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옥리인屋裏人】
p3775-中→ 禪林用語. ①又作屋裏主人翁․屋裏主人公. 指人人本具之佛性. 蓋以家屋喩身體, 以主人翁喩佛性. [出曜經卷二十八․臨濟錄]. ②指參禪於同一師家之人, 卽指同學同參之人. 蓋取其如住同一屋裏之意.
【옥림통수玉林通琇】
p2039-中→ (1614~1675)淸代僧. 江蘇江陰人, 俗姓楊. 字玉林․玉琳. 世稱玉琳國師. 十九歲投磬山圓修出家受具足戒, 嗣其法, 傳臨濟宗. 曾住浙江武康報恩寺, 後奉淸世祖之召入京, 於萬善殿擧揚大法, 受大覺禪師之封號. 未久, 歸山而留其弟子앙溪行森於北京弘法, 此乃其法流弘通於北京之端緖. 翌年受封大覺普濟禪師, 受賜紫衣. 順治十七年(1660), 帝選僧受菩薩戒, 特以師爲本師, 加封大覺普濟能仁國師. 師於內廷說法時, 撰客問一篇, 大學士金之俊奉敕作評注, 竝附序刊行之. 晩年在浙江西天目山建禪源寺, 竝常住於此, 稱師子正宗派. 其後禪源寺與金山․高旻․天寧諸大叢林始趨於興盛. 康熙十四年七月(一作康熙十五年八月), 寂於江蘇淮安之慈雲庵, 享年六十二. 師之塔於西天目山, 王熙奉敕撰其塔銘. 其法嗣超琦竝編其年譜二卷. 有玉林(通)琇國師語錄十二卷行世. [續指月錄卷十九․大淸一統志卷九․卷六十一․釋氏疑年錄卷十二]
【옥박獄縛】
p5838-中→ 衆生輪迴於三界中, 猶如繫身牢獄, 故形容衆生爲三界之牢獄所束縛, 稱爲獄縛. 付法藏因緣傳卷五(大五○․三一五上) : 三界獄縛, 無一可樂.
【옥불사玉佛寺】
p2037-中→ ①爲上海著名之寺院, 以供奉玉石雕刻之大佛而馳名. 此玉佛爲淸德宗光緖八年(1882), 由普陀山慧根自緬甸迎回;原奉祀於江灣寺, 後寺毁於兵災, 民國七年(1918), 臨濟宗可成於今址建新寺, 稱爲玉佛禪寺, 落成後, 卽移供玉佛於此寺. 玉佛寺離上海市區甚近, 寺內重要建築物有大雄寶殿․天王殿․玉佛樓․臥佛堂等, 內藏佛敎典籍․佛像等珍貴文物. 大雄寶殿內, 三尊巨大之佛像, 均安置在三尺高之須彌壇上;玉雕釋迦佛有涅槃和坐像二尊, 分別供奉於臥佛堂及玉佛樓二樓本堂鑲玻璃之佛龕中. ②泰國曼谷皇宮寺院. 爲曼谷王朝拉瑪一世(Rama I, 1782~1809在位)建於十八世紀末, 供奉國寶碧玉佛, 據傳此佛係由整塊綠玉雕成, 安置於十一公尺高鍍金祭壇上, 頭頂懸掛九層之華傘, 兩側爲代表日․月之水晶球. 泰王每年依季節之不同親豫碧玉佛換裝, 熱季爲鑲嵌寶石之金衣, 雨季爲綴有點點珠寶之金衣, 涼季爲純金之金衣. 本寺爲泰王擧行登基加冕典禮與皇家進行各種祭祀活動之場所.
【옥불玉佛】
p2037-上→ 卽玉製佛像. 又作玉像. 以錫蘭․于闐之玉佛較著名. 據高僧法顯傳師子國無畏山寺條(大五一․八六四下):起一佛殿, 金銀刻鏤, 悉以衆寶, 中有一靑玉像, 高三丈許, 通身七寶焰光, 威相嚴顯, 非言所載, 右掌中有一無價寶珠.大唐西域記卷十三摩呾咤國條(大五一․九二七下):有靑玉佛像, 其高八尺, 相好圓備, 靈應時效.又巴利文史書中有綠色寶佛事說(Buddha-marakat-vatthu-nidāna)綠色寶卽指翡翠, 或稱綠寶石. 有關于闐玉佛之記載, 據明陶宗儀輟耕錄卷二十八于闐玉佛條載, 丞相伯顔嘗至于闐國, 於其國中鑿井得玉佛, 高三四尺, 色如截肪, 照之皆見筋骨脈絡. 古來, 于闐以産玉著名, 因此, 玉佛多製於此. 又其他有關玉佛之記載, 尙可見之於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北魏世宗之項․南史卷四南齊武帝紀永明十一年(493)之條. 日本江戶名所圖會卷四神齡山護國寺條亦載, 該堂本尊如意輪觀世音爲天然瑪瑙石所成. 上述記載皆爲中國與日本玉佛之一端. [梁書卷五十四․ Ānanda Coomaraswamy:History of Indian and Indonesian Art; C. Notton: The Chronicle of the Emerald Buddha]
【옥성강사낭玉城康四郎】
p2041-中→ (1915~ )日本佛敎學者. 一九三一年東京帝國大學哲學科畢業. 歷任東京大學․東北大學敎授, 長期從事佛學史硏究, 硏究主題爲:陳那․法稱之哲學․天台實相觀․中國佛學等. 著有:近代印度思想之形成․中國佛敎思想之形成․冥想與經驗等.
【옥안玉眼】
p2041-下→ 日本在木雕佛像之眼部, 自裏側嵌入水晶薄片, 又在水晶片內側描繪瞳仁. 此種手法作成之佛眼, 特稱爲玉眼. 自藤原朝創寄木造法始, 佛像眼部卽應用此種手法. 至鎌倉佛以後, 不屬玉眼之佛像十分罕見.
【옥야경玉耶經】
p2041-上→ 全一卷. 東晉時, 印度人竺曇無蘭(梵 Dharmarakṣa?)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又稱長者詣佛說子婦無敬經. 乃敘說佛陀之在家護法給孤獨長者須達(巴 Sudatta)之媳婦名玉耶, 依恃本家豪富而缺失婦德, 佛陀應須達長者之請, 講說有關婦德之敎示以曉喩玉耶, 玉耶女聞敎悔過, 乃受十戒. 本經將爲人妻者分爲七種(母妻․妹妻․師妻․婦妻․婢妻․仇妻․殺人妻). 意謂前五種受衆人敬愛, 名聲高揚, 爲家庭繁榮之基礎;後二種於未來將要遭受惡之果報. 本經另有三種譯本, 一爲玉耶女經, 乃西晉時譯, 譯者佚名. 二爲阿遫達經,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三爲增一阿含卷四十九非常品第九經(相當於巴利文增支部 VII.59 七婦經 Sattabhariyā), 東晉僧伽提婆譯(以上諸本均收於大正藏第二冊). 又出三藏記集卷三安公失譯經錄中, 有七婦經一卷, 經名旣與巴利本相合, 且由玉耶經之排列次序觀之, 恐亦屬此經之異譯本. [法經錄卷三․開元釋敎錄卷二․卷三․卷五]
【옥졸獄卒】
p5838-上→ 梵語 naraka-pāla. 卽指地獄之鬼卒. 又作地獄卒, 那洛迦卒. 卽於地獄呈現牛頭, 馬頭等可畏形相, 而迫害呵責罪人之鬼卒. 大智度論卷十六(大二五․一七六上) : 惡羅刹獄卒, 作種種形, 牛, 馬, 豬, 羊, 衆, 鹿, 狐, 狗, 虎, 狼, 師子, 六駮, 大鳥(象), 鵰, 鷲, 鶉鳥, 作此種種諸鳥獸頭, 而來呑噉, 齩嚙, 齒齊掣罪人.又獄卒是否有情, 諸部之間各持異說. 據唯識二十論述記卷上載, 諸部之中, 大衆部, 正量部主張獄卒實爲有情之說, 薩婆多部, 經部等則主張非有情之說. 正法念處經卷十七(大一七․九八上) : 專行暴惡, 心無慈愍, 不行正理, 爲諸賢善之所輕毁. 如是惡人, 身壞命終, 受閻羅王執杖鬼身, 於鬼世界爲閻羅王趨走給使. 若有衆生造諸惡業, 時閻羅王卽令此鬼錄其精神.是爲主張有情之說. [觀佛三昧海經卷二, 卷五, 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 俱舍論卷十一, 順正理論卷三十一, 唯識二十論, 俱舍論光記卷十一]
【옥천사玉泉寺】
p2039-下→ 位於湖北當陽縣玉泉山之東南麓. 以玉泉山形似覆船, 故又名覆船山或覆舟山, 頗富勝景. 東漢建安年間(196~220), 普淨禪師初結茅於此, 梁宣帝敕建覆船山寺. 歷來高僧來住者甚多, 如道立․法常․法隱․法忍皆曾入山. 隋代開皇十二年(592), 智顗亦來此, 倡立法門, 竝建立一寺. 次年四月, 智顗於此講法華玄義. 文帝原敕寺額一音寺, 後敕改玉泉寺, 以其由洞穴出水, 注凝爲泉, 色似琉璃, 味如甘露, 故稱玉泉. 十四年四月, 智顗在此說摩訶止觀, 玉泉之名由是大著, 而與當時之棲霞․靈岩․天台竝稱天下叢林四絶. 唐代儀鳳年中, 神秀亦於寺東結廬, 號度門寺. 其後懷讓․惠眞․承遠等亦來住此. 宋代成爲禪院, 天禧(1017~1021)末年, 明蕭皇后重建, 改稱景德禪寺, 自是規模擴大, 達九樓, 十八殿, 三千七百僧舍, 佔地左右各五里, 前後十里, 被譽爲荊楚叢林之冠. 元明之間, 有藏山․常鎭․無跡等人住此. 淸代光緖五年․九年, 皆曾重修. 寺內建築有大雄寶殿․天王殿․毘盧殿․東禪堂․紫雲庵․西禪堂․鐘樓․鼓樓․藏經閣․大士閣․圓通閣․般舟堂․送子庵等. 大雄寶殿前有大鐵鑊, 內有隋大業十一年之銘刻;左有高七尺之觀音像碑, 係出於唐吳道子之筆. 寺域東北爲智顗講經臺遺址. 寺前有外門․鐵塔, 塔高七尺, 共十三層, 係北宋嘉祐六年(1061)所建. 又寺內祀奉關公神像, 極爲威武, 曰伽藍菩薩. 宋崇寧年中, 因封公爲護國眞君, 遂改寺爲護國寺, 後世則稱爲玉泉護國寺. 抗戰期間爲日本飛機炸毁, 迄今未修復. [梁高僧傳卷五․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續高僧傳卷九․宋高僧傳卷五․卷八․卷九․景德傳燈錄卷五․佛祖統紀卷六․卷二十六․卷三十九․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八․五燈會元卷十六]
【옥천옥화량종玉泉玉花兩宗】
p2039-下→ 指天台․法相二宗. 因天台智者大師曾居玉泉寺, 乃以玉泉表天台宗. 玉花, 卽指玉華寺, 因玄奘居此譯大般若經, 且傳有法相宗, 故以玉花表法相宗. (參閱玉泉寺2039․玉華寺2041)
【옥첩玉牒】
p2042-上→ 指佛典.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大四四․九一中):金容富夢, 玉牒暉晨, 雖至敎已隆, 而斯典未備.
【옥초沃焦】
p2980-中→ 爲舊華嚴經卷五十九所載大海底下之廣大吸水石 ; 以此石廣大如山, 故又稱沃焦山. 其下爲阿鼻地獄之火氣所炙, 故此石經常焦熱. 金剛三昧本性淸淨不壞不滅經(大一五․六九八中) : 如阿耨大池出四大河, 此四大河分爲八河, 及閻浮提一切衆流皆歸大海. 以沃燋山故, 大海不增 ; 以金剛輪故, 大海不減. 又有沃焦石之海, 稱爲沃焦海, 乃衆生受苦之處. 此外, 佛典中亦常以沃焦 一詞比喩凡夫之欲情無窮無盡, 猶如此石之焦熱難耐, 苦不堪言 ; 準此, 釋迦牟尼又稱爲度沃焦, 蓋謂擧世之中, 獨有佛爲超度此苦之人. [觀佛三昧海經卷五․賢愚因緣經卷四․法華文句記卷九下]
【옥충주자玉蟲廚子】
p2042-中→ 廚子, 卽佛龕, 乃安置佛像․經卷之器具. 玉蟲廚子, 爲安置於日本法隆寺金堂之宮殿型佛龕. 因其裝飾有玉蟲之翼, 故稱之. 爲入母屋造之宮殿造型, 其框座高達二點三三公尺, 以方形須彌座爲基底, 宮殿之柱上有唐草飛鳥花紋之金銅透雕, 其下則嵌有許多玉蟲之翼, 其瓦係銅板所造, 稱爲行基葺, 堪稱飛鳥時代建築藝術之結晶. 龕之內側有千尊佛, 上貼金銅板. 繪畫之底色以黑漆爲主, 而以朱․綠靑․黃土等顔色描繪線條. 宮殿部之門扉有菩薩像與天部像, 背面附有多寶塔供養圖. 下端須彌座之正面繪有舍利供養圖, 右側面繪有捨身飼虎圖, 左側面繪有施身聞偈圖, 後面繪有須彌山. 且同一圖中, 另繪有他種畫面, 以表示時間之流動. 此種單純之筆調, 豫以後世繪畫發展若干影響. [日本國寶全集第二十八輯․日本建築史․國寶目錄]
【옥함산석굴玉函山石窟】
p2038-中→ 位於山東濟南近郊. 又稱佛峪寺․興龍山. 乃隋代之石窟寺院. 濟南近郊有歷山․佛惠山․千佛山等北魏․隋․唐時所造之石窟群, 玉函山石窟亦爲其中之一. 其西側之佛峪山腹石灰岩懸崖刻有九十餘尊石佛, 其中西北有阿彌陀佛與彌勒菩薩, 爲唐代乾元二年(759)與開成二年(837)所造, 其餘皆爲隋代開皇年間(581~600)所造, 有釋迦․阿彌陀․彌勒等佛菩薩像. 佛龕之排列, 第一層有五所, 皆爲三尊形式, 第二層有小佛二十七尊, 第三層有大小佛菩薩, 第四層有十七尊, 第五層亦有三尊形式之像. 佛像之光背裝飾有唐草, 佛龕裝飾有斗栱, 手法堪稱佳妙. 此外, 濟南近郊另有黃石崖, 規模較大, 時代亦久, 乃北魏之支流, 而玉函山․千佛山․龍洞等主要爲隋代所營造. 前者由官方․僧侶等協力造成, 後者則爲庶民信徒․僧侶協力而成, 其造形樣式簡樸, 具有地方色彩. [濟南近郊北魏隋唐造像(荊三林, 文參資一九五五年第九期)․山東省におおける南北朝及び隋唐の彫刻(關野貞, 支那の建築と藝術, 1939)]
【옥호玉豪】
p2042-上→ 又作玉毫. 指如來眉間之白毫. 豪, 爲毫之借字. 因其皓白光潤, 猶如白玉, 故稱玉豪. 慧琳音義卷十一(大五四․三七○上):玉豪(胡高反. 假借字也, 正體從毛作毫. 言玉毫者, 如來眉間白毫毛也, 皓白光潤, 猶如白玉. 佛從毫相, 放大光明, 照十方界, 故云玉毫瑞色也. )西域記張說敘曰(大五一․八六八上):玉毫流照, 甘露灑于大千;金鏡揚暉, 薰風被于有截.
【옥화사玉華寺】
p2041-下→ 位於陝西鄜州宜君縣西南. 卽玉花寺. 又稱玉華宮寺. 始建於唐武德七年(624), 初名仁智宮. 貞觀二十一年(647), 太宗幸此, 豫以擴建, 竝更名玉華宮. 貞觀二十二年五月, 玄奘應太宗之召來此宮;十月於弘法臺, 譯能斷金剛般若經. 永徽三年(651)廢宮爲寺, 名玉華寺. 顯慶四年(659)十月, 玄奘奉敕譯大般若經時, 因厭惡長安之繁擾, 入住此寺, 寂照爲都維那, 窺基․普光․玄則等皆列其譯場, 其中, 光雲殿․明月殿․嘉壽殿․慶福殿․八桂亭等均爲昔日譯出大般若經及其他經典之道場. 今寺西有駐鸞崖, 係太宗駐驆之所;寺東所存石室, 傳爲衆僧修行之處. 又石室外有水流, 下游有一寺, 卽水簾寺.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後序․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六․卷十․續高僧傳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八․廣輿記卷八]
【옥환玉環】
p2042-中→ 玉製之環. 千手觀音四十手中, 其中一手持執玉環, 稱玉環手. [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阿娑縛抄卷八十八千手卷]
【온능蘊能】
p6791-上→ 宋代僧. 眉州(四川)人, 俗姓呂. 號慧目. 生卒年不詳. 少習儒學, 博究經典. 年二十二, 校書於村落, 偶閱禪冊, 似有所得, 遂出家. 初參謁寶勝澄甫禪師, 因徵詰酬酢, 所趣頗異, 乃逕往荊湖遍參大德, 後得法於大潙瑃禪師處. 曾與瑃禪師對機, 瑃問收劍因緣, 師答如旨, 瑃笑曰(大五○․九二八中):三十年弄馬騎, 今日被驢撲.由是聞名. 返川後, 最初主持報恩寺, 次居中巖寺, 住持三十餘年, 說法不許人錄, 臨終書偈坐化. [新續高僧傳卷十四]
【온당마애溫塘摩崖】
p5514-中→ 位於河南陝縣西南溫塘村南斷層山崖壁上. 佛像全部數十尊, 均爲唐代之作品. 較大之佛龕有四個. 第一龕高八十八公分, 內雕一菩薩立像, 面部已毁, 但仍可看出面形稍長而豐滿, 耳垂近肩, 上身袒露, 胸前有項鍊, 下身著裙, 龕外有宋人之題名. 第二龕呈火焰狀, 高二點三公尺, 內有觀音立像一尊, 上身袒露, 胸前掛瓔珞, 下身著裙, 足登蓮臺, 姿態優美, 有唐大曆九年(774)之銘刻. 第三龕刻一菩薩立像. 第四龕高一點七六公尺, 呈火焰狀, 內雕一佛二菩薩, 三像皆足登蓮臺, 蓮梗相連, 造像修長, 菩薩身著長瓔珞. 另有若干小佛龕. 近年來又發現數個未完成之佛龕, 龕間有唐代之銘記.
【온락蘊落】
p6791-下→ 蘊, 積集之義. 蘊落卽謂五蘊之聚合猶如人之集居於聚落. 釋摩訶衍論卷一(大三二․五九五中):四者厭患最, 已過五蘊聚落故.[祕藏寶鑰卷下]
【온마蘊魔】
p6792-上→ 梵語 skandha-māra, 巴利語 khanda-māra. 又作陰魔․五蘊魔․五衆魔․身魔. 爲四魔之一. 以身中五蘊皆構成奪命之因緣, 故喩爲魔. 卽謂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積聚, 而成生死苦果, 此生死法能奪智慧之命, 故稱蘊魔. [不空羂索神變眞言經卷十四](參閱魔6885)
【온밀전지穩密田地】
p6669-下→ 謂遠離一切差別․相對, 入於平等一如․安穩親密之境地. 卽大悟者之境地. [信心銘夜塘水卷上]
【온불섭무위蘊不攝無爲】
p6791-上→ 蘊不含攝無爲法之意. 蘊具有積集性, 非積集性者, 蘊卽不攝;而無爲法非積集性, 以義不相應, 故不攝於蘊之中. 俱舍論卷一(大二九․五中):蘊不攝無爲, 義不相應故.
【온숙溫宿】
p5514-上→ 西域古國名, 相當於現今之烏什(Uch-Turfan). 位於新疆天山之南麓, 喀什口葛爾(Kashgar)之東北, 阿克蘇(Aksu)之西. 漢武帝(140 B.C.~ 88 B.C.在位)時, 曾遣使至此國. 王莽時, 姑墨王丞殺此國王, 倂呑此國. 三國時代, 隸屬龜玆國, 當時龜玆國最强大, 崇信佛法. 國內有寺, 稱溫宿王伽藍, 係溫宿王所建, 宗敎上與龜玆之關係甚深. 鳩摩羅什說服此國之道士, 名聲四播, 龜玆王親自來此國, 迎羅什歸國, 廣說諸經. [梁高僧傳卷二, 魏志卷三十, 魏書列傳第九十, 西域聞見錄卷二]
【온식蘊識】
p6792-上→ 蘊蓄心識之意. 與含識同義. 卽指有情衆生, 以一切衆生皆蘊蓄心識之故. 大唐西域記序(大五一․八六七中):穹儀方載之廣, 蘊識懷靈之異.此外, 識爲五蘊之一, 故亦稱蘊識.
【온실세욕중승경溫室洗浴衆僧經】
p5513-中→ 全一卷. 略稱溫室經. 後漢安世高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醫王耆域請佛及衆僧於所設溫室洗浴, 佛乃爲說澡浴之法, 當用七物, 除去七病, 而得七福報. 歷代三寶紀卷四, 開元釋敎錄卷一等以此經爲安世高譯, 出三藏記集卷二, 法經錄卷一則謂係西晉竺法護所譯. 注疏有義記一卷(淨影慧遠), 疏一卷(慧淨).
【온실溫室】
p5513-上→ 爲溫浴而設之浴室. 印度人重視身體之淸淨, 且因暑熱, 不絶洗沐之事, 隨處鑿池, 以俟行人洗浴. 大抵健康者行水浴, 老幼及病者行溫浴. 據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載, 營造溫室之法, 內寬外窄, 中高一丈許, 下闊七, 八尺, 一畔設出入之口, 其口附扉. 中央掘地置爐, 燒炭或柴. 入浴必於食前, 身上必著裙. 此外, 道宣於所著敎誡律儀中, 詳擧入溫室之法十六條. [溫室洗浴衆僧經, 十誦律卷三十九,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
【온蘊】
p6790-下→ 梵語 skandha, 巴利語 khandha. 音譯塞建陀. 舊譯爲陰․衆. 乃積集之義, 謂許多物事聚集一起, 係指有爲法而言, 如五根․五境等諸色(物質)聚集, 卽稱爲色蘊. 諸師對蘊之解釋有異. 據辯中邊論卷中載, 蘊有三義:(一)非一義, 謂不論其於時間或空間, 均有許多質量. (二)總略義, 謂聚集所有. (三)分段義, 謂依性質不同而分類. 俱舍論卷一亦載有三義:(一)和合聚義, 謂種種物事聚集一起. (二)肩義, 謂肩能荷擔衆物之故. (三)分段義. 又摩訶止觀卷五上則載陰有二義:(一)蔭蓋義, 謂色聲等之有爲法蔭覆眞理. (二)積聚義, 謂色聲等之有爲法積聚生死之苦果. 此外,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以爲陰之梵語音譯爲鉢羅婆陀, 衆之梵語音譯爲僧伽, 故 skandha 譯爲蘊才是正譯.
【온지수溫地須】
p5512-下→ (Windisch, Ernst; 1844~1918)德國印度學與語言學學者. 爲來比錫大學敎授(1871~1918), 曾前往海德堡大學與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大學講學, 所著之梵文學史(Geschichte der Sanskritphilologie und indischen Altertumskunde, 2 vols.), 飮譽學界. 又曾與戴爾卜魯克(Delbruck)共同硏究而有下列著作陸續問世 : 梵語與希臘語之接續法, 願望法之硏究(1871), 愛爾蘭(Ireland)語最早之文典(1879), 塞爾特(Celt)語之硏究(1880), 古代印度劇之起源與希臘劇之影響, Iti-vuttaka(1890), 佛陀誕生年代考.
【온처계蘊處界】
p6791-中→ 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之略稱. 舊譯陰入界, 或作陰界入. 通稱爲三科. 爲諸法分類之名目. 有關於三科之由來, 據俱舍論卷一載, 係爲有情之愚․根․樂等而分別說蘊處界三科. 愚, 或愚於心所․色法, 或愚於色心二法, 爲愚於心所者說五蘊, 爲愚於色法者說十二處, 爲愚於色心二法者說十八界;根有利根․中根․鈍根, 爲利根說五蘊, 爲中根說十二處, 爲鈍根說十八界;有情之樂欲亦有略․中․廣三種, 爲欲略說者說五蘊․爲欲中說者說十二處, 爲欲廣說者說十八界. [雜阿毘曇心論卷一․俱舍論光記卷一]
【온천사溫泉寺】
p5513-中→ 位於四川重慶北溫泉公園. 建於南朝宋景平元年(423), 曾蒙皇帝賜以崇勝禪院之額, 後改爲鐵瓦殿. 鐵瓦殿爲明代建築, 殿中存有宋, 明, 淸諸代之石刻. 大殿有淸朝大學士張鵑鵬所題天外思波之橫題, 殿下左右兩方竝各有溫泉湧出.
【온총蘊聰】
p6791-下→ (965~1032)宋代臨濟宗僧. 廣東南海人, 俗姓張. 出家後, 參禮百丈道常, 繼之參禮首山省念, 大悟. 後歷參湖北洞山守初․大陽山警延․智門師戒等. 景德三年(1006), 住襄州石門山, 天禧四年(1020), 移住谷隱山太平興國禪寺, 兩山徒衆多達千人. 竝交結翰林楊文億․中山劉筠等. 天聖十年示寂, 世壽六十八, 諡號慈照禪師. 李遵勗爲撰碑文. 著有語錄石門山慈照禪師鳳巖集一卷. [天聖廣燈錄卷十七․五燈會元卷十一․釋氏稽古略卷四]
【온특이니자溫特爾尼茲】
p5513-下→ (Winternitz, Moriz; 1863~1937)奧地利之印度學學者. 曾於牛津大學硏究, 致力於印度學之資料, 文獻之整理. 一九○二年歸國, 任德意志大學講師. 一九一一年晉昇敎授, 主講語言學, 人類學, 印度學. 一九二二年接受印度詩人泰戈爾所創之國際大學之邀請, 任客座敎授, 活躍一時. 其代表作爲 A Catalogue of Sanskrit Manuscripts in the Bodleian Library, 1905 ; Geschichte der Indischen Literatur, 3 Bde., 1908~1922; Der Buddhismus, 1911.
【올달나嗢怛羅】
p5397-上→ 梵名 Uttara. 又作嗢呾羅․鬱多羅. 意譯作上. 南印度珠利耶國人, 爲阿羅漢, 得六神通, 具八解脫. 大唐西域記卷十珠利耶國條(大五一․九三一中) : 城西不遠有故伽藍, 提婆菩薩與羅漢論議之處. 初, 提婆菩薩聞此伽藍有嗢呾羅阿羅漢, 得六神通, 具八解脫, 遂來遠尋, 觀其風範. 旣至伽藍, 投羅漢宿. 羅漢少欲知足, 唯置一床. 提婆旣至, 無以爲席, 乃聚落葉, 指令就坐. 羅漢入定, 夜分方出. 提婆於是陳疑請決, 羅漢隨難爲釋, 提婆尋聲重質, 第七轉已, 杜口不酬, 竊運神通力, 往睹史多天請問慈氏. 慈氏爲釋, 因而告曰 : “彼提婆者, 曠劫修行, 賢劫之中當紹佛位, 非爾所知, 宜深禮敬. ” 如彈指頃, 還復本座, 乃復抑揚妙義, 剖析微言. 提婆謂曰 : “此慈氏菩薩聖智之釋也, 豈仁者所能詳究哉?” 羅漢曰 : “然, 如來旨. ” 於是避席禮謝, 深加敬歎.
【올암보녕兀菴普寧】
p729-中→ (1197~1276)南宋臨濟宗楊岐派僧. 日本臨濟宗兀菴派之祖. 兀菴, 又作兀庵. 西蜀(四川成都)人. 自幼出家, 初習唯識, 後南遊, 遍訪禪林諸老. 登四明阿育王山, 依止無準師範, 體證玄旨, 師範特書兀菴二字贈之, 因以爲號. 於當時, 與祖智, 妙倫, 了慧等三人共稱師範門下之四哲. 其後, 遷移杭州靈隱山, 四明天童山, 爲第一座. 出世後, 弘法於象山靈巖寺. 理宗景定元年(1260, 一說二年, 或開慶元年)東渡日本, 寓止博多聖福寺. 未久, 至京都, 受到當時幕府北條時賴之器重, 延請住持鎌倉建長寺, 緇素風從. 時賴逝後未久, 師卽於咸淳元年(1265, 一說景定四年)渡海返宋, 住於婺州雙林寺. 晩年移住溫州江心龍翔寺. 端宗景炎元年示寂, 年壽八十. 諡號宗覺禪師. 遺有語錄三卷行世. 其門流稱兀菴派, 或宗覺門徒, 爲日本禪宗二十四派之一. [元亨釋書卷六, 延寶傳燈錄卷二, 東巖安禪師行實]
【올암보령선사어록兀菴普寧禪師語錄】
p729-上→ 凡三卷. 又作宗覺禪師語錄, 兀菴寧和尙語錄, 兀菴和尙語錄, 兀菴錄.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三冊. 淨韶等編, 南宋度宗咸淳年間(1265~1274)初刊. 內容收錄慶元府象山靈巖廣福禪院語錄, 巨福山建長興國禪寺語錄, 法語, 佛祖贊, 小佛事等. 兀菴普寧曾往日本弘法, 本錄卽收錄其在日本聖福寺, 建長寺等處之法語. 爲了解宋元與北條時賴, 時宗政權之關係以及當時鎌倉武士與禪之關係之參考資料.
【옹가동翁茄苳】
p4283-上→ (1915~1978)臺灣彰化人. 法號達道. 早年信佛, 曾於臺中經營電器事業, 頗熱心於地方公益․育孤濟貧等善擧, 故翁大善人之名不脛而走. 民國四十九年(1960)膺選全國十大好人好事代表, 竝二度膺選全國敬軍模範. 一生以信佛․布施․弘法․護法爲職志. 嘗從事電臺講經, 竝深入僻壤巡迴布敎. 曾任中國佛敎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敎會臺灣省臺中市支會理事長․大覺院董事長兼住持等職.
【옹정제雍正帝】
p5697-上→ (1687~1735)爲淸朝第五代皇帝. 姓愛新覺羅, 名胤禎. 諡號憲皇帝. 廟號世宗. 爲康熙皇帝之四子. 在位期間(1723~1735), 採嚴厲之獨裁政策, 大力整治內政, 爲其後之高宗乾隆年間奠定繁榮之基礎. 帝曾參禮禪僧迦陵性音而大悟, 自號圓明居士, 撰有御選語錄, 揀魔辨異錄. 主張儒, 釋, 道三敎一致, 佛敎諸宗一致, 禪宗五家一致. 竝師法雲棲袾宏, 主張整肅禪門弊風, 鼓吹淨土法門. 其提倡念佛, 對近世佛敎之影響甚大.
【옹중착별甕中捉鱉】
p6575-中→ 禪林用語. 又作甕裡不走鼈. 比喩欲得到之人․物均已在掌握之中, 唾手卽得, 絶無走脫之虞. 人天眼目卷一(大四八․三○五中):汾云:“披毛戴角, 銜鐵負鞍, 一言勘破維摩詰;甕裏不走鼈, 也不放爾在.”
【옹창자전癰瘡刺箭】
p6911-中→ 比喩五欲之害身. 衆生因煩惱顚倒, 貪著世間五欲之樂, 如癰․瘡․刺․箭等之害身.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摩訶止觀卷七]
【옹칙翁則】
p4283-上→ 意爲領經師. 乃西藏佛敎寺院之僧職名稱. 爲僧衆集體誦經時之起首者, 有磋欽翁則․札倉翁則之別. 磋欽翁則卽寺院大法會中誦經之先導, 札倉翁則爲一札倉(指學院)之大衆會合誦經時之先導.
【옹포납강雍布拉崗】
p5696-下→ 位於西藏奈布東東南五公里處. 相傳於古藏王袷陀朶口栗思顔贊王(又譯作拉脫脫日聶贊)之世, 天降佛經等佛敎信物於雍布拉崗王宮, 爲西藏有佛敎之始, 故素被視爲西藏最古之佛敎建築. 後來之建築爲淸康熙(1662~1722)年間第巴桑結嘉穆錯時所修建, 現已毁.
【옹호擁護】
p6223-中→ 扶持守護之意. 指佛敎之外護者守護佛․法․僧三寶等. 據七佛經載, 毘婆尸佛自兜率天降臨閻浮提時, 有四大天子, 具足威德, 身被甲冑, 手執弓刀, 擁護菩薩, 不使人非人等侵害之. 法華經卷七陀羅尼品(大九․五八下):時釋迦牟尼佛讚藥王菩薩言:“善哉!善哉!藥王!汝愍念擁護此法師故, 說是陀羅尼.” 又如金光明經卷一序品謂, 信持金光明經者, 有護世四王, 及諸官屬․無量夜叉衆等, 悉來擁護之. [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四․慧琳音義卷二十九]
【옹화궁雍和宮】
p5697-上→ 位於北平市內之喇嘛寺院. 爲我國內地最大之西藏佛敎寺廟. 據載, 雍和宮原係淸世宗之潛邸, 雍正三年(1725)改爲雍和宮. 帝崩(1735)後暫以安置棺槨, 翌年奉安其神御. 至乾隆九年(1744)十月, 高宗謹遵先例, 迎請高僧居於雍和宮, 而以達賴喇嘛派遣之堪布(藏 mkhan-po)爲掌敎, 自蒙古各旗所選之三百餘名喇嘛爲定額, 竝在駐京呼圖克圖之中, 設有阿嘉, 洞濶爾, 土觀等呼圖克圖之倉. 因原爲親王府, 故其建築與其他之喇嘛廟多有不同. 民國以後, 開放供人參觀. 寺前有乾隆所撰以漢, 滿, 蒙, 藏四種文字合刻之喇嘛說石碑一座. 全宮景分十六處 : (一)天王殿, 殿門高處爲彌勒尊者像, 左右有四大天王分列兩旁. (二)溫度孫殿, 殿上有樓, 樓上供歡喜佛, 其塑像造型極爲醜怪. 另有金剛護法觀音化身馬王等像. (三)雍和宮, 正面供五尊佛像, 中央爲當來下生佛, 東西爲飮光, 慶喜二佛. 殿內陳列極樂世界模型, 左右壁上則繪有十八羅漢圖像. (四)額木哥殿, 內有壇城, 供黃敎祖師宗喀巴及班禪之像. (五)永佑殿, 供無量壽佛, 獅吼藥師佛. (六)東配殿, 俗稱鬼神殿, 內置五尊歡喜佛. (七)法輪殿, 爲全廟喇嘛誦經之處, 殿中有壇, 供一純金佛像. (八)佛照樓, 供一金鑲玉無量壽佛. (九)大佛樓, 內置西藏進貢之檀木大佛像, 高十七點六公尺. (十)綏成殿, 內供三頭六臂之大白傘蓋佛. (十一)雅木得光樓, 內供一狗頭人身, 頸懸人頭項鍊, 脚踏赤身婦女之神像. (十二)武聖殿. (十三)菩薩殿, 內供乘象, 虎, 獅之三大士像. (十四)西配殿, 供彌勒等九佛. (十五)扎播阿殿, 供黃敎祖師, 爲喇嘛誦經處. (十六)參呢特殿, 內有獸面佛母三像, 其面如虎, 熊, 獅. 以上諸建築與佛像, 充滿奇異色彩, 爲我國各宗派寺院中之少有者. 每年喇嘛化裝擧行驅鬼舞蹈, 頗具蒙藏俗敎特色, 俗稱雍和宮打鬼. [蒙藏佛敎史下冊(妙舟), 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十二, 滿蒙の喇嘛敎美術解說(逸見梅榮, 仲野半四郞), F.D. Lessing: An Iconography of the Lamaist Cathedral in Peking with notes on Lamaist Mythology and Cult(Stockholm, 1942)]
【와경瓦經】
p2045-中→ 指於平瓦之兩面所雕之經文. 又稱經瓦. 與屋頂所使用之瓦同一質料, 高十八至二十七公分, 寬七點五至二十九公分, 厚零點九至一點八公分, 爲埋經之一種. 其起源不詳, 日本中古社會卽有埋瓦經於土中之習俗, 用以祈求先祖及有緣衆生之冥福, 或爲自己求解脫而雕造. 根據現存之瓦經遺品考據, 發現有記年之願文者, 屬於日本平安時代中期至末期之産物, 爲日本愛知縣至北九州(四國除外)一帶所出土, 內容以法華經及密敎經典居多, 其文字較紙本之埋經嚴謹, 願文亦較長. 此外, 亦有兩界曼荼羅及一字一塔․一字一佛等瓦經. [墨水鈔․日本圖經․日本金石志․病間紀談․古經題跋卷上]
【와관사瓦官寺】
p2043-下→ 位於江蘇南京鳳凰臺. 東晉興寧二年(364), 因慧力之奏請乃詔令施捨陶官之舊地以建寺, 掘地得古瓦棺, 因稱瓦官寺. 未久慧力又建造一塔;至竺法汰住寺時, 更拓建堂宇, 興建重門, 竝宣講放光般若經, 僧衆雲集, 遂成名藍. 竺僧敷․竺道一等亦住此, 大張講席. 太元二十一年(396)罹火災, 堂塔歸於灰燼, 帝敕令興復. 寺中安置有戴安道(戴逵?~396)所造之佛像五尊․顧長樂(344~405)所畫之維摩像, 及師子國所獻之玉像. 劉宋之後, 慧果․慧璩․慧重․僧導․求那跋摩․寶意等均相繼住此, 或敷揚經論, 或宣譯梵夾. 梁時, 增建瓦官閣. 陳光大元年(567), 智顗亦居此, 講大智度論, 及次第禪門, 竝曾修繕此寺, 益見完美. 五代南唐昇元時, 改稱昇元寺. 宋太平興國(976~983)年中, 敕名崇勝寺. 明初, 寺基廢滅, 一半成爲徐魏公之族園, 一半則入驍騎之衛倉. 嘉靖年間, 於徐公園傍建積慶庵, 稱爲古瓦官寺, 然已非舊址. 萬曆十九年(1591), 僧圓等人募資於鳳凰臺之右建叢桂庵, 竝贖臺地, 據崇岡, 臨江面而大興殿宇, 號爲上瓦官寺, 改積慶庵爲下瓦官寺. 今上瓦官寺稱鳳游寺, 僅存留部分之堂宇. [高僧傳卷五․卷六․卷十二․卷十三․天台智者大師別傳․續高僧傳卷六․卷十七․佛祖統紀卷三十六․卷五十三․金陵梵刹志卷二十一․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六六一]
【와구臥具】
p3493-下→ 梵語 śayanāsana, 巴利語 sayanāsana. 音譯世耶那薩喃. 又作敷具. 指床榻․被褥․幃帳․枕等寢具. 依四分律卷七之規定, 僧尼之臥具禁用蠶絲․羊毛, 然邊遠地方之比丘得用羺羊皮. 又用滿六年方可更換新臥具, 否則違犯捨墮罪. 南海寄歸傳卷二衣食所須條(大五四․二一三上):作褥之法有其兩種:或縫之作袋, 貯毛在中, 或可用絲織成, 卽是氍毹之類. 其褥樣闊二肘․長四肘, 厚薄隨時, 自乞乃遮, 他施無罪. 全不許用者, 大事嚴科.[大智度論卷三十․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一之二]
【와기금기瓦器金器】
p2045-上→ 瓦器, 指由粘土燒製而成之土器, 破之不可修補, 故以之比喩聲聞之戒;金器, 乃由黃金鑄造之器物, 破之可修補, 故以之比喩菩薩之戒. 淸淨毘尼方廣經(大二四․一○七七下):如破瓦器, 不可修補, 是聲聞毘尼;如金銀器破, 還可修治, 是菩薩毘尼.
【와룡사臥龍寺】
p3494-中→ 位於陝西西安市碑林區柏樹林街. 據陝西通志卷二十八載, 該寺創建於隋代, 唐吳道子曾於此寺繪觀音像, 遂稱觀音寺. 至宋代僧維果長臥此寺, 乃通稱爲臥龍寺. 然據明洪武十五年(1382), 由天台宗泐所建臥龍禪寺之記的碑文記載, 臥龍寺建於唐代, 初在左街韋曲里, 稱爲感應福應, 後改名臥龍寺. 唐咸通年間(860~873), 廣度祖南嗣法香巖聞公, 居於豐德寺, 敎化行於關右, 相傳左街之臥龍卽爲其法嗣. 至近代, 該寺曾設佛學圖書館, 藏有磧砂延聖院版大藏經, 民國二十五年(1936), 上海影印宋版藏經會曾刊行之. 寺中存有南北朝時代之石幢․唐乾寧元年(894)之大悲心陀羅尼經幢․印大藏經典頒賜天下碑․石塔蓋石․石牌樓等古蹟. [咸寧縣志卷十二․西安勝蹟史略․影印宋磧砂藏經首冊․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九]
【와륵미기瓦勒米奇】
p2044-下→ 梵名 Vālmīki. 又譯作跋彌. 意譯蟻垤. 相傳爲印度著名史詩羅摩耶那(梵 Rāmāyaṇa)之作者. 有關其神話之傳說很多, 相傳其爲婆羅門種姓, 幼爲父母遺棄, 被山中野人收養, 經常偸盜搶劫, 迭造殺業. 一次, 遇一仙人, 令其反覆念誦羅摩之顚倒寫法摩羅, 因專心念誦以致蟻垤集身而不知覺, 仙人遂使之成仙, 蟻垤之名, 據稱卽由此而來. 一日, 正行祭祀, 見一鳥爲獵人射死, 乃念一詩, 此時梵天從天而降, 使之吟成羅摩耶那, 而得詩祖之譽.
【와리슬瓦理瑟】
p2045-上→ (Walleser, Max; 1847~1953)德國之印度學及佛敎學學者. 在大學時專攻哲學, 以透徹之思考力及優秀之哲學才能, 而列爲哲學史家費施爾(Kuno Fischer)之高徒. 但畢業後重視印度思想, 特別致力於佛敎之硏究. 一九一八年, 應聘爲海德堡(Heidelberg)大學之印度學敎授, 發表甚多著述․翻譯. 蓋從原始佛敎開始硏究, 再加上深具哲學素養, 故關於中觀佛敎傳布之硏究, 有重大成果. 氏通曉西藏語, 承認漢譯佛典之價値, 遂使之成爲西歐利用此等典籍之先驅者之一. 重要論文著作如次:Satkāya, ZDMG. LXIV, 1910; Buddhapālita, Mūlamadhyamakavṛtti, tibetische Übers.,Herausg.(BB. XVI), 1913~1914; Prajñāpāramita, die Vollkommenheit der Erkenntnis, nach indischen, tibetischen und chinesischen Quellen, 1914;Prajñāpradīcpaḥ, a commentary on the Mādhyamaka Sūtra by Bhāvaviveka, Herausg. in Tib.(BI), 1914 等.
【와발瓦鉢】
p2045-下→ 巴利語 mattikā-patta. 指土製之鉢. 卽比丘行乞時所用鉢之一種. 釋氏要覽卷中(大五四․二七九上):佛住孫婆白土村. 爾時, 係(疑作孫)婆天神白佛:『過去佛皆受用此處瓦鉢. 』佛乃聽比丘受瓦鉢.(參閱鉢5687)
【와법臥法】
p3493-下→ 臥, 梵語 śaya, 巴利語 sayana, 音譯勢耶. 爲四威儀之一. 略稱臥. 臥法, 卽比丘休息眠臥之法. 須右脅而臥, 兩脚相累, 以法衣覆身, 正念正知而不失威儀. 此外, 據十誦律卷四十五載, 若非得病, 否則不得白晝眠臥, 亦不得點燈而臥. 然若極疲累, 可自行起去入眠, 不得惱及第二人. 摩得勒伽毘尼卷六(大二三․六○○下):初夜過, 四疊穗xh羅僧, 敷卷疊僧伽梨爲枕, 右脅臥, 脚脚相累, 不得散手脚, 不得散亂心, 不得散亂衣, 作明相正念, 起想思惟, 然後眠至後夜, 疾疾起, 經行坐, 除去睡蓋. 據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上載, 臥須注意五事:(一)當以頭首向佛. (二)不得臥而視佛. (三)不得雙伸兩足. (四)不得向壁臥, 亦不得伏臥. (五)不得豎兩膝而交疊兩足, 當枕手․撿兩足․累兩膝. 密敎亦有臥時作法, 依金剛頂義訣載, 就寢時觀想入於金剛三昧, 令心寂靜如入涅槃;又當觀想自身爲五智印相而有光焰圍繞, 然後隨意寢息. [毘尼母經卷五․陀羅尼集經卷七․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五․善見律毘婆沙卷十五․敎誡新學比丘行護律儀․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之四․釋氏要覽卷下]
【와불사臥佛寺】
p3493-上→ 位於北平安定門外之壽安山南麓. 始建於唐貞觀(627~649)年間, 初名兜率寺. 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傾力擴建, 改名昭孝寺. 嘗以五十萬斤(約三百噸)銅, 鑄造大臥佛, 故俗稱臥佛寺. 現存之臥佛銅像, 長五公尺餘, 乃明代所鑄. 淸雍正十二年(1734), 世宗賜號十方普覺寺, 竝製文立碑. 大殿中, 有十二尊圓覺佛像環繞臥佛;殿前兩棵娑羅樹, 大可數人圍繞. 寺中池沼․亭閣․古木․怪石雜陳, 皆曲折有致. 寺內多種牡丹, 作供佛之用. 寺門內兩側, 古樹參天, 蓊鬱森嚴. (參閱十方普覺寺403)
【와사瓦師】
p2044-下→ ①據大智度論卷三載, 釋尊於過去世, 曾爲瓦師, 名大光明. 時有佛名釋迦文, 其弟子舍利弗․目乾連․阿難等曾到瓦師屋舍住一宿. 時瓦師布施草坐․燈明․石蜜漿等, 供養佛及比丘僧. 瓦師便發願言(大二五․八三中):我於當來老病死惱五惡之世作佛, 如今佛名釋迦文, 我佛弟子名字亦如今佛弟子.. ②梵名 Bhārgava. 指跋伽婆仙. 意譯作瓦師, 爲釋尊出家求道時, 最初師事之仙人. (參閱跋伽婆仙5285)
【와상臥像】
p3494-中→ 指釋迦之涅槃像. 俗稱臥佛. 此類圖畫或雕塑, 皆右脅而臥, 以右肘爲枕, 頭北面西, 呈現釋迦在娑羅雙樹間涅槃之安詳姿態. (參閱涅槃像4156)
【와서리야부瓦西利耶夫】
p2043-中→ (Wassilijew, Wassilij Pawlowitsch; 1818~1900)蘇俄正敎會之傳敎師, 東方學․佛敎學學者. 自喀山(Kazan)大學東方語科畢業後, 淸道光二十年(1840), 赴北京任傳敎師, 先後硏究華語及梵․藏․蒙․滿諸語. 咸豐元年(1851)歸國, 轉任聖彼得堡大學. 其最重要之著作, 於一八五七年以俄語刊行, 一八六○年由西富那(A. Schiefner)譯成德文 Buddhismus, seine Dogmen, Geschichte und Literatur, St. Petersburg (佛敎與其敎義歷史及文獻), 爲西藏及中國佛敎資料之槪說書, 主要收錄有漢譯大乘經之解題及馬鳴․龍樹․世親傳等之翻譯, 及異部宗輪論之藏漢對照翻譯. 其他竝有 Die Religion des Ostens, Konfucianismus, Buddhismus und Taoismus, 1873(東方之佛敎․儒敎佛敎及道敎)與中國語辭典等. [歐米の佛敎(渡邊海旭)]
【와瓦】
p2043-上→ 梵語 Kapāla. 指已燒土器之總稱. 卽由粘土製成固定之形狀後再加以燒焙者. 瓦, 除用於屋頂之外, 還可製成有圖紋浮雕之塼(甎), 用以裝飾壁面. 甎瓦, 梵語 Iṣṭā-maya, 煉瓦製成之意;瓦鉢, 巴利語 mattikā-patta, mattikā 含有土壤或粘土之意. 於漢譯佛典中之瓦字, 除指土器外, 尙有土塊之意. 法華經卷二譬喩品(大九․一五下):生受楚毒, 死被瓦石.製瓦之素材, 據佛般泥洹經卷下(大一․一七○中):以黃金․白銀․琉璃․水精墼墼爲壁. 亦以四寶爲柱, 黃金瓦․白銀瓦․琉璃瓦․水精瓦.可知其材料有多種, 惟我國所稱之琉璃瓦, 係指塗上釉藥之土瓦. 我國自周代以來均有瓦殘留下來. 六朝時, 受印度․西域之影響, 瓦上刻有蓮花․忍冬等圖樣. 至唐代, 更出現唐草紋;又宮殿․佛寺盛行採用黃․碧․藍等色之釉瓦. 明代時, 有舌形下垂之瓦産生. 此外, 朝鮮之瓦, 於三國時代受我國六朝之影響, 至新羅時代更爲優雅, 其巴瓦(疏瓦․䟽瓦)周圍有珠紋․寶相花紋, 或僅爲素紋;又有裝飾用之鬼瓦․鴟尾. 日本之瓦, 於崇峻天皇元年(588)由百濟國之寺工(建築寺院之工人)傳入. 首先用於寺院, 故瓦葺卽指佛寺. [梵語雜名․天工開物卷中․日本建築辭彙(中村達太郞)]
【와이특수밀특瓦爾特須密特】
p2045-下→ (Waldschmidt, Ernst; 1897~?)乃德國當代印度學與佛學學者. 自一九三六年任柏林大學敎授, 精硏印度哲學․印度佛學, 及考古學․美術史. 曾校正出版大般涅槃經之原典, 於學術界貢獻甚大. 主要著作:Buddhistische kunst in Indien, 1932; Die buddhistische Spätantike in Mittelasien, 1933;Gandhara, Kutscha, Turfan, 1925; Überlieferung von Lebensende des Buddha, 1944~1948.
【완능록宛陵錄】
p3186-中→ 全一卷. 全稱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又作斷際禪師宛陵錄. 唐代裴休編.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內容輯錄黃檗希運禪師住於安徽宣州宛陵時, 與裴休等人之宗乘機緣對話. 希運以禪乃生死大事, 不能等閒視之;竝强調公案對於頓悟之重要性, 顯示自其開始, 禪林已將公案作爲參禪之特殊法門.
【완등剜燈】
p4059-中→ 謂刳(剖)身燃燈以供養佛. 爲釋迦佛本生故事之一. 世尊於過去世爲虔闍尼梨王時, 爲欲聞勞度差婆羅門之法而行之, 以表至誠. [賢愚經卷一․摩訶止觀卷七]
【완석점두頑石點頭】
p5702-上→ 東晉僧竺道生之故事. 相傳道生嘗於虎丘山聚石爲徒, 講涅槃經, 闡述闡提成佛之說, 時群石皆爲點頭. 故後世有生公說法, 頑石點頭之語, 今人每用以比喩感化力之深者. [佛祖統紀卷二十六]
【완전完全】
p2861-上→ 指無所缺缺之狀態. 就量而言, 爲總體․全體 ; 就質而言, 意卽最高. 完全, 原係印度一般使用之形容詞, 又有完全之人格者 之意. 佛敎則有圓滿․圓融等諸用語. 又在佛陀之稱號如來 之梵語爲 tathāgata, 含特別具有最高意義完全 之意. 蓋梵語 tathā-gata 可分解爲 tathā-gata(如去)與 tathā-āgata(如來)二語, 如去, 卽悟入眞理之人 ; 如來, 卽來自眞理之人. 如來十號, 卽自各種角度, 表明佛陀之完全性.
【왕거정王居正】
p1510-上→ 宋代永濟(山西臨晉)人. 字憨哥, 號竹西先生. 其父善繪釋道人物, 居正受父學, 更求敎於周昉, 技術益精. 仁宗天聖中, 詔入畫院. 秉性孤梗, 不爲同僚所容, 未久放還. 所畫圖像, 世人視爲神品. [宋史卷三八一․南宋書卷二十四]
【왕고王古】
p1509-中→ 宋代開封人. 字敏仲. 宋徽宗時爲禮部侍郞, 崇尙新法, 唯與宰相蔡京不合, 遂出知成都府, 後復被貶爲別駕. 其居京師時, 多與禪門耆宿道交. 及遊江西, 復與黃龍․翠巖․晦堂․楊岐等諸師締交, 深契禪旨. 其後又與楊傑共悟淨土法門之勝義, 博考諸經, 遂撰往生淨土傳․直指淨土決疑集各三卷, 高倡禪淨一致之旨. 旣離都, 終日修觀念佛, 精進不息, 遙追廬山高士之遺風. 臨終, 不覺苦痛, 滿室生光明, 端坐而逝, 年壽不詳. [元祐黨人傳卷四․宋元學案卷九十六]
【왕궁탑王宮塔】
p1511-中→ 位於韓國全羅北道益山郡金馬面. 塔之詳細史實不詳, 因其所在地稱王宮面․王宮里, 故稱此塔爲王宮塔. 石塔高五層, 約八公尺餘, 造型優雅, 足以使人回想當時文化之隆盛. 其造立年代, 有依其現況而謂係百濟帝釋寺之遺物 ; 亦有就其樣式, 推斷其爲新羅時代末期(九世紀)乃至後百濟之石塔. 此外雖有其他諸說, 但就石塔本身而言, 由於其與佛敎之關係, 因而備受重視.
【왕궁회王宮會】
p1511-中→ 爲觀無量壽經二會之一. 佛初臨王宮, 爲韋提希夫人講說本經一部, 是爲王宮會. 後還至耆闍崛山, 復爲阿難等大衆宣說, 是爲耆闍會.
【왕근게往覲偈】
p3203-下→ 指無量壽經卷下之偈頌. 又作東方偈. 計五言一百二十句, 凡三十頌. 記述十方菩薩往詣安養界之事. 包括菩薩之往覲․彌陀授記之說法․諸佛之勸讚․釋迦之勸讚等. 此偈主旨在說明菩薩之往覲, 故稱往覲偈. 又此偈頌之初爲東方諸佛國, 故又稱東方偈.
【왕근오익往覲五益】
p3203-下→ 往覲, 卽往詣佛國見佛. 往覲五益, 指由十方國土往詣安養界見無量壽佛, 而得神通․受記․不退․起願․供佛等五種利益. 據淨影之無量壽經義疏所釋, 卽:(一)神通益, 到彼國便得六種神通自在, 此依佛之六神通願而得成就. (二)受記益, 受佛之記別, 得成佛果等覺之位. (三)不退益, 至彼國必住於不退位. (四)起願益, 至彼國而起至誠之願, 亦卽起攝國土之願, 願己之國土如同佛國;起攝衆生之願, 願度一切衆生;起攝法身之願, 願名聞十方. (五)供佛益, 得自在往來於十方無量諸佛土, 竝供養諸佛.
【왕긍당王肯堂】
p1510-中→ 明代金壇(江蘇丹陽)人. 字宇泰. 官至福建參政. 好讀書, 精於醫道, 爲時人所欽崇. 竝博通敎乘, 尤善相宗. 初參高原炅公, 炅公爲之講說唯識論, 肯堂筆受, 成唯識俗詮一書. 又著唯識證義十卷․因明入正理論集解一卷等. [明史卷二二一․明史稿卷二○七]
【왕나한王羅漢】
p1514-中→ (?~968)北宋僧. 年籍姓氏俱不詳, 人稱王羅漢. 嗜食彘肉, 常作瘋語而多所應驗. 住於明州乾符寺, 於開寶元年六月坐化, 肉身不毁, 自落舍利. 僧正贊寧立碑以記其異, 吳越王錢氏賜號密修神化尊者.
【왕내팔천반往來八千返】
p3203-中→ 全稱往來娑婆八千返. 卽謂釋迦牟尼佛於菩提樹下成佛, 乃非今生之事, 早於曠古之前已然成佛, 現今僅爲救度衆生而來此人間, 實則佛陀已往來此界八千次之多. 梵網經卷下(大二四․一○○三下):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 爲此娑婆世界坐金剛花光王座.
【왕도王導】
p1513-下→ (267~330)東晉臨沂人. 字茂弘. 元帝時宰相, 識量淸遠, 輔佐成帝, 奠定東晉之基礎, 朝野號稱仲父. 師事帛尸梨密多羅, 敬事竺法義․慧嚴․康僧淵․竺潛等一代名德. 歷事三朝, 出將入相, 成帝咸和五年卒, 世壽六十四.
【왕범지시집王梵志詩集】
p1512-上→ 全一卷. 隋代王梵志撰.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內容係以通俗之語句, 闡示現實生活中所反映之佛敎無常․因果等義理. 由於說理平易, 極受一般道俗所喜愛, 敎界亦常援引其詩文爲弘法之敎材. 王梵志之詩在唐宋時代十分盛行, 與寒山․拾得等師之作品同受重視, 蘇東坡․黃庭堅等文人, 亦撰文品評之. 惟宋代以後其詩作漸散逸, 及至近代始於敦煌陸續發掘其詩作之寫本, 如史坦因第五一六號․伯希和第二一二五號等. 又蘇聯列寧格勒本第一四五六號卷尾載有, 沙門法忍於大曆六年(771)抄寫梵志詩一一○首之語句. 現今所知王梵志之生平十分簡略. 據桂苑叢談․太平廣記卷八十二等載, 王梵志由隋代衛州黎陽(今河南濬縣)之王德祖撫養成人, 因梵志幼時於林檎樹樹癭中爲德祖發現, 故沿用德祖之姓氏․籍貫. 又德祖以此幼兒出自林檎樹, 故取名梵天 ; 後改稱梵志, 或係受佛敎熏習, 及時人喜以佛典名相爲字號之社會風尙所影響. [白話文學史(胡適)․王梵志出生時代的新觀察(潘重規)․王梵志詩校輯序(任半塘)․王梵志について(入矢義高, 中國文學報第三․第四期)]
【왕법위본王法爲本】
p1510-中→ 爲日本淨土眞宗之主張. 就出世間之立場言, 卽以佛法爲本而仰仗如來之救渡. 就世間之立場言, 則以王法爲本, 人民遵崇王法卽是實踐爲人之道的第一步. [破邪顯正鈔卷中]
【왕법정리론王法正理論】
p1510-上→ 全一卷. 彌勒菩薩造, 唐代玄奘譯. 今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此論乃彌勒菩薩述說佛對出愛王說王者之正道正理, 故稱王法正理論. 內容引世尊說帝王之九種過失․九種功德․五種衰損門․五種方便門․五種可愛法․五種能引可愛法, 竝說三士區別․四種補特伽羅․三種受欲補特伽羅․三圓滿․四語․三種受欲․三種貪染等. 與不空所譯王法正論經同本, 皆爲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一之別譯. [開元釋敎錄卷八․卷十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一]
【왕부王浮】
p1511-下→ 西晉惠帝時道士. 嘗與僧帛遠論爭佛道, 屢爲帛遠所屈, 浮含瞋難忍, 乃僞作老子化胡經, 謂老子曾入印度, 化身爲釋迦佛以敎化胡人, 誣謗佛法. 生卒年不詳.
【왕사성王舍城】
p1510-下→ 王舍, 梵名 Rājagṛha, 巴利名 Rājagaha, 音譯曷羅闍姞利呬․羅閱祇. 或譯王舍國. 中印度摩羯陀國之都城. 舊址位於恆河中游巴特那市(Patna)南側比哈爾(Behar)地方之拉査基爾(Rajgir). 頻婆娑羅王時, 由上茅宮城(梵 Kuśāgrapura, 音譯矩奢揭羅補羅, 又稱舊王舍城․山城)遷至今地, 爲頻婆娑羅王․阿闍世王․韋提希夫人等在位時之都城. 此城爲佛陀傳敎中心地之一, 附近有著名之釋尊說法地 : 迦蘭陀竹園․靈鷲山等. 相傳佛陀入滅後第一次經典結集在此擧行. 其後, 阿育王將摩羯陀國首都遷至華氏城.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九所載, 王舍城附近尙有佛陀伐那山․杖林․二溫泉․伏醉象塔․畢鉢;羅石室․提婆達多入定石室․自殺比丘塔․佛舍利塔․阿難半身舍利塔․阿育王石柱等佛敎遺蹟多處. [善見律毘婆沙卷八․大智度論卷三]
【왕삼매王三昧】
p1508-下→ 指三昧之王. 全名三昧王安立三昧(梵 samādhi-rāja-supratiṣṭhito nāṇa samādhiḥ), 又作三昧王三昧․三昧王. 卽三昧中之最勝者. 爲首楞嚴定之異名. 據大智度論卷七釋之, 謂王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 能緣無量諸法, 一切三昧皆入於其中. 又選擇本願念佛集以念佛爲王三昧, 坐禪用心記則以坐禪爲王三昧. [放光般若經卷一․大品般若經卷五․念佛三昧寶王論卷上]
【왕상회향往相迴向】
p3203-中→ 謂以自己之善行功德迴向與他人, 而成爲他人之善行功德, 願共往生極樂淨土;或藉善行功德而希望往生淨土, 皆稱爲往相迴向. 然此種可能往生淨土之功德, 竝非衆生之善行所能達成, 而須依靠阿彌陀佛之願力方能往生. 反之, 已往生淨土者, 爲救濟衆生, 普施敎化, 而再生此世間者, 稱爲還相迴向. [往生論註卷下․往生禮讚偈․觀經疏散善義]
【왕생강往生講】
p3202-下→ 於日本, 爲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而擧行之講習會. 據私聚百因緣集卷八所述, 此會爲日人永觀於十一世紀晩期所創設. 歷經數百年, 日人信仰者甚多. 男女老少貴賤皆契機, 月月結會, 時時勤修. 集會時, 或奏伎樂, 或唱伽陀(梵 gāthā, 偈), 竝設供具․備香花等. 信衆臨終頗有顯瑞相者.
【왕생론往生論】
p3201-下→ ①全一卷. 梵名 Sukhāvatīvyūhopadeśa. 世親(梵 Vasubandhu)造, 北魏菩提流支譯. 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 又稱淨土論․往生淨土論․無量壽經論․無量壽優波提舍經論․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本論依無量壽經作願生偈, 讚歎極樂淨土之莊嚴, 闡說修習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等五念門, 勸往生西方. 謂修習五念門可得種種成就, 竝次第得近門․大會衆門․宅門․屋門․園林遊戱地門等五種功德;前四種功德爲入功德, 能入於蓮華藏世界, 自受法樂;園林遊戱地門則爲出功德, 卽迴入生死煩惱, 遊戱神通至敎化地, 如是自利利他, 速成就菩提. 本論爲唯一印度撰述之淨土論部, 淨土宗特重之, 與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三部經合稱三經一論, 爲正所依之經論. 其論述頗爲深妙, 大旨與攝大乘論(無著造)十八圓淨之說一致. 北魏曇鸞著有往生論註二卷. 又日本正倉院聖護藏中藏有本論之古寫本, 與現行本略有出入. [歷代三寶紀卷九․大唐內典錄卷四․開元釋敎錄卷六]. ②凡三卷. 唐代迦才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內容評定極樂淨土之報化與往生之機品, 擧理證及實例論述凡夫往生之可能. 共分九章, 卽:定土體性․定往生人․定往生因․出道理․引聖敎爲證․引現得往生人相貌․將西方兜率相對校量優劣․明敎興時節․敎人欣厭勸進其心等. 迦才博採諸經․論․釋等之文句, 闡明他力易行之法門.
【왕생론주往生論註】
p3202-中→ 凡二卷. 北魏曇鸞撰. 全稱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婆藪槃頭菩薩造幷註. 又作淨土論註․無量壽經論註․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略稱論註或註論. 乃註解世親淨土論之書.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冊. 本書上卷首揭龍樹菩薩之十住毘婆沙論易行品, 說明難․易二道. 本論屬易行道, 明示他力之法門, 謂往生淨土之要因, 全仗彌陀本願力;次爲總說分, 乃就願生偈一文逐次解釋, 竝設八項問答, 說明願生淨土之機與一切善惡凡夫相. 下卷則以長行釋解義分, 立有:願偈大意․起觀生信․觀行體相․淨入願心․善巧攝化․離菩提障․順菩提門․名義攝對․願事成就․利行滿足等十科註釋文義, 竝於利行滿足科之末, 開顯自利利他之要義, 引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中之第十一․十八․二十二等願, 作他力增上緣之證. [歷代三寶紀卷四․法經錄卷六․東域傳燈目錄卷下]
【왕생문往生門】
p3199-下→ 爲正覺門之對稱. 正覺門, 指彌陀之正覺;往生門, 則指衆生往生之因果. 阿彌陀佛於過去世未成佛時, 曾立誓言若不生者, 不取正覺, 故衆生皆往生, 彼始成正覺. 衆生之往生乃依阿彌陀佛之正覺所成, 故彌陀之正覺與衆生之往生乃一體之兩面, 關係密切, 不能截然區分.
【왕생습인往生拾因】
p3199-下→ 全一卷. 日本永觀著.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 謂稱名念佛中有十種往生要素, 且主張一心念佛卽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此十種要素爲:廣大善根․衆罪消滅․宿緣深厚․光明攝取․聖衆護持․極樂化主․三業相應․三昧發得․法身同體․隨順本願等.
【왕생예찬게往生禮讚偈】
p3203-上→ 全一卷. 唐代善導著. 全稱勸一切衆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國六時禮讚偈. 又作六時禮讚偈․往生禮讚․禮讚.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以龍樹․世親之禮讚偈爲基礎而訂六時禮讚法, 印於日沒․初夜․中夜․後夜․晨朝․日中等六時, 行不同之禮讚. 如於中夜, 誦龍樹之十二禮偈, 行十六拜;於後夜, 誦世親之往生論偈, 行二十一拜. 此爲念佛行人之修法. [開元釋敎錄卷十三]
【왕생往生】
p3198-下→ 謂命終時生於他方世界. 通常又以往生爲死之代用詞. 往生一詞, 就廣義而言, 通指受生三界六道及諸佛淨土, 然至彌陀淨土之說盛行後, 主要指受生極樂世界. 一般分爲極樂往生․十方往生․兜率天往生等;而願意往生, 卽稱願生. (一)極樂往生, 乃基於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之說. 謂離開娑婆世界, 往西方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 化生於彼土蓮花中. 淨土宗之目的在往生極樂淨土, 淨土, 卽指離開迷界後, 所往生無生滅變化之世界. 據往生論註卷下載, 受生極樂與受生三界之相不同, 故謂往生卽無生之生. 又往生之法有多種, 如;(1)念佛往生, 以念佛名號而往生. (2)諸行往生, 又稱萬行往生. 修習念佛以外之諸善行而得往生. (3)助念往生, 以念佛及修諸善行而得往生. (4)聞名往生, 聞佛名號而生信, 得以往生. 唐代善導之淨土法門卽以念佛往生爲主, 且以指方立相爲旨, 謂命終後確實往生西方淨土又善導之弟子懷感, 於所著之釋淨土群疑論卷二謂, 依第一義諦言, 往生係無生之意;依世諦言, 卽捨此往彼之意. 惟天台宗․禪宗等, 以唯心彌陀․己心淨土之說, 批駁捨此往彼說. (二)十方往生, 係根據十方隨願往生經之說法. 謂往生於阿彌陀佛淨土以外之其他淨土. (三)兜率天往生, 又作兜率往生, 係基於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之說法. 謂彌勒菩薩現居於兜率內院, 至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 將降生於娑婆世界, 救度衆生. 修此法門者往生兜率天, 將來與彌勒菩薩同來娑婆世界. 法相宗之行者多修此法門. (四)其他之往生信仰, 如:信奉藥師如來者, 得往生淨琉璃世界;信奉觀音菩薩者, 得生補陀落迦;信奉釋迦牟尼佛者, 得生靈鷲山․無勝莊嚴國;信奉華嚴經者, 往生華藏界等. 然此類信仰極少見, 故未形成思潮. 上記之極樂往生․兜率往生等二種思想, 爲印度․中國․日本等地往生思想之兩大主流. 極樂往生之思想, 於三論宗․天台宗․華嚴宗․禪宗等, 爲自力成道之方法. 於淨土宗, 則依敎主彌陀之救度爲成佛之道, 而稱他力信仰. 兜率往生之思想爲法相宗所喜好, 視之爲修道之方便法門. 十方往生之思想, 見於唐代道綽之安樂集․智顗之淨土十疑論等書, 惟願生之事蹟甚少. 此外, 善導之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上, 有:難思議往生樂․雙林樹下往生樂․難思往生樂等說. [法華經卷六藥草喩品]
【왕생요집往生要集】
p3200-上→ 凡三卷, 或以每卷各分本末, 共計六卷. 日僧源信(惠心僧部)撰(984~985).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 係輯錄一六○餘部經卷之往生要義, 以問答體裁撰寫而成. 共分厭離穢土․欣求淨土․極樂證據․正修念佛․助念方法․別時念佛․念佛利益․念佛證據․往生諸業․問答料簡等十門. 由於辨別現世之無常, 而發願往生淨土;若欲往生極樂, 則以念佛爲最重要. 在念佛中, 立有觀念․稱念兩種方式. 源信認爲觀念較殊勝;稱念則爲衆人所能實行者.
【왕생전往生傳】
p3200-下→ 將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者加以集錄而成之傳記. 亦有雜載於高僧傳․靈異記․佛敎故事集者. 此外尙有往生者之專集. 唐卽迦才之淨土論卷下卽載有僧俗男女二十餘人之往生傳. 日本平安中期源信著有往生要集;稍前, 有慶滋保胤之日本往生極樂記, 此書被認爲是日本最早之往生傳, 其後各種往生傳之著作紛紛問世. 一般高僧傳大都以僧人爲中心;而往生傳則針對高僧傳, 備載僧俗男女之往生記錄. 茲將現存之往生傳, 列表如下. (參閱淨土往生傳4688)
【왕생정토참원의往生淨土懺願儀】
p3200-上→ 全一卷. 宋代遵式(964~1032)撰於大中祥符八年(1015). 又稱往生淨土懺儀.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本書依據大無量壽經․稱讚淨土經等諸經, 揭示十種行法:嚴淨道場․方便法(入道場之方便法)․正修意․燒香散花․禮請法․讚歎法․禮佛法․懺願法․旋繞誦法․坐禪法等. 淨土信仰流行民間後, 依據本書禮拜之懺法亦廣爲流行, 卽今所謂之淨土懺. [淨土依憑經論章疏目錄]
【왕생집往生集】
p3200-中→ 凡三卷. 明代袾宏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一冊. 本書集錄我國與印度往生西方者, 計分九類:(一)沙門往生類, 東晉慧遠至明代寶珠, 凡九十八人. (二)王臣往生類, 烏萇國王至張無盡丞相, 凡三十二人. (三)處士往生類, 周續之至華居士, 凡二十八人. (四)尼僧往生類, 尼大明至尼法藏, 凡五人. (五)婦女往生類, 隋皇后至許氏婦, 凡三十二人. (六)惡人往生類, 張善和至金奭, 凡八人. (七)畜生往生類. (八)諸聖同歸類. (九)生存感應類. 另有續錄附於畜生往生類之後, 擧出僧明本至吳居士, 凡二十人. 其中, 諸聖同歸類擧出觀無量壽經之擇生極樂․無量壽經之往生無數等;生存感應類則擧出鬼不敢噉․夫婦見佛․卻鬼不現․薦拔亡靈․睡寢得安․病目重明等現世利益. 竝於附錄普勸必修淨土, 最後擧出念佛十種功德. 書 名卷數 編 纂 者所編錄人數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刪傳 1 後唐道詵刪補 48人淨土往生傳 2北宋戒珠 75人新修淨土往生傳 3北宋王古 115人新編古今往生淨土寶珠集 8 南宋陸師壽往生集 3明․袾宏 223人淨土聖賢錄 9靑․彭希涑 500人淨土聖賢錄續編 4靑․胡珽 175人西舫彙征 2靑․瑞璋 407人修西聞見錄 7 靑․咫觀日本往生極樂記 1慶滋保胤(以下日本) 45人續本朝往生傳 1大江匡房 42人拾遺往生傳 3三善爲康 94人後拾遺往生傳 3三善爲康 74人三外往生傳 1蓮祥 53人本朝新修往生傳 1藤原宗友 41人高野往生傳 1如寂 38人扶桑往生傳 1勇大女人往生傳 1向西緇白往生傳 3了智 85人近世往生傳 1明春 44人扶桑奇歸往生傳 2性瑩 183人遂懷(說法)往生傳 3主一(殊意癡)新撰往生傳 8了吟 89人現證往生傳 3雲嶺 75人南紀往生傳 3隆圓淡海往生傳 2隆圓專念往生傳 8音空妙好人전 2仰誓妙好人전 4僧純
【왕선王仙】
p1509-上→ 轉輪聖王捨家修道, 而具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等五通者, 稱爲王仙. [俱舍論光記卷五]
【왕선王膳】
p1514-上→ 卽以饑餓遇王膳(饍)來譬喩小乘蒙佛之授記. 法華經授記品(大九․二一上) : 如從饑國來, 忽遇大王饍, 心猶懷疑懼, 未敢卽便食, 若復得王敎, 然後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過, 不知當云何, 得佛無上慧, 雖聞佛音聲, 言我等作佛, 心尙懷憂懼,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記, 爾乃快安樂.
【왕세서往世書】
p3198-上→ 梵名 Purāṇa. 又作富蘭那聖典․古事記. 係古代印度神話傳說之總集. 乃印度敎主要經典之一, 約於西元前一世紀至十世紀間完成. 相傳爲廣博(梵 Vyāsa, 音譯毘耶娑)所作, 然實爲長期積累之作品. 現存大往世書(梵 Mahāburāṇa)十八部, 分別爲各敎派所依據之經典, 卽:梵天往世書(梵 Brahmapurāṇa)․蓮花往世書(梵 Padmapurāṇa)․毘濕奴往世書(梵 Viṣṇupurāṇa)․風神往世書(梵 Vāyupurāṇa, 又作溼婆往世書)․薄伽梵往世書(梵 Bhāgavatapurāṇa)․那羅陀往世書(梵 Nāradapurāṇa)․摩根德耶往世書(梵 Mārkaṇḍeyapurāṇa)․火神往世書(梵 Agnipurāṇa)․未來往世書(梵 Bhaviṣyapurāṇa)․梵轉往世書(梵 Brahmavaivartapurāṇa)․林伽往世書(梵 Liṅgapurāṇa)․野豬往世書(梵 Varālapurāṇa)․室建陀往世書(梵 Skandapurāṇa)․侏儒往世書(梵 Vāmanapurāṇa)․龜往世書(梵 Kūrmapurāṇa)․魚往世書(梵 Matsyapurāṇa)․大鵬往世書(梵 Garuḍapurāṇa)․梵卵往世書(梵 Brahmāṇḍapurāṇa). 另有續往世書(梵 Upapurāṇa):卵往世書(梵 aṇḍapurāṇa)․卡毘拉往世書(梵 Kāpilapurāṇa)․時往世書(梵 Kālikapurāṇa)等十八部. (參閱富蘭那4930)
【왕소서王小徐】
p1508-下→ (?~1948)安徽蕪湖人. 名季同, 字小徐. 客居蘇州, 曾留學英國. 精於電機科學及西洋哲學. 由於受楊仁山之影響, 乃開始涉獵佛法. 凡法相唯識․因明之學皆有硏究. 竝參究話頭, 專做禪宗工夫. 認爲佛法乃唯一之根本眞理, 爲實證哲學, 亦爲應用科學. 氏爲民初科學界人士硏佛有成之學者. 著有佛法與科學之比較硏究․佛法省要等書.
【왕수王隨】
p1514-上→ 宋代河陽(河南孟縣)人. 字子正. 生卒年不詳. 眞宗時, 以給事中知杭州, 往興敎寺謁小壽禪師, 機語契合, 竟明大法. 曾爲長水子璿禪師之首楞嚴義疏注經作序, 竝刪次景德傳燈錄三十卷爲傳燈玉英集十五卷行世. 明道年間, 參知政事. 臨終書偈而逝. [宋史卷三一一․宋史新編卷九十七]
【왕심지王審知】
p1513-中→ (862~925)五代十國閩王. 光州(河南)固始人. 字信通. 唐僖宗時黃巢爲亂, 領有閩五州之地, 昭宗時爲福州武威軍節度使, 封琅邪王, 後受後梁太祖封爲閩王. 性儉約, 能禮賢下士. 致力於佛敎之建設, 如造佛像․建塔․寫經等事, 更能厚遇僧衆, 如雪峰義存等, 遂造成福建佛敎之隆盛. 後唐同光三年歿, 世壽六十四. 子鏻於後唐明帝長興四年(933)稱帝, 追尊之爲太祖. [五代史卷六十八]
【왕王】
p1508-中→ 梵語 rājan, 巴利語同. 印度佛敎興盛之時代, 王權亦有逐漸强化之趨勢. 至阿育王․迦膩色迦王時, 將印度建設成一統國家, 王之威勢因此愈加神聖化, 佛敎亦受其影響 ; 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等經典中, 卽將王恩列爲四恩之一. 然佛敎原不承認王有絶對之權威, 而應以保護人民之權益爲其職守, 如金光明最勝王經․仁王般若經均主張正法(佛法)爲主, 王法(世法)爲從. 我國東晉時代, 有沙門不敬王者論之說, 遂與儒家産生爭論. 此外, 佛敎稱理想之王爲轉輪聖王, 而所謂十善王之眞正意義, 卽指能以十善之正法敎導人民.
【왕유王維】
p1513-上→ (699~759)唐代太原祁(山西)人. 字摩詰. 生時, 其母夢維摩入室, 故以爲名. 開元九年(721)擧進士, 累官左拾遺給事中. 後任監察御史, 遷尙書右丞. 歸隱後, 時共高僧遊, 與處士裴迪等日談經典, 不覺倦乏. 曾皈依荷澤神會禪師, 竝從之參禪. 其詩精緻巧妙, 頗具禪味, 所作律詩堪與杜甫․李白竝稱, 爲盛唐大家. 又能畫, 創破墨法, 爲南派之開祖. 亦善草書, 知名於時, 有集行世. 乾元二年七月入寂, 享年六十一. [新唐書卷二○二․舊唐書卷一九○]
【왕은양王恩洋】
p1511-下→ 民國四川南充縣人. 一名化中. 就讀北京大學, 由黃樹因引見而從歐陽漸學, 精於法相唯識學. 爲歐氏支那內學院之一大法將. 所撰大乘起信論料簡, 本諸法相唯識學立場, 判定大乘起信論一書爲梁陳小兒之作, 遂掀起當時佛學界之軒然大波. 曾於內學院講授唯識通論․成立唯識義․佛學槪論等課程. 又撰有人生學, 融匯佛儒諸子之說, 揭櫫大乘精神, 頗爲學界所重. 此外, 另有心經通釋等書行世. 生卒年不詳. [中國佛敎近代史(釋東初)]
【왕일휴王日休】
p1509-上→ (?~1173)南宋龍舒(安徽舒城)人. 字虛中, 又號龍舒居士. 原爲國學進士, 所著六經訓傳達數十萬言, 一日棄之, 專修西方淨土之業, 布衣蔬食, 日課千拜. 紹興三十年(1160)校輯大阿彌陀經, 歷三年完成, 全書共五十六分, 現收於藏經中. 竝著淨土文十卷勸世. 乾道九年正月示寂, 年壽不詳. [佛祖統紀卷二十八․淨土聖賢錄卷六]
【왕전王闐】
p1514-中→ (?~1146)南宋明州慈溪人. 字無功. 再擧進士不第, 布衣蔬食, 徧參講席, 晩年專修念佛三昧. 紹興十六年, 趺坐而化. 著有淨土自信錄一書傳世. [居士傳卷二十四]
【왕지표尢智表】
p941-下→ 籍貫生年不詳. 交通大學電機系畢業, 曾任商務印書館編輯, 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無線電工程, 回國後歷任大學敎授. 著有佛敎科學觀․一個科學者硏究佛經的報告. 以科學之客觀立場, 闡揚佛法深奧之妙義. 以科學家之眼光, 證明佛學所詮釋之理論, 無一不符合科學家之觀念, 初機學佛者不可不讀, 以科學非難佛法之人, 更應該讀.
【왕진서王進瑞】
p1512-下→ (1913~ )臺灣高雄縣人. 早歲東渡日本習禪, 竝畢業於東京駒澤大學佛敎學科. 自幼卽富鄕土之意識. 時値日本統治臺灣, 日本臨濟宗曾有統治瓜分臺灣佛敎寺廟之計劃, 經王氏撰文批駁, 乃引起各敎派公憤, 玆議始告平息. 大學畢業後, 除授課於開元寺之外, 竝擬著手組織臺灣各派寺廟, 旋以日本當局之反對而作罷. 中年以後, 先後執敎於延平佛學院․開元佛學書院․佛光山叢林大學․德源禪學院等校. 著作有碧巖錄講義․佛學基本敎材等書, 譯有唯識根本原理․參禪悟道記․印度佛敎史等書.
【왕진王震】
p1513-下→ 浙江吳興人. 字一亭. 初皈依上海海潮寺應乾法師, 於佛法信仰至切, 致力商務及社會慈善公益事業. 曾任上海中國濟生會會長․居士林副會長等, 竝協助成立中國佛敎會, 參豫其工作. 民國二十一年(1932), 戴季陶發起修葺白馬寺, 氏用力最大. 抗戰期間, 復聯合商政人士, 組織僧侶救護隊, 安頓淞滬難民. [中國佛敎近代史下冊(釋東初)]
【왕통기王統記】
p1512-中→ 西藏名 Rgyal-rabs gsal-baḥi me-lo諸砲又作王統明鏡․西藏王統記․藏王紀. 西藏史籍之一, 綏南監增(藏 Bsod-nams rgyal-mtshan)著, 成書年代不詳, 據推測爲西元一五○八年. 其內容分爲十五章, 自世界形成與西藏地理述起, 歷西藏各代至微松系諸王系譜及其事蹟, 最末說明撰述緣起. 雖爲西藏王統系譜及其事蹟之文獻, 但內容甚讚歎佛敎, 竝述及佛敎在西藏弘通之經過, 以及佛敎與政治之密切關係. 唯是書神話色彩較濃, 史料價値稍低於敎法史․靑史. 書中對端美三菩提(藏 Thon-mi Sambhoṛa)仿梵語創造西藏文字之說明甚爲詳確, 其對藏文三十字母之特質與構造之說明, 爲今日硏究西藏語文之寶貴資料. [略述西藏史籍─王統記(內明雜誌第十四期)]
【왕필王弼】
p1512-上→ (226~249)三國魏山陽人. 字輔嗣. 精通儒․道二家之說, 早年卽以文學辯才聞名於世, 對老莊玄學之注釋頗見重於當時, 相傳文壇泰斗何晏見王弼之老子注, 大爲傾服, 遂廢棄己之老子注. 此類老莊玄學之思想, 對當時佛敎影響很大. 嘉平元年卒, 享年二十四.
【왕현책王玄策】
p1509-下→ 唐代人. 籍貫․生卒年均不詳. 太宗時, 印度戒日王入貢, 貞觀十七年(643, 一說二十二年)春, 王玄策奉敕出使印度, 是年冬至摩揭陀國 ; 途中, 巡省佛鄕, 覽觀遺跡, 竝參訪摩訶菩提寺, 於塔西建碑 ; 貞觀二十年, 攜梵本經論六百餘部歸國. 翌年, 戒日王歿, 國中大亂, 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簒立, 發兵拒玄策, 玄策得文成公主之助, 乃發吐蕃․泥婆羅兵討伐, 生擒那伏帝阿羅那順歸唐土, 太宗大悅, 卽行獻廟禮, 封玄策爲朝散大夫. 高宗顯慶二年(657)玄策再次出使印度, 送佛袈裟往西國, 竝巡撫諸國, 錄其樂章․醫卜․農田․種樹之術, 於龍朔元年(661)春, 奉持佛頂․圖籍等歸國. 其後, 五天竺俱來臣服, 玄策復奉命三莅其土, 君臣敬之若神. 撰有中天竺行記十卷․西域志六十卷․畫圖四十卷等. [法苑珠林卷十六․卷二十九․諸經要集卷一․釋氏要覽卷上․舊唐書卷一九八]
【왕홍원王弘願】
p1509-中→ 潮安人. 爲近代中國佛敎弘闡東密之先驅. 民國七年(1918), 曾將日僧權田雷斧之密宗綱要譯爲中文. 十三年, 從雷斧習密, 且受其傳法灌頂. 後遂於廣州六榕寺爲人灌頂, 主張居士身可作阿闍黎, 受比丘頂禮, 備受太虛․曼殊揭諦等之非議, 開僧俗․顯密諍論之端. 晩年事蹟不詳.
【왕환의往還衣】
p3203-中→ 十種糞掃衣之一. 以廢棄之布塊, 或以葬儀時覆蓋死者之布所縫成之僧衣. [四分律卷三十九](參閱糞掃衣6484)
【왜장倭藏】
p4052-中→ 指日本江戶(東京)寬永寺以活字版印行之大藏經. 乃由天海僧正發願完成者, 於寬永十四年(1637)至慶安元年(1648), 印行六六五函六三二三卷. 文錄征韓之役, 活字版印刷由朝鮮傳入日本, 故慶長․元和․寬永之際以活字版印行之書籍甚多, 大藏經亦爲其中之一, 因其量多, 非一般書籍所堪比擬. 相傳以京都花園之法金剛院所藏宋版爲底本, 然文字訛誤甚多. 天和三年(1683)所刊之明藏目錄卽以此爲本, 就函號之異同加以註記. 黃檗版大藏經開刻之緣起中, 謂日本未曾印行大藏經, 應屬謬誤之說. 京都本派本願寺․本國寺均藏有本藏之完本.
【외교外敎】
p1866-中→ 指異於一己所奉持之敎說, 或指致力於心神以外之硏習工夫. 以佛敎而言, 指佛敎以外之學說․敎派, 如印度之六師外道․六派哲學․九十五種外道․一三五種外道等. 又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九所載, 北周道安作二敎論, 以儒․道等九流百家爲外敎, 釋氏爲內敎. 此外, 以修身․修心之工夫而言, 稱修心之敎爲內敎, 修身之敎爲外敎. 據二敎論載, 身․心聚合時雖爲一體, 然形․神實有異 ; 因肉身難免死滅, 而心神卻能持久不亡, 故救形之敎, 稱爲外 ; 濟神之典, 號爲內. [原人論斥迷執第一]
【외금강부外金剛部】
p1865-上→ 又稱世天. 爲密敎金剛界․胎藏界等曼荼羅之諸天外衆. 曼荼羅爲修習眞言密行之壇場, 爲防範魔類侵入壇場擾亂, 故由諸金剛守護於佛菩薩等曼荼羅之外邊. 此等諸天本爲外道所崇奉, 後受佛之接引, 進入佛敎, 且成爲佛敎之守護神. 金剛部原有之諸菩薩, 手執金剛杵以守護佛, 稱爲夜叉王, 另有執持如來之三密金剛者, 稱爲內眷屬 ; 此兩衆竝稱金剛部, 與之相對者, 卽今所稱之世天, 彼等多存外道之名目與身相, 守護於曼荼羅界外, 故稱外金剛部. 所安置之諸天尊數, 若爲一尊之曼荼羅, 多安置八方天或十二天. 若爲兩界曼荼羅, 則情況較爲複雜, 一般於金剛界安置二十天, 胎藏界安置二○五尊. [大日經疏卷五](參閱天部1358)
【외금강부원外金剛部院】
p1865-中→ 密敎中, 位於胎藏現圖曼荼羅最外周圍之區域 ; 此部院之諸尊係以諸天爲首, 其後另有無數龍․夜叉等三界六道之雜類. 異本祕藏記稱之爲金剛部院, 胎藏舊圖樣則稱爲最外院. 此院諸尊雖名爲金剛, 然以天部居多, 故此院又稱諸天院. 共有二○五尊, 卽東方之日天․帝釋天․大梵天等四十尊, 南方之火天․焰魔天․阿修羅等六十五尊, 西方之羅刹天․水天․大自在天等四十八尊, 北方之風天․光音天․毘沙門天等五十二尊 ; 均屬大日如來之等流身. 蓋胎藏界極重視結界作法, 故其外金剛部之尊數, 遠較金剛界之二十天衆多.
【외금강이십천外金剛二十天】
p1861-下→ 又作外金剛部二十天․二十天. 密敎金剛界曼荼羅九會中, 第一根本成身會․第二三昧耶會․第三微細會․第四大供養會․第八降三世會․第九降三世三昧耶會等六會外部所布列之金剛衆. 二十天之名, 各經軌所載不一, 據現圖曼荼羅所列, 二十天卽那羅延天․俱摩羅天․金剛摧天․梵天․帝釋天․日天․月天․金剛食天․彗星․熒惑星天․羅刹天․風天․金剛衣服天․火天․毘沙門天․金剛面天․焰摩羅天․調伏天․毘那夜迦天․水天. 各尊之種子․三昧耶形․羯磨身, 列表如下 : 大 敎 王 經 卷 十現圖曼茶羅現劫十六尊上界天-三界主那羅延-幻化金剛(梵nārāyaṇa māyāvajra)那羅延(東)同拘摩羅-金剛鈴(梵kumāra Vajraghaṇṭā)拘摩羅(東)同梵天-寂然金剛(梵Brahmā Vajramuṇi)梵天(東)同帝釋-金剛器仗(梵Śakra vajrayudha)帝釋(東)同遊虛空天(飛空天)-忿怒主甘露軍茶利-金剛軍茶利(梵Amṛtakuṇḍali Vajrakuṇḍali)日天(南)同月天-金剛光(梵Candra Vajraprabhā)月天(南)同(西)大勝杖-金剛杖(梵Ṇahādaṇḍa Vajradaṇḍa)彗星(南)(梵Ketu)歲星(西)(梵ṛhaspati)金剛冰言我羅(梵Vajrapiṅgala)熒惑(南)(梵)同虛空天-言我拏主末度末多-金剛舜拏(梵Madhumatta Vajrchinna)金剛摧(東門)摧破作甘露-金剛鬘(梵Madhukara Vajramālā)金剛食(南門)金剛食最勝-金剛愛(梵Jaya Vajravaśi)金剛衣(西門)金剛衣持勝-最勝金剛(梵Jayakara Vajrajaya)調伏(北門)調伏地居天-努多主守藏-金剛母娑羅(梵Dhanada Vajramusala)羅刹(西)同(西)風天-金剛風(梵Vāyu Vajrāṇila)風天(西)同(北)火天-金剛火(梵Agni Vajrāṇala)火天(西)同(南)俱尾羅-金剛大惡(梵Kuvera Vajrabhairava)毘沙門(西)同(北)地下天(水居天)-隮吒迦主縛羅賀-金剛鉤(梵Varāṅha Vajrāṅkuśa)金剛面(北)(梵Vajramukha)同焰摩-金剛葛羅(梵Yama Vajrakāla)焰摩(北)同(南)必喱體尾祖梨葛-金剛頻那夜迦(梵Pṛithivcūlika Vajravināyāka)歡喜(北)伊舍那(梵Īśāna)水天-龍金剛(梵varuṇa Vajraṇāga)水天(北)同(西) 又大敎王經卷十․現圖曼荼羅․賢劫十六尊等所述之二十天各異, 列表如下 : 此外, 大敎王經卷十, 於三界主衆中, 增列大自在天, 而成二十一天. 又二十天各有其后, 稱二十天后. 今依大敎王經, 表列二十一天與二十一天后如下 : 蓋於現圖金剛界曼荼羅中, 成身會․三昧耶會․微細會及供養會等四會, 各有二十天圖繪, 恐係後世依降三世會所增列. 因大敎王經僅於降三世會之本說降三世曼拏羅廣大儀軌分中, 載有二十天之說.
【외도문불外道問佛】
p1874-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外道問佛有無․外道良馬鞭影․世尊良久. 指一時放下有言無言二邊, 由是自參自究, 始得證入絶境. 係佛陀接引外道之著名公案. 碧巖錄第六十五則(大四八․一九五中) : 外道問佛 : “不問有言, 不問無言. ” 世尊良久. 外道讚歎云 : “世尊大慈大悲, 開我迷雲, 令我得入. ” 外道去後, 阿難問佛 : “外道有何所證而言得入?” 佛云 : “如世良馬, 見鞭影而行. ” 蓋外道以不問有言, 不問無言而探問佛法大旨, 此乃一種狡黠之詢問方式, 欲陷對方於進退兩難之境, 世尊無論以任何言詞答之, 均易墮於有․無兩端之難, 而豫外道以可乘之機. 此則公案中, 世尊不以言語答覆之, 而唯緘黙良久, 於佛法眞旨而言, 已超越有․無相對之境, 了無纖塵可染. 此種不落言詮而靈機全現之圓融妙用, 不唯化解外道狡獪逼問之危機, 更於任運自在之間彰顯佛法大旨之妙趣, 故外道由衷歎服. 然阿難以多聞第一, 反墮入義解, 不達眞底, 故無如外道之能於閃電光影間領會機鋒.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二․禪宗無門關第三十二則․宗門統要續集卷一]
【외도범천外道梵天】
p1875-中→ 指印度古代外道所說之三種梵天, 卽 : (一)自那羅延天生梵天, 自梵天生四姓之人類及一切. 如圍(吠)陀論師之說. 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 由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花, 由蓮花生梵天, 梵天能生萬物 ; 自梵天之口生婆羅門․兩臂中生刹帝利․兩髀中生毘舍․兩脚跟生首陀羅. 又大地爲修福德之戒場, 若於祭儀中殺害生物以供養梵天, 則得涅槃. (二)自韋紐天生梵天, 自梵天生八子而爲一切萬物之元. 如韋紐論師之梵天說. 據大智度論卷八載, 壞劫時, 韋紐天出現於大水之上, 具一千頭․二千手足 ; 自其臍中生千葉金色妙寶蓮花, 梵天王卽結跏趺坐於其中, 具無量光明 ; 自梵天王心中生八子, 八子又生天地萬物. (三)以摩醯首羅天爲法身, 以那羅延天爲報身, 以梵天爲應身. 如摩醯首羅論師之說. 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 梵天․那羅延․摩醯首羅爲一體三分, 故三界中萬物皆摩醯首羅天所生, 如其頭是虛空․身是地․尿是水等. 此外, 佛敎中將梵天配居於色界之初禪天. 據阿含經及諸大乘經典載, 梵天深信佛法, 竝虔誠護法. [大日經疏卷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五](參閱大梵天850)
【외도사집外道四執】
p1873-中→ 又稱外道四宗․外道四見․外道四計․四種外道․四見․四執. 係印度古代各種外道就諸法之一異․常無常․因果有無等問題, 所持之四種執著. 約以下列五方面說明 : (一)就法之一․異而言, 可分 : (1)執一論者, 卽妄執一切法同一. 如數論外道等之主張. (2)執異論者, 卽妄執一切法別異. 如勝論外道等之主張. (3)執亦一亦異論者, 卽妄執一切法亦同一亦別異. 如尼犍子外道等之主張. (4)執非一非異論者, 卽妄執一切法非同一非別異. 如若提子外道․邪命外道等之主張. 另據外道小乘四宗論載 : (1)執著一切法一者, 認爲我與覺二相不可分離, 因果亦同. 如外道僧佉論師之說. (2)執著一切法異者, 認爲我與智․能與所皆異. 如外道毘世師論師之說. (3)執著一切法俱者, 認爲法共存而非單一存在, 與亦一亦異論同義. 如外道尼犍子論師之說. (4)執著一切法不俱者, 認爲一切法皆不共存而呈相對性, 與非一非異論同義. 如外道若提子論師之說. (二)就世間之常․無常而言, 可分 : (1)執著世間一切皆恆常者, (2)執著世間一切皆無常者, (3)執著世間一切皆亦恆常亦無常者, (4)執著世間一切皆非恆常亦非無常者. 大智度論卷七(大二五․一一○上) : 復有四種見 : 世間常․世間無常․世間亦常亦無常, 世間亦非常亦非無常, 我及世間有邊無邊亦如是. 有死後如去, 有死後不如去, 有死後如去不如去, 有死後亦不如去亦不不如去. 其中, 世間常等四句爲梵網六十二見中之遍常論及一分常論, 有邊無邊等爲有邊等論, 死後如去等四句爲有想論․無想論․斷滅論. (三)就我與蘊之卽․離而言, 據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五載, 可分 : (1)執著我卽是諸蘊. (2)執著我異於諸蘊而住於諸蘊中. (3)執著我非卽諸蘊而異於諸蘊, 非住於蘊中而住於異蘊․離蘊法中. (4)執著我非卽諸蘊而異於諸蘊, 非住於蘊中亦不住於任何異於諸蘊或離蘊之法中, 而無有蘊, 亦不與一切蘊法相應. (四)就因果之有․無而言, 可分 : (1)邪因邪果論者, 如大自在天外道. 此外道妄執萬物皆由大自在天所生, 自在天若喜, 則六道皆樂 ; 自在天若瞋, 則四生皆苦. (2)無因有果論者, 如常見․無因外道. 此外道推窮萬物, 發現萬物之現生無須憑藉他物, 乃妄執萬物皆自然而有, 竝無因果關係. (3)有因無果論者, 如斷見外道. 此外道妄執唯有現在存在之因, 而無後世再生之果, 如草木僅存活一期, 其後卽死滅殆盡. (4)無因無果論者, 此外道妄執不受後世之果, 亦無現在之因, 全然不信任何因果之思想. 三論玄義載(大四五․一中) : 總論西域九十六術, 別序宗要, 則四執盛行 : 一計邪因邪果, 二執無因有果, 三立有因無果, 四辨無因無果. (五)就苦之自作․他作而言, 可分 : (1)苦爲自作論, 卽妄執苦由身內之我所作. (2)苦爲他作論, 卽妄執大自在天造作六道之苦. (3)苦爲共作論, 卽妄執於劫初之時, 先有一男一女而繁衍一切衆生, 故苦由衆生共作. (4)苦爲無因作論, 乃妄執自然卽存有此苦果. 此外, 三論宗就諸法之空․有而言, 另立內外道四執(又稱四宗)說, 以一切外道․毘曇宗․成實宗․大執等, 爲執持妄見之宗派. [入大乘論卷上․瑜伽師地論卷六․顯揚聖敎論卷九․成唯識論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中觀論疏卷三本․卷七本․百論疏卷一․卷七](參閱四宗1706․外道1867)
【외도삼보外道三寶】
p1872-中→ 指外道之三寶. 據百論疏卷上之中載, 外道謂非唯佛陀獨稱世尊, 彼之諸師亦具內外諸德, 同爲世尊(世之所尊). 書中竝列擧十師爲例. 其中, 數論師迦毘羅․勝論師優樓迦․尼犍子勒沙婆等三師皆廣說經法, 以三寶化導衆生. 如迦毘羅卽稱爲佛寶, 弟子稱爲僧寶, 僧佉經稱爲法寶. 此外, 據摩訶止觀卷十載, 上列三師又稱三外道, 三人於因果之說各有妄執, 卽迦毘羅外道妄執因中有果論, 優樓迦外道妄執因中無果論, 勒沙婆外道妄執因中亦有果亦無果論.
【외도상선外道相善】
p1874-下→ 指外道所修之觀行. 相善之義有二種, 卽 : (一)相似之義. 外道所修之六行觀, 似佛敎菩薩之觀法, 然似是而非, 故其觀行僅屬相似之善, 而非眞正之善. (二)有相․著相之義. 外道之觀法雖善, 然猶不知人․法二空之理, 故其觀行屬於著相之善, 而非離相․破相之善.
【외도선外道禪】
p1875-下→ 指帶異計之禪. 爲五味禪之一. 行者所習之禪有深有淺, 階級殊等, 如於修習之時, 心存異念, 竝於所習得之況味産生欣上厭下之心, 稱爲外道禪. 原係世尊出世前後, 流行於印度之禪定. 佛敎之禪卽受外道禪之影響而産生, 然內容已修正爲佛敎所需.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一](參閱五味禪1105)
【외도소승사종론外道小乘四宗論】
p1872-下→ 全一卷. 印度提婆菩薩造, 後魏菩提流支譯. 又作提婆菩薩破楞伽經中外道小乘四宗論․破外道小乘四宗論․破外道四宗論.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係屬大乘宗經論, 內容就外道及小乘對諸法之一․異․俱․不俱等所持之妄執, 豫以一一論破. 書中所說之外道小乘四宗係指 : (一)執著一切法爲一之僧佉論師, (二)執著一切法爲異之毘世師論師, (三)執著一切法皆共存而非單一存在之尼犍子論師, (四)執著一切法皆非共存而係具有相對性質之若提子論師. 此四宗乃屬外道四執之一種. 本書係依大乘入楞伽經卷三等之論述而撰, 乃外道小乘涅槃論之姉妹作. 然據提婆菩薩傳載, 謂提婆或曾造立百論二十品及四百論等以析破外道邪見, 卻未述及其曾造外道小乘四宗論. [百論疏卷中上․法經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六](參閱外道四執1873)
【외도소승열반론外道小乘涅槃論】
p1873-上→ 全一卷. 印度提婆菩薩造, 後魏菩提流支譯. 又作提婆菩薩釋楞伽經中外道小乘涅槃論․破外道小乘涅槃論․破外道涅槃論.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係屬大乘宗經論, 內容敘說如來因外道及小乘執持二十種之涅槃說, 乃爲說涅槃因果之正義. 本書係依據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三․入楞伽經卷六涅槃品, 及大乘入楞伽經卷四等所列擧之外道涅槃執見, 一一加以論釋而斥破. 其中, 入楞伽經之內容與本論所述較接近. [法經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六](參閱二十種外道182)
【외도십육종外道十六宗】
p1871-上→ 係印度古代諸外道分類法之一. 又作十六異論․十六外論, 十六外道․十六計. 此係法相宗窺基根據瑜伽師地論卷六․卷七․顯揚聖敎論卷九․卷十等所揭擧之十六異論, 稍改其名稱而成, 稱爲十六宗, 竝於所撰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中詳加解說. 茲述其說如下 : (一)因中有果宗, 又稱因中有果論. 本宗妄執諸法之因爲常恆, 且具有果之性質. 據法華經文句卷九上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之一載, 數論外道有此妄執. 然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載, 此係雨衆外道之妄執. 或謂數論外道卽雨衆外道. 如稻以穀爲因, 欲求稻時唯有先種穀, 則稻定從穀生, 不從麥生, 故知穀之因中已先有稻性. (二)從緣顯了宗, 又稱從緣顯了論. 本宗妄執聲或法之體爲常恆, 須藉衆緣始得彰顯. 如聲論外道․數論外道之說. (三)去來實有宗, 又稱去來實有論. 本宗妄執過去․未來猶如現在, 皆爲實有不假. 乃梵網六十二見中之遍常論. 如勝論外道․時論外道之說. (四)計我實有宗, 又稱計我論. 本宗妄執卽離蘊之我, 及非卽非離蘊之我, 而執持我爲實有․常一. 亦卽執著有我․有薩埵․有命者․有生者等, 此乃由於生起五覺而知有我. 乃梵網六十二見中之遍常論. 如數論․勝論․離繫․獸主․赤衣․遍出等一切外道及小乘犢子部等皆有此說. (五)諸法皆常宗, 又稱計常論. 本宗妄執諸法之全部或部分爲常住. 亦卽執著我及世間皆爲常住. 乃梵網六十二見中之遍常論與一分常論. 如數論外道等之說. (六)諸因宿作宗, 又稱宿作因論. 本宗妄執人類現在所受之苦, 皆以過去宿作之惡爲因. 若現在精進, 則可日漸消除舊業, 故主張修苦行, 一方面消除舊業, 一方面不再造新業, 卽可得解脫. 如離繫(尼犍子)外道之說. (七)自在等因宗, 又稱自在等作者論. 本宗妄執諸法皆爲自在天等所變現. 亦卽執著諸法爲大自在天, 丈夫․大梵, 或時․方․空․我等因所變化而來. 乃梵網六十二見中之一分常論. 如摩醯首羅論師等之說. (八)害爲正法宗, 又稱害爲正法論. 本宗妄執以食肉而殺害生物爲正宗. 亦卽諸婆羅門爲欲食肉, 乃認爲因祀祠․咒術等祭儀而殺害諸生物, 則祭者與祭物皆得生天. 如本劫論者之說. (九)邊無邊等宗, 又稱有邊無邊論. 本宗妄執世間爲有邊或無邊. 乃梵網六十二見中之有邊等論. (十)不死矯亂宗, 又稱不死矯亂論. 本宗妄執梵天不死. 若有問道者, 則以矯亂之言答之. 乃梵網六十二見中之不死矯亂論. (十一)諸法無因宗, 又稱無因見論. 本宗妄執諸法皆係無因而起. 乃梵網六十二見中之無因生論. 如無因外道之說. (十二)七事斷滅宗, 又稱斷見論. 本宗妄執欲界之身․欲界之諸天․色界之諸天․四無色處七事之果報等, 皆於死後斷滅. 乃梵網六十二見中之斷滅論. 如諸斷見外道之說. (十三)因果皆空宗, 又稱空見論. 本宗否認因果說, 妄執一切皆空. (十四)妄計最勝宗, 又稱妄計最勝論. 本宗妄執四姓中之婆羅門爲最勝種, 乃梵王之子民 ; 其餘三姓則爲劣種, 皆非梵王之子民. (十五)妄計淸淨宗, 又稱妄計淸淨論. 本宗妄執卽時受用諸天之五欲, 乃爲現法涅槃. 或修持牛戒․狗戒․以食糞․草等求得解脫. 如現法涅槃外道及水等淸淨外道之說. (十六)妄計吉祥宗, 又稱妄計吉祥論. 本宗以祭祀日月․星宿爲得吉祥․福報之擧. 如曆算外道之妄見. 此十六宗之說或係基於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所列擧之六十二見說而來, 除因中有果․從緣顯了․諸因宿作․害爲正法․因果皆空․妄計最勝․妄計吉祥等七宗不見有相當者外, 其他諸宗則皆存其義旨. [梵網六十二見經․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卷二○○․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七․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末․慧琳音義卷二十五․十住心論卷三]
【외도십일종外道十一宗】
p1869-下→ 統攝印度古代九十五種外道爲十一宗. 涅槃經卷十等, 分印度古代之外道爲九十五種, 華嚴四祖澄觀則將九十五種歸納爲十一宗. 今依其所撰之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三略述如下 : (一)數論師, 計從冥而生數, 卽慧. 數論, 卽從數起論或論能生數之義. 謂數論師妄執由冥(自性)生覺, 從覺而生我心, 乃至十一根, 合冥․神我而成二十五諦. 冥爲萬物生成之因, 神我爲我知者, 其餘諸諦皆能變異. (二)衛世師, 計六句生. 衛世, 意卽無勝 ; 其人生於佛前八百年, 世稱□留鳥仙人, 於獲五種神通(足不履地․知人心․命․眼觀千里․呼名卽至․履石壁而無礙)後, 說論十萬偈, 自以爲已證得菩提, 便欣然入滅. 其所執之六句爲 : (1)實(有九種), 諸法體實, 爲德業所依. (2)德(有二十四種), 卽道德. (3)業(有五種), 卽動作․作用. (4)大有(唯一), 謂實․德․業同爲一有. (5)同異(亦一), 如由地望地爲同, 由地望水卽異, 水․火․風等亦然. (6)和合, 諸法和合而有住. (三)塗灰外道, 塗灰外道與諸婆羅門共執欲界第六之自在天, 其體性實有而遍常, 能生諸法 ; 且能於六道中, 各現其形以敎化衆生. (四)圍陀論師, 妄執四姓由那羅延天所生. 圍陀, 意卽智論 ; 那羅延, 意卽鉤鎖力士. 謂圍陀論師妄執自那羅延天臍中生大蓮花, 蓮花之上有梵天, 繼由梵天之口生婆羅門․自兩臂生刹帝利․自兩髀生毘舍․自兩脚跟生首陀羅等四姓, 故婆羅門爲最優秀之種姓. (五)安荼論師, 計本際生. 謂此外道妄執過去世之初際(本際)世間唯有大水, 當時有大安荼出生, 形如鷄卵, 後分爲兩段, 上爲天, 下爲地, 中生一梵天, 復能出生一切萬物, 故以梵天爲生萬物之主. (六)時散外道, 計物從時生. 謂此外道妄執萬物從時而生 ; 如草木之隨時而生花․生果, 亦卽萬物係隨時而榮枯․生死. 故時爲常․爲一. 此論屬見果而知因. (七)方論師, 計方生人, 人生天地. 謂此外道妄執四方能生人, 人能生天地, 於滅後則還入於四方. 故方爲常․爲一. (八)路伽耶, 計色心法皆極微作. 路伽耶, 意卽順世. 謂此外道妄執色․心等法, 皆由地․水․火․風四大之極微(原子)而生. 又世間萬物雖無常, 於死滅後還歸四大, 然極微之體實有不壞, 爲能生萬物之因. (九)口力論師, 計虛空爲萬物因. 謂此外道妄執由空生風, 由風生火, 由火生暖, 暖生水, 水生凍, 遂成堅地, 地生五穀, 五穀生命, 命終則還歸於虛空. (十)宿作論師, 計苦樂隨業. 謂此外道妄執一切衆生皆隨宿世所作之本業而受苦樂之報. 若能持戒精進, 身心受苦, 則能破壞本業, 本業旣盡, 衆苦亦滅, 卽可得涅槃. 故妄執宿世所作爲一切之因. (十一)無因論師, 計自然生. 謂此外道妄執一切萬物皆無因無緣, 自然而生, 自然而滅. [瑜伽師地論卷六․卷七․顯揚聖敎論卷九․卷十․大毘婆沙論卷十一․卷十二](參閱外道1867)
【외도外道】
p1867-上→ 梵語 tīrthaka 或 tīrthika, 巴利語 titthiya. 音譯作底體迦. 又作外敎․外法․外學. 指佛敎以外之一切宗敎. 與儒家所謂異端一語相當. 梵語之原義係指神聖而應受尊敬之隱遁者, 初爲佛敎稱其他敎派之語, 意爲正說者․苦行者 ; 對此而自稱內道, 稱佛敎經典爲內典, 稱佛敎以外之經典爲外典. 至後世, 漸附加異見․邪說之義, 外道遂成爲侮蔑排斥之貶稱, 意爲眞理以外之邪法者. 三論玄義卷上(大四五․一中)載 : 至妙虛通, 目之爲道. 心遊道外, 故名外道. 諸經論所擧外道之種類甚多, 一般指富蘭那迦葉․末迦利瞿舍梨子․刪闍耶毘羅胝子․阿耆多枳舍欽婆羅․迦羅拘陀迦栴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師外道及數論․瑜伽․勝論․正理․聲論․吠檀多等六派哲學. 此外尙有下列之分類 : (一)外道四執, 又作外道四見․外道四計․外道四宗․四種外道. 係外道就諸法之一․異․常․無常等所執之妄見, 可由三方面說明 : (1)妄執法之一․異, 據外道小乘四宗論載, 有 : 1.一切法同一論, 如數論外道之說. 2.一切法別異論, 如勝論外道之說. 3.一切法亦同一亦別異論, 如尼犍子外道之說. 4.一切法非同一非別異論, 如若提子外道․邪命外道之說. (2)妄執世間之常․無常, 據大智度論卷七載, 有 : 1.世間一切恆常論, 2.世間一切無常論, 3.世間一切亦恆常亦無常論, 4.世間一切非恆常亦非無常論. (3)妄執因果之有․無, 據三論玄義載, 有 : 1.邪因邪果論, 如大自在天外道之說. 2.無因有果論, 如常見外道之說. 3.有因無果論, 如斷見外道之說. 4.無因無果論, 如否定因果道理之外道之說. 此外, 瑜伽師地論卷六十五, 自我與蘊之卽․離問題, 分爲多種主張 ; 而中觀論疏卷七本, 則自苦之自作․他作等觀點, 分爲四執. (二)六苦行外道, 據北本涅槃經卷十六載, 指自餓外道․投淵外道․赴火外道․自坐外道․寂黙外道․牛狗外道(學習牛․犬, 而祈求升天之外道)等六種苦行外道. (三)外道十六宗, 又作十六異論․十六外道․十六計. 據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載, 卽 : (1)因中有果宗, 如雨衆外道(或稱雨際外道)之說. (2)從緣顯了宗, 如聲論․數論之一派說. (3)去來實有宗, 如勝論․時論外道之說. (4)計我實有宗, 如數論․勝論․離繫等一切之外道及小乘犢子部之說. (5)諸法皆常宗, 如數論外道等之說. (6)諸因宿作宗, 如離繫外道(又作宿作外道․宿作因論師)之說, 亦卽耆那敎之主張. (7)自在等因宗, 如大自在天外道之說. (8)害爲正法宗, 主張爲食肉而殺生者爲正法. (9)邊無邊等宗, 如主張世界之有邊․無邊等之說. (10)不死矯亂宗, 如珊闍耶(梵 Sa凪Aaya)之詭辯論. (11)諸法無因宗, 如無因外道之說. (12)七事斷滅宗, 如斷見外道之說. (13)因果皆空宗, 如空見外道․邪見外道之說. (14)妄計最勝宗, 如婆羅門至上之說. (15)妄計淸淨宗, 如現法涅槃外道等之說. (16)妄計吉祥宗, 如曆算外道主張祭祀日月․星宿等爲吉祥. (四)二十外道, 據外道小乘涅槃論載, 其中亦包括小乘佛敎, 卽 : 小乘外道論師․方論師․風論師(風仙論師)․韋陀論師․伊賖那論師․裸形外道論師․毘世師論師․苦行論師․女人眷屬論師․行苦行論師․淨眼論師․摩陀羅論師․尼犍子論師․僧佉論師․摩醯首羅論師․無因論師․時論師․服水論師․口力論師․本生安荼論師等. (五)三十種外道, 據大日經卷一․大日經疏卷一載, 指 : 時外道․地等變化外道․瑜伽我外道․建立淨外道․不建立無淨外道․自在天外道․流出外道․時外道(與前述之時外道有異)․尊貴外道․自然外道․內我外道․人量外道․遍嚴外道, 壽者外道․補特伽羅外道․識外道․阿賴耶外道․知者外道․見者外道․能執外道․所執外道․內知外道․外知外道․社怛梵外道․意生外道․儒童外道․常定生外道․聲顯外道․聲生外道(以上二種外道又合稱爲聲外道)․非聲外道. (六)外道所執之六十二見, 係出自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梵網六十二見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 列擧如下 : (1)有關過去(本劫本見)之分別見(有十八種) : 自我與世界之常住論(遍常論, 又稱四遍常論) 自我與世界之一分常住論(一分常論, 又稱四一分常論) 世界有邊無邊論(有邊等論, 又稱四有邊等論) 詭辯論(異問異答論, 不死矯亂論, 又稱四不死矯亂論) 自我與世界之無因論(無因生論, 又稱二無因生論) (2)有關未來(末劫末見)之分別見(有四十四種) : 死後有想論(有想論, 又稱十六有想論) 死後無想論(無想論, 又稱八無想論) 死後非想非非想論(非有想非無想論, 又稱八非有想非無想論) 斷滅論(斷見論, 又稱七斷滅論) 現在生涅槃論(現法涅槃論, 又稱五現法涅槃論) 其他如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十․大品涅槃經憍陳如品․法華文句記卷十一等對此亦擧有多種之分類. (七)九十六種外道之算法, 據大毘婆沙論卷四載, 六師外道各有弟子十五人, 以一師出十五種異見, 六師則出九十種異見 ; 又師之法與弟子不同, 故九十弟子加上六師, 則爲九十六種派別, 以此喩外道之多. 涅槃經卷十則作九十五種之說, 此外尙有種種異說. 其他之外道, 如 : 順世外道․出家外道(相對於在俗外道而言, 出家之外道稱爲出家外道)․塗灰外道(獸主外道)․附佛法外道(依附佛敎而主張邪義者)․迦婆離(梵 Kabarī 結鬘)外道․二天三仙․三外道․十三外道․外道十一宗․三種外道等多種. 此外, 諸經論中, 將各種外道大別爲兩大類, 一爲外外道, 一爲內外道. 外外道泛指佛敎以外之各種敎法․學派, 與廣義之外道同義. 內外道則指附於佛法或佛敎內之妄執一見者, 或不如法修行者. 又密敎中之外外道與廣義之外道同義. 內外道則有二種, 一指佛敎內之聲聞․緣覺二乘, 另一指顯敎諸宗派. [楞伽經卷一․瑜伽師地論卷六․卷七․華嚴經疏卷二十八․大日經疏卷十九․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十](參閱六十二見1241․六派哲學1278․六師外道1282)
【외마外魔】
p1879-上→ 卽外來之魔障. 魔有四種, 卽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 前三魔屬於內魔, 係由自己身心所起之障礙, 如貪․瞋․癡等煩惱. 天魔則屬外魔, 乃外界所加諸之障礙. 天魔之全稱爲他化自在天子魔, 魔王與其眷屬居於欲界第六天. 彼等時時妨礙人之勝善․憎嫉賢聖之法, 擾亂修行人成就出世之善根. 此外, 天台宗智顗大師將天子魔又稱爲鬼神魔, 竝分爲三種, 卽 : 堆剔鬼(忄追惜鬼․精魅(時媚鬼)․魔惱(魔羅鬼). [大智度論卷五․卷五十六․卷六十八․摩訶止觀卷八下](參閱四魔1854․魔6885)
【외무위外無爲】
p1867-上→ 與內無爲相對. 指面對外境而心不散亂. 據大安般守意經卷下載, 無爲有二種 : (一)外無爲, 身處五光十色之境而不起貪欲之心, 能眼不觀色, 耳不聞聲, 鼻不嗅香, 口不取味, 身不觸細滑, 意不妄念, 達到六根之靜定淸明. (二)內無爲, 配合六根之習定, 以數息․相隨․止․觀․還․淨等六妙門, 達到內心之靜定淸明.
【외박인外縛印】
p1877-下→ 又稱外縛拳․指在外拳․向外相叉拳. 爲密敎四種拳印或六種拳印之一. 四種拳爲蓮華拳․金剛拳․外縛拳․內縛拳, 再加上忿怒拳․如來拳, 乃成爲六種拳. 外縛拳卽交叉二手十指而作拳. 以左手五指置於右手五指之上, 使十指外現於掌外. 本拳特用於胎藏界曼荼羅. 蓋此印相表示蓮花上之月輪, 又八指相叉表示八葉蓮花. [大日經疏卷十三](參閱四種拳1811)
【외박정인外縛定印】
p1878-上→ 又稱金剛定印․縛定印. 爲密敎金剛部之法界定印, 乃天鼓雷音如來之住定印. 卽二手之掌心向上, 手指相叉. 定印係表示住於寂然不動三昧相之印契. 本定印屬五部定印之一, 五部定印爲佛部定印․金剛部定印․蓮華部定印․寶部定印羯磨部定印. (參閱定印3176)
【외범外凡】
p1858-下→ 爲修行佛道中之凡夫位, 與內凡相對. 卽見道以前的階位之一. 聲聞乘(小乘)以五停心․別相念住․總相念住等三種修行階位(三賢位)爲外凡. 菩薩乘(大乘)以十信伏忍位爲外凡. 大乘義章卷十七末(大四四․八一○中) : 言外凡者, 善趣之人向外求理, 未能息相內緣眞性, 故名爲外 ; 六道分段凡身未捨, 故名爲凡. 天台宗中, 藏․通․別․圓四敎其說各異. 藏敎以五停心等之賢位爲外凡, 通敎以大品十地中之乾慧地爲外凡, 別敎以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爲外凡, 圓敎則以六卽中之觀行五品位爲外凡. [成實論卷一․卷十五․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卷下](參閱三賢679)
【외법外法】
p1861-下→ 指佛法以外之敎法․修法, 或指行於外道間之咒術. 又作外術. 如阿尾奢法(梵 āveśa), 以法術請鬼神入童男或童女之身, 令其預言吉凶成敗 ; 又如荼吉尼法(梵 ḍākinī), 行不正當之法術取食人心, 以求成就. 在日本, 則指從鬼靈所受之一種妖術. 修行此法之僧, 稱爲外法僧. 此風盛行於平安中期至鎌倉末期. 天 名種子三昧耶形 羯 磨 身那羅延天(梵Nārāyaṇa) □八轉輪寶赤色, 左手掌狀, 右手持輪俱摩羅天(梵kumāra) □ 鐵三股鈴三面童相, 肉色, 左券, 右劍金剛摧天(梵Vajra-goḍa) □白傘蓋白色, 持白傘蓋梵天(梵Brahmā) □未敷紅蓮肉色, 持開蓮帝釋天(梵Śakra) □鐵一股肉色, 持獨股已上五天從東北角至南日天(梵Āditya) □日輪肉色, 持日輪形月天(梵Candra) □半月肉色, 左手作拳, 右手持半月輪金剛食天(梵Vajra-māla) □五色華鬘持華鬘, 又稱華鬘毘那夜迦(梵Vināyaka)彗星(梵Ketu) □寶棒白肉色, 左手作拳安置腰部, 右手持寶棒熒惑星天(梵Aṃgāraka) □火焰赤肉色, 手持杖幡已上五天從東南角至西羅刹天(梵Rākṣmalevatā) □寶杖肉色, 本刀印形風天(梵Vāyu) □幢番上珠散光赤肉色, 手持杖幡金剛衣服天(梵Vajra-vāsin) □黑色箭白肉色, 手持弓箭. 又稱弓箭毘那夜迦火天(梵Agmi) □三角形赤肉色, 左手持仙仗,右手持火智印毘沙門天(梵Vaiśravaṇa) □棒末有寶黃色, 左手持塔, 右手持棒已上五天從西南角至北金剛面天(梵Vajramukha) □鉤赤黑色, 猪頭人身, 手持鉤閻魔羅天(梵Yama) □人頭幢肉色, 手持人頭杖調伏天(梵Vaja-jaya) □劍白肉色, 手持刀毘那夜迦天(梵Vinqyaka) □團象頭人身, 左手持蘿蔔, 右手持團水天(梵Nqgavajra) □龍索靑色, 左手作拳, 右手持索已上五天從西北角至東
【외사공양外四供養】
p1858-下→ 外院之四供養. 與內四供養相對. 卽密敎金剛界曼荼羅外院四隅之香․華(花)․燈․塗等四位菩薩. 又稱外四供․外供養. 略稱外供. 據不空三藏所說之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載, 內供, 指中央大日如來爲應四方如來所證三摩地之德, 而流出供養四方如來之菩薩, 此係就能現之佛而言 ; 外供, 指四方如來以自己所證三摩地之德, 而流出供養中央大日如來之菩薩, 亦就能現之佛而言. 然有關內․外供養另有異說, 如日僧長晏之四十帖決․印融之曼荼羅私鈔等所說, 以四方如來流出四菩薩供養大日如來, 稱爲內供 ; 以大日如來流出四菩薩供養四方如來, 稱爲外供. 外四供養, 乃四方如來所流出以供養中央大日如來之菩薩. 卽 : (一)東方阿閦如來流出黑色香菩薩, 又稱金剛焚香菩薩, 持香爐, 以表戒香之妙香供養大日如來, 配於外院東南角. (二)南方寶生如來流出淺黃色華菩薩, 又稱金剛華菩薩, 持香花, 以表福德之花供養大日如來, 配於西南角. (三)西方阿彌陀如來流出白色燈菩薩, 又稱金剛燈菩薩, 持燈器, 以表智慧之燈供養大日如來, 配於西北角. (四)北方不空成就如來(卽釋迦如來)流出靑色塗香菩薩, 又稱金剛塗香菩薩, 持塗香器, 以表五分法身․可淸穢濁之塗香供養大日如來, 配於東北角. 蓋含有以燒香淨一切世界․以香花隨順世間․以光明照衆生界․以塗香除一切衆生苦厄之意. 此外, 於金剛界曼荼羅之理趣會中, 內供爲意生金剛女․計里枳羅金剛女․愛樂金剛女․意氣金剛女等, 外供爲時春菩薩․時雨菩薩․時秋菩薩․時冬菩薩等, 四者次第持花․香․燈․塗. 又諸經論․儀軌中所說之內․外供養, 亦各有異.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下金剛界外供養品․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三․最上根本大樂金剛不空三昧大敎王經卷三․一字頂輪王念誦儀軌](參閱八供養284)
【외사外捨】
p1866-中→ 捨財寶等外物. 卽以慈悲而無貪吝之心, 布施王位․福樂․財寶等身外之物豫有德或貧困之人. 此屬菩薩所修習十種施捨行中之外施法. 然布施時, 須施者․受者․施物等三者皆淸淨, 方能得大果報. 觀經疏散善義(大三七․二七三下) : 過去諸佛․現在菩薩等, 難作能作, 難捨能捨 ; 內捨․外捨․內外捨. [舊華嚴經卷十二十無盡藏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四](參閱十施456)
【외상십이外相十二】
p1865-下→ 又稱外相十二物. 據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八載, 係人體三十六種不淨物中之外在十二項, 計有 : 髮․毛․爪․齒․眵․淚․涎․唾․屎․尿․垢․汗等. 吾人卽由三十六物․十二因緣等之造作遷流․輾轉相續, 而和合存在. (參閱三十六物516)二十一天與二十一天后 三 界 主 衆 后 衆 又 號大自在天烏摩天后(梵Umā)忿怒金剛火(梵Vajrakrodhāgni)那羅延天銀色天后(梵Rūpyamanyā)金剛金色(梵Vajrahenā)童子天沙瑟恥后(梵Ṣaṣṭhī)金剛童女(梵Vajrakaumarī)梵天梵天后(梵Brāhmī)金剛寂靜(梵Vajraśānti)帝釋天帝釋后(梵Indrāṇi)金剛拳(梵Vajramuṣṭi)飛行天衆 母 天 衆 又 號甘露軍茶利甘露母(梵Amṛtā)金剛甘露(梵Vajrāmṛitā)月天嚕呬尼母(梵Rohiṇī)金剛光(梵Vajrajvalā)大勝杖持杖母(梵Daṇḍadhoraṇī)金剛大杖(梵Vajramahādaṇḍā)冰言我羅惹多諾哩尼母(梵Jātahāriṇī)金剛寶帶(梵Vajramadikā)虛空行天衆 母 天 衆 又 號末度末多摩喱尼母(梵Mṛṇī)金剛隱沒(梵Vajravikṛti)作甘露呑伏母(梵Bhakṣanī)金剛呑伏(梵Vajrabhakṣanī)最勝嚩舍那母(梵Vacanāṛ)金剛自在(梵Vajravaśanī)持勝那羅爹母(梵Nāradā)金剛愛(梵Vajrakāmar)地居天衆 母 天 衆 又 號守藏天寂靜母(梵Śānti)金剛女使(梵Vajradūtī)風天風貌(梵Vāyavī)速疾金剛(梵vajravegā)火天花貌(梵Agnāyī)熾盛金剛(梵Jvalacakrā)俱尾羅俱尾梨母(梵Kauverī)金剛利(梵Vajracakrā)水居天衆 母 天 衆 又 號嚩囉賀嚩囉曳(梵Vārāhī)金剛口(梵Vajramukhī)閻魔天左捫尼(梵Cāmuṇḍī)金剛迦梨(梵vajrakāli)必哩體尾祖梨葛親那那娑(梵Chinnanāsā)金剛布單那(梵Vajrapūtanā)水天水母(梵Varuṇānī)金剛摩葛哩(梵Vajramakarī)
【외아外我】
p1860-上→ 指身外之我, 或存於五蘊外之我. 爲內我之對稱. 我, 梵語 ātman, 含有主宰․自我等義. 佛敎之立場, 反對有常一主宰․具有自在之力之實我, 故若有主張我之存在者, 則爲一種執著. 然我之槪念爲印度思想界自古以來重要主題之一, 各敎派或學說先後産生各種有關我之界說. 據成唯識論卷一之說, 通常對我有所執著者有三類 : (一)以爲我在於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之中, 亦卽總合此五蘊卽等於我, 稱爲卽蘊之我 ; 如一般世間之人多有此種執著. (二)以爲遠離上述之五蘊, 另有別體存在, 卽離蘊之我 ; 如小乘經量部及六派哲學中之數論․勝論等學派皆如此主張. (三)以爲我竝非在五蘊之中, 亦非離於五蘊, 而係與五蘊處於不卽不離之關係中, 稱爲非卽非離蘊之我 ; 如小乘犢子部․正量部等皆執持此一觀點. 上記三種主張皆以我爲實有者, 其中之第二種, 卽執持離蘊之我者, 廣義言之, 乃屬外我之主張者. 據成唯識論卷一之說, 彼等之主張又可分爲三種 : (1)我之體性恆常而周遍一切, 其量等同虛空, 能隨處造業而受苦樂 ; 如數論․勝論等學派卽主張此說. (2)我之體性恆常, 然其量不定, 每隨身形之大小而卷舒變異, 無有定量 ; 如無慚外道卽奉持此說. (3)我之體性恆常而微細至極, 常潛於身中, 造作諸業 ; 如小乘經量部․獸主外道等皆作此說. 此外, 自印度兩大史詩中之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開始, 一般人多稱大自在天(梵 Maheśvara)爲濕婆(梵 Śiva), 竝以此神爲創造世界之最高神格, 其體性常住而遍滿宇宙. 如是以大自在天爲宇宙唯一之大我者, 相對於個人我․自我之 ātman 而言, 卽稱爲外我. 然此類主張, 均爲佛敎所否認. 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四八下) : 若行人不解正因緣義, 而修證諸禪, 必當計著自心以爲內我. (中略)設令不依內我, 必依外我, 卽是自在․梵天等也. [大品般若經卷二․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異部宗輪論述記](參閱我2937)
【외연사外緣死】
p1877-中→ 二種死之一. 與命盡死相對. 死, 係喪失壽(命)․暖(體溫)․識(心)而諸根變壞之相. 外緣死卽未能順應天命至壽終, 或橫遭非命. 可分三種, 卽 : (一)自殺而死. (二)橫遭他人害死. (三)二人因怒氣相加, 彼此相害而死. [北本涅槃經卷十二]
【외연外緣】
p1877-上→ 指來自外在, 而能助益事物之生起․變化之緣. 卽一法能在另一法之上産生間接之影響. 與內因相對. 係四緣中之增上緣. 其影響可分二種 : (一)與力增上緣, 能促使他法産生. (二)不障增上緣, 不妨礙他法産生. 因萬物皆互有影響力, 故無一法不具有此緣之功能. 然法須待內因與外緣和合之機, 始得示現, 如人界受生一事, 須以自己之業識爲內因, 以父母之精血爲外緣, 由是因緣和合, 乃得受生. 又如佛所具有之利他功德, 乃衆生成佛之外緣 ; 然衆生須以其自身之如來藏爲證得菩提之內因, 始有因緣和合之契機可言. 另據大乘起信論載, 增上緣又有差別緣與平等緣之分. [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一․卷一二七․成唯識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
【외외도外外道】
p1859-下→ 諸經論中, 將各種外道大別爲兩大類, 一爲外外道, 一爲內外道. 外外道卽泛指佛法以外之各種敎說․學派, 與廣義之外道同義. 如印度數論․勝論等六派哲學, 或富蘭那迦葉․尼犍陀若提子等六師外道, 均爲佛法以外之外道. 華嚴經疏卷二十八載有外外道之說, 約包括六師外道․六派哲學․九十五種外道或九十六種外道等, 而與內外道相對. 內外道包括附佛法外道․學佛法成外道等, 如小乘之犢子部․大乘之方廣道人等, 僅習得佛法之一見, 卽起執著不知精進, 未識佛法之中道眞髓, 亦無法證得涅槃解脫. 又據摩訶止觀卷十上載, 天台大師智顗將一切外道總分爲三類, 稱爲三種外道, 卽上述之佛法外外道․附佛法外道․學佛法成外道. [大日經疏卷二]
【외용外用】
p1860-上→ 與內證相對. 指由本體示現於外在之作用. 佛菩薩爲濟度衆生, 應機而示現相好․光明․說法․利生等一切神通․功德, 卽稱外用之功德. 內證之功德則有四智․三身․十力․四無畏等. 大乘義章卷二十末(大四四․八六九上) : 以定住緣, 息其外用. 法華玄義卷一上(大三三․六八四中) : 內用名自在, 外用名神力. [選擇本願念佛集卷上․正法眼藏四禪比丘(道元)]
【외의外儀】
p1876-下→ 又稱外相. 卽外觀之相狀行儀. 亦卽表現於外在之行․住․坐․臥等四威儀. 蓋無論男․女․出家․在家者, 皆須注重身, 口所作而顯現於外之行止. 往生要集卷中(大八四․五六中) : 行住坐臥, 語黙作作, 常以此念在於胸中. (中略)或低頭擧手, 或擧聲稱名, 外儀雖異, 心念常存 ; 念念相續, 寤寐莫忘. 此外, 密敎爲增進參詣者之信心, 所特設之外相儀式法會, 亦稱外儀, 如灌頂道場外所行之庭儀行列等, 此乃相對於自行修法者而言. (參閱四威儀1728)
【외전外典】
p1861-上→ ①又作外書․世典. 因佛敎本身之典籍稱內典, 故佛敎以外之典籍稱外典, 如外道․世間之典籍等. 卽指自印度四吠陀(梵 veda)等十八大經(梵 vidyā-sthāna), 意譯明處)以降, 以至於其他在世間流布而屬佛敎以外之諸種典籍. 我國及日本則總稱老莊儒墨等百家之書爲外典. 又隋書卷七十七李士謙傳中, 以儒家之立場而言, 則稱佛典爲外典.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三(大四六․二六六中) : 大論曰 : “習外道典者, 如以刀割泥, 泥無所成, 而刀日損. ” 又云 : “讀外道典者, 如視日光, 令人眼暗. ” 然據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六․菩薩地持經卷五等所說, 則外典之書, 竝非佛敎徒所應完全禁絶者, 如愚昧少慧之比丘確實不宜旁涉外典 ; 然明慧而多聞强識之比丘, 則亦宜以三分之一之時間精力硏讀外典, 以備他日摧伏外道, 或對治世間諸種不如法事之用. 此外, 諸經論中所列擧之外典略如 : (一)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載有知死生書․夢書․天文書․一切音書等. (二)善見律毘婆沙卷一載有乾晝(梵 Nighaṇḍu)․揩晝(梵 Ketubha)․伊底呵寫(梵 Itihāsa)等三書, 稱爲三圍陀. (三)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現藝品載有式叉論(梵 Śikṣa)․富蘭那論․聲明論․因明論等. (四)婆藪槃豆法師傳擧出八分毘伽羅論․四皮陀․六論等. [百論疏卷上之下․釋氏要覽卷中․大宋僧史略卷上․山家正統學則卷下․類聚名物考卷二十四]. ②又作旁經․聖經外傳. 爲總稱猶太敎․基督敎對西元前二世紀至西元二․三世紀間, 各種以聖經形式寫成, 但終未被正式承認爲正典之各種著作. 各書文體性質不盡相同, 十六世紀後, 陸續出版此類典籍之彙編, 如舊約外傳․新約外傳等, 多出於猶太敎徒或基督敎徒之手.
【외제外題】
p1878-上→ 卽經卷表紙(封面)所記之題號. 題號爲表詮一部經書內容之名目. 如妙法蓮華經(八卷本)卷一至卷八, 八卷之外題文字總計有六十四字, 稱爲外題六十四字. 又題號書於開卷之首者, 稱爲內題. 此外, 於外題之上繪有□符號者, 稱爲外題以字, 因其圖形頗似以字. (參閱以字點1536․題號6650)
【외종外種】
p1876-上→ 指米․麥等之種子, 亦卽世間一般所通稱爲種子者, 唯識家則特稱爲外種. 爲內種之對稱. 種子一詞, 爲大乘唯識學重要術語之一. 法相宗(卽唯識宗)之要旨, 乃將有情衆生之心識細分爲八識, 其第八識稱爲阿賴耶識, 具有攝藏諸法之性質, 爲其餘諸識之根本. 而於此阿賴耶識中蘊含種子, 其功能猶如植物之種子, 具有産生一切現象之可能性, 故以種子稱之 ; 所不同者, 植物之種子爲一種實體, 而吾人第八識中之種子則爲一純粹之精神作用. 唯識學以三法二重爲因果, 確立其宇宙形成與種子之關係. 卽主張 : 當色法(物質)與心法(精神)之諸緣和合時, 種子必令當前之外界産生某種作用或現象, 稱爲現行 ; 此現行之法, 一旦形成, 卽能薰染種子. 如是乃構成三法, 卽 : 能生之種子(本來之種子)․所生之現行․所薰之新種等三種要素, 此三者具有二重之因果關係, 卽於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之下, 同時輾轉互爲因果, 且由之變現出世間萬物. 故知宇宙森羅萬象․苦樂榮枯等一切有爲無爲之萬法, 皆由吾人第八識內之種子所生成映現者, 此卽唯識宗萬法唯心造之基本論旨. 準此而言, 唯識家乃稱阿賴耶識內之種子爲內種, 而謂米․麥等之種子竝非眞實自存之物, 而係由內有之種子發爲現行所變現者 ; 以其相對於心識內之內種, 竝假借世間之名, 而稱之爲外種. 外種之種子亦如內種, 可分爲本有與新薰兩種, 然內外種之種子, 其薰習情況有別. 據成唯識論卷二之說, 以外種而言, 其種子具有本質者, 卽有薰習, 而爲其生長之增上緣 ; 若無本質者, 卽無薰習, 而必須以內種爲其生因之緣. 然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所引之攝大乘論則有異說. [俱舍論卷四․卷五․成唯識論卷三․攝大乘論卷上․顯揚聖敎論卷十七](參閱種子5863)
【외진外陣】
p1866-上→ 與內陣相對. 又稱下陣. 外圍列陣之意. 佛殿內, 安置佛像․供養莊嚴, 及讀經修法之處, 稱爲內陣 ; 其外邊三方或四方供衆人參詣之席․則稱爲外陣. 又於法會擧行行道儀式時, 須繞行內陣․堂內等處, 外陣卽充作步道用. 此外, 變相圖繪之四周外緣亦稱外陣.
【외진外塵】
p1876-上→ 自認識作用而言, 爲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攝取之對象, 卽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又稱六境. 凡夫以爲六塵皆在於內心之外, 故稱外塵. 六祖壇經(大四八․三五七上) : 分別一切法, 爲外塵相.
【외집外執】
p1866-上→ 指外道所執著之邪見. 以佛敎之立場而言, 一切佛法以外之敎說主張, 凡有所偏執者, 均屬外執邪見, 諸經論中多處引載評破之. 如外道小乘四宗論․大智度論卷七等所說之外道四執卽屬之, 其所妄執之見解有 : (一)諸法之一․異說. (二)世間之常․無常說. (三)我與蘊之卽․離說. (四)因果之有․無說. (五)苦之自作․他作說等. 俱舍論卷三十(大二九․一五九中) : 應捨闇盲諸外執惡見所爲, 求慧眼. (參閱外道四執1837
【외탐욕外貪欲】
p1866-下→ 指對於外在境物等所起之貪欲. 屬貪欲三種發相之一. 又稱外貪欲相. 貪欲係欲求所好之他物, 而起染汚之愛著. 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四載, 外貪欲卽行者修習禪定時, 對男子或女子之容貌生起愛著之心 ; 復因念念不止而必障蔽其修行. 摩訶止觀卷八上(大四六․一○四下)外貪欲起, 以不淨助 ; 內貪欲起, 以背捨助.
【외팔묘外八廟】
p1856-下→ 環布於熱河承德市避暑山莊(卽淸朝熱河行宮), 東面與北面之西藏佛敎寺廟總稱, 因位於山莊之外, 故稱外八廟. 另有八廟位於山莊之內, 則稱內八廟. 自康熙五十二年(1713)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間, 陸續興建完成. 包括八所主要寺院, 卽 : (一)溥仁寺, 位於離宮東方一點七公里, 康熙五十二年, 蒙古諸王爲慶祝皇帝六十聖壽而建, 置有漢․滿․蒙三種文字之寺額, 及康熙․乾隆諸帝御書․詩句等. (二)溥善寺, 位於溥仁寺後方百步之遙, 與溥仁寺同時興建, 規模亦大同小異. (三)普寧寺, 位於離宮東北二點八公里之獅子溝, 因乾隆二十年初, 平準口葛爾, 爲安定民心, 乃仿西藏桑耶寺之制而建, 規模雄偉, 內藏豐富之御筆碑文. (四)安遠廟, 又稱伊犂廟, 位於離宮東北山麓, 乾隆二十九年仿新疆伊犂之固爾扎廟修建, 內藏刻以滿․漢․蒙․藏四種文字之御製詩碑, 殿壁四周繪有佛國源流等壁畫, 佛號亦以四種文字書寫. (五)普佑寺, 位於離宮東北三點五公里之處, 係乾隆二十五年敕建, 佛像全仿西藏式, 爲諸寺中最幽靜之名刹. (六)普樂寺, 位於離宮東北一點二公里之地, 乾隆三十一年, 爲新歸附之都爾伯特․左右哈薩克․東西布魯特等而建, 令彼等有一瞻仰神佛之地, 其本尊爲高約二十三公尺之大佛, 故又稱大佛寺. (七)普陀宗乘廟, 位於離宮東北零點六公里之地, 乾隆三十五年仿西藏拉薩布達拉宮法式建造, 故又稱布達拉廟, 與須彌福壽廟竝爲特種建築物, 以備達賴․班禪入覲之用. (八)須彌福壽廟, 位於普陀宗乘廟之西, 乾隆四十五年爲帝七旬慶壽, 爲嘉獎第三世班禪喇嘛額爾德尼自後藏入覲而築, 其形制仿日喀則之札什倫布寺, 構造雄偉. 以上諸廟之建築形式․塑像․壁畫等, 皆融匯藏․蒙․漢等種族之藝術風格. 此外, 另有以殊像寺代溥善寺之說, 殊像寺位於普陀宗乘廟之西, 乾隆三十九年敕令仿五臺山香山寺而建, 以滿洲民族之信仰爲中心. 又當時外八廟年年有極盛大之廟會, 諸帝亦常於此地款宴內外諸使節․塞外王侯與蒙藏宗敎領袖等 ; 造成承德空前之繁榮, 而逐漸發展爲地方行政中心, 也爲我塞北文化史上寫下輝煌之一頁. 惜自淸朝中葉以降, 內憂外患接踵而至, 諸廟已日漸荒蕪. [大淸實錄․熱河志․東華全錄․Markham: Narrative of the Mission of George Bogle to Tibet, London 1879 ; W.W. Rockhil: The Dalai Lamas of Lhasa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 Manchu Emperors of China 1644~1908, Leyden 1910]
【외학外學】
p1877-中→ 指佛學以外之敎法․典籍等, 或學習佛敎以外之敎法․典籍. 佛敎爲降伏外道及知曉衆生之根機樂欲等, 以利敎化, 故准許比丘學習外敎之典籍及世間法. 佛陀嘗言, 自知明慧․多聞․强識, 能摧伏外道者, 方可學習外典 ; 此等比丘可將一日分爲三時, 初․中兩時讀佛經, 至晩時始習外典, 以免受其不良影響. 大宋僧史略卷上載, 祇洹寺中設有四韋陀院․書院等, 凡大千界內所有不同文書皆匯集其中. 此類書籍, 佛陀皆允許明慧之比丘閱讀, 然僅爲方便攝伏外道, 而不得歸依其敎法. 此外, 佛敎以外之宗派, 亦稱爲外學.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六․菩薩地持經卷五․釋氏要覽卷中](參閱外典1861)
【외해外海】
p1865-下→ 於佛敎之世界觀中, 世界之中心爲須彌山, 須彌山四方有七山七海次第間隔圍繞之, 於最外圍復有大鐵山環繞之, 而於第七金山與大鐵圍山之間有一醎(鹹)海, 此卽外海, 四大洲卽布列其中. 四大洲爲 : 東方弗婆洲․南方閻浮洲․西方瞿耶尼洲․北方鬱單越洲等. 其中, 閻浮洲之人勇猛强記, 能造業行, 亦能修梵行, 佛卽出於此土, 亦卽吾人所居之地. 俱舍論卷十一(大二九․五七下) : 第八名外, 醎水盈滿(中略)於外海中, 大洲有四.
【외호마外護摩】
p1878-下→ 護摩, 梵語 homa, 爲火祭․焚燒之義, 卽投供物於火中之祭祀法. 密敎之護摩法分爲內․外二種. 外護摩具足本尊․爐․行者等三者, 作爲行者三密之表徵, 而以本尊表意密․爐表口密․行者表身密. 卽擇地設壇, 誦眞言經, 焚燒乳木․五穀等供物, 令行者之三密淸淨, 成就息災․增益․降伏․鉤召․延命等諸法. 因其於心外行事作法, 故稱外護摩, 又稱事護摩. 又因供奉之本尊不限於何種如來或明王, 故所設置之爐․供養物․器具等, 隨所供之本尊而有所不同 ; 通常有三種護摩․四種護摩․五種護摩․六種護摩等法. (參閱內護摩1240․護摩6869)
【외호外護】
p1878-中→ 乃僧侶以外之在家人, 如族親․檀越等, 爲佛敎所從事之種種善行, 如供給僧尼衣食以助其安穩修行, 或盡力援護佛法之弘通等. 亦卽從外部以權力․財富․知識或勞力等護持佛敎, 竝掃除種種障礙以利傳道. 從事以上諸行者, 亦稱爲外護, 或外護者․外護善知識. 摩訶止觀卷四下(大四六․四三上) : 知識有三種, 一外護(中略). 夫外護者, 不簡白黑, 但能營理所須, (中略)如母養兒, 如虎銜子, 調和得所, 舊行道人乃能爲耳, 是名外護. 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 擧出內․外二護之說, 卽僧尼以佛所制之戒法, 防護身․口․意業之過失的修習行爲, 稱爲內護, 而外護則如上述. 又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四, 亦擧內․外二護之說. 佛陀在世時, 著名之外護者有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須達長者等 ; 佛陀入滅後, 有阿育王․迦膩色迦王․戒日王等. 在我國, 如北魏孝文帝․梁武帝․隋煬帝․唐則天武后․南宋孝宗等均爲著名之護法者. 日本之聖武․宇多․醍醐天皇等亦爲尊崇․保護佛法之著名外護者.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北本涅槃經卷三․禪苑淸規卷八龜鏡文․大明三藏法數卷七]
【요가要家】
p3953-下→ 爲硏究四分律派別之一. 唐代南山律宗之祖道宣, 一生致力弘傳四分律, 著作極多, 其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一書(十二卷)乃硏究四分律之重要著作, 爲我國律學名著. 道宣之同門道世亦爲一代高僧, 所著之四分律討要(五卷), 亦爲世人所重. 上述兩書, 對我國律宗之發展有極大之影響. 對於道世之四分律討要之硏究者, 稱爲要家;而對於道宣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之硏究者, 則稱鈔家.
【요간料簡】
p4117-中→ 又作料揀․了簡․量簡․量見․料見. 指善能分別選擇正法. 蓋此語散見於諸家之章疏中, 但用法․含義則不同. ①以種種觀點來論究之意, 卽以問答方式作精密之議論. ②爲臨濟義玄爲導學人悟入之方法, 有奪人不奪境․奪境不奪人․人境俱奪․人境俱不奪等四料簡之說. 此時, 此四料簡爲眞如實相之四種範疇之意. ③日本天台宗用語. 由於經文間有彼此矛盾相反者, 故設法爲之調和而解釋說明, 稱爲料簡. ④一般乃轉指理解․寬宥之意.
【요개了改】
p164-上→ (1335~1421)明代曹洞宗僧. 嵩陽(河南登封)人, 俗姓任. 字凝然, 世稱凝然了改禪師. 自幼卽繫念於空宗, 乃於少林寺出家, 二十始納僧服, 遊學諸方, 初參月印於香山, 久而未契, 遂往天慶寺謁松庭子嚴, 得其法, 歸隱於二祖菴. 洪武二十三年(1390)應衆之請繼主少林, 弘法度迷, 四衆皈敬, 王侯景仰, 時周蜀伊三藩王皆登山供養, 不敢輕言召請. 永樂十九年說偈而示寂, 世壽八十七. [續指月錄卷十三․五燈會元續略卷一]
【요계澆季】
p6105-下→ 澆, 薄之意;季, 末之意. 卽人情․風俗․道德浮薄之時代. 又作澆世․澆末. 全稱澆季末法.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大四四․二四六下)有末代澆時, 傳化不易之語, 意謂於此風俗澆薄之末世, 弘傳佛法, 敎化衆生, 甚爲困難.
【요관了觀】
p166-下→ (?~1743)越南佛敎了觀禪派創始人. 又稱實妙了觀. 越南中部扶安省人, 俗名黎實妙. 曾於靈姥寺從我國禪僧石廉修習禪觀, 住龍山慈曇寺. 後於承天省天台山禪宗寺綜合我國臨濟宗與元紹禪派之敎義, 創建了觀禪派, 特重領悟眞心及以般若爲心印等. 此派廣泛流傳於越南南方. 示寂後, 朝廷追諡正覺圓悟和尙.
【요광사瑤光寺】
p5839-下→ 北魏宣武帝於洛陽所建立之尼寺. 寺在閶闔城門御道北. 規模甚大, 有講堂, 寮房等五百餘間. 戶牖相通, 珍木香草, 不可勝計. 妃嬪閨媛多來此出家. [洛陽伽藍記瑤光寺條]
【요국불교寮國佛敎】
p5975-中→ 寮國(Laos)爲中南半島內陸國, 古稱老撾. 北接雲南, 東鄰越南, 南連高棉, 西南臨緬甸, 竝依湄公河與泰國爲界. 種族繁多, 主要有寮, 卡(Khas), 苗三族. 寮族源出我國西南邊區, 自唐代至元代, 其間六百餘年, 頗受中, 印文化影響, 曾盛行信奉佛敎, 惟重祭鬼神, 兼含濃厚之民族色彩;其後漸南移而在寮國定居, 占人口的三分之二. 寮國史上明確記載有佛敎信仰, 係始於法蒜王(Fia Ngoun, 1353~1373 在位)創建南掌國(Lang Chang)之後. 法蒜王幼年曾隨父流亡高棉, 受摩訶波沙曼多長老(Mahābasamanta)敎養;王后爲高棉王之女, 係虔誠之佛敎徒, 法蒜王受其影響, 遂恭請高僧, 鑄造佛像, 建立波沙曼寺(Pasamanarama), 寮民亦漸轉信佛敎. 明永樂二年(1404), 南掌獲中國承認, 封爲老撾宣慰司, 時値拍耶三成泰王在位, 曾建立摩那蘭寺(Wat Manorom), 竝提倡佛學. 維蘇王(Visoun, 1501~1520 在位)時, 建立有名之維蘇寺以供奉佛舍利. 至悉達提拉王(Sethathirath), 更於都城永珍北邊創建寮國最偉大之建築物大舍利塔(Dhāṭu Luang, 寮語謂之塔鑾). 十七世紀中葉, 寮國成爲東南亞佛敎中心. 其後, 陷入長期分裂狀況, 十九世紀初, 永珍甚且成爲泰國之一省. 至中葉, 以泰, 越對立, 寮國方得安定, 惟以後法人勢力入侵, 一八九三年終成法國之保護國. 法屬時期, 佛敎失去傳統之國家保護與支持, 甚難發展, 所幸人民絶大多數仍虔信佛敎. 過去之舊式敎育係以佛寺爲中心, 法國統領下雖曾將敎育權收歸政府, 然由於國民敎育不普及, 佛寺仍爲高深知識與佛法硏究之重鎭, 法人無法强加禁止. 二十世紀初, 佛敎施行分層級之機構組織, 國家之下爲州縣, 次爲鄕村, 鄕村各佛寺均有僧人專職管理. 與泰, 緬, 高棉相同, 寮國亦盛行男子一度出家之俗, 至於時間長短或係終生爲之, 則隨個人意願. 獨立後(1954)至內戰爆發前(1960), 佛敎蓬勃發展, 古都琅勃拉邦市郊之富士寺爲佛敎中心, 寺中供有鑄於十五世紀, 重達四百餘公斤之金佛像. 古都北面二十公里處有北墟洞, 洞中佛像不計其數, 故有萬佛洞之稱. 僧侶敎育獲國家完全支持, 分小學, 中學, 佛敎高級敎育(相當於高中)三級, 後者由敎育部負責, 畢業者加摩訶(梵 Mahā)之尊稱. 華僑佛敎徒於永珍創有中寮佛敎社, 越僑亦多信大乘佛敎, 建有邦廊寺(Wat Banglong), 弘揚佛法. 關於寮國所信奉之佛敎, 與緬甸, 泰國等相同, 皆屬南傳巴利佛敎, 如王家圖書館中卽藏有貝葉本巴利文, 泰文等各種佛敎經典. 然與其他南傳國家不同者, 如佛敎敎育及僧團戒律等, 不及他國嚴格, 比丘得與在家人共同進食飮酒, 可直接自婦女手中接受供物, 且可與婦女共事. 又比丘受人民之恭敬供養則與他國無異, 人民多行布施, 喜入寺聽僧衆說法及受持齋戒. [寮國佛敎史(淨海), ERE. vol. 7 Laos; M. Bode : The Pali Literature of Burma, London 1909]
【요달了達】
p166-中→ 徹底理解之意. 卽對一切事理皆能了悟通達.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大九․三五中):深入禪定, 了達諸法.八十華嚴卷三十七(大一○․一九五中):了達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緣亦復然.
【요도종遼道宗】
p6320-中→ (1032~1101)遼第八代皇帝. 姓耶律, 名洪基. 二十四歲卽位, 在位(1055~1100)時期, 國內外雖仍有若干紛爭, 然已較爲平和. 帝承繼前代, 繼續推行漢化政策. 帝爲遼第一位崇佛之皇帝, 尤精於華嚴學, 著有華嚴經贊. 據傳, 帝之崇佛, 曾有一歲飯僧三十六萬, 一日祝髮三千之美談. 帝又廣建堂塔伽藍, 其中尤以奉福寺大殿堂之規模, 允稱遼國第一. 又於淸寧年中(1055~1064)建造錦州大皇濟寺之白塔, 今猶殘存. [釋氏稽古略卷四]
【요략염송경要略念誦經】
p3953-下→ 全一卷. 金剛智譯. 爲大毘盧遮那佛說要略念誦經之略稱. 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 內容記述大日經之供養法, 係大日經卷七之同本異譯.
【요명了明】
p164-中→ (?~1165)宋代僧. 秀州(浙江嘉興)人, 俗姓陸. 初名近禮. 身長八尺, 腹大數圍, 人稱大禪. 依大慧杲參究, 性率眞剛毅, 衆欽敬之. 會杲師謫梅陽, 師護翼甚勤, 十餘年如一日. 後出主投子․長蘆․徑山諸刹, 法緣頗勝. 世傳其爲布袋和尙後身, 晩歲頗有異行. 孝宗乾道元年示寂, 享壽不詳. 人皆圖像供之, 號大禪佛. [五燈會元補遺了明傳․有才傳]
【요문要門】
p3953-上→ 謂精要之法門, 指觀無量壽經所說之定散二門. 出自善導之觀經疏玄義分(大三七․二四六中):娑婆化主, 因其請故, 卽廣開淨土之要門, 安樂能人, 顯彰別意之弘願.其中, 娑婆之化主係指釋尊, 安樂之能人(能化人之意)指阿彌陀佛. 要門卽往生淨土之重要道路, 係觀無量壽經所說十六觀之定散諸行. 弘願卽指救度一切衆生往生淨土之阿彌陀佛本願. 此一用語後爲日本淨土宗所特重, 然其意義隨各宗派而有異同: (一)日本淨土宗謂要門爲凡夫所修之念佛及諸行, 卽作往生之內因;弘願爲阿彌陀佛之救濟力, 卽作往生之外緣. (二)日本淨土宗西山派立行門․觀門․弘願門等三門, 以要門爲觀門, 弘願爲弘願門. (三)日本淨土眞宗稱要門與弘願二門時, 謂要門爲方便, 指釋迦敎而言;弘願爲眞實, 指彌陀敎而言. 同時立要門․眞門․弘願門, 於淨土敎則表眞實與方便. 卽依念佛以外之諸行而往生者爲要門, 信賴自己念佛力而得往生者爲眞門, 依他力念佛之信心而得往生者爲弘願門. [敎行信證化身土卷](參閱三三法門520․行門觀門弘願門2555)
【요발鐃鈸】
p6840-下→ 爲寺院法會時所用金屬法器之一. 鐃與鈸原爲二種不同之樂器, 後來混而竝稱爲鐃鈸. 鐃, 古來卽廣用於僧家與巫覡等之間, 有金鐃․銅鐃等分別. 金鐃, 據周禮․禮記所載, 係於退兵或舞蹈完畢退場時所鳴擊者, 狀如火熨斗, 有柄, 互相撞擊則發出鐃鐃之聲, 故稱爲鐃. 銅鐃, 卽所謂銅拍子, 與金鐃之樣式全異, 然類似銅鈸, 惟形狀較小, 由二個鈸構成, 音亦淸澄, 故俗稱爲鐃. 鈸, 又作銅鈸․銅鈸子․銅鉢子․銅盤;由響銅製成, 呈圓盤形, 中央部分隆起一圓, 此圓之中心穿有小孔, 孔內附有一紐. 使用時, 以兩手各持一面銅盤, 互相撞擊鳴奏. 據律書樂圖載, 銅鈸子源自西域, 無柄, 以皮爲紐, 符合節拍以相擊, 夷樂多用之. 又據通典之記載, 出於西戎․南蠻等地之銅鈸, 其中央隆起之圓, 有數寸者, 亦有大至數尺者. 中亞貝沙克魯克(Bäzäklik)出土之壁畫․敦煌出土之淨土變相, 及日本當麻曼陀羅虛空會․阿彌陀二十五菩薩來迎圖中, 均有此樂器之圖像. 又鐃鈸之名, 恐因銅鐃與銅鈸形狀之類似, 致混同倂稱, 而流傳至今. 於佛敎, 除法會時鳴擊鐃鈸外, 凡出班上香․藏殿祝贊轉輪․行者披剃․大衆行道․接新住持入院時, 亦皆鳴擊. [佛本行集經卷十四․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敕修百丈淸規卷八法器章鐃鈸條․大宋僧史略卷下結社法集條․禪林象器箋唄器門]
【요법要法】
p3953-上→ 簡明顯示敎法中重要之意義. 從廣文中摘出要義, 特爲日本佛敎所重視, 例如日蓮宗以妙法蓮華經五字爲法華經之心, 係代表佛陀一代重要之敎說, 稱作要法五字.
【요본생사경了本生死經】
p163-中→ 全一卷. 吳․支謙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本經之同本異譯經有佛說稻芉經․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芉喩經․大乘舍黎娑擔摩經․佛說大乘稻芉經等. 出三藏記集卷六所載道安撰之了本生死經序, 謂本經爲佛陀初轉法輪時所說四諦四信之要旨. 內容包括:(一)以內緣․外緣二緣爲緣起之要素. (二)開示因相縛․緣相縛. (三)歸納內緣․外緣之起, 皆需待非常․不斷․不躇步․種不敗亡․相像非故等五事之起. (四)說十二因緣等. [歷代三寶紀卷五․譯經圖紀卷一]
【요불遶佛】
p6319-下→ 爲佛敎禮儀之一. 卽圍著佛右遶(卽順時針方向行走)一圈․三圈, 或百千圈, 表示恭敬仰慕之意. 又作旋遶․繞佛․行道. 原爲古代印度禮節之一, 佛陀住世時卽保留此儀禮, 後更應用於修持上, 或法會行道中. 遶佛之次數不定, 或僅一匝, 或三匝․七匝, 或百千匝․無數匝不等, 其數隨禮者之意而定. [法華經化城喩品․釋氏要覽卷中](參閱行道2563)
【요삼了參】
p165-上→ 浙江省人, 曾奉太虛大師指示, 與光宗․白慧等留學錫蘭, 英文造詣佳, 譯有南傳法句經.
【요상귀자尿床鬼子】
p2869-中→ 禪林用語. 爲禪門罵人之詞. 本指尿床之餓鬼, 或罵尿床之小僧 ; 然於禪林中, 多轉用於叱罵年輕一輩之僧徒或小沙彌, 猶如時下所稱之小鬼․臭小子等語, 而非謂眞有尿床其事. 臨濟義玄禪師語錄(大四七․五○四下) : 大愚搊住云 : “這尿床鬼子!適來道有過無過, 如今卻道黃蘗佛法無多子.”
【요선了宣】
p164-下→ (?~1201)宋代僧. 四明(浙江奉化)人, 俗姓潘. 嘗學於明州寶林寺. 精究三觀十乘之旨. 修法華懺法達二十七年. 與善榮相善, 偕同寫經․畫觀音像施人, 共誓往生. 每說法則諄諄勸人求安養, 從之念佛者衆. 宋嘉泰元年, 與榮預告歸期, 集衆告別, 命誦經念佛, 端坐書偈, 合掌而逝. [佛祖統紀卷十七․新續高僧傳卷三]
【요설무애변樂說無礙辯】
p6098-下→ 梵語 pratibhāna-pratisaṃvid. 爲四無礙辯之一. 係隨一切衆生所樂聞而說法無礙之辯才. 又作辯無礙解․辯無礙智․樂說無礙智. 就心而言, 稱爲樂說無礙智;就口而言, 稱爲樂說無礙辯. 樂說有二義:(一)就說者適悅之情解之, 謂菩薩自得勝法, 樂爲衆說;如父母得於勝事, 樂欲與子. (二)就聞者之意樂解之, 謂菩薩知衆生樂聽其說而爲說法. 大乘義章卷十一(大四四․六九一下):語稱物情, 名爲樂說.法華經卷五分別功德品(大九․四四上):復有一世界微塵數菩薩摩訶薩, 得樂說無礙辯才.[俱舍論卷二十七․法華義疏卷二(吉藏)](參閱四無礙解1778)
【요성了性】
p164-中→ (1271~1321)元代僧. 俗姓武. 字大林. 少出家, 性剛毅淸亮, 聰慧力學, 戒行嚴峻, 爲衆所欽. 初從南陽慈公修賢首之敎, 繼謁壟坻眞覺求圓頓禪法, 得其心印, 乃嗣之. 至大年間(1308~1311), 出主五臺山普寧寺, 綱紀大振. 至治元年入寂, 世壽五十一. [明高僧傳卷二]
【요암계오了菴桂悟】
p165-上→ (1425~1514)卽佛日禪師, 屬臨濟宗. 日本伊勢(三重縣)人. 嘗住於東福寺․南禪寺, 除精內典外, 尙通周易及莊子, 故公卿․學者歸依者衆多. 曾以幕府使者身分奉派至我國(明朝). 住育王山, 與大儒王陽明曾相過從. 永正十一年示寂, 享年九十. 著有語錄二卷․壬申入明記. [本朝高僧傳卷四十三]
【요연了然】
p165-上→ (1077~1141)宋代僧. 臨海(浙江臨海)人, 俗姓薛. 號志涌. 世稱虎溪尊者. 七歲出家, 師事祥符道中. 十六歲受具足戒, 學台敎於安國慧. 慧歿, 更依延慶立, 立接以殊禮. 初居廣嚴, 後遷台州白蓮, 居二十四年, 學者爭歸. 紹興十一年示寂. 世壽六十五. 有止觀圓宗記․解十不二門樞要․虎溪前後集等. [佛祖統紀卷十五․釋門正統卷七]
【요오了悟】
p164-下→ ①乃指對諸法實相․宇宙眞理之明了覺悟. ②宋代僧. 生卒年不詳. 姑蘇(江蘇吳縣)人. 號笑菴. 密菴咸傑之法嗣. 屬臨濟宗虎丘派. 住杭州靈隱寺. 有笑菴悟禪師語要一卷行世. [續古尊宿語要卷四․增續傳燈錄卷二]
【요원了元】
p163-上→ (1032~1098)宋代僧. 江西浮梁人, 俗姓林. 號佛印, 故又稱佛印了元. 字覺老. 二歲學論語, 長從寶積寺日用出家, 受具足戒, 遍參諸師. 十九歲, 入廬山開先寺, 列善暹之法席, 又參圓通之居訥. 長於書法, 能詩文, 尤善言辯. 二十八歲, 住江州承天寺, 凡歷坐道場九所, 道化不止. 當時名士蘇東坡․黃山谷等均與之交善, 以章句相酬酢. 神宗欽其道風, 特賜高麗磨衲․金鉢, 贈號佛印禪師. 元符元年正月示寂, 世壽六十七, 法臘五十二. 有語錄行世. [續傳燈錄卷五․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釋氏稽古略卷四․禪林僧寶傳卷二十九]
【요원了源】
p165-中→ (1291~1338)卽空性, 乃日本眞宗佛光寺派中興之祖. 第四代了海之子. 二十二歲時承繼法燈, 移寺至京都東山汁谷(澀谷). 至此醍醐天皇賜該寺號佛光. 於巡遊東海途中橫死, 享年四十八, 諡爲光山院. [了源上人傳]
【요원寮元】
p5974-下→ ①係禪刹中司掌衆寮事務之僧職. 爲六頭首之一. 又稱坐元, 座元, 寮首座, 第一座. 該職掌理衆寮之經文物品, 茶湯柴炭, 請給供需, 灑掃浣濯等, 其下設有寮長, 寮主, 副寮, 望寮等輔佐其職務. 由於熟悉寺中諸事, 故凡點檢寮中衆僧閱讀經文, 告誡違規違例者, 調和內部之爭論, 豫新到寺者敎誡規矩等, 亦須負責處理. 此外, 寮元所住之處, 稱爲寮元寮.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列職雜務, 僧堂淸規卷五,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參閱衆寮4753). ②近代禪刹叢林中, 每設有雲水堂(上客堂), 寮元卽主司雲水堂中諸事者.
【요유화廖維和】
p5797-下→ (1914~ )臺灣基隆人. 號文傳. 十七歲皈依靈泉寺德玄法師, 十八歲於福建鼓山湧泉寺受菩薩戒. 嘗親炙虛雲, 善慧二和尙, 受學經典, 潛究佛理. 數十年來, 講經不輟, 受學弟子逾千人. 民國五十五年(1966)發起於基隆中正公園內募建佛敎圖書館;六十二年復於臺北市松山區創建大明寺. 現任佛敎圖書館館長, 大明寺及汐止拱北殿住持. 拱北殿, 創建於淸光緖二十七年(1901), 經數次整建, 始有現觀. 全寺構築宏偉, 畫棟雕樑, 精工華美, 亭臺樓閣, 古色古香, 設有登山車道及停車場, 爲臺灣北部聞名觀光勝地之一.
【요의등了義燈】
p166-上→ 凡七卷(或十三卷). 全稱成唯識論了義燈. 又稱唯識了義燈․義燈. 唐代惠沼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三冊. 本書爲唯識三疏之一, 係詳釋成唯識論(十卷)及成唯識論述記(二十卷)中難解文句與義理之作.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
【요의了義】
p165-中→ ①梵語 nītārtha. 乃直接顯了法義. 與不了義合稱二義. 凡直接․完全顯了述盡佛法道理之敎, 稱爲了義敎, 如諸大乘經說生死․涅槃無異者. 宣說此道理之經典, 卽稱了義經, 爲佛所說. 而若順應衆生理解之程度, 不直接顯了法義, 而漸次以方便敎相引導, 則稱不了義敎(未了義敎), 如諸經宣說厭背生死․欣樂涅槃者. 而說此不了義敎之經典卽稱不了義經(未了義經), 乃菩薩因人之所說. 了義敎與不了義敎, 合稱二了. 依了義經, 不依不了義經卽爲四依之一. 但所謂不了義, 乃大乘敎所言, 謂小乘敎較大乘敎爲劣, 故謂不了義. 然依小乘大衆部之主張, 外道之說卽屬不了義. 依成實論之說, 無法見經典之意, 而拘泥於文字之解釋者, 卽爲不了義. 又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稱, 契經․應誦․記別等世尊略說, 其義未了, 故爲不了義敎;與此相違者稱爲了義敎. [觀無量壽佛經疏散善義․圓覺經略疏卷一․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本․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參閱三時敎596). ②(1265~1334)元代僧. 湖州(浙江)德淸人, 俗姓楊. 號斷崖. 十七歲謁高峰於天目山, 給侍左右, 名爲從一. 因見松上雪墜有省, 作頌呈高峰, 高峰棒之, 疑甚猛參, 豁然悟入, 高峰爲印可. 乃入上栢山奉母隱居. 久之, 高峰召出爲剃髮. 泰定三年(1326), 住錫杭州天目山正宗寺. 元統二年示寂, 世壽七十. 諡號佛慧圓明正覺普度大師. [五燈會元續略卷六․五燈全書卷五十一]
【요익饒益】
p6884-中→ ①豫人法益之意. 維摩詰所說經卷上佛國品(大一四․五三八上):菩薩取於淨國, 皆爲饒益諸衆生.. ②富裕․豐足之意. 爲娑婆世界東南方之世界名稱. 華嚴經卷十二如來名號品(大一○․五九下):諸佛子!此娑婆世界東南方, 次有世界, 名爲饒益. 如來與彼, 或名現光明.
