반응형

전체 글 562

불학상견사휘(佛學常見詞彙) 불학사휘 불학어휘 불교사전 (ㅅ)

◎사(使) : 煩惱的別名, 因煩惱能使衆生流落於生死.見十使條. ◎사(事) : 凡是因緣所生之法都叫做事, 離因緣造作之法則叫做理. ◎사(捨) : 捨施之義, 如財施法施是.捨棄之義, 如捨棄三毒煩惱, 或捨棄怨親之心而一視同仁是. ◎사(寺) : 僧伽所居住的地方. ◎사가(思假) : 旣思惑, 因思惑之體, 虛假不實. ◎사가항(四加行) : 四善根的別名.見四善根條. ◎사각(四覺) : 本覺․相似覺․隨分覺․究竟覺.本覺是衆生本來具足的覺悟;相似覺是始覺之初發類似眞覺的覺悟, 在別敎是三賢位, 在圓敎是十信位;隨分覺是隨斷一分無明而隨得一分的覺悟, 在別敎是十地, 在圓敎是十住以上;究竟覺是至極究竟的眞覺, 也就是如來至高無上的覺悟. ◎사각지(捨覺支) : 七覺支之一.見七覺支條. ◎사겁(四劫) : 成劫․住劫․壞劫․空劫.壞劫․成劫․中劫․大劫. ◎사겁(沙劫) :..

카테고리 없음 2023.04.11

불학상견사휘(佛學常見詞彙) 불학사휘 불학어휘 불교사전 (접) - (조)

◎마(魔) : 梵語魔羅的簡稱, 華譯爲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 卽能害人性命和障礙擾亂人們修道的餓鬼, 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卽是魔王. ◎마가(摩訶) : 譯義爲大․多․勝. ◎마가가섭(摩訶迦葉) : 摩訶迦葉波的簡稱, 是佛十大弟子之一, 以頭陀第一著稱. ◎마가마야(摩訶摩耶) : 卽摩耶夫人, 她是淨飯王的夫人, 也是釋尊的母親. ◎마가목건련(摩訶目犍連) : 簡稱目犍連, 或目連, 是佛十大弟子之一, 以神通第一著稱. ◎마가반야(摩訶般若) : 華譯爲大智慧, 卽佛照了諸法實相的智慧. ◎마가반야파나밀다(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 華譯爲大智慧度, 意謂乘此大智慧則能由生死苦海渡到涅槃彼岸. ◎마가반열반나(摩訶般涅槃那) : 華譯爲大滅度, 或大圓寂入.見大般涅槃條. ◎마가살(摩訶薩) : 摩訶薩埵的簡稱. ◎마가살타(摩訶薩埵) : 華譯爲大心, 或大有情, 指有作..

불학상견사휘(佛學常見詞彙) 불학사휘 불학어휘 불교사전 (ㄱ) - (ㄹ)

◎가(假) : 借的意思, 諸法無實體, 借他而有, 故名假, 如借五蘊而有衆生是.虛妄不實之義, 諸法因緣和合而有, 幻生幻滅, 虛妄而無實體. ◎가가(迦迦) : 又叫做迦迦羅, 華譁爲鳥. ◎가관(假觀) : 天台三觀之一.見三觀條. ◎가나나(呵羅羅) : 八寒地獄之一.智度論說 : 「呵婆婆, 呵羅羅, 睺睺, 此三地獄, 寒風噤顫, 口不能開, 因其呼聲, 而以名獄.」 ◎가남(伽藍) : 僧伽藍摩的簡稱, 華譯爲衆園, 卽僧衆所居住的園庭, 亦卽寺院的通稱.指佛敎的護法神. ◎가남신(伽藍神) : 保護伽藍(寺廟)的神.佛說有十八神保護伽藍, 卽美音․梵音․天鼓․歎妙․歎美․摩妙․雷音․師子․妙歎․梵響․人音․佛奴․頌德․廣目․妙眼․徹聽․徹視․遍視. ◎가누나(迦樓羅) : 又作迦留羅, 華譯爲金翅鳥, 牠取龍爲食, 爲八部衆之一. ◎가능(迦陵) : 迦陵頻伽的簡稱...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ㅎ)

