衛藏建寺收徒, 藏地佛敎乃再度弘傳.
【공포恐怖】
p4105-下→ 梵語 bhaya. 何者應恐怖?此一問題在南傳經典增支部Ⅱ之Ⅰ中卽說是現世之罪(如偸盜他人之物而受王之刑法). 吾人應恐怖現世之罪報 ; 吾人該恐怖罪報, 應養成恐怖罪報之習性, 如此, 才能從一切罪報中解脫.上述經義敎吾人欲避免犯罪, 須預先考慮罪報之恐怖. 其後之大乘佛敎則認爲 : 罪乃無法避免者, 犯罪之後, 恐怖之感卽接踵而至, 若非請求諸佛攝受其恐怖, 或將自己絶對投入於一特定人格者之懷抱, 令自己進入無我之境界, 此外則別無拔除恐怖之法. 上述思想之起源, 係從藉坐禪修行進入無畏(梵 abhaya)境界之結果而産生. 推究原因而言, 恐怖乃因愚癡心而生起 ; 心有罣礙, 執有我法而患得患失, 卽無往而不恐怖. 經中說恐怖有五種 : (一)惡名畏, (二)不活畏, (三)死畏, (四)惡道畏, (五)大衆威德畏. (參閱五怖畏1110)
【공포사포工布査布】
p956-中→ 淸代烏朱穆秦部落人. 自幼承淸聖祖鞠育之恩, 後任儀賓之職, 又通西土之語, 故世宗特留之於帝都, 任西番學總理, 掌管翻譯之事. 於高宗乾隆年中譯出佛像量度經․彌勒菩薩發願王偈․藥師七佛供養儀軌如意王經等三部, 尤以佛像量度經影響乾隆以後之造像. 生卒年與其餘事蹟均不詳.
【공해空海】
p3479-上→ (774~835)日本眞言宗開祖. 讚岐(香川縣)人, 俗姓佐伯直. 十五歲至京都硏習儒學, 後入大學明經科, 逐漸接觸佛敎, 十八歲發表聾瞽指歸(後易名爲三敎指歸)批判儒釋道. 延曆十二年(793)入佛門, 師事和泉槇尾山寺之勤操, 法名敎海, 後改爲如空, 硏究三論及大小乘敎義. 十四年, 在東大寺戒壇院受具足戒, 改名空海. 十五年, 曾於夢中感得大日經, 然未能解悟. 遂於二十三年來唐, 在福州長溪縣登岸, 北上歷訪長安諸大德, 而於靑龍寺之惠果阿闍梨處承續密宗之嫡傳, 受傳法阿闍梨位灌頂, 密號遍照金剛, 成爲最早受習眞言敎學之日本人. 日本大同元年(806)歸返本國, 翌年, 在京都久米寺講授大日經, 三年, 敕許弘通眞言宗. 四年, 入宮論說卽身成佛之義, 挫敗華嚴宗之道雄․天台宗之圓澄等諸碩德. 弘仁元年(810), 在於高雄山寺, 補任東大寺別當之職. 三年, 修金剛界灌頂, 授與最澄․和氣眞綱等人, 未久, 再修胎藏界灌頂, 授與最澄․賢榮等人, 爲日本兩部灌頂之嚆矢. 弘仁七年, 敕賜高野山之地以建寺宇. 九年, 賜師傳燈大法師之號, 任內供奉十禪師之職. 十年, 寺院落成, 號金剛峰寺. 十四年, 受賜東寺, 與高野山同爲永久之密敎道場. 東寺之堂舍結構․佛像造形․年中行事․僧衆威儀等, 悉倣唐朝靑龍寺之風貌. 天長五年(828), 創建綜藝種智院, 敎授道俗弟子諸學, 確立密宗敎學, 該院亦爲日本最早之私立學校. 承和二年, 於高野山入寂, 世壽六十二, 被尊爲日本眞言宗高祖, 諡號弘法大師, 時人則多稱高野大師. 師之著作極豐, 敎義方面有辯顯密二敎論․祕藏寶鑰․十住心論․付法傳․請來目錄․御遺告․卽身成佛義․聲字義․吽字義․般若心經祕鍵等, 另有大悉曇章與篆隸萬象名義(辭典)等. 關於文學方面有文鏡祕府論․文筆眼心鈔․性靈集․高野雜筆集等. 此外, 師又長於書法, 墨寶有風信帖․灌頂歷名․七祖贊․三十帖冊子等. 亦曾指導密宗美術, 對社會敎化之功可謂旣廣且深. [元亨釋書卷一․高野春秋編年輯錄卷一․本朝高僧傳卷三․弘法大師正傳]
【공허법共許法】
p2196-下→ 因明用語. 於因明論式中, 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共同認可立論之事物爲實在, 稱爲共許. 又稱立敵共許法․同許․俱許. 反之, 立․敵不共同認可者, 稱爲不共許. 因明論式中, 宗依(命題所依以成立者, 卽命題之主詞與述詞, 兩者仍在單獨各別․尙未聯結之狀態)與因(理由)爲論辯之依據, 故以立․敵共許爲必要條件 ; 宗體(命題之整體, 卽主詞與述詞之結合)係立論者所提出而尙未爲對方所承認者, 乃論辯之主體, 故以立․敵不共許爲必要條件.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本](參閱不共許967)
【공험公驗】
p1315-中→ 指正式驗證, 亦指僧侶受戒時, 官方所發之公認證明書. 例如度緣․戒牒等屬之. [顯戒論緣起卷上․禪林象器箋簿券門]
【공현석굴鞏縣石窟】
p6198-下→ 位於河南洛陽東方(嵩山之北)鞏縣城西北砂岩石斷崖之石窟, 較之雲岡․龍門規模小, 然雕刻內容之豐富精美, 不亞於二者. 北魏景明年間(500~503)開始營造, 當時稱爲希玄寺. 東魏․西魏․北齊繼之, 直至唐代始營建淨土寺. 明․淸繼續營造, 稱爲石窟寺. 今共保存五個石窟․三尊摩崖大像․一千個佛龕與二三八個小龕. 第四窟分爲兩小窟, 第五窟最大, 縱橫高約七公尺. 五窟共有之特徵爲窟內築有巨形方柱, 其手法相傳乃繼雲岡․龍門之後, 故雲岡․龍門․鞏縣石窟等, 實是北魏一代集中國人力․物力所開鑿之石窟, 起於大同雲岡, 繼以龍門賓陽洞, 終於鞏縣石窟寺, 年代蟬聯, 一脈相承. 北魏時代之銘很少, 後世增加之塑像及補加之彩繪很多, 天井與壁面之圖案亦極優美. (參閱石窟2118․石窟寺2132)
【공혜력功慧力】
p1569-下→ 指功德與智慧之力用.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 : 願我功慧力, 等此最勝尊. 淨影寺慧遠之無量壽經義疏卷下釋之爲 : 功者, 爲福之因 ; 慧者, 爲智之因. 亦卽願以此福智之力, 而等同於佛如來最勝之尊.
【공화供華】
p3064-下→ 又作供花. 卽以各類香花供養佛․菩薩. 或指供於佛前․尊像前之花, 故有稱佛花者. 亦有指盛置供物之臺座. 又各種人造花, 以能長期供養, 故稱常花. 於印度, 多在佛․菩薩前散花, 或飾以花鬘作爲供養. 有關香花之供養散見於諸經, 據百緣經卷六載, 以波羅奈華作鬘, 竝採花散於佛前. 據陀羅尼集經卷六載, 所供養之花木有柳枝․柏葉․竹枝․雜花․果枝等. 另於蘇悉地羯囉經卷上供養花品擧出樒與常盤木兩種供養物, 其中, 樒(一種香木)因極似靑蓮花, 而常盤木常年靑綠, 故兩者常被當作供花使用;然臭花․刺樹所生之花․苦辛味花․木蓳花或無名之花等則不得作供花. 於密敎中, 一般所供之花, 係依佛部․蓮華部․金剛部, 或修法種類之不同而有差別. 據傳所供養之生花等若於長時間內未見枯萎, 卽顯示罪障已滅除, 祈願得成就;若於齋會後, 所散敷之花中尙有生鮮者, 卽顯示此花所在之處爲聖賢來會時所坐之席位. 於日本, 每年陰曆三月擧行法會, 修習法華八講, 竝吟詠詩歌, 稱爲供花會. 又擧行此類獻花之齋會者, 有東大寺之萬花會․六波羅蜜寺之結緣供花會等.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
【공화空華】
p3482-中→ 梵語 khapuṣpa. 指空中之華. 全稱虛空華. 又作空花․眼華․眼花. 蓋空中原無華, 然眼有病疾者因眼中有翳, 常於空中妄見幻化之華;比喩本無實體之境界, 由於妄見而起錯覺, 以爲實有. 故於自身中見有一常住之我, 或於一切萬物中, 妄見其有實體, 則稱爲如見空華. 此外, 據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載, 中印度烏荼國僧衆多修習小乘學, 以爲大乘學非佛陀之敎法, 乃貶稱大乘學人爲空華外道. [圓覺經․大日經住心品․成唯識論卷八․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
【공후箜篌】
p5880-下→ 梵語 vīṇā,巴利語同. 爲一種古代絃樂器. 又作空侯, 空古, 江胡. 佛典中, 如法華經分別功德品,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 北本涅槃經卷十一,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一, 金剛頂勝初瑜伽普賢菩薩念誦法, 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 大乘集菩薩學論卷六等均載有此樂器名, 又如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四載, 菩薩由於少食之故, 脊骨羸屈猶如箜篌. 印度阿摩羅婆提大塔(梵 Amarāvatī)欄楯之浮雕中, 卽有手抱箜篌彈奏之伎女像, 敦煌千佛洞之繪畫中亦出現箜篌之圖像. 據史記卷十二孝武本紀中徐廣所作之注釋謂, 武帝時, 樂人侯調始造箜篌. 隋書音樂志第十則謂箜篌乃西域所出, 非華夏固有之樂器;流行於西涼, 龜玆, 天竺, 疏勒, 安國, 高麗等地之箜篌, 分爲豎箜篌, 臥箜篌, 鳳首箜篌等. 希麟音義卷九亦謂箜篌本胡樂. 又豎箜篌體曲面長, 通常爲二十三絃, 亦有二十二, 二十四, 二十五絃等, 置於懷中兩手齊奏. 臥箜篌則爲七絃, 形如琵琶. 鳳首箜篌之形如臥箜篌, 而飾以鳳首. [慧琳音義卷十,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希麟音義卷一, 卷二, 卷六, 淵鑑類函卷一八九, 古今圖書集成樂律典第一一五, 當麻曼荼羅搜玄疏卷七]
【공훈功勳】
p1569-下→ 指修行之功果․階段. 亦爲對未達圓融見解之貶稱. 撫州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大四七․五三二上) : 辨不得, 恐後人收落功勳, 將爲向上事. 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將修行之階段分爲向․奉․功․共功․功功等五位, 稱爲功勳五位. 此外, 禪林有功勳中兼帶一語, 卽指於佛道修行階段中, 雖已了達平等之理, 亦不再執著於各種階段與義理之分別, 但整體而言, 猶偏重於理之一方, 故對事理圓融之兼帶而言, 此一階段仍屬尙未究竟透脫之修行階段. (參閱洞山五位3869)
【공희생정共喜生定】
p2197-上→ 卽脫離欲界, 而得喜․樂感受之禪定. 卽色界四禪中之初禪․二禪. [解脫道論卷二](參閱二禪249․四禪1843․初禪2792)
【과가론課伽論】
p6163-下→ 爲印度外道所立十八大經中八論之一. 據百論疏卷上之下載, 課伽論乃闡釋攝心法之論書. 或謂其梵名爲 Garga, 然現代學者根據 Prasthānabheda, 而謂其正確之梵名應爲 Yoga.
【과거過去】
p5680-下→ 梵語 atikrāna, 巴利語 atikkanta. 指有爲之事物作用終滅之位, 卽法之作用已滅之位. 三世之一. 又作過去世. 略稱過. 集異門足論卷三(大二六․三七八下) : “過去世云何?” 答 : “諸行已起, 已等起, 已生, 已等生, 已轉, 已現轉, 已聚集, 已出現, 落謝過去, 盡滅離變過去性, 過去類, 過去世攝, 是謂過去世. ” 此外, 薩婆多部立三世實有, 主張過去之法恆有法體 ; 經量部與唯識大乘等則立過(去)未(來)無體之說, 而主張過去及未來均無實體. [雜阿含經卷三,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六, 瑜伽師地論卷三]
【과거장過去帳】
p5681-中→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靈簿, 點鬼簿. 卽死者名簿. 其上載有死者之法名, 生卒年月日, 歲壽等, 安置於寺院中. 各家庭佛堂中, 亦置有已逝親屬關係者之各項記載. 推測其起源, 或與日本鎌倉時代之墓標, 位牌等不無關連. 日本時宗稱之爲往古之過去帳, 自第二祖眞敎(1237~1319)以來, 代代祖師皆將敎團中已逝僧俗信徒之法名名冊攜於身邊, 每日迴向. 一般而言, 過去帳爲硏究當時日本佛敎之重要資料.
【과거장엄겁過去莊嚴劫】
p5682-下→ 劫有大, 中, 小三種, 現在之大劫稱賢劫, 過去之大劫稱莊嚴劫, 未來之大劫稱星宿劫. 每一劫中, 各有千佛出現. [長阿含經卷一,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 起世因本經卷九]
【과거장엄겁천불명경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p5682-下→ 全一卷. 又作集諸佛大功德山經, 莊嚴劫千佛名經. 譯者不詳, 僅知譯於南朝梁代(502~557).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於明藏中, 本經與賢劫千佛名經及星宿劫千佛名經合倂, 以配合三世, 讚歎三千佛. 從本經之形式及思想觀之, 槪以三世合一來解說三世三千佛. 全經羅列諸佛佛名, 旨在勸敎懺悔, 竝揭示誦讀本經者, 能得如阿彌陀佛無量壽命之功德. 此外, 就名詮自性之觀點而言, 一一佛名之自體乃在開陳敎示其個個之理想. 除一般性質之持誦外, 本經亦常被用於儀禮之時.
【과거진점겁過去塵點劫】
p5683-上→ 喩示過去之久遠. 如法華經化城喩品有三千塵點劫之語, 卽磨一三千大千世界爲墨, 每經一千國土, 方下一微塵, 竟盡其墨, 而其所經過之世界悉碎爲微塵, 如是之一微塵爲一劫. 此係顯示大通智勝佛滅度已來甚爲久遠. (參閱塵點劫5765)
【과거칠불過去七佛】
p5681-上→ 指出現於過去世之七佛, 卽 : (一)毘婆尸佛(梵 Vipaśyin), (二)尸棄佛(梵 Śikhin), (三)毘舍浮佛(梵 Viśvabūṃ), (四)拘留孫佛(梵 Krakucchanda), (五)拘那含牟尼佛(梵 Kanakamuni), (六)迦葉佛(梵 Kāśyapa), (七)釋迦牟尼佛(梵 Sākyamuni). 於雜阿含經卷三十四,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 賢劫經卷七, 七佛父母姓字經, 七佛經等諸經中, 皆詳載有關此七佛之出世, 族姓, 父母, 生子, 弟子, 侍者, 所居之城, 道場樹, 初會說法衆等. [灌頂經卷八, 佛名經卷一, 法苑珠林卷八]
【과거현재인과경過去現在因果經】
p5681-中→ 凡四卷(或五卷). 又稱過現因果經, 因果經. 爲劉宋求那跋陀羅所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係採釋迦自傳之形式, 說其過去世爲善慧仙人修行者, 曾師事普光如來, 至成佛後所說的本生之事蹟, 由於此一因緣, 故於現世能成就一切種智. 爲漢譯經典中, 極具文學價値之佛傳. 此經另有繪卷形式之繪因果經(迄今流行於日本). 另有兩種同本異譯本 : 後漢竺大力與康孟詳所譯之修行本起經, 吳․支謙所譯之太子瑞應本起經兩卷, 此二本亦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然開元釋敎錄則謂, 除上記之外, 另有三種異譯本, 卽 : 後漢支曜所譯之小本起經二卷, 後漢康孟詳所譯之太子本起瑞應經二卷, 東晉佛陀跋陀羅所譯之過去因果經四卷, 惟此三本今皆不存. [歷代三寶紀卷四, 卷七, 卷十, 開元釋敎錄卷一, 卷二, 卷三, 卷五]
【과거현재인과경회권過去現在因果經繪卷】
p5681-下→ 凡八卷. 又作繪因果經. 經卷分上, 下兩段, 上段爲繪圖, 下段爲以每八字一行書寫之經文. 流布本爲四卷, 各卷又分上, 下兩卷, 合爲八卷. 爲日本天平時期所作之繪卷遺品(稱古因果經), 今已殘闕不全, 其卷二前半(卷三), 卽使將上品蓮臺寺本, 以及由此所出之久原文庫, 安田家, 久邇家等名收藏家所珍藏之殘闕合集仍爲不足. 卷三前半(卷五)卽醍醐報恩院本, 爲一完備本. 卷四前半(卷七)之半卷爲益田家所藏. 由其寫經筆調而知彼等殘闕片斷係屬同一組 ; 另一組卽卷四後半(卷八)之藝術大學本, 亦爲一完備本, 另有報恩院本與內容相同之益田家本. 報恩院本之近軸處有……月七日寫書生從八位之墨書, 故知其爲天平時期之作品, 而圖樣可能抄描自我國之原本. 以圖繪或雕刻之形式來表示佛傳, 爲印度以來佛敎美術之主要題材. 此繪卷係以單純鮮明之色彩, 古拙樸素之繪法所描寫成者, 且將經文內容由右至左, 逐漸展開, 爲日本繪卷形式之嚆矢. 近世有新因果經之稱的繪卷, 乃建長六年(1254)住吉慶忍及其子聖衆丸所繪, 其內容由良盛所書寫. 有根津美術館藏卷二後半, 益田家藏卷三後半, 以及燒毁於大正年間關東大震災之內田家卷二前半, 卷四後半. 其形式與古因果經相同, 準此推知, 可能係模仿古因果經而成, 然其所仿造竝不忠實, 類似佛敎圖像式, 已自創出一新格調.
【과果】
p3320-下→ 梵語 phala 之意譯. 音譯頗羅. 原指草木之果實;轉指由因所生出之結果. 蓋一切有爲法, 乃前後相續, 故相對於前因, 則後生之法, 稱爲果. 又擇滅雖係無爲法, 然以由道力所證得之故, 亦稱爲果. 虛空與非擇滅二者, 皆無相對之前因, 亦無所謂後生之法, 故皆屬於非果法. 有關果之種類, 有五果․九果等異說. 小乘有部與大乘唯識宗分爲五果:(一)等流果, 一切由善因所生之善果, 或從惡因所生之惡果, 均與因同一性質, 稱爲等流果. 又作習果․習氣果. (二)異熟果, 由善․不善之業因, 卽由異熟因所生之無記(非善, 亦非不善)果, 稱爲異熟果. 係與因之性質不同而生之果報, 故又稱爲報果. 於天台宗, 將上記之習果與報果合稱爲二果. (三)士用果, 指俱有因․相應因所生之果, 卽由因之力用所成之果, 如同由士夫(男子)之力用, 而成就之種種事業;亦卽由士夫所作之因而生之果, 乃同時之因果. (四)增上果, 卽無有障礙, 而又加與助力所生之果;亦卽除本身外, 其他一切有爲法均稱爲能作因, 能作因之果卽爲增上果. 能作係指能够給豫力量而使果發生. 以上四果係屬有爲法之範圍, 故稱爲有爲果. 對此, (五)離繫果, 則稱無爲果. 離繫, 卽指離開煩惱之束縛. 離繫果, 係指擇滅及涅槃而言. 如上記所說, 擇滅雖係無爲法, 本是不生不滅, 且離繫果雖亦非由修道之因而生, 然道力乃證得擇滅之因(稱爲離繫得), 如是, 擇滅卽是由道力而證得者, 故擇滅稱爲離繫果. 或亦指果果;所謂果果, 係指從修行之果(菩提)所證之涅槃而言. 上記五果之說詳載於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俱舍論卷六․成唯識論卷八等. 又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載, 健馱邏國諸論師立有九果之說, 卽上記之五果, 加上下列四果:(一)安立果, 指依住於他法而安立之果, 如依住於風輪而有水輪, 依住於水輪而有金輪, 依住於金輪而有大地, 依住於大地而有有情․非情等. (二)加行果, 指由修行所得之果, 如依不淨觀等加行之力, 遂生無漏智. (三)和合果, 指由諸因和合而生之果, 如眼根與色和合而生眼識, 意與法和合而生意識. (四)修習果, 指由修習聖道所生之果;又佛陀之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自在神力等佛力皆係修行而得之結果, 故又稱果力. 此外, 於佛敎因果論中, 迦濕彌羅國之諸論師立有五因五果之說, 其所謂之五果, 卽是將上記安立果以下之四果攝入於五果中之士用果或增上果, 此乃排斥健馱邏諸論師所立之九果說. 於佛典中, 果有各種含義與用例. 例如就相應相報之義而言, 由善因可産生善果, 由惡因則産生惡果;苦之果報稱爲苦果, 樂之果報稱爲樂果. 就現在․未來之相對性關係而言, 識․名色․六入․觸․受等, 屬於現在之五果;與之相對者, 生․老死則爲未來之二果. 另外, 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等, 稱爲四沙門果;獨覺之果, 稱爲獨覺果;佛之果, 稱爲佛果․妙果․無上果. 佛之果德圓滿無缺, 稱爲果滿․果極;佛所證得之智慧, 稱爲果智;佛果所具之功德, 稱爲果德;若以海比喩果德之深廣, 稱爲果海;大乘佛敎之佛果與小乘佛敎之阿羅漢果均爲至高無上之果, 稱爲極果. 又果之體性, 稱爲果體;果之相狀, 稱爲果相;果之力用, 稱爲果用. 此外, 佛敎敎義又常就果與因之相對意義, 以相對於因分者, 有果分之稱;相對於因地者, 有果地之稱等. [菩薩地持經卷三․品類足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三本․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
【과과果果】
p3323-上→ 指果位之果. 據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師子吼品․法華玄義釋籤(會本)卷五上載, 如無明爲因, 諸行爲果;諸行爲因, 識爲果;相對無明之因因, 識則爲果果. 佛性亦然, 有因, 有因因, 有果, 有果果, 十二因緣(理性之三因)爲因, 菩提(佛果之智德)爲果;菩提爲因, 涅槃(佛果之斷德)爲果;相對於智慧(觀因緣之智慧)之因因, 涅槃卽爲果果. 又法華經玄義卷五上(大三三․七三六上):等覺望妙覺爲因, 望菩薩爲果, 自下已去, 亦因亦因因, 亦果亦果果.謂由菩薩修行之諸位乃至妙覺位, 彼此對望, 有重重因果, 此稱爲因因果果. [維摩經玄疏卷三․四敎義卷十]
【과극법신果極法身】
p3324-上→ 爲應化法身之對稱. 指滿果極成之法身, 亦卽證得法性眞理之身. 與法性身同義. [瓔珞經卷下因果品](參閱應化法身6430)
【과능변果能變】
p3323-中→ 梵語 phalapariṇāma. 略稱果變. 爲因能變之對稱. 唯識宗就諸識變現諸法, 分別爲因能變與果能變二種, 果能變係指由第八識中等流習氣的能變之力, 引生全部八識的三性(善․惡․無記)之果;由異熟習氣的能變之力, 引生除第七識外其餘七識的無記之果. 如此生起之現行八識能由其自體而變現出見分與相分二分, 稱爲果能變. [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參閱因能變2299)
【과단果斷】
p3324-下→ 二種解脫法之一. 斷除惑業, 稱爲子斷;斷離生死束縛之苦果, 卽稱爲果斷. 有餘涅槃之阿羅漢斷除子縛而未斷除果縛.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大一二․五三六上):解脫二種:一者子斷, 二者果斷. 言子斷者, 名斷煩惱, 阿羅漢等已斷煩惱, 衆結爛壞.
【과당過堂】
p5683-中→ 僧衆上齋堂用食之意. 又作上當, 赴堂. 備用淸規卷六送鉢位(卍續一一二․五一下) : 維那從前門而出, 首座, 都寺挂鉢過堂. 又僧衆入齋堂進食, 不著不貪, 是爲過堂. [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과덕果德】
p3324-中→ 指因修行所證得果位之功德. 亦卽佛果所具之無量功德, 如涅槃有常․樂․我․淨等四德. [安樂集卷上]
【과도인도경過度人道經】
p5683-中→ 凡二卷. 吳․支謙譯. 全稱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略稱阿彌陀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爲與鳩摩羅什譯之小阿彌陀經區別故, 又稱大阿彌陀經. 係無量壽經五種現存異譯本之一. (參閱無量壽經5119)
【과두裹頭】
p5913-上→ 僧人將頭包起之行裝, 稱爲裹頭. 佛陀住世時, 卽有以帽裹頭之制. 據四分律卷四十載, 若遇頭部冷痛時, 比丘可作劫貝(綿)帽覆頭. 除此之外, 一般禁止比丘包頭. 裹頭亦指高僧所用之風帽, 蓋源於隋代煬帝爲晉王時, 請天台大師授菩薩戒, 時遇嚴寒, 帝解其縹袖, 裹大師之頭. 日本僧人以袈裟裹頭而擔任警衛工作者, 稱裹頭衆. [顯密威儀便覽卷下, 貞文雜記卷二, 東寺塔供養記]
【과두鍋頭】
p6525-上→ 禪林之職稱. 卽隸屬典座之下, 司掌鍋釜炊爨之人.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東山外集送鍋頭偈云:『白雲生處疎山寺, 無水無柴世得知;若問道人今日事, 木蛇鑽破鐵鍋兒. ”
【과두무인果頭無人】
p3324-中→ 與有敎無人同義. 天台宗判立之藏․通․別․圓四敎中, 前三敎無實際證得佛果之人, 稱爲果頭無人. 果頭, 卽指果上․果地․佛果. 四敎之中, 藏․通二敎, 就行人稟敎之因位而言, 雖有敎法與行證敎法之人;然就因成果滿之果位而言, 則僅有敎法, 而無行證敎法之人. 至於別敎, 則亦爲有敎法而無行證敎法之人;此係因別敎之初地位以上, 定入圓敎, 恰如圓敎之初住位, 故自初地以上僅有敎法而無行證之人. 綜此, 藏․通․別三敎稱爲果頭無人․有敎無人, 唯圓敎具足敎法與行證之人, 稱爲有敎有人. 摩訶止觀卷三下(大四六․三三上):前兩觀, 因中有敎行證人, 果上但有其敎, 無行證人. 何以故?因中之人, 灰身入寂, 沈空盡滅, 不得成於果頭之佛, 直是方便之說, 故有其敎, 無行證人. 別敎因中有敎行證人, 若就果者, 但有其敎, 無行證人. 何以故?若破無明, 登初地時, 卽是圓家初住位, 非復別家初地位也. 初地尙爾, 何況後地後果?故知因人不到於果, 故云果頭無人.
【과력果力】
p3322-中→ 指佛果之力用. 諸佛所通之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均屬果力. 於因, 有殊勝之願行, 故果亦有勝妙之力用. 若加區別, 則因之願行超異於其他時, 果之力用亦隨之超異. 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四○上):今日阿彌陀如來自在神力, 願以成力, 力以就願, 願不徒然, 力不虛設. 力願相符, 畢竟不差, 故曰成就.卽說明諸佛超異之果力.
【과만過慢】
p5683-下→ 爲七慢之一. 與人相等時, 則謂我勝於人 ; 若他人勝於我時, 則謂我與之齊等. 此等恃己凌他, 貢高自大之心, 稱爲過慢. (參閱慢5812)
【과만전果滿轉】
p3324-中→ 爲唯識宗所說六種轉位之一. 又作果圓滿轉․圓滿轉. 卽究竟之佛果位. 於此位, 坐於金剛定, 得金剛智慧, 斷滅一切粗重煩惱, 頓證佛果圓滿, 故稱爲果滿轉. [林間錄卷下](參閱六種轉位1307)
【과목교過木橋】
p5680-下→ 禪宗公案名. 係神山僧密與洞山良价過獨木橋時所拈提之故事. 表示不固執依倚一事一物, 不墮有, 無二見之對待. 五燈會元卷五神山僧密條(卍續一三八․九三下) : 與洞山過獨木橋, 洞先過了, 拈起木橋曰 : “過來!” 師喚 : “价闍黎!” 洞乃放下橋木. 蓋僧密旣不執著於木橋, 亦不墮於渡, 不渡等對立之見解, 而顯現其生動活潑之機法. [景德傳燈錄卷十五僧密條, 洞山良价禪師語錄]
【과문果門】
p3323-中→ 卽諸佛自內證之法門. 亦卽如來果位之法門. 此係菩薩以下之因位行者所無法窺見了解之境界, 係已證得正覺者乃能了知, 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之法. [大日經疏卷一]
【과문科文】
p3923-上→ 爲方便解釋經論而將內容分成數段, 再以精簡扼要之文字標示各部分之內容, 稱爲科文. 又作科章․科節․科段․分科等. 又科目全部以圖示者, 稱科圖. 一般係將經典區別爲序分․正宗分(本論部分)與流通分(說明該經之功德而勸人流通之部分), 稱爲三分科經. 將一經分成三部分之作法, 在印度始於佛地經論卷一, 在我國則始於苻秦道安之時. 序又分爲二種, 卽:(一)通序, 指從如是我聞至該經所擧聽衆之經文部分(如與大比丘衆千二百五十人俱云云), 乃共通於一切經典之體裁. (二)別序, 指通序下之經文, 依各經而異. 又通序乃是使衆生起信之部分, 故又稱證信序;別序則爲述說該經因緣之部分, 故又稱發起序. 然依善導之主張, 如是我聞四字才是證信序, 以下則皆爲發起序;而發起序之中相當於通序之部分, 稱爲化前序;以上三者合稱三序. 通序又分六成就, 卽信(如是)․聞(我聞)․時(一時)․主(佛)․處(在……)․衆(與大比丘衆……). 所謂成就乃指在每一句子裏面, 完全具備欲說之內容而言;佛敎認爲佛經之通序必須具備上述六個條件. 此外, 亦有將主․處成就合一, 而稱爲五成就者;亦有將聞成就分爲我․聞二成就者, 則爲七成就. 科文之法雖有其功能, 然因過於複雜, 難免受到非議. 二十世紀以來, 硏究佛典之新方法興起, 此種方式已逐漸不爲時人所採用. [大乘起信論․法華經文句卷一․法華經玄贊攝釋第一]
【과미무체過未無體】
p5683-上→ 謂過去, 未來之法, 非實有之體, 唯現在之法, 其體實有. 係大乘唯識之主張. 小乘薩婆多部(卽說一切有部)立三世實有之說, 謂過去, 現在, 未來等三世之法體爲實有, 恆有 ; 對此, 大乘唯識則立過未無體以破薩婆多部之說. 異部宗論諭疏述記(卍續八三․二二六上) : 現有體用, 可名實有. 去來體用無故, 竝非實有 ; 曾有當有, 名去來故. [俱舍論卷二十,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 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末]
【과벽戈壁】
p1411-中→ 蒙古語 gobi, 意爲難生草木之沙漠. 又稱戈壁灘․戈壁沙漠. 東至大興安嶺, 西接帕米爾高原, 可分爲哈密以東之戈壁沙漠本部與哈密以西之塔克拉馬干(Takla Makan)沙漠兩部分, 縱約二百餘公里, 寬約千餘公里. 此地遍布積沙, 且多鹽分, 春夏之交, 常起狂風, 致令沙阜一夕數遷, 故又稱爲流沙. 其土性乾燥, 禽獸不繁, 杳無人跡, 是爲不毛之地, 法顯之佛國記曾描述自敦煌至羅布泊湖畔之鄯善國(樓蘭)間之行程(大五一․八五七上):沙河中, 多有惡鬼熱風, 遇則皆死, 無一全者. 上無飛鳥, 下無走獸. (中略)唯以死人枯骨爲標幟耳.然亦有低濕之區, 水草萌生, 宜於畜牧, 或湖澤滿布, 有魚鹽之利, 西域諸國卽依此維生. 槪言之, 新疆沙漠較蒙古沙漠尤爲荒涼. 敦煌以西之東土耳其斯坦古國, 卽橫臥於塔克拉馬干沙漠, 西接帕米爾高原, 南臨崑崙山, 北鄰天山, 爲自印度․西域諸國至我國的傳法․傳經必經之地. 東行而入我國之譯經家, 如安息之安世高․曇無讖․月支之支婁迦讖․龜茲之佛圖澄等;或我國西行求法之高僧大德, 如魏之朱子行․東晉之法顯․北魏之惠生․宋雲․唐之玄奘等, 莫不緣此沙漠之北道․南道. 北道係經塔里木盆地北側, 沿天山山脈蜿蜒而行之路線, 卽抵疏勒後復經龜玆․焉耆․高昌諸國而東進;南道沿塔里木盆地南側, 由疏勒經莎車․于闐而東進. 另如法顯則穿越塔里木盆地中央之塔克拉馬干, 至南道之于闐再西行, 後世稱爲中道. 南北二道均橫越帕爾高原, 而於羅布泊湖畔之樓蘭會合, 卽可經由敦煌․酒泉․張掖․武威而直抵長安․洛陽, 使間接傳至我國之佛敎, 得以經此而有直接之交流. [中國佛敎發展史第一篇第一章(中村元)](參閱西域佛敎2581․佛敎入傳路線2669)
【과보果報】
p3323-下→ 梵語 vipāka. 卽由過去業因所招感之結果. 又作異熟․果熟․報果․應報․異熟果. 有二種:(一)總報, 卽由引業(總報業)而來之果報, 如人之生存卽由前生引業而來. (二)別報, 卽人人個別之果報, 係由滿業(別報業)而來, 又稱滿果, 如同生而爲人, 則有男․女․貧․富之分, 此卽爲別報. 就時間而言, 則有三時業之三時報:(一)順現報, 卽今生造業, 今生報應之果報. 又作現報. (二)順生報, 卽今生造業, 來生報應之果報. (三) 順後報, 卽今生造業, 再來生報應之果報. 六道中, 人․天二道係由持五戒․行十善而得之果報, 故稱爲善果. 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煩惱, 故又稱爲顚倒善果. 又嚴格言之, 果與報之意義亦有差別, 凡由同類因而生之等流果, 稱爲果;凡由異熟因而生之異熟果, 稱爲報. 據法華經玄義卷二上載, 習果爲果, 報果爲報. 又後生之煩惱稱爲習果, 苦痛則稱爲報果;故貧富苦樂等皆爲果報.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中二․俱舍釋論卷三․卷五․法苑珠林卷六十九․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註解․摩訶止觀卷八下]
【과본첩戈本捷】
p1411-中→ (1913~ )河北人. 國立北洋大學畢業. 民國四十二年(1953)皈依三寶, 六十四年於士林報恩小築依印順導師受在家菩薩戒. 歷任臺灣萬黯公司總經理․美國佛敎會駐臺譯經院副院長․東海大學․成功大學敎授, 譯有佛陀之敎義. 晩年退休後, 與其夫人周騰同住於佛光山佛光精舍, 勤修佛法不已, 竝參與佛光大辭典之編審.
【과송課誦】
p6163-下→ 卽佛敎寺院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及梵唄歌讚等法事. 且因祈望藉由課誦之中獲得功德, 故又稱功課.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擧出四種念誦之法, 卽:音聲念誦(出聲念)․金剛念誦(合口黙念)․三摩地念誦(心念)及眞實意念(如字義而修行). 而一般之課誦係指音聲念誦而言. 我國古代, 初有經咒․梵唄等較爲簡單之念誦, 晉代後發展出懺法, 繼有水陸․焰口等, 唱念愈趨複雜. 至唐代馬祖道一營建叢林, 百丈懷海制定淸規. 宋代後, 尤於明代之時, 叢林中普遍形成朝暮課誦(又稱二時功課․二課․早晩課)之制. 此後, 早晩課與誦經․拜懺等法事, 共同形成別具一格之寺院風尙. 關於課誦之起源, 考法華經法師品之中, 已有受持法師․讀經法師․誦經法師之記載. 故推測我國課誦之風尙, 係由西域等地之佛敎譯經家所傳來. 我國典籍中最早關於課誦之記載, 可見之於吳書劉繇傳附記東漢笮融之事蹟中. 歷代皇帝亦有提倡課誦者, 如唐玄宗曾詔命不空誦仁王經, 代宗敕命選二十七員沙門爲國長誦佛頂咒;佛祖統紀卷五十三持誦功深條且列擧自東晉安帝至宋光宗歷七百餘年, 道俗念誦佛經之特出事例十九起;可見課誦之普遍及其歷史之悠久. 關於課誦儀制, 古印度係奉行三啓儀制, 當時普遍諷誦馬鳴所作之讚佛詩歌(佛所行讚), 故首先頌揚馬鳴所集之讚佛詩文, 其次正誦佛經, 後陳述迴向發願. 全部過程爲節段三開, 故稱三啓. 經了之時, 大衆同聲念蘇婆師多或娑婆度(讚歎經文爲微妙語之意). 我國古今法事念誦之基本儀制, 亦爲此三啓式念誦法;無論擧行任何法事, 皆先安排讚(香讚或讚偈), 次文(經咒本文․有關儀文等), 末了迴向發願(或偈或文, 或偈文兼擧). 惟後綴之大衆同聲念蘇婆師多或娑婆度, 於我國念誦儀中少見, 然亦有於法事文末稱善或善哉者. 我國之念誦儀制始創於東晉道安所制之僧尼軌範, 其中定有常日六時行道․飮食唱食法, 此卽課誦齋粥儀. 後世奉行朝暮課誦之制, 當係導源於此. 歷代典籍屢有課誦之記載, 至明淸之際, 朝暮課誦漸趨定型;課誦之風遍及各宗派寺院與居家信徒, 成爲天下叢林必修定課. 又日課定於朝暮二時, 係因朝暮不軌, 猶良馬無棒, 故佛敎徒以朝暮課誦作爲自身之軌範. 朝, 指五更, 於晨起盥洗畢, 卽上殿課誦, 期思惟以淸淨;暮, 指日晡(午後二至四時)之時, 功課禮誦, 以期消除昏昧. 二時課誦之經文, 皆爲大乘藏經所攝, 如楞嚴咒․大悲十小咒․阿彌陀經․懺悔文․蒙山施食及稱念佛號等. 關於二時課誦程序․內容, 隨諸方祖師立宗不同而互異. [禪苑淸規卷二念誦條․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高僧法顯傳․中國佛敎人物與制度課誦章(王新)]
【과오부식過午不食】
p5680-中→ 又作持午. 佛敎戒律規定出家人必須在規定之時間內進食. 此段時間卽從早晨以迄中午. 凡超過中午之時限而進食者, 稱爲非時食, 爲戒律所不許. 此等習慣, 稱爲過午不食. 其制戒之因緣, 據四分律卷十四, 五分律卷八等所載, 迦留陀夷比丘於傍晩時入羅閱城乞食, 由於光線不明, 一孕婦疑爲鬼魅, 驚嚇墮娠, 佛陀乃制此戒.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七, 十誦律卷十三, 摩訶僧祇律卷十七](參閱持齋3821, 迦留陀夷3964)
【과인果人】
p3322-上→ 指經過因位之修行階段而到達果位之人. 例如佛․辟支佛․阿羅漢. 辨顯密二敎論卷上(大七七․三七五上):如是絶離, 竝約因位談, 非謂果人也.
【과자鍋子】
p6525-上→ 原爲日常烹煮食物必備之炊具, 於禪林中, 則轉喩極重要之事物. 碧巖錄第七則(大四八․一九九中):百丈問潙山:『倂卻咽喉唇吻, 作麽生道?” 山云:『卻請和尙道!” 丈云:『我不辭向汝道, 恐已後喪我兒孫. ” 百丈雖然如此, 鍋子已被別人奪去了也.