【요인了因】
p163-中→ 因明用語. 在三支作法中屬因支, 爲六因之一, 與生因對稱. 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 如燈光照物, 可令人明了一切. 譬如論者立聲是無常宗(命題), 以所作性故爲因(理由), 證明聲乃無常不能決定常住, 令敵者(問難者)聽後能了知聲是無常爲正理. 此於立者(立論者)而言, 藉之以啓發敵者之正智, 故稱爲生因;於敵者而言, 以此而了悟正理, 故稱了因. 了因因其功用不同, 又可分三項:(一)智了因, 此指敵者之智慧與知識. 智慧與知識乃了悟之資本, 若無此二資糧, 卽便立者給予再好之生因, 敵者亦無從了悟, 故稱之智了因. (二)言了因, 卽指前述例句中立者所言之所作性故一語而言. 敵者之了悟, 除須備具智慧與知識外, 必須倚賴立者言語之刺激, 方能發揮了悟之作用, 言語乃智了因之因, 故稱爲言了因. (三)義了因, 卽指前述例句中所作性故一語所涵之義理, 與其所指之對象. 敵者能了悟, 除前項二因外, 亦是因著立者所擧之意義, 義亦是智了因之因, 故稱義了因. 依上可知:言․義二了因是智了因之因, 智了因則是言․義二了因之果;言了因是義了因之因, 義了因是言了因之果.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參閱六因1256)
【요인불성了因佛性】
p163-上→ 三因佛性(三佛性)之一. 卽指顯發照了衆生本具正性之觀智.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智顗著)謂, 覺智(佛)非常非無常(性), 理智相應, 如人善知金藏, 此智不可破壞, 稱爲了因佛性.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八․法華經文句卷九下․法華經玄義卷五下](參閱三佛性552)
【요제빙廖帝聘】
p5797-下→ (1827~1893)淸代民間宗敎眞空敎之祖師. 江西尋鄔人. 中年修道, 硏讀羅祖之五部六冊, 於同治(1862~1874)年間創立眞空敎. 以復本還原, 歸一歸空爲主旨, 藉靜坐, 靜悟之修行以達到自身與本體眞空之融合境界. 竝採靜坐法爲人治病, 戒鴉片煙. 信徒遍及江西, 廣東, 福建諸省. 後更傳入東南亞. 著有報空, 無相, 報恩, 三敎等諸經.
【요주寮主】
p5975-上→ 係禪刹中輔佐寮元辨事之職稱. 又稱直寮. 負責守護衆僧之衣鉢. 此職係依入寮時間之先後, 次第輪請, 或任一月, 或任半月, 或任十日, 諸寺之規定不同. 寮主與副寮日夜不離衆寮, 衆僧坐禪時, 與寮元同坐於佛前.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列職雜務條, 記載其職務甚詳(大四八․一一三三上) : 寮主, 副寮, 凡安衆處, 寮元照戒次, 自下而上, 請充之, 寫定名字, 預貼牌上, 十日一替, 佐寮元辨事. 旦暮僧衆歸堂, 巡視經案, 或有遺忘什物者, 眼同收拾付還;及交點本寮什物, 提調香燈茶湯, 毋容外人止宿及寄賣物件.[禪苑淸規卷四](參閱寮元5974)
【요중了中】
p162-下→ (1932~ )江蘇泰縣人. 九歲出家, 民國三十六年(1947)於南京古林寺受比丘戒. 先後遊學於泰縣光孝佛學院․南京棲霞佛學院․上海靜安佛學院. 大陸淪陷後來臺, 親炙於汐止彌勒內院慈航法師. 民國五十年, 負笈東瀛, 入東京立正大學留學. 五十六年, 以竺道生硏究論文得碩士學位. 修畢博士課程後, 乃返國弘法. 嘗任敎於太虛佛學院. 五十九年, 在臺北創辦法藏佛學院. 六十六年, 出任中國佛敎會袐書長, 於强化中國佛敎會之組織功能方面, 頗爲致力.
【요탑遶塔】
p6320-上→ 指由右旋遶佛塔. 又作繞塔. 與遶佛同義, 皆表示恭敬仰慕之意.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九․三九一下):多寶佛塔從地涌出, 釋迦牟尼佛卽以右手開其塔戶, (中略)行者歡喜讚偈, 遶塔滿七匝已, 多寶如來出大音聲.
【요행사신경要行捨身經】
p3952-下→ 全一卷.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 本經之大意謂, 人於臨終之際, 若能以歡喜之心(心心相續)施捨自身皮肉筋骨於一切有情, 則可不墮地獄, 天曹地府之罪惡記錄亦將隨之消失. 此經於唐代智昇所撰開元釋敎錄中受到嚴厲批判, 被斷定爲僞經, 而反對將之編入大藏經中, 然民間普遍信仰流傳此經. 近代於敦煌發現十餘種本經之手抄本, 其中以英國學者史坦因(M.A. Stein 1862~1943)所發現者爲最優. [疑經硏究(牧田諦亮)]
【요혜了慧】
p166-中→ (1198~1262)宋代臨濟宗僧. 四川蓬州(蓬安)人, 俗姓羅. 號西巖. 從玉掌山安國寺僧祖燈出家, 十九歲剃髮, 於成都習性宗之經論. 先後謁昭覺寺壞菴照․徑山浙翁如琰․高原祖泉․無準師範等, 後於師範處大悟, 爲知藏第二座. 景定三年示寂, 世壽六十五. 門人修義等爲編語錄二卷, 物初大觀爲撰行狀. [增續傳燈錄卷四․續燈存□卷四․五燈嚴統卷二十一]
【요화瑤花】
p5839-下→ 卽玉華宮. 位於陝西鄜州宜君縣西南. 唐玄奘三藏曾於此譯出大般若經六百卷. [釋門正統卷八](參閱玉華寺2041)
【요흥姚興】
p3772-中→ (366~416)後秦主. 南安赤亭(甘肅)之羌人. 字子略. 父姚萇叛苻堅, 據關中稱帝, 是爲後秦. 姚興繼父位, 都長安, 領有雍․梁․晉․豫, 在位二十二年. 興自幼聰慧, 信奉佛法, 能自講經. 迎鳩摩羅什入長安, 聚僧徒數萬人, 從事講譯禪修, 一時關中義學大盛. 於皇初二十二年卒, 享年五十一. [晉書卷一一七․魏書卷十]
【욕계계欲界繫】
p4654-中→ 繫者, 拘繫之意. 繫縛於欲界之法, 稱爲欲界繫. 欲界所繫, 具足十八界. 又二十二根中, 除後三無漏根外, 其餘十九根爲欲界繫. 九十八隨眠中, 有三十六隨眠爲欲界繫.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卷五十二․俱舍論卷二․卷三․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二](參閱界繫3893)
【욕계산지欲界散地】
p4654-上→ 卽欲界. 色界與無色界之有情方有定心, 有定心處稱爲定地 ; 欲界爲散心之地, 因欲界有情無定心, 故稱欲界散地. [釋氏要覽卷中](參閱欲界4653)
【욕계삼욕欲界三欲】
p4654-上→ 據翻譯名義集卷三擧出欲界凡夫之三欲, 指 : (一)飮食欲, 卽凡夫於種種美味之飮食, 多生貪愛之心. (二)睡眠欲, 卽凡夫之心多暗塞, 耽著於睡眠而不能勤修道業. (三)淫欲, 卽一切男女由互相之貪染, 而起造諸種欲事.
【욕계欲界】
p4653-中→ 梵語 kāma-dhātu, 巴利語同. 指有情生存狀態之一種, 又指此有情所住之世界. 欲界與色界․無色界合稱三界. 卽合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六欲天之稱. 此世界之有情以有食欲․淫欲․睡眠欲等, 故稱欲界. 欲界包含有情世間與器世間. 相對於色界與無色界之爲定心(入禪定三昧不散動之心)之地, 以欲界爲散心(散動之平常心)之地, 故稱欲界散地. 然就欲界是否有定, 鞞婆沙論卷十․大乘義章卷十一等載有諸說. 若將三界分爲九地, 有所謂欲界五趣地, 欲界全體卽屬九地之最初地. 此外, 有關欲界所包括的範圍及類別, 諸經論中各有記載, 如雜阿毘曇心論卷八修多羅品列八大地獄․畜生․餓鬼․四大洲․六欲天等二十處 ; 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則分地獄․畜生․餓鬼․人․阿須倫․四天王․忉利天․焰魔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魔天等十二種 ; 瑜伽師地論卷四列有八大地獄․四大洲․八中洲․六欲天․餓鬼及非天, 計有三十六處. 俱舍論卷十一詳述其位置․身長․壽命等. [長阿含經卷十九․起世經卷一至卷九․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七․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卷一三七․俱舍論卷三]
【욕계정欲界定】
p4654-上→ 指屬於欲界之禪定. 又稱欲定. 關於欲界是否有定, 有種種議論. 或以欲界無禪定, 唯有散心, 故所謂欲界定, 係指未至定, 卽入於初禪定之前的階段. 或以欲界雖多散心, 仍有少部分定心, 取此少部分之定, 稱爲欲界定. 以其定心不永續, 消滅甚速, 故又稱電光定. 然成實論卷十一, 則謂欲界有確實之禪定, 能發出無動智. [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十一․七帖見聞卷三末]
【욕고浴鼓】
p4164-上→ 通知入浴所打之鼓. 其敲打之方法由慢緩而漸急促, 最後疾打一下, 戛然而止 ; 通常係由知浴(浴主)擊之. 依古規, 聞鼓聲時衆僧先入浴, 後浴頭行者入浴, 最後住持․知事入浴. 後改爲第一會住持入浴, 第二會僧堂衆入浴, 第三會諸寮衆與餘諸人入浴. [敕修百丈淸規卷八鼓條]
【욕구浴具】
p4163-上→ 例如浴巾․小淨甁․浴裙(浴衣)․小鏁․函櫃等, 特用於浴室之物 ; 入浴時, 須以右手持入. 敕修百丈淸規卷六日用軌範條(大四八․一一四六上) : 如開浴, 浴具攜右手, 入下間門內.此外, 入浴之前, 需先以一布帛包裹浴具, 此一布帛卽稱浴複, 或浴袱, 亦屬浴具之一.
【욕구欲求】
p4652-中→ 二種求之一. 卽希求滿足諸種欲望之意. 成實論卷十列擧二種求 : (一)求現存之諸欲, 稱爲欲求. (二)更求後身, 稱爲有求.
【욕구欲鉤】
p4654-下→ 卽菩薩爲救度衆生, 以欲牽引之 ; 比喩欲爲鉤, 故稱欲鉤. 維摩經卷中佛道品載, 菩薩爲救度衆生而行善巧方便, 示現種種身, 或現作淫女, 誘引好色者, 先以欲鉤牽引, 終令入佛智.
【욕금강欲金剛】
p4652-下→ 梵名 Iṣṭa-vajra. 音譯伊瑟咤縛日羅. 又作慾金剛․箭金剛․意生金剛․金剛箭․眼箭. 密敎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中臺五尊四金剛之一, 卽列於中尊金剛薩埵之前方月輪蓮花上之菩薩. 身呈赤色. 種子□(ma), 三昧耶形爲箭. 又此尊爲五祕密菩薩之一, 形像以左手持弓, 右手執箭, 立右膝而作射狀. 據金剛頂瑜伽金剛薩埵五祕密修行念誦儀軌載, 欲金剛, 名爲般若波羅蜜, 能通達一切佛法而無滯無礙, 猶如金剛能生諸佛. 持金剛弓․箭, 射阿賴耶識中一切有漏種子, 成大圓鏡智. 亦卽此尊以大悲欲箭射衆生心中之貪欲, 使能悟入般若理趣淸淨. [理趣釋卷上․大樂金剛薩埵修行成就儀軌․金剛界七集卷下]
【욕누欲漏】
p4655-上→ 梵語 kāmāsrava, 巴利語 kāmāsava. 三漏之一. 又作欲有漏. 欲, 指欲界之五欲境界 ; 漏, 爲煩惱之異稱. 由欲而起煩惱, 稱爲欲漏. 卽欲界中除去五部無明外, 其餘三十一種煩惱及無慚等十纏, 共爲四十一種煩惱. 又衆生因欲界之見思二惑, 造作諸業, 漏墮於欲界而不能出離, 故稱爲欲漏. [雜阿含經卷十八․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二](參閱十纏504․三漏646)
【욕두浴頭】
p4164-中→ 又稱浴頭行者. 叢林中, 隸屬知浴(浴主)之下, 而供其差遣喚使, 處理浴室事務之職役名稱.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知浴條․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욕류欲流】
p4653-上→ 梵語 kāma-ogha. 謂欲界貪瞋等之思惑, 由此思惑而流轉於欲界, 故稱欲流. 四流之一. 又作欲暴流. 欲界之思惑, 卽見道四諦之下各有貪․瞋․慢․疑四惑, 而成十六惑 ; 修道下有貪․瞋․慢三惑, 以及無慚․無愧․睡眠․掉擧․惛沈․慳․嫉․忿․覆․悔十纏, 總爲二十九惑. 又欲流爲三界生死之總稱. 以依欲之迷惑, 而致流轉於生死之故.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三․俱舍論卷二十](參閱四暴流1831)
【욕망浴亡】
p4161-中→ 卽湯灌. 屍體入棺之前, 以溫水沐浴, 使之淸淨, 稱爲浴亡. 叢林中, 每有病僧入寂, 多行此儀式. 敕修百丈淸規卷六亡僧條(大四八․一一四七下) : 如病僧瞑目, 延壽堂主卽報維那, 令堂司行者報燒湯, 覆首座․知客․侍者․庫司, 差人擡龕浴船, 安排浴亡.[禪林象器箋喪薦門]
【욕법欲法】
p4652-中→ 指與欲․受欲․說欲三法. 卽擧行布薩․說戒․授戒等時, 同一結界內之比丘皆應參加, 然礙於其他原因而不能參加者, 於此法事表示隨喜共贊其事之希望, 稱爲欲 ; 將此欲意委託其他比丘, 稱爲與欲 ; 受此委託, 稱爲受欲 ; 於僧中傳達其意, 稱爲說欲. [十誦律卷十五․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卷六․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
【욕불게浴佛偈】
p4163-上→ 浴佛儀式中, 以香湯浴佛像時所唱之偈文. 浴像功德經中載有浴像之法, 浴佛儀式中, 像上之水下流時, 維那宣疏畢乃高聲擧唱(大一六, 七九九中) : 我今灌沐諸如來, 淨智功德莊嚴聚, 五濁衆生令離垢, 願證如來淨法身四句偈頌.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佛降誕條](參閱浴佛4162)
【욕불浴佛】
p4162-上→ 又作灌佛. 乃爲紀念釋尊誕生, 佛寺擧行誦經法會之儀式. 佛陀降生後, 天降香水爲之沐浴. 根據此一傳說, 於每年四月八日擧行法會, 用花草作一花亭․亭中置誕生佛像, 以香湯․水․甘茶․五色水等物, 從頂灌浴, 此外還擧行拜佛祭祖․供養僧侶等慶祝活動. 此一法會, 卽稱灌佛會, 亦稱佛生會․浴化齋. 佛誕節因此又稱浴佛節. 在印度及西域則是將誕生佛像置於車內, 遊行市區. 我國唐․宋時代亦盛行此種法會. 傳到日本後, 日本亦從承和七年(840)開始, 每年四月八日均在皇宮中擧行灌佛, 此種浴佛法會, 稱爲花祭, 以後一般寺廟亦廣爲流行. 又浴佛時所唱之頌文稱爲浴佛偈. 此外, 依般泥洹後灌臘經載, 以佛誕日及七月十五夏滿日擧行灌佛, 稱爲灌臘. 或依譬喩經, 而有臘八之浴佛. 禪林中, 於十二月初八佛成道日亦行灌佛儀式. 浴佛所用之香湯, 其內應以牛頭栴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芎藭․白檀․鬱金․龍腦․沈香․麝香․丁香等種種妙香互滲而成, 其後置於淨器. 浴佛儀式中, 旣以香湯灌灑佛頂, 應以淨水繼灌浴之. 有關浴佛之由來, 在印度一般寺廟每天均擧行浴佛, 此乃起因於印度氣候炎熱, 需每日淋水, 故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大宋僧史略卷上均謂浴佛原非僅行於佛之誕生日, 然至後世漸成一年一度之儀式. [浴佛功德經․釋氏要覽卷中․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佛降誕條․禪林象器箋報禱門]
【욕생欲生】
p4652-中→ ①三心(三信)之一. 全稱欲生我國. 卽欲往生彌陀淨土之願心. 與至心․信樂共爲淨土門之安心. (參閱三信578). ②梵語 kāmotpatti. 指六欲天所受用之欲境, 雖有三種分別, 均爲受欲, 故稱爲欲生. ③指於欲界之三種生.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載三欲生(大二六․三八六上) : 有諸有情, 樂受現前諸妙欲境, 彼於現前諸妙欲境富貴自在轉, 謂人全․天一分, 是第一欲生 ; (中略)謂樂變化天, 是第二欲生 ; (中略)謂他化自在天, 是第三欲生. (中略)欲生者, 謂此於欲界生.
【욕선浴船】
p4163-下→ 亡者之遺骸於入棺前, 需先以溫水沐浴之, 其時所用以盛水之容器, 稱爲浴船, 其形狀與浴槽相類. 敕修百丈淸規卷六亡僧條(大四八․一一四七下) : 如病僧瞑目, 延壽堂主卽報維那, 令堂司行者報燒湯, 覆首座․知客․侍者․庫司, 差人擡龕浴船, 安排浴亡.
【욕성浴聖】
p4164-上→ 禪家洗浴聖僧像之法. 安置僧堂中央之像, 總稱聖僧. 然大小乘寺院所置之聖僧像互異, 大乘之寺安置文殊, 小乘則安置憍陳如或賓頭盧或大迦葉或須菩提等.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知浴條․禪林象器箋報禱門]
【욕실浴室】
p4163-中→ 巴利語 nahāna-koṭṭhaka. 大衆行洗浴之所. 又作浴堂․溫室(巴 jantāghara)․湯屋. 五分律卷二十六載僧房設浴室之由來, 謂諸比丘食多美食, 然增諸病, 耆域(耆婆)憂之, 乃勸佛設浴室, 除大衆之病 ; 浴時必著浴衣, 若裸形而浴, 互相揩磨, 則得突吉羅罪. 浴時用蒲桃皮․摩樓皮․澡豆等去垢. 禪林中, 置有知浴(浴主)․浴頭等職. 又於浴室置跋陀婆羅(賢護)菩薩之像, 此尊於浴室依水之因緣而證圓通.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謂浴室有除風․病得差․除去塵垢․身體輕便․得肥白等五種功德. 此外, 四分律卷十六․摩訶僧祇律卷三十四亦載有多種溫室洗浴之功德. 於叢林中, 浴室乃七堂伽堂之一, 興僧堂․西淨竝稱爲三黙堂. [釋氏要覽卷中․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욕실정간浴室淨竿】
p4163-下→ 置於浴室內部脫衣處之竹竿, 所脫除之衣物, 如法衣等淨衣, 則掛於淨竿上, 其餘髒垢之衣則掛於觸竿.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 : 敎戒律儀入溫室法云 : “入浴室內, 脫淨衣安淨竿上, 脫觸衣安觸竿上. ”
【욕실현호보살상浴室賢護菩薩像】
p4163-下→ 又稱浴室本尊像. 賢護菩薩, 梵名 Bhadra pāla, 音譯作跋陀婆羅. 此菩薩於浴室依水之因緣而證得圓通 ; 據此因緣, 後世寺院多於浴室安置此菩薩之像. (參閱賢護菩薩6183)
【욕애欲愛】
p4654-下→ 指欲界之煩惱. 卽對五欲之妄執. 菩薩喜樂正法, 稱爲法愛 ; 對之, 凡夫貪愛五欲, 稱爲欲愛. [長阿含經卷十․楞嚴經卷一․集異門足論卷四](參閱愛5457)
【욕염欲染】
p4653-上→ 指諸欲染汚眞性, 或指貪欲等煩惱. 金剛般若經(大八․七七二下) : 世尊!我是阿羅漢, 離於欲染.[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七․法華經卷二譬喩品]
【욕欲】
p4651-中→ 梵語 chanda 或 rajas. 又作樂欲. 心所名. 意謂希求․欲望. 希望所作事業之精神作用. 說一切有部指從一切心起之作用, 爲大地法所攝. 唯識宗則謂, 心捕捉對象係由作意之作用, 非由欲之作用, 故欲非從一切心起, 僅係對願求對象所起之別境. 欲有善․惡․無記等三性, 善欲爲引起精勤心之根據 ; 惡欲中之希欲他人財物者, 稱爲貪, 爲根本煩惱之一. 欲有五欲․六欲․三欲等多種 : (一)五欲, 愛著色․聲․香․味․觸等五境者, 稱爲五欲 ; 被愛著之五境, 亦稱爲五欲․五欲德或五妙欲. 對財․色․飮食․名․睡眠之欲, 亦稱作五欲. (二)六欲, 對色․形貌․威儀姿態․言語音聲․細滑․人相之欲, 卽爲六欲. (三)三欲, 於六欲中對形貌․姿態․細觸之欲, 稱爲三欲. 此外, 以貪欲深而難越․易落, 比喩爲塹, 稱爲欲塹 ; 或以貪欲之煩惱能令人沈沒如河, 稱爲欲河 ; 比喩諸欲惱人如針刺身, 稱爲欲刺 ; 此等皆爲强調欲之害人. 又以欲之汚身․擾人, 而比喩爲欲塵․欲魔․欲縛等. [俱舍論卷四․品類足論卷二․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成唯識論卷五](參閱五欲1149․六欲1291)
【욕의浴衣】
p4161-下→ 巴利語 udakasāṭikā. 又作浴裙․內衣․明衣․雨浴衣. 入浴時所著之衣服. 浴具七物之一. 依五分律卷二十六․十誦律卷十八․摩訶僧祇律卷四十等, 比丘․比丘尼不得裸形而浴, 必著浴衣, 若不著之, 則得突吉羅罪, 稱爲浴衣法.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載, 澡浴時用浴裙, 以氈布爲之, 長五肘, 闊肘半, 繞身而浴. 或於洗浴之際, 以脚布纏肚腰, 浴裙則於入浴之前後著之. 又雨浴衣一詞係緣自印度人於急雨時, 出露地洗浴所著之衣, 佛制浴衣法後亦沿用之. [五分律卷五․敕修百丈淸規卷六日用軌範條․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욕전欲箭】
p4655-上→ 因五欲之法能害人, 故喩爲箭, 稱爲欲箭. 或指欲金剛菩薩所持之箭. 或以欲心與境相應, 如箭之射中目標, 故亦稱欲箭. [八十華嚴經淨行品․慧琳音義卷十](參閱欲金剛4652)
【욕주浴主】
p4161-中→ 又作知浴․浴司. 禪林西序六頭首之一. 禪院中司浴室之職務. 凡遇開浴, 於齋前掛開浴牌, 竝舖設浴室, 點視柴火炭煤等. 其下有浴頭行者受其使令.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知浴條․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욕지浴池】
p4161-下→ 爲浴身所設之池塘. 於印度, 除浴室之外, 有承受雨水作池, 或盛淸流洗浴. 印度爲熱帶, 故隨處設之, 以供澡浴之用. [釋氏要覽卷中]
【욕천오음欲天五淫】
p4652-上→ 欲界諸天之淫事有五種 : (一)四王天與忉利天, 前者居須彌山腹, 後者居須彌山頂, 故爲地居, 其淫事與人間無異. (二)夜摩天於欲境知時分, 故以相抱成淫. (三)兜率天於諸欲境知止足, 故以執手成淫. (四)樂變化天欲心微薄, 故以相笑成淫. (五)他化自在天欲念漸盡, 故以相視成淫. [長阿含經卷二十․俱舍論卷十一]
【욕천欲天】
p4652-上→ 指欲界諸天. 計有六重, 又稱六欲天. 卽指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 [俱舍論卷八]
【욕탐欲貪】
p4654-中→ 梵語 kāma-rāg, 巴利語同. 又作欲貪隨眠. 指欲界之貪煩惱. 有貪之對稱. 卽上二界(色界․無色界)之貪煩惱, 稱爲有貪 ; 對此而言, 欲界五部所斷之貪煩惱, 卽稱爲欲貪. 欲貪有淫欲貪․境界貪等別. 其中, 修不淨觀以對治淫欲貪, 修四無量中之捨無量以對治境界貪. 又俱舍論卷十九解釋欲貪, 謂欲界之貪欲係緣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外境而起者, 故稱欲貪. [品類足論卷三․入阿毘達磨論卷上․大毘婆沙論卷八十三](參閱貪4792)
【욕판浴板】
p4163-上→ 禪林浴室之中, 置一小板, 凡入浴沐洗者意欲加減熱水時, 則敲擊此板, 浴頭行者聞板聲後, 必依其所冀者而加減之 ; 此一小木板稱爲浴板. 另於浴板之側, 懸一小牌, 稱浴室小牌, 其上書寫敲打浴板之規則.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知浴條(大四八․一一三一中) : 室內掛小板, 旁釘小牌, 書云 : “鳴板一聲添湯, 二聲添水, 三聲則止 ; 以此爲節. ”
【욕해欲海】
p4654-中→ 人類之愛欲熾盛․深廣, 難以脫出, 故以海爲譬喩. 一般以愛欲難度, 譬如急流, 稱之爲欲流(梵 kāma-ogha). 衆生皆由於熾盛之煩惱而輪迴生死, 不能到達理想之涅槃界, 稱之爲煩惱生死大海. 煩惱中以愛欲爲最重, 故稱愛欲爲欲海.
【욕화欲火】
p4652-上→ 卽淫欲之熱情, 猶如火能燒衆生心 ; 或以淫欲心如火不可遏止, 故稱欲火. 欲又作慾. 楞嚴經卷八(大一九․一四三下) : 十方一切如來, 色目行婬, 同名欲火. 菩薩見欲, 如避火坑.[法苑珠林卷四十四]
【용감龍龕】
p6399-下→ 指置放賢聖遺骸之棺槨. 以賢聖之威德猶龍, 故稱龍龕. 景德傳燈錄卷一馬鳴大士章(大五一․二○九下):付法已, (中略)然後示滅, 四衆以眞體藏之龍龕.
【용감수감龍龕手鑑】
p6399-下→ 凡四卷. 又稱龍龕手鏡. 遼僧行均撰. 內容解釋經論中之文字, 屬於經音義之一. 取偏旁分部, 各部首及各部之字, 依四聲判其前後順序, 詳明各字之古今字形․反切․字義等, 竝注釋其音義. 書成於遼聖宗統和十五年(997), 計收錄二六四三○餘字, 注一六三一七○餘字. 本書未收入大藏經中, 故知者不多. 民國二十三年(1934), 上海商務印書館重新影印, 收於四部叢刊續編經部. 除四卷本外, 另有八卷本, 收隋唐通用之俗字和異字, 或謂此八卷本係在韓國完成. [經籍訪古志卷二]
【용곡대학龍谷大學】
p6380-下→ 位於日本京都下京區. 爲日本淨土眞宗本願寺派所創立之大學. 龍谷之名, 係由本願寺第十四代寂如懸掛於本廟佛殿上的本山之山號. 寬永十六年(1639), 良如宗主於本願寺境內創立學寮爲其濫觴. 大正十一年(1922), 改稱龍谷大學. 鈴木法琛爲第一任校長, 設有硏究部․文學部․大學預科․專門部. 昭和二十四年(1949), 改爲新制大學. 後陸續增設短期大學․大學院修士課程․博士課程等, 藏書甚富. [龍谷大學三百年史․學林沿革史․學寮造立事付以後法論次第]
【용광사龍光寺】
p6380-上→ 位於江蘇南京覆舟山麓. 爲東晉恭思皇后褚氏所創. 原稱靑園寺. 義熙五年(409)竺道生自長安返建康, 被延請入住本寺. 劉宋景平元年(423), 與慧嚴共請佛陀什, 譯出彌沙塞五分律等. 文帝深重道生, 時賢王弘․范泰․顔延之等皆來問道;僧瑾亦從其受業. 其後, 道生倡闡提成佛之說, 遭守舊之徒擯斥, 遂離寺他去. 是年夏, 佛殿大震, 一龍昇天, 其光映西壁, 遂改寺名, 號龍光寺. 唐咸通二年(861), 敕賜龍光院之額. 相傳本寺供奉之栴檀釋迦瑞像, 乃東晉義熙十一年劉裕出征長安時所得. [佛祖統紀卷十五․卷三十六․梁高僧傳卷三․卷七․卷十․卷十三․卷十四․續高僧傳卷六․卷七․卷九․出三藏記集卷二․金陵梵刹志卷四十八]
【용광서상龍光瑞像】
p6380-中→ 指龍光寺所供奉印度優塡王以栴檀所作釋迦之像, 瑞相圓滿. 相傳鳩摩羅琰自印度負像欲至中土, 途經四國, 皆留本圖寫. 後羈留龜茲, 生子羅什. 羅什東遊時, 齎像至中土, 後迎至江南龍光寺, 故稱龍光瑞像. 隋時奉置於長樂寺. 以後歷經各代, 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 遷奉於燕京大聖萬安寺栴檀瑞像殿. 今已不知其下落.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二․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釋氏稽古略卷四](參閱旃檀瑞像4120․龍光寺6380)
【용광왕불龍光王佛】
p6379-下→ 爲過去久遠前之佛. 據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載, 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之世, 舍衛國波斯匿王已於此佛所, 爲四地菩薩, 釋尊爲八地菩薩.
【용궁龍宮】
p6385-中→ 爲龍王或龍神之住處. 又稱龍戶. 據傳在大海之底, 龍王以神力化作宮殿, 爲現世佛法隱沒時龍王護持財寶․經卷之所在. 蓋印度守財寶之蛇爲那伽(梵 nāga), 卽眼鏡蛇, 亦譯作龍. 但據印度古傳, 那伽爲人面蛇尾之半神, 住於地下龍宮(梵 pāṭāla), 以和修吉(梵 vāsuki)爲諸那伽之王. 據長阿含經卷十九載, 大海水之底有娑竭龍王之宮殿;須彌山與佉陀羅山間有難陀․跋難陀二龍王之宮殿. 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三日藏分送使品載, 此世界諸地中, 各有龍王, 於龍宮中護持地․水․風․樹․花․果等諸物. 又正法念處經卷十八畜生品載, 大海中有名爲戱樂之城, 其中住有二種龍王, 卽:世界之守護者, 稱爲法行龍王;世界之破壞者, 稱爲非法行龍王. 另據海龍王經卷三請佛品載, 海龍王詣靈鷲山, 聞佛陀說法, 得信心歡喜, 欲請佛至海中龍宮供養之, 遂以神力化作宮殿. 據蓮華面經卷下載, 閻浮提及十方所有佛鉢及佛舍利, 皆在婆伽羅龍王之宮中. 又據菩薩處胎經卷七․摩訶摩耶經卷下․龍樹菩薩傳․賢首華嚴傳卷一等載, 龍宮中藏有勝妙之經典. [大寶積經卷八十六․樓炭經卷一․新華嚴經卷四十三․起世因本經卷二․施設論卷六․大智度論卷三․卷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二․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付法藏傳卷五]
【용궁종龍宮鐘】
p6386-上→ 傳說爲古代印度修多羅院之石鐘. 據祖庭事苑卷四載, 色如靑碧玉, 能容十斛. 鼻有諸天像, 周匝作十方諸佛成道像. 每至日出, 有諸化佛演說十二部經, 舍衛城之童男童女皆前來聞法證聖. 擊之則百億世界悉聞百千釋迦佛說修多羅經. 傳係拘留秦佛所造, 彼佛入滅後, 爲娑竭龍王收去. 至釋迦佛出, 始重現. 迄佛入滅後, 復爲娑竭龍王收去.
【용녀성불龍女成佛】
p6376-上→ 指八歲之龍女由於受持法華經之功德而卽身成佛. 據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載, 龍女卽娑竭羅龍王之女, 年甫八歲, 智慧猛利, 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 乃於刹那之頃, 發菩提心, 得不退轉. 復以一寶珠獻佛, 以此功德願力, 忽轉女成男, 具足菩薩行. 刹那頃住於南方無垢世界, 坐寶蓮華中, 成正等覺, 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廣爲人天說法, 娑婆世界之菩薩․聲聞․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皆遙見而歡喜敬禮. 蓋古印度之女人地位甚低, 小乘佛敎認爲女身垢穢, 不能成佛, 此與大乘佛敎所言衆生皆可成佛之思想衝突, 故佛典中乃有女人可轉變爲男身成佛之說. 龍女成佛之說明示大乘佛敎在修行理論方面之發展. [須摩提菩薩經․海龍王經卷三女寶錦受決品․菩薩處胎經卷七八賢聖齋品․法華經玄義卷五上․法華經文句卷八下](參閱女人往生916)
【용녀헌주龍女獻珠】
p6376-中→ 謂龍女以寶珠獻佛, 表己證圓果. 據法華經卷四提婆達多品載, 龍女有一寶珠, 價値三千大千世界, 持以供佛, 佛卽納受. 龍女謂智積菩薩與尊者舍利弗言(大九․三五下):我獻寶珠, 世尊納受, 是事疾不?答曰:甚疾.龍女言:以汝神力觀我成佛, 復速於此.
【용념불踊念佛】
p5938-下→ 日本佛敎用語. 爲日本平安時代之天台宗僧空也所創之念佛方法. 又作空也念佛, 空也踊. 踊, 爲舞蹈之意. 卽一邊拍擊鼓與鉦, 一邊合著節拍念佛或念其他偈頌, 至深得法喜滋味, 自然婆娑起舞. 後漸趨向通俗化. 日本京都之六齋念佛, 江戶之葛西念佛及泡齋念佛等, 世稱踊念佛. [元亨釋書卷十四, 本朝高僧傳卷六十四]
【용뇌발우龍腦鉢盂】
p6393-上→ 指以龍腦樹材所製成之鉢. 後轉指僧人持律謹嚴. 據東坡集卷三十三宸奎閣碑載, 宋代禪僧懷璭(1009~1090)一向持律甚嚴, 仁宗曾賞賜龍腦鉢盂, 懷璭卽於使者之前焚毁鉢盂;竝謂出家人依法著壞色衣, 以瓦․鐵等爲鉢, 龍腦鉢不如法, 故焚之. 使者乃歸朝稟奏, 仁宗極爲欽重. 是爲僧人持律嚴謹之典.
【용뇌향龍腦香】
p6392-下→ 梵語 karpūra, 巴利語 kappūra. 音譯羯布羅․劫布羅. 又作片腦. 五種香之一. 爲樟腦之一種. 由龍腦樹採製而成, 産於蘇門答臘․印度南方․東南半島及我國南方. 龍腦樹, 學名爲 Dryobalanops camphora, 或 Shorea camphorifera. 爲常綠大喬木, 高達四十至六十公尺. 葉互生, 呈卵圓形, 先端尖. 花白色, 具芳香. 由樹幹可採製結晶龍腦, 供藥用, 以其産量少, 故價甚高, 樹幹亦可作建材. 大唐西域記卷十秣羅矩咤國條載, 羯布羅樹類似松而葉異, 其香名龍腦香, 狀若雲母, 色如冰雪. 其絶妙者稱梅花龍腦. 慧沼之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卷五本謂, 婆律膏香卽龍腦香脂.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七․蘇悉地羯囉經卷上․瑜伽師地論卷三․增廣本草綱目卷三十四龍腦香條․覺禪鈔香藥抄](參閱五香1126)
【용대用大】
p2073-下→ 爲體․相․用三大之一. 大, 卽周遍法界․廣大無限等義. 據大乘起信論載, 用大, 係指眞如之作用, 卽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善果之廣大作用. 亦卽衆生心之體性, 具足一切功德, 內潛於源底而薰染妄心, 外現報․化二身以敎化衆生. 依此內外二用, 使人初修世間之善而得世間之善果, 後修出世間之善因而生出世之妙果. 大乘起信論(大三二․五七五下):三者用大, 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故.另據慧遠之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上之上載, 用大之用, 有染用․淨用二義;世間係染用之義, 出世間係淨用之義. 此外, 密宗就宇宙法界之本體․相狀․作用之廣大無限, 亦立三大之說. 其中, 用大, 係指身․語․意等三密之作用於深祕中彼此相應. [釋摩訶衍論卷一․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參閱三大525)
【용두관음龍頭觀音】
p6398-中→ 觀音攝化自在而示現之三十三觀音之一. 因駕乘龍頭, 故稱龍頭觀音. 相當於法華經普門品(大九․五七中)應以天龍․夜叉(中略)等身得度者, 卽皆現之而爲說法之觀音化身. 蓋以龍爲獸中之王, 比喩觀音之威神. 一般流布之像皆爲跏坐或站立於龍頭上. [佛像圖彙卷二](參閱三十三觀音514)
【용두龍頭】
p6398-中→ 指梵鐘最上端以供懸掛用之鉤紐. 又作龍首. 又韓國鐘之龍頭旁側, 設有圓筒(旗揷)通於內部. 周禮․周禮疏稱爲鐘縣․旋蟲․鐘旋, 孟子註則稱鐘紐. 或謂龍形係蒲牢獸形之誤. 蒲牢, 乃住於海岸之獸, 性畏鯨魚, 每受鯨魚襲擊, 輒大鳴;鐘頂作蒲牢形狀, 以鯨形撞木擊之, 鐘鳴如蒲牢. 後世謂梵鐘之聲爲鯨聲, 卽由此典故而來.
【용력불가사의龍力不可思議】
p6375-下→ 五不可思議之一. 謂龍力能起雲降雨, 以一滴水而潤澤於四天下, 故稱龍力不可思議. [大智度論卷三十․往生論註卷下](參閱五不可思議1064)
【용龍】
p6375-上→ 梵語 nāga, 巴利語同. 音譯那伽․曩言我. 八部衆之一. 群龍之首, 稱爲龍王或龍神. 一般謂龍爲住於水中之蛇形鬼類(或謂屬畜生趣), 具有呼雲喚雨之神力, 亦爲守護佛法之異類. 經典中有關龍之故事甚多, 竝繪有種種龍王像. 梵語 nāga 爲蛇之神格化, 在印度神話中, 乃人面蛇尾之半神, 種族有一千, 爲迦葉波(梵 Kaśyapa)之妻歌頭(梵 Kadru)所生, 住於地下或地下龍宮(梵 Pāṭāla). 又印度自古以來卽有稱爲那伽之種族, 其種族有多數之種別, 非屬於雅利安人種, 散居於現今印度東北阿薩密(Assam)地方及緬甸西北部等地, 崇拜龍蛇. 又龍城(梵 Nāgapura)之名, 今仍存於各地. 關於龍王敎化等之故事, 或意味那伽種族之歸依佛敎. 據正法念處經卷十八畜生品載, 龍王攝屬於畜生趣, 乃愚癡․瞋恚之人所受之果報, 其住所稱爲戱樂城, 分爲法行龍王․非法行龍王二種. 法行龍王有七頭, 如象面․婆修吉․得叉迦․跋陀羅等諸龍王, 瞋恚之心薄, 憶念福德, 隨順法行, 故不受熱沙之苦, 以善心依時降雨, 令世間五穀成熟. 非法行龍王有波羅摩梯․毘謀林婆․迦羅等龍王, 不順法行, 行不善法, 不敬沙門․婆羅門之故, 常受熱沙之苦, 以惡心起惡雲雨, 令一切五穀皆悉弊惡. 又長阿含經卷十九龍鳥品載, 龍有卵․胎․濕․化生等之別, 爲卵․胎․濕․化生等四種金翅鳥所呑食. 據佛母大孔雀明王經卷上載, 龍王或行於地上, 或常居於空中, 或恆依妙高山, 或住於水中. 或一首․二頭乃至多頭之龍王. 或無足․二足․四足乃至多足之龍王等. 此外, 亦有守護佛法之八大龍王, 及龍女成佛之記載. 至於中國古代所信仰之龍, 則指一般所謂長鱗動物, 於春分之際登天, 秋分之際入地. 有鱗者, 稱爲蛟龍;有翼者, 稱爲應龍;有角者, 稱爲虫乙龍;無角者, 稱爲螭龍;不昇天者, 稱爲蟠龍. 至如比喩天子爲龍者, 則有所謂龍顔․龍座之說. [中阿含卷二十九龍象經․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普曜經卷二․修行本起經卷上․佛本行集經卷一․大智度論卷三․卷十四․卷三十․大唐西域記卷三․卷八․慧琳音義卷九]
【용멸用滅】
p2074-中→ 爲體滅之對稱. 卽指作用之謝滅. 俱舍論三世實有敎義中, 主張諸法滅時, 其體非滅, 體爲常住恆有, 所滅者僅其作用而已. (參閱體滅6931)
【용문龍門】
p6381-上→ 位於山西平陽河津與陝西西安韓城縣境之黃河中流. 其處山嶽對峙, 形成門闕之狀, 爲一天然險要之所. 相傳夏禹導河至此, 鑿以通流. 又自古傳說, 河中魚鼈之類, 若能游渡此處, 卽可化爲龍, 故一般多引申爲立身出世之關門, 或作爲高名碩望之比喩, 謂凡得其接引者必增長聲價, 俗語乃有一登龍門, 聲譽百倍之說. 於禪林中, 轉指聲望鼎盛而機法險峻之優秀師家, 謂學法之衲子若能入於此等優秀師家之門, 將來必可成佛作祖. [祖庭事苑卷二雪竇拈古․大明一統志卷二十․大淸一統志卷九十九․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一]
【용문사龍門寺】
p6383-下→ ①位於韓國京畿道楊平郡龍門面. 爲新羅時代善德女王三年(634)元曉大師所開創. 李朝世祖王(1456~1468)昭憲王后薨, 卽以此寺爲祈祝冥福之所, 廣造佛像, 遂成名刹. 迨至二十世紀初日俄戰後, 訂立朴資茅斯條約, 日本進佔朝鮮時, 韓人卽以此爲抗爭據點, 遂令此寺化爲廢墟, 後雖經重建, 然於一九五○年北韓入侵, 重遭破壞. 寺內有一千一百餘年之銀杏神木, 相傳係新羅最後之敬順王麻衣王子嘆國之亡, 遁入金剛山途中所植;一說義湘揷杖生根而成. 雖累遭兵災, 猶屹立如故, 俗呼天王木. ②位於日本兵庫縣姬路市. 屬臨濟宗妙心寺派. 山號天德山. 寬文元年(1661), 盤珪永琢所創建. 以十一面觀音爲本尊, 寺內珍藏平安期之釋迦如來․觀音像. 此外, 福島縣有靑岑珠鷹創於明德三年(1392)之禪勝山龍門寺;福井縣武生市有悅岩崇禪創於正安元年(1299)之群玉山龍門寺;及位於山形市之登麟山龍門寺. 以上三者皆係日本曹洞宗之道場. 奈良縣吉野郡有相傳爲義淵開創之龍門寺, 今已廢.
【용문석굴龍門石窟】
p6381-中→ 位於河南洛陽南方十四公里處之伊河入口兩岸之龍門山(西山)和香山(東山). 爲伊河東西兩岸的石窟群之一. 龍門山岩屬大理石, 堅硬細密, 極難雕琢, 但不易風化. 因山谷成門闕狀, 因而古時稱其爲伊闕石窟. 係將岩石開鑿爲洞窟, 在窟內刻龕及佛像, 故又稱龍門龕․伊闕佛龕. 與莫高窟․雲岡石窟竝稱我國古代佛敎石窟之藝術三大寶庫. 北魏初期, 首於大同雲岡石窟大事雕刻, 至太和十八年(494), 自大同遷都洛陽後, 爲追念先帝之遺緖, 石窟之建造自然由雲岡轉移至龍門, 乃於龍門大興土木, 營造石像. 歷經東魏․西魏․北周․北齊․隋․唐, 及五代․北宋․金, 直至淸末, 先後營造達一千多年, 造像作品中, 北魏佔百分之三十, 唐代佔百分之六十, 分布於東․西兩山之崖壁上. 洞窟較大者有三十餘處, 且大部分在西山. 現存窟龕二千一百多個, 造像十萬餘尊, 題記碑碣二千七百多塊, 竝有佛塔四十多座. 其中, 以唐開元(713~741)前, 尤其武則天時期之作品爲最多, 然目前唐代之石窟, 只剩下七處. 又多數之石窟均與帝王之祈求冥福有關, 茲分別槪述西山․東山之石窟群. 西山以創設於北魏太和年間之古陽洞年代最古. 又稱老君洞. 係由一批支持北魏孝文帝遷都之王公貴族及高級將領所開龕鑿像之集中地. 廣約七公尺, 高․深各約十公尺, 洞之後方呈半圓狀. 左壁有一刻於太和十九年之彌勒像龕, 其中之刻銘, 爲龍門現存最古之銘文. 賓陽洞, 係北魏宣武帝爲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營造者. 廣約十二公尺, 深約十一公尺. 後壁之本尊釋迦坐像, 面帶微笑, 相好威儀, 背光呈圭形, 竝以忍冬․蓮花․天人及火炎莊嚴之, 日本法隆寺金堂所安置之釋迦佛像, 卽與本尊近似;另外, 金堂天蓋之垂帳, 亦與本洞天井周緣之寶帳吻合. 中壁之內壁雕有釋迦五尊坐像․三尊立像, 洞頂飾有蓮花紋․飛天神像, 地面亦刻有蓮花紋․龜甲紋, 其前壁上雕刻皇妃祭祀行列圖等, 規模宏大, 雕飾壯麗, 不愧爲豪華之皇室建築. 又入口外壁左右之仁王像, 氣象雄偉. 伊闕洞, 俗稱蓮花洞, 廣約六公尺, 深約十公尺, 後方亦如古陽洞之呈半圓形. 其天井中央有六飛天環繞之大蓮花, 手法精麗, 蓮花洞卽由此而得名. 奉先寺, 爲今規模最壯大之無蓋石窟, 分內․外二陣, 內陣廣約三十八公尺, 深約二十三公尺;外陣廣約三十六公尺, 深約十四公尺, 爲唐代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精美, 且具代表性之重要石窟. 其後壁中央鐫刻盧舍那佛坐像, 高約十六公尺, 相好莊嚴, 軀幹雄偉, 頭髮成波狀, 衣紋細膩, 然今兩手已失, 兩足亦破損;臺座竝列三重蓮花, 蓮瓣各刻有小佛, 表示蓮花藏世界;背後中央之蓮花, 周緣爲化佛․飛天及唐草․火炎等陽刻, 極其豐麗;爲龍門最大․最優之佛像. 侍立於大佛兩旁之菩薩․迦葉․阿難, 高十一公尺餘, 又菩薩之寶冠․瓔珞等, 豐美纖巧. 左右兩壁有高約十公尺之金剛力士, 又有高達十一公尺之兩神王, 雄渾豪宕, 氣宇橫溢, 頗富眞實性. 綜言上記諸窟之風格特點, 乃窟形單純․變化少, 題材趨向於簡明集中以突出主題. 除上述諸窟之外, 尙有藥方洞․敬善寺洞․大洞․破洞․塔洞․永隆洞(萬佛洞)․南極洞等窟. 東山諸窟中, 以石窟寺較爲著名, 分左․右二窟. 左窟廣約九公尺, 深約六公尺餘;右窟廣約七公尺, 深約六公尺. 均屬唐代之作品. 此外, 東山之北半部, 尙有著名之香山寺, 白居易曾在此住過. 蓋龍門屬堅緻之大理石岩質, 適宜細工, 加上傾斜約三十度, 致難以掘成大窟, 故天井均作穹窿狀造像形式, 乃受印度犍陀羅․笈多之影響, 而融以中國風尙. 如北朝之石窟主要佛像爲釋迦牟尼佛․彌勒佛, 及釋迦與多寶如來竝坐像, 三世佛和七佛;佛像大抵魁偉, 厚唇․高鼻, 雖表現拓跋氏之風貌, 然已較大同石窟傾向漢人形貌. 隋唐時, 坐像多爲阿彌陀佛․彌勒佛․盧舍那佛․藥師佛等, 反映唐代淨土宗之興起與石窟造像藝術世俗化之趨向;同時散於各窟中之大量碑碣石銘, 爲我國書體演變之重要資料, 亦爲一部石窟資料之編年史;此期之佛像面貌豐麗, 衣紋細膩, 佛髮多作渦狀, 甚少波形;又本尊像之脅侍, 多爲二羅漢․二菩薩;凡此, 均可見隋唐雕刻之特色. 又北魏以迄唐代中期, 佛敎藝術對日本佛敎美術亦有很大之影響. 近代因遭受帝國主義破壞, 加上無智之人貪利而盜像賣豫外人;致小型佛像十之八九均失去頭部, 賓陽洞中著名之兩塊北魏帝后禮佛圖浮雕, 亦被竊走. [佛祖統紀卷三十九․卷四十四․卷五十三․洛陽伽藍記卷五․廣弘明集卷二․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六十一․支那佛敎史蹟卷二․佛敎藝術論集(現代佛敎學術叢刊(20))]
【용방龍方】
p6378-上→ 有二義, 卽:(一)指北方. 以五行中北方爲水, 故稱龍方. (二)爲西方之異稱. 於密敎中, 西方之護方天爲水天, 水天爲龍趣之首領, 故稱西方(卽水天方)爲龍方. 大日經卷一(大一八․八上):西方諸地神, 辯才及毘紐, (中略)是等依龍方, 畫之勿遺謬.
【용분신삼매龍奮迅三昧】
p6393-中→ 指能如龍之奮迅, 現勇猛威勢之三昧. 景德傳燈錄卷一馬鳴大士章(大五一․二○九下):付法已, 卽入龍奮迅三昧.
【용산사龍山寺】
p6376-下→ 位於臺灣臺北市. 創建於淸乾隆三年(1738), 由福建省泉州府屬晉江․南安․惠安三縣移居來臺之百姓, 爲祈禱航海平安及事業發展, 乃將素所信仰之觀音菩薩, 從晉江安海龍山寺迎來現址, 建寺奉祀. 二百多年來, 本寺曾數度改建. 目前之建築爲民國八年所建. 殿宇雄偉, 雕刻精緻, 爲臺北市佛敎名刹, 信衆頗多;惟其中兼祀有媽祖․註生娘娘等神道信仰, 與純粹佛敎寺院不同. 此外, 臺北縣淡水鎭․彰化縣鹿港鎭及臺南市等, 均有龍山寺, 其建寺之來源, 大致與臺北龍山寺屬同一時期, 自同一地區之移民, 供奉同一寺院之神祀, 且爲同一信仰類型之群衆.
【용상경龍象經】
p6392-中→ 爲中阿含經卷二十九中之一經.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敘說佛乃唯一之大龍象, 弟子烏陀夷作龍相應頌讚歎之.
【용상龍象】
p6392-上→ 原指象中之殊勝者, 比喩菩薩之威猛能力. 維摩經卷中不思議品(大一四․五四七上):譬如龍象蹴踏, 非驢所堪.而僧肇之注解謂(大三八․三八三中):能․不能爲喩, 象之上者名龍象.吉藏之維摩經義疏卷四謂, 稱爲龍象, 非有二物, 如好馬名龍馬, 故好象稱龍象. 北本涅槃經卷二載, 斷除諸結漏之菩薩, 稱爲大龍象菩薩摩訶薩. 舊譯華嚴經卷七中以龍象比喩菩薩之威儀妙好無比. 此外, 龍之梵語爲 nāga, 又譯爲象, 意指龍․象各爲水上․陸上之最有力者. 後引申作美稱最勝之禪定力用, 及具足此力用之有德高僧爲龍象. [中阿含卷二十九龍象經․悲華經卷五․大智度論卷三]
【용상중龍象衆】
p6392-中→ ①四衆之一. 於阿育王時代, 佛法之大衆可分龍象衆․邊鄙衆․多聞衆․大德衆等四類衆, 龍象衆, 又作大國衆. 異部宗輪論述記一書載有三說:(一)指大天之類, 卽引發論諍者. (二)指嚴持戒律者, 卽鄔波離之徒. (三)指僧團中喜歡論諍者, 而爲破戒僧之所依, 惡人之援伴. [異部宗輪論․部執異論](參閱四衆1763). ②指有識見․能力之佛道修行者.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奉先深章(大五一․三九○下):維那白搥曰:“法筵龍象衆, 當觀第一義.” 師便云:“果然不識, 鈍置殺人.”
【용서정토문龍舒淨土文】
p6389-上→ 凡十二卷.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係南宋紹興三十年(1160)龍舒(安徽舒城)人王日休(?~1173)撰. 係集錄有關往生西方淨土之經論․傳記等. 其中, 王日休之原著僅十卷, 卽:淨土起信․淨土總要․普勸修持․修持法門․感應事蹟․特爲勸喩․指迷歸要․現世感應․助修上品․淨濁如一等十章(一卷爲一章). 各章初敘大意, 次分爲數篇乃至數十篇, 收載有關之事蹟. 後人增廣爲十一卷或十三卷, 然嘉禾僧巹改爲十二卷, 卽今現行之龍舒增廣淨土文. 此外, 德人哈克曼(H. Hackmann, 1864~1935)之 Laien-Buddhismus in China(1924)一書, 卽爲本書之德譯本, 竝加以評解. [佛祖統紀卷二十八․卷四十七․樂邦文類卷三․淨土依憑經論章疏目錄․淨土眞宗敎典志卷三․扶桑藏外現存目錄]
【용수龍樹】
p6393-中→ 梵名 Nāgārjuna. 音譯那伽閼剌樹那․那伽阿周陀那. 爲印度大乘佛敎中觀學派之創始人. 又稱龍猛․龍勝. 二․三世紀頃, 爲南印度婆羅門種姓出身. 自幼穎悟, 學四吠陀․天文․地理․圖緯祕藏, 及諸道術等, 無不通曉. 曾與契友三人修得隱身之術, 遂隱身至王宮侵凌女眷. 其事敗露, 三友人爲王所斬, 僅師一人身免. 以此事緣, 師感悟愛欲乃衆苦之本, 卽入山詣佛塔, 竝出家受戒. 出家後, 廣習三藏, 然未能厭饜足. 復至雪山(喜馬拉雅山), 遇一老比丘授以大乘經典, 惟以雖知實義, 末能通利. 又以曾摧破外道論師之義, 故生起邪慢之心, 而自立新戒․著新衣, 靜處於一水晶房中. 其時, 有大龍菩薩, 見而愍之, 遂引入龍宮, 授以無量之大乘經典, 師遂體得敎理. 其時南天竺王信奉婆羅門敎, 攻擊佛法. 師遂前往敎化, 使放棄婆羅門敎信仰. 此後大力弘法, 又廣造大乘經典之注釋書, 樹立大乘敎學之體系, 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廣爲傳布全印度. 晩年住於南印度之黑峰山, 門弟子有提婆等. 西藏所傳龍樹之事蹟與上記所述相異之處頗多, 例如多羅那他之西藏文七高僧書謂, 師曾習得無量壽陀羅尼, 成就大孔雀女․九夜叉等種種悉地;令德叉迦龍王之女及其眷屬建立寺院․支提;後與諸夜叉女共於吉祥山修怛特羅等;另有謂師曾以白芥子七粒開南印度之鐵塔, 得金剛頂經. 凡上種種紀傳, 頗具密敎色彩, 槪爲後世之傳說. 有關師出世之時代, 諸說有異. 如:(一)僧叡之大智度論序․廬山慧遠之大智論抄序(收於出三藏記集卷十)等載, 師生於佛陀入滅後九百年頃. (二)百論疏卷上載, 師生於佛陀入滅後五百三十年頃. (三)依三論遊意義․道安之二敎論․龍樹菩薩傳等所說, 師生於佛陀入滅後八百八十年頃, 卽西元四世紀末. 現代學者, 如印順法師等, 多採用第三說. 關於師之入寂, 據龍樹菩薩傳載, 有一小乘法師, 以嫉恨之故, 不願師久住於世, 師知曉後, 卽入靜室, 行蟬蛻而去.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十憍薩羅國條載, 該國國王娑多婆訶歸依師, 師以妙藥贈之, 二人俱長壽不衰. 王子欲早登王位, 故乞請師自盡, 師卽以乾茅葉刎頸, 王因哀愁之故, 不久亦命終. 至於師之年壽, 依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上․法苑珠林卷五十三等所說, 皆謂師之年壽達於數百, 其說實難採信;然若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朝嚼齒木條及其他諸書所說師擅長藥術之言, 推測其年壽亦應在百歲以上. 師之著作極豐, 如:中論頌․十二門論․空七十論․迴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大智度論․十住毘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因緣心論頌․菩提心離相論․福蓋正行所集經․讚法界頌․廣大發願頌等;造論之多, 世所罕見, 遂有千部論主之美稱. 後世基於師所著中論而宣揚空觀之學派, 稱爲中觀派, 竝尊師爲中觀派之祖. 此外, 師又被尊爲付法藏第十三祖, 且於我國․日本, 古來亦被尊爲八宗之祖. 關於師之梵名與譯名, 依龍樹菩薩傳․大唐西域記卷八․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卷上等之說, 其梵名爲 Nāgārjuna. 又梵文菩提行經․月稱之中論釋․師子賢之般若釋等, 亦皆擧出 Nāgārjuna 之名;然於梵文入楞伽經則以師之梵名爲 Nāgāhvaya, 應譯爲龍叫․龍名․龍猛;多羅那他之印度佛敎史第十七章則謂龍樹與龍叫爲不同之二人, 龍叫與龍樹之弟子提婆爲同時代之人, 住於那爛陀寺. 印順法師卽依準上記說法, 於所著空之探究第四章之一, 謂龍叫(或龍猛)竝非龍樹, 其年代遲於龍樹, 活躍於西元三二○年以後之旃陀羅笈多王之時代. [入楞伽經卷九․大乘玄論卷五․華嚴經傳記卷五․付法藏因緣傳卷五․傳法正宗記卷三․佛祖統紀卷五․法苑珠林卷三十八․M. Walleser: The Life of Nāgārjuna from Tibetan and Chinese Sources]
【용수보살권계왕송龍樹菩薩勸誡王頌】
p6396-中→ 梵名 Suhṛl-lekha, 西藏名 Bśes-paḥi spriṅ-yig. 全一卷. 唐代義淨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二冊. 此係龍樹訓誡南印度國王之書函. 乃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之偈頌, 共一二六頌半. 其中初三頌說明撰述之意, 次四十一頌半說明六波羅蜜․八支聖戒․少欲等, 次十三頌論述五蓋․五最勝法․三結․三學等, 次五十頌敘述無常․地獄等六趣之苦, 次十三頌說明七菩提分․十二緣起․八聖道․四聖諦等, 最後六頌擧出觀自在菩薩及阿彌陀佛之名;綜觀全文, 旨在勸說修道. 受此書函之王, 義淨譯爲親友乘土國王, 劉宋求那跋摩譯作禪陀迦王, 劉宋僧伽跋摩譯作明勝功德王,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譯號爲娑多婆漢那, 名爲市寅得迦. 西藏譯爲德西歐得王(藏 Bde-spyod). [開元釋敎錄卷九․E. Obermiller:History of Buddhism by Bu-ston]
【용수보살전龍樹菩薩傳】
p6396-中→ 全一卷. 後秦鳩摩羅什譯.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 本書記載古代印度大乘佛敎中觀學派創始人龍樹之生平事蹟. 從出生於南印度婆羅門種起, 至龍樹名之由來, 共分七段. 內容及字句與元魏吉迦夜․曇曜共譯之付法藏因緣傳卷五龍樹傳相同, 故或謂本書乃摘自該書而成. 至於譯者爲鳩摩羅什, 尙有可疑之處. 蓋以鳩摩羅什翻譯本傳之記載, 出於隋代之歷代三寶紀卷八及法經錄卷六西域聖賢傳記之鳩摩羅什條;然梁代之出三藏記集卷二及梁高僧傳卷二鳩摩羅什條均未記載. [開元釋敎錄卷四․M. Walleser: The Life of Nāgārjuna from Tibetan and Chinese Sources(Asia Major, Introductory Volume)]
【용수본적龍樹本迹】
p6395-下→ 本迹, 又作本地垂迹. 本, 謂久成之本地;迹, 謂近成之垂迹. 卽指實體與其影現. 龍樹本迹, 卽指龍樹之本地與垂迹. 謂龍樹菩薩之本地, 乃過去之妙雲相佛, 或稱妙雲自在王如來;今爲現跡之身, 乃位登初歡喜地之菩薩. 三寶感應要略錄卷下(大五一․八五六上):此二菩薩不相離俱行轉, 出現本迹, 利益衆生. (中略)馬鳴過去成佛, 號大光明佛;龍樹名妙雲相佛.[八宗綱要卷上]
【용수사교龍樹四敎】
p6395-下→ 謂龍樹以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等四門判釋經論. 卽:(一)有門, 謂四阿含經等, 說一切因果之法, 悉皆實有. (二)空門, 謂般若經等, 說眞空實相之理, 去除衆生之情執. (三)亦有亦空門, 謂深密等諸大乘經, 說性空相有, 互相無礙. (四)非有非空門, 謂中論等說一切法皆卽空之有是非有, 卽有之空是非空, 互泯互融, 乃第一義. [華嚴經疏鈔卷六]
【용수산龍樹山】
p6395-上→ 梵名 Nāgārjunikondā. 指南印度基斯特那河(Kistna)中游右岸之臺狀丘. 龍樹山之稱謂可上溯至十四世紀. 西元一九二六年, 於丘之東南麓發現爲數頗豐而業已荒廢之塔及僧院, 其重要性堪與阿摩羅婆提(梵 Amarāvatī)地方之佛敎遺蹟相提竝論. 由碑銘可知其地乃伊克修瓦克朝(梵 Ik馴將ku)首都毘加雅布里(梵 Vijayapurī)之遺址, 興隆於三世紀, 存有多聞․化地․西山等各部派寺院, 彫刻與寺塔均爲三世紀之作. 學者達特(N. Dutt)認爲此遺蹟與怛特羅派(梵 Tantra)之龍樹有關, 或與中觀派之祖龍樹亦有關連, 故稱龍樹山.
【용수승龍鬚繩】
p6399-中→ 謂取龍鬚草作繩縛身, 入水則轉緊轉痛;比喩求道之人若求取利養, 則必轉增身心之苦, 蓋以利養能毁損戒․定․慧之故. [摩訶止觀卷五]
【용수종龍樹宗】
p6396-上→ 龍樹雖爲八宗之祖, 然若單稱龍樹宗, 則特指三論宗. 蓋龍樹乃印度佛敎開始唱導諸法皆空之大乘論師, 其所揭示八不中道之旨, 在我國, 由三論宗加以闡揚竝集大成, 故在我國, 龍樹宗乃特指三論宗;然在印度, 則指與彌勒之瑜伽宗竝行而俱屬大乘之空宗系統, 如提婆․淸辨․智光等論師均爲此系統之代表人物.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參閱三論宗676․空有論爭3473)
【용승用僧】
p2074-中→ 有二義:(一)禪林中, 擧行葬儀法事時臨時雇入以供傳喚之僧侶. (二)指法會中, 負責各種實際雜務之僧人, 通常多以重要職事以外之諸僧任之.
【용시녀경龍施女經】
p6384-中→ 全一卷. 吳․支謙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敘述佛陀遊維耶離奈氏樹園, 須福長者之女龍施, 遙見佛之相好, 因發菩提心, 修菩薩行. 魔遂化形其父, 誘修小乘羅漢, 龍施不爲所動. 魔復敎云:菩薩行者, 當不貪世間․不惜壽命, 若能從樓上自投於地者, 後可成佛. 龍施便縱身自投樓下, 然未及至地, 旋變男子身. 後得父母允許, 隨佛出家修行. 開元釋敎錄卷二載, 本經與龍施菩薩本起經爲同本. [出三藏記集卷二․歷代三寶紀卷五]
【용시보살본기경龍施菩薩本起經】
p6384-下→ 全一卷. 西晉竺法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又作龍施經․龍施女經․龍施本起經. 本經記載龍施菩薩於佛陀前敘述龍施女過去行大乘捨身以求法之因緣. (參閱龍施女經6384)
【용식用識】
p2074-下→ ①爲九種顯識之一. 又作正受識. 以三界唯識爲主旨之顯識論(眞諦譯)中特立九識之說, 謂三界有二種識, 一爲顯識, 一爲分別識. 顯識爲本識, 卽阿賴耶識, 依其轉作五塵四大等之作用, 而分爲九種, 用識卽其中第三項, 係指轉作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之識.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參閱九識義160). ②與轉識同義. 謂轉變業識之根本無明而成能見之識. 最常見之用例有轉識得智․轉識成智等. 中邊分別論卷上(大三一․四五一下):第一名緣識, 第二是用識, 於塵受分別, 引行謂心法.(參閱轉識得智6626)
【용신龍神】
p6386-下→ 八部衆之一. 又作龍衆. 因其具有神力, 故稱龍神. 或指龍王而言. 法華經卷一(大九․三下):諸天․龍神․人及非人, 香華伎樂, 常以供養.
【용신삼열龍神三熱】
p6387-上→ 據傳除阿耨達池之龍王外, 閻浮提之一切龍眷屬俱受三種熱惱之苦. 此三種熱惱又稱三患․三熱. 卽:(一)受熱風熱沙吹襲之苦. (二)惡風暴起時, 其飾身寶衣自然而失, 受龍身自現之苦. (三)畏怖金翅大鳥搏食宮中龍子之苦. [長阿含經卷十八閻浮提洲品]
【용신칠수踴身七樹】
p6315-中→ 據大般涅槃經後分卷上載, 釋尊曾躍身空中, 身放光明, 以照人天, 其高七倍於多羅樹. 淨覺師碑銘:開口萬言, 音和水鳥, 踴身七樹, 光映天人.
【용심龍心】
p6377-下→ 爲凡夫妄心六十心之第十七. 與龍趣之心相同;乃多貪無厭之心. 對治之道應思惟少欲知足․無常等.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一八․二下):云何龍心?謂思念廣大資財.[大日經疏卷二](參閱六十心1242)
【용아龍牙】
p6378-上→ ①(835~923)唐代僧. 撫州南城(江西)人, 俗姓郭. 世稱龍牙居遁禪師. 十四歲, 於吉州(江西)滿田寺出家. 復於嵩嶽受戒, 後遊歷諸方. 初參謁翠微無學與臨濟義玄, 復謁德山, 後禮謁洞山良价, 竝嗣其法. 其後受湖南馬氏之禮請, 住持龍牙山妙濟禪苑. 號證空大師. 五代後梁龍德三年示寂, 世壽八十九. [五燈會元卷十三․景德傳燈錄卷十七․祖堂集卷八]. ②指龍之牙.
【용아서래의龍牙西來意】
p6378-中→ 禪宗公案名. 爲唐代僧龍牙居遁向翠微無學與臨濟義玄請問西來意因緣之公案. 又作龍牙過板. 碧巖錄第二十則載, 龍牙問翠微(大四八․一六○上):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微云:與我過禪板來.牙過禪板與翠微, 微接得便打. 牙云:打卽任打, 要且無祖師西來意.牙又問臨濟:如何是祖師西來意?濟云:與我過蒲團來.牙取蒲團過與臨濟, 濟接得便打. 牙云:打卽任打, 要且無祖師西來意.翠微․臨濟之打, 謂祖師西來意乃佛法嫡傳之大意, 爲不落言詮之絶對眞實, 須待親證方得. 龍牙任打而云皆無祖師西來意, 表祖師西來意固不可問, 然亦不在翠微與臨濟一打之中, 卽擧揚自家安心立命之心態. [從容錄第八十則]
【용연사龍淵寺】
p6387-上→ 位於四川成都. 相傳創建於漢代. 東晉隆安三年(399), 慧持入住本寺, 大弘佛法. 至齊時, 曇憑擅於讀經, 聲韻優美, 遠近聞名. 後鑄一銅鐘, 爲蜀地鑄造銅鐘之始. 梁代時, 武陵王鎭蜀, 迎請慧韶至本寺, 感見一神, 遂大張講筵, 寶彖․保該․智空等皆集座下. 王卽賜錢十萬, 分贍學徒, 命掌僧都, 然慧韶堅辭不受, 天監七年(508)於本寺摩訶堂示寂. 北周武成年間, 闍那崛多被迎請入寺, 任益州僧主, 其後, 崛多譯出妙法蓮華經普門品重誦偈․種種雜咒經․佛語經各一卷. 至唐代, 改寺名爲空慧寺, 慧熙住此, 未久仍復龍淵之舊名. 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間, 又改稱聖壽寺. 本寺殿前有秦太守李冰鑿造之石犀, 故俗稱石牛寺. 四川總志第二十四載:殿中有井, 相傳通海, 故謂龍淵.[梁高僧傳卷六․卷十三․歷代三寶紀卷十一․續高僧傳卷二․卷六․卷九․卷二十․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一一一․職方典第五九一]
【용왕龍王】
p6378-下→ 梵語 nāgarājaḥ. 音譯那伽羅惹. 爲龍中威德特勝者, 係對其眷屬而稱爲王. 傳說釋尊誕生時, 有難陀․跋難陀二龍王爲其灌沐. 又法華經卷一序品擧出難陀․跋難陀․娑伽羅․和修吉․德叉迦․阿那婆達多․摩那斯․優鉢羅等八大龍王,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一則擧出七龍王. 諸龍王能興雲布雨, 令諸衆生之熱惱消滅. 此外, 據僧護經載, 海龍王變爲人形而出家修行, 然於睡眠中不能隱形而現龍身, 故佛爲此而說龍於初生․臨終․交媾․瞋怒․睡眠等時, 必爲本形, 不能化爲異類之身. [新華嚴經卷四十三․大集經卷五十八須彌藏分](參閱龍6375)
【용왕지희龍王之喜】
p6379-上→ 梵名 Nāgānanda. 乃印度戒日王第二世(梵 Harṣa )於西元六○六至六四八年間所作之佛敎劇, 共五幕. 前三幕敘述韋第雅達拉族(梵 Vidyādhara, 喜馬拉雅山中之半神族)之王子雲乘(梵 Jīmūtavāhana), 與希達族(梵 Siddha, 溼婆之眷屬)之公主馬拉雅法狄(梵 Malaya-vatī)相戀, 因得女神高麗(梵 Gaurī)允許而成婚. 後二幕則敘述雲乘爲了救助龍王之危難, 自願爲金翅鳥所呑食, 後經高麗相救而再生;顯示菩薩捨己爲人之精神. 此劇取材自佛敎傳說, 竝加入印度敎性力派(梵 Śakta)思想. 唐代義淨所著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云(大五四․二二八上):戒日王取雲乘菩薩以身代龍之事, 緝爲歌詠, 奏諧絃管, 令人作樂, 舞之․蹈之, 流布於代.由此可知此劇在當時受歡迎之盛況. [龍王の喜び(高楠順次郞譯)]
【용왕형제경龍王兄弟經】
p6379-中→ 梵名 Nandopananda-nāga-rāja-dhamana-sūtra. 全一卷. 又作難龍王經․降龍王經. 吳․支謙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本經凡八百餘字, 敘述目連尊者降伏難頭․和難二惡龍, 使歸從佛敎, 受持五戒之事. [歷代三寶紀卷五․大唐內典錄卷二]
【용왕후보살龍王吼菩薩】
p6379-中→ 五大力菩薩之一. 此菩薩專守護未來世諸國土中, 建立正法, 護持三寶者. 形像呈忿怒形. 舊譯仁王經卷下受持品, 謂其手執金輪燈. 不空新譯之仁王經卷下奉持品, 則稱之爲南方金剛寶菩薩, 手持金剛摩尼. (參閱五大力菩薩1057)
【용用】
p2072-下→ 指作用․功用或目的․理由等. 其義頗多歧異, 玆歸納爲二:(一)梵語 prayojana之意譯. 意謂目的․敎示之理由. 與所詮(梵 abhidheya)․相屬(梵 sambandha)共稱三事, 係顯示論書之大綱. 以三事顯示論書之綱要者, 係始自六․七世紀頃, 爲印度諸注釋家所採用, 以迄於今. 其中, 用, 指論之目的, 或著作論書之目標;所詮, 指該論書之主題;相屬, 則表示著述該論書之意義. 例如月稱之中論註, 歸敬偈中八不之緣起爲所詮, 戱論寂靜吉祥涅槃爲用, 龍樹之慈悲濟度一切衆生而著中論爲相屬. 除以上三事外, 再加上用之用(梵 prayojanasya prayojana), 而爲四事之例亦頗多. 但以四事彰顯經論大綱之用例, 成型於較晩期之時代, 其注釋方式已儼然具有業經嚴格整理之完備風格. 於此, 用之用, 係顯示論書眞正之目的, 頗多言及論書之宗敎性目標. 此外, 一般有關之術語․思想等, 論及用者亦不少, 例如有關空性, 則共擧其用․相(梵 lakṣaṇa)與義(梵 artha). 如於淸辨之般若燈論中, 空性之用卽戱論寂滅之意, 空性之相爲知曉眞如之智, 空性之義則指眞實之相. (二)作用․功能之意. 相對於體而言. 爲隋唐時代華嚴宗․天台宗所完成, 富有組織性之佛敎哲學體系之論理範疇. 三論玄義(大四五․七中):非眞非俗, 名爲體正;眞之與俗, 目爲用正.同書竝載, 般若與方便實無前後, 而作前後之說者, 係以般若爲體, 以方便爲用之故. 大智度論亦謂, 譬如以金爲體, 金上之精巧爲用. 又如六祖慧能所言定․慧係一體, 兩者非二, 定爲慧之體, 慧爲定之用. 此類用例之多, 不勝枚擧. 總括而言, 以體用相對竝擧時, 體多指勝義的․本質的․絶對的, 卽指靜的世界․絶對的世界;對此, 用則表示世俗的․相對的, 卽活動的世界․相對的世界. 然體與用之關係, 在根本上爲卽體卽用, 此種卽一性․相卽性乃佛敎哲學所特別强調者. 又體係指一切有爲法各各之自體, 用則指每一自體所具有之作用;因此有爲法之生․住․滅三相, 亦各有其自體之體與作用之用. 此用例, 於中觀論疏․十二門論疏等, 論及有爲三相, 多有詳載. 又大乘起信論中更於體․用外, 另加相而成三大. [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九․俱舍論卷五]
【용우龍盂】
p6381-上→ 卽降龍鉢. 又作龍鉢. 那提迦葉(梵 Nadī-kāśyapa)歸依釋尊以前, 屬事火外道. 適遇釋尊求宿, 迦葉納釋尊於於大龍石窟, 至夜半, 龍吐火欲害釋尊, 釋尊起慈心, 現三昧火, 火龍避之而投身於釋尊之鉢中, 那提迦葉遂率弟子五百人歸依釋尊. 又晉代亦有涉公祈雨, 於行加持祈禱之際, 降伏一龍, 使龍入鉢之傳說. [梁高僧傳卷十涉公章]
【용운사龍雲寺】
p6392-下→ 位於臺灣臺北市. 淸光緖十三年(1887)破土, 十七年落成. 二十五年重修, 民國五年(1916)再次重建, 寺宇規模具備, 環境爲之一新. 三十四年起由賢頓法師接任住持.
【용유석容有釋】
p4086-中→ 解釋經論時, 除正義外, 容認傍義, 稱爲容有之說, 亦稱容有之釋.
【용응龍應】
p6398-下→ 觀音三十二應之一. 謂諸龍中若有樂脫龍身者, 觀世音菩薩卽現龍身爲其說法而成就之. 楞嚴經卷六(大一九․一二九上):若有諸龍樂出龍倫, 我現龍身而爲說法, 令其成就.(參閱三十二應511)
【용자龍子】
p6376-中→ 指海龍之子. 據海龍王經卷四金翅鳥品載, 海龍之子, 常爲金翅鳥所食, 龍王祈請於佛陀, 佛卽脫卸身著之皀衣, 分與諸龍王, 皆令周遍. 故凡於海中得皀衣之一縷者, 皆免於難.
【용장龍章】
p6387-中→ 指經卷. 以經卷之梵文, 形若龍蛇之蟠旋, 故稱龍章.
【용장龍藏】
p6398-下→ ①指大乘經典. 傳說佛陀入滅後, 大乘經典藏於龍宮, 故有此稱. 如菩薩處胎經卷七․摩訶摩耶經卷下等載, 龍宮中藏有勝妙之經典.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三妙勝臻章(大五一․三九○下):僧問:“如何是妙勝境?” 師曰:“龍藏開時, 貝葉分明.” [龍樹菩薩傳․賢首華嚴傳卷一․廣弘明集卷十九內典序(沈約)]. ②卽乾隆版大藏經, 亦簡稱淸藏. (參閱淸藏4675)
【용장사龍藏寺】
p6398-上→ ①位於浙江嵊縣之北.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所建, 號龍宮院.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敕賜今名. ②位於河北正定縣東. 又稱隆興寺․龍興寺․大佛寺․正定大佛寺. 隋開皇六年(586)建立. 寺內有著名之龍藏寺碑, 高二點一公尺, 寬零點九公尺, 碑文三十行, 每行五十字, 碑額題恆州刺史鄂國公爲國勸造龍藏寺碑等十五字. 係由恆州刺史王孝亻零勸募州內士庶萬餘人修造龍藏寺後, 請開府長史兼行參軍張公禮撰文, 書寫者則不詳, 或謂撰․書者皆爲張公禮. 碑文書體方整有致, 結構樸拙, 字劃遒勁有力, 極具書法藝術價値. [畿輔通志永定府․支那佛敎史蹟踏査記(常盤大定)](參閱隆興寺5320)
【용정견문록龍井見聞錄】
p6377-上→ 凡十卷. 淸代汪孟鋗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龍井寺, 位於浙江杭縣, 以龍神著稱, 其地山水幽邃, 復以龍井茶聞名. 於北宋高僧元淨住持之時, 稱爲壽聖院, 因以揚名. 元淨交遊當代名賢, 與趙抃․蘇軾等相唱和. 元代僧以仁曾撰龍井志, 以志久失傳, 故實遺缺. 淸乾隆年間(1736~1795), 浙江秀水汪孟鋗, 因詳覈地志, 旁及正史文集二五二種, 纂次爲龍井見聞錄十卷, 分爲十門, 卽:山水․古蹟․名僧․鄕寓人物․物産․碑刻書畫․詩․文․軼聞․餘論. 復以其事不牽涉龍井而有關元淨者, 另纂宋僧元淨外傳二卷附之. 此錄實爲龍井寺而作, 故先纂輯名僧, 後志鄕寓人物, 諸卷先後, 以準此例, 故列爲佛寺史志之一.
【용존龍尊】
p6387-中→ ①龍種上智尊王佛之略稱. 爲文殊菩薩之本地名. (參閱本地1955). ②爲諸大龍王之尊稱. 大日經疏卷二(大三九․五九五中):龍尊是諸大龍, 俱吠囉等, 皆世所宗奉大天.[大日經卷一住心品]
【용종상지존왕불龍種上智尊王佛】
p6393-中→ 爲文殊菩薩之本地名. 又稱龍種淨智尊王佛․龍種上佛․龍種尊․龍尊王․龍尊. 異稱甚多. [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心地觀經卷三․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參閱文殊菩薩1426․本地1955)
【용좌龍坐】
p6380-中→ 爲修金翅鳥法所用坐法之一, 坐相不明. 或指屈膝而坐. 文殊師利根本大敎王經金翅鳥王品(大二一․三二六上):於一切有情起大慈心, 作龍座而坐(貼膝坐也).
【용주龍珠】
p6386-中→ 指龍頷下之珠瓔. 根據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卷五載, 昔有螺髻梵志居於恆河邊, 爲龍所阻撓, 佛令其乞龍頸下之珠瓔, 龍卽不再出現.
【용주사龍珠寺】
p6386-中→ 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 位於京畿道華城郡花山. 由廉居創建於新羅文聖王十六年(854), 原名葛陽寺. 建寺以降, 歷經擴建修葺. 正祖王十四年(1790)重修, 落成當日, 王夢見龍銜如意寶珠昇天而去, 故改寺名爲龍珠寺. 今有大雄寶殿․冥府殿․護聖殿․天保樓․極樂大圓寶殿․普信閣․曼殊室利那由陀寮十方七燈閣等, 竝監管七長․靑龍․普光等四十八寺. 寺塔所供奉之佛舍利二枚․甘露寶甁及五色蒲團等, 均傳自中國. [朝鮮寺刹史料卷上․朝鮮佛敎通史․李朝佛敎․朝鮮寺刹三十一本山寫眞帖]
【용주선龍主仙】
p6379-下→ 指念誦羂索而成就者. 謂行者依聖迦抳金剛童子軌之法, 於舍利塔前誦持眞言六十萬遍, 然後以補沙鐵作羂索, 念誦而得成就者, 稱爲龍主仙. 卽於諸龍中得自在者. [聖迦抳金剛童子軌卷上]
【용지龍智】
p6387-下→ 梵名 Nāgabodhi, 西藏名 kluḥi byaṅ-chub. 南印度人. 依密敎之傳說, 曾向龍猛(龍樹)學密敎, 爲密敎付法之第四祖. 神力難思, 德被五天, 名播十方, 上天入地皆自在無礙. 或住南印度, 弘法度衆生;或遊師子國, 度化有緣. 傳說曾住世數百年之久, 八世紀初葉, 傳法與金剛智(梵 Vajra-bodhi). 另據西藏所傳多羅那他之印度佛敎史載, 師生於東方芒哥拉(梵 Bhaṅgala)之婆羅門族, 家貧, 夙受龍樹之救恤, 遂依龍樹出家. 於三年間, 通達敎法. 龍樹示寂後, 住於吉祥山. 關於師之生平, 異說紛紜. 於西藏大藏經中, 師之著作有吉祥祕密集會曼荼羅儀軌二十卷(藏 Dpal-gsaṅ-ba-ḥdus-paḥi dkyil-ḥkhor-gyi cho-ga ñi-su-pa shes-bya-ba)․五次第義作明(藏 Rim-pa lṅaḥi don gsal-bar-byed-pa shes-bya-ba)․供物莊嚴(藏 Gtor-maḥi rgyan)․阿底瑜伽修習法(藏 A-ti rnal-ḥbyor-gyi sgom-paḥithabs shes-bya-ba)等. [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宋高僧傳卷一不空傳․卷二善無畏傳․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二․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四․祕密漫荼羅敎付法傳卷一(空海)․密敎發達志卷一․卷三․新龍樹傳の硏究]
【용진왕龍珍王】
p6385-中→ 爲阿彌陀佛於過去世出家爲法藏比丘前之俗名. 據無量壽經記卷上載, 龍珍王入山修道, 號法藏, 住於山南;有二女緣波那(又作祿波那)․洗澤河隨行, 住於山北. 龍珍王卽得道之彌陀, 緣波那卽觀世音菩薩, 洗澤河卽大勢至菩薩. 然上記所說之根本典據不詳. [無量壽經鈔記(了慧)]
【용천기우涌泉騎牛】
p4148-中→ 禪宗公案名. 乃涌泉景欣禪師(石霜慶諸之法嗣)破除彊․德二禪客的分別知見之故事. 景德傳燈錄卷十六涌泉景欣章載, 有彊․德二禪客欲訪師, 於途中見師騎牛不識師, 乃隨口道(大五一․三二九下) : 蹄角甚分明, 爭奈騎者不識!師騎牛急速而去. 其後, 二禪客憩於樹下煎茶, 師迴下牛近前, 師問 : 二禪客, 近離什麽處?對曰 : 離那邊.師道 : 那邊事作麽生?彼二人提起茶盞. 師復言 : 此猶是遮邊, 那邊事作麽生?二人無言以對, 師乃道 : 莫道騎者不識好!
【용천龍天】
p6377-下→ ①爲過去世之佛名.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 (中略)有如來名曰光遠, (中略)次名龍天.” . ②指八部衆中之龍衆及天衆. 卽龍神諸天, 爲擁護佛法之善神, 故有龍天護法善神之稱. [千手觀音經]. ③龍樹․天親(世親)二菩薩, 合稱爲龍天.
【용천龍泉】
p6384-下→ ①龍所住之泉池. 以龍力不可思議, 故泉水永不涸竭. 大智度論卷七(大二五․一一四上):譬如龍泉, 龍力故, 水不竭.. ②(?~1365)日本臨濟宗僧. 名冷淬. 爲後醍醐天皇之皇子. 幼投京都濟北庵之虎關師鍊. 建武元年(1334), 敕召入宮中演說法要. 虎關師鍊示寂後, 移居海藏庵. 歷住楞伽․圓通․承天․萬壽等寺. 貞治四年示寂, 世壽不詳. 著有松山集․海藏和尙紀年錄. [延寶傳燈錄卷十二․本朝高僧傳卷三十一]
【용천사湧泉寺】
p5058-中→ 位於福州鼓山白雲峰麓. 唐末, 州人於山廬墓, 制滿拆廬, 有泉湧出. 山中原有華嚴寺, 據傳其地有潭, 潭中有毒龍, 唐建中四年(783), 靈嶠誦華嚴經逐之, 遂建寺宇, 稱華嚴寺, 於會昌法難時荒廢. 後梁開平二年(908), 閩王王審知重興, 稱湧泉寺 ; 雪峰義存之法嗣神晏禪師主之, 擴建殿寮, 遂成叢林. 宋眞宗賜額湧泉禪院, 明永樂五年(1407)改稱爲寺. 永覺元賢․爲霖道霈皆曾住錫於此. 本寺迄今已有千餘年歷史, 爲東南第一禪刹. 寺中之建築, 隨山勢佈局, 得天然形勝. 規模宏偉, 列爲福州五大禪寺之一. 另有著名之十八景, 如更衣亭․迴龍閣․喝水岩․半山亭等. 寺以藏經․藏版著稱, 有明代南北藏․淸代龍藏等, 及康熙初年道霈所著大方廣佛華嚴經纂要一二○卷雕版, 計二四○○片, 爲我國佛典古版收藏之寶庫. [鼓山志卷二․福建通志卷二六四․大淸一統志卷三二六](參閱鼓山5713)
【용천선사龍泉禪寺】
p6385-上→ 位於臺灣高雄鼓山區. 創建於民國十二年(1923). 首任住持爲日僧東海宜誠. 三十四年, 隆道法師接任住持, 陸續增建, 次第完成舍利殿․山門․祖堂․般若講堂․齋堂․功德堂․客堂․慈壽塔․圓通寶殿等. 慈壽塔占地二百五十坪, 高五層, 可安祀靈骨四萬餘. 圓通寶殿內供奉百萬年前自然形成之觀世音菩薩石像一尊. 六十九年, 曾樹立法幢, 啓建千佛三壇大戒, 傳授戒法.
【용천涌泉】
p4148-中→ 梵語 sūtra(修多羅)含有五義, 此爲其第三義 ; 謂修多羅之文義不盡, 如泉水之流注. [法華玄義卷八](參閱經5548)
【용축龍畜】
p6386-下→ 卽龍. 龍屬於六趣中之畜生趣, 故稱龍畜. 金師子章序(大四五․六六七中):設以龍畜身兮悟道者, 其數一萬否?
【용출涌出】
p4148-上→ 又作踊出. 從地下涌出. 諸經中多處載有寶物或佛菩薩突然從空無一物之地下涌出之神妙事蹟, 例如法華經見寶塔品有多寶塔自地下涌出之記述, 同經從地踊出品亦載有無量恆沙大菩薩自地下涌出之情形.
【용탕龍湯】
p6389-上→ 取人․畜之糞尿所成之藥. 又作黃龍湯․大黃湯․黃湯. 爲陳棄藥之一.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大五四․二二五上):自有方處鄙俗久行, 病發卽服大便․小便, 疾起便用豬糞․猫糞, 或土岡盛緋曷, 號曰龍湯.[南山羯磨疏卷三下](參閱陳棄藥4823)
【용하龍河】
p6380-下→ 爲尼連禪河(梵 Nairañjanā,巴 Nerañjarā)之異稱. 係恆河支流, 距世尊成道之金剛座東面不遠, 以河中住伽陵伽龍而得名.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大五四․二二九下):拾遺珠於鷲嶺, 時得其眞;擇散寶於龍河, 頗逢其妙.[破僧事卷五](參閱尼連禪河1891)
【용호龍戶】
p6378-上→ 卽龍宮, 謂龍之住處.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五上):律顯則過亡;且如恚損輕枝, 現生龍戶.
【용호암龍湖岩】
p6388-中→ 位於臺灣臺南六甲鄕龍湖村. 與烏山頭水庫相毘鄰, 背山面水, 有龍湖八景之稱. 康熙四年(1665), 鄭成功部將陳永華所建, 時以參徹禪師爲開山之祖. 寺內奉有由浙江普陀山漂海來臺之石座觀世音菩薩. 爲臺灣南部之古刹. 民國四十四年(1955)․六十四年均曾重建.
【용호암龍湖庵】
p6388-下→ 位於臺灣高雄阿蓮鄕大崗山麓. 民國前四年(1908), 由永定法師領衆創建. 寺內環境淸幽, 寺宇宏偉, 善信絡繹不絶. 抗日戰爭時, 寶刹盡毁, 光復後, 開會尼師重建, 壯麗宏偉, 尤勝於前. 六十三年, 開會示寂後, 由圓志尼師繼任住持.
【용화사龍華寺】
p6390-上→ 位於上海西南郊. 據傳建於三國吳赤烏五年(242), 爲康僧會之駐錫地, 吳主孫權爲祀奉佛舍利而建寺塔, 賜名龍華寺. 十年, 七級之塔竣成. 上記之說應屬傳聞, 因上海靜安寺亦有相同之傳說, 而梁高僧傳卷一康僧會傳中竝未見此說. 又唐乾符二年(875)黃巢作亂, 龍華塔毁於兵火;此說雖見於各種上海縣志, 然亦不出傳說之範圍. 據紹熙雲間志․至元嘉禾志等所載, 本寺乃張仁泰請忠懿王錢弘俶所建, 舊稱龍華寺, 至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改稱空相寺. 又嘉靖上海縣志載, 僧筠(法雲普筠)爲龍華寺之開山祖. 該寺經宋․元, 至明永樂年間重修, 復自空相寺改名龍華寺. 其後多次毁於戰火, 復經歷代之重修, 規模猶備. 今有大雄寶殿․方丈室樓房․金剛殿․三聖殿․祖師殿等, 爲江南著名大寺院之一. 寺中龍華塔爲上海唯一之佛塔, 建於宋太平興國二年(977), 爲七層八角形之木塔, 高約四十一公尺. 塔之內部爲磚心, 磚心內部又有方形小室, 外部爲木造走廊, 其結構與形式爲宋代建築樣式. 由於塔爲八邊形, 而塔心之方室則爲四邊形, 其方向每層調換四十五度, 因而各層塔面之位置亦隨之變換, 使壁體與重量分布較爲平均;而外觀又參差錯落, 面面俱到. 同時塔之磚栱額枋及鴛鴦交叉手栱等之設計, 亦爲宋代建築之特徵. [瀛壖雜志(王韜)․龍華講話․龍華寺史․龍華寺藏經考․龍華寺略誌(湯義方編)]
【용화삼회龍華三會】
p6389-中→ 指彌勒菩薩於龍華樹下成道之三會說法. 又稱龍華會․龍華三庭․彌勒三會․慈尊三會. 略稱龍華. 乃佛陀入滅後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另有說五十七億六千萬歲․五十六億萬歲者), 彌勒菩薩自兜率天下生人間, 出家學道, 坐於翅頭城華林園中龍華樹下成正等覺, 前後三次說法. 於昔時釋迦牟尼佛之敎法下未曾得道者, 至此會時, 以上中下三根之別, 悉可得道. 據菩薩處胎經卷二三世等品所載, 龍華三會中, 第一會說法度衆九十六億, 乃受釋尊之五戒者;第二會度衆九十四億, 乃受持三歸者;第三會度衆九十二億, 乃一稱南無佛者. 然於賢愚經卷十二波婆梨品․大智度論卷三等所載之三會度衆人數則略有出入. 古來卽盛行願於彌勒佛出世時再生人間․逢遇三會之說法, 如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序擧出宋明皇帝初造龍華誓願文․京師諸邑造彌勒像三會記․齊竟陵文宣王龍華會記等. 又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十二月比丘僧欣造立之彌勒像光背銘, 卽記載彌勒出現之時, 其願再生人間成爲王侯․參預龍華之說法;具此種造像銘之佛像, 後世亦留傳不少. 此外, 供養彌勒佛之法會及灌佛會, 亦稱爲龍華會. 據荊楚歲時記龍華會條載, 四月八日諸寺備辨種種齋食, 以五香水浴佛作龍華會, 以象徵彌勒之下生. [彌勒下生經․彌勒大成佛經․觀彌勒上生經․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
【용화수龍華樹】
p6391-中→ 龍華, 梵語 nāga-puṣa. 指彌勒成道時之菩提樹. 又稱那伽樹․龍華菩提樹. 略稱龍華. 屬金絲桃科喬木. 學名 Mesuna roxburghii Wigh, 或 Mesunaferrea L. 彌勒菩薩現居於兜率天, 於佛陀入滅後五十七億六千萬年(一說五十六億七千萬年), 自兜率天下生於人間, 於龍華樹下成道, 爲衆生三度說法. 此說法之會座卽稱龍華會. 龍華樹之樹幹類似鐵刀木, 平滑直立. 葉爲長橢圓形, 先端尖而下垂, 花瓣純白, 果實大如胡桃. 或謂其花枝如龍頭, 樹枝如寶龍, 故稱龍華樹. 産於孟加拉․印度半島東西兩側及安達曼群島等地.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彌勒下生經․彌勒成佛經․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法苑珠林卷二十四]
【용화참의龍華懺儀】
p6391-下→ 凡四卷. 全稱得遇龍華修證懺儀. 明代如惺撰.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九冊. 本經敘說祈念彌勒菩薩, 懺悔罪障之作法. 共分爲:開發正信․廣求良友․嚴持戒律․發菩提心․明結壇儀․禮請三寶․懺悔往罪․專誦法華․三寶福田․總觀兜率․別觀龍華․念一實相等十二品.
【용화파龍華派】
p6390-下→ 臺灣民間宗敎齋敎三派之一. 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山東人羅因(1442~1527, 一稱羅祖, 法號普仁)所創立之無爲敎以及無爲敎之末流羅敎(又稱羅祖敎). 羅敎傳豫其女時稱羅廣女敎, 其後又稱機留女敎. 二祖殷繼南(法號普能), 三祖名姚文(法號普善), 與羅因竝稱龍華派三祖, 又稱三公. 傳至淸雍正年間, 有第十祖陳普同設堂於福建興化, 成爲大本山. 至第十六祖盧普濤始至臺灣臺南宣敎六年, 至其弟子普爵乃創設德善堂於臺南. 然在此之前, 卽乾隆末年之白蓮敎敎徒起亂, 天下齋堂多數被毁, 時有龍華派之楊仔林避遷臺灣, 於臺南培養書院聚徒授經. 此爲龍華派最早入臺之弘傳活動. 本派祭佛儀式與佛敎不同. 正堂奉祀觀世音菩薩, 長案下案奉三公之座位, 稱爲三公椅. 門徒階級可分空空․太空․淸虛․四偈․大引․小引․三乘․大乘․小乘等九品. 初入門者稱爲小乘, 其後逐漸進級, 竝有嚴格之進級儀式;空空爲最上級, 可任該派傳燈掌敎. 臺灣目下無空空級位, 槪由太空級代掌. 又有過公場․坐法船等儀式, 規模大而莊嚴. 又開辨祭佛法會, 稱爲辨供, 其儀式係據龍華正敎科儀擧行. 信徒平時修行禪法, 配合道家神仙術, 以修煉精氣神爲宗旨. 又本派於齋敎三派之中最具社會色彩, 持戒較緩, 不禁婚娶, 素食亦有一定之時日, 稱爲持花齋, 故易爲群衆接受, 齋友在三派中亦最多. 龍華派依據之主要經典有:羅祖之五部六冊․五部經補註開心法要․明宗孝義經․龍華之會性命門敎․龍華正敎科儀等. [臺灣的齋敎由來(庭嘉,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87))](參閱無爲敎5113․齋敎6549․羅悟空6676)
【용훈습用薰習】
p2074-中→ 爲自體相薰習之對稱. 指由諸佛菩薩之外緣薰力而增長衆生之善根. 大乘起信論所說之無明․妄心․妄境界․淨法等四種薰習中, 淨法薰習分爲眞如薰習與妄心薰習二種;其中, 眞如薰習又分爲自體相薰習與用薰習二種. (參閱四薰習1848)
【용흠用欽】
p2074-上→ 南宋僧. 初依靈芝寺元照硏習律典, 操持恭謹, 爲衆推許. 一日, 聞元照之示衆語生弘毘尼, 死歸安養, 遂依此而嚮往淨土, 一心不退. 其後開法於錢塘七寶院, 日課念佛三萬. 一日, 神遊淨土, 見佛菩薩之種種異相, 而告侍者, 明日當西行. 卽集衆念佛, 次日黎明, 合掌西向, 結跏趺坐而示寂. 年壽不詳. 著有阿彌陀經疏超玄記一卷․觀經疏白蓮記四卷. 日本淨土眞宗開祖親鸞之名著敎行信證嘗引用其文. [佛祖統紀卷二十八]
【용흥사龍興寺】
p6397-上→ ①位於河北正定縣東. 初名龍藏寺, 俗稱大佛寺. 隋開皇六年(586)恆州刺史王孝亻零開創. 唐末遭兵災, 宋開寶四年(971)移至現址重建, 竝鑄大觀音像. 明․淸兩代曾多次重修增建. 淸初復易名爲隆興寺. (參閱隆興寺5320․龍藏寺6399). ②位於廣東新會大雲山. 寺史不詳, 寺中有一石塔, 建於隋․唐之際, 傳爲廣東古塔之一. 爲六層八角之石塔, 高三點九四公尺. 座爲八角覆盆式, 上刻簡單花紋, 每層均刻假券門, 頂部置有覆鉢. ③位於湖南浣陵縣西北, 背虎溪山, 面浣水. 創建於唐貞觀二年(628). 現存之建築物有山門․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觀音閣․旃檀閣․彌陀閣, 及東西廂房等, 均依山而建. 大雄寶殿爲元末明初之建築, 正前二重檐間有眼前佛國之木匾, 爲明崇禎(1628~1644)年間禮部尙書董其昌題寫之摹刻品. ④唐神龍元年(705), 中宗卽位, 稱天下中興, 乃敕令於諸州置中學寺․觀. 景龍元年(707)改爲龍興寺. 開元二十六年(738), 復敕於諸郡設開元․龍興二寺. 國祭大典時, 卽於龍興寺擧行宗敎儀式, 成爲地方長官參加國家宗敎行事之場所, 具有誇耀中央政府威德之作用. 日本國分寺之創立, 卽仿效此制. 其後, 各地之龍興寺高僧輩出, 如溫州之玄覺․睦州之慧朗․揚州之法愼․江陵府之齊己等. 寶曆二年(826), 杭州龍興寺沙門南操, 發願勸募道俗十萬人, 結華嚴經社, 每年四季有齋會, 白居易曾爲之作華嚴經社記. 北宋初年, 太宗改汴京龍興寺爲太平興國寺, 爲宋代佛敎之根本道場. 又永州龍興寺有刺史李承抹テB僧法林等集資造淨土院, 共修淨業, 柳宗元(773~819)曾作龍興寺修淨土院記. 日僧最澄來唐從道邃受天台敎法時, 嘗住台州龍興寺繕寫經論, 竝於越州龍興寺受灌頂. 日僧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亦言及開元․龍興二寺. [佛祖統紀卷二十二․卷四十․宋高僧傳卷三․卷五至卷十二․樂邦文類卷三]. ⑤位於甘肅永靖. 始建於唐代, 北宋改稱靈岩寺, 今稱炳靈寺. (參閱石窟2118). ⑥位於安徽鳳陽縣鳳陽山日精峰下. 又稱大龍興寺. 其前身爲明太祖朱元璋早年禮佛出家之皇覺寺. 明洪武十六年(1383), 自鳳陽縣西南之甘郢移至現址重建, 賜名大龍興寺, 太祖竝親撰龍興寺碑文, 設僧祿官住持, 竝頒龍興寺印. 據大明洪武實錄載, 此寺有佛殿․法堂․僧舍等凡三八一間. 寺中藏有明太祖畫像․鐵像․銅鑊․鑄有銘文之鐵&C0-C16A;等. 東西二廊嵌有明․淸兩代名人雅士之詩詞題刻. 今大部已毁, 殿閣僅存二十餘間.
【용흥상부계단사지龍興祥符戒壇寺志】
p6398-上→ 凡十二卷. 淸代張大昌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龍興祥符戒壇寺位於浙江仁和縣, 創於蕭梁之初(503~520), 原稱發心寺, 後改名衆善寺, 又改中興寺, 至唐神龍初改中興爲龍興;吳越於此立戒壇院, 乃有戒壇之名;宋祥符初年改名大中祥符寺, 乃有祥符之名. 其後屢廢屢興, 至淸光緖時, 已分爲龍興․祥符․戒壇三寺, 因同出一源, 亦同處一隅, 乃合稱爲龍興祥符戒壇寺. 光緖年間, 張大昌編纂寺志, 未及付梓而卒, 兪樾爲之作序. 內容共分九門:建置․寺宇․古蹟․金石․僧迦著述․僧伽表․僧伽列傳․雜述․題詠. 光緖十九年(1893), 錢塘嘉惠堂丁氏乃爲之刊行.
【우거牛車】
p1504-下→ 梵語 go-ratha. 三車之一, 四車之一. 法華經譬喩品擧出羊․鹿․牛三車及大白牛車, 牛車比喩菩薩乘. (參閱火宅喩1495)
【우계료체羽溪了諦】
p2505-中→ (1883~1974)日本佛敎學者. 福井縣人. 京都大學․文科大學哲學科畢業, 後留學歐美, 曾數度至我國考察佛敎遺蹟, 而以西域佛敎の特徵 得文學博士. 歷任佛敎大學․臨濟宗大學․龍谷大學․大谷大學․京都大學敎授及龍谷大學校長. 著有西域之佛敎․阿彌陀佛の信仰․佛敎の現代的意義․佛敎敎育學等書.
【우계牛戒】
p1504-下→ 戒禁取見之一. 古代印度外道中, 有謬執牛行以爲生天之業因者, 故持牛戒, 模仿牛之合眼․低頭․食草等, 種種苦行, 以期生天. [長阿含經卷十九龍鳥品․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十六]
【우공藕孔】
p6688-下→ 指蓮藕中之管狀孔. 據雜阿含經卷十六載, 阿修羅與天帝爭戰, 阿修羅大敗, 四軍(象車․馬軍․車軍․步軍)盡退入一藕孔中.
【우구외도牛狗外道】
p1504-下→ 受持牛戒․狗戒之外道. 爲古代印度六種苦行外道之一. 彼輩自鑑其前生, 知由牛狗中生來人中, 或見牛狗死後生於天上, 以爲牛狗之所作直爲生天之業因, 故模仿牛狗之齕草噉汚, 種種苦行, 唯望生天.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四․俱舍論卷十九․法苑珠林卷八十三]
【우구타좌優俱吒坐】
p6407-上→ 優俱咤, 梵語 utkuṭa. 又作嗢俱咤坐. 意譯作蹲踞坐. 印度之一種坐法. 係以右脚踩於左脚上, 呈蹲狀, 臀部不著地. 於密敎, 此乃呈現忿怒形時之坐法, 而與降伏法相應. [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一․不空羂索經卷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慧琳音義卷二十六]
【우국사祐國寺】
p4269-上→ 位於河南開封市內. 俗稱鐵塔寺. 五代晉天福年中(936~943)建於明德坊, 初稱等覺禪林, 宋乾德年中(963~967)遷此, 慶曆年間(1041~1048)改名上方寺. 明崇禎十五年(1642)因河水泛濫而失堂宇, 後僅存鐵塔. 淸乾隆十六年(1751)曾修建之, 竝改稱今名. 鐵塔八角十三層. 其外壁鑲以褐色琉璃磚 ; 近似鐵色, 故有此稱. 塔身高約七十公尺, 而初層每邊僅約四公尺餘, 故呈極細長形. 其四面均有入口, 內有平面八角之小室, 塔身以不同形制之琉璃磚砌築成各種仿木結構, 壁面飾以陽刻雙佛龕․飛天․龍․花紋等之磚, 雕工精細, 爲宋代琉璃磚雕藝術佳作. 塔南八角亭內有宋金時期之銅佛一尊, 高五公尺餘, 重約一一八○○公斤, 亦爲珍品. [大淸一統志卷一五○․河南通志卷五十․支那文化史蹟解說卷五]
【우녕사佑寧寺】
p2764-下→ 西藏名 Dgon-lung byams-pa-gling. 譯作郭隆慈氏洲. 位於靑海互助縣東約二十九公里紅崖子溝(湟水北岸支流)上流之喇嘛寺. 建於明神宗萬曆三十二年(1604). 淸雍正元年(1723), 和碩特蒙古叛於靑海, 僧衆附逆, 寺遂被毁, 十年修復, 賜名佑寧寺 . 數百年來, 名僧輩出, 著作如林, 在近代黃敎敎史及西藏文學史上, 均占重要地位, 爲西藏佛敎格魯派湟中地區之著名古刹. 初第四世達賴喇嘛榮丹嘉穆錯(藏 Yon-tan rgya-mtsho, 譯作功德海, 1589~1616, 蒙古人)遣棟約綽吉嘉穆錯(藏 Donyod chos-kyi rgya-mtsho, 譯作不空法海)興建本寺, 弘揚顯敎. 嗣後, 章嘉(藏 Lca消-skya)․土觀(藏 Tnu'u-bkvan)․嘉樣加巴多爾吉(藏 Jam-lbyans bzad-pa 1 ld-ije, 譯作妙音笑金剛, 1648~1721. 卽第一世嘉木樣, 甘肅西南甘家灘人)又建密宗院(藏 Rgyud-pagrva-chan), 遂成顯密雙備之寺. 十八世紀中葉, 松巴勘布(藏 Sum-pa mkhan-po)被選爲法臺, 住錫本寺, 從事著述. 而招集僧徒, 繁衍本寺香火最力者爲第一任住持大松巴(藏 Sun-pa)經師丹綽嘉穆錯(藏 Dam-chos rgya-mtsho, 譯作聖敎海․賢敎海). 大通․互助․亹源一帶之寺院, 大多爲佑寧寺之分支, 故本寺號稱湟北諸寺之母. 本寺以位於靑海東北蒙古系土著(Monguor)區域內, 故藏籍僧侶甚少, 住持以下之僧徒, 幾盡爲土著, 淸代著名喇嘛如章嘉國師․土觀禪師, 亦悉爲土著. 寺內通行語言卽土語(蒙古語之一支). 僧衆之生活習慣與一般黃敎喇嘛相同. 寺中有五曩(家), 卽土觀曩․章嘉曩․松巴曩․卻藏曩及王曩等五呼圖克圖之僧舍. 本寺現已毁.
【우다나優陀那】
p6406-中→ 梵語 udāna. 又作烏拕南․嗢拕那․鄔陀南․優檀那․憂陀那․鬱陀那. ①十二部經(佛經之十二種體裁或形式)之一. 舊譯爲無問自說經. 乃指佛因自己感悟, 不待人問而自然宣說之經典. 覺音三藏於巴利文長部經註序中謂優陀那有八十二經, 卽現今巴利三藏雜部所收之 udāna. 俱舍論光記卷一釋此爲(大四一․一一上):若言鄔陀南, 此云集散, 集散說故;或言集施, 集所說義, 施有情故. 上引所說集散義, 或將 udāna 與梵語 uttāna(散布)混同之故;或謂係將集與梵語 uddāna(攝頌)之攝義混同而成. 又大智度論卷三十三(大二五․三○七上):優陀那者, 名有法, 佛必應說, 而無有問者, 佛略開問端. (參閱鄔陀南5685). ②指氣息. 大智度論卷六(大二五․一○三上):如人欲語時, 口中風名憂陀那, 還入至臍, 觸臍響出, 響出時觸七處(頸․齶․齒․唇․舌․咽․胸)退, 是名語言. 然宗密之圓覺經大疏鈔卷十一下, 以臍下一寸稱爲優陀那, 指丹田而言. ③印․總略․總攝․標相之義. 大乘義章卷二(大四四․五○七中):優檀那者, 是中國語, 此名爲印. 故大智論明法無常․無我․涅槃, 名三法印, 成實亦爾. 法相揩定, 不易之義名印也.
【우다라라마자優陀羅羅摩子】
p6406-下→ 梵名 Udraka-rāma-putra, 巴利名 Uddaka-rāma -putta. 乃住於王舍城附近阿蘭若林中, 說非想非非想定之外道仙人. 又稱鬱頭藍子․鬱頭藍弗․鬱陀羅伽. 意譯作雄傑․猛喜․極喜. 釋尊出家後, 先訪阿羅邏迦藍, 次就此仙人求法. [佛本行集經卷二十二答羅摩子品]
【우다라優多羅】
p6403-中→ 梵名 Uttara, 巴利名同. ①爲佛陀弟子之一. 常離群索居, 於墓地獨自修行以思味法樂, 而有塚間第一」之稱. 據傳善於記憶. [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 ②據撰集百緣經卷五記載, 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 有一長者, 其妻生一男兒, 端正殊妙, 乃世上希有, 因而取名爲優多羅(勝上之意), 後出家爲比丘. 其母因生前吝於布施, 死後墮入餓鬼道;優多羅遂盡心供養佛陀及四方僧衆, 令母得生於忉利天.
【우다優多】
p6403-中→ 梵語 gūḍha. 又作優多殺․憂多. 陷人於暗坑之法. 十誦律卷二所擧十五種殺之一. 卽於某人必經之道中, 預作無煙火坑, 以沙土覆蓋其上, 令人不察而墜落坑中. 比丘若作坑害人, 而致人於死 , 犯波羅夷重禁. [十誦律卷二十一․菩薩戒義疏卷下(智顗)]
【우다천황宇多天皇】
p2387-上→ (867~931)爲日本第五十九代天皇. 又稱亭子院帝․寬平法皇. 諱定省. 光孝天皇之第七皇子. 藤原基經逝後, 乃提擢菅原道眞, 攬回天皇實權. 八九七年禪位於太子, 得醍醐天皇贈寬平御遺誡一冊. 八九九年於仁和寺削髮出家, 以東寺之益信爲師, 法號空理, 潛心佛道, 後改名金剛覺. 世稱寬平法皇, 此爲日本有法皇稱號之始. 九三一年崩於仁和寺. 世壽六十五. 著有金剛頂蓮華部念誦次第二卷․胎藏界念誦次第二卷, 及宸記(殘本). 此外, 擅長於和歌.
【우담발라화優曇跋羅華】
p6413-下→ 優曇跋羅, 梵語 uḍumbara 或 udumbara, 巴利語 udumbara. 又作烏曇盋羅花․憂曇波花․鄔曇鉢羅花․優曇花․鬱曇花. 略稱曇花. 意譯作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 屬於桑科中之隱花植物, 學名 Ficus glomerata. 産於喜馬拉雅山麓․德干高原及斯里蘭卡等地. 樹幹高三公尺餘, 葉有二種, 一平滑, 另一粗糙, 皆長十至十八公分, 尖端細長. 雌雄異花, 花托大者如拳, 小者如拇指, 十餘個聚生於樹幹, 雖可食用而味不佳. 據慧琳音義卷八記載, 此爲祥瑞靈異之所感, 乃天花, 爲世間所無, 若如來下生, 以大福德力故, 能感得此花出現. 又以其希有難遇, 佛敎諸經中以此花比喩難値佛出世之處極多, 如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六下):無量億劫難値難見, 猶靈瑞華時時乃出. 蓋因其花隱於壺狀凹陷之花托中, 故常被誤以爲無花植物, 由此而産生各種傳說. 印度自吠陀時代至今, 用其粗葉作護摩木, 亦卽作爲祭祀時之薪木. 又在佛敎, 過去七佛成道之菩提樹各有不同, 優曇跋羅樹爲第五佛拘那含牟尼如來成道之菩提樹.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七一․新華嚴經卷八十․蘇悉地羯囉經卷中․善見律毘婆沙卷三․法華文句卷四上․玄應音義卷二十一]
【우담優曇】
p6413-下→ (1911~ )河南人. 親炙慈航法師多年. 嘗求學於武昌佛學院. 大陸淪陷後遷居香港, 曾任香港僧伽聯合會主席等職. 後轉赴新加坡宏法.
【우당동식愚堂東寔】
p5455-上→ (1579~1661)日本臨濟宗僧. 美濃(岐阜縣)人. 十三歲出家, 至各方遊歷, 於美濃建正傳寺․大仙寺. 後住於京都妙心寺, 甚爲朝廷信任. 又至江戶, 將軍德川家光曾歸依之. 爲江戶時期臨濟宗之中心人物. 寬文元年入寂, 世壽八十三. 敕諡大圓寶鑑國師. 其著作除語錄外, 尙有天澤東胤錄. [正法山誌卷六․本朝高僧傳卷四十四]
【우도성력파右道性力派】
p1616-中→ 梵名 Dakṣiṇācāra Śākta. 爲印度敎性力派之一支. 係革除左道性力派不純弊風而立之派別. 興起於十三世紀左右. 奉吠壇多學派之商羯羅(梵 Śaṅkara 700~750頃)爲派祖. (參閱左道性力派1899)
【우도수于道邃】
p727-上→ 晉代僧. 爲晉代般若學六家七宗中緣會宗之代表人物. 敦煌人. 自幼卽孤, 年十六出家, 師事于法蘭. 當時大德竺法護常稱師高簡雅素, 可爲大法棟樑. 後與于法蘭俱過江, 謝慶緖大加推重, 士夫爭與締交. 性好山澤, 多遊履江東名山. 爲人不屑毁譽, 善方藥, 美書札, 工醫方, 精通義學, 洞諳殊俗, 尤巧談論. 後隨于法蘭赴西域, 於交阯罹疾而終, 享年三十一. [弘明集喩道論, 梁高僧傳卷四]
【우독愚禿】
p5454-中→ ①愚, 謙辭之意 ; 禿, 剃髮之意. 中阿含經卷十二鞞婆陵耆經(大一․五○○上) : 我不欲見禿頭沙門. 原係印度古代外道對剃髮沙門之諷稱 ; 其後, 於佛敎中, 對破戒之僧亦每貶稱爲愚禿․禿居士.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大一二․三八三下) : 破戒不護法者, 名禿居士. 及至日本中世以後, 僧侶常自稱爲愚禿, 而成爲僧侶的謙稱之一. 同於貧道․拙僧之類. ②日僧親鸞之別稱, 卽其自謂非僧非俗之意. 親鸞遷移北國後卽用愚禿釋親鸞之名.
【우독초愚禿鈔】
p5454-下→ 凡二卷. 又作二卷鈔. 日僧親鸞八十三歲時之著作.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冊. 本書堪稱爲日本眞宗之敎相判釋, 書中主張二雙四重之說, 而將佛敎分爲大乘․小乘. 大乘又分頓․漸兩敎, 頓敎再分難易二行․橫豎二超 ; 漸敎則分難易二行․橫豎二出.
【우동지재심愚童持齋心】
p5455-上→ 爲日僧空海所立十住心之第二. 謂凡夫由於篤信世間因果與持齋爲善之道理而行之心. 卽修三歸․五戒․十善及三綱․五常等人乘之住心. 愚童, 喩無智之蒙昧者, 卽總稱六道凡夫不得無漏之聖智者. 持齋, 謂發起善心受持過午不食之齋戒, 以之迴向諸親友.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一八․二中) : 愚童凡夫, 類猶如羝羊, 或時有一法想生, 所謂持齋, 彼思惟此少分, 發起歡喜, 數數修習, 祕密主, 是初種子善業發生. 復以此爲因, 於六齋日施與父母男女親戚, 是第二牙種. 復以此施授與非親識者, 是第三疱種. 復以此施與器量高德者, 是第四葉種. 復以此施歡喜授與伎樂人等及獻尊宿, 是第五敷華. 復以此施發親愛心而供養之, 是第六成果. 此謂愚童持齋心雖猶蒙昧, 不得無漏, 然亦不失爲人趣善心之萌兆, 以一念之善, 幾沐時雨, 卽可吐芽發枝結果. [大日經疏卷二․十住心論卷二]
【우두마두牛頭馬頭】
p1507-下→ 地獄之獄卒. 指牛頭人身與馬頭人身之鬼. 然亦有說爲地獄中罪人之狀貌者. [五苦章句經․立世阿毘曇論卷八]
【우두산牛頭山】
p1505-下→ ①位於江蘇江寧府上元縣之南. 又作牛首山․天闕․仙窟山. 高四四八公尺, 周圍約二十七公里. 以雙峰對峙, 宛如牛角, 故有此名. 相傳文殊師利菩薩與一萬菩薩, 夏居五臺山, 冬居此山. 今北稱牛首山, 南呼祖堂山. 劉宋之初, 劉司空建佛窟寺(一說係梁天監年間司空徐度所創建, 又有說爲梁武帝所造立者), 竝傾巨資, 書寫佛經․道書․佛經史․俗經史․醫方圖符等七藏經書, 收藏寺中 ; 後又於大明三年(459), 建造幽棲(栖)寺. 唐貞觀十八年(644), 法融來此, 於幽棲寺之北巖下建禪室, 隨從者百餘人. 自此法融一系, 稱爲牛頭禪. 此後有法持․慧忠․玄素等皆學法於幽棲寺. 此寺後改稱祖堂寺. 又佛窟寺係因內有辟支佛窟而得名, 亦爲法融住處. 唐大曆九年(774), 代宗曾夢牛首山辟支佛來見, 故令太子詹事古侁建造七級浮圖. 未久, 改稱長樂寺․資善院․福昌院. 至明洪武元年(1368)恢復佛窟寺之舊稱. 正統十四年(1449)又改稱弘(宏)覺寺, 至淸代方稱普覺寺. 此寺原爲金陵八大寺之一, 今已衰頹, 尙存大雄殿․毘盧殿․觀音窟․文殊窟․及塼塔等. 此外, 尙有捨身洞․辟支洞, 及頂端之兜率巖等名勝.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續高僧傳卷二十․宋高僧傳卷八․卷九․景德傳燈錄卷四․佛祖統紀卷四十一․祖庭事苑卷一․五燈會元卷四․聯燈會要卷二]. ②西藏名 Glaṅ-ru 或 Ḥgeḥu-to-śan. 又稱牛角山․牛角峰山. 位於新疆省和闐西南口葛喇喀什河(Kara-kash)畔烏加特(Ujyat)之地. 英國學者史坦因(A. Stein)認爲係今科瑪里山(Kohmarī) 之舊名.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二瞿薩旦那國條所載, 王城西南有瞿室餕伽山(唐言牛角), 崖谷間建有一伽藍. 昔如來曾至此處, 爲諸天人說法. 牛角山巖有大石室, 中有阿羅漢入滅心定待慈氏佛, 數百年間, 供養無替. 近崖崩掩塞門徑, 至今石門不開. 又據西藏文于闐國懸記(Liḥi-yul luṅ-bstan-pa)載, 韋加耶唯魯雅王(Vijayavirya)曾在牛角山(Glaṅ-mgo-ri)上建造牛頭山寺(Ḥgeḥu-to-śan)新華嚴經卷三十二之十迴向品及藏譯大方等大集經中則謂此山在疏勒國(Kha-śa), 恐係于闐與其境相近, 故混爲一說. [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釋迦方志卷上․枳橘易土集卷八․W.W. Rockhill : The life of Buddha; A. Stein: Ancient Khotan, vol. Ⅰ․解說西域記․于闐國史]
【우두선牛頭禪】
p1507-下→ 又作牛頭宗․牛頭流. 爲我國禪宗之一支. 宗祖爲牛頭法融. 法融初從三論宗之炅法師出家, 後入江寧牛頭(首)山幽棲寺北巖之石室枯坐, 感百鳥銜花之瑞. 唐貞觀年間(627~649), 四祖道信聞之, 前往付其法, 由是法席大盛, 自成一派, 此爲禪宗分派之始. 世人乃以之與五祖弘忍之東山宗相對稱, 特稱爲牛頭宗. 法融之下有智巖․慧方․法持․智威․慧忠, 合稱牛頭六祖. 慧忠下有佛窟惟則, 惟則下有雲居普智. 智威門下有玄素, 玄素門下有道欽, 俱爲一代之碩德. 道欽甚受唐代宗之歸仰, 蒙賜國一禪師之號. 道欽門下有鳥窠道林, 以與白居易之問答語句而馳名禪林. 牛頭宗於唐代盛極一時, 然至宋代以後則衰竭不振. 宗密之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卍續一一○․四三六上) : 牛頭宗意者, 體諸法如夢, 本來無事, 心境本寂, 非今始空. 迷之爲有, 卽見榮枯貴賤等事. (中略)乃至設有一法過於涅槃, 亦如夢如幻. 此其宗風, 卽所謂於空處頭示不空妙性之理, 然南宗諸師頻詆擊其說, 如黃檗希運卽評之曰猶未知向上之關棙子. [景德傳燈錄卷四․卷九․祖庭事苑卷一․五燈會元卷四]
【우두아방牛頭阿傍】
p1507-中→ 指牛頭人身之鬼卒. 五苦章句經(大一七․五四七中) : 獄卒名阿傍, 牛頭人手, 兩脚牛蹄, 力壯排山.
【우두전단牛頭旃檀】
p1507-中→ 梵語 gośīrṣa-candana. 檀香木之一, 乃旃檀中之最具香氣者. 又作牛頭栴檀. 産於印度, 爲常綠樹, 幹高約零點九公尺, 其材芳香, 呈灰黃色, 或赤銅色, 可用以雕刻, 或與根硏爲粉末, 以供焚香, 或製香油. 昔時優塡王曾命人以此木雕刻佛像, 迄今著名. 另據新華嚴經卷六十七所載, 牛頭旃檀産於南印度摩羅耶山(梵 Malaya)西南之摩羅耶, 故又稱摩羅耶産(梵 Malaya-ja). 然據正法念處經卷六十九載, 鬱單越有十大山, 其第五爲高聚山, 有五大峰, 其第二峰名銀峰, 盛産牛頭旃檀, 以此山峰狀似牛頭, 故稱所産之旃檀爲牛頭旃檀. [玄應音義卷二十三․慧琳音義卷三․經律異相卷六](參閱檀像6444)
【우두천왕牛頭天王】
p1506-上→ 印度祇園精舍之守護神. 又稱祇園天神. 據祇園牛頭天王緣起所說, 牛頭天王爲豐饒國王武荅天王之子, 係藥師如來之化身, 頭頂生有三尺長之牛頭, 竝有三尺長之赤角, 卽位後, 號牛頭天王. 今爲日本京都祇園神社之祭神.
【우둔념불愚鈍念佛】
p5455-下→ 謂愚癡鈍根之人, 單信稱名而得往生. 爲日本淨土眞宗源空之主張. 蓋末法濁世之衆生, 根機羸劣, 不堪義解․持戒․觀想等行, 故愚鈍之人儘信彌陀之本願, 利根之人亦當止息思慮分別, 還愚癡行, 以念佛求往生. (參閱念佛3208)
【우란분경盂蘭盆經】
p3456-上→ 梵名 Ullambana-sūtra. 全一卷. 西晉竺法護譯. 又稱盂蘭經. 屬方等部經典.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內容記述佛陀之大弟子目連, 因不忍其母墮餓鬼道受倒懸之苦, 乃問法於佛, 佛示之於七月十五日衆僧自恣日, 用百味飯食五菓等供養十方佛僧, 卽可令其母脫離苦難. 依本經之說所行之盂蘭盆會, 已普遍流行於我國民間, 而有益於民間之孝行. 宗密之盂蘭盆經疏, 卽强調本經特具孝子報恩之思想, 與調和中國人倫與佛敎間關係之性質. 本經之同本異譯經爲報恩奉盆經, 譯者不詳, 又稱報像功德經. 又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所述之大盆淨土經, 或亦爲異本. 此外, 歷代三寶紀卷六․武周刊定衆經目錄卷九․開元釋敎錄卷二等皆載本經之譯者爲西晉竺法護;然或謂本經爲僞作, 指其內容與翻傳等無不有待商榷c, 出三藏記集卷四卽記載本經譯者不詳. 蓋倒懸之苦印度自古卽信之, 未可遽斷本經爲僞;若自經文揣摩, 竝與異本相較, 則經文中可能有若干釋者所附加之語句. 本經之註疏頗多, 較著者有吉藏之盂蘭盆經疏一卷․慧淨之盂蘭盆經贊述一卷․宗密之盂蘭盆經疏二卷․智旭之盂蘭盆經新疏一卷․元奇之盂蘭盆經略疏一卷․高辨之盂蘭盆經總釋一卷等, 計六十餘種. [開元釋敎錄卷三]
【우란분부盂蘭盆賦】
p3456-下→ 唐代楊炯撰. 描述則天武后於如意元年(792)將盂蘭盆分送佛寺之情形. 內容共八六七字. 首段敘述當日天氣․場所, 及自宮中引送盂蘭盆之壯麗景象. 第二段描繪南門之前整列的近衛兵, 及三公以下之百官靜黙竝立, 乃至則天武后臨御, 擧行盛大法會. 第三段讚武后之善政. 第四段則敘述夕陽西下, 法會結束時, 武后乘輿入宮. 文中所歌頌之事實, 鮮爲其他史書所傳, 然該文仍可作爲當時宮廷佛敎之參考史料. 著者楊炯, 華陰(陝西華縣)人, 自幼聰明博學, 善巧文章, 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共稱初唐四傑.
【우란분盂蘭盆】
p3454-上→ 梵名 Ullambana 之音譯. 爲漢語系佛敎地區, 根據盂蘭盆經而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擧行超度歷代宗親之儀式. 又作烏藍婆拏. 意譯作倒懸. 又稱盂蘭盆會․盆會. 乃梵語 avalambana(倒懸)之轉訛語, 比喩亡者之苦, 有如倒懸, 痛苦之極. 玄應音義卷十三․翻譯名義集卷九․釋氏要覽卷下, 及盂蘭盆經略疏等均謂, 盂蘭盆一詞, 原爲音譯之訛, 蓋盆係梵語 bana 之音, 而非如法苑珠林卷六十二所引大盆淨土經之言, 謂俱以七寶盆鉢施與佛及僧之盆鉢, 然歷代誤援其義者則不乏其例. 初於唐代慧淨之盂蘭盆經贊述中, 卽謂置珍饈美味於盆中, 以奉佛施僧而救倒懸之苦;宗密之盂蘭盆經疏卷下則謂盂蘭卽倒懸之義, 盆則爲救護之器, 故以盂蘭盆釋爲救倒懸․解痛苦之義;此一說法, 後世多採之. 又據宋代遇榮之盂蘭盆經疏孝衡鈔卷上載, 盂蘭盆經之經題, 意譯爲覺者說救倒懸器經, 盆字爲訛略語, 舊譯盆佐那, 新譯門佐羅․門佐曩, 卽救器. 蓋門佐曩爲梵語muñcana 之音譯, 乃巴利語 muccana 及梵語 mocana 之轉訛語, 然門佐曩有救護之意而無器皿之意, 故遇榮之說亦有訛誤. 盂蘭盆之起源極早, 印度兩大史詩之一的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第一大章之第十三章․第十四章, 及第四十五章至第四十八章等之中, 皆有關於盂蘭盆之敘述. 又摩奴法典第九章․摩訶婆羅多第一大章之第七十四章等, 其中皆有梵語 putra(子息)語源之說明, 謂男兒必須拯救(梵 trayate)墮於地獄(pun)之父之義. 因印度古來卽相信無子嗣者於死後必墮入惡處, 故婆羅門於二十歲修業圓滿後, 遂歸家娶妻生子, 以祭祀祖先之靈. 據盂蘭盆經所載, 佛弟子目連以天眼通見其母墮在餓鬼道, 皮骨相連, 日夜苦悶相續;目連見已, 以鉢盛飯, 往餉其母, 然其母以惡業受報之故, 飯食皆變爲火炎. 目連爲拯救其母脫離此苦, 乃向佛陀請示解救之法. 佛陀遂指示目連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印度雨季期間, 僧衆結夏安居三個月, 此日乃安居結束之日), 以百味飮食置於盂蘭盆中以供養三寶, 能蒙無量功德, 得救七世父母. 盂蘭盆經(大一六․七七九下):是佛弟子修孝順者, 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供養, 乃至七世父母, 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順慈憶所生父母, 乃至七世父母, 爲作盂蘭盆, 施佛及僧, 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另據大盆淨土經載, 甁沙王․須達居士․末利夫人等依目連之法, 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及衆僧, 以滅除七世父母之罪業. 我國最早行盂蘭盆會者傳爲梁武帝, 據佛祖統紀卷三十七載, 大同四年(538) 武帝曾至同泰寺設盂蘭盆齋. 又釋氏六帖卷四十五載, 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 卽以盆普施諸寺. 其後蔚成風氣, 歷代帝王臣民多行此會, 以報父母․祖先恩德. 據法苑珠林卷六十二祭祠篇․佛祖統紀卷五十一等載, 唐代諸帝如代宗․德宗等皆極重視盂蘭盆供. 另據大宋僧史略卷中內道場條載, 代宗將過去施盆於寺之儀式改設於宮內, 供奉更莊嚴之器物. 至於民間行盂蘭盆會之盛況, 如日僧圓仁之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四會昌四年(844)條所載, 長安諸寺在七月十五日供養, 作花蠟․花餅․假花等爭奇鬥艶, 竝於佛殿前鋪設供養, 全城士庶巡寺隨喜, 競修功德. 又據盂蘭盆經疏序載, 僧衆亦循例於是日各出己財, 造盆供養三寶. 宋代盂蘭盆之風習依舊, 然盆供之富麗莊嚴與供養佛僧之情形漸減, 而形成薦亡之行事. 據東京夢華錄卷八中元節條載, 是日焚燒冥錢, 衣服, 竝上演目連救母雜劇等. 高承於事物紀原一書中, 指責當時之盆會已失供養佛僧之意. 又據南宋吳自牧之夢梁錄卷四載, 僧寺於七月十五日設盂蘭盆會, 集施主之財米等而爲之行薦亡儀式. 因知其後盂蘭盆會已成爲寺院中每年重要行事之一. 據敕修百丈淸規卷七節臘章月分須知條及幻住庵淸規載, 盆會之內容僅限於諷經施食而已. 明代袾宏於正訛集中, 指出世人以該日施食鬼神爲盂蘭盆會之非. 淸代儀潤欲綜合諸說, 乃謂宜於白日奉蘭盆以供養三寶, 而於夜間普度鬼神. 然諸寺院遵行者不多, 而民間一般仍多以薦亡度鬼爲主. 此外, 在盂蘭盆會中所設之齋食供養, 稱盂蘭盆齋;供佛僧之百味飮食․百種器具, 稱盂蘭盆供;後世多以瓜․果․麵․餅․茶․飯等, 供養餓鬼. 日本則於推古天皇十四年(606)起, 諸寺於四月八日及七月十五日有設齋之行事. 齊明天皇三年(657), 始設盂蘭盆會, 因與祖先崇拜之民俗相融, 故其後卽盛行於朝野, 至今不輟. 因供奉亡靈, 故亦稱魂祭․靈祭․精靈祭․精靈會. 又行盆會爲除亡者之苦患, 而淨土眞宗亦以之爲追善․追福之修法, 乃稱歡喜會. 現今於七月十五日, 僧院循例擧行盂蘭盆會, 在諷經施食之外, 竝有供僧大會, 近年臺灣佛敎界更醞釀訂定該日爲僧寶節. 此日亦爲民間所謂之中元節, 於民間之信仰, 盛傳此日地獄門大開․釋放餓鬼之說, 故民間多於此日屠殺牲畜, 備辦飮食, 宴請諸餓鬼, 亦請道士誦經超度, 稱爲中元普度;蓋世人多以爲於此日備辦諸妙好食品宴請餓鬼, 可消災免難, 保佑平安順利. 然以佛敎戒殺之立場觀之, 如此作法非但不能獲益, 反造貪瞋殺業, 故其意義․果報實與佛敎之盂蘭盆逈異. [慧琳音義卷三十四․釋氏通鑑卷九․盂蘭盆經折中疏(靈耀)․百丈淸規證義記卷八(儀潤)․老學庵筆記卷七(陸游)․元亨釋書卷二十․卷二十二]
【우루구優樓佉】
p6412-中→ 梵名 Ulūka, 巴利名同. 印度六派哲學中勝論派之祖. 又作優樓迦․憂流迦․嘔廬迦․嗢露迦․優婁佉․羯拏僕(梵 Kaṇabhuj)․蹇拏僕(梵 Kaṇāda, 又譯蹇尼陀․迦那陀). 意譯爲鵂鶹․獯猴子. 或稱鵂鶹仙人․鵂角仙․食米齊(米屑)仙人.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載, 其人生於成劫之末, 然百論疏卷上之中則謂其生於佛陀之前八百年頃. 據傳, 曾著勝論經(梵 Vaiśeṣika-sūtra), 成爲勝論學派之根本要典. 其論旨係對宇宙萬物作空間之分析, 屬唯物多元論, 將諸法之範疇分別爲實․德․業․同․異․和合六種, 稱六句義. 一說優樓佉非人名, 而係種族名稱. 又在金七十論卷下, 列擧數論派之傳承, 所列第五祖之名爲優樓迦, 然恐非上文之優樓佉. [成實論卷二․四宗論․摩訶止觀卷十上․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玄應音義卷二十四․印度六派哲學](參閱勝論學派4869)
【우루빈나가섭優樓頻螺迦葉】
p6412-下→ 梵名 Uruvilvā-kāśyapa, 巴利名 Uruvela-kassapa. 佛陀弟子三迦葉之一. 優樓頻螺(梵 Uruvilvā)爲位於佛陀伽耶南方尼連禪河畔之地名, 迦葉(梵 Kāśyapa)爲其姓. 又稱耆年迦葉․上時迦葉. 未歸依佛陀之前, 與二位胞弟伽耶迦葉(梵 Gayā-kāśyapa)․那提迦葉(梵 Nadī-kāśyapa)皆信奉事火外道;以其頭上結髮如螺髻形, 故又稱螺髮梵志(梵 Jaṭila). 三兄弟領弟子千人住於摩揭陀國時, 爲有名望之長老, 故四方歸信雲集. 後佛陀示現種種神通度化, 遂成爲佛弟子, 將祭火器具皆投入尼連禪河. 今印度山琦(Sanchī)大塔塔門之浮雕中, 卽有佛陀敎化三迦葉之事蹟. 在密敎中, 位居胎藏界曼荼羅遍知院之三角智印左方. 形像爲全身肉色, 現比丘形, 合掌坐於座具上. 密號善巧金剛. [中阿含經卷十一․普曜經卷八․中本起經卷上․佛所行讚卷四․五分律卷十六․四分律卷三十二․靑龍寺儀軌卷中․大唐西域記卷八․玄應音義卷二十五․慧琳音義卷二十六]
【우루빈나취락優樓頻螺聚落】
p6413-中→ 梵名 Uruvilvāgrāma, 巴利名 Uruvelā gāma. 又作鬱鞞羅斯那尼(巴 Uruvelā-senāni)․優爲羅縣․漚樓頻螺聚落. 位於佛陀伽耶(梵 Buddha gayā)南方尼連禪河(梵 Nairañjanā)沿岸, 約係現今烏里爾(Urel)地方. 佛陀曾於其地修苦行六年. 大智度論卷三十四(大二五․三一一上):釋迦文佛, 於漚樓頻螺樹林中, 食一麻一米. 後佛陀於該地乞食, 接受長者斯那之女須闍多供養飮食. 梵語 uruvilvā 係由 urvāru(瓜名, 學名 Cucumis usitatissimus)轉化之語, 因其地遍生此瓜樹, 故以之爲名. 法華文句卷一下(大三四․一一中):優樓頻蠡, 亦優樓毘, 亦優爲, 此翻木瓜林. 此外, 該聚落亦爲優樓頻螺迦葉之出生地.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中阿含經卷八․卷三十三․卷五十六․五分律卷八․大智度論卷三․玄應音義卷二十五]
【우류만타산優流漫陀山】
p6407-上→ 梵名 Urumuṇḍa, 巴利名 Urumaṇḍa. 位於中印度朱木那河(Jumna, 卽閻牟那河)西南, 古代屬秣菟羅國(梵 Mathurā). 又作優留荼山․優流荼山․優留曼荼山․烏盧門荼山. 意譯大醍醐山. 阿育王經卷七(大五○․一五五上):優流漫陀, 翻大醍醐. 據景德傳燈錄卷一商那和修章載, 如來行化至秣菟羅國, 見一靑林, 枝葉繁茂, 遂告知阿難, 此地稱爲優流荼山;於如來滅度一百年後, 有比丘商那和修在此轉妙法輪. 商那和修卽付法藏第三祖, 其後, 第四祖優婆毛匊多亦在此大弘法化.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十八․阿育王傳卷三․翻梵語卷九]
【우민사佑民寺】
p2764-中→ 位於江西南昌. 始建於南朝天監年間(502~519), 後曾重建七次. 初名上蘭寺, 太淸初年改爲大佛寺, 唐開元年間改開元寺, 大中年間改上蘭院, 宋咸平年間改承天寺, 政和年間改能仁寺, 明景泰年間改永寧寺, 淸順治年間改佑淸寺, 民國十八年(1929)定名佑民寺. 寺內後殿有巨型銅佛, 殿前有千佛缸, 缸外裝飾有九十餘尊佛像. 另有明萬曆年間所鑄銅鐘一口. 本寺殿宇雄偉, 爲江西著名之古寺.
【우바계설니동자優婆髻設尼童子】
p6410-中→ 優婆髻設尼, 梵名 Upakeśinī. 爲文殊五使者之一, 亦爲八大童子之一. 又作小計設尼童子․鄔波童子․繼室尼童子․烏波髻設尼童子. 或稱奉敎菩薩. 位於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中央靠南第二位. 梵語 keśinī. 意謂美髮之女;upa, 爲接近․隸屬之意. 此尊係表文殊能施之三昧. 其形像呈童女形, 頂上有三髻, 全身黃色, 右手置於胸前, 持獨股戟(表示此尊銳利之妙慧), 左手豎掌, 食指․中指內屈, 著天衣, 坐於赤蓮花上. 密號爲密持金剛. 餘諸經軌所載另有異說. [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卷五祕密漫荼羅品․大日經疏卷五]
【우바국다優婆毛匊多】
p6408-上→ 梵名 Upagupta. 爲付法藏第四祖, 異世五師之一. 又作憂波毛匊多․優波笈多․優波崛多․鄔波毛匊多․優波毛匊提․憂波毛匊․優波崛. 略稱崛多. 意譯作大護․近藏․近護․小護. 以阿育王之帝師而知名, 爲中印度摩突羅國(梵 Mathurā)毛匊多長者之子. 優婆毛匊多性慈愍聰慧, 具辯才. 付法藏第三祖商那和修知是法器, 乃敎以繫念之法;若起惡心, 則於左邊著黑石, 若生善念, 則於右邊著白石. 優婆毛匊多依敎攝念, 最初黑石多, 漸漸黑白石相等, 至滿七日唯見白石時, 商那和修遂爲說四諦法, 優婆毛匊多當下證得須陀洹果. 又觀諸法苦․空, 無常, 證得阿那含果, 至出家受具足戒時, 得阿羅漢果. 其時阿育王聞優婆毛匊多於摩突羅國優留曼荼山之那羅拔利阿蘭若處爲衆說法, 欲往觀之, 優婆毛匊多以其居處狹隘, 遂率衆一萬八千人至華氏城爲王說法, 竝告之佛陀諸舊跡, 指示起塔供養, 竝建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阿難等諸大弟子之塔以供養之, 據傳共造八萬四千塔. 據阿育王傳卷三載, 佛陀曾於摩突羅國對阿難言(大五○․一一一中):我百年後, 摩突羅國有毛匊多長者之子名優波毛匊多, 敎授禪法. 弟子之中最爲第一, 雖無相好, 化度如我. 優婆毛匊多大弘法化, 度衆無數, 化緣事畢, 付法於提多迦, 遂取滅度. 俱舍論光記卷五謂優婆毛匊多著理目足論, 然事實難詳. 上記所說係北傳典籍所載, 南傳則缺其名. 據近代學者硏究, 阿育王之師目犍連子帝須(巴 Moggaliputta-tissa), 與優婆毛匊多或爲同一人. 推測目犍連子帝須其名, 係取佛陀弟子目犍連之名與舍利弗之姓帝須而成, 疑係優婆毛匊多兼具此二大弟子之德行, 故後人賦與此一敬稱. [雜阿含經卷二十三․卷二十五․善見律毘婆沙卷一․大智度論卷十․俱舍寶疏卷五․阿育王經卷八至卷十․阿育王傳卷四至卷六․付法藏因緣傳卷三․卷四․大唐西域記卷四]
【우바리경優婆離經】
p6410-下→ 凡二部. (一)攝於中阿含經卷三十二(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敘述長苦行尼揵從佛之問, 答以身口意三罰中身罰爲最重, 佛則立意業爲最重. 優婆離居士從尼揵處聞此說後, 爲非難佛之立義而詣佛所, 最後反歸化爲佛弟子, 斷惑證果. (二)攝於中阿含經卷五十二. 就中優婆離以七滅諍等比丘行事之如法不如法者詢問世尊, 斯爲持律第一之優婆離. 另有優婆離問佛經(優婆離律)一卷,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우바리범優波離梵】
p6405-中→ 梵唄之一. 又作優婆離梵. 係於沙彌受戒儀式時所唱誦之梵唄. 其文句爲:稽首禮諸佛及比丘僧, 令演毘尼法, 令正法久住, 優波離爲首, 及餘身證者, 今說戒要義, 諸賢咸共聽. 禪苑淸規卷九沙彌受戒文載(卍續一一一․四六二下):作梵闍梨(作『優波離梵” , 如不能, 卽作『云何梵” ):『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咒香), 廣爲衆生說, 爲剃頭受戒者說.”
【우바리優波離】
p6404-下→ ①梵名 Upāli, 巴利名同.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 又作優婆離․鄔波離․憂波利. 意譯作近執․近取. 印度迦毘羅衛國人. 出身首陀羅種, 爲宮廷之理髮師. 佛陀成道第六年, 王子跋提․阿那律․阿難等七人出家時, 優波離亦隨同出家. 實爲佛陀廣開門戶, 四姓平等攝化之第一步. 優波離精於戒律, 修持嚴謹, 譽爲持律第一;後於第一次經典結集時, 誦出律部. 有關其前生功德․出家因緣, 載於佛本行集經卷五十三至卷五十五. 又中阿含卷五十二優婆離經, 記述優婆離就律向佛陀請問;而同經卷三十二之優婆離居士, 與師乃同名異人. 在密敎, 爲胎藏界曼荼羅釋迦院中諸聲聞之一, 居於釋迦左方上列第七位. 其形像, 全身呈肉色, 現比丘形, 趺坐於荷葉上. [增一阿含經卷三弟子品․四分律卷四․卷五․五分律卷三十․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二․大智度論卷二]. ②巴利名 Upāli. 又作優婆離. 十八世紀泰國僧. 奉泰國大城王朝波隆科斯王(Borom Kos)之命, 組織僧團, 至錫蘭傳授泰國式戒法. 西元一七五三年, 依泰國僧團儀式, 爲薩羅難迦羅及五位錫蘭沙彌授比丘戒, 開創錫蘭暹羅派(Syām. -vaṃs. )之始, 後入寂於錫蘭.
【우바새계경優婆塞戒經】
p6409-下→ 梵名 Upāsaka-śīla-sūtra. 凡七卷, 或五卷․六卷․十卷. 又稱善生經․優婆塞戒本. 北涼曇無讖譯(426).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現唯存漢譯本. 係善生長者爲大乘在家信者(優婆塞)說三歸五戒等. 乃由長阿含及中阿含中之善生經(六方禮經), 敷演成爲一部大乘經典. 本經分二十八品, 說明菩薩之發心․立願․修學․持戒․精進․禪定․智慧等. 特別在受持品中, 除說明在家菩薩應受五戒之外, 更提出六重․二十八失意等, 通於梵網經所說十重四十八輕戒之大乘獨有之戒法. 六重法卽不殺生․不偸盜․不虛說․不邪淫․不說四衆過․不酤酒. 二十八失意卽包含有關不供養師長․飮酒․不看護病患等條文. 經中除引用法華․大城․智印․鹿子等經外, 竝述及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六所說之生因了因說, 更擧出曇無德․彌沙塞․薩婆多等部派之名, 故在經典成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尤其以本經闡說大乘戒, 因此特別受我國重視.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九․開元釋敎錄卷四․大乘戒經之硏究(大野法道)]
【우바새오계상경優婆塞五戒相經】
p6409-中→ 全一卷. 又稱五戒相經․優婆塞五戒略論. 劉宋求那跋摩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釋尊依淨飯王之請, 對於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酒戒等五戒, 一一擧出事例, 述說各種罪惡之輕重, 有不可悔罪, 如殺戒中有自作․敎人․遣使等殺人法, 均屬不可悔罪;另有中罪․小罪等, 則可懺悔而達到滅罪. 本經係仿小乘廣律之解說形式而作. [出三藏記集卷三․歷代三寶紀卷十․大唐內典錄卷四]
【우바새오계위의경優婆塞五戒威儀經】
p6409-中→ 全一卷. 劉宋求那跋摩譯. 又稱菩薩優婆塞五戒威儀經․五戒威儀經.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四冊. 與曇無讖譯之菩薩戒本經․玄奘譯之菩薩戒本爲同本異譯. 內容記述菩薩戒之戒相․持戒功德․懺悔法․自誓受法, 及優婆塞所應具備之威儀等. 如明示依優婆塞五戒生活者, 須遠離身四惡․口五惡․五邪命․五事嚴飾與五事放逸等. 所說攝於大乘律. [開元釋敎錄卷五]
【우바새優婆塞】
p6409-上→ 梵語 upāsaka 之音譯. 又作烏波索迦․優波娑迦․伊蒲塞. 意譯爲近事․近事男․近善男․信士․信男․淸信士. 卽在家親近奉事三寶․受持五戒之男居士. 爲在家二衆之一, 四衆之一, 七衆之一. 與優婆夷同係在家之信仰佛法者. 依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二載, 佛陀成道後, 至差梨尼迦樹林結跏趺坐, 其時, 來自北天竺之提謂(梵 Trapuṣa )․波利(梵 Bhallika)二商主以麨․酪, 蜜所和之摶供養佛陀, 而受三自歸, 是爲最初之優婆塞. 又依優婆塞戒經卷三載, 若受三歸竝受持一戒者, 稱一分優婆塞;受持二戒者, 稱少分優婆塞;受持二戒已, 若破一戒, 稱爲無分優婆塞;若受持三․四戒者, 稱多分優婆塞;受持五戒者, 則稱滿分優婆塞. 蓋有部律允許分受五戒, 有此五種之別. [俱舍論卷十四․大智度論卷十三․大唐西域記卷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參閱優婆夷6407)
【우바새응優婆塞應】
p6410-上→ 三十二應之一. 優婆塞, 指七衆中之在家男衆. 觀世音菩薩爲敎化衆生, 應其機類而示現三十二種身相;若男子受持五戒, 觀世音菩薩卽現優婆塞身於其面前, 而爲說法, 成就其事, 稱爲優婆塞應. (參閱三十二應511)
【우바이응優婆夷應】
p6407-下→ 三十二應之一. 優婆夷, 指七衆中之在家女衆. 觀世音菩薩爲敎化衆生, 遂應其機類而示現三十二種身相;若女子受持五戒, 觀世音菩薩卽以優婆夷身現於其前, 而爲說法, 成就其事, 稱爲優婆夷應.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參閱三十二應511)
【우바이정행법문경優婆夷淨行法門經】
p6407-中→ 凡二卷. 譯者不詳. 約譯於北涼(397~439). 又稱優婆夷淨行經․淨行經․淨行品.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係爲毘舍佉之母而說優婆夷之淨行. 共分三品:(一)修行品, 列擧優婆夷應修學之十法及應遠離之五十八法. (二)修學品, 擧示初學菩薩修習淨行之五十項, 以及爲得如來三十二大人相, 所應修習之二十項. (三)瑞應品, 述說菩薩處胎初生有十六種瑞應, 生時有三十二種瑞應.
【우바이타사가경優婆夷墮舍迦經】
p6407-下→ 全一卷. 又稱優陂夷墮舍迦經. 譯者不詳.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本經與佛說齋經(支謙譯)․八關齋經(沮渠京聲譯)皆爲中阿含卷五十五持齋經之別譯. 內容爲佛陀對優婆夷墮舍迦說齋戒之法及其功德. 卽於每月六齋日信持八戒, 凡一日一夜, 其功德遠勝於將十六大國之珍寶施與僧伽.
【우반右班】
p1616-上→ 禪林集會時, 大衆於法堂內之左右兩側依序列位, 稱爲兩班․兩序 ; 位於右側之知事位, 卽稱右班, 或東序.
【우발라용왕優鉢羅龍王】
p6412-中→ 優鉢羅, 梵名 Utpalaka. 八大龍王之一. 又作漚鉢羅龍王․優波陀龍王. 意譯作靑蓮花龍王․黛色蓮花龍王. 以其居於靑蓮花之池, 故有此名. 法華經序品, 記述八大龍王來會, 列有其名. [法華文句卷二下․法華玄贊卷二]
【우발라지옥優발羅地獄】
p6411-下→ 優鉢羅, 梵名 Utpala. 八寒地獄之一. 又作嗢鉢羅地獄․優鉢地獄. 意譯作靑蓮花地獄․黛花地獄. 此地獄寒氣强盛, 罪人全身皆爲靑瘀, 皮膚破裂, 故有此稱. 俱舍論疏卷十一(大四一․六一六中):嗢鉢羅者, 此云靑蓮花. 寒轉增故, 身色變靑, 如靑蓮花. 又起世經卷四列爲十地獄之第七, 謂優鉢羅地獄中有猛火燄, 其色如優鉢羅花. [長阿含經卷十九․大樓炭經卷二․北本涅槃經卷十一伽師地論卷四․大智度論卷十六․翻譯名義集卷七](參閱優鉢羅華6411)
【우발라화優鉢羅華】
p6411-下→ 優鉢羅, 梵語 utpala, 巴利語 uppala. 卽睡蓮. 學名 Nymphaea tetragona, 屬睡蓮科. 又作烏鉢羅花․漚鉢羅花․優鉢剌花․殟鉢羅花. 意譯作靑蓮花. 若冠靑色(梵 nīla)之形容詞, 則作泥廬鉢羅花(梵 n鐘輟tpala). 法華玄贊卷一載, 殟鉢羅華爲靑蓮華. 玄應音義卷三稱之爲黛花. 大日經疏卷十五謂優鉢羅有赤白二色, 又有不赤不白者, 形似泥廬鉢羅花. 依之, 或係優鉢羅花以靑色者居多, 且靑色者爲殊勝, 故通常稱爲靑色. 考之梵本, 其附加赤(rakta)․靑(nīla)等形容詞之語不少. 梵文佛所行讚經作 raktāṭpala, 法華經藥王品(大九․五四下)應以靑蓮花盛滿末香․妙音品(大九․五五下)目如廣大靑蓮華葉等處, 則使用 n鐘輟tpala 一語. [起世經卷二․無量壽經卷上․翻譯名義集卷八](參閱尼羅烏鉢羅華1896)
【우법개于法開】
p726-下→ 晉代僧. 爲晉代般若學六家七宗中識含宗之代表人物. 其生年, 籍貫均不詳. 師事于法蘭, 敏睿善辯, 以數術弘敎. 精通放光般若與法華, 又精醫術, 多有奇驗. 後住白山靈鷲寺, 每與支遁論卽色空義, 士夫和之, 聳動一時. 晉哀帝時, 累召至京師, 講放光般若, 凡舊學, 抱疑者, 莫不因之得釋. 講畢, 還東山. 謝安等均與交遊, 師高明剛簡, 嘗謂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 調九候以療風寒之疾.以此自利利人, 爲時人所崇. 年六十寂於所住處. [梁高僧傳卷四]
【우법난遇法難】
p5680-上→ 謂値遇佛法乃屬困難稀有之事. 宿善甚厚始得値遇無上深妙之敎法, 故若値遇佛法, 必得至心聽受奉行. 諸經論廣宣此說. [無量壽經卷下]
【우법난于法蘭】
p727-上→ 晉代僧. 高陽(河北蠡縣)人. 少有異操, 十五歲出家, 以精勤爲業, 冠年卽名流四遠. 性好山泉, 常居長安山寺, 與竺法護同隱, 後移居石城山足. 時人以其風力媲美庾元規, 孫綽之道賢論則以之比阮嗣宗. 師嘗歎曰(大五○․三五○上) : 大法雖興, 經道多闕, 若一聞圓敎, 夕死可也.乃遠適西域, 欲求異聞. 至交州, 罹患重疾, 卒於象林. [梁高僧傳卷四,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第七章(湯用彤)]
【우법부우법愚法不愚法】
p5454-下→ 又作愚法二乘不愚法二乘, 或愚法聲聞不愚法聲聞. 卽愚法小乘與不愚法小乘二者. 愚法小乘, 指愚於大乘法空之理的聲聞․緣覺二乘. 蓋愚法二乘唯證生空, 堅執法有, 未知大乘二空之眞理, 故貶爲愚法. 不愚法小乘, 指能證小乘理, 且得解大乘理之聲聞․緣覺二乘. 意謂雖同爲一小乘, 然其解心有勝劣之別. 因其能迴轉小乘之心趨入大乘, 故又稱迴心小乘(迴心二乘) ; 於賢首大師之五敎判中, 判爲始敎中之人.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觀無量壽經義疏卷末(淨影)․華嚴五敎章卷一]
【우보다라니경雨寶陀羅尼經】
p3699-中→ 梵名 Vasudhārā-dhāraṇī. 全一卷. 唐代不空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又稱妙月長者所問經․能獲一切財寶伏藏經․一切如來稱讚雨寶陀羅尼經. 本經敘述佛陀在憍睒彌國建咤迦林時, 該國之長者妙月, 前來請問得財寶․除疾病之法, 佛告以過去無數劫前, 曾遇持金剛海音如來, 由彼如來處得雨寶陀羅尼. 若受持․讀誦․思惟․計念, 竝爲他人廣說流布, 則由此陀羅尼之威德力, 可得快樂安穩;且諸天悉皆歡喜, 卽降下財寶穀麥. 長者聞之, 大喜而歸. 佛陀遣阿難訪長者宅, 見財穀充滿庫藏. 阿難還問其故, 佛陀答以如來不異語, 眞言句不可壞. 密敎以此經爲基礎, 立持世菩薩․寶生如來爲本尊, 修祈福祕法, 稱爲雨寶陀羅尼法. 又此經凡四譯, 初爲玄奘所譯之持世陀羅尼經, 第二譯卽前所述, 第三譯爲宋代法天之大乘聖吉祥持世陀羅尼經, 第四譯爲宋代施護之聖持世陀羅尼經, 以上四種譯本均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冊. 又本經之梵本現存. [大唐內典錄卷五․開元釋敎錄卷八]
【우보동자雨寶童子】
p3699-下→ 日本神名. 全稱金剛赤精善神雨寶童子. 於日本兩部神道中, 傳爲天照大神下生之像, 亦是大日如來之化現. 右手拄金剛寶棒, 左手仰掌持珠而立, 頂戴五輪塔, 作童子形. [國寶全集第四輯]
【우부소행선愚夫所行禪】
p5454-中→ 楞伽經所說四種禪之一. 謂外道及聲聞․緣覺等二乘之人只知觀無我․無常․不淨等人空之理, 而無法及於法空之境, 故貶爲愚夫所行禪. [四卷楞伽經卷二](參閱四禪1843)
【우사雨師】
p3699-上→ 我國古代神話中司雨之神. 後漢書祭祀志:以丙戌日祠風伯於戌地, 以己丑日祠雨師於丑地.
【우사藕絲】
p6688-下→ 指蓮之花梗與地下莖折斷後牽連之絲狀物. 如以斷除迷理與迷事之惑而言, 則以藕絲比喩迷事之惑. 蓋於見道可斷之迷理惑, 其性雖猛利, 卻易斷除, 譬如破石;於修道可斷之迷事惑, 其性雖鈍弱, 然斷之反難, 故以藕絲爲譬喩. 古德頌:見道如破石, 修道如藕絲.[朝野群載卷二仁王會咒願文]
【우상숭배偶像崇拜】
p4382-下→ 指依憑感覺塑造神靈之形像而加以崇拜. 又偶像易被誤有輕蔑之意, 故有學者主張應稱爲神像崇拜. 偶像崇拜可說是狩獵採集經濟階段以後, 人類文化稍發達時期, 對於認爲附有非人格性․超自然力之物體, 及寄宿有人格性精靈可發揮靈異能力之物體, 加以崇拜, 如聖石․聖樹之崇拜. 至農耕時期, 祖先崇拜漸漸興盛, 其後崇拜對象由人類形態擴展爲鳥獸混合形態. 近世學者就舊石器時代遺址中所發現之雕像頗多爭議, 或以爲係最早之神靈偶像, 或以爲其乃行法術而造之巫者形像. 蓋於文明社會之初期, 一方面視偶像爲神靈之造型而非其本身, 另一方面, 偶像一旦製成, 神靈遂附其上, 而與神靈同樣神聖, 前者與物神觀念不同, 後者又與抽象神之觀念有異. 復因各神靈均有不同之具體形像, 故須塑造各種不同之偶像. 發展到高度宗敎, 如基督敎․佛敎所尊崇之對象, 則以人類形態爲主. 初期基督敎對於崇拜神像之可否有很大爭議. 爲壓制其他宗敎而倡導偶像破壞, 因而偶像崇拜卽等於邪敎․異敎之意, 竝斷定佛敎卽是偶像崇拜. 佛敎雖創造許多佛菩薩等像, 然其一一造像, 各自具有不同之表徵, 且在藝術上皆有極高之評價 ; 其所代表之意義, 絶非如異敎所貶以爲低劣邪異之偶像崇拜. (參閱佛敎圖像學2701)
【우상偶像】
p4382-上→ 此語出自拉丁語 idola, 原意爲形像․姿態. 後有表示妨害正確認識之偏見․先入爲主之觀念等義, 則始自義大利人布魯諾(Giordano Bruno, 1548~1600). 在宗敎上指以土木或金屬所造之神佛像. 於印度佛敎初期, 係雕刻蓮花․輪寶等作爲佛陀之表徵. 於般舟三昧經․道行般若經等初期大乘經典中, 凡造立佛像, 乃爲獲般舟三昧․觀佛三昧的方法之一. 此外, 密敎諸尊像, 係由六大而成, 其形像爲大日如來所現, 故與大日如來同體不二. 像之手印․持物․身形等, 亦爲諸尊身密之所現. 修行者卽依本尊之像, 觀想自身安住於本尊之身, 口中唱誦本尊之眞言, 心中觀想本尊之本誓, 受本尊之加持, 因而得以進入與本尊相同之境界. 故佛像非僅爲一種偶像, 係爲供養․禮拜․信仰之對象. 惟偶像竝非佛敎所特有, 史記殷本紀卽有帝武乙無道, 爲偶人, 謂之天神, 與之博之記載. 又漢書本傳載霍去病過焉耆山, 得休屠王祭天金人, 或係我國偶像之最古者. 此外, 如一般神道敎亦皆有雕造偶像而加以崇奉之情形.
【우선가마조優禪伽摩鳥】
p6414-中→ 優禪伽摩, 梵語 uccaṅgama. 又作憂承伽摩鳥․鬱遮鳥. 意譯高逝鳥․高行鳥. 起世因本經卷二鬱多囉究留品(大一․三七二上):爾時, 彼鳥優禪伽摩從大山谷迅疾飛來, 卽銜其髮, 將彼死屍擲置餘洲. 又在印度, 以 uccaṅgama一語爲飛鳥之總稱. [大樓炭經卷一]
【우선右旋】
p1616-上→ 又作右迴․右繞. 卽向右迴旋. 如佛眉間之白毫向右方旋繞, 稱爲眉間白毫相, 爲佛三十二相之一.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中) : 眉間白毫, 右旋宛轉, 如五須彌山. 此外, 印度自古所盛行之禮法, 從右爲尊, 以右向中央之佛․塔․尊宿․長者等繞旋, 亦稱爲右旋. (參閱右繞1616)
【우수右手】
p1615-下→ 印度自古以來, 左手係用於如廁等不淨之行爲, 反之右手則代表神聖之手, 多用以觸取淸淨之物. 於佛敎中, 隨各時代與宗派之別, 所代表之含意亦不同. 天台宗以合掌之姿勢表示權實不二, 左手卽象徵權身五蘊之應身佛 ; 右手則象徵實身五蘊之報身佛. 於禪宗之曹洞宗, 歷來有所謂正․偏之說, 右手卽表示正位, 象徵平等之理 ; 左手則表示偏位, 象徵差別之現象. 於密敎, 在各種儀式․修法中, 或結印契之時, 每以右手代表智慧, 屬於金剛界 ; 左手則代表理․定, 屬於胎藏界. 大日經疏卷三(大三九․六一二中) : 左手是三昧義, 右手是般若義, 十指是十波羅蜜滿足義. 祕藏記本(大八六․七中) : 右手辨一切事, 故名智, 金剛界也. (中略)右手五指, 金剛界五智.
【우순사佑順寺】
p2764-下→ 位於熱河朝陽南塔街. 淸康熙三十八年(1699)破土, 四十六年落成, 後續有增建, 占地萬餘平方公尺. 寺中有佑順寺碑記, 敘述建寺之經過. 第一代住持綽爾濟喇嘛蘇住克圖大師, 原住持白塔寺, 因病來此靜養. 康熙三十七年八月, 淸聖祖行圍木蘭時, 因綽爾濟喇嘛之奏請, 敕建此寺, 竝賜寺名及檀香佛像. 主要殿宇有天王殿․藏經閣․大殿․更衣殿․東西配殿等. 乾隆四十八年(1783), 淸高宗出古北口, 由熱河至盛京謁陵時, 途中曾駐蹕於此. 現令之朝陽博物館卽設於寺中.
【우슬착지右膝著地】
p1616-下→ 爲印度之敬禮法. 卽以右膝跪地, 右趾尖觸地, 使右股在空, 又豎左膝於上, 使左足蹠著於地. 又作互跪․胡跪. 據釋門歸敬儀卷下載, 所謂互跪, 卽左右兩膝交互跪地, 乃有所啓請之意, 或用於悔過授受之儀式, 多爲比丘所用. 若以兩膝據地, 兩脛翹空, 兩足趾拄地, 挺身而立者, 則稱長跪, 多爲比丘尼所用. 法華經信解品(大九․一六中) :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一心合掌. [禪林象器箋卷十禮則門]
【우시라초優尸羅草】
p6403梵語 uśīra, 巴利語 usīra. 又作憂尸羅草․烏施羅草․嗢尸羅草. 意譯爲茅根香. 亦稱飮第p6․香菜. 冷藥草之一, 屬於蜀黍類, 其根有香氣. 學名 Andropogon muricatus. 産於喜馬拉雅山麓․恆河流域․緬甸․斯里蘭卡․爪哇․非洲等地, 分布在海拔約一千三百公尺以上之區域. 於印度, 在盛夏時節, 以其粉末塗身, 可袪除苦熱而得淸涼. [最勝王經卷七․正法念處經卷二十三․蕤呬耶經卷中․十誦律卷十一]
【우안거雨安居】
p3698-中→ 又作安居․夏安居. 爲僧衆修行制度之一. 印度夏季雨期長達三個月, 此期間, 僧尼禁止外出, 以免踏殺草木小蟲, 而聚居一處, 坐禪修學, 接受供養, 稱爲雨安居. (參閱安居2398)
【우양안牛羊眼】
p1504-中→ 指凡庸之眼. 以牛羊眼所見比喩看法之拙劣. [大智度論卷八十二․摩訶止觀(會本)卷一之五]
【우어右語】
p1616-中→ 卽指道場疏之文. 禪林修法會時, 開始與結束所讀誦之啓白文, 一般皆先敘以某州某寺某甲値某事諷某經等, 其次卽爲四六文之疏語, 疏語之首必有右伏以三字, 故疏語又稱右語. 所謂右, 卽指前述之事緣․諷誦等 ; 伏以, 則於其下詳述其志趣․禱願等事. 一般右語, 皆以簡短騈儷之四六文撰成. 法會時, 由維那宣讀疏文, 宣讀至右語時, 住持須跪於香爐前, 稱爲右語跪爐. [禪林象器箋卷十五文疏門]
【우왕보인牛王寶印】
p1504-上→ 爲日本佛寺或神社所用之護符. 王亦作玉. 或謂牛王爲佛陀之異稱. 日本奈良東大寺二月堂․紀伊高野山․熊野三山․京都祇園社等, 皆曾頒布木版印刷之除厄護符, 然其圖樣各異. 東大寺二月堂之牛王寶印題有南無頂上佛面除疫病․南無最上佛面願滿足等文字. [寂照堂谷響集卷一․眞俗佛事編卷一]
【우왕牛王】
p1504-上→ 梵語 剩u靠bha. 又作超群․勝群. 指牛中之王. 牛王之形色勝於其他諸牛, 譬喩佛德於一切人中爲最勝. [勝鬘經攝受章․無量壽經卷下․法華經玄贊卷五本]
【우요불탑공덕경右繞佛塔功德經】
p1617-下→ 全一卷. 唐代實叉難陀(652~710)譯. 又作繞塔功德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六冊. 本經係佛應舍利弗之請, 以偈宣說右繞佛塔之功德. 初敘在家衆右繞塔可得夜叉鬼神等之親近供養․遠離八難․具妙色相․生於最尊之姓․儀容端正等功德. 次敘出家衆右繞塔可得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四諦․根․力․覺․道, 永離貪瞋癡, 證獨覺菩提等功德. [開元釋敎錄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二]
【우요右繞】
p1616-下→ 梵語 pradakṣiṇa, 巴利語 padakkhiṇa. 音譯作鉢喇特崎拏. 又作右旋․旋右․右遶. 卽以右向中央之尊像旋繞以表尊敬之意 ; 卽尊像在行者之右手邊. 爲表示禮敬之行道方式. 印度自古卽盛行此一禮法, 以表示對佛․塔․尊宿等之敬意.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七上) : 稽首佛足, 右遶三匝.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旋右觀時章(大五四․二二五中) : 鉢喇字緣, 乃有多義, 此中意趣, 事表旋行. 特崎拏, 卽是其右, 總明尊便之目, 故時人名右手爲特崎拏手, 意是從其右邊, 爲尊爲便, 方合旋繞之儀. 然右旋之古義甚多, 依南山道宣之釋門歸敬儀卷下․義淨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之說, 則向尊者右手邊而旋, 出於其左手邊, 是爲右繞 ; 反之, 卽爲左繞. 另據道宣之關中創立戒壇圖經․道宣律師感通錄所載, 則揭出東迴左轉, 南出而返之說, 是爲左旋之意. 道宣於不同之著作所提出之繞佛作法各異, 頗令後世産生混淆之感. 若依據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三釋僧像篇所闡釋者, 則知繞旋之時, 本有繞佛與繞壇兩種之別, 繞佛時本乎致敬, 繞壇則便乎行事 ; 致敬則必須右繞, 以表示執侍之恭勤 ; 行事則必須左繞, 俾使尊卑上下合於倫序. 禪林象器箋卷十禮則門 : 忠按 : 禪林巡堂者, 左遶而準遶壇儀 ; 尋常行道者, 右繞而準遶佛儀. 又慧琳音義卷二十一列出卍字形與白毫右旋之圖. 準此可知, 無論右繞․左繞, 皆以尊者之左右爲標準而繞行之. 右繞之時, 或僅繞行一周, 或三匝(稱右繞三匝)․七匝, 乃至百匝․千匝不等, 皆隨禮敬者之意. 較常採用者爲右繞三匝, 據賢者五戒經載, 旋塔三匝乃表示禮敬三尊, 以期滅除三毒之意. 釋氏要覽卷中亦謂, 三匝表示三業, 七匝表示七支. 此外, 有關右繞之功德, 據提謂波利經所載, 右旋繞佛可得下列五福 : (一)於後世得端正美色之形相. (二)音聲淸妙. (三)得以生天. (四)生於王家, 其位尊貴. (五)終究能證涅槃. [大智度論卷六十七․大唐西域記卷二․法苑珠林卷三十七․萬善同歸集卷二]
【우憂】
p6060-中→ 梵語 daurmanasya. 表示憂惱․心不悅之意. 在五受中稱爲憂受, 二十二根中稱爲憂根. 俱舍論卷三謂, 此損惱不悅之心, 僅與意識相應. 然成唯識論卷五則列擧二說, 一說如上所述, 一說能與五識․意識相應;其中, 受逼迫之輕微者爲憂, 重者爲苦. 此憂根僅限於欲界, 不通於色界․無色界.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九․卷一四二․俱舍論光記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本]
【우우虞愚】
p5597-上→ 浙江山陰人. 字佛心, 號德元. 民國十三年(1924), 入武昌佛學院, 從學於太虛大師. 與大醒, 芝峰等人同學. 十八年轉入廈門大學, 專究哲學, 時曾至閩南佛學院硏讀, 竝從呂澄學因明. 後以因明學之硏究著稱, 任閩院敎席. 著有因明學一書. 生卒年不詳.
