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구가리俱迦利】
p4034-中→ 梵名 Kokālika, 巴利名同. 又作瞿伽離․俱迦梨․拘迦利. 意譯爲惡時者․牛主. 爲提婆達多之弟子, 常妨礙佛之化導, 竝毁謗佛․舍利弗․目連․梵天等, 佛雖屢說偈訶斥之, 猶謗之不止. 後身體生惡瘡, 命終後墮八寒地獄. [雜阿含經卷四十八․大寶積經卷二․大智度論卷十三]
【구가사국漚呵沙國】
p5829-下→ 漚呵沙, 梵名 Okas. 乃荼毘羅耶佛之國土. 意譯爲明開闢國. 阿闍世王經卷上之夾注(大一五․三九三上) : 漚呵沙者, 天竺語, 漢言名曰明開闢.
【구거求車】
p2965-上→ 爲法華經所說之火宅喩故事. 據法華經卷二譬喩品載, 火宅中之諸子, 出宅外向長者求車 ; 藉以比喩衆生厭離生死, 而願求佛道之意. [法華經論卷下․法華經義記卷四․法華經文句卷五上․卷五下](參閱火宅 1494)
【구겁九劫】
p134-下→ 指釋尊超九劫而先成佛. 據大寶積經卷一一一載, 釋尊與彌勒雖同時發心, 然釋尊依勇猛之精進力, 超越彌勒九劫而先成佛.
【구게句偈】
p1626-上→ 指佛敎中之文句․偈頌. 摩訶止觀卷七下(大四六․九八上) : 一一句偈, 如聞而修, 入心成觀. 若聞深含法義之一句一偈, 而心生喜悅者, 稱爲句偈隨喜.
【구결九結】
p14ī-中→ 九種結縛. 卽九種結縛衆生令不得出離生死之煩惱. 爲:(一)愛, (二)恚, (三)慢, (四)無明, (五)見, (六)取, (七)疑, (八)嫉, (九)慳. 卽六隨眠之根本煩惱加以取․嫉․慳三者, 以繫縛之義强, 故特稱爲結. 然五見中, 唯立身․邊․邪爲見結;及四取中, 僅立見․戒二取爲取結. 此有二義, 卽:(一)三見․二取之體皆爲十八事, 卽由物等故稱結. (二)三見爲所取, 二取爲能取, 所取․能取雖異, 由共取之義故稱結. 又十纏中, 僅立嫉․慳爲結, 其理有七, 卽:(一)皆自力現行故. (二)嫉爲賤之因, 慳爲貧之因. (三)嫉與憂相應, 遍顯戚之隨惑;慳與喜相應, 遍顯歡之隨惑. (四)出家於敎法, 在家於財寶, 皆由此二者惱亂. (五)帝釋天有甘露味, 慳味嫉色;阿修羅有女色, 慳色嫉味;由之互興鬥諍. (六)此二者能惱亂人天二趣. (七)惱亂自他故. 又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以百事爲九結之自性. [成實論卷十․俱舍論卷二十一](參閱結5179)
【구경각究竟覺】
p2988-上→ 究竟之覺證, 卽指佛果. 又作無上覺․正覺․大覺. 乃大乘起信論所說始覺 四覺之一. 爲始覺中之究竟位. 卽菩薩覺證妄心之本源, 始覺之智與本覺之理相契合之覺悟. 蓋證得佛果者, 能覺了染心之源, 遠離微細之念, 故得徹見心性, 其心常住, 故稱其覺爲究竟覺. 又以此覺之位乃斷盡無明之惑, 通達諸法之實相, 至最上至極之位, 故稱究竟位, 卽佛果位. 反之, 金剛喩定以下之覺, 尙未能究竟覺證心源, 故稱非究竟覺. 此外, 一切之心相終究幻滅, 非指心體之滅, 稱爲究竟滅. 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八上) : 若心滅者, 云何相續?若相續者, 云何說究竟滅?[成唯識論卷九․大明三藏法數卷九․卷二十一]
【구경究竟】
p2986-上→ 梵語 uttara, 巴利語同. 音譯鬱多羅. 形容至高無上之境界, 或對事物徹底極盡之意. 前者如佛示現至高無上之眞理, 卽稱爲究竟法身 ; 大般涅槃顯示佛敎之最終目的, 卽稱爲究竟涅槃. 後者如以不退之願心而成就誓願者, 稱爲究竟願, 此乃讚仰彌陀本願力之語. [勝鬘經一乘章․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十住毘婆沙論卷三]
【구경대비경究竟大悲經】
p2986-下→ 凡四卷(現存卷二至卷四). 又作究竟大悲哀戀改換經.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本經乃毘盧遮那佛在自然光炎宮中, 對無礙菩薩以下之十三位菩薩所說之法. 全經共分十六品, 內容係統攝衆生身․心之法門, 宣說心性之本淨, 揭示煩惱卽菩提․虛空圓融․萬境不遷․體泯用寂之義趣. 又本經屢有儒敎色彩之文句, 此乃與其他大乘經典相異之處. 另於大唐內典錄卷十亦收錄本經, 而謂本經乃唐初之僞經. [開元釋敎錄卷十八]
【구경도究竟道】
p2987-上→ 梵語 parāyaṇa. 意謂趨向最高目的, 或究極之道. 又作究竟地․究竟位. 此乃大乘五位(五道)之第五位, 指菩薩修行最後證得之佛果. 亦卽修習位所得之二轉依妙果, 於無間道金剛喩定後, 入於解脫道, 乃至盡未來際間之位.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卷五(大三一․六八五中) : 何等究竟道?謂依金剛喩定, 一切麤重永已息故, 一切繫得永已斷故, 永證一切離繫得故. 從此次第無間轉依, 證得盡智及無生智․十無學法等. 何等爲十?謂無學正見乃至無學正定․無學正解脫․無學正智. 如是等法, 名究竟道. 成唯識論卷十述此究竟位之相(大三一․五七上) : 此卽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其中, 無漏者, 謂二轉依之果諸漏永盡, 性淨圓明. 界者, 藏之義, 謂二轉依之果含容無邊希有大功德. 不思議者, 謂二轉依之果超離尋思言議之道 ; 卽爲微妙甚深自內證者, 不能以世間譬喩比喩之. 善者, 謂二轉依之果以白法爲性 ; 此因淸淨法界遠離生滅, 極爲安穩, 四智心品妙用無方而極爲巧便, 二者皆有順益之相, 卽與不善․無記相違. 常者, 謂二轉依之果無盡期 ; 此因淸淨法界無生無滅而無變易, 四智心品所依爲常, 亦無斷盡. 安樂者, 謂二轉依之果無逼惱 ; 此因淸淨法界衆相寂靜, 四智心品永離惱害. 解脫身者, 謂二乘所得之二轉依果, 唯永離煩惱障縛而無殊勝法. 大牟尼者, 謂大覺世尊成就無上寂黙之法 ; 此牟尼尊所得之二果永離二障, 故亦稱法身. [顯揚聖敎論卷十二․無性攝大乘論釋卷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成唯識論卷九․成唯識論述記卷九末](參閱二轉妙果 250․五位 1087)
【구경리究竟離】
p2987-下→ 對治離 之對稱. 謂究竟脫離妄執. 如此則無所治之妄執與能治之淨法, 歸於絶對平等之理. 據大乘起信論謂, 染法與淨法皆爲相待之法, 而無有自相可說, 故一切法自本以來卽非色․非心․非智․非識․非有․非無, 乃畢竟不可說者.
【구경법신究竟法身】
p2987-上→ 指無上之佛果 ; 此一佛果亦卽已證悟法性究竟之佛身. 蓋佛所證顯理智不二之眞理, 橫遍十方, 豎窮三世, 至高無上, 故稱爲究竟法身. 菩薩則僅證顯一分法身, 而不如佛之證顯究竟法身. 勝鬘經一乘章(大一二․二二○下) : 涅槃界者, 卽是如來法身 ; 得究竟法身者, 則究竟一乘.
【구경일승보성론究竟一乘寶性論】
p2986-中→ 梵名 Rātnagotra-vibhāgo Mahāyānottaratantra-śāstra(分別寶性之大乘最勝要義論). 凡四卷. 後魏勒那摩提譯. 又稱寶性分別一乘增上論. 略稱寶性論. 本書論述如來藏自性淸淨之敎義.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共分十一品. 一九五○年, 喬思敦(H. Johnston)與卻吐里(T. Chowdhury)共同出版此論之梵語原典. 漢譯傳統上認爲作者爲堅慧(梵 Sāramāti), 藏文系統則以本論爲彌勒(梵 Maitreya)所作. 又經錄中有說本論爲菩提流支所譯者, 或說有二譯, 菩提流支譯本爲闕本. 自本論所引用之豐富經典中, 可知初期之如來藏思想, 故爲了解印度如來藏說發展之寶貴資料. 其成立年代․與佛性論之前後關係及作者等, 迄今尙無定論. [解深密經疏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歷代三寶紀卷九․隋衆經目錄(法經)․隋衆經目錄(彦琮)․開元釋敎錄卷六․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九]
【구경즉究竟卽】
p2987-上→ 爲天台宗圓敎修行之位次. 乃六卽 中之第六位. 卽斷除第四十二品之無明, 而究竟諸法實相之行位. 此階位卽是妙覺位, 爲圓敎究竟之極果. 究竟, 爲至極之意 ; 卽, 爲理體不二之意. [摩訶止觀卷一下․天台四敎儀](參閱六卽 1275)
【구계九界】
p142-下→ 乃指十法界中之九界. 卽: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
【구계狗戒】
p3453-上→ 爲戒禁取見之一. 古代印度外道中有見狗死後, 生於天上者, 遂認爲持狗戒爲生天之因, 而學狗臥於戶外․食人之糞等, 稱爲狗戒外道. 俱舍論稱, 印度除狗戒外道之外, 尙有認爲受持牛戒․鹿戒等, 便得淸淨, 解脫出離, 永超衆苦樂, 至超苦樂處之諸種外道. [俱舍論卷十九](參閱戒禁取見2914)
【구계정집九界情執】
p142-下→ 謂九界之衆生, 悉有執迷之心. 十界中, 唯佛界能離情執而全知見. (參閱九界142)
【구고재救苦齋】
p4593-下→ 法會名. 南朝梁武帝曾設之.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記載, 中大通元年(529), 京城大疫, 梁武帝乃於重雲殿爲百姓設救苦齋, 以身爲禱.
【구고저九股杵】
p135-下→ 指密敎九股之金剛杵. 又作九鈷杵. 略稱九鈷․九股. 金剛杵原爲印度之兵器, 密敎沿用之, 以爲智慧之幖幟, 象徵能斷除煩惱, 降伏惡魔, 其兩端單獨者稱爲獨股, 分三枝者稱爲三股, 分五枝者, 稱爲五股. 九股杵之形狀與五股杵相同, 唯增股數, 以表示中胎(臺)院之八葉九尊. 其兩端有金胎兩部之九尊, 表示因果不二之義. [微妙大曼荼羅經卷五]
【구공九孔】
p128-中→ 乃身體中之九處孔穴. 又作九竅․九瘡․九入․九漏․九流. 據四分律卷三第三僧殘法所載, 九孔係指二眼․二耳․二鼻․口․大小便道. 此九孔, 破如瘡, 常流膿血不淨, 爲瘡;由外物通, 爲入;由內物出, 爲流․漏;故有多名. 關於孔穴之數, 迄無定說, 亦有作六竅者.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一․十誦律卷三․有部毘奈耶卷十一․治禪病袐要法卷上․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中二]
【구과九果】
p135-上→ 謂九種由因所得之果. 卽等流果․異熟果․離繫果․士用果․增上果․安立果․加行果․和合果․修習果等. 乃犍陀羅國有部之人所立. 九者卽:(一)等流果, 如善生善, 不善生不善. (二)異熟果, 由善惡之因所感苦樂之果. (三)離繫果, 離煩惱之繫縛而得擇滅之果. (四)士用果, 如依士夫之作用而成就諸事業, 由俱有因等所得之果. (五)增上果, 由與力․不障之增上因所得之果. (六)安立果, 如由風輪安立水輪. (七)加行果, 如由不淨觀․持息念等力, 遂引起盡智․無生智. (八)和合果, 如根與境和合而生識. (九)修習果, 如由色界之道, 起欲界之化及欲界之語. 另外迦濕彌羅國之師僅立五果, 以士用․增上二果攝安立․加行․和合․修習等四果.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一]
【구句】
p1625-上→ ①梵語 pada. 音譯作鉢陀․跛陀․鉢曇. 爲俱舍宗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宗百法之一. 指詮表事物之義理者. 亦卽能完全詮釋一義之章句. 俱舍論卷五(大二九․二九上) : 句者謂章, 詮義究竟, 如說“諸行無常” 等章. 自印度佛敎以來, 句乃構成表達法門義理而爲詩句形式之要素, 如法句經(巴 Dhamma-pada)卽爲此類法義詩句之代表. 於我國與日本之禪宗, 以句法形成之詩偈․散文․警句等亦極爲普遍. 蓋句有長短之不同, 據大毘婆沙論卷十四載, 一頌若以八字爲一句, 三十二字爲一頌(一偈)者, 乃爲不長不短處中之頌. 諸經論中之頌與書寫計數多依此法. 又從六字乃至二十六字皆可稱爲句, 六字者, 稱爲初句 ; 二十六字者, 稱爲後句 ; 少於六字者, 稱爲短句 ; 多於二十六字者, 稱爲長句. 又二句合集, 稱爲句身, 而三句․四句以上之合集, 則稱多句身. 然經部及唯識宗認爲, 句乃聲上之音韻屈曲, 而別無自體. 薩婆多部主張句若僅爲音聲而非詮表義理者, 則句與音聲有異而別有實體, 爲不相應行蘊所攝. [大乘入楞伽經卷三․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十四․卷七十六․大智度論卷四十四․成唯識論卷二․俱舍論光記卷五․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參閱句身1625). ②於禪宗, 擧凡言語․動作․境界等, 亦皆可稱爲句, 故有活句․死句之詞, 分別指含有意義或殊無意義之言語․動作․境界. 類似之用法, 另有句到意不到一語, 指言詞無義, 妄執諸緣, 計量分別, 而未能契合眞理. [五燈會元卷十一葉縣歸省章]
【구求】
p2964-上→ 指希求․冀望之意. 欲得樂而追求者, 稱爲得求 ; 欲長命不死者, 稱爲命求 ; 欲得正果成聖者, 稱爲聖求 ; 而追求世間欲樂者, 則稱爲非聖求. 蓋世間之人, 因有無止盡之貪求, 而易造成許多紛爭及煩惱, 故佛敎勸人應以無所求 之心, 去面對一切人事, 如是方能把握住已擁有的一切, 而知足常樂.
【구垢】
p3766-上→ 梵語 mala. 煩惱之異名. 指汚穢心之垢物. 又以貪․瞋․癡稱爲三垢, 故有煩惱垢․塵垢․垢穢․惑垢․染垢等名詞. 此外, 煩惱垢係由根本煩惱所流出, 其相汚且粗, 故亦以心魔賊喩稱之, 謂其能賊害世間及出世間之一切善法. 據俱舍論卷二十一載, 垢屬於小煩惱地法之一, 而以惱․害․恨․諂․誑․憍等合稱六煩惱垢, 略稱六垢.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十四擧出:欲貪․瞋恚․惛眠․掉悔․疑等五蓋爲煩惱之垢膩, 稱作心垢. 同論卷二十復擧出:疑․不思惟․怖․悲․惡․睡眠․過精進․軟精進․無能․若干想․著色等, 稱爲十一心垢;希望․瞋恚․睡眠․掉悔․疑․惱害․常念怨嫌․懷恨․燋熱․嫉妬․慳惜․詭詐․奸欺․無慚․無愧․矜高․諍訟․自高․放逸․慢․增上慢, 稱爲二十一心垢.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乘義章卷五]
【구鉤】
p5691-中→ 梵語 aṅkuśa. 又稱鐵鉤, 俱尸鐵鉤. 與錐同爲御象之鐵質器具. 例如長阿含卷十釋提桓因問經(大一․六三上) : 如象被深鉤, 而猶不肯伏. 中阿含卷三十五算術目犍連經(大一․六五二上) : 此御象者, 亦漸次第調御成訖, 謂因鉤故. 此外, 鉤又爲密宗法器之一. 密宗解釋鉤字爲普集, 召集之義, 而置於四攝中之第一. 千手觀音之四十手中, 左一手持鉤, 稱爲鐵鉤手或俱尸鐵鉤手. 又諸佛菩薩天神等像之三昧耶形中, 有金剛鉤, 五鈷鉤, 獨鈷鉤, 雙鉤等. 金剛鉤在鐵鉤之尖端附有三鈷金剛杵, 五鈷鉤附五鈷, 獨鈷鉤附獨鈷. 金剛鉤二個竝排卽稱雙鉤, 一般多置於蓮花上. 亦有以鉤爲武器者, 此或以鉤中附有金剛杵, 狀如鐵戟之故. [維摩經卷中佛道品,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 大智度論卷六十六, 胎藏界七集卷上]
【구鬮】
p6977-下→ 又作籤․櫛. 卽爲卜測吉凶禍福或裁決某事, 於竹․木․紙片上記下文字或記號, 或撚紙成丸狀, 拈取其一, 以憑取決之. 此風源於我國, 後爲佛敎所採用, 其種類有觀音鬮․輪相鬮等. [灌頂經卷十梵天神策經․佛祖統紀卷二十六永明智覺法師傳]
【구구대문九句對問】
p129-上→ 大日經中, 金剛薩埵發起之九句詢問. 卽:(一)菩提心之生(體), (二)菩提心之相(相), (三)心之續生(淨心), (四)心之相(染汚心), (五)時(修行所經), (六)功德聚(本有功德), (七)修行(能行), (八)異熟心(無記心), (九)心之殊異(修得淨心). 前六者就法所問, 後三者乃就人而問. 又大日經中對此九句之作答稱爲九句答說. (參閱三句階段542)
【구구인九句因】
p129-中→ 因明用語. 指所立法與能立法之關係上可能有之九種因. 爲因明中判別正因․似因之標準之一. 其所以稱爲九句因者, 乃言從宗同品與宗異品望因, 依因之有否而區分, 各計有三種:(一)全部有因, (二)全部無因, (三)部分有因部分無因. 三三相乘合得九種. 九種中, 僅二種爲正因, 餘七種皆爲似因. 九句因如下: (一)同品有異品有, 謂全部宗同品․宗異品皆有能立法中所言之義. 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是常宗(命題), 以所量性故爲因(理由). 例中, 常爲所立法, 所量是能立法. 故凡具有常性者, 如虛空, 皆爲宗同品;凡不具有常性者, 如甁, 皆爲宗異品. 所量爲思想之對象, 凡具常性與無常性之事物, 皆可爲思想之對象. 故宗同品․宗異品中全有此因. 然此因太寬, 不克證明聲之爲常或無常, 故爲似因. (二)同品有異品非有, 謂因與宗同品有全分(全部)關係, 與宗異品全無關係. 如佛弟子對聲生論者立聲是無常宗, 以所作性故爲因. 無常爲所立法, 所作爲能立法. 凡具有無常性者, 如甁, 是宗同品;凡不具有無常性者, 如虛空, 是宗異品. 如甁等具有無常性之事物, 無一不具有所作性, 故同品有;如虛空等不具有無常性之事物, 無一具有所作性, 故異品非有. 所作性之範圍與無常性之範圍相等, 能證明例中聲確爲無常, 故爲正因. (三)同品有異品有非有, 謂因與宗同品有全分關係, 而與宗異品僅部分關係. 如勝論者立聲是勤勇無間所發宗, 以無常性故爲因. 勤勇無間所發爲所立法, 無常爲能立法. 故凡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者, 如甁等, 是宗同品;凡不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者, 如電․虛空等, 是宗異品. 凡甁等, 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者, 無一不具有無常性, 故同品有. 凡如虛空等, 旣不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 亦不具有無常性;凡如電等, 雖不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 然具有無常性, 故異品有非有. 此因過於廣泛, 無確切證宗之力量, 故爲似因. (四)同品非有異品有, 謂因與宗同品全無關係, 而與宗異品有全分關係. 如聲生論者立聲是常宗, 以所作性故爲因. 常是所立法, 所作是能立法. 故凡具有常性者, 如虛空, 爲宗同品;凡不具有常性者, 如甁等, 爲宗異品. 虛空等具有常性之事物, 無一具有所作性, 故同品非有. 甁等不具有常性之事物, 無一不具有所作性, 故異品有. 宗同品全不具有所作性, 則於所作性範圍內, 無一事物是常住者, 卽所作性之範圍與常性之範圍, 毫無關涉. 宗異品全部有所作性, 故無常之事物, 無一不在此所作性範圍中, 而所作性之範圍內又無任何常性事物, 其所作性全係無常者. 此因非但不能證明自宗, 反而替敵(問難者)方作證, 顚倒是非, 故爲似因. (五)同品非有異品非有, 謂因與宗同品․宗異品全無關係. 如聲論師對佛弟子立聲是常宗, 以所聞性故爲因. 常爲所立法, 所聞是能立法. 故凡具常性者, 如虛空等, 皆宗同品, 凡不具常性者, 如甁等, 皆宗異品. 虛空等具有常性之事物者, 皆不具有所聞性, 故同品非有. 甁等不具有常性之事物者, 亦皆不具所聞性, 故異品亦非有. 宗同品․宗異品中全無此因, 如前例中, 所聞事物中, 旣全無常住者, 亦全無無常者, 不能爲所立宗作證, 故爲似因. (六)同品非有異品有非有, 謂因與宗同品全無關係, 與宗異品有部分關係. 如聲顯論者立聲是常宗, 以勤勇無間所發性故爲因. 常爲所立法, 勤勇無間所發是能立法. 故凡具有常性者, 如虛空, 爲宗同品, 凡不具常性者, 如電․甁, 爲宗異品. 虛空等具有常性之事物, 皆未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 故同品非有. 電不具有常性, 亦不具勤勇無間所發性;甁不具常性, 但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 故異品有非有. 宗同品全無能立法, 宗異品部分能立法, 部分不能立法. 如前例中勤勇無間所發性故, 非但不能證聲是無常, 反而證出聲爲常, 此亦顚倒是非, 故爲似因. (七)同品有非有異品有, 謂因與宗同品有一分(部分)關係, 而與宗異品有全分關係. 如聲生論對聲顯論立聲非勤勇無間所發宗, 以無常性故爲因. 非勤勇無間所發爲所立法, 無常是能立法. 故凡不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者, 如電․如空, 爲宗同品, 凡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者, 如甁, 爲宗異品. 於宗同品中, 電等爲具無常性者, 虛空等爲未具無常性者, 故同品有非有. 宗異品如甁等, 則無一不具有無常性, 故異品有. 宗同品中部分有能立法, 部分無能立, 宗異品則全有能立法. 如例中因無常性故, 不能證明聲必非勤勇無間所發性, 故爲似因. (八)同品有非有異品非有, 謂因與宗同品有一分關係, 而與宗異品全無關係. 如勝論師立內聲無常宗, 以勤勇無間所發性故爲因. 無常是所立法, 勤勇無間所發是能立法, 故凡具無常性者, 如電․甁, 爲宗同品, 凡不具無常者, 如虛空, 爲宗異品. 宗同品中, 甁等是勤勇無間所發, 電等則非勤勇無間所發, 故同品有非有. 宗異品則無一具有勤勇無間所發性, 故異品非有. 宗同品部分有能立法, 部分無能立法, 宗異品則全無能立法. 例如, 勤勇無間所發性必居於無常性之範圍內, 能證宗, 故爲正因. (九)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 謂因與宗同品․宗異品均有部分關係. 如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是常宗, 以無質礙故爲因. 常爲所立法, 無質礙是能立法. 故凡具有常住性者, 如極微․虛空等, 皆爲宗同品, 凡不具常住性者, 如樂․甁, 皆爲宗異品. 宗同品中, 如極微等是有質礙者, 如虛空等是爲無質礙者, 故爲宗同品有非有. 宗異品中, 如快樂等乃無質礙者, 如甁等乃有質礙者, 故異品有非有. 如例中, 凡無質礙者, 未必全然是常住, 不能證宗, 故爲似因. 九句因中, 有指具全分關係者, 非有指全分無關者, 有非有指具一分關係者. 其中(一)(三)(五)(七)(九)五句爲不定過, (四)(六)爲相違過, 僅(二)(八)無過而成因. 九句因爲新因明之綱格․三相之基礎, 或爲陳那所創倡. Gtan-tshigs kyi ḥkor - logtan - la - dbab - pa (Hetu-cakra-ḍamaru); Phyogs-chos-dguḥi ḥkhor -lo(Pakṣa-nava-dharma-cakra)․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本․因明論疏明燈抄卷二末․因明三十三過本作法纂解卷上․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因明大疏蠡測](參閱因明2276)
【구구타矩矩吒】
p4230-中→ 梵語 kukkuṭa. 又作鳩鳩咤․俱俱咤․究究羅. 卽鷄.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三․玄應音義卷二]
【구구타예설라국矩矩吒翳說羅國】
p4230-中→ 矩矩咤翳說羅, 梵名 Kukkuṭeśara. 爲高麗國之異名. 矩矩咤, 乃鷄之意 ; 翳說羅, 爲貴之意. 據慧琳音義卷八十一載, 其國國民共事鷄神, 首戴鷄翎, 故有此稱.
【구귀절驅鬼節】
p6884-下→ 西藏佛敎節日. 每年傳小召時, 於藏曆二月二十九日在拉薩魯布廣場擧行驅鬼之儀式. 鬼名路恭(爲一棒敎徒, 滅佛大臣, 全名爲恩蘭達札路恭]. 於節日當天, 由喇嘛裝扮成半黑半白之面貌, 衆人將之逐出郊外, 扮鬼者須至桑耶寺住宿數日再潛回拉薩.
【구나나타정사拘羅羅咤精舍】
p3272-下→ 梵名 Kuraraghara-papāta-parvata, 巴利名 Kuraraghara-papāta-pabbata. 在漢譯經典中, 譯爲精舍名, 於南傳巴利語經典中則爲山名. 據律藏大品第五之十三載, 乃位於阿槃提國(梵 Avanti, 巴同)之拘留歡喜山, 摩訶迦旃延(巴 Mahākaccāna)曾住於此山. 又阿槃提國長者之子億耳(巴 Soṇakoṭikaṇṇa, 亦於此出家. [雜阿含經卷二十]
【구나라鳩那羅】
p5708ai①梵語 kuṇāla 之音譯. 又作駒那羅, 拘那羅, 鳩夷羅, 拘浪拏. 爲美眼之鳥名. 意譯好眼鳥. ②乃阿育王的太子達磨婆陀那(梵 Dharmavardhana)之別名 ; 以太子之眼酷似鳩那羅鳥, 故名之. 又稱拘那羅, 駒那羅, 俱那羅. 太子生於阿育王起八萬四千塔之日, 容貌俊秀, 兩目淸澈. 及長, 阿育王之第一夫人徵沙落起多(梵 Tiṣyarakṣitā)愛太子之美貌, 密欲通好, 太子泣謝罪, 王夫人乃恨之, 遊說於王, 令遣征討德叉尸羅國之叛亂, 其後又矯王命抉太子兩目, 而放之於野. 太子旣失明, 流離至父之都城, 夜鼓箜篌悲吟. 王聞其聲, 疑是太子, 乃引見盲人問之. 太子悲泣告以實, 王方知係其夫人所爲, 欲加嚴刑, 太子以偈諫云(大五○․一四七上) : 一切諸凡夫, 悉由業所造 ; 善惡之業緣, 時至必應受. 一切諸衆生, 自做自受報 ; 我知此緣故, 不說壞眼人. 此苦我自作, 無有他作者 ; 如此眼因緣, 不由於人作. 王不納太子之諫, 乃定夫人之刑. 其後, 王護導太子至菩提樹伽藍瞿沙阿羅漢處, 請其以法力醫太子之目. 然未久, 太子聞王夫人之刑決, 病又復發, 遂薨. 鳩那羅太子之一生, 深具濃厚之悲劇色彩, 故至後世, 成爲印度著名之戱劇性人物, 諸經中亦不乏載述其故事者.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 阿育王經卷四, 阿育王息壞目因緣經, 經律異相卷三十三]
【구나발마求那跋摩】
p2966-上→ (367~431)梵名 Guṇavarman. 意譯作功德鎧. 爲劉宋譯經僧. 北印度罽賓國(迦濕彌羅或犍陀羅地方)人. 刹帝利(武士族)出身. 二十歲出家, 竝受具足戒, 精通經律論三藏, 故時人稱其爲三藏法師. 三十歲時, 罽賓王薨, 衆請師還俗嗣位, 師辭而不納, 遂隱遁遠走師子國弘揚佛敎, 後又至闍婆國(爪哇)傳道. 劉宋文帝元嘉元年(424), 師經由海路至廣州, 見虎市山之形勢頗似耆闍崛山, 故將其改稱爲靈鷲山, 竝在山中建立禪室以習禪. 山中本多虎患, 及至師居於此地之後, 則無有其害. 元嘉八年至建康, 文帝禮遇之, 敕住祇洹寺, 未久, 卽於寺中宣講法華經及十地經, 法席甚盛. 此外, 師亦從事譯經工作, 譯有菩薩善戒經․四分比丘尼羯磨法․優婆塞五戒相經․沙彌威儀等, 共計十部十八卷. 除上述外, 師復繼伊葉波羅之後, 翻譯雜阿毘曇心論, 以補足伊葉波羅未譯完之部分. 元嘉八年九月二十八日示寂, 享年六十五. [梁高僧傳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神僧傳卷三․出三藏記集卷十四․開元釋敎錄卷五]
【구나발타나求那跋陀羅】
p2965-中→ (394~468)梵名 Guṇabhadra. 意譯作功德賢. 劉宋譯經僧. 中印度人. 原屬婆羅門種姓. 幼卽學習五明諸論, 廣硏天文․書算․醫方․咒術等學. 後讀雜阿毘曇心論而崇信佛法, 遂剃髮出家, 竝受具足戒. 師爲人慈和恭順, 專勤學業, 先習小乘敎法, 博通三藏, 後轉學大乘敎法, 深硏大品般若經․華嚴經等諸經, 進而讀誦宣講, 竝以佛法勸化父母, 其父受師感化亦歸信佛敎. 劉宋元嘉十二年(435), 師經由海路至廣州, 文帝遣使迎入建康祇洹寺, 從事譯經工作. 師與慧嚴․慧觀等於祇洹寺招集義學僧, 譯出雜阿含經五十卷, 後於東安寺譯出大法鼓經二卷, 次於丹陽郡譯出勝鬘經一卷. 其後, 受譙王之請而居止荊州之新寺, 宣講華嚴等經. 此外, 師亦曾居住道場寺․中興寺․白塔寺等多處. 劉宋大明七年(463), 師奉敕祈雨而感得甘霖普降, 帝敕賜甚豐. 一生歷經文帝․孝武帝․明帝三朝, 歷朝皆歸向推崇之, 對內事外事多有貢獻. 師廣演大乘之敎法, 譯經弘化, 故世稱摩訶衍 . 所譯之經典, 除上述之外, 尙有楞伽經四卷․小無量壽經一卷․過去現在因果經四卷․罪福報應經一卷等, 共計五十二部一三四卷. 其中, 小無量壽經一卷, 係阿彌陀經三譯中之第二譯. 師於明帝泰始四年示疾, 臨終之日見天華聖像而入寂, 享年七十五. [梁高僧傳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神僧傳卷三․出三藏記集卷十四․開元釋敎錄卷五]
【구나비지求那毘地】
p2965-上→ (?~502)梵名 Guṇavṛddhi 意譯作德進․安進. 南齊譯經僧. 中印度人. 早歲出家, 就學於大乘法師僧伽斯那(梵 Sa上{hasena), 常事諷誦, 熟諳大小乘經二十餘萬言. 通達內外經典, 竝精硏陰陽․卜筮之術, 占時驗事. 齊高帝建元(479~482)初, 居止於毘耶離寺, 執錫布化, 以其威儀端肅, 王公貴人迭相供請. 在印度, 僧伽斯那由經藏中抄出譬喩一百事 編成一部, 以敎授新學者, 而師亦精通其義旨, 遂於永明十年(492)秋譯出四卷, 此卽百喩經四卷. 其後, 師又譯十二因緣經一卷, 及須達長者經一卷. 蓋劉宋大明(457~464)以來, 譯經之業衰微殆絶, 至此始有新譯本出現, 時人見而稱歎之. 師爲人弘厚, 故有由萬里之遠地來歸依者, 南海之商人亦皆宗事之, 爲佛事而獻資贊助者甚多. 後於建康(今南京)建立正觀寺, 重閣層門, 整飾殿堂, 竝收徒施化, 德業甚著. 中興二年冬示寂, 年壽不詳. [梁高僧傳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一․出三藏記集卷十四․開元釋敎錄卷六]
【구나제야산佉羅帝耶山】
p2762-下→ 佉羅帝耶, 梵名 Kharādīya. 地藏菩薩之淨土. 又作佉羅提耶山․佉羅陀山․伽羅陀山. 意譯騾林山. 佛陀嘗於此山說地藏十輪經, 故爲地藏菩薩之住處. 據慧琳音義卷十八所載, 此山爲七金山․十寶山之一, 接近須彌, 高四萬踰繕那. 光味仙人亦居於此, 學習驢脣仙所傳之玄象列宿法. [地藏十輪經卷一․玄應音義卷二十一](參閱佉陀羅山 2760)
【구나함불拘那含佛】
p3268-中→ 拘那含, 梵名 Kanakamuni, 巴利名 Konāgamana. 乃過去七佛中之第五佛, 賢劫千佛之第二佛. 又作狗那含佛․俱那含佛․迦那伽牟尼․拘那含牟尼․迦那含牟尼․迦諾迦牟尼. 意譯金色仙․金儒․金寂. 據長阿含卷一大本經載, 此佛於人壽三萬歲時出生於淸淨城(巴 Sobhavatī), 爲婆羅門種, 姓迦葉. 其父名大德(巴 Yaññadatta), 母名善勝(巴 Uttarā);佛於烏暫婆羅樹(巴 Udumbara)下成道, 曾有一會之說法, 度化弟子三萬人, 最優者有舒槃那多(巴 Bhiyyosa)․鬱多羅(巴 Uttara). 其執事弟子名安和(巴 Sotthija). 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大一五․六九三下):拘那含牟尼佛放大光明住行者前, 其佛身長二十由旬, 圓光三十由旬, 擧身光長四十由旬, 光相具足. 見此佛者, 卽得百億諸三昧門無數陀羅尼.另據七佛經載, 俱那含牟尼於賢劫第七劫出世.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載, 該佛姓迦葉及婆羅墮. 蓋拘那含佛․拘樓秦佛․迦葉佛等皆於現在劫出世, 故於印度有諸佛遺蹟之傳說. 據高僧法顯傳載, 舍衛城東南十二由延之那毘伽邑(巴 Nābhika), 爲拘樓秦佛所生處, 由此向北減一由延, 卽拘那含佛所生處. 據大唐西域記卷六室羅伐悉底國條載, 迦羅迦村馱佛城東北三十餘里處, 有數座窣堵波, 次北者供奉迦諾迦牟尼佛之舍利, 竝有無憂王(阿育王)所立之石柱. 西元一八九五年, 於藍毘尼園西北十八公里之尼格里瓦村(Niglīva), 南方約一公里處之尼格莎格兒湖畔, 發現玄奘所述之石柱, 由銘文內容可確定該處卽拘那含佛之遺蹟, 惟該處非阿育王所營建, 故得知在阿育王之前已有拘那含佛塔. [雜阿含經卷十五․佛名經卷八․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上․大智度論卷九, 翻梵語卷一․慧琳音義卷十八]
【구난다화拘蘭荼華】
p3273-中→ 梵語 kuraṇṭa. 又作俱蘭咤華. 意譯作紅花. 屬莧科之植物, 學名Gomphrena globosa. L.. 一年生草本, 莖高一尺, 乃至數尺, 枝葉對生, 頭狀花序, 常開紅色花, 此花叢生, 採後曬乾, 長久不變顔色. 一般稱千日紅․千日草等. 慧琳音義卷十五謂, 其花紅赤, 色貌鮮明. 其體堅硬, 猶如木石. 其氣臭穢, 猶如糞土, 令人不堪逼近. [玄應音義卷一]
【구년면벽九年面壁】
p133-下→ 卽面壁坐禪九年. 爲禪宗初祖菩提達摩之故事. 菩提達摩於梁武帝普通元年(520), 泛海至金陵. 與帝語, 機不契, 遂自梁折蘆渡江, 至洛陽. 棲止於嵩山少林寺, 終日面壁而坐, 達九年之久. [神僧傳卷四]
【구뇌九惱】
p146-中→ 又作佛九惱․九厄․九橫․九難․九罪報. 指佛因過去世之業障, 而於成道後所受因果報應之九種災難, 卽:(一)佛昔爲婆羅門之子火鬘, 與瓦師之子護喜相善, 護喜曾數邀火鬘拜見迦葉如來, 然火鬘以何用見此𩫴道人之惡言三拒, 由此因緣受六年苦行之報應. (二)佛昔爲博戱浪人, 曾誘淫女鹿相至辟支佛日常修道之園中娛樂, 後殺鹿相女而嫁禍辟支佛, 故受孫陀利謗之報應. (三)佛昔爲部主商客, 因爭船格戰, 以矛金竄穿另一部主脚致命終, 故於乞食時受木槍穿徹足趺之報應. (四)佛昔爲婆羅門時, 曾妒比婆葉如來及比丘衆受槃頭王供養, 遂發惡言, 並敎其五百童子罵彼等須食馬麥, 故佛及五百羅漢於毘蘭邑時受食馬麥九十日之報應. (五)昔時釋種族捕殺池中之魚, 佛爲一童子, 曾以杖打魚頭, 故受琉璃王殺釋種之報應, 且於其時, 佛感頭痛. (六)乞食空鉢, 佛曾入婆羅門聚落乞食不得, 空鉢而返. (七)佛昔爲一比丘, 因妒無勝比丘受善幻婦之供養, 遂謗無勝與善幻通, 由此佛說法時受旃荼女繫盂於腹毁謗誣賴之報應. (八)佛昔爲須摩提, 因不欲與其異母弟分財産, 遂於高崖推落其弟, 投石擊殺, 故遭提婆達多以石擊佛之報應. (九)佛於阿羅婆伽林中, 冬至前後八夜, 凍寒不堪, 曾索三衣禦寒. [大智度論卷九․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三]
【구단다부이사歐丹多富梨寺】
p6099-中→ 梵名 Udaṇḍapura, 或 Uddaṇḍapura, Udantapura, Daṇḍapura. 據西藏傳作 O-tan-ta-pū-ri. 寺址在印度比哈爾(Bīhār)附近. 西元八世紀中葉, 爲波羅王朝開國之君哥波羅王(梵 Gopāl, )所建, 與附近之那爛陀寺․超戒寺(梵 Vikramaśīla)共爲金剛乘(梵 Vajra-yāna)之中心. 據西藏傳, otanta 意謂高聳(ḥsur-byed), 卽一敎徒使用依咒法所得之黃金, 在一丘陵上建立之高聳寺院. 本寺創建未久, 那爛陀寺之學僧寂護入藏土弘法, 卽仿照本寺而建造桑鳶寺(藏 Bsam-yes). 瑪喜波羅王(梵 Mahīpāl, , 978~1030 頃)曾於本寺置五百比丘, 其時約當西藏佛敎之改革者阿提沙於本寺授戒之時. 其後於喇瑪波羅王(梵 Rāmapāl, , 1084~1130 頃)之治世中, 相傳住有比丘衆多達千人. 至十二世紀末, 回敎徒穆罕黙德卡爾琦(Muhammad Khaljī)破壞本寺, 屠殺寺僧, 掠奪藏書, 本寺因之廢絶. [Schiefner: Tāranāṭha's Geschichte des Buddhismus in Indien;H. H. Dodwell:The Cambridge Shorter History of India]
【구담瞿曇】
p6580-中→ 瞿曇, 梵名 Gautama 或 Gotama, 巴利名 Gotama. 爲印度刹帝利種中之一姓, 瞿曇仙人之苗裔, 卽釋尊所屬之本姓. 又作裘曇․喬答摩․瞿答摩․俱譚․具譚. 意譯作地最勝․泥土․地種․暗牛․牛糞種․滅惡. 又異稱爲日種․甘蔗種․阿儗囉娑(梵 Aṅgirasa). 有關瞿曇姓氏之由來, 據十二遊經載, 於久遠劫時, 有菩薩爲王, 早失父母, 乃以國付與其弟, 從一婆羅門學道, 住於甘蔗園, 時人稱其師爲大瞿曇, 稱彼爲小瞿曇. 其時國中有五百大賊劫取官物, 於遁逃時路經甘蔗園, 乃散其盜物於左右, 捕賊者尋跡追至, 以爲菩薩卽國中大賊, 卽以木貫射之, 致其身血流汚滿地;大瞿曇以天眼徹見, 悲哀涕泣, 乃取土中之餘血, 以泥和之, 還至園中, 盛之於器, 竝分置左右而咒之, 謂此瞿曇若有誠心, 則天神將變血爲人. 歷經十月, 左化作男, 右化成女, 此後遂以瞿曇爲姓. 又大日經疏卷十六載, 瞿曇仙人於空中行欲, 有二渧之汚, 落於地面, 生成甘蔗, 後經日光炙照, 生出二子, 其中一子卽爲釋王. 故相傳瞿曇仙人卽釋迦種族之祖, 且釋種亦因之稱爲甘蔗種. 此外, 俱舍論記卷二十七․中觀論疏卷十末及衆許摩訶帝經卷二等亦均有記載. 就瞿曇之語意, 法華文句卷一下(大三四․一五中):瞿曇, 此言純淑, 亦名舍夷;舍夷者, 貴姓也.據慧苑音義卷上之說, 瞿乃土地之義, 答摩乃最勝之義;卽除天之外, 於地上人類之中, 以此爲最勝之族, 故稱地最勝. 另據慧琳音義卷二十五, 此王種能爲民除患, 故又稱滅惡. 蓋 Gotama 原爲印度太古時代瞿曇仙人之姓, 故稱其子孫爲 Gautama. 其中 go(瞿)爲牛之義, 或 ku(瞿)爲土地之義, tama 爲最上之義, 故有地最勝之譯語, 或譯爲泥土․地種等;又 tamas 爲暗黑之義, 故有暗牛․牛糞等之譯語. 由於其梵語含有如上諸義, 故於古代印度衍生出種種神話. 此外, 或謂 gotama 意指牛之最巨大者, 遂以之作爲人之尊稱. 要之, 此亦源於印度自古重視牛之風習所産生之解釋. [佛本行集經卷五․釋迦譜卷一․希麟音義卷六․翻譯名義集卷一]
【구담미瞿曇彌】
p6582-上→ 梵名 Gautamī,巴利名 Gotamī.又作憍曇彌․瞿答彌․喬答彌, 或作瞿夷․裘夷. 爲印度刹帝利種族之一姓, 卽瞿曇(梵 Gautama)之女聲, 爲釋迦族女子之通稱. 於諸經中, 特尊稱佛之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梵 Mahātrajātatī)爲瞿曇彌. [十二遊經․法華經玄贊卷九本․慧琳音義卷二十五](參閱瞿曇6580)
【구담법지瞿曇法智】
p6581-上→ 梵名 Gautama Dharmajñāna. 又稱達磨闍那․達磨般若․法智. 爲隋代之譯經居士. 中印度波羅㮈城人. 通達梵語. 父名般若流支, 父子相承, 祖習傳譯. 北齊之季, 任昭玄都統之職;齊亡, 佛法亦毁, 乃由僧職轉任俗官, 冊授洋郡守. 後又敕召譯經, 隋文帝開皇二年(582), 於大興善寺譯出業報差別經一卷. 其餘事蹟及生卒年均不詳. [續高僧傳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十二․開元釋敎錄卷七]
【구담선瞿曇仙】
p6581-下→ 瞿曇, 梵名 Gautama 或 Gotama, 巴利名 Gotama. 印度太古時代之仙人. 又作瞿曇大仙․喬答摩仙. 爲七大仙之一, 十鉢羅闍鉢底之一. 此仙人善於咒術, 曾造日明論. 據大日經疏卷十六載, 瞿曇仙人於虛空中行欲, 有二渧之汚, 落於地面, 遂生甘蔗, 經日光炙照, 生出二子, 其中一子卽釋王. 故相傳瞿曇仙人卽釋迦種族之祖, 且釋種亦因之稱爲甘蔗種. 有關其事蹟,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九․菩薩本緣經卷中載, 瞿曇仙人大現神通, 十二年中變作帝釋之身, 竝使釋身作羝羊形, 且作千女根在其身上;此與婆羅門神話中, 謂瞿曇之妃與帝釋天私通, 仙人大怒, 逐妃於林間, 竝附千女根於帝釋身上之傳說頗爲相似. 於密敎中, 謂瞿曇仙爲六火天眷屬五仙之一, 安於胎藏界外金剛部院南方, 配在阿脂羅仙(梵 Aṅgiras)之後. 其種子爲□(yaṁ). 其形像, 身呈赤肉色, 持甁. 右手豎散五指, 以拇指指其無名指之中節;左手中指與拇指相捻, 置於胸前. [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大孔雀咒王經卷下․釋迦譜卷一․胎藏界七集卷下]
【구당勾當】
p1321-下→ 又作句當. 源於我國, 後爲日本眞言宗․天台宗之僧官名. 隸屬別當, 專掌寺內庶務之職. [文獻通考卷一○九王禮考․東大寺要錄卷十]
【구대裘代】
p5598-上→ 又作裘袋, 裘帶, 宮體. 日本法衣之一種. 多爲素絹製成, 於襟上有僧綱, 裙有襞, 以帶繫腰部, 始於中古法皇諸門跡, 爲僧侶入宮時所著用之禮服. [貞丈雜記卷五, 僧綱式卷下]
【구대선九帶禪】
p144-上→ 浮山法遠爲接引修行僧所用之九種方法. 其學人編輯其所示之宗門語句, 稱爲佛禪宗敎義九帶集, 略稱浮山九帶. (參閱浮山九帶4158)
【구두선口頭禪】
p746-中→ 謂不明禪理, 僅襲取禪家之常用語以資談助者. 又作口頭三昧. 意指行者但襲取文字語言, 說禪說道, 而不眞實下工夫修持. 後轉指一般人不身體力行, 僅於口頭說說而已. 菜根譚中卽有講學不尙躬行, 爲口頭禪一語. 又現今通常指某人言談間所愛用之習慣語. [禪關策進筠州黃檗運禪師示衆條]
【구라俱扌羅】
p4038-上→ 梵語 kūla. 指凡夫之小塔. 塔上無輸蓋. 據律典記載, 若爲如來․獨覺․阿羅漢․不還果․一來果․預流果等造塔, 得採用超過一重以上之相輪 ; 反之, 若爲凡夫中之善人造塔, 可造平頭, 然不可用輪蓋.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參閱塔5421)
【구라발저俱扌羅鉢底】
p4038-上→ 梵語 kulapati. 意譯作家主. 求法高僧傳卷上載, 若有一人稱豪, 獨用僧物, 處斷綱務, 不白於大衆者, 稱爲俱扌羅鉢底. 此乃佛法之毒瘤, 人神所共怨, 雖復於寺有益, 而獲罪甚深.
【구력논사口力論師】
p744-下→ 爲印度古代外道之一派. 該派主張虛空爲萬物之眞因. 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 口力論師爲二十種外道中之第十九, 由於主張虛空爲萬物之生因, 故謂宇宙生成之最初爲虛空, 由虛空生風, 由風生火, 由火生愞, 由愞生水, 水凍結後作地, 地生種種藥草, 種種藥草生五穀生命. 諸乘法數, 敎乘法數作因力論師, 恐係誤記. 對口力一詞之解釋, 古來並無定說. 或謂宇宙間之虛空與口內之空具有相同之關係, 最初生虛空, 虛空生風, 恰如口腔所呼出之氣 ; 或以天地萬物皆爲梵天所造, 虛空生風, 風生萬物, 卽從梵天口腔發出呼氣之義 ; 又可解作此外道視食爲生命, 所謂以口力作活計, 故稱口力論師. [華嚴玄談卷八, 中觀論疏卷三本]
【구로사拘盧舍】
p3271-下→ 梵語 krośa, 巴利語 kosa. 爲印度古代之尺度名. 又作俱盧舍․拘摟賖. 意譯聲․鳴喚. 卽大牛之鳴喚或鼓聲之音響所可聽聞之距離, 亦卽自聚落至阿練若處之距離. 然因土地之高低․聲量之大小各異, 是以音響所達之距離多有不同, 而俱盧舍之尺度亦未必一定. 依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十誦律卷十一․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一․雜阿毘曇心論卷二․俱舍論卷十二․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二․大唐西域記卷二等所載, 一拘盧舍之長, 等於五百弓. 據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一載, 一弓等於四肘, 一肘等於一尺八寸, 故一拘盧舍卽三千六百尺. 又謂一拘盧舍等於阿練若與聚落之間隔. 另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五載, 一俱盧舍等於四百弓, 阿練若處至聚落之間隔則爲五百弓. 據雜寶藏經卷八之註所載, 一拘盧舍等於五里, 玄應音義卷十九․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一․四分律羯磨疏濟緣記卷一之四,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四等皆採用其說法. 又據慧苑音義卷下載, 一肘等於一尺五寸. 據方廣大莊嚴經卷四載, 四肘成一弓, 一千弓爲一俱盧舍. 據摩訶僧祇律卷八․卷九等載, 五肘成一弓量, 二千弓爲一俱盧舍. 佛本行集經卷十二則謂, 一肘之長爲二尺, 四肘爲一弓, 五弓爲一杖, 十杖爲一息, 八十息爲一拘樓奢. 其中, 八十息乃六息之訛, 此係依慧苑音義卷下, 有關俱盧舍長度之換算而得知. [俱舍論光記卷十二․慧琳音義卷三․卷四․翻譯名義集卷八](參閱弓959․肘量2988)
【구룡驅龍】
p6885-上→ 指持戒之阿羅漢依恃戒力, 驅逐迦濕彌羅國之毒龍.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四(大二七․二三○上):昔此迦濕彌羅國中有一毒龍, 名無怯懼, 稟性暴惡, 多爲損害. 去彼不遠, 有毘訶羅數爲彼龍之所嬈惱. 寺有五百大阿羅漢, 共議入定, 欲逐彼龍, 盡其神力, 而不能遣. 有阿羅漢從外而來, 諸舊住僧爲說上事. 時外來者至龍住處, 彈指語言:“賢面遠去.” 龍聞其聲卽便遠去. 諸阿羅漢怪而問言:“汝遣此龍, 是何定力?” 彼答衆曰:“我不入定, 亦不起通, 但護尸羅, 故有此力. 我護輕罪, 如防重禁, 故使惡龍驚怖而去.”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
【구류귀九類鬼】
p161-下→ 據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一載, 閻魔王所居之處有無財․少財․多財三種鬼, 此三種鬼中各復有三種, 故共計九種(類)鬼. 卽:(一)無財鬼, 下分三種:(1)炬口鬼, 此鬼口中常吐烈焰, 熾然不息, 身形則如被火燎燒之多羅樹(棕櫚樹). (2)鍼口鬼, 此鬼腹大如山, 咽喉則細如鍼孔, 雖見諸種上妙之飮食, 然不能呑嚥, 故饑渴難忍. (3)臭口鬼, 此鬼口中恒出極惡腐爛臭氣, 其臭過於糞穢, 且自熏於己, 故常嘔逆, 若遇飮食亦不能食, 常爲饑渴所惱. (二)少財鬼, 下分三種:(1)鍼毛鬼, 此鬼身毛堅利, 難以親近, 其堅毛內鑽自體, 外射他人, 苦痛難忍, 偶有不淨之食以稍濟饑渴. (2)臭毛鬼, 此鬼之身毛臭過糞穢, 熏爛肌骨, 蒸坋腸腹, 衝喉變嘔, 荼毒難忍, 然若拔其毛, 則傷裂皮膚, 轉加劇苦, 偶有不淨之食以稍濟饑渴. (3)癭鬼, 此鬼於咽喉生大癭, 猶如癰腫, 熱痛酸疼, 然又更相剝擠, 致使臭膿湧出, 共相爭食而稍濟饑渴. (三)多財鬼, 下分三種:(1)希祀鬼, 此鬼常向祠祀中享受祭品, 猶如飛鳥, 遨遊虛空, 無有阻礙, 蓋此鬼先世積財而慳吝不能布施, 且希冀子孫之祭祀, 故生於此鬼道中. (2)希棄鬼, 此鬼常希望以他人所棄吐․殘留等物, 供其食用, 此乃因其宿生慳吝, 故於有飮食之處, 或見穢物, 或不能見, 或樂於淨物, 而又見穢, 隨其業力之不同, 而得多寡厚薄之食. (3)大勢鬼, 此鬼之勢大, 諸如夜叉․邏刹娑․恭畔茶等均屬之, 或住於靈廟, 或依於樹林, 或居山谷․處空宮等, 所受之富樂與諸天相同.
【구류생九類生】
p161-中→ 謂三界衆生出生之九種形態. 卽:(一)卵生, (二)胎生, (三)濕生, (四)化生(以上四生, 三界共通), (五)有色(色界), (六)無色(無色界), (七)有想(無色界中除無想天以外之其他諸天), (八)無想(無色界中之無想天), (九)非有想非無想(非想非非想處). 金剛經(大八․七四九上):所有一切衆生之類, 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此外, 楞嚴經卷七說有十二種類生.
【구류손불拘留孫佛】
p3270-上→ 梵名 Krakucchandha-buddha, 巴利名 Kakusandha-buddha. 乃過去七佛中之第四佛, 現在賢劫千佛之第一佛. 又作迦羅鳩孫陀佛, 羯洛迦孫馱佛․迦羅迦村馱佛․拘樓秦佛․俱留孫佛․迦鳩留佛․鳩留秦佛. 意譯領持․滅累․所應斷已斷․成就美妙. 依長阿含經卷一載, 賢劫中人壽四萬歲時此佛出世, 爲婆羅門種, 姓迦葉. 父名記得(巴 Aggidatta), 母名善枝(巴 Visākhā), 子名上勝. 時, 王爲安和(巴Khema), 王城名安和城(巴 Khemavatī). 於尸利沙樹(巴 Sirīsa)下成道, 曾有一會之說法, 度化弟子四萬人, 重要者有薩尼(巴 Sañjīva )․毘樓(巴Vidhura )等, 執事弟子名善覺(巴 Buddhija). 依七佛經所載, 於賢劫中第六劫中, 此佛出世, 父名野倪也那多, 母名尾舍佉. 時, 王爲刹謨刹摩, 城名刹摩. 大智慧弟子名散口爾嚩, 侍者名沒提踰. 依佛名經卷八載, 該佛之父名功德婆羅門, 母名廣, 子名上. 王名無畏, 城亦名無畏. 該佛與毘婆尸佛․拘那含佛․世尊等共稱過去七佛, 再加當來成佛之彌勒菩薩同受造像供養. 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念七佛品(大一五․六九三中):拘留孫佛亦放光明住行者前, 其佛身長二十五由旬, 圓光三十二由旬, 通身光五十由旬, 相好具足如紫金山. 見此佛者, 常生淨國, 不處胞胎, 臨命終時, 諸佛世尊必來迎接. 關於該佛之遺蹟, 據高僧法顯傳載, 舍衛城東南十二由延之那毘伽邑(Nābhika)爲拘樓秦佛所生處․父子相見處, 亦皆立有佛塔. 又據大唐西域記卷六劫比羅伐窣堵國條載, 無憂王(阿育王)在供有迦羅迦村馱佛舍利之窣堵波前立有石柱.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五․七佛父母姓字經․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智度論卷九․翻譯名義集卷一]
【구륜九輪】
p158-上→ 日本佛塔建築用語. 又作空輪. 乃突出於塔頂上的九層金輪中之相輪. 佛寺建築中, 塔之平頭上有重重之輪盤形建築, 通常稱爲相輪․盤蓋或承露盤;在日本, 於三重五重之塔中, 相輪之輪數若固定爲九重者, 則特稱爲九輪. 九輪最底輪稱一輪, 往上漸次爲二輪至第九輪. 古代印度所造塔頂亦置有九輪. 此外, 作爲貴族標幟之傘蓋(梵 chattra)亦有九輪. (參閱承露盤3254․相輪3911․塔5421)
【구륜句輪】
p1626-下→ 密敎修法中, 行者將本尊之眞言逐字觀想布列爲圓明之字輪, 稱爲句輪. 據大日經義釋卷十一所載, 凡行者持誦眞言時, 當逐字觀想成爲句輪, 卽觀想本尊之心, 心上有布列眞言之圓明字輪, 輪轉相接, 令明了現前. 又持誦眞言時, 觀想其種子字猶如白乳, 次第流注入行者之口, 或注入其頭頂, 相續不絶, 遍滿其身, 乃至遍於四肢. 又於圓明之字輪中, 字常明了, 如常流之水, 無有盡期. 如是持誦至疲憊已極, 則住於寂靜之心. [大日經疏卷十四字輪品]
【구륜口輪】
p746-中→ 三輪之一. 又稱敎誡輪, 正敎輪, 說法輪. 佛所說之法, 能摧破衆生之煩惱, 令衆生反邪歸正, 依敎修行, 故稱口輪. [金光明經文句卷二, 大明三藏法數卷八](參閱三輪679)
【구륜도조拘崙闍鳥】
p3271-上→ 拘崙闍, 梵語 krauñca, 巴利語 koñca. 爲一種鷸鳥. 又稱帝釋鷸. 或謂屬於鶴種. 大威德陀羅尼經卷七之註, 稱之爲穀祿鳥. 於梵文阿彌陀經中, 謂拘崙闍嘗對諸人說敎. [大方等大集經卷三․枳橘易土集卷八]
【구리가라용왕俱利迦羅龍王】
p4028-下→ 俱利迦羅, 梵名 Kulikaḥ. 意譯作尊敕. 又作俱哩迦龍王․古力迦龍王․瞿梨伽羅龍王. 爲密敎不動明王之變相, 其形像爲呑劍之狀, 立盤石上, 故俗稱俱哩迦羅不動․俱里劍. 據俱利迦羅大龍勝外道伏陀羅尼經載, 不動明王曾於色究竟天與諸外道論師對論, 竝共現種種之神變成智, 時明王變智火之劍, 外道之上首智達亦作智火之劍 ; 明王智火劍再變爲俱利迦羅大龍, 呑外道之智火劍, 其氣出如二萬億雷一時而鳴, 魔王外道聞之皆怖而捨諸惡疑邪執. 其形像如大蛇纏劍上, 劍之周圍有火焰, 額上有一角, 劍上書□(a, 阿)字. 若變作人相, 則面目喜怒, 被甲冑則如廣目天王, 左手托腰持索, 右肘屈曲持劍, 頭頂置龍蟠, 立於金剛山上. 人形之尊像今已不存, 多流布龍纏劍之像. 以此尊爲本尊之修法能除病患魔障等. [俱利迦羅龍王儀軌․說矩里迦龍王像法]
【구리垢離】
p3766-中→ 又作水垢離․鹽垢離. 謂向神佛祈願前, 先以冷水或海水沐浴, 令身心之汚垢脫落, 而獲得淸淨. 於日本靈山․名跡等佛敎道場大多有供作垢離․垢離搔․千(日)垢離之設備.
【구리태자拘利太子】
p3268-中→ 梵名 Koliputra. 爲佛陀最早度化的五比丘之一. 又作摩訶男․摩男拘利․摩訶男拘利. 父爲拘利族斛飯王, 故稱拘利太子. [中本起經卷上․本行集經卷十一․法華義疏卷四](參閱摩訶男6078)
【구마라궤俱摩羅軌】
p4036-下→ 指金剛童子之儀軌, 卽佛說無量壽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之略稱.
【구마라다鳩摩邏多】
p5710-下→ 梵名 Kumāralabdha, Kumāralāta. 付法藏第十八祖(禪宗第十九祖). 又作鳩摩羅多, 鳩摩羅陀, 鳩摩羅馱, 矩摩邏多, 拘摩羅邏多, 究摩羅陀. 意譯作童受, 童首, 豪童, 童子. 據付法藏因緣傳卷六所載, 師生於呾叉始羅國, 自幼聰慧, 有美名童子之稱. 後出家學道, 從僧伽耶舍受法, 才學超世. 初於呾叉始羅國著述諸論, 後至朅盤陀國專事敎化. 平生浸淫佛敎典籍, 極其玄旨, 立正法, 摧邪見, 高論淸擧. 其後付法豫闍夜多. 大唐西域記亦有類似之記載, 惟以之爲經量部(卽經部)之本師, 又謂時人以日出論師尊稱之, 而與馬鳴, 龍樹, 提婆竝號四日照世. 大唐西域記卷三呾叉始羅國(大五一․八八五上) : 昔經部拘摩羅邏多(唐言童受)論師, 於此製述諸論. 大唐西域記卷十二朅盤陀國(大五一․九四二上) : 無憂王命世, 卽其宮中建窣堵波, 其王於後遷居宮東北隅, 以其故宮爲尊者童受論師建僧伽藍. 臺閣高廣, 佛像威嚴. 尊者, 呾叉始羅國人也. 幼而穎悟, 早離俗塵. (中略)其所製論, 凡數十部, 竝盛宣行, 莫不翫習, 卽經部本師也. 出三藏記集卷十一訶梨跋摩傳, 及三論玄義所引僧叡之成實論序等, 則謂師乃罽賓之小乘學者, 屬薩婆多部, 係成實論作者訶梨跋摩之師. 其生卒年不詳, 然依訶梨跋摩之年代, 及四日論師出現之傳說, 與付法藏因緣傳等之說, 其生存年代應置於龍樹與世親之間, 卽約於西元第三世紀之末. 但成唯識論述記卷二則以爲師生於佛陀入滅後百餘年之際 ; 而異部宗輪論謂經部於佛陀入滅四百年始行分派, 師旣爲經部本師, 亦當於此四百年中. 諸說紛紜, 其間之異同則有待詳硏. 又據以上各書所載, 師所著之書頗多, 或謂數十部, 或謂五百論, 中觀論疏卷一本謂, 師嘗造日出論 ; 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謂, 師造有結髮論 ; 俱舍論光記卷二謂, 師有喩鬘論, 癡鬘論, 顯了論等著作. 另據僧叡之關中出禪經序所載, 坐禪三昧經之初四十三偈係師所造者. 此外, 近年來學者將新疆所得大莊嚴經論之梵文斷片加以硏究, 而有主張此論係出自師之手者 ; 蓋大莊嚴經論素被視爲馬鳴之著作, 故此一硏究頗受學界之注意. [俱舍論卷二,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八, 景德傳燈錄卷二, 翻譯名義集卷二, 小乘佛敎槪論, H. Lüders: Bruchstücke des Kalpanāmaṇḍitikā des Kumāralāta]
【구마라불제鳩摩羅佛提】
p5710-中→ 梵名 Kumāra-buddhi. 意譯作童覺. 前秦譯經家. 西域人. 晉武帝時來中國, 於鄴寺譯四阿鋡暮抄解二卷, 時由佛提執梵本, 竺佛念, 佛護譯爲漢文, 僧導, 僧叡等任筆受. 其後不知所終. 開元釋敎錄卷三載, 其譯時爲苻堅建元十八年(382)壬午八月. [出三藏記集卷二, 歷代三寶紀卷八]
【구마라십鳩摩羅什】
p5709-中→ (344~413, 一說 350~409)梵名 Kumārajīva. 又作究摩羅什, 鳩摩羅什婆, 拘摩羅耆婆. 略稱羅什, 什. 意譯作童壽. 東晉龜玆國(新疆疏勒)人. 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 父母俱奉佛出家, 素有德行. 羅什自幼聰敏, 七歲從母入道, 遊學天竺, 遍參名宿, 博聞强記, 譽滿五天竺. 後歸故國, 王奉爲師. 前秦苻堅聞其德, 遣將呂光率兵迎之. 呂光西征旣利, 遂迎羅什, 然於途中聞苻堅敗沒, 遂於河西自立爲王, 羅什乃羈留涼州十六, 七年. 直至後秦姚興攻破呂氏, 羅什始得東至長安, 時爲東晉隆安五年(401). 姚興禮爲國師, 居於逍遙園, 與僧肇, 僧嚴等從事譯經工作. 自後秦弘始五年(403)四月, 羅什先後譯出中論, 百論, 十二門論(以上合稱三論), 般若, 法華, 大智度論, 阿彌陀經, 維摩經, 十誦律等經論, 有系統地介紹龍樹中觀學派之學說. 其譯經之總數說法不一, 出三藏記集稱三十五部, 二九四卷 ; 開元釋敎錄則謂七十四部, 三八四卷. 自佛敎入傳, 漢譯佛經日多, 但所譯多滯文格義, 不與原本相應, 羅什通達多種外國語言, 所譯經論內容卓拔, 文體簡潔曉暢, 至後世頗受重視. 其時, 四方賢俊風從, 羅什悉心作育, 皆得玄悟. 羅什一生致力弘通之法門, 當爲般若系之大乘經典, 與龍樹, 提婆系之中觀部論書之翻譯. 所譯之經典, 對我國佛敎之發展有很大之影響 ; 中論, 百論, 十二門論, 道生傳於南方, 經僧朗, 僧詮, 法朗, 至隋之吉藏而集三論宗之大成 ; 再加上大智度論, 而成四論學派. 此外, 所譯之法華經, 肇啓天台宗之端緖 ; 成實論爲成實學派之根本要典 ; 阿彌陀經及十住毘婆沙論爲淨土宗所依之經論 ; 彌勒成佛經促成了彌勒信仰之發達 ; 坐禪三昧經之譯出, 促成了菩薩禪之流行 ; 梵網經一出, 中土得傳大乘戒 ; 十誦律則提供了硏究律學之重要資料. 羅什門下有僧肇, 道生, 道融, 僧叡, 曇影, 僧導等, 名僧輩出, 蔚成三論與成實兩學派. 故羅什亦被尊爲三論宗之祖. 居十二年而入寂, 時爲晉義熙九年, 世壽七十. 或謂義熙五年示寂. 又據梁高僧傳記載, 姚興以羅什爲聰明超凡之輩, 不欲其無嗣, 遂以十女逼令受之. 元魏孝文帝曾至洛陽, 遣使覓羅什之後嗣, 委任以官爵. 迨至隋世, 關中鳩摩氏猶有顯者, 或卽羅什之後人. [大品般若經序, 百論序, 大智度論序, 梁高僧傳卷二, 廣弘明集卷二十三]
【구마라염鳩摩羅炎】
p5710-中→ 梵名 Kumārāyaṇa. 又作鳩摩羅琰. 天竺人, 爲鳩摩羅什之父. 生於相國之家, 不嗣相位而出家, 東度葱嶺, 至龜玆國. 國王敬慕而迎爲國師. 王有妹耆婆(梵 Jīvaka), 年始二十, 甚爲聰明, 逼羅炎娶之, 生一子, 卽鳩摩羅什. 初時, 佛升忉利天爲母說法, 優塡王於渴仰之餘, 命人以栴檀刻佛像, 安置於拘睒彌國. 其後, 鳩摩羅炎負像東來, 路經葱嶺, 龜玆等諸國敬慕而抑留之, 乃至以妹妻之, 使者卽齎像至姚秦. 其後南朝劉宋破姚秦, 迎請此像至江左, 奉置於龍光寺, 世稱龍光瑞像. [梁高僧傳卷二鳩摩羅什傳,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之二]
【구마라천俱摩羅天】
p4036-中→ 俱摩羅, 梵名 Kumāra. 意譯爲童子. 又作鳩摩羅天․鳩摩羅伽天․拘摩羅天. 護世二十天之一, 卽初禪梵王, 其顔如童子, 故有此名. 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 位外金剛部院西方辯才天之傍, 形像爲黃色六面(二重三面), 童顔, 右手執三股戟, 左手持其柄. 又於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等, 形像呈靑綠色, 左手握拳, 右手持鈴, 以荷葉爲座. [大日經疏卷十․蘇悉地羯羅經略疏卷三․翻譯名義集卷四]
【구마리천俱摩利天】
p4035-上→ 俱摩利, 梵名 Kumārī. 又作鳩摩利天․俱摩羅天․憍摩利天. 爲大自在天眷屬之一. 大日經疏卷十六有俱摩利鑠底之釋(大三九․七四四上) : 大自在子之后, 作鑠底印.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 位外金剛部院西方梵天女之左. 全身呈肉黃色, 左手執鉾, 右手肘豎開, 豎掌而屈中小指, 食指如鉤. 其三昧耶形爲槊. [大日經卷四․胎藏界七集卷中]
【구마이瞿摩夷】
p6579-下→ 梵語 gomaya, 巴利語同. 又作巨磨. 指牛糞. 自古印度人皆將牛視爲神聖之象徵, 竝以牛糞爲最淸淨之物, 故常塗牛糞以淨化祭壇. 此風習後爲密敎採用, 於修法造壇時, 取未著地之瞿摩夷及瞿摸怛羅(梵 gomūtra, 牛尿)和合塗之. 或將瞿摩夷投入爐中, 可作爲護摩供物之一. 據大日經疏卷四載, 取牛糞及尿液, 就淺顯之意義而言, 是爲順彼方之風俗, 以爲淸淨之故. 就祕密而言, 瞿, 指行, 以入阿字門之故, 是諸法無行;摩, 指我;夷, 指乘. 卽是諸法無行, 以一切法我不可得之故, 若無有我, 則無所乘及與乘者, 此卽稱爲大乘. 若修行人能如是淨治心地, 則能畢竟淸淨, 遠離諸障礙. 又依陀羅尼集經卷九載, 取淨牛糞蒸之, 可去除臭氣.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治病合藥經亦有瞿摩夷可治瘡․除便祕之記載. [金剛壽命陀羅尼經․建立曼荼羅護摩儀軌․慧琳音義卷三十六]
【구면관음九面觀音】
p143-上→ 乃菩薩像名. 藏於日本法隆寺. 係自中國迎請至日本之檀木像. 高三十七點五公分. 因是香木所製, 故無彩色. 雕法精巧, 爲一莊嚴菩薩像.
【구모달라瞿摸怛羅】
p6579-下→ 梵語 gomūtra. 譯作牛尿. 密敎於修法造壇時, 取之與瞿摩夷(梵 gomaya, 卽牛糞)拌和塗之, 以爲淸淨. 依大日經義釋演祕鈔卷一載, 取瞿摩夷及瞿摸怛羅和合之, 雖爲淸淨戒壇, 但就祕密之意義而言, 瞿摩夷, 係指諸法無行, 以一切法我不可得之故, 若無有我, 則無所乘及與乘者;怛羅, 則指如如離塵垢之義, 亦卽心之實相. 因之, 若修行者能如是修造內心大悲曼荼羅, 以如是如如離塵之糞․液淨治心地, 則能畢竟淸淨, 遠離諸障礙. [大日經疏卷四․梵語雜名]
【구모토각龜毛免角】
p6400-上→ 龜本無毛, 免亦無角, 然龜游水中, 身沾水藻, 人視之則誤認水藻爲龜毛, 又如誤認直豎之免耳爲免角;故諸經論每以龜毛免角比喩有名無實, 或現實中全然不存在之事物;亦卽凡夫對實我實法之妄執. 成實論卷二(大三二․二五六上):世間事中, 免角․龜毛․蛇足․鹽香․風色等, 是名無.[楞伽經卷二․大智度論卷一․宗鏡錄卷四十六]
【구무간도九無間道】
p147-中→ 指正斷煩惱位之九無漏道. 又作九無礙道. 間卽礙或隔之義, 謂觀眞智理, 不爲惑所間礙(隔). 煩惱尙存, 於後念得擇滅之理, 故煩惱與擇滅間更無間隔, 稱無間;由此至涅槃, 故稱道. 三界分爲九地, 九地一一有修惑․見惑. 一地之修惑又分九品斷之, 每斷一品惑, 各有無間․解脫二道. 卽正斷煩惱之位爲無間道;斷後相續所得之智爲解脫道. 修惑於各地立有九品, 故能對治之道亦有九品, 稱九無間道․九解脫道. 又無學之聖者, 練根轉種性時, 亦有九無間․九解脫. [俱舍論卷二十五․卷三十三]
【구무위九無爲】
p146-下→ ①卽九種無爲之意. 無爲者, 謂本來恆存, 無因緣造作, 不爲生․住․異․滅四相所遷之實在法. 九者卽:擇滅無爲․非擇滅無爲․虛空無爲․空無邊處無爲․識無邊處無爲․無所有處無爲․非想非非想處無爲․緣起支性無爲․聖道支性無爲等. 乃小乘之大衆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所立. 此中, 擇滅無爲卽簡擇力, 乃依智慧力而得之滅;非擇滅無爲乃緣缺法不生時所顯之滅;虛空無爲以無礙爲性, 不障礙他法亦不爲他法所障, 周遍於有形之物體中, 恆常不變;空無邊處無爲乃至非想非非想處無爲卽四無色所依之定體. 彼能依之五蘊, 原爲有爲法, 今就其所依之處, 故立爲無爲;緣起支性無爲與聖道支性無爲乃十二緣起及八聖道支之理法. 緣起支․聖道支雖爲有爲法, 然其理法寂然不動而無變易, 故立爲無爲. [異部宗輪論․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 ②擇滅無爲․非擇滅無爲․虛空無爲․不動無爲․善法眞如無爲․不善法眞如無爲․無記法眞如無爲․道支眞如無爲․緣起眞如無爲等. 小乘化地部之所立. 此中, 前三者及後二者與大衆部等之說同;不動無爲乃離定障之苦樂受所顯之滅;善法眞如無爲乃感善法之愛果, 所感之理眞實如常;不善法眞如無爲感不善之非愛果, 理法眞實如常;無記法眞如無爲乃不感無記果之理, 常然不變. 上述之善法․不善法․無記法等眞如無爲之體雖各一, 而其性皆善. [異部宗輪論․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
【구무학九無學】
p147-下→ 梵語 navāśaikṣāḥ. 卽無學位之人有九種優劣差別, 又作九種阿羅漢. 自己之所作成辦, 無復修學之位, 稱爲無學位, 謂阿羅漢果等. ①於聲聞之第四阿羅漢果分爲九種. 有關九無學之名稱及次第, 諸經論所擧不一, 依中阿含之福田經甘露味論卷上載:(一)退法, 若遭疾病等異緣, 卽退失所得之果, 乃阿羅漢中最鈍根者. (二)思法, 懼退失所得之法, 乃欲自殺, 以保所得. (三)護法, 於所得之法防護不退, 若怠防護, 有退失之懼. (四)安住法, 若無特勝之退緣則不退, 若無特勝之加行則不轉較優之種姓. (五)堪達法, 堪能行練根修行之事, 速達不動種姓. (六)不動法. (七)不退法, 此二者, 乃最利根, 能斷盡一切煩惱, 得盡智及無生智;此中修練爲因而得者稱爲不動, 依本來種姓者稱爲不退;亦卽前者不敗壞所得三昧之種種因緣, 後者不退失所得之功德. (八)慧解脫, 了斷慧障之煩惱, 於慧得自由. (九)俱解脫, 了斷定障․慧障, 斷不染汚無知, 得滅盡定, 於定․慧能自在. 此中, 前七者依根之利鈍而分, 後二者就所離之障而分;又依次相當於成實論卷一分別賢聖品所說, 退相․死相․守相․住相․可進相․不壞相․不退相․慧解脫相․俱解脫相. 九無學加有學位之十八種, 稱爲二十七賢聖, 乃小乘聖者分類之一種. [大乘義章卷七本]. ②據俱舍論卷二十五所載, 思法乃至不退法之七種阿羅漢加入獨覺․佛而成九無學. 此乃依根之上中下, 而分爲下下乃至上上等九種. [大毘婆沙論卷六十二․雜阿毘曇心論卷五]
【구문지법求聞持法】
p2966-下→ 全稱虛空藏求聞持法. 又稱聞持法. 卽以虛空藏菩薩爲本尊, 而爲求見聞覺知之事, 能長久憶持不忘所修持之行法. 此法係依虛空藏求聞持法 儀軌而修. 其法爲 : 先於淨板上畫滿月, 中繪虛空藏菩薩像, 置於淨室或空閑寂靜處, 佛像正面向西或向北, 以淨物覆蓋之, 另作方形之木曼荼羅, 壇下安裝四足置於一佛像前, 竝備五種佛具, 以淨水洗手, 作手印承水, 誦陀羅尼飮之 ; 次詣像前至心禮拜, 除卻像上之覆物, 竝結印誦陀羅尼, 運心供養, 以手印掐珠, 明記陀羅尼之數. 日僧空海於來華前, 爲求頭腦明晰․記憶增强, 而勤修此法有所感應. 據其所著之三敎指歸載, 若能依此法誦眞言一百萬遍, 則能熟記一切敎法之文義. [大虛空藏菩薩念誦法](參閱虛空藏求聞持法 5264)
【구물두화拘物頭華】
p3269-中→ 拘物頭, 梵語 kumuda, 巴利語同. 屬睡蓮科. 又作俱物頭華․究牟地華․矩母那華․究牟地華․句文羅華. 花莖有刺, 色白或赤, 葉稍短. 其白色者, 學名 Nymphoea esculenta, 莖細滑, 可供食用;其赤色者, 學名 Nymphoea rudra. 慧琳音義卷三謂, 拘物頭華卽赤蓮華, 呈深朱色, 甚具香味, 非人間所有. 於續高僧傳卷二․翻譯名義集卷八等, 皆譯作黃蓮華. 大日經疏卷十五則謂, 俱物頭乃靑色之蓮華. (參閱蓮華6146)
【구미불교歐美佛敎】
p6100-中→ 歐美佛敎最初以硏究佛敎文獻爲始, 法國以大乘佛敎硏究․考古學硏究入手;德國․英國以巴利語佛敎文獻翻譯硏究․考古學硏究等爲主流. 較具代表性之著作有:拉森(C. Lassen)與布爾諾夫(E. Burnouf)合著之巴利語論(Essai dePāli, 1826), 荷吉森(B. H. Hodgson)著尼泊爾與西藏之語言․文學․宗敎介紹(Notices of the Language, Literature and Religion of Nepal and Tibet, 1826 ), 布爾諾夫之印度佛敎史序說(Introduction a I'histoire de Bouddhisme Indién 1845)等, 梵文法華經之法文翻譯(Lotus de la Bonne Loi)亦於西元一八五二年由布爾諾夫出版, 由此遂奠定佛敎硏究之基礎. 其後, 以麥克斯穆勒(Max Müller)編輯之東方聖書(Sacred Books of the East)爲始, 有多數巴利語經典․大乘佛敎經典陸續譯出, 乃使佛敎之學術價値與哲學意義備受重視. 其中, 影響歐洲較巨者, 首推阿諾德(Edwin Arnold)之讚佛詩亞洲之光(Light of Asia), 及奧爾高特(Olcott)領導之靈智學會(The 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之活動. 英國於西元一九○六年成立英國佛敎協會(The Buddhist Society of England), 兩年後更名爲大英佛敎協會(The Buddhist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竝由大衛斯(Rhys Davids)出任會長, 刊行佛敎評論(Buddhist Review), 致力於佛敎之弘揚. 此會之推展工作於西元一九二五年由洪飛瑞斯(Christmas Humphreys)繼承, 竝刊行英國佛敎(Buddhist in England). 西元一九四三年倫敦佛敎敎會(Buddhist Society, London)發行中道雜誌(The Middle Way), 直至今日, 仍繼續出版. 法國則在美國倫絲貝利女士(Miss Constant Lounsbery)之協助下, 由太虛大師創立巴黎佛敎友誼會(創於一九二九年), 竝於一九三九年刊行佛敎思想季刊(La Pensée Bouddhique). 此外, 其他國家亦有不少刊物發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由於日本鈴木大拙博士之著述及演講, 引起歐美人士對禪學之濃厚興趣. 美國由於受到歐洲學者之影響, 佛敎經典之語言學硏究相當盛行. 又美國思想界之廣泛涉獵東方思想亦値得重視, 東西哲學家會議於西元一九三九年在夏威夷召開. 同時, 以日本移民之佛敎信仰(主要爲淨土眞宗)爲中心之活動亦逐漸展開. 至於我國佛敎徒之在美弘法者, 有應金玉堂於紐約創辨美東佛敎總會, 沈家楨居士創辨世界宗敎硏究院及大覺寺, 以及度輪(宣化)法師於舊金山創辨金山寺․法界大學, 佛光山星雲大師於洛杉磯創辨西來寺․國際佛敎促進會, 聖嚴法師於紐約創立禪中心等. 大抵而言, 華語系之大乘佛敎, 頗有逐漸在美國生根之趨勢. [歐米の佛敎(渡邊海旭)](參閱美國佛敎3928)
【구미재九味齋】
p135-上→ 或作鳩美菜․供備菜. 係集九種美味之供物, 禪宗於法會宿忌(逮夜, 卽前夜)供養之. [禪林象器箋卷十四祭供門]
【구밀俱密】
p4035-上→ 謂眞如實相等之圓理, 稱爲理密 ; 印契禁咒等之三密, 稱爲事密. 法華經爲理密之祕密敎 ; 大日․金剛頂等之諸經, 爲事理俱密之祕密敎. 此乃日僧慈覺之判釋, 爲臺密諸師以之與東密抗衡者. [蘇悉地羯羅經略疏卷一(圓仁)․天台眞言二宗同異章(證眞)]
【구박具縛】
p3080-中→ 梵語 sakala-bandhana. 謂具足煩惱, 指具足見修二惑者. 縛, 卽煩惱之異名, 煩惱(心之惑)能繫縛有情, 使其墮於生死輪迴之苦境, 故稱縛. 蓋無論有漏․無漏, 若其見惑或修惑之一分未斷者, 皆總稱具縛. 又就修行階位而言, 乃指自見道以前之三賢․四善根等, 乃至一切未斷惑之凡夫. 一般則以具縛爲凡夫之異名, 故凡夫亦稱具縛凡夫․具縛凡衆. 然嚴格論之, 凡夫之中有不具縛者, 聖者之中有具縛者, 亦卽若以有漏道斷滅修惑者, 雖爲凡夫, 實無有具縛;而見道初刹那之聖者, 若未能先斷滅修惑, 雖爲聖者, 猶稱之爲具縛.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俱舍論卷四․卷二十三․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四․摩訶止觀卷五上]
【구박바라문俱縛婆羅門】
p4037-上→ 又稱俱博婆羅門․救婆俱婆羅門. 此婆羅門身犯百罪, 命終後墮入地獄, 後以隨求陀羅尼之功德力, 化地獄爲淨土, 而與其餘諸罪人皆得三十二相, 圓滿八十種好. 據隨求陀羅尼儀軌載, 昔時摩竭陀國有一婆羅門, 名俱博婆羅門, 其人造惡無數, 罪不可量, 命終後速疾墮入阿鼻地獄, 獄卒前來拘牽, 其時地獄忽化爲蓮花池, 彌滿八功德水. 蓋埋葬俱博處所之西一里有一窣睹波, 其內藏有隨求陀羅尼之咒文, 因窣睹波已朽, 眞言遂墮落地上, 咒文中之一字隨風繫於俱博婆羅門之遺骸上 ; 以此因緣, 俱博與其餘諸罪人皆得三十二相, 圓滿八十種好, 諸罪人竝於蓮花臺藏世界成諸佛菩薩, 俱博婆羅門則成上方世界之無垢佛. 此類記載與俱縛婆羅門之名散見於密敎典籍之中, 多用以彰顯隨求陀羅尼不可思議之功德力.
【구박일탈九縛一脫】
p158-下→ 乃指摩訶止觀卷一上所述不同發心之十種衆生. 卽:一爲火途道, 二爲血途道, 三爲刀途道, 四爲阿修羅道, 五爲人道, 六爲天道, 七爲魔羅道, 八爲尼犍道, 九爲色無色道, 十爲二乘道. 此中, 前九者爲縛, 後一者爲脫, 縛脫雖異, 然同是邪非之發心. 摩訶止觀卷一上(大四六․四中):九種是生死, 如蠶自縛. 後一是涅槃, 如麞獨跳, 雖得自脫, 未具佛法. 俱非故雙簡. 前九是世間, 不動不出;後一雖出, 無大悲, 俱非雙簡也.
【구반다鳩槃荼】
p5708-下→ 梵名 Kumbhāṇḷa, 巴利名 Kumbhaṇḍa. 又作俱槃荼, 究槃荼, 弓槃荼, 鳩滿拏, 槃査. 意譯爲甕形鬼, 冬瓜鬼, 厭魅鬼. 乃隸屬於增長天的二部鬼類之一, 然圓覺經稱其爲大力鬼王之名. 此鬼噉人精氣, 其疾如風, 變化多端, 住於林野, 管諸鬼衆. 據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二所載, 佛嘗敕毘樓勒天王(增長天)護持南方閻浮提 ; 天王之下有鳩槃荼大臣, 率領衆多部衆, 具有大勢力, 其下有鳩槃荼兄弟, 檀提, 憂波檀提, 大肚, 葛迦賖, 摩訶鉢溼婆, 十手, 山行等諸鳩槃荼眷屬. [華嚴經探玄記卷二, 圓覺經略疏卷四]
【구발의전륜보살俱發意轉輪菩薩】
p4035-上→ 位於密敎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 坐於虛空藏菩薩之右. 密號法輪金剛. 本誓與纔發心轉法輪菩薩同. 身呈肉色, 左手持蓮, 上安法輪 ; 右手仰掌, 立獨股杵, 坐於赤蓮花上.
【구방변九方便】
p128-下→ 乃密敎修胎藏界法時所誦之九種偈頌. 大日經卷七載, 滅迷之方式(方便)有九種, 稱爲九方便. 卽:(一)作禮方便, 禮敬佛․法․僧三寶. (二)出罪方便, 懺悔罪障. (三)歸依方便, 信仰佛․法․僧三寶. (四)施身方便, 獻身如來敎, 依法修行. (五)發菩提心方便, 發願達成佛敎之眞實目的. (六)隨喜方便, 隨喜他人之善行爲. (七)勸請方便, 祈請如來弘敎. (八)奉請法身方便, 希求如來使自身體得眞理. (九)迴向方便, 以上之功德普皆迴向一切衆生, 願自他同證菩提. 九, 表示因位之九識․胎藏界之九尊;此係對金剛界法之五悔而言.
【구방변십바라밀보살九方便十波羅蜜菩薩】
p129-上→ 乃於九種方便, 一一配以十種波羅蜜菩薩. 九方便者, 胎藏次第修法中所誦之九種偈頌及其印契眞言. 卽作禮方便․出罪方便․歸依方便․施身方便․發菩提心方便․隨喜方便․勸請方便․奉請法身方便․迴向方便等. 十波羅蜜菩薩卽檀波羅蜜菩薩․戒波羅蜜菩薩․忍辱波羅蜜菩薩․精進波羅蜜菩薩․禪波羅蜜菩薩․般若波羅蜜菩薩․方便波羅蜜菩薩․願波羅蜜菩薩․力波羅蜜菩薩․智波羅蜜菩薩等. 其中, 第十之智波羅蜜菩薩通於隨喜以下之四方便. 以上十者位於胎藏界曼荼羅之虛空藏院. [成唯識論卷九․大日經疏卷七]
【구배九拜】
p142-中→ ①禪宗三拜(三次)之禮法. 敕修百丈淸規卷一達磨忌條(大四八․一一一七下):住持上香三拜, 不收坐具. 上湯, 退身三拜. 再進前問訊揖湯, 復位三拜, 收坐具.. ②九種敬禮之法. 此說見於周禮, 爲:稽首․頓首․空首․振動․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肅拜. ③九度禮拜. 古代朝庭拜賀․奏慶等重要儀式中所行之禮法. ④印度施行之九種禮法, 爲:發言慰問․俯首示敬․擧手高揖․合掌平拱․屈膝․長跪․手膝踞地․五輪俱屈․五體投地. [大唐西域記卷二]
【구백미륵歐伯米勒】
p6099-下→ (Evgenii Evgeniewich Obermiller, 1901~1935)蘇俄佛敎學者. 一九○一年, 出生於列寧格勒(Leningrad). 記憶力强, 竝富音樂才華, 於進入公立學校時, 卽通達英․法․德三國語言, 立志做音樂家. 一九一八年, 於就讀大學時期罹患絶症, 遂改變方針, 在列寧格勒大學從史徹巴斯基(Th. Stcherbatsky)學習印度學與梵文文典, 幾能諳誦全部經典. 同時硏究詩學理論, 更習得西藏語․蒙古語, 從事佛敎文庫(Biblio theca Buddhica)之編纂. 至一九二七年, 始在文庫上發表正理一滴及其注疏之梵藏索引(Sanskrit and Tibetan Index Verborum to Nyāyabindu, Nyāyabindu ṭīkā), 此後陸續出版之著作頗多. 著作除上記之外, 竝有 Abhisamayāl, ṃkāra, Sanskrit Text and Tibetan translation, jointly edited with Prof. Th. Stcherbatsky, Bibl. Bud. , 1929(現觀莊嚴論梵本及西藏譯校訂出版); Bu-ston's History of Buddhism, 2 vols. Heidelberg, 1931~1932(布頓佛敎史英譯)等, 不勝枚擧. 歿於一九三五年. [Th. Stcherbatsky:Obituary Notice, Dr. E. E. Obermiller,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vol. XⅡ, 1936;Z. D. M. G, 1935]
【구범九梵】
p144-中→ 指第四禪之九天. 卽無雲․福生․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等. [仁王經天台疏卷上]
【구법求法】
p2966-下→ 又作求道. 指遊方他地或他國, 而冀望能求得佛法, 或請回佛像․經卷等. 高僧法顯傳․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記․大唐西域記․往五天竺國傳等皆爲著名之求法記. (參閱取經 3094)
【구법狗法】
p3453-中→ 末世之比丘相互誹謗, 彼此猜疑嫉妬, 沈溺於物慾之中而不能自拔, 故以狗譬喩之;而比丘行此法, 謂之行狗法. 大寶積經卷八十八(大一一․五○四上):佛告彌勒:『當來末世後五百歲亦復如是. 自稱菩薩, 行於狗法, 至他施主家中, 生己家想, 旣起此想, 便生貪著. 前至他家, 見後比丘, 瞋目視之, 心生嫉恚, 而起鬥諍, 互相誹謗.”
【구변九辯】
p162-中→ 指菩薩之九種辯才. 卽無著辯才․無盡辯才․相續辯才․不斷辯才․不怯弱辯才․不驚怖辯才․不共辯才․天人所重辯才․無邊辯才等.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一]
【구병九病】
p143-下→ 乃指寒․熱․饑․渴․大便․小便․欲․饕餮․老等九種疾病. 此說出自長阿含經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 欲爲貪婬欲, 饕餮爲貪食. 人壽八萬歲乃人類果報之最殊勝者, 時人猶有此九病.
【구보광邱寶光】
p3520-中→ (1933~ )福建海澄人. 僑居馬來西亞蕪驅州. 畢業於檳城鍾靈中學․英國喀比馬來西亞師範學院. 二十四歲皈依竺摩法師, 法名心海, 號明智. 熱心佛敎弘法事業, 對馬來西亞佛敎之推展出力甚勤, 曾任馬來西亞佛敎總會祕書.
【구봉두미九峰頭尾】
p143-上→ 禪宗公案名. 僧問九峰(大四八․二六八上):如何是頭?峰云:開眼不覺曉.僧云:如何是尾?峰云:不坐萬年床.僧云:有頭無尾時如何?峰云:終是不貴.僧云:有尾無頭時如何?峰云:雖飽無力.僧云:直得頭尾相稱時如何?峰云:兒孫得力, 室內不知.九峰乃石霜慶諸之法嗣道虔禪師. 借與一僧論頭尾之事相, 以示道人得眞實境界之因緣. 頭者, 見證一切諸法畢竟空寂之意;尾者, 更出世間森羅萬象, 而顯現自在之妙用. 若有頭無尾, 則不爲貴;有尾無頭, 則無力;頭尾相稱, 始得完具義. 宏智於此有頌云(大四八․二六八中):規圓矩方, 用行舍藏, 鈍躓棲蘆之鳥, 進退觸藩之羊. 喫人家飯, 臥自家床, 雲騰致雨, 露結爲霜. 玉線相投透針鼻, 錦絲不斷吐梭腸, 石女機停兮夜色向午, 木人路轉兮月影移央.[從容錄第六十六則]
【구부경九部經】
p145-上→ 梵語 navāṅga-śāsana, 巴利語 navaṅga-buddha-sāsana. 又作九分敎․九部法. 略稱九經. 爲佛經內容之九種分類. 九部之名稱, 南北所傳諸說各異. (一)據巴利文善見律毘婆沙序․長部經註序․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等, 九部爲:修多羅(巴sutta)․祇夜(巴geyya)․伽陀(巴gāthā)․和伽羅那(巴veyyākaraṇa, 又作受記)․優陀那(巴udāna)․伊帝目陀伽(巴itivuttaka, 又作如是語)․闍陀伽(巴jātaka, 又作本生)․毘佛略(巴vedalla)․阿浮陀達磨(巴abbhutadhamma, 又作未曾有法). 據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三․卷三十四載, 此九部自古稱爲大乘九部, 係自十二部經中, 除去尼陀那(因緣․緣起)․阿波陀那(譬喩)․優波提舍(論議)等三部而成者. 大乘義章卷一․法苑義林章卷二等謂, 於十二部經中, 大乘菩薩之人無犯戒等, 故無緣起;機緣殊勝, 故無譬喩;無徵詰問答之要, 故無論議. (二)據法華經方便品之載, 九部爲:修多羅․祇夜․伽陀․本事․本生․未曾有․因緣(梵nidāna, 巴同)․譬喩(梵avadāna, 巴同)․優波提舍(梵upadeśa), 稱爲小乘九部, 係自十二部經中, 除去毘佛略(方廣)․和伽羅那(受記)․優陀那(無問自說)等三部而成者. (三)據大集法門卷上所載, 九部爲:契經․祇夜․記別․伽陀․本事․本生․緣起․方廣․希法, 係自大乘九部之中, 除去優陀那, 另加緣起而成者. (四)據十住毘婆沙論卷九念佛品所載, 九部爲:修多羅․岐夜․授記․伽陀․憂陀那․尼陀那․如是語經․斐肥儸․未曾有經, 係自小乘九部中, 除去闍多伽, 另加尼陀那而成者. [大般涅槃經義記卷二․大乘玄論卷五․法華經玄義卷六上․妙經文句私志記卷十二](參閱十二部經344)
【구부득고求不得苦】
p2964-中→ 梵語 yad apīcchayāparyeṣaamāṇo na labhāte tad api duḥkhaṃ 又作所求不得苦․欲不得苦. 爲八苦之一. 指衆生有所欲求而得不到滿足之痛苦. 亦卽欲求脫離惡法而不得, 欲求善法亦不得, 及欲求脫離苦事而不得, 欲求樂事亦不得等, 諸如此類的欲求不得, 皆能引起煩惱與痛苦, 故稱求不得苦. [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五王經․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卷十四․大乘義章卷三本](參閱八苦 291 )
【구부불성과俱不極成過】
p4026-上→ 因明用語. 俱不極成, 梵語 ubhayāprasiddha. 爲因明三十三過中, 宗(命題)九過之第八. 乃能別與所別皆共不極成之過失. 卽宗之前陳(主詞)與後陳(賓詞)皆使用敵者(問難者)所不同意之名詞而招致之過失. 如勝論師對佛弟子立我乃和合因緣者之宗, 其中之我爲所別, 和合因緣爲能別. 然佛弟子素以我爲假有, 故必不承認以我作爲前陳之作法. 又佛弟子雖承認和合, 亦承認因緣, 然不承認有所謂之和合因緣. 如是, 所別與能別皆爲敵者所不承認, 此宗於共比量內卽不能成立, 稱爲俱不極成過. 然若於所別與能別上, 各加我許之簡別語以作自比量, 則可免此過. 此外, 若作他比量, 以他有自無體爲所別, 以他有自無義爲能別, 各於其上加汝許之語, 以簡別之, 亦不能責以此過.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二․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參閱因明2276)
【구불견과俱不遣過】
p4026-中→ 因明用語. 俱不遣, 梵語 ubhayāvyāṛtta. 因明三十三過中, 喩(比喩)十過之第八, 異喩五過之第三. 卽所用之異喩與宗(命題)及因(理由)皆有關係之過失. 於異法喩依中, 須兼具宗異品與因異品, 亦卽須遣所立法及能立法. 若所用之異喩不能俱遣所立之宗與能立之因, 則犯此過, 稱爲俱不遣. 如聲論師對薩婆多(說一切有部)論師立聲爲常(宗), 無質礙故(因), 如極微(同喩), 如虛空(異喩)之論式. 立者(立論者)與敵者(問難者)皆承認虛空具有常住性, 亦具有無質礙性, 然虛空旣爲常住且無質礙, 則此一異喩與所立常之宗與能立無質礙故之因, 皆不相違. 如是之比喩例證, 若作爲同法喩則可, 若作爲異法喩則必犯過, 而稱爲俱不遣. [因明入正理論大疏卷下․三十三過本作法纂解卷下](參閱因明2276)
【구불사九佛事】
p134-下→ 一山住持或尊宿遷化時, 其葬儀次第有九, 稱爲九佛事, 依序爲:入龕佛事․移龕佛事․鎖龕佛事․掛眞佛事․對眞小參․起龕佛事․奠湯佛事․奠茶佛事․秉炬佛事. 若略去掛眞․小參, 則稱七佛事;再略入龕․移龕, 卽稱五佛事;一般在家人僅有奠湯․奠茶․秉炬, 是爲三佛事.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條․行持軌範卷二喪儀法]
【구불성과俱不成過】
p4025-中→ 因明用語. 俱不成, 梵語 ubhayāsiddha. 因明三十三過中, 喩(比喩)十過之第三, 同喩五過之第三. 指對能立法與所立法兩皆不成之過失, 卽於同法喩中, 因同品與宗同品兩者皆缺失之過誤. 分爲有俱不成與無俱不成兩種 : (一)有俱不成, 卽有體之俱不成. 所擧之同法喩依雖有體, 然不具所立․能立二法, 不能助成宗(命題)與因(理由). 如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爲常(宗), 無質礙故(因), 如甁(同喩)之論式. 於此論式中, 所擧之比喩例證甁, 雖爲立者(立論者)․敵者(問難者)所共同認可, 然甁爲質礙性, 則未必爲雙方所共同接受, 故缺因同品 ; 又以甁之常性亦非雙方所共同認可, 故缺宗同品, 皆不能助成因與宗, 故稱爲有俱不成. (二)無俱不成, 卽無體之俱不成. 所擧之同法喩依是兩俱無體或隨一無體, 不具所立․能立二法. 如聲論師對經部等無空論者立聲爲常(宗), 無質礙故(因), 如虛空(同喩)之論式. 敵者旣爲經部論師, 故必然不承認虛空爲實有之說, 如是卽不承認比喩例證之存在, 故稱爲無俱不成. 甁․聲之比喩例證, 於論式中, 對因與宗皆無助成之作用, 故於能立法不成與所立法不成兩者皆違逆, 故稱爲俱不成過.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明燈抄卷二本](參閱因明2276)
【구불신언龜不愼言】
p6400-上→ 謂龜以不愼言而遭禍, 比喩警戒愼言之要. 蓋凡夫愚頑, 常以不愼言而遭口舌之禍. 據法苑珠林卷八十二載, 過去世時, 於阿練若池水邊有二雁與一龜爲友. 後池水乾涸, 二雁議言(大五三․八九五上):今此池水涸竭, 親友必受大苦.議已, 便語龜言:此池水涸竭, 汝無濟理, 可銜一木, 我等各銜一頭, 將汝著大水處, 銜木之時, 愼不可語.便銜之而去. 經過聚落, 諸小兒見之, 皆言:雁銜龜去.龜卽瞋言:何預汝事!因開口而失木, 遂墮地死亡.