【호감顥鑑】 p6884-中→ 五代宋初之僧. 籍貫․生卒年均不詳. 爲雲門文偃之法嗣, 居於岳州巴陵(湖南岳陽)新開寺, 故稱巴陵顥鑑. 善辯, 有鑑多口之稱.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二․聯燈會要卷二十六] 【호거인胡居仁】 p3938-上→ (1434~1484)明代學者. 江西餘干人, 字叔心. 自幼志於經學, 專修程頤․程顥及朱子之學, 爲當時白鹿洞書院重要人物之一. 平生以主忠信爲先, 以求放心爲要. 每言:與吾道相似莫如禪學.又謂:學以爲己, 勿求人知.時人奉爲名言. 著有居業錄四卷. 氏雖以一生之待人處世․語黙動靜契合禪道爲快慰事, 然本於傳統儒學之立場而主張排斥佛敎. [明史卷二八二․明儒學案卷二] 【호견수好堅樹】 p2344-中→ 據大智度論卷十載, 好堅樹生長於地中百年, 枝葉具足, 一日出土, 達百丈之高, 此樹出土之後, 欲求大樹以庇蔭其身, 是時, 林中之神對好..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하) - (혜)

【하간下間】 p713-上→ 指寺堂僧房中之下等房間. 面對堂宇, 己身之左方爲下間. 法堂, 方丈之西, 僧堂之南, 庫司之北, 皆爲下間. [敕修百丈淸規卷二住持日用章, 禪林象器箋卷二](參閱上間721) 【하갈下⺼葛】 p713-下→ 又作淺⺼葛, 下臘. 與上⺼葛對稱. 指僧尼出家受戒後, 其年數較少而居下位者. (參閱法臘3431) 【하거下炬】 p712-上→ 又稱下火. 葬儀時, 導師秉炬, 表示火葬亡者之意. 傳始於黃檗希運於母溺死時, 秉炬夜照, 唱偈引導之. 敕修百丈淸規卷上住持章遷化佛事條, 亦擧出秉炬一項. 舊說下炬卽秉炬, 然禪林象器箋喪薦門 : 秉炬語長, 下火語短 ; 又下火一人行之, 秉炬數人遞爲之, (中略)秉炬佛事, 語長而復數人行之, 若用眞火, 移刻易燼, 故刻木炬塗朱, 擬火狀, 或紅綿繒造花, 著炬首而不點火. 此外, 下炬引導集係集錄下炬..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ㅋ) - (ㅍ)

【쾌경快慶】 p2895-中→ 日本鎌倉時代著名佛師. 曾參與南都東大寺․興福寺之造佛. 後鳥羽天皇文治五年(1189), 造興福寺之彌勒菩薩像, 將彌勒上生經納於彌勒像胎內. 據傳東大寺南大門之二王․八幡神․地藏菩薩像․東大寺塔頭勸學院之地藏菩薩․近江膳所羅漢堂之釋迦坐像․丹波加佐郡金剛院之執金剛神像及深砂大將像等, 皆爲其所作. 師之雕造技藝, 勁美高超, 風靡當時日本佛敎美術界, 頗能表現鎌倉時代雕刻藝術之精髓, 而成爲後世佛師之軌範. 生卒年不詳, 或謂歿於建長五年(1253). 【쾌락무퇴락快樂無退樂】 p2895-下→ 念佛行者往生淨土所得十樂之一. 爲日本淨土眞宗第六祖源信所立. 蓋於彼西方極樂, 壽命無量, 無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會苦等八苦 ; 若有別願, 雖生他方, 是爲自在之生滅, 而非業報之生滅, 故不苦唯樂. 亦卽往生極樂則得始終淨..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ㅊ)

【차거硨磲】 p5167-上→ 梵語 musāragalva. 爲五寶之一, 七寶之一. 又作車𤦲․車渠․紫色寶․紺色寶. 音譯作麻薩羅揭婆․牟娑羅揭婆․牟沙羅. 據增廣本草綱目卷四十六載, 車渠乃海中大蛤, 外殼上有似壟之紋, 如車輪之渠, 其殼內白皙如玉, 故常被誤作玉石類. 後世多以白珊瑚及貝殼所製之物爲硨磲. [法華玄贊卷二․玄應音義卷二十一․卷二十三․慧苑音義卷下](參閱七寶124․寶6737) 【차경磋慶】 p6116-中→ 指西藏佛敎格魯派寺院全寺僧衆大會. 爲寺院中最高級之組織. 磋慶, 乃大衆之意, 指全體喇嘛僧徒而言. 其常設機關喇吉負責全寺之日常管理工作, 司掌寺內所有關於大衆之事, 如諷經․禮佛․集會․講學․飮食等, 內設三執事, 以司管理監督之責:(一)磋慶協俄, 爲管理僧衆戒律之敎師, 權限極大, 可指揮所有與會者, 及直接處罰拉薩三大寺, 一般由哲蚌寺之高..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종) - (징)