【우우吽吽】
p2829-下→ 吽, 原爲牛․虎之叫聲, 一般多用於密敎, 表示摧破․恐怖之聲 ; 於禪林中, 吽吽二字連用, 卽表示無法用文字言句詮釋之無分別境. 臨濟錄勘辨(大四七․五○四上) : 師問杏山 : “如何是露地白牛?” 山云 : “吽吽!”
【우익대사종론蕅益大師宗論】
p6285-中→ 凡十卷. 明代成時編. 又稱靈峰宗論․靈峰湡益大師宗論․湡益宗論. 此論係編集湡益一生之宗論, 凡願文․法語․答問․普說․茶語․說․文․偶錄․書․論․辨․議․記․緣起․序․題跋․疏․傳․壽序․塔誌銘․祭文․頌․銘․箴․詞․贊․詩偈等. 卷首有智旭之自序及成時之序.
【우익지욱蕅益智旭】
p6285-下→ (1599~1655)明代僧. 吳縣(江蘇)木瀆人, 俗姓鍾. 字湡益, 號八不道人. 由於晩居靈峰(浙江杭縣)建寺․創社․著書, 故世稱靈峰湡益大師. 少好儒學, 誓滅釋老, 偶閱袾宏之自知錄․竹窗隨筆, 遂取己所著闢佛論焚之. 服父喪期間, 聞地藏菩薩之本願, 始萌出家之志. 二十二歲專致念佛. 翌年發四十八願, 自稱大朗優婆塞. 二十四歲就憨山大師之門人雪嶺剃度. 師嘗學華嚴․天台․唯識, 欲統一禪․敎․律, 綜合佛敎諸家體系, 惟於實踐上側重念佛. 竝兼治儒家․景敎. 主張融合佛․道․儒三敎. 著作極多, 其中閱藏知津, 係解說大藏經之經․律․論․雜等四部. 竝融會諸敎學, 注釋大乘起信論․大乘止觀論. 彌陀經要解一書, 乃調和禪與念佛之作. 門人成時別編其遺文爲靈峰湡益大師宗論十卷. 與憨山․紫柏․蓮池竝稱明代四大高僧. [淨土聖賢錄卷六․靈峰湡益大師宗論卷一](參閱智旭5019)
【우자관吽字觀】
p2829-下→ 卽密敎修法中以吽 字作觀之觀法. □(hūṃ 吽)爲印度吠陀時代以來用於咒法之眞言密語, 於密敎中, 以此字含有多重深義及無量功德, 故阿閦如來․金剛薩埵․金剛波羅蜜․金剛軍荼利及胎藏界金剛手院之諸尊均以此字爲其種子, 乃密敎各種密語中, 特受重視者. 據不空所譯金剛王菩薩祕密念誦儀軌載, 行者觀想自身爲金剛薩埵, 在兩膝․心․舌及兩手觀想吽 字, 吽字遂騰放金光, 照見法界. [諸儀軌稟承錄卷五]
【우자의吽字義】
p2829-中→ 全一卷. 日僧空海撰. 又作吽字釋․吽字眞言. 爲日本眞言宗十卷章之一, 三部書之一. 今收於大正藏第七十七冊. 解說□(hūṃ 吽)字由□(a, 阿)․□(ha, 賀)․□(ū, 汚)․□(ma, 柚)等四字所合成, 說明此字象徵菩提心, 爲金剛薩埵之種子, 具有一切萬法之義. 爲解說吽字之字相(阿․賀․汚․柚等四字之解釋, 爲顯敎之釋)與字義(密敎之深祕釋)之必修聖典.
【우장현진牛場玄眞】
p1505-中→ (1893~ )日本佛敎學者. 屬於天臺宗. 歷任東京外語大學․大正大學敎授等職. 擅天臺學, 對隱元禪師硏究甚深. 熱心中國佛敎, 我國留日學僧頗多得其照拂者. 且擅中文, 譯有不少釋印順之佛學作品爲日文, 如中國禪宗史․中國佛敎史略等皆是. 著有黃檗隱元禪師慶誕千字文. 時論散見於日本各佛敎刊物.
【우전야백유羽田野伯猷】
p2505-中→ (1911~ )日本佛敎學者. 一九三六年東北帝國大學印度學科畢業, 其後, 任敎於該校多年. 一九五一年, 以西藏佛敎史序說 一書獲得文學博士. 一九六二年, 任倫敦大學敎授, 從事西藏及中亞史料之硏究, 成爲日本硏究酉藏文獻學之先驅. 著作有西藏撰述佛典目錄等.
【우전왕경優塡王經】
p6411-中→ 全一卷. 西晉法炬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此經有三譯, 與大乘日子王所問經․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優陀延王會爲同本異譯. 敘述優塡王之后歸依佛陀, 證得須陀洹果, 而王卻因聽信無比夫人讒言, 欲以百箭射殺王后. 然所射之箭均繞后三匝, 而還住於王前. 王大爲驚懼, 偕無比夫人詣佛所懺罪, 佛乃爲說誡女色事. 王卽接受佛陀敎化, 歸依三寶. [出三藏記集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二]
【우전왕優塡王】
p6411-上→ 優塡, 梵名 Udayana. 又稱優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鄔陀衍那王. 全稱嗢陀演那伐蹉(梵 Udayana-vatsa). 意譯日子王․出愛王. 爲佛世時憍賞彌國(梵 Kauśāmbī)之王. 因王后篤信佛法, 遂成爲佛陀之大外護.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載, 佛陀曾昇至三十三天, 爲生母說法, 彼時, 優塡王未能禮佛, 憂苦愁病, 群臣遂以牛頭栴檀(牛頭山所産之香木)造一尊五尺佛像, 王乃痊癒. 此爲印度造佛像之濫觴. 另於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三․觀佛三昧海經卷六․大乘造像功德經卷上等皆述及此事. 然於造立形像福報經․作佛形像經, 則謂王十四歲時, 至佛所請問造像功德, 而未提及佛至三十三天之事. 相傳此佛像之模像曾傳來我國, 且於三國時期, 以此模像再雕之佛像東傳日本, 嵯峨淸涼寺之栴檀瑞像卽是. 此外, 關於優塡王是否爲憍賞彌國王, 諸經論所說不一. 如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 竝擧出優塡王爲拔嗟國王, 優陀延王爲南海之主. [法句譬喩經卷四․優塡王經․大乘日子王所問經․瑜伽論記卷十七上․大唐西域記卷五․卷十二]
【우전于闐】
p727-中→ 梵名 Ku-stana. 西域古王國. 又作于塡, 于殿, 于遁, 谿丹. 位於新疆西部, 卽今和闐(Khotan)之地. 西元三世紀前後稱爲瞿薩旦那(意譯地乳), 印度人則稱屈丹, 自古卽爲印度, 波斯, 中國間之貿易途徑, 亦爲東西文化之要衝. 據大唐西域記卷十二載, 此國大半爲沙磧, 氣候和暢, 盛産寶玉及多種礦, 植物, 人性溫恭, 崇尙佛法, 初行小乘, 至西元五世紀初, 盛行大乘佛敎, 凡傳入中國之經典, 十之八九須經此地, 乃西域諸國中與我國最親善者. 西晉太康七年(286), 此地之沙門祇多蜜齎來光讚般若經 ; 東晉之世, 支法領於此地得六十華嚴之梵本 ; 北涼時, 曇無讖於此得大般涅槃經, 沮渠京聲得禪法要解, 禪袐要治病經 ; 蕭齊之時, 法獻於此得觀世音懺悔除罪咒經 ; 梁太淸二年(548), 此地之沙門求那跋陀齎來勝天王般若經 ; 至唐代, 實叉難陀亦齎來八十華嚴等經. 十一世紀回敎徒入侵後, 佛敎卽告衰頹 ; 加上天災等禍害, 昔日莊嚴盛大之寺院, 佛塔悉已埋入沙土中, 逮近時中央亞細亞之探險, 始發掘此地之佛敎遺跡與珍貴史料. 此地語言屬伊朗語系之于闐語, 在敦煌千佛洞卽發現以此種語言所書寫之佛敎經典, 現存有金剛般若經, 金光明經, 大乘無量壽經(無量壽宗要經), 一百五十頌般若波羅蜜多經等. 又此地亦發現以印度俗語寫成之古寫本, 其文字有月氏時代之梵書, 古代之佉盧虱吒文字. [洛陽伽藍記卷五, 開元釋敎錄卷九, 後漢書西域傳第七十八, 五代史四夷附錄第三, 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第十五, T. watters : On Yunn Chwang, vol.Ⅱ ; R. Hoernle: Manuscript Remain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vol. I]
【우정백수宇井伯壽】
p2386-上→ (1882~1963)日本曹洞宗學僧. 爲現代日本印度哲學․佛敎學權威. 愛知縣人. 十二歲入檀那寺小坂井町伊奈東漸寺(曹洞宗)活山卍壽和尙之門, 得度後改名伯壽, 號活翁. 及長, 爲靈洞臺雲之法嗣. 明治三十九年(1906)入東京帝國大學專攻印度哲學. 大正二年(1913)留學歐洲. 四年後返國, 任曹洞宗大學敎授. 十二年任東北帝國大學敎授. 十五年任東漸寺住持(第三十四世). 昭和五年(1930)任東京帝國大學敎授, 而東北帝國大學敎授之職則轉爲兼任. 六年著成印度哲學硏究六卷, 而得帝國學士院賞獎. 十四年十一月, 曾至我國. 十六年九月, 出任駒澤大學校長. 十七年一月, 辭退校長及東漸寺住持之職. 二十八年以其開拓印度哲學硏究之功勞, 獲得文化勳章. 在其五十餘年硏究․敎學之生涯中, 著書․翻譯之數頗衆, 弟子亦遍於日本各大學中, 其對日本曹洞宗之貢獻至鉅, 尤其以近代之硏究方法, 架構成印度哲學史及中國․日本佛敎史之體系, 更是立下了不朽之功績. 其主要著作有 : 印度哲學史․支那佛敎史․攝大乘論硏究․禪宗史硏究三冊․佛敎思想硏究․印度哲學硏究․參考論理學等. 另與久保勉氏共譯之書有哲學槪論․巴利文梵網經․阿育王法敕․大乘起信論․傳心法要․頓悟要門․禪源諸詮集都序․寶慶記․因明入正理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成實論․中邊分別論等. 此外, 尙編纂西藏大藏經總目錄, 及著作佛敎論理學․佛敎汎論․安慧護法唯識三十頌釋論․四譯對照唯識二十論硏究․陳那著作の硏究․瑜伽論硏究․寶性論硏究․大乘莊嚴經論硏究․瑜伽論菩薩地索引․釋道安硏究等. 昭和三十八年七月入寂, 世壽八十二.
【우정友情】
p1329-上→ 指慈悲之慈. 相當於佛敎用語彌勒(梵 maitrī)一詞, 此語乃由 mitra(友)字變化而來, 卽俗謂之友情. 友情表示無緣之慈悲, 無緣卽無條件之意. 無條件之友情, 爲佛敎對愛之最高發揮. 佛敎之出世間卽是超越血緣․地緣, 出離家園與國家, 超越骨肉血親之愛, 超越國別地域之愛, 對所有人皆平等奉獻無條件之友情, 此卽所有佛敎徒必備之條件.
【우제牛祭】
p1505-中→ 日本京都廣隆寺每年十月十二日所行之祭典. 原稱摩咤羅神風流, 江戶時代稱摩咤羅神祭禮. 考其起源, 或係常行三昧堂所發起, 摩咤羅神卽爲其道場之守護神. 通常爲求天下安穩․除災․治病等而行之. 祭典中, 摩咤羅神乘牛而進, 故稱牛祭.
【우종寓宗】
p4931-下→ 日本佛敎用語. 又稱附宗. 謂寄寓於他宗之宗旨. 卽指不獨立成一宗, 而附屬於其他之宗派者. 據元亨釋書卷二十七諸宗志所載, 淨土․成實․俱舍三宗爲寓宗, 譬如國之附庸. 日本鎌倉時代, 此三宗爲其他諸宗所兼學, 未成獨立之一宗, 故稱爲寓宗. [十宗略記]
【우주론宇宙論】
p2387-中→ 宇, 指四方上下 ; 宙, 指古往今來. 宇宙, 含有空間與時間無限連續之意 ; 亦卽指質能世界之總體而言. 宇宙論, 卽探討宇宙整體之過去․現在․未來之論說 ; 亦卽就宇宙之起源․發生․構造․變化等情形, 加以硏究分析, 而歸納出一套完整有系統之學說. 關於宇宙之起源論, 有所謂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等 ; 宇宙之發生論, 則有創造說․流出說(卽開展說). 印度哲學之宇宙論, 通常有轉變說(開展說, 梵 Pariṇāmavāda)與積集說(梵 Ārambha-vāda)兩種. 所謂轉變說, 卽指由一生多之意, 此爲正統婆羅門之思想, 後經僧佉學派之改革, 而立二元論之說. 所謂積集說, 卽指宇宙本由多數之原子結合而成, 此說初爲耆那敎之主張, 後由勝論學派加以整理組織. 至於佛敎, 原卽認爲宇宙爲無始, 而不設定宇宙起源之論說, 故旣不主張宇宙創造說, 亦未認可所謂轉變說與積集說等. 然於同時, 由於佛學包容廣闊, 敎義淺深不同, 故對宇宙之思想見解亦不免錯綜互異, 有就現象事物之因果連續, 說明萬有由多元生起之學派 ; 有主張物質現象爲精神原素所開展的唯心一元論之學派 ; 有肯定超越現象的實在本體論之學派 ; 亦有不辨本體與現象, 以現象歸於本體活動, 提倡現象卽本體之學派. 然若從全部佛敎義理觀之, 則將宇宙從本體與現象的兩方面去解釋, 最後自可到達現象卽本體之歸結. 但僅從現象的一面去考察, 說明現象生起之因由及次第者, 稱爲緣起論 ; 僅從本體的一面去考察, 說明本體究竟如何者, 稱爲實相論. 然兩方面之分別考察, 僅係爲到達現象卽本體的理想之階段, 故兩方面之理論實乃互相包容․彼此含攝, 故知緣起論與實相論有著互爲表裏之關係. 所謂諸法卽實相․事事無礙․介爾一念, 圓具法界三千之法․三世十方國土, 普現一微塵中而不迫迮, 此乃萬法一如之妙相, 一乘究竟之極理. 又若將宇宙論之內容加以分類, 竝以之配合佛敎之各種深淺敎義, 則可槪述如下 : (一)宇宙綜合論(世間論), 卽觀察宇宙的系統形狀之論說, 如須彌山說․三千大千世界說․成住壞空四劫說․三界說․十界說等. (二)宇宙分析論(萬法論), 卽分析宇宙的成立要素之論說, 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 乃至五位百法․五位七十五法等. (三)宇宙轉動論(因果論), 卽說明宇宙的因果法則之論說, 如四緣說․六因說․五果說等. (四)宇宙現象論(緣起論), 卽考察宇宙各種差別現象從何處生起․如何顯現等問題之論說, 如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眞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 (五)宇宙本體論(實相論), 卽探討宇宙之實相與體性之論說, 如法有論․法空論․有空中道論․無相皆空論․諸法實相論. 大抵而言, 實相論之發展, 係啓端於小乘之有空論, 轉而爲大乘之有空中道論, 最後到達本體卽現象, 萬有皆一如之諸法實相論, 此亦爲佛敎宇宙論之極峰.
【우중禺中】
p3923-上→ 巳時, 卽午前九時至十時頃. 今泛稱中午用齋前之時刻爲禺中. 此外, 天台宗引華嚴經日出三照之文配以五時敎, 而將其中第四之般若時定爲禺中時敎.
【우중외도雨衆外道】
p3699-上→ 梵名 Varṣagaṇa. 音譯嚩利沙鍵拏. 又稱雨際外道. 乃數論學派十八部之一. 然又有以雨衆外道爲數論學派之別稱者.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末載, 此派爲迦毘羅仙上足弟子筏里沙所立. 筏里沙, 梵名 Vārṣya, 又作伐里娑, 意譯雨期, 生於印度之雨期, 故名. 又依俱舍遁麟記卷一載, 其弟子多如雨際時之雨, 故稱雨際外道. 此外道主張因中有果論. [瑜伽師地論卷六․顯揚聖敎論卷九․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本․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三]
【우중주급愚中周及】
p5454-上→ (1323~1409)日本臨濟宗僧. 美濃(岐阜縣)人. 十三歲, 依京都臨川寺夢窓國師出家, 其後師事春屋妙葩. 學於比叡山, 後至建仁寺. 曆應三年(1340)渡海至我國參訪, 嘗謁見金山卽休和尙. 觀應二年(1351)歸返日本, 開創安藝佛通寺, 將軍足利義持歸依受敎. 應永十六年示寂, 世壽八十七. 敕諡佛德大通國師. 遺有語錄. [愚中和尙年譜․延寶傳燈錄卷六]
【우진일서牛津逸書】
p1504-下→ (Anecdota Oxniensia)係英國牛津大學自一八八一年陸續出版之梵文佛敎原典. 又作牛津大學逸書. 德國比較宗敎學․語言學學者麥克斯穆勒(Max Müller, 1823~1920)早歲學於法國佛敎學者布諾夫(Eugène Burnouf, 1805~1852)門下, 深硏梵語與吠陀經典, 後與當代知名佛敎學者二十餘人共同編成梵語․巴利原典及英譯本之東方聖書四十九卷, 穆勒任總監督. 至一八八一年, 獲得當時留學英國之日本學者南條文雄之協助, 校訂出版梵文佛典, 命名爲牛津逸書, 先後出版金剛般若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般若心經․尊勝陀羅尼等. 大部分原典係來自日本, 送抵牛津後, 由英日兩國學人共同校訂出版. 此外, 又將所有出版之原典一一譯爲英文, 收於上記之東方聖書中. 此類原典與譯本之出版, 對十九世紀東方學之硏究風潮具有極大之影響力.
【우치삼종발상愚癡三種發相】
p5455-下→ 據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載, 行者修禪定時有三種愚癡發相, 卽 : (一)計斷常癡相, 謂行者於修定時, 忽發思惟, 分別我及諸法爲斷滅或常住, 如此癡覺念念不斷, 而障於正定出世之法. (二)計有無癡相, 謂行者於修定時, 忽發思惟, 分別我及諸法爲有或無, 且見心卽發, 隨見生執, 而障於正定. (三)計世性癡相, 謂行者於修定時, 忽發思惟, 分別四大五蘊․假名衆生及諸世界, 以智辯能問能說, 是非諍競, 離於眞實之道, 如是執計世間之性, 而障於正定.
【우치愚癡】
p5455-下→ 梵語 moha 或 mūdha. 又作癡․無明. 卽無智無明, 闇愚迷惑, 對事物不能下一適當判斷. 爲六種根本煩惱之一, 亦爲三毒(貪․瞋․癡)之一. [俱舍論卷四․順正理論卷十一]
【우치재愚癡齋】
p5456-上→ 洞山良价禪師臨命終時, 爲誡絶弟子執戀之情而設之齋會. 景德傳燈錄卷十五良价傳(大五一․三二三中) : 唐咸通十年三月, 命剃髮披衣, 令擊鐘, 儼然坐化. 時, 大衆號慟移晷, 師忽開目而起曰 : “夫出家之人, 心不附物, 是眞修行. 勞生息死, 於悲何有?” 乃召主事僧, 令辨愚癡齋一中, 蓋責其戀情也. 衆猶戀慕不已. 延至七日, 食具方備, 師亦隨齋 ; 畢曰 : “僧家勿事大率臨行之際喧動如斯!” 至八日, 浴訖, 端坐長往.
【우파나야나優波拿耶那】
p6404-上→ 梵語 upanayana 之音譯. 意譯爲將導. 乃婆羅門敎之入盟式. 卽弟子拜師之儀式, 此儀式均於少年時擧行. 於印度四姓中, 除最低賤之首陀羅外, 其餘三姓少年, 均可於儀式中自師傳受聖紐, 此後卽能受學吠陀聖典.
【우파난타용왕優波難陀龍王】
p6405-下→ 優波難陀, 梵名 Upananda. 又作婆難陀龍王․跋難陀龍王. 意譯爲重喜龍王․延喜龍王․大喜龍王, 賢喜龍王. 八大龍王之一. 與難陀龍王爲兄弟, 故一般連稱此二龍王爲難陀跋難陀. 優波難陀善能順應人心, 調御風雨, 深得百姓歡喜, 故有大喜等名稱. 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所載, 昔時佛陀至三十三天爲母說法時, 難陀․優波難陀龍王見彼諸沙門飛行於天上, 遂興起瞋恚心, 欲放大火風阻止, 後爲目犍連降伏, 乃隨衆至佛所聽法. 諸龍王於大乘諸經中被視爲護法之龍神, 多列於佛陀說法之會座中, 如法華經卷一序品․北本涅槃經卷一壽命品所載. 又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亦載, 佛陀降誕之時, 此二龍王於虛空中吐淸淨水, 一溫一涼, 以灌太子之身. 在密敎, 優波難陀與難陀皆位列於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中之南西北三門內左邊. 大日經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上):第二重廂曲之中置二龍王, 右曰難陀, 左曰跋難陀. 首上皆有七龍頭, 右手持刀, 左手持羂索, 乘雲而住. [大智度論卷三․法華經文句卷二下․法華經玄贊卷二本․出三藏記集卷二․慧琳音義卷二十五](參閱難陀龍王6723)
【우파마나優波摩那】
p6404-下→ 梵名 Upamāna. 又作優婆摩那. 意譯爲譬喩. 據慧琳音義卷二十六載, 優波摩那係佛陀之庶子. 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四迦葉壽量品曾述及比丘優婆摩那之名. [翻梵語卷二]
【우파바사優波婆娑】
p6404-上→ 梵語 upavās. 又作鄔婆沙. 指於一日一夜受持八戒之在家男女. 意譯爲近住, 卽近聖道而住之義. 又譯作齋, 爲持八齋戒之義. 或譯爲善宿, 取其離惡而宿於善道之義. [成實論卷九․俱舍論光記卷十四․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우파선다優波扇多】
p6403-下→ 梵名 Upaśānta. 又作優波羶大․優波羶馱. 約生於西元三世紀頃之比丘, 其事蹟不詳. 著有阿毘曇心論六卷, 係因法勝阿毘曇心論」過於簡略, 而依之再增廣而成者. 出三藏記集卷十二列擧薩婆多部記目錄五十三祖中, 第三十祖名爲優波羶馱羅漢;又於同書之佛大跋陀羅師宗相承五十四祖中, 第二十七祖名爲優波羶大, 此二人應皆與優波扇多爲同一人. [開元釋敎錄卷十三․閱藏知津卷十九․俱舍論法義卷一․緣山三大藏總目錄卷中]
【우파이優婆夷】
p6407-中→ 梵話 upāsikā 之音譯. 又作優婆私訶․優婆斯․優波賜迦. 譯爲淸信女․近善女․近事女․近宿女․信女. 卽親近三寶․受三歸․持五戒․施行善法之女衆. 爲在家二衆之一, 四衆之一, 七衆之一. 增一阿含經卷三列擧佛在世時以難陀難陀婆羅爲優婆夷三十人之上首. 南方所傳巴利律藏大品(Mahā-vagga), 則謂優婆夷始於耶舍(在五比丘後出家受戒者)之母. [俱舍論卷十四․維摩經略疏卷二․大唐西域記卷九]
【우파저사優波底沙】
p6403-下→ 梵名 Upatiṣya, 巴利名 Uptissa. 印度小乘論之比丘. 又作優婆提舍․優波替舍. 意譯爲大光. 與舍利弗從其父所得之名 Upatiṣya 相同. 據推定生於摩哂陀(紀元前三世紀阿育王之子)之後. 著有解脫道論, 係依坐禪人得脫之階段, 分別解釋戒․定․慧等解脫法門. 其餘事蹟不詳. [參閱舍利弗」3498)
【우파제사優波提舍】
p6404①梵語 upadeś. 之音譯. 十二部經(佛經之十二種體裁或形式)之一. 卽隨(梵 upa)․示(梵 diś)之義. 又作優婆提舍․優婆題舍․優波替舍․烏波第鑠․鄔波第鑠. 意譯作指示․敎訓․顯示․宣說․論義․論義經․注解章句經. 卽對佛陀所說之敎法, 加以注解或衍義, 使其意義更加顯明, 亦卽經中問答論議之一類. 然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謂, 佛自己就四聖諦․六波羅蜜等一一順次解說其義者, 或摩訶迦旃延解說修多羅者, 及像法時代之論師如法所說者(指阿毘達磨等論書), 悉皆名爲優波提舍. 又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四․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五等, 以摩呾理迦(梵 māṭ城∫ā)․阿毘達磨皆爲優波提舍之異名, 其義已廣爲敷衍. 稱妙法蓮華經優波提舍․無量壽經優波提舍者, 卽係本經隨文義釋之義. [北本涅槃經卷十五․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一․顯揚聖敎論卷六](參閱阿毘達磨3641․摩呾理迦6071). ②梵名 Upatiṣya. 印度小乘論之比丘, 著解脫道論. (參閱優波底沙6403)
【우피牛皮】
p1504-中→ 牛皮雖貴, 然披之於身, 經日久照, 則益加牢縛, 難以開脫 ; 以貴而害身之物, 譬喩人天所修有相有漏之福, 適足損害戒․定․慧, 傷折法身之慧命. [摩訶止觀卷五]
【우필사優畢捨】
p6410-下→ 梵語 upekṣā. 又作憂畢叉. 意譯爲捨․平等․不諍. 卽行心平等, 捨離偏執, 故謂之捨. [北本涅槃經卷三十․大乘義章卷十․慧琳音義卷二十六․翻譯名義集卷四](參閱捨4590)
【우합라실리吽哈囉悉利】
p2830-上→ (1103~1165)南宋僧. 北印度末光闥國人. 棲止鷄足山, 誦諸佛密語, 有大神通. 紹興(1141~1148)年間, 偕從弟三摩耶悉利等七人來中土, 登淸涼山禮文殊菩薩, 竝遊靈巖禮拜觀音菩薩. 於濟南建文殊眞容寺, 留弟主之. 又至棣州建三學寺居之. 南宋乾道元年示寂, 享年六十三. [補續高僧傳卷一․佛祖歷代通載卷三十一․釋氏疑年錄卷八]
【우행雨行】
p3698-下→ 梵名 Varṣakāra, 巴利名 Vassakāra. 音譯作婆利沙迦羅․婆利迦. 又稱禹舍․雨勢․雨舍․行雨. 乃古印度摩揭陀國阿闍世王之重臣, 以嘗於恆河南岸築華氏城而聞名. 據長阿含卷二遊行經載, 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欲征伐跋祇, 派遣雨行詣耆闍崛山請問世尊可行否. 世尊告雨行, 跋祇有講論正義等七事, 故其國能久安而不損. 雨行返回, 以此稟告阿闍世王, 王遂停止伐跋祇, 而命雨行築華氏城以禦之. 又王之父頻婆娑羅王皈依佛陀時, 雨行亦隨之皈依. [長阿含卷十七沙門果經․中阿含卷三十五雨勢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四․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三十五]
【우현遇賢】
p5680-中→ (922~1009)宋初禪僧. 江蘇長洲人, 俗姓林. 師事永安之可依, 三十歲剃髮受具足戒, 爲錢塘龍華彦珠(一說龍冊珠)之法嗣, 居於明覺院. 常飮酒歌頌, 以警道俗, 人稱酒仙. 建隆年間(960~963)建立堂宇, 資金來源不明, 類此奇行頗多. 大中祥符二年示寂, 世壽八十八. [嘉泰普燈錄卷二十四, 釋氏稽古略卷四]
【우협右脅】
p1616-上→ 又作右脅臥․右脅師子臥․師子臥․獅子臥. 卽右脅向下, 兩足相疊, 以右手爲枕, 左手伸直, 輕放身上之臥法, 爲比丘之正規臥法. 印度以來, 佛敎徒一般皆採用此一臥法, 而禁止左脅臥(淫欲相)․仰身臥(屬阿修羅之業)․伏臥(屬餓鬼之業)等臥法. [中阿含卷二十長老上尊睡眠經․長阿含卷三遊行經]
【우화서雨華瑞】
p3699-上→ 又作雨花瑞. 釋尊將說法華經而入於三昧時, 從天降下曼陀羅花․摩訶曼陀羅花․曼殊沙花․摩訶曼殊沙花等四種花, 此現象稱爲雨華瑞. [法華經疏卷二]
【우황가지牛黃加持】
p1505-下→ 以牛黃香水加持. 又作牛王加持. 爲安産加持作法之一. 此法起於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 卽生産時, 以準胝觀音之陀羅尼加持牛黃, 塗於産門之法.
【우회迂迴】
p3021-中→ 爲直往 之對稱. 古來學者論究學習密法之根機時, 常用此語表示修行者所採取輾轉漸進之修行過程與方法. 此語尙有不同之說法, 有謂若行者之根機雖不堪入身․語․意三密之妙行, 然仍可期以眞言之果, 故以之表示於顯敎之修行漸漸昇進之行者, 但此說多不被採用 ; 或謂迂迴一語僅指從顯入密之根機.
【우吽】
p2828-下→ 悉曇字□(hūṃ) 又作合牛. 爲諸天之總種子. 此字原出於牛․虎之吼聲, 乃古代吠陀儀式所用之眞言, 有疑惑․承諾․忿怒․恐怖等義. 密敎以其爲摧破․恐怖等聲, 係金剛部之通種子, 又三部中, 諸天爲金剛部之所屬, 故吽字亦爲諸天之總種子. 吽字由賀(訶)․阿․汚․麽四字合成, 爲一切如來菩提心之種子, 一切如來不共眞如妙體恒沙功德, 皆從此生. 般若理趣釋卷上(大一九․六○九下) : 此一字具四字義, 且賀字以爲本體. 賀字從阿字生, 由阿字一切法本不生故, 一切法因不可得. 其字中有汚聲, 汚聲者, 一切法損減不可得. 其字頭上有圓點半月, 卽謂麽字者, 一切法我義不可得. 我有二種, 所謂人我․法我, 此二種皆是妄情所執, 名爲增益邊, 若離損減․增益, 卽契中道. 又吽字義一書亦詳釋其義, 謂阿字表法身義, 乃攝一切眞如法界法性實際等理 ; 訶字表報身義, 爲攝一切內外․大小․權實․顯密等敎 ; 汚字表應身義, 乃攝一切三乘․五乘等行 ; 柚字表化身義, 係無所不攝一切果法. 吽字義(大七七․四○七下) : 此一字攝三乘人因․行․果等, 悉攝無餘, 及以顯敎一乘祕密․一乘之因行等准知之 ; 次明以此一字通攝諸經論等所明理者, 且大日經及金剛頂經所明, 皆不過此菩提爲因․大悲爲根․方便爲究竟之三句, 若攝廣就略, 攝末歸本, 則一切敎義不過此三句.[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卷九․慧琳音義卷十]
【욱가라촌郁伽羅村】
p3982-下→ 郁伽羅, 梵名 Ulkaṣṭa, 巴利名 Ukkaṭṭha. 音譯作憂迦支村․有迦帝村. 乃鄰近喜馬拉雅山山地之村莊名. 爲留詩於長老偈經(巴 Thera-gāehā)二一九─二二一偈之比丘鴦伽闍(巴 Aṅganika Bhāra dvāja)之誕生地. 據增支部經典四․六三所載, 昔釋尊從此地欲至憍薩羅國(梵 Kośala)斯婆醯(巴 Setavyā), 其遺於途中之足迹, 被後來有功於分配釋尊遺骨之婆羅門豆磨(巴 Doṇa)發現有千輻輪相, 而以爲釋尊乃天人或乾闥婆. 據中部經典之根本法門經(巴Mūlapariyāya-suttanta)所說, 釋尊曾在此地須婆伽林(梵 Subhaga-vana, 巴同)中之娑羅王樹下爲比丘等講說根本敎法.
【욱가시郁伽市】
p3982-中→ 郁伽, 梵名 Ugra, 巴利名 Ugga. 爲憍薩羅國(梵 Kośala)之都城. 亦爲郁伽比丘之誕生地. 郁伽比丘爲此市長者之子, 於成長後出家得道;長老偈經(巴 Thera-gāehā)之八十偈卽彼所作詩. 據法句經註(巴 Dhammapada-Atthakathā)三所述, 釋尊曾命阿那律(巴 Anuruddha)留於此地弘法.
【욱가장자郁伽長者】
p3982-中→ 郁伽, 梵名 Ugra, 巴利名 Ugga. 又作郁迦長者․優迦長者․郁瞿婁長者. 全稱郁迦羅越長者. 意譯爲最首長者․功德長者․威德長者․雄者長者. 爲佛世時, 毘舍離城附近之象村(巴 Hatthi-gāma)人. 據中阿含卷九未曾有法品郁伽長者經所載, 長者曾於鞞舍離大林中, 集女妓娛樂, 飮酒大醉, 尋遙見世尊在林樹間, 端正姝好. 長者見佛已, 卽時醉醒, 往詣佛所, 聞世尊說四諦法而斷疑惑, 竝盡形壽以梵行爲首, 誓願受持五戒. 佛滅後, 自以一切財物惠施, 願如轉輪聖王, 乃至希求生於第四禪天. 又大寶積經卷八十二郁伽長者會載, 佛在給孤窮精舍時, 彼嘗問在家․出家菩薩之行法, 佛乃爲其廣說三歸五戒與出家之四聖種行. [雜阿含經卷九․大智度論卷三十三․玄應音義卷八․慧琳音義卷十四]
【욱가지라촌郁伽支羅村】
p3982-上→ 郁伽支羅, 梵名 Ulkacelā, 巴利名 Ukkacelā, Ukkavelā. 意譯爲神祇村. 位於跋耆國(巴 Vajjī)恆河附近之村莊名. 據相應部經典四七․十四所記述, 舍利弗與目犍連去世未久, 釋尊坐於此郁伽支羅村之露地, 向諸比丘說:比丘等!舍利弗․目犍連入滅以來, 此集會令人感覺空虛(中略)例如有堅固之大樹, 必先壞其大枝. 如此, 有堅固之大比丘衆時, 舍利弗與目犍連亦先入滅. 比丘等!豈能有常住?生者․成者․所造者․具有壞滅性者, 欲令其不壞滅, 乃不合道理.另據中部經典三四牧牛者小經(巴 Cūḷagopālaka-sutta)所載, 釋尊曾在此地說牧牛經. 依中阿含卷十八郁伽支羅經, 謂此地一比丘嘗問釋尊法要, 竝循指示修行, 終得阿羅漢果.
【운개산雲蓋山】
p5349-上→ 位於湖南長沙善化縣西約三十五公里處, 洞庭湖之南. 楊岐派之祖方會禪師晩年嘗住此, 志元(圓淨禪師)․志罕․證覺景等亦曾住此山. [大明一統志卷六十三․大淸一統志卷二七六]
【운거나한雲居羅漢】
p5332-上→ 禪林用語. 形容傲慢自負之狀. 以雲居山上安置有五百羅漢, 其下數百公尺之道路上行人惟覺仰之彌高, 羅漢則以傲慢自負之狀睥睨其下之往來行人. 故有以雲居羅漢稱自負之人. 碧巖錄第十一則(大四八․一五一中) : 還知大唐國裏無禪師麽?(老僧不會, 一口呑盡, 也是雲居羅漢)此外, 或依其字義, 解爲居於雲上之羅漢, 形容超脫世俗者.
【운거사雲居寺】
p5330-下→ ①位於河北房山縣西南雲居山(石經山)東峰. 又稱石峪寺. 隋代大業年中, 幽州沙門智苑發願以房山之石造一切經藏, 乃鑿巖爲石室, 磨四壁以寫經, 又取方石刻經書, 藏於石室內而密閉之. 當時, 有煬帝之后助成其業, 朝野亦爭相喜捨金品, 遂得竣工. 唐代貞觀十三年(639), 智苑示寂於該寺, 玄導․儀公․暹公․玄法等繼其刻經之業. 開元年中, 金仙公主命人加以修葺, 竝於五峰之頂各造一白石小塔, 賜新舊譯經四千餘卷及莊園. 唐末五代時曾一度中斷, 至遼時, 再興刻經之業, 延續六十餘年, 完成大藏經之大半.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英宗正統九年(1444)曾兩度重修之. 如此, 由智苑點燃的護法之燈, 歷經隋․唐․遼․金․元․明六代終於完成. 而漢․滿․蒙․西藏各族, 亦直接․間接參與此項聖業. 凡刻經一千餘部, 經版一萬五千餘塊, 分藏於石經山九個石洞及雲居寺西南之地穴中, 除少數因風化殘損外, 大部分皆完整. 現存堂塔頗多, 寺之西南有以磚築成之十一層塔, 係遼天慶七年(1117)所建, 稱爲壓經塔, 亦稱南塔. 塔下埋藏無數石經. 寺於抗日戰爭時毁於炮火, 現僅存北塔及其四隅之小石塔. 又民國七十六年(1987)四月中共宣布在本寺發現裝有佛陀舍利的兩個金鉢, 據傳, 此二鉢於隋煬帝時卽藏於本寺山洞中. [法苑珠林卷十八․小西天石經堂記․續祕藏石經塔記․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十一]. ②位於河北𣵠縣城內東北隅. 城內有磚塔兩座, 城北之塔位於本寺, 其建造年代無確實記載, 然據金正隆五年(1160)雲居寺重修釋迦佛舍利塔碑記載, 此塔建於遼大安八年(1092), 而與城南之智度寺塔南北遙峙. 北塔呈八角六層之形, 一反佛塔之層數多爲奇數之慣例. 塔以磚砌, 斗栱富於變化, 造型優美, 與南塔同爲遼代建築之代表. ③位於江西永修西南十七公里處之雲居山上. 又稱飛白寺․眞如寺․龍昌寺. 建於唐代元和年間. 宋代祥符年中, 受敕額眞如禪院. 後廢毁, 明代萬曆年間復重建. 開山爲洞山良价之法嗣道膺, 其後歷住者有道簡․懷嶽, 佛印了元亦曾居此. [大淸一統志卷二四三]
【운거산雲居山】
p5330-上→ ①位於河北房山縣西南. 卽石經山. 因時有白雲繞山麓, 故稱雲居山. 有五峰, 號五臺, 唐金仙公主各建白石小塔於其上, 今僅存其二. 雲居東峰爲山最高處, 上有雲居寺, 爲唐初沙門智苑所居. ②位於江西永修西南十七公里處. 其山險峻, 頂常橫雲, 故稱雲居. 傳爲歐笈得道之地, 故又稱歐山. 以洞山之弟子道膺曾住此, 擧揚洞山之宗風而聞名. 或謂唐代元和八年(813), 道容於此建寺, 號雲居 ; 中和年間, 鍾王奏賜龍昌禪院之額, 至宋代大中祥符年間, 敕改眞如禪院. 明代萬曆年間, 嘗敕賜佛像經函匾額等. [宋高僧傳卷十二․景德傳燈錄卷十七․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八六七․第八七一]. ③位於福建連江東七點五公里處. 山巒幽谷, 奇石怪岩, 山顚有上庵寺, 建於唐代, 宋元之際屢次修復, 康熙年間重建, 寺前峭壁豎立, 中鐫天上雲間, 人間仙境八字. 過山巓有下庵寺, 建於明代. 山下復有靜益寺. ④位於浙江杭州西南. 山上有雲居聖水寺, 宋代元祐年間, 佛印了元始建雲居庵, 後有中峰明本別立聖水寺, 明代洪武二十四年(1391), 二寺合倂, 賜額雲居聖水寺. 寺中之塔藏有中峰禪師之髮爪舍利, 供後人瞻仰. 其地襟江帶湖, 復有天竺寺․靈隱寺等, 竝稱古刹勝覽.
【운거성수사지雲居聖水寺志】
p5331-下→ 凡六卷. 補遺一卷. 淸代僧明倫撰.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淸代雍正年間, 言卡湛偕門人明倫編纂浙江杭州西南雲居山聖水寺之寺志, 釐爲六卷, 分十一門 : 形勝․建置․祖師․耆宿․僑寓․靈異․古蹟․題詠․法譜․贊偈․淸規, 末附補遺.
【운거雲居】
p5329-下→ ①(?~902)唐代僧. 世稱雲居道膺禪師. 幽州(河北)薊門玉田人, 俗姓王. 幼伶俐, 年二十五, 於范陽(河北𣵠縣)延壽寺受具足戒. 初修小乘戒律, 後參學於京兆終南山翠微寺無學. 又參洞山良价, 竝嗣其法. 一日, 洞山問(大五一․三三五上) : 大闡提人殺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 如是, 種種孝養何在?師答始得孝養, 洞山因而許之爲門下弟子中之領袖. 師初住三峰庵, 後入洪州(江西)雲居山, 宣揚大法, 住三十餘年, 道遍天下, 徒衆多至一千五百人. 天復二年一月三日示寂. 敕諡弘覺禪師. [祖堂集卷八․宋高僧傳卷十二]. ②唐代末年時之牛頭宗僧. 生卒年不詳. 從學於佛窟惟則, 竝嗣其法. 嘗住於臺州(浙江)天台山雲居寺, 宣揚其師佛窟之學. 著有心境不二篇․雲居集(普智集)等. [宗鏡錄卷九十八․景德傳燈錄卷四․聯燈會要卷二․五燈會元卷二]. ③(929~997)雲居道齊禪師. 宋初法眼宗僧. 洪州(江西)人, 俗姓金. 從百丈山明照出家, 後遇淸涼泰欽, 機緣頓契, 得嗣其法. 住高安(江西)大愚山․幽谷山雙林禪院․江西雲居山等處共三十年, 其中於雲居山住二十年. 宋太宗至道三年九月示寂, 世壽六十九, 法臘四十八. 著有拈古代別, 廣爲叢林所用.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六․禪林僧寶傳卷七․聯燈會要卷二十八․五燈會元卷十]
【운경運慶】
p5614-中→ 日本佛像雕刻師, 爲七條佛師之第六代. 又稱雲慶. 康慶之子. 爲鎌倉時期極具代表性之雕刻家. 曾率弟子於東大寺造佛像, 活躍一時. 與弟子快慶共造南大門仁王像, 此外作品有圓成寺大日如來坐像(靑年時期作品), 興福寺北圓堂之彌勒菩薩像, 無著像, 世親像等, 被譽爲鎌倉佛師之祖. 其雕刻之佛像流傳極多, 然除上述外, 皆無可確證. 其子甚衆, 湛慶, 康運, 康辨, 康勝, 運賀, 運助等, 其中以湛慶較著名. 生卒年不詳. [東大寺造立供養記, 東寶記卷一]
【운고雲鼓】
p5348-上→ 報午齋之鼓. 又稱齋鼓. 以其鼓上畫有雲彩, 故稱雲鼓.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載, 齋時擊鼓乃古印度卽有之風尙.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法器章鼓條(大四八․一一五六上) : 齋鼓三通, 如上堂時, 但節會稍促而已.[禪林備用淸規卷三․禪苑淸規卷一赴粥飯․入衆日用․入衆須知․禪林象器箋唄器門]
【운곡경雲谷慶】
p5329-上→ 南宋時代臨濟宗僧. 生卒年不詳. 號雲谷. 從學於石溪心月, 竝嗣其法. 理宗寶祐四年(1256), 入住平江府(江蘇)聖壽寺. 後歷住嘉興(浙江)本覺禪寺․建寧府(浙江)開元禪寺․平江府虎丘山雲巖禪寺. 遺有雲谷和尙語錄二卷. [增集續傳燈錄卷五]
【운급칠첨雲笈七籤】
p5346-上→ 凡一二二卷. 宋代張君房編. 收於上海版道藏. 爲道敎經典之集大成者. 北宋眞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 命宰相王欽若編纂道藏, 後由張君房協助撰集, 收錄蘇州․越州․臺州等處之舊道藏經本, 於天禧三年(1019)完成全藏, 帝賜名爲大宋天宮寶藏. 其後, 張君房選錄大宋天宮寶藏之精要, 輯成本書, 號稱小道藏. 編纂當時之卷數爲百二十卷, 而今行世之雲笈七籤則多出兩卷. 本書所錄之資料, 以達摩大師與曇鸞法師之胎息法最爲著名.
【운당雲堂】
p5346-中→ 又稱僧堂. 以僧衆聚集, 衆多如雲, 故稱雲堂. 據禪林象器箋殿堂門載, 僧堂亦曰雲堂, 謂衆集如雲之故. 又雲堂亦意指雲水聚集修行處. 此外, 修行僧於僧堂中日常應守之規則, 則稱爲雲堂常規.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請新住持條](參閱雲水5328)
【운대석조雲臺石雕】
p5348-中→ 位於熱河居庸關內之關臺. 建於元代. 全部以漢白玉砌成, 雲臺上原有樓閣寶塔, 壯麗巍峨, 至今僅殘存基座, 然基座內外刻滿精美浮雕, 爲長城關隘絶無僅有之建築藝術. 雲臺正中開一道拱門, 拱門正中刻有人身雙翅鳥口之金翅鳥, 兩旁刻有頭盤七蛇之龍女, 另有對稱交叉之金剛杵․巨象․猛龍․花葉等圖案. 洞長七十七公尺, 從頂至四壁刻滿浮雕, 尤以東西洞口對稱之四大天王最爲令人驚歎 : 東北持國天王․東南增長天王․西南廣目天王․西北多聞天王. 四天王雕像均極雄勁, 目光烱烱, 神態威猛莊嚴, 線條粗獷豪放, 爲古代浮雕中不可多見之傑作. 洞頂部另刻有無數佛像, 四邊則刻飾各種花草圖案. 除上述藝術價値外, 雲臺石雕另具有史學․語言學․佛學上之重要意義, 卽洞內四大天王浮雕像之間, 存有六種不同文字之古代碑刻陀羅尼經文 : 梵文․藏文(分兩體, 一爲加嘎爾文, 一爲吐波文)․八思巴蒙古文․維吾爾文․漢文․西夏文. 碑刻內容爲佛頂尊勝陀羅尼經文․如來心陀羅尼經文․咒語與造塔功德記. 此碑刻經文可供硏究古代邊疆語文, 亦爲佛敎史之重要史料.
【운도運度】
p5615-上→ 謂佛以大慈悲運載有情衆生, 濟度生死海, 到達涅槃之彼岸. 安樂集卷上(大四七․七下) : 大慈悲爲本, 恆擬運度爲懷.
【운두雲頭】
p5349-中→ ①原指雲高之處. 又轉指超脫世俗之境界. ②指看似雲一般之物, 譬喩凡夫起煩惱․疑情之狀態. 而雲頭點地黑如漆一語, 卽形容疑情猶如黑漆一般, 覆蓋大地. [槐安國語卷四]
【운룡산석불雲龍山石佛】
p5349-下→ 雲龍山位於江蘇銅山縣南, 常有雲氣蜿蜒如龍, 故稱之. 東巖石峰圍繞, 上有興化寺, 寺內有大石佛, 石佛爲半身坐像, 高約十公尺餘, 係北魏晩期就山崖巨石雕鑿而成, 當時僅造佛頭, 明代建文四年(1402), 依山崖建大殿, 淸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 復鑿佛身, 今存大殿乃明代所重建. 後檐墻高尺許, 僅用三磚, 故有三磚殿覆三丈佛之說. 石佛兩側岩壁上, 有北魏太和十年(486)及唐宋時之造像與題字, 大小佛像錯落其中, 儼然如畫.
【운림사雲林寺】
p5332-中→ ①位於山西陽高縣城內西隅. 現存大雄寶殿係明代所建, 樑架規整, 斗栱細密. 殿內有泥塑三世佛․弟子․脅侍菩薩及十八羅漢像. 殿前格扇齊備, 欞花紋樣精巧, 雕工純熟洗練, 爲古代建築藝術之精品. ②位於浙江杭縣靈隱山麓. 又稱靈隱寺. 係慧理建於東晉成帝咸和元年(326), 嘗毁於火, 後重建. 康熙二十八年(1689)改稱今名, 竝頒賜皇帝御書雲林禪寺匾額. (參閱靈隱寺6942)
【운림사지雲林寺志】
p5332-中→ 凡八卷. 淸代乾隆九年(1744)厲鶚增修. 寺位於浙江杭縣靈隱山. 爲晉僧慧理所建. 嘉慶二十一年(1816)秋, 寺毁於火, 道光三年(1823)重建, 八年落成, 還靈鷲之壯觀, 復名山之勝境. 最初之寺志因年久而蹟湮, 故有續修之擧. 當時翰林院之編修沈鑅彪奉命續修, 遂薈萃前聞, 引證時事, 成雲林寺續志, 以補前志之未備. 內容分十二門 : 宸音․重興․梵宇․檀樾․禪祖․語錄․藝文․墨跡․詩詠․題名․遺事․糾誤, 附以禪祖補遺.
【운림원雲林院】
p5332-下→ 卽位於日本京都市紫野大德寺南方․舟岡東方之天台宗寺院. 本爲淳和天皇之離宮, 至平安時代中期, 成爲元慶寺之別院, 以擧行菩提講(法華經之法會)而著名. 於寺門極盛之時, 院內有西堂․西林寺․念佛寺等. 後醍醐天皇之時, 隸屬大德寺, 漸次衰頹, 後雖亦曾再興, 而今僅存觀音堂.
【운문각파雲門脚跛】
p5342-中→ 禪宗公案名. 本則公案記述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契悟道法之因緣. 據五燈會元卷十五雲門文偃章記載, 雲門參訪睦州道明時, 接連三日扣門, 前二日睦州一見雲門卽閉門, 至第三日, 睦州開門, 雲門迅疾拶入, 睦州將師擒住, 曰(卍續一三八․二七六上) : 道!道!師稍擬議回答, 睦州便將師推出, 曰 : 秦時車度轢鑽!遂掩門, 而折損師之一足, 師當下大悟. [禪苑蒙求卷下]
【운문건시궐雲門乾屎橛】
p5341-下→ 禪宗公案名. 爲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對某僧之如何是佛一問所作之機緣語句. 無門關第二十一則(大四八․二九五下) : 雲門因僧問 : “如何是佛?』門云 : “乾屎橛.” 乾屎橛指拭人糞之乾橛片. 乾屎橛乃汚穢之物, 而佛爲淸淨身. 雲門以不淨答淸淨身之問, 乃示人當離淨․不淨二見, 以純一無雜之心參究, 方能悟入佛道. 又乾屎橛亦含無用處之義, 意謂佛之名徒然汚穢學人之心田, 與其遠處求佛, 不如力求淸淨一己之心 ; 旨在打破學人對於名字之執著.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上․五燈會元卷十五]
【운문광진선사광록雲門匡眞禪師廣錄】
p5337-中→ 凡三卷. 守堅編. 又稱雲門廣錄․雲門和尙廣錄․雲門文偃禪師廣錄․大慈雲匡眞弘明禪師語錄.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乃編錄雲門文偃之法語․偈頌․詩歌等. 雲門之機鋒峭峻, 嶄新奇拔, 頗能發揮獨自之見地 ; 其中用語簡潔, 句句皆出人意表, 最能詮顯超宗越格之宗風. 本語錄中, 雲門一寶․雲門露字․雲門乾屎橛․雲門餬餅等皆膾炙人口. 卷下之行錄爲集賢殿雷岳所撰, 乃信實之禪師紀傳. 卷末竝附有雲門之弟子圓明大師緣密之頌雲門三句語及餘頌八首. [古尊宿語錄卷十五至卷十八․五家語錄卷五]
【운문대일설雲門對一說】
p5343-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一代時敎. 爲一僧與雲門文偃禪師關於何爲釋迦佛一代敎法之機緣問答. 碧巖錄第十四則(大四八․一五四下) : 僧問雲門 : “如何是一代時敎?』雲門云 : “對一說.” 世尊住世八十年, 其中四十五年間說法度衆, 故知釋尊一代敎說非一時得以述說. 雲門答以對一說三字, 已超出言詮, 直指心性, 函蓋乾坤, 而將顯․密․禪․淨之一代時敎包含無遺. 然若僅從語言文字或理論義解作揣測, 絶不能探知雲門禪師之眞意. 故圜悟禪師評唱本則公案, 謂人多錯會對一說之意, 或謂係對一時機宜所說之法 ; 或道森羅萬象皆是一法之所印, 故謂之對一說. 殊不知, 古人意不如此. 故永嘉大師於證道歌中歎道(大四八․三九六下) : 粉骨碎身未足酬, 一句了然超百億.[五燈會元卷十五]
【운문도일설雲門倒一說】
p5341-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目前機. 爲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針對某僧有關未來之觀念所作之機緣語句. 碧巖錄第十五則(大四八․一五五上) : 僧問雲門 : “不是目前機, 亦非目前事時如何?』門曰 : “倒一說.” 上引之中, 機爲能觀之心, 事是所觀之境 ; 心與境卽指主觀與客觀. 目前能見之機與事容易分辨, 然僧所問者, 卻屬客觀未生․主觀未起之事. 故雲門以倒一說答之. 倒卽顚倒, 以僧捨目前之事機而問未發生之事, 然旣爲未發生之事, 則心與境尙未接觸, 故此問話本身卽是顚倒之見解.
【운문로주雲門露柱】
p5344-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古佛露柱. 此公案乃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對古佛與露柱相交問題所作之垂示. 碧巖錄第八十三則(大四八․二○八下) : 雲門示衆云 : “古佛與露柱相交, 是第幾機?』自代云 : “南山起雲, 北山下雨.” 上引之古佛指釋迦牟尼佛, 乃至諸佛․歷代之祖師等. 露柱指無論任何人皆能目及之現前事事物物. 機爲機關․機用․機根․機輪․機法等義, 禪語多用以指心之作用, 且此一作用尙有各種不同層次之階段. 此則公案卽雲門就古佛與露柱相交爲題, 欲令門下衲僧深入勘辨諸佛諸祖之奧妙世界與現前淺易可識之事物諸相, 兩種彷彿截然無關之個別法, 一旦親切交契․渾然一體而無所分別, 此時應屬第幾機, 或應以何種層次之心法作用來感悟之. 然當時門下無一人回答, 雲門唯有自答南山起風, 北山下雨. 北宋雪竇重顯禪師就此則公案而頌曰(大四八․二○九上) : 南山雲, 北山雨, 四七二三面相睹 ; 新羅國裡曾上堂, 大唐國裡未打鼓. 苦中樂, 樂中苦, 誰道黃金如糞土!此頌文中, 四七指西天二十八祖, 二三指東土六祖. 蓋西天與東土之祖, 以其生存之時空而言, 各不相干 ; 南山與北山之雲雨亦本無交會互涉之可能 ; 然若自東西互存․南北一體之完整世界而視之, 則自然可了達其親切相交․一體無別之境界, 此亦卽雲門拈出古佛與露柱相交之本意. [從容錄第三十一則]
【운문문언雲門文偃】
p5336-中→ (864~949)唐末五代僧. 爲雲門宗之祖. 浙江嘉興人, 俗姓張. 法名文偃. 幼懷出塵之志, 從嘉興空王寺志澄出家. 未久, 至毘陵壇受具足戒. 遍覽諸經, 深究四分律. 後至睦州(浙江建德)參學於道明門下. 經數載, 盡得其道. 又謁雪峰義存, 依住三年, 受其宗印. 後歷叩諸方, 參究玄要, 聲名漸著. 後梁乾化元年(911), 至曹溪(廣東)禮六祖塔, 後投於靈樹如敏會下, 如敏推爲首座. 貞明四年(918)如敏示寂, 師嗣其法席, 主持靈樹寺. 同光元年(923), 於雲門山創建光泰禪院, 道風愈顯, 海衆雲集, 法化四播. 後漢隱帝乾祐元年(948), 南漢王劉龔敕賜匡眞禪師. 二年四月十日上表辭王, 垂誡徒衆, 端坐示寂, 世壽八十六, 僧臘六十六. 北宋乾德四年(966), 太祖復追諡大慈雲匡眞弘明禪師. 師之機鋒險峻, 門風殊絶, 世稱雲門文偃. 嗣法者有實性․圓明․明敎․道謙․智寂․義韶等八十八人. 有廣錄三卷․語錄一卷行世. [雲門山光泰禪院匡眞大師行錄(收於古尊宿語錄卷十八)․景德傳燈錄卷十九․禪林僧寶傳卷二․五燈會元卷十五․釋氏稽古略卷三․佛祖綱目卷三十四․釋氏疑年錄卷五]
【운문사문행雲門沙門行】
p5337-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曹山喫常住苗. 本則公案乃雲門文偃與曹山本寂就沙門行之問題所作機緣語句.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下(大四七․五七四上) : 師問曹山 : “如何是沙門行?』山云 : “喫常住苗稼者.” 師云 : “便與麽去時如何?』山云 : “儞還畜得麽?』師云 : “學人畜得.” 山云 : “儞作麽生畜?』師云 : “著衣喫飯有什麽難?』山云 : “何不道披毛戴角?』師便禮拜. 整則公案槪謂沙門行竝無特別著重之修行細目, 平常生活, 擧凡吃飯穿衣․屙屎送尿等行住坐臥, 乃至任何語黙動靜․造次顚沛之間, 一一皆係修行之時節․沙門之德目.
【운문사변雲門事變】
p5338-上→ 指中共迫害雲門寺虛雲老和尙之事件. 民國四十年(1951)二月, 僞公安局派遣百餘人包圍廣東曲江雲門寺. 以該寺隱匿革命分子․窩藏軍械及金銀爲由, 拘禁僧人, 大搜寺內, 毁壞大殿屋瓦及佛祖金像․法器, 竝將監院明空及職事僧惟心․悟慧․眞空․惟章等二十六名僧人擄去, 酷刑逼供, 有被打致死與折斷手臂者. 又囚禁虛雲老和尙, 竝搜去其畢生著述. 當時雲老年已一百一十二歲, 然仍遭受毒打, 竝斷絶飮食. 事變起於農曆二月二十四日, 至五月二十三日始告平息. 事後, 雲老口述事變之始末, 由弟子筆錄, 竝祕密書寫於諸經日誦之內頁裡層(線裝書之內層), 後由香港輾轉送回國內, 自由世界始知此一迫害宗敎之事件. 該書現藏於國立歷史博物館. [虛雲老和尙法彙]
【운문사雲門寺】
p5337-中→ ①位於浙江紹興縣南十八公里處雲門山之中. 又稱廣孝寺. 創建於東晉安帝(397~418在位)之時. 唐代僧智永曾住此三十年. 本寺鄰近竝有顯聖寺․雍熙寺․普濟寺․名覺寺等. [大明一統志卷四十五․大淸一統志卷二二六]. ②卽位於廣東曲江縣東北雲門山之光泰禪院. (參閱雲門山5335). ③位於湖南湘鄕城關鎭. 又稱石碑寺. 建於北宋皇祐二年(1050). 淸代道光․同治年間二度重修. 主要建築有前殿․大雄寶殿及觀音閣. 本寺藏有五公尺高之木雕千手觀音及白石雕十八羅漢, 造型精美, 刀法純熟, 堪稱珍品.
【운문산雲門山】
p5335-上→ ①位於廣東曲江縣東北. 以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居此而稱名於世. 文偃初參睦州道明, 後至雪峰謁義存, 領得玄要. 旋承敏禪師之後, 住韶州靈樹寺. 未久, 遷於此山, 再興廢址, 建立新堂, 號光泰禪院. 後改稱證眞寺․大覺寺․雲門寺. 以其敎化及於四方, 禪徒輻輳, 門風甚盛, 遂依宗名而名此山爲雲門. [景德傳燈錄卷十九․古尊宿語錄卷十八․禪林僧寶傳卷二․五燈會元卷十五]. ②位於山東益都縣南約三公里. 又稱雲峰山. 西與馱山隔谷相對, 東南扼劈山之通道. 因與馱山皆存有隋唐時代之石刻佛像而著名. 山中有龍潭, 山頂巉巖突兀, 上有祠廟. 斷崖之南有洞門, 可通於山頂, 水經注載其山窟洞開, 望之如門, 遂有雲門之名. 山之內壁有小佛像三十尊, 爲隋代所造. 小佛中有開皇十七年(597)․十八年之銘文. [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二二○․中國佛敎史蹟評解卷四]. ③位於浙江紹興縣南十八公里. 又稱東山. 山中有雲門寺, 爲東晉安帝時所建. 唐代僧智永嘗居此三十年. 此外, 鄰近復有顯聖寺․雍熙寺․普濟寺․名覺寺等. [大明一統志卷四十五․大淸 一統志卷二二六]
【운문삼고雲門三高】
p5335-上→ 指雲門宗之三高僧. 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 韶州(廣東)雲門山有三禪師 : 浮休允若․斷江覺恩․休耕逸. 三師常共諷詠吟誦, 世人慕其高風, 稱之爲雲門三高.
【운문삼구雲門三句】
p5334-上→ 爲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用以接化學人之三種語句, 卽 : 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三句. 五家宗旨纂要卷下卍續一一四․二七八上) : 雲門示衆云 : “函蓋乾坤․目機銖兩․不涉萬緣, 作麽生承當?』衆無語. 自代云 : “一鏃破三關.” 後德山圓明密禪師遂離其語爲三句 : 函蓋乾坤句․截斷衆流句․隨波逐浪句. 函蓋乾坤, 指絶對之眞理充滿天地之間, 且函蓋整個宇宙. 目機銖兩, 爲斷除學人之煩惱妄想, 謂應超越語言文字, 於內心頓悟. 不涉萬緣, 對參學者應機說法, 爲活潑無礙之化導. 此三句若依大乘起信論之哲理詮釋之, 則第一句爲一心門, 第二句爲眞如門, 第三句爲生滅門. 後雲門之法嗣德山緣密取雲門三句之觀念, 而改其語爲函蓋乾坤․截斷衆流․隨波逐浪, 稱爲德山三句, 廣爲雲門宗所用, 稱之爲雲門劍․吹毛劍. 德山嘗以三句示衆, 五燈會元卷十五(卍續一三八․二八一下) : 若辯得出, 有參學分 ; 若辯不出, 長安路上輥輥地.意謂掌握其含意, 卽可求得解脫. 若就現代哲學之思辯方式而言, 雲門三句係以其內在根本之絶對爲主體, 表現出一套辯證歷程之三方面 : (一)就普遍性言, 無所不在, 函蓋宇宙全體. (二)就超越性言, 乃截斷衆流, 超越宇宙, 非吾等所能觸及․窮盡者. (三)就作用言, 乃順機接引, 隨波逐浪. 禪學各宗所共有之特點卽在於此種永無止境之精神追求.
【운문삼병雲門三病】
p5334-下→ 又作雲門三種病․禪病三種. 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所指佛道修行上所犯之三種弊病, 卽 : 未到走作․已到住著․透脫無依. (一)未到走作, 指修行未達悟境, 仍停滯於相對分別之迷妄中. (二)已到住著, 指已達悟境, 然因執著悟境, 以致無法自由自在. (三)透脫無依, 自以爲已達悟境, 而得不依於一物之自由. [五家宗旨纂要卷下]
【운문삼일雲門三日】
p5333-上→ 禪宗公案名. 本則公案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對學人所作關於自我創造之垂示.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中(大四七․五六七中) : 一日云 : “三日不相見, 不得作舊時看, 作麽生?』代云 : “千!』謂原爲愚癡者, 卻於三日之間脫胎換骨, 令人刮目相看. 雲門藉此示導學人, 須時時刻刻創造新自我.
【운문성색雲門聲色】
p5343-中→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聞聲悟道. 本則公案爲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針對由聲色(對境)悟道之情形, 向大衆垂示全然徹悟者無差別之一如境界. 從容錄第八十二則(大四八․二八○上) : 雲門示衆云 : “聞聲悟道, 見色明心. 觀世音菩薩將錢來買餬餅, 放下手卻是饅頭.” 上引之中, 聞聲悟道係指香嚴智閑由耳聞擊竹之聲而悟道之因緣 ; 見色明心係指靈雲志勤從乍見桃花而悟道之因緣. 香嚴與靈雲皆爲唐代潙山靈祐之弟子, 兩人悟道之因緣, 一人聞聲, 一人見色, 引爲禪林之美談. 雲門於上引之垂示語中, 先點出香嚴聞聲與靈雲見色之悟機, 復謂觀世音菩薩買得餬餅, 一放手卻是饅頭. 蓋餬餅與饅頭原是互不相干․各有特色之兩物, 代表吾人以思量作用所認識之現象界差別相 ; 然對於全然了悟, 如觀世音菩薩者之悟境而言, 則早已斷除所有對立之差別見解, 而達於一如之境界, 故自然顯現對餬餅與饅頭不一不異․無有差別之觀感反應. 此等悟境, 可謂經由聲色竝悟․根塵透脫, 乃可充分體達者. [聯燈會要卷二十四雲門文偃章․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中․圜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九]
【운문수미雲門須彌】
p5342-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須彌山. 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與某僧關於不起一念, 還有過否所作之機緣語句. 從容錄第十九則(大四八․二三九中) : 僧問雲門 : “不起一念, 還有過也無?』門云 : “須彌山.” 起念固然是過, 若不起一念, 還有過否?僧有此問, 卽落入妄想分別之限, 雲門遂以須彌山一語答之. 須彌山卽不動或難越之意. 此語意謂其過之大, 猶如須彌山一般. 旨在使該僧遠離有過․無過等對立二見.
【운문약병상치雲門藥病相治】
p5344-中→ 禪宗公案名. 本則公案旨在闡明徹悟全自己․全機現之機法. 碧巖錄第八十七則(大四八․二一二上) : 雲門示衆云 : “藥病相治, 盡大地是藥, 那箇是自己?』上引中之藥病相治, 意謂藥與病乃相對之二者, 轉指凡夫之相對二見. 修行者能滅除藥與病之妄想, 始爲眞出家. 若達於滅除相對二見之境界時, 盡大地悉皆爲藥 ; 若自己能活用藥石, 則盡大地悉成爲自己, 除自己之外, 無藥可求, 亦無可除之病.
【운문양병雲門兩病】
p5338-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光不透脫. 本則公案記述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垂示大衆, 謂欲得自在之境地, 必須除去存於法身之二種病. 從容錄第十一則(大四八․二三四上) : 雲門大師云 : “光不透脫有兩般病, 一切處不明, 面前有物是一 ; 透得一切法空, 隱隱地似有箇物相似, 亦是光不透脫. 又法身亦有兩般病, 得到法身, 爲法執不忘, 己見猶存, 墮在法身邊是一 ; 直饒透得, 放過卽不可, 子細點檢將來, 有甚麽氣息亦是病.” 上引之中, 光不透脫係謂凡夫被無明覆蓋而虛妄迷執, 猶如光線被遮擋, 無法自然透射 ; 法身卽指淸淨法身, 亦爲眞空無相之法身本體. 法身又分未法身․到法身. 尙未證得法身之前, 稱爲未法身․未到底 ; 若已悟得法身, 則稱到法身․已到底. 雲門於此公案中指出未法身․到法身各有二種病. 未法身之病 : (一)此階段因有微細之煩惱, 故無法迅速到達法身. (二)卽使到達, 亦非眞正之眞空無相. 到法身之病 : (一)執著於法身底而不自由. (二)卽使能由法身底跳出, 亦不能飛轉得無拘無束. 故欲自由自在地往還而無心, 唯有根本拔除未法身․到法身之病.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中․聯燈會要卷二十四雲門文偃章] 雲門文偃┬香林澄遠─智門光祚┬雪竇重顯─────┐ │ ├延慶子榮─圓通居訥│ │ └南華寶緣 │ │┌──────────────────┘ │├天衣義懷┬圓通法秀─佛國惟白─慧林慧海 │├承天傳宗├保寧子英 │└長蘆智福├長蘆應夫─長蘆宗賾 │ ├天鉢重元─元豐淸滿─雪峯宗演 │ ├佛日智才 │ ├瑞嚴子鴻 │ ├慧林若沖 │ └慧林宗本┬長蘆崇信─慧林懷深─靈隱慧光 │ ├投子修顒 │ └法雲善本┬長蘆道和 │ └雪峰思慧─淨慈道昌─雷庵正受 ├雙泉仁郁──德山慧遠─開先善□┬雲居了元 │ └智海本逸 ├德山緣密──文殊應眞─洞山曉聰┬佛日契嵩(明敎大師) │ ├雲居曉舜─蔣山法泉 │ └大潙懷宥─歸宗慧通 ├雙泉師寬─┬五祖師戒┬泐潭懷澄─育王懷璉─徑山雜琳 ├洞山水初 │ └洞山自寶─洞山淸辯 │ └福昌重善┬夾山惟俊 └白雲子祥 └育王常坦
【운문육불수雲門六不收】
p5335-下→ 禪宗公案名. 本則公案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就法身一義, 與某僧所作之機緣語句. 碧巖錄第四十七則(大四八․一八三上) : 僧問雲門 : “如何是法身?』門云 : “六不收.” 上引之中, 六指六根․六境․六大․六合等佛敎用以槪括諸法實相之基本法數(名相) ; 收, 收攝包含之義. 蓋法身爲眞如法性之理體, 廣如太虛, 縱極三際, 橫涉十方, 乃一絶對之本體, 故非六根等之相對世界所能收攝包含者. 又雲門所答六不收, 旣充分顯露出法身之鮮活, 亦以之示導學人, 若欲直下承當生死迷悟之津梁, 究盡六不收之端的本源, 唯有自己開拓不可思量․不可言說之境地.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上․聯燈會要卷二十四․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三十三]
【운문일곡雲門一曲】
p5333-下→ 禪林用語. 喩指雲門宗風之艱深玄奧, 非尋常人所能理解. 雲門曲原爲我國古樂曲之名, 曲調艱深, 歌者難詠唱, 聞者亦難以領受. 禪林中遂以雲門曲之艱深, 難以歌詠, 而評之爲雲門天子, 竝用以轉指雲門宗風. 雲門宗祖雲門文偃之家風, 向以難以理解著稱, 故藉雲門曲之名以喩之.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上(大四七․五四五中) : 問 : “如何是雲門一曲?』師云 : “臘月二十五.” 進云 : “唱者如何?』師云 : “且緩緩.”
【운문일보雲門一寶】
p5334-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中有一寶․雲門祕在形山. 本則公案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向大衆垂示吾人之心性卽爲自身旣有之一寶. 碧巖錄第六十二則(大四八․一九三下) : 雲門示衆云 : “乾坤之內, 宇宙之間, 中有一寶, 祕在形山. 拈燈籠向佛殿裏, 將三門來燈籠上.” 上引中之形山, 指肉身, 又指祕藏於肉身中之吾人心性. 蓋祕藏於全宇宙中之一寶, 旣非乾坤及宇宙․燈籠及佛殿三門, 亦非其餘任何之物, 而係吾人之心性. [從容錄第九十二則․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中]
【운문일일시호일雲門日日是好日】
p5337-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十五日. 本則公案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於自問自答之中, 表現截斷差別妄想之佛法眞髓. 碧巖錄第六則(大四八․一四五下) : 雲門垂語云 : “十五日已前不問汝, 十五日已後道將一句來!』自代云 : “日日是好日.” 其中十五日非指特定之日子, 實係雲門欲藉此掃除學人對於十五等數字所代表之千差萬別妄想 ; 凡大小․長短․方圓․迷悟․凡聖等之相對槪念, 皆係差別, 故知對於時間之劃分, 亦係凡夫之劃地自限與妄想分別而已. 我國自古卽習以陰陽五行․天干地支等來判定吉凶禍福, 實則日由東方出, 月有盈虛時, 萬古如一日, 本無好歹之分. 故雲門謂日日是好日, 每日皆爲擧揚佛法․修行辨道之吉辰 ; 意在截斷學人之差別妄想, 揭示修行須在當前時刻.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中]
【운문일자관雲門一字關】
p5333-中→ 指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化導學人時, 慣常以簡潔之一字說破禪之要旨, 禪林乃美稱爲雲門一字關. 又稱一字關. 人天眼目卷二(大四八․三一二下) : “殺父殺母, 佛前懺悔 ; 殺佛殺祖, 甚處懺悔?』師云 : “露!』上引之機緣語句, 禪林多稱爲雲門露字, 爲雲門一字關中極著名之一則. 此外, 尙有祖․骼․胔․啞․口夷․喝․俱․拶․是․聻․嗄․苦等, 皆係雲門以簡潔之一字接引學人之慣用語.
【운문종雲門宗】
p5339-中→ 禪宗五家七宗之一. 略稱雲宗. 以雲門文偃(864~949)爲宗祖. 屬南宗靑原法系. 文偃住韶州(廣東)雲門山光泰禪院, 後唐長興元年(930)以後, 大振禪風, 因取其山名宗. 文偃初參睦州道明, 後謁雪峰義存得宗印. 道明之宗風峭峻, 不容擬議 ; 雪峰之宗風溫密, 可探玄奧 ; 文偃得此二風, 更自發揮獨妙之宗致, 故機辨險絶, 語句簡要, 如電光石火, 而每有千鈞之重. 彼時, 同爲雪峰門下另有玄沙師備, 師備傳桂琛, 桂琛傳法眼文益, 文益創法眼宗, 而與本宗對峙. 文偃門下頗盛, 法席常逾千人, 嗣法弟子有二十五人, 以白雲子祥․雙泉師寬․德山緣密․雙泉仁郁․守初宗慧․香林澄遠等爲著. 本宗勃興於五代, 宋代時鼎盛, 入南宋而宗風日衰, 法脈至不可考, 其間計傳二百餘年. 玆略示本宗法系, 如下表 : 本宗宗風卽所謂函蓋截流, 取截斷衆流, 師徒函蓋相合之意. 故雲門宗風有奔流突止之槪. 本宗接化學人有其特異之處, 卽所謂雲門八要 : (一)玄, 接化玄妙. (二)從, 從學人之根機以接化之. (三)眞要, 拈出佛道宗旨. (四)奪, 不容學人擬議, 截斷其煩惱性. (五)或, 不拘言詞, 接化自在. (六)過, 宗風嚴峻, 不許轉身迴避. (七)喪, 不執己見. (八)出, 接化自由, 豫學人出身之路. [景德傳燈錄卷十九․卷二十二․卷二十三․續傳燈錄卷二․卷六․卷八․卷十二․五燈會元卷十五․卷十六․五家宗旨纂要卷下]
【운문종팔요雲門宗八要】
p5340-上→ 指雲門宗接化學人之八項特點. 又作雲門八要. 卽 : 玄․從․眞要․奪․或․過․喪․出. (一)玄, 謂雲門宗師家接化學人之方式, 乃玄妙而非言語思量所能測知. (二)從, 指從學人之根機力量以接化之. (三)眞要, 謂立脚於佛道, 以拈示宗旨. (四)奪, 指接化之時, 絲毫不容學人擬議, 以截斷其煩惱性. (五)或, 謂雲門宗之師家不受言語拘束, 能自由自在地活用言語, 以接化學人. (六)過, 指接化方式嚴峻, 不許學人轉身迴避. (七)喪, 謂令學人脫離二種謬見 : (1)不能鑒照一己淸淨之本性(佛性), (2)執著己見. (八)出, 謂採取自由接化之方式, 給豫學人闊然自在之契悟機會.
【운문주장화룡雲門拄杖化龍】
p5341-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拄杖化爲龍․雲門拄杖子. 本則公案爲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拈拄杖, 對大衆垂示自在之妙用. 碧巖錄第六十則(大四八․一九二中) : 雲門以拄杖示衆云 : “拄杖子化爲龍, 呑卻乾坤了也, 山河大地甚處得來?』本則公案闡釋自在之妙用, 謂山河大地與自身無差別, 盡大地爲沙門之一隻眼, 宇宙間之一切卽是我.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中]
【운문진진삼매雲門塵塵三昧】
p5342-下→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鉢桶. 本則公案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爲闡釋禪之意義所作之機緣語句. 碧巖錄第五十則(大四八․一八五中) : 僧問雲門 : “如何是塵塵三昧?』門云 : “鉢裏飯, 桶裏水.” 塵塵三昧, 謂透過一一微細之法, 而入於王三昧. 雲門遂擧鉢裏飯․桶裏水等具體事物, 藉透過一一微細之法, 以闡釋禪之要旨. [從容錄第九十九則]
【운문천자雲門天子】
p5336-上→ 禪林用語. 喩指雲門宗之宗風. 古來禪林比較各家宗風之時, 常將雲門天子一語與臨濟將軍․曹洞土民作爲比對之用. (一)雲門天子, 謂雲門宗接化學人之方式猶如天子之詔敕, 一次卽決定萬機, 不得再問再應, 令人毫無猶豫之餘地. (二)臨濟將軍, 臨濟之禪風乃互換爲機, 蓋臨濟宗之師徒相對挨拶酬答時, 每每互換機鋒, 易主爲客, 任運自如, 活潑而嚴峻, 展現生殺與奪之機, 猶如將軍之叱咤三軍. (三)曹洞土民, 曹洞之宗風隱密殷實, 故接化學人時, 猶如農夫黙黙耕耘田地. [槐安國語卷五․宗門十規論]
【운문호병雲門餬餅】
p5344-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胡餅․韶陽餬餅. 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禪師與某僧有關如何是超佛越祖一問, 所作之機緣問答. 碧巖錄第七十七則(大四八․二○四中) : 僧問雲門 : “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門云 : “餬餅.” 雲門以餬餅(胡麻所製之餅)回答佛意․祖意․如何是超佛越祖之問, 而絶不容以思量分別之餘地, 卽顯示超佛越祖之言, 除著衣喫飯, 屙屎送尿外, 別無他意, 故卽便是超佛越祖之談, 亦無如一個餬餅吃卻了事. [從容錄第七十八則․聯燈會要卷二十四雲門文偃章]
【운문화약난雲門花藥欄】
p5341-中→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門花欄․雲門金毛獅子. 本則公案係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就淸淨法身之問題所作之機緣語句. 碧巖錄第三十九則(大四八․一七七中) : 僧問雲門 : “如何是淸淨法身?』門云 : “花藥欄.” 僧云 : “便恁麽去時如何?』門云 : “金毛獅子.” 上引中之淸淨法身, 乃指遍一切處之佛身. 對於僧所問如何是淸淨法身, 雲門漫不經心地答以花藥欄, 意謂淸淨法身遍於一切處, 故答案非僅限於花藥欄 ; 而師答以花藥欄, 唯因師此時恰於庭前眺望花壇. 此答看似漫不經心, 實係勢力萬鈞. 僧復問 : 便恁麽去時如何?雲門答以金毛獅子. 金毛獅子一語, 意含認可此僧之修行圓熟, 然是否爲完全之認可, 則未盡然.
【운문화타雲門話墮】
p5342-中→ 禪宗公案名. 本則公案記述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責備某僧話墮(失言․失策)之因緣. 無門關第三十九則(大四八․二九七下) : 雲門因僧問 : “光明寂照遍河沙.” 一句未絶, 門遽曰 : “豈不是張拙秀才語?』僧云 : “是.” 門云 : “話墮也!』後來死心拈云 : “且道那裏是者僧話墮處?』 上引中之光明寂照遍河沙, 係出自張拙秀才參石霜慶諸悟道時所作之偈光明寂照遍河沙, 凡聖含靈共一家. 死心乃黃龍慧南之法孫死心悟新, 爲距雲門二百年後之人. 本則公案中, 死心擧雲門與該僧之因緣, 問且道那裏是者僧話墮處, 旨在令學人參話墮二字, 謂該僧借用張拙秀才之語, 乃被古人之名句所迷惑, 而失卻自己之光明, 故當雲門指其失言時, 立卽令其陷於進退兩難之境. 實乃因語非出於自心, 故該僧第一句借用他人語句, 被識破後, 卽無法說出第二句.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中]
【운문환반전래雲門還飯錢來】
p5344-上→ 禪宗公案名. 本則公案乃雲門宗之祖雲門文偃與一僧, 針對九旬安居之意義所作之機緣問答. 聯燈會要卷二十四雲門文偃章(卍續一三六․四一六下) : 僧問 : “秋初夏末, 前程忽有人問, 作麽生祗對?』師云 : “大衆退後.” 僧云 : “未審過在甚麽處?』師云 : “還我九十日飯錢來!』上引中之九十日飯錢, 意指九十日安居修行期間之飯錢 ; 轉指修行之事. 整則公案係爲闡明一法究盡之道理, 謂修行與我乃一體, 而非對待. [雲門匡眞禪師廣錄卷上․圜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六]
【운변雲辯】
p5349-下→ 宋代臨濟宗僧. 生卒年不詳. 平江府(江蘇)人. 從福建之瑞峰章出家, 復參學於穹窿圓, 後嗣圓悟克勤之法. 嘗住平江府, 大擧弘化. [嘉泰普燈錄卷十五․五燈會元卷十九․五燈全書卷四十三]
【운봉사雲峰寺】
p5345-下→ ①位於湖南衡山紫蓋鄕. 唐代時, 法照嘗住此寺, 有諸多瑞應事蹟. 代宗大曆二年(767), 法照曾於僧堂粥鉢中, 見五色祥雲 ; 雲內有山寺, 寺之東北沿澗復有一寺, 名爲大聖竹林寺. 他日鉢中再現瑞雲, 雲中數寺, 池臺樓閣之上有諸菩薩衆, 一僧謂此卽五臺山. 其後四年, 法照於湖東寺開創五會念佛道場, 復有此奇瑞, 法照遂與同修數人, 參詣五臺山之文殊菩薩. ②位於四川納谿長江北岸十公里處之方山南麓. 唐代時, 曾敕建雲峰禪院, 後幾經興廢, 淸代嘉慶年間(1796~1820)重建, 歷經二十餘年始成. 現存三殿兩院, 主要建築爲大雄殿, 歇山單檐, 宏偉壯觀, 木雕石琢, 刻工精美. 方山四周, 群峰環繞, 層巒迭嶂, 峰巓林嵐飄忽, 畫意盎然, 故又稱雲峰山.
【운서기사雲棲紀事】
p5347-中→ 收於中國佛寺史志彙刊第一輯. 編輯者不詳. 係輯錄有關雲棲寺之文獻. 雲棲寺位於浙江杭州五雲山西麓. 宋代乾德五年(967), 伏虎禪師在此開山. 明代弘治七年(1494), 霖雨發洪, 殿宇經像隨水漂沒. 隆慶五年(1571), 蓮池大師袾宏重建爲淨土宗念佛道場. 本書內容首記盛典, 次繪山圖, 次錄碑記․古蹟․僧約․錄賢․題詠, 殿以續記. 後附孝義無礙庵錄係輯錄蓮池大師所建孝義無礙庵有關之碑記․遺囑․囑餘․規約․記賢․塔銘等文獻.
【운서법휘雲棲法彙】
p5347-上→ 凡三十四卷. 明代王宇春等編. 乃明代高僧雲棲袾宏之全集. 袾宏示寂之年, 鄒匡明․王宇春費十晝夜蒐集大師之遺著, 得三十一部. 歷經十年, 於天啓四年(1624), 由大賢․大雯․大霖等十七名僧, 及居士王宇春等十六人共加校訂印刻. 淸光緖二十五年(1899)重刻, 增補雲棲遺稿․雲棲規約․雲棲紀事․雲棲塔偈讚等數部.
【운서산雲棲山】
p5346-中→ 位於杭州五雲山之西. 原有眞濟․雲棲․天池三寺, 後僅存雲棲一寺. 以明代蓮池大師袾宏居此而聞名. 據袾宏之雲棲山房雜錄載, 初以五雲山巓有五色瑞雲盤旋其上, 故名雲棲山. 後以瑞雲飛集山塢中, 經久不散, 時人異之, 因號雲棲塢. 宋代乾德五年(967), 有僧大扇志逢(909~985)結菴以居. 塢中多虎, 師至, 虎輒馴伏, 故世稱伏虎禪師. 吳越王錢氏爲其建寺, 始稱雲棲寺. 宋代治平二年(1065)改名棲眞院, 後復稱雲棲寺. 明代隆慶五年(1571), 袾宏愛其幽邃, 於此設禪室, 爲叢林奠立禪淨歸一之敎義. 其後, 雲棲山成爲雲棲念佛派之根本道場. 有大殿․祖師殿等. 大殿供奉阿彌陀佛․十大弟子․六方六佛及二十四天之像. 祖師殿則置有袾宏之像. 石徑兩旁, 編籬界竹, 竹皆一尺圍, 寺前大竹一竿, 淸聖祖賜名皇竹, 竝因建亭, 雲棲竹徑, 爲西湖十八景之一. [支那佛敎史蹟評解卷五]
【운서완월雲犀玩月】
p5347-中→ 係用以讚歎遊於悟境者之用語. 雲犀, 又稱靈犀 ; 月, 指佛性眞如, 譬喩得道者之靈妙境界. 從容錄第三則東印請祖之頌(大四八․二二九中) : 雲犀玩月璨含輝, 木馬游春駿不羈.意謂禪者之心玲瓏剔透, 毫無陰影, 且顯現靈妙之光彩.
【운수류의雲水流儀】
p5329-上→ 形容安居於叢林修行之行脚僧, 其擧止行動顯現出淸淨․質樸․素雅而純眞之樣態.
【운수雲水】
p5328-下→ 又稱雲水僧․雲衆水衆․雲兄水弟․行脚僧․雲衲. 指爲尋師求道, 至各地行脚參學之出家人. 以其居無定所, 悠然自在, 如行雲流水, 故以雲水喩之. 從容錄第九則(大四八․二三二下) : 兩堂雲水盡紛拏, 王老師能驗正邪.又以雲水之性柔順自如․無所不克, 具有解脫․自然․謙卑․靭性等性質, 故用以喩指有德之行脚僧. 又有以雲喩衲衣, 以霞喩衣袂, 而稱之爲雲衲霞袂者. 至於十方相聚, 親如手足之雲水, 則稱雲水兄弟. 雲水僧掛搭之居處稱雲水堂, 或稱上客堂 ; 專爲雲水僧所設之齋則稱雲水齋. [永平淸規卷下․永平衆寮箴規]
【운수雲岫】
p5332-上→ (1242~1324)元代曹洞宗僧. 浙江昌國人, 俗姓李. 字雲外, 別號方嵓. 從直翁德擧得度, 竝嗣其法. 歷住慈谿石門․象山․智門․天寧等寺, 後移住天童寺, 闡揚宗風. 泰定元年示寂, 世壽八十三, 法臘六十五. 有語錄․詩偈等行世. 師短小精悍, 說法善巧, 韓․日慕名來訪者衆, 弟子中以無印大證․東陵永璵等五人爲著名, 東陵嘗至日本, 住南禪․天龍二寺. [五燈會元續略卷一․五燈全書卷六十一]
【운수주雲叟住】
p5345-中→ (1620~1676)明末淸初臨濟宗僧. 楚安陸(湖北)人, 姓名不詳, 號雲叟. 從潙山受戒, 復參學於鶴林而有所得. 後師事於山翁道忞, 竝嗣其法. 於淸代順治十五年(1658), 入住潭州(湖南)龍牙寺. 康熙十五年示寂, 世壽五十七. 有雲叟禪師語錄二卷行世. [五燈全書卷七十三]
【운심공양運心供養】
p5614-下→ 四供養之一. 又稱以心供養, 理供養. 但於心中起供養之思, 而不現於事實. 亦卽心中興起至誠之供養想. 蘇悉地經卷中(大一八․六一五下) : 有四供養, 遍通諸部, 一切處用, 一謂合掌, 二以閼伽, 三用眞言及慕捺囉, 四但運心. 此善品中, 隨方應作, 或復長時供養中, 最無過運心. 如世尊說, 諸法行中, 心爲其首. 若能標心而供養者, 滿一切願. 同經又謂, 欲行供養時, 若乏花香根菓者, 可至心虛虔, 合掌頂奉, 而運心想, 於想中以花菓等供養本尊, 卽可獲甚大之功德. [大日經卷二入漫荼羅具緣眞言品, 阿娑縛抄卷七十三摩耶戒儀本運心供養條]
【운심雲心】
p5328-中→ 西藏語 sbrin-gyi sems. 卽經常思慮世間憂喜之心. 爲凡夫六十種妄心之一. 凡夫因有憂樂思慮之心, 而常滯於淫昏之中 ; 猶如夏季霖雨綿延之時, 亦令人感覺淫昏, 故稱此一心念爲降雨時之思念. 對治之道, 當行捨心, 遠離世間之憂喜, 而隨順法喜. [大日經疏卷二․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卷八](參閱六十心1242)
【운심運心】
p5614-中→ 卽受菩薩戒時, 在戒師面前, 觀, 念種種法, 而懺悔所造之罪過. 運心有二種 : (一)順流十心, 卽從無始以來隨順生死之流, 卽下列十者 : (1)妄計我人, (2)外加惡友, (3)不喜他人之善, (4)縱恣三業, (5)惡心遍布, (6)晝夜相續, (7)覆諱過失, (8)不畏惡道, (9)不慚不愧, (10)撥無因果. (二)逆流十心, 卽消滅生死之觀法, 亦卽 : (1)正信因果, (2)自愧剋責, (3)怖畏惡道, (4)發露瑕王此, (5)斷相續心, (6)發菩提心, (7)修功補過, (8)守護正法, (9)念十方佛, (10)觀罪性空. 總從此二十心對一切三寶懺悔, 披露已往之罪過. [授菩薩戒儀(妙樂), 摩訶止觀卷二上, 卷四上, 授菩薩戒儀要解]
【운암극문선사어록雲菴克文禪師語錄】
p5347-下→ 凡六卷. 又作雲菴眞淨禪師語錄․眞淨大師語錄. 宋代眞淨克文(1025~1102)撰, 法深․福深編錄. 有兩種, 分別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八冊古尊宿語錄卷四十二至卷四十五及第一二○冊. 然兩書所收互有出入, 收於一一八冊者較爲完備, 內容係集錄眞淨住筠州聖壽․洞山․金陵報寧․廬山歸宗․寶峰禪院等處之語錄․偈頌, 竝附錄王安石之請疏․蘇轍之序等 ; 收於一二○冊者則係請疏․雲菴眞淨和尙行狀․祭文․眞讚․手帖․跋等, 可視爲前者之補遺.
【운암대비수안雲巖大悲手眼】
p5350-上→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巖遍身手眼․雲巖問道吾手眼․雲巖摸枕․雲巖大悲. 本則公案乃雲巖曇晟與道吾就大悲菩薩之千手千眼有何作用所作之機緣問答. 碧巖錄第八十九則(大四八․二一三下) : 雲巖問道吾 : “大悲菩薩用許多手眼作什麽?』吾云 : “如人夜半背手摸枕子.” 巖云 : “我會也!』吾云 : “汝作麽生會?』巖云 : “遍身是手眼.” 吾云 : “道卽太殺道, 只道得八成.” 巖云 : “師兄作麽生?』吾云 : “通身是手眼.” 大悲菩薩卽觀世音菩薩. 對於此菩薩之千手千眼如何使用之問題, 雲巖答以遍身是手眼 ; 道吾答以通身是手眼. 二者之意同爲身體全部皆是手眼, 遍身與通身亦無優劣之分, 故二師皆意指自己乃觀世音菩薩.
【운암사雲巖寺】
p5350-中→ ①位於江蘇吳縣西北虎邱山(又稱武邱山․武丘山․虎丘山). 號稱十刹之第九. 又稱虎阜寺․虎邱寺․武邱寺․報恩寺․東山寺等. 始創於東晉咸和二年(327), 司王珣及其弟王珉捨私宅建精舍, 竺法汰之高徒道一爲其開山(或謂佛日契嵩爲開山). 其同門竺道生, 因倡言闡提成佛之義, 爲衆所擯, 乃至該寺. 據傳道生聚石講闡提成佛之義, 石皆點頭. 其後, 劉宋曇諦․岌法師․梁代僧若․隋代智聚等皆先後居此講經. 智琰․法恭․僧瑗等人亦曾居此. 至北宋, 楊岐派之紹隆移住此寺建法幢, 寺遂盛極繁榮. 明代宣德年中(1426~1435), 遭大火焚毁. 正統年間(1436~1449), 巡撫周忱之重建. 寺在虎邱山左側, 前有劍池, 竝有顔眞卿之虎丘劍池四字石刻, 至今猶存. 池中尙留有二段石, 相傳卽是點頭石. 池畔有二層臺形之巨岩, 上有唐代李陽冰所書之生公講臺四個篆字, 刻於岩上, 傳爲道生講經之遺蹟. 山門位於虎邱山脚下, 始建於唐代, 重建於元代至元四年(1338). 此門爲歇山式, 樑略彎曲, 似半月形, 故稱月樑. 其內部樑架與一般不同, 柱頂比柱身略小, 竝做成圓捲形狀. 大樑中柱兩側各安二根月樑, 看似斷樑, 故有斷樑殿之稱, 又稱雙樑殿. 寺中有塔, 俗稱虎丘塔, 始建於後周顯德年間(954~959), 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 平面八角形, 七層, 磚建, 仿樓閣式. 自南宋建炎年間(1127~1130)至淸代咸豐十年(1860), 曾七次遭火焚毁, 頂部及各層檐均毁, 塔頂鐵刹已不存, 今僅存磚砌部分. [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梁高僧傳卷五․續高僧傳卷十․佛祖統記卷三十六․大明高僧傳卷五․虎邱山志]. ②位於四川江油竇圌山麓. 始建於唐代, 明代末年毁於兵火, 淸代雍正三年(1725)重修. 殿宇有五重, 建築雄偉, 地勢開闊. 大殿西側存有宋代木造轉輪經藏(又作飛天藏․星辰庫), 高十點三公尺, 直徑七點五公尺, 外形如木塔, 可自由轉動, 分上中下三層, 上層爲天宮樓閣, 設計宏麗精巧 ; 中層爲藏身, 四周壁板飾有大小木雕人像二百餘, 姿態各異 ; 下層爲藏座. 整個轉輪工藝精美, 爲珍貴之古代木雕. ③位於湖南長沙攸縣東南方之雲巖(靈巖). 唐代藥山惟儼之法嗣曇晟(782~841)爲開山. 洞山良价曾於此參曇晟座下, 竝得其心印. [大淸一統志卷二七六]
【운암수기소추雲巖豎起掃箒】
p5351-中→ 禪宗公案名. 又作雲巖掃地․雲巖拂地. 本則公案記述雲巖曇晟接化道吾圓(宗)智, 令其覺醒本來面目之因緣. 從容錄第二十一則(大四八․二四○下) : 雲巖掃地次, 道吾云 : “太區區生!』巖云 : “須知有不區區者.” 吾云 : “恁麽則有第二月也!』巖提起掃箒云 : “這箇是第幾月?』吾便休去.上引之中, 雲巖將掃箒豎起, 問道吾這箇是第幾月, 意謂除自己本來面目之外, 是否尙有另外一個自己, 旨在令道吾覺醒本來之自己. 或謂此則公案亦顯示雲巖忙中有閑之生活情致 ; 蓋凡悟道之人, 無論掃地搗米․搬柴運水, 當下卽是所行所事之三昧, 忙中有閑, 悠悠其境, 旣不干涉任何其他之景物․心念, 然又含攝森羅萬象於此一當下三昧中.
【운와기담雲臥紀談】
p5333-上→ 凡二卷. 又稱感山雲臥紀譚. 宋代僧仲溫曉瑩著. 收於卍續藏第一四八冊. 係紹興年間(1131~1162), 曉瑩於豐城曲江感山之雲臥菴閒居中, 隨筆記錄諸方尊宿之遺言逸跡․士大夫之嘉言懿行 ; 凡可資修行警策․學人龜鑑者悉皆收錄, 自富弼頌書․秀紫芝文․東山吉, 至蘇軾衲衣․無著道閑․佛慧北邙行, 政書記詩等, 約九十餘項, 卷末竝附雲臥菴主書, 記述其師大慧宗杲與學人之機緣問答.
【운외雲外】
p5329-上→ ①超脫凡俗, 出世間之意. 雲外雲岫禪師語錄(卍續一二四․五○四上) : 三十餘年無故人, 只留雲外伴閒身.又雲外路指出世間之道․佛道. 雲外客指具有高超․殊勝境地之人. [趙州和尙語錄卷下]. ②(1242~1324)卽雲岫. 宋代曹洞宗僧. 浙江昌國人, 俗姓李. 別號方嵓. (參閱雲岫5332)
【운월시동계산각리雲月是同溪山各異】
p5328-下→ 禪林用語. 意謂雖是一樣的雲與月, 然被照射之溪與山, 則有千差萬別. 卽處境雖一, 然所見卻各異. 無門關第三十五則(大四八․二九七中) : 雲月是同, 溪山各異 ; 萬福萬福, 是一是二?
【운유雲遊】
p5348-上→ 指行者至諸方參學行脚, 有如浮雲隨風飄遊, 不定止於一處. 又有以雲遊萍寄比喩求道者之居無定所, 有若浮雲及漂流之浮萍. [禪苑淸規卷四延壽堂主淨頭]
【운장일경雲章一慶】
p5346-中→ (1386~1463)日本臨濟宗僧. 號寶淸老人, 爲一條兼良之兄. 師事於東福寺岐陽方秀, 精硏禪要, 通達宋學, 於日本文化亦頗具學養, 曾對五山之僧講述百丈淸規. 著有雲桃抄, 爲抄物之代表作品, 乃弟子桃源瑞仙所筆錄. 寬正四年示寂, 世壽七十八. 敕諡弘宗禪師.
【운정芸亭】
p3506-下→ 爲日本最早成立之圖書館. 奈良末期, 石上宅嗣(729~781)改私宅爲阿閦寺, 廣收典籍, 竝開放作爲硏究佛敎之用. 至平安初期始告廢絶.
【운정雲程】
p5347-下→ 指遠方, 卽萬里靑雲之道程. 又轉指生天之路程․白雲上之天界, 或紫雲環繞之淨土. 禪苑淸規卷七亡僧(卍續一一一․四五七上) : 茶傾三奠, 香爇一爐, 用薦雲程, 和南聖衆.
【운집중雲集衆】
p5348-上→ 如來之弟子可分爲兩種, 常隨佛陀聞法竝助其敎化者, 稱爲常隨衆 ; 受時間或空間之限制, 無法常隨佛陀, 僅不定時從他方雲集而來者, 稱爲雲集衆. 雲集衆僅限於大乘經典才有. [首楞嚴經文句卷一]
【운창運敞】
p5615-上→ (1614~1693)日本新義眞言宗僧. 大阪人, 俗姓藤原. 字元春, 號泊如. 十三歲出家, 學於智積院, 醍醐寺. 後任尾張(愛知縣)長久寺與江戶圓福寺住持, 且爲智積院第七代繼承人. 精通漢文學, 以講述性靈集著稱, 大振學風. 元祿六年九月示寂, 世壽八十. 著作甚多, 計有大疏談義, 三敎指歸刪補, 寶鑰纂解, 釋論談義十餘種, 另有詩文谷響集二十卷行世. [泊如僧正傳, 續日本高僧傳卷四]
【운천사雲泉寺】
p5345-中→ 位於塞北察哈爾張北縣張家口之西賜兒山麓. 寺宇巍峨, 有殿廡數十楹. 山門內有冰洞․水洞, 冰洞雖炎暑而不化, 水洞則淸泉四溢, 景緻甚佳. 雲泉寺佔地極廣, 周圍環以圍牆, 香火之盛, 冠絶漠南.
【운판雲版】
p5332-下→ 爲禪門中報粥飯時刻等, 用以擊打之器具. 又作雲板․大版. 掛於庫裏․齋堂之前. 以其版(板)形如雲, 故稱雲版. 而於早․午飯前, 連打雲版三十六響, 稱爲長版 ; 此時衆僧卽可取下鉢盂至規定之處集合, 故又稱爲下鉢版. [瑩山淸規卷上日中行事第一․禪林象器箋唄器門]
【운하패云何唄】
p1041-上→ 密敎所用梵唄之一. 卽於四句一偈之首, 冠上云何二字, 附音調而諷詠之, 稱爲云何唄. 北本涅槃經卷三壽命品(大一二․三七九下):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 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此四句卽是云何唄, 我國自古有之, 唐代道世所著諸經要集卷四唄讚部中卽已載錄此偈. 除此唄外, 亦有用同經卷三之一偈四句(大一二․三七九下):云何於此經, 究竟到彼岸, 願佛開微密, 廣爲衆生說.
【운한만雲漢滿】
p5348-中→ 明代末年時之臨濟宗僧. 生卒年不詳. 虞山(江蘇)人, 俗姓張. 崇禎十七年(1644), 於三峰淸涼寺剃度. 淸代順治五年(1648), 赴海門(江蘇)廣慧寺, 參學於浮石通賢, 竝嗣其法. 歷住報恩寺․通州(江蘇)彌勒院․虞山之福城等. 著有扶宗論․點華錄等. [五燈全書卷七十七]
【운화사雲華寺】
p5347-下→ 位於陜西長安終南山之側, 南五臺中. 山林奇幻, 泉澗幽邃, 爲終南山之冠. 本寺創建於隋代, 侖奐莊嚴, 非他寺所及. 唐乾封年中(666~668), 沙門智儼於此宏傳華嚴圓敎, 世稱雲華尊者. 由此, 寺遂爲華嚴宗之道場.
【운횡산雲橫山】
p5349-中→ 位於浙江義烏縣. 又稱雲黃山․松山. 南朝梁代大同五年(539), 善慧大士捨宅於山下創寺, 以有雙檮樹而稱雙林寺. 其樹連理, 祥煙周繞, 雙鶴棲止. 陳代天嘉二年(561), 善慧大士於山頂繞連理樹行道時, 有釋迦前引․維摩後接․七佛相隨之感應, 竝見山頂有黃雲盤旋, 狀如車蓋, 故名雲橫山. 宋代寧宗時, 該寺被選爲十刹中之第八, 遂改稱寶林寺. 山上有峴壁, 高三百餘公尺, 廣一百餘公尺, 可俯瞰華溪 ; 旁有如來峰․七佛峰等. [續高僧傳卷二十五․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七․佛祖統紀卷三十七․卷四十二․大明一統志卷四十二․大淸一統志卷二三一]
【울금鬱金】
p6983-中→ 梵語 kuṅkuma. 學名 Crocus sativus, Linn. 又作茶矩麽․茶矩磨(茶爲菳之誤寫). 屬球根植物, 可製成染料, 花可作香, 稱爲鬱金香. 産於北印度喀什米爾․小亞細亞․地中海東岸等地. 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 可知昔時之印度人常以旃檀․鬱金等諸香塗身. 阿育王傳卷四․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四十載, 末田地那尊者敎化惡龍, 爲支濟居民活命, 遂自香山拔取鬱金香之根移植至當地. 又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七以之爲三十二味藥之一. [蘇悉地羯囉經卷上․蕤呬耶經卷中․慧琳音義卷三十九․卷七十]
【울다라승鬱多羅僧】
p6982-下→ 梵語 uttarāsaṅga, 巴利語 uttarāsaṅga. 三衣之一, 六物之一. 又作郁多羅僧․優多羅僧․漚多羅․嗢多羅僧․嗢怛囉僧伽. 意譯上衣․上著衣. 卽七條衣, 爲常服中最上者. 於齋․講․禮․誦等諸羯磨事時, 必著此衣, 故又稱爲入衆衣;又因僅覆左肩, 故又稱爲覆左肩衣. 其價値在其他二衣之間, 故又稱中價衣. 其製法, 先割截爲二長一短二十一隔之布塊, 然後以卻刺之法縫成;若財少難辨, 則聽許用揲葉之縫製法. 關於此衣之長短寬窄, 有長五肘․廣三肘之規定, 然因各人身量長短不同, 故此說亦不甚一定. [玄應音義卷十四․慧琳音義卷十五](參閱三衣551․袈裟4784)
【울다라鬱多羅】
p6982-中→ 梵名 Uttara, 巴利名同. 意譯勝․上. 又作優多羅․優多梨. ①爲釋尊過去世爲仙人時之名. 據賢愚經卷下載, 釋尊過去世爲鬱多羅仙人時, 因求正道之願心深切, 故自剝身皮爲紙, 折骨爲筆, 以血和墨, 聽受書寫婆羅門所誦之偈. [菩薩本行經卷下]. ②爲阿難之弟子. 據分別功德論卷二載, 阿難之弟子優多羅, 從阿難承受增一阿含, 後優多羅又授豫弟子善覺而般涅槃. ③據善見律毘婆沙卷二載, 阿育王之時, 鬱多羅與須那迦(巴 Sonaka)二人被派遣至金地國(巴 Suvaṇṇa-bhūmi, 今之緬甸)傳敎. 時金地國有一夜叉尼, 每逢該國有王子出生, 夜叉尼卽從海中現至王宮奪取而食之. 鬱多羅等至彼地之日, 正巧王子亦出生, 王等乍見二人誤以爲夜叉尼之伴侶, 而欲害之. 須那迦卽言己等爲斷殺生․護持十善之沙門. 不久, 夜叉尼來襲, 須那迦化現雙倍之夜叉驅逐之, 竝誦咒防護國土, 使諸夜叉尼不得入侵. 隨後又爲人民說梵網經, 授三歸五戒, 六萬人得道果, 後王凡生兒皆取名爲須鬱多羅. ④爲佛所懸記之比丘名. 據大悲經卷二持正法品載, 佛曾懸記波離弗城之鳩鳩咤(梵 Kukkuṭa)僧伽藍, 有鬱多羅比丘, 具神通變化, 修梵行, 廣布正法.
【울단월鬱單越】
p6983-下→ 梵名 Uttara-kuru, 巴利名同. 又作北俱盧洲․郁多羅究琉․鬱怛羅越․嗢怛羅矩嚧․殟怛羅句嚧. 爲須彌四洲之一. 起世經卷一(大一․三一一中):須彌山王, 北面有洲, 名鬱單越. 其地縱廣, 十千由旬, 四方正等, 彼洲人面, 還似地形.(參閱北俱盧洲1585)
【울밀삼심鬱密森沈】
p6983-下→ 鬱密, 形容樹木密生繁茂;森沈, 形容樹林茂盛而深奧. 爲獅子(喩大乘)所住, 而狐鬼(喩小乘)不能靠近之境域;引申指佛法之幽邃深奧. 永嘉證道歌(大四八․三九六中):旃檀林, 無雜樹, 鬱密森沈師子住, 境靜林間獨自遊, 走獸飛禽皆遠去.
【울울황화鬱鬱黃花】
p6984-上→ 南朝道生法師(?~434)主張無情亦有佛性, 曾以草木闡述一眞法界之妙理, 而謂(卍續一一三․七五上):靑靑翠竹, 盡是眞如;鬱鬱黃花, 無非般若.[祖庭事苑卷五]
【울저가鬱底迦】
p6983-上→ 梵名 Uttika. 意譯能說. 又作嗢底迦․郁胝歌․鬱低迦․優陟. 爲佛世時一外道之名. 此外道曾詣佛所, 問世間有邊無邊等四句. 其餘事蹟不詳. [雜阿含經卷三十四․俱舍論卷三十]
【울제시산鬱提尸山】
p6984-上→ ①鬱提尸, 梵名 Udeśin. 意譯遠聞山. 據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載, 此山圍繞北印度迦濕彌羅國四周.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五(大三五․三九一下):鬱提尸山, 此云遠聞山;謂多處遠人皆聞故.. ②意譯日初出處. 翻梵語卷九(大五四․一○四二下):鬱提尸山, 譯曰日初出處.
【울증가鬱曾伽】
p6984-上→ 梵語 ucchaṅga. 意譯數千萬兆. 佛本行集經卷十二(大三․七○九下):百毘婆娑, 名鬱曾伽(隋數千萬兆).
【울지연나鬱地延那】
p6980-上→ 梵名 Uḍḍyāna 或 Oḍiyāna, Oddiyāna. 位於北印度之古地名, 乃怛特羅佛敎之起源地. 爲四聖地之一. 於近世, 此地引起學界廣泛注意, 其中, 關於其地理位置, 有多種異說, 代表看法有下列數說:(一)地理學者猶雷(H. Yule)以爲鬱地延那位於蘇瓦特河(Swat)流域之白夏瓦(Peshawal)北方, 竝據玄奘之記錄, 進一步推定爲興都庫什(Hindu Kush)山脈南方之丘陵地帶之大部分. (二)華德爾(L.A. Waddell)繼承其說, 認爲此地係指喀什米爾(Kashmīra)西北部之加慈尼(Ghazni), 卽烏仗那(梵 Udyāna)或烏長(梵 Urgan). (三)萊維(S. L évi)認爲在喀什口葛爾(Kashgarh)地方;又以爲係哈拉帕拉沙得薩斯特立(Haraprasāda śāstrī), 卽奧立沙(Orissa)地方. (四)巴達恰利亞(Benoytosh Bhattacharyya)則主張在阿薩密(Assam)或孟加拉之說. 巴氏提出四項理由以支持其主張:(1)西藏史書之記事:烏仗那國王因陀羅浦諦(梵 Indrabhūti), 其子蓮華生(梵 Padmasambhava)曾於加荷爾(Jāhor)娶寂護(梵 Ś-ntirakṣita)之妹;而加荷爾被推定在東孟加拉之達卡(Dacca)地方, 卽現今之沙波爾村(Sābhār). 準此, 烏仗那應在加荷爾附近. (2)除烏仗那以外, 另被認爲四聖地之一的迦摩基耶(梵 Kāmākhyā)與西利喝達(梵 Sirihaṭṭa)位置鄰近, 故烏仗那應亦在不遠之處. (3)據云烏仗那國與楞伽普羅(梵 Laṅkāturi)爲姉妹國. 楞伽普羅爲阿摩羅犍多迦(梵 Amarakaṇṭaka)山脈之一峰, 或在阿薩密或中央印度, 或錫蘭. 故楞伽普羅之位置若在阿薩密, 則烏仗那亦應在同一國, 因而推定烏仗那在阿薩密. (4)據著名的印度․西藏․蒙古之佛敎史如意寶樹史(藏 Dpag bsam ljo消 bza諸某之記載, 怛特羅成就者之一的螺巴(藏 Luipā)曾出仕烏仗那國, 又據西藏大藏經丹珠爾目錄所述, 螺巴乃孟加拉人, 其著作多以孟加拉語撰寫. 若烏仗那在孟加拉, 則此二記述不約而同. 然現代學者支持此說者不多, 因其所根據西藏史書之記載, 未脫傳說之範圍, 故未得學界承認. (5)圖吉(G.Tucci)認爲鬱地延那卽是西北印度蘇瓦特溪谷地帶之烏仗那或鬱地引那(梵 Udnvānaka), 此說於諸說之中較爲有力. 圖吉近年在此地進行考古學發掘, 發現多數有關怛特羅佛敎之遺品. 圖吉之說如能確定, 則此地與佛敎有極深之淵源, 蓋 Udnvānaka 在漢文典籍中音譯爲烏仗那․烏場․烏萇․烏長那․烏塡那․烏塡曩․越底延․鬱地引那, 古來爲東西交通之要地. 雖在紀元前曾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 其後又被匈奴侵略, 然於西元一千年頃被回敎徒滅亡以前, 此處佛敎文化一直盛行;經典中所記述佛陀之事蹟及本生故事, 如割肉餵鷹․聞半偈而捨身․降伏惡龍等著名故事, 皆發生於此地. 大唐西域記卷三詳錄烏仗那國之記載, 謂此國之周圍有五千餘里, 山谷相屬, 川澤連緜, 雖有穀稼, 然地利不肥. 金․鐵極豐, 多産蒲萄․鬱金香等, 林樹蓊鬱, 花果茂盛, 寒暑和暢, 風雨順序. 人性怯懦, 俗情譎詭, 好學而不切. 時人多以禁咒爲業. 多著白四, 少有餘服. 語言大致與印度相同, 文字․禮儀亦頗類似. 崇重佛法, 敬信大乘. 沿蘇婆伐窣堵河之河岸, 舊有一千四百伽藍, 多已荒蕪. 昔有僧徒一萬八千, 後漸減少. 僧徒竝學大小乘, 而以寂定爲業;又善於持誦文句, 然未究深義;戒行淸淨, 而特嫺禁咒. 律儀傳訓有五部:法密部․化地部․飮光部․說一切有部․大衆部. 另有十餘所天祠, 異道雜居. 又國中有四․五座堅固小城, 其王大多治於瞢揭釐城, 該城周圍有十六․七里, 居民殷盛. 上述記載中之蘇婆伐窣堵河, 梵名爲 Śubhavastu 或 Subhavastu, 卽是蘇瓦特河, 亦卽如意寶樹史上所謂之鬱地延那乃怛特羅敎最初發生地. 另據八十四成就者傳一書所記述, 鬱地延那係擁有五十萬都市之國, 分爲二王國, 一爲三婆羅國(梵 Sambhala), 由因陀羅浦諦王統治;另一爲楞伽普羅國, 由加拉因陀羅王(梵 Jalendra)統治. 加拉因陀羅王之子娶因陀羅浦諦王之妹羅珂修明迦羅(梵 Lakṣmīkarā)爲妻. 彼女得因陀羅浦諦之印可而成爲成就者時, 因陀羅浦諦乃讓國與子而退位. 又據西藏之傳說, 佛陀曾在鬱地延那傳授金剛乘(梵 Vajrayāna)之敎法豫因陀羅浦諦. 大抵而言, 關於鬱地延那之傳說, 皆極具神話色彩, 記載此類傳說者, 有不少西藏典籍. 如布頓(藏 Bu-ston)所作, 開啓怛特羅部深義門之寶鑰(藏 Rgyud-sdeḥi zab-don sgo-ḥbyed Rin-chen gces-paḥi lde-mig)․怛特羅槪論(藏Rgyud-sde spyiḥi rnam-par-gshag-pa)․靑冊(藏 Deb-ther sṅon-po)等書, 惟各書記載略有不同. 此外, 西藏又有一傳說, 謂因陀羅浦諦王常見僧侶於午前由東往西, 午後由西往東, 成群飛行空中. 王知是佛陀之聲聞弟子以神變力往還舍衛城行乞, 卽請降臨傳授金剛乘敎. 此一傳說或因 uḍḍīyana 一詞與 uḍḍayana(飛翔)類似而來. 然據近人硏究, 謂鬱地延那國王因陀羅浦諦與祕密集會怛特羅之間竝無密切關係;竝以爲所謂怛特羅佛敎之樂園․理想國土之鬱地延那, 未必眞有其地, 而係怛特羅佛敎徒之空想世界而已. 要之, 由於該地曾被回敎徒侵入, 竝徹底破壞, 故後世怛特羅佛敎徒在憧憬昔日佛國鬱地延那之餘, 乃將其理想化, 種種傳說, 或係由是而來. [布頓佛敎史․多羅那他印度佛敎史․H. Yule:The book of Ser Marco Polo.ed.H. Cordier 3rd edn; L.A. Waddell: Lamaism;B. Bhattacharyya: An Introduction to Buddhist Esoterism; G. Tucci:Tibetan Painted Scrolls vol.I](參閱烏仗那國4175)
【웅뢰파雄賴巴】
p5324-中→ 爲西藏佛敎寺院之僧職名稱. 由堪布委任, 負責扎倉內學經事務.
【웅사고탑雄獅古塔】
p5324-中→ 位於廣東五華縣東四公里處, 五華河畔塔崗上. 建於明代萬曆四十年(1612), 塔高三十五點五公尺, 平面呈八角形, 以方石砌成. 外觀連塔頂計十層, 塔內七層, 有螺旋梯可達塔頂. 每逢中秋設山歌醮時, 由一歌手坐塔頂領唱, 竝邀請紫金․龍川等地歌手前來賽歌, 以樸實美麗的口頭文學形式, 留下不少膾炙人口之民間故事.
【웅십력熊十力】
p5835-下→ (1882~1968)湖北黃岡人. 字子眞. 爲民國以來在佛學, 儒學, 西洋哲學三方面均能深刻體會, 卓然成家之一代哲人. 幼聰穎, 家貧, 十歲始從父學三字經, 四書. 踰年, 父卽病逝, 從此惟自求上進, 以讀王船山, 顧亭林等諸先生書, 有革命之志, 遂不應擧. 十七歲參加革命, 先後成立日知會, 群治學社, 振武學社, 策動革命. 武昌起義成功, 廁身仕途, 後於袁世凱裁撤革命軍時亦遭遣散, 乃歸鄕耕讚. 後又一度任北伐軍參謀之職. 年三十五時, 忽悟革命黨人若不事身心修養, 當無法撥亂反正, 遂絶意仕途而獻身學術, 致力講學, 力主做人當反求諸己. 其後, 赴南京支那內學院從歐陽漸學佛, 深究大乘佛學, 尤於唯識, 窮硏功深. 然認爲佛敎敎說耽空溺寂, 又對唯識論之分析宇宙事理, 頗不以爲然, 乃造新唯識論一書, 以儒家易經中生生不息之義援入佛理中, 自謂遊乎佛儒之間, 亦佛亦儒, 非佛非儒, 而致力融佛之空以入易之神;要之, 其學說槪以儒家思想, 易經哲學爲宗旨, 而於佛法頗有微詞. 太虛大師, 印順法師, 王恩洋等人均曾撰文評駁之, 咸認其誤解佛理. 氏自三十五歲始, 先後任敎於北京大學, 武昌大學, 中央大學, 樂山復性書院等. 民國二十五年(1936)出版佛家名相通釋二卷, 上卷依五蘊論, 綜述法相體系, 下卷依百法等論, 綜述唯識體系, 可視爲法相唯識學之小辭典, 其中竝涉及性相二宗法義, 融有中印哲學;該書問世以來, 稱譽於國際學界. 平生與馬一浮, 梁漱溟, 林宰平等人過從甚密, 又常與蔡元培, 梁啓超, 方東美, 錢穆等當世名儒論學. 門弟子中以唐君毅, 牟宗三, 徐復觀等人最著名. 晩年所出版體用論一書, 係根據新唯識論而改撰者. 序文中謂該書旣成, 則新唯識論無保存之必要, 可見其晩年見解, 頗有不同於早年者. 唯其肯定易經之思想價値, 則未嘗稍變. 五十七年五月病逝上海. 所著除上記外, 另有中國通史講話, 讀經示要, 十力語要, 十力語要初續, 破破新唯識論, 因明大疏刪注, 原儒, 明心篇, 乾坤衍等.
【웅야비구니熊野比丘尼】
p5837-中→ 於日本, 以繪圖解說而勸人信佛之比丘尼. 又作歌比丘尼, 勸進比丘尼, 繪解比丘尼. 起自室町時代末期. 乃於一般庶民之間解說地獄, 極樂淨土的繪圖而廣弘佛敎之比丘尼. 然至萬治年間(1658~1660)墮落爲賣笑者甚多. [東海道名所記卷三, 日次紀事二月條]
【웅야산熊野山】
p5837-上→ 位於日本紀伊國東牟婁郡. 以山中有熊野坐神社, 熊野速玉神社, 熊野夫須美神社等三宮鼎立, 故又稱熊野三山, 熊野三社, 三御山, 三熊野, 熊野權現, 熊野三所權現. 熊野坐神社建於崇神帝十六年(82B.C.), 世稱熊野本宮, 奉祀素盞鳴尊, 或伊장冊尊. 熊野速玉神社建於景行帝五十九年(129), 世稱熊野新宮, 奉祀事解男神. 熊野夫須美神社建於文應元年(1260), 世稱那智山, 或稱那智, 奉祀速玉男神. 三宮又各奉祀十二社, 故又稱十二社權現. 於平安朝時代, 神佛之本地垂跡說盛行, 本宮之本地爲阿彌陀如來, 新宮爲藥師如來, 那智爲十一面千手觀世音菩薩, 崇信其掌握現在, 當來二世利益之大權現(示現, 化現), 勢力頗盛. 此外, 古來參詣(朝拜)熊野三所權現之風甚盛, 稱爲熊野詣, 御熊野詣. [熊野權現金剛藏王寶殿造工日記, 扶桑略記卷三十, 百鍊抄卷五, 日本書紀卷一, 三代實錄卷二, 日本紀略前篇卷十七]
【웅이산熊耳山】
p5836-下→ 位於河南盧氏南方, 與永寧(今洛寧縣)爲界. 山之兩峰竝峙如熊耳, 故稱熊耳山. 乃禪宗初祖菩提達磨之塔所. 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磨章(大五一․二二○上) : 以化緣已畢, 傳法得人, 遂不復救之, 端居而逝. 卽後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丙辰歲十月五日. (中略)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 起塔於定林寺.[大明一統志卷二十九, 大淸一統志卷一六二]
【원가院家】
p4337-中→ 日本佛敎用語. 爲日本寺格名稱之一. 屬於門跡寺(皇子․貴族等出家後所住特定寺院之稱), 而處理本寺法務之別院. 日本宇多天皇(第五十九代天皇)於昌泰二年(899)落髮後, 居住於仁和寺御室, 仁和寺乃被稱爲御門跡, 此爲門跡稱號之始. 當時隨從天皇出家之皇族稱爲院家衆, 此乃院家之起源. 其後, 凡親王出家, 而繼承其法系之寺院, 皆稱爲院家. 此外, 具有相當規模之寺院而附屬於天台宗․眞言宗等門跡, 亦稱院家. 於淨土眞宗, 在顯如光佐之時, 敕許世襲門跡, 故九個支派之寺院均定有院家之稱號. 近代已一般化變成寺格之專稱. (參閱門跡3606)
【원각경대소초圓覺經大疏鈔】
p5418-中→ 凡十三卷(或二十六卷). 唐代宗密(780~841)撰. 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大疏鈔․圓覺經大疏釋義鈔․圓覺大鈔. 收於卍續藏第十四․第十五冊. 宗密於長慶三年(823)著成圓覺經大疏三卷, 其後復撰本書加以詳釋. 書中屢屢引用儒․道二敎之典籍, 論釋廣博, 非僅限於佛敎, 故全書體裁已近於佛敎百科辭典. 本書與宗密之另二著作禪源諸詮集都序․禪門師資承襲圖, 竝爲硏究禪宗史之重要文獻.
【원각경도량수증의圓覺經道場修證儀】
p5418-下→ 凡十八卷. 唐代宗密(780~841)撰. 又作圓覺經修證儀․圓覺廣修證儀․圓覺修證儀.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八冊. 內容記載關於禮懺禪觀等之修行儀則. 本書係根據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圓覺經), 以闡明佛敎修行者於實際上之修行及宗敎行事方面所應行之坐禪觀法與懺悔滅罪之法, 竝規定讚仰諷誦加行禮拜之行法. 又本書於中國佛敎之儀禮方面, 係繼承東晉道安至天台智顗之實修體系, 而與唐代慧覺之華嚴經海印道場懺儀四十二卷, 竝稱佳作. 書中引用智顗所著天台小止觀之處甚多, 然本書之重點在於巧妙地將華嚴與禪之行法加以結合. 又宋代淨源(1011~1088)將本書簡化, 著成圓覺經道場略本修證儀一卷.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원각경약소圓覺經略疏】
p5418-中→ 凡四卷(或二卷). 唐代宗密(780~841)撰. 又作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註․圓覺經略疏註․圓覺略疏․大方廣圓覺經略疏註.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九冊. 宗密曾作圓覺經大疏及圓覺經大疏鈔, 然因二書博引旁證, 過於廣泛, 令人不易受持, 乃節略其精要而作略疏. 又宗密另著有圓覺經略疏科, 以科判本書 ; 竝作圓覺經略疏鈔, 以注釋本書.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參閱大方廣圓覺經大疏766)
【원각경圓覺經】
p5418-上→ 全一卷. 爲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之略稱. 又作大方廣圓覺經․圓覺了義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唐代佛陀多羅譯. 譯者之事跡不詳. 近代日本學者以爲此書可能是僞經, 竝認爲其內容可能是根據大佛頂首楞嚴經而來. 全經主要說明大乘圓頓之理及如何觀行實踐之法. 注釋書有唐代宗密大疏鈔十三卷等多種. 禪宗自古以來卽重視維摩經․楞嚴經․圓覺經, 然日僧道元認爲圓覺經所說與其他大乘諸經有異, 故加以排斥. [開元釋敎錄卷九․續古今譯經圖紀](參閱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765)
【원각사圓覺寺】
p5417-下→ ①位於日本鎌倉市山內村. 日本臨濟宗圓覺寺派大本山. 山號瑞鹿山. 昔爲定額寺. 日本弘安五年(1282), 北條時宗所創建, 以宋僧無學祖元爲開山. 而由宋僧蘭溪道隆監造, 於工程中自基土挖出圓覺經之石櫃, 故以該經之名爲寺名. 寺爲幕府之祈願處, 居鎌倉五山中之第二. 寺域甚廣, 有山門․舍利殿․開山堂․時宗廟等. 其中舍利殿建於弘安八年, 爲日本現存禪宗建築中之最古者. [元亨釋書卷八․延寶傳燈錄卷二․鎌倉五山記]. ②位於琉球首里城外當藏村. 山號天德山. 屬臨濟宗. 一四九二年, 琉球國主尙眞王爲亡父尙圓追福而建. 一四九四年竣工, 以日僧芥隱禪師爲開山, 尙眞王竝賜以紫衣, 任爲僧錄, 禮遇備至. 後將寺改爲御願寺. 寺中七堂伽藍具備, 爲琉球島中第一巨刹. [琉球由來記․琉球往來卷下․日本名勝地誌卷十一]
【원각삼관圓覺三觀】
p5417-中→ 指圓覺經所說之三種觀法. 卽 : (一)奢摩他觀, 奢摩他, 意譯作止, 謂靜止心念而入於涅槃. (二)三摩鉢底觀, 三摩鉢底, 意譯作觀, 謂觀如幻之相而證幻化之淨行. (三)禪那觀, 禪那, 意譯作思惟, 謂不取靜相及幻化, 思惟而證中道之實相. 此三觀單複重疊而爲二十五種, 稱爲二十五淸淨定輪. 圓覺經(大一七․九一九上) :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三法頓漸修, 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 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 而得成菩提.
【원각圓覺】
p5417-上→ 圓滿之覺性. 謂如來所證之理性具足萬德, 圓滿周備, 靈明朗然. 又以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眞心, 自無始已來常住淸淨, 昭昭不昧, 了了常知, 就體而言, 稱一心 ; 就因而言, 稱如來藏 ; 就果而言, 則稱圓覺. 與眞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畢竟同一. 圓覺經一部卽演說此法. 圓覺經略疏序載, 統衆德而大備, 爍群昏而獨照, 稱爲圓覺. 其實皆爲一心, 背之則爲凡, 順之則爲聖 ; 迷之則有生死, 悟之則息輪迴. 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爲凡夫, 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爲菩薩, 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爲如來. 離圓覺無六道, 捨圓覺無三乘, 非圓覺無如來, 泯圓覺無眞法, 其實皆爲一道. [圓覺經略疏卷上(宗密)]
【원감선사어록圓鑑禪師語錄】
p5419-上→ 全一卷. 全稱敕諡圓鑑禪師藏山和尙語錄. 又作藏山和尙語錄․藏山錄. 日本臨濟宗僧藏山順空(1233~1308)撰, 日本延寶八年(1680)刊行.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 輯錄高城護國禪寺語․東福寺語․法語․小佛事․贊․自贊․偈頌․遺偈等, 卷末附錄虎關師鍊所撰之圓鑑禪師傳一篇.
【원강元康】
p1227-中→ 唐代僧. 初居山野, 持誦觀音. 貞觀(627~649)年間遊學京邑, 感一異鹿, 撫而馴伏, 遂豢養之. 常乘此鹿, 以三論之文荷之於背, 裝飾詭異. 帝聞之, 詔入安國寺講三論, 遂造疏解中觀之理, 別撰玄樞兩卷, 後不知其所終. [宋高僧傳卷四]
【원겁遠劫】
p5940-中→ 指歷劫久遠. 劫, 乃劫波(梵 kalpa)之略稱, 爲計世界成壞之時量.
【원경만다라圓鏡曼荼羅】
p5416-下→ 又作鏡曼荼羅. 密敎行者於本尊之心上觀想圓明之月輪所成之曼荼羅, 或於行者自己圓明之心月輪中觀想種子․印契․形像等三者所成之曼荼羅, 稱爲圓鏡曼荼羅. 又由此內心之妙曼荼羅出音聲, 稱爲轉法輪 ; 其音普遍於十方, 稱爲法螺. 大日經疏卷九(大三九․六七○中) : 猶如字輪旋轉相成, 共爲一體. 如字輪者, 印輪身亦然. 是故解圓鏡漫荼羅義時, 卽解祕密藏中轉法輪義. 轉此法輪時, 以一音聲普遍十方世界, 警悟衆生, 故曰吹大法螺也. 大日經卷六百字位成品(大一八․四○下) : 彼能有知此, 內心之大我. 隨其自心位, 導師所住處. 八葉從意生, 蓮華極嚴麗. 圓滿月輪中, 無垢猶淨鏡. 於彼常安住, 眞言救世尊. [大日經疏卷十九․大日經義釋卷八․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七]
【원경元鏡】
p1231-中→ (1577~1630)明代曹洞宗僧. 福建建陽人, 俗姓馮. 字晦臺, 號見如. 二十八歲出家, 深究楞嚴經. 謁無明慧經於寶方, 因閱維摩․圓覺等經而豁然大徹. 後嗣其法. 其後住建州東苑. 明泰昌(1620)年中, 開法一枝菴. 崇禎三年, 寂於武夷石屛巖, 世壽五十四. 有語錄兩種, 各一卷行於世. [覺浪語錄卷十二․五燈會元續略卷二․續燈存槀卷十一․五燈全書卷六十二]
【원공사교苑公四敎】
p3951-上→ 苑公, 卽慧苑, 係唐代賢首大師法藏之弟子, 因寶性論中載有凡夫․聲聞․辟支․初心菩薩等四種衆生不識如來藏, 遂立下列四敎:(一)迷眞異執敎, 謂諸外道凡夫迷於眞性而廣起異計, 故稱迷眞異執敎. (二)眞一分半敎, 謂聲聞․辟支佛二種人, 於眞如隨緣․不變二分義中, 僅得隨緣而無得不變, 故稱一分;又於隨緣分中唯說生空(人空)所顯之理, 而不明法空, 故稱半, 綜上所述, 稱爲眞一分半敎. (三)眞一分滿敎, 謂初心菩薩僅得不變而無得隨緣, 故稱一分;然於不變分中雙辨二空之理, 故稱滿, 綜上所述, 稱爲眞一分滿敎. (四)眞具分滿敎, 謂菩薩具足隨緣․不變二分之義, 以顯眞實之理, 證識如來藏, 故稱眞具分滿敎.
【원공圓空】
p5402-上→ 日本臨濟宗僧. 爲著名之佛像雕刻家. 江戶時代中期美濃人. 自幼出家, 後雲遊四方. 曾發願雕十二萬尊佛像, 遍遊北海道. 所雕佛像栩栩如生, 雕法豪放粗獷, 遺作未被發現者甚多. 平生常棲止於山穴窟洞中, 故時人稱之爲窟上人. 晩年寂於池尻, 世壽不詳. [續日本高僧傳卷十一]
【원공源空】
p5511-中→ (1133~1212)爲日本淨土宗開祖. 又稱法然上人, 黑谷上人. 美作(岡山縣)人. 九歲出家, 十五歲登比叡山, 師事皇圓, 叡空. 習天台敎義, 竝廣讀佛經, 閱讀一切經凡五遍, 仍未得出離之道, 後因讀善導之觀經疏而開悟. 依源信之往生要集而決意開創新宗, 遂於東山吉水樹立淨土法門, 專修念佛行法. 上自朝廷, 公卿, 下至武士, 庶民等各階層皆歸依之, 道俗稱名念佛之聲不絶. 然爲當時保守敎徒所非議, 後因後鳥羽上皇之宮女松蟲, 鈴蟲於鹿谷念佛道場出家爲導火線, 引起南都北嶺之提訴而終止其念佛道場, 造成二僧被斬之局面, 源空則以七十五高齡流放讚岐, 同年獲准入住攝津(大阪府)勝尾寺, 假居四年, 弘布淨土, 敎化道俗, 至建曆元年(1211)始獲釋歸京. 翌年於東山大谷示寂, 世壽八十. 著有選擇本願念佛集, 黑谷上人語燈錄等, 收在法然上人全集. [法然上人傳記, 本朝祖師傳記繪詞, 元亨釋書卷五]
【원과遠果】
p5940-中→ 近果之對稱. 又作殘果. 指引因所引得之結果. 如屍骸, 枯木等, 俱屬遠果. 此等屍骸, 枯木等於枯死後猶未頓絶, 卽由引因之力所致. 對此, 由業種子所生之身, 或種子所生之芽, 莖等, 卽爲近果;業種子及種子等能生近果者, 稱爲生因. 在十二有支中, 對於能引支(無明, 行), 所引支(識, 名色, 六處, 觸, 受)等七支而言, 愛, 取, 有等(能生支)間隔較近, 生, 老死二果(所生支)間隔較遠, 卽爲遠果. 又對於生, 老死二果而言, 愛, 取, 有三支爲生因, 能引支與所引支則爲引因. 另有一說, 謂近果與遠果相對, 正果與殘果相對. 卽由識種子生識支, 更生名色支, 識支爲近果, 名色支爲遠果;又現在之種子生現在之身, 稱爲正果, 引死後之枯喪屍骸, 則爲殘果. [成唯識論卷二, 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參閱引因1392, 近果3519)
【원광관음圓光觀音】
p5399-下→ 三十三觀音之一. 相當於法華經卷七普門品所載(大九․五七下)或遭王難苦, 臨刑欲壽終, 念彼觀音力, 刀尋段段壞之觀音化身. 其形像爲背負熾盛之火燄. [佛像圖彙卷一]
【원광사元光寺】
p1223-下→ 位於臺灣新竹縣獅頭山獅巖洞, 地處山巓, 爲獅頭山最早之佛刹. 淸光緖二十一年(1895)由普捷和尙依天然巖洞加以修建而成. 歷經性圓․本善․如淨․德全․會性․本明․性梵諸師之住持, 代有興建, 頗具規模. 爲民國四十三年(1954)臺灣省第二次傳戒之戒場, 由道源․如淨․妙果三長老出任三師, 章嘉大師親臨護壇, 頗多感應. 六十三年創辦無量壽圖書館, 對佛敎宏法工作頗爲致力.
【원광사圓光寺】
p5399-中→ 位於臺灣桃園縣中壢市郊之月眉山. 民國七年(1918), 妙果禪師所創建. 大陸變色後, 各省來臺僧俗二衆頗多暫駐於此寺者. 民國三十七年曾聘請慈航法師自星州來寺辨理臺灣佛學院, 法務盛極一時. 妙果禪師示寂後, 能明․本明法師相繼掌理本寺. 現任住持如悟法師重建本寺, 廊宇一新, 竝創圓光佛學院, 爲敎內外所稱道.
【원광圓光】
p5399-上→ ①放自佛菩薩頂上之圓輪光明.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三中) : 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於圓光中有百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化佛. . ②(532~630)新羅攝論宗僧. 俗姓朴. 二十五歲乘船至金陵, 初聞莊嚴寺僧旻之弟子講經, 大有感悟, 因得陳主之敕許剃髮受具足戒. 遊歷講肆, 通曉涅槃․成實之理, 遍覽經律論等三藏諸典. 後投江蘇虎丘山, 專修禪觀, 深副夙心. 未久從信士之請, 出山講般若經及成實論. 開皇九年(589)遊長安, 値攝論之學肇興, 乃窮究之, 聲譽甚高. 新羅王遙聞其名, 敕請歸國, 虔敬禮遇, 以師之年事旣高, 乃許以乘輿入宮, 王又備辨御用之衣服藥食等以供養之. 晩年住皇隆寺弘法. 建福五十八年(唐貞觀四年)示寂, 世壽九十九. [續高僧傳卷十三․三國遺事卷四․釋氏六帖卷十․六學僧傳卷二十五․朝鮮佛敎通史上編]
【원굉도袁宏道】
p4318-下→ 明朝湖北公安人. 字中郞, 號石頭居士. 與兄宗道, 弟中道共具才名, 先後登進士第, 時人以三袁稱之. 兄弟三人皆好禪宗. 宏道曾任吳江知縣, 後爲禮部主事, 未幾, 以病辭歸. 初學禪於李卓吾, 能通信解, 好辯論, 後覺空談非實際, 遂歸淨土, 朝夕禮誦, 兼持禁戒. 博輯經敎, 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著西方合論十卷, 闡明淨土之敎義. 此書文辭婉雅, 義旨槪博, 世所翫愛. 後復官職, 再遷稽勳司郞中, 復以病辭, 歸隱荊州. 萬曆四十二年(1614, 一說崇禎四年, 1631)逝世, 年壽不詳. 除西方合論十卷外, 另著有珊瑚林一卷․金屑編一卷․解脫集五卷. [淨土聖賢錄卷七․居士傳卷四十六․明史卷二八六]
【원교사문圓敎四門】
p5407-中→ 天台宗所立之圓敎分爲四門, 卽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 天台圓敎以萬法圓融, 故不可有門門各立之義, 但一法之上, 則有四門入理之異. (一)有門, 觀見思之假卽是法界, 具足一切佛法. 爲三諦相卽之假. (二)空門, 觀一切法不在因․不屬緣, 我及涅槃亦皆空. 爲三諦相卽之空. (三)亦有亦空門, 空假相卽, 故爲亦有亦空. 是空假雙亦之中. (四)非有非空門, 見思卽法性, 故見思非有 ; 法性卽見思, 故法性非空. 爲空假雙非之中道. [摩訶止觀卷六](參閱四門1723)
【원교圓敎】
p5406-中→ ①指究竟圓滿之佛敎. 於舊譯華嚴經卷五十五, 有爲善財童子說圓滿因緣修多羅之記載. 在我國, 將諸經典內容體系化, 以作敎相判釋, 而稱究竟圓滿之敎爲圓敎. (一)北魏慧光判立漸․頓․圓三敎, 而將華嚴經列入圓敎. (二)隋代智顗大師判五時八敎, 其中化法四敎卽包括三藏敎․通敎․別敎和圓敎 ; 其中圓敎之圓卽不偏而圓滿之意. 據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五載, 若就敎理義門之大小而言, 則通․別二敎爲小中大, 圓敎爲大中大 ; 若就敎相之偏圓而言, 則藏․通․別三敎爲偏中圓, 圓敎爲圓中圓 ; 若就敎義之圓滿究竟與否而言, 則通․別二敎爲半中滿, 圓敎爲滿中滿 ; 若就權實而言, 則別敎爲權中實, 圓敎爲實中實 ; 若就頓漸而言, 則別敎爲漸中頓, 圓敎爲頓中頓 ; 若就諦理之眞俗而言, 藏․通․別三敎爲俗中眞, 圓敎爲眞中眞 ; 若就義法之了義與否而言, 藏․通二敎爲不了義, 別敎爲不了中了, 圓敎爲了中了 ; 若就經典之判釋而言, 於華嚴․方等․般若之說法中, 雖亦皆說圓敎, 但均屬未開顯之圓, 而非純粹之圓敎, 僅有法華經方屬純圓. (三)唐代法藏判立小乘敎․始敎․終敎․頓敎․圓敎等五敎, 而將華嚴經列入第五之圓敎. 圓敎卽一乘敎法, 分爲同敎一乘․別敎一乘二種. 但以別敎一乘超越諸經, 乃說華嚴經之圓融無礙, 故圓敎又特指別敎一乘. (四)唐代元政判敎, 以眞言密敎爲一大圓敎. 日本天台之密敎亦採此說而發展, 竝且設立敎判. (五)日本天台圓宗, 如圓(頓)戒, 在天台宗爲超越一切之差別, 而互相融合, 相輔相成. 圓頓戒之本意乃依於法華開顯之妙旨, 授與梵網經所說之十重四十八輕戒. 此戒本爲我國天台大師智顗所倡, 後由日僧最澄傳入日本. 迄今此一敎說頗受一般重視, 而爲日本天台宗徒所特崇. [華嚴經旨歸․金剛頂經疏卷一末․四敎義卷一](參閱五敎十宗1146). ②明代民間宗敎. 又稱大同敎. 安徽巢縣方榮升所創. 宣稱以解除無邊衆生痛苦爲宗旨, 謂眞命天子下凡, 過去爲燃燈佛靑蓮掌世, 爲無極靑陽敎 ; 現今是釋迦佛紅蓮掌世, 爲太極紅陽敎 ; 未來是彌勒佛白蓮掌世, 爲皇極白陽敎. 至彌勒掌天盤之世, 混沌七七日, 日月改行, 氣候更變, 唯習圓敎者可免此劫. 主要經卷有定劫寶卷․破邪顯正明心錄․應劫冊等. 盛行於長江下游各省. 嘉慶二十年(1815)密謀起義, 爲淸廷剿滅.
【원구圓具】
p5401-中→ 又作近圓戒․具戒. 卽具足戒(梵 upasaṃpadā). 具足戒乃比丘或比丘尼所受之戒, 此戒之戒品具足, 不同於沙彌十戒之未具足 ; 受此戒者, 近於涅槃之圓果, 故稱圓具.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大五四․二三○上) : 圓具圓心, 遵修律藏. 又具足戒之戒數, 若依四分律所載, 比丘共二五○戒, 比丘尼共三四八戒. 此外, 於天台宗, 智顗大師依法華開顯之妙旨, 主張授受梵網經所說之十重四十八輕戒, 特稱爲圓頓戒或圓戒. (參閱具足戒3078)
【원국계단遠國戒壇】
p5941-上→ 指設立於邊遠地方之授戒壇. 又作邊國戒壇. 爲中國戒壇之對稱. 佛所制定之戒律, 廣行於各地後, 因風俗習慣不同, 邊地之住民受持戒律多有不便, 遂有中國, 邊國之區分, 於各種規定設有輕重緩急之差別. 據十誦律卷二十五載, 南方白木聚落, 西方婆羅門聚落, 北方優尸羅山麓蒲泉薩羅樹, 東方婆羅聚落伽郞, 東北方竹河等地, 限內爲中國, 以外卽稱邊國. 又據大唐西域記卷上載, 睹貨邏國以南, 濫波國以北之地, 冬末春初時, 霖雨相繼, 於其時行夏安居, 卽屬隨時而設敎之例. 日本於奈良朝時代有戒壇之設置, 以東大寺爲中國戒壇, 下野之藥師寺, 筑前之觀音寺爲邊國戒壇;此卽便利邊遠地方居民之受戒, 契合戒律有中國與邊國之古制者.
【원기遠忌】
p5940-中→ 又作遠年忌, 遠關日. 忌, 指忌日, 卽人死亡之日. 遠忌, 指五十回忌以上之較遠之忌日, 或指五十年忌以後, 每五十年擧行一次者. 通常行於一宗之開宗祖師, 中興祖師, 及寺院之開山者. (參閱年忌2420, 忌日2885)
【원내도행잡작의院內道行雜作衣】
p4337-中→ 三衣中安陀會之異名. 安陀會爲五條衣, 乃袈裟中之最下者, 惟獨居院內或行道時著用, 入聚隨衆時不得穿著, 故稱爲院內道行雜作衣. (參閱三衣551)
【원단圓壇】
p5414-下→ 梵語 maṇḍala. 音譯曼荼羅. 舊譯壇, 新譯輪圓具足․圓滿具足. 係安置諸尊之壇場, 故稱圓壇. 大日經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五中) : 於薩婆若平等心地畫作諸佛菩薩, 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圓壇, 此一一本尊身語心印皆是一種差別乘也.
【원단圓斷】
p5416-下→ 卽天台宗所說之圓敎之斷惑. 於天台宗, 旣了達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之體無有差別, 而遠離與圓妙圓滿․惑智一如之理相違之妄念, 是爲圓斷, 此係初住以上者之斷惑.
【원도原道】
p4063-下→ 全一篇. 唐代韓愈撰. 韓愈一生力主振興我國古聖賢之道, 探究儒家本源, 而排斥佛․道二家. 於本文中, 執其一貫之主張, 彰顯堯․舜․周公․孔子以來古聖賢之道, 而批判重私利之道家及非現實之佛敎, 竝主張毁棄佛․道二家之典籍․寺觀. 此一排佛論至宋代始引起注目, 歐陽修亦作本論主張排佛. 然原道亦引起諸多反論, 如明敎大師契嵩所撰之非韓․輔敎篇, 張商英之護法論, 南宋孝宗之原道論, 劉謐之三敎平心論等.
【원돈계圓頓戒】
p5411-下→ 又作大乘圓頓戒․圓頓菩薩戒․一乘圓戒․一乘戒․一心金剛戒․一心戒. 或單稱圓戒․大戒. 係依法華開顯之精神, 採用梵網經中三聚淨戒之作法所傳授之十重四十八輕戒. 爲天台大師智顗所主張, 而由日本天台宗開祖最澄承其意, 竝加以擴充, 宣揚圓頓大戒, 屢奏朝廷, 請設立一乘戒壇以便傳授, 遭南都僧綱猛烈反對. 直至最澄入寂後, 始得敕許, 於弘仁十年(819), 公行圓頓戒授與式. 擧行圓頓戒之戒場, 稱爲一乘戒壇. 此戒法通行於出家衆與在家衆, 以利他爲主旨, 故其戒體一得永不失, 卽一度受此戒, 則成爲永久止惡修善之原動力而永不喪失. [菩薩戒義疏卷上․顯戒論․山家學生式]
【원돈교圓頓敎】
p5412-上→ ①圓敎之全名, 卽指華嚴經圓頓之敎. 乃天台宗所立敎義. 據天台宗之判敎, 華嚴經係化儀之頓敎․化法之圓敎. 維摩經玄疏卷一中分爲圓頓敎與次第漸圓敎, 以華嚴經爲圓頓敎, 以三藏․方等․般若․法華․涅槃爲漸圓敎. [維摩經玄疏卷一]. ②明代民間宗敎之一. 明熹宗天啓四年(1624)由弓長創立. 以末劫總收圓爲號召, 稱弓長爲天眞古佛轉世, 尊奉無生老母. 入敎修行之儀則有十分點杖․十樣眞言․十分口訣․三皈五戒等. 其敎派有三宗五派․九杆十八枝.
【원돈무작대계圓頓無作大戒】
p5412-下→ 卽日本天台宗所傳之圓頓戒. 圓頓․大戒均屬讚歎戒德之語. 無作, 新譯作無表, 爲戒體之通稱. 戒體爲非色非心, 住於受者之身中, 有防非止惡之功能, 決非爲可造作發動之法, 故稱無作. (參閱圓頓戒5411)
【원돈보살대계圓頓菩薩大戒】
p5413-上→ 係日本天台宗之圓頓戒. 讚歎戒德, 故稱圓頓 ; 爲別於聲聞․緣覺之所受者, 故稱菩薩 ; 相對於小乘戒, 故稱大戒. 乃依法華開顯之妙旨, 授豫梵網經所說之十重四十八輕戒. (參閱圓頓戒5411)
【원돈圓頓】
p5411-上→ 圓滿頓足之意, 卽一切圓滿無缺. 以圓滿具足之心, 立地可達悟界, 卽可頓速成佛. 故有圓頓一乘․圓頓止觀等名稱出現, 此爲天台敎義所言. 又其圓頓之觀法則稱圓觀. 此外, 諸宗派中, 究極之敎或修行, 亦稱爲圓頓. [摩訶止觀卷一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
【원돈일승圓頓一乘】
p5411-上→ 言諸法圓滿, 於頓極開覺證果之一佛乘之法門. 圓, 圓融圓滿 ; 頓, 頓極頓足. 天台宗指法華一乘之法門爲圓頓一乘. 蓋法華一乘之法門者, 衆生一念具足三千之諸法, 是爲圓滿 ; 三千諸法融卽於衆生之一念, 是爲圓融 ; 故一色一香悉必中道, 自他融卽, 生佛不二. 故行者修此法, 初後不二, 以觀實相, 三惑同斷, 得三智一心, 頓速具足諸法, 究極證果, 故稱圓頓一乘. 又足受圓頓一乘敎法之利根凡夫, 稱爲圓頓凡夫. 此外, 如華嚴․密敎等亦得稱圓頓一乘. 華嚴敎義中, 諸法一多相卽相入, 事事無礙, 重重無盡, 是爲圓之義 ; 於一切攝一切位, 信滿成佛, 是爲頓之義. 於密敎中, 六大周遍, 諸法悉爲大日如來之體德, 凡聖皆居毘盧遮那之心內, 是爲圓之義 ; 若證得此理, 於父母所生之身證得大覺位, 是爲頓之義. [法華玄義卷十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
【원돈장圓頓章】
p5412-中→ 全一篇. 係天台智顗於三種止觀中所敘述之圓頓止觀大要. 又以其卷頭語而稱爲圓頓者. 摩訶止觀卷一上, 錄有全文如下(大四六․一下) : 圓頓者, 初緣實相, 造境卽中, 無不眞實. 繫緣法界, 一念法界, 一色一香, 無非中道. 己界及佛界․衆生界亦然, 陰․入皆如, 無苦可捨. 無明塵勞卽是菩提, 無集可斷. 邊邪皆中正, 無道可修. 生死卽涅槃, 無滅可證. 無苦無集, 故無世間 ; 無道無滅, 故無出世間. 純一實相, 實相外更無別法. 法性寂然名止, 寂而常照名觀. 雖言初後, 無二無別, 是名圓頓止觀. 計一三三字. 其後或有唱頌此章時, 附有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五之三所言(大四六․二九五下)當知身土一念三千, 故成道時, 稱此本理, 一身一念, 遍於法界等二十四字者. 本章之內容, 初論能觀之止觀, 其次論所觀之無作四諦, 而各自解釋圓頓之相. 圓頓止觀係以淺顯之法門, 直接說明徹底證得性德本具之妙理, 而悟入佛知見之中. 其注釋書極夥, 計有傳覺運之止觀勘文․憲深之圓頓者私抄․尊海之圓頓章見聞(天台小部集釋所收)․覺然之圓頓章顯正記等十餘種. [日本彫刻廣益書籍目錄大全․日蓮宗編纂宗學章疏目錄]
【원돈지관圓頓止觀】
p5411-中→ ①略稱圓頓觀. 與漸次止觀․不定止觀竝稱三種止觀. 靜止妄念稱止, 眞智通達稱觀 ; 由止成觀, 由觀資止, 兩者互成互輔, 故稱止觀. 止觀之法凡三種, 圓頓止觀卽其一. 其主旨謂, 修止觀之法時, 不漸次經歷從淺至深之階段, 而由初時卽直緣純一之實相 ; 實相之外, 更無別法可資體達, 稱爲圓頓止觀. 此一止觀係法華經所說之觀法, 其後天台大師智顗宣說之, 章安大師灌頂編集之, 稱爲摩訶止觀, 凡十卷. [摩訶止觀卷一上․法華玄義卷十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參閱止觀1476). ②指摩訶止觀一書. 以書中要旨乃宣說圓頓止觀之法義, 故稱之. (參閱摩訶止觀6076)
【원두園頭】
p5398-上→ 又作圓頭. 禪林中, 司掌栽培耕作菜園之職稱.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列職雜務條謂, 園頭須不憚勤苦, 以身率先, 栽種菜蔬, 及時灌漑, 供給堂廚, 毋令缺乏. [永平知事淸規․黃檗淸規․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원라천부遠羅天釜】
p5942-上→ 凡三卷. 日本臨濟宗中興之祖白隱慧鶴(1685~1768)著 . 本書乃了解白隱對坐禪態度之重要著作. 例如對百丈禪師所說之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詮釋爲不斷坐禪, 認爲諸侯致力於朝覲國務, 士人不懈於射御書數, 農民努力於耕耘, 工匠不怠繩墨斧斤, 女子勤於紡績機織, 各自堅守一己崗位, 卽不斷坐禪.
【원래元來】
p1225-下→ (1575~1630)明代曹洞宗僧. 龍舒(安徽舒城)人, 俗姓沙. 又稱大艤, 字無異. 世稱博山禪師. 十五歲禮拜五臺山, 參訪寶方寺無明慧經. 閱景德傳燈錄而省悟, 故隨慧經至玉山, 且蒙其印可. 明萬曆三十年(1602)隱於信州博山(江西省廣豐縣西南三十公里餘)能仁寺, 學侶雲集, 蔚成叢林. 歷住建州董巖寺․大仰寶林寺. 天啓七年(1627), 遷至鼓山, 徒衆達數千之衆. 崇禎二年(1629), 主金陵天界寺. 翌年九月示寂, 享年五十六. 其門人於博山建塔, 另於香爐峰葬其衣鉢. 師一生高唱禪淨不二之旨, 隨其求戒之學士大夫不下數萬人. 遺有無異禪師廣錄三十五卷. [續燈存槀卷十一․五燈嚴統卷十六․高僧摘要卷四․續燈正統卷三十八․中國淨土敎理史(望月信亨)]
【원력願力】
p6727-中→ 指本願之力用. 又作本願力․大願業力․宿願力. 謂菩薩在因位所發本願之力用至果位而顯其功. 在淨土宗專指阿彌陀佛之願力, 如觀無量壽經․往生論․往生論註卷下․觀經疏卷一等所說. 日本淨土眞宗有願力迴向之說, 此係指衆生往生淨土之因, 或獲得往生之果報, 皆仰仗佛陀之願力. 因此種力量爲凡夫所無法思議者, 故稱願力不可思議. 又因其作用乃是自然而然者, 故稱爲願力自然. 而由此種願力所成就之淨土, 則稱願力成就淨土. 相對於衆生之自力及釋尊之佛力, 日本淨土宗西山派特別稱彌陀之力爲願力. 此外, 如來本願所與之信心, 稱爲願力信心. (參閱本願力1977)
【원령怨靈】
p3811-下→ 又作死靈․惡靈. 心懷怨怒與復仇之幽靈. 生時懷著怨怒與復仇之心者稱生靈;死後顯現其狀者稱死靈, 例如夜叉․惡鬼等, 常顯其恐怖之狀. 可藉加持祈禱, 以驅散怨靈;此思想起於魏晉之時. (參閱惡靈4953)
【원료범袁了凡】
p4318-上→ 明代江蘇吳江人. 名黃, 字坤儀, 初號學海. 自幼好讀書, 博學尙奇, 無所不通, 擧凡天文․象數․河洛․律呂․水利․兵政․堪輿․星命․岐黃․句股等, 均能精密硏求. 萬曆年間擧進士, 知寶抵縣, 有政績, 擢兵部主事. 日本侵朝鮮時, 佐經略宋應昌․提督李如松往征, 多所策劃, 後爲如松所忌, 中察典免歸. 氏博學廣知, 初銳意功名, 屢厄於庸流, 顚沛困頓, 遂棄官家居, 與諸儒往還. 後至棲霞山, 受敎於雲谷會禪師, 信受佛法, 精勤奉行, 竝改號了凡, 蓋取了脫凡情, 優入聖域之意. 著有兩行齋集․曆法新書․皇都水利․評注八代文宗․群書備考․立命論․了凡四訓等書. 其中以了凡四訓一書, 談論心性因果, 極力勸人爲善, 自明淸以來, 甚爲流行.
【원륜願輪】
p6730-下→ 有二義:(一)指菩薩之弘誓, 以其願求堅固, 能摧破一切魔障敵衆, 如輪王之輪寶, 故喩稱爲願輪. (二)指菩薩本身, 以其從始至終迴轉於自己之誓願而精勤不已, 故亦喩稱爲願輪.
【원리락遠離樂】
p5942-上→ 五種樂之一. 爲色界初禪天之樂. 卽初禪天能遠離欲界之愛染煩惱, 而生禪定喜樂. [華嚴大疏鈔卷十三](參閱五樂1196)
【원리遠離】
p5941-下→ 謂超越修行佛道之障礙. 無爲法之本體爲空, 乃脫離有爲法之事相者, 故有時亦稱無爲法爲遠離. 修行佛道者, 首要之務在遠離身, 心之罪惡而使其淸淨, 此稱身遠離, 心遠離. 據世親之淨土論所載, 菩薩欲遠離進趣菩提之障礙, 有三法 : (一)遠離我心, 不貪著自身, 卽以智慧門遠離我心之貪執, 不求自身之安樂. (二)遠離無安衆生心, 卽以慈悲門拔除一切衆生之苦, 而使其安樂. (三)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 卽以方便門憐愍一切衆生, 遠離供養恭敬自身之心. 又般若經等以緣生法遠離自性(無自性), 故遠離一詞卽指空義而言.
【원만수다라圓滿修多羅】
p5413-中→ 指華嚴經. 修多羅(梵 sūtra), 意譯作經. 此係華嚴經中自稱之語. 舊華嚴經卷五十五(大九․七四九上) : 爾時, 如來知諸衆生應受化者, 而爲演說圓滿因緣修多羅. 又曰(大九․七五○中) : 顯現自在力, 演說圓滿經, 無量諸衆生, 悉受菩提記. 故華嚴經別稱圓滿經. 華嚴․天台判敎中, 所立圓敎之名, 皆依此文.
【원만圓滿】
p5413-中→ 梵語 Paripūrṇa. 周遍充足, 無所缺減之意. 若指十八圓滿而言, 稱十八圓滿, 或十八具足 ; 謂諸佛(報身佛)所受用之國土, 具足十八種功德事, 卽 : 顯色圓滿․形色圓滿․分量圓滿․方所圓滿․因圓滿․果圓滿․主圓滿․輔翼圓滿․眷屬圓滿․住持圓滿․事業圓滿․攝益圓滿․無畏圓滿․住處圓滿․路圓滿․乘圓滿․門圓滿․依持圓滿等. 另於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 擧出善說法毘奈耶中具有行圓滿․果圓滿․師圓滿等三種圓滿. 此外, 如相好圓滿․萬德圓滿․功德圓滿․所願圓滿等, 皆表各種周遍圓滿․無所缺缺之意. [舊華嚴經卷五十五․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四․佛地經論卷一]
【원명백문圓明百問】
p5401-下→ 乃淸世宗雍正皇帝所撰之禪宗問題一百則. 收於雍正御選語錄卷十二. 雍正自幼耽於典籍, 深受宮廷崇信佛敎影響, 尤好禪宗. 嘗從學於迦陵性音禪師及章嘉呼圖克圖. 登基後, 嘗親自昇座說法, 秉拂談禪, 從學之徒, 近有王室宗親, 遠有僧徒道士. 帝自稱圓明居士, 編有雍正御選語錄一書. 其所撰圓明百問, 頗爲淸朝佛子所樂道. 玆擧其中一則爲例 : 第四十則有因無爲果, 無因有爲果, 除此有無, 以何爲因?以何爲果?諸問大體類此, 多蘊藏禪理, 與古德公案相類. [答圓明百問(火頭僧, 香港佛敎第一一七期)]
【원명元明】
p1226-上→ 又作本明. 謂本覺之體淸淨光明. 楞嚴經卷六(大一九․一三○上):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원묘元妙】
p1225-上→ ①涅槃之覺體, 本來不可思議, 猶如大海, 澄湛圓融, 寂而常照;示其本來, 照而常寂, 故稱爲元妙. [楞嚴經卷六]. ②(1111~1164)南宋雲門宗僧. 雙溪(浙江)東陽人, 俗姓王. 號癡禪. 年十二出家, 習天台. 歷謁寂室惠光․西禪淨等禪師. 其後, 返寂室處任首座. 曾弘法於靈石․中天竺寺等四處道場, 故世人又稱師爲中竺元妙. 孝宗隆興元年(1163)退隱欈李之李氏庵, 次年示寂, 世壽五十四. [嘉泰普燈錄卷十七]
【원묘原妙】
p4060-下→ (1238~1295)南宋臨濟宗僧. 江蘇吳江人, 俗姓徐. 號高峰. 十五歲剃髮, 十七歲受業於嘉禾密印寺法住. 初習天台, 轉而參禪, 首詣斷橋妙倫, 其後參禮雪巖祖欽, 得其心法. 咸淳二年(1266), 隱居於臨安龍鬚寺. 五年, 偶爲同參推枕墜地, 聞響而徹悟. 咸淳十年, 住武康雙髻峰. 至元十六年(1279), 入杭州天目山西峰, 開創獅子․大覺二刹, 弟子數百人, 受戒者及數萬. 元貞元年, 焚香說偈坐化, 世壽五十八. 諡號普明廣濟禪師. 有語錄二卷行世. 弟子有明本等. [續燈錄卷五․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卷八․續稽古略卷一]
【원문圓聞】
p5414-中→ 謂根機純熟而堪受圓敎之聞法. 在天台宗中以圓聞爲十信位之前․觀行五品之初. 若廣泛言之, 則名字卽以上之聞法皆可稱爲圓聞. 在法華玄義中, 則指觀行卽爲圓聞.
【원문願文】
p6728-上→ 修善作福之際, 告白發願意趣之文辭. 又作祈願文․發願文. 如於建寺塔․造經像․設齋․修法等之時, 記述施主發願之文. 此風起源甚早, 我國南北朝時之小銅像, 其光背或臺座等, 有爲死亡之親族追薦功德而刻之造像記卽屬願文之一種. 廣弘明集中收錄之願文頗多, 如千僧會願文(沈約)․周經藏願文(王褒)․北齊遼陽山寺願文(盧思道)等. 又若於結願之日唱誦願文, 則稱爲結願文;願文如以偈文簡述者, 稱爲咒願文. [出三藏記集卷十二]
【원바라밀보살願波羅蜜菩薩】
p6729-下→ 願波羅蜜, 梵名 Praṇidhānapāramitā,音譯波羅尼陀那波羅蜜多, 意爲誓願到彼岸. 十波羅蜜菩薩之一. 居密敎現圖胎藏界曼荼羅虛空藏院上列南方第三位. 又見於千手觀音之曼荼羅. 此菩薩以五大願等爲內證, 以化度衆生爲其主誓. 密號成就金剛, 三昧耶形爲水囊. 其形像爲身呈白黃色, 著羯磨衣, 豎右掌向前傾, 屈無名指․小指二指, 豎左掌稍向上仰, 屈食指․中指而持漉水囊, 半跏坐於赤蓮花上. [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靑龍寺儀軌卷中]
【원바라밀願波羅蜜】
p6729-中→ 梵語 praṇidhāna-pāramitā. 又作鉢羅尼陀那波羅蜜. 十波羅蜜之第八. 卽菩薩以上求菩提․下化衆生之誓願, 爲到達彼岸之大行者. 據八十華嚴經卷十八, 列擧願波羅蜜十德:(一)盡成就一切衆生, (二)盡莊嚴一切世界, (三)盡供養一切諸佛, (四)盡通達無障礙法, (五)盡修行遍法界行, (六)身恆住盡未來劫, (七)智盡知一切心念, (八)盡覺悟流轉還滅, (九)盡示現一切國土, (十)盡證得如來智慧. 以此十德能淸淨願波羅蜜. [六十華嚴經卷三․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원반鴛班】
p6372-下→ 禪林中, 凡誦經之時, 東西兩班對面站立, 稱爲鴛班. [禪林象器箋禮則門]
【원복사圓福寺】
p5414-上→ 位於臺灣嘉義市. 爲佛光山之嘉義分院. 初創於淸道光十三年(1833), 寺境碑銘遺蹟猶存. 日據時代, 寺院被廢. 光復後, 重建寺宇, 迎回佛像. 民國三十七年(1948), 政府選定爲嘉義八景六勝之一. 四十六年, 開正法師晉山接任住持. 至六十八年, 經全體信徒同意, 延請佛光山星雲大師接管, 遂由其弟子依嚴法師擔任住持, 展開布敎工作. 竝於七十一年春, 將原大雄寶殿拆除, 改建爲七樓中西合璧之現代化寺院. 該寺右前方有義士廟, 內奉淸乾隆年間抗賊殞命之忠勇義士五○三人之靈位. 現任住持爲堅寬法師.
【원복圓伏】
p5399-上→ 爲天台宗圓敎之法. 卽體悟惑體融通, 泯絶見思․塵沙․無明等三惑之差別, 而於同時伏之.
【원불교圓佛敎】
p5400-中→ 爲韓國佛敎之新興宗派. 創立者爲韓國人朴重彬. 朴氏法名少太山, 通稱大宗師, 後人尊之爲敎祖. 一九一○年, 日人倂韓. 朴氏有感於其祖國之受異族統治, 以及傳統宗敎與西洋傳入之信仰相衝突, 遂揭櫫物質開闢, 精神開闢之宗旨, 設立敎團於其出生地全羅南道靈光郡, 時爲一九一三年. 一九二四年移至全羅北道裡里市新龍洞, 初名佛敎硏究會. 一九四五年韓國獨立後, 該敎之第二代領導人由鼎山宋奎繼任(稱爲宗法師), 始正式宣布使用圓佛敎之名. 該敎以○(圓)爲其表徵, 取代一般寺廟之佛像. ○, 是一個無始無終之圓圈, 爲强調佛敎自性本具萬德的一種表象, 卽以宇宙萬有之本源․諸佛諸聖之心印․法身佛之一圓相, 爲其信仰之對象與修行之基準. 其下分眞空妙有之修行門, 及因果報應之信仰門二門, 打消出世間和世間兩種生活之對立, 具有大乘佛敎求取世法之積極精神. 同時, 以天地․父母․同胞․法律四恩, 和修養․硏究․取捨三學爲信仰與修行之綱領. 竝主張綜合敎化(指宗敎精神修養)․敎育(指道德․人格․知識三者一體之培養)․慈善(卽對現實人生困境之救濟)等三者, 建立具有生産性與自立性的經濟基礎之宗敎. 今設有從事農作․藥草園․果樹園․畜産․養蠶業等綜合大農場, 及圓光大學․東山禪院․東華醫院․孤兒院, 與推廣文化事業之圓光社․正化社等機構. 迄今第三代大山金大擧宗法師, 對敎內更提出精神自主力․肉體自主力․經濟自主力三自之口號, 對敎外, 則求其實踐出家․在家․國家․世界等四種奉公會之四行表現. [韓國佛敎的新宗派─圓佛敎(張曼濤,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82))]
【원사이교遠師二敎】
p5941-上→ 指隋代淨影寺慧遠之敎判. 卽將如來一代聖敎判爲漸敎與頓敎 : (一)漸敎, 對須經長時修行方始覺悟者, 所設具有三乘之敎. (二)頓敎, 對能頓悟佛道之根機, 直說大乘之敎. [華嚴經疏卷一](參閱二敎211)
【원상圓相】
p5403-中→ 指眞理之圓滿與絶對. 又作一圓相. 於禪宗, 描畫一圓形圖以象徵眞如․法性․實相, 或衆生本具之佛性等. 禪僧每以拂子․如意․拄杖或手指等, 於大地或空中畫一圓相, 有時亦以筆墨書寫此類圓相, 表示眞理之絶對性. 相傳圓相始作於南陽慧忠. 圓相中竝有文字或記號, 以示開悟之過程. 如五冠了悟, 卽以下列圖形表示從初心漸至佛心之境界 : .又近代韓國佛敎新宗派圓佛敎, 卽主張一圓相爲法身佛, 爲宇宙萬有之本源, 爲諸佛諸聖之心印, 爲一切衆生之本性. [景德傳燈錄卷四徑山道欽章](參閱圓佛敎5400)
【원생願生】
p6728-上→ 謂求願往生淨土. 全稱願往生. 與欲生同義. 如謂十方隨願往生․願生我國․欲生彼國等, 此等願求之心意, 卽稱爲願往生心․願生心․求生心․欲生心. 若欲往生於西方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 稱爲願生西方;如願上生於彌勒菩薩現住之兜率天, 稱爲願生兜率. 淨土宗特重願生之心, 至於其願生心之內容, 則依宗義及信念之深淺而異. [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轉經行道願往生淨土法事讚卷上․卷下]
【원선元選】
p1230-中→ (1323~1390)日本臨濟宗僧, 方廣寺派開祖. 父爲後醍醐天皇, 母爲昭慶門院. 七歲, 遭乳母喪, 悲入山寺, 勵爲禪定. 曆應三年(1340)禮建仁寺明窓宗鑑, 參可翁宗然․雪村友梅. 後乘商船來元, 遍歷諸方以尋名宿, 先後參謁古梅正友․楚石梵琦․了庵淸欲․笑隱大訢等師. 順帝至正十年(1350), 元朝大亂, 與義南․碧岩璨共避亂返國. 後結歸休庵於洛西岩倉, 數年移美濃, 後應遠江奧山之請, 開方廣寺. 康應二年閏三月示寂, 世壽六十八. [延寶傳燈錄卷六․本朝高僧傳卷三十五]
【원선願船】
p6730-上→ 指佛菩薩誓願救度沈溺於生死海中一切衆生之本願, 如阿彌陀佛所發之四十八願. 此類大願能度生死海中之衆生達於涅槃彼岸, 猶如船隻之載人過海, 故以船爲譬喩.