【구비다라수俱毘陀羅樹】
p4032-下→ 俱毘陀羅, 梵語 kovidāra 或 kudāra, 巴利語 koviḷāra, 意譯作地破. 又作拘鞞陀羅樹․拘毘羅樹. 學名 Bauhinia variegata. 黑檀之一種, 産於喜馬拉雅山西麓, 我國與緬甸亦有分布. 枝葉相覆, 常綠不凋, 能耐風寒. 繖形花序, 花瓣白裏透紅, 有黃色斑點. 筴長三十二公分, 堅而滑, 內有種子十至十五粒. [起世經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一․慧琳音義卷二十五]
【구비라俱毘羅】
p4033-上→ ①梵名 Kumbīra. 又作鳩鞭羅․金毘羅․宮毘羅. 意譯作蛟. 卽蛟龍, 指有鱗之龍. [玄應音義卷五․大唐西域記卷七]. ②梵名 Kubera. 意譯作不好身. 乃毘沙門天王之別名. 原爲印度敎之財神. 係世上一切財富之守護者, 北方之保護神, 又爲夜叉與緊那羅之王. 住於吉羅娑山(梵 Kailāsa), 形貌醜陋, 具有三腿一眼, 另有一眼僅爲一黃色痕記. 佛敎以之爲護法四天王之一. [阿育王經卷六․毘沙門天王經](參閱多聞天2331). ③梵名 Kumbhīra. 又作金毘羅. 藥師如來十二神將之一, 般若守護十六善神之一. 主領夜叉, 誓願守護佛法的夜叉神王之上首. 十二神將與十二地支相配, 日夜十二時守護佛法. 依阿娑縛抄藥師卷中所述, 其色黃標, 駕虎, 執獸荼劍, 左手握拳, 屈押於腰間, 呈暴惡狀. 或謂虎頭人身, 右手持棒. [大寶積經卷三十六․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九․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卷下](參閱金毘羅3530)
【구비라천俱肥羅天】
p4029-中→ 俱肥羅, 梵名 Kuvera, 或 Kubera, 意譯爲不好身. 又作鳩鞞羅天․俱尼羅天․俱尾羅天. 四天王之一毘沙門天之本名, 或其眷屬. 在印度爲北方之守護者, 乃福德之鬼神, 自古卽受尊崇. 其形像爲右手執劍, 左拳上仰, 置於腰際. [阿育王經卷六․胎藏四部儀軌․慧苑音義卷上](參閱多聞天2331)
【구비상나국瞿毘霜那國】
p6578-下→ 瞿毘霜那, 梵名 Govisana. 爲中印度古王國. 位於秣底補羅國東南. 據大唐西域記卷四載, 此國周二千餘里, 國大都城周十四․五里, 崇峻險固, 華林池沼相間其中, 居民殷盛, 勤學好福, 風俗淳質, 多信外道, 求現世樂;有伽藍二所, 僧衆百餘人, 皆習學小乘敎法, 另有天祠三十餘所, 異道雜居. 依印度古代地誌, 在木拉達巴(Moradabad)之北, 卡西普(Kashipur)東一哩之地有此國故址;其周圍二哩附近多水池, 故知爲此國首都之遺址.
【구비타나수拘鞞陀羅樹】
p3272-中→ 梵語 kovidāra, kudāra, 巴利語 koviḷāra. 爲黑檀樹之一. 又作拘毘陀羅樹․拘鞞羅樹. 意譯地破樹. 學名 Bauhinia variegata. 産於喜馬拉雅山西麓, 我國及緬甸亦有分布. 據立世阿毘曇論卷三載, 拘毘陀羅樹, 樹身高大, 形狀秀麗, 枝葉繁茂而久住不凋, 能避一切風雨之害. 又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二十載, 波利質多樹卽拘毘陀羅樹. 然此二樹實爲兩種不同之植物. [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北本涅槃經卷一․翻梵語卷十․慧琳音義卷二十五]
【구빙고불扣冰古佛】
p2422-下→ (844~928)五代梁僧. 又稱扣冰澡(藻)先. 福建新豐人, 俗姓翁. 母嘗夢一比丘, 風神炯然, 荷錫求宿, 人謂爲辟支佛. 會昌四年, 師誕生, 香霧滿室, 彌日不散. 年十三出家, 師事烏山興福寺行全, 咸通六年(865)受具足戒. 後往謁雪峰義存, 雪峰與之交談數語而謂異日必爲王者師. 後居於江西鵝湖山, 又歸溫嶺, 結草庵而居, 常有二虎侍於兩側. 師夏著紙衣, 冬則割冰以資沐浴, 世人故稱之爲扣冰古佛. 後唐天成三年應閩王召請, 居十日以疾辭歸鼓山. 同年十二月示寂. 諡號妙應法威慈濟禪師. [五燈會元卷二․增訂佛祖道影卷四(虛雲)․禪林口實混名集卷上]
【구사게라보라성矩奢揭羅補羅城】
p4230-中→ 矩奢揭羅補羅, 梵名 Kuśāgrapura. 中印度摩揭陀國首府. 卽舊王舍城. 又作王舍山城. 意譯作上茅城. 矩奢(梵 kuśa)意譯作上茅草․吉祥草. 此草有香味, 色紺靑, 如孔雀之尾, 似茅類. 佛成道前, 由諸天受此草而敷座於菩提樹下. 矩奢揭羅補羅城所生之茅有芳香, 故取爲都城名. 大唐西域記卷九載, 此城位於摩揭陀國之正中, 爲古先君王之都所, 盛産殊勝吉祥之香茅, 故以爲名, 四周有崇山爲外廓, 西通峽徑, 北闢山門, 東西長, 南北狹, 周一百五十餘里, 內城之餘址周三十餘里. (參閱王舍城1510)
【구사俱舍】
p4029-中→ 梵語 kośa. 又作句捨. 譯作藏․繭․鞘. 卽包含․攝持之義. 世親菩薩造俱舍論, 後人因其論而成立俱舍宗, 故俱舍又爲俱舍宗之略稱.
【구사논소俱舍論疏】
p4031-中→ ①唐代神泰撰. 今收於卍續藏第八十三冊. 略稱泰疏. 原本已不存, 而原本之卷數有三十卷之說, 有二十卷之說, 今僅殘存七卷, 卽第一․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十七等七卷. 神泰之傳記不明, 僅知其爲玄奘之高徒, 普光之先輩. 其文詞舒述簡潔, 所說穩健, 普光之俱舍論記(略稱光記)承神泰之說頗多, 如俱舍論一部大科完全繼承神泰之說. 世稱神泰疏及光․寶(普光․法寶)二記爲俱舍論三大註釋之書. [阿毘達磨俱舍論法義卷一․東域傳燈目錄]. ②凡三十卷. 唐代法寶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略稱寶疏. 此書與光記皆爲俱舍論學者所必修. 共分五門 : 第一初轉法輪時, 第二學行之次第, 第三敎起之因緣, 第四部執之先後, 第五依文解釋. 日本十八世紀學僧快道評本疏之特點, 謂法寶多以一解爲決, 竝常斥泰疏․光記之非. 蓋法寶宗涅槃, 信一性皆成佛, 忌憚法相之五性各別義, 而此常爲講新譯者所譏嫌. 法寶因感光記解釋之繁瑣, 大加排斥, 自創獨特之解釋, 後世亦有崇寶疏者, 故今有光․寶二學派之諍論. [宋高僧傳卷四․智證大師請來目錄․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
【구사라瞿師羅】
p6579-上→ 梵名 Ghoṣila, 巴利名 Ghosita. 又作瞿私羅․劬史羅․具史羅. 意譯爲美音․妙音聲. 爲古代中印度憍賞彌國之長者. 乃優塡王三大臣之一. 身長三尺, 釋尊亦現身爲三尺以化彼, 令歸正法. 又因瞿師羅曾以園林奉施釋尊作爲精舍而著稱. 中本起經卷下(大四․一五七中):美音心念欲請世尊, 佛知其念而告之曰:“彼無精舍, 汝願不遂.” 美音悅解, 喜白佛言:“我有別宅, 願爲精舍.” 據賢愚經卷五載, 瞿師羅過去身爲狗子, 曾以吠聲引辟支佛至家中供養, 故世世報得好音. [雜阿含經卷四十․法句譬喩經卷二刀仗品․大唐西域記卷五․玄應音義卷二十五]
【구사라원瞿師羅園】
p6579-上→ 梵名 Ghoṣilārāma, 巴利名 Ghositārāma. 又作瞿師羅園精舍․美音精舍. 位於古代中印度憍賞彌國. 卽瞿師羅長者建精舍奉施釋尊之園林. 據大唐西域記卷五載, 於憍賞彌國都城之東南不遠處, 有故伽藍, 卽瞿師羅長者舊園, 園中有一窣堵波(塔), 爲阿育王所建, 高二百餘尺, 如來於此說法數年;其側有過去四佛之席座及經行之遺蹟, 另有安奉如來髮爪之窣堵波;伽藍之東南重閣上有一磚室, 昔時世親菩薩卽居於其內作唯識論, 以破斥小乘諸外道. [有部毘奈耶卷三十․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三․大智度論卷三․高僧法顯傳]
【구사론기俱舍論記】
p4031-上→ 凡三十卷. 唐代普光(七世紀)撰, 故本書又稱俱舍論光記․光記.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神泰․普光․法寶同爲俱舍論譯者玄奘之門人, 被竝稱爲俱舍三大家. 神泰作泰疏二十卷(一說三十卷), 收於卍續藏第八十三冊, 然現存者竝非完本. 法寶作寶疏三十卷,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三疏之中, 以泰疏爲最古, 次爲光記, 最後爲寶疏. 泰疏之特色在於隨文解釋, 恰到好處, 爲一難得之註疏, 若與光記互相對照, 則更能明瞭玄奘相傳之釋義. 寶疏之特色, 由於法寶原本硏習涅槃, 故將俱舍論之硏究分爲五門而論玄談, 每由大乘之觀點來看俱舍論, 因而對神泰․普光二師之說多所不滿. 三大家之態度雖然彼此歧異, 然在俱舍論之硏究上, 則同爲不可忽視者. [俱舍論頌疏序記․宋高僧傳卷四․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
【구사론송석소俱舍論頌釋疏】
p4032-上→ 凡二十九卷或三十卷. 全稱阿毘達磨俱舍論頌疏論本. 又作俱舍論頌疏論本․俱舍頌疏․俱舍論頌疏․俱舍論頌釋. 略稱頌疏. 係解釋俱舍論六百行頌之作. 唐代圓暉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一冊. 撰者圓暉受晉州刺史賈曾之請, 就俱舍論之頌, 去其繁雜, 針對要點, 加以註釋, 故行文簡易, 頗盡其要, 爲硏究俱舍論之重要入門書. 自序(大四一․八一三中) : 課以庸虛, 聊爲頌釋, 刪其枝葉, 採以精華. 文於廣本有繁, 略敘關節 ; 義於經律有要, 必盡根源.由此以見其志. 此書出於普光․法寶二疏之後, 可謂俱舍論釋諸家中之後來居上者, 當時卽盛行於兩河․兩京․江表․燕․齊․楚․蜀等地. 本書原依據俱舍論本頌之形態, 不含破我品 ; 後由後人對破我品所引之頌作注釋, 追補而成第三十卷. [諸宗章疏錄卷一․宋高僧傳卷五]
【구사론요해俱舍論要解】
p4031-上→ 凡十卷. 日本淨土宗僧普寂撰. 共分七門 : (一)明論之緣起, (二)明敎起之意, (三)辯論之宗旨, (四)明藏之所攝, (五)明翻釋之異, (六)釋論之題目, (七)隨文解釋. 本要解對婆沙論, 及俱舍論光記․寶疏等之解釋加以批評, 然無引文與原文對照, 使用上頗多不便.
【구사만다라俱舍曼荼羅】
p4030-下→ 爲日本平安末期之作品, 藏於日本東大寺. 其圖像係以釋迦․文殊․普賢等三尊爲中心, 四周圍繞俱舍宗諸祖與迦葉․阿難等佛弟子. 梵天․帝釋亦於其中, 四天王則配置於四隅. 爲一平面具有古風之圖樣. [大日本古文書卷十二․東大寺大鏡卷四]
【구사사俱舍師】
p4030-下→ 以俱舍爲宗之師. 係對以俱舍等論爲宗之師而言, 非專指世親菩薩.
【구사삼가俱舍三家】
p4029-中→ 指玄奘門下之普光․法寶․神泰而言. 玄奘新譯俱舍論, 其門下多硏究之. 玄奘雖密將譯本附普光, 然法寶․神泰亦皆精通, 竝著述弘揚. 因而普光有俱舍論記三十卷, 法寶有俱舍論疏三十卷, 神泰有俱舍論疏二十卷(一說三十卷)之著作. 古來稱此三人爲俱舍三大家.
【구사상승九師相承】
p143-中→ 南北朝時代有定九師相承禪法次第之說. 據止觀輔行搜要記卷一所載, 九師爲明․最․嵩․就․監․慧․聞․思․顗. 然摩訶止觀卷一之上所記, 第七爲北齊慧文․第八南岳慧思․第九天台智顗, 關於其他六師之所傳則不明. 釋門正統卷一載慧文以前之六師相承, 爲明最․神最․嵩多․就多․監多․慧多, 然正確與否仍値得商榷.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梁高僧傳卷十二․續高僧傳卷二十三]
【구사종俱舍宗】
p4029-下→ 卽依俱舍論而立之小乘宗派. 我國十三宗之一. 相對於成實宗被稱爲小乘空宗, 俱舍宗則被稱爲小乘有宗. 其學者被稱爲俱舍師. 初由世親入迦濕彌羅國學毘婆沙之義, 其後根據大毘婆沙論, 及參酌經量部之義, 造阿毘達磨俱舍論, 批判說一切有部傳統之說. 時有衆賢論師, 撰俱舍雹論, 破世親新說, 又造阿毘達磨藏顯宗論, 顯揚毘婆沙宗義. 爾後, 德慧․世友․安慧․陳那․稱友․增滿․寂天等諸師相繼製疏, 以釋俱舍論, 遂締造說一切有部敎義之新紀元. 陳天嘉五年(564), 眞諦譯出阿毘達磨俱舍釋論(梵 Abhidharmakośabhāṣya), 又別作疏十六卷以釋之, 慧愷․慧淨․道岳等亦相繼製疏敷揚. 唐永徽五年(654), 玄奘再譯, 稱阿毘達磨俱舍論, 世稱新俱舍, 卽此宗所依之今本. 玄奘門人神泰․普光․法寶等三師各撰疏以布衍其義, 合稱俱舍三大疏. 又有懷素․圓暉等作疏記, 一時講習頗盛. 惜唐以後, 此宗遂絶不傳, 元世祖時, 帝師八思巴造立彰所知論二卷, 是爲硏究俱舍之最後餘光. 日本傳入此宗始於齊明天皇四年(658), 智通․智達等來華(唐)留學, 回國後兼傳俱舍論, 未久卽受玄昉等之邀請於興福寺等刹盛行此學. 大抵日本習此宗者多附屬於法相宗而兼學之, 今僅殘存學派, 宗名已不傳. 此宗除以俱舍論爲主要論典外, 所宗之經有四阿含等, 論有七論及大毘婆沙論․阿毘曇心論․雜阿毘曇心論等. 世親造長行, 以論理明晰, 敘述順序得宜, 理長爲宗, 故贏得聰明論之美稱. 此宗敎義旨在說明諸法因緣之正理, 破外道凡夫著我之執見, 以斷惑入聖, 永離三界繫縛. 爲說明三界諸法, 乃大別之爲有爲․無爲二類 ; 又區分爲五位, 細析成七十五法. 亦卽有爲法包括色法十一種․心法一種․心所有法四十六種․不相應行法十四種, 無爲法則有三種, 總成七十五法. 有爲法乃指萬有中衆緣聚集所作爲, 有生滅變遷之部分 ; 無爲法則指非因緣所作爲, 無生滅變遷, 湛然常住之部分. 此外, 竝立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門. 蓋此宗批判一切有部所說諸法之體實有, 貫穿三世之三世實有, 法體恆有之主張, 而依經量部之義, 提倡過去․未來無體論之說. 認爲生滅乃是刹那相續者, 滅爲現在必然之推移, 不須其他之因緣促成, 而生則必有生因, 竝以六因․四緣․五果等法門說明之. 又槪括迷悟之因果爲苦․集․滅․道四諦, 竝以十二因緣法門說明生死相續無窮之理 ; 立七方便․四向․四果以闡明轉迷開悟之因果階次. 此外, 特別論證在禪定狀態下靜悟四諦之理, 可以達至解脫. [婆藪槃豆法師傳․俱舍論光記卷一․俱舍論寶疏卷一․大唐西域記卷四․元亨釋書卷二十七]
【구사파제拘舍婆提】
p3269-下→ 梵名 Kuśāvatī, 巴利名 Kusāvatī. 爲大善見轉輪王傳說中之都城, 亦卽釋尊入滅之地拘尸那揭羅(巴 Kusināra)之古名. 又作拘舍跋提․鳩尸婆帝․拘奢伐底․矩舍嚩帝․拘舍越․鳩夷越. 意譯藏論․藏說․有小第․有小茅. 長阿含卷三遊行經(大一․二一中):爾時, 阿難卽從座起, 偏袒右肩, 長跪叉手而白佛言:『莫於此鄙陋小城荒毁之土取滅度也. 所以者何?更有大國─瞻波大國․毘舍離國․王舍城․婆祇國․舍衛國․迦維羅衛國․波羅㮈國, 其土人民衆多, 信樂佛法, 佛滅度已, 必能恭敬供養舍利.” 佛言:『止!止!勿造斯觀, 無謂此土以爲鄙陋, 所以者何?昔者, 此國有王名大善見, 此城時名拘舍婆提, 大王之都城, 長四百八十里, 廣二百八十里.” 此外, 長部經第十六大般涅槃經(巴 Mahābarinibbāna-suttanta)․相應部經第二十二之九十六․佛般泥洹經卷下․有部雜事卷三十七․雜阿含經卷十․中阿含卷十一牛糞喩經․衆許摩訶帝經等, 皆述及此處. (參閱拘尸那揭羅3267)
【구산팔해九山八海】
p127-中→ 古印度之世界觀所示山․海之總數. 據起世經卷一․長阿含經卷十八等載, 以須彌山爲中心, 周圍環繞佉提羅․伊沙陀羅․遊乾陀羅․蘇達梨舍那․安溼縛朅拏․尼民陀羅․毘那多迦․斫迦羅等八山, 山與山之間各有一海水, 總爲八海. 卽:(一)須彌山(梵Sumeru), 又作蘇迷盧․修迷樓, 譯爲妙高或好光. 屹立於世界之中央, 高八萬四千由旬, 頂上濶亦同, 中有帝釋之宮殿. (二)佉提羅(梵Khadiraka), 又作朅地洛迦․佉得羅柯, 譯爲擔木或空破. 高四萬二千由旬, 頂闊亦同, 以七寶合成, 圍繞於須彌山之外, 二山之間有大海, 闊達八萬四千由旬, 水上遍覆無量之優鉢羅華․鉢摩華․拘牟陀華․奔荼利迦華等諸妙香物. 此海中又有弗婆提․閻浮提․瞿陀尼․鬱單越等四大洲, 各分布於東․南․西․北四方. (三)伊沙陀羅(梵Īṣādhara), 又作伊沙馱羅․伊沙多, 譯爲持軸或自在持. 高二萬一千由旬, 頂闊亦同, 以七寶合成, 繞於佉提羅山之外, 二山之間有大海, 闊四萬二千由旬, 優鉢羅華等諸妙香物遍覆水上. (四)遊乾陀羅(梵Yugaṃdhara), 又作遊犍陀羅․踰健達羅, 譯爲雙持. 高一萬二千由旬, 頂闊亦同, 繞於伊沙陀羅山之外, 二山間之大海, 闊二萬一千由旬. (五)蘇達梨舍那(梵Sudarśana), 又作修騰娑羅, 譯爲善見. 高六千由旬, 頂闊亦同, 繞於遊乾陀羅山之外, 二山間之大海, 闊一萬二千由旬. (六)安溼縛朅拏(梵Aśvakarṇa), 又作阿輸割那, 譯爲馬半頭或馬耳. 高三千由旬, 頂闊亦同, 圍繞蘇達梨舍那山, 二山間之大海, 闊六千由旬. (七)尼民陀羅(梵Nimimdhara), 又作尼民達羅․尼民馱羅, 譯爲持邊或持地. 高一千二百由旬, 頂闊亦同, 圍繞安溼縛朅拏山, 二山間之大海, 闊二千四百由旬. (八)毘那多迦(梵Vinataka), 又作毘那耶迦․毘泥怛迦那, 譯爲障礙或犍與, 又稱象鼻. 圍繞尼民陀羅山之外, 高六百由旬, 頂闊亦同, 二山間之海水, 闊一千二百由旬, 水上遍覆優鉢羅華等諸妙香物. (九)斫迦羅(梵Cakravāḍa), 又作斫訖羅․遮迦和, 譯爲輪圍或鐵圍. 高三百由旬, 頂闊亦同, 圍繞毘那多迦山, 是爲世界之外廓, 出卽太虛. 二山間之海水, 闊六百由旬. 又俱舍論卷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等所傳與上之述說稍有不同. [瑜伽師地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三十一․俱舍論光記卷十一․俱舍論頌疏卷十一]
【구삼상당九參上堂】
p144-上→ 禪家一月九次上堂, 卽每三日上堂一參, 是爲九參. 參者, 咨參請益. [禪林象器箋卷十一]
【구상
【구상
【九相】
p142-下→ 據大乘起信論之說, 緣於不覺之故, 凡夫遂産生三細六粗之相. 三細指無明業相․能見相․境界相, 六粗指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三細六粗合稱九相. (參閱三細六粗617)
【九想】
p148-中→ 又作九相․九想門․九想觀. 卽對人屍體之醜惡形相, 作九種觀想. 爲不淨觀之一種, 行之可斷除我人對肉體之執著與情執. 九想爲:(一)靑瘀想(梵vinīlaka-saṃjnā), 又作想相壞․靑想. 觀想風吹日曬, 死屍變黃赤色, 復又發黑靑. (二)膿爛想(梵vipūyaka-saṃjnā), 又作想相爛․絳汁想. 觀想死屍皮肉糜爛, 自九孔出膿生蟲. (三)蟲噉想(梵vipaḍumaka-saṃjnā), 又作想相蟲啖․食不消想. 觀想蛆蟲․鳥獸之食屍. (四)膨脹想(梵vyādhmātaka-saṃjnā), 又作想相靑㪍. 觀想死屍之膨脹. (五)血塗想(梵vilohitaka-saṃjnā), 又作想相紅腐․膿血想. 觀想死屍之膿血溢塗. (六)壞爛想(梵vikhāditaka-samjnā), 又作想相蟲食. 觀想皮肉之破裂․腐爛. (七)敗壞想(梵vikṣiptaka-saṃjnā), 又作想相解散. 觀想皮肉爛盡, 僅存筋骨, 七零八落. (八)燒想(梵vidagdhaka-saṃjnā), 又作想相火燒. 觀想死屍燒爲灰燼. (九)骨想(梵asthi-saṃjmā), 又作想相生․枯骨想. 觀想死屍成爲一堆散亂之白骨. 以上九種名稱之順序各有異說;如將九想繪之於圖, 稱爲九想圖. 南傳佛敎淸淨道論說四十業處中, 列有十種肉體之不淨觀, 卽膨脹相․靑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等十不淨. [雜阿含卷二十七․觀佛三昧海經卷二․大智度論卷二十一․卷四十四․大乘義章卷十三]
【구상연혹九上緣惑】
p127-上→ 九種緣上界上地所起之惑. 卽見苦所斷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疑․無明, 及見集所斷之邪見․見取見․疑․無明. 卽十一遍行中, 除身․邊二見之九者. 此九者於緣上之中且約界說, 或唯緣一界, 或合緣二界, 故品類足論卷五謂, 有諸隨眠爲欲界繫緣色界繫․緣無色界繫․緣色無色界繫, 爲色界繫緣無色界繫.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六則謂, 欲界煩惱除無明․見․疑之外, 不能緣上地爲境, 此無明等雖亦能緣上地, 然彼不能親緣上地如緣自地. 小乘․雜集論等亦謂除此九之外, 其餘貪․瞋․慢等不能上緣, 唯識則謂此等亦得緣上地. [俱舍論卷十九․成唯識論卷六]
【구색녹경九色鹿經】
p134-中→ 全一卷. 吳․支謙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本經之經文極短, 爲敘述菩薩前世修業之本生故事, 旨在敎示修忍辱行. 此外, 康僧會所譯之六度集經六卷第五十八則: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與本經略同, 然六度集經係闡明修精進之要. [開元釋敎錄卷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三]
【구생求生】
p2964-下→ 爲中有之異稱. 中有介於前生與後生之間, 乃居於可求後生之位, 故稱求生. 據俱舍論卷十載, 中有常喜希求․尋察後世當生之處, 故稱求生. 然一般所謂之求生, 則多指求生存之意 ; 此乃於疾病或危難等生死關頭時, 冀求現世之生命能够存續下去, 而非爲希求死後之投生於後世. 如求生本能 ․求生意志 等, 皆爲形容求生存之用語. (參閱中有 1017)
【구생기俱生起】
p4027-上→ 梵語 sahaja. 略作俱生. 與分別起對稱. 煩惱(心之迷惑)生起時有二種型態, 故大別煩惱爲二, 卽 : (一)俱生起, 與生俱來之先天性煩惱. (二)分別起, 因邪敎․邪師等外部勢力, 或自己不當之推理分別所起之後天性煩惱. 後者之性質强烈, 但容易斷除, 而前者性質微細, 反而極難斷. 斷有次第, 分別起之惑當爲佛道實踐第一階段之見道所斷, 故稱見惑. 俱生起之惑爲第二階段之修道斷除, 故稱修惑. 又我執, 亦分俱生我執․分別我執二種. [成唯識論卷一․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卷二末]
【구생길상具生吉祥】
p3077-中→ (?~1381)梵名 Sahajaśrī. 音譯薩曷拶室哩. 明初之印度禪僧. 尊稱爲班的答(梵 Paṇḍita, 卽學者之義, 又譯作板的達). 生於中印度迦維羅衛國刹帝利種之家庭, 性喜恬靜, 及長, 於迦濕彌羅國蘇囉薩寺(梵 Surasa?)出家. 初習五明․三藏, 皆辨析精詳, 因知言論非究竟法, 乃入雪山修定十二年, 得迦羅室利(梵 Kālaśrī?)尊者之證可. 其後, 立志瞻禮東方五臺山文殊應現之所, 遂渡印度河, 經突厥․屈支(龜茲)․高昌諸國, 竝沿途傳授戒法, 於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方抵甘肅. 後爲朝廷迎入京師, 住吉祥法雲寺, 頗受朝野僧俗之尊崇. 明洪武二年(1369)赴五臺山, 駐錫於壽安禪林. 又於洪武七年南下至明京. 太祖於奉天門召見, 賜號善世禪師, 特頒銀章以總領天下之釋敎, 竝建庵於鍾山. 洪武十四年示寂, 世壽不詳. 著有示衆法語三卷, 譯有八支戒本等. [金陵梵刹志卷一․卷三十七西天班的答禪師誌略․補續高僧傳卷一․新續高僧傳卷十八]
【구생법俱生法】
p4026-下→ 略稱俱生. 卽同時竝生起而不相離之法. 依俱舍論卷四謂, 諸法中有決定俱生者. 在欲界, 極微聚最少, 猶與八事(能造之四大種和所造之色․香․味․觸四塵)俱生, 3乃至與九事․十事俱生. 於無色界, 就心等論之, 心與心所俱生, 缺一則餘不起. 色․心․心所․心不相應, 一切有爲之諸行, 生時必與生․住․異․滅四相俱起. [大毘婆沙論卷一四四․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十․俱舍論光記卷四]
【구생신俱生神】
p4027-上→ 梵名 Saha-deva. 屬天部. 據舊華嚴經卷四十四入法界品․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等載, 常騎在人之雙肩, 在人死後卽向閻魔王報告有關該人之出生與善惡之二神. 又有與閻魔王手執之人頭幢相混淆者, 另亦有與地獄之獄卒相混淆者. 據吉藏無量壽經疏之說, 謂每一人之俱生神有二, 一稱同生, 另一稱同名. 同生爲一女神, 通常坐於人之右肩, 記錄該人所作之惡事 ; 同名爲一男神, 坐於人之左肩, 記錄人所作之善事.
【구생정토인求生淨土印】
p2964-下→ 爲行者祈求往生淨土所結之手印. 其印相乃二手作蓮華合掌之印, 置於胸前. 據觀自在菩薩怛口縛多唎隨心陀羅尼經載, 結此印時, 二手合掌, 置於胸前, 以二拇指竝拄心上, 口誦根本眞言. 經中又謂一切衆生於臨命終時, 若能結此手印, 竝一心念誦其眞言, 則可隨願往生任何佛國刹土.
【구생혹俱生惑】
p4027-中→ 與生俱起之諸惑. 如俱生之我執․俱生之法執․俱生之煩惱障․俱生之所知障等. 據大乘百法明門論列擧六種與生俱起之惑, 稱爲六種俱生惑, 卽 : (一)貪惑, 謂於五塵之順情境上求取無厭, 昏迷不了. (二)瞋惑, 謂於五塵之逆情境上忿怒暴起, 昏迷不了. (三)癡惑, 謂於一切事理之法無所分別, 顚倒妄執而起諸邪見, 昏迷不了. (四)慢惑, 謂我執較重者, 自恃其能, 遂起輕慢心, 凌傲於人, 昏迷不了. (五)疑惑, 謂無正信之心, 於正法中猶豫無決, 昏迷不了. (六)覺惑, 謂無正知正見, 而於五塵之境常起惡覺, 染愛生著, 昏迷不了.
【구선舊善】
p6594-中→ 爲客善之對稱. 一般世俗之人倫道德規範(指忠孝․十善等), 稱爲舊善. 反之, 佛敎所說宗敎之善行(三歸․五戒等), 則稱爲客善.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大四六․六七○中):如來未興於世, 爾時已有十善之化, 是爲世間舊善.(參閱舊醫6594)
【구섬미건도俱睒彌犍度】
p4035-中→ 梵名 Kauśāmbīskandha, 巴利名 Kosambi-khandaka. 又作拘睒彌犍度. 律藏中二十犍度之一. 佛成道之後, 第九次之安居於俱睒彌國(卽憍賞彌國)擧行, 一比丘因犯不犯之事起諍, 於大衆中誹謗․罵詈․惱亂不止, 佛不喜此事, 還舍衛國. 其後爲拘睒彌比丘說十八事止諍. 此事載於四分律卷四十三第九犍度, 巴利語之律藏大品(Mahāvagga)第十犍度.
【구섬미국拘睒彌國】
p3271-上→ 拘睒彌, 梵名 Kauśāmbī, 巴利名 KosambīC乃位於中印度之古國. 又作憍賞彌國․俱睒彌國. 意譯作不甚靜․藏有. 據大唐西域記卷五所載, 該國方圓六千餘里, 土地肥沃, 氣候溫熱. 都城內有大精舍, 高六十餘尺, 內刻栴檀佛像, 爲鄔陀衍王(優塡王)所作, 諸國皆繪圖而供養之. 城東稍遠, 有故塼室, 世親菩薩曾於此作唯識論, 其東之菴沒羅林中有故基址, 無著菩薩曾於此作顯揚聖敎論. 距此東北七百餘里之殑伽河(恆河)邊有迦奢富羅城, 護法菩薩曾在此降伏外道. 該國之位置約位於今阿拉哈巴(Allahabad)西北四十餘公里處.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參閱憍賞彌國6064)
【구세九世】
p129-中→ 過去․未來․現在三世各具三世, 合爲九世. 卽過去之過去․過去之未來․過去之現在․未來之過去․未來之未來․未來之現在․現在之過去․現在之未來․現在之現在等. 華嚴之敎義以此九世相卽相入, 總爲一念, 總別合之而爲十世. [華嚴五敎章卷四]
【구세救世】
p4593-下→ 救濟世間人類之苦痛. 又用作佛․菩薩之通稱, 特以聖觀音之別名稱救世觀世音菩薩.
【구소具疏】
p3078-下→ 又作具書. 唐代淨土宗善導大師所撰五部九卷之著作中, 除觀經疏四卷外, 其餘之四部五卷皆稱爲具疏, 卽法事讚二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觀念法門一卷. 具疏實附屬於觀經疏四卷, 爲一完整之著述. 蓋觀經疏重說敎義, 配以說實踐方法之具疏, 則更形完備. 又此四部由頌讚組成, 乃爲轉經行道而作, 故亦稱行儀卷.
【구소라俱蘇羅】
p4037-下→ 梵語 kusūlaka. 又作厥修羅․祇修羅․瞿修羅․厥蘇落迦. 意譯作裙․下裙․수衣 ; 前二者以其用法而譯, 後者因其形狀而譯. 尼衆五衣之一, 指尼衆之下裙. 根本說一切有部百一羯磨卷二(大二四․四六一中) : 長四肘, 寬二肘, 兩頭縫合, 入中擡上過齊(臍)後掩, 繫以腰絛在踝上二指.此是印度尼衆著裙之儀, 唯此一裙, 更無餘服. 慧琳音義卷六十三(大五四․七三○上) : 수衣者, 周帀相連縫合, 猶如수돈 ; 名曰수衣 ; 卽今之女人所著裙是也.[五分律卷二十․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
【구소마拘蘇摩】
p3272-下→ 梵語 kusuma, 巴利語同. 又作拘藪摩․俱蘇摩. 意譯作花, 乃花之總稱. 據慧苑音義卷上載, 拘蘇摩, 有通稱․別稱之分. (一)通稱, 果木諸花皆可稱拘蘇摩. (二)別稱, 拘蘇摩花, 大小如銅錢, 花色鮮白, 由衆多細瓣圓集而成, 狀似白菊花. 此拘蘇摩花, 梵語 sumana, 意譯作美, 爲素馨屬之植物, 學名 Rosa glandulifera 或Chrysanthemum indicum. 此外, 梵語 sumana, 音譯蘇摩那. 惟據翻譯名義集卷八載, 蘇摩那, 又稱須曼那․須末那, 或稱意花. 花色黃白, 芬芳馥郁, 高三․四尺, 下垂如蓋. 其梵語爲 sumanas, 意譯悅意. 學名 Azadirachta indica 或 Guilandina bonduc. 蓋時有將拘蘇摩稱爲蘇摩那花者. [異部宗輪論述記․慧苑音義卷下․翻梵語卷十]
【구소마俱蘇摩】
p4037-中→ 梵語 kusuma, 巴利語同. 又作拘蘇摩. 花之音譯, 或專指俱蘇摩花. 俱蘇摩花大如小錢, 色甚鮮白, 由多數細葉圓集而成, 狀似白菊花. 又俱蘇摩花有悅意花之義, 因其花色美而香, 形狀端正, 見聞者無不悅意. [慧琳經音義卷二十二․翻譯名義集卷八]
【구소마보나성拘蘇摩補羅城】
p3273-上→ 梵名 Kusumapura. 又作俱蘇摩補羅城. 意譯作華宮․香華宮城. 有二處:(一)據大唐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條載, 中印度羯若鞠闍國之舊王城, 稱爲拘蘇摩補羅. (二)據大唐西域記卷八摩揭陀國條載, 中印度摩揭陀國之舊都城, 稱爲拘蘇摩補羅, 卽波咤釐子城之舊稱. 又異部宗輪論述記則載, 拘蘇摩補羅城與波咤釐子城相鄰, 而位於波城之西. 蓋因拘蘇摩補羅城之中心漸向西移, 其故地遂發展爲波咤釐子城. [枳橘易土集卷八․解說西域記․A. Cunningham: The Ancient Geography ofIndia; V.A. Smith: Early History of India]
【구소법鉤召法】
p5691-下→ 鉤召, 梵語 ākarṣaṇa 或 ākarṣaṇī, 音譯作阿羯沙尼, 翳醯呬. 又作金勾召法, 攝召法, 請召法, 招召法. 密宗四種修法之一, 又爲五種修法之一. 係爲召來人心所修之諸種祕法. 於五部之中, 配於羯磨部. 此法係自原有的四種修法中之敬愛法衍出者, 以其能召來人心, 又能鉤召三惡趣之有情, 令生善處, 猶如鉤之牽引諸物, 故有此稱. 若與敬愛法竝用時, 稱鉤召敬愛法. [大日經卷六世出世護摩品, 瑜伽瑜祇經愛染王品](參閱鉤5691)
【구손파화俱遜婆花】
p4035-下→ 俱遜婆, 梵語 kusumbha, 巴利語同. 意譯爲紅藍花. 菊科植物, 學名 Carthamus tinctorius. 其花爲紅黃色之筒狀花, 花冠之液汁可製紅脂, 或供藥用, 種子可榨油. [蘇悉地羯羅供養法卷下․枳橘易土集卷九]
【구송긍파求松肯巴】
p2966-中→ (1110~1193)西藏名 Dus-gsum-mkhyen-pa. 全稱迦爾瑪求松肯巴. 又稱都松欽巴․康巴烏巴. 意譯知三世. 爲西藏佛敎迦爾居派支派迦爾瑪迦爾居派初祖. 達保哈解之弟子. 哲雪地方人. 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 一說紹興二十五年)建立迦爾瑪寺, 收徒講學, 創立該支派. 於其入寂後, 復轉世爲該派二祖, 開創西藏佛敎活佛轉世制度.
【구송진일久松眞一】
p723-上→ (1889~ )日本佛敎學者. 岐阜縣人, 號抱石庵. 一九一五年畢業於京都大學哲學科. 歷任臨濟宗大學, 佛敎大學, 龍谷大學, 京都大學等校敎職. 一九三二年, 以東洋的無の性格一文, 獲文學博士. 其後, 任敎於九州大學, 美國哈佛大學等校. 著有起信の課題, 維摩七則, 久松眞一著作集等.
【구수具壽】
p3079-上→ 梵語 āyuṣmat, 巴利語 āyasmant. 乃對佛弟子․阿羅漢等之尊稱. 又作賢者․聖者․尊者․淨命․長老․慧命. 音譯阿瑜率滿. 指具足智慧與德行, 得受尊敬之人. 其後不限於佛弟子, 凡祖師或先德, 亦可稱具壽. 梵語 āyuṣmat, 具有世間壽命及出世之法身慧命之義, 故舊譯慧命, 係就其法身慧命而言;亦卽謂比丘異於世俗者, 除愛色身之恆壽外, 更以智慧之命爲寶. 然就新․舊譯之得失而言, 荊溪湛然以慧命之譯爲勝, 慈恩窺基則以具壽之譯爲妥. 法華玄贊卷六(大三四․七七一上):慧命者, 應云具壽. 世俗之徒, 皆愛身恆之壽;聖者之輩, 竝寶智慧之命. 歎願雙成, 故言具壽. 單言慧命, 義便闕也.又長老喚少年亦用具壽. [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九․卷三十八]
【구수久修】
p723-中→ 指長期之修行. 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大九․五九下) :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 久修菩薩所行之道.長期修行以練身心, 則稱久修練行. [大寶積經卷一一九, 維摩經卷下囑累品]
【구습垢習】
p3766-中→ 謂煩惱之習氣. 垢卽煩惱之穢, 習卽習性․習氣.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七二上):塵勞垢習, 自然不起.
【구승九僧】
p152-下→ 大法會中帶領衆僧之九師. 卽指導師․咒願師․唄師․散花師․梵音師․錫杖師․引頭․堂達․衲衆.
【구승시九僧詩】
p152-下→ 乃宋代九僧之詩. 此九僧精於詩, 於時有九僧詩集行世. 其名爲淮南惠崇․劍南希晝․金華保暹․南越文兆․天台行肇․汝州簡長․靑城維鳳․江東宇昭․峨眉懷古. [六一詩話]
【구시나게나拘尸那揭羅】
p3267-上→ 梵名 Kuśinagara, 巴利名 Kusināra. 中印度之都城或國名, 乃佛陀入滅之地. 又作拘尸那伽羅․拘夷那竭․俱尸那․拘尸那․瞿師羅․劬師羅․拘尸城. 意爲吉祥草之都城. 古稱拘舍婆提. 意譯上茅城․香茅城․茅宮城․少茅城․耎艸城․茅城․草城․角城. 此城位於佛世時十六大國中之末羅國(梵 Malla), 係末羅種族之領土. 據高僧法顯傳載, 自佛生處之迦毘羅城東行五由延, 入藍莫國, 自此東行七由延而至灰炭塔, 更東行十二由延至拘夷那竭城. 城北希連河邊之雙樹間, 卽佛陀涅槃處. 又據大唐西域記卷六載, 此城周圍十餘里, 城郭頹毁, 邑里蕭條, 居人稀曠. 城東北有無憂王(阿育王)所建之佛塔, 西岸建有大甎精舍, 內有如來涅槃像. 拘尸那揭羅附近尙有准陀之故宅, 如來修菩薩行時之救火處․救鹿處․賢善得道處․金剛力士施地放杵處, 及諸天停金棺七日供養處․佛母哭佛處․佛陀荼毘處․八王分佛舍利處等遺址. 此外, 據新羅慧超之往五天竺國傳載, 常有禪師灑掃佛塔, 每年八月八日僧尼道俗皆詣該處, 大設供養, 爲印度八大靈處之一. 我國法顯․玄奘西遊時, 皆嘗至其地巡禮聖蹟. 其後, 回敎徒入侵及印度敎復興, 佛敎遂漸趨式微. 關於拘尸那揭羅之現今位置, 有多種異說:(一)英國考古學者康林罕(A. Cunningham)․印度學學者威爾森(Wilson)等, 以薩漢喀特(Sahankat)古址爲灰炭塔之遺址, 距此東北約五十公里之迦斯阿(Kasia), 卽拘尸那揭羅故地. (二)英國印度學學者史密斯(V.A. Smith)․學者穆卡基(Mukherji)等, 於藍毘尼園被發現後, 重新定佛涅槃處, 以尼泊爾塔萊(Tarai)地方之森林爲拘尸那揭羅舊址. 然於迦斯阿之西南方發現一堂宇, 稱爲涅槃堂, 堂中供奉巨大之佛陀涅槃像, 其上之銘文刻於五世紀時. 又於涅槃堂附近發現古泥印․銅板等, 泥印上刻有大涅槃寺等字. 故一般多主張迦斯阿爲拘尸那揭羅故地.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長阿含卷二遊行經․佛所行讚卷五․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八大靈塔名號經․大智度論卷二․島史第五章․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釋迦方志卷下․玄應音義卷二十一․印度佛蹟實寫解說․A. Cunningham: 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V.A. Smith: Early Historyof India]
【구시라조瞿翅羅鳥】
p6579-中→ 瞿翅羅, 梵語 kokila, 巴利語同. 學名 Cuculas indicus. 産於印度之黑色杜鵑鳥. 又作拘翅羅鳥․俱翅羅鳥․居枳羅鳥․鴝只鳥羅鳥․拘耆羅鳥․鳩夷羅鳥․具史羅鳥. 意譯作亞鳥鷗․玆鳥鷗․好眼鳥․好聲鳥․妙聲鳥․美音鳥. 此鳥之音聲極美, 而外形醜陋, 乃從其聲爲名. 多棲息於密林間. [大寶積經卷三十二․玄應音義卷十二․慧琳音義卷十二․卷六十七]
【구식九食】
p143-上→ 食有長養資益之義, 九食卽:段食․觸食․思食․識食․禪悅食․法喜食․願食․念食․解脫食. 前四食爲世間之食, 能長養生死之色身;後五食爲出世間之食, 能資益法身之慧命.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一](參閱食3997)
【구식의九識義】
p160-中→ 乃將識分作九種之義. ①卽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 再加末那識(卽第七識)․阿梨耶識(卽阿賴耶識)(以上爲八識)․阿摩羅識等, 合爲九識. 小乘佛敎立六識, 大乘佛敎地論宗․唯識宗立八識. 眞諦系之攝論宗復擧第九阿摩羅識(無垢識․眞如識), 成立九識義. 據宗鏡錄卷四所釋, 九識卽:(一)眼識, 眼與色爲緣而生眼識, 爲能見者. (二)耳識, 耳與聲爲緣而生耳識, 爲能聽者. (三)鼻識, 鼻與香爲緣而生鼻識, 爲能嗅者. (四)舌識, 舌與味爲緣而生舌識, 爲能嘗者. (五)身識, 身與觸爲緣而生身識, 爲能覺者. (六)意識, 意法爲緣而生意識, 能分別前五根所緣色等五塵境界. (七)末那識, 又稱分別識. 此識本無定體, 卽第八識之染分, 依第八識自證分而生, 緣第八識見分而執爲我, 爲第六識之主, 執轉第六識所緣善惡之境而成染淨者皆由此識. (八)阿賴耶識, 意譯作藏識. 此識染淨同源, 生滅和合, 具有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等四分. (九)阿摩羅識, 意譯作淸淨識․白淨無垢識. 此識乃一切衆生淸淨本源心地, 諸佛如來所證法身果德, 在聖不增, 在凡不減, 非生死之能羈, 非涅槃之能寂, 染淨俱泯, 湛若太虛. [大乘密嚴經卷中․卷下․大乘入楞伽經卷九․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 ②顯識論特立九識之說. 謂三界有二種識, 一爲顯識, 一爲分別識. 顯識爲本識, 依其轉作五塵四大等之作用分爲九種, 卽:(一)身識, 轉作眼等五根相似之身之識. (二)塵識, 轉作色等六塵之識. (三)用識, 轉作眼識等六識之識. (四)世識, 轉作三世之識, 又生死相續不斷謂之世. (五)器識, 轉作器世間及十方三世之識, 又作處識. (六)數識, 能算計量度之識. (七)四種言說識, 能見聞覺知之識. (八)自他異識, 轉作六趣身自他各異之識. (九)善惡生死識, 一切生死不離人天四趣善惡之意, 能轉作此等事之識.
【구식존九識尊】
p160-上→ 密敎以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阿摩羅等九識配於胎藏界曼荼羅中臺八葉院之觀音․彌勒․文殊․普賢․阿閦․寶生․彌陀․不空成就․大日等九尊, 或配以普賢․文殊․觀音․彌勒․鼓音․彌陀․華開敷․寶幢․大日等九尊.
【구신句身】
p1625-下→ 梵語 padakāya. 爲唯識宗二十四不相應行之一, 俱舍宗十四不相應行之一. 句, 乃詮表事物之義理者 ; 身, 集合之義. 若集合諸句, 構成一完整思想, 卽稱爲句身. 如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涅槃寂靜等句, 乃表達完整思想, 故稱句身. 另有一說, 謂若僅集合二句以上者, 亦稱句身. 如單云諸行․諸法等, 稱爲句, 然若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則係二句之集合, 故稱句身. 又一句亦稱句身. 如楞伽經卷二載(大一六․四九四中) : 句身者, 謂句有義身, 自性決定究竟, 是名句身. [大毘婆沙論卷十四․俱舍論卷五․俱舍論光記卷五](參閱句1625)
【구심륜九心輪】
p128-中→ 心對某一對象之作用有九種, 連續不斷, 循環如輪, 稱爲九心輪. 卽:(一)有分心, 卽未接觸對象以前, 毫無知覺思惟之心. (二)能引發心, 卽對對象能起强烈作用之心. (三)見心, 對對象起見․聞․嗅․味等六識之心作用. (四)等尋求心, 判斷對象有無價値之心作用. (五)等貫徹心, 洞悉對象價値之心作用. (六)安立心, 知悉對象之價値後, 而能以語言表達之心作用. (七)勢用心, 根據前心之決定, 進而對對象採取行動之心作用. (八)返緣心, 動作旣興, 將欲休廢時, 遂復返緣前所作事之作用. (九)有分心, 此卽還原至最初之有分心. 以上雖分爲九種, 然除見心通六識外, 餘者無非是意識之作用;又(一)與(九)同爲有分心, 故九心實爲八心. 此有分心係出自小乘上座部之說, 大乘唯識宗則認爲有分心係指阿賴耶識而言. [攝大乘論釋卷二(無性)․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下本․佛敎上座部九心輪略釋(湯用彤, 往日雜稿)]
【구십육종외도九十六種外道】
p126-中→ 九十六種佛世前後出現於印度而異於佛敎之流派. 又作九十六術․九十六徑․九十六道․九十六種異道. 有關外道之數, 雖有多種異說, 然以九十六種․九十五種外道二說爲最多. 九十六及九十五此二數之算定, 依諸經論有數說:(一)六師外道卽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賖梨子․刪闍夜毘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犍陀若提子, 六師各有十五弟子, 總計爲九十六人. 亦卽外道之六師各有十六種之所學法, 一法自學, 餘之十五種各敎十五弟子, 師徒合論爲九十六種. (二)五大外道卽數論․勝論․離繫․獸出․遍出, 各有十八部之末派, 本末總計爲九十五種. 另就九十五種․九十六種之關係, 擧出數說:(一)九十六種皆爲外道. (二)九十六種中, 有一種入於佛敎爲犢子部故除之, 餘爲九十五種外道. (三)九十六種外道中, 尼犍子外道之敎義近於佛敎故除之, 餘爲九十五種. (四)九十六種中有一爲小乘敎, 實非外道, 因大乘貶之, 故除之而爲九十五種. (五)九十六種中有一種通佛敎, 故九十五種爲外道, 一爲內敎. [薩婆多論卷五․華嚴經疏卷二十八․義林章纂註(普寂)․百論疏(吉藏)․眞言敎誡義卷中]
【구십팔수면九十八隨眠】
p126-中→ 又作九十八使. 隨眠, 煩惱之異稱. 煩惱常隨逐於人, 故稱隨;其狀體幽微難知, 如眠性, 故稱爲眠. 九十八者, 小乘俱舍宗所立見․思(修)二惑之總數. 其中, 見惑有八十八隨眠, 修惑有十隨眠. 此乃以貪․瞋․癡․慢․疑․身․邊․邪․取․戒等十隨眠, 配於三界五部, 卽欲界見苦所斷之十種․見集所斷七種․見滅所斷七種․見道所斷八種及欲界修惑所斷之四種, 共爲三十六種, 又色․無色界於五部各有三十一種, 合爲九十八種.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五․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俱舍論卷十九]
【구쌍지句雙紙】
p1627-上→ 凡二卷. 日本臨濟宗僧東陽英朝撰. 又作禪林句集․禪林雜句. 本書分爲乾․坤二卷, 初有佛經及祖錄, 兼含道儒百家, 撰集禪宗慣用之言詞對句. 乾卷用一言至五言對句, 坤卷用六言至八言, 兩卷共有五千餘句. 日本貞享年間(1684~1688)刊行之際, 又附註諸句之典據, 另增續五百句. 然本書之內文每有玉石相混之缺憾, 出典亦有錯誤, 惟其閱覽方便, 故古來卽廣行於世.
【구안具眼】
p3079-下→ 謂對事物具有特殊之見識, 或指具有特殊見識之人. 又作具眼睛. 禪林中, 對能透見宇宙之原則, 及一切現象之實相者, 稱具眼者. 碧巖錄第六十八則(大四八․一九八上):仰山哈哈大笑(可謂是箇時節, 錦上鋪花;天下人不知落處. 何故?土廣人稀, 相逢者少. 一似嚴頭笑, 又非巖頭笑;一等是笑, 爲什麽卻作兩段?具眼者始定當看. )其同類用語, 另有具眼衲僧, 卽指修行達於圓熟而能徹見事物道理之禪僧.
【구안낙행口安樂行】
p744-上→ 四安樂行之一. 不樂說人及經典過之行法. 卽遠離說過, 輕慢, 歎毁, 怨嫌等四事, 修攝其心, 而得安樂. 法華經安樂行品(大九․三七下) : 又文殊師利, 如來滅後, 於末法中欲說是經, 應住安樂行, 若口宣說, 若讀經時, 不樂說人及經典過.(參閱四安樂行1687)
【구암사九巖寺】
p162-中→ 位於韓國慶尙道永川郡巨餘面新興洞. 今僅存古塔一基, 塔乃新羅時代所建, 其高除露盤約四公尺許, 形狀似佛國寺塔.
【구야라俱夜羅】
p4029-上→ 意譯作隨鉢器. 卽貯放匙․筯․金咨․鉢等之容器. 四分律卷四十一(大二二․八五九) : 彼分俱夜羅器, 現前僧應分.[所量輕重儀卷下]
【구양무외歐陽無畏】
p6101-下→ 江西人. 名鷙. 法號無畏. 早歲遊學東北, 畢業於瀋陽馮庸大學. 先後二次入藏求法, 於別蚌寺受戒爲比丘. 民國四十一年(1952)取得拉然巴格喜補學位後來臺. 曾任國史館纂修, 竝任敎於政治大學邊政系․邊政硏究所․師大國文硏究所等, 主授西藏語文․歷史文化, 及佛學硏究等課程. 爲國內知名之西藏學者. 臺灣之硏習藏文者, 多出其門下.
【구양수歐陽修】
p6101-中→ (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吉州廬陵(江西吉安)人. 字永叔, 號醉翁․六一居士. 諡號文忠. 爲唐宋八大家之一. 天聖八年(1030), 進士及第, 歷任地方刺史. 四十八歲時受召爲翰林學士. 嘉祐五年(1060), 任樞密副使. 次年, 任參知政事. 熙寧四年(1071)罷官, 次年逝世, 享年六十六. 著有本論三篇, 極力排斥佛․老思想;且其編襪D唐書及新五代史時, 盡刪除有關佛敎紀事二百餘則. 然至晩年, 一反而成爲佛敎信徒.
【구양점歐陽漸】
p6101-下→ (1871~1943)江西宜黃人. 字竟無, 一字漸吾. 早歲刻苦治學, 博覽諸子百家, 中日甲午戰起時, 感於雜學無濟於國事, 乃專治義理之學, 欲以之挽救時弊. 三十四歲, 赴南京師事楊仁山, 得聞華嚴法界之旨, 歸信佛敎, 入祇洹精舍, 潛心經論, 致力佛學. 年三十六, 母親病逝, 遂將肉食․色欲一倂斷絶. 自云學佛與他人異, 每於悲憤而後有學. 曾留學日本, 返國後任兩廣優級師範敎員. 其後再赴南京從楊仁山遊, 楊氏臨歿, 以金陵刻經處相囑. 民國元年(1912), 與李證剛等倡設佛敎會, 主張政敎分離․沙汰庸僧, 可惜事與願違, 未能成功. 氏於佛學, 初讀大乘起信․華嚴․楞嚴. 年逾四十, 轉攻法相唯識․瑜伽師地等, 更由大智度論而般若․涅槃;久之, 則專尙法相唯識, 揚棄華嚴, 以爲大乘起信論․楞嚴經均爲僞書. 同時會通儒佛, 所刊行中庸傳․孔學雜誌․四書讀等, 皆能發前人之所未發, 學術界尊爲佛學大師. 民國十一年, 在南京創立支那內學院, 講唯識抉擇談, 呂澂․湯用彤․王恩洋․黃懺華․熊十力等人皆嘗遊學於其門;名學者梁啓超․梁漱溟․章太炎等人亦與之相過從. 印度詩哲泰戈爾來華訪問時, 特往面晤, 暢談一夕, 驚佩不已. 十四年開辨法相大學, 設特科, 然以時局停辨. 復編纂藏要三輯, 方便學佛. 抗戰期間, 遷內學院於四川江津, 仍講學․刻經不輟. 民國三十二年二月, 氏以肺炎病逝於蜀院, 享年七十三歲. 門人總輯其遺文三十餘卷, 成竟無內外學一書行世. 政府播遷臺灣後, 該書未見流通. 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覓得其書之大部分, 出版歐陽大師遺集四冊(二十五開)三千餘頁, 其名著唯識抉擇談․對空有諸宗典籍之敘論․瑜伽師地論敘, 及支那內學院院訓釋等, 皆包含於其中. 氏重視在家佛敎, 貶斥出家佛敎, 民國七年發表之支那內學院簡章總綱第一條云:本內院以闡揚佛敎, 養成弘法利世之才, 非養成出家自利之士爲宗旨.同出於楊仁山之門之太虛大師乃撰關於支那內學院文件之摘疑以駁斥之, 由是乃開啓太虛大師與內院法義之諍, 太虛大師竝陸續撰佛法總抉擇談․竟無居士學說質疑․論法相必宗唯識․再論法相必宗唯識等文往復質辯之.
【구어삼매句語三昧】
p1626-下→ 指於言語文句發妙悟而通達無礙. 三昧, 爲梵語 samādhi 之音譯, 意卽一心專注於一處而不散亂, 此處指專心於言語文句中之眞義而得妙悟. 蓋言語文字雖僅爲表達情感思想之工具符號, 然亦不可賤視爲等閒贅物, 此因其自身亦含有展現眞義之性質, 故於其中專心一意, 亦能體得妙悟而融通無礙.
【구업공덕口業功德】
p745-下→ 指阿彌陀佛口業之功德. 爲極樂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 佛八種功德之一. 佛莊嚴口業等三業, 係爲對治衆生虛誑之三業, 故口業功德有其利益. 據往生論註卷下載, 衆生因毁謗正法或毁呰賢聖, 而受拔舌, 瘖瘂等苦者, 聽聞阿彌陀如來至德之名號與說法之音聲, 卽能解脫種種口業之繫縛, 入於如來之家, 畢竟得平等之口業. 故知口業功德兼指名聲, 音聲. 名聲爲佛之名號, 聞於十方 ; 音聲爲佛之說法, 通徹法界. [淨土論(天親), 往生論註卷上]
【구업공양口業供養】
p746-上→ 指口讚諸佛菩薩之功德, 乃三業供養之一. [法華文句卷二之下](參閱口業745)
【구업九業】
p151-下→ 卽欲界․色界各有作業․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三種, 無色界亦有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無漏業三種, 總計九種業. 作業, 卽身․口所造之業, 新譯爲表業;無作業, 乃依作業而生之功能, 新譯爲無表業;非作非無作業, 指意業;無漏業, 卽無漏之身․口․意業. 九業若以三性(善․惡․無記)分別, 則欲界之作業․非作非無作業通三性, 色界之作業․非作非無作業通善․無記, 欲界之無作業通善․惡, 色界之無作業唯善;無色界之無作業․非作非無作業與色界同, 無漏業唯善. [成實論卷八之九業品․大乘義章卷七]
【구업口業】
p745-下→ 梵語 vāk-karman. 又作語業. 三業之一. 指依言語宣示內心之意樂, 及由此而引起之無表業. 關於口業之表與無表, 大小二乘有異說, 說一切有部主張語表業以實之音聲爲體, 立無表業亦爲實色. 成實論謂語表業爲假之名聲, 無表業爲非色非心. 經部與唯識大乘則主張語表業爲假之音聲, 以語業能發之思爲體, 無表業亦爲假立, 以思種子上之善或發不善之功能, 及不善或遮善之功能爲體. [衆事分阿毘曇論卷五, 俱舍論卷一, 卷十三, 雜阿毘曇心論卷三, 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三, 成實論卷七, 成唯識論卷一,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 大乘義章卷七](參閱三業638, 業5494)
【구여직瞿汝稷】
p6577-上→ 明代江蘇常熟人. 字元立. 號那羅窟學人, 又稱槃談. 以父蔭受職, 三遷至刑部主事, 出知辰州府, 任職長蘆鹽運使, 累官至太僕少卿. 幼秉奇慧, 博覽强記, 宿通內外典. 歷從紫柏․密藏․散木等諸公遊, 又聞禪法於竹堂寺之管東溟. 其後紫柏眞可禪師於徑山刻大藏, 汝稷乃爲文導諸善信, 共襄斯擧. 又於佛前發誓, 願荷法藏. 萬曆三十年(1602), 撮彙歷代禪宿法語爲指月錄三十卷, 盛行於世. 康熙十八年(1679), 有聶先者, 編續指月錄二十卷以接踵其書. 遺著有石經大學質疑․兵略纂要․冏卿集等書行世. 生卒年均不詳. [明史卷二一六․明人小傳卷四․明史紀事卷二十八]
【구역九域】
p144-上→ ①卽九地. 總稱欲界一地․色界四地及無色界四地. (參閱九地132). ②又指九界而言. 卽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聲聞․緣覺․菩薩等. (參閱十界457)
【구역舊譯】
p6595-上→ 指舊時之翻譯. 爲新譯之對稱. 又作舊翻․古翻․古譯. 有關漢譯佛典, 南朝梁代僧祐之出三藏記集卷一中, 以西晉以前所譯之經稱爲舊經, 後秦鳩摩羅什以後所譯之經稱爲新經, 以比較譯語之別. 然特別强調新舊之不同者爲唐朝玄奘, 彼極力排斥舊譯達意(意譯)之訛謬. 後來直譯之風興起後, 漢譯新舊之別遂以玄奘劃分. 舊譯家以後秦鳩摩羅什與南朝陳代眞諦爲代表, 新譯家以唐代玄奘與義淨爲代表. 由左表擧例可略見其槪況. 梵 語西晉以前鳩摩羅什等玄奘等pañca-skandha五衆五陰五蘊Bhagavat衆祐世尊世尊Gandharva乾沓和乾闥婆健達縛Avalokiteśvara光世音觀世音觀自在Vimālakīrti無垢稱淨名無垢稱 表中譯語之差異, 由於古譯中有從西域語翻譯之故, 又印度之佛典亦漸傾向梵語化, 因而反映於漢譯, 故有譯語之差異. 玄奘等人之新譯在法相宗之性相學上固然極其適切, 然用來誦讀, 仍以流暢之舊譯較爲適切. 現今經典使用舊譯者亦極多. 此外, 於西藏譯佛典, 初期之翻譯, 其綴字法․譯語等不一定, 故頗爲混雜. 至九世紀時, 勝友(梵 Jinamitra)等人統一譯語․綴字, 此後遂有古語(藏 skad-rñiṅ)與新語(藏 gsar-rñiṅ)之分. [宋高僧傳卷三․翻譯名義集卷一․慧琳音義卷二十五․敎苑摘要卷下]
【구연과俱緣果】
p4036-下→ 梵語 mātuluṅg, 巴利語同. 音譯摩登隆伽․摩獨龍伽. 密敎孔雀明王的四種持物之一. 又作具緣果․枸櫞果. 表調伏或息災之意. 此種果實頗似木瓜或柚子, 屬檸檬類. [大孔雀王咒經卷下(義淨)․大孔雀明王畫像壇場儀軌․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구연생식九緣生識】
p156-下→ 緣, 助成之義. 卽謂明․空․根․境等九種之緣, 生眼․耳․鼻․舌等八種之識. 此係以眼․耳․鼻․舌․身五識, 依第八識相分(卽分別相狀, 指世間種種色像境界凡有名相者)建立, 由第八識種子而生, 攬明․空諸境而爲相;第六識緣第八識相分而得生, 取五塵境界而分別, 依第七識而能執取;第七識緣第八識見分(卽能見之識, 指眼等諸識能照燭了別諸塵境界者)而得起, 轉第六識染淨而爲依;第八識爲衆識之根本, 含諸法之種子, 依第七識而能轉託五根識而爲相. 由是而知, 識藉緣生, 緣因識有, 更互爲依, 遞相倚託, 而有多少不同, 故稱九緣生識. 據成唯識論卷二至卷五所載:(一)明緣, 明, 指日月之光, 能顯諸色相. 謂眼因明而見, 無明則不能發於眼識, 故明爲眼識之緣. (二)空緣, 空, 指蕩然無礙, 而能顯諸色相. 謂眼以空而能見, 耳以空而能聞, 無空則不能發眼․耳之識, 故空爲眼識與耳識之緣. (三)根緣, 根, 指眼․耳․鼻․舌․身五根. 謂眼識依眼根而能見, 耳識依耳根而能聞, 鼻識依鼻根而能嗅, 舌識依舌根而能嘗, 身識依身根而能覺, 若無五根, 則五識無所依, 故五根爲五識之緣. (四)境緣, 境, 指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 謂眼等五根雖具見․聞․嗅․嘗․覺等五識, 若無色等五種塵境爲對, 則五識無由能發, 故境爲五識之緣. (五)作意緣, 作意, 卽心所法, 有覺察之義. 謂如眼初對色時, 便能覺察, 引領趣境, 使第六識卽起分別善惡之念;及耳․鼻․舌․身初對境時, 亦能如是覺察引領. 是以遍行一切識境, 皆由作意, 故作意爲眼等六識之緣. (六)根本依緣, 根本, 卽第八阿賴耶識;依, 指倚託. 謂第八識爲諸識之根本, 眼等六識依第八識相分而得生, 第八識相分託眼等六識而得起, 故根本依爲六識及第八識之緣. (七)染淨依緣, 染淨依, 卽第七末那識, 一切染淨諸法皆依此識而轉. 謂眼․耳等六識, 於色․聲等六塵境上, 起諸煩惱惑業, 則轉此煩惱染法歸於第八識而成有漏, 若六識修諸道品白淨之業, 則轉此道品淨法歸於第八識而成無漏, 故稱爲染淨依. 然此第七識亦依第八識而能轉, 第八識依第七識而隨緣, 更互爲依, 遞相倚託, 故染淨依爲眼等八種識之緣. (八)分別依緣, 分別, 卽第六識, 此識能分別善惡․有漏無漏․色心諸法;以眼等五根雖能取境, 然皆依第六識而有分別. 是知五根境之好惡, 由分別而生;第七識之染淨, 由分別而知;第八識之相分, 由分別而顯, 故分別依爲眼等八種識之緣. (九)種子緣, 種子, 卽眼等八種識之種子. 謂眼識依眼根種子而能見色, 耳識依耳根種子而能聞聲, 鼻識依鼻根種子而能聞香, 舌識依舌根種子而能嚐味, 身識依身根種子而能覺觸, 意識依意根種子而能分別, 第七識依染淨種子而能相續, 第八識依含藏種子而能出生一切諸法, 以諸識各依種子而生, 故種子爲眼根等諸識之緣.
【구연파具緣派】
p3079-中→ 梵名 Prāsaṅgika. 全稱中觀具緣派(梵 Mādhyamika-prāsaṅgika). 爲印度佛敎中觀派之分支. 約於四七○至五四○年間, 由中觀論師衆護(梵 Saṃgharakṣita, 又作僧護, 音譯僧伽羅苦什達)之弟子佛護(梵 Buddhapālita)所創. 中觀派之祖龍樹依般若經而造中論, 倡說緣生卽空之義, 於中論本頌之歸敬頌中列擧不生(梵 anutpāda)․不滅(梵 anirodha)․不常(梵 aśāśvata)․不斷(梵 anuccheda)․不一(梵 anekārtha)․不異(梵 anānārtha)․不來(梵 anāgama)․不出(梵 anirgama)等八不, 以破斥諸法有所得之見解, 闡明緣起卽因待之法. 故可謂中觀派乃通達諸法緣生之義, 令有無之諸見皆泯絶, 而使眞空中道之正觀現前之宗派. 於印度佛敎史中, 中觀派係與瑜伽派相互對立的大乘佛敎兩大敎派之一. 自二世紀之龍樹開始, 歷經提婆․羅睺羅跋陀羅․靑目等, 至六世紀初, 護法․佛護․淸辯等論師相繼弘揚中道空觀之旨. 其中, 佛護與淸辯同時就學於衆護, 硏習龍樹之敎說, 然兩人見解互異, 各自造立論書, 批評對方之論說, 由是, 中觀派乃分裂爲二, 卽以淸辯之學說爲主流之依自起派, 及以佛護爲主流之具緣派. 佛護爲印度南方坦婆羅國(梵 Taṃbara)人, 師事衆護之後, 居於南方檀多弗利伽藍(梵 Dantapuri), 撰著根本中論註一書, 主張諸法畢竟空之說. 七世紀時, 有月稱論師(梵 Candrakīrti)出, 撰中論註․六十頌如理論釋․四百論註․入中觀論等書, 提倡具緣派之說, 竝對淸辯之中論註釋豫以强烈評議;其學說思想後傳入西藏廣泛流傳. 其後, 又有寂天論師(梵 Śāntideva), 作菩提行經․大乘集菩薩學論等, 祖述中觀之旨趣. 自七․八世紀開始, 中觀派與瑜伽派漸有相互融攝之傾向, 而形成中觀瑜伽派, 由是, 本派與依自起派之對立, 及各自演布之情形, 卽自然消融於中觀․瑜伽兩大派交流之時潮中. [大唐西域記卷十․南海寄歸內法傳序․多羅那他印度佛敎史․W. Wassiljew: Der Buddhismus; Th. Stcherbatsky: 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āṇa](參閱中觀派1037․依自起派3055)
【구열歐涅】
p6101-中→ 西藏佛敎格魯派寺院中康村(扎倉下之一級組織)之財務管理人. 任期三年.
【구염垢染】
p3766-中→ 以染身之垢比喩心之煩惱. 佛說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猶如淨水, 洗除塵勞諸垢染故.
【구오사미驅烏沙彌】
p6884-下→ 三沙彌之一. 又稱逐蠅沙彌. 指七歲至十三歲, 能驅逐烏鳥․蠅等, 不使掠奪比丘飮食之小沙彌. [摩訶僧祇律卷二十九․五分律卷十七․四分律卷三十四]
【구요九曜】
p159-中→ 梵語navagraha. 指九種照耀之天體. 又稱九執. 乃隨逐日時而不相離, 具有執持之義, 故稱九執. 係立於梵曆之一種曆象, 分別爲日曜(梵Āditya)․月曜(梵Soma)․火曜(梵Aṅgāraka)․水曜(梵Budha)․木曜(梵Vṛhaspati)․金曜(梵Śukra)․土曜(梵Śanaiścara)․羅睺(梵Rāhu)․計都(梵Ketu)等. 日曜卽太陽, 月曜卽太陰, 火曜爲熒惑星, 水曜爲辰星, 木曜爲歲星, 金曜爲太白星, 土曜爲鎭星, 以上七者, 稱爲七曜. 羅睺卽黃旛星, 又稱蝕神, 逢日月卽蝕. 計都卽彗星, 又稱豹尾星, 爲蝕神之尾. 新唐書曆志第十八載, 玄宗開元六年(718), 太史監瞿曇悉達受詔, 翻譯九執曆, 此爲類似回回曆及太陽曆之一種梵曆. 九曜若配之以方位, 則日曜於丑寅方, 月曜於戌亥方, 火曜於南方, 水曜於北方, 木曜於東方, 金曜於西方, 土曜於中方, 羅睺於辰巳(東北)方, 計都於未申(西南)方. 又於日本本地說中, 日爲觀音(或虛空藏), 月爲勢至(或千手觀音), 火爲寶生佛(或阿嚕迦觀音), 水爲微妙莊嚴身佛(或水面觀音), 木爲藥師佛(或馬頭觀音), 金爲阿彌陀佛(或不空羂索), 土爲毘盧遮那佛(或十一面觀音), 羅睺爲毘婆尸佛, 計都爲不空羂索. 又古俗有以此九曜配於人之年齡而判吉凶之法. [摩登伽經卷上․廣大儀軌卷中․大日經疏卷四․七曜攘災決]
【구요만다라九曜曼荼羅】
p160-上→ 卽畫九曜及其所屬神像之曼荼羅. 唐代一行所著梵天火羅九曜一書圖九曜之形像, 卷尾載有梵天火羅圖一帖, 一般以之爲九曜曼荼羅. 然此書僅有九曜各別之神像, 而未說曼荼羅, 故不能詳知其圖樣. 又據大日經疏卷五載, 日天眷屬之位置如左圖, 此曼荼羅缺九曜中之月曜而代以劍婆, 故與其稱爲九曜曼荼羅, 未若稱之爲日天曼荼羅較妥.
【구원久遠】
p723-中→ 卽時間久遠. 無限之往昔, 稱爲久遠劫. 成佛之時於歷史可考者, 稱爲近成佛 ; 若從無始以來卽已成佛者, 則稱久遠實成佛, 或久遠古成佛. (參閱十劫彌陀435, 本迹二門1965)
【구원사久遠寺】
p723-中→ 爲日本日蓮宗之總本山. 又稱身延山妙法華院. 位於山梨縣南巨摩郡身延町. 領主波木井實長皈依日蓮. 日蓮自流放地佐渡歸返後, 於實長協力之下建寺傳法, 宣揚宗風, 培育弟子, 其遺作泰半著於此地. 明治八年(1875)全面燒毁, 然今已恢復舊觀.
【구원실성久遠實成】
p723-下→ 又作久成, 久遠古成, 久遠本佛, 無始古佛. 乃謂在印度摩揭陀國菩提伽耶菩提樹下開悟成佛之伽耶始成(近成)之釋尊(釋迦), 係爲一種方便示現之假相 ; 實際上, 釋迦於久遠之前早已開悟成佛, 且在無限時間中, 卽已敎化衆生. 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卽以此爲藍本加以開演. 此外, 阿彌陀佛有十劫彌陀以對應於久遠彌陀, 此亦應用此一說法而産生者. 久遠實成之思想係以釋尊所悟之以法爲永遠常住爲根本而衍生者. 由於諸弟子對釋尊追慕心切, 故産生此一思想. 佛敎本爲眞理(法)之信仰, 釋尊卽曾遺言, 於自己圓寂後, 諸弟子應以法爲歸依. 然諸弟子本因仰慕釋尊之人格而信仰佛法, 故於釋尊滅度後, 不能僅以釋尊所遺留之敎法爲滿足. 爲追慕釋尊之人格, 進而謀求其他能代替釋尊之佛, 因此立下種種佛陀之說. 到法華經時, 則將此諸佛皆歸一於釋尊, 且主張釋尊爲永遠不滅者. [法華經論卷下, 法華經玄義卷一上, 法華經文句卷九下]
【구유九喩】
p145-下→ 如來藏經擧九種譬喩, 解說如來藏之義, 以明示如來法身雖爲煩惱所覆, 然自性淸淨毫不爲彼煩惱所染. 九者卽:(一)如未敷花內有如來身結跏趺坐, 具天眼者去萎華而出之. (二)如淳蜜群蜂守護, 以巧智方便先除彼蜂, 乃取其蜜. (三)如粳糧未離皮米會, 貪愚輕賤謂爲可棄, 除蕩旣精, 常爲御用. (四)如眞金墮不淨處, 隱沒不現經歷年載, 眞金不壞而莫能知, 唯天眼者知, 能由不淨中取眞金而受用. (五)如貧家有珍寶藏, 若無語者, 不能開發此珍寶藏. (六)如菴羅果內實不壞, 種之於地, 成大樹王. (七)如人以弊物裹金像, 棄捐曠野, 惟天眼者知出像, 衆皆禮敬. (八)如貧女懷聖王胎. (九)如眞金像, 外雖燋黑, 內像不變. 佛性論卷四無變異品以此九喩表九種客塵煩惱. 卽第一喩爲貪使煩惱, 第二喩爲瞋使煩惱, 第三喩爲癡使煩惱, 第四喩爲增上貪瞋癡結使煩惱, 第五喩爲無明住地所攝煩惱, 第六喩爲見道所斷煩惱, 第七喩爲修道所斷煩惱, 第八喩爲不淨地所攝煩惱, 第九喩爲淨地所攝煩惱.
【구유범종九乳梵鐘】
p135-上→ 寺院之大鐘, 於行佛事時敲撞. 梵, 表淸淨之義. 因鐘之上部有九個乳狀突出物環繞, 故稱九乳梵鐘.
【구유법俱有法】
p4028-下→ 又作共有法. 單稱俱有. 同時存在爲一類聚而互不相離之關係法. 如心王和心所․地水火風之四大․生住異滅之四相․得與所得等皆爲俱有法. 俱有因皆爲俱有法, 非俱有因者猶有俱有法. 俱舍論卷六(大二九․三○下) : 諸由俱有因故成因, 彼必俱有 ; 或有俱有非由俱有因, 故成因.[俱舍論光記卷六․俱舍論寶疏卷六]
【구유의俱有依】
p4028-上→ 又作俱有所依․增上緣依․俱有根. 指與心․心所同時具有, 而爲其所依之法. 成唯識論卷四載, 五識之俱有所依有四種, 卽五色根與第六․七․八等三識. 小乘謂, 意根爲無間滅之六識, 故非俱有依, 僅五根爲俱有依. 法相宗於成唯識論卷四․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末擧出護法․難陀․安慧․淨月等四師之異說, 以廣釋所依之義, 而以護法之說爲正義, 辨依與所依之區別, 說明依之義廣通於一切法, 而所依唯限於內六處, 其理由有四義 : (一)決定之義, (二)有境之義, (三)爲主之義, (四)令心․心所取自所緣. 具足以上四義者, 唯五根與第六․七․八等三識, 故爲心․心所法之俱有依. 若以能依之心分別之, 前五識之俱有依有四種, 第六識有兩種, 第七․第八識各有一種俱有依. 前五識四種俱有依爲 : (一)同境依, 又作順取依, 卽五根 ; 根與識乃同取現在之境而生, 故稱同境依. (二)分別依, 卽第六識 ; 前五識生起時意識亦必生起, 前五識無分別, 而意識有分別, 故稱分別依. 蓋五同緣之識無分別, 第六識原爲尋伺相應之識能取境故, 又能令五識明了取境, 故稱明了依. (三)染淨依, 卽第七識 ; 前諸識無染淨之別, 染淨分位依第七識而成, 故又稱分位依. (四)根本依, 卽第八識 ; 爲諸識所依以生起之根本, 故稱根本依. 以上四依中, 唯前五識之不共依爲同境依, 卽五色根, 其餘三者爲諸識之共依. [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末․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五本․百法問答鈔卷一]
【구유인俱有因】
p4027-下→ 梵語 sahabhūhetu. 六因之一. 又作共有因․共生因. 同時存在之法, 相互爲因, 稱爲俱有因. 如地․水․火․風等四大, 必四大相依而生, 彼爲我之因, 我爲彼之因, 恰如三叉之相依而立, 故稱俱有因. 四大之中, 一大爲因, 則其他三大爲果 ; 其他三大爲因, 則此一大爲果. 蓋以相互爲因, 亦必相互爲果之故. 俱有因又可分爲互爲果俱有因․同一果俱有因之別. 如以三杖相倚, 一杖爲其他二杖之因, 同時其他二杖亦必爲此杖之因 ; 此三杖相互爲果之理亦然, 稱爲互爲果俱有因. 又如三杖鼎足相倚, 以支持一物 ; 卽由二物以上相互資助, 以産生同一結果, 譬如由多柱而支持一屋, 稱爲同一果俱有因. [俱舍論卷六․大毘婆沙論卷十六․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十五․入阿毘達磨論卷下](參閱六因1256)
【구유정거九有情居】
p133-下→ 指有情(衆生)之身心, 卽有情所住之處所, 共有九處. 又稱九居․九衆生居․九門․九有. 卽:欲界之人天․梵衆天․極光淨天․遍淨天․無想天, 及四無色天等. 其中, 除無想天與四無色天之第四非想非非想處天二者以外, 餘七住處特稱七識住. [長阿含經卷九․俱舍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八](參閱九地132)
【구유좌氍毹座】
p6902-上→ 以毛織物․毛氈類製成之臺座. 又作氈氍座. 於天等部佛像中, 爲特定諸尊之臺座. 在繪畫上, 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火天․水天․風天․地天․羅刹天․伊舍那天等諸尊之臺座, 卽屬氍毹座, 其形狀呈圓扁平形, 內繪有花紋, 或於邊緣繪有流蘇形垂飾. 在雕刻上, 一般爲覆鉢形之臺, 描繪有彩色之流蘇形垂飾.
【구유행장俱遊行藏】
p4035-下→ 天台宗於半․滿․顯․密, 因隨時應機而有取捨之謂. 法華玄義卷十下(大三三․八○九上) : 雖復俱遊行藏得所.俱遊卽喩五味與半․滿諸經之相成. 謂第一華嚴乃至第五法華涅槃之一代佛法, 半․滿之諸經常能觀衆生根機而利益之 ; 調御衆生之根機者, 五味之次第能成就之. 行藏, 乃依論語述而篇子謂顔淵曰 : “用之則行, 舍之則藏. ” 而取其意, 以半․滿․顯․密之敎, 隨時應機之取捨而論行藏.
【구율가舊律家】
p6594-中→ 爲新律家之對稱. 律家有新舊之分, 如四分律․五分律等爲舊譯之律, 唐代義淨所譯之有部律爲新譯. 故以前者爲所依者, 稱爲舊律家. 然古來多就律之注書以論新舊, 如唐代道宣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宋代元照之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等卽爲舊律家. 唐代義淨之南海寄歸內法傳․懷素之四分律開宗記․定賓之四分律疏飾宗義記等爲新律家.
【구의관정句義灌頂】
p1626-中→ 又作眞言灌頂. 爲不空三藏所立五相灌頂之一. 據金剛頂義訣載, 修行此法時, 行者觀想本尊之眞言及其義理布列於全部身心之中. 至於所尊奉之本尊, 則依各部而別. 此一行法適用於已受學法灌頂而未受傳法灌頂之眞言行者.
【구의句義】
p1626-上→ 梵語 padārtha. 謂逐句闡釋其義理, 或指語句所言詮之意義, 或觀念(句)與觀念之內容所顯示之事物(義), 相近於範疇之槪念. 卽一切事物如實具體地成立, 而爲其最基礎者. 印度六派哲學中之勝論學派將一切萬有之實體․屬性或原理等, 分類爲十種, 稱作十句義. 此外, 密敎解釋眞言時, 通常先解釋字義, 其次才解釋句義. 大日經疏卷四(大三九․六二一下) : 眞言中有字義, 有句義. (參閱十句義409)
【구의舊醫】
p6594-下→ 指舊時之醫師. 卽以舊醫比喩佛敎成立以前之外道學說. 爲客醫之對稱. 於佛敎尙未成立之前, 印度已有許多外道學說探討人生諸問題, 此稱爲舊醫;而佛敎係後來成立之宗敎, 對舊醫而言, 則稱爲客醫. 舊醫亦爲醫師之一, 然因無法隨順衆生之根機而治衆生病, 故較客醫拙劣. 此係出自南本涅槃經哀歎品之譬喩. 若將十善或孝養父母․尊敬師長等世間一般之善行稱爲舊善․舊戒;對此而言, 佛敎特有之五戒․八戒․具足戒等卽稱爲客善․客戒. [北本涅槃經卷二壽命品․大智度論卷四十六․大般涅槃經集解卷七․摩訶止觀卷四上]
【구이瞿夷】
p6576-下→ 梵名 Gopī, Gopikā 或 Gopā,巴利名同. 音譯瞿卑․裘夷, 瞿波․劬毘耶․瞿毘耶․喬比迦. 意譯牛護․密行․明女․守護地․覆障. 爲悉達太子之妃. 關於其出身, 各經所說不一. 依修行本起經卷上載, 裘夷爲善覺王之女, 容貌端正皎潔, 天下無雙;又據十二遊經, 瞿夷爲舍夷之長者水光之女, 其生時, 日將沒, 餘暉照其家, 室內皆明, 遂稱爲明女. 古來有關悉達太子之妃, 其說不一. 大智度論卷十七引羅睺羅母本生經, 擧出太子之妃爲劬毘耶․耶輸陀羅, 竝謂耶輸陀羅卽羅睺羅之生母;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三擧出鹿王․喬比迦․耶輸陀羅等三夫人, 以耶輸陀羅爲最上首;然十二遊經中則以瞿夷爲太子之第一夫人. [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佛本行集經卷十三․衆許摩訶帝經卷四․六度集經卷五․有部毘奈耶卷十八․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卷三十五]
【구인일명승조칠급부도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p4593-下→ 浮屠, 指佛塔 ; 七級浮屠, 卽七層高之佛塔. 俗諺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浮屠, 係套用佛敎浮屠一詞, 比喩救人功德之大, 用以勸人行善, 或向人懇求救命.
【구자九字】
p132-上→ 乃日本咒術. 又稱九字大事․縱橫法. 日本密敎僧與修驗道之山伏(山中修行之僧), 於入山時, 爲守護己身, 口唸[臨, 兵, 鬪, 者, 皆, 陳, 列, 在, 前之九字 一邊唱誦 一邊以指空縱橫交替劃線, 此稱切九字. 其中四縱五橫之符字亦稱六甲袐 咒, 係日本密敎採自我國道敎者. 相傳持此咒術, 卽可護身制勝, 袪除一切災禍. 表解如下:
【구자龜茲】
p6400-中→ 梵名 Kucīna. 爲漢代西域(今中央亞細亞)古國. 又作丘茲․歸茲․屈支․俱支曩․拘夷․曲先․苦叉. 今名庫車(Kucha), 乃位於新疆天山南路之重要都城. 於三世紀起, 當地佛敎盛行, 居民屬於雅利安人種. 王室以白爲名, 勢力强大, 文化進步. 唐置龜茲爲都督府, 安西都護亦曾駐治於此. 自南北朝以迄唐朝, 活躍於外國之出家人中, 姓白及帛者, 多爲該國出身, 其中最著名者爲鳩摩羅什. 大唐西域記謂該國盛行小乘敎, 然由該國東來之三藏所譯出之經典包括大乘與密敎典籍, 故知該國亦弘傳大乘敎. 十世紀左右以後, 成爲土耳其族領地. 近年, 曾發掘出許多龜茲語(Kuchean)經典及古代遺物. 一八九○年, 英籍之包爾(Bower)上尉在此地發現貝葉形樺皮梵文佛典古寫本, 韋伯(F. Weber)亦發現有關醫藥之龜茲文寫本, 依次稱爲包爾文書․韋伯文書. 其後, 日本․蘇俄․德國等學者卽多次發掘, 出土之龜茲語佛典斷片如大般涅槃經․法句經․古城比喩經․悲華經․十誦比丘戒本等. 又西方諸學者對龜茲語之名稱互有異議, 或稱吐貨羅語(Tokhārī), 或稱吐魯番語(Turfanisch), 亦常爲與于闐語區別而稱之爲 Sprach I. 於漢譯佛典之音譯中, 若干梵語之音譯語, 毋寧係龜茲語之音譯, 如沙門一語, 梵語爲 śramaṇa, 龜茲語爲 samāne;波逸提, 梵語爲 pāyattika, 龜茲語爲 pāyti 等. 又就意譯而言, 如外道一語, 梵語爲 mithyādṛṣṭi, 意爲謬見;龜茲語爲parnaññe, 意爲外. 故知佛典中若干漢譯竝非由梵語原本直譯而來, 乃經由譯自梵語原本之龜茲語等中亞之土語轉譯而來, 或直接由此類土語譯出. [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五․十力經序․法華經序․梁高僧傳卷一․宋高僧傳卷三․出三藏記集卷七首楞嚴後記․卷八正法華經記․卷十三安玄付傳․卷十四鳩摩羅什傳․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四․大唐西域記卷一․玄應音義卷四․梵語雜名․後漢書班超傳․唐書西域列傳第一四六․明史列傳第二二○․欽定新疆識略․龜茲于闐の硏究(羽田亨, 史林第二之三)․T. Watters: On Yuan Chwang, vol. I; S. Beal:Buddhist Record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I](參閱包爾文書1579)
【구자만다라九字曼荼羅】
p133-中→ 置彌陀․菩薩之通種子□(hrīḥ, 紇哩)於開敷蓮花之中臺․八葉上所建立之曼荼羅. 若以形像代種子, 則中臺安觀音, 八葉各安彌陀, 次八葉安觀音․慈氏․虛空藏․普賢․金剛手․文殊․除蓋障․地藏等八菩薩, 內院之四隅布列嬉․鬘․歌․舞四供養, 外院有香․華․燈․塗四供養, 及鉤․索․鏁․鈴四攝菩薩. 蓋八葉上彌陀之妙果爲因位願力所成, 中臺配置大悲觀自在菩薩, 乃顯示果德全分歸入因位之觀音. 又於淨妙國土稱阿彌陀佛, 於五濁惡世稱觀自在菩薩, 此皆不外法身慈悲之化現. [無量壽如來觀行供養儀軌](參閱阿彌陀曼陀羅3682)
【구자명호九字名號】
p133-上→ 卽南無不可思議光如來九字之名號. 乃日本眞宗爲顯示其本尊阿彌陀佛之別德所用者.
【구자불성狗子佛性】
p3452-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趙州狗子․趙州佛性․趙州有無․趙州無字. 狗子有無佛性?自古爲禪宗破除執著於有․無之公案. 此係始自趙州從諗禪師, 古來卽爲禪徒難以參破之問答, 古德於此多下過慘澹之工夫. 從容錄第十八則(大四八․二三八中):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有.” 僧云:『旣有, 爲甚麽卻撞入這箇皮袋?』州云:『爲他知而故犯.” 又有僧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曰:『無.” 僧云:『一切衆生皆有佛性, 狗子爲什麽卻無?』州云:『爲伊有業識在.” 此則公案中, 趙州從諗係藉狗子之佛性以打破學人對於有無之執著. 而趙州所指之有無, 非爲物之有無, 乃表超越存在的佛性之實態.
【구자임태법求子姙胎法】
p2964-上→ 又作求子妊胎祕法. 係爲求子女者所修之法. 修此法時先如圖設壇, 再向東方修之. 若依大法之儀法修行時, 則以佛眼․金輪, 或以藥師․釋迦爲本尊 ; 若依平常之行儀而修時, 則以觀音․文殊爲本尊. 然諸尊中以訶利帝母爲最要.
【구장륙龜藏六】
p6401-中→ 據法句譬喩經卷一載, 昔時, 有一道人在河邊樹下學道, 然十二年中妄念不除, 六根貪染不止, 難以入道, 佛遂化作沙門以度之, 竝以龜爲護命而縮藏頭尾四足於甲殼中之行動, 比喩衆生收攝眼․耳等六根而不爲外界六塵所危害. 又於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詳加闡釋, 卽:(一)龜以頭藏於甲殼中, 比喩衆生收攝眼根, 不令觀色, 則不爲一切色塵所危害. (二)龜以前左足藏於甲殼中, 比喩衆生收攝耳根, 不令聞聲, 則不爲一切聲塵所危害. (三)龜以前右足藏於甲殼中, 比喩衆生收攝鼻根, 不令聞香, 則不爲一切香塵所危害. (四)龜以後左足藏於甲殼中, 比喩衆生收攝舌根, 不令嘗味, 則不爲一切味塵所危害. (五)龜以後右足藏於甲殼中, 比喩衆生收攝身根, 不令覺觸, 則不爲一切觸塵所危害. (六)龜以尾藏於甲殼中, 比喩衆生收攝意根, 不令知法, 則不爲一切法塵所危害. 上記之外, 阿含經․涅槃經等亦有此類譬喩, 皆用以警戒修行者應自行攝心, 密藏妄想, 不令敵害魔障等所侵.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大二․三一一下):“過去世時, 有河中草, 有龜於中住止. 時有野干, 飢行覓食, 遙見龜蟲, 疾來捉取, 龜蟲見來, 卽便藏六, 野干守伺, 冀出頭足, 欲取食之. 久守, 龜蟲永不出頭, 亦不出足, 野干飢乏, 瞋恚而去. 諸比丘!汝等今日亦復如是知, 魔波旬常伺汝便, 冀汝眼著於色, 耳聞聲, 鼻嗅香, 舌嘗味, 身覺觸, 意念法, 欲令出生, 染著六境. 是故, 比丘!汝等今日常當執持眼律儀住, 執持眼根律儀住, 惡魔波旬不得其便, 隨出隨緣;耳․鼻․舌․身․意, 亦復如是, 於其六根, 若出若緣, 不得其便, 猶如龜蟲, 野干不得其便.” 爾時, 世尊卽說偈言:“龜蟲畏野干, 藏六於殼內, 比丘善攝心, 密藏諸覺想, 不依不怖彼, 覆心勿言說.”
【구장애법九障礙法】
p156-中→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六所載九種能障礙善道之法. 卽:(一)已惱害我(二)現惱害我, (三)當惱害我, (四)過去憎我善友, (五)現在憎我善友, (六)未來憎我善友, (七)過去愛我怨家, (八)現在愛我怨家, (九)未來愛我怨家. 吾人若對境憶念此九法, 必增不善之心, 故稱障礙法.
【구재일九齋日】
p159-上→ 合三長齋日及六齋日而成. 卽正月․五月․九月之每日及每月之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九種齋日. 齋者, 持戒不過中食, 卽過午不食. 九齋日爲帝釋四天王等伺察人間善惡之日, 故過午不食, 以愼身心. [三藏法數卷三十五․釋氏要覽卷下․翻譯名義集卷七]
【구전口傳】
p745-中→ 又作口訣, 口授, 面授, 面授口訣. 乃爲師者選出特優之弟子, 以口述方式授以奧義. 蓋印度古代視筆錄佛典爲有瀆神聖之事, 故採口誦方式. 密敎袐法之傳授亦爲口傳, 有所謂十二口傳者. 日本天台宗亦有各種口傳法門. [分別功德論卷二, 大日經疏卷十四, 高僧法顯傳](參閱十二口傳331)
【구전차별句詮差別】
p1626-中→ 謂以句詮表其自性上義理之差別. 蓋句與名相對而稱, 名(梵 nāma)乃直接詮表諸法之自體者, 卽每一名詞皆具有解釋其自身含有何等意義之性質 ; 句(梵 pada)則爲聯接數名以詮表其自性上義理之差別者, 故成唯識論卷二謂(大三一․六中) : 名詮自性, 句詮差別. (參閱名詮自性2261)
【구전초口傳鈔】
p745-中→ 凡三卷. 日僧覺如著. 收在大正藏第八十三冊. 日本淨土眞宗親鸞之門人大都居於東國, 針對彼等而言, 親鸞之遺族如信, 覺如等人欲表明其繼承親鸞法門之地位, 遂作是書. 此書係以和文體撰述, 內有祖師法語二十一條, 如信筆錄.