【종가宗家】 p3156-中→ 日本淨土眞宗對唐代淨土宗高僧善導之尊稱. 以師爲該宗諸祖師中之最, 故有此稱. 又日本眞言宗亦稱其開宗之祖空海爲宗家, 而稱唐代善無畏三藏爲疏家. (參閱善導4896) 【종각宗珏】 p3155-上→ (1091~1162)宋代曹洞宗僧. 和州(安徽和縣)人, 俗姓孫. 自號大休, 世稱大休禪師. 十六歲出家, 十八歲受具足戒. 參謁長蘆之祖照道和, 祖照退隱後, 復參謁眞歇淸了, 得其心印. 紹興二年(1132), 開堂於岳林寺. 二十五年, 移住雪竇山. 二十九年, 遷天童山, 大弘法化, 故亦稱天童宗珏. 三十二年示寂, 世壽七十二. 門人足菴智鑑爲同儕之翹楚. [嘉泰普燈錄卷十三․五燈會元卷十四․續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四] 【종감법림宗鑑法林】 p3170-上→ 凡七十二卷. 淸代僧迦陵性音編. 收於卍續藏第一一六冊. 廣泛蒐錄歷代諸師之古則․公案․..

카테고리 없음 2023.04.11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정) - (졸)

【정각사正覺寺】 p2007-中→ ①位於湖北黃梅縣四祖山上(西山). 又稱四祖寺․慈覺寺. 禪宗四祖道信開創於唐武德年間(618~626), 其後道信亦入寂於此. 四祖山又稱雙峰山․破頭山․破額山. (參閱四祖寺1751). ②位於山西長治縣西北十公里. 寺名取佛經中登正覺彼岸之意. 俗稱大寺. 東拱太行山, 西臨漳河, 古柏參天, 殿宇巍峨. 始建於唐大和年間(827~835), 宋․明兩代均曾修葺. ③位於北平萬牲園北面約一公里處. 建於明成化九年(1473). 塔基極大, 形式特異, 高約十六公尺, 塔座上分列五座約十公尺高之佛塔. 正中一座高十三層, 四角每座高十一層. 塔座中有通道盤旋而上至頂, 塔座刻有梵文佛經, 護塔石欄雕刻精緻. 寺中僅存五座金剛寶座塔, 其旁有一小塔, 相傳爲明憲宗葬衣冠之處. 寺中松柏古樹甚多. 【정각원淨覺院】 p4714-上→ 位於臺灣苗栗福星..

불광대사전佛光大辭典 불광사전 불교사전 (자) - (접)

【자가慈嘉】 p5808-中→ (1939~ )臺灣宜蘭人, 俗姓鄭. 法名心儀, 號依明. 因參加宜蘭雷音寺之佛敎靑年會, 歌詠隊, 讀書會, 而於四十四年(1955)皈依星雲大師, 竝參與宜蘭廣播電臺, 民本廣播電臺之空中布敎, 達五年之久. 五十四年禮星雲大師出家, 未久卽入高雄壽山佛學院參究, 同年於苗栗法雲寺受具足戒. 五十八年春赴日本京都佛敎大學, 硏攻社會福祉學. 六十年畢業後, 隨卽返國服務, 致力於慈濟, 幼敎敎育及僧伽敎育等工作. 歷任大慈育幼院院長, 慈愛幼稚園園長, 力群幼稚園園長, 慧慈幼稚園園長, 佛光山文化堂堂主, 彰化福山寺住持, 善化慧慈寺住持, 中國佛敎硏究院敎務主任等職. 現任佛光山大慈庵住持, 人事處主任等職. 師亦長於文字, 作品散見於普門, 覺世等佛敎刊物. 其所著敬告佛子書, 接引佛子甚衆, 頗得敎界推崇. 【자각각타自覺覺他】 p2537..

반응형