【원성사園城寺】
p5397-下→ 位於日本大津市別所. 爲日本天台宗寺門派之總本山, 與稱山門之延曆寺相對而稱寺門. 山號長等山. 通稱御井寺․三井寺. 六七四年弘文天皇皇子大友與多王所創建. 八五九年圓珍(智珍大師)再度興建, 作爲延曆寺之別院, 且改別當之職稱爲長吏. 然, 未久與圓仁之門徒發生爭鬥, 圓珍之門徒遂於九九三年撤離延曆寺, 而以本寺作爲根據地. 其後歷遭燒毁, 至一五九九年豐臣秀吉再建金堂, 而由德川氏保護之. 本寺之建築, 在平安末期有堂塔八十餘, 僧房六百餘. 其門跡有圓滿院․聖護院․實相院. 現有自他處移來之三重塔․食堂(釋迦堂)․仁王門(大門)․新羅善神堂等室町時期之建築. 另有創建於慶長年間之金門․經藏․閼伽井屋․勸學院․光淨院之客殿. 本寺所藏襖繪皆爲當時名家之作品. 另建於山腹地帶之觀音堂, 爲西國三十三所觀音第十四號下院. 於觀月舞臺之旁側, 可遙望著稱於世之琵琶湖. 此外, 本寺珍藏之佛畫․雕刻․古寫本等甚多.
【원성실성圓成實性】
p5401-上→ 梵語 Pariniṣpanna-svabhāva. 又作圓成實相․圓成自性․第一義諦體性. 略稱圓成實. 唯識宗所立三性之一. 指眞如(諸法所依之體性)具有圓滿․成就․眞實等三種性質, 卽 : (一)圓滿, 諸法之相僅局限於其自身之法體, 不通餘處 ; 相對於此, 眞如之妙理則可周遍四處. (二)成就, 諸法具有空․無常․無我等共相 ; 而眞如之實體常住, 無生滅作用. (三)眞實, 諸法之體虛妄不眞 ; 而眞如之性常住遍通. 復次, 爲解釋圓成實性, 又設有二門 : (一)常無常門, 常爲圓成實之名, 無常則攝於依他起性而不離生滅. (二)漏無漏門, 無漏爲圓成實之名, 有漏則攝於依他起性而不離顚倒. [解深密經卷二․入楞伽經卷三․顯揚聖敎論卷六](參閱眞空妙有4215)
【원성취문願成就文】
p6729-上→ 敘說佛成就因位所發誓願之經文. 略作成就文. 就阿彌陀佛於因位爲法藏菩薩時所發之四十八願而言, 無量壽經卷上載其第十一願(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 國中人․天不住定聚, 必至滅度者, 不取正覺.於同經卷下則述其成就之相, 謂(大一二․二七二中):其有衆生生彼國者, 皆悉住於正定之聚. 所以者何?彼佛國中無諸邪聚及不定之聚.上記無量壽經卷下敘述彌陀成就相之文卽屬願成就文.
【원소元素】
p1227-上→ 指六大. 古代佛敎將構成一切萬法存在之元素, 立爲六種, 稱爲六大(含廣大之意). 卽:地(梵 pṛṭhivī)․水(梵 ap)․火(梵 tejas)․風(梵 vāyu)․空(梵 ākśa)․識(梵 vijñāna). 其中, 地․水․火․風之四大具有形成一切萬物之作用, 空大則具有使已形成之萬物成爲空虛之作用. 地․水․火․風․空五大, 合起來爲色蘊(梵 rūpa-skandha)所攝. 此五大所形成者, 僅爲一種存在物而已, 若再加上識大, 則成爲有情(梵 sattva, 有精神作用存在)之存在. (參閱六大1251)
【원소元紹】
p1228-上→ (?~1721)淸代僧. 越南佛敎元紹禪派始祖. 廣東潮州人, 俗姓謝. 十九歲於報恩寺剃度出家. 越南黎朝(後)玄宗景治三年(1665)於越南平定省歸寧區創辦佛學院, 建十塔彌陀寺, 又於順化建國恩寺及普同塔. 曾返廣東搜集佛像․經卷及禪師傳, 率領僧衆抵越, 住順化河忠寺, 開創元紹禪派, 傳中國禪宗臨濟宗, 提倡敎禪一致. 示寂後, 其弟子爲其修建和門舍利塔, 越南皇帝黎顯宗贈諡行端.
【원수元琇】
p1227-下→ 唐代僧. 天台宗第十二祖(一說十祖). 嘗依國淸寺物外法師修學止觀, 盡得玄旨, 敷演微妙, 世稱妙說尊者. 某日昇座說法, 有異僧十人至, 列行末聽法, 講畢凌空而逝. 門弟子淸竦․常操二人得其所傳. [佛祖統紀卷八․釋門正統卷二]
【원수圓修】
p5403-下→ ①唐代禪僧. 福州人, 俗姓潘. 師之事蹟, 各史傳所載有所不同, 據宋高僧傳卷十一所載, 師受戒於嵩山會善寺, 後謁百丈禪師悟道. 居秦望山古松巓, 與鵲爲鄰, 人號鳥窠禪帥. 唐元和初, 太守裴常棣爲造招賢寺使居之. 太和七年( 833)九月入寂, 世壽九十九, 法臘八十. 建塔於石甑山下. 據景德傳燈錄卷四道林傳載, 師之法名爲道林, 於荊州果願寺受戒, 參謁國一禪師悟道, 居秦望山長松上, 人稱鳥窠禪師. 元和年中太守白居易屢前往問法. 後於長慶四年(824)二月入寂, 世壽八十四, 法臘六十三. 錄又云(大五一․二三○中) : 有云師名圓修者, 恐是諡號. 又宋高僧傳中未擧出道林之名. [聯燈會要卷二․五燈會元卷二]. ②(1575~1635)明代臨濟宗僧. 號天隱. 江蘇宜興人, 俗姓閔. 二十四歲出家, 未久嗣龍池院幻有正傳之法. 歷住江蘇磬山․法濟禪院․浙江報恩禪院. 後於崇禎八年九月入寂, 世壽六十一, 法臘三十七. 遺有天隱和尙語錄十五卷行世. [續燈存槀卷十․五燈會元續略卷八]
【원숭元崇】
p1227-中→ (713~777)唐代僧. 臨沂(山東)人, 俗姓王. 幼而孤秀, 投寺爲僧. 開元末年, 從瓦官寺璿禪師諮受心要. 至德(756~757)初年, 謝絶人事, 歷遊南北諸靈勝, 與王維․蕭昕爲友, 抗論彌日. 後隱居金陵鍾山, 凡二十年. 大曆十二年示寂, 世壽六十五. [宋高僧傳卷十七]
【원승圓乘】
p5403-下→ 謂圓滿無缺之敎法, 指三乘中之佛乘. 三乘卽聲聞乘․緣覺乘․佛乘(菩薩乘), 係佛陀就衆生根機之利鈍所立之三種敎法. 其中, 佛乘因欲求無上菩提․普度一切衆生․修習六度萬行, 終將達於圓滿究竟而與佛陀結合, 故亦稱圓乘.
【원시불교原始佛敎】
p4061-中→ 又作早期佛敎․初期佛敎. 一般係指相對於後來發展的大乘佛敎之初期佛敎而言 ; 卽自佛陀創立敎團弘揚敎理開始, 至佛陀入滅後一百年(或兩百年)之間, 敎法一味․敎團統一, 尙未分裂爲部派以前之時代. 此一時期, 敎團較爲統一, 比丘持戒較嚴, 基本上以乞食爲生, 傳播地區主要在印度恆河中游一帶. 此一時代之經典, 含有佛陀敎說之最原始型態, 爲後來之大小乘佛敎根本敎理之基礎. 然原始佛敎一詞及有關原始佛敎之硏究, 係於近百年以前, 西方學者自錫蘭語, 再由巴利語開始硏究以南方佛敎爲主的巴利聖典, 逐漸盛行於英․德․法等國, 而於十九世紀末傳入日本, 竝漸及於我國. 於此之前, 我國與日本之學者旣不知有巴利聖典之存在, 亦未了解其與漢譯佛典歷來被習稱爲小乘經之阿含經相類似. 而自隋代智顗大師於五時八敎之判敎中, 將阿含經典判釋爲敎義最淺低之小乘三藏敎以來, 阿含經之價値乃被歷來之學者․宗敎家等所忽視. 自原始佛敎之硏究風潮傳入日本與我國後, 有關其名稱與時代之界說, 於學界中産生衆說紛紜․莫衷一是之論爭. 最早, 英國佛敎學者大衛斯(Thomas William Rhys Davids, 1843~1922)著 Early Buddhism 一書, 日本學者木村泰賢遂於其在大正十三年(1924)所出版有關初期佛敎之論著原始仏敎思想論中, 正式將 early buddhism一詞譯爲原始佛敎. 然原始佛敎之英文應爲 primitive buddhism, 僅因 primitive 一語, 除初․早等意之外, 亦含有原始․初期未開化等意, 易被視爲含有貶低價値意味之語意, 故西方學者多避免之, 而採用 early buddhism. 另一日本學者姉崎正治則力主 early buddhism 若指最早期之佛敎(卽佛陀及其弟子之時代), 則應譯爲根本佛敎, 而不宜以原始佛敎統稱之. 其餘學者, 如我國之印順․日本之宇井伯壽․赤沼智善․西義雄等, 亦持類似看法, 將根本佛敎․原始佛敎․部派佛敎, 分別豫以界說, 惟對時間上與內容上之劃分略有出入, 玆略擧之 : (一)以佛陀一代四十九年(或四十五年)之敎化活動爲根本佛敎, 係一切佛法之根源 ; 佛陀入滅後至部派對立之時期爲原始佛敎 ; 大衆與上座之根本二部分裂之後卽爲部派佛敎. 此係印順法師․赤沼智善等人之主張. (二)佛陀及其直傳弟子(卽佛陀入滅後三十年間)之時代爲根本佛敎 ; 此後至阿育王卽位頃․敎團分裂爲上座部․大衆部爲止, 爲原始佛敎. 此係宇井伯壽之主張. (三)根本佛敎係指原始佛敎資料之最古層中之世尊敎法, 原始佛敎則指佛弟子及佛陀入滅後至根本分裂以前. 此係西義雄之主張. 上述各學者雖主張區別根本佛敎․原始佛敎之時代, 然對硏究之資料範圍, 則一槪同意以原始佛敎時代所集成之聖典爲主, 卽漢譯與巴利文之阿含經典及律藏之重要部分. 蓋自現存文獻而言, 於佛陀時代, 律部僅有一部分之波羅提木叉而已, 其時經部之四阿含(或五部)均未結集. 故嚴格言之, 由於根本佛敎文獻之闕如, 若不從原始佛敎時代所集成之聖典來探求, 則亦無法開啓對根本佛敎之硏究門徑. 近數十年來, 中․日學者多根據巴利․漢譯․梵文․藏文等藏經從事此類硏究, 其中尤以日本學者成果殊多. 西方學者則因缺乏漢文閱讀能力, 多從巴利語經典下手, 致使硏究結論間有偏頗之處, 然彼等所據以治學之方法訓練, 及批判態度之硏究傾向․語言學․考古學․思想史等之輔助學科基礎, 則爲東方學者所亟須普遍效仿者. 無論根本佛敎或原始佛敎, 其敎法思想之核心乃緣起學說, 此一敎法係佛陀本人依據印度奧義書之業論․解脫觀之思想, 竝採用耆那敎之衆生平等思想, 復歷經多年的求道證悟所獨創者. 緣起論包括 : (一)三法印(或四法印), (二)十二因緣, (三)四諦, (四)八正道. 所有佛敎之敎法均以緣起論爲依準, 亦可謂緣起論卽佛法之代表, 緣起卽法之同義詞. 蓋印度自古雖盛行各種哲學思想, 然緣起說則爲印度哲學所無者, 亦爲世界其他各種宗敎或哲學所無, 而爲佛敎之獨特思想 ; 佛敎異於其他宗敎․哲學之根本特徵, 亦在於此一緣起論. 自佛敎逐漸發展之後, 任何時代或任何地域之宗派, 凡冠有佛敎之名者, 必以緣起論爲其根本敎理 ; 反之, 若缺乏此一根本敎理, 則不獨失其特徵, 且因之亦難以佛敎之名稱謂之. [原始佛敎聖典之集成(印順)․原始佛敎(水野弘元)․原始佛敎聖典の成立史硏究(前田惠學)․根本仏敎(金岡秀友)]
【원시종교原始宗敎】
p4063-中→ 處於初期狀態之宗敎, 存在於尙無成文歷史之原始社會中. 就此意義而言, 與史前宗敎相同. 然一般專指殘存於近代之原始社會之宗敎. 係硏究宗敎起源問題與宗敎演化史的重要課題之一. 原始社會宗敎之考察, 始於西方殖民運動發生之後, 其時, 不少殘存於近代的原始民族已被全部或大半消滅, 其宗敎之原始狀態在與文明社會之接觸中, 尤其在大規模基督敎傳敎運動之衝擊下, 發生許多變形, 故對目前尙存之原始社會殘餘之土著宗敎, 仔細分辨其原始情況及受近世影響而産生之變形, 儘量避免主觀臆斷, 力求以科學方法探索其中具有規律性之因素, 特顯重要. 我國目前部分少數民族中仍殘餘一些原始宗敎之特性, 對宗敎硏究而言, 爲十分珍貴之社會活化石.
【원식願食】
p6730-上→ 五食之一, 九食之一. 聖者發弘誓願度脫衆生, 欲斷盡煩惱, 證得菩提, 乃以此願資持其身, 常修萬行, 長養一切善根, 資益慧命;猶如世間之進食以資益身根, 故以食爲喩而稱願食. [華嚴經疏卷十九․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四]
【원신성元辰星】
p1225-中→ 又作本命元辰․元神星. 混合宿曜經之說與陰陽道之思想, 而謂元辰星乃掌理吾人一生中貧富榮枯等命運之星. 密宗盛傳此說. 其名稱出自北斗七星護摩法, 於梵天․火羅․九曜中, 稱爲本命元神. 擧凡人之命運, 皆由北斗七星掌管, 其中, 本命星掌壽命, 元辰星常配於本命星而修供, 故俗稱元辰星爲本命星之裏星. 卽於本命星祈壽命, 而於元辰星祈官位榮祿, 以袪除病惱憂患等. 又修本命星供時, 宜向元辰星之方所供養佛菩薩. 若本命星爲陽星, 則元辰星爲當於其第八之星;本命星爲陰星, 則元辰星爲當於其第六之星. [覺禪鈔․阿娑縛抄․日本眞言密敎聖典]
【원신圓信】
p5402-中→ (1571~1647) 明代臨濟宗僧. 浙江鄞縣人, 俗姓朱. 初號雪庭, 後改雪嶠, 晩年自稱語風老人. 九歲, 聞誦彌陀經而發心, 至二十九歲出家, 四方行脚, 後參謁江蘇秦望山普濟寺妙禎, 若有所悟, 乃返天台尋人印證, 偶抬頭, 見古雲門三字, 豁然大悟. 復往參雲棲袾宏及龍池之幻有正傳, 得幻有之印可. 萬曆四十三年(1615), 出住徑山千指菴 ; 後住廬山開先寺․浙江東塔寺. 師因見古雲門大悟, 乃發願弘揚雲門一宗. 晩年入住浙江雲門寺. 淸順治四年示寂, 世壽七十七. 著有雪嶠圓信禪師語錄四卷. [五燈全書卷六十四․五燈會元續略卷八]
【원신源信】
p5512-上→ (942~1017)日本天台宗學僧. 惠心流之祖, 通稱惠心僧都. 大和(奈良縣)人. 登比叡山師事良源, 才學早顯, 頗受賞識. 博學强記, 著述達七十餘部一百五十卷之多. 其中, 一乘要決一書以闡揚天台宗義而著名於世 ; 往生要集一書則提倡天台之觀念念佛與善導系之稱名念佛, 成爲日本淨土敎之聖典, 其他尙有觀心略要集等, 皆收在惠心僧都全集中. 又關於淨土敎美術典籍中, 相傳有許多爲師之作品, 然竝無憑據可考. 由於末法時期, 人心與思想動盪不安, 淨土敎思想順勢普及, 鎌倉新佛敎亦因之形成一龐大勢力. 此一派系相對於覺運之檀那流, 稱爲惠心流. 寬仁元年示寂, 世壽七十六. [首楞嚴院源信僧都傳, 惠心僧都行狀記, 大日本國法華經驗記卷下]
【원실圓實】
p5413-上→ 圓頓一實之意 ; 乃稱天台圓敎之敎理. 一行圓融一切行, 一位圓具一切位, 而成佛頓極頓速, 稱爲圓頓 ; 又此理爲一而無二三, 爲眞實而非虛妄, 故稱一實.
【원실타圓實墮】
p5413-上→ 又作圓墮. 謂墮於圓理之弊, 如謬解煩惱卽菩提․生死卽涅槃․邪正不二․善惡一如等圓頓敎理之義, 而破壞戒行, 流於放逸. 與惡取空皆指誤解佛敎眞理之偏妄見解 ; 惡取空, 謂謬解空義而執著於斷空之見. [摩訶止觀復眞鈔卷一(普寂)]
【원심元心】
p1223-中→ 本覺圓滿之一心. 此心爲森羅萬象之元, 故稱元心. 卽起信論所說之一心.
【원심圓心】
p5398-下→ 指求涅槃圓果之心.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大五四․二三○上) : 圓具圓心, 遵修律藏. 涅槃乃完全滅除煩惱, 超越生死輪迴, 而證得最高智慧之境地, 爲佛敎修行所欲達到之最高目的, 故涅槃又譯作圓寂 ; 達於涅槃之果, 又稱圓果 ; 企求涅槃圓果之心, 則稱圓心.
【원심願心】
p6727-下→ 有二義:(一)求願之心. 如求願開悟, 或求願往生淨土之心. 亦指彌陀誓願於永劫間救度一切衆生所顯示之大悲願心. (二)爲菩薩修行階位中十信位之第十心, 謂菩薩隨時修行所發之種種淨願.
【원안元安】
p1224-中→ (834~898)唐代僧. 陝西鳳翔人, 俗姓淡. 二十歲於岐陽懷恩寺出家. 曾問道翠微․臨濟, 後於夾山善會之會下得心要. 住澧州(湖南)洛浦(樂普), 更移蘇谿(湖南), 接化四方僧衆. 臨終接化彦從上座之公案, 頗負盛名. 世壽六十五. [宋高僧傳卷十二․景德傳燈錄卷十六․禪林僧寶傳卷六]
【원영圓瑛】
p5410-上→ (1878~1953)我國近代僧. 福建古田人, 俗姓吳. 法名宏悟, 號韜光, 以字行. 生於淸光緖四年. 幼失怙恃, 十九歲至鼓山出家, 主修天台學. 後至寧波天寧寺習禪. 二十六歲參學於天童寺敬安和尙, 竝赴福建․浙江及南洋等地講經, 聲譽極高. 光緖三十二年(1906), 與太虛大師締交, 訂定以心印心․白首如新․以善勸勉․疾病相扶․安危與共․事必相商․各自立志等數條義規, 共結兄弟之盟. 時年二十九, 太虛十八. 其後致力於組織中國佛敎會與寺産保護運動(當時政府提倡廟産興學運動, 主張以寺院財産充作振興敎育之資). 民國二十年(1931)四月於上海擧行中國佛敎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時, 由於議決事項之意見相左, 太虛等進步派乃脫離該會, 另於南京組織中國佛學會. 師與王一亭等則繼續主持中國佛敎會. 抗戰軍興, 師赴南洋募集醫藥費用. 翌年, 主持檳榔嶼極樂寺. 二十八年返上海, 主持福建鼓山湧泉寺․寧波天童寺, 竝於上海玉佛寺․圓明講堂等處講經布敎. 其中, 尤以楞嚴經之註釋․宣講, 傾四十餘年之願力而廣說之, 機辯縱橫, 饒益敎界. 此外, 特重僧伽敎育․社會福利事業․各地寺刹復興․佛書刊行․難民救濟等. 四十二年九月於北京入寂, 世壽七十六. 遺有圓瑛文集․圓瑛大師法彙等行世. [太虛大師年譜․中國佛敎近代史下冊(東初)]
【원오불과선사어록圓悟佛果禪師語錄】
p5405-上→ 凡二十卷. 宋代圓悟克勤撰, 虎丘紹隆等編. 又作圜悟佛果禪師語錄․圜悟語錄․佛果圜悟禪師語錄.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本書編纂於圓悟克勤禪師入寂之前二年, 卽宋紹興三年(1133). 係蒐集禪師一生之上堂․小參․普說․法語․拈古․頌古․偈頌․眞讚․雜著․佛事等之各類語錄, 由本書可得知宋代臨濟之宗風及禪師之造詣․事歷. 卷首竝附有龍圖閣直學士耿延禧․開國侯張浚等之序文.
【원오심요圓悟心要】
p5405-上→ 凡四卷. 全稱佛果圜悟眞覺禪師心要. 又作圜悟心要․佛果克勤禪師心要․圜悟禪師心要. 宋代僧圓悟克勤(1063~1135)撰, 子文編, 理宗嘉熙二年(1238)重刊.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 係克勤向當時士大夫․居士․學人等, 開示宗乘旨要之機緣語錄. 內容包括示華藏明首座․寄張宣撫相公, 乃至示曾待制․示宗覺大師等, 共計一四二項.
【원오圓悟】
p5404-中→ ①(1063~1135)又作圜悟. 宋代臨濟宗僧. 卽佛果克勤禪師. 圓悟乃師之賜號. (參閱克勤2785). ②(1566~1642)明代臨濟宗僧. 江蘇宜興人, 俗姓蔣. 字覺初, 號密雲. 諡號慧定禪師. 家世務農, 偶讀六祖壇經, 初知宗門之事, 一日見積薪有省, 乃於二十九歲投龍池院幻有正傳出家. 萬曆三十年(1602)正傳入京, 師卽任禹門寺監院. 一日過銅棺山, 豁然大悟, 三十九年幻有傳以衣鉢, 四十五年繼席龍池祖庭. 其後歷住天台山․黃檗山․天童山等名刹, 凡六座道場, 前後三十餘年, 宗風大振, 被稱爲臨濟中興. 弟子逾三萬人, 較著者有道忞․通容․法藏等, 又日本黃檗宗之祖隱元亦爲其弟子. 崇禎十四年(1641), 朝廷下詔, 令住南京報恩寺, 以老病辭免. 十五年, 示寂於通玄寺, 世壽七十七. 有語錄十二卷傳世. [五燈全書卷六十四․五燈嚴統卷二十四․高僧摘要卷一․天童寺志卷八]
【원오화문圓悟禍門】
p5405-中→ 禪宗公案名. 又作圜悟禍門. 圓悟, 卽宋代臨濟宗高僧圓悟克勤禪師. 一日, 有僧問圓悟如何是佛, 圓悟答以口爲禍門. 語出圓悟語錄, 亦收於宗門葛藤集中. 圓悟之意, 旨在告誡凡拘泥於語言文字者, 不能覺知眞正之佛境界.
【원院】
p4337-上→ 於一定區域所規劃之建築物. 唐時對官舍寺宇皆用此稱呼, 如翻經院․戒壇院․禪院․律院․書院等. 翻經院之名早爲玄奘譯場所用. 有關院之梵語有二 : (一)ārāma, 音譯作阿羅摩, 意指園, 然歷來皆訛譯爲院. (二)paryāṇa, 音譯作波衍那, 意指周邊․周圍, 較接近院之原語. 蓋院有周垣․垣牆之義, 然稱院不若稱伽藍適切. 後世常以寺爲總號, 院爲寺中別舍之號. 如唐之慈恩寺有翻經院. [釋氏要覽卷上․翻譯名義集卷二十․玄應音義卷十六․慧苑音義卷下]
【원願】
p6726-下→ 梵語 praṇidhāna. 心中欲成就所期目的之決意, 特指內心之願望, 如心願․志願․意願․念願等. 據放光般若經卷三問僧那品․無量壽經卷下等載, 佛菩薩皆於發心之初, 志求無上菩提, 欲度一切衆生. 此類誓願稱爲弘誓, 又稱爲總願, 如四弘誓․二十大誓等. 同時, 佛菩薩亦發願淸淨佛土․成就衆生, 此類誓願雖通於一切佛菩薩, 然依衆生之意樂而有所不同, 故稱爲別願, 如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藥師如來之十二願等. 蓋果雖由行所招至, 然若無願, 則其行亦無法到達所期之目的. 又佛菩薩欲達成佛敎之最高目的, 再入於因位之願, 稱爲本願․因願, 或宿願;其本願之力或作用, 稱爲願力. 故知凡佛菩薩修佛道, 一心誓願成佛者, 則不可或缺願作佛心;若誓願敎化衆生, 則須具有度衆生心;合上記之二種心, 略稱爲願作度生. 此外, 有關願之成語尙有多種, 如:願巧, 巧妙之本願;上願, 謂勝上之願;悲願, 謂慈悲之願;願事, 指所願之內容;願主, 指發願之人;而特別發願行使某事, 卽稱爲行願. [道行般若經卷六․北本涅槃經卷二十四․菩薩地持經卷九․大智度論卷七․成唯識論卷九․發菩提心經論卷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三]
【원위圓位】
p5400-上→ ①乃天台宗藏․通․別․圓四敎中最高之階位. 位位相攝圓融, 故稱圓位.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二(大四六․一五一下) : 如智者釋位, 而引南岳用大品文四十二字, 以爲圓位. . ②(1118~1190)乃日本雲遊僧. 京都人, 俗姓佐藤. 原仕於鳥羽上皇, 上皇愛其才, 欲擢升之, 師拜辭不受. 未久, 感於生死無常, 乃棄妻遁世. 二十三歲於嵯峨落髮, 改名圓位, 又號西行. 行脚四方, 以終其生. 師雅好和歌, 常一簑一笠, 飄然悠遊, 吟詠以自樂. 時人有鄙之爲釋門之賊者, 有尊之而奉以奇珍異寶者, 師輒恬然自若. 建久元年, 示寂於京都雙林寺畔, 世壽七十三. 遺有山家集等行世. [大日本史卷二二五․扶桑隱逸傳卷三]
【원융만덕존圓融萬德尊】
p5416-中→ 佛之尊稱. 佛以一體而圓滿具足萬德, 應豫尊重, 故稱之爲圓融萬德尊.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中六句歎佛句之第六句謂佛爲世出世間功德圓滿一切義依, 卽言佛乃圓滿一切功德者, 故依之始成一切事義. 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敎化品(大八․八二七中) : 佛衆法海三寶藏, 無量功德攝在中. 謂佛․法․僧三者爲一體之三寶, 亦卽眞如 ; 於眞如海中, 具足萬德, 爲一切之所依處, 歷三世亦不變移而等同一體. 日僧源信於其所著往生要集卷上末, 依準心地觀經與仁王經之意, 而將圓融萬德尊一語轉用爲對彌陀聖德之讚歎, 謂阿彌陀佛以眞如爲體, 具足萬德, 爲一切衆生之歸依處, 故有圓融萬德尊之稱. [中觀論疏卷九末(吉藏)]
【원융문행포문圓融門行布門】
p5415-下→ 合稱爲圓融行布. 乃華嚴宗之敎義. 從菩薩至佛果之修行階位, 就其意義可分爲二門, 卽初後相卽, 稱爲圓融 ; 初後次第, 稱爲行布. 係華嚴經所說, 華嚴宗之所判. 自第二會名號品至第六會小相光明品之二十八品, 說信․住․行․向․地及佛果之次第差別, 爲行布門 ; 如言初發心時, 便成正覺者, 則爲圓融門. 行布門全名爲次第行布門, 卽於縱線上立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位, 凡夫可由此順序漸進至佛果位. 圓融門全名爲圓融相攝門, 卽在橫面上, 一位中同時具足一切位, 不論其爲最高位或最低位, 一切悉皆圓滿具足. 行布門爲施設種種差別相所說之方便法門, 圓融門則爲由理性之德的平等立場所說之眞實法. 依華嚴宗之敎旨, 三乘諸敎乃屬行布門, 而華嚴之圓敎方爲圓融門. 由圓融門來看, 差別相與理性之德似乎互相矛盾, 其實兩者互爲一體, 全無矛盾, 故華嚴宗强調信滿成佛(十信滿位, 完成佛果). 此外, 天台宗則以華嚴經敎爲行布門, 而視法華經爲圓融門. [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五敎章通路記卷二十七]
【원융삼관圓融三觀】
p5415-中→ 謂於一心中修空․假․中三觀. 爲天台宗之觀法. 與次第三觀相對. 又作一心三觀․不可思議三觀․不次第三觀. 空․假․中三諦之理爲卽空․卽假․卽中而圓融, 所觀之境體爲一境三諦, 故能觀之心亦觀一心之卽空․卽假․卽中而圓融無礙, 故稱圓融三觀, 以其斷同體之三惑, 故得一心三智. [觀經疏(智顗)․摩訶止觀卷五上․天台傳佛心印記․金光明經玄義卷下](參閱一心三觀23)
【원융삼제圓融三諦】
p5418-中→ 又作一境三諦․不次第三諦․不思議三諦. 天台宗所說空․假․中三諦之前二諦係針對現象面所設立者, 中諦則爲針對本體面各自獨立之眞理所設立者 ; 此三諦若彼此隔歷不融, 前後互成次第, 則稱隔歷三諦. 圓融三諦則相對於隔歷三諦, 卽於一諦之中, 具足三諦, 交互融會, 而無所謂個別說法. [金光明經文句卷二․卷四․卷五․摩訶止觀卷七上](參閱三諦684․隔歷三諦5695)
【원융圓融】
p5414-下→ ①謂圓滿融通, 無所障礙. 卽各事各物皆能保持其原有立場, 圓滿無缺, 而又爲完整一體, 且能交互融攝, 毫無矛盾․衝突. 相互隔離, 各自成一單元者稱隔歷 ; 圓融卽與隔歷互爲一種絶對而又相對之對立關係. 華嚴宗所謂之行布門, 爲一種由淺至深, 依序漸進之修法 ; 圓融門則對立於行布門, 而謂卽使處於極低之品位亦可完成究極之覺悟. 此外, 天台宗基於法華經所說之實相一理, 而立圓融三諦․圓融三觀等敎義. 華嚴宗則基於華嚴經所說之法界無盡緣起之說, 而立事事無礙․六相圓融等敎義. [觀音玄義卷上․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四敎義卷六․華嚴五敎章卷一․卷三](參閱圓融門行布門5415). ②(1906~1969)臺灣屛東人, 俗姓李. 法名法志, 號圓融. 民國十八年(1929)依高雄龍湖庵心安法師剃度, 四十一年於白河大仙寺受具足戒. 師於三十八年, 晉任屛東東山禪寺首任住持, 樹立淸規, 分設職位, 增建寺宇, 開壇傳戒, 安僧尼百衆, 該寺遂成爲一地名刹. 創辨三年制東山佛學院, 培植女衆弘法人才, 竝創立屛東佛敎支會, 任理事長職. 民國五十八年示寂, 世壽六十四.
【원융지덕가호圓融至德嘉號】
p5415-下→ 讚歎南無阿彌陀佛名號之用語. 意謂由永劫之修行而圓具諸善萬行, 由兆載之思性而融攝一切功德, 具備無上至極之福德. [敎行信證總序]
【원음圓音】
p5403-下→ 圓妙之聲音, 指佛語. 楞嚴經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 : 願佛哀愍, 宣示圓音. 此外, 據法華玄義釋籤與唯識論載, 此土之衆生耳根較利, 釋尊遂依音聲, 假立名․句․文等, 而宣演大法, 稱爲圓音一演 ; 若於諸佛國土, 則依光明妙香味等而爲說法. [大乘起信論․釋摩訶衍論卷一]
【원이圓爾】
p5413-下→ (1202~1280)日本臨濟宗僧. 初名辨圓. 駿河(靜岡縣)人, 俗姓平. 於奈良․京都學各宗敎義與儒學, 又於鎌倉壽福寺退耕行勇處參禪. 嘉禎元年(1235, 卽南宋理宗端平二年)至宋, 師事徑山無準師範, 六年後受其心印而返日. 於九州諸寺說法, 道俗皈依者甚衆. 其後又至京都, 出入於宮中․公卿之間, 爲彼等說禪要, 廣爲宣揚禪風. 後歷住東福寺․壽福寺․建仁寺等名刹. 弘安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九. 敕諡聖一國師, 爲日本最早受敕國師之號者. 門下有東山湛照․無關普門․無住道曉(一圓)等, 稱東福寺派, 又稱聖一派. 著有三敎要略․三敎典籍目錄․假名法語. [聖一國師年譜․神子禪師行實․東福寺文書]
【원인방주願人坊主】
p6727-上→ 原指向神佛許願․訴願之人;引申指徘徊市井, 挨戶行乞之僞僧. 流行於日本江戶時代. 彼等剃髮素服, 外形頗類出家人, 於自行許願․訴願後, 開始向人乞討錢米, 直至滿願始止.
【원인元因】
p1224-中→ 又作原因. 謂事物因之而生成者. 自佛敎之基本敎理觀之, 因與緣乃萬事萬物所藉以生成․存在․變化之一切條件. 廣義言之, 緣亦稱因, 兩者竝稱爲因緣或以因統稱之, 表示能引起作用․産生結果之原因, 此卽通常所謂遠因結遠果, 近因結近果, 善因結善果, 惡因結惡果, 無量因結無量果, 歷劫而不爽之說法;此亦佛敎因果論之一般觀點.
【원인原人】
p4060-上→ ①梵名 Puruṣa. (一)印度婆羅門敎神名. 依梨俱吠陀中之原人歌所載, 此神具有千頭․千眼․千足, 爲現在․過去․未來之一切, 乃不朽之主宰. 由其頭上生出婆羅門, 由肩上生出刹帝利, 由腿上生出首陀羅, 由心中生出月亮, 由眼中生出太陽, 由氣息中産生風, 由臍上生出空界, 由頭上生出天界, 由脚上生出地界. (二)印度婆羅門敎與印度敎創造神梵天之稱號. ②舊譯故人. 係摩尼敎次神之名號. 摩尼敎最高神大明神(Zarv樗黶j通過其使者善母創造出原人(卽人類之始祖).
【원인圓仁】
p5398-中→ (794~864)日本天台宗僧, 延曆寺第三世座主. 又稱慈覺大師. 下野(擦木縣)人, 俗姓壬生. 十五歲, 師事比叡山最澄. 二十九歲, 最澄入寂, 師乃專修苦行. 日本承和五年( 838)奉敕來華, 從諸師修顯密諸學. 居於天台山․長安等地, 勤修密敎奧義. 後遇會昌法難, 乃於宣宗大中元年( 847)請經書五五九卷返日. 於比叡山開創灌頂壇, 建立總持院, 成爲修法道場. 又於常行三昧堂弘布念佛門, 復致力於菩薩大戒之宣揚, 爲繼最澄創業後, 集日本天台宗之大成者. 且亦奠立比叡山日後興隆之基礎, 被任爲內供奉十禪師之一. 六十一歲敕任延曆寺座主. 日本貞觀六年入寂, 世壽七十一. 著有金剛頂經疏․蘇悉地經略疏․顯揚大戒論. 此外, 其所著之入唐求法巡禮記四卷, 爲記載我國唐代佛敎之重要史料. [慈覺大師傳․元亨釋書卷三]
【원인源仁】
p5511-中→ (818~887)日本眞言宗僧. 通稱池上僧都, 南地院僧都. 初隨護命學唯識, 後受實慧, 宗叡, 眞雅之密宗, 且嗣眞雅之法. 未久晉升爲內供奉, 少僧都, 而爲東寺長者. 於南池院講學, 爲一代密學泰斗. 其門下益信, 聖寶分爲小野流, 廣澤流兩派. 仁和三年入寂, 世壽七十. [東寺長者補任卷一, 元亨釋書卷三]
【원인遠因】
p5940-上→ 二因之一, 五因之一. 據大智度論卷九十六載, 因有近因, 遠因二種, 直接引果之原因, 稱爲近因;間接引果之原因, 稱爲遠因. 如人有我心, 爲後身當常樂, 而修布施, 是爲近因;爲離欲界衰惱不淨之身, 而修禪定, 是爲遠因. 又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就有爲法之因, 擧出生因, 和合因, 住因, 增長因, 遠因等五因, 其中, 如依咒力而脫離傷害, 依憑國王而免盜賊之難, 依父母之精血而生其身等, 卽爲遠因. (參閱二因193, 五因1074)
【원자론原子論】
p4060-上→ 卽主張一切存在之物, 皆由不可再分割之粒子, 卽原子所組成之學說. 此論認爲世界之一切現象皆歸於原子之偶然的․機械的關係與運動而産生, 其主張與目的論對立, 而與唯物論結合. 印度最早有耆那敎, 其次有勝論派, 皆以原子說爲基本敎義, 而致力於原子論之論證. 在佛敎中, 小乘之有部與經量部卽採原子論思想以改革佛敎 ; 而中觀派則基於無固定實體存在之立場, 瑜伽(唯識)派基於心外無物存在之立場, 對小乘的有部與經量部加以强烈批判. 原子(atom)相當於梵語 a伸u(意譯微․微塵), 至於極小不可分之細分稱爲極微(梵 paramāṇu). 以一極微爲中心, 集合其上下四方(六方)等六極微爲一團, 卽稱爲微(微塵).
【원작불심願作佛心】
p6729-上→ 謂欲願作佛之心, 亦卽上求菩提之心. 據往生論註卷下載, 佛陀於王舍城所說之無量壽經中謂, 於發願往生淨土之上․中․下等三輩衆生中, 雖業行有優劣, 然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 此無上菩提心, 卽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 卽是度衆生心;度衆生心, 卽攝取衆生, 生於佛國之心. [無量壽經卷下․觀無量壽經]
【원장元長】
p1226-中→ (1284~1357)元代臨濟宗僧. 越州(浙江紹興)蕭山人, 俗姓董. 號千巖. 字無明. 七歲出家, 十九歲受具足戒. 嘗於武林山靈芝寺學戒律, 後謁中峰明本禪師. 初於無明寺弘法, 後遷住聖壽寺, 蒙賜普應妙智弘辯禪師․佛慧圓鑑大元普濟大禪師等號. 至正十七年六月入寂, 世壽七十四, 法臘五十六. 遺有千巖和尙語錄一卷行世. [五燈全書卷五十八․新續高僧傳卷五十]
【원장元藏】
p1231-上→ 又稱大普寧寺版․元本. 指元代所刻印之大藏經. 乃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至至元二十七年, 在杭州路(浙江省)餘杭縣之白雲宗大普寧寺, 由住持道安等所開版. 係以思溪藏․福州藏二本爲底本, 校勘增補而成者. 共收大小乘經律論一四三七部, 版式爲一行十七字, 一面六行之折本. 東京增上寺與淺草寺皆藏有完備之刊本. 元代除此版本外, 另有別版大藏經之開版, 然詳情不明. [三緣山志卷二․古經題跋卷下](參閱中文大藏經1001)
【원적圓寂】
p5405-下→ 梵語 Parinirvāṇa 之意譯. 舊譯滅度․入滅. 音譯般涅槃. 謂圓滿諸德, 寂滅諸惡. 佛陀之死爲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 旣已圓滿諸德, 寂滅諸惡, 故稱圓寂, 後世轉而稱僧徒之死. 又作歸寂․示寂․入寂. 與涅槃․遷化․順世․歸眞同義. 卽捨去有漏雜染之境, 歸入無漏寂靜涅槃界之謂. 亦指離生死之苦, 全靜妙之樂, 窮至極之果德. 其中, 就離生死之苦而言, 賢聖命終卽入於涅槃, 爲圓寂. 大寶積經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 : 我求圓寂而除欲染. 賢首心經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 : 涅槃, 此云圓寂. 謂德無不備, 稱圓 ; 障無不盡, 稱寂.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釋氏要覽卷下送終條](參閱涅槃4149)
【원전圓詮】
p5410-下→ 指詮顯圓理之經, 如華嚴․法華等經卽是. 多爲華嚴宗或天台宗所用之語. 蓋華嚴宗以華嚴經爲宗奉之主要經典, 天台宗以法華經爲宗奉之主要經典, 故以其立場觀之, 其所宗奉之經乃佛所宣說諸經中最爲圓滿殊勝者. [摩訶止觀卷一上]
【원전조악原田祖岳】
p4060-中→ (1871~1961)日本曹洞宗僧. 號大雲. 七歲時, 從小濱市佛國寺原田祖道得度, 嗣其法. 先後參謁伊深正眼寺之大義․洞宗二師, 及京都南禪寺毒湛等諸師. 畢業於曹洞宗大學林, 任敎授之職. 大正十一年(1922)住發心寺, 任第二十七世住持. 曾創設大正學院, 成立大雲會, 發行勝友月刊. 隨其參學之僧俗甚衆. 著作有修證義․普勸坐禪儀等三十八部. 昭和三十六年十二月示寂, 世壽九十一. [大雲祖岳自傳]
【원접별圓接別】
p5406-上→ 三被接之一. 又作圓入別. 卽天台宗所立化法四敎之第三別敎之菩薩, 彼等已了達不但中之理, 更轉而被接入圓敎之中. 係指佛應別敎菩薩根機之巧, 而爲說圓敎, 令其接合別敎, 卽以圓敎引接別敎菩薩之謂. 別敎地前之賢位, 合空假而爲假, 又於修假之位內, 點示發習而爲圓敎之菩薩, 稱爲圓接別. [法華經玄義卷二下․天台四敎儀․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參閱被接4319)
【원정십문元靜十門】
p1230-下→ 宋代禪僧大隨元靜對修行僧所示誡之十種因緣. 卽:(一)須篤信有敎外別傳之旨. (二)須了知有敎外別傳之因緣. (三)須領會有情說法與無情說法無二無別. (四)須見性如觀掌上, 了了分明. (五)須具備擇法之眼目. (六)須入於斷絶消息蹤跡猶如鳥道玄路之境地. (七)須文武兼濟. (八)須摧邪顯正. (九)須大機大用. (十)須向異類中行. [禪苑蒙求卷下]
【원정元淨】
p1227-中→ (1011~1092)宋代僧. 於潛(浙江)人, 俗姓徐. 字無象. 十八受具足戒, 從慈雲硏習天台之敎. 慈雲歿後, 事明智韶. 博通諸典, 精於止觀, 歷主杭州上下二天竺. 宋元豐(1078~1085)年間, 賜紫衣與辨才大師之號. 其後退居龍井聖壽院. 元祐六年九月入寂, 世壽八十一. [西湖高僧事略․咸淳臨安志卷七十八]
【원정元靜】
p1230-下→ (1065~1135)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 四川閬州玉山人, 俗姓趙. 後名道興. 十歲時因病而立志出家, 未幾入成都大慈寶生院宗裔之門下, 哲宗元祐三年(1088)得度. 其後, 從五祖法演參學, 竝承其法嗣. 後於四川彭州大隨山開創南堂, 故世稱南堂元靜(道興). 歷任成都昭覺寺, 及能仁․大隨諸寺住持. 高宗紹興五年示寂, 世壽七十一. 撰有南堂興和尙語要一卷傳世. [嘉泰普燈錄卷十一․五燈會元卷十九․續傳燈錄卷二十五․五燈全書卷四十二]
【원정圓頂】
p5409-上→ ①又稱圓顱. 卽完成剃髮而呈現出家人之形相. 此爲象徵出離煩惱之相. (參閱聲聞形6498). ②淸代臨濟宗僧. 生卒年․籍貫均不詳. 號融徹. 自幼出家, 在其白德富禪師(1627~1690)門下參學四十餘年. 其白德富示寂後, 師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 遷住蟠龍山玉泉寺. 有玉泉融徹頂禪師語錄一卷.
【원조元祖】
p1227-上→ 謂元初之祖. 卽開宗立派之祖師. 弘明集卷一牟子理惑論(大五二․二上):佛乃道德之元祖.又宗鏡錄序(大四八․四一六中):一字之寶王, 群靈之元祖.是稱佛爲元祖. 在日本, 對淨土宗開祖源空及日蓮等, 皆有元祖之稱.
【원조元照】
p1228-上→ (1048~1116)宋代律僧. 餘杭(浙江杭縣)人, 俗姓唐. 字湛然. 號安忍子. 少年離俗, 十八得度, 從神悟處謙學臺敎, 而志在毘尼. 後禮廣慈受菩薩戒, 嗣允堪南山正傳. 宋元豐(1078~1085)年間, 主昭慶寺, 弘律傳戒. 晩遷靈芝, 居止三十年, 世稱靈芝尊者. 於政和六年九月入寂, 世壽六十九. 諡號大智律師. 著有觀無量壽經及阿彌陀經之註釋書, 另以天台宗旨註釋道宣之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 撰成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異於允堪註釋之會正記所採取律之立場, 故世稱其法系爲資持派. [釋門正統卷八․靈芝崇福寺記․咸淳臨安志卷七十九]
【원조原肇】
p4063-下→ 宋代臨濟宗大慧派僧. 通州靜海(今江蘇南通)人, 俗姓潘. 號淮海. 十九歲剃染受具足戒, 嗣徑山浙翁如琰之法. 浙翁示寂後, 紹定六年(1233), 應安吉州道場之請, 初於通州報恩光孝禪寺任住持. 其後歷住雙塔壽寧萬歲禪寺․淸涼廣慧禪寺․萬年報恩光孝禪寺․萬壽報恩光孝禪寺․江心龍翔興慶禪寺․阿育王山廣利禪寺․淨慈報恩光孝禪寺․景德靈隱禪寺․徑山興聖萬壽禪寺諸刹. 世壽不詳. 著有淮海肇和尙語錄․淮海外集․淮海拏音等. [續傳燈錄卷三十五․增集續傳燈錄卷二․佛祖綱目卷三十九․續燈存槀卷二․五燈嚴統卷二十二]
【원조圓照】
p5410-上→ 唐代僧. 生卒年不詳. 京兆(陝西)藍田人, 俗姓張. 十歲, 依西明寺景雲律師出家, 硏鑽維摩․法華․因明․唯識等諸經論, 旁究儒典, 特精律藏. 唐開元年間, 奉敕譯經. 大曆年間, 帝詔兩京律師十四人, 定新舊兩疏之律條, 師與超儕等共任筆受之職, 寫成敕僉定四分律疏. 世壽八十二. 編有貞元新定釋敎目錄三十卷․續開元釋敎錄三卷․大唐安國利涉法師傳十卷等十九種. [宋高僧傳卷十五․佛祖統紀卷四十一․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
【원존院尊】
p4337-下→ ①(?~1198)日本佛像雕刻師. 活躍於藤原末期至鎌倉初期之院派代表. 乃奈良東大․福興兩寺之復興者. 據記載知其曾任權要之職位. ②日本臺密十三流中院尊流之祖. 名公因. 曾於比叡山師事皇慶阿闍梨, 受谷流之密敎, 後別開一派. 著有聖行決. 寂年不詳.
【원졸圓矢出】
p5405-下→ (1605~1645)明末臨濟宗僧. 出生於漢岳池羊山麓, 俗姓不詳. 字字水, 號鐵龍. 十三歲出家, 通敎學, 常參四川牛山․黃龍之講席. 一日, 閱景德傳燈錄有感. 參謁破山海明, 後爲其法嗣. 崇禎十一年(1638), 住持四川指月院, 其後歷住四川棲靈․河南天皇․河北華嚴․四川臥龍等諸刹. 順治二年示寂, 世壽四十一. 原有語錄二十卷, 今僅存夔州臥龍禪師語錄三卷. [五燈全書卷七十]
【원종圓宗】
p5401-下→ ①乃以大乘眞實圓滿之敎義爲旨之宗派. 例如華嚴․天台二宗自稱爲圓敎之宗. 至後世, 成爲天台宗之專稱. ②(1937~ )臺灣高雄人, 俗姓李. 號法通. 十二歲起長齋禮佛, 十六歲於大崗山舊超峰寺禮心鉢法師剃度, 二十二歲於臺北十普寺受具足戒. 中國佛敎三藏學院及中國佛敎硏究院畢業, 曾親近白聖法師多年. 歷任臺中慈明佛學院訓導主任․中國佛敎布敎會副團長․高雄縣佛敎支會理事. 民國六十二年(1973)創建日月禪寺於高雄縣田寮鄕, 六十四年復創辨日月幼稚園, 對地方福利․社會慈善事業, 極爲熱心.
【원좌圓座】
p5404-中→ 又稱蒲團. 以蒲編成扁圓形之座墊. 原以蒲編, 後多包以綾錦. 種類甚多, 其厚者稱厚圓座 ; 以菅編織者, 稱菅圓座. [禪林象器箋器物門․永平淸規辨道法]
【원주앙산혜적선사어록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p4318-中→ 全一卷. 又作仰山寂禪師語錄․智通禪師語錄. 唐代僧慧寂(840~916)撰, 明代僧語風圓信․郭凝之編, 崇禎三年(1630)成書, 康熙四年(1665)刊行.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卍續藏第一一九冊御選語錄卷四. 仰山之語錄早有成稿, 然始終乏人整理. 直至圓信等人編輯五家語錄時, 始將其稿集錄成書. 內容係行實․法門之機緣問答․示衆․遊方語要等, 計七十餘項. 其法門提撕之精神, 皆係擧揚潙山之宗風, 故世人常將潙山語錄與仰山語錄合稱父子語錄.
【원주院主】
p4337-中→ 又作寺主․住持. 禪家監事之舊名. 今之監事, 古稱院主或寺主, 後又稱住持爲院主, 故改稱原有之院主爲監事. 今稱院主則爲住持之意. [釋氏要覽卷下․續高僧傳卷十九]
【원주圓珠】
p5405-中→ 謂心念奔轉不停, 如盤上之圓珠. 釋門歸敬儀卷上(大四五․八六一中) : 敎稱野鹿, 又等圓珠. 有情之心念時刻奔轉不停, 乃至於一念之中, 隨染淨之緣而變現․生起三千諸法, 於天台宗, 特稱爲事造三千․變造三千․事用三千․修德三千․修起三千.
【원주願主】
p6728-上→ 又作本願主․發願主․本願. 指發願興隆三寶者, 或造立寺院․經像, 或懸繪․燃燈, 或散花․燒香, 或設齋供僧等;依此功德, 藉以迴向往生極樂國土. [無量壽經卷下]
【원증회고怨憎會苦】
p3811-中→ 梵語 apriya-saṃprayoga-duḥkha. 八苦之一, 五苦之一. 謂衆生不由自主, 不得不與憎惡者會合之苦惱. 又作非愛會苦․怨憎惡苦․不相哀相逢會苦. 據中阿含卷七分別聖諦經(大一․四六八上):謂衆生實有內六處, 不愛眼處, 耳․鼻․舌․身․意處, 彼同會一, 有攝和集, 共合爲苦. 如是, 外處․更樂․覺․想․思․愛, 亦復如是.此皆因不愛之境與身心會合而引發之痛苦, 稱爲怨憎會苦. 又五王經載, 世人薄俗, 共居愛欲之中, 共爭不急之事, 更相殺害, 遂成大怨, 各自相避, 隱藏無處, 各磨刀․錯箭․挾弓․持杖, 恐忽相見;會遇狹道, 各自張弓注箭, 兩刀相向, 不知勝負是誰, 怖畏無量. 又大乘義章卷三謂, 怨憎會苦有內外二者, 內者卽三惡道報, 外者卽刀杖等緣.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二․四諦經․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八]
【원지原志】
p4061-上→ (1628~1697)明末淸初僧. 鹽城(江蘇鹽城)人, 俗姓孫. 初習世學, 讀書有慧思. 順治四年(1647)手刃父仇, 告祭於墓, 遂至通州佛陀寺出家. 十六年, 參謁靈隱具德, 得悟本源. 康熙元年(1662), 住揚州上方寺, 大倡三峰(漢月法藏)之學. 翌年移泰興慶雲寺, 學者風從. 十一年, 遷三峰祖庭, 不踰歲, 氣象一新. 十八年, 移鎭江五洲. 十九年, 移揚州善慶寺. 二十年, 移杭州靈隱寺, 崇飾院宇, 革除陋規, 兵燹餘跡得以廓淸. 居十二載, 退返三峰. 三十六年七月十五日, 聚衆說偈而示寂, 世壽七十. 有碩揆禪師語錄․尺牘及借巢詩集行世. [雲林寺志卷五]
【원지願智】
p6730-中→ 梵語 praṇidhi-jñāna. 謂如願知悉一切智慧. 爲佛共德之一, 僅不動羅漢(六種阿羅漢中最高位者)所能起者. 乃先發誠願求知彼境, 而以世俗智爲自性, 復依第四靜慮爲其所依, 由此加行而引發之妙智. 俱舍論卷二十七(大二九․一四二上):以願爲先, 引妙智起, 如願而了, 故名願智. 此智自性地種性身與無諍同, 但所緣別, 以一切法爲所緣故. (中略)諸有欲起此願智時, 先發誠願求知彼境, 便入邊際第四靜慮以爲加行, 從此無間隨所入定勢力勝劣, 如先願力引正智起, 於所求境皆如實知. 此外, 成實論卷十六以願智爲五智之一, 指於諸法中無障礙之智. [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卷一七九․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七十五․俱舍論光記卷二十七]
【원진리구遠塵離垢】
p5941-中→ 梵語 viraja vītamala, 巴利語同. 卽遠離塵垢. 塵垢, 爲煩惱之總名, 然此處係指八十八使之見惑(見道所斷之惑)而言. 斷八十八使之見惑而得正見, 稱爲遠塵離垢, 得法眼淨. 此係二乘初果與菩薩初地所得之益, 而多就小乘初果見四眞諦之理而言. 離垢而得之淸淨法眼, 稱爲離垢眼. 維摩經佛國品(大一四․五三九上) : 三萬二千天及人, 知有爲法皆悉無常, 遠塵離垢, 得法眼淨.註維摩詰經卷一對此加以說明, 謂法眼淨指須陀洹道;始見道跡, 故得法眼之名. [雜阿含經卷五, 長阿含經卷二, 法華經妙莊嚴王品]
【원진圓珍】
p5402-下→ (814~891)日本天台宗僧. 爲日本延曆寺第五代座主, 又爲寺門派開祖. 讚岐(香川縣)人, 俗姓和氣. 係空海之姪孫, 十五歲登比叡山, 師事義眞, 二十歲得道受戒, 其後住山十二年, 任內供奉十禪師之一. 日本仁壽三年(853)來華, 居五年, 受學於天台․密敎․悉曇等宗諸師, 攜經疏一千卷返日本. 五十五歲奉敕任延曆寺座主. 針對圓仁之理同事別, 乃發揚圓劣密勝之思想, 其流派稱爲臺密系統智證大師之流派. 著有法華集論記․授決集․觀普賢經記․大日經指歸․諸家敎相同異等, 另有傳敎大師略傳․行歷抄․山王院在唐記等, 收錄於智證大師全集四冊(大日本佛敎全書). 相傳圓珍擅長佛畫․雕刻佛像, 尤以不動明王像著稱於世, 爲密敎藝術之傑作. 寬平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八. 醍醐天皇延長五年(927)敕諡智證大師. [天台宗延曆寺座主圓珍傳․日本紀略前篇卷二十․入唐記]
【원징圓澄】
p5414-中→ (1561~1626)明代曹洞宗僧. 會稽(浙江)人, 俗姓夏. 字湛然, 號散水道人. 得戒於雲棲袾宏, 年三十悟道. 明萬曆年間匡徒說法, 先後住徑山萬壽寺․嘉興東寺․雲門顯聖寺․南京延壽寺․紹興華嚴寺等名刹, 以平易簡亮見重一時, 宗風大暢. 天啓六年十二月示寂, 世壽六十六, 法臘四十三. 遺有湛然圓澄禪師語錄八卷行世. [會稽雲門湛然澄禪師塔銘]
【원첨묘도遠沾妙道】
p5941-上→ 又作遠霑妙道. 指佛陀示寂後, 衆生於去佛遙遠之末世中聽聞法華經, 而沾受恩惠. 法華文句記卷一上(大三四․一五七中) : 故從序至正於得脫者, 故云開示悟入;降此之外, 餘皆種熟, 故未脫者, 益在流通, 故云遠霑妙道.
【원청源淸】
p5512-中→ 宋代僧. 天台宗山外派第三世. 生卒年, 籍貫均不詳. 慈光晤恩之門人. 曾與同門洪敏作難辭二十條, 以闡揚其師之宗義. 又製十不二門示珠指, 與四明知禮諍論有關觀心的眞妄是非等問題. 弟子以慶照, 智圓爲最著. 著作另有法華龍女成佛權實一卷, 十六觀經記二卷, 佛國莊嚴論一卷, 心印銘一章. [佛祖統紀卷十, 諸宗章疏錄卷二]
【원측圓測】
p5409-中→ (613~696)唐代法相宗僧. 新羅(朝鮮)王族出身, 俗姓金. 名文雅, 以字行世. 隋大業九年生. 十五歲遊學我國, 歷事京師法常․僧辯等, 博通毘曇․成實․俱舍․毘婆娑等論. 貞觀年間, 敕住京邑西明寺, 世稱西明圓測. 後値玄奘歸返, 開設譯場, 奉旨參與其事, 與窺基(慈恩大師)․普光竝肩齊轡, 競芳一時. 據宋高僧傳卷四載, 玄奘爲窺基講新譯成唯識論, 師乃賄賂守門者而盜聽, 歸西明寺緝綴義章, 而先於窺基講之. 其後, 玄奘講瑜伽師地論, 師復同前盜聽受之, 亦先窺基而講之. 其後, 武后禮之爲師, 信崇逾恆, 新羅遣使請歸, 武后不允. 歷參日照․提雲之譯事, 任證義. 後於萬歲通天元年入寂, 世壽八十四. 著有成唯識論疏․解深密經疏․仁王經疏․心經疏․因明正理門論疏等. 弟子有道證․勝莊․慈善等, 均爲當世著名學僧, 蔚爲慈恩系之亞流. [六學僧傳卷二十三]
【원친평등怨親平等】
p3811-中→ 又作冤親平等. 謂以大慈悲爲本, 對於怨敵, 心無憎恨;對於所愛, 亦無執著, 而以平等․愛憐之心接待衆人. 依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二(大三○․四六二下):先於一親一怨一中庸所, 發起勝解, 於此三品, 由平等利益安樂增上意樂俱行作意, 欲與其樂.又俱舍論卷二十九(大二九․一五○下):諸有情類平等, 平等無有親怨.另景德傳燈錄卷五載, 六祖慧能入寂後, 盜者欲奪六祖之首供養, 後被官府捕得, 未卽加刑, 先至曹溪問六祖之上足令韜應如何處置, 令韜答(大五一․二三六下):若以國法論, 理須誅夷;但以佛敎慈悲, 冤親平等. 況彼求欲供養, 罪可恕矣![佛所行讚卷一․大智度論卷二十]
【원침圓琛】
p5409-下→ 元代僧. 晉(山西)人. 字仲寶. 金末, 避亂至內黃(河南). 工詩善畫, 有以牋素請其詩畫者, 師則隨手應之不厭, 士林譽之. 結草廬於城側, 穿池引水, 種白蓮於其中, 自號蓮菴. 其餘事蹟․年歲等均不詳.
【원타타지圓陀陀地】
p5402-中→ 禪林用語. 形容物之圓形. 略稱圓陀陀. 禪家以此形容心體之圓滿無際. 碧巖錄第四十三則頌語(大四八․一八○中) : 圓陀陀地, 切忌認影, 且莫當頭![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五․從容錄第八十五則]
【원토願土】
p6727-下→ 指西方極樂淨土, 乃依阿彌陀佛本願而成就之國土. 往生禮讚(大四七․四四五下):觀彼彌陀極樂界, 廣大寬平衆寶成;四十八願莊嚴起, 超諸佛刹最爲精.
【원통대사圓通大士】
p5407-下→ 觀世音菩薩之別號. 又稱圓通尊. 昔時楞嚴會上大小二十五聖各自說所證之圓通方便, 佛敕文殊料簡是非, 文殊歷評已, 獨以最後觀世音之耳根圓通爲最上 ; 以此土衆生六根中耳根爲最利, 故以耳根之圓通方便爲最上. 故二十五聖中, 圓通之名, 特爲觀世音之專稱.
【원통대응국사어록圓通大應國師語錄】
p5408-上→ 凡二卷. 日本南浦紹明語, 侍者祖照等編錄. 略稱大應國師語錄․大應和尙語錄․大應語錄․大應錄․南浦錄. 今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 係日本臨濟宗建長寺第十三世敕諡圓通大應國師南浦紹明之法語․偈頌等集錄而成者. 內容包含語錄․法語․佛祖贊․小佛事․偈頌等.
【원통사圓通寺】
p5408-上→ ①位於江西廬山西麓. 爲南唐李後主所創, 時以緣德主持寺務. 宋慶曆(1041~1048)年間, 居訥自歸宗寺移居至此, 與歐陽修共結靑松社, 大興禪法, 門下號稱三千之衆. 元豐年間, 神宗敕賜東林寺之號, 未久敕改東林太平興國禪院, 命東林常總主之, 大振敎化. 歷元․明二朝均爲淨土道場, 至淸代則漸次衰頹, 然仍不失爲廬山名刹之一. [廬山志․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第一三七至第一四四]. ②位於雲南昆明. 創建於唐代. 據創修圓通寺記石碑所載, 該寺原名補陀羅寺, 於元成宗大德五年(1301)建觀音大士殿時, 豫以修建, 改稱圓通寺, 竝成爲雲南最具代表性之名刹. 雄偉之圓通寶殿爲古代建築之傑作, 院內以蓮花池爲中心, 架設連接八角亭之石橋, 景色宜人. ③位於臺灣臺北縣中和市郊. 民國十五年(1926), 妙淸法師創建. 第二任住持爲達精法師. 該寺大殿全都以大理石築成, 寺宇巍FC;. 供奉彌勒菩薩, 後殿卽大雄寶殿. 另有歸靈塔․望月宮等建築. 寺周山壁陡峭, 東側石壁刻有一大佛字與羅漢像, 實爲奇景. 山背石壁半腰有洞, 深達六十公尺, 稱通天洞.
【원통圓通】
p5407-下→ 謂遍滿一切, 融通無礙 ; 卽指聖者妙智所證的實相之理. 由智慧所悟之眞如, 其存在之本質圓滿周遍, 其作用自在, 且周行於一切, 故稱爲圓通. 復次, 以智慧通達眞如之道理或實踐, 亦可稱圓通.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謂, 二十五位菩薩各個皆具圓通, 共有六塵․六根․六識․七大等二十五圓通. 此外, 楞嚴會上二十五聖之中, 以觀世音之耳根圓通爲最上, 故稱爲圓通尊․圓通大士. [楞嚴經圓通疏前茅卷下․楞嚴經纂註卷五]
【원통학원圓通學苑】
p5409-上→ 位於臺灣臺北市. 日據時代, 原爲曹洞宗南門布敎所, 日僧內田佛海擔任住持, 後改稱圓通閣. 臺灣光復後, 由張雲鈇居士負責管理. 民國五十二年(1963), 以中國佛敎三藏學院院長白聖法師提議, 慨贈該處爲興辨佛敎敎育․培植尼僧之弘法道場, 竝改今名. 是年聘天乙法師爲住持, 領導學佛, 負責管理及興建事宜. 現任住持爲明熙法師.
【원품능치元品能治】
p1226-下→ 退治元品無明者. 元品無明卽根本無明, 爲天台宗所立四十二品無明中第四十二品之無明. 欲斷元品無明, 有等覺智斷․妙覺智斷二說. 等覺智斷之說, 謂元品無明障妙覺極位, 故爲顯現妙覺智, 應以等覺智斷之;妙覺智斷之說, 謂元品無明其力强大, 非因位之智所能斷, 故須以妙覺果智斷之. 前者乃斷惑入位之次第, 後者則爲入位斷惑之次第. [南本涅槃經卷十六․勝鬘經一乘章․維摩經玄疏卷三․摩訶止觀(會本)卷一之五](參閱無明5094)
【원해願海】
p6730-上→ 謂佛菩薩之本願旣深且廣, 猶如大海之浩瀚無際, 故有此譬喩. 同類用語如大願海․智願海等. 六十華嚴經卷三(大九․四一○上):長養無垢, 弘誓願海.此外, 欲達成誓願, 須精勤修萬行, 猶如移山以塡海, 故有行山願海之語. [八十華嚴經卷六․萬善同歸集卷六]
【원행구족願行具足】
p6728-下→ 謂誓願與行業具足, 卽自己發下誓願, 竝爲滿足此願而專力修行, 以圓滿達成之. 淨土宗主張行者往生之條件, 須具足願與行. 觀經疏玄義分(大三七․二五○上):今此觀經中, 十聲稱佛卽有十願十行具足.此乃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時, 其中, 南無, 意爲歸命, 亦卽發願迴向之義, 卽爲願;稱念阿彌陀佛, 卽指行. 日本淨土眞宗則謂, 因南無阿彌陀佛法體中, 卽己願行具足, 故一念淨信, 於南無阿彌陀佛之稱號中卽已具足阿彌陀佛之願行.
【원행圓行】
p5399-下→ (800~853)日本眞言宗僧. 爲日本入唐八家之一. 京都人. 先於元興寺習學, 後從空海學密敎. 承和五年(838)來唐, 至靑龍寺義眞處, 受金剛․胎藏二部大法, 翌年攜顯密經論章疏等, 凡六十九部一三三卷․佛舍利三千餘顆․佛像曼荼羅樣十二種, 及諸種道具歸返日本, 創立靈巖寺․大山寺, 竝任天王寺別當. 仁壽二年示寂, 世壽五十四. 著有金剛界記․五大虛空藏法等書行世. [入唐五家傳․元亨釋書卷十六]
【원행願行】
p6728-中→ 願與行之竝稱. 又作行願. 願乃志願, 行乃行業․實踐. 依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卷下二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一上等之解說, 志願所向, 須有行業方得滿足, 行業須有志願方得結果;故願與行常不相離, 相輔相成而成其果. 如一切菩薩發四弘誓願, 以六度之行業而成佛果. 又如法藏菩薩於五劫發四十八願, 經兆載永劫, 修無量之行業, 而成阿彌陀佛. 另據大智度論卷七之說, 佛國事大, 獨行功德難以成就, 須藉願力方能達成;如牛力雖能挽車, 亦須御者, 方有所至. 準此, 各經論於願力或行業之重要性所强調者各具特色. 又日本淨土宗各派之間於願․行之解釋頗有出入, 或謂願係指發願心, 行則指念佛, 兩者均屬衆生自力之作爲;或謂願․行兩者俱屬佛力;或謂行字之意義應指日常之諸善行.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下奉持品․菩提心論․讚阿彌陀佛偈]
【원행지遠行地】
p5940-中→ 梵語 dūraṃgamā-bhūmi. 音譯頭羅迦摩普. 爲菩薩十地之第七地. 又作深行地, 深入地, 深遠地. 此地之菩薩住於純無相觀, 遠出過世間與二乘之有相行, 故有此稱. 菩薩於此地修行方便善巧波羅蜜, 斷細相現行障, 證得法無別眞如. [成唯識論卷九](參閱十地419)
【원현元賢】
p1228-下→ (1578~1657)明代僧. 又稱鼓山元賢. 福建建陽人, 俗姓蔡. 字永覺. 爲宋代大儒蔡元定(西山)之十四世孫. 幼年卽鑽硏周程張朱學說. 十八歲讀六祖壇經始接觸宗門典籍. 四十歲投壽昌無明落髮. 後往信州(江西上饒)博山能仁寺參無異元來, 竝受具足戒. 歷主寶善庵․福州鼓山湧泉寺․泉州開元寺․眞寂院等名刹. 建鼓山湧泉寺, 成爲八閩叢林之冠. 素主眞參實悟, 深誡知解雜毒, 主張學道者應博參遠訪, 反對當時閉關之風, 力斥在家二衆濫受三衣. 其禪學, 一反當時流行學偈頌․學答話及上堂․小參等徒具形式之風, 遂自標爲鼓山禪. 其思想以調和禪淨與儒釋爲主;竝力圖調和禪宗內部及臨濟․曹洞兩派間之對峙, 故以提倡洞上心法爲己任, 兼又闡揚臨濟宗旨;此外復師法百丈修持與勞動竝行之精神. 明永曆十一年示寂, 享年八十. 其法嗣卽爲霖道霈. 著有建州弘釋錄․永覺和尙寱言․永覺和尙續寱言․住泉州開元禪寺語錄․楞嚴略疏․禪餘內集․金剛略疏․鼓山志․洞上古轍․補燈錄․繼燈錄․晩錄․心經指掌․淨慈要語等百餘卷行世. 另有道霈所輯永覺和尙廣錄一書. [爲霖秉拂語錄卷下․永覺賢公大禪師塔銘․續燈存槀卷十一]
【원형사元亨寺】
p1224-下→ 位於臺灣高雄市鼓山區壽山山麓. 係福建漳州經元大師創建於乾隆八年(1743), 爲本省古刹之一. 原稱元興寺, 光緖十七年(1891)寺毁於火, 經多次變遷, 始改稱元亨寺. 民國十五年(1926), 重建本寺, 額署打鼓岩. 五十三年菩妙和尙晉任住持, 整頓寺容, 弘揚佛法, 曾先後傳授出家․在家戒多次. 新建之大雄寶殿係於七十四年落成, 莊嚴宏偉, 雄峙當地.
【원형석서元亨釋書】
p1225-上→ 凡三十卷. 日人虎關師鍊著. 於元亨二年(1322)成書. 傳錄佛敎東傳日本後七百餘年間之高僧事蹟與佛敎史實. 乃虎關師鍊以凝然所編之僧傳爲基礎, 而集其大成之著作, 內容分別爲:傳(卷一~一九, 共四○六人之傳記)․表(卷二○~二六)․志(卷二七~三○)所組成, 以漢文記錄. 此書現收於日本國史大系及大日本佛敎全書. [海藏和尙紀年錄․續史愚抄卷十七]
【원혜元慧】
p1228-下→ (819~896)唐代僧. 吳郡人, 俗姓陸. 開成二年(837), 於法空王寺依淸進爲師. 會昌元年(841)往恆陽受戒. 二年居於建興寺, 立志持三白法, 諷誦五部曼拏羅. 嘗燃左拇指而口誦法華經, 其指不踰月則復生如故. 時人稱爲三白和尙. 乾寧三年入寂, 享年七十八, 僧臘五十八. [宋高僧傳卷二十三]
【원혜願慧】
p6730-下→ 誓願與智慧.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中):願慧悉成滿, 得爲三界雄.蓋阿彌陀佛昔爲法藏比丘時, 發四十八弘願, 以誓願與智慧之無量功德, 攝取一切衆生於極樂淨土. [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上]
【원호元浩】
p1226-下→ (?~817)唐代僧. 又稱元皓. 吳門人, 俗姓秦. 字廣成. 幼依晉陵靈山寺慧日禪師披剃, 住龍興寺. 未久, 從荊溪湛然受法華止觀之法, 宴居山林, 凝心三昧. 後住開元寺, 注解大涅槃經. 於元和十二年示寂. 門人中較著者有智淨․仲義․子瑜․道如․仲良等. [佛祖統紀卷十․釋門正統卷二․禪門正統卷二․宋高僧傳卷六]
【원호院號】
p4338-上→ ①寺院之別稱. 有獨立之堂舍 ; 也有附屬大寺院之堂舍. 前者如唐代桂琛之漳州羅漢院․宋代汾陽太子院 ; 後者如唐玄奘所建之大慈恩寺翻經院. 現代臺灣佛敎界, 亦有以院稱寺者, 如臺北市弘法院․觀音禪院, 汐止之彌勒內院等. ②日本佛敎用語. 係於法名之上所加贈之尊號. 其起源乃日本嵯峨天皇讓位後, 時人以嵯峨院尊稱之. 至後世, 則演變爲不獨天皇所專用, 皇后․親王․攝家․將軍․大名, 乃至於一般武士均有加贈院號之情形.
【원화원元化院】
p1223-中→ 位於臺灣桃園縣中壢市. 創建於民國前一年(1910), 迄至民國五十二年(1963), 圓明比丘尼發起重建大殿. 五十四年圓明示寂, 新任住持善超比丘尼, 繼續該項工程, 六十四年竣工, 規模宏大. 落成時除佛像開光外, 竝擧辦傳授在家菩薩戒法會.
【원효元曉】
p1229-中→ (617~?)朝鮮新羅之華嚴宗學僧. 俗姓薛. 二十九歲於皇龍寺出家. 與義湘於新羅武烈王七年(660)欲渡海來唐(一說唐永徽元年, 650, 或謂總章年頃668~669), 然師於途中忽感悟:心外無法, 胡用別求?遂折回. 後奉王命講授敎義, 自稱居士, 以俗家生活從事各種佛敎活動. 又被稱爲海東(朝鮮)師. 晩年崇信淨土宗, 寂年不詳. 後高麗肅宗六年(1101)諡號大聖和靜國師. 著有華嚴經疏․阿彌陀經疏․金剛三昧經論․大乘起信論疏․十門和諍論․法華宗要․二障義․判比量論等書. 其中二障義․判比量論二書佚失一千三百餘年後, 至二十世紀始分別別爲日本學者橫超慧日․神田喜一郞所發現. [宋高僧傳卷四․三國遺事卷三․卷四․高麗史卷十一․新編諸宗敎藏總錄․東域傳燈目錄]
【원후착월猿猴捉月】
p5524-下→ 謂群猿捕捉映在水面之月. 原係形容愚者相隨從而受苦惱, 引申譬喩憍慢者失策. 常作畫題之用. 據摩訶僧祇律卷七第十一僧殘條所載, 過去世時, 有城名波羅奈, 國名伽尸. 於空閑處有五百獼猴, 遊行林中, 至一尼俱律樹, 樹下有井, 井中有月影現. 時獼猴主見是月影, 語諸伴言(大二二․二八四上) : 月今日死, 落在井中, 當共出之, 莫令世間長夜闇冥. 共作議言 : 云何能出?時獼猴主言 : 我知出法, 我捉樹枝, 汝捉我尾, 展轉相連, 乃可出之. 時諸獼猴卽如主語, 展轉相捉, 小未至水, 連獼猴重, 樹弱枝折, 一切獼猴墮井水中. 爾時樹神便說偈言 : 是等騃榛獸, 癡衆共相隨 ; 坐自生苦惱, 何能救世間?佛告諸比丘, 爾時之獼猴主者, 卽指提婆達多 ; 爾時之餘獼猴者, 卽指六群比丘. 北本涅槃經卷九亦謂(大一二․四一八下) : 一闡提所作衆惡而不自見, 是一闡提憍慢心故, 雖多作惡, 於是事中初無怖畏, 以是義故, 不得涅槃, 喩如獼猴捉水中月.
【원휘圓暉】
p5409-下→ 唐代僧. 籍貫不詳. 幼卽硏習性相之學, 精硏俱舍. 玄宗初年間, 有禮部侍郞賈曾, 好俱舍之文義, 與師談論, 以普光等疏之義旨繁雜, 請師略釋頌文. 師乃節略聖道寺懷遠之古疏, 於京師大雲寺作俱舍頌疏二十九卷. 學者皆以爲捷徑, 此卽所謂之圓暉疏. 其後遁麟․慧暉․崇廙等各製疏記釋之. 師於普光․法寶二師之後出, 於俱舍一宗聲譽甚高. 世壽不詳. [俱舍論頌疏序․宋高僧傳卷五]
【원흥사元興寺】
p1229-下→ 位於日本奈良. 平城京(奈良新京)於營造之際, 許多寺院自舊址移建於此, 其中獨允元興寺另建別院, 本院與新院二寺竝稱於世. (一)亦稱本元興寺․安居院․飛鳥寺․法興寺. 位於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町飛鳥, 爲日本最早之寺院. 建於崇峻天皇元年(588), 寺內所存丈六釋迦像(飛鳥大佛)推測爲鞍作止利所作, 爲日本初期雕刻史之代表作. 全高二點七五公尺. 然屢遭火災, 破損不堪. 此大伽藍至鎌倉以後未曾修復. (二)新元興寺. 位於奈良市. 爲日本南都七大寺之一. 創建之初十分繁榮, 仁和三年(887)遭火災後, 未再重建, 今僅存觀音堂(其內供奉平安初期之觀音․藥師木雕立像)․極樂院․十輪院(爲本寺之分院). [元興寺伽藍緣起․日本書紀․諸寺緣起集]
【월강정인선사어록月江正印禪師語錄】
p1464-上→ 凡三卷. 又作月江和尙語錄․月江印禪師語錄. 元代臨濟宗僧月江正印撰, 居簡等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三冊. 收錄正印禪師於碧雲寺․澱山寺․南禪興國寺․宣化寺․道場寺等處之上堂與小參語, 以及拈古․頌古․普說․法語․讚等.
【월개장자月蓋長者】
p1468-上→ 月蓋, 梵名 Somachattra. 乃佛世時, 印度毘舍離國長者之名. 長者曾入維摩方丈, 聽不二法門, 又請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西方三聖, 救除國內六大惡疫, 觀世音菩薩乃宣說消伏毒害陀羅尼咒. 禪宗之山門閣上, 於觀音右邊常安置月蓋長者之像. [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維摩經香積佛品․維摩詰所說經卷下法供養品․說無垢稱經卷六法供養品]
【월관月官】
p1464-中→ 梵名 Candragomin, 西藏名 Btsun-pa zla-ba. 乃西元七世紀頃, 印度瑜伽行派之學僧. 係東印度孟加拉(Bengal)王族出身之學者衛世迦(梵 Viśeṣaka)之子. 弱年卽深解學問, 從一大乘阿闍梨受三皈五戒, 又從安慧(梵 Sthiramati)學唯識, 從阿闍梨阿殊迦(梵 Awoka) 受密旨. 與瓦南得拉(梵 Varendra)王女多羅(梵 Tārā)結婚, 然以妻與女神多羅同名爲不當, 遂生出家之志, 王怒, 令刑吏投月官於恆河. 時有一師出現, 勸月官祈願多羅, 於是月官乃爲漁夫所救. 後通達波爾尼(梵 Pqmini)文典․聖妙吉祥眞實名經(梵 Mañjuśrī-nāma-saṃgīti)及馬鳴一百五十讚佛頌(梵 Śatapañcaśatikā-nāma-stotra), 頗受那爛陀寺(梵 Nālanda)之僧款待恭敬, 作有關醫法之小篇甚多, 後受至尊世自在(梵 Bhaṭṭāraka-lokeśvara, 卽觀世音菩薩)之敎誥, 轉而著述諸大乘典籍, 竝著月燈注(梵 Candrapradīpa-ṭīkā)․入三身(梵 Kāyatrayāvatāra)及其他著作. 此外, 住於那爛陀寺, 爲調伏破戒之刹帝利比丘, 作與弟子法頌書(梵 Śiṣya-lekhadharma-kāvya)(現存梵本及藏譯本), 更根據波爾尼文典而著三十二章七百首盧迦文典及附隨之語根經(梵 Dhātu-sūtra)․二十前接字注(梵 Viṃśaty-upasarga-vṛtti)․字經(梵 Varṇa-sūtra)․隖拏地經(梵 Uṇādi-sūtra), 又著有薄伽梵聖文殊師利有加持讚(以上五部均收錄於藏譯大藏經). 時大乘中觀具緣派有月稱者, 與普賢共撰文典, 月官見之, 將自作投於井中. 世自在示現告月官, 謂其著作係出自深心, 乃利益有情之作, 月官遂遵其言, 自井中取出, 且由於飮井水得睿智, 與月稱論諍而斥破之. 如上所述, 師致力護持敎法, 晩年赴補陀落山, 竝示寂於該地, 其著作頗多, 合小篇相傳爲四三二部. 西藏大藏經除上述外, 竝收錄其懺悔讚․師子吼成就法等三十餘部. [E. Obermiller:History of Buddhism by Bu-ston․東北帝國大學西藏大藏經總目錄]
【월광대신月光大臣】
p1462-下→ 印度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之臣. 其人聰慧多智, 阿闍世太子對父王行暴惡時, 曾與耆婆共諫之. [觀無量壽經]
【월광동자月光童子】
p1463-上→ 月光, 梵名 Candra-prabha. 又作月明童子․月光菩薩․月光兒. 爲佛世時王舍城長者申日之子. 依月光童子經所載, 申日聽信不蘭迦葉等六師外道之言, 設火坑欲加害於佛, 月光童子諫之而不聽. 及佛至, 火坑忽變作浴池, 申日大爲驚悔, 歸佛開悟, 得不退轉法忍. 另據申日經所述, 佛謂於己般涅槃千歲之後, 月光童子當生於秦國(中國)作聖君, 持守經法, 興隆道化. [德護長者經卷下․寶雨經卷一․月燈三昧經․月明菩薩經]
【월광보살月光菩薩】
p1463-中→ 月光, 梵名 Candra-prabha. ①釋尊於過去世修菩薩行, 現國王身時之名. 曾施頭於婆羅門. (參閱月光王1463). ②又稱月淨菩薩․月光遍照菩薩. 與日光菩薩(梵 Sūyaprabha)同爲藥師如來之脅侍. 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 此菩薩與日光菩薩共爲無量無數菩薩衆之上首, 次第補佛處. 另依修藥師儀軌布壇法所載, 月光菩薩身呈白色, 乘於鵝座, 手持月輪.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 ③爲密敎金剛界曼荼羅賢劫十六尊之一, 胎藏界曼荼羅文殊院中之一尊. 金剛界中, 月光菩薩位列微細會等第二院之西邊. 身呈白色, 左手握拳當腰, 右手持月光形, 或持蓮華, 華上安半月. 密號淸涼金剛, 三昧耶形爲半月形. 胎藏界曼荼羅中, 此菩薩位列文殊院中妙吉祥之右方, 在妙音菩薩與無垢光菩薩之間. 右拳當腰執蓮華, 華上安半月, 左拳當胸持合蓮華, 跏坐蓮臺. 密號威德金剛, 三昧耶形爲靑蓮華, 上置半月形. [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卷下․賢劫十六尊․大日經疏卷六阿闍梨所傳曼荼羅․金剛界曼荼羅鈔卷二․祕藏記․金剛界七集卷下․胎藏界七集卷中․諸說不同記卷五]
【월광왕月光王】
p1463-上→ 月光, 梵名 Candra-prabha, 音譯戰達羅鉢剌婆․旃陀婆羅脾. ①印度古帝王之名, 卽釋尊於過去世修菩薩行之前身. 此王具有大威德, 後施頭豫勞度差婆羅門, 滿足檀波羅蜜行, 又稱月光菩薩. [賢愚經卷六․月光菩薩經․大寶積經卷八十]. ②佛世時中印度舍衛國波斯匿王之異名.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卷上(大八․八二五中):舍衛國主波斯匿王, 名曰月光.
【월광태자月光太子】
p1462-下→ 釋尊在過去世爲國王之子, 稱爲月光太子, 一日出外遊觀, 遇癩病之人哀求太子救療, 太子問諸醫, 群醫謂唯有自幼至長未嘗瞋怒者之血髓可療此病, 太子乃破骨取髓, 塗於病人之身, 竝出血令飮之. [大智度論卷十二․經律異相卷三十一]
【월기月忌】
p1464-中→ -中→ 又作祥月. 指於死者每月之忌日, 請僧誦經供養. 乃每月行一次之忌式. [沙石集卷二上]
【월기月基】
p1465-中→ (1914~1987)江蘇江都人, 俗姓王. 別號大本. 民國十一年(1922)於江蘇東臺慶隆菴依松彩和尙出家, 二十年於鎭江焦山定慧寺受具足戒. 畢業於啓慧․嶺東․閩南佛學院. 歷任焦山定慧寺知客․吳興白雀佛學院敎師․南京攝山棲霞寺․鍾山香林寺住持․南京市佛敎分會常務理事․中國佛敎會常務理事, 後於高雄創建棲霞精舍. 著有密嚴經述要․佛門佳話․中央上人革命史話․南京棲霞寺難民收容所之回憶等.
【월남불교越南佛敎】
p5278-中→ 越南(Vietnam)地處中南半島諸國之最東, 爲熱帶國家, 面積約爲臺灣九倍, 人口爲臺灣三倍, 於東南亞諸國, 僅有越南自古受中國文化薰陶, 且傳入大乘佛法, 餘如緬甸․高棉․泰國․寮國等, 均係由錫蘭(今斯里蘭卡)傳入之上座部佛敎. 越南, 北接中國滇․粤, 西鄰高棉․寮國, 東面與南面瀕臨南海, 國土呈S狀之狹長形. 在中國秦代時, 將越南之河內納入版圖, 時稱象郡, 漢武帝改爲交趾郡, 西晉時越南稱交州, 唐代則設安南都護府, 惟當時之越南, 僅指今北越而言. 將佛敎傳入越南者, 相傳爲二世紀末之道敎徒牟子, 惟考其年代, 不無可疑. 較可信者, 爲梁高僧傳卷一所載, 康僧會(三世紀)曾因父經商而移居交趾, 彼時越南已有人出家, 且有三藏敎典. 至第八世紀頃, 越南受印度影響甚鉅,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卽載有明遠․僧伽跋摩․曇潤․慧命等經印度抵交趾之事蹟 ; 此外, 同書亦載有交趾出身之僧人運期․解脫天․窺沖․慧琰等. 西元二世紀至十世紀可謂爲越南佛敎之傳入期, 十世紀末至十四世紀末爲發展期, 其間有丁朝之丁先皇於西元九七一年定文武僧三道品階. 其後黎朝繼起, 帝黎桓遣使入宋乞請大藏經等. 一○一○年, 李朝王統繼起後, 越南佛敎進入黃金時代, 是時頗受宋朝影響, 或迎三藏敎典, 或倣宋制, 以考試百姓而度爲僧, 竝設立戒場以傳授戒法, 李朝第三主聖宗(1054~1072 在位)甚且被形容爲印度之阿育王. 其後第四主仁宗․第六主英宗․第七主高宗皆爲崇信佛法且大力護持佛敎之君王. 計李朝八主凡二百一十五年, 先後興建興天御寺․五鳳星樓․勝嚴寺․天王寺․崇度報天寺․永隆聖福寺․眞敎寺等諸多名刹, 然至第八主惠宗(1211~1224 在位)時國勢衰頹至極, 帝乃退位出家, 號惠光大師. 代李朝者爲陳朝(1225~1400), 凡一百七十五年十二主, 亦採保護佛敎政策, 惟至末期則漸有限制佛敎之擧, 如規定僧人未滿五十歲者一律參加考試. 十五世紀以後, 正値明代大興儒學, 越南亦大量傳入儒學, 宗敎方面則道敎․喇嘛敎日盛, 正統佛敎遂漸衰頹, 代之而起者爲儒釋道三敎融合之新局面, 大抵王室側重儒學, 民間則對佛敎保有相當信仰. 十九世紀末期, 法國佔有越南, 由於法國殖民政府支持天主敎, 頒布各種限制佛敎發展之法令, 越南佛敎因之極度衰頹 ; 此一頹勢, 直至二十世紀越南佛敎展開復興運動之後始漸復甦. 大抵而言, 越南佛敎之特色, 可謂是中國南方禪宗之支系, 於義學方面, 無何發展. 約可歸納爲毘尼多流支․無言通․草堂等禪宗三大法統. 毘尼多流支爲中國禪宗三祖僧璨之弟子, 約六世紀末抵越弘法 ; 無言通自謂得法於百丈懷海, 約與潙山同時(九世紀前半) ; 草堂禪師爲中國人, 於李朝第三主聖宗時代, 行化至占城之際, 被視作囚兵俘至越南. 至十七世紀時, 越南禪宗一時絶跡, 頓由淨土宗取代, 新成立竹林蓮宗, 以阿彌陀佛爲信仰中心, 乃至成爲以後北越佛敎之主流. 越南古來盛行之佛典, 除漢文經典外, 有倣漢字而製之字喃文字(陳朝時代), 字喃文字之佛典有金剛經國音․法華國語經․阿彌陀經演義等. 今羅馬拼音十分普及, 字喃幾不再使用. 二十世紀以來, 越南佛敎振興運動蓬勃發展, 一九三一年, 南圻佛學硏究會首先創立於西貢, 其後中越․北越相繼成立佛學會. 共同致力於復興禪宗․培養佛敎靑年, 倡用越語代替以往所用漢文, 竝陸續出版各種越文譯本之佛敎經典及雜誌.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使此運動一度停頓, 戰後, 越南獨立, 佛敎復趨重振. 一九四九年開始, 於素蓮․智海大師領導下, 重修寺院․整頓制度․創辨佛學院, 竝確立體制嚴格而全盤統籌之佛學院制度, 此外又推動恢復翻譯․著作․出版等佛敎文化工作, 竝設立慈善機構等. 一九五○年, 中越․北越成立聯合性之新佛學會, 致力於統一佛敎․普及敎理等. 一九五四年, 日內瓦協定將越南分裂爲二, 北越與南越佛敎之統一發展因而被阻. 於北越, 以胡志明爲首之共黨政權下, 宗敎活動遭受全面扼殺. 於南越, 則爲吳廷琰之共和政府, 主張堅決反共․宗敎自由․民主選擧等, 惟因吳廷琰及其家族逐漸專權, 政府漸趨腐敗, 政策措施亦走向軍事警察之體制, 用以鎭壓民衆日漸激烈之抗議行動. 一九六三年, 佛敎徒挺身而出, 抵抗無理之鎭壓, 彈劾政府之獨裁腐敗, 於軍警鎭壓下, 犧牲生命之佛敎徒爲數衆多, 其中甚而有當街自焚之僧侶, 及其他表示强烈不滿之慘烈行動, 形成長達十個月之激烈鬥爭, 導致當時業已時機成熟之軍事政變爆發, 推翻吳廷琰之獨裁政權. 未久, 卽爲楊文明․阮高棋等軍事集團之交互爭權執政, 其間, 越南十一個佛敎會在西貢舍利寺統合爲一個統一佛敎敎會, 對政府進行長期而嚴厲之批判, 同時各宗派之新興敎團亦極力發展組織, 推動弘法活動. 自二十世紀中葉至淪陷爲止, 越南人民約百分之八十爲佛敎徒, 然部分舊信仰者未必爲正信之佛弟子 ; 至於新佛敎運動者以中越․北越爲多, 而推動此一新興佛敎運動者, 卽爲越南佛敎總會. 總會之下, 包括南越僧伽敎會․南越佛學會․越中僧伽敎會․北越駐南部之僧伽敎會․中部駐南部佛敎會․越南佛敎會(卽北越駐南部者). 除繼續以往之佛敎事業外, 竝設立佛學堂, 保送僧人出國, 利用傳播媒體, 積極擴展會務, 宣揚佛陀正法, 對內敎育訓練, 對外醫濟貧病. 其中, 南越佛學會所建之舍利寺, 已成爲當時越南佛敎之領導中心. 一九六七年, 軍人出身之阮文紹被選爲總統, 其時越共對越南之攻勢愈形擴大. 一九七二年阮文紹宣布終止全國村莊對民意代表之選擧權, 民情譁然, 局勢混亂, 加上美國國內反戰情緖高昂, 一九七三年最後一批駐越之美軍奉調回國, 越共旋卽傾其全力攻入南越. 一九七五年西貢淪亡, 整個越南佛敎亦隨之瓦解, 越南僧侶逃亡世界各地, 與數十萬難民同其命運.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禪苑傳燈輯錄卷上․三祖實錄․三敎通考․古珠法雲佛本行語錄․安南志略․大越史記․大南實錄․越南佛敎史略(聖嚴)․越南之佛敎(慧海,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83))․佛敎史年表(望月信亨)․南方佛敎四樣態(龍山章正)]
【월단月單】
p1465-下→ 禪林中, 執掌全寺收支之職者, 一月一結算, 作成表格, 稱爲月單. [禪林象器箋卷十六簿券門]
【월단月壇】
p1469-中→ 卽殿堂壁外所設之露壇. 因常爲月光所照, 故稱月壇. [禪林象器箋卷一殿堂門]
【월담月潭】
p1468-上→ 明代禪僧. 號眞圓. 湘(湖南)人, 俗姓蕭. 生卒年不詳. 年十八出家, 歷參當代耆宿白齋․無際․徧融等. 其後, 受月心老人印可. 世宗嘉靖初年開庵於鷄足山. 滇省大法因盤龍古庭及師之相繼擧揚, 得以振疲起衰.
【월등삼매경月燈三昧經】
p1469-中→ 梵名 Samādhi-rāja. 凡十卷. 高齊那連提黎耶舍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本經記述佛陀爲月光童子說由平等心․救護心․無礙心․無毒心及因地所修之無量三昧, 或由如實了知一切法之體性而證得菩提;成就施․戒․忍等法, 則得諸法體性平等無戱論三昧. 又說菩薩應成就善巧, 住不放逸, 修神通本業, 行財施與捨身, 亦說自身於因位中行施戒等. 此經有別生經二種, 皆劉宋先公譯. 其一題爲月燈三昧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又稱文殊師利菩薩十事行經, 一卷, 存於宋․元․明諸藏中, 相當於本經第六卷前半. 其二亦名月燈三昧經(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一卷, 高麗藏亦收之, 縮刷藏經後記推斷此爲歷代三寶紀卷四所傳安世高之譯本, 謂類似本經第五卷後半. 本經現存梵本在一八九六年於加爾各答出版, 題爲三昧王(Samādhi-rāja), 梵文大乘集菩薩學論(Śikṣāsamuccaya)之引文中稱之爲三昧王月燈經. [法經錄卷一․開元釋敎錄卷六]
【월등삼매月燈三昧】
p1469-中→ 佛嘗在王舍城耆闍崛山, 對月光童子宣說一切諸法體性平等無戱論三昧昧之法門, 以月光童子之名, 故稱此三昧爲月燈三昧. [月燈三昧經](參閱月燈三昧經1469)
【월련月輦】
p1469-上→ 月天子之輦. 據起世經卷十所載, 月輦係由靑琉璃所成, 高十六由旬, 廣八由旬, 月天子及諸天女於輦中, 以天種種五欲功德和合受樂, 隨意而行.
【월륜관月輪觀】
p1469-上→ 觀自心如月輪之觀法. 又作淨菩提心觀. 卽阿字觀. 據菩提心論載, 滿月爲圓明之體, 與菩提心相類似, 故喩自心形如月輪. 修行者於內心中觀白月輪, 作此觀能照見本心湛然淸淨, 猶如滿月之光徧於虛空, 而無所分別. 初心行者若無法於心中作觀, 可繪直徑一肘之月輪, 中有八葉白蓮華(或於蓮華上繪月), 其上書一金色之□(阿)字, 行者面對圖軸, 結跏趺坐, 雙手結印, 觀想自心亦如月輪. 此觀法乃密敎各種觀法中之基礎觀法, 觀諸佛․觀字輪等, 皆須先觀想月輪.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中․金剛頂蓮華部心念誦儀軌․金剛頂一切如來眞實攝大乘現證大敎王經卷上․心地觀經卷八]
【월륜사月輪寺】
p1468-下→ 屬日本天台宗. 位於京都市右京區嵯峨(卽愛宕山中腹). 光仁天皇天應元年(781), 爲慶俊所創建. 空也曾住此修行. 九條兼實亦嘗閒居於此. 寺中藏有空也․九條兼實之木造像, 及佛像數尊.
【월륜月輪】
p1468-中→ ①月之別名. 以月圓如輪, 故稱月輪. 俱舍論卷十一載, 月輪之直徑長五十由旬, 其下由頗胝迦寶水珠所成, 能冷亦能照. 又謂月輪中有月宮殿, 由天銀與天靑色琉璃所成, 月天子及妃․天衆等住之. 密敎稱之爲月天, 屬護世十二天之一. 又以月輪卽指滿月, 表示智德圓滿. 亦表佛心․菩提心等.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起世經卷十․菩提心論]. ②明代臨濟宗僧. 馬龍(雲南)人, 俗姓易. 生卒年不詳. 十八歲出家受具足戒, 參眞圓月潭禪師, 盤桓年餘, 得受心印, 復遍參南北諸名宿. 居燕京(北平)二十六年, 遐邇受敎不計其數, 名動九重, 兩度蒙賜紫衣․龍藏, 殊寵之極. 晩年返歸雲南, 歷主華亭․華嚴二大名刹, 大振頹風. 有語錄行世. [增訂佛祖道影卷二(虛雲)]
【월삼매야죄越三昧耶罪】
p5278-上→ 如來之本誓稱三昧耶 ; 違越如來本誓之罪, 稱爲越三昧耶罪. 卽犯扱取祕密敎義之罪. 又作越法罪. 係密宗所立三種重罪之一. 如未受灌頂者, 私誦眞言 ; 或恣意以祕法授豫未灌頂者, 或示其灌頂道場之狀. 此皆違越如來之誓願, 故犯越三昧耶罪. 又大日經疏卷九謂, 菩薩犯如下諸行時, 亦越三昧耶法, 卽 : (一)於衆生諸法中, 作種種不平等見. (二)於其平等誓中, 作種種限量之心. (三)其所作, 皆隨順世間名利, 而不爲大事因緣. (四)放逸懈怠, 不能警悟其心. [大日經卷四․卷十四․大日經疏卷二十]
【월상녀경月上女經】
p1460-中→ 梵名 Candrottarā-dārikā-paripṛcchā 凡二卷. 闍那崛多譯於隋代開皇十一年(591).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敘說印度古代毘耶離城長者毘摩羅詰之女月上受記之經過. 月上出生未久, 忽而如八歲童女, 姿容端麗, 各方求婚者衆. 月上女遂宣告七日後將選夫壻. 屆期月上女凌空向大衆說偈, 大衆聞偈而止貪欲. 後遇舍利弗, 與之問答深義;復詣佛所, 與文殊師利等菩薩談論, 屢現神變奇瑞, 竝轉女身成男子, 隨卽出家皈佛.
【월상녀月上女】
p1460-上→ 乃印度毘耶離城長者毘摩羅詰之女. 名月上, 初生不久, 忽大如八歲, 姿容端麗, 城中求婚者衆, 月上女卽告以七日之後, 當自選其人. 屆期, 月上女昇虛空中說偈, 大衆聞偈而止貪欲, 其後月上女遇舍利弗, 竝與之先後詣佛所, 與舍利弗等對闡深義. [月上女經卷上]
【월씨月氏】
p1461-上→ (Kuṣana)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五世紀頃, 活動於我國西北地方․西域․中印之間․印度西北․恆河流域․五河流域等地之種族名. 又作月支․月氐. 其族屬, 學者主張不一, 有藏族․蒙古族․突厥族․印度西提亞(Indo-Scythians)․氐羌等數說, 習俗與匈奴相同. 據史記․漢書等載, 月氏原居我國西北地方敦煌․祁連山之間, 漢初避北匈奴而西移, 後奪塞族(Saka)․烏孫之地, 降服大夏(Bactria), 據有嬀水(今阿姆河)以北, 稱大月氏. 其留止敦煌之餘衆保有南山(卽祁連山), 稱小月氏, 又稱湟中月氏(湟中卽今西寧附近)․湟中月氏胡. 另有數百戶居張掖者, 則稱爲義從胡. 大月氏定住後, 都於嬀水之南之藍子城(今阿富汗北部), 以大夏土著諸侯五翕侯分別鎭撫舊地, 休密翕侯統理和墨域(Sarik-chaupan), 雙靡翕侯統理雙靡城(Mastoj), 貴霜翕侯統理護澡城(Wakhan 之西部), 흘頓翕侯統理薄茅城(Badaxshan), 都密(高附)翕侯統理高附城(Jamgan), 五翕侯皆隸屬大月氏. 然其後百餘年中, 貴霜翕侯丘就卻(Kujura Kadphises Ⅰ)攻滅其餘四翕侯, 取大月氏之地位而代之, 自立爲王, 國號貴霜(Kush樗黶j, 又征伐安息, 倂呑高附(Kabul)之地, 竝滅濮達․罽賓(Dardisthan), 取天竺旁遮普(Panjab)之地. 故此後應稱貴霜王朝, 然我國仍稱之爲大月氏. 丘就卻歿後, 其子閻膏珍(Wema Kadphises II)復滅北天竺, 於犍陀羅國留將監守, 是爲月氏之全盛時期. 閻膏珍在位時, 極力開發對外交通, 尤以與羅馬之通使, 取其地之金以鑄造貨幣, 發展成經濟之顚峰狀態. 又由於東西文化之融合, 乃形成希臘式之佛敎美術, 卽犍陀羅美術, 對後世亞洲佛敎美術有極深遠之影響. 至迦膩色迦王(梵 Kaniṣka), 更大擴疆域, 其勢力東至葱嶺之東, 北達嬀水, 西及安息, 南自五河流域至頻陀山脈(Vindhya), 定都犍陀羅之布路沙布邏城(梵 Puruṣapura), 保護佛敎, 建設寺塔, 竝會集迦溼彌羅國五百阿羅漢纂輯大毘婆沙論. 王之虔誠信仰佛敎, 於印度佛敎史上, 貢獻僅次於阿育王(梵 Awoka). 著名的大論師, 如龍樹․馬鳴等, 皆生逢迦膩色迦之時代. 蓋西元前三世紀頃, 印度阿育王曾派遣僧侶弘化於大夏, 大夏曾爲大月氏之本據地, 故大月氏與佛敎接觸, 事屬當然. 大月氏領有北印度至興都庫什山脈南北之廣大版圖, 故不僅成爲中國與印度文化交流之媒介, 竝對佛法之東傳影響至鉅. 依牟子理惑論及後漢書卷四十二載, 後漢明帝永平年中(58~75), 嘗遣蔡愔․秦景等赴大月氏抄寫佛經, 齎還洛陽. 月氏著名之三藏大德, 如支婁迦讖․支曜․支疆梁接等, 亦相繼至我國傳法. 另如支亮․支謙․竺法護․支法度․支道根․支施崙等支姓者, 其先祖槪屬月氏族. 其中, 竺法護素有月支菩薩之稱, 係敦煌人, 乃殘留於南山的小月氏之後裔. 另據玄奘(大唐西域記)及新羅慧超(往五天竺國傳)之記錄謂, 傳說中妙音․法勝․曇摩難提․浮陀跋摩․彌陀山․達磨末磨等皆出於此地. 迦膩色迦王之後, 瓦西色迦(梵 Vasṣka)․弗維色迦(梵 Huviṣka)․瓦蘇提婆(梵 Vāsudeva)等王先後繼位. 至瓦蘇提婆時, 由於波斯之薩珊王朝(梵 Sāsan)․中印度之笈多王朝(梵 Gupta)相次崛起, 其北方又受到匈奴之壓迫, 國勢漸衰. 據魏書西域列傳第九十小月氏條所載, 至寄多羅王時, 爲匈奴所逐, 遂西徙至薄羅城, 其子留守布路沙布邏之舊地, 是爲小月氏. 然此一記載, 與上記漢書西域傳大月氏條留止敦煌之餘衆, 保有南山, 稱爲小月氏之記載, 頗有混同不淸之嫌, 且兩項記載所屬之年代相去甚遠, 一在漢初(西元前二世紀頃), 一在魏世祖時代(424~425), 故小月氏一詞所指, 及大小月氏之分別, 究竟爲漢初之世, 或魏世祖之時, 抑或兼指兩者, 稽之史籍, 迄無定論. 另據洛陽伽藍記卷五所載, 月氏在印度所創建之王國(犍陀羅), 於五世紀頃(470~480), 爲口厭 口達(Ephtalites, 卽白匈奴)所倂呑. 若據日本學者羽溪了諦之說, 則口厭口達所滅之月氏國卽是小月氏. [出三藏記集卷二․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後漢書西域傳第七十八․後漢書列傳第三十七․大月氏國之佛敎(羽溪了諦)․中國邊疆民族史(劉義棠)․西域史上の新硏究(白鳥庫吉, 東洋學報第二之一)]
【월애삼매月愛三昧】
p1466-中→ 卽如來於涅槃會上, 爲癒除阿闍世王之身瘡所住之三昧. 猶如月光能除鬱熱, 此三昧能除衆生之貪惱熱;又如月光由初一至十五, 形色光明漸漸增長, 此三昧能令初發心者諸善根漸漸增長, 乃至具足大般涅槃;又如滿月爲衆星之王, 爲一切衆生所愛樂, 此三昧亦爲諸善之王, 爲甘露味, 爲一切衆生所愛樂, 故稱之爲月愛三昧.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梵行品․法華經玄義卷五上․維摩經玄疏卷四․涅槃經會疏卷十八]
【월요月曜】
p1470-上→ 梵名 Somaḥ 七曜之一, 九曜之一. 又作太陰․月星․月精․月天曜. 爲密敎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之一衆, 身呈肉色, 右手持一半月形之物, 其上有一免, 左手當胸, 交脚而坐. 據宿曜經所載, 生於月曜之日者, 多智美貌, 樂福田, 好布施, 能孝順. 大日經疏卷四以深祕解釋執曜, 謂月乃譬喩菩提行. [宿曜儀軌․祕藏記卷末]
【월유보살십종선법月喩菩薩十種善法】
p1465-下→ 據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七載, 菩薩塵緣淨盡, 體性圓明, 慧光普照, 若有情歸仰, 咸令其發菩提心, 成就種智;猶如月天子, 離諸翳染, 圓明朗徹, 光照一切, 功德無邊, 故取之爲譬喩. 卽: (一)皆生歡喜, 謂菩薩初出世時, 令諸有情悉得遠離煩惱而生喜樂;猶如月初出時, 見者皆得淸涼, 心生悅樂. (二)衆所樂見, 謂菩薩初出世時, 諸根淸淨, 種子潔白, 於諸威儀無不具足, 令諸有情目睹心樂;猶如月初出時, 皎潔圓明, 見者無不愛樂. (三)善法增長, 謂菩薩從初發心, 於一切善法精進勤修, 漸漸增長, 乃至坐於道場時, 一切勝相皆悉圓滿, 此卽智德成就;猶如白分月(從初一至十五日), 其光明增至十五日時, 則盛滿圓具. (四)惡法損減, 謂菩薩具出世智時, 一切惡法日減日損, 乃至坐於道場時, 淨盡一切, 無復遺餘, 此卽斷德成就;猶如黑分月(從十六日至三十日), 其光明日減日損, 至晦日時一切不現. (五)咸皆稱讚, 謂菩薩初出世時, 一切天․人․阿修羅等, 咸悉稱讚;猶如月初出時, 世間一切大․小人民咸悉瞻仰, 無不讚美. (六)體相淸淨, 謂菩薩修遠離行, 體相無染, 淸淨化生, 非假父母遺體不淨所生;猶如月天子, 勝業感果, 體相淸淨, 潔白無染. (七)乘最上乘, 謂菩薩得最上乘, 廣爲一切有情轉大法輪, 使其開悟, 超出三界;猶如月天子, 乘淸淨輪, 照四天下, 令諸見者離暗得明. (八)常自莊嚴, 謂菩薩所修勝妙功德常自莊嚴, 不假外飾;猶如月天子, 本相淸淨, 常自莊嚴, 不待澡沐而自光潔. (九)遊戱法樂, 謂菩薩常時遊戱於勝妙法樂, 不染世間諸欲境界;猶如月天子, 常受天樂, 而離翳染. (十)具大神通, 謂菩薩神通自在, 威德無量, 普令有情離諸垢暗;猶如月天子, 淸淨圓明, 具大神通, 有大威德, 徧四天下, 物無不照.
【월장분月藏分】
p1470-中→ 凡十一卷. 大方等大集經爲大集部諸經之集成, 全經六十卷, 共分十七分, 月藏分乃其中之第十五分, 卽卷四十六至卷五十六, 含二十品, 又稱大方等大集月藏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 (參閱大集經868)
【월정마니月精摩尼】
p1467-下→ 寶珠之名. 月精, 梵語 candra-bhāsa;摩尼, 梵語 maṇi, 寶石之意. 又作月光摩尼․月愛珠․月精. 爲千手觀音四十手中, 左之一手所持之物, 能令患熱毒病者得淸涼. 其手稱月精手, 或月摩尼手.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悲心陀羅尼․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
【월정사月精寺】
p1467-中→ 位於韓國江原道平昌郡五臺山. 爲韓國三十一本山之一. 據本寺寺傳載, 新羅善德王五年(636, 一說七年)慈藏入唐, 登五臺山, 見文殊之化身, 得舍利與及佛頂骨等歸國, 創建皇龍寺. 尋於十四年入該山興建寺宇, 造十三層塔, 供奉三十七枚舍利於塔心. 相傳淨神․孝明兩太子曾入此山結庵, 感見五萬文殊眞身. 聖德王亦曾登山, 竝重修該寺及上院寺, 且於兩寺各創一庵. 又捐贈河西八州之稅. 李朝世祖九年(1464)王罹惡疾, 乃幸上院寺祈禱;應驗後卽命信眉․學悅․學祖等重建該寺, 竝捐江陵等地. 其後迭經興衰, 迄今猶轄有山內觀音庵以下七庵․山外三十六寺. [三國遺事卷三․朝鮮佛敎通史․朝鮮寺刹三十一本山寫眞帖]
【월종月種】
p1466-下→ 梵名 Candra-vaṃśa. 又作月統. 乃印度刹帝利族之一姓, 與日種共爲印度古代二大王統, 相傳爲月天之子孫.
【월주수계月舟壽桂】
p1464-中→ (1460~1533)日本臨濟宗僧. 京都人. 別號幻雲. 博學工詩文, 爲五山文學末期代表人物. 除語錄外, 尙有幻雲文集․詩稿及續錦繡段․史記抄八卷․黃氏口義二十四卷等著作. 天文二年入寂, 享年七十四. [延寶傳燈錄卷三十三․本朝高僧傳卷四十四]
【월주화상유록月舟和尙遺錄】
p1464-上→ 凡二卷. 略稱月舟錄. 日僧曹源滴水編.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二冊. 日本曹洞宗僧月舟宗湖(1618~1696)以平日之隨緣法語轉錄爲文字者皆不得留存, 蓋恐門人墮入文字禪. 其侍者滴水等竊記其言, 輯爲本錄. 內容包括上堂․對機․小佛事․眞讚․偈頌等, 卷末竝附月舟行狀一篇.
【월천月天】
p1460-中→ 梵名 Candra. 又作月天子․寶吉祥天子. 音譯作旃陀羅․戰達羅․戰捺羅. 印度婆羅門敎將月神格化, 稱爲月天. 爲十二天之一, 金剛界曼荼羅外部二十天之一, 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院之一尊. 自古又稱蘇摩(梵 Soma)․蘇摩提婆(梵 Soma-deva)․星宿王(梵 Nakṣatra-nātha)․創夜(梵 Niśā-kara)․大白光(梵 Śītānśu)等.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謂, 月天子住於月宮殿, 宮中有一大輦. 輦爲靑琉璃所成, 高十六由旬, 廣八由旬, 月天子卽於此輦中與諸天女和合受樂種種五欲功德. 其壽五百歲, 子孫相承以持彼月宮. 月天身有千光, 五百光下照, 五百光傍照, 故又有千光明․涼冷光明等異名. 在密敎, 以月天爲擁護佛法之天部之一, 安於胎藏界外金剛部院西方拘摩羅天之傍. 胎藏現圖曼荼羅中, 月天身呈白肉色, 乘坐三鵝, 左手當胸, 屈中指․無名指․小指, 右手執杖, 杖頭有半月形. [法華經卷一序品․大樓炭經卷六․大日經卷一具緣品․大日經疏卷五․十二天供儀軌․祕藏記]
【월칭月稱】
p1466-下→ 梵名 Candrakīrti, 西藏名 Zla-ba grags-pa 或 Zla-grags. 西元七世紀頃, 印度中觀具緣派僧, 出生於南印度沙滿多(梵 Samanta)之婆羅門家. 出家從迦摩羅菩提(梵 Kamalabuddhi, 淸辨及佛護之弟子)學龍樹之宗義及諸論書, 兼習諸怛特羅, 得秘術, 能自畫牛搾乳, 或手不觸而擲石柱. 學成後主持那爛陀寺(梵 Nālanda), 編集龍樹之中論注(卽根本中論注明解, 現存梵本及藏譯本)․提婆之四百論注(卽菩薩瑜伽師四百論廣注, 現存梵文斷簡及藏譯本)及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敎王經注(卽作燈明廣釋, 現存藏譯本)等. 此外, 又撰述入中觀(梵 Madhyamakāvatāra)一書, 竝親自注解之(以上現存西藏譯本). 主要係宣揚佛護中觀具緣派之宗風, 而一度與瑜伽派月官發生宗義上之諍論. 晩年於南印度康卡那(梵 Koṅkaṇa)大破外道, 入曼奴汗葛山(梵 Manubhaṅga)修眞言道, 後入寂. 著作除上述外, 另有西藏大藏經所收錄之六支瑜伽注․金剛薩埵成就法․入中觀慧等約十部. [東北帝國大學西藏大藏經總目錄․般若思想史․L.A. Waddell:The Buddhism of Tibet; E. Obermiller: History of Buddhism by Bu-ston; Th. Scherbatsky: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āṇa; N. Dutt: Aspects of Mahāyāna Buddhism and its Relation to Hīnayāna]
【월파수나月婆首那】
p1465-中→ 梵名 Upaśūnya. 爲中天竺優禪尼國王子. 天資俊朗, 精硏佛典, 兼善音韻方言. 東魏初, 抵鄴都. 先後譯出僧伽咤經四卷․頻婆娑羅王問佛供養經一卷․摩訶迦葉經二卷․大乘頂王經一卷․勝天王般若經七卷. 其後不知所終. [續高僧傳卷一․歷代三寶紀卷九․卷十一․開元釋敎錄卷六․卷七]
【월하月霞】
p1469-下→ (1858~1917)湖北黃岡人, 俗姓胡, 名顯珠. 十七歲在南京大鐘寺出家. 次年, 受具足戒於九華山. 爲常州天寧寺冶開和尙之法嗣. 曾參學金山․天寧․高旻諸大宗門, 且於終南山結茅靜修. 先後親近了塵和尙․赤山老人. 初學天台宗, 後改習華嚴宗, 對杜順之法界觀․法藏及澄觀之章疏甚有硏究. 四十一歲後, 周遊國內外各地, 隨處宣揚華嚴․楞伽․起信論等大小乘經, 對華嚴思想之提倡, 尤爲致力. 曾就聘金陵祇洹精舍敎席, 復於江蘇․湖北等地開創僧伽敎育會, 從事僧伽師範敎育. 民國二年(1913), 於上海哈同花園講經, 翌年, 於哈同花園開辦華嚴大學, 輾轉遷移杭州海潮寺․常熟興福寺. 晩年曾開辦法界學苑, 惟不久卽示寂於杭州西湖玉泉寺, 享年六十. 著有維摩詰經講義等諸講記行世. [中國佛敎近代史下冊(東初)]
【위노왕威怒王】
p3769-下→ 爲密敎明王部之通稱. 佛爲敎化難化之衆生, 遂現忿怒身以折服之. 聖無動威怒王立印儀軌(大二一․一上):有大威怒王, 名聖者無動.
【위달韋達】
p3990-上→ 民國人. 香港大學文學碩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院士. 英文造詣甚深, 民國五十四年(1965), 曾與旅港佛學名家羅時憲組成香港佛敎法相學會, 專弘唯識法相之學. 此外, 曾譯成唯識論爲英文, 於六十三年在香港出版.
【위덕삼매威德三昧】
p3772-中→ 爲百八三昧之一. 又稱威德定. 卽發威德力之禪定. 菩薩若得此三昧, 必顯威德莊嚴.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
【위등즉응衛藤卽應】
p6290-下→ (1888~1958)日本佛敎學者. 大分縣人. 畢業於曹洞宗大學․京都大學, 後又留學西歐, 帶回宗學硏究之新風氣. 歷任曹洞宗大學敎授․駒澤大學敎授及校長. 著有宗祖としての道元禪師․國譯一切經華嚴經之日譯․大乘起信論講義等.
【위리심違理心】
p5679-下→ 謂違悖本不生之理, 卽違悖眞如法性之理之心. 淨嚴之大日經住心品疏冠解謂, 就豎而言, 於一切之惡法內, 此心與法性相違, 於外則能招報諸苦 ; 就橫而言, 此心違阿字本不生之理.
【위림도패爲霖道霈】
p5147-上→ (1615~1702)明末淸初曹洞宗僧. 福建建安人, 俗姓丁. 號旅泊․非家叟, 字爲霖, 法名道霈. 永覺元賢之法嗣. 十四歲入白雲寺出家, 硏學經敎. 侍永覺元賢數年, 又往天童山參學於密雲圓悟而徹悟. 旋赴百丈山結庵修淨業五年. 後移居鼓山二十餘年, 皈依者甚衆. 康熙四十一年示寂, 世壽八十八. 著述宏富, 有仁王般若經合疏三卷․華嚴經疏論纂要一二○卷․法華經文句纂要七卷․佛祖三經指南三卷․爲霖道霈禪師秉拂語錄二卷․旅泊庵稿四卷․禪海十珍一卷․四十二章經指南․佛遺敎經指南․鼓山錄六卷․般若心經請益說․八十八佛懺․準提懺․發願文註等. [五燈全書卷六十三․新續高僧傳卷六十三․禪祖念佛集卷下]
【위미내세경爲未來世經】
p5146-下→ 卽觀無量壽經. 因此經非爲佛陀在世時之上根而說, 乃爲佛陀滅度後未來世之一切衆生而說, 故稱爲未來世經. 此經乃佛陀應中印度摩揭陀國韋提希夫人之請而宣說淨土往生之法. 夫人依佛力選擇西方淨土爲其往生之處. (參閱觀無量壽經6967)
【위백韋伯】
p3989-上→ (Weber, Albrecht Friedrich; 1825~1901)德國印度學․語言學學者. 一八五六至一九○一年間任柏林大學敎授. 致力於吠陀學之振興, 且確立梵文文學․語言學․文獻學等方法論. 曾動員其優秀門生, 共同校訂․翻譯․出版白夜柔吠陀(The White Yajur-veda 1849~1859). 繼之, 爲金剛針論(1860)與黑夜柔(1871~1872)之校訂出版. 其後, 又集合印度學各部門門生共赴硏究而有 Indische Studien,18 vols., 1849~1878 之大著問世, 此書豫印度學之復興以極大衝擊力. 時人尊爲德國印度學之中心實力派. 主要著作包括 üder die Literatur des Sāma Veda,1849;Indische Streifen, 3 vols.; The History of Indian Literature, 1878; üderdie Metrik der Inder, 8 vols., 1863.
【위사도衛士度】
p6290-上→ 西晉惠帝(290~306在位)時司州汲郡汲縣(河南)人. 生卒年不詳. 秉性安貧樂道, 常思佛法. 臨終之日, 淸淨澡漱, 誦經一千餘言, 後安詳示寂. 譯有道行般若經二卷. [出三藏記集卷十五]
【위사특격韋斯特格】
p3990-上→ (Westergard, Niels Ludwig; 1815~1878)丹麥之東方學學者. 曾遊學於倫敦․巴黎, 後至印度․伊朗等地旅遊, 且攜回大量古文書與考古學資料. 一八四五年任哥本哈根大學敎授. 精硏阿凡士塔注(Zend Avesta)與古典波斯語. 著有Journal of the Northern Society of Antiguaries at Copenhagen; Radices LinguaeSanscritae, 1941; üder den ältesten Zeitraum der indischen Geschichte, 1862, 後者乃自丹麥文譯爲德語者, 爲考證佛陀入滅年代之最佳資料. 另有 Zend Avesta 之校訂出版(1852~1854).
【위산경책潙山警策】
p6108-下→ 全一卷. 唐代潙山靈祐撰. 爲靈祐之語錄. 全稱潙山大圓禪師警策. 靈祐鑑於當時修行者逐漸懈怠, 威儀不守, 遂作本書警策彼等歸於正道. 本書以散文․韻語組成, 初以散文詳述警策之意旨, 分五節:(一)示色身之大患, (二)懲出家之流弊, (三)明出家之正目, (四)示入道之由徑, (五)結勸叮嚀. 次用韻語, 四言三十六句, 文簡而意切. 禪宗將本書與四十二章經․佛遺敎經等, 合稱佛祖三經, 爲初學者所必讀. 注釋書有宋代守遂之潙山警策註一卷․明代道霈之潙山警策指南一卷․明代弘贊之潙山警策句釋記二卷․明代大香之潙山警策句釋記註一卷.
【위산潙山】
p6108-上→ ①位於湖南長沙寧鄕縣西. 爲衡山山脈之分支․潙水之發源地. 又稱大潙山. 山多平地, 水道便利, 故古來出家人每多耕作於此, 而有羅漢田之稱. 唐僧靈祐居於此, 世稱潙山禪師. 大中年頃, 裴休上奏爲建密印寺. 另有同慶寺․花果園․觀音堂․蓮花庵等名勝. [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第一二○二․第一二一○]. ②位於湖南東部醴陵縣東. 又稱小潙山. 山上有小潙山寺, 爲唐代大緣禪師所建. ③卽潙仰宗初祖潙山靈祐. (參閱潙山靈祐6109)
【위산령우潙山靈祐】
p6109-上→ (771~853)唐代僧. 爲潙仰宗初祖. 福州長溪(福建霞浦縣南)人, 俗姓趙. 法名靈祐. 十五歲隨建善寺法常(又稱法恆)律師出家, 於杭州龍興寺受具足戒. 曾先後遇寒山․拾得. 二十三歲至江西參謁百丈懷海, 爲上首弟子, 於此頓悟諸佛本懷, 遂承百丈之法. 憲宗元和末年, 棲止潭州大潙山, 山民感德, 群集共營梵宇, 由李景讓之奏請, 敕號同慶寺. 其後(一說大中初年)相國裴休亦來諮問玄旨, 聲譽更隆, 禪侶輻輳, 海衆雲集. 會昌法難之際, 師隱於市井之間, 至大中元年(847)復敎之命下, 衆迎返故寺, 巾服說法, 不復剃染. 裴休聞之, 親臨勸請, 始歸緇流. 師住山凡四十年, 大揚宗風, 世稱潙山靈祐. 大中七年正月示寂, 世壽八十三, 法臘六十四. 諡號大圓禪師. 有語錄․警策各一卷傳世. 嗣法弟子有慧寂․洪諲․智閑等四十一人. 其中, 仰山慧寂承其後而集大成, 世稱潙仰宗. [宋高僧傳卷十一․景德傳燈錄卷九․五燈會元卷九․宗門統要續集卷七․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三․釋氏稽古略卷三․禪宗正脈卷五]
【위산령우선사어록潙山靈祐禪師語錄】
p6109-下→ 全一卷. 爲潙山靈祐之語錄. 詳稱潭州潙山靈祐禪師語錄. 又作大圓禪師語錄. 唐代靈祐(771~853)撰, 明代語風圓信․郭凝之編.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輯錄靈祐之行實․示衆․法門論究等, 以及與百丈懷海․司馬頭陀․鄧隱峰․雲巖․道吾․德山․石霜․仰山․香嚴等人之宗乘對話, 計約六十條, 竝略記靈祐之示寂.
【위산삼종생潙山三種生】
p6108-中→ 潙山靈祐爲接引學人證得大圓鏡智(佛智), 達自由無礙之境地而設之三種機法, 卽想生․相生․流注生. (一)想生, 指主觀思惟, 意謂能思之心散亂. (二)相生, 相, 指所緣之境. (三)流注生, 意謂微細之煩惱塵垢不斷生起. 對此三種生, 若能遠離․否定, 乃至直視而伏斷之, 則能證得圓明之鏡智, 達到自在之境地. 人天眼目卷四(卍續一一三․四三六下):吾以鏡智爲宗要, 出三種生, 所謂想生․相生․流注生. 楞嚴經云:“想相爲塵, 識情爲垢.” 二俱遠離, 則汝法眼應時淸明, 云何不成無上知覺?想生卽能思之心雜亂, 相生卽所思之境歷然, 微細流注, 俱爲塵垢, 若能淨盡, 方得自在.該書竝就此三種生一一作頌, 以詮釋其中之意趣.
【위새절衛塞節】
p6290-中→ 梵名 Viśākha, 巴利名 Vesākha. 卽月圓日之祭典. 又作毘舍佉節․吠舍佉節․衛塞日(巴 Vesākhapūjā). 此日係衛塞月(巴 Vesākha-māsa)之月圓日, 亦卽古印度陰曆六月十五日. 南傳佛敎國家於此日盛大慶祝佛陀之誕生․成道․涅槃. 如錫蘭(今斯里蘭卡)卽以此節爲最偉大之慶典, 人民往佛寺禮敬․供養三寶, 竝持戒聽法;政府亦禁止殺生․賣酒, 間或釋放囚犯;僧人則日夜說法, 及念誦守護經以消災祈福. 西元一九五○年, 世界佛敎徒聯誼會在錫蘭首都可倫坡擧行首屆大會, 議決佛陀誕生於西元前六二三年, 涅槃於西元前五四三年, 成道於西元前五八八年;而南傳上座部佛敎徒認爲佛陀降生․成道․涅槃皆在陽曆五月月圓日, 故此三個節日之匯集節慶, 卽稱衛塞節. 又因同時紀念三事, 故稱三期同一慶. 一九五四年, 世界佛敎徒聯誼會於緬甸首都仰光召開第三次會議, 議決將衛塞日定爲世界佛陀日, 以此一節日顯示佛陀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智慧光輝照耀全球;竝藉以發揚佛陀慈悲平等之敎義, 倡導世界和平. [佛陀的年代及三期同一慶(陳少英, 無盡燈季刊第四十八期)]
【위세원덕威勢圓德】
p3771-上→ 佛果圓德之一. 謂如來神通力之功德圓滿. 據俱舍論卷二十七, 如來具有如下之威勢:(一)於外境之化生轉變, 有住持自在之威勢. (二)於壽量若促․若延, 有自在之威勢. (三)於空處或障礙處, 皆可速行極遠;無論小如芥子, 大如須彌, 皆有相入自在之威勢. (四)能令世間種種之本性法爾轉勝, 有希奇之威勢. 另又有四種法:(一)難化必能化, (二)答難必決疑, (三)立敎所化之有情必出難, (四)惡魔․外道等必能降服.
【위숙危宿】
p2204-中→ 梵名 Śata-bhiṣā 爲密敎二十八宿之一. 位於密敎北斗曼荼羅․胎藏舊圖樣․胎藏現圖曼荼羅之外院北方. 又稱設多婢灑․百藥․百毒宿. 據宿曜經卷上載, 此星宿僅有一星, 卽婆魯拏神(梵 Varuṇa, 水天). 於北斗曼荼羅中, 此尊之形像爲身呈黃肉色仙形, 披纏天衣, 豎右手當胸, 屈中指․無名指, 左掌上仰, 置於臍前, 持小鉢, 半跏趺坐於圓座上. 三昧耶形爲蓮上星. 種子爲□(na). 印契採用二十八宿總印. 眞言爲 : 歸命設多婢灑(śata bhiṣā)那乞叉多羅(nakṣatra, 宿)娑婆賀. 或用二十八宿總咒. [舍頭諫太子二十八星宿經](參閱二十八宿173)
【위순違順】
p5679-下→ 違境與順境之竝稱. 又作順違. 感苦之境界, 稱爲違境, 卽與自己之身心相違悖, 以致引起痛苦, 不快或瞋恚之環境皆屬之. 反之, 感樂之境界, 稱爲順境. 成唯識論卷三(大三一․一一下) : 受謂領納, 順違俱非, 境相爲性. 往生要集卷上(大八四․四六上) : 以貪, 瞋境順違多故, 自起煩惱, 返墮惡道. [法界次第卷上]
【위신威神】
p3770-下→ 梵語 anubhāva. 爲勢力或品位之義. 滅絶凡念俗慮之品格者. 意指佛菩薩等, 爲凡夫之智所無法測知, 不可思議之德行. 威, 卽威德, 對外能令人敬畏;神, 卽神力, 對內難以測度. 如佛陀, 其端正姝好, 猶如星中之月, 光耀暐曄, 晃若金山, 可謂相好具足, 威神巍巍. [中阿含卷六敎化病經․卷八未曾有法經․法華經卷七普賢菩薩勸發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위실시권爲實施權】
p5146-下→ 天台宗之敎判用語. 意謂爲歸於眞實而施設權便之法. 乃開權顯實․廢權立實之對稱. 實, 究竟之指歸, 始終不改之眞實義, 爲佛隨自意之說 ; 權, 權宜, 爲暫用還廢之方便義, 乃隨他意而說. 其中, 名爲權者, 指五時中之前四時, 卽華嚴時․鹿苑時․方等時․般若時, 竝四敎中之前三敎, 卽藏敎․通敎․別敎 ; 名爲實者, 指第五時法華圓敎. 於爾前四時所說逗機益物之法, 皆係爲使之歸於法華眞實之妙圓而暫時假立之方便權說, 故稱爲實施權. [法華經玄義卷一序․卷七下․法華經釋籤卷一․法華經私記卷一]
【위앙종潙仰宗】
p6109-下→ 我國禪宗五家七宗之一. 屬南宗南嶽法系. 以潙山靈祐(771~853)與仰山慧寂(803~887)二師爲宗祖, 取潙․仰二字而爲宗名. 唐元和年間, 靈祐住潭州(今湖南長沙)之潙山, 宣揚宗風, 門人慧寂繼之集大成. 唐末五代時, 本宗頗爲繁興, 及宋, 漸絶其跡, 終至與臨濟宗合倂, 其間僅一百五十年. 初祖靈祐得法於百丈懷海, 住潙山, 孤居七年, 其後以懶安自百丈處來, 學者漸集, 常逾千五百人, 凌駕黃檗之門庭. 弟子慧寂承之, 住袁州仰山, 大振法道, 其下分西塔․南塔二派, 西塔傳仰山另一師耽源應眞之法脈, 南塔則正屬潙山法系. 西塔派始自光穆, 傳資福如寶, 再傳吉州貞邃與潭州鹿苑;南塔派始自光涌, 傳芭蕉慧淸與淸化全怤等. 慧淸下有逞州繼徹․興陽淸讓․幽谷法滿等. 此外, 仰山門下尙有霍山景通․無著文喜等人. 本宗在五家法脈中, 最早衰微, 法系再傳僅四․五世, 宋以後卽湮沒不傳. 據人天眼目卷四載, 本宗將主觀與客觀世界分爲三種生, 卽想生․相生․流注生, 竝一一加以否定. 想生指主觀思惟, 謂所有能思之心皆爲雜亂之塵垢;必須遠離, 方得解脫. 相生指所緣之境, 卽客觀世界, 亦豫以否定, 故書中頌云(卍續一一三․四三七上):回光一擊便歸去, 幽夢一開雙眼明.流注生乃謂主觀與客觀世界變化無常, 微細流注, 從無間斷;若能直視而伏斷之, 則能證得圓明之智而達自在之境. 其修行理論上承道一․懷海理事如如之旨, 認爲萬物․有情, 皆具佛性, 人若明心見性, 卽可成佛. 吉州貞邃 耽源應眞 西塔光穆資福如實 潭州鹿苑 仰山慧寂無著文喜 逞州繼徹 潙山靈祐 霍山景通芭蕉慧淸興陽淸讓 南塔光涌 幽谷法滿 香嚴智閑 淸化全怤 本宗禪風爲方圓黙契, 接機多用明似爭奪而實黙契之交談. 如人天眼目卷四潙仰門庭所評(大四八․三二三中):潙仰宗者, 父慈子孝, 上令下從. 爾欲喫飯, 我便捧羹;爾欲渡江, 我便撐船;隔山見煙, 便知是火;隔牆見角, 便知是牛.以故, 本宗常用九十六種圓相接引後學. [五燈會元卷九․釋氏稽古略卷三․五家宗旨纂要卷下]
【위연違緣】
p5680-上→ 指違逆於吾人身心之事緣, 如盜賊, 水, 火等災難. 又作逆緣. 與順緣對稱. 又指將惡師, 惡友等遮難(障礙)與誘惑, 及誹謗正法等逆事, 視作入道之緣者.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法華經卷六常不輕菩薩品, 觀經散善義傳通記卷一]
【위요圍遶】
p4917-下→ 又作圍繞. 包圍環繞之意. 卽繞右旋而敬禮, 一般多指右繞三匝. 據賢愚因緣經卷九載, 佛世時, 須達長者不知禮拜供養佛陀之法, 首陀會天遂化爲人身, 敎示右繞三匝之禮. 蓋右旋本爲印度表示敬意之禮法, 經典中常有繞佛三匝․右繞三匝等語. 其法施禮者先對佛或塔廟禮拜, 而後自左向右旋繞, 或繞一周, 或繞三周不等. 法會中之行道儀式卽本乎此. [法華經分別功德品․法華文句卷二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旋右觀時](參閱行道2563)
【위원숭衛元嵩】
p6290-上→ 北周時代益州(四川)成都人. 精通陰陽曆算, 且能文, 性頗譎詐. 年少時於益州野安寺從亡名禪師爲沙彌, 不耐淸苦, 佯爲狂放, 諸僧譏恥之, 遂赴長安. 天和年中(566~571), 造作讖緯, 預言世事. 又倣效太玄經作元包一書十卷, 另著有齊三敎論七卷. 武帝卽位後, 元嵩上書詆毁佛法, 自此還俗, 竝與道士張賓進言廢毁寺院及僧尼, 帝頗信重之, 遂有毁法之擧. 後不知所終. [廣弘明集卷七․續高僧傳卷三十五․周書卷四十七․北史卷八十九]
【위위완연位位宛然】
p2600-中→ 指曹洞宗所說之偏正五位, 其一一之位, 明瞭淸晰, 不相混亂. 宛然, 乃明瞭之意. 偏正五位卽正(平等)中偏(差別)․偏中正․正中來․偏中至․兼中到, 乃曹洞宗之祖洞山良价所立, 用以表示平等卽差別․理事圓融無礙之究極世界, 後於禪林中廣爲流傳. 其正偏之五位, 各有特色又相互融攝, 故雖別爲五, 然五位唯一, 而於各各之位又歷然淸晰, 毫不互爲混淆.
【위음나반威音那畔】
p3770-中→ 禪林用語. 威音王佛乃是過去莊嚴劫最初之佛, 此佛出世以前爲絶待無限之境界, 故禪家多以威音王佛出世以前稱爲威音那畔, 以示學人向上探解之境界, 或點醒學人自己本來之面目. 其意與父母未生以前․天地未開以前等語相同. [五燈會元卷十九․祖庭事苑卷五]
【위음왕불威音王佛】
p3770-上→ 威音王, 梵名 Bhīṣma-garjitasvara-rāja. 又作寂趣音王佛. 乃過去莊嚴劫最初之佛名. 法華經卷六常不輕菩薩品(大九․五○中):乃往古昔, 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 有佛名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劫名離衰(梵 Vinirbhoga), 國名大成(梵 Mahāsaṃbhāva). 其威音王佛於彼世中, 爲天人․阿修羅說法. (中略)是威音王佛壽四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劫, 正法住世, 劫數如一閻浮提微塵;像法住世, 劫數如四天下微塵. 其佛饒益衆生已, 然後滅度. 正法․像法滅盡之後, 於此國土復有佛出, 亦號威音王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如是次第有二萬億佛, 皆同一號.可知威音王佛乃多數佛之佛名. 另據妙法蓮華經玄贊卷十本載, 諸佛同名爲威音王者, 卽顯說法華之音聲, 如王之尊勝, 有大威勢, 能令衆生獲大利樂. 其後禪宗以此佛表示遙遠之古代, 以威音王佛已前比喩人類本有的純正之精神境界.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正法華經卷九常被輕慢品․天台法華疏義決卷六本․五燈會元卷十九․祖庭事苑卷五․法華開示抄卷二十三]
【위음왕이전威音王已前】
p3770-上→ 禪林用語. 又作威音王佛出世已前. 乃禪林常用以指點學人自己本來面目之語句, 意同父母未生以前․天地未開以前․空劫以前等語. 蓋威音王佛乃過去莊嚴劫最初之佛名, 故以之表示無量無邊的久遠之前.
【위음전일전威音前一箭】
p3770-下→ 禪林用語. 指衆生本具之佛性. 於無限悠久以來, 衆生卽具有淸淨之佛心, 猶如威音王佛以前所放之一箭. 威音王佛, 乃過去莊嚴劫最初之佛名, 故以之比喩無限悠遠之前.
【위의경僞疑經】
p5754-下→ 又作疑僞經. 假借佛說而僞造之經典, 稱爲僞經;來歷可疑而被懷疑爲僞經者, 則稱爲疑經. 一般經錄中常將二者合稱爲疑僞經或僞疑經. 蓋自印度卽有不少假托佛說之經典, 蓄意混亂佛陀所說之敎理. 然今所謂僞經, 則唯指中國, 日本等模仿經論製作, 竝假托爲譯自西域胡本, 印度梵篋之經文, 或混入外來思想, 參雜其他宗敎, 乃至民間信仰之經典, 視之爲由印度及西域傳來之眞經而攝入三藏中. 對疑經最初提出問題者乃爲經錄之編者, 認爲疑經會使眞經紊亂, 亦會令佛所說之眞理晦澀, 故將一切翻譯經皆視爲佛所說, 非翻譯經則貶爲妄說, 竝視之爲僞妄亂眞. 南朝梁代僧祐之出三藏記集卷五引述前秦道安綜理衆經目錄中之疑經錄謂(大五五․三八中) : 經至晉土, 其年未遠, 而熹事者, 以沙標金, 斌斌如也, 而無括正, 何以別眞僞乎? 出三藏記集擧出綜理衆經目錄所列擧之疑經, 如寶如來經等, 共二十六部三十卷, 僧祐以本身所集輯作成新集疑經僞撰雜錄, 如比丘應供法行經等, 共二十部二十六卷, 另加上僧法尼所誦出經入疑錄, 如寶頂經等, 共四十四部, 總計卽有七十部疑僞經目;歷代三寶紀卷十五所引衆經別錄擧出疑經有十七部二十卷, 同卷李廓之魏世衆經目錄揭出非眞經六十二部, 非眞論四部, 全非經愚人妄稱經十一部;大唐內典錄卷十歷代所出疑僞論錄揭出一八三部三三四卷;大周刊定衆經目錄卷十五之僞經目錄列有二二八部四一九卷;開元釋敎錄卷十八疑惑再詳錄揭有十四部十九卷, 同錄僞妄亂眞錄有三九二部一○五五卷等. 疑僞經通常隨時代而續增, 在道安時原僅二十六部三十卷, 至僧祐時則增爲四十六部五十六卷, 增加約二倍;隋代彦琮時又增爲二○九部四九○卷;據唐代智昇之記錄, 又倍增爲四○六部一○七四卷. 經錄所傳之卷數雖未必十分正確, 但可作爲計算疑僞經隨時代增加之大致標準. 又依智昇開元錄所傳唐代疑僞經有四○六部, 卷數超過一千卷, 是値得注意的. 以開元錄爲例, 入藏經一○七六部五○四八卷, 其與前述疑僞經數相比, 則可得知當時大量疑僞經被製造出及流行之情形. 隋唐時代被認爲是中國佛敎之全盛期, 亦是疑僞經之盛行期. 自硏究之立場而言, 勢必追究有那些疑僞經, 及爲何有如此多之疑僞經等問題, 凡此, 皆爲疑僞經硏究之重要課題, 亦是了解民間信仰之有效方法. 但智昇之開元釋敎錄將被判定爲疑僞經者全部擯出大藏經之外, 因此前述之四○六部一○七四卷不許入藏, 故當時盛行民間之疑僞經至今大部分僅餘名稱, 甚至散佚. 雖然如此, 現藏之中仍收錄少數疑僞經. 然而近世以來, 從敦煌發現大量之佛典, 其中很多係已散佚之疑經. 日本昭和初年, 矢吹慶輝調査史坦因本及伯希和本, 自其中選出重要疑經五十餘卷, 收錄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疑似部). 其後半世紀間疑經之硏究遂有長足之進步. 近年來硏究疑經頗有成果者, 首推牧田諦亮之疑經硏究, 其中收錄未被收錄於大正藏第八十五冊之疑經原典三十卷. 此外, 提倡大乘起信論爲中國撰述說的望月信亨, 將疑經分爲有關道敎及俗信者, 有關護國及大乘戒菩薩修道階位者, 有關如來藏密敎者, 馬鳴所造之大乘起信論, 及假托馬鳴龍樹之諸論而論述者. 牧田諦亮更考察撰述疑經之意圖, 而將疑僞經歸納爲下列六類 : (一)疑經乃爲符合統治者之意而造, 如武則天時之大雲經等. (二)爲批判統治者之施政, 如仁王般若經, 三階敎之經典像法決疑經, 瑜伽法鏡經等. (三)考慮符合我國傳統五倫思想, 如父母恩重經, 盂蘭盆經, 須彌四域經, 淸淨法行經等. (四)鼓吹特定之敎義信仰, 如大佛頂首楞嚴經, 大般涅槃經後分, 大通方廣經, 觀世音三昧經等. (五)標示有現存特定個人之名, 如高王觀世音經, 僧伽和尙入涅槃說六度經, 勸善經等. (六)爲療病, 祈福等類之迷信者, 如四天王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 天地八陽神咒經, 佛說延壽命經, 佛說七千佛神符經. 其中, 尤以第六類之疑經爲最多. 此外, 亦有道敎徒盜用佛經敎義或章句而妄作者. 有關禪宗之疑經, 有法句經, 金剛三昧經, 禪門經, 法王經, 圓覺經, 其中金剛三昧經及圓覺經係被視爲翻譯經而入藏之疑經. [鳴沙餘韻, 昭和法寶總目錄卷一, 佛書解說大辭典佛典總論第二部第五章(小野玄妙)]
【위의사威儀師】
p3772-上→ 爲糾正衆僧威儀而負責指導之師. 於授戒期間, 或法會當中, 擔任極重要之職位, 其下設有從儀師多人.
【위의威儀】
p3771-下→ ①威嚴之態度. 謂起居動作皆有威德有儀則. 卽習稱之行․住․坐․臥四威儀. 又於佛門中, 出家之比丘․比丘尼, 戒律甚多, 且異於在家衆, 而有三千威儀, 八萬律儀和僧有三千威儀․六萬細行, 尼有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等之說. 一般謂戒重威儀輕, 若廣義解之, 則制敎之戒無非皆亦威儀之義, 例如二百五十戒中, 唯四重禁爲戒分, 餘之僧殘等總爲威儀分. 又如離性罪稱之爲具足戒, 其餘之遮戒則屬威儀, 皆可爲證. [菩薩善戒經卷五․大比丘三千威儀經,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八宗綱要卷上](參閱四威儀1728)
【위이긍사威爾肯斯】
p3771-上→ (Wilkins, Sir Charles; 1750~1836)英國之東方學學者. 本爲東印度公司之書記, 後設立孟加拉亞細亞協會, 致力於東方學之振興, 而爲最早硏究梵文碑文之西歐人. 西元一七八五年出版梵語寓言集與希多帕達莎(梵 Hitopadeśa)․薄伽梵歌(梵 Bhagavadgītā)等英譯本, 爲梵文原典英譯之始. 印度初任總督哈士汀克斯(Hastings, Warren; 1732~1818)爲了解印度之風土民情, 遂鼓勵翻譯工作, 由是乃促成古代印度法典翻譯風氣之盛行, 以此機緣, 氏遂成爲初期印度學之學者. 著有: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1779; Richardson's Persian and ArabicDictionary, 1806.
【위이삼威爾森】
p3771-中→ (Wilson, Horace Hayman; 1786~1860)英國印度學學者. 本爲東印度公司之醫師, 西元一八○八年任職加爾各答, 於其時勤修梵文, 且爲孟加拉亞細亞協會會長. 一八三三年任牛津大學敎授, 致力於印度學之復興. 著有:Dictionary inSanskrit and English, 1819; History of Cashmere, 1825; Select Specimensof the Theatre of the Hindus, 1826~1827; Ariana Antiqua, 1841; History ofBritish India from 1805 to 1835, 3vols., 1844~1848; Sanskrit Grammar,Rigveda-sanhit偵, 6vols., 1850~1888.
【위인실단爲人悉檀】
p5146-下→ 全稱各各爲人悉檀. 四悉檀之一. 佛化導衆生之敎法可分四個範疇(卽四悉檀), 爲人悉檀乃佛應衆生之根機與能力不同, 而說各種出世實踐法, 令衆生生起善根, 故又稱生善悉檀. [大智度論卷一](參閱四悉檀1758)
【위자순타違自順他】
p5679-中→ 違他順自之對稱. 謂違背自家之本性而隨順他性. 係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論眞如與無明之作用所立之名目. 卽隨緣眞如與成事無明二者相對, 且二者各具有違自, 順他, 違他, 順自等四種性質, 然違自卽含順他之意, 違他卽含順自之意, 故統稱爲違自順他, 違他順自. 就違自順他而言, 可分爲 : (一)眞如之違自, 謂眞如違背自家之本性而隱其眞體 ; 此爲流轉門之意. (二)眞如之順他, 謂眞如隨順他無明而顯現妄法 ; 此亦流轉門之意. (三)無明之違自, 謂無明違背自家之本性而詮示眞如之功德 ; 此爲還滅門之意. (四)無明之順他, 謂無明隨順他眞如而能知其名義而成淨用 ; 此亦還滅門之意. (參閱違他順自5678)
【위제희부인韋提希夫人】
p3989-下→ 韋提希, 梵名 Vaidehī, 巴利名 Vedehī. 又作鞞陀提夫人․毘提希夫人․吠提哂夫人. 意譯爲思勝夫人․勝妙身夫人․勝身夫人. 中印度摩揭陀國頻婆娑羅王之夫人, 阿闍世王之生母. 依觀無量壽經所載, 阿闍世將其父王頻婆娑羅幽閉於七重之室內, 企圖將其餓死, 夫人以酥蜜和麨塗於身, 諸瓔珞盛漿, 往探頻婆娑羅, 而觸怒於阿闍世, 故亦被禁. 兩人乃於禁閉處念佛, 求佛爲之說法, 佛遂顯神通, 爲之演說觀無量壽經. 故知淨土法門, 乃佛因韋提希夫人而說. [雜阿含經卷四十六․慧印三昧經․出曜經卷二十]
【위지을승尉遲乙僧】
p4513-上→ 七世紀唐代畫家. 于闐人(一說吐火羅人). 尉遲爲姓, 乙僧係相對於其兄甲僧之稱而言 ; 竝相對其父尉遲跋質那大尉遲之稱, 乙僧則稱爲小尉遲. 父子均擅長繪畫, 父跋質那擅長繪製外國故實․佛像․鳥獸等壁畫, 唐初授以宿衛官, 且封郡公 ; 乙僧亦擅於丹靑, 用筆緊勁, 如屈鐵盤絲. 唐貞觀初年, 受該國國王推薦, 以畫藝仕於太宗, 唐室授以宿衛官, 封郡公. 寂年與年壽均不詳. 作品有長安慈恩寺之千臂千鉢曼殊師利菩薩像․光宅寺七寶臺後之降魔變․洛陽大雲寺三門東兩壁之鬼神及佛殿菩薩六尊․淨土經變等. 其畫風受伊朗陰影暈染之影響, 逈異於中土, 世稱凹凸畫. [歷代名畫記卷二․卷三․卷八․卷九․太平廣記卷二一一․宣和畫譜卷二․圖繪寶鑑乙僧傳, 畫鑒]
【위타론사韋陀論師】
p3990-中→ 韋陀, 梵名 Veda. 又作皮陀․毘陀․吠陀, 意譯作智論․明論. 印度古代二十種外道之一. 據外道小乘涅槃論所載, 此一外道主張一切萬物均爲梵天所造, 而梵天則自毘濕笯(梵 Vi湯鏑u)之臍中所生出;竝謂婆羅門生自梵天之口, 刹帝利生自梵天之兩臂, 吠舍生自兩髀, 首陀羅生自兩脚跟;又謂大地乃人類修行福德之道場, 一切大地所出之華草乃作爲供養梵天之用者;諸禽獸豬羊等乃梵天所化, 故以之爲犧牲供養, 可令彼等得生梵天. 蓋此類思想大多衍自印度古奧義書(梵 Upaniṣad)及摩訶婆羅多(梵 Mahābhārata)之中. [大智度論卷八․十住毘婆沙論卷十․分別功德論卷一]
【위타순자違他順自】
p5678-下→ ①因明用語. 違他, 違反敵者(問難者), 卽爲敵者所不同意 ; 順自, 順從立論者自己, 卽立論者自己所承認其爲眞理者. 於因明三支作法中, 僅宗(命題)支須違他順自. 宗若不順自, 立論者應不肯建立 ; 宗若不違他, 則又無須建立. 至於宗支所藉以構成之名詞及因(理由), 喩(譬喩)二支, 則須順自, 又須順他, 始爲圓滿命題.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 ②違自順他之對稱. 謂違背他性而隨順自家之本性. 係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論眞如與無明之作用所立之名目. 卽隨緣眞如與成事無明二者相對, 且二者各具有違自, 順他, 違他, 順自等四種性質, 然違自卽含順他之意, 違他卽含順自之意, 故統稱爲違自順他, 違他順自. 就違他順自而言, 可分爲 : (一)眞如之違他, 謂眞如反對他無明妄染, 顯現自家之德 ; 此爲還滅門之意. (二)眞如之順自, 謂眞如隨順自家之本性, 內自重於無明, 令起淨用 ; 此亦還滅門之意. (三)無明之違他, 謂無明違背他眞如之理體而覆眞理 ; 此爲流轉門之意. (四)無明之順自, 謂無明隨順自家之本性而成妄心 ; 此亦流轉門之意. 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中本(大四四․二五五下) : 謂眞如有二義 : 一不變義, 二隨緣義. 無明亦有二義 : 一無體卽空義, 二有用成事義. 此眞妄中, 各由初義, 故成上眞如門也 ; 各由後義, 故成此生滅門也. 此隨緣眞如及成事無明亦各有二義 : 一違自順他義, 二違他順自義. 無明中初違自順他亦有二義 : 一能反對詮示性功德, 二能知名義成淨用. 違他順自亦有二義 : 一覆眞理, 二成妄心. 眞如中違他順自亦有二義 : 一翻對妄染顯自德, 二內熏無明起淨用. 違自順他亦有二義 : 一隱自眞體義, 二顯現妄法義.
【위타천상당韋馱天上堂】
p3990-下→ 禪林用語. 叢林中, 特指於庫院裡, 典座等爲大衆之說法.
【위타천韋馱天】
p3990-中→ 韋馱, 梵名 Skanda, 巴利名 Khanda. 又作塞建陀天․私建陀天․建陀天․違馱天. 或稱韋將軍․韋天將軍. 本爲婆羅門敎之神, 又稱迦絺吉夜(梵 Kārttikeya, 意譯六面子)․鳩摩羅(梵 Kumāra , 巴同, 意譯童子)․善梵(梵 Subrahmā, 巴同), 原爲戰神, 有六頭十二臂, 手執弓箭, 騎孔雀. 此神之崇拜最初流行於南印度, 五世紀後傳到北印度, 被大乘佛敎吸收而爲伽藍之守護神, 爲南方增長天八大將軍之一, 乃四天王下三十二將軍之首. 生而聰慧, 早離塵欲, 修淸淨梵行童眞之業. 受佛陀付囑而鎭護東西南三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 世傳佛陀涅槃時, 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 韋馱天乃急追取還. 其形像身著甲冑, 合掌, 腕捧寶劍. 於我國, 自唐初之道宣律師感得其像後, 各處之伽藍均設有其神像. 有關其名稱, 金光明經卷三鬼神品稱之爲違馱天神, 義淨所譯之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則譯作塞建陀天;又經軌中多稱爲塞建陀或建陀天, 而不作韋馱天. 蓋金光明經所記之違馱天係爲建馱天之誤寫, 梵語應譯作私建陀. [慧琳音義卷二十五․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六]
【위타천풍경韋馱天諷經】
p3991-上→ 卽每月五日, 早課諷經之後, 於韋馱天尊像之前, 諷誦般若心經․消災咒等回向, 稱爲韋馱天諷經. [瑩山淸規卷上月中行事]
【유가갈마瑜伽羯磨】
p5533-中→ 梵語 yogakarman. 授戒之作法, 稱爲羯磨. 瑜伽羯磨, 指瑜伽師地論所說之授戒作法, 乃法相三乘家所相承.
【유가경瑜伽經】
p5532-下→ 梵名 Yoga-sūtra. 爲印度六派哲學中瑜伽學派(梵 Yoga)之根本經典. 相傳此經係巴丹闍梨(梵 Patañjali)於西元前一五○年間所編, 然現存之經典則成書於西元四○○年至四五○年頃, 屬婆羅奈斯梵語叢書第七十五號(Benares Sanskrit Series, No.75), 共計四章一九四經. 內容包括 : (一)三昧, 由修習與離欲以控制量, 顚倒, 分別, 睡眠, 記憶等五心之作用, 而達三昧之境地. (二)八種實修法, 卽 : (1)制戒(梵 yama), 持守不殺生, 眞實, 不盜, 不婬, 無所有等五戒. (2)內制(梵 niyama), 包含淸淨, 滿足, 苦行, 修學, 歸依最高神等. (3)坐法(梵 āsana), 用以保持身體之安定, 快適. (4)調息(梵 prāṇāyāna), 卽調理呼吸. (5)制感(梵 pratyāhāra), 遠離感官與對象. (6)執持(梵 dhāraṇa), 將心定於一處. (7)靜慮(梵 dhyāna), 定心之後, 致力於觀念之集中. (8)三昧(梵 samādhi)之境. (三)經由實際修行, 可獲得種種超人之知識, 能力, 如了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他心知, 隱遁身形等. (四)由修行而脫離自性(梵 prakṛti), 得以獨存(梵 kaivalya), 乃至完成解脫. [ヨーガ․スートラの成立と佛敎との關係(金倉圓照), 宗敎神祕主義(岸本英夫)]
【유가론기瑜伽論記】
p5533-中→ 凡二十四卷. 唐代遁倫集撰. 又稱瑜伽師地論記.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二冊. 乃糅錄諸師有關瑜伽師地論之釋文. 主要依據窺基之瑜伽師地論略纂一書, 列擧所爲, 所因, 宗要, 藏攝, 解題, 釋文等六門, 前五門中多抄錄窺基之文, 次於釋文中先列出略纂之注解, 後擧出順憬, 文備, 玄範, 神泰, 惠景, 圓測, 元曉, 神廓, 僧玄等諸家之說. 然瑜伽師地論於六十六卷以下缺略纂之釋文, 故遁倫多援引神泰, 惠景二師之說, 而鮮有自說.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卷二]
【유가법수瑜伽法水】
p5529-下→ 卽密敎三密瑜伽敎法之傳承. 所謂瑜伽, 在密敎一般稱爲三密瑜伽 ; 此因眞言行者之瑜伽終歸於身, 語, 意三密之行.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謂, 毘盧遮那佛之身, 語, 意爲三密 ; 或以一切身業, 一切語業, 一切意業爲三密, 卽佛敎通常所稱之三業. 所謂法水, 係指爲傳法所擧行之密敎最高儀式(卽傳法灌頂)中, 以大壇五甁中之加持香水灌於受者之頂, 洗浴弟子之心品, 其後傳以最究極之法而言. 準此, 爲參加灌頂之儀式而入壇受法, 卽稱爲浴(沐)瑜伽法水或汲瑜伽法水. [金剛頂經瑜伽十八會指歸, 大日經疏卷三]
【유가사지론석瑜伽師地論釋】
p5532-中→ 全一卷. 最勝子等諸菩薩造, 玄奘譯. 又稱瑜伽論釋.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爲瑜伽師地論最古之注疏. 最勝子(梵 Jinaputra, 音譯作辰那弗多羅), 係佛陀入滅後一千一百年之北印度鉢伐多國人, 投於護法之門下, 爲唯識十大論師之一. 本書闡釋瑜伽論之大綱, 初明造論緣起, 次釋瑜伽師地與本地分十七地之名義. 全書共分所爲, 所因, 名義, 宗要, 藏攝, 釋文等六門, 爲歷來法相宗學者必習之書.
【유가사지론약찬瑜伽師地論略纂】
p5532-上→ 凡十六卷. 唐代窺基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三冊. 又作瑜伽師地論略纂疏, 瑜伽論略纂, 瑜伽鈔. 本書係法相宗主要經典瑜伽師地論之注疏. 內容初依最勝子等之瑜伽師地論釋載七言七行之歸敬頌, 次立所爲, 所因, 宗緖, 藏攝, 釋題, 釋文等六門, 爲硏究瑜伽論者必讀之指南. 撰者窺基爲玄奘之高足, 法相宗之初祖. [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十,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二]
【유가사지론瑜伽師地論】
p553ㅂ-中→ 梵名 Yogacārabūṃmi. 彌勒講述, 無著記. 略稱瑜伽論.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 係瑜伽行學派之基本論書, 亦爲法相宗最重要之典籍, 更爲我國佛敎史上之重要論書. 內容記錄作者聞彌勒自兜率天降至中天竺阿踰陀國之講堂說法之經過, 其中詳述瑜伽行(梵 yogacāra)觀法, 主張客觀對象乃人類根本心識之阿賴耶識(梵 ālayavijñāna)所假現之現象, 須遠離有與無, 存在與非存在等對立之觀念, 始能悟入中道, 爲硏究小乘與大乘佛敎思想之一大寶庫. 由於本論廣釋瑜伽師所依所行之十七地, 故又稱十七地論. 又十七地之中, 尤以菩薩地爲重要. 本書之漢譯本有數種, 以玄奘所譯之瑜伽論一百卷爲最著. 全書分爲五分 : (一)本地分, 廣說瑜伽禪觀境界十七地之義, 爲百卷中之前五十卷, 乃本論之主體. (二)攝決擇分, 顯揚十七地之深義, 爲其次之三十卷. (三)攝釋分, 解釋諸經之儀則, 爲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四)攝異門分, 闡釋經中所有諸法之名義差別, 爲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五)攝事分, 明釋三藏之要義, 爲最後之十六卷. 除玄奘所譯之外, 本論之異譯本有北涼曇無讖之菩薩地持經(十卷), 劉宋求那跋摩之菩薩善戒經(九卷), 梁眞諦之決定藏論(三卷), 三本均爲節譯本. 漢譯本外, 另有藏譯本. 本論之注疏極多, 較重要者有論釋一卷(最勝子等), 略纂十六卷(窺基), 疏十卷(神泰), 記二十四卷(遁倫). [大唐內典錄卷五, 開元釋敎錄卷八, 卷十四,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三]
【유가상승瑜伽上乘】
p5529-中→ 又作瑜伽最上乘. 眞言密乘之美稱. 密敎係以瑜伽爲宗之敎, 自稱爲諸敎中之最上者, 故稱爲瑜伽上乘.
【유가瑜伽】
p5529-上→ 梵語 yoga 之音譯, 巴利語同. 意譯作相應. 依調息(調呼吸)等方法, 集中心念於一點, 修止觀(奢摩他與毘鉢舍那)爲主之觀行, 而與正理相應冥合一致. 於密敎, 盛行三密瑜伽相應之說(又作三密相應說). 行此等瑜伽觀行者, 稱爲瑜伽師. 依瑜伽師而行之境界, 稱作瑜伽師地. 瑜伽師地論一書卽從五識身相應地說至無餘依地之十七地. 奉持該論之學派, 稱爲瑜伽派(外道中, 另有所謂瑜伽外道者). 此外, 瑜祇(梵 yogin, 巴同)卽有瑜伽者之意, 係指行瑜伽觀行之人. 三昧(梵 samādhi, 巴同), 禪定(梵 dhyāna, 巴 jhāna)卽行瑜伽法之一.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本之說, 相應之義有五 : (一)與境相應, 謂不違一切法之自性. (二)與行相應, 謂與定慧等行相應. (三)與理相應, 謂安立非安立等二諦之理. (四)與果相應, 謂能得無上之菩提果. (五)與機相應, 謂旣得圓果, 利生救物, 赴機應感, 藥病相應. 於上記五義之中, 顯敎多取與理相應之義, 如瑜伽唯識之瑜伽 ; 密敎多取與行相應之義, 如瑜伽三密之瑜伽. [解深密經卷三分別瑜伽品,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四, 解深密經疏卷六, 大日經疏卷三]
【유가종瑜伽宗】
p5529-中→ 又作瑜伽派. ①法相宗在印度稱爲瑜伽宗, 係奉持瑜伽師地論之學派. 於印度大乘佛敎中, 與中觀派相對. 此宗派以彌勒爲初祖, 無著繼之, 其後有世親, 陳那, 親勝, 火辨, 安慧, 戒賢, 智光等, 相繼發揮三性中道之旨, 提倡觀行萬法唯識之理, 以悟入眞如之性. 其後此敎派傳入我國, 漸分爲地論宗, 攝論宗, 法相宗, 而以法相宗爲盛行. 義淨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五下) : 所云大乘, 無過二種, 一則中觀, 二則瑜伽. (參閱瑜伽派5530). ②密敎(眞言宗)之異名. 有時別指胎藏界之宗義(稱大日宗), 而相對於金剛界之宗義(稱金剛頂宗).
【유가진령瑜伽振鈴】
p5532-中→ 卽修瑜伽行之振鈴. 瑜伽, 意譯爲相應, 意謂集中精神, 與本尊融會. 密敎稱爲三密瑜伽之行, 而加以實修. 修此法之規模爲四度加行法, 卽依一定之行規供養禮拜諸尊, 竝體驗各本尊證悟之境地, 以達卽身成佛之道. 修法中用振鈴之作法, 卽爲招請本尊聖衆安座於眼前之道場, 而以振鈴奏樂, 表示歡待之意. 所振之鈴, 有五股鈴, 三股鈴, 獨股鈴, 九股鈴等多種, 因股杵形之異而用各種名稱. 振鈴之方法在密敎之事相上, 因各派之異而有諸流之作法. 一般謂其意義在於驚覺, 供養, 歡喜, 說法, 奉送等 ; 在世間法表示供養或歡喜之意, 出世法卽作爲佛說法之音聲. 以其能驚醒衆生之長眠迷惑, 令彼等悉入佛道, 故又解作驚覺之義. [金剛童子持念經, 攝眞實經卷下]
【유가파瑜伽派】
p5530-上→ ①奉行瑜伽師地論等敎說之宗派. 又作瑜伽宗, 瑜伽行派. 卽行於印度, 與中觀派對立之大乘佛敎敎派. 初祖爲四, 五世紀之彌勒論師, 以宣說瑜伽師地論, 辯中邊論頌, 大乘莊嚴論等而奠定開宗之基. 其後, 無著稟其敎旨, 著攝大乘論, 顯揚聖敎論等. 未久, 世親繼之, 撰十地經論, 唯識三十論頌等以光顯敎說. 世親之弟子陳那亦作觀所緣緣論, 入瑜伽等論著以宣揚瑜伽思想, 復著因明正理門論而定因明之論式. 同時復有親勝, 火辨二大論師注釋世親之唯識三十論頌. 相繼而起者另有德慧, 安慧, 護法, 難陀, 淸辨, 戒賢, 淨月, 勝友, 最勝子, 智月, 法藏, 智光, 無性, 親光, 德光等諸師, 相繼發揮三性中道之旨, 提倡觀行萬法唯識之理, 以悟入眞如之性. 瑜伽派本與中觀派世代對立, 彼此論難. 然八世紀初, 寂護及弟子蓮華戒融合中觀自立派(梵 Mādhyamika-svātantrika)與瑜伽派之思想, 成立瑜伽中觀自立派(梵 Yogā. āra-mādhyamika-svātantrika). 此派思想, 有關勝義諦者乃採用中觀自立派之論點, 有關世俗諦者則依據瑜伽唯識之立場. 八世紀後, 印度佛敎傳入西藏, 西藏佛敎改革者宗喀巴以甚深觀, 廣大行, 意圖綜合般若中觀與瑜伽唯識兩派. 八, 九世紀以後, 瑜伽派爲中觀派綜合攝取, 獨立學派不復存在. 在我國, 以北涼曇無讖所譯之菩薩地持經(卽瑜伽師地論菩薩地), 劉宋求那跋摩之菩薩善戒經, 及北魏菩提留支, 勒那摩提等之唯識二十論, 十地經論等爲瑜伽派經論之最早譯介. 其後, 我國之瑜伽派漸分爲地論宗與攝論宗 ; 前者係以十地經論爲主, 後者則以攝大乘論爲主. 兩宗雖同立八識緣起之說, 然地論宗以阿賴耶識與如來藏心同視爲眞識, 攝論宗則視阿賴耶識爲妄識, 故別立第九阿摩羅識, 此爲兩宗論點最大之歧異. 直至唐代, 玄奘譯出瑜伽師地, 顯揚聖敎, 辯中邊等諸論, 又糅譯十大論師之唯識三十頌釋論, 編成成唯識論等書, 方乃展開法相宗之敎說, 而盛行於我國與日本. [大唐西域記卷九, 卷十,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 印度哲學硏究卷五(宇井伯壽)](參閱中觀派1037, 空有論爭3473). ②爲印度六派哲學之一. 通常又被稱爲瑜伽外道, 相應外道. 主張瑜伽修行, 能達到解脫之境界. 其哲學係根據數論學派而立論, 所異者, 持神我(梵 puruṣa)爲最高神之有神論立場. 相傳西元五世紀頃巴丹闍梨(梵 Patañjali)出世, 蒐集當時有關瑜伽諸說, 撰成瑜伽經(梵 Yoga-sūtra), 始確立該派學說(一說巴丹闍梨編於西元前一五○年間). 由於受到無神論之數論學說影響, 其神僅止於冥想之方法與對象. 認爲世界之所以苦乃源自無明, 此卽爲神我與自性(梵 prakṛti)之結合 ; 當無明被明知(梵 viveka)消除時, 神我卽從物質之束縛中解放獨存, 由此解脫達到完全圓滿之狀態. 爲得此明知, 對於實踐方法擧說瑜伽八支(守戒, 自我道德培養, 養成良好坐姿, 控制呼吸, 控制感官, 集中注意力, 冥思, 禪定), 從有想三昧而入無想三昧之無心狀態卽是解脫. 又爲達到此一境界, 遂完成修行法之組織, 此乃瑜伽派之特質. 毘阿沙(梵 Vyāsa, 450~500?)曾對瑜伽經作完整之注釋, 其後第九世紀瓦卡帕提米拉(梵 Vā. aspatimiśra, 800~880?)更加以複注, 廣爲一般採用. 然此學派勢力今已殆然無存. [十住毘婆沙論卷三, 大毘婆沙論卷八十一, 瑜伽師地論卷二十八, 印度六派哲學綱要(李世傑)]
【유각惟覺】
p4578-中→ (1922~ )臺灣嘉義人, 俗姓黃. 名開通. 號獨峰. 幼年隨嘉義縣淸華山德源禪寺永錫法師出家, 民國四十五年(1956)於屛東東山寺受具足戒. 曾負笈日本九年, 入京都宗玄禪門高等學院, 竝參學於東京平林禪堂․岐平正眼禪堂. 於臨濟宗禪學造詣精深. 六十三年創辨淸華山德源禪學院, 培植禪宗人材, 且於德源禪寺之重建頗多建樹. 師曾任臺南縣學甲法源禪寺住持, 現任淸華山德源禪寺住持, 以及嘉義佛敎支會理事長. 著有臨濟禪師語錄講話․廓庵禪師十牛圖講話.
【유간무간대有間無間對】
p2448-下→ 爲淨土門於正行․雜行相對中, 所立的五種得失之一. 正行者, 憶念無間斷, 故稱無間 ; 雜行者, 憶念有間斷, 故稱有間. [選擇本願念佛集](參閱正雜二行2005)
【유간有間】
p2448-下→ 爲無間之對稱. 間, 間雜或間隔之義. 有間, 卽指各種心識作用互相間雜, 或指時間及空間上之間隔. 如往生論註卷上所謂之有間心, 又如日僧法然之選擇本願念佛集所說修雜行者對阿彌陀佛之憶念常間斷, 故稱有間. 凡此, 皆含有時間間隔之意.