【구절라국瞿折羅國】
p6577-中→ 瞿折羅, 梵名 Gurjara. 爲西印度古王國.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載, 此國都城爲毘羅摩羅, 其土宜風俗與蘇剌他國相同, 居民殷盛, 家産富饒, 惟多事外道, 少信佛法. 有伽藍一所, 僧衆百餘人, 皆習學小乘敎說一切有部, 另有天祠數十所, 異道雜居. 王爲刹帝利種, 智勇高遠而深信佛法. 此國位置約在今拉吉普特那州(Rajputana)西南, 庫區(Kutch)以北. [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A. Cunningham: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
【구정丘井】
p1531-中→ 指枯井. 乃謂色身老朽, 不堪使用, 譬如丘墟之枯井. 維摩經方便品(大一四․五三九中) : 是身如丘井, 爲老所逼. [維摩經略疏卷三]
【구제救濟】
p4594-中→ 原始佛敎特別强調自迷中解放(解脫)而進入永遠之平安(涅槃), 然竝非特由一個救主救濟, 而係憑一己之修行自救. 惟對於佛陀或其他長老僧之絶對歸依而獲得安心, 亦稱爲救濟. 例如 : 爲殺父之罪而惶恐之阿闍世王嘗對佛陀如此訴說 : 懇求世尊, 自今爾後直到臨命終了, 願歸依三寶成爲一在家信者, 祈請佛陀攝受我. 愚癡․迷妄․不善․有罪的我, 爲爭王位而殺死正直的父王. 世尊!我是有罪的, 祈求世尊攝受我, 竝且使我的未來受到庇護.佛陀答道 : 大王!你能够承認自己的罪愆, 如法懺悔, 由於你的懺悔, 你當得到攝受(梵 paṭi-gaṇhāti).卽因爲得此攝受, 阿闍世王之恐怖因而解除. 此種攝受之特徵, 在於因多數人之力量, 而非僅由一個救主之寬赦而獲得攝受, 卽由所有僧伽全部一致的意志所給豫之赦免. 此一攝受乃佛敎救濟中最古老之形式. 及至大乘佛敎時, 此一攝受變成由阿彌陀佛攝取之形式, 請求救濟之對象, 爲三世諸佛或阿彌陀佛. 據無量壽經記載,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 願願爲救度衆生. 衆生依彌陀本願, 生起信心, 竝立願․奉行, 卽與彌陀本願相應 ; 能與彌陀本願相應, 卽能獲救, 此乃阿彌陀佛救濟之特徵.
【구조상승九祖相承】
p143-下→ 天台宗三種相承之一. 九祖者, 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等, 九祖順次傳承天台敎. 案天台宗雖爲智顗所創, 而顗承慧思, 思承慧文, 文由龍樹大智度論三智一心之文及三論四諦品之偈而了悟三觀相卽之旨, 故以龍樹爲同宗之高祖, 智顗以下, 次第相承, 及於湛然, 擴大敷衍祖書, 中興敎門. [佛祖統紀卷七]
【구조석장九條錫杖】
p144-下→ 指振錫杖時所唱之偈. 爲四個法要之一. 此偈有九條, 故稱九條錫杖. 此偈之前三條與三條錫杖同. 又第一條之手執錫杖, 當願衆生, 設大施會, 示如實道四句, 乃出自新譯華嚴經卷十四淨行品, 其他諸句之出處不詳. [眞言諸經常用集卷上]
【구조의九條衣】
p144-中→ 又作九條袈裟. 單稱九條. 三種袈裟之一. 僧伽梨之一種, 所謂九品大衣之下下品. 其制爲二長一短, 條數爲九, 與五條․七條合稱爲三衣. 其中, 五條爲常著之服, 七條於寺內衆中禮誦齋講時穿著, 九條以上之衣, 凡入王宮․陞座說法․入里乞食․降伏外道等諸時, 當穿著之. [四分律卷四十․十誦律卷五․毘尼日用切要](參閱僧伽梨5723)
【구족계具足戒】
p3078-上→ 梵語 upasaṃpanna, 或 upasaṃpadā, 巴利語同. 音譯鄔波三鉢那. 意譯近圓, 有親近涅槃之義. 又作近圓戒․近具戒․大戒. 略稱具戒. 指比丘․比丘尼所應受持之戒律;因與沙彌․沙彌尼所受十戒相比, 戒品具足, 故稱具足戒. 依戒法規定, 受持具足戒卽正式取得比丘․比丘尼之資格. 一般而言, 比丘戒有二五○戒, 比丘尼戒有三四八戒. 據四分律所載, 戒可大別爲八種, 卽波羅夷(比丘四, 比丘尼八)․僧殘(比丘十三, 比丘尼十七)․不定(比丘二)․捨墮(比丘三十, 比丘尼三十)․單墮(比丘九十, 比丘尼一七八)․波羅提提舍尼(比丘四, 比丘尼八)․衆學(比丘一百, 比丘尼一百)․滅諍(比丘七, 比丘尼七). 其餘十誦律․五分律․善見律毘婆沙․巴利戒本․西藏戒本等所傳各異. 受此戒時每有特別受戒之作法, 例如具備三師七證․白四羯磨等條件. 又由具足戒中抽取五戒․八戒等, 相應於根機而令遵守之, 竝次第誘導, 乃持具足戒之前方便, 稱具戒方便. 受戒之資格則不得與十三難十遮互相抵觸. 我國僧尼自隋唐以降, 皆依四分律受戒;竝特於受持具足戒外, 加受四重四十八輕戒之菩薩戒. 此外, 欲受此等具足戒者, 當得身體强健, 諸根具足, 無有聾盲等衆患, 身器淸淨, 無有邊罪․犯比丘尼․賊住等雜過, 具出家之相, 剃除鬚髮, 披著袈裟, 已受沙彌(尼)戒, 且年齡已滿二十歲而未逾七十歲之間. 蓋具足戒亦僅標示主要之戒律, 令持戒者由此而於一切境界中遠離罪惡, 趨於圓足, 故謂具足戒. 若就戒數而言, 實係無量無邊, 須於一切境界中精勤修持, 擇善離惡. [四分律卷三十四․善見律毘婆沙卷二․十誦律卷二十一․五分律卷十六․摩訶僧祇律卷四十三](參閱戒2896)
【구족具足】
p3077-下→ ①具備滿足之略稱. 法華經普門品(大九․五八上):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 廣修智方便.此外, 具足依義, 謂如來具足世間․出世間法, 爲衆生之所依. 又具足三千, 乃一毫之內具足三千之略稱, 謂一卽一切, 一切卽一之相卽相入. 楞伽師資記序(大八五․一二八三中):一毫之內具足三千大千, 一塵之中容受無邊世界.[無量壽經卷上․六十華嚴經性起品․大乘義章卷十四]. ②梵名 Purṇaka. 音譯富蘭那迦. 意譯滿足․具足. 乃佛陀弟子之一. 爲波羅奈城之長者, 與耶舍長者․離垢․善實․牛王等爲友. 後聞耶舍歸佛出家修行, 乃與離垢等相攜詣佛所出家, 終成阿羅漢. [佛本行集經卷三十六]
【구존九尊】
p146-上→ 卽密敎胎藏界曼荼羅住中臺八葉院之中尊大日如來, 及八葉蓮華中之四佛四菩薩. 又稱五佛四菩薩․中胎九尊. 據大日經卷五入袐密漫荼羅位品載, 九尊指大日如來與東方之寶幢如來․南方之開敷華王如來․北方之鼓音如來․西方之無量壽如來․東南方之普賢菩薩․東北方之觀自在菩薩․西南方之妙吉祥童子․西北方之慈氏菩薩. 有關經軌所說九尊之身色․座印等, 見於安然之觀中院撰定事業灌頂具足支分卷四. (參閱胎藏界曼荼羅3935)
【구종대선九種大禪】
p152-下→ 指九種大乘禪. 乃不共外道與二乘, 獨爲菩薩所修之九種禪定. 略稱九禪. 法華玄義卷四比較諸禪, 謂九大禪如醍醐, 爲出世間上上禪. 九者卽:(一)自性禪, 觀心之自性, 一切諸法莫非由心, 心攝一切, 如如意珠. 或唯住止, 攝心不散;或唯住觀, 分別照了;或止觀雙修, 定慧均等. (二)一切禪, 能得自行化他一切功德之禪. 此有世間․出世間二種, 其二種又各有三種禪. 卽:(1)現法樂住禪, 離一切妄想, 身心止息, 爲第一寂滅. (2)出生三昧功德禪, 出生種種不可思議無量無邊之十力種性所攝之三昧, 入一切無礙慧․無諍願智之勝妙功德. (3)利益衆生禪, 布施衆生除衆苦, 知所應說法, 知恩報恩, 能護諸恐怖憂苦爲之開解. (三)難禪, 指難修之禪. 此有三種:(1)第一難禪, 久習勝妙禪定, 於諸三昧得心自在, 哀愍衆生爲令成熟, 故捨第一禪之樂而生欲界. (2)第二難禪, 依禪出生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諸深三昧. (3)第三難禪, 依禪得無上菩提. (四)一切門禪, 一切禪定皆由此門出之意. 有四種:(1)有覺有觀禪, 爲色界初禪之定. (2)喜俱禪. (3)樂俱禪. (4)捨俱禪, 色界第四禪定, 無善惡憎愛, 故稱捨俱. (五)善人禪, 攝一切善法, 大善根之衆生所修, 有五種:不味著․慈心俱․悲心俱․喜心俱․捨心俱. (六)一切行禪, 意指大乘一切行法無不含攝, 此有十三種. 卽:(1)善禪, (2)無記化化禪, (3)止分禪, (4)觀分禪, (5)自他利禪, (6)正念禪, (7)出生神通力功德禪, (8)名緣禪, (9)義緣禪, (10)止相緣禪, (11)擧相緣禪, (12)捨相緣禪, (13)現法樂住第一義禪. (七)除煩惱禪, 若修此禪, 能除滅衆生種種苦惱. 此有八種:(1)咒術所依禪, 菩薩入定, 除諸苦患․毒害․霜雹等. (2)除病禪, 能除四大所起之衆病. (3)雲雨禪, 興致甘雨, 能消災旱, 救諸饑饉. (4)等度禪, 能救諸恐難及一切水陸人非人之怖. (5)饒益禪, 能以飮食饒益曠野饑渴之衆生. (6)調伏禪, 能以財物調伏衆生. (7)開覺禪, 開覺諸迷惑之衆生. (8)等作禪, 令衆生之所作, 悉皆成就. (八)此世他世樂禪, 修此禪定, 能令衆生得現在․未來二世之樂. 此有九種:神足變現調伏衆生禪․隨說示現調伏衆生禪․敎誡變現調伏衆生禪․爲惡衆生示惡趣禪․失辯衆生以辯饒益禪․失念衆生以念饒益禪․造不顚倒論微妙讚頌摩得勒伽爲令正法久住世禪․世間技術義饒益攝取衆生禪․暫息惡趣放光明禪. (九)淸淨淨禪, 依此禪定, 一切煩惱惑業悉斷盡, 可得大菩提淸淨之果, 故名淸淨;淨字重複, 乃表淸淨之相亦不可得. 此有十種:(1)世間淸淨淨不味不染汙禪, (2)出世間淸淨淨禪, (3)方便淸淨淨禪, (4)得根本淸淨淨禪, (5)根本上勝進淸淨淨禪, (6)入住起力淸淨淨禪, (7)捨復入力淸淨淨禪, (8)神通所作力淸淨淨禪, (9)離一切見淸淨淨禪, (10)煩惱智障斷淸淨淨禪. [菩薩地持經卷六方便處禪品․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
【구종부환九種不還】
p154-上→ 指九種由欲界往色界而般涅槃之不還果聖者. 卽於中般․生般․上流般等三種般各分三種, 而成九種不還. 九者卽:(一)速般, 於中有斷除餘惑而般涅槃. (二)非速般, 於中有經短暫之時而般涅槃. (三)經久般, 於中有經久時而般涅槃. (四)生般, 生於色界, 速斷餘惑而般涅槃. (五)有行般, 生於色界, 經長時之加行勤修而般涅槃. (六)無行般, 生於色界, 未經加行, 歷久自然斷除上地之惑而漸般涅槃. (七)全超般, 先生於色界之最下梵衆天, 由梵衆天超中間之十四天, 至色究竟天而般涅槃. (八)半超般, 先生於梵衆天, 後超一天或二天乃至十三天, 而至色究竟天般涅槃. (九)遍沒般, 遍經歷色界之十六天, 而於色究竟天般涅槃. [俱舍論卷二十四]
【구종상계九種相戒】
p154-中→ 屬大乘戒. 卽:(一)自性戒, 可分爲四:(1)從他正受, (2)善淨意樂(不從師授), (3)犯已還淨, (4)深敬專念無有違犯. 後二法乃前二法所引, 爲菩薩自性戒所具四功德. (二)一切戒, 可分爲二:(1)在家分戒, (2)出家分戒. 依此, 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說爲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等三聚淨戒. (三)難行戒, 可分爲三:(1)菩薩於所具大財大族自在增上, 而能棄捨, 受持菩薩淨戒律儀. (2)菩薩若遭急難乃至失命, 於所受淨戒無有少缺. (3)菩薩遍於一切行住作意, 恒住正念, 常無放逸, 乃至命終, 於所受戒無有誤失. (四)一切門戒, 可分爲四:(1)正受戒, 菩薩受先所受之三淨戒, 卽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 (2)本性戒, 菩薩住種性位, 本性仁賢, 故身․語二業恒爲淸淨. (3)串習戒, 菩薩往昔餘生中, 曾串修習三聚淨戒, 由宿因力所住持故, 於現在世一切惡法不樂現行, 深心厭離, 樂修善行, 於善行中深心欣慕. (4)方便相應戒, 菩薩依四攝, 於諸有情身語善業恆相續轉. (五)善士戒, 可分爲五:(1)菩薩自具尸羅(梵śīla, 戒), (2)勸他受戒, (3)讚戒功德, (4)見同法者, 深心歡喜. (5)設有毁犯, 如法悔除. (六)一切種戒, 此戒有六種․七種之別, 計爲十三種. 六種卽:(1)回向戒, 卽回向大菩提. (2)廣博戒, 卽廣攝一切所學處. (3)無罪歡喜處戒, 卽遠離耽著欲樂․自苦二邊行. (4)恒常戒, 卽雖盡壽命, 亦不捨所學處. (5)堅固戒, 守戒堅固, 一切利養․恭敬․他論․本隨煩惱等, 皆不能伏․不能奪. (6)尸羅莊嚴具相應戒, 卽具足一切戒莊嚴. 七種卽:(1)止息戒, 卽遠離一切殺生. (2)轉作戒, 卽攝一切善, 饒益有情. (3)防護戒, 卽隨護止息․轉作戒. (4)大士相異熟戒. (5)增上心異熟戒(6)可愛趣異熟戒. (7)利有情異熟戒. (七)遂求戒, 菩薩希求衆生勿以斷命․不與取․穢欲․邪行․虛妄․離間․粗惡․綺語․手塊杖等諸非愛觸加害於我. 菩薩亦不以此惡觸加諸衆生, 令彼所求不遂․意不悅. (八)此世他世樂戒, 可分爲九, 卽菩薩爲諸衆生有四種淨戒:(1)應遮處而正遮止, (2)應開處而正開許, (3)應攝受則正攝受, (4)應調伏則正調伏. 復有所餘施․忍․精進․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等五種俱行淨戒. 如是九法能令自他現法․後法皆得安樂. (九)淸淨戒, 可分爲十:(1)初善受戒, 卽唯爲沙門三菩提故. (2)有不太沈戒(於違犯時生悔愧而遠離)與不太擧戒(生悔愧而遠離非處)二種. (3)離懈怠戒, 卽於睡眠樂․倚樂․臥樂不耽著, 晝夜勤修善品. (4)離諸放逸所攝受戒. (5)正願戒, 卽遠離利養․恭敬․貪等, 不願生天而自修梵行. (6)軌則具足所攝受戒, 卽於諸威儀所作衆事善品, 加行妙善圓滿. (7)淨命具足所攝受戒, 卽遠離矯詐等一切邪命過失. (8)離二邊戒, 卽遠離受用欲樂․自苦二邊. (9)永出離戒, 卽遠離一切外道邪見. (10)於先所受無損失戒, 卽於先所受菩薩淨戒無缺減․無破壞. [菩薩地持經卷四․卷五․菩薩善戒經卷四․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
【구종세간九種世間】
p154-中→ 卽佛界以外之九界, 又作九世間. 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以上爲迷界)․聲聞․緣覺․菩薩․佛(以上爲悟界)等合稱爲十界. 其中除至高絶對(出世間)之佛界外, 餘者均屬相對界(世間性), 故附以世間之名, 而稱九種世間.
【구종전변九種轉變】
p156-上→ 轉, 指運動;變, 指改易. 謂外道不了法從緣生, 本無自性, 一切境界, 起滅唯心, 而妄計有無, 遂成邪執. 據楞伽經卷三載, 九種轉變卽:(一)形處轉變, 形處, 卽四大諸根形質之處. 外道見其形質, 隨時變異, 衰謝不常, 乃計爲轉變. (二)相轉變, 相, 卽諸法生滅之相. 外道見念念之間, 生住滅相, 遷流不停, 乃計爲轉變. (三)因轉變, 因, 卽所作之因. 外道見一切所作之因漸漸成熟, 熟必感果, 展轉相因, 乃計爲轉變. (四)成轉變, 成, 卽所成之果. 外道見果藉因成, 成必有壞, 因是相仍, 乃計爲轉變. (五)見轉變, 見, 謂眼能觀色. 外道以見能隨物遷改, 未曾暫停, 乃計爲轉變. (六)性轉變, 性, 卽根性. 外道計自性隨業流轉, 生生不息, 無有窮盡, 乃計爲轉變. (七)緣分明轉變, 緣, 卽一切事緣;分明, 指見處明了. 外道見一切因緣之事, 分明曉了, 皆從變滅, 乃計爲轉變. (八)所作分明轉變, 所作, 卽一切造作. 外道見世間諸所作爲, 分明曉了, 生滅不定, 乃計爲轉變. (九)事轉變, 事, 卽有爲之世事. 外道見諸世事, 遷換無常, 新新不住, 乃計爲轉變.
【구종차별九種差別】
p155-下→ 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六隨修品第十四載, 菩薩修行有九種差別, 卽:(一)善行生死, 指菩薩成就道業, 爲化導有情, 雖出沒於生死中, 而不爲生死所染著. (二)善行衆生, 指菩薩於諸衆生, 起大悲心, 若有病苦, 常行救濟, 不生疲怠. (三)善行自心, 指菩薩能調伏自心, 破除煩惱, 增長菩提. (四)善行欲塵, 指菩薩雖處欲塵而不染著, 精修梵行, 增長法財. (五)善行三業, 指菩薩精修於身․口․意三業, 思惟策勵, 皆令淸淨. (六)善行不惱衆生, 指菩薩於諸衆生, 常起憐憫之心, 雖有加惡於我, 亦不生瞋惱. (七)善行修習, 指菩薩修習菩提之道, 勇猛精勤, 心無間斷. (八)善行三昧, 指菩薩修習正定, 不亂不昏, 遂使功德資長. (九)善行般若, 指菩薩以淸淨智, 照了世間一切諸法, 心無疑惑.
【구주求珠】
p2966-下→ 指求衣中之珠 ; 藉以比喩內求自性之意. 此乃法華經五百授記品之說, 卽以衣中之珠比喩自身中之佛性, 而謂衆生不應向外求佛, 應內求自性, 尋找出自身中本有之自性佛. [廣弘明集卷二十]
【구주舊住】
p6593-下→ 指久居一處. 又作久住. 於禪林則多稱久住叢林之老宿爲舊住. [禪林象器箋稱呼門]
【구주久住】
p723-上→ 指久居一處. 法華經卷二信解品中謂, 久住係指長者之窮子久住在外. 又同經見寶塔品之久住, 則指令法久住 ; 如來壽量品之久住, 乃請釋迦佛久住於世之謂 ; 妙音菩薩品則指多寶如來之久住. [大品般若經卷二往生品,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二](參閱令法久住1549)
【구주보살舊住菩薩】
p6593-下→ 指自古久住在一佛世界之菩薩. 法華經卷六如來神力品(大九․五一下):爾時, 世尊於文殊師利等無量百千萬億舊住娑婆世界菩薩摩訶薩, 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衆前, 現大神力.卽屬其例. 法華文句卷十下解釋爲(大三四․一四一下):於文殊等者, 迹化衆也. 舊住者, 下方本化衆也. 一切者, 他方來者及從分身佛來者也. 又同書卷九下解釋法華經卷五如來壽量品中, 謂菩薩有下方․他方․舊住三種. (大三四․一二九下):下方卽本日所化, 故無執近之謂. 他方․舊住俱有二種, 一從法身應生者, 往世先得無生, 或已先聞發迹顯本;設未得聞, 報盡受法性身, 於法身地自應得聞長遠之說. 是故應生菩薩多無執近之謂. 二者今生始得無生忍及未得者, 咸有此謂.上記乃將法華會上之菩薩分爲三類, 卽:(一)他方者, 在法華經卷五從地踊出品中, 指佛滅度後, 誓持法華經, 自他方國土而來之過八恆河沙數之菩薩. (二)下方菩薩, 指釋迦牟尼佛爲他方來之菩薩制誓時, 自娑婆世界下方所踊出之六萬恆河沙數之菩薩. (三)舊住菩薩, 指原住娑婆世界之菩薩. 此與神力品之解釋, 謂舊住與下方同一, 似乎矛盾. 然一般於神力品, 解釋爲佛現神力所對之衆, 係以下方踊出之菩薩爲主, 然亦兼指娑婆舊住菩薩. [法華疏私記卷十本]
【구주심九住心】
p134-中→ 指行者修禪定時, 令心不散亂而住於一境者, 共有九種心, 卽:(一)安住心, 卽能將心安住於某對象. (二)攝住心, 卽當心念對外在對象起作用時, 能令心念速返回本心. (三)解住心, 當解知(分別理解)之心對外在對象起作用時, 能令心速返. (四)轉住心, 卽停止解知之心, 而樂於安住. (五)伏住心, 卽久入禪定而生厭時, 能速令折伏. (六)息住心, 卽內心動念時, 能速令止息. (七)滅住心, 當貪愛心起時, 能速予滅除. (八)性住心, 當諸多妄念停止作用時, 了知心之本性本來明淨, 而自然安住. (九)持住心, 累積禪定功夫之結果, 自能安住禪定, 自然行善止惡. [大乘莊嚴經論卷七]
【구중계九衆戒】
p144-下→ 謂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近住男․近住女等九衆所受持之戒律. 比丘․比丘尼所受乃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沙彌․沙彌尼受十戒;優婆塞․優婆夷受持五戒;近住男․近住女於一日一夜受持八戒齋.
【구중九衆】
p144-下→ 指形成佛敎敎團之出家弟子與在家信徒. 卽: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學法尼)․優婆塞(男性在家信徒)․優婆夷(女性在家信徒)․近住男․近住女. 另有說後二者係出家男․出家女. [十誦律卷五十五]
【구지관정具支灌頂】
p3076-下→ 指密敎中資格較深․能力較强之弟子得無盡福施之果, 具足衆緣支分而受灑水之灌頂. 又作作業灌頂․事業灌頂․法事灌頂. 通於受明灌頂與傳法灌頂. 與以心灌頂(唯於心想之灌頂)相對稱. 具支灌頂則行實際之灌頂事業. 據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四載, 行此灌頂得具足多支(多緣), 如治地․擇時․定日․築壇․畫像․結界等. 另據日僧杲寶之大日經疏演奧鈔卷十載, 弟子於七日中誠心禮悔, 備辦各種供物香華等, 具足緣壇灌頂所需之諸事物, 稱爲具支灌頂, 亦卽事業灌頂. 大日經疏卷四對於灌頂之衆緣支分, 共擧出十種, 稱具支灌頂十支, 卽:阿闍梨支分․擇治支分․擇時支分․造壇支分․護持弟子支分․圖尊支分․三昧支分․眞言支分․供養支分․灌頂支分. 又一般雖皆稱傳法․受明․結緣等三種灌頂爲具支灌頂, 而以傳法灌頂支分最爲具足, 故亦有唯稱傳法灌頂爲具支灌頂者. [大日經具緣眞言品․大日經疏卷十五](參閱灌頂6853)
【구지九地】
p132-上→ 又稱九有. 有情居止之世界, 可分爲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 依禪定三昧之深淺, 色界․無色界復分爲四禪天․四無色天, 與之欲界, 計立九種有情之住地, 稱爲九地或九有(九種生存). 九者卽:(一)欲界五趣地, 爲地獄․餓鬼․畜生․人․天(六欲天)等雜居之所, 故又稱五趣雜居地(或雜住地). (二)離生喜樂地, 離欲界惡後, 所生得之喜樂. 色界初禪天屬此. (三)定生喜樂地, 由定所産生之殊勝喜樂之境地. 色界第二禪天屬此. (四)離喜妙樂地, 離於前地之喜, 而身得勝樂之境地. 色界第三禪天屬此. (五)捨念淸淨地, 捨前前地之喜與前地之樂, 而心達安靜平等(卽捨)․自覺(卽念)之淸淨境地. 色界第四禪天屬此. (六)空無邊處地, 離色界之物質性, 而證得虛空無邊自在性之境地. 無色界第一天屬此. (七)識無邊處地, 得識無限闊達性之境地. 無色界第二天屬此. (八)無所有處地, 離前二地之動性, 沈潛於一無所有之寂靜想境地. 無色界第三天屬此. (九)非想非非想處地, 有想與無想俱離, 而不偏於有無, 達平等安靜之境地. 無色界第四天(卽有頂天)屬此. 又於四禪天中之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定, 以及四無色定中之下三無色定(卽除非想非非想處定以外者)等九定, 雖屬有漏定, 但其境地乃爲起無漏定之强力依所, 故稱無漏九地. [雜阿含經卷十七․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一․卷一四一․俱舍論卷二十八․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七十七]
【구지俱胝】
p4033-下→ ①梵語 koṭi, 巴利語同. 又作拘胝․俱致․拘梨. 意譯爲億. 乃印度數量之名. 玄應音義卷五載, 俱致, 或稱俱胝, 卽中土所稱之千萬, 或億. 圓測之解深密經疏卷六(卍續三四․四四四上) : 俱胝, 傳釋有三, 一者十萬, 二者百萬, 三者千萬.可見歷代所譯之殊異. ②唐代僧. 生卒年․俗姓․鄕籍等均不詳. 屬南嶽懷讓之系統. 常誦俱胝(准胝)觀音咒, 世人遂稱之俱胝. 嘗止於浙江婺州金華, 後因無以答覆實際尼之質問, 遂起勇猛精進之心. 未久, 大梅法常之法嗣天龍禪師到庵, 師乃迎禮具陳其事, 天龍豎一指而示之, 師當下大悟. 其後凡有參學僧前來問法, 師皆豎一指以答之, 世稱俱胝一指․一指禪. 於入寂前, 嘗謂(大五一․二八八上) : 吾得天龍一指頭禪, 一生用不盡.[景德傳燈錄卷十一․五燈會元卷四․祖堂集卷十九․無門關第三則](參閱俱胝一指4034)
【구지구품사혹九地九品思惑】
p132-下→ 乃指三界九地各有九品思惑, 合計爲八十一品惑. 三界總有九地, 卽欲界․四禪․四無色. 其中欲界具有四種修(思)惑(貪․瞋․慢․無明), 四禪․四無色已除瞋, 尙餘三惑. 於各地中, 總此等修惑, 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 合之爲八十一品修惑. [俱舍論卷二十三]兵 者 陳 在 二 四 六 八臨一 鬪三 皆五 列七 前九
【구지일지俱胝一指】
p4034-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俱胝豎指․一指頭禪. 此公案述唐代俱胝和尙對參學者僅豎一指, 別無餘言. 據景德傳燈錄卷十一載, 俱胝初住庵時, 有尼師名實際, 戴笠執錫遶師三匝言(大五一․二八八上) : 道得卽拈下笠子.如是三問, 師皆無對. 尼便去. 師云 : 日勢稍晩, 且留一宿.尼答 : 道得卽宿.師又無對. 尼去後, 師心大慚, 起大疑及勇猛精進之心. 其後, 天龍和尙至庵, 師卽迎禮, 具陳前事, 天龍豎一指示之, 師當下大悟. 自此凡有學者參問, 師唯擧一指, 無別提唱. 有一童子於外亦學和尙豎指, 歸而擧似師, 師以刀斷之, 童子哀叫走出. 師喚童, 童子回首, 師豎起指頭, 童子豁然而悟. 師將示寂, 謂衆曰(大五一․二八八上) : 吾得天龍一指頭禪, 一生用不盡.言訖示寂. 蓋宇宙所有森羅萬象, 均以眞如爲體, 故論其體性卽平等一如, 一現象之實體卽爲萬象之實體, 萬象之實體不外一現象之實體. 俱胝之一指, 卽是全宇宙 ; 全宇宙之山河大地, 森羅萬象, 盡入此一指之內. [碧巖錄第十九則․從容錄第八十四則․無門關第三則․五燈會元卷四]
【구진나俱珍那】
p4033-中→ 又作俱陳那. 據慧苑音義卷下載, 俱陳, 大盆之意 ; 那, 法律之意. 昔有一五通仙人, 名俱陳, 於地置一大盆, 蓄水若池, 恆在盆側修仙法律, 亦常爲人說護淨經及養生法. 此後學徒皆以師名及法爲其姓氏, 人衆漸廣, 卽於其處建立城郭, 故擧國人皆姓俱陳那, 城亦名俱陳那.
【구차제정九次第定】
p134-上→ 梵語 navānupūrva-samāpattayaḥ. 意爲次第無間所修之九種定. 又稱無間禪或鍊禪. 指色界之四禪․無色界之四處及滅受想定等九種禪定. 以不雜他心, 依次自一定入於他定, 故稱次第定. 分別爲初禪次第定․二禪次第定․三禪次第定․四禪次第定․空處次第定․識處次第定․無所有處次第定․非想非非想處次第定及滅受想次第定等. 深心智慧利之行者, 自試其心, 從初禪心起入二禪, 不令異念得入, 乃至入滅受想定, 止息一切心識, 是達禪定之至極. 如是異念無間雜, 亦稱無間禪. 又以此禪鍊諸味禪, 使之淸淨, 譬如鍊金, 故稱鍊禪. [大智度論卷二十一․卷八十一․大乘義章卷十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四]
【구철九徹】
p156-下→ 指不動明王之本誓. 乃謂斷絶三界九地之惑障, 完成十地之佛果. 由於不動明王之利劍周圍有九火焰, 故稱九徹. 其利劍稱爲九徹劍.
【구철九轍】
p161-上→ 九種軌轍之意. 卽僧叡判釋法華經時所立之九科. 據法華傳記卷二僧叡傳載, 僧叡爲鳩摩羅什之門人, 羅什嘗命僧叡開講法華經, 僧叡乃將全經分爲九轍, 卽:(一)昏聖相扣轍, 卽序品. (二)涉敎歸眞轍, 卽方便品, 係佛陀爲上根者所宣說. (三)興類潛彰轍, 卽譬喩品, 係佛陀爲中根者所宣說. (四)述窮通昔轍, 卽信解品, 係四大弟子所領解者. (五)彰因進悟轍, 卽化城․授記等諸品, 係佛陀爲下根者所宣說. (六)讚揚行李轍, 卽法師品. (七)本跡無生轍, 卽多寶品. (八)擧因徵果轍, 卽踊出․壽量等諸品. (九)稱揚遠濟轍, 卽隨喜功德品以下, 是爲全經之流通分. 又法華文句記卷八之四亦擧九轍而配以序․正․流通三段, 卽第一轍爲序分, 第二至第八等七轍爲正宗分, 第九轍爲流通分. 上記二書均謂九轍爲僧叡所立, 故稱僧叡爲九轍法師. 但法華玄論卷一謂乃道融之所立, 故稱道融爲九轍法師. [法華義疏卷一(吉藏)․法華遊意․法華經文句卷八下]
【구철인명九徹印明】
p156-下→ 指以不動之利劍通徹三界九地, 斷盡一切衆生業煩惱爲義之印明. 又作不動九徹․不動九徹劍印․九徹劍印. 卽以不動明王爲本尊․兩部大日爲兩脅士, 而建立三尊帳, 以無所不至之印觀之, 三度誦阿․含․鍐三字之眞言, 觀成九徹之義. 此爲行者斷三界九地之煩惱, 轉九識開顯五智之意. [覺源鈔卷下](參閱九徹156)
【구첩九帖】
p135-上→ 乃唐代善導大師著述之總稱. 卽:觀經玄義分一卷․觀經序分義一卷․觀經定善義一卷․觀經散善義一卷(以上謂四帖之疏)․淨土法事讚二卷․觀念法門一卷․往生禮讚一卷․般舟讚一卷. 或稱五部九卷(四帖之疏共屬於觀經一部之疏).
【구체九諦】
p158-下→ 指九種眞實之理;諦, 卽眞理之意. 九者卽:(一)無常諦, 謂三界諸法之生滅無常. (二)苦諦, 指三界有漏之果報逼迫苦惱. (三)空諦, 謂諸法之自性本空. (四)無我諦, 謂一切法無我, 無常一主宰之實我. 以上四者爲四諦中之苦果所攝. (五)有愛諦, 視後有爲常有而愛執之, 卽因常見而感受苦果. (六)無有愛諦, 視後有爲斷滅而愛執之, 卽依斷見而生苦果. 以上二者爲集諦所攝. (七)彼斷方便諦, 謂斷捨苦․集之方便, 卽道諦. (八)有餘依涅槃諦, 謂雖已斷除煩惱, 證得涅槃之理, 然尙存惑業所感之依身. (九)無餘依涅槃諦, 依身全然滅盡, 身心空寂, 歸於涅槃界. 以上二者屬滅諦. 此九諦爲四諦之開衍.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參閱四諦1840)
【구체아미타九體阿彌陀】
p162-中→ ①指九種佛體, 往生極樂有九品之別, 故佛體分爲九種. [觀無量壽佛經]. ②日僧覺運之觀心念佛一書謂, 阿彌陀之阿字表空假中, 乃爲報身具足三身;彌表假空中, 卽爲應身而具三身;陀爲中空假, 卽爲法身具足三身. 阿彌陀三字各具三身之義, 故一阿彌陀佛卽具九體之身.
【구총림舊叢林】
p6594-下→ 又作古叢林. 指於叢林中長時修行之僧. 亦卽通達叢林法規儀式之人.
【구취각丘就卻】
p1531-下→ (Kujurakara)又作邱就卻. 月氏族五部翎侯中之貴霜翎侯. 後攻滅其餘四翎侯, 自立爲王國, 號貴霜王. 侵安息, 取高附地, 又滅濮達․罽賓, 悉有其國. 年八十餘卒. 子閻膏珍繼爲王, 後滅天竺. 至閻膏珍之子迦膩色迦王繼位後, 成爲印度中部以北之共主. [後漢書西域傳](參閱月氏1461․迦膩色迦王3976)
【구치俱致】
p4034-下→ ①梵語 koṭi, 巴利語同. 又作拘胝․拘梨․俱胝․拘致. 爲印度古代所用之數量名稱. 或謂相當於千萬或億. [玄應音義卷五](參閱俱胝4033). ②毘俱致(梵 bhṛkuṭī)之略稱. 蹙額之意. 或謂卽毘俱致觀音․七俱胝佛母尊. 不空羂索陀羅尼自在王咒經卷下(大二○․四二八上) : 毘俱胝, 周言瞋目.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大二○․一七八下) : 愍念未來薄福惡業衆生, 卽入准提三摩地, 說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
【구치라拘絺羅】
p3271-中→ 梵名 Kauṣṭhila.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又作摩訶俱絺羅(梵Mahākauṣṭhila, 巴 Mahākoṭṭhita)․摩訶俱瑟祉羅․拘瑟底羅. 意譯大膝․大肚持․大勝. 隨佛陀出家後, 得阿羅漢果, 證得五蘊皆空之理, 故稱悟空. 據雜阿含經卷十二載, 拘絺羅在耆闍崛山時, 舍利弗來問十二因緣之義, 拘絺羅一一答之, 舍利弗讚其智慧明達․善調無畏, 如頂上之無價寶珠. 又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載, 摩訶拘絺羅具四辯才. 雜阿含經卷九․卷十․卷十四․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羅經․卷五十八大拘絺羅經等, 亦載有拘絺羅與舍利弗之法義問答, 惟其他生平事蹟不詳. 此外, 於撰集百緣經卷十․大智度論卷一․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一․卷二等, 皆謂拘絺羅卽舍利弗之舅父長爪梵志. [中阿含卷二十支離彌梨經․增一阿含經卷十․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七․大乘成業論․分別功德論卷四․玄應音義卷二十五](參閱長爪梵志3591)
【구칭口稱】
p746-上→ 卽口中稱念南無阿彌陀佛. 與稱名同義. 依此口稱之法, 得一心不亂而發三昧者, 稱爲口稱三昧. [觀經散善義(善導), 選擇本願念佛集](參閱念佛3208, 稱名5874)
【구칭삼매口稱三昧】
p746-中→ 指口稱佛名, 不雜餘念, 依此而聲聲相續, 一心不亂, 發得三昧.
【구타니주瞿陀尼洲】
p6578-中→ 瞿陀尼, 梵名 Godānīya. 又作瞿耶尼洲․瞿陀尼耶洲․瞿夜尼洲․瞿伽尼洲․劬伽尼洲. 意譯作牛貨洲․牛施洲. 爲須彌四洲之一. 以其位於須彌山西方, 採行以牛爲貨幣之交易方式, 故又稱西牛貨洲(梵 Apara-godānīya, 音譯阿鉢口利瞿陀尼), 或稱西瞿耶尼․西洲. 牛貨一名之由來, 據起世經卷一載, 以此洲鎭頭迦樹下有一石牛之故;玄應音義卷十二謂, 此洲之人多以牛交易, 此外亦兼採石牛之說. 又據長阿含卷十八世記經載, 此洲爲半月形, 縱廣八千由旬, 其住民亦面如半月, 身長三肘半, 壽命二百歲, 常以牛․羊․摩尼寶易物. 俱舍論卷十一則謂此洲形狀猶如滿月, 人面亦如滿月, 身長十六肘, 壽命五百歲. 要之, 瞿陀尼州大抵是基於古代印度人之世界觀須彌山說所建立之一種國界, 其內容雖出於印度人之假想, 然上古西亞民族以牛易物, 或貨幣上刻牛之史實亦確然可考, 或係印度人將西方諸國加以神化, 遂産生此類說法. [大樓炭經卷一․瑜伽師地論卷二․大唐西域記卷一․慧苑音義卷一](參閱四洲1731)
【구타사마리수拘吒賖摩利樹】
p3268-上→ 梵語 kūṭaśālmali, kūṭaśālmalika. 意譯爲鹿聚. 又作居咤奢摩離․究羅睒摩羅. 屬絹綿樹之喬木. 學名 Andersonia rohitaka. 依起世經卷五載, 拘咤賖摩利是一種巨木, 高一百由旬, 枝葉遍覆五十由旬. 於摩訶婆羅多一書中, 則謂閻魔王以該樹之刺拷問罪人. [長阿含卷十九世記經, 慧琳音義卷五十三]
【구탈보살救脫菩薩】
p4594-上→ 此菩薩以救人病苦, 脫離災難而得名.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一列之爲八大菩薩之第四. 有關其形像, 據藥師琉璃光王七佛本願功德經念誦儀軌供養法載, 身呈紅色, 坐蓮花座, 右手執持妙法藏供養, 左拳按胯. 又修藥師儀軌布壇法載, 救脫菩薩身呈白色, 二手爲金剛拳印, 按於兩胯, 呈微慢之相而坐. [灌頂經卷十二․孔雀王咒經․陀羅尼雜集經卷一]
【구택대학駒澤大學】
p6201-中→ 位於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深澤町一丁目, 爲日本曹洞宗所設立之大學. 文祿年間(1592~1596), 於江戶駒皐吉祥寺開創之栴檀林, 及芝靑松寺之獅子窟爲其淵源. 明治十五年(1882), 移至麻布日窪後, 稱爲曹洞宗大學林, 爲東京設立佛敎大學之嚆矢. 三十八年, 改稱曹洞宗大學. 大正二年(1913), 移至現址. 十四年, 依大學令成爲專科大學, 改名駒澤大學. 昭和二十四年(1949), 依新制大學改組, 新設商經學部;次年, 又設立佛敎短期大學. 二十七年, 在澁谷區大和田町建澁谷分校, 竝設置第二商經學部․大學院人文科學硏究科修士課程. 三十二年, 開設博士課程. 現在, 有專修佛敎學之博士課程;有專修佛敎學․哲學․國文學․社會學等之修士課程;大學部有佛敎學部․文學部․第一商經學部․第二商經學部;短期大學僅設佛敎科, 竝有附屬機關, 如曹洞宗宗學硏究所․曹洞宗敎化硏修所.
【구파瞿波】
p6577-下→ 梵名 Gopa. ①爲佛陀入滅後百年頃, 出世於印度之阿羅漢. 稱爲瞿波阿羅漢(梵 Gopārhat). 著有聖敎要實論, 提倡有我人之說, 與提婆設摩阿羅漢之識身足論(主張無我人)大起諍論. 然聖敎要實論今已不傳. [大唐西域記卷五不索迦國條]. ②爲佛陀入滅後九百年頃, 出世於印度之論師. 爲世親之弟子, 著有唯識二十論釋, 然今已不存.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③又作瞿婆. 十二遊經載, 爲古印度舍夷之長者水光之女, 悉達多太子之第一夫人. (參閱瞿夷6576)
【구파라용왕瞿波羅龍王】
p6578-上→ 瞿波羅, 梵名 Gopāla, 巴利名同. 意譯牧牛․地護. 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 瞿波羅龍王棲居於北印度那揭羅曷國之龍窟. 此龍前身專司牧牛, 供王乳酪, 因進奉失宜, 遭王之譴責而心懷恚恨, 乃發願來生爲惡龍以破國害王, 遂自投石壁而死. 後生爲大龍王, 居於窟內. 如來因愍念其國將受龍害, 乃以神通力自中印度來化此龍. 龍見如來, 遂止其毒心, 竝受不殺戒, 願永護正法. 如來入滅前, 留影於窟壁, 使龍起毒心時, 因觀影而止其毒心, 竝遣五羅漢常受龍王供養. 龍王之住處卽稱瞿波羅龍窟, 其附近多諸石室, 皆是如來諸聖弟子入定之處. [觀佛三昧海經卷六․佛本行經卷一․高僧法顯傳․歷代三寶紀卷七]
【구편지九遍知】
p152-中→ 卽斷除三界見․修二惑之九種智, 或指以此九智對此等諸惑所作之斷除. 又作九遍智 卽於見修無學等三道中 特將見修二道 所斷煩惱之斷 立爲九種遍知 遍知一意謂周遍了知四諦之境而斷惑 雖以智爲其性 然非稱智爲遍智 (智遍知) 而係依此之而斷煩惱之故 果附因之名 稱斷爲遍知 卽是斷遍知. 九者卽:(1)欲界見苦集斷結盡遍知, 乃斷除欲界繫苦集諦下之見惑 (2)上二界見苦集斷結盡遍知 乃斷除上二界苦集諦下之見惑 (3)欲界見滅斷結盡遍知 乃斷除欲界滅諦下之見惑 (4)上二界見滅斷結盡遍知 乃斷除上二界滅諦下之見惑 (5)欲界見道斷結盡遍知 乃斷除欲界道諦下之見惑 (6)上二界見道斷結盡遍知 乃斷除上二界道諦下之見惑 (7)五順下分結盡遍知 乃斷除欲界之修惑 (8)色愛結盡遍知 乃斷除色界之修惑 (9)一切結永盡遍知 乃斷除無色界之修惑 [品類足論卷八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 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一](參閱遍知5616)
【구품각왕九品覺王】
p142-中→ 覺王卽佛陀. 九品爲淨土世界之九種品位. 阿彌陀佛爲淨土世界之敎主, 故稱九品覺王.
【구품九品】
p135-下→ 卽九種等級. 又作三三之品. 乃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品位. 一般常用之詞有九品往生․九品淨土․九品大衣․九品惑.
【구품념불九品念佛】
p140-下→ 謂念佛分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等. 此等位之分, 或隨觀念之深淺․或隨念佛之多寡. 前者如日本源信之往生要集中所云;後者如善導之觀念法門所云. 往生要集卷下(大八四․八二下):念佛之行, 於九品中是何品攝?答:若如說行, 理當上上, 如是隨其勝劣, 應分九品, 然經所說, 九品行業, 是示一端, 理實無量.觀念法門(大四七․二三中):日別念一萬遍佛, 亦須依時禮讚淨土莊嚴事, 大須精進, 或得三萬․六萬․十萬者, 皆是上品上生人.
【구품대의九品大衣】
p136-上→ 大衣卽僧伽梨, 有上․中․下三位, 各由其割截之條數, 復分爲九種. 卽上僧伽梨(四長一短)分上二十五條․中二十三條․下二十一條;中僧伽梨(三長一短)分上十九條․中十七條․下十五條;下僧伽梨(二長一短)分上十三條․中十一條․下九條. 其中, 上上品之二十五條․下上品之十三條及下下品之九條爲後世最通行者.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四]
【구품미타九品彌陀】
p142-上→ 指九種阿彌陀佛之尊形. 由於機類不同, 往生極樂淨土者有九品之別, 其來迎之佛亦有九品, 後世特以印契區別其相. 以其佛體有九種, 故又稱九體阿彌陀. 古圖中, 來迎阿彌陀尊之手, 皆作安慰攝取之印, 是合於授手迎接之經文;新圖則上上․上中․下上三品作轉法輪印, 上下․中上二品作安慰攝取之印. 此說源自觀無量壽經, 謂九品往生之人感彌陀來迎之相有差別之說;至後世遂謂印契有九品之別. 我國隋唐時已有此說. 如隋朝彦琮之願往生禮讚偈, 詳述印契依各品而異;唐武宗時, 日僧惠運由我國傳阿彌陀九品曼荼羅抵日.
【구품안양지화생九品安養之化生】
p136-下→ 安養者, 極樂之異名. 往生極樂淨土之人, 有胎生․化生二種. 疑佛之他力而自力念佛者, 或生於邊地之宮殿, 或生蓮內而花不開, 五百歲間不能見聞三寶, 猶如胎生之人, 於母胎內不能見日月, 故稱胎生;信佛智之人, 隨九品之行業各化生於蓮華中, 身相光明一時具足, 稱爲化生. [無量壽經卷下]
【구품연대九品蓮臺】
p142-上→ 謂九品往生之行者所乘坐之蓮臺. 略稱九蓮. 行者臨命終之際, 聖衆卽持蓮臺來迎, 行者乘此蓮臺, 花合到淨土, 到已花開, 身相具足. 行者之品位由上至下計有九種, 從而蓮臺亦有九品之別. 觀無量壽經於此有詳盡之敘述, 其中, 除中品下生於文中省略外, 餘由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依次爲:金剛臺․紫金臺․金蓮華․蓮華臺․七寶蓮華․寶蓮華․蓮華․金蓮華.
【구품왕생경九品往生經】
p140-下→ 全一卷. 唐朝不空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之略. 又稱九品往生阿彌陀經. 內容記載無量壽佛國九品淨識三摩地名, 及其境內坐十二大曼荼羅佛像名, 並敎以往生九品之方法.
【구품왕생九品往生】
p136-下→ 又作三輩生想․一九之生. 修習淨土法門, 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 依此三根分爲九品. 卽:(一)上品上生, 先發三心, 卽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 次修三業, 卽慈心不殺, 具諸戒律․讀誦大乘經典․修行六念. 此人精進勇猛, 臨命終時, 觀世音菩薩執金剛臺, 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 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 與諸菩薩授手迎接. (二)上品中生, 亦發三心, 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修行, 唯能解了第一義諦, 深信因果. 此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等無量大衆, 持紫金臺, 授手迎接. (三)上品下生, 亦發三心, 然於大乘法不能受持讀誦解義, 唯信因果. 此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及諸眷屬持金蓮華, 化作五百化佛授手來迎. (四)中品上生, 受持五戒, 持八戒齋, 修行諸戒, 不造五逆, 無衆過惡. 此人臨命終時, 阿彌陀佛與諸比丘眷屬圍繞, 放金色光, 至其人所;其人見已, 心大歡喜, 見己身坐蓮花臺. (五)中品中生, 一日一夜持八戒齋, 或一日一夜持沙彌戒, 或一日一夜持具足戒, 威儀無缺. 此人臨命終時, 見阿彌陀佛與諸眷屬放金色光, 持七寶蓮華至行者前. (六)中品下生,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養父母, 行世仁義. 此人臨命終時, 遇善知識爲說阿彌陀佛國土樂事及法藏比丘四十八願, 至心信樂卽得往生. (七)下品上生, 或有衆生作衆惡業, 雖誹謗方等經典, 多造惡法, 無有慚愧. 此人臨命終時, 遇善知識爲讚大乘十二部經題, 除卻千劫極重惡業, 復敎令合掌叉手, 稱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除卻五十億劫生死重罪. 爾時彼佛卽遣化佛․化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來迎. 그림 (八)下品中生, 或有衆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 偸僧祇物, 盜現前僧物, 不淨說法, 無有慚愧, 以諸惡法而自莊嚴, 如此罪人, 臨命終時, 地獄衆火一時俱至. 遇善知識爲讚阿彌陀佛十力威德, 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地獄猛火化爲涼風, 吹諸天華, 華上皆有化佛菩薩迎接此人. (九)下品下生, 或有衆生作五逆十惡, 具諸不善. 此人臨命終時, 遇善知識種種安慰, 爲說妙法, 敎令念佛. 如是至心, 令聲不絶,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於念念中, 除八十億劫生死重罪, 卽見金蓮花猶如日輪, 住其人前. 以上九品往生, 淨影寺慧遠以之爲求生淨土者之九種觀法, 善導則以之爲求生淨土之實踐方法, 二者皆以九品爲凡夫. 淨影以四地至六地之菩薩爲上品上生, 初․二․三地之菩薩爲上品中生, 種性以上之菩薩爲上品下生, 又以小乘前三果之聖者爲中品上生, 見道以前之內外二凡爲中品中生, 見道以前之凡夫爲中品下生, 而以始學大乘之人未辨階位, 故依過之輕重分爲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 天台則以習種性(十住)以上之菩薩爲上品, 外凡至十信爲中品, 凡夫爲下品. 有關九品往生之階位, 諸家異說頗多. 由於往生有九種差別, 故所生之淨土亦有九種(九品淨土), 迎接往生者之蓮花臺亦有九種(九品蓮臺), 來迎之阿彌陀佛有九種(九品彌陀), 所結之手印亦有九種(九品印), 往生者之念佛方法有九種(九品念佛). 日僧親鸞以爲九品淨土係方便化土, 然與阿彌陀佛之眞實報土並無二致. [觀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淨影寺慧遠)․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四․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觀無量壽經義疏(吉藏)]
【구품왕생사九品往生社】
p140-中→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 成立於會稽之念佛社. 據八瓊室金石補正卷七十三所收之處訥撰碑文之記載, 開成五年五月, 文宗崩, 實行破佛政策之武宗卽位, 時會稽之禹寺延請沙門元英講授金剛經, 又以元英爲首, 召募一二五○人, 於餘姚之平原精舍, 成立九品往生社. 碑文中且列有第一品至第九品往生之緇素姓名.
【구품윤생九品潤生】
p141-中→ 指欲界斷九品修惑有潤七生之作用. 潤生, 卽煩惱滋潤業而生當來之果. 大乘義章卷五本分別潤生之不同, 謂有總․別二種. 所謂總, 乃前之三品潤四生, 中三品共潤二生, 下三品共潤一生;就別而言, 上上品潤二生, 上中․上下各潤一生, 中上品潤一生, 中中․中下各潤半生(共爲一生), 下上品潤半生, 下中․下下共潤半生. 亦卽: 依表可知, 隨惑之强弱, 潤生之勢力漸減;若斷前六品者爲一來果(第二果), 全斷九品者爲不還果(第三果). 第六識相應俱生之煩惱, 自無始卽在有情身中潤生無窮, 欲界僅限七生. 乃因其入於聖位, 其身成就無漏之聖道, 故俱生煩惱受押於彼聖道, 勢力僅限七生.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俱舍論光記卷八](參閱九品惑141)
【구품인九品印】
p136-上→ 卽自上品上生至下品下生之九種印相. 又作阿彌陀九品往生印․往生九品印․三三品印․三三品往生印. 乃根據觀無量壽經九品往生之說, 依念佛行者之罪業․修行, 所分之九階級印相. 例如往生有九品往生, 極樂有九品淨土․九品念佛, 故阿彌陀佛亦有九品彌陀之區別, 其具體之表現卽爲九品印. 然有關九品印之印相, 有多種說法, 較常見者, 以上品印相爲兩手疊合, 置於丹田邊(伸三指, 右手置於左手下). 中品印相爲兩手當胸, 掌向外並列. 下品則爲掌向外, 右手向上, 左手向下. 上生印相爲拇指․食指之指尖屈合. 中生印相爲拇指․中指之指尖屈合. 下生爲拇指與無名指之指尖屈合. 如是各品各生之印相準此組合之, 卽成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等之九品印. 其中, 上品上生之印稱妙觀察智印, 又作定印․彌陀定印, 其坐像乃結最通俗之印, 立像爲來迎印, 以下品上生之印相爲最普遍. 中品印相又作說法印. 此外, 九品印相之說於諸經中並未記載, 僅知此一說法自唐末以來卽已流傳, 後傳至日本, 於眞言宗及淨土敎均盛行此說.
【구품일분전부정과俱品一分轉不定過】
p4032-中→ 因明用語. 俱品一分轉, 梵語 sapakṣa-vipakṣalkadeśa-vṛtti. 又作同異俱分. 略稱俱分不定過. 因明三十三過中, 因十四過之一, 六不定過之一. 爲因(理由)與宗同品․宗異品皆有一分(部分)關係之過失. 相當於九句因中之第九同品有非有異品有非有, 其所以成過, 係出於因第三相異品遍無性之未能完成. 例如聲論師對勝論師立聲是常(宗, 命題), 無質礙故(因), 如虛空․極微(同喩品)․如甁․樂(異喩品)之論式, 其中, 虛空與極微皆有常住性, 故爲宗同品. 又虛空無質礙性, 極微則有質礙性, 故虛空爲因同品, 極微爲因異品. 甁與樂皆是無常, 故爲宗異品. 無質礙性爲樂所有, 甁所無, 故樂爲因同品, 甁等爲因異品. 無質礙之因有宗異品之樂爲其同品, 又有宗同品之虛空爲其同品. 若以樂爲準, 聲音有無質礙性, 應是無常 ; 若以虛空爲準, 聲音同有無質礙性, 應同有常住性. 然聲旣是常亦是無常, 則實非此因所能證明, 故此因爲一不定之因, 卽犯俱品一分轉不定之過.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末․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參閱因明2276)
【구품정토九品淨土】
p141-上→ 又稱九品淨刹․九品安養. 據觀無量壽經之說, 願往生之人, 由於機類不同, 行業各殊, 而有優劣之九品, 故所生之極樂淨土, 亦有九品之別. 此外, 密敎別有九品之說, 以上品上生眞色地․上品中生無垢地․上品下生離垢地․中品上生善覺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下生無漏地․下品上生眞覺地․下品中生賢覺地․下品下生樂門地, 稱爲九品淨識眞如境. [無量淸淨平等覺經卷三․阿彌陀經卷下․九品往生阿彌陀三摩地集陀羅尼經]
【구품혹九品惑】
p141-上→ 卽貪․瞋․慢․無明等四種修惑, 就其粗細而分爲上․中․下等九品. 又作九品煩惱. 總三界有欲界․四禪․四無色, 共爲九地. 其中, 欲界具有四種修惑, 四禪․四無色除瞋之外尙有其餘三惑. 於各地復分上上乃至下下九品, 九地合爲八十一品, 稱爲八十一品修惑. 此通有漏․無漏二斷, 凡夫亦得斷其中下八地七十二品;若就聖者而言, 於修道位斷欲界之前六品者爲第二果, 斷欲界九品者爲第三果, 斷盡上二界七十二品者爲第四果. 又每斷此一品, 各有無間․解脫二道;所斷之障, 於一一地中各有九品, 故能對治之道亦有九, 稱爲九無間道․九解脫道. 無學之聖者修練根時, 亦有九無間․九解脫.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九․俱舍論卷二十三]
【구하발심九河發心】
p135-中→ 謂若有衆生能於尼連禪河沙數乃至八恒河沙數之諸佛所發菩提心, 則未來世必能誦持涅槃經等大乘經典, 並護持無上正法. [北本涅槃經卷六]
【구해탈俱解脫】
p4035-中→ 梵語 ubhayato-bhāga-vīmukta. 慧解脫之對稱. 九無學之一, 七聖之一. 斷煩惱․解脫二障, 於定․慧得自在成阿羅漢之謂. 阿羅漢由慧力離煩惱障而得慧解脫, 復得滅盡定而離解脫障 ; 卽由定․慧之力, 而煩惱․解脫二障俱離, 故稱俱解脫. 俱解脫有三根, 卽修四禪定中一至三禪爲下根, 具四禪爲中根, 就無漏禪而修觀․練․薰․習爲上根. (參閱慧解脫6051)
【구해탈도九解脫道】
p152-上→ 界總有九地, 若就聖者而言, 於修道位斷欲界前六品者爲第二果, 欲界九品全斷者爲第三果, 斷上二界七十二品者爲第四果. 每斷此一品惑, 各有無間․解脫二道, 卽正斷煩惱之位爲無間道, 煩惱旣斷而得解脫之位爲解脫道. 一地之思惑有九品, 故能治之道亦有九, 稱爲九無間道․九解脫道. [大藏法數卷五十](參閱九無間道147)
【구현일밀九顯一密】
p162-中→ 日本眞言宗之敎判. 以十住心中, 前九住心爲顯敎, 後一住心爲密敎, 稱爲九顯一密. (參閱十住心431)
【구호혜보살救護慧菩薩】
p4594-下→ 救護慧, 梵名 Paritrāṇāśaya-mati, 音譯波里怛羅拏舍野麽他. 又稱救意慧菩薩․救護惠菩薩․哀愍慧菩薩․救護菩薩. 係列於密敎胎藏現圖曼荼羅除蓋障院之東端, 爲九尊之一. 以如來智慧救護衆生, 使九界衆生進入佛界. 密號救護金剛, 種子爲□(yaṃ), 三昧耶形爲悲手. 其形像, 身呈白黃色, 右掌仰安於胸前, 拇指․無名指相捻, 乃除苦之義 ; 左掌叉腰, 乃覆護之義, 坐蓮花座. 大日經疏卷十六有(大三九․七四四下)救意慧菩薩作悲手置心上之載, 其所作之悲手卽以無名指與拇指相捻, 其餘三指申散而豎之. 同書卷十三之夾注(大三九․七一九中) : 本願除一切苦, 以除苦故, 云爲救護.[大日經義釋卷七․靑龍寺儀軌卷中․諸說不同記卷五]
【구화구사라漚和俱舍羅】
p5829-下→ 梵語 upāya-kauaśalya, 巴利語 upāya-kusala. 十波羅蜜之一. 又作傴和扌勾舍羅, 漚和俱舍羅, 漚和拘舍羅, 漚波拘舍羅, 憂婆憍舍羅, 烏波野. 意譯方便善巧, 方便勝智, 善巧方便, 善權方便, 妙. 卽菩薩爲攝化衆生, 而善巧方便涉種種事, 示現種種相. 法華義疏卷三(大三四․四八二中) : 外國稱傴和拘舍羅;傴和稱爲方便, 拘舍羅名爲勝智;謂方便勝智也.[道行般若經卷三, 放光般若經卷十六, 華嚴經疏演義鈔卷十四, 可洪音義卷一之一](參閱方便1435)
【구화산九華山】
p148-下→ 位於安徽靑陽縣西南, 佔地一百餘平方公里, 原名九子山, 與山西五臺․四川峨嵋․浙江普陀合稱中國佛敎四大名山. 山有九十九峰, 以天台․蓮華․天柱․十王等九峰最雄偉. 主峰十王峰, 海拔一三四二公尺. 九華山原名九子山, 係因九子峰而得名. 此峰頂有九小峰, 狀如嬰兒, 回環向背, 團聚而戱, 故名九子. 唐代李白至此, 以九峰聳立如蓮華, 更名爲九華山. 九華山峰巒奇麗, 高出雲表, 李白題詩云:昔在九江上, 遙望九華峰, 天河掛綠水, 綉出九芙蓉.唐代劉禹錫讚其奇峰一見驚魂魄, 宋代王安石譽之爲楚越千萬山, 雄奇此山兼.山中多溪流․瀑布․怪石․古洞․蒼松․翠竹, 山光水色獨特別緻, 遍佈名勝古跡. 昔日有騷人墨客來此遊, 作詩描述此處風光云:一蓮峰簇萬花紅, 百里春陰滌曉風, 九十蓮華一齊笑, 天台人立寶光中.其山川之秀, 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 此山最早開發於東晉隆安五年(401), 杯度在此創建化城寺. 據宋高僧傳卷二十池洲九華山化城寺地藏傳記載, 地藏爲新羅國王金氏之一族人, 名金喬覺, 喜歡九華山之幽翠, 得山神之助, 棲止於山. 至德(756~757)初年, 諸葛節來此, 見地藏修苦行, 遂構建禪宇. 建中(780~783)初年, 張公嚴聞地藏高風, 移舊額, 並上章奏請建寺. 貞元十九年(803)地藏示寂於此, 此金氏地藏被認爲係地藏菩薩之應化, 並廣被尊崇. 自是九華山乃被認爲係地藏菩薩顯聖度衆之道場․地藏信仰之中心, 同時大規模建築寺宇, 歷經宋․元․明․淸而日益興盛. 鼎盛時期, 佛寺達三百餘座, 僧衆四千餘人, 香煙繚繞, 經年不絶, 故有佛國仙城之譽. 現尙存化城寺․九子寺․⺼身寶殿․慧居寺等七十八座古刹, 佛像一千五百餘尊, 藏有明神宗萬曆年間所頒之聖旨․藏經及其他玉印․法器等文物一千三百餘件. 百歲宮中供有應身菩薩無瑕禪師之肉身坐像. 九子寺, 建築宏偉, 寺左有七布泉, 音如鐘鼓不絶, 寺右有垂雲澗, 聲如環珮合鳴, 素稱九子聽泉. 無相寺係唐開元初年王季友之故宅, 後改建爲寺, 北宋治平年間賜無相寺之匾額. 上禪堂, 原名景德堂, 淸康熙年間玉琳國師弟子宗衍擴建, 始易今名. 旁有金沙泉, 深不盈甌, 四時不竭, 泉岩上金沙泉石刻, 傳爲李白所書. 泉邊有一金錢樹, 爲九華山三寶之一, 傳爲李白酤酒錢所化而成. ⺼(肉)身寶殿, 位於神光嶺, 俗稱肉身塔, 木質, 七級, 高十八公尺, 每層佛龕八座, 供奉金色地藏像, 塔兩側有十王立像供侍. 據安徽通志載, 新羅國王近宗金喬覺(地藏)卓錫九華, 居於南臺(今神光嶺), 唐貞元十年, 九十九歲示寂, 兜羅手軟, 金鎖骨鳴, 顔面如生, 佛徒信爲地藏菩薩化身, 乃建塔紀念. 明神宗賜名護國肉身寶塔, 今存者, 乃淸同治年間重建. [九華日錄(周天度,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卷四)․九華山志(民國二十七年重修)․民國二十四年募建九華山幽冥鐘第一期報告․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十․K.L.Reichelt:Truth and Tradition in Chinese Buddhism]
【구회九會】
p151-上→ ①指金剛界之九會曼陀羅. (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 ②九會說, 乃指佛陀說華嚴經之會座而言. 新譯華嚴經謂共七處九會;但舊譯華嚴則謂有七處八會. 會成身會三昧耶會 微細會供養會四印會一印會理趣會降三昧耶會降三世三昧耶會總計 佛 1005 5 5 5 5 1 5 51036菩 薩 32 48 48 48 8 17 48 48 297忿 怒 4 4執金剛 4 4외외外外 金剛 部 20 20 20 20 20 20 120 計 1061 73 73 73 13 1 17 77 731461 曼 茶 羅 私 鈔
【구회일인九會一印】
p151-中→ 此乃顯示金剛界曼荼羅九會與其中一印會關係之語. 一印會卽是將九會諸尊, 全部攝入大日如來一智拳印之法門, 其他八會則係開大日如來之功德而立.
【구회일처俱會一處】
p4035-上→ 往生極樂淨土而與諸上善人聚於一處. 阿彌陀經(大一二․三四七中) : 舍利弗!衆生聞者, 應當發願, 願生彼國. 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此係言往生極樂淨土, 常與聖衆聚於一處, 得以親近承習, 增進佛道. [阿彌陀經通贊疏卷中(窺基)․阿彌陀經疏鈔卷三(袾宏)]
【구회존삭략송九會尊數略頌】
p151-中→ 爲方便記憶金剛界九會曼荼羅尊數所作之頌. 其頌文爲:成身千六十一尊, 三微供各七十三, 四十三一理十七, 降降七十七三尊. 分別九會諸尊位, 佛體一千三十六, 菩薩二百九十七, 忿怒四尊執金四, 外金剛部百二十, 總千四百六十一, 是名金剛現圖尊, 圓融相卽一法界. 此頌所示尊數如左:[曼荼羅私鈔]
【구횡경九橫經】
p158-中→ 全一卷. 後漢安世高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內容敘述衆生壽命未盡而遭橫死之九種原因, 此卽:不應飯․不量飯․不習飯․不出生․止熟․不持戒․近惡知識․入里不時不如法行․可避不避. 本經與七處三觀經(大正藏第二冊)之第三十一篇同本. [出三藏記集卷二]
【구횡九橫】
p158-上→ ①指九種因緣, 令人命未盡不應死而死. 卽:(一)不應飯而飯, 不當食而食. (二)不量飯, 食不知節制, 多食․過足. (三)不習飯, 不知時․不知俗․食不習慣之飮食. (四)不出生, 食未消化又食. (五)止熟, 抑制大小便. (六)不持戒, 犯重罪刑法. (七)近惡知識, 結交惡人․惡友. (八)入里不時, 不如法行. (九)可避不避, 遇惡獸․狂犬․醉人․水火等, 當避而不避. [九橫經․佛醫經]. ②指九種橫死. 卽:(一)得病無醫. (二)王法誅戮. (三)非人奪精氣, 卽耽荒樂而身不愼, 爲非人(鬼怪)乘隙奪其精氣. (四)火焚. (五)水溺. (六)惡獸啖. (七)墮崖. (八)毒藥咒咀, 卽中毒藥或罹咒咀. (九)饑渴所困.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국가國家】
p4433-下→ 佛敎成立之初, 卽具有出世間之性質, 比丘一旦進入敎團, 卽必須捨離家․家族․國家 ; 故無論身爲國王․大臣, 或乞丐․賤民, 只要出家, 皆爲一介沙門. 所謂出世間之性質, 卽超越一切世俗之束縛愛執, 遠離國家權力之支配, 及國家之界限, 以慈悲心愛護一切衆生, 救度一切有情之痛苦, 此乃比丘不可缺少之條件. 印度佛敎, 在孔雀王朝阿育王時代(梵 Aśoka, 約 268 B.C.~232 B.C.), 以佛法爲國家之指導理念, 故以法(梵 dharma)爲政治理想之思想乃普及全印, 甚至遠及海外. 原始佛敎之超越國家的態度, 傳至南方之泰國․緬甸․錫蘭等國家中, 佛敎通常被視爲國敎或相當於國敎之宗敎, 而佛敎力量亦隨之凌駕於國家權力之上. 上記諸國之中, 尤以泰國爲然, 其憲法第一章第四條卽有皇帝爲佛敎信徒, 且爲宗敎之擁護者之明文記載. 然傳至北方之大乘佛敎, 在我國雖有沙門不敬王者之精神上的優遇, 實際上仍被置於國家權力保護支配之下, 且經常在國君命令下, 慘遭廢佛․破佛之厄運. 在日本, 自最早開始, 佛敎卽與國家權力相結合而發達起來, 具有强烈的國家佛敎․貴族佛敎之性質, 卽使是爲脫離這種性質而進入山林之天台宗․眞言宗亦不例外. 以下就印度․東南亞․中國․日本等各地之歷史發展, 槪述佛敎與國家之關係. (一)印度佛敎與國家之關係 : 印度佛敎之興起․衰落, 和王族之護持與否有密切關係. 阿育王統一印度後, 一心歸信佛敎, 不僅使用以佛敎爲基礎之政治理想治理其帝國, 尙派遣衆多使節到達各地, 弘揚所信奉之佛敎. 據近代在各地所發現的阿育王法敕碑文之記載, 可確知阿育王曾遣使至敘利亞․埃及․馬其頓․塞利尼等各地希臘城邦, 及印度河流域西北方․德干高原․中印度, 佛敎因之得到廣泛傳播與信仰, 其後則逐漸衰落. 後又得大夏王彌蘭陀(Milinda)及月支王迦膩色迦(Kaniska)之護持, 佛敎乃再度興盛. 彌蘭陀王曾支配阿富汗之喀布爾地方, 竝曾統治西北印度. 據那先比丘經載, 王曾與佛敎大德那先於現今巴基斯坦夏科特附近, 展開宗敎論爭, 王於舌戰中敗陣後, 卽改信佛敎, 成爲大力保存佛典之第一位異邦人. 迦膩色迦王爲貴霜王朝之第三代, 乃次於阿育王之護法王, 屬於月支族, 掌握西北印度之主權. 於佛典中甚爲著名. 於其治世中曾建造許多佛寺․佛塔, 傳於後世. 據佛敎傳說中, 王之另一偉蹟, 爲三藏之結集, 卽召集波栗溼縛(梵 Pārśva, 脅尊者)及婆須蜜(梵 Vasumitra, 世友)等高僧多人至罽賓, 從事佛典大規模編輯. 其後佛敎又逐漸衰落, 直至帝日王․佛陀笈多王和戒日王統治印度, 佛敎又得到復興之機 ; 至波羅王朝, 亦曾一度振興, 以後卽一蹶不振, 遂消失於原來誕生之國度中. 這些盛衰之史實, 說明佛敎之發展爲一文化運動之發展, 而非由國家支持深入群衆之宗敎運動, 故無法在原本信奉印度敎之廣大群衆中打下牢固根基, 故當君王們撤去護持後, 卽在國家中失去地位, 僅剩一群具有學問之隱士集團而已. (二)東南亞諸國佛敎與國家之關係 : (1)錫蘭 : 阿育王曾派傳敎師到印度國內外各地弘傳佛敎. 遣其子(一說爲兄弟)摩哂陀長老帶領四位僧人前往錫蘭, 向當時錫蘭國王提婆南毘耶帝沙及其侍臣宣講佛法, 王及人民皆受感化, 信受佛敎, 全國成千上萬男女皈依佛敎, 數以千計人加入僧團, 竝於各處建立寺廟, 且有豐富資財維持僧衆生活. 當時王后及許多女衆亦發心受戒, 加入僧團. 故於短期內錫蘭卽成爲南傳上座部佛敎主要根據地. 伐陀迦摩尼王時代, 將摩哂陀長老所傳承以口相授之佛敎經典, 用文字記錄下來, 産生巴利文三藏經典 ; 而印度之原始典籍卻早已散失無餘. 故就保存經典之意義而言, 此擧極具重要性, 影響其他國家之佛敎發展. 槪言之, 於錫蘭一地, 由於歷代國王之熱心護法, 佛敎乃深入民間信仰, 産生與國家歷史․文化有不可或分之關係 ; 因而亦隨國勢之强弱․國家之政治環境․人民生活之安定與否等因素而興盛或衰頹. (2)泰國 : 泰國爲君主立憲國, 一向以佛曆爲紀元, 竝無自創之紀元. 憲法中規定, 泰國皇帝必須爲佛敎徒及佛敎護持者, 才可登基. 國內每年有三次佛敎紀念日, 人民除每日早晨供養托鉢僧外, 亦喜修築寺廟․造立佛像․聞法, 以及擧行佛敎法會․行事. 就泰國歷史而言, 歷代國家之統治者大多虔誠信仰佛敎, 竝致力於修建寺廟․造立佛像․整理經藏․傳揚佛法. 於素可泰王朝, 第三代王崑羅康恆(1275~1317 在位)從錫蘭請來上座部大德傳戒, 從此泰國人民成爲南傳上座部佛敎徒, 泰國佛敎文化亦由此建立. 第五代王利太王(1347~1370 在位)從錫蘭上座出家, 爲泰國帝王出家之始, 直至今日, 每一位帝王仍必須出家一短時期, 已成定例. 至阿庾他耶王朝, 上座佛敎遍及全國, 頗爲興隆. 每一男子一生中均須出家一次, 以爲報父母恩之最好方法, 久之乃成爲泰國特殊風習之一. 又泰國僧制之最高職權係由僧皇(佛敎法皇)掌管, 攝管全國僧人. 在宗敎方面, 凡屬僧皇所有之統治權, 卽使貴爲天子之泰皇亦須服從奉命. 然通常僧皇不過問政治, 故僧皇仍屬精神上之法皇. (3)緬甸 : 緬甸於一○四四年阿諾羅多王在蒲甘卽位, 尊奉來自打端地方之阿羅漢爲國師, 建立佛陀之正敎, 由是, 南方上座部巴利文佛敎遂在蒲甘生根萌芽. 蒲甘王朝結束後, 佛敎於南緬之勃固王朝, 由達磨悉提王加以整理․復興, 遂消除原存於各僧衆間之對立, 全體僧伽一味和合, 竝依照律文淸淨修行. 十六世紀以後, 緬甸復歸統一. 東牛王朝莽瑞體王至莽應龍王統治時代, 皆極崇奉佛敎, 對論藏之硏究風氣甚盛. 至明頓王時, 召集國內比丘會誦經律, 爲次於錫蘭之第四結集而稱第五結集. 一八八六年緬甸淪爲英國殖民地, 對佛敎雖採取不干涉之政策, 然僧人地位卻大爲降低. 早在英國對緬甸增加壓力時, 施泊王曾公佈 : 英人意圖侵略緬甸, 也僅是爲要毁滅佛敎.自此, 僧人卽常過問時政, 希望政治與宗敎合作, 而僧王卻反禁止僧人過份干涉政治. 當緬甸受印度之影響而爭取獨立運動時, 僧人參加領導民族獨立運動者以宇烏多摩(U. Ottama)及宇毘沙羅(U. Visāra)二位高僧最著名. 另外亦有敎外人士利用佛敎團體組織之名義, 以增加對廣大民衆之號召力. 獨立後, 佛敎在政府協助下設立僧伽法庭․宗敎部․佛敎評議會. 佛敎雖爲緬甸之主要宗敎, 然因衆多複雜之民族問題․社會問題, 致令自一九四七年卽産生之佛敎國敎化問題, 遲至一九五八年方才演爲政爭. 其後之尼溫執政, 採取政敎分離政策, 遂招致部分緬甸人批評, 認爲違背緬甸之傳統習俗及衆多人民之意願. (三)我國佛敎與國家之關係 : 東漢明帝時, 佛敎初入中土, 不許本國人爲僧, 至魏之曹丕時乃解除此禁令, 流傳方能益廣. 前秦苻堅․後趙石勒皆尊信佛敎, 南北朝時梁武帝亦曾多次捨身同泰寺. 然由於我國固有的道敎․儒家思想, 以及漢民族之本位意識, 遂産生對佛敎之排斥與抵抗, 於我國歷史上佛敎遭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後周世宗(三武一宗)之嚴重破壞, 此乃以國家力量大規模摧毁佛敎之重大事件. 於隋唐時代, 佛敎帶有不少國家色彩, 如各州設置官寺, 卽由國家中央集權機構統一佛敎 ; 內道場之設置, 爲皇室之私人佛堂 ; 設置僧官, 係由國家任命, 以統轄佛敎界和僧尼, 具有避免國家權力直接支配之意義 ; 設置度僧制度, 則由國家規定成爲合法出家人之方法. 發源於印度之佛敎, 其敎團被稱爲僧伽, 係爲一獨立而依戒律之自治團體, 雖曾有君王之皈依, 然其時國家政治上之干涉極少, 可謂屬於一種治外法權之存在. 傳來我國後, 佛敎與國家間之聯繫極爲密切. 此一現象, 可自兩方面衡量其意義. 一方面, 佛敎東傳後, 爲使國人易於接受, 故須配合固有之倫理, 亦因此有不少僞經出自國人之手 ; 又由於認爲出家者乃屬於國家體制之外, 故可不禮拜君王, 然採取此類主張之人士於歷代亦飽受批評, 東晉以來卽有沙門禮拜君王與否之論爭. 另一方面, 歷代高僧常受皇帝恩賜以國師號․禪師號, 或紫袈裟․銀龜袋等物, 甚而於唐代受封爲銀靑光祿大夫․鴻臚卿․肅國王等之官號, 凡此, 皆可視爲佛敎完全被納入國家體制中, 或籠罩於國家權威下之含意. (四)日本佛敎與國家之關係 : 佛敎由我國傳入日本, 早期與國家權力相結合而發達, 具有濃厚之國家佛敎․貴族佛敎之色彩. 至日本鎌倉時代, 曹洞宗․淨土眞宗․日蓮宗等相繼興起, 逐漸産生一種介於國家與宗敎間之新關係. 曹洞宗之開祖道元, 學習中國之禪法, 徹底堅持超越國家主義, 不接受朝廷授豫之特權, 亦不與當時之政權妥協. 遂進入福井之深山, 專心致志於優秀禪者之培育. 另如日本淨土眞宗之開祖親鸞, 在其流放關東之二十餘年間, 爲庶民而徹底推行庶民佛敎, 亦主張佛敎不隸屬於國家, 然竝非不關心國家, 而係爲報國家之恩, 爲報萬民之恩而念佛, 故常以國家之憂而憂. 日蓮宗之祖日蓮雖被稱爲國家主義者․民族主義者, 然亦絶不與當權者妥協, 甚至不顧生命, 不惜扮演與國家當權者抗衡之叛逆角色, 又爲實現理想國家之遠景, 而常對執政者提出忠諫. 除上記外, 如戰國時代與織田信長對抗之石山本願寺敎團, 以及對抗德川家康之一向一揆, 及爲堅持信仰而抵抗幕府政令因而被流放之日蓮宗不受不施派之行動等, 皆可視爲超國家性之表現. 反觀之, 當一切敎團皆服從幕府之權力後, 其原有之宗敎性亦往往隨之衰微.
【국기國忌】
p4433-上→ 卽天子․皇后等崩殂之忌日. 乃我國古制, 依佛祖統紀卷四十之記載, 可知唐代已於國中各郡擧行國忌.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 玄宗敕令天下諸郡建立開元․龍興二寺. 翌年, 敕天下僧道, 凡遇國忌, 卽於龍興寺行道散齋 ; 若遇千秋節, 則於開元寺擧行祝壽. 文宗曾一度停罷, 宣宗卽位又恢復其制.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 李宗訥奏請於國忌時宰臣以下須行香, 後禁酒食以表追思. 日本持統天皇二年(688), 亦已制定於國忌之日必設齋. 又於國忌日所設之齋會, 稱爲國忌齋. [大宋僧史略卷中․資治通鑑卷二五一․日本書紀卷三十]
【국기재國忌齋】
p4433-中→ 卽古代於帝王忌日所設之齋會. 據佛祖統紀卷四十載, 唐開元二十六年(738), 玄宗敕令天下諸郡建立龍興․開元二寺. 翌年, 敕令僧道遇國忌就龍興寺行道散齋, 於千秋節就開元寺祝壽. 據資治通鑑卷二五一唐記第六十七載, 唐朝自中世以後, 每遇國忌日, 敕令天下州府於佛寺及道觀設齋焚香. 開成初年(836~840), 禮部侍郞崔蠡以其事竝無明文之典據, 遂奏議罷之, 然未久又恢復此一行事.
【국보國寶】
p4441-下→ 卽指解行具備, 可爲人師, 其受尊崇有如國之珍寶. 景德傳燈錄卷五六祖慧能章(大五一․二三六下) : 至永泰元年五月五日, 代宗夢六祖大師請衣鉢, (中略)今遣鎭國大將軍劉崇景頂戴而送, 朕謂之國寶.[摩訶止觀卷五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一]
【국분사國分寺】
p4432-中→ 指日本聖武天皇(724~749)敕願於全國六十九處設置之寺院. 僧寺號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 尼寺號法華滅罪之寺. 前者通稱國分寺, 後者通稱國分尼寺. 此等寺院蓋爲政敎一致之理想, 祈佛加祐, 以除災禍, 增進福祉而造立. 國分寺係仿自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之下詔天下諸郡造立開元寺, 以東大寺爲總國分寺, 奈良法華寺爲總國分尼寺. 此類寺院多位於首府所在地, 今被發掘之遺址頗多, 或僅存地名或被視爲史蹟者, 幾達半數.
【국사國師】
p4437-下→ ①爲我國各朝代帝王對學德兼備而可爲一國師表之高僧所加之封號. 含有一國民衆之師․帝王之師等意. 據出三藏記集卷十一․卷十四․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四等載, 鳩摩炎․勝軍曾受封爲國師 ; 蓋此號夙行於印度․西域. 如訶梨跋摩於印度摩竭陀國折服外道論師, 而受王封爲國師. 佛敎東傳以後, 西域亦有國師封號, 如前秦建元十八年(382) 時, 西域東師前部王彌第來訪長安, 其國師鳩摩跋提同來. 又如前記鳩摩羅什之父鳩摩炎捨相位出家, 東渡葱嶺, 龜茲王聞名敬慕, 請爲國師. 而漢地高僧亦有爲西域國師者, 如隴西高僧法愛. 又我國國師名稱原非專封高僧, 如王莽封劉歆爲國師, 以爲太子之師 ; 另或爲太師․國子祭酒之異稱. 一般認爲封高僧爲國師, 係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550), 敕高僧法常入宮宣講涅槃經, 尊爲國師, 是爲嚆矢. 其後, 唐代有法藏爲康藏國師, 澄觀爲淸涼國師, 慧忠爲南陽國師, 無業爲大達國師等. 宋代是禪宗全盛期, 禪僧獲賜號者甚多, 然未見有國師之稱號. 元․明․淸各代對西藏佛敎領袖人物亦有此封號, 元․明兩代封之者甚多. 元代國師兼有政敎權力, 由於朝廷過份寵信喇嘛, 造成許多流弊. 明代初時, 朝廷爲加强和西藏等民族聯繫, 雖仍沿用元制, 封喇嘛爲帝師․國師之號, 然聲勢已不如元代. 淸代僅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封章嘉呼圖克圖爲國師, 掌管內蒙古喇嘛敎事務. 又漢族僧人受元朝尊爲國師者有九人, 其中世祖時之海雲國師最爲著名. 此外, 韓國之義天號大覺國師亦甚著名. 日本則以花園天皇賜封圓爾辨圓聖一國師之諡號爲始(1308), 惟此異於前者, 乃示寂後追諡之號, 其後亦有生前賜號者. [梁高僧傳卷一․續高僧傳卷十六․大宋僧史略卷中․元亨釋書卷七․卷八․禪林象器箋稱呼門]. ②日本駐於諸國(國分寺創立之後, 卽駐於國分寺), 以監督寺院, 檢校寺産, 兼理誦經法務之官僧. 始置於大寶二年(702). (參閱國分寺4432)
【국사삼환國師三喚】
p4438-下→ 禪宗公案名. 指南陽慧忠國師三次召喚侍者, 侍者三次應諾之故事. 景德傳燈錄卷五南陽慧忠章(大五一․二四四上) : 一日喚侍者, 侍者應諾 ; 如是三召皆應諾. 師曰 : “將謂吾孤負汝, 卻是汝孤負吾. ” 蓋國師三喚, 侍者不該應諾而應之, 乃眩惑於會得與否之歧路, 而忽略國師之殷勤指示佛心, 故慧忠訶斥侍者爲辜負. 無門關第十七則卽評之曰(大四八․二九五上) : 國師三喚, 舌頭墮地. 侍者三應, 和光吐出. 國師年老心孤, 按牛頭喫草, 侍者未肯承當, 美食不中飽人餐. 且道那裏是他辜負處?國淨才子貴, 家富小兒嬌.[宗門統要續集卷三․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八․宗門葛藤集卷上]
【국사수완國師水椀】
p4439-上→ 禪宗公案名. 此公案係南陽慧忠禪師以一碗水加進七粒米, 上置一隻筷子, 以測紫璘供奉是否解得佛意. 碧巖錄第四十八則(大四八․一八四上) : 忠國師問紫璘供奉 : “聞說供奉解註思益經, 是否?” 奉云 : “是!” 師云 : “凡當註經, 須解佛意始得. ” 奉云 : “若不會意, 爭敢言註經?” 師遂令侍者將一椀水․七粒米, 一隻筯在椀上, 送與供奉. 問云 : “是什麽義?” 奉云 : “不會!” 師云 : “老師意尙不會, 更說甚佛意?” 蓋表示會佛經者, 不一定會得佛意, 須離相對之分別見解, 始可稱是會得佛意. [聯燈會要卷三南陽慧忠章]
【국사탑양國師塔樣】
p4439-上→ 禪宗公案名. 係唐肅宗與南陽慧忠國師間, 有關無縫塔之機緣語句. 又稱忠國師無縫塔․肅宗請塔樣. 碧巖錄第十八則(大四八․一五七下) : 肅宗皇帝問忠國師 : “百年後所須何物?” 國師云 : “與老僧作箇無縫塔. ” 帝曰 : “請師塔樣. ” 國師良久云 : “會麽?” 帝云 : “不會. ” 國師云 : “吾有付法弟子耽源, 卻諳此事, 請詔問之. ” 國師遷化後, 帝詔耽源, 問此意如何. 源云 : “湘之南, 潭之北. ” 或謂此公案係唐代宗與南陽慧忠之機緣語句. 於公案中, 慧忠國師所示之無縫塔, 非死後所立之塔, 乃指坐定時遍界不藏之無縫塔, 亦卽宇宙森羅萬象間原本存立之無縫塔. [從容錄第八十五則․禪苑蒙求卷中]
【국상사國相寺】
p4433-中→ 位於河南開封. 又稱繁塔寺. 創建於後周顯德元年(954), 時稱天淸寺․白雲寺. 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加以修建, 明洪武十七年(1384)重建, 竝改今名 ; 其後, 又屢經修葺. 寺內有三層六角塼塔, 稱爲繁臺塔, 略稱繁塔. 據塔南所存萬曆四十五年(1617)重修碑可知, 該塔係建於太平興國年間, 元末遭兵火而荒廢, 明洪武年間嘗重修之. 明末復有流寇之患, 遭受破壞, 至淸順治六年(1649), 始由桂山和尙募資建塔及諸堂. 民國十七年(1928), 馮玉祥毁像驅僧, 改爲農林實驗場.
【국아곡파局阿曲巴】
p2869-上→ 藏語音譯, 意爲(正月)十五供奉. 俗稱燈節, 爲西藏佛敎大法會傳大召 中的活動之一. 此法會自正月初三至二十四擧行, 正月十五日夜於拉薩街上陳列酥油供品․酥油花․曲工(供燈), 供人參觀, 通宵達旦歌舞慶祝, 以紀念釋迦牟尼佛示現神變, 降服邪魔, 爲傳大召期間最熱鬧之節目.
【국역일체경國譯一切經】
p4442-上→ 指以日本語文翻譯或撰述之佛典叢書. 凡二五五卷. 大東出版社刊行. 主要乃收集流通於印度․中國․日本之佛敎經律論及注釋書中重要漢文典籍, 譯爲日本語文, 依照大正新修大藏經之分類․附科題, 竝加注解․解題. 內容大別爲二部 : (一)印度撰述部, 係收集撰述於印度之漢譯經律論, 加以日譯. 凡一五五卷, 昭和十一年(1936)初版. 昭和五十三年(1978)校訂再版. 內分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法華部․華嚴部, 乃至論集部. (二)和漢撰述部, 則以收集中國․日本․朝鮮所撰述經律論之疏釋․史傳․各宗著作等爲中心. 凡一○○卷. 二次大戰結束前, 出版至六十六卷而中止, 昭和三十三年(1958)繼續出版, 至今完成九十五卷. 此和漢部依書之類別, 分諸宗部․律疏部․事彙部․史傳部․經疏部․論疏部․護敎部. 又印度部․和漢部各有一冊索引, 內列有總目錄及內容索引. 本書之特色, 除正文之日譯外, 每一部經皆附有題解, 介紹作者․成立過程․本經特色․內容槪要, 以及考證心得. 文內加有注解, 竝就不詳之處, 列出其與巴利本及北傳異譯本之差異. 對初學者頗有助益, 爲一重要佛學典籍入門書.
【국왕國王】
p4432-中→ 指統治一國之王. 又稱國主․人王. 就因果而言, 以前世受持十善戒, 故今生能統領國土, 爲人中王. 又因得諸天之保護, 故又稱天子.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三․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
【국왕부리선니십몽경國王不梨先泥十夢經】
p4432-中→ 全一卷. 東晉曇無蘭譯. 又稱國王不犂先尼十夢經․國王不黎先泥十夢經․十夢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係增一阿含大愛道般涅槃分品第九經之異譯單行經. 另有二異譯本, 卽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及舍衛國王十夢經. 不梨先泥, 爲梵名 Prasenajit 之音譯, 巴利名 Pasenadi, 音譯波斯匿. 內容敘述波斯匿王所做十個奇怪之夢, 外道以爲不吉, 勸王殺愛妻․近臣等以祀天 ; 後蒙佛陀以正智解夢, 遂得安心.
【국왕오종가애락법國王五種可愛樂法】
p4432-下→ 據佛爲優塡王說王法政論經載, 一國之王有下列五種令人民尊敬․愛樂之法, 卽 : (一)恩養蒼生, 謂國王能布德施仁, 利濟群生, 故人民咸被恩澤而無不愛樂. (二)英勇具足, 謂國王英武神授, 智勇雙全, 德覆萬邦, 威加四海, 故人民畏威懷德而無不愛樂. (三)善權方便, 謂國王智謀機變, 神用莫測, 於柔順者保護之, 於强戾者則以方便制伏之, 故人民畏威懷德而無不愛樂. (四)正受境界, 謂國王善能籌量府庫之積蓄, 而以仁愛之心賑濟疾病․貧乏者, 故人民咸被恩澤而無不愛樂. (五)勤修善法, 謂國王具足正信, 深知果報而修習正因, 以證聖果, 故人民尊仰效慕而無不愛樂.
【국제불교학술회의國際佛敎學術會議】
p4441-中→ 由中․日․韓三國學者共同發起之國際性佛敎學術會議, 自一九七八年起, 每年擇期擧行. 第一屆於漢城世宗文化會議館擧行, 以均如大師的華嚴思想爲主題, 由是, 被埋藏的均如大師之華嚴思想才被發掘整理出來. 第二屆亦於世宗文化會議館召開, 主題爲新羅元曉大師的思想, 因而喚起學界對其思想․著作之關心. 第三屆於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召開, 硏討新羅義湘的華嚴思想. 第四屆於漢城新羅大飯店召開, 以華嚴思想和禪門形成─關連於崔致遠爲主題. 第五屆於一九八二年十一月, 在我國之佛敎聖地佛光山擧行, 主題爲亞洲佛敎源流, 以期在價値觀多元化分岐之時代, 探討追溯亞洲共同文化─佛敎之源流, 而促進三國文化之交流, 與佛敎敎法之傳播. 與會者有中村元․趙明基․金知見等十餘位國際知名佛敎學者. 第六屆於一九八四年七月在韓國漢城春川國立江原大學柏嶺會議館擧行. 歷屆會議所發表之論文均輯錄成論文集行世. 美國威斯康辛州另有一同類性質之國際佛敎學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of Buddhist Studies), 創始人爲印度學者納賴博士(Prof. A.K. Narain), 約成立於十年前, 設址於威斯康辛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 該學會歷屆會議皆嘗函邀我國佛敎界學者.
【국청백록國淸百錄】
p4440-下→ 凡四卷. 隋代灌頂編纂. 今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此書初由沙門智寂纂集天台智顗之遺文及碑文等, 書未成而逝, 灌頂繼續增撰. 自立制法至智者遺書與臨海鎭將解拔國述放生池, 凡一○四條, 爲了解天台智顗一生行業最方便之資料. 原有廣略二本, 廣本已散佚, 今書爲略本. 因智顗住天台山國淸寺, 故有此名.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大明三藏聖敎目錄․諸宗章疏錄卷一]
【국청사國淸寺】
p4439-中→ 位於浙江天台縣北天台山佛隴峰南麓, 乃天台宗之發源地. 隋開皇十八年(596), 晉王楊廣(卽煬帝)爲智顗所創建. 初, 定光禪師住此峰, 嘗謂弟子曰, 不久將有勝善知識, 領徒衆集居此山. 之後, 果有智顗渡江至此, 大布敎法, 竝欲於佛隴之南建寺, 未成而示寂. 晉王楊廣深悼之, 乃爲智顗設千僧齋, 興工建殿宇 ; 初名天台山寺, 後因智顗初入此山時, 定光曾夢告, 三國(指北周․北齊․陳)合而爲一, 有大勢力人能爲此寺, 寺若成, 國卽淸, 當稱爲國淸寺. 隋大業元年(605)遂賜額國淸寺. 未久, 灌頂住之. 後成爲天台宗根本道場. 唐貞元以後, 日本留學僧參詣該寺者甚衆, 如最澄․義眞․圓載․圓珍․成尋․俊芿․重源․榮西等, 皆曾來禮智顗之廟塔, 或興建佛事, 或攜回佛像經論, 因而開創日本佛敎天台宗. 據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一載, 該寺常有一百五十僧久住, 夏季住三百人以上, 可見當時法運之盛. 唐會昌毁佛時, 爲兵火所焚. 大中五年(851)重建, 宋景德二年(1005)改稱景德國淸寺. 後又遭兵火, 三朝御書數百卷盡失, 獨存智顗所題蓮經․西域貝葉經一卷, 及隋栴檀佛像․佛牙. 南宋建炎二年(1128), 敕令重修, 輪奐之美倍於舊日. 建炎四年下詔易敎爲禪, 此後國淸寺成爲禪寺. 後經數度增建, 寺域號稱古來天下四絶之一. 寺之左右有五峰(八柱․靈禽․祥雲․靈芝․暎霞)環擁, 雙澗環流合於前. 有橋名豐干橋, 傳爲唐代豐干與寒山․拾得嬉遊之地. 又從豐干禪師與此寺之因緣, 可知雖宋代以後方改爲禪寺, 然早於唐初已漸禪化. 今諸堂完備. 寺前九層磚塔, 相傳係隋煬帝命司馬王弘爲智顗所建, 高約二十三丈, 平面六角, 規模甚宏, 惟現存者, 似宋代重建之物. 所藏寺寶有吳越王錢弘俶造之銅製舍利塔, 乃所謂八萬四千塔之一, 係從該寺域中所掘得, 高十九公分, 底部內有銘文. 寺境有二處一行(673~727)之遺蹟. 一行爲唐代高僧, 著名之天文學家, 嘗爲修訂大衍曆, 到國淸寺居留, 從寺僧習數學. 後人在寺前七佛塔後建墓立碑, 上題唐一行禪師之塔. 又傳一行抵此時, 北山大雨, 寺前東山澗水位暴漲, 向西山澗倒灌, 今寺外豐干橋側有石碑一方, 上書一行到此水西流七字. [國淸百錄序․隋天台智者大師別傳․天台山全志․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一二三]
【국토國土】
p4431-上→ 梵語 kṣetra. 卽指土地․領域或衆生之住所. 音譯爲刹多羅, 簡稱爲刹. 意譯爲土, 復又加一刹字, 故稱刹土. 國土有淨土․穢土等區別.