【과중설인果中說因】
p3322-中→ 梵語 kāraṇe kāryopacāra. 卽於果之中說因之意. 爲因中說果之對稱. 如見一幅好畫(果), 卽言該畫家必爲此中好手(因);又如言諸佛卽是衆生․牛卽是水草等, 諸如此類, 皆稱爲果中說因. 蓋一幅好畫, 必出自好手之筆, 故言好手;證得果位之諸佛, 乃由衆生精進修行而成果者, 故言諸佛卽是衆生, 其中諸佛爲果, 衆生爲因;而牛雖非水草, 然食水草以活命, 故言牛卽是水草, 其中牛爲果, 水草爲因. 凡此種種, 皆係於結果之上假立原因之名, 故稱果中說因. [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七․大智度論卷三․卷三十․卷四十三․俱舍論卷四․往生論註卷上](參閱因中說果2272)
【과증果證】
p3325-上→ 卽依因位之修行而得果地之證悟. 蓋就果與因之相對關係而言, 於因位之修行稱爲因修;依因修而證得果地稱爲果證, 如佛果及小乘四果等. 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序(大五○․二二○下):示之以因修, 明之以果證.據四十二章經註載, 佛陀初出家, 於雪山修道時, 淨飯王命阿濕婆․摩訶男․憍陳如等五人隨行侍衛, 世尊成正覺後, 五人皆獲果證.
【과지果地】
p3322-下→ 相對於因位․因地而言. 卽依因位之修行而得妙覺果滿之極位. 又作果位․果極. 又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果地各異, 而聲聞乘之中又有四果之別等. 楞嚴經卷四(大一九․一二二上):應當審觀, 因地發心與果地覺, 爲同爲異.
【과지만덕果地萬德】
p3323-上→ 爲因位萬行之對稱. 謂因應於因位之萬行, 以達至佛果之地位, 而無量妙德悉無不成. 就因․果之相對關係而言, 相對於因地而有果地, 相對於萬行而有萬德. 故就因果相應相報之意義而言, 佛果之無量功德, 卽相應於因位之萬行而來, 故稱果地萬德. (參閱果3320)
【과해果海】
p3323-中→ 比喩佛之智慧․功德深廣如海. 華嚴經疏卷五(大三五․五三四下):皆徹因門, 竝該果海.
【과해화상過海和尙】
p5683-中→ 卽唐代僧鑑眞. 據唐國史補載, 天寶末年, 揚州僧鑑眞前往日本大演敎化, 經黑海, 蛇山, 其門人稱之爲過海和尙. (參閱鑑眞6907)
【과현미래업보지력過現未來業報智力】
p5683-下→ 如來十力之一. 又作業異熟智力. 謂如來對一切衆生之過去, 未來, 現在三世之業緣, 果報, 生處等, 悉遍知之. (參閱十力361)
【과환단過患斷】
p5683-下→ 謂斷除煩惱之過患. 又作情有斷. 功德斷之對稱. 卽依始覺之智, 斷除情有妄染之差別心等諸過. 密敎主張本無煩惱, 證知之時, 自成斷義, 故依本覺門而行功德斷 ; 對此, 顯敎依始覺門, 就情有而言, 以煩惱爲過患而斷除之. [釋摩訶衍論卷三, 釋摩訶衍論贊玄疏卷三]
【과후방변果後方便】
p3323-中→ 謂已證果之佛, 爲濟度衆生, 更顯現修因感果之相, 以爲方便法門. [法華文句卷九]
【곽경문郭慶文】
p4816-下→ (1923~ )臺灣雲林人. 法名山妙. 畢業於佛敎專修道場. 民國二十八年(1939)皈依臺南竹溪寺一淨法師. 氏出身於佛敎家庭, 樸實忠厚, 獻身佛敎事業, 更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 曾榮獲臺灣省首屆孝行特別獎之表揚. 歷任北港朝天宮第三屆董事長․雲林縣佛敎支會第十一至第十四屆理事長․臺灣省佛敎分會第十三至第十五屆常務理事․中國佛敎會第十屆監事․雲林地方法院榮譽觀護人等職.
【곽도회霍韜晦】
p6358-上→ (1940~ )廣東南海人. 香港新亞書院硏究所畢業(1966). 曾任新亞硏究所助理硏究員, 後獲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資助, 選派往日本專攻佛學. 一九七二年, 在日本大谷大學修畢博士課程, 返港任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講師. 霍氏赴日之前, 己深硏因明與唯識, 著論文多篇. 留日期間, 目睹日人接受西方原典學方法, 成績斐然, 故攻讀梵文․巴利文及西藏文. 回港後, 卽撰文與演講, 推介西方之原典學方法, 竝開梵文課程以訓練繼起之人才. 近年霍氏更因應時代, 提倡相應佛敎, 力主(一)上接傳統, 以現代之學術語言重新詮釋漢譯佛典, 以接引後學;(二)吸收西方及日本之硏究方法與成績, 尊重材料之客觀性, 開中國佛學客觀硏究之路;(三)以佛敎之智慧應世, 批判西方文化之物化性, 爲當代人之精神․道德探討出路. 又一九八二年於香港創辨佛敎法住學會, 旨在從學術文化立場推動佛敎思想現代化. 一九八六年一月, 創辨法言雜誌. 所著除發表於各刊物之論文外, 另有佛家邏輯硏究․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歐美佛學硏究小史(譯)等書.
【곽상郭象】
p4816-下→ (252?~312)西晉時代之思想家. 河南人, 字子玄. 早歲卽精通老莊, 結交王衍等淸談之士. 辯才無礙, 人稱魏之王弼再世. 歷任司徒掾․司空掾․太學博士․黃門侍郞等職. 晉惠帝永安元年(304)之後, 專致於政治而權勢大振. 著有莊子注三十三卷, 該書雖非完全忠實於莊子之本文, 然歷來被視爲各種莊子注釋書中之重要者, 豫我國佛敎亦有極大影響.
【곽시쌍부槨示雙趺】
p6094-中→ 釋尊於拘尸那揭羅城外之娑羅林入滅後七日, 迦葉方至, 悲念而右繞釋尊金棺, 一心敬慕, 讚歎佛德. 時, 千輻輪相(三十二相之一)之佛足示現金棺外. 後世遂以槨示雙趺表佛身出現棺外之意. [祖庭事苑卷一․雲門錄卷上]
【곽연무성廓然無聖】
p5797-上→ 禪宗公案名. 爲菩提達磨與梁武帝所作之問答. 或稱此一公案爲聖諦第一義, 達磨廓然. 廓然, 指大悟之境地;此大悟之境界無凡聖之區別, 旣不捨凡, 亦不求聖, 稱爲廓然無聖. 亦卽廓然而無聖諦之意. 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上) : 梁武帝問達磨大師 : “如何是聖諦第一義?』磨云 : “廓然無聖. 』帝曰 : “對朕者誰?』磨云 : “不識. 』於上記之對答中, 達磨係從了達天地一體之境地來穎解所謂之聖諦, 因而以泯絶因果, 萬物平等一如之見識答覆梁武帝, 然梁武帝深囿於因果歷然, 凡聖分明等敎家之說, 如中强毒, 始終蔽覆於言語文句之思慮分別中, 因此不僅無法領會達磨之意, 反而愈加迷惑, 如墮五里迷霧中. 於後世之禪林, 廓然無聖一語成爲禪旨之樞機, 亦爲本則公案之關鍵. 雪竇重顯頌曰(大四八․一四一上) : “聖諦廓然, 何當辨的?對朕者誰, 還云不識. 因玆暗渡江, 豈免生荊棘?闔國人追不再來, 千古萬古空相憶. 休相憶!淸風匝地有何極?』師顧視左右云 : “這裏還有祖師柚?』自云 : “有, 喚來與老僧洗脚. 』[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磨條, 傳法正宗記卷五, 從容錄第二則, 五燈會元卷一, 神僧傳卷四]
【곽찰파郭扎派】
p4816-中→ 西藏佛敎派別之一. 索南堅參(1182~1261)於西藏江孜建郭扎寺, 創立此派, 以傳授密宗大手印法及除障法著稱一時. 索南堅參死後, 此派遂絶.
【곽향수藿香樹】
p6780-上→ 藿香, 梵語 tamālapatra, 音譯多摩羅跋;巴利語 tamāla, 音譯多摩羅. 爲樟科之一種. 學名 Cinnamomum nitidum. 此樹屬灌木, 花呈淡黃色, 樹皮有肉桂之香味, 可用於發汗․健胃. 産於中國․南印度․錫蘭等地. 大般若經卷三一八(大六․六二四上):爾時, 欲界天子各持天上多揭羅香․多摩羅香․栴檀香末, (中略)遙散佛上.[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梵行品․增廣本草綱目卷十四]
【관경만다라觀經曼荼羅】
p6970-中→ 據觀無量壽經所說而描繪之淨土變相. 於日本淨土敎, 則指當麻曼荼羅․智光曼荼羅(以上奈良期)․淸海曼荼羅(平安中期), 竝稱爲淨土三曼荼羅, 爲日本淨土敎美術著名的淨土變相圖.
【관경오분觀經五分】
p6970-上→ 指唐代善導爲解釋觀無量壽經所分列之五段科節, 卽:(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得益分, (四)流通分, (五)耆闍會分. 乃善導於解釋觀經時, 除序․正․流通三分說外, 所另特設之科判. [觀經疏序分義]
【관경육연觀經六緣】
p6970-中→ 佛陀演說觀無量壽經之六種因緣. 此說乃根據善導之觀經疏序分義而定, 卽:(一)禁父緣, 謂阿闍世太子禁錮父王, 此爲觀經興起之因緣. (二)禁母緣, 爲太子幽閉其母韋提希於七重深宮, 乃佛陀爲之說法之因緣. (三)厭苦緣, 謂韋提希遭幽閉, 厭世間苦, 佛遂爲說此經之緣起. (四)欣淨緣, 謂韋提希遭苦惱, 因而欣求安樂淸淨處, 得佛爲說此經之因緣. (五)散善顯行緣, 謂佛爲說修十六觀之後三觀的三福․九品等散善(顯行), 得以往生淨土之緣. (六)定善示觀緣, 謂佛爲說以十六觀之前十三觀之定善(觀門), 得以往生極樂世界之緣.
【관경의소정관기觀經義疏正觀記】
p6970-下→ 凡三卷. 南宋戒度撰. 又稱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靈芝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 略稱正觀記. 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三冊. 內容係注釋宋代元照之觀無量壽經義疏, 揭示(卍續三三․一○下)勉修正觀, 頓了是心是佛之旨趣. 戒度初擬破斥道因輔正解之謬說, 而著觀無量壽經扶新論, 後又撰此記以補其不足.
【관곽棺槨】
p5051-上→ 安置屍體之箱分內外箱, 其內箱盛放屍體者稱棺, 套在棺外之外箱名槨. 依長阿含經卷四所載, 世尊入涅槃時, 其弟子依準轉輪聖王之葬法, 先以香湯洗浴其身, 後以新劫具及五百帳四纏繞之, 納於金棺, 灌入麻油, 竝置棺於鐵槨之中, 再以栴檀香槨圍之, 積聚各種名香而行荼毘. 又據灌頂經卷六塚墓因緣四方神咒經所載, 轉輪王命終時, 以紫磨黃金․鐵․栴壇雜香等三種棺盛置其身. 但印度之葬禮, 一般不用棺槨, 而直接焚燒, 或棄屍於林中․水中等處. 我國因有厚葬之俗, 故有棺槨之制. 據四分律行事鈔所載, 僧唯用一重棺, 不用外槨, 一般在家衆亦同, 貴人則必用外槨. 日本古代貴人之棺, 常用二重或三重之外槨, 亦有造石槨以保存者. [淨飯王般涅槃經․佛般泥洹經卷下․迦葉赴佛涅槃經․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瞻病送終篇․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佛祖統紀卷四․釋氏要覽卷下․淮南子第十三氾論訓․後漢書列傳第二十九周磐傳․第三十九王符傳․日本書紀第九․第二十七]
【관구진대關口眞大】
p6711-下→ (1907~1986)日本佛敎學學者. 畢業於大正大學文學部佛敎學科, 後任大正大學敎授. 著有天台小止觀の硏究․昭和校訂天台四敎儀等書, 及敦煌出土最妙勝定經考․雙峰道信與天台止觀法門․證心論について等諸論文.
【관납灌臘】
p6856-中→ 灌, 謂浴佛;臘, 指夏安居期滿之日. 每年七月十五夏滿之日擧行灌佛之儀式, 稱爲灌臘.
【관내사성關內四聖】
p6711-下→ 又稱關中四傑. 後秦時, 譯經大家鳩摩羅什(344~413)門下約有三千弟子, 其中道融․僧叡․僧肇․道生․曇影․慧觀․道恆․慧嚴等八人, 學行俱佳, 世稱什門八俊, 或什門八宿. 其中道融․僧叡․僧肇․道生等四人尤受推崇, 特稱關內四聖.
【관념념불觀念念佛】
p6959-下→ 凝神專意念佛之意. 卽觀察憶念佛身相好光明及法身實相等, 而以口稱名念佛. 此種念佛須止心之散亂, 拂除妄念, 觀念佛之相好等, 故稱觀念念佛. 通常指憶念阿彌陀佛而言. 六念․十念中所擧之念佛, 均屬觀念念佛. 廬山慧遠․天台智顗․四明知禮等諸師亦皆唱導觀念念佛, 或觀佛之相好․觀佛之功德法․觀佛之法身․實相等;主張不堪修觀者修口稱念佛, 口稱念佛又分爲觀與無觀兩種, 觀念念佛係相對於無觀之口稱念佛而言. 而念佛主要仍以觀念爲主․爲勝. (參閱念佛3208)
【관념론觀念論】
p6960-上→ 佛敎諸宗派, 如唯識․華嚴等宗, 認爲宇宙係由心所變現, 若離心則一切萬法亦不復存在, 故有所謂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別法․唯識無境等語. 由於强調唯心或唯識之說, 故佛敎往往被西方哲學界評爲旣是觀念論亦是唯心論. 然佛敎之所以强調唯心, 係站在主體之實踐方面而言, 非如一般之唯心存在論者認爲心爲唯一實在之論點;同時佛敎經典更常論及心與外在之事物皆無自性, 皆爲空. 天台大師智顗於摩訶止觀闡述一念三千之敎義時曾强調, 若認爲此際之一念爲實在, 或三千世界爲實在, 皆是偏頗之見解, 而應從一念卽三千, 三千卽一念相互依存之關係來體悟中道之理. (參閱唯心4420)
【관념법문觀念法門】
p6960-上→ 全一卷. 唐代善導著. 又稱觀念阿彌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門․觀念阿彌陀集.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本書敘述觀․念阿彌陀佛之行相作法及功德. 其內容分爲三段, 先示三昧行相, 次示五緣功德, 後勸人修行. 注釋書有證空之觀念法門觀門要義鈔三卷․良忠之觀念法門私記二卷․聖聰之觀念法門見聞二卷等.
【관늑觀勒】
p6965-中→ 七世紀之百濟僧. 生卒年不詳. 推古天皇十年(602)至日本, 居於元興寺. 長於天文․曆數․地理․方術之學. 當檢校僧尼之制度初行時, 被任爲最高位之僧正. [本朝高僧傳卷一]
【관독목管毒木】
p5879-中→ 乃常瞿梨童女所持物之一. 或謂係四角形之木;或謂以毒木作成管狀;或謂非一木之名, 乃紮束諸毒木而成. 常瞿梨爲觀自在菩薩之化身, 住於香醉山, 以銷伏諸種毒害爲本誓, 不使諸毒龍蛇侵害衆生. (參閱蘘麌哩童女6863)
【관려자關棙子】
p6712-下→ 禪林用語. 又作關覇子. 關, 關要․關卡;棙, 鍵․鈕. 原爲門鎖․門閂․機軸等意. 引申爲關鍵;在禪宗, 轉指參悟奧祕玄機之要訣. 景德傳燈錄卷九(大五一․二六六下):且如四祖下牛頭融大師橫說堅(疑作豎)說, 猶未知向上關棙子, (中略)且當人事實. 能體會得, 但知學言語, 念向皮袋裏安著, 到處稱我會禪.[大慧書卷下․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上․五燈會元卷四․卷十五․祖庭事苑卷上]
【관련훈수觀練薰修】
p6971-中→ 爲觀禪․練禪․薰禪․修禪之總稱. 禪(身心統一․平靜之狀態)有世間禪․出世間禪與出世間上上禪等三種, 其中出世間禪有觀․練․薰․修等四種階段之禪. (一)觀禪, 指明白觀照對象之禪, 卽觀不淨等境以破淫欲等念;如九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等. (二)練禪, 指將觀禪境界再作進一步之鍛練淨化之禪, 卽以無漏禪練諸有漏禪, 猶如練金;如九次第定. (三)薰禪, 指將前一境界更作進一步薰習純熟, 而開拓自在之境地, 卽能遍薰熟諸禪, 悉皆通利, 轉變自在;如獅子奮迅三昧. (四)修禪, 卽將前面之境界再作進一步之修治, 而增長其功德, 卽超入超出順逆自在之禪;如超越三昧. 修禪爲出世間禪之最高境界, 故亦稱頂禪.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十․法華玄義卷四上]
【관룡사觀龍寺】
p6972-中→ 位於韓國慶尙南道昌寧郡昌樂面玉泉里火旺山中. 創立年代不詳. 李氏朝鮮宣祖四十一年(1607), 沙門靈雲再建大雄殿, 性允造佛像. 其後, 歷代迭行修葺. 今存大雄殿․小門․圓音閣․僧室․冥府殿․山靈閣․藥師殿․石塔․石墻等. 據寺傳所載, 本寺之藥師殿爲六朝時代之建築, 然推斷應係新羅末期至高麗初期間所建, 此可由其與大雄殿同具朝鮮初期佛寺建築之特徵得知. [東國輿地勝覽․火王山觀龍寺事蹟․朝鮮禪宗伽藍(藤島亥治郞, 建築雜誌卷五三五)]
【관무량수경觀無量壽經】
p6967-中→ 全一卷. 劉宋畺良耶舍譯. 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無量壽佛觀經․無量壽觀經․十六觀經. 略稱觀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淨土正依三部經之一. 內容敘述佛陀應韋提希夫人所請, 示現西方極樂淨土, 竝說修三福․十六觀爲往生法. 唐代善導謂此經以觀佛三昧爲宗, 又以念佛三昧爲宗. 相對於淨影慧遠․嘉祥吉藏等諸師所立十六觀皆定善之說, 而立十六觀之後三觀爲九品之散善. 又謂佛雖廣說定․散兩門之益, 然佛意唯在專稱阿彌陀佛名號. 又據下品下生之文(大一二․三四六上):如是至心令聲不絶, 具足十念, 稱南無阿彌陀佛.解釋無量壽經第十八願之乃至十念卽指十聲稱佛, 遂以散心稱名爲一切善․惡凡夫得往生之正定業;日僧源空卽依其所說, 創立日本淨土宗. 蓋此經屬於觀經之一, 與觀佛三昧海經․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觀世音觀經等皆爲同類型者, 乃說觀彌陀․觀音․勢至等三聖及極樂淨土莊嚴之法. 又於十六觀中, 以第九阿彌陀佛眞身觀爲最重要之觀行, 經題亦依之而立. 有關此經之翻譯, 諸經錄․僧傳說法不一. 於出三藏記集卷四謂, 此經之譯者不詳. 梁高僧傳卷三, 以此經於劉宋時由畺良耶舍譯出, 僧含筆受;法經錄以下之諸經錄皆沿用其說. 又歷代三寶紀卷四․卷七, 於畺良耶舍之譯本外, 另列擧東漢․東晉兩種譯者不詳之譯本. 注釋本經之著作頗多, 重要者有觀無量壽經義疏二卷(慧遠)․觀無量壽佛經疏一卷(智顗)․觀無量壽經義疏一卷(吉藏)․觀無量壽經疏四卷(善導)․觀無量壽佛經圖頌一卷(傳燈)․觀無量壽佛經約論一卷(彭際淸)․觀無量壽經扶新論一卷(戒度)等, 其中以唐代善導之觀無量壽經疏四卷, 流通較廣. [開元釋敎錄卷一․卷五․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관무량수경소觀無量壽經疏】
p6968-下→ ①全一卷. 又稱觀無量壽經疏․觀經天台疏․觀經疏. 本書爲隋代智顗就觀無量壽經所作之注釋書. (參閱觀無量壽佛經疏6966). ②凡四卷. 唐代善導著. 又稱觀無量壽佛經疏․觀經疏․觀經御書․觀經御疏․觀經義書․觀疏義․觀經要義. 通稱觀經四帖疏․四帖疏. 若自本書之內容而言, 又稱楷定疏․證誠疏․證定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爲觀無量壽經之注釋書. 善導著作中較著名者有五部九卷, 本書四卷卽其中之一部, 其餘四部爲法事讚二卷․觀念法門一卷․往生禮讚偈一卷․般舟讚一卷. 內容分爲玄義分․序分義․定善義․散善義等四帖, 解釋他力信仰之要義, 可謂善導思想體系之核心. 玄義分係說明觀經之旨義, 序分義解釋觀經序文, 定善義解釋十六觀中前十三雜想觀, 散善義則解釋最後三觀. 本書主張一切善惡凡夫, 皆可依阿彌陀佛之願力, 往生極樂淨土. 以稱名念佛爲正業, 以讀經․禮拜․讚歎․觀察爲助業, 竝强調如能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名號, 於行住坐臥間不問時節久暫, 皆念念不捨者, 卽可往生淨土;此說對後世之影響很大. 此外, 一般以本書爲淨土敎相․敎義之根本典籍. 因淨影慧遠․嘉祥吉藏․迦才等諸師雖在善導之前卽就觀經作疏, 然皆未顯超世本願之妙用, 唯獨善導能明示佛之正意, 故古今皆以本書爲諸說之楷定, 而稱之爲楷定疏. [樂邦文類卷二․往生要集義記卷五]
【관무량수경의소觀無量壽經義疏】
p6969-上→ ①凡二卷. 隋代慧遠撰. 又稱觀無量壽經義記, 或稱淨影觀經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係由地論宗之立場解釋觀無量壽經, 爲現存最早之觀經注疏. 本疏判定阿彌陀佛之身土爲應身應土, 往生其淨土之九品人, 乃大․小之聖人, 以其修證與自力修行之通規無別, 而不論彌陀本願之勝力, 所說大違淨土敎之義趣, 故善導作觀無量壽經疏破斥之. 於隋唐之際, 淨土敎義之了解, 可自本疏窺其鱗爪, 爲硏究善導觀經疏不可或缺之作. [續高僧傳卷八․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②全一卷. 隋代吉藏撰. 又稱嘉祥觀經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係由三論宗之立場解釋觀無量壽經. 其說與慧遠所撰之觀無量壽經義疏同, 亦以聖道門自力修行之意判定往生彌陀淨土之因果, 故道綽斥爲謬解, 善導於觀經四帖疏中亦加以駁斥.
【관무량수불경도송觀無量壽佛經圖頌】
p6967-上→ 全一卷. 明代傳燈撰. 又稱觀無量壽佛經附圖頌. 略稱觀經圖頌. 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三冊. 全書分節列擧觀無量壽經之經文, 而以圖繪示其文義, 共三十五圖, 圖旁更附七律頌, 惟少有經文之注釋. 撰述本書之目的, 可見於最後之頌文(卍續三三․五五下):見佛․見土及見圖, 三見同用此一見;見佛卽見眞法身, 見土卽見常寂光. 豈不見圖同此二?圖圖見佛妙依正;我願見此圖經者, 應當志心如是觀.
【관무량수불경소觀無量壽佛經疏】
p6966-中→ ①全一卷. 隋代天台智顗述. 又稱觀經疏․觀無量壽經疏․觀經天台疏․天台觀經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爲觀無量壽佛經之注釋書. 內容初立五重玄義, 以闡釋經名. 次判觀無量壽佛經係以心觀爲宗旨, 以實相爲體, 以生善滅惡爲用, 爲菩薩藏之頓敎所攝. 復次隨文作釋, 且以十六觀悉爲定善. 自宋代四明知禮就本書而著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以擧揚其旨趣以來, 本書成爲天台五小部之一, 亦被視作天台敎學之要書. 然據近代學者從內容上考定, 疑其爲後人之僞作, 指出書中所列五重玄義之文, 引載自智顗之金光明經疏卷一;而於隨文解釋中, 又摘錄淨影慧遠之觀無量壽經義疏所說, 故推斷爲僞作. 本書之注釋書有:觀無量壽佛經記一卷, 唐代法聰述;觀無量壽佛經融心解一卷, 宋代知禮述.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佛祖統紀卷二十五]. ②凡四卷. 又稱觀無量壽經疏. 乃唐代善導就觀無量壽佛經所作之注釋書. (參閱觀無量壽經疏6968)
【관무량수불경소묘종초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
p6966-下→ 凡六卷. 宋代四明知禮述. 又稱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觀經疏妙宗鈔․觀經妙宗鈔․妙宗鈔.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知禮的時代, 受唐末五代戰禍之影響, 佛敎敎學萎頓不振, 天台宗分裂爲山家․山外二派. 屬於山家派之知禮於本書隨文解釋天台智顗之觀經疏, 針對山外派之異議, 倡導卽心念佛之義, 竝倡色․心雙具之說. 本書刊行後, 引起山家․山外派之論諍.
【관무량수불경약론觀無量壽佛經約論】
p6966-上→ 全一卷. 淸代彭際淸述. 收於卍續藏第三十三冊. 本書可視作觀無量壽經之槪論, 內分四科:(一)題名, (二)敘分․(三)正宗分, (四)流通分. 就中, 作者雖常引天台敎學之用語, 然於天台智顗對九品之解釋, 及四明知禮以十三觀配於九品之說法, 則表示反對.
【관무량수불경의소觀無量壽佛經義疏】
p6967-上→ 凡三卷. 宋代靈芝元照撰. 又稱觀無量壽經義疏. 略稱新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七冊. 本書爲觀無量壽佛經之注釋書. 上卷闡述玄義, 內分敎興來致․攝敎分齊․辨定宗旨․料簡異同等四門, 中卷․下卷則依文解釋. 此書廣究諸家之要義, 其解說採取天台智顗及善導之釋義, 如十六觀之解釋取智顗之說, 九品之解釋則採善導之論, 然其於十六觀之看法不同於智顗之觀心說. 又於辨定宗旨一門中有關事理及觀法之解釋, 與料簡異同門所說, 皆爲本書之特點. 本書之注釋書有:觀無量壽經扶新論一卷․觀無量壽經義疏正觀記三卷, 宋代戒度撰;觀無量壽經白蓮記四卷, 宋代用欽述.
【관문棺文】
p5050-下→ 卽禪家書寫於棺上之文句. 據諸回向淸規式卷四棺文條所載, 一般所用之棺文爲(大八一․六六○上) : 出離生死, 入住涅槃, 寂靜無畏, 究竟安樂.又用迷故三界城, 悟故十方空, 本來無東西, 何處有南北. 另據小叢林略淸規卷中在家送亡條所載, 棺外畫大圓相, 於棺蓋或其傍書(大八一․七一○上) : 出離生死, 入住涅槃, 寂靜無爲, 究竟安樂.此四句各配於東․西․南․北四方而書之.
【관문절關門節】
p6712-上→ 爲我國雲南瀾滄江下游及德宏等地傣族地區小乘佛敎最大之淨居持齋節日. 傣語原稱奧瓦薩. 關門節始自俸曆九月十五日, 至十二月十五日結束. 於此期間, 寺院僧衆停止外出, 淨居念經;一般信徒則以食物․鮮花․銀幣等獻佛;信仰較虔篤之老年信衆則多住於寺院, 聽僧衆誦經. 節日期間各項社會活動皆帶有濃厚之宗敎色彩. 關門節結束, 則稱開門. (參閱開門節5307)
【관법觀法】
p6960-下→ 觀想眞理之方法, 爲佛敎一般之實踐法門. 類似用語有觀․修觀․觀念․觀想․觀行․觀察․觀門等, 總稱觀法. 觀, 梵語 vipaśyanā,音譯毘鉢舍那, 意卽以智慧專心觀想佛或法等特定對象, 而致力於證悟. 例如日想觀․月輪觀․九想觀等, 皆是心中有一具體之對象來作觀, 爲初步之觀法. 後更進一步透過此類具象而觀想深奧之敎義或佛敎哲理. 諸經論對於觀之論述甚多, 如大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修行道地經․禪要經․內身觀章句經․法觀經․身觀經․禪祕要法經․坐禪三昧經․菩薩訶色欲法經․禪法要解․思惟略要法․達摩多羅禪經․五門禪經要用法等, 皆闡釋觀法. 觀之種類繁多, 方法․目的亦各異, 茲列擧較具代表性之觀法於下:(一)原始佛敎所强調有關四諦․十二因緣等之觀法, 如觀四諦, 稱四諦觀;觀十二因緣, 稱十二因緣觀;觀入出息, 稱數息觀;觀身不淨, 稱不淨觀;觀諸行無常, 稱無常觀;觀諸法無我, 稱無我觀;觀四非常, 稱非常觀;觀五停心, 稱五停心觀;觀四念處, 稱四念處觀. (二)分析色․心諸法爲空之觀法, 於小乘方面, 如觀空, 稱空觀;觀生空, 稱生空觀;觀法空, 稱法空觀;析色爲空, 稱析空觀. 於大乘方面, 如體達諸法當體卽空, 稱體空觀;觀勝義皆空, 稱勝義皆空觀. (三)天台宗關於空․假․中三諦之觀法, 如觀假, 稱假觀;觀由假入空, 稱二諦觀;觀由空入假, 稱平等觀;觀中道第一義諦, 稱中道觀;次第修三觀, 稱次第觀;於一心觀三諦, 稱一心三觀. (四)華嚴宗有關諸法實相之觀法, 如觀實相, 稱實相觀;觀四法界, 稱四法界觀. (五)法相宗有關三界唯心之觀法, 如觀五重唯識, 稱五重唯識觀. (六)三論宗之重要觀法, 如觀八不中道, 稱八不中道觀. (七)眞言宗之重要觀法, 如觀淨菩提心之五相, 稱五相成身觀;觀阿字, 稱阿字觀. (八)淨土宗之重要觀法, 如觀月輪, 稱月輪觀;觀水, 稱水想觀;觀淨土之地, 稱地觀;觀華座, 稱華座觀;觀像, 稱像觀;觀佛之眞身, 稱眞身觀;觀應身, 稱應身觀;觀身之總相, 稱總相觀;觀別相, 稱別相觀. 又觀與止(梵 śamatha, 奢摩他, 卽心凝定於一對境, 竝屛息想念之功夫)相對, 唯中道觀雖亦稱爲觀, 然其爲止觀雙運, 卽合於捨(梵 upekṣā, 優畢叉)之義;故上述諸觀雖槪稱爲毘鉢舍那, 然中道觀則有不同之義. 又被觀之對境, 稱觀境;作觀之智慧, 稱觀智或觀慧;思惟眞理而解了其意, 謂之觀解;觀諸法無礙而達其三諦圓融不思議之妙理, 謂之觀達. 此外, 天台宗所說之觀, 有一念三千․一心三觀等, 卽觀自心之本性, 故又稱觀心;華嚴宗以觀爲通入悟境之道, 故稱觀道.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往生論․俱舍論卷二十八․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往生論註卷下․華嚴經探玄記卷十․摩訶止觀卷三上․大乘義章卷十]
【관법성管法成】
p5879-下→ 西藏之宗敎學者, 譯經家. 世代爲後藏達那(日喀則地區)地方之吐蕃貴族. 生卒年不詳. 唐代太和七年(833)至沙州(敦煌)永康寺從事譯經工作. 歷住甘州(甘肅張掖)修多寺, 沙州開元寺. 一生所譯漢, 藏典籍可考者有二十三種. 其中, 由漢文譯爲藏文者有金光明最勝王經, 解深密經疏等十四種, 由藏文譯爲漢文者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諸星母陀羅尼經等五種, 此外, 由其抄錄, 講述之經籍有大乘四法經論及廣釋開決記等四種. (參閱法成3352)
【관보현보살행법경觀普賢菩薩行法經】
p6965-下→ 全一卷. 劉宋曇摩密多(梵 Dharmamitra)譯. 又稱出深功德經. 略稱觀普賢經․普賢觀經․普賢經․觀經. 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本經係佛陀於說法華經之後, 在毘舍離國大林精舍所說. 因佛宣告三個月後將般涅槃, 阿難等隨卽請問佛入滅後弟子應如何修行及大乘法要, 佛遂爲說普賢觀門․六根罪之懺悔及懺悔後之功德. 本經旨在闡明法華經之普賢菩薩勸發品, 故與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互爲表裏;而與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經合稱法華三部經. 又無量義經稱爲法華經之開經, 相對於此, 天台大師謂本經爲法華經之結經.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七․卷八․卷十․開元釋敎錄卷三至卷五]
【관복觀復】
p6965-下→ 宋代僧. 生卒年․籍貫․傳記等皆不詳. 號笑庵. 住於毘陵華嚴寺. 與道亭․師會․希迪合稱華嚴四大家. 從宗宇受學華嚴五敎章, 著五敎章折薪記五卷, 解釋五敎章之別敎一乘說;其觀點承襲澄觀․宗密之說, 而以對立之立場, 駁斥師會所著之五敎章焚薪, 二人於此交相論難. 師另有紹興十六年(1146)所著之圓覺經鈔辨疑悞, 及演義鈔會解記․金剛別記․遺敎經論記等四部十八卷傳世.
【관본觀本】
p6957-中→ 民國僧. 生卒年不詳. 廣東中山人, 俗姓張. 法號明一. 早歲專致於儒學, 光緖年間中擧人, 講求維新, 東渡日本. 中年時, 深硏佛典, 捨家宅爲功德林. 年六十三, 其母去世, 遂出家, 赴鼓山依虛雲和尙受具足戒. 曾爲鼓山增補各祖師傳記. 世壽七十八, 僧臘十六. 著有香光閣集二十卷.
【관부사의경觀不思議境】
p6949-上→ 不思議境, 指所觀之境. 觀不思議境, 謂觀吾人現前之一念妄心卽具足三千諸法, 此陰妄之心卽空․卽假․卽中, 爲三諦不思議之妙境. 卽天台宗所立十乘觀法之第一. 又作觀不可思議境․分別不思議境․善識不思議境. 或作信解正因緣․信正因緣․善識不思議因緣. 凡欲修觀行, 必先定所觀之境, 然萬法盡具三千三諦, 互爲融攝, 無因果․迷悟之別, 一一皆爲不思議之妙諦. 故雖悉以爲所觀之境, 而因萬法唯心, 故特以現前之一念妄心爲所觀之境. 上根之人修此一法, 自具十境十觀, 得登初住眞因之位. 而中․下根之人猶不能進其行, 故更令修十乘觀法中第二以下之觀行. [摩訶止觀卷五上․四敎義卷十一](參閱十乘觀法463)
【관불게灌佛偈】
p6852-下→ 又稱浴佛偈. 卽浴佛時所唱之偈頌.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上報本章佛降誕條所載, 偈爲(大四八․一一六上):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衆生令離垢, 同證如來淨法身.日本瑩山淸規卷下之浴佛偈則爲(大八二․四三九下):稽首大聖薄伽梵, 天上天下兩足尊;我等今以功德水, 灌浴如來淨法身.[浴像功德經](參閱浴佛4162)
【관불삼매觀佛三昧】
p6958-上→ 三昧, 卽將心定於一處(或一境)之安定狀態. 觀佛三昧, 卽一心觀想釋迦․彌陀等佛身之相好及功德等. 略作觀佛. 觀佛三昧海經卷一(大一五․六四六下):若能至心繫念在內, 端坐正受觀佛色身, 當知是人心如佛心, 與佛無異, 雖在煩惱, 不爲諸惡之所覆蔽.觀佛除一般觀想佛身之相好外, 竝有法身․實相等諸觀. 大智度論卷二十一記載修習觀佛之次第, 謂初念佛之十號, 次念佛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及神通功德力, 復念佛之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之五分法身, 更念佛之一切智․一切智見․大慈․大悲․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 鳩摩羅什之思惟略要法載, 觀佛三昧之法, 應先觀佛之相好, 次觀法身之十力․四無所畏․大慈․大悲之善業, 後復修諸法實相觀. 淨影之觀無量壽經義疏卷上載, 觀佛有眞身․應身二觀, 眞身觀卽觀如來遍法界平等之身, 爲法身實相觀;應身觀卽觀如來之色身相好, 爲色身觀. 吉藏之觀無量壽經義疏亦謂念佛有二種, 一念佛法身, 二念佛生身;亦爲色身․法身二觀之意. 善導之觀念法門中, 依觀無量壽經及觀佛三昧海經, 闡明觀佛三昧之法, 謂觀阿彌陀佛眞金色身, 圓光徹照, 端正無比. 日僧源信之往生要集卷上末分爲別相(分別觀佛每一相好)․總相(總觀佛之相好光明)․雜略(簡單作部分之觀法)等三觀. 一般以觀像作爲觀佛之方便, 往生要集卷中本亦主張初發心者先修色身觀, 復入法身觀․實相觀. 宋代知禮唱導約心觀佛之義, 謂彌陀之依正二報不離自心, 託之觀佛以顯其理. 宋代以後, 此說頗爲盛行. [觀無量壽經․往生論․十住毘婆沙論卷九․安樂集卷上․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三(善導)]
【관불삼매해경觀佛三昧海經】
p6958-下→ 梵名 Buddha-dhyāna-samādhisāgara-sūtra. 凡十卷十二品. 東晉佛陀跋陀羅譯. 又稱觀佛三昧經․觀佛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此經係佛於迦毘羅城尼拘樓陀林中, 爲父王閱頭檀․姨母憍曇彌等所說, 敎以住觀佛三昧, 竝謂此三昧功德深廣, 能得解脫. 此經凡十二品:(一)六譬品, (二)序觀地品, (三)觀相品, (四)觀佛心品, (五)觀四無量心品, (六)觀四威儀品, (七)觀馬王藏品, (八)本行品, (九)觀像品, (十)念七佛品, (十一)念十方佛品, (十二)觀佛密行品. 又開元釋敎錄卷十四單譯闕本錄擧出鳩摩羅什譯之觀佛三昧經一卷, 然其與此經之異同則不詳.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七․開元釋敎錄卷三]
【관불삼매해경육비觀佛三昧海經六譬】
p6959-上→ 觀佛三昧海經中以六喩譬念佛三昧之殊勝功德, 卽:(一)譬長者閻浮檀那紫金之喩, (二)譬王寶印之喩, (三)譬長者如意珠之喩, (四)譬仙人善況之喩, (五)譬力士髻珠之喩, (六)譬劫末金剛山之喩. [往生要集卷下]
【관불용침사통거마官不容針私通車馬】
p3185-下→ 禪林用語. 此乃表裏互用而相對稱之二語. 官不容針, 原謂於公而言, 必得森嚴整肅, 卽連細針一般之差錯, 亦絲毫不豫寬宥;在禪林中, 轉指佛法第一義諦之究竟透徹, 不允許以絲毫偏差之言說滲和․取代․詮解之;由是, 則官不容針一語亦引申爲於表相視之, 乃爲不可輕易歪曲之法. 私通車馬, 卽相對於官不容針, 意謂原本細針般之差錯皆不豫寬宥之情形, 於私而言, 則全面改觀, 連車馬一般龐大之偏差亦可通融而行;在禪林中, 轉指第二義諦之權巧方便, 師家爲指導學人, 往往採取權宜放行之法;由是, 私通車馬一語亦引申爲自裏層視之, 實爲融通無礙之方便法門, 故禪林每以此語形容師家接引學人時自在方便之機法. 續高僧傳卷二十二福勝寺道興傳(大五○․六二三中):寺主曰:『依官制不許, 何得停之?』興曰:『官不許容針, 私容車馬.” 或謂官不容針, 私通車馬二語原係唐人之俗諺, 後爲禪林所引用, 二語合之, 卽謂表裏互用而竝行無礙.