【유건달라산踰健達羅山】
p6315-下→ 梵名 Yugaṃdhara. 七金山之一. 又作由乾陀羅山․遊犍陀羅山․踰乾陀羅山․樹巨陀羅山․喩漢多山. 略稱乾陀山. 以山峰上有二隴道, 猶如車跡, 故意譯持雙. 係黃金造成, 高四萬由旬, 爲位於須彌山與鐵圍山間七金山中最內之山, 與須彌山相距八萬由旬. [俱舍論卷十一․慧苑音義卷上](參閱七金山100)
【유견有見】
p2431-下→ ①梵語 astiva-niśrita, 巴利語 atthitā 指執著於有之偏見. 又作常見. 卽妄執世間萬物皆具有恆常不變的實體之見解, 如認爲吾人固定不變, 我體常存 ; 又如主張人常爲人, 畜生常爲畜生, 貧富恆常不變動等說法, 皆屬有見. 法華玄贊卷四本(大三四․七二五中) : 若有者, 執我後身爲有, 常見也 ; 若無者, 執我後身爲無, 斷見也.[雜阿含經卷二․中阿含經卷二十六․法華經方便品․大智度論卷七․大毘婆沙論卷二○○․法華經義疏卷四]. ②梵語 sanidarśana. 爲無見之對稱. 見, 爲眼觀照根色之義 ; 以色眼有見, 故稱有見. [俱舍論卷二](參閱常見4526)
【유결有結】
p2448-中→ 有, 生死之果報 ; 結, 可招感果報之煩惱. 謂貪․瞋․癡等諸煩惱, 能束縛人, 而使住於生死境界之中, 不得出離, 故稱有結. 法華經序品(大九․一下) : 盡諸有結, 心得自在.[法華文句卷一上]
【유경무식唯境無識】
p4423-下→ 爲唯識無境之對稱. 係承認外境爲實存之主張. 有宗護法論師主張唯識無境說, 謂一切諸法皆唯心所現, 唯有內在心識, 而無外在境界 ; 對此, 印度中觀派空宗淸辨論師則認爲於眞諦中, 心․境共爲眞空 ; 於俗諦中則立唯境無識之義, 卽色與心識竝存, 因內識有境有心, 心必依境而起. 另亦指順世外道(印度唯物論者)所主張之地․水․火․風四大之極微爲常實, 四大極微之外, 無有他物.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大四五․二六○中) : 順世外道及淸辨等成立境唯, 爲簡於彼言識之唯.(參閱唯識無境4428)
【유경乳經】
p3038-中→ 指華嚴經. 天台宗以五時八敎判立佛陀一代之敎說, 而於五時之中, 分別以乳․酪等五味配於華嚴․鹿苑等五時之經, 華嚴經卽佛陀於華嚴時所說之經, 相當於五味中最初之乳味, 故稱爲乳經. 法華玄義卷二上(大三三․六九二下):乳經, 一種因果廣高長, 一種因果狹下短, 則一麤一妙. 此外, 佛陀於鹿苑時所說之四阿含等經, 稱爲酪經;於方等時所說之維摩․思益等經, 稱爲生酥經;於般若時所說之般若等經, 稱爲熟酥經;於法華涅槃時所說之法華․涅槃等經, 稱爲醍醐經.
【유경惟勁】
p4577-上→ 五代禪僧. 福建永泰人. 生卒年不詳. 出家後, 參謁雪峰義存, 竝爲其法嗣. 其後參訪諸方, 住江西南嶽之般舟道場, 楚王欽迎, 敕住報慈東藏, 賜紫衣及寶文(聞)大師之號. 後梁開平年間(907~911)編集續寶林傳四卷․南嶽高僧傳, 竝著有鏡燈頌․游澓頌, 防邪論․釋贊․象骨偈․勁和尙覺地頌等. [祖堂集卷十一․宋高僧傳卷十七․景德傳燈錄卷十九]
【유공용有功用】
p2429-中→ 梵語 sābhoga. 指假借身․口․意之動作, 而修習無相觀. 亦卽不能任運修習無相觀, 尙須藉方便加行者. 若不假借身․口․意三者而修行, 於自然而然之狀態下, 任運自如者, 則稱爲無功用(梵 an-ābhoga). 於菩薩十地之中, 七地以前之菩薩, 未能自然而然地修習無相觀, 必須藉努力加行方可修習, 故稱爲有功用地. 而八地以後之菩薩, 則稱爲無功用地. 然若就佛果而言, 則八地以上亦屬有功用, 唯佛果爲無功用. 此外, 天台宗以別敎之初地以前, 及圓敎之初住以前爲有功用, 稱爲初地初住證道同圓. [十地經卷六․梁譯攝大乘論卷下․成唯識論卷九․華嚴經探玄記卷九․卷十三․四敎義卷十一]
【유공有空】
p2435-中→ 爲空有之對稱. 有者, 指現象界所羅列之萬物之相 ; 空者, 指一切現象存在之實體畢竟空無. 有卽是空(眞空), 稱爲有空 ; 空卽是有(妙有), 則稱爲空有. 關於有․空二者之關係, 據肇論第二不眞空論載, 雖有而無者, 卽所謂之非有 ; 雖無而有者, 卽所謂之非無. 又有相爲空性, 而空性亦爲有相之說, 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之色卽是空, 空卽是色等諸說, 皆爲有空不二之境界, 乃大乘無所得敎義之眞髓. [維摩經入不二法門品․中觀論疏卷四․三論玄義卷二]
【유과有果】
p2433-下→ 爲有爲法之別稱. 有爲法, 謂因果生滅相續, 必有結果, 故稱有爲法爲有果. 俱舍論頌疏卷一(大四一․八一九中) : 有爲有果, 無爲無果. 是故有爲, 名爲有果.(參閱有爲2445)
【유관도劉貫道】
p5961-上→ 元代中山(河北正定)人. 字仲賢. 善於繪畫, 尤工佛像. 元貞元年(1295), 以繪成宗御容而得任御居使. 於道釋人物之描繪, 風格技巧多取法自晉唐之畫風, 所繪應眞(羅漢), 容姿生動, 風度優雅, 觀其畫, 彷彿置身其中, 可謂高出時輩之神筆.
【유관정流灌頂】
p3866-下→ 本佛敎用語. 又作流水灌頂․流旛灌頂. 將灌頂幡或塔婆漂流於河海, 以利益水中鱗介等之儀式. 例如在水邊立塔婆爲柱, 上掛幡, 加櫁葉, 與塔婆流放於水中, 目的爲使水中魚貝․水鳥․鬼族, 及無主死骸․白骨等結佛緣. 此儀式非經軌所說, 乃日本古德照經軌之旨而施設之. 其做法隨各流派而異. [寂照堂谷響續集卷五]
【유광불경乳光佛經】
p3038-上→ 全一卷. 又稱乳光經. 西晉竺法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七冊. 內容敘述佛陀因風疾, 命阿難至梵志摩耶利處乞取牛乳;梵志譏嫌, 以暴烈之母牛供乳, 時帝釋天化作童子取乳竝說偈, 母牛聞佛名一反暴烈之性而歡喜供養. 佛陀乃爲阿難等說母牛之過去世因緣, 謂母牛過去世時爲一長者, 愛貪高利, 竝好牴觸他人, 因此, 死後墮爲牛身;今生罪畢, 聞佛之名而供佛牛乳;依此因緣, 未來當成就佛果, 名爲乳光佛. [大唐內典錄卷二․開元釋敎錄卷二]
【유괴有愧】
p2451-中→ 卽有慚愧心之意. 亦卽對自己之所做所爲, 産生反省․慚愧之心. 遺敎經(大一二․一一一一中) : 有愧之人, 則有善法.如此方能不斷的糾正自己之言行, 以求新․求進步.
【유교경론遺敎經論】
p6321-上→ 全一卷. 印度天親菩薩造, 南朝陳代眞諦譯.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六冊. 此論乃釋論遺敎經之書. 分七科釋之, 以闡述菩薩所修之敎法. 依此論釋, 遺敎經乃屬大乘部. 注疏有遺敎經論記三卷(觀復)․遺敎經論住法記一卷(元照)等.
【유교경遺敎經】
p6320-下→ 全一卷. 後秦鳩摩羅什譯. 又稱佛垂般涅槃略說敎誡經․遺經․佛臨涅槃略誡經․略說敎誡經․佛遺敎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二冊. 內容敘述釋尊在拘尸那羅之沙羅雙樹間入涅槃前最後垂敎之事蹟, 謂佛入滅後, 當以波羅提木叉(梵 prāṭimokṣa , 巴 pāṭimokkha, 戒條․戒本)爲本師, 以制五根, 離瞋恚․憍慢等, 勉人不放逸, 而精進道業. 禪門尤重此經, 與四十二章經․潙山警策合稱佛祖三經.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十四․歷代三寶紀卷八․卷十一]
【유교무인有敎無人】
p2441-下→ 謂唯有敎法, 而無實際行證之人. 與果頭無人同義. 天台宗之判敎中, 以三藏敎的斷惑之位․通敎之八地以上․別敎之初地以上爲有敎無人. 蓋於天台宗之藏․通․別三敎, 若就行人稟敎(因)之觀點而言, 旣有敎法亦有趨向極果修行之人, 故稱有敎有人 ; 然若就因成果滿(果)之觀點而言, 則僅有敎法而實無證得極果之人, 故稱有敎無人. 此係因三藏敎之根機歷三大阿僧祇劫卽可成爲後敎(通敎․別敎․圓敎)之人, 通敎八地以上之人卽可了知中道之理, 別敎初地以上之人同於圓敎之初住位, 故三敎中之修行者, 皆於因中卽蒙受被接之利益, 而皆被接入後敎中, 因此實際上竝無證得三敎極果之人. 天台宗藉此以顯示藏․通․別三敎爲方便權敎之意. 此外, 淨土宗基於上述之說法, 認爲末法時期中, 以自力修行之聖道門, 因證果困難, 故唯有敎法, 而無實證之人, 此卽有敎無人 ; 而以他力修行之淨土門, 則易修易證, 故爲有敎有人․有敎有證. [四敎義卷十二․摩訶止觀卷三下․安樂集卷上․維摩經玄疏卷四․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四](參閱果頭無人3324)
【유교儒敎】
p6205-上→ 指儒家之敎化. 亦卽孔子(552 B.C.~479 B.C.)言敎之傳統思想. 一般以儒家․儒學․儒敎三者爲同義詞, 而儒․釋․道竝稱爲三敎之說, 由來已久. 蓋儒家有祭天․拜祖․祀孔等宗敎性活動, 於傳統社會中産生極大之功能;歷來大儒如董仲舒․韓愈․康有爲等, 亦致力於將儒家變成儒敎. 儒家修己治人之倫理說, 含有濃厚之政治思想. 其思想中心爲仁, 廣義言之, 仁爲一切德目之總稱;狹義而言, 仁卽愛人. 仁與義․禮․智․信, 合爲五常, 又稱五德. 孔子在春秋時代末期, 曾周遊列國, 欲匡正漸趨敗壞之政治與道德風氣, 遊說諸侯效法堯․舜․文․武, 力行仁政, 恢復西周時之社會秩序, 其思想․敎說詳載於論語. 戰國時代, 孟子承襲孔子之學說, 力倡仁義之道, 省察人內在之本性而主張性善說, 闡揚善德本性之王道論. 荀子則倡言性惡說, 認爲必須以聖人所制定之敎化․禮儀, 約束人之行爲, 使其向善. 其後, 奏始皇焚書坑儒之擧, 則對儒家及其他學派構成打擊. 至漢代, 武帝採董仲舒獻策, 獨尊儒術, 於建元五年(136 B.C.)設置詩․書․易․春秋․禮等之五經博士, 五經遂成爲政治階級之必學科目. 故漢代以降, 至於淸代, 儒家之思想傳統爲王朝禮制有力之支柱, 亦爲國人生活之軌範. 董仲舒有關陰陽五行․災異, 及天人感應等思想, 則導致原有儒學之變質. 漢儒因硏究經典, 又産生兩派對立之今文經學古文經學, 當時通行之隸書所輯錄之經書稱今文經, 西漢中期陸續發掘之先秦古籍則爲古文經. 後漢儒者致力於注釋經典, 以訓詁功夫探究經文眞義, 一掃今文學家陰陽讖緯之說, 此一風氣延續至唐代. 東漢末年, 鄭玄注釋群經, 以古文經爲本, 兼採今文經, 集經學之大成, 而成爲一代大師. 魏晉之世, 士人重視老․莊․易之玄理, 稱三玄學, 産生將老子與易經合論之風氣, 解釋儒典時亦受老莊思想所影響, 如王弼注周易, 何晏作論語集解等, 均富含老莊思想色彩. 至南北朝時, 儒學有南北之分, 北學以徐遵明爲代表, 著有春秋義章三十卷;南學以皇侃爲代表, 著有禮記義疏五十卷․論語義疏十卷等. 至唐代, 孔穎達等作五經正義, 多採南學之義, 爲統一南北經學之作, 成爲科擧考試之標準本. 歷南北朝․隋․唐之世, 佛道二敎興盛, 儒敎勢力趨弱. 韓愈崇信孟子, 撰原道一文, 力陳先王之道, 欲建立儒敎之道統觀, 以對抗佛道二敎. 其思想可謂開啓宋代儒學之先河. 宋代儒學稱宋學․道學․理學․理氣學․性理學․朱子學․程朱學․新儒學等, 矚目宇宙本體論與心性問題, 竝由理與氣之形而上與形而下, 討論修身爲人之道, 以期確立人類之道德倫理. 對於傳統儒學而言, 宋學添加宗敎性與哲學性, 所述之理․心性․宇宙問題等, 皆爲先儒所罕言;雖欲中興儒學, 抵制佛道二敎, 然無形中已蹈襲佛․道之理論及方法, 尤受佛敎華嚴․禪宗思想, 及道家之天道觀等影響, 故一方面强烈批判他敎之說. 另方面亦與他敎之說調和. 周敦頤首開理學之風, 著太極圖說, 明示宇宙萬物由太極本體衍生, 人爲萬物之靈, 具五行善性, 適當之發揮卽爲仁義. 繼之, 程顥․程頤․張載等闡揚理․氣之學, 成爲北宋理學三派. 南宋朱熹集理學之大成, 主張道屬形而上, 無形無影, 乃抽象之原理或槪念;器屬形而下, 有情有狀, 爲具體之事物. 又理爲形而上之道, 乃生物之本;氣爲形而下之器, 乃生物之具, 故主張理․氣二元論. 此外, 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爲四書, 著四書集註, 四書之名由此而起. 陸九淵反對朱子學說, 提倡心卽理一元論. 元代儒者金履祥․許衡等, 崇尙程朱之學. 明代王守仁承襲心卽理學說, 創立陽明學派, 與朱子之說抗衡. 至淸代, 儒家欲探究孔學之眞貌, 紛紛揚棄宋學, 而從事考證․訓詁等工作, 成爲當代學術之重心. 顧炎武首開風氣, 閻若璩․胡渭等承此徵實之風, 以嚴謹之考據批判朱子學. 其時考證學者輩出, 對經典義理之闡明頗有貢獻. 然考證之學, 每以一字一句之考據工夫作基礎, 長久發展之下, 缺乏探討整體思想之性質, 無法建立其獨立之思想系統, 乃至被譏爲支離破碎之學. 至近代, 思想界亦有排孔․尊孔之論諍, 民國初年康有爲於上海組織孔敎會, 主張定孔敎爲國敎. 另一方面, 在五四運動全盤西化之口號下, 儒家思想備受嚴苛之批判, 而部分儒家學者則將儒學解釋爲一種人文宗敎, 試圖挽救江河日下之儒家道統價値. 然社會結構隨時代而變遷, 以往傳統儒敎之社會條件, 業已逐漸消失, 勢難再恢復昔時具有宗敎功能之角色. 惟近年來, 海內外之中國哲學界, 於西洋文化之强烈衝擊下, 面臨整體文化總反省之時刻, 對傳統儒家․儒敎之價値乃有重新詮釋․評估之傾向. 此外, 在當代新儒之典型人物唐君毅․牟宗三․張君勱․方東美․錢穆․徐復觀等人之孤憤爲學, 會通中西哲學之精神, 致力闡揚儒家哲學, 而肯定儒家思想價値之下, 頗能起振二十世紀震盪衰頹之儒家道統於一時, 且激發新一代之風氣, 此卽當今士林所謂之新儒家. 然至此, 古昔用以規約人倫之儒敎, 亦已丕變爲一種指導哲學生活之精神信念. [人文主義與宗敎(牟宗三)․新原道(馮友蘭)․中國哲學辭典(韋政通)]
【유교遺敎】
p6320-下→ 指佛․祖師等遺留豫後世之敎法;或特指佛臨終時所說之敎法. 又作遺法․遺誡․遺訓․遺告․遺化. 佛敎爲釋迦佛所說而遺留後世之敎法, 故佛敎可謂釋迦之遺敎. 又佛垂般涅槃略說敎誡經是佛臨入滅時爲後世所說之最後敎法, 故特稱該經爲佛遺敎經. 臨終時以偈頌形式所述訓誡或感懷, 稱爲遺偈. [阿難七夢經․大智度論卷五․大日經疏卷八․緇門警訓卷二․禪苑淸規卷八]
【유구교수遊龜敎授】
p5619-中→ (1908~ )日本佛敎學者. 福井縣人. 專攻倫理學. 昭和十一年(1936), 畢業於龍谷大學硏究科, 竝曾任該校講師, 敎授, 代理校長等職. 著有親鸞と倫理, 幸福論, 佛敎倫理の硏究等書.
【유구불교琉球佛敎】
p4184-下→ 琉球, 又作流求, 島人自稱沖繩. 明代有中山․山南․山北三國, 太祖洪武五年(1375)曾受明冊封. 十七世紀初, 爲日本島津氏攻占, 惟琉球仍向淸朝貢, 引起日後中日兩國琉球問題. 光緖初, 日本兼倂之, 置沖繩縣, 我國則仍稱琉球. 據傳, 沖繩乃天神阿摩美久所創, 以其地蜿蜒, 有若虫乙浮水中, 故稱流虫乙, 後改稱流求. 此地佛敎, 始於英祖王於浦添建極樂寺(1265~1274). 未久, 有日僧賴重法印於那霸波上山開創護國寺. 宣宗宣德五年(1430), 宦官柴山建大安禪寺, 八年, 創千佛靈閣. 尙泰久王(1454~1460)更先後敕建廣嚴․普門․天龍三寺, 請日僧芥隱承琥爲開山住持, 又於各地建寺院, 竝造梵鐘送報恩․大聖等諸名刹, 故史稱奉佛名君. 英宗天順二年(1458), 王更遣日僧道安赴朝鮮乞藏經. 六年, 尙德王亦遣普須古等, 自朝鮮請回大藏經一部及金剛經․法華經․天台四敎儀․心經․大悲心經․楞嚴經․起信論․翻譯名義集等. 其後, 與朝鮮佛敎界時相往來. 萬曆三十一年(1603), 由日本淨土宗僧人袋中傳入佛經文句, 開始念佛之法. 袋中竝撰琉球神道記五卷, 詳載琉球各寺槪況及其沿革. 淸聖祖康熙十年(1671), 護國寺住持賴昌訴請官改禪宗之神應․萬壽․聖現三寺爲眞言宗. 同治七年(1868)明治維新變革之際, 禪宗等諸派之僧皆告禱佛神, 停止獄所之審問及殺生. 明治維新之頃, 琉球寺院分爲公寺與脅寺. 至維新後, 寺院失王室保護, 遂急速衰頹, 加以二次大戰戰火侵襲, 已不復十七世紀時之盛況. 琉球佛敎分爲日本眞言宗與臨濟宗二大法系. 八月農閒期民間所擧辦之念佛踊, 可謂爲淨土宗袋中之遺風. 明治以後, 禪院多屬臨濟宗妙心寺派, 眞言宗寺院則屬眞言宗東寺派, 惟那霸有眞言宗大谷派之眞敎寺. [隋書卷八十一東夷列傳․明史卷二一外國列傳․中山世鑑古․今圖書集成邊裔典第一○○․琉球の宗敎(秋山謙藏)]
【유구식維口食】
p5890-上→ 爲四種邪命之一. 又作維邪食. 維, 指四維, 乃堪輿家所用二十四方位中之四隅. 比丘學種種咒術, 卜算吉凶, 以如是之不淨方式求衣食而活命, 稱維口食. [雜阿含經卷十八, 法苑珠林卷九十](參閱四種邪命1803)
【유구有句】
p2429-下→ 於諸經論中, 常採用肯定․否定․複肯定․複否定等四句來分類諸法之形式, 或解釋各種義理, 稱爲四句分別 ; 而於各種形式之四句分別中, 若以有․無槪念爲分別之標準者, 則稱有無四句, 有無四句之第一句卽爲有句. 蓋就有․無之義而言, 可成立四句以分別諸法, 卽 : (一)有句, 卽有而非無. (二)無句, 卽無而非有. (三)雙亦句(複肯定), 卽亦有亦無. (四)雙非句(複否定), 卽非有非無. (參閱四句分別1675)
【유국향劉國香】
p5960-下→ (1926~ )湖南衡山人. 筆名圓香. 陸軍軍官學校畢業, 曾任軍職十三年. 自幼信佛, 民國四十七年(1958)歸依三寶, 未久又受菩薩戒, 竝親近道安法師, 師事二十年. 氏初習禪, 後歸心淨土, 以念佛爲常課. 來臺數十年, 所撰弘法文章不可勝數, 皆發表於各大佛刊. 結集成書者有雨花集, 紅樓夢與禪, 聖僧玄奘大師傳等書. 又曾主編獅子吼月刊十數年, 竝創辨善知識月刊.
【유권有權】
p2461-上→ (?~1180)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 臨安府昌化(位於浙江)人, 俗姓祁. 號伊菴(庵), 世稱伊菴有權. 十四歲出家, 入靈隱之佛智端裕門下受業. 其後, 嗣道場寺無菴法全之法. 曾住常州華藏寺(位於江蘇). 淳熙七年示寂. [五燈會元卷二十․嘉泰普燈錄卷二十一․大明高僧傳卷七]
【유규劉虯】
p5960-上→ (437~495)南齊南陽 涅陽(河南鎭平縣南)人. 字靈預, 一字德明. 世居江陵. 父祖皆以學行聞名. 虫乙性高潔而好學, 聰慧過人, 嫻於經史, 尤善佛典. 劉宋泰始年中(465~471), 徵召爲晉王記室, 未久卽請辭. 建武(494~497)初年累召不赴官, 居家學佛, 長齋禮誦, 博通經藏, 竝明了禪法, 恆掩齋獨處, 寂然若虛. 因愛江陵西沙洲之遠離塵俗, 遂徙居之. 每登座講涅槃, 大小品, 四衆拱聽, 咸皆讚歎. 所著注法華經已失傳, 僅於智顗之法華經文句及吉藏之法華玄論, 法華義疏等書中載有該書之引文. 又大乘義章卷一及三論遊意義中載有劉虫乙創立之五時七階說. 於現存之無量義經序中, 首敘七階判敎, 明示施敎依根器不同. 次辨頓悟義, 謂入空則其慧不二. 評定頓漸之得失, 以漸爲虛敎, 以頓爲實說, 頗具調和之意. 齊明帝建武二年冬逝世, 享年五十九. [續高僧傳卷九法安傳, 南史列傳第四十]
【유근무근有根無根】
p2439-上→ 卽指有情與非情. 根, 指身根․眼根等, 故凡具有身根․眼根等之有情衆生皆稱爲有根. 蓋能造之地․水․火․風等四大及所造之色․香․味․觸等四味, 在眼․耳等五根之位時, 其能造與所造兩者皆具有根, 故有情稱爲有根. 反之, 器世界之草․木․山․河等及屬於有情衆生之髮․毛․爪等非情物, 因其能造與所造兩者皆離根, 故稱爲無根.
【유근신有根身】
p2438-下→ 梵語 sendriya-kāya. 卽指人之身體. 全稱有色根身. 色, 乃物質之意, 卽有形狀之物. 根, 卽眼․耳․鼻․舌․身五根. 五根又稱五色根, 亦卽指身體之五官及其機能. 據成唯識論卷二․卷三載, 五色根(卽勝義根)及其依處(卽扶塵根), 總稱有根身. [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八․俱舍論卷五․卷十․成唯識論演祕卷三本․成唯識論述記卷三]
【유근惟謹】
p4578-上→ 唐代僧. 住慧日寺, 文宗太和八年(834), 從靑龍寺東塔院法潤阿闍梨受密敎胎藏法. 撰有大隨求卽得大陀羅尼明王懺悔法一卷․大毘盧遮那經阿闍梨眞實智品中阿闍梨住阿字觀門一卷, 署名淨影寺比綺院五部持念僧惟謹. [廣大儀軌跋文․大日經傳法次第記]
【유기경瑜祇經】
p5533-中→ 梵名 Vajraśekhara-vimāna-sarva-yogayogi-sūtra. 全一卷. 金剛峰樓閣一切瑜伽瑜祇經之略稱. 又稱瑜伽瑜祇經. 唐代金剛智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八冊. 爲密敎五部祕經之一, 自古與理趣經竝稱爲祕經中之祕經. 全經共有十二品. 據胎藏界之蘇悉地經載, 本經爲金剛界之蘇悉地, 內容闡說成就一切世間, 出世間作業之妙法. [諸儀軌傳受目錄, 至元法寶勘同目錄卷六, 英譯大明三藏聖敎目錄]
【유기관정瑜祇灌頂】
p5533-下→ 原指瑜伽行者之灌頂. 今指密敎金剛乘(最上)瑜伽法中, 傳授瑜祇經的大事印言之灌頂作法. 此修法係據瑜祇經之金剛薩埵菩提心內作業灌頂悉地品與序品之說, 爲一極深祕之法, 約當於五種三昧耶之第五三昧耶, 亦同於大日經所說之以心灌頂. 於密敎事相上, 諸流派之作法互異, 而以日本臺密特重視此作法. (參閱灌頂6853)
【유기난維祇難】
p5891-下→ 梵名 Vighna. 三國吳僧. 天竺人. 生卒年不詳. 家世奉拜火敎, 師亦以火祀爲最上之法, 後受一沙門之影響, 乃捨所學而歸依佛, 深究三藏, 尤精通四阿含. 三國吳黃武三年(224), 師偕竺律炎(竺將炎)同來武昌, 譯出法句經二卷, 阿差末菩薩經四卷, 唯二僧不善漢文, 所譯經之文辭頗有不盡義之處. 晉惠帝(290~306在位)末年, 沙門法立, 法炬又將法句經改譯爲五卷. [梁高僧傳卷一, 佛祖通載卷五, 六學僧傳卷一]
【유기법有記法】
p2439-中→ 爲無記法之對稱. 指善․惡二法. 善․惡二法, 其相顯明, 可記別當來之果相, 故稱有記法. 亦卽指具有可引異熟果的表象之法.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一]
【유나留拏】
p4189-中→ 梵語 ruṇa. 意譯爲犍․劇. 五種不男之一. 以刀去男根者. 翻譯名義集卷二(大五四․一○八三上) : 留拏, 此云犍, 或作劇. 以刀去勢也.[十誦律卷二十一](參閱五種不能男1175)
【유나세계국臾那世界國】
p3940-中→ 梵名 Yavana-loka. 乃巴利語 yona-loka 與希臘語 Ionia 之轉訛. 又作餘尼國․喩尼國․渝匿國․夜婆那國․夜摩那國․耶槃那國. 位於印度西北之古國名. 卽西元前第四世紀, 亞歷山大東征以後, 由其將領塞流卡斯(Seluckos)所轄之大夏(Bactria). 善見律毘婆沙卷二(大二四․六八五下):大德摩訶勒棄多往臾那世界國, 到已, 爲說迦羅羅摩經, 說已, 臾那世界國七萬三千人得道果, 千人出家. 臾那世界佛法通流.[雜阿含經卷二十五․中阿含經卷三十七․阿毘曇毘婆沙論卷四十一]
【유나維那】
p5890-中→ 維那二字, 係梵漢兼擧之詞;維, 綱維, 統理之義;那, 爲梵語 karma-dāna(音譯羯磨陀那)之略譯, 意譯授事, 卽以諸雜事指授於人. 維那, 又作都維那, 舊稱悅衆, 寺護. 爲寺中統理僧衆雜事之職僧. 據十誦律卷三十四載, 昔時佛陀於舍衛國, 爲使僧衆中雜事皆有序, 因令設維那.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一(大四○․六中) : 十誦中, 時僧坊中無人知時限, 唱時至及打揵稚, 又無人灑掃塗治講堂食處, 無人相續鋪床及敎人淨果菜食中蟲, 飮食時無人行水, 衆亂語時無人彈指等, 佛令立維那. 聲論翻爲次第也, 謂知事之次第, 相傳云悅衆也.故知維那源於佛制, 爲掌管僧衆雜事之職. 古來大寺院皆設三綱, 卽上座, 寺主, 維那, 由維那統御住僧. 我國律宗, 禪宗等皆置此職. 於禪宗, 維那爲六知事之一, 爲掌理衆僧進退威儀之重要職稱. 於其他宗派, 維那則爲勤行法要之先導, 掌理擧唱回向等.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定其職掌(大四八․一一三二中) : 維那, 綱維衆僧, 曲盡調攝;堂僧掛搭, 辨度牒眞僞;衆有爭競遺失, 爲辨析和會;戒臘資次, 床曆圖帳, 凡僧事內外無不掌之. 擧唱回向以聲音爲佛事, 病僧, 亡僧尤當究心;(中略)或有他緣, 或暫假出入, 將戒臘簿, 假簿, 堂司須知簿, 親送過客司, 令攝之. 我國僧官制中設維那, 始於姚秦時中央僧官制中所設悅衆. 北魏亦設僧官以統理全國有關佛敎之諸般事物, 於中央設昭玄曹, 以沙門統爲最高僧官, 維那爲副官;在地方設僧曹, 以僧統爲長官, 亦立維那爲副官. [梁高僧傳卷六,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
【유난留難】
p4190-上→ 邪魔來留止人之善事, 此爲修行之障難, 故稱爲留難. 往生論註卷上(大四○․八三二下) : 第六天魔常於佛所, 作諸留難.[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
【유념有念】
p2432-下→ 以具體之事物爲修觀之對象, 稱爲有念. 反之, 體觀眞如本性, 稱爲無念. 在淨土門中, 以凡夫之散亂心所修之散善, 稱爲有念 ; 以將心集於一處所修之定善, 稱爲無念. 蓋有念․無念二者, 乃隨應衆生根機之不同而有差別, 然若由有念進入無念時, 則二者不二 ; 如念佛往生, 雖有念相, 然若息慮凝心, 入於念佛三昧之妙德時, 則自然與無念相契合, 此時有無爲一, 而達到亦有念亦無念之境界. (參閱無念5091)
【유다수행留多壽行】
p4189-上→ 梵語 āyuḥ-saṃskāra. 又作留多命行. 卽阿羅漢等由定力以延留自己之壽命. 依發智論卷十二載, 阿羅漢成就神通得心自在, 爲利他及正法住持, 若於僧衆或他人之處, 將諸衣鉢等命緣衆具布施, 施已發願, 卽入邊際定, 定起後, 心念口言(大二六․九八一上) : 諸我能感富異熟業, 願此轉招壽異熟果.時彼能招富異熟業則轉爲能招壽異熟果. [俱舍論卷三․俱舍論記卷三․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參閱留捨壽行4189)
【유대有待】
p2435-下→ 指人之身體. 人體每有待於食物․衣服等之資養而生存, 故稱有待. 摩訶止觀卷四上(大四六․三六上) : 有待之身, 必假資藉.此外, 有待之依身, 指藉種種資緣以確立此身之義 ; 有待轉變, 指身體之轉變 ; 有待不定, 指身體之無常. 蓋有待一詞, 原出於莊子逍遙遊之猶有所待者也一句. [梁高僧傳道安傳]
【유대有對】
p2451-中→ 梵語 sa-pratigha. 爲無對之對稱. 對, 爲礙之意. 有對, 卽法有礙之意. 礙有二種, 卽障礙與拘礙. 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諸法, 受障礙而不生, 或被所取所緣之境所拘礙而不能轉他境, 稱爲有對. 據俱舍論卷二載, 有對可分三種, 卽 : (一)障礙有對, 謂由極微所成之五根․五境等十色法, 互相障礙而不生, 如手礙手, 石礙石等, 此種之二物不能同時於同處生, 故稱障礙有對. (二)境界有對, 謂六根․六識等十二界與法界一分之心所法, 此十三界爲所取之對境所拘束, 不能於他境生起. 如眼根與眼識及其相應之心所, 於色境生起, 被其自境拘束而於他境不得生起, 各各根識亦被各境所拘束. 又如施設論卷五所擧, 魚之眼拘礙於水中, 故於陸地上不起作用 ; 人之眼拘礙於陸地上, 故於水中不起作用. (三)所緣有對, 謂六識與心所唯於自之所緣境而轉 ; 亦卽六識與心所被其所緣之法所拘束. 上述之境界․所緣二者, 皆爲六境, 惟依取境之功能而稱境界有對, 依攀附之作用而稱所緣有對.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六․卷一二八․雜阿毘曇心論卷一․成唯識論卷一․俱舍論光記卷二]
【유대촉有對觸】
p2452-上→ 爲增語觸之對稱. 於六觸之中, 與前五識相應的觸之心所, 如眼觸․耳觸等五觸, 稱爲有對觸 ; 而與第六意識相應之意觸, 則稱爲增語觸. 此乃眼觸等五觸以有對之五根爲所依, 故稱有對觸 ; 意觸則緣物之名而加以分別之, 故稱增語觸. [俱舍論卷十](參閱有對2451․增語觸5973)
【유덕녀소문경有德女所問經】
p2457-中→ 全一卷. 唐代菩提流志(572~727)譯於長壽二年(693). 又作有德女所問大乘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本經旨在顯揚大乘思想, 內容敘述佛陀爲有德女講說十二因緣, 竝解說無明本無自性, 凡愚迷倒, 造業受苦 ; 如來爲隨順世間, 乃假藉世間名字宣說第一義諦, 欲令衆生悟解. 有德女聞言, 了知佛所轉法輪實爲虛空法輪․出離法輪․無相法輪, 而如實了悟諸法實相․空無自性, 遂得佛授記, 未來成佛. 本經之同本異譯有梵志女首意經, 爲西晉竺法護譯於泰始二年至建興元年(266~313)頃.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開元釋敎錄卷二․卷九․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三․卷十四]
【유덕녀有德女】
p2457-中→ 爲波羅奈城有德婆羅門之女. 此女因見佛之相好, 而生起淨信心, 向佛請益深法, 佛遂宣說諸法實相․空無自性之理, 因此而有有德女所問經一卷流傳於世.
【유도론喩道論】
p4917-上→ 全一卷. 晉代孫綽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二冊弘明集卷三. 本書主張佛․儒一致, 序文首先說明佛․儒之不同, 佛敎爲超俗, 而儒敎爲世俗之敎. 正文則敘說我國古聖賢亦有報應之說, 與佛敎報應說僅說法有異. 竝主張出家爲大孝, 佛敎經典中屢屢說孝, 故佛敎與孝道竝無不合.
【유독자명료唯獨自明了】
p4424-下→ 指佛祖之大道, 唯有修行而開悟者, 方能知之, 非他人所可窺測. 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大九․一八四上) : 菩薩於淨身, 皆見世所有, 唯獨自明了, 餘人所不見.
【유동보살儒童菩薩】
p6207-中→ ①釋尊前生爲菩薩時之名. 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大三․四七二下):定光佛興世, 有聖王名曰制勝治, 在鉢摩大國, 民多壽樂, 天下太平, 時我爲菩薩, 名曰儒童.其時, 儒童菩薩曾購五莖蓮花供養於佛, 又解髮布地, 使佛蹈之, 而受未來成佛之記莂. [修行本起經卷上․瑜伽師地論卷三]. ②卽孔子之稱. 據破邪論卷上引淸淨法行經載(大五二․四七八下):佛遣三弟子震旦敎化, 儒童菩薩彼稱孔丘, 光淨菩薩彼云顔回, 摩訶迦葉彼稱老子.辯正論卷一(大五二․四九三下)亦謂:太昊, 本應聲大士, 仲尼卽儒童菩薩, 先遊茲土, 權行漸化, 愍濟五濁, 宣布五常.前引淸淨法行經係僞經, 大藏經中不收. 又江蘇溧水縣之南七十五里處, 相傳有儒童寺, 唐景福二年(893)造立, 本爲孔子祠, 南唐時改稱儒童寺.
【유동儒童】
p6207-中→ 梵語 māṇava, 或 māṇavaka, 巴利語同. 音譯作摩納婆․摩納縛迦. 又作少年․仁童子․淨持. 爲童子之總稱, 或特指婆羅門之少年. 據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所釋, 儒爲美好之義, 童爲少年之義, 卽指美好之少年. 此外, 文殊師利菩薩又稱爲儒童文殊菩薩, 係用此語形容讚嘆其極德, 而非幼小之謂. [集異門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九․往生要集卷上]
【유동정有動定】
p2440-中→ 爲不動定之對稱. 於色界四定中, 前三定爲有動, 第四定爲不動. 據俱舍論卷二十八載, 前三定有八災患, 卽 : 尋․伺․四受(喜․樂․苦․憂)․入息․出息, 此八災患如風般之擾動定水, 故稱有動 ; 而第四定中無此八災患, 故稱不動. [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八](參閱四禪1843)
【유래생사流來生死】
p3865-下→ 七種生死之一. 又稱流入生死. 自無始流轉於生死海而來於今, 稱爲流來. 衆生於有識之初卽迷眞逐妄, 而流入生死之苦海, 漂溺不息, 故稱流來生死. [翻譯名義集卷六](參閱七種生死115)
【유량제상有量諸相】
p2448-中→ 指有限量且能計算之諸種事相. 廣義指迷界之諸法而言, 狹義則指迷界之衆生. 謂衆生在迷界中, 心․身皆有限量而互異, 故産生各各有別之諸種事相. 蓋世間之一切事物, 皆有限量, 稱爲有量 ; 有量之事相, 有相對的彼此之分, 非爲實體 ; 而絶對平等, 無彼此之限量的實體, 則爲無量. 於諸經論中, 常以無量一語讚歎諸佛之光明智慧. [文殊問菩提經․大智度論卷八十二․讚阿彌陀佛偈]
【유령幽靈】
p3777-下→ 又作亡靈․亡魂․幽鬼․冥衆. 死者之靈魂出現於此世者之稱. 一般言之, 死者之魂住於幽冥界, 但遭非業之死(枉死)或願望未遂而死之人, 其魂不安住冥界, 而成爲幽靈出現此世. 又幽冥界之諸天鬼神, 亦稱幽靈;或人之精靈總稱爲幽靈. 一般人相信幽靈會經常出現, 佛敎傳來東土, 有關此類之傳說更不乏其數. 幽靈觀念之基礎在於原始民族之靈魂信仰與對死者之恐懼感, 認爲在夢中或肉體死亡時, 靈魂將會離開肉體, 自由到冥界. 如是, 亡靈會守護生存者, 或加以傷害, 故自古卽對幽靈有强烈之恐怖感. 爲期安死者之靈, 生者須供養消災, 藉追悼而鎭壓, 或擧行各種儀式加以安定, 令其不加害於人類. 佛敎不主張靈魂永遠徬徨冥界之事, 唯言依前生之業因能招次一生之果報, 從死後至次一生之間, 受中有之身, 期間大約七日至四十九日. [道宣律師感通錄․大唐西域記卷五阿輸陀國․續高僧傳卷一寶唱傳](參閱中有1017)
【유루과有漏果】
p2453-下→ 指由有漏因所招感之果報. 如人間․天上乃至地獄等三界六道, 皆爲有漏之果報. 相當於四諦中之苦諦. (參閱四諦1840)
【유루단有漏斷】
p2457-上→ 爲無漏斷之對稱. 卽以有漏道斷除煩惱之意. 亦卽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觀, 以斷除八地七十二品之修惑, 稱爲有漏斷. 此爲俱舍論之說. 然大乘則認爲, 有漏道唯伏煩惱, 而不能斷盡之. [俱舍論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參閱有漏道2456)
【유루도有漏道】
p2456-中→ 梵語 sāsramārga. 又作世間道․世俗道․有漏路. 爲無漏道之對稱. 有漏之修道, 係能招感人天等三界果報之行法, 故稱有漏道. 卽修觀欣上厭下之六行相, 以斷下八地修惑之法. 六行相, 卽粗行相․苦行相․障行相等無間道, 與靜行相․妙行相․離行相等解脫道. 卽於無間道緣自地與下地之有漏法, 作粗․苦․障等三行相中之任一行相 ; 次於解脫道緣次上地之諸有漏法, 作靜․妙․離等三行相中之任一行相, 用以次第斷下八地七十二品之修惑. 此外, 據俱舍論卷五所擧, 有漏道之業具有異熟果․等流果․離繫果․士用果․增上果等五果. 又文殊師利菩薩問菩提經論卷下載, 六波羅蜜中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等五波羅蜜爲有漏道, 能成就世間果 ; 般若波羅蜜爲無漏道, 能成就出世間果, 因其已得出世間智故. [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四․卷一六二․成唯識論卷十․百法問答鈔卷七](參閱六行觀1263․無漏道5131)
【유루무루有漏無漏】
p2455-中→ 爲有漏與無漏之竝稱. 漏, 爲漏泄之義, 卽指煩惱. 有煩惱而輪迴生死, 稱爲有漏 ; 無煩惱而能出離生死, 稱爲無漏. 於各種煩惱之間, 具有互相隨增(隨順增長)關係者, 稱爲有漏法 ; 無互相隨增關係者, 稱爲無漏法. 在四聖諦中, 苦․集二諦爲有漏法, 滅․道二諦爲無漏法. 關於有漏與無漏之分別, 玆略述於下 : 世間凡夫有漏之身體, 稱爲有漏身 ; 而無漏淸淨之佛身, 稱爲無漏身. 又修行有漏之六行觀, 能招感人天三界之果報者, 稱爲有漏道․有漏路 ; 而修行可證得涅槃道果之行法者, 稱爲無漏道․無漏路. 以世俗之法爲對象, 所産生之智慧, 稱爲有漏智 ; 而證知四諦之理, 及見道以後的聖者之智慧, 稱爲無漏智. 凡夫於見道之前所作之善, 稱爲有漏善 ; 見道以後之聖者所作的無煩惱汚穢之善, 稱爲無漏善. 以有漏智所作之世俗行爲, 稱爲有漏行 ; 以無漏智所修之四諦觀行, 稱爲無漏行. 以有漏道斷除煩惱, 稱爲有漏斷 ; 以無漏道斷除煩惱, 稱爲無漏斷. 有漏行能招感人․天等五道之有漏果, 故稱爲有漏因 ; 無漏行可證得涅槃之無漏果, 故稱爲無漏因. 又凡夫因修行六行觀, 而住於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心定等禪定中, 稱爲有漏定, 或有漏禪 ; 而聖者以無漏智所發得之禪定, 稱爲無漏定, 或無漏禪, 此無漏定生起於無漏九地(未至定․中間定․四根本定․下三無色定)中. 此外, 唯識家將佛果之淨識稱爲無漏識 ; 將未成佛以前之識, 稱爲有漏識. 然第六․第七識於初地入見道時, 稍可轉識得智, 故亦可成爲無漏識. 至於前五識與第八識, 則係於初成佛果時, 方能轉變爲無漏識. 又無漏之覺悟, 其本來寂然者, 稱無漏無爲 ; 因作用而起動者, 稱無漏有爲. [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二․卷一七三․俱舍論卷一․卷二․卷十三․順正理論卷一․卷四十九․成唯識論卷五․卷十․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卷十末]
【유루법有漏法】
p2453-下→ 爲無漏法之對稱. 指諸漏(煩惱)互相隨增(隨順增長)之法. 亦卽指四諦中苦․集二諦之法. 漏, 爲漏泄之義, 卽指諸煩惱 ; 此諸煩惱於苦․集二諦之相應法及其所緣之境中, 互相隨順, 互相增長, 故稱苦․集二諦之法爲有漏. 至於緣滅․道二諦所生之諸漏, 因其互不隨增, 故滅․道二諦之法非有漏法. 據俱舍論光記卷一載, 佛陀入滅後五百年中, 炎羅縛蠋國有法勝論師, 於所著之阿毘曇心論中, 以隨生解釋有漏. 其後, 法救論師著作雜阿毘曇心論, 以續補法勝之說. 法救認爲滅․道二諦雖亦能生諸漏, 然此漏非有漏, 故以隨生之生義爲不當, 而將之改爲隨增, 今隨增之說, 卽根據法救之說而來. 隨增可分爲二種 : (一)相應隨增, 卽煩惱與其相應之心所互相隨順增長. (二)所緣隨增, 卽煩惱與其所緣之境互相隨順增長. 此外, 據俱舍論卷一所擧, 有漏之異稱有取蘊․有諍․苦․集․世間․見處․三有等多種, 而有漏法則爲世間三有中苦․集之因果的總稱. 又同書卷二中, 以十八界中之五根․五境․五識等十五界爲有漏, 其餘之意․法․意識三界, 通於有漏與無漏. 關於有漏法之解說, 諸部派有不同之看法, 玆略述如下 : (一)說一切有部以隨增爲有漏之義, 故認爲苦․集二諦爲有漏法. 然自相續中的六識之煩惱, 不與善及無覆無記之心俱起, 此乃無隨增之義, 故善及無覆無記之心不應爲有漏法. (二)分別論者及大衆部之諸師以隨眠爲不相應法, 在所緣之境及相應法中不隨增, 然以其相續現起之故, 而認爲善及無覆無記之心亦爲有漏法. 此外, 諸師竝認爲, 有部以五根等十五界爲有漏, 而佛身屬於十五界中, 故佛身亦爲有漏之說不當, 而以佛永斷隨眠, 其身卽是無漏之說反駁之. (三)經部諸師認爲自身中有有漏之種子, 由此種子能生善及無覆無記之心, 故此心卽是有漏. (四)唯識大乘則破斥上述諸說, 而以第七末那之我執爲漏之體, 凡與之俱轉者, 皆稱爲有漏法. 亦卽與六識相應之煩惱, 雖有漏之義, 然第七識爲諸識之染淨依, 恆常相續而不間斷, 故以之爲漏之體, 而與之俱轉者, 稱爲有漏法. [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二․卷七十六․卷八十六․雜阿毘曇心論卷一․俱舍論卷十三․卷十九․順正理論卷一․卷四十九․成唯識論卷五․卷十․俱舍論光記卷二․卷十九․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卷十末․法華經玄贊卷一](參閱無漏法5129)
【유루사과有漏四過】
p2452-下→ 有漏, 卽漏落三界受生死之義. 據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六載, 有漏有四種過失, 卽 : (一)不寂靜過失, 謂衆生隨逐根塵, 起諸妄想, 顚倒散亂, 而無禪定之功, 不能斷惑證果. (二)內外變異過失, 謂衆生由於內心亂想, 加上外境遷流, 心境相應, 變異不停, 以至於心隨境起, 逐境生心, 煩惱纏縛, 不能解脫. (三)發起惡行過失, 謂衆生由於煩惱妄惑, 而造殺․盜․淫․妄等種種惡業, 輪轉於生死中而無有出期. (四)攝受因過失, 謂衆生由於造種種惡業之因, 而攝取未來之苦果, 如此輾轉輪迴, 不能解脫.
【유루선有漏善】
p2455-上→ 爲無漏善之對稱. 又作有漏善法. 謂生起無漏智以前, 凡夫所發之善根. 如五戒․十善, 及見道以前之善根皆是. 若修有漏之善法者, 能招感人․天等有漏之果報. 據俱舍論卷四․卷十二載, 生得․聞․思․修四善爲有漏善. 生得善, 指與生俱來, 自然而起之善. 聞․思․修三善, 卽由聽聞敎法․思惟審察․禪定觀行等三善, 能生起無漏之智慧. [成唯識論述記卷五末](參閱善4873)
【유루선有漏禪】
p2456-下→ 又作有漏定․世間禪. 爲無漏禪之對稱. 卽有漏凡夫所修之禪定. 亦卽依欣上厭下有漏之六行觀而修之禪定. 如四禪․四無色定․四無量心定等, 皆爲有漏禪. (參閱有漏定2453)
【유루식有漏識】
p2457-上→ 爲無漏識之對稱. 唯識家以佛果之淨識爲無漏識, 而以因位至第十地之金剛無間道等爲有漏識. 然第六․第七識, 於初地入見道時, 可一分轉識得智, 而住於妙觀察智及平等性智, 至佛果時, 則爲全分得智, 而成爲無漏識 ; 至於前五識及第八識, 則係於初成佛果時方轉識得智, 而爲成事智, 成爲無漏識. 故妙觀․平等初地分得, 大圓․成事唯佛果起卽成爲唯識家之定說. [成唯識論卷十]
【유루업有漏業】
p2456-上→ 爲無漏業之對稱. 指不離煩惱過非之諸善惡業. 在黑白等四業中, 以招欲界惡果之黑黑業․招色界善果之白白業及招欲界善果之黑白業等三業爲有漏業 ; 非黑非白業斷盡前三業, 是爲無漏業. [俱舍論卷十六]
【유루연有漏緣】
p2456-下→ 亦卽以有漏法爲緣取之對象. 爲無漏緣之對稱. 據俱舍論卷十九載, 在九十八隨眠中, 滅․道二諦所斷之邪見․疑․無明等六惑屬於無漏緣, 其餘之隨眠皆屬有漏緣之惑. 亦卽苦․集二諦下之惑及修惑屬於有漏緣, 而滅諦下之四惑及道諦下之見取․戒禁取․貪․瞋․慢等五惑, 因係重迷之惑, 隨起於無漏緣之惑後, 不能直接緣取無漏法, 故皆屬於有漏緣. (參閱無漏緣5132)
【유루有漏】
p2452-上→ ①梵語 sāsrava. 爲無漏之對稱. 漏, 梵語 āsrava, 乃流失․漏泄之意 ; 爲煩惱之異名. 人類由於煩惱所産生之過失․苦果, 使人在迷妄的世界中流轉不停, 難以脫離生死苦海, 故稱爲有漏 ; 若達到斷滅煩惱之境界, 則稱爲無漏. 在四聖諦中, 苦諦․集諦屬於迷妄之果與因, 爲有漏法 ; 滅諦․道諦則爲覺悟之果與因, 爲無漏法. 有漏․無漏之法, 在修行之因․果當中, 具有極重要之地位. 有漏之異稱有多種, 據俱舍論卷一所擧, 卽取蘊․有諍․苦․集․世間․見處․三有等. 此外, 尙有有染․有染汚․有覆․塵垢等異稱. 另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三, 擧出六種有漏, 卽 : 漏自性․漏相屬․漏所縛․漏所隨․漏隨順․漏種類. [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二․俱舍論卷二․順正理論卷一․卷四十九․俱舍論光記卷一․卷二․俱舍論寶疏卷一․卷二](參閱六漏1299․有漏法2453․有漏無漏2455). ②爲三漏之一, 四漏之一. 乃欲漏․無明漏之對稱. 據俱舍論卷二十載, 於色․無色二界之六十二種煩惱中, 除十種癡煩惱(無明)外, 其餘之五十二種煩惱, 皆稱爲有漏.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七․俱舍論光記卷二十](參閱三漏646)
【유루인有漏因】
p2453-上→ 指招感三界果報之業因. 如五逆․十惡․五戒․十善等, 皆爲有漏因. 相當於四諦中之集諦. 景德傳燈錄卷三菩提達磨章(大五一․二一九上) : 帝曰 : “何以無功德?” 師曰 : “此但人天小果, 有漏之因, 如影隨形, 雖有非實.” (參閱十善十惡468․五戒1097․五逆1142․四諦1840)
【유루정有漏定】
p2453-中→ 又作有漏禪․世間禪. 世間乃有漏之別名. 與有漏心相應之定, 稱爲有漏定. 凡夫修有漏之六行觀, 於下地觀粗․苦․障而厭離之, 於上地觀靜․妙․離而欣求之, 以此六行觀, 能斷除下地之煩惱, 而住於四禪․四無色等定中, 此卽爲有漏定. 於四禪等定中, 依其性質可分爲味定․淨定․無漏定等三種, 其中, 味定․淨定卽屬有漏定. 此外, 唯識家認爲有漏定唯伏煩惱之現行, 而不能斷種子. 又法界次第卷上之下擧出, 四禪․四無量心定․四空處定(四無色)皆爲世間禪(大四六․六七三上) : 前來所明禪定, 雖復深遠, 而竝是世間舊法. 從初至後, 厭下攀上, 地地之中, 都未有觀慧照了出世方便, 故凡夫外道修得此十二門禪, 不能發眞悟道, 是以生死無絶.然四禪及下三無色定等, 若聖者依之而發得無漏智時, 則爲無漏定. (參閱三等至630)
【유루정토有漏淨土】
p2454-下→ 指凡夫以有漏心修行, 由此善業力所招感之淨土. 此淨土不離煩惱之過非, 故稱有漏 ; 此淨土之相狀淸淨, 故稱淨土. 唯識家以之爲變化土之一種, 卽衆生以有漏之業因招感有漏心所變現之土 ; 亦卽佛爲化益此土之衆生, 而以成所作智變現與此類衆生相似竝相應之土, 以度化之, 故此土就佛而言, 稱爲無漏相分 ; 就衆生而言, 則係因衆生有漏心之變作, 故稱爲有漏土. 唐代懷感卽依上述唯識家之見解, 解說西方極樂世界, 竝於所著之釋淨土群疑論卷一闡述阿彌陀佛之淨土, 雖由佛之無漏心變現而爲無漏, 然凡夫之心爲有漏, 故不得直生此無漏之淨土 ; 但凡夫可於佛所變現之無漏淨土上, 由自己之有漏心變現相似於無漏之淨土, 而往生其中. 換言之, 極樂淨土者, 就佛之本土而論, 爲無漏之淨土 ; 就凡夫之所變現及受用而論, 則爲有漏之淨土.
【유루지有漏智】
p2455-上→ 梵語 sāsrava-jñāna. 爲無漏智之對稱. 指煩惱未斷盡的世間智慧. 又作俗智․世間智․世智․世俗智. 此智慧雖觀緣一切有爲․無爲之法, 然多以世俗之法爲主, 故又稱世俗智. 又此智帶有有漏煩惱之過非, 而無斷除一切迷理煩惱之力, 一般多指凡夫外道之生得慧(與生俱來之慧), 及聞․思․修三慧而言. [俱舍論卷二十六․順正理論卷七十三․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三]
【유루행有漏行】
p2453-上→ ①謂以有漏智(世俗智)行世俗之善惡等行爲. 亦卽以有漏心所修之行法, 稱爲有漏行. 如見道以前之修行, 及修道位中之雜修靜慮之有漏心等均是. ②乃有爲之異稱. 有漏, 指有漏法, 亦卽有爲法 ; 行, 爲造作之義. 故此處之有漏行, 係指造作之有爲法 ; 亦卽指有爲.
【유류有流】
p2436-上→ 又作有暴流. 爲四流之一. 有, 謂因果不亡 ; 流, 謂流而不返. 指色界與無色界之一切諸惑, 但不包含見惑及無明惑 ; 亦卽指貪․慢等思惑. 由此思惑, 能使人流轉於色界與無色界, 不能出離生死, 故稱有流. [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三․俱舍論卷二十](參閱四暴流1831)
【유륜有輪】
p2458-中→ 乃比喩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猶如轉輪. 亦卽比喩衆生在生死迷界中, 受因果業力牽引而輪迴不息 ; 猶如車輪之旋轉, 無有止盡. [仁王般若經疏卷三․安樂集卷上]
【유리관음琉璃觀音】
p5840-中→ 三十三觀音之一. 又稱高王觀音, 香王觀音. 高王觀世音經謂此菩薩能救諸苦厄, 臨危急時若誦此經滿一千遍, 則可變死者成活人. 據開元釋敎錄卷十八載, 北魏天平年間(534~537), 定州募士孫敬德造觀音像, 常事禮拜, 後爲賊所引, 臨刑之前夜, 夢一僧來, 敎其誦讀此經, 醒來乃誦千遍. 及至刑場, 三度受刀, 刀折而不傷皮肉, 監司怪之, 遂免死. 還而拜像, 見聖像頸項上有三道刀痕, 由此而信者日衆. 此尊所流布之像, 乃兩手捧琉璃壺, 乘一蓮瓣而浮於水上. [大唐內典錄卷十, 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卷中, 佛像圖彙卷二]
【유리금산보화광조길상공덕해여래琉璃金山寶花光照吉祥功德海如來】
p5840-上→ 爲金光明最勝王經卷八吉祥天女品所載之佛名. 吉祥天女在過去世, 於此佛處種諸善根, 故得富樂自在. 若人欲得富樂自在, 應當至心讀誦金光明最勝王經, 亦當每日燒衆名香及妙花供養此佛, 復於每日三時之中, 稱念吉祥天女之名, 竝以香花及諸美食供養之.
【유리단琉璃壇】
p5840-中→ 指以琉璃寶築造之戒壇. 又作琉璃壇. 宋高僧傳卷十一(大五○․七七五下) : 釋從諗, 靑州臨淄人. (中略)投本州龍興伽藍從師剪落, 尋往嵩山琉璃壇納戒.又佛壇, 社壇呈琉璃色, 亦稱爲琉璃壇.
【유리등琉璃燈】
p5840-中→ 指供於琉璃觀音前之燈. 又於佛前供燈以讚佛之敎化, 近代寺院多有所見. 此外, 藥師經中以東方藥師琉璃光如來爲本尊, 故修習藥師法會中以點琉璃燈表彰藥師佛, 稱爲琉璃光. 至後世凡佛前供養之燈, 總稱琉璃燈. [大唐內典錄卷十]
【유리琉璃】
p5839-下→ 梵語 vaiḍūrya, 巴利語 veluriya. 七寶之一. 意譯靑色寶, 遠山寶, 不遠山寶. 又作流璃, 琉璃, 吠努璃野, 吠琉璃耶, 鞞稠利夜, 吠琉璃, 毘琉璃, 茷琉璃, 毘頭梨, 鞞頭梨. 爲猫眼石之一種. 種類有靑, 白, 赤, 黑, 綠等各種顔色. 其最大特色乃是具有同化之性質, 亦卽任何接近琉璃之物, 皆被琉璃之色所同化. 相傳虛空之顔色(靑色)卽是由須彌山南方之琉璃寶所映現者. 又於三十三觀音中之琉璃觀音, 卽表琉璃同化之德而應現於世, 攝化衆生. 慧琳音義卷一(大五四․三一七中) : 其寶靑色, 瑩徹有光, 凡物近之, 皆同一色, 帝釋髻珠, 云是此寶.[玄應音義卷二十四, 前漢書西域傳第六十六上之注]
【유리숙有異熟】
p2448-上→ 梵語 sa-vipāka. 爲無異熟之對稱. 指能招感當來異熟之果者. 據俱舍論卷三載, 於二十二根中, 憂根爲有異熟, 因其性爲或善或惡之有記性, 又爲有漏法, 故能招感當來異熟之果. 眼․耳․鼻․舌․身五根, 及男․女二根與命根等八根爲無記性 ; 未知當知․已知․具知等三根爲無漏性, 故此十一根皆爲無異熟. 其餘之十根, 則通於有․無二異熟, 卽 : 意․喜․樂․捨四根於有記性․有漏性時爲有異熟, 於無記性․無漏性時爲無異熟 ; 苦根之有記性爲有異熟, 無記性爲無異熟 ; 信․勤․念․定․慧五善根之有漏性爲有異熟, 無漏性爲無異熟.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三․大毘婆沙論卷一四四․俱舍論光記卷三]
【유리의목由利宜牧】
p2076-上→ (1822~1899)日本臨濟宗天龍寺僧. 又作由理宜牧. 字滴水, 號無異室, 晩年號雲母. 初師事龍勝寺大法和尙, 十九歲後立志苦修實參, 投儀山善來座下. 嘗究白隱慧鶴(1685~1768)之宗旨, 輔佐聵翁和尙弘法, 隨侍義堂十餘年, 深硏蘊奧. 元治元年(1864), 天龍寺爲兵火燒毁, 師自背負臨川寺之祖像隱遁. 明治元年(1868)義堂遷化後, 始出山爲衆說法. 十二年二月, 與高足龍淵發起再建天龍寺之大業, 歷經艱辛始告完成. 十七年, 與山岡鐵舟居士等協力請求追諡白隱爲正宗國師. 先後任天龍寺派管長․補大敎正, 竝任禪宗三派管長. 三十二年於林丘寺雲母庵入寂, 享年七十八, 天龍寺派追尊爲中興之祖. 一生敎化甚廣, 門下及著作甚多. [滴水禪師年譜․愚庵全集]
【유림굴楡林窟】
p5494-中→ 位於甘肅安西縣西南七十五公里, 楡林河兩岸之崖壁上. 俗稱萬佛峽, 爲敦煌莫高窟藝術之分支, 現存石窟四十一, 分佈於東(三十窟)․西(十一窟)兩崖上. 開鑿年代晩於莫高窟, 約當北朝之際. 現存以五代及宋初石窟爲最多, 約佔一半以上. 石窟內之遺物以壁畫爲主, 第二十五號窟之西方淨土變相及彌勒變相尤爲精美.
【유마경소維摩經疏】
p5894-上→ 凡二十八卷. 隋代天台大師智顗撰. 又稱淨名廣疏, 維摩經大疏, 維摩經文疏, 維摩經廣疏, 維摩疏, 維摩羅詰經文疏. 收於卍續藏第二十七, 二十八冊. 本書係鳩摩羅什所譯維摩經之注釋書. 智顗應隋煬帝之請, 口授其腹案, 由門下筆錄, 至二十七卷佛道品, 其餘則由弟子灌頂(561~632)補作完成. 本書對於維摩經三卷凡十四品之注釋, 首皆敘明該品之由來, 及各品間之關係, 其次詳細解說品題, 竝對品文加以適度分科, 復豫縱橫無礙之注釋. 本書內容賅博, 立論適切, 基於天台宗之立場, 闡釋淨佛國土之眞義, 論釋甚爲精闢. 由本書及智顗之另一著作維摩經玄疏, 可窺得天台宗之維摩經觀. 又唐代湛然(711~782)刪略本書, 作維摩經略疏十卷. 此廣, 略二本竝行於唐末五代. 湛然復注釋本書, 作維摩經疏記三卷(或六卷). 至宋代, 智圓(976~1022)更就略疏作維摩經略疏垂裕記十卷, 以宣揚天台宗之旨意. (參閱維摩經玄疏5893)
【유마경약소維摩經略疏】
p5893-下→ ①凡五卷. 隋代吉藏(549~623)撰. 又稱維摩詰所說經疏, 不可思議解脫經疏, 淨名經略疏, 維摩經疏. 收於卍續藏第二十九冊. 本書爲維摩經之注釋書. 書名略疏, 係相對於吉藏之另一著作六卷本維摩經義疏而稱, 因義疏又作廣疏, 故本疏乃有此稱. 二疏皆爲維摩經之注疏, 然各異其趣. 義疏係逐次注釋經文之語句, 本書則闡釋經文之含意. 故若欲知吉藏對於維摩經之瞭解, 則二書參照可得相輔相成之效. ②凡十卷. 隋代天台大師智顗(538~597)說, 唐代湛然(711~782)整理. 又稱維摩略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本書將智顗之維摩經文疏二十八卷刪略成十卷, 而二書竝行於唐末五代.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參閱維摩經疏5894)
【유마경維摩經】
p5892-中→ 梵名 Vimalakīrti-nirdeaśa. 凡三卷, 計十四品. 姚秦鳩摩羅什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又稱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經. 本經旨在闡說維摩所證之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故又稱不可思議解脫經. 本經之中心人物維摩居士爲佛陀住世時印度毘舍離城長者;昔時佛陀在毘舍離城, 五百長者之子往詣佛所, 請佛爲之說法. 維摩稱病, 欲令佛遣諸比丘菩薩問其病, 藉此機會與佛派來問病之文殊師利等, 反覆論說佛法, 因成此經. 本經係基於般若空之思想, 以闡揚大乘菩薩之實踐道, 說明在家信徒應行之宗敎德目. 全經以在家居士維摩爲中心人物, 透過其與文殊師利等共論佛法之方式, 以宣揚大乘佛敎眞理. 本經約成立於西元一世紀頃, 爲繼般若經後, 初期大乘經典之一. 在印度卽已盛行, 且大智度論等諸論典皆常引用之. 於我國更是廣被傳譯, 誦持. 據歷代之經錄記載, 維摩經之漢譯有七本, 現存有三. 除鳩摩羅什之譯本外, 另有 : (一)維摩詰經. 凡二卷或三卷. 三國時代, 吳之支謙譯. 又稱維摩詰所說不思議法門經, 普入道門經, 佛法普入道門經, 佛法普入道門三昧經, 維摩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爲現存最古之漢譯本. (二)無垢稱經. 凡六卷. 唐代玄奘譯. 又稱說無垢稱經. 收於大正藏第十四冊. 現存三種譯本, 其經文結構及文理大致相同, 然亦略有出入, 例如第一品之讚佛偈, 支謙譯本爲十頌, 羅什譯本爲十八頌, 玄奘譯本爲十九頌半. 若論翻譯之精確程度, 則以玄奘本爲冠. 若論譯文之巧緻, 則屬羅什本;其譯筆流麗, 被推爲古來佛典文學中之優秀藝術作品. 而諸譯本中又以羅什所譯流通最廣. 本經亦有西藏譯本, 收於西藏大藏經佛說部之經集中, 另有以西藏譯本爲底本之滿蒙語譯本. 本經之主要注疏有慧遠之維摩義記, 智顗之維摩經玄疏, 吉藏之維摩經義疏, 維摩經玄論等.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六, 古今譯經圖紀卷三, 開元釋敎錄卷四,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유마경의기維摩經義記】
p5894-中→ 凡四卷或八卷. 隋代慧遠(523~592)撰. 又稱維摩義記, 維摩詰所說經注, 維摩義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本書係對於維摩經之文義作解釋. 初闡明聲聞, 菩薩二藏, 竝擧出漸, 頓二敎之別, 而判維摩經爲菩薩藏頓敎之法輪;次釋維摩經之經題, 以下次第闡釋文義. 本書字句精練, 而釋義高妙, 頗能發揮維摩經之奧旨. 因著者屬地論宗, 故書中處處顯現該宗阿賴耶眞識說之特色. 又書中遇有須詳釋之處, 屢出現義如別章之詞;別章乃指大乘義章, 故知此書撰於大乘義章之後. [續高僧傳卷八,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
【유마경의소維摩經義疏】
p5894-下→ ①凡六卷. 隋代吉藏(549~623)撰. 又稱維摩經疏, 維摩經廣疏, 淨名經廣疏, 維摩廣疏.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本書係立於三論宗之立場以注釋維摩經. 初論玄義, 其次逐一注釋維摩經十四品之文句. 該玄義部分可視爲維摩經槪論, 亦可視爲本書之序論, 後已別出一書成爲維摩經遊意一卷. 除玄義之外, 本書注釋各品, 首皆解釋品名, 次槪說該品大意, 復逐次注釋經文;於注釋之中屢屢引用鳩摩羅什, 僧肇, 興皇等之說. ②凡五卷(或三卷). 日本聖德太子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六冊. 闡釋維摩經之文義. 初釋經名, 以維摩詰爲已登正覺之大聖, 次將經文分爲三部分, 佛國品至菩薩品爲序說, 文殊師利問疾品至見阿閦佛品前半爲正說, 見阿閦佛品後半至囑累品爲流通說. 本書多參酌僧肇之注維摩詰經等, 竝援引僧肇, 道生之說, 此外亦列擧己說. 與法華, 勝鬘二疏合稱太子三經疏.
【유마경현소維摩經玄疏】
p5893-中→ 凡六卷. 隋代智顗撰.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八冊. 又稱維摩經略玄, 維摩經玄義, 淨名玄義, 淨名玄疏, 淨名玄. 本疏係以天台宗釋經之定規五重玄義來注釋鳩摩羅什所譯維摩經之玄旨, 可視爲維摩經槪論之作. 全書援引經論頗多, 有華嚴, 法華, 涅槃, 摩訶般若, 地持, 淸淨法行等經, 及大智度論, 十地經論, 攝大乘論等. 係智顗大師於隋開皇十五年(595)受晉王廣之請, 撰述於金陵. 本書與同爲智顗所著之維摩經文疏共稱天台宗維摩經注疏之雙璧. [諸宗章疏錄卷一]
【유마維摩】
p5892-上→ 梵名 Vimalakīrti. 音譯毘摩羅詰利帝. 又作毘摩羅詰, 維摩詰, 無垢稱, 淨名, 滅垢鳴. 爲佛陀之在家弟子, 乃中印度毘舍離城(梵 Vaiaśālī)之長者. 雖在俗塵, 然精通大乘佛敎敎義, 其修爲高遠, 雖出家弟子猶有不能及者. 據維摩經載, 彼嘗稱病, 但云其病是以衆生病, 是故我病, 待佛陀令文殊菩薩等前往探病, 彼卽以種種問答, 揭示空, 無相等大乘深義. 我國關於維摩與文殊問答情狀之雕畫頗多, 如唐段成式之寺塔記, 長安平康坊菩薩寺佛殿之維摩變壁畫皆是. 又維摩之居室方廣一丈, 故稱維摩方丈, 淨名居士方丈. [維摩經義疏卷一, 注維摩詰經卷一, 維摩義記卷一本, 維摩經玄疏卷二, 玄應音義卷八, 居士分燈錄卷上]
【유만紐曼】
p4276-上→ (Neumann, Karl Eugen, 1865~1915)爲十九至二十世紀初奧地利之印度學․佛敎學學者. 尤以巴利語之硏究有極深造詣. 曾出版巴利經藏(Sutta Piṭaka)之長部․中部․經集之德譯本(Die Reden des Gotamo Buddhos, 四卷), 及長老偈之德譯本(Die Lieder der Mönche und Nonnen Gotamo Buddhos, 1899)․法句經之德譯本(Der Wahrheitspfad, 1893)等書.
【유매생劉梅生】
p5961-上→ (1912~ )福建人. 廈門大學敎育學院肄業. 旅居菲律賓馬尼拉. 曾歸依弘一, 性願, 印光, 虛雲, 來果, 印順等諸師. 一生致力於慈善, 弘法之事業, 多次協助菲島各地建寺事宜. 又創辨普賢學校, 文殊中學, 佛敎居士林, 佛敎靑年會, 佛敎三歸正信會等機構. 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一月出家, 禮性願法師爲得戒和尙, 由瑞今法師代刀披剃, 法名覺生.
【유명무실체有名無實諦】
p2430-上→ 謂世間之法唯有假名而無實體, 然凡夫因癡迷而視其爲實有, 故依照世間一般之見解, 於世法上設立假名, 此稱爲有名無實諦. 又作世間世俗諦. 蓋佛敎主張因緣法, 而反對世間有常恆不變之實體存在, 故謂一切有爲之法, 皆爲因緣和合假成, 例如我․甁․車等, 皆係唯有其名而無恆常之實體者.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三載, 有名無實者, 卽如我․衆生乃至旋火之輪及名句等諸種世法, 皆屬此類有名無實之世俗諦.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參閱二諦244)
【유목乳木】
p3037-中→ 卽密敎修護摩法時投入爐中焚燒以作供養物之柴薪. 該木爲塗有乳汁之生木, 經軌中稱之爲乳汁溼柴․濕薪等. 乳木乃象徵潤生之煩惱․有漏之依身等, 多用於修行息災法. 有關乳木之長度, 諸說各異, 如金剛頂瑜伽中略出念誦經卷四載, 長度爲十二指之長;蘇悉地羯囉經卷下則謂其長二指. 所燃燒乳木之支數可分爲三支․七支․二十一支․五十四支․一○八支․一○八○支․八千支․一萬支․十萬支等九種. [牟梨曼陀羅經․大日經疏卷八]
【유무력대연有無力待緣】
p2445-中→ 爲華嚴宗所立因六義之一. 係依準唯識家種子六義中之恆隨轉義而立. 蓋緣起之諸法, 皆具空․有二義, 眞如本體隨緣而顯現之諸法, 是爲有之義 ; 然此有係假有, 而無自性, 是爲空之義. 以有之義而言因之體, 若欲引生果則必借他緣相助, 無緣卽不能生果, 此生果之力用全屬於緣, 稱爲有無力待緣. 例如如來藏, 無始以來恆常隨逐無明之緣而生果, 是爲有而無力 ; 又以隨逐而待他緣, 故稱有無力待緣. [十地經論卷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華嚴五敎章卷四](參閱因六義2272)
【유무사견有無邪見】
p2445-下→ 指有見與無見二者, 皆非中道之正見. 以其偏狹不正, 故稱邪見. (參閱常見4526)
【유무사구有無四句】
p2445-下→ 佛敎以外諸派學說, 有關形上學方面之見解, 可分成有․無․亦․非等四句. 卽 : (一)有句, 如執著必有我身, 此卽常見. (二)無句, 如執著必無我身, 此卽斷見. (三)亦句, 如執著我身亦有亦無, 此卽有無相違見. (四)非句, 如執著我身非有非無, 此卽戱論見. [華嚴經疏卷十六․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參閱四句分別1675)
【유무有無】
p2444ṅ梵語 bhava-abhava. 爲有與無之竝稱. 指存在和非存在. 有, 卽指一切存在之物, 亦指其存在之方式與型態. 無, 係與有相對稱. 在佛敎中, 若認爲一切存在之物皆爲一時之假相, 稱爲假有, 以其隨因緣而生滅, 故無固定不變之常住實體(我․自性), 卽無我․無自性之說 ; 反之, 若謂一切爲不變之常住(實有), 而永久存在, 則爲有見․我見. 如能超越此種有見․我見, 卽可了知無常․無我․空等之理. 然此無我․無常․空等, 絶不可視爲一種虛無思想, 而須透徹了解其眞義. 釋尊在世時, 每遇對此理有誤解者, 必灼然駁之. 虛無思想被佛敎置評爲虛無空見, 其與我見․有見同爲執著, 故皆須破除. 釋尊主張一切皆有亦皆無, 此乃中道之說法, 能破除有․無二邊之執著, 進而了悟實相之理. 由此可知, 佛敎通常所謂之無, 竝非單純指相對於有之無, 而係指超越於有․無二邊之空而論, 爲明示此點, 佛敎遂發展出一明確之體系, 此卽龍樹(梵 Nāgārjuna, 150~250)之中論. 其書直破有之思想, 竝昭然揭示空之眞義, 使人不致再將空視同虛無思想, 而陷於空見與有見之謬途. 如能破除一切無․有․虛無等執著, 而自其中躍出者, 卽能得到眞正解脫, 而自在無礙. 蓋有․無二者, 本爲一法之二義, 卽諸法由因緣而生, 確實存在, 是爲有 ; 而以諸法由因緣所生, 故無自性, 是爲無. 若執著其中任何一義, 皆易落於偏狹不正之見解中, 故佛陀主張中道之說, 以破除有․無二邊之見解, 如此方能體悟諸法之眞實義. [雜阿含經卷十二](參閱有2426․無5068)
【유무이견有無二見】
p2445-中→ 指有見與無見. 據法華文句卷四下載, 有見爲常見, 無見爲斷見, 由此二見可産生六十二種錯誤之見解. 此外, 若執著有之邊際, 或執著無之邊際者, 皆爲不正之邊見, 稱爲有無二邊. [法華經方便品․肇論](參閱六十二見1241)
【유문有門】
p2435-下→ 爲天台宗所立四門之一. 卽觀諸法爲有, 以作爲入道之法門. 亦卽觀因緣生滅諸法爲有, 破除十六知見等, 竝發起眞無漏智, 以了見偏眞之理. 於天台四敎中之三藏敎, 如毘曇․俱舍等宗多側重有門. 此外, 法相宗之敎義亦有此法門.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四敎義卷三․卷四․法華經玄義卷八下․卷九上](參閱四門1723)
【유물론唯物論】
p4423-中→ 爲唯心論․觀念論之對稱. 在佛敎諸宗派中, 華嚴宗主張三界唯一心, 心外無別法, 唯識法相宗亦有唯識無境等說, 故一般評爲唯心論. 對此, 天台宗則强調破除執著於唯識之觀點, 而稱離物質(色)則無心, 離心則無色, 亦卽主張色心不二․色心雙具․唯心卽唯物․唯心唯色 ; 竝謂若就究極眞諦上而言, 色與心本皆是空․無自性, 故亦無色․心之異同可言. [止觀義例卷上](參閱觀念論6960)
【유미乳糜】
p3038①梵語 tarpaṇa. 音譯怛鉢那․歎波那. 卽以穀類磨成粉末所製成之食物.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自他利品及有部毘奈耶卷三十六等, 將 tarpaṇa 譯作餅․麨 (參閱怛鉢那3226). ②梵語 pāyasa. 又作乳粥. 通常多以米粟等糝入牛羊乳中煮熟之. 爲八種粥之一. 釋尊於菩提樹下成正覺之前, 曾有接受乳粥(或謂牛乳)供養之因緣. 大日經疏卷七(大三九․六五八下):乳糜者, 西方粥有多種. 或以烏麻汁, 或以諸豆幷諸藥味, 如十誦藥法等文廣明, 然最以乳糜爲上.佛所行讚卷三(大四․二四下):敬奉香乳糜, 惟垂哀愍受, 菩薩受而食, 彼得現法果.
【유밀劉謐】
p5962-下→ 宋, 元時代之儒釋道三敎調和論者, 爲三敎關係史上極受矚目之學者. 其主張儒敎係端正綱常, 示明人倫, 而有功於天下;道敎崇尙淸虛無爲;佛敎則捨僞歸眞, 自利利他;故儒釋道三敎各有意義及任務, 缺一不可. 著有三敎平心論二卷, 書題靜齋學士劉謐撰. 書中力駁歐陽修, 朱熹, 程明道, 程伊川等宋代儒者之排佛論, 而主張三敎調和.
【유방승遊方僧】
p5618-下→ 指雲遊四方之僧人. 又作行脚僧, 遊方頭陀, 游方僧, 雲水僧. 亦卽步行參禪求道之僧人. 據釋氏要覽卷下引毘奈耶律載, 世尊嘗言, 若已五法成就, 且已滿五次夏安居, 則得以離其所依止之處而遊行人間. [祖庭事苑卷八](參閱行脚2562)
【유백惟白】
p4576-上→ 北宋末雲門宗僧. 靜江(廣西桂林)人, 俗姓冉. 生卒年不詳. 敕諡佛國禪師. 爲法雲寺法秀之法嗣. 住汴京法雲寺. 該寺與慧林寺․智海寺共爲當時汴京之三大禪宗叢林. 由於此三大叢林之提倡, 禪宗宗風乃大盛於世. 師在當時常入皇宮宣揚禪法, 甚受哲宗與徽宗之推崇. 建中靖國元年(1101)八月, 撰建中靖國續燈錄三十卷進呈皇帝, 帝爲之撰序文, 竝敕許入藏. 晩年移居明州(浙江鄞縣東)天童寺, 示寂於該寺. 著作除續燈錄之外, 另有大藏經綱目指要錄八卷. [嘉泰普燈錄卷五․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釋氏稽古略卷四]
【유법有法】
p2433-下→ ①全稱有體法. 爲無法之對稱. 指存在或實有之法. 唯識家認爲現在十八界之法有體性, 故稱有體法 ; 無爲法亦含攝於有體法中. 反之, 過去․未來及龜毛免角等法無體性, 故稱爲無體法(無法).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大一二․四二二下) : 本有今無, 本無今有 ; 三世有法, 無有是處.. ②因明用語. 因明論式中, 將宗(命題)之主詞稱有法, 述詞稱法, 卽宗之主詞含有述詞之法義. 如立聲爲無常之宗, 聲卽爲宗之有法, 無常爲宗之法.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大四四․九八下) : 初所陳, 唯具一義, 能持自體, 義不殊勝, 不得法名 ; 後之所陳, 具足兩義, 能持復軌, 義殊勝故, 獨得法名. 前之所陳, 能有後法, 復名有法. 又就宗之主詞與述詞在各種不同之相對關係而言, 有各種語意相對之異稱 : (一)主詞爲整個命題之主體, 故稱爲體 ; 述詞則爲能詮表․決定命題之意義者, 故稱爲義. (二)主詞爲一命題之語意尙未確立前所須界定․區別而有待界定․區別之基本語詞, 故稱爲所別 ; 述詞則爲具有界定․區別全句命題語意之功能者, 故稱爲能別. 如聲爲無常之命題, 聲於全句命題中, 尙未賦豫界定或特殊屬性之含義, 而猶待界定․區別始具意義可言 ; 一旦加上述詞之無常, 則全句命題始具備語意上有所界定․區別之含義. (三)主詞爲一命題中所先陳述之槪念, 故稱爲前陳 ; 述詞則爲陳述於後之槪念, 故稱後陳. 此前陳․後陳二名詞於因明中最常用來表示一命題之主詞․述詞兩項各別之槪念. (四)主詞爲一命題中所議論之對象, 有待述詞爲之顯示其特性․說明其類別, 而竝非其前另有一名詞待主詞去界定, 故稱自性 ; 述詞則必用來界定主詞之特性或表現其類別, 故稱爲差別. 又於因明中, 亦常連用主詞․述詞兩種以上之異稱者, 如言前陳自性卽是指主詞, 言後陳差別卽是指述詞. [因明正理門論․因明入正理論]
【유법의허有法意許】
p2435-中→ 因明用語. 於因明論式中, 立者(立論者)於宗(命題)之主詞(有法)隱含別種意見, 稱爲有法意許. 如四相違過中之有法自相相違因與有法差別相違因, 卽係敵者(問難者)看破立者有法意許, 而以立者自身之因(理由)․喩(譬喩)來反破立者之情況. (參閱有法自相相違過2434․有法差別相違過2434)
【유법자상상위과有法自相相違過】
p2434-下→ 因明用語. 又稱有法自相相違因(梵 dharmi-svarūpa-viruddha). 因明三十三過中, 因(理由)的四相違過之第三項. 有法, 指宗(命題)之前陳(主詞) ; 自相, 指宗前陳所陳述之事件 ; 相違, 互相矛盾․違反之意. 於因明對論中, 立者(立論者)所設之因與自己所立的宗有法所陳述者相衝突, 不能使前陳所陳述之因成立, 反而成爲打消其成立之理由, 敵者(問難者)遂用其因成立反對之宗, 此稱爲有法自相相違過. 亦卽以立者所設之因望其前陳時, 缺乏因三相中後二相之過失.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末․因明入正理論疏瑞源記卷四․卷七](參閱四相違1734․因明2276)
【유법차별상위과有法差別相違過】
p2434-下→ 因明用語.又稱有法差別相違因(梵dharmi-viśeṣa - viruddha). 因明三十三過中, 因(理由)的四相違過之第四項. 乃缺乏因三相中後二相所形成之過失. 有法, 指宗(命題)之前陳(主詞) ; 差別, 指宗前陳所含之意味 ; 相違, 相互矛盾․違反之意. 於因明對論中, 凡狡黠之論法, 於宗之前陳隱含二種意許(存於內心而不表示於言語中之想法), 立者(立論者)成立其一, 而希望敵者(問難者)不成立 ; 今立者所陳述之因(理由), 於宜發生關係之同品不發生關係, 反而關係到不應發生關係之異品, 如是則缺乏因三相中之後二相, 致令敵者所立之因爲正確無過之因, 而對立者自己反形成不利之局勢.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末․因明入正理論疏瑞源記卷四․卷七](參閱四相違1734․因明2276)
【유변무변론有邊無邊論】
p2460-下→ 又作邊無邊等宗. 爲外道十六宗之一. 卽依止世間之諸種靜慮, 而計執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等見解之宗派. [瑜伽論記卷三之下](參閱外道十六宗1871)
【유변有邊】
p2460-中→ 指有之邊際. 邊, 指偏於一方之極端. 計執世間一切諸法, 係假衆緣之和合而生, 此和合之力能呈現諸法之作用, 故稱爲有邊. 對此而言, 計執諸法旣假衆緣之和合而生, 故無自性, 以其無自性, 則諸法之體非爲實有, 稱爲無邊. 蓋有邊․無邊乃論議有無之理時所用之語彙, 散見於諸經論中. 例如箭喩經所擧(大一․九一七中) : 世間有邊, 世間無邊.若執著有邊․無邊之人, 極易落於偏狹不正之見解中, 唯有捨棄有無二邊之見解, 才能了知中道實相之理. [雜阿含經卷十․入楞伽經卷五․中論卷四․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大明三藏法數卷八]
【유복무기有覆無記】
p2460-上→ 梵語 nivṛtāvyākrta. 又作有覆心․有覆. 爲無記之一種. 其性染汚, 覆障聖道, 又能蔽心, 使心不淨, 故稱有覆 ; 然因其勢用弱, 不能引生異熟果, 故稱爲有覆無記. 至於不善等法, 雖亦能障蔽聖道, 然以其勢用强, 可招感異熟果, 故不稱爲有覆無記. [大毘婆沙論卷十二․卷五十一․卷一六一․成唯識論卷三․卷五․俱舍論卷四․卷十三․卷十九․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無記5107)
【유부有部】
p2442-下→ 梵名 Sarvāsta-vādin. 全稱聖根本說一切有部. 爲小乘二十部之一. 音譯作薩婆阿私底婆地․薩婆帝婆․薩婆多. 意譯作一切有․一切語言. 又作有部宗․有宗. 屬上座部之一派. 主張三世一切法皆爲實有, 故稱有部. 大多分布於古印度西北迦溼彌羅․犍陀羅等地, 曾盛極一時. 主要以阿毘達磨諸論書爲依據. [異部宗輪論․三論玄義](參閱說一切有部5919)
【유부율有部律】
p2443-上→ 凡五十卷. 唐代義淨譯. 全稱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梵Mūla-sarvāstivāda-vinaya). 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三冊. 本書係由有部所誦之律藏七篇而成. 內容係敘述說一切有部之戒律, 分爲四波羅夷法․十三僧伽伐尸沙法․二不定法․三十泥薩祇波逸底迦法․九十波逸底迦法․四波羅底提舍尼法․衆多學法․七滅諍法等八科. (參閱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4136)
【유분무만인有分無滿人】
p2428-上→ 指菩薩修行階位中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五十位之人. 因住此位者始覺智尙未圓滿, 僅得分覺而非滿覺, 故稱爲有分無滿人. [釋摩訶衍論卷四]
【유분선有分禪】
p2428-中→ 有分, 巴利語 bhavaṅgajjhāna. 卽無意識狀態下之禪定. 與無心定同義. 色界之無想定與無色界之滅盡定均屬之. (參閱無心三昧5075)
【유분식有分識】
p2428-中→ 爲上座部所立九心輪之一. 有, 意卽有情衆生之迷妄生存, 卽指涵蓋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衆生之所有迷妄生存, 或轉而直接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 ; 分, 爲因之義. 有分識, 卽指成爲三界生死的根本原因之識 ; 此識周遍三界, 相續不斷而恆常存在, 故爲三界衆生生死不已之根本因. 早在部派佛敎時代, 上座部與分別論者等, 皆稱此識爲有分識, 至大乘思想興起後, 唯識宗以阿賴耶識爲宇宙萬法之根本原因, 遂根據上述上座部之說, 而以有分識爲阿賴耶識之異稱.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二․成唯識論卷三․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本]
【유불무불성상상주有佛無佛性相常住】
p2431-上→ 意爲不論佛陀出現世間與否, 諸法之性相常住, 無有變化․增減等.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一(大一二․四九二上) : 爾時, 世尊告光明遍照高貴德王菩薩摩訶薩言 : “涅槃之體, 非本無今有. 若涅槃體本無今有者, 則非無漏常住之法. 有佛無佛, 性相常住. 以諸衆生煩惱覆故, 不見涅槃, 便謂爲無. 菩薩摩訶薩以戒․定․慧勤修其心, 斷煩惱已, 便得見之. 當知涅槃是常住法, 非本無今有, 是故爲常.” 另據大智度論卷六十五載, 世間諸法之性, 卽諸法之實相 ; 而諸法之實相, 卽指般若波羅蜜. 若以常․無常等論探求諸法之實相, 則爲錯謬, 然若入於法性之中探求之, 則可得實相之理, 由此可知, 無論有佛無佛, 諸法之性相常住而不失. [大般若經卷五四七現世間品․大品般若經卷十二無作品․卷二十五具足品․小品般若經卷五相無相品․大智度論卷九十一․法華經文句卷九下]
【유불문답儒佛問答】
p6205-中→ 全一卷. 日人林道春撰. 記述頌祐針對以儒學之觀點問難於佛敎之各種問題, 所提出之答辯. 同性質之著作, 另有玄光所著儒釋筆陣一卷․智脫所著儒佛合論十卷, 及作者不詳之儒釋問答五卷․儒佛或問三卷.
【유불여불지견唯佛與佛知見】
p4422-下→ 卽唯佛與佛能互知之智. 與唯佛與佛乃能究盡一語同義. 其義有二 : (一)謂佛之悟境唯佛知之, 因位菩薩等不可得知. (二)唯獨果佛(覺佛果之佛)與因佛(卽將悟究竟之菩薩)能知, 而二乘與凡夫俱不知其意. 妙法蓮華經卷一(大九․五下) :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難解之法, 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所謂諸法,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卽是其義. 又唯佛與佛一語, 亦被唐代善無畏口說之大日經疏所轉用. 於法華經中唯佛指釋迦如來, 與佛指其他佛 ; 然於大日經疏中, 唯佛指大日如來, 與佛指十九執金剛等曼荼羅諸尊. 卽指於說法之會座中, 主伴對望 ; 又十九執金剛亦爲如來差別身, 非未悟之衆生, 故稱爲唯佛與佛. [無量義經․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유불濡佛】
p6447-上→ 又作露佛. 指無佛龕或堂宇之設置, 而僅安置於地上之佛像․菩薩像. 因其暴露在風雨中, 故亦稱爲露佛;如自巖壁刻出之佛像.
【유빙劉馮】
p5961-中→ 隋代翻經學士. 涇陽(位於陜西)人. 又作劉憑. 生卒年不詳. 劉馮精於內外學數術, 因感於歷代翻譯經論時, 對大千, 由旬等計數單位, 各家計算比例皆異, 故撰內外傍通比校數法一卷, 輯錄衆經計數之法, 與我國故有之相對計數法, 異同竝比, 作爲後學譯經之參考. [歷代三寶紀卷十二]
【유사流沙】
p3865-中→ 又稱沙河․大流沙. 指新疆西部之塔克拉馬干大沙漠(Takla Makan). 我國西行求法者如法顯․玄奘等, 皆曾經過此一地帶. 大唐西域記卷十二瞿薩旦那國(梵 Ku-stana, 于闐)條, 敘其景象, 謂其地沙磧流漫, 集散隨風, 人行無迹, 迷路者多, 四顧茫茫, 莫知所向, 故往來者多聚遺骸以記之. [釋迦方志卷上]
【유사수행留捨壽行】
p4189-中→ 卽留多壽行․捨多壽行之合稱. 謂佛陀與俱解脫之第四靜慮阿羅漢皆能將己所受之壽命或留或捨. 所謂多, 卽顯示所留所捨之壽竝非一刹那 ; 所謂行, 卽顯示壽體遷流無常之法. 留多壽行謂阿羅漢爲敎化衆生, 護持佛法, 將衣鉢等物布施僧衆, 以定力延留自己之壽命 ; 反之, 捨多壽行乃阿羅漢自觀住世於他利益安樂事少, 或爲病等苦逼身, 則捨己之壽而先行入滅. 俱舍論記卷三載, 阿羅漢須具足六勝緣始能得留多壽行, 卽 : (一)人勝, 必具聲聞極果阿羅漢. (二)解脫勝, 雖爲阿羅漢, 必須煩惱․所知二障俱解脫之聖者. (三)修習勝, 俱解脫聖者之中以修習禪定殊勝, 在定中能出入自在不時解脫之阿羅漢始能得之. (四)福田勝, 如上述利根之聖者及僧衆或見修道等出定者, 布施自己衣․鉢等物, 以此施力爲留多壽行之因. (五)依止勝, 行如上之布施後, 發願以此行力決定在現世招得壽命之異熟果, 卽入第四靜慮之邊際定, 以第四靜慮之邊際定止觀均等殊勝之故. (六)轉業勝, 從定起已, 心念口言(大四一․六一中) : 諸我感富異熟業, 願皆轉招壽異熟果.捨多壽行亦同前, 惟發願所念之言相異, 乃心念口言(大二六․九八一上) : 諸我能感壽異熟業, 願此轉招富異熟果.上述係就阿羅漢而言, 佛亦有此二壽行自不待言. 如釋尊本有百二十歲之定命, 因度緣已盡, 故於八十歲時涅槃, 此卽捨多壽行 ; 至於宣布入滅後, 復再延三個月之壽命, 此卽留多壽行. [發智論卷十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順正理論卷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八․俱舍論疏卷十六]
【유사지有師智】
p2438-下→ 謂參訪名師, 於受敎後, 依敎修行而體悟之智慧. 對此而言, 無師指導而獨自體悟之智慧, 稱爲無師智.
【유상관有相觀】
p2438-中→ 爲無相觀之對稱. 卽觀世俗之事相差別. 亦卽取流轉․還滅․染淨等相, 作爲所觀之境, 稱爲有相觀. 據成唯識論卷九載, 於菩薩十地中, 前四地菩薩因觀智未純熟, 故觀眞俗各別 ; 第五地菩薩始證類無別眞如, 開啓事理不二之知見, 得眞俗合觀, 然所修之觀猶多流轉․還滅․染淨等相, 無相觀甚少 ; 第六地菩薩多住於無相之行, 雖有相觀少, 無相觀多, 然未能全脫流轉等相 ; 第七地菩薩雖只有無相觀, 然尙須加功用行以相續之. 第八地菩薩入於無相觀中, 不須加功用行, 卽可任運相續之.
【유상교有相敎】
p2437-中→ 又作三乘別敎. 爲劉宋之慧觀及南齊之劉虫乙所立五時敎之一. 卽謂佛陀成道之後, 爲三乘之人宣說差別之敎門, 如宣說阿含經等小乘敎, 以開演三乘有相之法. 據三論玄義卷上載, 三乘別敎係爲聲聞之人說四諦, 爲辟支佛說十二因緣, 爲大乘之人明示六度, 此三乘人之行因有別, 故得果各異, 此卽三乘差別有相之敎門. [大乘義章卷一](參閱五時敎1136)
【유상론有想論】
p2449-下→ 係認爲衆生於未來死後仍保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之見解. 於古代印度外道所執六十二種錯誤見解中, 屬於執著未來所起之常見. 據瑜伽師地論卷六載, 由四個四句構成十六種, 故又稱十六種有想論․十六有想論. 初四句爲想與色之相對, 卽 : (一)有色有想, 又作我有色死後有想論. 卽執著我爲色法, 竝認爲我死後仍有意識, 除無想天外, 存在於欲界及色界. (二)無色有想, 又作我無色死後有想論. 卽執著我爲無色蘊, 於死後仍有意識, 除無想天外, 存在於欲界乃至無所有處. (三)亦有色亦無色有想, 又作我亦有色亦無色死後有想論. 卽執著我爲五蘊, 於死後仍有意識, 存在於全部欲界. (四)非有色非無色有想, 又作我非有色非無色死後有想論. 卽認爲我乃色․心俱非之我, 且此非色非心之我乃常住而不壞滅者. 第二個四句, 係想與邊․無邊之相對, 卽 : (一)有邊有想, 又作我有邊死後有想論. 卽執著我爲色或非色, 又以我體爲有差別性․限度性, 且其所依․所緣者亦有差別性․限度性, 故爲有邊(邊卽邊際․有差別․有限性等之意), 而死後亦有意識, 存在於無想天以外之欲界及全部色界. (二)無邊有想, 又作我無邊死後有想論. 執著我爲色或非色之法, 又我可遍於一切處, 故爲無邊, 於死後仍有意識, 隨其所應而存在於全部欲界. (三)亦有邊亦無邊有想, 又作我亦有邊亦無邊死後有想論. 執著我爲色法者, 認爲我之量隨所依身之卷舒而爲有邊或無邊 ; 執著我爲非色之法者, 則認爲隨有量或無量之所依及所緣, 爲有邊或無邊 ; 於死後仍有意識, 隨其所應而存在於全部欲界. (四)非有邊非無邊有想, 又作我非有邊非無邊死後有想論. 否定我爲有邊或無邊, 而主張死後生於有想地. 第三個四句, 卽 : (一)一想, 又作我有一想․唯一想. 卽認爲我於無色界四天中之下三天時, 彼諸想僅依意門而流轉, 故我僅有一想. (二)種種想, 又作若干想․我有種種想. 卽認爲我於欲界․色界時, 彼諸想依六根門而轉, 緣種種境, 故我有種種想. (三)小想, 又作我有小想. 卽執著我爲小色․小無色, 依小身․緣小境, 故我爲狹小. 其中, 以我爲小色蘊者, 謂我除無想天外, 存在於欲界及色界 ; 以我爲小無色蘊(卽受․想․行․識等四蘊之隨一)者, 謂我除無想天外, 存在於欲界乃至無所有處. (四)無量想, 又作我有無量想. 卽執著我爲無量之色蘊, 或執著我爲無量受․想․行․識之無色蘊. 其中, 執著我爲色蘊者, 謂我遍於一切處, 以意識爲我所, 依無量身, 緣無量境, 與彼相合, 故有無量想, 存在於無想天以外之欲界․色界 ; 執著我爲無量之無色蘊者, 謂我存在於無想天以外之欲界乃至無所有處. 第四個四句, 卽 : (一)我純有樂, 又作有樂有想. 爲色界四禪天中之下三禪天的我之受相. (二)我純有苦, 又作有苦有想. 爲地獄界的我之受相. (三)我有苦有樂, 又作有苦有樂有想. 爲鬼․畜生․人及欲界天的我之受相. (四)我無苦無樂, 又作非有苦非有樂有想. 爲色界第四禪天以上的我之受相. 此四項見解皆認爲於此世․他世皆同, 而以苦等之感受爲客, 我體於不明了之狀況下而流轉, 於死後仍有意識. [長阿含卷十四梵動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大乘義章卷六](參閱六十二見1241․常見4526)
【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
p2449-上→ 想, 梵語 saṃjñā 指感受․觀念․槪念․意識等心及心所之作用. 有想, 梵語 saṃjñin, 巴利語 saññin. 無想, 梵語 a-saṃiñin, 巴利語 a-saṃjññin. 非有想非無想, 梵語 naiva-saṃjñin, 巴利語neva-saññināsaññin. 又作想無想非想非無想. 係依情之有無, 而將衆生之所居分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三類. 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卷上載, 有想, 卽於空無邊處起空想, 於識無邊處起識想之意 ; 無想, 卽於無所有處離少想之意 ; 非有想非無想, 則爲有頂所攝. 此係將三種有情衆生, 配以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有頂等無色界之四處. 此外, 金剛般若經贊述卷上(大三三․一三一上) : 有想者謂七有想, 無想者謂五無想, 非想非無想者除前二, 此依有宗釋. 大乘解者謂, 識處名有想, 無所有處名無想, 無少所有, 第三非想者非前識處, 故非非想者卽非前無少所有處.此係擧出有部宗與大乘之解釋, 其中有部宗之解釋, 或係於九有情居之中, 分別以七識住爲有想, 無想天爲無想, 非想非非想處爲非有想非無想之方式加以配置 ; 而大乘之解釋, 則係於無色界四處之中, 將識無邊處配於有想․無所有處配於無想․非想非非想處配於非有想非無想. [法華經卷六隨喜功德品․大般若經卷五七七․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經疏․金剛般若疏卷二](參閱九地132․九有情居133)
【유상무상有相無相】
p2437-中→ 爲有相與無相之竝稱. 卽有形相者, 稱爲有相 ; 無形相者, 稱爲無相. 有相亦卽指有形相而能與他物區別者. 又一般以會生滅變化之事物爲有相, 故有相亦稱有爲法. 無相爲有相之對稱, 然有時則指超越有․無二相之空而言. 據大智度論卷六十一所擧, 無相有假名相․法相․無相相等三種相, 以此三相皆無所得, 故稱無相. 又依據相對․差別之原理而立者, 是爲有相 ; 而依據絶對․平等之空理而立者, 是爲無相. 依此, 而有所謂有相敎․無相敎 ; 有相行․無相行 ; 有相觀․無相觀 ; 有相善․無相善等分別. 淨土宗將阿彌陀佛之西方淨土, 以位置及淸淨之形像表示之, 稱爲有相淨土. 然若根據無色無形之空理, 而認爲宇宙之一切卽是淨土者, 則稱爲無相淨土. 密宗對有相․無相二者, 有深淺二種不同的解釋. (一)淺略者, 謂以凡夫之認識, 可以明確的指認諸法之形相者, 是爲有相 ; 而諸法之本質爲空, 無形無色者, 是爲無相. (二)深祕者, 謂一切萬法各自本來之形相, 分明而住, 是爲有相 ; 而在一相之中具足一切相, 然又不留一相者, 是爲無相. 天台宗將安樂行分爲有相․無相二種 : (一)有相安樂行, 卽不入禪定三昧, 一心誦念法華經文者. (二)無相安樂行, 卽以法華經之妙理, 修一念三千之妙觀者. 又禪宗主張敎門爲有相, 禪門爲無相. 此外, 就諸佛之身相而言, 若以佛身爲三十二相․八萬四千之相好者, 稱爲有相佛 ; 若以佛身爲理體空寂․無色無形者, 稱爲無相佛. 一般以諸佛之法身爲無相, 報應身爲有相. 然關於法身爲有相或無相之說, 諸師看法不一. 蓋一切萬法以其各自之性, 形成宇宙中森羅萬象之面貌, 然此種有相, 因其生滅變化無常, 本質爲空, 故非實有. 若不執著此一有形之境界, 則可入於涅槃之無相境界. 然若以般若智慧觀照實相之眞理者, 則可超越有相․無相之別, 而體達二者乃相卽相入, 圓融無礙之理. [大寶積經卷五․大日經卷七․大乘起信論․十二門論觀相門․大智度論卷十八․法華經玄義卷十上․往生論註卷上․卷下․安樂集卷上․卷下]
【유상사有上士】
p2428-上→ 指等覺菩薩. 爲無上士之對稱. 有上, 謂於等覺位之上尙有佛果位之意. 大乘菩薩修行階位中, 等覺․妙覺爲最後之兩階位 ; 等覺位之菩薩仍有少許煩惱殘餘, 卽仍有惑未斷 ; 故對無所斷之無上士(卽妙覺位)而稱爲有上士. (參閱等覺5175)
【유상삼밀有相三密】
p2436-下→ 爲無相三密之對稱. 三密, 指身密․口密(語密)․意密(心密). 有相三密, 卽指密敎修行者手結印契, 口誦眞言, 心觀本尊. 行者藉著有相三密之實際行法, 將自己之身口意三業轉成如來之身口意三密, 藉三密之加持, 而可成就卽身成佛之妙行. 反之, 無相三密, 則以衆生一切身之所作爲身密, 一切音聲爲語密, 一切思念爲意密. (參閱三密606)
【유상안락행有相安樂行】
p2437-上→ 爲無相安樂行之對稱. 乃天台宗基於普賢觀經之說, 及據南嶽慧思之四安樂行偈文而立. 卽認爲理觀爲無相安樂行, 事誦爲有相安樂行. 亦卽以散心誦念法華經, 不入禪定三昧, 於坐․立․行中, 皆一心誦念法華經之文字, 稱爲有相安樂行. 凡以此行而有成就者, 得見普賢上妙之身. [法華經安樂行義․萬善同歸集卷二](參閱安樂行2407․無相安樂行5104)
【유상열혜기有相劣慧機】
p2436-下→ 爲無相勝慧機之對稱. 密敎行者修有相三密(手結印契, 口誦眞言, 心觀本尊)之行, 藉以成就卽身成佛之妙行 ; 有相劣慧機卽指修有相三密之行者. 劣慧機, 指根機劣鈍者, 或指無信之衆生 ; 此係就相對之無相勝慧機而言. 又此機分爲四種 : (一)深智相應印明行, (二)事觀相應結誦行, (三)唯信作印誦明行, (四)隨於一密至功行. [五輪九字明祕釋(日僧覺鍐)]
【유상有相】
p2436-上→ 梵語 sākāra. 有形相之意. 爲無相之對稱. 據大乘起信論․大日經卷七等所擧, 有相, 係指差別有形之事相. 又具有生滅遷流之相者, 亦稱有相, 又稱有爲法. 另據法華經玄義卷十上載, 以有之理得道者, 若將其分爲十地等之階級差別, 以顯示其功德行相者, 亦稱爲有相. 此外, 如觀世俗之事相差別, 稱爲有相觀 ; 修種種善事萬行, 稱爲有相善 ; 明示位置, 設立淸淨形像之淨土, 稱爲有相士等等, 皆係以事相之差別, 而對無相之平等稱爲有相者. 有相․無相二者, 一般多以有相爲淺義, 無相爲深義, 然在密敎中, 則認爲有相有淺略․深祕二義, 卽 : (一)淺略之有相, 謂凡夫所知之色心等諸法, 事相顯了, 心前現行, 極易了知. (二)深祕之有相, 謂一切法的各各之相, 分明而住 ; 此卽以三密瑜伽之事相, 作爲深祕之有相之意. [大日經疏卷一](參閱有相無相2437․無相5103)
【유상有想】
p2448-下→ 梵語 saṃjñin, 巴利語 saññin. 爲無想之對稱. 指具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 ; 或指具有此等作用之有情衆生. 據法華經隨喜功德品所擧, 衆生有有形․無形․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等多種. 於金剛經中亦有若有想․若無想一語. 此外, 有想又指有想天, 係有想衆生所居之處.
【유상惟尙】
p4576-上→ 唐代僧. 又稱惟上․成都惟尙․劍南惟尙. 從靑龍寺惠果和尙傳受密敎金剛․胎藏兩部大法. 爲靑龍門下六傑(辨弘․惠日․空海․惟尙․義圓․義明)之一. [付法傳卷二․海雲及造玄血脈]
【유상종有相宗】
p2437-上→ 爲法相宗之別名. 又作相宗. 乃無相宗(指三論宗)之對稱. 本宗之祖師爲唐代玄奘大師, 宗旨係以心外之境爲無, 心內之法爲有, 竝以阿賴耶識爲根本識 ; 立五位百法, 分別有爲․無爲諸法之相, 又以有敎․空敎․中道敎三時, 分判佛陀一代之聖敎. 此外, 本宗因係唯識大乘, 故又稱有相大乘. [宋高僧傳卷四․選擇本願念佛集(參閱法相宗3373)
【유상주游祥洲】
p5058-上→ (1947~ )臺灣宜蘭人. 出生於佛化家庭, 自幼卽皈依, 法名行如, 號天駿. 先後硏學於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硏究所․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硏究所. 嘗親近方東美敎授等人, 竝以十八空之硏究一文獲得博士學位. 長於般若․中觀學系之硏究. 近年來多次在國內外講述大智度論. 著有先有鷄或先有蛋․論龍樹與僧肇二大士對般若經假名觀的闡揚及其現代意義等論文多篇, 發表於國內各佛敎刊物與學報. 曾任敎於臺大哲學系․佛光山中國佛敎硏究院․中國文化大學. 竝當選世界佛敎靑年會(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 Youth)副會長, 兼任敎育文化藝術委員會主席. 於七十四年(1985)榮獲中央黨部華夏二等勳章.
【유상집착有相執著】
p2437-中→ 有相, 指差別有形之事相. 若執著種種差別之事相, 卽稱爲有相執.
【유상집착有想執著】
p2449-上→ 認爲人之感官所感知之事物爲實有, 而於諸事物固執不捨, 稱爲有想執著.
【유색천有色天】
p2431-上→ 指色界之諸天 ; 以有淸淨微細之色法, 故稱有色天. 對此而言, 無色界之諸天, 稱爲無色天.
【유서柳絮】
p3847-下→ (1922~ )浙江永嘉人. 上海音專肄業, 安徽大學畢業, 歷任中學敎員․大專敎授. 民國五十八年(1969)印行佛敎聖歌專集, 竝籌組慈光合唱團, 以音樂引渡衆生. 七十一年應大華晩報邀約, 撰寫半僧齋隨筆, 文字弘法擴及敎外報章. 著有金剛經簡註․日用佛經簡註․圓覺經簡註․法華經新解新註等.
【유서사幽棲寺】
p3777-中→ 位於江蘇江寧縣南之祖堂山(牛頭山之南峰)中, 距離佛窟寺約八公里餘. 又作幽栖寺. 係劉宋大明年間所建. 唐貞觀十八年(644)法融於寺北之巖下建禪室, 棲隱於此, 寂滅後亦於此建塔, 故世稱其法系爲牛頭禪. 後改稱祖堂寺․延壽寺(院). 其後又恢復幽棲寺之舊稱, 淸朝康熙六年(1667)一度重修. 法融之後, 牛頭宗五世智威, 及其弟子慧忠․玄素等皆住於此, 直至近世, 法系傳至第四十七世. 寺內現有金剛殿․大雄殿․毘盧殿及大小伽藍殿宇․虎爪穴․祖師衣鉢塔等. 其中, 在大雄殿安奉光緖年間所建之三尊像與觀音像等. 寺之左方有祖洞, 乃昔時法融降伏蛇神之處. 寺後有獻花巖, 卽法融宣講法華經時百鳥獻花之處. 迨至淸末, 因受太平軍火焚燬, 損燬甚鉅. [宋高僧傳卷八․卷九․景德傳燈錄卷四․金陵梵刹志卷四十四]
【유석留錫】
p4190-上→ 僧侶留住一處, 稱爲留錫. 蓋僧侶於行脚時, 多攜錫杖, 故留錫卽有逗留․停滯之意味. 又解制之後, 尙行安居, 亦稱留錫․掛錫, 乃起單之對稱. [僧堂淸規卷三年分行法次第](參閱起單4324)
【유석鍮石】
p6526-中→ 係銅與爐甘石鍊成之合金, 可用以造立佛像․佛具. 梵語雜名列出蒐石之梵語爲 rīti, 音譯里底, 翻譯名義大集列出之梵語則爲 rācakaḥ. 慧琳音義卷八十一, 謂蒐石次於金, 而爲白金. 蒐石佛像之造立, 見於大唐西域記卷五羯若鞠闍國條所載, 該國有蒐石佛像. 同書卷七婆羅닐斯國條亦載, 位於婆羅닐河東北十餘里之鹿野伽藍, 有蒐石佛像. 又出三藏記集卷十二法苑雜緣原始集目錄亦出現(大五五․九二中)林邑國獻無量壽蒐石像記一項.
【유선명鈕先銘】
p5296-下→ (1912~ )原籍蒙古, 寄籍江西. 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法國通校․中國陸軍參大及實踐硏究院聯戰班. 抗戰期間曾於古鷄鳴寺剃髮爲僧八月. 後還俗繼續軍旅生涯, 歷任各軍事要職. 四十四年(1955)因病呈請退役, 轉入文化界, 曾任正中書局總編輯․華欣文化事業中心主任․臺灣電視公司顧問․文化大學敎授. 著有小說多種, 軍事譯作亦多, 創作中以釋迦牟尼新傳, 頗具佛學硏究之價値.
【유선사游仙寺】
p5057-下→ 位於山西高平縣城南十公里游仙山麓. 寺因山得名. 四周環境幽雅, 山門壯麗, 有前殿․中殿及七佛殿, 兩廂有配殿․廂房. 始建於北宋淳化年間(990~994), 金․元․明․淸各代屢有增修. 現存前殿仍爲北宋遺物, 中殿建於金代, 乃宋․金木構建築中之佳作. 寺外東山坡上有八角七級磚塔一座, 乃元代至元七年(1270)所建.
【유성有性】
p2432-下→ 具有出離解脫之性, 稱爲有性 ; 而無出離解脫之性, 惟樂欲生死, 不欣求出離, 稱爲無性. 無性卽指一闡提, 關於一闡提能否成佛之說, 各宗派有不同之見解.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六․卷三十二․圓覺經](參閱一闡提85)
【유소단자有所斷者】
p2433-下→ 爲等覺位之異稱. 據南本與北本大般涅槃經梵行品所載, 等覺位雖鄰近於妙覺位而稱爲覺, 然仍須斷一品微細之無明及習氣, 故另立有所斷者之名, 以別於妙覺位. (參閱等覺5175)
【유소득有所得】
p2433-中→ 梵語 pr偵bti. 爲無所得之對稱. 卽無法體悟絶對平等․無二無別之眞理, 而有所執取 ; 亦卽分別有無․一異․是非等之二相, 而有取捨之念, 稱爲有所得. 若離開有․無等相對之觀念, 而體悟空之眞理, 則稱爲無所得. 又有所得係以心於諸法中取相, 爲一種執著․分別․取相之心, 故亦稱有所得心. [大品般若經卷二十一․卷二十二․仁王經卷上(不空)․大智度論卷十八․卷六十․注維摩詰經卷八]
【유소연有所緣】
p2433-中→ 爲心王․心所之異稱. 以心王․心所皆有所緣之境, 故稱有所緣. 所緣, 謂心識攀緣寄託之境界, 如眼識緣於色, 耳識緣於聲等. 而心識以外之物, 則稱爲無所緣, 以其被心識攀緣, 而不能自攀緣之故. [俱舍論卷二․卷四](參閱心心所1397)
【유소의有所依】
p2433-上→ 心王․心所之異稱. 以心王․心所均有所依, 故稱有所依.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擧出心․心所法之別名有有所緣․相應․有行․有所依等. 有所依, 卽指一類之法, 託衆所依而轉差別之意. 又據成唯識論卷四載, 諸心․心所皆有所依, 其所依者, 總爲三種, 卽因緣依․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 卽於諸法中唯心․心所法具此三依, 故稱爲有所依.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末(大四三․七三九上) : 問 : “心․心所法起藉四緣, 何故但說三種依耶?” 解云 : “所緣通內外, 餘三唯在內故, 但說三.” 問 : “餘識緣內外, 不得說四依, 第七唯內緣, 何不說四依?” 答 : “三緣生識勝故, 但說三依. 緣依亦外緣, 力微不說四.” 卽於四緣中, 除去所緣緣, 以所餘之三緣爲三依. [俱舍論卷四](參閱心心所1397)
【유송무제劉宋武帝】
p5959-下→ 南朝劉宋永初元年至三年(420~422)在位之皇帝. 名裕. 據沙門法稱之預言, 帝乃受嵩山神之召示而爲天子, 慧義復確認此說. 帝卽位之年, 曾於內殿設齋招請當時高僧道照(368~433). [梁高僧傳卷十三, 歷代三寶紀卷十, 釋氏稽古略卷二]
【유송문제劉宋文帝】
p5959-下→ 南朝劉宋元嘉元年至三十年(424~453)在位之皇帝. 名義隆. 在位期間稱爲元嘉治世, 當時之佛學, 傾向於玄理淸談. 帝曾問法於當時高僧慧嚴, 竝歸依佛敎. 又在位期間, 譯經家求那跋摩由罽賓來朝, 元嘉八年抵達建業, 於祇洹寺講說華嚴經, 法華經, 十地經論等, 復於南林寺設立戒壇, 至示寂爲止, 文帝皆禮遇有加. 帝又任命比丘尼寶賢爲京邑之尼僧正. [出三藏記集卷十四, 梁高僧傳卷三, 佛祖歷代通載卷八]
【유수면심有隨眠心】
p2458-下→ 梵語 sānuśaya-citta. 隨眠, 卽煩惱. 有隨眠心, 卽指有煩惱之心. 據俱舍論卷二十․俱舍論光記卷二十所說, 可分爲有染․無染二種 : (一)有染有隨眠心, 包括緣縛已斷․未斷二者 : (1)有染隨增有隨眠心, 謂隨眠未斷除, 由於相應與所緣而具有隨增性. (2)有染不隨增有隨眠心, 謂隨眠雖已斷除, 尙有同伴性與心相應. (二)無染有隨眠心, 謂隨眠必未永斷, 唯據所緣縛隨增, 以此無染心無相應縛, 唯有所緣縛. 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二列擧三家對有隨眠心之說法, 例如一心相續論者謂, 於此身中, 若聖道末現前, 則煩惱未斷盡, 故心有隨眠 ; 若聖道現前, 則煩惱斷盡, 故心無隨眠. 亦卽心之有隨眠與無隨眠雖有所差異, 然其性則一, 僅一心而已 ; 猶如有垢衣與無垢衣雖有不同, 然衣之性竝無差別.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一]
【유수원劉洙源】
p5960-中→ (1875~1950)四川中江縣人. 名復禮, 字洙源, 別號離明. 前淸拔貢, 北京經科大學畢業. 長於文學, 通達三禮, 歷任四川高級師範, 成都大學, 四川大學文學敎授. 早歲精唯識, 曾著唯識學綱要數萬言. 私淑永明延壽, 於民國二十一年(1932)著有宗鏡錄大科判;晩耽禪悅, 不喜著作, 惟存講稿數篇爲弟子所傳鈔. 三十八年農曆三月於德陽孝泉延祚寺剃髮, 受三壇大戒, 法名昌宗. 未久, 應邀講楞嚴經, 竝傳淨土觀法. 後返中江, 駐錫白雲寺, 專硏戒律. 三十九年示寂, 世壽七十六. 著作除上記外, 另有宗鏡錄細科判約五卷, 宗鏡錄讀法約十餘卷. 另纂集大智度論之法相而成性宗法藏三冊, 然未出版.
【유수有手】
p2428-下→ ①梵語 hastin. 爲象之別名. 據隋代吉藏之百論疏卷上之下載, 象有七肢, 以手爲殊勝故, 遂取名爲有手. 同書竝以象及有手做譬喩, 以分析․論證空理, 欲使外道體悟本性爲空, 而不起有所得之煩惱, 以得解脫. ②以手比喩信心, 而稱具有信心爲有手, 具有信心之人爲有手之人. 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上之上(大四四․一七五中) : 信心如手, 有手之人入海寶藏, 隨意拾取 ; 無手之人雖遇寶藏, 不得拾取.[大智度論卷一]
【유수乳水】
p3037-下→ ①以乳與水之相融比喩物之和合.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卽以乳․水分別比喩衆生心與佛心, 謂衆生之心如乳, 爲所緣之心;佛心如水, 爲能緣之心. 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七十四(大三六․五八四中):如水和乳, 乳爲所和, 喩衆生心是所緣;水爲能和, 喩佛心爲能緣. 以此二和合, 如似一味.此外, 若將乳․水同置於器皿中, 使之交融無別, 群鵝飮之, 無能辨析, 惟鵝王能分辨乳․水之別, 乃啜乳遺水;由是, 宗門乃以乳水眼一語比喩修學之人具有法眼以辨別邪正. ②喩密敎金剛界大日如來之智水.
【유수장자자流水長者子】
p3865-中→ 爲佛前生菩薩行之一. 其因緣出自金光明經卷四流水長者子品. 依經所載, 長者子曾伴二子水空․水藏遊行城邑聚落, 至一大空澤中, 見有一池, 其水枯涸, 池中之魚爲日所曝, 將爲鳥獸所食. 時長者子生大悲心, 乃尋樹枝覆之, 竝借二十大象運河水, 池中之魚得以再生. 更對池中之魚施與飮食, 復使之聞佛名․佛法. 其後長者子於家中集賓客, 設饗宴, 爾時大地突然震動, 十千魚同日命終, 共轉魚身, 生忉利天. 時長者子醉酒, 露臥樓屋上, 見十千天子來置無數眞珠․瓔珞於其四邊, 更散天華以報舊恩. 佛說此因緣終, 謂流水長者子卽今我身, 水空卽今之羅睺羅, 水藏卽今之阿難, 十千魚卽今之十千天子.
【유순由旬】
p2075-中→ 梵語 yojana 之音譯, 巴利語同. 意譯合․和合․應․限量․一程․驛等. 又作踰闍那․ 踰繕那․瑜膳那․兪旬․由延. 爲印度計算里程之單位. 蓋梵語 yojana乃附軛之義, 由語根 yuj 而來的名詞;卽指公牛掛軛行走一日之旅程. 另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 一由旬指帝王一日行軍之路程. 有關由旬之計數有各種不同說法:(一)就由旬換算拘盧舍而言:印度之國俗係採取四拘盧舍爲一由旬. 於佛典中, 亦有以四拘盧舍爲一由旬者, 如方廣大莊嚴經卷四現藝品․摩登迦經卷下明時分別品等爲其例;然佛典大多以八拘盧舍爲一由旬, 如有部毘奈耶卷二十一․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俱舍論卷十二等所載皆是. (二)若配合我國之里數亦有異說:據大唐西域記卷二載, 舊傳之一由旬可換算爲四十里, 印度之國俗爲三十里, 佛敎爲十六里;慧苑音義卷下載爲十六或十七餘里. 另據義淨之有部百一羯磨卷三之夾注載, 印度之國俗爲三十二里, 佛敎爲十二里. 此外, 近代學者富烈特(J. Flect)與弗斯特(Major Vost)二人, 分別基於印度之一肘(梵 hasta)爲半碼或少於半碼來換算爲英哩, 故若依富烈特之說, 竝換算爲公里, 則舊傳之一由旬爲十九點五公里, 印度之國俗爲十四點六公里, 佛敎爲七點三公里;若依弗斯特之說, 則舊傳爲二十二點八公里, 印度國俗爲十七公里, 佛敎爲八點五公里. [摩訶僧祇律卷九․翻梵語卷十․注維摩詰經卷六․玄應音義卷二․卷三․慧琳音義卷一․卷二十七․J. Flect: Yojana andli (J.R.A.S. 1906)]
【유순인柔順忍】
p3842-上→ 梵語 anulomikā-dharma-kṣānti. 三忍之一. 又作思惟柔順忍. 意指慧心柔軟, 能隨順眞理. 柔順, 指其心柔智順, 於實相之理不乖違;忍, 指能安住其地位, 慧心安法. 慧遠之無量壽經義疏(大三七․一○六上):三地已還, 捨詮趣實, 名柔順忍.與義寂之無量壽經疏․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九(十忍品)所明之十忍中之第二順忍同義. (參閱三法忍571)
【유승소劉僧紹】
p5961-下→ 北魏時代之僧. 籍貫不詳. 據魏書卷八延昌三年(514)十一月條載, 幽州(河北薊縣)沙門劉僧紹聚衆反叛, 自號淨居國明法王, 後爲州郡捕斬. 此一叛亂或係漢人不平分子不甘受異族(北魏)之統治, 遂藉佛敎之名而起之叛亂.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第十四章(湯用彤), 支那佛敎史硏究(塚本善隆)]
【유승천경有勝天經】
p2443-下→ 爲中阿含經卷十九之第二小經經名.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內容敘述阿那律陀尊者爲仙餘財主講說光天․淨光天․徧淨光天之因果差別.
【유식개몽唯識開蒙】
p4429-上→ 凡二卷. 元代雲峰集. 全稱唯識開蒙問答. 收於卍續藏第九十八冊. 唯識學之硏究於唐末以後中斷, 至元明時, 再起硏究之風, 注釋紛出, 本書卽於此時完成. 然本書非注釋書, 係摘出唯識敎學之重點, 撮爲一百五十個標題, 設爲問答, 以暢其旨. 本書爲硏究元明唯識敎學之重要資料.
【유식구란唯識九難】
p4425-上→ 對諸法唯識之敎理所提出之九種疑難. 成唯識論卷九豫以答釋 : (一)唯識所因難, 此乃據何敎理而立論唯識之問難. 對此問難, 擧華嚴․解深密․楞伽․維摩․阿毘達磨等經論之諸法唯識說而立證, 就心內之境不離識, 更以四比量論證. (二)世事乖宗難, 見世間之事實, 時處一定, 多有情同緣, 如是境中有實之作用, 豈非心外有實境佐證之問難. 對此問難, 答以若定有實境, 何以緣同一物, 而自他所見不同․感受不同. (三)聖敎相違難, 若心外無色等實境, 佛何以於經中說有色等十二處之問難. 釋此疑難, 謂有十二處, 非謂心外有實色等, 乃爲令了知心外無有實色等諸法. (四)唯識成空難, 若云爲令了知法空而說唯識, 其識亦應畢竟空無之問難. 對此問難, 答說破遣心外實有之遍計所執, 故說法空無我, 非謂根本․後得二智境之依他․圓成之事理亦爲空無, 故說唯識無偏空之失. (五)色相非心難, 色乃有形有質礙, 何以謂之唯識之問難. 對此問難, 謂衆生無始以來執著色相有形而受薰習, 依其妄分別之薰習力, 遂生起似色相之境, 此非心外實有之境. (六)現量爲宗難, 色等外境爲現量智之所緣, 若無外境, 何以現量得知色等之問難. 釋之, 謂緣前五識之現量者乃心內之相分, 以此爲心外之色等係意識之妄分別, 竝非現量之故. (七)夢覺相違難, 夢中之境醒後知其爲妄境, 醒時之境卻無此事, 不以之爲例之問難. 對之, 謂雖夢境, 其夢不醒時自不知妄境, 知乃在醒後, 故醒時之境亦爾, 至廓然大悟, 始知其妄. (八)外取他心難, 他人心識在自心之外, 如以他心智緣(知)他心, 是否緣心外之境之問難. 對之, 謂雖以他心智緣他人之心識, 乃在自心之中緣現他人之影像, 非親緣他心, 故無緣心外之境之失. (九)異境非唯難, 續前問, 雖非親緣, 而自心之外有他心之異境, 則是否應稱唯識之問難. 對之, 謂唯識非唯一人之識, 十方世界有無量之凡聖, 一切諸法乃此等凡聖之各自唯識所變, 所謂唯識乃遮遣以凡情執著心外有實法之失, 成立唯識所變, 非謂唯一人之識所變. (參閱唯識4424)
【유식론唯識論】
p4430-上→ ①爲成唯識論之異稱. 凡十卷.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護法等菩薩造, 唐玄奘譯. 本論乃於注解世親菩薩之唯識三十頌的十大論師著作中, 以護法之釋爲主, 取捨其他九論師之釋, 糅合而編纂成一新論著. (參閱成唯識論2925). ②指與唯識二十論同本異譯之大乘楞伽經唯識論及大乘唯識論. 本論爲世親菩薩所造, 共三譯本. 前者全一卷, 北魏菩提流支(一作瞿曇般若流支)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又稱楞伽經唯識論․楞伽唯識論․破色心論․唯識無境論․唯識無境界論․大乘唯識論. 後者亦爲一卷, 陳代眞諦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又稱唯識無境界論. 本論乃說明三界唯識․心外無境之義, 係世親特爲破斥外道之說而作之論. (參閱唯識二十論4426)
【유식만다라唯識曼荼羅】
p4428-下→ 卽法相宗之祖師曼荼羅. 中央畫彌勒菩薩, 其旁配以無著․世親․唯識十大論師․玄奘․窺基․惠沼等法相宗之祖師.
【유식무경唯識無境】
p4428-下→ 指萬法唯識所現, 識外無眞實之境. 唯識, 梵語 vijñapti-mātratā, 音譯作毘若底摩呾喇多 ; 無境, 梵語 an-artha, 又作無外境. 意謂唯有識而無外在之對象, 係唯識學派之根本學說. vijñapti 爲由 vi-jñā(知)之催起相語基 vijñapaya 衍生之語, 係唯識學派之術語, 指識之顯現. 唯識二十論記以唯卽是否定外境, 故唯識一語意謂無境. 蓋識之顯現乃阿賴耶識由無始以來分別薰習所致, 由此顯現所取之外境與能取之我, 故大乘莊嚴經論求法品述及唯心者有二種顯現, 卽所取與能取之顯現. 又攝大乘論本所知相分說依他起相爲十一識, 然皆不過是阿賴耶識所顯現, 竝無實在之外境與認識外境之主觀. 是故, 三界諸法皆唯識, 離識竝無實在之外境. 卽世界一切現象皆爲內心所變現, 心外無獨立之客觀存在. 成唯識論卷一載, 外境隨緣而施設, 故非有如識, 內識必依因緣生, 故非無如境, 卽指諸法隨人之情識設置而非實有, 所緣之境, 唯識所現, 諸法皆不離心. 自唯識現觀之次第而言, 首於煖․頂之位了知唯有識而無外境 ; 其次, 於世第一法位亦了斷識之判別作用, 於見道通達無所判別會得之法界. 又由攝大乘論本卷中論述四種理由, 可了解一切識爲無境之理 : (一)成就相違識相智, 如餓鬼․傍生及諸天․人同於一事, 所見有種種差別故. (二)成就無所緣識現可得智, 如於過去․未來․夢․影像有所得故. (三)成就應離功用無顚倒智, 若有境, 於其中能緣義, 識無顚倒, 不由用功卽得眞實智故. (四)成就三種勝智隨轉妙智, 此三種卽 : (1)得心自在一切菩薩․得靜慮者, 隨勝解力諸境顯現. (2)得奢摩他․修法觀者, 唯作意諸境顯現. (3)已得無分別智者, 無分別智現前時, 一切諸境皆不顯現. 此外, 唯識學派歸納有外境論爲三種, 而加以批判, 據玄奘譯之觀所緣緣論載, 第一宗說諸極微爲境 ; 對此, 極微爲實體, 故爲生識之因, 然識無極微之形相, 故極微非境. 第二宗說諸極微之和合爲境 ; 對此, 識上雖有極微和合之形相, 然和合者竝無實體, 不能成爲識之生因, 因此和合爲境不成立. 第三宗說諸極微之和集爲實體且有麤(粗)大相, 可成爲識之境 ; 對此, 若和集有實體, 則一一析除其構成部分, 應現同一相狀, 但如甁則非然, 故和集非實體. 以上批判三宗, 否定有外境論, 而確立唯識無境之理. [攝大乘論․成唯識論․辯中邊論․唯識二十論․唯識三十論頌․印度哲學硏究卷六(宇井伯壽)․中邊分別論釋疏譯註(山口益)]
【유식법신관唯識法身觀】
p4428-上→ 指理法身之觀, 卽觀佛與自心爲一體. 所謂唯識, 離如來藏心無餘法之意, 亦卽如來藏心雖爲煩惱所纏縛, 然除此無餘法. 依之, 可謂旣已爲唯識, 則諸佛之法身與在纏如來藏心同爲一體, 亦卽離唯識無法身, 故得以觀佛與自己心性爲一體. 善導之觀無量壽佛經疏(定善義)就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解釋, 擧出當時之異解, 謂(大三七․二六七中) : 或有行者將此一門之義, 作唯識法身之觀, 或作自性淸淨佛性觀者.自性淸淨佛性觀以佛乃自己心性所顯, 唯識法身觀則觀佛之法身爲與己同體之法身, 故名異而實同. 又善導所謂之行者, 蓋指慧遠․智顗․吉藏等.
【유식삼성관唯識三性觀】
p4427-下→ 卽就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等三性行唯識之觀. 又作三性觀行․唯識觀․唯識心定. 爲顯唯識之實性, 成唯識論卷九遂就三性立眞妄․眞俗之二種相對 ; 卽遍計爲虛妄之唯識性, 依他爲世俗之唯識性, 圓成爲眞實之唯識性. 卽如唯識二十論述記卷上所釋, 遍計所執性爲虛妄之唯識 ; 依他起性爲非有似有, 乃因緣所生, 故爲因緣之唯識, 卽識之相 ; 圓成實性爲眞實之唯識, 卽識之性. 所觀之境的三性旣通三種唯識性, 故稱唯識三性觀. 修此唯識三性觀, 自淺至深有五重, 稱爲五重唯識觀, 卽 : (一)遣虛存實識, 卽觀虛妄遣去所執, 存留依他․圓成二性之實, 此乃虛實相對之觀法. (二)捨濫留純識, 乃心境相對之觀法. (三)攝末歸本識, 乃體用相對之觀法. (四)隱劣顯勝識, 乃心心所相對之觀法. (五)遣相證性識, 乃事理相對, 唯識觀之至極. (參閱三性563․五重唯識1123)
【유식삼십론송唯識三十論頌】
p4427-中→ 梵名 Triṃśikā-vijñapti-mātratā-siddhi. 全一卷. 世親菩薩造, 唐代玄奘譯. 又作唯識三十頌․唯識三十論․三十唯識論․高建法幢論.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以三十偈頌詮釋唯識敎義(前二十四行頌明唯識之相, 後一行頌明唯識之性, 最後五行頌明唯識之行位). 乃瑜伽十支論之一. 世親臨終之際, 以三十頌六百言闡述大乘法相之妙趣. 其後, 護法․安慧等諸論師各爲三十頌作注, 竝加序分․流通二頌. 高宗顯慶四年(659), 玄奘以護法學說爲主, 合糅諸論師之作, 而譯成成唯識論十卷. 每一偈均先立萬法乃唯識所變現, 分能變之識爲異熟(第八識)․思量(第七識)․了別境(前六識)等三種, 次辨唯識之理, 最後揭示唯識三性及修行階位. 注疏有成唯識論十卷․略釋一卷(窺基)․唯識三十論約意一卷(明昱)․唯識三十論直解一卷(智旭)․唯識三十頌錦花一卷(眞敬)․唯識三十頌略釋四卷(圓明)等. 又南朝眞諦所譯之轉識論爲本書之異譯. (參閱成唯識論2925)
【유식삼십송석唯識三十頌釋】
p4427-中→ 梵名 Triṃśikā-vijñapti-bhāṣya. 意譯三十了別釋. 又稱唯識三十頌釋論. 印度安慧造. 解釋世親所著之唯識三十論頌. 先敘造論之旨趣, 次詮明各頌次第及字句意義. 竝援引阿毘達磨經․入無分別陀羅尼(梵 Nirvikalpa-praveśa-dhāraṇī) 及其他偈頌以廣證其說. 本書現有法譯本及日譯本.
【유식속전唯識俗詮】
p4428-中→ 凡十卷. 明代明昱述. 全稱成唯識論俗詮. 又作唯識論俗詮. 收於卍續藏第八十一冊. 係明昱應王肯堂之請, 將講解․詮釋成唯識論集錄而成者. 題名爲俗詮, 意爲文詞多蹇澀․見解凡俗. 然顧起元之序則評賞謂, 批卻導窾, 曲暢旁通, 開卷粲然, 了無疑滯. 本書敘述體裁, 初置諸師序․跋, 次詳細圖示, 後卽解釋論文. 於各種注釋成唯識論之書中, 本書竝不依慈恩之述記, 而屬於直接解釋本文之一類.
【유식唯識】
p4424-下→ 梵語 vijñapti-mātratā. 音譯毘若底摩呾喇多. 識, 卽心之本體, 離識變現之外無任何實在, 稱爲唯識. 卽認爲吾人自己心外之物心諸現象皆由八識自體所變現之主觀(見分)與客觀(相分), 又將所認識對象之相似形狀視爲心內之影像所映現而認爲實在實有, 且作爲認識對象之物境自體(本質)亦從阿賴耶識中之種子變生, 故唯識以外無其他實在, 稱爲唯識無境, 或據萬有從識所變之意義, 而稱爲唯識所變. 此理論見於成唯識論卷二. 可分爲 : (一)因能變, 又作因變․生變 ; 所有之存在皆從阿賴耶識中之種子變生. (二)果能變, 又作果變․緣變 ; 其結果在八識上起主觀與客觀之區別, 而向對象作用. 觀心覺夢鈔卷下分爲以下二種道理說明 : (一)熏習道理, 卽生變之義, 種子係由自心之作用深植於識中. (二)轉變道理, 卽緣變之義, 由識變現見․相二分. 法相宗之根本敎義, 說唯識之相, 以五位百法不離識者, 卽爲總門唯識或不離門唯識 ; 五位之中, 心王是識之自相, 心所爲相應於心王作用之心理活動, 色法爲識所變現, 不相應法爲以上三位之分位假立者, 無爲法爲以上四位之實性, 依此等理由顯示唯識者, 稱爲別門唯識. 別門唯識之說係爲愚者分別能所而說明, 故又稱虛妄唯識․不淨品唯識․方便唯識. 初地以上之菩薩能了悟唯識之理, 證得唯識無塵智, 而存有眞識者, 稱爲眞實唯識․淨品唯識或正觀唯識. 成唯識論卷九列擧對唯識敎理九種疑難(唯識九難)之答釋. 唯識九難卽 : 唯識所因難․世事乖宗難․聖敎相違難․唯識成空難․色相非心難․現量爲宗難․夢覺相違難․外取他心難․異境非唯難. 此外,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分類諸經論之唯識說爲五種唯識, 卽 : 境唯識․敎唯識․理唯識․行唯識․果唯識. 又該宗之修行有所謂五重唯識觀. 華嚴宗稱三界皆是一心所作, 列擧十重唯識等說明, 卽 : (一)相見俱存唯識, (二)攝相歸見唯識, (三)攝數歸王唯識, (四)以末歸本唯識, (五)攝相歸性唯識, (六)轉眞成事唯識, (七)理事俱融唯識, (八)融事相入唯識, (九)全事相卽唯識, (十)帝網無礙唯識. 若究其極如帝釋宮之網珠(因陀羅網), 一中含有一切, 一切中各具一切, 重重無盡, 事事無礙. 如以十重唯識配當於五敎, 則初三爲始敎說, 次四爲終敎及頓敎說, 後三爲圓敎之說. 但華嚴經大疏鈔卷三十七, 將假說之唯識列爲小乘之說.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五․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三․成唯識論述記卷七末]
【유식이십론술기唯識二十論述記】
p4427-上→ 凡二卷. 唐代窺基(632~682)述. 又作二十論述記․二十唯識述記․二十唯識論述記․二十唯識論疏.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三冊. 本書爲世親所著唯識二十論(玄奘譯)之注釋書. 內容首敘唯識二十論之著作緣起, 其次分三門闡釋安立大乘三界唯識之義, 竝解釋非一切種撥有性等問題. 又唯識二十論及成唯識論乃法相宗之根本要典, 故本書與成唯識論述記乃成爲有關唯識學之基本入門書.
【유식이십론唯識二十論】
p4426-下→ 梵名 Viṃśatikā vijñapti-mātratā-siddhiḥ. 全一卷. 世親菩薩造, 唐玄奘譯. 又作二十唯識論․摧破邪山論.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引用十地經中三界唯心之句, 論證外境爲內識顯現, 闡述唯識無境之義, 以破斥小乘․外道之偏執. 係法相宗所依十一論之一, 瑜伽十支論之一. 書中總擧五言二十一行之頌, 就之而詮解其義, 本文首先宣說三界唯識之旨, 其次就小乘․外道所問難之四種問題, 加以解釋, 以成立萬法唯識之理. 最後一頌闡明宗義, 依偈頌之數而題名二十論. 異譯本有二 : 南朝陳之眞諦所譯大乘唯識論一卷․北魏菩提流支之大乘楞伽經唯識論一卷(又稱破色心論). 此三譯本中, 菩提流支所譯本, 文多頌少, 由二十三頌所成 ; 眞諦所譯本, 文少頌多, 有二十四頌 ; 玄奘所譯本, 文頌分配均等, 由二十一頌所成. 本書之注釋書極多, 於印度, 以世親弟子瞿波論師爲首, 共有十多家注釋, 其中護法所造成唯識寶生論五卷較爲重要 ; 另有我國唐代窺基所撰二十唯識論述記二卷․新羅圓測之唯識二十論疏二卷等. [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歷代三寶紀卷九․開元釋敎錄卷六至卷九]
【유신견有身見】
p2432-上→ 梵語 satkāya-dṛṣti, 巴利語 sakkāya-diṭṭhi. 音譯作薩迦耶見․颯迦耶見․薩迦邪見. 意譯作虛僞身見․壞身見․移轉身見. 爲五見之一, 十隨眠之一. 卽認爲身爲五蘊之集合, 而五蘊之法體實有, 故緣五取蘊, 而執著於我及我所爲實有等之妄見, 稱爲有身見. 爲說一切有部所立. (參閱五見1099․薩迦耶見6600)
【유신초唯信鈔】
p4423-中→ 全一卷. 日本聖覺(1167~1235)撰.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三冊. 記述念佛往生之要義. 聖覺以源空滅後, 一念多念, 異義繁興, 乃錄師承之實義, 排除諸家之偏執, 著成是書, 以期能導入正信. 註疏有唯信鈔文意一卷․唯信鈔儀一卷․唯信鈔註解七卷等.
【유심안락도遊心安樂道】
p5618-下→ 全一卷. 新羅僧元曉撰.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及淨土宗全書第六卷. 內容闡明淨土之安樂及往生淨土之因緣等. 共分七門 : (一)述敎起之宗致, (二)定彼土之所在, (三)明疑惑患難, (四)明往生之因緣, (五)出往生之品數, (六)論往生之難易, (七)作疑復除疑. 本書古來於淨土諸家間頗盛行.
【유심연기唯心緣起】
p4422-中→ 謂諸法係依一心(如來藏心)之緣而生起. 與一心緣起同義. 含有法界緣起․如來藏緣起等緣起之意, 乃用於示明華嚴敎義之基本學說. 緣起, 卽要素․條件․關係等諸緣相依而諸法生起之意. (參閱唯心4420․唯識4424)
【유심위有心位】
p2428-下→ 指心識起作用之時. 爲無心位之對稱. 據瑜伽師地論卷十三所擧, 無心睡眠位․無心悶絶位․無想定位․無想生位․滅盡定位與無餘涅槃界位等六位除外, 餘皆爲有心位. 此外, 唯識宗認爲八識俱起, 然因七․八二識恆常相續不斷, 而前五識起作用時, 必與第六識俱起, 故唯識宗僅就第六識之起與不起, 而論有心或無心. 然俱舍宗不認可二心竝起, 故不論六識中任何一識起作用時, 皆稱爲有心位. [成唯識論卷七](參閱五位無心1090)
【유심유사삼마지有尋有伺三摩地】
p2444-中→ 梵語 savitarka-savicāra-samādhi, 巴利語 savitakka-savicāra-samādhi. 又作有覺有觀三昧. 爲三三昧之一. 尋, 尋求推度, 卽粗雜之精神作用 ; 伺, 伺察思惟, 卽精細之精神作用. 與尋(覺)․伺(觀)二心所相應之定, 卽爲有尋有伺三摩地. 爲初禪定及未至定所攝. [俱舍論卷二十八․大智度論卷二十三](參閱三三昧521)
【유심유사有尋有伺】
p2443-下→ 巴利語 savitakka-savicāra. 與尋․伺二心所相應之意. 據俱舍論卷二載, 十八界之法中, 就尋․伺二法相應之有無, 可分爲四品, 卽 : 有尋有伺․無尋無伺․無尋唯伺․無伺唯尋. 其中, 眼等前五識, 以行相粗外門轉, 故與尋․伺恆常相應, 是爲有尋有伺. 五根․五境之十色界, 非相應法, 故常不與尋․伺相應, 是爲無尋無伺. 意界․意識界․法界等三界, 通於有尋有伺․無尋唯伺․無尋無伺之三品. 亦卽在欲界及初靜慮中, 意界․意識界及法界等三界, 除尋․伺二法外, 其餘之相應法常與尋․伺相應, 故爲有尋有伺. 而在初靜慮及第二靜慮中間, 此等之法唯與伺相應, 故爲無尋唯伺. 第二靜慮以上乃至有頂地, 此等之法不與尋․伺相應, 故爲無尋無伺. 由此可知, 欲界及初靜慮稱爲有尋有伺地, 初靜慮及第二靜慮中間稱爲無尋唯伺地, 第二靜慮以上稱爲無尋無伺地. 此外, 法界中之非相應法及靜慮中間之伺法, 皆爲無尋無伺. 又尋法唯與伺法相應, 故一切時中, 皆爲無尋唯伺. 而在欲界與初靜慮中之伺法, 唯與尋法相應, 故爲無伺唯尋. 然於大毘婆沙論等經論中, 尙有其他異說.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二․卷九十․卷一四五․瑜伽師地論卷四․卷五十六․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述記卷四․順正理論卷四․俱舍論卷十․俱舍論光記卷二]
【유심唯心】
p4420-下→ 梵語 citta-mātra. 宇宙所有存在皆由心變現, 心外無任何實法存在. 亦卽心爲萬有之本體, 唯一之眞實, 華嚴一乘十玄門之(大四五․五一八中)三界虛妄, 唯一心作卽此義. 蓋有情生存之迷界(三界), 悉是一心所變現, 謂心外有實在之某物, 乃純屬妄想所致, 故言三界唯一心․心外無別法(亦卽三界唯心). 一心, 法相宗解爲阿賴耶識, 有萬法唯識之意 ; 華嚴宗則解爲如來藏自性淸淨心, 有眞如隨緣作諸法之意. 依澄觀之華嚴經疏卷四十載, 就三界唯心而言, 二乘之人認爲心外之境爲實有, 係以由心轉變之意來解之 ; 大乘亦將心分爲賴耶(阿賴耶識)與如來藏二類, 且廣立十門加以詳說, 如知禮之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以唯心․由心之語來區別大乘與小乘之緣起說. 六十華嚴經卷十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如來林菩薩之偈(大九․四六五下) : 心如工畫師, 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界中,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衆生然, 心佛及衆生, 是三無差別.卽是說明心․佛․衆生乃三無差別(亦卽三法無差). 於此, 華嚴宗稱心爲能造(造者), 佛與衆生爲所造(被造者), 悟如來藏者爲佛, 迷者爲衆生. 緣起有染淨之別, 但心之自體皆同, 故說三法無差. 對此, 天台宗山家派稱佛․心․衆生三法爲同一之三千法, 故非僅心是能造․能具(具有者), 佛․衆生亦是能造․能具 ; 非唯佛․衆生是所造․所具(被具有者), 心亦是所造․所具. 而天台宗山外派則主張心爲能造, 佛與衆生爲所造之異說. 至於法相宗, 則解此唯識無境, 眞言宗則謂佛與衆生三密平等. [六十華嚴經卷二十五十地品․十地經論卷八․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華嚴經探玄記](參閱山家山外949․唯識4424)
【유심유심唯心由心】
p4421-中→ 爲區別大․小二乘緣起說之語. 依知禮之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載, 大乘唯心, 小乘由心. 卽大乘之緣起說, 以森羅萬象之萬法竝非實存於心外, 而說一心之變現 ; 如新華嚴經卷十九(大一○․一○二中)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十地經論卷八(大二六․一六九上)一切三界, 唯心轉故等卽是. 就此一心而論, 法相宗․法性宗之解釋不同, 前者以生滅之第八阿賴耶識爲緣起之根本, 故唯心卽唯識, 亦卽由第八阿賴耶識之熏習․轉變等道理談萬法唯識 ; 後者則就一心眞如之本體立緣起說, 由其不變隨緣之德而主張一切唯心造. 雖有如是差別, 但對小乘, 二者仍齊標唯心之語. 小乘之緣起說則主張三世實有․法體恆有, 與唯心相對而稱爲由心, 竝認爲諸法之體性各別, 而依惑業力造作, 分爲能造及所造, 此由心未能顯諸法歸攝於一心. 此外, 天台宗學者依指要鈔之文而解說大乘唯心相當於別․圓二敎, 小乘由心相當於藏․通二敎.
【유심정토唯心淨土】
p4422-上→ 淨土乃唯心所變, 存於衆生心內. 依唯識之理, 淨土爲佛․凡夫各各心之所變. 若就如來所變之土而言, 如來心無漏, 故土亦無漏 ; 若就凡夫所變之土而言, 凡夫心未得無漏, 故土爲有漏. 又所觀之佛亦爲自心變現之相, 心外不能見佛之眞相. 故佛․淨土皆非心外之法, 皆唯心所變. 天台宗基於摩訶止觀之說, 而謂陰妄介爾之一念心具足十界三千性相, 佛界乃至地獄界之依止皆本具於此一念心中, 故淨土非存在於心外. 此與唯識所言相分變似之理, 意旨不同. 又禪宗以維摩經之心淨土淨說爲根據, 謂直了心性, 卽心卽佛, 自心明白之處, 卽是淨土, 稱爲唯心淨土己心彌陀.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疑問品․釋淨土群疑論(懷感)卷一․卷六․往生淨土決疑行願二門(遵式)․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知禮)卷一․觀無量壽佛經義疏(元照)卷上․萬善同歸集卷二․樂邦文類卷四](參閱己心彌陀956)
【유심회전선성문唯心迴轉善成門】
p4421-下→ 華嚴宗古十玄門之一. 係就心而闡明緣起之根本, 亦卽一切諸法皆依如來藏自性淸淨心建立, 若善若惡, 隨心所轉, 故稱爲唯心迴轉. 如以金獅子爲例, 金爲本體, 獅子喩現象, 則金與獅子, 或隱或顯, 或一或多, 各無自性, 由心迴轉, 說事說理, 有成有立, 此卽唯心迴轉善成門. 又法藏以唯心迴轉善成門一詞, 僅表示諸法無礙之理由, 而未能表示無礙之相, 故於華嚴經探玄記卷一中, 將之改爲主伴圓明具德門. [華嚴五敎章卷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十](參閱十玄門416)
【유아독존唯我獨尊】
p4423-上→ 又作惟我獨尊. 謂世界之中唯我最尊最上. 據長阿含卷一大本經記載, 世尊由其母摩耶夫人之右脅下出生, 墮地之後, 獨行七步, 遍觀四方, 擧手言(大一․四下) : 天上天下, 唯我爲尊.據釋門歸敬儀卷上載, 因印度當時民情風俗所重之九十六種外道皆自號爲大聖人․天人師, 世尊爲絶邪歸正, 故示現此相, 表示三界之中, 唯佛獨尊, 當救度天上天下, 爲天人尊, 斷生死苦, 使一切衆生得大安樂 ; 而其餘皆邪道, 非衆生所能依怙, 故有天上天下, 唯我獨尊之語. 後世乃套用佛典中唯我獨尊一語, 轉而形容一個人自尊自大, 含有責其驕妄之意 ; 或用以推崇某人於某方面之成就無人能及, 而加以讚許.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方廣大莊嚴經卷三․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十․大唐西域記卷六]
【유애주지有愛住地】
p2451-上→ 又作無色愛住地. 指無色界之思惑. 爲五住地惑之一. 無色界之煩惱中, 除無明․見外, 捨離色貪而愛著己身之煩惱, 稱爲有愛住地. 愛, 指貪愛, 爲思惑之一種. 蓋思惑通於貪․瞋․癡․慢四者, 然以貪愛潤生之義最强, 故以愛表示思惑. 又因思惑爲一切煩惱之所依所住, 且能生煩惱, 故稱爲住地. [大乘義章卷五本](參閱五住地惑1091)
【유야무야有耶無耶】
p2438-下→ 卽心馳於有無二邊, 而猶豫不定之義. 一般多指欲界修所斷之無覆無記之智 ; 然亦有用於形容狐疑之相者.
【유약乳藥】
p3039-上→ 爲涅槃經․摩訶止觀所擧之譬喩. 謂醫者以牛乳爲治病之良藥, 然以牛所攝之食及放牧之條件有異, 其乳或爲甘露, 或爲毒樂;比喩相同名稱之敎法, 因說者․說時不同而有邪正之別. 據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載, 佛陀初爲小乘之機說無常之義, 至涅槃時復說常住之義, 小乘者遂疑二說前後矛盾, 佛陀說新(客)醫舊醫同用乳藥之譬喩. 卽昔時有一闇鈍國王, 其御醫亦頑冥, 每醫王病, 不察病症, 一味用乳藥治病;後有一新醫至, 勸王禁用乳藥, 王聽其言, 竝令全國皆禁斷乳藥. 後王有病, 新醫復用乳藥, 王乃指責新醫之言行前後相違;新醫則謂, 若牛不食酒糟․滑草, 不在高原․下濕之地放牧, 而飮淸流․食靑草, 行住得所, 其乳卽爲甘露妙藥, 餘者則皆爲毒藥. 此一譬喩, 槪以舊醫比喩外道, 以新醫比喩如來, 而舊醫純用乳藥者, 如彼外道之唯說邪常;新醫初時禁制乳藥者, 如初時欲摧破外道之邪常而說無常, 待無常之敎法成立後, 復說大乘眞常之義理. 是知乳藥之名稱前後雖同, 而邪正之義則逈然有別.
【유엄불위惟儼不爲】
p4578-下→ 禪宗公案名. 卽唐代僧藥山惟儼自謂其坐禪乃無所爲之坐禪. 亦卽表示其坐禪乃超越思量分別, 以達到絶對眞理之坐禪.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大五一․三一一中) : 一日師坐次, 石頭睹之問曰 : “汝在遮裏作麽?” 曰 : “一切不爲. ” 石頭曰 : “恁麽卽閑坐也. ” 曰 : “若閑坐卽爲也. ” 石頭曰 : “汝道不爲, 且不爲箇什麽?” 曰 : “千聖亦不識. ” [禪苑蒙求卷下, 五燈會元卷五]
【유엄有嚴】
p2460-下→ (1021~1101)宋代天台宗學僧. 臺州(浙江臨海)人, 俗姓胡. 號曇武. 九歲時, 依兄宗本出家, 十四歲時受具足戒. 其後, 閱延壽禪師之心賦而有所悟. 未久, 往承天寺跟從神照本如修學天台之敎觀. 後居於赤城崇善寺數十年, 大張法幢. 紹聖年間辭退郡吏之請, 而隱居靈鷲之東峰, 結廬而居, 自號樝庵. 隱居二十餘年間, 專修淨業, 期安養往生, 竝作懷安養淨土詩八章, 膾炙人口. 建中靖國元年(1101)夏, 定中見天神, 又夢池中生大蓮華, 竝聞天樂鳴四方, 乃作餞歸淨土詩, 經七日而入寂, 世壽八十一. 著有玄義釋籤備檢․文句記箋難․止觀輔行助覽․或對各四卷․安樂行註․空品註․龍王法印經疏․阿彌陀佛禮文各一卷等. [釋門正統卷六․佛祖統紀卷十三․卷二十八․釋氏稽古略卷四․淨土聖賢錄卷三]
【유여사有餘師】
p2459-中→ 又稱有餘․餘師․有諸師․有人. 卽指正統派以外之論師, 或不列於大家之學匠. 在俱舍論․大毘婆沙論等論部中, 主張正統論師之說爲究竟眞實義, 其他論師之說則爲未究竟之餘義, 故稱他師爲有餘師 ; 有餘師之論說, 稱爲有餘師說․有餘說․有說 ; 屬有餘師論說之部宗, 稱爲有餘部. [大法鼓經卷下․勝鬘經․俱舍論卷六․卷十六․勝鬘寶窟卷中末](參閱有餘2459)
【유여열반有餘涅槃】
p2459-下→ 梵語 sopadhi-śeṣa-nirvānṇa. 全稱有餘依涅槃. 乃無餘涅槃之對稱. 依, 指依身, 卽人之身體. 小乘佛敎認爲, 雖斷卻一切生死原因之煩惱而證得涅槃, 然因前世惑業所造成之果報身尙存, 亦卽生死之因已斷, 尙有生死之果待盡者, 稱爲有餘涅槃. 反之, 已斷盡生死之因, 又無生死之果, 而達灰身滅智之究竟涅槃之境界者, 稱爲無餘涅槃. 大乘佛敎之說法, 則與小乘有異. 於大乘義章卷十九中, 以佛之應身․化身爲有餘涅槃, 以佛之眞身爲無餘涅槃. 另據勝鬘寶窟卷下本載, 小乘之生死因果皆盡時, 稱爲有餘涅槃, 大乘之生死因果皆盡時, 則稱爲無餘涅槃. [增一阿含經卷七․法華經卷二․勝鬘經․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二․大智度論卷三十一․成唯識論卷十․天台四敎儀]
【유여有餘】
p2459-上→ ①梵語 sopadhi-śeṣa. 指未究竟至極, 尙有餘存之義. 乃無餘之對稱. 大智度論卷二十三(大二五․二二九下) : 復有二種觀無常相, 一者有餘, 二者無餘. 如佛說一切人物滅盡, 唯有名在, 是名有餘 ; 若人物滅盡, 名亦滅, 是名無餘.又於證得涅槃時, 若仍餘有依身, 則所證之涅槃稱爲有餘依涅槃. 又尙餘有無明煩惱者所往生之國土, 稱爲有餘土. 此外, 提倡未了之說者, 則稱有餘師. 如上所擧, 諸經論中, 冠有有餘之名相義理實不勝枚擧. [大法鼓經卷下․大毘婆沙論卷三十二․卷三十六․俱舍論卷一]. ②梵語 śeṣavat. 指推論(比量)之一種. 卽由現在之事實, 推知過去之事實. 如見江中新濁水四溢, 當知上源必有大雨. 金七十論卷上(大五四․一二四六上) : 比量有三 : 一者有前, 二者有餘, 三者平等.(參閱比量1481)
【유연심柔軟心】
p3842-中→ 指止․觀二行均等, 不掉不沈, 如諸法實相了知於心. 又隨順人之本性而不違逆, 故稱爲柔軟. 往生論註卷下(大四○․八四二上):柔軟心者, 謂廣略止觀相順修行, 成不二心也. 譬如以水取影, 淸靜相資而成就也.[十住毘婆沙論卷十三]
【유연어柔軟語】
p3842-中→ 心意柔和而隨順於道, 稱爲柔軟;柔和之言語, 能悅人心性, 稱爲柔軟語. 大集經卷六(大一三․三七下):於衆生中常柔軟語故, 得梵音相.
【유연有緣】
p2457-下→ 卽有因緣關係之意. 一般指於佛道有緣者. 亦卽指有聞法得解脫機緣之衆生.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四上) : 有緣衆生, 皆悉得見.大方便佛報恩經卷七(大三․一六一中) : 佛世尊應現世間, 引接有緣, 有緣旣盡, 遷神涅槃. 有緣爲無緣之對稱. 無緣指無因緣關係者. 佛之三不能中, 卽有一項爲不能度無緣, 然此處之不能度, 非爲不願度或無能力度之意, 而係指無緣者難以度化之意. 又因緣可分爲順緣․逆緣二種. 順緣, 指順境, 卽隨順行爲之因緣 ; 逆緣, 指逆境, 卽違逆行爲之因緣. 據安樂集卷下․觀經散善義等所擧, 阿彌陀佛與淨土往生之敎法, 與此世界之衆生有深厚之因緣. 此外, 諸佛菩薩亦皆爲一大事因緣而大發慈悲心, 廣度有緣衆生. 蓋有緣一語, 原指法緣而言, 然亦廣爲世人所引用, 最常見者, 卽指人與人之間的友誼․愛情․親情等情緣而言 ; 如有緣千里來相會․千里姻緣一線牽․有緣何處不相逢等, 皆爲其例. [八十華嚴卷七十五入法界品․讚阿彌陀佛偈․往生禮讚]
【유예불성과류猶豫不成過類】
p5148-上→ 因明用語. 猶豫不成, 梵語 saṃdigdhāsiddha, 又作猶預不成. 因明三十三過中, 因十四過之一, 四不成過之一. 與兩俱不成․隨一不成․所依不成共稱四不成過. 卽於因明對論中, 若提出一論式, 立論者在心懷疑惑․猶豫時提出未能確定虛實之因(理由)所招致之過失. 因明入正理論(大三二․一一下) : 於霧等性起疑惑時, 爲成大種和合火有而有所說, 猶豫不成.蓋印度爲熱濕之地, 多草叢蚊蟲, 煙霧亦多. 今立論者見遠處朦朧有物, 依依直上, 似煙似霧, 不能辨其體是煙是霧. 若於此時提出彼處有火(宗, 命題), 有煙故(因)之論式, 對方遂問果是煙否?立論者於此卽無從作答. 此卽由於論據猶豫不確定而招致不成之過失. 因明之目的, 在於開悟他人, 令其發起確然不疑之正智, 今立論者卻欲以猶豫之因來證成猶豫之宗, 其所啓發者亦將成爲猶豫不定之智, 未能符合因明本旨, 故因明列之爲過失. 此過又可大別爲二 : 若所提出之因爲立(立論者)․敵(問難者)所共疑, 則造成兩俱猶豫不成過 ; 若於立․敵雙方之中, 僅有一方懷疑, 則造成隨一猶豫不成過. 於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末復將此二類細分爲六 : (一)兩俱全分猶豫不成過, (二)兩俱一分猶豫不成過, (三)隨他一全分猶豫不成過, (四)隨自一全分猶豫不成過, (五)隨他一一分猶豫不成過, (六)隨自一一分猶豫不成過. [因明論疏明燈抄卷四末․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五․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參閱四不成過1661)
【유예상사과류猶豫相似過類】
p5148-下→ 因明用語. 爲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六. 於因明對論中, 敵者(問難者)對立者(立論者)所立之量(論式), 强爲分別宗(命題)及因(理由)之別異, 竝謂對方所擧之因猶豫不定, 不得證成所立之宗, 於正確之論式强附過失, 而自招之過誤. 例如佛弟子立聲是無常(宗), 勤勇無間所發性故(因), 譬加甁等(喩)之論式. 敵者非難之, 謂 : 汝謂聲是無常, 勤勇無間所發性故, 然此無常有二, 汝之無常指生起無常?或指壞滅無常?又勤勇之因有生․顯二種 : 生者, 此法本來無而今有, 可成立無常. 如甁爲人工所造, 爲生起之因, 終必歸於壞滅. 顯者, 本來卽有, 由今而顯, 可成立常住, 譬如鑿井, 水本來卽有, 僅以人工顯之, 故爲常有. 今汝勤勇之因指生?或指顯?如是汝所立之宗遂成猶豫不定. 此雖雙標二義, 然旣在因上出過, 復何能以此因證成聲是無常? 於上述之對論中, 立者所擧聲之宗係就壞滅無常之義而言, 非指生起之義, 然敵者畫蛇添足, 妄加生起之說. 又立者所擧勤勇之因係針對生起之義而立無常之說, 敵者卻又妄分生․顯之別, 徒使所諍之因愈形混亂 ; 且敵者以鑿井而謂顯因爲常住, 亦爲似是而非之說, 蓋井水雖因人工鑿出而顯, 終歸消滅, 亦爲無常, 不得依顯隱與否而妄別常與無常, 是故知立者所擧因之勤勇, 無論其爲生․爲顯, 皆爲無常, 竝無不定之過嫌, 然敵者强加非難, 卽自招此一猶豫相似之過. 又此過相當於世親如實論道理難品中之疑難. [因明正理門論本․因明論疏瑞源記卷八․因明十四相似過類略釋(惟賢,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21))](參閱十四過類415․因明2276)
【유예지劉銳之】
p5962-上→ (1914~ )廣東東莞人. 出身於軍旅. 曾學法於諾那呼圖克圖. 大陸淪陷後, 徙居香港. 民國四十八年(1959)赴印度之口葛林邦, 向旅印之西藏紅敎(寧瑪巴)法王敦珠求法, 蒙授那也東初四級灌頂. 法名爲舒囊卓之贊靑(意爲福德法幢). 竝求得大幻化網導引法及中圍法要等. 返香港後, 積極弘揚紅敎法門. 先後在香港設立金剛乘學會, 三輪佛學社, 敦珠精舍, 竝在臺灣設立金剛乘學會. 除設壇灌頂, 傳授毘盧七支坐法外, 竝印行有關藏密之各項典籍. 著, 譯有心經密義闡述, 諸家大手印比較硏究, 大幻化網導引法等書.
【유오惟悟】
p4577-中→ (1898~1969)四川重慶人, 俗姓劉. 年十九, 由父母送入佛寺出家, 旋受戒於安徽九華山. 民國十六年(1927), 入常熟華嚴學校, 親近持松法師. 畢業後, 行脚大江南北, 遍訪善知識, 後住杭州靈隱寺, 親近慧明法師, 慧明示寂後, 師乃漫遊南洋․印度․緬甸, 錫蘭․泰國等地. 民國二十五年, 轉道法師創辨佛學院於新加坡, 師任該院敎授, 竝助編佛敎與佛學月刊. 後赴印尼, 於棉蘭市成立蘇島佛學社, 從此駐錫該社, 樹立法幢, 演講佛學, 印尼佛敎漸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師應社衆恭請, 主持佛學社, 利用定期講經․報章雜誌弘揚淨土法門, 歸依者千餘人. 師生性剛正, 有俠士風, 反共愛國, 旅居印尼主持佛學社三十餘年, 弘法甚力. 其反共論文除披露於當地華文報紙外, 多在臺灣各佛敎刊物發表.
【유옥有獄】
p2457-中→ 乃比喩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猶如牢獄. 亦卽比喩衆生在生死迷界中, 因煩惱․業․苦等輾轉不盡, 而難以超出迷界 ; 猶如牢獄之銅牆鐵壁, 令人難以逃脫. [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
【유온무아심唯蘊無我心】
p4430-中→ 眞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 爲聲聞乘修四諦觀法, 了悟唯有五蘊之法而無人我實體之住心. 依空海之十住心論卷四謂, 佛爲求聲聞者而宣說人空法有之理, 所謂人卽指人我等, 法則爲五蘊等法, 唯蘊無我一句盡攝一切小乘法.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日經疏卷二](參閱十住心431)
【유원별시의唯願別時意】
p4430-中→ 指唯有願而無行, 是爲別時意. 爲攝論家批評觀無量壽經所說下下品往生而提出之論點. 又作唯願無行別時意. 別時意, 係佛設方便以鼓勵衆生, 令不生懈怠, 於說將來之果時, 隱去修行過程中之行業, 而說卽可得果. 卽如觀無量壽經雖謂往生淨土者須願行具足, 然亦說唯有願亦得往生. 攝論家就此說而解之, 謂唯願實爲往生之遠因, 故於未來之他時方得往生之果. 對此, 善導於觀經玄義分別時意會通章, 主張觀無量壽經之念佛, 卽爲願行具足, 非爲別時意. [梁譯攝大乘論卷中](參閱願行6728)
【유위공덕有爲功德】
p2446-下→ 指世間一切因緣所生之功德善法. 對此而言, 涅槃第一義諦則稱無爲功德. 趙州錄卷下十二時歌(卍續一一八․一六七上) : 日出卯, 淸淨卻翻爲煩惱, 有爲功德被塵幔, 無限田地未曾掃.[仁王經卷上(不空)]
【유위공有爲空】
p2447-上→ 梵語 saṃskṛta-śūnyatā 爲十八空之一. 蓋一切有爲諸法, 皆爲因緣之假和合而無自性, 故稱有爲空.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大一二․四六一中) : 有爲空者, 有爲之法悉皆是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五․大智度論卷三十一․卷四十六](參閱十八空353)
【유위과有爲果】
p2447-上→ 爲無爲果之對稱. 指由因緣和合之有爲法所結之果. 於五果中之士用․增上․等流․異熟等四果, 卽爲有爲果. [俱舍論卷六․成唯識論卷八](參閱五果1112)
【유위무루有爲無漏】
p2447-中→ 又作無漏有爲. 卽指有爲的無漏之法. 俱舍宗認爲四諦中, 苦․集二諦爲有爲有漏法, 滅諦爲無爲無漏法, 道諦則雖爲無漏法, 然以具有生滅之性質, 而凡有生滅者卽屬有爲法, 故道諦又稱有爲無漏法. 此外, 於七十五法中, 色法中之無表色, 心法中之第六識心王, 心所有法中之十種大地法․十種大善地法․尋․伺, 及心不相應行法中之得與生․住․異․滅四相等, 共計二十九法, 皆爲有爲無漏法. (參閱七十五法88․四諦1840)
【유위생사有爲生死】
p2446-下→ 又作分段生死. 爲無爲生死(變易生死)之對稱. 係三界內之生死. 六道衆生由於果報之不同, 而於身形․壽命上各有不同之定限, 此種有分段齊限之生死, 稱爲有爲生死. (參閱分段生死1319)
【유위열반有爲涅槃】
p2447-上→ 爲無爲涅槃之對稱. 卽不具足常․樂․我․淨等四德. 反之, 若具足此四德, 則稱無爲涅槃. 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擧出涅槃八味, 以之配於四德, 卽 : (一)常, 以常․恆二味配之. (二)樂, 以安․快樂二味配之. (三)我, 以不老․不死二味配之. (四)淨, 以淸淨․無垢二味配之. [南本涅槃經卷三十二]
【유위有爲】
p2445-下→ 梵語 saṃskṛta, 巴利語 saṅkhata. 謂有所作爲․造作之意. 又稱有爲法. 泛指由因緣和合所造作之現象 ; 狹義而言, 亦特指人的造作行爲. 亦卽一切處於相互聯繫․生滅變化中之現象, 而以生․住․異․滅之四有爲相爲其特徵. 相對於此, 永遠不變而絶對存在者, 則稱爲無爲法. 據俱舍論光記卷五載, 因緣造作稱爲爲, 色․心等法從因緣生, 有因緣之造作, 故稱爲有爲, 因此有爲亦爲緣起法之別名. 小乘著重以有爲來說明人生無常, 大乘則擴大爲對世界一切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之分析, 說明性空․唯心之理. 一般以五蘊爲有爲法. 俱舍宗七十五法中, 有爲法佔七十二種 ; 唯識宗百法中, 有爲法佔九十四種. 大別之, 有爲法可分爲 : 色法(物質)․心法(心)․非色非心法(不相應法)三種, 稱爲三有爲. 有爲法乃無常之法, 於每一刹那皆在轉變․遷移, 故又稱爲有爲轉變. 復次, 言有爲法爲無常者, 係因凡有爲法皆具有生․住․異․滅四相, 此卽上記所謂的有爲法之四個基本特徵, 稱爲四有爲相 ; 此外, 亦有將住․異二相合倂爲一, 而立三有爲相. 俱舍論卷一曾擧出有爲法四種異稱 : (一)世路 : 世, 三世之意 ; 路, 卽法, 乃世所依者. 謂過去法是世已行之法 ; 現在法, 是世正行之法 ; 未來法, 是世當行之法. 故有爲法爲三世之所依, 故稱爲世路. 又世含有可破壞之意, 有爲法乃可破壞之法, 又爲無常之所依, 故稱爲世路. (二)言依 : 言, 指以音聲爲其體之言語, 乃能詮之名言與所詮之實義所賴以表顯․依存者. 稱有爲法爲言依者, 蓋以所詮之義, 與能詮之名, 俱墮於三世而行於三世, 故稱爲言依. (三)有離 : 離, 永離之意, 卽指涅槃. 一切有爲諸法終將被捨離, 而至涅槃, 故稱爲有離. (四)有事 : 事, 因之義. 有爲諸法皆從因而生, 故稱爲有事. 又有爲法須藉因果之關係始能成立, 卽凡爲有爲之法, 必定會引生其果, 故有爲又稱有果. 此外, 另有有刹那之異稱, 則在强調其刹那間生滅變遷之性質. [俱舍論卷五․成唯識論卷二․俱舍論頌疏卷一․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大乘義章卷二](參閱五位七十五法1089․五位百法1089․四相1732)
【유위잡난달維威卡難達】
p5891-上→ (1862~1902)梵名 Svāmī Vivekānanda. 意譯辨喜. 本名挪倫特拉那特達德(Narendranāṭh Dutt). 近代印度宗敎改革者, 哲學家. 以法號行世. 生於加爾各答, 屬刹帝利種姓. 畢業於加爾各答大學西洋文化硏究所. 一八八一年, 遇印度宗敎改革者羅摩克利須那(Rāmakṛṣṇa Paramahaṃsa, 1834~1886), 始肯定其宗敎信仰, 其後, 且爲羅摩克利須那之繼承者. 氏胸懷博大, 以爲一切宗敎皆具眞, 善之至理, 且强調諸宗敎須合作協力. 其中心思想謂宗敎非思辨與認知之對象, 乃爲超理知, 超道德之神, 此卽世界諸現象之具體化, 又認爲人類靈魂本卽淸淨無邪, 故强烈否定罪業觀念. 曾非難印度敎改革者之趨向歐美化, 故一再鼓舞印度民族精神. 一八九三年於芝加哥世界宗敎會議中, 主張以博愛主義與普遍主義爲根據之新印度敎(Hinduism). 次年於美國發表數十次宗敎及學術講演, 頗見重於美國知識界, 受聘爲哈佛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敎授. 一八九五年, 成立吠檀多協會於紐約, 宣揚吠檀多哲學所說不二一元論(advaita)之理想. 一八九七年返國從事印度敎之改革, 竝成立羅摩克利須那傳道會(The Ramakrishna Mission), 一八九九年於喜馬拉雅山麓, 創立旨在硏究與宣揚印度古典哲學與宗敎之吠檀多不二論書院, 對印度敎之吠檀多進行改革, 被稱爲新吠檀多派之首倡者. 認爲世界上最高之本質爲梵, 現實之物質社會僅是到達梵之階梯, 然此二者亦不能斷然分離, 時間, 空間與因果皆有其客觀之實在性. 其社會思想要求建立民族工業, 改善群衆生活, 提高婦女權利, 發揚民族文化, 打破宗敎對立與種姓藩籬, 使印度各種力量於印度精神之基礎上統一起來, 又本其諸宗敎和合之理想, 超越宗派, 信條, 社會階級之區別, 而奔走於難民救濟, 社會福利. 逝世後, 其敎團仍興盛不衰, 於世界各地設醫院, 敎會, 學校, 孤兒院, 保育院, 災害救濟等活動亦積極參與. 主要著作有東方與西方, 現代印度, 吠檀多哲學, 理性和宗敎, 智瑜伽(Jnana-Yoga), 王瑜伽(Raja-Yoga), 業瑜伽(Karma-Yoga)等.