【국토세간國土世間】
p4431-中→ 三世間之一. 又作器世間․住處世間. 謂十法界衆生各據依報, 所居之十種不同處所. 衆生能依之身有十種不同, 故所依之國土, 亦各有差別, 故稱爲國土世間.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摩訶止觀卷五上](參閱三世間539)
【국토신國土身】
p4431-中→ 梵語 kṣetra-kāya. 華嚴宗所說融三世間十身之一, 卽器世間. 於華嚴宗認爲有情衆生所依之國土, 乃毘盧遮那如來正覺之體依衆生之機所化現者, 故稱爲國土身. [舊華嚴經卷二十六․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四](參閱十身440)
【국토해세계해國土海世界海】
p4431-中→ 華嚴經把佛土分爲國土海與世界海二種. (一)國土海, 指不可思議之佛刹, 卽佛果自體所居之依報, 爲圓融自在而無法形容之佛境地. 此境地旣係佛本身在內心所悟證之國土, 故僅爲佛所了解, 因位之衆生旣無法窺知, 亦無法用語言表達, 卽使能够勉强表達, 亦僅能以妙極難思․不可言說等反面性言詞表達之. 又日本凝然之五敎章通路記卷二十六, 將六十華嚴如來名號品中文殊師利菩薩所讚歎十句不思議之佛刹․佛國․刹淨․刹起, 列爲果分依報, 卽指國土海. (二)世界海, 指因位菩薩所依止之國土, 或指佛所敎化之場所而言. 可分爲三類, 卽 : (1)蓮華藏莊嚴世界海, 又稱蓮華藏世界․華藏界, 雖是果分不可說之境界, 但爲三生中最後生之依所(卽證入生之世界), 故爲可說之世界海, 雖然與不可說之境界相同, 但非一相一寂之分別世界, 而是相互無限之主伴具足, 如同帝網(似帝釋天宮殿之天網)之境界. (2)十重世界海, 在三千世界之外, 別有十世界, 卽世界性․世界海․世界輪․世界圓滿․世界分別․世界旋․世界轉․世界蓮華․世界須彌․世界相等十世界, 此乃對菩薩之十地而現示之解行生國土. (3)無量雜類世界海, 又稱雜類世界, 爲見聞生之所依, 指須彌山形之世界或河形․轉形․旋流形․輪形․樹形․樓觀形․雲形, 乃至衆生形之世界, 遍滿於一一法界而無障無礙. 總言之, 三生所見均不相同, 故分三類. 然皆相互融合而不相妨礙, 故成爲一種華嚴世界, 而爲毘盧遮那佛敎化之所. 上記之外, 世界海一語, 亦泛指一般之世界, 特別是指十重世界中之第二(世界海)而言. [舊華嚴經卷四․華嚴經孔目章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三․卷四․華嚴五敎章卷三․五敎章通路記卷二十六]
【국통國統】
p4441-上→ 北朝東魏之僧官名稱. 此僧官係依據僧制, 治理殺人罪以外, 觸犯他罪之僧尼. 原稱昭玄統. 其下設有國都(原稱昭玄都維那). 僧官制始於魏晉南北朝, 初立者爲後秦姚興, 北魏道武帝於皇始年間(396~397)設立道人統, 以治理僧徒, 至興安元年(452)以師賢擔任道人統, 師賢示寂之後, 曇曜繼之, 改稱沙門統. 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 將以前所設之中央僧官機構監福曹改爲昭玄寺(一說孝文帝時改爲昭玄寺) ; 昭玄寺之沙門統, 稱爲昭玄統. 沙門法上曾擔任昭玄統一職, 由北魏末年至北齊, 歷時四十年. 北魏分裂爲東․西魏後, 東魏遂以昭玄統稱爲國統. (參閱僧官5731)
【국통대局通對】
p2869-中→ 因明用語. 因明論式中, 區分自性 與差別 的三種標準之一. 局, 局限一處之意 ; 通, 貫通於他處之意. 因明三支作法中, 宗(命題)之前陳(主語)局限於本宗, 不貫通宗外, 故稱自性 ; 宗之後陳(述語)貫通於宗外, 不局限於本宗, 故稱差別. (參閱體 6928)
【군나화軍那花】
p3957-中→ 軍那, 梵語 kunda. 又作君陀花․裙那花. 産於印度之植物, 開白色花, 稱白茉莉花, 每爲密敎供養之用. 大日經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二上):如軍那花, 其花出西方, 亦甚鮮白.
【군다捃多】
p4115-中→ 梵語 kunta, 巴利語 kuntha. 原意指小蟲․昆蟲. 意譯作捃多蟻․蟻子․折脚蟻等. 爲蟻類之一種. 此外, 亦指一般之蟻卵. [法蘊足論卷一․瑜伽師地論卷八․瑜伽論記卷二下(遁倫)]
【군다軍荼】
p3957-下→ 梵語 kuṇḍa, 或 agni-kuṇḍa 之音譯. 又作君荼. 意譯作火爐. 原來指作爲宗敎用途之甁․壺類, 密敎特用以指修護摩法時所用之火爐, 故又稱爲護摩爐․護摩火爐. 依修法之種類, 其形狀亦異. 修息災法之爐爲正圓, 修增益法爲正方形, 修降伏法爲三角形, 修鉤召法爲金剛形, 修敬愛法爲蓮華形等五種. 依慧琳音義卷三十六(大五四․五四八上):君荼, 梵語, 唐云地火鑪, 卽護魔爐.又同書卷四十二(大五四․五八四中):其鑪形狀而有多種, 方․圓․三角․金剛杵․蓮花等形, 所用各別.[瑜伽大敎王經卷五護摩品․蘇悉地羯囉經卷中․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
【군다리명왕법軍荼利明王法】
p3958-上→ 軍荼利, 梵名 Kuṇḍalī. 於密敎修法之中, 以軍荼利明王爲本尊, 爲祈請調伏․息災, 或增益之修法. 修此法時, 行者須面南或面東而修. 其曼荼羅(修法壇)一般爲方形或圓形. 然古來獨修此法者甚少, 多奉於五大尊供之內而修.
【군도발탄君徒鉢歎】
p2819-上→ 梵名 Kundapadhaṇiyaka. 乃護法住世四大聲聞之一. 又作軍頭婆漢. 其名於經論中少見. 據舍利弗問經載, 阿育王之孫弗沙彌多羅在位時, 毁壞諸寺塔, 五百羅漢登南山而免於迫害, 其時君徒鉢歎出而護持經典, 卒使經典得傳於後世. [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彌勒下生經․分別功德論]
【군맹群萌】
p5565-下→ 梵語 bahu-jana. 意謂多數之生類. 又作群生. 卽衆生之異名. 萌者, 卽草木始發芽而猶冥昧之貌, 或種子未剖之相. 衆生道心初發, 然尙爲無明所覆, 猶如衆草木萌芽, 故以群萌喩稱衆生.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 : 如來以無盡大悲, 矜哀三界, (中略)普令群萌獲眞法利. 法華經化城喩品(大九․二四下) :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類, 能開甘露門, 廣度於一切.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 玄應音義卷六, 慧苑音義卷上, 阿彌陀經義疏聞持記卷上(戒度)]
【군명君名】
p2818-下→ 日本佛敎用語. 又作卿名. 對入佛門而未得度之兒童, 往往取其生父之官職名稱爲其稱呼, 稱爲君名. 此一習俗流行於日本比叡山. 如公卿子弟皈依佛敎, 則稱呼此子弟爲兵部卿․少納言卿, 卽使此一子弟日後成爲正式之出家人, 亦稱呼其爲兵部卿法印.
【군습교捃拾敎】
p4116-上→ 卽拾取落穗之敎. 爲天台宗對涅槃經敎之稱呼. 於涅槃經敎之前, 有法華經會之開顯一乘, 或有衆生未堪聞法華, 或自甘退席, 或移置他方, 更待涅槃經敎之捃拾, 使具眞常佛性, 以入大涅槃. 涅槃經捃拾法華經會所遺洩之根機, 故以秋收後之拾取落穗爲喩, 而謂法華爲大收, 涅槃爲捃拾. [法華經文句卷十上․觀音玄義記卷一․天台四敎儀]
【군신오위君臣五位】
p2818-下→ 曹洞宗開祖洞山良价禪師以眞理立爲正位, 以事物立爲偏位, 依偏正回互之理, 立五位(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之說. 曹山本寂禪師復承洞山之本意而發明之, 假託君臣之例而說明五位之旨訣, 稱爲君臣五位. 卽 : (一)君位, 指本來無物之空界, 爲正位, 卽五位中之正中來. (二)臣位, 指萬象有形之色界, 爲偏位, 卽五位中之偏中至. (三)臣向君, 爲捨事入理之意, 卽向上還滅之偏中正. (四)君視臣, 爲背理就事之意, 卽向下緣起之正中偏. (五)君臣道合, 爲冥應衆緣而不墮諸有之意, 卽兼中到, 指動靜合一․事理不二․非正非偏之究竟大覺之道位.[景德傳燈錄卷十七曹山本寂章․曹山元證禪師語錄](參閱洞山五位 3869)
【군왕비락君王臂落】
p2818-中→ 爲禪宗系譜西天第二十四祖師子尊者遇害之故事. 師子尊者得法後遊方至北印度罽賓國弘化, 將法傳豫婆舍斯多. 未久遇當地破佛, 該國國王蔑視佛法, 一日對尊者謂(大五一․二一五上) : 離生死否?(中略)卽離生死, 可施我頭. 尊者答以 : 身非我有, 何吝於頭? 王聞言卽揮刀砍下尊者之頭, 刀落之處噴出白乳數尺, 而於其時, 王之手臂亦自然斷落 ; 此係因罽賓國王輕視佛法, 又罔顧尊者之自覺功德力, 乃於現前受此果報. [付法藏因緣傳卷六․景德傳燈錄卷二師子尊者章․寶林傳卷五]
【군지軍持】
p3957-中→ 梵語 kuṇḍkā. 又作君持․君遲․軍遲․軍挺․捃稚迦等. 意譯爲甁․澡甁․水甁. 此乃梵天․千手觀音等之持物, 亦爲大乘比丘常持十八物之一. 爲盛水以便攜帶之容器. 亦用以盛裝油․鹽․石蜜等種種物. 以用途不同, 稱法自亦有別, 如洗足甁․澡水甁․淨甁(盛飮水之用)․不淨甁(裝便之用)等, 其構造質材, 有陶土․銅․鐵等. 今用爲法具, 多以靑銅製成者.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詳載軍持之形狀與用途. [陀羅尼集經卷三․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四分律卷一․玄應音義卷九]
【군칙群則】
p5565-下→ 西藏佛敎格魯派寺院中之一種特殊僧官. 出家人在寺中化錢捐納, 可得此官階, 有此資格者, 不必經過考試手續卽可擔任寺內之各種職務.
【굴낭나국屈浪拏國】
p3192-下→ 屈浪拏, 梵名 Kurāṇa. 爲七世紀頃西域古王國. 又作屈浪那國․俱蘭國․俱蘭弩國. 依大唐西域記卷十二所載, 此國在睹貨邏國舊地, 周長二千餘里, 民風粗鄙暴戾, 多不信佛法, 伽藍․僧徒等數量極少, 惟有國王性情淳厚, 崇敬三寶. 唐書西域列傳第一四六, 載有此國於貞觀二十年(646)入貢金精之事. 此國之位置, 今依英國歷史地理學者裕爾(H. Yule, 1820~1889)之推定, 當在今阿富汗境內科恰河(Kokcha)上游之庫朗(Kuran). [解說西域記․S. Beal: Buddhist Records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I]
【굴내굴외窟內窟外】
p5547-下→ 據大唐西域記卷九, 宗輪論述記等記載, 摩揭陀國迦蘭陀竹園西南, 行五六里, 南山之北, 有大石窟, 如來入滅後, 迦葉於此結集經, 律, 論三藏, 稱爲窟內結集. 同時, 距石窟二十餘里之處, 以婆師婆爲首的其餘大衆結集五藏(三藏再加上雜集藏, 禁咒藏), 稱爲窟外結集. (參閱結集5187)
【굴노다국屈露多國】
p3193-中→ 屈露多, 梵名 Kulūta. 北印度古國. 依大唐西域記卷四所載, 此國周長三千餘里, 都城周長十四․五里, 土壤肥沃, 適於耕種, 産珍藥․金․銀․銅等, 伽藍二十餘所, 僧徒千餘人, 多學大乘, 存有往昔如來說法之遺蹟, 及無憂王所建之窣堵波. 依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推定, 此國故址當在今闍蘭達(Jāllandhar)東北, 比亞斯河(Byās)上游之古廬(Kullu), 那嘎(Nagar)卽其都城. 學者瓦特斯(T. Watters)則以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九所述之積集聚落, 卽屈露多國. [釋迦方志卷上․A. Cunningham:The Ancient Geography of India;T.Watters:On Yuan Chwang, vol. I]
【굴산사崛山寺】
p4519-下→ 位於韓國江原道江陵郡闍崛山. 爲朝鮮佛敎禪門九山闍崛山派之中心. 新羅文聖王時(839~856), 通曉大師梵日所創. 梵日於興德王六年(831)來唐, 得馬祖道一之門人鹽官齊安之印可. 文聖王八年( 846)頃歸國, 應溟州都督金公之請, 開創本寺. 得景文王․憲康王․定康王之皈依, 住持四十餘年, 大揚宗風, 蔚成闍崛山派, 爲禪門九山中門庭最盛之一派. [祖堂集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
【굴영광屈映光】
p3192-下→ (1881~1973)浙江臨海人. 字文六. 法名法賢. 早年與秋瑾․徐錫麟等人參加革命, 歷任浙江民政長․山東都督․省長等要職. 北伐以後, 退出政壇, 專志學佛及救災慈善事業. 先後皈依諦閑․大勇․班禪․白普仁․貢口葛呼圖克圖等, 顯密兼修, 迭獲授記灌頂, 佩金剛阿闍梨印. 來臺後, 曾與趙恆表等人組織菩提學會․修訂中華大藏經會等, 從事弘揚密敎及修藏事務. 曾注釋心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四加行大手印導引等書.
【굴타가니가야屈陀迦尼迦耶】
p3191-中→ 巴利名 Khuddaka-nikāya. 意譯小部. 或意音合譯爲小尼迦耶. 乃南傳巴利文五部經之第五. 又作屈陀迦尼柯耶. 係集輯長․中․相應․增支等四尼迦耶之傳說․偈頌․格言等而成, 槪爲短篇, 故稱小部;或謂所收錄者以雜文(巴khuddaka-pāṭha, 小誦)爲始, 乃稱小部. 其內容諸說有異, 據善見律毘婆沙卷一載, 有:法句(巴 Dhamma-pada)․喩(巴 Apadāna)․嫗陀那(巴 Udāna)․伊諦佛多伽(巴 Itivuttaka)․尼波多(巴 Sutta-nipāta)․毘摩那(巴 Vimāna-vatthu)․卑多(巴 Peta-vatthu)․涕羅(巴 Thera-gāthā)․涕利伽陀(巴 Therī-gāthā)․本生(巴 Jātaka)․尼涕婆(巴 Niddesa)․波致參毘陀(巴 Paṭisambhidā)․佛種姓(巴 Buddha-vaṃsa)․若用藏(巴 Cariyā-piṭaka)等十四部;巴利文一切善見(Samantapāsādika)․巴利文長部經註(Sumaṅgala-vilāsinī)序․錫蘭所傳巴利三藏等, 加小誦而爲十五部;緬甸所傳巴利三藏又增彌蘭陀問(巴 Milinda-pañha)․經集(巴 Sutta-saṃgaha)․虫昆勒論(巴 Peṭakopadesa)․指導論(巴 Netti)等而爲十九部;暹羅(泰國)之巴利三藏中, 僅有錫蘭所傳十五部中之八部, 卽:法句․喩․嫗陀那․伊諦佛多伽․尼波多․尼涕婆․波致參毘陀等. 今略說錫蘭之十五部:(一)小誦, 有九篇, 前四篇闡說新入佛道者所須修學之三歸․十學處等;後五篇輯錄儀式時所唱誦之禮讚, 至今尙爲錫蘭敎徒沿用. (二)法句, 有二十六章四二三頌, 爲佛敎道德格言集, 相當於漢譯本之法句經․法句譬喩經. (三)嫗陀那, 有八品八十經, 係以頌及長行讚美阿羅漢果․涅槃等. (四)伊諦佛多伽, 有四章十一品, 亦以頌及長行闡說行因得果之法, 相當於玄奘譯之本事經. (五)尼波多, 分爲五品, 卽:蛇品(巴 Uraga-vagga)․小品(巴 Cūḷa-vagga)․大品(巴 Mahā-vagga)․八品(巴 Aṭṭhaka-vagga)․波羅延品(巴 Pārāyana-vagga)等, 前四品有五十四經, 波羅延品有十六詩篇, 內含最早期之經典. (六)毘摩那. (七)卑多, 與毘摩那二者皆係闡釋業力思想的短篇之作, 爲巴利聖典中較晩近之典籍. (八)涕羅. (九)涕利伽陀, 與涕羅二者均爲輯錄長老及長老尼所作之頌, 涕羅有一○七章, 一二七九頌, 涕利伽陀有七十三章, 五二二頌. (十)本生, 有五四六品, 爲佛陀之本生故事, 採錄不少佛敎以外之傳說. (十一)尼涕婆, 爲尼波多中小品之注釋書. (十二)波致參毘陀, 屬論藏. (十三)喩, 輯錄已得阿羅漢果之佛弟子․長老尼等之敎說, 乃巴利聖典中最晩出之典籍. (十四)佛種姓經, 有二十五章, 敘述過去十二劫中所出世之二十四佛的故事. (十五)若用藏, 敘述佛陀過去世爲菩薩時修波羅蜜之故事. [M. Winternitz: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Literatur, Bd. II.(Diebuddhische Literatur); Four Āgamas in Chinese(姉崎正治)]
【굴현포屈眴布】
p3193-上→ 屈眴, 梵語 kārpāsaka 譯爲第一布․第一好布, 或大細布. 係以木棉之花心紡織而成者. 據釋氏六帖卷二十二布條載, 唐代稱屈眴布爲第一布, 乃紡木棉花之心而成, 卽達磨所傳之七條衣, 內面爲碧色, 原傳自師子尊者. 宋高僧傳卷八慧能傳(大五○․七五五中):其塔下葆藏屈眴布鬱多羅僧, 其色靑黑, 碧縑複袷, 非人間所有物也.[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註․釋門正統卷八․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궁강宮講】
p4086-上→ 入宮爲皇帝或太子․后妃等講經. 我國古代及日本多有此風. 如虔信佛法之昭明太子於宮內別立慧義殿, 經常禮請名僧講論.
【궁弓】
p959-上→ 梵語 dhanus, 巴利語 dhanu. 音譯馱怒沙. 爲古代印度之長度單位.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雜阿毘曇心論卷二․俱舍論卷十二載, 七木廣麥(梵 yava)爲一指節(梵 aṅguliparva), 二十四指節爲一肘(梵 hasta), 四肘爲一弓. 故諸經論所載, 大抵皆合四肘等於一弓之說, 然配之於我國之丈尺, 則一肘有二尺․一尺八寸․一尺五寸等異說. 如南山律宗之祖道宣所著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一載, 弓長四肘, 則爲七尺二寸. 故一肘爲一尺八寸, 一指爲七分五釐. 佛本行集經卷十二載, 七大麥成一指節, 七指節成半尺, 合兩半尺成一尺, 二尺爲一肘, 四肘爲一弓. 又慧苑音義卷下載, 一肘爲一尺五寸, 四肘爲一弓, 三百弓爲一里. 上記各種異說, 蓋因古代印度以指爲度量之準則, 自依各人身長不同, 丈量亦殊;而我國之丈尺, 於各朝代不同復爲其因, 夏一尺爲十寸, 商一尺爲九寸, 周一尺爲八寸. 摩訶僧祇律卷八謂五肘爲一弓, 或卽依準周朝之制. 若係依據周尺, 則周尺之五肘, 與夏尺之四肘, 皆爲八尺. 故諸經記載雖有一弓爲四肘․五肘之異, 恐亦因各朝代的丈尺不同之故. [方廣大莊嚴經卷四․起世經卷七․大唐西域記卷二․翻譯名義集卷八](參閱一肘46)
【궁본정존宮本正尊】
p4086-上→ (1893~1983)日本佛敎學者. 新潟縣人. 初入千葉醫學專門學校, 後轉向佛學, 畢業於眞宗大谷大學. 一九二一年復入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及大學院攻讀. 畢業後, 卽任東京大學講師, 竝至牛津大學留學. 返日後, 歷任東京․早稻田․駒澤各大學敎授․日本學術會議會員․日本印度學佛敎學會理事長. 主要著作有龍樹․根本中と空․大乘と小乘․中道思想及びその發達․百論論書會本․大乘佛敎の成立史的硏究․佛敎の根本眞理等書.
【궁생사온窮生死蘊】
p6119-上→ 小乘化地部所立三蘊之一. 指直至生死終了而得金剛喩定之前, 皆相續隨轉而無間斷之根本蘊. 卽六識以上之細意識. 此蘊被視爲迷界生死輪迴之主體, 與一刹那生滅之一念蘊․持續一生之一期生蘊, 合稱三蘊. 蓋小乘諸部皆只說六識, 但六識有時斷絶不起, 不能以之爲生死相續之本質, 故別立一種恆轉不斷之識, 卽大衆部之根本識․說假部之有分識․化地部之窮生死蘊等. 大乘唯識宗則認爲此等係以異門之密意而說阿賴耶識者. [攝大乘論本卷上․攝大乘論釋卷二(無性)․成唯識論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
【궁자窮子】
p6118-中→ 梵語 daridra-puruṣa . 爲法華經七喩之一. 三界生死之衆生譬如無功德法財之窮子(如須菩提等聲聞), 佛譬如大富長者. 以窮子受大富長者之敎化而得寶藏, 比喩如來大慈大悲, 以種種善巧方便, 引攝二乘之人同歸一佛乘. 據法華經信解品載, 有窮子自幼捨父逃逝, 久住他國. 至五十歲, 年旣長大, 加復窮困, 遂馳騁四方以求衣食, 漸漸遊行至其父所止之城, 時乃父爲城中之大富長者. 爾時窮子傭賃輾轉, 遇至父舍, 佇立門側, 遙見其父踞師子床, 諸婆羅門․刹帝利․居士皆恭敬圍繞, 以眞珠瓔珞莊嚴其身, 窮子見父有大勢力, 心懷恐怖, 遂疾走而去. 時大富長者見子便識, 卽遣旁人疾走往追, 窮子自念無罪何爲見捉, 轉更惶怖, 悶絶施地. 父遙見此, 知其子志意下劣, 乃放其子, 隨窮子意之所趣. 窮子被釋, 復往貧里求衣食. 爾時長者爲誘引其子而設方便, 先密遣二人作憔悴無威德狀, 以除糞之事親近窮子;己亦更著粗弊垢膩之衣, 手執除糞之器, 與窮子同, 以此方便得近其子, 復以勤作加價勉子留下. 時日旣久, 窮子於長者漸無所畏, 長者復讚其少壯努力, 無欺怠瞋恨, 認窮子爲兒;爾時窮子雖欣逢此遇, 猶自謂爲賤人, 仍於日後二十年中常作除糞事. 後長者有疾, 自知將死, 以倉庫金銀珍寶悉委窮子, 窮子雖受敎敕, 然於珍寶諸庫藏無希取之意. 其後長者知其意漸通泰, 成就大志, 於臨命終時, 宣說窮子實乃其子, 五十餘年捨父離家之事, 窮子方醒悟, 生大歡喜, 竝謂己本無心希求, 今此寶藏自然而至. 天台宗將此譬喩分爲旁追․二誘․體信․領知․付業等五科, 配於華嚴․鹿苑․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之五時, 與涅槃經所說之五味相對, 以顯示佛一代說敎之化意. [大悲經卷四․法華經義記卷五․法華玄義卷十上․法華玄論卷七․法華經玄贊卷六]
【궁장弓長】
p959-中→ 明代河北高陽人. 創始明代民間宗敎之圓頓敎. 曾拜聞香敎敎主王森爲師. 熹宗天啓四年(1624)創敎. 崇禎初年, 於河南․湖北․四川․江蘇等地傳敎. 著有古佛天眞考證龍華寶經, 簡稱龍華經. (參閱圓頓敎5412)
【궁판유승宮坂宥勝】
p4086-上→ (1921~ )日本佛敎學者. 一九四八年東北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畢業. 任高野山大學敎授, 從事印度及西藏佛敎原典文獻․佛敎學等之硏究, 竝編纂印度倫理學用語辭典. 著有佛敎之起源等書.
【권가權假】
p6893-中→ 權謀暫用還廢之義. 爲眞實之對稱. 係佛爲引導衆生入於眞實法而暫用之方便法, 成就後卽還廢此方便法門. 譬如假藉船筏而渡河, 或假藉階梯而登樓, 終須捨離此權設之工具. 權法․權敎卽此權假之敎法. 依天台宗之觀點, 法華經乃佛所說之眞實敎法;相對者, 於法華經以前所說之諸經則爲權假法門. 又據日本淨土眞宗之觀點, 謂阿彌陀佛之弘願爲眞實究竟之法義;相對者, 其餘之眞門․要門, 乃至聖道門, 皆屬於權假方便之法門. [摩訶止觀卷三下․淨土和讚](參閱權實二敎6895)
【권계이문勸誡二門】
p6734-下→ ①指勸門與誡門. 敎人行善, 謂勸;制止惡行, 謂誡. 佛敎敎理兼具此雙重意義, 稱勸門與誡門, 或合稱勸誡二門. 七佛通戒之偈頌:諸惡莫作, 衆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敎.最能代表佛敎勸誡二門之意義, 亦卽以衆善奉行爲勸門, 諸惡莫作爲誡門. 或以經藏爲勸門, 律藏爲誡門. 在印度, 龍樹嘗爲南印度憍薩羅國之娑多婆漢那王造勸發諸王要偈. [法華經文句卷五下․中觀論疏卷一․大唐西域記卷十]. ②指勸信門與誡疑門. 佛法唯信能入, 故勸信, 而誡其反對之疑惑. 舊華嚴經卷六十(大九․七八八上):聞此法歡喜, 信心無疑者, 速成無上道.新華嚴經卷十四(大一○․七二中):信爲道元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 日本淨土宗於眞實․虛假二心中, 以眞實心配於勸門, 以虛假心配於誡門. 或以勸進他力信仰爲勸信, 誡勗自力疑惑爲誡疑. 又以折伏魔法爲誡, 攝受正法爲勸. [選擇傳弘決疑鈔卷三]
【권궤圈繢】
p4430-下→ 禪林用語. 又作捲繢․棬䙡․綣繢․圈圚. 原指圈套․一定格式(定格)․術計等 ; 於禪林中, 特指師家以言語․動作來試練․接引學人. 從容錄第十六則(大四八․二三七中) : 是與不是, 好看棬䙡, 似抑似揚, 難兄難弟.碧巖錄第五則(大四八․一四五中) : 得失是非, 一時放下, 洒洒落落, 自然透得他圈繢, 方見他用處.
【권기權機】
p6898-中→ 卽指權假之機根. 爲實機之對稱. 當佛說法, 正聽受其法之對機不現時, 則對於非正所被之機根而說法. 亦卽佛於說法時, 能如實理解眞理之當機衆未出現, 故權假以非當機衆爲對象而說法. 此對告衆爲權假之機根, 故稱權機.
【권대승權大乘】
p6891-下→ 指大乘敎中權巧方便之敎法. 爲實大乘之對稱. 又作權敎大乘․大乘權敎. 略稱權大. 卽爲順機應情而方便宣說不了義․未眞實之大乘敎. 於諸大乘宗派中, 多稱本宗之敎理爲實法, 他宗爲權法. 例如自天台․華嚴等一乘家之觀點而言, 法相․三論等三乘家爲權大乘;反之, 以三乘家之觀點而言, 天台․華嚴等一乘家爲權大乘. [大乘義章卷九․守護國界章卷中之上․卷下之中․選擇傳弘決疑鈔卷一](參閱實大乘5785)
【권도제일勸導第一】
p6735-下→ 指佛弟子優陀夷. 謂勸發化導人, 於佛弟子中以優陀夷爲第一. 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大二․五五七上):善能勸導, 福度人民, 所謂優陀夷比丘是.
【권련圈攣】
p4430-下→ 禪林用語. 又作棬攣․捲攣. 喩指禪林師家接引伶俐衲僧時, 用以釣引․把持之餌. 圈攣, 原指捲絞鉤繩之轆轤, 或以圈爲豢養禽獸之檻, 攣指用繩綁物或垂釣之具 ; 於禪林中, 轉指師家接引根機高․悟性强之禪徒時, 所使用之特別機法, 以爲釣引․把持之用, 猶如垂釣者以善餌釣引大魚, 又如獵戶以堅實之檻豢養猛獸, 是皆防範禪徒習性或狂或狷, 飄忽無定而錯失良才. 於此類情形, 師家最常用之機法爲圓相, 卽以手或拂子․如意․拄杖等在空中或地上畫一圓形, 表示眞如․佛性․實相․法性等之絶對眞理, 以之爲接引之餌, 而引發學人開悟之機. 碧巖錄第三十三則(大四八․一七二下) : 釣鼇時下一圈攣.從容錄第二十五則(大四八․二四三下) : 扇子破, 索犀牛, 棬攣中字有來由.[碧巖鈔․碧巖錄方語解]
【권문券門】
p3082-下→ 爲古代建築樣式之一, 佛敎建築亦採用之. 將牆上之門洞砌成半圓形或弧形, 稱爲券門. 若將橋洞砌成半圓形或弧形, 稱爲拱橋, 該洞則稱爲券孔或拱券.
【권발勸發】
p6734-上→ 梵語 utsāhana. 勸爲獎勸之意, 發爲發起之意. 依法華義疏卷十二之解釋, 勸發卽以諸勝事獎勸發起持經者之心. [法華經文句卷十下․法華經玄贊卷十]
【권발제왕요게勸發諸王要偈】
p6734-中→ 梵名 Ārya-nāgarjuna-bodhisattva suhṛllekha. 全一卷. 印度龍樹造, 劉宋僧伽跋摩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此書係龍樹菩薩寄豫南方大國王娑多婆漢那之勸誡書. 內容說明不淨觀․五欲過患, 及遠離博奕等六汚, 其要旨在勸導修善以求究竟涅槃. 本書之異譯本有劉宋求那跋摩譯之龍樹菩薩爲禪陀迦王說法要偈․唐代義淨譯之龍樹菩薩勸誡王頌等, 亦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
【권발품勸發品】
p6734-上→ 普賢菩薩勸發品之略稱. 爲法華經卷七第二十八品之品名. 姚秦鳩摩羅什譯. 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其內容說普賢菩薩自東方寶威德上王(梵 Ratnatejobyudgatarāja)佛國來此娑婆世界, 聞佛陀說法, 謂若成就四法, 可於佛陀入滅後得法華經;普賢菩薩遂以諸勝事獎勸發起持經者之心. 諸勝事卽:問四法․現瑞相․說神咒․通經力․歎持經․說持經果報․護法等七事.
【권삼강權三綱】
p6891-中→ 指上座(梵 sthavira)․寺主(梵 vihāra-svāmin)․都維那(梵 karma-dāna, 又作維那)等三僧職. 爲正三綱之對稱. 此三職始於印度僧團爲自治而設, 然是否爲寺中必設之職則不詳.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九載, 唐顯慶二年(657), 敕令在長安建西明寺, 當時以道宣爲上座, 神泰爲寺主, 懷素爲維那.
【권상전勸相轉】
p6733-中→ 又作勸轉. 世尊於鹿野苑說四諦之理, 示三轉之相, 卽:示相轉․勸相轉․引證轉. 勸相轉乃轉四諦理, 勸勉世人:應遍知, 卽應知苦, 苦乃一切生死之果報;應永斷, 卽應斷集, 集乃生死之原因;應作證, 卽應證滅, 滅乃滅生死苦果之涅槃;應修習, 卽應修道, 道乃可得涅槃果之正道. 意卽勸修四諦, 係對中根者所說;相當於修道(三道之一). [俱舍論卷二十四․法華經文句卷七下․三藏法數卷九](參閱三轉法輪694)
【권서卷舒】
p3091-下→ 禪林中, 師家接引學人的兩種機法. 卷, 意卽收, 與把住同義, 屬於打破否定之接化方法;舒, 意卽放, 與放行同義, 屬於攝受肯定之接化方法. 師家依學人之根器, 施設不同之敎法, 或收或放, 豫奪自在, 靈活運用. 若師家同時運用把住與放行兩種機法來接引學人, 則稱卷舒齊唱. [碧巖錄第三則․第五則]
【권선징악勸善懲惡】
p6734-上→ 又作勸善禁惡․懲惡勸善. 卽就諸惡莫作․衆善奉行之意而言. 原人論序(大四五․七○八上):策萬行, 懲惡勸善, 同歸於治, 則三敎皆可遵行.[百論疏卷上之下․重開僧史略序]
【권설대세權設大勢】
p6894-中→ 爲臨濟宗八大勢之第七. 卽假設種種方便譬喩, 以接化學人. 五家宗旨纂要卷上(卍續一一四․二六○上):權設大勢, 如六山譬喩, 指樹吹毛, 曲垂方便, 妙合機宜.(參閱濟宗八大勢6445)
【권속공덕眷屬功德】
p4745-中→ 極樂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 國土十七種莊嚴之一. 往生極樂淨土爲彌陀眷屬之諸聖衆, 皆由彌陀之正覺華化生, 一味平等, 無優劣不同 ; 具有此等功德莊嚴之國土, 稱爲眷屬功德. 往生論註卷上(大四○․八三○中) : 使我國土悉於如來淨華中生, 眷屬平等, 與奪無路.起此淨土之原因, 係吾人之世界, 由千差萬別之雜染業所感, 故託生之處不淨, 優劣不同, 悲喜苦樂依之而起. 阿彌陀佛憐愍之, 乃成就此莊嚴, 令往生者皆由淸淨無漏之蓮花中化生, 更無優劣不同. [往生論註卷下․淨土論(天親)]
【권속眷屬】
p4745-上→ 梵語 parivāra, 巴利語同. 眷爲親愛, 屬爲隸屬, 指親近․順從者. 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謂佛陀有大眷屬與內眷屬 ; 內眷屬指其出家以前車匿․瞿毘耶等人, 以及苦行時之五人給侍․得道時之阿難等 ; 大眷屬則指舍利弗․目犍連等諸聖, 及彌勒․文殊師利等諸菩薩. 善導將佛陀之眷屬分爲在家․出家二種, 佛陀有伯․叔四人爲在家者稱爲外眷屬, 佛弟子爲出家者稱爲內眷屬. 惟若廣義言之, 則凡聞道受敎者均爲佛之眷屬. 又隨附無漏淨慧必起之心所及四相, 亦稱爲眷屬. 巴利律藏分爲五部分, 其中最後部分, 亦稱爲眷屬 ; 意卽律藏之補遺.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二․法華經玄義卷六下․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三․大日經疏卷一]
【권속묘眷屬妙】
p4746-上→ 爲天台宗所立法華迹門十妙之第九妙. 指昔時曾受敎於如來之法, 而今前來輔助如來之敎化者 ; 此等如來之眷屬共分爲五類, 一一類皆爲不可思議, 故稱眷屬妙. 卽 : (一)理性眷屬, 指一切衆生 ; 蓋衆生與佛, 體性一如, 平等無別, 故無論結緣不結緣, 皆爲佛子. (二)業生眷屬, 指由宿昔聞法之善業, 而今世値佛受敎得度者 ; 此等衆生係於昔時與大通佛結緣, 故於今來此受化. (三)願生眷屬, 指曾發宿願, 願生於此佛出世時之衆生 ; 此等衆生, 依此宿願而今來此, 無論爲親或爲怨, 皆得見佛聞法. (四)神通眷屬, 指先世曾値佛而發眞見諦之衆生 ; 然此衆生, 猶未斷盡煩惱, 仍須再度受生, 故或在上界, 或在他方, 而今聞佛出世, 或以願力, 或以神通力來生此界, 無論爲親或爲怨, 皆以輔助佛之行化, 斷除餘惑而出三界. (五)應生眷屬, 指已斷除無明惑而得法身根本, 復以應化身入於娑婆, 導引衆生, 使向佛道者 ; 如佛母摩耶夫人․佛子羅睺羅, 乃至諸聲聞等, 悉是內祕外現, 皆爲法身之菩薩應緣而來此世者. [法華玄義卷六下]
【권속무명주지眷屬無明住地】
p4747-下→ 卽枝末煩惱, 爲釋摩訶衍論卷四所用之名稱. 大乘起信論將無明(卽煩惱)槪分爲根本煩惱與枝末煩惱兩種, 根本煩惱爲吾人心識之眞如海中最初一念起動的微細心相, 枝末煩惱則爲自根本煩惱中所生起之枝葉染心, 今稱眷屬, 係相對於根本而稱. 蓋根本無明, 其力最大, 能固持枝末煩惱, 且爲枝末煩惱所依住, 故稱根本無明住地. 然枝末無明亦稱爲住地者, 凡有三因 : (一)於枝末無明中, 有微細惑與粗强惑相望之惑品, 以微細惑甚能固持粗强惑, 且爲其所依住, 故稱住地. (二)又微細與粗强二惑亦能彼此固持, 相互依住. (三)枝末無明乃依住於根本無明之法, 故就所住地而言, 亦得立住地之名.
【권속반야眷屬般若】
p4747-中→ 卽六度萬行, 與妙慧相應, 助發觀照般若者. 五種般若之一. 無相之眞智爲觀照般若, 亦卽能照見一切皆空乃至體相平等之淸淨無漏智慧, 此乃般若之自性 ; 助發此觀照般若, 從此般若所流出之煖․頂․忍․世第一法及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諸法皆是觀照慧性之眷屬, 故稱爲眷屬般若. [般若心經幽贊卷上․金剛經纂要刊定記卷二․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參閱五種般若1183)
【권속지옥眷屬地獄】
p4745-下→ 指八熱地獄各有十六處附屬小地獄. 衆生受畢根本地獄之苦後, 引餘罪而至眷屬地獄. 計一二八處眷屬地獄, 若加根本地獄(八熱地獄), 則爲一三六處地獄(一三六捺落迦). 至於十六處眷屬地獄, 各經論說法不同. ①正法念處經卷五以下所說, 各根本地獄具有不相同之十六處眷屬地獄, 稱爲十六別處地獄. (一)等活地獄, 包括屎泥處․刀輪處․甕熱處․多苦處․闇冥處․不喜處․極苦處․衆病處․兩鐵處․惡杖處․黑色鼠狼處․異異迴轉處․苦逼處․鉢頭摩鬚處․陂池處․空中受苦處等. (二)黑繩地獄, 所附屬之十六別處, 名稱同前. (三)衆合地獄, 包括大量受苦惱處․割刳處․脈脈斷處․惡見處․團處․多苦惱處․忍苦處․朱誅朱誅處․何何奚處․淚火出處․一切根滅處․無彼岸受苦處․鉢頭摩處․大鉢頭摩處․火瓮處․鐵火末處. (四)叫喚地獄, 有大吼處․普聲處․髮火流處․火末蟲處․熱鐵火杵處․雨炎火石處․殺殺處․鐵林曠野處․普闇處․闇魔羅遮約曠野處․劍林處․大劍林處, 芭蕉煙林處․有煙火林處․火雲霧處․分別苦處. (五)大叫喚地獄, 有吼吼處․愛苦無有數量處․受堅苦惱不可忍耐處, 隨意壓處․一切闇處․人闇煙處․如飛蟲墮處․死活等處․異異轉處․唐怖望處․雙逼惱處․迭相壓處, 金剛觜鳥處․火鬘處․受鋒苦處․受無邊苦處․血髓食處․十一炎處, 計十八處(比其他多二所). (六)焦熱地獄, 有大燒處․分荼梨迦處․龍旋處․赤銅彌泥魚旋處․鐵鑊處․血河漂處․饒骨髓蟲處․一切熟處․無終沒入處․大鉢頭摩處․惡嶮岸處․金剛骨處․黑鐵繩刃解受苦處․那迦蟲柱惡火受苦處․闇火風處․金剛□蜂處. (七)大焦熱地獄, 有一切大焦熱處․大身惡吼可畏處․火髻處․雨沙火處․內沸熱處․咤咤咤嚌處․普受一切資生苦惱處․鞞多羅尼河處․無間闇處․苦鬘處․雨縷鬘抖擻處, 鬘塊烏處․悲苦吼處․大悲處․無悲闇處․木轉地獄處. (八)阿鼻地獄, 有鳥口處․一切向地處․無彼岸長受苦惱處․野干吼處․鐵野干食處․黑肚處․身洋處․夢見畏處․身洋受苦處․兩山聚處․吼生閻婆巨度處․星鬘處․苦惱急處․臭氣覆處․鑛鍱處․十一炎處. ②每一根本地獄所附屬之十六處皆同, 稱爲十六小地獄. 然各經論所載名稱不同 : (一)據長阿含經卷十九載, 小地獄縱廣五百由旬, 卽黑沙․沸屎․五百釘․飢․渴․一銅釜․多銅釜․石磨․膿血․量火․灰河․鐵丸․釿斧․豺狼․劍樹․寒冰. (二)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則稱之爲十六隔子. 卽優鉢․鉢頭․拘牟頭․分陀利․未曾有․永無․愚惑․縮聚․刀山․湯火․火山․灰河․荊棘․沸屎․劍樹․熱鐵丸等. (三)大智度論卷十六分熱․寒兩種 ; 卽八炎火地獄 : 炭坑․沸屎․燒林․劍林․刀道․鐵刺林․鹹河․銅橛 ; 八寒冰地獄 : 額浮陀․尼羅浮陀․阿羅羅․阿婆婆․睺睺․漚波羅․波頭摩․摩訶波頭摩. ③根本地獄各有四門, 每一門有四處(四增), 故每一根本地獄有十六增附屬地獄, 稱爲十六遊增地獄. 如煻煨增․屍糞增․鋒刃增․烈河增等. 增之意, 係相對於本地獄中以一種苦具治罰有情, 而眷屬地獄中則有種種苦具以治罰有情, 故稱爲增. 此外, 有關眷屬地獄之位置, 隨著八熱地獄之位置有兩種說法, 亦有二說 : (一)長阿含等經, 以爲在大鐵圍山外. (二)大毘婆沙論, 則認爲在閻浮提之下. [觀佛三昧經卷五, 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俱舍論卷十一․瑜伽師地論卷四](參閱十六小地獄383․地獄2311)
【권수사勸修寺】
p6733-中→ 日本眞言宗山階派之大本山. 位於京都東山山科區. 相傳爲日本醍醐天皇之敕願寺, 由承俊律師開山. 初爲眞言․三論兼修之道場. 後爲東密小野流一派勸修寺流之根據地. 江戶時代復建, 其書院風格爲江戶初期書院建築典型之作. 寺寶有刺繡釋迦如來說法圖, 爲華麗優美之傑作, 另有仁王經良賁疏三帖(紙本墨書), 皆爲日本國寶.
【권승실과權乘實果】
p6893-上→ 爲日本眞言宗所說. 眞言宗立十住心之說, 以前九住心爲權乘, 第十住心爲實果. 蓋眞言宗以唯識․三論․華嚴․天台等諸宗爲權乘(方便敎)之法, 其佛皆爲因位之權佛, 竝非眞佛;而以眞實之佛果爲第十住心之法身佛.
【권신계의勸信誡疑】
p6733-上→ 佛法以信爲能入之要門, 亦爲道之根源, 故勸信而誡禁疑惑. 舊華嚴經卷六十謂, 聞此法而生歡喜, 信心無疑者, 能速成無上道. 新華嚴經卷十四(大一○․七二中):信爲道元功德母, 長養一切諸善法, 斷除疑網出愛流.日本淨土眞宗尤以信心爲正因, 能得報土往生與否, 由信․疑而定, 故勸誡特爲殷切.
【권실權實】
p6894-中→ 權, 權謀․權宜之義, 指爲一時之需所設之方便;實, 眞實不虛之義, 係指永久不變之究極眞實. 權, 又作善權․權方便․善權方便․假․權假;實, 又作眞․眞實. 兩者合稱權實․眞假等. 權敎與實敎․權智與實智․權因與實因․權果與實果․權人與實人․權化與實化等爲對稱用語. 實敎, 乃據實述出佛陀自內證之法, 係爲究極根本之敎;權敎, 乃爲導人入於實敎所設之方便敎法, 至實敎境地後則當廢權敎. 實智, 又作眞實智․如實智, 乃如實明白之智;權智, 又作方便智, 爲導度他人而起之智慧. 實因, 指圓頓之行;權因, 指藏․通․別三敎之行. 實果, 指三德祕藏之大涅槃;權果, 指丈六金身等化現. 實人, 卽實在之人;權人, 卽權化之人, 乃佛菩薩等爲引導衆生, 而假現人或天之相貌. 實化, 卽佛開三乘而歸一乘之敎化;權化, 卽佛分一乘而說三乘之敎化. 天台宗認爲法華經所說之圓敎爲實敎, 其餘諸經所說之藏․通․別三敎均屬權敎, 故稱三權一實. 其關係若以蓮華三喩來表示, 卽:爲實施權(爲蓮故華)․開權顯實(華開蓮現)․廢權立實(華落蓮成). 其中唯法華經能明權之爲權之理, 而彰顯眞實究竟. 就佛證悟之本體而言, 權․實二敎均爲平等, 稱爲權實同體. 就佛敎化衆生之作用言, 權․實二敎所說之修行方法與覺悟之程度有所差異, 故謂權實異體. 法華文句卷三上載, 所有事物存在狀態可以權實四句表示, 卽:一切法皆權․一切法皆實․一切法亦權亦實․一切法非權非實. 又法華玄義卷七之十不二門中, 立有權實不二門, 謂自人之立場而言, 菩薩乃至地獄等九界爲權, 而佛界爲實, 稱爲九權一實;自敎之立場而言, 雖有三權一實之區分, 然當觀權實爲圓融無差別. 法華文句卷三下擧十種相對事物以表示權實, 稱爲十雙權實. 卽:(1)事理, 由衆生本具之眞如無相平等之理(實), 能産生心意識等各種差別現象之事(權). (2)理敎, 綜合事理而用言語來表現之理(實), 能立其理而說明之敎(權). (3)敎行, 由其敎理(實), 産生實踐之行(權). (4)縛脫, 由行而分爲受迷妄束縛之縛(權), 與脫離迷妄之脫(實). (5)因果, 隨順眞理之脫爲趣入菩提之因(權), 因此能得開悟之果(實). (6)體用, 由其果遂有眞如之本體(實), 以及眞如之作用, 卽能顯現敎化衆生之用(權). (7)漸頓, 依敎化之作用, 有逐次引導衆生之漸(權)與立卽令衆生開悟之頓(實). (8)開合, 漸是由頓開展出之差別敎法(權), 終遂與頓合一(實). (9)通別, 依開合之差別, 所得敎法之利益有普通(權)與特別(實). (10)悉檀, 因利益有差別, 則分爲四種悉檀. 前三者屬世間門(權), 後一屬出世間門(實). 藏․通․別․圓四敎各具足上列之十雙, 共有四十種權實. 要約而言, 可歸納爲自行․化他․自他三種權實. 自行權實, 爲自內證之法, 有權有實. 化他權實, 爲敎化․敎導衆生之方法, 有權實之區別. 自他權實, 謂自證與化導兩法竝用. [正法華經卷一․法華玄論卷四․摩訶止觀卷三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四․四敎義卷十二․出三藏記集卷八](參閱五時八敎1132․開會5310)
【권실동체리체權實同體異體】
p6898-上→ 天台宗謂權敎與實敎平等無二, 稱爲權實同體;反之, 權敎與實敎各別者, 稱爲權實異體. 其中, 權實同體係就佛意而言, 卽於一佛乘分別說三乘, 謂藏․通․別等前三敎之權與圓敎之實, 乃平等無二, 同爲一體. 權實異體係就隨順有情之敎化作用而言, 謂前三敎之權與圓敎之實, 修證各異. [法華文句記卷十七․四敎儀集註卷上․法華玄義講述卷一]
【권실불이문權實不二門】
p6897-上→ 爲天台宗十不二門之一. 天台宗謂權實諸法相融․平等無二, 稱爲權實不二. 權實指權假與眞實. 就人而言, 九界爲權, 佛界爲實. 就法而言, 法華經以前之四時三敎爲權, 純圓獨妙之法華敎法爲實. 不二一詞, 旨在泯除權實之相對性, 而彰顯其絶待究竟之理. 蓋於天台所判五時之中, 於前四時, 尙須藉權實敎法之相對性以攝引衆生;至第五法華會時, 則權實相融而平等絶待, 無差別相. 法華玄義釋籤卷十四(大三三․九一九下):權實不二門者, 平等大慧常鑑法界, 亦由理性九權一實, 實復九界, 權亦復然. 權實相冥, 百界一念, 不可分別, 任運常然.此謂理性之凡心本圓具九權一實;卽佛界之實具足九界之權, 而九界之權亦具足佛界之實. 由是, 則權實平等, 百界融泯, 全在此近要之一念中, 故觀一念而照三千之妙境時, 卽能成就初心之修觀, 此乃天台宗觀心法門之要旨. [法華玄義卷七․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下](參閱十不二門374)
【권실사구權實四句】
p6898-上→ 乃天台宗爲闡明權實而立之四句分別. 卽:(一)一切法皆權, 指一切法皆有言說, 而其言說乃能詮之機關;以之對所詮之實理而言, 卽稱權假. (二)一切法皆實, 所謂眞實乃在於入證, 而一切言說無不以此入證之眞實爲本, 故稱一切法皆實. (三)一切法亦權亦實, 乃合前面兩句, 卽能詮之邊是權, 所詮之邊是實;如法華經方便品說諸法實相, 謂諸法爲權, 實相爲實, 而諸法卽實相, 其體非二, 故稱亦權亦實. (四)一切法非權非實, 謂一切法之體卽中道妙理, 乃言亡慮絶, 故稱非權非實. 以上分別權實四句, 是爲正顯法華一經破立之意. [法華文句卷三]
【권실이교權實二敎】
p6895-下→ 權敎․實敎之竝稱. 權敎, 又作方便敎, 意爲權謀之敎, 卽佛隨順衆生意, 以方便權謀所施設之敎門;實敎, 又作眞實敎, 意爲眞實究竟之敎, 卽佛隨自意內證之實義而發揮之敎法. 蓋總括佛敎各宗各派之敎說, 雖皆爲眞實不虛之聖言, 然於其中, 有主張一切衆生悉有佛性, 而認爲衆生皆可成佛;另有主張五性各別, 而否認定性二乘及無性有情之成佛等兩大系統. 另於各經論中, 法華․涅槃等經屬於前者, 此卽一乘眞實, 三乘方便之說;深密․瑜伽等經論屬於後者, 卽三乘眞實, 一乘方便之說. 天台宗依法華經立一乘眞實, 三乘方便之說, 稱法華經爲實敎, 其餘之諸經爲權敎;又就部與敎而論其權實之別. 就敎而言, 藏․通․別等三敎爲權, 圓敎爲實;就部而言, 前四時之兼․但․對․帶爲權, 法華時之一實開權爲實. 三論宗認爲一性皆成, 雖亦立一乘眞實, 三乘方便之說, 然不認爲三乘之外別有一乘, 故與天台之說相異. 法相唯識宗依深密等說主張三乘眞實, 一乘方便之說, 認爲法華經唯有一乘之說, 係爲引攝不定性(一類)之聲聞而方便施設者, 實則衆生旣有五性之別, 而三乘之敎․理․行․果亦非無別, 故主張唯有一乘之說爲方便敎, 而分別三乘之說乃爲眞實敎. 華嚴宗同於天台宗, 亦說三乘之外別有一佛乘之法, 而喩稱門內三車爲方便虛指, 門外之大白牛車爲眞實. 又於所判小․始․終․頓․圓等五敎中, 認爲小乘爲愚法二乘敎, 大乘始敎爲三乘敎, 此均屬於權敎;而終․頓二敎由於揭示一乘一性之故, 有時雖亦稱實敎, 然因未說一切衆生皆具佛知見, 故僅有理性因車而無果性果車, 猶屬於三乘, 故稱爲權敎;雖獨華嚴別敎一乘爲眞實敎. [法華經卷一方便品․解深密經卷二無自性相品․法華玄義卷七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愚禿鈔卷上]
【권실이지權實二智】
p6896-中→ 爲權智與實智之竝稱. 又作權實二慧. 權智, 謂了知三乘權化之法, 又作方便智;實智, 謂了知一乘眞實之法, 又作眞實智․如實智. 實智屬於體, 權智屬於用. 據大乘義章卷十九載, 依對權明實而論, 了知一乘眞實之法, 稱爲實智;了知三乘權化之法, 稱爲方便智. 又論方便智, 謂依權巧方便而論, 實無其事, 而權巧施設, 故稱爲方便, 其中, 佛有三業方便之法:(一)身巧, 爲化度衆生, 而權現佛․獼猴․鹿․馬等各類身形. (二)口巧, 實無三乘之差異, 隨順衆生根機, 而權說三乘之法. (三)意巧, 尋念過去諸佛之善巧方便行化, 我今所得道, 亦應宣說三乘之法. 法華玄義卷二上(大三三․六九三上):佛法不出權實, 是法甚深妙, 難見難可了, 一切衆生類, 無能知佛者, 卽實智妙也. 及佛諸餘法, 亦無能測者, 卽佛權智妙也. 如是二法, 唯佛與佛, 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又據同書卷三下載, 權實二智可區分爲七類:析法權實․體法權實․體法含中權實․體法顯中權實․別權實․別含圓權實․圓權實, 而此七類權實, 各開自行權實․化他權實․自行化他權實等三種, 總合有二十一種權實. 此外, 密敎以胎藏曼荼羅之心蓮花臺爲實智, 八葉花瓣之開敷爲權智. [法華玄論卷四․法華玄贊卷三․大日經疏卷六․摩訶止觀卷三下](參閱權實6894)
【권실지관權實止觀】
p6897-中→ 指天台宗之三權止觀與一實止觀. 三權止觀, 卽佛於法華時之前所說之四時三敎之三藏觀․通觀․別觀等之偏止觀;一實止觀, 卽佛於法華時所說之圓頓止觀. 就三權止觀與一實止觀之關係而言, 前者爲開, 後者爲顯;蓋依天台宗之意, 佛爲顯圓頓一實止觀, 故開三權止觀. 摩訶止觀卷三下(大四六․三四上):諸佛卽一大事出世, 元爲圓頓一實止觀, 而施三權止觀也. 權非本意, 意亦不在權外, 祇開三權止觀而顯圓頓一實止觀也. 佛知衆生之種種本性欲望, 故以四悉檀而應順化度. 四悉檀中, 例如以世界悉檀隨順衆生樂欲而說三權一實之止觀:若人欲聞正因緣, 卽爲宣說三藏觀;欲聞因緣卽空之理, 卽爲宣說通觀;欲聞歷劫修行之道, 卽爲宣說別觀;欲聞卽中之妙理, 卽爲說圓觀.
【권연勸緣】
p6735-上→ 從事勸進化緣之職稱, 尤指刻印佛典之際, 勸進喜捨淨財者. 例如南宋湖州思溪圓覺禪院版大藏經之長阿含經卷二十二刊記上有勸緣住持圓覺禪院傳法沙門懷深等字, 另如日本律宗戒學院所藏康元元年(1256)刊行之轉女身經刊記亦有勸緣比丘評持題等字.
【권자본卷子本】
p3091-上→ 爲古代書籍形式之一, 係將長條書頁捲起, 呈圓筒狀. 西方國家在極早時, 已有紙草板或獸皮製成之卷子本. 我國則因紙之發明, 故自東漢以降, 一千多年中, 包括佛典在內, 卷子本成爲所有書籍之標準形式. 在中亞發現之卷子本, 幾乎全爲中國文化熏陶下之産物, 除漢文外, 尙有粟特文․西藏文․回紇文․西夏文等, 皆以紙張爲材料, 集中於敦煌․高昌․黑水城等地, 漢文卷子本占絶大部分, 且許多紙張係由中國內陸運達者, 書寫工具有免毛筆․木筆․葦桿筆等. 敦煌出土之抄本中, 多爲漢文佛典卷子本, 而於高昌一帶所發現之摩尼敎․景敎經典, 亦爲卷子本, 然似與中國卷子本不同系統. 漢文佛典卷子本, 通常以漿糊連接二十至三十張紙, 書籍專用之紙, 長約一尺, 寬約一․二尺, 一尺約二十五․六公分. 書寫時依一尺寬之短邊平行縱寫, 亦有依長邊平行而橫寫者, 以視線可及之適當長度結束一行. 又各種文字之書寫方向不同, 閱讀卷子本時之放置方向隨之有異, 如漢文․西夏文等由右而左直寫, 卷末在左邊;粟特文․回紇文等由右而左橫寫, 西藏文則由左而右橫寫, 卷末皆在下方. 因紙張貴重, 亦有以書寫過之紙的空白背面, 再寫經文者. 此外, 卷子本間或以絲綢․布․樺皮製成. 樺皮卷子本目前僅於和闐發現一卷, 上書法句經, 約成於二世紀頃, 以流行於犍馱羅之卡羅書地文抄寫, 係將若干張樺皮之左右兩端以線縫合, 經文與短邊平行, 由右而左橫寫, 卷末在下方. 推測其源流似與中國文化無關.
【권적權迹】
p6893-中→ 乃諸佛所現之權化垂迹身. 又作權跡. 謂諸佛久遠劫前已成佛, 爲度化衆生而假迹示現, 例如八相成道之釋迦如來. 權爲實之對稱;迹爲本之對稱. 法華玄義卷十上(大三三․八○○中):拂之以權迹, 顯之以實本.(參閱本迹二門1965)
【권전뇌부權田雷斧】
p6893-上→ (1846~1934)日本眞言宗僧. 新潟縣人. 初於豐山硏習俱舍․唯識․因明, 後修學密敎․華嚴․天台, 其後又轉修曹洞宗, 復於福田行誡處受淨土敎. 三十二歲歸返豐山. 歷任新義大學林敎授․豐山派管長․豐山大學校長․大正大學校長. 七十九歲至我國弘法, 廣傳密敎. 著有密敎綱要․我觀密敎發達志․佛像新集․曼荼羅通解․續絃祕曲等.
【권지품勸持品】
p6733-上→ 卽法華經卷五第十三品之品名. 姚秦鳩摩羅什譯. 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前半品說藥王․大樂說等諸菩薩與得受記之五百阿羅漢等, 誓願不惜身命奉持讀誦法華經;後半品說諸菩薩勸人受持是經, 竝令廣宣弘通.
【권진勸進】
p6734-中→ 與勸化同義. 謂勸誘策進, 卽勸化使入佛道.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一下):發菩提心, 深信因果, 讀誦大乘, 勸進行者.善導之觀經序分義(大三七․二六○上):言勸進行者, 此明苦法如毒, 惡法如刀, 流轉三有, 損害衆生. 今旣善如明鏡, 法如甘露, 鏡卽照正道以歸眞, 甘露卽注法雨而無竭. 欲使含靈受潤, 等會法流, 爲此因緣, 故須相勸. 至後世引申指募化物資以造寺․建塔․鑄像等. 此卽自勸誘積聚自他之善根功德, 轉爲勸人喜捨淨財. 而記載樂捐緣起與目的所使用之捐冊, 則稱爲勸進帳․勸化帳. 於日本, 中世紀以降十分盛行. [法華經信解品]
【권청勸請】
p6735-中→ 謂至誠請求佛菩薩來臨. 據長阿含卷一大本經載, 毘婆尸等過去七佛成道時, 梵天嘗前往勸請三轉法輪. 另於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三梵天勸請品所載, 釋尊成道時, 梵天亦前來, 以偈頌勸請佛陀轉法輪;佛於入涅槃時, 諸弟子則勸請久住. 於合部金光明經卷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五等, 勸請爲四悔之一;於大乘三聚懺悔經․菩薩五懺法文等, 勸請爲五悔之一, 與懺悔․隨喜․迴向等共爲修菩薩行之要項. 至後世, 於法會時, 先用外儀勸請諸佛菩薩降臨道場, 次自行發願. 然各宗派之用語不同. 另如寺院落成時, 無實際開山者, 乃拜請本師或有德之僧擔任開山, 此稱勸請開山. [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上․賢愚經卷一․大毘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五․天台四敎儀․往生禮讚偈]
【권학勸學】
p6735-下→ 日本淨土宗․眞宗本願寺派․興正寺派等所用之最高學階. 如本願寺派於文政七年(1824)設置勸學職十一人, 由杳旭․慧航․性海等任之.
【권현權現】
p6893-下→ ①權, 權宜․應機;現, 化現. 指佛菩薩爲普度衆生而權巧化現各種形相. 與權化․權迹․權者․應現․示現․化現等同義.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大一六․四○六下):世尊金剛體, 權現於化身.又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大一七․九○二上):權巧現化, 影應十方.[盂蘭盆經․大日經疏住心鈔第三](參閱權化6891). ②指垂迹之化身. 屬於日本佛敎之轉稱語. 佛敎在日本廣泛傳揚後, 神道處於附庸之地位, 平安朝末期本地垂迹之說盛行. 係將日本固有之諸神, 視爲佛菩薩之垂迹, 而於諸神附以權現之稱;亦卽於諸神名號之下附加權現, 以顯示其爲佛菩薩之隨機應化, 異於普通之神祇, 例如熊野權現․春日權現. 奉祀權現之神社, 稱爲權社;奉祀生靈․死靈等邪神者, 稱爲實社. 此說影響日本之神道思想頗深. 日本著名之權現, 除上述之外, 另有:愛宕․熱田․伊豆山․石淸水․淸瀧․金毘羅․藏王․地主․鈴鹿․日光․白山․箱根․走湯山․日吉等. 此外, 日本天皇曾以權現爲敕許之號, 例如醍醐天皇賜豫藤原鎌足談山權現, 後水尾天皇賜豫德川家康東照大權現之號. [法然上人行狀畫圖卷二十․諸神本懷集]
【권현조權現造】
p6894-上→ 又作石間造. 爲日本神社建築樣式之一. 此類建築多取自佛寺建築之形式;以單純爲其特色之社殿, 於本殿與拜殿兩建築間, 以石間(舖石塊之處)連接之, 具有工字形平面之複雜造型. 屋頂亦有採用千鳥破風等形式之八棟造. 桃山時代至江戶初期之東照宮廟等建築, 皆採此種形式. 一般權現造具有裝飾過度之特色.
【권화勸化】
p6733-上→ 謂勸進轉化. 卽勸進衆生轉惡爲善․轉迷成解․轉凡成聖. 南本涅槃經卷十四(大一二․六九五上):若有衆生貪著五欲, 於無量歲以妙五欲充足其情, 然後勸化, 令其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撰集百緣經卷六須達多乘象勸化緣․大智度論卷三十三․俱舍論卷十二]
【권화權化】
p6891-下→ ①梵語 avatāra. 化現․應現之意. 謂佛菩薩爲濟度衆生, 以神通力權示化現種種之身或種種之物. 如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三身之化現攝受衆生, 又密敎大日如來示現明王之忿怒相以驚覺難化之衆生;甚至變現化城等物, 利導衆生, 如法華經化城之喩. 權化之思想, 印度自古有之, 於印度敎信仰中, 神每爲實現人類之希望, 拯救世間之苦, 守護正義, 而化現其身. 該敎所謂之權化, 自信仰上言, 卽令衆生獲得解脫;自哲學觀點而言, 爲神憑其自身之意向, 以一種遊戱之姿態化現於世. 於印度敎諸神中, 毘濕奴神爲示現於世間最具代表者, 約有十種權化之相, 前三種爲動物形, 第四種爲半獸半人形, 其餘六種爲人類形. 除印度敎之外, 耆那敎亦具有權化思想, 此思想爲一神敎與多種信仰型態之調和, 根本上乃在說明唯一而絶對之神以各種形態化現於世間. 大乘佛敎興起後, 産生法身爲絶對之本質之信仰, 相信法身以佛․菩薩或其他各種形態出現人間, 從而救度衆生. 最顯著之例爲觀世音菩薩信仰. 在中國․日本․西藏等地, 皆相信觀世音菩薩顯現各種形相, 如三十三身應化, 因能除衆苦, 而廣爲民衆信仰. 如西藏人相信其國土爲觀世音菩薩之住地, 達賴喇嘛卽觀世音菩薩之化身. 在日本, 所謂權化, 與應現․權現․權者․化現․示現等同義. 此一思想係日本民族信仰之諸神格與佛敎之信仰對象相結合, 稱爲本地垂迹說, 如天照大神․八幡大神, 卽爲大日如來與觀世音菩薩之垂迹. [法華經卷三化城喩品․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敎行信證文類序](參閱化身1324․本地垂迹1956․權現6893). ②權巧敎化之意. 就敎化而言, 佛分一乘而說三乘之敎化, 稱爲權化.
【권화실화權化實化】
p6892-下→ 權化, 權假方便之敎化;實化, 一乘眞實之敎化. 謂佛之敎化有權法與實法之區別. 隋代吉藏之法華玄論卷一載, 釋尊一代敎化之始終有七門;其中, 第四爲實化不得門, 謂佛初成道時, 以大慈悲心, 擬敎導衆生眞實之理, 但凡夫無能力納受;第五爲權化得門, 卽權誘門, 謂分一乘而說三乘之敎化;第六爲實化得門, 謂漸化將成, 故會三乘而歸入一乘之敎化. 此外, 智顗之法華玄義卷三下另有化他權實之說(大三三․七一二上):若析法權實二智者, 照森羅分別爲權智, 盡森羅分別爲實智;說此二智逗種種緣, 作種種說, 隨種種欲․種種宜․種種治․種種悟, 各隨堪任當緣分別. 雖復種種, 悉爲析法權實所攝, 故有化他二智.此亦可視爲權化與實化之一說.
【궐과闕過】
p6635-上→ 因明用語. 闕遺不周之過失. 爲支過之對稱. 又作闕減過․闕減. 卽因明論式中, 或無言陳, 或雖有言陳而義理闕漏不周密之過失. 可分爲兩種:(一)無體闕, 乃陳述宗(命題), 而未說因(理由)․同異喩(同喩與異喩)二者, 卽在言陳上有所不足, 他人無從知其論旨. 此係古因明家之說. (二)有體闕, 以因之三相爲能立時, 雖說因三相, 而或缺初相, 或缺後二相, 或三相俱缺, 稱爲相少闕;又或以因一․喩二(同喩․異喩)等三者爲能立時, 雖陳其體, 而或缺其一, 或缺二․三, 稱爲義少闕. 此係新因明家之說.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大四四․一○六中):無體闕者, 謂不陳言, 但在三支, 非在三相. 若陳因言, 必有體闕;三相旣義, 故非無體. (中略)有體闕者, 復有二種:一者以因三相而爲能立, 雖說因三相, 少相名闕;二者因一․喩二, 三爲能立, 雖陳其體, 義少名闕.
【궐리유의闕異喩依】
p6635-上→ 因明用語. 爲因明論式中, 闕遺異喩依之情形. 屬於古因明所說闕過中無體闕之一;新因明則未說此闕過. 凡闕異喩依者, 有二種情形:(一)闕宗異品, 故闕異喩依. (二)具有宗異品而闕異喩依. 蓋宗異品之範圍寬於異喩依, 故若無宗異品時, 已足以證明異品遍無之規定, 此一情形, 闕異喩依原屬必然, 故不爲過失. 反之, 若有宗異品, 不得闕異喩依, 闕之則成過失. [因明大疏蠡測]
【궐무闕無】
p6634-下→ 因明用語. 又作闕無過. 此乃就因明論式中之宗(命題)․因(理由)․喩(譬喩)等三支而言. 三支中闕無任何一支, 都成闕無過. 又闕無與闕減(卽闕過)不同, 闕減僅是簡略不周密, 而闕無則根本闕而不存, 於因明規定中, 比闕減所犯之過失更爲嚴重.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
【궐본경闕本經】
p6634-上→ 又作缺本經. 爲原已譯成之經典, 歷經長年之輾轉流傳, 遂散逸而成缺本者. 歷代經錄, 如南朝梁代僧祐之出三藏記集, 隋代開皇十七年(597)費長房之歷代三寶紀․唐代麟德元年(664)道宣編之大唐內典錄, 均未集合闕本經而另立一類. 其中, 出三藏記集竝未將失譯經․抄經與闕本經明白分類, 而僅將譯者佚名之經, 總列爲失譯雜經. 至隋代仁壽二年(602)彦琮等衆經目錄以下, 歷代諸經錄已有將失譯經․抄經等個別豫以分類後, 而將確屬闕本者集錄而成闕本經目錄. 如彦琮等勘定之衆經目錄, 列出闕本經四○二部. 唐代靜泰編於龍朔三年(663)至麟德二年之衆經目錄, 所列闕本經竝無增減. 唐代天冊萬歲元年(695)明佺等編武周刊定衆經目錄, 列出四五○部. 至唐代開元十八年(730)智昇編開元釋敎錄, 闕本經遽然增爲一一五三部. 唐代貞元十六年(800)圓照編貞元新定釋敎目錄, 列擧一一四八部. 由上述資料窺出, 隋彦琮之衆經目錄列出四○二部闕本經;至唐代開元錄, 闕本經忽增至一一五三部, 約三倍之多, 考證其眞實性, 則頗爲可疑, 蓋於經錄上作爲闕本之經典, 爾後復被發現, 乃常有之事. 故依理闕本之數量只應減少, 不應增加. 然開元錄卻大增其數, 此乃因隋代費長房編歷代三寶紀時, 將失譯經․抄經等任意附以譯人之名, 而登錄爲某人所譯, 作成僞目錄;雖隋代彦琮勘定衆經目錄時, 曾將其中抄經等類之不純者刪除大部分, 然開元錄卻援用歷代三寶紀之不實目錄, 竝將之一一附與闕本之名, 故闕本經之數乃大增. [佛書解說大辭典佛典總論第二部第四章(小野玄妙)]
【궤노跪爐】
p5613-上→ 跪於爐前拈香之謂, 通常行之於聖節, 國忌, 或祖師之忌日. 於敕修百丈淸規卷上祝釐章聖節條載有跪爐行儀之作法, 於法會進行時, 兩序分班對立, 住持乃就跪, 其後知客跪進手爐, 侍者跪進香盒. 至維那白佛宣疏畢, 知客復跪接爐, 住持始收坐具. 此一儀禮, 昔時於我國叢林中頗爲盛行. [大宋僧史略卷中行香唱導條, 禪林象器箋報禱門]
【궤배跪拜】
p5612-下→ 印度禮法之一. 佛在世時, 國人遇婆羅門則跪拜, 遇沙門則敬禮之. 毘奈耶雜事卷一(大二四․二○七下) : 六衆報曰 : “汝等愚人, 不閑(嫻)禮式, 誰合跪拜?誰當敬禮?” 彼人答曰 : “我等但知見老婆羅門卽云跪拜, 若見苾芻(比丘)便云敬禮.”
【궤변詭辯】
p5608-中→ 以巧妙靈活之技巧, 似是而非之推論所發表之虛僞議論. 在紀元前五世紀左右被稱爲詭辯學(Sophist), 專門從事詭辯之爭論術. 從正面意義而言, 詭辯可以養成批判精神 ; 自負面意義觀之, 則能陷人於巧言善辯, 强詞奪理. 印度六師外道中之珊闍耶(梵 Sañjaya, 巴同)卽是詭辯論(巴 amarā-vikkhepika)者. 其議論猶如鰻魚, 狡滑巧妙, 莫測高深, 然因其自身缺乏確定之知識價値, 故又稱爲不可知論(巴 ajñāna-vāda). 另據入楞伽經卷六盧迦耶陀品, 巴利文長部經註(Sumaṅgala-vilāsinī)載, 古代印度外道中之順世外道(梵 Lokāyata, 巴同, 音譯作盧迦耶陀, 路伽耶他)乃爲一著名之詭辯學派, 彼輩擅長詭辯話法(巴 vitaṇḍa-vāda-satthā), 能以種種辯才, 巧妙之詞句迷惑世間, 否定婆羅門傳統之神格, 於四大種之外, 別立靈的個我, 而主張唯物論之快樂主義. 在印度論理學中, 詭辯論被視爲論理學中之一大要素, 然佛敎則視之爲不正當而且無益之議論, 故斥之爲戱論(梵 prapañca). [大乘廣百論釋論卷二, 成唯識論卷一, 金七十論]
【귀가온좌歸家穩坐】
p6572-下→ 禪林用語. 以歸家有安穩著落之感, 比喩遠離迷妄生活, 一念發心, 修行佛道, 徹求心證. 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中):五祖先師嘗說:“只這廓然無聖, 若人透得, 歸家穩坐, 一等是打葛藤, 不妨與他打破漆桶.”
【귀견鬼見】
p4366-中→ 卽邪見. 以無因果之妄見, 認爲世間無可招結果之原因, 亦無由原因而生之結果, 故惡不足恐, 善亦不足好. 此種謬見, 乃邪見中之最邪者. [成唯識論卷六․俱舍論卷十九](參閱五見1099)
【귀경서歸敬序】
p6572-下→ 又稱歸敬文․歸敬偈. 卽在經․律․論三藏之首, 先述歸依禮敬佛菩薩及三寶等之文詞. 一般爲歸命大智海毘盧遮那佛․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阿彌陀佛等短句, 亦有由數句偈組成者. 順正理論卷一(大二九․三二九上):諸欲造論, 必有宗承, 於所奉尊, 理先歸敬. 在梵文․巴利文․西藏譯之經․律․論中, 泰半皆附歸敬序, 如梵文無量壽經之經首有下列之歸敬文:o□ namo ratnatrayāya, o□ namaḥśrīsarvabuddhabodhisattvebhyaḥ, namo daśadiganaṃtātaryaaṃtalokadhāeupratiṣṭhitebhyaḥ sarvabuddhabodhisattvāya śrāvakapratyekabuddhebhyo 'tītānāgatapratyutpannebhyaḥ, namo'mitābhāya, namo ‘ciṃtyaguṇāṃtarātmanem(唵歸命三寶. 唵歸命吉祥一切佛菩薩. 歸命安住十方無邊無量世界之過去未來現在一切佛菩薩․聖者聲聞獨覺. 歸命阿彌陀婆. 歸命不可思議功德之具足者), 另如巴利語各經典之首大多記有 Namo tassa bhage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南無婆伽婆阿羅訶三藐三佛陀)之文. 然漢譯經典中, 除宋以後譯出之密部經軌外, 殊少見之;此究竟係譯者豫以省略, 或於原本卽無, 則已不可考. 論書置歸敬序之用意, 俱舍論光記卷一擧出三說:(一)恐有魔事而禮請佛菩薩加被之故. (二)了知世尊具有殊勝功德而對佛所說之法生信尊重. (三)猶如孝子, 凡有所作, 皆稟告父母.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亦列擧六項原因:(一)爲荷恩之故, 卽表示對佛法僧三寶恩之感念致敬. (二)請加護之故, 卽懇請三寶之威力以助益弘傳大法. (三)爲生信之故, 蓋造論者自慚爲不足之人, 故歸敬三寶以助他人之信受. (四)爲敬儀之故, 如世間之忠臣孝子, 凡有所作, 必啓白君父. (五)爲表勝之故, 蓋以三寶爲吉祥, 故標之於首, 以示殊勝. (六)爲益物之故, 爲令衆生於三寶之中, 發心趣求, 信解觀察, 供養歸依, 是故以歸敬之文表示頂禮. [四分律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法苑珠林卷十三至卷二十]
【귀굴리鬼窟裏】
p4367-中→ 禪林用語. 又作假解脫坑. 幽鬼所棲之處, 卽闇黑之處 ; 比喩拘泥於情識, 盲昧無所見之境界. 或指習禪求悟之過程, 陷入空之一端而執之爲悟, 滯礙不通, 反成邪見. 碧巖錄第一則(大四八․一四一上) : 休相憶(道什麽?向鬼窟裏作活計!)[碧巖錄第九十七則]
【귀鬼】
p4365-中→ 梵語 preta, 巴利語 peta. 卽具有恐怖形相․令人惱害之怪物. 爲五道之一, 六道之一. 通常指逝者․死人之精魂而言. 大乘佛敎經典於六道中所立之餓鬼道, 爲遭諸天驅使而常苦飢渴者. 另有弊鬼․有威德鬼․無威德鬼․多財餓鬼․無財餓鬼等, 皆住於閻魔王界. 古代印度, 人死後不被供養, 則被推測爲鬼, 而收集此類餓鬼之事蹟, 稱爲餓鬼事經(巴 Petavatthu), 爲南傳大藏經小部經之一. 佛經中所言之阿傍․羅刹․山精․雜魅等, 皆爲鬼神. 另兇暴之精靈․地獄之獄卒, 亦爲鬼之一種. 此外, 據俱舍論卷八載, 鬼有胎生․化生二種. 另據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十一擧出炬口鬼․鍼口鬼․臭口鬼․鍼鐵毛鬼․臭毛鬼․癭鬼․希祀鬼․希棄鬼․大勢鬼等九種鬼. 又佛典中, 冠以鬼字之名相極多, 如鬼類世界, 稱爲鬼趣 ; 閻羅王之使者, 稱爲鬼使 ; 陷於種種邪見, 稱爲鬼家․鬼家活計․鬼窟裡 ; 鬼魅所造成之災難, 稱爲鬼難 ; 受鬼魅附著而生病, 稱爲鬼病 ; 缺乏見識, 所知未徹, 稱爲鬼解 ; 若畜生道與餓鬼道合稱之, 則稱鬼畜. [賢愚經卷十三․佛本行集經卷四十九](參閱九類鬼161․鬼神4366)
【귀기등불貴己等佛】
p5277-中→ 乃斥責空談心性者之語, 謂其由生佛一如之見而生高慢心, 以己爲貴. 就理言之, 雖生佛一如, 然迷悟因果懸隔, 若心生起與佛同等之見, 必至傲慢而疏於實修.
【귀내공양歸內供養】
p6570-上→ 又作入內供養. 卽於宮廷內奉請供養佛菩薩. 如唐朝中宗․肅宗․代宗等帝王卽常於宮內奉請供養佛菩薩, 於奉請․奉送儀式中, 皆遣敕使持詔書以行. [大宋僧史略卷中內道場․正法眼藏卷十二․卷十三]
【귀녹鬼錄】
p4367-中→ 據灌頂經卷十二載, 閻羅殿內有一記錄世人所犯罪過之籍冊, 此籍冊係由地下鬼神依照世人所造諸惡而奏上, 最後由閻羅王據之而判定其人之輕重刑罰.
【귀란鬼難】
p4368-上→ 由鬼神所招致之災難. 法華經卷七普門品(大九․五七下) : 假使興害意, 推落大火坑. (中略)或漂流巨海, 龍魚諸鬼難 ; 念彼觀音力, 波浪不能沒.
【귀명정례歸命頂禮】
p6571-中→ 又作皈命頂禮․歸命禮. 謂以至誠恭敬之身心頂禮三寶. 歸命, 卽將身心歸投佛․法․僧三寶, 是屬意業之禮拜;頂禮, 乃以頭觸地接承佛足之禮, 是屬身業之禮拜, 亦爲禮拜中之最敬禮. [大日經疏卷十二․往生禮讚偈](參閱南無3746․禮6582)
【귀명진십방무애광여래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p6571-中→ 阿彌陀佛德號之一. 日本淨土眞宗稱作十字名號. 此乃因阿彌陀佛之光明能遍照十方國土而無所障礙, 故以其光明之德而稱爲盡十方無礙光;蓋無礙光乃讚歎阿彌陀佛光明之十二種名稱之一, 意謂彌陀之光非人․法所能障礙. 又衆生歸依․歸順如來之敕命, 稱爲歸命. 卽此如來有成就衆生安心歸命之德, 故稱其名號爲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讚阿彌陀佛偈](參閱十二光334․十二光佛334)
【귀명합장歸命合掌】
p6571-上→ 梵語 praṇāma. 音譯作鉢囉拏摩. 略稱歸合掌. 爲密敎各種手印中之基本印母十二合掌之第七印. 此合掌之印相, 係左右十指尖相叉, 右手指置於左手指上. 據大日經疏卷十三之說, 謂此印之印相如金剛合掌;靑龍軌卷上則直接將此印稱爲金剛合掌;金剛頂部之經軌則謂此印與金剛合掌同印. 要之, 此印乃眞言行者表示對本尊恭敬供養, 信心堅固之印;亦卽衆生歸入佛界之意, 故右掌卽表示佛界, 左掌表示衆生界. (參閱十二合掌336)
【귀묘鬼廟】
p4367-下→ 爲祭祀鬼子母神之堂塔. 鬼子母神卽訶利帝母, 乃安産及幼兒之保護神, 故自印度卽有專門立其堂塔以奉祀之風習, 然今已罕見. 釋氏要覽卷下(大五四․三○三中) : 傳云 : 中國僧寺立鬼廟. (增輝記云 : 卽鬼子母廟也).
【귀문鬼門】
p4366-下→ 鬼出入之門, 稱爲鬼門. 古來民間相傳鬼門位於家宅或城廓之東北角, 故東北角向爲一般人所忌諱. [法苑珠林卷六․類聚名物考卷三三八]
【귀문목련경鬼問目連經】
p4367-上→ 全一卷. 後漢安世高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內容述說諸餓鬼問惡報業因於目連, 目連乃一一答之.
【귀변바라문鬼辯婆羅門】
p4368-上→ 印度古代一婆羅門外道名. 善長辯論, 後爲馬鳴所降伏. 大唐西域記卷八(大五一․九一三上) : 建擊揵稚窣堵波北, 有故基, 昔鬼辯婆羅門所居處也. 初, 此城中有婆羅門, 茸宇荒藪, 不交世路, 祠鬼求福, 魍魎相依, 高論劇談, 雅辭響應, 人或激難, 垂帷以對, 舊學高才, 無出其右, 士庶翕然, 仰之猶聖.
【귀산歸山】
p6569-中→ 山, 意指寺院. 謂僧侶外出後再歸返原住之寺院. 又作歸寺․歸院.
【귀상왕조貴霜王朝】
p5277-下→ 梵名 Kṣpṇaa. 爲興盛於一世紀末至三世紀中葉之西北印度統一王朝. 早期由中亞遊牧民族月氏族族長丘就卻(Kujula, Kadphises Ⅰ.)所統率. 至其子閻膏珍(Wema Kadphises)大拓疆土. 第三代爲迦膩色迦王, 統治印度北部, 勢力伸展至中亞․伊朗, 創建自阿育王以來之最大强國. 與中國․羅馬等亦互有往來. 其時, 東西文化之交流極盛, 該朝因而甚受希臘文化之影響, 如醫學․天文學․論理學․佛敎藝術等皆受希臘․羅馬之影響. 又由於黃金之流入, 促進經濟繁榮. 學術․文藝亦極興盛. 宗敎則包容攝取希臘之諸神與波斯之宗敎, 因而亦融和外來異族文化. 時値佛敎說一切有部敎義大成時代, 馬鳴卽當時活躍於佛敎文學界之不朽人物. 竝有中亞之學僧陸續至中國從事佛典漢譯. 其時, 犍馱羅․秣菟羅之佛敎美術亦大放異彩. 後被興起於三世紀後期之薩珊王朝(Sasan)所滅.
【귀서歸嶼】
p6573-下→ (862~936)唐末五代僧. 壽春(安徽壽縣)人, 俗姓湄. 年二十受具足戒. 精通大小乘, 尤於俱舍․唯識․因明等有特殊之見解. 曾入南燕彦暉門下參學, 後住東京(卽汴京, 係今河南開封)大相國寺. 梁代末, 帝賜師紫服及演法大師之號, 竝敕頒長講院匾額於東塔御容院. 貞明元年(915), 作經論會要二十卷. 後唐淸泰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五, 僧臘五十五. 又佛祖統紀卷四十二․卷五十一所載師之名爲歸序, 竝謂帝所賜之號爲演敎大師. [宋高僧傳卷七]
【귀성鬼城】
p4366-下→ 乾闥婆城之異稱. 乾闥婆爲八部衆之一. 屬鬼神之類, 故稱其所居之城爲鬼城. (參閱乾闥婆城4372)
【귀성歸性】
p6572-中→ 謂攝一切有爲之事相, 歸之於眞如實性. 在法相宗, 判一切諸法之體性爲四重出體, 卽攝相歸性體․攝境從識體․攝假隨實體․性用別論體. 其中, 攝相歸性體, 謂攝一切有爲之事相, 使歸於唯一無爲之眞如實性;亦卽揭櫫一切法皆爲眞如如來藏, 除一眞如外別無他法. 此是擧其眞性而爲實體之故.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參閱四重出體1738)
【귀속歸俗】
p6572-中→ 出家衆無罪而自願返回俗世生活者, 稱爲歸俗. 有罪斥令而歸, 則稱還俗. 或亦以歸俗混同於還俗. [禪林象器箋罪責門](參閱還俗6522)
【귀신鬼神】
p4366-下→ 具有恐怖威力, 能够變化自在之怪物. 分爲善惡二種, 若守護世間, 或護持佛法者, 如大梵天王․三十三天王․四天王․炎魔王․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等, 盡爲善鬼神 ; 若羅刹等爲惡鬼神. 至於夜叉則通屬善惡兩方. 然佛敎一般所謂之鬼神, 通常係指乾達婆․夜叉․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六部鬼神. 於印度古代, 自吠陀時代以降, 一般人甚爲流行鬼神信仰, 其後部分爲佛敎所承襲, 尤以密敎爲然, 例如由毘盧遮那法身所顯現之忿怒形諸明王卽屬之. 此外, 金光明經中所述之諸天鬼神甚詳, 此等鬼神甚受天台宗之尊崇. 宋代之行霆曾編著諸天傳二卷, 以收錄諸經中所列擧之鬼神記載. [長阿含卷十二大會經․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九․守護大千國土經卷上․經律異相卷四十六]
【귀안정鬼眼睛】
p4367-上→ 禪林用語. 鬼怪之眼睛. 比喩不正見, 或毫無價値之見解. 碧巖錄第五則之夾注(大四八․一四四下) : 山僧從來不弄鬼眼睛.
【귀앙歸仰】
p6570-上→ 梵語 adhigamanīya. 表示歸命敬仰之意. 亦卽對諸佛菩薩之歸依禮敬. 法苑義林章卷四歸敬章(大四五․三一六中):又起殷淨心, 策殊勝業, 申誠歸仰, 故名敬禮.[無量壽經卷上]
【귀원歸元】
p6569-中→ 卽指人之死亡, 或特指僧侶之示寂. 又作歸化․歸眞․歸寂․歸本․歸空․歸去. 歸元一語, 原謂出離生滅無常之此世, 而還歸眞寂本元(卽涅槃)之悟界, 故轉指僧侶或一般證道者之死亡, 而與圓寂․入寂․示寂等用語同義, 如稱佛陀入滅之日爲歸寂日. 至後世, 亦用來作爲常人死亡之稱詞.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楞嚴經義疏注經卷八․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諸回向淸規卷四僧俗男女位牌之上頭文字]
【귀원사歸元寺】
p6569-下→ 位於湖北漢陽之西, 爲漢陽第一古刹. 於淸世祖順治年中(1644~1661)建立. 乃昔時王章甫葵園之故址, 與太平興國寺․觀音泉寺竝稱三大寺. 該寺於太平天國之亂時一度被焚, 近世乃重建堂宇. 寺內之門塀壁間留有曹洞宗第三十一世所刻之碑, 另有敕賜之龍藏․五百羅漢堂(內供五百羅漢)及石刻之觀音大士像, 藏經樓內竝藏有宋版與明版之大藏經. [大淸一統志卷二六一․支那佛敎史蹟踏査記第一回踏査記七(常盤大定)]
【귀의歸依】
p6570-上→ 梵語 śaraṇa, 巴利語 saraṇa. 又作皈依. 指歸敬依投於佛․法․僧三寶. 歸依之梵語含有救濟․救護之義, 卽依三寶之功德威力, 能加持․攝導歸依者, 使能止息無邊之生死苦輪大怖畏, 而得解脫一切之苦. 又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載, 歸, 反還之義, 卽反邪師而還事正師;依, 憑依․依靠之義, 卽憑心之靈覺而得出離三塗及三界之生死.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四載(大二七․一七七上):衆人怖所逼, 多歸依諸山, 園苑及叢林, 孤樹制多等. 此歸依非勝, 此歸依非尊, 不因此歸依, 能解脫衆苦. 諸有歸依佛, 及歸依法僧, 於四聖諦中, 恆以慧觀察. 知苦知苦集, 知永超衆苦, 知八支聖道, 趣安隱涅槃. 此歸依最勝, 此歸依最尊, 必因此歸依, 能解脫衆苦.蓋歸依卽由深切之信心, 信佛․法․僧三寶確爲眞正之歸依處, 能因之而得種種功德;旣知三寶有此等功德, 乃立願爲一佛弟子, 信受奉行, 懇求三寶之威德加持攝受, 將一己之身心歸屬於三寶, 而不再屬天魔外道. 有關能歸依之體, 據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四所擧, 有以名等爲能歸依者, 有以語業爲能歸依者, 有以身業爲能歸依者, 亦有以信爲能歸依者. 總括上述諸說, 卽以身語業及能起彼之心․心所法․諸隨行等善之五蘊爲能歸依之體. 此外,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擧出歸依之異於敬禮者有七種, 卽:(一)歸依唯局於身․語二業. (二)必具歸三寶而成業, 故歸依之境廣. (三)歸依必盡未來際. (四)歸依情懇, 通於表業與無表業. (五)歸依必合於身․語二業, 其義較重. (六)歸依帶相, 故唯於欲․色二界有之. (七)歸依乃觀眞理而成, 故義較勝. 一般而言, 歸依是信仰․希願領受外來之助力, 從他力而得救濟. 然以歸依之至深意義而言, 其最終仍是歸向自己之自心․自性. 卽佛於涅槃會上所敎誡弟子之自依止, 法依止, 莫異依止. 此乃明示弟子應依仗自力, 依正法修學. 蓋自己有佛性, 自己能成佛, 故自己身心之當體, 卽爲正法涅槃.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五․俱舍論卷十四․顯宗論卷二十](參閱三歸依688)
【귀일도歸一道】
p6569-上→ 淸朝同治․光緖(1862~1887)年間興起之祕密宗敎. 盛傳於河北․山東之農村. 據傳該敎源自淸初之先天道. 其歷代祖師依序爲趙萬秩․李連苑․陳希曾․張書林等人. 基本敎義大致與一貫道相同, 但儀節較爲嚴格, 例如茹素放生, 爲敎徒須信守之敎條. 該敎宗旨在提倡儒釋道三敎合一, 奉無生老母慈命, 返回原性, 脫離浩劫. 此外, 竝奉祀復陽帝君(卽初祖趙萬秩, 又名趙純一, 亦稱普渡佛․復陽子), 達摩老祖․觀音菩薩․釋迦佛․孔子․老子․彌勒古佛等. 修持法則包括儒釋道之行法, 亦倡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之說. 重要經典有登仙梯(中含許多訓文)․傳家寶訓․三敎正宗․救急文․歸一寶訓․高王觀世音菩薩眞經等. 該敎信徒生活皆刻苦․不慕榮利, 持嚴戒, 守白齋, 重放生, 一律在家修行. 該敎雖沿襲不少佛敎敎義及儀節, 然基本上仍與佛敎不同.
【귀자모경鬼子母經】
p4366-中→ 全一卷. 全稱佛說鬼子母經. 譯者佚名.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內容敘述鬼子母食人之子, 佛藏其愛子以度化之, 使擁護三寶. 然此經所述較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一所說疏略.
【귀자모신鬼子母神】
p4365-下→ 梵名 Hārītī. 音譯作訶利底․迦利帝․訶利帝母. 爲靑色․靑衣之意. 意譯爲愛子母․天母․功德天等. 以其爲五百鬼子之母, 故稱鬼子母. 本爲惡神之妻, 生子五百, 因前生發願, 食王舍城所有兒子, 由其邪願, 命終遂生爲藥叉, 故至王舍城, 專門竊食他人幼兒. 佛陀欲訓誡之, 遂藏其愛子, 鬼子母神因而悲嘆痛傷. 佛遂謂(大五四․二○九中) : 汝有子五百, 今僅取汝一子, 汝已悲痛若是, 然汝食他人之子, 其父母之悲又將如何慟乎!鬼子母神聞而皈佛, 立誓爲安産與幼兒之保護神. 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受齋軌則載, 西方諸寺祭鬼子母, 於門屋處或食廚邊, 塑畫母形抱一兒子, 於其膝下, 或五或三, 以表其像, 每日於前盛陳供食. 若有疾病無兒息者, 饗食薦之, 咸皆遂願. 其狀爲手持吉祥果之天女形. [摩訶摩耶經卷上]
【귀점오처鬼黏五處】
p4367-下→ 謂鬼能黏著人之四肢與頭, 然終不能折伏人之精進力. 此爲大智度論卷十六所載之故事. 釋迦文佛前世曾爲賈客主, 一日遇羅刹鬼, 賈客主以右拳擊之, 拳卽著鬼, 挽不可離, 復以左拳擊之, 亦不可離, 以右足蹴之, 足亦黏著, 復以左足蹴之, 亦復如是, 以頭衝之, 頭卽復著. 鬼問(大二五․一七四中) : “汝今如是, 欲作何等?心首伏未?” 答言 : “雖復五事被繫, 我心終不爲汝伏也, 當以精進力, 與汝相擊, 要不懈退. ” 鬼思其言, 喜於賈客主之精進力, 乃放之令去.
【귀정상삼歸程祥參】
p6572-下→ 又作歸程詳參. 卽回光返照以參究自己本來之面目. 乃謂大徹大悟後之精進修行, 以保任佛道之要機. 普勸坐禪儀(大八二․二上):雖謂千差萬別, 但喜歸程祥參;何忘卻自家之坐床, 謾去來他國之塵境?
【귀족貴族】
p5277-中→ 印度之貴族制度溯自西元前一千年頃, 印度雅利安人自旁遮普漸向東遷移, 直至朱木那河․恆河中間, 佔據土地最肥沃之中國地方(指印度之政經中心). 戰爭結束後, 遂確立一社會制度, 雅利安人以婆羅門自稱, 卽最高階級, 而稱被征服之先住民爲奴隸. 然西元前五百年頃, 印度文化形成一大轉換期. 文化中心逐漸東移, 新興都市․新興階級次第勃興, 婆羅門之權威亦漸被具有實力之王族․武士(梵 kṣatriya, 刹帝利)等所取代. 佛陀卽出生於此一時期. 然出生貴族之佛陀始終以法(梵 dharma)之實現爲其宗旨, 嘗謂 : 不問出生, 只問修行. 卽不以裝束․姓氏․出生爲貴族, 而以其人是否能悟眞理與依法而行爲貴. 因此, 入敎團者, 不分貴賤, 亦不問階級, 悉稱釋子. 諸經典中每每昭示, 佛陀不問貧富貴賤之別, 而視强調貴族․渺視他人者爲非眞正完美之人. 印度至今仍有複雜多歧之階級分別存在.