【관불위종觀佛爲宗】
p6959-上→ 淨土敎論定其所依之無量壽經有念佛三昧與觀佛三昧兩宗, 其中, 以觀想彌陀爲主要念佛法門之宗, 稱爲觀佛爲宗. 此係唐代淨土敎高僧善導所判立者. 觀經玄義分(大三七․二四七上):今此觀經, 卽以觀佛三昧爲宗, 亦以念佛三昧爲宗, 一心迴願往生淨土爲體.[安樂集卷上․選擇本願念佛集](參閱念觀兩宗3222)
【관불향탕灌佛香湯】
p6852-中→ 灌浴佛像所用之香湯. 據浴像功德經載, 香湯可用牛頭旃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芎藭․白檀․鬱金․龍腦․沈香․麝香․丁香等, 隨所得者製成. 然禪宗之一法, 則用沈香․白檀․甘松․丁子․熏陸․鬱金等七種香製香湯. [禪林象器箋報禱門]
【관불회灌佛會】
p6852-下→ 指每年四月八日(釋迦牟尼佛誕生日)擧行灌浴佛像之行事. 依摩訶刹頭經等諸經典及印度鹿野苑古石刻圖等, 釋尊降誕時, 天帝釋梵及龍王以香湯爲之洗浴, 故每年佛誕日, 信徒遂以香湯․五色水․甘茶等自頂灌沐誕生佛像, 稱爲灌佛會. 誕生佛爲右手指天, 左手指地之立像, 多半高約二十公分, 係依據佛誕生時宣言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之傳說而具像化者, 一般置於花亭中而行灌浴. 此種浴佛法會, 盛行於印度及西域, 我國則始於四世紀頃, 至唐宋時代廣爲風行. 日本九世紀時行於宮中, 其後普及一般寺院神社. [普曜經卷二․灌洗佛形像經․浴佛功德經․修行本起經卷上․法苑珠林卷三十三․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參閱浴佛4162)
【관사官寺】
p3186-上→ 政府封賜食祿, 竝加以管理之寺院. 我國宋代所設之禪院五山十刹卽屬官寺. 五山指興聖萬壽禪寺․景福靈隱寺․淨慈寺․景德寺․廣利寺. 十刹指中天竺山天寧萬壽永祚寺․道場山護聖萬壽寺․蔣山太平興國寺․萬壽山報恩光孝寺․雪竇山資聖寺․江心山龍翔寺․雪峰山崇聖寺․雲黃山寶林寺․虎丘山雲巖寺․天台山國淸忠寺. 日本之官寺乃於天武天皇七年(679)制定, 有敕願寺․定額寺․御願寺․御祈願寺等多種, 中世紀以後則指由幕府特加保護之寺院而言.
【관산혜현關山慧玄】
p6711-下→ (1277~1360)日本臨濟宗僧. 妙心寺之開山. 信濃(長野縣)人. 早年於建長寺參禪三十餘年. 後投大德寺宗峰妙超, 爲其法嗣, 隱於美濃伊吹山之草庵. 花園天皇以其洛西花園離宮之地創建妙心寺, 迎請爲開山. 慕其高風而至之僧衆雲集, 久之蔚成日本臨濟宗最大宗派之妙心寺派. 正平十五年示寂, 世壽八十四. 敕諡無相大師․光德勝妙國師․自性天眞國師等.
【관상觀想】
p6969-中→ 略作想. 卽集中心念於某一對象, 以對治貪欲等妄念. 或爲進入正觀而修之一種方便觀. 坐禪三昧經卷下(大一五․二八一中):行菩薩道者, 於三毒中若婬欲偏多, 先自觀身, 骨․肉․皮․膚․筋․脈․流․血․肝․肺․腸․胃․屎․尿․涕․唾, 三十六物, 九想不淨, 專心內觀, 不令外念, 外念諸緣, 攝之令還.此謂修九想觀能斷淫慾. 又觀無量壽經謂, 修日觀等, 能方便入極樂依正之眞觀. 密敎於初發菩提心之行者, 亦屢設種種方便之觀想, 如觀想諸尊之形像․三摩耶形等, 藉此觀想而去除妄念, 信樂倍增, 進而以有相入無相, 泯除一切能所差別之見, 體證萬法平等, 而與本尊相應. [安像三昧儀軌經․大日經疏卷十一․卷十四․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下持誦法則品]
【관상념불觀想念佛】
p6969-下→ 出自宗密之普賢行願品疏鈔四種念佛之一. 端正身心, 觀想佛身相好莊嚴, 稱爲觀想念佛. 據觀佛三昧海經卷九․卷十․坐禪三昧經卷上載, 若於佛之三十二相, 專觀其中一相, 能滅九十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數劫之生死重罪;若觀其全身相好, 須端坐正受, 繫念佛身, 莫念地․水․火․風等諸餘法, 常念佛身, 見十方三世諸佛悉在目前, 可滅除無量劫之罪. 此外, 觀想念佛又有一相觀․多相觀․全相觀之別. (參閱四種念佛1804)
【관상속론觀相屬論】
p6962-上→ 梵名 Sambandha-parīkṣā. 全一卷. 又稱相屬觀察論. 六․七世紀頃, 印度法稱論師著. 爲因明七論之一. 內容闡述建立論式各槪念間之相屬關係. 書末附有法稱自作之注釋. 西藏佛敎格魯派三大寺之學制規定, 於學習因明之初步課程中, 有關槪念間關係之基本原則, 必以此書爲本.
【관세겸關世謙】
p6712-上→ (1930~ )遼寧安東人. 法名能靖. 皈依倓虛法師, 竝於外雙溪報恩小築依印順導師受菩薩戒, 親炙導師受學中觀多年. 先後任敎於蓮華學佛園․菩提佛學院․福嚴佛學院․華梵佛學硏究所等. 譯有中國佛敎與社會福利事業․佛敎聖典․中國佛敎史等書.
【관세음보살觀世音菩薩】
p6953-下→ 觀世音, 梵名 Avalokiteśvara, 音譯阿縛盧枳低濕伐羅. 以慈悲救濟衆生爲本願之菩薩. 又作光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觀世自在菩薩․觀世音自在菩薩․現音聲菩薩․闚音菩薩. 略稱觀音菩薩. 別稱救世菩薩․蓮華手菩薩․圓通大士. 另一梵名爲 Āryāvalokiteśvara, 音譯阿口利耶跋盧枳羝鑠筏囉, 爲聖觀世音之義. 與大勢至菩薩同爲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脅侍, 世稱西方三聖. 凡遇難衆生誦念其名號, 菩薩卽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 故稱觀世音菩薩. 又因其於理事無礙之境, 觀達自在, 故稱觀自在菩薩.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詳說此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衆生之事, 謂受苦衆生一心稱名, 觀世音菩薩卽時觀其音聲, 令得解脫;若有所求, 亦皆令得;又能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天身․夜叉身等, 以攝化衆生. 關於觀世音菩薩之住處, 據新華嚴經卷六十八載, 此菩薩住南海補陀落山. 故其住處卽在此娑婆世界. 而在大阿彌陀經卷上․無量壽經卷下․觀世音受記經中, 以此菩薩爲阿彌陀佛之脅侍, 常住西方極樂世界輔施敎化, 卽以西方淨土爲此菩薩之本住處. 密敎亦以此菩薩爲阿彌陀佛之脅侍, 竝謂此菩薩與阿彌陀佛原爲因果之異, 尋其本覺卽爲無量壽佛, 但由本誓故示現大悲菩薩形. 密敎復安立此菩薩於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觀音院․遍知院․釋迦院․文殊院․虛空藏院․蘇悉地院等諸院中, 其形像․持物等各異. 然一切功德莊嚴王經․淸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等, 則以觀世音爲釋迦之脅侍. 關於觀世音菩薩之形像, 因其應化無方, 故相狀亦頗多, 而以二臂之正觀音爲其本形, 餘者皆其示現神變自在之力用, 有一首․三首․五首, 乃至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囉首;有二臂․四臂, 乃至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有二目․三目, 乃至八萬四千淸淨寶目. 其化相有千手千眼․十一面․准提․如意輪․不空羂索․靑頸․香王․阿麽齒來等, 亦皆有個別之儀軌. 又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擧出四面大悲觀音․除八難僊觀音․播拏目佉觀音․大梵身相觀音․根本蓮華頂觀音․廣大明王央俱捨觀音等. 此外, 摩訶止觀卷二上擧有六觀音, 諸尊眞言句義抄揭示十五觀音, 又有二十五觀音․三十三觀音等;其中, 部分非基於經軌而來, 而係至後世混合中國及日本之民俗信仰所産生. 觀世音之信仰始自印度․西域, 後傳至中國內地․西藏․南海․日本等地, 故有關觀世音之記載甚多. 西藏信仰觀世音尤盛, 代代之達賴喇嘛皆稱爲其化身, 且其眞言(六字大明咒)至今尙廣傳於該地. 自西晉竺法護之正法華經譯出後, 中國內地亦大興觀世音之信仰, 有關著作亦頗多. 自北魏以後, 造觀世音像之風益盛, 今大同․龍門․駝山等地存有遺品甚多. 隋唐以後, 隨著密敎之傳入, 諸種觀世音像亦被造立, 如敦煌千佛洞之菩薩像, 觀世音像卽居大半. 又以元魏孫敬德之高王觀音經爲始, 觀世音菩薩救苦經․觀世音十大願經․觀世音三昧經等諸經亦陸續出現. 相傳其顯靈說法之道場在我國浙江普陀山. 據稱其生日爲陰曆二月十九日, 出家日爲九月十九日, 成道日爲六月十九日. [舊華嚴經卷五十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大寶積經卷八十二․卷一○○․悲華經卷三․人日經卷一具緣品․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金剛恐怖集會方廣軌儀觀自在菩薩三世最勝心明王經․陀羅尼集經卷五․大智度論卷二十六․卷三十․卷三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七․法華經文句卷十下․法華義記卷八․注維摩詰經卷一․般若心經幽贊卷上․大日經疏卷五․三部祕釋․大唐西域記卷三․玄應音義卷五․法苑珠林卷十七]
【관세음보살보문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p6956-中→ 梵名 Samantamukhaparivarto nāmāvalokiteśvara-vikurvaṇa-nirdeśa. 全一卷. 又稱觀音經普門品․觀世音經․觀音經․普門品經․普門品. 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爲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別行. 內容宣說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之妙用. 由長行與偈頌所成, 唯偈頌在漢譯諸本中之存廢頗有出入. 漢譯本共有三種, 一爲竺法護所譯之正法華經第二十三光世音菩薩品, 二爲鳩摩羅什譯之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三爲隋代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共譯之添品法華經第二十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其中正法華經全缺偈頌;妙法蓮華經在羅什譯之初亦無偈頌, 至隋闍那崛多時始作增補, 故與添品法華經之偈頌完全相同. 普門品甚早卽有別行, 由出三藏記集卷四列擧之光世音經一卷(出於正法華經, 或稱光世音普門品)․觀世音經一卷(出自添品法華經)等可知. 又觀世音之信仰, 古來在印度․中亞․中國․西藏地區․日本等地均廣爲流布, 近代尙發現用回鶻語․蒙古語․土耳其語所寫的普門品之斷片. 據專家之硏究, 本經經文中有二․三處引用吠陀經之說, 故本經與婆羅門信仰關係甚深, 因此多數學者對觀世音菩薩之起源, 每與婆羅門敎之濕婆神相提竝論. 此外, 注釋書有隋代智顗之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 宋代知禮所著之觀音玄義記四卷․觀音義疏記四卷. [法經錄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二․回鶻文法華經普門品の斷片(羽田亨, 東洋學報第五之三)]
【관세음보살비밀장여의륜다라니신주경觀世音菩薩袐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
p6956-上→ 全一卷. 唐代實叉難陀譯. 略稱觀世音菩薩祕密藏神咒經․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本經分爲六品:(一)除破一切惡業陀羅尼品, (二)一切愛樂法品, (三)和阿伽陀藥法令人愛樂品, (四)含藥品, (五)眼藥品, (六)火唵陀羅尼藥品. 本經與菩提流志所譯之如意輪陀羅尼經爲同本異譯.
【관세음보살수기경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p6956-上→ 梵名 Avalokiteśvara-bodhisattva-mahāsthāma-prātta-bodhisattva-vyākaraṇa-sūtra. 全一卷. 劉宋曇無竭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與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至菩薩授記經(竺法護譯)․觀世音授記經(聶道眞譯)․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施護譯)爲同本異譯. 本經初敘佛在波羅奈國鹿苑中, 爲華德藏菩薩說以無依止一法得如幻三昧, 彌勒․文殊等諸正士及安樂國土之觀音․勢至二大士皆得此三昧. 次明觀音․勢至發心正道之因緣, 而說觀世音在阿彌陀佛滅度後, 成等正覺, 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又於大阿彌陀經卷上․無量淸淨平等覺經卷三․悲華經卷三․大乘悲分陀利經卷三等, 亦說及觀音․勢至成道之事, 與本經意趣相同.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六․卷十․開元釋敎錄卷二․卷五․卷十二․卷十四]
【관세음보살여의마니다라니경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p6955-下→ 梵名 Padmacintāmaṇidhāraṇī-sūtra. 全一卷. 唐代寶思惟譯於神龍二年(706). 略稱如意摩尼陀羅尼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內容敘述根本咒․心咒․隨心咒等咒之功能, 竝列擧治療諸病之法. 本經之同本異譯或類本經典有:菩提流志譯之如意輪陀羅尼經․義淨譯之觀自在菩薩如意心陀羅尼咒經․實叉難陀譯之觀世音菩薩祕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三]
【관세음신앙觀世音信仰】
p6951-下→ 指以觀世音菩薩爲崇奉對象之宗敎信仰. 據法華經普門品之記述, 當衆生遭遇困難之時, 只要誦念其名號, 觀世音菩薩卽時觀其音聲, 前往拯救. 觀世音菩薩於二十五聖衆之中耳根圓通最爲殊勝, 於我國觀世音信仰亦極普及. 我國最早有關觀世音信仰之譯經, 始於三國吳五鳳二年(255)支疆梁接譯法華三昧經六卷(已佚);西晉竺法護亦於太康七年(286)譯正法華經光世音普門品;鳩摩羅什於姚秦弘始八年(406)譯出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隋代仁壽元年(601), 闍那崛多․達摩笈多共譯添品法華經普門品之偈頌;劉宋時曇無竭譯觀世音菩薩授記經. 隨著廣說觀世音菩薩功德之法華經信仰的普及, 觀世音信仰亦深入民間. 除法華經以外, 曹魏嘉平四年(252)康僧鎧譯無量壽經;畺良耶舍譯觀無量壽經;佛馱跋陀羅譯華嚴經入法界品, 皆闡說觀世音之利益. 東晉竺難提譯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北周耶舍崛多譯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闡說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之福德與靈驗. 此外尙有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之廣傳民間. 因此等經典之翻譯, 致使觀世音信仰廣爲發展, 又順應此風潮, 鼓吹觀世音信仰之疑僞經典遂大量産生. 如高王觀世音經․觀世音十大願經․觀世音詠託生經․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觀世音菩薩救苦經․觀世音所說行法經․觀世音三昧經等. 其中高王觀世音經又稱爲小觀音經. 宋代傅亮(374~426)依據東晉謝敷所著之觀世音應驗傳, 撰光世音應驗記;宋張演(五世紀前半)撰續光世音應驗記;齊之陸杲(459~532)撰繫觀世音應驗記. 由此可知西晉末期至六朝時代, 觀世音信仰在我國社會盛行之狀況. 隋代智顗針對法華經普門品, 著觀音玄義二卷․觀音義疏二卷;又針對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 撰請觀音經疏一卷․請觀音懺法一編. 智顗另一方面積極的引用觀音三昧經等僞經之說, 明示觀音信仰之觀解, 而爲後世解釋普門品之典範. 知禮著觀音玄義記四卷․觀音義疏記四卷, 爲智顗之疏添加偈頌, 竝豫以注釋. 唐代寶思惟譯有觀世音菩薩如意摩尼陀羅尼經一卷․陀羅尼念誦法一卷, 實叉難陀亦譯有觀世音菩薩祕密藏如意輪陀羅尼神咒經一卷. 唐中期以後密敎盛行, 觀世音信仰亦有不同的發展. 唐末五代時, 日僧慧萼自五臺山得觀音像, 安置於舟山群島潮音洞, 創建觀音院, 稱之爲補陀落山, 爲觀世音菩薩之聖地. 據傳篇幅不長之高王觀世音經, 爲增加篇幅, 而有雜咒間雜於其中, 於佛祖統紀成立時, 已成爲猥雜之文流行於民間, 然其誦經之靈驗, 該書作者志磐則深信不疑;明代雲棲袾宏曾極力非難高王觀世音經, 然而明淸以來, 由於受此經之影響, 觀世音信仰於民間愈形深入. 淸代以後, 觀世音菩薩更以送子觀音之形像出現, 致信仰之範圍愈形擴展. 淸代弘贊著觀音慈林集三卷;順治十六年(1659)周克復著觀音經持驗記二卷, 內載靈驗事蹟一一八則, 卷末竝附有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羅尼經․禮觀音文․辨訛語三則. 由於觀世音信仰普及, 非但譯經及論著極多, 關於觀世音之造像亦多不勝數, 尤於北魏之後, 造像之風益盛, 今大同․龍門․駝山石窟等尙存有遺品甚多. 隋唐以來, 受密敎盛行之影響, 遂造有十一面․千手․如意輪․不空羂索․准提等諸種觀世音像, 又基於篤信者之感應, 復現蛤蜊․馬郞婦․水月․魚籃等像. 今敦煌千佛洞內之菩薩像泰半皆係觀世音像. 除經論․造像之外, 以觀世音爲主要崇奉對象, 或冠上觀音名稱之寺院亦不勝枚擧, 以本省爲例, 據劉枝萬之論文淸代臺灣之寺廟所載, 淸代臺灣境內所建佛敎寺院約一○二座, 其中以觀音爲寺․宮․廟․亭之名稱者, 約五十五座以上, 由此可見當時臺灣觀世音信仰之盛行. 又日本古來亦盛行觀世音信仰, 據扶桑略記卷三載, 推古天皇(592~628在位)敕刻沈水香木之觀世音像;聖德太子亦於法隆寺夢殿及四天王寺金堂安置救世觀世音像;奈良朝之聖武天皇及光明皇后亦篤信佛敎, 於諸國建立國分尼寺, 安置觀世音像, 且爲皇太子之病祈願, 造觀世音像一七七尊, 寫觀音經一七七卷, 又於各地陸續造不空羂索觀音․千手觀音․十一面觀音等;平安朝之觀世音信仰亦極普及. 歷代觀世音像之雕刻․繪畫珍品極多, 現今列爲國寶者, 達四百五十種之多. 此外, 關於觀世音靈驗之述作亦多, 有:觀音感通傳․觀音新驗錄․長谷寺緣起․觀音妙應集․準提觀音念誦靈驗記圖會․準提菩薩念誦靈驗記․洛陽觀音靈驗眞鈔等. 由此可見觀世音信仰於中國及日本之盛行, 然中國觀世音信仰由於混入密敎而益形複雜, 後更與道敎結合, 發展出娘娘廟之信仰;民間信仰素以觀世音爲女神, 加以崇拜, 日久遂與道敎之娘娘神信仰混合, 而有觀音娘娘之稱. [大智度論卷二十六․卷三十․卷三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七․大日經義釋卷四․法經錄卷三․翻譯名義集卷二․諸說不同記卷二․卷三․卷五․卷七]
【관세음응험기觀世音應驗記】
p6957-上→ 全一卷. 收於牧田諦亮著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硏究. 乃校訂傅亮(374~426)之光世音應驗記七則․張演(五世紀前半)之續光世音應驗記十則․陸杲(459~532)之繫觀世音應驗記六十九則而成. 據傅亮序文所載, 東晉時謝敷曾撰觀世音應驗傳十餘則, 贈豫傅亮之父傅瑗. 然於隆安三年(399)遭孫恩之亂, 此應驗傳散軼, 傅亮遂憑記憶所及而作應驗記七則.
【관소연연론觀所緣緣論】
p6960-中→ 全一卷. 陳那作, 唐代玄奘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本論有諸譯本, 如漢譯藏經中陳代眞諦所譯之無相思塵論一卷․西藏藏經丹珠爾經疏部第九十五函之第四觀所緣(偈)與第五之觀所緣注等. 如西藏譯․玄奘譯本所示, 本論之偈文爲四句一行, 共有三十二句. 本書旨在依因明三支之法, 明示心外之所緣緣非有, 而心內之所緣緣非無. [大唐內典錄卷五․古今譯經圖紀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八․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一]
【관소연연론석觀所緣緣論釋】
p6960-下→ 全一卷. 又稱觀所緣論釋․觀所緣釋. 護法造, 唐代義淨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本書爲觀所緣緣論之注釋書. 內容闡釋觀所緣緣論中所說破外執之與․奪之意, 而明自宗之內境, 然未論及其差別.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三]
【관속승니管屬僧尼】
p5880-中→ 指我國古代朝廷管理僧尼之制度. 據大宋僧史略卷中管屬僧尼條載, 佛敎傳入初期, 由朝廷之鴻臚寺兼管之, 至後秦始設僧官, 但尙無完備機構. 南北朝時始設立官署, 專管佛敎事務. 北魏立監福曹, 統轄全國僧尼, 後改稱昭玄寺(亦稱昭玄曹), 置大統, 統各一人, 都維那三人, 下置功曹主簿員. 大統或統, 一般稱沙門大統, 昭玄大統, 或沙門統, 昭玄統. 隋代改置崇玄署, 唐初屬鴻臚寺, 後復歸崇玄署. 武則天延載元年(694)敕令全國僧尼隸屬祠部, 天寶六年(747)敕令僧尼隸屬兩街功德使, 後復屬祠部. 憲宗時, 於兩街功德使之下分設僧錄, 五代及宋代大體沿用之. 元代設宣政院掌佛敎僧徒及吐蕃事務, 正使以下, 必以僧侶爲副使. 明代於京城中央政府置僧錄司, 掌全國佛敎, 於地方各府設僧綱司, 各州設僧正司, 縣設僧會司, 管地方佛敎事務. 淸代仍因襲此制.
【관수貫首】
p4792-上→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貫主․管主. 貫, 籍貫之意 ; 首, 乃初之意. 貫首本指戶籍簿上第一位列名者, 其後引申爲一宗一派之領袖. 日本天台宗座主最早使用此稱, 今則廣指對各宗大本山及諸大寺住持之尊稱. [孝經(孔安國)序․類聚名物考卷一二四]
【관수觀樹】
p6971-下→ 世尊成道已, 起金剛座而觀菩提樹. 法華玄贊卷四末(大三四․七二九上):佛成道已, 樹下經行. 觀樹喜自道圓, 經行思惟利物;又觀樹心凝妙理, 經行想化群生;又觀樹想蔭四生, 經行思施福慧.[法華經方便品]
【관승官僧】
p3186-中→ 指由朝廷頒給度牒, 證明其出家身分之出家人. 相對者爲私度之出家人. 或指被任命爲僧正․僧都․律師等僧官之出家人. 此外, 受敕許而著袍․裳․素絹等官服或穿錦襴袈裟者亦稱爲官僧, 相對者爲按照戒律規定著法衣之律僧.
【관실灌室】
p6853-上→ 設祕密壇場, 以特定道具而行灌頂儀式之處所. 主要指日本臺密行傳法灌頂之道場.
【관심각몽초觀心覺夢鈔】
p6951-上→ 凡三卷. 略稱覺夢鈔. 日本良遍著. 收於大正藏第七十一冊. 唯識之入門書. 所謂觀心, 卽觀一切外在事物與心分離之後, 卽不存在, 基於此唯識之觀心, 可使人自迷夢中覺悟眞理, 故稱覺夢. 本書內容分爲十三章, 論釋法相敎義, 亦卽詳論心與外界事物間之關係, 竝闡明因唯識之理而獲得開悟. 此書乃良遍融合唯識與其他大乘敎理所寫成者.
【관심觀心】
p6949-中→ 謂觀照己心以明心之本性. 天台宗特別常用觀心一詞, 如一心三觀․一念三千等皆是有關用語. 修一心三觀卽於自己一念妄心之上, 觀其爲假․爲空․爲中. 觀察之對象有心․佛․衆生, 其中, 自觀己心爲最容易, 且爲最要, 因心爲一切事物之根本, 亦爲迷妄之根本, 故强調應觀自心之本性.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二上(大三三․六九六上):前所明法, 豈得異心?但衆生法太廣, 佛法太高, 於初學爲難. 然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者, 但自觀己心則爲易.[法華玄義釋籤卷七上․摩訶止觀卷五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
【관심론觀心論】
p6950-中→ ①全一卷. 又作破相論. 傳係梁代菩提達摩撰, 亦有唐代神秀撰之說.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內容說觀心之法;以觀心一法總攝諸法, 最爲簡要. 本書爲禪門撮要卷上觀心論(達磨大師觀心論)․少室六門集破相論之異本. ②全一卷. 隋代智顗述. 又稱煎乳論.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係以觀心爲旨, 闡論四種三昧. 本書凡三十六偈, 分爲十章:(一)明敎理圓妙不可說, (二)明不可墮理敎而迷見․思二惑, (三)明由悟理之淺深而分四敎, (四)明四種三昧之方軌而尋敎理, (五)明二十五方便, (六)明諸境雜發不同, (七)觀一境而隨順十乘觀法, (八)明十法觀成卽能證諸地住位, (九)明化他起用之不同, (十)明自行化他之法門.
【관심론소觀心論疏】
p6950-下→ 凡五卷. 隋代灌頂述, 智越集纂.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爲天台大師智顗觀心論之注釋書, 亦係依據摩訶止觀思想而顯發觀心論主旨之名著. 內容先作觀心論序․正․流通之分科, 序文之說明卽佔卷一及卷二之一半, 以下全部爲正說分之說明, 計十章, 闡述四種三昧․二十五方便․十種境界․一心三智․十法成乘․破法遍․不起順道法愛等, 最後以解釋六卽義作結.
【관심본존초觀心本尊抄】
p6949-下→ 全一卷. 全稱如來滅後五五百歲始觀心本尊抄. 略稱本尊鈔․觀心鈔. 日僧日蓮作(1273).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 日本日蓮宗最重要之聖典, 爲其三大部․五大部中最要者. 本書重要之論點有如下數說:十界互具之本體論之說明․信心成佛之宗敎體驗之提示․主客絶待之本佛本尊之奠定․法華經之末法爲正論․開顯統一一切宗敎之本法三段之敎判論․本因下種論․一閻浮提之正中基本大日本國之提倡. 其注釋書有日常之本尊抄見聞․日輝之本尊抄略要等多種.
【관심석觀心釋】
p6951-上→ 係天台智顗釋法華經之文句所用四種釋例之一. 卽以如來所說之法義, 爲觀心之對境, 由觀己心之深廣而入實相之妙理. 稱爲觀心釋. 法華經文句卷一上(大三四․三下):觀心釋者, 觀前悉檀敎迹等諸如是義, 悉是因緣生法, 卽通觀也;因緣卽空卽假者, 別觀也;二觀爲方便道, 得入中道第一義.[法華經科註卷一](參閱四種釋義1824)
【관심석화엄경제觀心釋華嚴經題】
p6951-中→ 華嚴經之全名爲大方廣佛華嚴經, 據華嚴經疏卷三載, 以一心法界分別解釋華嚴經題七字, 列擧如下:(一)大是心體, 大, 卽常․遍之義;體, 卽心體. 謂此心體含容法界, 稱性周遍, 平等廣博, 無有變遷, 且無邊際, 故稱大是心體. (二)方是心相, 方, 卽方法;相, 卽軌持. 謂無邊法相, 恆沙性德, 皆由一心軌持含攝, 故稱方是心相. (三)廣是心用, 廣, 卽廣博;用, 卽業用. 謂心之業用, 廣博無際, 能生出萬法而應用無盡, 故稱廣是心用. (四)佛是心果, 佛, 卽覺者;果, 卽菩提果. 謂離諸煩惱, 覺了萬法, 具一切智, 而得無上菩提, 乃證得自心之菩提果, 此果非從外得, 故稱佛是心果. (五)華是心因, 華, 卽譬喩功德萬行;因, 卽行. 謂種種萬行之因華, 皆爲心之開覺, 故稱華是心因. (六)嚴是心功, 嚴, 卽莊嚴;功, 卽功用. 謂以萬行因華, 莊嚴法身果體, 皆爲一心運用之功, 故稱嚴是心功. (七)經是心敎, 經, 卽能詮之言敎;敎, 卽言量. 謂於一文一句․諸法衆理, 能行布圓融, 皆爲心之詮量該通, 故稱經是心敎.
【관심송경법기觀心誦經法記】
p6950-中→ 全一卷. 又稱觀心誦經記. 隋代智顗說, 唐代湛然述. 收於卍續藏第九十九冊. 本書乃宣說誦經須身․口․意三業淸淨, 配合空․假․中三觀而運慈․悲二法, 以趨入第一義空爲旨趣. [天台敎學史第三章(慧嶽)]
【관심식법觀心食法】
p6950-上→ 全一卷. 又稱觀食法. 隋代智顗述. 收於卍續藏第九十九冊. 本書敎人以觀法受食, 成爲般若食, 顯明空․假․中三觀中道之旨趣, 竝引淨名所言(卍續九九․五五上)非有煩惱, 非離煩惱, 非入定意, 非起定意, 是名食法爲旨趣. [天台敎學史第四章(慧嶽)]
【관심이백문觀心二百問】
p6949-中→ 全一卷. 全稱法智遺編觀心二百問. 宋代知禮述, 繼忠所集.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趙宋時代, 因天台智顗金光明經玄義廣略二本之眞僞問題, 引發山家․山外兩派長達七年之論戰. 至景德三年(1006), 知禮集前後十度往返之文書而撰十義書. 翌年, 慶昭亦撰答十義書以對抗之, 知禮遂撰此書, 以十義書之十科爲基礎, 設一九八條之詰難而反詰之, 使此一論戰告一終結. 前後七年之論叢, 現僅存十義書及本書二部, 故成爲硏究宋代天台宗之重要著作.
【관심현추觀心玄樞】
p6950-上→ 全一卷. 宋代僧永明延壽(904~975)著.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四冊. 係延壽由禪宗之立場論述佛敎之觀心玄旨, 謂吾人若欲脫境縛․息分別․具足行施與持戒等之六波羅蜜․護持正法․明法相․了四諦․明三藏․降四魔․辨淨染等, 皆須由觀心之法而得成就;若不觀心, 則一切錯亂顚倒, 如九十六種外道. 卷末附四六俳偶之偈, 抒發願生唯心淨土之念. 本書繼承天台等觀心系之思想, 援引諸經典中有關觀心之文, 闡明心卽大乘․心卽佛性․心攝諸敎等觀心之要義.
【관약왕약상이보살경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p6972-下→ 梵名 Bhaiṣa jya-rāja bhaiṣa jya samudgata bodhisattva sūtra. 全一卷. 劉宋畺良耶舍譯. 又稱觀藥王藥上菩薩經․藥王藥上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本經內容乃敘述佛在毘耶離國靑蓮華池精舍, 說藥王․藥上二菩薩之功德․觀法, 及過去本生等. 二菩薩過去爲星宿光․電光二兄弟, 曾以呵梨勒醍醐良藥供養日藏比丘;以此因緣, 二菩薩得以上妙法藥廣施一切衆生, 滅除一切煩惱. [出三藏記集卷四]
【관영사寬永寺】
p5975-下→ 位於東京都臺東區上野. 爲日本天台宗門跡寺(顯貴出家所住止之寺院). 天台宗三山之一. 山號東叡山圓頓院. 沙門天海奉德川家康之命, 改川越喜多院爲天台宗之關東總本山, 號東叡山喜多院. 寬永二年(1625), 在相當於江戶城之鬼門地方(卽現址)營造大伽藍, 型制模倣比叡山延曆寺, 其不忍池卽琵琶湖之翻版, 辯才天堂卽倣竹生島, 竝倣京都東山淸水寺觀音堂造立觀音堂, 移來東叡山號, 竝倣延曆寺之以年號爲寺名, 而稱寬永寺. 後兼爲日光輪王寺之門跡. 又與東京芝公園之增上寺同爲歷代將軍之靈廟, 兩寺輪流行祭, 竝另行建築東照宮. 元祿時代, 以竹之臺(今日本博物館前廣場)之中堂(琉璃殿)爲中心, 盛極一時. 子院有三十五處, 遍佈上野山. 明治元年(1868)因彰義隊之戰亂, 寺宇多遭焚毁, 僅存供奉天海與良源兩大師之慈眼堂, 靈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燒毁), 東照宮, 五重塔, 本坊表門(黑門, 移建於兩大師前)等, 廣大之寺域大多變成爲上野公園, 現今之本堂乃明治年間自喜多院移建而成者. [日本高僧傳卷五十六, 日光山志卷一]
【관용寬容】
p5977-下→ (Tolerance)容許不同意見, 信仰與發表之自由, 竝且不豫以對待上之差別標準, 稱爲寬容. 以宗敎而言, 卽承認其他信仰之存在;以倫理而言, 卽認識人類之不完美性, 弱小性, 而不加以苛求, 竝以同情心包容之. 在歐洲近代史中, 宗敎尖銳對立之情況動輒發生, 最典型者, 如基督敎之根本觀念認爲眞理僅爲絶對之唯一, 而視其他敎說爲邪敎, 邪說, 故經常發生排除異端之宗敎戰爭, 宗敎裁判;於裁奪之時, 凡是異端必遭處刑. 直至近代, 漸有宗敎之寬容性與諸敎協同一致之主張. 此類寬容之觀念與精神, 在今日已成爲重要思潮之一;如以法律而言, 現代之自由民主國家必皆保障思想, 言論, 及信敎之自由, 此卽其明顯例證. 印度特別富於寬容精神, 一槪承認各種宗敎與哲學之存在, 認爲一切宗敎與哲學皆爲同一眞理之顯現;抱存此一精神者, 特以大乘佛敎爲然. 佛陀常將各種異敎視爲引導衆生之方便敎法, 故包容之;至密敎, 亦將世俗之道視爲佛敎之一部分而豫以肯定;另如智顗大師以法華經之一乘精神爲準則, 而主張諸敎(經)皆爲一乘. 然佛敎寬容態度之影響, 於印度本土方面卻導致佛敎之衰落, 與現實妥協, 而開始急遽密敎化, 乃至有左道密敎等之産生;由是, 其宗敎型態亦淪爲雜亂信仰, 混合宗敎(Syncretism). 在日本, 佛敎改革期之鎌倉時代諸師則不同於上記所說肯定諸行之寬容態度, 轉而另創新氣象. 例如法然, 親鸞之念佛, 道元之坐禪, 日蓮之唱題等皆有特立獨行之主張, 而舊佛敎則强調持戒精進. 尤以日蓮宗, 特立法華經之絶對主義以折伏他經, 他宗, 竝進而諫諭國家;然其折伏(非寬容)之道, 亦不免失之矯枉過正, 旣忘失攝受(寬容)之理, 更因而陷入偏狹之排他主義. 故知寬容與非寬容間之界線與問題, 實有待於重新評估與智慧之權衡.
【관음경지험기觀音經持驗記】
p6964-上→ 凡二卷. 淸代周克復作於順治十六年(1659). 又稱觀世音持驗記․觀音持驗記․觀世音經咒持驗記. 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四冊. 作者廣搜諸書, 採擷自晉代至淸順治時, 所有僧俗有關觀音信仰之靈驗一一八件, 彙集編纂而成. 範圍包括高僧傳․法苑珠林․辨正論․法華感通․觀音感應等, 及冥詳記․宣驗記․太平廣記․談藪․玉堂閑話․朝野僉載等內外典籍, 竝於每件之下記其出典, 乃硏究觀世音信仰之重要資料. 卷末竝附有不空所譯之觀世音大悲心陀羅尼․白衣大悲五印心陀羅尼經․禮觀音文․辨訛語三則等.
【관음만다라팔대보살觀音曼荼羅八大菩薩】
p6963-中→ 爲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所說之八大觀自在菩薩. 卽:(一)金剛觀自在菩薩, (二)與願觀自在菩薩, (三)數珠觀自在菩薩, (四)鉤召觀自在菩薩, (五)除障觀自在菩薩(又稱施無畏觀自在菩薩), (六)寶劍觀自在菩薩, (七)寶印觀自在菩薩, (八)不退轉金輪觀自在菩薩. 有關此八大觀自在菩薩之形像․手執之物․印契等, 乃至以各菩薩爲本尊之修法方式及其事緣, 皆詳載於該經中.
【관음보현다라니경觀音普賢陀羅尼經】
p6963-下→ 全一卷. 唐代智通譯. 又稱淸淨觀世音菩薩普賢陀羅尼經․淸淨觀世音普賢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內容敘述觀世音菩薩爲利益衆生, 而說普賢陀羅尼․結界陀羅尼․奉請陀羅尼, 竝說誦持普賢陀羅尼者, 永不墮諸惡趣;及見觀世音菩薩現身, 得勝地陀羅尼三摩地等功德. 異譯本有唐代不空所譯之觀自在菩薩2 普賢陀羅尼經, 其與本經相異之處, 除敘述順序不同外, 不空之譯本亦無畫像․入壇․供養法等. [開元釋敎錄卷八]
【관음사觀音寺】
p6962-下→ ①位於湖南梁山(舊名陽山)下. 五代曹洞宗禪師同安觀志之弟子緣觀住錫於此, 世稱梁山緣觀. 其創立情形與沿革均不詳.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五燈會元卷十四]. ②據劉枝萬之淸代臺灣之寺廟所載, 有淸一代, 臺灣境內所建之寺院約一○二座, 其中以觀音爲名之寺院, 至少有五十五座, 或稱觀音寺․觀音亭, 或稱觀音宮․觀音廟等, 甚能顯現當時本省之觀音信仰. 其後, 此等寺院或更改名稱, 或因天災․兵火毁廢, 或經幾度重修而現存. ③位於日本近江蒲生郡. 屬天台宗道場. 據傳爲聖德太子創建. 現今寺內有本堂․奧院․元三大師堂․觀音堂․地藏堂․護摩堂․繪馬堂等. ④位於日本讚岐三豐郡. 屬眞言宗道場. 創於大寶三年(703), 初稱神宮寺, 原爲法相宗寺院. 後以弘法大師安置觀世音坐像於此, 遂成爲眞言宗之道場. 寺寶中之木造涅槃佛一尊及不動明王像․琴彈宮本地佛․琴彈宮繪緣起各一幅, 已被指定爲日本國寶. ⑤位於日本近江栗太郡. 屬天台宗道場. 據傳爲聖德太子所創建. 現存諸堂中之阿彌陀堂․書院被指定爲保護建造物. 此外, 寺內之木造阿彌陀如來․地藏菩薩․藥師三尊․山王本地佛․黃不動尊․聖德太子像․十六羅漢像․四大尊明王像等, 均被指定爲日本國寶. ⑥位於韓國京畿道開豐郡. 高麗光宗時創建. 因寺後巖洞有二尊觀音石像, 故有此稱. 巖上原有正慈․實相․首頂․菩提․觀佛等諸菴, 其後廢頹, 今僅存大雄殿․七重石塔及僧房二棟. 七重石塔在大雄殿之前, 係創寺時之作品, 高約二點三公尺, 基壇刻有蓮瓣, 結構頗爲優雅. 又巖洞內二石像, 爲光宗時之作品, 一爲坐像, 戴有寶冠, 胸․腕․腰皆戴有寶石之佩釧, 面相溫和優美, 頗具唐代雕像之風格, 另一尊爲立像. [中京誌․韓國建築調査報告]
【관음소觀音素】
p6963-中→ 爲江蘇吳縣地方之習俗. 卽自農曆二月一日開始持齋, 至十九日觀世音菩薩生日爲止, 稱爲觀音素. 又自農曆六月九日至十九日(觀世音菩薩成道日)間之持齋, 亦稱爲觀音素.