【유위전변有爲轉變】
p2447-下→ 世上一切事物, 皆無常住不變之固定實體, 一切旣由因緣而生, 又隨因緣而滅, 此種具有生滅變化之現象, 稱爲有爲轉變. 又以其無常輪轉不息, 故稱無常轉變或有爲無常. 成唯識論卷二(大三一․六上) : 有爲法因緣力故, 本無今有, 暫有還無, 表異無爲, 假立四相. (中略)初有名生, 後無名滅, 生已相似相續名住, 卽此相續轉變名異, 是故四相皆是假立.由上所述, 可知有爲法由因緣而起, 具有生․住․異․滅四相, 以其轉變無常, 故唯識家認爲四相皆爲權假而立, 此卽有爲轉變之義. 此外, 據俱舍論卷四之詮釋, 所謂轉變, 卽於相續流轉中, 前與後相互變異 ; 故有爲法之四相, 卽具有轉變之義.
【유위해탈有爲解脫】
p2447-中→ 爲無爲解脫之對稱. 又作無學支. 卽無學阿羅漢正見相應之勝解. 此勝解爲心所有法中十種大地法之一, 故稱有爲 ; 以此有爲法之勝解, 生起於無學阿羅漢之果體中, 故稱有爲解脫. 可分爲時解脫․不時解脫二種, 而此二解脫又各有下列二種, 卽 : (一)心解脫, 卽脫離貪愛之意. (二)慧解脫, 卽脫離無明之意. 此心․慧二解脫於五分法身中, 稱爲解脫蘊. [俱舍論卷二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二十八․卷一○一](參閱解脫5602)
【유有】
p2426-下→ 梵語 bhava, 巴利語同. 卽存在․生存之義. 於佛敎典籍或各家主張中, 有之使用範圍極廣, 其意義與分類亦有多種不同之說法. 據大毘婆沙論卷六十所擧, 有之義有多種, 然主要指有情衆生之異熟果體, 及能招感此異熟果體之諸業. 亦卽由善惡之業因, 能招感苦樂之果報, 此種因果報應, 相續而不亡失, 故稱爲有. 又據俱舍論卷九․成唯識論卷八等所擧, 能牽引當來果報之業, 稱爲有, 此有卽指有支, 爲十二因緣之一. 就諸法之存在與否而言, 有係表示諸法之存在, 爲無․空之對稱. 說一切有部認爲, 諸法存在, 三世實有. 然唯識家則以依他起性之諸法爲假有, 以圓成實性爲實有, 但此實有與說一切有部之三世實有等意義不同, 乃指諸法之實性(眞如)常存․遍存, 無有生滅, 故唯識家特稱之爲妙有․眞有. 此外, 凡夫因執著色․無色二界爲解脫之境界, 常易於生起解脫之念, 而妄求生於此二界, 爲遮止此一執情, 故於此二界設立諸種之有, 以顯示其非眞解脫之境界 ; 如稱色․無色二界之貪爲有貪, 稱煩惱爲有漏, 或稱無色界之愛爲有愛等, 皆爲其例. 另關於有之種類, 可分爲下列數種 : (一)三有, 指三界, 亦卽指欲有․色有․無色有. (二)七有, 指地獄有․餓鬼有․傍生有․天有․人有․業有․中有. (三)二十五有, 包括 : (1)地獄․惡鬼․畜生․阿修羅等四惡趣. (2)東勝身洲․南贍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等四洲. (3)四天王天․夜摩天․忉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等六欲天. (4)初禪天․大梵天․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第四禪天․無想天․五淨居天等色界諸天. (5)空無邊處天․識無邊處天․無所有處天․非想非非想處天等無色界諸天. (四)二十九有, 卽將上述二十五有中之五淨居天, 細分爲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等五天, 總合爲二十九有. 此外, 初果之聖者, 尙須於人界․天界間往返七次(各受生七次), 合之則爲十四生, 而每一生復分爲生有․中有, 故共爲二十八有, 此二十八有又稱二十八生, 爲初果聖者受生之極度, 故更無第二十九有可言. 準此, 若言二十九有者, 則多表示事物之絶無者, 猶如謂六陰․十三入․十九界等. 又以一切萬有因存在之狀態不同, 而有諸種之分類, 此總稱爲諸有 ; 而諸有廣大無邊猶如大海, 故亦稱諸有海. 於大智度論卷十二中, 將存在之法分爲三種, 稱爲三種有, 卽 : (一)相待有, 謂有大小․長短等相對之存在. (二)假名有, 謂由衆多因緣集合而成者, 如由四大假合之人等, 係有假名而無實體者. (三)法有, 謂由因緣而生之法, 雖無自性, 然非如免角․龜毛等之有名無實, 故稱法有. [集異門足論卷四․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二․俱舍論卷十九․順正理論卷四十五․成唯識論卷二․卷九․大智度論卷三․大乘義章卷八](參閱十二因緣337․三有548․四有1668․無5068)
【유唯】
p4420-中→ 梵語 mātratā. 音譯摩怛剌多. ①此字含有三義 : (一)簡別, 卽簡別此法異於他法. (二)決定, 卽決定有此法. (三)顯勝, 卽顯示此法之殊勝.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末․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②數論學派以唯表示極微細元素之意. 金七十論卷上(大五四․一二五○下) : 五唯生五大, 聲唯生空大, (中略)香唯生地大.
【유喩】
p4916-上→ ①梵語 dṛṣṭāntaḥ. 於一切法中, 爲顯示其道理而作之譬喩. 佛典多處記載, 釋尊說法, 巧用譬喩, 而令聞法者深領其理, 例如法華經之三車喩․藥草喩及華嚴經之善畫師喩. 另如以樹動說明風․擧指以示月等, 皆爲經典中之著名譬喩. 於十二部經中, 阿波陀那(梵 avadāna)卽是以譬喩來開示法義之一類經典. (參閱譬喩6809). ②梵語 udāharaṇa 或 dṛṣṭāntaḥ. 因明用語. 爲古因明五支作法及新因明三支作法中之第三支. 喩, 藉比況以說明所宗(主張․命題)之意. 於因明論式中, 喩支居於因支(理由)之後, 作用在於擧出旣知之事例以推證未被確定․認可之宗支. 例如立聲爲無常(宗), 所作性故(因), 譬如甁等(喩)之論式, 若於古因明五支作法中, 喩支僅相當於邏輯學上之類比推理作用而已, 而另須依合支․結支之輔助才能證明宗支之論點, 故證明力十分薄弱. 然於新因明中, 喩支中包含一種相等於邏輯學上大前題之普遍原理, 使類比推理變成演繹推理, 以增强其證明力, 故新因明之喩支已具有邏輯學上大前題之作用. 新因明中, 喩支與因支皆爲理由論據之一部分, 故若能正確聯合兩者之作用, 卽可嚴密證明宗支之主張. 通常喩支可分二類 : 一爲同法喩, 一爲異法喩 ; 同法喩之作法稱爲合作法, 異法喩之作法稱爲離作法. 又喩支本身係由喩體與喩依兩部分所構成者. 此外, 喩支之使用若不正確, 將造成如下十種過失, 卽 : (一)能立法不成過, (二)所立法不成過, (三)俱不成過, (四)無合過, (五)倒合過, (六)所立法不遣過, (七)能立法不遣過, (八)俱不遣過, (九)不離過, (十)倒離過.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參閱同法喩2246)
【유유력대연有有力待緣】
p2430-下→ 爲華嚴宗所立因六義之一. 係依準唯識宗種子六義中之引自果義而立. 卽諸法緣起之因, 雖具有生果之力用, 然尙須借他緣之助力以引生果, 稱爲有有力待緣. 蓋諸法具有空․有二義, 眞如本體隨緣而顯現諸法, 是爲有之義, 於生果有功能, 是爲有力 ; 相待緣而生果, 是爲待緣. 因卽具備有․有力․待緣之義, 故稱爲有有力待緣. [十地經論卷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華嚴五敎章卷四](參閱因六義2272)
【유유력부대연有有力不待緣】
p2430-中→ 爲華嚴宗所立因六義之一. 係依準唯識宗種子六義中之性決定義而立. 卽諸法緣起之因, 具有引生果之全部力用, 而不須借他緣之助力以引生果, 稱爲有有力不待緣. 以如來藏而論 : 有, 指如來藏之體不變 ; 有力, 則指其體不變而能隨緣顯現諸法, 恰如淨鏡之顯現萬象 ; 不待緣, 乃指如來藏之體不變而能引生諸法, 係以其因爲全有力, 故不須借助他緣之力. 蓋諸法具有空․有二義, 眞如本體隨緣而顯現諸法, 是爲有之義, 故謂之有有力不待緣. [十地經論卷八․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四․華嚴五敎章卷四](參閱因六義2272)
【유유민劉遺民】
p5962-中→ (352~410)東晉淨土行者. 彭城(江蘇銅山)人. 名程之, 字仲恩. 漢楚元王交之後裔, 初任府參軍, 歷任宜昌, 柴桑縣令, 後去職, 與周續之, 陶潛等皆不應徵命, 時稱潯陽三隱. 遺民之號, 傳係劉宋武帝表彰其不屈所敕. 後入廬山師事慧遠, 於山中別築一室, 精修禪法, 凡十五年, 頻感佛光. 與慧遠於東林寺結白蓮社, 誓願往生淨土, 作廬山白蓮社誓文(樂邦文類卷二所收), 辭意典雅, 至今傳誦不已. 義熙六年冬, 預知時至, 焚香禮佛, 面西端坐而化, 享年五十九. 遺有玄譜一卷. [樂邦遺稿卷上, 龍舒淨土文卷五, 東林十八高賢傳, 淨土聖賢錄卷六, 廬山蓮宗寶鑑卷四, 全晉文卷一四二]
【유유일승법무이역무삼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p4422-中→ 係出自法華經方便品之語. 其原文爲(大九․八上) :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除佛方便說.佛之敎法, 唯有法華經所說之一佛乘爲眞實之敎法, 而二乘(小乘․大乘)或三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之說, 則僅爲誘引衆生之方便說.
【유의무의有義無義】
p2451-中→ 因明用語. 因明論式中, 稱宗(命題)之後陳(述詞)爲義. 義爲立(立論者)․敵(問難者)所共同認可者, 稱爲有義 ; 不爲立敵所共同認可者, 稱爲無義. (參閱有體無體2461)
【유의喩疑】
p4917-中→ 全一編. 東晉僧慧叡(355~439)撰.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出三藏記集卷五. 因曇樂等人懷疑般若․法華․涅槃等三經有虛妄之嫌 ; 慧叡遂作此文批駁其妄言, 竝闡揚三經實爲佛陀敎化之基礎.
【유의유체喩依喩體】
p4916-下→ 因明用語. 爲因明三支作法中, 共同構成喩支之兩部分. 古因明之喩支僅具有例證作用, 故竝無喩體․喩依之分別, 至陳那之新因明, 將喩支明確分爲二部分, 第一部分稱爲喩體, 提示一普遍原理, 能有效發揮證宗(命題)之力量, 相當於邏輯學之大前題 ; 第二部分稱爲喩依, 卽喩體所依以成立者. 故喩依爲喩體之證據, 亦卽喩體之實例. 喩之作法, 有同喩․異喩兩種, 同喩中之喩體稱爲同法喩體, 略稱同喩體 ; 同法喩中之喩依稱爲同法喩依, 略稱同喩依. 例如立聲爲無常(宗), 所作性故(因, 理由)之論式時, 同喩體爲謂若所作, 見彼無常, 同喩依爲譬如甁等. 異喩中提示普遍原則者, 稱爲異法喩體, 略稱異喩體 ; 異法喩中爲原理提供證據或實例者, 稱爲異法喩依, 略稱異喩依. 例如於上記相同之論式中, 異喩體爲謂若是常, 見非所作, 異喩依則爲如虛空等.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
【유인론有因論】
p2430-中→ 卽主張有實因而生實果之說, 爲一種偏見之論說. 佛敎以無生之本義, 破此有因論. 如楞伽經卷四(大一六․五○七下) : 夢幻及垂髮, 野馬乾闥婆 ; 世間種種事, 無因而相現. 折伏有因論, 申暢無生義 ; 申暢無生者, 法流永不斷.故於同經申暢無生之義, 以破除有因論之說.
【유인誘引】
p5918-中→ 誘導引入之意. 卽指隨機方便. 法華經卷二譬喩品(大九․一三下) : 彼長者初以三車誘引諸子, 然後但與大車, 寶物莊嚴, 安隱第一, 然彼長者無虛妄之咎. 如來亦復如是, 無有虛妄, 初說三乘引導衆生, 然後但以大乘而度脫之.據此, 法藏於華嚴五敎章卷上以三乘敎爲能誘引之權敎, 一乘敎則爲三乘敎所依歸之實體, 是爲實敎. 此外, 天台宗立五時判敎, 將佛一代之化導分爲華嚴時, 鹿苑時, 方等時, 般若時, 法華涅槃時等五時, 認爲前四時化意之特徵分別爲擬宜, 誘引, 彈訶, 淘汰. 其特別以鹿苑時之小乘敎配爲誘引之時, 意卽第一時華嚴經之說法, 爲小機者所不堪領解, 故更隨應其根性, 方便述說小乘敎, 以誘導引入之. 法華經卷二信解品(大九․一七上) : 爾時, 長者將欲誘引其子, 而設方便, 密遣二人形色憔悴無威德者 : “汝可詣彼, 徐語 : 窮子!此有作處, 倍與汝直. (中略)雇汝除糞, 我等二人亦共汝作. 』卽以小乘爲誘引之敎之譬喩.
【유일신도唯一神道】
p4420-中→ 日本神道之一派. 又作吉田神道․卜部神道․元本宗源神道. 卜部兼俱創唱於室町時代中葉. 謂神道爲根本, 儒敎爲枝葉, 佛敎爲華實. 竝立顯密二義, 密義, 卽神爲本地, 佛爲垂迹. 係一以大元尊神爲唯一絶對神之神道信仰, 惟亦兼採儒․佛之說. 該敎之重要典籍有唯一神道名法要集․神道大意等.
【유일惟一】
p4575-中→ (1202~1281)①宋代臨濟宗楊岐派僧. 資州(位於四川)墨池人, 俗姓賈. 號環溪. 幼參謁同村梵業寺之覺開, 十二歲與張享泉問答, 受其認可. 二十歲, 受敕牒剃髮, 二十二歲於成都甘露寺受具足戒. 其後參訪諸方, 於育王山參謁無準師範爲侍香, 後隨無準遷至徑山, 任知藏之職. 二年後嗣其法竝爲首座. 淳祐六年(1246), 於浙江瑞巖寺弘法, 歷住江西寶峰․惠力․資聖․報恩光孝․太平興國․福建崇聖․浙江景德諸寺. 至元十八年示寂, 世壽八十, 法臘六十. 有環溪惟一禪師語錄二卷行世, 收於卍續藏一二二冊. [增續傳燈錄卷四]. ②宋代僧. 越州(浙江紹興)人. 生平不詳. 又稱惟一西堂. 日本曹洞宗之祖道元來宋, 於天童山修行時, 師曾向道元示以法眼下之嗣書, 道元感銘萬分.
【유자唯慈】
p4424-上→ 江蘇泰縣人. 早歲肄業於杭州武林佛學院, 來臺後親近慈航法師, 住彌勒內院․靜修院多年, 又至新竹福嚴精舍親炙印順法師. 後受聘赴菲, 任菲律賓普賢學校校長. 師硏究俱舍頗有心得.
【유작무작有作無作】
p2431-中→ 爲有作與無作之竝稱. 意指有所造作及無所造作. 據中阿含經卷十彌醯經載, 佛之境界是無爲無作, 凡夫之境界則是有爲有作. 另據佛藏經卷上念僧品載, 本來無所有之法, 因有所得之人分別計著於有我․人․壽者․命者等相, 憶想分別無所有之法, 竝自爲議論, 或說斷常, 或說有作, 或說無作等. 又據聖冏之傳通記糅鈔卷五載, 舊譯經論中, 稱爲有作無作 ; 新譯經論中, 則稱安立非安立. 所謂安立, 卽有作之義 ; 非安立, 卽無作之義. 此外, 有作卽有爲之意, 亦卽因緣所生之法. (參閱安立2395)
【유장流漿】
p3866-上→ 謂於地獄中飮銅漿․喫鐵丸.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一一下):不思咽咽當有流漿之苦, 誰知步步現招賊住之殃?
【유재석有財釋】
p2439-下→ 梵語 bahu-vrīhi, 巴利語 bahu-bīhi. 爲六合釋之一. 又作多財釋. 卽於梵文中, 二語以上之複合詞, 合成之結果, 有形容詞之作用. 據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之解釋, 有財釋, 卽不擧出自己之名字, 而以自己所有之財物, 做爲名字的代用者 ; 在梵文中, 此種解釋之方法, 稱爲有財釋. 例如, 稱長身之人爲長身, 此長身卽爲其人之代稱. 此釋有全分(全取)他名․一分(分取)他名二種 : (一)全分他名, 卽沒有可以被複合形容詞所形容之語的語型, 例如梵語 mahā-bāhuḥ(大臂), 以其做爲具有大臂之人(如那羅王)的代稱, 故那羅王之代稱, 卽爲大臂. (二)一分他名, 卽具有被複合形容詞形容之語的語型, 例如梵語 mahābāhuḥ nalaḥ(有大臂之那羅王). 在六合釋中, 除有財釋外, 其他五類之複合詞, 亦具有形容詞作用之情形, 例如三眼(梵 tri-locana), 此爲帶數釋, 然其亦可解釋爲具有三眼或具有三眼者之意, 此種情形, 自古以來稱爲有財得名之帶數釋. [俱舍論光記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六․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一本](參閱六合釋1255)
【유재아귀有財餓鬼】
p2439-中→ 指三種餓鬼中之少財餓鬼與多財餓鬼. 據盂蘭盆經疏卷下載, 少財餓鬼, 得食膿血, 可分爲三種 : (一)鍼毛鬼, 毛利如鍼, 行便自刺. 此鬼由於妄行針灸及傷刺畜生, 但爲求財而不盡心療疾, 故招此報. (二)臭毛鬼, 毛利而臭, 自拔受苦. 此鬼由於販賣豬羊, 烹宰鵝鴨, 湯爛刀剝, 令彼等楚痛難堪, 故招此報. (三)大癭鬼, 咽垂大癭, 僅食膿血. 此鬼由於嫉妬他人, 常懷瞋恨, 故招此報. 多財餓鬼, 爲多得淨妙飮食者, 亦可分三種 : (一)得棄鬼, 常得祭祀所棄之食. 此鬼由於罪多福少, 少施多慳, 故招此報. (二)得失鬼, 常得巷陌所遺之食. 此鬼由於常生慳心, 對將失去之物, 方捨得施之, 故招此報. (三)勢力鬼, 指夜叉․羅刹等, 其所受之富樂同於人天. [順正理論卷三十一](參閱餓鬼道6369)
【유쟁有諍】
p2458-中→ 梵語 sa-ra伸a, 巴利語同. 爲有漏之異稱. 諍, 煩惱之別稱. 煩惱與善品相牴觸, 損害自他之身, 故稱諍. 有, 隨增之義. 苦․集二諦之法, 隨順煩惱而牴觸善品, 故稱有諍. [俱舍論卷一](參閱有漏法2453)
【유전流轉】
p3866-上→ 梵語 pravṛtti. 漂流․輾轉之意. 爲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之一. 卽生死相續不斷, 而輾轉於三界․六道之輪迴. 對此, 如從迷界, 而進入涅槃, 卽稱還滅. 屬流轉者, 稱爲流轉門;屬還滅者, 稱爲還滅門. 四諦中之苦諦與集諦, 或十二緣起之順觀(觀十二支緣起從無明乃至老死)屬流轉門. 而四諦中之滅諦與道諦, 以及十二緣起之逆觀(觀十二支緣起從老死至無明), 則屬還滅門. 又唯識宗謂, 由善惡之業而生死相續不斷, 稱爲染汚淸淨流轉;有爲法之刹那生滅相續不斷, 稱刹那輾轉流轉;有情之一期相續生滅轉變, 稱生輾轉流轉, 又作生身輾轉流轉. [瑜伽師地論卷三․卷五十六, 顯揚聖敎論卷一․卷十四]
【유전성산柳田聖山】
p3847-中→ (1922~ )日本佛敎學者. 滋賀縣人. 一九四七年畢業於大谷大學眞宗學科. 歷任花園大學敎授․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硏究所敎授. 著有:初期禪宗史書の硏究․初期の禪史, 楞伽師資記․禪思想․禪の山河․達磨語錄․一休․佛敎の思想─無の探求․臨濟錄等.
【유전진여流轉眞如】
p3886-中→ 梵語 pravṛtti-tathatā. 七眞如之一. 又作生眞如․生如如․輪轉如如․生起眞實. 謂流轉於生死界之一切有情實性. 衆生雖流轉生死, 然其實性則眞實如常, 不變不異, 無前後性. 解深密經疏卷六(卍續三四․四四一下):謂一切行, 無前後性者, 此有三釋. 一云一切行中眞如實性, 無前後際故, 名無前後性. 一云卽說流轉, 說名眞如, 謂一切行, 念念生滅, 未有而有, 名之爲生, 故名無前;已有還無, 名之爲滅, 名爲無後. 一云諸行流轉, 無始無終, 故云無前後.其中, 初說一切行中之眞如實性名無前後性, 卽就實性而言. 後二說則就隨相而言. [成唯識論卷八․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七](參閱七眞如102)
【유점무돈唯漸無頓】
p4424-上→ 漸, 指歷經多種階段, 漸次而上 ; 頓, 指立卽․馬上. 謂修行證悟雖有漸次․頓卽之差異, 然頓悟之情形係因多生之薰習而現發者, 若遠推宿世, 則唯有漸次之修而無頓卽之悟可言. 據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一及文中之註解所載, 諸家就修行與得悟之關係而將悟分爲兩種 : (一)證悟, 卽經由修行而得悟. 例如 : (1)因漸修功成而豁然頓悟, 猶如伐木, 片片漸斫, 一時頓倒. 又如遠詣都城, 步步漸行, 一日頓到. (2)因頓修而漸悟, 如人學射, 頓者如箭箭直注, 意在射中鵠的, 漸者則漸嫺熟漸近於鵠的. (3)因漸修而漸悟, 如登九層之臺, 足履漸高, 所見漸遠. (二)解悟, 卽先得悟而後修行. 例如 : (1)先頓悟而漸修, 如日之頓出, 而後霜露始漸消散. 又如嬰兒之初生卽頓具四肢六根, 漸長則漸成志氣功業. (2)上上根之頓悟頓修, 此等之人, 以根性殊勝之故, 一聞卽可千悟而得大總持, 復能一念不生, 前後際斷. 斷障之時, 猶如斬一綟絲而萬條頓斷 ; 修德之時, 猶如染一綟絲而萬條頓具其色. 上記頓漸之差別, 皆只就今生而論, 若遠推宿世, 則唯有漸而無頓, 一切解證之開悟, 均係歷經多生之漸次薰習而現發者, 故稱爲唯漸無頓.
【유정세간有情世間】
p2441-上→ 又作假名世間․衆生世間․衆生世. 爲三種世間之一. 指能居之正報 ; 亦卽指五陰所成之一切衆生. 據摩訶止觀卷五上載, 五陰世間有十種不同, 衆生若招感之, 則亦有十種之別 ; 如有三途之罪苦衆生․人天之受樂衆生․無漏之眞聖衆生․慈悲之大士衆生․常住之尊極衆生等分別. 又善見律毘婆沙卷四, 將衆生世間分爲常․無常二種 ; 俱舍論卷八․卷九․卷十, 則明示有情世間之生․住․異․滅等現象. 另依華嚴經文義綱目將衆生世間分爲同生衆․異生衆二類. 此外, 往生論中擧出, 淨土之衆生世間淸淨, 有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 及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 [出曜經卷二十四․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往生論註卷上․大乘義章卷六](參閱三種世間649)
【유정수有情數】
p2441-中→ 梵語 sattvākhyā 卽含攝有情之類者. 爲非有情數之對稱. 如六道輪迴中之衆生, 卽爲有情數. 而山河․大地․草木等, 則係非有情數. 至於化人(無感覺之有情)本身雖無感覺, 然亦可屬有情數. 此外, 據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八載, 則由品類足․識身足二者來解釋有執受之義, 而認爲有情數與有根․異熟生同義. [大毘婆沙論卷十三․卷十五․卷六十․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俱舍論卷五․俱舍論光記卷一]
【유정연자有情緣慈】
p2441-下→ 又作衆生緣慈. 爲三緣慈悲之一. 視一切之有情, 如父母眷屬般之親緣而行慈悲對待, 卽稱爲有情緣慈. (參閱慈悲5805)
【유정有情】
p2441-上→ 梵語 sattva, 巴利語 satta. 音譯作薩多婆․薩埵嚩․薩埵. 舊譯爲衆生. 卽生存者之意. 關於有情與衆生二語間之關係, 諸說不一, 或謂有情係指人類․諸天․餓鬼․畜生․阿修羅等有情識之生物. 依此, 則草木金石․山河大地等爲非情․無情. 而衆生則包括有情及非情二者. 然另一說則認爲有情卽是衆生之異名, 二者乃體一而名異, 皆包括有情之生物及非情之草木等. 此外, 有情之異稱有有識(如有識凡夫)․有靈(如有靈之類)等多種.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俱舍論寶疏卷一․玄應音義卷二十三](參閱衆生4748)
【유정惟淨】
p4577-下→ 北宋譯經三藏. 金陵(江蘇江寧縣南)人, 俗姓李, 南唐後主(李後主)李煜之甥. 生卒年不詳. 七歲出家, 十一歲誦法華經. 太平興國八年(983), 朝廷爲續譯經之業, 選拔五十名童子, 師入選, 專硏梵章及梵經義理. 歲餘受度爲僧, 通達瑜伽祕密敎․梵字本母․天竺音義․眞言祕印, 深究維摩․般若心經․因明論之精要. 後任梵學筆受, 賜紫衣及光梵大師之號. 大中祥符二年(1009)賜朝散大夫試光祿卿, 遂專事譯經, 竝於次年至天禧二年(1018), 與施護․法護共譯經十九部七十六卷 ; 天禧三年至景祐四年(1037)與法護合譯八部九十六卷. 天聖三年(1025)與夏竦等撰新譯經音義七十卷, 五年(1027)與惠方等編天聖釋敎總錄三卷. 景祐二年(1035)與法護等共撰景祐天竺字源七卷. 據傳, 於慶曆三年(1043)曾奏請廢止譯經職, 後不知所終. 依成尋之參天台山記卷四熙寧五年十月條, 可推知熙寧五年以前示寂, 追諡爲明敎三藏. [佛祖統紀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宋會要稿卷二○○․釋門正統卷四․補續高僧傳卷一․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一]
【유정전개량수惟政展開兩手】
p457-中→ 禪宗公案名. 又作百丈開田. 此爲唐代禪師百丈惟政(涅槃和尙)以動作代替語言之示衆機法. 五燈會元卷四百丈涅槃章(卍續一三八․六四上) : 百丈山涅槃和尙一日謂衆曰 : “汝等與我開田, 我與汝說大義. ” 衆開田了歸, 請說大義, 師乃展兩手, 衆罔措.惟政展開兩手, 乃表示田地之開墾卽爲佛法大義. [景德傳燈錄卷六]
【유정천有頂天】
p2443-中→ 梵語 akaniṣṭha, 巴利語 akaniṭṭha. 音譯作阿迦尼咤. 又稱色究竟天. 乃色界四禪天之第九天, 爲有形世界之最頂峰, 故稱有頂. 此外, 有頂天亦指無色界之第四天, 卽非想非非想處天, 以其爲三有(三界)之絶頂, 故稱有頂. 於現存之梵文法華經中, 長行․重頌內皆以梵語 bhavāgra 作爲有頂之意, 而不用梵語 akaniṣṭha 一語. [法華經卷一序品․大毘婆沙論卷七十四․俱舍論卷二十四․法華義疏卷二(吉藏)](參閱非想非非想處天3712)
【유정혹有頂惑】
p2443-中→ 指有頂地之惑. 又作非想之惑. 據俱舍論卷二十四載, 有頂地爲三界九地中之最上地, 於此地所起之惑, 有見惑․修惑二種, 其中, 見惑於見道一時斷之, 修惑則於修道時, 先以六行觀斷除下八地之七十二品惑業, 次以無漏智斷除有頂地九品惑業中之下八品, 此時稱爲阿羅漢向, 最後斷除第九品之惑業時, 稱爲阿羅漢果. 蓋此有頂惑, 非無漏智不能斷除, 因無漏智之勢力牢强, 能治自地之惑及上地之惑, 故能斷之.
【유종원柳宗元】
p3847-中→ (773~819)唐代河東(山西永濟)人, 字子厚. 世稱柳河東. 自幼精敏絶倫, 博通能文, 登第進士後三年, 任藍田尉. 歷任監察御史裏行․監察御史․禮部員外郞. 永貞元年(805)九月因王叔文失勢受牽連, 貶爲邵州刺史. 赴任途中, 又貶爲永州司馬. 流竄僻地, 又自放於荒癘悠悠山澤間, 從此深寄其心於佛敎, 交遊諸禪師, 胸中慮慨悉化爲文, 以貞符一篇最著名, 一時南方諸大德之碑銘多出其手. 又嘗作東海若解一卷, 闡釋淨土法門. 元和十年(815)被召還京師. 三月出任柳州刺史, 後改任連州, 在任三年, 民皆喜悅. 元和十四年十一月故世, 享年四十七. 著有柳河東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居士傳卷十九]
【유종有宗】
p2432-中→ 指主張諸法爲有之宗派. 又作有敎. 與主張一切皆空․般若皆空之空宗相對. 佛敎解釋宇宙萬有之立場, 原不偏於有․空之任一者, 然有宗之說, 則偏於現實形相之有, 此說以小乘之說一切有部(簡稱有部)爲代表. 其後有世親之敎派與龍樹空觀之對峙, 而一再産生空․有之論辯. 大乘之有宗則以唯識爲根本, 屬法相宗. (參閱空有論爭3473․說一切有部5919)
【유주流注】
p3865-下→ ①謂有爲法之刹那刹那前滅後生, 相續不斷, 如水之流注. ②比喩煩惱妄想之無間斷.
【유주물有主物】
p2429-中→ 指有一定所有者之財物. 爲無主物之對稱. 若爲有主物而擅取之, 則形成偸, 犯盜罪. 有主物分爲二類 : (一)三寶物, 卽 : (1)佛物, 指佛像․舍利․佛之衣鉢․佛堂之帳座․佛身上之彩繪․七寶幡蓋․佛塔等物. (2)法物, 指經論․祕方, 及法受用物之軸帙․箱巾․函帕等. (3)僧物, 又分爲廣大․限局二種, 前者有十方常住僧物․十方現前僧物 ; 後者有衆僧物․別人物. (二)別類物, 卽除三寶物外, 另有守護主之財物, 如賊之施物․官物․狂人物․畜物․神物․鬼物․天物等. [梵網經卷下․四分律卷一․摩訶僧祇律卷三](參閱三寶物703․僧物5736)
【유중살인乳中殺人】
p3037-上→ 於乳中置毒, 令人飮之, 迨毒氣一發, 卽能致人於死地. 蓋以毒比喩實相之理. 此係天臺宗取自涅槃經之譬喩. 天臺宗以五味配佛陀一代五時之敎, 第一乳味時, 卽華嚴時. 其時宣說華嚴經, 對於別圓之機, 爲頓敎之相;復說小乘之提謂經, 使聞者獲得大乘之利, 稱爲乳中殺人, 以爲不定敎之相. 法華玄義卷十上(大三三․八○六中):今依大經二十七云, 置毒乳中, 乳卽殺人;酪蘇․醍醐亦能殺人. 此謂過去佛所, 嘗聞大乘實相之敎, 譬之以毒, 今値釋迦聲敎, 其毒卽發, 結惑人死. 若如提謂․波利, 但聞五戒, 不起法忍, 三百人得信忍, 四天王得柔順忍, 皆服長樂之藥, 佩長生之符, 住於戒中, 見諸佛母, 卽是乳中殺人也. 據天台大師智顗之解釋, 此一譬喩凡有二義:(一)就漸頓而闡說不定敎, 則處處皆得見佛性. (二)就行不定而闡說修行人之心行譬如乳, 實相智譬如毒;而毒能致人於死地者, 卽此實相智具有破除無明之猛力, 行人因而得以於大死之後獲得究竟解脫. 此外, 久遠劫以來佛說實相之毒以置於凡夫心乳中, 其毒慧開發竝無定時亦無先後次第, 或於初味時開發, 或於後味時開發, 此卽置毒乳中. 又天台宗謂凡夫佛性如牛新生而血乳未別, 聲聞佛性如淸淨乳, 辟支佛如酪, 菩薩如生․熟酥, 佛如醍醐. 醍醐遍於五味, 皆有殺義, 若衆生於凡地得聞華嚴卽見理而入佛慧者, 稱爲血乳殺人;若先得十住位後以華嚴得悟者, 稱爲酪中殺人;於十行位得悟者, 稱爲生酥殺人;於十迴向位得悟者, 稱爲熟酥殺人;於諸地更悟者, 則稱爲醍醐中殺人. [法華玄義卷五下]
【유증지옥游增地獄】
p5058-上→ 又作遊增地獄. 卽附屬於八熱地獄之小地獄. 八熱地獄爲大地獄, 每一大地獄各有十六小地獄. 卽於各大地獄獄城之四面門外, 各有煻煨增․屍糞增․鋒刃增․烈河增四處, 共計十六處, 稱爲十六遊增地獄. 八大熱地獄合爲一百二十八遊增地獄. 有罪業者遊此地獄, 倍增苦惱, 故名遊增. 俱舍論卷十一(大二九․五八中) : 十六增者, 八捺落伽四面門外各有四所, (中略)四面各四增, 故言皆十六. 此是增上被刑害所, 故說名增. 本地獄中適被害已, 重遭害故. 有說有情從地獄出, 更遭此苦, 故說爲增.(參閱地獄2311)
【유증지옥遊增地獄】
p5619-中→ 據俱舍論卷十一載, 於贍部洲之下有八大熱地獄, 每一地獄各有四面門, 四門之外各有爐煨增(梵 Kukūla), 屍糞增(梵 Kunapa), 鋒刃增(梵 Asidhārā), 烈河增(梵 Kṣāra-madī)等四地獄, 合爲十六遊增地獄, 計八大熱地獄總合爲一二八遊增地獄. 以有罪業之衆生遊於此處, 倍增苦惱, 故稱遊增地獄.
【유지類智】
p6726-下→ 梵語 anvaya-jñāna. 又作未知智․無生智. 觀察色界․無色界諸行之四諦, 而斷其煩惱之無漏智慧. 爲十智之一, 十一智之一. 因觀察欲界四諦之智稱爲法智, 故以觀察上二界四諦之智爲類智, 意謂二者同類. [集異門論卷七․俱舍論卷二十三](參閱十智472)
【유지습기有支習氣】
p2429-上→ 爲三種習氣之一. 有, 指三有 ; 支, 爲因之義. 卽三有之因的薰習氣分, 能成爲招感三界異熟果法之業種. 與業種子․異熟習氣等同義. 可分爲招感人天之善果者與招感三惡趣之惡果者二種. 成唯識論卷八(大三一․四三中) : 有支習氣, 謂招三界異熟業種. 有支有二 : 一有漏善, 卽是能招可愛果業. 二諸不善, 卽是能招非愛果業. 隨二有支所薰成種, 令異熟果善惡趣別.[成唯識論述記卷八本](參閱三種習氣658)
【유직有職】
p2460-上→ 日本僧官名. 又作有職三綱. 乃已講(三會之講師)․內供(任職於內道場之法師)․阿闍梨(糾正弟子行爲之師)三職之總稱.
【유집수有執受】
p2440-中→ 梵語 up偵eta. 卽有感覺之意. 亦卽被心․心所法所執持的衆生之身體. 反之, 則稱無執受․非執受. 俱舍宗認爲有生命卽有執受. 此蓋以衆生之五根(眼․耳․鼻․舌․身)與色․香․味․觸等四境, 合之爲九界, 共爲心與心所法所執持, 且亦爲心與心所法之依處, 故稱爲有執受. 此五根․四境卽有情衆生之有根身, 亦卽有執受之依身, 爲衆生現在世之身體. 有執受之受, 意謂有根身能産生覺受(苦․樂等之感覺․感受). 然唯識宗則除俱舍宗所說之覺受外, 認爲執受另有安危共同之義, 卽除有根身外, 含藏於阿賴耶識中之種子亦爲有執受, 而與阿賴耶識同安共危. 安, 指善趣 ; 危, 指惡趣. 種子及有根身之安危卽是阿賴耶識之安危. 相互之間, 命運等同而休戚與共, 故稱安危共同. 據成唯識論述記卷三本載, 執爲攝․持之義 ; 受爲領․覺之義. 若就覺受之義而言, 則有根身爲執受, 種子及器界爲非執受 ; 此卽上記俱舍論之觀點. 然若就安危共同之義而言, 則有根身及種子爲執受, 器界爲非執受 ; 此卽唯識宗之主張. [俱舍論卷二․卷三․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六․成唯識論卷二․卷三․俱舍論光記卷二․百法問答鈔卷一]
【유철마劉鐵磨】
p5962-下→ 唐代禪宗尼師. 俗姓劉. 法名, 生卒年, 籍貫均不詳. 以機鋒峻峭之故, 世稱劉鐵磨. 於距潭州潙山十里處結一小庵, 參謁潙山靈祐, 竝嗣其法. 亦曾參謁子湖利蹤禪師. 與當時禪客時相往來, 盛談禪旨, 有鐵磨老牸牛之公案傳世. [景德傳燈錄卷十子湖巖利蹤章, 聯燈會要卷七潙山靈祐章, 碧巖錄第二十四則]
【유체무체有體無體】
p2461-中→ ①爲有體與無體之竝稱. 體, 指實體. 有體, 卽指有實體 ; 無體, 卽指無實體. 關於諸法之實體, 說一切有部主張法體恆有 ; 大乘法相宗則認爲, 在能依之相以外, 另有所依之體, 亦卽諸法之遍․依․圓三性中, 在依他起性之諸法之外, 另有圓成實性之眞如實體. 至於華嚴․天台等法性宗, 則主張能依之相卽是所依之體, 故在依他起性之諸法之相以外, 無有圓成實性之眞體. [大乘入楞伽經卷一羅婆那王勸請品․大乘莊嚴經論卷四述求品․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參閱體6928). ②因明用語. 因明論式中, 凡立者(立論者)與敵者(問難者)共同認可(共許)其爲實有者, 稱爲有體 ; 立․敵不共同認可(不共許)其爲實有者, 稱爲無體. 按一般常理, 凡實際存在之事物卽稱爲有體, 實際不存在者卽稱爲無體. 然因明最重立․敵, 故有體與無體之分, 完全取決於立․敵雙方之主觀意見. 不論事物之本身是否實際存在, 只要立․敵雙方共許其爲實有者, 卽稱之爲有體 ; 立․敵雙方不共許其爲實有者, 卽稱之爲無體. 因明之有體․無體, 因係取決於立․敵雙方之共許與否, 故其爲有或無, 可隨立․敵而轉變. 因明稱宗(命題)之前陳(主詞)爲體, 宗之後陳(述詞)爲義. 故就前陳而言, 視立․敵之共許與否, 稱之爲有體或無體 ; 就後陳而言, 則依立․敵之共許與否, 稱之爲有義或無義. 有體無體․有義無義之區別標準, 完全與極成不極成之分別標準相同, 故有體(義)卽爲極成體(義), 無體(義)卽爲不極成體(義). 有無體與有無義可分爲四種 : (一)立․敵雙方皆認可其爲實有者, 稱爲兩俱有體, 或兩俱有義. (二)立․敵雙方皆不認可其爲實有者, 稱爲兩俱無體, 或兩俱無義. (三)立者認可其爲實有, 而敵者不認可, 則稱爲自有他無體, 或自有他無義. (四)敵者認可其爲實有, 而立者不認可, 則稱他有自無體, 或他有自無義.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參閱極成5477)
【유체시설가有體施設假】
p2461-中→ 爲二假之一. 卽於無名之法體上, 施設假名之義. 據宗鏡錄卷六十七載, 聖敎之所說雖有法體, 然非我法, 體本無名, 乃隨緣施設, 假名我法, 故稱有體施設假. 此外, 若就諸法實相而論, 則世間一切事物皆是有體施設假. [成唯識論卷一](參閱二假210)
【유체有體】
p2461-中→ 梵語 bhāva 或 sattva. 指有實體者. 爲無體之對稱. 如俱舍論所立之七十五法․成實論所立之八十四法․唯識論所立之百法, 均係有體之法. 其中包括有形之物質․無形之心識․因緣生之有爲法․非因緣生之無爲法等. (參閱有體無體2461)
【유충惟忠】
p4576-中→ (705~782)唐代僧. 四川成都人, 俗姓童. 幼從大光山之道願修業. 後遊嵩山(位於河南), 從學於荷澤神會, 竝嗣其法. 其時黃龍山多毒蛇, 山民頻遭侵擾 ; 師遂入山營茅舍․修禪定. 此後毒蛇不再加害山民, 故時人改稱山名爲伏龍山. 建中三年示寂, 世壽七十八. 又淨衆寺神會之弟子益州南印亦被稱爲荊南惟忠, 可能係荷澤神會與淨衆寺神會被混淆之故.
【유취식有取識】
p2432-上→ 指有煩惱之識. 取, 煩惱之總名. 據俱舍論卷三十載, 於命終時, 有衆多之引業種子會牽引死者輪迴於六道中, 而此有取識能明了重業․近起業․數習業等三種業種子, 而先引其果, 其餘則否. 三種業種子, 卽 : (一)重業種子, 卽重業所引之種子, 如五逆罪等之業種. (二)近起業種子, 卽近起業所引之種子, 如臨命終時遭逢善友或惡友等所引起之業種. (三)數習業種子, 卽數習業所引之種子, 如平生所起之薰習業種等.
【유칙惟則】
p4576-中→ ①(751~830)唐代牛頭宗禪僧. 又稱遺則. 長安人, 俗姓長孫. 初隨慧忠禪師, 得悟玄旨, 遂南遊天台, 入天台山佛窟巖開精舍, 爲佛窟學始祖. 唐太和四年(830)示寂, 世壽八十. 有融祖師文三卷序集․寶誌釋題․南遊傅大士序․無生等義諸著作行世. [宋高僧傳卷十․景德傳燈錄卷四․釋氏疑年錄卷五]. ②(?~1354)元代臨濟宗禪僧. 又稱維則. 吉安永村(江西吉安)人, 俗姓譚. 號天如. 幼於禾山剃髮, 後遊天目山, 得法於中峰明本禪師, 爲其法嗣. 元順帝至正元年(1341)住蘇州師子林. 翌年, 門人等合力斥資, 建造菩提正宗寺, 請師登堂說法, 大宏臨濟宗風. 敕賜佛心普濟文慧大辯禪師及金襴衣. 注楞嚴集唐宋之九解, 附以補注, 此卽楞嚴經會解二十卷. 又造楞嚴經圓通疏十卷. 復窮究天台永明之敎旨, 兼弘淨土敎, 著淨土或問, 破除淨土敎之疑惑, 策進修行. 此外, 有禪宗語錄․十方界圖說等著述. 至正十四年示寂, 世壽不詳. [續釋氏稽古略卷一․五燈會元續略卷六․五燈嚴統卷二十三․淨土聖賢錄卷四․釋氏疑年錄卷九]. ③(1303~1373)元代臨濟宗楊岐派禪僧. 浙江杭州人, 俗姓費. 字天眞, 號冰檗老人. 歷參十八位尊宿, 後參謁匡廬之無極源, 竝嗣其法. 住嘉興海門, 大振禪風, 洪武六年示寂, 世壽七十一. [五燈會元續略卷六․五燈全書卷五十一․續燈正統卷二十五․釋氏疑年錄卷十]
【유탐심有貪心】
p2442-下→ 據俱舍論卷二十六載, 與貪相應及貪所繫屬之心, 稱爲有貪心 ; 而不與貪相應之餘善心及無覆心, 稱爲離貪心.
【유탐有貪】
p2442-下→ 梵語 bhava-rāga, 巴利語同. 爲欲貪之對稱. 又作有欲. 指於色․無色二界所起之貪欲. 有, 指色․無色二界之定及其依身 ; 若於此二界常起定貪, 産生愛著之貪煩惱, 稱爲有貪. 蓋色․無色二界之人, 常執著於禪定而貪著之, 以其愛著禪定之有, 故稱有貪. 又因凡人對此二界之人, 每易生起解脫之情想, 妄以此二界爲解脫之界, 爲遮止此一情想, 故於上二界立有貪之名, 以彰顯其所緣之解脫非眞解脫. [俱舍論卷十九․順正理論卷四十五․俱舍論頌疏卷十九]
【유통流通】
p3865-下→ 流傳弘通之略稱. 吉藏撰仁王般若經疏卷上一(大三三․三一五下):流者, 宣布義;通者, 不擁義.故傳布敎法, 使其流暢而無壅塞, 稱爲流通. [最勝王經卷三․十地義記卷一]
【유통분流通分】
p3866-上→ 東晉道安將一般經典分爲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等三部分, 稱爲三分科經;於諸經之終, 記載付囑弟子令佛祖之道能流通遠布於後代之經文, 卽稱流通分. (參閱三分科經531)
【유통일념流通一念】
p3866-上→ 指無量壽經流通分所說乃至一念之語, 爲釋尊付囑彌勒菩薩之要法.
【유학有學】
p2458-中→ 梵語 śailkṣa, 巴利語 sekha. 又稱學人. 卽指爲斷盡一切煩惱, 而修學無漏之戒․定․慧, 及擇滅之理者. 亦卽佛弟子雖能知見佛法, 然尙有煩惱未斷, 必須有待修行學習戒․定․慧等法, 以斷盡煩惱, 證得漏盡, 以其尙有法可修學, 故稱有學. 在小乘之四向四果中, 前四向三果之聖者爲有學, 惟證得阿羅漢果之聖者, 以其無法可修學, 故稱爲無學. 有學共有十八類, 稱爲十八有學或十八學人, 據中阿含卷三十福田經所擧, 卽 : 隨信行․隨法行․信解․見至․身證․家家․一間․預流向․預流果․一來向․一來果․不還向․不還果․中般․生般․有行般․無行般․上流般等十八類. 此外, 於成實論等經論中, 尙有不同之分類. [俱舍論卷二十四․成實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六十五․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五本](參閱十八有學351․四向四果1683․無學5138)
【유해有海】
p2439-上→ 乃比喩三有․二十五有等生死迷界如無邊之大海. 亦卽比喩衆生沈沒於生死迷界中, 而不得出離 ; 猶如船舶漂泊於大海中, 不能到達彼岸. 俱舍論卷一之頌(大二九․一中) : 由惑世間漂有海.俱舍論頌疏卷一(大四一, 八一八上) : 由煩惱惑, 令有情世間漂在三有生死海中.此外, 有流․有獄․有輪等, 皆爲此種譬喩用語. (參閱有流2436․有獄2457․有輪2458)
【유해有解】
p2451-中→ 爲空解之對稱. 卽認爲諸法爲有而非無之見解. 於摩訶止觀卷十下, 卽有作此有解一語. 若執著諸法爲有之見解者, 則不易悟知中道實相之理.
【유해자乳海子】
p3038-中→ 密敎用以形容體得金剛界大日如來智德之人. 蓋金剛界大日如來之種子爲□(vaṃ 鍐), 象徵智法身, 在地․水․火․風․空之五大中配於水大, 故金剛界大日如來之智水又稱乳水․乳海, 而體得金剛界大日如來智德之人卽稱爲乳海子. 又胎藏界大日如來之種子爲□(a, 阿), 象徵理法身. 於密敎中, 阿․鍐二字乃分別表示胎藏․金剛之理․智二德. 故對入於眞言門, 觀阿字大空不生之理, 證得鍐字智水之人, 特稱爲大空師․乳海子.
【유행상有行相】
p2431-上→ 爲心․心所之異稱. 以心王․心所皆具有行相, 故稱有行相. 行相, 謂心․心所法向於色境或聲境等, 則色․聲之影像浮現於自體上, 竝加以分別之. 俱舍論卷四(大二九․二一下) : 或名有行相, 卽於所緣品類差別等起行相故.(參閱心王1398․心所1403․行相2556)
【유행상인遊行上人】
p5619-上→ 日本佛敎用語. 遊行卽指遊歷四方說法行化 ; 日本時宗之開祖一遍上人遊行諸國, 念佛行化, 時人特稱爲遊行上人. 其後, 時宗總本山之歷代住持倣效其例以爲宗風, 故彼等亦稱遊行上人.
【유행遊行】
p5619-上→ 卽遍歷修行. 巡行各地參禪聞法, 或說法敎化之謂. 又作飛錫, 遊方, 禪宗稱爲行脚. 一般遊行之僧侶, 稱爲行脚僧. 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三謂, 已度五夏(安居)以上之比丘, 熟知有犯無犯, 重罪輕罪, 復能持守鉢喇底木叉而宣說者, 得遊行人間, 隨處受學 ; 若未滿五夏者, 縱嫺三藏, 不得遊行受學. 另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五所載, 長遊行之人有五種艱難 : (一)不誦法敎, (二)忘失所誦之敎, (三)不得定意, (四)已得三昧復忘失, (五)聞法不能持. [中阿含卷五師子吼經, 長阿含卷一大本經, 釋氏要覽卷下](參閱行脚2562)
【유험有驗】
p2461-上→ 驗, 證․效之義. 由修法或祈禱等而産生之靈驗現象, 稱爲有驗. 恆常顯示其靈驗者, 卽稱爲有驗者.
【유혁사劉奕賜】
p5960-中→ (1940~ )臺灣臺北人. 法名果淨, 別號遠山. 師大英語硏究所畢業. 五十四年(1965), 歸依證蓮法師. 後親近聖嚴法師, 南懷瑾等. 歷任大同工學院講師, 中正理工學院敎授, 美國佛敎會駐臺譯經院譯員. 氏於授課之餘, 致力佛經之英譯, 已完成者計有大寶積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楞嚴經等.
【유혐간택唯嫌揀擇】
p4423-下→ 出自禪宗三祖僧璨之信心銘, 其中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一句, 謂佛祖之大道, 本來平等․無階級無差別․自由自在, 唯因衆生之揀擇․憎愛而生難易之別. 若無取捨憎愛, 則十方通暢․八面玲瓏.
【유협劉勰】
p5961-下→ 南朝梁代東莞莒人, 世居京口. 字彦和. 號雲門子. 早孤家貧, 住靑州雲門山. 刻苦修學, 博通內外, 善能撰文, 尤工於吟詠. 不謀娶妻之事而樂於布施. 依止大學僧僧祐十餘年, 深硏經論. 僧祐所編之出三藏記集十五卷乃我國佛典目錄之名著, 該書之編定實由劉氏相助而成. 曾撰滅惑論, 痛詆道家之說. 昭明太子深愛賞之. 後與沙門慧震等奉詔治經於定林寺, 因乞求出家, 遂得剃度, 法名慧地, 未久卽示寂, 生卒年不詳. 所撰文心雕龍十卷, 與鍾嶸之詩品竝稱中國文學批評典籍之雙璧, 書中多取佛家之科條, 以建立文章之軌則, 又每每會通梵華音義, 以表詮其文藝思想, 故傳至今日, 猶見重於學界. [弘明集卷八, 梁書卷五十, 南史卷七十二]
【유형有烱】
p2442-中→ (1824~1889)朝鮮禪僧. 湖南玉果縣(全羅南道寶城郡)人, 俗姓李. 初名奉聞. 號雪竇. 自幼聰慧, 嫻習儒典. 十九歲, 於長城府(全羅南道)白巖山白羊寺之正觀快逸門下得度. 未久, 在曹溪山之枕溟翰醒門下受具足戒. 歷參諸長老宿德, 後承嗣白巖道圓之法. 其後, 化導徒衆十餘年. 李太王七年(1870), 移住母岳山佛岬寺. 二十六年, 於楊州(京畿道)天磨山之奉印寺擧行禪門講會. 同年八月, 於龜巖寺小林窟示寂. 世壽六十六, 法臘四十六. 爲朝鮮近代佛門三傑之一. 著有禪源溯流․楷正錄等. [朝鮮佛敎通史卷上․靈龜山雪竇大師行狀․東師列傳卷五]
【유형遺形】
p6320-中→ 指佛入滅後之遺骨. 卽佛舍利. 長阿含卷四遊行經(大一․二九下):如來遺形欲以廣益, 舍利現在但當分取, 衆咸稱善.(參閱舍利3495)
【유화遊化】
p5618-下→ 遊方行化. 謂遊行各處而敎化之.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六(大二․七四八下) : 一時, 佛在毘舍離㮈祇園中, 與大比丘衆五百人俱, 漸漸復在人中遊化. (參閱遊戱神通5619)
【유화인욕의柔和忍辱衣】
p3842-上→ 弘經三軌之一. 卽以如來之衣喩柔和忍辱之心. 亦卽弘通法華經者, 宜以柔和忍辱之心爲心, 若心柔和忍辱, 則可防一切瞋怒之毒害, 如衣之防寒熱, 因以爲喩. 法華經法師品(大九․三一下):如來衣者, 柔和忍辱心是.(參閱衣座室三軌2568)
【유화질직자柔和質直者】
p3842-上→ 指意柔而隨順於道, 心正而無僞曲者. 法華經壽量品(大九․四三下):諸有修功德, 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 在此而說法.
【유후생사有後生死】
p2436-上→ 爲七種生死之一. 謂第十法雲地之菩薩, 未斷最後一品之無明, 故尙有一次之變易生死, 稱爲有後生死. [翻譯名義集卷六](參閱七種生死115)
【유희관음遊戱觀音】
p5620-上→ 三十三觀音之一. 以此尊遊戱自在, 無滯無礙, 故有此稱. 相當於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大九․五七下)或被惡人逐, 墮落金剛山 ; 念彼觀音力, 不能損一毛之觀音化身. 其形像以右手支軀, 坐飛雲上. [佛像圖彙卷二]
【유희삼매遊戱三昧】
p5619-中→ 又作游戱三昧. 三昧乃三摩地之意, 爲禪定之異稱, 卽將心專注於一境. 遊戱三昧者, 猶如無心之遊戱, 心無牽掛, 任運自如, 得法自在. 亦卽言獲得空無所得者, 進退自由自在, 毫無拘束. 六祖壇經第八頓漸品(大四八․三五八下) : 見性之人, 立亦得, 不立亦得, 去來自由, 無滯無礙, 應用隨作, 應語隨答, 普見化身, 不離自性, 卽得自在神通游戱三昧, 是名見性.
【유희신통遊戱神通】
p5619-下→ 佛菩薩藉神通力, 以度化衆生而自娛之謂. 戱, 意謂自在, 無礙, 含遊化, 遊行之意. 大智度論卷七(大二五․一一○下) : 戱名自在, 如師子在鹿中自在無畏, 故名爲戱. 注維摩詰經卷五(大三八․三七一上) : 什曰 : “(中略)神通雖大, 能者易之, 於我無難, 猶如戱也. ” (中略)肇曰 : “遊通化人, 以之自娛. ” 蓋佛菩薩於神通中歷涉爲遊, 出入無礙, 如戱相似, 故稱爲戱. 其如外道, 二乘亦有通力, 然其神通卽有礙, 不稱遊戱. 唐譯華嚴經卷五十六擧出菩薩有十種遊戱. 此外, 禪籍中常用遊化, 遊戱神通, 遊行等語.
【유희정有喜定】
p2443-下→ 巴利語 sappītika-samādhi. 禪定之境界分有喜․無喜等多種. 於四禪中之初禪․二禪, 及五種禪中之初禪․二禪․三禪等, 均有此有喜定, 此定爲一種不散亂之禪定境地. [淸淨道論三]
【육god六行】
p1262-下→ ①至佛果之六行. 指六度之行. 卽十信行․十住行․十行行․十迴向行․十地行․等覺行. [金剛三昧經․性靈集卷八]. ②印度古代六種苦行外道所修之苦行. 卽自餓․投淵․赴火․裸形自坐․寂黙․持牛狗戒. [北本涅槃經卷十六․大智度論卷五․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七]. ③六行相之略稱. 卽厭離下地之粗․苦․障, 而欣喜上地之靜․妙․離. 以此六行相順次作觀, 稱爲六行觀. (參閱六行觀1263)
【육가사肉袈裟】
p2512-下→ 爲一象王之出家修道故事. 據那先比丘經卷上所載, 佛世時, 有一象王, 以聽聞誦經及承事佛陀之因緣, 命終之後, 生於婆羅門家, 及長, 未得聞佛經, 亦不見沙門, 遂棄家入深山學異道, 與一婆羅門道人相往來. 其後自念言(大三二․六九四中) : 我不能於世間懸憂苦老病, 死後當入地獄․畜生․餓鬼․貧窮中, 用是故, 我欲剃頭鬚․披袈裟, 欲求羅漢泥洹道. 其命盡後, 又生於天竺, 與肉袈裟俱生其家. 或謂方出生時, 臍帶掛於頭․肩, 猶如僧人披掛袈裟, 故稱肉袈裟.
【육가칠종六家七宗】
p1281-下→ 東晉時代之般若學派別. 自漢末迄劉宋時代, 般若經流行, 東漢支婁迦讖傳譯道行般若經(爲印度般若學說傳入中國之始), 朱士行講經, 道安亦著手硏究般若. 當時爲理解般若思想, 一方面依據老莊玄學之義, 理解及論釋般若經義, 産生格義佛敎, 對般若空之思想産生種種分歧;再方面則出現對空之思想之眞正理解, 此等派別總括稱爲六家七宗. 據劉宋莊嚴寺曇濟之六家七宗論(原書佚, 今據唐代元康肇論疏所引)․隋代吉藏之中論疏等所載, 一般主張六家及其代表爲:(一)本無宗, 包括道安․僧叡․慧遠等之說. (二)卽色宗, 關內之卽色義與支道林之卽色遊玄論. (三)識含宗, 爲于法蘭之弟子于法開之說. (四)幻化宗, 爲竺法汰之弟子道壹之主張. (五)心無宗, 包括竺法溫․道恆․支愍度等之說. (六)緣會宗, 有于道邃之緣會二諦論. (七)本無異宗, 爲本無宗之支派, 有竺法琛․竺法汰之說. 七宗之中, 就基本觀點而言, 一般以本無宗․卽色宗․心無宗三家爲當時般若學說主流之所在. [中觀論疏卷二末․世說新語假譎篇․支愍度學說考(陳寅恪)․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敎史卷上(湯用彤)․佛敎學の諸問題(宇井伯壽)]
【육갑비축六甲袐祝】
p1255-下→ 又稱九字法. 係由臨․兵․鬥․者․皆․陳․列․在․前等九字所成之咒術. 行法時, 先唱上述九字, 竝於空中畫四縱五橫之直線以配合九字之唱誦, 故又稱縱橫法. 此種禳除災害, 祈求勝利之咒法, 本爲我國道家與兵家所盛行之祕術, 傳入日本後, 混入眞言密敎之一部, 而成爲現今日本修驗道之山伏所重視之咒法. [往生論註卷下․往生論註記卷四․抱朴子內篇第四登涉篇](參閱九字133)
【육검六劍】
p1308-下→ 色․聲․香․味․華服․邪念等六法, 譬如劍刃能傷身, 故稱之爲六劍. 亦卽指六塵. 六度集經卷五(大三․二八上):吾以國爲怨窟, 以色․聲․香․味․華服․邪念爲六劍截吾身, 六箭射吾體.
【육견법六堅法】
p1290-下→ 爲別敎菩薩所具六種堅固不壞之法, 係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所說. (一)信堅, 謂別敎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空觀, 信一切法皆卽眞諦, 無能毁壞, 故稱信堅. (二)法堅, 謂別敎菩薩於十行位中修習假觀, 知一切法皆卽俗諦, 無能毁壞, 故稱法堅. (三)修堅, 謂別敎菩薩於十回向位中修習中觀, 了一切法皆卽中諦, 無能毁壞, 故稱修堅. (四)德堅, 謂別敎菩薩於十地位中因修中觀, 破一分無明, 顯一分三德, 無能毁壞, 故稱德堅. (五)頂堅, 謂別敎等覺菩薩居十地頂, 惑破德顯, 無能毁壞, 故稱頂堅. (六)覺堅, 謂別敎妙覺果佛, 覺了一切法皆卽中道, 無能毁壞, 故稱覺堅.
【육결六結】
p1295-下→ 比喩六根. 據楞伽經卷五載, 佛陀以一寶花巾比喩眞性, 花巾綰六結, 而以六結比喩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表示根本雖一, 然由妄相乃分別生起六根.
【육결정六決定】
p1267-上→ ①梵語 ṣaḍ-vidha-niyati-pāta. 又作六種決定․六事決定. 乃菩薩依修六波羅蜜之力量所獲得之六種功德. 卽:(一)財成決定, 由布施力必定常得大財成就. (二)生勝決定, 由持戒力而得隨欲生於殊勝之所. (三)不退決定, 由忍辱力而使所修善法, 必定常不退失. (四)修習決定, 由精進力, 常時修善, 無有間息. (五)定業決定, 由禪定力成就衆生正定之業, 永不退失. (六)無功用決定, 由智慧力, 不加功行, 得無生忍․無分別智而自然住理. [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六]. ②指六種善決定. 地上(初地之位以上)菩薩, 依聖智證眞順理有六種善決定, 卽:(一)觀相善決定, 菩薩之正智決定觀照眞如之理, 契同一味無雜之相. (二)眞實善決定, 菩薩之實智出世間, 決定離倒惑之過, 證理不虛. (三)勝善決定, 菩薩之行廣大如法界, 爲一切佛之根本, 決定具足勝德. (四)因善決定, 菩薩之行因決定能有成果之功能. (五)大善決定, 菩薩利他之行決定覆護一切衆生界, 而無局限. (六)不怯弱善決定, 菩薩證果德, 入一切諸佛智地, 決定而無法懼. 華嚴孔目章卷三說大部分通於十住等之地前(入十地中的初地之前), 然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五, 則唯通於地上. [十地經論義記卷二․華嚴經探玄記卷七․卷九․大乘義章卷十二六種決定義․華嚴五敎章卷二]
【육경六境】
p1298-下→ 梵語 ṣaḍ viṣayāḥ 指六根所取之六種對境, 亦爲六識所感覺認識之六種境界. 卽色․聲․香․味․觸․法. 此六境猶如塵埃能汚染人之情識, 故稱六塵. 能引人迷妄, 又稱六妄;能令善衰滅, 又稱六衰;或因其能劫持一切善法, 故又稱六賊. 依俱舍論卷一載, 色境有靑․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等十二顯色, 與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形色. 聲境有由生物身體所發出, 以及由物質所發出者;各有表示事物之理之言語與聲音, 如拍手․哭聲․管絃音․雷鳴等非言語之聲;復有快聲與慢聲之分, 計有八種. 香境有如沈香之好香, 如葱․迺之惡香, 亦有適中之香, 以及强烈之香等四種. 味境有苦․酢․鹹․辛․甘․淡六種. 觸境有堅․濕․軟․動四大, 加滑․澀․重․輕․冷․饑․渴則爲十一種. 法境則廣含一切法, 狹義則指除五境以外之一切, 卽指意根․意識對六境全體之作用;或特指意根․意識所作用之對象, 稱爲法境, 在十二處之中, 則稱法處. 有部認爲法境包含無表色․心所․不相應行․無爲等. 此外, 瑜伽行派之唯識學說, 主張識外無境之說, 而認爲六境均屬一心之變現. [顯識論․俱舍論卷二․阿毘曇甘露味論卷上․順正理論卷六]
【육경십일논六經十一論】
p1296-下→ 法相宗立宗所依據之主要經論. 六經指:(一)華嚴經(佛陀跋陀羅․實叉難陀兩譯本), (二)解深密經(菩提流支․玄奘兩譯本), (三)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未傳譯), (四)大乘阿毘達磨經(未傳譯), (五)楞伽經(求那跋陀羅․菩提流支․實叉難陀三譯本), (六)厚嚴經(未傳譯, 一說爲日照譯之大乘密嚴經). 十一論指:(一)瑜伽師地論(玄奘譯), (二)顯揚聖敎論(玄奘譯), (三)大乘莊嚴經論(波羅頗蜜多羅譯), (四)集量論(眞諦․義淨兩譯本, 今已失傳), (五)攝大乘論(佛陀扇多․眞諦․玄奘三譯本), (六)十地經論(菩提流支譯), (七)觀所緣緣論(玄奘譯), (八)阿毘達磨集論(玄奘譯), (九)二十唯識論(菩提流支․眞諦․玄奘三譯本), (十)辯中邊論(眞諦․玄奘兩譯本), (十一)分別瑜伽論(未傳譯). 雖有此六經十一論之說, 但法相宗在我國之主要理論依據被認爲係六經十一論以外之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
【육계六界】
p1278-中→ 梵語 ṣaḍ dhātavaḥ 卽萬有生成之基本元素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 此六大各有分齊, 故稱爲界. [中阿含卷三度經](參閱界3889)
【육계상肉髻相】
p2513-中→ 梵語 uṣṇīṣa-śiraskatā 巴利語 uṇhīsa-sīso. 乃三十二相之一. 如來及菩薩之頂上, 骨肉隆起, 其形如髻, 故稱肉髻, 乃尊貴之相. 音譯 嗢瑟尼沙․烏瑟膩沙․鬱瑟尼沙․鬱尼沙. 略稱烏沙. 意譯作髻․頂髻․佛頂. 又作頂上肉髻相․頂髻相․頂肉髻相․頂肉髻成相․肉髻圓好高勝相․頂肉骨成相․頂髮肉骨成相․頂上肉髻高廣平好相․頂上現烏瑟膩沙相. 據佛本行集經卷九載, 佛陀頂上肉髻, 高廣平好. 據中阿含卷十一之三十二相經載, 大人頂上有肉髻團圓相, 稱爲髮螺右旋, 此係大人大人之相. 據大般若經卷三八一載, 世尊頂上之烏瑟膩沙, 高顯而廣闊, 猶如天蓋. 觀無量壽經(大一二․三四四上) : 次觀大勢至菩薩, (中略)頂上肉髻如鉢頭摩花, 於肉髻上, 有一寶甁, 盛諸光明, 普現佛事. 蓋此肉髻相, 乃佛及菩薩所共有者, 惟諸佛之相極殊勝, 菩薩之相則稍遜之. 據觀無量壽經載, 觀世音菩薩之色身相中, 唯有頂上肉髻及無見頂相不及世尊. 肉髻相之成就, 與業因有關, 據寶女所問經卷四載, 如來頂上肉髻自然呈現大人相, 乃往古世敬奉賢聖與尊長所修得者. 另據無上依經卷下如來功德品載, 若菩薩於自行十善外, 竝化導衆生修行, 見修行者卽歡喜讚歎 ; 又以無量憐愍胸懷, 發弘誓心, 攝受衆生歸趣正法, 由此業緣得二種好相, 其一卽鬱尼沙頂骨涌起, 自然成髻. 其他諸經中有謂, 由持戒․布施等因緣, 亦能獲得此相. 後世所造立之圖相中, 多於寶髻基部之前面, 嵌入紅色寶石, 或將前頂頭部無髮處塗成紅色, 而稱之爲肉髻相. 此係依據觀佛三昧海經卷一所載(大一五․六四八下) : 如來頂骨團圓, 猶如合捲, 其色正白, 若見薄皮, 則爲紅色, 或見厚皮, 則金剛色.[長阿含經卷一․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觀佛三昧海經卷四․優婆夷淨行法門經卷下․十住毘婆沙論卷八․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七․大智度論卷四](參閱三十二相 507․無見頂相 5088)
【육계취六界聚】
p1279-中→ 界, 界分之義;聚, 聚集之義. 謂衆生之身乃六大之聚集(假合)而各有分齊(限量). 據中阿含經卷二十一說處經載, 佛命阿難當爲諸年少比丘講說衆生之身爲六大假合, 使其捨諸欲而修梵行, 卽:(一)地界聚, 地以堅礙爲性;指人身中由內地界而受生成形者, 卽髮․毛․爪․齒․粗細皮膚․骨․肉․筋․腎․心․肝․脾․肺等類, 稱爲地界聚. (二)水界聚, 水以潤濕爲性;指人身中由內水界而受生成形者, 卽痰․髓․眼淚․汗․涕․唾․膿․脂․肪․血․涎等類, 稱爲水界聚. (三)火界聚, 火以燥熱爲性;指人身中由內火界而受生成形者, 卽熱身․暖身․煩悶身․溫壯身及能消解飮食等類, 稱爲火界聚. (四)風界聚, 風以動轉爲性;指人身中由內風界而受生者, 卽出息․入息․掣縮風(凡身之動轉, 皆屬於風)等類, 稱爲風界聚. (五)空界聚, 空以無礙爲性;指人身中由內空界而受生者, 卽眼空․耳空․鼻空․口空․咽喉動搖․食消下過等類, 稱爲空界聚. (六)識界聚, 識, 卽心識. 識以分別爲性;指人身中之樂․苦․喜․憂等識, 爲識大之假合, 故稱爲識界聚.
【육고극陸庫克】
p4826-上→ (Albert Von Le Coq, 1860~1930)爲德國之東方學學者. 生於柏林. 曾任柏林民俗博物館之義務職員, 從事阿拉伯․波斯․土耳其等語言之硏究. 一九○四年赴東土耳其斯坦從事考古探險, 遂令罕爲人知之東土耳其斯坦文化及造形美術首次公諸於世. 此外, 氏以其深湛之語言造詣, 在吐魯番發現西方世界已絶滅之摩尼敎文獻及繪畫資料. 氏廣爲蒐集有關造形 美術之遺品 , 竝深入硏究以佛敎藝術爲主流之當地狀況等, 而一一輯錄成書, 卽中央亞細亞佛敎徒之古代終期(Buddhistische Spätantike in Mittelasien, 1922~1933)․高昌(Chotscho, 1913)等鉅著. 另著有入門書․旅行記等, 亦多裨益於學界.
【육공六空】
p1275-上→ 仁王經卷上說五蘊空․十二入空․十八界空․六大法空․四諦空․十二因緣空, 天台智顗注疏時引大智度論, 稱之爲六空. (一)果報空, 卽五蘊空. (二)受用空, 卽十二入空. (三)性別空, 卽十八界空. (四)遍到空, 卽六大法空. (五)境空, 卽四諦空. (六)義空, 卽十二因緣空. [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卷三]
【육관법六觀法】
p1313-下→ 卽別敎菩薩之六種觀法. (一)住觀, 心會於理爲住. 謂別敎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空觀, 故稱爲住觀. (二)行觀, 行, 卽進趣之義. 謂別敎菩薩於十行位中修習假觀, 故稱爲行觀. (三)向觀, 向, 卽回因向果之義. 謂別敎菩薩於十回向位中修習中觀, 故稱爲向觀. (四)地觀, 地, 卽能生佛智․住持不動之義. 謂別敎菩薩於十地位中修習中觀, 能生佛智, 故稱爲地觀. (五)無相觀, 謂別敎菩薩於等覺位中修習中觀, 了知惑染性相本空, 故稱爲無相觀. (六)一切種智觀, 種, 卽能生之義. 謂別敎妙覺果佛中道觀成, 能知一切道種差別, 故稱爲一切種智觀.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
【육관욱陸寬昱】
p4826-中→ (1898~1979)廣東人. 初禮西康之呼圖克圖(活佛或聖者之意)爲師, 其後師事虛雲和尙. 生平以翻譯漢文佛典成英文佛典爲職志, 致力向西方傳布佛法. 晩年住在香港. 譯著有禪的敎義(Chān and Zen Teachings, 1960)․維摩詰經(The Vimalakirti Nirdesa Sutra, 1972)․中國禪定的祕密(The Secrets of Chinese Meditation)․楞嚴經(The Surangama Sutra)等書.
【육관음六觀音】
p1314-上→ 指敎化六道之六種觀世音菩薩, 卽大悲․大慈․師子無畏․大光普照․天人丈夫․大梵深遠等. 據摩訶止觀卷二載, 大悲觀世音破地獄道三障, 大慈觀世音破餓鬼道三障, 師子無畏觀世音破畜生道三障, 大光普照觀世音破阿修羅道三障, 天人丈夫觀世音破人道三障, 大梵深遠觀世音破天道三障. 又日本臺密認爲化導餓鬼之千手觀音․化導地獄之聖觀音․化導畜生之馬頭觀音․化導修羅之十一面觀音․化導人間之不空羂索觀音․化導天人之如意輪觀音爲六觀音. 東密則刪除不空羂索, 另加准胝觀音. 亦有綜合臺密․東密二說, 稱爲七觀音者. [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咒經卷一․陀羅尼雜集卷七]
【육구六垢】
p1276-下→ 又作六垢法․六煩惱垢. 能染汚心者稱爲垢, 爲煩惱之異名. 卽指惱․害․恨․諂․誑․憍等六種能染汚吾人內心之不淨法. 據顯宗論卷二十一載, 誑․憍二者從貪生起, 害․恨二者從瞋生起, 惱從見取生起, 諂從諸見生起. [俱舍論卷二․卷二十一․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七․雜心論卷四](參閱無垢5099)
【육구의六句義】
p1254-下→ 指實․德․業․同․異․和合六句. 傳係古代印度勝論學派之祖優樓佉(梵 Ulūka)所立, 至後代慧月(梵 Maticandra)論師乃依據六句義而廣開爲十句義. 六句義卽:(一)實句義(梵 dravya-padārtha), 卽主諦, 又作所依諦. 乃指諸法之實體, 有地․水․火․風․空․時․方․我․意等九種. (二)德句義(梵 guṇa-padārtha), 卽依諦, 指實句義之屬性功能. 勝論經(梵 Vaiśeṣika-sūtra)擧出色․香․味․觸․數․量․別體․合․離․彼體․此體․覺․樂․苦․欲․瞋․勤勇等十七德;十句義論更加重體․液體․潤․行․法․非法․聲等七種, 共列擧二十四德. (三)業句義(梵 karma-padārtha), 卽作(用)諦, 指實體之運動, 有取․捨․屈․伸․行等五種. (四)同句義(梵 sāmānya-padārtha), 卽總相諦, 又作總諦. 指有性乃諸法所共有. (五)異句義(梵 viśeṣa-padārtha), 卽別相諦, 又作別諦. 指諸法有差別之性質. 或稱同異句義. (六)和合句義(梵 samavāya-padārtha), 又作無障礙諦. 乃謂實․德․業․同․異等五句相互攝屬而不相離. [百論卷上破神品․勝宗十句義論․勝宗十句義論釋](參閱十句義409․大有781)
【육군비구니六群比丘尼】
p1297-下→ 略作六群尼. 此六名比丘尼, 結黨行惡, 爲佛制戒之因. 但六人之名卻不見於經傳, 恐係泛指示唆肇事者. [四分律卷十二]
【육군비구六群比丘】
p1297-上→ 梵語 ṣaḍ-vargīka-bhikṣu, 巴利語 cha-bbaggiyā-bhikkhū. 指成群結黨之六惡比丘. 又作六衆苾芻․六群. 佛在世時, 有惡比丘六人, 勾結朋黨, 不守律儀, 多行惡事, 佛制戒多緣此六比丘而來. 諸律所載, 其名不一, 依四分律卷二十二載, 六比丘卽:(一)難陀(梵 Nanda), 又作難途. (二)跋難陀(梵 Upananda), 又作鄔波難陀. (三)迦留陀夷(梵 Kālodāyin, 或 Udāyin). (四)闡那(梵 Chanda), 又作車匿. (五)阿說迦(梵 Aśvaka), 又作阿濕婆, 譯作馬宿․馬師. (六)弗那跋(梵 Punarvasu), 又作富那婆娑․補捺婆素迦, 譯作滿宿. 依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所記, 馬師及滿宿二人爲六群比丘中之上首;十誦律卷十四․摩訶僧祇律卷十七等謂難陀․跋難陀爲兄弟;鼻奈耶卷二謂馬師․弗那跋爲目犍連弟子, 目犍連爲執杖梵志所害, 此二人亦殺彼梵志. 又據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四載, 六群比丘中, 迦留陀夷․闡那二人得入無餘涅槃, 難途․跋難陀二人生於天上, 馬宿․滿宿二人則生於龍中. 又摩訶僧祇律卷七․卷十五等, 除難陀․跋難陀等, 另加三文陀達多․摩醯沙達多二人, 且謂提婆達多破僧之時, 六群比丘皆爲其伴黨. [戒因緣經卷三․四分律卷六․摩訶僧祇律卷九․毘奈耶律卷十一․五分律卷三十]
【육근공덕六根功德】
p1285-上→ 於六根淸淨位所得之功德. 據首楞嚴經卷四載, 以三世(過․現․未)涉四方(東西南北), 疊成十二之數, 又以此十二之數變一爲十, 則疊成一百二十, 復以此一百二十之數變十爲百, 則疊成一千二百;以此一千二百之數量而成六根功德, 蓋衆生根塵相織, 妄成諸相, 世界相涉, 而所緣之境量總不出三世四方. 然以了別之功用而言, 則六根之優劣全缺不同, 故眼․鼻․身三根唯有八百功德, 耳․舌․意三根則具有一千二百功德. 卽:(一)以眼僅能見前面․左右三方, 共成八百功德之數, 故眼根唯八百功德. (二)耳能周聽十方, 隨彼聲之動處, 雖有近遠之別, 但若耳能靜聽, 則十方無遺, 故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三)鼻能嗅聞, 通出入息時能取香․聞香, 然除此外別無功能, 故鼻根唯八百功德. (四)舌能宣揚世間․出世間之一切諸法, 言說雖有限量, 其理則無窮盡;於此僅論舌之言說而不論嘗味, 因其嘗味之功劣而言說之德較勝, 故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五)身能覺觸, 了知逆順苦樂之境;以其與物合時則有知覺, 與物相離則無知覺, 故身根唯八百功德. (六)意根靜黙, 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無不包容, 故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參閱六根淸淨1285)
【육근六根】
p1284-中→ 梵語 ṣaḍ indriyāṇi 又作六情. 指六種感覺器官, 或認識能力. 爲十二處之內六處, 十八界之六根界. 根, 爲認識器官之意. 卽眼根(視覺器官與視覺能力)․耳根(聽覺器官及其能力)․鼻根(嗅覺器官及其能力)․舌根(味覺器官及其能力)․身根(觸覺器官及其能力)․意根(思惟器官及其能力). 前五種又稱五根. 五根乃物質上存在之色法, 卽色根. 有二種之別, 生理器官稱爲扶塵根, 以四大爲體, 對取境生識僅起扶助作用;實際起取境生識作用者稱爲勝義根, 以四大所生淨色爲性. 對此, 意根則爲心之所依生起心理作用之心法, 卽無色根. 據有部之說, 前刹那之六識落謝於過去, 意根卽是引起次刹那六識之等無間緣. 故六識之作用, 須常以意根爲所依(通依). 然前五識除依意根之外, 另有特定之根爲其所依(別依);意識則僅依意根, 竝無其他特定之根. 瑜伽行派等則由唯識義上說六根, 主張六根․六境均爲內識所變. 又六根可視爲我人之身心全體, 如法華經說讀誦․書寫經典, 六根卽可淸淨. [俱舍論卷一至卷三․成唯識論卷一․順正理論卷六․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參閱五根1137․六境1298․六識1312․根4131)
【육근식六根食】
p1285-中→ 指六根之所對. 卽眼根以眠爲食, 耳根以聲爲食, 鼻根以香爲食, 舌根以味爲食, 身根以細滑爲食, 意根以法爲食.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
【육근참회六根懺悔】
p1286-上→ 指各就六根懺悔. 卽向諸佛禮拜懺悔自己過罪之際, 特各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懺悔罪障. 大乘經論之懺悔, 其特色或在僧衆前告白自己所犯之過錯, 以示悔過;或伴以禮拜或其他行儀, 普遍化的悔過罪障;其內容爲身口意三業․貪瞋癡三毒․十惡五逆․六根懺悔. 就六根之懺悔, 分別經以六根爲六欺, 又文殊悔過經有六根悔過,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有六根懺悔等, 其最具代表性者係基於普賢菩薩行法經及其懺法․行法類, 對六根各作懺悔. [慈悲水懺法卷中․摩訶止觀卷二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觀心論疏卷三․大乘六情懺悔․敦煌本大佛略懺․禮懺文三種及法華三昧行事運想補助儀․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三昧儀]
【육근청정六根淸淨】
p1285-中→ 又作六根淨. 卽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淸淨無雜, 亦卽指我人身心充滿種種功德而淸淨之意. 今一般所用六根淸淨一語, 蓋襲用自佛敎經典. 天台宗所說別敎十信之位, 爲六根淸淨位. 法華經法師品謂, 依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經典等五種行, 則可依經典之力量, 而使六根淸淨, 竝得六根種種之功德. 將以上之想法配當於修行之行位, 就判敎上之別敎而言, 則爲初階段之十信位;依圓敎而言, 則爲六卽中第四之相似卽. 五種行則爲五品弟子位之次階段. [大智度論卷十一․法華經論卷下․法華經文句卷十上․法華文句記卷十中․四敎義卷六․摩訶止觀卷一上․卷四上․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二․卷四之三]
【육근청정위六根淸淨位】
p1285-下→ 又作六根淨位. 爲天台宗智顗大師所立別敎五十二位中之十信位, 亦相當於圓敎六卽位中之相似卽位. 於此位之菩薩, 已斷除見修二惑, 而得六根淸淨. [四敎義卷六․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二]
【육근호용六根互用】
p1284-下→ 謂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遠離染汚而得淸淨, 則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 據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載, 如來一根則能見色․聞聲․嗅香․別味․覺觸․知法, 一根如此, 其餘諸根亦然. 此係眞六根互用. 又法華經卷六法師功德品說菩薩在六根淸淨之位, 亦有六根互用之德. 此係相似之六根互用.
【육긍천지동근陸亘天地同根】
p4825-中→ 禪宗公案名. 又作天地同․南泉一株花․南泉牡丹. 唐代僧南泉普願對於陸亘景山所參問之天地同根一語, 訓示應融會萬物爲一己. 陸亘拈擧僧肇之涅槃無名論中天地與我同根, 萬物與我一體之語, 請問南泉, 南泉指庭前牡丹, 謂森羅萬象悉住法位, 大覺一番, 可參熟萬物一體之當處. 雪竇重顯頌之曰(大四八․一七八中) : 聞見覺知非一一, 山河不在鏡中觀, 霜天月落夜將半, 誰共澄潭照影寒?[景德傳燈錄卷八南泉普願條․碧巖錄第四十則․從容錄第九十一則]
【육기六氣】
p1286-中→ 據翻譯名義集卷六載, 以觀想之法, 經由吾人之六種氣息可治癒疾病. 此六種氣息卽:吹․呼․嘻․呵․噓․呬. 此六氣皆於吾人唇口之中, 經由想心之作用, 轉側運作, 綿微而用, 乃至可止疾治病. 頌曰(大五四․一一六六中):心配屬呵腎屬吹, 脾呼肺呬聖者知;肝臟熱來噓字至, 三焦壅處但言嘻.
【육기六器】
p1310-下→ 密敎於修法壇所供之六種供具中, 閼伽․塗香․華鬘三種之盛器各有二個, 總稱六器. 六器依次置於火舍左右, 其中, 置於行者右方者用於前供養, 置於行者左方者用於後供養. 此六器之形狀相同, 皆由碗與皿所成, 其質料依經軌載, 有金․銀․熟銅․寶玉․瑪瑙․商佉等, 或用瓷器․新瓦器, 今用銅․亞鉛等合金製造. [瞿醯壇跢羅二合經卷中․大日經疏卷八]
【육념六念】
p1271-上→ ①梵語 ṣaḍ anusmṛtayaḥ 巴利語 cha anussati-ṭṭhānāni. 又作六隨念․六念處․六念法. 卽:(一)念佛, 念佛之大慈大悲無量功德. (二)念法, 念如來所說三藏十二部經能利益大地衆生. (三)念僧, 念僧具足戒․定․慧, 能爲世間衆生作良福田. (四)念戒, 念戒行有大勢力, 能除衆生之諸惡煩惱. (五)念施, 念布施有大功德, 能除衆生之慳貪. (六)念天, 念三界諸天皆因往昔修持淨戒․布施․聞慧等之善根, 而得此樂報. 大小乘對於念天之解釋不同. 大乘依涅槃經之說, 天有三種, 卽:(一)生天, 謂三界之諸天. (二)淨天, 一切三乘之賢聖. (三)第一義天, 卽涅槃. 又於此三種天之中, 大乘之人僅念第一義天.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卷二十五․觀佛三昧海經卷六․大智度論卷二十二․大乘義章卷十二]. ②比丘所必須熟知之六種要事. 卽:(一)念知日月, 念知受戒之月日. (二)念知食處, 如全不受請食者, 謂我常乞食等;如受請食者, 謂我今自食無請處等. (三)念知夏臘, 記憶受戒以後之臘數. (四)念知衣鉢, 念我三衣一鉢具足, 若有長物, 則念我有長物, 已說淨. (五)念同別食, 若與衆同食之時, 念我今與衆僧同食;若別食時, 念我今以某緣, 與衆別而獨食. (六)念身康羸, 若無病, 則念我今無病, 堪能行道;若有病, 則念我今有病, 應當治療.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三之二]
【육누六漏】
p1299-下→ 漏, 卽失․落之義. 謂因煩惱惑業而漏落三界生死. 據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三載, 六漏指:(一)漏自性, 謂六根對於六塵而起之貪․瞋․癡等煩惱諸惑, 由惑而造業, 遂招三界生死, 是知惑自性業爲有漏之因, 故稱漏自性. (二)漏相屬, 謂有漏之法屬心․心所及眼等諸根相應而有, 故稱漏相屬. (三)漏所縛, 謂有漏善法(指天人所修五戒十善等法)相續不斷, 能招感後世生. (四)漏所隨, 謂如在欲界天人生死中, 亦爲餘界諸有漏法之所隨逐. (五)漏隨順, 謂雖爲有漏煩惱所隨, 然能隨順正道, 決擇對治, 以建立無漏. (六)漏種類, 謂阿羅漢現世惑業雖已斷盡, 但尙餘有漏五蘊之身, 此亦由前世煩惱所引起.
【육단심肉團心】
p2513-上→ 梵語 hṛdaya, 或 hṛd, 巴利語 hadaya. 音譯紇利陀耶․汗栗馱. 略稱肉心. 卽凡夫肉身五臟中之心臟. 乃意根之所託, 由八瓣肉葉組成. 據瑜伽論記卷一上載, 阿賴耶識初受生時, 其託處卽爲肉心 ; 若識 捨離肉心, 人身卽亡. 於密宗, 由此肉團心觀八葉之蓮華, 以成毘盧遮那身, 故將肉團心解爲衆生之自性眞實心. [大日經疏卷四․卷十七․菩提心義․翻譯名義集卷六](參閱汗栗馱 2471)
【육대관六大觀】
p1253-上→ 觀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 此有顯․密之別, 顯敎觀六大之空不淨, 密敎則觀其圓融無礙.
【육대능생六大能生】
p1252-中→ 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能生四種法身(自性法身․受用身․變化法身․等流法身)․四種曼荼羅(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羯磨曼荼羅)․三種世間(器世間․衆生世間․智正覺世間), 且能顯示諸法常住之理, 稱爲六大能生. [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祕藏記卷末]
【육대六大】
p1251-中→ 梵語 ṣaḍ-dhātu. 指六根本原素. 又作六界. 卽地(梵 pṛthivī)․水(梵 ap)․火(梵 tejas)․風(梵 vāyu)․空(梵 ākāśa)․識(梵 vij當s緋a)等之總稱. 以其爲構成有情無情世間之要素, 且遍滿一切法界, 故稱爲大. 據俱舍論卷一載, 地․水․火․風等四大係能造之四大種, 爲所有物質之所依;空大(空界)係指內外之間隙, 亦爲能生長之因;識大(識界)係指諸有漏識, 爲有情生存之所依. 前五大屬色法(物質), 後一大則屬心法(精神)之範疇.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三以此六大加根大, 合爲七大. 六大 性 形色作用地大 堅 方黃 持水大 濕 圓白 攝火大 煖三角赤 熟風大 動半月黑 長空大無碍 團靑不障識大了別 圓白決斷 密敎以此六大爲萬有之本體, 而立六大體大․六大緣起之說. 卽六大遍滿全宇宙, 一塵一毛亦具六大, 萬有一切皆由六大所造. 自遍之觀點而言, 稱六大;從一切事物之所依而言, 稱體大. 此六大互具其他, 互遍不礙, 是爲六大無礙. 每一大皆具其他五大而互遍者, 是爲異類無礙;甲之六大與乙之六大等, 如地與地無礙而互具互遍者, 是爲同類無礙. 例如, 物無非是心, 心不外是物, 此爲異類無礙之義;成佛之六大亦卽地獄之六大, 此爲同類無礙之義. 上述異類․同類互具互遍之六大爲萬有之本體, 乃本來宛如之法爾之六大, 此法爾之六大依因緣而現出森羅萬象者, 卽稱隨緣之六大. 依六大論萬有緣起者, 卽稱六大緣起. 但法爾卽隨緣, 隨緣卽法爾, 故於現前之事實上說萬象卽實在. 又六大可由色․形或作用(列表於後)等義來區分, 前五大是色法․理, 屬胎藏界;識大是心法․智, 屬金剛界, 但此兩部(金剛界與胎藏界)二而不二. 此外, 六大亦可造作四種法身․三種世間等, 故有六大法身之說, 此乃顯示一切凡聖皆由六大所成, 皆具性德, 故可卽身成佛. [金剛頂經卷一․大日經卷五祕密漫荼羅品․法蘊足論卷十․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五․五輪九字明祕密釋]
【육대무애六大無礙】
p1252-下→ 謂六大元素無礙. 萬有生成之元素爲地․水․火․風․空․識等六種, 以其廣大, 能遍滿法界, 故稱六大;此六大爲法界體性, 相涉相應, 互相融通而無障礙, 故稱六大無礙. 論六大無礙者, 唯在密敎. (參閱六大1251)
【육대법성六大法性】
p1252-中→ 謂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 由聖智觀之, 爲其法性一味平等. 凡眼則惟見其事事差別而不相融之事相.
【육대성六大城】
p1252-中→ 佛世時, 中印度著名之六大都城. 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七擧出舍婆提城(梵 Śrāvastī)․娑枳多城(梵 Sāketa)․噡婆城(梵 Campā)․毘舍離城(梵 Vaiśāli)․波羅奈城(梵 Bārāṇasī)․王舍城(梵 Rājagriha)等六大城之名. 長阿含經卷二則以迦毘羅衛城取代娑枳多城, 巴利文經典以憍賞彌城取代毘舍離城. 又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增加迦毘羅衛․憍賞彌二城, 而爲八大城.
【육대연기六大緣起】
p1252-下→ 密敎敎義以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爲緣起之根本, 立表德門, 說宇宙萬有之開展. 謂六大乃一切萬法之本體, 周遍法界, 而六大有互具互遍之義, 稱爲異類無礙. 卽分六大爲色心時, 物卽是心, 心亦卽是物, 金胎兩部二而不二, 不二而二. 又甲之六大與乙之六大互具互遍, 自在無礙, 稱爲同類無礙. 卽形成佛菩薩等之六大, 爲形成地獄等之六大;而形成地獄等之六大, 亦爲形成佛等之六大. 如是異類․同類互具互遍, 則六大實爲一切萬法之本體, 故所謂法爾之六大乃法爾本有․古今同然之存在. 此法爾之六大由因緣而顯現森羅萬法, 稱爲隨緣之六大. 所謂隨緣, 竝非單指隨緣, 乃法爾卽隨緣, 隨緣卽法爾.
【육대체대六大體大】
p1253-上→ 爲密敎所立三大之一. 卽六大無礙之義. 謂地․水․火․風․空․識等六大乃諸法之體性. 六大遍滿法界, 雖一塵一毛亦必具有六大, 無一不爲六大所造者. 此乃就其普遍之義而稱六大, 就諸法之所依而稱體大. (參閱六大1251)
【육덕六德】
p1308-下→ 指梵語 bhagavat 之六義. bhagavat, 音譯作薄伽梵, 意譯作世尊, 具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等六義, 稱爲六德. [佛地經論卷一](參閱薄伽梵6510)
【육도과보六度果報】
p1277-上→ 行六度所感之果報. 六度, 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波羅蜜. 善戒經說行布施能感富, 持戒則感具色, 忍辱感力, 精進感壽, 禪定感安, 智慧感辯, 稱爲六度果報.
【육도六道】
p1298-上→ 又作六趣. 卽衆生各依其業而趣往之世界. 卽:(一)地獄道(梵 narakagati), (二)餓鬼道(梵 pretagati), (三)畜生道(梵 tiryagyonigati), (四)修羅道(梵 asura-gati), (五)人間道(梵 manuṣya-gati), (六)天道(梵 deva-gati). 此六道中, 前三者稱爲三惡道, 後三者稱爲三善道. 有關五道六道之廢立, 各從其部派而不同, 依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大智度論卷十等載, 說一切有部刪除阿修羅道, 唯說五道;犢子部等則立六道. 我國及日本皆專行六道之說. 又摩訶止觀卷五上謂六道加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界, 稱爲十界, 復立六觀音․六地藏等, 爲六道能化之救主. [法華經卷一․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三十五․大智度論卷三十․俱舍論光記卷八․往生要集卷上](參閱五趣1198․阿修羅3651)
【육도만상六度滿相】
p1277-中→ 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修行完滿之相. 如尸毘王代鴿割肉飼鷹, 爲布施之滿相;普明王持不妄語戒, 七日屆滿而捨國就死, 爲持戒之滿相;羼提仙人受迦梨王截斷手․足․耳․鼻, 其心不動不恨, 爲忍辱之滿相;大施太子爲救國人而抒海水, 雖斷壞筋骨, 終不懈怠, 爲精進之滿相;尙闍梨修第四禪定, 於樹下兀然不動, 鵲鳥於其頂上築巢, 爲禪定之滿相;劬濱大臣分閻浮提地爲七分, 以平息諍端, 爲智慧之滿相. [俱舍論卷十八․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二․觀音玄記卷下․天台四敎儀]
【육도무극六度無極】
p1277-上→ 卽六波羅蜜. 波羅蜜(梵 pāramitā), 舊譯作度. 以菩薩六度之行法無窮無極之故, 又稱度無極. [增一阿含經卷一]
【육도비유六度譬喩】
p1278-上→ 六度, 卽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波羅蜜, 華嚴經中譬智慧爲母, 布施爲乳母, 持戒爲養母, 忍辱爲莊嚴具, 精進爲養育者, 禪定爲浣濯, 稱爲六度譬喩.
【육도사생六道四生】
p1298-中→ 六道, 指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間․天上等六種世界. 又依六道衆生出生之形態, 可分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等四類, 竝稱六道四生. 其中, 人趣與畜生趣各具四生, 鬼趣通胎․化二生, 一切地獄․諸天及中有, 唯爲化生. [俱舍論卷八]
【육도설의六度說意】
p1277-下→ 佛陀講說六波羅蜜, 有對治․次第生二義. (一)對治之義:對於善法, 有慳法․惡業․恚心․懈怠․亂心․愚癡等六事, 以此六法因緣之故, 不得無上菩提, 故講說六波羅蜜以對治之. (二)次第生之義:菩薩捨一切世俗之物, 出家學道, 稱檀波羅蜜;受菩薩戒, 稱尸羅波羅蜜;爲護戒之故, 黙受打罵而不報, 稱羼提波羅蜜;戒旣淸淨, 勤修善道, 稱毘梨耶波羅蜜;精進而得五根調伏, 稱禪波羅蜜;五根旣調, 悟眞法界, 稱般若波羅蜜.
【육도윤회六道輪迴】
p1298-中→ 六道, 卽地獄․畜生․餓鬼․人․天․阿修羅等, 有善惡等級之別. 衆生由其未盡之業, 故於六道中受無窮流轉生死輪迴之苦, 稱爲六道輪迴.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七二](參閱十界457)
【육도전六道錢】
p1298-中→ 我國自漢魏以降, 埋葬死者皆有瘞錢, 據事物紀原卷九載, 漢代之葬禮, 昏晩時埋錢於壙中, 以爲死者之用, 稱爲昏寓錢, 後世焚紙錢以代之. 日本民間仿效我國, 於棺內置銅錢六枚, 稱爲六道錢, 近代亦改用紙錢.
【육도집경六度集經】
p1277-上→ 凡八卷. 又作六度無極經․六度無極集․六度集․雜無極經. 三國時代吳․康僧會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冊. 係集錄佛陀在過去世行菩薩道時之九十一則本生譚故事, 配合大乘佛敎所說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而成者, 故稱爲六度集經, 其特色在闡揚大乘佛敎之菩薩行. 本經除釋尊之本生譚外, 亦有彌勒之本生譚. 經中之本生譚大部分可見於巴利本及其他漢譯本. 又本經原典已散佚不傳, 然據其內容骨幹推知, 應成立於二世紀時. [歷代三寶紀卷五․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卷三․大藏聖敎法寶標目卷三․本生經類硏究(干潟龍祥)]
【육두수六頭首】
p1311-中→ 六班之頭首, 乃禪林中司掌修行敎育之六職. 臨濟宗稱首座․書記․藏主․知客․庫頭․浴主等爲六頭首, 曹洞家則以首座․書記․知藏․知客․知浴․知殿等爲六頭首, 其席位排於法堂之西序. 又六頭首中之最上位者, 稱爲大頭首. [禪苑淸規卷五․卷六․百丈淸規卷下]
【육란六難】
p1312-下→ 指修梵行․向菩提道者之六種難處. 卽:(一)佛世難遇, 謂諸佛不常出世, 衆生懸遠難遇;縱使諸佛出世, 若衆生不修勝因, 不行衆善, 亦不得遇. (二)正法難聞, 謂雖値諸佛出世, 然因機緣之違逆․身體之障難․根性之愚鈍等, 而不能聽受;又値佛滅後, 不得聽聞正法, 或生邪見, 雖聽聞而不能信受. (三)善心難生, 謂人生於世間, 宿習垢重, 惡緣易染, 邪惑蔽心而生諸貪著, 若不遇善知識之勸敎, 則終不能發心修習善行. (四)中國難生, 此係以地域而言, 與邊國․夷狄之域相對稱. 佛敎所稱之中國, 乃指恒河流域中之摩羯陀地方. 此處佛法流布, 爲文物之地, 若非持戒修福則不得生於此. (五)人身難得, 謂行持五常․五戒, 出離四趣者, 方得人身, 故稱人身難得. (六)諸根難具, 謂雖得人身, 然或有聾盲瘖瘂等六根難具者, 故稱諸根難具. 此說出於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 相當於阿含部經典所廣說之八難處(指地獄․畜生․餓鬼․長壽天․邊地․聾盲瘖瘂․世智辯聰․佛前佛後等八種障難). 其中, 佛世難遇․正法難聞相當於佛前佛後及長壽天之障難, 善心難生相當於世智辯聰之障難, 中國難生相當於邊地之障難, 人身難得相當於三塗之障難, 諸根難具相當於聾盲瘖瘂之障難. [中阿含經卷二十九之八難經․長阿含經卷九十上經](參閱八難318)
【육론六論】
p1309-中→ 古代印度外道所用六種論. 又作六皮陀分. 與四韋陀․八論等合稱十八大經, 卽金七十論第二十三章所說之外智. (一)式叉論(梵 Śikṣa), 闡釋六十四能法. (二)毘伽羅論(梵 Vyākaraṇa), 闡釋諸音聲法. (三)柯剌波論(梵 Kalpa), 闡釋諸天仙上古以來之因緣名字. (四)豎底沙論(梵 Jyotiṣa), 闡釋天文․地理․算數等法. (五)闡陀論(梵 Chandas), 闡釋作首盧迦法. (六)尼鹿多論(梵 Nirukta), 闡釋造立一切物名之因緣. [百論疏卷上之下]
【육륜대위六輪對位】
p1310-上→ 據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載, 輪有運轉․摧碾二義, 謂佛菩薩運轉法輪, 則能摧碾衆生惑業, 故以六輪配對十住․十行․十迴向等諸位次, 稱爲六輪對位. 卽:(一)銅寶輪對十住位, 謂十住菩薩已斷見思之惑, 如離了粗垢, 但於四十一品無明之惑仍未能盡斷, 如銅之猶有渣滓. 惑障旣分次第而斷, 德位亦分次第而顯, 故能從體起用, 隨類現形而化諸衆生. (二)銀寶輪對十行位, 謂十行菩薩不加功力任意運轉, 分斷無明之惑, 顯發本然淸淨之性, 如銀之瑩潔, 鎔鍊不變. (三)金寶輪對十迴向位, 謂十迴向菩薩功行加深, 敎化亦廣, 雖混於衆塵而不爲塵垢所染, 雖居五欲而不爲欲火所燒. (四)琉璃寶輪對十地位, 琉璃, 指出於須彌山之靑色寶, 一切衆寶皆不能壞. 謂十地菩薩所證眞實, 不爲外魔之所動壞. (五)摩尼寶輪對等覺位, 摩尼, 又作末尼, 爲離垢之義. 摩尼寶光淨, 不爲塵垢所染, 若以靑物裹之投水, 水色卽靑, 其餘紅․黃․赤․白等色亦復如是. 謂等覺菩薩無明之惑將盡, 位居十地之上, 隨類現形, 化用自在. (六)水晶寶輪對妙覺位, 謂妙覺果佛諸惑淨盡, 萬德圓明, 常住湛然, 有感則應, 猶如水晶, 內外映徹, 無物不現.
【육륜六輪】
p1309-下→ 指鐵輪․銅輪․銀輪․金輪․琉璃輪․摩尼輪.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示三賢十聖之果報, 用銅輪王等之名, 以銅寶瓔珞․銀寶瓔珞․金寶瓔珞․琉璃寶瓔珞․摩尼寶瓔珞․水晶寶瓔珞等, 分別配於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位, 稱爲六輪對位. 天台宗取其經意而立六輪, 以配於因位之六位, 然增立鐵輪十信位, 刪除水晶寶瓔珞之妙覺位. 其中, 輪表運轉․摧破之義, 指佛菩薩轉動法輪, 則能斷除諸階位之惑障. (一)鐵輪位, 卽十信位. (二)銅輪位, 卽十住位. (三)銀輪位, 卽十行位. (四)金輪位, 卽十迴向位. (五)琉璃輪位, 卽十地位. (六)摩尼輪位, 卽等覺位.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五](參閱六輪對位1310)
【육만장六萬藏】
p1296-上→ 藏, 法藏之義, 卽佛所說之敎法. 佛所說之法藏六萬偈, 稱爲六萬藏.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四(大三․一四七上):提婆達多雖復隨佛出家, 嫉妬情深, 窺望利養, 雖復能多讀誦六萬香象經, 而不能免阿鼻地獄罪.[大智度論卷十四]
【육묘문六妙門】
p1265-中→ 爲天台宗所立. 妙, 指涅槃;入於涅槃之法門有六, 故稱六妙門. 此處特指六種禪觀, 卽:(一)數息門, 數息(從一至十)攝心, 爲入定之要法, 故爲第一妙門. (二)隨息門, 隨息之出入而不計其數, 如此則禪定自易引發, 故爲第二妙門. (三)止門, 心止而諸禪自發, 故爲第三妙門. (四)觀門, 觀五陰之虛妄, 破種種顚倒妄見, 則無漏之方便智可因此開發, 故爲第四妙門. (五)還門, 收心還照, 知能觀之心非實, 則我執自亡, 無漏之方便智自然而朗, 故爲第五妙門. (六)淨門, 心無住著, 泯然淸淨, 則眞明之無漏智因此而發, 自然斷惑證眞, 故爲第六妙門. 六妙門中, 前三門屬定, 後三門屬慧, 依此定․慧, 卽可獲得眞正之菩提. [六妙法門․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下]
【육무감六無減】
p1294-中→ 得道開悟之後, 永不退減之六種功德. 爲般若經所說佛十八不共法中之六種. 卽:(一)欲無減, 欲度脫衆生之欲心永不退減. (二)精進無減, 爲度衆生勤而不倦之精進心永不退減. (三)念無減, 憶念三世諸法而不失之念心永不退減. (四)慧無減, 分別一切法相之慧心永不退減. (五)解脫無減, 佛已斷除一切煩惱之正習而證得解脫, 永不退減. (六)解脫知見無減, 於證得解脫之知見無邊而淸淨, 永不退減. [大智度論卷二十六](參閱十八不共法348)
【육무외六無畏】
p1294-上→ 眞言行者菩提心一念之功德有六種位別, 稱爲六無畏. 卽眞言行者於地前三劫所得之利益. 無畏, 安穩蘇息之義, 此六處爲行者再生蘇息之處, 故稱六無畏. 卽:(一)善無畏, 行十善業, 止十不善業, 常生於人天, 遠離三途之苦, 爲第一蘇息處. 卽眞言行者依三密之行而供養本尊之位. (二)身無畏, 修循身觀等, 不生貪愛, 於己身離諸扼縛, 爲第二蘇息處. 卽眞言行者依有相之觀行, 本尊之衆相現前之位. (三)無我無畏, 了知我乃取蘊之積集, 求之不可得, 離我之扼縛, 爲第三蘇息處. 卽眞言行者於瑜伽境界之一切分段中, 觀心不可得, 不生愛慢之位. (四)法無畏, 觀察諸蘊卽空, 遠離諸蘊之扼縛, 爲第四蘇息處. 卽眞言行者於瑜伽境界如鏡像水月, 觀無性無生之位. (五)法無我無畏, 觀察法無我性, 覺了本不生之理, 遠離法之扼縛, 爲第五蘇息處. 卽眞言行者於瑜伽道中得心自在之位. (六)一切法自性平等無畏, 觀自心畢竟空性, 我․蘊․法及無緣等皆同一性, 卽了知自性無性而生空智, 遠離有爲無爲界之二種扼縛, 爲第六蘇息處. 卽眞言行者觀心實際, 住虛空無垢菩提心之位. 此六無畏配以三劫, 前四者乃初劫之位, 第五爲第二劫之位, 第六爲第三劫之位. 唯三劫乃就所度之三妄執(粗․細․極細)而立, 六無畏則就能度之淨菩提心而說. [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大日經疏卷三․眞言名目․大日經疏鈔卷一․祕宗敎相鈔卷五]
【육무위六無爲】
p1294-下→ 梵語 ṣaḍasaṃskṛta. 法相宗對無爲法之分類. 無爲, 謂無因緣造作, 又無生․住․異․滅之四相;卽眞理之異名. 大乘唯識家以無爲法爲無體, 依識變與法性假立六無爲. 其法性(依空無我所顯眞如)之六無爲者, 卽:(一)虛空無爲, 謂離煩惱․所知諸障所顯現之眞如, 其無障礙恰如虛空, 故稱虛空無爲. (二)擇滅無爲, 此係就正斷障立名. 擇滅, 卽離繫之意. 離一切有漏之繫縛而顯眞理, 故稱擇滅無爲. (三)非擇滅無爲, 眞如之自性本來淸淨, 離諸雜染, 以其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 故稱非擇滅無爲, 此乃大乘之解釋. 又有爲法之緣缺故不生, 此不生若滅, 卽顯眞理, 故稱非擇滅無爲, 此亦非由無漏智之簡擇力, 爲大小乘共通之解釋. (四)不動無爲, 指顯現於第四靜慮之無爲. 第四禪唯有捨受, 而離苦樂二受, 故稱不動. 於滅苦樂受處顯現寂靜之眞理, 故稱不動無爲. (五)想受滅無爲, 乃顯現於滅盡定之無爲. 於滅盡定中, 滅盡六識心想及苦樂二受, 故稱想受滅無爲. (六)眞如無爲, 無爲乃眞實如常而不虛妄變異者, 故稱眞如無爲. 六者之中, 前五者爲詮法性之相的假名, 後一者爲詮法性之體的假名. 識變(內識所變)之六無爲者, 卽曾聞說虛空等名, 隨分別有虛空等相, 由數習力故, 變現似虛空等無爲之相, 此所現之相, 前後相似而無變易, 假說爲常. 又唯識家或開六無爲中之眞如無爲, 成善法眞如․不善法眞如․無記法眞如三者, 而立八無爲之說. [成唯識論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二末․百法問答鈔卷九](參閱無爲5112)
【육문교수습정논六門敎授習定論】
p1275-中→ 全一卷. 又作習定論. 印度大乘宗經論部. 無著菩薩頌, 世親菩薩釋, 唐代義淨譯. 收於大正藏第三十一冊. 據開元釋敎錄卷九載, 本論於武后長安三年(703)十月在西明寺譯出, 係簡要敘述當代瑜伽系禪觀之內容, 明以六門修習禪定, 而得世出世之果.
【육물六物】
p1274-上→ 指六種物品. 全稱比丘六物. 爲僧尼不可或缺之生活資具, 竝爲佛制所允許私蓄之物. 卽:僧伽梨(大衣)․鬱多羅僧(上衣)․安陀會(中衣)等一組, 以及鉢․尼師壇(敷布坐臥之具)․飮水所用之漉水囊等六種, 此稱六物. 若略去後二者, 一般稱爲三衣一鉢. 若加裁縫用具之針․筒, 則爲八物. 最初佛敎出家者之特徵係以三衣一鉢爲代表, 故將三衣一鉢視爲神聖之物. 至於六物․八物則爲後來所增加者. 僧尼生活中一切靠他人布施之理由, 主要卽是爲使出家人之欲望減少至最低限度, 故規定不可攜帶其他物品. 此類用具於比丘臨終時均須交與看護者. 除佛敎僧侶外, 印度古代其他敎派之出家修行者亦有類似作法, 以之爲對治世俗欲望之道, 據數論派所依據之經典金七十論卷下載, 出家者所宜持之資具計有四種, 卽:三杖․澡灌․袈裟․吉祥等. 其中之吉祥指灰囊․天目珠․三縷纓身․諸咒術章句․以一長草安於頂髻上, 稱爲吉祥草;此五者能去除不淨, 故稱吉祥. 若以五種吉祥加上前三種, 則共爲八種資具. 此類有關出家僧尼生活資具之規定, 至後世亦被持守, 然所制定之資具種類間有刪增, 如敕修百丈淸規卷五所載, 參禪行者, 將入叢林, 必須先辦資生順道之具, 卽:三衣․坐具․偏衫․裙․直裰․鉢․錫杖․主杖․拂子․數珠․淨甁․漉水囊․戒刀等十五物, 此皆爲增長善法之具. 又上述六物․八物等之形狀․材料․製法均有極嚴格之規定, 而以遠離華美及貪欲, 爲其一貫精神. 至於漉水囊, 則是爲恐僧侶誤食水中之蟲而備者, 亦是基於不殺生之精神而來. 此外, 六物中, 僅可攜持一組, 其餘稱爲長物․餘長物(梵 atireka, 規定之外之所有物), 僅可於十日內攜持, 若超過此限期, 則犯戒. [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七․十誦律卷二十八․善見律毘婆沙卷七․四分律卷四十一․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三․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釋氏要覽卷中](參閱十八物352․僧物5736)
【육미六味】
p1269-上→ 指苦․醋․甘․辛․鹹․淡等六種味. 出於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一․俱舍論卷一等. 依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八載:(一)苦(梵 tikta), 其性冷, 能解腑臟之熱. (二)醋(梵 amla), 又作酸․酢, 其性涼, 能解諸味之毒. (三)甘(梵 madhura), 又作甛, 其性和, 能調和脾胃. (四)辛(梵 kaṭuka), 卽辣味, 其性熱, 能卻腑臟之寒. (五)鹹(梵 lavaṇa), 卽鹽味, 其性潤, 能滋潤肌膚. (六)淡(梵 kaśāya, 澀), 卽薄味, 爲受諸味之體.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四以六味喩該經之法義, 而謂苦爲醋味, 無常爲鹹味, 無我爲苦味, 樂爲甛味, 我爲辛味, 常爲淡味. [涅槃經疏卷九․甘露味論卷上․翻譯名義大集]
【육바라밀六波羅蜜】
p1273-上→ 梵語 śaḍ-pāramitā, śaṭ-pāramitā 全稱六波羅蜜多. 譯作六度․六度無極․六到彼岸. 波羅蜜譯爲度, 爲到彼岸之意. 卽爲達成理想․完成之意. 乃大乘佛敎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 卽(一)布施波羅蜜(梵 dāna-pāramitā), 又作施波羅蜜․檀那波羅蜜․布施度無極. 有財施․法施(敎以眞理)․無畏施(除去衆生恐怖, 使其安心)三種, 能對治慳貪, 消除貧窮. (二)持戒波羅蜜(梵 śīla-pāramitā), 又作戒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戒度無極. 持守戒律, 竝常自省, 能對治惡業, 使身心淸涼. (三)忍辱波羅蜜(梵 kṣānti-pāramitā), 又作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忍辱度無極. 忍耐迫害, 能對治瞋恚, 使心安住. (四)精進波羅蜜(梵 vīrya-pāramitā), 又作進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精進度無極. 實踐其他五德目時, 上進不懈, 不屈不撓, 能對治懈怠, 生長善法. (五)禪定波羅蜜(梵 dhyāna-pāramitā), 又作禪波羅蜜․禪那波羅蜜․禪度無極. 修習禪定, 能對治亂意, 使心安定. (六)智慧波羅蜜(梵 prajñā-pāramitā), 又作慧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明度無極. 能對治愚癡, 開眞實之智慧, 卽可把握生命之眞諦. 以上六波羅蜜, 始於布施, 而終於智慧, 由此可知大乘菩薩之偉大胸襟. 此六波羅蜜爲戒․定․慧三學所攝, 據解深密經卷四載, 施․戒․忍三波羅蜜爲增上戒學所攝, 禪波羅蜜爲增上心學所攝, 般若波羅蜜爲增上慧學所攝, 進波羅蜜則通爲三學所攝. 又法相宗將六波羅蜜之智慧波羅蜜開爲方便善巧․願․力․智等四波羅蜜, 合爲十波羅蜜, 作爲菩薩之勝行, 以配菩薩十地, 說明修行次第. [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菩薩地持經卷一․卷十․六度集經․大般若經卷五七九至卷六○○․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五至卷十․大智度論卷十一至卷十八․大乘莊嚴經論卷八․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之上]
【육방례경六方禮經】
p1254-中→ 全一卷. 又稱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尸迦羅越六向拜經. 後漢安世高譯. 收於大正藏第一冊. 其內容敘述一婆羅門之子善生童子遵從亡父之命, 每朝出至王舍城, 向六方禮拜, 佛陀乃告之以六方可配於父母․師長․妻婦․親族․僮僕․沙門婆羅門等, 竝敎導在家者過倫理道德之生活. 此於巴利語經(D.N.31)之中則稱 Siṅgālovāda-sutta. [出三藏記集卷二․卷四․開元釋敎錄卷一․卷二․J.E. Carpenter: The Dīgha Nikāya vol. Ⅲ(PTS: London 1911); T.W. and C.A.F. Rhys Davids: Dialogues of the Buddha Part Ⅲ, 1921]
【육방례六方禮】
p1254-中→ 六方指東․西․南․北․上․下. 印度婆羅門有晨朝洗浴, 敬禮六方, 增長命財之說. 王舍城長者之子善生童子, 依婆羅門之法, 每朝洗浴敬禮, 佛見之, 乃爲說佛法之六方禮, 以父母․師長․妻婦․親族․僮僕․沙門婆羅門等, 配以東․南․西․北․下․上六方, 各以五事恭敬之. (參閱善生4878)
【육방六方】
p1253-下→ 指東․西․南․北․上․下. 六方加上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等四維, 則稱十方.
【육방제불六方諸佛】
p1254-上→ 謂於東․西․南․北․上․下等六方世界讚歎阿彌陀佛功德之諸佛. 又作六方護念․六方誠證. 東方世界爲阿閦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 西方世界爲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 南方世界爲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焰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 北方世界爲焰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 下方世界爲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摩佛․法幢佛․持法佛. 上方世界爲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 [阿彌陀經]
【육방중六方衆】
p1254-上→ 日本佛敎用語. 指東․西․南․北․上․下六方之大衆. 係寬弘三年(1006)至天文年間(1532~1555), 屬奈良興福寺末寺之僧兵;其最盛時期, 爲數約四五千人, 常挾其勢力, 發動戰亂, 朝廷亦束手無策.
【육번뇌六煩惱】
p1296-上→ 又作六隨眠. 卽: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三․卷四十六․俱舍論卷二十一](參閱煩惱5515)
【육범六凡】
p1251-上→ 指六界. 十界分爲凡夫與聖者二類, 凡夫指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等六界, 稱爲六凡. (參閱凡夫730)
【육범사성六凡四聖】
p1251-上→ 指十界. 十界分爲凡夫與聖者二類, 凡夫指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間․天上等六界, 稱爲六凡, 係屬有爲之果報;聖者指聲聞․緣覺․菩薩․佛等四界, 稱爲四聖, 乃屬無爲之果報. (參閱十界457)
【육법계六法戒】
p1272-下→ 梵語 ṣaḍ dharmāḥ 巴利語 cha dhammā 作六法․正學律儀. 乃式叉摩那受持之戒法. 卽:(一)染心相觸, (二)盜人四錢, (三)斷畜生命, (四)小妄語, (五)非時食, (六)飮酒. 爲四分律卷二十七所說. 能遵守此戒法達二年者, 始得爲比丘尼, 受具足戒. 但十誦律卷四十五將前六法中之染心相觸開立爲三法, 而除非時食及飮酒二法, 卽列擧婬欲․偸奪․殺生․妄語․聽任男子裸身摩觸․聽任男子捉手捉衣共語等六事爲六法. 又據有部苾芻尼毘奈耶卷十八․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十二等, 式叉摩那所持者有六法及六隨法之說. [五分律卷十三․卷二十九․摩訶僧祇律卷三十․卷三十八․四分比丘尼羯磨法․有部百一羯磨卷二․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俱舍論光記卷十四](參閱正學女2005)
【육법령타환희六法令他歡喜】
p1272-中→ 爲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所列擧六種令人心生歡喜之法. 卽:(一)身業行慈, 謂於諸賢聖及同修梵行人處, 起慈善心, 而做禮敬․燒香․散華等種種供養;若見其病苦, 隨時供給, 令他歡喜. (二)語業行慈, 謂於諸賢聖及同修梵行人處, 起慈善心, 以語讚歎, 彰其實德;若未聞法者, 令他得聞, 復讀誦經典, 晝夜精勤, 令他歡喜. (三)意業行慈, 謂於諸賢聖及同修梵行人處, 起慈善心, 不生妬害慳嫉之想;於諸衆生起悲愍心․利益心, 令他歡喜. (四)如法利養, 謂凡所有資生之物, 乃至少分之飮食, 於同修梵行之人, 情無彼此, 悉皆共他受用, 令他歡喜. (五)受持戒法, 謂於所受戒法始終堅持, 不毁不犯, 而於同修梵行之人, 不生輕鄙, 令他歡喜. (六)能生正見, 謂於一切道法發起正見, 無有疑惑, 而與同修梵行之人共此正見, 令他歡喜.
【육법六法】
p1272-上→ ①在安樂境地得六種思念. 與六念同. 卽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處. [摩訶止觀卷六之二](參閱六念1271). ②式叉摩那受持之六種學法. 卽染心相觸․盜人四錢․斷畜生命․小妄語․非時食․飮酒. 一說不淫․不盜․不殺․不虛誑語․不飮酒․不非時食.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之三](參閱六法戒1272). ③謂不敬佛․法․僧․戒․定․諸善知識. [守護國界主陀羅尼經]. ④入涅槃之六法. 卽數息․隨息․止心․修觀․還․淨. [法界次第卷上之下](參閱六妙門1265). ⑤如來無有厭足之六法. 卽施․敎誡․忍․法說義說․將護衆生․求無上正眞之道. [增一阿含卷三十一]
【육법불리六法不異】
p1272-中→ 六法, 指捨․無起․無念․離相․無住․無戱論等, 此六法隨事之方便而假立名字, 其妙理實無分別, 故稱六法不異. [頓悟入道要門論卷上]
【육법오원六法五願】
p1272-中→ 日本淨土眞宗親鸞所立. 選取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之五願, 以建立敎․行․信․證․眞佛․眞土等六法. 卽依第十七諸佛稱名願之文而立敎, 依同願諸佛咨嗟之名號立行, 依第十八至心信樂願之三信(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立信, 依第十一必至滅度願之證果立證, 依第十二光明無量願與第十三壽命無量願而立眞佛․眞土. [顯淨土眞實敎行信證文類]
【육보六報】
p1293-上→ 指見報․聞報․嗅報․味報․觸報․思報等六種果報. 乃六識造業所招感之惡報, 而由六根交起者. 又作六交報. 出於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 (一)見報, 謂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世界, 亡者神識飛墮乘煙, 入無間地獄. 又分明見․暗見二相. (二)聞報, 謂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 亡者神識降注乘流, 入無間地獄. 又分開聽․閉聽二相. (三)嗅報, 謂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 亡者神識從地涌出, 入無間地獄. 又分通聞․塞聞二相. (四)味報, 謂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燄熾烈, 周覆世界, 亡者神識下透掛網, 倒懸其頭, 入無間地獄. 又分吸氣․吐氣二相. (五)觸報, 謂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 無有出路, 亡者神識見牛頭獄卒․馬頭羅刹, 手執槍矟, 驅入城門, 向無間地獄. 又分合觸․離觸二相. (六)思報, 謂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 亡者神識被吹上空, 旋落乘風, 墮無間地獄. 又分不覺․不迷二相. [大佛頂首楞嚴經會解卷十六]
【육부정과六不定過】
p1253-中→ 因明用語. 指六種不決定之過失. 爲因明因十四過中之一科. 與四不成․四相違相對. 卽在因明論式中, 具有因三相(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異品遍無性)中之第一相, 而缺後二相, 所立之宗義不定所生之六種過失. 卽:(一)共不定, 因(理由)用於宗同品與宗異品, 有全分(全部)關係之法者, 稱爲共不定. (二)不共不定, 因用於宗同品與宗異品, 皆無全分關係之法者, 稱爲不共不定. (三)同品一分(部分)轉異品遍轉不定, 因與同品僅有部分關係, 與異品卻有全分關係者, 稱爲同品一分轉異品遍轉不定. (四)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不定, 因與同品具有全分關係, 與異品亦有部分關係者, 稱爲異品一分轉同品遍轉不定. (五)俱品一分轉不定, 於因用宗同品及宗異品, 皆有部分關係之法者, 稱爲俱不定. (六)相違決定不定, 設立立(立論者)․敵(問難者)各相違之宗(命題), 互具有因之三相以決定其宗, 致敵者者不能決擇正邪者, 稱爲相違決定. [因明入正理論․因明入正理論義斷․因明入正理論義纂要․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五]
【육사명경의六事明經意】
p1268-中→ 佛陀具足三達之智, 於古往今來無不通曉, 其所說經典衆多, 以虛空爲量, 佛智之弘深, 以自然無造爲本, 然佛經中所演不可思議之理, 或因深奧․反覆, 使人難以明了, 故五苦章句經粗略歸納爲六事, 令人得知其意. 六事指:(一)正道, 謂佛所說之經典, 旨意深奧, 無作無爲, 無行無得, 自然合道. (二)善權, 謂佛說經善權變化, 無有方所, 或出或處, 皆順機宜, 隨類開演, 令人悟解, 悉得證入. (三)至敎, 謂如來說經, 爲諸衆生指示罪福, 令知作如是因, 得如是果, 而未有作善得罪․作惡得福之理;以此理至爲明白易曉, 故稱爲至敎. (四)誘導, 謂如來說經, 因蒙昧愚癡之人難以開化, 故以現世可獲福報因緣等之方便說, 勸誘引導, 令其歡喜順從而生正信. (五)福德, 謂佛說經, 爲令衆生修習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行, 以調伏諸根, 令無所放逸, 則得天人果報, 長樂無窮. (六)禁戒, 謂佛說經, 制諸禁戒, 令一切衆生攝持身․口․意業, 淸淨不犯, 卽能超脫三惡趣苦.
【육사수陸師壽】
p4825-下→ 宋代浙江錢塘人. 生卒年不詳. 高宗紹興二十五年(1155), 編集寶珠集八卷, 輯錄修行淨業而得感應往生者之事蹟 ; 乃繼飛山戒珠之淨土傳․尙書王古之往生傳之續作. [佛祖統紀卷四十七]
【육사외도六師外道】
p1282-中→ 又作外道六師. 古印度佛陀時代, 中印度(恒河中流一帶)勢力較大之六種外道. 外道, 係以佛敎立場而言, 實爲當時反對婆羅門思想之自由思想家, 而在一般民衆社會中所流行之思想體系. 凡六種, 卽:(一)珊闍耶毘羅胝子(巴 Sañjaya Belaaṭṭhiputta), 懷疑論者. 不承認認知有普遍之正確性, 而主張不可知論, 且認爲道不須修, 經八萬劫自然而得. (二)阿耆多翅舍欽婆羅(巴 Ajita Kesakambala), 唯物論․快樂論者. 否認因果論, 乃路伽耶派之先驅. (三)末伽梨拘舍梨(巴 Makkhali Gosāla), 宿命論之自然論者. 主張苦樂不由因緣, 而惟爲自然産生. 係阿耆毘伽派之主導者. (四)富蘭那迦葉(巴 purāṇa Kassapa), 無道德論者. 否認善․惡之業報. (五)迦羅鳩馱迦旃延(巴 Pakudha Kaccāyana), 無因論之感覺論者. 認爲地․水․火․風․空․苦樂․靈魂爲獨立之要素. (六)尼乾陀若提子(巴 Nigaṇṭa Nātaputta), 耆那敎之創始人. 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 必應償之, 竝非今世行道所能斷者. 以上(三)․(四)․(五)屬阿耆毘伽派, 與(六)均屬於苦行主義派;又除(一)之外, 餘均站在唯物論之立場, 主張聚積說.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中阿含卷五十七箭毛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卷三十七․四分律卷五十一․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二․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一․大智度論卷四十二․注維摩詰經卷三․百論疏卷上之中․摩訶止觀卷十上․印度哲學硏究第二]
【육산肉山】
p2510-下→ ①謂出家人誑妄說法, 虛受信施, 或五德不具, 偸衆僧物, 則死後入地獄作大肉山, 受火燒之苦. 據僧護經載, 有僧於迦葉佛時任典座之職, 不具五德, 而偸取僧物. 由此因緣, 於死後墮入地獄, 成爲大肉山, 永劫受火燒之苦.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五(大四六․一七八上) : 若無德受施, 如論中虛受信施, 後爲肉山.[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 ②爲骨山 之對稱. 指土地肥沃, 草木五穀繁茂之山 ; 於占卜而言, 則指具有福德之山. 僧衆居於福德之山, 參禪修道․弘法利生等, 諸事順遂. 景德傳燈錄卷九潙山靈祐章(大五一․二六四中) : 潙山奇絶, 可聚千五百衆, 然非和尙所住. (中略)和尙是骨人, 彼是肉山, 設居之, 徒不盈千. 於日本, 肉山轉指經濟力豐厚之大寺院, 此語尤爲曹洞宗所用. (參閱骨山 4352)
【육상六相】
p1280-上→ 指華嚴經․十地經所說萬有事物所具足之六種相. 卽:(一)總相, 卽一緣起之法具足多德;如人體具足眼․耳諸根而成爲一體. (二)別相, 於多德之中, 彼此相依而合成一法;如體雖爲一, 但眼․耳等諸根各不相同. (三)同相, 卽多德相互和合成一法, 而互不相違背;如眼․耳等各具其特性, 而各有其不同之作用, 但同心協力分別作用而互不妨礙. (四)異相, 卽是構成一法之多德互異;如構成人體之眼․耳等諸根各個相異. (五)成相, 乃多德相依而合成一法;如諸根互相相依成爲一體. (六)壞相, 卽諸根各自住於本法而不移動, 則總相不成;如眼․耳等諸根各住自位而各自爲用, 則不成爲一體. 上述之總․別二相係於相對關係之立場, 表示平等․差別之二門. 同․異二相乃是辨別平等․差別之二種意義. 成․壞二相乃以同․異二相而辨總․別二相之結果, 此稱爲平等差別之二門. [新華嚴經卷三十四․十地經論卷一․華嚴經探玄記卷九․大乘義章卷三](參閱六相圓融1280)
【육상六想】
p1295-下→ 指六根觸對六塵時, 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 稱爲六想. 據大集法門經卷下載, 卽:(一)眼想, 謂眼根對色時, 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 (二)耳想, 謂耳根聞聲時, 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 (三)鼻想, 謂鼻根聞香時, 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 (四)舌想, 謂舌根嘗味時, 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 (五)身想, 謂身根覺觸時, 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 (六)意想, 謂意根分別諸法之時, 與識相應而起之想念. [雜阿含經卷二]
【육상원융六相圓融】
p1280-中→ 又作六相緣起. 指六相相互圓融而不相礙. 與十玄門之說, 竝稱十玄六相, 爲華嚴宗之重要敎義. 六相卽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等, 華嚴宗以此六相之說爲基礎, 而立六相圓融. 卽:諸法皆具此六相而互不相礙, 全體與部分․部分與全體皆一體化, 圓融無礙. 世親之十地經論卷一對菩薩行說有六相. 隋代慧遠之十地經論義記雖然解釋六相, 但僅說及體與理, 而未說及相與事. 華嚴宗自唐代智儼始說六相圓融, 而後由法藏․澄觀集其大成. 據華嚴五敎章卷四, 解釋六相圓融之名義, 卽:緣起之諸法必由諸緣集合成立, 故有成立之總相(一含多德, 例如屋舍之總支柱․椽․樑等)與令其成立的諸緣之別相(依總相而存, 令總相圓滿者, 例如屋舍分爲柱․椽․樑等別相). 此別相係對應於總相而言, 別相之上又有同相(具有多義多法, 然互不相違, 亦同樣可成立總相, 例如柱等互相合力組成屋舍)與異相(多義多德各各別異且互相望, 例如豎柱與橫樑相異);同時總相亦對應於別相而言, 總相之上另有成相(由諸義而成立總相, 例如由柱等而完成屋舍)與壞相(別相各守自己本位, 不成立總相, 例如柱等守各自之自相), 合之卽爲六相. 六相之關係可分爲體․相․用來說. 總․別二相是緣起之體德, 同․異二相是緣起之異相, 成․壞二相是緣起之義用. 另據五敎章通路記卷二十七載, 緣起法有圓融與行布(差別)之二大義, 其中總․同․成三相屬圓融門(三相圓融);別․異․壞三相屬行布門(三相行布). 但表無差別之圓融竝不離表差別之行布, 且行布亦不離圓融, 故說圓融卽行布, 行布卽圓融, 於此乃成立無盡法界之緣起. 同論又擧出六相與十玄之關係, 卽:十玄中之初門爲總相, 其他九門爲別相;或以初門爲總相, 而以其他九門配以五相說明之. 又據鳳潭之華嚴五敎章匡眞鈔卷六, 將同時具足相應門配於總相, 一多相容不同․諸法相卽自在․因陀羅網微細․微細相容安立等四門配於別相及同相, 祕密隱顯俱成․十世隔法異成․托事顯法生解等三門配於異相, 祕密隱顯俱成․諸藏純雜具德․唯心迴轉善成等三門配於成相, 祕密隱顯俱成․諸藏純雜具德․托事顯法生解等三門配於壞相. [新華嚴經卷三十四․華嚴經搜玄記卷三下․華嚴經探玄記卷九․新華嚴經論卷二十四․華嚴經疏卷三十一․卷三十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五十三․華嚴經孔目章卷一․卷三․華嚴五十要問答卷下․十地經論義記卷一末․大乘義章卷三本](參閱六相1280)
【육생유六生喩】
p1255-下→ 卽以狗․鳥․毒蛇․野干․失收摩羅․獼猴等六種衆生比喩六根. 出於雜阿含經卷四十三. 俱舍論卷三十稱之爲六生喩經. (參閱六衆生1292)
【육서六瑞】
p1296-上→ 又作法華六瑞. 佛欲說法華經前所示現之六種瑞相. 法華經爲佛講說出世本懷之經, 故先現六種祥瑞, 以爲開經之由序緣起, 稱作法華六瑞序, 爲三世十方諸佛說此經前必定示現之敎化法式. 六瑞卽:(一)說法瑞, 佛先說無量義經, 而爲法華作序. (二)入定瑞, 佛說無量義經畢, 卽入於無量義處三昧. (三)雨華瑞, 佛入定時, 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 (四)地動瑞, 雨華之後, 大地起六種震動. (五)衆喜瑞, 會中大衆見此殊勝, 歡喜合掌, 一心觀佛. (六)放光瑞, 佛放眉間白毫相光, 照東方一萬八千之佛土. [法華經卷一序品․法華經文句卷二下]
【육서성陸西星】
p4825-下→ 明代人, 字長庚. 號方壺外史. 聰慧絶倫, 好讀書, 喜道術. 道敎之徒, 稱之爲陸祖. 撰述多達百種, 其中楞嚴經約說․楞嚴述旨․南華經副墨等, 皆以道法解佛理, 不明奧旨而惑之者甚衆. [淸史卷三五九․國史列傳第七十一]
【육성취六成就】
p1266-上→ ①又作六事成就․六種成就. 謂諸經之通序如是我聞等語有六種成就. 卽:(一)如是, 稱信成就. 卽指阿難之信.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說而不疑, 故稱信成就. (二)我聞, 稱聞成就. 卽阿難自聞. 阿難親聞佛之說法, 故稱聞成就. (三)一時, 稱時成就. 卽指說法之時間. 法王啓運嘉會之時, 衆生有緣而能感者, 佛卽現身垂應, 感應道交, 不失其時, 故稱時成就. (四)佛, 稱主成就. 卽指說法之主. 佛係世間與出世間說法化導之主, 故稱主成就. (五)在某處, 稱處成就. 卽指說法處. 佛於天上․人間․摩揭提國․舍衛國等處說法, 故稱處成就. (六)與衆若干人俱, 稱衆成就. 卽指聞法之衆. 菩薩․二乘․天․人等諸大衆雲集聽法, 故稱衆成就. 以上六緣具足而敎法興, 故稱之爲六成就. 智顗之法華經文句․吉藏之觀無量壽經義疏等, 及慧淨․智儼․元曉․慧沼․宗密諸師皆用之. 另由開合不同, 而有五事成就․七事成就等異說, 梁代寶亮等之大般涅槃經集解․法雲之法華義記․唐朝灌頂之大般涅槃經疏等, 以六成就中之佛(主成就)攝屬於住處(處成就), 而立五成就之說;圓測仁王經疏卷上本則擧出眞諦所立七事之說, 卽別立我與聞爲二事. 此外, 法相宗據親光之佛地經論, 將通序分爲:(一)總顯已聞, (二)說敎時, (三)說敎主, (四)所化處, (五)所被機. 其中, 如是與我聞合稱總顯已聞. 如是我聞依經典亦有譯作我聞如是․聞如是, 然此語置於經首之理由係根據大智度論卷二所載, 佛入滅時答阿難之問, 命從三世諸佛之法, 故經首皆說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方某國土某處林中, 而後世一般遂解我作阿難之自稱. [華嚴經疏卷三(澄觀)․金剛般若經疏卷一․大般涅槃經疏卷一․華嚴經搜玄記卷一上]. ②據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載, 菩薩欲成就六度之行所修之六事, 稱爲六事成就. 卽:(一)供養成就, 此爲成就檀(施)度. 若不長時供養三寶, 則檀度不得圓滿. (二)學戒成就, 此爲成就戒度. 若不長時學戒, 則戒度不得圓滿. (三)修悲成就, 此爲成就忍度. 修習大悲心以饒益衆生, 否則忍度不得圓滿. (四)勤善成就, 此爲成就精進. 勤修衆善, 否則精進度不得圓滿. (五)離諠成就, 此爲成就禪定. 若在聚落多諍擾心, 則禪定不得圓滿. (六)樂法成就, 此爲成就智度. 愛樂佛法, 遍歷諸佛而聽法無厭, 如海納流無時盈溢, 否則智度不得圓滿.
【육수六受】
p1268-下→ 指六受身. 受有苦受․樂受․捨受三種, 約六識而成六受, 卽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鼻觸所生受․舌觸所生受․身觸所生受․意觸所生受, 稱爲六受身. 身, 爲集․類之義. [雜阿含經卷十七․俱舍論卷一]
【육수면六隨眠】
p1311-中→ 謂貪․瞋․癡․慢․疑․見等六種根本煩惱, 此乃俱舍家之說. 隨眠卽根本煩惱之異稱, 根本煩惱隨逐有情, 行相微細, 故稱隨眠. [俱舍論卷十九](參閱根本煩惱4135)
【육수의六銖衣】
p1308-下→ 指輕衣. 一銖爲四分一厘六毛, 六銖卽其六倍, 形容其重量極輕. 據長阿含經卷二十忉利天品載, 忉利天衣重六銖, 炎摩天衣重三銖, 兜率天衣重二銖半, 化樂天衣重一銖, 他化自在天衣重半銖.
【육시관음六時觀音】
p1284-上→ 三十三觀音之一. 取觀音大悲甚深, 於晝夜六時常哀愍護念衆生之意, 故稱六時觀音. 表觀音三十三身中之居士身. 一般流通者爲立像, 右手持梵夾. [法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像圖彙卷二](參閱三十三觀音514)
【육시六時】
p1283-上→ ①指晝夜六時. 乃將一晝夜分爲六時, 卽晨朝․日中․日沒(以上爲晝三時)․初夜․中夜․後夜(以上爲夜三時). 在印度, 時間之最小單位稱刹那, 一百二十刹那爲一怛刹那, 六十怛刹那爲一臘縛, 三十臘縛爲一牟呼栗多, 五牟呼栗多爲一時, 六時爲一晝夜. 晝夜六時勤行, 爲印度以來所行, 我國東晉廬山慧遠作水時計(又稱蓮華漏), 在六時行道. 隋代信行製晝夜六時發願文, 善導作往生禮讚(六時禮讚), 主張各六時必須拜佛懺悔. 又六時之中, 初三時稱三時, 而有三時念佛․三時坐禪之說. [長阿含經卷二十二․舍利弗悔過經․十住毘婆沙論卷六分別功德品․大智度論卷七․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八十五․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三時596․時4121). ②指一年分爲六期. 卽漸熱․盛熱․雨時․茂時․漸寒․盛寒等六時. [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三際668․曆6227). ③時解脫阿羅漢於得好衣․好食․好臥具․好處所․好說法․好同學之時(六時), 可入定得解脫. [大毘婆沙論卷一○一]
【육시부단六時不斷】
p1283-下→ 每日晝夜六時勤行佛事而不斷絶. 晝夜六時, 指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
【육시삼매六時三昧】
p1283-中→ 指晝夜六時勤行之三昧修法, 如念佛․懺法等. 一心勤行佛事, 稱爲三昧.
【육시예배六時禮拜】
p1283-下→ 指晝夜六時中禮佛懺悔, 消除罪障. 據藥師如來本願經載, 當以飮食及種種資具, 隨力所辦, 供養比丘僧, 晝夜六時禮拜.
【육시예찬게六時禮讚偈】
p1283-下→ 全一卷. 又作往生禮讚偈․往生禮讚․六時禮讚․禮讚. 唐代善導集.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 六時卽指日沒․初夜․中夜․後夜․晨朝․日中等時, 本書內容卽述說於六時之中, 各時唱誦之讚文及其禮拜之法, 爲解說淨土往生行儀之重要資料. [開元釋敎錄卷十三․淨土依憑經論章疏目錄]
【육시예찬六時禮讚】
p1283-下→ 指晝夜六時禮讚佛德. 淨土信仰者之日課, 係於晝夜六時(晨朝․日中․日沒․初夜․中夜․後夜)禮拜讚歎佛德, 以及唱誦偈文等. 唐代善導卽曾編纂淨土往生之行儀, 而稱往生禮讚(亦稱六時禮讚), 竝付與曲調, 在法會之時使用, 故成爲淨土宗法會時所必用之重要法儀. (參閱六時禮讚偈1283)
【육시참六時懺】
p1284-上→ 指晝夜六時所修行之懺法. 如唐代淨土敎高僧善導曾作往生禮讚之讚文, 主張晝夜六時皆須拜佛懺悔.
【육식六識】
p1312-中→ 梵語 ṣaḍvijñāna. 十八界中之六識界. 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種認識作用. 卽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爲依, 對色(顯色與形色)․聲․香․味․觸․法(槪念及直感之對象)等六境, 産生見․聞․嗅․味․觸․知等了別作用之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 識․境․根三者必須同時存在. 阿毘達磨佛敎認爲, 此六識乃心之作用, 其體乃唯一之心, 六識不同時作用. 大乘唯識家則在六識之外, 另立末那․阿賴耶二識, 而認其均能同時作用. [俱舍論卷二․品類足論卷一․成唯識論卷五](參閱六根1284․根4131)
【육식십명六識十名】
p1312-下→ 指第六意識之十名. 據宗鏡錄卷五十所擧, 卽:六識․意識․攀緣識․巡舊識․波浪識․分別事識․人我識․四住識․煩惱障識․分段死識.
【육식처대肉食妻帶】
p2511-中→ 指出家比丘之娶妻食肉者. 又作持妻食肉․持妻噉肉․蓄妻噉肉. 娶妻食肉本係在家之相, 出家人娶妻食肉(淨肉外之肉)則爲戒律所禁. 蓋佛陀夙來嚴制出家者行淫, 經典中多謂於當來末法之際始出現妻帶比丘, 如賢愚經卷十二波婆離品載, 末世法盡時, 有正使比丘蓄妻挾子. 摩訶摩耶經卷下載, 末法時代, 諸比丘如世俗人, 亦行媒嫁娶. 據大悲經卷三禮拜品載, 當來法滅之世, 比丘․比丘尼等手牽兒臂共遊行, 乃至留連於酒家. 大乘經論中則謂在家菩薩得蓄妻子, 據大品般若經卷一奉鉢品載, 在家之菩薩, 或爲方便力之故, 經過五欲生活後, 出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據舊華嚴經卷十五之十迴向品載, 菩薩摩訶薩在家雖具妻子, 卻未曾暫離菩提心. 又大智度論卷三十五援引不可思議經之記載, 謂須摩提菩薩之妻, 名爲須羅娑女 ; 妙光菩薩之妻, 名爲喜德女. 上記爲在家菩薩蓄妻之例, 惟絶對禁止出家菩薩之不淨行. 至於食肉, 小乘諸部以不見․不聞․不疑․自死․鳥殘․不爲己殺․先乾․不期遇․前已殺等九種爲淨肉, 悉皆得食 ; 大乘則以食肉乃斷大悲之佛種, 一律禁之. 我國夙有破戒之僧侶, 常遭輿論之譏嫌, 如牟子理惑論載, 當時之沙門多飮酒․蓄妻, 甚至取賤賣貴, 詐欺斂財, 實爲世之大僞者. 據魏書釋老志第二十載, 長安之沙門於寺內暗藏弓․矢等武器, 又與貴族女子有染. 據梁高僧傳卷二載, 譯經大家鳩摩羅什爲後秦姚興所迫, 接納十名妓女. 據佛祖統紀卷四十三宋太宗雍熙元年條載, 嶺南․蜀地等之僧侶, 蓄妻之風頗盛. 另據五雜俎卷八載, 安徽鳳陽地區, 及福建邵武․長汀一帶之僧侶有娶妻食肉者. 竝引述唐代鄭熊所撰番禺雜記, 謂粤省中部之僧侶有妻室者, 稱爲火宅僧 ; 又引述宋代陶穀所撰之淸異錄, 謂僧侶之妻, 稱爲梵嫂. 此外, 我國西藏地區之喇嘛敎紅敎僧侶, 受印度左道性力派女神崇拜及五摩字 之影響, 以飮酒․食肉․行淫等爲成佛之無上法門, 故得蓄妻生子. 至宗喀巴(1417~1478)創立黃敎, 大力改革敎戒, 禁止蓄妻行淫, 僧侶始得淸淨之修行生活. 然西藏佛敎向不禁肉食, 若非親手宰殺之牲畜, 皆得食之. 日本在明治時代以前, 一般僧侶禁止肉食妻帶. 然自平安朝以來, 卽有部分僧侶娶妻食肉, 引起諸多爭議. 至眞宗開祖親鸞捨棄出家之傳統, 採取在家生活, 而形成肉食妻帶之宗風. 明治以後, 日本其他宗派亦允許肉食妻帶. 韓國之曹溪宗, 於李承晩總統時代, 發生比丘(淸僧)與妻帶僧之論爭, 妻帶僧別立爲太古宗, 允許肉食妻帶, 竝力主改革禁戒, 以配合佛敎之現代化與大衆化.
【육신六身】
p1268-上→ 佛身之法․報․應三者各有二身, 總爲六身. 卽:(一)理法身, 謂本有之理. (二)智法身, 謂性德之智. 以上二身爲法身. (三)自受用身, 謂修德之四智圓明, 常住報土而自受法樂者. (四)他受用身, 謂對於十地菩薩現十種之身, 以自己之報德而使他受用者. 以上二身爲報身. (五)勝應身, 謂對於地前菩薩示現之應身. (六)劣應身, 謂對於二乘凡夫示現者, 卽丈六之化佛. 以上二身爲應身. [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
【육신병상六神病相】
p1290-上→ 謂若多惛惛, 爲肝中無魂;若多忘失前後, 爲心中無神;若多恐怖癲病, 爲肺中無魄;若悲哭, 爲腎中無志;若多迴惑, 爲脾中無意;若多悵怏, 爲陰中無精.
【육신보살肉身菩薩】
p2511-上→ 指生身菩薩. 卽以父母所生之身而至菩薩深位者. 據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載, 淸淨人潛心修習三摩地, 得以父母所生之肉身, 毋須天眼而自然觀見十方世界. 此世所出現之肉身菩薩, 如龍樹菩薩․世親菩薩․傅大士․行基菩薩等. 又劉宋求那跋陀羅三藏, 懸記六祖爲肉身菩薩. 壇經大師事略(大四八․三六二下) : 其戒壇乃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 立碑曰 : 『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授戒』. 肉身菩薩於入寂後可得全身舍利. 所謂舍利, 據法苑珠林卷四十所載, 舍利卽身骨, 爲有別於凡夫死人之骨, 故保留梵名. 可分爲三種 : (一)骨舍利, 白色 ; (二)髮舍利, 黑色 ; (三)肉舍利, 赤色. 據金光明經捨身品載, 舍利係經由無量六波羅蜜功德而修得. 是以, 舍利經戒定慧所薰修, 爲難得之最上福田. 另據玄應音義卷六載, 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別. 全身舍利係於高僧或大善知識示寂後, 其身軀雖經年代久遠, 時空變遷, 卻未腐朽潰爛, 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 如法華經所載多寶佛之全身舍利, 又如六祖惠能․憨山․石頭希遷等皆存全身舍利. 民國以來, 示寂於臺灣之慈航․淸嚴等亦爲全身舍利之肉骨不壞菩薩.
【육신통六神通】
p1290-上→ 梵語 ṣaḍ abhijñāḥ C又作六通. 指六種超人間而自由無礙之力. 卽:(一)神境通, 又作身通․身如意通․神足通. 卽自由無礙, 隨心所欲現身之能力. (二)天眼通, 能見六道衆生生死苦樂之相, 及見世間一切種種形色, 無有障礙. (三)天耳通, 能聞六道衆生苦樂憂喜之語言, 及世間種種之音聲. (四)他心通, 能知六道衆生心中所思之事. (五)宿命通, 又作宿住通, 能知自身及六道衆生之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六)漏盡通, 斷盡一切三界見思惑, 不受三界生死, 而得漏盡神通之力. 以上天眼通․宿命通․漏盡通三者竝稱爲三明. 此外, 雜阿含經卷八․瑜伽師地論卷二十七等亦擧出三種神變之說, 三種神變又稱三示現, 乃佛陀敎化衆生所施設之三種妙用, 卽:(一)隨時可現身出沒之神通神變(巴 iddhi-pāṭihāriya), (二)知他人之心之記心神變(巴 ādesanā-pāṭihāriya). (三)如何求菩提․斷煩惱之敎誡神變(巴 anusāsana-pāṭihātiya). 三種之中, 又以敎誡神變最爲殊勝. [長阿含卷九增一經․大智度論卷二十八․集異門足論卷十五․俱舍論卷二十七․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上]
【육십사범음六十四梵音】
p1248-中→ 又作佛六十四種梵音․如來六十四種梵音. 梵者, 淸淨之義. 謂如來之音聲從虛室而出, 具有六十四種淸淨殊妙之相. 據如來不思議祕密大乘經卷七如來語密不思議品所擧, 卽:(一)流澤聲(梵 snigdhā), 流演潤澤之聲. (二)柔軟聲(梵 mṛdukā), 溫和柔軟之聲. (三)悅意聲(梵 manojñā), 歡悅一切衆生意之聲. (四)可樂聲(梵 manoramā), 巧妙而可愛樂之聲. (五)淸淨聲(梵 śuddha), 淸淨而不雜染之聲. (六)離垢聲(梵 vimalā), 遠離諸垢染之聲. (七)明亮聲(梵 prabhāsvarā), 明顯流亮之聲. (八)甘美聲(梵 valgu), 能使聽者得法喜之聲. (九)樂聞聲(梵 śravaṇīyā), 令衆生樂聞而不捨之聲. (十)無劣聲(梵 anelā), 希有殊勝而不陋劣之聲. (十一)圓具聲(梵 kālā 或 kalā), 於一音中具足一切音之聲. (十二)調順聲(梵 vinītā), 隨機說法, 調伏衆生, 使其信順之聲. (十三)無澀聲(梵 akarkaśā), 融通和暢而無澀滯之聲. (十四)無惡聲(梵 apaṣā), 嘉美而不粗獷之聲. (十五)善柔聲(梵 savinītā 或 suvinītā), 法音柔和善順而不卒暴. (十六)悅耳聲(梵 karṇasukhā), 法音悅可人意, 令人愛聽無厭. (十七)適身聲(梵 kāyaprahlādanakarī), 能令聞者支體調適, 而得輕安之聲. (十八)心生勇銳聲(梵 cittodvilyakarī), 令人發起勇猛之心而進修之聲. (十九)心喜聲(梵 hṛdayasaṃtuṣṭikarī), 法音美妙, 能令聞者心生欣喜. (二十)悅樂聲(梵 prītisukhajānani), 能令聞者歡喜快樂之聲. (廿一)無熱惱聲(梵 niṣpaaridāhā), 法音能使聞者消除熱惱而得淸涼. (廿二)如敎令聲(梵 ājñeyā), 如來音聲如法之敎誡命令, 能啓發蒙昧. (廿三)善了知聲(梵 vijñeyā), 法音善解而遍知一切諸法. (廿四)分明聲(梵 vispaṣtā), 如來法音於諸法如理分析, 無不明了. (廿五)善愛聲(梵 premaṇīyā), 如來以善法音開化一切衆生, 令其愛樂. (廿六)令生歡喜聲(梵 abhinandanīyā), 法音令人生歡喜之心. (廿七)使他如敎令聲(梵 ājñāpanīyā), 法音能使聞者輾轉啓發於人, 而皆如敎令. (廿八)令他善了知聲(梵 vijñāpanīyā), 法音能使聞者善解一切諸法. (廿九)如理聲(梵 yuktā), 如來之音聲皆契合眞如之理. (三十)利益聲(梵 sahitā), 法音能利益一切有情. (卅一)離重復(複)過失聲(梵 punaruktadoṣajahā), 法音契合理趣, 從始至終皆無重複過失. (卅二)如獅子音聲(梵 siṃhasvaravegā), 如來之音令一切聞者自然信伏, 如獅子一吼則百獸畏伏. (卅三)如龍音聲(梵 nāgasvaraśabdā), 如來法音淸徹幽遠, 猶如龍吟. (卅四)如雲雷吼聲(梵 meghasvaraghośā), 如來說法僅以一音而遠近普及, 猶如雷吼. (卅五)如龍王聲(梵 nāgendrarutā), 如來說法音韻淸遠, 如龍王所發之聲. (卅六)如緊那羅妙歌聲(梵 gandharvasaṃgītighośā), 如來所出之梵音, 如緊那羅(歌神)之美妙, 適悅一切衆生. (卅七)如迦陵頻伽聲(梵 kalaviṅkasvararutā), 如來法音美妙, 如迦陵頻伽(妙聲鳥)之聲. (卅八)如梵王聲(梵 brahmasvararutāravitā), 如來法音如梵王之淸淨聲音. (卅九)如共命鳥聲(梵 jīvaṃjīvakasvararutāravitā), 如來法音吉祥, 如共命鳥之聲. (四十)如帝釋美妙聲(梵 devendramadhuranirghośā), 如來法音如帝釋之美妙. (四一)如振鼓聲(梵 dundubhisvarā), 如來音聲震響如鼓, 遠近皆聞. (四二)不高聲(梵 anunnatā), 如來之音渾圓而不尖銳, 得於中道. (四三)不下聲(梵 anavanatā), 如來之圓音, 不卑不下而得於中道. (四四)隨入一切音聲(梵 sarvaśabdānupraviṣṭā), 如來法音普入群機而融通衆音. (四五)無缺減聲(梵 avāśadavigatā), 如來之音圓滿具足. (四六)無破壞聲(梵 avikalā), 如來法音眞實不虛而無能破壞. (四七)無染汚聲(梵 alīnā), 如來之音純圓獨妙, 離諸煩惱而無染著. (四八)無希取聲(梵 adīnā), 如來說法利樂一切衆生, 無所希冀而離取著. (四九)具足聲(梵 prasṛtā), 如來法音稱性而說妙理具足. (五十)莊嚴聲(梵 saritā), 如來所演之聲敎, 皆如實之談, 端莊而嚴肅. (五一)顯示聲(梵 lalitā), 如來演妙法音, 顯現妙理, 開示衆生而無有隱晦. (五二)圓滿一切音聲(梵 sarvasvarapūraṇī), 如來說法音聲圓滿, 具足一切音. (五三)諸根適悅聲(梵 sarvendriyasaṃtoṣaṇī), 如來法音衆生一聞而諸根適悅. (五四)無譏毁聲(梵 aninditā), 如來法音不譏毁一切衆生, 凡有言說皆令信順. (五五)無輕轉聲(梵 acañcalā), 如來圓音普攝一切, 不輕浮遷轉. (五六)無動搖聲(梵 acapalā), 如來法音得無所畏, 爲外道天魔所不能動搖. (五七)隨入一切衆會聲(梵 sarvaparṣadanuravitā), 如來法音普入衆會而隨機得聞. (五八)諸相具足聲(梵 sarvākāravaropetā), 如來法音具足一切諸相. (五九)令衆生心意歡喜聲(梵 pramuditā), 如來法音普令十方一切衆生心意歡喜. (六十)說衆生心行聲(梵 sakhilā), 如來所說無量衆生之心行, 共有八萬四千種類, 乃爲令根性下劣之衆生易得解入之法門. (六一)入衆生心意聲, 如來所語之祕密智由虛空而出, 隨入於一切衆生之心意. (六二)隨衆生信解聲, 如來法音隨衆生之種種信解․心意成熟, 普使隨應而悉令了知. (六三)聞者無分量聲, 如來之音聲無有分量, 世間一切之天․人․魔王․梵天․沙門․婆羅門等雖能聞之, 然亦不能知其邊際分量. (六四)衆生不能思惟稱量聲, 如來宣說法音時, 其音若遍滿三千大千世界, 而一切衆生皆居於緣覺之地, 然亦不能思惟稱量. 上述之梵語, 係根據翻譯名義大集卷二十所擧六十種梵音而出. 又據悉曇藏卷二載, 佛之梵音中以八轉聲之相, 具八梵音, 以此相乘而成六十四種梵音. 另佛本行集經卷二十六擧出六十五種梵音, 然僅部分與上記六十四種梵音相同. 又在密敎中將諸種音聲佛格化, 稱爲金剛歌菩薩, 位列於金剛界三十七尊中, 其音槪略有六十四種音聲. [伅眞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卷下․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六․大寶積經卷一○二․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二․大智度論卷三十․大乘莊嚴經論卷六弘法品․金剛頂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
【육십사서六十四書】
p1247-中→ 印度通行之一切外典. 出於佛本行集經卷十一. 其梵名多依據普曜經(梵 Lalitavistara). 卽:(一)梵天所說書(梵 Brāhmī), (二)佉盧虱咤書(梵 Kharoṣtī), (三)富沙迦羅仙人說書(梵 Puṣkaarasārī), (四)阿迦羅書(梵 Aṅgalipi), (五)懵伽羅書(梵 Vaṅgalipi), (六)耶懵尼書(梵 Yavanī), (七)鴦瞿梨書(梵 Aṅgulītalipi), (八)耶那尼迦書(梵 Yānanikā), (九)娑伽婆書(梵 Śakārilipi), (十)波羅婆尼書(梵 Brahmavalīlipi), (十一)波流沙書(梵 Paruṣalipi), (十二)毘多荼書(梵 Vitadalipi), (十三)陀毘荼國書(梵 Drāviḍalipi), (十四)脂羅低書(梵 Kinā(又 rā)rilipi), (十五)度其差那婆多書(梵 Dakṣiṇalipi), (十六)優伽書(梵 Ugralipi), (十七)僧佉書(梵 Saṃkhyālipi), (十八)阿婆勿陀書(梵 Apāvṛttalipi), (十九)阿누盧摩書(梵 Anulomalipi), (二十)毘耶寐奢羅書(梵 Vyāmiśralipi), (廿一)陀羅多書(梵 Daradalipi), (廿二)西瞿耶尼書(梵 Aparagodānilipi), (廿三)珂沙書(梵 Khāsyalipi), (廿四)脂那國書(梵 Cīnalipi), (廿五)摩那書(梵 H腎伸alipi), (廿六)末荼叉羅書(梵 Madhyākṣaravistaralipi), (廿七)毘多悉底書(梵名不詳), (廿八)富數波書(梵 Puṣyalipi), (廿九)提婆書(梵 Devalipi), (三十)那伽書(梵 Nāgalipi), (卅一)夜叉書(梵 Yakṣalipi), (卅二)乾闥婆書(梵 Gandharvalipi), (卅三)阿修羅書(梵 Asuralipi), (卅四)迦婁羅書(梵 Garuḍalipi), (卅五)緊那羅書(梵 Kiṃnaralipi), (卅六)摩睺羅伽書(梵 Mahoragalipi), (卅七)彌伽遮伽書(梵 Mṛgacakralipi), (卅八)迦迦婁多書(梵 Kākarutalipi), (卅九)浮摩提婆書(梵 Bhaumadevalipi), (四十)安多梨叉提婆書(梵 Antarīkṣadevalipi), (四一)鬱多羅拘盧書(梵 Uttarakurudvīpalipi), (四二)逋婁婆毘提訶書(梵 Pūrvavidehalipi), (四三)烏差波書(梵 Utkṣepalipi), (四四)膩差波書(梵 Nikṣepalipi), (四五)娑伽羅書(梵 Sāgaralipi), (四六)跋闍羅書(梵 Vajralipi), (四七)梨迦波羅低梨伽書(梵 Lekhapratilekhalipi), (四八)毘棄書(梵 Vikṣepalipi), (四九)多書(梵 Prakṣepalipi), (五十)阿누浮多書(梵 Adbhutalipi), (五一)奢娑多羅跋多書(梵 Śāstrāvartalipi), (五二)伽那那跋多書(梵 Gaṇānāvartalipi), (五三)優差波跋多書(梵 Utkṣepāvartalipi), (五四)尼差波跋多書(梵 Nikṣepāvartalipi), (五五)波陀梨佉書(梵 Pādalikhitalipi), (五六)毘拘多羅婆陀那地書(梵 Dviruttarapadasaṃdhilipi), (五七)耶婆陀輸多羅書(梵 Yāvaddaṣottarapadasaṃdhilipi), (五八)末荼婆哂尼書(梵 Madhyāhāriṇīlipi), (五九)梨沙耶娑多波恀比多書(梵 Ṛṣitapastaptā), (六十)陀羅尼卑叉梨書(梵 Dharaṇīprekṣaṇīlipi), (六一)伽伽那卑麗叉尼書(梵 Gagaṇaprekṣaṇīlipi), (六二)薩蒱沙地尼山陀書(梵 Sarvauṣadhiniṣyandā), (六三)沙羅僧伽何尼書(梵 Sarvasṣyandā), (六四)薩沙婁多書(梵 Sarvabhūtarutagrahaṇī).
【육십사안六十四眼】
p1251-上→ 據往生要集卷上本載, 阿鼻地獄之十八獄卒各具有六十四隻眼.