【귀종사歸宗寺】
p6571-下→ 位於江西星子縣, 廬山南麓. 係東晉咸康六年(340), 右將軍王羲之捨其故宅, 爲三藏佛陀耶舍所建. 唐元和(806~820)年中, 智常再事興建, 白樂天․李渤等文人亦常來訪道. 爾後成爲禪院. 宋太平興國九年(984)道詮住寺, 爲第十二世. 道俗雲集, 門風大振. 後迭經克文․正賢․曇華․慧南諸師住持, 遂爲禪家大道場. 今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毘盧殿等, 諸堂完備, 爲廬山第一. 寺庭有宋式香爐臺, 寺後山頂傳有爲佛陀耶舍所造之舍利塔, 頗富景趣. [梁高僧傳卷二․宋高僧傳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七․卷二十․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六․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八七○․山川典第一三八]
【귀종참사인연歸宗斬蛇因緣】
p6572-上→ 禪宗公案名. 爲唐代歸宗智常禪師藉斬蛇因緣, 顯示自在無礙機法之故事. 智常爲馬祖道一之法嗣, 籍貫與生卒年皆不詳, 住於盧山歸宗寺弘揚宗風, 示寂後諡號至眞禪師. 五燈會元卷三歸宗智常章(卍續一三八․四九上):師剗草次, 有講僧來參, 忽有一蛇過, 師以鉏斷之. 僧曰:“久嚮歸宗, 元來是箇麤行沙門.” 師曰:“你麤?我麤?” 曰:“如何是麤?” 師豎起鉏頭. 曰:“如何是細?” 師作斬蛇勢. 曰:“與麽則依而行之.” 師曰:“依而行之且置, 你甚麽處見我斬蛇?” 僧無對. 於此公案中, 前來參學之講僧乃敎宗之學人, 習於經典文義之敎學, 久之陷於學理探究․依文解義等義解習性之束縛而猶不自知, 遂以此分別粗細․是非等之對立見解詰問智常;智常則藉斬蛇․豎鋤頭․作斬蛇勢, 乃至否認先前言行之你甚麽處見我斬蛇等, 而表現出佛道之行乃超越是非․善惡․粗細等相對見解之絶對境地. [祖堂集卷十五․景德傳燈錄卷七]
【귀편고시鬼鞭故屍】
p4368-上→ 經律異相卷四十六載, 昔有一人死, 魂還, 自鞭其屍. 旁人問曰(大五三․二四四上) : 是人已死, 何以復鞭?報言 : 此是我故身, 爲我作惡, 見經戒不讚, 偸盜欺詐, 犯人婦女, 不孝父母兄弟, 惜財不肯布施. 今死, 令我墮惡道中, 勤苦毒痛, 不可復言, 是故來鞭之耳!
【귀포목鬼怖木】
p4366-中→ 卽指柳木. 灌頂經卷九載, 昔有世尊住世時, 維耶離國多以殺獵爲業, 故招致癘氣疾疫. 時有禪提比丘往該國, 以如來所說召龍無上神咒化導人民, 救治人民諸疾病, 一時百姓無憂, 毒氣不行. 然禪提比丘命終後, 毒氣復興, 疫病衆多, 病亡無數 ; 諸人民憶起禪提比丘, 遂往奔其住所, 見其所嚼楊枝, 擲地成樹, 樹下有淸泉水, 人民遂禮拜彼樹, 竝折楊枝, 取回泉水, 以楊柳枝拂除病者, 以水灑諸病人, 病者悉得身體淸涼, 百病除癒. 後世遂以柳木稱爲鬼怖木.
【귀호신읍鬼號神泣】
p4367-中→ 禪林用語. 形容喜怒哀樂至爲激烈之貌, 猶如鬼神亦因受驚動而號泣. 碧巖錄第五十九則(大四八․一九二上) : 水灑不著, 風吹不入, 虎步龍行, 鬼號神泣. (中略)非但這僧, 直得鬼也號․神也泣, 風行草偃相似.
【규기窺基】
p6276-中→ (632~682)法相宗初祖. 唐代京兆長安(陝西西安)人, 俗姓尉遲. 字洪道. 又稱靈基․乘基․大乘基․基法師. 或單稱基. 俗稱慈恩大師․慈恩法師;其宗派則稱慈恩宗. 師貌魁偉, 稟性聰慧. 十七歲出家, 奉敕爲玄奘弟子, 入廣福寺, 後移住大慈恩寺, 從玄奘習梵文及佛敎經論. 或謂師初拒玄奘之命而不斷世欲, 行駕三車相隨, 前車載經論, 中車自乘, 後車載家妓․女僕․食饌, 遂有三車法師之稱, 然此說恐爲訛傳. 二十五歲參與譯經, 顯慶四年(659), 玄奘譯唯識論時, 師與神昉․嘉尙․普光三師共同檢文․纂義, 以議不合, 玄奘乃遣出三師而獨留窺基, 遂參糅十大論師之釋論而成一本, 卽成唯識論. 玄奘又爲師闡說陳那之因明正理門論及瑜伽師地論等, 故師通達因明之學與五性之宗法. 龍朔元年(661), 玄奘主譯辯中邊論․辯中邊論頌․二十唯識論․異部宗輪論․阿毘達磨界身足論, 皆由師筆受, 除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外, 皆作述記. 後遊太行․五臺山, 宣講大法, 及返慈恩寺傳授玄奘之正義, 著述甚多, 時稱百本疏主, 或百本論師;而以唯識論爲宗, 故又稱唯識法師. 永淳元年寂於慈恩寺翻經院, 世壽五十一, 葬於樊川北原之玄奘塔側. 師之著作另有法苑義林章․瑜伽論略纂․百法明門解․因明入正理論疏․攝大乘論鈔․對法論鈔․勝宗十句義章, 及法華經玄贊․阿彌陀經通贊疏․觀彌勒上生經疏․金剛般若經玄記․說無垢稱經贊等.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宋高僧傳卷四]
【규봉圭峰】
p2307-中→ 位於陝西鄠縣東南, 紫閣峰東面之山. 其形如圭, 山下有草堂寺, 寺東又有小圭峰. 唐朝華嚴宗第五祖宗密禪師, 曾住草堂寺, 寂後葬於圭峰, 故後世咸以圭峰稱之. 又江西鉛山縣鵝湖側亦有一圭峰. (參閱宗密3158)
【규봉비圭峰碑】
p2307-中→ 指唐代圭峰禪師碑. 圭峰禪師卽華嚴宗第五祖宗密禪師, 示寂後葬於陝西鄠縣東南之圭峰, 唐大中九年(855), 門人立碑, 稱圭峰定慧禪師傳法碑. 裴休撰書, 柳公權篆額. [宋高僧傳卷六․景德傳燈錄卷十三]
【규암조원規庵祖圓】
p4790-上→ (1261~1313)日本臨濟宗僧. 信濃(長野縣)人. 初時, 師事鎌倉圓覺寺無學祖元․京都東福寺之無關普元. 後入南禪寺, 師事心地覺心, 且成爲該寺第二世祖師, 確立此寺發展之基礎. 正和二年示寂, 世壽五十三.
【규환지옥叫喚地獄】
p1619-中→ 爲八熱地獄之第四. 叫喚, 梵語 raurava, 巴利語 roruva. 又譯作□叫地獄․啼哭地獄․號叫地獄. 墮於此地獄受苦之人, 痛苦不堪, 號泣叫喚, 故稱叫喚地獄. 長阿含經卷十九對此地獄描述甚詳, 謂諸獄卒捉獄中罪人, 擲入大鑊中煮沸之, 又擲於大鏊上反覆煎熬, 令彼等罪人苦痛辛酸, 萬毒竝至, 號叫尤甚. 雖經如是懲治折磨, 然餘罪未畢, 故不令驟死, 須更再三迴經黑沙等十六小地獄, 一一受苦. 又此地獄衆生之歲壽極其長久, 據瑜伽師地論卷四載, 此獄之一日一夜, 相當於知足天(兜率天)之四千歲, 可見其時日之悠長難捱. 生時若作密室以火殺人, 或以燻逐蚊蚋者, 或偸盜․邪淫․飮酒等, 則命終後卽墮此地獄. 此外, 八熱地獄之第五獄, 稱爲大叫喚地獄. 其獄中狀況․受苦情形等, 與此獄類似, 惟程度上更甚一籌. 此二地獄經常被竝稱爲叫喚大叫喚. [大樓炭經卷二․起世經卷二․立世阿毘曇論卷八․俱舍論卷十一](參閱八熱地獄311)
【균여均如】
p2833-下→ (923~973)高麗華嚴宗僧. 黃州荊岳人, 俗姓邊. 少孤, 貌醜而聰穎. 十五歲, 隨堂兄釋善均至復興寺出家, 禮識賢和尙修習佛法. 後詣靈通寺, 親近義順公, 刻苦力學, 潛心佛典. 師與首座仁裕皆好遊名山, 且以佛法相往來, 竝大鳴法鼓, 建主法幢, 一時靑年僧衆趨之若鶩. 又師爲新羅末期僧希朗所創立華嚴宗派之北岳法孫, 因感於南岳․北岳分歧之弊, 乃立義定宗, 引用佛經或菩薩之論以正謬誤, 以謀各派之和合. 當時, 朝廷曾於王輪寺設席選拔佛門龍象, 均以師之義行爲正行, 以其他爲旁系. 師在世時, 曾有諸多感通神異之事. 生平除精於華嚴學外, 尤擅詞章歌行, 嘗依普賢十種願王 撰歌十一章以化世. 其詞句淸麗, 在韓國文學上頗有成就. 光宗二十四年(宋開寶六年), 入寂於歸法寺, 世壽五十一, 僧臘三十六. 著有華嚴搜玄方軌記十卷․華嚴孔目章記八卷․華嚴五十要問答四卷․入法界品抄記一卷․釋探玄記圓通鈔二十八卷(以上皆佚失)․華嚴經三寶章圓通鈔․釋華嚴旨歸章圓通鈔․十句章圓通記․一乘法界圖圓通記各二卷, 及釋華嚴敎分記圓通鈔十卷等, 今皆由金知見編入均如大師華嚴學全書 .
【균여대사화엄학전서均如大師華嚴學全書】
p2834-中→ 高麗僧均如著, 金知見編註. 一九七七年, 大韓傳統佛敎硏究院出版委員會印行. 內容包括華嚴經三寶章圓通鈔․釋華嚴旨歸章圓通鈔․十句章圓通記․一乘法界圖圓通記各二卷, 以及釋華嚴敎分記圓通鈔十卷, 爲均如硏究華嚴學之總集. 本書竝附有大華嚴首座圓通兩重大師均如傳, 爲進士赫連挺於高麗文宗二十九年(1075)所撰. 係於韓國海印寺藏經閣所發現. 編者金知見認爲該書具有下列之價値 : (一)彰顯均如大師之成就, 爲中․日․韓三國硏究華嚴學者之重要資料. (二)其敎分記中, 有關五敎章之硏究, 可藉以解決日本初期華嚴典籍和本․宋本傳來之背景問題. (三)書中有中國北宗禪神秀大師所著妙理圓成觀 之內容.
【균제均提】
p2834-下→ 梵名 Kunti. ①指均提沙彌. 印度婆羅門之子, 七歲出家, 舍利弗攜之至祇洹, 漸爲說法, 使證得阿羅漢. 彼旣得道, 爲感師恩, 終身作沙彌, 以供給所需. [賢愚經卷十三沙彌均提品․經律異相卷二十二]. ②指均提童子. 爲文殊之侍者. 五燈會元卷九記載杭州無著文喜禪師, 往五臺山, 遇均提童子一事.
【귤부인염지불橘夫人念持佛】
p6244-中→ 爲日本光明皇后之母橘夫人所造之念持佛像. 指安置於法隆寺金堂之橘夫人念持佛櫥子內的阿彌陀三尊像. 該櫥子高二點六三公尺. 框座上部與該寺金堂之天蓋同形. 四面之扉附有圖繪. 念持佛卽金銅阿彌陀三尊, 臺盤爲浮雕蓮池. 佛像背後置有三折屛風, 上爲天人浮雕, 其瓔珞之線條極爲柔美. 此三尊像口端浮現笑意, 此卽著名的古拙之微笑. 其鑄造技術極優秀, 爲日本天平前期(白鳳)之作表作. 本尊像高三十三點三公分, 脅侍高二十六點九公分. [日本國寶全集第四十七輯․日本工藝史槪論]
【귤사橘寺】
p6244-下→ 位於日本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 本名佛頭山上宮院菩提寺. 以其地多橘樹, 故俗稱橘寺. 屬日本天台宗寺. 又稱橘尼寺․橘樹寺. 爲聖德太子所建七寺之一. 亦爲太子之誕生地, 相傳太子於此講說勝鬘經時, 天降蓮花, 因感此奇瑞, 故造此寺, 歷代以來極受尊崇. 另一說則稱太子講經之際, 山上出現千個佛頭, 後世遂號之爲佛頭山. 惟屢遭火災. 寺內藏有國寶級之佛像數尊.
【극가지자克家之子】
p2784-下→ 禪林用語. 原意謂能繼承父業之子 ; 在禪林中, 轉指能持守師敎之弟子. 從容錄第六則(大四八․二三一上) : 藥之作病, 鑑乎前聖, 病之作醫, 必也其誰?白頭黑頭兮, 克家之子 ; 有句無句兮, 截流之機.
【극과極果】
p5478-下→ 謂至極究竟之果, 如大乘之佛果․小乘之無學果. 又稱無上涅槃之極果, 卽指佛之正覺, 乃因位修行之結果. 大乘義章卷八(大四四․六三四下) : 無漏極果, 所謂盡智及無生智.
【극광정천極光淨天】
p5477-中→ 極光淨, 梵名 Ābhāsvara. 音譯阿波會提婆. 舊譯作光音天. 又作遍勝光天. 色界天之一, 卽第二禪之第三天, 位於無量光天之上, 少淨天之下. 此界衆生無有言語, 唯定心發光明以通意. 於大火壞滅世界後, 成劫之初, 此天天人次第下生而爲大梵天及人等. 俱舍論頌疏卷八(大四一․八六三下) : 第二靜慮有三天者, 一․少光天, 於二禪內光明最少故, 名少光天. 二․無量光天, 光明轉增, 量難限故, 名無量光天. 三․極光淨天, 光明勝前, 遍照自地故, 名極光. (參閱光音天2180)
【극근克勤】
p2785-下→ (1063~1135)宋代僧. 四川崇寧人, 俗姓駱. 字無著. 幼於妙寂院依自省出家. 受具足戒後, 於成都依圓明學習經論. 後至五祖山參謁法演, 蒙其印證. 與佛鑑慧懃․佛眼淸遠齊名, 世有演門二勤一遠 之稱, 被譽爲叢林三傑. 政和初年至荊州, 當世名士張無盡禮謁之, 與之談論華嚴要旨及禪門宗趣. 復受澧州刺史之請, 住夾山靈泉禪院. 時因樞密鄧子常之奏請, 敕賜紫服及佛果禪師 之號. 政和末年, 奉詔移住金陵蔣山, 大振宗風. 後居於金山, 高宗幸揚州時, 詔其入對, 賜號圜悟, 世稱圜悟克勤. 後歸成都昭覺寺. 紹興五年示寂, 世壽七十三, 諡號眞覺禪師 . 弟子有大慧宗杲․虎丘紹隆等禪門龍象. 曾於夾山之碧巖, 集雪竇重顯之頌古百則, 編成碧巖錄十卷, 世稱禪門第一書, 該書原爲其弟子宗杲視爲祕傳不授之書, 以火焚燬, 後世重刊. 此外有圜悟佛果禪師語錄二十卷. [大慧普覺禪師年譜․僧寶正續傳卷四․嘉泰普燈錄卷十一․五燈會元卷十九․佛祖統紀卷四十六․佛祖歷代通載卷三十․釋氏稽古略卷四․續傳燈錄卷二十五]
【극기취증克期取證】
p2785-下→ 又作剋期取證. 克期, 卽限定期日之意. 如結夏安居之時, 限定期日, 修行辦道, 以期證得佛果. 據圓覺經載, 若無有他事因緣, 卽建道場, 當立期限, 若立長期爲百二十日, 中期爲百日, 下期爲八十日, 安置淨居.
【극기취증剋期取證】
p3730-中→ 又作克期取證. 剋期, 卽限定日期之意. 意謂限定日期, 辦道修行, 以期得佛果. 如圓覺經載, 若建道場, 當立期限, 若立長期則爲一百二十日, 中期爲一百日, 下期爲八十日, 安置淨居. [圓通大應國師語錄卷上]
【극대자비모極大慈悲母】
p5477-中→ 讚歎阿彌陀佛之慈悲所稱之名. 意謂極廣大慈悲之母. 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八上) : 慈眼視衆生, 平等如一子 ; 故我歸命禮, 極大慈悲母. 謂阿彌陀佛之悲念衆生, 猶如慈母之愛憐一子.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下) : 以無緣慈, 攝諸衆生.
【극락사極樂寺】
p5481-中→ ①北平名刹之一. 建於明成化(1465~1486)年間. 正殿․後殿尙存有嚴嵩所撰之碑. 寺內牡丹極盛, 東有國花堂, 又以海棠著稱. 國花堂前後皆植海棠, 樹高可達一公丈, 望之如七寶浮屠, 奕奕有光. 尙有文官花, 秋初結果, 寺僧以之遍贈施主, 以結善緣. ②位於吉林哈爾濱市. 創建於民國十三年(1924). 全寺分爲主院․東跨院․西跨院三部分, 佔地二萬六千平方公尺. 主院建築約佔一千八百餘平方公尺, 東有鐘樓, 西有鼓樓, 分四重大殿 : 一爲天王殿, 正中供奉彌勒佛, 東西爲四大天王 ; 二爲大雄寶殿, 爲全寺最大之殿堂, 供奉釋迦牟尼佛 ; 三爲三聖殿, 供奉西方三聖 ; 四爲藏經樓. 兩側尙有配殿及七級浮屠. 本寺爲東北重要佛敎寺院之一. ③位於臺灣基隆. 創建於民國十三年(1924), 初名光尊寺. 三十四年修慧法師接任住持後, 更名爲極樂寺. 師因敬慕高雄縣佛光山星雲大師之學德, 特於七十三年四月召開極樂寺董事會, 推選大師爲董事長, 竝且策劃重建. 七十六年由依恆法師任住持, 六月展開重建工程. 自此本寺卽秉承佛光山人間佛敎․生活佛敎之宗風, 從事弘法度衆之工作, 推展各項佛敎文化․敎育, 慈善等活動.
【극락세계極樂世界】
p5481-上→ 梵名 Sukhāvatī. 音譯作蘇訶口縛帝․須摩提․須阿提. 卽指阿彌陀佛之淨土. 又稱極樂淨土․極樂國土․西方淨土․西方․安養淨土․安養世界․安樂國. 自此世間向西而去, 經過十萬億佛土之彼方卽爲極樂淨土. 關於該淨土之情況, 在阿彌陀經中有詳細之解說, 而阿彌陀佛今仍在彼處說法. 據無量壽經等所載, 往生於該佛土者身受諸種快樂, 例如, 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 且具神通, 五官之對境非常微妙, 心中舒暢淸涼, 在心中聞法, 供養佛陀, 卽得開悟. 然在該淨土中, 有所謂邊地․疑城․胎宮等處, 乃爲懷疑阿彌陀佛之救度者之往生地. 有關極樂往生之敎義與阿彌陀佛之信仰, 自印度以來卽極興盛. 於現存藏經中, 關於彌陀與極樂之著作多達兩百餘部. 此外於中國․韓國․日本等地, 後代師家之著作與極樂世界變相之圖畫更是不計其數. 餘經中雖有阿閦․文殊․藥師․彌勒等諸淨土之說, 然於人間廣爲流傳, 且成爲人類內心渴仰之對象, 則獨以彌陀之極樂淨土爲最. 尤以北傳佛敎而言, 極樂世界可謂民間信仰之普遍歸趣. 近代學者對於極樂之原語及極樂世界之方位․距離․淨土之土體․思想起源等有種種說法. [無量壽經卷上․法華經卷六․阿彌陀經疏(窺基)․釋淨土群疑論․無量壽經義疏(慧遠)․觀無量壽佛經疏(智顗)․阿彌陀佛の硏究․淨土敎の起原及發達]
【극락암極樂庵】
p5482-上→ 位於江蘇宿遷縣境內. 又稱極樂院. 創建於明朝, 至淸順治十一年(1657)性澄律師主其丈席, 大事修建, 廣置田産, 每年竝傳戒度人, 門庭由是大盛. 至康熙年間, 僧衆已踰千人, 成爲淮上第一律寺. 後經咸豐年間英法聯軍之浩劫, 受損頗重, 隨卽平彌. 未久, 捻匪繼起, 雖受破壞, 然未撼及根本. 惟自民國以來, 廟産興學之風蔚起, 歷久不止, 頗受其害. 民國二十年(1931)春, 省府偕同當地士紳往寺提産, 騷擾日久, 寺中淸衆不堪其苦, 住持慧先(覺先)率寺僧佃農驅之, 縣保安隊與民兵團先後馳至彈壓, 引起械鬥. 其後, 慧先等十餘人被拘死於獄, 餘皆星散. 二十二年, 發還部分寺寮, 餘充爲學校․軍舍.
【극락해회極樂海會】
p5482-上→ 極樂, 指阿彌陀佛之淨土 ; 海會, 指僧衆或諸尊聖衆之會集. 極樂世界之聖衆相聚而爲法會, 其廣大如海, 故稱極樂海會.
【극려가족克黎可足】
p2786-下→ 西藏名 Khri-gtsug lde-brtsan. 又作可黎可足․徠巴贍(藏 Ral-pa-can)․熱巴中. 西元八一五年至八三六(一說八三八)年在位之西藏王. 文治武功極盛, 曾擴張其領土爲西藏史上版圖最大者. 文化史上之成就有採行印度之度量衡․引入唐朝之史官制度以編纂實錄․致力振興佛敎. 其中尤以翻譯佛典與統一敎義, 具有不可磨滅之功, 西藏大藏經(約於十四世紀完成)泰半於其時譯出, 奠定大藏經之基礎, 且欲將傳入西藏之各種佛敎敎義純粹化․簡明化, 然對於外來文化之攝取較緩. 此外每欲致力於佛敎保護政策, 而常感心有餘力不足, 此皆因受到棒敎 一派傳統勢力之牽制. 其後爲弟朗達磨(藏 Glaṅ dar-ma, 八三六年至八四一年在位, 爲彈壓佛敎之王)暗殺. 與棄宗弄讚王․乞口栗雙提贊王, 竝稱西藏護敎三王.
【극무자성심極無自性心】
p5479-下→ 能了知諸法之至極無自性之心. 爲顯敎之最極․密敎之初心. 卽日僧空海所立十住心之第九, 亦相當於華嚴經所說圓融法界之理. 眞如無自性, 故緣起爲萬法 ; 所起之萬法, 亦如眞如之無自性, 故萬法相卽相融. 蓋華嚴法界之理爲究極而無自性之理者, 故稱極無自性. 大日經疏卷三(大三九․六一二中) : 如說極無自性心十緣生句, 卽攝花嚴․般若種種不思議境界皆入其中.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十住心論卷九](參閱十住心431)
【극문克文】
p2783-中→ (1025~1102)北宋禪僧. 陝府閿鄕(河南陝縣)人, 俗姓鄭. 號雲庵. 隨北塔廣公出家, 居隆興府泐潭. 初參黃龍慧南而不契機, 復往香城(陝西朝邑)見順和尙, 和尙反問黃龍之言句, 師聞而當下大悟, 方知黃龍用意. 遂仍歸黃龍, 竝嗣其法. 從此開堂說法, 大爲精進, 又提攜天下衲子. 崇寧元年十月十六日, 爲衆遺誡宗門大略而示寂, 享年七十八. 賜號眞淨 . 建塔於泐潭新豐. [五燈會元卷十七]
【극미極微】
p5479-下→ 梵語 paramāṇu. 又作極微塵․極細塵. 舊譯鄰虛. 物質(色法)分析至極小不可分之單位, 稱極微. 依俱舍論卷十二謂, 以一極微爲中心, 集合上․下及四方等六方之極微而成一團, 稱作微, 又稱微塵, 亦卽合七極微爲一微塵, 始爲天眼等之所見. 微塵, 梵語 aṅu-rajas, 音譯作阿拏․阿菟, 又作阿耨塵. 集合七微塵, 謂一金塵, 七金塵謂一水塵, 七水塵謂一免毛塵, 七免毛塵謂一羊毛塵, 七羊毛塵謂一牛毛塵, 七牛毛塵謂一隙遊塵(又作向遊塵). 金塵․水塵能够通過金中․水中之空隙, 故塵有極微細之意. 免毛塵․羊毛塵․牛毛塵, 乃表示塵如免․羊․牛的毛端之微細. 隙遊塵則指如窗隙間, 吾人肉眼可視之光中浮遊細塵而言. 極微集合形成具體物質之時, 至少須具足地․水․火․風四大, 與色․香․味․觸四塵(四微)始能形成. 因不能缺少其一, 故稱八事俱生, 隨一不減. [大毘婆沙論卷十三․卷七十五․卷一三六․大智度論卷十二․瑜伽師地論卷三․卷五十四․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
【극미분불분極微分不分】
p5478-中→ 三位極微中第二位色聚之微. 大小乘各有異說, 小乘以分析之極爲極微, 至於極微, 則無可分上下左右方角等部分, 稱爲極微無方分. 若更欲分析之, 則唯以意識之觀慧, 於一極微中分別有能造之四大, 與所造之色香等而已 ; 然如此分析之色香等僅爲想像, 而非實體之極微, 卽非事實可分離者. 大乘原不立實體之極微, 其極微爲以觀慧分析粗色之意識想像, 故得分析無限, 然於某程度而不止之, 則與虛空相似, 不能視之爲物質, 故於色想之極限, 立極微之名, 而以爲分析之極. [順正理論卷三十二․成唯識論卷二]
【극부요간克符料揀】
p2785-中→ 卽唐代禪僧克符對臨濟義玄之四料揀 所作之頌. 克符, 爲涿州(河北固安)人, 以平居喜著紙衣, 故世稱之紙衣道者․紙衣和尙, 後參臨濟義玄之四料揀而省悟. 所謂四料揀, 乃臨濟義玄爲提撕學人所設立之四種標準, 卽 : 奪人不奪境․奪境不奪人․人境俱奪․人境俱不奪等. 臨濟之四料揀與曹洞宗之五位說(正偏五位, 卽 : 正中偏․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同盛行於叢林中. 克符參四料揀(簡)而省悟之機緣, 詳載於禪苑蒙求卷下. 其頌詞爲(卍續一四八․一四○上) : 奪人不奪境, 緣自帶□訛, 擬欲求玄旨, 思量反責麽 ; 驪珠光燦爛, 蟾桂影婆娑, 覿面無差互, 還應置網羅. 奪境不奪人, 尋言何處眞?問禪禪是妄, 究理理非親 ; 日照寒光澹, 山遙翠色新, 直饒玄會得, 也是眼中塵. 人境兩俱奪, 從來正令行, 不論佛與祖, 那說聖凡情 ; 擬犯吹毛劍, 還如値木盲, 進前求妙會, 特地斬精靈. 人境俱不奪, 思量意不徧, 主賓言不異, 問答理俱全 ; 蹈破澄潭月, 穿開碧落天, 不能明妙用, 淪溺在無緣. (參閱四料簡 1748)
【극빈출원克賓出院】
p2786-中→ 禪宗公案名. 唐代臨濟宗興化存獎禪師以靈活機法接引弟子克賓發憤向上, 竝期以開悟得法之故事. 禪苑蒙求卷下(卍續一四八․一三九上) : 興化謂克賓維那曰 :“汝不久爲唱導之師.” 賓曰 : “我不入這保社.” 化曰 : “你會了不入, 不會了不入.” 賓曰 : “總不與麽?” 化便打, 曰 : “克賓維那, 法戰不勝, 罰錢鑽飯.” 次日, 興化入堂白槌曰 : “克賓維那, 法戰不勝, 罰錢五貫, 設鑽飯一堂, 仍須出院.” 此則公案中, 興化對克賓是否具備敎化資格之數次問答申辯中, 克賓未能契悟, 興化乃擊槌宣示克賓之失敗, 克賓因此離開興化院(興化寺). 禪林乃以此一事緣, 拈出克賓出院 一語, 以爲後代禪徒參悟之古則. 又克賓悟道之後, 住持大行山, 後又歸返興化寺, 嗣興化存獎之法. [天聖廣燈錄卷十四․五燈會元卷十一興化存獎章]
【극성極成】
p5477-下→ 梵語 prasiddha. 因明用語. 至極成就之意. 因明論式中, 所立之宗(命題)應眞實無誤, 且爲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所共許(共同認可)而無異論者. 實有(本眞)與共許本爲極成之二條件, 然因明之中, 立宗之目的在於令對方有所了悟, 故因明特重立․敵雙方所持之觀點. 若立․敵共許其爲有, 卽使非眞正實有, 亦可稱之爲極成 ; 若立․敵不共許其爲有, 卽使眞正實有, 亦不得稱爲極成. 極成雖涵實有與共許二義, 實則偏重共許. 因此, 同一名詞, 其極成與否, 竝無固定, 常因立․敵雙方之觀點而異. 如鬼之一義, 若立․敵雙方均爲有鬼論者時, 其爲極成 ; 若有鬼論者與無鬼論者相與辯論時, 鬼之一義則爲不極成. 故所謂極成者, 全以立․敵雙方之主觀態度爲是否極成之標準. 若用立․敵不共許之名詞時, 卽生不極成之過失. 其中, 若於有法(宗之前陳, 卽主詞)用雙方不共許之名詞, 則犯所別不極成過 ; 若於能別(宗之後陳, 卽述詞)用雙方不共許之名詞, 卽犯能別不極成過, 若有法與能別均用雙方不共許之名詞, 則犯兩俱不成過. 據因明入正理論卷上載, 如佛弟子與聲論師對論時, 佛弟子立一聲爲無常之宗, 其中, 聲爲有法, 無常爲能別, 兩者均爲立․敵雙方共同認可者, 如是, 聲稱爲極成有法, 無常稱爲極成能別. 佛弟子乃將此一雙方共許之聲․無常合爲一完整命題聲爲無常, 然因聲論師雖亦認可聲與無常二義, 惟不同意聲爲無常之宗, 雙方遂有展開對論之必要. 如此之宗, 雙方共同認可其前陳與後陳, 竝據之立一自宗所許而對方所不許之義, 卽爲因明論議之基本要素. 除宗之外, 因體․同法喩等二者亦須極成, 異法喩則未必一定須極成 ; 若違於此, 則犯不極成之過.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二․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
【극수면極睡眠】
p5480-下→ 梵語 acittaka. 又作極重睡眠․極重睡. 五位無心之一, 六位無心地之一. 因疲勞等緣引睡眠, 使前六識不起現行之身之分位. 蓋彼由睡眠所引, 睡眠至極而前六識全不現行, 沈重不自在, 故稱爲極睡眠. 睡眠爲五蓋․八纏之一, 其性昧略, 能障觀智, 其間雖有闇劣之意識在轉動, 然極睡眠則超睡眠之域, 六識全不現行, 然由睡眠之所引, 又以其與睡眠相似, 故假立睡眠之名. [成唯識論卷七․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本](參閱五位無心1090)
【극식剋識】
p3730-下→ 剋, 必之意;識, 記之意. 謂天神記錄人所做之善惡時, 必無絲毫之夾雜.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下):自然剋識, 不得相離.又同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六中):天神剋識, 別其名籍.
【극실통론剋實通論】
p3730-下→ 又作據實通論. 乃據勝爲論之對稱. 二種以上事物之比較, 各有其優點;若僅擧其特長, 別而論之者, 稱爲據勝爲論;二物比較, 各擧共通點而論者, 則稱剋實通論. 例如:某國爲農業國, 某國爲工業國, 各擧其特長而說者, 乃爲據勝爲論. 若從兩國共有之農業․工業等, 對其現有之業務, 剋其事實之共同點而論者, 則稱爲剋實通論. (參閱據勝爲論6223)
【극애일자지極愛一子地】
p5480-下→ 略稱一子地. 卽菩薩證化他之果․極憐愍衆生之階位. 菩薩住此地, 視衆生如同一子, 若見彼等修善․安穩則生大歡喜, 若見彼等愁惱憂患則憂念苦惱. 其配菩薩之階位, 古來頗有異說. 僧宗配以第七地, 淨影以爲初地, 灌頂則以爲初地證化他之果者.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涅槃經疏卷十七․涅槃經三德指歸卷十二]
【극약색極略色】
p5479-上→ 爲唯識宗所說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 指分析色聲香味觸等五境․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之實色而令至物質之最小單位極微者. 小乘有部立之爲實物, 謂其攝於眼識所緣之色處 ; 然大乘唯識宗則以之爲假想上之分析, 而謂其攝於意識所緣之法處.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大乘義林章卷五末](參閱法處所攝色3389)
【극예極𦝲】
p5482-中→ 又作極臘․𦝲滿․一𦝲. 𦝲, 與臘同, 法臘之意. 僧受戒之年歲稱𦝲, 𦝲次之最高者, 稱爲極𦝲. 蓋僧團中以夏安居圓滿之日(農曆七月十五日)爲一年之終, 自十六日起則爲新歲, 故比丘․比丘尼受戒後, 於每年夏安居結束時, 有增一法歲之風俗. 依法𦝲之多少, 立有上․中․下等臘之別, 以定長幼順序, 故最上位者, 亦稱爲極𦝲.
【극위極位】
p5477-下→ 至高無上之位․極證悟之位, 通常係指佛果而言. 法華文句記卷三之上(大三四․一九八中) : 若極位者, 則一切下位而皆不知也.
【극유진隙遊塵】
p5696-上→ 梵語 vātāyanacchidra-rajas. 又作向遊塵, 日光塵. 卽浮遊於日光之中, 肉眼僅得辨認之塵. 據俱舍論卷十二載, 其最小者, 相當於極微(梵 paramāṇu)之八二三五四三倍, 其大者則僅相當於一指節之二四○一分之一. 小乘佛敎如薩婆多部(說一切有部)認爲構成宇宙最基本最細微之元素爲極微. 據薩婆多部之根本論書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二, 卷一三六載, 極微雖無長短方圓等形狀, 亦無靑黃紅白等色彩, 非肉眼所能見, 然爲一實質存在之色法, 一切物質均爲極微所組成, 亦卽將一切物質分析至最終不可再分析之元素卽是極微. 故極微於虛空中占有一定之方位空間, 其存在之型態常以七個極微組爲一處, 稱爲一微塵(梵 aṅu-rajas), 卽以一極微爲中心, 再聚集四面及上下等六方各一極微, 如是七極微共成一微塵 ; 準此推之, 聚集七微塵爲一金塵(梵 loha-rajas, 又作銅塵, 鐵塵), 聚集七金塵爲一水塵(梵 ab-rajas), 聚集七水塵爲一免毛塵(梵śaśa-rajas), 聚集七免毛塵爲一羊毛塵(梵 avi-rajas), 聚集七羊毛塵爲一牛毛塵(梵 go-rajas), 聚集七牛毛塵卽爲一隙遊塵. 上記爲小乘佛敎一般之色法槪念, 除薩婆多部外, 如經量部等, 所主張雖各有宗趣, 然大抵相同. 而大乘唯識之說, 則以極微等皆爲法處所攝之假色, 乃意識之所緣, 竝無實體或本質可言, 而與薩婆多等小乘之說大異其趣.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五, 俱舍論卷二, 順正理論卷三十二, 成唯識論卷一, 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
【극은克恩】
p2784-上→ (Kern, Johan Hendrik Caspar; 1833~1917)荷蘭之印度學學者及佛敎學者. 生於爪哇. 師事韋伯(Weber)學習梵語, 一八六五年以來, 任萊頓(Leiden)大學敎授. 出版印度天文學之原典, 竝致力於爪哇古詩之硏究, 又將古典梵文學作品譯成荷文, 且監修印度硏究 雜誌. 特致力於佛敎硏究, 其有名之著作有印度佛敎史(Geschiedenis de van het Buddhisme in Indië, 1881~1883)及 Manual of Indian Buddhism. 一八九六年開始, 與日本之南條文雄共同校訂出版妙法蓮華經(Saddharmapuṇḍrīka-sūtra)之梵文原典, 其後竝出版英譯本. 另有佛傳梵文學作品本生鬘(Jātakamālā 之校訂出版(1891).
【극자이천불동克孜爾千佛洞】
p2783-下→ 位於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鎭東南, 木扎特河河谷北岸之懸崖上. 共二三六窟, 東西蜿蜒, 長達兩公里, 規模之大, 僅次於敦煌石窟. 拜城, 爲古代龜茲國故地, 故此窟群亦稱爲龜茲千佛洞. 開鑿年代約在南北朝至晩唐時(四世紀迄八․九世紀). 石窟形制主要有禮拜窟․講堂與僧堂, 題裁內容屬小乘佛敎藝術, 崇拜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 其風格頗受巴米羊石窟藝術之影響 ; 晩期則受到大乘佛敎藝術之影響, 竝汲取敦煌石窟藝術之成分而有千佛․一佛二菩薩等題材之出現. 其布局, 於中後方鑿一方形石柱, 將石窟分爲前後兩室, 前室左․右壁繪說法圖(佛傳之部分), 正壁塑坐佛龕或大立像, 窟頂則在菱形方格網中畫佛本生故事, 一圖一景 ; 後室則繪或塑涅槃像或有關之佛傳故事, 及供養人像. 其繪畫技巧上, 著重明暗, 暈染突出, 特重人體結構, 富於裝飾效果, 色彩鮮艶而强烈, 其晝風亦自印度․伊朗式而漸趨西域地方色彩之描繪, 竝揉合當地之生活習俗, 格調一新, 具有明顯之民族風格. 然近代多遭外國盜竊者劫掠破壞, 致使大量之塑像․壁畫被盜運國外, 窟壁多已殘損, 完整彩塑無一復存, 實石刻藝術之一大劫難.
【극종剋終】
p3730-中→ 剋者, 乃必․期之義. 又作克終. 由因必得果, 故稱剋;果爲事之修極, 故稱終. 此外, 必定得果, 稱爲剋果;必能證果, 稱爲剋證․克證;必獲聖果, 稱爲剋聖;必能得其實義․取其實體, 稱爲剋實․克實. [無量壽經卷上․華嚴經音義卷上․宗圓記卷三]
【극칠반유極七返有】
p5477-中→ 梵語 saptakṛdbhavaparama. 又作極七返生. 意謂至多僅須往返七次受生. 卽住於預流果而尙未斷除煩惱之聖者, 必須在人天之中往返七次受生, 始得入於涅槃.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大二․六五三下) : 極遲經七死七生. [雜阿含經卷六․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六․俱舍論卷二十三](參閱四向四果1683)
【극하발강특납성克夏勃强特拉聖】
p2784-中→ (Keshab Chandra Sen, 1838~1884)梵名 Keśavachandra Sena. 十九世紀印度敎改革派主要人物之一. 加爾各答人. 年二十入梵敎會, 於特朋特拉泰戈爾(Devendranath Tagore)領導下, 致力於敎會之推展工作. 但彼倡導基督敎義, 主張激進改革印度社會制度, 例如宣布廢除種姓階級制度․提倡婦女解放運動․振興敎育等. 其傾向於基督敎及急進之作風與特朋特拉不合, 遂於一八六六年, 另立印度梵敎會(Brāhma Samāj of India) . 融合印度敎․錫克敎․基督敎等敎義, 制訂新敎義․敎規, 高唱爲上帝服務, 卽爲人服務, 繼續從事社會改革工作. 一八七○年, 提出印度殖民制度起源於神 之理論. 關於當時婚姻制度, 則主張打破繁瑣之傳統陋習, 於一八七二年制立婆羅門婚姻法(Brāhma Marriage Act). 後因其女兒之婚姻違反自己所定敎條, 引起敎會再分裂. 對於後來印度宗敎運動影響甚鉅. 主要著作爲 Lectures in India, 1901. [J.N. Farquhar: Modern Religous Movements in India,1929]
【극형색極逈色】
p5478-下→ 爲唯識宗所說法處所攝色五種之一. 指分析虛空․靑․黃等不具質礙性之顯色及明․闇․光․影等空界色而令至物質之最小單位極微者. 除一切有形之物質外, 吾人所見空漠之明․闇等, 稱爲空界之色 ; 此色至遠, 故稱逈色 ; 分析此至遠之空界色至於極遠, 稱爲極逈色. 此極逈色非爲眼識之所對, 而爲意識之所緣, 故於十二處中不攝於色處而攝於法處.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大乘義林章卷五末](參閱法處所攝色3389)
【극희삼매야極喜三昧耶】
p5479-上→ 密敎表示至極喜悅之印言. 又作悅喜三昧耶․歡喜王摩訶薩埵三摩耶․大三昧耶眞實印․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隨心印․普賢菩薩三昧耶印․素囉多大誓眞實印. 三昧耶爲內證本誓之義. 謂密敎行者發菩提心, 滅除諸障, 旣爲金剛薩埵, 觀自他無別, 爲同體大悲時, 自住無上歡悅之想. 金剛界降三世三昧耶會之降三世明王卽住於此三昧耶, 手執大悲之弓箭, 是以堅固淸淨菩提心之弓箭, 射元品無明之怨敵, 表大樂化他之大喜無有間斷, 是謂極喜三昧耶. 眞言行者欲住此三昧者, 須結大誓眞實之印, 卽二手作金剛縛(六種拳之一), 二中指入掌相交合, 二小指與二拇指指面相合, 如獨股金剛杵之狀, 復以二中指觸心上, 口誦眞言 : 唵三昧耶(samaya, 平等)斛(hoḥA歡喜)蘇囉多(surata, 妙適)娑怛鍐(stvaṃ, 入我我入). 則意欲希望諸願皆成就, 而得極大歡喜. [金剛頂經卷上․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金剛頂經義訣卷上]
【극희지極喜地】
p5479-中→ 梵語 pramuditā-būṃmi. 又作歡喜地. 爲菩薩十地中最初之位, 故又稱初歡喜地. 略稱初地. 菩薩入此位, 始獲聖性, 具證二空, 能自利利他, 心生大喜, 故稱歡喜地. [舊華嚴經卷二十三․解深密經卷四․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成唯識論卷九]
【근각상관近角常觀】
p3519-上→ (1870~1941)日本眞宗大谷派僧侶. 滋賀縣人. 明治三十一年(1898)東京帝大哲學科畢業, 其後卽參與宗敎活動, 嘗反對日本宗敎法案, 明治三十三年赴歐, 兩年後返國, 從事布敎工作, 設立求道會館, 竝排斥東本願寺之大谷句佛, 力行革新本山, 而被剝奪大谷派之僧籍. 昭和六年腦溢血, 纏病十載而終. 師一生以繼承親鸞之精神爲己志, 强調佛無限之慈悲. 著有人生と信仰․親鸞上人の信仰․慈光錄․信仰問題等書. [大法輪二二の四․二四の六]
【근견가根見家】
p4137-中→ 又作眼見家. 識見家之相對語. 卽立眼根能見色境之說者. 相當於小乘說一切有部等. 古謂五識依五根各緣自境時, 眼識能見色乃至身識能覺觸, 或眼根能見色乃至身根能覺觸者. 共有四種 : (一)根見, (二)識見, (三)根識相應之慧見, (四)根識和合見. [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二․俱舍論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七]
【근결根缺】
p4137-下→ 五根不具足, 或缺一, 或缺二․三者之謂. 如聾․盲․瘖․啞之類.
【근경식根境識】
p4139-上→ 又作根塵識. 卽有發識取境之作用者, 稱爲根 ; 所緣者, 稱爲境 ; 能緣者, 稱爲識. 五根․五境․五識等, 稱爲前十五界 ; 六根․六境․六識等, 則稱十八界. 例如眼識以眼根爲所依, 色境爲其所緣. 又如意識以意根爲所依, 法境則爲其所緣. [俱舍論卷一․卷十․成唯識論卷三]
【근과近果】
p3519-下→ 爲遠果之對稱. 指接近因之果報. 又作正果. 於內而言, 如由業種子所生的一期之身與其死骸, 前者爲近果, 後者爲遠果. 於外而言, 芽莖對種子是近果, 枯草則爲遠果. 又生因卽近果之因. 另有一說, 謂近果與正果有別, 卽以近果對遠果, 正果對殘果. 故上記所擧之近果於此說中應屬正果, 此說之近果則如識之種子生識支, 而後更生名․色, 識支屬近果, 名色則屬遠果. [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
【근구勤舊】
p5396-中→ 指禪院知事․侍者․藏主等之退職者. 以彼等嘗勤事務, 故稱勤 ; 又已退職, 故稱舊.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兩序進退條․禪林象器箋稱呼門]
【근根】
p4131-上→ 梵語 indriya 之意譯. 通常指器官․機能․能力之意. 佛敎用語中, 根一詞亦含有器官能力之意. 草木之根不僅具有增長方, 且可衍生出枝幹․花葉果實等. 又如人類之眼․耳․鼻․舌․身等, 不僅有助於人類之覺悟, 且可促進信․精進․念․定․慧等, 故以五根稱之. 敎中經義, 有關根之用法甚多, 大別之, 可有如下兩大類 : (一)乃指强而有力之作用(又稱增上)之意. 共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樂根․苦根․喜根․憂根․捨根․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二十二根. 最初之眼․耳․鼻․舌․身․意, 稱爲六根, 其中除意根(心)外, 前五根屬感覺器官(五官)或是感覺機能, 由物質(色)所形成, 故稱爲五色根, 簡稱爲五根. 數論派認爲此五根具有知覺之作用, 故稱之爲知根․五知根. 其在五知根外另加五作業根(手․足․口․大便處․小便處)及意根, 而立十一根之說. 而吠檀多學派則立十四根之說. 眼等五根分爲司感覺作用之勝義根(相當於不可見的神經系統)和有扶助作用之扶塵根(眼球․鼓膜等, 乃血肉形成之外部器官), 在一切有部認爲此勝義根才是五根. 二十二根中之樂․苦․喜․憂․捨等五根能感受外界之印象感覺, 而與眼等五根區別, 稱爲五受根. 此外, 信․勤․念․定․慧等亦稱五根, 以其能除煩惱․臻聖道, 有其殊勝之作用, 故亦以根稱之, 然爲別於眼等五根, 而稱爲五無漏根. 又有未知當知根․已知根․具知根等三根, 其本體多爲意․樂․喜․捨․五無漏根等九根 ; 未知當知根在見道, 已知根在修道, 具知根在無學道所引起, 此三根又稱三無漏根. 復次, 二十二根中之女․男․命根等, 指命根與壽命. 女根․男根卽給豫女․男具有性徵之力量, 特指性器而言. 從男轉變成女或由女轉變爲男之移性, 稱爲轉根. 一般所稱之二根, 有指勝義根與扶塵根者, 或指女根與男根者. (二)根有根機․根性之意, 表示受敎者之性質․資質. 因根有優劣之分, 故有所謂利․鈍二根之別, 或上․中․下等三根, 利․中․鈍等三根之別. 若以修道力修鍊之, 從鈍根․下根而漸修至利根․上根, 稱爲鍊根或轉根. 各種轉根之中, 尤指由聲聞(下根)至緣覺(中根), 再往上至菩薩(上根)者. [俱舍論卷三․大乘義章卷四](參閱三無漏根629․五根1137)
【근勤】
p5394-下→ 梵語 vīrya. 音譯作毘梨耶. 又作精進. 卽修善斷惡, 致力於善事之勇猛心. 爲懈怠之相反詞. 係心所(心之作用)之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俱舍宗認爲勤爲一切善心生起時必隨起之心所(大善地法)之一, 唯識宗亦謂爲善心所之一. [俱舍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六․入阿毘達磨論卷上․順正理論卷十一]
【근기根器】
p4139-中→ 植物之根能生長枝幹花葉, 器物能容物, 然所生所容, 有大小․多寡之不同 ; 修道者能力亦有高下, 故以根器喩之, 俗謂學道者爲有根器卽此義. 大日經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一中) : 觀衆生, 量其根器而後與之.
【근기根機】
p4139-中→ 以人之性譬諸木而謂根, 根之發動處稱爲機. 修行之進止, 敎法之興廢, 乃由此根機之如何而定. (參閱機6249)
【근기전根基錢】
p4137-下→ 又作種福錢․香火錢․大禮錢․小禮錢. 爲明․淸間部分民間宗敎向敎徒收取獻款之名稱. 種福, 卽種彌勒佛下凡時代之福德, 屆時得償十倍.
【근대불교운동近代佛敎運動】
p3517-中→ 茲分印度與錫蘭․歐洲․美國․日本四地區說明. (一)印度與錫蘭:錫蘭佛敎運動者達磨波羅(Anāgarika Dharmapāla)於一八九一年在印度創摩訶菩提會(Mahā-bodhi Society), 致力於整建佛蹟. 由於此會之努力, 各處佛蹟遂漸漸興復, 佛敎之傳道亦漸盛行. 另於一九五三年五月衛塞節, 復將聖地菩提伽耶自印度敎徒單獨管理下, 轉變爲佛敎徒․印度敎徒共同管理之委員會, 其後衛塞節遂成爲紀念佛陀之國民例假日. 錫蘭自摩訶菩提會成立之後, 卽在可倫坡設立錫蘭德國弘法使團(German Dhammaduta Society of Ceylon, 巴利名爲 Lanka Dhammadūta Sabha), 派遣比丘至德國進行弘法活動. 另有波拉瓦斯基夫人及奧爾高特上校所創立之佛敎靈智學會(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 以及馬拉拉西克拉博士(Dr.G.P. Malalasekera)所領導之全錫蘭佛敎徒會議等, 亦皆積極展開傳敎運動. 一九五○年首次在可倫坡召開世界佛敎徒聯誼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 後成爲常設機構, 繼續在各國佛敎界召開會議, 形成國際佛敎運動之巨大推動力. (二)歐洲:歐洲初期之佛敎硏究係爲誇示基督敎之優越性, 次要原因則基於語言學之趣味性. 然其後之學術硏究遂轉變爲實際生活之表現. 其具體表現可見於阿諾德(E. Arnold)所作之詩亞洲之光(The Light of Asia), 以及前文所述靈智學會等擧行之活動. 一九○八年倫敦成立大英佛敎協會(The Buddhist Society of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 以大衛斯(Rhys Davids)爲會長, 一時極爲活躍, 其後則以洪飛瑞斯(Christmas Humphreys)爲中心人物, 而發展爲倫敦佛敎協會, 發行中道雜誌(The Middle Way), 成爲傳敎布道之中心. 法國方面有太虛大師所創之佛敎友誼會(Les Amis du Bouddhisme), 其後該會之活動乃趨於南方佛敎式冥想之硏習. 此外該會每隔三月由胡提夫人(Madcsme Fuente)支持出版佛敎思想季刊(La Pensée Bouddhique). 德國方面,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禪學極受重視. (三)美國:一九四八年夏威夷大學擧辦東西哲學會議, 日本以鈴木大拙․花山信勝兩博士代表出席. 鈴木又於美國各地作禪學講演與指導, 遂帶動美國人參禪硏禪之風潮. (四)日本:明治初年, 南條文雄․渡邊海旭․高楠順次郞等人開啓梵文․巴利文․藏文等佛敎原典之硏究風氣, 而由古來的宗學硏究之領域中脫穎而出, 遂開創一新氣象. 二次大戰後, 學者每以比較宗敎學之立場重新評估佛敎之價値, 此爲頗値重視者.
【근돈가목착根敦嘉穆錯】
p4138-下→ (1475~1542)西藏名 Dge-gdun-rgya-mtsho. 卽達賴喇嘛第二世. 明憲宗成化十一年(一說十二年)生於後藏日喀則西北之達那地方, 幼習寧瑪派密法. 二十一年進扎什倫布寺. 次年從隆日嘉穆錯受近事戒, 同年出家, 受沙彌戒. 正德七年(1512), 任扎什倫布寺堪布(住持). 十二年任別蚌寺堪布. 長期在前後藏傳法, 廣收門徒, 修建寺廟. 嘉靖五年(1526)兼任色拉寺堪布, 九年於別蚌寺創設甘丹頗章, 設立第巴制度, 以管理寺屬莊園. 二十一年(一說二十二年)示寂於布賚糸朋幹墊頗章寺, 世壽六十八. 後世追認爲達賴喇嘛第二世.
【근돈주파根敦珠巴】
p4138-上→ (1390~1475)西藏名 Dge-ḥdun grub-pa. 又稱羅倫嘉穆錯. 西藏達賴喇嘛第一世. 生於後藏日喀則西南薩迦附近霞堆地方, 幼以聰慧聞, 好學勤讀. 年七歲於那塘寺(藏 Snar-thaṅ)出家, 精通各書, 立號根敦珠巴. 二十歲受具足戒, 學釋量論, 往各寺弘法, 德望漸著. 二十四歲時赴前藏, 入宗喀巴門下, 時宗喀巴五十八歲, 正從事喇嘛敎之改革. 明永樂十七年(1419), 宗喀巴示寂, 根敦珠巴師事僅六年, 然於衆弟子中聲譽最高, 爲追悼乃師, 遂奔走各地, 籲請援助建寺. 正統十二年(1447, 一說景泰元年, 1450), 位於後藏, 歷時七年之札什倫布寺(藏 Bkra-śis lhun-po)完成, 遂自任該寺墀巴(法臺)二十餘年. 成化十一年入寂, 世壽八十六. 著有量理莊嚴論. 該寺後成爲班禪喇嘛治理後藏之居館. 昔日宗喀巴將示寂時, 曾囑其與凱珠代代轉世, 互爲師兄弟, 以統四衆. 故其入寂後, 該寺遂尋得其轉生靈兒根敦嘉穆錯, 住持敎化, 爲格魯派呼畢勒罕制之始. 萬曆六年(1578)土黙特蒙古俺答汗尊索朗嘉穆錯聖識一切瓦齊爾達賴喇嘛(達賴喇嘛金剛執持)之稱號, 達賴之名自此啓端, 根敦珠巴被追認爲達賴一世. 後世所謂的活佛, 卽將達賴喇嘛神格化, 而成爲全敎團最高之法王. 此一思想於根敦珠巴時尙未出現, 直至第五世達賴時方顯著展開. [西藏佛學原論(呂澂)․蒙藏佛敎史(妙舟)․聖武記卷五․西藏喇嘛敎(橋本光寶譯)․西藏佛敎硏究(長尾雅人)]
【근력각분根力覺分】
p4132-中→ 又作根力覺道. 指五根(信․精進․念․定․慧)․五力(信․精進․念․定․慧)․七覺支(擇法․精進․喜․輕安․念․定․捨), 及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參閱七覺支125․八正道280․五力1043․五根1137)
【근력根力】
p4132-上→ 指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等五根, 與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等五力. [法華經譬喩品](參閱五力1043․五根1137)
【근로勤勞】
p5395-上→ 原始佛敎敎團係一群爲出家求法而遠離家庭․捨棄家業之比丘團體. 彼等以挨戶乞食所獲之物爲進食原則, 另又禁止積蓄金銀․食物․鹽等, 而以人生之探討․冥想等爲最重要之課題. 其時, 幾無所謂勤勞與否之問題. 勤勞之成問題, 係起自以居家信徒爲中心而興盛之大乘佛敎. 大乘佛敎特別强調菩薩行之實踐, 尤以法華經爲然. 所謂菩薩行卽主張勤勞以謀求衆生之幸福, 此一主張尤以我國禪宗特爲重視. 百丈禪師卽言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侍者每每顧慮年邁師父之健康, 故屢藏其鋤․鍬․掃除用具等, 而百丈竟以斷食堅持其主張. 此種以身作則卽爲禪者生活方式之表現. 日本曹洞宗之開祖道元於其所著典座敎訓一書中卽謂, 典座(廚房服務)卽爲禪道之修行. 此種敎法係强調工作卽修行之表現.
【근리유차무차根利有遮無遮】
p4137-上→ 根性銳利而不爲煩惱所遮, 故能成就道業, 如舍利弗 ; 根性銳利然爲煩惱所繫縛, 不能出離, 如阿闍世王. [摩訶止觀卷二下]
【근문根門】
p4137-中→ 眼․耳․鼻․舌․身․意稱爲六根. 六根爲漏出種種煩惱與進入種種妄塵之門戶, 故稱根門. 雜阿含經卷十一(大二․七三下) : 善關閉根門, 正念攝心住.
【근바라밀다近波羅蜜多】
p3520-上→ 法相宗所論三波羅蜜多之一. 又作近波羅蜜. 近, 指接近於無加行之無功用地(卽第八地以上). 卽自初地至七地之菩薩, 於第二無數劫之間, 勤修布施․持戒等十波羅蜜, 其勢力漸增, 不被煩惱所伏, 而能伏煩惱;然以故意令煩惱起現行而修行之, 非任運無功用之修行, 故稱近波羅蜜多. (參閱三波羅蜜多573)
【근변온根邊蘊】
p4139-下→ 梵語 mūlāntika-skandha. 與一味蘊對稱. 乃小乘經量部之主張. 從無始以來相續不絶之微細意識, 爲有情生死相續之依據. 以受․想․行․識四蘊爲體, 從未嘗斷絶者, 稱爲一味蘊 ; 若以此一味蘊爲根本, 而引起(後邊)的其他有斷絶之五蘊(卽普通之五蘊法)則稱爲根邊蘊. [異部宗輪論述記目論卷五]
【근본다라니根本陀羅尼】
p4134-下→ ①又作根本咒․根本眞言. 於密敎諸尊中, 表示其內證本誓功德最詳要之眞言陀羅尼 ; 而於眞言之中, 乃屬根本之大咒, 故稱之. (參閱根本咒4134). ②全稱無量壽如來根本陀羅尼. 又作阿彌陀大陀羅尼․十甘露眞言. 出於無量壽經敎行儀軌, 共有十句. 誦此眞言, 身中之四重․五無間罪及一切業障皆悉消滅, 復於命終之時, 阿彌陀佛與諸聖衆來迎, 而得往生極樂之上品上生. 因其能消根本業障, 使能往生, 故稱根本陀羅尼.
【근본대탑根本大塔】
p4132-中→ 爲日本高野山重要建築物之一. 其建築式樣係仿自南天竺鐵塔. 下層有方五間裳階之外陣, 與八角形之內陣, 上層爲圓形, 上下連接如疊饅頭形, 屋頂爲方形.
【근본무명根本無明】
p4135-上→ 梵語 mūlāvidyā. 又作根本不覺․無始無明․元品無明. 相對於枝末無明. 卽諸煩惱之根本, 不覺迷妄之心. 於眞如之海中, 起動最初之一念者, 卽此根本煩惱. 勝鬘經一乘章(大一二․二二○上) : 世尊!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 世尊!此四住地力, 一切上煩惱依種, 此無明住地, 算數譬喩所不能及. 世尊!如是無明住地力, 於有愛數四住地, 無明住地其力最大, 譬如惡魔波旬於他化自在天, 色力壽命眷屬衆具自在殊勝 ; 如是無明住地力, 於有愛數四住地, 其力最勝. 恆沙等數上煩惱依, 亦令四種煩惱久住. 阿羅漢․辟支佛智所不能斷, 唯如來菩提智之所能斷.[瓔珞本業經卷下大衆受學品․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末](參閱無明5094)
【근본번뇌根本煩惱】
p4135-下→ 梵語 mūla-kleśa. 又作本惑․根本惑. 略稱作煩惱. 與隨煩惱對稱. 指諸惑之體可分爲貪․瞋․癡․慢․見․疑等六種根本之煩惱. 其中, 見復分爲五, 稱爲五利使 ; 其他之五煩惱則稱爲五鈍使. 兩者合之, 卽爲十隨眠. 此外亦有八十八使或九十八使之分類. 反之, 枝末煩惱乃從屬於根本煩惱, 具有染汚心之作用(染汚之心所), 又稱隨煩惱․隨惑. 俱舍宗主張枝末煩惱共有十九種, 乃大煩惱地法中之放逸․懈怠․不信․昏沈․掉擧(癡除外) ; 大不善地法之無慚․無愧 ; 小煩惱地法之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 ; 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惡作等. 唯識宗則在十九種中除去不定地法(二), 而在大煩惱地法加入失念․散亂․不正知(三) ; 以上共爲二十種, 稱二十隨煩惱. 復次, 大煩惱地法又稱大隨煩惱(大隨惑)․大不善地法稱中隨煩惱(中隨惑)․小煩惱地法稱小隨煩惱(小隨惑). [俱舍論卷十九․卷二十․成唯識論卷六․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六](參閱見惑2997․煩惱5515)
【근본법륜根本法輪】
p4134-中→ 三論宗吉藏所立三法輪之一. 指華嚴經之說法. 謂佛初成道有華嚴之會, 其時純爲菩薩開一因一果之法門, 此爲根本之敎 ; 然薄福鈍根之流無法會得悟入, 佛乃應機而化, 故另有五時說法之演布. [法華遊意卷上]
【근본불교根本佛敎】
p4133-中→ 廣義而言, 爲原始佛敎之同義語 ; 狹義而言, 指佛陀在世時之佛敎, 亦指佛陀所覺悟之內容與所說之敎法. 佛敎自古卽有大小二乘之別, 乃謂小乘之修行目的僅限於聲聞․緣覺, 係屬權門方便之敎, 爲佛敎之初門. 近代於佛敎硏究法及敎理史之界說上則改變基準, 避免使用小乘佛敎一詞, 而稱最早期之佛敎爲根本佛敎或原始佛敎, 其時所奉之敎義卽釋尊直接之言敎, 而大乘佛敎則以此類言敎敷演而成. 現今之斯里蘭卡(原稱錫蘭)․緬甸․泰國等卽屬前者, 而尼泊爾․西藏․蒙古․中國․韓國․日本等則屬大乘, 或大小兼習者. (參閱原始佛敎4061)
【근본설일절유부根本說一切有部】
p4136-中→ 梵名 Mūla-stivādin. 又作說一切有部. 爲小乘二十部之一. 佛陀入滅後三百年頃, 由上座部分出者. 爾後犢子部等諸部復由此部分出, 故對於由其所分出之諸部而言, 稱爲根本. (參閱說一切有部5919)
【근본설일절유부비나야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p4136-中→ 梵名 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 凡五十卷. 屬小乘律部經典. 唐朝武后長安三年(703)義淨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三冊. 佛陀入滅後三百年初期, 由小乘佛敎上座部系統分出之(根本)說一切有部所整編而成, 係規定戒律之典籍. 其內分四波羅夷法․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泥薩祇波逸底迦法․九十波逸底迦法․四波羅底提舍尼法․衆多學法․七滅諍法等八科, 大多備載各戒法之制戒因緣. 於漢譯諸律本中, 本律與十誦律最近似. 其戒本爲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 一卷(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此外, 其餘與說一切有部有關之律本律文甚多. [開元釋敎錄卷十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三․卷三十]
【근본설일절유부비나야잡사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p4136-下→ 梵名 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kṣudraka-vastu. 凡四十卷. 屬小乘律部經典. 唐代義淨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係說一切有部所輯有關制戒之各種因緣及佛陀與弟子間之故事. 義淨另譯有根本說一切有部略毘奈耶雜事攝頌一卷, 乃本書攝頌部分之節本. [開元釋敎錄卷十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二十三]
【근본설일절유부필추니계경根本說一切有部苾芻尼戒經】
p4136-下→ 全一卷. 略稱比丘尼戒本. 唐代義淨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本經屬於根本說一切有部之比丘尼戒本, 其體裁同於比丘戒本, 戒條總計三五八條. 西藏律之比丘尼戒條與此部律最爲相似, 然以衆學法計爲一一二條之故, 較此部律增多十三條, 總計三七一條.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三]
【근본성전根本聖典】
p4136-上→ (Ādi Granth)音譯爲阿底格蘭特. 印度錫克敎之主要經典. 係錫克敎第五代祖師阿爾瓊在位時所編纂. 共收集三千三百八十四首讚歌․一萬五千餘詩篇. 主要以旁遮普文寫成, 體例不拘一格. 內容爲歷代祖師之讚歌及生平事蹟, 竝有印度敎與伊斯蘭敎思想家之演說及言論等. (參閱聖典敎書5579)
【근본성취론根本成就論】
p4133-下→ 梵名 Mūlārādhanā. 係印度耆那敎空衣派僧西瓦亞(梵 Śivārya)所編纂, 由二一七○偈組成. ārādhanā 一語, 爲耆那敎專門用語, 係謂人於死亡之際, 始能完全實踐耆那敎敎理. 本書完成於以斷食死亡而達到成就之說法盛行之時代, 故强調斷食死亡乃通往 ārādhanā 之道. 內容論及十七種優劣之死亡方式, 可略分爲五項 : (一)極愚者之死, 卽背敎者之死. (二)愚者之死, 雖具有正信但仍未遠離五惡者之死. (三)旣愚旣賢者之死, 具有正信而與五惡半分離者之死. (四)賢者之死. (五)極賢者之死, 已斷除煩惱的全智者之死等. 其中, 賢者之死項目下, 論及修練斷食死者, 可就其死亡場所是否移動而分成二類. 若受蛇虎猛獸之襲擊, 則易影響其場所移動情形 ; 又受蛇虎等之侵害, 亦可依其受損程度而分成三種(損害․强烈損害․完全損害).
【근본식根本識】
p4137-上→ 梵語 mūla-vijñāna. 略稱本識․根識. 據大衆部之說, 根本識乃耳識․眼識等一切識之總根源. 據此, 唯識宗謂大衆部已暗示出阿賴耶識之存在, 故說根本識乃阿賴耶識之異名. 復次, 唯識宗旣肯定阿賴耶爲根本識, 前七識則由此根本識所變現, 故皆稱轉識. [攝大乘論卷上․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
【근본심根本心】
p4132-下→ 爲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所說. 三心之一. 乃凡夫未拔除之煩惱心, 有此一根本心, 則不能證得法身. 宗鏡錄卷八十九將此根本心配合於第八識. 第八識爲萬法生起之根本, 故稱根本心. (參閱三心532)
【근본업도根本業道】
p4135無論善惡事, 每一業均可分成加行․根本․後起三部分. 作一事時, 其前之方便稱爲加行 ; 完成其事之刹那, 其表業與無表業卽稱根本業道 ; 其後再有所作, 稱爲後起. 例如殺生一事, 殺之刹那, 所作與所由作而薰發於身中之無表業, 稱爲根本業道. (參閱業道5502)
【근본인根本印】
p4133-上→ 密敎之諸尊均有其根本之印與明, 而以之爲彼等內證本誓之標幟. 印者印契, 明者陀羅尼. 諸尊之印明通常有三種, 卽根本印․心祕密印․隨心印等, 與之相應之陀羅尼爲根本陀羅尼(大心咒)․心眞言․心中心眞言(隨心咒) ; 例如如意輪儀軌所說之如意輪根本印眞言․十一面儀軌經中所說之十一面觀自在根本印眞言等均屬此類. [祕藏記私鈔卷六]
【근본정根本定】
p4134-上→ 梵語 dhyāna-maula. 又作根本禪․根本等至․八定根本․八根本定. 略稱根本. 四靜慮(四禪)與四無色定等八者各有根本定與近分定二種. 身仍在欲界, 未生於色界或無色界時, 以其修行完全斷除下地之修惑, 其所得之上地定, 稱爲根本定. 然欲斷盡修惑以得此定殊非容易, 故須先得準備行爲(加行)之定, 卽雖未斷盡修惑, 而可藉壓伏, 以致得定, 卽爲得根本定前在掙扎之位爲近分定. 此爲根本定之入門. 此復有八種, 其中, 初禪之近分, 特稱爲未至定. [大毘婆沙論卷八十․雜阿毘曇心論卷七․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八](參閱九地132)
【근본정행론根本正行論】
p4132-下→ 梵名 Mūlācāra. 凡十二章. 印度耆那敎空衣派次要聖典之最古者. 約成書於一世紀後, 五世紀前. 注釋家瓦修南丁(Vasunandin, 十二至十三世紀頃)謂本書作者爲瓦塔凱拉(梵 Vaṭṭakera), 竝爲各章定名 : 二十八種根本道德(梵 Mūla-guṇa)․略說放棄(梵 Saṅkṣrta-pratyāhyāna)․出家正行(梵 Samācāra)․五種正行(梵 Pañcācāra)․淸淨之施物(梵 Piṇḍa-śuddhi)․十二種思索(梵 Dvādaśānuprekṣa)․敎法精要(梵 Samaya-sāra)․戒德(梵 Śīla-guṇa)等. 然另有學者主張 : (一)本書內容迭有重複, 竝輯有其他宗派之論述, 故凱拉應爲編纂者而非著作者. (二)另有書名相同, 內容類似, 而以康達康達(梵 Kundakunda)之名刊行者, 恐係後人僞托改竄之作.
【근본주根本咒】
p4134-上→ ①又稱根本陀羅尼. 密敎諸尊中, 非特指任何一尊, 而泛指諸尊之內證本誓功德中最詳要之眞言陀羅尼 ; 於眞言之中, 乃屬根本之大咒, 故稱爲根本咒. 此類陀羅尼甚多, 例如無量壽如來根本陀羅尼․聖如意輪觀自在菩薩根本陀羅尼․彌勒菩薩根本大咒等均屬之. ②指觀音之大悲咒. 乃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說之八十四句陀羅尼, 誦之能除重罪, 袪除邪惡. 因甚靈驗, 故誦之者多. (參閱大悲心陀羅尼經859․大悲咒860)
【근본중당根本中堂】
p4132-下→ 位於日本比叡山之東塔, 爲延曆寺之中心建築物, 故稱爲根本中堂. 堂內置有不滅之長明燈. 中堂之構造, 內陣低外陣高, 皆以石塊舖築而成. 現存之建築物乃寬永(1624~1643)年間再建者.
【근본지根本智】
p4135-上→ 梵語 mūlajñāna. 又作根本無分別智․如理智․實智․眞智. 無分別智之一. 相對於後得智. 乃諸智之根本, 以其能契證眞如之妙理, 平等如實, 無有差別, 故亦稱無分別智. 於攝大乘論釋卷八中, 稱此智乃爲正證之慧 ; 蓋以此智遠離各種推求考察之行解, 亦無分別之智用, 然此智之任運可燭照法體, 契會眞理, 故爲正證之智慧. 又以此智爲智之正體, 而非化用, 故又稱之爲正體智, 乃十波羅蜜中之般若波羅蜜.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成唯識論卷九]
【근본혹根本惑】
p4134-下→ 與根本煩惱同義. 卽衆生所具之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 惡見又分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 稱爲五利使 ; 前之五種, 稱爲五鈍使. 使, 乃煩惱之別名 ; 因煩惱能驅使衆生流轉於生死.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卷五十․雜阿毘曇心論卷四](參閱根本煩惱4135)
【근본회根本會】
p4135-中→ 又作成身會․羯磨會. 指密敎金剛界九會曼陀羅之中央會, 此會爲大曼陀羅九會之根本總體. [祕藏記](參閱金剛界曼荼羅3547)
【근분정近分定】
p3517-上→ 梵語 sāmantaka-samādhi. 略稱近分. 爲根本定之對稱. 指捨離下地之染汚, 作艱辛之修功, 以得上地之禪定. 近分, 卽指近於根本定之領域. 蓋於欲․色․無色等三界之中, 色界天有四種禪定, 無色界天亦有四種禪定, 竝稱爲四禪八定, 卽實際共有八種禪定, 每一禪定之自體各皆稱爲根本定;相對於此, 卽將進入根本定前的方便加行(入門前之準備階段)之定, 稱爲近分定. 根本定共有八種, 故自色界初禪至無色界第四天亦共有八近分定, 其中, 色界初禪之近分定又稱未至定. 又凡一切之近分定皆作功用而轉, 尙未捨離下地之染汚而心懷畏怖, 故與捨受相應, 而不與喜․樂等相應. 又於味․淨․無漏等三等至之中, 八近分定皆攝於淨等至(淨定), 卽不貪著․不愛味不捨之禪定, 唯初禪之近分定不僅攝於淨等至, 亦通於無漏等至(無漏定). 依據順正理論卷七十八之說, 其餘七種近分定由於在自地之時竝無厭背之心, 故不通於無漏等至;唯有未至定尙鄰近多災多患之界, 故於自地之時能起厭背之心, 由是遂通於無漏等至. 又八種近分定皆已捨離染汚之道, 故皆無味等至(味定). 然另一說謂未至定亦與味等至相應, 此因未曾起根本定, 故猶貪著此味定. 又因各種欲貪係由尋․伺等心所引起, 故初禪之近分定與尋․伺相應, 其餘之七近分定則均無尋․伺.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九․卷一四○․卷一六四․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九․卷一○○․顯揚聖敎論卷二․俱舍論卷二十八]
【근사남近事男】
p3519-中→ 梵語 upāsaka. 音譯優婆塞․鄔波索迦. 又作淸信士. 指受五戒之在家男子, 有親近三寶․奉事如來之義. 據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二載, 帝梨富娑(梵 Trapuṣa)與跋梨迦(梵 Bhallika)二商人, 爲有近事男之始. [俱舍論卷十四․大智度論卷十三․維摩經略疏卷二](參閱優婆塞6409)
【근사녀近事女】
p3519-中→ 梵語 upāsikā. 音譯優婆夷․優婆斯迦. 指受持五戒之在家女子, 有親近三寶, 奉事如來之義, 而受三歸․持五戒之相, 與近事男所持者無異. [俱舍論卷十四․大唐西域記卷九․慧琳音義卷二․卷十三](參閱優婆夷6407)
【근사율의近事律儀】
p3519-下→ 梵語 upāsaka-saṃvara. 音譯作鄔波索迦三跋羅. 乃別解脫律儀之一. 又作近事擁護. 指近事所受持之五戒. 親近諸善法․諸善士․諸佛法而承事之, 可防身語之過, 故稱近事. 據俱舍論卷十四載, 所謂五戒卽指:不殺生․不偸盜․不欲邪行․不虛誑語․不飮諸酒. 又說一切有部主張, 若離近事律儀則不得稱近事;然經量部則謂, 僅受三歸卽成近事;優婆塞戒經卷三則稱, 僅受一戒乃至四戒卽可稱爲優婆塞. [優婆塞戒經卷六․成實論卷八․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三․卷一二四․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
【근상하지력根上下智力】
p4132-中→ 梵語 indriya-parāpara-jñāna-bala. 乃如來十力之一. 又作知諸根勝劣智力․知衆生上下根智力. 如來具有了解衆生根機性情上下等差異, 及得果大小等不同之佛智力.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佛十力經](參閱十力361)
【근성根性】
p4137-中→ 根者, 能生之義 ; 人性有生善業或惡業之力, 故稱根性.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四(大四六․二○三下) : 能生爲根, 數習成性.據法華經科註載, 三乘根性之中, 以能斷惑出界者爲利.
【근식根識】
p4139-中→ 阿賴耶識十八名之一. 因阿賴耶識爲諸識之根本, 故有此稱.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本](參閱阿賴耶識3676)
【근식勤息】
p5395-上→ 梵語śramaṇa 之意譯. 音譯沙門. 意謂出家者剃除鬚髮, 勤行衆善, 止息諸惡, 調御身心, 勤修善法, 以期達於涅槃境界. (參閱沙門2972)
【근신경根身境】
p4137-中→ 指阿賴耶識常以種子․五根․器界等三種爲所緣之境. 根身境, 卽指眼․耳等五根身爲阿賴耶識之相分. (參閱阿賴耶識3676)
【근아와謹哦瓦】
p6614-下→ (1038~1103)西藏名 Spyan-sṅs-ba. 西藏佛敎迦當派僧. 幼年出家. 年二十, 往魯任寺從洛姆東(又作種敦巴)學法, 常隨侍洛姆東左右, 故稱之爲謹哦瓦(意爲侍奉者․眼前人). 洛姆東示寂後, 依止於大瑜伽師․阿蘭若師․慧金剛等. 深究二諦義, 通曉梵文, 能譯經論, 開迦當派支派敎授派傳承之始, 弟子衆多, 以朶壟巴寶藏(藏 Stod-luns-pa Rin-chen ñin-pa)․賈宇瓦(藏 Bya-yul-ba)爲上首. 弘法事業亦極宏偉.
【근원近圓】
p3520-上→ 梵語 upa-saṃpanna, 巴利語同. 音譯作鄔婆三鉢那. 爲具足戒之異名. 又作近圓戒. 圓指涅槃, 具足戒爲趨近涅槃之法, 故稱近圓, 於西藏語中, 謂已受具足戒.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大五四․二一九下):旣受戒已, 名鄔波三鉢那. 鄔波是近, 三鉢那是圓, 謂涅槃也. 今受大戒卽是親近涅槃.[彌沙塞部羯磨本]
【근조勤操】
p5396-上→ (758~827)爲日本三論宗僧. 又稱石淵僧正. 大和(奈良縣)人. 空海之師. 早年學於大安寺, 後任東大寺別當․大僧都. 天長四年於西寺入寂, 享年七十. 高野山普門院藏有其生前說法之畫像.
【근주近住】
p3518-下→ 梵語 upavāsa, 巴利語同. 音譯鄔波婆沙․優波婆娑. 又作善宿. 指在家男女受持一日一夜之八戒者;以親近三寶宿住, 故稱近住․善宿. 其受持八戒之男子, 稱近住男;受持八戒之女子, 稱近住女.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四․成實論卷八八戒齋品․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근주율의近住律儀】
p3518-下→ 梵語 upavāsa-saṃvara, 巴利語同. 音譯作鄔波婆沙三跋羅. 別解脫律儀之一. 又作近住擁護. 指在家男女所受之八齋戒. 近阿羅漢而住, 可防身語之過, 故稱近住;或謂係近於盡壽戒而住, 故稱近住. 據俱舍論卷十四載, 所謂八戒卽:一不殺生․二不與取․三梵行․四不虛誑語․五不飮諸酒․六不塗飾香鬘歌舞觀聽․七不眠坐高廣嚴麗床座․八不非時食. 此八項卽所受之八齋戒. 若具備下列七緣, 卽得受持此一律儀:(一)於晨旦開始. (二)下座或蹲或跪於師前, 恭敬發請受戒. (三)從師受戒, 不得自受. (四)隨敎而行. (五)具備八支, 方成近住. (六)遠離嚴飾, 不生憍逸. (七)盡一晝夜. [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優婆塞戒經卷五․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成實論卷八․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
【근진根塵】
p4139-上→ 又作根境. 乃五根與五塵, 或六根與六塵之竝稱. 色之所依而能取境者, 稱爲根, 乃認識對象之器官 ; 根之所取者, 稱爲塵(亦稱境), 乃所認識之對象. 五根卽眼․耳․鼻․舌․身, 加上意則稱六根 ; 五塵卽色․聲․香․味․觸, 加上法則稱六塵. 根塵二字竝擧, 猶如主觀․客觀之竝列, 含有相依又相對立之意. 俱舍論卷十(大二九․五二中) : 雖有根境不發於識, 而無有識不託根境.此外, 六根六境合之, 稱爲十二處․十二入. (參閱根4131)
【근책勤策】
p5395-中→ 梵語śrāmaṇeraka 之意譯. 舊譯沙彌. 爲五衆之一, 七衆之一. 此衆受持十戒, 抱著欲爲比丘之希望, 勤自策勵, 故稱勤策. 勤策女則爲梵語śrāmaṇerikā(沙彌尼)之意譯.
【근책율의勤策律儀】
p5395-下→ 梵語śrāmaṇeraka-saṃvara. 音譯作室羅摩拏洛迦三跋羅. 意譯作勤策擁護.śrāmaṇeraka, 勤策之義, 舊譯作沙彌 ; saṃvara, 擁護之義, 意譯作律儀. 指沙彌十戒. 爲出家沙彌所受持者 ; 若女子受之, 則稱勤策女律儀(實體是一, 非勤策律儀之外, 別有勤策女律儀). 別解脫律儀之一. 以欲爲比丘而勤加策勵, 故稱勤策 ; 能防身語之過, 故稱律儀. 俱舍論卷十四(大二九․七三上) : 若受離十所應遠離, 安立第三勤策律儀. 何等名爲十所應離?謂於前八, 塗飾香鬘舞歌觀聽, 開爲二種, 復加受畜金銀等寶, 以爲第十. 前八者, 卽殺生․不與取․非梵行․虛誑語․飮諸酒․塗飾香鬘舞歌觀聽․眠坐高廣嚴麗床座․食非時食. [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三․卷一二四․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三․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末]
【근파자勤巴子】
p5394-下→ 卽指宋代臨濟宗高僧圜悟克勤(1063~1135). 又稱巴頭子․川勤. 此因圜悟頭上有一瘢痕, 狀如巴字, 故禪林間乃稱之爲勤巴子. 或謂由於圜悟爲彭城嵩寧(位於四川成都之西北)人, 而成都又有巴西之稱, 故稱之爲勤巴子․川勤等, 乃指其出身成都之意. [聯燈會要卷十六․五燈會元卷十九․禪林口實混名集卷下]
【근패괴종根敗壞種】
p4137-下→ 又作根敗二乘․敗種二乘․敗根․敗種. 或稱焦芽敗種. 乃大乘對聲聞․緣覺之貶稱. 聲聞․緣覺旣無成佛之心, 結果喪失證悟佛果之因種, 稱爲根敗壞種. 二乘之人墮於空理, 僅知孤調自度, 不知利他度他, 終必歸於寂滅, 且敗壞佛道佛果之根芽因種. 此語出自維摩經不思議品及佛道品, 係大乘非難小乘之詞. [十住斷結經卷二․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
【근패根敗】
p4137-下→ ①謂眼․耳等五根敗壞而不爲用. [維摩經佛道品․維摩經疏(慧遠)]. ②爲根敗二乘之略稱. 乃指聲聞․緣覺二乘之人僅知自利自度, 無成佛之心, 遂致敗亡佛道之根芽, 壞滅佛果之因種. (參閱根敗壞種4137)
【근행勤行】
p5395-上→ 指努力修行. 與勤行精進同義. 又指在佛前禮拜讀經. 日本指一般朝夕之課誦行持 ; 此時之儀式作法稱爲勤式, 勤式每因宗派不同而互異. [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讚詠之禮條]
【금가今家】
p1222-上→ 今之師家. 與今師․一家等語同義. 各派之末徒, 以過去之舊師不明本派奧旨, 今之祖師則善能顯彰一宗之微意, 故美稱之爲今家. 如法華玄義釋籤卷三下․四敎義卷五等之說今家․一家者, 乃指天台智顗. 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三與往生論註記卷二所說之今家․今師等, 則指善導大師.
【금각사金閣寺】
p3587-上→ ①位於山西五臺山南臺西北. 爲五臺山著名佛寺之一. 據廣淸涼傳卷上載, 五臺山中, 今之北臺卽古代之中臺, 中臺卽南臺. 故或謂本寺位於五臺山之中臺.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 由道義草創, 不久代宗命澤州僧道環起工事. 時大興善寺不空亦資助此擧, 大曆二年(767)落成, 代宗敕賜豫不空, 作爲密敎弘布之道場. 大曆五年(770), 始稱金閣寺. 以該寺鑄銅爲瓦, 塗金於瓦上, 飾佛閣爲金閣, 故稱金閣寺. 今寺內大部分建築物, 如大殿․講堂等, 係淸朝後所建造. 寺內有代宗李豫之像, 雖經後人重裝, 仍不失唐風. 寺內布局, 幾經重修, 仍以觀音閣爲主體. 山門前石獅雄健, 庭院內高閣聳立. 閣身二層, 寬七間, 深六間, 四周圍廊, 閣內供奉高十七公尺之觀音銅像, 觀音兩側, 二十四諸天環侍. 閣背面有毘盧殿․彌陀殿․觀音殿․地藏殿․菩薩殿․藥王殿等, 塑像滿布, 有近千尊之多, 最後爲大雄寶殿. ②位於日本京都市北區北山. 爲本名鹿苑寺之俗稱. 又作鹿園寺. 號北山. 屬日本臨濟宗. 應永四年(1397)開始建造, 十五年足利義滿歿後, 改其別邸之北山亭爲禪寺, 而請夢窓疎石開山, 立名鹿苑寺, 蓋取印度鹿野苑之名而來. 金閣共三層, 下層爲宸殿造, 中層爲武家造, 上層則爲唐式之變化, 臨於水池. 該寺佇於林泉之中, 可眺望衣笠山, 爲室町時代建築之代表. 昭和二十五年(1950)一度燒毁, 後又依原式重建.
【금강가보살金剛歌菩薩】
p3569-上→ 金剛歌, 梵名 Vajra-gītā, 音譯嚩日囉擬多․嚩日囉霓帝. 西藏名 Rdo-rje-glu.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內四供養之一. 位居中央大月輪中之西南隅. 又稱金剛歌詠大天女. 密號無畏金剛․妙音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 種子爲□(gīḥ), 一切法無造作之義;三昧耶形爲金剛箜篌;形像爲身呈白肉色, 天女形, 左手執箜篌, 右手彈之;印相爲二拳側面相合, 由臍部上至口部而散開;眞言爲唵 嚩日囉 儗帝儗.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khya), 義爲歌頌大空乘敎而樂之;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六絃琵琶;印相爲金剛合掌, 由臍部至口部而上仰散開;眞言爲戌路怛囉燥契.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箜篌. 據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之說, 由金剛歌菩薩加持, 可得如來微妙音聲, 聞者無厭. 又此菩薩自大日如來流出, 以歌詠供養司掌智慧門說法之無量壽如來. [大敎王經卷四․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결가金剛結跏】
p3562-下→ 跏坐. 又作金剛跏. 爲禪坐法之一. 守護國界經卷二(大一九․五三○上):當以身作金剛結跏, 謂以右脚壓左髀上, 端身正坐.[一字頂輪王經卷四](參閱半跏趺坐1596)
【금강경구리金剛經鳩異】
p3566-上→ 全一卷. 又稱金剛般若經鳩異. 唐代段成式撰.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九冊. 所謂鳩異, 卽彙集遺逸異說者. 全書收錄唐代中期以降, 張齊丘․王孝廉等僧俗二十一人受持金剛經之靈驗譚, 竝倣金剛經靈驗記三卷之形式而成, 著於開成元年(836). 爲硏究唐代中期有關金剛經信仰之重要資料.
【금강경육비金剛經六譬】
p3565-中→ 指金剛經中六種顯示人類色身爲空․無常之譬喩. 卽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電等, 此六種事物皆於瞬間生起又消失, 故以之比喩人身之遷流變化無實. 金剛經(大八․七五二中):一切有爲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參閱譬喩6809)
【금강경의소金剛經義疏】
p3565-下→ 凡四卷. 又稱金剛般若經義疏․金剛般若疏. 隋代吉藏撰, 約成書於文帝開皇九至十七年(589~597).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全書分爲十科, 前九科闡述金剛經要意, 第十科隨文注解. 所述旁徵博引, 極爲詳盡.
【금강경찬술金剛經贊述】
p3566-中→ 凡二卷. 唐代窺基撰. 全稱金剛般若經贊述.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乃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經之注釋書. 玄奘譯之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九會能斷金剛波羅蜜多經與上述羅什所譯, 爲同本異譯. 而窺基雖爲玄奘門下, 卻依用羅什之金剛般若經, 此可謂異例;本書乃以法相宗之立場, 而注釋般若空觀;就此而言, 堪爲一重要之注釋書.
【금강경해의金剛經解義】
p3565-下→ ①凡二卷. 唐代曹溪六祖慧能述. 又稱金剛經注解․金剛經口訣․六祖解義․六祖口訣. 收於卍續藏第三十八冊. 乃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經之注釋書. 卷首題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序, 卷上由第一法會因由分至第十一無爲福勝分, 卷下由第十二尊重正敎分至第三十二應化非眞分. 序中指出, 所謂金剛卽佛性, 般若卽大智慧, 波羅蜜卽到彼岸․離生滅相, 而經則爲成佛之道;欲使衆生遠離生滅之相, 破除謬想愚癡, 以達涅槃妙境而得大智慧, 故說成佛之道. 所述詞句簡明而易解. ②凡二卷. 淸代徐槐廷述. 收於卍續藏第九十二冊. 乃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經之注釋書. 書之內容, 首爲黃樂之序․徐槐廷述金剛經源流;其次列擧彙纂引用書目․誦經要法六則;再次以註․論․講三段分釋本文, 註以解釋經文中之字句, 論以辨析論斷經文之精要, 講則倣效如來之口氣以演發金剛般若之大義;末爲彙解․總解, 謂金剛經爲佛祖傳心祕旨, 以淸淨爲體, 發心爲用, 而以如如不動爲究竟.
【금강계金剛界】
p3546-上→ 梵語 vajra-dhātu. 音譯作嚩日囉馱睹. 西藏語 rdo-rje-dbyiṅs. 與胎藏界相對, 二者合爲密敎根本兩部. 略稱金界. 密敎視宇宙中一切皆爲大日如來所顯現, 表現其智德方面者稱爲金剛界;表現其理性(本來存在之永恒悟性)方面者稱爲胎藏界. 如來內證之智德, 其體堅固, 不爲一切煩惱所破, 猶如金剛寶石之堅固, 不爲外物所壞, 故金剛界具有智․果․始覺․自證等諸義. 反之, 如來之理性存在於一切之內, 由大悲輔育;猶如胎兒在母胎內, 亦如蓮花之種子蘊含在花中, 是故譬之以胎藏, 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覺․化他等諸義. 又金剛界若配以五智, 卽分爲佛․金剛․寶․蓮華․羯磨等五部;胎藏界爲導他之敎, 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 則分爲佛․蓮華․金剛三部. 若據金剛頂經所說, 將金剛界以圖繪表示, 稱爲金剛界曼荼羅;若據大日經之說, 將胎藏界以圖繪表示, 稱爲胎藏界曼荼羅. 以上兩界合稱眞言兩部, 或稱金胎兩部, 爲密敎最根本之二面. 若視爲彼此對立, 則稱兩部相對;若視爲兩界一體, 則稱兩部不二. 於此, 日本東密主張兩部原本互相不二, 故不另立不二之法;但臺密另立不二之法, 稱爲蘇悉地法. 此外, 於色․心二法之中, 金剛界配屬心法;於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之中, 金剛界配屬識大. 此界代表性之印契爲五股杵印. 其傳承系譜, 一般多以爲:大日如來─金剛薩埵─龍猛─龍智─金剛智─不空. [金剛頂經卷一․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七․十住心論卷十](參閱曼荼羅4400)
【금강계만다라金剛界曼荼羅】
p3547-中→ 梵名 Vajra-dhātu-maṇḍala. 又作西曼荼羅․果曼荼羅․月輪曼荼羅. 爲密敎兩部曼荼羅之一. 金剛頂經爲其基礎. 現圖金剛界曼荼羅爲九個曼荼羅會所組成, 故又稱九會曼荼羅․金剛九會․金剛界九會曼荼羅. 九會之中, 前七會爲金剛界品, 其中之前六會爲大日如來之自性輪身, 第七會爲大日如來之正法輪身;後二會(卽第八會․第九會)爲降三世品, 皆爲大日如來之敎令輪身, 總稱金剛界曼荼羅. 圖相以上端爲西方, 縱橫等分爲三, 故共有九會. 圖繪中央爲成身會, 若依準從果向因的下轉門之意義, 第一會卽是成身會, 其下向左依順序爲:(一)成身會, 又稱羯磨會. 爲四種曼荼羅中之大曼荼羅. 以五圓輪排列成十字, 相當於五佛, 中央爲大日如來, 其周圍爲四波羅蜜菩薩, 四方各有一月輪, 內各置一佛, 故有四方四佛之語, 四佛亦以同形式排列, 各有四親近菩薩, 故共有十六菩薩;另有內外八供養菩薩․四攝菩薩․密敎護持之諸天及賢劫千佛等圍繞, 共有一○六一尊, 圖示佛果之實相. (二)三昧耶會, 又稱羯磨會. 爲四種曼荼羅中之三昧耶曼荼羅. 係諸尊各以器杖․印契等象徵其本誓之三昧耶來表示之形式. 卽中央月輪中安置由瓔珞․風輪等莊嚴而成之多寶塔, 象徵大日如來之三昧耶身, 塔身下橫置五股金剛杵, 代表五智顯現之三昧耶形. 四方四佛之三昧耶形依次爲:東方阿閦佛爲豎金剛杵, 南方寶生佛爲寶珠, 西方彌陀佛爲蓮花, 北方不空成就佛爲羯磨. 其餘十六大菩薩․八供養菩薩․四攝菩薩等亦各皆以三昧耶形表示之. 共有七十三尊, 位置大致與成身會相同. (三)微細會, 又稱羯磨會․金剛微細會. 爲四種曼荼羅中之法曼荼羅. 卽諸尊相互入於各自之三昧耶身, 以顯一尊具足諸尊之德之義, 故此曼荼羅表示諸尊各具五智無際智等重重微細之智用. 共有七十三尊. (四)供養會, 又稱大供養會. 爲四種曼荼羅中之羯磨曼荼羅. 此會呈現諸尊相互供養之儀, 故諸尊之形像, 除五佛外, 其餘十六大菩薩․四攝菩薩․八供養菩薩等, 皆左手作拳, 右手持蓮花, 其上安置三昧耶形. 共有七十三尊. (五)四印會, 此會表示四曼不離之義, 卽賅攝四曼於一會. 其圖式, 中央爲大日如來, 東西南北四方各安置金剛薩埵․觀音․虛空藏․毘首羯磨等四尊, 大圓輪之四隅安置四波羅蜜菩薩之三昧耶形(五股杵․寶珠․蓮花․羯磨), 及金剛嬉․鬘․歌․舞等四菩薩之三昧耶形(三股杵․花鬘․箜篌․羯磨). 圖中之大日如來象徵四曼之所依, 四波羅蜜菩薩則依次象徵四曼. 共有十三尊. (六)一印會, 此會表示四曼之諸尊皆歸於不二性海之義. 其圖式, 呈現大日如來一尊之單純圖樣, 是密敎修法中, 特於修大日一尊法所用. 大日如來安坐於圖中之大月輪, 頭戴五佛寶冠, 身著白色天衣, 住於智拳印中. 象徵五智圓滿獨一法身之義. (七)理趣會, 又稱薩埵會․普賢會. 此會表示大日如來現金剛薩埵之身而以正法化導衆生之義. 其圖式, 中央爲頭戴五智寶冠之金剛薩埵, 四方安置欲․觸․愛․慢等四金剛, 四隅安置意生․計里吉羅․愛樂․意氣等四金剛女;外院則安置四攝菩薩及金剛嬉․鬘․歌․舞等內四供養菩薩. 然此會之內外四供養菩薩之位置獨與其他諸會相反, 係表示內外無礙融會之義. 共有十七尊. (八)降三世羯磨會, 略稱降三世會. 此會表示大日如來現忿怒之身以降伏剛强難化之衆生. 其圖式, 中央之大日如來住於智拳印中, 示現降伏四魔之形. 四方四佛及十六大菩薩亦皆交拳現忿怒相, 尤以金剛薩埵呈三面八臂之降三世忿怒明王之相更爲特異. 外金剛部之四隅安置金剛夜叉․軍荼利․大威德․不動等四大明王;或謂安置色․聲․香․味等四明妃. 共有七十七尊. (九)降三世三昧耶會, 此會表示大日如來降伏大自在天之本誓之義. 此會之尊數與諸尊之排列與上會降三世會全然相同, 惟其三昧耶形之安置相異;蓋以降三世會乃表現諸尊事業具足之身相, 而此會則表現諸尊內證之德. 圖中金剛薩埵之三昧耶形爲八輻輪, 乃一摧破之具, 象徵衆生本具之堅固淸淨菩提心, 圖中之大自在天則象徵根本無明, 故此會呈現以自性淸淨之智光來驅除行者心內塵垢之儀相. 若依從因向果之上轉門而言, 其意義係表示菩薩修行之次第, 或眞言行者斷除惑障及開發心地之次第, 卽:(一)第一會乃顚倒順逆而指降三世三昧耶會, 卽降三世明王自現三昧耶形, 降伏貪瞋癡三毒, 以去除成道之障難. (二)由三昧耶形變現爲羯磨身, 現大忿怒之相, 左足踩踏大自在天, 象徵斷除煩惱障, 右足踩踏烏摩妃, 象徵斷除所知障, 此卽降三世羯磨會. (三)旣於前二會斷除三毒二障, 則得般若之理趣, 如是欲․觸․愛․慢等象徵內外心境之十七尊皆示現本初不生之體(般若波羅蜜多), 此卽理趣會. (四)成就五相成身觀時, 行者自身卽爲本尊大日如來之體, 乃賅攝一切諸尊於一體, 此卽一印會. (五)須得四佛加持, 始能決定成佛之義, 其時四佛現前, 圍繞大日如來, 此卽四印會. (六)諸尊皆以寶冠․花鬘等禮獻豫大日如來, 呈現諸佛供養之儀, 此卽供養會. (七)顯現他受用身, 而有現智身․見智身․四明等, 顯示遍入微細金剛中之禪定之相, 此卽微細會. (八)於道場觀中, 結如來拳印, 由種子字而轉變爲三昧耶形, 此卽三昧耶會. (九)復由三昧耶形轉變成威儀具足之毘盧遮那如來羯磨身, 此卽羯磨會. 全部九會共有一四六一尊, 卽佛體一○三六尊, 菩薩二九七尊, 忿怒身四尊, 執金剛神四尊, 外金剛部一二○尊. 又除上記各會之次第外, 另有多種說法, 其中有表示自證化他折伏攝受不二之曼荼羅者, 其次第爲第一薩埵會(理趣會)․第二降三世會․第三降三世三昧耶會․第四四印會․第五供養會․第六羯磨會(微細會)․第七一印會․第八成身會(羯磨會)․第九三昧耶會;此一次第係表示由自證出於化他, 復由化他歸於自證之意. [尊勝佛頂修瑜珈法軌儀卷下大灌頂曼荼羅品․金剛頂瑜伽經十八會指歸․現圖曼荼羅金剛界諸尊便覽卷一․兩部曼荼羅義記卷四․卷五]
【금강계삼십칠존金剛界三十七尊】
p3546-下→ 謂密敎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安置之三十七尊. 又稱塔中三十七尊. 包括:(一)五佛, 卽大日如來․阿閦如來․寶生如來․無量壽如來․不空成就如來. (二)四波羅蜜, 乃大日如來之四親近, 由大日如來所生, 表四佛之定德. 卽金剛波羅蜜菩薩․寶波羅蜜菩薩․法波羅蜜菩薩․羯磨波羅蜜菩薩. 此四波羅蜜菩薩分別爲阿閦․寶生․無量壽․不空成就等四佛之能生養育之母. (三)十六大菩薩, 卽:(1)阿閦如來之四親近:金剛薩埵․金剛王菩薩․金剛愛菩薩․金剛喜菩薩, (2)寶生如來之四親近:金剛寶菩薩․金剛光菩薩․金剛幢菩薩․金剛笑菩薩, (3)無量壽如來之四親近:金剛法菩薩․金剛利菩薩․金剛因菩薩․金剛語菩薩, (4)不空成就如來之四親近:金剛業菩薩․金剛護菩薩․金剛牙菩薩․金剛拳菩薩. (四)八供養菩薩, 有內外之分. 內四供養乃大日如來爲供養四佛而流出者, 卽嬉․鬘․歌․舞四菩薩. 外四供養乃四佛爲供養大日如來而流出者, 卽香․華․燈․塗香四菩薩. (五)四攝菩薩, 乃從大日如來心中流出, 將一切衆生引入曼荼羅, 表授給果地之法的化他之德, 卽鉤․索․鏁․鈴四菩薩. 有關三十七尊之出生, 經說不一, 理趣釋及祕藏記等, 如上述, 謂由大日如來生四波羅密, 由四波羅蜜生出四佛. 金剛頂經․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菩提心論等, 謂由大日如來生四佛, 由四佛生四波羅蜜. 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則說三十六尊皆由大日如來生出. 又依祕藏記所載, 內四供養乃四佛爲供養大日如來所流出者, 外四供養乃大日如來爲供養四佛所流出. 又十六大菩薩主慧德, 故稱慧門十六尊;四波羅蜜․八供․四攝等十六尊主定德, 故稱定門十六尊. [大乘入楞伽經卷七․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瑜伽瑜祇經․金剛頂瑜伽經十八會指歸․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金剛頂大敎王經疏卷一]
【금강관金剛觀】
p3581-中→ 比喩止觀觀法之成就堅利, 猶如金剛. 依天台宗之解釋, 止觀卽定․慧二法. 止, 謂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 而貫注於特定之對象;觀, 謂隨之生起正智慧以觀此一對象. 此觀法能照破迷闇, 止息散亂, 三障․四魔等悉皆滅除, 故謂之金剛觀. 摩訶止觀卷五上(大四六․四九上):此金剛觀, 割煩惱陣, 此牢强足, 越生死野.