【관음원통삼진실觀音圓通三眞實】
p6964-上→ 卽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所具有之三種眞實. 於楞嚴會上, 大小二十五聖衆各自宣說所證之圓通方便, 其中觀世音菩薩以耳根圓通被文殊菩薩譽爲最上․最殊勝, 文殊大士竝擧出三種眞實而稱讚耳根之圓通, 卽:(一)通眞實, 謂眼․鼻․舌․身․意等諸根皆不如耳根, 蓋眼不見障外, 乃至心意有紛雜不定之時;而耳根則能隔牆聽音響, 遠近俱可聞. (二)圓眞實, 謂十方俱擊鼓, 亦可同時聞聲. (三)常眞實, 謂聲有止息․動靜之時, 亦不失聞性, 有聲則有聞, 無聲則不聞, 然不論聲之有無, 其聞性皆湛然常住而了無生滅.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관음의소觀音義疏】
p6964-中→ 凡二卷. 隋代天台智顗述, 門人灌頂記. 又稱普門品疏․別行義疏․觀音經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爲天台五小部之一. 內容解釋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文句. 初設時節․標人․敬儀․正問等四問, 而答以口機感應․意機感應․身機感應等, 明示觀音樹王之冥益;次就身․口․意等三業設問, 而以別答․總答․勸供養等作答, 明示普門珠王之顯益. 書中巧用四敎․三觀之敎法, 以破斥他師․舊解等諸說, 於觀世音信仰闡明其理論與觀行, 爲後世解釋普門品之指南. 又本書與觀音玄義一書皆擧揚天台之性惡法門. 此外, 宋代知禮就本書而作觀音義疏記四卷.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
【관음의소기觀音義疏記】
p6964-下→ 凡四卷. 宋代知禮撰. 又稱觀音經義疏記․觀音別行疏記․別行義疏記․別行疏記.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內容注解智顗之觀音義疏. 與觀音玄義記同爲闡揚天台性惡法門之要書. 其注釋書有觀音經義疏記科一卷等. [佛祖統紀卷八․卷二十五]
【관음자림집觀音慈林集】
p6964-下→ 凡三卷. 淸代弘贊編於康熙七年(1668).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九冊. 本書彙集有關觀世音信仰之經典, 及有關信仰者之事蹟․感應等而成. 卷上爲諸經篇, 包括悲華經․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授記經․大乘莊嚴寶王經․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等十經;卷中․卷下爲感應篇, 抄錄印度及我國自晉至淸初之僧俗關於觀世音信仰之事蹟與感應, 計一五四件, 竝一一記其出處. 本書乃硏究觀世音信仰史之重要參考書.
【관음참법觀音懺法】
p6965-上→ 以觀世音菩薩爲本尊而修之懺悔供養法. 又稱請觀世音懺法․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 觀世音菩薩又稱圓通大士, 故此懺法亦稱圓通懺法. 修法之次第, 先莊嚴道場, 以香泥塗地, 懸掛幡蓋, 置楊枝淨水, 燒香散花, 向南安奉佛像, 觀世音像向東, 行者向西五體投地, 一心頂禮釋迦佛․無量壽佛等, 稱三寶及觀世音之名;次誦消伏毒害咒․破業障陀羅尼咒․六字章句咒等, 披陳懺悔惡業衆罪, 禮畢如法行道, 之後, 一人登高座唱誦請觀音經. 於三七日或七七日之中修法.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請觀音經疏․請觀音經闡義鈔․國淸百錄卷一․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
【관음첨觀音籤】
p6965-中→ 卽置於觀音像前, 用以占卜吉凶之竹籤. 依釋門正統卷三所載, 有一百籤與一百三十籤二種. 一百籤係源自天竺寺之觀音院, 一百三十籤則源自越之圓通寺.
【관음현의觀音玄義】
p6962-上→ 凡二卷. 隋代天台智顗述, 門人灌頂記. 又稱別行玄義․別行玄․觀音玄․觀音經玄義.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爲天台五小部之一. 本書內容闡釋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之玄義, 依準智顗於法華經玄義所立釋名․出體․明宗․辨用․敎相等五重玄義之分科, 設通․別二釋, 就普門品之大綱及觀世音普門五字作精細之解釋. 爲現存普門品注釋書中最古之著述, 後世學者疑係智顗講述摩訶止觀前所作. 本書雖與觀音義疏同爲開示天台性惡法門之重要典籍, 然於智者大師別傳․大唐內典錄, 及續高僧傳中, 皆未言及此書爲智顗所述. 此外, 宋代四明知禮就本書而作觀音玄義記四卷, 乃集性惡說之大成者.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관음현의기觀音玄義記】
p6962-中→ 凡四卷. 宋代四明知禮述. 又稱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玄義記․觀音經玄義記․觀音別行玄記․別行玄義記․別行玄記.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四冊. 乃觀音玄義之注釋書. 依自序所載, 係知禮六十二歲時所撰. 知禮初投寶雲義通, 適逢義通講觀音普門品, 經數番諮疑, 遂得奧義, 於宋天禧五年(1021)抄錄之. 以唐宋訓詁主義之學風解釋玄義之文句, 强調性惡法門. 天聖二年(1024), 由遵式奏請收入大藏經. [佛祖統紀卷八․卷二十五]
【관인寬因】
p5977-上→ 因明用語. 因明似因之一. 卽能立法寬於所立法之因(理由). 於因明三支之中, 宗(命題)爲所立法, 因與喩(譬喩)爲能立法. 因明三支作法規定, 凡是正因(正確無誤之因), 其能立法之範圍與所立法之範圍, 二者之間有一定之關係, 卽能立法之範圍必須等於或窄於所立法之範圍. 反之, 若能立法寬於所立法, 則因同品之範圍內不僅有宗同品, 且亦有宗異品, 致使能立法依轉於宗異品, 而破壞因之第三相異品遍無性, 如是, 則所提出之因卽屬似是而非之似因, 而不足以作爲宗之論證.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
【관자재왕여래觀自在王如來】
p6957-中→ 卽西方阿彌陀佛之異名. 爲密敎五佛之一. 密號淸淨金剛. 其身赤色, 住於三摩地印, 三昧耶形爲蓮花. 其四方有四菩薩, 卽:前爲金剛法菩薩, 右爲金剛利菩薩, 左爲金剛因菩薩, 後爲金剛語菩薩. 密敎以之爲阿彌陀佛之本名. 胎藏界八葉院西北角之觀音, 卽示此佛之因位. [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
【관작觀作】
p6959-中→ 又作內壇․心壇. 密敎將曼荼羅之作法分爲畫作與觀作兩種, 內心觀想曼荼羅, 稱爲觀作. 大日經義釋卷十二(卍續三六․四五一下):若行者, 或內或外, 敷列彼本尊等曼荼羅座位.其中, 內敷列卽觀作;其作觀之法, 觀種子之字門而成三昧耶形, 其三昧耶形卽爲本尊. [大日經卷七供養儀式品](參閱內外曼荼羅1234)
【관장管長】
p5879-下→ 指近代日本佛敎等各宗派之行政首腦, 始置於明治五年(1872). 其職權主要爲制定宗寺法規, 任免所屬寺院住持, 升降本派敎師, 管理宗寺財産等. 對政府之監督官廳負一切責任, 其待遇與政府敕任官相同. 選任方法各宗不一, 一般採選擧制, 自末寺選出, 如天台, 眞言, 淨土, 臨濟, 日蓮宗等;或採輪流交替制, 如曹洞, 法相宗;或採世襲制, 如淨土眞宗之父子相承. 其下一般設宗務所, 由宗務總長主持日常工作. 此外, 亦有宗派依慣例對此職另有稱號, 如天台宗稱之爲座主, 淨土眞宗西本願寺派稱之爲門主, 大谷派稱之爲法主等. 又神道敎各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亦多採行此制度.
【관정가행灌頂加行】
p6854-下→ 又稱入壇加行. 指密敎傳法灌頂入壇前所修之前行. 四度加行雖爲傳法灌頂入壇之加行, 然四度成滿後而未能立卽入壇者, 特修前行, 以此爲通軌. 然於其期間․所作等, 諸流各有異說. 攝眞實經卷下護摩品(大一八․二八二下]:若阿闍梨與授灌頂時, 先須三月觀察其心, 然後授與灌頂之法.
【관정경灌頂經】
p6855-上→ 梵名 Mahābhiṣeta-mantra. 凡十二卷. 全稱大灌頂神咒經. 又作大灌頂經. 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本經由灌頂三歸五戒帶佩護身咒經乃至灌頂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等十二部小經所成, 此十二經各就其功德而有佛說灌頂四字, 故稱灌頂經. 其中, 拔除過罪生死得度經與達摩笈多所譯之藥師如來本願經․玄奘所譯之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爲同本異譯. 本經被疑爲我國梁代以前所作之僞經. [佛名經卷一․出三藏記集卷五疑經僞撰雜錄․大唐內典錄卷三․開元釋敎錄卷三․卷十九]
【관정灌頂】
p6853-上→ ①梵語 abhiṣetana 或 abhiṣeta. 卽以水灌於頭頂, 受灌者卽獲晉陞一定地位之儀式. 原爲古代印度帝王卽位及立太子之一種儀式, 國師以四大海之水灌其頭頂, 表示祝福. 據舊華嚴經卷二十七十地品載, 菩薩於十地中之第九地入第十法雲地時, 諸佛以智水灌其頂, 以爲受法王職之證明, 此稱受職灌頂, 或稱授職灌頂. 又據舊華嚴經卷八菩薩十住品․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名字品等, 十住之第十位, 稱爲灌頂住. 或據大事(梵 MahāZastu, 記述釋尊之事蹟及本生等)所說, 菩薩十地之第十地, 名爲灌頂地, 灌頂位則特指十地以上之等覺階位而言. 密敎所行之灌頂, 總稱爲祕密灌頂(略稱密灌). 佛敎諸宗中, 以密敎特重灌頂, 其作法係由上師以五甁水(象徵如來五智)灌弟子頂, 顯示繼承佛位之意義. 灌頂作法之種類繁多, 主要爲結緣灌頂․學法灌頂․傳法灌頂三種. 卽:(一)結緣灌頂, 不論僧俗․機根等, 爲廣結佛緣之灌頂. 受者投花於壇上諸尊佛像, 選定有緣之佛(投華得佛)爲本尊, 而後唱佛名號, 由上師三度灌以甁水, 授一印(印契)․一明(陀羅尼). (二)學法灌頂, 又稱受明灌頂․弟子灌頂․許可灌頂. 對於欲學密敎之弟子, 先選定人․時․處, 竝準備作法, 再授以有緣一尊之儀軌明法. (三)傳法灌頂, 又稱傳敎灌頂․付法灌頂․阿闍梨灌頂. 如法修行之人, 欲爲人師, 或欲得阿闍梨位者, 則授以大日如來之儀軌明法. 此種灌頂爲傳眞言之最極奧祕, 又可分印法灌頂․事業灌頂․以心灌頂三種. (1)印法灌頂, 又作祕印灌頂․手印灌頂․離作業灌頂. 弟子誠心求眞言行, 但以資財短缺, 無法整備一切所需, 此時師以慈心觀其心行, 可略去諸作業, 授以本尊祕印, 行灌頂儀式. (2)事業灌頂, 又作作業灌頂․具支灌頂. 弟子於灌頂七日前誠心禮拜懺悔, 師亦於七日間持誦, 然後設壇․供諸種香花果物, 授以祕印. 此種灌頂須財力豐足者方能行之. (3)以心灌頂, 又稱心授灌頂․秘密灌頂․瑜祇灌頂. 用於師與弟子俱成就三昧耶戒之情況. 卽不於心外另設壇場, 而在阿闍梨內心建立曼荼羅, 入其心壇而授以灌頂. 又行灌頂所在之室, 稱爲灌室. 接受灌頂, 稱爲受灌. 設曼陀羅之道場以行灌頂儀式, 則稱密壇灌頂. 灌頂之際所授之印契與陀羅尼, 卽稱灌頂印明. 密敎之受戒, 皆須行灌頂, 故受眞言三昧耶戒, 稱爲授戒灌頂. 又於灌頂之際, 若受者欲由灌頂消除災障․成就悉地, 則燒香花․乳木等種種供物, 修護摩法, 此卽灌頂護摩. 其修法之次數或供物種類有種種不同, 今日本東密在金剛界修法終了後, 於初夜․後夜中間同行此修法, 稱爲中間護摩. 此外, 爲利益水中之魚類, 密敎以灌頂幡或塔婆流入河海, 此種行事稱流灌頂, 或稱流水灌頂. [賢愚經卷十三頂生王品․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卷七持誦法則品․蕤呬耶經卷下分別護摩品․蘇悉地羯囉經卷下本尊灌頂品․大日經疏卷三․卷十五․卷十六․華嚴經探玄記卷五]. ②爲灌頂幡之略稱. (參閱灌頂幡6855). ③(561~632)隋代僧. 臨海章安人, 俗姓吳. 世稱章安大師. (參閱章安4835)
【관정觀定】
p6959-下→ 巴利語 vīmaṃsā-samādhi. 爲增大四神足中之第四觀三摩地斷行成就神足而得之禪定. [淸淨道論三](參閱四神足1751)
【관정단灌頂壇】
p6855-下→ 卽密敎修灌頂法之壇場. 又稱密壇. 灌頂需要三昧耶戒壇․大壇․正覺壇․祖師壇․護摩壇等. 由於在正覺壇擧行灌五智甁水於受者頭頂之儀式, 故有時特稱之爲灌頂壇. 又灌頂壇授豫弟子之道具, 在灌頂前先授楊枝․金剛線二種, 灌頂後復授豫金錍․明鏡․寶輪․法螺等四種法物.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
【관정단만다라灌頂壇曼荼羅】
p6855-下→ 卽密敎正覺壇所用之十二大聖曼荼羅. 正覺壇, 係指行者登正覺位時, 行灌頂作法之修法壇, 故又稱灌頂壇. 行者受灌頂後, 以自身成中臺大日如來, 勸請十二尊, 使之圍繞, 其後乃修護摩供而供養自身大日如來. 又此曼荼羅係於灌頂壇之四維畫四執金剛, 壇中央畫八葉蓮華, 八葉之中, 四方之葉畫有四菩薩, 四角之葉畫有四奉敎者, 共成十二尊, 故爲十二大聖曼荼羅.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大日經疏卷八]
【관정번灌頂幡】
p6855-中→ 又作觀頂幡. 略稱灌頂. 幡具有灌頂之功德, 故稱灌頂幡. 或謂高懸其幡而使其端觸人之頭頂, 類於灌頂, 故附以灌頂之名. 起於印度轉輪聖王太子灌頂卽位時, 以幢幡莊嚴其儀式, 佛敎仿此作爲法具. 古代多以銅板鏤刻作之. 舊華嚴經卷二十七十地品(大九․五七二中):譬如轉輪聖王太子成就王相, 轉輪聖王令子在白象寶閻浮檀金座, 取四大海水, 上張羅幔, 種種莊嚴幢幡妓樂, 執金鐘香水灌子頂上, 卽名爲灌頂大王.又祕藏記載, 諸佛之大悲是灌之義, 世人皆以幡號灌頂, 是以幡之功德, 先爲輪王, 後終成佛, 以致佛果, 稱爲灌頂, 是故以果名因.
【관정부灌頂部】
p6855-上→ ①爲密敎金剛界五部中寶部之別名. 寶部卽功德之寶, 係授福德豫一切衆生之內證, 以是衆生昇於覺王之位, 取授豫灌頂之義, 故稱寶部爲灌頂部. ②有關傳法灌頂․結緣灌頂, 及三昧耶戒之聖敎, 統稱灌頂部. ③謂密敎之經典. 密敎行灌頂儀式, 傳授經典奧義, 故泛稱其經典爲灌頂部. 釋氏稽古略卷三(大四九․八二二下):於灌頂部中, 誦出一品, 名楞嚴經.
【관정삼매觀頂三昧】
p6965-下→ 係百八三昧之一. 三昧(梵 samādhi), 卽心安住於一境之寂靜狀態. 謂入此三昧者, 能一一遍見諸三昧, 如住山頂, 悉見衆物.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大智度論卷四十七]
【관정삼매야灌頂三昧耶】
p6854-中→ 三昧耶, 爲要誓之義. 密敎行灌頂時宜發堅固之要誓, 稱爲三昧耶. 卽就其作法稱爲灌頂, 就受灌頂者之心稱爲三昧耶, 名雖不同, 其體則一. 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說三種灌頂與五種三昧耶, 卽依作法之差別, 有結緣․傳法․以心等三種灌頂;依灌頂之深淺, 有初見․入睹․具壇․傳敎․祕密等五種三昧耶. [大日經疏卷十五]
【관정인명灌頂印明】
p6854-下→ 日本眞言宗行傳法․結緣․瑜祇等灌頂時, 由阿闍梨授豫行者之印契與眞言. 其中, 傳法灌頂之印一般多用無所不至印及五股印. 無所不至印有開閉之別, 五股印有內外之分, 眞言亦有五字明․一字明等多種. 又金剛․胎藏兩部之印明, 有二印二明․一印二明․一印一明等. [祕密莊嚴傳法灌頂一異義․灌頂傳受祕錄卷上]
【관정호마灌頂護摩】
p6856-上→ 密敎修法中, 於灌頂過程, 爲滅除受法弟子之災障, 令能悉地成就, 乃焚燒香花․乳木等種種供養物而修之護摩法. 依經軌之本說, 灌頂護摩通常由大阿闍梨修之, 然近世多由敎授師等代修. 以其行於一座之中間, 故又稱中間護摩. 然現今日本東密於金剛界修法終了時, 於初夜與後夜之間所修之護摩法, 特稱爲中間護摩.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瞿醯經卷下․阿娑縛抄卷一胎灌記本]
【관제關帝】
p6712-中→ 原名羽, 字雲長. 三國時蜀漢河東郡解縣人. 勇猛過人, 爲一代虎將. 因素重情義, 秉性忠直, 故名垂靑史. 明神宗時, 敕封爲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震天尊關聖帝君. 因此, 後代民間多尊稱爲關聖帝君, 或略稱爲關帝. 據佛祖統紀卷六智者傳所載, 隋代智者大師曾在玉泉山入定, 定中見關帝顯靈, 化玉泉山崎嶇之地爲平址, 以供大師建寺弘法. 之後, 又向大師求受五戒, 而成爲正式之佛弟子. 後世佛敎亦有將關帝列爲伽藍神者. 依道敎所傳, 關帝經常飛鸞降筆, 屢顯靈異. 其神力在民間信仰上極受推崇. 我國各地立廟奉祀者亦多. 後世有假託其名之通俗勸善文多種, 如關帝覺世眞經․關帝明聖經․戒士子文等.
【관조寬朝】
p5978-中→ (916~998)日本眞言宗僧. 世稱遍照寺僧正, 廣澤御房. 爲宇多法皇之孫, 從宇多法皇出家, 於仁和寺之寬空阿闍梨處受兩部灌頂, 頗受朝廷歸敬, 曾任東寺之長者及大僧正. 於嵯峨廣澤池畔建立遍照寺密敎道場, 開創廣澤流. 爲眞言聲明的中興之祖. 長德四年示寂, 世壽八十三.
【관조觀照】
p6970-上→ 卽以智慧觀事․理諸法, 而照見明了之意. 又觀照般若則指能觀照事․理等諸法實相之理之智慧, 爲五種般若之一. 肇論(大四五․二一三上):觀照般若, 照事照理故.(參閱五種般若1183)
【관주팔管主八】
p5879-上→ 元代僧. 生卒年, 籍貫俱不詳. 曾任松江府(江蘇松江)僧錄, 受廣福大師之號. 據磧砂延聖院板大藏經之大宗地玄文本論卷三之刊記所載, 師有流通正敎之志, 歷年印施五十餘部漢本大藏經, 四大部經三十餘部, 華嚴大經一千餘部, 經律論疏鈔五百餘部等, 及無數諸雜經典. 竝書寫金銀字大華嚴, 法華等經, 凡百卷. 又供奉金彩佛像, 刊施佛像圖本, 設齋供養十萬餘僧, 開建傳法之講席, 自課日誦大華嚴經一百部, 致力弘法不遺餘力. 大德六年(1302), 奉敕於江南浙西道杭州路大萬壽寺刊印三十餘部河西(西夏)字大藏經及華嚴大經, 梁皇寶懺, 華嚴道場懺儀各百餘部, 散施於甘肅地方諸寺院. 又以西蕃(西藏)字之乾陀, 般若, 白傘蓋等三十餘種經咒各千餘部, 散施西藏地區. 大德十年, 補刻磧砂藏一千餘卷, 其間, 將直北敎藏(大都弘法寺板)與江南閩浙之諸敎藏板相互比對, 發現諸敎藏板短缺祕密經律論數百卷, 卽於杭州路成立印經局, 依弘法寺板刊雕補足之. [彰所知論後序, 影印宋磧砂藏經首冊之二, 元代松江府僧錄管主八大師之刻藏事蹟(小野玄妙, 佛典硏究第二之十三)]
【관지觀志】
p6959-中→ 五代曹洞宗僧. 生卒年不詳. 洪州(江西南昌)出身. 幼年出家, 從學於同安道丕, 竝嗣其法. 後住建昌府(江西)同安院, 大弘宗風. 弟子有梁山緣觀. [聯燈會要卷二十六․五燈會元卷十四]
【관찰觀察】
p6970-下→ 對境之繫念, 以智慧照察, 正念觀彼, 如實修行, 稱爲觀察. 與觀之義同. 往生論註卷下解釋觀察之字義(大四○․八三六上):心緣其事曰觀, 觀心分明曰察.華嚴經探玄記卷十謂, 觀察有內心照察與擧目眄視二義.
【관찰문觀察門】
p6971-上→ 五念門之一. 淨土門以憶念觀察阿彌陀佛及其淨土, 成就自利利他之功德, 立五種修行門, 其中之觀察門卽謂以智慧觀察淨土․阿彌陀佛及彼土諸菩薩等之莊嚴功德, 成就自利利他之功德. (參閱五念門1109)
【관찰법인觀察法忍】
p6971-上→ 與安受苦忍同爲菩薩所修二種忍之一. 觀察一切法不生不滅之深理, 而安然忍可, 其心寂靜不動, 稱爲觀察法忍. [菩薩地持經卷五․大明三藏法數卷五](參閱二忍196)
【관찰의선觀察義禪】
p6971-中→ 大乘入楞伽經卷三集一切法品廣說禪有如下四種:愚夫所行禪․觀察義禪․攀緣眞如禪․諸如來禪等. 其中, 觀察義禪謂旣知自共相的人無我之理, 亦遠離自他各種造作, 而隨順觀察法無我之義. (參閱四種禪1822)
【관찰정행觀察正行】
p6971-上→ 係淨土門所立往生極樂五種正行之一. 與五種雜行之觀察雜行相對. 謂以一心專念觀想彌陀淨土之依正二報莊嚴, 卽稱觀察正行. 若不僅觀想彌陀淨土之依正二報莊嚴, 尙於大小乘顯密事理悉作觀行, 則稱爲觀察雜行. [參閱五正行1074)
【관찰제법행경觀察諸法行經】
p6971-中→ 凡四卷. 隋代闍那崛多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內容分爲三品, 卽無邊善方便行品․先世勤相應品․授記品. 乃敘述佛爲喜王菩薩說決定觀察諸法行之三摩地. 又以經文中已出現不羨小乘等語, 而被視作大乘佛敎發展初期之作. [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七]
【관촉사灌燭寺】
p6856-中→ 位於韓國忠淸南道恩津郡般若山. 境內有高麗光宗時(950~975), 僧慧明所造之彌勒巨石像, 爲韓國最大之彌勒石像. 彌勒像前有一石燈, 係高麗期遺物中之最大者. [東國輿地勝覽卷十八]
【관행觀行】
p6957-下→ 觀心之行法. 卽觀心修行, 鑒照自心以明了本性. 或指觀法之行相. 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八下):若不解大乘經律, 若輕․若重, 是非之相, 不解第一義諦:習種性․長養性․不可壞性․道種性․正性, 其中多少觀行, 出入十禪支, 一切行法, 一一不得此法中意.此外, 天台圓敎之行位六卽位中之第三位卽是觀行卽.
【관행오품위觀行五品位】
p6957-下→ 卽天台宗所立圓敎菩薩六行位(六卽)中之觀行卽. 此位乃旣知名字而起觀行, 心觀明了, 理慧相應之位, 能成就五品功德:(一)隨喜品, (二)讀誦品, (三)說法品, (四)兼行六度, (五)正行六度. 觀行卽與八位中之五品弟子位相當, 故倂稱觀行五品位. (參閱六卽1275)
【관현강管絃講】
p5880-上→ 謂於佛前吹奏管絃以營供養. 古代印度卽有此風俗, 據長阿含經卷十載, 帝釋天之執樂神般遮翼(梵 Pañcaaśikha), 至摩揭陀國帝釋窟彈奏琉璃琴讚歎如來之功德. 日本在平安時代亦十分盛行. [十訓抄卷三]
【관형觀衡】
p6972-上→ (1578~1645)明末僧. 霸州(河北霸縣)人, 俗姓趙. 字顓愚. 師性端凝, 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 求度於惠仁, 止棲沙村(河北冀縣西南). 復參叩空印鎭澄․雪浪洪恩․雲棲袾宏等師. 結庵於天台山華頂峰, 讀楞嚴經而豁然融徹. 後移住廬山․阿育王山․南嶽等地. 崇禎十七年(1644), 住持石城山淸涼寺, 遇明思宗崩, 爲追薦帝后諸臣, 遂建道場, 在金陵城北紫竹林建禪堂․殿寮․靜室等. 隆武元年(1645), 弘戒於天界寺. 同年五月, 付囑後事豫弟子音乘等, 隨卽端坐入寂, 世壽六十八. 師之著作甚豐, 如心經小談․集律常軌․禮佛發願儀․首楞嚴經懸談․金剛般若略談等, 門人集刻時, 師自題名爲閉門語, 另有紫竹林顓愚和尙語錄三十卷. [靈峰湡益大師宗論卷八․新續高僧傳卷八]
【관휴貫休】
p4791-中→ (832~912)唐末五代僧. 以詩․畫著稱於世. 婺州蘭谿(浙江金華)人, 俗姓姜. 字德隱, 一字德遠. 七歲出家於金華縣和安寺圓貞座下, 日誦法華經一千字, 皆不忘. 受具足戒後, 卽入浙東五洩山, 修禪十年, 曾參謁無相禪師 ; 後往洪州開元寺聽講法華經及大乘起信論, 皆能通達奧義. 師善繪佛像, 尤工水墨羅漢. 所畫羅漢相貌古野, 凡濃眉大目․隆鼻突頤․顎長額闊․頸項枯槁等胡貌梵相, 皆爲其作品特徵, 惟均託爲夢中所見. 又擅篆隸草書, 獨具風格, 時稱姜體, 世人喩爲唐之懷素, 其詩亦頗爲士林所稱譽. 年少時, 與同時剃染而居於鄰院之處黙常隔籬論詩, 互相唱和, 十五․六歲時詩名已聞於遠近. 唐乾寧初, 嘗參謁吳越王錢鏐, 竝獻詩章, 頗見禮重. 昭宗天復(901~904)年間入蜀, 前蜀蜀主王建, 其子王衍均優遇之, 因賜紫衣, 署號禪月大師. 嘗有句云 : 一甁一鉢垂垂老, 萬水千山得得來.故又稱得得來和尙. 乾化二年示寂, 世壽八十一. 著有西嶽集, 弟子曇域更其名爲禪月集. [宋高僧傳卷三十․釋氏稽古略卷三]
【괄골지언刮骨之言】
p3088-下→ 禪林用語. 指師家所用來徹底打破學人之執著迷妄之精闢語句. 祖堂集卷六洞山良价章:師示衆云:『諸方雖有驚人之句, 我這裏有刮骨之言.” 此外, 師家接化學人之方法, 綿密又辛辣, 絲毫不豫放過, 稱爲刮皮見骨. 又禪徒若已頓悟禪機, 得以滅絶語言, 焚毁典籍, 則稱爲刮語燒書. [虛堂和尙語錄卷二]
【괄독성가刮篤成家】
p3089-上→ 禪林用語. 謂以嚴謹篤實之精神爲家風. 卽以篤實之態度處理日常諸事, 行住坐臥亦中規中矩者, 必能有所證悟而自成一家. 於禪林中, 轉指學人雖處於穢濁之世俗間, 卻能潛心精進不爲所染, 卓然自成一格. 從容錄第九十八則(大四八․二九一上):不入世(物外橫身), 未循緣(刮篤成家).
【괄설刮舌】
p3088-下→ 卽淸洗舌面. 比丘於洗面時, 口中含水, 以楊枝刮除舌面之汚垢. 刮舌之際有五事須注意, 卽:(一)刮洗三次, (二)若舌上出血卽止, (三)不得染汚法衣與雙足, (四)所使用之楊枝不可隨意抛棄, (五)刮舌時不得爲人所見. [大比丘三千威儀經卷上]
【광겁曠劫】
p6666-上→ 曠, 乃久遠之意;劫(梵 kalpa), 乃古代印度表示極大時限之時間單位. 謂久遠之時期, 卽無窮盡之彼時. 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下):心有也, 曠劫而滯凡夫;心無也, 刹那而登妙覺.
【광견축뇌성狂犬逐雷聲】
p2984-中→ 禪林用語. 原意爲瘋狂之犬吠逐雷聲, 徒勞而無功 ; 於禪林中, 轉指徒勞之努力, 或顚倒本性, 執著虛無爲實有之意. 同類用語另有迷猿捉水月 .
【광경光境】
p2182-上→ 光, 爲能照之主體 ; 境, 爲所照之對象. 若能所(主客)合一, 稱爲光境一如 ; 若照物之心與所照之境不相對立, 相涉互融, 而達解脫之境, 則稱光境俱亡․光境泯絶. 景德傳燈錄卷七盤山寶積章(大五一․二五三中) : 夫心月孤圓, 光呑萬象. 光非照境, 境亦非存 ; 光境俱亡, 復是何物?
【광경사廣慶寺】
p6000-中→ 位於廣東淸遠東北. 本名飛來寺, 於宋代改爲今名. 地處崇山峻嶺之間, 門前有道書十九福地坊, 附近有歸猿洞, 金芝巖, 凝碧灣, 金鎖澤, 釣里潭, 獅子石等名勝.
【광공廣空】
p5993-上→ (1887~1970)福建晉江人, 俗姓鄭. 名照皆, 號都了. 年二十三, 於廈門南普陀寺剃髮, 二年後, 於南安小雪峰寺受具足戒. 曾三次朝禮普陀山, 後又往九華山及五臺山. 師棲心淨土, 以念佛法門爲自行化他之準則. 曾承事供養弘一大師. 後住持晉江靈鷲寺, 重修西天寺, 竝建四衆海會塔. 閩南諸叢林, 無論講經, 傳戒, 佛七等, 皆悉力襄助. 民國五十九年示寂, 世壽八十四.
【광과천廣果天】
p5992-下→ 廣果, 梵名 Bṛhatphala, 巴利名 Vehapphala, 音譯鞞疑呵破羅, 惟于頗羅, 惟于幡, 比伊波羅, 維阿鉢. 又作果實天, 嚴飾果實天, 密果天, 大果天, 廣天, 極妙天. 爲色界十八天之一, 位於第四禪天之第三, 卽福生天之上, 無煩天之下. 據長阿含經卷二十一所載, 風災劫之時, 世間人修第四禪道, 身壞命終後得生廣果天;地獄以至遍淨天之衆生, 亦來生人間, 皆修第四禪道, 至身壞命終時, 卽生廣果天, 而後起風災, 世界於是壞盡. 此天爲凡聖雜居之處, 關於其壽量, 據長阿含經卷二十謂, 壽量有四劫;另據立世阿毘曇論卷七則謂, 壽量有五百大劫. 其身長, 依法苑珠林卷三所載, 長達五百由延. 此天之中有一高處, 名爲無想天, 上座部視之爲另一天;然說一切有部及經量部將之倂於廣果天中, 因同在廣果天之故. [起世經卷八, 起世因本經卷八, 菩薩本業經, 道行般若經卷三,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二]
【광誑】
p5919-中→ 梵語 śāṭya. 欺詐之意. 心所之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卽以種種手段迷惑他人之精神作用. 據成唯識論卷六載, 誑卽爲得利養而現矯德, 以詭詐爲性, 能障不誑, 以邪命爲業. 俱舍宗以之屬小煩惱地法之一, 爲實有之法;唯識宗則以之屬二十隨煩惱之一, 謂誑以貪, 癡之部分爲體, 係由貪, 癡之一分而假立者, 離此二者卽別無誑之相用. [俱舍論卷二十一, 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一, 成唯識論述記卷六]
【광교廣敎】
p5995-下→ 佛敎戒律有廣略二敎. 佛成道之十二年間, 大衆淸淨, 無犯過者, 故未曾立戒, 唯說諸惡莫作等敎, 制誡弟子之行法, 稱爲略敎, 亦作略戒. 十二年後, 弟子中違法者漸多, 遂廣說戒律, 一一指出其過, 稱爲廣敎, 亦作廣戒. 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二(卍續六二․一九五上) : 言廣敎者, 由略名含, 未曉前相, 雖造諸非, 不謂有犯, 故須廣張綱目, 收攝罪聚;鈍根之流, 聞便得解. 因廣說故, 名爲廣敎.
【광난왕생狂亂往生】
p2984-中→ 四種往生之一. 十惡․破戒․五逆等罪業深重者, 臨終時, 見地獄猛火, 遂心生狂亂, 手握虛空, 若得善知識之敎, 作十聲或一聲念佛, 則得往生淨土. (參閱四種往生 1804)
【광대전廣大轉】
p5987-下→ 係六種轉位之第六, 表示大乘極位之用語. 謂證得泯絶迷悟, 對待, 入於圓轉自在的眞如之境. 唯識宗將轉依之果, 隨其所得之位, 分爲六種, 稱爲六種轉位;轉依, 卽轉捨下劣之所依而證得勝淨者. 林間錄卷下(卍續一四八․三○八下) : 第六廣大轉, 謂大乘位, 俱無欣厭, 通達二空, 雙斷二障, 頓證無上菩提, 有勝堪能故.
【광대지廣大智】
p5987-中→ 佛之智慧廣大而不可思量, 爲最勝無上之智見, 故稱佛智爲廣大智. 大日經卷三(大一八․一八中) : 奇哉眞言行, 能具廣大智.大日經義釋卷八(卍續三六․三九○下) : 此廣大梵音名□□□毘富扌羅, 以眞言聲普遍一切法界, 與棧空等, 無所不至;當知佛心亦然, 故云廣大智.又八十華嚴經卷四十九載有知一切衆生心行, 知一切佛法, 知一切文字辯才, 於一切受生處中具一切智等十種廣大智. (參閱十種廣大智495)
【광대행廣大行】
p5987-中→ 西藏語 rgya-chen-spyod-pa. 卽於西藏佛敎中對瑜伽行之稱呼. 廣大行, 在一般大乘佛敎論書中謂之甚深廣大(梵 gambhīrodāra, gambhīrya-udārya), 後世則分離爲甚深與廣大, 竝分別用於觀與行中, 故有甚深觀, 廣大行二說, 由此再演變爲中觀與瑜伽行. (參閱甚深觀3889)
【광대현토光臺現土】
p2183-上→ 謂金臺中現出淨土. 光臺, 卽佛光所化現之金臺. 據觀無量壽經序分載, 韋提希夫人厭離衆苦, 而欣求往生淨土, 世尊應其要求, 白眉間放光, 其光金色, 遍照十方無量世界, 後於佛頂上化爲金臺, 金臺中復現十方諸佛之淨土, 韋提希夫人見諸淨土中, 以西方極樂世界最爲淸淨, 遂求往生阿彌陀佛之淨土. 蓋世尊所示現之十方淨土本無優劣, 諸佛之斷惑證理․行滿果圓亦無二致, 然世尊爲隨機隱顯, 應機度化, 故隱其他諸淨土之優, 而獨顯西方阿彌陀佛淨土之勝, 以此接引韋提希夫人. [觀無量壽佛經疏序分義(善導)]
【광대회廣大會】
p5987-下→ 阿彌陀佛三十七號之一. 謂十方衆生得以往生極樂, 皆因彌陀具足廣大集會之德, 故稱彌陀爲廣大會. 此會甚大, 自彼佛初會乃至未來, 無量無邊不可勝計之衆生願參與此盛大法會, 皆是彌陀在座之故. 讚阿彌陀偈卽有稽首廣大會一語. [無量壽經]
【광덕光德】
p2184-上→ (1927~ )韓國濟州人. 一九五○年於梵魚寺依止東山法師出家, 翌年受具足戒. 歷任元曉․東國學院理事․大韓佛敎曹溪宗總務院總務部長․佛光會法主․佛光月刊發行人․松岩保育院․大覺會理事等, 現任佛光寺住持. 韓文之譯著有無門關譯註․法寶壇經譯註․禪門要典․菩薩聖典․心經演義․蓮村童話․佛敎儀典等.
【광등녹廣燈錄】
p6000-下→ 凡三十卷. 又稱天聖廣燈錄, 禪宗廣燈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三五冊. 北宋仁宗(1022~1063 在位)之時, 駙馬都尉李遵勗撰. 於天聖七年(1029)編成, 仁宗皇帝竝爲製序. 此書載自釋迦牟尼佛, 摩訶迦葉以下二十七祖及中國禪宗各祖師等三三六人之機緣語句及略傳. 編者歿後, 其小傳及有關之機緣語句亦收錄於本書第十八卷之末. [佛祖統紀卷四十五, 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七, 釋氏稽古略卷四]
【광략본존廣略本尊】
p5995-下→ 指日本日蓮宗供奉之本尊形式. 該宗之本尊有木像雕刻之曼荼羅及文字圖顯之曼荼羅二種, 合稱木畫本尊, 各有廣略二型. 文字曼荼羅之本尊, 廣型卽十界勸請大曼荼羅, 略型則指妙法蓮華經之經題. 木像曼荼羅之本尊, 廣型乃就十界勸請大曼荼羅所述各尊, 逐一作木刻像;略型以釋迦一佛, 或釋迦佛與上行, 無邊行, 淨行, 安立行等本化四菩薩(一尊四士), 或釋迦, 多寶二佛與本化四菩薩(二尊四士)的木像等爲本尊. 廣略之別, 係應機緣而有形容之殊異, 實皆爲唯一之本門本尊. (參閱本尊1969)
【광략상입廣略相入】
p5996-上→ 謂廣門與略門二者相卽相入. 廣聚八萬四千佛法, 示諸法種種差別相者, 謂之廣門;而顯示此差別相之平等理者, 謂之略門. 兩門互相融通, 則謂之相入. 如極樂世界之種種莊嚴事相與無形相之眞如理體, 乃成爲一體互相容納者. 又據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載, 菩薩於廣略修學六波羅蜜, 當知一切法之廣略相. 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四一中) : 何故示現廣略相入?諸佛菩薩有二種法身, 一者法性法身, 二者方便法身. 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 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此二法身異而不可分, 一而不可同;是故廣略相入, 統以法名. 菩薩若不知廣略相入, 則不能自利利他.[月燈三昧經卷八, 往生論, 大智度論卷八十二, 往生論註記卷五]
【광략요廣略要】
p5996-中→ 係廣, 略, 要之竝稱. 乃詮顯經論眼目的方法之一. 涉及全部者謂之廣, 省略一部分者謂之略, 摘出重要者謂之要. ①日本源空在往生要集略料簡中, 以廣略要三例解釋源信之往生要集. 其中, 廣例卽以文章全體之意說明觀佛;略例卽以念佛爲正業, 以其他修行爲助行而竝修;要例則勸修念佛一行. ②日本日蓮宗對經文, 修行之說明亦立廣略要之別. 在經文方面, 法華經八卷, 全部謂之廣, 方便品, 壽量品等爲略, 經題爲要, 其中僅取要而捨廣略. 在修行方面, 指出經文之廣略要三者均須兼顧. [法華取要鈔, 祖書綱要刪略卷二]
【광륙도행廣六度行】
p5989-上→ 又作六德行. 謂菩薩應廣修六度行, 方能大弘法義. 據成具光明定意經所載, 卽 : (一)廣施, 菩薩懷廣大心, 深知此身及一切財物皆無我, 無常, 故能盡施一切而了無罣礙;復能廣弘法施, 以開化愚蒙衆生. (二)廣戒, 菩薩堅守諸戒律, 以保身, 口, 意三業之淸淨, 復輾轉化他, 廣弘戒法. (三)廣忍, 菩薩於一切違逆之境皆行忍耐, 視惡境爲空無所有, 而不生瞋恚之心;復輾轉化他, 令受敎衆生亦行忍. (四)廣精進, 菩薩精進修持, 善調飮食, 睡眠, 無有怠惰;且不辭辛勞廣說法要以開敎愚頑, 令其亦精進無怠. (五)廣一心, 菩薩修行禪定時, 能一心寂靜, 離諸散亂, 於一切時處, 亦能專一其心而無所動搖;復化衆生, 令其一心不亂. (六)廣智慧, 菩薩以智慧照了一切, 雖處五濁之塵境, 然道心堅固不失, 滅絶三界妄想而證涅槃;復化衆生, 令其亦修智慧.