【육십심六十心】
p122-中→ 1指凡夫妄心(煩惱染汚心)之六十種差別相. 大日經疏卷二記載, 大日如來將瑜伽行者之心相分爲六十種, 竝詳釋其一一心相. 然大日經卷一住心品僅擧出前五十九心, 卽:(一)貪心(藏 ḥdod-chags-kyisems). (二)無貪心(藏 ḥdod-chags-daṅ bral-baḥi sems). (三)瞋心(藏 she-sdaṅ-gi sems). (四)慈心(藏 byams-paḥi sems). (五)癡心(藏 gti-mug-gi sems), 謂不能以慧心甄別法之是非善惡, 凡有所遇, 卽便信受. (六)智心(藏 śes-rab-kyi sems), 卽順修殊勝增上法, 凡事以智簡擇勝劣而行之心. (七)決定心(藏 gtan la phab-paḥi sems), 指遵循敎命而如說奉行之心;行者若執持此心, 對經軌敎法所說示者, 常易陷於執著僵化, 不知因應內外諸法, 乃致自我障蔽, 故亦屬煩惱染汚之心. (八)疑心(藏 the-tsom-gyi sems), 隨有所聞卽起疑惑而猶豫不決之心. (九)闇心(藏 mun-par-gyur-paḥi sems), 指對於本無疑慮之法而生疑慮臆度之心. (十)明心(藏 snaṅ-bar-gyur-baḥi sems), 指對於不疑慮之法, 能一無疑慮․如實修行之心. (十一)積聚心(藏 sdud-paḥi sems), 指以無量爲一之心;卽行者於一事旣生信解更聞其他種種殊異之法, 皆能合集爲一, 故稱積聚心. (十二)鬥心(藏 ḥthab-paḥi sems), 指對於從他人所聞之言敎, 常好反覆思量設想竝論其是非之心. (十三)諍心(藏 rtsod-paḥi sems), 指對於自己之言語行止, 乃至思想觀感, 常好反覆思惟推求, 內懷是非之心. (十四)無諍心(藏 mi-rtsod-paḥi sems), 指情無所執, 而能是非俱捨之心. (十五)天心(藏 lhaḥi sems), 指凡有所思, 得以隨念成就之心;如諸天因先世果報之故, 若有所需, 不加功力卽能隨心而生. (十六)阿修羅心(藏 lha-ma-yin-gyi sems), 指樂處生死之心;以其果報似天, 而行業住處不同, 當知其有解脫之利, 然卻深樂生死果報快樂, 而不能進趣. 對治之道, 當觀無常苦. (十七)龍心(藏 kluḥi sems), 指具多貪無厭之想, 思念廣大資財之心. 對治之道, 應思惟少欲知足․無常等. (十八)人心(藏 miḥi sems), 指好作種種利物之計, 思念利他, 而無法自觀心行, 早求法利之心. (十九)女心(藏 bud-med-kyi sems), 指隨順欲情之心. 以女人之多欲百倍於男子, 故常念所經歷之樂事, 或想他容色姿態等. 能令修行者障蔽淨心. (二十)自在心(藏 dhaṅ-phyug-gi sems), 指思惟欲我一切如意之心. 自在爲佛敎所指外道崇奉之天神, 其能隨念造諸衆生及苦樂等事. 修此法者常願隨念成就, 故稱自在心. 對治之道, 當觀諸法皆屬衆因緣而無有自在. (廿一)商人心(藏 thsoṅ-paḥi sems), 謂行者欲待學問蓄聚周備, 方求其適用之處;猶如商人先儲聚貨物, 後思惟用於何處可得大利, 故稱商人心. (廿二)農夫心(藏 shiṅ-paḥi sems), 謂廣聞道品而後行之;如學耕稼者, 於未耕之前費時諮求有關耕耘․收穫之知識, 一一了知之後始行耕耘. (廿三)河心(藏 thu-boḥi sems), 謂行者或時修常, 或時修斷, 或復邪正兼信. 其心性雙依於二邊, 有如河水雙依於兩岸. 專心於一境是所對治. (廿四)陂池心(藏 lteṅ-kaḥi sems), 指渴無厭足之心;猶如陂池, 衆水流入終無厭足. 對治之道, 爲少欲知足. (廿五)井心(藏 khron-paḥi sems), 卽指好作深遠思惟之心;有如俯視井水, 其深無法測量. (廿六)守護心(藏 kun-tu-sruṅ-baḥi sems), 謂計度此心實, 餘心不實;卽以自己之見解爲實, 旁人之見解皆不實. 其守護己心, 有如世人之守護財物, 故稱守護心. 對治之道, 應兼護他人. (廿七)慳心(藏 sor-snaḥi sems), 指諸種作爲皆悉爲自身之心, 故凡有財物伎藝, 乃至善法, 皆吝於惠人. 對治之道, 應常念施․無常等. (廿八)狸心(藏 byi-laḥi sems), 謂初遇聞種種法要, 僅於內心領受, 持而不進行, 直待良緣會合, 始勇猛勵行之;猶如猫狸伺捕禽鳥, 初時屛息靜住, 不務速進, 至終則全速取之. 又人若受他人之慈惠善言, 而不念報, 猶如猫狸蒙種種慈育, 而不識恩惠, 亦稱爲狸心. 對治之道, 應隨聞卽行. (廿九)狗心(藏 khyiḥi sems), 謂行者聞少許善法, 便以爲行不可盡, 不復更求勝事;有若狗之得少量粗鄙之食, 便生喜足之心. 應以增上意樂對治之. (三十)迦樓羅心(藏 namkhaḥi-ldiṅ-gi sems), 指隨順朋黨羽翼之心;卽行者常因見他人行善, 而後發心. 以其不能獨進, 故常念多得朋黨與輔翼, 相資以成事業;猶如迦樓羅鳥之需恃兩翅挾輔其身, 始能隨意所往, 若缺一羽則無所能爲. 當念勇健菩提心, 如獅子王不藉助伴, 爲其對治之法. (卅一)鼠心(藏 byi-baḥi sems), 指思惟斷諸繫縛, 然不能持久無輟之心;猶如鼠見箱篋上之繩索等, 輒好咬齧損壞, 然時齧時輟而畢竟無功. (卅二)歌詠心(藏 gluḥi sems), 謂行者欲從他處聽聞正法, 後對他人莊嚴演說, 傳弘法音;猶如世人由旁人之處學得樂曲, 復轉爲他人奏之. 此爲聲聞之宿習, 亦能障蔽淨心. 對治此心, 當念我當得內證自然之慧, 後普現色身而演說之. (卅三)舞心(藏 gar-gyi sems), 指欲求種種神通之心;行者修法而欲求得種種神通, 將障蔽淨心;蓋以神通所現種種未曾有之事相, 猶如世人以搖動四肢爲舞蹈, 惑人眼目而障己淨心, 故稱爲舞心. (卅四)擊鼓心(藏 sil-sñan-gi sems), 指欲擊法鼓以令他人覺悟之心;謂行者修法, 而念學習種種無礙辯才, 擊大法鼓以警誡衆生, 此將妨礙淨心. 若欲對治之, 應念早證無量語言陀羅尼, 以天鼓妙音普告一切衆生. (卅五)室宅心(藏 khyim-gyi sems), 指一意自護其身之心;謂行者持戒修善惟求防護自身, 遠離惡道衆苦;猶如世人造立舍宅庇衛其身. 對治之道, 當念救護一切衆生, 非獨一身. (卅六)師子心(藏 seṅ-geḥi sems), 師子, 卽獅子. 指欲令自己對於一切無所怯怖之心;謂行者欲於一切事中, 心不怯弱, 勝一切人, 有如獅子於諸獸中, 所至之處皆勝. 此心能妨礙淨心, 對治之道, 當發釋迦師子心, 令一切衆生遍勝, 而無人我優劣之別. (卅七)□鶹心(藏 ḥug-paḥi sems), 卽善能暗夜思憶籌量之心;謂行者晝日有所聞, 雖經誦習而仍昏憒不得善巧, 至黑夜重複思憶所爲之事, 則便明了;猶如□鶹鳥之晝間無所能爲, 夜則六情爽利. 對治之法, 乃令所作意無有晝夜之別. (卅八)烏心(藏 bya-rog-gi sems), 卽於一切處常懷生死驚怖之心, 有若烏鳥之於周圍一切俱懷猜疑畏懼之心. 對治之法, 乃修安定無畏心. (卅九)羅刹心(藏 srin-poḥi sems), 指對諸善事皆視爲不善事之心;如見人爲善事, 皆將之作不善意解. (四十)刺心(藏 tsher-maḥi sems), 指常懷惡作動慮不安之心;謂其人若作善事亦生追悔之心, 若作惡事復慚愧畏懼, 故常動慮不安;猶如棘叢, 於一切處多所損妨. 對治之法, 若作惡事應速懺除, 爲善則應思惟, 生慶幸心. (四一)窟心(藏 sa-ḥog-gi sems), 以諸龍․阿修羅等, 皆在地下或海底深窟中, 多有仙藥․美女, 於彼中可得長壽自在;以是之故, 行者遂欲修法以入窟中, 謂之窟心. 對治之道, 當念如法修行, 以見法明道, 乃至成佛. (四二)風心(藏 rluṅ-gi sems), 指以散亂之根性遍種善根而難以止定之心;謂行者無論於世間外道種種天尊或三乘諸行中, 悉皆尊崇;猶如將諸多種子遍植一切處, 其散亂不住之狀, 與風性同. 對治之道, 須念石田不毛之地, 惟虛費種子;當求良美福田, 專意耕耘, 所獲必多. (四三)水心(藏 chuḥi sems), 卽常欲發露垢惡懺洗三業衆罪之心;猶如以水洗除垢穢. 以此心常存垢淨之見, 故能障礙淨心. 對治之道, 當觀心實相, 了達垢法本來不生之理, 自能消除一切蓋障. (四四)火心(藏 meḥi sems), 指猛暴如火之心. 具此心性, 則造善時, 須臾間能成就無量功德, 造惡亦少時卽成極重惡業. 其對治之道, 應思猛暴之心多所敗傷, 宜以柔和慈善之水令滅, 惟令熾燃善事長久不息. (四五)泥心(藏 ḥdam-gyi sems), 指不能分別記憶的無知無明之心;猶如泥團一般. 對治之道, 揀擇善友, 令方便開發. (四六)顯色心(藏 tshon-rtsiḥi sems), 指易隨外境事緣而翻轉志趣行止之心. 謂凡夫無論見聞善法․惡法, 乃至無記, 皆依隨修學;猶如俗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對治之道, 當念專求自證之法. (四七)板心(藏 śiṅ-leb-kyi sems), 卽隨緣隨量簡擇善法而捨棄餘善餘法之心;猶如水中木板, 隨其分量載物, 過限則不能勝, 終傾棄之. 對治之道, 應發廣大心學菩提行. (四八)迷心(藏 nor-paḥi sems), 指易於顚倒所執․所思之心;謂行人之心顚倒散亂, 欲學不淨觀, 而反取淨相;猶如迷路者一般. 對治之法, 當念專一其心, 審諦安詳, 無有顚倒. (四九)毒樂心(藏 dug-gi sems), 凡夫不生善心亦不生惡心, 乃至一切心皆不能生起, 但任運而行, 漸入無因無果中;猶如中毒之人悶絶, 轉趣死地, 無生存之機. 應發起大悲衆善, 離斷滅空, 爲對治此心之甘露妙藥. (五十)羂索心(藏 shags-paḥi sems), 指墮於斷見之心. 斷見能束縛行者之心;猶如人之肢體受繩繫縛而不得動彈. 對治之道, 應速以緣起正慧之刀決除障蓋. (五一)械心(藏 lcags-sgrog-gi sems), 指常好端坐, 寂然住立之心;謂行者以此心修定及觀察法義;猶如人之二足受械所拘執, 不得前進. 對治之道, 當於一切時․處, 思惟修習, 使靜亂無間. (五二)雲心(藏 sbrin-gyi sems), 卽經常思慮世間憂喜之心;謂行者因有憂樂思慮之心, 而常滯於淫昏之中;猶如夏季霖雨綿延之時, 亦令人感覺淫昏, 故稱此一心念爲降雨時之思念. 對治之道, 當行捨心, 遠離世間之憂喜, 而隨順法喜. (五三)田心(藏 shiṅ-gi sems), 指常好以香花滋味等, 灌塗奉養, 修事自身, 務令光潔嚴好之心;猶如有良美之田, 常修治耕墾耘除雜草, 令其淸淨. 對治此心之法, 應以諸供養具播植福田, 資成勝果. (五四)鹽心(藏 lan-tshvaḥi sems), 指反復無窮推求臆度思念之心;謂凡夫於所思事復加思念;猶如鹽之性鹹, 凡有所入之處皆增鹽味. 如憶想欲色之時, 更作思念:此心由何而起․作何相貌․有何因緣;如是反復推求, 則無窮無盡. 對治之道, 當安心諦理, 務使透徹. (五五)剃刀心(藏 spu-griḥi sems), 指以剃除鬚髮等之出家相爲滿足之心. 此心能障礙淨心. 對治之道, 當念一切聖賢所應斷者乃無明住地三毒之根, 若能剃此, 令妄想不生, 始爲眞出家. (五六)彌盧等心(藏 ri-rab-lta-buḥi sems), 又作須彌等心, 指自視高絶一如須彌山睥視群峰之心;謂行者常思惟如須彌山之高絶, 無有能出其上者, 乃至對師僧父母等所應尊敬處, 猶不可屈撓. 對治之道, 應忍辱謙卑, 於一切衆生皆作大師想. (五七)海等心(藏 rgya-mtsho lta-buḥi sems), 指自視深遠廣博一如大海呑納百川之心;謂行者於一切勝事, 常歸之於己;猶如大海, 百川歸之, 呑納無限. 對治之道, 應常念三賢十聖等之大功德海. (五八)穴等心(藏 phug-lta-buḥi sems), 指易於隨緣動亂․改變初衷之心;謂行者初發心受戒時皆具足無缺, 未久漸生漏法;猶如穿漏之器, 無所堪任. 故對治之道, 應了知性之多變, 而常令所爲之事皆有始有終. (五九)受生心(藏 skye-bar-ḥg sems), 行者欲其所修諸行皆迴向於將來受生之心, 稱爲受生心. 然以此心修法行事, 得果亦兼善惡, 故欲對治受生心, 行者當甄擇善惡, 除去不善, 而純修善法. 依大日經疏卷二記載, 梵本缺第六十心猨猴心. 猨猴心, 指行者之心散亂, 猶如猨猴之性躁動不安. 故對治之道, 應以不隨動散之想, 繫緣一境;猶如將猨猴繫之於柱, 則不復肆情騰躍. 另西藏文大日經, 則於第四十五泥心之下, 加上濁心(藏 rñog-paḥi sems)而成六十心. 上記之六十心皆係由我執所生起之分別妄心;行者於了解十住心中之唯蘊無我心時, 卽可斷除此世間之六十心, 遠離我倒所生之三毒, 此稱越三妄執. 於佛敎所說一切煩惱迷執中, 此六十心相當於小乘聲聞所斷除之見惑. 又大日經疏卷二(大三九․六○○中):然此六十心, 或時行者本性偏多, 或由行道用心發動先習, 或一時雜起, 或次第而生.上引之中, 本性偏多係指如猨猴心之散亂偏多, 或多貪․多瞋等之偏多;發動先習指如天心․阿修羅心․龍心․女心․自在心․歌詠心․農夫心․舞心․室宅心等之分別妄執;一時雜起等語, 則謂六十心或同時生起, 或前後次第而生. 同書又謂, 眞言行者若能於一切時留心覺察而斷除此等妄心, 卽可自然得順淨菩提心. [大日經住心品疏私記卷八]
【육십이견六十二見】
p1241-上→ 梵語 dvāṣaṣti dṛṣtayaḥ 指古代印度外道所執之六十二種錯誤見解. 此有數種異說:(一)長阿含經卷十四梵動經:有十類六十二見之說, 而對外道所執之諸論大別爲本劫本見․末劫末見二種. 本劫本見卽依過去前際而起分別見, 凡有五類十八見, 包括常論四種․亦常亦無常論四種․邊無邊論四種․種種論四種․無因而有論二種;末劫末見卽依未來後際而起分別見, 凡有五類四十四見, 包括有想論十六種․無想論八種․非有想非無想論八種․斷滅論七種․現在泥洹論五種, 總計十類六十二見. 又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四末亦擧出六十二見, 然名稱略異, 如右表所示. 四種遍常論 四種常無常論 本劫本絹 四種邊無邊論 五類十八見 四種不死矯亂論 二種無因論 十六種有想論 八種無想論末劫末見 八種非有想非無想論五類四十四見 七種斷滅論 五種現在涅槃論 (二)大品般若經之說:智顗之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疏卷中依大品般若經卷十四佛母品․大智度論卷七十所說, 於五蘊之上皆作四句, 卽過去之五蘊各有常․無常․常無常․非常非無常四句, 成二十句;現在之五蘊各有有邊․無邊․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四句, 成二十句;未來之五蘊各有如去․不如去․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四句, 成二十句, 合爲六十句, 加神與身一․神與身異等斷․常二句, 總成六十二見. 色蘊 過去=常․無常 常無常․非常 非無常受蘊 想蘊 現在=有邊․無邊 有邊無邊․非有邊非無邊 加斷․常二見行蘊 識蘊 未來=如去․不如去 如去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 (三)涅槃經之說:據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載, 由五見, 生六十二見. 灌頂之大般涅槃經會疏卷二十三解之, 謂我見有五十六, 包括欲界之五蘊各有卽․離等四見, 爲二十見;色界亦同, 爲二十見;無色界之四心各有四見, 爲十六見. 邊見有六, 卽三界各有斷․常. 以上總計六十二見. 又依三大部補註載, 卽․離等四見, 指卽色․離色․亦卽亦離․不卽不離. 列表如右.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二十五․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七․十住毘婆沙論卷八․大乘義章卷六․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二之三] 欲 界 色蘊 受蘊 我見色 界 想蘊 各有四見成四十見 合見五十六見 識蘊 無色界四心各有四見 斷 見欲界 邊見 色界 合成六見 常 見無色界
【육십화엄六十華嚴】
p1251-上→ 指東晉佛馱跋陀羅所譯之華嚴經. 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 凡六十卷, 三十四品, 今收於大正藏第九冊. 其後, 唐武后證聖元年(695), 實叉難陀自于闐齎來梵本, 竝翻譯, 共八十卷, 三十九品, 今收於大正藏第十冊. 爲區別兩譯本, 前者又稱六十華嚴․舊華嚴․晉經, 後者則稱八十華嚴․新華嚴․唐經. 其內容均謂佛以其因行之果德, 開顯重重無盡事事無礙之妙旨. (參閱大方廣佛華嚴經758)
【육악六惡】
p1293-下→ 指惡時․惡世界․惡衆生․惡見․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等六者. 卽:(一)惡時, 指五濁中之劫濁, 卽惡衆生․惡見等四濁起時. (二)惡世界, 卽娑婆世界. (三)惡衆生, 卽衆生濁, 謂由見濁, 煩惱濁而起惡見․惡煩惱. (四)惡見, 卽見濁, 係以身見․邊見等五利使爲體. (五)惡煩惱, 卽煩惱濁, 謂緣五欲之境而起貪瞋等煩惱. (六)惡邪無信盛時, 爲五濁增時之總稱. [觀無量壽佛經疏散善義(善導)]
【육안肉眼】
p2512-下→ 梵語 māṃsa-cakṣus, 巴利語 maṃsa-cakkhu. 乃五眼之一. 指人之肉眼. 凡夫以此肉眼可分明照見色境.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四上) : 肉眼淸徹, 靡不分了. 然肉眼有諸多障礙, 據大智度論卷三十三載, 肉眼能淸晰照見近處之景物, 於遠處者則否 ; 照見眼前之景物時, 卽無法同時照見背後者 ; 能照見外在者, 卻無法照見內在者 ; 白晝時能照見諸物, 黑夜中則否. 反之, 佛菩薩以修行之功德, 能照見一切諸法及其實相. [大智度論卷三十九․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四․宗鏡錄卷五十五](參閱五眼 1151)
【육업六業】
p1296-上→ 指五趣之業與不定業. 卽:(一)地獄業, 爲十惡業之上品. 十惡分上中下三品, 謂欲作, 正作, 作已, 此三時心無悔者, 稱爲上品;作已能悔者, 稱中品;正作能悔者, 稱下品. (二)畜生業, 爲十惡業之中品. (三)餓鬼業, 爲十惡業之下品. (四)人業, 爲散善之下者. (五)天業, 爲散善之上者, 能招感欲界之六天;八禪定業, 能招感色․無色界之八天處. (六)不定業, 爲微善下惡, 而受業不定者. [佛爲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成實論卷八六業品․大乘義章卷七]
【육염심六染心】
p1278-上→ 謂衆生之心性本來自性淸淨而離諸妄染, 然因依於不覺而忽起無明, 爲煩惱所染汚, 遂有六種染心之相. 卽:(一)執相應染, 我執之煩惱與心王相應而起, 執著外境以染淨心. (二)不斷相應染, 於苦樂等境上, 法執之煩惱與心王相應而起, 相續不斷, 以染淨心. (三)分別智相應染, 能分別世間․出世間諸法之智, 與心王相應而汚染淨心. (四)現色不相應染, 依根本無明而薰動淨心, 現境界之相, 不與心王․心所相應. (五)能見心不相應染, 由根本無明動故, 而使淨心有能見之相, 不與心王․心所相應.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 由根本無明力故, 而心體始動, 動而成業, 亦不與心王․心所相應. 六染中之前三染相當於六粗中之前四粗, 後三染則相當於三細;由粗至細斷三細六粗(九相)之次第有六, 卽:(一)執相應染相當於九相中之執取相與計名字相二種粗之我執, 在聲聞緣覺二乘中, 已解脫三界見思惑之無學位與信根成就之十住以上者均可遠離此染. (二)不斷相應染相當於九相中之相續相, 卽屬粗分別之法執, 於十住以上之三賢位斷此而修學方便漸捨, 後至發無漏淸淨心之初歡喜地菩薩遠離此染. (三)分別智相應染相當於九相中之智相, 屬粗的俱生起之法執, 自第二地修空無相觀至用方便之第七地菩薩遠離此染. 以上三者爲與第六識相應之惑, 故稱相應染;相應卽指心王與心所相應, 意謂粗雜之惑. (四)現色不相應染相當於九相中之境界相(現相), 於客觀色法中得自在之第八地菩薩遠離此染. (五)能見心不相應染相當於九相中之見相(轉相), 於自心得自在之第九地菩薩遠離此染. (六)根本業不相應染相當於九相中之業相, 菩薩圓滿第十地之因位, 卽果位之佛, 能入如來地而遠離此染. 以上後三染爲與第八阿賴耶識相應之惑, 故稱不相應染;不相應卽謂與心王․心所不相應, 指微細之惑. 上述由粗至細所說之斷惑順序, 正與九相由細至粗之順序相反, 此係顯示修行向上․開悟上升之還滅門. [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本․起信論疏筆削記卷四]
【육외처六外處】
p1255-中→ 處爲生長之義;可長養心․心所. 爲心․心所之所緣者有六, 卽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 稱爲六外處. [雜阿含經卷十三․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一](參閱六境1298)
【육욕六欲】
p1291-上→ ①指凡夫對異性所具有之六種欲望. 卽:色欲․形貌欲․威儀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 [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七․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九]. ②指眼․耳․鼻․舌․身等五官及意(心法)所産生之欲望. ③爲六欲天之略稱. (參閱六欲天1291)
【육욕사선六欲四禪】
p1291-下→ 指欲界之四大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等六天, 及色界之初禪天․二禪天․三禪天․四禪天等四天. [俱舍論卷八](參閱三界584․六欲天1291)
【육욕천六欲天】
p1291-上→ 指欲界之六天. 卽:(一)四大王天(梵 Cāturmahārājakāyika-deva), 又作大王天․四王天. 有持國․增長․廣目․多聞等四王及其所部之天衆. 身量爲四分之一俱盧舍, 以人間五十歲爲一晝夜, 定壽五百歲. (二)三十三天(梵 Trayastriṃśa), 又作忉利天. 帝釋天在中央, 其四方各有八天, 合爲三十三天. 身量爲半俱盧舍, 以人間百歲爲一晝夜, 定壽一千歲. (三)焰摩天(梵 Yāma), 又作夜摩天․炎摩天․時分天. 其主稱須夜摩天(梵 Suyāma_devarāja). 身量爲四分之三俱盧舍, 以人間二百歲爲一晝夜, 定壽二千歲. (四)兜率天(梵 Tuṣita), 又作睹史多天․兜率陀天․喜足天. 其主稱刪兜率陀天王(梵 Saṃtuṣita-devarāja). 身量爲一俱盧舍, 以人間四百歲爲一晝夜, 定壽四千歲. (五)化自在天(梵 Nirmāṇa-rati), 由神通力自在變作五妙欲境而受用. 又作樂變化天․無憍樂天․無貢高天․尼摩羅天. 其主稱善化天王(梵 Sunirmita-devarāja). 身量爲一又四分之一俱盧舍, 以人間八百歲爲一晝夜, 定壽八千歲. (六)他化自在天(梵 Paranirmita-vaśa-vartin), 於他所變化之欲境自在受樂. 又作他化自轉天․他化樂天․化應聲天․波羅尼蜜天. 其主稱自在天王(梵 Vaśavartti-devarāja). 身量爲一俱盧舍半, 以人間一千六百歲爲一晝夜, 定壽一萬六千歲. 此中四王天在須彌山之半腹․忉利天在須彌山之頂上, 故稱爲地居天;夜摩天以上之四天及色界諸天, 住於三十三天之上方空間, 故稱爲空居天. 又此六欲天雖於欲境有三種受用之別, 然猶爲受欲之類, 故稱欲生(梵 kāmotpatti). [長阿含經卷二十․俱舍論卷八․卷十一․大智度論卷九․成唯識論卷五](參閱三界584)
【육용사六榕寺】
p1299-中→ 位於廣州市. 建於南北朝時代, 初名寶莊嚴寺, 後改名長壽寺, 又改爲淨慧寺. 北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蘇東坡路過該寺, 對環寺六株巨榕頗感讚歎, 親題六榕二字, 自明代以後改稱六榕寺. 禪宗六祖得五祖弘忍所傳衣鉢後, 一度居於該寺, 示寂後, 弟子造銅像供於六祖堂內. 寺中主要之建築尙有觀音殿及舍利塔. 舍利塔又稱花塔, 建於梁武帝大同三年(537), 爲遠近馳名之古塔, 共八角九級, 內塔有十七級, 高二十七丈, 係廣州最高之塔. 塔內供有佛像八十八尊, 最上層裝置一座雕鏤千佛之銅柱, 重達千斤. 塔尖有金葫蘆, 高數丈, 連同四周鐵鏈共八千斤. 登塔遠眺, 全市景色盡收眼底. 寺中供有淸聖祖康熙二年(1663)所鑄銅佛像三尊及銅觀音像一尊, 皆爲具有藝術價値之歷史文物.
【육월회六月會】
p1254-下→ 又作山家會․傳敎會. 爲日本天台宗之重要法會, 卽於日本傳敎大師最澄之忌日─六月四日, 所擧行之法會. 自最澄入滅之次年弘仁十四年(823)始, 開講法華經, 後稱廣學豎義, 竝加上論義問答. 延長七年(929)以後, 與十一月之霜月會合倂, 每五年擧行一次. 又依慣例, 在六月會時, 擧行論義與和讚.
【육위六位】
p1263-下→ 爲菩薩修行過程之六階位. 卽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佛地位. 舊譯華嚴經說六位, 新譯華嚴則另有等覺位之名, 而總稱爲七位. [華嚴五敎章卷二․十住心廣名目卷五]
【육위심소六位心所】
p1264-上→ 心所乃從屬於心王而起之心作用, 依其性質, 可分類爲六種. 有大․小乘之別. (一)受小乘有部之敎系, 俱舍家立四十六心所, 分爲大地法․大善地法․大煩惱地法․大不善地法․小煩惱地法․不定地法等六位. (1)大地法, 指遍一切心品而起者, 卽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三摩地等十種心所. (2)大善地法, 指遍一切善心而起者, 卽信․不放逸․輕安․捨․慚․愧․無貪․無瞋․不害․勤等十種心所. (3)大煩惱地法, 指遍一切不善․有覆無記等煩惱法而起者, 卽癡․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擧等六種心所. (4)大不善地法, 指遍不善之心品而起者, 卽無慚․無愧等二種心所. (5)小煩惱地法, 指自體不善及有覆無記, 而於一切心品不遍起者, 卽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等十種心所. (6)不定地法, 指不決定入前五位者, 卽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等八種心所. 列表如下: 大地法十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三摩地 大善地法十信․不放逸․輕安․捨․摲․愧․無貪․無瞋․不害․勤 六位 大煩惱地法六癡․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悼擧六十四 大不善地法二無慚․無愧 小煩惱地法十忿․覆․慳․嫉․惱․害․恨․諂․誑․憍 不定地法八尋․伺․睡眠․惡作․貪․瞋․慢․疑 (二)大乘唯識家立五十一心所, 分爲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等六種. (1)遍行心所, 指於一切性․一切地․一切時․一切俱生起之心所, 卽觸․作意․受․想․思等五種心所. (2)別境心所, 指於一切性․一切地得起, 於境有起有不起之心所, 卽欲․勝解․念․定․慧等五種心所. (3)善心所, 指其性善, 唯起於善心品之心所, 卽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等十一種心所. (4)煩惱心所, 指根本煩惱, 卽貪․瞋․癡․慢․疑․惡見等六種心所. (5)隨煩惱心所, 指隨從根本煩惱而起之心所, 卽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擧․失念․不正知․散亂等二十種心所. (6)不定心所, 指不入於前五位之心所, 卽悔․眠․尋․伺等四種心所. 列表如下: 遍行五觸․作意․受․想․思 別境五欲․勝義․念․定․慧 善十一信․精進․慚․愧․無貪․無瞋․無癡․輕安․不放逸․行捨․불해五 六位煩惱六貪․瞋․癡․慢․疑․惡見十 隨煩惱二十-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 一 ․放逸․惛沈․悼擧․失念․不正知․散亂 不定四悔․眠․尋․伺
【육유六喩】
p1293-上→ 指六種譬喩. 如金剛經謂世間諸法乃是空而無常, 而以夢․幻․泡․影․露․電爲喩. 淨名經則以幻․電․夢․炎․水中月․鏡中像等爲喩. 觀佛三昧海經將念佛三昧之殊勝功德喩爲長者之閻浮檀那紫金․王之寶印․長者之如意珠․仙人之善咒․力士之髻珠․劫末之金剛山.
【육이六夷】
p1259-中→ 六波羅夷之略稱. 大乘之十波羅夷中, 除大小乘共說之四波羅夷者. 指酤酒戒․說四衆過戒․自讚毁他戒․慳惜加毁戒․瞋心不受悔戒․謗三寶戒.
【육이부동모六耳不同謀】
p1262-中→ 指三人無法保全祕密. 其義轉爲禪家敎導弟子之警語, 意謂耳食之學, 無益於道. 景德傳燈錄卷六(大五一․二四八上):洪州泐潭法會禪師問馬祖:『如何是西來祖師意?』祖曰:『低聲近前來. 』師便近前, 祖打一摑, 云:『六耳不同謀, 來日來. 』
【육인六因】
p1256-下→ 梵語 ṣaḍ-hetavaḥ ①將一切法之因分爲六種, 卽:(一)能作因(梵 kāraṇa-hetu), 又作所作因․隨造因. 卽某物生時, 凡一切不對其發生阻礙作用之事物, 皆爲某物之能作因, 其範圍至廣. 又分兩種:(1)自法生時, 給與勝力而助長者, 稱爲與力, 如眼根生眼識, 或如大地之生草木, 乃有力之能作因, 然僅限於有爲法. (2)自法生時, 無所障礙, 令之自在而生者, 稱爲不障, 如虛空之於萬物, 乃無力之能作因, 通於一切無爲法. 此因所得之果稱增上果. (二)俱有因(梵 sahabhū-hetu), 又作共有因․共生因. 爲俱有果之因, 亦分二種:(1)輾轉同時互爲因果者, 稱爲互爲果俱有因, 如三杖之互相依持而立. (2)多法同時爲因而得同一果者, 稱爲同一果俱有因, 如三杖互相依持以支持一物. 此因所得之果稱士用果. (三)同類因(梵 sabhāga-hetu), 又作自分因․自種因. 謂過去與現在之一切有漏法, 以同類相似之法爲因, 故稱同類因. 如善法爲善法之因, 乃至無記法爲無記法之因. 此同類之名, 就善惡之性而立, 非就色心等之事相. 此因所得之果稱等流果. (四)相應因(梵 samprayukta-hetu), 謂認識發生時, 心及心所必同時相應而起, 相互依存, 二者同時具足同所依․同所緣․同行相․同時․同事等五義, 故稱相應因. 此因所得之果稱士用果. (五)遍行因(梵 sarvatraga-hetu), 又作一切遍行因. 特指能遍行於一切染汚法之煩惱而言. 與上記之同類因爲前後異時之因果法, 然同類因通於一切諸法, 而遍行因則由心所中之十一遍行遍生一切之惑, 故稱遍行因. 所謂十一遍行, 卽逆於四諦之理的諸煩惱中, 苦諦下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疑․無明等七者, 與集諦下之邪見․見取見․疑․無明等四者, 此十一煩惱卽一切煩惱生起之因. 此因所得之果稱等類果. (六)異熟因(梵 vipāka-hetu), 又作報因. 特指能招致三世苦樂果報之善惡業因. 如以五逆之惡法感地獄之報, 以十善之有漏善招天上之果. 彼天上與地獄之果皆非善非惡, 而係無記性. 如此以善因惡因皆感無記之果, 因果異類而熟, 故其因稱爲異熟因, 所得之果稱異熟果. [俱舍論卷六․發智論卷一․大毘婆沙論卷十六至卷二十一․雜阿毘曇心論卷二․入阿毘達磨論卷下․俱舍論釋頌疏義疏卷中本](參閱因2269). ②將無始以來之妄想習因分爲六種:(一)當有因, 又作當因. 妄想之識(因)招當有之果報. (二)相屬因, 又作相續因. 一念之妄心, 內依八識, 外緣六塵, 作業招果, 現行薰種子, 種子起現行, 三世相續而不絶. (三)相因, 前念滅後念續生之善惡業相. (四)能作因, 又稱作因. 諸識轉變而生諸法. (五)顯了因, 又稱了因․顯示因. 由妄想之故, 所作之事生, 能作如燈, 所作如色, 顯現分明. (六)觀待因, 又稱待因․相待因. 妄想滅時, 涅槃生起. 待妄想斷盡而生, 故稱爲相待. [大乘入楞伽經卷二․入楞伽經卷三․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 ③因明用語. 因明三支作法中, 第二之因(理由)分爲二類六種. 二類爲生因․了因. 能生諸法者, 稱爲生因, 如穀麥之種子, 能生根發芽;以智慧照了法性之理, 爲輔助生成之資緣者, 稱爲了因, 如燈之照物, 了了可見. 此生因․了因各有言․智․義三層, 故合稱六因. 卽:(一)言生因, 卽立者(立論者)所用以擧因之言語, 敵者(問難者)依之而能生解. 如立者言所作性故(因), 敵者聞之, 藉以了悟聲是無常(宗), 故稱生因. (二)智生因, 卽指立者起言之智;蓋智爲立言之本, 故此智卽是言生因之因, 稱爲智生因. 立者擧所作性故(因)之前, 必已知聲是無常, 亦已知聲之所以無常, 乃聲是所作之故. (三)義生因, 有二義:(1)道理義, 指言語中所涵之意義, 亦卽聲是所作之理. (2)境界義, 乃言語所指之對象, 亦卽聲是所作之事實. 言語所以能使人了悟, 全靠其所涵之意義及所指之對象, 故言語之義亦歸入生因. (四)智了因, 指敵者之智慧與知識而言. 敵者能解立者之言, 了悟所說之宗與因, 全知知識, 故稱智了因. (五)言了因, 指立者能立之言(如所作性故), 敵者依此言了解所立(如聲是無常). 敵者若無智慧, 誠然不會了悟, 然若僅有智而無立者言語之啓發, 依然無從了悟. 敵者之智必待立者之言語刺激, 而後始能發揮了悟之作用, 言爲智了因之因, 故亦爲了因. (六)義了因, 指立者能立之言所詮之義. 如以所作性故例, 卽指其所涵之義理與其所指之對象. 敵者所以能了悟聲之爲無常, 是靠所作性故所表示之意義. 義爲智了因之因, 故亦爲了因. 六因之分別依據, 乃其功用;若以體別爲依據, 則僅有四種. 智生因中之智, 爲立者之智;智了因中之智, 爲敵者之智, 其體各異, 不能歸倂. 言生因中之言與言了因中之言, 同指立者所用之言語;義生因中之義與義了因中之義, 同爲立者言語所包含之意義. 以故言生因與言了因原爲一體, 義生因與義了因亦是一體, 故六因僅有四體. 六因之間, 有層層之因果關係. 就生因方面言, 必須立者有智, 方能認識義理, 竝且用言語來表達, 故智生因乃言義二生因之因, 言義二生因乃智生因之果. 言義二生因雖同爲智生因之果, 然二者亦存因果關係. 立者知曉義理之後, 始用言語表達, 故義生因又爲言生因之因, 言生因爲義生因之果. 就了因方面言, 立者之言語與其所涵之義理, 引發敵者之智, 令其了悟正理, 故言了因與義了因同爲智了因之因, 智了因爲言義二了因之果. 敵者聽了立者所說之言語, 方得體會其中所涵之義理, 故言了因又爲義了因之因, 義了因爲言了因之果. 六因之中, 因明最重視言生因與智了因. 立者雖有充分之理由證明自家之主張, 然若黙而不說, 敵者無從知其理由如何, 更無從信其宗體之確能成立. 故欲使敵者領悟, 須將自家理由明白說出. 敵者聽聞立者表示理由之言語, 始能發生正智. 言生因乃令敵者了悟之根本所在, 故因明稱之爲正生, 智義二生因處於輔助地位, 故稱爲兼生. 就了因而言, 敵者所以能了悟, 在於自家之有智, 否則言與義無從爲之啓發, 故智了因可說爲正了, 其餘二了因爲兼了. [因明入正理論卷上末․因明論疏瑞源記卷二․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
【육인六忍】
p1265-下→ 相應於菩薩階位之六種法忍. 卽:(一)信忍, 別敎菩薩於十住位中修習空觀, 信一切法悉皆空寂, 能於空法忍可忍證, 故稱信忍. (二)法忍, 別敎菩薩於十行位中修習假觀, 雖知一切法空無所有, 而能假立一切法, 化諸衆生, 於假法中忍可忍證, 故稱法忍. (三)修忍, 別敎菩薩於十迴向位中修習中觀, 知一切法事理融和, 於中道中忍可忍證, 故稱修忍. (四)正忍, 別敎菩薩於十地位中次第正破十品無明之惑, 於中道之理忍可忍證, 故稱正忍. (五)無垢忍, 別敎菩薩於等覺位中斷除無明惑染, 而於自性淸淨心體忍可忍證, 故稱無垢忍. (六)一切智忍, 別敎妙覺果佛, 斷十二品無明惑盡, 徧知一切中道之法, 而於此法忍可忍證, 故稱一切智忍. 又智, 知之意. 十二品, 謂十地等覺妙覺所斷之惑, 各有一品.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參閱忍2889)
【육일심六一心】
p1240-下→ 專修五正行之一心及正定業之一心專念, 六者合稱六一心. 五正行, 指一心專讀誦․一心專觀察․一心專禮佛․一心專稱佛名․一心專讚嘆供養. 正定業則指一心專念彌陀名號. [愚禿鈔卷下]
【육입六入】
p1240-下→ 又作六處. 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或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 六根爲內之六入, 六境爲外之六入, 總稱十二入, 亦作十二處. 入者, 涉入․趨入之義;處者, 所依之義. 此六根六境互相涉入而生六識, 故稱入;六根六境爲生六識之所依, 故稱處. [大乘義章卷四․法界次第卷中之下]
【육자경법六字經法】
p1262-上→ 係密敎根據六字神咒經․請觀音經, 爲祈求調伏或息災所行之修法. 又稱六字法․六字供․六字神咒․大吉祥六字章句. 六字, 係指六觀音之名字, 卽觀音部之主要六尊觀音:聖觀音․千手․十一面․馬頭․如意輪․准胝(或不空羂索), 竝非指陀羅尼之字數爲六(如大乘莊嚴寶王經所說之觀世音菩薩之小咒唵嘛呢叭口爾吽, 卽稱六字陀羅尼). 以上係日本臺密或東密之說. 關於修六字經法所供奉之本尊, 有諸種異說, 或謂修息災法時, 以聖觀音爲本尊;修調伏法時, 以黑六字明王爲本尊. (參閱黑六字明王5378)
【육자공六字供】
p1261-上→ 又作六字法․六字護摩. ①又作六字經法. 據六字神咒經․請觀音經以調伏或息災爲目的之修法. 六字者在六字神咒經稱六字咒․六字神咒, 在請觀音經稱大吉祥字章句. 然陀羅尼之字數不必限於六字, 六字乃是對利益六趣之六觀音之名而稱者. 以上係日本臺密或東密之說. ②指文殊之六字法. 卽念誦唵縛鷄淡納莫六字眞言而祈念文殊菩薩之修法. [文殊師利菩薩六字咒功能法經]
【육자다라니六字陀羅尼】
p1261-中→ 陀羅尼卽眞言. ①六字章句陀羅尼之簡稱. 爲請觀世音菩薩消伏毒害陀羅尼咒經所說之陀羅尼. 此眞言不止六字, 然其主要眞言爲六字. 念此陀羅尼不僅能離六道之苦, 復得六妙門使六根安定, 故稱六, 竝非取於字句之數. ②觀音菩薩之六字眞言. 又稱六字大明咒. 六字爲唵嘛呢叭口爾吽(oṃ maṇi padme huṃ), 大乘莊嚴寶王經盛讚此六字眞言有不可思議功德, 西藏人最信此眞言, 男女無不念誦之. (參閱六字大明咒1260). ③文殊菩薩之六字眞言. 據種種雜咒經載(大二一․六三九下):六字陀羅尼咒『唵縛鷄淡納莫』(中略). 誦此咒, 可滅一切罪, 生一切善.(參閱六字文殊菩薩1260). ④佛對阿難所說之六字眞言. 有三種:(一)爲救阿難之女難而說者, 卽六字咒王經及摩登伽經所說. (二)爲救阿難之病難而說者, 卽聖六字增壽大明王陀羅尼經所說. (三)爲以阿難爲對告衆之聖六字大明王陀羅尼經所說.
【육자대명주六字大明咒】
p1260-上→ 梵語 vidyā-ṣaḍakṣarī 原爲喇嘛敎徒所稱唱之觀世音菩薩之心咒, 後廣爲一般佛敎徒所誦持. 卽指唵 嘛 呢 叭 口爾 吽(oṃ maṇi padme hūṃ) 六字眞言, 乃表示歸依蓮華上之摩尼珠之義. 此眞言爲阿彌陀佛讚歎觀世音菩薩(蓮華手菩薩)之語, 爲一切福德智慧及諸行之根本. 西藏密宗寶典 Maṇi Kambum 中說六字大明咒之由來, 謂依此六字能閉六道生死之門, 意卽唵字閉諸天, 嘛字閉修羅, 呢字閉人間, 叭字閉畜生, 口爾字閉餓鬼, 吽字閉地獄. 此外, 大乘莊嚴寶王經中亦詳解此咒. (參閱唵嘛呢叭口爾吽4417)
【육자六字】
p1260-上→ ①六字名號之略稱.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 爲六字之名號, 卽如來成正覺之果號. ②指六字陀羅尼. 凡有四類, 卽:(一)觀音之六字章句陀羅尼, (二)觀音之六字眞言, (三)文殊之六字眞言, (四)佛爲救阿難之女難․病難及僅以阿難爲對告衆而說三種之六字大明. (參閱六字陀羅尼1261)
【육자명호六字名號】
p1260-下→ 又作六字洪名. 卽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名號. 南無卽禮拜․皈依之義;南無阿彌陀佛者, 卽表皈依阿彌陀佛之義. 據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段載, 如是至心不絶聲, 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以稱佛名之故, 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罪. 所謂南無佛者亦見於法華經. 經典中對象限定於阿彌陀佛者(卽稱南無阿彌陀佛), 惟限於前引之觀無量壽經一文. 善導特重此南無阿彌陀佛之稱, 將之連結無量壽經第十八願(大一二․二六八上):設我得佛, 十方衆生至心信樂, 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所說, 解作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之義. 故將稱六字名號作爲往生西方淨土諸行因之最上位. [觀經疏玄義分․顯淨土眞實敎行證文類卷二]
【육자문수보살六字文殊菩薩】
p1260-中→ 以唵縛鷄淡納莫六字爲眞言之文殊菩薩. 又作六字文殊․文殊六字. 此菩薩住於滅罪調伏之三昧, 其眞言有六字, 故稱六字文殊. 依陀羅尼集經卷六載, 六字文殊之形像爲金色童子形, 首戴天冠, 跏坐蓮花, 左手仰掌當胸, 右手結說法印, 觀音與普賢二大菩薩隨侍兩側. 其種子爲□(vaṃ), 三昧耶形爲梵篋, 印契爲大三鈷印. 又爲往生極樂或求長壽, 以此菩薩爲本尊所修之法, 稱爲六字文殊法, 亦稱文殊六字法. [文殊師利菩薩六字咒功能法經․六字神咒經․圖像抄卷五]
【육자석의六字釋義】
p1262-上→ 硏究闡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意義之論題. 唐代善導大師於觀無量壽佛經疏玄義分中解釋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之意義, 詳明經中所說下下品劣機所以得卽時往生之理由;蓋當時攝論家認爲下下品之往生乃是以方便語而說卽時往生而已, 實則相當於攝大乘論四意中之別時意趣(亦卽爲往生之遠因);善導對此加以駁斥, 而主張下下品之稱念彌陀名號, 由於願行皆具足, 故能卽時往生. 蓋善導由此闡發念佛往生之深義, 故後世淨土敎徒奉爲最重要之釋義論題. 觀無量壽佛經疏卷一(大三七․二五○上):今此觀經中, 十聲稱佛卽有十願十行具足. 云何具足?言南無者卽是歸命, 亦是發願迴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卽是其行, 以斯義故, 必得往生.(參閱別時意會通2798)
【육자하림법六字河臨法】
p1261-中→ 又作河臨六字法. 謂於河中修觀音之六字法. 依瞿醯經補闕品(大一八․七七二中):或於水上密布淨板, 如法埿塗 於上而作, 如水中行尊及鼓音尊曼荼羅者, 應于水上作也.日本臺密亦行此法, 係日僧圓仁自唐傳入者, 其後東密亦傳之.
【육작六作】
p1265-上→ 卽行․住․坐․臥四威儀加上語․黙二者. 摩訶止觀卷二(大四六․一五下):若有諸塵, 須捨六受, 若無財物, 須運六作.(參閱四威儀1728)
【육재일六齋日】
p1311-下→ 又作六齋. 謂每月淸淨持戒之六日. 卽白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 黑月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僧衆每月於此六日須集會一處, 布薩說戒. 在家二衆於此六日受持一日一夜八關齋戒. 印度自古傳說鬼神每於此六日伺機害人, 故至此等日中, 遂盛行沐浴斷食之風, 其後佛敎沿用此一行事, 竝謂於此六日, 四天王必下降世間, 探査人間之善惡. [雜阿含經卷四十․四天王經․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七․十誦律卷五十七](參閱布薩1910․齋日6545)
【육적六賊】
p1297-下→ ①指産生煩惱根源之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 六塵以眼等六根爲媒, 能劫奪一切善法, 故以賊譬之. [楞嚴經卷四․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三․最勝王經卷五]. ②以六賊譬六根之愛喜. 雜阿含經卷四十三(大二․三一三中):士夫!內有六賊, 隨逐伺汝, 得便當殺(中略)六內賊者, 譬六愛喜.
【육전의六轉依】
p1312-上→ 轉依, 卽轉捨下劣之所依而證得勝淨者. 法相宗依所得位之別, 將轉依分爲六種:(一)損力益能轉, 卽資糧․加行二位之轉依. 此二位修習勝解而有慚愧心, 故減損本識中染種子之力而增益淨種子之勢力, 雖未斷滅煩惱障與所知障之種子, 未證轉依, 然以漸伏現行, 故亦稱爲轉. (二)通達轉, 卽通達位之轉依. 以見道無分別智斷分別起二障之粗重, 證得一分眞實之轉依. (三)修習轉, 卽修道位之轉依. 由數度修習十地之無分別智, 漸斷俱生起二障之粗重, 次第證得眞實之轉依. (四)果圓滿轉, 略稱圓滿轉, 乃究竟位之轉依. 成就三大阿僧祇劫之難行, 金剛喩定現前時, 於無間道斷一切粗重, 永除惑障, 於解脫道證得菩提․涅槃, 爲成就佛果圓滿之轉依. (五)下劣轉, 卽二乘位之轉依. 二乘以自利之念厭苦欣寂, 唯能通達生空眞如, 已斷煩惱障之種子而未斷所知障種子, 僅得生空之理智. (六)廣大轉, 乃大乘位之轉依. 爲利他之故, 趣大菩提, 不厭欣生死涅槃, 通達二空眞如之理, 斷除一切二障之種子, 頓證大菩提․大涅槃. [攝大乘論本卷下果斷分․成唯識論卷十․攝大乘論釋卷九(無性)․成唯識論述記卷十末․唯識論同學鈔卷十之二․百法問答鈔卷八]
【육정六正】
p1255-中→ 佛之言說盡離邪妄, 故善導在觀經疏散善義中擧出佛所有之言說有六義, 卽:正敎․正義․正行․正解․正業․正智. 日本親鸞於所著愚禿鈔中, 稱之爲六正.
【육정六情】
p1291-上→ ①卽六根. 舊譯經論多譯六根爲六情. 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皆具有情識, 故稱六情. [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二․中觀論疏卷四末六情品]. ②指喜․怒․哀․樂․愛․惡等六種感情.
【육조단경六祖壇經】
p1286-下→ 全一卷. 全稱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又稱法寶壇經․壇經. 六祖慧能述, 法海集, 元代宗寶編. 收於大正藏第四十八冊, 其敦煌寫本亦收於同冊. 爲禪宗六祖慧能於韶州大梵寺之說法內容, 由其弟子法海集錄而成. 共分十門:(一)行由, 敘說六祖之行蹟․得法緣由, 及對法性寺印宗所說之法要. (二)般若, 謂識自性卽般若, 卽可見性成佛. (三)疑問, 乃應韋刺史之質疑, 就達磨與梁武帝之問答, 闡釋無功德之義, 又辨明念佛往生唯心淨土之旨, 竝針對在家修行者之問, 示以無相頌. (四)定慧, 解說此法門以定慧爲本, 卽住於定慧不二之一行三昧. (五)坐禪, 於外之一切善惡境界, 心念不起, 稱爲坐;於內了見自性不動, 稱爲禪. (六)懺悔, 解說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等五香, 此香各自內熏, 非向外覓, 稱爲無相懺悔. 又明示四弘誓願․無相三歸戒之旨, 而謂見得自性, 乃眞懺悔. (七)機緣, 記述六祖爲無盡藏尼․曹叔良․韶州法海․洪州法達․壽州智通․信州智常․廣州智道․靑原行思․南嶽懷讓․永嘉玄覺․河北智隍等所擧示之禪要. (八)頓漸, 謂法本一宗, 原無頓漸, 然以人有利鈍之差異, 故産生頓漸旨趣之別. 又敘述六祖爲吉州志誠, 就戒定慧之觀點, 擧示與神秀敎示之差異. 竝敘及接化江西志徹․荷澤神會之緣由. (九)宣詔, 記載固辭唐中宗神龍元年(705)迎請之宣詔, 竝爲敕使薛簡指示禪法. (十)付囑, 先擧示三科三十六數之法門, 次揭示眞假動靜之偈, 末述自過去七佛․西天東土三十二祖以迄慧能之傳承次第, 竝囑以遞代流傳, 莫令乖誤. 本書初係法海奉韶州刺史韋璩之命集錄而成, 然後人多所節略, 而未能見祖意之大全, 元代德異乃探求諸方, 得其全文, 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於吳中休休庵上梓. 翌年, 宗寶更校讎三種異本, 正其訛誤, 詳其節略, 竝新增入弟子請益機緣, 而豫印行. 卷首竝附德異之序․宋代契嵩之贊, 卷尾附法海等所集之六祖大師緣起外紀․歷朝崇奉事蹟․柳宗元之賜諡大鑑禪師碑․劉禹錫之大鑑禪師碑․佛衣銘及編者後跋. 關於本書作者之問題, 曾掀起三․四十年來學術界之論諍, 其起因係由於胡適於民國十九年(1930)先後發表荷澤大師神會傳․壇經考之一─跋曹溪大師別傳, 主張壇經之作者非爲六祖慧能, 而係其弟子神會. 此說大違傳統之觀點:壇經乃六祖所說, 法海所記;遂引起錢穆․楊鴻飛等兩派之論戰. 印順亦於民國六十年出版中國禪宗史一書, 詳駁此三․四十年來中外學者之論點. 胡適之主要論據爲:(一)現存最古老之壇經─敦煌古本, 强烈暗示神會乃慧能之唯一傳人, 如經中六祖曾謂(大四八․三四四上):吾滅後二十餘年, 邪法遼亂, 惑我宗旨, 有人出來, 不惜身命, 弟佛敎是非, 豎立宗旨.依其考證, 慧能滅後二十餘年, 正爲神會於滑臺大雲寺召開無遮大會, 批判北禪之際, 故有此說. 經中又謂(大四八․三四三下):大師先天二年八月三日滅度, 七月八日喚門人告別, (中略)六祖言:『神會小僧卻得善等, 毁譽不動, 餘者不得. 』古本中不提懷讓․行思, 而單論神會, 竝謂餘者不得. (二)韋處厚興福寺大義禪師碑銘謂:洛者曰會, 得總持之印, 獨曜瑩珠, 習徒迷眞, 橘枳變體, 竟成壇經傳宗, 優劣詳矣!壇經旣爲神會門下習徒所作, 此書當必出神會一系. (三)敦煌本壇經與神會之作品神會語錄, 多所雷同, 如:(1)二者皆主張定慧一體. (2)二者對坐禪之解說皆相同. (3)闢當時禪學論, 二者皆批判看心․看淨之禪學, 胡適以爲看心․看淨乃神秀弟子普寂與降魔之主張, 而壇經與神會語錄則係爲批駁此一主張而作. (4)二書皆宗重金剛經. (5)對無念皆有相同解說. 針對胡適之論點, 印順於其中國禪宗史一書中, 豫以批駁:(一)對壇經暗示神會乃慧能唯一傳人之反駁, 謂敦煌本確爲現存最古老版本, 竝受神會門下之宗重, 但於其前, 尙有更古老之曹溪古本, 爲法海等所集錄, 乃敦煌本之底本, 故壇經非神會所作. 印順竝擧出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所述, 慧忠早於西元七五○頃, 已見壇經被添糅南方宗旨, 此與神會思想全然不同, 此尙明顯存於敦煌本壇經中, 故曹溪古本之存在當無疑議. (二)對壇經傳宗之反駁, 以爲胡適誤解壇經傳宗之文義, 胡適所擧習徒迷眞(中略), 優劣詳矣一語, 應解釋爲:神會之習徒迷眞向俗, 如橘逾淮而爲枳(胡適原文爲柘), 竟演變成以壇經爲傳宗之依約, 而失卻傳法─黙傳心印之實質, 徒換來傳授壇經之形式(當時師徒傳法須附帶傳授一卷壇經作憑證);故神會爲優, 其門下爲劣. (三)對壇經與神會語錄內容雷同之反駁:(1)就闢當時禪學論, 當時看淨․看心之禪風乃四祖道信以來所本有, 而非普寂․降魔首倡, 故不應以此二書皆批判此種禪風而推斷此乃爲批駁普寂等而作, 更不應進而據以斷定壇經乃神會所作. (2)就論金剛經而論, 禪門之宗重般若經, 乃源自道信之宗重文殊說般若經;慧能之宗重金剛經, 乃繼承此一傳統而已, 竝列擧文證說明眞正偏重金剛經者, 非爲慧能而是神會之語錄. 否定胡適主張二者皆重金剛經, 故壇經爲神會作品之說. (3)對無念之反駁, 壇經之無念乃直指本來解脫之一念, 爲肯定的;而神會之無念則偏於否定之不作意, 二者完全不同. (4)壇經之坐禪爲於外之一切境界心念不起, 肯定念之存在, 而强調不著外境;神會語錄之坐禪則以念不起爲坐, 爲不作意之消極意義, 二者截然不同. (5)前述各點已足證明壇經非神會所作, 故二者雖皆有定慧等主張, 然其先後已判然有別. 就現存最古之敦煌本壇經言, 其主要思想爲:(一)見性成佛, 此佛性卽眞我, 具有:衆生本具足․衆生之眞我․具足無量功德․能生萬法等四種特性. (二)無相爲體․無住爲本․無念爲宗, 此爲般若思想之展開, 此三者係具體之修行方法, 以遣除一切執著而達無煩惱之解脫境界. 壇經之中心思想竝非止於此, 尤其是較晩之至元本壇經, 然皆爲此二大中心思想之衍生, 如:(1)不落階級之頓悟說, 指不須方便卽可開悟, 爲見性成佛之衍生. (2)不立文字(敎外別傳)之慢經․慢敎說, 後期禪宗乃極端慢經․慢敎者, 尤以南嶽下之洪州宗及靑原下之石頭宗爲甚. 更進而喝佛罵祖, 此乃從不立文字演變而來, 主要受牛頭宗之影響. (三)禪宗之道家化, 此主要受江左牛頭禪影響所致, 注重實行之禪學, 主要思想爲:空爲道本․無心合道;空旣爲萬物之本, 故一切本自解脫․本自合道, 如此則無需經敎․禮佛. 此種放任․無爲․老莊化之禪, 使禪宗脫離煩瑣之儀式敎條而更形興盛, 更富中國色彩. 唐代之有禪宗, 不僅是佛學之革新, 其後更成爲宋代理學之先河, 而六祖則爲此一大轉捩中之關鍵人物, 壇經更是一部扭轉乾坤之偉構. 至於其版本:(一)敦煌寫本, 全稱南宗頓敎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 慧能弟子法海集記. 全一卷, 凡五十七節, 不分品目. 爲各種版本中之最古本. (二)日本興聖寺本, 題爲六祖壇經, 晩唐僧惠昕編於宋太祖乾德五年(967). 據邵齋讀書志․文獻通考所載, 惠昕所編共有三卷十六門, 然現存者僅有二卷十一門, 爲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晁子健翻刻於蘄州, 留傳日本, 由興聖寺再行刻印. 此外, 眞福寺本․金山天寧寺本․大乘寺本皆屬此一版本. (三)曹溪原本, 全稱六祖大師法寶經曹溪原本. 全一卷, 十品. 二萬餘字, 比敦煌寫本字數多一倍. 不著撰人(亦有版本署門人法海錄). 有人據宋吏部侍郞郞簡所撰之六祖壇經序:會沙門契嵩作壇經序, 因謂嵩師曰:『若能正之, 吾爲出財模印, 以廣其傳. 』更二載, 嵩果得曹溪古本, 校之勒成三卷.而謂此版本爲契嵩所改編, 亦有認爲此卽元代僧德異於至元二十七年之刊印本. (四)卽至元二十八年宗寶之改編本. 全一卷, 十品, 品目與前本不盡相同, 然文字大致相同, 此爲常見之流行本. 民國三十三年, 普慧大藏經刊行會刊印以上四種版本之合編本. 本書之注疏極多, 較重要者有:法寶壇經贊一卷(契嵩)․註法寶壇經海水一滴五卷(天柱)․法寶壇經節錄(袁宏道)․六祖法寶壇經解(李卓吾)․法寶壇經要解(亘璇)․法寶壇經肯窾五卷(益淳)․法寶壇經講義一卷(靑巒)․六祖法寶壇經箋註一冊(丁福保)․六祖壇經生苔帚三卷(無著道忠). [景德傳燈錄卷五․釋門正統卷八․曹溪大師別傳後記․東域傳燈目錄卷下․禪籍志卷上․金剛經と六祖壇經の硏究․禪學思想史卷上․六祖壇經硏究論集(現代佛敎學術叢刊第一冊)]
【육조六祖】
p1286-中→ ①禪宗六代祖師之統稱, 卽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或指北宗禪之神秀). [大藏法數卷三十八]. ②指禪宗第六代祖師, 卽慧能. 南海新興(廣東新興)人, 俗姓盧. 幼喪父, 家貧, 鬻薪事母. 偶聞誦金剛經, 萌出家之志, 遂投五祖弘忍座下, 竝嗣其法, 後於韶陽曹溪寶林寺樹立法幢, 大弘禪宗頓悟之旨, 爲達摩祖師入東土後之第六代祖師, 世稱六祖大師. (參閱慧能6040)
【육조六粗】
p1292-中→ 又作六麤․六麤相. 衆生迷妄之生起次第係由根本無明而生出三種細微之相(稱爲三細), 復緣三細中現相之境界而生起六種粗顯之相, 稱爲六粗. 卽:(一)智相, 謂不能了知現識所現之境界乃自識所現之幻影, 妄生智慧而分別諸法. 爲俱生起之法執. (二)相續相, 謂依智相之分別, 於愛境生樂覺, 於不愛境生苦覺等, 種種迷妄相續不斷. 爲分別起之法執. (三)執取相, 謂不能了知苦樂等境爲虛妄不實, 常緣念其境界, 住持苦樂, 於心起著. 爲俱生起之煩惱. (四)計名字相, 謂依前之顚倒, 於所執相上更立名字, 計度分別. 爲分別起之煩惱. (五)起業相, 謂著相計名, 遂發動身口, 而造種種善惡諸業. (六)業繫苦相, 謂繫於善惡之業而感生死之苦果, 不得自在. 六粗之中, 前四相爲惑因, 第五相爲業緣, 第六相爲苦果. [大乘起信論․大乘起信論義疏卷上之下](參閱三細六粗617)
【육족론六足論】
p1267-下→ 梵名 Ṣaḍpadaśāstra. 小乘有部宗之六部根本論藏. 卽:(一)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 二十卷, 舍利弗造, 唐代玄奘譯. (二)阿毘達磨法蘊足論, 十二卷, 大目犍蓮造, 玄奘譯. (三)阿毘達磨施設足論, 大迦多衍那造, 未傳譯. (四)阿毘達磨識身足論, 十六卷, 提婆設摩造, 玄奘譯. (五)阿毘達磨品類足論, 十八卷, 筏蘇蜜多羅(世友)造, 玄奘譯. (六)阿毘達磨界身足論, 三卷, 筏蘇蜜多羅造, 玄奘譯. 以上前三論造於佛世, 後三論爲佛滅後所作, 皆屬一切有部所宗之法, 大智度論卷二稱之爲六分阿毘曇. 其後有迦多衍尼子作發智論, 法門最稱廣博, 後代論師乃以六論爲足, 發智論爲身, 謂此六論助成發智論之意. 又於上記六論之中, 品類足論有衆事分阿毘曇論十二卷之別譯本, 爲宋代求那跋陀羅所譯. 後秦鳩摩羅什所譯之舍利弗阿毘曇三十卷, 於體制與法義上頗類於集異門足論. 北宋法護等所譯之施設論七卷則爲上記施設足論之節譯本. 此外, 俱舍論釋中有關六足論之作者另有異說, 卽集異門足論之作者爲摩訶俱絺羅, 法蘊足論之作者爲舍利弗, 界身足論之作者爲富樓那. [俱舍論光記卷一本․大藏聖敎法寶標目卷八]
【육족존六足尊】
p1267-下→ 爲密敎五大明王之一. 卽大威德明王. 又作降閻魔尊. 於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 位於般若菩薩之右, 其形像, 身靑黑色, 呈忿怒形, 遍身生火焰, 具六頭六臂六足, 坐於瑟瑟座. [廣大儀軌卷中․胎藏界七集卷上](參閱大威德明王805)
【육종계六種戒】
p1301-下→ 指菩薩所受持之六種戒律. (一)迴向戒, 謂迴向一切衆生, 同成佛果. (二)廣博戒, 謂廣攝一切所學諸戒. (三)無罪歡喜處戒, 謂遠離五欲, 而於諸戒無所毁犯, 得歡喜之樂. (四)恆常戒, 謂雖盡形壽, 亦不捨棄所學諸戒. (五)堅固戒, 謂不爲一切利養恭敬․煩惱․隨煩惱等所惑動而毁壞持戒. (六)尸羅莊嚴具相應戒, 謂具足一切戒之莊嚴. [菩薩地持經卷五․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二]
【육종고행외도六種苦行外道】
p1304-中→ 指古代印度專修苦行之六種外道. 卽:(一)自餓外道, 斷食而忍饑餓者. (二)投淵外道, 寒時入深淵, 忍受凍苦者. (三)赴火外道, 以五熱燒炙其身者. (四)自坐外道, 不分寒暑, 裸身坐於露地者. (五)寂黙外道, 住於屍林塚間, 黙而不語者. (六)牛狗外道, 持守牛戒․狗戒, 盼得生天者.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六]
【육종공구六種供具】
p1302-下→ 供養佛之六種物品. 指水․塗香․花․飮食․燈明․燒香. 取之配於六度, 則水表布施, 塗香表持戒, 花表忍辱, 飮食表禪定, 燈明表智慧, 燒香表精進. [眞俗佛事編卷二]
【육종교방변六種巧方便】
p1301-上→ 菩薩化導衆生之六種善巧方便. 卽:(一)隨順巧方便, 謂菩薩隨順敎誡, 使衆生生起信樂, 說甚深微妙之法而使之易解. (二)立要巧方便, 要卽誓約. 謂菩薩與衆生立誓約, 給與衆生所求之田宅錢財等, 而使衆生受持禁戒行善法. (三)異相巧方便, 謂菩薩於敎誡不順時, 則瞋責之, 令彼畏懼, 捨惡從善. (四)逼迫巧方便, 謂菩薩對犯戒者斷絶供需, 或加以責罰, 使之脫離惡法. (五)報恩巧方便, 謂菩薩以財物施與衆生, 或使其脫離苦難, 衆生乃生報恩之心, 但菩薩不欲其世間財利, 而觀衆生供養父母乃至受持禁戒. (六)淸淨巧方便, 謂菩薩自天降生, 出家學道, 成無上菩提, 又使衆生堅固信樂, 所有惑染皆令淸淨. [菩薩地持經卷八]
【육종권인六種拳印】
p1304-下→ 密敎結手印時用以作印母之六種拳印. 卽:(一)金剛拳印, 以拇指入於掌中, 屈其餘四指作拳. (二)蓮華拳印, 屈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等四指, 以拇指壓食指外側. 又作胎拳. (三)內縛拳印, 叉手作拳, 十指皆於掌內相叉, 右手拇指置於左手拇指之上. 略稱內縛印. (四)外縛拳印, 叉手作拳, 十指於掌外相叉, 右手拇指置於左手拇指之上. 略稱外縛印. 如上四拳爲密家較常用之印母. (五)忿怒拳印, 先作金剛拳, 再豎食指․小指. (六)如來拳印, 右手在上, 結金剛拳;左手在下, 結蓮華拳, 然豎拇指入於右手中. 上記之中, 蓮華拳又稱胎藏拳․如來拳, 經軌中所稱之如來拳多指蓮華拳而言. 或謂六種拳印中, 僅以前四拳爲印母, 後二者非印母, 惟以六者均作拳狀, 故類聚之, 竝稱爲六種拳印, 而與十二合掌共爲密敎印相之基本. [大日經卷四密印品․大日經疏卷十三․大日經義釋卷十](參閱四種拳1811․如來拳2353)
【육종력六種力】
p1300-上→ 據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載, 世間有六種凡常之力, 卽:(一)小兒以啼泣爲力, 謂小兒欲有所求, 不能言語, 唯有啼哭. (二)女人以瞋恚爲力, 謂女人原本柔弱, 如有所爭說, 必藉瞋恚而起. (三)沙門以忍辱爲力, 謂沙門常以忍辱爲心, 而能禦諸惡境, 無所瞋恚. (四)國王以憍慢爲力, 謂國王威勢尊重, 能令天下歸伏. (五)羅漢以專精爲力, 謂阿羅漢修行精進勇猛, 心不放逸. (六)諸佛以慈悲爲力, 謂佛運慈悲之心, 弘益一切衆生, 令其無所障礙.
【육종론六種論】
p1306-下→ 論, 謂決擇是非, 議論得失. 據瑜伽師地論卷十五載, 卽:(一)言論, 謂以一切言說決擇是非, 辯論得失. (二)尙論, 尙爲高․尊之義. 謂世間一切事理, 隨所尊尙, 隨所應聞, 決擇是非, 辯論得失. (三)諍論, 諍爲止之義. 謂以言論互止其失, 或因諸惡欲更相侵奪而起, 或因身口惡行互相譏毁而起, 或因有無等見, 彼此執著而起. 皆由於未離欲界貪․瞋․癡惑, 堅執縛著, 更相發忿而起鬥諍, 興起種種之論. (四)毁謗論, 謂人懷恨發憤, 或以粗惡語, 或以不遜語, 或以不實語等等, 更相毁謗. (五)順正論, 謂人隨順正法, 爲諸衆生硏究義理, 決擇是非, 令斷疑惑. (六)敎導論, 敎卽敎訓, 導卽導引. 謂決擇是非, 辯論得失以敎導於人, 令其開悟眞實之智. 心未定者, 令心得定;心已定者, 令得解脫.
【육종六宗】
p1270-下→ ①又作六宗敎․耆闍六宗. 據華嚴五敎章卷一載, 南朝之陳代耆闍寺安廩法師立有六宗之判敎. 卽就所詮之理趣, 將佛陀一代聖敎分判爲因緣宗․假名宗․不眞宗․眞宗․常宗․圓宗. 另據法華經玄義卷十上所載, 慧光判有四宗之別, 卽因緣․假名․誑相․常等四宗, 其中, 因緣宗指毘曇之六因四緣, 假名宗指成實論之三假, 誑相宗指大品三論, 常宗指涅槃․華嚴等之常住佛性․本有湛然. 安廩卽根據其說, 復加眞宗(法華經)․圓宗(大集經), 成爲六宗之說. 然據華嚴五敎章卷一․華嚴五敎章義苑疏卷二等載, 上記四宗爲北齊大衍寺曇隱所立, 安廩所立六宗敎中, 前二者與曇隱所立相同, 第三不眞宗說明諸大乘通說諸法如幻化等, 第四眞宗說明諸法眞空之理等, 第五常宗說明眞理恆沙功德常恆等義, 第六圓宗說明法界自在․緣起無礙․德用圓備, 卽指華嚴法門等. 又不眞宗與眞宗二者, 乃由曇隱所立不眞宗分出, 圓宗則由其所立之眞實宗分出. 其中, 常宗與諸師之同歸時敎相同, 圓宗與自軌所立五宗敎中之法界宗相同. [四敎義卷一․法華玄義釋籤卷十九․續華嚴經略疏刊定記卷一]. ②日本奈良時代之六種宗派, 稱爲南都六宗. 卽法相宗․三論宗․俱舍宗․成實宗․華嚴宗․律宗.
【육종몽六種夢】
p1306-上→ 爲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卷五十所擧之六種夢. 卽:(一)正夢, 指內心無所感動而自形於夢. (二)噩夢, 指因內心有所驚愕而形於夢. (三)思夢, 因內心有所思惟而形於夢. (四)寤夢, 因晝有所見, 夜則形於夢. (五)喜夢, 因內心有所欣喜而形於夢. (六)懼夢, 因內心有所怖懼而形於夢.
【육종법사六種法師】
p1303-下→ 又作六法師. 於妙法能自行成就, 又能以妙法訓導他人者, 稱爲法師. 據大智度論卷五十六載, 卽:(一)信力故受, 信指信向, 受爲領納之義. 謂以信向之力聽聞正法, 乃至一句一偈領納在心. (二)念力故持, 謂所聞之法, 由憶念之力執持不失. (三)看文爲讀, 謂目視經文, 而以口宣讀. (四)不忘爲誦, 謂習讀旣熟, 不假看文, 自然成誦, 無有忘失. (五)宣傳爲說, 謂將自己所得之法, 輾轉爲他人宣說. (六)難曉須釋, 謂佛所說經敎, 義趣深遠, 難以明曉, 須經解釋, 方能解悟.
【육종불생六種不生】
p1300-下→ 謂已至四善根中之忍位者所得之六種不生. 卽:趣不生․生不生․處不生․身不生․有不生․惑不生. (一)不受生於諸惡趣, 稱爲趣不生. (二)不受生爲卵․濕生, 稱爲生不生. (三)不受生於無想․北俱盧․大梵處等, 稱爲處不生. (四)不受生爲扇搋․半擇迦及二形等, 稱爲身不生. (五)不生欲界之第八等有, 稱爲有不生. (六)不生見所斷之惑, 稱爲惑不生. 四善根中之得下忍位者, 唯得趣不生, 至上忍位方得其餘五種不生. [俱舍論卷二十三]
【육종산란六種散亂】
p1305-中→ 指自性散亂․外散亂․內散亂․相散亂․粗重散亂․作意散亂. (一)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之自性馳逐外緣, 不能靜定, 稱爲自性散亂. (二)修善之時, 心爲五欲之境所亂而不靜寂, 稱爲外散亂. (三)修禪定時, 其心動散, 於諸塵生味著, 退失靜定, 稱爲內散亂. (四)詐作修善之相而其心退失, 稱爲相散亂. (五)修善法時, 生起我․我所之執著及我慢等, 以此邪執粗重之力, 故所修之善法不淸淨, 稱爲粗重散亂. (六)依外敎作意修習, 不得證悟, 反生散亂, 稱爲作意散亂. [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
【육종삼보六種三寶】
p1300-中→ 佛法僧三寶有六種類別, 卽:(一)同體三寶, 又作一體三寶. 謂佛法僧名雖有三, 然體性是一. 卽三寶同以淨法界眞如法身爲其體. (二)別體三寶, 又作別相三寶․化相三寶. 謂三寶之體相各別, 非爲一體. 佛以三身佛爲自性, 五蘊之假者及法身亦隨其所應, 皆名佛寶;法以三乘無漏所攝之敎法․理法․行法․果法等爲自性;僧以三乘之聖衆, 具足理事之和者爲僧寶. (三)一乘三寶, 謂一乘所有之三寶, 卽不定種性之方便所修. 以究竟之法身爲佛寶, 一乘之法爲法寶, 一乘之菩薩衆爲僧寶. (四)三乘三寶, 謂通於以三乘之三寶爲所歸之體. 卽爲三乘者所現之佛之三身爲佛寶, 三乘之法爲法寶, 三乘之衆爲僧寶. (五)眞實三寶, 謂依三乘眞實之敎旨, 而論同體․別體․一乘․三乘等所有三寶之實義. 卽以三身爲佛寶, 一切無漏之敎․理․行․果爲三乘之法寶, 一切住向․住果․住道等三乘之聖衆爲僧寶. (六)住持三寶, 以舍利遺形及木像等爲佛寶, 以示住世不絶;以貝葉文字爲法寶, 卽今之大藏經․一切經等, 以示住世不滅;以剃髮染衣爲僧寶, 以示流通佛法.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六]
【육종섭六種攝】
p1308-上→ 攝, 攝取․攝受之意. 菩薩地持經卷十載, 菩薩以六種法攝諸衆生, 過去已攝, 現在今攝, 未來當攝, 乃至歷塵數劫, 無有疲厭. 六種攝卽:(一)頓攝, 頓乃遽之義. 謂菩薩從初發心, 於一切衆生作父母想, 隨力所能, 以一切樂事饒益而攝取之. (二)增上攝, 謂菩薩旣已發心, 若於父母則起尊重心, 種種方便勸修善法, 隨時供養, 知恩報恩;若於妻子眷屬則敎修善法, 令其勝進;或菩薩爲王, 則攝受人民, 如法正化, 不加非罰, 以財․法而爲饒益, 隨其力能, 敎諸衆生, 令修善法. (三)取攝, 謂菩薩常以二法攝取衆生, 卽:(1)捨心, 以財饒益一切衆生, 令其離於貧窮. (2)慈悲心, 以法饒益一切衆生, 拔除邪見, 敎修正法. (四)久攝, 謂菩薩攝取衆生, 多歷時數, 久久敎化乃得成熟. (五)不久攝, 謂菩薩攝取衆生, 敎化不久卽得成熟. (六)後攝, 謂菩薩於前五攝之後攝取衆生, 令於此生之內卽能成熟.
【육종성六種性】
p1302-下→ ①阿羅漢之六種性. 阿羅漢依根性之利鈍分爲六種, 卽:(一)退法(梵 parihāṇa-dharman), 謂遇小惡緣卽退失其所得者. (二)思法(梵 cetanā-dharman), 謂恐懼退失其所得之證果, 而常思自害者. (三)護法(梵 anurakṣaṇā-dharman), 謂於所得之法, 歡喜而能自作守護者. (四)安住法(梵 sthitākaṃpya-dharman), 又作住法․住不動法. 謂不退亦不進, 安住於其位者. (五)堪達法(梵 prativedhanā-dharman), 又作昇進法. 謂堪能修練根, 速達不動法者. (六)不動法(梵 akopya-dharman), 謂於所得之法絶無退動者. 此六種性自四善根位以來卽已有之, 故至無學位亦産生六種不同. 其中, 前五者爲鈍根, 第六不動法爲利根, 在見道, 前五者稱爲信解, 不動法稱爲見至;在修道, 前五者稱爲隨信行, 不動法稱爲隨法行;在無學道, 前五者稱爲時愛心解脫․時解脫, 不動法稱爲不時解脫․不動心解脫. 又退法與思法二者在見修二道之學位中, 缺恆時及尊重二種加行, 護法僅有恆時之加行, 安住法僅有尊重之加行, 堪達法與不動法二者則具有恆時․尊重二種加行. 又據大毘婆沙論卷六十二載, 此六種性得配於下下․下中․下上․中下․中中․中上․上下․上中․上上等九品. [大毘婆沙論卷七․雜阿毘曇心論卷五․俱舍論卷二十五․順正理論卷六十八․顯揚聖敎論卷三․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十三](參閱九無學147). ②菩薩之六種性. 又作六性․六慧. 出於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賢聖學觀品. 就菩薩從因至果之行位而言, 分六種性, 卽:(一)習種性, 指十住位, 此位之菩薩硏習空觀, 破除見思之惑. (二)性種性, 指十行位, 此位之菩薩不住於空, 而能敎化衆生, 分別一切法性. (三)道種性, 指十迴向位, 此位之菩薩修中道之妙觀, 因而通達一切佛法. (四)聖種性, 指十地位, 此位之菩薩依中道之妙觀, 破一分無明而證入聖位. (五)等覺性, 指等覺位, 此位之菩薩於妙覺雖遜一等, 而勝於前四十位, 得稱爲覺, 故稱等覺性. (六)妙覺性, 指妙覺位, 此位乃佛果之地位, 妙極覺滿, 故稱妙覺性. 同經復說六堅․六忍․六慧․六定․六觀․六瓔珞等, 分別依次配於六種性. [菩薩地持經卷一種性品․仁王經疏卷中本(圓測)․四敎義卷五․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參閱種性5870)
【육종식六種食】
p1304-下→ 六種比丘之食法. 卽:(一)乞食, 謂人中之上品, 不以邪命而得食, 亦不受食赴請, 唯行乞食, 省事修道, 而使他人得施與之福利. (二)次第乞食, 謂上行之人不計揀貧富, 平等慈愛衆生, 次第乞食. (三)不作餘食法, 謂不於求處數數正食, 不貯存餘食. (四)一坐食, 謂午前唯受一坐食, 不數數食, 亦不更作小食. (五)一揣食, 又作節量食. 謂一受卽止, 節量少食, 以利修道. (六)不中後飮漿, 謂節量飮食, 竝於午後不飮漿果․漿蜜等物, 以避免邪命廢道. [大毘盧遮那經供養次第法疏卷上]
【육종신풍六種身風】
p1302-上→ 據顯宗論卷二十九載, 指人體內之六種氣息. (一)入息風, 謂諸衆生處胎卵位時, 先於臍中有業風起, 穿身成穴, 復有外風漸從口鼻相續而入. (二)出息風, 謂入息風方至身內, 復有風續出. (三)發語風, 謂風從臍中生, 流轉衝喉, 鼓動唇舌, 由此勢力而能發聲. (四)除棄風, 謂有別風以除去體內之穢物, 因心生痛苦之感受, 欲除棄之, 以風引出, 此風力能令身安穩, 故稱除棄風. (五)隨轉風, 謂有別風遍隨身體諸毛孔轉. (六)動身風, 謂身動․轉, 皆屬於風.
【육종아라한六種阿羅漢】
p1303-下→ 聲聞四果中之第四阿羅漢果, 由其種性之優劣分爲六種. 卽:(一)退法阿羅漢, 指遇疾病等惡緣卽退失所得者, 係最劣之種性. (二)思法阿羅漢, 指憂懼退失所得之證果, 恆思自害而入無餘涅槃者. (三)護法阿羅漢, 指能自己守護所得之證果者. (四)安住法阿羅漢, 指不退不進, 安住其果位者. 卽若無殊勝之退緣則不退其所得, 若無勝緣則不轉爲較優之種性. (五)堪達法阿羅漢, 指善修練根而達不動法者. (六)不動法阿羅漢, 指根性最爲殊勝, 不退動所得之法者. 此六種阿羅漢中, 前五者皆屬鈍根, 須待衣食․住處․師友等諸緣具足, 方證入滅盡定等, 故稱時解脫, 僅能證得盡智. 不動法阿羅漢則屬利根, 不待衣食等諸緣具足而能自解法理, 隨時得證阿羅漢果, 故稱不時解脫, 能證得盡智․無生智. 此外, 不動法阿羅漢又分爲二:其不動種性由修鍊而得者, 稱爲不動法;本來生就不動種性者, 稱爲不退法. 此兩者合上記之退法․思法․護法․安住法․堪達法等五種阿羅漢, 爲七種阿羅漢, 若加上慧解脫․俱解脫, 卽稱九無學. [雜阿毘曇心論卷五․大毘婆沙論卷六十二․俱舍論卷二十五](參閱九無學147․阿羅漢3692)
【육종의락六種意樂】
p1305-下→ 又作思修六意. 凡心裡所欲作爲, 皆稱爲意樂. 據攝大乘論載, 菩薩修習一切法門, 皆須於內心作意欣樂. 六種意樂指:(一)廣大意樂, 謂菩薩以滿恒河沙等世界七寶奉施如來, 復能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乃至現世得證佛果, 猶無厭足, 故稱廣大意樂. (二)長時意樂, 謂菩薩行於六度, 乃至現世得證佛果, 心常好樂, 無有間息, 故稱長時意樂. (三)歡喜意樂, 謂菩薩能以六度饒益有情, 由此所作, 心生歡喜, 故稱歡喜意樂. (四)荷恩意樂, 又作有恩德意樂. 謂菩薩以此六度饒益有情, 但不見自身於彼有恩, 故稱荷恩意樂. (五)大志意樂, 謂菩薩以六度所集之善根功德迴施一切衆生, 令其同得勝果, 故稱大志意樂. (六)純善意樂, 又作善好意樂. 謂菩薩以六度所集之善根功德共諸衆生迴求佛果, 而心無間雜, 故稱純善意樂.
【육종의정무애六種依正無礙】
p1302-中→ 依正, 卽依報與正報. 依報, 指世間之國土, 此土爲身所依之處所, 故稱依報. 正報, 指能依之五陰身, 此身係業力感報之正體, 故稱正報. 華嚴經疏卷一載, 諸佛菩薩因無漏淸淨業而感報法性之身, 故依淸淨國土而居. 諸佛雖居於常寂光土, 然爲化渡衆生, 遂於果後示現下三國土及九界身, 以不可思議之神通力, 或於身中現土, 或於土中現身;以身土圓融自在, 故稱依正無礙. 其依正之無礙, 總括之, 可有六種之別, 卽:(一)依內現依, 謂於一國土中復現一切國土. (二)正內現正, 謂於一身中復現一切身. (三)正內現依, 謂於一身中復現一切國土. (四)依內現正, 謂於一切國土中復現一切身. (五)依內現依正, 謂於國土微塵中現無數佛身, 復現一切佛刹. (六)正中現正依, 謂於自身中現諸佛之身, 復現諸佛之國土. (參閱依正二報3054)
【육종인六種印】
p1301-中→ 謂布施․戒行․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波羅蜜. 六波羅蜜爲證明菩薩之印契, 故稱六種印. [菩薩善戒經卷一]
【육종장六種障】
p1306-上→ 欲入眞如三昧時, 所遇之障礙有六, 卽:(一)疑惑, 謂於理猶豫. (二)不信, 不信之心, 能斷善根. (三)誹謗, 謂崇信邪法, 誹謗正道. (四)重罪業障, 謂犯五逆․四重罪者. (五)我慢, 謂恃我自高. (六)懈怠, 謂放逸而不精勤. [大乘起信論]
【육종전위六種轉位】
p1307-下→ 唯識家將轉依之果隨其所得之位, 分爲六類:(一)損力益能轉, 在修道五位中之資糧位․加行位, 減現行種子之勢力, 增進無漏種子之功能. (二)通達轉, 在通達位, 斷分別起之二障, 證一分之眞如. (三)修習轉, 在修道位, 斷俱生起之二障, 漸次近於究竟之轉依. (四)果圓滿轉. 在妙覺位, 斷一切二障之種子, 證得佛果. (五)下劣轉, 爲二乘之轉依, 唯證人空, 至灰身滅智. (六)廣大轉, 爲菩薩之轉依, 證人法二空, 行無住處涅槃. [攝大乘論本卷下․成唯識論卷十․百法問答鈔卷八](參閱六轉依1312)
【육종정행六種正行】
p1301-中→ ①指菩薩之六種正行. 大乘莊嚴經論卷十二以六波羅蜜爲菩薩之正行, 稱爲布施正行․戒正行․忍正行․精進正行․禪定正行․般若正行. 又辯中邊論卷下就十波羅蜜行之行相, 分爲最勝正行․作意正行․隨法正行․離二邊正行․差別正行․無差別正行等六項, 稱爲六種正行. (參閱六波羅蜜1273). ②指往生極樂淨土之六種正行. 善導觀經疏散善義擧出讀誦․觀察․禮拜․稱名․讚歎供養等五種正行, 日僧法然則將讚歎供養正行開立爲讚歎正行․供養正行二種, 而成六種正行. [選擇本願念佛集]
【육종조복六種調伏】
p1306-中→ 菩薩調伏惡事障害之法有六, 卽:(一)性調伏, 謂菩薩具有善根種性, 故修善法以調伏身心諸煩惱障. (二)衆生調伏, 謂菩薩調伏一切衆生, 了知聲聞性․緣覺性, 乃至人․天等根性之差別, 使一切衆生皆能得道. (三)行調伏, 謂菩薩修萬行調伏煩惱, 爲衆生修苦行而無悔恨. (四)方便調伏, 謂菩薩以種種方便調伏衆生, 對初發心者, 敎持禁戒, 脫離生死;對已發心者, 敎令親近善友, 受持經法等. (五)熟調伏, 謂菩薩對無善根之衆生宣說人天之樂, 令生菩提心;對有善根之衆生宣說出世間法, 令其增長, 成熟善果. (六)熟調伏印, 卽指法印. 謂菩薩自身之善法成熟而印於自心. 印有三種, 卽:(1)菩薩專念於菩提, 其心柔軟, 然未能淸淨, 稱爲下熟調伏印. (2)菩薩雖得淸淨, 然未能具足最大寂靜, 稱爲中熟調伏印. (3)菩薩修行多劫, 具足淸淨, 獲大寂靜, 道品圓滿, 稱爲上熟調伏印. [菩薩善戒經卷三]
【육종주六種住】
p1301-中→ 菩薩修行之位次. 卽種性住․解行住․淨心住․行道迹住․決定住․究竟住. 出於菩薩地持論卷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六. 住者不退之義, 此六位皆爲不退之位, 故稱住. (一)菩薩於十住․十行之位成就佛道之因種, 無有退失竝繼續增進, 稱爲種性住. (二)於十迴向位修習中道觀, 爲入初地之方便, 稱爲解行住. (三)於初地斷除根本見惑, 得無漏心, 離凡夫我相不淨之心, 稱爲淨心住. (四)二地至七地之菩薩修中道觀, 斷除根本之思惑, 而有行道證入之迹, 稱爲行道迹住. (五)八地․九地之菩薩已得眞實行, 不還不退, 稱爲決定住. (六)第十地之菩薩覺行滿足, 究竟不退, 稱爲究竟住. [大乘義章卷十二]
【육종진동六種震動】
p1307-上→ 指大地震動之六種相. 又作六變震動․六反震動. 略稱六震․六動. 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 依地動之方向, 擧出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等六相. 新華嚴經卷十六․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卷一等則擧出動․起․涌․震․吼․擊(搖)等六相, 各相復分小․中․大等三種, 故計有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涌․遍涌․等遍涌․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等十八相. 大方廣大莊嚴經卷二則擧出搖動․極搖動․遍搖動․扣擊․極扣擊․遍扣擊․移轉․極移轉․遍移轉․涌覆․極涌覆․遍涌覆․出聲․極出聲․遍出聲․邊涌中沒中涌邊沒․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等十八相. 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載有地動之八種因緣:(一)地在水上, 水止於風, 風止於空, 空中大風自起則大水擾, 大水擾則普地震動. (二)得道之比丘․比丘尼及大神尊天, 觀水性多, 觀地性少, 欲知試力則普地震動. (三)若菩薩由兜率天降神母胎, 專念不亂, 普地大動. (四)菩薩始出母胎, 從右脅生, 專念不亂, 則普地震動. (五)菩薩初成無上正覺, 地大震動. (六)佛初成道轉無上法輪, 則普地震動. (七)佛之說敎將畢, 欲捨性命, 則普地震動. (八)如來於無餘涅槃界般涅槃時, 地大震動. 同經卷二亦載有大地震動之六時:(一)佛入胎時, (二)出胎時, (三)成道時, (四)轉法輪時, (五)由天魔勸請將捨性命時, (六)入涅槃時.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一․大智度論卷八․法華經文句卷二下](參閱六震1310)
【육종회향六種迴向】
p1304-中→ 迴向西方之六種意義. 依道綽所著安樂集卷下之說, 迴向之功不外六種:(一)將所修諸業迴向彌陀, 旣至彼國, 還得六通, 濟運衆生, 此卽不住道. (二)迴因向果. (三)迴下向上. (四)迴遲向速, 此卽不住世間. (五)迴施衆生, 悲念向善. (六)迴入去卻分別之心.
【육죄인六罪人】
p1297-上→ 指違犯四波羅夷(婬․盜․殺․妄)․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六種重罪之人.
【육주六舟】
p1262-下→ 譬喩六波羅蜜. 波羅蜜(梵 pāramitā), 意譯作到彼岸, 故以舟喩之. [十住心論卷六]
【육주六住】
p1265-上→ ①指十住位中之第六位正心住. (參閱十住430). ②菩薩修行之階位有六, 此六階位之菩薩所證之位均不退失, 故稱爲住. 卽:(一)種性住, 爲十住․十行之位. (二)解行住, 爲十迴向之位. (三)淨心住, 爲初地之位. (四)行道迹住, 爲第二至第七地之位. (五)決定住, 爲第八․九地之位. (六)究竟住, 爲第十地之位. [菩薩地持經卷三](參閱六種住1301)
【육중본적六重本迹】
p1281-中→ 又作六種本迹. 本, 謂所依之住處不移動;迹, 謂往來之蹤迹出沒多端. 爲天台宗對本迹二門所立之六種釋義. 卽:(一)理事本迹, 謂由實相眞諦之理而生出一切法, 故以實相之理爲本, 一切法之事象爲迹. (二)理敎本迹, 謂本時(意謂本來之時)所悟之事理二諦乃超越一切言說之絶對眞理, 故以之爲本, 而昔佛方便之二諦之敎爲迹. (三)敎行本迹, 謂稟持昔佛之敎爲本, 而由敎詮理起行爲迹. (四)體用本迹, 謂以稟敎修行契理而證得法身爲本, 而以法身之體起應身之用爲迹. (五)實權本迹, 謂以久遠實得之法應二身爲本, 爲度化衆生之故, 而以種種權施之法應二身爲迹. (六)今已本迹, 謂以法華經以前諸敎(已說)所說之事理乃至權實爲迹, 而以法華經(今經)所說之久遠事理乃至權實爲本. 非今經明示久遠之本, 則無以垂已說之迹;而由已說之迹, 則可顯出今經之本. 本迹雖殊, 而其不思議則一. 故以此六重輾轉顯示本時今說之經意與迹中已說之敎門雖不相同, 然依本迹相關互顯之義, 以明本迹二門之不思議爲一. [法華經玄義卷七](參閱本迹二門1965)
【육중생六衆生】
p1292-中→ 卽以狗․鳥․毒蛇․野干․失收摩羅․獼猴等六種衆生, 比喩眼․耳等六根. 據雜阿含經卷四十三載, 佛陀以六衆生比喩六根, 竝以堅柱比喩身念處, 而謂此六衆生繫於堅柱上, 雖各用其力欲向所樂之處, 然不得脫離;藉此以告誡比丘若勤修身念處, 則眼等六根不欲求可意法, 亦不厭離不可意法. 俱舍論卷三十援引此說, 稱之爲六生喩經.
【육즉六卽】
p1275-中→ 謂與眞理相卽․成爲一體之階段有六. 又作六是․六絶․六如. 華嚴經謂大乘菩薩之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位;天台宗以之爲別敎菩薩之行位, 而另立圓敎菩薩六行位, 稱爲六卽. 卽:(一)理卽, 謂一切衆生悉住於佛性如來藏之理. (二)名字卽, 指聽聞一實菩提之說, 而於名字(名言槪念)之中通達解了之位. (三)觀行卽, 謂旣知名字而起觀行, 心觀明了, 理慧相應之位. 此位分隨喜․讀誦․說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等五品之深淺次第, 稱爲五品弟子位. 卽圓敎外凡之位, 與別敎十信位相同. (四)相似卽, 謂止觀愈趨明靜而得六根淸淨, 斷除見思之惑, 制伏無明, 相似於眞證者. 卽圓敎內凡十信之位, 又稱六根淸淨位, 與別敎之三賢位相同. (五)分證卽, 又作分眞卽. 謂分斷無明而證中道之位, 卽由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等位, 漸次破除一品之無明而證得一分之中道者. 以上皆爲聖位, 在別敎中, 十地相當此中之十住位, 等覺位相當十行中之初行, 妙覺位相當十行中之第二行, 至於圓敎十行中第三行以上, 在別敎則未論及. (六)究竟卽, 謂斷除第四十二品之無明, 究竟諸法實相之位, 此卽妙覺位, 爲圓敎究竟之極果. 此六位雖有六種之別, 而其體性不二, 彼此互卽. 卽者, 是之義. 理位卽是名字位, 乃至卽是究竟位. 蓋此六卽之位, 或顯法門之深淺, 或明修行之次第. 以六表示位次之高下有序, 則可令修行之人不生上慢心;以卽表示理體之初後皆悉相同, 則可令修行之人不生退屈心. 又此六卽位與八位․五十二位相配之關係表解如右. [摩訶止觀卷一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五․六卽義․觀經疏卷上․觀經疏妙宗鈔卷上] 理卽(未聞佛法) 名字卽(已聞佛法) 觀行卽(外凡)五品弟子位 六卽 相似卽(內凡)十信位 十住位 十行位 分眞卽(分證)十回向位 五十二位 八位 十地位 等覺位 究竟卽(極證)妙覺位
【육즉불六卽佛】
1276-上→ 天台宗就佛而判立六卽位, 稱爲六卽佛. 據觀無量壽經疏妙宗鈔卷上載, 六卽佛卽:(一)理卽佛, 又作理佛, 指一切衆生. 蓋一切衆生本具佛性之理, 與諸如來無二無別, 皆卽是佛, 故稱理卽佛. (二)名字卽佛, 又作名字佛. 指或從善知識處聞知, 或從經卷中見得, 而了知此理性卽佛之名之人;此等之人, 於名字中通達解了一切諸法皆是佛法, 故稱名字卽佛. (三)觀行卽佛, 指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 進而依敎修行而達於心觀明了․理慧相應(卽境智相當)․觀行相卽之人;此等之人, 所行如所言, 所言如所行, 言行一致, 以證此位, 故稱觀行卽佛. 此位分爲五品位, 卽:隨喜品․讀誦品․說法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 (四)相似卽佛, 指於前述觀行卽位中, 愈觀愈明, 愈止愈寂而得六根淸淨, 斷除見思之惑, 制伏無明之人;此等之人, 雖未能眞證其理, 但於理彷彿, 有如眞證, 故稱相似卽佛. 此位分爲十信位. (五)分證卽佛, 又作分眞卽佛. 指分斷無明而證中道之位;無明之惑有四十一品, 由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 漸次破除一品無明, 而證得一分中道. (六)究竟卽佛, 指斷除第四十二之元品無明, 發究竟圓滿之覺智者, 卽證入極果妙覺之佛位. 此六佛雖因智(悟)情(迷)之深淺, 而有六種之別, 然其體性不二, 彼此互卽, 故稱爲卽.
【육지六智】
p1293-下→ 指四諦智․法智․比智. 四諦智卽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乃了知三界苦․集․滅․道四諦之智. 法智乃觀欲界四諦之智. 比智又稱類智, 乃觀色界․無色界四諦之智. 此六智俱屬無漏智. 若法智․比智遍歷四諦, 則總爲十六智, 卽見道之十六心.
【육지사六知事】
p1275-上→ 指禪林六職務. 唐代以後, 禪林諸大寺掌管僧衆雜事․庶務之主要職務有六種, 卽都寺․監寺․副寺․維那․典座․直歲等. [敕修百丈淸規卷下兩序章․永平淸規卷上典座敎訓條](參閱知事3461․監寺5847)
【육지장六地藏】
p1259-中→ 指能化導六道衆生之六尊地藏菩薩. 六地藏之名稱, 各經軌所載不一, 然大體而言, 皆源於大日經疏卷五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中之六上首, 卽:地藏․寶處․寶掌․持地․寶印手․堅固意. 六地藏之信仰, 於日本甚爲流行. 下表爲覺禪鈔地藏卷下及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所列擧之六地藏:所化六道地藏名稱(左右持物)(覺禪鈔)地藏別稱(左右持物)(十王經) 天大堅固(寶珠․經)預天賀(如意珠․法印) 人大淸淨(寶珠․無畏印)放光王(錫杖․與願印)修 羅淸淨無垢(寶珠․梵篋)金剛幢(金剛幢․施無畏)畜 生大光明(寶珠․如意)金剛悲(錫杖․引接印)餓 鬼大德淸淨(寶珠․與願印)金剛寶(寶珠․甘露印)地 獄大定智悲(錫杖․寶珠)金剛願(閻魔幢․成辦印) [類聚名物考卷二十五․洛陽誓願寺緣起]
【육진六塵】
p1298-下→ 指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等六境. 又作外塵․六賊. 衆生以六識緣六境而遍汚六根, 能昏昧眞性, 故稱爲塵. 此六塵在心之外, 故稱外塵. 此六塵猶如盜賊, 能劫奪一切之善法, 故稱六賊. (參閱六境1298)
【육진六震】
p1310-中→ 指大地震動之六種相. 據華嚴經疏卷六載, 指:動․起․涌․震․吼․擊六種. 動者搖颺不安, 起爲自下漸高, 涌則忽然騰擧, 此三者指地動之形. 震者隱隱出聲, 吼爲雄聲猛烈, 擊則砰然發響, 此三者指地動之聲. 於形․聲中各列擧一種, 稱爲震動. 又此六者各有小(獨)․中(徧)․大(普徧)三相, 故合計有十八種震動之相. 獨者一方獨動, 徧爲向四方俱動, 普徧則是向八方齊動. (參閱六種震動1307)
【육착심六著心】
p1297-下→ 六種執著之心. 卽:貪著心․愛著心․瞋著心․疑著心․欲著心․慢著心.
【육창문六瘡門】
p1309-中→ 指吾人身體中, 漏泄不淨之六門戶. 卽:眼․耳․鼻․口․大小便道. 若將耳․眼․鼻三者開立爲兩眼․兩耳․兩鼻孔, 則稱九瘡門. 或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爲漏泄煩惱不淨之所, 亦稱六瘡門.
【육창일원六窗一猿】
p1295-中→ 六窗譬喩六根, 一猿譬喩心識. 六識之心與六根之關係, 以猿與六窗爲喩. 爲一識外道之說, 謂衆生之身中唯有一識, 此一識透過六根, 知覺外界, 如行動敏捷之猿猴顯隱出沒於一屋之六窗. 六識中, 前五識與第六意識在本質上爲一爲異, 佛敎各派主張非一, 大體言之, 以六識別體爲通說. 又對一體論者, 大毘婆沙論卷二十二稱之爲一心相續論者,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四稱之爲一識外道. 但在佛敎中, 小乘成實宗及經部皆主張六識體一, 而用此六窗一猿之譬喩. [成實論卷五․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大乘義章卷三末․從容錄第七十二則․小乘佛敎思想論(木村泰賢)]
【육척단六尺單】
p1253-下→ 指禪堂內修行者個人之坐床. 一般之寬度爲三尺, 長度爲六尺, 床前之板稱爲單板, 其寬度約爲八寸, 依據周之尺度則爲一尺. 若以床之長度六尺, 再加單板一尺, 稱爲七尺單;若除其單板, 則稱六尺單. 故禪林中常以六尺單․七尺單或七尺單前等語作爲禪僧坐床之代稱. [續傳燈錄繼圓禪師章]
【육체六體】
p1313-下→ 密敎將人身分爲六部分, 稱爲六體. 卽臍以下․臍以上․心以下․心以上․咽以上․頭頂. [大日經義釋演密鈔卷四]
【육촉六觸】
p1313-中→ 指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等六種作用. 觸, 乃與一切心․心所法相應, 而能使其觸對於境之精神作用;卽爲根․境․識三者和合而産生之心所. 故六觸卽爲六根․六境․六識和合産生者;於凡夫位, 則生愛染, 稱爲六觸生愛. 六觸卽:(一)眼觸生愛, 謂眼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靑黃赤白․方圓長短等種種顔色․形相而貪愛不捨. (二)耳觸生愛, 謂耳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絲竹歌詠等種種之聲, 而貪愛不捨. (三)鼻觸生愛, 謂鼻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栴檀沈水等種種之香, 而貪愛不捨. (四)舌觸生愛, 謂舌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珍饈美饌等種種之味, 而貪愛不捨. (五)身觸生愛, 謂身能觸對男女身分柔軟細滑及世間所有種種上妙衣服等, 而貪愛不捨. (六)意觸生愛, 謂意能觸對一切世間所有色聲香味觸等種種之法, 而貪愛不捨. [雜阿含經卷十三․俱舍論卷十․順正理論卷二十九․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一]
【육취六聚】
p1308-中→ 類聚犯戒之相爲六科, 稱爲六聚.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之一列擧其名, 卽:(一)波羅夷(梵 pārājika), (二)僧伽婆尸沙(梵 saṃghāvaśeṣa), (三)偸蘭遮(梵 sthūlātyaya), (四)波逸提(梵 pāyattika), (五)波羅提提舍尼(梵 pratideśanīya), (六)突吉羅(梵 duṣkrta). 蓋四分律卷十七等類聚犯戒之相爲七聚, 卽波羅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羅提提舍尼․偸蘭遮․突吉羅․惡說等;蓋行事鈔乃以突吉羅與惡說二者俱爲輕罪, 其體無異, 故合爲突吉羅之一聚. 又毘尼母經卷三․律二十二明了論等, 擧出波羅夷․僧伽婆尸沙․尼薩耆波逸提․波逸提․偸蘭遮․波羅提提舍尼․突吉羅等七聚;行事鈔以尼薩耆波逸提與波逸提二者屬皆墮罪, 故合爲波逸提一聚. [犯戒罪報輕重經․文殊師利問經卷上․翻譯名義集卷十九․釋氏要覽卷上](參閱五篇1197)
【육친六親】
p1311-中→ 指父․母․兄․弟․妻․子等六種親屬. 無量壽經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六親眷屬, 所資有無, 不能憂念.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上二(大四○․二一下):厭三界之無常, 辭六親之至愛.(參閱父六親1503․母六親2008)
【육칠능변계六七能遍計】
p1240-下→ 唯識宗護法之說. 謂第七末那識緣第八識之見分而起我執, 第六意識則對一切法境, 於我․法起執. 卽此二識遍計度諸法而執實法, 有能遍計之義, 爲前五識及第八識所無者.
【육통六通】
p1292-下→ 指六神通(梵 ṣaḍ abhijāḥ), 爲佛菩薩依定慧力所示現之六種無礙自在之妙用. 卽: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漏盡智證通. [中阿含卷十九迦絺那經․長阿含卷九增一經](參閱六神通1290)
【육통원六通願】
p1292-上→ 指阿彌陀佛四十八弘願中, 願其國中之人天皆得六神通之願. 卽第五宿命智通願․第六天眼智通願․第七天耳智通願․第八他心智通願․第九神足智通願․第十漏盡智通願等六願之總稱.
【육파철학六派哲學】
p1278-下→ 二世紀頃, 出現於印度婆羅門敎系中六種哲學學派之總稱. 卽:(一)彌曼差學派(梵 Mīmāṃsā), 卽對吠陀聖典中所規定的祭祀儀禮之實行及意義, 以哲學立場加以硏究之學派. 其始祖爲耆米尼(梵 Jaimini), 根本經典則爲彌曼沙經. (二)吠檀多學派(梵 Vedānta), 於吠陀聖典中, 特別是以奧義書爲根據, 而主張梵我一元論之哲學派. 此派始祖乃巴達羅耶那(梵 Bādarāyaṇa), 其根本聖典爲吠檀多經(一稱梵書). (三)僧佉學派(梵 Sāṃkhya), 又作數論學派․刪闍夜學派. 從純粹精神與根本原質二原理之關係, 來說明現實世界. 始祖爲迦毘羅(梵 Kapilarsi), 根本經典卽爲僧佉耶經. (四)瑜伽學派(梵 Yoga), 卽依瑜伽修行而得解脫之學派. 始祖爲巴丹闍梨(梵 Patañjali), 根本聖典則是瑜伽經. (五)衛世師學派(梵 Vaiśeṣika), 又作勝論學派. 以實體․性質․運動․普遍․特殊․內屬等六項原理, 來闡明一切現象. 始祖爲羯那陀(梵 Kaṇāda), 根本聖典則是勝論經(衛世師經). (六)尼柔學派(梵 Naiyqyika), 又作尼夜耶學派․正理學派. 其形而上學之說法, 與勝論學派大致相同, 但特別重視論理學方面之硏究. 始祖爲喬達摩(梵 Gautama), 又名足目(梵 Akṣapāda), 根本聖典則是尼夜耶經.
【육팔홍서六八弘誓】
p1241-上→ 又作六八超世本願. 指阿彌陀佛於因位爲法藏菩薩時, 所發之四十八種誓願. (參閱四十八願1640)
【육폐六蔽】
p1311-上→ 全稱六蔽心. 蔽卽覆蔽之義, 覆蔽吾人之淸淨心有六種惡心. 卽:(一)慳心(慳貪心), 指衆生因慳悋蔽覆於心, 不能行於布施, 縱行布施亦不能以好物與人. (二)破戒心, 指衆生由貪․瞋․癡等煩惱蔽覆於心, 行於惡行, 不能堅持禁戒. (三)瞋恚心, 指衆生由瞋恨忿恚蔽覆於心, 歷事對境常懷惱害於他, 而無忍辱之行. (四)懈怠心, 指衆生由懈怠蔽覆於心, 不能精進勤修聖道之行. (五)亂心(散亂心), 指衆生由散亂蔽覆於心, 妨於禪定. 如風中燈, 雖有光明不能照物. (六)癡心(愚癡心), 指衆生由愚癡蔽覆於心, 而無智慧. 於一切事皆不能知, 受著邪法不起正見. [佛說象腋經․大智度論卷三十三․摩訶止觀卷八下․諸經要集卷十․翻譯名義集卷四第四十四篇]
【육하六河】
p1271-下→ 涅槃經中以河流作六種譬喩. 依灌頂之涅槃經疏卷二十七載, 六河卽生死河․涅槃河․煩惱河․佛性河․善法河․惡法河. 此六河皆兩兩相對, 以論究得出不得出生死․得入不得入涅槃․能斷不能斷煩惱․能見不能見佛性․能離不能離惡法․至極不至極善法等. [南本涅槃經卷二十一․卷三十․卷三十二]
【육학승전六學僧傳】
p1310-下→ 凡三十卷. 元代曇噩撰. 今收於卍續藏一三三冊. 全名新修科分六學僧傳. 收錄自後漢明帝永平十年(67)至宋代之高僧一二七三人之傳記, 依六學(慧․施․戒․忍辱․精進․定)․十二科(譯經․傳宗․遺身․利物․弘法․護敎․攝念․特志․義解․感通․證悟․神化)分類. 書成於元順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 卷首竝附有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皇子魏王之跋文. 爲收錄僧傳數量最多之著作.
【육합석六合釋】
p1255-下→ ①梵語 ṣat-samāsāḥ 又作六離合釋․六釋. 卽指解釋梵語複合詞(二語或二語以上之合成語)之六種方法. 其作法爲先將複合詞加以分別解釋(離釋), 次再總合解釋(合釋)其義, 故稱六離合釋․六合釋. 此係源自梵語之文典, 傳入我國後, 內容則多少有所變化. (一)依主釋, 梵語 tat-puruṣa. 又作依士釋․屬主釋․卽士釋. 卽複合詞中的前節之語, 作爲名詞, 或視同名詞, 而對後節之語有格(格, 梵文文法之一, 有八種格)之關係者. 如山寺, 卽山之寺之意;王臣, 卽王之臣之意. 前節之語爲於格, 後節之語爲屬格(所有格). 以上係指狹義之依主釋. 在廣義上則含有持業釋與帶數釋, 卽凡是依前節之語而限制後節之語的複合詞, 皆稱依主釋. (二)相違釋, 梵語 dvaṃdva. 卽兩個以上之名詞, 有對等之關係, 而可獨立列擧出來者. 如山川草木, 卽爲山․川․草․木之意. (三)持業釋, 梵語 karma-dhāraya. 又作同依釋. 卽前節之語對後節之語, 有形容詞․副詞, 或同格名詞之關係者, 故後節之語常爲名詞或形容詞. 如高山, 卽很高之山之意;極遠, 卽非常遠之意. (四)帶數釋, 梵語 dvigu. 卽前節之語爲數詞, 有聚合之意. 如三界․四方等. 上述四釋係名詞上的複合詞之解釋法. (五)鄰近釋, 相當於不變詞(梵 avyayī-bhāva), 爲副詞之複合詞. 卽指前節之語爲副詞․關係詞等不變化詞, 後節之語爲名詞之一種複合詞. 例如, yathā(如)-vidhi(法), 乃法如․從法之意. 但我國歷來對鄰近釋之解釋與梵語原意不同, 而謂從近立名者, 是爲鄰近釋. 例如, 四念處雖以慧爲體, 但其義接近念, 故稱念處. (六)有財釋, 梵語 bahu-vrīhi. 又作多財釋. 卽複合詞具有形容詞之作用者, 稱爲有財釋. 上記五項之複合詞, 若當形容詞用時, 亦可解釋爲有財釋. 例如, 長袖(持業釋), 可解釋爲長袖的․有長袖者之意. 以上六合釋, 自古以來亦有依(三)․(一)․(六)․(二)․(五)․(四)等順序之慣例.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總料簡章]. ②書名. 全一卷. 唐朝窺基撰. 本書係錄自窺基之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總料簡章之第五科, 另行付梓刊行. 其內容係就梵語複合詞之六種合釋, 加以明示解說.
【육해일망六解一亡】
p1297-下→ 據楞嚴經卷五載, 佛陀嘗以一寶花巾比喩涅槃, 花巾綰六結, 而以六結比喩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六根聚集而現生死. 然生死與涅槃乃由對待而感之二者, 故若解生死之六結, 則涅槃之一巾亦隨之不存.
【육행관六行觀】
p1263-上→ 以有漏智次第斷除修惑之際所修厭下欣上之觀法. 三界分爲九地, 比較上地與下地, 下地爲粗․苦․障, 故觀而厭之;上地爲靜․妙․離, 故觀而欣之. 依此欣上厭下之力, 可次第斷除下地之惑, 故又稱欣厭觀. 有部主張, 行者入見道之前, 可以六行觀斷除修惑之一分, 而入於見道. 據俱舍論卷二十四載, 於無間道時, 緣自地(自己現在之境位)與次下地之諸有漏法, 觀粗․苦․障等三行相之一;於解脫道中, 緣次上地之諸有漏法, 觀靜․妙․離等三行相之一, 如是則可斷除次下地之惑. 合其上下, 共須觀六行相, 故稱六行觀. 另據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五所載, 厭下地之苦․粗․障, 欣上地之勝․妙․出, 依此六法修行, 是爲六行觀, 其一一之觀法爲:(一)厭粗觀, 思惟欲界五塵能起衆惡, 是爲因粗. 而此身爲屎․尿等三十六種臭穢之物所成就, 是爲果粗. 粗因粗果, 皆須厭惡. (二)厭苦觀, 思惟身中所起心數緣於貪欲, 不能出離, 是爲因苦. 而欲界報身常受饑渴寒熱․病痛刀杖等種種所逼, 是爲果苦. 苦因苦果, 皆須厭惡. (三)厭障觀, 思惟煩惱障覆眞性, 是爲因障. 而此身質礙, 不得自在, 是爲果障. 因障果障, 皆須厭惡. (四)欣勝觀, 厭惡欲界下劣貪欲之苦, 欣喜初禪上勝禪定之樂. (五)欣妙觀, 厭惡欲界貪欲五塵之樂, 心亂馳動, 欣喜初禪禪定之樂, 心定不動, 是爲因妙. 厭惡欲界臭穢之身, 欣喜受得初禪之身, 如鏡中像, 雖有形色, 無有質礙, 是爲果妙. 因妙果妙, 皆可欣喜. (六)欣出觀, 厭惡欲界煩惱蓋障, 欣喜初禪心得出離, 是爲因出. 厭惡欲界之身質礙不得自在, 欣喜初禪獲得五通之身自在無礙, 是爲果出. 因出果出, 皆可欣喜. 依此上下對望之欣厭力, 能斷下八地之惑, 不能斷第九地(有頂地)之惑. 斷有頂地之惑, 必依觀四諦之無漏智, 因無漏智勢力强, 能對治自地之惑及上地之惑. 此六法入觀之順序, 係隨斷惑者之意而定, 不必依無間道之厭粗觀與解脫道之欣靜觀對應之順序. 唯識宗認爲, 六行觀能伏住煩惱, 不令起現行, 然無法斷除煩惱之種子. [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八․大毘婆沙論卷六十四․卷一六五․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中本之四]
【육현관六現觀】
p1292-上→ 唯識論所立. 以有漏無漏之慧, 明了觀察現前之境, 其方法有六種, 稱爲六現觀. 卽:(一)思現觀, 謂思所成之慧. 此作用依止欲界之散地, 觀察諸法, 最爲猛利, 能廣分別諸法, 故稱思現觀. (二)信現觀, 謂上品漏無漏之淨信, 以能資助現觀, 使不退轉, 故稱信現觀. (三)戒現觀, 謂無漏戒, 卽道共戒. 以能除去破戒之罪垢, 令觀增明, 故稱戒現觀. (四)現觀智諦現觀, 謂緣非安立諦之根本․後得二智. 通於見道與修道. (五)現觀邊智諦現觀, 謂現觀智諦現觀之後, 緣各種安立諦之世智․出世智. 通於有漏無漏一切之見道․修道. (六)究竟現觀, 謂究竟位中一切之諸智. [瑜伽師地論卷七十一․成唯識論卷九․顯揚聖敎論卷十七]
【육혜六慧】
p1309-上→ ①六種智慧. 依別敎菩薩六階位所作之分類, 卽:(一)聞慧, 屬十住位之智慧, 謂菩薩於十住位中, 聞中道之理, 了知一切法, 遠離二邊之相之智慧. (二)思慧, 屬十行位之智慧, 謂菩薩於十行位中思惟中道之理所生之智慧. (三)修慧, 屬十迴向位之智慧, 謂菩薩於十迴向位中修習中道之理所生之智慧. (四)無相慧, 屬十地位之智慧, 謂菩薩於十地位中證知中道之理, 遠離二邊之相之智慧. (五)照寂慧, 照卽中道之用, 寂卽中道之體. 屬等覺位之智慧, 謂等覺位之菩薩以中道之觀慧, 照中道理體之智慧. (六)寂照慧, 屬妙覺位之智慧, 卽菩薩於佛果位卽中道之體而起中道之用, 體用不二, 定慧平等之智慧.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 ②六種性之異名. 卽指習種性․性種性․道種性․聖種性․等覺性․妙覺性. (參閱六種性1302)
【육호일六好日】
p1260-上→ 禪林在與帝王誕辰之干支相當之日, 諷經祝讚, 一年中有六個本命好日, 稱爲六好日. [禪林象器箋報禱門]
【육화경六和敬】
p1269-下→ 指六種和同愛敬. 又作六慰勞法․六可憘法․六和. 卽求菩提․修梵行之人須互相友愛․敬重之六種事;亦卽大乘佛敎所稱, 菩薩與衆生有六種和同愛敬:(一)身和敬, 指同禮拜等之身業和敬. (二)口和敬, 指同讚詠等之口業和敬. (三)意和敬, 指同信心等之意業和敬. (四)戒和敬, 指同戒法之和敬. (五)見和敬, 指同聖智之見解和敬. (六)利和敬, 指同衣食等之利益和敬. 又作行和敬․學和敬, 卽指同修行之和敬. 或又作施和敬, 卽指同布施之行法和敬. 又據大乘義章卷十二擧出:(一)身業同, (二)口業同, (三)意業同, (四)同戒, (五)同施, (六)同見等六者, 稱爲六和敬. 另據祖庭事苑卷五列擧出六和, 卽:(一)身和共住, (二)口和無諍, (三)意和同事, (四)戒和同修, (五)見和同解, (六)利和同均. 此外, 據法界次第卷下之下記載, 外同他善, 稱爲和;內自謙卑, 稱爲敬. 菩薩與物共事, 外則同物行善, 內則常自謙卑, 故稱和敬. 六和敬又作:(一)同戒和敬, 菩薩通達實相正理, 知罪不可得, 然爲安立衆生於實相正理, 故以方便善巧同持戒品, 而無有乖諍;亦知衆生同此戒善, 未來必得菩提大果, 是以敬之如佛, 故稱爲同戒和敬. (二)同見和敬, 菩薩通達實相正理, 而能了知諸法本無所得, 亦無所知見, 然爲安立衆生於實相正見, 故以方便善巧同一切知見, 而無有乖諍;亦知衆生因此知見, 必得種智圓明, 是以敬之如佛, 故稱爲同見和敬. (三)同行和敬, 菩薩通達實相正行, 而能了知無作無行, 然爲安立衆生於實相正行, 故以方便善巧同修諸行, 而無有乖諍;亦知衆生同此諸行, 漸積功德, 當成佛道, 是以敬之如佛, 故稱爲同行和敬. (四)身慈和敬, 菩薩住於無緣平等大慈, 以修其身, 常與衆生一切樂事, 而無有乖諍;亦知衆生皆有佛性, 未來必得金剛之身, 是以敬之如佛, 故稱爲身慈和敬. (五)口慈和敬, 菩薩以無緣平等大慈, 以修其口, 常與衆生說一切法, 令其得樂, 而無有乖諍;亦知衆生皆有佛性, 未來必得無上淸淨口業, 是以敬之如佛, 故稱爲口慈和敬. (六)意慈和敬, 菩薩住於無緣平等大慈, 以修其意, 常知衆生諸根性欲, 與衆生樂, 而無有乖諍;亦知衆生皆有佛性, 未來必得心如佛心, 是以敬之如佛, 故稱爲意慈和敬. [中阿含卷五十二周那經․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九․仁王般若經卷下․四分律卷五十․大乘義章卷十二]
【육화탑六和塔】
p1269-中→ 位於浙江省錢塘江邊之月輪山上. 其地原有六和寺, 宋太祖開寶三年(970)建塔以鎭江潮, 故塔從寺名. 宋太宗太平興國(976~983)年間改寺名爲開化寺, 塔名沿傳至今. 底座佔地一畝三分, 塔身高六十四公尺. 初建時有九級, 南宋初年重建成七級, 外廓木檐八角十三層. 塔內有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刊之金剛經․觀音經碑, 及二十九年跋之四十二章經. 四十二章經係由特進尙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吳興郡開國公沈該等四十二人書成.
【육화합六和合】
p1269-上→ 謂六根與六塵相合. 卽眼與色合, 耳與聲合, 鼻與香合, 舌與味合, 身與觸合, 意與法合. [傳心法要卷上]
【육환六環】
p1311-下→ 錫杖頂部之六個環輪, 表六道, 振之, 對內意味覺醒六道迷夢, 對外則行脚時可避野獸. 由此而轉指錫杖.
【윤감允堪】
p1232-上→ (?~1061)宋代律學名僧. 浙江錢塘人. 少從慧思出家, 博通內外典, 後從仁和擇悟習南山律, 深得奧義, 先後於杭州大昭慶寺․蘇州開元寺․秀州精嚴寺等名刹建立戒壇, 宣揚南山律宗. 曾注釋竝發揮南山律師道宣之戒律學十書, 而成會正記․發揮記․正源記等十二部, 世稱十本記主. 其於律學上之論說有關遶佛方向之左右․衣制之長短等見解, 異於當時靈芝寺元照律師所著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之義;時人乃稱允堪爲會正宗, 元照則被稱爲資持家. 後於宋嘉祐六年十一月入寂, 年壽不詳. 諡號眞悟智圓律師. [佛祖統紀卷四十五․釋氏稽古略卷四․昭慶寺志卷八]
【윤리종교倫理宗敎】
p4052-中→ (Nithi Dharma or Ethical Religion)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1948)以古加拉特(Gujarat)方言所撰. 甘地有感於世人漸罔顧宗敎之本質, 且僞善與不誠實橫行, 故撰本書闡述其對宗敎․道德等之見解. 內容包括 : 道德之義務․最高道德․道德之定義․超越萬法之法則․道德與普遍之善等項目. 甘地指出 : 不斷的眞誠內省, 乃人之所以爲人的第一義務. 無所希求之自發性善行, 才是最高之善行. 道德一如太陽, 具有超越時空․人種之普遍價値性. 又主張宗敎與道德之間竝無明顯界分 ; 期勉世人辨別眞理與僞善, 竝認同達爾文之進化論, 以爲最後適存於世界者必爲道德之適應者. 其結論爲 : 唯有堅持不爲自我汚染之眞性․實踐絶對奉獻之生活, 才得享受眞正之幸福. [B.R. Nanda: Mahatma Gandhi,A Biography, 1958)
【윤문允文】
p1231-下→ (805~882)唐代僧. 秀州嘉禾(浙江嘉興)人, 俗姓朱. 字執經. 自少入道, 及長, 精通相部律及中觀論. 唐開成元年(836), 止於越州嘉祥寺, 敷闡毘尼. 後移居靜林寺講涅槃, 學衆踰千. 會昌法難之後, 住越之開元寺, 宣講律乘. 中和二年六月入寂, 世壽七十八. 師素通儒典, 善爲文, 嘗自撰墓誌, 詳述志業, 時人稱奇. [宋高僧傳卷十六]
【윤보輪寶】
p6187-下→ 梵語 cakra-ratna, 巴利語 cakka-ratana. 爲古代印度帝王之標幟;亦爲佛敎經典之理想君王, 卽轉輪聖王(梵 cakravarti-rāj, )所感得七寶之一, 使王之行處所向無敵, 而可制伏四方, 統一宇內. 起世經卷二轉輪聖王品(大一․三一七上):轉輪聖王出閻浮洲, 以水灌頂作刹利主, 於十五日月盛圓滿受齋之晨, 洗沐淸淨, (中略)親屬群臣前後圍遶, 是時王前有金輪寶忽然來應, 輪徑七肘, 千輻轂轂衆相滿足, 自然成就, 非工匠造.蓋輪寶有金․銀․銅․鐵四種, 稱金輪寶․銀輪寶․銅輪寶․鐵輪寶. 又因國土之廣狹, 而有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四種. 此外, 釋尊成就正覺, 破除無明煩惱, 放正義知識之光輝, 故佛之說法, 稱爲轉法輪. 一般亦將輪寶視爲佛陀之敎說或法之象徵而加以崇拜. 又輪相有八輻輪․十二輻輪等, 分別表示八正道․十二因緣. 佛陀之手足․齒等, 亦有千輻輪之相. 另於密敎之諸尊中, 亦有以金輪爲名號者;又一字金輪․最勝佛頂․金剛輪持金剛菩薩․轉法輪菩薩等, 皆以金輪爲三昧耶形;另如准胝佛母․如意輪觀音․大隨求菩薩等, 均持有金輪. 又千手觀音四十手中, 持有金輪之一手, 稱爲金輪手. [雜阿含經卷二十七․中阿含卷十四大善見王經․卷十五轉輪王經․長阿含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卷十八轉輪聖王品․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三․卷四十八․大樓炭經卷一轉輪王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俱舍論卷十一․卷十二]
【윤상輪相】
p6186-下→ ①指塔頂上之輪盤形建築. 又作相輪․承露盤․輪蓋. 在日本, 相輪通常有九層, 故又稱九輪. 經律中又有金刹․露盤等名稱.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大五四․二二六下):制底如小棗, 上置輪相, 竿若細針.[翻譯名義集卷七](參閱承露盤3254). ②爲佛三十二相之一. 謂佛足蹠如千輻輪之印紋. 佛陀經常遊履各地弘宣妙法, 一如國王之乘寶車巡治國內, 故有佛擧足時, 足下千輻輪相之語.
【윤생혹潤生惑】
p6107-下→ 指衆生於臨命終時, 對自體․境界及往生之處起俱生起之貪愛, 以招引次生果報之惑業. 爲發業惑之對稱. 此惑能助長發業之惑, 竝潤育將來之生(生長), 乃俱生起之煩惱. 相當於十二緣起支中之愛․取, 此二支貪求當來之有, 能發業潤生, 故稱能潤支. 又若以俱生起之煩惱滋潤已造之業, 使生苦果, 則稱潤業. [成唯識論卷八․俱舍論光記卷十](參閱發業潤生5164)
【윤야允若】
p1231-下→ (1280~1359)元代僧. 紹興相里(浙江紹興)人. 字季蘅. 號浮休, 又號若耶. 十五歲出家, 後從上竺湛堂性澄受天台敎典, 服膺法智之說. 英宗時, 賜慈光圓照之號. 歷主淨聖․興化․圓通․上竺諸刹, 晩年退居雲門寺. 能詩, 世推爲雲門三高之一. 元至正(1341~1367)年間, 天下大亂, 干戈紛擾, 至正十九年爲亂賊所害, 世壽八十. 師生平風範淡遠, 不苟言笑, 待人接物, 從不伏就, 趙子昻爲僧中御史. 得法弟子有集慶友奎․演福良謹․隆德法讓․淨聖圓證等人. 著有內外集行世. [大明高僧傳卷一․續釋氏稽古略卷一․宋學士集卷五․宋學士全集補遺卷七]
【윤왕사輪王寺】
p6185-下→ ①位於日本擦木縣日光市. 爲日本天台宗之門跡寺. 山號爲日光山, 係奈良時代勝道所創建. 自空海登山之後, 把二荒山改爲日光山;而圓仁登山後, 卽改宗. 其後大爲繁興, 僧坊計有三百, 爲僅次於延曆寺之大寺. 然自豐臣秀吉奪取此寺後, 則日漸衰敗, 直至天海始又中興, 更創建東照宮, 後因守澄法親王繼爲門主, 故賜名爲輪王寺宮, 而稱門跡, 竝兼攝理上野寬永寺. 至明治時代, 因神佛分離, 始分出東照宮․二荒山神社與輪王寺. ②日本上野寬永寺於明治元年(1868)十一月廢止輪王寺門跡之號, 十六年, 復歸門跡號後, 卽成爲別寺.
【윤장輪藏】
p6187-中→ 將藏經樓中所使用之書架, 設置機輪便於旋轉, 稱爲輪藏. 又作轉輪藏․轉關經藏. 亦卽於收藏大藏經之庫房中, 將藏經之搭棚, 作成八角形, 於其下安置車輪, 中央立一支柱, 以便迴轉搭棚, 得以自在檢出所需之經卷. 輪藏創始於梁代善慧大士傅翕. 釋門正統卷三塔廟志(卍續一三○․三九六上):初梁朝善慧大士(傅翕玄風)愍諸世人, 雖於此道頗知信向, 然於贖命法寶, 或有男女生來不識字者, 或識字而爲他緣逼迫不暇披閱者. 大士爲是之故, 特設便方, 創成轉輪之藏, 令信心者推之一匝, 則與看讀同功. 至唐代, 輪藏之構造, 每於其上復安置佛龕․彩畫․懸鏡等, 竝環藏敷座, 形制更爲精美. [全唐文卷六七六](參閱經藏5557)
【윤차輪差】
p6186-下→ 又作輪番. 指相互交替輪値管理寺院之職僧. 禪林象器箋雜行門:自上位差, 次第到下位, 復還及上位, 若車輪環轉, 故云輪差.又依戒臘高低, 順次記入僧籍簿, 稱爲輪差僧簿. 敕修百丈淸規卷一聖節條(大四八․一一一三上):輪差僧簿, 依戒次各書雙字名.
【윤타輪埵】
p6187-上→ 爲佛八十種好之第四十二. 卽指相好莊嚴之圓輪耳埵.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三八一(大六․九六八中):世尊耳厚, 廣大脩長, 輪埵成就.
【윤환주신교輪換主神敎】
p6187-中→ 卽十九世紀著名比較宗敎學者穆勒(Müller, Friedrich Max;1823~1900)所說之交代神敎(Kathenotheism)․交替主神敎. 指主神係逐漸顯現而尙未固定化之多神敎而言, 亦可視爲單一神敎(Henotheism)之一種. 以其主神常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或集團間交替輪換, 故稱輪換主神敎. 蓋多神敎之通例, 恆有一至尊之主神, 而諸神之從屬者, 不必在禮拜之列. 此敎則於某一時, 僅以尊事某神爲主, 而淡忘其他諸神;於另一時, 則又以他神代之, 而淡忘其前所最尊事之神. 穆勒始以此名施諸印度之吠陀, 其意殆與單一神敎之語有相同之解釋. 此現象在印度敎(梵天․濕婆․毘濕奴間)和古代希臘宗敎(宙斯․雅典娜․阿波羅間)均有出現.
【윤회輪迴】
p6186-中→ 梵語 saṃsāra. 音譯僧娑洛. 謂衆生由惑業之因(貪․瞋․癡三毒)而招感三界․六道之生死輪轉, 恰如車輪之迴轉, 永無止盡, 故稱輪迴. 又作生死․生死輪迴․生死相續․輪迴轉生․淪迴․流轉․輪轉. 本爲古印度婆羅門敎主要敎義之一, 佛敎沿襲之竝加以發展, 注入自己之敎義. 婆羅門敎認爲四大種姓及賤民於輪迴中生生世世永襲不變. 佛敎則主張業報之前, 衆生平等, 下等種姓今生若修善德, 來世可生爲上等種姓, 甚至可生至天界;而上等種姓今生若有惡行, 來世則將生於下等種姓, 乃至下地獄, 竝由此說明人間不平等之原因. 蓋欲滅六道輪迴之苦, 則必先斷其苦因(三毒), 謂三毒猶如種子之能生芽, 故衆生流轉三有(卽欲界․色界․無色界)不得出離, 若斷滅我執及貪․瞋․癡, 則諸苦亦斷.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二․分別善惡業報經卷上․觀佛三昧海經卷六觀無量心品․法華經卷一․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一․南本涅槃經卷十六․大智度論卷三十․卷七十七․成唯識論卷四]
【율경근본석律經根本釋】
p3801-下→ 西藏名 Ḥdul-bamdo-rtsa-baḥi rnam-bśad ñi-maḥi ḥod-zerlegs-bśad luṅ-girgya-mtsho shes-bya-ba. 又作太陽的光明善釋阿含之海. 慧賢(藏 Śes-rab bzaṅ-po)著. 本書爲西藏律經之根本要典, 係小乘有部派德光(藏 Yon-tan ḥod, 六世紀頃)所著之律經(藏 Ḥdul-baaḥi mdo)之註釋書. 本書爲硏究西藏․蒙古佛敎戒律之重要典籍.
【율려律呂】
p3794-下→ 調正音聲之器. 截竹爲筒, 陰陽各分爲六. 筒有長短, 故生淸濁高下之音. 陽爲律, 分爲六, 稱六律;陰爲呂, 分爲六, 稱六呂. 二者合稱十二律, 以之爲準則, 可用於調定音聲. 又以律呂一詞引申指音樂, 又作呂律. 卽讚唄․奏樂等音律之基準或爲音聲之高低․强弱․粗軟等相對之調子. 音樂之調子整然而不亂, 則稱律呂不差. (參閱十二律342)
【율律】
p3789-下→ 梵語 vinaya. 音譯爲毘奈耶․毘那耶․鼻奈耶. 又作毘尼․比尼. 含有調伏․滅․離行․善治等義. 乃制伏滅除諸多過惡之意. 此乃佛陀所制定, 而爲比丘․比丘尼所須遵守的有關生活規範之禁戒. 卽於修道生活中, 針對實際․具體上之需要而定之規範, 此謂隨犯隨制(隨緣制戒). 佛弟子之出家衆如犯惡行, 佛陀則必敎誡:今後同樣之行爲不可再犯, 如再犯, 則處罰. 後乃成爲僧伽之規定, 故律必附有處罰之規定. 律乃爲應出家衆而制定者, 是被動者, 故與戒應有所區別, 然後世常將其混同使用. 律爲三藏之一, 稱爲律藏, 或調伏藏․毘尼藏, 係記錄敎團規定之典籍. 律藏有南傳之律藏(巴 Vinaya-piṭka)及漢譯之四分律․五分律․十誦律․摩訶僧祇律, 竝西藏譯之律藏等, 均由諸部派所傳承, 然重心大體上相同, 部分略異, 而禁戒之條數, 多少亦有增減. 其中, 法藏部之四分律․有部之十誦律․化地部之五分律․飮光部之律(亦稱解脫律, 未傳, 戒本爲解脫戒經)․大衆部之摩訶僧祇律等五部, 稱爲五部律. 此係小乘二十部中, 最具代表性之五部派. 律藏之內容, 通常分爲二部:(一)波羅提木叉, 卽敎團之罰則. 乃比丘․比丘尼應守之禁止條文, 以及禁止之由來因緣, 竝對犯者所犯罪之輕重之詳解. (二)犍度, 係有關敎團之儀式․作法及僧衆之生活禮儀․起居動作等, 具體詳解諸種規範. 此外, 巴利律更於後世附加附隨事項(波利婆羅, 卽後編), 故共有三部. 如此詳細說明之律, 稱爲廣律;對此, 記載第(一)部分之禁條, 則稱戒本(波羅提木叉). 波羅提木叉, 梵語 prāeimokṣa 之音譯, 又作波羅提目叉․鉢喇底木叉, 意譯爲從解脫․隨順解脫․別別解脫․別解脫․處處解脫․保解脫․最勝或無等學. 由於持戒可防止身口之過非, 漸次解脫諸煩惱之束縛, 故敎團制定僧衆生活之規制, 卽屬於此等戒條. 其每一條目, 卽是律之學處(梵 śikṣā-pada), 乃學習根據之意. 此外, 列擧禁戒條目之數者, 則有波羅夷․僧殘等類別, 此卽指戒本, 故又稱波羅提木叉. 律藏中所說戒條之數目, 四分律列有比丘二百五十戒, 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 此種比丘戒(僧戒)․比丘尼戒(尼戒), 稱爲具足戒. 又波羅提木叉依罪之輕重, 有諸多類別, 表解於後. 八 段 比 丘 比丘尼 五 篇 七 聚 四分律卷五九․卷六十 四分律卷十七 波 羅 夷 四 八波 羅 夷波 羅 夷 僧 殘 十三 十七僧 殘僧 殘 (未遂罪) 偸 蘭 遮 (不含於五篇之重罪) 不 定 二 ○ 捨 墮 三十 三十 波 逸 提波 逸 提 單 墮 九十 一七八 波羅提提舍尼 四 八波羅提提舍尼波羅提提舍尼 (全四篇之未遂罪) (身業) 衆 學 一百 一○○ 突 吉 羅 突 吉 羅 滅 諍 七 七 惡 說(口業) (計二五十條) (計三四八條)(犍度品所說之輕罪) (一)波羅夷:梵語 pārājika. 又作波羅闍已迦․波羅市迦. 含有他勝․他勝處․極惡․惡․重․重禁․極重感墮․墮不如意處․斷頭․無餘․棄等義. 又稱根本罪․邊罪. 此係最重之罪, 犯此罪者, 如人之斷頭, 必喪失比丘․比丘尼之資格, 而被敎團擧逐出, 稱爲破門. 故犯此罪者, 又稱斷頭者․佛法死人. 在比丘, 有婬․盜․殺․妄等四波羅夷, 亦稱四重禁戒. 卽:(1)非梵行, 又作不淨行․大婬, 卽遂行情欲. (2)不與取, 又作大盜. 卽懷抱盜心, 盜五錢(梵 māsa)以上. (3)殺斷人命, 又作大殺. 卽親手殺, 或令他人殺, 或自殺非命, 爲殺生中之大罪, 異於殺畜生之單墮罪(小殺). (4)上人法, 又作妄說過人法․大妄語, 略稱妄語. 乃實際未證得卻妄言已證得宗敎體驗(超人間之境界). 以下四者則爲有關比丘尼之戒法, 卽:(5)摩觸罪, 比丘尼以愛欲心而觸摩男子腋以下, 膝以上者. (6)八事成重, 又作八事. 以愛欲心, 任由男子握手等犯八事者. (7)覆比丘尼重罪, 又作覆藏. 卽知其他比丘尼犯波羅夷罪而爲之隱藏者. (8)隨順被擧比丘違尼僧三諫, 又作隨擧. 卽追隨受僧衆彈劾之比丘, 經其他比丘尼三度勸說亦不接受者. 以上合稱爲八波羅夷, 又作八棄戒. 在大乘戒另有十․八․六․四等諸種波羅夷之說. (二)僧殘:梵語 saṁghāvaśeṣa. 音譯爲僧伽婆尸沙․僧伽胝施沙. 意卽衆餘․衆決斷․僧初殘. 此罪次於波羅夷, 被列入重罪. 犯此罪者, 卽被處罰別住之刑, 竝依敎團作法, 受六夜摩那埵(梵 m樗齟綯ya, 巴 mānatta, 卽悅衆意․意喜之意)之滅罪法, 洗淨殘餘之罪垢, 始可恢復僧尼之資格, 故稱僧殘. 六夜摩那埵, 卽六夜間被褫奪種種權利, 另外住宿之意, 與所謂禁足同義. 如再掩飾其罪垢不肯坦白, 卽加罰相當日數之波利婆沙(梵 parivāsa, 意卽重別住), 後再受六夜摩那埵. 僧殘罪在敎團屬於重罪, 故其作法甚爲嚴肅莊重. 初被告被傳至衆僧之前受警誡, 令其自覺後, 告訴其所犯之罪名與事實, 如能坦白吐露竝悔過, 則僅處以六夜摩那埵. 敎團對於摩那埵之被告, 必依一白三羯磨之作法, 三度提出動議, 徵詢衆僧之同意. 六夜摩那埵結束後, 被告須在比丘二十人以上(比丘尼則須有比丘․比丘尼各二十人以上)之大衆前告白懺悔, 敎團亦依法作完儀式, 令其復位. 僧殘罪在比丘有故意失精等十三種, 比丘尼有婚姻媒妁等十七種, 其中七種係僧尼共通者. (三)不定:梵語 aniyata. 僅限比丘所犯之罪有二種, 稱爲二不定. (1)於極度隱蔽之處, (2)或於雖非最隱蔽, 然亦屬衆人所不易注意之場所, 與婦人單獨對座․交談等, 若由優婆夷目擊而報告之, 則可視其情形定波羅夷․僧殘․單墮之罪;屬未定之罪者. (四)捨墮:梵語 naiḥsargika-rgika-prāya, ścittika. 音譯爲尼薩耆波逸提․尼薩耆波夜提․泥薩耆波逸底迦. 略稱尼薩耆. 意卽盡捨提․棄墮. 乃波逸提之一種, 係沒收․懺悔之輕罪. 卽超過應有衣鉢之數量, 或以不法行爲所得之物, 歸還物主或由僧伽沒收(捨之意), 該比丘且須於四人以上之僧前懺悔. 犯此罪者, 若不懺悔, 則死後必墮三惡道(墮之意). 比丘․比丘尼各有三十捨墮;其中, 僅有第十八捨墮爲比丘及比丘尼共通者. (五)單墮:梵語 śuddha-prāya, ścittika. 乃波逸提之一. 又稱單提. 輕罪之一, 指對別人懺悔, 卽可得淸淨之罪. 亦卽犯說謊(小妄語)及殺畜生等罪, 於布薩僧中懺悔者, 卽可得淸淨. 比丘有九十單墮, 比丘尼則有一百七十八單墮;其中有六十九項係共通者. (六)波羅提提舍尼:梵語 pratideśanīya, . 又作波胝提舍尼․鉢喇底提舍那․波羅提舍尼, 略稱提舍尼. 意卽對他說․向彼悔․各對應說. 亦作悔過法․可呵法. 係對一人告白懺悔之輕罪. 乃有關食事不相應之問題. 比丘有四提舍尼, 比丘尼有八提舍尼;二者無共通者. (七)衆學:卽學習許多規定戒則. 全稱衆多學法(梵 saṃbahulāḥ śaikṣa-dharmāḥ). 又稱衆學戒法․衆學法. 此外, 又稱式叉迦羅尼(梵 śikṣā-karaṇīya)․尸沙迦羅尼․尸叉罽賴尼․尸叉吉利. 含有應當學․應學作․守戒等義. 乃有關食事․服裝․說法及其他禮儀細則之規定, 若違犯之, 則犯突吉羅之輕罪. 故意犯此罪者, 須向上座比丘懺悔(對首法懺悔);非故意犯此罪者, 於自己內心懺悔(心念法懺悔). 此戒共有百衆學, 比丘與比丘尼之內容稍異. (八)滅諍:梵語 adhikaraṇa-śamatha. 爲止諍之意. 係鎭制敎團內起紛諍之方法規定, 共有七滅諍. 以此法亦無法鎭制紛諍者, 上座則犯突吉羅之罪. (九)偸蘭遮:梵語 sthūlāeyaya, 巴利語 thullaccaya 之音譯. 又作偸蘭遮耶․偸羅遮․土羅遮․窣吐羅底也. 意卽大罪․重罪․粗罪․粗惡․粗過. 欲犯波羅夷․僧殘之未遂罪或預備罪之意, 一般乃爲五篇所不攝之罪過, 係指除突吉羅輕罪以外之一切重罪. 未遂罪亦稱從生偸蘭(方便偸蘭);完遂偸蘭遮罪者, 則謂自性偸蘭(獨頭偸蘭․根本偸蘭). 此外, 另有次於僧殘重罪之偸蘭遮, 以及次於提舍尼輕罪之偸蘭遮等兩種. 犯此罪者, 在結界內必向一切僧衆, 或四人, 或僅一人懺悔. (十)突吉羅:梵語 duṣkṛta 之音譯. 又作突膝吉栗多․突瑟幾理多. 意譯惡作. 又作小過․輕垢․失意․越毘尼․應當學. 屬輕罪之一. 狹義指屬於身體(卽身業)之罪(惡作);而屬於言語(口業)之罪, 則稱惡說. 廣義言之, 則包含惡作․惡說. 亦卽所犯輕罪之總稱. 具體而言, 百衆學與七滅諍罪, 或加二不定罪;或違反百衆學與五篇中前四篇之未遂罪, 及犍度品所規定者, 均稱突吉羅. 故意犯罪者, 則須於一人比丘前懺悔;非故意者, 可於自心內懺悔. 在大乘戒中, 除殺生等重禁(波羅夷)外之諸罪, 均稱突吉羅(輕垢罪). 上述乃律所規定破壞生活規條者之治罪法, 計有訶責․擯出․依止․遮不至白衣家․不見擧(不見擯)․不懺擧(不作擯)․惡見不捨擯(惡邪不除擯)等七種擯罪. 若再加惡馬․黙擯(梵檀), 則爲九種治罪法. 此外, 具足廣律條件之律藏, 除於前編詳說上述之五篇七聚之戒條目外, 於後編則敘述有關受戒及布薩․安居․敎團等之儀式行事, 竝規定僧尼之衣․食․住等生活禮儀, 及有關起居之規定. 此係將諸種行持法分類聚集而論, 爲犍度品之內容. 犍度, 梵語 skandhaka, 巴利語 khandhaka 之音譯. 又作蹇陀․建圖․建陀․塞建陀․沙犍圖. 爲蘊․聚之義. 亦卽聚集同類法之意. 四分律卷三十一以下, 卽擧有二十種犍度, 稱爲二十犍度. 卽:(一)受戒犍度, 又作受具足戒法․大犍度, 乃進入出家敎團之作法. (二)說戒犍度, 又作布薩法․布薩犍度. (三)安居犍度. (四)自恣犍度. (五)皮革犍度, 乃有關革製之用具. (六)衣犍度. (七)藥犍度, 卽醫藥法. (八)迦絺那衣犍度. (九)拘睒彌犍度, 又作俱舍彌法. 詳說比丘等相和同住, 或諍或分裂等情形規定. (十)瞻波犍度, 意爲羯磨, 卽說作法之不正. (十一)呵責犍度, 又作羯磨犍度․般荼盧伽法. 乃針對好鬥爭․聚惡黨之方法. (十二)人犍度, 又作僧殘悔法․別住法․別住犍度, 爲犯僧殘罪者之治罪法. (十三)覆藏犍度, 又作聚集犍度, 乃隱藏犯罪之治罪法. (十四)遮犍度, 又作遮布薩法, 卽犯罪之比丘不可參加布薩. (十五)破僧犍度, 又作調達事, 乃提婆達多之反逆事件之處置方法. (十六)滅諍犍度, 又作諍事法, 鎭制紛諍方法之七滅諍說. (十七)比丘尼犍度, 有關女衆出家受戒等之說. (十八)法犍度, 又作威儀法, 卽諸種禮儀作法. (十九)房舍犍度, 又作臥具法, 有關房舍臥具等事. (廿)雜犍度, 卽道具及諸雜事. 蓋戒本係說明戒律之隨相, 犍度則捨惡行善, 表意欲思願, 係明示戒律之受體與隨行. 此外, 戒本僅消極之禁止條文, 故稱爲止持戒;而犍度乃積極之行爲, 故稱爲作持戒. 又依各地風俗․習慣․氣候․風土等差異, 而增刪適宜之戒律規定, 稱爲隨方毘尼. 小乘律藏及其所述之規定, 稱爲小乘律;而梵網經等大乘律典, 及其所述之規定, 稱爲大乘律(菩薩毘尼․菩薩律藏). 違犯律者, 則稱越毘尼罪, 略稱爲越罪. 至於通達律, 且能記誦不忘者, 或能讀誦者, 則稱爲持律․持律者․持比尼․知律․律師, 此係持經一詞之對稱. 持律者一語, 凡律師以外持律之人均屬之, 而律師爲僧綱稱號之一. 根據律藏, 以實踐爲主之敎派, 卽稱律宗. 我國根據四分律, 而以南山律宗最負盛名. 此宗派亦傳至日本. 日本除獨立之律宗外, 尙有屬於各宗派之天台律(圓頓戒)․眞言律․淨土律․法華律(日蓮律)等. (參閱戒2896)
【율부오론律部五論】
p3801-下→ 小乘五部戒律之論書. 卽:(一)毘尼母經, 八卷, 譯於前後秦, 譯者不詳. (二)毘尼摩得勒伽經, 十卷, 劉宋僧伽跋摩譯. (三)善見律毘婆沙, 十八卷, 南齊僧伽跋陀羅譯. (四)薩婆多毘尼毘婆沙, 九卷, 譯於前後秦, 譯者不詳. (五)律二十二明了論, 一卷, 南朝陳․眞諦譯.
【율사律師】
p3800-下→ ①梵語 vinaya-dhara. 又作持律師․律者. 卽專門硏究․解釋․讀誦律之人. 如北魏慧光․唐朝法礪․道宣․懷素等皆稱律師, 以嫺四分律見稱. 後則指通達律之人而言, 與經師․論師․法師․禪師等相對. 據寶雲經卷五載, 菩薩以十法, 得名爲律師, 卽(大一六․二三三下):善解毘尼所起因緣․善解毘尼甚深之處․善解毘尼微細之事․善解毘尼此事得彼事不得․善解毘尼性重戒․善解毘尼制重戒․善解毘尼制起因緣․善解聲聞毘尼․善解辟支佛毘尼․善解菩薩毘尼.[北本涅槃經卷三金剛身品․十誦律卷四․有部毘奈耶卷十三](參閱律師三法3801). ②日本僧綱之一, 與僧正․僧都合稱三綱. 乃統領僧尼之官職, 分爲大․中․小三階位, 後廢除之而設立權律師. 西元一二八五年, 律師被准爲五位殿上人, 至明治維新後乃廢除. [日本書紀卷二十九․弘安禮節]
【율사삼법律師三法】
p3801-上→ 據善見律毘婆沙卷六擧出律師者應行下列三法, 方不愧稱爲律師. 卽:(一)本毘尼藏, 毘尼, 律之義. 謂爲律師者應本於律藏而諷誦通利, 辯習句義․文字, 而後敎授於人. (二)堅持不雜, 謂爲律師者當懷謙下, 堅持法律, 於毘尼藏之所有文句義疏悉皆通達, 且於問者次第而答, 不相雜亂. (三)受持不忘, 謂爲律師者應於毘尼藏之師師相承, 擧凡授受之因緣․次第傳承之名字等, 受持而不忘. (參閱律師3800)
【율원律院】
p3801-中→ 又作律寺. 專依準戒律, 持律嚴謹者止住之寺院. 我國自宋代後, 禪․敎․律三派竝立, 寺院亦分禪․敎․律三者, 屬於律者稱律院, 與敎院․禪院相對稱. [宋高僧傳卷十五唐圓照條․敕修百丈淸規卷下楊億之古淸規序]
【율원사규律苑事規】
p3800凡十卷. 元代省悟編述, 嗣良參訂. 收於卍續藏第一○六冊. 元泰定二年(1325)序刊. 本書係依律藏詳說律宗僧侶之行事儀式. 乃以律宗之南山及靈芝之著書爲基本, 兼而參酌禪苑․校定․備用等淸規編述而成.
【율원승보전律苑僧寶傳】
p3800-下→ 凡十五卷. 日本律僧慧堅撰. 爲集錄我國及日本持律大德三百餘人之傳記. 前九卷是我國諸師部分, 從曹魏曇摩迦羅尊者, 至明朝紫雲如是思律師等, 凡二百二十餘人. 後六卷爲日本諸師之部分, 收南都招提寺鑑眞大師, 至大鳥山神鳳寺眞政忍律師等, 凡一百三十餘人. 成書於貞享四年(1687).
【율종강요律宗綱要】
p3800-上→ 凡二卷. 日僧凝然撰. 收於大正藏第七十四冊. 本書係以問答體詳述律宗敎義及其傳承. 初論會釋三聚淨戒之典據竝諸敎所說之同異, 及四十八輕戒與八萬四千威儀等之關係. 次釋律宗之敎旨․道宣之敎判, 竝擧所依之經典. 復明如來制三聚淨戒之由․道宣所立之性空․相空․唯識等三觀敎門. 最末敘載律宗與律藏於印度․中國․日本三國弘傳之經過.
【율종律宗】
p3795-上→ 依五部律中之四分律以弘通戒律之大乘宗派. 爲我國十三宗之一, 日本八宗之一. 其宗旨係奉持四分律之淨戒, 而以一乘圓頓之妙理爲旨歸. 佛陀入滅後, 弟子優婆離尊者結集律法, 分八十次誦出, 是卽八十誦律, 其後將之傳於五大尊者. 其中, 優婆毛匊多復有五弟子, 各就其根性於八十誦律中採集相近者各成一部, 此卽五部律. 五部律中之曇無德部以隨說隨止而爲一分, 前後四度說竟, 故稱四分律. 一般所說之律宗, 卽指弘傳四分律之四分律宗, 以曇無德爲開祖, 由唐代道宣(596~667)集其大成. 除四分律外, 傳入我國者尙有薩婆多部之十誦律․大衆部之摩訶僧祇律․彌沙塞部之五分律, 迦葉遺部則僅傳戒本, 廣律則始終未譯就. 蓋佛敎傳入我國後, 初譯皆小乘經典, 至鳩摩羅什始漸出大乘經論, 竝於姚秦弘始六年(404)與弗若多羅三藏共譯薩婆多部之十誦律, 事半未就;得曇摩流支及卑摩羅叉續成之, 共六十一卷, 爲我國有廣律之始. 弘始十二年(410), 佛陀耶舍․竺佛念等又將曇無德部之四分律分五次譯出, 共六十卷. 至東晉安帝義熙十四年(418), 由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摩訶僧祇律, 得四十卷. 劉宋景平元年(423), 罽賓佛陀什和智勝共譯彌沙塞部之五分律, 亦成三十卷. 由之, 五部律中, 於劉宋前傳來我國者卽有三部. 當時諸律雖均在我國弘揚, 然光大而昌行於後代者, 則唯四分律. 魏文帝黃初三年(222), 曇摩迦羅(梵 Dharmakāla)至洛陽, 以我國僧衆僅剃除鬚髮․身著縵衣, 而無律法之行持, 乃誓弘律法, 至魏少帝嘉平二年(250), 方譯出僧祇戒本一卷, 敦請十位梵僧立羯磨法, 首開以十大僧傳戒本之先例, 此卽我國傳授戒法之始. 元魏孝文帝(471~499)時, 有法聰者, 原習僧祇律, 其後精硏四分律, 竝極力弘揚, 然僅限於口授, 而未有文字著作等之流傳. 至道覆律師方才造疏釋文, 唯亦不過以問答方式以資抉擇而已. 慧光律師以後始有章疏, 而開啓四分律藏疏釋之風. 其時, 以慧光略疏四卷․智首大疏二十卷․法礪中疏十卷, 號稱三要疏, 三要疏爲時人所習用, 因之四分律宗之歷祖相承亦於焉産生, 計有九祖:(一)法正尊者, 卽四分律主. (二)法時尊者, 爲我國四分律宗之初祖. (三)法聰尊者, 爲四分律第二祖. (四)道覆律師, 作疏問答立義. (五)慧光律師, 作四分章疏. (六)道雲律師. (七)道照律師. (八)智首律師, 作廣疏二十卷. (九)道宣律師, 作四分律行事鈔. 自第六祖道雲起, 開始分出流派, 其門下有洪遵․道洪. 洪遵傳洪淵, 洪淵傳法礪(569~635). 法礪居於相州, 著四分律疏十卷, 其系統稱相部宗. 法礪再傳道成, 道成傳滿意與懷素. 滿意居西塔, 弘揚法礪之相部律;懷素居東塔, 弘揚東塔律. 又第七祖道照傳智首, 智首傳道宣, 道宣久居終南山, 而蔚成南山律宗. 道宣雖爲第九祖, 然後來律宗興盛流衍, 道宣遂被尊爲南山律宗第一祖. 道宣精通戒儀, 博通法華․涅槃․楞伽․勝鬘等諸經之旨, 著述極多, 而以行事鈔․戒疏․業疏․拾毘尼義鈔․比丘尼鈔等, 被後世尊爲南山律宗五大部, 四分律亦由之而大成, 而與相部律․東塔律成鼎足之勢. 又與道宣同門之道世著有四分毘尼討要一書, 奉持其學說之人, 稱爲要家;對此, 奉持道宣四分律行事鈔之人, 則稱爲鈔家. 懷素曾撰四分律開宗記, 以破法礪之十六大義. 法礪所著之四分律疏稱爲舊疏, 對此, 懷素之開宗記則稱爲新疏. 滿意之門人定賓亦作破迷執記一卷, 以反駁懷素之說. 滿意又授法大亮, 大亮傳曇一. 曇一宣講四分律凡三十五鉢, 兼弘相部律及南山律, 復於道宣之行事鈔, 撰作發正記, 以闡揚其義理, 使南山律宗大顯於後世, 荊溪湛然․淸涼澄觀皆曾從其門習律. 我國初傳律法, 係四律雜弘, 無一中心準則, 至道宣繼承智首之系統, 專弘四分律, 樹立佛徒之生活規範, 四分律乃成我國律法之中心. 而道宣所著之行事鈔, 後人爲之作註解者竟達一百餘家之多. 於唐代時, 律宗三家論諍不絶, 其敎義根本相異處在戒體. 戒體者, 受戒法時受者所發得, 而領納於心中之法體. 四分律宗本依成實論, 故以戒體爲非色非心之不相應行法, 法礪之相部宗依此說, 提倡非色非心法戒體論;懷素之東塔宗以戒體爲無表色, 依俱舍論等而提倡色法戒體論;道宣之南山宗係依準成實論而立, 故亦提倡非色非心法戒體論, 唯道宣以唯識宗義解釋四分, 主張四分律本位雖係小乘, 然與薩婆多律等不同, 分通大乘, 前二宗則皆主張四分律唯是小乘. 相部․東塔二宗於唐後卽日漸衰微, 此後, 所謂律宗實卽指南山律宗. 道宣弟子甚多, 有周․大慈․文綱․名恪․秀․靈崿․融濟及新羅之智仁等數十百人. 文綱有弘景․崇業․道岸等弟子. 弘景門人有一行․鑑眞, 鑑眞嘗習南山鈔於融濟, 習智首疏於義威․智全, 開元年間(713~741), 日僧榮叡․普照等來華, 請鑑眞東渡, 歷十一年始達日本, 弘傳律法, 被尊爲日本律宗之祖. 道宣門下衆多弟子中, 以周律師(或謂秀律師)爲南山律第二祖, 其後相承之諸祖爲道恆․省躬․惠正․法寶․元表․守言․元解․法榮․處恆․擇悟․允堪․擇其․元照․智交․准一․法政․法久․如蓮․行居․眞照等. 歷代諸祖皆致力造立章疏, 廣爲傳布. 其中第十三祖臺州允堪律師(1005~1061)曾就道宣之十部著作撰著會正記等之記解, 世稱十部記主;第十五祖杭州元照律師(1048~1116)參究天台․淨土之學, 作三大律部之記解, 而成爲一代律學名著, 卽資持記․行宗記․濟緣記等. 唐末五代, 敎難與兵火不斷, 律宗與其他諸宗頓衰. 至宋代, 允堪與元照之記解先後流傳宇內, 律宗復興. 然允堪之會正記與元照之資持記均爲道宣四分律行事鈔之記解, 而兩書所作之解釋往往各異, 遂使南山宗分裂成會正․資持二宗. 元․明兩代, 律宗之傳承雖未中斷, 然以典籍散佚之故, 復見衰頹之象. 明末淸初, 金陵(南京)古心律師登五臺山, 感得文殊於雲端授戒, 返歸金陵靈谷寺後卽開戒說法, 重興律宗, 其法嗣三昧律師寂光於金陵東南之寶華山開闢道場, 主持戒席先後達百餘壇, 是爲寶華山第一代, 弟子以香雪․見月爲著. 見月承嗣寶華山之法席, 香雪至常州天寧寺, 均大弘律宗. 其後見月傳定菴․定菴傳松隱, 松隱傳閔緣, 閔緣傳珍輝, 珍輝傳文海, 文海傳理筠, 相繼領導寶華山之一派. 淸世宗雍正十三年(1735), 文海奉詔入京(北京), 住持大法源寺, 旋卽奉命開三壇大戒, 時四方之乞戒者達一千八百餘人. 至太平天國之亂起, 寶華山首當其衝, 破壞甚鉅, 亂後重建, 每年戒壇仍常開, 然南山一脈曾一度失其三大部. 至淸末, 由徐蔚如從日本請歸, 重刊於天津刻經處, 但錯誤特多, 弘一大師乃發誓願, 以畢生精力硏究戒法, 護持南山律宗, 遍考中外律叢, 校正三大部及其他律藏, 使南山律又大放厥光. 於韓國, 硏習律學․奉持律法之風氣亦甚早, 唐貞觀十一年(637)慈藏來華, 止於終南山雲際寺, 數年後歸國, 卽於通度寺興築戒壇, 大建律法. 另據唐代法寶律師之批文所載, 道宣曾撰拾毘尼義鈔一文, 其稿初成, 卽爲一新羅僧所竊, 凡有二百餘年中土不見此文, 直至會昌五年(845)始自新羅國得之. 又於李穡所撰通度寺釋迦如來舍利記一文中有南山宗通度寺之語. 此外, 於道宣衆多門人中, 智仁卽爲新羅國人. 據上述記載, 足見律宗於唐代卽已傳入朝鮮, 然至高麗太祖十八年(935)始於開城興建開國寺, 以爲南山宗之本寺. 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 高麗文宗之王子義天來華, 從元照習律, 歸國後數度開講行事鈔. 至高麗朝末年, 律宗之流傳皆爲單獨一宗之行, 至朝鮮太宗七年(1407), 南山與總持(眞言)二宗合稱爲總南宗, 世宗六年(1424)時又廢諸宗之別, 僅餘禪敎二宗, 而將總南宗攝於禪宗, 其後律學乃漸次衰微. 憲宗在位年間(1835~1849), 律僧大隱朗旿被世人譽爲道宣再來, 與弟子草衣共爲朝鮮最後之律學名師. 日本之律宗, 主要傳自我國南山宗之鑑眞和尙(688~763). 鑑眞於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至日本弘法, 在東大寺創設戒壇院, 傳授戒法. 自唐招提寺設戒律硏究道場以來, 日本律宗卽漸興起;關東藥師寺․筑紫觀音寺等, 亦相繼設置戒壇, 日本之僧尼多在以上三寺受具足戒. 然未幾, 律宗之流傳, 由突然勃興之勢, 頓轉衰微, 乃至徒有其名. 其後, 律宗興盛之階段爲:(一)鎌倉時代, 俊芿依北京(今之京都)律, 覺盛․叡尊等依南都(今之奈良)律, 致力於復興律宗之活動. (二)江戶時代, 有眞言律宗․天台安樂律․淨土律等宗之弘揚, 使戒律再興. (三)明治時代, 因受西化運動之影響, 而有廢佛毁釋之擧, 雲照等乃力倡復興戒律. 時至今日, 有以唐招提寺爲本山之律宗, 及以西大寺爲本山之律宗等派別. 律宗所依用之經典, 不若其他各宗之採用經藏或論藏, 而以戒律典籍爲主要依據, 如四分律․梵網經等, 此外亦依準南山律師撰錄所載之大小經律論, 如法華經․瑜伽師地論․成實論等, 以爲立敎之大旨. 其旨歸所趨, 乃在於一乘圓頓, 而致力闡揚大小相融․三學相卽等圓極之妙理. 本宗之戒律理論可大別爲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一)戒法, 指佛陀所制之敎法, 卽律藏之內容. (二)戒體, 指由戒所得的防非止惡之體性, 卽受戒發誓時, 受者內心所生防非止惡之力量. (三)戒行, 指隨順戒體而如法發動身口意三業之行爲. (四)戒相, 指持戒之妙德表現於外而可爲持戒軌範者. 戒乃一切善法之大本, 同時亦爲了悟宇宙眞理之妙行;戒行爲眞理之具體表現, 行戒則爲最確實無謬之修道方法. 佛敎各宗派雖皆有修持法門, 然以律儀之繁文發展與各種敎團之遞嬗, 本爲敎徒所須共守之律則卽演成一專門敎儀知識, 獨立成一專門宗派. 四分律之弘揚本不始於道宣, 而道宣於四分律之流布實有其功, 除上文所述者, 道宣復創立化制二敎. 化敎者, 卽經論所詮之定慧二門, 如四阿含等之一切大小權實之敎, 皆屬逗機益物之敎法;制敎者, 卽律敎所詮之戒學法門, 係如來爲防止弟子之過患所設之敎法. 道宣復融通大小二乘, 以大乘之義解釋小乘律典, 成立佛陀敎義之整體觀;此外又綜結諸戒爲法․體․行․相等四科. 道宣之著作除五大部外, 另有戒本羯磨註解及小部律章․諸文部帖等, 皆爲律學之重要典籍. 其大綱不出止作二持, 略表如左. 四婆羅夷波羅夷波羅夷 十三 僧殘 偸蘭遮 二 不 定僧殘僧殘 比丘二五十戒 三十尼薩耆 波逸提波逸提 九十波逸提 四提舍尼提舍尼提舍尼 止持 百衆學 惡作 突吉羅突吉羅 戒法 七滅諍 惡說 八波羅夷․十七僧殘․三十捨墮․七滅諍 比丘尼三四八戒 百七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衆學 作持二十犍度 道宣之本意, 卽以止作二持別攝律學, 而廣攝一切佛法. 蓋止持者, 指五篇七聚之止惡門, 卽僧尼二部之戒本;作持者, 指持戒․說戒等之修善門, 卽二十犍度所揭示者. 兩者總攝佛陀所說之一切諸戒. 於止持門中, 僧之二百五十戒與尼之三百四十八戒, 竝稱爲二具足戒. 二具足戒各含廣․中․略等三重之意義, 就比丘戒而言, 廣則無量, 中則指三千威儀․六萬細行, 略則指二百五十戒. 就比丘尼戒而言, 廣亦無量, 中則指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 略則指三百四十八戒. 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時, 竝得如是無量無邊等戒, 故稱具足戒. 其餘五戒․八戒․十戒․六法等亦一一攝於具足戒. 要之, 以漸誘機根爲傳授戒儀之方便, 故分爲五種受戒之別, 卽比丘․比丘尼受具足戒, 式叉摩那受六法戒, 沙彌․沙彌尼受十戒, 優婆塞․優婆夷受五戒, 八戒則爲在家衆所授之暫時出家戒. 又律宗之戒學槪屬大乘之義, 其種類可分通戒․別戒二類. 通戒卽攝律儀戒(斷諸惡)․攝善法戒(修諸善)․攝衆生戒(慈悲喜捨, 利益一切衆生)等三聚淨戒;別戒爲三千威儀乃至五百大戒等戒, 別戒中每一戒, 乃至一切諸行, 均具足三聚淨戒. 三聚淨戒攝盡萬行, 總括衆德, 定慧二學亦攝在其中而互相融卽, 此卽律宗大乘一實圓頓之妙義.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中之一․四分律刪補隨機羯磨疏卷三․律宗瓊鑑章卷六․傳律圖源解集卷上․釋氏稽古略卷三․百丈淸規證義記卷七下南山律宗條․宋高僧傳卷十四至卷十六․佛祖統紀卷二十九․卷五十三․律苑僧寶傳卷四至卷十五․朝鮮佛敎通史中編․下編․李朝佛敎․我宗に於はる南山律宗(奧平法海, 宗敎界第七之十二)](參閱四分律1665․戒2896․東塔宗3306․南山宗3736․相部宗3908․道宣5636․鑑眞6907)
【율타栗馱】
p4131-上→ 梵語 hṛdaya. 又作汗栗馱. 意譯爲肉團心. 乃意根之所託, 其形由八瓣之肉葉構成. (參閱肉團心2513)
【율항律航】
p3801-中→ (1887~1960)安徽亳縣人, 俗姓黃. 名臚初. 未冠擧秀才, 後入保定陸軍學堂, 辛亥革命後, 入陸軍大學深造. 歷任軍長․山西省防空司令等職. 平素篤信佛法, 民國三十八年(1949)依慈航法師剃度出家, 專習淨土法門. 四十六年任慈善寺住持, 四十九年示寂.
【율행律行】
p3794-下→ 對戒律之奉行. 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大一四․五三九上):雖爲白衣, 奉持沙門淸淨律行.
【율호律虎】
p3800-中→ 指博通律藏者. 隋代住大興國寺之高僧法願, 精通律部典籍, 詞辯高邁, 時人莫敢當其鋒銳, 因號其爲律虎. 又五代頃, 南京相國寺之澄楚, 亦因博通律藏, 而被稱爲律虎. 其後, 凡律門之法將, 皆譽稱律虎. [續高僧傳卷二十一․釋氏要覽卷中]
【융근隆根】
p5319-中→ (1921~ )江蘇泰縣人, 俗姓呂. 於泰北廣濟庵從智祥法師出家. 先後遊學於上海佛學院․武昌佛學院. 其後歷任香港無盡燈․臺灣海潮音․馬來西亞無盡燈雜誌主編, 及星馬佛敎總會弘法主任. 又曾旅臺任善導寺監院. 現居星加坡, 主持星加坡南洋佛學書局及靈峰般若講堂, 一生致力於推廣星․馬地區之佛敎文化. 著有佛敎評議集․玄奘大師生年之硏究․聖僧掌故․佛學通解․善生經講記等書.
【융기隆琦】
p5319-中→ (1592~1673)日本黃檗宗之祖. 明代福建福州人, 俗姓林. 號隱元. 年二十三至普陀山禮觀世音菩薩, 投潮音洞主座下爲茶頭執事. 泰昌元年(1620), 訪黃檗山, 就鑑源壽剃髮. 後遍參諸方, 至嘉興興善寺學法華, 至峽石山碧雲寺學楞嚴經, 天啓四年(1624), 受密雲圓悟心印. 崇禎六年(1633), 任黃檗山西堂, 十年, 應請補黃檗之席, 大振祖風, 復興古道, 營建殿宇. 淸代順治十一年(1654), 應日僧逸然之請, 赴日本入住長崎興福寺. 日紀寬文元年(1661, 卽順治十八年), 創建黃檗山萬福寺, 拈唱祖道, 擧揚黃檗禪風. 後竝設戒壇授禪門大戒. 日皇特賜號大光普照國師. 嗣法門人有無得性寧․慧門性沛․卽非性一․慧林性機等二十三人. 著有普照國師語錄三卷․普照國師法語二卷․松堂集二卷․太和集二卷等. [五燈全書卷七十․正源略集卷五․普照國師年譜]
【융도라마전서隆睹喇嘛全書】
p5321-中→ 凡三十一帙. 格魯派僧人隆睹喇嘛著. 內容主要爲對於顯宗․密宗及大小五明諸類名詞之注釋.
【융도隆道】
p5320-上→ (1906~1987)臺灣臺中人, 俗姓林. 二十六歲皈依三寶, 民國二十六年(1937), 於臺中寶善寺出家. 三十四歲任高雄鼓山龍泉寺監院, 後又晉任住持, 竝兼任屛東東山寺住持. 師熱心於促進中日佛敎文化之交流, 曾二度率團赴日本考察訪問. 此外, 對於賑災濟貧之慈善事業亦甚熱心. 曾任中國佛敎會常務理事․臺灣省佛敎分會理事長․高雄市佛敎支會理事長等職.
【융복사隆福寺】
p5320-中→ 北平市名刹之一. 位於東城大市街之西北, 其地稱隆福寺街. 爲明代景帝允太監興安之請而建, 耗費數十萬, 歷經四年餘始落成. 殿宇計有五重, 中有毘盧閣, 高五層. 下爲大法堂, 四周有石欄, 爲當時廟內翔鳳殿舊物, 今均已頹敗. 惟廟市尙盛, 每逢一․二․九․十等日, 百貨具陳, 遊客如織.