【금강광보살金剛光菩薩】
p3539-下→ 金剛光, 梵名 Vajra-tejas, 音譯嚩日羅帝惹. 西藏名Rdo-rje-gzi-brjid. 爲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十六大菩薩之一, 南方寶生如來四親近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南方月輪中, 寶生如來之右方. 又稱金剛日菩薩․金剛光明菩薩. 別名金剛威德菩薩․最勝光菩薩․摩訶光焰菩薩․金剛輝菩薩. 此尊表寶生如來光明之德, 彼以一切如來之福德大威光, 遍照有情界, 破無智之暗. 密號威德金剛․威光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等, 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不同, 於成身會, 種子爲□(aṃ), 爲諸法本不生之光明朗無邊際之義;三昧耶形爲日輪;形像爲身呈肉色, 左手握拳, 右手持日輪形;眞言爲唵 嚩日囉 諦惹 暗.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ta),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日輪, 眞言爲嚕褒儞帑多. 於微細會, 形像爲兩手捧日輪於胸前.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日輪形;眞言爲唵 那莫 薩嚩怛他言我多 蘇哩曳毘喩 嚩日囉 帝爾儞 入嚩扌羅 以翊. [金剛頂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卷三․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금강구金剛口】
p3535-中→ 金剛, 爲諸寶中之最勝者. 金剛口乃比喩如來之口舌殊勝, 有如金剛. 瓔珞本業經卷上(大二四․一○一一上):爾時, 釋迦牟尼佛以金剛口告敬首菩薩.
【금강구녀보살金剛鉤女菩薩】
p3566-中→ 金剛鉤女, 梵名 Vajrāṅkuśī, 音譯嚩日羅句尸․縛日羅句尸. 西藏名 Rdo-rje lcags-kyu-ma. 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中, 第一行上方第二位之菩薩. 此尊以般若之鉤召集衆生, 施與殊勝之智慧. 密號召集金剛, 種子爲□(hūṃ)․□(aḥ), 三昧耶形爲三股鉤(一說三股鉾);形像爲身呈肉色, 右手屈臂仰掌置於腋下, 指尖向下, 拇指張開, 食指稍開, 左手持三股鉤, 豎立左膝, 面向右而下視, 坐於赤蓮花上;印相爲大鉤召印, 二手內縛, 豎右食指而彎屈作鉤狀;眞言爲忿怒歸命戰拏摩訶路灑拏合牛. 此尊未列於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及阿闍梨所傳曼荼羅(善無畏作)中, 或係後人依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說金剛薩埵眷屬之文而添加者, 初見於玄法寺儀軌卷二․靑龍寺儀軌卷中.
【금강구보살金剛鉤菩薩】
p3567-上→ 金剛鉤, 梵名 Vajrāṅkuśaḥ, 音譯嚩日囉矩捨․縛日羅矩捨. 西藏名 Rdo-rje lcags-kyu.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四攝菩薩之一. 位居曼荼羅第一重之東門. 密號普集金剛․召集金剛․鉤引金剛. 此尊以堅固猛利之菩提心, 拔引衆生出離惡趣, 猶如漁夫以鉤捕魚;出自中央大日如來之下轉門, 司掌攝取衆生之德, 竝召集一切賢聖降臨道場, 表示攝取衆生之德. 種子爲□(jaḥ), 卽因緣法悉攝入不生之義. 三昧耶形․眞言,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中, 三昧耶形爲金剛鉤, 形像爲身呈黑色, 左手作拳置於腰部, 右手執鉤;眞言爲唵 嚩日囉 矩捨 弱. 於三昧耶會,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之三股鉤, 眞言爲阿夜呬 弱. 於微細會, 形像爲右手持三股鉤, 左手在腰部握拳伸食指.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三股鉤. [金剛頂經卷二․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구유金剛九喩】
p3533-中→ 北魏菩提流支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將一切有爲法作九種譬喩, 謂一切有爲法, 猶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 卽:(一)星喩, 謂星宿於夜間卽顯明朗, 而晝時爲日光所照, 皆隱而不現;以此譬喩衆生昏迷, 執著諸見而自以爲明了, 若以正智之心照之, 則衆偏見皆滅. (二)翳喩, 謂人目有障翳, 則見空幻之花等幻相;以譬喩衆生爲無明覆障, 則見一切有爲虛妄之境界. (三)燈喩, 謂燈因膏油而焰燒無窮;以譬喩衆生之妄識, 依貪愛諸種境界而生生不絶. (四)幻喩, 謂諸種幻化之事, 無而忽有, 體本不實, 此皆因幻師咒術之力而假作種種形相;以譬喩世間之山河大地, 皆是虛妄幻化, 此因衆生惑業之力, 故而妄有種種境界. (五)露喩, 謂露沾於草木而不久留, 爲風所吹須臾卽落;以譬喩衆生之幻身, 雖於世間短暫留住, 然爲無常風所吹時, 則倏忽變滅. (六)泡喩, 泡, 水泡. 謂水泡因渧(水點)․水․風三者和合而成;以譬喩衆生因根․境․識三法和合, 而有苦樂受用之境. (七)夢喩, 謂晝緣諸境, 夜則感夢, 惟因想而生, 本無實體;以譬喩衆生緣念過去而造作諸事, 境雖已滅, 然緣想卽現, 一切有爲之法, 亦皆因妄想而成, 猶如夢境. (八)電喩, 謂雷電之光, 刹那不住;以譬喩一切現在諸法, 猶如電光, 倏忽變滅. (九)雲喩, 謂雲能降雨澤, 然又能變現無常;以譬喩衆生之阿賴耶識含藏諸法, 能持未來種種境界而變現不定.
【금강군金剛軍】
p3550-下→ 印度人. 事蹟不詳. 據華嚴經傳記卷一載, 此人嘗注釋世親所著之十地經論, 凡一萬二千頌. 該書後翻譯成三十餘卷. 是知乃世親以後出世者.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解深密經疏卷一]
【금강권金剛拳】
p3552-下→ 又作金剛如來拳․忿怒拳․堅牢金剛拳印. 乃四種拳之一, 六種拳之一. 卽以拇指入於掌中, 四指緊握作拳狀, 表識大金剛智. 爲金剛界曼荼羅所用. (參閱六種拳印1304․四種拳1811)
【금강기인金剛起印】
p3556-上→ 密敎印明之一. 又作覺起印․起印․驚覺佛印․驚覺印․驚覺一切如來印․發悟契․發悟一切佛大契․普請驚覺一切聖衆印. 印, 印相;明, 眞言. 卽以智金剛之加持力, 驚覺入於金剛定之一切聖衆, 奉請彼等至道場護念行者之印明. 爲行者於修法之際, 觀想諸佛之後所結誦之印明. 結印之時, 二手作金剛拳, 鉤結二小指, 豎二食指, 指頭相拄, 竝擧三次. 其中, 鉤結二小指, 表理左智右․法身無礙涉入之義;三度擧動食指, 表驚覺入定諸佛, 令彼出定之義, 卽先驚覺道場內之聖衆, 次驚覺三千大千世界之聖衆, 後驚覺十方不可說界極微數之聖衆. 結此印時, 所念誦之眞言爲唵嚩日囉底瑟咤. 另據略出經卷一之說, 則謂此印明乃行者由臥寢起身時所結誦之印明, 卽行者常觀想自身爲普賢金剛身, 故於寢息時, 應觀想入於金剛三昧;於起身時, 應觀想自金剛三昧起, 卽於此時結誦金剛起印.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上․敎王經卷上․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金剛王菩薩祕密念誦儀軌․金剛頂多羅菩薩念誦法․金剛頂義訣卷上]
【금강金剛】
p3532-中→ ①梵語 vajra, 巴利語 vajira. 音譯作伐闍羅․跋闍羅․跋折羅․嚩日囉․伐折羅․跋日羅. 卽金中最剛之義. 經論中常以金剛比喩武器及寶石, 較常用於比喩武器. 以金剛比喩武器, 乃因其堅固․銳利, 而能摧毁一切, 且非萬物所能破壞. 以金剛比喩寶石, 及取其最勝之義. (一)以金剛比喩武器, 如帝釋天及密迹力士所持之武器, 稱爲金剛杵;其不爲任何物所破壞, 而能摧破一切, 猶如金剛. 故經論中常出現金剛堅固․金剛不壞․金剛身․金剛頂․金剛界․金剛心․金剛堅固之信心等辭彙. 又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卷上載, 眞諦以六種金剛之色, 比喩般若(智慧)之體用, 卽:(1)靑色能消除災厄, 以喩般若能消除業障. (2)黃色隨人之所須, 以喩無漏之功德. (3)赤色對日而生出火光, 以喩智慧對本覺而生出無生之智火. (4)白色能澄淸濁水, 以喩般若能淸除疑濁. (5)空色令人行坐於空中, 以喩般若之慧能破除法執, 而令人住於眞空之理. (6)碧色能消除諸毒, 以喩智慧能淨除三毒. 此皆以金剛之堅固․非萬物所能破, 來比喩般若之體;以金剛之銳利․能破萬物, 來比喩般若之用. 於密敎, 金剛一詞亦常用於武器方面, 如獨鈷(卽獨股形狀之金剛杵或金剛鈴)․三鈷․五鈷等, 多作爲諸尊之三摩耶形, 乃諸尊之本誓或內證之德的表徵, 具有摧破衆生之煩惱․去除惑業之障難․驚覺衆生等各種含義, 此外亦以之爲諸尊所住三摩地之標幟. 又持金剛杵之力士, 稱爲執金剛, 略稱金剛. 寺院中之四天王像, 俗稱爲四大金剛. (二)以金剛比喩寶石, 因金剛石透明無色, 且光耀璀璨, 一經日光照射, 卽顯現出各種光耀之色彩, 於夜中亦能放出螢光, 而爲諸寶中之最勝者. 經論中亦以金剛寶石來比喩菩薩所證得之金剛三昧;以取其最勝之義. 然經論中較少用此譬喩. 此外, 據金剛頂疏卷一之說, 世界之金剛有不可破壞․寶中之寶․戰具中之勝等三義. 另據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四․大乘義章卷九等擧出, 金剛有能破․淸淨․體堅․最勝․難測․難得․勢力․能照․不定․主․能集․能益․莊嚴․無分別等十四德. [大日經疏卷一․卷十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疏․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金剛仙論卷一․祕密曼荼羅十住心論卷十․梵語雜名․慧苑音義卷上․希麟音義卷七](參閱金剛二義3534). ②爲金剛草履之略稱. 卽指由藺或藁做成之草履. (參閱金剛草履3555)
【금강나라연신金剛那羅延身】
p3542-上→ 那羅延, 梵語 nārāyaṇa. 意指佛․菩薩之勝身. 因佛․菩薩之身堅固勇猛, 猶如金剛之堅硬, 不爲任何外物所壞;而其力强, 復如那羅延天之力大無窮, 故稱之爲金剛那羅延身. [大寶積經卷十](參閱那羅延天3029)
【금강노목보살저미金剛怒目菩薩低眉】
p3545-下→ 上句以金剛童子之怒目, 形容人之威勢;下句以菩薩之慈祥容貌, 形容人之慈善. 金剛現怒目身以降伏惡人, 菩薩則現慈眉貌以攝取善人.
【금강도향보살金剛塗香菩薩】
p3563-中→ 香, 梵名 Vajra-gandhā, 音譯嚩日囉健陀․縛日囉 巘題. 西藏名 Rdo-rje-dri.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外四供養之一. 居於外院方壇之東北隅. 此尊以香塗身, 去熱惱而得淸淨爽快. 密號淸涼金剛․勝淨金剛, 種子爲摘(gaḥ), 卽無造作之義. 此尊之三昧耶形․形像等於各會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之中,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之塗香器;形像呈靑色天女形, 左手持塗香器, 右手作塗香之態;印相係二手各作拳, 開掌塗胸;眞言爲唵 嚩日囉 巘帝 虐. 於微細會, 形像爲右手握拳, 左手持塗香器. 於供養會, 兩手持蓮, 蓮上有塗香器;眞言爲唵 薩嚩怛他言我多 巘陀 布惹 咩伽 三母捺囉 薩發囉拏 三摩曳 吽. 此菩薩係北方不空成就如來爲供養大日如來所流出之身, 不空成就卽釋迦佛, 出現於穢土, 爲利益衆生而親近濁亂境界, 故以塗香供養大日如來. [大敎王經卷四․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동자金剛童子】
p3561-下→ 名 Kani-krodha. 又作金剛兒. 密敎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院第三行上方第五位之尊. 或謂係阿彌陀佛之化身, 或謂與烏蒭沙摩明王爲同體之尊. 呈忿怒形, 身爲肉色, 高擧左脚, 伸展兩臂, 左手持金剛杵, 右手向下結施無畏印, 右足踏於蓮花上, 頭部有圓光, 髮呈上揚之火燄狀;密號事業金剛;種子爲□(hūṃ);三昧耶形爲三股杵或獨股杵;眞言爲吽 嚩日羅 俱摩羅 迦尼 度尼 吽 吽泮咤. 此尊於諸儀軌中有多種形像, 身爲黃色者稱爲黃童子;身爲靑色者, 稱爲靑童子. 另有自大海中涌出之形像, 身爲吠琉璃色, 六臂三目, 頭戴寶冠, 左足踏寶山上之蓮花, 右足沒於海中, 卽所謂靑童子, 然未見於大日經及胎藏界諸儀軌中. 由於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卷上謂金剛童子爲金剛薩埵之化身, 後代之阿闍梨或依其說而添加此尊於金剛薩埵之曼荼羅中. 以此尊爲本尊所修之息災․調伏等法, 稱爲金剛童子法, 修之可得末法利益․現悉地相․現金剛兒身․見諸佛․得財寶․除怖畏․得聞持等諸功德. [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卷中․金剛童子持念經․無量壽佛化身大忿迅俱摩羅金剛念誦瑜伽儀軌法]
【금강등보살金剛燈菩薩】
p3574-上→ 金剛燈, 梵名 Vajrālokā, 音譯嚩日囉路計․嚩日囉路迦. 西藏名 Rdo-rje-snaṅ -ma.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外四供養之一. 位居金剛界荼羅外院方壇之西北隅. 又稱金剛光明菩薩․金剛智燈菩薩․燈菩薩. 卽以智慧之燈光普照法界, 除無明之癡暗. 密號普照金剛․除暗金剛, 種子爲□(dīḥ), 一切法無取捨之義. 此尊之三昧耶形․形像,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 三昧耶形爲寶蠟燭;形像爲身呈白色, 天女形, 兩手持燒爐;印相爲二手作金剛拳, 豎二拇指作針狀;眞言爲唵 嚩日羅路計 儞. 於三昧耶會,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蠟燭;印相爲外縛拳, 豎二拇指作針狀;眞言爲素 帝惹 仡哩. 於微細會, 形像爲跪姿, 右手持蓮花, 花上有蠟燭.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花, 花上有蠟燭. 此菩薩乃西方無量壽如來爲供養大日如來所流出之身, 以無量壽佛司掌智慧門之故, 卽以智慧燈供養. [金剛頂經卷二․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금강령金剛鈴】
p3567-中→ 密敎法具之一. 又作金鈴. 其中西藏密敎所用者又稱藏鈴. 爲督勵衆生精進與喚起佛․菩薩之驚覺所振搖之鈴. 卽於修法中, 爲驚覺․勸請諸尊, 令彼等歡喜而振搖之. 其柄呈金剛杵形, 以柄之樣式而有獨股鈴․三股鈴․五股鈴․寶鈴․塔鈴等五種之別, 稱五種鈴, 與五種杵共置於修法大壇上各相應之位置. 於修法終了, 爲奉送諸尊而振之鈴, 稱爲後鈴. 蓋鈴表示說法之義, 若以五種指五智, 此五種鈴卽象徵五智五佛說法之外用. 又天息災所譯之微妙曼荼羅經卷五, 列擧九股鈴(忿怒變化明王鈴)及七股鈴(金剛忿怒明王鈴).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攝大儀軌卷一]
【금강령보살金剛鈴菩薩】
p3567-下→ 爲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之一, 四攝菩薩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外院方壇之北方. 又稱徧入菩薩․攝入菩薩․召入菩薩. 密號解脫金剛․歡喜金剛, 種子爲□(hoḥ), 一切歡喜之義. 此尊之三昧耶形․眞言,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中, 三昧耶形爲金剛鈴;形像爲身呈靑色, 左手握拳置於腰前, 右手伸拇指․食指, 餘指彎屈, 置於胸前;眞言爲唵 嚩日囉吠捨 斛. 於三昧耶會,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之三股鈴, 眞言爲健咤 噁噁. 於微細會, 形像爲兩手各持金剛鈴. 此尊象徵確實攝取衆生而歡喜雀躍, 猶如漁夫捕獲魚蝦時, 歡喜而振鈴. 金剛鈴菩薩之梵名爲 Vajrāveśa, 音譯嚩日囉吠捨. 西藏名 Rdo-rje-dbab-pa. 然梵語 āveśa 爲徧入之義而無鈴之義, 金剛頂經卷二卽將 Vajrāveśa 譯作堅金剛入. 又金剛鈴之正確梵語應爲三昧耶會之眞言中的 vajra-gaṇṭā.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륜金剛輪】
p3573-中→ ①指密敎. 密敎稱爲金剛乘, 輪者卽謂法輪, 故謂之金剛輪. 蓋密敎以自敎最爲殊勝, 敎法堅利如金剛. ②指地層最底之金輪. 據俱舍論卷十一載, 器世間由三輪組成, 風輪位居最下層, 其量廣無數, 厚十六洛叉;次上爲水輪, 僅厚八洛叉;其餘凝結爲金, 卽爲金輪, 上有九山․八海․四洲等. 水金輪之極際卽稱金輪際. [無量壽如來行供養儀軌]. ③指釋迦成道之金剛座. 此座上達地面, 下據金輪, 故得此名.
【금강리보살金剛利菩薩】
p3541-上→ 金剛利, 梵名 Vajra-tīkṣṇa, 音譯嚩日囉底乞灑拏. 西藏名Rdo-rje-ral-gri. 又稱金剛受持菩薩. 別名摩訶衍菩薩․摩訶器杖菩薩․文殊師利薩․金剛藏菩薩, 金剛甚深菩薩․金剛覺菩薩. ①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之一, 十六大菩薩之一, 西方無量壽如來四親近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西方月輪中無量壽如來之右方. 由此尊之加持, 能以般若波羅蜜之劍, 斷自他無量雜染結使諸苦. 密號般若金剛․除罪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等, 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不同, 於成身會, 種子爲□(dhaṃ), 爲大空法界智之義;三昧耶形爲利劍;形像爲身呈金色, 左手持花, 花上有篋, 右手持利劍;眞言爲唵 嚩日囉 底乞瑟拏 淡.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da), 爲不取不捨中道妙慧之義;眞言爲耨佉 砌那.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利劍;眞言爲唵 薩嚩怛他孽多 鉢囉枳惹 波羅蜜多 避 涅賀㘑 薩都薩都努弭 摩訶具沙努霓 淡. 此菩薩爲無量壽如來下轉攝取之身, 表徵以智慧之利劍給與衆生之德. 身爲金色, 示佛智成滿之相, 左手之梵篋, 示定中存佛智;右手之利劍, 示佛智猛利․斷惑除障. [金剛頂經卷一․大敎王經卷三(施護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卷三․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 ②爲仁王般若經所擧五大力菩薩中西方之尊. 手持金剛劍, 放金色光護國. 劍表能斷自他俱生之障.
【금강만보살金剛鬘菩薩】
p3580-下→ 金剛鬘, 梵名 Vajra-māla, 音譯嚩日囉摩犂. 西藏名 Rdo-rje-ḥphreṅ-ba.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之一, 內四供養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中央大月輪中之西南隅. 係大日如來爲供養寶生如來而流出之身, 寶生如來司掌福智萬行之德, 故以金剛寶鬘瓔珞供養之. 密號妙嚴金剛, 表示華鬘莊嚴之義. 此尊之種子․形像,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 種子爲□(traṭ), 如如無垢無高下之義;三昧耶形爲金剛寶鬘;形像爲身呈白黃色, 天女形, 二手執華鬘橫於胸前;印相爲二拳繫鬘, 自額部垂至頂後;眞言爲唵 嚩日囉 摩黎 怛囉咤. [金剛頂經卷二․大敎王經卷四․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망金剛網】
p3569-下→ 梵語 vajra pañjaraṃ. 密敎十八契印之一. 爲加持而結於上方之印契與眞言, 屬軍荼利明王五種結界之一. 又作上方金剛網․虛空網․虛空結․天網․天結. 在修法之時, 從道場上空召請本尊聖衆由車輅降下進入道場, 更於上方結界. 無上方結界時, 有天魔伺機擾亂之虞. 由無量之三股金剛杵流出無邊之威焰, 橫豎相接而成網, 故稱金剛網. 又以此網覆蓋於上方虛空界, 故稱虛空網. 由於加持印言而在上方覆金剛不壞之網, 使諸作障者無法生起障難, 而得以急速成就悉地. 所謂作障者, 在外爲天魔等;在內爲行者心中之無明煩惱. 以軍荼利明王三平等之本誓對治煩惱, 結護淨菩提心而使其堅固. 其印相以二拇指捻二食指下節之側而成. 誦眞言三遍, 隨誦隨以印於頂上右旋便散. 其眞言爲:唵(oṃ, 皈命)尾娑普羅(visphala, 普廣)捺羅乞灑(drakṣa)縛日羅(vajra, 金剛)吽닐羅(pañjara, 網)吽(hūṃ, 恐怖)發咤(phaṭ, 破壞). [無量壽供養儀軌]
【금강면천金剛面天】
p3550-下→ 金剛面, 梵名 Vajrāṅkuśaḥ. 又稱金剛豬頭天․金剛豬面天․豬頭天. 密敎金剛界曼荼羅外金剛部北方第一位之天部. 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 五類天中四地下天之一. 種子爲□(ku), 義爲大空不生智. 三昧耶形爲三股鉤. 其形像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皆不同, 於成身會, 爲身呈黑色(一說赤肉色), 豬頭人身, 左手握拳置於腰, 右手持三股鉤, 坐於荷葉座上;印契爲右手握拳, 豎食指如鉤狀;眞言爲唵(oṃ)嚩日羅矩捨(vajrāṅkuśa, 金剛鉤)娑嚩賀(svālā). 又此尊相當於大敎王經卷十所列水居諸天衆中之嚩囉賀(梵 Varāla). [祕藏記․金剛界七集卷下․金剛界曼荼羅鈔卷上]
【금강명金剛名】
p3539-中→ 西藏語 rdo-rje-miṅ. 意爲金剛果德之名號, 卽指已成就身祕密金剛體之佛菩薩果德之名號. 又作金剛名號․金剛號․密號․灌頂名. 金剛頂經卷一(大一八․二○八上):一切如來於一切義成就菩薩摩訶薩, 以金剛名, 號金剛界.秘藏記卽載有金剛界三十七尊之金剛名. 又眞言行者入灌頂道場拜見曼荼羅, 受灌頂時, 彼身卽成金剛之身, 故亦受金剛名. 金剛頂經卷三(大一八․二一九上):以金剛名, 灌以此心眞言, (中略)金剛某甲若與弟子授名號, 應加係用呼之已.[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二十八․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
【금강명왕보살金剛明王菩薩】
p3542-下→ 金剛明王, 梵名 Vidyottama, 音譯尾儞也多麽, 意譯明王至高. 爲密敎胎藏界曼荼羅蘇悉地院最右端之菩薩. 密號持明金剛, 種子爲□(ka);形像爲身呈肉色, 二手合掌, 屈小指․無名指, 指甲相合, 開食指, 拇指合倂向下, 置於胸前, 坐於赤蓮花上;眞言爲唵 嚩日囉 尾儞也羅惹 莎訶. [諸說不同記卷六․祕藏記․胎藏界七集卷中]
【금강무보살金剛舞菩薩】
p3570-上→ 金剛舞, 梵名 Vajra-nṛta, 音譯嚩日囉涅哩多․嚩日囉儞哩帝曳. 西藏名 Rdo-rje-gar.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內四供養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中央月輪東北隅. 係由大日如來爲供養不空成就佛, 由住於神通舞戱三摩地而流出之尊;不空成就佛以精進門事業爲主, 故以舞戱事業供養之. 密號神通金剛․妙通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 種子爲□(kṛṭ), 無作無染․周遍平等之義;三昧耶形爲十字形之一股杵;形像爲身呈靑色或白綠色, 天女形, 左手舒五指置於左股, 右手舒五指置於胸前, 表示舞勢;印相爲雙拳相竝向下卽散開, 狀如香雲遍布;眞言爲唵 嚩日羅 涅口栗帝 訖哩咤.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ji), 三昧耶形爲蓮上之十字跋折羅(金剛杵);印相爲外縛拳(手印的印母之一)在胸前與兩肩旋舞, 而於頂部作金剛合掌;眞言爲薩嚩 布而. 於微細會, 形像爲左手垂右膝上, 右手豎食指與小指, 屈餘指置於胸前.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寶珠.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大敎王經卷四․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바라밀보살金剛波羅蜜菩薩】
p3545-上→ 金剛波羅蜜, 梵名 Vajra-pāramitā, 音譯嚩日囉波羅蜜;或 Sattva-vajrī, 音譯薩怛囉嚩日離, 意譯有情金剛女․勇猛金剛女. 西藏名Sems-dpaḥī-rdo-rje.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四波羅蜜菩薩之一. 位居中央月輪中大日如來之東方. 此尊係阿閦佛入金剛波羅密三昧所流出之身, 卽表以堅固如金剛之菩提心之德供養大日如來. 密號堅固金剛, 種子爲□(hūṃ), 爲菩提心․能破之義. 此尊之三昧耶形․形像, 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皆不同, 於成身會, 三昧耶形爲五股杵;形像爲黑靑色天女形, 左手執蓮, 蓮上有梵篋, 右手觸地;眞言爲唵 薩怛 嚩嚩日哩 吽. 於三昧耶會,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三股杵, 眞言爲嚩日囉 室哩 吽. 於微細會, 形像爲左手持蓮, 蓮上有鈴.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五股杵.[金剛頂經卷中․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
【금강반金剛盤】
p3572-中→ 密敎法具之一. 指修法時放置金剛鈴與三種金剛杵(獨股․三股․五股)之金屬臺. 一般作心臟形, 具有三足. 金剛盤之名未見於諸經軌中, 僅見於日本空海所撰御請來目錄中金剛盤子一口一詞, 該盤與今所用者是否相同, 則難以確知. [乳味鈔卷一․卷十六]
【금강반야경소金剛般若經疏】
p3555-中→ ①全一卷. 隋代天台大師智顗(531~597)講述. 又稱金剛經疏․金剛般若疏․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本書爲現存最古之金剛般若經疏. 乃智顗根據鳩摩羅什譯金剛經所講述之注釋書, 然講述於何時何處則不明. 本書採用五重玄義之釋義, 竝以序․正․流通等三分解釋經文, 然書中難以圓融之點甚多, 而不見智顗特有之解釋風格, 故恐係後人假藉之作, 或智顗初期所述, 而由旁人筆錄. [智證大師請來目錄․東域傳燈目錄卷上․諸宗章疏錄卷一] ②凡二卷(或一卷). 唐代智儼(602~668)述. 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略疏․金剛般若經略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三冊. 書成於龍朔三年(663)之後. 爲唐代所盛行金剛般若經注釋書之一. 智儼爲華嚴宗之二祖, 本書卽立於華嚴敎學同敎一乘之立場, 由其宗趣之三種般若(實相般若․觀照般若․文字般若)等觀之, 可窺見其獨特之見解.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금강반야바라밀경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p3553-下→ 梵名 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全一卷. 後秦鳩摩羅什譯. 略稱金剛般若經․金剛經. 收於大正藏第八冊. 內容闡釋一切法無我之理. 自古講說此經者特多, 尤以禪宗六祖慧能以來更受重視. 本經經文, 從如是我聞至果報亦不可思議爲前半, 自爾時須菩提白佛言至卷終爲後半, 據歷代學者之硏究, 其前後經文之語句與文意有顯著之異處. 僧肇謂前半係說衆生空, 後半則說法空. 智顗與吉藏則謂, 前半係佛爲前會衆所說, 後半係佛爲後會衆所說;前半爲利根所說, 後半爲鈍根所說. 異譯本有五種:(一)北魏菩提流支譯(同題). (二)陳․眞諦譯(同題). (三)隋代達磨笈多譯之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略稱金剛能斷經). (四)唐代玄奘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七七能斷金剛分). (五)唐代義淨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略稱能斷金剛經). 本經普遍流傳於中國. 現有西藏譯․蒙古譯․滿州譯․英譯․法譯․德譯, 及日譯等數種譯本. 梵本以義大利孔茲(Conze)出版者爲最新版本. 本經之注疏極多, 較重要者有無著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論頌一卷․論釋三卷․僧肇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注一卷․慧遠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疏一卷․智顗之金剛般若波羅密疏一卷․窺基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贊述二卷․慧能之金剛般若波羅蜜解義二卷.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八․廣弘明集卷二十二․開元釋敎錄卷四]
【금강반야바라밀경론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p3554-下→ 梵名 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opadeśa. 凡三卷. 天親菩薩造, 北魏菩提流支譯. 又作金剛般若經論․金剛般若論.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本書爲無著所造之金剛般若經論頌之注釋書, 與唐代義淨所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係同本異譯. 然無著別造有隋代達磨笈多所譯之金剛般若論(又作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二卷或三卷), 故本書所注釋之金剛般若經論頌傳爲無著所造, 恐係二者混淆之誤傳. [開元釋敎錄卷六․卷七․卷九․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八]
【금강반야집험기金剛般若集驗記】
p3555-上→ 凡三卷. 唐代孟獻宗撰於開元六年(718). 又稱金剛般若經集驗記.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九冊. 爲受持金剛般若經之各種靈驗譚. 本書部分由蕭瑀之金剛般若靈驗記․唐臨之冥報記․郞餘令之冥報拾遺等抄出, 竝加入作者實際見聞之事蹟而成. 內容分六篇:救護篇․延壽篇․滅罪篇․神力篇․功德篇․誠應篇等. 金剛經由後秦鳩摩羅什至唐代義淨, 共有六種譯本, 因其僅有一卷, 便於流傳誦持, 故一向與般若心經廣爲流行. 而金剛經讀誦者靈驗功德尤著, 僧俗間誦持極盛, 成爲指導我國佛敎徒實際信仰生活之重要經典. 由上所述, 可知隋唐時代金剛經受持之普及. 本書爲有關金剛般若經之靈驗記中現存最古者, 亦爲硏究初唐佛敎信仰之珍貴資料.
【금강법계궁金剛法界宮】
p3544-上→ 略稱法界宮․法界宮殿. 意卽金剛法界之宮殿. 指大日如來說大日經․金剛頂經等之會場. 據大日經疏卷一載, 金剛法界宮可依淺略․深祕二義釋之:(一)淺略釋, 謂金剛法界宮爲古佛成菩提處, 亦卽指摩醯首羅(梵 Maheśvara, 意譯大自在)之天宮. (二)深祕釋, 謂法界遍一切處皆稱爲金剛法界宮. 金剛比喩實相之智;法界指廣大金剛之智體, 卽如來之實相智身;宮指眞實功德所莊嚴之處. 故十界之依正色身皆爲法界宮, 不限於大日經說法之會場. 要言之, 淺略釋爲他受用身以下所應現之國土, 深祕釋爲法身所住之境界, 此乃卽事而眞之土.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卷下․十住心論卷十]
【금강법보살金剛法菩薩】
p3544-上→ 金剛法, 梵名 Vajra-dharma, 音譯嚩日囉達磨. 西藏名Rdo-rje-spyan, 爲金剛眼之義. 又稱金剛眼菩薩. 別名善利薩埵․金剛蓮華菩薩․善淸淨菩薩․金剛妙眼菩薩․觀世自在菩薩. ①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十六大菩薩之一, 西方無量壽如來四親近之一. 位居西方月輪中無量壽如來之前方. 經由此尊之加持, 可證得諸法本性淸淨之理. 其密號爲淸淨金剛․正法金剛․蓮華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等, 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皆不同, 於成身會, 種子爲□(hrīḥ), 爲遠離貪瞋癡三毒之義;三昧耶形爲開敷之蓮花或蓮花上立獨股金剛杵;其形像爲全身呈肉色, 左手持蓮花, 右手作開勢;眞言爲唵嚩日囉達磨訖哩.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ra), 爲自性淸淨無垢三昧之義;眞言爲薩嚩迦哩. ②密敎金剛界曼荼羅四印會中, 位居西方月輪內之菩薩. 爲大日如來四親近之一. 表徵四種智印中之法智印. 形像略同於成身會之相. 眞言爲涅瑟鉢羅半左縛吉悉弟薄嚩覩薩縛怛他蘗跢麽達喩銘阿惹演擔. 此菩薩係表示無量壽如來爲敎化衆生所顯現的下轉之身, 故宣說本性淸淨之理, 以開導衆生;以其所說之法乃由正智而說, 故又喩稱爲金剛眼. [金剛頂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卷三․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
【금강보계金剛寶戒】
p3579-中→ ①謂戒法堅固不壞, 因受持戒法可破除煩惱迷妄, 功德堅固無比, 故將戒法比喩爲堅利之金剛. [心地觀經卷三]. ②指梵網經所說之大乘菩薩戒. 又作一心金剛戒. 卽本有無作之一心性戒, 一得而永不失, 具有無比之大用. 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三下):金剛寶戒是一切佛本源, 一切菩薩本源.又金剛寶戒爲日本天台宗所立圓頓戒(十重四十八輕戒)之異名, 此戒係最澄依我國天台智者大師之說而設. (參閱圓頓戒)5411)
【금강보보살金剛寶菩薩】
p3579-下→ 金剛寶, 梵名 Vajra-ratna, 音譯嚩日囉囉怛那. 西藏名 Rde-rje-rin-chen. 又稱金剛胎菩薩. ①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十六大菩薩之一, 南方寶生如來四親近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南方月輪中寶生如來前方. 密號大寶金剛․如意金剛․庫藏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中, 種子爲□(oṃ), 三昧耶形爲有火焰之三瓣寶;形像爲身呈肉色, 左手與願, 右手承寶;印相爲二拳之面相合, 以二食指作寶形;眞言爲唵 嚩日囉 囉怛那 唵. 據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載, 由金剛寶菩薩之加持, 能證得無染智. ②大日如來四親近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四印會中南方月輪內. 代表四種智印中之三昧耶智印. 形像爲右手作與願印, 左手持寶珠置於胸前;印相爲金剛針印;眞言爲薩縛目捺藍銘不栗夜薄縛睹. 此菩薩爲寶生如來下轉之身, 象徵發菩提心後之萬行攝持萬法. [金剛頂經卷一․瑜伽瑜祇經一切如來內護摩金剛軌儀品․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
【금강보장金剛寶藏】
p3580-中→ 梵語 vajra-ratna-kośa. 乃比喩大涅槃及衆生心地之淨菩提心, 猶如金剛堅固之寶藏. 此堅固之菩提心能成就一切如來之功德, 縱然流轉六道, 爲三惑所纏縛, 亦絶不受破壞. [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大日經疏卷一․卷二]
【금강보좌金剛寶座】
p3579-下→ 原指釋尊在菩提樹下成道時之高座, 後世亦泛指說法․說戒師及講會之導師等的高床座. (參閱金剛座3552․高座4358)
【금강부金剛部】
p3557-下→ 爲密敎金剛界五部之一, 或胎藏界三部之一. 爲手持金剛杵以標幟如來智德之諸尊所組成之部. 蓋諸佛之智慧能摧破諸煩惱, 而此部以銳利․不壞之金剛比喩如來智慧能破之德, 故以此智含攝一切如來之大智門. 於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中, 位列中臺大日左方之金剛手院․除蓋障院․部分外金剛部院等均屬此部;部主爲降三世明王, 部母爲忙莽鷄菩薩. 於金剛界曼荼羅五智五佛之中, 東方之大圖鏡智屬於此部;部主爲阿閦如來, 部母爲金剛波羅蜜菩薩, 有金剛薩埵․金剛王․金剛愛․金剛嬉等四親近, 此外二十天中之東方五天․千佛中之東方二五○尊․十六尊中之東方四尊等均攝於此部. 於身․口․意三密中, 此部配屬意密, 種子爲□(hūṃ, 吽), 三昧耶形爲五股杵, 尊形爲金剛薩埵.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蘇悉地羯囉經卷上․瑜伽瑜祇經序品․大日經疏卷五․祕藏記]
【금강부주金剛部主】
p3558-上→ 卽金剛部之上首. 金剛界․胎藏界各有金剛部, 然對部主各持異說. 據攝無礙經․五部陀羅尼問答偈讚宗祕論(空海)之說, 金剛界之金剛部主爲阿閦如來. 於胎藏界, 依大日經疏卷五之說以金剛薩埵(執金剛)爲該部上首;攝大儀軌卷二以金剛手菩薩爲金剛部上首;祕藏記則以降三世明王爲部主, 執權管領該部. 又金剛部母卽指司掌能生之德之尊. 金剛界之金剛部母爲金剛波羅蜜菩薩, 胎藏界之金剛部母爲忙莽鷄菩薩.
【금강불괴金剛不壞】
p3536-上→ 比喩如金剛之堅固不壞. 經論中常見金剛不壞之身․金剛不壞勝地等語, 均係取其堅固不壞之義.
【금강불자金剛佛子】
p3541-上→ 又作金剛弟子․金剛資. 指修行金剛乘者, 亦卽指修行眞言密敎之佛弟子. 或指眞言密敎之修行者, 蒙受灌頂, 竝受金剛名者.
【금강비론金剛錍論】
p3574-下→ 全一卷. 又稱金剛錍․金錍論. 唐代僧荊溪湛然(711~782)著.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六冊. 金剛錍係治療盲人眼膜之器具, 引申爲開啓衆生迷惑之心眼. 此論以法華經的一切有情․無情皆成佛之思想與大乘起信論之唯識思想爲根本, 而主張一切草木皆可成佛, 竝以涅槃經佛性如空之立場, 對瓦石非佛性之說加以反駁. 又依據天台之敎理, 謂法․報․應三身皆具足佛性. 本論論及佛性之眞義, 謂不但一切有情具有佛性, 卽連草木亦有佛性. 此種非情佛性說不見於智顗之著述, 可知此係湛然別創之思想, 其後且成爲宋代天台敎義之特色.
【금강비현성록金剛錍顯性錄】
p3575-上→ 凡四卷. 宋代孤山智圓(976~1022)集. 全稱金剛錍論顯性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冊. 本書係唐代僧荊溪湛然所著金剛錍論之注釋書. 天台宗山外派孤山智圓, 於書中公然對四明知禮之山家派挑起論爭. 古來山外派學者之論著中所談義理較爲偏謬, 向爲山家派所駁斥, 然本書對於金剛錍之釋義, 堪稱優越, 甚至山家派亦屢加引用.
【금강산金剛山】
p3535-下→ 位於韓國江原道淮陽府東方, 臨日本海, 爲韓國第一名勝. 相傳爲華嚴經中法起菩薩之住處, 故世人尊爲靈山. 全山分內․外․海․新等四金剛區, 山中有數十寺. 內金剛有高麗太祖所創正陽寺․新羅文武王所創表訓寺․新羅法興王時眞表所創長安寺. 外金剛有神溪寺, 係新羅時代之古塔, 亦爲本山最早之寺. 全山以朝鮮三十一本山之楡岾寺(新金剛)爲最著名.
【금강살타金剛薩埵】
p3575-上→ 梵名 Vajra-sattva. 其梵名前半 vajra, 音譯嚩日囉, 卽金剛之義;梵名後半 sattva, 音譯薩埵, 爲勇猛․有情等義. 故金剛薩埵爲梵名前半之意譯與後半之音譯所倂成. 西藏名 Rdo-rje sems-dpaḥ, 義爲金剛勇猛心. 又稱爲金剛手․金剛手祕密主․執金剛祕密主․持金剛具慧者․金剛上首․大樂金剛․蘇羅多金剛․一切如來普賢․普賢薩埵․普賢金剛薩埵․金剛勝薩埵․金剛藏․執金剛․祕密主․金薩. 金剛薩埵一語, 象徵堅固不壞之菩提心與煩惱卽菩提之妙理. 此名稱於密敎中, 所指有四:(一)指密敎傳法之第二祖. 密敎係由大日如來傳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原爲大日如來內眷屬中諸執金剛之上首, 乃大日經之對告衆, 於大日經中多稱金剛手或祕密主, 居於金剛法界宮. 親蒙大日如來之敎敕後, 結誦傳持密乘, 成爲付授密法第二祖. 釋尊入滅後七․八百年間, 龍猛(龍樹)菩薩開南天鐵塔面受密乘, 而得傳至人間. (二)爲金剛界曼荼羅中, 金剛部院三十七尊之一. 位於東方月輪中阿/閦如來之前方, 主東方發菩提心之德, 乃阿/閦如來四親近之一. 具普賢行以滿足一切衆生, 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 又此菩薩表示衆生本有之淨菩提心, 與普賢菩薩同體異名. 密號爲眞如金剛․大勇金剛․勇進執金剛. 其種子․三昧耶形․尊形, 在成身會․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等各會中互不相同. 於成身會中, 其三昧耶形爲五股杵. 形像爲身呈肉色, 菩薩形, 右手執五股杵, 表示能摧毁十種煩惱, 滿足十波羅蜜, 或表示五佛之三昧;左手持金剛鈴, 以驚動一切衆生之無明. (三)爲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中, 十七尊中之主尊. 位於曼荼羅之中央, 爲阿閦如來之正法輪身. 以欲․觸․愛․慢等四煩惱之妄體爲別德, 以示煩惱卽淨菩提心之妙趣, 故與金剛欲․金剛觸․金剛愛․金剛慢等四菩薩同時顯現五祕密金剛之相. 種子爲□(oṃ)或□(hūṃ), 三昧耶形爲五股杵. 其形像, 全身呈白色, 戴五智寶冠, 左手持鈴, 置於左腰上, 表示適悅的大我慢之義;右手執五股杵, 表示開啓衆生本有的五智菩提之芽. 通常密敎修普賢法․五祕密法․普賢延命法等, 皆以此尊爲本尊. (四)爲胎藏界曼荼羅金剛部院大智金剛部之主尊. 主折伏門之德, 以摧破惡障爲本誓. 種子爲□(va)或□(hūṃ). 其形像, 全身呈肉色, 頭部略傾向右側, 右手臂彎曲, 稍擧向上, 掌面向上, 五指微曲, 掌中橫置三股杵;左手臂亦彎曲, 略擧向上, 握拳置胸前, 掌背對右手. 此外, 據大敎王經卷八載, 於降三世羯磨會中之金剛薩埵, 顯現三面八臂的降三世明王之形相, 爲阿閦如來之敎令輪身. 蓋此尊係奉如來之敎敕, 欲降伏剛强難化之大自在天衆, 遂現明王之相. 雖有上記各種之金剛薩埵, 然於密敎中, 常以金剛薩埵作爲菩提心, 或經由菩提心而上求佛果者之總代表. 又大日如來爲覺者之總體, 金剛薩埵爲迷者之總體, 故於密敎修法中, 若將大日與金剛薩埵二尊之種子交互而用時, 卽表示融會二尊之本譬, 及生佛不二之義. 於西藏喇嘛敎, 通常將金剛薩埵視爲阿提佛陀(卽本初佛)而崇拜之. 亦有視之爲五智如來中的阿閦如來之化身, 謂其住於白蓮臺上, 主東方之淨土. 於各種圖像․造像中, 有往往妃(藏 Yum)爲伴之圖像造型頗爲奇特.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七增益守護淸淨行品․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卷四․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理趣釋卷上․大日經疏卷五․E. Schlagintweit: Buddhism in Tibet]
【금강살타설빈나야가천성취의궤경金剛薩埵說頻那夜迦天成就儀軌經】
p3577-上→ 凡四卷. 宋代法賢(?~1001)譯. 略稱頻那夜迦天儀軌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一冊. 內容敘述頻那夜迦天(歡喜天)得成就一切衆生之利益, 及此天相應於息災․增益․敬愛․調伏等四種法之咒咀法.
【금강삼매경金剛三昧經】
p3535-上→ ①西藏名 Rdo-rjeḥi tiṅ-ṅe-ḥdsin-gyi chos-kyi yi-ge. 全一卷(或二卷). 北涼時代(397~439)譯. 譯者佚名. 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其內容係闡釋諸法空․眞如․如來藏等, 計分八品:第一序品․第二無相法品․第三無生行品․第四本覺利品․第五入實際品․第六眞性空品․第七如來藏品․第八總持品. 本經雖僅一卷, 然已賅攝諸大乘思想, 堪爲菩薩出世度人之法寶. 本經之西藏本乃譯自漢本. 又本經之注釋書有明代圓澄之金剛三昧經注解四卷․新羅元曉之金剛三昧經論三卷․淸代誅震之金剛三昧經通宗記十二卷. [敦煌劫餘錄卷七(陳垣)]. ②全一卷. 譯者佚名. 又稱金剛三昧本性淸淨不壞不滅經․金剛淸淨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금강삼매金剛三昧】
p3534-下→ ①爲能通達一切諸法之三昧(卽定). 因其堅固能斷破一切煩惱, 猶如金剛堅固能摧破他物, 故稱金剛三昧. 涅槃經卷二十四(大一二․五○九中):菩薩摩訶薩!修大涅槃, 得金剛三昧, 安住是中, 悉能破散一切諸法.[楞嚴經卷六․大日經疏卷五․大智度論卷四十七]. ②日本遊方僧. 曾入唐. 籍貫不詳. 又稱三昧. 根據唐代段成式撰之酉陽雜俎卷三及續酉陽雜俎卷二所載, 師來唐後, 轉赴中印度, 見諸寺多畫玄奘之麻屩及匙筯, 每齋日膜拜. 竝遊那爛陀寺. 歸唐後, 元和十三年(818), 與蜀僧廣昇詣峨眉山. 其他事蹟及寂年世壽均不詳. 爲日本文獻上所記錄最初之入竺者. 或謂師別號爲法道. [入竺日本僧金剛三昧傳考]
【금강색보살金剛索菩薩】
p3553-中→ 金剛索, 梵名 Vajra-pāśa. 音譯作嚩日羅播捨菩薩. 爲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四攝菩薩之一. 列位於成身會曼荼羅第一重之南門月輪中. 密號爲等引金剛․慈引金剛. 阿闍梨所傳曼荼羅中之金剛羂索菩薩與此尊同體. 此尊以大慈悲心之索牽引衆生入於佛道, 故主牽引衆生之德. 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大一八․二九○下):從引入方便羂索三摩地智, 流出金剛羂索光明, 遍照十方世界. (中略)受用三摩地智故, 成衛護功德戶金剛羂索菩薩形, 住南門月輪.[三卷本大敎王經卷二]
【금강선金剛線】
p3572-下→ 梵語 vajra-sūtra. 密敎中, 灌頂時授與受者之絲線, 或修法壇(曼荼羅)上金剛橛(壇上四隅所立之柱)間的張索, 稱爲金剛線. 由五色絲搓合而成, 竝在兩線頭之結合處作三個金剛結, 故有此稱. 廣義而言, 金剛線泛指以上兩者;若嚴格區分, 則前者稱爲金剛線․護身線․神線, 後者稱爲壇線. 五色卽白․赤․黃․靑․黑等色, 分別代表五佛中之大日佛․寶幢佛․華開敷佛․無量壽佛․鼓音佛的五智;又表示以信․進․念․定․慧等五法貫攝一切敎門. 據大日經疏卷五載, 當挑選上好之絲作金剛線, 先用香水洗淨, 再由淸淨之童女搓合之, 其次, 依五佛之眞言次第加持一色, 最後以成辦諸事之眞言總加持之. 又曼荼羅上所用之線, 造法亦同. [大日經具緣品․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陀羅尼集經卷四․大日經疏卷十五]
【금강선등錦江禪燈】
p6334-上→ 凡二十卷, 另有目錄一卷. 淸代臨濟宗僧丈雪通醉(1610~1693)著, 康熙三十二年(1693)重刊.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五冊. 通醉廣蒐歷代諸家史傳․語錄, 依指月錄等之體例, 將歷代各宗共爲一源, 而不別分五家七宗等枝末派系, 惟於卷目之下標明大鑒下第幾世. 主要收錄蜀地出身而弘揚宗乘於異地之諸師, 或籍屬四方而建法幢於蜀地者之上堂․小參․行實․頌古等, 以及朝野護法居士․隱逸山林之高僧與神僧之機緣法語, 共計一千餘人, 其中初祖達磨至大鑑下四十世之禪師約有八百餘人.
【금강선론金剛仙論】
p3539-上→ 凡十卷. 北魏菩提流(留)支譯. 又稱金剛仙記․仙記.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 本書係注解天親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 關於本書之作者, 據本書卷末載(大二五․八七四下):彌勒世尊但作長行釋, 論主天親旣從無障礙比丘邊學得, 復尋此經論之意, 更作偈論, 廣興疑問, 以釋此經, 凡有八十偈. 及作長行論釋, 復以此論轉敎金剛仙論師等. 此金剛仙轉敎無盡意, 無盡意復轉敎聖濟, 聖濟轉敎菩提留支, 迭相傳授, 以至於今, 始(疑作殆)二百年許, 未曾斷絶故.知金剛般若經之義釋, 自彌勒以來, 經無著(無障礙)․天親․金剛仙․無盡意․聖濟․菩提流支等次第轉敎, 其中, 金剛仙․無盡意․聖濟等之事蹟雖不詳, 惟旣題爲金剛仙論, 卽可視同金剛仙所造. 然此書處處引用我國譯經家之說, 顯然非梵本之翻譯. 或謂係菩提流支所作, 如吉藏之金剛般若經義疏卷一․圓測之仁王經疏卷上末․開元釋敎錄卷十二等均以本書爲菩提流支所造. 然窺基之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則謂本論中所述定性二乘迴心之義․眞識緣起之說均非天親門下所好, 而認爲金剛仙乃我國南方吳人. [東域傳燈目錄卷上]
【금강소보살金剛笑菩薩】
p3552-下→ 金剛笑, 梵名 Vajra-hāsa, 音譯嚩日囉賀娑. 西藏名 Rdo-rje-ḥdsum.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十六大菩薩之一, 南方寶生如來四親近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南方月輪中寶生如來之後方. 又稱摩訶笑菩薩․摩訶希有菩薩․金剛歡喜菩薩․金剛微笑菩薩․金剛咲菩薩․樂生歡喜菩薩. 由此尊之加持, 一切衆生若聞若見, 則心生踊躍, 受法利樂. 密號喜悅金剛․歡喜金剛, 種子爲□(haḥ), 爲二障全消殄․歡喜笑悅之義. 此尊之三昧耶形․形像等, 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皆不同, 於成身會, 三昧耶形爲二隻三股杵間有口露齒像;形像爲身呈肉色, 二手揚於耳側, 握拳作印耳背之勢;眞言爲唵 嚩日囉 賀娑 郝. 於三昧耶會,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橫金剛杵;眞言爲呵呵 吽 壑.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三股杵;眞言爲唵 娜莫 薩嚩怛他言我多 摩訶 必哩底 鉢羅母儞耶 迦黎 驃嚩日囉 賀西 郝. 此菩薩表寶生如來之一德, 卽授衆生萬善萬行, 表示與衆生共歡喜大笑之相. [金剛頂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卷三․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三卷本大敎王經卷二․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쇄보살金剛鏁菩薩】
p3578-中→ 金剛鏁, 又作金剛鎖. ①金剛鏁, 梵名 Vajra-sphoṭa, 音譯嚩日囉薩普咤. 西藏名 Rdo-rje-lcags-sgrog.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之一, 四攝菩薩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第一重之西門. 又稱金剛連鎖菩薩. 此尊以大慈悲之誓願, 閉鎖一切惡趣之門, 使衆生安住菩提而不退. 象徵確實攝取衆生之德. 密號堅持金剛․妙住金剛, 種子爲□(vaṃ), 縛不可得之義. 此尊之三昧耶形․印相,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 三昧耶形爲金剛鎖, 形像爲身呈肉色, 左手握拳, 右手執鎖;印相爲二拳相背, 二小指․二食指相鉤如連鎖;眞言爲唵 嚩日囉 薩普咤 鍐. 於三昧耶會, 三昧耶形爲三股鎖, 眞言爲係 薩普咤 鍐.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花, 花上有鎖. [金剛頂經卷二․大敎王經卷四․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②金剛鏁, 梵名 Vajra-śṛṅkhalā, 音譯嚩日囉尸哩佉羅. 西藏名 Rdo-rje lu-gu-rgyud-ma. 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中列於上方第五位. 又稱金剛商竭羅菩薩. 密號堅持金剛․堅固金剛, 爲表示繫留縛住之義;種子爲□(hūṃ)或□vaṃ);三昧耶形爲金剛鎖;形像爲身呈淺黃色, 豎右手屈中指․無名指, 鉤屈食指․小指, 持金鏁;左手仰拳叉腰, 豎立右膝, 面向右方, 交足趺坐於赤蓮花上. 此菩薩表示金剛部之智慧, 縛住一切衆生, 斷滅煩惱․所知二障. 又於大日經中, 以金剛鏁菩薩與金剛針菩薩列爲一對. [大日經疏卷五․卷六․諸說不同記卷四](參閱金針雙鎖3582)
【금강수金剛水】
p3537-上→ 梵語 vajrodaka. 音譯作跋折囉鄔陀迦. 西藏語 rdo-rje-chu. 又稱金剛誓水․誓水. 於密敎中, 受灌頂之際須立誓約;金剛水卽指當時受者所飮之水. 大日經疏卷五載, 金剛水乃以香水調和鬱金․龍腦․旃檀等種種妙香, 竝以眞言加持. 受灌頂者於一切衆聖之前飮之, 自誓其心, 令不退大菩提願. [大敎王經卷三(施護譯)․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陀羅尼集經卷四]
【금강수보살金剛手菩薩】
p3536-下→ 金剛手, 梵名 Vajra-pāṇi(音譯伐折羅播尼)或 Vajra-dhara(音譯伐折羅陀羅). 西藏名 Lag-na rdo-rje. 又稱執金剛菩薩․祕密主菩薩․金剛手藥叉將. 廣指執持金剛杵之菩薩․亦特用以稱密迹金剛力士. 如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之諸尊皆稱金剛手;又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二載, 密迹金剛力士在如來之後, 手執金剛杵. 又大日經疏卷一載, 淺略義之金剛手, 指夜叉, 因其執金剛杵常侍衛佛, 故稱金剛手;深義之金剛手, 則指表大日如來身語意三密之金剛薩埵. 理趣釋卷上以此菩薩卽普賢, 因普賢親由毘盧遮那佛之二手掌受五智金剛杵之故. 而不空所譯之八大菩薩曼荼羅經則在八大菩薩中竝列普賢及金剛手, 竝述金剛手菩薩右手執金剛杵, 左手安於胯, 頂戴五佛冠, 身靑色, 半跏坐;眞言爲唵鍐囉嚩娑嚩訶. [入楞伽經卷八․大敎王經卷一(施護譯)․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大乘八大曼拏羅經]
【금강수우金岡秀友】
p3529-中→ (1927~ )日本佛敎學者. 埼玉縣人. 東京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畢業. 曾於昭和三十三年(1958)至錫蘭留學兩年. 一九七九年, 任東洋大學文學部敎授․東京外語大學講師. 一生精深之宗敎思想體系係透過西洋哲學․基督敎等素養而來. 著有佛敎の國家觀․密敎の哲學等書.
【금강수지금강보살金剛手持金剛菩薩】
p3536-上→ 金剛手持金剛, 梵名 Vajra-hasta-vajra-dhara, 音譯嚩日囉呵窣堵嚩日囉馱洛. 位於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等一行第三位之菩薩. 此尊與金剛部母之忙莽鷄(梵 Māmakī)同體. 主金剛部能生之德. 密號堅固金剛․秘密金剛, 種子爲□(triṃ)․□(hūṃ), 三昧耶形爲三股(一說五股)金剛杵;形像爲身白黃色, 左手向內, 持三股杵, 右手施願, 面微向右, 坐於赤蓮花上;印相爲持地印, 眞言爲忿怒歸命吽吽吽吽發咤髥髥娑嚩賀. [大日經疏卷五․諸說不同記卷四](參閱忙莽鷄菩薩2422)
【금강승교金剛乘敎】
p3552-上→ 爲密敎之異稱. 金剛乘, 梵名 Vajra-yāna, 意爲金剛不壞之乘;音譯跋日羅衍. 又稱金剛一乘․金剛一乘甚深敎․金剛一乘最極祕密敎․金剛智慧一乘敎․最上金剛祕密乘敎. 對其他之大․小乘敎而言, 密敎認爲自敎最爲殊勝, 其敎法堅利如金剛, 故特稱爲金剛乘敎. [瑜伽瑜祇經卷一․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參閱密宗4477)
【금강식천金剛食天】
p3551-上→ 金剛食, 梵名 Vajra-mālaḥ. 密敎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 五類天中之虛空天之一. 位居外金剛部南方之中央. 又稱金剛飮食天․金剛食持鬘․鬘毘那夜迦․嚴髻大將. 種子爲□(ma), 三昧耶形爲花鬘. 其形像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皆不同, 於成身會, 爲白肉色象頭人身, 左手握拳置於腰, 右手持花鬘, 坐於荷葉座上;於微細會, 右手持花鬘, 左手持劍;於供養會, 兩手持鬘. 眞言爲唵 嚩日囉麽邏 娑嚩賀. 此尊卽大敎王經卷十所列虛空行諸天中之作甘露(梵 Madhu-kara), 號爲金剛鬘(梵 Vajra-māla)者. [賢劫十六尊․祕藏記․金剛界七集卷下]
【금강신金剛身】
p3542-上→ 梵語 vajra-saṃhatana-kāya. 全稱金剛不壞身. 以金剛之堅固比喩如來法身之不壞. 大寶積經卷五十二(大一一․三○七中):如來身者, 卽是法身․金剛之身․不可壞身․堅固之身.[長阿含經卷四․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如來壽量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
【금강심金剛心】
p3536-上→ 比喩信心堅固不動;猶如金剛之堅硬, 不被任何物質所破壞. 例如菩薩之大心堅固不動, 稱爲金剛心. 於淨土宗, 則指堅信彌陀本願之心. [大智度論卷四十五]
【금강아보살金剛牙菩薩】
p3537-上→ ①金剛牙, 梵名 Vajra-daṃṣṭra, 音譯嚩日囉能瑟咤羅. 西藏名 Rdo-rje-mche-ba.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十六大菩薩之一, 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四親近之第三.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北方月輪中不空成就如來之左方. 又稱金剛藥叉․金剛摧伏菩薩. 別名摩訶方便菩薩․甚可怖畏菩薩․金剛上菩薩․金剛暴惡菩薩․摧伏魔菩薩. 此尊表不空成就如來之一德, 卽表如來守護衆生, 噉食衆生煩惱惑業之大悲本誓. 由此尊加持故, 能摧天魔一切諸障, 能贏無始煩惱怨敵. 密號猛利金剛․調伏金剛․護法金剛. 此尊之形像․種子等, 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不同, 於成身會, 種子爲□(hūṃ), 表諸因業悉入大空之義;三昧耶形爲橫杵上二利牙;形像爲身白黃色, 二手握拳向外當胸;眞言爲唵 嚩日囉 藥乞叉 吽.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kśa), 表噉盡煩惱義;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半三股杵, 其形如牙;眞言爲設咄嚕 薄乞叉. 於供養會, 形像爲二手持蓮, 蓮上有二半股杵;眞言爲唵 薩嚩怛他蘗多 口路迦 入嚩扌羅 薩發囉拏 布惹 羯迷 跋囉跋囉. 於微細會, 形像爲二拳向內, 左手作牙印, 右手拇指․食指相捻.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金剛頂經卷二․大敎王經卷四(施護譯)]. ②密敎胎藏界金剛部院二十一尊中居第三行上方第五位之菩薩. 密號調伏金剛, 種子爲□(hūṃ), 爲摧破․恐怖之義;三昧耶形爲蓮上有半三股杵;形像爲身呈肉色, 左手當腰持蓮花, 右手豎掌向前, 屈中指․無名指, 披著天衣, 坐於黃蓮花上;印相爲金剛藥叉大悲三昧耶印;眞言爲曩莫三曼多沒馱南 伽尾波羅 設咄嚕 烏吽 娑嚩賀. [諸說不同記卷四․胎藏界七集卷上]
【금강애보살金剛愛菩薩】
p3564-上→ 金剛愛, 梵名 Vajra-rāga, 音譯縛日羅羅伽․嚩日囉邏言我. 西藏名 Rdo-rjeḥī, 意爲金剛弓.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東方阿閦四親近之一. 卽東方月輪中, 居於阿閦如來左方之菩薩. 又稱金剛弓菩薩․金剛妻菩薩. 別名能調伏者․魔羅諸欲菩薩․摩訶安樂菩薩. 密號大悲金剛․離樂金剛․離愛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於各會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中, 種子爲□(hoḥ), 義爲生佛不二․自他歡喜;三昧耶形爲雙立五股杵;形像爲身呈肉色, 二手橫擧一箭;眞言爲唵 跋折囉 阿囉伽 護.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kha), 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二跋折羅(金剛杵), 眞言爲阿斛 蘇法. 於微細會, 形像爲左弓右箭作射形. 於供養會, 印相作外縛拳而置於左胸;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三股杵. 此菩薩象徵阿閦如來之一德, 卽由於發菩提心而自在憐愛衆生. [金剛頂經卷一․瑜伽瑜祇經․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야차명왕金剛夜叉明王】
p3542-上→ 金剛夜叉, 梵名 Vajra-yakśa, 音譯嚩日囉藥乞灑. 爲密敎五大明王之一, 係北方不空成就如來之敎令輪身. 又稱金剛焰口明王․大黑明王․金剛噉食明王․金剛盡明王. 因其能噉食一切惡業之衆生, 故稱金剛焰口;因其身爲黑色, 故稱大黑;因其能呑盡惡有情, 故稱金剛盡. 密號噉食金剛․調伏金剛․護法金剛;種子爲□(hūṃ), 爲恐怖之義, 或□(haḥ)或□vaṃ);三昧耶形爲羯磨輪, 表事業成辦之義;或有說三昧耶形爲牙․鈴․五股杵․劍等. 形像爲身靑黑色, 呈忿怒相, 三面六臂, 頭上有馬王之髻, 正面有五目, 左․右二面各有三目, 三面皆開口;右方之第一手執五股杵, 第二手執箭, 第三手持劍;左方之第一手執五股鈴, 第二手持弓, 第三手持金輪, 立左足, 擧右足, 二足下皆踏蓮, 以珠寶嚴飾遍身, 火焰燃如劫火. 眞言爲唵 麽賀藥乞叉 嚩日囉娑怛嚩 弱 吽 鍐 斛 鉢羅吠捨吽. 又金剛藥叉瞋怒王息災大威神驗念誦儀軌載, 此尊爲金剛手虛空庫菩薩所現;而以此尊爲本尊之修法, 卽金剛夜叉法, 主要爲調伏․息災時所修之法.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道場念誦儀軌卷上․理趣釋卷下․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瑜伽瑜祇經大金剛焰口降伏一切魔怨品]
【금강어보살金剛語菩薩】
p3571-上→ 金剛語, 梵名 Vajra-bhāṣa, 音譯嚩日囉婆沙. 西藏名Rdo-rje brjod-pa.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十六大菩薩之一, 西方無量壽如來四親近之一. 位居西方月輪中․無量壽如來之後方. 又稱金剛語言菩薩․無言菩薩. 別名金剛念誦菩薩․能授悉地菩薩․金剛上悉地菩薩. 由此尊加持, 得以六十四種法音遍至十方, 衆生皆成法益. 密號性空金剛․妙語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 種子爲住(raṃ), 無垢淸淨業之義;三昧耶形爲舌中三股杵形;形像爲身呈肉色, 左手握拳置於腰部, 右手持如來舌置於胸前;印相爲二手作金剛拳, 竝擧至口部卽上仰散開;眞言爲唵 嚩日囉 婆灑 口藍.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da), 以言語施與一切之義;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舌形三股杵;印相爲外縛拳, 而以二食指作蓮形, 以二拇指偃附;眞言爲鉢囉底 攝那. 於微細會, 形像爲左手握拳置於腰上, 右手舒掌置於胸前.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三股杵. 此尊象徵無量壽如來爲衆說法的內證之德, 身呈肉色, 意爲修行證果一致;亦卽肉色係由白色與赤色合成, 白色表示本有淸淨之德, 赤色表示精進修行. 又如來舌表示說法談義之德. [金剛頂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卷三․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금강어언金剛語言】
p3570-下→ 指不出聲而黙誦經文. 略作金剛語. 據守護國界經卷二載, 以身作金剛結跏, 齒唇相合, 不作言聲, 而以心黙念, 卽謂金剛語. 攝眞實經卷下(大一八․二八一中):持眞言時, 住心凝寂;口習眞言, 唯自耳聞, 勿令他解. 心中觀想一一梵字, 了了分別, 無令錯謬. 持習之時, 不遲不速, 是卽名爲金剛語言.
【금강업보살金剛業菩薩】
p3564-中→ 金剛業, 梵名 Vajra-karman, 音譯縛日羅羯磨․嚩日囉羯磨. 西藏名 Las-thams-cad-kyi rdo-rje. ①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十六大菩薩之一, 北方四親近之一. 位居北方月輪中不空成就如來之前方. 別名金剛毘首․金剛羯磨․善遍一切處․金剛不空. 此尊以虛空中庫藏之珍寶救濟衆生而令無匱乏, 於十方如來一切諸佛微塵刹海普心供養. 密號善巧金剛․辦事金剛. 種子․形像於諸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中, 種子爲□(kaṃ), 卽諸作業皆入大空之義;三昧耶形爲十字羯磨;身呈肉色, 二手合掌高擧至頂上;眞言爲唵 嚩日羅 羯磨 劍.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tvaṃ), 卽如如․離言之作業, 遍於法界而最勝第一之義;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十字羯磨;眞言爲蘇縛始 怛鍐.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羯磨杵;印相作外縛拳而置於頭頂;眞言爲唵 薩嚩怛他言我多 度播冥伽 三母捺囉 薩發囉拏 布惹 羯迷 迦囉 加賦ヤv. 此菩薩爲不空成就如來下轉之身, 象徵成辦自他事業之德.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瑜伽瑜祇經]. ②居於密敎金剛界曼荼羅四印會之東方月輪內, 大日如來四親近之一. 象徵四種智印中之羯磨智印. 形像爲左手握拳置於腰部, 右掌置於胸前, 掌心有羯磨;印相作外縛拳而置於頭頂, 以二中指入於掌中, 指面相合, 二小指及食指立起相合;眞言爲阿尾儞野馱縛帝銘薩怛縛薩縛怛他蘗檐失者尾儞野地蘗摩散縛羅參忿擔. 在成身會․羯磨會․供養會․降三世會等諸會中, 皆稱此尊爲業波羅蜜菩薩. [金剛頂經卷二․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卷三․大敎王經卷三]
【금강역사金剛力士】
p3534-中→ 梵名 Vajrapāṇibalin之意譯. 音譯婆闍羅波尼婆里卑. 其義有二:(一)指金剛力士爲一人. 據大寶積經卷九金剛力士會所載, 往昔轉輪聖王勇郡有千子及法意․法念二王子, 法意曾誓言, 若千位太子成佛時, 當爲金剛力士, 親近於佛, 聞諸佛祕要密迹之事. 當時之勇郡王卽過去之定光如來, 千位太子卽賢劫中之千佛, 法意王子卽金剛力士, 名爲密迹, 故又稱密迹金剛力士․密迹力士, 或稱爲那羅延, 以其具有大力之故. (二)指金剛與力士二者. 據大日經眞言藏品所載, 金剛, 係指不可越守護神, 又稱難勝金剛;力士, 係指相向守護神, 又稱對面金剛. 此二尊卽一般所稱之二王尊, 爲安置於寺門兩側之金剛神. 亦有於寺門立右弼金剛與左輔密迹者, 右弼卽那羅延(天), 以此天之神有大力能驅逐一切鬼神;左輔卽密迹金剛力士. 於印度, 則風行安置諸天及藥叉神等, 以守護伽藍. 如毘奈耶雜事卷十七(大二四․二八三上):給孤長者施園之後(中略), 佛言:『長者!於門兩頰應作執杖藥叉, 次傍一面作大神通變.” [大日經密印品․陀羅尼集經卷十二](參閱二王尊191․那羅延天3029)
【금강예보살金剛銳菩薩】
p3573-下→ 位列密敎胎藏界金剛手院第三行上方第二位之菩薩. 又稱金剛悅菩薩. 密號叉迅金剛, 種子爲□(hūṃ), 三昧耶形爲三股杵;形像爲身呈肉色, 左手下覆如拳, 食指鉤屈置於腰側而執蓮, 蓮上有三股杵, 屈右臂而側豎掌, 屈無名指․小指安置胸前, 豎立右膝, 交足而坐於赤蓮花上, 裙腰之一端垂於左脛上, 面向右方下視. 此尊相當於不空羂索經卷九所載之執金剛名聞菩薩. 此菩薩之名未見於大日經具緣品及阿闍梨所傳曼荼羅(善無畏作), 而初見於玄法寺儀軌卷二及靑龍寺儀軌卷中. 古來皆以 Khyāti-vajra 爲其梵名, 音譯佉也都縛日羅, 乃說金剛之義. 或謂金剛銳係金剛說之誤寫, 應指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所說金剛部院金剛薩埵之眷屬名稱金剛. [祕藏記]
【금강왕보살金剛王菩薩】
p3538-上→ ①金剛王, 梵名 Vajra-raja, 音譯嚩日囉邏惹. 西藏名Gdon-mi-za-baḥī rgyal-po, 爲不空王之義. 爲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東方阿閦如來四親近之第二. 位居東方月輪阿閦如來右方之菩薩. 又稱金剛藏菩薩․金剛鉤王菩薩․不空王菩薩. 別名金剛請引菩薩․妙覺菩薩․最上菩薩. 此尊表阿閦如來之一德, 示得自在․一切皆歸服之相. 本誓爲以四攝法鉤召一切有情. 密號自性金剛․執鉤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等, 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不同, 於成身會, 種子爲□(jaḥ), 義卽一切緣生之法, 歸於不生滅之理;形像爲身呈肉色, 二手腕交叉抱於胸前, 二手作金剛拳;印相爲鉤召印, 表上迎一切如來以自利, 下引一切衆生以利他, 卽於自利利他之願行無礙自在, 故得金剛王之名;眞言爲唵 嚩日囉 囉惹 弱.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sa), 眞言爲阿囊耶 娑縛.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雙立三鈷鉤;眞言爲唵 薩嚩怛他言我多 薩嚩怛麽 涅哩耶怛那 布惹 薩發囉拏 羯磨 吃哩 弱.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卷三․瑜伽瑜祇經․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 ②密敎胎藏界金剛手院中, 居第三行持妙金剛菩薩左方. 密號自在金剛․執鉤金剛;形像爲身呈淺綠色, 二手握拳豎食指, 交腕抱於胸前, 披天衣, 衣帶向上飄, 跏坐於伏蓮上;三昧耶形爲雙鉤;眞言爲唵 嚩日囉 囉惹 弱. [祕藏記․諸說不同記卷四]
【금강위산金剛圍山】
p3561-上→ 梵名 Cakravāḍaparvata, 巴利名 Cakkavāḥa-pabbata. 又作鐵圍山․輪圍山․金剛山. 卽圍繞於須彌四洲之外海, 由鐵所成之山. 以鐵性堅固, 故稱金剛. (參閱鐵圍山6878)
【금강유정金剛喩定】
p3560-下→ 梵語 vajropamā-samādhi. 指如金剛一般堅利之定. 又作金剛三昧․金剛滅定․金剛心․頂三昧. 定, 其體堅固, 其用銳利, 可摧毁一切煩惱, 故以能破碎諸物之金剛比喩之. 此乃三乘學人之末後心, 亦卽小乘聲聞或大乘菩薩於修行卽將完成之階段, 欲斷除最後煩惱所起之定;生起此定可斷除極微細之煩惱而各得其極果, 於聲聞之最高悟境可達阿羅漢果, 於菩薩則得佛果. 一般稱斷煩惱之階位爲無間道, 而由此證得眞理之階位稱爲解脫道, 遂以起金剛喩定相當於無間道, 由此得阿羅漢果或佛果亦相當於解脫道, 故能起金剛喩定之無間道, 亦稱爲金剛無間道. [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八․大智度論卷四十七․俱舍論卷二十四․成唯識論卷十]
【금강의천金剛衣天】
p3540-中→ 金剛衣, 梵名 Vajra-vāsin, 音譯嚩日囉縛始. 全稱金剛衣服天爲密敎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 五類天中虛空行天之一. 位列金剛界曼荼羅外金剛部西方. 又稱弓箭毘那夜迦天․頂行大將. 種子爲□(va), 義爲諸法離縛著;三昧耶形爲弓箭;形像爲白肉色之象頭人身, 左手持弓, 右手持箭, 作射箭之勢, 坐於荷葉座上;眞言爲唵 嚩日囉 嚩施 娑嚩賀. 此尊之大悲, 如胎內胞衣, 有爲子防寒溫之用, 故稱金剛衣. 又大敎王經卷十擧虛空行天之諸天主, 謂其中之最勝天號金剛愛. 據此記載, 則金剛衣卽金剛愛. 蓋金剛愛之梵名爲 Vajra-vaśin, 恐係被誤寫爲 Vajra-vāsin, 遂譯爲金剛衣. [祕藏記․金剛界七集卷下]
【금강이의金剛二義】
p3534-上→ 金剛, 乃金中最銳利者, 故經論中多取其作譬喩. 如金剛仙論卷一․金剛般若經疏論纂要卷上等所擧, 皆以金剛之堅利譬喩般若之體用, 卽:(一)堅義, 謂金剛之堅, 萬物不能碎壞;以喩般若之體, 眞常淸淨, 不變不遷, 爲煩惱所不能亂, 邪魔所不能動, 此卽實相般若. (二)利義, 謂金剛之利, 能碎壞萬物;以喩般若之用, 能斷除惑執, 照五蘊皆空, 而度諸苦厄, 此卽觀照般若. (參閱金剛3532)
【금강자金剛子】
p3535-中→ ①又稱金剛珠. 爲金剛樹之果實. 金剛樹, 梵語 akṣa, 音譯惡叉;或 rudrākṣa, 音譯嗚嚕捺囉叉. 金剛子貫穿後, 可作爲數珠之用, 於念誦不動尊等金剛部諸尊時用之. 慧琳音義卷三十五(大五四․五四二下):嗚嚕捺囉叉, (中略)西方樹木子, 核文以排核, 大小如櫻桃顆. 或如小彈子, 有顆紫色, 此名金剛子, 堪作數珠, 金剛部念誦人卽用此, 珠甚堅硬.[典籍便覽]. ②指金剛之佛弟子, 乃對接受密敎金剛界曼荼羅入壇灌頂者之通稱.
【금강장金剛杖】
p3541-下→ 爲密敎執金剛神所持之金剛杵. 或指日本修驗道之修行者所持之杖. 相傳係從密敎法具中之獨股杵演變而成者, 象徵堅固不拔之信念. 以白木作成八角或四角形, 高同於人的身長. [修驗宗法具祕決精註卷上金剛杖條]
【금강장金剛藏】
p3577-上→ ①菩薩處胎經卷七出經品所說八藏之第七. 此藏明示等覺菩薩修因證果之法門. 三藏法數卷三十一謂, 金剛藏者, 乃佛所說等覺菩薩修因感果法, 以其破惑之智最爲堅利, 能斷極後微細無明之惑, 故稱等覺菩薩爲金剛心. (參閱八藏315). ②金剛藏王菩薩之略稱. (參閱金剛藏王菩薩3577)
【금강장보살金剛將菩薩】
p3557-中→ 金剛將, 梵名 Vajra-sena, 音譯嚩日囉制那. 爲密敎胎藏界曼荼羅蘇悉地院中, 右方第二位之菩薩. 以將爲軍隊之首領, 故密號首領金剛;種子爲□(hūṃ), 係降伏之義;形像爲身呈肉色, 兩手掌向外倂攏, 無名指․小指交叉, 拇指․食指․中指伸直向下, 置於胸前, 坐於赤蓮花上;眞言爲唵 縛日羅 制那沙訶. 又此菩薩於大日經․阿闍梨所傳曼荼羅(善無畏作)之中皆未列, 故恐係依後世阿闍梨所附加者. [玄法寺儀軌卷二․靑龍寺儀軌卷中․諸說不同記卷六]
【금강장보살金剛藏菩薩】
p3577-下→ 金剛藏, 梵名 Vajra-garbha, 音譯縛日囉孽囉婆. 又意譯金剛胎. 西藏名 Rdo-rje-sñiṅ. 爲密敎賢劫十六尊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微細會․供養會等外院方壇北方四尊中之第三位. 密號持敎金剛․立驗金剛, 種子爲□(va);三昧耶形爲四個獨股杵作井狀, 表示萬智攝於四智中;形像爲身呈靑白色, 左手握拳, 右手持靑蓮花, 花上有獨股杵;印相爲外縛拳立於火輪, 或外縛五股印;眞言爲唵 嚩日囉 孽羅婆野 娑縛賀. 蓋此菩薩爲賢劫十六尊之一, 其名常出現於諸大乘經典中, 於華嚴經第六會十地品, 特擧爲上首. 十地經論卷一(大二六․一二四上):何故名金剛藏?藏卽名堅, 其猶樹藏, 又如懷孕在藏, 是故堅如金剛, 名金剛藏. 是諸善根, 一切餘善根中, 其力最上, 猶如金剛, 亦能生成人天道行, 諸餘善根所不能壞, 故名金剛藏. 此菩薩於大日經卷一具緣品․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上及無量壽供養儀軌中, 皆名爲金剛薩埵;於文殊寶藏陀羅尼經中, 則指文殊菩薩;於理趣釋卷下, 指虛空藏;於略出念誦經卷三, 爲金剛寶․金剛利之異名;於三卷本敎王經卷二, 稱爲金剛寶. 又據陀羅尼集經卷七載, 金剛藏爲金剛薩埵之化身. [金剛頂經卷三․賢劫十六尊․華嚴經疏卷三十一․金剛頂大敎王經疏卷二]
【금강장왕보살金剛藏王菩薩】
p3577-上→ 金剛藏王, 梵名 Aṣṭottaraśatabhujavajradhara, 音譯阿瑟咤多羅舍多部惹縛日羅馱落. 密敎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中最右端之菩薩. 全稱一百八臂金剛藏王. 略稱金剛藏. 此尊形像身呈靑黑色, 作十六面(或作二十二面, 其中一面爲佛面), 有一○八臂, 表示對治百八煩惱, 手持一○八種破除煩惱之武器, 如獨股杵․輪․索․劍․鉤․梵篋․棒․花形杵等, 坐於寶蓮花中. 此菩薩於虛空藏院中, 與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相對安置, 代表虛空藏菩薩福智二門中之智德. 金剛一詞, 意謂第八識大圓鏡智本有不壞之義;藏之一詞, 卽謂此識中含藏萬法之義;王之一詞, 則謂此識安住於行者之心中. 密號祕密金剛, 種子爲□(hūṃ), 三昧耶形爲五股杵, 其印相爲金剛羅闍一切見法印, 眞言爲唵 跋折路波婆夜 莎訶. 或謂係金剛薩埵之變化身, 又釋迦亦爲金剛薩埵之變化身, 故釋迦與金剛藏王能變之體, 可謂同一. 此菩薩之名未見於大日經與大日經疏中, 而初見於玄法寺儀軌卷二․靑龍寺儀軌卷中;古來皆以之爲陀羅尼集經卷七中金剛藏之同尊. 又依理趣釋卷下․大敎王經卷二等所說, 以金剛藏爲虛空藏菩薩之灌頂名號, 金剛藏與虛空藏同體. [祕藏記]
【금강저金剛杵】
p3543-上→ 梵語 vajra. 音譯嚩日囉․伐折囉․跋折羅․武我耽囉․伐闍羅. 原爲古代印度之武器. 由於質地堅固, 能擊破各種物質, 故冠以金剛之名. 密敎中, 金剛杵象徵摧滅煩惱之菩提心, 爲諸尊之持物或修法之道具. 於曼荼羅海會之金剛部諸尊皆持金剛杵. 眞言行者亦常攜行, 蓋以此杵象徵如來金剛之智用, 能破除愚癡妄想之內魔與外道諸魔障. 最初金剛杵尖端甚銳利, 直至用爲法具, 其形狀已改變許多. 有金․銀․銅․鐵․石․水晶․檀木․人骨等多種質料, 長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 形狀有獨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人形杵羯磨金剛․塔杵․寶杵等, 而以獨股․三股․五股最爲常見, 分別象徵獨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 獨股杵․三股杵․五股杵․寶杵․塔杵合稱五種杵. 其中, 獨股杵爲最古之形式, 其鋒頗長, 爲密迹金剛力士所持. 此外, 千手觀音四十手中之金剛杵手及金剛藏王菩薩一百零八臂中之一手亦持獨股杵. 於五種金剛杵中, 以獨股杵與蓮華部相應, 置於大壇之西方, 其獨鋒象徵獨一法界. 三股杵與羯磨部相應, 置於大壇之北方. 通常稱嚩日囉者, 一般係指三股杵. 五股杵又稱五智金剛杵․五峰金剛杵․五峰光明․五股金剛, 其五峰係表五智五佛, 其中之一鋒象徵佛之實智, 其餘四鋒則爲四佛權智之標幟.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陀羅尼集經卷二․慈氏菩薩略修愈言我念誦法卷下․金剛頂經卷二․陀羅尼門諸部要目․大日經疏卷六]
【금강정경金剛頂經】
p3559-中→ 卽闡說密敎金剛界法門之經典, 與大日經竝稱爲二部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 有廣․略兩種, 現僅存略本. 譯本有三種:(一)唐代不空所譯之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 凡三卷. 爲一般所用最廣泛者. (二)唐代金剛智所譯之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 又稱略出經, 凡四卷. 開元十一年(723)譯出, 故可推定原本或成書於七世紀末之南印度. (三)北宋施護所譯之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三昧敎王經, 凡三十卷. 所謂金剛頂, 卽諸經中最高之意. 所謂略出, 係自十萬頌之廣本略出其精要. 爲求加快證入佛․菩薩之境地, 故於該經詳述密敎獨特之祕密修行儀軌. 梵本今已不存. 金剛頂經由十四處十八會之說法而成, 後龍樹菩薩於南天竺之鐵塔內, 自金剛薩埵受持該經十萬頌, 再傳至龍智․金剛智. 然於金剛智搭船東來我國之途中遇到風暴, 經典大部流失, 傳譯弘布者僅爲其中極少部分. 相傳金剛頂經有四種:一爲法爾恆說本, 二爲塔內安置本, 三爲十萬頌廣本, 四爲四千頌略本, 卽十八會中初會四大品. [金剛頂瑜伽十八會指歸․金剛頂經大瑜伽秘密心地法門義訣卷上]
【금강정金剛頂】
p3558-中→ 爲密敎金剛界諸經․諸會之總稱. 金剛有堅固․利用二義. 堅固, 比喩實相不思議之理體常住不壞;利用, 比喩如來之智用銳利, 能摧破惑障, 顯證極理;頂, 則有最勝․尊上之義. 卽謂此金剛敎於諸大乘法中最勝無上, 猶如人身之頂部. 蓋金剛頂原係如來智德之譬喩, 而金剛界十八會之說法乃開顯佛智之法門, 故對其會座與經典冠以金剛頂之名. 若更深究之, 金剛頂亦指衆生本有之淸淨菩提心體, 此本有之菩提心常住不壞, 能成滿諸德, 實爲無上尊勝者. [金剛頂經疏(慈覺)卷一]
【금강정련화부심염송의궤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
p3560-上→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又作金剛界儀軌․蓮華部心念誦儀軌․蓮華部心儀軌․蓮華部心軌․蓮華部儀軌. 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 內容記述金剛界曼荼羅諸尊之念誦供養法, 依序明示成身會․羯磨會․三昧耶會․供養會等諸尊之印契眞言;古來多以此儀軌配於廣本金剛頂經初品六會之曼荼羅. 又不空所傳譯之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二卷卽此儀軌之同本異譯.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五]
【금강정유가중발아뇩다라삼먁삼보리심론金剛頂瑜伽中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論】
p3559-上→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略稱金剛頂發菩提心論․發菩提心論․菩提心論․瑜伽總持敎門說菩提心觀行修持義. 乃密宗所依據之重要論部. 立行願․勝義․三摩地等三門, 記述菩提心之行相. 以行願菩提心利益安樂無餘有情界;勝義菩提心觀一切法無自性;而以三摩地觀行之相, 卽指日月輪觀及五相成身觀等. 此論依三摩地之法, 故得悟諸佛之法身而證法界體性智. 一般皆謂本論係龍樹菩薩所作, 然文中多處引用大日經․大日經供養法及大日經疏等之文句, 由此推測或係唐代密宗祖師一行以後之著作.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五]
【금강정유가중약출염송경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
p3559-上→ 凡四卷. 唐代金剛智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 略稱略出經․略出念誦經. 乃摘自十萬頌廣本金剛頂經之精要, 故稱略出經. 與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俱爲密宗重要之依據經典. 內容大要爲對灌頂受法弟子說灌頂入壇者之資格, 明示眞言持誦之時․處及持誦入定等之法;其次敘述自一切如來之心次第出生三十七尊, 略說五相成身觀及灌頂法;竝言明入壇灌頂之儀則․灌頂護摩之法等.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四]
【금강정일체여래진실섭대승현증대교왕경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
p3558-中→ 凡三卷. 唐代不空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 又稱金剛頂瑜伽眞實大敎王經․金剛頂大敎王經․金剛頂經․三卷本大敎王經․敎王經․攝大乘現證經. 乃五部祕經之一, 爲金剛頂經廣本十萬頌十八會之中, 初會六曼陀羅之第一大曼陀羅之別譯經, 係密宗之根本聖典, 故一般單說金剛頂經時多指本經. 又不空另譯出與本經同名之二卷本, 爲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之同本異譯者, 亦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 內容略說金剛界如來入金剛三摩地․出生金剛界三十七尊․禮讚如來․建立金剛界大曼荼羅之儀則․引弟子入曼荼羅之法, 竝說羯磨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等. 而北宋施護所譯之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三昧大敎王經三十卷, 則爲金剛頂經廣本十八會中初會之全部, 又稱宋譯敎王經․三十卷大敎王經․大敎王經.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五]
【금강정찰金剛淨刹】
p3557-下→ 爲伽藍之德稱. 金剛, 比喩功德堅利;淨刹, 謂淸淨之土.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三(大四○․一四一中):入寺踐金剛淨刹法.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大四○․四○九中):金剛, 堅利之寶;伽藍, 福業之地. 故以喩焉.
【금강조복천金剛調伏天】
p3573-上→ 金剛調伏, 梵名 Vajra-jaya, 音譯縛日羅惹野. 西藏名Rdo-rje rnam-par rgyal-ba, 義爲金剛勝. 密敎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 五類天中虛空天之一. 又稱象頭天․抱刀毘那夜迦․象頭大將. 位居外金剛部北方之中央. 種子爲□(ja), 形像於金剛界各會中大同小異, 如於成身會, 爲象頭人身, 坐於荷葉上, 左手執劍, 右手握拳置於腰部;三昧耶形爲劍, 或歡喜團;印相爲左拳置於腰, 右手作刀印;眞言爲唵 嚩日羅 惹野 娑嚩賀. 據大聖歡喜雙身毘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載, 此天屬四方毘那夜迦之一, 又稱金色伽那鉢底;左手持白琉璃珠, 右手執寶棒. 又此天卽大敎王經卷十所列虛空行諸天中之持勝天, 號爲最勝金剛. [賢劫十六尊․祕藏記]
【금강좌金剛座】
p3552-中→ 梵語 vajrāsana. 又作金剛齊. 指佛陀成道時所坐之座, 位於中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之菩提樹下. 以其猶如金剛一般堅固不壞, 故稱金剛座. 據大唐西域記卷八載, 菩提樹垣正中有金剛座, 昔賢劫初成時, 與大地俱起, 據三千大千世界中, 下極金輪, 上侵地際, 金剛所成, 周百餘步, 賢劫千佛坐之而入金剛定, 故稱金剛座. 又唐代義淨撰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經行少病條(大五四․二二一下):經云觀樹經行. 親在金剛座側, 但見眞迹, 未覩圓基耳.可見當時已衰廢, 現今之金剛座係後代模造, 眞正之聖蹟早已埋沒於大塔下.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三․大智度論卷三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三十․卷八十三․俱舍論卷十九]
【금강지金剛智】
p3561-上→ >梵語 vajra-prajñā. 譯縛日羅般若. 西藏語 rdo-rje-śes-rab. 指堅固不壞之智體, 爲大圓鏡智之別名. 此智能破除煩惱習氣, 猶如金剛之摧毁諸物, 故稱金剛智. 據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說, 就因位而言, 指行者初發之信心;就果位而言, 則象徵阿閦如來. [菩提心論․大日經疏卷一․瑜祇經義述第一]. ②(671?~741)梵名 Vajrabodhi. 音譯跋日羅菩提. 爲印度密敎付法第五祖, 中國密敎初祖. 出身南印度婆羅門(另說爲中印度王子). 十歲出家於那爛陀寺. 二十歲受具足戒, 廣習大小乘經律論. 三十一歲, 從南印度龍智學習密敎. 繼善無畏東來之後三年, 於唐開元七年(719), 攜弟子不空由海路經錫蘭․蘇門答臘至廣州, 建立大曼荼羅灌頂道場, 化度四衆. 八年, 入洛陽․長安, 從事密敎經典之翻譯, 竝傳授灌頂之祕法. 譯有金剛頂經․瑜伽念誦法․觀自在瑜伽法第八部十一卷. 與善無畏․不空竝稱開元三大士. 本擬歸返印度, 然因病示寂於洛陽廣福寺, 世壽七十一(一說七十, 或謂年壽不詳). 諡號大弘敎三藏. 門弟子另有一行․慧超․義福․圓照等. [開元釋敎錄卷九․宋高僧傳卷一․佛祖統紀卷四十]
【금강지보살金剛持菩薩】
p3545-下→ 金剛持, 梵名 Vajra-dhara, 音譯嚩日囉陀羅. 西藏名Rdo-rje ḥdsin-pa. 略稱金剛持. 係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金剛手院中, 第二行第六位之菩薩. 密號爲常定金剛, 種子爲□(hūṃ), 三昧耶形爲獨股杵. 形像爲身呈白黃色, 右手屈肘, 掌向上, 持直立獨股杵之下端;左手亦握獨股杵, 置於左胸, 著天衣, 坐於赤蓮花上. 胎藏圖像之執金剛杵金剛與此尊同, 惟右手所持之獨股杵周圍有火焰. 其印相爲金剛部之通印, 卽持地印;其眞言爲一切持金剛之眞言, 卽南麽 三曼多伐折羅赧 合牛合牛合牛 發咤發咤發咤 髥髥 莎訶(namaḥ samanta-vajrāṇāṃ hūṃ hūṃ phaṭ phaṭ phaṭ jaṃ jaṃ svālā). [祕藏記․諸說不同記卷四]
【금강찰金剛刹】
p3545-中→ 寺之異名. 又稱金剛淨刹. 係以金剛比喩寺廟之功德, 故稱之. 僧史略卷上(大五四․二三七上):案靈裕法師寺誥, 凡有十名寺. (中略)七曰金剛刹. (刹土堅固, 道人所居)
【금강참金剛懺】
p3580-下→ 指基於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行之懺法. 有關此懺法之懺文, 據廣弘明集悔罪篇載, 有梁武帝之金剛般若懺文. 蓋金剛經乃禪宗特別重視之經典, 據蔣之奇之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載, 自五祖以後, 金剛經已取代四卷之楞伽經而受重視. 此外, 另由唐代孟獻忠之金剛般若集驗記․段成式之金剛經鳩異․著者不詳之受持感應錄․感應傳․王起隆之新異錄․周克復之持驗記, 及淸代王澤泩之感應分類輯要․淨慧之靈驗傳․六如之瑞應編等論著, 亦可推知歷代對金剛經信仰之普及. 故金剛懺法之流行, 乃勢所必然.