【광륜光輪】
p2184-中→ 比喩佛光如輪般之圓滿. 六十華嚴經卷三(大九․四一二下) : 莊嚴光明輪, 充滿諸法界, 十方靡不遍.又佛之光明, 具有摧碾衆生煩惱, 照破無明之作用 ; 而轉輪聖王之輪寶能輾摧山岳巖石, 故以輪喩之. 此外, 佛之圓光其形如輪, 故以光輪表示之. [讚阿彌陀佛偈․淨土和讚](參閱法輪3423)
【광률廣律】
p5994-上→ 指內容詳備之律儀, 卽比丘, 比丘尼之生活規矩. 佛成道十二年後, 弟子中犯過者漸多, 佛就所應受持之戒律一一廣說;此一一記其事緣, 詳說戒律之律藏, 卽稱爲廣律, 亦稱廣敎. 漢譯者有五種, 卽四分律, 十誦律, 摩訶僧祇律, 五分律, 根本說一切有部律. 一般包括三部分 : (一)防範僧尼爲非作惡之禁戒, 卽禁止某些言行之事項及違犯後所採之處罰規則, 竝詳說各種禁戒形成之緣由等. 此卽五篇七聚. (二)有關修法, 行儀及日常生活禮儀之具體規定. 此爲犍度部分. (三)附屬事項. 又僅具其中第一項所說戒律條文者, 稱爲戒本(梵 prāṭimokṣa , 音譯波羅提木叉), 而與廣律相對. 律藏五部中, 迦葉維部僅傳戒本, 廣律之傳譯則闕如. 南傳佛敎則傳巴利語之廣律. [八宗綱要卷上律宗]
【광륭사廣隆寺】
p5999-上→ 爲日本眞言宗別格本山. 位於京都右京區太秦. 乃古時歸化日本之秦族所住之地, 在紙屋川上流, 屬山城國. 山號蜂岡山. 又稱蜂岡寺, 秦公寺, 桂林寺, 三槻寺, 香楓寺, 葛野寺. 推古天皇十一年(603), 族長秦河(川)勝承聖德太子賜豫佛像, 遂造廣隆寺, 爲山城最古之名刹. 屋宇曾數度遭遇大火, 亦屢次復建. 其中, 如本堂, 又稱上宮王院, 供奉聖德太子之等身木像, 堂宇重建於享保五年(1720). 桂宮院, 由聖德太子創建, 又稱奧院, 八角堂, 楓野別宮, 供奉如意輪觀音及隋代之阿彌陀佛像等. 講堂, 由秦河勝創建, 堂宇係永萬元年(1165)所重建. 至明治維新, 諸院堂多廢絶, 幸於明治三十三年(1900), 政府下令修繕, 講堂與桂宮院列爲特別保護建築物, 寺中諸佛像多列爲國寶.
【광만천자光鬘天子】
p2185-下→ 爲密敎五淨居天(自在天子․普華天子․光鬘天子․意生天子․遍音天子)之一. 大日經卷一載有此尊之名稱及其印言. 然於胎藏現圖曼荼羅․胎藏舊圖樣․胎藏圖像等皆未描繪其像. 其形像, 據大日經疏卷十六載, 屈左․右手之無名指․小指, 其餘三指作三奇杖之狀, 置於胸前, 三指向上. 印契爲 : 右手拇指橫於掌中, 其餘四指則呈舒散狀. 據玄法寺․靑龍寺二儀軌載, 其眞言爲 : 歸命 惹睹鄔姹寫難 娑縛賀.
【광망동자光網童子】
p2182-上→ 光網, 梵名 Jālinī-prabha(音譯作制利抳波羅婆)或 Prabha-jāla(音譯作波羅婆闍邏). 又作光網菩薩. 乃密敎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二十五尊之一, 文殊八大童子之一. 位居中尊右方第一位. 其稱號乃表示文殊之智光如網般周遍法界, 以種種瓔珞莊嚴敎網, 張於十方以利益衆生之義. 其形像爲黃色童子形, 左手持靑蓮華, 右手執羂索, 坐赤蓮華座. 密號爲色相金剛, 卽妙慧莊嚴相之義. 種子爲□(jaṃ), 卽生不可得之義. 與金剛界曼荼羅賢劫十六尊中之網明菩薩同體, 網明菩薩示現外用之相, 光網童子則表示內證之德.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日經疏卷五․諸說不同記卷五․兩部曼荼羅義記卷三](參閱網明菩薩5888)
【광명光明】
p2173-下→ ①指光(梵 ātapa)與明(梵 āloka)爲十二顯色中之二色. 據俱舍論卷一載, 太陽所發之焰, 稱爲光 ; 月․星․火藥․電等所發之焰, 稱爲明. 光有黃․赤二色, 明有靑․黃․赤․白四色. [大毘婆沙論卷十三․順正理論卷一](參閱顯色6922). ②指佛菩薩之發光. 梵語 prabhā. 又作光. 若由佛菩薩自身發出之光輝, 稱爲光 ; 而照射物體之光, 則稱爲明. 光明具有破除黑暗․彰顯眞理之作用. 此由佛菩薩身上所發出之光, 又稱色光․身光․外光 ; 對此而言, 智慧具有照見事物眞相之作用, 故稱爲心光․智光․智慧光或內光. 佛之光明可分爲常光(圓光)與現起光(神通光․放光)二種, 前者指恆常發自佛身, 永不磨滅之光 ; 後者指應機敎化而發之光. 常光一般爲一尋或一丈之圓光. 此外, 依發光處之不同, 復分爲二種. 一種爲發自全身之擧身光 ; 另一種爲發自某一處之隨一相光, 如由白毫相(眉間)發出之光, 稱白毫光․毫光․眉間光, 由毛孔發出之光, 稱毛孔光等. 色光與心光, 或常光與現起光, 合稱二種光明. 除上述外, 魔光與佛光之分別, 乃在於魔光導致人心浮動․恍惚, 而佛光令人心鎭靜․淸淨, 此二種光有時亦合稱二種光明. 另據瑜伽師地論卷十一所擧, 外光明(日月等之光)․法光明(智慧光等)․身光明, 合稱三種光明. 佛之光明能遍照一切處而無所障礙, 故亦稱無礙光明. 無量壽經卷上以無量光等十二種光形容阿彌陀佛之光明. 大寶積經卷三十則載釋迦牟尼佛有決定光明等四十一種光明. 曇鸞於讚阿彌陀佛偈中, 列擧出光輪․光曉․光觸․光雲․光澤等名稱, 以讚歎光明之功德. 就佛光之作用而論, 佛之光明具有不可思議之作用, 故稱神光 ; 佛光富於恩惠, 故稱慈光 ; 同時佛光代表智慧之相貌, 故稱光明智相. 此外, 從佛之光明而受到利益者, 稱光益 ; 由光明而帶來之幸福, 稱光瑞 ; 光明能普遍照耀全世界, 廣大如海, 故稱光明廣海. [法華經卷一․觀佛三昧海經卷三․大智度論卷七․卷八․卷三十四․卷四十七․往生論註卷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三․觀念法門․往生要集卷中本․無量壽經鈔卷五](參閱三種光明651)
【광명동자인연경光明童子因緣經】
p2178-中→ 凡四卷. 宋代施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又稱佛說光明童子因緣經․光明童子經. 內容述說王舍城善賢長者之子光明童子, 出家證果之因緣.
【광명명호인연光明名號因緣】
p2175-中→ 指衆生以阿彌陀佛之名號爲因, 光明爲緣, 則可往生極樂世界. 略稱光號因緣. 據善導往生禮讚之說, 衆生欲往生阿彌陀佛淨土, 當以阿彌陀佛之名號爲因, 以其光明爲緣, 始可達成往生之願望. 此因阿彌陀佛之名號圓具萬德, 爲能生之因(如父) ; 其光明照耀十方世界, 爲所生之緣(如母), 故能接引衆生至極樂淨土. 然阿彌陀佛之名號與光明, 係爲衆生往生淨土之他力因緣, 衆生之信心, 則爲內因, 爲衆生心內所發之涅槃眞因, 必須外緣與內因具備, 方可往生淨土.
【광명무량원光明無量願】
p2178-上→ 爲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二願. 又作得勝光明願․自身光無限願․佛光無限量願․光色願. 魏譯無量壽經所載之願文爲(大一二․二六八上) : 設我得佛, 光明有能限量, 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 不取正覺.唐譯無量壽如來會則載(大一一․九三下) : 若我成佛, 光明有限, 下至不照億那由他百千及算數佛刹者, 不取菩提.此係阿彌陀佛於因位爲法藏菩薩時所發之願, 卽願於成就正等正覺時, 光明無有限量, 遍照十方世界之國土. 此願與壽命無量願, 共成就彌陀報身之果體. [阿彌陀經․無量壽經義疏卷上]
【광명본존光明本尊】
p2175-上→ 又作光明本․繪系圖. 卽於阿彌陀佛之光明中, 以阿彌陀佛之名號爲中心, 周圍描繪佛菩薩, 或淨土宗之祖師像的一種曼荼羅式繪圖, 以此表示淨土敎之傳承. 繪系圖, 原指繪入信徒系譜之系譜書, 後或係受名簿與光明本尊之影響, 而成一種代表傳承之繪圖. 日僧覺如嘗訓誡衆人勿用此異義之繪系圖, 然日本佛光寺系仍使用至今. 繪系圖爲中央書寫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卽阿彌陀佛之尊稱), 其各字皆放光明 ; 左側下半書寫南無阿彌陀佛, 右側下半書寫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 中央左側下方之彌陀像, 與右側下方之釋迦像, 均係立像 ; 外左側爲大勢至菩薩及天竺龍樹․天親․菩提流支等先德, 外右側爲中國之曇鸞․道綽․善導․懷感․少康․法照, 及日本之聖德太子․惠心僧都․源空․親鸞․信空․聖覺法印等先德之像. 此外, 尙有多種繪系圖之式樣. [辨述名體抄․古本叢林集卷四․改邪鈔卷上․實悟記拾遺․異義集卷七․淨土眞宗本尊考]
【광명사光明寺】
p2175-下→ ①位於陝西西安(長安). 關於本寺之創建, 由各僧傳與方志所記載, 有下列四說 : (一)據續高僧傳卷八曇延傳載, 初由曇延於廣恩坊之賜地(後之長壽坊)創建延衆寺, 至隋文帝開皇四年(584), 改稱延興寺. 當時因文帝所敕賜之蠟燭未曾點燃卽自放光焰, 帝聞之稱奇, 遂更名爲光明寺, 竝由曇延之奏請而另立一寺, 亦稱光明寺. (二)據長安志卷十載, 光明寺位於廣恩坊南邊之懷遠坊, 係隋開皇四年, 爲沙門法經所建. (三)據酉陽雜俎續集卷五寺塔記長安長樂坊安國寺條中載, 此寺位於懷遠坊, 寺中之當陽彌勒像常常放光, 故稱光明寺. (四)據新修往生傳載, 唐代淨土敎高僧善導曾住於此寺, 因常念佛而口中放出光明, 唐高宗感之, 遂賜以光明寺之額. 至武則天時, 改稱大雲經寺, 竝在其寺境內建設三階院, 成爲三階敎在京師的五所道場之一, 與化度․慈門․慧日․弘善等四寺同爲三階敎弘布之道場. 又依唐代張彦遠所撰歷代名畫記卷三光明寺條之記載, 可知初唐以後, 光明寺中形成淨土與三階兩宗對峙之勢. 此外, 據長安志卷七之說, 長安開明坊中亦有一光明寺. [續高僧傳卷十六․卷二十六․卷二十七․金石續編卷五․淨土往生傳卷中․宋高僧傳卷二十五․善導大師別傳纂註卷上․卷下]. ②位於日本丹波國何鹿郡奧上林村大字睦寄. 爲日本之古寺. 相傳爲推古天皇七年(599), 聖德太子所創建. 至大永七年(1527)遭回祿之災, 後漸衰微. 於明治三十七年(1904)二月, 被指定爲日本國寶之一. ③位於日本伊勢國宇治山田市岩淵町前田. 屬於日本臨濟宗. 別稱金鼓山. 係於天平年間(729~749)依聖武天皇之敕願而建. 曾遷移寺址, 後寺運漸衰, 至元應年間(1319~1321)住持惠觀修築伽藍, 改爲禪宗道場. 寬文年間(1661~1673)又遷至今址. 寺內之古鐘, 原本禁止叩撞, 後經寺僧訴之於豐臣秀吉, 遂得以撞之, 世稱光明寺之一鐘. ④位於日本京都府長岡京市粟生. 屬於日本淨土宗西山派之本山. 別稱報國山念佛三昧院. 日本淨土宗宗祖法然(1133~1212)之廟所本在東山大谷(知恩院之地), 由於比叡山(日本天台宗大本山)徒衆之襲燒, 遂告荒廢, 故移至西山, 此地係一風景勝地. 法然荼毘後, 其遺骨納於廟所內. ⑤位於日本鎌倉市材木座. 屬於日本淨土宗. 本稱蓮華寺. 爲北條經時所創, 開山初祖爲然阿良忠. 該寺爲淨土宗關東十八檀林之一. 寺內之當麻曼荼羅繪卷二卷爲鎌倉期之作品, 爲日本國寶之一.
【광명심전光明心殿】
p2174-中→ 全稱本有金剛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覺本初大菩提心普賢滿月不壞金剛光明心殿. 略稱不壞金剛光明心殿. 指大日如來智法身修證至極之依住處. 不壞金剛, 指諸尊之常恆堅固身(外在) ; 光明心, 指諸尊心內之悟境(內在), 由光明心一語以表示讚歎敬仰之意 ; 殿, 表示依處, 卽外之身(所住)與內之心(能住)互爲相依相待, 而爲大日如來安住之處. 此外, 前述光明心殿之全稱, 可分爲五句, 分別表示五智與五佛之祕號妙德. 若將五句配於五智․五佛, 則依次如下 : 本有金剛界, 表示法界體性智, 可配於大日如來 ; 自在大三昧耶, 表示妙觀察智, 可配於阿彌陀佛 ; 自覺本初, 表示平等性智, 可配於寶生如來 ; 大菩提心普賢滿月, 表示大圓鏡智, 可配於阿閦如來 ; 不壞金剛光明心殿, 表示成所作智, 可配於釋迦牟尼佛. [辨顯密二敎論卷下․十住心論卷十․眞言付法傳卷一․瑜祇經拾古鈔卷上․瑜祇經義述卷一]
【광명염송光明念誦】
p2176-下→ 乃五種念誦之一. 指行者念想心之月輪內外淸淨, 以此而發氣息, 出聲或不出聲均口出光明, 而持誦佛名或眞言. 祕藏記卷末(大八六․八下) : 光者, 念想口出光明, 持誦而已, 其出聲不出, 常作是念耳.(參閱五種念誦1178)
【광명장光明藏】
p2178-中→ 卽光明之寶庫. 亦卽指如來之身. 思益經卷一(大一五․三四上) : 如來身者, 卽是無量光明之藏.又自己之本心, 破除無知, 發揮眞如之光, 吸光明於其中, 亦稱光明藏. 千手陀羅尼經(大二○․一○九中) : 當知其人卽是光明身, 一切如來光明照故.
【광명진언光明眞言】
p2176-下→ 全稱不空大灌頂光眞言. 略稱光言. 指大日如來之眞言․一切諸佛菩薩之總咒. 根據不空羂索毘盧遮那佛大灌頂光明眞言經所擧, 光明眞言如下 : 唵(oṃ 歸命․三身具足․供養)阿謨伽(amogha, 不空)尾盧左曩(vairucana, 光明遍照)摩訶母捺囉(mahāmudrā 大印)麽抳(maṇi, 如意寶)鉢頭麽(padme, 蓮華)入嚩扌羅(jvala, 光明)鉢囉革蔑野(pravardaya, 發生․轉)吽(hūṃ 菩提心․能破․恐怖). 詳釋之, 卽由大日如來之不空眞實的大印, 産生寶珠․蓮華․光明等功德, 以大威神力照破無明煩惱, 轉地獄之苦而令生於淨土之意. 受持眞言者, 可以滅生死重罪, 除宿業病障, 而獲得智慧辯才․長壽福樂. 若以加持過眞言之砂土散於死者身上, 死者卽可離苦得解脫. 日本天台․眞言, 及其他各宗派, 常用於日常之法會或施餓鬼會等儀式. 此外, 光明眞言亦被刻記於塔婆上.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二十八․金剛頂經光明眞言儀軌․覺禪鈔光明眞言․大灌頂眞言經鈔]
【광명진언만다나光明眞言曼荼羅】
p2177-中→ 又作光明眞言破地獄曼荼羅. 卽指將光明眞言二十三字順時針書寫成圓形之字輪, 中間書寫僧名等之曼荼羅. 此係取光明眞言一一字所放之光明, 遍照衆生界, 破除無明煩惱黑暗之意. 此曼荼羅爲生死出離之大祕法與重罪頓滅之大神咒, 由其功德可破地獄門, 開菩提道. 修此眞言之字輪觀時, 須於心內畫此曼荼羅, 竝順逆旋轉觀其字義. 此曼荼羅法, 出家․在家二者皆可傳授, 出家者先結誦三昧耶戒印言, 次結誦五色光印言而授之 ; 在家者則結金剛合掌而授之. 又曼荼羅之中間, 除僧名等外, 尙書有胎藏界大日之五字眞言, 此五字爲大日如來之心咒, 圓形字輪之光明眞言, 則爲大日如來之大咒. 另有阿字(大日如來之心中咒), 及金剛界大日․隨求․滅惡趣․一字金輪等之種子, 書寫於字輪中間. [不空羂索光眞言經․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二十八․光明眞言觀誦要門]
【광명진언법光明眞言法】
p2177-上→ 指密敎中, 誦持光明眞言, 爲滅罪․除病․息災等所修之祕法. 此法尤以滅罪爲主. 又稱光明供․光言法. 一般之土沙加持法, 亦以修持此法爲主. 不空羂索光眞言經(大一九․六○六中) : 若有衆生隨處得聞此大灌頂光眞言二三七遍, 經耳根者, 卽得除滅一切罪障. (中略)以是眞言加持土沙一百八遍, 尸陀林中散亡者屍骸上, 或散墓上, 遇皆散之, (中略)應時卽得光明及身, 除諸罪報, 捨所苦身, 往於西方極樂國土, 蓮華化生, 乃至菩提, 更不墮落. 關於此法之本尊, 諸家傳習不一. 據覺禪鈔光明眞言之說, 或以不空羂索爲本尊, 或以阿彌陀佛爲本尊. 然深祕之傳習, 則以胎藏大日如來爲本尊.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二十八․光明眞言土沙勸信記․薄草紙]
【광목光穆】
p2184-中→ 唐末五代潙仰宗僧. 仰山慧寂禪師之法嗣. 居於袁州(江西宜春)仰山西塔, 生平不詳.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記載其與某僧之問答(大五一․二九三下) : 仰山西塔光穆禪師, 僧問 : “如何是正聞?” 師曰 : “不從耳入.” 曰 : “作麽生?” 師曰 : “還聞麽?” 問 : “祖意與敎意同別?” 師曰 : “同別且置, 汝道甁嘴裏什麽物出來入去?” 問 : “如何是西來意?” 師曰 : “汝無佛性.” 問 : “如何是頓?” 師作圓相示之. 曰 : “如何是漸?” 師以手空中撥三下.[五燈會元卷九]
【광목녀光目女】
p2171-中→ 爲地藏菩薩過去世之身. 地藏菩薩於往昔曾爲女子, 名爲光目, 因知其母墮在惡趣, 乃發願救拔一切衆生, 待一切衆生盡成佛道後, 方證菩提, 以此大誓願, 得救拔其母脫離惡道. [地藏菩薩本願經卷上](參閱地藏菩薩2318)
【광목천廣目天】
p5991-上→ 廣目, 梵名 Virūpākṣa , 巴利名 Virūpakkha, 音譯鼻溜波阿叉, 髀路波呵迄叉, 毘樓婆叉, 毘嚕博叉. 又作惡眼天, 醜目天, 雜語主天, 或非好報天. 爲四天王之一, 十二天之一, 十六善神之一. 住於須彌山西面半腹, 常以淨天眼觀察閻浮提之衆生, 乃守護西方之護法善神, 又稱西方天. 司掌處罰惡人, 令起道心. 此天王亦爲諸龍之主, 據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上所說(大一九․四二二上) : 此西方有大天王, 名曰廣目, 是大龍王, 以無量百千諸龍而爲眷屬, 守護西方.關於其形像, 諸說不同, 據陀羅尼集經卷十一載, 毘嚕博叉天王像法, 其像身長作一肘, 著種種天衣, 嚴飾極令精妙, 與身相稱, 左手申臂執矟, 右手持赤索. 據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念誦儀軌供養法載, 西方廣目大天王, 其身紅色, 執羂索, 守護八佛之西方門. 又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中, 此尊位列外金剛院西門之側. 在中國, 廣目天之造型有多種, 如河北居庸關西南壁上所刻者, 右手執蛇, 屈左手按於胸前, 左脚踏於惡鬼背上;左側立有裸體脅侍, 持金剛杵. 又於敦煌千佛洞所發現者爲著色絹本, 形像爲身披中國式革製甲胄, 以天衣, 金具飾體, 右手持劍, 左手支持劍中央, 兩足踏於夜叉之上. [長阿含經卷十九, 起世經卷六四天王品, 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二, 般若守護十六善神形體, 靑龍寺儀軌卷二, 慧苑音義卷上]
【광문廣聞】
p6000-上→ (1189~1263)南宋僧. 禪宗南嶽門下第十八世. 福州(福建)侯官縣人, 俗姓林. 號偃溪. 十八歲, 隨光孝寺智隆和尙剃度. 後從徑山浙翁如琰修學, 由趙州洗鉢話得悟. 紹定元年(1228), 初於慶元府(浙江)淨慈寺弘法. 復住於同府之香山智度寺, 萬壽寺. 淳祐五年(1245)敕住雪竇資聖寺, 其後歷住阿育王山廣利寺, 臨安之淨慈寺等. 寶祐二年(1254)住靈隱寺, 賜號佛智禪師. 景定四年示寂, 世壽七十五, 法臘五十八. 著有偃溪和尙語錄二卷. [續傳燈錄卷三十五, 五燈全書卷五十三, 揞黑豆集卷一]
【광박선인廣博仙人】
p5997-中→ 廣博, 梵名 Vyāsa. 爲印度六派哲學中吠檀多學派(梵 Vedānta)之祖跋多羅衍那(梵 Bādarāyaṇa)之別號. 又稱毘耶娑仙人, 婆耶娑仙人, 毘阿沙仙人. vyāsa 一語本有編者, 整頓者之義, 係印度太古時代對述作者或編纂者之通稱, 今則特以廣博仙人爲吠陀經典之編者. 因其著作不朽, 故又稱爲常住(梵 śāśvata). 據印度古傳說, 廣博仙人係帕拉夏拉仙(梵 Parāśara)與薩都亞哇帝妃(梵 Satyavatī)之私生子, 因其生於閻牟那河(梵 Yamunā)一島中, 故取名島生(梵 Dvīpāyana);又以其身色暗黑, 故有黑闇(梵 Kṛṣṇa)之稱. 後廣博欲出家, 依國法須經其母同意始可, 遂斷出家之念而娶二寡婦. 另依富蘭那書(梵 Purāṇa)記載, 廣博仙人係毘紐天或梵天爲編纂吠陀而化現者, 竝記有二十八位廣博仙人之事蹟. 蓋於印度二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 及富蘭那書, 或法論一書(梵 Dharma-śāstra)之作者中, 皆有 śāśvata 之署名, 與上記所述之廣博仙人是否同一人, 今則不詳. [大寶積經卷四十九, 法華經文句卷九上, 涅槃經義記卷六, 大日經疏演奧鈔卷二十一, J. Dowson: A Classical dictionary of Hindu mythology]
【광박신여래廣博信如來】
p5998-上→ 梵名 Vipulakāya-tathāgata. 乃大日如來之異名. 以佛身廣大完具法界之事物, 故有此稱. 係五如來中之中央毘盧遮那佛. 據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載, 若聞廣博身如來之名號, 能令諸餓鬼針咽業火停燒, 淸涼通達, 所受飮食得甘露味, 恣意充飽.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儀, 祕藏記本]
【광박엄정부퇴전륜경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
p5998-上→ 凡六卷. 劉宋智嚴譯. 又稱廣博嚴淨經, 廣博嚴淨不退轉經, 不退轉法輪經, 不退轉經. 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內容記敘文殊師利以神通力與舍利弗同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 竝聚集一切菩薩還至祇園, 請佛轉不退之法輪. 佛因說羅漢成就五逆, 滿足五欲, 遠離正見等之密語, 衆會驚疑, 文殊乃闡釋之. 此外, 另有菩薩之密語, 佛之解釋, 菩薩之讚偈等. 又本經與阿惟越致遮經, 不退轉法輪經等爲同本異譯. [出三藏記集卷二, 大唐內典錄卷四, 開元釋敎錄卷五]
【광반光伴】
p2172-上→ 禪林用語. 光榮隨伴之義. 又作光膺․光據. 於法會之際, 伴隨首座而列席者. 禪苑淸規卷三(卍續一一一․四四七下) : 特爲新請首座, (中略)聊表賀謝之儀, 兼請知事大衆, 同垂光伴.此光伴者之座位, 位於住持座位之右邊(或斜對面處), 稱爲光伴位. 又爲感謝光伴者所燒之香, 特稱爲光伴香.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大四八․一一二三中) : 往住持前, 問訊․下䞋․俵衆人䞋, 燒火伴香, 歸位伴食.[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卷下兩序章․禪林象器箋座位門]
【광배光背】
p2179-下→ 又作後光․光焰․光. 指佛․菩薩像背後之光相, 象徵佛․菩薩之智慧. 光背可分爲頭光與擧身光二種 : (一)頭光, 本指發自眉間之白毫光, 故又稱眉間光. 東方繪畫之象徵畫法, 每於側面圖中畫一圓形光圈. 基督敎之寫實雕刻, 則以一圓形薄板, 置於頭部後面. 在印度, 爲表現佛像線條之美, 則立一圓形細輪之頭光, 而於圓輪周圍, 附有定形上昇之寶珠光․火焰, 及以纖細之線條表現之放射光(稱爲線光․筋光)與傘後光(如傘形之線光). 佛敎中之守護神則大都以輪寶與火焰爲光背. (二)擧身光, 又作身光. 卽佛像全身之光相. 其種類繁多, 或爲頭光與身光上下重疊之大小兩重光, 或爲舟形․蓮瓣形等光. 此外, 火焰樣式分爲水紋․唐草․千體佛等, 火焰上常有天人․迦陵頻伽․梵字等莊嚴形式. 不動明王之火焰光係屬於迦樓羅(金翅鳥)狀, 其上竝畫有儀軌. 要之, 光背乃繪畫或雕刻於佛像背後之光相, 以表示佛身爲光焰圍繞之義, 故光背一詞, 多用於畫像或雕像上. [觀無量壽經․陀羅尼集經卷十二․廣弘明集卷十七․佛像圖彙卷五](參閱光相2178)
【광백론본廣百論本】
p5992-上→ 全一卷. 又稱四百論頌, 廣百論. 聖天(提婆)造, 唐代玄奘譯. 約成書於三世紀頃.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本書由五言之二百偈頌組成, 內容分八品, 卽破常品, 破我品, 破時品, 破見品, 破根境品, 破邊執品, 破有爲相品, 敎誡弟子品等. 主要在破斥外道, 小乘所說諸法實有之妄執, 闡明眞空無我之理. 聖天另著有百論, 百字論. 百論由鳩摩羅什譯出, 爲廣百論本之綱要書;百字論由菩提流支譯出, 爲百論之綱要書. 本論梵文本稱爲四百論頌, 漢譯本應爲原文四百頌十六品之後半, 乃相對於百論而稱廣百論. 護法就本論作注釋, 成爲廣百論釋論. 又於月稱所作梵文中論注(Prasannapadā), 及漢譯之中論, 順中論, 佛性論, 般若燈論, 入大乘論, 大乘中觀釋論, 成實論等, 皆引用四百論之說, 可知四百論流傳之廣. [大唐西域記卷五, 大唐內典錄卷五, 古今譯經圖紀卷四]
【광백론석론廣百論釋論】
p5992-中→ 凡十卷. 又稱大乘廣百論釋論, 廣百論, 廣百論釋. 護法造, 唐代玄奘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本書係對聖天所造廣百論本之注釋書. 內容分八品, 各品有偈頌二十五首, 合爲二百偈頌. 專爲破斥外道, 小乘所說諸法實有之迷執, 證我, 法皆空, 開顯眞空無我之中道義. 聖天爲中觀派大師, 護法則爲唯識派大師, 廣百論釋論之形成, 顯示出後世一般以中觀與瑜伽兩系之敎法乃空, 有相對之看法, 在本質上有缺允當, 本論卽證明兩系之敎法係相輔相成;論中, 護法旣說中觀之眞諦空, 亦說唯識之俗諦有, 故此書乃融和二學派而成. 本論之注釋書亦有多種, 然僅存唐代文軌所撰之廣百論疏(十卷)卷一. [大唐內典錄卷五, 開元釋敎錄卷八]
【광보光寶】
p2185-上→ ①指唐代玄奘門下之普光與法寶二僧. 二僧皆曾注釋俱舍論, 普光先作俱舍論記三十卷, 法寶後著俱舍論疏三十卷, 稱爲光寶二記, 世人每以二僧竝稱光寶. 宋高僧傳卷四(大五○․七二七上) : 時光寶二法師, 若什門之融叡焉.(參閱法寶3432․普光4982). ②(?~1239)日本眞言宗僧. 京都人. 初受勸修寺成寶之灌頂, 次受醍醐寺成賢之兩部大法, 後又受法於忍辱山定豪. 以其學解俊逸, 故門下頗盛. 弟子有定憲․守海․顯成․定辨等. 延應元年四月示寂. 世稱鳥羽法印․式部律師․左衙門督法印. 其所傳承之法流, 稱光寶方, 爲三寶院流之支流․東密三十六流之一. [密宗血脈鈔卷下․血脈類聚記卷八․卷九]
【광삼廣參】
p5995-中→ 爲獨參之對稱. 於禪林, 衆僧齊集參堂, 一同參問宗師家, 硏討宗趣, 稱爲廣參. 相對於此, 學人單獨進入師家之室, 呈上自己對公案之見解, 則稱爲獨參. 又宗師家普爲衆僧說法, 稱爲普說. [禪林象器箋卷十一垂說門]
【광상光相】
p2178-下→ 又作光明相. 指佛․菩薩等諸尊身體發出光明之相, 象徵佛․菩薩之智慧. 繪畫․彫刻等所表現之光相多係圓形, 故又稱圓相․圓光. 光相可分二種 : (一)頭光, 又作眉間光. 卽於頭面之周圍發圓光之光明相. (二)身光, 又作擧身光. 卽全身周圍發光明之相. 身光通常爲舟形(船形)․蓮瓣形. 光相之光輪, 樣式頗多, 如 : (一)於輪上附加圖案. (二)於輪內畫蓮華形. (三)於輪緣加光焰. (四)以光焰形成圓輪. (五)於輪緣之光上, 作寶珠形. (六)於輪內放射數道金線. 現今所見之曼荼羅以第三種較多, 此乃以圓輪表示自性之智, 以光焰表示燒除煩惱之義. 顯敎之佛像, 則以第六種居多. 又金剛界曼荼羅之諸尊有內外兩重圓相, 胎藏界則僅有內層圓相. 此光相非佛敎所特有. 蓋視光明爲神聖, 而對之加以崇拜者, 爲世界諸宗敎共通之現象, 故亦有用作神聖․偉人等之表徵. [觀無量壽經․大智度論卷八․廣弘明集卷十七](參閱光背2179)
【광상사光相寺】
p2179-中→ 位於四川峨眉縣西南, 大峨山之絶頂. 據方輿勝覽載, 自白水歷八十四盤, 山徑如綿, 登躋六十里方至本寺, 此卽普賢菩薩示現之處, 寺宇皆以板建造之. 相傳本寺草創於漢明帝之世, 初稱普光殿, 其後改稱光相寺. 明洪武年間重修, 明末時更大加營繕, 有天王殿․祖師殿․龍神殿等諸殿, 以及藏經閣等建築, 爲大峨山中之勝地, 山川景緻, 皆在其下而一覽無遺. [佛祖統紀卷四十三․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六二七․山川典第一七三․第一七四]
【광세음응험기光世音應驗記】
p2171-上→ 全一卷. 南朝劉宋傅亮撰. 本書在我國已散軼, 日本京都之靑蓮院猶存有鎌倉中期之古寫本. 傅亮(374~426)乃南朝宋時著名的文人政治家. 本書主要之根據, 係竺法護於西晉太康七年(286)所譯正法華經中之光世音普門品, 爲我國所傳最古老觀音信仰之貴重史料. 依本書序文所載, 作者乃就其所閱讀過的東晉謝敷所撰之光世音應驗(今不存), 憑其記憶所及而擷取部分記載於本書中. 劉宋張演所著續光世音應驗記, 及蕭齊陸杲所著繫觀世音應驗記等, 皆爲本書之續編.
【광수廣修】
p5994-中→ (771~843)天台宗第十一祖(一說第十祖). 世稱至行尊者. 唐代東陽夏昆(浙江)人, 俗姓留. 早年卽入道邃之室, 硏究天台敎觀. 住於禪林寺, 日誦法華, 維摩, 金光明, 梵網諸經及四分戒本爲常課, 且六時行懺法不懈, 至晩年彌篤, 每年隨自意行三昧. 開成五年(840), 日僧圓載來唐, 以臺敎疑問三十科向師及門人維蠲請益, 歷五年答釋始成, 得傳回日本. 台州刺史韋珩, 素重敎門, 請師入郡堂講摩訶止觀, 聽者莫不欣慶. 會昌三年於禪林寺示寂, 世壽七十三, 法臘五十二, 葬於金地道場. 門人除維蠲外, 另有良諝, 敬文, 物外, 光韶等. 師示寂數年後, 門人良諝開塔火化, 得舍利千餘粒, 遂重建塔藏之. [宋高僧傳卷三十, 佛祖統紀卷八, 釋門正統卷二]
【광승光勝】
p2181-上→ ①(903?~972)又稱空也上人. 日本平安中期之淨土敎布敎僧. (參閱空也3470). ②(1817~1894)日本大谷派本願寺達如之第二子. 號嚴如. 十二歲任大通寺․本德寺之主事. 天保十二年(1841)入本願寺, 改名光勝. 翌年, 任正僧正. 天保十四年, 進任大僧正. 三十歲時, 繼任本願寺第二十一代之法統. 明治維新, 奉詔從事蝦夷開拓. 明治二十二年(1889)退隱, 自號眞無量院. 明治二十七年一月示寂, 世壽七十八. 光勝於治山之四十四年中, 善處眞俗之間, 擧措得宜, 對敎界貢獻至鉅. [嚴如上人御詳傳․東西本願寺御歷代記]
【광승사廣勝寺】
p5996-下→ 位於山西趙城縣霍山之南. 相傳該寺創建於後漢建和(147~149)年間, 但無確證. 據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上周晉州霍山南塔緣中謂, 其塔屬阿育王塔之一. 據唐大曆四年(769)敕建廣勝寺牒載, 五原郡王李光瓚奏請在此阿育王塔院置一寺, 帝賜號大曆廣勝之寺, 此爲該寺之創始. 後經數次重修, 至元代已有殿廊齋舍百楹. 至明代, 寺運衰落, 塔亦傾圮, 達連募資修葺, 重修之塔, 採用琉璃瓦, 雕飾頗爲綺麗, 號稱第二塔(第一爲南京報恩寺琉璃塔). 該塔爲八角十三層甎塔, 高三十六丈, 鋪設琉璃瓦, 有天龍, 象, 馬, 梵刹, 窣堵波等浮雕, 塔內安奉銅佛, 舍利小塔等, 塔基周繞廊宇, 原係供奉諸尊, 惜今唯存臺座. 寺內藏金代刊刻之大藏經, 爲極珍貴之資料, 另有元太宗時之弘法寺補刻版, 及明淸所補充者與藏外之章疏類. 距本寺不遠處, 在前山麓別有廣勝下寺. 下寺附近有霍泉, 泉上有明應王廟, 亦稱水神廟, 正殿建於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 元至元(1264~1294)初年, 廣勝寺戒師道開遷明應王廟於今之寺基, 竝於其旁構建僧舍, 明代以來, 稱爲廣勝下寺. 南山門安有四天王像, 毘盧殿供奉如來像, 兩壁配有諸天像數十尊, 正殿供奉三佛像及關帝小像等, 南壁繪有無著, 世親之畫像. 今多剝裂, 餘痕猶存. [宋藏遺珍敘目, 平陽府志卷三十三, 大淸一統志卷九十九, 卷一一六, 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八]
【광심廣心】
p5990-中→ (1547~1627)明代臨濟宗僧. 上饒(位於江西)人, 俗姓朱(一說姓鄭). 曾遊太平, 焦山等地, 其後, 任靈山住持. 繼住鵞湖(位於江西), 曾置無門鎖於丈室壁上, 以勘驗諸方, 偈語爲(卍續一三八․四七一上) : 上古留傳鎖, 憑君智鑰開;若無開鎖法, 相見不須來.熹宗天啓七年示寂, 世壽八十一. 世稱鵞湖養庵廣心. [五燈會元續略卷二下, 續燈正統卷三十]
【광야성曠野城】
p6666-下→ 乃位於古印度摩竭陀與憍薩羅二國間之大城. 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四十七載, 彼處原爲大曠野, 有五百群賊常殺害商旅, 故兩界之行人絶跡. 時影勝王聞知, 卽命大將消滅群賊. 群賊哀求請活, 大將慈心悲愍, 乃於兩界中間築一新城, 總集諸人共住, 是爲此城之由來. [摩訶僧祇律卷十三․四分律卷三]
【광야신曠野神】
p6666-中→ 梵名 Āṭavika 或 Āṭavaka. 音譯阿咤薄俱․阿咤婆拘. 又作曠野鬼神․曠野鬼․曠野夜叉. 林人․林住之義. 爲十六藥夜叉神之一. 佛敎歷來修施食法, 卽以食物施與此神. 在中國, 於門上畫其形像, 供食祭祀.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載, 佛陀在世時, 此鬼神住於曠野聚落, 多食衆生, 後雖受佛陀降伏敎化, 然猶仰血肉存活, 故佛制戒隨有佛法修行者之處, 悉當施彼飮食. 觀佛三昧海經述其形相, 謂此鬼神有一頸六頭六面, 膝頭有兩面, 全身生毛, 狀如箭鏃, 奮身射人, 張眼焰赤, 血出流下. 又殑伽河之北那邏延天祠之東三十餘里有一塔, 卽佛陀昔時降伏曠野鬼神之遺蹟. 施諸餓鬼飮食及水法偈(大二一․四六六下):所有國土, 一切餓鬼, 先亡久遠, 山川地主, 乃至曠野, 諸鬼神等, 請來集此, 我今悲愍, 普施汝食. 又此鬼神已受降伏, 密放乃以之爲消除惡獸․水火․刀兵等障難, 及鎭護國土與衆生之善神. 日本臺密頗重視此尊, 每於修鎭護國家之祕法時以之爲主尊, 稱爲大元帥明王, 其修法稱爲大元帥法.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九․觀佛三昧海經卷二․大唐西域記卷七]
【광여廣餘】
p6000-下→ (1920~ )福建惠安人, 俗姓郭. 別號照有. 年十八, 於廈門金鷄亭寺出家. 年二十二, 於福州鼓山湧泉寺受具足戒. 曾就學於廈門南普陀佛敎養正院, 後任金鷄亭寺住持. 一九五○年至馬來西亞後, 接掌檳城妙香林寺監院之職. 隨卽展開募化工作, 大興土木, 擴建寺宇. 一九六三年, 與熱心人士共同創辨佛敎義學, 提供淸寒子弟免費求學之機會. 其後, 又開辨會泉幼稚園, 以紀念妙香林寺之開山會泉法師. 師目前擔任馬來西亞佛敎總會慈善主任之職, 一秉樂善好施之熱誠, 不斷贊助有關佛敎弘法事業.