【융본말融本末】
p6288-上→ 分諸乘之對稱. 爲華嚴宗判敎之用語. 華嚴宗將如來一代之聖敎大別爲三乘與一乘兩種, 更於一乘之中分判同別二敎, 而以法華經會三歸一之旨判爲同敎一乘. 華嚴宗三祖法藏復於華嚴五敎章卷一解釋同敎一乘, 設立分諸乘․融本末二門, 以分諸乘彰顯同敎一乘之法體, 而以融本末闡釋同敎一乘之名義. 所謂融本末, 卽同敎之名義以一乘爲本, 以三乘爲末, 而融合三乘與一乘本末二者. 其下復開二門:(一)泯權歸實門, 泯權歸實卽一乘, 爲向上門, 由機而趣向法界. (二)攬實成權門, 攬實成權卽三乘, 爲向下門, 由法逐機而下. 泯權而不壞權之故, 三乘卽一乘, 而不礙三乘;攬實之權而不異於實之故, 一乘卽三乘, 然不礙一乘. 如是一乘與三乘融攝, 其體無二, 此卽同敎之義. 同敎一乘之融本末與別敎一乘賅攝門之差別, 前者承認三乘一乘之本末差別而融合之, 後者則不承認三乘一乘之本末差別, 而視一切三乘等法本來皆爲一乘法. [華嚴經孔目章卷四․華嚴經搜玄記卷一上․華嚴經探玄記卷一](參閱同別二敎2244)
【융본응신融本應身】
p6288-中→ 日本佛敎用語. 指應身之釋迦佛融攝於本佛彌陀之威德而現之相. 亦卽無量壽經之敎主. 此係日本淨土眞宗論究所依止之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三經, 與法身․報身․應身等三身之關係時所常用論題之一.
【융사상입유식融事相入唯識】
p6288-中→ 華嚴宗所立十重唯識之一. 依事事無礙之相所成立. 卽理性圓融無礙, 故依理所成之事, 事法相入, 事相別體, 顯了分明而互不障礙. [華嚴經探玄記卷十三](參閱十重唯識461)
【융삼세간십신融三世間十身】
p6287-中→ 華嚴宗二種十身之一. 又作融三世間十佛. 華嚴宗謂圓敎之菩薩以眞實之智解照見法界時, 所觸目者, 無論萬有萬法, 皆視爲佛身, 簡約其類別, 分爲十種, 總稱爲融三世間十身. 卽:(一)衆生身, 指六道之衆生. (二)國土身, 六道衆生之依處. (三)業報身, 招感生於衆生身或國土身之業因. (四)聲聞身, 觀四諦而求涅槃者. (五)獨覺身, 觀十二因緣而求涅槃者. (六)菩薩身, 修行六度而求菩提者. (七)如來身, 於因位修行圓滿之佛身. (八)智身, 佛身所具能證之實智. (九)法身, 佛身所具證得之眞理. (十)虛空身, 卽周遍法界․普覆群機之實體. 此十身之前三身屬染分;四至九身屬淨分;第十之虛空身則離染․淨․有․無諸相, 而爲染淨二分所依. 又十身中第二之國土身, 卽國土(器)世間;第一之衆生身及第三至六等五身, 爲衆生世間;第七至十之四身, 爲智正覺世間. 此十身融攝三世間之諸法而爲毘盧正覺之體, 故稱融三世間十身. 復以此十身爲解知毘盧遮那佛覺體所知之境, 又稱解境十身. [舊華嚴經卷二十七․十地經論卷十․華嚴經探玄記卷十四․華嚴五敎章卷二․華嚴玄談卷三十]
【융식融識】
p6290-上→ 指通達事理之人. 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大四三․二二九上):誕茲融識, 秀迹傳燈.
【융창사隆昌寺】
p5319-上→ 位於江蘇句容寶華山. 寺係古刹, 明代初年復興, 建築全部用磚壘砌成, 無用寸木, 其裝飾亦以磚雕製成. 萬曆年間, 更立銅殿祀觀音聖像, 國有大事則遣官祈請. 古銅殿兩側, 有左右兩幢無梁殿, 均係樓閣式, 殿頂重檐九層, 內部爲磚壘砌之拱捲, 外部爲仿木結構殿堂形式之磚雕, 屋檐之出檐很短, 屋角起翹亦不高, 形式上類似北平北海之無梁殿, 而藝術造型及雕刻則更佳. 宏光年間, 三昧律師入主丈席, 遂改爲律寺. 三昧示寂後, 見月繼之, 遂大昌盛, 戒子遍天下, 言律者, 莫不宗之. 康熙年間改今名.
【융통망상融通妄想】
p6288-下→ 卽想陰․想蘊. 爲五妄想之一. 衆生之色身爲實質, 念慮爲虛情, 虛實逈異, 而能相使相應, 係由想融合之故. 又心生虛想, 形取實物, 其心․形異用而能相應者, 係由想互通之故. 此心․境相隨而無間斷, 皆屬妄想, 故謂爲融通妄想. (參閱五妄想1075)
【융통염불연기融通念佛緣起】
p6289-上→ 凡二卷. 日本南北朝時良鎭撰. 又作融通緣起․融通大念佛緣起. 主要敘述融通念佛宗宗祖良忍之傳記及宗義要領, 兼有圖繪. 乃該宗布敎所用. 現存之模本有二種:(一)嵯峨淸涼寺本, 傳說係自應永二十一年(1414)起三十年間所製作, 詞爲後小松天皇․足利義持等公卿․將軍所作, 圖畫成於行廣․行秀․光國․寂濟․永春等人之筆. (二)禪林寺本, 寬正四年(1463)土佐光信依淸涼寺本所畫, 詞爲後花園天皇以下諸將軍所作. [日本印書考卷二․日本國寶全集第三十二輯]
【융통염불종融通念佛宗】
p6288-下→ 爲日本十三宗之一. 全稱融通大念佛宗. 略稱大念佛宗. 宗祖爲聖應大師良忍. 良忍於永久五年(1117), 倡十界一念․自他融通之念佛. 謂一人念佛之功德, 融通於一切人, 一切人念佛之功德, 亦融通於一人. 且念佛一行通於一切萬行, 一切萬行具於念佛一行, 故一切功德, 於此圓滿, 得往生淨土. 明治七年(1874), 公布宗名, 以大阪市之大念佛寺爲總本山. [本朝高僧傳卷五十一]
【융통원문장融通圓門章】
p6289-中→ 全一卷. 日本融通念佛宗第四十六代大通融觀著.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四冊. 敘述宗祖良忍開創融通念佛之因緣, 竝解釋宗名, 闡述宗義, 爲該宗之根本聖典.
【융통融通】
p6288-下→ 融會通達而了無滯礙. 與相卽相入同義. 圜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四(大四七․七七五下):德山棒․臨濟喝, 皆徹證無生, 透頂透底, 融通自在.[摩訶止觀卷七]
【융흥불교편년통론隆興佛敎編年通論】
p5321-上→ 凡二十九卷. 南宋祖琇撰於隆興二年(1164). 又作隆興編年通論․編年通論. 收於卍續藏第一三○冊. 係以編年體輯錄佛敎傳播之史實, 記述東漢明帝至南宋孝宗(65~1163)期間有關釋門之事項. 竝就各時代之大德及其事業敘其始末, 此點與釋氏稽古略稍類似. 本文爲二十八卷, 另附錄宋太宗․眞宗․仁宗․徽宗等之御製序一卷.
【융흥사隆興寺】
p5320-中→ 位於河北正定縣境內. 俗稱正定大佛寺․大佛寺. 隋代開皇六年(586), 恆州刺史鄂國公王孝亻零所創, 同年張公禮撰龍藏寺碑, 初名龍藏寺. 唐代時, 自覺造一金銅觀音大像, 至五代, 上半身毁於兵火, 所餘部分復毁於後周顯德年間, 鑄錢以供軍需. 宋代太祖開寶四年(971), 敕移寺域至今地, 賜鑄千手千眼觀音大像, 大事擴建, 改名龍興寺, 奠定今之佈局規模. 金大定二十年(1180), 順道於寺東建造佛頂尊勝陀羅尼石幢. 此後雖經歷代屢加重修, 仍多保存宋代形制與風格. 淸代初年復改今名. 山門之內有天王殿, 後部已塌落, 僅存神像四尊, 其鐘鼓二樓及六師殿, 皆已坍塌無遺. 再進爲牟(摩)尼殿, 殿建於北宋皇祐四年(1052), 四壁爲明代成化年間所繪之佛敎故事壁畫, 正中壇臺五尊泥塑佛像, 其中釋尊․阿難․迦葉三像均爲宋代原塑, 此殿雖較爲完整, 然亦漸見坍毁. 其後爲戒壇, 壇後東爲慈氏閣, 西爲轉輪藏, 再進爲大悲閣, 又稱佛香閣․天寧閣, 乃寺中主閣, 閣建於宋太祖開寶四年, 其內供奉銅鑄大悲菩薩像, 四十二臂, 故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 像高達二十二公尺餘. 閣今已破壞殆盡. 東西兩壁有羅漢塑像, 像多失頭. 寺後殿上供阿彌陀佛, 中有同正殿千手觀音小像一尊. [大明一統志卷三․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一○八․第一一四․第一一五․職方典第一○三․第一○四]
【융희融熙】
p6289-下→ (1888~1959)廣東番禺人(原籍浙江), 俗姓湯. 字雪筠. 又號九指頭陀. 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 以能文善辯著稱. 未出家前, 曾任番禺小學校長․敎育廳視學官․中央法幣基金委員會要職․西南政府政務委員會高等顧問․廣東省銀行祕書處秘書等職. 又組織廣州佛敎閱經社․六一佛學硏究會, 創立圓音月刊社, 竝致力於習禪探義․護法及保護廟産等. 民國十三年(1924)師病瀕死, 其母代爲許願出家三載, 病果癒, 故信佛益堅. 三十六年, 於粤北南華寺親炙虛雲和尙, 皈依爲門下弟子, 法號寬筠. 其後, 突受不識之瘋漢棒擊其踣, 昏厥間恍見觀音救之, 醒來竟無毫髮受損, 遂詣筌灣竹林禪院依融秋法師剃度, 號融熙. 翌年, 依大嶼山靈隱寺靈溪法師受具足戒. 後因虛雲和尙手書佛道移南以示之, 遂於四十三年自港赴新加坡, 常往返新加坡與吉隆坡間弘法, 竝於吉隆坡創辨馬來西亞佛學硏究社. 四十八年示寂於吉隆坡, 世壽七十二. 著有佛敎與禪宗․葛藤集․無相頌講話․百喩經選講等行世.
【은각사銀閣寺】
p5943-下→ 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 本名慈照寺. 屬於日本臨濟宗. 本爲幕府足利義政之山莊, 於義政歿後改爲禪寺. 銀閣有二層, 尙未建築完成(未置銀箔)卽告毁壞. 庭園內之東求堂本爲持佛堂, 其內之同仁齋早年爲一茶堂, 且因而著稱. 規模較金閣寺爲小, 然以幽雅淸淡與茶道精神而馳名宇內, 爲東山文化之代表建築.
【은덕恩德】
p4108-上→ 爲佛所具足的三種德相之一. 如來乘大願力而救度衆生, 故對衆生有大恩德. [大日經卷六․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參閱三德668)
【은도恩度】
p4107-中→ 卽出家得度之意. 恩, 原指感知他人所施豫自己之好處․善意等 ; 於中文中, 由因與心合成其字, 槪謂恆常於心上銘感形成今日狀態之一切原因. 此一界說甚符合佛敎之報恩思想, 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等所揭示, 佛道修行者應常感念父母․國王․衆生․三寶等之四恩. 故以出家一事言之, 若了知今日出家得度之因緣, 必來自其所形成之一切事緣, 其中尤以佛之大願力爲然, 則亦必能深感此一得度之恩. 以是之故, 恩度又爲出家得度之別稱. [東林善法堂記(張無盡)](參閱恩4106)
【은륜왕銀輪王】
p5944-上→ 爲四轉輪王之一. 於人壽六萬歲時出世, 統治南贍部洲, 東勝身洲, 西瞿陀尼洲等三洲. 然據法華經玄贊卷四載, 此王與銅, 鐵二輪王之出世, 皆不定時. (參閱四輪王1837, 轉輪聖王6624)
【은몰상隱沒相】
p6533-中→ 報身佛所具五種相之一. 指壽命無盡之佛暫時隱沒而不現形. (參閱報身五種相4921)
【은몰여래장隱沒如來藏】
p6533-中→ 十種如來藏之一. 又作隱覆如來藏. 卽法身如來爲煩惱所隱沒覆藏. (參閱十種如來藏485)
【은밀隱密】
p6535-中→ 如來說法有顯彰․隱密二意. 顯彰隱密爲日本淨土眞宗用以解釋觀無量壽經所設判目之一. 顯彰, 爲語言文字分明顯示者;隱密, 爲說者之本意密隱於文內者. 顯說爲方便, 密意爲眞實. 此與以了義敎爲眞實, 以不了義敎爲方便者不同. [演密鈔卷二․敎行證文類卷六本]
【은복설隱覆說】
p6535-下→ 隱實理而說․方便說. 大法鼓經卷上(大九․二九一上):隱覆說者, 謂言如來畢竟涅槃, 而實如來常住不滅.
【은복수기隱覆授記】
p6535-下→ 四種授記之一. 謂對於修行精進者, 固應授與成佛之記莂, 但恐授記將令彼生起增上慢或懈怠, 若不授記卻會令衆懷疑其修行之功;此時佛以威神力不令其人知悉, 而僅令他人得聞其授記, 稱爲隱覆授記. (參閱四種授記1812)
【은봉도화隱峰倒化】
p6535-上→ 禪宗公案名. 隱峰禪師立倒示寂之故事. 據景德傳燈錄卷八鄧隱峰章載, 隱峰將示寂, 先問衆云(大五一․二五九下):諸方遷化, 坐去․臥去, 吾嘗見之, 還有立化也無?衆云:有也. 師云:還有倒立者否?衆云:未嘗見有. 師乃倒立而化, 亭亭然其衣順體. 時衆議言荼毘, 而體屹然不動, 遠近瞻視, 驚歎不已. 師有妹爲尼, 時在彼處聽聞, 乃俯近而咄曰:老兄!疇昔不循法律, 死更熒惑於人!於是以手推之, 僨然而踣, 遂就闍維(卽荼毘), 收舍利入塔. 隱峰倒立而死, 雖是一種對生死自由無礙之表現, 但易流於神異奇蹟之談, 因得其妹之一轉語, 始打破此弊.
【隱峰飛錫】
p6534-下→ 唐代元和年間(806~820), 隱峰禪師欲登五臺山, 途中遇官軍與賊兵交戰, 師爲除彼等之苦患, 乃擲錫空中, 飛身而過, 兩軍將士仰觀, 均符日前之夢兆, 鬥心頓息. 此則事蹟亦可顯示隱峰之神通力與慈悲心. [景德傳燈錄卷八鄧隱峰章․禪苑蒙求卷上]
【은봉隱峰】
p6534-中→ 唐代僧. 生卒年不詳. 南嶽之門下. 福建邵武人, 俗姓鄧. 世稱鄧隱峰. 初參謁馬祖道一, 不能得其奧旨, 復從學於石頭希遷, 後於馬祖道一言下開悟, 竝爲其法嗣. 後與南泉․潙山交遊頻繁, 冬留衡嶽, 夏住淸涼. 元和年間(806~820), 欲登五臺山, 於淮西出發途中, 受阻於叛軍吳元濟與官軍交戰, 遂擲錫空中, 飛身而過, 兩軍將兵見之, 戰意頓息. 師旣顯神異, 慮成惑衆, 遂入五臺山, 於金剛窟前倒立而寂. [祖堂集卷十五․宋高僧傳卷二十一․景德傳燈錄卷八鄧隱峰章]
【은봉추거隱峰推車】
p6535-上→ 禪宗公案名. 據禪苑蒙求卷中載, 隱峰禪師一日推車, 遇馬祖舒展其脚, 坐於路上. 師云(卍續一四八․一二○下):請師收足. 馬祖云:已展不縮. 師云:已進不退. 乃推車碾損師脚. 祖歸法堂, 執斧子云:適來碾損老僧脚底, 出來!師便出, 於祖前伸長頸子, 祖乃放下斧頭. 上記公案乃顯示馬祖化導學人之機略, 及隱峰懸命求道之風貌. [五燈會元卷三․光明藏卷中․葛藤集卷下]
【은산철벽銀山鐵壁】
p5942-下→ 禪林用語. 原指銀鐵堅硬, 難以鑽硏, 山壁險峻, 難以攀越;禪林中, 轉指以一般凡情或分別知所難以徹底明了, 而無法如實表達者. 又以此比喩本具之靈性孤峻獨絶. 與壁立萬仞, 針箚不入同義. 碧巖錄普照序(大四八․一三九上) : 銀山鐵壁, 孰敢鑽硏?蚊咬鐵牛, 難爲下口;不逢大匠, 焉悉玄微?[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四, 佛果克勤禪師心要卷下, 碧巖錄第四十二則]
【은소작법隱所作法】
p6533-下→ 密敎行者如廁時, 或入一切不淨之處時所修之法. 又作隱所法. 係於頂上觀囕字, 於左右脅觀吽字, 竝觀想囕․吽字皆有火焰圍燒. 左手作金剛拳, 右手作蓮華拳, 加持額頭․左肩․右肩․心․喉等五處, 口誦烏樞沙摩明王之眞言. 蓋烏樞沙摩明王以深淨大悲, 不避穢觸, 救護衆生, 其大威光猶如猛火, 可燒除煩惱妄見․分別垢淨生滅之心. 又此尊之眞言有多種, 修隱所作法時, 口誦其小咒卽可, 卽唵矩嚕馱曩吽弱. [大威力烏樞瑟摩明王經卷下․大威怒烏芻澀麽儀軌經․慧琳音義卷三十六]
【은악사隱嶽寺】
p6535-下→ 位於浙江紹興․嵊縣間之石城山. 此山重巖疊嶂, 林木葱鬱, 有石兀立若牆, 賡連數百丈. 寺爲東晉永和(345~356)初年沙門帛僧光所創. 梁天監(502~519)年中, 僧護․僧淑等於寺北鐫造十丈石佛, 武帝聞之, 遣僧祐往助, 歷時十餘年始成, 爲江南最大石佛.
【은애노恩愛奴】
p4108-上→ 凡人貪著愛染, 猶如恩愛之奴婢, 亦因之而輪迴三界, 流轉生死. [長阿含經卷十․普賢觀經]
【은애옥恩愛獄】
p4108-上→ 娑婆世界猶如監獄, 人人爲恩愛所束縛, 不能解脫自在. [長阿含經卷一](參閱恩愛4107)
【은애恩愛】
p4107-下→ 父子․兄弟․夫妻之間互相執著之情愛, 稱爲恩愛. 世人沈溺於情愛之中, 因而爲恩愛所縛, 不得解脫, 故可視世界爲恩愛之監獄. 佛敎主張世人應捨棄恩愛而趨入佛道, 能入佛道方爲眞正之報恩. 故法苑珠林卷二十二(大五三․四四八中) : 流轉三界中, 恩愛不能脫 ; 棄恩入無爲, 眞實報恩者.[諸經要集卷四](參閱恩4106)
【은애하恩愛河】
p4108-上→ 父子․夫妻間之恩愛繫縛之深, 猶如河海, 難渡難測. [大智度論卷一]
【은염불隱念佛】
p6533-中→ 日本佛敎用語. 爲淨土眞宗異安心祕密法門之一. 於傳敎儀式時, 必進入土藏(倉庫)․麴室, 然後祕密施行, 故稱爲隱念佛. 通常又稱土藏祕事․鍵鎖法門․御藏法門․內證講․夜中法門․御杓子講等. 其起源不詳, 或係平安時代末期, 新義眞言宗之祖覺鍐時始盛行. 初以眞言念佛, 祈念卽身成佛. 其思想依憑空海之大日經開題․般若心經祕鍵․無量壽如來供養作法次第․覺鍐之五輪九字明祕密釋等書. 實踐方面則以一期大要祕密集․孝養集等爲基礎. 其後, 竝採取眞宗之一念卽得往生․現生不退入正定聚之敎義. 於寶曆四年(1754)及元祿年中(1688~1704), 受江戶幕府壓制, 曾有不少殉敎者, 然仍有四萬餘信徒. 其敎勢今仍興盛, 信徒達數十萬人. 其活動地域, 以岩手縣中南部之膽澤․和賀․稗貫․西磐井等地爲中心. 派別衆多, 各以親鸞․是信坊․蓮如․鍵屋等爲宗祖而立派. 要之, 採行此一祕密法門之敎團, 於各種行事或聚會活動, 對敎外人士必嚴加保密, 故引起外人種種猜測及誤解;其所以受官方壓制, 其故在此.
【은완이성설銀椀裏盛雪】
p5943-中→ 禪宗公案名. 爲雲門文偃之法嗣巴陵顥鑑三轉語之一. 表生佛一如之眞源, 示平等卽差別, 差別卽平等之意. 又作巴陵銀椀裏, 巴陵銀椀盛雪. 蓋白銀椀裏盛雪, 二物一體, 同中有異, 異中有同. 碧巖錄第十三則(大四八․一五三下) : 僧問巴陵 : “如何是提婆宗?』巴陵云 : “銀椀裏盛雪. 』提婆者, 從龍樹傳承佛心宗而成爲西天十五祖, 卽迦那提婆尊者(梵 Kāṇadeva), 曾於赤幡之下折伏外道. 此公案中, 僧問巴陵如何是提婆宗一句, 係表示巴陵與提婆有相通之處. 蓋提婆以辯才著稱, 依言句擧揚正法, 故所創之宗, 稱爲提婆宗. 又巴陵亦以辯才無礙著稱, 此乃與提婆相通之處, 故僧作此問. 又巴陵謂銀椀裏盛雪, 意謂相似而非一致, 相混而能分別二者相異之處, 引申指巴陵之宗風, 雖通於提婆宗, 然仍有自己獨創之處. [五燈會元卷十五, 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卷三十五, 禪宗正脈卷十五](參閱巴陵三轉語1388)
【은원덕恩圓德】
p4107-下→ 三種圓德之一. 謂如來利他之行功德圓滿. 卽如來具有使衆生永脫三惡趣, 或出善趣之生死, 而安置衆生於善趣中或三乘中之功德. [俱舍論卷二十七]
【은恩】
p4106-下→ 一切事物皆依因緣方能相互生存, 此卽恩之所在. 佛敎所說之恩, 可分積極的與消極的兩面. 積極的恩, 卽心存恩念, 此爲修行佛道之根本要素. 例如大乘本生心地觀經所擧父母之恩․國王之恩․衆生之恩․三寶之恩等四恩, 爲吾人所必須常思常念者 ; 其中, 尤言孝養父母之功德與供養佛相等. 此外, 如來以大願力救度衆生之恩德亦須思之․感之. 消極的恩, 例如親子․夫婦之恩愛, 常妨礙佛道之修行, 故必須斬斷. 據法苑珠林卷二十二載, 僧侶於出家得度時, 有一偈云(大五三․四四八中) : 流轉三界中, 恩愛不能脫 ; 棄恩入無爲, 眞實報恩者. 我國與日本皆重視恩之思想, 而印度佛敎則不甚强調, 如於人施設論(巴 Puggala-paññtti)一書中言及世間値得重視與讚美之人有二類, 一爲施恩者, 另一爲知恩而又感恩者. 知恩者, 其巴利文原語爲 kataññū, 直譯之, 則爲能感知他人恩惠之人. 漢字中恩字, 卽因與心所構成, 其意與原語之意可謂不謀而合, 故亦可謂無論何事, 擧凡促成今日狀態之一切原因, 皆須常存心內, 深刻思念. [增一阿含經卷十一](參閱四恩1747)
【은전恩田】
p4106-中→ 三種福田之一, 亦爲八種福田之一. 對於父母․師長․和尙․阿闍梨等, 於己有恩德之人, 能知恩․感恩․報恩, 則可生福德, 一如田地之能滋生長養穀物, 故稱恩田. [優婆塞戒經卷三․俱舍論卷十八](參閱福田5852)
【은지도장銀地道場】
p5943-中→ 位於我國天台山之古佛道é, 與金地嶺相接. 智者大師卽於此傳法. 據傳定光佛曾於此處示現. [大明一統志卷四十七]
【은지銀地】
p5943-上→ 爲佛閣道場之通稱. 或稱金地, 琉璃地. 佛閣, 卽指佛寺, 佛刹, 梵刹, 梵閣或伽藍. 又印度舍衛國給孤獨長者曾以黃金布地購得祇陀太子之園, 爲釋尊建造精舍, 故稱金地. 釋氏要覽卷上(大五四․二六三上) : 金地, 或云金田, 卽舍衛國給孤長者側布黃金, 買祇陀太子園, 建精舍, 請佛居之.
【은창隱彰】
p6535-中→ 顯說之對稱. 日本淨土眞宗用以解釋觀無量壽經所設判目之一. 卽彰顯經中隱於文字言句中之眞義. 以此說明彌陀之本願爲他力念佛之實義.
【은천쌍탑銀川雙塔】
p5942-下→ 位於塞北銀川城之寬闊平原上. 城西南角之承天寺塔通稱西塔, 係西夏天慶三年(1050)夏主諒所建. 呈八角形, 高七十餘公尺, 十三層. 其形式旣採用印度工巧明之建塔技術, 又承襲我國建築之傳統風格. 城北之海寶塔, 通稱北塔, 與西塔相距約一點七公里, 建於東晉時代, 相傳爲匈奴人赫連勃勃所建, 迄今已一千五百餘年. 塔身平面呈十字形, 九層十一級, 高約六十公尺. 塔以靑石板砌成, 造型巍然壯麗, 遠望宛如一座大廈. 西, 北兩塔之每層簷角, 綴有風鈴, 風吹鈴響, 別有風情.
【은해恩海】
p4107-下→ 四恩之廣海. 四恩卽父母恩․國王恩․衆生恩, 三寶恩. [性靈集卷七](參閱四恩1747)
【은현사구隱顯四句】
p6536-上→ 爲存壞四句之對稱. 華嚴宗三祖法藏於華嚴五敎章卷一, 將別敎一乘該攝門之下分爲不異․不一等二門, 不異門之下又分三卽一․一卽三等二項目. 復於三卽一之下作四句分別, 以論三乘之存壞, 稱爲存壞四句;於一卽三之下亦作四句分別, 以論一乘之隱顯, 稱爲隱顯四句. 然關於一乘隱顯之四句, 法藏竝未直接擧示其語句, 而僅謂以存壞四句反推之. 所謂以存壞四句反推之隱顯四句, 卽:(一)由卽三故不待隱, (二)由卽三故不礙顯(三)由卽三故無不隱, (四)由卽三故無可顯. 於初二句中, 以一卽三之故, 一乘之相宛然;於後二句中, 以一卽三之故, 一乘之相隱沒不顯. 又由初二義之故, 三乘之敎法得有所依;由後二義之故, 假立之權敎得以成就. 雖有四句, 皆唯有三乘而更無一乘, 此乃一卽三之不異門. (參閱存壞四句2385)
【은형법隱形法】
6534-上→ 隱藏自己身形之法, 卽隱身術. 據龍樹菩薩傳載, 龍樹未出家前, 曾學隱身法, 入國王之後宮侵凌侍女;其法係以七十種藥材硏製成靑藥丸, 加水磨之, 以塗眼瞼, 卽可隱身. 此疑係印度自古相傳之一種咒術. 密敎以摩利支天法爲隱形法. 摩利支天具有大神通力, 擅於隱身. 密敎行者以此天爲本尊之修法, 稱摩利支天法. 修法時結摩利支天隱形印, 誦持其眞言, 藉由加持力, 可令一切天魔惡鬼外道等求覓行者之形體而不可得. 前述之摩利支天隱形印, 據摩利支天經所載, 其印相, 卽以左手作拳, 而拇指微捻食指之指甲, 其狀如環, 餘三指握拳, 竝觀想自身入於此印之孔中;右手平掌, 右旋摩此印而蓋於孔上. 行者觀想此印爲摩利支天身, 彼卽隱藏於摩利支天心中. 又據大摩里支菩薩經卷三載, 以黑土․梟眼等製成藥丸, 含於口中, 一心誦持摩里支菩薩眞言, 亦可藉加持力而隱身. [末利支提婆華鬘經․一字頂輪王瑜伽觀行儀軌․摩利支菩薩略念誦法․摩利支天陀羅尼咒經․摩利支天一印法․慧琳音義卷四十二]
【음계淫戒】
p4714-下→ 梵語 a-brahma-carya-virati, 巴利語 abrahmacariyā veramanī. 爲十重禁之一, 四波羅夷之一, 五戒之一, 八戒之一, 十戒之一. 以不淫卽戒之意, 故又稱不淫戒. 淫欲雖不惱衆生, 而能繫縛行者之心, 故佛陀制戒以禁之. 據有部毘奈耶卷一載, 佛成道十二年中, 弟子無過失, 至第十三年, 蘇陣那始犯淫, 遂制淫戒, 故此戒爲佛敎敎團中最初之制禁. 於小乘戒, 置淫戒於四波羅夷之首位 ; 梵網等大乘戒以慈悲爲先, 故置於第三位. 此戒依七衆之別, 其結罪之相亦不相同. 在家之優婆塞․優婆夷, 僅禁邪淫, 於五戒中稱爲邪淫戒. 出家之五衆, 雖總稱不淫戒, 但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三衆, 犯者不結波羅夷, 而稱滅擯惡作罪, 剝其袈裟, 擯出寺門 ; 比丘與比丘尼二衆, 以係大僧之故, 犯者結波羅夷罪, 不得與他僧共住, 不得一同說戒․一同羯磨. [摩訶僧祇律卷一․四分律卷一․大智度論卷四十六․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
【음광부飮光部】
p5706-上→ 梵名 Kāśyapīya. 音譯作迦葉遺部, 迦葉維部. 又稱飮光弟子部, 善歲部. 乃小乘二十部之一, 亦爲五部律之一. 係佛陀入滅三百年頃, 自說一切有部中分裂出者. 此部派之祖爲迦葉波, 乃上古飮光仙人種, 故以飮光爲姓. 據傳, 上古有一仙人, 其身有金光, 能飮諸光, 令不復現, 故稱飮光仙人. 此部派之敎義, 類於有部及法藏部, 主張一切諸行必滅於刹那之間. 謂煩惱未斷, 業果未熟, 卽是過去有體 ; 若煩惱已斷或業果已熟, 過去其體卽無. 所傳之律爲解脫戒經, 然其廣律未曾傳來我國. [舍利弗問經, 異部宗輪論述記卷上, 出三藏記集卷三](參閱上座部719)
【음광飮光】
p5705-中→ ①梵名 Kāśyapa(音譯迦葉波, 略譯迦葉)之意譯. 佛及佛弟子中均有以此爲名者. (參閱迦葉3969). ②(1718~1804)日本眞言宗正法律之祖. 大阪人. 通稱慈雲尊者, 號葛城山人, 百不知童子. 出家後遊學於京都, 奈良. 所學極廣, 凡顯, 密, 悉曇, 禪, 律, 或神道等, 皆勤加修學. 以釋迦在世時之正法來發願, 而特倡正法律. 後移居河內(大阪府)葛城山高貴寺, 竝以該寺爲正法律之本山. 著有方服圖儀, 南海寄歸傳角纜鈔, 十善法語, 慈雲尊者全集十九卷. 另有梵學津梁一千卷, 乃一部有關悉曇學之大著作. 文化元年入寂, 享年八十七. 世人亦尊爲雲傳神道之創始者. [慈雲尊者略傳, 續日本高僧傳一卷]
【음궁淫宮】
p4715-上→ 梵名 Mithuna. 音譯彌偸那. 十二宮之一. 爲辰星位. 又作夫婦宮․男女宮․夫妻宮․陰陽宮․雙女宮․雙鳥神主. 於密敎, 位於北斗曼荼羅第二院西方, 胎藏現圖曼荼羅外院東方, 於胎藏圖像爲月天眷屬, 住外院西方. 此宮之形像, 於各書所載有差異, 或謂男女二體 ; 於胎藏現圖中, 則有二尊或一尊之說 ; 於胎藏舊圖樣․胎藏圖像․北斗曼荼羅中, 亦另有不同之說法. 種子爲□(mi). 眞言爲 : 歸命彌陀那(mithuna, 夫婦)婆多曳(pataye, 主)娑縛賀(svāhā). [宿曜經](參閱十二宮342)
【음망일념陰妄一念】
p4826-下→ 天台宗觀門之境體. 指凡夫日常所起一刹那之妄心. 又作介爾妄心. 陰妄, 陰爲蘊之新譯, 卽此心屬五蘊中之識蘊而爲迷妄者 ; 一念, 爲一刹那之心․介爾之細念. 指第六識之無記心. 天台之意旨, 謂現前介爾之妄心圓具三千諸法, 含藏圓融三諦之妙理, 故得以成爲所觀之境. 其他諸法雖非不具此妙理, 然初心者不堪直以融妙之法體爲所觀, 故不就衆生界或佛界而揀擇近要易修之觀己一念之心法, 作爲所觀之境. [摩訶止觀卷五上․四念處卷四․十不二門指要鈔卷上]
【음박건淫薄健】
p4716-中→ 唐代玄奘由印度歸國所經之國. 約在現今帕米爾高原(Pamirs)之西南部. 依大唐西域記卷十二載, 淫薄健爲睹貨羅國之故地, 山嶺連屬, 川田隘狹.
【음성불사音聲佛事】
p3991-中→ 人於耳根者, 稱爲音聲. 佛濟度衆生之事業, 或以光明, 或以佛身, 或以香飯․衣服․臥具等, 總稱爲佛事. 在娑婆世界中, 不依他種方法, 而獨以音聲爲說法, 稱爲音聲佛事. [維摩經香積佛品․金光明玄義卷二]
【음수淫睡】
p4716-中→ 指俯臥之睡姿. 依正規, 僧應右脅而眠. 入衆日用(卍續一一一․四七四上) : 睡須右脅, 不得仰臥, 仰爲屍睡 ; 覆爲婬睡, 多惡夢.
【음식飮食】
p5706-上→ 飮料食物. 欲界之有情必依飮食資身. 謂以香, 味, 觸三法爲體, 入於口腹而能資益諸根者. 佛地經論卷一(大二六․二九五上) : 能任持身, 令不斷壞, 長養善法, 故名爲食. 飮食之種類有 : 飯, 麥豆, 麨, 肉, 餅等五噉食, 與根, 莖, 葉, 花, 果等五嚼食. 佛制以日午爲法食之正時. 摩訶僧祇律謂, 午時日影過一髮一瞬, 卽是非時. 又據摩德勒伽論載, 若得食時, 口口作念, 凡限食三匙爲一口, 第一匙黙云願斷一切惡, 第二匙云願修一切善, 第三匙云所修善根迴向衆生, 普共成佛. [梵摩難國王經,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
【음양도陰陽道】
p4827-中→ 日本方術. 以我國陰陽五行學說爲基礎, 而有關天文․曆數․卜筮․堪輿(方角․地相)等之學問與方術, 目的爲避禍求福, 係十世紀初, 由韓國僧侶傳入日本. 司役職之處所稱爲陰陽寮, 司術者稱爲陰陽師, 其大成者稱爲陰陽家. 尙有陰陽博士․曆博士․天文博士․漏刻博士等專家. 陰陽道係觀測日月․十干․十二支之運行配當, 以推察相生相剋之道理, 而明辨一切事物之吉凶禍福, 故於歲月․日時․方位․一身․一事等諸事上皆設有繁雜之禁忌, 乃至於人間各種行動皆有所定制. 其行事亦有若干被佛敎所採用.
【음욕불염淫欲不染】
p4715-下→ 指淫欲之實相本來淸淨. 與貪慾不染同義, 爲觀自在菩薩之內證. 據理趣釋經卷下載, 瑜伽廣品中密意說二根交會五塵成大佛事 ; 以此三摩地, 奉獻一切如來, 亦能速滅從妄心所起之雜染, 疾證本性淸淨之法門. 此處二根交會, 是以隱密眞旨之意解之, 故非指男女二根和合, 乃指觀自身金剛與他身蓮花和合成爲定慧. 是故觀自在菩薩觀一切有情身中如來藏性自性淸淨光明, 爲一切惑染所不能染 ; 由觀自在菩薩加持, 得離垢淸淨, 故稱淫欲不染.
【음욕淫欲】
p4715-下→ 卽行淫之欲望, 與愛欲․色欲同義. 圓覺經載, 諸世界一切種性, 無論卵生․胎生․濕生․化生, 皆因淫欲而延續種族生命. 律典中以淫欲雖不惱衆生, 然能繫縛修行者之心, 故佛陀制戒禁之. 經論中, 比喩淫欲如火能燒心, 稱爲淫欲火 ; 或比喩淫欲傷身如病, 稱爲淫欲病. [諸法無行經卷上․千手觀音大悲陀羅尼經․大智度論卷六․摩訶止觀卷九上]
【음吟】
p2831-下→ 卽吟詠 ; 或指可供吟詠之韻文體詩․歌. 吟詠之時, 拉長聲音來吟唱, 其曲調如鳥․獸․蟲等之鳴聲, 細而長, 聞之有悲淒之感. 古來禪宗多採用此文體, 藉吟詠詩文之方式來闡揚禪旨. 例如洞山之新豐吟․丹霞之翫珠吟․關南之老獲珠吟․香嚴之勵覺吟․歸寂吟等作品, 均盛行於叢林中. [景德傳燈錄卷三十銘記箴歌章]
【음의音義】
p3991-上→ 解釋文字形態․發音․語義之典籍. 我國很早卽有一般史書․經書之音義典籍, 例如佛典中有劉宋慧叡之十四音訓敘․北齊道慧之一切經音, 然此二書皆已佚失. 至唐代, 有玄應之一切經音義二十五卷․慧苑之新譯華嚴經音義兩卷․慧琳之一切經音義百卷․希麟之續一切經音義十卷等. 上列諸書之語彙排列皆依原本之順次而定. 及至北宋, 處觀之紹興重雕大藏音三卷則以漢字部首排列, 爲一種字典體裁之音義著作. 日本撰述之音義類書, 槪以萬葉假名與和訓(日語讀法之次序)編排而成者, 例如大般若經音義(今僅存中卷);漢文注釋較詳細者有仲算之法華經釋文三卷, 與信瑞之淨土三部經音義集四卷. 尙有使用音訓(日語讀法之次序)與片假名之形式者, 例如心空之法華經音義二卷等. [出三藏記集卷十五道安傳․開元釋敎錄卷八․宋高僧傳卷二十五․中國佛敎史籍槪論(陳垣)卷三․卷四]
【음주계飮酒戒】
p5706-中→ 梵語 madya-pāna-virati. 爲五戒之一, 梵網四十八輕戒之一. 酒乃迷亂起罪之根本, 故大小二乘, 道俗七衆俱禁之. 依四分律卷十六所載, 佛陀於支陀國時, 沙伽陀詣拘睒彌主之家受飮食, 主人奉以黑酒, 旣飮而還, 於歸途倒地嘔吐. 佛卽知之, 遂制比丘飮酒之戒, 若違禁者, 犯波逸提. 佛更爲說飮酒之十過, 卽顔色惡, 少力, 眼視不明, 現瞋恚之相, 壞田業資之法, 增致疾病, 益鬥訟, 惡名流布, 智慧減少, 死墮三惡道等, 稱爲飮酒十過. 長阿含卷十一阿누夷經亦列擧飮酒之六種過失, 卽失財, 生病, 鬥訟, 惡名流布, 生恚怒, 智慧日損等. 大智度論卷十三更詳擧飮酒三十五種過失. 又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六謂, 飮酒易犯其他諸罪, 昔有優婆塞, 以飮酒故, 邪淫他婦, 盜殺他鷄, 更妄言無作. 以酒亂性故, 一時五戒俱犯. 俱舍論卷十四(大二九․七七中) : 諸飮酒者, 心多縱逸, 不能守護諸餘律儀, 故爲護餘, 令離飮酒. [梵網菩薩戒本疏卷三, 俱舍論光記卷十四, 大乘義章卷七, 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三]
【음지입경陰持入經】
p4827-上→ 凡二卷. 東漢安世高譯. 收於大正藏第十五冊. 本經旨在闡明五陰(色․受․想․行․識)及十二入(眼․耳․鼻․舌․身․心, 及色․聲․香․味․更․法等, 內外各六)之法相, 竝細說三十七品經法(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者八種道行). 更進而闡論由道諦通達解脫之方法. 三國時代, 我國佛敎思想界分爲兩大系統. 一爲安世高之小乘禪學系統, 另一爲支婁迦讖之大乘般若學系統. 安世高系統之重要經典卽爲陰持入經․安般守意經. 故陰持入經卽基於小乘佛敎之立場, 釋論法數及解脫之道. 另陰持入經註爲硏究我國三世紀時佛敎思想及佛典譯語之重要資料. 據考證此註應作於西晉以前, 其作者應屬安世高․安玄․唐僧會․嚴佛調及南陽韓林․穎川皮業․會稽陳慧之系統.
【음척록陰隲錄】
p4827-下→ 全一卷. 明代袁了凡(十六世紀)撰. 又稱了凡四訓. 爲敘述我國民間道德之代表作品. 本書爲袁了凡某次參訪雲谷禪師, 因此了悟立命說, 知善惡行爲與因果報應眞理, 而編著本書, 認爲陰隲爲支配人類之天, 依人行爲之善惡, 可定其福禍. 其內容首論謙虛利中之理, 次述積善餘慶之列, 竝列擧善行之十大德目. 卷末載知過能改, 善莫大焉, 竝提出改過三法. 本書思想頗受形成於南北朝時代之增壽益算說之影響, 且爲一儒․道․佛三敎混融一體之思想. 佛敎因果報應之觀念更散見於全書各處, 而成爲一般民衆善惡行爲之道德準則.
【음탕淫湯】
p4716-上→ 禪林用語. 指以焦飯或米之粉末泡湯, 作茶水之用. 淫, 意謂焦飯泡於湯中, 混濁而沈滯 ; 或作飮. 或以其令飮用者淫心淡薄, 故稱爲淫湯. 據傳洞山良价禪師之母, 於會見禪師途中去世, 時良价取其母囊中少許米粒投於湯中, 與大衆結緣, 爲淫湯之由來. 然洞山良价之語錄及景德傳燈錄均無記載此事. [禪林象器箋飮啖門]
【음향인音響忍】
p3991-中→ 梵語 ghoṣānugama-dharma-kṣānti. 三法忍之一. 又作隨順音響忍․隨順音聲忍. 其義有三:(一)謂隨順佛菩薩說法之音聲, 而能知諸法道理, 安住於法. (二)謂往生極樂世界之人聞七寶樹林之音聲, 而悟解無而似有․非有而有之理. 慧遠之無量壽經義疏卷下(大三七․一○六上):尋聲悟解, 知聲如響, 名音響忍.(三)謂聽聞眞實之法, 而不驚․不怖․不畏, 竝信解受持, 愛樂順入, 修習安住. [六十華嚴卷二十八․無量壽經卷上․月燈三昧經卷二․無量壽經連義述文贊卷中․無量壽經會疏卷五․無量壽經記卷上](參閱三法忍571)
【음화淫火】
p4714-下→ 比喩淫欲之熱情如火, 若不祛除, 可燒毁身心. 又作淫欲火. 摩訶止觀卷七上(大四六․九三上) : 大論云 : “多婬者, 令觀九想 ; 於緣不自在, 令觀背捨 ; 緣不廣普, 令觀勝處 ; 不能轉變, 令觀十一切處 ; 若有怖畏, 令修八念. 皆以不淨爲初門, 悉治婬火. ” [大智度論卷十四]
【응객시자應客侍者】
p6433-上→ 方丈六侍者之一. 卽代爲招呼客人之侍者.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六侍者條:方丈有六侍者, 一․巾甁, 二․應客, 三․書錄, 四․衣鉢, 五․茶飯, 六․幹辨. 是皆室中親炙, 必須爲法忘軀․英奇嚴密之子以任此職, 庶不孤此法乳也. (參閱侍者3059)
【응건應乾】
p6434-下→ (1034~1096)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 袁州(江西宜春)萍鄕人, 俗姓彭. 出家受具足戒後, 卽遍參諸方尊宿. 及至照覺禪師東林常總之法席, 始大悟而嗣其法. 常總於元豐三年(1080)受命住持盧山東林寺, 師卽繼掌泐潭之寶峰禪院. 紹聖三年入寂, 世壽六十三. [嘉泰普燈錄卷六․五燈會元卷十七]
【응공應供】
p6432-下→ 梵語 arhat 或 arhant, 巴利語 arahat 或 arahant. 音譯阿羅漢․阿羅訶. 爲佛十號之一. 又作應眞․應. 指斷盡一切煩惱, 智德圓滿, 應受人天供養․尊敬者. 亦卽應受一切人天以種種香․花․瓔珞․幢幡․伎樂等供養者. 禪苑淸規卷八(卍續一一一․四六○下):僧爲佛子, 應供無殊, 天上人間, 咸所恭敬. 此外, 於小乘佛敎中, 指無學果之聖者. [北本涅槃經卷十八․方廣大莊嚴經卷一․無量壽經卷上․法華經卷一․善見律毘婆沙卷四․寶性論卷二․大智度論卷二十四․大乘義章卷二十末](參閱阿羅漢3692)
【응과應果】
p6433-中→ 卽阿羅漢果. 阿羅漢, 係梵語 arhat 之音譯, 意譯則作應․應供, 卽謂斷盡一切煩惱, 具足應受人天供養之福德者;故稱阿羅漢果爲應果. [俱舍論卷二十四]
【응금옥당應金玉堂】
p6433-下→ (1916~ )江蘇無錫人, 出生於上海. 民國二十九年(1940)於上海歸依章嘉大師. 四十年徙居臺灣, 復依止南亭法師. 四十四年移居美國紐約, 五十一年在該地成立美東佛敎硏究總會, 開紐約華人佛敎組織之先河. 五十九年又在紐約州南開羅鎭創建大乘寺, 禮請港臺諸師住持, 爲美洲東部華人建寺之濫觴. 目前氏爲美國東部一帶佛敎之重要護法.
【응단應端】
p6436-上→ (1069~1129)宋代臨濟宗黃龍派僧. 世稱法輪應端. 南昌(位於江西)人, 俗姓徐. 幼年卽依化度寺善月出家, 精通華嚴要旨. 曾參謁眞淨克文, 然機緣不契. 後參黃龍山靈源惟淸, 得其印可, 竝嗣其法. 建炎年間住於法輪寺, 建炎三年入寂, 世壽六十一. [嘉泰普燈錄卷十․大明高僧傳卷七]
【응리원실종應理圓實宗】
p6434-下→ 略稱應理宗. 爲法相宗(唯識宗)之別名, 係依解深密經勝義諦相品所說而立. 以唐代慈恩窺基爲初祖, 立五位百法, 判有爲無爲之諸法, 發起一切唯識之旨, 爲大乘之一派. 此宗所詮之理乃中道之敎法, 離空有二邊, 能應一切理, 圓滿眞實, 故稱應理圓實宗. [法華玄贊卷一本](參閱法相宗3373)
【응멸빈應滅擯】
p6435-上→ 梵語 pravāsanüya. 略稱應擯. 義同於擯出. 係戒律中對犯重罪之僧衆所行之刑罰. 如比丘犯四波羅夷罪者, 應當滅除僧籍而擯逐於僧團之外.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上一之四](參閱擯出6440)
【응무소주이생기심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p6435-上→ 爲金剛般若經中之名句. 又稱無住心․非心. 與般若心經中空卽是色義同. 意卽不論處於何境, 此心皆能無所執著, 而自然生起. 心若有所執著, 猶如生根不動, 則無法有效掌握一切. 故不論於何處, 心都不可存有絲毫執著, 才能隨時任運自在, 而如實體悟眞理. 我國禪宗六祖慧能於未出家前, 於市中販柴爲生, 偶經一客舍, 聞誦金剛經, 至此語, 心卽開悟, 頓萌出家之志. [六祖壇經行由品]
【응문應文】
p6431-上→ (1337~?)諱允炆. 明太祖朱元璋之孫, 後卽位, 年號建文. 於燕王靖難之變時, 剃髮竝改名應文, 逃離京師. 經湖湘入蜀, 遊雲南, 復還閩, 入廣西壽佛寺, 住十五年. 未久, 寓居南寧一蕭寺. 流落三十九年後, 經恩州知事岑瑛奏聞京師, 賜號老佛, 迎入西內, 時年六十四. 於途中, 應文賦詩云(大五○․九一一中):流落江湖四十秋, 歸來不覺雪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影暗, 昭陽殿裡雨聲愁, 新蒲細柳年年綠, 野老呑聲哭未休. 大明高僧傳以其名爲應能, 恐係訛誤. [大明高僧傳卷三․續釋氏稽古略卷三․明史卷四]
【응법묘복應法妙服】
p6433-中→ 指僧衆所披之袈裟. 應法, 謂與法相應而不悖於理. 以袈裟之形․色․量三者皆相應於佛制, 故稱應法妙服. 或以自在如法, 稱爲應法;自然所得, 稱爲妙服. 無量壽經卷上(大一二․二六九上):如佛所讚, 應法妙服, 自然在身.
【응법사미應法沙彌】
p6433-下→ 三沙彌之一. 謂正合沙彌之位. 沙彌, 係受持出家十戒而尙未受具足戒之男子. 凡十四歲至十九歲之男子, 出家得度, 依一定之儀式受持十戒, 稱爲應法沙彌. 禪苑淸規卷九沙彌受戒文(卍續一一一․四六三下):次受沙彌十戒, 卽形備法儀, 此稱勤策;依師而住, 受利同僧, 是爲應法沙彌.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四之二](參閱沙彌2976)
【응병여약應病與藥】
p6434-中→ 謂醫師針對病症施藥, 比喩佛菩薩等善知識應所對之根機而說法. 佛陀自古被稱爲醫者之王, 若視人間種種迷惑․束縛․貪婪․瞋恚等煩惱爲種種病症, 則佛陀應各種病症所說之法, 不啻爲一劑良藥. 心地觀經卷二報恩品(大三․二九六下):諸如來轉於法輪, 遠離四失, 說相應法. 一․無非處, 二․無非時, 三․無非器, 四․無非法. 應病與藥, 令得復除. 據北本涅槃經卷二十五載, 諸凡夫之病總爲貪欲․瞋恚․愚癡等三種. 敎示貪欲病者觀骨相, 瞋恚病者觀慈悲相, 愚癡病者觀十二緣相. 此卽以煩惱爲病, 佛法爲藥之譬喩. [文殊悔過經․維摩經卷上佛國品]
【응본應本】
p6431-下→ 卽應化身之根本. 在天台宗, 藏․通․別․圓等化法四敎中之別․圓二敎卽以中道爲應本. [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下](參閱中道應本1033)
【응부應夫】
p6431-上→ 宋代雲門宗僧. 滁州(安徽滁縣)淸流人, 俗姓蔣. 生卒年不詳. 初入江寧府(江蘇南京)保寧禪院承泰門下, 出家竝受具足戒. 後依天衣義懷, 傳雲門之宗要. 歷住潤州(江蘇鎭江)甘露․眞州(江蘇儀徵)長蘆崇福禪院, 號廣照禪師. 門人有長蘆宗頤․雪竇道榮․慧日智覺等二十五人. [續傳燈錄卷八․五燈會元卷十六․五燈嚴統卷十六]
【응성즉현미타應聲卽現彌陀】
p6436-中→ 指觀無量壽經中說第七觀時, 出現於韋提希夫人面前之阿彌陀佛. 亦卽應釋迦演說除苦惱法而應聲出現之佛, 故稱應身卽現彌陀. 經云(大一二․三四二下):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吾當爲汝分別解說除苦惱法. ” (中略)說是語時, 無量壽佛住立空中. 善導解釋此義, 謂彌陀應聲卽現時, 行者卽證得往生. [觀經疏定善義]
【응송應頌】
p6435-中→ 梵語 geya, 巴利語 geyya. 音譯祇夜. 又作重頌․重頌偈. 九分敎之一, 十二分敎(十二部經)之一. 此類經典之形式, 係重覆前述散文部分, 而以韻文表示之. 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十四(大二九․五九五上):言應頌者, 謂以勝妙緝句言詞, 隨述讚前契經所說. 蓋於九分敎․十二分敎中, 應頌之形式屬於伽陀(梵 gāṭhā. 偈頌)之一, 然伽陀僅係韻文, 不必與前後經文之敎說直接有關;而應頌則係對前述經文內容之複說․追補, 必與前說直接有關. 又憂陀那(梵 udāna, 無問自說)雖亦係偈頌形式, 然因其係佛感興而自宣說, 非待人問始說, 故別成一項. [北本涅槃經卷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八․華嚴經疏卷二十四](參閱十二部經344)
【응수식應受識】
p6433-上→ 十一識之一. 卽塵識. 塵識係由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轉作之識, 故稱應受識. [顯識論](參閱十一識328)
【응신기應身記】
p6432-下→ 法身記之對稱. 指應身佛之記莂. 卽將來八相成道其應身之相所示現之年數․國名․佛名等種種記莂. 在天台宗所立本․迹二門中屬於迹門. 法華文句卷四上(大三四․四七下):八相是應記;旣得應記, 知必有本, 欲使物知聞, 共結來緣, 故與應記耳.
【응신여화신동리應身與化身同異】
p6432-下→ 謂於應身與化身之同異, 諸經說法不同, 如同性經․金光明經於應身之外立化身, 則二身差別;大乘起信論於應身之外不立化身;唯識論․法華論等在化身之外不立應身, 以化身卽應身. (參閱三身555)
【응신應身】
p6432-上→ 梵語 nirmāṇa-kāya. 又稱應佛․應身佛․應化身․應化法身. 卽佛爲敎化衆生, 應衆生之根機而變化顯現之身. 有數種分類:①二身之一. 爲眞身之對稱. 大乘義章卷十九分佛身爲眞身․應身二種, 而以隨化所現之身, 稱爲應身, 其形有所在, 故生彼此之別, 諸根相好各有分限. 故知此處乃統稱應․化二身爲應身.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參閱二身199). ②三身之一. (一)法․報二身之對稱. 同於變化身. 大乘同性經卷下分佛身爲報身․應身․眞身三種, 而以穢土成佛․當成佛․兜率以下, 乃至住持一切正․像․末法所顯現者, 皆稱爲應身. 此外, 如攝大乘論(魏譯)卷上以之與眞身․報身共爲三身, 十地經論卷三以之與報身佛․法身佛共爲三身佛. 另天台宗於藏․通․別․圓之化法四敎謂有能說之敎主, 乃立四佛. 其中藏敎之敎主稱劣應身, 現丈六卑小之身, 住於凡聖同居土;通敎之敎主稱勝應身, 又作帶劣勝應身, 乃丈六之佛, 具神通變現自在, 住於方便有餘土. (二)法․化二身之對稱. 卽指八相成道之佛, 此佛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項背圓光, 隨機化現, 忽有忽無. (三)法․化二身之對稱. 指爲十地菩薩說法之佛身.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二․梁譯攝大乘論卷上․觀經疏玄義分(善導)]. ③四身之一. 法․報․化三身之對稱. 卽爲地前諸菩薩而現之佛身, 此佛身係依定力而現起者, 故不攝於五趣. [合部金光明經卷一]
【응암담화선사어록應菴曇華禪師語錄】
p6435-上→ 凡十卷. 又作應菴和尙語錄. 宋代應菴曇華撰, 守詮等編, 孝宗乾道二年(1166)刊行. 收於卍續藏第一二○冊. 內容包括卷一至卷六之住妙嚴禪院․住天童山景德禪寺第十四會之語錄, 卷七至卷九之法語․書, 卷十之頌古․眞贊․偈頌․佛事等, 卷末附錄塔銘․祭文․松源和尙普說等.
【응연상凝然常】
p6208-上→ 凝然常住之意. 又稱本性常․自性常. 佛三身中, 自性身之常住卽爲凝然常. 亦卽自性常住之眞如法性. 法相宗以眞如法身爲凝然常, 不受熏變;華嚴宗則謂眞如爲凝然者, 乃隨緣作諸法時, 不失自體之意. [釋淨土群疑論卷二](參閱三種常656․眞如凝然4200)
【응연凝然】
p6207-下→ (1240~1321)日本華嚴宗僧. 伊勢(愛媛縣)人, 俗姓藤原. 十六歲於比叡山受菩薩戒, 爲東大寺戒壇院長老, 竝長住該寺, 修律․臺密․華嚴․唯識․三論․淨土․禪等各宗敎義. 後宇多天皇從師受菩薩戒, 賜凝然國師之號. 著述甚多, 有一千二百餘卷流傳於世. 一般性之佛敎著作有八宗綱要․三國佛法傳通緣起․內典塵露章等, 此外, 淨土源流章․聲明源流記等亦頗具價値. 元亨元年示寂, 世壽八十二. [圓照上人行狀卷中․本朝高僧傳卷十六]
【응용무변應用無邊】
p6431-下→ 與應化無方之義同. 謂佛菩薩爲救度衆生而應現化身之妙用, 無礙自在, 無時而不現, 無處而不顯, 卽應化之神力自在. 如觀世音菩薩應機示現三十三身以利益衆生.
【응응應應】
p6436-中→ 爲法應之對稱. 法身之感應, 稱爲法應;應身之感應, 則稱爲應應. 法華玄義卷六上(大三三․七四七中):法應則冥益, 應應則顯益.
【응인應人】
p6429-中→ 謂應受人․天供養之人, 卽阿羅漢. 亦稱應供․應眞.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大五四․二○五上):次有弘法, 應人結集. 又所謂應眞, 卽應受人․天供養之眞人. 然據法華文句卷一上․法華文句記卷一下之解釋, 謂應眞乃應於眞理之人;卽以應爲能應之智, 眞爲所應之理. [般泥洹經卷上․出三藏記集卷一]
【응자應慈】
p6435-下→ (1873~1965)安徽歙縣人, 俗姓餘. 字顯親. 光緖二十四年(1898), 投南京三聖庵出家. 越四年, 受戒於浙江天童寺, 以八指頭陀爲戒和尙. 後參禪於常州天寧寺冶開和尙座下, 頗有領悟. 光緖三十四年, 與月霞法師同時受法於冶開和尙. 後嘗繼月霞領導法界學院. 民國十二年(1923), 掩關於杭州西湖菩提寺, 未久開講於常州淸涼學院. 師畢生以弘揚華嚴爲職志, 以參禪爲心宗, 倡刻華嚴經三種譯本․華嚴五敎章(法藏)․華嚴大疏演義鈔(澄觀), 及法華․楞嚴․楞伽等諸經疏. 五十四年八月於上海示寂, 世壽九十三.
【응작應作】
p6431-下→ ①應機而示現. 與應現․應化同義. 謂佛菩薩應衆生之根機, 而權巧方便示現種種身相威儀等. 法華文句卷二下(大三四․二四上):名月是寶吉祥月天子, 大勢至應作;普香是明星天子, 虛空藏應作;寶光是寶意日天子, 觀世音應作. [釋摩訶衍論卷十]. ②梵名 Chandaka. 音譯車匿․闡陀迦․闍那. 佛弟子之一. 係悉達太子出家踰城時之馭者. 後隨佛出家, 證阿羅漢果. (參閱車匿3020)
【응적應迹】
p6434-中→ 謂應化垂迹. 卽佛菩薩應衆生之機緣而自其本體示現種種身以濟度衆生. 觀音玄義卷上(大三四․八八○中):上地爲眞爲本, 下地爲應爲迹. [勝鬘寶窟卷中本](參閱本迹二門1965)
【응천사應天寺】
p6430-下→ 位於洛陽夾馬營. 營在紋城東郊, 爲宋太祖誕生處, 眞宗時敕立爲寺, 供奉太祖像, 賜額應天禪寺. 後改稱發祥寺, 俗稱東大寺. 民國十七年(1928)爲馮玉祥所毁, 住僧四散. 二十年, 馮失勢遁逃, 衆僧歸寺, 重整佛像法器, 遂漸復法事. 二十六年, 抗戰軍興, 又復驅僧毁像, 改爲河南鹽務局及稅警團營房.
【응토應土】
p6429-下→ 二土之一, 三土之一, 四土之一. 又作應化土. 卽佛應衆生之機感所示現之佛土. 爲應身佛所居住之處, 故亦稱應身土. 依淨影寺慧遠之大乘義章卷十九淨土義六門分別所說, 佛土分眞土․應土二種. 眞土, 妙寂離相而形無定所;應土, 隨情異現而有所局限與差別. 同書又分法性土․實報土․圓應土三種. 謂圓應土能隨衆生之機, 示現淨穢․善惡․廣狹等種種之土, 其用無缺, 前二種則爲眞土, 猶如淨珠, 圓應土卽隨淨珠之衆相而影現種種之土. 如就八相成道之應身釋迦牟尼佛言之, 此世界爲其應土, 而呈穢土相;阿彌陀佛之極樂世界亦爲應土, 而呈淨土相. 若就應土之義而論, 可分爲二:卽由大悲願力之因緣所現之種種土, 稱爲報應土;由淨土三昧法門力所現之種種土, 稱爲法應土. 此外, 大乘玄論卷五另列擧五種佛土, 卽淨土․不淨土․不淨淨土․淨不淨土․雜土. 諸土皆衆生自業所感, 故稱爲衆生報土, 然以佛能現之功言之, 亦稱爲應土.
【응형應形】
p6434-上→ 佛應衆生之根機而示現敎化, 稱爲應形. 義同於應身․應化等. 金光明經卷二(大一六․三四四中):佛眞法身, 猶如虛空, 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維摩經序品]
【응호應護】
p6436-中→ ①諸佛菩薩爲衆生之利益而應機化現, 稱爲應化;若應同衆生之願望, 於冥暗中守護衆生, 則稱爲應護. ②指衆生所歸依者, 卽如來.
【응화법신應化法身】
p6430-中→ 指自法身佛應現之佛․菩薩․人․天․鬼․畜生等無量身. 又稱他受用報身․應身․化身.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載, 自初地至佛地, 各有二種法身, 卽法性身與應化法身. 謂於第一義諦之法中, 由實性生智(般若), 故爲實智之法身;法名自體, 集藏爲身, 一切衆生之善根, 感此實智之法身, 故法身能應現無量之法身. 一切世界國土身․一切衆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薩身, 皆悉能現不可思議之身. 同經卷下另擧二法身, 卽果極法身․應化法身. 其應化法身如影之隨形, 以果身爲常之故, 應身亦爲常. 故他受用報身及應身․化身等總稱爲法身. [梁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三․法華論卷下․金剛仙論卷九](參閱法身3353)
【응화불보리應化佛菩提】
p6430-中→ 又稱方便菩提. 就佛三身而言, 可分爲三種菩提, 應化佛菩提爲其中之一. 謂於應當示現化導之處所, 隨卽示現. 如釋尊出宮至伽耶城, 坐於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玄義卷五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三之一․金光明玄義卷上](參閱三菩提631)
【응화성문應化聲聞】
p6430-下→ 四種聲聞之一. 卽佛菩薩爲化導衆生, 暫現聲聞身, 以令衆生進入大乘法門者. 如舍利弗․目犍連等聲聞衆. [法華文句卷四上․三藏法數卷十六]
【응화應化】
p6430-上→ 又作應現․應化利生. 佛․菩薩應衆生之利益而變現與衆生同類之形像, 稱爲應化. 據大智度論卷九十四載, 應化, 謂諸菩薩於衆生中, 或化作父, 或化作子, 或化作師, 或化作弟子, 或爲貧窮, 或爲富貴, 而皆不被汚染;如是遊戱於神通, 以成就衆生, 淸淨佛土. 法華經論卷下, 以應化佛菩提爲三佛菩提之一, 以應化聲聞爲四種聲聞之一, 皆係內祕實證, 外現諸相, 以導利衆生. 又關於佛菩薩之應化, 如觀世音菩薩應機而現三十三身, 自在變化而不受任何拘縛, 稱爲應化無方. 而如是應化之佛身, 卽稱爲應化身․應身等.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下․往生論註卷下․大唐西域記卷七](參閱權化6891)
【응화종론應和宗論】
p6433-上→ 爲日本佛敎史上之著名法爭, 由我國歷來性相二宗之衝突所引起. 村上天皇應和三年(963)八月, 於宮中開講法華經義, 奈良法相宗十師及北嶺天台宗十師皆應邀硏討. 爭論焦點集中於一切皆能成佛或有不能成佛者. 天台主張一切皆能成佛, 法相則堅持五性各別說, 認爲有不能成佛者存在(卽無佛性者不能成佛). 天台之良源與法相之仲算爭論激烈, 良源擧法華經無一不成佛爲證, 仲算指其意爲無之一不成佛加以反駁, 意卽無佛性者不能成佛. 良源又擧圓覺經(大一七․九一七中):地獄天宮皆爲淨土, 有性無性齊成佛道. 對此, 仲算轉讀而駁其意爲:若地獄․天宮皆淨土, 有性․無性當然齊成佛道. 要之, 法相一派唯以巧妙之漢譯讀法强詞爭辯. 似此論爭在我國亦曾發生.
【의각나衣角羅】
p2568-中→ 五種濾水囊之一. 以一尺四方之密絹作成, 將之繫於甁口, 或安於鉢中, 作爲過濾水之用.
【의강擬講】
p6442-上→ 日本平安時代以來, 受敕命而任三會講師之僧人. 另以正式任職之前, 模擬講師者稱擬講;已任正式講職者稱已講. 今爲淨土宗․眞宗大谷派等之學階名稱.
【의개무잡疑蓋無雜】
p5844-中→ 日本佛敎用語. 謂眞實之信心而無疑心間雜. 爲日本淨土眞宗解釋信心之語. 疑爲五蓋之一, 障礙無漏之五蘊, 故稱疑蓋. 敎行信證卷三載, 明知至心卽是眞實誠種之心, 故疑蓋無雜. 信樂卽是眞實誠滿之心, 極成用重之心, 審驗宣忠之心, 欲願愛悅之心, 歡喜賀慶之心, 故疑蓋無雜. 欲生卽是願樂覺知之心, 成作爲興之心, 大悲回向之心, 故疑蓋無雜. 眞知而無疑蓋間雜, 稱爲信樂. 信樂卽是一心, 一心卽是眞實信心. [廣文類對問記卷六]
【의개衣祴】
p2569-中→ 乃盛花之器具. 又作華祴. 於印度, 供養高貴之人時, 用以盛花而捧之. 又據玄應音義卷八․窺基之阿彌陀經疏․智圓之阿彌陀經義疏等之說, 皆謂衣祴卽指衣之前衿․衣襟․大帶․衣袖等, 亦卽以衣之一部分盛花供養. 諸佛境界攝眞實經卷上(大一八․二七一上) : 各各脫身所著天衣, 手執衣祴, 旋轉空中, 以供養佛. 另據智顗之阿彌陀經義記所載, 衣祴乃盛花之器, 其狀如函, 具有一足, 可持之以爲供養之用. [法華經卷二化城喩品․阿彌陀經疏鈔卷三․慧琳音義卷七十八․希麟音義卷九]
【의개疑蓋】
p5844-上→ 梵語 vicikitsā-āvaraṇa, 巴利語 vicikicchā -nīvaraṇa. 五蓋之一. 蓋爲煩惱之異稱. 與疑煩惱同義. 謂疑惑之情, 覆蓋行者心識, 使不徹見眞理, 故稱疑蓋. 據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八載, 所謂蓋, 含有障, 覆, 破, 壞, 墮, 臥等諸義. 法界次第初門卷上之上(大四六․六六八上) : 蓋以覆蓋爲義, 能覆蓋行者淸淨善心, 不得開發, 故名爲蓋. (中略)癡心求理, 猶預不決, 名之爲疑.(參閱五蓋1194)
【의건도衣犍度】
p2569-下→ 巴利語 cīvara-kkhandhaka. 乃二十犍度之一. 犍度(巴 khandhaka), 分段之義. 戒律關於僧尼受戒․安居等行持之法, 分爲二十類, 衣犍度卽其中關於著衣之法. 有糞掃衣․十種衣․冢間衣․願衣․檀越施衣․三衣等之受持, 割截衣之製法, 衣之分配, 病比丘之衣法等. (參閱二十犍度 181)
【의견疑見】
p5842-上→ 十種邪見之一. 謂於苦, 集, 滅, 道等諸諦之理, 心存猶豫而無決定之見. [瑜伽師地論卷八, 大明三藏法數卷四十三](參閱十種見487)
【의결疑結】
p5843-下→ 梵語 vicikitsā-saṃyojana, 巴利語 vicikicchā -samyojana. 三結之一, 九結之一. 疑, 迷心乖理, 狐疑不決之意;結, 結縛之意. 諸衆生於佛, 法, 僧三寶妄生疑惑, 不修正行, 而廣行殺, 盜, 婬, 妄等諸不善, 由此遂招感未來生死之苦, 流轉三界而不能出離, 稱爲疑結. [大毘婆沙論卷四十六, 大乘義章卷五末, 大明三藏法數卷三十五](參閱九結148, 三結631)
【의경해의依經解義】
p3058-下→ 又作依文解義. 指僅依據經典․語錄等之所述, 以理解佛法義理之修學方法. 卽謂一般學者拘泥於文字․言句之表面意義, 執著於爲方便權巧所述之世間法理, 未能深入經藏, 更對出世間之眞理妙諦作透徹之觀照․修證. 故此類依經解義之徒必受文詞之束縛․障礙, 難以了悟究竟解脫之最高境界. [景德傳燈錄卷六百丈懷海章]
【의계依戒】
p3056-中→ (1940~ )臺灣雲林人, 俗姓楊. 從事幼兒敎育八年. 民國五十五年(1966), 入東方佛敎學院硏讀佛學, 六十年, 禮星雲大師披剃出家. 曾負笈日本京都佛敎大學攻讀佛學, 歸國後, 主持育幼院工作. 其後在佛學院擔任敎職, 協理敎務. 現住持彰化八卦禪寺, 致力於弘法事業之推動.
【의공義空】
p5569-中→ 唐代禪僧. 籍貫不詳. 師事鹽官齊安, 盡學南宗禪之奧旨, 爲其上首. 其時, 日本橘皇后聞唐有佛心宗, 承和六年(839)派遣慧萼來唐, 聘有道之禪師. 慧萼參謁齊安, 轉達皇后之意, 安乃遣師應其請, 與道昉等東渡日本. 橘皇后大喜, 召入宮中問禪, 奏對契旨, 敕創檀林寺, 以師爲開山. 朝貴縉紳參問者甚多, 居止數年, 後應中土檀越之請, 遂歸唐. 生卒年不詳. [元亨釋書卷六, 慧萼和尙年譜, 延寶傳燈錄卷一]
【의과義科】
p5570-上→ 日本佛敎用語. 與宗要, 問要相對稱. 謂定立科目, 辨別義理之是非. 卽日本天台宗之論義論題中, 就自他兩宗而立法義科目, 評論經論章疏之義理, 精硏是非邪正之科品. 此外, 宗要, 指關於天台圓敎大綱之論題 ; 問要, 則指包括宗義乃至佛敎一般問題之論題.
【의교분종依敎分宗】
p3058-上→ 謂依本身所信仰之敎派而判別敎理. 如華嚴宗依華嚴經將佛陀一代之敎說判別爲十宗. 反之, 若係依義理而判別敎派, 則稱爲依宗敎別, 如華嚴宗所立之五敎, 及天台宗所立之八敎卽是.
【의궤儀軌】
p5958-中→ 梵語 kalpa sūtra. 原指密部本經所說諸佛, 菩薩, 天部等, 於祕密壇場之密印, 供養, 三昧耶, 曼荼羅, 念誦等一切儀式軌則, 後轉爲記述儀式軌則之經典的通稱. 全稱祕密瑜伽觀行儀軌, 念誦儀軌, 祕密儀軌, 三摩地儀軌. 或稱修行法, 念誦法, 供養法, 三摩地法, 密軌. 密部諸尊在諸經中多有規定其行法儀軌, 如缺缺規定者, 則依通用之儀軌. 於婆羅門經典中, 各有其供養法, 供祭法之書, 此亦相當於密敎之儀軌. 儀軌行法如與經合則稱經軌, 由於諸尊甚衆, 且修法各異, 故其經軌亦多, 不下數百卷, 宋元以後之大藏經雖均有收錄, 然至今多數已不流通於中國, 唯獨在日本流傳. 日本之最澄, 空海, 常曉, 圓行, 圓仁, 惠運, 圓珍, 宗叡等八人相繼來華, 傳寫許多儀軌返日, 世稱八家相承, 其書目則載於各師之請來錄中. 江戶時代, 日本黃檗山開版之錄內儀軌有一八七部三二四卷;另有黃檗山, 江戶靈雲寺, 大和長谷寺等地刊行之儀軌, 總稱爲錄外儀軌, 計一三三部一八○卷(其中亦含若干經典). 明治後之縮刷大藏經, 大正新修大藏經, 均收有錄內, 錄外及其他各種儀軌, 前者收錄五七○部九三一卷, 後者收錄六一二部九六一卷. 又藏譯大藏經亦收有各類儀軌. 密敎圖像之所以複雜, 係由儀軌繁複之故. 我國儀軌之述作係由印度傳來, 印度之儀軌則由龍樹誦出. 主要之譯者爲善無畏, 金剛智, 不空等大師. [諸儀軌傳授聞書卷九, 諸儀軌稟承錄卷七, 佛敎聖典槪論, 入唐新求聖敎目錄]
【의근意根】
p5446-下→ ①梵語 mana-indriya. 六根之一, 二十二根之一. 根爲能生之義. 六根中之前五根所對之境爲四大(地․水․火․風)所形成之色法 ; 意根所對之境則爲心法, 對法境卽産生意識. (參閱六根1284). ②又作意地. 卽指第六識. (參閱意識5449)
【의근疑根】
p5843-上→ 疑念深入於心, 猶如樹根深植於地, 故稱疑根. 楞嚴經卷二(大一九․一一一上) : 願佛哀愍, 宣示圓音, 拔我疑根, 歸無上道.[萬善同歸集卷下]
【의근좌단意根坐斷】
p5447-上→ 謂斷滅煩惱之根本思量分別. 蓋有意識乃生分別, 有分別之心卽生種種煩惱 ; 若煩惱斷滅, 則必意識斷滅之故.
【의근행意近行】
p5446-下→ 指苦․樂․憂․喜․捨等五受中之喜․憂․捨三受. 此三受僅第六意識上有之, 能爲意識親近之緣, 使意識行之, 故稱意近行. 其所緣各各有六境, 合爲十八意近行. [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九․俱舍論卷十]
【의기금강녀意氣金剛女】
p5447-上→ 梵名 Māna-vajriṇī. 爲密敎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十七尊之一. 又作意氣女․慢金剛女. 位於金剛薩埵之左前隅, 卽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之內院東北隅. 此尊意識之氣力熾盛, 故稱意氣金剛女. 其悲心甚深廣大, 故住大精進三昧, 利益安樂懈怠不信之衆生, 令速離苦․得淸淨. 身呈金色, 作舞蹈之勢. 眞言爲 : 摩訶室口利(mahāśrī, 大吉祥)口縛日哩(vajrī, 金剛女)呬(hi). [理趣釋要略祕決集卷三․金剛界七集卷下]
【의단衣單】
p2569-中→ 衣, 卽指衣鉢 ; 單, 卽書寫人名之小紅紙片. 據禪林象器箋座位門記載, 僧堂中, 各人座席之壁上皆貼有名單, 稱之爲單位, 其上可掛置衣鉢, 故又以衣單爲座席之代稱. 又作單席. 禪苑淸規卷十百丈規繩頌 (卍續一一一․四六七下) : 自己衣單下, 尋常要整齊.
【의당주신義堂周信】
p5571-上→ (1325~1388)日本臨濟宗僧. 號空華道人. 土佐(高知縣)人. 參禪於夢窓處, 且爲其高足. 後居於關東圓覺寺及其他各寺, 二十年間敎化四方. 後應足利義滿之請, 居於京都建仁寺, 南禪寺. 爲五山文學之代表人物, 博通內外典, 擅長詩文. 著有詩文集空華集二十卷, 語錄與空華日工集. 元中五年示寂, 世壽六十四. [五山名僧小傳, 延寶傳燈錄卷二十三, 本朝高僧傳卷三十四]
【의당화상어록義堂和尙語錄】
p5571-上→ 凡四卷. 又作義堂錄, 空華錄. 日本臨濟宗僧義堂周信(1325~1388)撰, 中圓, 中季等編. 收於大正藏第八十冊. 編集海雲山善福禪寺語錄, 瑞龍山太平興國南禪寺語錄, 陞座, 拈香, 小佛事, 道號, 佛祖讚等, 及無著道忠之序.
【의라발달라룡왕醫羅鉢呾羅龍王】
p6630-上→ 醫羅鉢呾羅, 梵名 Elātattra, 巴利名 Erātatha. 又稱口垔罹鉢多罹龍王․伊羅鉢多羅龍王․伊那跋羅龍王. 醫羅, 樹名;鉢呾羅, 葉之義. 或梵漢竝稱作伊羅葉龍王․黳羅葉龍王․毉羅葉龍王. 據慧苑音義卷下載, 伊羅譯作臭氣;跋羅, 譯作極. 然亦有將此龍王名譯作香葉․藿香葉者. 此龍王前身爲比丘時, 曾損醫羅樹葉, 以致受龍王之身, 且頭上生醫羅樹. 又傳說此龍王之首在口縛囉拏城, 尾在怛叉始羅國. 關於此龍王尙有諸多傳說, 如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載, 僧衆至伊羅葉龍王所住之海岸, 龍王自變其身爲蛇橋, 人畜皆由其上過, 時蛇脊破裂, 血流如雨, 海中皆血水. 醫羅鉢呾羅龍王池在北印度怛叉始羅國, 據大唐西域記卷三怛叉始羅國條載, 此池周圍百餘步, 水淸如鏡, 盛開雜色蓮華, 具有異彩. 此池卽在怛叉始羅國首府之遺址夏德利(Shah Dheri)西北十餘公里處, 相當於今之哈珊亞帕德(Hasan Abdal). 現今當地土著以之爲錫克敎(Sikh)聖地. 又印度巴赫特塔(梵 Bharhūt)柱子之浮雕, 有此龍王之禮佛圖像, 圖中央刻以阿育王時代文字erapato nāga rāj偵 bhagavato vandete(醫羅鉢呾羅龍王禮佛). 此爲初期佛敎美術中之珍貴遺跡. [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七․五分律卷十五․四分律卷三十二․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十一․大智度論卷二十五․玄應音義卷二十四․佛敎の美術及び歷史]
【의락意樂】
p5448-中→ 梵語 āśaya. 意譯爲阿世耶․阿奢也. 此字含有休息處․住處․意思․意向等意味, 故意譯意樂․意欲․志願. 凡心裡所欲之作爲, 皆稱爲意樂. 顯揚聖敎論卷三擧出貪․瞋․癡等三種阿世耶, 俱舍論卷十四則分爲善阿世耶․不善阿世耶兩類. [大日經疏卷十․玄應音義卷二十三]
【의랑衣囊】
p2571-上→ 梵語 cīvara-bṛsikā 指收納三衣之囊袋. 又作衣袋․三衣袋․袈裟袋․袈裟行李․袈裟文庫․盛衣․打包. 三衣, 乃僧衆之三種袈裟. 據十誦律記載, 僧衆應護三衣如護身皮, 護鉢如護眼目, 不得著大衣(卽三衣中九條或二十五條之僧伽梨)從事除草․剷土․掃地等作務. 故三衣不用時, 應收入衣囊. 關於衣袋之縫製法, 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五(大二四․五五三中) : 三衣袋法, 長三肘, 廣一肘半. 長牒兩重, 縫之爲袋, 兩頭縫合, 當中開口. 長內其衣, 搭在肩上, 日安口句帶, 勿令蟲入.[四分律卷二十一․五分律卷二十一․祖庭事苑卷八打包條․禪林象器箋服章門]
【의령수衣領樹】
p2570-下→ 據十王經卷二載, 乃位於冥途中三途河(葬頭河)畔之大樹. 樹下有懸衣翁․奪衣婆二鬼, 凡過此樹之死者, 必爲二鬼剝其所著之衣而懸掛於樹, 故稱衣領樹. 死者罪業愈重, 則樹枝愈低垂.
【의로부도意路不到】
p5448-上→ 謂意識不能到達之處, 卽指不得以思慮分別而臆度之眞理境界. 碧巖錄第六十三則(大四八․一九四下) : 意路不到, 正好提撕 ; 言詮不及, 宜急著眼.
【의류義類】
p5575-中→ ①梵語 artha-gati. 事物之意趣, 意義, 種類. [俱舍論卷一]. ②因明用語. 爲體類之對稱. 類, 爲種類, 類別之意. 於因明論式中, 宗(命題)之前陳(主詞)爲體, 後陳(述詞)爲義. 體, 指具有某種性能, 性質之事物 ; 義, 指事物所具之性能, 性質. 如於聲爲無常, 所作性故, 如甁等之論式中, 聲與甁爲體類, 無常(或常)爲義類. [因明入正理論, 因明入正理論悟他門淺釋(陳大齊)]
【의류차제義類次第】
p5575-下→ 法相宗釋三時敎判之用語. 謂釋尊所說之敎法, 不關年月之前後, 而係由敎義之淺深而判有, 空, 中之三時.
【의망疑網】
p5844-上→ 疑惑之情交織如網, 故稱疑網. 法華經譬喩品(大九․一○下) : 心懷大歡喜, 疑網皆已除.八十華嚴卷十四賢首品(大一○․七二中) : 斷除疑網出愛流, 開示涅槃無上道.據道隱之本典略讚謂, 網有三義 : (一)難脫, 如魚鳥爲網所羅, 難以脫出. (二)覆障, 如門前張羅雀之網而障礙人之出入. (三)隱蔽, 如網蔽礙眼目使不能見. 蓋佛法之大海以信能入, 信爲佛道之源, 功德之母, 然因疑情能隱蔽信眼, 障礙信奉正法, 遂不能出離生死, 故喩之如網. [法華經方便品, 大無量壽經卷下,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
【의무애義無礙】
p5573-中→ 四無礙之一. 謂知諸法之義, 了了通達而無滯礙. 大乘義章卷十一(大四四․六九一下) : 知義無滯, 名義無礙.
【의미義味】
p5569-上→ 以食味比喩法義, 謂依文生義, 猶如依食生味. 或謂義者言義, 味者趣意, 卽指言與意.
【의발각衣鉢閣】
p2570-中→ 指收藏住持之資具․錢帛等物之庫室. 又作衣鉢閤. 後轉爲收藏開山及歷代住持之遺品․衣鉢․財物之寶庫. [校定淸規入院視篆條․禪林象器箋殿堂門]
【의발박衣鉢薄】
p2570-中→ 指記錄住持私有財産之簿冊. 衣鉢亦指僧人之私財. 據西巖了慧禪師語錄卷末所附之西巖了慧禪師行狀所載, 師晩年退隱太白山, 以衣鉢簿交豫執事, 囑咐示寂後之私財處理. 可知衣鉢簿係生前私財之記錄, 以便於侍者之管理. 僧逝後, 或充作喪送之資, 或作爲拍賣亡僧遺物時之憑藉, 以避免疑誤. 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條(大四八․一一二七中) : 示疾覺沈重, 預請兩序勤舊點對, 封收衣鉢行李, 就留方丈, 差公謹行僕看守, 以俟估唱. 黃檗淸規遺物條(大八二․七七九上) : 住持人所有遺物, 當一一登簿․散衆․設齋․俵嚫, 餘者分及耆宿․檀越․故舊等, 以表遺意 ; 若有可鎭山門者, 存焉.[禪林象器箋簿券門․錢財門]
【의발시자衣鉢侍者】
p2570-中→ 指掌管住持資具․錢帛之僧. 禪林象器箋職位門衣鉢侍者條載, 衣鉢侍者掌住持錢帛. 敕修百丈淸規卷四兩序章衣鉢侍者條(大四八․一一三一下) : 先輩多以叢林老成之士爲之, 蓋能納忠救過羅致人才, 內外庶事通變圓融, 庶幾上下雍肅. 又衣鉢侍者之居處, 稱衣鉢侍者寮․衣鉢局․侍局.
【의발衣鉢】
p2569-下→ 梵語 pātra-cīvara, 巴利語 patta-cīvara. 指三衣及一鉢. 三衣, 指九條衣․七條衣․五條衣三種袈裟. 鉢, 乃修行僧之正式食器. 爲出家衆所有物中最重要者, 受戒時, 三衣一鉢爲必不可少之物, 亦爲袈裟․鐵鉢之總稱. 禪宗之傳法卽傳其衣鉢豫弟子, 稱爲傳衣鉢, 因此亦引申爲師者將佛法大意傳授豫後繼者. 據付法藏因緣傳卷一載, 摩訶迦葉於將涅槃時, 入鷄足山敷草而坐, 身著佛陀所授之糞掃衣, 手持自己之鉢, 誓言將傳衣鉢豫當來出世之彌勒菩薩. 我國禪宗初祖達摩由印度來時, 亦傳其衣鉢豫二祖慧可, 以爲傳法相承之證. 此外, 衣鉢亦有用以稱僧家之錢財 ; 蓋以錢財非僧家應持之物, 故以委婉之詞稱之. 而掌管住持資具․錢帛之僧, 稱衣鉢侍者. 儲放住持之資具․錢帛之處, 稱衣鉢閣. 登記衣鉢閣內財物之帳簿, 稱衣鉢簿. [增一阿含經卷四十四․彌勒下生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三五․大智度論卷三․敕修百丈淸規卷三遷化條․禪林象器箋簿券門․錢財門]
【의방명醫方明】
p6628-中→ 梵語 cikitsā-vidyā. 又作醫明․醫方論(梵 cikitsita). 五明之一. 係古印度解說有關疾病․醫療․藥方之學. 明, 卽學之意. 經律之中, 有關醫療之記載甚多, 尤以律典中, 對於瞻病之法, 所載甚詳, 可視爲佛敎醫術之重要史料. 佛世時之耆婆(仕於頻婆娑羅王)以精通醫術著稱於世, 曾多次治癒各種疑難病症, 四分律卷三十九卽詳載其前後六次之重要治術. 此外, 耆婆於平居之時亦常爲佛弟子療治疾病. 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三載有先體病源及進藥方法二章, 其中對於印度古來各種診察投藥之法, 歸納爲八類, 乃所謂八分醫方, 卽:(一)論所有諸瘡, 兼及體內外之瘡毒. (二)論針刺及頭部之疾病. (三)論身患, 卽咽喉以下之疾病. (四)論鬼瘴, 卽一般流行病及邪魅所引發之疾病. (五)論惡揭陀藥, 論述遍治諸毒之藥. (六)論童子病, 包括自胎內至十六歲各階段所易患之疾病. (七)論長命之方法. (八)論體健力足, 卽一般保健强身之基礎. 印度自古以來大多認爲飮食過度乃導致疾病之原因, 由是自然衍生以斷食․絶食爲直接有效療病方法之風習. 然於佛敎, 一般皆認爲構成人類身體之地水火風四要素之失調乃疾病産生之主因, 故所採用之療病方法自然與單純斷食之法大異其趣. 如佛醫經․修行道地經卷六所說之四百四病卽是依照人體內四大失調所分類之疾病總稱, 經中竝擧其病症及對治之法. 另如摩訶僧祇律卷十則揭擧服用油脂․酥․蜜等爲療病之重要藥材. 於大藏經中所收錄有關醫藥之典籍極多. 如佛醫經一卷․醫喩經一卷․治禪病祕要經二卷․療痔病經一卷․囉口縛拏說救療小兒疾病經二卷․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一卷․能淨一切眼疾病陀羅尼經一卷․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一卷․咒齒經一卷․咒時氣病經一卷․咒目經一卷․咒小兒經一卷等.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下․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九之二․大唐西域記卷二](參閱五明1112․四百四病1689․佛敎醫術2711)
【의법衣法】
p2568-中→ 指衣與法. 禪宗之傳承, 師傳法於弟子係以付授之袈裟爲表徵, 故傳衣亦具傳法之義. 景德傳燈錄卷三(大五一․二二三上) : 『然以無上微妙祕密圓明眞實正法眼藏, 付于上首大迦葉尊者. 展轉傳授二十八世, 至達磨屆于此土. (中略)承襲以至于吾. 今以法寶及所傳袈裟, 用付於汝. 善自保護, 無令斷絶. (中略)』能居士跪受衣法.[正法眼藏卷十三傳衣]
【의변국토依變國土】
p3059-中→ 禪宗以欲界․色界․無色界等三界乃因緣和合而生, 故稱爲依變國土. 臨濟錄示衆(大四七․四九九下):爾向依變國土中, 覓什麽物?乃至三乘十二分敎皆是拭不淨故紙. 佛是幻化身, 祖是老比丘.
【의보주擬寶珠】
p6442-中→ 爲置於寺院之外椽, 或橋之欄杆等柱頭上的裝飾. 因其模擬如意寶珠之形狀, 故稱擬寶珠. 其起源不詳, 蓋係由原置於佛塔相輪上之寶珠轉化而來. 多爲靑銅等金屬, 或陶器所造.
【의복상승倚伏相乘】
p4023-下→ 謂二者或倚或伏相乘密接之關係. 倚, 寄․依之意 ; 伏, 潛․臥․隱之意 ; 乘, 由․因․駕之意. 此語出自往生論註卷上, 老子第五十八章亦有禍兮福所倚, 福兮禍所伏之語. 擧例言之, 因與果之關係卽是倚伏相乘, 因乃果之所伏, 果爲因之所倚, 因果輾轉相接, 無有限量, 因果互相倚伏, 故稱爲相乘. [顯深義記(慧然)]
【의복依伏】
p3055-上→ 指對佛․法․僧三寶之誠心禮拜․絶對信奉. 據大乘義章卷十載, 依伏之義, 如百姓歸順․敬伏君王, 又如怯懦弱小者依附․信靠强勇者.
【의복義福】
p5573-下→ (658~736)唐代僧. 氵路州銅鞮(山西長治)人, 俗姓姜. 早歲參訪福先寺杜朏, 三十二歲始落髮受具足戒. 後師事神秀, 住藍田化感寺, 二十餘年不出寺門. 後遷至京城慈恩寺, 又受玄宗之請, 居於西京福先寺, 南龍興寺. 唐開元二十四年示寂, 世壽七十九, 賜號大智禪師. [宋高僧傳卷九,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三, 神僧傳卷七]
【의분천意憤天】
p5449-上→ 又作意憤恚天․憤恚天․意相憤怨天. 通常與戱忘天竝稱. 謂此天意憤增上, 至死方消. 瑜伽師地論卷五(大三○․三○○下) : 或復有天, 名曰意憤, 彼諸天衆, 有時展轉角眼相視 : 由相視故, 意憤轉增, 意憤增故, 從彼處沒. 此天與戱忘天之所在, 諸說不同, 大毘婆沙論卷一九九有兩說, 一說住妙高之層級, 一說爲三十三天. 妙高之層級爲四天王天, 三十三天爲忉利天. 又阿毘達磨雜集論卷三說相當於都率天, 而瑜伽師地論卷五則汎稱欲界天, 不定所在. 因論說之不同, 歷代註疏之依用亦各異, 如俱舍論光記依婆沙論之說, 俱舍論寶疏則取雜集論之說. [瑜伽師地論卷三․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末․俱舍論光記卷五]
【의사疑使】
p5842-中→ 五鈍使之一, 十使之一. 謂行者心神爲疑惑所驅役而流轉於三界間, 不能出離. 大乘義章卷六載, 使爲隨逐繫縛之意. 以使比喩煩惱, 如世間之公使隨逐罪人, 逮得便繫縛;煩惱亦如此, 長久隨逐行人, 繫縛於三界, 不令出離, 故稱爲使. [法界次第卷上之上](參閱五鈍使1164, 煩惱5515)
【의상倚像】
p4024-上→ 坐像之一種. 坐時兩足垂下, 或平行或交叉. 另有丁子坐, 則僅垂一足, 另一足屈於股上, 稱爲半跏像.
【의상義湘】
p5573-上→ (625~702)朝鮮華嚴宗初祖. 新羅鷄林人, 俗姓金. 二十九歲出家. 永徽元年(650)來唐, 止於揚州. 後往終南山, 就學於智儼, 久之盡窺華嚴妙旨. 歸國後奉旨於大伯山(慶尙北道)創建浮石寺, 弘傳大乘之法. 著有華嚴一乘法界圖, 法界略疏, 括盡一乘樞要, 千歲龜鏡等. 武后長安二年入寂, 世壽七十八. 門人極衆, 以悟眞, 智通, 能仁, 義寂等爲最著. 高麗肅宗諡以圓敎國師之號. [宋高僧傳卷四, 三國遺事卷四, 高麗史卷十一](參閱華嚴緣起5254)
【의생금강녀意生金剛女】
p5446-上→ 密敎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十七尊之一. 又作慾金剛女․金剛見. 位於金剛薩埵之右前隅. 據金剛界七集卷下載, 其形像爲金色, 以左右拳安於腰上, 稍低, 呈嬉戱之相. 現圖曼荼羅之形像異於此. [理趣釋卷上․理趣經祕註卷一]
【의생신意生身】
p5445-下→ 梵語 mano-maya-kāya. 又作意成身․意成色身․摩누化身․摩奴末耶身. 非父母所生之身體, 乃初地以上之菩薩爲濟度衆生, 依意所化生之身. 此外, 中有之身․劫初之人․色界․無色界․變化身․界外之變易身等, 均屬意生身. [雜阿含經卷三十四․中阿含卷四十三根本分別品意行經․成唯識論卷八․佛性論卷二]
【의석義釋】
p5575-下→ 巴利名 Niddesa. 音譯作尼涕娑. 屬巴利文小部經(Khuddaka-nikāya)之一. 本書係注解同屬小部經之經集(巴 Sutta-nipāta). 內容分爲大義釋(巴 Mahā-niddesa)與小義釋(巴 C腎裾ト-niddesa)兩部分. 其中, 大義釋係注釋經集第四義品(巴 Aṭṭhaka-vagga)所收之十六經全部 ; 小義釋則注釋經集第五彼岸道品(巴 Pārāyana-vagga)所收之十六經全部及其結語(巴 Niyama), 此外竝包含經集第一蛇品(巴 Uraga-vagga)中之第三犀角經(巴 Khagga-visāṇa-sutta). 全書主要採取逐字說明語義之方式, 其間援引巴利語相應部經, 中部經, 經集其他部分, 增支部經, 長老偈, 本生經, 如是語, 法句經, 長部經, 律藏, 自說經, 長老尼偈, 餓鬼事等經律語頗多. [G.P. Malalasekera: Dictionary of Pāli Proper Names]
【의성疑城】
p5842-下→ 乃阿彌陀佛淨土中, 以疑惑心修諸功德之行者所止之處. 無量淸淨平等覺經卷三載有關中輩往生之相, 若有人奉行施與, 然後復生悔心, 心中狐疑, 不信布施作諸善等後世能得其福, 不信有無量淸淨佛國, 不信能往生其國中. 雖然如此, 其人仍續念不絶, 暫信暫不信, 意志猶豫而續結其善. 其人壽命終盡, 雖生無量淸淨佛國, 然不能至無量淸淨佛所, 其見無量淸淨佛國界邊之自然七寶城, 心中便大歡喜, 而止於城中, 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 則受身自然長大, 住於城中五百歲. 又下輩往生亦有此說. 樂邦文類卷一引守護國界主經之文(大四七․一六一上) : 此人疑情未斷, 生於疑城, 五百歲受樂, 再修信願, 方歸淨土.此類疑惑佛智之行者, 雖得往生極樂淨土, 然未能了達其眞相, 佛乃應其根機, 而示現化土, 故稱疑城. 無量壽經謂疑城與邊地, 胎宮等相同. (參閱胎宮3934)
【의성擬聲】
p6442-上→ 指鳴打殿鐘之最初三響. 又鳴打大鐘一○八聲之最初三響, 亦稱擬聲.
【의성천意成天】
p5446-下→ 指色界․無色界之諸天. 謂捨離欲界之飮食, 而僅以意識存在之天人 ; 亦卽非緣父母精血等而生, 乃由意之所欲而化生之天. (參閱意生身5445)
【의세항意勢行】
p5447-下→ 三種神用之一. 謂欲至極遠, 則有緣擧心時, 身卽能如意而至之勢. 三種神用卽指運身․勝解․意勢三者, 爲六通中第一神境通之行用. 運身, 謂乘空而行, 猶如飛鳥. 勝解, 謂向極遠作近之思惟而能疾速至彼. [大毘婆沙論卷一四一]
【의소義疏】
p5572-下→ 謂疏通義理, 卽解釋本經之義理者. 摩訶止觀卷七下(大四六․九九中) : 覽他義疏, 洞識宗途. (參閱疏4739)
【의속선疑續善】
p5844-下→ 指已斷善根之人再續生善根之意. 斷定決無因果道理存在之邪見人, 因其斷滅一切善根, 故稱爲斷善根之人. 然有此邪見者, 偶遇善緣而生或有因果道理一念之疑, 則此時已斷之善根再續生, 故稱爲疑續善. [俱舍論卷十七]
【의습불라발나毉濕弗羅跋那】
p6574-上→ 梵語 Īśvaravāṇa. 又作毉羅跋那. 指佛之音聲. 意譯爲自在聲․圓音. 毉濕弗, 乃自在․無礙之義, 係諸佛及上位菩薩所具之功德;羅跋那, 乃聲或大聲之義. 是謂佛之圓妙音聲涵具衆音而廣大自在. [華嚴疏鈔卷十二․慧苑音義卷上]
【의시해진疑是解津】
p5842-中→ 謂疑爲知解之門路. 三德指歸卷十八載, 津, 津濟之意. 由疑故得解, 則疑爲解之津濟. 止觀輔行傳弘決卷四之四(大四六․二七一下) : 師, 法二疑, 須曉其時. 若未入三昧來, 於此二法若不疑者, 或當復雜邪師, 邪法, 故應熟疑, 善思擇之. 疑爲解津, 此之謂也.[大般涅槃經疏卷十三]
【의식意識】
p5449-下→ ①梵語 mano-vijñāna. 六識(或八識․九識)中之第六識. 在西洋哲學中視之爲能把握客觀對象之心機能. 廣義言之, 卽吾人所有諸種經驗, 從原始之感覺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內. 凡能統攝多種經驗內容之作用, 皆稱爲意識. 至於意識與物質之關係, 乃哲學上之核心問題, 觀念論(唯心論)否定物質之獨立性, 視意識(思考․精神)爲一切之根源 ; 反之, 唯物論視意識爲物質(存在․自然)之産物. 佛敎則將精神分爲三 : (一)心(梵 citta, 集起), 卽精神之主體. (二)意(梵 manas, 思量). (三)識(梵 vijñāna, 了別), 卽精神之作用. 意識所附帶微細之精神作用(心所), 雖有各種類別, 但與心․意․識能完全把握對象之綜合性精神作用(心王)仍有其區別. 狹義而言, 意識卽指六識或八識中之第六識. 意識與物質界․現象界之關係, 在大乘佛敎, 以唯識宗爲典型代表, 特別强調物質界爲意識所現, 此卽佛敎所謂之唯心論, 而非存在論立場所謂之唯心論, 乃係自實踐論立場來强調心之整體性, 不主張心和意識爲唯一之存在. 故知佛敎所謂之心, 竝無實體可得(無自性), 此爲佛敎敎義之根本原理. 蓋依唯識宗之說,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各緣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對境, 然此五識僅由單純的感覺作用來攀緣外境, 而不具有認識․分別對境之作用 ; 第六意識始具有認識․分別現象界所有事物之作用, 故又稱分別事識 ; 乃前五識共同所依據者, 故又稱意地. 五識卽須與此第六識共同俱起, 方能了別對境. 又以五識僅能各緣自境, 故又稱各別境識 ; 意識則能遍緣一切境, 擧凡對內對外之境, 不論有形無形, 皆可廣緣, 或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皆可亙及, 具有比知․推測之作用, 故又稱一切境識․廣緣識. 唯識宗又將意識分爲五俱意識與不俱意識兩種. (一)五俱意識, 與前五識竝生, 明了所緣之境, 故又稱明了意識. 復可分爲 : (1)五同緣意識, 係與前五識俱起, 且緣同一對境之意識. (2)不同緣意識, 雖與前五識俱起, 然緣其他之異境. (二)不俱意識, 不與前五識俱起, 而係單獨發生作用之意識. 亦分二種 : (1)五後意識, 雖不與前五識俱起竝生, 然亦不相離而續起. (2)獨頭意識, 有定中․獨散․夢中等三種之別. 1.定中意識, 又稱定中獨頭意識. 係與色界․無色界等一切定心俱起之意識, 乃禪定中發生之意識活動. 2.獨散意識, 又稱散位獨頭意識. 係指脫離前五識而單獨現起, 追憶過去․預卜未來, 或加以種種想像․思慮等計度分別之意識. 3.夢中意識, 又稱夢中獨頭意識. 乃於睡夢中朦朧現起之意識作用. 又上記之外, 亦有將意識槪分爲明了意識․定中意識․獨散意識․夢中意識等四種, 竝稱爲四種意識. 要言之, 第六意識乃八識中最猛利․最敏捷者, 具有自由自在之能力, 三界九地, 一切迷悟昇沈之業, 無一不由此意識所作. 又第七識爲末那識, 末那之梵語爲 manas, 意譯爲意, 思量之義, 若採取意譯, 則易與第六意識混同. 然此二識於梵語原文中皆有意識之意, 此因第六識乃以末那識爲所依, 故知第六識之所以稱爲意者, 卽由依意之識而來 ; 第七之末那識, 其原文 manas, 則表示意卽是識, 其識之本身卽名爲意. 此乃兩者名義接近․所依與作用逈別, 而一用音譯․一用意譯之緣故.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一․俱舍論卷二․卷三․成唯識論卷七․大乘起信論․俱舍論光記卷二․卷三․百法問答鈔卷一](參閱四種意識1816). ②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之全部, 亦統稱爲意識.
【의신依身】
p3056-下→ 指吾人之肉體. 吾人之肉身爲心及心之作用所依靠之處所, 故稱依身. 依有積集․依止之義, 亦卽身爲衆生之依處及眼․耳等之依處, 又爲智․定等生起之所依. [俱舍論卷十․卷二十六․翻譯名義集卷六]
【의심義心】
p5567-下→ 謂猶豫不決之心. 有迷事, 迷理兩種, 迷事之疑, 於見道時斷之 ; 迷理之疑, 至佛果時始能斷之.
【의심義諶】
p5574-中→ (1592~1665)李氏朝鮮時代僧. 京畿通津人, 俗姓柳. 號楓潭. 十六歲隨妙香山性淳出家受戒, 參學天冠山圓澈. 後還妙香山, 入鞭羊彦機之室, 受心法, 爲其法嗣. 後南遊, 歷參逍遙太能, 碧巖覺性諸老. 未久, 駐錫楓岳, 道譽日高, 歸者衆多. 仁祖二十二年(1644), 省視彦機之病時, 自彦機處知華嚴, 圓覺諸經諸家之注疏多散佚殘缺, 受託刪潤大業. 此後五六年間, 專事勘正訛謬, 闡發宗旨. 顯宗六年, 示寂於金剛山正陽寺, 世壽七十四. 其法嗣有四十八人, 其中霜峰淨源, 月渚道安, 月潭雪霽, 奇影瑞雲, 映虛贊映, 松溪圓輝, 松源豐悅, 秋溪三印, 寂照雲密等十四師各自成一派. [朝鮮金石總覽下妙香山楓潭大師碑銘竝序, 朝鮮佛敎通史上, 李朝佛敎, 朝鮮禪敎史]
【의안락행意安樂行】
p5446-中→ 四安樂行之第三. 謂菩薩於意遠離嫉諂․輕罵․惱亂․諍競等四過, 安樂行法華之法, 於一切衆生起大悲之想, 於諸如來起慈父之想, 於諸菩薩起大師之想, 而對一切衆生平等說法. (參閱四安樂行1687)
【의안儀晏】
p5959-上→ (876~990)五代僧. 又作儀宴. 吳興湖州(浙江)人, 俗姓許. 父鎭守信安時勸其娶妻, 師不聽, 遂遊歷諸方, 參訪鏡淸道怤, 竝嗣其法. 後歸返吳興, 另創一舍居住, 未久, 從栝蒼唐山德嚴出家. 後晉開運年間(944~947), 遊訪江郞巖, 入一石龕中, 命弟子慧興以石鎖之. 宋太宗淳化元年於衢州烏巨山示寂, 世壽一一五. [五燈嚴統卷八, 禪宗正脈卷八, 佛祖綱目卷三十五, 指月錄卷二十一, 敎外別傳卷七]
【의양화묘아依樣畫貓兒】
p3059-上→ 禪林用語. 謂依照畫本臨摹虎之形相, 然所畫出之形相不似虎, 卻似猫;虎與猫雖外形相似, 然二者實有極大之差距. 故學者於修學之際, 若僅一味模仿, 而不知用心體悟, 則所習得者必與當初所欲修學者不同, 卽永遠無法參透宗門法要. [碧巖錄第九十三則]
【의엄依嚴】
p3059-中→ (1939~ )高雄市人, 俗姓林. 民國五十五年(1966), 禮佛光山星雲大師披剃. 五十六年, 於臺中慈明寺受具足戒. 先後畢業於佛光山東方佛敎學院及中國佛敎硏究院硏究部. 曾任其母校之訓導主任․總務主任及佛光山慈善堂堂主․嘉義市佛敎支會理事․嘉義圓福寺住持等職.
【의업意業】
p5447-下→ 梵語 manas-karman. 三業之一. 意卽依心王之業 ; 業爲造作之義, 廣義而言, 包含一切或善或惡或無記等之行爲動作. 俱舍論卷十三(大二九․五五上) : 思謂意業. 蓋思爲造作之義, 令心王造作善․惡․無記等, 故意業卽與思同義. 又據成唯識論卷四擧出, 思可分爲審慮思․決定思․動發勝思三種. 其中, 與審慮․決定二者相應而造作者, 稱爲意業. 此外, 據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七所擧, 意業具有如下二種心 : (一)精進心, 卽發菩提心修習善業, 而遠離一切懈怠之心. (二)退轉心, 卽於諸善法不能進修, 或暫時發心修行, 而常生退屈之心. (參閱三業638․思3807)
【의여륙무위依如六無爲】
p3055-下→ 爲識變六無爲之對稱. 六無爲乃由一眞如之義而立名, 眞如本非言詮所及, 故依眞如而立言詮之六無爲卽稱依如六無爲. [成唯識論卷九․成唯識論述記卷二](參閱六無爲1294)
【의연義淵】
p5572-中→ (?~728)日本法相宗僧. 大和(奈良縣)人. 初隨元興寺智鳳學唯識. 學德高深, 天智天皇賜以岡本宮, 遂建立龍蓋寺(岡寺), 竝任僧正之職. 門人極衆, 以玄昉, 行基, 宣敎, 良敏, 行達, 降尊, 良辨等七人稱七上足, 奈良佛敎隆盛之基礎乃由師所奠定. 神龜五年示寂, 世壽不詳. [續日本紀卷十, 扶桑略記卷五, 僧綱補任卷一]
【의연지재구과굴리依然只在舊窠窟裏】
p3058-中→ 禪林用語. 指修行尙未達到解脫自在, 仍爲原有之迷妄境界所困者. 依然, 又作依前. 意在點醒學者, 勿執著拘泥於常格, 以致無法達到更上一層之修行境界. 碧巖錄第六則(大四八․一四六中):徐行踏斷流水聲(莫問脚跟下難爲體究, 打入葛藤窟裏去了也), 縱觀寫出飛禽跡(眼裡亦無此消息, 野狐精見解, 依前只在舊窠窟裏).
【의왕醫王】
p6629-中→ ①佛菩薩之尊稱. 佛․菩薩能醫治衆生之心病, 故以良醫爲喩, 而尊稱爲醫王. 蓋凡夫自無始以來, 因煩惱之故, 沈淪於三途, 難以解脫, 佛․菩薩乃起大悲心, 了知衆生生老病死等共同之根本煩惱與各別之根機․因緣, 而一一施以化益, 令得解脫;猶如世間之良醫, 善能診察病者, 知其病症而治之, 毫無謬失. 另如雜阿含經卷十五․醫喩經等, 亦擧出大醫王所具足之四法成就, 卽:(一)善知病. (二)善知病源. (三)善知病之對治. (四)善治病已, 更知將來復發之可能與因緣, 而斷除之. 經中竝以大醫王成就此四法比喩如來成就四德, 出現於世, 闡說苦․集․滅․道等四諦法, 以療治衆生之病. 此外,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亦有(大二五․二二五下)佛如醫王, 法如良藥, 僧如瞻病人, 戒如服藥禁忌等之著名譬喩.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維摩經卷中問疾品․維摩經略疏卷七․慧琳音義卷二十九]. ②爲藥師如來之別稱. 藥師如來十二別願中之第七願卽是除病安樂之願, 故有此別稱. 又一般藥師如來之造像, 常有手執藥壺之造型. 於日本, 以藥師如來爲本尊之寺院, 通稱爲藥王寺. 此外, 或謂醫王乃諸佛通用之名;若專指藥師如來時, 則特稱爲醫王善逝.
【의운화상어록義雲和尙語錄】
p5573-中→ 凡二卷. 又作義雲語錄. 日僧永平義雲撰, 圓宗, 卽門等編. 本錄與永平道元之學道用心集同爲日本曹洞宗典籍刊行之嚆矢. 卷上收錄杭州靈隱山獨孤淳朋之贊, 寶慶寺與永平寺之上堂語, 小參, 法語, 偈頌等, 卷下爲拾遺, 包括永平寺語, 正法眼藏品目頌, 義雲和尙傳等.
【의유경醫喩經】
p6629-下→ 全一卷. 北宋施護譯. 收於大正藏第四冊. 內容以世間良醫具有四法成就比喩如來以四諦法療治衆生諸病. 世之醫王所具四法爲:(一)善知病, (二)善知病源, (三)善知病之對治, (四)善治病已, 更知斷除病源. 如來出現世間, 亦如世間醫王, 善能闡說苦․集․滅․道四諦之法以療治衆生, 令斷除生死根本而得涅槃.
【의윤한암義尹寒巖】
p5567-下→ (1217~1300)日本曹洞宗僧. 通稱法皇長老. 本爲後鳥羽天皇皇子. 最初學於比叡山, 後參學於道元之處. 曾兩度來宋. 後居於博多聖福寺, 宏揚宗風. 弘安三年(1280)於肥後(熊本縣)創建大慈寺. 正安二年示寂, 世壽八十四. 其所創之系統又稱寒巖派, 法皇派. [肥後州大慈寺開山寒巖禪師略傳, 延寶傳燈錄卷七]
【의읍義邑】
p5568-中→ 北魏初期至隋唐之際, 存在於江北地方, 以在家佛敎徒爲中心而結成之信仰團體. 又作法義, 邑義, 邑會, 社邑, 義社. 此類名稱常可見之於造像銘中. 雲崗, 龍門, 天龍山等著名石窟於造像之初, 卽由此類信仰團體共同出資. 彼等以所造尊像爲信仰中心, 主要活動有齋會, 誦經, 寫經等. 爲一種極具組織性之信仰團體. 龍門之北魏造像記謂 : 景明三年(502)五月三十日, 邑主高樹, 唯(維?)那□解佰都世人等, 造石像一區. 另於景明四年邑主馬振掃等三十四人造像記, 正光六年(525)像主蘇胡仁合邑十九人等造釋迦像記, 永熙二年(533)法義二十餘人造石坐像佛記等諸銘文中, 可知彼等每由數十或數百人共同集資. 另如金石續編卷二所載之凝釋寺三級浮圖碑, 東魏元象二年(535)之銘, 其邑義卽多達二千餘人. 此外, 於衆多造像銘中, 載有邑義主, 法義主, 邑主, 邑長等名稱, 而會長, 邑維那等幹事職皆冠有大都, 大, 都, 副, 行, 左廂, 右廂等形容詞, 頗類於寺院執事之名稱. 指導此類團體之敎化僧稱邑師. 例如雲崗石窟太和七年(483)之造像銘有邑義信士女等五十四人之銘刻, 其中有邑師普明, 邑師曇秀, 邑師法宗等記載. 至五代後周世宗排佛, 曾毁廢私設之義邑, 如宋高僧傳卷十七道丕傳(大五○․八一九中) : 周世宗澄汰毁私邑, 勒立僧帳. [出三藏記集卷十二, 金石萃編卷二十七,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全唐文卷九八八, 中國佛敎遺物(松本文三郞), 中國佛敎史硏究北魏篇(本善隆)]
【의衣】
p2568-上→ 原爲一切衣服之總稱, 於佛典中, 則統稱僧尼所著用之袈裟․覆肩․裙類等法衣. 長阿含卷二遊行經(大一․一二中) : 於是世尊卽從座起, 著衣持鉢, 與大衆俱詣彼講堂. (參閱法衣 3346)
【의依】
p3051-中→ 梵語 saṃniśraya. 爲依止․依憑之意. 有能依․所依之別, 二者係相對而立者. 依賴․依憑者, 稱爲能依;被依賴․依憑者, 稱爲所依. 如地與草之關係, 地爲所依, 草爲能依. 對所依者而言, 有直接力量者(親所依), 稱爲所依;反之, 力量微弱而間接者(疏所依), 稱爲依. 所依有因緣依․增上緣依․等無間緣依等三所依. 如心與心所之生起必有此三所依. 然僅心與心所具備此三所依, 其他之生滅法(有爲法)則必待因與緣而起, 故稱因緣依;對此, 心與心所之生起必依賴眼等諸根始能發生作用, 故眼根等有時亦稱所依. 又二種以上共同依止者, 稱共依, 反之則爲不共依. [成唯識論卷四․成唯識論述記卷四末․成唯識論了義燈卷四末]
【의意】
p5445-下→ 梵語 manas. 音譯作末那. 意謂思量. 卽周遍思惟之心理作用. 如將之作爲認識機能之依據, 則稱意根, 爲六根之一. 於十二處中, 稱爲意處 ; 於十八界中, 稱爲意界. 依六識家之見, 心․意․識三者同體異名. 依八識家而言, 心卽指阿賴耶識, 意指末那識, 而識則指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等識)兼及意識. [大毘婆沙論卷七十二․俱舍論卷一․卷四․攝大乘論本卷一](參閱意識5449)
【의義】
p5566-上→ 梵語 artha, 巴利語 attha. 音譯阿他, 阿陀. ①意指 : (一)意思, (二)道理, (三)意義, 價値, 利益等. 其中, 意義與義理相通. 道理指正義(正確的傳統道理)而言, 反之則稱爲不正義, 邪義, 異義等. 顯示完全明了究極之道理, 稱爲了義 ; 反之則稱爲不了義(未了義). 了義與不了義合稱二義. 凡所立義理之狀態, 稱爲義相, 乃爲義理與相狀之意. 義路一語, 則指道理之程序, 步驟. 此外, 於諸經論中, 常用第一義諦或第一義空等語, 而以眞諦爲第一義, 俗諦爲第二義. 然於華嚴宗, 常以敎與義相對而稱, 其語意異於普通所謂義理之義. 據華嚴經探玄記卷上載, 小乘之敎法, 敎, 義俱不圓融 ; 三乘之敎法, 義圓融而敎不圓融 ; 唯華嚴之別敎一乘乃爲敎, 義俱爲圓融者. 另據華嚴五敎章卷一之說, 若就根本法輪而言, 華嚴一乘有敎有義 ; 就枝末法輪而言, 三乘末敎唯有敎而無義 ; 就攝末歸本法輪而言, 三車(羊車, 鹿車, 牛車, 分別比喩聲聞, 緣覺, 菩薩等三乘)爲方便之敎, 大白牛車(比喩一佛乘)乃爲眞實之敎. 此外,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擧出境界之義與道理之義兩種, 竝謂於世間勝義, 道理勝義, 證得勝義, 勝義勝義等四種勝義諦中, 前三種爲依詮談旨, 故屬境界之義 ; 第四之勝義勝義諦爲廢詮談旨, 故屬道理之義. [雜阿含經卷十二, 中阿含卷二世間福經, 大寶積經卷五十二, 成唯識論卷九](參閱二諦244). ②因明用語. 因明論式中, 稱宗(命題)之前陳(主詞)爲體, 而稱其後陳(述詞)爲義. 如聲是無常之命題中, 無常爲義, 聲爲體.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上](參閱體6928)
【의疑】
p5841-下→ 梵語 vicikitsā,巴利語 vicikicchā. 心所之名. 俱舍七十五法之一, 唯識百法之一. 謂對迷悟因果之理, 猶豫而無法決定之精神作用. 卽對於佛敎眞理猶豫不決之心. 小乘預流果以上, 菩薩初地以上乃能斷除之. 依俱舍宗, 屬不定地法, 六隨眠之一, 十隨眠之一;依唯識宗, 則屬六根本煩惱之一. 淨土門以疑與信爲相對詞, 而謂去疑心起信心. 異部宗輪論述記載, 疑有二種 : (一)迷於理之隨眠性的疑結, 卽對於諸諦理猶懷疑惑, 阿羅漢已斷除之. (二)於事猶豫不決之處非處之疑, 卽對事疑惑, 如於夜觀樹, 疑爲是人或爲非人等, 阿羅漢未斷除之, 然獨覺於此則已有成就. 一般廣泛地包含非煩惱性之疑. 故凡懷疑, 猶豫不定之心理, 皆以網譬喩, 而稱疑網. 此外, 疑自, 疑師, 疑法, 總稱三疑. [十住毘婆沙論卷五易行品, 大毘婆沙論卷五十, 俱舍論卷四, 瑜伽師地論卷五十八, 成唯識論卷六, 大乘義章卷六]
【의의교擬宜敎】
p6441-下→ 指天台宗五時敎判中之第一華嚴時. 擬者比擬, 宜者機宜, 卽謂對機配合敎化. 華嚴經乃佛爲菩薩大機之人所說之自證法, 而對小乘之機亦擬宜說敎. 說華嚴經之初分, 聲聞不在會座;以華嚴爲菩薩大機所聞之法, 非二乘之所知, 聲聞若得聞華嚴, 則非聲聞. 然據佛一代化導之意趣, 釋尊於有緣之機類中, 最鈍根者應經五時, 故華嚴時亦難謂無聲聞. 故小乘之機, 雖不在華嚴會上;然佛爲調御當成未證之小機, 亦擬說自證法. 故就佛一代化意而言, 華嚴時卽擬宜敎. [法華經信解品․法華玄義卷十下․天台四敎儀集註卷上]
【의인신擬人神】
p6441-下→ 乃依人類形象與本性而假想之擬人化之神. 此於古代希臘宗敎․羅馬宗敎中表現得最突出, 其所信奉之神, 大都完全具有人之形象與本性. 最早指出擬人神現象者爲古希臘哲學家色諾芬尼(Xenophanes, 約 565 B.C.~473 B.C.). 人類的信仰, 自動物崇拜演化至擬人神, 於古埃及宗敎多爲獸頭人身之神祇;古希臘宗敎則除完全之擬人神外, 尙有一些頭或上半身爲人形, 身體或下半身爲動物者.
【의인依因】
p3055-中→ 梵語 niśraya. 五因之一. 謂地․水․火․風四大種爲物生起之所依者. 蓋四大所造之色常追隨於能造之大種, 大種若轉變, 所造之色亦隨之轉變, 如弟子常隨於師, 不論正邪, 追隨如一. 故依因可謂變化之因.
【의자기파依自起派】
p3055-下→ 梵名 Svātantrika. 爲印度佛敎中觀派之分支. 約於西元五․六世紀間, 由中觀論師衆護(梵 Saṃgharakṣita, 音譯僧伽羅苦什達, 又作僧護)之弟子淸辯(梵 Bhāvaviveka)所創. 中觀派自二世紀頃之龍樹(梵 Nāgārjuna)造立中論․宣揚中道空觀之旨開始, 歷經提婆․羅睺羅跋陀羅․靑目等論師相繼撰著諸論, 闡釋祖意, 弘揚眞空中道之說. 至六世紀初, 有佛護(梵 Buddhapālita)․淸辯爲同時代較具影響力之中觀論師, 二人皆就學於衆護, 硏習龍樹之敎說, 然兩人見解互異, 各自撰書立說, 竝批駁對方之論點, 自此, 中觀派乃分裂爲二, 卽以佛護之學說爲主流之具緣派(梵 Prāsaṅgika), 及以淸辯爲主流之依自起派. 淸辯作般若燈論一書以解釋中論之敎旨, 竝於書中對佛護之論說詳加批評, 另又著有中觀寶燈論․中觀心論頌․中觀心論頌註․攝中觀義論․大乘掌珍論等書. 其後有觀誓論師(梵 Avalokitavrata), 著般若燈論註一書以弘揚其師之說. 另據唐代地婆訶羅三藏之傳說, 謂當時那爛陀寺有智光論師者, 稟承提婆․淸辯之敎說, 依般若經․中論之旨, 倡立心境俱有等之三時敎, 以對抗當時另一著名論師戒賢之說. 準此而言, 智光亦屬本派之重要論師. 自七․八世紀開始, 中觀派與瑜伽派漸有相互融攝之傾向, 而形成中觀瑜伽派, 由是, 本派與具緣派之對立, 及各自流傳之情形, 卽自然消融於中觀․瑜伽兩大派交流之時潮中. [大唐西域記卷十․南海寄歸內法傳序․多羅那他印度佛敎史․W. Wassiljew:Der Buddhismus; Th. Stcherbatsky: The Conception of Buddhist Nirvāṇa](參閱中觀派1037․具緣派3079)
【의자유醫子喩】
p6628-中→ 法華經所說七種譬喩之一. 又作醫師喩. 某良醫因事至他國, 其諸子誤飮毒藥;迨父還, 取好藥濟諸子, 諸子有尙未失心者, 服之而癒, 已失心者, 則拒不敢服;父便往他國, 詐言死. 諸子聞之, 哀切之餘, 乃醒悟而服好藥, 悉除病毒, 父乃歸來相見. 此係以良醫比喩如來, 以諸子比喩三乘人. 三乘之人信受權敎, 未得正道;如來以方便力, 使服大乘法藥, 速離苦惱. [法華經如來壽量品]
【의자疑刺】
p5842-中→ 謂疑念能害善根, 猶如毒刺之能害人. 若信根堅定, 則疑刺可拔除. 萬善同歸集卷下(大四八․九八七中) : 成諸佛業, 滿大菩提, 塞邪徑而闢正途, 堅信根而拔疑刺, 備波羅蜜之智楫.
【의장義璋】
p5574-上→ (718~788)唐代僧. 夏州朔方(陝西橫山)人, 俗姓王. 諱潛眞. 開元二十六年(738)隸名于本城靈覺寺, 翌年受具足戒, 硏習律論. 曾參與仁王般若經, 大集大虛空藏菩薩所問經, 文殊師利菩薩佛刹莊嚴經之翻譯. 貞元四年寂於京師興善寺, 世壽七十一. 著有文殊師利菩薩佛刹莊嚴經疏三卷及菩提心義, 發菩提心戒, 三聚淨戒, 十善法戒各一卷. [宋高僧傳卷五, 貞元新定釋敎目錄卷十五]
【의적義寂】
p5571-中→ ①(919~987)宋代天台宗僧. 浙江永嘉人, 俗姓胡. 字常照. 世稱淨光大師, 螺溪義寂, 螺溪尊者. 十二歲出家於溫州開元寺, 十九歲受具足戒. 後入天台山, 從淸竦硏學止觀. 淸竦寂後, 乃興建螺溪道場居之, 以爲講說之所, 衆爭歸趨. 禪講辯難, 不捨寒暑. 又以唐末以來, 戰亂頻仍, 天台典籍蕩然無存, 後學之士莫由窺見密意奧旨, 師乃勸吳越王錢俶遣使高麗, 日本, 覓求抄寫天台宗書典, 以饗學人, 天台宗由是獲得中興之機. 於雍熙四年十月入寂, 世壽六十九. 撰有止觀義例, 法華十鈔等. 門下有義通, 諦觀, 澄育, 宗昱等名師輩出. [釋門正統卷四, 佛祖統紀卷八, 螺溪振祖集]. ②新羅僧. 新羅神文王時代(相當於唐武后則天時代)之人. 師事義湘, 通達法華, 涅槃, 般若, 梵網等經, 與悟眞, 智通, 表訓, 眞定等共爲義湘門下之十大德, 其餘事蹟不詳. 著作頗多, 然皆佚失, 今僅存梵網經菩薩戒本疏, 法華論述記. [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卷一至卷三, 三國遺事卷四]
【의전극성依轉極成】
p3059-上→ 因明用語. 極成, 至極成就之意, 卽符合至實之理而爲立(立論者)․敵(問難者)雙方共同認可. 如於因明對論中, 提出宗(命題)時, 宗之前陳(主詞)與後陳(賓詞)必須爲立敵雙方所共同認可, 方能進行其餘之對論內容, 此卽極成之義, 乃因明基本規則之一. 極成有四種:自性極成․境界極成․差別極成․依轉極成. 依, 指因(理由)須與宗之主詞有必然之關係;轉, 爲生起․現前之義, 指因支須出現在宗之同品與異品中. 以上兩者合之, 且皆同爲立敵雙方所認可, 卽稱爲依轉極成. [因明大疏蠡測]
【의전담지依詮談旨】
p3058-下→ 謂勉强以語言表達無法形容之義理內容. 譬如眞如爲永離言詮․無實可名之妙諦, 然爲使學人了悟其體義, 乃勉强立眞如之名, 藉言語文字以眞實如常之事理闡釋此一無體無相之妙諦, 卽稱爲依詮談旨. 眞如旣僅依開悟之智慧始能了解, 而無法以相對之言語說明之, 故於表明其義理後, 再否定言語文字之限制, 則稱爲廢詮談旨.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末二諦章․百法問答鈔卷四]
【의정義淨】
p5571-下→ (635~713)唐代譯經僧. 河北𣵠縣人, 一說齊州(山東歷城)人, 俗姓張. 字文明. 幼年出家, 天性穎慧, 遍訪名德, 博覽群籍. 年十五卽仰慕法顯, 玄奘之西遊, 二十歲受具足戒. 於咸亨二年(671)經由廣州, 取道海路, 經室利弗逝(蘇門答臘巴鄰旁, Palembang)至印度, 一一巡禮鷲峰, 鷄足山, 鹿野苑, 祇園精舍等佛敎聖蹟後, 往那爛陀寺勤學十年, 後又至蘇門答臘遊學七年. 歷遊三十餘國, 返國時, 攜梵本經論約四百部, 舍利三百粒至洛陽, 武后親至上東門外迎接, 敕住佛授記寺. 其後參與華嚴經之新譯, 與戒律, 唯識, 密敎等書籍之漢譯工作. 自聖曆二年(699)迄景雲二年(711), 歷時十二年, 譯出五十六部, 共二三○卷, 其中以律部典籍居多, 今所傳有部毘奈耶等之諸律大多出自其手, 與鳩摩羅什, 眞諦, 玄奘等共稱四大譯經家. 師於譯述之餘, 亦常以律範敎授後學, 盛傳京洛. 著有南海寄歸內法傳四卷,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二卷, 竝首傳印度拼音之法. 著作中備載印度南海諸國僧人之生活, 風俗, 習慣等, 係了解當時印度之重要資料. 先天二年正月入寂, 世壽七十九. 建塔於洛陽龍門. [宋高僧傳卷一, 開元釋敎錄卷九, 佛祖統紀卷三十九]
【의정이보依正二報】
p3054-下→ 卽依報與正報. 略稱二報. 正報, 卽指依過去善惡業因而感得之果報正體, 如生於人間, 則具備四肢五官, 受人間之果報;生於畜牲, 則具備羽毛齒革, 受畜牲之果報. 依報, 卽指依於正報而受相應止住之所的果報, 如受人間之正報者, 則必有與其相應之家屋器物等依報;受畜牲之正報者, 則必有與畜牲相應之巢穴等依報. 槪言之, 依報指國土世間, 卽有情依託之處所;正報指衆生世間, 卽能依之有情.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二(卍續七․四二四上):依者, 凡聖所依之國土, 若淨若穢;正者, 凡聖能依之身, 謂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諸神․菩薩及佛.又以依正二報均屬果報之一種, 故又可分別稱爲依報依果(略稱依果)․正報正果(略稱正果). [菩薩瓔珞本業經卷上․無量壽經疏(慧遠)․觀經玄義分․往生論註卷下․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七]
【의조義操】
p5574-中→ 唐代僧. 籍貫不詳. 受法於慧(惠)果. 住長安靑龍寺東塔院. 師學究三密, 智達五明, 化布綿亙順宗, 憲宗, 穆宗三朝, 人競受其灌頂, 以國師呼之. 後將大悲胎藏等三部祕法付與海雲, 法潤, 義眞, 深達, 大遇, 文范等人. 世壽不詳. 著有兩部金剛名號二卷. [阿娑縛抄卷一九四明匠等略傳, 兩部大敎傳來要文卷下]
【의존義存】
p5567-下→ (822~908)唐代僧. 泉州(福建)南安人, 俗姓曾. 號雪峰. 九歲請出家未准, 十二歲從父遊蒲田玉潤寺, 拜慶玄律師爲師, 留爲童侍. 十七歲落髮, 謁芙蓉山恆照大師. 唐宣宗中興佛敎後, 歷遊吳, 楚, 梁, 宋, 燕, 秦, 於幽州寶刹寺受具足戒. 後至武陵德山(湖南常德)參謁宣鑒, 承其法系. 唐懿宗咸通六年(865)歸芙蓉山, 十一年登福州象骨山, 立庵興法. 其山爲閩越之勝景, 未冬先雪, 盛夏尙寒, 故有雪峰之稱, 師亦以之爲號. 寺初成, 緇素雲集, 衆每逾千五百人. 僖宗賜號眞覺大師, 竝紫袈裟一襲. 大順年中, 遊丹丘, 四明之地, 竝宣法於軍旅之中. 後還閩, 備受閩王禮遇. 開平二年五月入寂, 世壽八十七. 其法嗣以雲門文偃爲最著, 乃雲門宗之祖. [宋高僧傳卷十二, 景德傳燈錄卷十六, 五燈會元卷七]
【의좌실삼궤衣座室三軌】
p2568-中→ 又作弘經三軌. 指弘傳法華經者所應遵守之三種軌則. 衣․座․室乃三種譬喩, 以如來之衣譬喩柔和忍辱之心, 如來之座譬喩一切法空, 如來之室譬喩利益一切衆生之大慈悲心. 故依此三軌, 初發菩提心之法師不因毁譽迫害等而動念, 是爲忍辱之衣 ; 離執著, 是爲法空之座 ; 願利益衆生, 是爲慈悲之室. 此三軌之德廣大, 相當於佛之三身, 忍辱心能空二邊之情, 遮遣自他之諍, 故爲法身 ; 諸法空爲般若之智德, 故爲報身 ; 大慈悲室爲解脫自在之德, 故爲應身. 法華經卷四法師品(大九․三一下) :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如來滅後, 欲爲四衆說是法華經者, 云何應說?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 著如來衣, 坐如來座. 爾乃應爲四衆廣說斯經. 如來室者, 一切衆生中大慈悲心是 ; 如來衣者, 柔和忍辱心是 ; 如來座者, 一切法空是. 天台大師智顗竝將此段經文進一步闡釋之, 法華文句卷八上(大三四, 一○八上) : 慈悲覆物, 惠利歸己, 名之如室 ; 遮彼惡, 障己醜, 名之爲衣 ; 安心於空, 方能安他, 安他安己, 名之爲座.[法華經玄義卷四下․法華義疏卷九(吉藏)․法華經玄贊卷八末]
【의주석依主釋】
p3052-下→ 梵語 tat-puruśa. 又作依士釋․卽士釋․屬主釋. 略稱依主․依士. 爲解釋梵語複合詞的六種方法(六合釋)之第二. 卽連結二個名詞以上之複合詞, 其詞性係以前段之詞限定後段之詞. 如中國人一詞, 前段中國卽限定後段人之表達範圍. 唯識宗準此而論, 謂依乃能依, 主乃所依之法體;亦卽從所依之體, 而立能依法之名. 例如梵語之 rāja-puruśaḥ,漢譯爲王臣, 係由梵語之 rājñaḥ puruśaḥ(王之臣)所組成之複合詞, 其中王爲所依, 臣爲能依, 則準此依主釋之規則, 能依之臣依於所依之王, 卽成王臣一詞. 另如攝大乘論一書之名, 梵名爲 Mahāyānasaṃgrahaśāstram, 係由梵語之 prakaraṇasya mahāyānasaṃgrahasya śāstraṃ(大乘攝論, 意指解釋阿毘達磨中之攝大乘品之論書)所組成之複合詞, 其中攝大乘爲所依, 指所攝․所詮之理;論爲能依, 指能詮之敎. 卽藉此依主釋之規則而將詮顯大乘法門的道理之論書組成攝大乘論之複合詞. 又如眼識一詞, 原指依於眼而生之識, 卽眼之識之意, 是以眼爲所依之體, 識爲能依之法. 於梵語文法複合詞之中, 依主釋又可分爲六種, 卽於梵語文法變化八轉聲中, 除去第一之主格與第八之呼格, 其餘六項均有依主釋, 卽:第二轉業聲依主釋, 如 deva-dattaḥ(天授, 依於天而授之義);第三轉具聲依主釋, 如 yupa-dāru(烏婆木, 以烏婆樹之材作成之木柱);第四轉爲聲依主釋, 如 pādodakam(足水, 作爲洗足用之水);第五轉從聲依主釋, 如 svarga-patitaḥ]天墮, 由天墮下之神─因陀羅);第六轉屬聲依主釋, 如上記之王臣․攝大乘論卽屬此例;第七轉於聲依主釋, 如上記之眼識卽屬此例. 此外, 梵語文法家有謂, 若於持業釋之前段爲形容詞或副詞, 後段爲名詞或形容詞;帶數釋之前段爲數詞等之特殊情況, 則此類之持業釋․帶數釋等皆屬於依主釋之範圍.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一總料簡章․俱舍論光記卷一․慧琳音義卷五十․華嚴經探玄記卷三․大明三藏法數卷二十六](參閱六合釋1255)
【의주유衣珠喩】
p2569-上→ 法華七喩之一. 又作繫珠喩․衣內明珠喩. 比喩有大器而滿足於小智者, 猶如衣內繫寶珠而不自知. 據法華經卷四五百弟子授記品 載, 有人至親友家醉酒而臥, 此時親友忽有官事當行, 以無價寶珠繫其衣裏, 與之而去, 其人醉臥都不覺知. 起已, 行至他國, 爲求衣食, 倍受艱難, 若稍有得, 便以爲足. 後會遇親友, 具語前事, 其人乃以寶珠購其所需. 蓋昔佛爲菩薩時, 敎化聲聞弟子, 令發一切智心, 而今彼等忘失不覺知, 旣得阿羅漢道, 卽謂眞滅度 ; 今佛出現令彼等覺醒, 指示其所得非爲究竟, 而令其歸入一乘. (參閱法華七喩 3394)
【의준상사과류義准相似過類】
p5570-上→ 因明用語. 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過類之第七過類. 於論議之中, 問難者不知宗(命題)與因(理由)寬狹之規則, 濫爲義准, 由反面攻擊立論者之論式時所犯之過誤. 義准, 以義類推之意. 於因明論式中, 就宗與因之關係而言, 因之範圍須小於宗之範圍, 或與宗之範圍同等, 亦卽因之範圍不得廣於宗之範圍 ; 若因之範圍較宗之範圍狹, 則得以論理推斷, 反之則不許. 然問難者不知此理而妄加難破, 卽犯此過誤. 例如立論者立聲是無常(宗), 由人之意力而發故(因), 猶如人造品(同喩)之論式, 問難者欲破斥之, 若謂如汝所云, 義准之, 不得不謂無常者皆由人之意力發生, 然有無常非人物所造. 如此論式, 實爲謬誤云云, 是全不知宗, 因寬狹之規則, 妄加問難, 實爲問難者自己之過誤. [因明正理門論本, 因明入正理論疏瑞源記卷八, 因明十四相似過類略釋(惟賢, 現代佛敎學術叢刊(21))]
【의지심심依止甚深】
p3052-下→ 爲五種甚深之一. 謂如來所證悟之眞如法體, 乃無染無淨, 不變不遷, 遍於一切法中, 不卽不離, 不可思議, 爲一切萬有所依止;然此實深妙難解, 非聲聞․緣覺者所能了知, 故稱依止甚深. [大明三藏法數卷十九](參閱依止3051)
【의지아사리依止阿闍梨】
p3052-上→ 五種阿闍梨之一. 又作依止師. 比丘新剃度後, 依止其他先輩比丘, 而受其監督學法, 此師卽稱依止阿闍梨. 據釋氏要覽卷上載, 師有二種:一爲親敎師, 卽比丘依之出家․受經者;二爲依止師, 卽比丘依之稟受三藏者. 而禪林中, 亦稱參禪之師爲依止師. 戒律中有關依止之規定者, 稱爲依止法. 在五分律卷十六․卷十七之受戒法, 四分律卷三十三․卷三十四之受戒犍度, 巴利律藏(Vinaya-piṭaka)之大品(Mahā-vagga)第一大犍度(Maha-kkhandhaka)等廣律之受戒篇, 及巴利律藏附隨(Parivāra, XV, 1)依止品(Nissaya-vagga)中, 均有關於受戒者依止師之詳細記載. 四分律行事鈔卷上之三師資相攝篇就其依止, 開立明弟子依止․明二師攝受二門, 後者設有依止意․得無師時節․簡師德因明諸師不同․明請師法․師攝受法․明治罰訶責法․明失師法等七門而詳釋之. 其中依止意條載, 新受戒者初入佛法, 萬事無知, 動輒違敎, 故律中制定未滿五歲, 或已滿五夏之愚癡者, 應依止有德者, 咨承法訓. (參閱阿闍梨3688)
【의지依止】
p3051-下→ 卽依存而止住之意;或以某事物爲所依而止住或執著. 又一般謂依賴於有力․有德者之處而不離, 亦稱爲依止. 法華經方便品(大九․八中):若有若無等, 依止此諸見.大乘莊嚴經論卷四述求品, 謂依止(梵 āśraya)作意爲十八種作意之一, 同經卷八以依止(梵 niśraya)爲八無上之一. 大乘莊嚴經論卷一種性品則列擧菩薩種性之四種依止, 卽:(一)無量善根依止, (二)無量智慧依止, (三)一切煩惱障․智障得淸淨依止, (四)一切神通變化依止. 又同經卷七度攝品載菩薩修習諸波羅蜜有五依止, 卽:(一)物依止(梵 upadhi-saṃniśrita), (二)思惟依止(梵 manasikāra-saṃniśrita), (三)心依止(梵 āśaya-saṃniśrita), (四)方便依止(梵 upāya-saṃniśrita), (五)勢力依止(梵 vibhutva-saṃniśrita). [雜阿含經卷二十四․廣義法門經․小品般若經卷二塔品․大乘入楞伽經卷三․金光明最勝王經卷五重顯空性品․善見律毘婆沙卷四․辯中邊論卷上辯相品․止觀輔行傳弘決卷一之一․法華玄義卷五上]
【의지依地】
p3055-中→ ①指身心依存之所. ②梵語 bhūmy-āśrava. 與依身相對. 指有情衆生生起智慧與善根或修觀時所依止之定境(卽精神統一之狀態);以地比喩之, 故稱依地. 各種修行階段所依之地有種種差別, 如俱舍論卷二十二謂, 修不淨觀時(大二九․一一七下):依十地, 謂四靜慮及四近分․中間․欲界.持息念時(大二九․一一八上):依五地, 謂初二三靜慮近分․中間․欲界.又同論卷二十五說無學之依地有九種, 卽未至定․中間定․四禪定․三無色定;有學之依地僅有六種, 卽未至定․中間定․四禪定. 此外, 俱舍論另有十智之依地․三重等持之依地等之記載. [阿毘曇心論經卷四․俱舍論卷二十三․卷二十六․卷二十八․大毘婆沙論卷四]
【의지依持】
p3056-下→ 若有一法爲一切法所依, 能令一切法住持相續者, 則該法爲一切法之依持. 此說爲地論宗南北兩道派諍論之焦點. 南道派倡導眞如依持說, 北道派則主張阿梨耶識依持說. (一)南道派所倡眞如依持說:據北齊法上之十地論義疏所載, 法上係以阿梨耶爲第七識, 眞如爲第八識, 故主張以有體之如來藏眞識爲無體之阿梨耶以下七識之依持. 法上之弟子慧遠於所著大乘義章卷三末八識義之十門分別第五, 闡明依持之義, 首先, 就眞妄相對以說依持, 竝就眞妄共相識說本末相對依持之二義, 其中, 初義再細別爲眞妄相對․唯妄․唯眞三義. 其次, 依序就唯妄辨依持, 就唯眞辨依持, 復就眞妄共相識中, 以本末相對辨依持. 慧遠亦主張眞如依持說, 然異於其師之說而建立八識之論, 謂第八識爲阿梨耶, 第七爲阿陀那;視阿梨耶同於如來藏心, 阿陀那同於根本無明識. 歸納其說有四點, 卽:(1)第八之眞識與前七識之妄識相對待;眞爲所依能持, 妄爲能依所持. (2)將前七妄識分別本末, 以第七爲本, 前六識爲末, 就本末相對待而論所依․能依. (3)就第八眞識分別體用, 以性淨之義爲體, 隨緣之義爲用, 亦以體․用之相對而論所依․能依. (4)於眞妄共相識中分別本末, 以與無明和合之阿梨耶識爲本, 前七識爲末, 就本末相對而論依持義. (二)北道派所倡阿梨耶識依持說:關於此敎說, 今日竝無完整資料可供稽考, 試引大乘義章論眞妄相之文, 略窺北道派之主張. 大乘義章卷三末(大四四․五三二下):性雖常住, 而彼水相隨風波轉, (中略)有人一向說:『彼海水喩第七識, 不喩眞識.” 此言大偏. 如彼經中說如來識以爲藏識, 第七妄心名業相識. 經自說言:『藏識如巨海, 業相猶波浪.” 云何乃言水喩七識?彼文復云:『如來之藏, 爲彼無始虛僞惡習所熏, 名爲藏識, 生無明住地, 與七識俱. 如海波浪.” 云何海水不喩眞識?良以世人迷覆眞心, 妄取空義以爲眞識. 故爲此論.上引中之彼經乃指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於其中, 慧遠破斥此一向說, 而以空理爲眞識, 故不爲物之依持;竝以第七阿梨耶識爲能依持, 前六識喩如波浪爲能轉, 此正相當於北道派之阿梨耶識依持說. 該說爲攝論宗所繼承, 攝論師主張法性不爲惑所染, 故不成妄法, 不爲眞所淨, 故不成淨法, 凝然而常住, 故不爲依持;阿梨耶識爲無沒無明隨眠之識, 能盛持一切種子, 故阿梨耶識爲一切法所依持. 此外, 據瑜伽師地論卷二所載, 建立․藏覆․豐稔․安穩․日月․食等, 稱爲六種依持, 此乃能令有情之身保持安定․成長者, 而與前述之依持說有異.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一․卷四․十地經論卷三․十地經論疏卷三․法華經玄義釋籤卷十八․法華經文句記卷七中․摩訶止觀卷五上․講述大乘起信論(望月信亨)․華嚴思想史(高峰了州)․南北兩道の地論學派の主張と起信論(大正學報二八)․中國佛敎史(黃懺華)第二章第十四節]
【의지意地】
p5446-上→ 又作意識․意根. 凡個體之內心能生起一切思想者, 稱爲意地. 可略分下列二說 : (一)指第六識(意識), 可全面支配個體之存在, 亦爲吾人産生認識作用․成就萬事之根源. (二)指意識之省察階段. [俱舍論卷十․瑜伽論記卷一]
【의지意志】
p5446-中→ 廣義而言, 爲自然衝動之欲望 ; 狹義而言, 則爲意識間多種動機․目標․方法之一種選擇, 而欲獲實現者. 佛敎中相當於意志之字爲思(梵 cetanā), 凡意志之活動, 稱爲思業 ; 已發爲行動者, 稱爲思已業(身業․語業). 行(梵 saṃskāra, 活動之意)之一詞, 亦含意志之意味.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Schopenhauer, 1788~1860)謂, 一切生命現象之根源爲其原意志, 而意志本身常爲盲目之衝動. 佛敎學者卽借用此盲目意志以喩行. 然此種形上學根源之意志論, 與佛敎原本之立場相反. 佛陀否定世界爲神之意志(神意說)或宿命說, 亦否定無因無緣之說, 而主張個人應本其自由意志爲主之努力論.
【의진義眞】
p5570ㅁ①唐代僧. 生卒年, 籍貫均不詳. 惠果之法孫, 受法於義操. 唐開成, 會昌年間(836~846), 住於長安靑龍寺東塔院, 頗負盛名. 窮究三敎, 博通五部, 特精胎藏. 日僧圓仁至長安, 於師處受胎藏大法及蘇悉地大法, 又日僧圓行亦就師受大部灌頂, 惠運受諸部之密印 ; 於當時來中國之日僧皆於師處受法, 可知師道譽之盛. 會昌五年(845), 武宗廢佛, 毁章敬, 靑龍, 安國等三寺, 師或於此時殉難, 不得而知.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卷三, 卷四, 三代實錄卷八]. ②(781~833)日本天台宗僧. 又稱修禪和尙. 相模(神奈川縣)人. 初師事比叡山最澄, 延曆二十三年(804)隨最澄來華. 歸返日本後仍常侍於最澄之側, 致力於建設延曆寺. 最澄示寂後, 成爲大乘戒壇之戒和尙, 而以天台法華宗義集爲其宗旨, 爲延曆寺第一世座主. 天長十年示寂, 世壽五十三. [顯戒論緣起卷上, 續日本後紀卷四]
【의집疑執】
p5843-上→ 指疑惑之執念. 於見道之時斷除.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一(大四四․二九七中) : 起信謂用者, 以此論中能破疑執, 生正信故.[成唯識論樞要卷上本]
【의천목록義天目錄】
p5567-中→ 凡三卷. 高麗義天編. 收於大正藏第五十五冊. 本名新編諸宗敎藏總錄, 內題爲東海有本見行錄. 係輯錄流傳於朝鮮諸家經論之鈔疏者, 爲朝鮮編纂章疏目錄之嚆矢. 編於高麗宣宗八年(1091, 北宋元祐六年). 卷一錄有大華嚴經以下大小乘經四十七部之注疏末釋等六一九部. 卷二收梵網經以下大小乘律六部之注疏末釋等一四五部. 卷三則輯有大乘起信論以下大小乘論三十一部之注疏末釋等二一七部, 及肇論以下諸宗之宗義書, 類纂書, 記傳書等一○五部, 總計收錄一○八六部. (參閱新編諸宗敎藏總錄5470)
【의천衣賤】
p2570-下→ 乃三賤之一. 出家沙門爲對治貪著之心, 故其所著用之袈裟須以截斷之布, 縫製成粗惡之衣, 稱爲衣賤. [善見律毘婆沙卷七](參閱三賤 678)
【의천義天】
p5566-下→ ①全稱第一義天, 第一義淨天. 卽住大涅槃之諸佛菩薩, 或十住等之菩薩, 皆稱爲義天. 蓋以善解諸法之義, 故以喩第一義空之妙理爲天, 卽四天中之義天.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八, 卷二十二, 法華玄義卷四上]. ②指唐之慈恩大師(卽窺基), 能解妙義, 故稱義天. 宋高僧傳卷七(大五○․七五三下) : 有大乘基, 爲其高足, 不緣宿習, 多見生知, 謂之義天. . ③(1055~1101)又稱大覺禪師. 高麗文宗之第四子, 俗姓王, 名煦. 爲朝鮮僧界之統制官. 於靈通寺出家, 初學華嚴, 旁通五敎, 精硏儒學. 夙懷入宋之願, 於宣宗二年(1085)與弟子共乘商船渡海來宋, 上表請傳華嚴敎義, 甚受神宗之禮遇. 先後參訪佛印了元, 慧林宗本, 淨源, 慈辯, 大覺懷璭, 佛日契嵩等五十餘碩德, 廣學華嚴, 天台, 律, 禪等. 唐末戰亂後, 師將佛書從朝鮮反輸至中國. 三年後, 攜帶釋典經書千餘卷歸國, 開創國淸寺, 廣爲宣揚華嚴, 天台之旨. 竝奏請於興王寺設置敎藏都監, 以珍藏宋, 遼, 日本之佛書. 編撰新編諸宗敎藏總錄(又稱義天目錄)三卷, 又於興王寺著手進行高麗續藏經四千餘卷之刊行. 肅宗六年十月示寂於總持寺, 世壽四十七, 法臘三十六. 除上記之外, 著作尙有圓宗文類, 釋苑詞林, 大覺國師文集等. [釋門正統卷三, 佛祖統紀卷十四, 卷四十六, 釋氏稽古略卷四]
【의청義靑】
p5569-下→ (1032~1083)宋代僧. 靑社(山東)人, 俗姓李. 七歲, 於妙相寺出家, 習百法論. 後轉習華嚴, 見卽心自性一語, 猛然有省, 遂棄而遊訪禪林. 參謁聖巖寺之浮山法遠(圓鑑), 隨侍六年, 了悟洞下宗旨, 法遠乃以大陽警玄之頂相, 衣履, 直裰付囑之. 未久, 見圓通法秀, 意氣相投, 自是道聲遠播. 初住建州白雲山, 未久卽遷舒州投子山, 擧大陽之宗風, 故有投子之號. 宋神宗元豐六年示寂, 敕諡慈濟, 世壽五十二. 法嗣九人, 以芙蓉道楷最著. 著有投子靑禪師錄. [續傳燈錄卷六, 五燈會元卷十四, 佛祖歷代通載卷十九, 禪林僧寶傳卷十七]
【의체衣體】
p2571-中→ 法衣之材體 ; 卽製法衣之材料. 又作衣財. 如法之材料在律中雖無一定之規定, 然大抵可用綿․麻․樹皮․野蠶絲․絹․羊毛․鳥毛等所製. 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一(大四○․一○五中) : 財體如(疑缺『法』字), 必須厚重熟緻者, 若細薄生疎綾羅․錦綺․紗穀․細絹等, 竝非法物. 大乘佛敎則以三輪體空爲重要, 衣體爲何物, 竝不重要, 將其判如糞掃衣, 亦無不可 ; 三輪, 指施主․受者與施物. 至於蠶衣是否如法, 說法有異. 據道宣律師感通錄․章服儀等載, 殺生所得之衣財, 不得用爲袈裟法服 ; 大智度論載佛陀著粗布之袈裟 ; 又西來之梵僧著布四, 五天竺國無著蠶衣者. 凡此, 皆謂蠶衣非法. 然義淨則排斥上述說法, 而於所著之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主張絹絁亦爲如法之財體. 四分律卷六與卷三十九除擧出糞掃衣外, 竝許可絁衣․劫貝衣․欽婆羅衣․芻摩衣․讖摩衣․扇那衣․麻衣․翅夷羅衣․鳩夷羅衣․讖羅半尼衣等十種 ; 十誦律卷五十六則擧白麻衣․赤麻衣․芻麻衣․憍施耶衣․翅夷羅衣․欽跋羅衣․劫貝衣․鉢兜路衣. 頭頭羅衣․俱遮羅衣等十種. 又摩訶僧祇律卷二十八擧有七種. 善見律毘婆沙卷十四擧有六種. 佛像標幟義圖說則擧有粗布衣․金襴衣等種種衣體. 此外, 衣體復爲出家人所用法衣規制之總稱. 有袈裟與法衣兩種, 袈裟乃三衣之演變, 有五條․七條․九條․二十五條之分 ; 法衣則有袍服․素絹․直綴等. 有時又依宗派․身分之不同, 裁法․染色亦有異. [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下之一․佛門衣服正儀編․僧服正檢卷上本](參閱法衣 3346․直綴 3460)
【의초부목依草附木】
p3058-上→ 禪林用語. 又作依草附葉. 本指人死後生緣未定之際, 精靈無法獨立自存, 必須依附草木而住. 禪宗轉指學者爲語言文字所拘束, 無法頓然達到絶對自由自在之悟境. 從容錄第七十三則(大四八․二七三上):示衆云:『依草附木, 去作精靈;負屈啣冤, 來爲鬼崇(疑作祟).又對無力自行證悟而一味追隨他人意旨之學者, 稱爲依草附木精靈. [臨濟錄示衆․禪宗無門關第一則]
【의초義楚】
p5573-下→ 五代僧. 相州安陽(河南安陽)人, 俗姓裴. 七歲出家, 勤學不怠. 二十一歲受具足戒, 慧解益進, 尤於俱舍造詣特深. 復遍覽三藏, 凡三次. 其後慨於儒家排佛之謬, 乃仿白居易之六帖, 著手纂集釋氏六帖一書, 前後十年始成, 共二十四卷五十部四百四十門, 世稱義楚六帖. 書成, 進於朝廷, 後周世宗敕付史館頒行, 竝賜明敎大師之號. 後於宋開寶年間, 入寂於龍興寺, 世壽七十四. [宋高僧傳卷七, 佛祖統紀卷四十二, 六學僧傳卷二十三](參閱釋氏六帖6819)
【의충義忠】
p5569-上→ ①唐代僧. 襄垣(山西)人, 俗姓尹. 幼從淄州沼出家, 初學涅槃經. 年二十受具足戒, 硏究四分律. 久之, 沼公命師入窺基大師門下習法華, 唯識等經論. 五年通之, 撰成唯識論纂要, 另作唯識論鈔三十卷, 以及法華, 淨名等經疏多種. 居大慈恩寺講說諸敎, 數十年而不輟. 窺基示寂後, 學人奉爲大師, 執卷問道者盈滿室, 海外嶺表皆傳其學. 後返故里而寂, 世壽七十二. 生卒年不詳. [宋高僧傳卷四]. ②(781~872)唐代僧. 福州人, 俗姓楊. 初參石鞏慧藏, 後爲大顚寶通之法嗣. 居於漳州(福建)三平山接化後學. 咸通十三年十一月示寂, 世壽九十二. [祖堂集卷五, 景德傳燈錄卷十四, 五燈會元卷五]
【의취意趣】
p5448-中→ 意志之趨向. 卽內心所欲表示之意向. 佛陀說法有平等․別時․別義和補特伽羅等四種意趣, 稱爲四意趣或四意. (一)平等意趣, 又作平等意. 此爲蠲除分別見, 立於平等之立場所說. 例如, 釋迦牟尼佛雖非昔日之毘婆尸佛, 但站在平等之立場, 其所證悟之眞理, 與諸佛平等不二, 故亦可謂我是毘婆尸佛. (二)別時意趣, 又作別時意. 卽爲除去懈怠之障礙而宣說之敎法. 例如衆生修行之利益將見於別時, 然爲免衆生懈怠, 故以卽時可得之方便說法鼓勵之, 例如稱念阿彌陀佛卽可往生極樂世界, 此卽最佳之說明. 然此亦有二說, 一爲一行別時意, 一爲唯願別時意. 前者謂不具足萬行則無法成佛, 卻說唯念佛一行卽可成佛, 故又稱成佛別時意. 後者謂不具足願行則不得往生, 卻說僅憑發願卽得往生, 故又稱唯願無行別時意․往生別時意. 以上兩種情況皆爲方便之說, 若論具足萬行而成佛者, 或願行具足而往生者, 其實均得期於遙遠之未來. (三)別義意趣, 又作別義意. 此指爲除去聽者輕慢敎法之障, 而以另一意義來說明之意趣. 例如由於在過去世曾經承事諸佛, 故今日得以了解大乘佛法. 此了解其實便是證悟之意. (四)補特伽羅意趣, 又作衆生意樂意趣․衆生樂欲意. 補特伽羅(梵 pudgala)係指人, 意謂衆生. 此乃隨順衆生之性格․志向而宣說各種敎法, 藉以打破其低層次之滿足感. 例如對貪吝者則讚歎布施行爲 ; 對執著於布施者, 則斥責布施之行爲. [攝大乘論卷中(梁譯)․攝大乘論卷上(魏譯)․攝大乘論釋論卷五․攝大乘論本卷中․觀經玄義分傳通記卷五]
【의타기성依他起性】
p3054-中→ 梵 para-tantra-svabhāva. 又作依他起相․緣起自性․因緣法體自相相. 略稱依他起․依他. 唯識宗所立三性之一. 指依於他緣而生起一切如幻假有等現象之諸法. 此依他起性乃屬有爲之法, 在百法中, 除六無爲法外, 其他九十四法皆攝於此性之中. 又衆緣分因緣․所緣緣․等無間緣․增上緣等四緣, 若具足四緣, 則能生起心法;若具足因緣․增上緣, 則能生起色法. 乃知一切有爲之現象皆由因緣和合而生, 因緣離散則諸法滅盡, 此卽一切諸法, 有而非有․無而非無之意, 故佛典中常有如幻假有․非有似有․假有無實等說法. 依他起性又可分爲染分․淨分二種:(一)染分依他, 指依虛妄分別之緣而生起的有漏雜染之諸法. (二)淨分依他, 指依聖智之緣而生起的無漏純淨之法. 其中, 若就別義而言, 淨分依他亦攝於唯識三性之第三圓成實性中. [解深密經卷二․入楞伽經卷三․顯揚聖敎論卷六․唐譯攝大乘論卷四․成唯識論卷八](參閱三性563)
【의타십유依他十喩】
p3054-上→ 以十種譬喩表示人身乃依於衆緣和合而成, 而其本質無有實體(空), 亦無恆常之性(無常). 十喩卽:(一)如聚沫喩, 謂人身如沫, 撮摩卽逝. (二)如泡喩, 謂人身如泡, 瞬息破滅. (三)如炎喩, 謂人身從渴愛生. (四)如芭蕉喩, 謂人身之中無堅固不壞之實體. (五)如幻喩, 謂人身從虛妄顚倒所生. (六)如夢喩, 謂人身如夢, 所見皆屬虛妄. (七)如影喩, 謂人身從業緣顯現. (八)如響喩, 謂人身屬諸因緣之和合. (九)如浮雲喩, 謂人身須臾卽滅. (十)如電喩, 謂人身之心念無一常住. [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
【의타팔유依他八喩】
p3053-下→ 唯識宗爲彰顯諸法乃依於衆緣和合而成, 一切爲假有, 無有實體, 故立八種譬喩, 以示此非有似有之義. 八喩卽:(一)幻事喩, 謂色等所緣之六處, 其體雖無, 遍計度時, 所緣六處似又顯現, 猶如幻事之實無似有. (二)陽焰喩, 謂器世間實無, 而係心․心所之所現, 猶如陽光照射飄動之沙塵, 閃耀如火焰, 口渴之人視此幻境, 以爲前有流水. (三)夢境喩, 謂外在器世間之愛․非愛之受用差別, 猶如夢中本無男․女等種種外境, 而起愛․非愛境界之受用. (四)鏡像喩, 謂諸法無實體, 以善惡之思業爲緣, 而生愛․非愛之果, 此果虛幻, 猶如鏡中所現之影像. (五)光影喩, 謂諸法本無實體, 而因諸識之轉起, 猶如由弄影而起種種之影像. (六)谷響喩, 謂諸法本無實體, 而轉起種種言說戱論之相, 猶如空谷迴響, 無實音聲. (七)水月喩, 謂諸法所緣之境無實體, 而定心能起如實知․如實見之心法, 恰如水中之月非實存, 然因其性澄淸乃能顯現月相. (八)變化喩, 謂遍計所執之有情雖無, 然證眞之諸菩薩爲哀愍利樂依他所起之諸有情類而受生其中, 恰如變化實不存, 而能成一切事. [唐譯攝大乘論卷五․成唯識論卷八․成唯識論述記卷九]
【의통依通】
p3058-中→ 五種通力之一. 卽憑藉藥力․咒力等術法而顯現神通之作用. 如乘符往來․藥餌靈變等任意無礙之神仙術. [臨濟錄示衆․宗鏡錄卷十五․三藏法數卷二十一](參閱五種通1185․神通4251)
【의통義通】
p5572-下→ (927~988)天台第十六祖(一說十五祖). 高麗國人, 俗姓尹. 字惟遠. 後唐明宗天成二年生, 有異相, 頂有肉髻, 眉長五六寸. 幼時師事龜山院宗爲, 修學華嚴, 起信之學. 乾祐年間, 來漢土, 習螺溪義寂之天台敎觀. 將歸鄕里, 假道四明, 郡守錢惟治固止其行, 漕使顧承徽捨宅爲傳敎院, 使居之. 宋太平興國七年(982)四月, 太宗賜寶雲之額, 遂有寶雲尊者之號. 其後闡揚天台敎觀二十年, 門下有知禮, 遵式等人. 宋端拱元年十月示寂, 世壽六十二. 門人葬之於阿育王寺之西北隅. 師平時呼人爲鄕人, 蓋以淨土爲故鄕, 諸人亦當往生, 意謂皆吾鄕中之人. 著有觀經疏記, 光明玄贊釋, 光明句備急疏等書. [高麗國興國寺塔記, 佛祖統紀卷八, 釋氏稽古略卷四, 佛祖綱目卷三十五]
【의판倚版】
p4024-上→ 與禪版同. 坐禪時所倚之道具, 厚約一公分, 長五十七公分餘, 寬十二公分餘, 上下穿小圓孔, 用時束定於繩床之橫繩. [禪林象器箋第二十八類器物門](參閱禪板6470)
【의포義褒】
p5574-下→ (611~661)唐代僧. 常州晉陵(江蘇)人, 俗姓薛. 初從蘇州永定寺小明法師學華嚴經, 大品般若. 繼從婺州永安寺曠法師, 棲霞布公硏學中論, 百論, 十二門論等三論之學. 講經述論三十餘年, 聞名於蘇州, 長安等地. 後住東陽金華(浙江)法幢寺, 精勤弘道及坐禪, 道譽聞於朝廷, 受敕命, 入長安慈恩寺, 致力於大乘經論之硏究. 顯慶三年(658), 受高宗敕命, 參加佛, 道二敎之對論, 與道士李榮就本際義, 展開論諍. 後於諸寺講說法華經, 維摩詰經, 中論, 百論等. 示寂於龍朔元年, 世壽五十一. [續高僧傳卷十五]
【의학意學】
p5449-上→ 指禪宗之學. 修習禪要, 必側重於身口意中之意業, 故有佛心宗之名.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大四八․四○○中) : 經是佛語, 禪是佛意, 諸佛心口, 必不相違.
【의학義學】
p5574-中→ 卽名相訓義之學, 理論之學. 又稱解學. 如俱舍, 唯識之學, 分析法相之名目與數量, 竝詳細規定修行因果階位之組織與文字章句之解釋 ; 亦卽有關敎義理論之學問. [釋氏稽古略卷四]
【의학종依學宗】
p3059-上→ 指僅爲依學經論學問之宗派, 而非講求信心修行之宗派. 如俱舍宗․成實宗卽是.
【의한산시擬寒山詩】
p6442-上→ 全一卷. 元代臨濟宗僧中峰明本(1263~1323)著. 收於中峰廣錄卷十七. 明本仿寒山詩作律詩一○○首, 皆係敘說有關參禪之心性旨要, 以啓發學人之初心. 明末僧隱元隆琦(1592~1673)於日本黃檗山萬福寺時, 亦作五言擬寒山詩一○一首, 擧揚宗乘. 此外張守約․慈受懷深等, 亦有擬寒山詩之作.
【의해義解】
p5573-下→ ①注釋, 分析字義, 解釋義理. 又泛指解釋義理之書籍. ②了解意義與義旨. 此外, 禪林中以義解禪和子斥指僅理解文字表面之意, 而不知修行之僧徒.
【의허意許】
p5447-中→ 因明用語. 指內心已決定某種主張, 但尙未表露出來之狀態. 卽雖不以言語表示, 而於意中密藏某一種主張 ; 亦卽意中所置許之想法. 與言陳(言語所陳)相對稱. 而意中所置許之想法未必與口中所發表之言詞相合. 蓋因明立論之法則, 所立之宗(命題), 非立者(立論者)與敵者(問難者)共許(共同認可)不可 ; 然於狡黠手段之論法, 立者若將意中之觀點公然發表, 則缺乏因(理由)之後二相, 必招致種種過失, 故常使用曖昧之言詞, 以爲方便矯立. 此時敵者若識破立者於其立宗所懷意中觀點之作法, 卽立一能與之相違之論式, 用立者先前所用之因․喩(譬喩), 令其自然成爲不能成立之因․喩. 四相違因乃是破此之法規, 卽於宗之前陳(主詞, 卽有法), 與後陳(述詞, 卽法), 各有意許上之相違與言陳上之相違之別, 故成爲四相違. [因明入正理論疏卷中本․卷下本․因明入正理論直解․因明抄]
【의호依怙】
p3056-下→ 卽依恃之意, 如子女之依賴父母. 佛敎中, 轉指衆生因貪瞋等無明纏身, 造作各種惡業, 而墮於輪迴之中, 須仰賴佛․菩薩之慈心悲願, 豫以濟度, 力能出離苦厄, 故稱爲依怙. [妙法蓮華經普門品]
【의혹疑惑】
p5843-中→ 疑, 梵語 vicikitsā,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狀態;惑, 指迷於對象而判斷力顚倒. 與疑惑之用語相似者, 另有疑懼, 疑團, 然疑與懼之含意竝不盡同. 蓋所謂疑, 係以理智尋思而不可理解眞象, 不能決定是非之心理狀態;所謂懼, 係由於情感無所依賴而産生之感覺狀態. 故知由於疑, 會産生欲以哲理分析來解決之傾向, 及以轉換爲直觀作用之傾向;然由於懼, 則易産生罪業意識與凡夫意識. 要之, 疑之特性, 乃向外界之疑逐漸轉爲向內之疑, 竝因而形成一股疑團(執), 乃至一股大疑團, 此時卽易於轉換爲直觀之作用. 故禪宗每每强調大疑乃參禪悟道所絶對必須者, 譬如有一僧遺失其唯一之袈裟, 尋而不得, 念念不忘, 片刻不捨而反覆尋覓, 此稱爲眞疑;反之, 譬如今人對古人經歷之疑團懸案妄附疑情, 而未能徹底尋究, 此稱爲模仿疑, 而非眞疑. 若無眞疑, 則亦無參透大悟之日;例如於未失卻之物, 以爲已然失卻而欲尋求, 雖壓抑之, 亦不由心, 直至寢食難安, 大疑自然現前, 由是卽有轉換爲悟道因緣之良機.
【의화義和】
p5569-上→ 宋代僧. 籍貫不詳. 住平江能仁寺, 提倡華嚴圓融念佛法門. 南宋乾道元年(1165), 於臨安府慧因院撰華嚴念佛三昧無盡燈一卷. 嘗受賜圓澄法師之號. 生卒年不詳. [樂邦文類卷二, 卷四, 佛祖統紀卷二十九, 淨土指歸集卷下]
【의회義懷】
p5575-上→ (989~1060)宋代僧. 永嘉樂淸(浙江樂淸)人, 俗姓陳. 及長, 入京師之景德寺爲童行. 天聖年中, 試經得度. 初參金鑾善, 又謁葉縣歸省, 皆不契, 乃東遊姑蘇翠峰, 謁雪竇重顯, 汲水擔柴, 辛慘練修. 一日忽有所悟, 偈曰(卍續一三八․三○二上) : 一二三四五六七, 萬仞峰頭獨足立, 驪龍頷下奪明珠, 一言勘破維摩詰. 重顯拊案稱善印可. 後出世於鐵佛寺, 提倡法要. 未久, 住越州天衣寺, 凡五遷法席, 所到皆興其荒廢, 大振雲門之法道. 嘉祐五年入寂, 世壽七十二. 世稱天衣義懷. 諡號振宗禪師. 法嗣有慧林圓照, 法雲法秀, 長蘆應夫, 佛日智才等八十餘人. [禪林僧寶傳卷十一, 佛祖歷代通載卷二十七, 五燈會元卷十六, 釋氏稽古略卷四, 續傳燈錄卷六]
【의회疑悔】
p5843-上→ 有二義 : (一)疑念與後悔. 彌沙塞五分戒本(大二二․一九七下) : 若比丘故令比丘生疑悔作是念, 令彼比丘乃至少時惱, 波逸提.(二)失望. 妙法蓮華經卷五踊出品(大九․四一上) : 勿得有疑悔, 佛智蹉思議.
【의훈습意薰習】
p5449-中→ 分別事識薰習之對稱. 大乘起信論所說四薰習之一的淨法薰習中, 分爲妄心薰習與眞如薰習二者, 其中, 妄心薰習又分意薰習與分別事識薰習二者. 意薰習, 乃一切菩薩於五意中發心修行, 捨除事識之計量分別, 了達唯心而速疾趣向涅槃之謂. (參閱分別事識薰習1316․四薰習1848)
'한문 사전, 번역어 사전' 카테고리의 다른 글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자) - (접) (0) | 2023.04.11 |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이) - (입)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아) - (오)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선) - (쌍) (0) | 2023.04.10 |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사) - (석) (0) | 2023.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