【금강체金剛體】
p3581-中→ 比喩身體堅固, 猶如金剛, 係指佛身功德而言. 據月光童子經載, 如來之身功德如金剛, 已斷盡諸惡而積聚萬善;相好光明, 無神器能比喩之;永除五道之冥闇, 得無上正眞之獨明. 新譯仁王經卷中(大八․八三七中):世尊導師金剛體, 心行寂滅轉法輪.[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如來壽量品]
【금강초리金剛草履】
p3555-下→ 古代日本僧人所著用的草履之一. 又稱金藏草鞋. 或單稱金剛. 種類繁多, 有藁金剛․藺金剛․菅金剛․板金剛等, 較現在之草履略大. 蓋取金剛堅固不壞之義, 故稱金剛草履. 據日僧法然上人行狀畫圖卷三十四載, 上人一生不乘馬․車輿, 皆踏金剛草履步行. [同翼贊卷三十四․類聚名物考卷二四○藁金剛條]
【금강최쇄천金剛摧碎天】
p3568-中→ 密敎金剛界外金剛部二十天之一, 五類天中之虛空天. 位居外金剛部東方之中央. 又稱傘蓋毘那夜迦. 略稱爲金剛摧天. 種子爲□(gu)․□(go), 乃一切法無行之義. 三昧耶形爲傘蓋. 形像爲身呈肉色, 象頭人身, 二手持寶傘蓋(亦有左手安於腰者), 坐於荷葉座上. 印相爲左手舒五指, 掌心向下;右手作拳, 以食指抵住左手掌心, 呈傘狀. 眞言爲唵 嚩日囉 愚 娑嚩賀. 此尊係大日如來爲攝取諸毘那夜迦而現之應同身, 持傘蓋表示覆護衆生;又以能摧破諸障難之義, 故名金剛摧碎, 相當於宋譯大敎王經卷十所列虛空行諸天中之末度末多天(梵 Madhu matta). 又末度末多天之號爲金剛舜拏, 梵語 chinna(舜拏)乃摧碎之義. 另於賢劫十六尊一書中列擧金剛摧碎天之眞言縛日羅 遇拏, 梵語爲 vajra-gūḍha, 當爲此尊之梵名, 而 gūḍha 有隱蔽之義, 與祕藏記中所謂傘蓋(毘那夜迦)之義相近. 於西藏譯本中以 glaṅ -poḥī sna(象鼻)代替 chinna. [蘇婆呼童子請問經卷上․大聖歡喜雙身毘那夜迦天形像品儀軌]
【금강침론金剛針論】
p3557-上→ 梵名 Vajrasūcī. 法稱(梵 Dharmakīrti)造, 宋代法天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本書基於佛敎的立場, 批判吠陀時代以來印度之階級制度. 除引用婆羅門敎經典之文獻而加以反駁外, 竝提倡人間平等, 爲一部簡明之論書. 本書之梵文原本現存, 西元一八二九年英國東方學者荷吉森(B.H. Hodgson)出版梵文原本及英譯本. 此外另有德譯本․西藏譯本. 又本書漢譯本․西藏譯本皆指爲法稱所作, 而梵本之序及跋皆謂此書爲馬鳴(梵 Aśvaghośa)所撰a述.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奧義全書卷八․S. Lévi: Journal Asīatique, 1908]
【금강침보살金剛針菩薩】
p3556-中→ 金剛針, 梵名 Vajra-sūci, 音譯嚩日囉蘇脂. 西藏名Rdo-rje-khab. 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外列南方第三位之菩薩. 又稱大力金剛針菩薩. 針者, 利智之義, 因此尊能以如金剛般銳利之智貫達一切諸法, 故稱金剛針. 密號精進金剛, 種子爲□(hūṃ), 三昧耶形爲獨股杵;形像爲身呈肉色, 左手豎掌, 屈食指․中指․無名指而持蓮, 蓮上立獨股杵, 仰右掌, 指端向右, 微屈食指․中指․無名指, 跏坐於白蓮花上;眞言爲南麽三曼多伐折羅赧 薩婆達麽 儞吠達儞 伐折囉素旨 嚩囉泥 莎訶.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則以此尊爲金剛部院金剛薩埵之眷屬, 而不入虛空藏院. [大日經疏卷五․卷十․大日經義釋卷七․秘藏記․諸說不同記卷六]
【금강해모金剛亥母】
p3539-下→ 爲西藏佛敎密宗本尊神. 爲上樂金剛之明妃. 頭現豬形, 女身. 其塑像爲與上樂金剛相抱之形. 係迦爾居派修密宗時尊奉之主要本尊.
【금강향보살金剛香菩薩】
p3551-中→ 金剛香, 梵名 Vajra-dhūpā, 音譯嚩日囉杜閉. 西藏名Rdo-rje-bdug-pa. 爲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外四供養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外院方壇東南隅. 又稱金剛燒香菩薩․金剛焚香菩薩. 密號無礙金剛․速疾金剛․端嚴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等, 於金剛界曼荼羅各會中皆不同, 於成身會, 種子爲□(aḥ), 係遠離諸煩惱之義;三昧耶形爲寶香爐;形像爲黑色天女形, 兩手持香爐;眞言爲唵 嚩日囉 度篦 婀. 於三昧耶會, 三昧耶形爲蓮上之燒香器, 眞言爲鉢囉訶邏儞儞. 於微細會, 形像爲跪坐之姿勢, 兩手持蓮形之有柄香爐. 於供養會, 兩手持蓮, 蓮上有香爐;眞言爲唵 薩嚩怛他言我多 度波 布惹 咩伽 三母捺 薩發囉拏 三摩曳 吽. 此尊係東方阿閦佛爲供養中央大日如來所流出之身. 阿閦佛主堅固菩提心, 而以適悅無礙之智爲本誓;因香表適悅無礙智, 故以香供養.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金剛頂經卷二․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大敎王經卷四]
【금강혜金剛慧】
p3572-上→ 指通達實相之理而破除諸相之智. 維摩經卷中不二品(大一四․五五○下):達罪性則與福無異, 以金剛慧決了此相.維摩經注卷八(卍續二七․二五二下):什曰:『金剛置地下至地際, 然後乃止;實相慧要盡法性, 然後乃止也.” 肇曰:『金剛慧, 實相慧也.” 於密敎, 則指體達阿字本不生妙理之慧, 此慧遠離動轉, 猶如堅固不壞之金剛. (參閱阿字本不生3615)
【금강화보살金剛華菩薩】
p3562-下→ 剛華, 梵名 Vajra-puṣpā, 音譯嚩日囉補澀閉․嚩日囉補瑟波. 西藏名 Rdo-rje-me-tog.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之一, 外四供養之一. 位居金剛界曼荼羅外院方壇之西南隅. 又稱金剛散華菩薩․金剛妙華菩薩․金剛覺花侍女菩薩. 密號妙色金剛․淸淨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等, 隨金剛界各會而有異, 如於成身會, 種子爲纏(oṃ), 一切法流注無生滅之義;三昧耶形爲盛花器;形像爲捧鮮花之淺黃色天女;印相爲二手作金剛拳, 上仰而散開, 如捧獻之狀;眞言爲唵 嚩日囉 補澀篦 唵. 於三昧耶形會, 種子與成身會相同;三昧耶形爲蓮花上有散花;印相爲外縛拳, 由縛而仰開;眞言爲破邏言我弭. 於微細會, 形像爲跪坐之天女, 手捧蓮葉, 葉上有未敷之蓮花. 此尊係自南方寶生如來流出, 以供養大日如來. 寶生如來司掌萬德開敷之德, 故以妙花供養之. [金剛頂經卷二․大敎王經卷四․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희보살金剛喜菩薩】
p3560-上→ 金剛喜, 梵名 Vajra-sādhu, 音譯嚩日囉娑度. 西藏名Rab-tu-dgaḥ-baḥī rgyal-po, 意爲歡喜王. 係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東方四親近之第四. 乃居於東方月輪中阿閦如來後方之菩薩. 又作金剛稱菩薩․金剛善哉菩薩․歡喜王菩薩. 別名摩訶悅意菩薩․妙薩埵上首菩薩․金剛首菩薩. 由此尊之加持, 於諸善法渴仰無厭, 見微善卽稱美讚歎. 密號善哉金剛․讚歎金剛․安樂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等於各會皆不同, 於成身會, 種子爲震(saḥ), 義爲諦觀不生不滅常住堅固之理;三昧耶形爲二拳相竝, 各舒食指作彈指狀;形像爲身呈肉色, 二手握拳當胸;眞言爲唵 嚩日囉 沙度 索.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戎(dhu), 表顯法界三昧自證之大喜;印相爲外縛拳, 以二食指作彈指狀;眞言爲娑度娑度.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有寶. 於微細會, 形像爲左手握拳, 右手作彈指狀. 金剛喜菩薩象徵阿閦如來的菩提心之德, 此德愛憐一切衆生而救濟之, 示現自他俱得喜悅之相. [金剛頂經卷一․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略述金剛頂瑜伽分別聖位修證法門․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강희보살金剛嬉菩薩】
p3571-下→ 金剛嬉, 梵名 Vajra-lāsī, Vajra-lāsye, 音譯嚩日囉邏西. 西藏名 Rdo-rje-ḥdsin-ma. 密敎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內四供養之一. 乃位居中央大月輪中東南隅之菩薩. 又稱金剛嬉戱大天女. 由此尊加持, 於受用法圓滿快樂, 得受用智自在. 密號普敬金剛. 此尊之種子․形像, 於各會中皆不同, 如於成身會, 種子爲□(haḥ), 諸法離因果之義;三昧耶形爲左曲之三股鉤;形像爲身呈黑色, 天女形, 二手握拳各置於腰側, 頭向左稍低;眞言爲唵 嚩日囉 邏細 護. 於三昧耶會, 種子爲□(ti), 如如三昧平等大樂之義;三昧耶形爲豎跋折羅(金剛杵)置於蓮花上;印相爲外縛拳, 豎二拇指偃之;眞言爲摩訶 囉底. 於供養會, 形像爲兩手持蓮, 蓮上豎立三股杵. 此菩薩自大日如來流出以供養東方阿閦如來, 阿閦如來司掌金剛堅固的菩提心之德, 故以適悅形之菩薩供養之. [大敎王經卷四․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二․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금계광명사金戒光明寺】
p3528-下→ 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黑谷町. 爲淨土宗之大本山. 號紫雲山. 又稱黑谷堂․新黑谷․白河禪房. 淨土宗祖法然從比叡山西塔之黑谷遷移至此結草庵, 成爲念佛道場, 其後大建伽藍. 豐臣․德川兩氏爲其外護, 寺區因而擴大. 寺寶有法然上人之一枚起請文眞跡, 及相傳爲惠心僧都(卽源信)所繪絹本著色之三折屛風(中間爲山越阿彌陀三尊像, 左右各爲地獄圖․極樂世界圖), 爲鎌倉時期之佛畫傑作, 明治三十年(1897)敕定爲日本國寶.
【금계禁戒】
p5539-上→ 梵語 saṃvara, 巴利語同. 佛爲防止弟子們身, 口, 意之過非而制定之戒律. 音譯作三婆邏, 三跋羅. 又作律儀. 三藏中律藏專明禁戒者有五戒, 八戒, 沙彌戒, 具足戒等之別. 大方等大集經卷三十一護法品謂, 持守禁戒者卽爲佛弟子, 毁壞禁戒者卽爲魔弟子. 又梵語 vrata(音譯作沒栗多), 亦譯作禁戒, 卽非長時期所持之戒, 而係因應於短期內發願修法所制之禁戒. 大日經疏卷十七(大三九․七五一下) : 沒栗多, 是有時願之戒. 謂行者持誦時, 或心一月乃至年歲等, 此事了時, 此禁亦罷. (參閱戒2896)
【금계金雞】
p3590-中→ 據傳爲棲於天上金鷄星之鷄, 其後金鷄一詞, 轉變爲禪宗用語. 相傳此鷄於天上報曉, 則地上群鷄亦應之而鳴. 祖庭事苑卷五(卍續一一三․六七上):人間本無金鷄之名, 以應天上金鷄星故也!天上金鷄鳴則人間亦鳴.人天眼目卷三載, 有關洞山五位之正中偏之語, 汾陽善昭云(大四八․三一四上):玉免旣明初夜後, 金鷄須唱五更前.投子義靑禪師語錄卷上云(卍續一二四․二二九下):正中來, 火裏金鷄坐鳳臺, 玄路倚空通陌上, 披雲鳥道出塵埃.前者以正中偏之靜中有動之本覺, 比喩爲金鷄, 後者將無始本覺佛性如來藏心之正中來, 比喩爲火中鳳臺上之金鷄. 景德傳燈錄卷六江西馬祖條之夾注(大五一․二四五下):西天般若多羅記達磨云:『震旦, 闊無別路, 要假姪孫脚下行, 金鷄解銜一顆米, 供養十方羅漢僧.” 此係比喩菩提達磨爲金鷄, 銜來一顆粟, 落在漢土, 繁榮了六祖慧能門下之南嶽懷讓․靑原行思等姪孫, 禪法遂流布於天下. [隨州大洪山淳禪師語錄․續傳燈錄卷十一紹珍條․卷十三淸照條․卷二十有瑞條․宗門無盡燈論卷上]
【금고金鼓】
p3586-上→ 金屬製之鼓, 或謂以黃金所作之鼓, 乃召集衆人時所敲擊之器具. 經典中列有金鼓․銀鼓․銅鼓等. 自古以來金鼓與鉦․鐃被視爲相同之物;然在日本, 兩面之鐃稱爲金鼓, 單面者則稱爲鉦․伏鉦․鉦鼓. [賢愚經卷十須達起精舍品․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夢見金鼓懺悔品․大唐西域記卷四․類聚名物考卷三一七]
【금광명경金光明經】
p3524-下→ 梵名 Suvarṇaprabhāsottama-sūtra. 與法華經․仁王經同爲鎭護國家之三部經. 若誦讀此經, 國家皆可獲得四天王之守護. 本經重點在壽量品以下之四品, 壽量品係記敘王舍城之信相菩薩懷疑佛之壽命僅有八十歲時, 四方四佛卽現身說明佛壽之長遠. 懺悔品․讚歎品則謂金鼓光明之敎法․金光明懺法之功德. 此後之諸品則敘說四天王鎭護國家及現世利益之信仰. 西域諸國對四天王之崇拜, 以及中國金光明懺法之流行, 均因信仰本經所致. 本經譯本有五種:(一)金光明經, 四卷, 北涼曇無讖譯. (二)金光明帝王經, 七卷(或六卷), 陳․眞諦譯. (三)金光明更廣大辯才陀羅尼經, 五卷, 北周耶舍崛多(一說闍那崛多)譯. (四)合部金光明經, 八卷, 隋代寶貴等糅編. (五)金光明最勝王經(略稱最勝王經), 十卷, 唐義淨譯. 其中(一)(四)(五)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二)(三)之譯本, 於諸藏中除聖語藏存有眞諦譯之金光明經序及第一卷外, 餘皆不傳. 此外亦有日譯本與梵本(兩種)之刊行. 又本經之注疏較重要者有眞諦之金光明經疏十三卷․智顗之金光明經玄義二卷․金光明經文句六卷․吉藏之金光明經疏一卷․宗曉之金光明照解二卷. [出三藏記集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一․卷六․卷十一․佛祖統紀卷二十五]
【금광명경문구기金光明經文句記】
p3525-中→ 凡十二卷. 宋代知禮撰述. 又作金光明文句記․光明文句記.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本書隨文解釋智顗之金光明經文句. 其初, 知禮之師義通宣講金光明經文句時, 門徒競錄所聞成卷, 然曠遠之旨羈絆不宣, 經論援證謬誤亦不少, 以致知禮有所感慨, 遂援擧所領大義, 又借智圓之金光明文句索隱中之俗書故實以爲裨助, 撰述此書. 至十七品, 未竟而入寂. 最後之讚佛品由其門人廣智追補.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閱藏知津卷三十九]
【금광명경문구金光明經文句】
p3525-中→ 凡六卷. 隋代智顗口述, 門人灌頂筆錄. 略稱金光明文句․光明文句.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爲天台五小部之一. 隨文解釋北涼曇無讖所譯之金光明經, 竝排斥江北及江南諸師三分科經之分法, 而自如是我聞至壽量品之悉來聚集信相菩薩摩訶薩室爲序分(一品半), 自爾時四佛至空品爲正宗分(三品半), 四王品以後爲流通分(十三品). 注疏有知禮之金光明經文句記十二卷․從義之金光明文句新記七卷․明得之金光明經文句科一卷等.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閱藏知津卷三十五․卷三十九]
【금광명경소金光明經疏】
p3526-中→ 全一卷. 隋代吉藏(549~623)撰.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爲曇無讖所譯金光明經四卷之注釋書. 本書將金光明經十八品中分爲精簡之三科節:第一序品爲序說分, 第二壽量品至第十七捨身品爲正說分, 第十八讚佛品流通分. 此外又闡釋金光明經之大旨, 說明金光明經之力用, 竝讚歎持守該經之功德等. 本書之注釋, 文簡義顯, 爲金光明經重要古注之一. 雖不如天台大師智顗之金光明經玄義及金光明經文句之詳細, 然亦可窺見吉藏之獨特見解. 智顗將金光明經判立爲五時敎中之第三時, 攝於方等部中;吉藏則將之攝於究竟大乘菩薩藏, 屬於頓敎. 本書之撰述, 約於吉藏六十歲左右. [東域傳燈目錄卷上․諸宗章疏錄卷一]
【금광명경현의金光明經玄義】
p3525-下→ 凡二卷. 隋代智顗口述, 門人灌頂筆錄. 略稱金光明玄義․光明玄義․光明玄.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爲天台五小部之一. 就曇無讖所譯之金光明經敘說其玄義, 共立釋名․出體․明宗․論用․敎相等五重. 釋名分敎義釋․觀行釋二章, 前者順說三德․三寶․三大乘․三菩提․三佛性․三識․三涅槃․三身․三般若․三道等十種三法, 後者則爲逆說, 以經之題名詳細解說. 其次, 各依經義․經文而以法身․法性爲體, 以佛果爲其宗, 以滅惡生善爲其力用. 自五代末年以來, 此書有廣略二種, 廣本有釋名下之觀行釋, 略本則無, 時有慈光晤恩者, 撰金光明經玄義發揮記以注解略本, 而視廣本乃後人所僞作;此卽山家․山外兩派論諍之發端. 注書除晤恩之金光明經玄義發揮記(缺)外, 尙有洪敏之金光明經玄義義記(缺)․智圓之金光明經玄義表微記一卷․知禮之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六卷.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閱藏知津卷三十五․卷三十九]
【금광명경현의습유기金光明經玄義拾遺記】
p3526-上→ 凡六卷. 宋代知禮於天聖元年(1023)撰述. 又作金光明玄義拾遺記․光明玄義拾遺記․光明玄拾遺記.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本書係隨文解釋智顗之金光明玄義, 竝破斥廣本觀心釋僞造說, 抨擊孤山智圓之金光明玄義表微記有詞鄙․義疏․理乖․事誤等四失. [佛祖統紀卷二十五․閱藏知津卷三十九․諸宗章疏錄卷二]
【금광명참법金光明懺法】
p3526-下→ 卽依金光明經所修之懺悔法. 又作金光明三昧懺. 略稱金光明懺. 其儀則, 依據國淸百錄卷一所載, 首先莊嚴道場, 安置唱經座, 設列幡華, 佛座之左爲功德天座, 右爲四王天座, 諸座各燒香散華. 行者日日洗浴, 身著新淨衣, 手執香爐, 一心頂禮十方常住一切三寶;其次三請諸佛․菩薩․聖僧․諸天․諸神, 一心虔述建懺之意, 三唱寶華琉璃世尊․金光明經․功德天, 自歸後方, 共坐食, 儀成. 此係午前之法, 其他則唯專唱誦金光明, 凡七日七夜. 宋代遵式曾依據金光明最勝王經, 撰述金光明懺法補助儀, 設立十科, 詳明其軌式如下:嚴淨道場方法․淸淨三業方法․香華供養方法․召請咒方法․讚歎述意方法․稱三寶及散灑方法․禮敬三寶方法․修行五悔方法․旋繞自歸方法․唱誦金光明典方法等. 此外, 宋代知禮亦撰有金光明最勝懺儀, 以說明其行儀. [佛祖統紀卷八․卷十․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七․大明高僧傳卷二․續釋氏稽古略卷一]
【금광명최승왕경金光明最勝王經】
p3524-中→ 凡十卷三十一品. 唐代義淨譯. 略稱最勝王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此經乃金光明經之別譯本. 爲金光明經之譯本中最後出而最完備者. 本經敘說金光明懺法之功德, 且敘述由四天王之鎭護國家和現世利益之信仰. 廣爲我國․日本所重視. 古來, 本經之注疏頗多, 較重要者有, 隋吉藏之金光明經疏一卷․隋智顗之金光明經文句六卷與金光明經玄義二卷․唐慧沼之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十卷等. (參閱金光明經3524)
【금광명최승왕경소金光明最勝王經疏】
p3524-中→ 凡十卷. 唐代慧沼(?~714)述. 又作金光明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金光明最勝王經現存之譯本有三:北涼曇無讖譯․隋代寶貴等糅編․唐代義淨譯. 本書乃根據義淨之譯本所作之注釋書. 旨在闡釋金光明經之起因․名稱․宗․體, 以及金光明經之說法時間․受持本經之利益, 竝逐一依文會釋. 本書之特徵有二:(一)其立場爲三乘․五姓各別等法相宗敎學之基礎. (二)强調金光明最勝王經符合唐代流行之護國思想.
【금구金口】
p3521-中→ 爲尊稱佛口之用語. 卽强調佛陀親自說敎之亳無過誤, 且饒益有情, 故稱金口說․金口說法․金口直說․金口所說等. 或謂佛具有金色之身相, 故其口業之說法稱爲金口所說. 又比喩佛之說法, 如金剛之堅固, 無法摧破, 故亦稱金言.
【금구상승金口相承】
p3521-中→ 金口, 佛親自說敎之意;相承, 師資次第依法傳承之意. 天台宗有金口相承․今師相承․九祖相承等三種相承之說, 其中之金口相承又稱金口祖承, 係指自迦葉尊者至師子尊者, 竝二十三祖之相承. [摩訶止觀卷一上]
【금농金農】
p3585-下→ (1687~?)淸代書畫家. 浙江仁和人. 字壽門, 號吉金, 又號冬心․司農吉金․蓮身居士․龍梭仙客․心出家盦粥飯僧․昔耶居士․金二十六郞. 平生嗜奇好古, 收儲金石之文不下千卷, 詩格高簡, 工於書法․繪畫. 中年信佛, 晩年更誠, 嘗爲援鶉居士寫金剛經一卷, 刻之棗木, 精裝千本, 普施海內外名勝禪林. 此外, 所繪之五色祥雲白衣觀音極爲著名, 時人譽爲神品. 享年七十餘. 著有冬心集. [淸史稿卷五○九․淸史列傳第七十一]
【금능각경처金陵刻經處】
p3583-上→ 位於南京市延齡巷, 乃以刻印流通佛典爲目的之佛敎文化機構. 創始者楊文會有感於淸末兵亂, 經典多軼失, 遂與同志十餘人四處勸募, 著手佛典之開版流通. 同志中江都鄭學川(其後出家, 法號妙空)首於揚州東鄕之磚橋鷄園創設江北刻經處;文會則於南京從事刻經. 另於同治十二年(1873), 刊行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圖․十一面大悲觀音像等. 後於南京北極閣建屋, 收藏數年來所刻之經版. 光緖八年(1882), 於元墓山香雲海覓求藏版之地, 然因經費不足而告中止. 光緖十二年, 文會渡海至英國, 三年後返國, 得日本縮刻大藏經, 因是閉戶誦讀. 十六年, 至北京蒐尋藏外古德逸書, 竝通過日本佛敎學者南條文雄, 由日本尋回我國失軼之隋唐佛敎著述, 如中論疏․百論疏․成唯識論述記等, 刻印流通. 廿三年, 於南京城北延齡巷開設藏版及流通處, 卽金陵刻經處之創始. 三十三年, 於刻經處開辦佛學學堂, 稱祇園精舍, 養成振興佛敎之士. 未滿兩年, 因經費不足而中止. 乃閉讀大日本續藏經, 然認爲其混雜, 遂詳訂書目, 彙編大藏輯要. 宣統三年(1911), 文會罹疾, 臨終委託陳樨庵․陳宣甫․歐陽漸等三人開版大藏輯要所揭典籍, 又召集佛學硏究會同仁, 共商金陵刻經處之維持. 文會歿後, 陳樨庵等人繼續經營, 從事刻經. 國民革命軍至南京後, 刻經事業一度終止. 中日事變後, 難民居於刻經處, 若干經版散軼. 民國四十一年文會之孫楊立生․楊雨生與徐平軒․趙樸初等人獲得南京․上海佛敎界之護持, 成立金陵刻經處護持委員會. 其中, 徐平軒主其事, 呂澄任輔佐. 另有中國佛敎協會之經濟援助, 故計劃擴充業務, 加以周叔迦等人之外護, 遂擴大刻經處所, 整修破損屋宇及所藏經版, 版架幾達九百個, 又整頓文會藏書一六○○種. 民國四十三年以後, 由於中國佛敎協會之助, 更進一步收集散於全國各地之經版, 計有江北刻經處二二九○○個, 重慶羅漢寺一四三九○個, 蘇州瑪瑙經房三八○○個, 北平․天津兩刻經處二二六○○個, 所收經版共達十二萬版以上, 又置刻工二十人, 補刻散軼經版, 與玄奘著譯書之新刻. 應刻經之需要, 養成經典的新摺․刻工, 致力蒐集散軼經版類, 竝置英文世界佛敎大百科事典之中國編纂所支部. [楊仁山居士遺著第一冊․楊仁山居士事略(徐文霨)․中國佛敎史卷四(蔣維喬)]
【금능今能】
p1222-上→ (1930~ )臺灣新竹人. 法名定寂. 年三十二禮妙廣法師披剃, 四十五歲時受具足戒於臺北樹林吉祥寺. 曾任公務員․民衆服務社理事等職. 現任中國佛敎會常務監事兼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倫理敎育學會理事․聖靈寺住持等職. 師熱心於地方公益事業, 竝經常參加黨政活動, 以溝通佛敎與黨政之關係.
【금능범찰지金陵梵刹志】
p3584-上→ 凡五十三卷. 明代葛寅亮撰. 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 南京僧錄司刊, 天啓七年(1627)補刊序文本.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金陵爲南朝之故都, 兩晉佛法隆盛, 南朝諸帝王多崇奉佛敎, 廣建佛刹, 所謂四百八十寺者, 多在故都. 歷經戰亂, 寺多毁敗. 朱明開國, 建都於此, 招提重建, 共得大寺三所․次大寺五所․中寺三十二所․小寺一二○所․最小者百餘所. 然以道里迢遠, 且山林荒僻, 人迹未涉, 方域莫辨, 而爲邑史所忽. 明萬曆間, 葛寅亮乃撰金陵梵刹志, 共計五十三卷, 仿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而體裁不同, 不僅述寺觀, 亦兼述祠政. 首錄御製集․欽錄集, 三卷以下則分述各寺, 四十九卷爲南藏目錄, 五十卷以下載各寺之公費․資財等之條例. 體例謹嚴, 搜羅完備, 爲考金陵佛刹遺址及六朝佛敎史之重要文獻.
【금능청량원문익선사어록金陵淸涼院文益禪師語錄】
p3584-中→ 全一卷. 唐代僧法眼文益(885~958)撰, 明代僧語風圓信․郭凝之編. 又作大法眼文益禪師語錄․大智藏大導師語錄․淸涼文益禪師語錄․文益錄․法眼錄.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集錄法眼文益之略傳, 及其住崇壽院․報恩禪院․淸涼禪院等處之開堂․上堂․示衆․問答․機緣․擧古․代古․偈頌等. 文益接引後進, 懇切提撕, 不行棒喝, 自本書所錄語要卽可窺其宗風. 卍續藏第一一九冊亦收錄本語錄, 卷首附題五家語錄法眼宗, 卷末附語錄風圓信․郭凝之所撰之五家語錄序二篇.
【금당金堂】
p3582-下→ 設於伽藍中心以安置本尊之佛殿. 由於堂內敷以金色, 故稱金堂;或謂於堂內安奉金色之佛像, 且其莊嚴而金碧燦爛, 故有此稱. 又金堂爲一山伽藍中最主要之建築, 極盡莊嚴之美. 若於大叢林, 或有二至三宇金堂. 有關金堂之稱, 依參天台五臺山記卷一․三國遺事卷三所載, 我國與朝鮮三國時代已有其名(一說我國則無此用例). 日本平安朝中期專用此稱, 至禪宗東傳日本, 乃稱爲佛殿, 又單稱本堂.
【금당金幢】
p3587-下→ ①爲懸掛於佛殿之裝飾品. 以黃色錦緞或一般絲織品製成, 呈長筒形. ②於日本, 稱塔頂上之輪蓋爲金幢. (參閱承露盤3254)
【금당파金幢派】
p3587-下→ 臺灣民間宗敎齋敎三派之一. 開祖王佐(左)塘(1538~1629, 一說1564~1629), 法號普明, 河北人, 早年於河北通州開設道場, 萬曆六年(1578), 王氏自覺心地開悟, 通徹三迴九轉之理, 著有寶經十二部及九蓮經一部. 二十八年, 得神宗崇信, 建齋堂八十一所. 二祖董應亮, 曾化度蔡文擧, 蔡氏卽世人所稱之蔡阿公, 爲臺灣金幢派之敎祖. 天啓二年(1622), 文擧於福建莆田創立樹德堂, 爲福建齋敎之始. 道光(1821~1850)初年, 文擧派下之蔡權入臺, 於臺南創建愼德堂․愼齋堂, 金幢派自此傳布臺灣. 該敎派不禁婚娶, 素食亦僅限於一定時日, 稱爲持花齋, 其敎義有濃厚之神仙道敎思想. 金幢派所依經典有懸華寶懺三卷․九蓮經四卷․鑰匙經六卷․多羅經九卷․十五件法寶一卷等十餘種, 諸經所示敎義, 係綜合儒釋道三敎思想, 又特重道家神仙術․精氣神之修鍊. 齋堂前堂奉祀觀世音菩薩, 長案奉祀三官大帝, 下棹燭臺一對, 香爐一座, 後堂稱爲家鄕, 奉祀敎祖繪相. 門徒禮拜合掌以左拇指壓右拇指, 卽左善右惡, 善指壓惡指, 行跪拜禮, 五體投地. 朝夕禮拜奉香茶, 持誦荼懺求懺悔. 初入門皈依受戒後, 由師傳授內經三十六字持誦. 門徒等級分上恩․叔公․管前․本管․首領․船頭․會首․護法․衆生等九級, 初入門者稱衆生. 祭佛法會稱爲辦供, 期日一定. 另有依多羅經所列祭儀, 開三乘九品法會, 與龍華派之過公場大致相同. [臺灣的齋敎由來(庭嘉,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第八十七冊)](參閱齋敎6549)
【금대왕金大王】
p3521-中→ 爲千手觀音之眷屬, 護持行者之善神. 二十八部衆之一. 其形像, 據安置於日本京都三十三間堂者, 爲左手握拳安於腰間, 右手持獨鈷杵. 然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所列擧之二十八部衆, 竝無此神. [佛像圖彙卷四](參閱二十八部衆173)
【금도심今道心】
p1222-中→ 又作靑道心․襖道心. 指初發心出家, 而資歷尙淺․修行未熟之修道者.
【금동불金銅佛】
p3586-中→ 以銅鑄成, 其外鍍金之佛菩薩像. 自印度以來, 佛像大多以銅或銅合金(多爲靑銅)鑄成. 其起源係因佛身爲金黃色, 故仿鑄成黃銅之像.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載, 波斯匿王以如來之形體黃如天金, 故以紫磨金造成五尺之如來像.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二載, 玄奘曾自印度攜回三尊全金之佛像. 近時在印度犍馱邏地方發掘出迦膩色迦王朝時代製作之金銅像斷片, 可推知昔時印度․西域等地亦盛行金銅鎔鑄之法. 我國最早有關鑄作金銅像之記載爲東漢獻帝之時, 笮融大起浮屠寺, 作黃金塗佛. 另據晉書帝紀第十載, 東晉恭帝深信浮屠之道, 嘗鎔貨幣千萬以造丈六金像, 親迎至瓦官寺. 其後歷代有關鑄造金銅佛像之記載與遺品甚多. [往五天竺國傳․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卷十三法悅․大唐西域記卷八․廣弘明集卷二․卷十五至卷十七․後漢書卷七十三]
【금란의金襴衣】
p3590-下→ 卽以金縷織成之袈裟. 又作金襴袈裟․金縷袈裟․金色衣․黃金四衣․金色四衣. 印度早已行之. 賢愚經卷十二載, 佛陀之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嘗手織金色之四, 欲贈如來, 如來因使憍曇彌施捨衆僧, 衆僧不取, 後爲彌勒所披著. 中阿含經卷十三․雜寶藏經卷五․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大唐西域記卷六均有記載此事. 長阿含經卷三․佛般泥洹經卷下則載述佛陀欲般涅槃時, 阿羅漢弟子福貴獻豫佛陀黃金四衣, 佛陀乃爲之宣說妙法. 又大唐西域記卷九․景德傳燈錄卷一載, 佛陀以姨母所獻之金色袈裟傳於迦葉. 另法苑珠林卷三十五引王玄策之西域志載於裟羅雙樹林邊, 見金色袈娑覆於釋迦佛像, 則此袈裟當係佛陀入滅後所製, 非復前述之彌勒或迦葉所傳持者. 要之, 以金色袈裟覆於佛像之說, 最遲始於唐中葉(八世紀頃). 至於我國僧侶披著金襴衣之記載, 散見於宋高僧傳卷二十八․佛祖歷代通載卷三十․廬山蓮宗寶鑑序等書中. [菩薩瓔珞經卷一․付法藏因緣傳卷一]
【금련사金蓮寺】
p3588-中→ 位於日本京都四條坊城. 又作四修道場. 號錦綾山太平興國金蓮寺. 日本時宗四條派本山. 有一本堂, 大正十五年(1926)遷至鷹峰. 延慶元年(1308), 後伏見上皇爲祈求皇后之安産, 遂由淨阿上人開創本寺. 寺內藏有一遍上人行狀繪傳二十卷.
【금룡사金龍寺】
p3589-下→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聞慶郡. 號雲達山雲峰寺, 爲朝鮮三十一本山之一. 係新羅眞平王九年(587), 雲達所創建, 其後沿革不詳. 朝鮮中宗(1506~1544)時, 芙蓉靈觀中興之, 仁祖二年(1624)慧聰亦重修之. 今山內有大成菴․養眞菴․華藏菴․金仙臺․兜率菴, 與山外分寺, 計有四十九寺. [朝鮮佛敎通史上編․朝鮮寺刹三十一本山寫眞帖]
【금류金流】
p3531-中→ 指印度恆河之支流尼連禪河(梵 Nairañjanā, 今法爾古河). 又稱尼連禪江․尼連江水. 釋尊放棄苦行時, 曾至此沐浴, 淨身後接受牧女乳糜之供養, 後至河對岸畢鉢羅樹下, 端坐思惟, 得成正覺.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上):現五濁刹, 隨順群生. 示有塵垢, 沐浴金流.[方廣大莊嚴經卷七苦行品․大唐西域記摩揭陀國條](參閱尼連禪河1891․兩河3071)
【금륜金輪】
p3588-中→ ①梵語 kāñcana-maṇḍala. 構成器世界之風․水․金等三輪之一, 或空․風․水․金等四輪之一. 又作金性地輪․地輪․地界. 古代印度之宇宙論主張, 在世界最下爲虛空, 虛空之上有風輪(梵 vāyu-maṇḍala), 風輪之上復有水輪(梵 jala-maṇḍala), 水輪之上復有金輪. 由有情之業力所感, 搏擊水輪, 於其上結成金. 山․海․島嶼等現實世界, 卽存立於金輪之上. 金輪之最下端, 稱爲金輪際. [長阿含經卷十八․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瑜伽師地論卷二․俱舍論卷十一](參閱三輪679․四輪1837). ②金輪寶之略稱. 又作輪․輪寶(梵 cakra-ratna). 指轉輪聖王手持金剛作之輪寶(輪形武器, 屬七寶之一). 傳說隨著輪寶之轉動, 所向之處悉皆歸伏. 持金輪寶之轉輪聖王, 稱爲金輪王, 亦略稱金輪. 又千手觀音四十手中, 持金輪之手, 稱金輪手.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長阿含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雜譬喩經](參閱輪寶6187)
【금륜제金輪際】
p3589-上→ 於佛敎之世界觀中, 謂大地之底層乃金輪之邊緣. 俱舍論卷十一記載, 金輪爲銜接於大地之下, 厚三億二萬由旬, 直徑十二億三千四百五十由旬之黃金層.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之中, 金輪卽金剛輪(以金剛鋪成之地表). 於日本, 金輪際一詞則引申爲事物之極限與根柢, 又引申爲無論如何之意. [大寶積經卷一二○․金光明經卷二․付法藏因緣傳卷一](參閱金剛輪3573)
【금명金明】
p3529-下→ (1914~ )福建莆田人, 俗姓鄭, 名淸泉. 又名至心. 十六歲禮龜山福淸寺香林和尙出家. 年二十四, 於福淸寺受具足戒. 畢業於莆田東山書院, 竝曾隨慈航法師硏習因明․唯識. 後赴馬來西亞弘法, 先後於麻六甲創立香林覺苑(1946)․香林學校(1951), 又與金星․竺摩二法師合籌馬來西亞佛敎總會(1958). 現任馬來西亞佛敎總會主席․馬來西亞佛學考試委員會主席․馬來西亞佛敎靑年總會宗敎導師․香林學校及香林幼稚園董事長․香林覺苑住持等. 著有國民型華文小學適用佛學課本(十冊)․佛法與人生社會的關係․佛陀的敎育․道德敎育等書.
【금모연禁母緣】
p5539-上→ 觀經六緣之一. 善導之觀經疏序分義中, 將觀無量壽經興起之因緣分爲六, 禁母緣爲其第二, 其內敘述阿闍世王幽閉其母韋提希夫人之一段.
【금바라화金婆羅華】
p3583-上→ 又作金波羅華. 據佛祖統紀卷五載, 釋尊在靈山會上接受梵王所獻之金色波羅花, 於拈花之際, 唯獨迦葉破顔微笑, 在無言之中悟知佛意. 有關金婆羅華, 爲何種植物不詳. 一說爲瞻蔔, 有梵語 svarṇa 之異稱, 卽金色華. 婆羅, 係略去首字S之語, 卽梵語․漢語竝擧, 故稱金婆羅華. 另一說指波羅奢樹, 波羅奢譯作赤色樹, 其花赤色, 有梵語 kanaka 之名, 卽金之意. 而此婆羅, 卽略去奢字之語, 含有金色之波羅奢華之意.
【금박법金縛法】
p3589-中→ 又作不動金縛法․棒縛法. 卽依不動明王之威力, 將人之手足身體全身縛緊, 令其不能動彈之祕法. 此法爲日本修驗道行者所傳.
【금변今辯】
p1222-下→ (?~1697)淸代僧. 番禺(廣州)人, 俗姓麥. 字樂說. 嘗從梁之佩學科擧應試之文, 頗有文名. 其後之佩入道, 每以梵典禪理導之, 忽有所省, 因隨行脚僧至匡廬, 參天然是禪師, 從之剃染, 順治十七年(1660)受具足戒於雷峰. 及今釋開丹露禪院, 迎是公開創法席, 師匡維甚力, 遂嗣其法. 康熙七年(1668), 分座丹露. 迨是公示寂, 始主海雲寺, 未久遷至海幢寺, 後再移駐福州長慶寺. 以康熙三十六年入寂, 年壽不詳. 有四會語錄, 梵網經註疏等行世. [海雲禪藻集卷一]
【금병체첨金甁掣籤】
p3585-中→ 淸代對確定西藏佛敎大活佛轉世(呼畢勒罕)之抽籤法. 高宗乾隆五十七年(1792), 爲使達賴․班禪等活佛轉世問題不致發生流弊或糾紛, 特頒發兩金甁(金奔巴甁), 一置北京雍和宮, 一置拉薩大昭寺, 凡在理藩院註冊之西藏佛敎蒙․藏大活佛, 如章嘉呼圖克圖․哲布尊丹巴․達賴․班禪等轉世時, 均須將所尋得各靈童之姓名及生年月日, 用滿․漢․藏文竝繕於象牙籤上, 置金甁中, 由理藩院尙書在雍和宮或由駐藏大臣在大昭寺監督抽籤決定, 此後遂成定制. [世界佛敎通史(聖嚴)]
【금봉산사金峰山寺】
p3581-下→ 位於日本奈良縣吉野郡金峰山, 爲金峰山修驗本宗之本山(原屬天台宗). 役小角所開創之修驗道, 於平安中期, 由於神佛和合之思想而繁榮. 尤以聖寶․日藏等高僧, 益受皇室尊崇, 藤原道長亦曾朝山參拜. 其實力之盛, 可與高野山僧衆一爭長短, 僧坊總計百餘數. 源義經亦曾入山, 後由於迎接後醍醐天皇, 遂於此立一吉野朝. 江戶時代由日光輪王寺管轄, 一度衰頹不振, 然亦爲修驗道之中心道場. 其本堂藏王堂與仁王門同爲康正二年(1456)所重建者.
【금비金篦】
p3589-上→ 又作金錍․金籌․金箅. 指金所作之箸. 密敎之灌頂時, 阿闍梨以之加持受法者之眼, 以表去除其無智之翳膜. 金篦原爲古代印度之醫師用以抉除盲人眼膜之工具, 後爲密敎所引用. 其形狀類似獨股杵而兩端圓頭.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八․法華經玄義卷八下․金剛錍論․涅槃經會疏卷八․大日經義釋演祕鈔卷七]
【금비라金毘羅】
p3530-上→ ①巴利名 Kimbila. 爲佛弟子, 釋迦族人. 據中阿含卷十七長壽王本起經載, 釋尊至般那蔓闍寺林(巴 Pācīnavaṃsadāya), 時有阿那律陀․難提․金毘羅三人共和合住, 能修梵行. 師常獨坐, 行禪定. 又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大二․五五七中):獨處靜坐, 專意念道, 所謂金毘羅比丘是.. ②梵名 Kumbhīra. 又作金毘囉․禁毘羅․俱毘羅․俱吠嚕․軍毘羅․宮毘羅. 譯作蛟龍․龍王․鰐魚. 中印度王舍城之守護神, 藥師十二神將之一, 般若守護十六善神之一. 主領夜叉, 誓願守護佛法, 爲夜叉神王之上首. 據金毘羅童子威德經載, 佛於忉利天歡喜園中放大光明, 顯現金毘羅童子形, 身長千尺, 千頭千臂, 降伏魔王, 令衆生遠離三途之苦, 成世間之大醫王, 以訶梨勒果救療諸種之病患等. [大雲經請雨品第六十四․灌頂經卷十二․藥師琉璃光如來消災除難念誦儀軌․藥師如來本願經․大孔雀咒王經卷中․大寶積經卷三十六․大日經疏卷二]
【금비라죽림金毘羅竹林】
p3530-中→ 梵名 Kimbilā-veṇuvana, 巴利名 Kimbilā-veḷuvana. 金毘羅, 又作金婆羅․欽婆羅. 所在地不明, 或謂係恆河河畔之金毘羅城. 漢譯經典中或謂卽王舍城夜叉之石窟, 亦有言爲佛陀之居處. 依雜阿含經卷四十八載, 有金婆羅鬼神, 居於王舍城金婆羅山石室中. 十誦律卷三十六(大二三․二六○上):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上欽婆羅夜叉石窟中住, 早起著衣持鉢入王舍城乞食, 食後還耆闍崛山, 入欽婆羅夜叉石窟中坐禪. 爾時, 調達勤作方便欲害佛, 卽雇四惡健人, 往上耆闍崛山, 共持大石, 到欽婆羅夜叉石窟上, 待佛經行時. 佛晡時從石窟出, 在石窟前陰中經行. 時四惡人共調達推石欲擲佛上. 爾時, 欽婆羅夜叉深敬念佛, 見已以兩手接石擲著餘處.據此, 則金毘羅係石窟之名, 然巴利語經典則屢見金毘羅竹林之名稱, 如相應部經典五四․一○及增支部經典五․二○一․七․五六等卽載有一時, 佛居於金毘羅竹林, 其時尊者金毘羅至釋尊所在處.據此, 則金毘羅恐非特定之名稱, 或因竹林中有一金毘羅尊者居於彼處, 故稱金毘羅竹林;或因夜叉之名而有此稱, 然詳情未知. 另雜阿含經卷二十九(大二․二○八下):一時, 佛住金毘羅聚落金毘林中.據此, 則金毘羅係村落之名. [相應部經典三五․二○一]
【금비라타가비라金毘羅陀迦毘羅】
p3531-上→ 爲千手觀音之眷屬, 護持行者之善神. 二十八部衆之一. 略稱金毘羅陀․金毘羅王. 據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載, 其形像爲身呈白紅色, 左手握寶弓, 右手持寶箭;佛像圖彙卷四所載列者則係左手持寶珠. 眞言爲唵嚩悉儞阿利夜三曼他娑婆訶.[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參閱二十八部衆173)
【금사金寺】
p3527-中→ (The Golden Temple)位於印度旁遮普省西北之阿穆利薩(Amritsar). 又作黃金寺. 印度錫克敎最大之寺廟, 爲錫克敎之聖地與活動中心. 原名哈蒙底兒(Harmandir)․達巴沙希卜(Darbar Sālib). 以寺頂及寺門皆鎦金而得名. 係錫克敎第五祖阿爾瓊(Arjan Mal, 1563~1606)於一五八九至一六○一年創建. 一說係四祖拉姆達斯(Rām Dās, 1534~1581)所建. 寺內珍藏錫克敎經典聖典敎書(Granth Sālib). 蘭季特辛格執敎時曾重加修葺.
【금사륜삼매金沙輪三昧】
p3529-中→ 由修禪定所得五種功德之一. 修習禪定, 破除煩惱有淺深次第, 可分爲五:地輪三昧․水輪三昧․風輪三昧․金沙輪三昧與金剛輪三昧. 金沙輪三昧之禪定, 其特色爲觀想肚臍上方, 使心定靜不散亂. 此處金係譬喩眞, 沙譬喩無著. 行者若發見思眞慧, 無染無著, 得三道果, 猶如金沙, 故稱金沙輪三昧. 若菩薩得此三昧, 卽入三賢十地位中, 能破一切塵沙煩惱. [次第禪門卷三上](參閱五輪三昧1200)
【금사정錦麝정】
p6334-中→ 指刺繡之佛菩薩圖像. 又稱繡像․繡佛․繡帳. 此類圖像或以多種色絲․金絲織成, 或更綴以珠玉, 而有多種類別, 如:(一)織成像, 卽以各種色絲織成. (二)錦像, 屬於織成像之一, 係以金絲織繡. (三)結珠像․織珠像, 卽以珠玉點綴, 或將珠玉織入. 印度․西域等地自古卽有刺繡佛像, 約於苻秦時代傳入我國, 至南齊以後, 繡像之造立盛行, 竝傳至日本. 據梁高僧傳卷五道安傳載, 苻堅遣使至國外, 得金箔倚像․結珠彌勒像․金縷繡像․織成像等. 據廣弘明集卷十六繡像題贊幷序載, 南齊永明四年(486), 樂林寺主比丘尼釋寶願繡成無量壽尊像一尊. 據延曆寺座主圓珍傳載, 則天皇后曾縫繡極樂淨土變四百幅. 關於日本之繡像記錄, 最早見於推古天皇十三年(605). 至近代, 英人史坦因(A. Stein)在敦煌千佛洞發現我國八世紀前之繡像. [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二․慈氏菩薩略修愈言我念誦法卷下大三昧耶像悉地品․五分律卷七․釋迦方志卷二․洛陽伽藍記卷一永寧寺條․歷代三寶紀卷九․日本書紀卷二十二․酉陽雜俎續集卷六]
【금사조승今師祖承】
p1221-下→ 天台三相承之一. 又作今師相承. 卽以智顗爲宗師, 立其次第相承, 則南嶽慧思爲父師, 北齊慧文爲祖師, 龍樹爲曾祖師. [摩訶止觀卷一之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
【금산목소金山穆韶】
p3523-中→ (1876~1958)日本佛敎學學者. 畢業於高野山大學. 曾任該校敎授. 著有弘法大師の佛敎觀․祕藏寶鑰の大綱․眞言密敎の敎學․眞言密敎の敎理史․大日經の硏究․弘法大師の信仰觀等.
【금산사金山寺】
p3521-下→ ①位於江蘇鎭江郊外之金山. 相傳爲東晉元帝(或謂明帝)時所創建. 前臨長江, 與焦山․北固山同爲江南文人雅好遊歷之處, 自宋代以後, 才廣爲世人熟知. 梁武帝天監四年(505), 曾於本寺啓建水陸懺法. 宋眞宗咸平(998~1003)初年, 帝派遣內侍藍繼宗敕賜大藏經, 大中祥符五年(1012), 改稱龍遊寺. 先後有曇穎․懷賢․佛印․義天․善寧了心等高僧住此. 宋徽宗時, 一度改爲道觀, 易名神霄玉淸萬壽宮. 至南宋淳熙年間, 縕衷重修之. 淸代康熙․乾隆兩帝先後至此參訪. 康熙二十五年(1686)易名爲江天寺, 然金山寺之寺號仍極流行. 現存天王殿․大雄寶殿․五觀堂․藏經閣等, 諸堂整然. 於寺內另有一座高約四十八公尺之八角七層塔, 爲本寺著名建築之一. [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七․卷二十九․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七三四](參閱江天寺2472). ②位於韓國全羅北道金提郡. 爲百濟法王元年(599)所開創之名刹. 新羅統一時代景德王六年(747), 眞表律師再建此寺, 以彌勒菩薩爲本尊, 以瑜伽論․唯識論爲所依之經典;金山寺遂成爲朝鮮半島法相宗立敎開宗之根本道場. 當時所造之石造舍利塔․六重石塔等今皆存, 而新羅全盛時代之藝術風貌仍然殘存. 再建後之大寂光殿觀音畫像爲朝鮮壁畫中之代表作. 三層彌勒殿之建築樣式, 爲他處所無, 於建築史之地位極爲重要. 其所供奉高約十一點八公尺之彌勒像, 號稱朝鮮第一大銅像.
【금산지金山志】
p3522-下→ 凡十卷. 淸朝盧見曾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金山舊未有志, 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 進士京口張萊始與焦與之北顧共編三山志, 筆殊雅潔. 後廬陵之胡經又撰輯金山志. 淸康熙二十年(1681), 住持行海撰金山龍遊禪寺志略四卷, 闡釋頗詳. 乾隆(1736~1795)初年, 閩人劉名芳亦曾撰志, 務在增廣. 諸家之志, 各有所偏, 亦各有所重. 乾隆二十七年(1762), 德州盧見曾參考諸志, 核證群書, 補缺訂訛, 別撰新志十卷, 分門爲六:山水․建置․碑刻․方外․雜識․藝文. 光緖年間(1875~1908), 沙門秋崖弘啓道場, 竝博採群書․搜羅碑碣以補本書, 輯爲續志二卷.
【금산활불金山活佛】
p3523-上→ (1852~1935)民國奇僧. 陝西終南人, 俗姓董. 法名覺棟, 號妙善. 依止終南山竹林寺本照和尙出家. 宣統元年(1909), 受具足戒於山西臥龍寺. 後曾在鎭江金山寺掛單數十年, 時以神通遊戱, 濟度世人, 故時人稱之爲金山活佛. 民國十八年(1929), 赴緬甸仰光弘化, 二十四年, 示寂於該地, 世壽八十四. 師濟世弘化, 不拘形迹, 常以洗澡水․鼻涕․口水治人疾病, 且常爲動物說法. 平素念佛, 每以特殊聲調唱念誰念南無阿彌陀佛八字, 誦持大悲咒, 常入禪定. 雖不甚講究威儀, 然所行實融匯禪․淨․密三家精神, 以實踐菩薩道, 故頗爲當時佛子所推崇. 樂觀之金山活佛神異錄及煮雲之金山活佛等書, 推介甚詳.
【금색가섭金色迦葉】
p3528-下→ 卽摩訶迦葉(梵 Mahā-kāśyapa). 彼身有金色之光, 爲頭陀行第一, 故又稱大飮光․金色頭陀․金色尊者. 乃付法藏之第一祖, 古來禪家卽以迦葉拈花微笑之故事傳誦不絶. (參閱迦葉3969)
【금색공작왕金色孔雀王】
p3528-上→ 爲千手觀音之眷屬, 護持行者之善神. 二十八部衆之一. 其形像爲黃金色, 左手執寶幢, 幢上有孔雀鳥, 呈細妙色, 宣說無量之妙言. 眞言爲唵具光口半吒沙羅迦羅放光口半吒沙羅迦羅周遍吽羅迦唵口半吒娑婆訶.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佛像圖彙卷四](參閱二十八部衆173)
【금색녀金色女】
p3528-上→ 佛世時波羅奈國王之女. 據經律異相卷三十四載, 王之夫人生一女, 身黃金色, 頭髮紺靑. 年十六, 父母欲爲之求壻, 女言須得身相與其相同者;然於該國中覓索不得. 時佛在舍衛國, 舍衛國商人至波羅奈國, 言國中有其人. 王聞而歡喜, 使商人迎其人. 商人卽作書與佛, 說此女端正無比, 願佛娶之. 時佛在祇洹精舍, 爲數千比丘說法, 持書人直至佛所呈書. 佛陀預知書中所說, 取而裂之, 竝作書報知金色女, 說無常生死之苦. 女得書後, 深自思惟, 卽得五神通, 遂至佛所禮敬.
【금색세계金色世界】
p3528-中→ 爲文殊菩薩之淨土名. 據新華嚴經卷十二如來名號品載, 過東方十佛刹微塵數之世界, 卽有一金色世界, 其佛號爲不動智, 該世界有文殊師利菩薩. 又據宋高僧傳卷二十一法照傳載, 法照曾遇一老人, 老人謂(大五○․八四四上):師先發願於金色世界, 奉覲大聖, 今何不去?又有關文殊菩薩之淨土, 另有不同之說法, 如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下․大寶積經卷六十文殊師利授記會載, 文殊菩薩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來, 發十八種大願, 嚴淨佛國, 當來成佛, 稱爲普現如來, 其佛土在南方, 號離塵垢心世界․無垢世界․淸淨無垢寶寘世界. [悲華經卷三諸菩薩本授記品․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朝野群載卷十六]
【금석今釋】
p1222-中→ (1614~1680)淸代曹洞宗僧. 浙江仁和人, 俗姓金. 一名性因, 又作恬因. 字澹歸. 號甘蔗生․茅坪衲僧․借山野衲. 原爲崇禎年間之進士, 明亡後, 遂爲僧, 參天然是禪師得曹洞心法, 粗衣蔬食, 超然本色. 初居丹露禪院, 暮年以請藏歸吳. 康熙十七年(1678), 結茅於平湖. 十九年, 示疾, 秋八月端坐說偈而化, 世壽六十七, 法臘二十九, 弟子奉舍利建塔於匡廬. 所撰疏註甚多, 另有徧行堂正續集. [宗統編年卷三十二․憺園文集卷三十二]
【금석문金石文】
p3523-下→ 金屬所製之雕刻․器物及石雕․石碑․瓦磚等, 其上所刻之銘文或文章稱爲金石文. 印度阿育王時代之石柱․磨崖法敕․山琦(梵 Sāñchī)等浮雕皆有刻銘. 菩提伽耶之石碑亦甚著名. 西藏遍境之石面上多刻有觀音六字咒. 我國自北魏以來卽有石佛之刻銘․石碑․石經․瓦磚等. 日本自古有法隆寺金堂藥師如來像之光背銘․奈良藥師寺之佛足石歌碑. 此外, 尙有梵鐘․佛具․擬寶珠等之刻銘, 與石碑(板碑)․印章․瓦當․瓦經等, 皆可補足史書所缺之資料.
【금석물어집今昔物語集】
p1221-中→ 凡三十一卷. 日本傳說․故事集. 成書於平安朝末期. 相傳著者爲宇治大納言源隆國, 故該書又作宇治大納言物語. 復因每卷開頭皆有今昔之字, 故書名稱今昔物語集. 一至五卷爲印度部分, 六至十卷爲中國部分, 十一至三十一卷爲日本部分, 總計千餘則故事. 內容包括佛敎故事與世俗故事, 前者係說明佛敎信仰之功德與因果報應之思想;後者則敘述歷史人物之逸事與孝子․烈婦等道德故事. 此外, 尙有文藝愛情․生靈․怪物․狐狸․仙人․盜賊等各種傳奇故事. 每一則故事皆含有通俗處世敎訓之寓言. 此物語係相對於當時廣泛流傳有關貴族社會生活之物語及正統王朝文學之日記類而撰, 故爲了解當時逐漸抬頭的武士與庶民生活․思想之重要資料, 且爲後世鎌倉時代之宇治拾遺物語與古今著聞集等說話文學之創作根源. 今昔物語集係受到印度本生譚文學與旁迦坦特拉寓言集(梵 Pañcatantra)等民間故事之影響, 對於後世文學之流傳, 具有極重要之地位, 若以其集說話文學之大成的性質而言, 則更具世界文學之價値, 故被視爲文學素材之寶庫.
【금세종金世宗】
p3523-下→ (1123~1189)金朝第五代皇帝. 姓完顔, 名雍. 在位期間, 致力於結束戰爭․恢復秩序․整備財政等, 號稱金之全盛時期. 大定二年(1162), 於燕京興建大慶壽寺, 另於山西省孟縣建立慈氏院及淸涼院二寺. 八年, 於東京(遼寧遼陽)創建淸安禪寺, 度五百人爲僧. 二十四年, 興建仰山棲隱寺, 度一萬人爲僧. 更重建燕京昊天寺. 二十六年, 行幸大永安寺, 頒賜二千畝田․七千株粟․二萬貫錢. 後人稱爲小堯舜.
【금속여fo金粟如來】
p3584-下→ 過去佛之名, 指維摩居士之前身. 古來卽盛傳此說. 或謂出自發迹經․思惟三昧經, 而此二經均無漢譯本, 亦不見載於經錄. 淨名玄論卷二(大三八․八六六中):復有人釋云:『淨名․文殊皆往古如來, 現爲菩薩. 如首楞嚴云:文殊爲龍種尊佛;發迹經云:淨名卽金粟如來.” 隋吉藏維摩經義疏卷一(大三八․九一五上):有人言:文殊師利本是龍種上尊佛, 淨名卽是金粟如來. 相傳云:金粟如來出思惟三昧經, 今未見本.[寂照堂谷響集卷一․祖庭事苑卷三]
【금시조金翅鳥】
p3582-上→ 梵語 suparṇa, 或 suparṇin. 音譯蘇鉢剌尼. 意譯羽毛美麗者. 又譯食吐悲苦聲. 係印度神話之鳥, 被視同迦樓羅鳥(梵 garuḍa, 蘗嚕拏). 又作妙翅鳥․項癭鳥. 爲印度敎毘濕奴神所跨乘. 於佛敎中, 爲八部衆之一, 翅翮金色, 兩翼廣三三六萬里, 住於須彌山下層. 據長阿含經卷十九載, 此鳥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四種, 常取卵胎濕化之諸龍爲食. [大樓炭經卷三․卷四․菩薩從兜術天降神母胎說廣普經卷七․文殊師利菩薩根本大敎王經金翅鳥王品․法華文句卷二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二․俱舍論光記卷八․慧苑音義卷上](參閱迦樓羅鳥3974)
【금어禁語】
p5540-上→ 卽禁止自己說話. 一切衆生之生死輪迴, 皆由於身, 口, 意三業所致, 若消除此三業, 可速得解脫 ; 禁語目的之一卽爲減少口業. 僧人行禁語時, 自備一小木牌, 上寫禁語二字, 遇人欲與己言談, 則出示該牌.
【금오노인禁五路印】
p5538-下→ 密敎修招魂作法時所結之印契. 爲延留臨死病人之魂魄於現身, 以求延命而結之印契. 其結印之法, 據穢跡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載, 屈左手無名指入於掌中而豎小指. 乳味鈔卷二十二謂, 禁者, 閉塞之義 ; 五路, 卽六道中之五道. 人死必趣向他界, 今旣在人道, 則其餘五道爲所趣之處, 故以不可思議之加持力禁閉五道之門, 令死者復蘇而還於前身. 或謂五路係指 : 一臍下, 二胸, 三腹, 四首, 五頂上, 人死魂魄經此五路而去, 故結此印以禁遏之. [諸儀軌稟承錄卷五, 諸大事十結卷四]
【금욕禁欲】
p5539-中→ 壓抑肉體與世間之欲望, 以期達到精神上的理想境界之行爲. 禁欲之種類極多, 或積極獎勵肉體上之苦行, 或否定肉體, 否定現世, 而總以求取來世的, 彼岸的理想之實現爲其宗敎目的. 西洋中古時代之基督敎僧院卽主張徹底隱遁之禁欲生活. 印度耆那敎亦認爲斷食爲獲致解脫之最佳途徑, 此外又認爲餓死乃一種死的理想形態. 釋尊在世時, 宗敎實踐之法有苦行(梵 tapas), 修定(梵 samādhi)兩種. 所謂苦行, 意卽自狂熱的意念之中, 令物質性之肉體發生變化, 或藉壓抑肉體而發揮出精神之純淨. 所謂修定, 係將精神安定下來, 求其統一而遠離肉體之方法. 釋尊初持修定, 然未能解脫, 後又歷六年苦行, 僅存皮骨, 消瘦異常. 至此, 始知苦行亦非獲得解脫之道, 遂終止苦行. 待體力恢復後, 坐於樹下, 再行修定, 終得開悟. 前所言之修定, 苦行等二種途徑均從心物二元論之立場, 而欲從肉體求得內心之解脫. 然釋尊最後所持之修定, 則爲一種心物一如之眞理正觀, 而否定禁欲之修法. 故釋尊曾語弟子, 自己係捨苦行主義與快樂主義兩極端, 而持守中道之法. 佛陀入滅後, 敎團中保守派之間制定甚多戒律, 特爲誇耀出家之禁欲, 然對極端之苦行, 則視爲邪道而否定之. 此外, 由於在家衆發起大乘菩薩運動, 主張心物一如, 現實與理想之絶對統一, 而將慈悲, 利他等精神積極地實現於日常生活中, 卽自日常生活中獲得其理想, 此爲眞正之覺悟. 例如大乘佛敎之捨身供養, 卽以菩薩行實踐一種否定自己之方法. 另又從煩惱卽菩提, 生死卽涅槃中, 肯定日常生活之一切作爲, 然因之亦不免産生墮落之危險性, 由是而有復興嚴格戒律的思想産生. 淨土敎則謂禁欲之修行與持戒乃爲凡夫所難以實踐者, 因而特別强調信心.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 大智度論卷八, 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七, 法苑珠林卷八十三]
【금원今圓】
p1222-中→ 天台宗將釋尊一代說法之次第判爲五時, 而以第五時法華經所說之圓敎, 稱爲今圓;於前四時大乘經所說之圓敎, 稱爲昔圓.
【금인金人】
p3521-上→ 又作金神. 本指金銅之像, 後因佛身常敷以金色, 故金人又指佛, 或佛像. 佛敎傳入中國之情形, 曾有多種議論. 據載, 西漢武帝元狩二年(121 B.C.), 曾由西方獲得金人而禮拜之. 又東漢永平十年(67), 明帝因夢金人, 故遣使至月氏國, 請回佛像․經典․僧伽等, 此卽爲金人之傳入. 佛敎初傳時, 有關金人之名詞與性格的看法, 大多留傳至今. [佛祖統紀卷三十四․歷代三寶紀卷一․廣弘明集卷一․魏書釋老志第一一四․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驃騎列傳․漢書列傳第二十五․後漢書西域傳第七十八]
【금자경金字經】
p3527-中→ 指以金泥(將金粉溶成接著劑)書寫之佛典. 漢譯佛典․西藏譯及西夏文佛典等, 皆有金字經. 據載, 南朝陳代慧思(515~577)之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中有金字書寫之般若經. 日本奈良朝有官設之金字經所. 金字經一般通行於中國․朝鮮․日本, 最常使用者爲將金字書寫於紺紙(藍染)之上, 稱爲紺紙金泥. 另亦有使用紫紙或白紙者. 西藏經典係於紺紙上敷以黑漆, 其上則以金泥․銀泥隔行交替書寫.
【금자대영金子大榮】
p3521-下→ (1881~1976)日本佛敎學學者. 畢業於眞宗大學. 曾任大谷大學名譽敎授. 著有佛敎槪論․佛敎の諸問題․彼岸の世界․日本佛敎史觀․敎行信證講讀․歸依と行善․華嚴經槪說等.
【금장토金藏土】
p3590-上→ 梵語 kāñcana-garbhā mṛttikā. 其內藏金之土塊. 又作金土藏․土中有金. 係用以比喩依他起性之存有分別性與眞實性. 據梁譯攝大乘論卷中載, 法有三種, 卽染汚分․淸淨分․染汚淸淨分;於依他起性中之分別性爲染汚分, 依他起性中之眞實性爲淸淨分, 依他起性則爲染汚淸淨分. 譬如於金藏土中, 有地界․金․土三法. 地界中, 顯現土時, 卽顯現虛妄之相;顯現金時, 卽顯現眞實之相. 故地界有二分;如同本識, 當其未經無分別智之火燒鍊時, 該識由虛妄之分別性顯現, 眞實性則不顯;若由無分別智之火燒鍊時, 該識由成就之眞實性顯現, 虛妄分別性則不顯, 故虛妄分別性之識(卽依他性)有二分, 譬如依他性(染汚淸淨分)爲地界, 依他性之分別性(染汚分)爲地界中之土, 依他性之眞實性(淸淨分)爲地界中之金. 又唐玄奘譯攝大乘論本卷中所知相分譯爲金土藏, 翻譯名義大集(梵 Mahāvyutpatti)則譯爲土中有金. [攝大乘論釋卷五(世親造, 玄奘譯)․攝大乘論釋卷五(無性造玄奘譯)]
【금전대사金殿大寺】
p3585-上→ 位於四川峨嵋山金頂, 其後爲金頂正殿. 金頂正殿古名永明華藏寺, 瓦․柱․門․窗․壁等, 皆以銅及合金鑄成, 爲峨嵋諸寺之首. 殿旁有一鐵塔, 高聳入雲, 塔中珍藏舍利子甚多, 大小如珍珠, 相傳其中有一光澤照人之舍利子爲唐三藏之舍利子. 寺中竝有乾隆頒賜之玉璽, 上刻有九龍.
【금전비구金錢比丘】
p3589-中→ 又作金財比丘. 釋迦住世時, 舍衛國一大長者之子, 生時手握兩錢, 故稱爲金財. 及長出家, 得羅漢道, 遂稱金財比丘. 金財比丘乃過去九十一劫毘婆尸佛出世時之一貧人. 是時, 毘婆尸佛與衆僧遊行國界, 諸豪富長者子等施設飯食, 供養佛及弟子衆. 唯此一貧人因乏財貨, 乃以賣薪所得兩錢供養佛, 由是九十一劫間恆手握兩錢而生, 且隨取隨在, 更無窮盡. [賢愚經卷二金財因緣品]
【금정金精】
p3586-中→ 指如來之髮. 大集經卷六(大一三․三七下):不以惡事加衆生, 故得髮色金精相.[往生要集指麾鈔卷十二]
【금정사金頂寺】
p3584-下→ 位於新疆伊寧東北三點六公里處, 爲著名之喇嘛廟. 又稱固爾扎寺. 相傳建於明末淸初, 因寺頂鋪黃金, 故稱金頂寺, 後爲準口葛爾部落所毁. 乾隆二十七年(1762), 曾築小堡於此, 後亦遭毁, 今僅存一高約三公尺, 周圍七○○公尺之土臺. 於此曾發現有獸面形狀之琉璃殘磚及西藏佛像等.
【금족禁足】
p5539-中→ 指九旬安居期間, 嚴禁安居之衆僧出於道場之外, 此乃釋尊所制定者. 蓋以雨期安居時, 草木, 蟲類繁殖最多, 恐外出時誤蹈之, 而遭世譏. 同時, 安居期間係屬辨道修行之時節, 故禁止外出.
【금지국金地國】
p3527-上→ 梵名 Suvarṇa-bhūmi, 巴利名 Suvaṇṇa-bhūmi. 位于今緬甸仰光以南, 馬來半島西海岸之古國. 依據善見律毘婆沙卷二所載, 阿育王曾派遣大德須那迦(巴 Sonaka)․穗xh羅(巴 Uttara)共赴此國, 爲之宣說梵網經, 得道果者有僧三千五百, 尼一千五百. 關於此國之位置, 弗格森(J. Fergusson)認爲係今之打端(Thaton), 費爾(Phayre)則謂係今仰光東北八十點五公里左右之庇古(Pegu), 然蓋格(W. Geiger)懷疑上述二說, 而謂此國乃今印度恆河支流桑河(Son)沿岸之喜拉尼雅伐哈(梵 Hiraṇyavāla). [島史第八章․大史第十二章․賢愚經第七大劫賓寧品․翻譯名義集卷七․W. Geiger: The Mahāvaṃsa; T. Watters: On YuanChwangs, vol.Ⅱ; P. Bigandet: The Life or Legend of Gaudama, vol. Ⅱ]
【금창원조金倉圓照】
p3532-中→ (1896~ )日本佛敎學者. 一九二○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 曾任東北大學敎授․硏究科主任. 著有吠檀多哲學の硏究․印度古代精神史․印度中世精神史․印度精神文化之硏究․三論玄義(譯注)․法華經之形成與發展, 竝參與西藏大藏經總目錄附索引․西藏撰述佛典目錄等之編纂工作.
【금칠십론金七十論】
p3520-下→ 梵名 Sāṅkhya-kārikā. 凡三卷. 梁․眞諦譯. 又作僧佉頌․僧佉論․迦毘羅論.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四冊. 本書爲數論外道破斥佛敎之論書, 因其內容涉及佛敎, 故雖爲外敎之典籍, 亦被收在佛敎藏經中. 本論有頌與長行;作者不詳, 或謂係外道迦毘羅仙人(梵 Kapila)所造, 頌爲自在黑(梵 Īśvara-kṛṣṇa)所造, 長行爲天親所釋. 有關本書之書名, 經論說法不一,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卷四末載, 自在黑造七十行頌, 金耳國王賜金賞之, 彼爲彰顯令譽, 遂稱之爲金七十論. 一九二二年, 薛爾瑪(Vishmu Prasad Śarma)出版梵本之釋及本頌, 其英譯本則早於一八八七年由柯爾布魯克(Henry Thomas Colebrooke)所出版. 本論之注疏較重要者有宗朗之金七十論解二卷․曉應之金七十論備考三卷․智幢之金七十論疏三卷. [歷代三寶紀卷十․開元釋敎錄卷七]
【금침쌍쇄金針雙鎖】
p3582-中→ ①又作金針雙鏁. 指密敎現圖胎藏曼荼羅中之金剛針(梵 Vajra-sūci)與金剛鏁(梵 Vajra-śṛṅkhalā)(鎖)二菩薩. 大日經中以此二菩薩爲一對. 大日經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三上):次於部母之右置大力金剛針. (中略)是一相一緣堅利之慧, 用此貫徹諸法無所不通, 故名金剛針也. (中略)次於執金剛之左, 置金剛商羯羅, 譯云金剛鏁. 其印持連鏁, 兩頭皆作拔折羅形. (中略)以此智印, 攝持一切剛强難化衆生, 使不退於無上菩提, 故以爲名也.(參閱金剛針菩薩3556․金剛鏁菩薩3578). ②又作金鍼雙鎖. 比喩事與理․差別與平等乃相卽爲一. 針, 係用於縫合兩片布, 亦卽表․裏融通無礙之義. 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大四七․五二六上):金針雙鎖備, 挾路隱全該.
【금태양부金胎兩部】
p3531-中→ 指密敎之金剛界․胎藏界兩部. 略稱兩部. 於一心法界之上, 立理平等與智差別二門, 以顯其理智之應用無窮. 詮說智差別之經軌爲金剛頂部, 詮說理平等之經軌爲胎藏部. 金剛頂部以金剛頂經爲根本經典, 依此所畫之曼荼羅, 稱爲金剛界曼荼羅;胎藏部以大日經爲根本經典, 依此所畫之曼荼羅, 稱爲胎藏界曼荼羅. 金剛界卽智差別門, 以金剛表之, 象徵如來實智之堅寶, 又稱智界;胎藏界卽理差別門, 以蓮花表之, 象徵衆生本有之理性蘊含於大悲萬行之中, 又稱理界. 又金剛界爲除障成身, 自受法樂之行相, 卽轉九識而成就五智, 故立五部;胎藏界爲化度利生, 他受法樂之行相, 故立三部, 開大定․大智․大悲三門, 以引攝衆生. 有關兩部之三昧耶形, 諸說各異, 如:(一)金剛界以塔爲三昧耶形, 胎藏界以窣堵波爲三昧耶形. (二)金剛界以多寶塔爲三昧耶形, 始藏界以五輪塔爲三昧耶形. (三)兩部同以五輪塔爲三昧耶形. 又金剛界大日如來之種子爲□(vaṃ, 鍐), 係五智融通之故;胎藏界大日如來之種子爲□(aḥ, 惡), 係方便爲究竟之故. 而□(hūṃ)爲金剛界之種子, □(a, 阿)爲胎藏界之種子. 金剛界以字門之末字爲種子, 表示從本垂迹之義;胎藏界以字門之首字爲種子, 顯示從因至果之義. 另有一說則謂, □字爲胎藏界大日如來理法身之種子, 菟字爲金剛界大日如來智法身之種子, 此二字卽可代表金․胎兩部. 又金剛界曼荼羅以月輪表示而用圓形, 胎藏界曼荼羅以蓮花表示而用方形, 兩者之理趣互異. 金剛界與胎藏界雖各立詮說, 然理之外無智, 智之外無理, 色․心本不二;離金剛界別無胎藏界, 離胎藏界別無金剛界, 故金․胎兩部一體不二. 金․胎兩部乃一體而不可分之說, 始於密宗七祖惠果, 其門人日僧空海將師之旨意傳入日本, 眞言宗遂産生兩部不二說, 如東密之主張;臺密則主張兩部對立, 故於金․胎兩部外另立蘇悉地部, 因蘇悉地經融合理․智, 詮說兩部一體不二之旨, 蘇悉地部之曼荼羅稱爲雜曼荼羅. [大日經疏卷三․金剛頂大敎王經疏卷一]
【금포특석錦包特石】
p6334-上→ 禪林用語. 謂錦中包有大石, 比喩外柔內堅;卽指師家指導學人之機法, 表面雖柔和, 然內涵辛辣. 從容錄第十四則(大四八․二三五下):有時鐵裹綿團, 有時錦包特石;以剛決柔則故是, 逢强卽弱事如何?
【급고독원給孤獨園】
p5194-中→ 梵名 Jetavanānāthapiṇḍadasyārāma, 巴利名 Jetavanānāthapiṇḍikārāma. 位於中印度憍薩羅國舍衛城之南, 相當於今尼泊爾南境, 近於拉波提河(Rapti)南岸之塞赫特馬赫特(Sahet-mahet), 爲佛陀說法遺蹟中最著名者. 全稱祇樹給孤獨園. 又稱祇洹阿難邠坻阿藍․祇園阿難邠低阿藍․逝多林給孤獨園․祇氏之樹給孤獨聚. 略稱祇洹精舍․祇園精舍(梵 Jetavana)․祇陀婆那․逝多飯那․耆陀精舍․祇陀園․祇陀林․祇桓寺․祇樹․祇園. 又譯作松林․勝林. 祇樹, 卽祇陀太子(梵 Jeta)所有之樹林(梵 Jeta-vana)之略稱 ; 給孤獨園, 意謂給孤獨長者(梵 Anāthapiṇḍada, 卽須達)所獻之僧園. 關於給孤獨園之創建由來,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九․五分律卷二十五所載, 舍衛城須達長者(梵 Sudatta)夙憐孤獨, 好行布施, 人譽爲給孤獨長者. 彼皈依佛陀後, 欲覓一地爲佛陀建築精舍, 見祇陀太子之花園頗爲淸淨閑曠, 乃欲購之, 然爲太子所拒. 太子爲令長者卻步, 遂以黃金鋪滿花園爲出售之條件, 須達長者乃以象馱黃金鋪地, 太子爲其誠心所感, 遂將園中所有林木奉施佛陀, 故以二人名字命名爲祇樹給孤獨園. 又太子乃憍薩羅國波斯匿王之子, 因太子誕生之日, 王大破敵軍, 故以勝爲太子之名 ; 以樹林爲太子勝所有, 故稱祇園爲勝林․勝子林․勝子樹. 精舍竣工後, 佛陀曾於此度過許多雨季, 大多數之經典亦說於此. 與王舍城之竹林精舍竝稱爲佛敎最早之兩大精舍. 精舍之建築, 中央爲佛殿, 周圍築有八十小屋, 有禪房六十三所, 廚․廁․浴舍․病室․洗脚處等無不具備, 頗爲壯觀, 惜精舍之原構, 早已不存. 今所見之精舍遺蹟, 係後期所建, 其規模遠不及給孤獨長者之所建.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中阿含經卷四十三․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九․法句譬喩經卷一․中本起經卷下․賢愚經卷十․四分律卷五十․十誦律卷三十四․大智度論卷三․釋氏要覽卷下․大唐西域記卷六室羅伐悉底國條․玄應音義卷九](參閱祇樹給孤獨園3920)
【급笈】
p4274-上→ 行脚僧或旅行者收藏衣具․書籍而負於肩以便攜行之箱. 其箱附有足, 可立於地, 多以竹編成.
【급다왕조笈多王朝】
p4274-上→ 笈多, 梵名 Gupta. 又作崛多王朝. 興盛於西元三二○年至四七○年之印度統一王朝. 貴霜王朝與南印度案達羅王朝(梵 Andhra, Sātavāhana)衰於三世紀中葉, 代之而起者乃旃陀羅笈多(梵 Candra-gupta)一世卽位於三二○年, 爲笈多王朝之創始者. 第二世沙姆陀羅笈多(梵 Samudragupta, 335~375 在位), 爲一文武雙全之王, 統一南北印度, 建設自孔雀王朝以來之大國. 於宗敎上, 旣保護佛敎徒, 又致力於婆羅門敎之復興. 其子旃陀羅笈多二世爲印度文化史上最光輝燦爛的時代之王, 係一學問與文藝之推進者, 而令華麗的古典印度文化得以大放異彩. 另有庫馬拉笈多(梵 Kumāragupta, 414~455 在位)與斯坎達笈多(梵 Skandagupta, 455~470 在位), 皆爲偉大之王. 其後, 王朝受到勢力逐漸抬頭的匈奴(梵 hūṇa)之侵擾, 因而四分五裂. 此外, 有多位笈多王之名散見於碑文等史料之中, 然確實情形不詳. 上述庫馬拉笈多․斯坎達笈多兩王皆爲佛敎敎團之保護者, 然主要則以振興婆羅門敎爲其國敎, 因此佛敎的社會勢力逐漸衰微(402~411年頃前往印度的高僧法顯所著佛國記卽備載當時印度社會之情形). 後來, 王侯勢力逐漸强大, 遂形成一極權國家, 甚而確立國王的絶對神聖化之思想. 其時佛敎對此事之態度, 採取包容之傾向. [F.J. Fleet: Description of the Early Gupta Kings; E.J. Rapson: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India, vol. I(Ancient India); V.A. Smith:The Early History of India]
【급접笈摺】
p4274-下→ 原爲日本修驗者負笈時, 墊於肩上之布片. 後爲巡禮者所穿著之衣. 爲一種無袖而如羽織(日本人穿著於和服上之外衣)之白色薄衣, 亦有披赤色者.
【급정륜汲井輪】
p2980-上→ 梵語 ghaṭīyantra. 又作汲水輪. 以汲井輪之輪轉不絶, 比喩生死輪迴之相續無窮.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四(大一六․五一一上) : 墮生死海, 諸趣曠野, 如汲井輪. 無常經(大一七․七四五下) : 隨緣受衆苦, 循環三界內, 猶如汲井輪. 此皆由無始虛妄習氣, 墮於生死, 於三界生死中輪轉, 故以汲井輪比喩之.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華嚴原人論․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一下]
【긍갈나동자矜羯羅童子】
p3916-下→ ①矜羯羅, 梵名 Kiṅkara. 又作矜羯落童子․緊羯羅童子․金迦羅童子. 隨順․卑下․僕婢․恭敬者之意. 與制咤迦童子同爲不動明王之侍者, 侍其左側. 又爲不動明王五使者之一, 八大童子之一. 本爲印度神話中濕婆神之眷屬. 其形像, 髮垂肩, 戴蓮花之冠, 身呈白肉色, 二掌相合, 指間持一獨鈷杵, 天衣袈裟微妙嚴飾. 其印契爲蓮花合掌之印. 其眞言:唵(oṃ)達嚕柚(dharma, 法)矜羯羅(kiṅkara)底瑟咤(tiṣṭa, 發起)日羅(jra). [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底哩三昧耶不動尊威怒王使者念誦法]. ②矜羯羅, 服侍者之義, 不限指不動尊之使者, 亦泛稱其餘諸尊之使者. 形像不同於上記之矜羯羅童子, 而係呈夜叉童子形, 瞋面怒目, 其髮赤黃, 聳立如火, 著靑衣, 持羂索. [不空羂索陀羅尼經]
【긍고미료긍금도래亘古未了亘今到來】
p2151-上→ 表示諸法實相無去來相之用語. 卽宇宙間一切萬事萬物之眞實本質與樣態本本然然, 於時間上亦無所謂的去來之別, 而惟是永遠之古與永遠之今.
【긍선亘璇】
p2151-上→ (1768~1852)韓國李朝僧. 全羅北道湖南茂長縣人, 俗姓李. 號白坡. 十六歲時, 出家於鄕里之禪雲庵, 六年後依當時華嚴學大師雪坡受具足戒, 竝從其學. 翌年, 雪坡入寂. 二十六歲學問略成, 開講席. 四十三歲, 轉而習禪, 結草庵於楚山龍門洞五年, 後於淸道雲門寺弘揚禪旨, 參學之徒頗衆, 號稱湖南禪伯. 哲宗三年示寂, 世壽八十五. 寂後門人雪竇撰白坡大禪師行狀, 金阮堂撰碑銘. 門下有道峰正觀․白嚴雲竇․枕溟翰醒等, 著有禪文手鏡․龜鑑․定慧社結社文․壇經要解․禪要記․金剛八解鏡․禪門拈頌記等. [朝鮮佛敎通史上․朝鮮禪敎史․李朝佛敎]
【긍주오념恆住五念】
p3812-中→ 西藏佛敎迦當派中敎誡派所依之敎法. 恆者, 恆常之義. 五念卽:念師長爲皈依․念自身爲本尊․念語言爲誦咒․念衆生爲父母․念心性爲本空.
【기갈寄褐】
p4498-中→ 世人爲護持孩兒, 乃令服僧衣, 稱爲寄褐. 據釋氏要覽卷下所載, 唐中宗孝和皇帝初生時, 甚爲端正奇特, 神光滿院, 號爲佛光王, 卽受三歸, 被袈裟服, 至滿月請法師剃髮. 此卽爲寄褐之始. [開元釋敎錄卷八]
【기감起龕】
p4325-中→ 由宅第送棺木至墓地之謂. 起龕過程所行之儀式, 稱爲起龕佛事 ; 率衆進行起龕佛事者, 稱爲起龕師.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六亡僧條所載, 於葬儀之當日, 遠近鳴報大鐘一○八聲, 衆集之後, 起龕師拈香說法語, 維那唱念誦文. 讀誦大悲咒之後, 鼓鈸鳴三通以表勸請, 至此卽可排列出喪, 而於行列中唱誦十佛之名直至葬場.
【기감機感】
p6252-中→ 機, 機類;感, 感應. 謂衆生皆爲具有善根之機, 能隨機感應佛之化導, 而佛亦能隨機應之.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三五․一○八中):機感相應, 有形言現.[法華文句卷一上․從容錄第七十一則]
【기강紀綱】
p3925-下→ ①叢林中, 統轄全寺寺務之職稱. 乃監寺․執事之別名. 故監寺寮․執事寮又稱紀綱寮. [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②綱紀之意. 卽叢林中, 掌管僧團規矩之職稱. 爲三綱之一. 乃維那之異稱, 故又以維那所居之寮房, 稱紀綱寮. [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기견機見】
p6251-上→ 謂隨機感見. 蓋衆生之機根不同, 所見之國土或佛身亦異, 此皆隨機而感見之故. 宗鏡錄卷二十一(大四八․五三二上):他受用及變化二土正證於前, 亦相似名同, 而隨機見異.
【기계己界】
p957-上→ (一)卽佛界對衆生界自謂己身爲己界. 此係爲別於衆生煩惱生死之染法及佛解脫涅槃之淨法而方便說示之語. (二)指心法, 而與法界․衆生界共成三法, 表示生(衆生)佛(諸佛)一如․等無差別之意.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一(大三七․二○一上):己界及法界․衆生界同等;己界卽心法, 法界卽佛法, 佛以法界而爲體故, 對衆生界卽成三法, 心生在因, 佛法在果, 三無差別, 故云一界無別界也.
【기계설器界說】
p6210-中→ 華嚴經中五類說法之一. 器界, 指有情所依處之山河․大地․草木等世界. 如來以不可思議之神力, 能使草木․國土說法, 稱爲器界說. 如華嚴經說菩提樹等能作佛事․極樂之樹林能宣說妙法等, 卽爲器界說. [華嚴經疏卷一․三藏法數卷二十]
【기고寄庫】
p4498-上→ 卽於生前預先焚紙錢․作佛事, 寄託冥官, 以冀死後取用. 此時所焚之紙錢, 卽稱爲寄庫錢. 佛祖統紀卷三十三(大四九․三二○下) : 鄂渚王媼, 常買紙錢作寄庫.龍舒增廣淨土文卷五(大四七․二六五中) : 豫遍覽藏經, 卽無陰府寄庫之說. 奉勸世人, 以寄庫所費, 請僧爲西方之供 ; 一心西方, 則必得往生. 若不爲此, 而爲陰府寄庫, 則是志在陰府, 死必入陰府矣![禪林象器箋錢財門]
【기골起骨】
p4324-上→ 收遺骨安置寢殿之佛事稱爲安骨 ; 其後入塔時所行之佛事稱爲起骨. [敕修百丈淸規卷六亡僧入塔條]
【기관機關】
p6253-中→ 禪林用語. 指師家爲令學人得悟, 而順應其根機所設之機法. 亦卽所謂之公案․話頭, 或棒喝等. 禪門之師家常以古則公案․一喝一棒接化學人, 稱爲機關. 碧巖錄第四十二則(大四八․一七九下):雪團打, 雪團打, 龐老機關沒可把, 天上人間不自知, 眼裡耳裡絶瀟灑, 碧眼胡僧難辨別.[從容錄第四十九則]
【기관목인機關木人】
p6253-下→ 比喩五蘊之虛假. 木人, 傀儡之意. 人之身心係由五蘊假和合而形成, 無有自性, 猶如傀儡, 故以機關木人喩之. 大智度論卷六(大二五․一○三上):都無有作者, 是事是幻耶!爲機關木人, 爲是夢中事.[永嘉證道歌]
【기관생신起觀生信】
p4325-下→ 此乃世親的淨土論說法之一. 指一心觀想淨土的莊嚴美好, 從而生出信心.
【기광여내奇光如來】
p3137-上→ 又稱光明王如來. 爲出現於阿含經中唯一之他方世界現在佛.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六重品所載, 目連承佛陀之旨, 往詣東方七恆河沙之佛土, 有佛名爲奇光如來至眞等正覺, 出現彼土. 蓋小乘敎義僅說過去․未來諸佛, 竝未承認釋尊以外之現在佛, 現在佛之說係大乘敎義;增一阿含說有東方奇光如來, 異於一般小乘敎義, 故頗受近代硏究大小二乘關係的學者所重視. 或有認爲出現於東方之奇光如來乃過去尸棄佛之現在化身, 而尸棄佛與梵天之間本具密切關係, 乃推論大乘之現在多佛說包含了梵天思想. 然此經之說不見於南傳巴利文經典;又大寶積經卷十密迹金剛力士會雖有相同說法, 謂光明王如來出現西方, 但卻無梵天之事. 故僅依增一阿含之文, 以推斷過去尸棄佛與奇光如來之關係, 未可確信. [大乘佛敎史論․馬鳴菩薩論]
【기교機敎】
p6252-上→ 指衆生之機與佛陀之敎. 謂衆生之根機各異, 佛陀乃隨其機, 施以深淺之敎.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註解卷四上(大三九․四○六下):若有緣不說, 則敎法不立;敎若不立, 則大小乘機無修證之分. 如是則孰爲能度, 孰爲所度而建立機敎?[法華文句卷一上․華嚴玄談卷四․安樂集卷上]
【기교상응機敎相應】
p6252-中→ 指佛陀之敎法與衆生之根機相應契合. 又作機法相應․時敎相應. 在中國․日本等地, 機敎相應之說, 隨末法思想之盛行而愈加興盛.
【기구耆舊】
p4288-中→ 又作長老․老宿․耆宿. 卽年老德高, 道行深湛之老者. 集異門足論卷四, 謂有生年之尊長耆舊, 稱爲生年上座. 毘尼母經則謂法臘過五十以上, 且爲國王․長者․出家人所尊重者稱爲耆舊長宿. 又敕修百丈淸規大衆章日用規範條(大四八․一一四五下) : 古云 : “衩袒登溷, 草履遊山, 莫踐法堂, 回互耆舊. ” [敕修百丈淸規住持章遷化祭次條․禪林象器箋稱呼門]
【기근機根】
p6251-下→ 指敎法所被之機, 又指人之根性資質. 又作根機. 或作根․機. 含有修行能力之意. 二敎論卷上(大七七․三七五上):文隨執見隱, 義逐機根現.[釋摩訶衍論卷一](參閱機6249)
【기근재饑饉災】
p6884-中→ 梵語 durbhi-kṣāntara kalpa. 又作饑饉劫․饑饉中間劫. 爲中劫末期所起小三災之一. 三災卽刀兵․疾疫․饑饉. 中劫末期, 人壽減至十歲時, 人爲非法貪, 染汚相續之不平等愛障蔽其心, 邪法縈纏, 瞋毒增上, 相見便起猛利害心, 故天龍忿責, 不降甘霖, 由是世間久遭饑饉, 旣無支濟, 多數命終. [俱舍論卷十二](參閱三災554)
【기記】
p4320-上→ ①標識. ②授記之簡稱, 一一分別記說之意. 爲九部經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卽佛陀對修行中之弟子一一預言其將來證果之內容. 如由佛陀給豫記別, 則稱爲授記 ; 而受記別者, 稱爲受記. (參閱授記4587). ③記錄․記述. 預言將來之事, 稱懸記, 又稱未來記․識記. ④凡經論之注解, 或私人之札記, 亦稱記.
【기器】
p6209-上→ ①原爲一切用具之總稱, 卽可供容盛物品或使用之具;於佛敎經典中, 常用以喩指堪受敎法或善能弘法之機根, 故又稱爲根器. 準此, 接受佛法而信受之人, 稱爲法器․道器. 受戒而遵守者, 稱爲戒器. 反之, 不堪爲法器․道器之人, 皆稱爲非器. 非器有五類:(一)邪見而無信者. (二)誹謗眞理, 沽名釣譽者. (三)執著文字而背道者. (四)行爲鄙劣者. (五)住於方便法門而不知眞義者. 以上五種人稱爲五人非器;於說法受戒時, 將此五人簡別而摒棄之, 稱爲簡器. ②爲器世間之略稱. 指有情所依處之山河․大地等之世界. (參閱器世間6209).
【기機】
p6249-上→ 根機․機緣等之意. 卽具有遇緣而發動之可能性, 亦卽堪受佛陀敎法之素質能力. 或指佛陀說法之對象. 機與法․敎竝稱爲機法或機敎. 佛陀隨應機類說敎, 稱爲對機說法;敎法契合根機, 稱爲逗機. 機成爲說敎之緣, 稱爲機緣. 機感應敎法, 稱爲機感;佛陀應機, 稱爲佛應. 機感與佛應合稱感應, 機與應合稱機應. 佛陀隨時應機而作適宜之敎法利益衆生, 稱爲當機益物, 此爲天台宗五時之中, 法華以前之四時, 乃令衆生機根成熟, 受圓敎之意. 此外以水比喩衆生之機根, 稱爲機水. 又禪宗將機認爲是指導者(師家)心之作用, 因爲機乃絶言語思慮者, 此作用施加於受敎者之心, 故接受指導之學人必須與師家之心相應, 此卽爲投機. 法華玄義卷六上將機之語義分爲三種:(一)微, 由於佛陀之敎化, 而內心發動些微之善. (二)關, 佛陀隨應衆生之素質能力, 而施其敎法, 卽佛陀之隨應與衆生之機有關連者. (三)宜, 與佛陀之敎化相契合. 機必須具備某種根性(根本性質․資質), 故稱機根或根機, 其種類極多. 機類(機品)可從各種不同立場加以分類, 例如:(一)欲修善法者, 稱爲善機;欲修惡法者, 稱爲惡機. (二)以素質能力之高下․利鈍而分上․中․下三機;三機復可分爲上․中․下, 稱爲九品機. (三)信仰大乘佛敎者, 稱爲大機;信仰小乘佛敎者, 稱爲小機. (四)立刻卽可開悟者, 稱爲頓機;經過一定之階段, 始能漸次開悟者, 稱爲漸機. (五)直接接受眞實敎法者, 稱爲直入機․直進機. 反之, 如先接受方便敎法而後始能接受眞實敎法者, 則稱迂迴機. (六)不依現世之善業, 而依過去所修善根之力量者, 稱爲冥機. 反之, 依現世之身․口行善, 則稱爲現機. (七)正契合於該敎法者, 稱爲正機, 反之, 則稱傍機. (八)佛陀說敎時若無受敎之對象, 聖者卽權宜變化成爲受敎之對象, 稱爲權機. 如有實在適合該敎法之聽衆者, 則稱實機. 此外, 各宗各派依其敎理而將機類分爲多種. 例如:天台宗於小乘機中, 始自參加鹿野苑之阿含說法, 然後漸次接受高深之說法者, 稱爲豎入機. 反之, 不以此種形式而直接聽聞高深說法者, 稱爲橫來機. 隋代信行之三階敎, 從時․處․人三個觀點將機分爲三階. 第三階之機, 指在佛陀入滅千年之後, 生於穢土者, 此種第三階之機係善惡邪正皆爲邪的不解脫之衆生, 其中復分爲利根․鈍根二種. 此二類卽稱爲生盲衆生, 乃接受普法之對象. 密敎將機分爲顯․密兩大類. 在密敎機中接受結緣灌頂而未能如法修行者, 稱爲結緣傍機;正受密敎能如法修行者, 則稱正所被機. 又正所被機復分小機(有相劣慧機)與大機(無相勝慧機)兩種. 小機指由顯敎入密敎之迂迴之機, 及直入密敎之直往之機. 至於大機, 從發心修行到證得之階段, 應其經過階程之多寡, 而分爲修行分證之機․地前地上共分證之機與卽到之機三種. 以上密敎之機細別則有六種, 加上總稱三種(正所被․小機․大機), 則爲祕密之九機. 淨土宗依觀無量壽經, 將機分爲定機(定善機)․散機(散善機)二種. 於散機中復立廢立․助正․傍正三種. 廢棄諸行而僅專修念佛一行的廢立之機, 稱爲正機. 日本淨土眞宗配合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等三願, 而立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三機, 又立惡人正機之說(眞宗認爲惡人才是被度化之對象). 日本日蓮宗將機分爲直機․雜機二種. 純粹受學法華一乘之機者, 稱爲直機. 直機又分順․逆二緣, 其中逆緣謗法者爲本門成佛之對機. 雜機亦分爲在世八機(化儀四敎機與化法四敎機)․滅後三機(正․像․末三時機)二種. [法華文句卷五上․卷十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二․釋淨土群疑論卷三․華嚴玄談卷七]
【기기機機】
p6253-中→ 禪林用語. 指師家之機與學者之機. 又師家與學者之心地相契冥合, 稱爲機機相應․機機相副․機機投合. 碧巖錄第五十則(大四八․一八五中):度越階級, 超絶方便, 機機相應, 句句相投.