【광용光湧】
p2181-中→ (850~938)又稱光涌. 五代僧. 江西豐城人, 俗姓章. 少學儒典經論, 十三歲時卽能講解經義. 及長, 遊開元寺遇異僧, 授以維摩經旨決. 後歸依仰山慧寂禪師, 十九歲受具足戒. 曾參訪臨濟, 依其指示, 復還仰山座下, 後於仰山處得心印. 仰山示寂後, 光湧燃指以報之, 竝居於仰山南塔, 發揚宗風. 於昇元二年夏示寂, 世壽八十九. [禪林僧寶傳卷八․景德傳燈錄卷十二․五燈會元卷九․聯燈會要卷十․全唐文卷八七○]
【광우사廣祐寺】
p5995-上→ 位於遼寧遼陽城西門外. 俗稱白塔寺. 建於金代(1115~1234). 淸太宗天聰九年(1635)重修, 供奉自來佛一尊, 相傳爲前代鄕民往廣寧貿易途中, 逢一童子求鄕民載赴廣祐寺, 至則童子化爲一金身佛像. 康熙二十一年(1682), 皇帝至此, 遂賜袈裟. 此寺境域頗廣, 門對千山, 以勝景聞名. 後因敷設鐵道, 遂成爲鐵路附屬地. 今僅存八角十三簷白塔一座與佛像二尊.
【광운光雲】
p2181-下→ 比喩佛光如雲般之廣被一切. 此因雲可潤益萬物, 光明則可助益衆生, 故有此喩. 讚阿彌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 : 光雲無礙如虛空, 故佛又號無礙光, 一切有礙蒙光澤.六十華嚴經卷四(大九․四一七上) : 觀察佛光明, 如雲難思議.
【광운사光運寺】
p2181-下→ 位於廣東曲江縣西. 隋朝時所建. 據韶州府志載, 仁壽光運寺, 在府城西河, 隋朝稱仁壽臺. 唐天寶二年(743), 道廣和尙於此坐化, 因建廣界寺, 南漢時改稱仁壽. 宋寶元年間重建, 餘襄公撰塔銘. 本寺相傳爲晉朝內史王導之故宅, 俗又稱五祖寺, 然此五祖非指黃梅五祖. 宋代孫時敏亦有碑記.
【광원光遠】
p2183-中→ (1149~1241)南宋僧. 四明定海(浙江鎭海)人, 俗姓方. 名善月. 號柏庭. 幼習六經, 博覽强記, 十二歲通曉春秋大義. 後依正覺寺道幷出家. 十五歲受具足戒. 隆興二年(1164), 道幷示寂, 乃往南湖依草菴道因. 未久, 參謁梓菴有倫, 聞受世相常住之旨, 益有省發. 後參禮月堂慧詢, 聽聞如來不斷性惡之說, 豁然達悟. 繼往南湖壽聖寺, 禮侍竹菴可觀, 受命分講, 以風儀淸溫, 談論雅正, 甚爲可觀賞識. 淳熙七年(1180)住持東湖辯利寺, 後遷慈溪寶嚴寺. 未幾, 依太師史眞隱之請, 居月波寺, 學徒雲集, 道譽高隆. 紹熙二年(1191), 應郡率何公澹之請, 遷至壽聖寺, 致力天台學說之講演, 共十三年. 嘉泰四年(1204), 退隱衍慶寺專心著述. 嘉定六年(1213)再住持壽聖寺, 未逾月, 奉敕入主上天竺寺, 時年六十五. 嘉定八年夏, 大旱不雨, 奉詔祈雨於明慶寺, 帝親臨道場, 以顯驗而悅, 特補左街僧錄. 嘉定十二年秋請辭, 退隱城南祖關. 翌年秋, 移西山資敎. 紹定五年(1232)再奉敕住上天竺寺 ; 居四年, 辭老, 退居東庵. 淳祐元年示寂, 世壽九十三. 其塔立於寺東. 所著有金剛般若經會解二卷․楞伽經通義六卷․臺宗十類因革論四卷․三部格言四卷․金剛錍論義解三卷․仁王疏記三卷․山家緖餘集三卷․楞嚴玄覽․圓覺略說․簡境十策․宗敎玄述․附鈔箋要等各若干卷. 門人有香林淸賜․伊堂了圓․石田妙慧․半雲行儒․此室大方․虛中元眞․石門士雲等. [佛祖統紀卷十八․卷二十五․補續高僧傳卷三]
【광원廣元】
p5988-中→ (1926~ )安徽太和人, 俗姓宋. 別號竹雲, 頤禪. 臺灣佛學院硏究班畢業. 民國四十一年(1952)禮律航法師爲師, 出家於臺灣汐止彌勒內院. 四十三年受具足戒於新竹獅頭山元光寺. 先後出任中國佛敎會理事, 中韓佛敎關係促進會副主任委員, 中日文化交流書道展協贊員及鑑査員等職. 五十年, 於臺北縣樹林鎭開創淨律寺, 竝自任住持. 師工書法, 擅四君子畫, 尤精墨竹, 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之書畫展覽會. 平素亦雅好文學, 作品散見各報刊雜誌. 著有中國書法槪述, 釋廣元藝文集等書.
【광원천불애마애조상廣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p5988-下→ 位於四川廣元縣北四公里處. 爲四川境內最宏偉之石窟群. 窟龕密集, 最多處疊至十三層, 高達四十公尺, 綿亙約三百公尺. 今存龕洞四百多個, 造像七千餘尊, 其中以大佛洞最古, 最大, 內鑿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高四公尺. 窟龕始建於南北朝, 唐朝時刻鑿最盛, 五代, 宋, 元, 明等歷代續有增建. 其規模之宏大, 堪與洛陽龍門石窟匹敵.
【광융光融】
p2184-下→ 指光大明融. 卽謂佛法之光輝能够融和一切, 闡揚正法, 而將邪見者融和攝取於其光明之中.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 : 光融佛法, 宣流正化.
【광음천光音天】
p2180-中→ 光音, 梵名 Ābhasvara, 巴利名 Ābhassara. 音譯阿波會提婆. 又作阿波會天․阿會互修天․阿波互羞天․阿波羅天․阿波嘬羅遮天. 意譯光陰天․水無量天․無量水天․極光淨天․極光天․光淨天․遍勝光天․晃昱天․光曜天. 新譯極光淨天․遍勝光天. 乃色界天之一. 卽第二禪之第三天, 位於無量光天之上, 少淨天之下. 此界衆生無有音聲, 而由定心所發之光明, 以替代語言傳達彼此之意, 故稱光音天. 上品二禪天相應業之衆生投生此界, 得最勝之色, 身長八由旬, 壽八大劫, 以喜悅爲食, 住於安樂, 自然光明, 具有神通, 可乘空而行. 俱舍論卷十二(大二九․六三上) : 初一有情極光淨歿, 生大梵處, 爲大梵王. 後諸有情亦從彼歿, 有生梵輔, (中略)漸漸下生, 乃至人趣. (中略)後生餓鬼․傍生․地獄.此謂娑婆世界之有情係自極光淨天(光音天)輾轉而來.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載, 劫初之時, 光音天子至此世間食地肥, 食少者, 其體不重, 且不失神足, 故亦能於虛空飛行 ; 然食多者, 其體遂重, 終失神足, 而致不能重返天上. 此外, 密敎胎藏界曼陀羅外金剛院之一衆, 亦出自此天. [長阿含經卷二十․起世經卷七․大樓炭經卷四․祕藏記]
【광의廣義】
p6000-上→ (1915~ )福建南安人, 俗姓李. 幼年出家, 民國二十年(1931), 於泉州開元寺受具足戒. 曾求學於閩南佛學院. 隨侍會泉法師七年, 棒喝交加, 深得其旨. 又親近太虛, 弘一等諸師. 後赴南洋弘法, 於新加坡創辨華嚴精舍. 又於檳城鍾靈中學, 新加坡南洋大學等, 倡組佛學會, 攝受靑年學子.
【광인匡仁】
p2201-下→ 唐末五代曹洞宗僧. 生卒年不詳. 又稱光仁. 出家後, 參謁香嚴智閑等人, 後嗣洞山良价之法, 住撫州(江西臨川)之疏山, 建疏山寺, 擧揚洞山宗風. 世稱撫州疏山匡仁禪師, 或稱疏山․疎山. 因其身形矮小, 容貌不揚, 故被稱爲矮師叔․矬師叔, 或矮闍黎. 但卻因辯才無礙, 常令他人無開口發言之機會, 故又有疏山嚙鏃之稱. 蓋嚙鏃爲不得開口之意. [宋高僧傳卷十三․景德傳燈錄卷十七․五燈會元卷十三]
【광인廣印】
p5991-下→ (1566~1636)明代臨濟宗僧. 檇李嘉善(浙江嘉興縣)人, 俗姓周. 字聞谷. 別號掌石. 十三歲, 於杭州開元寺出家, 曾參禮西蜀之儀峰及無幻等. 後從雲棲袾宏受菩薩戒, 朝夕請益問道. 其後, 遊五臺山, 至徑山, 感嘆吳越禪界之不振, 乃住於眞寂寺以圖復興. 復遷住淨慈寺, 接化弟子甚多. 崇禎九年示寂, 世壽七十一. 著有宗門警語二卷, 語錄四卷. 永覺元賢, 錢謙益爲撰塔銘. [永覺廣錄卷十八眞寂聞谷大師塔銘, 五燈全書卷一二○]
【광인사廣仁寺】
p5988-上→ 位於陝西西安. 又稱喇嘛寺. 始建於淸康熙四十四年(1705), 爲西安地區唯一之藏密黃敎寺院. 寺前有六角攢尖御碑亭. 寺境有大殿, 藏經殿, 講經堂等殿宇, 東西兩側之配殿, 廂房, 跨院等皆相互對稱. 每年農曆十月二十四, 二十五兩天, 於寺中擧行黃敎敎祖宗喀巴大師成道日燈會, 皆極具盛況. 昔時, 西北, 康藏地區之喇嘛進京, 路過陝西時多住宿於此.
【광장설상廣長舌相】
p5993-中→ 梵語 prabhūta-jihvatā,或 prabhūta-tanu-jihvatā,巴利語 pahūtā-jivha. 爲佛三十二大人相之一. 又作廣長輪相. 略稱長舌相, 廣長舌, 舌相. 諸佛之舌廣而長, 柔軟紅薄, 能覆面至髮際, 如赤銅色. 此相具有兩種表徵 : (一)語必眞實. (二)辯說無窮, 非餘人所能超越者. 大智度論卷八(大二五․一一五中) : 若人舌能覆鼻, 言無虛妄, 何況乃至髮際?我心信佛必不妄語. 又觀佛三昧海經卷三記載佛之廣長舌相甚詳, 謂此相係由十波羅蜜, 十善報所感得, 其舌根下及舌之兩邊有二寶珠, 流注甘露, 滴潤舌根. 諸天, 世人, 十地菩薩皆無此舌相, 亦無此味. 又諸佛舌上有五畫, 猶如寶印之紋, 此味入於印紋中則流注上下, 入琉璃筒. 諸佛笑時, 動其舌根, 以此味力之故, 舌出五光, 五色分明, 遶佛七匝, 還從頂入. 佛出舌時, 如蓮花葉, 上至髮際, 遍覆佛面. 舌下亦有衆雜色脈, 此味流入脈中, 以其味力之故, 變成衆光, 有十四色, 一一光上照無量世界. 法華經神力品(大九․五一下) : 現大神力, 出廣長舌, 上至梵世.阿彌陀經(大一二․三四七中) : 恆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 出廣長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說誠實言.又據中阿含卷四十一梵摩經, 增一阿含經卷八, 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等之記載, 除諸佛之外, 轉輪聖王亦具有此相. [中阿含經卷十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 菩薩地持經卷十, 三十二相顯要鈔卷中]
【광정光定】
p2173-中→ (779~858)日本天台宗僧. 伊豫(愛媛縣)人. 師事最澄․義眞, 硏學精深之義理. 弘仁六年(815)被召於宮中修法. 致力於叡山戒壇院之建立. 最澄入寂後, 卽奉敕興建大乘戒壇. 後任延曆寺別當之職. 世稱別當大師. 天安二年示寂, 享年八十. 此外, 本朝高僧傳謂師與空海之弟子泰範爲同一人, 然於高雄山寺之灌頂記與空海之傳記中, 同時列出光定與泰範二人之名. [文德實錄卷十․叡岳要記․性靈集卷下]
【광정光靜】
p2185-上→ (?~442)劉宋比丘尼. 吳興人, 俗姓胡, 名道婢. 幼小卽出家, 居於廣陵中寺. 及長, 修習禪思, 不食美味, 於受大戒之前, 便斷絶穀糧, 而以松果爲食, 如此之食, 共計十五年. 其心識雖澄淨明朗, 然體力卻逐漸衰弱, 常感疲勞乏力, 比丘法成以服食非佛盛事勸告之, 遂還食穀糧. 從其學習禪思者, 常有百餘人. 元嘉十九年四月示寂, 世壽七十餘. [比丘尼傳卷二]
【광정廣定】
p5992-下→ (1939~ )臺灣臺北人, 俗姓呂. 民國五十一年(1962), 禮仁達法師出家, 翌年受具足戒於大覺寺. 五十五年親近甘珠活佛學密, 復於六十五年親近丹吉仁波切, 專修密法, 受無上大灌頂, 金剛法號名大福藏智慧劍, 簡稱智慧劍. 主持佛敎出版社, 佛敎書局, 編印佛敎大藏經, 竝刊行印光大師全集, 湡益大師全集, 寶靜大師全集等. 於佛敎文化事業之推動, 不遺餘力.
【광제복두光帝㡤頭】
p2178-下→ 禪宗公案名. 指後唐莊宗(同光帝)對興化存獎禪師引幞頭脚, 而得禪師示悟之一段對話. 幞頭, 係頭巾一類物.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大五一․二九五中) : 莊宗一日謂師曰 : “朕收大梁, 得一顆無價明珠, 未有人酬價.” 師曰 : “請陛下珠看.帝以手舒開幞頭脚. 師曰 : “君王之寶, 誰敢酬價?” 宏智禪師嘗作頌曰 : 君王底意語智音, 天下傾城葵蕾心, 掇出中原無價寶, 不同趙璧與燕金. 中原之寶呈興化, 一段光明難定價, 帝業堪爲萬世師, 金輪景耀四天下.[宗門統要續集卷十․禪宗正脈卷十一](參閱存獎2385)
【광제사廣濟寺】
p6001-上→ ①位於安徽蕪湖之赭山西南麓. 始建於唐乾寧年間(894~897),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改爲今名. 淸乾隆(1736~1795), 嘉慶年間(1796~1820)均曾修葺. 咸豐年間(1851~1861)毁於兵火, 光緖(1875~1908)時重建. 殿宇依山而建, 計分三重, 層層高出, 世傳寺內藏有金印, 價値連城. 昔時香火鼎盛, 凡朝九華山者, 必先於此進香, 故有小九華之稱. 寺後赭塔規模宏大, 赭塔晴嵐爲蕪湖八景之一. ②位於北平市. 初創於宋末, 僧且住之皈依弟子劉望雲於故宅建立西劉村寺, 元代改稱報恩洪濟寺. 太祖十六年(1221)萬松行秀入主本寺, 十九年, 行秀應耶律楚材之請, 於寺中著從容錄, 弟子林泉從倫繼住於此. 後遭兵火, 寺宇盡毁. 明景泰年間(1450~1456)喜雲普慧於故址得佛像, 石龜, 石柱等, 遂於天順年間(1457~1464)復建, 賜額弘慈廣濟. 萬曆十一年(1583)恆明性美與張守忠, 張元善重修. 淸順治十三年(1656)世祖幸此, 建立戒壇, 後改爲律院, 以宏律法. 民國二十一年(1932)元月復遭火災, 焚燒殆盡, 寺中所藏明本大藏經亦焚毁. 二十四年吳佩孚等人重建, 恢復舊觀. 寺宇占地二十五畝, 坐北朝南, 主要建築有山門, 天王殿, 大雄寶殿, 觀音殿, 藏經閣, 舍利閣等. 西路院內有三層白玉石築成之戒壇, 乃淸順治皇帝幸此時所建. [新續高僧傳卷九, 卷二十九,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八, 卷四十五, 卷五十三, 敕建弘慈廣濟律院新志, 日下舊聞考卷五十一, 舊都文物略]. ③位於山西五臺縣城內. 俗稱西寺. 創建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1370), 明淸時曾局部修葺. 殿前有八角形石幢, 高四公尺, 座上鏤有石獅, 幢身雕有佛像, 頂部覆以寶蓋.
【광조光祚】
p2180-下→ 宋代雲門宗僧. 浙江人. 生卒年不詳. 曾參訪益州(四川成都)靑城山香林院澄遠, 得其心印, 竝嗣其法. 初住隨州雙泉, 復徙於智門寺, 大振宗風, 世稱智門光祚禪師. 其弟子有雪竇重顯等三十餘人. 著有智門祚禪師語錄一卷行世. [天聖廣燈錄卷二十二․聯燈會要卷二十七․五燈會元卷二十五]
【광조廣照】
p5999-下→ 北宋僧. 西洛人. 名慧覺. 弱冠時, 父爲衡陽太守, 因疾而歿於任地, 師扶靈柩自衡陽歸洛, 過澧州藥山古寺, 宛若宿居於此, 遂緣此出家. 復遊方參學, 得法於汾陽善昭禪師, 後住滁州瑯琊山, 大振臨濟宗風, 世稱瑯琊慧覺. 同時, 明州雪竇重顯禪師則唱雲門之法道, 時人稱二甘露門, 及今淮南地區猶蒙其遺化. 其餘事蹟與生卒年均不詳. [釋氏稽古略卷四, 續傳燈錄卷三, 五燈嚴統卷十二, 禪宗正脈卷十二]
【광조사廣照寺】
p6000-上→ 位於韓國黃海道海州郡首陽山. 山號須彌山. 爲朝鮮佛敎禪門九山須彌山派之中心. 新羅眞聖女王七年(894), 利嚴來唐, 師事洞山良价之弟子雲居道膺, 孝恭王十四年(911)歸國, 奉高麗太祖之命, 開創本寺, 廣度四方, 久之蔚成須彌山派. [朝鮮金石總覽上]
【광좌光座】
p2180-下→ 指佛之後光與臺座. 又作光趺. 陀羅尼集經卷十(大一八․八七六上) : 其像身長一肘一尺三寸五分, 除其光座.
【광중설략廣中說略】
p5988-上→ 係如來應機說法方式之一. 將範圍廣泛之事, 用簡略要語作總括之說明, 稱爲廣中說略. 反之, 將簡略之事, 以範圍廣泛之言語說明, 稱爲略中說廣. 卽以衆生之作爲無量無邊, 如來爲應機開導而運用種種不同方法講解佛法. 據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三載, 所謂廣中說略, 如爲比丘宣講十二因緣時, 謂十二因緣卽因果;此種說法乃將廣泛之十二法濃縮爲二法. 又所謂略中廣說, 如爲比丘宣講苦集滅道四諦, 謂苦卽指無量之諸苦, 集卽無量之煩惱, 滅卽無量之解脫, 道卽無量之方便;此種說法卽將簡略之四法廣爲擴充.
【광지廣智】
p5998-中→ 北宋僧. 四明(浙江)人. 法名尙賢, 廣智爲賜號. 依四明尊者知禮學天台敎觀, 聞講淨名經遂頓悟性相之旨, 從學旣久, 遂居高第. 天聖六年(1028)繼法智之席主持延慶寺, 道化盛行. 其時雪竇重顯禪師亦出山來訪, 時人傳爲盛事. 日本國比叡山紹良等, 依其座下請學三年, 後還歸日本, 大弘其道. 嘗著闡幽志, 釋金光明玄義. 生卒年及世壽均不詳. [佛祖統紀卷八, 卷十二, 續傳燈錄卷十一]
【광찬반야바라밀경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p2185-下→ 凡十卷. 西晉竺法護譯. 又稱光讚摩訶般若經․光讚經․光讚般若經. 相對於小品般若經之初譯本道行般若經, 本經乃大品般若經之初譯本.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本經相當於梵本二萬五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玄奘譯大般若經)第二會八十五品中之最初二十七品. 亦相當於無叉羅所譯之放光般若經二十卷九十品中之最初三十品, 及鳩摩羅什所譯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二十七卷九十品中之最初二十九品. 本經之梵本, 於西晉太康七年(286)由于闐沙門祇多羅持來, 而於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譯出. 本經共分二十七品, 始自光讚品, 終於雨法寶品. 關於本經之經名, 乃佛自舌根放光, 普照三千大千世界, 光中生出蓮華, 蓮華上復出現諸佛, 稱揚讚歎此般若, 故稱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大品經遊意(吉藏)․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七․開元釋敎錄卷二․卷十一․大唐內典錄卷二]
【광촉光觸】
p2185-中→ 指光明觸照之意. 卽佛之光明照被, 觸及行者之身. 六十華嚴經卷三十四(大九․六一七中) : 如來有光, 名寶身智, 若有衆生觸斯光者, 皆悉得與佛身同色.讚阿彌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 : 蒙光觸者離有無.[無量壽經卷上․往生禮讚]
【광취불정光聚佛頂】
p2182-下→ 梵名 Tejoraśyuṣṇīṣaḥ 或 Uṣṇīṣa-tejorāśi. 音譯帝儒囉施鄔瑟抳灑. 爲密敎五佛頂之一, 八佛頂之一. 又作火聚佛頂․火光佛頂․放光佛頂․光聚佛頂輪王. 位於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 中尊釋迦牟尼佛右側下端之第四位. 蓋以佛之光明聚集衆生, 故稱光聚. 密號爲神通金剛. 其形像爲身呈金色, 坐赤蓮華上, 右掌側豎, 屈無名指․小指, 左手置腰間, 持蓮華, 蓮上有佛頂形. 有關其身色․蓮座等, 在其他諸經軌另有異說. 三昧耶形爲蓮上佛頂形(或黃蓮華上之寶形). 在大日經卷四․四部儀軌中載, 其印契爲 : 虛心合掌(手印的印母之一), 二無名指․二小指等之指甲相合入掌中, 二食指附著二中指之背, 竝豎二拇指, 卽成爲佛頂之形. 又常念誦此尊之功能, 爲能破壞世間․出世間眞言之威力, 驅除難伏之鬼魅, 可成一切之大佛事. 其眞言, 據廣大․玄法寺․靑龍寺等三儀軌載, 爲 : 歸命怛陵(trīṃ 種子)帝儒囉施(tejorāśi, 光聚)鄔瑟抳灑(uṣṇīṣa, 佛頂)娑縛賀(svāhā). [菩提道場所說一字頂輪王經卷一․一字奇特佛頂經卷上․大日經疏卷五․卷六](參閱八佛頂283․五佛頂1094)
【광택光宅】
p2171-中→ (467~529)南朝僧. 義興陽羨(江蘇宜興)人. 七歲出家, 法號法雲. 與僧旻․智藏被譽爲梁代三大法師. 嘗住持光宅寺(江蘇), 故世稱光宅. 師善說法華經, 所撰之法華經義記(又稱法華經義疏), 又稱爲光宅疏. [續高僧傳卷五․法華經玄義卷一下](參閱光宅寺2171․法雲3410)
【광택사光宅寺】
p2171-下→ ①位於江蘇(南京). 梁武帝天監元年(502), 一說天監三年, 由武帝捐捨舊宅所建, 時以觀音之像放光七日, 故稱光宅寺. 寺中安置金銅大佛. 敕以法雲爲住持, 竝制定僧制. 由於法雲於寺中講說法華經, 該寺因此而名聞天下. 天台大師智顗於陳至德元年(583), 亦居於此講說仁王經․法華經. 於南朝梁․陳之時爲江南首屈一指之名刹. 其後沿革不詳. [梁高僧傳卷十三․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釋氏稽古略卷二]. ②位於長安(陝西西安)朱雀街西之光宅坊. 唐代儀鳳二年(677)建立. 至武后長安二年(702), 一說長安三年, 於寺中置七寶臺, 故又稱七寶臺寺. 寺中佛像雕刻精妙, 有數尊爲日本東京博物館所收藏. [唐會要卷四十八]
【광택사승光宅四乘】
p2171-下→ 光宅, 卽南朝梁光宅寺之法雲法師. 師依法華經譬喩品所說之四車, 判釋佛陀一代之敎說爲四乘敎, 故稱光宅四乘. 據華嚴五敎章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一等載, 卽 : (一)以羊車比喩聲聞乘, (二)以鹿車比喩緣覺乘, (三)以牛車比喩菩薩乘, (四)以大白牛車比喩佛果一乘. 此乃光宅於三乘敎之外, 別立圓融之一乘敎 ; 以三乘敎爲說法華以前之權敎, 一乘敎爲法華一乘之實敎, 開啓天台․華嚴諸宗之基礎. [法華義經記卷四․法華經玄義卷十上․五敎章通路記卷十三](參閱火宅喩1495․四敎1759)
【광현光顯】
p2185-下→ 指顯明光耀. 摩訶止觀卷五下(大四六․五九下) : 法不自顯, 弘之在人. 人能行行, 法門光顯.
【광협자재무애문廣狹自在無礙門】
p5994-下→ 華嚴宗新十玄門之第二. 此門乃就空間而言. 又作諸藏純雜具德門(古十玄門所稱). 廣, 指一塵一法之力用普遍於一切而無有界限;狹, 指一能含攝一切而不失其本位, 顯現差別之相. 故狹能容廣, 自在無礙, 如一尺之鏡見千里之影, 鏡爲狹, 千里爲廣, 又眼爲狹, 可見之遙遠外境爲廣. 呈現事事無礙之境界, 以破衆生執六度等法, 不能於一念中廣狹無礙之疑. 華嚴宗二祖智儼於所撰華嚴一乘十玄門中, 立諸藏純雜具德門爲第六門, 係就施門而言, 以諸度皆不含攝施門, 謂之純;於施門具足諸度, 則謂之雜. 此卽純雜互入而不相妨礙. 其後華嚴三祖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卷一, 將諸藏純雜具德門改爲廣狹自在無礙門, 其次序亦由第六位移至第二位. [八十華嚴經十定品, 入法界品, 華嚴玄談卷六](參閱十玄門416)
【광혜狂慧】
p2984-中→ 卽散亂之智慧. 據觀音玄義卷上載, 定而無慧者, 稱爲癡定, 譬如盲人騎瞎馬, 必定墮坑落塹 ; 慧而無定者, 稱爲狂慧, 譬如在風中燃燈, 搖颺不定, 則照物不明.
【광혜성문廣慧聲聞】
p6000-中→ 又作廣惠聲聞. 指遠離煩惱障與解脫障, 獲得定, 慧自在之阿羅漢, 如舍利弗, 目犍連等. 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五(大三○․六六三上) : 若毘鉢舍那行菩薩未得自在, 及有廣慧聲聞乘等, 若諸有學, 若阿羅漢.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大四三․四八一上) : 實十地菩薩, 廣惠聲聞, 獨覺亦得.
【광홍명집廣弘明集】
p5990-下→ 凡三十卷. 唐代律僧道宣(596~667)撰於麟德元年(644).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 道宣著作極多, 被譽爲梁代律師僧祐之再生. 本集與集古今佛道論衡四卷同爲佛敎護法家之要典. 梁之弘明集(僧祐著)係集錄東晉至宋齊梁之護法集;廣弘明集則自六朝至唐代, 集錄一百三十餘人之撰著. 本書雖爲弘明集之續編, 然因體制稍異, 故不稱續而稱廣. 記述佛敎自傳入我國至唐初歷朝之興廢, 佛道間之論爭及佛敎義理之討論等, 每多涉及外典, 擧凡論說, 文書, 詩賦, 詔錄等資料無所不包, 共集有歸正, 辨惑, 佛德, 法義, 僧行, 慈濟, 戒功, 啓福, 悔罪, 統歸等十種, 計二九六篇. 古來易於散軼之孤文片記, 幸由本書集錄, 方得傳於後世, 成爲極珍貴之資料. [開元釋敎錄卷二十, 宋高僧傳卷十四]
【광화光靴】
p2181-下→ 禪林用語. 意指淸苦參禪, 修治完美. 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徑山洪諲條(大五一․二八四下) : “一毫穿衆穴時如何?” 師曰 : “光靴任汝光靴, 結果任汝結果.” 依據景德傳燈錄鈔卷三之解釋, 光靴者, 修治完美之義. [五燈會元卷九․葛藤語箋卷二]
【광화사廣化寺】
p5989-中→ ①位於北平德勝門大街內. 爲北平名刹之一. 寺內有崇禎皇帝賜曹化淳御筆草書碑. 淸朝時曾借此寺設編書局. 殿宇屢經重葺, 均完整無缺. ②位於綏遠鐙口以北之大靑山(本名布當圖山)上. 蒙語謂之沙爾沁招, 爲內蒙四大招之一. 寺內之建築物宏偉壯麗, 與現代化之立體建築相似. ③位於福建莆田之鳳凰山. 又稱南山廣化寺. 始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558), 初名金仙院. 隋開皇九年(589)擴建爲金仙寺. 唐景雲二年(711)因僧志彦奉召進宮講四分律, 賜名靈巖寺, 竝由柳公權書匾. 北宋太平興國(976~983)初年, 更名廣化寺, 在宋明兩朝時爲最盛. 現存建築爲淸光緖(1875~1908)年間依舊制所重建, 規模宏偉, 有大雄寶殿, 天王殿, 法堂, 藏經樓, 鐘鼓樓, 禪房, 方丈室, 客房, 齋堂等. 大雄寶殿高約二十公尺. 殿前有石經幢二座, 高三公尺, 八角七層, 上彫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
【광효光曉】
p2184-中→ 比喩佛之智慧光明, 能摧破衆生之無明煩惱 ; 猶如曉天能照亮昏闇之夜. 讚阿彌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下) : 有量諸相蒙光曉.
【광효사光孝寺】
p2172-中→ 位於廣東廣州西北部. 據光孝寺志載, 初爲南越王建德之故宅. 三國時代, 吳․虞翻被謫居於此地, 稱虞苑. 東晉哀帝隆和年間, 罽賓國三藏來此, 始創佛寺, 稱爲制旨寺, 又稱王園寺. 劉宋文帝元嘉年間, 梵僧求那跋陀羅來寺, 創建戒壇, 稱制止道場. 梁天監元年(502), 智藥三藏自西印度攜來菩提樹 ; 普通八年(527), 達摩初祖來住. 唐貞觀年間, 改制止․王園爲乾明法性寺. 高宗儀鳳元年(676), 禪宗六祖慧能與僧論風幡, 薙髮於菩提樹下, 後建風幡堂․大鑑殿․內鑑殿. 神龍元年(705), 西域般剌密帝三藏於此翻譯首楞嚴經十卷, 宰相房融筆受. 會昌五年(845), 改乾明法性寺爲西雲道宮. 寶曆年間(825~826), 建大悲幢. 北宋之初, 改稱乾明禪院. 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年(1150), 又改稱報恩廣孝寺. 至明憲宗成化二年(1466), 始稱光孝寺. 明紹武年間, 爲淸兵所毁, 康熙初年, 原志禪師重興之, 遂爲南海第一禪林. 以上諸記事, 或係將廣州與佛敎有關之事蹟統集於該寺, 是否屬實, 甚難辨明. 此外, 關於本寺沿革之記載, 尙有諸多異說. 現今所遺珍貴之建築有華南特殊建築風格之六祖殿․建於南宋淳祐年間之大雄寶殿․南漢大寶六年(963)龔澄樞鑄造之西鐵塔等. 至於大寶十年南漢帝劉鋹鑄造之東鐵塔, 有四角七層, 每層表面鑄有佛像․雲․天人․鳥等, 手法頗爲巧妙, 現已遭破壞, 今僅存羅漢․護法神․信士․供養人像等十七尊. [歷代三寶紀卷九․廣東通志卷二一三․卷二二九․廣州府志卷八十八․金石續編卷十九․廣州光孝寺古代木彫像圖錄(商承祚)](參閱法性寺3359)
【광흠廣欽】
p5998-下→ (1892~1986)福建惠安人. 本姓黃, 因家貧, 至晉江李姓家中爲養子. 生稟夙慧, 隨母奉佛茹素, 未久, 皈依福建泉州承天寺瑞芳法師. 其後, 師曾遠遊南洋多年, 返鄕後刻意苦行, 歷十餘寒暑. 三十三歲, 投禮瑞芳法師披剃, 法名照敬, 字廣欽. 民國二十二年(1933), 四十二歲, 受戒於福建莆田囊山慈壽禪寺. 後遂決志至泉州城北淸源山潛修, 自是斷棄五穀, 僅食菓類. 師曾於山中入定, 歷四月, 往來農樵皆以爲物化, 承天寺方丈轉塵老和尙乃偕同弘一大師前往勘驗, 始知師深入禪定, 歎爲希有. 民國三十六年來臺, 初時棲止於臺北新店寒林曠野之間;三十七年, 於山壁間開鑿石洞, 命名廣明岩(今稱廣明寺);四十年, 移錫於臺北土城日月洞, 鮮爲人知. 三度禪定之後, 始名聞於世. 四十四年至四十九年間, 於土城火山興建承天禪寺, 火山則稱淸源山, 係爲紀念祖庭而命名者. 各地善信前往參禮者絡繹不絶. 七十五年二月於高雄六龜妙通寺示寂, 世壽九十五. [廣欽老和尙事略, 廣欽老和尙雲水記]
【광흡廣洽】
p5994-中→ 福建人. 曾於馬來西亞創建彌陀寺. 其後任新加坡龍山寺住持, 新加坡佛敎會副主席等職.
【괘각령양부견종掛角羚羊不見蹤】
p4583-中→ 禪林用語. 意指於言行上絲毫不留染汚之痕跡. 又作挂角□羊不見蹤. 嘉泰普燈錄卷二十九國淸簡堂機禪師送僧造普同塔偈頌一首(卍續一三七․二一一下) : 珊珊玉骨本玲瓏, 挂角□羊不見蹤 ; 特地作亭圖甚麽?爲憐松竹引淸風.蓋羚羊夜晩角掛樹上而眠, 脚不觸地, 故不留痕跡. 禪林中, 此語係用以表示徹底大悟者自由無礙之境地.
【괘락掛絡】
p4584-上→ 又作掛子․掛落․掛羅․挂子․挂絡․絡子. 卽通兩肩懸於胸間之小袈裟, 乃安陀會之變形. 禪僧作務․行步時, 爲方便而著服之. 據景德傳燈錄卷十一(大五一․二八七上) : 不披袈裟, 不受具戒, 唯以雜綵爲卦子.其中雜綵一語乃指五條衣, 挂子卽五條衣之別稱. 可知宋初已盛行. 然於諸律中不見挂子或絡子等名. 釋氏要覽卷上法衣條(大五四․二七○下) : 絡子或呼掛子, 蓋此先輩僧創之, 後僧效之. 又亡衣名, 見掛絡在身, 故因之稱也. 今南方禪僧, 一切作務皆服. 以相不如法, 諸律無名, 幾爲講流非之.[禪林象器箋服章門](參閱安陀會2401)
【괘발掛鉢】
p4584-下→ 禪林用語. 卽於禪林粥飯畢, 掛自用之鉢於單後之鉤. 引申爲寄住禪林, 與掛搭․掛單同義. 禪苑淸規卷一赴粥飯(卍續一一一․四四一下) : 念食訖偈(中略), 住持人出, 起身掛鉢, 令掛搭單齊整.[禪林象器箋叢軌門](參閱掛搭4584)
【괘발낭掛鉢囊】
p4584-下→ 禪林用語. 謂禪僧行脚遊方時, 攜帶鉢囊及拄杖遍歷諸方, 於終了時, 便掛鉢囊. 引申指結束遍歷諸方之參學. 從容錄第二十則(大四八․二四○上) : 擧步踏著, 便可高掛鉢囊, 拗折拄杖.
【괘석掛錫】
p4585-上→ 禪林用語. 與掛搭同義. 又稱留錫. 卽懸掛錫杖之意. 昔雲水僧行脚時必攜帶錫杖, 若入叢林, 得允許安居時, 則掛錫杖於壁上之鉤, 以表示止住寺內. 掛錫一語, 現特指禪僧至修行道場之住宿. 祖庭事苑卷八載, 西域比丘, 行必持錫, 有二十五威儀, 凡至室中, 不得著地, 必掛於壁牙上. 又任一寺之住持, 亦稱掛錫.
【괘순치掛脣齒】
p4583-下→ 禪林用語. 又作挂唇齒. 原謂脣夾於齒間, 則不能呑物 ; 禪林中用以比喩若拘泥於他人之言語, 則不能理解其眞意. 從容錄第八十七則(大四八․二八三中) : 疎山到潙山便問 : “承師有言, 有句無句, 如藤倚樹(挂入唇齒). ”
【괘시罣罳】
p4771-上→ 原指鏤木․透明疏通之屛風, 亦指爲捕鳥雀所架之網, 後轉指遮掩椅子背後之板屛, 或帷幕. 背後附有板屛之椅子, 稱罣罳椅子, 禪林中常用於說法․普說之場合. 又作罘罳.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告香條(大四八․一一二○上) : 至日, 侍者令客頭於寢堂或法堂鋪設罣罳椅子.同書卷七之四節秉拂條(大四八․一一五三下) : 堂司行者排辨法座, 左手敷罣罳, 設住持位.
【괘진掛眞】
p4583-下→ 指懸掛遷化尊宿之像於眞亭. 據禪林象器箋喪薦門載, 眞, 眞儀之意, 卽遷化尊宿之肖像 ; 遇尊宿遷化, 有兩處可懸掛其肖像, 一爲法堂, 二爲山門之首眞亭. 擧行掛眞之儀式, 稱爲掛眞佛事․掛照佛事. [無門開和尙語錄卷下告香普說․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條]
【괘탑掛搭】
p4584-中→ 又作掛單․掛搭單․掛錫․掛褡․掛. 鉢. 僧人遊方行脚, 入僧堂掛其所携之衣被等於堂內之鉤, 有依住叢林之意味. 又住持允許行脚人依住, 稱爲許掛搭. 敕修百丈淸規卷八楊億之古淸規序(大四八․一一五八上) : 學衆無多少․無高下, 盡入僧堂依夏次安排, 設長連床, 施椸架掛塔(疑作搭)道具.依敕修百丈淸規卷五遊方參請條記載, 求掛搭, 依古規首到客司相看, 次往堂司掛搭, 送單位經案定, 然後到侍司通覆, 詣方丈禮拜之. 現初到旦過, 至客司, 具威儀, 知客接入, 揖坐․燒香․喫茶․略詢來歷. 復歸旦過, 知客不久卽往回禮. 又載(大四八․一一四○中) : 如求掛搭, 參頭領衆回身, 進住持前, 稟云 : “某等生死事大, 無常迅速, 久聞道風, 特來依附, 伏望慈悲收錄. ” 稟訖不伺允否, 卽普觸禮一拜云 : “謝和尙掛搭. ” 大抵較嚴厲之師家, 均嚴格實行掛搭法, 以試驗新入之客僧. 掛搭之時限, 爲八月一日開旦過, 翌年之四月一日鎖之 ; 由四月至七月, 此期間稱爲止掛搭, 卽不允許雲衲之掛搭. (參閱掛錫4585)
【괴겁壞劫】
p6653-上→ 梵語 saṃvarta-kalpa. 爲成․住․壞․空等四劫之一. 卽介於住劫與空劫間, 世間轉趨壞滅之時期. 此時期分二十中劫, 有情衆生經最初之十九中劫次第壞盡, 唯器世間(國土環境)空曠而住, 至最後一中劫, 器世間亦壞滅. 器世間之破壞係由火․水․風等三大災所次第破壞, 相對於住劫時之小三災, 特稱爲大三災. 火災由七個日輪出現而起, 色界初禪天以下悉成灰燼;水災由雨霖而起, 第二禪天以下悉被浸沒;風災由風之相擊而起, 第三禪天以下悉被飄散. 此火․風․水三大災, 亦稱劫災, 然破壞僅至色界第三禪天以下, 第四禪天以上不受破壞. [大毘婆沙論卷十四․卷一三五․俱舍論卷十二․俱舍論光記卷十二](參閱三災554․四劫1694․劫2811)
【괴고壞苦】
p6653-下→ 梵語 viparIṇāma-duḥkhatā,巴利語 viparIṇāma-dukkha. 爲行苦․壞苦․苦苦等三苦之一. 又作變異苦. 對所愛之人或物, 因死亡破壞之變化所生起之苦感. 又身中地․水․火․風等四大互侵․互壞之苦, 亦稱壞苦. 此外, 諸可意之樂受法, 生時爲樂, 壞時逼惱身心之苦, 亦稱壞苦. [俱舍論卷二十二․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二․顯揚聖敎論卷十五․大乘義章卷三](參閱三苦590)
【괴愧】
p5463-中→ 梵語 apatrāpya. 心所之名. 無愧之對稱.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怖畏己過, 且引以爲恥之精神作用. 俱舍宗以之爲十大善地法之一, 法相宗以之爲善法之一.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九․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六](參閱無愧5125․慚愧5810)
【괴납壞衲】
p6654-上→ 其義有二:(一)指壞色所成之衲衣. 壞色(梵 durvarṇī,巴 dubbaṇṇa), 卽避用靑․黃․赤․白․黑等五正色, 而用木蘭等染壞之不正色;衲衣, 以破碎布片修補縫綴所製成之法衣. 壞衲, 卽指僧侶之袈裟. (二)引申指修行僧. 明覺禪師語錄卷六(大四七․七一一上):因觀壞衲秀禪客, 淸苦如冰復如檗.(參閱衲 3951․袈裟4784)
【괴도사문壞道沙門】
p6654-中→ 又作汚道沙門. 爲四沙門之一. 沙門, 爲出家修道者之通稱. 壞道沙門, 指沙門中違犯禁戒․染汚佛道而無慚愧心之僞善者. [俱舍論卷十五․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九](參閱四沙門1698)
【괴려거壞驢車】
p6654-中→ 指弊驢所駕之壞車. 與法華經中大白牛車相對稱. 天台宗說十乘觀法, 謂不具足能觀之十法與所觀之十境, 則無其功用, 而以壞驢車比喩之. 止觀義例卷下(大四六․四五三上):十乘十境以爲正修, (中略)若無十境, 乘則無體;若無十法, 名壞驢車.[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大般涅槃經疏卷二十․摩訶止觀卷七下]
【괴법불괴법壞法不壞法】
p6653-中→ 爲成就阿羅漢果之二種法;此係依所觀想之境而立其名. 壞法, 卽修不淨觀時, 以假想之慧, 就自身及所愛之人次第疾修脹想․壞想․血塗想․膿爛想․靑瘀想․噉想․散想․骨想․燒想等九想觀, 至第九燒想觀時觀想一切皆空. 此類修者一心僅求斷苦, 故觀想骨人之燒滅, 以急速證得無學果, 而不欣修八背捨等諸多事觀. 然於此境界, 旣無骨人可觀, 則亦因之無禪定․神通․變化․願․智․頂禪等諸功德;復因此類修者係藉漸次修初想而至燒想以取無學果, 故稱爲壞法. 要之, 由於此類修者不欣修事觀之緣故, 卽令已得慧解脫之阿羅漢, 仍會退轉而捨阿羅漢果. 不壞法, 亦以假想之慧就自身及所愛之人修不淨觀, 於九想中, 由最初之脹想觀而漸修, 然止住於第八之骨想觀, 不進入第九之燒想. 停留在骨想觀時, 更使觀慧增進, 則得見昔時所未能徹見之骨中八色. 八色卽地․水․火․風․靑․黃․赤․白. 此等之色各各發光, 狀如流水, 圍攏骨人, 令修觀之人悲慚恬愉, 定心湛然, 黮黮轉深. 要之, 行此觀法之人, 於此觀慧上, 具足八背捨․八勝處․觀練熏修․神通變化等一切功德;經由如是修觀, 然後取無學果, 卽成就俱解脫之阿羅漢. 其所採行之觀法, 以存留骨人而不令一切皆空, 故稱爲不壞法. [雜阿含經卷二․大智度論卷二十一․摩訶止觀卷九上․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中](參閱八解脫304)
【괴안국어槐安國語】
p5819-下→ 凡七卷. 日僧白隱慧鶴(1685~1768)著, 一諾編. 日本寬延三年(1750)刊行.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一冊. 係慧鶴評唱大燈國師宗峰妙超語錄之作, 文中○符號下之短語卽其揭示宗乘旨要之心得. 慧鶴以南柯記中之槐安國爲書名, 係自謙全書所述純係夢語而已. 內容包括開筵垂示, 住大德語要(以上第一, 二卷), 住崇福語要(第三卷), 退崇福歸大德語要(第四卷), 頌古(第五, 六卷, 有淨居叉手, 迦葉荼毘等四十八項), 拈古(第七卷, 有臨濟孤峰, 天皇恁柚等十項). 慧鶴以碧巖錄, 從容錄之體例爲準則, 著力發揮卷七之拈古十項, 而成爲本書之重心.
【굉법사宏法寺】
p2867-下→ 位於臺灣高雄市. 民國四十六年(1957), 由開證法師創建. 寺內設有慈恩講堂․慈恩圖書館․慈恩幼稚園․慈恩仁愛基金功德會․佛敎靑年會․佛靑國樂團等, 頗致力於佛敎文化․敎育及社會慈善等事業之推動.
【굉선宏船】
p2868-上→ 新加坡光明山普覺寺曁普陀寺住持. 依會泉法師剃度, 爲轉道和尙之法嗣. 任新加坡佛敎總會․佛敎僧伽聯合會主席. 創建文殊中學․佛敎施診所, 竝爲南洋佛敎雜誌名譽社長, 於宏法․慈善․敎育事業之推動, 甚爲熱心. 師長於堪輿, 持大悲咒水與信衆結緣, 多有靈驗,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先生竝爲其護法. 又於一九八八年, 榮獲泰國國王蒲美蓬御賜華僧大尊長 之封號.
【굉성宏成】
p2867-中→ (1575~1641)明代臨濟宗僧. 浙江錢塘人, 俗姓黃. 世稱一黙宏成禪師. 年二十三, 投眞如寺剃髮出家, 於雲棲寺受沙彌戒, 參謁雲門圓澄(1561~1626)受具足戒. 未久往參三峰漢月法藏, 七年不得契悟 ; 一日侍三峰, 見僧請益, 三峰以手拈紅紙翻覆以示之, 師頓悟玄旨, 遂居首座. 後出住於橫山兜率菴. 崇禎十四年示寂, 世壽六十七. [正源略集卷五]
【굉지사차宏智四借】
p2868-中→ 宋代宏智禪師明示學人修行要路之四法 : (一)借功明位, 以現象界萬物之作用(功), 明其本體(位). (二)借位明功, 以萬物之本體(位), 明其作用(功). (三)借借不借借, 萬物之本體與作用共忘, 一物不存. (四)全超不借借, 超越第三之空位, 一念不存之自由境界. 人天眼目卷三(大四八․三二○中) : (借功明位)蘋末風休夜未央, 水天虛碧共秋光, 月船不犯東西岸, 須信篙人用意良. (借位明功)六戶虛通路不迷, 太陽影裏不當機, 縱橫妙展無私化, 恰恰行從鳥道歸. (借借不借借)識盡甘辛百草頭, 鼻無繩索得優游, 不知有去成知有, 始信南泉喚作牛. (全超不借借)霜重風嚴景寂寥, 玉關金鎖手慵敲, 寒松盡夜無虛籟, 老鶴移棲空月巢.[洞上古轍卷上․宏智禪師廣錄卷八]
【굉지삼종공훈宏智三種功勳】
p2868-中→ 卽宋代宏智正覺禪師對證悟所揭出之三種境地. 卽 : (一)正位一色, 謂旣已證悟, 則一切無有差別之相, 而顯現平等之境界. (二)大功一色, 謂旣已證悟, 則不執著於一切事物, 而顯現沒蹤跡之境界. (三)今時一色, 謂旣已證悟, 則完全否定一切之分別, 而顯現任運自在之境界. [人天眼目卷三]
【굉지파宏智派】
p2868-下→ 爲我國曹洞宗之一派, 卽宋代丹霞子淳禪師之法嗣宏智正覺(1091~1157)之系統. 宏智正覺於建炎三年(1129)住天童山(浙江鄞縣), 整備伽藍, 重振淸規, 宏揚坐禪․黙照之禪風, 世稱黙照禪․宏智禪, 住山三十餘年, 門下衲僧多達千餘人, 而以聞庵嗣宗․自得慧暉․石窓法恭等爲座中之高足. 在我國, 曹洞宗之勢力不及臨濟宗之隆盛, 故宏智派之流傳亦不廣. 然曹洞宗傳至日本, 法脈頗盛, 始於安貞二年(1228), 由道元承天童如淨(屬丹霞下長蘆淸了之系統)之法 ; 其次, 宏智系統之禪, 於延慶元年(1308), 由直翁德擧之法嗣東明慧日傳入, 又觀應二年(1351), 東明之法姪東陵永王與亦傳之. 東明․東陵兩師居於臨濟宗全盛時期之京都․鎌倉等地, 相繼晉住圓覺․建長․南禪․天龍等諸大名刹, 法庭亦隨之興隆. 東明之會下, 有別源圓旨․不聞契聞等五山文藝僧多人, 其門流頗多富於文藝氣質之人才.
【교경敎鏡】
p4610-上→ 比喩經敎如鏡. 卽以敎爲鏡, 修行觀照, 猶如照鏡. 謂依經敎修行觀照, 卽能開發智慧, 明白自心 ; 猶如吾人照鏡, 能看淸自身面貌, 藉以整頓儀容. 又有敎藥一詞, 亦用來形容經敎, 卽比喩敎爲藥, 以其能治療衆生百病, 猶如醫藥, 故稱敎藥. [觀經疏序分義․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卷一上]
【교계륜敎誡輪】
p4608-下→ 乃三輪之一. 卽佛說法開導衆生, 令反邪歸正․破除煩惱. 又作說法輪․口輪.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之三輪章載, 敎, 卽敎示而令彼善滋生 ; 誡, 卽誡勗而令其惡斷滅 ; 輪, 具有摧伏․鎭遏二利之功用.
【교계신학비구행호율의敎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
p4608-中→ 全一卷. 唐代道宣撰. 略稱敎誡律儀. 又作行相法.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冊. 乃條錄新學沙彌應遵奉之律儀. 凡二十三章四六五條. 卷首有自序, 謂硏鑽義學之盛, 諸善律儀漸趨廢頹, 然護持正法闡敷遺敎, 不能不重律規, 故作此書.
【교관강종敎觀綱宗】
p4612-上→ 全一卷. 明代智旭(1599~1655)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槪說天台敎義樞要之化儀․化法四敎及十乘觀. 原名一代時敎權實綱要圖, 因長幅難閱, 乃改爲書冊. 卷頭有云(大四六․九三六下) : 觀非敎不正, 敎非觀不傳.故知本書係以敎觀兼備之天台敎學立場闡釋敎觀二門之綱要. 智旭鑑於天台四敎儀之修行止觀部門過於簡略, 故作本書補充之. 若將本書與天台四敎儀竝讀, 卽可把握天台敎義之眞髓.
【교관본존敎觀本尊】
p4611-下→ 日本佛敎用語. 卽敎門本尊與觀門本尊之竝稱. 日本日蓮宗以木造形像爲敎門本尊 ; 而以文字表示十界圓具之曼荼羅爲觀門本尊. 此種敎觀本尊之區別, 曾引起爭論. 蓋曼荼羅爲觀心之方便法, 而木像等爲敎相之方便法, 二者固可勉强區分, 然本尊實則唯一, 乃一體之二面. 若由妙解門觀之, 木像與曼荼羅共爲敎門本尊 ; 由妙行門觀之, 則二者具爲觀門本尊, 故不可加以區別.
【교관이문敎觀二門】
p4611-中→ 敎相門與觀心門之竝稱. 全稱敎門觀門. 簡稱敎觀. 爲天台宗就敎義理論與修行實踐方法而分判之二門. 佛敎聖典之各種說法, 自形式․內容等觀點加以分類․整理․批判, 而窮究其眞髓, 屬於一己思想體系之理論, 稱爲敎相門 ; 爲體驗其眞髓之修行方法, 或講說要諦之實踐, 則稱爲觀心門. 如論敎義之相狀差別而分五時八敎等, 卽爲敎相門 ; 心觀一念三千․一境三諦之理的實踐法, 卽爲觀心門. 此二門猶如車之二輪, 鳥之雙翼, 相輔相成, 不可偏廢. 天台宗爲維護敎義之綱格, 倘若偏袒其中任何一方, 卽必須隨時加以警戒, 如天台三大部著述中, 法華玄義․法華文句二部主說敎相門, 傍及觀心門 ; 摩訶止觀則主說觀心門, 傍及敎相門. 此外, 法相宗稱敎相與觀道, 密敎稱敎相與事相, 日本淨土眞宗稱敎相與安心, 凡此皆爲表示理論與實踐兩方面之詞. [四敎義卷一․敎觀綱宗釋義卷上․法華玄義卷八下]
【교敎】
p4595-中→ 梵語 śāstra. 音譯設娑怛羅. 意譯效․訓. 卽聖人垂訓, 衆人效之 ; 或謂聖人被澤於下者之言. 亦卽能詮之言敎, 爲始於佛陀一代所說之法與菩薩諸聖所垂敎道之總稱. 一般大別佛之經敎爲大乘敎․小乘敎二種. 其中, 復有漸․頓, 權․實, 了․不了, 一乘․三乘, 顯․密等之分 ; 亦有分類爲有․空․中三敎, 藏․通․別․圓四敎, 小․始․終․頓․圓五敎者. 此外, 聖者所敎示者, 稱聖敎. 言說於音聲者, 稱爲言敎․聲敎. 說之以爲軌則, 則稱敎法. 爲踏循之道路, 稱爲敎道. 就證而言, 稱爲敎證 ; 就觀而言, 稱爲敎觀 ; 就禪而言, 稱爲敎禪 ; 就行證而言, 稱爲敎行證 ; 就行信證而言, 稱爲敎行信證 ; 就理行果而言, 稱爲敎理行果 ; 就境理行果而言, 稱爲境敎理行果. [法華玄義卷一上, 四敎義卷一]
【교憍】
p6062-中→ 梵語 mada, 巴利語同. 音譯末陀. 心所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謂不對他人, 而僅對自己之種性․色力․財位․智才等有所染著, 使心高擧之精神作用. 卽對自己之長處産生傲慢自大之心理. 反之, 對他人心起高慢, 則稱慢. 依俱舍宗, 憍乃小煩惱地法之一;於唯識宗, 則爲小隨煩惱之一, 係以貪愛之一分爲體, 離貪而別無相用. 成唯識論卷六(大三一․三三下):云何爲憍?於自盛事, 深生染著, 醉傲爲性.又憍有八種:(一)盛壯憍, 因元氣盛而具. (二)性憍, 因血統尊貴而具. (三)富憍, 因財物豐盈而具. (四)自在憍, 因行爲自由而具. (五)壽命憍, 因己命長壽而具. (六)聰明憍, 因世智辯聰而具. (七)行善憍, 因利人善行而具. (八)色憍, 因容貌端莊而具.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二․卷四十三․俱舍論卷四․卷二十一․法華文句卷六]
【교구敎區】
p4606-中→ 日本佛敎用語. 於明治以後, 日本佛敎模仿基督敎以一位牧師或祭司管轄某一區域之辨法, 又效仿美國等爲便於統制敎會而劃分區域爲敎區之方式, 遂以敎區作爲一宗派自治行政地區劃分時所設定之名稱. 因此所謂敎區, 與國家之行政地區不一致. 敎區之下分爲組之小區域, 組之下再劃分爲部等名稱, 爲一般寺院統制上之組織. 各宗派制定敎區之沿革不一, 然可推定, 明治初期敎部省設立神佛合倂敎導職養成機關之大敎院之同時, 又於全國各地設置中小敎院爲其隸屬, 此係敎區産生之濫觴. 明治八年(1975), 由於眞宗各派分離, 合倂大敎院廢止. 各宗派得准各設大敎院之後, 各宗乃自行制定敎區組織, 以至漸形成現行制度.
【교기시국초敎機時國鈔】
p4609-上→ 全一卷. 日本日蓮(1222~1282)述. 全稱敎機時國敎法流布前後鈔. 略稱五義鈔․五段鈔. 謂弘揚佛法須辨明能授之敎法․所被之根機․能弘之時代․所弘之國土及弘通敎法之先後次第, 方能自他得益.
【교기인연敎起因緣】
p4605-上→ 敎起, 卽敎法成立之理由. 經文之始, 必有一段文字闡述有關敎法成立之因由, 稱爲序分․序文. 據華嚴經疏卷一載, 如來宣說華嚴經, 乃以無量因緣而得成就, 故以因緣二字, 各開十義, 以顯無盡, 先彰十因, 後顯十緣, 故稱敎起因緣. (一)敎起十因 : (1)法應爾, 卽理本當然之義. 謂如來出現, 理當宣說華嚴經, 此乃佛佛道同, 法皆如此, 故諸佛皆於無盡世界, 常轉無盡法輪, 而令衆生返本還原. (2)酬宿因, 謂如來說法, 乃爲酬宿世之願因. (3)順機感, 謂如來說敎, 乃由機緣所感, 而隨順機宜. (4)爲敎本, 謂如來先說此一乘圓頓之法爲諸敎之本, 然後漸施末敎, 以敎化二乘之人. (5)顯果德, 謂如來顯揚華藏世界․微妙十身之依正果德, 令人信樂懇求. (6)彰地位, 謂華嚴經彰顯菩薩修行之地位有 : 1.行布位, 卽從因至果排布行列, 依次第升進而區分階位. 2.圓融位, 卽一位中攝一切位. (7)說勝行, 謂如來宣說殊勝妙行, 使一切菩薩․衆生皆依敎立行, 造修證入. (8)示眞法, 謂如來宣示眞實大法, 令人開解達理. (9)開因信, 謂如來開示一切衆生, 眞法․勝行之因果, 皆爲衆生本有之性德. (10)利今後, 謂如來說法, 乃令今世․後世之一切菩薩․衆生皆得聞知, 獲大利益. (二)敎起十緣 : (1)依時, 時, 卽說華嚴經之時分. 謂如來之一念與多劫圓融, 本無時分可限, 今則以無時之時, 略顯十時, 以恆演此經. (2)依處, 處, 卽說華嚴經之處所. 謂諸佛菩薩於十方微塵刹海, 乃至一一毛端, 皆有七處九會以演說此經, 猶如帝網, 重重無盡. (3)依主, 主, 卽說華嚴經之敎主. 謂毘盧遮那佛現法界無盡身雲, 周遍十方微塵刹海, 而宣說此經. (4)依三昧, 三昧, 卽正定. 謂佛說經之前, 必先入三昧定, 以靜鑒法理, 權實分明, 其後則從定而起, 應機說敎. (5)依現相, 相, 卽將說華嚴經時初現之瑞相. 謂於諸會將欲說法時, 或現放光動地․華雨香雲等瑞相, 以警動物機. (6)依說人, 說人, 卽說法之人. 謂佛法無有興廢, 乃由人以弘之. (7)依聽人, 聽人, 卽聽法之人. 謂佛說法, 若無聽者, 終無有說. (8)依德本, 謂說經應以智慧․行願爲本, 若內無德本, 則外無以宜說. (9)依請人, 謂說法者若無人請問, 或可自說, 若爲人所請, 則須敬法重人, 要誠請而後說法. (10)依能加, 謂如來以神力加被菩薩以說法. 加被可分二種 : 顯加, 卽佛以三業神力顯然加被 ; 冥加, 卽佛密與智慧之加被.
【교내교외敎內敎外】
p4596-上→ 卽將佛陀之敎化分爲敎內與敎外二種. 卽 : (一)敎內之法, 指佛陀以言語傳授敎法. (二)敎外之法, 相對於敎內之法而言, 指捨離言語․文字, 而以心傳心之傳法方式. 於禪宗所標榜之敎外別傳, 稱自宗爲敎外之法, 而謂依經․律․論等敎法而立之諸宗爲敎內之法.
【교단敎團】
p4608-中→ 同一信仰者群聚一處所形成之團體. 通常由講說敎義之敎職與受敎信徒所構成, 佛敎中自古稱之爲僧伽(梵 saṃgha, 巴同). 初期原始佛敎時代, 所謂僧伽乃專指出家衆而言, 尙不包含在家信徒. 廣義之敎團指佛敎全體, 狹義則指一宗一派.
【교담미憍曇彌】
p6065-下→ 梵名 Gautamī,巴利名 Gotamī. 卽佛陀之姨母摩訶波闍波提, 亦爲釋種中一般女子之通稱. 又作喬答彌․俱曇彌․瞿曇彌․瞿夷․裘夷. 憍曇, 乃印度刹帝利種族之一姓;彌, 爲憍曇之女聲. 以摩訶波闍波提爲佛陀之姨母, 故稱爲憍曇彌. 法華玄贊卷九本(大三四․八一八上):梵云喬答摩, 此云日炙種, 亦云甘蔗種, 男聲中呼佛, 是釋迦姓之本望也. 今云喬答彌, 於女聲中, 呼日炙․甘蔗種, 是佛母故, 以彌聲呼.[中本起經卷下․十二遊經․法華義疏卷七(吉藏)․慧琳音義卷二十五․慧苑音義卷上](參閱摩訶波闍波提6078․瞿曇6580)
【교당交堂】
p2151-中→ 將輪流看守僧堂之職務交付給下一位當値者. 蓋於禪林中, 僧堂之直堂者須從開靜後, 看守衆僧之被位衣鉢, 由日至夜, 不諷經․不出外․不入寮舍, 專此一職, 至放參結束時, 再將職務轉交下一位輪値者. 交付時, 須將直堂牌順次交與, 稱爲交牌. 又輪値之順序, 係從僧堂上間第二位開始, 一日一人輪値, 次第交付直堂牌, 如此終而復始. [禪苑淸規卷四直堂條․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교도巧度】
p1897-下→ 卽菩薩之觀法. 相對言之, 小乘之觀法, 則稱拙度. 度, 卽度越生死之一切行法.
【교돈기점敎頓機漸】
p4608-上→ 卽所敎示之法, 不依修行階次, 直接開示佛法奧妙處 ; 然受者之根機爲鈍根, 則須從漸次累積之修行方得證果.
【교량橋梁】
p6248-下→ 謂以橋梁之受人踐踏, 比喩謙恭卑下而忍受他人之侮慢. 注維摩詰經卷七(大三八․三九一上):示行憍慢, 而於衆生, 猶如橋梁. (中略)言其謙下, 爲物所凌踐, 忍受無慢, 猶如橋梁.
【교량탄校量歎】
p4131-上→ 又作格量歎. 欲讚歎任何之功德, 先假擧一大功德, 使知其分量, 再以此比較其他功德, 則他功德之大, 亦能不諭而知.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之所明者卽是此例.
【교령륜敎令輪】
p4599-上→ 敎令, 指如來爲敎化利益衆生所發出之敎敕. 輪, 原爲武器之一種, 有摧破之作用. 於密敎, 大日如來之敎敕堅强, 能摧破難化衆生之煩惱, 猶如轉輪王之輪寶, 故稱敎令輪. 理趣釋卷下載, 毘盧遮那佛轉法輪, 輪有四種, 卽 : 金剛輪․寶輪․法輪․羯磨輪. 四輪皆攝於正法輪․敎令輪二輪中.
【교령륜신敎令輪身】
p4599-中→ 三輪身之一. 行敎令輪之身. 如來爲濟度逆惡難化之衆生, 現凶猛威怒形, 令其遵奉如來之敎令. 此爲隨順衆生意相不同, 或順或逆, 故如來時現慈․怒身以利益衆生. 祕藏記以五忿怒尊配五智五佛, 卽不動明王․降三世明王․軍荼利明王․六足尊․金剛夜叉明王等五忿怒尊, 各爲大日如來․阿閦佛․寶生佛․無量壽佛․不空成就佛之敎令輪身. 又於密敎金剛界曼荼羅之第八降三世羯磨會․第九降三世三摩耶會中, 金剛薩埵卽現明王身. [理趣釋卷下](參閱三輪身680)
【교로交露】
p2151-下→ 比喩以寶珠交錯裝飾, 如同日光照耀露珠, 呈現相互輝映之情景. 法華經卷一序品(大九․三中) : 各千幢幡, 珠交露幔, 寶鈴和鳴.同經卷四寶塔品(大九․三三上) : 寶交露幔, 遍覆其上.此外, 無量壽經卷上描繪極樂淨土之狀況, 謂淨土之講堂․精舍․宮殿․樓觀等, 皆由七寶自然化成 ; 竝以眞珠․明月摩尼等衆寶, 交露覆蓋其上. 據憬興之觀無量壽經疏解釋, 以寶珠交錯造幔, 其形如垂露, 故稱交露. [自誓三昧經․玄應音義卷六]
【교류수부류橋流水不流】
p6248-下→ 禪林用語. 形容超越一般常識見解之境界. 蓋以常識之立場而言, 應是水流橋不流;今則藉橋流水不流之轉語形容轉換常識爲意識以前之境界, 亦卽超越一己之分別知覺, 而非可思惟之境界. 與東山水上行․靑山常運步等語同義.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大五一․四三○中):空手把鋤頭, 步行騎水牛, 人從橋上過, 橋流水不流.[楞伽師資記]
【교리敎理】
p4607-上→ 又作敎義. 希臘語 dogma. 爲具有權威及決定性之敎說. 竝非單指意見而言. 具體言之, 乃指哲學學派之始祖或宗敎敎祖之言論. 以信徒立場而言, 此類言論可謂深具權威性, 且有信仰之價値. 故若將此類敎理簡明化, 卽成爲信經或信條. 自表面看, 此類敎理, 往往被視爲獨斷論(dogmatism)而受批評. 在佛敎中, 所謂敎理, 一般外國學者皆用英語 doctrine, 係指佛陀之敎示及由敎示所顯現出來之眞理. 然釋尊竝未視定型的敎理爲權威, 而要求信衆及弟子依準奉行, 反而是各宗派産生之後, 屬於各宗派之信衆, 將宗派敎祖之主張․思想視爲權威而信奉之. (參閱佛敎敎理2688)
【교리행과敎理行果】
p4607-中→ 敎․理․行․果之合稱. 乃佛․法․僧三寶中法寶之種別, 一般稱之爲四法寶. 卽指能詮之言敎․所詮之義理․能成之修行․所成之證果. 佛敎一般修證之次第多爲依敎詮理, 依理起行, 依行剋果, 故又連稱爲敎理行果. 於諸經論中, 分別有對敎․理․行․果之不同闡釋 : 據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載, 能破無明煩惱業障之聲․名․句․文, 稱爲敎法 ; 有爲無爲之諸法, 稱爲理法 ; 戒․定․慧之行, 稱爲行法 ; 無爲之妙果, 稱爲果法.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載, 敎, 爲音聲․名․句․文等. 理, 爲二諦․四諦之理, 有二種 : (一)爲根本智(又稱無分別智)之境, 乃理智平等一如之諸法實性, 如二空之理. (二)爲後得智(又稱權智․俗智)之境, 如古代印度正理學派所說之十六諦等. 行, 謂三乘之因及聖所起之自利․利他諸行. 果, 卽三乘無學所得大涅槃․大菩提之果.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更設四法寶各有三種 : 敎, 有無義言․邪妄言․如義言 ; 理, 有增益義․損減義․順體義 ; 行, 有順世因․邪僻因․處中因 ; 果, 有諂誑果․虛妄果․出世果. [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卷中․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華嚴經探玄記卷三](參閱四法1715)
【교만憍慢】
p6064-中→ 梵語 adhi-māna, 巴利語同. 指自高傲物之心態. 俱舍宗以憍爲小煩惱地法之一, 慢爲不定地法之一․十隨眠之一. 唯識宗則以憍爲隨煩惱之一, 慢爲根本煩惱之一. 二者之別, 在憍以染著自法爲先, 令心傲逸無所顧性, 卽對自己之長處産生傲慢自大之心理;慢以稱量自․他德類之差別, 心自擧恃, 凌懱於他, 卽對他人心起高慢. 若憍慢生, 則長養一切雜染之法, 心不謙下, 由此則生死輪轉, 受無窮苦. 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大一三․一三八上):永斷習氣, 摧憍慢山, 拔生死樹.又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三中):謙敬聞奉行, 踊躍大歡喜;憍慢弊懈怠, 難以信此法.日本淨土眞宗卽根據無量壽經, 而確認憍慢衆生難信彌陀之本願. [法華經安樂行品․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三․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六․大乘義章卷五]
【교망敎網】
p4608-中→ ①指佛之敎化. 卽比喩衆生爲魚, 佛之敎法爲網. 如經中所言, 張開佛敎網, 亘法界海, 漉人天魚, 置涅槃岸. 謂佛之敎化, 能令衆生, 遠離生死苦海, 到達解脫之彼岸. ②於禪宗, 乃指比喩受縛於敎義之網, 而不能體得原本眞義之用語. 碧巖錄第七十八則(大四八․二○五中) : 免得人去敎網裏, 籠罩半醉半醒, 要令人直下灑灑落落.
【교묘지巧妙智】
p1897-下→ 指巧智慧, 卽一切智智. 謂遠離․永息一切戱論, 則能生巧智慧. 大日經義釋卷十二(卍續三六․四五五上) : 巧妙智者, 卽是一切智智之別名也. [大日經卷五](參閱一切智智16)
【교번轎番】
p6707-中→ 指抬轎之僕人. 又作轎從. 轎者, 肩輿;番者, 更遞之意, 卽謂輪流抬轎.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迎侍尊宿條(大四八․一一二二中):方丈執局及參頭領衆行者․人僕․轎番, 以次參拜.
【교범바제憍梵波提】
p6063-下→ ≫梵名 Gavāṃpati, 巴利名 Gavaṃpati. 佛弟子之一. 又作憍梵跋提․笈房鉢底․伽婆跋帝․伽梵波提․伽傍簸帝․迦爲拔抵․憍恆鉢․房鉢底. 意譯牛跡․牛司․牛主․牛王․牛雪IB牛相. 曾受舍利弗(梵 śāriputra)之指導. 因其於過去世, 摘一莖之禾, 有數顆穀粒墮地, 遂於五百世中受生牛身, 故尙遺有牛之習性, 食後常如牛之虛哺咀嚼, 故有牛相比丘之稱. 由於其態度鈍重, 因而表現恬淡無爭之寬宏氣度. 釋尊憐憫其常遭人毁謗, 而墮於衆苦, 乃命住忉利天宮尸利沙園修習禪定. 佛陀入滅後, 迦葉等諸尊者結集法藏時, 遣人至天宮將其迎回, 師始知世尊及舍利弗等已入滅, 未久, 亦歸寂. [增一阿含經弟子品․大方廣如來不思議境界經․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六․五分律卷十五․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阿育王傳卷四․法華經義記卷一․法華玄贊卷一․慧琳音義卷八]
【교사야의憍奢耶衣】
p6063-下→ 憍奢耶, 梵語 kauśeya, 巴利語 kosseyya, 係指野蠶之繭. 以野蠶之絲作衣, 稱爲憍奢耶衣, 卽絹衣. 又作憍賖耶衣․高世耶衣․憍施耶衣․憍舍耶衣․俱舍衣. 意譯爲蟲衣․蠶衣. 在七佛經中作憍尸衣. 諸律之中, 三十捨墮法之第十一有憍奢耶敷具之戒. 十誦律卷七載有佛陀制此戒之因緣, 謂拘睒彌比丘作新憍奢耶敷具, 想乞綿․縷․衣․繭等, 然線․縷價貴, 因須多殺蠶始成. 比丘數數乞, 致使諸居士厭患而呵責(大二三․四七下):諸比丘乞綿․乞縷․乞衣․乞繭, 擘治引貯, 多事多務, 妨廢讀經․坐禪․行道, 是中我等失利供養, 是難滿․難養․無厭足人.佛陀聞悉, 乃制定不能以新憍奢耶作敷具之戒, 若作之, 則犯尼薩耆波逸提罪. 其中, 關於敷具之解說, 於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五謂敷具乃指三衣, 然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衣食所須條則謂敷具非指三衣. [四分律卷七․五分律卷五․有部毘奈耶卷二十․摩訶僧祇律卷九․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二․大唐西域記卷二․玄應音義卷一․卷十․慧琳音義卷二十五]
【교살라국憍薩羅國】
p6065-下→ 憍薩羅, 梵名 Kośalā, Kauśala, 巴利名 Kosalā. 又作拘舍羅國․嬌薩羅國․居薩羅國․拘薛羅國․高薩羅國․俱婆羅國. 意譯無鬥戰國․工巧國. 爲印度二古王國之名. ①中印度古王國, 爲印度十六大國之一. 位在迦毘羅衛國之西北, 婆羅奈國之北方. 卽法顯傳所謂之拘薩羅國, 又稱北憍薩羅. 其國都爲舍衛城(梵 śrāvastī), 佛陀曾前後居止二十五年, 經常於此開示佛法. 此國穀稼豐饒, 風俗淳厚, 少僧徒, 外道甚多, 有祇樹給孤獨園等聖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八․分別功德論卷二․大唐西域記卷六․慧琳音義卷六․卷十五․卷二十六․翻譯名義集卷七](參閱舍衛國3504). ②南印度古王國. 位在摩揭陀國之南, 相當於現今德干高原之北部. 大唐西域記稱此國屬中印度境;然古來多將此地歸屬南印度. 卽法顯傳所謂之達嚫國(梵 Dakṣi伸ā), 又稱南憍薩羅․大憍薩羅. 龍樹菩薩曾住此國, 爲娑多婆訶王(梵 Sadvaha)所歸敬, 王於此國西南跋邏末羅耆釐山營造五層大伽藍. 此國風俗剛猛, 人性勇烈, 邪正兼信, 王亦崇敬佛法, 伽藍百餘所, 僧徒皆硏習大乘敎法, 天祠七十餘所, 異道雜居. 有關此國之位置有諸異說. 康林罕(A. Cunningham)謂此國位於古代之維達巴(Vidarbha), 首都那格坡爾(Nagpur)或査大(Chanda), 卽現今貝拉爾(Berar)之哥德瓦那(Gondwāna)地方. 又格蘭脫(Grant)及弗格遜(J. Fergusson)則認爲此國位於現今之乍哈提斯加爾(Chhattisgarh), 其都城爲威拉加爾(Wairagarh). 其它另有不同之說法.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大唐西域記卷十․玄應音義卷二十二․慧琳音義卷十․A. Cunningham: 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교상敎相】
p4601-上→ ①佛陀一代所說敎法之相狀差別, 卽種種敎義之特徵或差異, 稱爲敎相. 若就此敎相加以探討․闡釋․區別者, 卽稱敎相判釋, 略稱判敎․敎判. 一般而言, 探討敎相之法門係屬於學解硏究之範疇 ; 各宗派乃針對此點而另設實踐之法門, 以期學解與實踐二門之竝重. 如法相宗有敎相與觀道之二門, 天台宗有敎相與觀心之二門, 日本淨土眞宗有敎相與安心之二門. [法華玄義卷一]. ②事相之對稱. 密敎對法門之建立․義理之深淺等, 或各種敎理組織․敎義解學等, 加以硏究․解釋, 稱爲敎相. 反之, 實際之修法, 則稱爲事相. 日本圓仁於金剛頂大敎王經疏卷一中於敎相立明敎之本源․辨敎之起由․釋敎之深淺․明敎義之別等四門. (參閱事相3041)
【교상미국憍賞彌國】
p6064-下→ 憍賞彌, 梵名 Kauśāmbī,巴利名 Kosambī. 爲中印度之古王國. 係十六大國之一, 六大都市之一. 又作憍餉彌國․憍閃毘國․俱睒彌國․俱參毘國․拘睒彌國․拘參毘耶國․拘藍尼國․鳩睒彌國․拘深國․句參國. 意譯爲不靜國․不甚靜國․藏有國. 又作跋蹉國(梵 Vatsā,巴 Vaṃsa)․越蹉國․拔沙國․口縛蹉國. 此國之周圍六千餘里, 土地肥沃, 氣候暑熱, 盛産粳稻․甘蔗, 風俗剛猛. 有伽藍十餘所, 僧徒皆學小乘敎. 都城內有十大精舍, 中有優塡王(鄔陀衍那王)所造之刻檀佛像. 佛陀住世時, 此國與摩揭陀․舍衛等國對峙, 威震西方. 都城內亦有具史羅長者舊園․世親撰唯識論之故塼室, 及無著作顯揚聖敎論之故蹟. 自城外東北行七百餘里可至迦奢富羅城, 護法曾於此降伏外道. 關於其位置有諸異說, 康林罕(A. Cunningham)將大唐西域記所說從鉢邏耶伽至憍賞彌之距離五百餘里, 修改爲五十餘里, 而推定其位於阿拉哈巴都(Allahabad)西北閻牟那河(Jumna)畔之柯薩村(Kosām). 史密斯(V. A. Smith)依大唐西域記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三所載之距離與方向, 推定其位於阿拉哈巴都之西南, 印度鐵道之蘇都那站(Sutna)附近. [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法句譬喩經卷一․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受持品․大般涅槃經卷中(法顯)․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六․五分律卷六․十誦律卷三十․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三․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三․高僧法顯傳․大唐西域記卷五․翻梵語卷八․翻譯名義集卷七․A. Cunningham: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교상분敎相分】
p4601-下→ 一部著書中, 敘述敎義之部分稱爲敎相分, 敘述行法之部分則稱行儀分. 如善導大師於淨土宗之五部著述中, 講說敎義之觀經疏係爲敎相分 ; 總稱其他四部以宣說實踐方法爲主, 則爲行儀分.