【기나교耆那敎】
p4283-下→ 梵名 Jaina. 爲印度宗敎之一. 於西元前五․六世紀左右, 約與佛敎同時興起, 自稱爲最古之宗敎, 今亦擁有百餘萬信徒. 奉十二支爲經典. 基本敎義爲業報輪迴․靈魂解脫․非暴力及苦行主義等. 該敎之開祖爲尼乾陀若提子(梵 Nirgrantha-j當s綟aputra), 又稱大雄(梵 Mahāvīra)․筏馱摩那(梵 Vardhamāna)․勝者(梵 Jina), 乃與佛陀同時代之人. 然於尼乾陀若提子之前, 傳說尙有二十三位祖師, 故後世又以尼乾陀若提子爲第二十四祖, 或稱之爲耆那敎中興之祖. 相傳此二十四祖依次爲 : 勒舍波提婆(梵 錫ネ靠bhadeva)․或阿底那陀(梵 Ādinātha)․阿耆達那陀(梵 Ajitanātha)․桑波伐那陀(梵 Sambhavanātha)․阿毘難陀那(梵 Abhinandana)․蘇摩底那陀(梵 Sumatinātha)․巴特摩巴羅波(梵 Padmaprabha)․蘇巴爾斯伐那陀(梵 Suparśvanātha)․旃陀羅巴羅波(梵 Candraprabha)․蘇毘提那陀(梵 Suvidhinātha)․悉達羅那陀(梵 Śitalanātha)․溼勒耶舍那陀(梵 Śreyāmśanātha)․伐蘇布羯(梵 Vasupujya)․毘摩羅那陀(梵 Vimalanātha)․阿難達那陀(梵 Anantanātha)․達摩那陀(梵 Dharmanātha)․商底那陀(梵 Śantinātha)․貢突那陀(梵 Kunthunātha)․阿羅那陀(梵 Aranātha)․摩利那陀(梵 Mallinātha)․牟尼蘇巴羅達(梵 Munisubrata)․那密那陀(梵 Naminātha)․內密那陀(梵 Neminātha)或阿利溼達內彌(梵 Ariṣṭanemi)․巴溼伐那陀(梵 Pārśvanātha), 及第二十四祖尼乾陀若提子. 其中巴溼伐那陀及尼乾陀若提子爲歷史上可徵實之人物, 其餘諸祖恐皆爲傳說中人物. 尼乾陀若提子主張無神論, 將其前二十三位祖師之敎理加以改革竝集其大成. 敎理上, 將宇宙之構成要素分爲靈魂(梵 jīva)與非靈魂(梵 ajīva), 後者包括運動因(梵 dharma)․靜止因(梵 adharma)․虛空․物質四種, 再加上靈魂則爲五個實在體. 物質由原子組成, 含有下降性, 靈魂則含有上昇性之一切知, 其自身無障礙, 故得自由 ; 物質之形成, 乃由於業而有所繫縛, 此卽爲輪迴之因. 若欲脫離輪迴則須嚴守不傷害․不妄語․不偸盜․不淫․無所得(梵 anupalabhya)等五戒(五大誓)之苦行生活. 由是, 則能令業消失, 發揮靈魂之本性, 到達止滅, 卽得解脫, 稱爲涅槃. 靈魂․非靈魂․善業․惡業․漏入․繫縛․制御․止滅․解脫等稱爲九諦. 另又主張判斷的相對性之不定主義(梵 Syādvāda)與主張批判性的觀察法之觀點論(梵 Naya), 此卽耆那敎之特色. 此敎團在其敎祖之時代已很興盛, 後分裂爲寬容主義之白衣派(梵 śvetāmbara)與嚴格主義之空衣派(裸體派, 梵 Digambara). 前者之聖典通稱爲悉檀多(梵 Siddhānta), 以阿達磨嘎 地語(梵 Ardhamāgadhī)書寫, 共有四十五部, 約成立於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六世紀左右. 後者之聖典稱爲四吠陀(梵 Veda), 成立於西元九世紀. 重要聖典另有康達康達(梵 Kundakunda, 五世紀頃)所著之敎理精要․五原理精要, 以及烏麻斯伐梯(梵 Umāsvāti)之諦義證得書, 該書被認爲係白衣․空衣兩派之正統說. 其時亦有許多優秀學者輩出. 十二世紀, 由於回敎徒之侵入受到極大的打擊. 十七世紀後, 該敎中産生改革運動, 主張以人道主義․博愛等觀點解釋耆那敎之古老敎義. 其代表有動地皮歐(Dhundibia)領導之郞迦派(Lonkas)運動․十八世紀維拉吉(Vīrajī)所領導之斯特那迦瓦西派(Sthānakavāsī)運動. 敎徒雖屬有限, 然至今仍爲一民族宗敎, 堅持嚴格之戒律生活, 尤於工商業階層中, 擁有衆多信徒. [W. Schubring: Die Lehre der Jainas, 1935․耆那敎聖典(鈴木重信)](參閱尼乾子外道1889․尼乾陀若提子1890)
【기나교성전耆那敎聖典】
p4285-中→ 耆那敎, 梵名 Jaina. 耆那敎聖典, 又作阿笈摩(梵 āgama)․悉檀多(梵 Siddhānta), 係印度耆那敎根本經典. 西元前三百年頃, 首次於華氏城(梵 Pāṭaliputra)以阿達磨嘎地語(梵 Ardhamāgadhī)結集成書. 敎祖大雄(梵 Mahāvīra)歿後九八○年, 又於伐拉彼(梵 Valabhī)第二次結集, 始呈今日之面目. 計四十六種, 略分六類, 卽 : (一)十一種鴦伽(梵 Aṅg, 意譯支), 其第十二支已佚失. 包含大雄之垂示․出家生活規範․諸聖故事․五戒․善業果與惡業果之實例等. (二)十二種烏凡伽(梵 Uvaṅg), 包含解脫之行止與涅槃之次第․生類區分法․中央世界(梵 Jambudvīpa)․日月天體․頻婆娑羅王(梵 Bimbisāra)與阿闍世王(梵 Ajātaśatru)之因緣等. (三)十種般那(梵 Pai伸ṇa), 包含死․病․人之食量․胎內之狀態․身體之構造․諸天界等. (四)七種佉耶蘇多(Cheyasutta), 包含出家在家之正邪行爲與心態․犯戒․懺悔等. (五)四種摩拉蘇多(Mūlasutta), 包含信仰․垂示․敎理等之雜著, 及日常宗敎儀式․修行等. (六)二種經(Sutta), 由四方面解說耆那敎之一般敎理․知識等. 由耆那敎之聖典綜觀其敎理特徵, 槪屬於一種出家解脫主義之宗敎, 蓋此類思想早已流行於雅利安人入侵以前之印度, 而與佛敎同出一源, 然其後之敎理發展逈異於佛敎者乃在承認自我爲永遠之存在者, 佛敎則不僅否認自我之存在, 更反對永遠存在之槪念. 此外, 耆那敎以斷食等之苦行爲解脫輪迴之要法, 承認微細生類之生命意義, 從而强調徹底的不殺與無所得之觀念, 遂形成一極端之出家主義, 此亦異於佛敎之中道思想. 有關本書之著作有康達康達(梵 Kundakunda)之敎理精要․五原理精要, 及烏麻斯伐梯(梵 Umāsvāti)之諦義證得書等. 本書屬耆那敎白衣派(梵 śvetāmbara)之敎義, 至於空衣派(梵 Digambara)所依用之經典, 係後人加入吠檀多派及婆羅門思想之新作, 原典已於三․四世紀頃散佚. [Suttāgame(Aṅg and Upāṅga of Jaina) 2 vols. Bombay 1954; W. Schubring:Die Lehre der Jainas, nach den alten Quellen dargestellt, GIAPhAⅢ 7 Berlin 1935]
【기나耆那】
p4283-下→ 梵名 Jina. 意譯爲勝者. ①佛之尊稱. 佛本行集經卷一(大三․六五五上) : 如來住於佛行, 無復煩惱, 故名耆那. 得一切智, 行一切智, 知一切智, 住於天行, 住於梵行, 住於聖行, 心得自在.. ②於釋迦牟尼佛前後出世說敎之仙人, 卽後世所謂耆那敎之敎祖, 故耆那又爲敎派之名稱. [玄應音義卷十九](參閱耆那敎4283)
【기납耆臘】
p4288-中→ 謂高年之僧. 僧家不言歲而言臘. 臘, 乃歲末之意, 以之計算出家得度之年數, 然在古代則以受具足戒之年爲始. 如謂僧臘若干, 卽謂爲僧幾年或受戒幾年之意, 故以耆臘特稱出家年歲長久而高齡之比丘(尼).
【기능機能】
p6252-上→ (1618~?)明末臨濟宗僧. 湖北黃岡人, 俗姓康. 字天則, 號淨善. 幼投安國寺剃髮, 於杏嵒受戒後, 遍參南浙. 禮謁龍池寺萬如通微, 而於道場山萬壽寺之山翁道忞座下, 深得其奧旨. 後歸義水, 於語崎山築庵而居三十餘年. 復聞山鐸眞在於華桂山(湖北)能仁寺開法, 遂往謁而承嗣其法. 寂年不詳, 僅知康熙十六年(1677)時, 師年六十. 著有天則能禪師語錄一卷.
【기다림사파祇多林寺派】
p3918-中→ 巴利名 Jetavanārāṃa. 又稱祇園寺派(巴 Jetavana). 爲錫蘭早期大乘佛敎部派之一. 信奉大乘方等部敎義. 因以摩訶斯那王(巴 Mahāsena,334~362 在位)所捐贈之祇多林寺爲中心, 故有此稱. 本派創始人爲薩迦利長老,(巴 Sāgalithera, 意譯作海), 依創始者之名, 故本派又稱海派․海部(巴Sāgaliya). 本派係於四世紀中葉, 由無畏山寺派分裂出來, 至西元一一六五年, 因國王波洛羅摩婆訶一世(巴 Parakkamabāhu I)之禁止而衰微.
【기다밀祇多蜜】
p3918-中→ 梵名 Gītamitra. 爲東晉時代之譯經家. 西域人, 生卒年不詳. 又作吉多蜜․祇蜜多. 意譯作訶友․歌友․謌友. 識性通敏, 聰達宏遠, 志存弘化, 不憚遠遊, 東晉時來我國, 譯出菩薩十住經․寶如來三昧經等諸經. 關於其所譯之經數, 出三藏記集卷二僅作一部一卷, 開元釋敎錄則作二十三部四十五卷. [歷代三寶紀卷七․大唐內典錄卷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五]
【기단起單】
p4324-中→ 禪林用語. 起離自己坐禪之位, 引申爲禪僧離寺而去. 又作抽單․暫暇. 禪僧於解夏後, 往往起單以赴其他僧堂. 此外亦因自身性行不良, 或師家不足爲其所依者, 故起單而去. 後世有以起單爲請假, 乃謬誤之解 ; 叢林中, 若有事暫假外出, 不超過十五日卽回, 此稱爲請假, 若超過十五日, 則稱爲起單, 須再行掛搭之儀方可歸山. [敕修百丈淸規卷七月分須知條․禪林象器箋叢軌門]
【기도祈禱】
p3922-上→ 仰求佛菩薩之冥助以祈得除災增福之意. 又作祈願․祈念․祈請․心願等. 印度自吠陀時代起, 爲除災治療而行咒術祈禱之法頗盛, 我國自古亦有祈禱天神地祇之風. 佛敎本未實行此法, 然誓願․本願之思想與造塔․誦經之功德․回向等均有所關連, 而爲求取佛力之加護, 遂有功德之說與除災之說. 我國自西晉太康年間, 竺法護譯出海龍王經, 其後, 僧伽婆羅․玄奘․實叉難陀․菩提流志等相繼譯出密敎諸經, 持咒祈禱之法漸盛. 唐太宗之時, 敕令京城沙門於每年正月․七月祈禱秋收, 又於每月二十七日轉讀仁王經以祈求國福. 至此, 歷代朝野益加重視祈禱之修法. 宋代以後, 大規模擧行祈雨․祈晴․祈雪․祈疫․祈日月蝕之修法不乏其例. 又密敎之祈禱以與本尊之三密相應爲要法, 卽祈禱之時, 口誦諸尊之密咒, 手結印契, 心凝瑜祇之觀, 如是卽能令行者滿願, 此類修法適用於天變․地妖․寇賊․疾病等各種災變. [宋高僧傳卷一․大唐西域記卷二․佛祖統紀卷五十二․禪林象器箋報禱門]
【기도벽祈禱壁】
p3922-下→ 爲西藏佛敎僧人祈禱時所用之法器. 以木板鐫刻六字眞言, 懸掛於壁上, 方便念誦祈禱, 故有此稱.
【기도주祈禱主】
p3922-中→ 梵名 Bṛhaspati, Brahmaṇaspati. 婆羅門敎崇拜之抽象神. 梨俱吠陀謂, 其爲仙人之子, 或係祭壇之神格化, 無此祈禱主, 則祭祀不能成功. 被描繪爲頭戴銳角, 手持鐵斧及以秩序(rta)作弦之弓, 乘坐秩序之車, 與羅刹大戰. 與因陀羅有密切關係. 至往世書(梵 Purāṇa, 卽富蘭那聖典群, 約成書於西元前一世紀至十世紀間)時代, 此神則僅與祭祀有關. 於後來之印度敎中, 成爲木星之神, 乘金車, 御八馬.
【기독교基督敎】
p4449-上→ 廣義之基督敎係泛指奉耶魚禾基督爲救世主之各敎派, 包括天主敎․東正敎․新敎, 而我國所稱之基督敎, 通常指第十六世紀宗敎改革後産生之新敎, 爲狹義之用法. 基督敎爲世界性宗敎之一, 與佛敎․回敎竝稱爲世界三大宗敎. 其信徒遍及全球, 影響力及於全世界, 尤於西方之歷史․政治․思想․藝術等皆深具影響. 西元一世紀, 巴勒斯坦之猶太人耶魚禾宣稱世界爲上帝(天主)所創造, 人類自始祖起就犯了罪, 竝在罪中受苦, 唯有信仰上帝及其兒子耶魚禾基督, 才能獲救. 基督敎以舊約全書(繼承猶太敎經典而來)及新約全書爲聖經. 玆將基督敎之發展歷史略分爲古代․中古及近代三個時期 : (一)古代 : 基督徒因拒絶崇拜羅馬皇帝而長期遭受迫害, 至西元三一三年, 君士坦丁大帝解除對基督敎之禁限. 三三七年, 基督敎成爲羅馬國敎. (二)中古 : 第五世紀, 西羅馬帝國亡於蠻族, 上古歐洲文明陷於黑暗時代. 此時基督敎擔負敎化社會․保存文化之鉅任. 間接促進經濟復甦, 對歐洲文明有莫大貢獻. 惟因東․西羅馬帝國分治, 東․西方敎會亦隨之疏離, 而於一○五四年分裂爲東方之希臘敎會(東正敎)及西方之羅馬敎會(公敎, 卽天主敎). (三)近代 : 自十四世紀後, 羅馬天主敎漸趨腐化. 故馬丁路德於一五一七年掀起宗敎改革運動, 遂産生新敎. 後以新敎通稱所有脫離羅馬天主敎之西方敎會, 如路德派․改革派․英國國敎派․長老會․公理會․貴格會․浸信會等. 天主敎經此震撼, 亦力圖改革, 遂萌起相對之改革運動, 其中以耶魚禾會最爲卓著. 而十九․二十世紀, 則有各敎派之統一運動, 致力聯合世界所有基督敎會, 促進彼此合作. 基督敎雖分裂爲天主敎․東正敎․新敎, 然其信仰之基礎皆係唯一之神, 卽耶魚禾基督. 玆略述三敎敎義, 禮儀之差異 : (一)羅馬天主敎, 又稱天主敎․公敎․羅馬公敎․加特力敎, 亦稱舊敎, 以區別於基督敎新敎. 歸納天主敎基本敎義爲 : (1)天主十誡, 卽欽崇天主․毋呼天主聖名發虛誓․守占禮之日․孝敬父母․毋殺人․毋行邪淫․毋偸盜․毋妄證․毋佔他人妻․毋貪他人財. (2)聖敎四規, 卽參與主日及大占禮日彌撒․遵守聖敎會所定齋期․每年至少一次告解竝領聖體․盡力贊助敎會經費. (3)七件聖事, 卽聖洗․堅振․聖餐․懺悔․神品․婚姻․傅油. (4)敎徒必信之基本道理 : 1.三位一體之創世說, 謂神僅有一位, 但內含三個位格, 卽聖父․聖子基督及聖靈. 神創造宇宙萬物. 2.原罪與救恩, 謂世間第一個人亞當不順從神之指示, 犯了原罪, 故亞當之罪亦因而傳給生於世界上之每一個人. 神遣其獨生子耶魚禾來拯救世人免於一切罪惡(包括原罪及後天因觸犯神的律法而有之罪). 耶魚禾在世時便敎導人們以相信神及誠實悔改而得救. 3.敎會之本質, 謂敎會繼承基督, 完成拯救世人之使命. 4.來世, 謂肉身死後, 靈魂將升天堂․入煉獄或下地獄. (二)東正敎, 一○五四年東正敎脫離羅馬天主敎而獨立, 主要流布於希臘․俄羅斯․東歐․西亞. 聖經與聖傳統爲東正敎敎義之根源. 本派認爲聖靈由聖父而出, 與天主敎及其他西方敎會所認爲之聖靈由聖父與聖子所出不同, 其餘敎義則無甚差異. 東正敎亦行七聖事, 惟其解釋與天主敎略有所異. (三)新敎, 卽狹義之基督敎, 源於一五一七年之宗敎改革. 包括許多派別. 各派之禮拜方式不盡相同, 而敎義與天主敎․東正敎略同, 然於神與人之關係, 有其特異之見解 : (1)認爲人欲得救唯需依賴神之恩典, 非如天主敎主張敎徒可依信心及善行而得救. (2)主張唯有聖經具有指導信仰之權威, 非如天主敎․東正敎所强調聖經及敎會傳統皆爲信仰之基礎. 又基督敎之傳入我國, 始於唐代貞觀九年傳入之聶斯托里派(635), 時稱景敎(景, 係光明之意). 會昌五年(845), 朝廷禁絶佛敎, 景敎亦遭波及而於中原地區絶跡. 元代時, 天主敎及聶斯托里派復傳入, 兩者通稱也里可溫敎或十字敎, 然流傳不廣, 至元亡又皆中斷. 明代時, 耶魚禾會再度傳入. 淸代鴉片戰爭前後, 新敎各宗派亦陸續傳入. 各宗派傳敎士至我國各地推廣傳道工作, 建立敎會, 竝設立各級學校及盲啞學校․養老院․孤兒院等, 亦有從事譯經工作․硏究漢學, 竝將四書五經譯爲英文本 ; 而西洋科學亦隨傳敎士輸入我國, 對於學術文化交流深具影響.
【기락伎樂】
p2159-中→ ①梵語 vādya. 又作妓樂. 音樂之義. 長阿含卷十一善生經擧出伎樂有六失, 卽 : 求歌․求舞․求琴瑟․波內卑․多羅槃․首呵那. 然法華經卷一序品․無量壽經卷下載, 以香華․伎樂作爲供養. 此卽禁止以娛樂爲目的之伎樂, 而許以供養爲目的之伎樂. [大唐西域記卷一]. ②爲日本雅樂之一種. 又作吳樂. 三國時代自吳國經朝鮮傳入日本, 故稱吳樂. [日本書紀卷二十二․卷二十九․聖德太子傳曆卷下]
【기량器量】
p6210-下→ 本指器物之容量, 引申指人之才識․度量. 據最勝王經卷一載, 世尊說法, 無有分別, 係隨衆生器量之多寡, 竝應其機緣而說. 百論僧肇序(大三○․一六八上):有天竺沙門鳩摩羅什, 器量淵弘, 俊神超邈.
【기려멱려騎驢覓驢】
p6650-下→ 猶言騎牛覓牛. 比喩凡夫不見自心之佛性而向外覓求, 猶如騎驢覓驢, 不知自己座下卽爲所求之驢. [從容錄第五十七則․通玄鈔]
【기림祇林】
p3919-上→ 唐代禪僧. 籍貫․俗姓․生卒年均不詳. 出家後參謁永泰靈湍, 其後嗣其法, 於湖南一帶弘闡禪風. 師平居常持木劍一柄, 自言降魔, 每叱文殊․普賢皆爲精魅, 有僧來參, 便揮劍云(卍續一三八․七三上)魔來也!魔來也!如是十二年, 叢林中稱其禪旨爲祇林揮劍. [五燈會元卷四․禪苑蒙求卷中]
【기림사祇林寺】
p3919-上→ 位於韓國慶尙北道含月山. 相傳係梵摩羅國之光有聖人所創, 時稱林井寺. 新羅善德女王十二年(643), 元曉重創, 改稱今名. 李朝宣祖十二年(1578), 竺禪再創. 其後二度毁於兵火. 顯宗九年(1668), 雙聖重修, 懶澤亦大整堂宇. 李王純宗降熙二年(1908), 全寺百餘堂遇災而毁, 後有度河和尙重創. 今存大寂光殿․琉璃殿․應眞殿․骨窟庵等. [東國輿地勝覽卷二十一]
【기멸起滅】
p4325-上→ 謂事物之生與滅. 因緣和合則生起, 因緣離散則滅謝. 維摩經問疾品(大一四․五四五上) : 應作是念, 但以衆法合成此身 ; 起唯法起, 滅唯法滅.
【기목조寄木造】
p4497-上→ 日本佛敎藝術用語. 一木造之對稱. 卽造佛像時, 使用數根木材接合之方法. 日本自平安中期之定朝(爲日本造佛師之祖)起, 各部之寸法與接法因流派而異, 然仍有一定之規則. 由於大木難得, 加之以小木節省時間, 效率增高, 木心不易腐壞等原因, 故盛行寄木造之方法造佛像.
【기바기바조耆婆耆婆鳥】
p4287-上→ 梵語 jīvajīva, jīvajīvaka, jīvaṃjīva, jīvaṃjīvaka. 巴利語同. 又作耆婆耆婆迦鳥․時婆時婆迦鳥. 意譯作命命鳥․共命鳥․生生鳥․鳳. 或爲鷓鴣的一種. 産於印度北方尼波羅國(尼泊爾), 由鳴聲而得名, 爲一身兩頭之鳥. 北本涅槃經卷一作命命鳥, 勝天王般若經作生生鳥, 阿彌陀經作共命鳥. [慧琳音義卷四․翻譯名義集卷六]
【기바耆婆】
p4286-下→ 梵名 Jīvaka. 又作耆婆伽․祇婆․時婆․耆域․時縛迦. 爲佛陀時代之名醫. 曾至希臘殖民地附近之德叉尸羅國(梵 Takṣaśilā)學醫, 後返王舍城(梵 Rājagṛha), 爲頻婆娑羅王與阿闍世王之御醫. 虔誠信仰佛敎, 屢次治癒佛弟子之病. 曾引導弑父之阿闍世王至佛陀面前懺悔. 其名聲可媲美我國戰國時代之扁鵲. [長阿含卷二十世紀經․㮈女祇域因緣經․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七](參閱佛敎醫術2711)
【기바천耆婆天】
p4287-上→ 意爲命天, 卽長命之天. 此天爲帝釋天左右之侍衛. 西域諸國風俗, 皆事長命天神, 子生三歲, 卽謁此天之廟, 以求長命百歲. [楞嚴經卷二]
【기바초耆婆草】
p4287-上→ 有三種 : (一)梵語 jīva. 産於印度. (二)梵語 jīvaka. 印度所傳八種要藥之一. (三)學名 Ruta. 卽藝香. 産於南歐, 專供藥用, 能治瘡疥․避惡蟲.
【기박器朴】
p6210-中→ 比喩衆生根機之用語. 出於善導觀經疏定善義. 器爲曲木, 朴爲直木, 器․朴均係未加工前之原木, 故以之比喩衆生爲定機或散機. 此外或謂器爲受法之器, 朴則指原木.
【기박론器朴論】
p6210-中→ 凡三卷. 日本時宗第七祖託何(或稱託阿)著. 敘述時宗之敎義.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 本書分爲聖淨難易․本懷非本懷․二尊二敎等十五門, 解說時宗敎義, 竝將釋迦一代之敎說, 歸結於念佛一門. 寶永三年(1706)刊行. 安永五年(1776)再刻.
【기반천불동棋盤千佛洞】
p5054-下→ 位於新疆葉城縣城西南. 爲我國最西部千佛洞之一. 開鑿於西遼時代, 計有十窟, 各窟分開, 僅有一室, 呈長方形. 窟最大者, 長四點四公尺, 寬三點九公尺 ; 最小者僅二平方公尺, 洞內遺物不多, 最高之兩窟, 殘存有部分壁畫, 但已模糊不淸, 僅能見到佛像面部之背光和樹景等殘部. 附近曾出土有鐫刻漢文與阿拉伯文之銅幣․單耳罐․雙耳紅陶罐․石磨盤等.
【기법機法】
p6251-中→ 機與法之竝稱. 機, 根機;法, 敎法. 法爲能被․能化․所信, 卽法能被機, 能化機, 爲機所信受者;機爲所被․所化․能信, 卽機爲法所被, 爲法所化, 能信受法者. 此二者相對而不相離.
【기법일체機法一體】
p6251-中→ 爲日本淨土宗西山派及眞宗之用語. 此乃根據善導觀經疏玄義分之六字釋而來, 機爲衆生或衆生對佛之信心, 法爲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救度衆生之佛力. 意指衆生之機與彌陀之敎一體不二. 西山派認爲, 爲拯救衆生而開悟的阿彌陀佛之慈悲心, 卽衆生得以往生極樂世界之因. 阿彌陀佛之慈悲心常作用而不離衆生, 故祈求而稱念南無阿彌陀佛之衆生心與阿彌陀佛之慈悲心成爲一體時, 始成就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名號之行體, 此種關係稱爲機法一體. 眞宗主張, 佛欲救度衆生之慈悲心, 以南無阿彌陀佛之名號顯現之, 衆生於其名號卽已成就信心;因此信心與佛力於名號成爲一體, 故稱機法一體. 又當其名號轉爲衆生之信心時, 衆生之凡心與佛心成爲一體, 此種情形特稱爲佛凡一體. [安心決定鈔卷本․願願鈔․漢光類聚卷一․觀經定善義祕鈔卷四]
【기봉機鋒】
p6253-上→ 禪林用語. 又作禪機. 機, 指受敎法所激發而活動的心之作用, 或指契合眞理之關鍵․機宜;鋒, 指活用禪機之敏銳狀態. 意謂師家或禪僧與他人對機或接化學人時, 常以寄意深刻․無跡象可尋, 乃至非邏輯性之言語來表現一己之境界或考驗對方. 林間錄卷下(卍續一四八․三一七下):雲菴大稱賞之, 謂其機鋒不減英邵武.又形容機鋒尖利敏銳, 令人敬畏遠離, 稱爲機鋒峭峻. 石溪心月禪師語錄卷上(卍續一二三․二二下):若爲施工, 見解玄微, 機鋒峭峻, 正是膏肓良醫.
【기봉행祈奉行】
p3921-下→ 日本鎌倉․室町兩幕府之時, 所設置專事祈禱之職位. 亦有在水旱․疫病等事變之際, 臨時而設者. 從評定衆․引付衆等選拔陰陽師, 或命僧侶作祈禱, 均稱爲祈奉行.
【기부寄附】
p4497-下→ 又作寄付․寄進. 謂捐贈財物於僧寺, 以供應三寶之用. 乃爲祈求天下太平․家門繁昌, 或超薦祖先等. 優婆塞戒經卷三(大二四․一○四八下) : 財物不應寄付四處, 一者老人, 二者遠處, 三者惡人, 四者大力. 如是四處不應寄付.[中阿含經卷四十七․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
【기사굴산耆闍崛山】
p4287-中→ 梵名 Gṛdhrak腎ṭa, 巴利名 Gijjha-kūṭa. 又作祇闍崛山․耆闍多山․崛山. 意譯作靈鷲山․鷲頭․靈山. 位於中印度摩羯陀國首都王舍城之東北側, 爲著名的佛陀說法之地. 其山名之由來, 一說以山頂形狀類於鷲鳥, 另說因山頂棲有衆多鷲鳥, 故稱之. 梵語 gṛdhra 本爲貪食者之意, 其後轉指兀鷲 ; 此類鷲鳥羽翼略黑, 頭部灰白少毛, 好食死屍, 棲於林野. 英國考古學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據大唐西域記與高僧法顯傳之記載, 推定其位置卽今之貝哈爾州(Behar)拉査基爾(Rajgir)東南之塞拉吉里(Saila-giri). 另據近時之探査, 則謂新舊王舍城之間有一向東綿延之山峽, 山峽之北聳立一海拔千尺之秀峰, 其南面之中腹大約二二四公尺處有一巖臺, 稱爲査塔吉里(Chata-giri), 其處乃佛陀多次演說妙法之耆闍崛山. 與佛陀同時代之摩羯陀國頻婆娑羅王(梵 Bimbisāra)爲聞法之故, 曾大興工程, 自山腰至山頂, 跨谷凌巖, 編石爲階, 廣十餘步, 長約三公里. 山頂有一佛陀昔日之說法臺, 然迄今僅存紅磚牆基. 此外, 復有佛敎古蹟多處, 如提婆達多投石擊佛處․佛陀與舍利弗等諸聲聞入定之石室․阿難遭受魔王嬈亂之處․佛陀宣說法華經․大品般若經․金光明最勝王經․無量壽經等處. [大智度論卷三․大唐西域記卷九․法華經文句卷一上․玄應音義卷六]
【기사忌詞】
p2886-下→ 日本神道敎用語. 係爲避開不吉所採之代用語詞, 盛行於平安朝以後. 主要用於伊勢之齋宮, 其使用之忌詞中, 與佛敎相關者有 : 中子 代佛 ․染紙 代經 ․阿良良岐 代塔 ․瓦葺 代寺 ․髮長 代僧 ․女髮長 代尼 ․片膳 代齋, 此卽爲內(佛敎)七言. 又以香燃 代堂 ․角筈 代優婆塞 等, 皆爲其例. [延喜式卷五齋宮條]
【기사륙종耆闍六宗】
p4287-中→ 南朝陳代耆闍寺安廩法師所判之六宗 : (一)因緣宗, 指小乘之薩婆多部. (二)假名宗, 指小乘之經部. (三)不眞宗, 通諸大乘經說諸法如幻化之理. (四)眞宗, 謂說諸法眞空之理. (五)常宗, 謂眞理常恆而具恆沙功德. (六)圓宗, 謂法界自在, 緣起無礙, 德用圓備, 乃指華嚴法門. [華嚴五敎章卷上․法華經玄義卷十上]
【기사심起事心】
p4323-中→ 凡夫所未能去除之心有三, 起事心爲其一. 於四住地所起之煩惱粗强, 能發起業事, 故稱起事心. 此心能障佛之化身. 菩薩修習伏結之道, 可伏除此心而得化身. [大乘義章卷十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七本, 宗鏡錄卷八十九](參閱三心532)
【기사인주起死人咒】
p4323-上→ 誦咒使新死之屍起立, 以殺害所怨者之魔咒, 爲印度古代之咒法. 五分律卷二十六(大二二․一七四中) : 諸比丘學起死人咒, 佛言不聽, 犯者偸蘭遮.(參閱毘陀羅鬼3851)
【기서祈誓】
p3922-上→ 先於心中立誓, 然後祈求神佛之庇祐. 或證所祈之誓是否靈驗. 後人亦稱之詛.
【기선機先】
p6250-下→ 禪林用語. 又作機前. 原指事機之先兆;禪林中, 形容一念未動․一言不發前之狀態. 意謂於吾人分別情識尙未起動之前. 與天地未開之前爲同類用語. 如淨和尙語錄卷下(大四八․一三一上):捏住乾坤粉一團, 大人剛被小人瞞;機先若具機先眼, 走殺從敎起釁端.
【기성機性】
p6251-上→ 指衆生之機根性質. 蓋佛陀說法, 乃隨衆生根性之不同而爲演說敎法. 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一(大三九․一八三下):佛若說法, 必等心慈觀, 視彼機性樂欲願聞, 令其各謂獨爲己說.[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
【기세간器世間】
p6209-中→ 梵語 bhājana-loka. 三世間之一. 又作器世界․器界․器. 指一切衆生所居之國土世界. 相當於依正二報中之依報. 卽指衆生世間或有情世間而言, 與國土世間․住處世間同義. 以國土世界形如器物, 能容受衆生, 可變可壞, 故稱器世間.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四所載, 於一劫中成器世間, 十九劫中有情漸住;又器世間至色究竟天爲止, 其上爲無色天. 小乘以器世間爲有情共業所感者, 唯識大乘則以之爲阿賴耶識頓變之境. 此外, 天親於淨土論中, 稱阿彌陀佛淨土之莊嚴功德爲器世間淸淨, 卽因阿彌陀佛之淨土爲如來本願力所建, 故稱器世間, 然不同於有情共業所感之有漏國土.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三․俱舍論卷十一․成唯識論卷二․往生論註卷三․俱舍論光記卷十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七․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一․百法問答鈔卷一․翻譯名義集卷七](參閱世間1524)
【기세간설법삼의器世間說法三義】
p6210-上→ 據華嚴經疏卷八所載, 器世間之說法有下列三義:(一)約通力說, 約, 卽依之義. 謂佛以神通力, 令諸世間無情之物皆能說法, 是爲約通力說. (二)約融通說, 謂依報之土與正報之身, 二者性本融通, 身旣能說法, 土亦能說, 卽一說一切說之義, 是爲約融通說. (三)約顯理說, 謂菩薩觸對諸境, 皆能了知, 如對色境時, 卽顯示質礙․緣生․無常等義, 觸類而成敎, 是爲約顯理說.
【기세간청정器世間淸淨】
p6209-下→ 二種淸淨之一. 指阿彌陀佛淨土之莊嚴功德. 衆生世間爲果報中之正報, 器世間則爲彼衆生所依用之依報. 於極樂淨土中, 不論正報․依報, 皆以眞實智慧無爲法身之涅槃實相一法句之妙理爲體, 其相超過三界而淸淨無染, 故謂衆生世間淸淨․器世間淸淨. 極樂淨土二十九種莊嚴中, 國土有淸淨․量․性․形相․種種事․妙色․觸․三種(水․地․虛空)․雨․光明․妙聲․主․眷屬․受用․無諸難․大義門․一切所求滿足等十七種莊嚴, 卽爲器世間淸淨. [淨土論(天親)․淨土論註卷下](參閱二十九種莊嚴170․二種淸淨233)
【기세경起世經】
p4322-下→ 凡十卷. 隋代闍那崛多譯.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其內容敘述世界之組織․狀態․起源․成壞等過程. 分閻浮洲品․鬱單越洲品․轉輪聖王品․地獄品․諸龍金翅鳥品․阿修羅品․四天王品․三十三天品․鬥戰品․劫住品․世住品․最勝品等十二品. 本經共有六種譯本, 然現存者僅四種, 除本經外, 餘三者爲起世因本經(隋代達磨笈多譯)․大樓炭經(西晉法立․法炬共譯)․長阿含經卷十八至卷二十二(東晉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譯). [出三藏記集卷二․大唐內典錄卷七․開元釋敎錄卷二․卷四․卷七]
【기수급고독원祇樹給孤獨園】
p3920-下→ 梵名 Jetavana-anāehapiṇḍasyārāṃa. 印度佛敎聖地之一, 位於中印度憍薩羅國舍衛城之南. 略稱祇園或祇樹․祇園精舍․祇洹精舍․祇陀林․逝多林. 意爲松林․勝林. 祇樹乃祇陀太子所有樹林之略稱;給孤獨卽舍衛城長者須達(梵 Sudatta)之異稱, 因長者夙憐孤獨, 好布施, 故得此名. 蓋此園乃須達長者爲佛陀及其敎團所建之僧坊, 精舍建於祇陀太子之林苑, 以二人共同成就此一功德, 故稱祇樹給孤獨園. 佛陀曾多次在此說法, 爲最著名之遺蹟, 與王舍城之竹林精舍竝稱爲佛敎最早之兩大精舍. 園林之地平正, 約有八十頃, 內有經行處․講堂․溫室․食堂․廚房․浴舍․病室․蓮池․諸房舍.園林中央爲香室(梵 gandha-kuṭī, 相當於今之佛殿), 周圍有八十小房. 精舍之左右池流淸淨, 樹林茂盛, 衆花異色, 蔚然成觀. 圍繞精舍之外, 另有十八僧伽藍. 又精舍本爲七層之建築, 然玄奘於七世紀參訪此地時, 該精舍業已荒廢. 其位置約當於現今拉布提河(Rapti)南岸所存塞赫特馬赫特(Sahet-mahet)之遺迹. [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九․五分律卷二十五․大唐西域記卷六室羅伐悉底國條․高僧法顯傳․釋氏要覽卷下](參閱給孤獨園5194)
【기수천器手天】
p6209-中→ 梵名 Karoṭapāṇi. 密敎胎藏界外金剛部衆之一天, 爲伊舍那天之眷屬. 以其手執酒器, 故又稱器酒天.
【기수천후器手天后】
p6209-中→ 梵名 Karoṭapāṇiṇī. 密敎胎藏界外金剛部衆之一天, 爲伊舍那天之眷屬. 其與器手天共執酒器.
【기승명寄僧名】
p4498-上→ 我國天津一帶風俗, 爲父母者懼其子女多病或夭殤, 乃往廟中禱祝, 求僧人爲其子起一名, 稱爲寄僧名. [中華全國風俗志直隸天津小兒跳牆之風俗條]
【기시귀起尸鬼】
p4322-中→ 又作起屍鬼. 行毘陀羅法所用之鬼名. 毘陀羅爲印度古代之咒法, 誦此咒能使死屍起而殺人. [法華文句卷十下](參閱毘陀羅鬼3851)
【기신론의기환호록起信論義記幻虎錄】
p4324-上→ 凡五卷. 日本華嚴宗僧鳳潭撰. 爲法藏所撰大乘起信論義記之注疏. 大乘起信論之注疏本極多, 其中以大乘起信論義記爲最重要, 然該書其後被宗密會合起信論重新出刊, 而於會本中大加增削. 鳳潭憤慨於宗密之竄改義記, 遂作本書以抨擊之. 書中所擧論證, 多爲起信論之學者所重視.
【기신론일심이문대의起信論一心二門大意】
p4323-下→ 全一卷. 南朝陳代智愷撰. 收於卍續藏第七十一冊. 爲眞諦所譯大乘起信論之注疏. 智愷曾參與眞諦之譯場, 故頗能探得起信論之奧旨. 本書卽以極短之篇幅, 闡釋起信論中一心․二門之大意. 一心, 指如來藏心 ; 二門, 指心眞如門․心生滅門, 均爲大乘佛敎中心思想之重要理論.
【기신이문起信二門】
p4323-下→ 又作眞生二門. 大乘起信論說明衆生之如來藏心時, 分爲心眞如門與心生滅門二門 ; 心眞如門係從衆生心之本體方面而說明, 心生滅門則從衆生心之現象方面說明之. 卽 : (一)眞如之理體不生不滅, 不增不減, 遠離差別之相, 稱爲心眞如門. (二)心隨緣生滅, 生起染淨差別之相, 稱爲心生滅門. 然此二者, 非異非一, 此乃不生不滅之如來藏心, 由無明妄緣之薰染, 生起染淨差別之相, 而非另有別體 ; 如大海之水, 風平則浪靜, 風來則水動, 動靜雖殊, 其體一如. [大乘義章卷三末]
【기심륜記心輪】
p4320-中→ 又作意輪․憶念輪. 三輪之一. 卽指如來鑑察衆生根機意樂種種差別, 隨宜說法而無錯謬之輪相. 記心輪之相差別可分爲六種 : (一)記有纏有隨眠․離纏離隨眠之心. (二)記有染邪願․無染正願之心. (三)記劣․中․勝之三界․五趣之心. (四)知三受相應之心. (五)以一記一․以一記多之心. (六)諸佛菩薩記諸有情之勝劣, 種種勝解, 種種界行.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末](參閱三輪679)
【기심립덕起心立德】
p4322-下→ 發起菩提心而成立功德之意. 安樂集卷上(大四七․一二中) : 言易行道者, 謂以信佛因緣, 願生淨土, 起心立德, 修諸行業.
【기심립행起心立行】
p4322-中→ 發起菩提心, 修成萬行之意. 安樂集卷上(大四七․一二下) : 在此起心立行, 願生淨土, 此是自力.卽謂欲於今世得見無量壽佛者, 應發無上菩提之心, 將所修萬行之功德, 迴向願生彼國, 卽得往生. 然同集卷下又謂, 此心(菩提心)難起, 縱令發得此心, 終須修信․進․念․戒․定․慧․捨․護法․發願․迴向等十種行, 方能進詣菩提.
【기심미타己心彌陀】
p956-下→ 又作己心淨土․自性彌陀․唯心彌陀. 指阿彌陀佛與極樂淨土俱在自己心中.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四八․三五二中):佛向性中作, 莫向身外求.卽依萬法唯心․十界互具之理, 彌陀存於一己心中, 以觀我心而顯自性之彌陀. 亦卽一般所謂凝視自心, 以開悟佛性而成佛之意. 通常與唯心淨土竝列爲聯句, 卽己心彌陀, 唯心淨土, 爲天台宗․華嚴宗․密宗․禪宗等聖道諸宗所盛談. 唯淨土敎之信仰與之有異, 而主張淨土係在己心之外. [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卷一․宗鏡錄卷二十九](參閱唯心淨土4422)
【기심법문己心法門】
p956-下→ 卽於一己心中所修得之法門. 摩訶止觀卷一上(大四六․一中):此之止觀, 天台智者說己心中所行法門.此自己心中實感實證之法門, 卽稱爲己心中所行法門.
【기야祇夜】
p3918-下→ 梵語 geya, 巴利語 geyya 之音譯. 乃九部經之一, 十二部經之一. 又作岐夜․祇夜經. 其意爲詩歌․歌詠. 舊譯爲重頌․重頌偈. 新譯爲應頌. 意指在經典前段以散文體敘說之後, 再以韻文附加於後段者. 因其內容與經文相同, 故稱重頌․重頌偈或應頌(與經文相應之頌). [南本涅槃經卷十四․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參閱偈4383)
【기야다祈夜多】
p3921-中→ 梵名 Jeyata. 又作祇夜多. 北印度罽賓國之阿羅漢. 依雜寶藏經卷七載, 祈夜多出世於佛陀入滅七百年後之罽賓國, 月氏國王栴檀罽尼咤欲見之, 便躬與臣從往訪, 然祈夜多靜黙端坐不迎, 王見其威德, 倍生敬信, 後得其(大四․四八四中)王來時道好, 去如來時之敎誡而還其國. 付法藏因緣傳卷五(大五○․三一六上):王昔曾於勝道而來, 今可還從本路而去.此乃王過去植種種功德, 今方得享有王位, 若現在重修功德, 則來世亦當受福德之意. 祈夜多有神力, 曾降伏罽賓國之惡龍王阿利那. 又嘗於往昔毘婆尸佛入滅後, 爲一長者子. 亦曾五百世投胎爲狗, 故常爲飢渴所惱. 此等記事與付法藏因緣傳卷五所載之達摩蜜多傳符合. 又多羅那多(梵 Tāra nāeha)之印度佛敎史第十二章記載, 迦濕彌羅國有師子王, 出家名爲善見(梵 Sudarśana)證得阿羅漢果而說法;時有 Jālaṅdhara(梵 Gandhāra , 健陀羅)國之迦膩色迦王(梵 Kaniṣka)聞其德, 往迦濕彌羅聞其法, 供養法塔及僧伽. 此亦可視爲同一事實之記載. 由是推知, 祈夜多․達摩蜜多․善見恐係異名同人, 而曾爲迦膩色迦王之師.
【기야일의紀野一義】
p3925-中→ (1922~ )日本佛敎學者, 山口縣人. 一九四八年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印度哲學科. 歷任眞如會總幹事․寶仙學園短期大學敎授. 曾獲得第一回佛敎傳道文化獎. 著有:法華經の探求․大乘佛敎の倫理․禪─現代に生きるもの․いのちの風光─現代に生きる佛敎․譯註般若心經․金剛般若經․淨土三部經等書.
【기어綺語】
p5888-中→ 梵語 saṃbhinna-pralāpa. 又作雜穢語, 無義語. 指一切淫意不正之言詞. 十惡之一. 成實論卷八以非實語, 實語而不以時, 實語以時而隨順衰惱, 實語以時而言無本末義理無次等皆爲綺語. 又瑜伽師地論卷八載, 綺語之別稱有非時語, 非實語, 非義語, 非靜語, 不思量語, 不靜語, 雜亂語, 非有敎語, 非有喩語, 非有法語等. [成實論卷九,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九, 卷六十,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參閱十善十惡468)
【기어機語】
p6252-中→ 禪林用語. 指契合神妙機法之語句. 蓋說法有契理․契機二者, 文義俱明, 稱爲理;忘言獨契, 稱爲機. 山菴雜錄卷上(卍續一四八․一六八下):至徑山見無準, 機語相投, 容入室, 欲授藏主職. 又禪林中, 師家接化學人, 或二師相互勘驗時, 爲方便之故, 以種種巧妙工夫, 設下蘊含計謀之語句, 則稱爲機權語路. 鎭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四七․五○○上):被學人拈出箇機權語路, 向善知識口角頭攛過, 看爾識不識?[洞山悟本禪師語錄之餘]
【기여機如】
p6250-下→ (1632~?)明末臨濟宗僧. 上海人, 俗姓潘. 號古林. 幼卽有志出家. 十六歲喪父, 遂投惟一剃髮. 未久, 參謁二隱行謐․性空行臻. 後參禮藕庵之竹庵眞衍, 竝嗣其法. 康熙九年(1670), 住持蘇州金墅鎭之蓮華禪院. 有蓮華古林禪師語錄四卷行世. 寂年與世壽均不詳, 僅知康熙十九年時, 師年四十九. [五燈全書卷一○二]
【기역耆域】
p4286-中→ ①佛在世時之名醫耆婆之異稱. (參閱耆婆4286). ②爲西晉時代之咒法僧. 天竺人. 於晉惠帝末年, 抵達洛陽, 時有衡陽太守滕永文, 因病寄居滿水寺, 經年不癒, 兩脚彎曲, 不能起行. 耆域卽以楊柳拂淨水, 以手搦起永文兩足, 卽時病癒, 復得步行. 其餘應病與藥, 或以咒願治病, 或令枯樹回生等靈異不計其數. 後還西域, 不知所終. [梁高僧傳卷九․法苑珠林卷六十一]
【기연機緣】
p6253-上→ 機, 根機;緣, 因緣. 衆生之根機具有接受佛․菩薩等敎化之因緣, 稱爲機緣;凡說法敎化皆以機根之純熟爲緣而起. 此外, 禪宗師家敎化弟子時, 極强調順應各種機緣而施行其敎法. 鎭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大四七․五○○中):爾看眉毛有幾莖, 這箇具機緣, 學人不會, 便卽心狂.[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六祖壇經機緣品․法華玄義卷六上]
【기예천伎藝天】
p2159-下→ 又稱伎藝天女. 乃化身自大自在天髮際之天女. 容顔端正, 長於伎藝. 身著天衣, 以瓔珞嚴身, 兩手腕上各有鐶釧, 左手持一盛花之器皿, 右手向下作捻裙狀. 如欲祈求福德, 則必修伎藝天女法. 日本古來從事伎藝者多祈念之. 日本秋篠寺之伎藝天雕像, 其頭部爲天平時代所作, 其胴部則爲鎌倉時代之運慶所作. [圖像抄卷九․伎藝天女念誦法]
【기오개棄五蓋】
p5049-上→ 天台宗二十五方便五科之第三. 卽摒棄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蓋. 蓋, 卽蓋覆之意, 爲煩惱之別名. 此五種煩惱能蓋覆心神, 令其昏闇, 而不得開發定慧, 故稱五蓋. 其中, 貪欲蓋起時, 則思念五欲, 心生醉惑 ; 瞋恚蓋起時, 則怨恨情結, 心熱氣粗, 忿怒相續 ; 睡眠蓋起時, 則心神昏沈, 六識暗塞, 此等皆使人忘失禪定正念. 掉悔蓋起時, 則雜起尋求伺察之心, 遍緣諸法, 其心躁動, 且因憂慮爲他人所毁訾, 而起悔心, 心中憂惱, 蓋覆禪定, 使其不得開發. 卽掉․悔二煩惱, 合爲一蓋. 疑蓋起時, 則疑自․疑師․疑法. 疑自, 卽疑己身必非道器 ; 疑師, 卽疑其師戒行甚粗, 不契己意, 何能深禪好慧, 師而事之, 將誤己身 ; 疑法, 卽疑所受之法未必中理. 此三疑非見諦障理之疑, 而爲障定之疑. 前記五蓋妨礙定慧, 故應捨離. 其法以不淨觀棄貪欲蓋, 以慈悲觀棄瞋恚蓋, 以精進策勵棄睡眠蓋, 以數息觀棄掉悔蓋. 對治疑蓋中之疑自, 則念(大四六․四五中) : 我身卽是大富盲兒, 具足無上法身財寶, 煩惱所翳, 道眼未開, 要當修治, 終不放捨.又念 : 無量劫來, 習因何定?豈可自疑, 失時失利. 人身難得, 怖心難起, 莫以疑惑而自毁傷.若疑師, 則念 : 我今無智, 上聖大人皆求其法, 不取其人, (中略)常起恭敬三世如來. 師卽未來諸佛, 云何生疑耶?若疑法, 則念 : 我法眼未開, 未別是非, 憑信而已. 佛法如海, 唯信能入.棄此五蓋, 卽能生起禪定正念. [摩訶止觀卷四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下․次第禪門卷二․止觀大意․四敎義集註卷下末](參閱五蓋1194)
【기요機要】
p6251-下→ 機, 樞機;要, 精要. 又作要機. 續高僧傳卷四(大五○․四五七上):極空有之精微, 體生滅之機要.宏智禪師廣錄卷八(大四八․九八上):佛佛要機, 祖祖機要;不觸事而知, 不對緣而照.
【기용機用】
p6250-中→ 禪林用語. 玄機妙用之意. 大徹大悟之禪林師家, 以拄杖․手勢, 或棒喝等超越言詮之方法敎化學人進入深禪境地, 稱爲機用. 六祖慧能以後流行此風, 其中, 馬祖道一․百丈懷海․黃檗希運․臨濟義玄等皆以機鋒峻烈著名. 林間錄卷上(卍續一四八․二九四下):獨江西石頭而下, 諸大宗師以機用應物. 觀其問答, 溟涬然令人坐睡.[馬祖道一禪師語錄․百丈懷海禪師語錄․景德傳燈錄卷九․虛堂和尙語錄卷三․碧巖錄第四則․五燈會元卷三]
【기우귀가騎牛歸家】
p6650-中→ 積修行之功, 因而覺悟, 歸返自己本來之面目, 稱爲騎牛歸家. 乃廓庵所撰十牛圖頌之第六. 頌云(卍續一一三․四六○上):騎牛迤邐欲還家, 羌笛聲聲送晩霞, 一拍一歌無限意, 知音何必鼓唇牙.此乃形容得悟後之風貌.
【기우祈雨】
p3921-下→ 旱災發生時, 乞求降雨之修法. 又稱雨乞․請雨․乞雨. 在密敎中, 依大雲輪請雨經․大孔雀咒王經等謂, 祈雨之修法有請雨法․祈雨法․雨乞法. 依請雨經之修法, 稱請雨經法, 一般使用請雨經曼荼羅. 另據金剛光焰止風雨陀羅尼經․不動使者陀羅尼祕密法等載, 止雨法與止風雨法可以止霖雨․大雨․暴風雨之降.
【기원사祇園寺】
p3920-上→ ①位於江蘇南京. 劉宋武帝永初元年(420), 車騎范泰爲高僧慧義於居宅之西所建之寺. 慧義喜其淸信至誠, 指授儀則, 時人見之, 乃以范泰比須達長者, 而稱祇園寺. 時有僧苞以學識聞於世, 亦受請至本寺講經. 元嘉七年(430), 罽賓之三藏求那跋摩來中土, 奉敕住金陵, 亦駐錫本寺, 開講法華經及十地經論, 聽衆雲集. 其後, 曇摩密多又留止本寺, 譯出經典頗多, 見於經錄. 後有僧筌․道照等亦來住此, 披覽群典, 致力敎化, 聲聞於當世, 然後世多不聞. 明末所成之金陵梵刹志仍列於廢寺中. ②位於安徽靑陽西南九華山化城寺東. 原名祇樹庵․祇園. 始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1566), 淸代幾經重修和增建, 其規模之大, 冠全九華山. 淸嘉慶年間, 隆山於此開壇傳戒, 香火日盛, 擴建殿宇, 遂成爲十方叢林.
【기원소祈願所】
p3922-下→ 日本佛敎用語. 日本天皇爲祈御體安康․天下太平而建立之官寺. 又稱祈願寺․御願寺. 如天武天皇時, 爲祈求皇后御體康泰而造藥師寺. 又聖武天皇時, 爲鎭護國家而造國分寺. 凡此皆稱祈願所. 降至幕府時代, 幕府亦模仿建造, 如北朝曆應二年(1339), 足利直義於諸國設立安國寺, 以祈武運長久, 家門繁榮, 此爲最著之例. 後爲區別武家之祈願所, 將朝廷之祈願寺特陞爲御祈願所, 稱爲敕願所․敕願寺.
【기원정사祇洹精舍】
p3919-下→ ①卽祇樹給孤獨園. (參閱祇樹給孤獨園3920). ②淸末民初佛敎大德楊文會, 受錫蘭摩訶菩提會會長達磨波羅之啓發, 所設立之佛敎團體. 於淸光緖三十三年(1907)設於南京金陵刻經處. 該團體以復興印度佛敎竝弘傳於世界爲目標, 招集緇素靑年十數人, 硏究佛學及漢學. 課程除佛學․國文外, 竝授英文, 以爲進修梵文․巴利文之基礎. 楊氏自講楞嚴經․大乘起信論, 蘇曼殊敎英文, 諦閑講天台敎觀. 當時入學緇素有梅光羲․歐陽竟無․邱虛明․仁山․太虛․智光․觀同等人. 後因經費短絀, 不二年卽告停辦. [中國佛敎史卷四(蔣維喬)․支那佛敎近世史の硏究(水野梅曉)]
【기원회祇園會】
p3920-中→ 日本佛敎行事. 祇園御靈會之略稱. 又作祇園祭․天王祭. 爲日本京都東山區八坂神社(祇園感應院)之祭禮. 爲鎭壓疫病神․惡靈, 而祭祀牛頭天王之法會.
【기월忌月】
p2886-中→ ①卽指陰曆正月․五月․九月等三長齋月. 據法苑珠林卷八十八載, 於此三月內, 帝釋天․四天王等鑑察人間之善惡, 故世人應特別守戒行善, 持每日過午不食之戒. [梵網經卷下․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之四](參閱三長齋月 575) ②指人死之月, 卽亡者每年忌日之月. 俗稱祥月. (參閱祥月 4755)
【기위오상寄位五相】
p4497-上→ 華嚴宗以寄位顯示敎門深淺之差別, 如寄別敎一乘位之順序於終敎等. 據華嚴經隨疏演義鈔擧出華嚴經入法界品中之寄位五相, 卽 : (一)寄位修行相, 謂善財童子初參文殊菩薩, 爲寄十信之位, 乃由智明生信, 發菩提心起淨行, 而南行參諸善知識以修圓頓自性, 是爲寄位修行相. (二)會緣入實相, 緣, 卽一切事法 ; 實, 卽一眞之理. 謂善財童子由參摩耶夫人至參彌勒菩薩, 爲寄等覺之位, 乃現大願身而遍滿虛空, 含攝一切衆生, 三世諸佛皆各住自法而安住不動, 融會諸衆事緣以歸於實理, 是爲會緣入實相. (三)攝德成因相, 德, 卽果德 ; 因, 卽修因. 謂善財童子參德雲比丘至參瞿波女, 爲寄三賢十聖之位, 乃顯示不可思議攝三世聖賢事行之德, 而成一念皆具之因, 是爲攝德成因相. (四)智照無二相, 智, 卽實智 ; 照, 卽照了. 謂善財童子初參文殊菩薩, 後歷參五十三善知識, 於復參文殊菩薩時, 仍不變初心, 始終不二, 智理相合, 是爲智照無二相. (五)顯因廣大相, 謂善財童子於如來前, 見普賢菩薩身上一一毛孔皆示現無邊光明雲, 普賢菩薩摩其頂而爲其解說諸法, 善財卽得一切佛刹微塵數三昧門, 與諸佛所證同等, 是爲顯因廣大相. (參閱五十三參1048․寄顯4498)
【기은棄恩】
p5050-下→ 指捨棄世俗之恩愛. 諸經要集卷四所引淸信士度人經載, 若欲出家者, 本著俗服, 辭拜父母尊親後, 口中說偈道(大五四․二九中) : 流轉三界中, 恩愛不能脫, 棄恩入無爲, 眞實報恩者.說此偈已, 卽脫俗服. 法苑珠林卷二十二髢髮部亦曾引用上文. [傳光錄卷上第十六祖]
【기응機應】
p6253-中→ 機, 指衆生之機根;應, 指如來之應機化導. 以衆生皆有善根, 故佛隨機而應. 法華文句卷一上(大三四․三下):信則論機, 見則是應.[宗鏡錄卷三十七]
【기의機宜】
p6251-上→ 謂衆生皆有善根, 故若欲度化, 則隨應其機, 而施之以適宜之敎法. 法華玄義卷一下(大三三․六九一上):夫敎本應機, 機宜不同, 故部部別異.[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碧巖錄第八則]
【기일忌日】
p2885-下→ 卽忌憚日, 指故人之死期. 又作諱日․命日․忌辰․諱辰. 於是日行追弔之禮, 避免遊樂嬉戱, 以誦經․法會等愼重行事爲死者追福. 又人死之後次月之忌日, 特稱月忌 ; 三十五日稱小練忌 ; 四十九日稱大練忌 ; 每年卒月之忌日, 稱正忌日, 或稱祥月․祥月命日 ; 對正忌之當日而謂其前日爲宿忌 ; 滿周年之正忌日, 稱小祥忌․一周忌 ; 二周年之正忌日, 稱大祥忌․三回忌. 此外, 每七日設齋會, 至七七日(四十九日)爲止, 稱爲中陰法要 ; 滿百日設齋會, 稱爲百日. 忌日誦經營齋之法, 自古行之, 佛典多有記載, 如梵網經卷下謂父母兄弟․和尙․阿闍梨之歿日, 及三七日(二十一日)乃至七七日中, 應讀誦大乘經律卽是. 又前述小祥․大祥之名稱, 在禮記中已有之, 蓋百日․大小祥忌, 係託儒家之喪制而修出世之法者. 有關忌日之名詞甚多, 如達磨忌(十月五日)․百丈忌(一月十七日)等. 日本另有十三回忌․三十三回忌․五十回忌․百回忌等, 且各宗派開祖․祖師等之忌日亦各有不同之名稱, 如曹洞宗開祖之正忌日稱爲高祖忌․永平忌, 眞言宗稱御影供, 日蓮宗稱御會式․御命講等. 禪宗則有二祖三佛忌(二祖忌指達磨忌․百丈忌, 三佛忌指釋尊之涅槃忌․降誕會․成道會)․開山忌等稱, 各於其時修法事.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佛祖統紀卷三十三․釋門正統卷四․釋氏要覽卷下․傳法正宗記卷五․敕修百丈淸規卷二百丈忌條․禮記禮問傳․魏志卷四齊王紀․晉書列傳第六十九桓玄傳․僧堂淸規卷四]
【기자起者】
p4324-上→ 十六神我之一. 外道中執持我見之人, 計度自能起後世罪福之業, 故稱起者. [大智度論卷三十五․大乘義章卷六]
【기적奇蹟】
p3137-中→ 佛敎將奇蹟稱爲神通(梵 abhijñā, 巴 abhiññā)․神變(梵 ṛsdhi, 巴 iddhi). 古印度宗敎上, 德行高深者常能顯現神通力;佛敎將此類神通力歸爲六通․三明. 六通卽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等, 其中天眼․宿命․漏盡等三者稱爲三明. 凡此皆來自精神之安定(定)與智慧(慧)力. 佛弟子中, 最具足神通者爲大目犍連(巴 Mahā-moggallāna, 卽目連), 稱爲神通第一. 然於諸種神通中, 釋尊所認可者僅漏盡通一種. 善宿(巴 Sunakkhatta)曾對絲毫不顯神通之佛陀表示不平, 佛陀答說:無論有否顯現超人之法(神通), 我所說之法, 皆能引導修行者, 達到滅除痛苦之目的. 神變可分三種:神通神變(梵 ṛsdhi-prātihārya, 巴 iddhi-pāṭihāriya)․記心神變(梵 ādeśana-prātihārya, 巴 ādesanā-pāṭihāriya)․敎誡神變(梵 anuśāsana-prātihāryā, 巴 anusāsana-pāṭihāriya)等. 據巴利本長部經十一載, 佛陀視神通․記心前二種神變如同幻化(māyā-sahadhamma-rūpam viya), 故須摒卻, 僅認可敎誡神變. 所謂敎誡神變, 係一種行爲規範與道德律, 必須於現實人間精勤修行, 方能完成. 總之, 神通僅爲修行過程中之副作用, 如鏡花水月, 不可執取;若以其爲目的而執取之, 非但不易進境, 且常有墮落爲魔術(梵 māyā, 巴同)之危險. (參閱三種示導650․示現2144)
【기조자묘其照自妙】
p3076-下→ 表示諸佛如來與歷來祖師境界不可思議之語. 出自宋代曹洞宗宏智正覺(1091~1157)禪師之坐禪箴中. 照, 謂諸佛如來與歷來祖師如實知見事物眞實相之作用;妙, 謂其作用超越言語․文字․思量而不可思議. 一般凡夫之人對宇宙․生死․迷悟等之認識, 大都局囿於境, 不得解脫, 然諸佛如來與歷來已證果之祖師, 其所認識․證悟之境界則雖處於境而絲毫不爲之所礙, 自由自在, 任運自如, 妙不可言. [宏智禪師廣錄卷八]
【기종농찬棄宗弄讚】
p5049-下→ (?~650)西藏名 Khri-lde-sroṅ-bstan-sgam-po. 又稱雙贊思甘普(藏 Sroṅ-bstan-sgam-po)․棄蘇農贊․松贊干布. 唐時西藏國王, 興隆西藏佛敎. 爲妙音七汗之子. 十六歲(一說十三歲)卽位, 性驍勇, 多謀略. 貞觀八年(634)遣使至長安朝貢, 後率兵二十萬攻松州, 爲唐軍所敗, 請婚於唐. 貞觀十五年, 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 推行漢化, 遣子弟入唐學習詩․書. 其後竝娶巴勒布國(今尼泊爾)公主波利庫姬(梵 Bhṛkuṭi)爲妃(一說先娶). 二公主各攜來佛像及經卷等, 西藏佛敎因而大行. 復遣端美三菩提(藏 Thon-mi-sam-bhoṭa)等赴南印度習梵語, 傳譯禪經․百拜懺悔經․三法雲經等 ; 竝以梵語爲本, 參酌西藏語韻, 新製文字, 造聲字注釋及文法書. 此外, 復革新弊政, 制定新刑法, 廣行十善之法. 高宗時, 授駙馬都尉, 封西海郡王. 永徽元年去世. 其生年不詳, 或謂西元六○○年, 另說謂六二七年. 後世傳說王乃觀世音菩薩化身, 二妃與端美三菩提則分別被視爲多羅菩薩․文殊菩薩之化身. 棄宗弄讚王與乞口栗雙提贊王(藏 Khri-sroṅ-lde-btsan)․乞口栗徠巴贍王(藏 Khri-ral-pa-can), 爲西藏史上之護敎三王. 西藏觀音經(藏)卽爲遵照其遺命集錄而成之西藏佛敎聖典. [彰所知論卷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上․唐書卷一九六上吐蕃傳上․新唐書卷二一六上吐蕃傳上․冊府元龜第九七九․蒙古源流第二․聖武記第五․蒙藏佛敎史卷上․Obermiller: History of Buddhism by Bu-ston, Part. II ; W.W. Rockhill: Tibet; Sarat Candra Das: Tibetan English Dictionary]
【기좌箕坐】
p5881-中→ 爲坐法之一. 橫左足, 斜立右膝, 右足跟壓覆於左足底之上;因兩足之間其形如箕, 故稱箕坐. 此坐法於密敎修息災, 敬愛法時所用. 胎藏界曼荼羅之金剛鏁菩薩, 如意輪觀世音菩薩皆依此坐法. [祕藏記, 祕藏記私本鈔卷二]
【기주記主】
p4320-中→ 卽注釋經律論之作者, 亦爲後世讚揚其人注釋一宗典籍之美稱. 例如天台宗之湛然, 畢生撰著數十部之疏記, 及注解天台三大部, 故後人以天台記主譽之. 另如華嚴宗之法藏․律宗之元照等人, 古來亦以其宗之記主稱之.
【기주期主】
p5049-上→ 結制期間之施主. 指禪林結制修行期間, 營備必需品以供養僧衆之信心長者. 黃檗淸規節序章(大八二․七七三上) : 凡遇結制時, 有信心長者欲充期主, 先白堂頭及都寺, 次知客引至庫司納淨貲, 營備一期中所需之物.
【기증己證】
p957-中→ 又作自證. 卽指自己所證見之見解․境界, 爲他人所難以窺知者. 又指對一般傳承之說, 有其獨到之見解. 由此等自證之見解所開示之法, 則稱己證法門.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二(大四六․二二五下):五百比丘無非正說, 各說己證, 名隨自意.成實論卷一(大三二․二四四中):佛法可自證知, 不可以己所證傳與他人.[法華玄義卷五上](參閱內證1239․自證2536)
【기지처起止處】
p4322-下→ 卽指廁所. 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 起止處者, 正屙糞之處也.毘尼母經卷六(大二四․八三八中) : 上廁有二處, 一者起止處, 二者用水處. 用水處坐起褰衣, 一切如起止處無異.
【기창寄唱】
p4498-上→ 指於唱賣亡僧衣物時, 順便附賣衆人或常住衣物. 禪苑淸規卷七(卍續一一一․四五七下) : 亦不得寄唱衆人及常住衣物, 恐涉嫌疑, 如常住或堂頭入衆唱衣, 卽許人寄唱.
【기청起請】
p4325-中→ 又稱起誓. 立誓乞求神佛的照鑑與冥護之意, 亦含有違背則將受罰之意. 將誓文記於紙上稱爲起請文.
【기청문起請文】
p4325-中→ 又作起誓文․起誓狀․誓文․誓紙․誓詞. 於神佛之前立誓, 且祈請證明, 如或違誓, 則請責罰. 日本佛敎界極盛行書寫此類起請文之風氣.
【기타태자祇陀太子】
p3919-中→ 祇陀, 梵名 Jeta, 巴利名同. 又作祇多太子․逝多太子․制多太子. 意譯爲勝太子․戰勝太子. 爲中印度舍衛國(梵 Śrāvasti)波斯匿王(梵 Prasenajit)之皇太子. 太子將其所擁有之祇園獻豫佛陀, 由長者須達在此建立祇園精舍. 太子後被異母弟毘琉璃王(梵 Virūḍhaka)所殺. [中阿含卷二十八敎化病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六․法句譬喩經卷一]
【기탄사의機歎邪義】
p6252-下→ 日本佛敎用語. 爲日本淨土眞宗所稱舊二十邪義之一. 淨土眞宗稱違背祖師傳承之法義爲邪義, 或異安心. 日本安永七年(1778)左右, 眞宗本願寺派學者, 列擧宗內之邪義異端二十種, 卽舊二十邪義. 後南溪更集新二十邪義, 總計四十. 此機歎之邪義, 槪謂我輩鄙陋凡夫罪惡深重, 理應深自思惟;然此實爲本願之正機, 因而必得往生. 雖依賴彌陀之宏願, 亦如水中作畫, 非能永續, 故無須依賴彌陀, 而僅須自歎根機鄙陋卽可. 此一主張, 與新二十邪義中之唯信機, 在心相上, 甚爲雷同.
【기탑공양起塔供養】
p4324-下→ 建塔以作供養之謂. 又作建塔供養. 印度自古卽有起塔供養之風俗, 諸經中亦多次論及起塔供養之功德. 佛滅度後, 香姓婆羅門將佛舍利分爲八份, 遮羅頗等諸國人受持後乃起塔供養之. 百年後, 據云阿育王將所得佛舍利再細分爲八萬四千, 竝建八萬四千寶塔以供養之. 我國有關起塔供養之記載甚多, 較早者如廣弘明集卷十七所載, 仁壽元年(601)以降, 隋文帝嘗於諸州建舍利塔. 另有吳越國王錢弘俶敬造八萬四千寶塔 己卯歲記之記銘, 與若干現存的鑄銅寶篋印塔, 復於長安草堂之寺跡發現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舍利塔之刻銘. 此外, 入寂僧之供養塔亦極多, 金石萃編中卽有多數舍利塔銘, 例如東魏天平三年(536)之王方略須彌塔記(卷三十)․北齊河淸四年(565)之宋曇思等造塔記(卷三十三)․唐貞元十五年(799)之皇帝降誕日爲國建無垢淨光塔銘幷序(卷一○四)․南漢大寶六年(963)之西鐵塔銘(卷一二二)等. [長阿含卷四遊行經․無上依經卷上校量功德品․經律異相卷六]
【기탑육의起塔六意】
p4324-中→ 爲華嚴經疏卷二十八所擧六種建造佛塔之意義, 卽 : (一)爲表人勝, 如來爲三界之至尊, 最勝無比, 故建塔以表彰之, 令人瞻禮而歸敬. (二)令生淨信, 建造佛塔爲令一切衆生瞻仰頂禮, 而生崇重正信之心. (三)令心歸向, 建造佛塔爲令一切衆生心有所向, 而敬慕歸依. (四)令供養生福, 建造佛塔爲令一切衆生至心恭敬供養, 以植福田. (五)爲報恩行願, 建造佛塔非爲己身之利益, 乃爲答報四恩(卽國王․父母․師友․檀越之恩), 而完成無邊之行願. (六)令生福滅罪, 建造佛塔非爲種植己身之福, 乃爲令一切衆生凡瞻仰頂禮者, 無不生一切福而滅一切罪.
【기특불정경奇特佛頂經】
p3137-中→ 凡三卷. 又稱奇特經․一字奇特佛頂經. 唐代不空(705~774)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內容敘述一字奇特佛頂明王之修法, 此明王之威力甚大, 能制伏其他之修法;本經卽以驅除爲障者毘那夜迦, 來滿足修法者之意願爲主題. 又本經立於純密敎與雜部密敎之間, 乃在家之修法, 尤其適用於王公貴族.
【기특최승금륜불정념송의궤법요奇特最勝金輪佛頂念誦儀軌法要】
p3137-中→ 全一卷. 譯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十九冊. 內容敘述一字頂輪王之修法, 其行法次第爲:澡浴․佛部心․蓮華部心․金剛部心․甲冑護身․辦事․閼伽․普供養․讚․佛眼․本尊根本印明․大慈普護․正念誦等, 卷末附錄水壇法.
【기행紀行】
p3925-中→ 卽記載參訪經過之文字. 如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中, 常啼菩薩往東方衆香城求般若波羅蜜. 華嚴經入法界品中, 善財童子歷訪五十五善知識, 亦於普賢處求行願. 又如我國東晉法顯之佛國記(高僧法顯傳)․北魏惠生之使西域記․唐朝悟空之入竺記等均屬之.
【기행起行】
p4323-中→ 由菩提心之中, 發起身․口․意三業之行. 於身─禮拜恭敬 ; 於口─稱名讚歎, 於意─憶念觀察. 發起此三業之行, 通常有五念門與五正行之說, 前者指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回向等五者, 後者指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等. 若具至誠之心, 起身口意三業之行, 可於現世得親緣等之利益, 而於未來當得往生淨土之願. [往生禮讚偈․觀無量壽經疏卷四]
【기행일심起行一心】
p4323-中→ 修起行之時, 思念專一, 不起妄想之謂, 卽不起虛妄顚倒之心, 以分別諸法之相. (參閱一心21)
【기현경起顯竟】
p4325-中→ 日本日蓮宗之用語. 又作起顯終. 卽謂起因․顯說․終了等. 卽法華經之本化法門起因於法師品․寶塔品, 顯說於壽量品, 終於神力品. 起顯竟之語, 乃是以上三品之約要. (參閱本跡二門1965)
【기현寄顯】
p4498-中→ 不直接顯示某種意義, 而寄其義於他方面以解說之. 又作寄齊․寄在․寄說. 華嚴宗多用此法, 如寄別敎一乘位之順序於終敎, 再由此顯出其敎門淺深之差別. 於此, 特稱爲寄位. 於天台敎義, 則借別敎以顯示圓敎之位次.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大三五․二九九上) : 約方便寄法, 顯地差別, 如下文初二三地宮同世間, 四五六地同二乘等. 又寄禪支道品諸諦緣生, 以顯地別, 令衆因此表解地義.蓋以菩薩十地甚深, 難知其分齊, 故寄世․出世等三世間及五乘等法, 以顯示其義相. 又如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則寄生․住․異․滅四相之粗細, 以顯不覺․相似․隨分․究竟四覺之分齊. [華嚴五敎章卷上․華嚴經疏卷三十一․五敎章通路記卷六]
【기현사상寄顯四相】
p4498-下→ 寓託生․住․異․滅四相, 由粗(滅․異․住)至細(生), 以顯示始覺斷惑之四位. 卽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所載之寄生․住․異․滅四相之粗細(生相爲細, 其他三相爲粗), 以顯示不覺․相似․隨分․究竟四覺之分齊. 十信位中之凡夫, 就三細六粗中之起業相, 乃覺知前念之起惡, 止息後念之惡業不起, 稱爲覺知滅相, 然就惡業而言, 尙不覺知無明惑之一分, 故此位仍稱不覺 ; 二乘三賢之人覺知計名字相․執取相, 卽指覺知異相, 雖覺知無明不覺之一分, 然尙爲地前比觀之位, 故稱相似覺 ; 地上菩薩覺知住相, 雖未斷離微細業相, 旣覺知二障, 故稱隨分覺 ; 覺知第一之業相, 卽覺知生相, 此乃覺知最極微細之惑, 故稱爲究竟覺. 此蓋以四相寄顯四位, 以免與刹那四相(生․住․異․滅四相刹那刹那於諸法相續)混同.
【기화오정寄花五淨】
p4497-下→ 卽以花寄於第四禪之五淨天. 蓋第四禪以上無三災之壞, 以其無風災, 故花於此處便不枯萎. 安樂集卷上(大四七․七中) : 寄花五淨, 風日不萎 ; 附水靈河, 世旱不竭.
【긴나라緊那羅】
p5895-下→ 梵名 Kiṃnara, 巴利名 Kinnara. 又作緊捺洛, 緊拏羅, 緊擔路, 甄陀羅, 眞陀羅. 或稱歌神, 歌樂神, 音樂天. kiṃ 爲疑問詞, nara 爲人之意;意譯作疑神, 疑人, 人非人. 原爲印度神話中之神, 後被佛敎吸收爲八部衆之第七. 華嚴經探玄記卷二載, 此神形貌似人, 然頂有一角, 人見而起疑, 故譯爲疑人, 疑神. 彼具有美妙的音聲, 能歌舞. 華嚴經疏卷五載其爲天帝之執法樂神. 大乘諸經中, 佛說法之聽衆中常列其名. 於密敎, 爲俱毘羅之眷屬, 於阿闍梨所傳曼荼羅圖位中, 位居北方第三重. 於現圖曼荼羅, 在外金剛部北方, 摩睺羅伽衆之北有二尊緊那羅, 俱呈肉色, 其中之一於膝上安置橫鼓, 另一於膝前安置二豎鼓, 俱作欲擊鼓之勢. 又觀世音菩薩爲濟度衆生, 而順應各種機類示現三十二種形相(卽三十二應), 其中第二十九卽爲緊那羅應. 謂緊那羅若欲脫離緊那羅身, 觀世音菩薩卽於其前應現緊那羅身, 爲其說法, 使之成就. [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一, 法華經卷一序品, 起世經卷一, 大智度論卷十七, 注維摩詰經卷一, 大日經疏卷六, 慧琳音義卷十一]
【긴파가과緊波迦果】
p5896-中→ 緊波迦, 梵語 kimpaka. 屬胡蘆科之一種毒草. 學名爲 Trichosanthes palmata. 又作甄波迦果. 慧琳音義卷四十一載, 此種果實生而端正, 人見生愛, 愚夫若觸之必死, 故以之喩毒. 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九則謂此果生於海渚, 食之將醉七日. [正法念處經卷六十八, 玄應音義卷十一]
【길가야吉迦夜】
p2236-下→ 梵名 Kiṅkara. 意譯何事. 北魏之譯經僧, 西域人. 師以遊化傳道爲志, 於北魏文成帝時抵達平城, 衆人欽服其博學, 而禮敬之. 因太武難後, 經籍零散, 故師與沙門統曇曜等於延興二年(472), 譯出付法藏因緣傳六卷․雜寶藏經八卷․方便心論一卷等, 共計五部十九卷, 由劉孝標筆受, 由此, 北地大法得以重興. [歷代三寶紀卷九․法經錄卷三․卷六․開元釋敎錄卷六]
【길경찬吉慶讚】
p2241-中→ 指密敎行傳法灌頂時, 歎詠登覺位者之德所唱的讚歌. 歌詞係擬自歎詠如來八相成道之事蹟, 故又稱八相成道讚. 此讚歌有漢語․梵語二種. 金剛頂略出念誦經卷四擧出漢語讚歌四偈十六句(大一八․二五一中) : 諸佛睹史下生時, 釋梵龍神隨侍衛, 種種勝妙吉祥事, 願汝今時盡能獲. 迦毘羅衛誕釋宮, 龍王澍沐甘露水, 諸天供養吉祥事, 願汝灌頂亦如是. 金剛座上爲群生, 後夜降魔成正覺, 現諸希有吉祥事, 願汝此座悉能成. 波羅奈苑所莊嚴, 爲五仙人開妙法, 成就無量吉祥事, 願汝今時咸證獲.阿闍梨大曼荼羅灌頂儀軌又增一頌(大一八․一九一下) : 諸佛大悲方便海, 普利法界衆生海, 盡未來際無疲倦, 四無礙智汝當得.共計爲五頌. 此外, 大日經疏卷八擧出梵語․漢語之讚歌各十一偈. 漢語讚歌於阿闍梨將對受者授以五甁灌頂時, 由讚衆及阿闍梨唱之. 又梵語讚歌現今僅用三偈, 於灌頂結束後繞壇三匝時唱之. 此外, 據大日經疏卷八載, 讚歌共有吉慶讚․吉祥讚․極吉祥讚三種 ; 用讚歌慶慰心時, 有加持之力. [大日經卷二具緣品․阿娑縛抄卷十五․乳味鈔卷十六]
【길근吉根】
p2237-下→ 卽長老之意. 爲西藏佛敎格魯派寺院中康村之主持人, 由康村中資歷最長之僧人擔任. (參閱康村4536)
【길산명조吉山明兆】
p2236-上→ (1352~1431)日本臨濟宗佛畫師. 淡路(兵庫縣)人. 號破草鞋․赤脚子. 師事東福寺之大道, 後任東福寺殿司, 故世稱兆殿司. 師擅長佛畫․肖像畫, 由於將軍義持之協助, 得以大幅製作. 師之繪畫, 多採宋代李龍眠及元代顔輝之畫風, 爲墨畫之先驅. 其五百羅漢圖․涅槃圖․聖一國師像․四十祖像等, 今收藏於東福寺中. 師於永享三年入寂, 世壽八十.
【길상경吉祥經】
p2240-下→ ①全一卷. 吳․支謙譯. 又作八吉祥神咒經․八吉祥經․八吉祥咒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內容敘述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 與衆比丘及菩薩集會, 會中佛對舍利弗講說受持讀誦東方八佛之名號, 及八吉祥神咒之功德. 關於本經之翻譯, 據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二所擧, 共有五種譯本, 現存之四譯本, 皆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中, 另一譯本則缺. 其中之第一譯, 卽上述之八吉祥神咒經一卷, 係三國吳之支謙所譯 ; 第二譯爲西晉竺法護譯之八陽神咒經一卷 ; 第三譯爲劉宋求那跋陀羅譯之八吉祥經一卷, 現缺 ; 第四譯爲南朝梁之僧伽婆羅譯之八吉祥經一卷 ; 第五譯爲隋代闍那崛多等譯之八佛名號經一卷. [歷代三寶紀卷五․大唐內典錄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二]. ②凡十二頌. 爲國人黃底拉利利(巴利名音譯)譯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 發表在九月二十二日之佛敎日報. 本經係屬於巴利藏小部經(Khuddaka Nikāya I)之小誦經(Khuddaka Pāṭha). 內容敘述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中, 應一天人之請, 而爲其解說持戒修善可得大吉祥之理. 現代學者法周於其所著之吉祥經的透視一文中擧出, 大正藏第四冊所收之法句經第三十九品吉祥品係譯自小部經, 同時如上記所說, 本經係屬於小部經中之小誦經, 故推論吉祥品係取自小誦經中之吉祥經. 此外, 文中竝附上本經之巴利原文, 將譯文與原文做一對照比較, 而指出二者差異之處.
【길상과吉祥果】
p2239-下→ 卽石榴. 爲鬼子母神右掌中所持之果物. 以此果可破除魔障, 故稱吉祥果. 據訶利帝母眞言經載, 鬼子母神以左手抱一孩子於懷中, 右手則持吉祥果 ; 此或由鬼子母神至王舍城內吃他人之幼兒後, 遺留吉祥果以代替幼兒之說而來 ; 或由吉祥果之一果具存五百實(子), 以象徵鬼子母神嫁豫半支迦藥叉, 生下五百子之事而來. 吉祥果又稱鬼怖木, 乃與息災相應之物 ; 其花少果多, 表示因行少而得大果之意. 此外, 亦有謂吉祥果爲俱緣果者.
【길상吉祥】
p2238-上→ 梵語 śrī音譯作室利․師利․尸利. 又稱爲吉羊. 關於吉祥之用語, 散見於諸經典中, 如吉祥果․吉祥草等. 吉祥果, 係鬼子母神等用以驅魔之果實. 吉祥草, 則爲梵語 kuśa 之意譯, 此草生於濕地, 頗似白茅草. 據說釋尊成道時卽坐於吉祥草上, 係由吉祥童子刈割竝敷陳於釋尊之座位上. [中阿含卷五十四嗏帝經․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卷三․華嚴經疏卷十二․大日經疏卷七](參閱吉祥果2239․吉祥草2240)
【길상사吉祥寺】
p2239-上→ ①位於山西五臺山脈中臺山腰. 址海拔二四四○公尺, 氣候淸涼, 寺外有淸涼橋, 遂以淸涼著名. 相傳始建於北魏, 據淸涼山志載, 唐時恩曇和尙重建, 歷代均曾重修. ②位於山西陵川縣城西, 包括南北二寺. 南寺位於平川村. 唐貞觀年間(627~649)奉敕建造, 至宋天聖年間始遷此重建, 後世代有修葺. 北寺位於禮義鎭西隅. 創建於唐大曆五年(770), 後代諸朝均曾重修. 寺宇規模宏敞, 寺內有碑碣數座, 記述寺史及建築年代. ③位於福建古田縣. 現寺已不存, 僅留一塔名吉祥塔, 係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 後曾數次重修. ④爲日本曹洞宗寺院. 位於東京都文京區駒皐吉祥寺町. 本寺係長祿年間(1457~1460), 太田道灌建築江戶城時, 獲得印有吉祥增上等文之銅印, 認爲係一瑞兆, 遂於和田倉門內建立吉祥庵. 後於天正十八年(1590)德川家康入城時, 移至神田. 明曆三年(1657), 遭大火而毁, 故移至現址. 寺中有栴檀林.
【길상신중吉祥神衆】
p2240-上→ 與過患神衆相對. 指具有吉祥相之神衆 ; 亦卽指淸淨眷屬. 過患神衆, 則指具有過咎․災患之神衆 ; 亦卽指粗惡眷屬. 據釋摩訶衍論卷二載, 鳩那耶神王住於金剛山, 能生出吉祥神衆, 譬如眞如一心, 能生出無垢淸淨法 ; 又遮毘佉羅神王住於大海中, 能遍涌生出種種吉祥神衆․過患神衆, 譬如生滅一心, 能生出一切種種淨白品法․染汚品法. 上述經意, 係藉二種譬喩以解說心眞如門唯生眞如淨法, 心生滅門則生染․淨二法之意. 蓋此二門所生之法雖有差異, 然其法體無有差別, 乃係隨其各別之功能而立名.
【길상좌吉祥坐】
p2239-中→ 坐法之一. 凡三種 : (一)出自不空羂索經卷九․慧琳音義卷八․希麟音義卷二等, 卽先以左足壓右股, 後以右足壓左股, 兩足交叉而坐, 兩手置於交趺之足上, 右手居上之全跏坐. (二)依據不思議疏卷下所載, 爲右脚著於左腿上之半跏坐. (三)依據准提陀羅尼經所載, 爲交脛豎膝之箕坐, 係與息災法相應之坐法. 行者須面向北方, 以右足踏左足上, 坐相猶如箕形. [大日經卷七持誦法則品․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供養次第法疏卷下]
【길상천吉祥天】
p2238-上→ 梵名 Śrī-mahā-devī音譯作室利摩訶提毘. 爲施福德之女神. 又稱摩訶室利․室唎天女․吉祥天女․吉祥功德天․寶藏天女․第一威德成就衆事大功德天. 本爲印度神話中之神, 係那羅延天之妃, 愛欲神(梵 Kāṇa)之母, 後與帝釋․摩醯首羅․毘濕奴等諸神, 一幷爲佛敎所承, 成爲佛敎之護法天神. 據早期印度佛敎之傳說, 此天係毘沙門天之妃, 其父爲德叉迦, 母爲鬼子母神. 此天之異名衆多, 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擧出十二種名稱, 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無垢大乘經擧出一○八種名稱. 此外, 尙有洛乞史茗(梵 Lakṣṃī)․大海生(梵 Jaladhi-jā)等異名. 關於其形像, 諸經典中說法不一, 一般多作左手持如意珠, 右手結施無畏印. 在印度則有四臂․八臂之像. 種子爲□(śrī), 三摩耶形爲如意寶珠, 小咒一般多用唵摩訶室利曳莎訶, 有時亦用阿落乞瑟弭曩捨也. 以此天爲本尊而懺悔罪過之修法, 稱爲吉祥天女法․吉祥悔過法 ; 修此法所用之曼荼羅, 稱爲吉祥天曼荼羅. 此外, 於修此法時, 念誦隨求菩薩之眞言, 能消除附隨於此天之黑闇天女所作之災禍. 黑闇天女爲吉祥天女之妹, 常伴隨其姉到處豫人災禍, 二姉妹相互隨逐, 豫人福禍, 表示福禍相隨之義. 吉祥天女自古以來卽受信仰, 在日本亦甚受尊奉, 後因盛行尊奉辯才天女爲福德․增益之女神, 故吉祥天女之信仰漸衰. [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七․金光明經卷二功德天品․陀羅尼集經卷十功德天法․蘇悉地羯囉經卷中․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十一․大隨求陀羅尼經卷上․毘沙門天王經․寶藏天女陀羅尼法]
【길상초吉祥草】
p2240-中→ 梵語 kuśa. 音譯作矩尸․俱舒․姑奢. 意譯作上茅․香茅․吉祥茅․茆草․犧牲草. 略稱祥草. 此草生於濕地, 或培養於水田中, 其狀類茅, 約長六十餘公分. 據經典所載, 釋尊於菩提樹下成道時, 卽坐於此草上 ; 此草係由吉祥童子爲釋尊舖設於座位上. 印度自古以來卽視此草爲神聖․祥瑞之草, 於行諸種儀式時, 多將之編成蓆, 竝於其上放置諸種供物. 此外, 修行者亦將之敷置於空閑寂靜之處, 或淸淨之房中, 作爲坐․臥之具. 關於吉祥草之利益, 據大日經疏卷十九載, 因此草爲釋尊成道時所坐, 故修行者若敷草爲坐時, 則障礙不生․毒蟲不至, 且性甚香潔 ; 然此草利如刀刃, 極易割傷身體, 修行者若放逸自縱, 則爲其所傷, 故藉此激勵自己, 去除憍慢之心. [修行本起經卷下․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六․無量壽經卷上․不空羂索陀羅尼經․釋氏要覽卷下]
【길상회과吉祥悔過】
p2240-上→ 又稱吉祥天悔過法․吉祥天女法․吉祥悔過法. 卽於每年正月, 以吉祥天爲本尊, 誦念金光明最勝王經, 以懺悔罪過, 及祈請禳災招福之法. 八世紀頃, 日本由於天皇之御願, 而開始施行此法會. 此法會主要爲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길색吉索】
p2237-下→ 西藏佛敎格魯派寺院磋慶․扎倉二級組織之僧職名稱. 前者稱磋慶吉索, 後者稱扎倉吉索, 分別由磋慶․扎倉之住持堪布自行委任, 管理該級組織之財産․錢糧等行政事務, 與堪布同進退.
【길율슬나계보吉栗瑟拏系譜】
p2237-中→ 梵名 Harivamśa. 係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之附錄. 內容敘述自太古造物主(梵 Prajāpati)以降, 毘濕尼族(梵 Vṛṣṇi)之系譜, 及其族最偉大之勇士吉栗瑟拏(梵 K剩u駐La, 亦卽 Hari)之英雄事蹟. 因吉栗瑟拏之事蹟, 雖遍載於摩訶婆羅多․薄伽梵歌等史籍中, 卻獨缺有關其所出族系之記述, 故特補述之. 或謂本書於二世紀頃卽已存在, 原爲謳歌吉栗瑟拏之獨立詩作, 其後, 代代迭有增補, 篇幅不斷擴充, 內容亦由純文學性之質樸的遊牧民歌, 漸加入些許宗敎色彩 ; 然性質仍與羅摩耶那類似, 而與極富宗敎氣息之富蘭那相異. 本書最早之版本刊行於七世紀初, 由一一八章․六○七三偈組成. [P.L. Vaidya : The Harivaṃśa, for the first time critically edited, 2 vols., Poona 1969~1971 ;M. Winternitz: A 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 vol.I]
【길율슬나吉栗瑟拏】
p2237-上→ 梵名 Kṛṣna. 印度敎諸神之一. 又稱黑天. 係毘濕奴之化身. 古代梨俱吠陀與奧義書中卽出現其名, 後至摩訶婆羅多之時, 成爲最受歡迎的半神半人之英雄, 竝於薄伽梵歌中被稱爲最高之宇宙精神. 其父爲婆藪天(梵 Vāsudeva), 母爲提婆吉(梵 Devakī). 據薄伽梵往世書第十篇神話載, 吉栗瑟拏幼時爲牧童, 曾殺死惡王(梵 Kamsa)․惡鬼, 爲牧人與家畜之保護者. 本爲印度土著信仰之牧神, 後逐漸被視作與毘濕奴一體, 甚而被尊爲居於最高原理之神. 其牧歌內容, 每爲雅好古典文藝者所取材. (參閱黑天5379)
【길일양신吉日良辰】
p2236-中→ 指吉祥良妙而可得福祉之時日. 我國․印度等國, 自古卽有依星宿運行之法, 以訂定時日之善惡, 而論人與事之吉凶成敗, 故一般人多選擇吉日良辰行事, 以求祥福. 大日經疏卷四(大三九․六一七下) : 凡所爲法事, 皆須與時義契合.此類擇時揀日之法, 多行於密敎行事, 顯敎敎法則大多不採用, 佛陀甚且曾明言禁斷, 認爲於眞諦之實義中不當受囿於吉凶禍福之觀念, 惟爲隨順世俗與敎化之方便, 或亦以吉日良辰配合行事.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大一二․四八二中) : 如來法中, 無有選擇良日吉星.[宿曜經卷上․卷下․大寶積經卷三․大智度論卷十三](參閱擇時6224)
【길장吉藏】
p2242-上→ (549~623)隋代僧. 金陵人, 俗姓安, 名貰. 祖先係安息人(胡族), 後遷至金陵, 故又稱安吉藏․胡吉藏. 師三․四歲時, 隨其父謁見眞諦, 眞諦爲師取名吉藏. 後其父出家, 法名道諒. 師常隨其父至興皇寺聽法朗宣講三論, 七歲時(一說十三歲)隨法朗剃度出家. 法朗爲鳩摩羅什系統三論敎學之傳承者, 故師專習中論․百論․十二門論等三論之學. 師十九歲初出講經, 嶄露頭角, 二十一歲受具足戒, 聲譽日高. 隋開皇元年(581), 師三十二歲, 値法朗示寂, 遂東遊至浙江會稽之嘉祥寺, 專心講說著書, 問道者千餘人, 講肆頗盛 ; 又師爲三論等書所作之疏, 亦多於此寺完成, 故後世稱師爲嘉祥大師. 師除集三論宗之大成外, 竝精通法華經․涅槃經等大乘經典. 開皇十七年八月, 師致書天台智顗大師, 請其宣講法華之敎. 大業二年(606, 一說仁壽二年, 或開皇末年), 煬帝下詔置四道場, 師奉敕居於江蘇揚州之慧日道場, 據傳師所著之三論玄義, 卽於此時完成 ; 後遷至長安日嚴寺, 振道於中原. 此外, 竝於各地講述諸經, 以興隆三論爲宗, 故世稱三論宗再興之祖. 師曾與當時著名之三國論師僧粲辯論, 師應對如流, 雙方徵問往還四十餘次, 師最後取勝, 聲譽隆顯一時. 大業初年至隋末, 師書寫法華經二千部. 又造二十五尊像, 竭誠禮懺, 另置普賢菩薩像, 與之對坐而觀實相之理. 唐武德元年(618), 高祖在長安選拔十大德, 以統領僧衆, 師亦在其列. 此外, 竝應實際․定水二寺之請, 兼務寺事. 後移居延興寺. 武德六年五月命終時, 沐浴淸淨, 燒香念佛, 著作死不怖論而入寂, 世壽七十五. 敕賜賻儀, 葬於南山至相寺之北巖. 師生平講說三論一百餘遍, 法華經三百餘遍, 大品經․華嚴經․維摩經․大智度論等各數十遍. 門下俊才頗多, 以慧朗․慧灌․智凱等最有名. 著作甚豐, 有中觀論疏․十二門論疏․百論疏․三論玄義․大乘玄論․法華玄論․法華義疏等, 尙有法華․涅槃․勝鬘․大品․金光明․維摩․仁王․無量壽等諸大乘經典之註釋書及略論. [續高僧傳卷十一․佛祖統紀卷十․釋氏稽古略卷二․三大部補註卷一․淨名玄論略述卷一․中論疏記卷一]
【길차吉遮】
p2241-下→ 梵名 Kṛtya, 巴利名 Kicca. 又作吉蔗․吉栗蔗․訖栗著. 意譯所作․造․事. 爲惡鬼之名. 卽指起尸鬼. [法華經卷七陀羅尼品․法華義疏卷十二(吉藏)․玄應音義卷六]
【길하吉河】
p2236-下→ 指印度境內之恆河. 印度上古之聖人, 於將成聖道時, 皆沐浴於恆河中, 故一般人多稱恆河爲吉河, 竝認爲入此河沐浴者, 可得滅罪. [百論疏卷上]
【김지견金知見】
p3529-下→ (1931~ )韓國佛敎學者. 出生於全羅南道靈岩郡. 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印度哲學科, 竝得該校文學博士學位. 以硏究韓國華嚴宗之均如大師而飮譽學界. 均如大師在韓國華嚴思想史上之地位, 由氏之硏究始重新被肯定. 氏現任國立江原大學敎授․國立韓國精神文化硏究院講師, 竝任大韓傳統佛敎硏究院院長等職.
【끽다양생기喫茶養生記】
p4903-中→ 凡二卷. 日僧榮西(1141~1215)錄. 本書係依中․印飮茶之風, 援引尊勝陀羅尼破地獄法之祕鈔․爾雅․茶經等書, 說明肝․肺․心․脾․腎五臟與酸․辛․甘․苦․鹹等五味之關係, 以及喫茶之功能․茶樹之栽培等, 竝說服桑等之養生法. 傳本有初稿本及再治本. 初稿本藏於鎌倉市扇谷壽福寺, 爲日本南北朝時期之寫本.
'한문 사전, 번역어 사전'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ㄹ) - (ㅁ) (0) | 2023.04.10 |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ㄴ) -(ㄷ)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가) - (교) (0) | 2023.04.10 |
이두문자, 이두자료, 이두사전, 이두문자사전, 이두해설, 이두문자해설 (8) | 2023.04.10 |
한문 번역어 사전, 한문 단어 용어 해설 한문사전 (1) | 2023.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