【교상삼의敎相三意】
p4601-中→ 又作三種敎相. 天台宗認爲法華經與法華以前其他經典相異之處有三 : (一)根性融不融相, 法華經以外之敎法, 眞實與方便混雜, 聽法衆生之根性有利․鈍之分, 因程度不一, 故不融 ; 而說法華經時, 衆生素質齊一, 無利․鈍之分, 故爲融, 其敎法亦僅有眞實敎法. (二)化道始終不始終相, 法華以外之敎法, 乃是應時隨機之敎法, 故有許多法竝非眞義(不始終) ; 法華經之敎法, 則是一貫三世有組織之敎法, 能道盡如來之眞義(始終). (三)師弟遠近不遠近相, 法華經以外之敎, 認爲釋尊於今世始成佛, 佛弟子亦今生始爲佛弟子(不遠近) ; 然法華經言, 釋尊過去久遠之時, 卽已成佛, 佛弟子亦於遠昔卽爲佛弟子, 故不可將佛陀及佛弟子於今生之開悟, 敎化視爲眞實(遠近).
【교상판석敎相判釋】
p4602-上→ 卽判別解釋佛陀一生所說敎法之相狀差別. 略作敎相․判敎․敎判․敎攝. 卽依敎說之形式․方法․順序․內容․意義等, 而分類敎說之體系, 以明佛陀之眞意. 蓋佛敎經典爲釋尊一代所說之敎, 爲數甚多, 且說敎出現時地與因緣各異, 因應對象根機義理亦互有出入, 欲知其意旨․因緣․次第, 非賴整理諸經典及判定其價値, 無法明瞭佛陀之眞實意旨, 於是産生敎相判釋. 就經典自身而言, 例如法華經等, 係示以大乘․小乘之別 ; 楞伽經示以頓․漸之別 ; 華嚴經說三照 ; 涅槃經說五味 ; 解深密經說三時之別. 凡此皆是開敎相判釋之端緖. 論書方面, 大智度論擧出三藏與摩訶衍․顯露與祕密之說 ; 十住毘婆沙論有難行道與易行道之說 ; 戒賢․智光則有三時敎之說. 以上分類, 大抵以敎說內容之深淺爲主, 而非依據說法之形式而判別. 在我國所翻譯諸經論, 非依其成立次第傳譯, 而係於同時傳譯不同時代, 甚或敎理內容相互矛盾之經典, 以致初學者不容易理解其中奧義, 而無法入門. 又諸具有創見之大德, 爲明示其所信奉敎義之立場, 以及指導初學者, 故常將此諸經論之繁雜敎說, 加以組織體系化, 竝判定其價値與解釋其敎相. 此乃我國佛敎在敎相判釋方面特別興盛之因. 判敎特盛行於南北朝時代, 故後世有南三北七, 義成百家之評, 此後至隋․唐, 亦陸續出現新敎判. 給豫我國敎相判釋以最大啓發者, 乃是曇無讖所譯之大般涅槃經, 其卷十四以從牛出乳, 從乳出酪, 從酪出生酥, 從生酥出熟酥, 從熟酥出醍醐, 比喩從佛出生十二部經而出修多羅, 又據以出方等經․般若波羅蜜․大涅槃等, 一方面表示整個佛敎敎義有其體系, 一方面亦顯示敎義有高下深淺, 樹立敎相判釋之典型. 竺道生就如來之說法立善淨․方便․眞實․無餘四法輪之四種區別, 唱導頓悟成佛. 劉宋之慧觀將此頓漸思想引入敎判, 把佛陀一代之敎法大別爲頓․漸二敎, 以華嚴經爲頓敎, 於漸敎中作五時次第之分別. 法雲依法華經立牛車․羊車․鹿車․大白牛車之四乘敎. 而於北地, 北涼曇無讖立半․滿二敎之敎判 ; 北魏菩提流支於一音敎外, 別有頓․漸二敎之說 ; 地論宗南道派之慧光又立頓․漸․圓三敎, 更就其宗旨而分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常宗之四宗判. 又依智顗於法華玄義卷十上擧南三北七之敎判, 據此, 江南依佛說法之形式, 立頓․漸․不定等三敎, 其中, 漸敎方面有 : (一)虎丘山岌師所擧之有相敎․無相敎․常住敎等三時敎. (二)宗愛․僧旻於無相敎之後再擧同歸敎, 合爲四時敎. (三)定林寺僧柔․慧次․慧觀於同歸敎之前再擧褒貶抑揚敎, 共立五時敎. 至於北方七師之敎判, 則爲 : (一)武都山劉虫乙判立人天敎․有相敎․無相敎․同歸敎․常住敎等五時敎. (二)菩提流支判立半字敎與滿字敎等二敎. (三)光統判立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常宗等四宗. (四)護身寺自軌於四宗外另加法界宗, 稱爲五宗敎. (五)耆闍寺安廩判立因緣宗․假名宗․誑相宗․眞宗․常宗․圓宗等六宗. (六)北地某禪師立有相大乘․無相大乘二種大乘. (七)菩提流支(或謂鳩摩羅什)判立一音敎, 卽指佛以一音演說法, 衆生隨類各得解. 智顗於法華玄義中縱橫難破南三北七十家, 而自立三種敎相․五時八敎之敎判, 其所依者爲法華經, 故就三種敎相根性之融不融․化導之始終不始終․師弟之遠近不遠近三種相, 以示法華經優於他經 ; 所謂五時, 卽佛成道後對種種根機, 應機所說之法門, 以時間分類爲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等五時 ; 又將佛陀敎導之形式方法分爲化儀四敎(頓․漸․祕密․不定)․化法四敎(藏․通․別․圓). 然化儀四敎實淵源於南北諸師之說, 化法四敎亦基於北地諸師之說而成, 故其敎判可說集南三北七之大成. 此外三論宗之吉藏立聲聞․菩薩二藏, 於菩薩藏中又別開根本․枝末․攝末歸本三法輪, 此爲二藏三轉法輪判. 唐法相宗之玄奘依解深密經․金光明經等, 立轉法輪․照法輪․持法轉三法輪之判. 其弟子窺基立三敎八宗之判, 三敎中以諸阿含等之小乘義爲有敎, 三論․般若等爲空敎, 華嚴․深密․法華等爲中道敎 ; 八宗者則以犢子部等爲我法俱有宗․薩婆多部等爲有法無我宗․大衆部等爲法無去來宗․說假部經部等及成實論爲現通假實宗․說出世部等爲俗妄眞實宗․一說部等爲諸法但名宗․般若諸經及中百論等爲勝義皆空宗․法華等經及無著等所說之中道敎爲應理圓實宗. 華嚴宗之法藏於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中, 擧從來十家之判而豫以批判, 別立五敎十宗之判, 五敎指小乘敎․大乘始敎․終敎․頓敎․圓敎 ; 十宗者, 乃就窺基八宗之前六宗, 加上一切皆空宗․眞德不空宗․相想俱絶宗․圓明具德宗. 其他尙有宗密之五敎說․延壽之三宗說․明代智旭之禪敎律三學一源論等各種敎判之說, 其中以智顗之五時八敎․窺基之三敎八宗․法藏之五敎十宗最爲著名. 日本方面, 則有 : 眞言宗空海大師立顯敎․密敎二敎判及十住心之敎判, 臺密安然說五時五敎, 親鸞說二雙四重, 日蓮立五綱之說等. [大乘義章卷一․大乘玄論卷五․解深密經疏卷一․華嚴經疏鈔玄談卷四]
【교상필喬嘗必】
p4917-中→ (Dharmananda kosambi, 1871~1947)印度佛敎學者. 年少時卽篤志佛學, 曾多次前往錫蘭․緬甸硏習佛法. 一九○二年於錫蘭受沙彌戒, 竝至智增佛學院學習巴利文, 後於緬甸修禪定多年. 一九○六年起先後任敎於加爾各答大學․浦那弗格森學院․古吉拉特大學等, 從事佛學硏究及敎授巴利文. 曾以天城體梵文刊行淸淨道論, 竝以巴利文註釋之. 著有佛陀․本生經故事․三摩地道路․印度文化與非暴力․耆那敎第二十三祖近主之四禁戒法等, 多以古吉拉特文及馬拉提文寫成.
【교색마니巧色摩尼】
p1897-下→ 爲雜色之摩尼珠(梵 maṇi). 巧色, 卽雜色之意. 摩尼原具普雨寶財之功能, 有令世人充滿希望之德 ; 故藉此比喩佛之萬德能滿足法界一切衆生之各種希求願望. [大日經疏卷九]
【교선이종敎禪二宗】
p4609-上→ 卽敎宗與禪宗之合稱. 敎宗, 卽根據佛陀所說之法而建立之宗派, 如天台, 華嚴等 ; 禪宗, 直接傳承佛陀之心法, 以敎外別傳․不立文字爲特色之宗派. 唐代宗密․延壽等師, 皆提倡敎禪二宗融和一致, 必不乖隔, 而敎者․禪者之所以互相論是非, 皆爲偏見所致. 自宋代以後, 禪宗隆盛, 敎禪隔離, 寺院遂有敎院․禪院之分. 元時, 禪敎律三者更各守其宗, 乃至有明洪武年間(1368~1398)分天下佛寺爲禪講敎三等之擧. [佛祖統紀卷五十三․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宗密)](參閱敎院4606)
【교수아사리敎授阿闍梨】
p4606-下→ 三師之一, 五種阿闍梨之一. 又作敎授師. 於戒場, 敎授戒子威儀作法等之阿闍梨. 小乘戒以現前之師爲敎授阿闍梨, 與羯磨阿闍梨均爲戒臘五年以上者 ; 於大乘圓頓戒, 則別請彌勒菩薩爲敎授師. 又密敎在灌頂道場, 引導受者入場內, 敎示投花等作法及其進退者, 稱爲敎授阿闍梨, 或稱敎授人. [五分律卷十六․四分律行事鈔卷上三](參閱三師七證595․阿闍梨3688)
【교승법수敎乘法數】
p4604-中→ 凡四十卷. 明代圓瀞編. 圓瀞因感於藏乘法數․賢首法數等之缺軼甚多, 乃基於天台之觀點, 將佛敎經典乃至諸子百家中, 凡有關法數者皆收集於此書. 卽初由一心, 次第列記增至八萬四千法門之法數, 其間亦解釋外典之名數. 本書竝以分析․比較․歸納代替說明, 爲其一大特色.
【교시가憍尸迦】
p6062-下→ 梵名 Kauśika. 忉利天(三十三天)之主. 又稱憍支迦. 爲帝釋天之異名. 據大智度論卷五十六載, 帝釋天昔爲摩伽陀國之婆羅門, 姓憍尸迦, 名摩伽, 以此因緣故稱憍尸迦. 時其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智慧, 命終皆生於須彌山頂第二天上, 而摩伽爲天主, 其餘三十二人爲輔臣, 因有三十三人, 故稱三十三天. [雜阿含經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三․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二](參閱帝釋天3776)
【교안지관巧安止觀】
p1897-中→ 指巧用止觀以安心. 爲天台宗十乘觀法之一. 善巧安心止觀之略稱. 又作巧修止觀․勤修止觀․止觀修習. 謂巧用止觀, 以安心於法性之中. 因旣已發誓, 故須依誓立行, 然立行之先, 須自止觀入手. (參閱十乘觀法463)
【교연皎然】
p4741-下→ 唐代僧. 長城人, 俗姓謝. 字淸晝. 生卒年不詳. 師之交遊廣闊, 與武丘山之元浩․會稽之靈徹, 以及朝中之于頔․權德輿等人皆相交甚善, 竝曾多次爲初期禪宗諸祖師撰碑文, 所撰碑文計有達摩大師法門義讚․二宗禪師讚․能秀二祖讚․誌公讚․大通和尙法門義讚․鶴林和尙法門義讚․湖州佛川寺故大師塔銘幷序等, 皆收於全唐文卷九一七․卷九一八. 著有杼山集十卷傳世. [全唐文卷九一九唐湘州杼山皎然傳․宋高僧傳卷二十九․釋門正統卷三]
【교왕경敎王經】
p4596-下→ 又稱大敎王經. 一般指唐代不空譯之三卷敎王經. 金剛頂系經典中, 冠有此稱者有 : (一)唐代不空所譯之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三卷․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二卷. (二)宋代施護所譯之佛說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敎王經三十卷․佛說祕密三昧大敎王經四卷․佛說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祕密大敎王經七卷․佛說無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敎王經六卷. (三)宋代法賢所譯之佛說瑜伽大敎王經五卷.
【교왕호국사敎王護國寺】
p4596-下→ 日本眞言宗東寺派總本山. 位於京都下京區. 本名金光明四天王敎王護國寺祕密傳法院. 又稱彌勒八幡山總持普賢院. 通稱東寺․左大寺. 桓武天皇延曆十五年(796)創建. 嵯峨天皇弘仁十四年(823), 敕賜自唐歸國之空海以此爲傳布眞言宗之道場, 竝命今名. 其後, 曾二度罹火災, 至豐臣․德川二氏始復興. 寺院建築有鎌倉時代․室町時代之宮殿風格 ; 繪畫方面藏有眞言七祖像七幅․山水屛風․兩界曼荼羅二幅等 ; 雕刻方面有表現平安初期時代特徵之密敎佛像. 其他文物方面另有最澄執筆之空海請來目錄․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四卷․悉曇藏二冊等.
【교외별전敎外別傳】
p4599-中→ ①禪林用語. 不依文字․語言, 直悟佛陀所悟之境界, 卽稱爲敎外別傳. 又稱單傳. 故禪宗又作別傳宗, 係敎外別傳宗之略稱. 此敎外別傳之禪法, 亦卽菩提達磨所傳之祖師禪. 聯燈會要卷一(卍續一三六․二二○下) : 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示衆, 衆皆黙然, 唯迦葉破顔微笑. 世尊云 : “吾有正法眼藏, 涅槃妙心, 實相無相, 微妙法門, 不立文字, 敎外別傳, 付囑摩訶迦葉. ” 此則公案不僅表示禪家注重正法相傳, 亦表示禪宗不滯敎門之文字語言, 直接洞見心地了悟之意. 另據祖庭事苑卷五懷禪師前錄載, 禪宗傳法諸祖亦以三藏敎乘接引弟子, 至達磨祖師時, 始單傳心印, 破執顯宗, 卽所謂敎外別傳, 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景德傳燈錄序․圜悟佛果禪師語錄卷一․興禪護國論卷中․傳法正宗論卷下․五燈會元卷一․禪宗正脈卷一]. ②凡十六卷. 明代黎眉(郭凝之)等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四冊. 本書係黎眉探究禪之奧妙․佛祖之本源, 蒐集機緣之語要, 以擧揚祖師之宗乘. 竝揭示五家之本源․各派家風, 令參禪學道之士認識各自面目, 高揚祖燈. 本書計收四一○人之機緣, 佚名者三十八則. 漢月法藏․密雲圓悟․雪嶠圓信等, 皆爲之作序.
【교원敎院】
p4606-上→ 又作敎寺. 禪院․律院之對稱. 卽天台․華嚴․法相․淨土等寺院之通稱. 中唐以後, 隨著禪宗之勃興, 不分敎․律, 槪稱禪院, 至宋代, 天台等諸宗亦興盛, 故有敎院之設, 以擧禪․敎竝立之實.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敕以四明延慶院永爲十方傳敎住持, 此係敎院之濫觴. 元祐五年(1090), 敕令上天竺禪寺改爲敎寺, 此爲敎寺之權輿. 此外, 紹興十四年(1144), 敕改延慶院爲寺. 寶慶二年(1226)改天申萬壽圓覺禪寺爲天台敎寺. 凡此, 均是例證. 至元代, 禪․敎․律, 各固守其宗. 明洪武十五年(1382), 將天下佛寺分爲禪․講․敎三種, 其中, 講寺者, 乃講明諸經旨義之處 ; 敎寺者, 演音利濟之法, 以訓世人之處 ; 此二寺, 卽昔所謂之敎院․敎寺. 日本中世以後, 亦模仿此風, 遂有敎․禪․律三院之別. [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八․四明敎行錄卷一]
【교원청규敎苑淸規】
p4604-上→ 凡二卷. 元代自慶編於至正七年(1347). 又稱增修敎苑淸規.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冊. 本書係天竺大圓覺敎寺之雲外法師自慶, 將天台敎苑淸規(編者不詳, 僅知其屬天竺山白雲堂)再增補修訂. 內容分爲十門, 卽祝讚門․祈禳門․報本門․住持門․兩序門․攝衆門․安居門․誡勸門․眞歸門․法器門等, 各門之下復詳述細節. 本書爲硏究宋․元時代天台宗組織․制度等之重要資料. 此外, 敎苑淸規另有二書, 一爲宋代智圓(976~1022)所作, 凡二卷. 另一爲日僧無著道忠(1653~1744)所作, 凡二卷.
【교의敎義】
p4608-上→ ①敎與義之竝稱. 敎, 能詮之聲名句文 ; 義, 所詮之一切義理. 大乘義章分敎聚․義法聚二種. 其中, 敎聚立三門, 義法聚說二十六門. 華嚴家則論三乘一乘之分齊, 若依本宗之意, 皆具敎․義, 若僅指無盡緣起之法爲義, 則除別敎一乘外, 悉爲敎而非義. [華嚴五敎章卷一․華嚴經搜玄記卷十一]. ②卽宗派所立敎化之義理. 又作敎理. 大乘․小乘分派別宗, 各有主倡之敎說, 以施敎化. 如天台敎義․華嚴敎義․法相敎義․俱舍敎義等是.
【교적敎迹】
p4606-上→ 指敎法之蹤迹, 卽聖人布敎, 各有歸從. 又作敎迹. 據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二載, 聖人出現, 爲物垂範, 稱爲敎迹. 又報恩經卷一載, 如來敎迹, 隨宜三藏九部. 又判釋敎相者, 稱爲敎迹義. 據大乘義章卷一所載衆經敎迹義卽是.
【교전암전敎傳巖傳】
p4607-下→ 西藏密宗寧瑪巴(紅敎)之二種傳法方式. 敎傳, 是連鎖性地由高僧傳給弟子 ; 巖傳, 是一種神奇之傳授方式, 據傳由蓮華生大師, 將密乘多種經典法要, 分藏於山谷溪水之中, 俾後世有緣者搜尋獲得, 加以學習修證, 如是發掘․傳播之謂. 敦珠法王(1904~1987)所撰之西藏古代佛敎史, 敘述此二種傳承之歷史甚詳.
【교조敎祖】
p4604-中→ 敎派之創始者或信仰之指導者. 釋尊敎示弟子們依從眞理, 弟子由於受其人格感化, 而信奉佛法. 如此, 以弟子之立場言, 釋尊爲敎祖, 且成爲佛敎信仰不可或缺之精神要素. 敎祖之存在, 乃信仰上一種人格之結合, 使信仰團體産生强而有力之組織, 基於此種意義, 各宗各派對敎祖之重視, 遂演變成一種對敎祖之絶對崇拜.
【교주敎主】
p4597-上→ 一般指創敎者․主持宗敎敎團者. 佛敎係由釋迦牟尼佛所創說, 故釋迦牟尼佛爲佛敎敎主, 普通敬稱爲大恩敎主. 又指敎化之主, 卽宣說經敎之主尊. 後世各宗派, 由於對佛身各持不同見解, 故亦産生不同之佛身觀, 而有各種敎主之說. 天台宗之維摩經略疏卷一謂(大三八․五七○中) : 轉法輪現相不同者, 華嚴圓頓則現大小相 ; 若鹿野轉生滅四諦, 卽脫瓔珞, 現老比丘 ; 若說方等, 卽現門內尊特之身, 或現門外塵C之像 ; 若說般若, 亦現門內尊特之身, 及現種種佛身之相, 以衆生疑故, 現常身․放常光明 ; 若說法華, 但現尊特 ; 若說涅槃, 備現四種, 事同方等. 如是隨緣, 現種種身.華嚴宗之華嚴經探玄記卷二載(大三五․一三○下) : 說法之佛總有四位 : 一․同羅漢身, 以表說小乘法故 ; 二․化身佛, 表說三乘, 廣說地前, 略說地上 ; 三․報身佛, 表說三乘, 廣說地上, 略說地前 ; 四․十身佛, 表一乘法, 六位齊說. 以此所說具足主伴無盡法故, 佛亦同此十身無盡.又密敎之辨顯密二敎論卷上載(大七七․三七四下) : 如來變化身爲地前菩薩, 及二乘凡夫等說三乘敎法 ; 他受用身爲地上菩薩, 說顯一乘等. 竝是顯敎也. 自性受用佛自受法樂故, 與自眷屬各說三密門, 謂之密敎.由以上諸說, 可見各宗均基於各自立敎之旨趣, 自釋尊一代所說之經敎而論其坌之別. 若就一經之敎主而言, 則華嚴經之敎主, 有多種論說. 華嚴經探玄記卷二擧出三種說法 : (一)華嚴經敎主爲化身佛, 此因菩提樹下八相成道之佛爲化身, 以釋迦之異名爲盧遮那, 而非其他之報身. (二)此經敎主爲實報身, 乃盧遮那之法界身, 居於蓮華藏淨土中, 以彼佛具足二十一種殊勝功德, 故爲實報身 ; 以不離化土而兼居菩提樹下, 故非化身. (三)以此經敎主爲十身佛, 其身通於三世間, 對十信三賢之人說法, 則地前菩薩所見非實報身. 雖居華藏世界, 然非局化, 故非前二(化․報)而具攝前二, 性融通故, 具足主伴, 如帝釋天之網, 故爲周遍法界十佛之身. 又華嚴經疏卷一(大三五․五○五下) : 卽是法界無盡身雲, 眞應相融, 一多無礙, 卽盧遮那是釋迦故. 至於法華經之敎主, 依據法華文句記載(大三四․二五一上) : 當知法華, 報佛所說.維摩經略說卷一載(大三八․五七○中) : 若說法華, 但現尊特.故知法華經之敎主亦同於華嚴經, 皆以盧遮那佛爲其敎主, 惟天台宗認爲華嚴經敎主僅爲報身而已, 法華經敎主則爲應身卽報身(釋迦卽遮那), 此乃華嚴․天台兩家有關敎主之最大異說. 又就此釋迦與遮那二身, 宋代天台宗高僧知禮與其弟子仁岳各有不同看法, 仁岳認爲由同一法身之體而起應身․尊特二用, 以普應三界內外之機 ; 知禮則主張釋迦爲境本定身, 卽應衆生之機所現佛身之相, 雖有優劣, 本身僅爲應身釋迦, 故華嚴敎主爲生身釋迦所現起十蓮華藏塵之勝相, 卽須現尊特之身, 而法華敎主爲不須現尊特之報身. 關於大日經之敎主, 古來密家之間爭論頗盛, 倡論異說者計有二十餘家, 其重要者有七說, 卽 : (一)自性身說, 據辨顯密二敎論卷上之說, 自性受用佛爲自受法樂, 故爲自眷屬說三密法門. 祕藏寶鑰卷上亦採相同說法, 謂密敎乃係自性法身大毘盧遮那如來爲自眷屬與自受法樂所說之法. (二)曼荼羅中臺加持身說, 略稱中臺加持身說, 據大日經疏卷一之說, 以自在神力加持, 故從心王毘盧遮那現起加持尊特之身. 又據大日經疏卷三之說, 以如來之加持, 故由佛菩提自證之德現八葉中胎藏之身. (三)自受用身說, 爲日本臺密所立, 圓珍之大日經疏抄謂 : 薄伽梵卽毘盧遮那法身, 乃自性身 ; 佛加持身則爲受用身, 乃自受用身. (四)他受用身說, 卽自性法身加被他受用身, 以令說自內證之法. (五)三轉一體身說, 謂本地法身爲理身, 受用身爲智身, 此二身冥合爲加持身(卽他受用身), 此卽大日經之敎主. 以上三身原爲同一佛身之三種顯現, 故稱爲三轉一體身. (六)三點具足佛身說, 卽以理․智․事三點皆具足之身爲大日經之敎主. (七)四身說, 卽以大日經所說之隨自意身中又別爲法身․報身․應身․等流身等四身, 其中以自性法身爲此經之敎主. [佛地經論卷一․法華文句卷九下․華嚴五敎章卷三․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四․金光明文句記卷二之下․四明尊者敎行錄卷四]
【교증敎證】
p4609-中→ ①指聖敎在經論中所顯示之證據 ; 又作文證. 而對理論上之證明則稱爲理證. ②爲敎行․證行, 或敎道․證道之竝稱. (參閱敎證二道4609)
【교증이도敎證二道】
p4609-中→ 敎道與證道或敎行與證行之竝稱. 以言語宣說者, 稱爲敎 ; 基於敎說而實踐者, 稱爲敎道或敎行 ; 而契合悟境眞理之實踐, 則稱證道或證行. 合稱爲敎證. 十地經論卷一以阿含爲敎, 竝以之與證竝擧而廣論之, 天台宗卽依準其說, 將一切行法分約行․約說二門. 約行, 卽約行者實修之觀行 ; 約說, 卽指爲對機誘引而施設化導能詮之敎. 又就此二門而分爲四 : (一)約行門之敎道, 地前實修未契理體, 仍循言敎. (二)約行門之證道, 菩薩入十地位, 理體現前, 離敎親證眞實之法. (三)約說門之敎道, 對地前菩薩爲隨應機情․入地之方便而說隔歷法門. 如說眞如爲惑所覆, 或說須離空․有二邊以修眞如觀. (四)約說門之證道, 對地前菩薩說十地已證之法. 卽機爲地前, 然法爲相稱地上已證融通無礙之理的證道之法. 總上述約行․約說之分, 皆以敎道爲方便權假, 證道爲眞實. 此說乃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三․法華玄義釋籤卷六, 借用法華玄義卷二下有關敎證二道之說, 以證權實, 竝解釋摩訶止觀卷三下所顯別敎之義, 亦卽論證法華經以外之敎爲方便敎, 稱爲敎道 ; 唯法華經之敎爲眞實, 故稱證道. 同時, 化法四敎各有其敎證二道, 其中, 藏敎․通敎之敎證爲權假之設, 稱爲敎證俱權 ; 相對於此, 圓敎之敎證皆爲眞實, 稱爲敎證俱實 ; 至於別敎則爲敎權證實, 惟別敎之敎說, 係針對不能直接理解圓敎者所立之方便說, 然其證悟之眞理則與圓敎同. 若依敎道言, 別敎․圓敎之菩薩, 各具五十二階位 ; 若依證道言, 別敎之初地菩薩同於圓敎之初住菩薩 ; 此稱爲證道同圓. 大乘義章卷九․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上等, 依十地經論就敎證之體相而分出九種相對而詳釋, 如行敎相對․修成相對․就位分別․眞妄分別․相實相對․體德相對․體用相對․自分勝進相對․約詮就實相對等. [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三․十地論義記卷二․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
【교진여憍陳如】
p6063-中→ 梵名 Kauṇḍinya, 巴利名 Koṇḍañña. 佛陀於鹿苑初轉法輪時所度五比丘之一, 乃佛陀最初之弟子. 又稱阿若憍陳如․阿若拘鄰․憍陳那․阿若憍憐․居鄰․居倫. 意譯爲初知․已知․了敎․了本際․知本際. 據增一阿含經弟子品載, 憍陳如爲佛陀聲聞弟子之一, 寬仁博識, 善能勸化, 將養聖衆, 不失威儀, 爲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諦者. 又據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五載, 悉達多太子出家求道之初, 憍陳如與另外四人受淨飯王之命親侍苦行之太子, 後見太子廢苦行, 遂與其他四人離去, 至釋尊成道始受敎化. 其後事蹟不詳, 僅知其爲敎團中最長老, 常居上座. 另佛所行讚轉法輪品(大四․三○中):以彼知法故, 名阿若憍憐;於佛弟子中, 最先第一悟.[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四․中本起經卷上․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四十․阿羅漢具德經․方廣大莊嚴經卷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九十三․慧琳音義卷十八]
【교체敎體】
p4610-中→ 又作經體. 卽敎法之體. 於佛所說之敎法, 或俱舍七十五法, 或唯識百法中, 論定以何物爲體者, 稱爲敎體. 其說甚多,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據異部宗輪論等來判別各家之說, 謂小乘諸部總有六說 : (一)大衆部․說出世部․鷄胤部認爲佛的一切法皆爲無漏, 而以無漏實有之聲․名․句等爲其敎體. (二)多聞部認爲佛所說諸敎法通於有漏․無漏, 故以有漏或無漏之聲爲其體. (三)說假部認爲六處爲假, 五蘊爲實, 故以通於有漏與無漏的假․實之聲․名․句等爲其敎體. (四)說一切有部唯以有漏之聲爲敎體. (五)經量部認爲聲無詮表之作用, 蓋因名․句等爲假立之故, 而以有漏的聲之上假取屈曲能詮者爲其敎體. (六)一說部認爲一切法體非實有, 以無漏而假立之聲․名․句等爲其敎體. 要之, 佛之敎法乃宣說令他人聞而生起正解者, 故諸宗辨其敎體, 亦不外聲․名․句․文等, 惟以宗趣之異而有假實之別. 然據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載, 龍猛․淸辨等諸師則主張勝義諦中不可論敎體, 而於世俗諦中, 如句․言․章․論等皆以聲爲體. 大乘義章卷一則謂與音聲․字․句等法相應者爲敎體. 又法華玄義卷八上載有三種說法 : (一)佛陀住世時, 以聲爲經體. (二)佛陀入滅後, 以紙墨傳持, 故以色爲經體. (三)不依他敎或紙墨, 唯自身內在思惟, 心法相合, 故以法爲經體. 上記之說, 僅限用於娑婆世界, 蓋因娑婆世界之衆生僅有耳(聲)․眼(色)․意(法)三識爲利, 其餘諸識則鈍, 故以聲․色․法三塵爲體, 然於其他國土則兼用六塵爲經體. 此外, 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則擧出文與義兩種經體, 謂文爲經之所依, 義爲經之能依. 於唯識家, 亦分爲兩大主流的看法 : (一)稱爲佛說法家, 認爲以主張佛說法, 卽護法․最勝子․親光等論師聞者之本願爲緣, 而於如來之心識上乃有文義相應而生, 此等聲․名․句․文等乃爲眞善無漏之敎體. (二)主張佛不說法, 卽龍軍․無性等論師, 稱爲佛不說法家, 認爲佛實無言語․無說法, 而一切敎法皆爲聞者自己之心識所變現 ; 故此等敎法若現於有漏之心, 卽以似無漏之聲․名․句․文爲其體 ; 若現於無漏之心, 卽以眞無漏之文義爲其體. 另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論敎體, 謂大乘宗有四別 : (一)攝假從實, 唯以聲爲體, 而以名等依聲假立. (二)分假異實, 唯以名等爲體. (三)假實合辨, 以亦聲亦名等爲體. (四)假實雙泯, 非聲非名, 言卽無言, 兩者皆不可取. 由此四別而更開十門以廣論之.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俱舍論卷一․華嚴經疏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一上]
【교피십기敎被十機】
p4604-下→ 據華嚴經疏卷三載, 敎者, 指華嚴一乘圓頓之法. 卽如來演說華嚴經, 化被群機, 通於十類, 故稱敎被十機. 卽 : (一)被無信機, 謂邪見․無善根之衆生, 不能信受反生誹謗, 墮諸惡道, 然由聽聞此經, 亦得熏種善根. (二)被違眞機, 謂人依謗此經以求名利, 而作不淨之說法, 雖違反眞敎, 然佛陀慈悲, 無厭捨之. (三)被乖實機, 謂人執著文字․語言而乖違實理, 然由熏聞之故, 亦成善種. (四)被狹劣機, 謂二乘之人根器狹小, 故難解此經, 然得宿種蒙熏. (五)被守權機, 謂守權小之敎者, 不信圓融具德之敎, 然蒙佛之饒益, 終能醒悟. (六)被正爲機, 謂佛爲一乘圓機者宣說具德之敎, 使其信解悟入, 遊於蓮華藏海. (七)被兼爲機, 謂人聽聞此經, 雖未悟入, 然能信受, 亦可成堅固種. (八)被引爲機, 謂佛於十地之中, 以六相圓融之義, 借託三乘行布之名, 以寄位增勝, 令守權小之敎者信受, 而入於圓融. (九)被權爲機, 謂小根二乘, 乃諸大菩薩之權巧示現, 以顯明小乘根機者亦可得入. (十)被遠爲機, 謂佛說此經, 乃令凡夫外道․無性闡提, 及未來世之一切衆生, 於今不信者必於後世悟入, 遠熏成種.
【교할交割】
p2151-中→ 於衆人見證之下, 分割公私物品. 禪宗僧堂中, 更換新舊職務時, 新舊執事相互査點公私器物, 竝將之分割處理, 稱爲交割. 相當於現今之辦理移交.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入院交割砧基什物條(大四八․一一二七上)載 : 入院後, 須會兩序勤舊茶, 詳細詢問山門事務․砧基․契書․什物, 逐一點對交割, 計算財穀, 簿書分明, 關防作幣, 務在詳審.同書卷下兩序章寮舍交割什物條(大四八․一一三五上) : 新舊相沿交割, 損者公界修補, 缺者本寮陪償.此外, 二人共同交接査點事物, 稱爲交點 ; 移交錢財, 稱爲交收 ; 新舊二者之交代, 稱爲交承. [百丈淸規證義記卷六․法山塔頭竝小方丈交割帳․瑩山和尙淸規卷下․類聚名物考卷一八八]
【교행敎行】
p4600-上→ 敎與行之倂稱. 敎, 佛之敎法 ; 行, 衆生依敎起修. 亦卽依敎得以有行, 依行可顯敎之實益. 據四明尊者敎行錄序(大四六․八五六中) : 臺宗戶牖, 莫不依敎立行, 以行顯敎.又往生要集序載, 往生極樂之敎行乃濁世末代之目足. 十不二門載, 觀心是敎行之樞機. 又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一亦載, 若言敎則唯歸律藏, 若言行則專據戒科.
【교행리敎行理】
p4600-下→ 敎․行․理三者之倂稱. 敎, 隨應機緣之敎說 ; 行, 卽可證果之因行 ; 理, 指名言所詮顯之實理. 法華玄義卷一下(大三三․六九一上) : 立此二名, 凡約三意, 謂敎․行․理. 從緣故敎別, 從說故敎通. 從能契故行別, 從所契故行通. 理從名故別, 名從理故通.此謂衆生之機緣雖各自有別, 然凡有敎說皆同屬佛之說法 ; 衆生之入門雖各自相別, 然一切修行之理不二 ; 而所謂理者, 雖具種種之名, 然其根本之理亦不異. [觀無量壽佛經疏․請觀音經疏]
【교행신증敎行信證】
p4600-上→ 凡六卷. 日本親鸞撰. 全稱顯淨土眞實敎行證文類. 略稱淨土文類․文類․廣文類․廣本․本典.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冊. 本書係將各種解釋經論之文章分類彙編, 爲一部闡明淨土眞宗敎義之根本聖典. 內容分爲敎․行․信․證․眞佛土․化身土, 前五卷旨在闡明眞實之敎門, 第六卷則明示一種方便敎. 敎, 指大無量壽經 ; 行, 卽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 ; 信, 係往生之正因, 亦卽相信阿彌陀佛之信心 ; 證, 乃由行․信所得之證果. 眞佛土卽是淨土, 意卽自淨土出再歸入淨土之法門. 又說在此化身土中行方便敎以明示眞(眞佛土)僞(化身土). 本書之註疏本極多, 較重要者爲覺如之敎行信證大意.
【교행신증대의敎行信證大意】
p4600-中→ 全一卷. 日本淨土眞宗覺如撰, 或謂存覺(1290~1373)撰. 又稱四法大意․敎行信證名義. 本書敘述親鸞所著敎行信證六卷之大意. 註疏有略解一卷(道振)․管窺錄(善讓)․聽記一卷(俊嶺)等.
【교행증敎行證】
p4600-下→ 敎․行․證三者之倂稱. 又作敎行果. 敎, 佛所說之敎理 ; 行, 衆生從敎所爲之修行 ; 證, 由行所得之證悟.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本, 將敎․行․證配正法․像法․末法三時. 謂具備敎․行․證三者, 稱正法 ; 具敎․行二者, 稱爲像法 ; 僅有敎者, 稱爲末法. [十地經論卷三․法華玄義卷五]
【교형敎亨】
p4601-上→ (1150~1219)金代僧. 濟州任城(山東濟寧)人, 俗姓王. 字虛明. 七歲, 依濟州崇覺院圓和尙出家, 十三歲受具足戒, 十五歲遊方, 參謁鄭州普照寺寶公得悟. 歷住嵩山戒壇․韶山雲門․鄭州普照․林溪大覺․嵩山法王等五大刹. 嘗應金丞相夾谷淸臣之請, 住中都潭柘寺, 又承朝旨, 駐錫燕京慶壽寺. 而後應知河南府公石抹仲溫之請, 遷少林寺, 法席大盛. 金宣宗興定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 [佛祖歷代通載卷三十․大明高僧傳卷五․佛祖綱目卷三十八․五燈嚴統卷十六]
【교화敎化】
p4596-上→ ①梵語 pari-pac. 敎, 以善法敎導他人 ; 化, 令遠離惡法. 爲敎導感化之意, 卽說法引導衆生而令其受感化. 如經上所言, 轉無上法輪敎化諸菩薩 ; 敎化安立無數衆生, 令住無上正眞之道. 凡此皆屬轉惡爲善․轉凡化聖之敎化. 與開化․攝化․施化․勸化等詞同義.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增一阿含經卷一․法華經卷四]. ②日本佛敎用語. 在佛前擧行法會之際, 所唱誦之一種讚歌.
【교화지敎化地】
p4596-中→ 謂能敎化衆生之菩薩地位 ; 卽指第八地以上之位. 卽第八地以上之菩薩, 已斷分段生死, 無漏相續而定慧自在, 故得以任運敎化十方衆生. 又施與敎化之場所, 亦稱爲敎化地. [大智度論卷八十六․往生論註卷下]
【교화지옥경敎化地獄經】
p4596-中→ 全一卷. 後漢安世高譯. 又作罪業應報敎化地獄經․地獄報應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本經係佛應信相菩薩之請, 宣說地獄․餓鬼․畜生․奴婢等受罪衆生之前因, 竝闡說離苦之世善․歸依三寶․六度行․四無量等, 若衆生依之修行, 卽能永遠離苦.
【교화지익敎化地益】
p4596-中→ 謂於往生極樂淨土所得五種果相(五功德門)之第五園林遊戱地門中, 具有還相迴向之功德, 能利益所敎化之地. 卽於第五門中, 以大慈悲觀察苦惱衆生, 示現應化身, 迴入生死園․煩惱林, 現遊戱神通, 至敎化之地, 以本願力救拔苦惱衆生脫離生死. [往生論․往生論註卷下](參閱五功德門1073)
【교회사敎誨師】
p4608-下→ 日本佛敎用語. 在監獄中敎導囚犯, 引導他們步入生活正軌之工作者, 稱爲敎誨師. 此一職務多由宗敎家擔任. 在基督敎, 牧師擔任敎誨師者頗多. 惟日本佛敎界人士較少任此職, 明治十九年(1886)以後, 敎誨師多由眞宗之出家人所擔任.
'한문 사전, 번역어 사전'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ㄴ) -(ㄷ) (0) | 2023.04.10 |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교) - (끽) (0) | 2023.04.10 |
이두문자, 이두자료, 이두사전, 이두문자사전, 이두해설, 이두문자해설 (8) | 2023.04.10 |
한문 번역어 사전, 한문 단어 용어 해설 한문사전 (1) | 2023.04.10 |
간찰 용어 사전, 옛 편지 어휘 사전 (ㅅ) - (ㅎ) (2) | 2023.0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